text
stringlengths 189
273k
| alnum_ratio
float64 0.17
0.99
| avg_line_length
float64 3.75
70.4k
| char_rep_ratio
float64 0
0.75
| flagged_words_ratio
float64 0
0.01
| max_line_length
int64 19
220k
| num_words
int64 37
73.2k
| perplexity
float64 6.3
25.1k
| quality_score
float64 4
4.53
| special_char_ratio
float64 0.02
0.86
| word_rep_ratio
float64 0
1
| _id
int64 7
1,828B
| industry_type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东方网4月10日消息:今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今天报 6.9920 ,首次从"破7"进入"6"关口,与当初"破8入7"相比,人民币汇率进入"6"关口之后,百姓的日常投资不能凭胆子,而要多用用脑子,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日常理财中分享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收益.
在刚刚过去的3月,人民币累计升值868个点,升值幅度达到1.2%.而今年一季度人民币的累计升值幅度更是高达4.06%.不仅刷新了去年四季度刚刚创下的季升幅2.77%的记录,也是1994年中国外汇市场建立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最大的一个季度.
市场人士认为,人民币在过去两周中的大幅走高,并非中国要赶在保尔森访华之际将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拉至7元这么简单,更有可能是中国政府希望保持住人民币的升值势头,以缓解通胀压力.从去年12月开始,人民币升值速度陡然加快,2008年前3个月的升幅分别是1.7%,1.1%,1.3%,远远超过去年月均约0.6%的升幅.分析人士认为,"美元加速贬值是重要因素.除非今年年底美元大幅反弹,否则,人民币升值超过10%的可能性很大."有关专家表示,若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太快,将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快速下降,那么中长期来看,人民币遭遇贬值的风险变得很高.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正式启动了汇改,一下子升值2%,人民币兑换美元从1:8.2765变成了1:8.11.同时中国政府采用了盯住一揽子货币政策.2007年1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突破7.8,达到7.7977元,人民币汇率13年来首次超过港元.
随着人民币升值幅度的加快,对冲基金也闻风而动,国外有一个金融工具叫做人民币NDF合约,即人民币不可交割远期合约,这是一个衡量市场对人民币币值强弱预期的风向性指标,如果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加强,NDF贴水就会大幅度上涨.目前,市场中许多人都认为美元/人民币1年期NDF的走势暗示人民币的升值幅度为15%,预计1年期美元/人民币NDF盘中剩余时间或在人民币6.2550-6.2900元区间波动,即一年后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在6.2550至6.2900元.
在人民币"破8"的时候,当时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投资者,最大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将自己手中的人民币换成人民币资产,这也是为什么从去年开始,无论股市,还是楼市都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暴涨行情,但是随着人民币"破7",普通百姓就要开始注意自己的投资方式了.
人民币从"7"字头到"6"字头,股市肯定会间接受到影响:首先,升值加快或更高对出口企业的影响将非常明显,出口增幅放缓可能成为趋势.从股市层面来看,出口企业的利润可能调低,进口企业则可能受益,尤其是石油,航空等板块;其次,升值加速导致的外部需求下降,必然影响到经济增长预期.目前多数分析人士预期今年经济增长将放缓到10.5%左右.经济增速下调对股市不是好消息,但长期来看,如果经济结构更加均衡,也将有利于股市稳定发展;流动性也将面临双向压力.一方面,顺差减少有利于缓解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日本等国的经历显示,升值加速对热钱的吸引是难以避免的.日元1985-1996年10年间升值2.5倍,股市也上涨了3倍.从长期来看,本币升值对股市的拉动效应很明显,热钱助推资产泡沫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则是升值带来一些以本币为主要资产的企业估值上升,主要包括金融业和地产业.
对于投资者来说,应该从投资一切人民币资产,开始转向选择优质人民币资产,特别是要关注海外市场的一年期NDF,一旦出现海外市场上的NDF出现拐头的现象,就要当心热钱从内地上撤离的可能,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并可多增持一些黄金等稳健型,并能抵抗通胀的理财产品.
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改变以往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自汇改前的8.2765一举上调至8.11,一次性上调2.1%.
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8:1的心理关口,达到1美元兑7.9982元人民币.
2007年1月1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突破7.8,达到7.7977元,同时人民币汇率13年来首次超过港元.
2007年5月21日,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日波幅从±0.3%扩大到±0.5%.(来源:东方网 作者:方翔) | 0.882486 | 147.5 | 0.028393 | 0 | 380 | 478 | 1,875.1 | 4.109375 | 0.238418 | 0 | 200,200,000,053 | 金融_经济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对于完善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保险的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进一步加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1"数据显示,我国各类养老基金规模达到13万亿元人民币,与我国GDP规模的比率为11.36%,跟许多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因此我国个人养老金管理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意见",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可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的金融产品,这将影响到超过十亿人的自身利益,巨大的刚性需求必将有力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业的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并为银行,保险和资产管理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2000年,市值排名前100美国大企业中金融服务企业多达22家,而且排名靠前,其中商业银行占6席.此后,商业银行的地位逐渐衰落,而财富与资产管理公司发展迅速.从资产管理规模来看,2021年底贝莱德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10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基金管理业,金融服务业的龙头企业.
把储蓄转化为对长线投资将改变金融业未来发展路径,因为长线投资是财务成功的最佳途径.对养老基金投资不足已是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导致许多退休人员无法得到足够的经济保障.借用贝莱德经常用的例子,一名25岁的上班族将1万美元存入银行,临退休时收益为5万美金.如果这笔钱投资如标准普尔500这样的具有代表性的股票指数,临退休时收益将超过80万美金.这就是长期投资的魅力,但世界上有许多人缺乏投资机会与渠道.个人养老金制度改革对许多国家金融服务业而言无疑是新的金融赛道,也有望扭转养老基金投资不足的问题,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障.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全球人口老龄化,投资者行为,利率环境,风险意识,国际化程度,技术水平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对养老基金投资提出了新的挑战,逐步改变了养老基金的投资策略与技术应用水平.基金管理行业的操作环境越来越复杂.
人们寿命延长对养老基金管理构成了严峻问题.在面临多重不确定因素的同时,全球老龄化问题依然是不争的事实,人口老龄化会改变就业市场,让年轻人越来越难融入劳动大军,并且随着高成本病人数量增加,医疗卫生支出日益剧增,更加凸显了养老金的长期投资不足问题.企业主缴纳的收益确定型(DB,defined benefit plan)养老基金转变成缴费确定型(DC,defined contribution)养老基金,将风险转嫁给个人.
投资者行为方面,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了被动投资策略,即偏爱交易所上市的基金(ETF)和指数化投资.被动投资策略全面反映了投资者行为变化,这并非短期现象,而是一种颇为流行的有效投资策略,对资产管理业正产生重大影响.
在风险管理方面,许多投资者开始意识到,在长期的超低利率或负利率环境下,作为"旱涝保收"债券资产并非无风险资产,考虑到通货膨胀和利率变化前景,债券资产乃为风险型投资.在超低利率环境下,全球的投资者均在寻求收益较高的金融资产,投资组合风险较大,同时他们必须考虑更为广泛的投资选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下,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之间的联动性增强,规避风险的资产选择减少.
技术水平方面,最近十多年的技术进步在重塑世界经济和资金流通方式,各样新技术成为金融风险管理的必要工具.基金管理公司利用技术工具和研究方法制定精准的投资策略,如贝塔策略,因子投资策略或阿尔法策略,并测算投资风险水平.技术和数据科学赋能基金管理公司将投资专长与最优的科学和指数投资相结合,并向客户提供创新性投资方案.
基于同样的国情原因,每个国家和地区养老基金的投资组合策略呈现较大差别.就现金和存款(流动性管理)而言,韩国,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的投资占比分别高达41.7%,11.4%,6.8%,这似乎不太符合养老基金长线投资的基本原则.就短期票据而论(包括商业票据,短期国债),荷兰,智利,西班牙,意大利,挪威,英国等国持有比例较高,德国和美国的比例超过了四分之一.就股票投资而言,美国,荷兰,意大利,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投资比例较高.
美国个人养老基金的投资策略调整值得关注.本文选取1980-2021年美国个人养老金投资组合的变化趋势,以突出经济环境对投资组合的影响.从历史角度看,个人养老金的投资趋势更能诠释多种因素作用下投资策略的演变.1980年末,美国各类养老基金规模为1.7万亿美元,其中个人养老基金占5607亿美元,而到2021年底,各类养老金规模已达到27.61万亿美元,其中个人养老基金占13.15万亿美元.
首先,养老基金对货币市场基金的比例由1980年的0.47%提升至2021年的1.81%,但总体变化不大.
其次,个人养老基金对债券投资的策略调整幅度最大.虽然60/40比例(60%持股票,40%持债券)是养老基金管理的黄金规则,但随着债券收益下降,投资者对债券市场的兴趣明显下降,由1980年的26.36%降至2021年的12.44%.随着新生代投资者金融素养提高了,他们越来越多地了解金融资产,深知从长线看债券收益远低于股票市场收益.
再次,养老基金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投资热情大增.1980年,该项投资占比为39.85%,2005年升至44.24%,之后呈现下降趋势,2021年占比仅为31.33%.与此同时,共同基金的投资比例呈现最明显的上升趋势,由1980年的1.99%飙升至2021年的40.09%.共同基金大部分投资股票市场,所以养老基金对股票市场的投资占比肯定超过60%.
最后,养老基金对其它资产类(大宗商品,地产,房贷,货币,私募基金等)投资在波动中下滑,由1980年的22.77%跌至2021年的13.77%.
随着全球人口寿命延长,世界退休保障制度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每个国家所面临的挑战虽不同,但主要问题或多或少较为相似:储蓄不足,渠道不多,投资不当,保障性收入较少以及养老金缺口大.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而且拖得时间越长,问题就越复杂.目前,许多人对退休后的经济保障越来越焦虑,寄希望于政府,企业,保险公司和财富与资产管理公司能够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人享有安全,可靠的退休生活(包容性普惠金融).
养老危机同时意味着商机,因为长期的耐心投资会产生丰厚的经济回报.与短期投资相比,养老金的长期投资决策不是挑选股票,也不是购买积极型基金还是指数基金,更不是考虑入市的时机,或猜测市场底部或顶部.正确的养老金投资策略是构建能满足长远目标的投资组合,即为未来退休后的生活做好准备,如退休后的收入,购置房产或偿还未来的债务.养老基金承担了太多的社会功能,经合组织为此制定了详细的管理指南,内容涵盖基金管理人资格,养老金投资政策,投资组合限制条件和养老资产估值.
然而,金融市场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养老基金风险无处不在.自2021年4月以来,美国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其它发达国家先后陷入通胀泥潭,俄乌冲突及其后来的经济制裁增加了全球物价上涨压力.为了遏制通货膨胀,美联储强化了加息和缩表预期,其它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先后做出了类似的货币政策调整.受这些因素影响,市场债券和股票市场正经历大幅度调整,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正处于痛苦的下调过程.
正是由于金融市场调整,美国许多养老基金公司建议退休人员调整养老金使用规则:从传统养老金提取规则(退休第一年提取4%,之后按通货膨胀水平逐年调整),调整到在30年的退休生活中第一年提取比例不超过总储蓄的3.3%,然后根据通货膨胀率逐年调整.当然,重要的前提条件是退休人员有可支配储蓄,而且储蓄规模较充裕.可见,退休保障涉及两方面因素:在职工作人员的储蓄与投资意愿,以及养老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理财能力.养老金投资管理机构而言,是否对经济金融形势具备强大的预判能力,是否拥有出色的新产品与服务开发能力,是否具备超强的风险管理能力,是否能够提供多功能技术服务平台等,在市场变化波谲云诡下这些能力都将受到更严格的评估.(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0.902247 | 183 | 0.003044 | 0 | 338 | 850 | 1,025.7 | 4.253906 | 0.156041 | 0 | 200,200,000,337 | 金融_经济 |
从海关总署获悉:2021年,全国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值5.9万亿元,同比增长23.8%,较同期全国外贸进出口21.4%的增幅高2.4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国外贸进出口值的15.1%,对我国外贸的贡献率达16.5%.
截至目前,我国综合保税区数量达到155个,占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数量的比例达92.8%.近日,海关总署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综合保税区管理办法",自4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提升综合保税区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水平,优化综合保税区营商环境.综合来看,我国综合保税区发展呈以下特点:
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效果显著.中西部地区,东北三省74个综合保税区在加工贸易方面表现突出,去年实现加工贸易进出口值1.73万亿元,占同期全国综合保税区加工贸易进出口值的64.8%.四川,重庆,河南,陕西等地的综合保税区吸引一批高端产业及配套制造企业落户,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占当地外贸进出口的比重均超过60%,实现了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也成为所在省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平台.
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新兴业态持续快速增长.2021年,全国综合保税区内产业稳步升级,保税维修业务进出口值1856.7亿元,同比增长3.8%;跨境电商网购保税业务进出口值688.2亿元,同比增长9.9%;保税租赁贸易业务进出口值1121.2亿元,同比增长40.6%.新兴业态对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提升.
改革创新氛围活跃.目前,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中有60个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区在完善政策,拓展功能方面充分发挥了先行先试作用.例如选择性征收关税政策等就是优先在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内先行先试,再向全国其他综合保税区推广. | 0.887624 | 140.6 | 0.011527 | 0 | 191 | 173 | 1,300.4 | 4.089844 | 0.210526 | 0 | 200,200,000,358 | 金融_经济 |
为减轻消费者负担,我国政府今年预计承担高达773亿令吉巨额补贴,以稳定物价及避免我国通膨率飙升至11.4%.(档案照:透视大马)
受到新冠疫情,俄乌战争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多个国家陷入严重的通货膨胀,而我国也不例外.
为减轻消费者负担,我国政府今年预计承担高达773亿令吉巨额补贴,以稳定物价及避免我国通膨率飙升至11.4%.
经济专家孔令龙向"透视大马"指出,我国目前的补贴机制使用很久,已不恰当.
"这个补贴是一揽子,一概括的补贴.这样的补贴机制很容易执行,但是却意味着,无论你的收入多寡,你都有受惠补贴,也等于是没有效率的补贴."
他建议,我国应该参考新加坡政府的做法,采取针对性的补贴方式,以帮助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
"提供现金援助或者消费券给这些群体,让他们可以购买所需的日用品."
"(政府)补贴燃油,其实很多低收入者没有开车,所以我觉得,这样的补贴就变成一个浪费的补贴."
财政部长东姑查夫鲁早前阐明,773亿令吉补贴涵括汽油,柴油及液化石油气(373亿令吉),食用油(40亿令吉),其他民生用品(面粉,水电费)97亿令吉,以及其他社会福利援助,包括大马一家援助金(117亿令吉)和其他补贴(146亿令吉).
孔令龙说,原有的补贴机制,也很容易衍生各种问题,包括被滥用,走私等问题.
他提及,如果没有通胀率飙涨问题,恐怕没有察觉到,补贴占国库的比例那么重.
"现在,我们才发觉,原来今年的补贴是去年好多倍,今年3月与去年同期相比的话,大概是差距10倍."
亚企理财中心税务与财务咨询总监蔡兆源也认为,补贴机制应该要重组,从广泛式的津贴,走向目标群体的针对性津贴,以减轻政府财务负担.
"从1980年代开始,前首相马哈迪的领导下,开始提供补贴机制,所以人民不知道每样物品的实际价钱."
"这也渐渐地人民和世界脱轨,失去竞争力,虽然很难听,但是事实.不过,这也不意味着,现在就该重组补贴机制."
他说,重组补贴机制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不能在通货膨胀和世界仍充满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下进行.
"目前通货膨胀高涨的时代,这个时候重组的话,会带来更多恶性通膨问题.所以政府有意重组的话,可能要规划3至5年,需要从长计议和一个路线图,慢慢去推行,不适宜仓促进行."
拉曼大学商业与金融学院教授黄锦荣则认为,补贴机制最终目的是帮助低收入的群体,但现有的机制似乎失去焦点和作用.
"后来,政府7月1日生效,取消2公斤,3公斤及5公斤瓶装纯棕油食油的补贴,而2令吉50仙出售1公斤塑料袋包装的食用油的补贴则保持不变."
"我认同这个做法,虽然补贴范围瞬间缩小,但变得有针对性,省下来的补贴可以给予现金援助,让低收入家庭可以决定购买的日用品."
他估计,接下来白糖和燃油的补贴,可能也会朝向同个方向,即把补贴范围缩小,然后再把钱以现金转移方式拨回出去.
6月27日,掌管经济事务的首相署部长慕斯达法说,政府可选择取消补贴及巩固国家财政在更佳水平,惟政府选择为人民福祉及福利继续发放补贴.
他披露,首相依斯迈沙比里宣布不会调涨水电费,鸡肉价格也不会随着市场浮动,这显示政府关注及承诺维持补贴.
"在773亿令吉民生用品补贴总额当中,其中510亿令吉涵括燃料,食用油,水电费,鸡肉和鸡蛋补贴,这显示政府扮演重要角色稳定市场上的物价."
"没有这(510亿令吉)补贴的话,今年5月2.8%的通膨率可能达11.4%.由此可见,政府在稳定国内物价方面所发挥作用."
不过,民兴党主席沙菲益说,花费773亿令吉用于 "补贴",其中大部分用于惠及高收入群体的能源补贴,是不明智和浪费的.
他认为,此举是不可持续的,并显示国家经济的不健全管理. | 0.866799 | 55.888889 | 0.050667 | 0 | 117 | 338 | 943.6 | 4.226563 | 0.18224 | 0.057078 | 200,200,000,534 | 金融_经济 |
本文摘要:经济危机之后,央企及地方国企的海外并购潮风起云涌,也经常出现了不少问题,有些甚至经常出现了极大的亏损.2012年以来,海外形势再次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如欧债危机,美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对中国的遏止等.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做到海外收购风险,沦为了国企必需细心思量的新课题. 早在2006年6月,国资委就印发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提示",拒绝中央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保证将风险掌控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忍受的范围内.
经济危机之后,央企及地方国企的海外并购潮风起云涌,也经常出现了不少问题,有些甚至经常出现了极大的亏损.2012年以来,海外形势再次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如欧债危机,美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对中国的遏止等.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做到海外收购风险,沦为了国企必需细心思量的新课题.
早在2006年6月,国资委就印发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提示",拒绝中央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保证将风险掌控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忍受的范围内. 在认同央企风险管理工作成果的同时,国资委副主任邵宁也认为,尽管不少中央企业早已启动风险管理工作,但很多企业的风险管理依然流于形式.2012年,强迫上报年度风险管理报告的企业为76家,占到118家央企总数的64%.
如果说前一段国企改革是建构红利,今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就是获释红利,要减缓完备近年来实行不利于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希望企业尽早瓦解非战略性资产. 实质上,国有企业特别是在是中央企业仍然把收购重组作为一项最重要的改革发展任务来实施.当前步入一个大的曙光,可以说道,现在是实行收购重组构建产业转型升级的最差时间.
2013年,很多高新技术将在这一年获得决定性的变革,全球范围内的多点合作,交叉合作正在从初见端倪到明晰,其中蕴含着一系列革命变化,还包括收购重组与产业的转型升级,将对企业竞争力,行业竞争力,国家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例如3D打印机技术可以随便生产个性化产品,构建自定义生产的大规模化,这种模式一旦经常出现,将沦为新的方式.
据此,有专家预测,数字化生产模式的原材料用于仅有为传统生产方式的十分之一,能源消耗,生产成本将大大降低,通过网络平台必要自定义交易费用减少,传统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能耗消耗的较为优势在技术创新和智慧创新等新的核心竞争力冲击下将不会失去,由此,眼下倍受危机后遗症的发展经济,在经历了工业化和去工业化之后,将几乎可以经过再行工业化,进而已完成其后危机时代的经济转型. 收购重组是国有企业做强做到优的内在拒绝,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带给的一系列变革,无法意味着局限在生产的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变革方面,更加深层次的是管理方式变革,是资源配置的变革,未来否不会经常出现新的企业制度,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否还是全然的生产和出售的关系,未来员工与企业,即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生产要素和外延要素的扩展是怎样的,这些问题,有一点我们去探究.
对未来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预测与辨别,对于中国企业乃至热衷主导经济发展的各级政府的最重要警告,就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早已到了时不我待的关键时刻,必需尽早拿起传统的思维和武断的既得利益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紧紧抓住当前实体经济衰退的时机,把不应管的拿起,在增进民间投资提升低收入,唤起经济方面作出成绩,减缓转型升级的步伐,贯彻打造出中国经济升级的方式.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大幅度强化,粗放型发展方式获得相当大的转变,资源利用总量大大减少,对外依存度逐步提高.与此同时,资源的利用效率比较偏高,环境问题逐步引人注目.
中国企业不应更进一步明白面对的风险挑战与战略机遇,紧紧抓住当前世界经济衰退较慢的时机,把转型升级的重任作为自觉性应付,减缓企业收购重组的步伐. 明确而言,主要还包括几个方面内容.首先,增大国有企业资源整合,兼并重组的力度,指导企业增大改革的力度,普遍引入各类资本,减缓构建股权多元化,重点培育和引入战略投资者.如果说前一段国企改革是建构红利,今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就是获释红利,要减缓完备近年来实行不利于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希望企业尽早瓦解非战略性资产.
其次,是要新的拆分企业的主业,没把房地产原作居多业的公司要之后清扫,极力阻止非主业投资,抓住清扫长年不盈利,不收益的企业项目. 最后,对于生产能力不足的大项目,严格控制成本,增加同业无序,违宪的竞争.在企业收购重组时,要避免盲目投资,尤其是借改变发展方式和企业转型升级之时,投资收购与主业不相关的业务,盲目投向能源,矿产资源,金融证券和房地产,煤化工等热点领域,更进一步强化非主业投资项目的管理.
收购重组的投资活动必需以战略规划为导向,紧紧围绕主营业务与企业战略相匹配,防止盲目向上下游产业过度伸延. | 0.91776 | 198.2 | 0.041561 | 0 | 365 | 421 | 1,030.8 | 4.050781 | 0.107972 | 0.272 | 200,200,000,609 | 金融_经济 |
解读一季度经济成绩单:前3月完全是和疫情作斗争,二季度会反转吗?
在一季度-6.8%的GDP增速下,接下来三个季度GDP走势将如何?
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为1992年以来首次单季负增长.
这是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在当天的资讯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资讯发言人毛盛勇先容,从目前经济运行情况来看,3月份比1-2月份明显改善,这是一个基本判断.3月份这种改善的势头应该是能够延续下去,特别是随着复工复产加快统筹推进,更大力度的政策不断出台,二季度表现会更好,所以二季度会明显好于一季度,这是一个基本趋势.如果全球疫情控制比较好,下半年应该会比上半年更好.大家的目标就是力促全年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此数据实际上是在预期之内,相比欧美等很多国家的大幅下滑,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原因非常简单,因为1月份是春节,二月份是疫情的高发期,三月份是疫情的控制期,因此一季度完全是和疫情作斗争,很多地方的经济都停滞了."
4月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衰退程度远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下滑,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全球经济衰退.报告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将萎缩5.9%,欧元区经济将萎缩7.5%,日本经济将萎缩5.2%.
毛盛勇在答记者问时也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当前国际疫情蔓延的态势以及当前全球经济的表现,对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进行大幅度下调,预计全球经济今年下降3%,中国增长1.2%,中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里少数预计为正增长的国家之一.同时我还注意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9.2%.我的理解是,今年和明年如果平均起来,应该在5%以上,或者可以理解为,中国经济因为疫情影响带来一些损失,一些经济活动被压抑,可能会在明年更好地释放出来."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大家必须注意到,统计数据反映了基本情况,也存在幸存者偏差.在很多领域很多行业,实际冲击更为严重,企业自救不可或缺.在目前国内宏观政策的空间之下,下决心从要素改革入手,激发新一轮增长的活力,已经十分紧迫.客观说,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和韧性很大很强,只要大家思路正确,举措得当,短期内中国经济复苏很大."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4145亿元,同比下降16.1%.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9.7%,制造业投资下降25.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7%.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580亿元,同比下降19.0%.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6026亿元,下降44.3%."从供给端来看,第二产业GDP增速从2019年Q4的5.8%下降至2020年Q1的-9.6%,工业增加值增速从2019年Q4的6%下降至2020年Q1的-8.4%.从需求端来看,出口增速从2019年Q4的2%下降至2020年Q1的-13.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2019年末的5.4%下降至2020年3月末的-16.1%,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从2019年Q4的7.8%下降至2020年Q1的-19%."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向经济观察报先容.
潘向东同时表示,供给与内需的断崖式回落是为抗疫而采取隔离政策的经济成本,特别是2月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增速都是创历史新低的,其原因在于,国内采取的隔离措施很好地应对了疫情扩散,但代价就是短期供给与内需的缺位.
对于接下来三季度投资走向,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基建能否进一步回升还得看后面的政策,主要看政策是想拉动消费还是拉动投资,现在看起来接下来基建应该还不至于太差,3月份基础设施投资稍微回升了一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也回升到了正增长,只是制造业投资下滑的比较快.不过分开来看,投资与消费中亦出现结构性变化.
在投资中,1-3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7%,降幅比1-2月收窄8.6个百分点,降幅仍为三大支柱中最小,远低于投资总体降幅.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团队向记者先容,3月以来,房地产市场关键指标全面反弹,主要是因为三方面的因素推动,"一是房企为加大回款力度加大促销规模,带动市场销售放量;二是宏观政策宽松之后,市场上形成房价上涨预期,部分观望型需求恐慌入市;三是地方政府因此财力不足而加大了推地力度.不过,与去年4月的小阳春类似,今年房价同样很难形成全面上涨局面."
在消费价格上,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9%.分季度来看,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涨幅比2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为近5月新低,猪肉,鲜菜等大部分食品价格也在3月份开始回落.
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郭晓蓓表示:"疫情在2月对食品供应链的严重冲击开始减弱,叠加延迟的春节因素消退,3月份大部分食品价格开始回落,其中幅度最大的是肉类,猪肉价格明显回落,牛,羊,鸡肉价格也有一定程度下降.随着天气晴好与供应恢复,鲜菜,鸡蛋,奶类价格均有明显下降.仅水产品与鲜果价格保持稳定."
在失业率上,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失业率上升明显,1月和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3%和6.2%,环比分别上升0.1和0.9个百分点,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对比来看,2019年各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保持在5.0%-5.3%之间.
智联招聘校园及国际业务事业部高级总监齐放先容,智联招聘的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餐饮,旅游,贸易等行业的招聘需求都在大幅下滑,其中中小企业的招聘下滑的最为明显.但一些互联网头部企业和受到疫情利好影响的行业如在线教育也在扩大招聘.
对于接下来的就业形势,齐放表示:"个人判断接下来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首先因为疫情已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很多行业不只局限在国内经营,此后的经营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其次,国内企业真正恢复到正常运营状态也需要一段的时间;第三,对于2021届学生而言,他们的实习机会大大减少,数据显示实习机会下降了八成多,职场适应的缺失也将会对他们的就业产生影响."
野村证券向经济观察报提供的团队研报显示,尽管国内在控制新冠肺炎病毒方面取得初步胜利,但团队认为,目前中国仍面临两大严峻挑战:疫情导致的外部需求萎缩,以及新冠肺炎第二波传染潮的危险日益加剧.团队预计第二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实际GDP增速仍将为-0.5%.
"历史经验表明,在出口差的时候,经济很难有太好的表现,因此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可能是向正常增长趋势缓慢修复,而不是呈现V型反转."潘向东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潘向东进一步向记者先容了接下来中国出口可能面临的问题,他表示,近期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疫情数据出现指数级增长,这些国家对抗疫情冲击的能力与财政刺激空间比发达国家要弱,但GDP在全球占比又高于发达国家,因此,即便接下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疫情出现拐点并逐渐重启经济,这些发展中经济体可能会继续拖累全球经济.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家很多都是"一带一路"成员国,而2020年一季度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出口1.1万亿元,占整体出口比重达到33%,出口同比下降1.8%,比整体出口增速快9.7个百分点.
"尽管疫情冲击可能会影响到全年的GDP目标设定,不过也要看过当前形势下我国经济增速相对还是高于其他主要国家的,同时,经济发展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关键是要让人民满意,经得住历史考验,疫情期间政策要坚持底线思维,重点在于保民生."潘向东表示.
在此背景下,政策的空间又在哪?
野村证券的研报表示,团队期待加大政策支撑力度."有关方面已经加大了政策宽松力度,以帮助中小企业和低收入人群度过这场疫情,大家预计有关方面将很快出台一项大规模刺激计划,以应对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其中大部分资金将由央行提供.具体来说,大家预测中国今年的实际广义财政赤字将升至GDP的13%以上,这意味着中国将推出相当于占GDP约10%或大概10万亿人民币的刺激计划.大家认为,中国的刺激计划很可能是针对国内企业,银行和家庭的财政救助,其中的大部分可能只会抵消财政收入和土地出售收入的下滑."
张燕生则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对于像西方国家这样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中国还是要谨慎对待,需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不能简单照抄欧美的刺激措施."
他进一步先容,从财政,货币政策的空间来讲,相比欧美,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同时疫情的影响是短期效应,因此需要的是临时性措施,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政策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但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针对性,要做到精准施策,综合施策.这其中就需要稳外贸与扩内需 - - 一是加强与东盟及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通过他们的市场来抵消欧美需求的萎缩;二是辩证地看待科学抗疫,全面复工和保障民生三件事.
管清友表示:"一季度GDP涨幅同比下降6.8%,是个实事求是的数字,一方面反映了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实际冲击,对于经济大幅下降必须高度重视,要支撑企业纾困,刺激消费,用改革释放活力.另ー方面,明确了疫情冲击,宏观政策,企业都可以轻装上阵,相当于一次大洗澡,政策操作的空间,力度,节奏明确了,上市企业可以挤掉水分,新一轮洗牌提前到来."(来源:经济观察报) | 0.88708 | 141.037037 | 0.013688 | 0 | 364 | 922 | 1,585.7 | 4.234375 | 0.187237 | 0.003998 | 200,200,000,838 | 金融_经济 |
摘要:美元快速加息缩表叠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冲击,加息成为不少国家的货币政策选择.但并非所有国家都以"反向货币战"应对美元指数上涨,各国政策出现分化.汇率是经济实力在国际社会的综合体现.历史上,日本广场协议前后近四十年的汇率波动显示,静态分析框架下政策主动权,政策应对方式不同,会导致不同的政策效果.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建议:打消人民币升值恐惧症,做好预期管理,防止大幅震荡,预防汇率升值后的经济通缩螺旋.
汇率是一国经济实力在国际社会的综合体现.5月30日德国"经济周刊"网站发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杰弗里弗兰克尔的文章称:由于全球高通胀可能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发生"反向货币战"的可能性正变得越来越大.从2010年巴西财政部部长提出"货币战争"到美国提出"反向货币战",外汇市场中汇率决定要素及各国经济决策发生何种改变?[1]
"货币战争"是对货币竞争性贬值的描述.一国货币贬值有利于促进本国商品出口,即使贸易收支没有立即改善,也会在一段时间后产生效果,即"J曲线效应".作为贸易赤字国家,美国经常指责贸易伙伴国低估货币扩大贸易盈余.1985年广场协议中,美国要求日元,马克,英镑,法郎等货币升值,以缓解其外贸逆差.1988年以来,美国国会要求财政部提交关于美国主要贸易伙伴是否操纵其货币的半年度报告.这些政策的理论基础是贸易收支决定汇率水平.
"反向货币战"意味着货币竞相升值.其主要理论基础是利率平价.今年5月中旬美国投行高盛就提出,多国央行追随美国加息,弃守对弱势货币的偏好,转而拥抱强势汇率,一场"反向货币战"开打.
2022年以来美元加息缩表,导致全球资本回流美国,不少国家货币暴跌.随着石油,粮食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高涨,许多国家的通胀数据目前处于数十年的高位.为了防止本国货币贬值,印度,英国,韩国,新加坡,巴西,阿根廷,智利,墨西哥和新西兰等都采取了加息政策.这是"反向货币战"描述的各国汇率与利率现状.
依照"三元悖论",一国在自主货币政策,市场汇率和资本自由流动中不可兼得.一些经济较弱的国家资本外逃,汇率贬值,只能选择加息.例如,斯里兰卡卢比截至今年5月中旬下跌80%,外汇储备枯竭,陷入债务危机.但是,仍有一些国家面对资本外流没有被倒逼加息.日元是贬值幅度最大的货币,年内贬值13%,但日本央行并没有选择加息.欧元年内贬值5.6%,欧洲央行没有选择加息.
土耳其央行去年曾经加息,在未取得政策效果后,今年选择降息,里拉年内下跌20%.土耳其央行向本地信贷机构发出口头通告,要求其不向客户推销国际金融公司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机构发行的里拉债券,希望通过限制离岸市场的流动性供应来遏制当地货币卖空.
俄罗斯央行将卢布基准利率从9.5%大幅上调至20%,以应对美国金融制裁下卢布贬值和通胀风险.同时还采取了资本管制,注入限制个人外币存款和账户提现,强制企业出售大部分外汇收入等.而最终稳定卢布汇率的是"卢布结算令".俄罗斯卢布年内累计上涨20%,从俄乌冲突爆发时的低谷反弹约160%.
汇率决定因素纷繁复杂.本次汇率之争更多的是从资本要素来观察汇率.但是通胀不是决定各国加息的单一变量,各国息差,货币政策主动性以及不同预期都被综合考虑,由此不同国家呈现了不同应对方式,而不是全部裹挟进入"反向货币战".
不论是基于本国通胀目标,就业目标或是国际收支平衡目标等,外汇市场发生"货币战争"或"反向货币战",都意味着国际社会在汇率稳定方面缺乏合作.尤其是作为国际金融秩序的主导者美国提出"战争"一说,都是放大外汇市场不确定性的重要信号.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经济金融全球化的重要基石,外汇市场不确定性加大不利于全球稳定发展.
关于日本"失去的20年","失去的30年"争论不休.从日元16年升值和10年贬值的大周期来看,"日本的教训"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重视.[2]
美国在政策决定中拥有绝对主动权,不论是汇率政策,货币政策还是产业政策.广场协议之前美国就已经对日本主导产业进行了打压限制.最初,美国希望保持美元强势政策,1981 - 1984年里根总统第一任期内执行的是强势美元政策.但强势美元政策不利于解决贸易赤字和经济发展,由此才采用弱势美元,要求日元升值.
美国处于全球产业链的顶端和全球货币体系的核心,其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的制定都是基于本国自身情况,"美国优先"的本质是美国利用国际体系制定本国政策的优先主导权.
主动权不同,"三元悖论"下的决策机制和决策效果会不同.1980年代的日本被要求调整产业政策,调整汇率政策.广场协议后,日本央行货币政策确实是在"三元悖论"框架下的决策过程,日元汇率不能使得美国认为是在进行"货币战",从而提前走向了"反向货币战".为了实现日元升值的汇率目标,日本央行在市场上抛出美元,买入日元.为了缓解日元升值压力,国内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美国实际并不受"三元悖论"的限制.因为美元处于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是众多商品和资金贸易交易的对手方,依靠其核心地位,美国容易在自主货币政策,市场汇率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政策目标中权衡获得相对稳定.理论上,非核心国家不可能做到.同时,美国可以利用其网络核心地位,在动态上进行调整,比如,这期以资本流入为主,而下一期以汇率稳定为主,从而实现三者兼得的结果.否则,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早已经崩溃了.
1985年广场协议,德国,英国等几国货币同时被要求升值,而非仅仅是日元.
日元短期大幅升值.一年之后日元升值52%,超出日本预期2倍之多.日元短期大幅升值推高外贸企业成本,日本银行希望通过降低利率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方式促进企业发展.结果,低利率和高信贷促使房地产和股票等资产价格暴涨.由此,日本国内经济逐渐形成了"失去的20年",即出现汇率升值下的国内"通缩螺旋":日元升值 - 企业收益恶化 - 工资停滞 - 消费低迷 - 国内紧缩 - 日元进一步升值 - 企业收益持续恶化 - 工资持续停滞 - 消费持续低迷 - 国内持续紧缩.国内经济低迷,高质量就业少,经济预期差,即使利率再低也没能扩大投资.
日元升值,使得日本形成了大量海外资产.日元通过"黑字还流"计划,对受援国的海外合资企业发放日元贷款,带动本国企业对外投资.这些商业贷款往往配合政府发展援助贷款等流入海外.亚洲开发银行历任行长均为日本人.黑字还流促进了日元国际化,日元长期是第四大国际结算货币.日本财务省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日本政府,企业和个人持有的海外资产净值增加了56亿日元.2021年底,日本海外净资产达411万亿日元.日本国际贸易盈余留存海外削减了国际收支顺差,一旦国内需要再通过归还日元贷款的形式回流本国.
对比日本,德国马克在广场协议后采取了适度升值的措施.同时,德国大力推动欧洲货币体系建设.1989年柏林墙倒塌,两德合并降低了德国马克升值幅度,扩大了德国马克使用范围.随着1994年欧洲货币局建立,1998年欧洲央行成立,1999年欧元正式启动,德国已然放弃了坚挺的德国马克,而采用欧洲区域货币欧元.欧元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一员,德国的影响力也基于欧盟辐射到全球.
作为二战后复苏最快的两个工业制造国,日本和德国在广场协议后采取了两种不同的路径,以面对美国的升值压力.两国各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各有不同的现实问题,由此产生不同的解决方案,也承担各自决策选择的利弊.
日本利用日元升值开展对外投资,虽然在泡沫期间购买美国房地产可能存在局部亏损,但是其构建的海外资产确实是不断增长,并连续31年保持全球最大债权国地位.作为本土资源匮乏的岛国,通过金融资本控制投资所在地的资源,日本并没有"失去的20年".东京在日本金融大爆炸之后成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促进了日本经济发展.此阶段,"渡边太太"应运而生,她们通过交易日元来增加财富.日本长达20年的低利率和低通胀环境,世界第三位的经济体量,以及庞大的国际资产净头寸,使日元长期成为一种避险资产.即使面临东日本大地震的巨大破坏,日元不仅没有暴跌,反而还出现短期升值.
日本经济始终面临国内的通缩螺旋,海外资产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增大.更重要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了量化宽松.2012年安倍晋三上任坚持日元贬值,他认为美联储资产负债表2007 - 2012年扩张近3.5倍,欧洲央行扩张1.5倍,而同期日本央行扩张不足50%.2016年日本央行与欧洲联手实施负利率,日本利率降至-0.1%.负利率政策迫使银行发放贷款,增加在国外的证券投资.
安倍政府以宽松货币政策,扩张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三支箭"解决日本经济问题,取得了一定效果,表现为失业率下降,股市上涨,房地产交易量提升,汇率贬值稳定在108水平线年的8000多点上升至2020年的22000多点.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从2013年初不到200万亿日元上升到2020年的665万亿日元,远超日本2019年的GDP水平.日本央行成了日本政府最大的债主,还通过购买ETF持有大约8%的日本股票市值.
日本央行瞄准的2%的通胀目标在今年4月份达到.今年以来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通胀短期难以消除.但是日本央行依旧保持低利率政策,即使日元汇率击穿125的黑田防线,其背后是日元贸易顺差不断缩小,日本央行巨额扩表之后的缩表预期.日元避险属性正在消失,其端倪早在2020年已初现.2020年1 - 4月新冠肺炎疫情大暴发时日元升值不到1%,避险属性明显减弱.
当下围绕汇率之争无疑是各国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一种表现.在不确定性上升的复杂严峻国际环境中,影响汇率的不仅仅是贸易能力,金融能力,也包括整体综合实力.人民币汇率政策应关注以下三点.
法国经济学家雅克萨皮尔以购买力平价衡量,俄罗斯,德国,欧盟,美国和中国的经济规模分别为4.4,4.6,20.5,23和27.21万亿美元.如果降低服务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例重要性,俄罗斯和中国的经济实力被严重低估.俄罗斯卢布在美国金融制裁下逆势而上,说明分享汇率定价权在汇率定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无贬基"是由中国的长期外贸顺差,经济总量,外汇储备以及未来经济增长决定的,同时也需要主动参与定价决策,并传递决策信号.
人民币汇率长期缓步升值,有利于中国社会净财富的增长.我们长期关注GDP增长,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长期快速增长下的累积存量.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20)"的统计,2019年中国社会净财富为675.5万亿元,为GDP的6.8倍.2001 - 2018年中国社会净财富相对于GDP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一个重要因素是价值重估 - - 土地增值,股票,房地产价格上涨等因素,均促进了存量资产的市场价值上升.如果人民币贬值,虽然有利于外贸出口,但是会大幅降低中国社会净财富.以外贸对GDP增长贡献率20%来计算,社会财富变动影响是外贸影响的34倍.汇率缓步升值,不仅有利于中国对外投资拓展外循环,更重要的是提升居民财富进而增强消费能力,以本国消费推动内循环建设.相比争取少量外贸顺差,人民币币值稳定并适度增长,才是最优选择.
麦金农将日元升值后的现象称为"升值综合征".现在美元升值综合征在全球上演.美国作为经济理论贡献者以及上次"升值综合征"的实践者,对于货币理论,汇率理论的理解,选择和阐释,相对而言,都比中国成熟.为此,我们要注重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检验理论,理解政策选择下静态理论框架的局限性.
长期来看"人无贬基",2020年疫情以来相对西方较为谨慎的货币政策以及充足的外汇储备等经济实力,为我国不被裹挟进"反向货币战"提供了条件.但是短期人民币仍有大幅震荡的风险,尤其是本次美元加息缩表的冲击力度更大,节奏更快.与美国完全的货币政策自主相比,中国货币政策空间有限.广场协议使得日元快速升值,造成了股市,房地产资产泡沫.对于人民币汇率来说,不应当短期快速大幅升值,同时也要避免大幅贬值,做好预期管理尤为重要.
本次人民币快速贬值,一个重要因素是中美利差缩窄,影响预期.有两个因素值得修订.第一,大部分媒体报道的是中美名义利差,如果考虑到两国通胀水平以及美国短期通胀不能下降,中美实际利差仍然保持在一定水平.第二是对无风险资产的理解.美国国债是公认的无风险资产,但是美国没收属于阿富汗前政府的70亿美元资金,冻结俄罗斯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对于美元资产信用产生深刻影响.由此,中美利差风险溢价应该缩窄,不能以原来的数量关系来预测未来从而认为人民币需要贬值.市场化代表的就是货币化,货币化下流动性管理是一个重要方面.防止流动性冲击,预期管理会越来越重要.
第一,加强风险管理,预防系统性风险传染.美国银行业在经营国际贷款中受到拉美国家债务危机影响后,国际金融资本运营都由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非银金融机构承担.2008年金融危机中美国救助资金购买的也是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中国发展资本市场应当加大对证券公司的整合,做大做强以应对外资流入后的市场竞争,但要隔绝证券公司与商业银行业务的风险传染.
第二,完善制度建设,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资产整体处于相对低估的状态,人民币稳步升值预期可以吸引国际资本流入.资本流动在汇率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夯实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促进中国成为全球的资金吞吐中心.科技创新的爆发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消费引领也离不开估值的稳定提升,以资本推动投资 - 消费 - 投资进入更高质量的循环.
第三,确定人民币之锚.人民币一直处于美元的镜像货币状态,外汇占款一直是我们货币发行的重要影响因素."811"汇改之后,我国汇率政策,货币政策自主权有所提升,这更需要尽快探讨人民币之锚的问题.确定货币之锚,货币政策扩张与收缩的目标更为清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才能更为有效搭配助力经济发展.
[1]2010年9月27日英国"金融时报"刊载巴西财政部部长吉多•曼特加的发言.曼特加发言如下:"我们正处在追求货币贬值的国际性货币战争当中.这将降低我们的竞争能力并威胁到我们的生存."
[2]学术界或政策决策者在讨论中经常提到日本经验."日本的教训"广为熟知,尽管如此,欧美诸国的经历却与日本几乎完全相同. - - 引自[日]白川方明:"动荡时代 - - 白川方明亲历日本经济繁荣与衰退的39年",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10月,第560页.
[本文系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长城学者培养计划"资助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首都新定位下CBD高端产业国际化发展研究"(16JDYJB026)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系CBD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文章内容不代表中国社会科学网观点) | 0.892881 | 161.72973 | 0.005356 | 0 | 366 | 1,680 | 1,219.5 | 4.292969 | 0.157754 | 0.001235 | 200,200,000,996 | 金融_经济 |
中新网10月19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9日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耶伦警告,美国贫富悬殊已进一步扩大,财富不均的情况接近百年来的最高水准.她质疑这是否符合美国人传统上秉持的"人人机会平等"的观念.
耶伦在波士顿就美国贫富差距问题而举行的会议上指出,在过去数十年,美国人的收入及财富不均问题日益严重,只有在2008年经济危机时稍微缓和.
经济衰退导致美国富人的财富缩水,而政府在那段时期增加开支补助贫穷人士,使得贫富差距得以拉近.
不过,耶伦说,当经济逐渐复苏及股市回弹后,贫富悬殊问题又继续扩大,因为薪水的涨幅及劳动力市场的复苏仍过于缓慢,令穷者难以提高收入.
她说:"过去数十年,富者的收入及财富持续增长,但大部分民众的生活水准却停滞不前."
她指出,联储局的消费者金融调查显示,美国低下层家庭的财富,只占去年美国整体财富的1%,而最富有的5%美国人,却享有整体财富的63%.
耶伦也警告,目前的学生贷款债务已是十年前的四倍,即从2004年的2600亿美元,增至今年的1.1万亿美元.
她说,学费的高涨阻碍了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进而影响他们在未来赚取更高收入及累积财富的机会."我想我们应该反思,这样的趋势是否符合国家价值观,尤其是美国人传统上高度重视的机会均等的观念."
不过,耶伦没有提出缩小贫富悬殊的具体政策,但却点出有助于改善问题的四大领域,即企业所有权,继承权,让人负担得起的高等教育开支,以及让儿童获得教育资源.
对此,经济师班多尔兹指出,耶伦针对贫富悬殊所发表的上述言论,"说明了一些比货币政策更重要的事",涵盖了"可能对美国和不少已开发国家的未来更重要"的议题.
康涅狄格州一家咨询公司的经济师珀纳说:"她显然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耶伦是要指出政府有义务促进人人机会均等,她是第一个竭力强调这点的联储局主席."
美联储上个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2010年至2013年期间,美国家庭的收入增长只集中在3%的最富裕家庭,增长率达30%,但绝大部分贫穷家庭的收入在这时期一直在下降. | 0.893939 | 71.5 | 0 | 0 | 101 | 238 | 880.6 | 4.234375 | 0.16317 | 0 | 200,200,001,169 | 金融_经济 |
1月17日,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更加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国资委党委委员出席会议.
会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内涵丰富,立意高远,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贯穿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的几个重大问题和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对深入领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精髓要义,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坚定信心,勇毅前行,大力推动国资央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论述,更加自觉地做"两个确立"的忠实拥护者和坚定践行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两个确立"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新时代国资国企实现的一切变革,取得的一切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要切实把对"两个确立"的深刻领悟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统领国资国企工作,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国资国企就坚决贯彻落实到哪里.
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重要论述,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贡献国资国企力量.党关于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判断准确把握了时代特征和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主要问题的根本着力点,国资央企要紧紧围绕新时代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更好服务保障国计民生,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让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更广泛惠及人民群众.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视战略策略问题的重要论述,坚决把党中央战略决策落实到国资国企工作中.要保持战略定力,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任务,政策策略,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全面深化国企改革,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坚决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使国有企业始终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
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永葆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的重要论述,从不断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的高度扎实做好国资央企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发扬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和出资人专业化监督作用,有力发挥体系化,专业化,法治化监管优势,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执着毫不松懈加强国资国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切实守护好,发展好,监管好国有资产.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巩固拓展国资央企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要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重点,用好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国资央企红色资源,"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良好机制,教育引导国资央企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汲取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智慧力量,更好彰显国资央企的责任担当.
国资委总会计师,副秘书长,驻委纪检监察组,各厅局,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 0.911472 | 238.625 | 0.058947 | 0 | 361 | 584 | 496.2 | 4.023438 | 0.097433 | 0.017937 | 200,200,001,306 | 金融_经济 |
全部 长期投资 将投资保持一年以上是一种策略. 该策略包括债券,股票, 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共同基金等个人服用 长期 这种方法需要纪律和耐心. 这是因为投资者应该能够在等待未来更高回报的同时承担一些风险.
许多市场专家建议长期持有股票. 股市 在较短的时间内返回非常不稳定. 然而,从历史上看,投资者在较长时间内经历了更高的成功率.
在 低利率环境 投资者希望入手股票以获得更好的短期回报,但长期持有股票并支付更高的整体回报更有意义. 本文将向您展示如何通过长期持有股票来获利.
当投资者对持股进行计时时,长期投资几乎总是跑赢大盘.
情绪化交易往往会破坏投资者的回报.
在 20 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一直为投资者带来正回报.
避免暂时的市场下跌趋势被认为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好信号.
长期投资可以帮助您降低成本并增加您从股息中获得的任何收入.
条款 资产类别 代表特定类别的投资. 它具有以下特点和特点: 固定收入 一种资产(债券)或股票,通常称为股票. 最适合您的资产类别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您的年龄,风险状况和承受能力,投资目标以及您拥有的资本金额. 但哪种资产类别最适合长期投资者?
如果你看几十年的资产类别, 报告,我们发现股票普遍跑赢几乎所有其他资产类别.新兴市场 它在股票市场上具有最高的回报潜力,但也承担着最高水平的风险. 尽管该类别历来实现了较高的平均年回报率,但短期波动影响了其业绩.小型和大型股票也提供了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 例如,10 年的收益率为 罗素 2000 指数衡量 2000 家中小企业的绩效为 10.15%. 大帽 罗素 1000 指数 截至2022年5月3日,过去10年的平均回报率为13.57%.
从历史上看,风险较高的股票类别比更保守的股票类别提供更高的回报.
股票被视为长期投资. 这部分是因为股票在短时间内下跌 10-20% 或更多的情况并不少见. 投资者有机会在数年或数十年中经历这些高点和低点,以产生更好的长期回报.
回顾自 1920 年代以来的股市回报,20 年来个人很少在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上亏损. 即使考虑到像大萧条这样的挫折, 黑色星期一 科技泡沫而当金融危机袭来时,如果投资者投资于标准普尔 500 指数并连续持有 20 年,他们就会获利.
虽然过去的结果并不能保证未来的回报,但它确实表明,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对股票的长期投资通常会产生积极的结果.
让我们面对事实. 我们并不像我们声称的那样冷静和理性. 事实上,固有缺陷之一是 投资者行为 我倾向于情绪化. 许多人声称自己是长期投资者. 股市 这是您倾向于提取资金以避免进一步损失的时候.
许多投资者未能继续投资股票. 反弹 发生. 事实上,只有在大部分收益已经实现时,它们才会跳回. 这种高买低卖往往会破坏投资者的回报.
根据 Dalbar 的投资者行为定量分析研究,标准普尔 500 指数在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的 20 年期间平均年化回报率略高于 6%. 在同一时期,普通投资者获得了平均年回报. 约 2.5%.
发生这种情况有几个原因. 这里有几个.
投资者 害怕后悔. 人们通常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并追随炒作,尤其是在市场下跌时. 人们往往会因为后悔拥有股票而陷入损失更多资金的陷阱,并且因为股票贬值并最终出售股票以平息这种恐惧而损失更多资金.
当事情发生变化时感到悲观. 市场反弹时乐观情绪盛行,但情况恶化时反之亦然. 由于短期的意外冲击,市场可能会出现波动,例如: 经济. 但是,重要的是要记住,这些愤怒通常是暂时的,而且情况很可能会逆转.
过分关注股市的投资者往往会过于频繁地对市场进行计时,从而阻碍了他们成功的机会. 简单器官 买入并持有 一个策略会产生更好的结果.
出售资本资产的利润最终是 资本收益. 这包括个人资产,如家具,股票,债券和 房地产.
在购买证券后一年内出售证券的投资者将获得所有作为普通收入征税的利润. 这称为短期资本收益. 根据个人喜好 调整后的总收 入 (AGI)这个比率可以高达 37%.
持有超过一年后出售的任何证券都会产生长期资本收益. 利润的税率高达 20%. 符合较低税率的投资者可能有资格获得 0% 的长期资本利得税.
长期投资方法的主要好处之一是金钱. 你的股票 文件夹 投资更长的时间比常规买卖更具成本效益,因为投资期限越长,您需要支付的费用就越少. 但是这一切要花多少钱?
如上一节所述,您可以节省税款. 出售股份的所有利润 国税局 (IRS). 归根结底是你的 纳税义务,这意味着你的口袋里有更多的钱. 请记住,短期资本收益可能比长期持有股票成本更高.
然后交易或 手续费. 您支付的金额将取决于您的账户类型和处理您的投资组合的投资公司. 例如,您可能需要支付: 委员会 或者,如果通过经纪人交易时扣除前者, 标记 通过您自己的库存进行销售时计费. 每次交易股票时,这些费用都会记入您的账户. 这意味着每次您卖出时,您的投资组合余额都会减少.
公司经常收取持续费用,例如账户维护费,这可能会减少您的账户余额. 因此,如果您是一个有短期目标的常规交易者,当您考虑交易费用时,费用会高得多.
股利 由有成功记录的公司分配的公司利润. 这些往往 蓝筹 或后卫. 后卫 一家即使在股市下跌时也表现良好的公司,经济如何运作.
公司定期支付 股利 - - 通常是每季度一次 - - 发给合格的股东. 这意味着您可以分享他们的成功. 您可能很想兑现,但有充分的理由将您的股息再投资于实际支付股息的公司.
有债券或 共同基金你将学习如何 福利 它会影响您的投资. 复利是根据股票投资组合的本金余额和任何先前赚取的利息计算的任何利息. 这意味着您的股票投资组合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的所有利息(或股息)都是复利的,从长远来看会增加您的账户金额.
购买股票时需要考虑几件事. 想想你的年龄, 冒险,投资目标等. 所有这些都将帮助你弄清楚你可以创建什么样的股票投资组合来实现你的目标. 以下是您可以遵循的一些一般准则,作为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的起点.
选择 指数基金. 这些是跟踪特定指数的 ETF,例如标准普尔 500 指数或罗素 1000 指数,并像股票一样交易. 但是,与股票不同,这些基金价格低廉,不需要您挑选特定的公司进行投资. 指数基金提供与其追踪的指数相似的回报.
考虑支付股息的股票. 这些类型的股票有助于为您的投资组合增加价值,尤其是在将股息再投资时.
高增长的公司可以改善其投资组合. 成长型股票往往与能够以比其他公司更快的速度产生显着更高回报的公司相关. 他们也更有能力提供可靠的收入报告. 然而,这种增长水平伴随着更高水平的风险,因此你需要比新手投资者更明智地选择这条路线.
与往常一样,咨询金融专家是个好主意,特别是如果您是投资领域的新手.
长期持有股票有哪些税收优惠?
美国国税局根据短期和长期持有对资本收益征税. 短期收益对收购后一年内出售的资产征税,长期收益对持有超过 12 个月的资产征税.
短期资本收益被视为普通收入. 这意味着根据您的税收范围,您最多可以被征税 37%. 另一方面,长期收益仅按 0%,15% 或 20% 征税. 税率取决于您调整后的总收 入和申报状态.
股票应该持有多长时间才能被视为长期?
与任何资产一样,您必须持有该股票至少 12 个月才能被视为长期投资. 低于此值的任何东西都被视为短期持有.
如果我买了一只股票,我可以马上卖掉它吗?
您可以在买入股票和卖出股票之间等待的时间量取决于经纪人. 有些公司要求您等待一定时间(至少直到结算日期)才能出售您的股票. 其他人允许在您的帐户内进行一定数量的当日交易. 在同一天交易超过其分配交易数量的人被视为日内交易者或模式交易者,通常需要在其账户中保持最低余额.
那些投资股票的人可以从各种交易策略中受益. 拥有更多经验和更多资金的投资者可以驾驭市场浪潮,利用短线交易技术赚钱. 但是,它可能不适用于那些刚刚起步或不能承担太多风险的人. 长期持有股票往往会经历市场的高点和低点,受益于较低的税率,并且成本更低. | 0.859184 | 76.340909 | 0.006567 | 0 | 222 | 897 | 1,010.8 | 4.164063 | 0.179815 | 0 | 200,200,001,455 | 金融_经济 |
面对全球高通胀和经济低增长风险,多国政府在紧缩货币政策背景下纷纷出台专项财政政策,通过纾困和扶持特定产业,保证经济增长动力.业内人士提醒,在多国财政支出难降的背景下,要注意财政健康平衡,防范金融动荡风险.
为应对高通胀和低增长等经济难题,亚洲多国近期纷纷加码或维持财政政策刺激力度.
据当地媒体报道,新加坡财政部长黄循财21日表示,该国推出一项15亿新元(约合11亿美元)的一揽子计划,旨在为最弱势群体提供救助,包括直接发放代金券和家庭水电退费,通过增加工资信贷和支持就业的措施来帮助当地企业.
新加坡财政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未来挑战的持续时间和深度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据介绍,当天宣布的一揽子计划将通过好于预期的2021年财政收入提供资金,而不会进一步动用过去的储备.
新加坡并非唯一一个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生活成本支持力度的亚洲国家.泰国最近延长针对基本商品实施价格上限的时间,并提议与能源公司达成利润分享协议,以资助燃料补贴计划.韩国财政部长上周表示,政府计划将燃油税减免幅度从现行的30%扩大到37%,该措施的效力将持续到今年年底.
部分国家还通过优化财政支出方向,改善经济前景.印尼财政部长穆利亚妮日前表示,2023年地方和中央政府的预算和财政政策的方向都将包括:人力资源质量管理,基础设施发展,机构改革,产业振兴以及环境友好型发展或绿色经济.她呼吁改善地方预算的构成,加快仍在放缓的地方支出落实步伐.她表示,财政部愿意配合和支持地方政府,协助解决地方金融问题.
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达8.3%的菲律宾也在延续财政刺激政策.美国"外交学者"杂志的文章分析称,菲律宾名为社会援助计划的财政支出政策效果持续,包括通过巨额财政赤字来支撑医疗保健系统,投入救助资金以刺激商业活动等,"这阻止了经济崩溃,稳定了经济的基本盘".按照该国政府全力推动的"大建特建"计划,菲律宾还将有58个基建项目在2023年及以后完工,基建发展将为未来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欧美在经济逆风前也未缩减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力求经济复苏势头.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本月重申,尽管面对高通胀形势,不会削减民主党人在2021年初批准的1.9万亿美元救助计划的规模.
耶伦在声明中说:"我从未要求缩小救助计划规模,我相信其在推动2021年及以后的强劲增长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美国的实际GDP增长超过了其他发达经济体.劳动力市场复苏得更快."
她还表示:"(控制)高通胀现在是政府的首要经济任务.我们致力于通过尊重美联储的独立性并给予他们采取行动的空间来解决这个问题."她说,政府正在努力减少供应链问题.
上个月,美国财政部开始通过"国家小企业信贷计划"向五个州拨出近2亿美元;这是一个100亿美元的计划,用于向各州,地方和部落政府提供资金或鼓励私人借贷.最初的资金将资助马里兰州的风险融资和密歇根州的小型制造企业贷款,以及其他项目.
欧盟也放松了成员国财政政策支出限制.欧盟委员会日前发布公告称,鉴于当前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和经济下行风险增大,"稳定与增长公约"一般豁免条款适用的条件仍然存在,因而建议在2023年底前成员国可继续偏离财政政策相关规则,以使各国能通过预算资金扶持经济.2024年起恢复执行.
按照"稳定与增长公约",欧盟成员国的预算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公共债务不得超过GDP的60%.该公约本应在2022年底前恢复执行.
在财政支出水平上升的背景下,业界认为,外部环境恶化令许多新兴市场面临日益严峻的债务危机风险.
彭博社文章援引世界银行报告称,"财政压力可能横扫各国".过去,美国等发达国家加息,都会引发新兴市场财政和金融动荡.当前,23个国家长期国债收益率已比美国高8个百分点以上,远多于今年初的16国,其中包括亚洲的斯里兰卡与巴基斯坦.报告显示,去年中低收入国家的外债金额平均增加6.9%至9.3万亿美元,印度增加9%,巴基斯坦增加23%,秘鲁也增加了22%.现在利率上升,增长减缓及通胀升高,将抑制政府收入,削弱偿债能力,而原料商品价格飙涨使埃及等原料进口国更加痛苦.
世界银行建议,在通胀上升,增长放缓,金融条件趋紧和财政政策空间有限的严峻背景下,政府需要重新确定优先支出事项,有针对性地向弱势群体提供救助.
经济学者指出,目前出现连锁效应的风险还不高,但若不设法减轻政府负债,协助脆弱的银行体系,危机可能升温.牛津经济研究院表示,新兴市场发生重大债务危机,并引发连锁效应的风险,高于疫情期间.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施泰纳近日警告称,许多发展中经济体的国库已经见底,高通胀和利率上升可能导致70多个国家发生违约.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在低收入国家,债务负担的中位数是美联储在2013年收紧货币政策时的两倍.(经济参考报) | 0.904931 | 98.35 | 0 | 0 | 230 | 522 | 1,196.3 | 4.253906 | 0.142857 | 0 | 200,200,001,855 | 金融_经济 |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有利于世界经济增长."几天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潘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斯潘塞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和AIIB的建立改善了中亚,东欧和东非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当然对亚洲经济体大有裨益.中国的外部需求为处于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增长机会.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将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如果即将上任的美国政府将来真的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那么区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将填补剩余的true 空.
谈到中国的经济,斯潘塞非常高兴.他说,中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正确方向,在许多领域取得了进展.为了充分实现这些目标,中国政府需要下定决心放松管制.当然,中国能够也应该加强在金融,食品安全和药品监管领域的管理.中国在绿色经济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但要让环境达到公众可接受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斯潘塞说,中国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消费正在增加,许多领域的私营公司显示出更多的创新动力.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然而,挑战依然存在.人民币需要在交易中找到新的价值平衡,资本外流将会继续.在我看来,这些事情发生得越早越好.中国金融部门仍需要进行实质性改革.风险是由政府对信贷分配的担保扭曲造成的.除非进行改革,否则这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水平和质量产生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这是今后五年要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
斯潘塞对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表示关切.他说,目前,从可预见的政策变化和各行各业的乐观预测和信心来看,美国经济的名义增长似乎正在加速.美国经济可能会安然度过这场风暴.私人投资正在增长,有助于改变低生产率的趋势.尽管欧洲的形势比以前好一点,但它将继续努力应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欧洲经济仍面临下行风险.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正在抬头,对经济,金融和政治发展构成了障碍.他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良好,并将保持6%以上的增长率.印度经济可能保持强劲,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将会改善.
斯潘塞强调,除了英国的英国退出欧盟,全球经济还面临其他"黑天鹅事件":首先,像意大利这样的国家可能会退出欧元区;第二,可能会爆发贸易战,这将导致全球自由贸易,投资和资本流动大幅倒退.第三是网络黑客的威胁更加严重.为了保护网络安全,一些国家已经部分关闭了信息和知识的传播.
关于美中关系,斯潘塞表示,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尚未正式就职,很难预测美中关系的走向.特朗普政府的主要官员和顾问对贸易,环境和外交政策有不同的看法.当然,美中关系恶化是可能的,但人们普遍希望双边关系建立在现实和互利的基础上. | 0.908273 | 158.857143 | 0 | 0 | 231 | 317 | 494.7 | 4.214844 | 0.102518 | 0 | 200,200,001,873 | 金融_经济 |
今天,我们召开一个企业家座谈会,一是同大家谈谈心,二是给大家鼓鼓劲,三是听听大家对当前经济形势,"十四五"时期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出席今天座谈会的,有国有企业负责人,有民营企业家,有外资企业和港澳台资企业管理人员,有个体工商户代表.大家身处不同行业,不同地区,都有长期经营管理的经历,对企业发展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刚才,7位代表作了很好的发言.大家谈形势实事求是,提建议针对性强,很有参考价值,我听了很受启发.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企业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我讲几点意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各类市场主体蓬勃成长.到2019年底,我国已有市场主体1.23亿户,其中企业3858万户,个体工商户8261万户.这些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应对疫情的人民战争,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奋力自救,同时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物质支撑.借此机会,我向广大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港澳台资企业,个体工商户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发展呈现稳定转好态势,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我国经济一季度大幅下滑,二季度企稳回升,由负转正,增长3.2%,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1.6%,情况比预料的要好.我们要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争取全年经济发展好成绩.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冲击,我国很多市场主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支持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下一步,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使广大市场主体不仅能够正常生存,而且能够实现更大发展.
第一,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要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更加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政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继续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要强化对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发展普惠金融,有效缓解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支持适销对路出口商品开拓国内市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带动上下游各类企业共渡难关.要加强国际合作,保护好产业链供应链.
第二,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实施好民法典和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要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形成长期稳定发展预期,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营造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要推进简政放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支持企业更好参与市场合作和竞争.要实施好外商投资法,放宽市场准入,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对在中国注册的企业要一视同仁,完善公平竞争环境.
第三,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各级领导干部要光明磊落同企业交往,了解企业家所思所想,所困所惑,涉企政策制定要多听企业家意见和建议,同时要坚决防止权钱交易,商业贿赂等问题损害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也是市场公平的维护者,要更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要支持企业家心无旁骛,长远打算,以恒心办恒业,扎根中国市场,深耕中国市场.
第四,高度重视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我国有8200多万个体工商户,带动就业人口超过2亿,是数量最多的市场主体,是群众生活最直接的服务者,当前面临的实际困难也最多.要积极帮助个体工商户解决租金,税费,社保,融资等方面难题,提供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帮扶.
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有胆识,勇创新的企业家茁壮成长,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准的中国企业家队伍.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要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这里,我提几点希望.
第一,希望大家增强爱国情怀.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优秀企业家必须对国家,对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正所谓"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爱国是近代以来我国优秀企业家的光荣传统.从清末民初的张謇,到抗战时期的卢作孚,陈嘉庚,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荣毅仁,王光英,等等,都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涌现出一大批爱国企业家.企业家爱国有多种实现形式,但首先是办好一流企业,带领企业奋力拼搏,力争一流,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
第二,希望大家勇于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企业家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美国的爱迪生,福特,德国的西门子,日本的松下幸之助等著名企业家都既是管理大师,又是创新大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广大企业家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是分不开的.创新就要敢于承担风险.敢为天下先是战胜风险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特别需要弘扬的品质.大疫当前,百业艰难,但危中有机,唯创新者胜.企业家要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重视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有效调动员工创造力,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在困境中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第三,希望大家诚信守法."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人无信不立,企业和企业家更是如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企业家要同方方面面打交道,调动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没有诚信寸步难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还存在不少不讲诚信甚至违规违法的现象.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守约观念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意识规范,也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的重要要求.企业家要做诚信守法的表率,带动全社会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
第四,希望大家承担社会责任.我说过,企业既有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也有社会责任,道德责任.任何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都是社会的企业.社会是企业家施展才华的舞台.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这些年来,越来越多企业家投身各类公益事业.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广大企业家积极捐款捐物,提供志愿服务,作出了重要贡献,值得充分肯定.当前,就业压力加大,部分劳动者面临失业风险.关爱员工是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努力稳定就业岗位,关心员工健康,同员工携手渡过难关.
第五,希望大家拓展国际视野.有多大的视野,就有多大的胸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家在国际市场上锻炼成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断提升.过去10年,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更广更深参与国际市场开拓,产生出越来越多世界级企业.近几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经贸摩擦加剧.一些企业基于要素成本和贸易环境等方面的考虑,调整了产业布局和全球资源配置.这是正常的生产经营调整.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是全球最有潜力的大市场,具有最完备的产业配套条件.企业家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提高把握国际市场动向和需求特点的能力,提高把握国际规则能力,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提高防范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带动企业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我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讲过,面向未来,我们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主要考虑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以前,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外部环境下,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对我国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我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科技领域开放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明年开始,我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意义十分重大.党中央对制定"十四五"规划十分重视,相关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今天,大家对制定"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请有关方面认真研究吸收.相信通过共同努力,广大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一定能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 | 0.893982 | 185.952381 | 0.00539 | 0 | 328 | 1,166 | 733.5 | 4.171875 | 0.120615 | 0 | 200,200,001,875 | 金融_经济 |
库存周转率是衡量库存的指标 流动性,通过将给定时期内交易的股票总数除以同期流通股的平均数量来计算. 股票换手率越高,公司股票的流动性就越高.
不要与股票周转率相混淆. 周转 衡量投资组合管理活跃程度的共同基金或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股票成交量通过一段时间内的交易量除以发行量来反映市场的流动性.
股票换手率没有给出关于股票质量的信号,也没有给出在测量期间它可能比其他股票更具流动性的原因.
股票周转率不应作为主要的投资标准,因为我们只谈论数量,而不是质量.
换手率高的股票被认为更具流动性且易于交易,而换手率低的股票则表明该股票的流动性更差.
更高的股票换手率也可能表明势头. 如果好消息或坏消息推动交易活动,那么该股票的换手率将在给定时间段内更高.
股票周转率表示在市场上出售特定股票的难易程度. 它比较了在给定时间段内可以交易的股票总数和更换所有者的股票数量. 投资者可能不愿意通过购买股票换手率低的公司的股票来冒险. 也就是说,股票换手率是一个有趣的指标,因为相关性并不总是成立.
投资者通常认为小公司会降低其股票周转率,因为理论上它们的流动性低于大公司. 然而,与大型公司相比,这些公司的股票营业额通常占较大比例.
其中一部分是定价. 一些大公司的股票价格在数百美元. 虽然他们巨大 车皮 这意味着每天可以交易数十万只股票,实际占总发行量的比例很小. 相比之下,较小的公司通常拥有相应更便宜的股票. 具有增长前景的装卸的机会成本在资本投入方面较小. 一个原因公司 股票 试图保持股票便宜,因此更具流动性.
有时,大型优质公司的股票周转率低于小型,低质量公司,因为大公司的股票价格太高以至于无法频繁交易.
计算一家公司的股票周转率需要两个数字. 股票周转率公式为:
第一个数字是 交易量. 交易量是一段时间内交易的平均股票数量. 许多交易所或金融信息网站为给定的证券提供此信息.
第二个数字是流通股的平均数量. 公司发行的股份总数. 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公司持有的授权股份总数. 发行的股票数量通常少于(但可以等于)发行的股票数量.
不幸的是,对于健康的离职率应该是多少,没有经验法则,因为它因公司和行业而异. 季节性 在此期间,您将看到他们的股票周转率随着对股票的需求而飙升.
通常,股价高的公司营业额较低,因为购买单只股票的成本更高且流动性有限. 不幸的是,这会使股票看起来不太理想. 当公司业绩改善,股价上涨时,流动性可能会减少.
股票周转率的另一个方面是定义投资者期望的流动性目标. 在经济衰退期间,当情绪交易更容易时,投资者可能想要难以买卖的股票. 由于这些类型的非流动资产不能快速买卖,它们可以帮助在波动期间保持其价值. 所以,虽然大部分投资者一般都想要流动资产,但股票换手率低的股票可能仍然适合一些投资者的投资目标.
股票周转率告诉您投资者交易股票的难易程度. 它不一定会告诉您有关股票背后公司的业绩的任何信息.或者,截至2021年底,微软已发行75.47亿股,2021年最后一天的30天日均交易量为2831万股.
微软市场份额营业额=2831万/75.47亿=0.38%
乍一看,苹果的股价似乎几乎翻了一番. 然而,这些比率只是流动性的衡量标准. 与微软相比,投资者交易的苹果股票数量相对于可流通的已发行股票数量更多.
它仍然是一个有用的衡量标准,但它对库存周转率有其限制. 股票周转率不取决于实际财务表现. 股票可以以非常高的换手率开始和结束交易期,但以与以前相同的价格结束.
股票周转率也不能表明股票的走向. 例如,想象以下新闻. 政府监管 我们将不再允许美国公民购买汽油车. 由于投资者试图出售股票,受影响公司的股价可能会下跌. 股票换手率可能很高,因为股票是以很大的折扣购买的. 更高的库存周转率通常更好,但并非总是如此.
如何计算股票周转率?
股票换手率的计算方法是将一段时期内的平均交易股数除以同期流通在外的平均股数. 百分比结果表示在所有可交易股票中实际交易的百分比.
为什么股票周转率很重要?
股票周转率告诉投资者他们持有的股票的流动性. 一些投资者更愿意知道买卖某些公司的股票很容易. 或者,一些投资者可能想要低流动性. 这是因为交易者很难情绪化地卖出股票. 股票换手率并不能告诉你任何关于股票价格走势的信息,但它可以告诉投资者股票在未来的卖出难易程度.
低股票换手率好还是高股票换手率好?
一般来说,当投资者想要更轻松地买卖证券时,更高的股票换手率会更好. 高股票周转率计算意味着股票更具流动性. 如果投资者有意寻找更难卖出的股票(在情绪激动的交易期间可能会稳定价值),那么寻找股票换手率计算较低的公司可能会更好.
公司如何提高股票周转率?
一家公司不能直接提高其股票换手率,因为股票换手率只是反映了市场与公司股票的相互作用. 如果一家公司想要更多的流动性,它可以做几件事.
首先,公司可能会进行股票分割. 这将增加已发行股票的数量,但股票分割将分割公司的股价,并使新投资者更容易购买整个股票. 二是公司能做好. 当一家公司的收益提高并开始表现出色时,更多的投资者会要求购买该股票,这可以增加人们交易的股票数量并增加股票换手率. | 0.892006 | 69 | 0.000939 | 0 | 146 | 464 | 899.2 | 4.0625 | 0.133707 | 0 | 200,200,001,987 | 金融_经济 |
为增强社会公众对非法集资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条例"明确规定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开展常态化的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加强对社会公众防范非法集资的宣传教育.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商会应当根据本行业,领域非法集资风险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公益宣传,并依法进行舆论监督.我市成立了由政府领导任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在5月1日"条例"即将正式施行之际,处非办计划通过四项举措进行宣传,着力扩大"条例"知晓度.一是开展"学条例 勤答题 领红包"小程序答题活动;二是在"今日宁国"专版刊发"条例"全文;三是在宁国论坛"防范重大金融风险"专版发布"条例"全文;四是指导督促各乡镇(街道),各处非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属地和行业主管,监管领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着力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2020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非法集资犯罪案件6800余起,涉案金额1100余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约1.6万名,从境外10余个国家和地区缉捕外逃犯罪嫌疑人80余名.数字可谓触目惊心,提醒我们危险就在身边.下一步,我市将根据"条例"规定及上级要求,将非法集资排查与日常监管,执法检查,网格员巡查,社区治理,行业自律,有奖举报等有机结合,树立排查即宣传的理念,创新防范非法集资形式,实现对"有证行车"和"无照驾驶"全覆盖,排查处置常态化,宣传无处不在的工作实效,达到压实属地政府防范处置非法集资责任和行业主,监管部门监测预警责任,坚持关口前移,早防早治,把好非法集资风险源头关,发现关,管控关,广泛发动各方力量,推进非法集资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早防早治,形成上下高效联动,部门通力协作的"防范为主,打早打小"的工作格局,坚决遏制非法集资高发势头,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总体要求.
财政局(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汪廷解读"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这为我们战胜风险挑战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金融领域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完善法律制度是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有力的保障和支撑."条例"的出台,旨在用法治的方法保护社会公众合法权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条例"的出台历经五年之久,2016年,原银监会启动"条例"立法工作,牵头起草形成初稿,提交司法部审查.2017年开始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陆续开展实地调研,国际比较研究,风险评估,修改完善等工作,2020年12月21日经国务院第119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条例"所称非法集资,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金融管理机构和国务院外汇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该定义明确了非法集资的三要件,即非法性,利诱性和社会性."条例"指出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条例"共五章四十条,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省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负总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机制和监测预警等各项制度,乡镇人民政府应明确牵头负责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人员.牵头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业,领域非法集资的防范和配合处置工作.
二是加强预防监测."条例"突出防范为主的原则,充分发挥行政机关,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商会,新闻媒体,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等各方面作用,建立健全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的监测预警,宣传教育,行业自律,举报奖励等各项制度.相关部门要扎实做好市场主体登记,互联网及广告管理,资金异常流动和可疑资金监测等工作,以从源头上减少非法集资风险.当前,通过广告和互联网传播非法集资信息,是非法集资风险扩散,蔓延的重要渠道.为此,"条例"对广告发布规则,相关部门职责等规定了针对性措施:禁止发布非法集资的信息;规定了市场监督管理,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电信主管部门和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对涉嫌非法集资广告,网站,APP等互联网的信息监测职责;压实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责任.发现涉嫌非法集资的信息需向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报告.
三是强化行政处置."条例"规定行政处置牵头部门应当及时组织有关部门,机构对涉嫌非法集资行为进行调查认定,明确了调查处置手段和强制措施,对非法集资的刑事行政责任,资金清退以及集资参与人应承担的后果等作出了严格规定."条例"明确规定非法集资人,非法集资协助人应当向集资参与人清退资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非法集资中获取经济利益.当不能同时履行所承担的清退集资资金和缴纳罚款义务时,先清退集资资金.同时强调,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
四是明确法律责任."条例"对非法集资人,非法集资协助人,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广告经营发布者,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等相关市场主体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单位和个人的违法行为及未履行义务行为均规定了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0.900173 | 231.4 | 0.013883 | 0 | 425 | 594 | 700.9 | 4.171875 | 0.123163 | 0 | 200,200,002,380 | 金融_经济 |
中国驻美大使馆9月17日刊发"崔天凯大使应邀接受美国前财长鲍尔森"对话鲍尔森"节目专访(实录)".
8月28日,崔天凯大使应邀参加美国前财长鲍尔森主持的"对话鲍尔森"播客访谈节目,重点就当前中美关系,两国经贸合作,国际治理,中国经济形势等问题进行交流互动.有关访谈内容已于9月14日对外播出.全文实录如下:
鲍尔森:大使先生,欢迎来到播客访谈节目.去年是美中建交40周年.很显然,未来40年的美中关系将会变得大为不同.目前,我们两国经济占全球经济总量的35%左右,还是全球军费支出最多的国家.我们都是雄心勃勃,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因此,全世界都在关注美中两国如何相处或针锋相对.在双边关系紧张时刻担任中国驻美大使,你的工作并不轻松.我一直很尊重你的专业精神和沉着冷静,尊重你代表中国政府努力了解美方对两国关系看法并寻求共识的努力.首先,我想从你如何开始个人职业生涯这个问题谈起.你生于1952年.中国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时,你二十多岁,见证了许多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你是如何成为一名外交官的?你的外交职业生涯是如何开始的?你在不同时期是如何受到身边事物影响的?
崔大使:首先,很高兴同财长先生再次交流,也感谢你邀请我参加此次访谈节目.当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时,我二十多岁.在此之前,我经历了文革的动荡岁月,中学没毕业就离开家乡到紧临中苏边境的黑龙江农村插队,在那里种植大豆和小麦5年多.这段经历让我对中国农村和贫困问题有了深入了解,也对国家真正需要什么有了深刻认识.我们这代人很幸运,大部分工作时间处于改革开放年代,并始终相信自己的国家处于正确的发展方向.我们的历史使命就是全力以赴实现现代化目标,为国家和人民作贡献.同样幸运的是,我有机会到美国工作和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个人在中美两国都有一些经历,这让我对中美如何处理两国关系,对彼此有何需求,如何相互学习有了更好的理解.我的外交职业生涯的开始或多或少与我的好奇心有关.我一直对国际问题,世界局势以及相关问题很感兴趣.这也是我在上世纪70年代末被联合国译训班录取的原因,那时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80年代初,我成为一名联合国译员并在纽约总部工作.那是我第一次出国.
鲍尔森:有趣的是,我所尊敬的人在各行各业有不少,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求知欲.正是求知欲和真正的勇气促使人们走出国门,体验不同文化.我2009年离开财政部时,开始撰写"峭壁边缘:拯救世界金融之路"这本书,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待了1年时间.这也是你曾经学习并获得优异成绩的地方.这段经历是如何影响你对美国看法的?
崔大使:对我而言,那是一段独特的经历.我至今对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和我的美国教授们心怀感激.在此之前,我已在联合国工作过几年时间.但这两段经历很不一样.作为学生,我可以更近距离地接触美国人民和社会,还有机会更系统地学习美国国情,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我也学了一些经济学课程,这对我整个外交生涯都十分有益.当然,我后来也发现有些课堂上学的知识未必能用到社会实践中.
鲍尔森:你说得太对了.目前,美中关系处于低点.在美国国会共和,民主两党提出的四百多项议案正在挑战中国,这种对华强硬政策得到两党一致支持.中国的经济实力日益增长,自然带来地缘政治上的雄心.从某种程度上讲,美中关系的变化是必然的.坦率地讲,我认为中方所作所为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这些变化.长期以来,我一直说中国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更快地适应来自外国企业的竞争,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我们还应共同应对挑战,引领国际治理体系改革,使之在当今世界更为有效.我们双方还面临一系列棘手的战略安全和政治热点等分歧,如台湾,香港,南海,科技等问题.我们过去已就此讨论很多,今天不讨论这些具体问题,最好把时间用到展望未来上.我想问一个基本的问题,中方对构建美中建设性关系的目标和优先事项是什么?
崔大使:中国外交政策是基于自身国家利益而制定的,在当今世界通过发展同各国关系来维护和促进国家利益,满足人民需要.在此背景下,中国对美政策是明确,一致,连贯的.如你所说,去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明年是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50周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自始至终希望同美方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而非对抗关系,希望双边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照顾彼此关切,互利互惠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自尼克松总统和基辛格博士访华以来中美关系的本质,从未发生根本改变.同时,中美关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得更丰富,更深入,更复杂,更全面.双方在很多早年难以想象的领域开展了合作.比如,你任财长期间中美共同倡导了二十国集团的进程,以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这在尼克松时代是不可想象的.我们还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打击恐怖主义,抗击埃博拉病毒等传染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中美两国省州和城市之间,企业之间,机构之间也开展了良好合作.总之,我们之间已开拓了越来越多的合作领域,同时以建设性方式妥善处理分歧.实事求是地讲,中美之间的一些分歧将长期存在.我们必须承认,由于历史文化传统,政治和经济制度等差异,中美之间难免存在分歧.但我们必须以建设性方式妥善处理这些分歧.我们必须始终牢记,中美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中美两国面临诸多全球性挑战,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传染病,自然灾害,中美均无法独力应对.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中美应携手合作而不是相互对抗,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也是两国最大的共同利益.
坦率地讲,我们之间有很多分歧,包括你刚才提到的台湾,涉港,涉疆,南海等问题,如果大家看看地图,就会发现这些问题要么涉及中国领土,要么处于中国周边,没有一个靠近美国,更不在美国领土范围之内.对中方而言,这些问题事关中国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有时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这些问题会成为中美之间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明明都是中国的内政.在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目标进程中,我们必须解决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问题,这都是中国自己的事情.正如我刚才所言,中美关系确实复杂,有时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幸运的是,我们双方长期以来很好地管控了分歧.但当前形势令人担忧甚至警惕,美国一些人试图突破"红线",这将带来严重后果.我希望人们能从过去几十年的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鲍尔森:大使先生,感谢你全面的回答.我想谈两点,一是你刚才谈到的香港以及其他涉及主权的问题,美国国内对此存在各种不同看法.美方理解中国对香港拥有主权,但往往会说中方是否违反了所签署的协议?美中两国存在的分歧确实很难消除,当前重要的是你们和美方官员和高层保持经常性对话,因为当前美中关系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有些问题如你所说很难解决.二是你刚才所谈让我想起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的情形,那种情况在二三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我曾说过,如果美中没有建设性关系,我没有及时同中方同事通上电话,世界将大为不同.危机期间的协调合作至关重要.金融危机后,美中两国和其他主要经济体成立二十国集团,中方实施的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发挥重要作用,帮助世界经济走出衰退.这成为美中合作的成功范例.
接下来我想谈谈中国经济.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实现经济快速复苏.近日,习近平主席宣布了聚焦刺激国内消费的"内循环发展模式".很多美国人都在问,中方这种强调经济自力更生的理念是否可能意味着要与全球经济脱节?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将改变过去40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
崔大使:当前形势下,世界各国当务之急是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困难,并且尽快重启和恢复经济.中方积极致力于此.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好消息,中国经济增长正在恢复.同时,我们认为要化危为机,通过加快和深化发展模式转变,致力于实现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更加有效保护环境和推进减贫工作.我们当前所做工作都是恢复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明年,中国将开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我们的工作重点是清晰的,那就是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并不意味着中方将关闭开放的大门,也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实际上,中国对外开放水平将会越来越高.关于自力更生,这一理念始终贯穿于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方面,有人说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靠占他国便宜,窃取他国技术来实现的.这种说法对中国人民很不公平.你很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中国人民勤劳且富有创新精神.我们明白,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中国必须自力更生,否则不可能实现发展.中国始终有自力更生精神,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将闭关锁国.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因为双循环发展格局真正目标是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潜力,让市场经济运行得更加高效.因此,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实际上,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外国企业在华经营多年,早已成为中国国内循环和市场的一部分.通过聚焦国内循环和市场,他们将在中国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外国企业也是连接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天然纽带,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我希望他们能抓住这些机遇.
鲍尔森:你所谈让我回想起2006-2008年我任美国财长的那段时光,我们双方成立了美中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当时我们(在经济轨)集中讨论两个问题,一个是汇率改革问题,希望人民币汇率未来不被低估且更能反映市场供求,第二个是中国经济再平衡问题.当时中国产能过剩且储蓄多,消费少,消费仅占中国经济的10%.我们当时鼓励中方减少生产,刺激消费.时至今天,这两个问题都取得重要进展,我认为这是值得一提的.
现在我们谈下国际协调与合作的问题.国际社会未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上开展合作是个重大遗憾.有人认为,我们如不能在疫情上开展合作,还能在哪些领域开展合作呢?当前,世界各国在最需要合作的时候却越来越缺乏集体行动的能力,无论是应对疫情,推动经济复苏,解决贸易问题,还是应对气候变化,防止核扩散.我想再次展望未来,请问中方是否愿推动解决上述问题,为推动世贸组织等国际治理体系改革而作出努力?
崔大使:很显然,我们需要在各个领域推进国际治理.在21世纪的前20年,我们至少经历了三场国际危机:"9·11"恐袭事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现在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些都是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可以用传统意义的大国竞争"工具箱"予以解决.相反,上述挑战都在提醒我们,需要推进全球治理,加强国际合作.中方积极支持所有加强国际治理体系应对能力和有效性的努力,不仅为应对当前挑战,而且要防范未来新的挑战,中国愿为此贡献力量.这需要所有国家的共同参与和积极贡献,特别是中美这样大国的参与.中美两国对世界负有共同责任,那就是应带头开展合作,共同发起,支持和促进国际合作,积极应对所有挑战.当然,国际治理体系改革要考虑到所有成员国的实际需求和真实想法.我真诚希望我们能在应对疫情方面做得更好.我们需要携手合作.正如你所说,展望未来,后疫情时代将是什么样子的?需要我们做什么,开展哪些合作?我们需要向前看,提早规划,始终坚持合作理念,而不是对抗思维.
鲍尔森:你说得很好,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些,世界将变成一个困难和危险重重的地方.如果我们真的关心国际秩序,和平与稳定,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接下来我们要谈到贸易和科技"脱钩"问题,这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当前已经出现美中贸易和资金往来"脱钩"所带来的显著压力.毫无疑问,这种情况还将继续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存在.问题是,这种情况将发展到什么程度?我想提一个棘手的问题,你如何看待美国高科技企业对中国市场开放空间十分有限而感到沮丧的问题?
崔大使:过去四十多年来,中国积极实行改革开放,这是中方的基本国策,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即使在遭受疫情严重冲击情况下,中方在过去几个月里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新举措.例如,"外商投资法"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进一步增强了外资企业在华发展的预期和信心,中国依然吸引了大量外资.今年6月,中国颁布了2020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和自贸区负面清单,而且清单越来越短.6月,中方还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零关税,零壁垒目标.总之,中方正竭尽全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绝不会放弃.对于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外国企业而言,这将给他们带来更多市场准入,更好发展机遇和可预测性.然而,真正的挑战是,在中国坚持提高开放水平的时候,有些国家却在想方设法设置障碍,他们针对TikTok(抖音国际版),Wechat(微信国际版),华为等设置各种壁垒.这才是我们的真正挑战.在我们开门迎客时,他们却在筑墙挡人.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鲍尔森:科技应该是美中之间最麻烦的领域.经贸关系本来可以缓解美中之间的安全竞争关系,但现实是安全竞争扩散到经贸领域,科技成为焦点.问题是我们在国家安全问题上还会走多远.这是最困难的问题.为了让问题变得更加容易解决,对于美方最具竞争力的能源,农业,金融等行业,中方是否会继续对美开放市场?
崔大使:答案是肯定的.实际上,近年来中方在金融领域出台一系列开放新举措,包括取消外资在金融服务业投资的相关限制等.对于很多美高科技企业而言,他们都在增加在华投资和运营规模.特斯拉在华设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看到了中国市场潜力,希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部分,希望成为中国经济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受益者.中方对此表示欢迎,并为外国企业提供更好投资环境,法律制度.
关于国家安全问题,任何国家都会有国家安全问题,这并非新问题.很多人一直关心国家安全问题,这个问题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回顾过去四五十年历史,中美双方在深化和拓展双边关系的同时都妥善处理了国家安全问题.我不认为中美双方的国家安全利益因双边关系发展而受损.实际上,发展双边关系有利于国家安全.如果彼此交流越来越多,双方就能更好相互理解,知道对方是如何思考的,对方的思维方式以及对方优势和弱项.这样你才知道同对方如何打交道,如何降低风险,如何促进互惠合作.这应是我们从过去四,五十年历史吸取的宝贵经验,为什么要改变它呢?
鲍尔森:你的回答非常睿智.显然,中国发生很大变化,美国和世界也发生了变化,新的国际安全问题不断涌现.但问题的关键是理解和对话,弄清楚哪些方面能达成共识,哪些方面存在分歧,哪些地方存在潜在冲突,如何有效避免冲突,防止局势失控,我认为这些问题特别重要.你担任中国驻美大使已7年多时间,见证了很多事情,包括美中共同推动达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奥巴马政府过渡到特朗普政府,美中元首海湖庄园会晤,艰苦的美中经贸谈判等.我曾看到你在椭圆形办公室同特朗普总统,刘鹤副总理站在一起,也看到当前双边关系恶化的危险态势.回顾7年任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崔大使:关于国家安全问题,我想补充一点,每个国家关心自身国家安全合情合理,但我们要小心不要被毫无根据的恐惧,猜疑,仇恨等情绪所误导,蒙蔽,甚至落入陷阱.如果这样的话,每个人都不会感到安全,这与维护国家安全的初衷背道而驰.
关于出任驻美大使7年之久的经历,我必须承认到任时并未想到会干这么长时间.当前中美关系处于关键时刻,我为能继续服务中美关系而深感荣幸.这很可能是我外交生涯最后一任常驻,然而当前中美关系面临巨大挑战.我为能在此继续履行使命,应对挑战而深感荣幸.我将全力以赴,不负祖国和人民重托,也不辜负美各界朋友的期望.我愿同美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推动中美关系早日重回正轨.
鲍尔森:回顾这段经历,你最满意的是什么?
崔大使:我认为我有幸见证了这么多历史时刻.我参与了几乎所有中美两国元首的会晤,包括习主席和奥巴马总统的会晤,习主席和特朗普总统的会晤,亲身感受到中美两国元首是如何互动交流的,双方共识是如何引领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正如我们常说的,总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目标,设定更高标准.我将继续尽己所能做好这些事情.
鲍尔森:展望未来,美中关系是否有什么问题让你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你认为未来美中两国最大风险和最大机遇是什么?
崔大使:我现在入睡前经常问自己,二三十年后的历史学家将如何评判我们?我们是否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是否为中美关系发展而不遗余力?我经常拿这些问题问自己.展望未来,我们面临着强化中美合作,构建更加强劲双边关系的巨大机遇.首先是要合作抗击疫情,合作研发疫苗和治疗药物,努力拯救生命,保障民生和就业,恢复经济增长,恢复世人对未来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其次,双方还要恢复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和朝核,伊朗核等地区热点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只要双方有足够的政治意愿,中美合作就大有可为.
鲍尔森:你说的很对,这确实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政治意愿.感谢崔大使接受此次访谈.我想告诉你,十分感谢你在如此困难且重要的时刻在这个国家坚守岗位,也感谢你今天所分享的一切.
崔大使:感谢财长先生所给予的访谈机会. | 0.908056 | 236.275862 | 0.003215 | 0 | 686 | 1,893 | 710.4 | 4.066406 | 0.113398 | 0 | 200,200,002,402 | 金融_经济 |
如果说,"黑天鹅"是指那些小概率且不可预测的高风险事件,"灰犀牛"是指那些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疯狗浪"则是指那些表面平静却有暗流涌动,最终突然爆发的事件.
麦肯锡最近在"哈佛商业评论"发布的一项跨行业研究表明,着眼于长期进行投资的企业,最终经济利润能比竞争对手高出82%,这个结论适用于各行各业.
这些具备长期主义投资观的企业,在经历颠覆性冲击带来的经济低谷时,其修复速度也比其他企业快大约40%.
今天,提起"黑天鹅""灰犀牛"这些概念,很多人不再陌生,起因正是这几年来的基金热,股票热.近几年新冠疫情的袭扰,再次让包括中国在内全世界的经济形态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危机随时到来.
如果说,"黑天鹅"是指那些小概率且不可预测的高风险事件,"灰犀牛"是指那些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疯狗浪"则是指那些表面平静却有暗流涌动,最终突然爆发的事件.但与前两者不同的是,疯狗浪可以通过清晰的框架模型来应对.
那么在如今这个不确定性的时代中,个人和企业应该如何识别"疯狗浪",了解引发下一波疯狗浪的全球十大潜流,以提高一次次地应对危机事件的意识呢?
惠普全球未来主义者和研究总监乔纳森.布里尔在其新书"疯狗浪"中给出了解答.它将会是一本企业必备的风险应对指南,帮助企业在风暴来临之前作出反应.
在地理学上,当海底地形或横流将海浪集中引向一个狭窄的缝隙,或不同方向的小波浪汇聚在一起,突然撞上礁石或岸壁,就会在几秒内掀起高达几十甚至近百英尺的水墙.
这种突如其来的巨浪,由洋流和涡流相互作用的涌浪发展而来,被科学家们形象地称作"疯狗浪(Rogue Waves)".通常,这样的巨浪是毫无预兆,突然出现的,它们是极难被预测到的复合型危机.
回归到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随着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强,社会,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变化,就仿佛水面下的潜流,不断为系统注入越来越多的能量.当这些波浪突然相交,一场"疯狗浪"难免避之不及.它几乎没有任何预兆,当你意识到风浪已至的时候,就已经晚了.
在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大家往往认为这是一起"黑天鹅"事件,属于小概率且不可预测的高风险事件.
但是,疫情持续蔓延的这两年,我们也能发现人类无法快速终结疫情背后的系统性问题.比如国际旅行和货运加速了病毒传播;城市密度增加,人口老龄化,意味着易受感染的人口更多;而由于人类长期没有经历大型瘟疫,预先的物资储备与防疫知识都不足,导致危机持续蔓延.
从历史上看,我们知道债务危机往往每7~12年发生一次,上一场危机就发生在2000年.
从当时的金融背景看,美国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忽视了资产质量,已经暗中促成了次贷危机.加之当时金融衍生品的"滥用"缺乏监管,拉长了金融交易链条,助长了投机行为.此外,美国连续降息导致投资者热情虚高,银行过度放款,直接促成房地产泡沫的膨胀.
那么,面对"疯狗浪"的侵袭,个人和组织如何识别并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对抗风险的能力与前瞻性思维呢?乔纳森.布里尔在他的同名书中,指出了疯狗浪的三种特点:突发性,复合性与规律性.
突发性."疯狗狼"危机会以极快的速度迅猛而来,且它的威力是多方面,持续且变化的.因此,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要让自己的感官变得更加敏锐,向外聚焦,以识别巨大变化的前兆.
复合性."疯狗浪"是由海底无数潜流汇集而成的巨浪.而击垮个人,组织甚至整个行业的事件,也往往是以复合的方式暗中缔结在一起的.
规律性.危机总是在人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但纵观历史,风险的到来却并非毫无规律可循.因此,研究过去的主要潜流和其运作系统,也十分有用.
因此,个人与组织要想识别下一波疯狗浪,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就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3.在组织中建立起对这些趋势的认识,以便整个团队能够时刻留意下一波趋势的迹象.
乔纳森.布里尔认为,在经济领域,技术领域以及社会领域中存在的10种潜流,他们之间的相互碰撞,将会引发未来十年间的众多疯狗浪.
经济是第一种潜流.它包含了人口统计数据,数据经济,自动化,亚洲的崛起和低利借款.
人口统计数据是经济的飞轮.它们决定了员工和客户这两项最宝贵资源的成本和可用性.这是因为在许多国家,消费者购买占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近几十年来,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全球教育带来的收入增加和人口增长带来的需求.在熟练劳动力供应不断增长的国家,情况更是如此.而人口老龄化,熟练劳动力的短缺,城市化加速都会影响到人口统计.
个人和企业应该意识到什么?作者认为,这些转变正在改变全球财富的分配和增长.随着全球财富的增长,碳排放量也会增加,而污染者将不仅仅是能源公司.还有占排放总量19%的农业,以及建筑用钢和混凝土.
那么公司就需要同时考虑劳动力成本上升,消费者期望值变化以及监管等新的利润限制因素的影响.
世界之间日益紧密的互联,使机器,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产生了很多数据.在接下来的三年,我们产生的数据将会超过过去30年的总和.
这种数据爆炸使我们有可能将现实世界的过程数字化,并且实时跟踪和管理它们.拥有几乎所有商品或服务的虚拟模型以及任何工厂或进程的数字孪生模型,可以将优化成本降低到几乎为零.它还使得探索替代的过程变得更快,更便宜.这反过来又加速了新的创新和新的解决方案.
数据即将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商品.那么公司需要明确自己究竟在为谁创造价值,以及从谁那里获取价值,这种平衡将决定哪些举措从长远来看是有利可图的.这也将是企业与政府关系的核心.能够在增加税收的同时提供更好的服务的数字商业模式将蓬勃发展,否则,企业将被当地竞争对手挤出市场,并受到监管的阻碍.
作者认为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并不像外界所说的会对就业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它的最佳用途其实是提高人类工人的效率,尤其是针对高技能工人.
未来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越来越多的数字助理将进入工作场所,与高技能工人合作,最显著的好处不是降低成本,而是提高质量和一致性.
那么公司进行数字化转型,将需要考虑劳动力的可用性和劳动力成本.例如,如果将信息技术和区位战略联系起来,公司就需要考虑区位战略和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技能劳动力;将人力资源与信息技术战略联系起来,公司则需根据自动化优先级来计算劳动力成本和可用性.
20世纪初出现的国际贸易和政治权力体系已经消亡.在这个旧体系中,全球贸易指的是少数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大多在欧洲和北美.现在,财富,生产和权力正在重组 - - 不仅仅是在亚洲,全球都是如此.几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正在变成几十个国家之间的贸易.这加剧了围绕权力和资源分配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企业将需要重新制定许多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人认为理所当然的贸易和安全协议.比如加强与政府的联系,保护供应链,避免卷入地缘政治;需要把亚洲市场视为机遇和威胁;接受当地的商业习俗,吸引当地人才;与地方政府合作;注重本地劳动力等.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结构性增长放缓,政府和私人债务增加的世界.这些相互作用的力量将推动低成本货币的趋势.
全世界对增长而非盈利的关注将继续使业绩驱动型组织处于不利地位.这也将影响越来越多的独角兽公司,由于这些公司没能快速实现盈利,投资者就会迅速转向下一家估值过高的公司.泡沫正在成为常态.
有六种新技术尤其值得关注:互联设备(物联网),人工智能(AI),分布式账本(区块链),下一代无线G和卫星),量子技术以及新能源.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构建的组织将经历效率的飞跃,没有这样做的企业将会遭遇失败.
在这一阶段的企业,就需要通过组织下放控制权,增加信息技术预算,与信息技术顾问建立更紧密的伙伴关系等方式以应对即将面临的挑战.
今天对许多行业来说,创新的窗口,即从一个新想法变得可行到遭到一个更便宜,更优质,更迅速的竞争对手的破坏之间的时间,正在关闭.全球化经济中,这不可避免,因为竞争对手可以实时看到每个人在做什么,并直接接近对方的客户.创新曾是一个利润引擎,现在却成为一个筹码.
对大公司来说,这意味着进行重组,以适应新的流程和商业模式,从而与规模化速度更快的新兴企业竞争.为了保持领先,公司需要增加在信息和投资方面的投入,比如通过结构性创新,以更低的成本进行更多研发,深度创新,建立本地研发中心等措施以应对潜流对其造成的威胁.
对人类文明来说,技术,生物学,心理学和商业的混合与融合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它使我们能够赶在变化之前重塑自己.随着基础创新的放缓,更快的整合可以使我们的经济在面对资源和人口挑战时更有效率.
那么企业就需要找到投资时机,从资本支出转向运营支出,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行劳动力再培训以及开发更多的新产品来应对潜流.
最后一种是社会潜流,包括数字信任和新的社会契约,它们将挑战一个世纪以来关于权力,权利和财富分配的假设.
数字跟踪已经重塑了运动和健身行业,而且已经开始提高工人的生产力.随着数据变得越来越有价值和有用,弄清楚什么是公共利益,什么是私人利益将变得越来越紧迫.
那么在谁可以掌握数据这个问题上,企业就需要构建产品,组织和技术,以便在不断变化的法规面前保持灵活性.比如公司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来管理合规性,并投资针对这些问题且面向立法者的教育;利用个人行为的复杂预测模型确定目标和定制产品,以提高盈利能力,当然每个市场都有不同的规则来规定哪些数据可以用在这个目的上.
随着债务,生产力和不平等现象的增加,公司和政府将需要重新思考它们与个人以及与彼此之间的关系.例如国际上发生的英国脱欧,占领美国国会山,国内的碳中和经济,双减落地,大厂裁员潮等现象,都将会挑战长久以来我们关于权力,权利和财富分配的认识.
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直接的政府关系将变得更加重要.与客户和员工之间建立积极的情感纽带将有助于组织免受最坏的影响.
如何应对这些潜流?乔纳森.布里尔在书中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模型:Rogue.通过对这个模型的测试,可以让企业识别风险,更早发现这种浪潮,并找到自己的脆弱之处,及时做出应对策略.
第一步是现实测试(Reality Test),确定你所在的状态以及帮助你达到这种状态的系统,以避免利用错误的信息做决定;
第二步是组织力量(Organize Your Forces),对维持当前系统稳定的力量进行建模,以确定可能导致其发生改变以及崩溃的因素;
第四步是解开风险(Unbundle Your Risks),看看今天可以做出哪些小决定来增加可选择性与向前发展的机会或潜力;
第五步是实验(Experiment),建立实验组合,以最大化成功的益处,最小化失败的影响.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 0.899493 | 83.423077 | 0.031185 | 0 | 158 | 1,016 | 735.9 | 4.238281 | 0.114338 | 0.030691 | 200,200,002,458 | 金融_经济 |
1.什么是居民企业?
居民企业是指依照一国法律,法规在该国境内成立,或者实际管理机构,总机构在该国境内的企业.税法草案所称的居民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法律,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例如,在我国注册成立的沃尔玛(中国)公司,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就是我国的居民企业;在英国,百慕大群岛等国家和地区注册的公司,但实际管理机构在我国境内,也是我国的居民企业.上述企业应就其来源于我国境内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新"企业所得税法"在一些重要概念上与世界各国通行做法保持一致改变了过去以内外资形式区分纳税人的做法.引入了"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概念对纳税人的纳税义务进行区分.
新"企业所得税法"在企业居民身份的确定方面表现出以下优点:
一是按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新法采用了规范的"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概念,居民企业承担全面纳税义务,就其境内外全部所得纳税:非居民企业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一般只就其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纳税 而原外企所得税法则没有明确采用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概念,因为当时我国是以内外资形式区分纳税人的纳税义务的,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适用不同的所得税法.因此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概念并不重要.
二是新法二是新法使用了"登记注册地标准"和"实际管理机构地标准"相结合的方法来判定企业的居民身份 该法第2务规定,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这与原外企所得税法有很大不同.
三是新法中居民纳税企业并不仅局限于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众所周知,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有三种存在形式: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可以不具备法人资格.新法取消了"企业所得税条例"中有关以"独立经济核算"为标准确定纳税人的规定,将纳税人的范围确定为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这说明新法采纳了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实践,把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和税法上视同法人团体的实体都看成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首先,"企业所得税法"对"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概念的界定使得内资居民企业与外资居民企业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内外资居民企业的纳税义务,税率,税收优惠措施统一,有利于内外资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内资居民企业享受到了税率降低的好处,不会再采用将资金转到境外再投资境内的"返程投资"方式享受外资企业所得税优惠,而外资居民企业的所得税税率虽然较以前有所增加,但在国家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上,仍然可以享受与以前大体均等的税收优惠,因此并不会增加纳税负担.
其次,"企业所得税法"有效抑制了居民企业的逃避税活动.一方面,该法采用"登记注册地标准"或"实际管理机构地标准"来判定企业的居民身份,扩大了承担无限纳税义务的纳税人的范围,可能会使一些在海外注册但实际业务,管理地在中国的内外资企业受到影响.这些企业的注册地设在国外可能有避税的考虑,如中资企业在避税港注册,以前其海外收入几乎不需纳税,而现在则被看成是居民企业,其海外收入将在中国被征税;而另一方面,该法设专章对转让定价,资本弱化,受控外国公司等进行规制,并规定了一般反避税条款,这些规定可能会使那些正在采取这些方式避税的内外资居民企业受到影响,利用法律漏洞获取税收利益的愿望可能会落空,因此,以后因避税而采取的一些人为安排可能会减少,这些企业可能会妥善调整其企业经营结构,因此,新法可能会很有效地实现税收中性的目标.
最后,虽然"企业所得税法"扩大了居民企业的范围,但居民企业大可不必担心因为承担无限纳税义务而使自己面临双重征税的危险.因为新法采取了直接抵免和间接抵免并用的方法来消除居民企业的双重征税问题,从而扩大了可以抵免的外国税款的范围.
当然,"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只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一些具体规定如抵免法的计算,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CFC立法的相关细节问题等还有待出台新的规定.在"企业所得税法"即将正式实施之际,居民企业应该未雨绸缪,认真研究相关规定,从而能够使该法得以有效实施. | 0.909899 | 153.363636 | 0.042908 | 0 | 358 | 399 | 746.9 | 4.242188 | 0.103734 | 0 | 200,200,002,630 | 金融_经济 |
导读: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颁布,无疑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确立了数字社会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同时,也将成为我国金融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颁布,无疑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确立了数字社会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同时,也将成为我国金融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明确了金融数字化发展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
对此,副会长,院长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金融业要有足够的认识,足够的重视和足够的觉悟,因为,面对个人信息保护,金融业是"欲罢不能".
金融保险业离不开"个人信息"
在王和眼中,面对个人信息保护时代,金融面临"欲罢不能"的挑战.
"欲罢不能"一层的意思是:金融保险业离不开"个人信息",因为,"个人信息"是金融业存在的基础;另一层的意思是:"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将为金融业开启一个规范发展的新时代,也是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时代,金融业要把握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总之,面对"个人信息保护"这一新课题,金融业没有退路,更不需要退路,而应当是与时俱进,把握机遇,乘势而为,突破自我,追求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欲罢不能".
王和进一步表示,首先,要认识到:金融,属于天然的"个人信息"行业.
金融的资金融通,是建立在风险认知基础上的,对于信息,特别是个人信息的"触碰"是金融行业存在的基础逻辑和必要前提.但"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信息保护和利用,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则,作为"个人信息处理者"的金融企业,将面临"高标准,严要求"的挑战,传统的经营理念,技术和模式是"难以为继"的.因此,如果沿用传统理念,技术和方法,要适应"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要求,基本结论必然是:做不到.但金融业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个人信息保护是时代潮流,是人心所向,是大势所趋,金融业没有选择,只有转变观念,提升能力,拥抱个人信息保护新时代,按照新要求,打造新能力,实现新发展.
其次,与其他金融业态不同,保险,属于典型的"个人信息"行业,即保险业对于个人信息的依赖程度更深更广.一是大数法则决定了保险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是"个人"的集合,而且是"大数"的集合;二是风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基于信息不对称,因此,在保险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势必要更多地获取信息,以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从这个视角看,保险与"个人信息"是密不可分的,是"欲罢不能"的.因为,与其他行业不同,其他行业对个人信息的利用,更多是着眼于创新发展,而保险对个人信息的利用是"基因"决定的,是"生存必需",因此,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用发展的眼光看,保险的"正外部性"特征,使得保险能够在现代社会风险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近年来,通过"保险+"的模式创新,保险已经越来越多地扮演"社会风险管理者"的角色,发挥着独特,且卓有成效的作用.而这些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对个人信息的"触碰".
例如,在汽车保险中,全面导入基于智能网联车技术,开展了"按使用付费(UBI)"的产品创新,这种保险产品,不仅能够使汽车保险的定价更加科学,还能够帮助驾驶人员纠正不良的驾驶习惯,确保行车安全,给社会的道路安全带来积极的影响.而作为前提,保险公司需要获得更多基于驾驶人员个人驾驶行为的信息.
再如,在健康保险中,保险公司可以利用个人体检报告信息,结合穿戴式设备信息,动态分析和监控客户的健康状况,并及时给予专业化的指导意见,以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及时发现健康隐患,及时进行就医和治疗,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保险服务,让客户的生活更健康.
保险公司在开展这些产品和服务创新过程中,势必涉及大量的客户个人信息,包括"生物识别信息",其中许多都是"个人敏感信息",因此,如何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要求,处理和管理这些信息,是保险公司在未来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坚持并确保"技术向善和向上"
王和认为,面对"欲罢不能"的挑战,金融业需要一种全面和系统反省,即过去那些相对粗放,乃至违规的客户信息获取和利用模式,是对数字经济环境的破坏,是难以持续的.
就数字经济发展而言,只有保护好数字经济环境的"绿水青山",才能够有数字经济发展的"金山银山",对此,需要一种基于行业集体共识的觉醒和觉悟.首先,要认识,理解并敬畏"数权","数权"即公民基于个人信息的权益,应当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其次,要觉悟,涵养并强化"数商"."数商",是指基于"数权"的智慧,是"数权"的商数.金融企业的"数商",集中体现为在理解"数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基础上,确保对个人信息的"取之有道"和"用之有道",秉持并坚守技术伦理和道德,坚持并确保技术向善和向上.
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框架下,金融企业作为"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遵循的原则是什么,责任和义务又是什么,包括什么是"最小必要"原则,什么是"知情同意"原则等.
此外,为什么要对"自动化决策"提出专门和特别要求,以及一直以来人们熟悉的 "算法","人工智能"和"KYC(客户画像)"这些概念,也需要重新认识.从根本上讲,金融行业需要在"个人信息保护法"框架下,开启的个人信息保护的新时代,重新思考金融的基础要素和底层逻辑等一系列问题.
面向未来,金融传统的商业"形态"面临难以为继的挑战,特别是对于数据获取和利用方式.解决商业"形态"的关键是技术"状态"的调整,如简单的"以我为主"和"大集中"思维模式,这种"状态"是难以适应个人信息保护时代的基本要求,而分布式,边缘计算,区块链的底层逻辑,应当成为未来技术的基本"状态",而支撑技术"状态"的关键是思想的"姿态",包括数据利用要讲究"度"的把握,数据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够用就好",同时,"可用不拥","不求所有,但知所在,确保能用","数据不动,价值动"等,应当成为金融面向新时代的思想"姿态".
面向未来,技术与思想将呈现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即思想进步,推动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又进一步助力思想进步.但从根本上看,突破自我的局限是关键,只有这样,能够探索技术上的"形散神聚"状态,而突破"我"的局限,才能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
具体而言,金融业面对个人信息保护时代,宏观层面的解决,是积极研究和探索"匿名化"技术,因为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经过匿名化处理的个人信息,将不再是个人信息,而属于处理者的信息,这将是金融业的核心财富.就保险而言,这些信息能够满足大数法则的需要,解决风险管理和保险经营"平均数"的需求.为了更好地维护客户利益,特别是强化客户隐私保护,去标识化技术也应当予以高度重视与充分运用.
微观层面的解决,是高度关注隐私计算技术,因为仅仅靠制度和管理,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客户数据的有效保护问题,因此应当通过全面导入隐私计算,包括多方安全计算,可信计算,联邦学习,差分隐私,同态加密等,从根本上刚性地解决客户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
从行业和企业的视角看,特别是中小金融企业,要摒弃"单打独斗"的思维模式,在确认真问题,明确真需求的基础上,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开放业务场景,积极探索与隐私计算相关领域的科技企业合作,打造基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新商业模式.
就行业而言,借鉴"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理念,搭建具有行业公信力的隐私计算平台是当务之急.平台建设可以导入"可信环境"和"联盟链"等技术,同时,为下一步的"数据信托"模式,创造条件,营造环境.边缘计算也是一种解决思路,即数据不动,算法动.在可信计算的基础,探索可信计算的嵌套模式,以满足不同环境和需求.
目前,金融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短兵相接",即"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于2021年11月1日正式实施,而无论是思想层面,还是技术层面,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的准备,均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而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但许多金融企业,还仍处于观望的状态.
全面融入数字化的新金融时代 王和坦言,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推动下,金融的数字化转型,已不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必答题".金融业要在进一步强化个人信息保护的框架下,划定红线,明确原则,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治理和安全管理体系,加快技术层面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技术数字化,增强数据利用的安全性和合规性,推动经营理念的数字化转型,最终实现商业(逻辑)模式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比数字化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数字化的思维模式,以及企业内部的数字化交流语境,最终形成一种基于"数商"的企业数字文化.
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正式颁布,实施已进入倒计时的状态,留给金融企业的准备时间,只有两个多月了,因此行业需要"紧急总动员",一方面是要全面和深入地开展行业"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学法和普法活动,确保知法,懂法,依法和用法.另一方面是要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要求,结合"数据安全法"和"网络安全法",开展全面的梳理和规范.
一是要按照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标准,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2018)等文件和标准,全面规范和落实相关标准和要求.二是要结合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实践情况,导入ISO27701"隐私信息管理体系"的治理框架,全面梳理,规范和完善相关制度.三是要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搭建内部数据治理框架,制定和完善企业"数据合规管理手册",提升个人信息保护能力,确保要求和举措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落地和落实.
就金融而言,"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影响无疑是重大且根本,可以说,就金融行业而言,怎么强调"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重要性都不过分.更为关键的是要理解并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要明白:只有更好地保护,才有更好的利用,创新,持续和健康发展才有保障.所以,金融行业要比其他行业,更重视个人信息保护问题.
王和指出,目前,行业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认识和重视不足,根源是学习不到位,因此,行业的当务之急是深入学习,通过深入学习,进一步深刻领会"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初衷,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基本规则,基本义务和责任.只有学习和认识到位了,才能够转化为自觉行动,打造能力,突破自我,很好地破解"欲罢不能"的问题,不仅要认识到行业的"别无选择",更要意识到面对"依法治数"时代,对金融业的创新和规范发展而言,应当是一个"欲罢不能"的机遇期,行业应当在全面提升"数商"和数字化能力的基础上,开创一个全面融入数字化的新金融时代.(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 0.852463 | 138.83871 | 0.035623 | 0 | 276 | 1,196 | 564.5 | 4.195313 | 0.163104 | 0.024215 | 200,200,002,693 | 金融_经济 |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16日电(记者 李金磊)按照日程安排,国家统计局会于4月16日公布一季度GDP等重磅经济数据.目前市场普遍预计,受去年低基数影响,一季度GDP增速大幅回升,可能出现两位数的增幅.
受到疫情的影响,2020年一季度GDP出现了负增长,同比下降6.8%.此后,中国经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恢复正增长,2020年全年增长2.3%.
外界关心的是,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能否取得开门红?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3月15日曾表示,从具体指标来看,去年是下降6.8%的低基数,表现在同比增速上,一季度很可能出现同比增长,甚至出现大幅回升.
记者注意到,前2月中国经济主要指标表现相当炫目,消费,投资,进出口同比增速均超30%.目前市场机构普遍预计一季度GDP增速将出现两位数的增长.
中国银行研究院4月份发布一份报告指出,中国政府在一季度有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经济总体延续了2020年二季度以来的稳定复苏态势,预计一季度GDP增长16.7%左右.彭博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舒畅和彭博经济学家曲天石撰文称,中国经济一季度GDP增速有望达到20.1%.
先期发布的一些经济指标已经印证了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复苏的势头.
从进出口来看,一季度外贸实现"开门红".据海关统计,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8.4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2%.其中,出口4.61万亿元,增长38.7%;进口3.86万亿元,增长19.3%;贸易顺差7592.9亿元,扩大690.6%.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1.9%,56.3%和55.3%,比上月上升1.3,4.9和3.7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总体延续扩张态势.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1-3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92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2%.
物价方面则保持稳定.由于翘尾负向影响大幅减弱,3月份CPI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4%.一季度,全国CPI与去年同期持平.
近期,各大国际机构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的预期.
4月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6%,较1月份预测值上调0.5个百分点.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将增长8.4%,较1月份预测值上调0.3个百分点.
世界银行近期发布的"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指出,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回暖,中国经济在2021年增长将更加强劲,预计将实现8.1%的增长.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惠誉将中国今年的GDP预测从8.0%上调至8.4%,并称中国是目前唯一开始使宏观经济政策设定正常化的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整体好于预期.
不过,也要看到,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内恢复进程不平衡问题仍较突出,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所以,在漂亮的数字面前,也要保持清醒.
中国银行研究院在报告中指出,经济金融领域存在的诸多风险点值得关注,包括短期输入型通胀风险,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的风险,信用风险持续暴露的风险,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绿色转型带来的潜在风险等.(完) | 0.867838 | 77 | 0.006154 | 0 | 136 | 320 | 1,993.1 | 4.113281 | 0.249045 | 0.009479 | 200,200,002,754 | 金融_经济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三年总结和评估[转载]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于2016年12月6日发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三年总结和评估",对上海自贸试验区3年来的建设情况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和评估,认为有五大制度创新成果.我会设立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仲裁院,是其中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的法治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评估报告针对当前工作推进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提出了上海自贸区未来建设思路和举措建议.
自2013年9月挂牌运行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直接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上海自贸试验区紧紧围绕制度创新这个核心,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目前"总体方案"和"深化方案"提出的绝大多数任务已经落实,取得显著成效.上海自贸试验区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率先改革探索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率先改革探索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制度体系和地方政府治理体制,一批制度创新系统集成成果已逐步在全国复制推广,发挥了先行先试,示范引领,服务全国的作用,实现了预期目标.主要成效体现在五个方面:
1,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已经确立.借鉴国际规则,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2013版,2014版,2015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相继出台.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正在抓紧展开.
2,境外投资管理制度改革成效显著.对境外投资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管理方式,完善境外投资服务促进平台,境外投资便利度不断提高,成为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
3,服务业对外开放逐步扩大.2013年"总体方案"提出在六大服务业领域扩大开放的23项措施.2014年6月,又出台了新一轮扩大开放的31条措施,其中服务业领域14条.近期,正在争取进一步扩大开放.
1,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率先建立.建立贸易,运输,加工,仓储等业务的跨部门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企业通过单一窗口一次性递交相关信息,参与部门增加至20个,试点范围涵盖到全市,有效降低了企业报关成本.
2,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试点率先实施.建立了以信息化系统监管为主,海关现场监管为辅的基本架构,实现从"物理围网"到"电子围网"的改变,极大降低了企业的仓储物流成本.目前已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常态化运作.
3,贸易便利化监管制度不断优化.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施"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监管制度,推出了"先进区,后报关",国际中转便利化等改革举措.
4,国际航运发展制度逐步完善.国际中转集拼,沿海捎带业务,启运港退税等功能性政策试点逐步开展.
1,以自由贸易账户为核心的金融开放创新深入推进.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实现了资金跨境流动的"一线审慎监管,二线有限渗透".人民币境外借款,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等业务稳步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2,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开放度进一步提高.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沪港通"顺利启动,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成功设立.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加速集聚.
3,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能力显著增强.在推出每一项金融开放创新举措的同时都建立了相应的金融监管制度,构建跨部门的跨境资金监测与应急协调机制,形成信息共享的金融综合监管模式.
1,企业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在全国率先启动"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实施注册资本认缴制改革.企业准入"单一窗口"加快完善.
2,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初步建立.率先在市场监管领域推行"三加一"改革,在知识产权领域推广"三合一"改革.推进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建设,企业年报公示制度及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初步建立.
3,政府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网上政务大厅加快建设,浦东新区所有审批事项均已上线,4个事项实现网上全程办理.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不断扩大.
1,立法引领改革局面基本形成.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暂时调整外资三法有关法规规章在区内实施.上海市政府制定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
2,司法保障和争议解决机制基本建立.自贸试验区法庭,知识产权法庭等相继成立,自贸试验区仲裁院投入运行,商事调解机构加快入驻,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初步形成.
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一项具有全局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国家战略.推进自贸试验区改革试验,本质在于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实行制度创新,激发创新驱动发展的活力,动力和潜力,实现资源要素的最优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持续高效增长.经过三年来的探索,上海自贸试验区形成了许多突出特色和亮点,对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具有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
1,始终立足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制度创新先行先试和示范带动作用.一是坚持立足全局,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放在国家战略维度来谋划.充分对接国家层面需求,从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高度推进制度创新.二是突出先行先试,努力成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对标高标准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大胆推进制度创新试验,发挥探路者和先行军作用,为全国改革开放探索新路径.
2,对标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率先探索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面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变化,中国需要主动当好参与者,引领者,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中争取应有的话语权.上海自贸试验区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率先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外资管理制度.又如,在一系列服务业和制造业领域扩大开放,拓展了对外开放新空间.
3,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是放宽市场准入.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二是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打破市场壁垒,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三是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做到放得更开,管得更好.
4,坚持在法律框架下有序推进改革,充分发挥法治引领和推动作用.自贸试验区十分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一方面,自贸试验区制度设计突出立法先行.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解决了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法律依据问题,并创造了法律"因地调整"模式.另一方面,自贸试验区运行实践体现法治主导.在政府管理,司法保障,纠纷解决等各方面把法治放在突出位置,对自贸试验区依法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5,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在不断破解问题瓶颈改革探索中实现预定目标.一是始终坚持目标导向.紧紧咬住"总体方案"和"深化方案"中提出的目标任务,逐项分解落实,聚焦重点突破.二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从企业需求出发,提高改革针对性,如率先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切实解决企业"办证难"问题.三是把发展成效和企业感受作为重要标尺,有效地激发了发展活力.自贸试验区以全市1/50的面积创造了1/4的生产总值,2015年新设企业1.8万家,相当于浦东开发开放25年全部新设企业的1/10.
6,中央顶层设计和地方自主改革相结合,形成统筹协调合力推进的良好格局.一方面,中央对自贸试验区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国人大专门授权在区内调整相关法律实施,国家各部委从方案制定到推进实施都进行直接指导和组织推进.另一方面,上海市主动作为,全力推进.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中央部署,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放在重中之重位置,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浦东新区在一级政府框架下全面推进改革,取得突出进展.
7,处理好扩大开放和控制风险的关系,努力构建高效协同的风险防控体系.一是在制度设计中强化风险防控.比如,在金融开放创新中通过分账核算体系,形成资金跨境流动的防火墙,有效加强资金监测和监管.二是注重通过"压力测试"积累经验.把一些面上条件还不成熟的改革事项,率先在区内进行压力测试.上海自贸试验区运行至今尚未出现重大风险,充分证明了扩大开放和防控风险协同运用的有效性.
8,注重制度创新可复制可推广,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积累经验.一是确立了一批影响深远的改革理念.比如,率先引入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培育了"法无禁止即可为"的理念;大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形成从被动审批转向主动服务的理念.二是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改革事项.目前已在投资,贸易,金融,政府管理等领域形成了一批改革经验,国发(2014)65号文将上海自贸试验区35项改革事项在全国推广,接下来又有不少经验在全国推广.
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还存在一些需要深化解决的问题.一是开放试验和制度创新与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仍有较大差距.比如,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开放度仍需提高,限制方式和具体措施有待完善,行业分类与国际惯例不接轨.二是部分领域改革深度和广度需要进一步提高.比如,金融开放创新尚需深化,离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服务业开放限制仍然偏多.三是自贸试验区法治建设任务仍然繁重.现行法律法规位阶不高,不利于提升自贸试验区立法的权威性.地方立法创设空间有限.四是基于开放创新的风险防控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安全审查制度与反垄断审查制度尚未有效落实.五是制度改革创新的系统集成不够.一些改革措施的协同性,系统性有待加强.
当前,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已进入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从全球看,新一代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和产业链加速重构,迫切要求加强自贸试验区改革试验和压力测试;从全国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迫切需要自贸试验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引领带动效应.进一步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自由贸易区"的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进一步解放思想,聚焦若干核心制度和基础性制度,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进制度创新,进一步发挥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一要更加注重制度创新的系统集成,重点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强化法治保障体系三大层面系统推进.二要更加注重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进一步对标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加大改革试验和压力测试力度.三要更加注重与国家战略的紧密联动,特别是加强自贸试验区与"四个中心"和科创中心的联动,以及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动.
1,进一步完善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应继续减少禁止和限制外商投资行业的数量,有针对性地采取最惠国待遇,业绩要求,高管和董事会等限制方式.形式上应与国际标准对接,包括六大核心要素:部门,子部门,行业分类,保留条款的类型,政府层级,措施.进一步提高负面清单变动程序的透明度.
2,进一步完善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争取国家部委开放其业务受理系统与"单一窗口"的数据接口.深化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考虑货物来源地和进出区不同流向,用途等因素,推动货物状态分类更加合理化.改进危化品贸易监管.
3,加快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税收制度.探索建立鼓励境外股权投资和离岸业务发展的税收制度,对国际标准定义下的转口贸易和离岸贸易实行低税率.探索建立税收预先裁定制度,帮助企业避免不必要的成本.
4,推进新一代投资贸易规则的压力测试.探索构建竞争中立制度,对竞争性国企取消优惠待遇,建立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和环境保护.实施更严格的执法制度.探索建立投资者异议审查制度.
5,进一步完善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风险防控制度.完善产业风险防控制度,加快健全国家安全审查和反垄断审查协助工作机制.完善金融风险防控制度,加强对大规模短期资本跨境流动的监测和管理.
1,积极审慎推进金融开放创新.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制定"金改40条"实施细则.拓展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启动自由贸易账户本外币一体化业务,鼓励金融机构利用其开展金融创新.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加快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平台建设,探索建立人民币国际化服务中心.研究制定金融业负面清单.
2,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在增值电信,金融服务,演出经纪,航空服务,教育培训等领域扩大开放.试点跨境交付和自然人流动方式.抓好已有开放措施落地.
1,以自贸试验区建设强化价值链升级的制度支撑.构建吸引高端要素集聚的制度体系,促进高端技术,资本,人才要素流入.营造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吸引跨国公司总部集聚.完善价值链升级的贸易金融制度,大幅削减贸易壁垒,优化进出口流程,发展供应链融资.
2,以科创中心建设提升全球价值链高端竞争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符合创新规律的评价体系,帮助创新企业建立上市通道.加强国际创新合作,鼓励外资研发中心与本地机构联合攻关,发展跨境研发.完善科技创新融资体系,鼓励商业银行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1,推进简政放权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开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试点.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2,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系统集成.加强部门协同监管,推进统一市场监管和综合执法模式.强化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功能,加强政府监管信息基础平台建设.完善社会参与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
3,加大政府服务管理创新力度.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完善"网上政务大厅+单一窗口+集中审批"的管理服务新机制.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1,加强自贸试验区与"四个中心"建设的联动.以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深化国际金融中心功能创新,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开放和金融产品创新,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以自贸试验区航运创新深化国际航运中心功能提升,进一步推进航运服务体系开放和创新发展.以自贸试验区贸易创新深化国际贸易中心功能拓展,进一步探索构建支持离岸贸易,服务贸易发展的制度环境.
2,加强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联动.强化自贸试验区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支点地位,发挥金砖银行与亚投行的作用.发挥自贸试验区对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辐射效应,尤其是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
建议国家制定"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法",提高自贸试验区的立法位阶,并建立法律"因地调整"的快速程序,针对自贸试验区制定便捷的暂停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的程序,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提供高效的法治保障.在自贸试验区构建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除司法诉讼外还包括仲裁,协商,调解等在内,尤其是仲裁机制,为当事人提供灵活的争议解决渠道.建立国际性法律服务体系,完善国际法律查明机制,并加强境内外法律服务业合作. | 0.899664 | 135.227273 | 0.020872 | 0 | 397 | 1,594 | 893.6 | 4.097656 | 0.13395 | 0.003159 | 200,200,002,984 | 金融_经济 |
[编者按]7月15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闭幕后,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称,防范金融风险要"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之后,在7月27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财办一局局长王志军首度对"灰犀牛"做出了中国官方解读:"灰犀牛"包括影子银行,房地产泡沫,国有企业高杠杆,地方债务,违法违规集资等风险隐患.
"灰犀牛"一词最早源自美国学者米歇尔·渥克2016年出版的"灰犀牛"一书,指发生概率很大,冲击力极强的风险.准确判断风险隐患亦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因此,中财办提出的五只"灰犀牛"可视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领域.渥克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也表示,中国政府现在采取行动是很明智的.
这五只灰犀牛从何而来,现状如何,又该如何化解其风险冲击?就这些问题,澎湃新闻分别约请对影子银行,房地产泡沫,国有企业高杠杆,地方债务,违法违规集资等领域有深刻研究的多位专家学者撰稿,以供读者和决策部门参考.
违法违规集资风险被中国官方列入中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的五大潜在的灰犀牛式风险之一(其他几个为影子银行,房地产泡沫,国有企业高杠杆,地方债务),这恐怕是首次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角度来讨论非法集资的整治问题.
当然,这并不是说非法集资在之前就不受重视,相反,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历史中,非法集资整治工作是一个各级政府阶段性高度重视的工作.1993年,轰动一时的"长城机电案"集资案案发,主犯沈太福4年间非法集资达十亿,这在当年是相当惊人的数字.这是改革开放后第一起知名的非法集资案件,当时甚至没有非法集资罪的相关罪名(如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最终沈太福是按贪污罪和行贿罪被判处死刑的.自此之后,对非法集资的打击,历来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1993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坚决制止乱集资和加强债券发行管理的通知",对非法集资的打击力度升级,之后大概每隔四五年,中国政府就会掀起一轮对"非法集资"的整治运动.
但每隔几年就来一轮整治,也正说明这个非法集资的现象是屡禁不止的,可谓春风吹又生.实际上随着整治的开展,"非法集资"的数量却越来越多,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到现在非法集资广泛利用互联网,通讯技术,集资形式五花八门,涉及的群众越来越多,涉及的金额也越来越大.
在各国的经济实践中,面向大众的集资活动需要受到监管和限制,这已经成为基本的共识.而集资活动之所以需要受到监管,有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微观上讲,集资活动往往面向广大普通民众,投资者的权益需要得到保护;宏观上讲,集资活动具有很强的风险外部性和传染性,一旦某项集资活动或某集资机构资金链条断裂,其风险就可能会通过资金链,甚至单纯的情绪渠道,而影响到其他正常的集资活动和机构,最终导致系统的金融经济风险.
而非法集资是与合法集资相对应的.一般而言,合法的集资活动都处于严密的监管当中,而非法的集资活动无人监管,仅仅到东窗事发时才诉诸强制手段.典型的合法集资活动包括银行等间接融资,也包括上市公司等直接融资.这些合法的集资活动,都受到了严格的金融监管,主要包括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和信息披露的监管,前者保障金融机构对投资者的"承诺"是可信的,后者则用来消除投融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以求投资者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自担风险,同时监管者也能对其风险更好地判断.
非法集资屡禁不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合法集资的渠道严重不足,既无法满足企事业单位的融资需求,又不能满足民众的投资需求.有需求必然有市场,因而也就刺激了各种各样法律之外的集资活动.比如民营企业无法从正规的金融机构融资,就必然通过法律之外的渠道融资,包括直接去集资.再比如,老百姓投资渠道比较狭窄,因此各种各样的理财公司,财富管理公司就大量涌现.
因此要从根本上治理好非法集资的问题,就要跳出非法集资范畴,从整个金融体系角度入手.首先,要增加正规金融的有效供给,这是消除非法集资危害的重要基础.只有打开企业和居民投融资的正门,才能堵住非法集资活动的偏门.
其次,对于目前合法的集资机构之外的集资活动,我们也必须辩证地看待.有的集资活动从一开始就抱着非法经营,诈骗钱财的目的,最终难免东窗事发.对此类非法集资活动,当然要加大打击力度.然而,还有一类集资活动,根据原有金融法规规定确属违法违规集资活动,但又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例如,一些企业,特别是从正规渠道融资难的民营企业,通过集资的形式进行融资,以维持生产经营,显然其本来目的并不是为了集资诈骗.对这些融资需要,要通过扩大金融有效供给来满足其需求.
再比如,一些已经专业化的类金融中介机构,应该说其初始的目的还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其不符合法定形式,因而无法被归类为合法的金融机构,也没有受到相关监管,其集资活动就可能被归类为非法集资,像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等.但不管法律是否承认,其市场需求都在那里.因此还不如给予其合法的金融身份,然后纳入严格的金融审慎监管.
因此非法集资和合法集资之间的界限,并不是经纬分明的.在笔者看来,能够产生系统金融风险的集资活动,本来就不应该归类为"非法"的范畴,而是应该将其改造并合法化,然后纳入严格的金融监管当中.
这一点跟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的关系是类似的.现在在正规金融机构(如在一行三会加地方金融办有名分的金融机构)之外,存在大量被笼统归为民间借贷和民间金融的金融活动.民间借贷仅仅受到民法,合同法和刑法等的规制,不受金融监管部门日常监管,然而其中很多业务其实已经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的经营,再将其界定为民间借贷予于压制,还不如对其中成熟的业态给予名分,然后纳入日常监管.这正是央行等牵头拟定的"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将从事经营性的非存款类放贷组织纳入监管体制的基本逻辑.
总之,将部分业态模式成熟的民间投融资活动浮出水面,阳光运行,方能更好地保护合理市场需求,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为更有效地规范民间融资,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建立长效机制和制度基础.在将这一类型的集资活动纳入监管之后,"非法"的集资活动将主要限于那些零星,不成体系和气候的金融诈骗等活动,虽然从保护消费者,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仍然需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和打击,但至少不应该再有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之虞.因此,通过这种疏堵结合的策略,至少做到从源头上避免非法集资活动成为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灰犀牛. | 0.906538 | 173.333333 | 0.023157 | 0 | 303 | 587 | 658.6 | 4.292969 | 0.111538 | 0.008701 | 200,200,003,216 | 金融_经济 |
几年前在丹麦做访问学者,发现这里的人们生活比较悠闲,并不像很多中国人那样拼命工作,但生活水平却很高,我当时就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他们不努力工作也能过上好日子?后来想明白了,有比努力工作更重要的东西 - - 资本积累.北欧国家早已建立了有助于资本积累的制度,数个世纪积累下来的资本没有因为战乱和自然灾害而遭受破坏,因此,他们现在可以坐享丰富的资本积累所带来的"资本红利",而中国呢,刚好相反,不是中国人不努力劳动,而是我们一直没有建立有助于资本积累的制度,并且历史上频发的战乱和灾难也使本来就很稀少的资本不断地耗减,这样,换算到每个人头上的资本数量就极其有限.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引入大量的外资是重要原因之一.
但至今,这个道理并很多人仍然没有认识到,他们还被一种错误的理论所支配,即"资本剥削劳动",资本和劳动之间是对立的关系,因此,需要政府的介入,或建立工会这样的组织,才能在资本和劳动之间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概而言之,他们认为如要改善劳动者的境遇,人为的干预是不可或缺的.对于这种错误的观念,我们有必要予以批驳.
劳动者真实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建立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之上的,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须以资本积累为基础.在自由的市场经济当中,凭借银行体系和股份制等企业制度,资本积累的速度总是会快于人口增加的速度,这就意味着相对于资本,劳动变得更为稀缺,人均占有的资本数量不断提高的,相应地,劳动生产率也提高了.由于劳动相对于资本的稀缺性,我们要对任何"劳动力过剩"或"失业"等概念的滥用予以警惕."劳动"是劳动者牺牲他的闲暇去交换他的物质生活资料(工资),失去劳动 - - 劳动力过剩或失业 - - 意味着这些劳动者即便愿意牺牲他们的闲暇,也找不到一份能够满足他们生存的工作,这种情况除非是劳动者为自己设定了最低的生活水准(工资水平)或工作条件,或他们可以不需要通过牺牲闲暇,就能有一份有保障的收入时才有可能发生,也就是说,在自由市场中,劳动力过剩或失业总是自愿的.
要注意的是,资本的形成离不开企业家才能这个关键因素,单独的机器,厂房等物品不是资本,单独的劳动力也不是资本,是企业家用他独特的隐含知识,把这些物品和劳动力组合之后,物品和劳动力才成为了资本,也即它(他)们成为了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达到企业家某个目的的手段,成为了具有某种生产力的东西.可见,如一个社会消灭了企业家才能,那么也就消灭了真正的劳动,尽管他们也许看上去仍然是在"劳动",这方面,半个世纪前"大跃进"运动中那些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提供了最为深刻的例子,那样努力的劳动,换来的却是大饥荒.可见,劳动和美好生活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该褒扬的不是"劳动",而是对它进行恰当的配置的"企业家才能",和推动制度的变革,允许人们发挥企业家才能的人的心智和勇气.
资本积累的结果,是现在人们的工资水平早已超过最低生活所需,规定最低工资的做法,是想使人们能够过上一种超过最低生存线之上的,较为体面的生活.若高于市场决定的工资率的最低被强制执行,那么可以想象的结果是"制度性的失业",企业家宁愿不雇佣工人,不生产,以避免亏损.有人认为,规定一个最低工资,可以把那些只能支付低工资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淘汰掉,而留下那些能支付高工资的优秀企业,这样就可以达到迫使企业转型升级的目的,这种做法明显是拔苗助长,产业的升级是市场竞争的产物,而绝不可能通过提高企业生产成本的办法就能实现,如这种办法可行,世界上早就没有落后国家了.相反,如最低工资低于市场决定的工资水平,那么最低工资就是无效的,多余的.事实上,资本积累的结果,是市场的真实工资水平超过了劳动者可接受的最低生活水准,人们可以少劳动就可以生活得比较舒适,这使最低工资法变得没有必要.
在劳动力市场中,每个人都有他愿意接受的最低工资水平,如一般说来,移民愿意接受的工资水平比当地人低,如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高于他愿意接受的工资,从而导致他失业,这就损害了他的利益.若在规定最低工资的同时,政府又有较好的福利保障,那么人们就倾向于选择失业了,这一幕其实正在西班牙,希腊等欧洲国家上演,西班牙有超过百分之二十的年轻人"失业",但我们认为,这种失业并非他们真的找不到工作,而是由于他们从政府那里得到的福利,加上他们不工作所享受的闲暇的价值超过了他们工作的价值,所以他们"选择"了失业.
最低工资法和古典经济学家常犯的一个错误有关系,古典经济学家关注价值理论,他们探究劳动这一要素的价值时,得出的结论是工资取决于"最低的生活费用",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李嘉图.在边际革命之后,经济学们才开始改变这种观点,认识到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和任何其他商品的价值决定没有什么两样,都服从边际法则.古典经济学的工资决定论,在理论上虽然已经失效,但却以"最低工资法"这一法律形式保留了下来.在自由的市场中,劳动者可以免于被雇主盘剥,因为市场使劳动者有更多的选择,劳动者可以跳槽,另一方面,资本和劳动都是资本家达成其目的之所需要素,两者之间绝非对立的关系,雇主不善待员工,支付一个与劳动的贡献相当的工资,对他也不利.
在正常的自由市场中,工资和劳动的贡献是对应的,如工资高,劳动的贡献也应该是高的.这也是检验一个国家或地区有没有形成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的尺度.但在现实中,我们发现,工资和劳动的贡献不对应的情况非常常见.在一些垄断的部门中,人浮于事,却享受高工资和高福利.在这些垄断行业中,较高的工资不是因为劳动的贡献大,而是因为有"制度租金",或者说"权力租金".大学生热衷于考公务员,不是因为公务员这一行业的劳动贡献有多大,从而有更大的回报,而是公务员的权力租金比较高.而这些部门之所以获得了超正常回报,又是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的.
我们看到,真正的剥削来自权力,而非资本.在这些垄断行业中,普遍地存在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纳说的"假装就业"的情况,他们并不创造价值,只是显得很忙,但却享受着高福利.这种局面有被打破的迹象,最近,"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全文发布,对事业单位改革给出了顶层设计和时间表,我们希望这个改革是真正朝着劳动力市场化配置的方向迈进的,事业单位改革完成之后,公务员也要改革.建立在市场中的交换关系基础上的分配关系,才可能是正义的,而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国企,都难以贯彻这样的原则,从而人为地制造分配的不正义. | 0.898512 | 291.222222 | 0.002297 | 0 | 380 | 661 | 691.8 | 4.296875 | 0.113697 | 0 | 200,200,003,255 | 金融_经济 |
期货投机交易指在期货市场上以获取价差收益为目的的期货交易行为.
期货投机交易指在期货市场上以获取价差收益为目的的期货交易行为.由于投机的目的是赚取差价收益,所以,投机者一般只是平仓了结持有的期货合约,而不进行实物交割.
投机者根据自己对期货价格走势的判断,作出买进或卖出的决定,如果这种判断与市场价格走势相同,则投机者平仓出局后可获取投机利润;如果判断与价格走势相反,则投机者平仓出局后承担投机损失.
投机交易分为两种:价差投机和套利交易.
所谓价差投机是指投机者通过对价格的预期,在认为价格上升时买进,价格下跌时卖出,然后待有利时机再卖出或买进原期货合约,以获取利润的活动.
进行价差投机的关键在于对期货市场价格变动趋势的分析预测是否准确,由于影响期货市场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特别是投机心理等偶然性因素难以预测,因此,正确判断难度较大,所以这种投机的风险较大.
套利交易是期货投机交易中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利用期货市场中不同月份,不同市场,不同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差,同时买入和卖出不同种类的期货合约,来获取利润.
正如一种商品的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经常存在差异,同种商品不同交割月份的合约价格变动也存在差异;同种商品在不同的期货交易所的价格变动也存在差异.由于这些价格差异的存在,使期货市场的套利交易成为可能.
期货投机的特征:
从交易场所来看,期货投机交易主要在期货市场操作进行买空或卖空的交易活动,投机者一般不做现货交易,几乎不进行实物交割.
从交易目的来看,期货投机交易是为了获取较大利润为目的.
从交易方式来看,期货投机交易主要是利用期货市场中的价格波动进行买空卖空,从而获得价差收益.
从交易风险来看,投机交易在交易时承担很大的风险.
在期货市场,投机交易必不可少,它起到了增加市场流动性和承担套期保值者转嫁风险的作用,还有利于期货交易的顺利进行和期货市场的正常运转,它是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和发现价格功能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之一.
期货投机者承担着套期保值者试图规避和转移的风险,这使得套期保值成为可能.
投机者经常建立部位,对冲手中的合约,这增加了期货市场的交易量,这不仅使套期保值交易容易成交,而且还减少了交易者进出市场可能引起的价格波动.
各期货市场商品之间的价格与不同商品之间的价格存在高度相关性.投机者的参与促进了相关市场和相关商品的价格调整,有利于改善不同地区的不合理价格状况;有利于调整某一商品对相关商品的价格的比值,使之合理化,从而保持价格体系的稳定.
投机者在价格较低时买入期货,这将增加需求,导致价格上涨;当价格较高时,卖出期货会减少需求,从而平衡抑制价格,使价格波动趋于稳定,从而形成合理的价格水平.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我们尊重作者版权,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0.911696 | 67.947368 | 0.039002 | 0 | 175 | 234 | 561.3 | 4.011719 | 0.09605 | 0.035354 | 200,200,003,404 | 金融_经济 |
汇兑损失是指办理外汇买卖和兑换外币等业务产生的损失,即外币资金在使用时,或外币债权,外币债务在偿还时,由于期末汇率与记账汇率的不同而发生的折合为记账本位币的差额,期末汇率低于记账汇率而折合为记账本位币的差额为汇兑损失.
(1)审查企业列支的汇兑损益是否确已发生,即计算汇兑损益的外币债权,债务是否确实收回或偿还,调剂出售的外汇是否确已实现.
(2)审查汇兑损益计算的正确性,计算方法的前后一致性.
(3)审查有无将不同数量的外币之间的记账本位币差额当成汇兑损益的现象.
(4)审查企业经营初期发生的汇兑损益,尤其是外汇调剂,汇兑损失应查明发生的具体时间,有无为了延续减免税期,而人为地将筹建期间发生的汇兑损失计入生产经营期间汇兑损失的行为.
新的"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三十九条的规定了"企业在货币交易中,以及纳税年度终了时将人民币以外的货币性资产,负债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时产生的汇兑损失,除已经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以及与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相关的部分外,准予扣除."
对于这条规定,我们可以做以下几方面的理解:
一,货币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汇兑损失,准予扣除.
由于根据目前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 - - 外币折算",企业发生外币交易时,都是按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成记账本位币的.企业发生的外币兑换业务,应当以交易实际采用的汇率即银行买入或卖出价折算.由于汇率中间价和银行买入或卖出价的差额产生的折算差额会计上进入当期损益,在新企业所得税法下,也允许扣除.
二,纳税年度终了时将人民币以外的货币性资产,负债按照期末即期汇率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时产生的汇兑损失,准予扣除.
这里也就是说,对于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 - - 外币折算",对于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计算出来的汇兑损益,在企业所得税前是准予扣除.
三,已经计入资产成本以及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相关部分的汇兑损失,不予扣除.由于对于外币非货币性资产,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 - - 外币折算"不存在汇兑损失.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资产即使产生汇兑损益也是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如果企业是用外币资产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的,由于对投资者的利润分配是用税后利润分的,这里,产生的汇兑损失,在税收上我们也不能作为企业支出在税前扣除. | 0.893661 | 81.5 | 0.076367 | 0 | 203 | 196 | 938.3 | 4.082031 | 0.120654 | 0.066343 | 200,200,003,524 | 金融_经济 |
近两年来,在各类金融机构贷款业务蓬勃发展的同时,厦门典当行发展脚步却明显放缓.记者走访了解到,长期以来,厦门典当行主要集中在房产,汽车典当业务,不过从去年开始,厦门一些典当行开始纷纷转型深耕民品典当业务.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民品典当在厦门典当业务总额中已占有一成左右,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大学毕业仅一年多的三明青年小李,如今已然创立了自己的小额贷款公司.在这之前,他在一家贷款公司从事业务员,由于业绩突出,收入颇丰,并积累了一定的客户资源."我们贷款这行虽然也有淡旺季,但总体来说,近年来行情还是火热的,只要客户有房产,汽车或者漂亮的流水,我们都可以贷,而且放款很快."小李说.
近两年来,厦门各类贷款公司如雨后春笋,各大银行更是在传统抵押贷款的基础上,在信用贷款市场不断开疆拓土.然而,此长彼消的是,在贷款业务蓬勃发展的同时,典当行发展脚步却明显放缓.
来自厦门市担保典当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厦门持有"典当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典当行有30家,同比减少6家.而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典当行门槛较高,不少典当行并未注销许可证,可公司却已经进入了半歇业状态.
"其实市面上常见的典当行,和大家理解的当铺是有差别的,近年来大部分典当行主要只作房产和汽车典当,而现在许多客户都转向了其他融资渠道."厦门一业内人士说,相比典当行,不少金融机构针对房产,汽车抵押贷款或信用贷款政策优势更大,如利息低,放款快,随借随还等.
在厦门经商的李先生,之前就曾在一家典当行将他的保时捷汽车典当,当时典当行要求将车停放在典当行指定位置并进行保管,可如今不少金融机构的汽车抵押贷款业务可以支持客户正常用车,为此他不再找典当行融资了.
为什么典当业务集中在房产,汽车典当领域?对此,业内人士解释说,这主要是长期以来典当行生意兴隆,目光自然便集中在风险控制相对容易,贷款金额相对大的房产,汽车典当业务.
"以前典当行基本不用吆喝,只要手中有资金,就可以坐等生意上门,只有一些中小典当行在业务不佳的时候才会适度涉及一些像金银首饰等民品典当业务,但这类业务%&&&&&%金额小,利润薄."厦门有业内人士如是说.
这一情况并非国际现象.据介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典当行都在从事民品典当业务,有些国家在立法上规定典当行只能经营民品典当.
事实上,改变已然发生.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开始,厦门一些典当行开始纷纷发展民品典当业务.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民品典当在厦门典当业务总额中已占有一成左右,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尽管如此,整个细分行业发展基础还不够扎实,目前能接民品典当业务的厦门典当行,从数量来说也有接近三分之二的规模,但真正算上"深耕"的可能只有4~5家.
"最近,我们在组织几家厦门典当行进行针对民用物品典当的培训."厦门一家典当行负责人说,今后几家典当行可以抱团开发民品典当业务,"这也是对典当本质的回归之举".
融汇典当总经理白孝明也表示:"相对来说,民品典当业务涉及范围更广,包括黄金,珠宝,字画,玉石等,甚至我们还专门研究过企业滞销商品能否转化为典当行的%&&&&&%物."
不过民品典当并非易攻之地.就人才来说,它需要从业者有相应的执业水平.而由于民品典当起步晚,相关人才长期缺乏,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这是当前典当行转型遇到的最为显著的困难."在古代,典当行都有聘请'老朝奉',这些人对典当品颇有眼光,他们的鉴别能力也是长期磨砺出来的."业内人士徐先生说,现在一些民品典当只敢做黄金首饰,而像艺术品,奢侈品却少有涉足.
"大家都知道艺术品真伪,市场价值判定很难,可其实奢侈品也不容易,比如一块名表,是限量版还是纪念版,还是普通版,近年来市场价值走势如何等等,这些都需要丰富的跨领域知识与鉴别经验."徐先生说.
白孝明表示,考虑到目前典当业急需各种评估鉴定人才和风险控制人才,因此不少典当行都在加紧培训员工,让他们成为复合型鉴定人才.同时他认为,典当企业人士也可以主动加入到收藏家协会,宝玉石协会等组织,以便借外来力量来提升鉴别水平.
不过,有关专家也指出,典当行还需要在管理制度上的改变,一些%&&&&&%行老板敢不敢在激励制度框架下放权经营,是否实施合伙人制度等,都需要不断的实践摸索. | 0.884283 | 108.5625 | 0.046296 | 0 | 172 | 372 | 914.9 | 4.007813 | 0.138169 | 0.046647 | 200,200,003,706 | 金融_经济 |
拥有超过 820 亿美元的净资产, 沃伦·巴菲特 历史上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 他的投资风格以纪律,价值观和毅力为基础,几十年来一直跑赢市场. 普通投资者,我们其他人,没有像巴菲特那样投资的资金,但我们可以遵循他正在进行的建议之一. 低成本指数基金是大多数人能做出的最明智的投资.
巴菲特在 2016 年致股东的一封信中写道:"如果华尔街通过收取高额费用来管理数万亿美元,那么管理者而不是客户通常会获得巨额利润. 大大小小的投资者都应该坚持低成本的指数基金."
如果您要听取他的建议,以下是您需要了解的有关投资指数基金的信息.
指数基金是一种共同基金或 ETF,其投资组合反映特定指数的投资组合以匹配业绩.
从长远来看,指数基金的表现普遍优于其他类型的共同基金.
指数基金的其他好处包括低费用,税收优惠(低应税收入)和低风险(因为它们非常多样化).
什么是指数基金?
指数基金是一种 共同基金 或者 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持有特定指数的所有证券(或代表性样本),目标是尽可能接近该基准的表现. 标准普尔 500 指数可能是最知名的指数,但几乎所有您能想到的市场和投资策略都有指数和指数基金. 您可以通过经纪账户或直接从贝莱德或先锋等指数基金提供商处购买指数基金.
购买指数基金可以让您以低成本轻松地从多种证券中进行选择. 一些指数基金在单一基金中提供数千种证券的敞口,这有助于通过广泛的多元化来降低整体风险. 您可以通过投资多个跟踪不同指数的指数基金来建立与您想要的投资组合. 资产分配. 例如,您可以投资 60% 的股票指数基金和 40% 的债券指数基金.
一个主要原因是管理费用通常远低于其他基金. 被动管理. 指数基金的投资组合不是由基金经理积极交易,研究团队分析和推荐证券,而是简单地复制给定指数的投资组合.
由于指数基金持有他们的投资直到指数本身发生变化(这种情况并不经常发生),所以交易成本也很低. 这些低成本可以对您的底线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从长远来看.
在 2014 年致股东的一封信中,巴菲特写道:"与几十年来一直静坐不动的幼稚指数基金投资者相比,大型机构投资者认为一个群体在更长时间内表现不佳." "主要原因是费用. 许多机构向顾问支付大笔费用,而顾问则以高额费用推荐经理. 这是一场傻瓜的游戏."
此外,与主动管理型基金相比,指数基金通过购买和出售证券的频率较低,必须将其传递给股东的应税收入较少.
指数基金还有另一个税收优势. 因为每次投资者投资基金时,他们都会在指数中购买一批新的证券,在卖出特定证券时,他们可以从数百或数千手中进行选择. 这意味着您可以以最低的资本收益出售该地段,因此您缴纳的税款最少.
购买指数基金时比较费用比率. 指数基金通常比主动型基金便宜,但有些比其他基金便宜.
没有投资是理想的,这包括指数基金. 一个缺点在于属性本身. 随指数上涨的投资组合随指数下跌. 例如,如果您有一只追踪标准普尔 500 指数的基金,它会在市场繁荣时达到顶峰,但在市场下跌时将完全脆弱. 相比之下,对于主动管理型基金,基金经理可能会检测到市场调整即将到来并调整投资组合的头寸,甚至清算以缓冲它.
主动基金的费用很容易大惊小怪. 但有时,优秀投资经理的专业知识不仅可以保护您的投资组合,而且可以跑赢市场. 然而,很少有管理者能年复一年地做到这一点.
此外,多元化是一把双刃剑. 减轻波动并降低风险. 但是,通常情况下,减少缺点也会限制优点. 与其他基金更精挑细选的投资组合相比,指数基金的广泛股票篮子可能会被一些表现不佳的投资者所吸引.
虽然指数基金有一些吸引人的优势,但也有一些缺点需要考虑. 在投资之前,先了解什么是指数基金. | 0.879739 | 80.526316 | 0.003945 | 0 | 153 | 395 | 816.7 | 4.167969 | 0.150327 | 0 | 200,200,003,731 | 金融_经济 |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3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查"关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2年财政收支形势依然严峻,必须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有保有压,突出重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科学合理编制好预算,切实保障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我们既要正视困难,又要坚定信心,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宏观政策有空间有手段,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报告提出,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要提升政策效能,按照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的要求,统筹财政资源,强化预算编制,审核,支出和绩效管理,推进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有机衔接,加强与货币政策等协调.要落实精准要求,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聚焦中小微企业减负纾困,聚焦科技创新,实施新的减税降费,大力改进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强对基本民生的保障,对重点领域的保障,对地方特别是基层的财力保障.要增强可持续性,统筹需要和可能安排财政支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好高骛远,吊高胃口;适当降低赤字率,合理安排债务规模,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重点要把握6个方面:一是加大减负纾困力度,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二是保持适当支出强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三是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四是推动财力下沉,支持基层做好"三保"工作.五是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建设节约型机关,节约型社会.六是严肃财经纪律,坚决制止违规使用财政资金,偷逃税款,财务造假等行为.
报告明确了2022年主要收支政策.其中,在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方面,提出了如下举措:
巩固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支持新建1亿亩高标准农田,强化黑土地保护利用,加强农田水利薄弱环节建设,推进种业振兴和农业核心技术攻关,促进大豆油料增产.完善农业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对粮食主产区财政奖补力度,给种粮农民再次发放农资补贴,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和主产区抓粮积极性.
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按照只增不减的原则安排1650亿元,增加84.76亿元,并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推进乡村振兴底子薄的地区倾斜.
有序推进乡村建设.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支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整治人居环境,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等项目建设水平.
"关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全文摘要如下:
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严格执行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批准的预算,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较好.
(一)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1.全国一般公共预算.
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538.88亿元,为预算的102.5%,比2020年增长10.7%,主要是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和价格上涨等因素拉动.其中,税收收入172730.47亿元,增长11.9%;非税收入29808.41亿元,增长4.2%.加上从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11713.52亿元,收入总量为214252.4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6321.5亿元,完成预算的98.5%,增长0.3%.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540.9亿元,向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出90亿元,支出总量为249952.4亿元.收支总量相抵,赤字35700亿元,与预算持平.
2.中央一般公共预算.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1461.8亿元,为预算的102.2%,增长10.5%.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950亿元,从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985亿元,收入总量为93396.8亿元.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7265.9亿元,完成预算的98.6%,下降0.9%.加上补充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3540.9亿元,向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出90亿元,支出总量为120896.8亿元.收支总量相抵,中央财政赤字27500亿元,与预算持平.
2021年中央一般公共预算超收收入2011.8亿元,支出结余1529.1亿元,全部转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中央预备费预算500亿元,实际支出400亿元,主要用于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和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剩余100亿元(已包含在上述结余1529.1亿元中)全部转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21年末,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余额3854.01亿元.
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3293.02亿元,其中,本级收入111077.08亿元,增长10.9%;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收入82215.94亿元.加上从地方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9778.52亿元,收入总量为203071.54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11271.54亿元,增长0.3%.收支总量相抵,地方财政赤字8200亿元,与预算持平.
(二)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8023.71亿元,为预算的103.7%,增长4.8%.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13661.01亿元,完成预算的86.6%,下降3.7%.支出执行数与预算相差较大,主要是地方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相关支出低于预期.
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087.71亿元,为预算的107%,增长14.8%,主要是彩票公益金等增加较多.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4003.31亿元,完成预算的98.6%.
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93936亿元,增长4.5%.
(三)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179.55亿元,为预算的133.6%,增长8.5%,主要是2020年国有企业利润高于预期.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006.92亿元,为预算的114.6%,增长12.4%.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077.8亿元,完成预算的91.3%,增长14.8%.
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收入3172.63亿元,增长6.1%.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687.79亿元,增长0.3%.
(四)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94734.74亿元,为预算的106.2%,增长24.9%.其中,保险费收入66816.64亿元,增长35.7%,主要是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政策2020年底到期后恢复征收;财政补贴收入23248亿元,增长10.6%.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87876.29亿元,完成预算的101.7%,增长12.1%.当年收支结余6858.45亿元,年末滚存结余101395.09亿元.
(五)2021年主要财税政策落实和重点财政工作情况.
增强财税政策的针对性有效性,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
强化创新驱动,支持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加大民生投入,基本民生保障有力有效.支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政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强化基本民生保障.支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自然灾害防治和救助.
支持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推进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持落实区域重大战略等.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新进展.
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
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财政管理监督进一步加强.
总的看,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较好,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一)2022年财政收支形势分析.
从财政收入看,减税降费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动力有所增强,经济稳定恢复态势不断巩固,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煌,新的经济下行压力对财政收入增长形成制约,缓解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需要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疫情形势变化也会加大财政收入不确定性.从财政支出看,各领域对财政资金需求较大,基本民生,科技攻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生态环保,国防等支出需要加强保障,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以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也需要新增支出.总体来看,2022年财政收支形势依然严峻,必须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有保有压,突出重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科学合理编制好预算,切实保障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我们既要正视困难,又要坚定信心,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宏观政策有空间有手段,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2022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的总体要求.
做好2022年预算编制和财政工作,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为稳定宏观经济出力,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保证财政支出强度,优化支出重点和结构,推动财力下沉,落实党政机关坚持过紧日子要求,严肃财经纪律,有序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要提升政策效能,按照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的要求,统筹财政资源,强化预算编制,审核,支出和绩效管理,推进绩效结果与预算安排有机衔接,加强与货币政策等协调.要落实精准要求,聚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聚焦中小微企业减负纾困,聚焦科技创新,实施新的减税降费,大力改进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加强对基本民生的保障,对重点领域的保障,对地方特别是基层的财力保障.要增强可持续性,统筹需要和可能安排财政支出,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好高骛远,吊高胃口;适当降低赤字率,合理安排债务规模,有效防范化解风险.重点要把握6个方面:
一是加大减负纾困力度,增强市场主体活力.
二是保持适当支出强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三是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保障重点项目建设.
四是推动财力下沉,支持基层做好"三保"工作.
五是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建设节约型机关,节约型社会.
六是严肃财经纪律,坚决制止违规使用财政资金,偷逃税款,财务造假等行为.
(三)2022年主要收支政策.
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等要求,细化完善财税政策举措,政策发力适当靠前.
1.加强对市场主体支持,着力稳企业保就业.
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综合考虑为企业提供现金流支持,促进消费投资,大力改进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今年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优先安排小微企业,对小微企业的存量留抵税额于6月底前一次性全部退还,增量留抵税额足额退还.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由10%降至5%.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
加强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等支持.综合运用融资担保,贷款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引导撬动金融资源流向中小微企业.
推动就业优先政策提质加力.强化就业优先导向,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17.58亿元,增加51.68亿元,支持各地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2.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支持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完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体系,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长期稳定支持.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支持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以及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深入推进科技经费管理改革.优化调整科技经费支出结构,重点投向战略性,关键性领域.
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项目,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
3.充分挖掘内需潜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
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支持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项目建设.
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完善教育,养老,医疗,育幼,住房等支持政策体系,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落实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免征车辆购置税等政策,支持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
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有效发挥转移支付作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落实好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及雄安新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相关财税政策.
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中央财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安排400亿元,推动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更好融入城市.
4.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5.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支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加快建立分类补偿与综合补偿,纵向补偿与横向补偿协调推进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稳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研究出台财政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和技术研发,推动工业,交通运输等领域和钢铁,建材等行业节能减排.
6.突出保基本兜底线,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支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增加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教育一体化.
推进卫生健康体系建设.继续支持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疫苗接种,药物研发等工作,延续医务人员和防疫工作者个人所得税有关优惠政策.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5元,达到每人每年84元,优化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610元.逐步提高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加强罕见病用药保障.支持高水平医院开展临床科研,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和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实施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加快建设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支持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稳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租购并举,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
推动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支持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7.强化资金和政策保障,支持国防,外交,政法等领域工作.
(四)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880亿元,比2021年执行数增长3.8%.加上从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调入2765亿元,从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9900亿元,收入总量为107545亿元.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4045亿元,增长14.3%.收支总量相抵,中央财政赤字26500亿元,比2021年减少1000亿元.
(1)中央本级支出35570亿元,增长3.9%.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扣除中央国防武警支出,国债发行付息支出,储备支出后,中央部门支出下降2.1%.在连续多年严控中央部门支出基础上,继续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同时,全力保障部门履职需要,教育,科技不纳入压减范围.
(2)对地方转移支付89975亿元,增长8.4%.
(3)中央预备费500亿元,与2021年预算持平.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115260亿元,增长3.7%.加上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收入97975亿元,地方财政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10620亿元,收入总量为223855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1055亿元,增长8.9%.地方财政赤字7200亿元,通过发行地方政府一般债券弥补,比2021年减少1000亿元.
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0140亿元,增长3.8%.加上调入资金及使用结转结余23285亿元,收入总量为233425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7125亿元,增长8.4%.赤字33700亿元,比2021年减少2000亿元.
(五)2022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216.67亿元,增长5.3%.加上上年结转收入354.67亿元,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16500亿元,收入总量为21071.34亿元.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071.34亿元,其中,本级支出7183.43亿元,对地方转移支付887.91亿元.调入中央一般公共预算9000亿元.
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本级收入94420亿元,增长0.4%.加上中央政府性基金预算对地方转移支付收入887.91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收入36500亿元,收入总量为131807.91亿元.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31807.91亿元,增长19.3%.
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8636.67亿元,增长0.6%.加上上年结转收入354.67亿元,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165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收入36500亿元,收入总量为151991.34亿元.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38991.34亿元,增长22.3%.调入一般公共预算9000亿元.
(六)2022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268.08亿元,增长13.5%.加上上年结转收入355.37亿元,收入总量为2623.45亿元.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723.45亿元,增长61.8%.
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收入2860亿元,下降10.1%.加上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对地方转移支付收入32.83亿元,上年结转收入308.86亿元,收入总量为3201.69亿元.地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829.57亿元,增长7.6%.
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128.08亿元,下降1%.加上上年结转收入664.23亿元,收入总量为5792.31亿元.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520.19亿元,增长34.1%.
(七)2022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和支出安排.
2022年起,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通过建立养老保险基本要素中央统一管理机制,地方财政补充养老保险基金投入长效机制,工作考核机制等,实施全国统筹调剂,增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与2021年中央调剂制度相比,调剂规模有所增加,上解省份扩大到21个,负担更加均衡合理,各地基金当期缺口全部得到解决.
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100273.59亿元,增长5.8%,其中,保险费收入71280.02亿元,财政补贴收入24105.66亿元.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92412.78亿元,增长5.2%.本年收支结余7860.81亿元,年末滚存结余109255.9亿元.
2022年,中央财政国债余额限额267008.35亿元;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限额158289.22亿元,专项债务余额限额218185.08亿元.
(一)严格贯彻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
(二)确保减税降费及时落实到位.
(三)推进财政法治建设.
(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五)强化财会监督.
(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七)主动接受和积极配合预算审查监督. | 0.88032 | 82.811881 | 0.031718 | 0 | 456 | 2,152 | 2,503.6 | 4.125 | 0.247848 | 0.196402 | 200,200,003,896 | 金融_经济 |
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中国经济政策研讨会"
我这是第二次来长安论坛向大家汇报研究成果了,今天我讲的题目叫做"宏观调控三种可能结果".大家知道,从200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始,我们又进入了一次新的宏观调控,到现在已经快两年了.这一次宏观调控取得了非常显著的阶段性的成果,但是还没有结束,最后可能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这是我们从去年就开始研究的一个课题,那时候国务院也要求社科院写过报告.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评论,讲的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宏观调控的结果大概就是这三种:一种是能够比较好的实现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也就是所谓的"软着陆";还有一种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出现"硬着陆",使经济在某些方面受到损失;第三种可能的结果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后出现反弹.我们之所以得出"宏观调控有三种可能结果"的结论,是建立在对历史过程分析的基础上的.下面这张图上有两条曲线,红色的是GDP增长率,蓝色是通货膨胀率,时间段是从1978年到2004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进行了六次宏观调控,比较典型的有三次.
第一次,78,79年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进行了一次宏观调控;第二次,85,86年;第三次,88,89年;第四次,93,94年;第五次,98,99年;第六次就是我们现在还在进行的,从2003年开始的宏观调控.这六次宏观调控可以分成两个类型,第一种类型就是98,99年,宏观调控的对象是经济过冷,要把经济加速起来,保持一个适度的快速增长.除了98,99年的这一次之外,其他五次宏观调控面临的形势都是不同程度,不同表现的经济过热,要把过热的经济控制下来.在这五次面对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中(最后这一次还没有结束),78,79年的这一次,虽然它发生在改革开放的期间,但是造成这次经济过热的原因不是改革开放的问题,85,86年,88,89年和93,94年这三次治理经济过热的宏观调控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宏观调控,因为这三次宏观调控分别产生了不同的结果.
先说78年,79年的这次宏观调控.在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了我们改革开放的历程.但是78年刚刚改革开放就遇到了经济过热,GDP增长率是百分之十二左右.这个问题的出现,还得说是由华国锋造成的,在第一代领导人毛主席和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之间还有一个华国锋,毛主席说"华国锋办事,我放心",从76年毛主席逝世以后,华国锋主持工作.当时我们国家国民经济的状况,报纸上是这么形容的,叫做"国民经济面临着崩溃的边缘",这是文化大革命以后我们面临的经济形势.面对这种情况,华国锋也很着急,他也想把面临崩溃边缘的经济给拉回来,使它能有一个比较快速的发展.但是他采取的办法是什么呢?就是所谓的"洋跃进",大量进口,提出来的口号是"要建立十个大庆",那个时候我们的能源供给紧张,还要建立十来个大庆,国内自己又没有那么大的建设能力,就只能通过大量的进口,造成了这样一种经济过热的局面.但是70年代后期的经济过热和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经济过热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当时是陈云同志首先提出这个问题,邓小平同志接受了陈云同志的建议,开始进行宏观调控,这一段出现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接下来到了七十年代后期,八十年代初期,我们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在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这项改革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赵紫阳,一个是万里,那时候有句话叫"要吃粮,找紫阳,要吃米,找万里".赵紫阳在四川做书记,万里在安徽做书记,他们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这种改革没有直接地触动生产力,因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并没有提出什么新的种子,也没有提出什么新的工作方法,它所改革的对象是当时农村实行的人民公社制度,就是所谓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大家在一块劳动,挣工分,最后按照工分来进行分配,这种生产关系制度已经严重地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于这种已经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制度做出了一定的改革之后,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对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理解很直观,叫做"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把土地承包到家庭去,国家要的公粮是一个死数,集体留的东西也是一个死数,你生产得越多,自己得到的也就越多.前不久新闻上说,在安徽建立了一个大包干的纪念馆,就是为了纪念当时的这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改革.这种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的绝大多数人口都从这种改革中很快地得到了好处,不仅农村人口得到了好处,城市人口也从这种改革中受益非浅.由于农副产品供给的充足,长期实行的票证制度逐步的取消了,那个时候我们有粮票,肉票,布票,油票,棉花票,各种各样的票证,在进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副产品供给丰富,这些票证就逐步地取消了.
八十年代初期,受到农村改革成功的鼓舞,我们开始把改革推向城市.在城市里的改革主要的对象是企业,怎样进行企业改革呢?在八十年代初期,我们没有什么好的经验可供借鉴,那时重点研究的国外的经验是哪些国家呢?是波兰,捷克,匈牙利这些东欧国家的改革的经验.他们的改革是相当有限的,而且他们都是一些小国,这些经验不适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当然我们也从他们的改革中受到一些启发.我们当时能够利用的自己的经验也只有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改革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它的实质,是一个"包"字,所以在城市里企业开始改革的时候,我们重点搞的也是承包制,典型的例子就是北京的首钢,首钢的承包制改革是当时推进企业改革的一种主要的形式.承包制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所有的企业都有一个生产计划(国家制定的生产计划),那么超额完成生产计划,超产的部分允许企业拿到市场上去,按照一个比较高的市场价格出售.出售的所得使用起来也很灵活,你可以用于改善生产条件,可以用于改善职工的福利,也可以用于发奖金.奖金这个东西,在当时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很陌生,而且是具有很强刺激作用的东西.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主要讲的是精神奖励,很少有物质奖励,物质奖励是什么形式呢?如果你是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你可以到北戴河去疗养,到庐山去疗养,或者发给你一个茶缸,上面印着"劳动模范",要么发给你一条毛巾,上面写着"先进工作者",就是这样的物质奖励,从来没有过奖金.所以在八十年代初期,允许发奖金了,这是一个极大的刺激作用.我当时有一个同学复员转业回来,那时候对复员转业军人是相当照顾的,不像现在复员转业军人的安置都成为一个问题.那时候复员转业军人可以优先选择工作,他有两个工作可选择,一个是到机关当干部,一个是到工厂当工人,他当然选择到工厂,因为那时候工厂可以发奖金,而机关里不可以发.前几年我见到他,他就后悔了,为什么呢?下岗了,如果当时能够预见到拿两天奖金最后要下岗,他大概不会去企业,这也说明预测的重要性.
承包制的改革虽然极大地调动了工人的积极性,我们可以看出,红色的曲线(GDP增长率)是向上走的.但是承包制带来了一个至今还有影响的问题,就是价格双轨制.因为企业可以超产,国家给了生产任务以后,同时还提供这个生产任务相应的原材料投入,你通过增产节约,可以用给定的原材料生产出超额产品来,但是如果你想大规模生产超产产品,必须还要有额外的原材料,这些需要的原材料必须在市场上按照比较高的市场价格购买.这就造成了在当时中国存在的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就是价格的双轨制,同一样东西有两个价格,一个是比较高的市场价格,一个是比较低的计划价格.这种价格双轨制带来的政治影响到现在还存在,因此就是造成了腐败,如果有门路,你能够以计划价格掌握一批物资,然后按市场价格出售,什么也不要做就能发财.现在我们国家的腐败现象之所以如此严重,价格双轨制也是一个起因.
价格双轨制在经济方面造成的影响就是形成了通货膨胀,在八十年代初期,不仅经济增长率向上走,物价也在向上走.到了85年,经济出现了过热.在出现经济过热的时候,我们治理经济过热的办法是什么呢?叫做"鸟笼子"理论."鸟笼子"理论认为,宏观经济是一只鸟,这只鸟会飞,鸟飞起来的时候经济就增长了,但是如果这只鸟乱飞的话,经济就过热了.怎么来治理经济过热呢?我们搞一个笼子,把这只鸟装进去,它既能飞,又飞不出这个笼子.也就是说,经济增长了,又不会出现过热,这就是当时"鸟笼子"理论的做法."鸟笼子"理论的版权应该说是陈云同志的,今年是陈云同志百年诞辰,社会上有很多纪念陈云同志百年诞辰的活动,陈云同志在政治方面,党的建设方面都有极其杰出的贡献,在经济理论方面陈云同志也是有贡献的.那么,这个"鸟笼子"是由什么东西做成的?"鸟笼子"是由三样东西做成的:货币供给,投资和贷款.遇到经济过热,根据"鸟笼子",就是要抽紧货币供给,抽紧投资,抽紧贷款.在当时的情况下,这个办法是很灵的,抽紧了这三样东西以后,过热现象很快就得到了抑制.
但是,当时企业的所有制结构和现在大不一样,现在我们是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而且在整个所有制结构中,国有比例不断下降.在八十年代初期和中期,经济主体是公有制,绝大多数经济实体都是公有制的,公有制包括两种,一种是集体所有,一种是各级政府的国有.国有企业都是政府的"亲生子女",当政府抽紧投资,贷款和货币供给以后,国有企业的经营就出现了很大的困难,企业一片抱怨之声,做父母的听到自己的子女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于是就很快地放松了宏观调控的紧缩政策,85,86年的那次的宏观调控只搞了一年.
87年虽然形势好一点,但是不管经济增长速度,还是通货膨胀率,只是略微有所下降.也就是说,85,86年的这次宏观调控,是一次不成功的"软着陆",我们的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使飞机着陆,最后飞机只是下降了一点,但是还没有下降到地面就又起飞了,这次起飞造成了后来两年更严重的经济问题.大家可以看到,88,89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了接近20%的水平,经济增长也有所反弹,它反弹的并没有像85,86年经济过热的时候那么高,但是通货膨胀却上去了,所以85,86年那次不成功的"软着陆"造成的反弹是比较厉害的.而且这次反弹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引起了政治和社会问题,就是89年出现的天安门事件.
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天安门事件应该说是一个政治事件,是一小撮动乱分子利用胡耀帮同志去世的机会,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反对党的领导.但是这个政治事件有着非常强的经济背景,这个经济背景是什么?就是非常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什么这么讲?现在六,七十岁的人,在四十年代生活过的人,他们知道什么叫通货膨胀.国民党政府到四十年代后期,在他们垮台之前,通货膨胀是非常严重的.但是从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老百姓没有经历过通货膨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货膨胀是怎么表现的呢?你到商店里去看,东西不贵,价格是比较低的,摸摸兜里的钱也买得起,但就是不卖给你,就是这种扭曲的,隐性的通货膨胀.改革开放以后,我们逐步地向市场经济转变,通货膨胀现象逐步地也由隐性的,扭曲的方式变为显形的,正常的方式.当出现较高的通货膨胀的时候,中国老百姓没有任何经验.举个例子,比如韩司长在这儿发布一个预测,说再过一个月要通货膨胀了,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办,你可以换点外汇,或者买点金银首饰,买辆汽车,买套房子,这些都是保值的措施,可以减少自己在通货膨胀中有可能受到的损失.但是在当时,中国老百姓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出现了抢购的现象,有人抢购手纸,抢购酱油,抢购一屋子手纸也值不了几个钱,抢购酱油装到浴缸里最后长了毛,还有的抢购彩电,冰箱,但是彩电是不出彩的彩电,冰箱是不制冷的冰箱.当时主政的是赵紫阳,他对高通货膨胀率起因的分析是对的,他说价格双轨制是原因之一.他提出解决的办法也是对的,叫做消灭价格双轨制,但是他提出来的这个时机是不合适的,因为85,86年的宏观调控并不成功,出现了反弹,赵紫阳同志还提出来要"价格闯关"."价格闯关"给出了什么信号呢?有两种价格,一个是高的市场价格,一个是低的计划价格,"价格闯关"很难把较高的市场价格压到较低的计划价格水平上,所能做的事情,就是把较低的计划价格提到较高的市场价格上,这就让老百姓人心恐慌,不知所措,动乱分子一煽动,就有很多人上街游行.所以宏观调控如果出现反弹的话,会带来很严重的后果,这次反弹的经验告诉我们,它不仅仅会引起经济的问题,而且会引起政治和社会的问题.在88,89年出现这一次经济过热的时候,还是赵紫阳,由于他在政治路线上的错误,宏观调控的措施也很不得力,在88,89年都出现了很高的通货膨胀.
粉碎动乱以后,建立了以江泽民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纠正了错误政治路线以后,才开始进行宏观调控.当时,政治局常委是江泽民,乔石,李鹏,李瑞环,姚依林,在这五个人里,姚依林是专门主持经济工作的.姚依林是陈云同志的好学生,陈云在作副总理的时候,姚依林是商业部部长,所以89以后我们的宏观调控基本上还是"鸟笼子"理论那一套,也就是控制货币供给,控制贷款,控制投资.粉碎了动乱以后,我们在政治纪律上得到了很大的加强,所以这种严格的"鸟笼子"理论的办法得到了非常有效的执行,也就是所谓的"一刀切",几乎所有的工程项目都被停住了.我听说北京新大都饭店没停,因为那个项目是陈希同的儿子搞的,除了极个别的项目之外,绝大多数的项目都是"一刀切",停下了.这种调控方法在当时是相当见效的,只有一年的功夫,通货膨胀率就从18%降到了4%左右.如果只是从对通货膨胀的控制来看的话,这种宏观调控是相当成功的,效果极其明显.不幸的是,我们从图上看,在蓝线下降的同时,红线(经济增长速度)也由11%在一年的时间下降到不足5%.中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大国,出生率比较高,每年的新增劳动力以数千万计,而经济效益又相当低,所以经济的运行必须依赖于比较高的速度,如果没有一个比较高的增长速度的话,活不下去.所以,当出现经济增长速度不足5%的情况以后,在九十年代初期,最流行的词是什么呢?是"市场疲软","三角债".也就是说,88,89年的这次宏观调控是"硬着陆",飞机是降下来了,但它是掉下来的.这是第二个比较典型的宏观调控的结果.在九十年代初期,我们的日子是比较难过的,为了解决三角债的问题,还专门把朱镕基同志从上海调到国务院当副总理,给他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解决三角债的问题.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1992年,1992年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就是邓小平同志南巡,在南巡中他讲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大家都知道,就是"发展是硬道理",我们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要通过发展来解决.在"发展是硬道理"的精神鼓舞下,全国很快地就掀起了一轮新的经济高增长,大家可以看到,这条红线从92年以后开始上升.但不幸的是,在红线上升的同时,蓝线以更高的速度上升,导致了更高的,更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水平甚至高于88,89年,接近25%.不到一年的功夫,在1993年6月份,国务院就不得不发布了一个"十六条措施",开始进行新一轮的宏观调控,先是从整顿金融市场秩序开始.所以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邓小平同志92年南巡,最大的贡献在哪?"发展是硬道理"使我们的经济又上去了,但是由于经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出现过热,我们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造成了GDP增长速度连续八,九年处于一种下降的趋势.邓小平同志南巡最大的贡献应该是在于他说的另一句话,那就是"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句话讲的拨乱反正的意义更伟大.我们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以后,经常有人提这个问题,特别是外国人经常问,你搞市场经济就搞市场经济,为什么还要加上社会主义?其实回答这个问题也很简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又要搞市场经济,所以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提法,能够被写进党的文件,作为全党,全国的奋斗目标,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但是我们改革开放的目标是不清楚的.在八十年代初期,大家去查一下当时的报纸,我们要搞什么呢?还是搞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虽然改革开放了,但是我们讲的还是要以计划经济为主,有一点进步,就是允许市场经济伸一条腿进来,当当第三者.到了八十年代中期,提的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商品经济这个词是必须得用的,因为马克思早就讲了,在原始社会之后,共产主义之前都是商品经济,所以说商品经济可以讲,但是前头要加社会主义.即使"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样的提法也是经过斗争的,我大概半年前见过高尚全同志的一篇文章,就是讲当初怎么样能够使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这个概念得到认可.那么是谁最早在理论上阐述中国的改革要搞市场经济?不是我吹牛,还得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当然有很多人提市场经济,但是首先从理论上来阐述中国应该实行市场经济的,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87,88年海南建省,搞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第一任负责人是梁乡,从深圳调到海南.他到海南一看,不仅海南的经济基础很难适应建立中国最大经济特区的需要,而且海南的干部队伍素质和水平也无法满足要求,于是他就到中国社科院找刘国光,刘国光当时是负责经济片的副院长,他就请刘国光带一个队伍到海南,帮助他们制定海南的发展战略.刘国光带人到海南工作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海南要想建成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必须实行市场经济,这是白纸黑字,有书为证的(1988年出版的"海南发展战略").提出这个问题以后,很快就碰到"6·4","6·4"以后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在思想领域,意识形态领域,政治领域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是绝对必要的,因为只有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我们才能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够坚持党的领导.但是,当时有人不适当地把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扩大到了经济学研究领域.有人写文章,说经济学研究领域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有"十大表现",第一个表现就是有人提在中国要搞市场经济.所以在当时的政治条件下,没有办法讨论这个问题,也没有办法辩论这个问题,要批就让他批去吧.
一直到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了"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才翻了这个案.邓小平同志在南巡的时候为什么要讲这句话?为什么要说"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我想是有针对性的,不是平白无故讲的.因为在当时,不仅舆论的宣传是反对市场经济的,甚至我们党的一些高级领导人,在那个时候还是在讲要搞计划经济.如果不是邓小平同志讲了这句话,我想我们很难在十四大提出"中国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许我们现在也可以讲市场经济了,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讲的话至少得晚几年.社科院也经常有学者参加中央文件的起草,他们回来以后谈自己的体会就说,理论界讨论的问题大概五年以后才能写进党的文件,市场经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88年提出来,93年才写进去,当然现在这个速度快多了.上个星期我在绵阳,就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造两弹的地方,我跟他们讲,我们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你们是中国物理工程研究院,咱们差不多,我们社科院干的事不亚于你们造好原子弹,他们也同意.所以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理论创新是相当重要的.
再来看第三次宏观调控,93,94年的这一次.到96年年底的时候,通货膨胀率已经低于10%了,从两位数变成一位数,经济增长速度还是在10%左右的水平,通货膨胀被控制住了,同时经济增长速度还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当时"人民日报"上刊登了刘国光和刘树成的一篇文章,叫做"总结"软着陆"成功的经验",我们实现了一次比较成功的"软着陆",这样的案例在中外都很难找到.为什么我们能够在96年取得这样一个比较好的"软着陆"呢?因为我们在这次宏观调控的过程中,不像前两次那样,完全或者主要依靠行政手段,依靠"鸟笼子",而是进行了改革.虽然93年出现了经济过热,但是我们的做法是什么呢?十四大明确提出,"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以前一直说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改革要往哪儿改,只好"摸着石头过河",这是一个形象的说法,一直到十四大,我们才搞清楚了,我们改革的方向是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去.十四大明确了这个目标之后,在接下来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文件,就是"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是绝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决定.因为这个决定规定了我们怎么样进行全面,配套,系统的改革,而且很快地就付诸实施,现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很多存在的事实,都是在那个时候确定的.比如财政方面,国税和地税的体制是那个时候定下来的;财政赤字必须通过发行国债来解决,而不能够再向银行透支,这个原则也是那个时候定下来的.因为原来财政出现赤字,可以向银行透支,政府无代价地从银行拿钱来花,银行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只要开动印刷机印钞票就行了,这是造成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财政多花了钱要靠发行国债来弥补,这也是那个时候的财政体制改革定下来的.我们现行的银行体系有三类银行,一个是中国人民银行,它是中央银行;一类是商业银行,像工行,建行,交行;第三类是政策银行,像国家开发行,农业开发行,进出口银行.这种完整的现代银行体系也是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完全建立起来的.还有我们的汇率制度,当时汇率也是双轨制,有两个汇率,一个是官价,一美元换五块多人民币,一个是黑市价,一美元换十块人民币.到了九十年代初,十四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我们全面进行汇率制度的改革,把两个价格给合了,中国人喜欢8,当时好像就定了一美元兑换8.8元人民币,当然那也是加权平均计算出来的.还有其他一些制度,都是在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完成的.当然,我们如果现在回过头去看那个时候进行的一些改革,肯定是很不满意的,很不够,不全面,不彻底,还要继续深入,可能有些改革措施还是错了.但是,毕竟在那个时候我们是全面地,系统地,配套地进行了这样一些改革,而这些改革保证了我们在96年年底的时候能够比较好的实现"软着陆".
综上分析:这就是我们过去进行的三次比较典型的宏观调控.第一次是85,86年,这次宏观调控由于进行的时间比较短,下面又有抱怨,就停止了,结果造成了一次反弹.第二次是88,89年的宏观调控,由于后来实行了"一刀切"的措施,最后造成了"硬着陆".第三次就是93,94年的这次面对过热的宏观调控,由于我们坚持了改革的方向,明确了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且全面地,配套地推行了各个方面的改革措施,加上全国人民共同努力,到96年的时候,我们实现了一个比较好的"软着陆".所以我们讲宏观调控有三种可能的结果,这三种可能的结果都是我们在过去20多年经历过的.
96年以后,因为这次"软着陆"成功了,价格控制下来了,经济增长速度还可以,我们希望经济发展可以继续走这条路,进入新一轮的高增长.但不幸的是,大家可以看到,红线还在继续向下走,蓝线不仅继续下跌,而且跌到零线以下去了,这就是通货紧缩.原因就是97年出现的亚洲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再加上我们自己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经济结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外在的因素和内在的因素使得在96年"软着陆"以后,经济增长速度继续减慢,同时带来通货紧缩.从98年开始,我们实施的是所谓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是说这个政策好,因为"积极"是个褒义词,在经济学领域里,这种政策应该是叫做"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是一个中性词,甚至带有贬义的意思,就是一个迫不得已的政策.这种政策使我们苦苦挣扎了四,五年,大家可以看到,红线在7%,8%之间摆动了四,五年,蓝线在零的上下摆动了四,五年,总是摆脱不了通货紧缩的阴影,经济增长速度想让它再快点,又快不上去.
转机发生在2003年,2003年一季度的时候,GDP增长率是10%,甚至大家在讨论是不是该点刹车了,后来这个刹车自己就来了,是什么呢?就是非典.一月份GDP增长率是10%,到了四,五月,非典肆虐,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GDP增长率跌到6%,大家都不敢出门,不下馆子了,消费一个劲的往下跌.所以当时为了保持经济的增长,能做的事情就是放松贷款,增加投资,靠贷款和投资来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结果到了四季度就过热了,主要行业是钢铁,水泥,电解铝.在后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和温家宝总理讲话,出现问题了,要进行新的宏观调控,一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处于这种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应该说2004年的宏观调控是相当成功的,取得了非常好的阶段性效果,到了2005年我们又面临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房地产等.
现在我们依然面临着这样三种可能,"软着陆","硬着陆"的说法可能不大合适,所以我都打上引号了.我们依然面临三种可能:一个就是比较好的实现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保持经济适度,快速的增长;还有一种可能是"硬着陆",有可能过火了一点,出现过度的回落,一些结构性问题加深;还有一种就是出现反弹.去年有人问我,你说有三种可能,这三种可能的概率各有多大?我说大概"软着陆"40%,反弹40%,"硬着陆"是20%,去年可以这么说.如果现在再回答这个问题的话,应该说"硬着陆"或者过度回落的可能性要增加一点,现在的情况我觉得有点像90年的时候.我看了90年统计局的公报,一方面供不应求,就是总需求超过总供给的局面依然存在,但是另一方面,又出现了债务拖欠,就业不足的问题,也就是说,在90年的时候,我们面临的是两方面的问题,现在我们依然也是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
我个人体会,2005年更困难一点,因为2004年我们面对的宏观经济形势可以说是过热了,方向比较明确,就是要把这个过热治下来,可能热的表现是不同的,我们实行的是"有保有压".但是到了现在,我们面临的情况很难说哪一种,仍然面临两种倾向,很难说哪种倾向是主要的,这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难题.同时,宏观调控也给我们提出了在理论上需要研究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宏观调控是一个总量的问题,宏观调控要调控总量,按照这样一个思路,我们前几次的宏观调控确确实实都是在调控总量,但是2003年以来的这次宏观调控,我们做得很好的一点就是提出了"有保有压",而且这个"有保有压"是成功的,它的意义是相当积极的.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宏观调控仅仅是总量的问题吗?它是不是也需要考虑结构的问题?显然,2003年以来的这次宏观调控至少从实践上证明了需要考虑结构性的问题,这是和教科书上不一样的.
第二个问题,宏观调控在教科书上讲是一种短期的,临时的政策,它是针对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了不正常的情况下来进行调整.而在我们2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已经进行了6次宏观调控,差不多三,四年就是一次.那么这个宏观调控它还仅仅是一个短期的,临时的政策吗?它是不是应该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发展过程?
这两个理论性的问题是在2003年的这次宏观调控中提出来的,值得我们进一步的研究,从而丰富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时间有限,我就先讲到这,谢谢大家! | 0.898394 | 423.961538 | 0.010078 | 0 | 1,176 | 2,477 | 913.5 | 4.1875 | 0.145514 | 0.000348 | 200,200,003,944 | 金融_经济 |
可能还有很多人不知道,除了中级会计职称,同等效力的职称证书还有中级经济师(同样是中级职称).那么,是到底是报考中级经济师还是报考中级会计职称呢?今天,小编特从下面几点来进行分析,希望对您选择报考有帮助.
考试科目中的经济基础则侧重在于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宏观微观的经济,总体来说,考中级经济师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涉及的专业知识并不是特别深,基本上都是通俗易懂的,即使没有太多的专业知识的人也可以备考.
主要考财务管理,会计实务和经济法,经济法偏于法律.并且需要有丰富的会计方面知识,考试难度是比较大的,考试通过人数也比较低.
通过对比,中级经济师及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难度情况就显而易见了,报考的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来选择.如果您以后计划从事会计相关的工作,可以选择中级经济师的金融或是财政税收专业进行考试的.
中级会计师注重的是职业的深度,专业知识的强化.就业方面需要有一定的认可度,比如,取得会计职称才可能得到会计相关工作.就业方向有财务工作,审计,税务,金融机构等.
中级经济师报考门槛比中级会计师低,报考是没有专业和工作行业的限制.涉及行业也比较多.已从事工作者,想升职加薪,中级经济师则是首选了,考取的职称越高级,涨幅越高!会计相对来说比较局限,专业性要求高,从事的工作比较单一.
从专业程度来说,中级会计师的含金量是比较高的,但从事工作比较单一;从长远来看,经济师涉及到各行各业,就业方向必究多,选择更多.且可以免考或是为考其他考试做铺垫,落户积分,办工作居住证等,因此,中级经济师含金量更高的.
中级经济师工作要求具有系统的经济专业理论知识,有较丰富的经济工作实践经验,能够独立地解决较复杂的业务问题,工作中取得一定的成果或经济效益.发展方向为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工作岗位涉及涉及财务,会计,人力资源,企业管理,证券公司,建筑,房地产等多个行业.考试门槛低且易通过,考过即可以考代评聘职称,增加福利.
中级会计师想要从事相关工作必须有证,发展方向为财务经理,会计主管,财务分析师,预算主管,资金主管,等财务管理层人员.工作岗位仅涉及到财务相关的,比较单一.考试要求略高且不易通过,且考过之后还要进行继续教育.
看完以上对比,报考中级经济师和中级会计职称哪个更好,相比大家已经有了了解.不管是报考中级经济师还是报考中级会计职称,关于还是在于自己,当然了,你也可以把两个都考了,技多不压身呀! | 0.894841 | 100.8 | 0.018018 | 0 | 160 | 232 | 726.8 | 4.042969 | 0.112103 | 0.020443 | 200,200,003,989 | 金融_经济 |
按照日程安排,国家统计局今日将公布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等重磅数据.根据官方预测,2016年中国经济总量会突破70万亿元大关,预计GDP全年增速在6.7%左右,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6.7%,其中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均增长6.7%.2016年全年经济增长"成绩单"如何,备受瞩目.
对于2016年经济增速,中新网记者注意到,目前市场普遍预期增速在6.7%左右.其中,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7年"经济蓝皮书"认为,2016年就业,物价保持基本稳定,中国经济可以实现年初预期的经济增长目标,预计全年增长6.7%左右.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近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也透露,2016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序推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取得初步成效.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GDP增速都是6.7%,预计全年也在6.7%左右.
而在经济总量方面,中国经济很可能会再上一个新台阶,迈过70万亿元大关.徐绍史预计,2016年经济总量会突破70万亿元人民币,增量大约是5万亿元,这个增量与五年前年增长10%的增量基本相当,相当于1994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表现也是突出的.
目前,部分2016年全年数据已经披露.数据显示,城镇新增就业已经超过1300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为2.0%,完成了全年3%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进出口逐季回稳,第四季度进,出口均实现正增长.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对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表示,2016年"黑天鹅"事件不断出现,但四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多项指标回升,预计四季度经济增速不会低于6.7%,全年经济目标能较好完成,这也意味着"十三五"会迎来一个良好开局.
对于2017年中国经济走势,分析认为,2017年中国经济面临的环境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但仍有望保持稳中求进的态势,并不会出现"硬着陆".
徐绍史指出,2017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内外环境依然复杂严峻,总的来看,世界经济缓慢复苏,但是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虽然缓中趋稳,稳中向好,但是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
"不过,中国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徐绍史说,外界说中国经济"塌方式"下滑,"硬着陆"不可避免,这些预言和预判都会落空.
"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能力依然很大,重要的是增长质量的提升."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如果2017年外需环境改善,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民间投资回升,预计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将高于6.5%.
曹和平认为,2017年上半年,中国经济仍可能延续四季度以来稳中向好的态势.今年,中国需要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重点防范金融等各类风险,同时,通过减税降负等措施努力提振实体经济,继续提升经济运行的稳定性.
当前,国际上一些机构对未来中国经济走势也表示看好.联合国近日发布的2017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中国经济在2016年呈现了稳定的增长,缓解了各方短期内对其增长将急剧放缓的担忧.在稳健的国内需求和支持性的财政措施推动下,中国经济预计在2017年和2018年每年将增长6.5%. | 0.876609 | 101.615385 | 0.007622 | 0 | 141 | 355 | 1,526.7 | 4.066406 | 0.230129 | 0 | 200,200,004,293 | 金融_经济 |
面对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应推进结构性改革,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新常态 (图片来源:凤凰网)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经济增长速度的转换,这标志着我国经济正在发生阶段性变化,体现了经济中长期潜在增长率有所下降的客观趋势.中国经济过去30多年的年均增长率接近10%,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中国奇迹".当前,经济发展的内在支撑条件和外部需求环境都已发生了深刻变化,要求经济增长速度进行"换挡",要求经济增长目标向合理区间进行"收敛".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外部需求出现常态萎缩.支撑我国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因为走的是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但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出"总量需求增长缓慢,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特征,使得我国的外部需求出现常态性萎缩.美欧等经济强国相继提出"再工业化""2020战略""重生战略"等措施,贸易保护主义纷纷抬头,而发展中国家都在努力调整发展模式,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这使得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外需环境已不复存在.
二是创新驱动竞争更为激烈,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滞后.当前,第三次工业革命正迎面走来,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加快新兴产业,力图抢占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这些新挑战倒逼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要加快向创新驱动型转换.但我国过度行政化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导致科技资源浪费严重,很多产业竞争力不强,核心技术受制于他人,仍然是不争的事实,需要我们主动放慢经济增长速度,为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腾出空间,留出时间.
三是传统人口红利逐渐减少,资源环境约束正在加强.我国的经济增长结构正在发生历史性变化.目前,东部发达地区的劳动力供给短缺情况更加明显,"刘易斯拐点"正在到来,带动外向型经济的传统人口红利正在逐步减弱.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过度依靠投资和外需的经济增长模式,已使得能源,资源,环境的制约影响越来越明显,重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在不断提高,生态环境压力在不断加大,要素的边际供给增量已难以支撑传统的经济高速发展路子,这也在客观上促使中国经济逐步回落到一个新的平稳增长区间.
四是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挑战,改革红利有待强力释放.2013年,我国人均GDP超过6000美元,已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当前正处于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历史阶段,今后必须逐步调整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寻求新的增长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改革与发展红利的全民共享.
整体上看,新常态经济包含着经济增长速度转换,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动力变化,资源配置方式转换,经济福祉包容共享等全方位转型升级在内的丰富内涵和特征.
一是增长速度由高速向中高速转换.从近十年看,2003年到2007年,我国经济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回落到一位数增长,而2012年和2013年进一步回落到7.7%的年增长率.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2014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4%,经济增速进一步呈现出回稳态势.经济增速回落是一个经济体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的普遍规律,二战后的日本,德国,韩国等一些成功追赶型国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历了高速之后,无一例外都出现了增速的回落.我们必须理性对待经济速度的"换挡期",用"平常心"对待中高速增长新常态.
二是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转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主要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比较利益较低.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攀升至46.6%,这是非常好的结构优化迹象.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为加快实现健康中国,养老中国,宽带中国等目标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今后,通过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化解产能过剩风险等举措,将进一步提升我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打造"中国效益".
三是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过去30多年我国走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发展路子,目前依靠要素驱动的经济高速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面对世界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的新一轮浪潮,面对企业主动转型,创新意愿的明显加强,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逐步发生转换.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是1978年的近3倍,这是由体制改革,技术进步,结构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国经济正逐步转换增长动力,逐渐转入创新驱动型的新常态经济,打造"中国质量",真正实现增长速度"下台阶",增长质量"上台阶".
四是资源配置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向起决定性作用转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体现了我们党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一次质的升华.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新常态下,政府不搞强刺激,大调整,主要通过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减税让利等途径,将资源配置的决定权限交给市场,不断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并通过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等方式来弥补"市场失灵".
五是经济福祉由非均衡型向包容共享型转换.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态势开始显现,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有所提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新的进展.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由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正在加快形成.此外,区域增长格局与协调发展正发生重大而可喜的变化.新常态下,经济福祉逐步走向包容共享型将是长期趋势.
推动中国经济实现新常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够实现的,必须经过艰苦的努力奋斗才有可能实现.未来一段时期,我们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适应新常态,既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稳妥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带来的冲击,又要在战术上主动作为.要突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作用,遵循好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这"三大规律",实现经济的科学发展,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包容性发展,积极释放"中国红利",促进经济进入7.5%左右的平稳增长期.
第一,大力实施简政放权,实现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新常态.新常态下,一是要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建立第三方评估长效机制,把那些含金量高的,管用的审批事项彻底放给市场和企业;二是要强化政府服务管理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不断创新监管和服务方式,逐步转变服务管理方式,提高服务管理效能;三是要基本完成省市县政府机构改革,推进机构编制结构优化;四是要继续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逐步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实现社会化,市场化.
第二,推进结构性改革,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新常态.新常态经济下,经济增速是"换挡"而不是"失速",经济发展仍需保持合理增长速度,因为发展仍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2014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显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下行压力,面临较大经济运行风险,对此,一是要推进需求结构改革,尤其要积极寻求新的消费热点和增长点;二是推进城乡结构改革,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三是推进区域结构改革,稳住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规模,避免经济出现"失速";四是推进产业结构改革,构建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机制;五是推动收入分配结构改革,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第三,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实现创新驱动经济新常态.新常态经济是创新驱动型的经济,我们必须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转化能力放在促进形成新常态经济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积极培育壮大新产品,新业态.要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国家创新体系;要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强化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技术研究,提高研究水平和成果转化能力;要积极化解各种经济运行风险,走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之路,努力形成"人人创新"的新局面.
第四,深化财政金融改革,支撑产业迈向中高端新常态.新常态经济是产业结构处于中高端的经济,这要求有健全的财税金融体制做支撑.从财税体制改革层面看,要加快"营改增"改革,进一步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财税支持力度.从金融体制改革层面看,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拓宽金融机构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使金融产品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要逐步稳步推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改革.
第五,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城乡人民共享改革红利新常态.要加强农村地权制度的建立,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大教育体制,卫生医疗体制,养老服务体制等改革的力度,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从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换;要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要创新宏观调控方式和加快发展服务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力争就业增速稳中有进,就业质量稳中提高. | 0.903736 | 203.722222 | 0.011482 | 0 | 274 | 961 | 1,010.7 | 4.292969 | 0.127897 | 0.003057 | 200,200,004,338 | 金融_经济 |
2016年和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到江西视察指导,对江西工作提出了"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的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的重要要求,为革命老区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感恩奋进,推动江西各项工作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在新征程上,财政部门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推动财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上出实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财政部门要坚持用新发展理念指导推动财政工作,进一步把握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为推动江西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奋勇争先提供财政保障.
一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善于观势布局,未雨绸缪,统筹研究谋划财政系列政策举措,促进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要全面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减税降费政策,推动政策叠加效应持续释放,确保该减的减到位,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要加快债券发行进度,及时将债券资金落实到重点项目,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充分利用好"财园信贷通""惠农信贷通",融资担保,PPP等政策工具,引导撬动更多资本支持经济发展.同时,科学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二是支持创新平台做大做强.围绕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方面,要善做"加法",在加大投入上做文章.大力支持关系江西长远发展的中药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技项目和中科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等国家级创新平台,打造省创新驱动发展引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会做"减法",在放权松绑上下功夫.继续深入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完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为科研人员放权松绑,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经费自主权,研究自主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
三是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发展.财政部门要着眼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等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五年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在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前提下,推动财政涉农资金更多投向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要做到财政投入聚焦重点,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支持乡村振兴,加快补齐"三农"发展短板,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持之以恒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做实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财政部门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牢固确立为财政工作的奋斗目标,始终把解决人民的急难愁盼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着力点,加大民生投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是夯实"落脚点".要持之以恒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连续14年实施民生实事工程基础上,统筹资源,集中力量办好办实今年51件民生实事,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切实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
二是把握"着力点".坚持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从最突出的问题切入,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关键小事.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精准实施好12项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坚持"开门办事",切实解决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确保件件实事办成群众的"开心事".
三是抓住"关键点".要自觉站在群众立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高标准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对22件高频服务事项开展"将心比心,终端检验"活动,检验服务事项的流程,效率和服务态度等,查找存在的不足.全力破除难点堵点问题,积极推进非税缴费"网上办""掌上办"和财政政务服务"省内通办""跨省通办",方便企业群众办事,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能力和便民化服务水平.
坚定不移落实"敢为人先,先行先试"精神,在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上求实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勇于自我革命,自我革新,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革除阻碍发展的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财政部门要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目标,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上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以敢啃硬骨头,敢涉险滩的闯劲落实好各项改革攻坚任务,努力走出适合江西财政改革发展的新路子,好路子.
一是注重改革的前瞻性.尽早出台江西省贯彻中央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积极稳妥地在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支出标准体系建设等领域先行先试,开展好试点,探索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稳妥推进省与市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落实好新出台的公共文化,自然资源等领域改革实施方案,优化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指导督促县乡两级加强乡镇财政管理,提升基层财政管理服务水平.
二是注重改革的规范性.牢固树立法治意识,法治思维,推动每一项财政政策,每一项财政工作都合法合规.坚持科学决策,出台的改革举措要符合客观规律,经得起实践检验.规范有序推进"放管服"改革,在法治框架内推动管理服务创新.
三是注重改革的实效性.要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以系统化思维整合预算管理全流程,实现"先谋事,再排钱"的预算理念,促进预算管理水平"提档加速".要继续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加强评价结果运用,进一步增强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约束力,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进一步实施好常态化直达机制,加强资金监管,盯住资金使用的关键领域和最后一公里,确保直达资金用在"刀刃"上,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惠企利民的作用. | 0.889599 | 167.571429 | 0.011125 | 0 | 247 | 608 | 908.6 | 4.070313 | 0.130435 | 0 | 200,200,004,547 | 金融_经济 |
营收稳健,盈利能力提升;不良下降,资产质量稳中向好;聚焦重点,信贷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国有六大行在坚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源的同时,交出了一份成色十足的业绩答卷.今年,六大行将继续发挥各自特长,让利实体经济,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中国工商银行3月30日披露的2021年年报显示,2021年,工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609亿元,比上年增长7.6%;拨备前利润达到6275亿元,同比增长5.5%;归母净利润3483亿元,增长10.2%,继续保持全球银行业净利润规模第一地位.
资产质量方面,工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不良贷款余额2934亿元,不良率为1.42%,比上年下降16个BP.
资本构成方面,2021年末,工商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31%,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4.94%,资本充足率为18.02%.资产规模方面,2021年末,工商银行总资产351713.8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263.25亿元,增长5.5%.
工行行长廖林表示,去年是工商银行新规划推进实施的第一年,这一年工行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金融保障与经营发展,推动新规划开局起势,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稳中有进,成色十足的工行答卷.
廖林进一步分析称,从披露指标来看,主要有四个亮点:第一,"强"的基础进一步夯实.资本充足率超过18%,位居全球大型银行前列.不良率1.42%,同比下降16BP;拨备覆盖率7年来首次回升到200%以上,风险抵补能力持续增强.
第二,"优"的姿态进一步提升.全行经营效率持续改善,资产回报率(ROA),资本回报率(ROE)均高于上年.净利息收益率(NIM)2.11%,变动同业较优.
第三,"大"的优势进一步巩固.全集团营业收入超8600亿元,增长7.6%,同业领先的优势继续夯实,2021年本集团的资产,资本,存款,贷款继续持全球第一,市值和分红总额为国内同业第一.
第四,"专"的特色充分显现.比如,个人金融客户突破7亿户,个人贷款近8万亿元,个人存款12.5万亿元,AUM(资产管理规模)近17万亿元,保持领先.从对公领域来看,信贷多个领域规模继续保持领先,包括制造业金融贷款突破了2万亿元,绿色金融方面贷款达到了2.48万亿元.普惠贷款突破1万亿元,增速超50%.对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贷款均突破1万亿元.
作为国内银行业"领头羊",工行的信贷投放情况无疑具有代表性.数据显示,工行去年投融资增长近2.9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量2.1万亿元,同比多增2433亿元,增量和多增额均位居同业首位.新增债券投资超过7600亿元,较好发挥了货币政策传导主渠道的作用.从投向结构来看,工行进一步突出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的支持.
"制造业贷款是工行的传统优势,我们的规模已经突破2万亿元."廖林介绍,一个新的增长点是绿色金融,规模达到2.48万亿元.同时,在科技创新方面,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均突破1万亿元,面向"专精特新"企业授信客户超过1.5万户,融资余额近1000亿元,增速大幅高于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速.
谈及今年信贷投放思路,廖林透露,工行把支持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靠前发力,协同发力,精准发力"的总体思路,今年推动投融资在增量上适度增长,总量上结构优化,存量上结构调整,工行有能力在继续让利实体经济的同时,在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银行日前公布2021年经营业绩.年报显示,中国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1%,拨备前利润同比增长3.87%;实现税后利润2273亿元,同比增长10.85%;实现本行股东应享税后利润2166亿元,同比增长12.28%.
2021年,中国银行全年科技投入186.18亿元,同比增长11.44%.科技条线员工数量同比增长13.75%."我们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持续攻坚关键领域,制定'数字中银+'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成立了金融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计划筹设场景生态与创新部,统筹推进数字化转型."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数据显示,中国银行数字化转型迈出了新步伐,并且赋能中行各项业务提质增速.2021年,个人业务方面,中行发布手机银行APP 7.0版,形成"金融+场景""科技+关爱""智能+专业""全球+全景"四大服务特色.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同比增长18%,企业网银,企业手机银行交易客户分别增长24%和114%.对公业务方面,中行围绕产业数字化的需求,加快对公业务线上化进程,重点建设交易银行平台,运用数字化的手段实现了普惠贷款,跨境汇款,供应链融资一些复杂对公业务的全流程线上化,促进了产品销售的增长.
"去年普惠金融线上业务余额突破千亿,新版企业网银客户快速增长至555万.线上化已经成为中行加快对公业务发展,融入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推动力."刘金说.
年报还显示,智慧运营与网点转型取得新成效.智能柜台服务场景达到57大类,296子类,在4000余家网点智能柜台引入政务民生服务.建成跨境,教育,体育,银发四大战略级场景特色网点1074家.另外,中行数字人民币钱包数量实现指数型增长,同时场景生态建设全面提速,已落地场景275.59万个,商户门店129.05万个,签约同业金融机构达60家,均列各运营机构首位.在冬奥期间推出冬奥主题数字人民币硬钱包 - - 冰芯,雪环,率先面向公众提供数字人民币准账户式硬钱包产品.
刘金表示,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体制和机制作为保障.他透露,最近,中国银行正在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方案.总行成立了金融数字化转型领导小组,强化对数字化转型的统筹领导.具体工作落实方面,中行正在筹建一个专门部门 - - 场景生态与创新部,统筹管理集团的产品创新和生态建设,"就是把前台部门,分支机构发现的客户需求和市场机会第一时间和科技部门取得联系并进行沟通,把客户需求和市场机会尽快转换成服务产品,深化科技和业务的融合,提高信息科技团队对业务需求的响应速度和产出效应.同时优化激励机制,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中行加快建设IT"新基建",进一步夯实了数字化基础.年报显示,中行"绿洲工程",即企业级架构建设加快实施,完成战略能力地图,业务架构和IT架构规划的初步设计,完成项目首批能力解决方案,业务建模及开发测试,成功投产企业级大型分布式技术平台,进一步夯实承接新业务架构的核心技术底座.
"下一步随着'绿洲工程'和数据治理工程不断推进,我们会促进各个业务条线的线上化,数据化和智能化,重点打造数字化营销,动态定价,开放银行,智能风控等企业级的数字化业务能力,为'八大金融'赋能,更好融入和服务数字经济的发展."刘金说.
交通银行日前发布2021年度业绩报告.年报显示,2021年,交通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693.90亿元,同比增长9.42%;实现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875.81亿元,同比增长11.89%.
2021年,交行发挥牌照齐全优势,以打造财富管理品牌特色为切入点,打造利润持续增长的"第二曲线",全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75.73亿元,同比增加24.87亿元,增幅5.52%.其中,理财业务和代理类业务为主要增长点.数据显示,2021年交行理财业务同比增长19.47%,达到117.75亿元;代理类业务收入达到56.64亿元,同比增长34.86%.
交行副行长周万阜在业绩发布会上坦言,预计今年银行业手续费收入增速将有所回落,产品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但总体上,财富管理市场仍处于成长阶段,银行的财富管理仍然大有所为.
此外,随着交银理财,交银施罗德理财相继开业,交通银行旗下子公司理财业务发展也更加受到市场关注.交行业务总监,交银理财董事长涂宏介绍,施罗德交银理财在定位上将与两家股东(施罗德及交银理财)已有的业务形成差异化发展.
他透露,在投资定位方面,施罗德交银理财将在权益和债券直接投资基础上,融入FOF组合,REITs,绿色多元资产,另类和私募股权等多元化资产,培育多资产,中长期限的投资理念;在产品定位方面,与交银理财低风险固收为主的理财产品体系,施罗德境内公司高风险权益为主的产品体系,形成差异化.
"一是通过权益,另类及境外资产等多资产投资能力的建设,主打突出多元资产配置理念的中高风险混合类理财产品,重点发行1年以上封闭式或最低持有期产品;二是利用施罗德ESG方面的发展经验,打造绿色主题特色类产品线,设计涵盖ESG,可持续投资,碳中和等主题的混合类及权益类长期限中高风险理财产品;三是发挥施罗德在全球市场的渠道优势,打造适合境外客户投资的中国资产投资解决方案."涂宏表示.
近期股债市场波动剧烈,交银理财产品也出现一定回撤,但从底层资产看,交银理财绝大多数产品的投向是债券市场,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较低.短期收益虽然会受到市场影响,但长期限产品在等待市场平复后能够迎来反转.
"针对最近市场股债大幅调整的情况,我们也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产品结构调整,增加低波动资产占比,均衡配置不同行业,稳定产品净值."涂宏同时提到,在经济基本面向好的大背景下,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发力,相信这种短期市场同步下跌的悲观情绪将逐步释放.因此,今年交银理财规模增长还是提出了不低于10%的目标.
"我们的目标是全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副董事长,执行董事,行长张青松在3月30日举行的2021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农行在县域农村具有网点,人员的传统优势,加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特点,倾力服务乡村振兴,将成为农行差别化竞争优势,是农业业务经营的鲜明特征.
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农行"三农"县域业务贷款余额6.2万亿元,增速17.2%,余额占全部贷款的比例达36%,增量,增速,余额占比均创近十年来新高.
2021年,农行业务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截至2021年末,资产总额29.1万亿元,增速6.9%.贷款总额17.2万亿元,增速13.2%;当年新增2万亿元,投放创历史新高.客户存款21.9万亿元,增速7.5%,当年新增1.5万亿元,其中新增个人客户存款超过1万亿元.营业收入达7199亿元,增速9.4%.净利润2419亿元,增速11.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1.57%,同比提升22个基点.不良贷款率1.43%,比上年末下降14个基点.
全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农行"三农"县域业务优势进一步凸显.截至2021年末,贷款余额6.2万亿元,新增9130亿元,增速17.2%,余额占全部贷款的比例达36%,增量,增速,余额占比均创近十年来新高.乡村振兴重点领域贷款投放势头良好,粮食安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贷款增速分别达17%,20.6%和14.8%.服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取得扎实成效,832个脱贫县和160个国家乡村贷款增速分别为14.2%和15%,均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数字乡村金融服务成效显著,线上化农户贷款及惠农e贷余额达54447亿元,增速54%,服务了368万农户.
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金融服务,农行去年出台了国家粮食安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专项行动方案,制定了种业,农机,冷链物流,农产品收购等专项信贷政策.截至2021年末,粮食重点领域法人贷款余额1387亿元,增速17.5%,乡村产业贷款余额1.14万亿元,增速20.6%,乡村建设贷款余额1.28万亿元,增速14.8%.
在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农行制定出台了11个专项政策,158项金融帮扶政策,制定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金融支持方案和工作计划,确保脱贫地区的信贷增长.截至2021年末,脱贫县贷款余额1.47万亿元,增速14.2%,高于全行1个百分点.重点帮扶县贷款余额2660亿元,增速15%,高于全行平均贷款增速1.8个百分点.
"我们不断创新'三农'金融产品服务模式,形成了比较齐备的乡村振兴金融产品体系,2021年总分行先后推出了'三农'特色产品55个,截至目前,农行有千亿级拳头产品10个,百亿级精品产品13个."张青松介绍.
他表示,今年农行将继续把"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全行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三农"的作用,全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我们会优先安排县域贷款,涉农贷款的计划,单独配置县域资源,强化乡村网点渠道的支撑,新的网点布局将向乡镇倾斜,我们会加强县域人才队伍建设,引导更多的干部人才和员工资源到乡村振兴一线干事创业."张青松说.
中国建设银行日前对外披露2021年年报.年报显示,建设银行2021年经营发展质效良好,盈利增速显著回升.实现经营收入7647.06亿元,同比增长7.07%;实现净利润3039.28亿元,同比增长11.09%,两年复合增速6.25%,达到近年来新高;平均资产回报率(ROA)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04%和12.55%,同比分别提高0.02和0.43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27.64%,继续保持良好水平.
在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建设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年报显示,建设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18.1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95%;吸收存款总额22.38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56%;金融投资7.6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95%.截至2021年末,建设银行的存贷比较上年末提升3.79个百分点;贷款,金融投资在资产中的占比分别较上年末提升2.36和0.55个百分点;存款在负债中的占比较上年末提升0.89个百分点.
良好的风险管控能力是建设银行的核心优势之一.年报显示,2021年末,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1.42%,较上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逾期贷款率0.94%,较上年末下降0.15个百分点;逾期,不良贷款负剪刀差896.1亿元,为行业最高水平,体现了建设银行严格审慎的风险分类标准.重要领域风险管控良好,房地产业贷款不良率1.85%,优于公司类贷款整体水平.风险抵补及风险缓冲能力进一步提升,拨备覆盖率239.96%,较上年末提高26.37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7.85%,提高0.79个百分点.
国家明确"房住不炒"的基本定位为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确立了方向.推动实现"租购并举"的住房市场格局,不仅有利于解决百姓住房难题,促进房价回归理性,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风险,也为商业银行自身的转型发展带来了广阔空间.
作为率先提出住房租赁战略的国有大行,年报显示,建行住房租赁生态渐成,当前建行已在全国主要城市对接超过300个项目,支持建设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系统在50多个城市上线运行.探索长租房运营可持续模式,开业运营179个"CCB建融家园"长租社区,并融入智慧社区和公共,金融,创业服务.积极探索住房租赁与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相结合,在北京,广州等地支持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截至2021年末,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覆盖全国96%的地级及以上行政区,为1.5万家企业,3800万个人房东和租客提供阳光透明的交易平台.住房租赁贷款余额1334.61亿元,增幅60.02%.
建行董事长田国立指出,建行未来将坚持以住房租赁推广"长住即安家"的理念,让房屋回归居住本源.全力支持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结合城市更新,激活闲置房源,打造建融公寓,城中村新居,让新市民住上体面舒适的新家.建行还将积极整合资源共建产业联盟,接入家居,家政,社区等外部场景,加快推进公募REITs落地,拓宽多种融资渠道,努力让租赁成为勒住房地产市场"灰犀牛"的绳索.
对于近期部分房企风险暴露的问题,建行首席风险官程远国表示,关于房地产,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进程中,局部领域和个别客户的风险释放无法避免.同时,他强调,房地产正迈向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个别客户风险显现并不能影响整个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程远国表示,下一步,建行将满足房地产领域的合理融资需求,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住房租赁战略,同时做好房地产领域的风险研判和客户监测,确保资产质量稳定.
邮储银行3月30日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邮储银行2021年零售业务再进阶.AUM(资产管理规模)被视为银行零售金融竞争力的核心指标,而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邮储银行服务个人客户6.37亿户,AUM年增超万亿,总规模达12.53万亿元,同比增长11.40%.
年报显示,2021年,邮储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187.62亿元,同比增长11.38%;净利润765.32亿元,同比增长18.99%;中间业务收入220.07亿元,同比增长33.42%.
与此同时,邮储银行资产质量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0.82%,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418.61%,较上年末提高10.55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持续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92%,较上年末提高0.32个百分点,资本充足率14.78%,较上年末提高0.9个百分点,资本实力不断增强.
邮储银行首席风险官梁世栋介绍,资产质量保持在同业较优的水平,主要基于几个方面:一是资产质量的基础比较扎实.邮储银行逾期60天以上的所有贷款全部纳入不良,逾期30天以上的客户纳入不良的比例超过93%.二是风险抵补充足,拨备覆盖率达到418.61%,缓冲垫比较厚.三是坚持前瞻性的风险管理,在对公领域,把大额风险客户都纳入名单制管理,动态监测风险的情况.同时加强重点领域的风险排查,能够做到风险的早识别,早化解.四是强化智能风控的应用.尤其在零售领域,通过客户的精准画像,通过强化贷款用途管理,通过精准,前瞻的贷后预警,实现零售信贷客户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提升精细化水平.五是今年会进一步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同时也拓宽处置渠道.
得益于持续深耕零售,邮储银行个人银行业务占营收比重近七成.数据显示,2021年,邮储银行个人银行业务收入2218.55亿元,同比增长11.99%,占营业收入的69.60%,同比提升0.38个百分点.
作为一家零售大行,邮储银行发展零售金融具有天然的禀赋优势.在银行业普遍认识到零售业务的重要性,加速布局的同时,邮储银行是如何保持并巩固自身优势的?
邮储银行董事长张金良表示,邮储银行通过"结网,强链,拓圈",打造"场景+"的开放银行模式."结网",即线下近4万个网点和线上渠道交织互补,既是"百姓身边的银行",也是"百姓手边的银行"."强链",即完善战略客户,同业客户,机构客户,中小微客户分类分层服务体系,升级专业化经营体系,形成客户全旅程,全渠道,全链条服务模式,助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循环,优化升级自身"价值链"."拓圈",即线上推进零售业务数字化转型,线下构建"网点+商圈"特色商业模式,打造金融同业生态圈,拥抱客户,发现触点,搭建场景,建设生态,将金融产品与服务嵌入到客户的生产生活.
集约化运营模式是大型银行降成本,提效率,防风险的有效解决方案.据介绍,邮储银行开启了内部流程"全国集中"的集约化改革,初步建成"前台全面综合受理,后台集中专业处理"的跨区域,跨专业,跨层级,跨渠道运营管理体系,坚定地向现代大型零售商业银行目标迈进. | 0.870644 | 154.156863 | 0.02394 | 0 | 315 | 1,751 | 2,133.2 | 4.148438 | 0.233401 | 0.013208 | 200,200,004,636 | 金融_经济 |
黄金价格周三(5月20日)连续第二个交易日收高,经济刺激措施提振了对黄金的需求,而当前各经济体正试图从新冠病毒大流行中恢复.
COMEX 6月黄金期货收涨0.37%,报1752.10美元/盎司.
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公布的4月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讨论了更明确的利率未来走势,此后黄金价格延续了涨幅.美联储的基准利率在0-0.25%之间,负利率对贵金属来说是件好事.
央行官员指出,病毒对经济造成了过度损害,并可能对未来造成损害.
会议纪要称:"与会者评论称,除了短期内严重影响经济活动外,病毒大流行的经济影响还造成了大量不确定性,并对中期经济活动造成了相当大的风险."
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领域是,如果今年晚些时候冠状病毒感染激增,该怎么办.会议纪要指出,对反弹的"更悲观"预期,可能与经济改善的基本预期一样.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波的冠状病毒爆发料将于年底开始,届时将引发对社交互动和业务操作的新一轮严格限制,这将导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失业率猛增,并使得明年再次面临通胀下行压力,"会议纪要指出.
官员们指出,第二波爆发潮可能也会打击企业进行资本投资和重新招聘员工的积极性.
SIA Wealth Management首席市场策略师Colin Cieszynski表示:"我们看到,黄金和白银等贵金属继续对央行和政府的刺激计划做出积极反应,尤其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最近有关动用所有可用工具的言论."
鲍威尔周二在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作证时说:"我们需要准备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如果有必要的话,我认为我们准备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作为硬通货,在央行刺激计划增加供应,降低纸币价值之际,黄金和白银继续被视为一种价值储存手段,"Cieszynski对MarketWatch表示.
金价可能很快就会创下新高.GoldCore研究主管Mark O'Byrne认为,"以美元计算,金价将在未来几周和今年夏季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道琼斯市场数据,2011年8月22日,最活跃的黄金期货结算价达到了创纪录的1891.90美元.
"近几日以欧元,英镑和许多其他法定货币计价的金价已经触及纪录高位,且美国经济和财政状况的前景令人担忧,"O'Byrne表示.
在Moderna的一份报告指出新型冠状病毒的实验疫苗取得进展后,黄金的价格在周一出现下跌.这种新型病毒已经在全球感染了逾500万人.
然而,周二来自STAT News的一份报告对其潜在的治疗前景提出了一些质疑,为金价提供了一些提振.
AvaTrade首席市场分析师Naeem Aslam在周三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投机者一得到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消息,就会把事情夸大.但是,当乐观情绪消退,现实变得明显时,投资者别无选择,只能对冲他们的赌注."
O'Byrne表示,鉴于"强劲的投资需求"和"预计将出现严重衰退的避险需求",银价亦表现良好.
1.据Worldometers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5月21日05时52分,全球新冠病毒确诊病例达近506万例,为5058696例,死亡病例超过32.8万例,为328257例.其中近三分之一的确诊病例发生在美国,美国新冠病毒确诊病例达近159万例,为1588329例,死亡病例增至近9.5万例,为94776例.全球确诊病例超过10万例的国家增至12个,分别为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土耳其,俄罗斯,巴西,伊朗,印度和秘鲁,秘鲁为确诊病例最新超过10万的国家,现报104020例.
2.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称,过去24小时世卫组织收到了10.6万例病例的报告,这是自疫情爆发以来新增数量最大的一天,其中几乎三分之二的新增病例仅来自于四个国家.根据世卫组织的"每日报告",大多数新确诊病例来自美洲,其次是欧洲.该机构称,美国周二报告了45251例新病例.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周二俄罗斯报告的病例第二多,达到9263例.
3.美国经济数据,美国4月新屋开工年化月率下降30.2%,4月营建许可月率下降20.8%,疫情对美国楼市和经济造成影响,对于美国房地产市场来说,今年本应该是非常好的一年,但现在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4.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周二在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作证时说:"我们需要准备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如果有必要的话,我认为我们准备采取进一步的行动."鲍威尔表示,美国经济应该会在今年下半年稳步复苏,但他还警告,全面复苏可能要等到2021年底.他认为,要使消费者信心恢复到大流行前的水平,需要一款普遍有效的疫苗.
5.美国总统特朗普周四表示,新冠病毒大流行给他1月份与中国的贸易协议蒙上了阴影,并暗示他甚至可能切断与中国的联系.美国商务部周五发布声明称,正在修改一项出口规则,以阻止那些使用美国软件和技术的外国半导体制造商在没有获得美国许可的情况下将产品卖给华为.根据新的规则变更,使用美国芯片制造设备的外国公司必须先获得美国许可证,然后才能向华为或海思等关联公司供应某些芯片.而如果华为继续购买某些芯片组或使用与某些美国软件和技术相关的半导体设计,则需要获得美国商务部的许可.
1.截至周三,美国各州都将开始解除数周前制定的旨在遏制冠状病毒传播的措施 - - 尽管美国部分地区的日新增病例率仍在上升.最后一个取消一些限制的州是康涅狄格州,该州将于周三允许户外餐饮场所,办公室,零售商店和商场,博物馆和动物园以限制的方式重新开放.
2.美国生物技术公司Moderna表示用于新冠肺炎的疫苗MRNA-1273是安全且耐受性良好的;预计在7月开始最终阶段的疫苗试验.美国生物制药公司随后Dynavax也传来了好消息.该公司称,可能最早于7月进行新冠病毒疫苗实验.
3.欧洲多国宣布将解除申根地区旅行限制,并同意成立规模5000亿欧元的复苏基金,加强了市场对发达经济体解封的期待.
4.美国消费者信心在5月初小幅走高,为73.7,预期68,前值71.8,因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政府采取的刺激措施改善了消费者态度.美国密歇根大学消费调查主管Curtin指出,5月初,消费者信心小幅上升,因医疗救济改善了消费者的财务状况,以及大范围的价格折扣提高了他们的购买意愿.
1.MKS SA贵金属交易高级副总裁Afshin Nabavi指出:"就冠状病毒而言,世界局势仍然紧张.经济前景,低利率环境和股市下跌都在推动黄金价格走高."
2.Oanda资深市场分析师Edward Moya表示:"鲍威尔暗示,所有紧急贷款计划将在月底前结束,美联储和国会可能需要向经济注入更多资金.美联储还远没有完成向经济注入刺激资金的工作,这显然有利于黄金价格."
3.贵金属交易商MKS SA机构高级副总裁Afshin Nabavi表示,"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全球范围内的气氛仍保持紧张,经济前景和更低的利率环境,更低的股市正在帮助金价走高."
4.Circle Squared Alternative Investments机构指出,"历史上的基本面没有比此刻更利涨黄金的了,除非我们获得关于疫苗的更好消息,否则将开始见证黄金上行动能的积累.任何关于企业复工希望回落的消息都将打击经济前景并提振金价走势."
5.FXTM分析师撰文称,随着投资者对风险更高的资产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本周黄金势必会熠熠生辉.黄金在年多来未曾见过的水准1750美元附近找到了安慰,如果避险情绪全面回归,金价可能会进一步走高.技术面来看,升穿1765美元可能引发涨向1770美元的运动. | 0.895488 | 96.28125 | 0.036458 | 0 | 251 | 835 | 1,156.6 | 4.042969 | 0.166504 | 0.034417 | 200,200,004,711 | 金融_经济 |
早在2017年,美国开始退出多边条约,然后对包括中国和欧盟在内的许多主要贸易伙伴加征进口关税,贸易变革的钟摆似乎正从全球化转向逆全球化.四年之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全球化依然存在,只是形式有所改变.现在的情况是,贸易模式正被重新调整.这种改变不仅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美国经济和军事力量定义的"美式和平"时代结束也源于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对全球商品供应链的冲击,市场对病毒持续传播的反应,英国正式脱离欧盟的现实,以及新冠肺炎疫情造成许多国家经济增长前景截然不同.下面是我们对全球贸易变化总结出的六个主要观点:
· 多边贸易活动并没有消失,只是美国减少参与,但美国-加拿大-墨西哥贸易协定(USMCA)除外.随着中国积极争取· 达成新的贸易协议,比如刚刚与欧盟商讨的协议,跨国公司不得不重新考虑如何平衡它们在美国和中国的商机.
· 对供应链关注的重点不再是单纯的优化成本,而是将供应的反弹力放在首位,并力求将运输和物流风险最小化.
· 全球经济增长模式变化带来不同的贸易机会.中国以外的亚洲国家发展迅速,不断加强与中国的贸易,这也反过来· 推动拉美国家扩大对亚洲地区的大宗商品出口.
· 英国脱欧后要重新适应与欧盟国家的新贸易规定.
· 各国重新评估对涉及自身安全的关键商品和原材料的依赖度.
· 随着"美式和平"时代的终结和多维世界秩序的出现,与美国相关的风险不断增加,美元在全球贸易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和挑战都不是全球化的倒退.如果说这次新冠疫情大流行给了我们一些提醒,那就是我们同样是全球体系的一部分.全球化正在适应新的现实和机遇,在这个过程中,世界贸易的增长很可能会加速. | 0.896403 | 77.222222 | 0 | 0 | 172 | 205 | 748.1 | 4.042969 | 0.11223 | 0 | 200,200,004,788 | 金融_经济 |
(原文于2016年7月25日在香港经济日报刊登)
财政司曾俊华最近公开表示,香港的金融科技 (Fintech) 发展较邻近地区慢.他希望借着监管机构,学府及第三机构的合作,加强金融业界对新兴事物的认识;新兴技术如区块链 (Blockchain) 就是今年财政预算案中的一个重点.
区块链技术简单来说是一本公开和共享的"账簿",每笔交易纪录都可由参与成员自行确认查核;由于确认的动作毋须等待可信任的中间人执行,故交易成本接近零.
各地的金融机构及初创企业都正在运用区块链创新.例如,伦敦及日本交易所均已和 IBM 合作,进行区块链项目的测试;BNY Mellon 投资管理公司则借助区块链技术去加速开发证券借贷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迅速发展,"超级账簿" (Hyper Ledger) 功不可没.它是一个聚集全球逾八十家金融及科技机构的项目,旨在推动有关技术的开放标准;其中 IBM 就为项目编写了逾 44000 行程式码.
金融业从业员本身已具备专业知识,如掌握基本编程概念,可加速金融行业的创新.现时如 Bluemix 云端开发平台上提供的区块链或物联网服务,令非编程专科出身的从业员,也能有机会参与,设计出基于区块链的应用,去核实交易者身份,处理敏感资料,或确保交易畅顺运作;或开发可处理用于柜员机或条码的物联网交易方案.
香港相对于邻近地区的优势,在于能平衡科技及社会的发展,保障投资者利益.严谨的法规,或会制约科技发展;但港人一向以灵活见称,跳出安逸区,推全民编程,拥抱新兴事物,是在现今"API 经济"年代,保持香港在全球竞争力的灵丹妙药. | 0.881306 | 96.285714 | 0 | 0 | 151 | 192 | 991.4 | 4.015625 | 0.143917 | 0 | 200,200,004,844 | 金融_经济 |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撰文指,财库局会致力为香港增值,包括为香港赚多些,为市民省多些,以及为未来创造更多机遇,奋力实现国家主席习近平寄予的四点希望. 他认为,香港金融市场未来应继续担当全球化的捍卫者和促进者,当好国际金融枢纽的角色,为国家经济与世界联通修桥搭路, 让寻求发展与增长的投资者分享国家经济引擎的巨大红利. 以下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7月8日在网志发表的文章: 新一届特区政府开局上场,我们在行政长官带领下会牢记习近平主席亲临香港发表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四个必须,以结果为目标,奋力实现习主席寄予的四点希望,全力聚焦在发展经济,有利民生的道路上前行.当我们以策略思维研判国际局势及香港定位,制订具体工作及指标时,需要回答一个核心问题---财库局要为国家和香港做什么?在我看来答案就是一个:为香港增值---(一)为香港赚多些;(二)为大家省多些;及(三)为未来创造更多机遇. 研判局势 找准定位 过去一段时间受疫情及地缘政治因素影响,环球各国及经济体之间出现地壳板块移动,世界走向逆全球化,碎片化,保护主义抬头.这体现于不少减少全球交流联系的倡议及措施,包括供应链本土化,技术投资限制及单边制裁等.面对大量需要全球共同商议及解决的课题,例如抗击疫情,气候暖化及数字经济发展等,逆全球化不但无助解决问题,更会制造更多的不稳定性及挑战.对此,我们国家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一直坚持与全球伙伴共同营造有利发展的国际环境,反对损人害己的脱钩断供,倡议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和制度环境,以免全球陷入互相对抗的倒退局面. 面对国际风云大变局,香港应该找准定位,背靠习主席提出的四个必须,用好"一国两制"的独有优势,配合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更多桥梁及窗口,推动全球共创普惠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的发展格局.其中,巩固及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至关重要.融通中外资本将可把国家与世界更紧密连结起来,推动经济增长及科技创新,同时以金融力量构建各方共同参与的可持续未来.简而言之,香港金融市场未来应继续担当全球化的捍卫者及促进者,当好国际金融枢纽的角色,为国家经济与世界联通修桥搭路,让寻求发展与增长的投资者分享国家经济引擎的巨大红利. 为香港赚多些 找准定位后,财库局的核心要务就是通过积极的政策措施,做大市场为香港经济及金融业界赚多些.这将分别体现于以下的工作重点. 证券市场是支持实体经济和企业成长的重要融资渠道.上市制度的改革创新将扩大我们的市场规模,研究让更多企业,例如便利从事先进技术且具规模的科技企业在港上市集资,有助我们把握近年新经济兴起的机遇,进一步增强内地,香港以至其他地方相关行业的发展动能,也有利于本地金融及专业服务拓展业务.此外,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互联互通亦有强大的生命力及演化力,以最近开通的ETF通及即将开展的互换通为例,两地市场的互动正不断优化及拓展延伸.下一步,我们会与内地监管机构研究开展互联互通2.0的新时代,配合国家及市场所需,检视及优化项目.其中可以考虑的,包括进一步扩展沪深港通买卖标的(例如将更多在港上市中概股纳入南向通)及增加海外投资者风险管理工具的选择.这一方面将满足内地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另一方面让海外投资者更好投资内地资产及管理相关风险,强化香港风险管理中心的作用. 在我们自身的市场发展方面,为家族办公室提供税务优惠将强化我们作为"聚宝盆"的资产及财富管理中心地位,而在金融产品多元化上,我们通过修改法例开拓了新的保险相连证券市场,在提升保险业承保能力的同时,为机构投资者增加投资选项. 虽然金融市场的规模及交易量受各种宏观因素影响,非个别政策措施所能左右,但以上各项工作的具体成果,肯定会在中长期反映在香港的金融业务表现上.举例而言,自沪港通和深港通开通以来,北向交易已为内地A股市场带来超过1.6万亿人民币资金流入,南向交易则已经为港股市场带来超过2.3万亿港元资金流入.私人银行及私人财富管理业务方面,来自家族办公室和私人信托客户的资产规模在2020年录得46%按年升幅,增长至20370亿港元.此外,我们在投资推广署下成立了推动家族办公室业务的专责团队,自去年6月以来已协助14个家族办公室开展或拓展业务,它们合共已在香港进行超过12亿港元投资,在未来两年亦预计会创造超过180个新增职位. 为大家省多些 为香港赚多些以外,财库局亦会通过审视内部程序和活用科技,提高效率及优化治理,减低各项成本及费用,为社会带来切实效益,为大家省多些. 税务局将在2023至24年度起逐步提升及推出供企业,税务代表及个人使用,经优化的新税务电子提交服务平台.除了更好的用户体验外,新平台更预计可在四年间节省大约1.7亿港元成本.同时,财库局辖下破产管理署亦会于2023年年底前推出新的电子提交服务平台,以处理平均每年收到的近18万份文件或表格,其每年减省的人力成本约900万港元.最后,服务全港打工仔,自雇人士和雇主的积金易平台则预计于2025年起全面运行,提供一站式的强积金电子计划管理服务.我们的目标是让13名强积金受托人于2023年平台准备就绪后将27个计划,全港约一千万个强积金账户资料陆续迁移至平台集中处理.平台运作的首两年强积金计划的平均行政成本可降低约30%,运作后十年间可量化的节省成本高达300至400亿港元. 政府也正致力与更多税务管辖区签订全面性避免双重课税协定.正处于较成熟讨论阶段的税务管辖区大约有七个,现时在香港或这些税务管辖区营运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超过60家,将可受惠这些新签订的协定. 为未来创造更多机遇 国家目前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香港背靠祖国,就如站在巨人肩膀上,应将视野及眼界放得更高更远,以我们的金融优势更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香港创造更多机遇. 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我们金融发展的重中之重.受惠于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国际收支结构稳健,国际投资者增持人民币资产将形成一个长期趋势.人民币资产投资回报稳定,与其他资产相比有不同的行情走势,是国际机构投资者资产配置的很好选择.近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完成了五年一次的特别提款权占比评估,将人民币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清晰地说明了国际市场对人民币可自由使用程度的认可有所提高.目前,人民币在全球中央银行外汇储备中不足3%,内地股票及债券市场的外资持有占比亦只有3%至5%,可见未来的增长空间非常庞大.我们会继续善用香港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角色,持续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积极努力落实港股通以人民币计价等重要举措,并进一步研究活化离岸人民币生态圈的更多可能性,强化其于资本市场的应用. 前海从成立之初就定位为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按着习主席的要求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我们已经与前海管理局建立非常紧密的沟通合作机制,未来将以创新突破的方式联合推出措施,协助香港金融业界把握前海机遇.首阶段我们将专注为私募基金业界提供便利及优惠政策,推动发展深港风投创投联动机制. 总结:积极回应 切实执行 随着香港打开由治及兴的新篇章,我将在行政长官领导下让财库局成为行动型及执行型的政策局,以切实的政策措施为香港赚多些,为大家省多些及为未来创造更多机遇,回应中央及广大市民对我们的恳切期盼. | 0.9222 | 2,982 | 0.035654 | 0 | 2,982 | 731 | 1,573.5 | 4.128906 | 0.113011 | 0.018913 | 200,200,004,990 | 金融_经济 |
编者按:1924年11月毕业的黄埔军校学生被称为黄埔一期,这批人中将星云集,他们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中国资本市场中,也有着这么一批"黄埔一期":1997年12月16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章程指引",要求所有上市公司都必须配备董事会秘书,从而真正确立了董秘在国内上市公司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一天距今将近15年.当时那批中国首批董秘在中国证券业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规范治理的完善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当中有些人可能已离开这个岗位,有的仍坚守在这个神圣的职责.此次评选设立"中国首批董秘特别奖"就是为了纪念他们这15年来的辛勤付出,并借此向所有坚守岗位及职责的董秘致敬!
"董秘"是董事会秘书的简称,按照我国现有的法规规定,董秘是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由董事长提名,董事会任免,对董事会负责,是证券交易所与上市公司的指定联系人,接受当地证券监管部门的双重领导,促进公司规范运作,管理公司证券事务,负责公司信息披露等方面,可以说董秘是上市公司的"窗口".
"董秘"作为上市公司高管的地位是逐步确立的,上市公司设置董秘经历了从境外上市的外资股,到境内上市的外资股,再到境内上市的内资股这样一个过程,也就是从H股到B股,再到A股这样一个渐次推开的过程.
1994年8月27日,国务院证券委,国家体改委联合发布"到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备条款"规定:公司设董事会秘书,董秘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并规定三条主要职责.这一规定,当时仅适用到境外上市的公司.如到香港上市的H股,到纽约上市的S股,到新加坡上市的N股等.
的暂行规定",要求B股公司必须设立董事会秘书,董秘为公司高管人员,并明确提出任职条件,职权增加到九条.
1996年8月9日,上证所发布"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管理办法(试行)",明确所有获准上市的公司必须聘任董秘,强调为高管,同时提出五条任职条件,九条职权范围,六条任免程序,以及三条法律责任.至此,上市公司必须设置董秘,董秘为高管人员,经历了从境外上市的外资股,到境内上市的外资股,再到境内上市的内资股这样一个过程,也就是从H股到B股,再到A股这样一个渐次推开的过程.
1997年3月24日,上证所,上海市证管办联合发出"关于建立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例会制度并进一步发挥董秘作用的通知",强调为认真执行"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管理办法",推动董秘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特建立董秘例会制度,支持和推动董秘工作,促进公司规范化运作.并且要求上市公司董事会,包括管理层,要充分认识董秘工作的重要性,配备合格人员担任董秘,并为董秘工作创造良好条件,按规定明确其职责权限,同时将其列为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应当说,这个通知当时在上海具有特定的意义.因为上海有一批老上市公司,有的未聘任董秘,有的未明确职别,使董秘在公司的地位受到影响.通知发出后,很多公司作了调整,从整体上提升了上海上市公司董秘的形象.
1997年12月16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作为上市公司的"根本",专门列出一章"董事会秘书"条款,要求所有上市公司都必须配备董秘,真正确立了董秘在上市公司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报记者 蒋晔)
在从事董事会秘书工作的十五年中,我和许多同行及前辈们一起见证了中国资本市场不断规范运作和壮大发展的过程,并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良好的公司治理是证券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石,也是上市公司自身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石.作为董事会秘书,要肩负起上市公司与证券监管机构,投资者及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为完善公司治理,规范运作及维护投资者利益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这次获得"证券时报"颁发的"中国首批董秘特别奖"的殊荣,突然发现,不知不觉间正式从事董秘工作正好15年了.
最值得欣慰的是,在公司从事董秘工作这段时间内,公司和本人都一直在努力,没有因信息披露方面的失误给投资者造成损失.从这个角度来说,总算为咱们的证券市场贡献了一份微薄的绵力.
能获此殊荣,其实最应感谢的是多年来一直共同工作的同事和监管部门,媒体的朋友们,大家都在各自岗位上默默耕耘,共同为咱们的证券市场发展而努力.
这个奖项是对我们十几年来辛勤工作的认可和鼓励,小神算kj25com精选高手贴!也是对我们立足岗位踏实工作的鞭策.如果说上市公司是证券市场的基石,那么诚信守纪,规范运作则是上市公司的基石,董秘是维护这个基石稳固发展的职业.敬业和奉献是董秘职业的要求,个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置身其中方能感受,做了这项工作,就要对得起公司和投资者的信任,就要甘于贡献.
感谢证券时报对董秘职业的尊重,感谢长期以来关心,支持,爱护深纺织的监管机构,所有投资者和媒体朋友.
十五年来,作为中金岭南000060)和证券市场的"联络员",我深刻理解到作为公众公司的责任与意义,一直以中金岭南人"做不到,没有理由"的核心价值观指导工作,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适应公司国际化发展的步伐.
十五年,对于亟需大力发展的资本市场,立足百年老店的企业来说,又显得很短.尤其是在资本市场快速进步的这几年,中金岭南乘风而上,只争朝夕,向着"打造最具价值的多金属国际化公司"的企业使命渐行渐近.
借此机会感谢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各界对英特集团000411)及本人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得益于中国医药600056)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得益于社会各界的爱护和帮助,经过英特人的辛勤努力,英特集团近十年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将十分珍惜这份荣誉,努力践行英特集团"做人:诚信,合作,善于学习;做事:认真,创新,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积极致力于公司治理建设,为公司又好又快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证券市场孕育了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这一特殊的职业经理人群体,作为上市公司关键角色之一的董事会秘书,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而成长,壮大.他们在推进和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建立与资本市场有效的沟通机制,传递公司投资价值,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维护投资者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承受着极大的工作压力和职业风险,但我们仍以能为中国证券市场及上市公司规范,健康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而感到欣慰.
我1996年任职公司董事会秘书至今,经历了公司大股东多次更换,国有股东退出,民营股东掌权,公司戴"ST"帽和摘帽.见证了公司由盛变衰,由衰变盛.期间无论是作为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协调人,还是作为证券市场各方利益交汇枢纽点上的公司"对外发言人",抑或是作为公司与新闻媒体的"窗口"以及证券监管部门的"指定联系人",本人均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为公司的规范发展奉献微薄之力.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壮大恩赐了我的成长与进步,监管当局的高标准严要求赋予了董事会秘书更大的责任与担当.董秘要与时俱进,要注重自我更新与换代升级,要努力置身于能够触摸市场脉动的终高端情境.我深知,公司的规范运作是最终汇成中国证券市场汪洋大海的涓涓溪流,是公司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是承载着可敬可爱的广大投资者的殷殷期望.做好本职工作,我责无旁贷.
春秋迭易,岁月轮回,转瞬寒暑叠更十五载已逝.白小姐香港马开奖结,亲历供职公司发行上市,配股融资,股权转让,资产重组,股权分置改革,公开增发等一系列进程,深感证券资本市场在企业发展中已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回首五届任期的工作历程,感慨寄语于市场中的同仁:天道酬勤,乐学善思,学以致用;敬畏法律,恪尽职守,厚德载物;经营有术,道正术立,惟品行乃立身之本.
作为上市公司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和纽带,经历了公司改制,H股上市,A股上市以及股权分置改革,十五年来,我们选择了坚守.荣誉包裹着信任和肯定,并承载着鞭策和希望,作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解热镇痛药生产出口基地的董秘,今后我与我的团队将继续努力,为促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优化,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协调好投资者关系,维护和发展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良好形象,为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一名在职多年的老董秘,我亲眼见证了公司和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更深刻地体会到建立良好的投资者关系对上市公司的重要性.董事会秘书是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的桥梁,肩负着推动上市公司规范治理和透明有效信息披露的职责.我将视荣誉为动力,更加勤勉地履行好职责,为企业和广大投资者服务!
作为一个上市公司的董秘,是公司与投资者联系,沟通的桥梁及纽带,也是公司规范运作的宣传者及执行者.回首这十五年董秘工作自认为起到了一个董事会秘书应尽的义务和应负的责任.
有人说董秘不好当,也有人说董秘责任大但是待遇差,但是我认为只要工作做到位,在付出辛苦的同时也体会到了快乐,同时也会得到认可特别是获得尊重.
在这里我非常感谢证券时报多年来对董事会秘书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祝我的同行们工作顺利,愉快.
董事会秘书是上市公司与外部沟通的桥梁,在公司治理,规范运作,再融资,并购重组,三会及信息披露,投资者关系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活动体现了对董秘工作的高度关注.
本次获奖,是证券市场对特变电工600089)的肯定和认可,是对我今后工作的鞭策和激励.我将恪守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协同公司管理层,积极推进公司机制,体制,管理创新,促进公司依法规范运作,为公司股东创造更高的价值.
同方股份600100)自1997年上市以来,一直致力于"技术+资本"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我有幸作为公司的董秘从公司设立伊始就参与到公司的发展建设当中.做为一个老董秘,我从业最大的体会就是在兢兢业业,勤勉尽责的同时,更要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为公司的发展保驾护航,出谋献策,更为投资者与公司架起沟通的桥梁,促进公司和股东的共赢.
董秘工作给予我自我磨炼和见证企业,乃至整个资本市场成长的机会,在学会担当的同时我也享受到不断丰富积累知识和创新工作带来的快乐.
过程总是磨人的,坚守也尤显重要,15年的沉淀虽可以提炼出一些收获,但我和同行们始终都不敢懈怠,小心走好每一步才能保证成功迈进一大步,我们肩负的责任是真实的.
从事上市公司证券事务工作,至今已近二十年了.在这个过程中我本人也不断面临履职过程中的挑战.通过公司的发展自己也摸索出了一条积极处理投资者关系的路子,坚持真诚沟通,诚信规范的原则,为公司的长远健康发展服务.
这个奖项对我来讲不仅仅是一份鼓励,更是一份鞭笞,要求我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与时俱进,在新的形势下,把董秘工作做精做好,进一步提高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水平,把公司治理水平提升到新台阶.
十五年来,我最深的体会是董秘工作对专业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行业及财务方面的知识能否胜任证券公司或基金行业研究员的工作;在证券法规方面的知识能不能胜任律师事务所相关的工作,以这样的标准去要求自己,才能做好工作.倘若董秘能做好公司发言人的角色,维护公司在投资者及中介机构中的形象;同时又能从董秘角度向公司管理层提出好的建议,为公司重大担保,关联交易等相关事情把好关,对股东,监管部门负责,大家自然而然地就会尊重你.
一个优秀的董秘应当以诚信为本,勤勉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时刻强化"守规"意识,不去碰"高压线";时刻强化"保密"意识,对不能提前发布的信息"守口如瓶",绝对不能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良好的沟通技巧,准确的表达以及协调能力是董秘职务必备的条件,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公司良好运作的平台上的,以严谨,理性的态度做好平时的每一件事是我对做好董秘工作的理解和坚持.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到今天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时间了,从上市公司明确设立董事会秘书这个岗位也有15年的时间了.
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也积极亲身参与了从企业改制到设立,到上市,从产品市场走到资本市场.可以说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给了我们董秘一个施展自我才华的大舞台.虽然大家一路走来时有坎坷,但都无怨无悔.同时,我们也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愿意为中国的证券市场健康,持续和稳定的发展继续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上市公司董秘的工作质量取决于其所面临的各方面环境.首先,应该归功于过去20年中国证券市场的大发展,归功于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包括证券时报等媒体在内的公开市场评价和社会监督等,这一切为董秘开展工作创造了难得的时代机遇.其次,与董秘所在的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和良性发展密不可分.第三,也离不开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以及全体同事的支持,理解和配合.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华电能源600726)在探索电力企业改革,筹集电力建设资金,培育市场竞争主体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公司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资本市场的逐步发展和完善,本人的成长进步更要感谢各界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董秘是上市公司与监管部门,投资者,新闻媒体,中介机构等进行沟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我深感责任重大.我将一如既往勤勉尽责,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为大家做好服务,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在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20年,我曾经历了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建立,公众公司规范化改造,股权结构改革以及证券市场运行机制的不断完善过程,见证了证券市场20年发展的风雨历程.虽然我们还称之不上一个完全成熟的市场,但我们有信心使我们的证券市场发展成为一个规范,成熟的市场.为中国经济发展,转型提供有力的支撑.
十五年的董秘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称职的董事会秘书必须具备一定的财务,税收,金融,企业管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和职业道德.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公司高层对新颁布的证券法规,市场监管法规等的了解也需要通过董秘的讲解和指导.因此,沟通能力也将是衡量一名合格董秘的基本条件之一.
作为参加中国内地第一期(我们自诩为"黄埔一期")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培训班的40名学员之一,要说感受,我的体会是:这个角色就是上市公司合规"监督协调员",参谋和桥梁.
华新水泥600801)于1996年至1999年间,单一定向发行B股7700万股,成功将世界500强瑞士Holcim豪瑞集团引进为战略投资者的创新案例,开创了先河,成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20年的典型成功案例.董秘的这种主动当"参谋"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我是1994年杭州解百600814)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后的首任董事会秘书,应该算是一个见证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老董秘了.
董秘工作是桥梁,纽带与窗口,也是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实践者,我热爱这个岗位,喜欢这份工作;是公司全体员工的支持,广大投资者的信赖鼓舞着我,激励着我,鞭策着我不断学习,不断努力,不断前进;我将一如既往,诚信,勤勉,尽职,把董事会秘书的工作做得更好!
董事会秘书需要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持续不断地学习新的相关法律法规,会计制度准则等,时时了解行业动态,公司经营.这些年,我为主负责了公司多次定向增发,公开增发,可转换公司债,公司债等多种形式的再融资,参与实施公司业务整合重组,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也享受工作的快乐.
掐指算算,我担任上市公司董秘已达18年.在此期间资本市场发展道路曲折坎坷,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
今天我能获得这个奖项,对我来说这不单单是一份鼓励,更是对我提出的新要求.为此,我将继续以饱满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严格履行上市公司董秘的职责,切实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我始终坚持诚信以及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恪尽职守,勤勉尽责,依法办事,一切从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出发,尽自己所能促进公司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促进公司资产重组,使近年来公司资产质量,盈利水平以及股东回报都有了大幅提高.
我深知,随着证券市场的改革向更深更广度发展,董秘的工作更加任重而道远.因此,我将一如既往,不断学习,继续致力于公司的规范运作,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为公司发展,市场的稳定继续做出努力.
伴随中国证券市场成长发展和公司的兴衰起伏,一路风雨走过,其间夙兴夜寐,甘苦自知.
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上市公司诚信,规范运作,我辈责无旁贷,惟尽绵薄之力! | 0.902778 | 121.333333 | 0.024454 | 0 | 317 | 1,836 | 1,069.5 | 4.121094 | 0.14011 | 0.020453 | 200,200,005,088 | 金融_经济 |
股市是经济晴雨表这是道琼斯理论对股市最经典的归纳.自提出来后100多年来几乎没有人会从根本上去否认它.但股市反应经济的过程却不那么简单其间充满了复杂性与多变性.
1,股市与经济增长率.近10多年间我国GDP的实际增长率最高是1992年的14.2%从1993年开始连续7年下降直到1999年到达低谷.但在这7年中我国股票市场以上证指数的年平均数来算有5年上涨.尤其是1995年到1999年GDP增长率连续4年下降降幅达30%以上股票市场却连续4年上涨涨幅达到110%.相反2001年到2005年的4年间GDP的增长率连续提高股票市场却连跌了4年.由此看来股市对经济的反应并不那么机械地对等.
2,股市与公司利润.我们做了两个方面的统计一个是上证指数与公司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1994年平均17.77%的净资产收益率开始到1998年9.17%我国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连续4年下降降幅高达48.4%.而这4年的股票市场有两个为强势整理年份(1995年和1998年)两个为显著上涨年份(1996年和1997年)上证指数的年平均数4年间上升了78.76%.
一个是指数与利润增长率.为更准确地反应客观状况我们统计了扣除新股贡献后的上市公司可比利润增长率.从1994年以来上市公司可比利润增长率有5年为负分别是1995,1996,1998,2001,2005年.5年中有两个上升年份(1996和2001年)两个强势整理年份(1995和1998年)真正的下跌年份只有2005年.这一结果依然叫人气馁号称经济晴雨表的股市竟然连公司利润增减都无法提前反应.
那么股票市场究竟反映什么?从统计数据看股票市场反映了四点.
首先股市从总量趋势上反映宏观经济.宏观经济总量的长期趋升推动股价指数的长期趋升(如图).这种反映同样也不是机械的即宏观经济总量的上升并不一定会推动股市上涨股市只是围绕宏观经济总量在上下波动而已.这种波动不是无规则的:每当股价指数到达一个高点股市就会由升转跌;到达一个低点就会由跌转升.而促使这一转折的因素很多有时是公司利润的增减有时是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有时是利率变动等.
其次股市从平均数上反映公司盈利水平.我们统计了1995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利润的年平均增长率得出一个数据:12.41%.然后我们以1995年的上证指数年平均数661点为起点按12.41%的年均升幅算出各个年份的上证指数的理论值最后再将实际的指数与之比较显示两种趋势高度重合只是当市场乐观时指数就在它的理论值上方运行;当市场悲观时指数就在它理论值的下方运行.
其三股市与利率的关系比股市与宏观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尤其是1994到2001年的7年间以1年,3年,5年3种基准利率平均数计算的银行存款基准利率从12.36%下降到2.61%这可以完全解释这7年的牛市历程.2001年由于股市估值已大幅度透支了利率下降效应大盘开始调整.2002-2003年伴随利率小幅下降股市进入相对平稳阶段.2004-2005年利率重续升势股市又跌一波.2006年虽然平均基准利率由3.03提高到3.21但其间上市公司的可比利润出现53.61%的巨大升幅推动股市大幅上涨.2007年虽然平均基准利率提高到4.31但上市公司可比利润达到63.88%推动股市以更大的幅度攀升.
其四股市与CPI的关系也比宏观经济紧密得多而且股市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前反映CPI的变化.
总而言之股市是这样的市场:它以宏观经济总量为最主要的依托以公司利润的长期平均增长率为中轴线并以一定的乖离率围绕经济总量和公司平均利润增长率运行.其间的阶段性涨跌则由4个因素决定:一是指数在GDP通道中所处的位置;二是市场的估值处于高位还是处于低位;三是CPI(公司利润增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的运行趋势;四是与流动性以及社会资本平均收益率密切相关的利率政策.
目前指数处于GDP通道的下轨市场整体估值处于低位利率进入下降周期唯一不确定的只剩下CPI的走势.在此背景下大盘总体上仍会处在一个上涨有压力下跌有支撑一惊一咋忽冷忽热的筑底阶段. | 0.935484 | 152.181818 | 0.004805 | 0 | 295 | 375 | 3,938.5 | 4.226563 | 0.224014 | 0 | 200,200,005,396 | 金融_经济 |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如洪水般袭来,全球都成了浪中亡魂;数百万的失业,失居人口造成了大规模的经济震荡.而事件的起源,全因为贪婪的银行家以及不健全的金融制度.
试着想想看:
"当一个收入有限的脱衣舞娘都能有五栋房子和一间公寓时,你就得开始质疑银行的借贷体系了"
是什么样的一部作品写实到让人开始质疑金融机构,甚至是整个世界的金融体系?极大的讯息传递,看完后脑中一片空白.不是因为艰涩难懂,而是迫切地想要厘清这个可能不植得被信任的世界.
最有趣也是最震撼的金融题材电影,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大卖空",年度必看之一当之无愧!
在正式进入评论之前,先跟大家谈谈这部作品的困难之处.不管是否已经观赏本作,相信许多人对于本作的艰涩程度略有耳闻;一方面是因为主题"金融业"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是对次贷事件的不了解.
如果你有商管相关背景或经验,那你非常幸运,本作的时空背景以及事件你可能略知一二,这也能降低不少的理解门槛.但或许你对金融一窍不通,片中琳琅满目的专有名词可能会让你吓到呆坐在位置上.
但也没关系,亚当麦凯(Adam McKay)导演已经为每个不了解金融的观众们准备了最浅显易懂的解说方式,如果真的还是对次贷风暴的来由一知半解,接下来也会用一些篇幅跟大家介绍,就当作是自己商管背景的小小优势吧.
房产交易买卖,因为价格波动幅度小,风险也相对较低,一直都被视为最稳定的投资标的之一.而许多想要购屋成家的民众因为无法直接偿清房产净值,纷纷采用房屋贷款的方式,以定期偿还的方式进行购屋.只需要向借贷银行给付小额固定利率,就能将还款时间拉到数十年之久,对于投资者是个相当稳定的措施.
银行业者正是利用这样的贷款向借贷者赚取中间的利息支付,这样的收入对于银行来说是相当稳定的,
毕竟有谁会还不了房贷呢?
当然啰,这是在借贷者偿还能力还能被准确评估时的前提.
随着房屋市场逐渐饱和,有能力且有意愿的购屋者都开始拥屋自重时,银行的房贷利息收入就开始趋缓.这时候,不肖的银行业者和房产经理人为了能够找到借贷人,开始马虎评断借贷者的还款能力,让任何人都能申办房屋贷款以获得更多的收益.但这些人可能并没有按时还款的能力,甚至可能有违约的风险,而这也就是所谓的次级贷款(Subprime).
正因为银行和信贷评比机构的马虎行事,许多应该是最次级的B级评价(AAA级最高AA次之,依序往下B级为最低)甚至被评为AAA级的低风险评级.风险低如AAA级的投资组合,几乎代表着一场稳赚不赔的交易
而在这同时,因为这些次级购屋者的增加,房价开始不断提升.银行业者过度信任这些信评机构的评价,理所当然认为房产市场一片看好.房价不断提升,购屋者也不断增加,针对看似"稳定"的房产市场,银行业者甚至推出许多衍生性的金融商品;而这些金融商品的共同特性都是由对于"房产市场建全"的巨大信心构成.
这些高信用评价的衍生性产品经过层层包装不断销售,原本一千万镁的资金,可能足以形成数十亿镁的庞大市场.但被信评机构误导的银行业所不知道的是:"这些假AAA级购屋者,随时可能还不出钱"
还不出钱最吃亏的是谁?
而当这些次级购屋者随着银行利率的波动,真的开始还不出钱的时候,原本一百万镁的房产开始寻求抛售,房产也开始面临跌价,甚至瞬间变成法拍屋,价格也随之开始直直落.
资产价值剩下五成,三成的情况比比皆是,如此的资产损失将由银行直接负担.面对泡沫化的房产市场,美国许多银行业巨头面临倒闭危机.
这个故事其实不难理解,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就只是个乏善可陈的世界金融事件罢了."大卖空"却能以特立独行的方式,呈现这样一个"不太有趣"的大事件.
用了最浅显易懂的方式向观众进行解说,从玛格罗比(Margot Robbie)的泡泡浴,安东尼波登(Anthony Bourdain)的旧菜新用,乃至赛琳娜(Selena Gomez)的钱滚钱赌局;巧妙突破"第四道墙"的限制,直接用最贴近生活的方式与观众沟通,也让复杂难懂的"金融"议题变得亲民,有趣.
关于跨越"第四道墙"的表现方式在"大卖空"中屡见不鲜.第四道墙是对于戏剧现实主义的描述,第四道墙是否存在取决于演员知道他是演员与否,"演员究竟知不知道观众的存在?"
而相当忠于现实的亚当麦凯导演,对于真实故事的"改编"有自己的一套论述.从演员真实背景的描述到真实事件是否经过剧情的美化,都利用演员与观众直接对话的方式进行"事实"的传达,这也让观影过程更添趣味,也能准确掌握真实情况的改编程度.
在思考事件由来之余,角色的形塑也是相当值得观察的部分.从小失去左眼的孤僻前外科医生,身处金融体系却极痛恨之的厌世投资客,过度居安思危的退休老鸟银行家.三个互不相干的金融从业者借由风尚公子贾德佛奈特的串连,将麦可贝瑞医生的重大发现传达给了这些个性古怪的投资客.
在这样一个重大的事件中,四个主要角色的立场都有相当完整的表述.而四人的最大的歧异点,在于"道德"与"利益"的抉择.
"大卖空"运用了不少旁白演出,而大部分的旁白,也就是最主要的叙事者,由莱恩葛斯林饰演的贾德担任.这个角色的定位是"重利的投机者",追求"投机财"的险恶脸孔象征华尔街的普遍样貌.而相对于贾德的其余三人对于眼前这个残酷体系,正是冀望能够走出一条路的一群
"每个人都在等待着末日的到来"
与其说是在等待末日,不如把这几个"怪胎"的行为视为对于大环境的殷切期待.正是了解这个环境有多么凶险,对于末日的毁灭才会如此重视.
就像马克一直以来的心理状态,如此痛恨金融界的一切不公却不遗余力地伸张所谓的"权贵正义".心境与现况的冲突,在本作中有着一股独特的迷人.
(真相就像诗词,而大部分的人都他妈的恨它)
我实在太爱这两句话了,血淋淋般地残酷却又如此发人深省.
"大卖空"整部作品,有超过一半着重于马克发掘真相的过程.从一开始的建案访查,违规散户拜访,甚至是亲身调查脱衣舞娘的购屋真相.
换个方式思考:"马克有必要亲自做这些吗?"
对于金融体系全心奉献的他,心中有着改变环境的巨大理想.
有一天,一个男人走进它的办公室,告诉他体系中充满着自以为是的白痴,而这些白痴将酝酿一场大灾难.身为其中的一分子,他一方面不愿意面对可能到来的危机,另一方面又希望真的能够发生,并且给这些银行家一个教训.
如此冲突的心态迫使他必须亲自证明环境正在崩坏,但随着抽丝剥茧以及对环境愈趋深厚的了解,自己热爱的工作成了骗局,而他的道德也制衡着他的利益取向.抛售手中的信用违约交换是迫于现况的无奈与妥协,在个人理想与团队利益的抉择,又有多少人有把握,选择最好的那一个?
从强势转为随和并不代表放弃,更是一种被动的抗议,而这把属于金融人的抗争火炬,在见证体制正义之前永远不会熄灭.
人们总是讨厌著诗词,但在学习的过程中却不得不面对.而"诗词"就如所谓的"事实",或许过于艰涩,过于困难,要接受并面对之是件不容易的事.
"大卖空"除了揭露这场骗局的内幕,更多是在探讨"人们对于面对事实的恐惧"以及"道德与利益的相互冲突".
人们总是害怕事实与信念相互违背,也害怕既得利益会伤害到他人,这样矛盾的心理状态是人生的必经历练.但也因为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抉择的过程更显其魅力.
或许我们需要的不是绝对的正义,而是马克敢于揭穿自己的那股勇气!
"大卖空"所立足的历史事件,对于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样的一个故事何其重要,但却是个让人退避三舍的电影题材.
过于艰涩的议题总是创作的一大挑战,而亚当麦凯导演用了近乎完美的呈现手法,让这个故事变得浅显易懂.甚至有些部分蕴含荒诞的趣味,将独立分明的人物,剧情线进行混杂式的交叉叙事.此举并没有让故事变得复杂,反而增添不少颇具冲突性的嘲讽寓意.
"大卖空"所探讨的利益冲突,除了利用直观的道德面作引述,对于阶级,权贵的描绘,以及上位者潜在的阶级歧视都有许多隐喻及值得深思之处.而社会中常存的阶级霸凌更显大环境之悲戚与凶恶.
文章篇幅中比较少谈到的演员发挥是这部作品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劣势.
就如本作的宣传手法一般,将最大卖点聚焦在四位实力派男演员身上,每个人在戏中各司其职也都表现得非常出色.但正是因为各有其出众之处,反而找不到特别出色的亮点;这不见得是绝对的坏处,但对于奖项争夺却是一大不利.
这部作品总体来说相当杰出,或许"大卖空"也会是你的年度最佳,但是要攻略大奖项可能比较困难,目前看来最有希望的应该是剪接和改编剧本奖.
不论得奖与否,我相信这个故事定能给人带来相当大的影响力.不管是与生活的连结性或是影响思想的程度,"大卖空"绝对是年度必看,当之无愧!
就能够收到最新评论与更多电影相关的资讯喔!
[影评]---要让华尔街上的银行流血才肯罢休! | 0.897616 | 71.3 | 0 | 0 | 160 | 771 | 867.2 | 4.007813 | 0.115849 | 0 | 200,200,005,422 | 金融_经济 |
"城市·中国"栏目作为一档互动访谈类节目在证券资讯频道首播,旨在深入关注城市信息,事件,人物 由政商文界共同探讨时事话题,节目将从城市金融,智慧城市,城市文化,城市创新等多角度来展现国内,国际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秉承"传播正能量,共圆中国梦"的宗旨,搭建起政界,商界,学文界与资本之间的沟通桥梁和绿色通道,促进城市与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新兴行业等创新发展.通过媒体的客观角度来推动新型城市发展的一档高端访谈节目.
城市中国节目形式:
"城市·中国"栏目主要以智慧城市,城市金融,城市文化,城市创新等系列板块,来客观的洞悉和发现对中国各个城市发展有价值的信息,事件,人物,观点等做以真实,生动,严谨而轻松的表达风格展现观众们.
节目将通过多角度形式展现国际国内城市发展的千变万化.同时,节目将邀请著名企业家,学术家,评论家等多方面专业人士,将以专业而诙谐的对话形式,来阐述他们眼中对于城市发展的认识与独到见解.
"城市·中国"栏目是一档政界,学术界,商界共同合作协力推动中国城市发展的代表性访谈节目,将引领新时代的访谈风向,成为新媒体时代的成功典范.
城市中国栏目理念:
"城市·中国"栏目作为一档互动访谈类节目在证券资讯频道首播,旨在为中国城市快速走出全球化与地方化相结合的特色城市发展道路而致力打造的一个关注城市信息,事件,人物由政商领袖共同见证中国各城市发展成长和交流的平台,在国家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环境中,秉承"传播正能量,共圆中国梦"的宗旨,搭建起政界,商界,学界与资本之间的沟通桥梁和绿色通道,促进城市与城市之间在产业转型升级,新兴行业的创新发展助力企业融资上市,推动经济健康发展从而成为为推进中国城市良性结构发展快速实现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为驱动力的一档栏目.
"城市中国"主要分为以下四大板块:
在经济和金融体制市场化方向的发展过程中,我国金融市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参与主体日趋广泛.同时,我国的金融体系相应已逐渐从银行主导型融资模式向资本市场主导型融资模式过渡,并最终确立市场主导型融资模式,这一金融体系融资模式的演变有着众多的因素,就城市发展而言,基础设施对城市有着持续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但阻碍颇多,甚至成为制约现代城市发展的瓶颈.究其原因,在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融资渠道不足.而项目融资是吸引社会资金,发展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模式.总体来看我国的金融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现行的金融体制已无法满足城市与企业扩张带来日益增长的融资需求.改善当下落后的金融发展局面."城市·中国"栏目将邀请众多企业家,金融学家,一同探讨当今中国城市金融的现状与未来中国城市金融的展望.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兴模式.智慧城市的服务对象面向城市主体 - - 政府,企业和个人,它的结果是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提升和完善,终极表现为人类拥有更好的城市生活.智慧城市的本质在于信息化与城市化的高度融合,是城市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表现."城市·中国"栏目将邀请"智慧城市"领域内的知名学者,专家和企业家,以访谈的形式共同探讨如何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从而为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搭建一个共同交流,探讨的专业平台.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是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内在实力,外显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它涵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市容市貌,市民素质,社会秩序,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继生产建设,公共设施建设之后迎来的城市发展的更高阶段,是城市品牌化的过程.我国的城市文化建设仍处于发展阶段,城市文化的发展程度相对落后."城市·中国"栏目将关注中国城市文化建设,将邀请著名学术人士,文化界人士来一同探讨中国城市文化建设所需要改善与推进的方面.
"创新"这一词在我国各领域的发展及各界学者专家的研究中广泛出现.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而推动城市优良结构的发展目标则是城市创新探索的源动力.城市作为国家创新能力提升的空间载体和组织支撑其最重要的一面是以企业为主体的.所以为了大力推动企业创新及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同时,各国纷纷提出了建设创新城市的构想,也将创新战略纳入到国家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中去.2006年,我国正式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随后,国内各大城市积极响应中央的战略决策,相继提出了建设创新城市的远景目标.部分一线城市也已经开展了诸多新兴行业的创业项目,正向着创新城市的目标靠近.而实践工作的开展中,则迫切需要深厚的理论研究来提供政策指导.鉴于此,了解城市创新及新兴企业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城市·中国"栏目将邀请众多新兴产业研究学者,企业家就当今中国城市创新及新兴产业的现状和城市创新中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共同进行探究.
区域龙头城市书记/市长,知名企业家,金融家,投资家以及优秀创业家和权威专家学者组成,通过高端对话的形式对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空间等进行细致的解构与分析,为各方的合作共赢进行深度催化,同时通过二次及多次视频及图文传播的方式进一步提升合作的价值.
围观!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百强排行榜8月10日发布走进百强城市202201期 | 聚焦北京上海:新使命 - - 创建全球一线城市VCI 2022供应链价值共创年度论坛即将于7月19日在上海广州两地同期联动举办城市中国融媒体案例回顾(部分) | 0.90293 | 163.357143 | 0.043459 | 0 | 400 | 848 | 910.9 | 4.15625 | 0.117621 | 0.033501 | 200,200,005,599 | 金融_经济 |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明确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立足新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全面建成"并"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当前,扎实推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是促使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是以不断增进人民福利,满足社会成员多层次多样性保障需求为目的,在以政府负责或主导的法定基本保障为主体的条件下,充分调动市场,社会力量以及家庭与个人的积极性,共同建设由不同层次的保障项目有机组成的一个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它是针对传统的由政府负责的单一层次保障制度的结构性改革,也是实现社会保障权责配置更加合理,社会保障物质基础不断壮大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国际上,社会保障体系走向多层次化有三个重要背景:一是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导致西方国家经济不景气,财政难以承受日益膨胀的法定养老金支出,各国开始探索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引入企业年金等新的制度促使结构优化成为重要方向.二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社会保障的财政压力不断上升,单一层次的制度安排日益难以承受,可持续性遇到日益巨大的挑战,需要调动市场主体与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使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分担方式更趋合理化.三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成员个性化福利保障需求日益高涨,单一层次社会保障日益难以满足,必须以多层次的有效供给才能使其得到满足.从有的国家的实践效果来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重构了这一制度的责任分担机制,将政府,市场,社会及个人的责任通过在不同层次制度安排中的适当调适,使之更加合理化,同时调动市场主体,社会力量,个人及家庭参与,壮大了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物质基础,更好地满足人民福利不断增长的需要,使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可持续发展.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代表了当今世界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取向.
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持续加速.2021年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之比已从2000年的7%提升到14.2%,这标志着从轻度老龄化进入了中度老龄化阶段,并将不可逆转地向深度老龄化迈进,而人民群众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又在持续升级,并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性特征.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妥善应对这一挑战,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扎实推动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提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起,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重大成就,但要真正"全面建成"并"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多措并举推动制度改革不断深化.
强化统筹规划,协同推进.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明确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结构及功能定位,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政府负责或主导的法定保障层次,包括法定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与社会福利及相关服务.这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保障,也是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体现的是公民的法定社会权益和政府,社会的责任.这一层次需通过立法明确权责,并借助公权力推行,其功能只宜以保障基本生活,解除人民基本生活后顾之忧为目标,同时起到预防贫困,促进社会公正的作用.二是在相关政策支持下由市场主体,社会组织提供的具有公益性的保障项目,实质上可以称之为政策性保障,包括企业或职业年金,补充医疗保险,公益性养老服务等,是对法定保障制度的有效补充,它需要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三是通过市场交易行为由市场主体提供的商业性高层次保障及相关服务,包括商业性的养老金,健康保险和营利性的养老服务,儿童服务,残疾人服务等,它由市场主体提供,是为了满足居民较高层次的个性化福利需求,并按照平等交易,责任自负,谁受益谁付费原则推行的保障项目.在分层的同时,保持高效协同推进,需要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与缴费率都降下来,才能让企业年金与商业养老金发展起来.
尽快优化并实现法定保障制度定型.政府负责或主导的法定社会保障不仅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构成,更直接决定着市场或社会主导的其他保障层次的发展空间与功能定位.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加快优化现行法定保障制度安排,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与发展创造条件.关键是要厘清主体各方的责任边界和均衡各方的责任负担.一是明确各级政府责任边界(包括中央与地方的权责关系)和均衡各方责任负担.政府负责的社会保障项目如社会救助,法定福利和对弱势群体的相关服务,重在切实织密织牢兜底保障网,让所有人享有底线保障;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障项目如社会保险与面向不同群体的社会福利及相关服务,重在提供基本保障,调动用人单位,个人及家庭分担责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保基本是合理的政策取向.二是必须贯彻共建共享原则,强化互助共济.包括逐步均衡政府补助,单位缴费与个人缴费的筹资责任,探索职工与居民医保制度整合,真正构建起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制度体系,提高各保障项目的统筹层次,这是使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实现共建共享与互助共济的必由之路.三是抓住骨干项目下功夫.尽快实现法定养老保险制度真正走向全国统一,在优化筹资机制和待遇清单制的条件下尽快统一全国的医疗保障政策,尽快完善以低保制度为核心的综合型社会救助制度,立足社区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鼓励连锁等方式加快优化养老服务体系,通过公私并举,合理布局的方式发展儿童福利并确保所有儿童均能够享受普惠,公平的福利服务,减轻居民家庭育儿负担,实现人口均衡增长的目标.四是真正实现法定基本保障制度全覆盖,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筑牢基石.将所有人群全部纳入养老保险与医疗保险,确保工伤,失业保险等覆盖所有职业劳动者,社会救助能惠及低收入群体,社会福利及相关服务能够覆盖到有需要的所有老年人,儿童,残疾人.同时,适时增加或调整法定保障项目,根据人口老龄化需要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根据增进儿童福祉和人口均衡增长目标增加生育津贴或儿童津贴制度.
大力促进市场竞争与慈善事业发展,使市场主体与社会组织成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在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降低市场主体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门槛,吸引更多力量进入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有序竞争中激发内生动力和增强活力,不断开辟多层次保障领域和创新服务.进一步创造有利于慈善公益事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与社会环境,特别是降低登记门槛,监管适度,强化财政税收支持政策与精神褒奖,将募款型为主转化为提供社会服务为主,培育并迅速壮大服务型慈善公益组织,使之成长为我国社会福利及相关服务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 | 0.927034 | 342.625 | 0.018668 | 0 | 828 | 705 | 841.5 | 4.253906 | 0.089383 | 0 | 200,200,005,628 | 金融_经济 |
人们常说,思路决定出路.这句话放在企业管理中也同样适用,一位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不应当被今天所取得的成就所蒙蔽,与时俱进,需要不断鞭打自己,不断学习扩充自己来打开自身的思维格局.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我不是为了享受忙碌的滋味,而是要为5年后阿里的事业做准备,很多公司在做今天的生意,而阿里在做未来5-10年的生意."正如马云所说,企业管理者应当具备高瞻远瞩的能力,不应当以今日一城一池的得失"论英雄".新时代来临,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企业生存空间愈来愈狭窄,中小企业作为其中的代表,所承担的压力不言而喻.为了解决发展道路上的"拦路石",即招不到优秀人才以及人才流失的问题.中小企业管理者开始改变固有的激励方式而采取股权激励制度来吸引人才,笼络人才.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小企业股权激励制度中需要做到哪几个方面?
第一,明确股权激励模式.企业在逐步发展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规模,治理架构,经营策略各不相同,企业管理者应当根据企业的具体状况调整相应的股权激励制度.譬如,前些年发展迅猛的科技公司,它们初始资本投入较少,但资本增值速度较快.在中小企业发展的前中期,资金不足以及人才流失问题一直无法解决,导致企业发展初遇瓶颈.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就采取股票期权的激励制度.股票期权激励政策旨在给予员工一种选择权,能使他们在市场中获得预期收益.而对于企业而言,现金支出的减少有利于企业降低员工激励成本,以较低的成本留住人才.
第二,设立公平的业绩考核制度.股权激励制度应该建立在科学,公平的业绩考核制度之上.一个公平,有效的业绩考核制度应当以绩效为导向,定性和定量绩效考核相结合,多角度绩效考核原则为准.除此之外,还应当增加一些定性指标,帮助中小企业管理者能够综合了解激励对象的工作能力,品德以及职业水平,有利于股权激励更公平的分配.
在市场充斥着资本追逐的今天,中小企业管理者应当将员工的报酬与公司长期利益"捆绑"在一起形成有效的股权激励政策.这样不仅能让员工与公司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更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责任感,培养员工的主人翁精神. | 0.911464 | 220.25 | 0 | 0 | 363 | 201 | 647.2 | 4.144531 | 0.107832 | 0 | 200,200,005,683 | 金融_经济 |
5月18日,中信出版集团联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邀请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白重恩,北大国发院金光讲席教授卢锋和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勇参加了"中国与西方:当前经济,政策与应对"新书分享会.林毅夫教授在会上发表了"中国经济的新挑战与应对"的主题演讲.
作为"中国与西方"这本新书的主编者之一,我特别高兴今天晚上举办这一研讨.
我是从国外跟国内两个方面谈一谈我的一些认识.
从国外来讲,美国的新总统拜登在2021年上台以后,基本上换汤不换药,延续了特朗普对中国发动的贸易战,科技战.而且在贸易战,科技战之外,还试图组成所谓的民主同盟,以政策体制,意识形态,文化等等划界,试图在经济上和中国脱钩,在政治上孤立中国.
最新的行动包括美日印澳组成一个联盟,想打造"亚洲版北约".最近北约还邀请了日本,韩国这些西太平洋的国家去参加他们的峰会.
这些行动的目标当然是针对中国.不久前,拜登还邀请东盟领导人到华盛顿举行特别峰会.一方面讨论跟东盟国家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另外也想说服这些东盟国家把供应链搬离中国.这些行动基本上都是针对中国的.
除了美国的行动之外,俄乌战争从2月底爆发到现在80多天了,短期之内的影响是明显的,因为它造成油价急剧上涨,粮食价格上涨,本来像美国,欧洲已经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俄乌战争就更加剧了通货膨胀.
同时,我国也是石油的主要进口国,粮食也是有相当大的部分依靠进口.除了油价,粮价之外,有一些矿产资源价格也在上涨.因此,我国进口成本会增加,会影响到我国的增长.我想,这些短期是不可避免的.
从中长期来讲,经过这次俄罗斯跟乌克兰的战争,俄罗斯跟欧盟这些国家的紧张关系在相当长时间内是很难消除的.美国试图浑水摸鱼,把中国和俄国绑在一起,进一步挑拨中国跟欧洲的政治经济关系,以安全为理由,使得欧洲跟我国在经济,贸易上面脱钩.这是在国外的新状况.
国内的话,从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我国的经济出现了比较大的下滑,这个下滑是由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这三重压力造成的.实际上从去年下半年以来延续到今年,还是处于一个下滑的周期当中.
进入3月份以后,可以讲是雪上加霜.奥密克戎这个传染率非常高的新冠病毒变种在深圳,广州,上海出现.疫情爆发以后,上海从3月份以来基本上一直处于封控状态,并且全国也有不少地方都在加强对奥密克戎的传播控制,北京的情况我想大家也看到了.
这种封控的动态清零的举措,必然影响到生产,投资,消费等各个方面,我们的经济全面放缓.根据这种状况,今年5.5%的增长目标能不能实现,就面临新的挑战.
我们怎么化解这些挑战,应对国内国外的挑战?
从国外来讲,美国希望各国跟中国脱钩,让中国变成一个面向封闭的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就会慢;增长速度慢了以后,赶上美国或者人均GDP达到美国50%的目标可能就不是2049,2050年能够实现的了,可能要拖很长的时间,而且拖的时间越长,可能挑战反而更多.这是美国的图谋,打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
但是面对这种图谋,我们也不用那么紧张,因为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而且按照购买力平价是世界第一大市场.贸易是双赢的,在贸易当中,小经济体从贸易得到的好处,是比大经济体大的.美国可能为了维持它的霸权地位,宁可为政治目的牺牲经济利益,但是欧盟等其他国家如果顺从美国那些举措,就要牺牲它的经济利益,那它政治上面又能得到什么?只不过是为美国做嫁衣裳.
所以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要做的是:保持比较高的增长,同时保持开放,继续推动开放,扩大开放.从2008年以后,我们每年为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在25到30%之间,就是最大的市场.在这种状况之下,欧洲国家和东盟国家为了保障自己的就业和增长,就不会进入到美国的圈套.
面对俄乌冲突,我们还要继续坚持现在国家采取的立场.我们是希望和平的,不愿意看到战争.并且,我们要维护"联合国宪章",尊重每个国家领土的完整.
当然,我们也必须尊重各个国家的安全需求.我们不要落入美国的圈套,让欧洲国家以为我们跟俄罗斯绑在一起;它们的矛盾短期之间是很难双赢的,我们应该保持自己的一贯主张.
总之,除了美国可能为了维持霸权,宁可牺牲经济利益之外,对其他国家而言,中国的增长,中国的开放,中国的发展是可以成为他们的发展机遇的.
对国内来讲,我们从去年以来面临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但我个人觉得其实最关键的是预期转弱,因为预期转弱以后,大家投资就没信心,供给就会减少.而且要是没有投资的话,就业就会受影响,收入不增长,需求当然会收缩.所以,我觉得在三重压力当中,最关键的是预期转弱.
预期怎么会转弱呢?我想有相当大的程度是在政策执行上面存在合成谬误,这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点出来了.有些政策,比如平台治理,双碳目标,房地产,当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经济稳定都是非常重要.但是,在执行上面,有的是中长期政策,不能把它短期化,也不能把它地方化.诸如此类的情况造成了我们形成的合成谬误,让大家对未来的发展没有信心.
我们知道信心是比黄金重要的,所以在政策执行上面,非常需要像现在这样及时纠偏.同时,有一些政策有很良好的愿望,是我们长期坚持的,而且未来要实现的,这些政策也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跟其他国家的不同,比如共同富裕.但是这个目标提出来以后怎样落实要解释清楚,不要让人家觉得这是针对富人的――其实是要大家共同富裕,在这个过程中先富带后富等等,这个一定要说明清楚,不然会影响大家的信心.
同时,国家的政府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应该把所有的工作都落实到.过去讲,在去年的经济工作会议上也再次强调,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前面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其实基础是我们的进一步发展,这也是关键.
对国内,我们当然有不少问题要解决,但是不发展,那些问题就更难解决. | 0.897212 | 100.125 | 0.005848 | 0 | 187 | 688 | 1,004.3 | 4.011719 | 0.135664 | 0 | 200,200,006,081 | 金融_经济 |
新古典增长理论假定技术是理性的,技术是各方拥有的,发达国家人均资本比较多,资本继续积累,回报率会越来越低;而发展中国家资本稀缺,回报率很高,因此所有国家最后经济一定是收敛的,发展中国家通过不断积累资本就可以赶上发达国家.实际上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除了亚洲四小龙,其它发展中国家并没有赶上发达国家.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发达国家不断对技术创新进行投资,而发展中国家没有对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进行投资,从而导致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这种观点在国内有相当大的影响.
适用技术理论认为不同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要素禀赋是不一样的.适合资本高密集环境的技术就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因为发展中国家资本稀缺.
一个国家最有竞争力的产业和技术并不是主观决定的,而是决定于客观的要素结构.为什么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取得独立之后,不仅没有赶上发达国家,而且还拉大了差距?主要是经济发展政策的目标定位发生偏差.他们的定位是怎样更快地在产业结构上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发展发达国家最先进的产业.这种定位并不是发展中国家的优势,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一系列的扭曲.
在竞争性的市场当中,要素的相对价格决定于要素的相对丰富程度,如果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富,显然应该采取的技术是劳动力相对密集.
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就要利用比较优势,特别是每次产业升级的周期比较短,有些技术不是最先进的,比较容易引进,学习成本比较低.
在金融分化,收入分配等问题上,也运用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合理的解释. | 0.919558 | 105.666667 | 0 | 0 | 228 | 186 | 775.9 | 4.0625 | 0.097792 | 0 | 200,200,006,125 | 金融_经济 |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中国经济当前面临重大新挑战.保持经济增速,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
如今,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中出现了新的重大挑战.美国总统拜登延续了特朗普时代的对华贸易战,科技战,试图在政治上孤立中国,进而在经济上让更多国家与中国脱钩,并试图说服部分国家把供应链搬离中国.除了美国对中国发动的遏制和孤立行动之外,俄乌冲突从今年2月底爆发至今,造成全球石油天然气价格,粮食价格急剧上涨.我国不仅是石油的主要进口国,粮食也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进口.不仅油价,粮价,一些进口的矿产资源价格也在上涨.因此,俄乌冲突会影响我国进口成本增加和经济增长,这在短期是不可避免的.从中长期来讲,经过这次俄乌冲突,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不信任和安全局势的紧张一时难以消除.有些势力试图浑水摸鱼,借此挑拨中国和欧洲的政治关系,并以安全为由推动欧洲与我国在经济,贸易上脱钩.
从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我国经济受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等三重压力影响出现下滑.进入今年3月份,国内经济受高传染性奥密克戎病毒暴发影响导致困难加重,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超一线城市相继出现比较严重的疫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投资,消费等各个方面,使经济增长速度全面放缓,为实现今年5.5%的增长目标带来了更多困难.
应对国内国外不断出现的新困难,新挑战,中国经济如何实现保持快速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我认为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多作努力:
对来自国外的挑战而言,美国冀图各国跟中国脱钩,让中国重回封闭经济.不过,面对美国的这种图谋,我们也看到了对自己有利的条件: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也已经是世界第一经济体,拥有世界第一大市场.贸易是双赢的,而且贸易当中的小经济体从中受益超过大经济体.美国也许为了维持其霸权地位,宁可为了政治利益牺牲经济利益,但是欧盟,东盟和其他经济体如果跟随美国和中国脱钩,需要牺牲掉自身的经济利益,在政治上他们只不过为美国维持霸权做嫁衣裳,得不偿失.
自2008年以来,中国每年为世界经济的增长贡献在25%~30%之间,如果能保持这一贡献率,除美国之外,任何一个国家为了就业,社会稳定和发展不能没有中国市场,就不会轻易掉进美国的圈套,美国要其他国家和中国脱钩的图谋就难以实现,我国就有机会争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国际环境.
总之,除了美国为了维持政治霸权宁可牺牲经济利益之外,对其他国家而言,中国的增长,中国的开放和发展是他们重要的发展机遇.所以,保持快速增长,扩大开放,倡导全球化既是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民族复兴的需要,也是破解美国图谋和外部挑战的最好办法.
从国内的经济挑战来看,我们从去年以来面临的三重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我认为最关键的是预期转弱:预期转弱以后,投资就没有信心,供给就会减少,供应链就会受到冲击,也失掉了克服困难的动力,进一步传导就会带来就业下降,收入不增长,最终消费需求也会收缩.
造成预期转弱的原因,相当程度上是政策执行层面上的问题.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了一些政策执行中的合成谬误.比如平台治理,"双碳"目标,房地产行业整治,共同富裕,每一项都是很重要和必要的改革,调控政策和发展方向,但在执行上,一些中长期的,全局性的政策被短期化,地方化,碎片化执行,形成了合成谬误,打击了大家对经济发展的信心,尤其是企业家和投资者的信心.而我们都知道,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比如共同富裕的目标提出来以后,相关部门要做好配套的解释工作,避免产生误读影响企业家的投资和长期发展的信心.共同富裕的政策需要先把蛋糕做大,由先富带动后富,并设计合理的税收政策鼓励一些富豪的慈善捐赠.
和重树信心同样重要的是坚定经济发展这一"重心"."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一定要把这个认识落实到位,在发展中解决各类问题.
就当前来讲,最紧急的就是做好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各地要争取在动态清零基础上迅速恢复生产生活.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要发力支持新基建,为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条件.要经过多方努力,控制好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争取实现今年5.5%左右的经济增长既定目标.保持经济增速,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但增强自身发展的信心,也要保持其他国家对我们的信心,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驾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所在. | 0.904972 | 164.545455 | 0.031094 | 0 | 329 | 493 | 903.9 | 4.242188 | 0.122652 | 0.012146 | 200,200,006,331 | 金融_经济 |
2008年,美国爆发历史性的金融危机,这让很多举步维艰的创业型企业雪上加霜,Musk的公司也不例外,三家企业一同陷入困境,并且生活上他还要面对妻离子散的凄凉,Musk回忆"经常在午夜醒来,发现眼泪流淌在枕头上".
这仅仅是Musk人生路上的一个小插曲,但Musk用与生俱来的冒险精神,理想主义情怀与命运搏斗,持久地保持人生信念,坚定不移地战胜了恐惧,一次又一次书写了神话.
很多人也曾如此,但最终却没有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未能坚持,人生贵在九死一生的坚持.只有当一个人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他无论做何事,都会竭尽全力,持之以恒.Musk就是这类人.
把工作当成一种使命,会促使我们更容易认同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保持工作热情.这种精神的有无可以决定一个人日后事业上的成功与失败.
一个人工作时,如果能以全力以赴的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不论所做的工作环境怎样,他都不会觉得劳苦.
如果我们以充分的热忱去做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最精巧的工人;如果以冷淡的态度去做最高尚的工作,也不过是个平庸的工匠.
倘若能处处以主动,努力的精神来工作,具有强烈的工作使命感,那么即使在最平常的职业中,也能增加他的威望和财富,创造非凡的人生体验.
曾见过这样一句话"没有目标的人,如同丢了魂."其实自己就是自身使命的委托人,使命又如同一个人活着的目标,没有活着的目标,生活自然也就没了意义.它能让你更容易发现自身存在的意义,从而坚定不移地一直走下去.
使命是灯塔,是动力源,所以造就了活着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去尝试,从而实现人生的价值. | 0.898507 | 67 | 0 | 0 | 106 | 177 | 546.1 | 4.019531 | 0.132836 | 0 | 200,200,006,426 | 金融_经济 |
当前,我国公募基金发展驶入快车道,整体规模突破23万亿元创新高.第二季度基金代销机构百强榜单中,券商数量增至51家,规模也较第一季度大幅增长,"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及"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两项指标均已突破1万亿元.随着基金代销市场竞争加剧,部分券商已开始主动降费,欲进一步瓜分基金代销市场的"蛋糕".
对此,有券商首席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券商对证券市场具备成熟的认识和完善的研究体系,在相关产品的销售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近年来,券商不管是代销基金的数量还是产品的种类,已经形成了和银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三足鼎立的局面."
近日,中基协发布的销售机构公募基金销售保有规模百强榜单(以下简称"基金代销百强榜单")显示,第二季度,"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合计为6.1584万亿元,"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合计为7.3964万亿元,环比分别增长13.63%,13.73%.
同时,机构的竞争格局也进一步凸显."证券日报"记者对百强榜单梳理发现,在这100家代销机构中,第二季度,券商占据了51家,较第一季度增加了4家,新增的分别为山西证券,中航证券,华安证券,民生证券;银行占据了29家,较第一季度减少了2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占据了19家,较第一季度减少了2家;保险机构1家,与第一季度持平.
券商在上述两项指标中的合计保有规模均已突破1万亿元.从规模,占比来看,百强榜单"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中,券商保有规模合计为1.0548万亿元,占比17.13%;仅仅一个季度,券商的该项保有规模较第一季度增加了1798亿元,占比提升了1个百分点.银行保有规模合计为3.6583万亿元,占比59.4%;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保有规模合计为1.4286万亿元,占比23.2%;保险机构规模为167亿元.增速方面,券商增速最快,环比增长20.55%;独立基金销售机构环比增长17.19%;银行环比增长10.42%.
"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中,券商保有规模为1.1125万亿元,较第一季度增长了1475亿元,占比提升至15.04%;银行保有规模合计为4.1594万亿元,占比56.24%;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保有规模为2.1068万亿元,占比28.48%;保险机构规模为177亿元.增速方面,独立基金销售机构增速最快,环比增长19.7%;券商环比增长15.28%;银行环比增长10.46%.
从上述数据来看,目前,国内的公募基金代销市场逐渐呈现出银行,券商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三分天下的态势.对此,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和银行业务相比,券商的经纪业务部门有不少的营业部,其客户直接都是投资于证券市场的个人客户,客户的精准度比银行要更高.此外,从投资的角度,个人客户一旦有证券投资经验,对基金投资的接受度会非常高.对券商而言,基金代销也为服务个人客户提供了更多增量.所以近几年以来,不管是代销基金的数量还是产品的种类,都有非常大的提升,已经形成了和银行,独立基金销售机构三足鼎立的局面."
"当前股票型,混合型基金规模不断扩张,券商对证券市场具备成熟的认识和完善的研究体系,在相关产品的销售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如今券商的经纪业务更加多元化,凭借自身在渠道,服务,权益资产研究等方向的优势,给客户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资产配置方案,充分发挥了投顾业务优势,在竞争激烈的基金销售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粤开证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梦洁进一步向"证券日报"记者解释道.
随着大财富管理时代的来临,券商财富管理转型势如破竹,而代理销售金融产品是转型中的重要一环.从"证券日报"记者获取的证券公司2021年上半年度代理销售金融产品净收入排名方面来看,上半年,98家券商合计净收入100.5亿元,25家券商的净收入超1亿元.其中,行业龙头中信证券以12.32亿元的净收入夺魁,国泰君安,广发证券,中国银河,华泰证券,国信证券,中信建投,招商证券紧随其后,净收入均超4亿元.
天风证券非银团队表示:"上半年证券业代销金融产品业务收入增长118%,远高于其他业务增速,占经纪业务收入比重也由2020年上半年的8.1%提高至2021年上半年的14.8%,后续将继续发力."
而在第二季度基金代销百强榜单中,上述券商也均"榜上有名".中信证券,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中信建投4家头部券商的"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及"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均超500亿元,其中,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两项指标规模均超1000亿元.
但从上述两项指标的保有规模增速来看,中信证券较第一季度均出现下降,环比分别下降了8.78%,7.15%;广发证券环比分别增长了5.94%,6.86%;华泰证券环比分别增长了97.98%,89.56%;中信建投分别增长了42.89%,50%.同时,还有不少"黑马"涌现,中银证券两项指标分别环比大增497.37%,367.35%;华西证券分别环比大增108.45%,102.7%.
从证券公司方面来看,中信建投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财富管理大时代到来,包括证券行业在内的所有金融机构高举向'财富管理转型'的大旗,已是共识.在竞争白热化的氛围下,执行力成了决胜的关键.中信建投证券与优秀的头部资产管理机构建立深入合作,给投资者提供优质丰富的产品供给,几乎做到优质产品全覆盖;在服务端,中信建投证券正在打造训练有素的财富管理顾问队伍,帮助投资者梳理正确的长期投资观念,减少追涨杀跌."
尤其是今年以来,各大机构为了争夺更多的基金代销份额"激战正酣",基金代销价格战开打.一般来说,券商代销基金的申购费率基本无折扣,这也是不少投资者选择其他平台购买基金的原因.
"证券日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同一款基金在某券商平台购买的申购费率为1.5%(申购金额小于100万元时),而在某独立基金销售平台,该基金的申购费率打一折,为0.15%.也就是说,投资者申购10000元同款基金在券商的申购费将比独立基金销售平台多出约135元.
而近日,招商证券率先"反击",在其官网官宣,为更好地为投资者提供服务,招商证券计划开展公募基金费率优惠活动,自8月1日起,投资者通过招商证券网上系统委托申购(含定期定额申购)参与本次活动的基金,申购费率享有1折起优惠,不设折扣下限;按固定金额收取手续费的不打折. | 0.869913 | 164.3125 | 0.046947 | 0 | 266 | 624 | 1,738.2 | 4.03125 | 0.230506 | 0.066165 | 200,200,006,427 | 金融_经济 |
山东是经济大省,也是经济强省,在较长的时期里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水平,成为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步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山东实践习近平同志所提出的"三个走在前"的要求,具有良好的机遇,也充满着严峻的挑战.无疑,山东应当把握住机遇,应对好挑战,以科学的思路和卓越的努力实现辉煌的目标.为此,需要对机遇与挑战有更为精确和深刻的认识.基于地区发展而言,一般情况下,其所面对的机遇大体是相同的,平等的,往往也是抽象的,潜在的;但各地区所面临的挑战则是各有差别的,且是直接而具体的,这与各地区的治理能力相关,也与其资源基础与发展条件相关.相对于机遇而言,挑战是不可回避的,因而对地区发展的直接影响更大.从某种程度上说,化解挑战的过程也就是抓住机遇的过程,或者说,化解了挑战也就能够有效抓住机遇.山东要千方百计抓住机遇,更要倾心竭力化解挑战.
应当说,山东所面临的挑战是众多的,很难在此一一列出.简而言之,可以从现状与未来两个维度认识与描述这些挑战:从现状看,尽管这些年山东发展较快,全国省级位次排序没有发生改变,保持着第三位的水平,但总量上与前两名的差别在逐渐拉大.就2020年的情况看,地区生产值比排名第二位的江苏少约3万亿;而比排名第四位的浙江只多约9千亿.从未来看,面对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国家的要求,面对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使命,山东转型提升的难度明显大于一般地区,任务也重于一般地区.在这样的情势下,山东要实践"三个走在前"的要求,不仅要有更加缜密的谋划,更为扎实的举措,还应有踔厉奋发的精神,有人一我十,人十我百的付出.
归根结底,"三个走在前"是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而要达此要求,应当努力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就经济发展而言,其基础是产业,支撑是产业,甚至可以说,产业发展就等同于经济发展.所以,从发展的角度研究分析省情,廓清突出矛盾与问题,就必须把重点聚集到产业发展方面来.
第一,坚持先立后破,破中寓立.第二,坚持改造优先,变旧为新.第三,坚持合理分工,以优增强.第四,坚持一体联动,共建共享.第五,坚持量力而行,为所能为.第六,坚持独辟蹊径,出奇制胜.
路径决定发展快慢,甚至决定事业成效.山东要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和激烈持久的竞争中走在前面,必须优选道路,优化举措.
第一,细化实化战略指引.第二,强化功能平台作用.第三,一体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第四,大力促进区域合作联动.第五,积极发展大众经济.
促进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坚强有力的保障体系,而这方面的内容是丰富和厚实的,也是具体和可把握的.山东应当系统梳理,全面强化.特别重要的是,应当以强化领导干部作为重点,在充分激发各方面创新创造积极性,形成大胆作为的精神风貌和激励机制上下工夫.
第一,强化敢闯敢干的担当意识.第二,不断优化市场运行环境.第三,公正选用干部.第四,加强考核监督. | 0.886097 | 132.666667 | 0.003376 | 0 | 381 | 299 | 862.1 | 4.277344 | 0.132328 | 0 | 200,200,006,486 | 金融_经济 |
每年年初,中国证 券业协会会统一公布当年的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计划,包括每次考试的报名时间和考试时间(都是精确到天).报名时间通常比考试时间提前一个月左右.到每一次考试之前会再出公告,具体公告当次考试的具体安排.考试肯定安排在周六周日两天,每天是4场,但具体安排你考哪一场,这个也是无法提前预知和选择的,也是在打印准考证时才能知道.
考试的时候需要本人持准考证原件和身份证原件参加考试.
这个考试总共5门:证券基础知识,证券交易,证券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分析,证券发行与承销.其中"基础知识"的必考科目,后4科是选考科目.考过基础加任意一门选考科目可以获得证券从业资格.此外,考过相应的选考科目还可以继续获得其他的资格.比如考过"证券投资基金",就可以获得基金销售从业资格;考过"证券投资分析"后,在满足学历和工作经验的条件下,还可以申请成为注册证券分析师或者证券投资顾问.
每次考试的报考科目可以由考生自行选择,最少1科,最多5科.而且每次考试不同科目之间的成绩没有"株连"的关系.比如你这次考试,报了"基础知识"和"投资分析",前者过了后者没过,那么你"基础知识"这门课的成绩同样是有效的.下次你只要再考过一门选考科目就可以获得从业资格.而且不一定要再考"分析",下次考试你考"交易"也一样可以.
5科中"基础知识"必考.其他4科的侧重点不一样,现实中的价值也不一样.
4科中"证券交易"是被选择最多的科目,理由是比较简单,没有什么难理解的内容,不涉及到高等数学,都是记忆性内容,量也不算太大.但是交易这门课的含金量相对比较低.所以,如果只是想安安稳稳拿张从业资格证,那么交易是不错的选择.
"证券投资分析"一般被认为是4门课中最值钱的,考过分析是成为注册分析师或者注册投资顾问的门槛,含金量最高.但是分析也被认为是最难的一门,内容多,书的后半部分会出现不少的数学模型,如果没有一定的高等数学基础,看起来比较吃力的.如果想提高自己证书的含金量,那么最好选择分析.
"证券投资基金"的重要性和含金量低于"分析",但对于大多数证券从业人员来说也算是比较实用的一门.因为证券公司少不了基金的销售任务.此外,基金的内容有些是与分析相通的,也有些人选择先考考基金有个底之后再考分析.
"发行与承销"这门课书最厚,但没什么难理解的地方,只要不怕死记硬背那搞定这门课不难.不过这门课多少有点鸡肋的意思.因为发行与承销属于证券公司的投资银行业务,而想从事投行业务远不是考过这一门发行与承销就可以的.所以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发行与承销属于可考可不考的科目.
考过5科中的3科(必须包括"基础知识"),可以获得证券一级从业资格证;5科全过可以获得二级从业资格.不过券商对一级二级并没有明确的要求,一般是对具体科目,尤其是"证券投资分析"这门课有比较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所以不用去纠结一级证和二级证的问题,把关键科目"基金"和"分析"考过是王道.
培训班三大优势:
[M1]:掌握基础知识,教材编委授课,只讲考点,重点,难点,帮助考生循序渐进掌握知识点,全面夯实基础.
[M2]:掌握做题技巧,精选代表性习题,剖析解题思路,提炼解题技巧,熟悉考试题型,掌握命题规律,提高解析能力.
[M3]:掌握命题方向,梳理重要考点,预测命题方向;精讲试题,识别考试陷阱.
[1T]:考前押题密卷,百分百覆盖所有考点,命题预测团队由历年教材,考试大纲的编写者,命题题库编写组成员,考题组卷人员和历年阅卷组成员组成. | 0.874131 | 95.866667 | 0 | 0 | 192 | 318 | 1,106 | 4.105469 | 0.150209 | 0 | 200,200,006,609 | 金融_经济 |
[导语]国际贸易的买卖双方分处两国,相距遥远,在卖方交货和买方接货的过程中,涉及许多问题,为此,在国际贸易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贸易术语.
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主要有以下三种:
"华沙一牛津规则"是国际法协会专门为解释CIF合同而制定的.19世纪中叶,CIF贸易术语开始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广泛采用,然而对使用这一术语时买卖双方各自承担的具体义务,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和解释.对此,国际法协会于1928年在波兰首都华沙开会,制定了关于CIF合同的统一规则,称之为"1928年华沙规则",共包括22条.其后,将此规则修订为2l条,并更名为"1932年华沙一牛津规则",沿用至今.这一规则对于CIF的性质,买卖双方所承担的风险,责任和费用的划分以及所有权转移的方式等问题都作了比较详细的解释.
"美国对外贸易定义"是由美国几个商业团体制定的.它最早于1919年在纽约制定,原称为"美国出口报价及其缩写条例",后来于1941年在美国第27届全国对外贸易会议上对该条例作了修订,命名为"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
"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主要在北美国家采用.由于它对贸易术语的解释与"通则"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在同北美国家进行交易时应加以注意.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ternational Rule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e Terms).这是由国际商会制定并进行过多次修订.在进入2l世纪之际,国际商会广泛征求世界各国从事国际贸易的各方面人士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对实行60多年的"通则"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总结.为使贸易术语更进一步适应世界上无关税区的发展,交易中使用电子信息的增多以及运输方式的变化,国际商会再次对"通则"进行修订,并于1999年7月公布"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简称"INCOTERMS 2000"(以下简称"2000年通则")."2000年通则"于2000年1月1日起生效.
"2000年通则"的公布和实施,使"通则"更适应当代国际贸易的实践,这不仅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贸易法律的完善,而且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标志着国际贸易惯例的最新发展.
2010年9月国际商会已经完成了"2010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下简称"2010 年通则"),已于 2011 年 1 月 1 日发布生效.与"2000年通则"相比,"2010 年通则"更准确地标明了各方承担货物运输风险和费用的责任条款.
保运通提醒:在国际贸易的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贸易术语.在一笔出口或进口贸易中,通过使用贸易术语,即明确买卖双方在手续,费用和风险方面的责任划分,以促进交易的达成. | 0.877425 | 126 | 0.046222 | 0 | 305 | 300 | 1,178.3 | 4.152344 | 0.214286 | 0.011561 | 200,200,006,637 | 金融_经济 |
2011年以来,澳元和新西兰元兑美元均下跌.两者中,新西兰元的表现相对好一些.2011年初以来,澳元兑美元下跌了31%,新西兰元兑美元下跌了约15%(图1).实际上,澳元兑新西兰元在9年前达到顶峰,最高时1澳元能值1.37新西兰元.今年早些时候,澳元/新西兰元首次接近1,随后反弹至1.05左右(图2).
新西兰元在过去十年比澳元表现出色,似乎可以归结为三个因素: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因地理位置相近而被归类在一起,人们很容易忽视两国的经济差异.澳大利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采矿业,而新西兰的出口主要是乳制品和木材.
2019年,仅型煤出口占澳大利亚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1%,铁矿石出口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黄金出口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而包括铝和铜在内的其他矿产出口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7%.2018年,澳大利亚的天然气出口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3%,是数据完全透明的最近一年.
对新西兰来说,浓缩牛奶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奶酪,黄油,乳清和其他乳制品的出口额贡献了另外2.2%的国内生产总值.新西兰的另一个主要出口商品是木材,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
新西兰虽然出口铝等少量金属,但这些出口加起来不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同样,澳大利亚也出口一些牲畜和农产品,如牛肉和小麦,但这些产品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很小一部分.新西兰主要是农产品出口国,而澳大利亚则主要依赖于各种矿产.澳元和新西兰元的走势都跟随交易所交易产品的商品指数,显示商品对两国经济的重要性(图3和图4).
过去十年,乳制品价格一直在波动,但总体趋势性变化并不明显(图5和图6).相比之下,煤炭和铁矿石等澳大利亚主要商品的出口价格普遍下跌(图7和图8).
新西兰是全球第三大乳制品生产国,仅次于美国和欧盟.不同的是,美国有3.3亿人口,欧洲有4亿多,这些地区的大部分产品都供国内消费.相比之下,新西兰只有500万人口,大部分产品都能出口.
新西兰的乳制品生产商正与美国和欧盟争夺全球乳品市场份额.如果欧元贬值,欧洲生产商将更具竞争力.澳大利亚的出口商品结构大不相同(图9),新西兰元跟踪欧元的密切程度比澳元更高,也是意料之内(图9).
澳大利亚以美酒和袋鼠等闻名于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该国又增添了一项名声,成为有史以来所有发达国家中经济持续扩张时间最长的国家.从1991年底到2020年初,澳大利亚的经济扩张持续了28年,如果没有新冠疫情,经济可能会继续扩张下去.
新西兰经济在这段时期表现良好,但在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以及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新西兰经济波动有所加大.不过,尽管澳大利亚保持着增长最长的纪录,但2014年到2019年底,新西兰经济几乎每个季度的同比表现都优于澳大利亚(图10).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期的新西兰元表现好于澳元.
新西兰的债务水平也略低于澳大利亚.两国公共部门的债务都很低,尤其是新西兰.2019年四季度末,澳大利亚政府债务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7.1%,新西兰仅为28.5%.
两国的私营部门债务都很高,尤其是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家庭负债为是全球最多的国家之一,负债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9.5%,而新西兰的家庭负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4.4%.新西兰的公司债务比澳大利亚更高,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0.7%,而澳大利亚为71.7%.但总体而言,新西兰公共和私营部门债务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3.6%,比澳大利亚少25%(图11和图12).与加拿大,中国,欧洲和美国相比,这两国的债务水平相对较低,也远低于日本.美国2019年四季度末的债务量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50-280%,日本的债务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0%.因此,这两国都有足够能力以财政赤字来对冲新冠疫情的影响.
图10:2019年四季度,澳大利亚非金融部门债务总额占GDP的229%
图11:2019年四季度,新西兰非金融部门债务总额占GDP的204%
在其他多个方面,这两大经济体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两国几十年来一直保持低通胀,最近两国央行首次将利率降至接近零的水平(图13和图14).同样,两国目前似乎都控制住了新冠疫情,重启了经济.
两国出口市场仍然面临挑战,但出口市场疲软对新西兰的影响可能较小,因为市场的食品需求可能会持续增长,目前对木材的需求也在飙升.澳大利亚煤炭,铁矿石,天然气,铜和铝的出口可能更容易受到全球经济持续疲软增长的影响.尽管如此,澳大利亚至少暂时从铁矿石和铜等某些产品的价格上涨中获益,因为澳大利亚的矿山仍在开放,而有竞争关系的南美和非洲的许多采矿厂因新冠疫情减产了.
本资料中所含信息由芝商所仅为一般介绍性用途而编制,并非旨在提供建议,亦不应解释为建议.虽然芝商所已尽最大努力确保本资料中的信息在截至资料发布之时的准确性,但对于任何错误或遗漏概不承担责任,亦不会对本资料进行更新.另外,本资料中的所有示例和信息仅作说明之用,不应视为投资建议或实际市场经验的成果. | 0.892405 | 114.111111 | 0.018582 | 0 | 296 | 637 | 1,642.4 | 4.207031 | 0.194742 | 0 | 200,200,006,638 | 金融_经济 |
欧盟(EU)11国于1999年初采用欧元,今年初爱沙尼亚成为采用欧元的第17个国家.但是,2008年发生雷曼危机以后,欧元始终暴涨暴跌不断.
对于加入欧元区的条件,欧盟通过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了经济收敛条件(通胀率向低水平收敛,长期利率向低水平收敛,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比的上限等).目前,围绕这些经济收敛条件,尤其是由于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余额的激增,几个国家陷入了财政危机,欧元本身也危在旦夕.
另一方面,欧盟还没确定脱离欧元的规则.欠缺脱离规则虽然对面临危机的国家有利,而且可以维持欧元区各国之间的向心力,但是却成为使欧元本身陷于混乱的主要因素.
当希腊发生财政危机时,巨额财政赤字与GDP比仅次于希腊的其他南欧各国(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及爱尔兰等国家面临波及危险,引起忧虑.
为此,欧元区各国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2010年5月决定对希腊实施金融援助时,与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同时,作为财政危机波及时采取的临时措施,成立了欧洲稳定机制(ESM).
尽管采取了这些对策,但是希腊财政危机还是波及到了爱尔兰和葡萄牙,忧虑变成了现实.之后时隔一年,希腊财政危机再次爆发,2011年7月决定对希腊实施第二次金融援助.
继第一次向希腊实施金融援助(欧元区各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计1100亿欧元)后,第二次金融援助也决定追加援助基本相同金额的1090亿欧元.第一次金融援助时,民间金融机关等民间部门没有参与,在第二次金融援助中,对于仅靠政府金融援助不能满足的部分,通过民间金融机关自发地削减债务等方法负担.削减民间部门的债务是国际金融协会提出的建议,以德国银行,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英国HSBC,荷兰ING等欧洲银行为中心,包括加拿大,韩国,科威特的银行在内,有39个世界金融机构参与进来(截至8月9日),从2011年中期到2020年中期,负担总额预计达到净债务1060亿欧元(总债务达1350亿欧元)规模.
通过民间部门的参与,从2011年到2020年迎来期满的希腊国债(相当于1350亿欧元)将实施债务清理.主要做法是,通过把现行的7.5年定期的国债换成15年定期国债和30年定期国债,来延长偿还期限,并在交换国债时削减20%(削减债务本金).同时,还以欧元区各国以61.43%的价格进行收购的方式削减债务.
这种以延长偿还期限和削减本金的组合来清理债务的方式,虽然存在问题,但却是解决希腊国家财政债务过剩的近路.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实施金融援助条件的希腊财政健全化,必须扎实推进.这是因为,如不这样,就有可能助长希腊政府和国民的道德滑坡.
而且,在清理希腊国债过程中,交换国债时的20%的本金削减率和欧元区各国政府的61.43%的国债收购率,是不是适当的削减率,对此还需要验证.这是因为,如果这些削减率对希腊重建财政还不够充分,那么即使金融机关不惜主动施行资产负债表亏损来接济债务,也有可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希腊的财政重建.
从根本上来说,在成立EFSF之前,欧元区并不存在通过清理债务消除债务过剩的近路,这本身就是导致欧元价值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扩充EFSF是必要的.
另一方面,像德国这样财政健全的各国纳税人,对于使用自己的税金援助没有财政规则的危机国家持慎重态度.因此,预定截至2011年底扩充EFSF所需要的欧元区各国的批准是否能顺利通过,也令人担忧.
再加上截至2012年底或2013年初,如果各国议会不批准ESM,那么原定于2013年7月从EFSF向ESM过渡的计划也将推迟.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欧元区各国的政策措施及对欧元本身的信任将可能丧失.这就是欧盟内部需要金融援助协调体制的原因.
由于对财政危机的担忧,不仅PIIGS(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而且最近在法国,国债的长期利率也开始上涨.另一方面,在一部分欧元区,通胀率也在上升,欧洲中央银行(ECB)如何进行金融决策,正面临着两难境地.
图:欧盟主要国家的长期利率(10年期国债利率)
由于财政危机导致了利率急剧上升,ECB开始对政府债务信用危机带来利率显著上升的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实施购买国债的政策.8月8日 - 12日,从欧元国家新买进了220亿欧元的国债,创一星期购买规模新高.EFSF也正在探讨收购国债.
实施金融政策需要兼顾一部分国家的通胀忧虑和其他各国的政府债务信用危机,在这种情况下,ECB有必要在收购希腊等政府债务信用危机升高的国债(下调利率)的同时,抛售德国等通胀忧虑增加的国家的国债(上调利率),通过这种国债互换操作,适当引导各国的利率.
笔者与千叶经济大学的冈野卫士副教授使用导入政府债务信用危机的动态学概率一般均衡模型,进行了合作研究.结果证明,以货币同盟内部的两个国家的利率同时向同一方向引导为前提,如果货币政策的目标只锁定为通货膨胀,或者只设定为降低政府债务信用危机,在实施中就会牺牲其他目标.与其如此,不如像上述那样,通过国债互换操作,根据各国情况引导利率.
要想结束欧元危机,财政危机国家确立财政规则,通过增税和削减政府支出来重建财政是前提.另一方面,没有脱离欧元规则本身就是丧失了财政规则,从而引起了道德滑坡.
陷入财政危机的国家一旦脱离欧元,返回本国货币,就会出现本国货币贬值,欧元升值,导致该国以欧元结算的国债负担急剧增加.因此,危机国家脱离欧元或许会导致该国的财政状况受到致命打击.
然而,如果政府和国民都能够认识到很可能被迫脱离欧元的事态,那么脱离欧元的规则存在本身就将作为抑制道德滑坡的机制发挥作用.对于没有财政规则的国家来说,反而可以期待认真推进财政重建,以免被迫脱离欧元.虽然这种作法有利有弊,但是会有助于欧元的稳定.
如上所述,应在确保财政规则抑制道德滑坡的同时,通过民间部门参与债务清理和EFSF收购国债,ECB进行国债互换操作,恢复本文开头提及的加入欧元区所需的经济收敛条件.否则欧元危机的结束就会遥遥无期. | 0.907175 | 112.136364 | 0.002441 | 0 | 304 | 676 | 1,444.1 | 4.242188 | 0.146332 | 0 | 200,200,006,702 | 金融_经济 |
新增长战略能否像货币政策一样制定出大胆的政策?这是市场对本次增长战略寄予的期望.然而,尽管安倍晋三首相在公布增长战略前亲自上阵宣传重点项目,打出的"日本复兴战略"的口号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市场的评价欠佳.为什么"日本复兴战略"虽然受到空前的关注,但期望却落空了呢?本文以促进投资政策为中心,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此次增长战略的重要特点是,不把增长战略作为独立的经济政策,而是把它定位于组成"安倍经济学"经济政策的三大支柱之一.众所周知,定位于安倍经济学的第一支箭和第二支箭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和机动性财政政策,是从总需求方搞活经济的政策,而增长战略是强化经济供给方的政策.
把需求和供给两者合为一体推进政策的做法,意味着先启动的总需求方的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承担着顺利推进总供给方政策的任务.这种把政策从总需求方过渡给总供给方的工作,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重要需求项目之一,并有助于强化国际竞争力的民间设备投资.
正是由于政策当局描绘了通过大胆的宽松货币政策,来实现日元贬值,股价上涨,实际利率下降,以此来增加设备投资的蓝图,才把搞活设备投资定位于此次增长战略三大支柱之一的"日本产业复兴计划"的首位,该蓝图本身并没有错误.实际上,大胆的宽松货币政策暂时成功地使汇率和股价恢复到了雷曼危机前的水平,完善了增加设备投资的环境.
然而其后的外汇市场和股市的混乱状况,却显示出这种从需求方刺激设备投资的政策的局限性.增长战略提出了3年期间把民间设备投资总额增加到70万亿日元的目标,但笔者认为,实际上,围绕增长战略出现的混乱之一就源于这个数值目标.
2012年度的名义民间设备投资额为63万亿日元,如果通过大胆的货币政策,使2%的物价上涨率持续3年,明年消费税上涨3%,那么,即使不追加任何政策,设备投资额也可以达到69万亿日元.但是这种设备投资增加只是物价上涨和消费税增加,实际上生产能力并没有增强,因此设备投资并没有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
需求方的政策不能对加强供给方做出贡献,这种政策间的不协调不只限于计算上的问题.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关于通过搞活投资积累哪些资产,并提高竞争力的问题,思路还停留在"失去的20年"以前.许多人从"投资"一词可能会联想到建筑物和机械这些有形资产,但是在IT(信息技术)革命以后,只向这种有形资产投资并无法实现提高生产率,甚至经济增长的认识已经基本形成.
例如,不久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的题为"新增长源"的计划报告,介绍了包括软件,研究开发(R&D),市场营销,人才培训等在内的"知识资产"对提高生产率的贡献度比有形资产更大.在美国,进入2000年代以后,对知识资产的投资超过了有形资产投资.
在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的研究计划公布了根据OECD报告统计的各产业的知识资产投资(经济产业研究所定义为无形资产).该统计显示,2000年代的平均投资额大约为40万亿日元,是有形资产投资的60%左右.
经济产业研究所使用这个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知识资产投资对提高IT相关产业的生产率有很大贡献,而且其价值还反映在股价中.所谓IT相关产业,不仅包括生产IT设备的产业,还包括信息通讯产业,零售业,金融业等大量使用IT设备的产业.而且这些IT相关产业在"失去的20年"期间也实现了平均超过2%的增长.
基于这种认识,政府设定的实际增长2%的目标,可以通过支援IT相关产业增长,在其他产业推进网络化和IT化来实现.按照这个增长计划,知识资产投资的积累比有形资产投资更有效.
实际上,增长战略中列举的许多项目(强化人才,推进创新,扶持新企业,医疗设施的网络化)都需要知识资产的积累,但该战略对"投资"的认识比较薄弱,在这里也发生了旧瓶装新酒的错误,试图以基于旧思维的具体政策实现新产业结构.而且备受关注的就业改革,也试图在原有的劳动市场观念下构建新的就业制度.这可以说是旧瓶装新酒的另一个代表性事例.
增长战略应提出与日本经济方向一致,并基于大胆解放思想的政策,其中不仅包括有形资产,还包括知识资产在内的更全面的搞活投资政策.
现行国民经济计算的民间设备投资中包括软件投资等一部分知识资产投资,所以有形资产和知识资产的总投资额大约为近100万亿日元.如果从2014年起,包括2%物价上升率目标在内,可以连续7年保持6%的增长,到2020年时经济整体的总投资额将达到近150万亿日元.即使达不到美国那样知识资产投资超过有形资产投资,但是否可以考虑把知识资产投资提高到与有形资产平分150万亿日元的目标.
由于知识资产投资比有形资产更依存于企业的内部收益,因此要搞活知识资产投资就需要减少法人税.不过在当前,应扎实地实施"日本复兴战略"中记述的各种政策,并在知识资产中最重要的人才培养方面,以国际部门和研究部门的劳务费为对象,采取与有形资产投资减税相同的对策.
从更长期的角度来看,应像OECD报告提出的建议那样,在企业财务方面,努力推进知识资产的公开制度.在税制上对扶持新企业政策和知识资产给予优惠时,也需要这种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可以称为宏观经济业绩报告的国民经济计算,近年来也正在逐渐向纳入知识资产转变,这是试图正确评价对经济整体业绩做出贡献的知识资产.因此,在企业层面也应推进对知识资产的评价.
政府似乎准备在今年秋季以税制改革为中心再度讨论搞活设备投资的对策,笔者期待这一次能制定出新瓶装新酒的战略. | 0.914273 | 131.058824 | 0 | 0 | 186 | 454 | 1,034.2 | 4.289063 | 0.119838 | 0 | 200,200,006,771 | 金融_经济 |
决定企业盛衰的因素,全在这四个字里,你越早知道越好!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1984年设立财团法人稻盛财团,其总结归纳出的经营管理手法被称为"阿米巴式经营法".在2010年,日本航空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他以78岁高龄出任董事长重整日航,11年,日航经营利润高达2049亿日元,并于12年重新上市.
说到这,我们些许会疑惑,是什么成就了日航的复兴?决定企业盛衰的因素是什么?靠"利他之心"能够经营好企业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或许能从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的一席话中寻找答案.
关于企业经营,稻盛和夫曾言道:"一般认为,决定企业盛衰的是眼睛看得见的,有形的要素.比如资金能力,技术能力以及经营者制定的企业战略等等.但是我认为,这些因素固然重要,然而比这些更重要的是眼睛看不见的,无形的因素,就是员工的意识."
在企业经营中,每位员工对公司抱有自信心与归属感,并愿为公司发展竭尽全力.还是员工到处怨声载道,内心被愤懑不平挤满.在这两种情况下,企业经营状况便会截然不同.
此时,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稻盛和夫,为了重建日本经济,保住留任日航员工的工作岗位,任职日航会长的他,不把一分钱报酬,以全身心的姿态投入到日航重建中去,而这一举措重燃员工工作激情,同时也在员工心中注入一剂强心剂.
就这样,"既然是我们自己的公司,无论如何必须由我们自己的双手来重建"的呼声在公司内部日益高涨,员工的心态和意识变了,而基于此意识形态下的组织风气也发生了变化,日航的业绩也因此戏剧性地向上攀升.
如果把一个人的一生比喻为在大海中航行,而为了度过一个完美的人生,仅仅凭借一己之力很难到达遥远的彼岸.而如果用"利他之心"扬起风帆,饱受他力之风的恩惠,方能在茫茫大海中破浪疾驰,扬帆起航.在日航重建之际,稻盛和夫所秉持的"为社会为世人"的利他之心成为日航奇迹般重生的原始力量.
关于"利他主义",也经常有人抛出这样的问题:"靠利他之心真的能够经营好企业吗?企业经营的基本出发点难道不是利己吗"
其实,我们常说的"利他",并不是通过损害自身的利益而使对方获利,而要拥有一颗同理心,就是说,不是"只要自己好就行",而是对于他人,我们要投入友善,体谅,慈爱的"利他之心",自身获利的同时,也让对方获益,而这才是真正的经商,才是健康的商业社会的基本原理.而在 京瓷和KDDI的发展过程中,以及在日航的重建中,稻盛和夫的"利他之心"对此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古人云:"余事皆下品,唯有利众高."也正如稻盛和夫先生说,以"利他之心"经营企业,是超越行业,超越国界的"真理";马云则认为,"利他"是阿里未来的核心;作为娃哈哈的"大家长",宗庆后认为,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在此,愿你长存"利他之心",成就百年企业基业长青. | 0.869528 | 105.909091 | 0 | 0 | 175 | 302 | 662.3 | 4.148438 | 0.159657 | 0 | 200,200,006,893 | 金融_经济 |
政府和日本银行正团结一致为摆脱通货紧缩而努力.日本银行在今年1月提出了使物价上涨2%的目标,4月宣布将通过非寻常的货币量化宽松在2年内实现这一物价目标.人们的物价预期正在出现变化,企业也出现了提高面粉,蛋黄酱等商品出厂价格的动向.以往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基本上是负值,但6月份转变为正值,上升了0.4%.
不过,很多人认为,最近的动向是由于电费和汽油等涨价而引起的,目前还没有形成广泛的商品价格上涨.实际上,以超市商品销售为对象的"东京大学物价研究课题组"制作的逐日物价指数,7月26日与前一年比下降了0.9%,虽然下降幅度逐渐缩小,但缩小速度非常缓慢.制造商提高出厂价格显示出涨价还没有到达末端价格.有人指出,在这种情况下,2年内物价上涨2%的目标很难实现.
以美联储(FRB)主席伯南克为中心,研究者们积累了对大恐慌时期美国通货紧缩的研究成果.美国成功地摆脱了大恐慌时期的通货紧缩,关键在于罗斯福总统改变了政策,告别了以前的金本位制,均衡财政和弱势政府的政策,在果断地放弃了金本位制和允许美元贬值的同时,采取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其结果,消除了人们对紧缩的预期,形成了通胀预期.
这个政策重要的特点不是个别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而是改变形成政策的规则,即转变政策体制.而且,不是逐步转变,而是突然进行的.安倍晋三政权实施的政策是把政策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改变,以及争取短期内改变,这种做法近似于美国大恐慌时期的政策体制.
然而日本的通货紧缩与美国的大恐慌存在下述2点差异,因此很难摆脱通货紧缩.第一,从通货紧缩的速度来看,日本的CPI同比下降幅度最大时也只有2%,平均还不到1%.与此相比,美国的CPI从1931年到1933年年率下降了8%,通货紧缩非常严重.第二,日本的通货紧缩是长期的.从90年代中期以后,物价下跌持续了15年以上,通缩预期已经在人们的意识里生根.而美国的通货紧缩在大约2年后结束,其后迅速转向通货膨胀.
那么这种差异是从何而来的呢?其背后是企业设定价格行为的差异.在大恐慌的美国,企业根据需求和供给迅速改变价格.与此相比,近年来在日本,即使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企业也不立即改变价格的倾向有所加强.
价格刚性的加强可以从横轴为失业率,纵轴为物价上涨率的"菲利普曲线"的变化中得到确认.下图是日本80年代以后的菲利普曲线.在80年代,每当失业率下降时,物价上涨率就升高,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关系.但90年代的菲利普曲线的倾斜度比以前缩小,2000年以后进一步缩小(菲利普曲线的平坦化).也就是说,受需求变化的影响,失业率上下波动,但物价上涨率基本上没有变化.
那么菲利普曲线的平坦化对摆脱通货紧缩具有什么意义呢?需求增加带来了失业率下降,物价却不怎么上涨,如果处于通货膨胀时期,是值得欢迎的.但是像现在日本这样的通货紧缩时期,就会给克服通货紧缩带来困难,人们对物价将来也会继续下降的预测会抑制增长力.
在"菲利普曲线的倾斜度今后依然不变"的前提下,要想把物价上涨率提高2%,需要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供求逆差呢?笔者试算的结果,需要创造出50万亿日元的需求.如果要在2年内实现,就等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年增长6.3%,即使把实现物价目标的期限延长至3年,也需要高达4.5%的实际年增长率.
这些数字无论谁看都不可能实现.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试算是以"菲利普曲线的倾斜度今后依然不变"为前提的.我们应从这个试算结果懂得,要想实现物价上涨2%,就必须想方设法改变这个前提.也就是说,摆脱通货紧缩取决于能否加大菲利普曲线的倾斜度.
安倍政权上台后,菲利普曲线的倾斜度是否发生了变化?下图显示了2012年1月-2013年6月的每月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这期间的倾斜度与以前相比基本上没有变化.
菲利普曲线平坦化的主要原因是与同行业其他公司的竞争.制造商和流通企业担心一旦提高价格,顾客就会流向竞争对手企业.因此,即使需求或成本稍有增加,也没有勇气下决心提高价格.其结果就会发生"协调失败",即使宏观上需求或成本增加,价格也不发生变化.安倍政权上台后,虽然出现了企业积极设定价格的情况,但是在宏观上,可以认为,还没有到达使菲利普曲线的倾斜度发生变化的程度.
今后,要想向物价上涨2%的目标迈进,第一需要使企业设定价格的行为发生变化.即使需求增加,企业也对提高价格犹豫不决,是因为预期"迄今物价一直下降,今后也将继续下降".如果能够把这种预期转变为预期"今后是物价上涨的时代",就可以带来"竞争对手企业也肯定会提价"的强势思维.
为此,政府和日本银行需要进一步明确宣布已进入了物价上涨的时代.此外,不久前通过了消费税特别措施法,这个法律的目的是,促进企业把提高消费税率带来的成本增加向价格转嫁.不仅限于消费税,应按照同样思路,改善环境,使企业能够把成本或需求的变化部分适当地反映到价格中.
第二,日本银行应检查物价是否切实向上涨2%进展,并公布结果.最近,评估美国和英国的量化宽松效果的研究发现,虽然量化宽松对股价等资产价格有效,但没有波及到物价.日本的量化宽松是否具有提高物价的效果,目前仍然是未知数.正因如此,必须认真地检查政策效果.
此外,从短期结果左右成败的观点来看,如果判断2%的目标难以实现时,就应采取追加措施,如立即宣布后续政策,加强前瞻引导(forward guidance),扩大购买资产的范围等. | 0.900271 | 138.5 | 0.00725 | 0 | 201 | 472 | 996.2 | 4.316406 | 0.144856 | 0 | 200,200,007,006 | 金融_经济 |
5月份以来,全国疫情整体呈现下降态势,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经济运行逐步企稳,主要经济指标出现边际积极变化.抓住时间窗口,稳经济政策就要应出尽出.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支持民间投资和推进一举多得项目的措施,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加大政策支持,用市场办法,改革举措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投资对经济增长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重大工程项目快速落地,密集开工,几乎都是涉及到重点领域,民生改善,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有效投资.在投资中,民间投资占有较大的比重.数据显示,自2012年有民间投资统计口径以来,全国民间投资占整体投资比重始终保持在55%以上.今年1-5月,民间投资增长4.1%,占整体投资的比重为56.9%.
都说我国经济韧性强,民间投资是重要的参照点.这么多年来,我们坚持走市场化,法治化的道路,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集聚了众多民间资本,形成了广泛社会共识.也正是因为人们对未来有明确和稳定的预期,政府投资才能撬动民间资本,更好地发挥"乘数效应".从这个角度来说,促进民间投资,钱并不是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事情要一件一件办.机器长时间停滞后重启,都需要一段时间预热,何况是人呢?疫情平稳可控后,增强企业投资能力是个"慢功夫".应当看到,之前的政策取向主要聚焦的是"稳定信心".从中央到地方,有利于广大市场主体的政策应出尽出.随着"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与地方经济稳定内在需求的有效衔接,企业的投资秩序正逐渐恢复正常.
"敢投钱了"挺不错,"花在哪里"也要有讲究,这就体现"有为政府"的作用了.会议提出,"要在'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和国家明确的重点建设领域,选择一批示范项目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项目"钱景"清晰,收益有保障,这样的投资机会怎会不吸引人?此外,不论是"提高民间投资手续办理效率",还是"鼓励金融机构采用续贷,展期等支持民间投资",都是在为企业"大胆往前走"创造投资机会,提供政策保障.
民间投资最终还是要回归市场属性,这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也就是说,当民间投资能力有了恢复性增长之后,具有阶段性特征的扶持政策要考虑有序退出.当然,促进民间投资高质量发展,仍需要持续优化民间投资环境――破除制约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环境;落实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为各类所有制企业营造公平,透明,法治的发展环境.
民间投资是经济活力的"晴雨表".对于民间投资的成长,不妨再多一些支持,再多一点关爱.(中国经济网) | 0.869888 | 153.714286 | 0 | 0 | 193 | 232 | 1,140.4 | 4.160156 | 0.155204 | 0 | 200,200,007,025 | 金融_经济 |
[导语]据WTO统计,1995~2010年,美国共启动558起贸易救济调查,占全球贸易救济调查总数的12.9%,在全球启动贸易救济调查的55个成员中仅次于印度居第二位.其中,反倾销443起;反补贴105起;保障措施10起.同期,美国共遭遇了224起反倾销调查和12起反补贴调查.
一,美国启动的反倾销调查居全球第二位,约占全球反倾销调查总数的11.5%,而遭遇的反倾销调查数仅占5.8%
1995~2010年,美国共启动443起反倾销调查,占全球反倾销调查总数的11.5%,在45个启动反倾销调查的WTO成员中仅次于印度(637起)列居第二位;而同期美国遭遇的反倾销调查数为224起,占比5.8%,约是其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比重的一半,在102个遭遇反倾销调查的国家(地区)中列中国(804起),韩国(273起)之后居第三位.
1995~2010年,美国启动了443起反倾销调查,采取反倾销措施的301起,占美国全球反倾销立案总数的67.9%.其中,2001年之前,美国全球反倾销立案呈现上升态势,并于2001年达到美国反倾销立案最高年份,为77起.但2001年之后,美国反倾销立案则呈现一路下跌的态势.2010年,美国全球反倾销立案为3起,创历史最低.
从美国年度反倾销新立案数占同年全球反倾销立案总数的比重来看,2001年之前,该比重呈现上升趋势,并于2001年达到顶峰,为20.8%;2001年之后,虽有个别年份的比重有所回升,如2003年(15.8%),2007年(17.0%),但总体呈现下滑态势.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反倾销立案数的下降并不意味着美国减少了对进口产品的限制.从近年来美国与各国的贸易摩擦来看,美国使用技术性贸易措施,知识产权的频率明显上升.以美国337调查为例,2000~2010年的11年间,美国共发起337调查328起,年均约30起;而1972~1999年的28年间,美国共发起337调查428起,年均约15起.
被诉方集中,中国是重点.1995~2010年,美国启动的443起反倾销调查共涉及54个国家(地区).其中,涉及中国的案件数102起,占美国反倾销立案总数的23.0%,位居首位,约是位居第二位的日本的3.1倍;其次是日本,为33起,占比7.4%;位居第三位的是韩国,为29起,占比6.5%;位居第四位的印度和中国台湾,均为22起,占比各为5.0%;位居第五位的是印度尼西亚和墨西哥,均为18起,占比各为4.1%.涉及上述7个被诉方的反倾销案件数之和占美国反倾销立案总数的55.1%.
涉案行业集中,贱金属和化工产品是调查重点.1995~2010年,美国发起的443起反倾销调查共涉及海关编码税则中的14类.其中,涉及贱金属及其制品(第15类)的案件数位居首位,为233起,占美国反倾销立案总数的52.6%;其次是化工产品(第6类),为63起,占比14.2%;位居第三位的是橡胶,塑料及其制品(第7类),为37起,占比8.4%.涉及上述三个类别的案件数之和占美国反倾销立案总数的75.2%.
1995~2010年,美国共遭遇了224起反倾销调查,采取最终反倾销措施的129起,占美国遭遇的反倾销调查总数的57.6%.美国遭遇的反倾销调查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5~2003年,美国共遭遇139起反倾销调查,年均约15起.在这一阶段,美国遭遇的反倾销调查未出现较大起伏.其中,1996年和2003年是美国遭遇反倾销调查史上单年案件数最多的年份,均为21起.第二阶段是2004~2007年,美国共遭遇了44起反倾销调查,年均11起.在该阶段,美国遭遇的反倾销调查呈现下降态势.第三阶段是2008~2010年,美国遭遇的反倾销调查数在该阶段有所回升,占当年全球反倾销立案总数的比重亦呈现上升态势.其中,2010年,美国共遭遇19起反倾销调查,是2004年以来最高的;占当年全球反倾销立案总数的11.2%,是1995年以来最高的.
印度,巴西和中国是对美国反倾销调查的主要申诉方.1995~2010年,共有25个WTO成员对美国发起了224起反倾销调查.其中,印度对美国发起的调查数居首位,为33起,占美国遭遇的反倾销调查总数的14.7%;其次是巴西和中国,均为32起,占比各为14.3%;位居第三位的是墨西哥,为25起,占比11.2%.上述4个国家对美国启动的反倾销调查数之和占美国遭遇的反倾销调查总数的54.5%.
涉案行业集中,化工产品以及橡胶,塑料制品是被调查重点.1995~2010年,美国遭遇的224起反倾销调查共涉及海关编码税则中的16类.其中,涉及化工产品(第6类)的案件数位居首位,为90起,占比40.2%;其次是橡胶,塑料及其制品(第7类),为47起,占比21.0%;位居第三位的是贱金属及其制品(第15类),纸,纸板及其制品(第10类),均为15起,占比各为6.7%.涉及上述4个类别的反倾销案件数之和占美国遭遇的反倾销调查总数的比重为74.6%.
二,美国是全球反补贴调查的最大发起者,其发起的反补贴调查数约占全球的41.3%,但遭遇的反补贴调查数仅占4.7%
1995~2010年,美国共启动105起反补贴调查,占全球反补贴调查总数的41.3%,在20个启动反补贴调查的WTO成员中列居首位;而美国同期遭遇的反补贴调查数为12起,占比4.7%,在43个遭遇反补贴调查的国家(地区)中与欧盟,印度尼西亚并列第五位.美国发起的反补贴调查数是其所遭遇的反补贴调查数的8.8倍.
1995~2010年,美国启动了105起反补贴调查,采取最终反补贴措施的70起,占美国反补贴调查总数的66.7%.其中,1998~2001年,美国启动反补贴调查较频繁,共启动48起反补贴调查,年均12起,2001年是美国反补贴调查年度立案数最多的年份(18起).但2002年之后,美国全球反补贴立案呈现下降态势,直至2007年,美国全球反补贴又掀起新的高潮,并于2009年达14起.
被诉方集中,中国居首位.1995~2010年,美国共对25个国家(地区)启动了105起反补贴调查.其中,涉及中国的案件数居首位,为26起,占美国反补贴调查总数的24.8%,是位居第二位的印度的2倍;其次是印度,为13起,占比12.4%;位居第三位的是加拿大和韩国,均为8起,占比各为7.6%;印度尼西亚位居第四,为7起,占比6.7%;意大利位居第五,为6起,占比5.7%.美国对上述6个国家的反补贴调查占美国反补贴调查总数的64.8%.
涉案行业集中,贱金属及其制品是调查重点.1995~2010年,美国启动的105起反补贴调查共涉及海关编码税则中的12类.其中,涉及贱金属及其制品(第15类)的案件数居首位,为54起,占美国反补贴立案总数的51.4%,是位居第二位的化工产品的5.4倍;其次是化工产品(第6类),为10起,占比9.5%;位居第三位的是纸,纸板及其制品(第10类),为8起,占比7.6%.涉及上述三个类别的案件数之和占美国反补贴立案总数的68.6%.
1995~2010年,美国共遭遇12起反补贴调查,采取最终反补贴措施的5起,占美国遭遇的反补贴调查总数的41.7%.其中,1995年至2007年的13年里,仅有5年美国遭遇了反补贴调查,而且年度案件数均较少;2007年之后,美国遭遇的反补贴调查有所增加,并于2009年创历年最高,为4起.
全球仅6个国家对美国启动过反补贴调查,加拿大和中国是主要发起者.美国遭遇的12起反补贴调查由6个国家启动.其中,加拿大和中国对美国启动反补贴调查数居首位,均为3起;其次是欧盟和秘鲁,均为2起.此外,澳大利亚和智利各1起.
动植物产品,矿产品和化工产品是被调查重点.在美国遭遇的12起反补贴调查中,涉及动物产品(第1类),植物产品(第2类),矿产品(第5类),化工产品(第6类)的案件数均为2起;涉及食品,饮料,酒类及醋,烟草及烟草替代品(第4类),纺织品(第11类),贱金属及其制品(第15类),车辆,船舶(第17类)的案件数均为1起.
1995~2010年,美国共启动10起保障措施调查,占全球保障措施立案总数的4.6%,在全球启动保障措施调查的45个WTO成员中位列第四位.美国保障措施调查集中于2002年之前,而自2002年起就未启动过保障措施调查.
保运通提醒:植物产品和贱金属是美国保障措施调查的重点.在美国启动的10起保障措施调查中,涉及植物产品(第2类),贱金属及其制品(第15类)的案件数各3起;涉及动物产品(第1类),食品,饮料,酒类及醋,烟草及烟草替代品(第4类),塑料,橡胶及其制品(第7类),杂项制品(第20类)的案件各1起. | 0.863955 | 169.761905 | 0.067492 | 0 | 371 | 901 | 3,871.1 | 4.207031 | 0.317812 | 0.077204 | 200,200,007,132 | 金融_经济 |
[导语]外汇交易系统就是把一套成熟的交易方法编写成一条条制式的规则,用这些制式的规则指导我们去完成每一笔交易.
系统就是人们由局部间的联系认识到事物整体的一种科学观.系统化即是将这种意识上的认识,以一种有序直观的方式把它表现和实施出来.让外汇交易更加省心省力.
上海均线交易研究室的几位合伙人从事外汇市场的交易年限加起来超过20年,都是在外汇市场经历了几度沉浮之后,最终都选择了机械式交易系统作为研究的方向以及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在成立均线交易研究室之后,集思广益,深入研究,才慢慢悟出一些外汇市场中的交易之道.
法国文艺复兴后期的代表人物蒙田说过:"人最难做的是始终如一,而最易做的是变幻无常.做个一成不变的人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在交易时,操盘手一定要按照系统信号去进行交易.如果连续遭受挫折,也不应对系统的有效性产生任何怀疑,并且应坚定不移地执行新的交易信号.比如:当你按照系统信号进行交易而连续两次作错,这时系统产生了第三次交易信号,你开始对系统产生怀疑,仍对做错的交易耿耿于怀,而对下一笔交易又顾虑重重.因此你没有去执行第三次交易信号,但此时却产生了一轮轰轰烈烈的行情,由于你对系统的怀疑,使你错失了行情.
任何系统都不是绝对完美的,我们不是神,假如一个操盘手能够准确把握入市和离场的时机,投资不就轻而易举了吗事实上,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人也做不到这一点.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把握市场的大势,在市场逆转之前,获利出局.
没有失败的交易信号是不可信的,没有任何"噪音"的交易系统也是不可信的,因此当我们把刚才所说的前两次错误交易看成是捕捉第三次大行情信号的成本和代价,你就不难理解了.我认为在交易时出现亏损是无可厚非的,但错过行情却是不可原谅的致命错误!成功的操盘手就是那个连续失败后,还对后续信号充满信心并果断执行.
放弃预测,放弃恐惧,也放弃贪婪和欢喜,一切由交易系统决定出入市.而在受到挫折后绝对不可放弃,因为成功是最后一分钟来访的客人.投资者问到价格走势问题,一般都是如下两种形式:
1,持多仓的人一般会问"请问,价格会涨吗;
2,持空仓的人一般会问"请问,价格会跌吗,对于此类问题,我们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不对价格走势进行任何预测".我们只对价格变动做出反映.我们恪守交易原则,系统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如果事后市场证明你是错误的,修改自己的交易系统就可以了.交易系统本来就需要在实践中修整在实践中完善的,不可能有永远有效的且放之四海皆准的系统.
交易系统的建立是人性化的,而系统的执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非人性化的.紧跟计算机的交易指令,是一种机械的,单调的,枯燥的,寂寞的工作,需要操盘手具有极大的耐心和意志.长时间地持有巨大的单量,长时间地经受市场剧烈的波动,操盘手的情绪往往要承受极大的压力,这需要操盘手运用坚强的意志,去压抑自己强烈的平仓了结欲望.真正做到机械的,坚定不移的,百分之百的,不折不扣的执行交易系统发出的每个信号指令.
从事这么多年的外汇交易,使我们感觉到交易行为的本质就是一种人性之间的交锋.只要在市场中显露了人性的弱点,则市场就会给你以相应的惩罚.因此,在踏进这个市场以前,首先就应该了解自己,了解自身(人性)的弱点,如贪婪,恐惧等等,然后找出合适的方法去克服它,而使用交易系统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保运通提醒:使用交易系统就是要把自身的弱点限制在最小的程度,因为系统是完整的,客观的,有序的,定量的,所以它在某种程度上会让人达到知行合一. | 0.91023 | 110.538462 | 0.007003 | 0 | 195 | 302 | 759.7 | 4.054688 | 0.113431 | 0.002309 | 200,200,007,133 | 金融_经济 |
未来几年我国就业形势难言乐观.昨日,人社部全文发布了部长尹蔚民署名文章,披露了人社部对于"十三五"时期我国就业形势的预测.尹蔚民直言,供给不减,需求下降,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等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导致"十三五"期间我国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业内表示,人社部提前"预警"意味着未来就业政策将有望进一步"加码"和细化.
在昨日的撰文中,尹蔚民也直言,"十三五"时期,我国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总量矛盾依然存在.
具体来说,尹蔚民介绍,"十三五"期末,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仍将保持在9亿人左右."十三五"时期年均需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在1500万人以上,加上近千万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需在城镇就业的劳动力年均约2500万人,与"十二五"时期基本持平.然而与此同时,未来几年企业劳动力需求将相对减少.供给不减,需求下降,我国劳动力总量压力依然很大.
此外,中国社科院还曾发布报告指出,从长期来看,农民工群体在未来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优势难以维持,就业形势将比大学生更为严峻.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外出农民工总量达到1.6亿人,30岁以下的青年农民工约占60%,但是,他们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8年,过早地进入劳动力市场,导致其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而且,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力资源研究室主任高文书表示,超过70%的青年农民工流入东部沿海地区,大约50%的青年农民工从事制造业,而受经济放缓和结构调整影响最大的恰恰就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对于"十三五"时期劳动力需求减少的原因,尹蔚民归结为: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生产方式变革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等.而且,尹蔚民也特别指出,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大,势必造成一大批职工转岗就业,其中不少人年龄偏大,技能和经验趋同,转业转岗能力差,这就将使得就业难问题更加突出,结构性和摩擦性失业或将增多.而这被业界称为是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阵痛"之一.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进一步解释称,在我国加速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情况下,产能过剩,低附加值产业的产品将难以有市场销售出去,难以继续生产,发展,这就直接导致这些行业企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减少."不可否认,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往确实是我国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然而随着我国低廉的人工成本优势逐渐丧失,这种产业正在大批向越南,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转移,因此,这项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就逐渐明显收窄了."
不过对于此前业界有观点认为,延迟退休,全面二孩等新政的实行对"十三五"可能会加剧就业矛盾,苏海南则予以了否认,他表示,由于延迟退休在2022年即"十四五"期间才会实施,而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出生的人群也基本无法在"十三五"期间达到就业年龄,因此这两项政策基本不会对"十三五"时期的就业形势产生明显影响.
鼓励创业不能"一概而论"
上个月,"求是"杂志曾发布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谈话全文,首次披露了我国稳就业底线的具体目标,即未来几年,每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大约有2500万人,除考虑自然减员腾出的岗位,要保持城镇失业水平不上升,每年城镇新增就业规模不能低于1000万人.
在此情况下,"遭遇"用工需求减少的"十三五"时期,就业政策何去何从尤为引人关注.为解决这一难题,尹蔚民在撰文中再次提到创新创业的政策方向.苏海南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对于创业要更有针对性的引导,让有创业能力和资源的创业者结合能力,爱好去创业,提高创业成功率,不要"一刀切"地鼓励创业,否则创业就会引发更多的失业,要鼓励引导形成真正的双创良性格局,至少保证35%以上创业都是成功的,才能让社会提高对创业的支持力度,增加后来者的创业信心.
此外,苏海南也提出,我国仍不能完全放弃所有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业,尤其是近年随着新业态衍生的快递,送餐等新行业,完全可以消化一批就业供给,"对于我国来说,人力成本提高的同时,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效率等来保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尤其是我国在物流等基建方面的成本仍然比东南亚有相对优势的情况下,还是可以保持劳动密集行业的就业吸引力的."苏海南表示. | 0.894055 | 154.454545 | 0.004734 | 0 | 255 | 477 | 866.8 | 4.269531 | 0.137139 | 0 | 200,200,007,319 | 金融_经济 |
自1991年创刊,"中国财经报"筚路蓝缕,风雨兼程,至今已走过30载,由一株幼苗成长为根深叶茂,枝干挺拔的大树,可喜可贺.
30年来,"中国财经报"一直是国家和财政部党组的重要喉舌,是发起和推进财政改革的号角,持续不断地为财政事业发展和财政现代化鼓与呼,未曾停歇."中国财经报"也是学习现代财政业务知识的课堂,交流改革管理经验的平台和切磋思想理论的园地,潜移默化地引导着财政知识和理财观念革故鼎新,成为了广大财政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30年来,作为一名读者,作者和同行者,我从"中国财经报"获益良多.作为读者,我在持续不断的阅读中学到很多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极大地开阔了改革视野和理财思路.作为作者,我有幸在"中国财经报"多次发表工作研究性和理论探索性文章,也由此参与到全国财政改革和管理创新的潮流之中,为财政治理现代化进程贡献一份绵薄之力.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11年期间,河北省持续进行多项自主探索型财政体制和财政管理改革:从最初的市场化政府采购,规范政府间转移支付到部门预算,综合预算,零基预算,从清晰划分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到试行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以至将包括提升财政支出效率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财政监督机制等多项局部性改革整合为系统构建现代公共财政体系,都得到了"中国财经报"的关注和重视,通过记者深入采访形成多篇重磅稿件.这些报道给予我们这些财政改革探路者以极大的舆论支持,大家深受鼓舞,备受激励,信心倍增.就我个人而言,直到退出财政一线工作十年后的今天,回忆起来仍感念不已,因此由衷地珍惜与报社多位领导和记者在共同推进财政改革发展征程中结成的深情厚谊.
30年来,"中国财经报"不仅在思想内容方面与时俱进,积极宣传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力推动构建现代财政制度,助推各项财政政策,措施落实落细,在版面结构,编排设计,宣传手段等技术层面也不断推陈出新,整体宣传效果和影响力日益提升.
展望未来,财政改革发展任务依然十分繁重,艰巨而光荣.作为一位财政战线的老兵和"中国财经报"的老朋友,我确信报社的各位新老同仁一定能够以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姿态完成好历史赋予的使命,行稳致远,再铸辉煌.
(作者系河北省财政厅原厅长,中国财政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河北省人大财经委顾问专家) | 0.905602 | 160.666667 | 0.010471 | 0 | 470 | 251 | 1,025.6 | 4.078125 | 0.122407 | 0 | 200,200,007,340 | 金融_经济 |
中小企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既影响中小企业发展,也损害政府公信力,破坏营商环境,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大局,必须完善法规制度,依法予以治理.为贯彻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充分发挥四川省"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服务平台"作用,切实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按照省政府要求,结合四川实际,由经济和信息化厅牵头,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审计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研究起草了"四川省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投诉办理实施细则(暂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暂行)"),进一步明确投诉受理范围,规范投诉办理流程,强化监督管理措施,为有效保护我省中小企业合法权益提供政策支撑.
"cq9电子平台"主要分为总则,投诉受理,投诉办理,监督管理,附则五个章节,共三十五条.
第一章是总则.规定了制定依据和目的,适用范围,职责分工和概念界定,明确了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投诉办理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第二章是投诉受理.规定了投诉受理过程中的相关事项,主要包括投诉渠道,投诉要求,联动机制,不予受理的情形,形式审查和投诉引导六个方面.
第三章是投诉办理.对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投诉办理流程进行了规定,包括投诉转交,多个被投诉人办理方式,投诉撤回,调查处理,调解,处理时限,催办督办和反馈机制等几个环节.
第四章是监督管理.对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投诉过程和结果的监督进行了规定,主要包括监督检查,审计监督,信用惩戒,行政限制,行政处分,依法处分,公开公示和法律责任等方面.
第五章是附则.对保密义务,参照适用,信息报送,解释和有效期限等进行了规定.
"实施细则(暂行)"在认真落实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要求的同时,充分结合四川实际,创新性建立部门联动协作机制,注重发挥社会服务力量,积极探索跨区域联动机制,强化违约拖欠的惩戒力度,切实提升可操作性.
(一)创新性建立联动协作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与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联动机制,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建立通报机制,开展联合惩戒等方式,打通连锁债务闭环,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债务纠纷.强化与省政府"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联动协作,建立投诉引导,跟踪办理,结果反馈工作机制,有效拓宽投诉受理渠道.
(二)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力量.聚集中小企业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机构,金融服务机构和志愿者服务机构等社会力量,为被拖欠款项的中小企业提供全流程的咨询,辅导,诊断,协调,诉讼,融资等专业服务.一方面帮助企业保障款项支付的同时解决被拖欠款项导致的生产经营困难;另一方面将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的服务关口前移,减少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的现象发生,为推动解决款项支付问题提供有效服务支撑.
(三)积极探索跨地区联动.探索建立川渝两地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跨区域联动机制,通过定期会商协作交流,互设跨区域投诉窗口,健全联合惩戒等方式,实现保障款项支付力量的有效延伸,全面助力川渝两地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四)提出震慑力强的惩戒措施.按照违约拖欠账款单位的类别,有针对性提出切实可行,精准适用,力度大的惩戒措施.针对机关,事业单位,从"三公"经费,公务出行标准,津补贴标准,办公用房管理等方面提出限制措施;针对大型企业,在政策申报,示范表彰,百强企业评选等方面提出限制措施;对违法主体形成有力震慑. | 0.881237 | 118.583333 | 0.021924 | 0 | 339 | 348 | 802.8 | 4.15625 | 0.126493 | 0.006105 | 200,200,007,402 | 金融_经济 |
MetaFi:元宇宙金融崛起 深潮TechFlow 撰文:Outlier Ventures 编译:TechFlow 注:当Metaverse邂逅DeFi,会产生怎样的火花?这是Outlier Ventures对MetaFi这个新概念全面分析解读的报告,由深潮TechFlow志愿者社区TechFlow Friends组织编译完成. 自2018年以来,去中心化金融(DeFi)在加密货币社区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好.虽然DeFi在加密货币领域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但其采用率仍然相对较低,在所有加密货币资产中,只有不到5%的资产被作为抵押品投入使用. 这篇文章提出DeFi未来的主要增长将不会由CeFi所推动,而是由我们称之为 "MetaFi"的方式来释放价值.MetaFi,即元宇宙的去中心化金融工具. 元宇宙到底是什么?其中有哪些价值?DeFi将如何与加密货币的持续创新相结合,使MetaFi得以大规模发展? 总而言之,Metaverse可以被理解为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面层,它包括了硬件和软件的创新组合,但最重要的是,它是一个与法定金融系统平行的经济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从金融包容的角度来对其进行思考. 元宇宙需要Crypto 如上所述,元宇宙首先是一个经济系统,元经济体(Meta-Economy),其地位可以高于任何一个数字经济,虚拟世界或游戏,而这些应该被视为元宇宙中的单个例子,或者说是其中一个子宇宙(Verse). 事实上,在足够长的时间内,当元经济的综合GDP超过国家的GDP时,相比基于法币的经济,它也将享有更高的优势.我们相信,至少开放元宇宙是开放和无需许可的元经济的一个版本,可以通过我们统称为Crypto的东西来实现.而在如今没有其他元经济的情况下,我们的论点是:元宇宙需要Crypto,Crypto就是元宇宙. 在我们对元宇宙的定义中,人们可以通过两个主要概念来理解它: 1. 界面层.终端用户可以通过各种硬件和软件技术来体验元宇宙,如桌面浏览器,移动应用程序或扩展现实(XR),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 2. 金融计算层.执行元宇宙计算的地方,可以建立一个去中心化,透明和民主的基础,决定终端用户基于何种经济逻辑操作进行商品,服务和货币的交换,开发者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元宇宙.以太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开发者用来建立去中心化应用智能合约的协议,也是记录元宇宙终端用户之间交易的账本. 在上述第一点的背景下,早期界面层可能会有多种形态和形式,随着我们在技术和概念上的进步,保持开放的心态是很重要的.因此,当我们提到元宇宙发展的开端时,我们通常指的是当下的体验,如游戏和虚拟世界,无论是基于浏览器的2D还是更沉浸的VR或AR. 金融计算层指的是支持元宇宙的基础技术.正如我们在开放元宇宙操作系统论文中所描述的那样,我们认为金融计算层的根基(或核心)将基于可归类为Web3的技术. 我们还认为,元宇宙中的任何数字领域都必须基于Web3,以便在元宇宙的各个领域(或垂直领域)提供基本的产权,互操作性和无需权限的价值转移.这些技术为在Web3基础上开发丰富多样的应用和实例提供了动力. 通过这种方式,元宇宙提供了一个由去中心化账本组成的平行经济系统,它具有全球性,透明性,并且是加密原生的.它为新型的数字优先(digital-first)经济提供了基础,我们已经通过NFTs(Non Fungible Tokens)和游戏经济(如Axie Infinity的Play-to-Earn)观察到了其萌芽. 由于去中心化和无需许可的性质,它的创新速度无人可比,传统系统很难跟上.因此,特别是在DeFi的背景下,元宇宙有可能在国家监管机构的管辖范围之外,或者至少是在国家监管机构开始管辖之前蓬勃发展. 此外,正如我们在2021年过去的12个月中所观察到的,DeFi开始逐渐受到许多司法管辖区的监管机构的批评和审查.虽然监管的程度可能会带来一些积极的市场效应,但实施不力的监管往往会使创新停滞不前,而有利于现有的金融机构.就DeFi而言,其产品和传统金融资产之间存在若干类似情况. 另外,我们认为元宇宙代表一种非正式经济,其产品通常是数字市场的商品,可能出现在传统市场上,也可能不出现.就像人们无法监管全球经济活动的每个方面一样,元宇宙也会存在同样的情况.鉴于VR,AR和XR环境中可能出现经济的指数级增长,潜在监管的范围更具挑战性,更不用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元宇宙中执行(监管制度)了. 我们坚信,促进元宇宙增长的DeFi组件将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前所未有的金融包容性.此外,我们相信元宇宙中的经济活动将促进代际间的财富转移,造福未来的几代人,能够包容数字原住民,数字创意人,数字打工人,游戏玩家和音乐家等拥有数字价值的个人,这样的价值不被传统金融体系所承认. 数字经济的现状 如今,有数十亿美元的价值被困在专有的网络平台,如社交媒体(Facebook,Instagram或TikTok)或游戏(Fortnite和Roblox)上. 我们所说的Web2积极地按计划建立了"护城河",尽可能长时间地捕获这些资金和用户,以便尽可能多地提取"终身价值",为股东带来利益. 通常来说,Web2公司的运作原则是股东至上,甚至或尤其是以牺牲用户的利益为代价.在社交媒体或免费游戏中,这种价值主要通过广告来实现货币化,而利润一般不直接与用户本身份享.即使是Roblox,以"创作者能够将UGC(用户生成的内容)货币化"为前提的公司,他们用户获得的百分比估计也只有25,音乐流模式和YouTube上的节目情况也是如此. 据估计,目前全球数字经济的总价值为11.5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15.5%.在过去15年里,它的增长速度是全球GDP的2.5倍,规模几乎翻了一番(自200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口依靠互联网谋生. 如果我们聚焦在数字经济的一个子集 - - 数字创造者经济,它目前只是主流数字经济的一小部分,但其核心领域正在增长.它包括出版,游戏(皮肤创作),数字艺术,流媒体,音乐,电影等领域. 供应方面,目前该领域有多达5000万 的内容创作者,他们主要由业余爱好者(4670万)和约200万专业人士组成.在数字创作者经济中,专业人士每月可轻松赚取10万美元.然而,大多数人的收入要比这少得多,收入还是不固定的,而且通过系统工作的报酬可能过了几个月才能收到.我们认为,如今的大部分数字创作者经济不会被认为是元宇宙的一部分,因为价值不能跨平台自由交易,大部分都被单独锁定在平台股权的价值上. 我们对Web2数字平台的局限性进一步拆解: 有限的包容性:如果以数字创造者经济为例,那么传统意义上大多数的创造者,在经济层面都没有被包括在内,因为他们创造的价值是被无视的,不在Web2平台控制范围内,而且他们从中获得的收入是不固定的.简而言之,不同于那些在中心化公司工作并以法币获得薪酬的人,现有的金融系统无法评估向数字经济财富获得者提供贷款的相关风险. 动态条款和条件:传统数字创作者经济的参与者无法相信高度中心化的服务是否具有可信的中立性,这会对两种内容创作者造成非货币化和去平台化的风险.例如,当Only Fans突然禁止成人内容创作者时,以及像Facebook和Twitter这样的平台也会定期取消开发者及其API.实际上,参与这些平台的规则并不明确,无法一贯应用,也不可审计,而且可能被随时更改(不同于智能合约的代码). 孤立的设计:如前所述,平台使人们很难甚至不可能直接或通过套现的方式将价值转移到平台之外,然后退出其封闭的数字经济.这导致了垄断的出现,也就是说时间一长,即使用户可以退出,他们也没有其他选择. Web 3,NFTs和元宇宙 相比之下,在由加密货币,DeFi和NFT组成的Web3世界中,整个范式都围绕用户和他们的主权展开的:他们的身份,数据和财富. 在Web3中,甚至数据本身也可以是数字财富和收入的一种形式.也就是说,虽然仍有平台帮助创建,发现或策展管理过程,但用户可以完全控制其产出,并在平台之间自由转移价值,以完全无需许可的方式转卖,借入和借出.简而言之,可转让性是一种基本的 "产权". 不足为奇的是,我们从Web3的早期成功中发现,当护城河被移除,可转让性成为可能时,人们会在他们喜欢的平台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如区块链游戏Axie Infinity.我们在之前的论文中已经阐述了这一点.长期而言,元宇宙及其平台(包括大部分Web2)将采用Web3的技术和原则,不一定因为它在哲学层面是正确的事,而是因为这是一桩不错的买卖. TikTok最近推出的NFTs已经证明了这一预测的正确性.但更好的消息是,这有可能在Web3还未得到封闭平台明确许可或采用的情况下发生.相反,NFT衍生品在原则上可以通过Boson Protocol等去中心化商业基础设施的创新,在与封闭平台平行的Web3的无许可市场上进行代表和自由交易. MetaFi的定义 对我们来说,MetaFi是一个全方位的术语,指的是使非同质化的和同质化代币(及其衍生品)实现复杂的金融互动的协议,产品和/或服务.例如,通过MetaFi,如今个人可以使用NFT的碎片部分作为DeFi借贷平台的抵押品. 为了理解MetaFi,我们必须首先强调让DeFi得以推行的两个核心原则:1)不可阻挡性,2)可组合性;这两个原则作为开发者的一种 "货币乐高",加起来可以形成一个高度创新的平行金融系统. 世界各地的开发商可以公开参与和竞争,以提供最高的收益率,以十分决绝的方式消除低效率.同样重要的是,监管机构只能限制他们监管的基于法币的系统与DeFi的交互方式,但不一定能限制DeFi本身发生的事情(只要项目及其团队本身充分去中心化). MetaFi通过非同质化和同质化代币的混合,结合新颖的社区治理形式,如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s),将这些DeFi原则带到了更广泛的元宇宙.这些不同的加密货币基元的组合使得一个成熟的平行经济成为可能,在未来十年内为加密货币生态系统带来数亿乃至数十亿的用户.我们相信MetaFi的4个关键趋势会加速这一过程: 1. 金融工具的开发:以前, DeFi存储栈由于技术比较复杂,一直只有加密货币开发者社区的一小部分人掌握.然而,通过NFT平台,创作者和社区能够更容易地设置与用户进行创造性交换的经济条款,从永久版税到发行他们自己的社区代币.粉丝和社区也可以直接分享他们喜爱的产品和文化项目所获得的经济方面的成功. 2. 一切金融化:许多人对加密货币的投机性质感到不屑一顾,却不知道这是其特点,而非漏洞.通过MetaFi技术,一切事物的价值及其流动都可以通过数字资产来捕捉,并允许开放的自由市场形成长尾价值,实时价格的发现可以解锁尚未在互联网上实现的潜在价值. 3. DAO服务栈的改进:一个成熟的DAO栈允许对纯粹的链上数字和金融服务进行集体治理,而不需要公司和中心化的中介机构(如银行)的服务.DAO成员的主要特点是能够根据明确的条款顺利地随意加入和退出. 4. 风险的相互作用:历史表明,现有的金融机构经常无法评估新兴市场的风险;无论是基本的银行服务还是保险.这导致了社区的风险相互化,从农业社区到航运业都是如此.从农业社区到航运业,传统上都是通过合作社进行风险互助.DeFi已经为用户带来了基于社区的保险供应工具,特别是当与DAO服务栈相结合时. 5. 金融的游戏化:Z世代的人比前几代人更有兴趣成为金融知识分子.因此,许多新型银行提供新的,有趣的方法来帮助个人安排财务管理,提供教育平台让人更便捷地学习到金融课程.这使得年轻人比他们的父母和祖父母更愿意并且更有可能接触金融产品.除此以外,我们发现meme和金融工具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例如加密货币Dogecoin或通过Robinhood提供的各种 "meme stock",人们在互联网文化中的投资和交易更加自如. 深入了解作为抵押品的NFTs 要想真正理解数字表现形式是否可以作为借贷款的实际金融资产,重要的是要了解NFT作为DeFi中一种抵押形式的保证.正如我们在2020年底强调的那样,NFTs通常比同质化代币的流动性更差,可以越来越多地用在DeFi协议中. 不过,要知道这是在2021年初NFT艺术爆炸之前,即像Crypto Punks和Bored Apes等蓝筹NFT出现之前,以及区块链游戏类别Play-to-Earn(由Axie Infinity引领)取得突破性成功之前.这种对DeFi和NFTs结合的预测现在已经开始在日常的MetaFi中发挥作用了. 2021年12月13日 wETH在NFTfi上的贷款总额 2021年12月13日 DAI在NFTfi上的贷款总额 此外,越来越有趣的是,为创作者阶层而生,且由创作者所产生的同质化和非同质化社交代币的相互作用,已经使他们大大降低了对中介机构的需求,人们能够获得创作者或社区特许权的份额,以及他们创造的未来价值.社交代币现在的总价值约为11亿美元,还在不断增长. MetaFi的框架 为了理解元宇宙中的MetaFi,我们先将元宇宙的主要组件进行可视化(用图表形象化表示).我们使用之前的开放元宇宙操作系统框架,该框架着眼于应用在元宇宙的Web 3栈中的层级. 元宇宙(如下图).这张图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1)0层,1层和2层作为基础;2)DeFi;以及3)宇宙(应用)(Verse). 1)基础 这个部分由标记为0层,1层和2层的核心框架(或协议)组成,比如Polkadot,以太坊和Polygon. 这些核心框架由于共享应用逻辑和安全性,所以允许在其之上构建应用程序;同时它们还具有统一的通信层(分别通过执行和共识获得许可,但也包括桥梁和类似的跨链技术),所以可以实现横向价值转移.应该把标有开放元宇宙的横轴及其相关组件包含在旨在提供元宇宙内部体验的应用中.如果一个应用不与这个核心层合并,那么该应用将被孤立,该应用里的经济和创意价值将停滞不前然后逐渐消失,最后导致该应用无法在财务上具有包容性. 我们可以在传统世界中看到类似的情况,那些没有合并到更广泛的生态系统中的服务,由于没有保持对终端用户的竞争力而逐渐消失. 2) DeFi 这个部分由小型金融应用组成,可在上述核心协议中使用,这些应用可以被称为"货币乐高",被认为是无人能挡的应用,并通过智能合约实现复杂的金融动态化. 3) 宇宙 这个部分由一组领域或平行宇宙组成,构成了元宇宙的整体.虚拟世界等垂直领域必须在兼容性和自由价值转移的基础上与基础层连接起来. 元宇宙中的DeFi(MetaFi)出现在垂直和水平部分的交叉点之间.这是特定领域的资产(主要是NFTs)与同质化组件(基础和金融)互动的地方.元宇宙中的垂直领域种类多样,数量众多;每个垂直领域的定义可能非常主观,因此需要对垂直领域的定义进行论证,但从本质上讲,MetaFi是一种发生在同质化和非同质化交汇处的现象. 支持水平增长的基础 正如我们上面所描述的,基础的构件包括核心框架(或协议),标记为0层,1层和2层(如Polkadot,以太坊和Polygon).在这里,协议通常可以促进模块化,这意味着每一个组件(L0,L1和L2)某种程度上在为对方服务. 一个直接且为人们所熟知的例子就是以太坊,一个提供智能合约功能的1层框架.这意味着该框架提供了自定义的逻辑,可以用来创建一系列不同的计算机程序,并且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运行.类似于比特币的去中心化方式,但除了去中心化的方面,以太坊还提供了我们所谓的智能货币或通过智能合约可编程的货币. 为了简单概念化,我们只关注1层.由于以太坊提供了一个统一层,可以通过智能合约和智能货币来开发各种应用,它已经被证明是一个能为金融界提供革命性服务的框架(正如DeFi也已经得到证明). 这种统一性的概念,意味着以太坊网络上的任何智能合约,只要经过编程,都可以相互交互,这为那些基于以太坊的服务和游戏之间的互操作性起到了不可思议的催化作用. 图中的横轴仍然是广泛元宇宙的水平增长因素.这意味着,第0层,第1层和第2层将继续作为构成元宇宙的所有垂直领域(或平行宇宙)的基础.那些归为DeFi的应用主要就是围绕这个水平层来支撑复杂的金融应用,使个人能够在加密货币生态系统中进行贷款,借款和交易. MetaFi活动集合 关于上面图示中的情况,垂直领域的数量及其各自的定义将随着元宇宙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然而,我们试图定义一些新兴的核心活动集合,如下所示. 虚拟世界:虚拟世界是以社交,商业或游戏为目的的数字空间,可能模仿也可能不模仿现实世界及其物理现象.当模仿时,它们通常包括以NFT为代表的稀有元素,这些元素可以自由购买,交易和构建.最显著的例子包括Sandbox或Decentraland. 作为NFT的组成部分,虚拟土地与虚拟世界的游戏内货币和/或治理代币密切相关,这意味着用户可以使用代币来购买虚拟世界的资产,并对改进建议进行投票. 虚拟世界的采用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2021年年初时每天只有十几个人与他们互动.在过去的30天里,有6.5万个独立地址与Somnium Space,Decentraland,Sandbox和Crypto Voxels的智能合约互动,较11月初增加了4倍.其中,Sandbox的贡献最大,无论是从月度活跃用户(4100),还是从目前为止的土地销售总价值(112,000以太币或4.5亿美元)来看. 游戏:我们可以将游戏定义为主要用于娱乐的数字活动.元宇宙中的游戏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们通常包含了边玩边赚的元素,即用户或游戏者因其对游戏的贡献而获得代币报酬.这就产生了整个游戏内经济,资本与劳动相连,产生价值. Axie Infinity可能是最著名的元宇宙游戏,也是该类型的先驱之一,无论是从用户(接近200万月度活跃用户)还是协议收入(年化25亿美元)来看都是如此.区块链游戏自今年年初以来也得到广泛接受.几乎一半的区块链活跃钱包现在都与游戏相连,前10名的区块链游戏总共拥有400万月活跃用户. 头像:头像是专门为用户创造独特的数字身份而设计的,包括在各种元宇宙空间中可互用的3D头像,并经常作为生成性的PFP(Profile Picture Projects)而大量制作. PFPs,可以理解为著名的社交俱乐部,在其项目的基础上用同质化代币加强NFTs,通常包括治理权或其他好处等功能.像CyberKongz和SupDucks这样受欢迎的项目会把原生代币分配给他们的NFT(某些稀有类别).在CyberKongz项目中,通过持有一个genesis kong,每24小时可以获得10个香蕉代币.这些代币可以在Sushiswap上出售或在 "香蕉商店 "中用于升级,改名,购买装备等,还可以用于繁殖(繁殖一只新的kong需要花费600香蕉代币). 装备:装备是可以在元宇宙中展示的数字物品,它们目前在游戏中最有价值,但在不久的将来会扩展到其他元宇宙类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品牌正在使用NFT来开拓全球27亿游戏玩家的市场.玩家现在可以拥有由顶级时尚品牌设计的独特皮肤,并在网上向数百万人展示他们的品味.例如,Balenciaga与Fortnite合作,设计了4套虚拟服装,Burberry与Mythical Games合作,推出了以NFTs为代表的时尚作品. 市场:市场是匹配供应和需求的数字场所,能够让我们发现更多的NFT,促进更好的价格发现.像OpenSea,Superrare和Rarible这样的市场允许用户自由交易和直接发行NFT.这样一来,这些NFT就可以作为金融资产使用.细分功能允许高价值的NFTs通过将其分割成同质化代币,然后按比例拥有,从而获得流动性.细分功能与绑定功能相结合的方式尤其受欢迎,可以有效地形成针对特定类别NFT的指数基金解决方案,例如,平台NFTX和Beeple的B20指数.NFT的蓬勃发展导致市场交易量激增.OpenSea在2021年1月的30天交易量仅为100万美元,而在2021年11月则超过了200万美元. 产生收益的NFTs:NFTs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产生收益:间接或直接.间接产生收益包括使用NFTs作为贷款的抵押品,然后以更高的利率对贷款的资金进行再投资,NFTfi允许使用NFTs作为贷款的抵押品. 此外,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一个持续的趋势是NFT优先的项目会增加一个本地代币,为他们的NFT增加了另一个产生收益的元素.以太卡正在推出其Dust代币,根据以太卡的稀有程度分配给每张现有的以太卡.Dust代币可以用来参与抽奖,以赢得蓝筹NFTs.这部分与头像存在重叠之处,即CyberKongz和SupDucks也可以被视为产生收益的NFTs. 访问代币:既可以是同质化代币,也可以是非同质化代币,可以让持有者获得各种形式的价值,通过接近某个社区,特定的人或未来铸造的代币的形式.一个很好的例子是The Bored Ape Yacht Club,这是一个由10000个ape NFTs组成的集体,拥有它不仅可以让持有者进入Discord社区,而且允许他们对The Bored Ape Yacht Club的未来价值进行投机买卖.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类别并不是单独发挥作用的,在很多情况下是重叠的.例如,一个正在发生的成功机制,它允许像Axie Infinity这样的边玩边赚2.0项目持有能够产生收益的NFT,并且还能转移到其他NFT的用例中.同样,还有一些已经成功建立的加密协议(以同质化代币为中心)推出了NFT作为额外的互动方式,例如Gitcoin出售NFT用于资助数字公共产品.我们预计在不久的将来会看到更多上述类别的奇特组合,以及全新MetaFi类别的创建. 当前的局限性 距离MetaFi开始发挥其真正的潜力,仍有许多工作要做.更具体地说,MetaFi的现状仍然面临着几个需要克服的局限性,这样才能带来广泛的接受度: 1. NFT评估.为了能够购买,出售或以NFT为抵押借款,持有者需要知道他们的NFT的价值.NFTfi解决了这个问题,用户可以在NFTfi网站上列出他们的NFT作为抵押品,贷款人会根据自己眼中这些NFT的价值,向借款人提供贷款.评估基本上是由贷款人完成,而非无利害关系的第三方. 2. 碎片化相关的法律和管理问题.如果你将一个NFT分成100份,并将其分配给不同的人,特别是当该NFT带有投票权或收益权等权利,那么谁能做什么,什么时候能做,以及如何管理这些权利还不是很清楚. 3. 跨区块链的标准.当前元宇宙已经不再只是建立在以太坊上了,它还建立在不同1层或0层区块链之上,这些区块链仍然还没有达到100%的可互相操作性.这意味着价值的无法互通在短期内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充分解锁DeFi对元宇宙的价值,需要NFT能够很容易地插入到DeFi协议中,例如NFT需要能够被交易,借入,借出,反借,虽然今天的DeFi目前只适用于同质化代币,但我们期望有新的方法来连接NFT和DeFi. 1. NFT的碎片化.这意味着将非同质化代币划分为许多同质化代币.人们可以把碎片部分看作是NFT所有权中的一份股权.例如,meme创造者可以使用资产创造平台来创造meme,将其碎片化为高度同质化的代币,并使用Unsiwap等DeFi DEX进行交易.值得注意的NFT碎片化项目包括Fractional和DAOfi等. 2. DeFi的NFT化.这意味着升级DeFi协议,使其能够接受NFT作为一种抵押品.例如,创建者可以在虚拟世界中创建资产,并将其作为抵押品在Centrifuge或Pragmafy等平台上借款. 3. NFT作为衍生品.创建一系列流动的数字资产,其价值将取决于链外资产,游戏中的物品,社会资本等的价值;这些数字资产以NFT的形式表示,并可能与数据指令相连,以确定其形态.例如,数字艺术家可以创造艺术,创造一个NFT衍生品,并用它作为抵押品在Synthetix上铸造合成资产,如稳定币,合成黄金或股票. 展望2022的MetaFi 总之,MetaFi,即元宇宙金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术语,指的是使非同质化代币和同质化代币(及其衍生品)产生复杂的金融互动的协议,产品和/或服务.它包括区块链空间的基本构成部分(如作为0层,1层和2层的基础),DeFi栈和各种宇宙. MetaFi继承了DeFi协议的2个核心特征:不可阻挡性和可组合性.它的发展受到一些关键趋势的推动,如风险的相互化,金融的游戏化,金融工具的发展和DAO服务栈的改进. 希望我们现在已经分析清楚了MetaFi目前的形式还处于初创状态.尽管它的一些功能令人难以想象,但我们现在只是刚开始了解它在中长期内可能展现的功能.然而,根据我们在市场上看到的情况以及详细研究了催化因素之后,我们预计在短期到中期内会看到以下发展: 1. 不同的MetaFi类别的组合和全新类别的创建,例如用户在虚拟世界中创建游戏,拥有自己的经济体,或产生非同质化资产,如装备或头像. 2. 金融MetaFi项目用户体验/用户界面的改善,可能会加入VR元素.为了让MetaFi真正取得成功,它需要让普通百姓得到更广泛的了解以及更完美的体验. 3.DeFi 2.0的进一步创新会转移到MetaFi上,类似于我们在Olympus DAO,Alchemix看到的那种创新,我们需要更好的解决方案来解决NFTs的碎片化问题,特别是有关法律和治理的问题,以及DeFi的NFT化. 4. 基础技术(比如Layer1)的改进,这些改进将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用户人数,实现扩展,整体而言,使访问区块链协议上的应用程序变得更容易.
10分钟看懂元宇宙的经济系统 :DeFi
"文化+科技",元宇宙带来哪些影响和改变? | 0.907327 | 3,521.333333 | 0.019043 | 0 | 10,521 | 2,810 | 1,147.1 | 4.15625 | 0.124763 | 0.000373 | 200,200,007,562 | 金融_经济 |
6月30日,综合美国彭博社,路透社等外媒报道,法国通货膨胀率上升至引入欧元以来的最快增速,这进一步增加了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洲央行采取更多措施,遏制企业和家庭所受冲击的压力.
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能源和食品成本大幅上涨,推动6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8%.
消费者价格调和指数(HICP)也从5月份的5.8%,升至6月份的6.5%,创历史新高.这一数据常用于对欧盟和欧元区各国的通货膨胀进行国际比较.
彭博社认为,欧元区第二大经济体的数据,为欧洲央行计划下月加息提供了更多理由,这将是欧洲央行10多年来的首次加息.
另据路透社报道,本周,在欧元区其他国家,德国6月份通胀率出人意料地从5月份的8.7%降至8.2%;而西班牙的12个月通胀率在6月份升至10.2%,也是自1985年4月以来首次超过10%.
6月29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和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共同出席在葡萄牙举办的欧洲央行论坛.这三名西方央行负责人一致认为,"低通胀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必须尽快采取行动遏制通胀.
"我们相信能够实现经济软着陆的目标,但现在它变得更加困难,道路也变得更窄了."
根据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美国5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8.6%,涨幅创1981年12月以来的最大值.作为应对措施,美联储15日宣布加息75个基点,这也是美联储自1994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单次加息.
与美国和欧元区相比,英国的通货膨胀水平更加严重.英国5月CPI同比涨幅9.1%达到1982年3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也使得英国成为七国集团中CPI涨幅最高的国家.英格兰银行行长安德鲁·贝利在29日也表示,政策制定者需要采取措施遏制通胀.
"如果我们看到通胀更加持久,出现第二轮效应,那我们就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贝利说.
为遏制通胀增长,自去年12月以来,英国央行已经连续五次加息,6月刚刚加息25个基点.但未来进一步采取措施遏制通胀,却不像贝利说得那样简单.英国路透社29日发文指出,通胀和衰退的威胁已经让英国央行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 0.890536 | 79.727273 | 0.018433 | 0 | 116 | 245 | 1,328.8 | 4.074219 | 0.201824 | 0 | 200,200,007,639 | 金融_经济 |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 - 桥水基金(Bridgewater)于近日发布的内部报告"桥水每日观察",题为"向中国资产的转向正开始"(The Shift to Chinese Assets Is Beginning),本文为翻译中文版本.
核心观点:
全球资产在美,欧,日,中四个经济体的配置中,目前中国占不到10%,美国占到超过50%.未来如果中国资产的持有程度完全达到应有的水平,美国将约占40%,中国则约占30%.
我们需要指出的是,中国资产市场已显示出各种改善迹象.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中国资产提供了独特的分散化收益.目前,这些分散化效益明显可见.中国在短期和长期债务周期中所处的位置与大多数发达国家存在差异.
相比中国经济规模,地位及其金融资产,大多数全球投资者的中国资产持有量不足.过去一年,这一格局开始发生变化,特别是最近外国投资者加快购买中国债券和股票.这些走势反映了中国正在采取措施,提高中国市场的对外吸引力,主要全球指数也逐步纳入中国资产.
目前,我们需要指出的是,中国资产市场已显示出各种改善迹象.从中国债券来看,最近几个月,决策层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市场改革措施(明确外国人的税收待遇,实现批量交易,实施券款对付结算),以准备宣布2019年中国债券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债券指数.从中国股票来看,英国富时指数公司(FTSE)上周宣布,2019年6月将A股分阶段纳入其全球股票指数,标志着另一个里程牌.
近期外资加快流入这两个资产类别,显示出当前的进展,但如果资产配置与中国市场的经济规模相匹配,那么当前外国投资者的中国资产持有量只是应有水平的一小部分.
中国具有开放资本市场的明确动力.如果他们这样做,我们预期,外国投资者的兴趣将会继续加大.中国期望利用外资流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逐步放松资本管制,打造双向汇率市场.下表凸显了在推进中国市场改革开放和提升外资参与度方面,中国采取的主要举措.虽然这一进程有过间断(特别是2015年股市大跌之后),但基本趋势一直是推进这项重大改革,开放国内资本市场,使其与国际标准接轨.
如果外国投资者的中国资产持有量与中国市场规模和经济地位成比例,那么其目前持有量仅是应有水平的一小部分.
如上所述,中国债券逐步纳入全球指数,表明中国已经采取措施,改善国内市场基础建设和准入机制.这对全球资本配置至关重要,因为数万亿美元明确跟踪这些指数,还有数万亿美元将其作为资本配置的重要参考.为了反映仅与外资流入相关的变化数额,下图显示如果中国债券全面纳入全球指数,外国投资者将会如何增加中国债券的持有量.
为了推动A股纳入全球指数,中国决策者进行改革.改革举措虽小,但代表了在解决外国投资者关注问题上的重大进展.英国富时指数公司宣布,将A股纳入富时罗素新兴市场指数,纳入因子为25%,从现在至2020年3月分阶段进行.明晟公司(MSCI)建议,明年将中国A股大盘股的纳入因子增至20%,并且扩大符合条件的证券范围,包括中国中盘股和深圳创业板.中国股票正被纳入富时指数公司和明晟公司的所有主要基准指数,下表分别显示中国股票在上述公司新兴市场旗舰指数中的权重的变化.
如果中国资产的持有程度未来完全达到市场权重,下表显示传统全球资产组合在那时的构成.
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市场之一,但考虑到已发行金融资产的规模及其经济影响,中国市场仍有巨大发展空间.所谓市场规模,是指在不引发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市场所能承担的交易流量.
我们根据多种不同指标来估算市场规模(例如,已发行的资产数额,典型的日交易量,以及其他市场活力指标).通过这一方法评估中国市场后可见,中国股市和债市的绝对规模均很庞大,但中国股市比债市更突出.根据我们的市场规模指标,中国股市在全球位居第四.中国股市和债市都有提高流动性的巨大空间,这也会使其实际规模与中国经济地位更加吻合.
为了反映中国债市的绝对市场规模,下图显示交易成本.中国债券的交易成本低于韩国,印度,巴西和墨西哥的水平,但仍然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当前形势表明,最近几年,中国在交易活动和市场流动性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整体而言,中国政府债券及准政府债券的平均每日交易额为200亿美元.这一指标在过去10年增长了六倍.相比之下,美国国债的每日交易额接近于2100亿美元,英国国债的每日交易额大约是400亿美元,日本国债的每日交易额约为600亿美元.中国政府债券和政策性银行债券均具有流动性,但政策性银行债券交易更为活跃,因为它们更多是近期二次发行的债券.
中国利率的金融衍生工具越来越有助于现金市场的流动性,但仍然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将有巨大发展空间.2014年实行强制集中清算后,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量快速增加.目前,10年期在岸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量逾20亿美元.5年期和10年期在岸债券期货(于2013年上市)的增长势头尤其显著,目前交易量约为100亿美元.这些合同仍不对外开放,仅限于国内流动性.由于只允许国内银行参与,债券期货的交易量仍然十分有限.
国内经济形势是中国独立货币政策的主要决定因素.最近的情况就是很好的一例:大多数央行收紧政策,而中国则采取宽松政策.
对于全球投资者而言,中国资产提供了独特的分散化收益.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国内需求,其经济基本面与其他国家的相关性相对较低.中国人民银行基本上可以根据国内经济需求来制定货币政策.我们预期,随着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与全球债券的相关性将会加大.但中国经济规模庞大,侧重于国内市场,因此国内经济是中国资产中长期走势的主要决定因素.如下图所示,中国经济基本面(如经济增速和通胀率)与其他国家的相关性较低.
目前,这些分散化效益明显可见.中国在短期和长期债务周期中所处的位置与大多数发达国家存在差异.最近,这些差异导致不同的政策回应.2017年,随着私人信贷增长不断取代货币,美联储逐步缩减流动性.与此同时,中国决策层积极收紧货币,财政和监管政策,降低金融杠杆,应对一些行业不可持续的过度增长.这些紧缩举措导致中国信贷增长明显减速,经济增长小幅放缓.
目前,为了抵消这些负面影响,中国决策层一直采取中性政策,而美国则继续实施紧缩政策. | 0.909341 | 121.333333 | 0.039386 | 0 | 228 | 796 | 1,019.3 | 4.1875 | 0.125196 | 0.032357 | 200,200,007,856 | 金融_经济 |
存货计价方法不同,企业营业成本就不同,从而影响应税利润,进而影响所得税.根据现行税法规定,存货计价可以采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平均法等不同方法.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纳税的影响是不同的,采用何种方法为佳,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在物价持续上涨时,应选择后进先出法对存货计价;在物价持续下降时,应选择先进先出法来计价;而在物价上下波动的情况下,则宜选择加权平均法或移动平均法.
由于折旧要计入产品成本或期间费用,直接关系到企业当期成本,费用的大小,利润的高低和应纳所得税的多少,因此,折旧方法的选择,折旧的计算就显得尤为重要.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等,不同的折旧方法对纳税人产生不同的影响.通常,在计算折旧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残值和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等.
费用列支即对企业经营期间产生的各类费用进行充分列支.对于企业来说,税收筹划的指导思想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列支当期费用,预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减少应交所得税和合法递延纳税时间来获得税收利益.通常做法是:(1)已发生费用及时核销入账,如已发生的坏账,存货盘亏及毁损的合理部分都应及早列作费用.(2)能够合理预计发生额的费用,损失,采用预提方式及时入账,如业务招待费,公益救济性捐赠等应准确掌握允许列支的限额,将限额以内的部分充分列支.(3)尽可能地缩短成本费用的摊销期,以增大前几年的费用,递延纳税时间,达到节税目的.
以上是对企业经营期间可采取的税收筹划方法的相关介绍.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如若其存在开展税收筹划需求,便有必要对文中介绍的筹划方法作具体了解! | 0.905367 | 177 | 0 | 0 | 261 | 131 | 802.3 | 4.15625 | 0.10452 | 0 | 200,200,007,942 | 金融_经济 |
加码投行业务成为众多银行转型路径之一,正在蓬勃增长的业务并购领域亦是各家机构战略布局的重点.
在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的新阶段,面对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等变化,商业银行在传统盈利和发展模式上都迎来颠覆性变化.寻求新的业绩增长点,开拓转型方向,成为银行"必修课".
加码投行业务成为众多银行转型路径之一,其中包括中国工商银行这类大型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股份制银行以及上海银行等城商行在内的多家银行都将投行业务视为转型的"重头戏".其中,正在蓬勃增长的业务并购领域亦是各家机构战略布局的重点.
据清科集团旗下私募通统计,2016年上半年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交易1645起,同比提高25.7%,环比上升18.9%;披露金额的并购案例总计1182起,共涉及交易金额7836.87亿元,同比上升76.9%,环比上升30.5%,平均并购金额为6.63亿元.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阶段,同时在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等变化下,银行息差随之收窄,净利润增速放缓,资产质量压力不减.
在这种背景下,转型发展,探寻新的利润增长点已经成为近年来银行的共识."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发现,"大投行"战略频繁出现在各种体量银行的未来发展布局中,投行业务带来的收益已经成为部分银行利润增长的新引擎.
"投行业务具有占用资本少,风险低,收益高的特点,可以产生可观的中间业务收入."某证券公司银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
从部分上市银行公布的2016年中报数据看,例如截至今年6月底,招商银行投资银行非利息净收入达17.54亿元,同比增长61.36%;浦发银行投行业务手续费达20.04亿元,去年同期为17.53亿元;工行投资银行业务收入达161.09亿元.
其中,记者注意到,招商银行在该行2016年半年报中表示,该行将并购金融作为战略性业务之一,聚焦上市公司,国企改革,跨境并购三大方向,承做了一批颇具影响的重大并购项目,牵头多宗大型并购银团贷款,品牌影响力快速上升.上半年,招行为72个客户的并购交易提供了392.92亿元的并购融资,并购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浦发银行亦披露到,该行并购金融业务持续发展,并购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6.14%,重点支持传统行业兼并重组和医药,文化,TMT等新型行业的产业整合.
除了大中型银行,部分城商行,农商行亦对投行业务进行布局,其中并购金融亦成为蓬勃发展的业务之一.
前不久通过A股IPO批文的上海银行在其2015年年报中披露到,报告期内,该行投行与财务顾问业务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并购业务交易额409亿元,同比增长184%.
早在2012至2014年三年发展规划中,上海银行便将该行投行部提升为一级部门,除了投行的传统业务债券承销,上海银行还把股权和并购融资作为重点探索和突破领域,以形成投行三大核心业务.
近年来,大零售,大资管,大投行业务成为工行主要盈利增长点.工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国际国内并购金融业务是该行投资银行业务最为核心的业务之一.截至2016年6月末,工行叙做国内并购项目206个,并购交易规模超过1060亿元.上半年,工行境内本外币并购贷款余额1223亿元人民币,牵头组织完成跨境并购交易23笔,累计交易金额超过466亿美元.
在组织架构上,工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行投资银行部在总行专门设立了国内和跨境两支并购顾问与投融资服务团队.同时,在全行31家一级分行和51家重点大中城市行也已经建立了专业的投资银行业务团队.未来三年,工行计划建设一支超过2000人的专职投资银行服务队伍.
并购市场被视为近来较有潜力的市场,据私募通统计,2016年上半年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交易1645起,同比提高25.7%,环比上升18.9%;披露金额的并购案例总计1182起,共涉及交易金额7836.87亿元,同比上升76.9%,环比上升30.5%,平均并购金额为6.63亿元.2016年上半年国内经济继续承压,国家继续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和国企改革,通过兼并重组促进资源整合流动,同时新兴产业巨头的行业布局也不断加快.
另据私募通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开始的同时尚在进行中的并购案例为2868起,其中披露金额的2340起案例涉及交易金额1.48万亿元,与2015年全年完成的交易规模相比还超41.8%,其中139起进行中海外并购交易创出5428.75亿元的历史天量.
面对颇具潜力的市场以及日益增多的竞争对手,银行在开拓并购金融市场时亦在不断进行自身调整,以便更好地应对竞争.以浦发银行为例,近日,浦发银行宣布将发布"上市公司并购金融服务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早在2015年,浦发银行便发布了"并购金融服务方案2.0",秉承了浦发银行"并购顾问+并购融资"的并购金融服务理念,是以并购财务顾问为统领,以多元化并购融资组合运用为手段,以投行思维服务客户,聚焦国资整合等四大优势领域推出的并购金融综合服务方案.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方案",是在"并购金融服务方案2.0"基础上,针对上市公司这一特殊客群的并购金融需求而推出的子方案.它以发挥浦发银行集团化优势为基石,从上市公司的买方金融服务,卖方金融服务和特色金融服务三大领域,突出了"智融投结合,股债贷协同,境内外联动,前中后全程"的特点,推出了涵盖"国资改革+上市公司整合重组""科技金融+上市公司收购""境外上市公司私有化与再上市""PE并购融资+上市公司收购""香港上市公司收购"等特色的系列子方案.
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来,浦发银行已为接近1000家企业提供并购金融服务,涉及并购交易金额超过8000亿元.
未来聚焦供给侧改革,"一带一路"以及围绕鼓励创业,创新领域的并购金融市场将涌现大量的并购机会,浦发银行相关负责人预测,中国企业并购市场将迎来黄金十年,更多银行机构亦看到其中的发展机遇参与其中.
对于日后银行业在并购金融方面可能面对的竞争,浦发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未来的竞争中主要还是要形成差异化核心竞争力,提前预判市场热点领域和业务,结合自身优势,实现自己的特色并购金融服务. | 0.892137 | 110.043478 | 0.038858 | 0 | 223 | 615 | 2,248.9 | 4.15625 | 0.209403 | 0.073733 | 200,200,008,033 | 金融_经济 |
根据耶鲁大学高级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的说法,到2021年底,美元的价值将暴跌.他还表示,目前美国双底衰退的可能性超过50%.罗奇在6月份传达了类似的警告,称美元出现35%的崩溃"实际上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现在他看到崩溃的迹象 - - 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和储蓄下降 - - 比以前更加糟糕.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和越来越多的其他分析人士一道预测,美元将在2021年底崩溃.
根据耶鲁大学高级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的说法,到2021年底,美元的价值将暴跌.他还表示,目前美国双底衰退的可能性超过50%.
罗奇在6月份传达了类似的警告,称美元出现35%的崩溃"实际上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现在他看到崩溃的迹象 - - 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和储蓄下降 - - 比以前更加糟糕.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他的严厉警告似乎也越来越可信.美元兑G10货币自三月下旬以来总体处于持续下跌的过程中.其他分析师和货币预测家也预测了美元的下跌.
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罗奇在接受采访时说:"对于已经疲软的美元,未来情况只会越来越糟.我们得到的数据以一种比我一直在寻找的更生动的方式证实了储蓄和活期账户的动态."
罗奇认为,这两个因素都会使美元走低: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在第二季度出现了创纪录的恶化.所谓的国民净储蓄率,即个人,企业和政府部门的储蓄之和,在第二季度也创纪录下降.
他指出,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储蓄率首次进入负数区域.这意味着支出过剩,反过来说,这说明美元供应过度,增加了通货膨胀的风险.
图一:第二季度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扩大52.9%,至1705亿美元,占GDP的3.5%
罗奇认为,鉴于经济学的"定律",崩溃是不可避免的:"由于缺乏储蓄,又希望实现增长,我们通过经常账户赤字来借入盈余储蓄,这总是会压低本币汇率.美元也不能幸免于这一由来已久的调整."
罗奇的预测一天比一天更加可信.追踪美元兑一揽子货币价值的美元指数已从3月23日的102.9999跌至今天的94.1876.
图三:美元指数已较3月份的峰值下降了约8%
在过去几个月中,美元兑G10货币也下跌了.在过去六个月中,澳元和纽元兑美元分别上涨了20%和14%.英镑兑美元上涨10%,而欧元兑美元上涨8%.
除了罗奇之外,其他分析人士也预测美元会崩溃.早在今年4月,瑞银(UBS)就预测,到2020年下半年,美元将大幅下跌.该公司亚太区股票主管Hartmut Issel当时表示:"美元已经没有太多可提供的了."
一份7月公布的货币预测人士调查显示,2021年欧元兑美元将走强.
NAB集团的加文·弗兰德表示,美元在两种情况下升值:一是风险规避,二是美国引领全球复苏,但我们认为短期内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美元的经济复苏似乎正在遭遇阻力,而随着政府的救助方案迟迟未能达成一致,卫生事件持续的时间越长,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地位就越有可能受损. | 0.868548 | 72.941176 | 0.053615 | 0 | 145 | 337 | 1,632 | 4.109375 | 0.203226 | 0.138843 | 200,200,008,532 | 金融_经济 |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史建平教授在5月3日出席由中国 - 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和广西大学主办,广西大学中国 - 东盟研究院和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承办的"中国 - 东盟金融合作学术研讨会暨"东盟十国金融发展中的结构特征"新书发布会"上指出,当前中国与东盟之间的金融合作成效显著,未来应进一步加强金融领域的全方位合作,共同抵御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
史建平说,"中国与东盟陆海相邻,经济相依,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中国和东盟国家将合作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同打造中国 - 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携手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 - 东盟命运共同体.双方经济的发展繁荣,以及经贸交流的不断深化,为双方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近年来,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成效显著,在金融监督和协调机制的建立,货币合作,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同时,史建平也强调,在全球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美元强势和美联储加息预期进一步提升的背景之下,新兴市场将可能面临汇率的频繁波动和资本的持续流出,进一步加剧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加强中国与东盟在金融领域的全方位合作,促进资本市场相互开放和双向流动,共同抵御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已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间的广泛共识. | 0.89777 | 179.333333 | 0.026465 | 0 | 211 | 181 | 495.2 | 4.003906 | 0.118959 | 0 | 200,200,008,628 | 金融_经济 |
2020年5月28日(星期四)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与健康,记者会采用网络视频形式进行.
首先感谢媒体的朋友们在特殊的时期,而且克服了特殊的困难,对中国的两会进行报道.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用视频连线的形式开记者会,我想这个距离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沟通.时间有限,请大家提问.
路透社记者: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不少国家的政府出台了数万亿美元的财政和货币措施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产生的冲击.我注意到,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设定今年GDP增速,根据路透社的测算,政府工作报告中出台的财政措施约占中国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的4%,这个规模比一些经济学家的预期要有所低,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首次出现了几十年以来的收缩.未来几个月,中方是否会出台更大规模的刺激措施?从更长远看,中方是否有足够的政策工具来应对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和不断紧张的中美关系?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可以说是史上罕见.最近不少主要国际组织都预测,今年全球经济的增长是负3%,甚至更多.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不可能置身之外.所以今年我们没有确定GDP增长的量化指标,这也是实事求是的.但是我们确定了保居民就业,基本民生,市场主体等"六保"的目标任务,这和GDP经济增长有直接的关系.经济增长不是不重要,我们这样做实际上也是让人民群众对经济增长有更直接的感受,使经济增长有更高的质量,发展还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和基础.如果统算一下,实现了"六保"的任务,特别是前"三保",我们就会实现今年中国经济正增长,而且要力争有一定的幅度,推动中国经济稳定前行.
你刚才说到有反映我们出台的政策规模低于预期,但是我也听到很多方面的反映,认为我们出台的规模性政策还是有力度的.应该说应对这场冲击,我们既要把握力度,还要把握时机.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时候,我们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当时复工复产还在推进中,复业复市还受阻,一些政策下去不可能完全落地,很多人都待在家里.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积累了经验,正是根据前期的经验,也是判断当前的形势,我们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推出了一个规模性的政策举措,应该说是有力度的.
过去我们说过,不搞大水漫灌,现在还是这样,但是特殊时期要有特殊的政策,我们叫作放水养鱼.没有足够的水,鱼是活不了的.但是如果泛滥了,就会形成泡沫,就会有人从中套利,鱼也养不成,还会有人浑水摸鱼.所以我们采取的措施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要摸准脉下准药.不论是筹钱或者说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都要走新路.
这次规模性政策筹措的资金可以说分两大块,一块就是新增赤字和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共两万亿元.还有另外更大的一块,就是减免社保费,有的国家叫工薪税,动用失业保险结存,推动国有商业银行让利,自然垄断性企业降价,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这一块加起来比前一块,大概是它的两倍.而且我们是要推动这些资金用于保就业,民生和市场主体,支撑居民的收入.这和我们现在全部居民收入40多万亿的总盘子相比,它的比例是两位数以上.
更重要的是,钱往哪里去?我们这个规模性政策,可以说叫做为企业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主要是来稳就业,保民生,使居民有消费能力,有利于促消费,拉动市场.这可以说是一条市场化改革的路子.
钱是可以生钱的,用之于民的钱可以创造新的财富,涵养税源,使财政可持续.我们一定要稳住当前的经济,稳定前行,但也要避免起重脚,扬起尘土迷了后人的路.但是如果经济方面或其他方面再出现大的变化,我们还留有政策空间,不管是财政,金融,社保,都有政策储备,可以及时出台新的政策,而且不会犹豫,保持中国经济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战胜当前的困难,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经济保持稳定,稳住基本盘,本身就是对世界的贡献,而且会为世界经济恢复增长,实现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谢谢.
彭博社记者:
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是未解之谜,科学家认为找到该问题的答案有助于预防未来大流行病的发生.有人呼吁就源头问题开展国际审议,事实上本月举行的世卫大会已同意就此展开调查.中方对调查持何立场?您认为这样的调查应该达到什么目的?应该避免什么问题?
中国和许多国家都主张对病毒进行溯源.前不久召开的世卫组织大会通过了有关决议,中国也参与了.因为科学溯源可以更好地防控疫情,也是为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命健康.
这次疫情突如其来,对人类来说是个全新的传染病,到现在可以说还是未知大于已知.病毒是没有国界的,它是全世界,全人类的敌人,各国都在进行防控,也在探索中前进,目前还没有完整的经验.我们一方面要控制住疫情的发展,加快研发疫苗,有效药物,检测试剂,这将是人类战胜这个病毒的强有力武器.中国和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投入,我们也愿意开展国际合作.这些产品是全球公共产品,我们愿意共享,最终让人类能够共同战胜病毒这个敌人.
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现在有效控制了疫情,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公开透明负责任及时向国际社会发布有关信息.但现在疫情还在全球流行,在中国也未结束,现在还有散发性病例,不少科学家都强调,还是要保持警惕,防止反弹.我们将继续坚持实事求是,公开透明的原则,一旦发现疫情,坚决予以管控,不允许有任何隐瞒,而且要科学进行防治.
现在很多人都说疫情可能短期不会结束,还会延续一段时间.实际上国际社会已经面临双重挑战,要做两张答卷,一方面要控制住疫情,一方面还要恢复经济社会发展,恢复正常秩序.这是有矛盾的,如果只是做一个方面的事就不一样了.我们现在需要在矛盾中平衡,探索中前行,尤其需要国际合作.无论是抗击疫情,还是发展经济,都需要我们同舟共济,使人类能够越过这场巨浪的冲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总理,您好.您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阐述了今年中国经济政策和救助规模.那我想问,政府会采取哪些措施来保证这些资金真正地惠及企业?避免空转?也能让我们普通老百姓切切实实地感受到.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我们不可能轻车走熟路,只能是大车行难路.所以我们在政策上要注重创新.我刚才讲了,我们推出的规模性政策叫作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它注重的是稳就业,保民生,主要不是依赖上基建项目.因为现在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消费在经济增长中起主要拉动作用,而且中小微企业在吸纳就业中占90%以上.我们这次所采取的规模性政策,用了70%左右的资金比较直接地去支撑居民收入,因为这样做就可以促进消费,带动市场.而且因为疫情,我们面临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是疫情防控措施会抑制消费.我们按这样的方向推动实施政策,也是面向市场化的改革.
其次,我们强调政策资金要直达地方,直达基层,直达民生.新增的赤字和抗疫国债资金全部转给地方,省里面也就是"过路财神",直达基层.可能有人会问,那基层就能把这笔钱用好吗?我们现在要采取一个特殊的转移支付机制,这些钱要全部落到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落到社保,低保,失业,养老和特困人员身上,要建立实名制,这些都是有账可查的,决不允许做假账,也决不允许偷梁换柱.我们会瞪大眼睛查,也欢迎社会监督.我们采取的措施,最终效果要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来认可.中央政府这次是带头过紧日子,我们把中央部门的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缩了一半以上,调出资金用于基层企业和民生.各级政府都要过紧日子,决不允许搞形式主义,干那些大手大脚花钱的事.
刚才我比较多地讲了扩大消费,但并不是说不要投资,我们还要扩大有效投资.这次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6000亿元,再加上一些国债,有2万亿元的规模,这在规模性政策当中占到百分之二三十.我们投资的重点是"两新一重",就是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和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而且要用改革的办法,用这些资金来撬动社会资金的投入.项目要有效益,有回报,要经过科学论证,按规律办事,不留后遗症.谢谢.
台湾中国时报记者:
总理,您好.今年两会因为疫情的因素延到5月才举行,这个时间点刚好跟"5·20"非常接近.在"5·20"之后,在民进党继续执政的情况下,请问未来大陆对台政策的总体考量是什么?未来将如何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发展?
我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说了,我们对台的大政方针是一贯的,也是世人共知的.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都要坚持,同时要坚决反对"台独".在这个政治基础上,我们愿意和台湾各政党,团体和人士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对话协商,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我们愿意尽最大诚意和最大努力.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我们从来都反对外来干涉.中华民族有智慧,有能力解决好自己的事.
我们视台湾同胞为手足,血浓于水,始终高度重视台湾同胞的福祉.就像这次疫情发生后,大家共同努力,没有台湾同胞在大陆因感染新冠肺炎失去生命.我们祈福两岸同胞都平安健康.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今年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调低了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调高了调查失业率.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请问总理,今年政府将如何遏制失业潮?如何帮助大学生和农民工找到工作?
今年我们确定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的确比去年低,实现这个目标要有一定的经济增长作支撑.我们把城镇调查失业率定为6%左右,今年4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已经是6%了,所以我们这样做也是实事求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是天大的事情.这几天我看中国政府网上的留言,大概三分之一都是谈就业的.其中有一位农民工说他50多岁了,在外打工30多年,每年如此,但今年还没有找到工作,全家都陷入困境.还有一些个体工商户,已经歇业几个月了.一些外贸企业现在没有订单,影响员工就业.对他们的困难,我们要给予救助,但是从根本上说,还是要帮助他们就业.中国有9亿劳动力,没有就业那就只是9亿张吃饭的口,有了就业就是9亿双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手.
为了稳住现有就业岗位,可以说政策是能用尽用,投入的钱是最多的.我们的规模性政策资金,允许基层用于减税降费,而且允许用于为企业减房租,贴利息.采取的措施就是要把企业稳下来,岗位保得住,但要公平合理.而且我们还要采取资助企业以训稳岗的政策,今明两年将有3500万人次通过失业保险结存来进行岗位培训,给他们缓冲的机会.即便失业了,也要短时期内有再就业的机会.
同时还要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岗位.现在新业态蓬勃发展,大概有1亿人就业,我们的零工经济也有2亿人就业.不仅要采取更多扶持政策,而且要采取措施打破那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让更多新就业岗位成长起来.去年我们平均每天净增企业超过1万户,今年也要按这个方向去努力.
人民群众中有无穷创造力.回想改革开放之初,大批知青返城,就一个"大碗茶"解决了多少人的就业.前两周我看到报道,我们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3.6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10万人就业.中国人民是勤劳的,中国的市场也是在不断开拓和升级的.当然,对重点人群就业我们有重点扶持的政策,像今年大学毕业生创新高,达到874万人,要让他们成为不断线的风筝,今明两年都要持续提供就业服务.对农民工,不论是在常住地还是返乡,都要给他们创造就业的服务平台.对退役军人,要切实把安置政策落实好.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总理您好,我们关注涉港的"国安法",这次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作出了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就此制定专门的法律.我们想问这是否表明中央调整了对香港的政策,是否放弃了"一国两制",对于当下各方的反应您又如何看待?谢谢.
"一国两制"是国家的基本国策,中央政府始终强调要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严格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支持特区政府和行政长官依法施政,这是一贯的.你提到全国人大刚通过的有关维护国家安全的决定,也是为了确保"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谢谢.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
美国继续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归咎中国,出现了更多关于中美之间"新冷战"的说法.与此同时,美中双方官员还在讨论如何为落实两国之间的第一阶段经贸协议创造有利条件,推动中美关系稳定发展.总理先生,考虑到中国自身经济遇到的困难,您是否认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让步足以解决美方关切呢?如果合作努力失败,中国经济能否抵御"新冷战"和脱钩的威胁?
当前中美关系的确出现一些新问题新挑战.中美关系很重要,两国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应对传统或非传统挑战方面都有很多可以而且应当合作的地方,在经贸,科技,人文方面也有广泛的交流,可以说两国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不仅关系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关系到世界,所以一些问题发生后引起世界的担忧.至于你说到"新冷战",我们从来都主张摒弃冷战思维.关于所谓脱钩,可以说两个主要经济体脱钩,对谁都没有好处,也会伤害世界.我们应该按照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建立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
你关注经济方面.中美两国经济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路走来很不容易,但双方都从中获益.这使我想起,就在几天前,一家美国高科技公司宣布在中国武汉实质性投资项目开工.我不是做商业广告,但是我对它的行为是赞成的,所以发了贺信.这个例子表明,中美商贸界是互有需要的,是可以实现合作共赢的.
中美之间的商贸合作应该遵循商业规则,由市场来选择,由企业家判断,拍板,政府起到搭平台的作用.中美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有不同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存在矛盾分歧不可避免,问题在于怎样对待.中美关系几十年来风风雨雨,一方面合作前行,一方面磕磕绊绊,的确很复杂,这需要用智慧去扩大共同利益,管控矛盾分歧.总之,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寻求合作共赢.这于己于人于世界都有利.谢谢.
新华社记者:
总理您好,讲到今年的经济工作我们听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稳"和"保",请问总理这和市场化改革之间是什么关系?政府在这方面的重点是什么?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表明,越是困难越要坚持改革,我们宏观政策提出的稳和保是通过市场主体去支撑的,而且是围着市场主体的困难和关切去做,这本身就是市场化改革的做法.
我们首先是要让市场主体活下来.政策的真金白银主要是为市场主体纾困,激发他们的市场活力.真金白银要确保落到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身上.这次政府工作报告说要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我们现在有1亿2000万市场主体,他们就是青山,留住他们,就会赢得未来.
不仅要让市场主体活下去,更重要是通过"放管服"改革把他们激活起来.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打掉那些不合理的条条框框,使他们公平竞争.这种措施看似无形,但能创造出有形的财富,干好了,不亚于真金白银的投入.
再有就是要让新的市场主体更多地长出来.大家都知道,这次应对疫情中,像网购,快递,云办公等等一些新业态是逆势增长,有的营业收入增长了三分之二.而且现在新业态还层出不穷,这和我们这些年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发展新动能,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都有关.
我们已经有经验,就应该把这些经验推广开,促使新动能,新的市场主体更多地成长.今年我们还是要努力做到平均每日新注册企业2万户左右,这是观察中国经济活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们重视中小微企业,并不是不重视大企业,我们还是希望大中小企业共生共荣,而且期待一些中小微企业将来会成长为大企业,这样形成一个互相融通发展的局面.今年我们不仅要看纾困政策用得怎么样,还要看营商环境的改善是否明显,这样可以产生乘数效应.谢谢.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
总理,您好.我的问题是,世界经济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正在遭受严重打击,中国已控制住疫情,今后是否有同包括日本在内的周边各国开展经济合作的计划?中国今后在中日韩自贸协定(FTA)和自由贸易体系建立方面计划如何推进?中国打算参加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吗?
在去年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上,十五国领导人共同作出承诺,今年要如期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我希望并相信这个承诺不会落空.我们也在积极推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中日韩都是近邻,我们愿意在经济大循环中建立中日韩小循环,比如说最近中国和韩国就开辟了快捷通道,让商务,技术等人员能够顺利往来,这有利于复工复产,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至于刚才你提到TPP,我理解可能指的是"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对于参加CPTPP,中方持积极开放态度.谢谢.
人民日报社记者:
总理您好.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但是受疫情的影响很多家庭收入都有所下降,甚至一些人还面临着返贫,所以想请问您,在这种情况下今年的脱贫攻坚任务还能顺利完成吗?以及我们的政府将如何保障基本的民生?谢谢.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现在又碰到疫情,疫情过后民生为要.怎么样保障那些困难群众和受疫情影响新的困难群众的基本民生,我们应该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我们采取的纾困政策有相当一部分就是用于保障基本民生的.
我们今年要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全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按原本的账还有500多万贫困人口,受这次疫情的冲击,可能会有一些人返贫,脱贫的任务更重了.我们会多策并举,特别是要采取措施把脱贫的底线兜住,我们有把握完成今年决胜脱贫攻坚的任务.
各级政府都要以人民利益至上,以万家疾苦为重,每出一策都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千家万户,有利于民生.今年我们在应对疫情冲击过程中,要特别认真细致地考虑把各方面困难人群保障起来,扩大低保和失业保障的范围.现在低保,失业保障,特困救助等人员大概一年6000万人左右,我们预计今年人数会增加较多,但保障和救助资金是足够的,把他们保障住是有能力的.我们也要求一定要把账算细,把钱用到刀刃上,使民生得到切实保障.我们还有近3亿领养老金的人员,今年我们提高了养老金的标准,说到就要做到.
实干为要,行胜于言.我们现在的社保结存和储备是足以保证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的,但工作上不能出任何纰漏.在这个事上出纰漏就会让人们对未来没有信心,何况中华民族有尊老传统,我们要让社会各方面都感到希望.要统筹把各项保障方方面面落实到位,这实际上也会有力支撑民心安定,推动经济发展.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方面的工作不是一件事,而是多件事,我们都做好,做到位,相信中国人民的生活会更好.谢谢.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
总理,您好.您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中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您对目前中国面对的外部形势有怎样的判断?中国将如何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另外,对于全球应对公共卫生的挑战和经济严重衰退的挑战,中国将发挥什么作用?
我们先看一下现在世界的变化.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的确给世界造成了严重冲击,带来了巨大影响.现在因为疫情防控,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明显减少,如果再持续下去,世界经济会更加严重衰退,这是危险的.如果世界经济不能够恢复增长,可能将来连疫情都很难防控.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特别需要公共产品,需要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实际上更需要开放,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这样我们才能共同战胜疫情给世界带来的冲击,把损失减少到最小.
关起门来搞发展行不通,那就回到了农耕时代.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对外开放,这不会也不可能改变.我们会继续扩大与世界的合作,自主出台更多扩大开放措施.开放对各国如同空气对人一样,须臾不可离,否则就窒息了.我们在开放当中还要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当然也有人会说,要对产业链,供应链进行调整.至于企业的调整布局,这是按市场规律办事,市场规律本来就是进进出出,生生死死.我们不能违背市场规律,凭空做设计,而是要让市场更加相互开放.
坚持双向开放,那就要友好相处.第一,我们希望和世界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国家不管大小,贫富,强弱,都应该遵循这个规则.相处规则如果有不完善之处需要调整改革,大家一起商量着办.第二,互利互惠.既然是合作,就要共赢,独赢是不会长久的,吃独食也是行不通的.只有在共赢中大家才能够共同成长.再有,就是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各国都有各自的长处,都要担负起应有的国际责任,携手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会担负起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责任.
因为是最后一个问题,借这个机会我还想说一下,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市场,我们推进的纾困和激发市场活力的规模性举措会进一步扩大消费市场.希望中国还是大家看好的投资沃土.我们愿意进口更多国外商品,成为面向世界的大市场.
至于说到怎么应对疫情这场公共卫生挑战,让世界经济走出困境,我前面反复说了,要同舟共济,携手同行.我希望并相信,各国人民共同努力,疫情之后会更开放,衰退之后会有新繁荣.谢谢. | 0.900811 | 130.757576 | 0.005568 | 0 | 307 | 2,291 | 895.2 | 4.019531 | 0.120857 | 0.000406 | 200,200,008,655 | 金融_经济 |
美国众议院表决通过了贸易促进授权(TPA)法案,经历了10年的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总算打开了一条谈判妥协之路.如果TPP成立,包括日美在内的太平洋沿岸12个国家间的国际贸易与投资就会走向自由化.
安倍晋三总理把安倍经济学作为实现日本经济复兴的一环推广至今.4月份在美国议会的演讲也获得了好评.这次演讲强调了TPP的经济和战略性意义.TPP是安倍总理提出的日本增长战略的要点.为了给日本创造贸易和投资的机会,总理已瞄准并确定了改革的重点产业.
日美间的价格竞争力通过日元对美元被高估或低估的程度体现出来.把两国生产的全部产品的生产价格差(日元/美元),通过比较日元美元的市场汇率,就可以把价格竞争力数据化.
让日元结算价格和美元结算价格变为相等的汇率称之为购买力平价.比如,把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单位进行日美对比,购买力平价为1美元=124.9日元.而当时的市场汇率为1美元110.2日元,两者的比率就是价格竞争力.也就是说,2005年日元被高估13%(日元过高).因此,在日本活动的企业,如果不能超越13%的价格上的不利,在国际市场就无法与美国产品竞争.同样,每种产品都处于相同情况.
日本从1952年恢复主权以来至1985年的广场协议为止,日元一直处于被低估的(日元较低)状况.幸亏如此,日本通过有效利用优质劳动力,促进资本形成,以及生产率的显著提高达到了经济高速增长.在这里,生产率意味着投入1单位时的产出.
日本2位数的高速增长在1973年第1次石油危机后停滞,但到1991年"泡沫崩溃"为止的增长率一直高于美国.日元对美元被高估是从1985年的广场协议开始,在1995年达至顶峰.结果造成日本出口下降,经济增长减速.增长钝化在资本形成大幅缩小,就业减少,生产率停滞方面也表现出来.
1995年以后,日本为纠正过度的日元升值花费了20年时间.这个期间被称为"失去的20年".到2007年,汇率总算接近了购买力平价,但发端于美国的2007-2009年金融·经济危机却再次让日元大幅升值.当时本·伯南克任主席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RB)实行了量化宽松政策,大幅扩大了投入产出表,但日本银行的白川方明总裁却没有追随他.
2011年10月日元对美元汇率创下历史新高.之后虽然开始缓慢下降,但在安倍总理于2012年12月就任时还处于被高估的状态.促使日元贬值速度加快的是2013年3月黑田东彦就任日本银行总裁以后,开始采用量化宽松政策.日本对美国价格竞争力总算在2015年2月开始恢复.
日美间的价格竞争力可以说是反映两国间生产率差距的一面镜子.图1显示了通过共同研究弄清的1955年至2012年间的日美间生产率差距.具体表示的是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日美比较(日本/美国),意味着日本大约赶追上了美国.园圈表示生产率差距的合计,颜色较深的柱状部分表示制造业,较浅柱状部分表示非制造业的差距.
在日本恢复主权3年后的1955年时点,日本的生产率只有美国的50%左右.这个差距花了30年以上的时间才开始逐渐缩小,到1991年基本上可以抗衡美国.之后的20年,日本生产率上升缓慢,相反美国却小步加速上升.日美差距在1991年以后暂时出现了缩小的倾向,但之后开始扩大,到2012年回到了1980年代前半期的水平.
在制造业的生产率中,比起机械等组装,日本的相对优势在化学及金属等原料上.像图2表示的一样,日本的汽车产业从70年代开始维持着高于美国的生产率,但由于2007年至2009年的金融·经济危机后美国大规模实施了行业重组,差距也基本上消失.
对于两国来说都还有生产率上升余地较大的产业.在美国是医疗.日本医疗产业的生产率从1970年代中期开始持平,但美国却一直下降.虽然两国对医疗服务的测定方法还有改善的余地,但现在的趋向不会改变.改善生产率需要根本的制度改革,一旦成功,为不断膨胀的医疗费感到烦恼的美国政府就可以逃脱预算的压迫.
对日本来说改善余地较大的是农业.日本的农业自1970年中期以后生产率完全没有增长.相对于此,美国农业的生产率却一直维持高速增长.安倍政权把提高农业生产率作为重点领域.为此,需要从农协的构造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制度改革.农协大幅抬高了日本农业的生产·流通成本,阻碍了日本人民提高生活质量.
另外,日本还有其他可以期待提高生产率的产业.非制造业6个行业(房地产,电力·煤气,建筑,金融·保险,其他服务,批发·零售业)不仅基本上与国际竞争隔绝,而且由于政府的价格限制及准入壁垒等,在国内也受到保护避免了竞争.为了创造提高生产率的机会,必须放宽准入壁垒,取消阻碍价格竞争的限制规定,鼓励外资对日本的直接投资和国内资本的对外直接投资.
日本失去的20年和美国2007年至2009年的金融·经济危机这2个要素,也可以说给两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留下了机遇.TPP可以通过贸易和投资的活性化促进美国的经济增长.对于日本来说,把TPP和国内改革结合起来,促进对内·对外直接投资,就能获得最大的效果.这样日本的增长战略就可以走上轨道,在真正的意义上终结失去的20年.
2015年7月21日"日本经济新闻" | 0.913167 | 132.4375 | 0.012322 | 0 | 197 | 650 | 1,694.8 | 4.273438 | 0.178386 | 0 | 200,200,008,770 | 金融_经济 |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扩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范围,把生态保护补偿融资机制与模式创新作为重要试点内容.深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改革,需要加快绿色金融创新,拓展市场化融资渠道;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有助于支持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改革,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当前,自然资源缺乏,气候变化,人口老龄化这三大长期风险备受关注,且均与生态,环境相关,越来越多的发达经济体通过推动绿色金融发展,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目标.对我国而言,如期实现"双碳"目标,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等,对绿色金融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如何迎接挑战,紧抓机遇,加快创新,提升服务,更好地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是绿色金融的责任和使命.
一方面,要扩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范围,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从2017年开始,我国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甘肃,新疆等六省(区)九地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截至2020年底,六省(区)九地绿色金融贷款余额2368.3亿元,占六省(区)九地全部贷款余额的15.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3%;六省(区)九地绿色金融债券余额达到1350亿元,同比增长66%.下一步,应及时总结六省(区)九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将其经验及做法推广至全国,加快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环境权益交易等发展.更重要的是,要以试验区扩大为契机,以制度创新和模式创新为抓手,调动各类市场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区域性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社会责任纳入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深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改革,构建更为完善的绿色发展体系.
另一方面,要深化金融科技应用,加快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金融科技本身是更为"绿色"的金融服务模式,而金融科技应用将有助于提升绿色金融资产获取能力,缓解绿色项目与金融机构的信息不对称,增强金融支持服务水平和风险防控水平.但金融机构对运用金融科技发展绿色金融的认识普遍不够,缺乏将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深度融合的明确目标;金融科技企业在运用科技手段赋能绿色金融发展方面,研发较少,投入不足.应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科技,深化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应用,降低绿色金融运营成本,提升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如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作用,提升绿色项目识别,生态效益测算,环境信息披露等方面的效率.在此基础上,需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如按照"意见"要求,创新各类资源环境权益的融资工具,建立绿色股票指数,发展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在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中,推出支持绿色金融创新的监管沙箱产品.
金融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绿色金融发展的定向支持力度,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提升政策的精准性和直达性,降低金融机构资金和服务成本,促进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同时,提高对金融机构绿色产业和绿色项目的风险容忍度,探索建立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提升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意愿和能力.此外,应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产品的标准和目录,形成统一,全面的绿色金融分类标准,为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提供基本遵循;还要以"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公布为契机,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建设,防范出现"漂绿""假绿"等问题.(作者董希淼系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 | 0.890726 | 278.2 | 0.031838 | 0 | 410 | 421 | 1,011.6 | 4.210938 | 0.132279 | 0 | 200,200,008,979 | 金融_经济 |
核心提示: 净利润同比增长22.48%,资产总额和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双双突破12万亿元,2021年上半年,邮储银行业务规模创历史新高,零售银行市场地位稳固,交出了一份靓丽的业绩答卷.
净利润同比增长22.48%,资产总额和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双双突破12万亿元,2021年上半年,邮储银行业务规模创历史新高,零售银行市场地位稳固,交出了一份靓丽的业绩答卷.
"我们有信心全年经营业绩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在8月30日举行的2021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6.3亿个人客户,近4万个遍布城乡的网点,依托特有的资源禀赋,邮储银行形成了独特的"两高一低"负债优势:一是在负债业务中,存款占比高,达到了95%,从而能保持负债业务稳定发展;二是在存款业务中,个人存款占比高,达到了88%;三是付息负债成本较低,上半年为1.65%.
今年6月21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优化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确定方式将原由存款基准利率一定倍数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为加点,引导降低了银行业的付息成本.
"邮储银行存款占比高,此次调整后受益面更大."邮储银行副行长张学文在会上介绍,从2019年开始,邮储银行就已经开始主动控制长期限高利率存款的增长,去年基本实现了零增长,今年上半年实现了负增长,在这一点上邮储银行走在了市场的前面.
"我们有能力长期保持负债优势." 张学文强调,除了有强大的零售基因,独特的运营模式,庞大的客群以及网点这些基础性的优势,邮储银行还将长期坚持存款高质量发展的理念,重点强调结构调整,坚持"一稳,一升,一控"的策略安排.
"'稳'就是稳定活期存款的占比, '升'就是要提升短期存款的占比;'控'就是继续严格控制长期高利率存款."张学文介绍.
"从下半年开始,我们将会把存款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优化结构上提高存款的活期占比."刘建军表示.
近年来,邮储银行一直把发展中间业务作为战略性业务推进,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半年报显示,上半年,邮储银行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14.2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7.86%.
"我们希望全年的中收力争实现20%以上的增长."刘建军表示.
刘建军认为,邮储银行发展财富管理有三个方面优势:一是拥有庞大的客群.邮储银行在县及县以上的区域有2448万个VIP客户,其中财富客户有237万人,这是做好财富管理重要的客户基础.二是下沉市场的品牌认知度非常高.三是AUM空间巨大.邮储银行有12万亿元的AUM,储蓄存款占比78%,这个结构意味着有更多的客户需要通过财富管理把一些储蓄存款转化成财富管理产品,来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成果.
"邮储银行的战略愿景是'建设一流大型零售银行'而零售银行对信息科技的要求非常高.这两年我们高度关注IT建设,采取了一些'超常规'措施,持续加大IT投入.未来若干年,在财务安排上,我们还将优先保障信息科技的投入,努力打造领先的数字生态银行."邮储银行董事长张金良表示.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邮储银行加快信息化建设,加大资源投入,投入研发等资金超5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30%.
上半年,该行成功上线119项信息化工程,为邮储银行的数字化转型注入了新的动能.目前,邮储银行正在全力以赴地推进"345"工程,即"三个核心""四个新一代""五个基础平台".
"'345'工程几乎涵盖了银行所有的产品和服务."张金良介绍,"三个核心"即个人业务核心,公司业务核心和信用卡核心;"四个新一代"即新一代手机银行,新一代信贷业务平台,新一代资金业务平台,新一代中间业务平台;"五大基础平台"即邮储大脑,大数据平台,云平台,互联网金融平台,区块链服务平台.
"目前来看,所有这些项目推进都很顺利,相关的系统和平台陆续上线,客户的体验也越来越好.特别是正在建设的新一代个人业务核心系统,采用的是企业级业务建模和分布式架构体系,聚焦的是个人存款和支付结算.这个系统上线以后将是迄今为止银行业最大的分布式架构系统,将服务6亿多的个人客户,十几亿账户."张金良透露. | 0.874474 | 97.941176 | 0.047101 | 0 | 191 | 407 | 1,459.8 | 4.007813 | 0.198198 | 0.081585 | 200,200,009,094 | 金融_经济 |
尽管中国模式有其特点,但米拉诺维奇的一个假设是,如果当前趋势持续下去,精英自由资本主义和政治资本主义之间可能会出现某种趋同: 自由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政治权力越联合,这个制度就越富豪,就越像政治资本主义.在后者中,政治控制是获取经济利益的途径;在财阀资本主义 - - 旧的自由资本主义 - - 经济权力被用来征服政治.两种体系的最终目标是相同的:精英的统一和永恒.38 这是几位分析家基于大流行及其唤醒的干预主义所处理的假设.但是,这似乎不太可能;全球资本主义更有可能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在每个地区主宰世界.但无论发生什么,资本主义都没有走到最后. 它正处于高潮.在其超商业化版本中,基于零工经济在私人生活的商业化方面,它设法将其行动扩展到以前从未商业化过的存在领域.利润逻辑是当今伟大的全球哲学;它并不总是这样.正如米兰诺维奇所说,它已经把个人"变成了痛苦和快乐,收益和损失的优秀计算器";人民变成了"资本主义生产中心"39. 在资本主义中,没有其他简单的解决方案.这是一本关于野蛮时代的宝贵诊断书.米拉诺维奇描述了我们的弊病,并批评了自由主义者(他们认为问题出 电子邮件列表 在唐纳德特朗普和鲍里斯约翰逊,而不是 2008 年的大衰退)和民粹主义者(他们倾向于从文化角度看待问题)的自愿主义和理想主义.结果是一本优秀的,有争议的,非正统的书,引发了健康的愤世嫉俗. 资本主义别无选择,我们越早接受这一点,我们就会越早解决它.套用一句流行的谚语:"你不要资本主义;然后拿两个杯子.随着人口普查制度的消失和普选权的引入,我们民主社会的政治参与不应再受财产限制.然而,政治仍然服从于资本.民主在很大程度上被大公司劫持,以至于将地球的生存置于危险之中. 寡头资本主义与民主宪章 每个社会都有关于集体决策和财产制度的规则;在大部分历史进程中,这些规则交织在一起.贵族,奴隶制,封建主义和工薪奴役已经表明,如果人们在财产制度中的地位不被决定的话,他们在政治制度中的地位是如何受到影响的.不幸的是,政治紧随其后. | 0.891637 | 849 | 0.002381 | 0 | 849 | 229 | 1,021.3 | 4.007813 | 0.127208 | 0 | 200,200,009,185 | 金融_经济 |
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不仅篇幅大幅压缩,而且在宏观经济目标设定和政策措施方面有不少新提法,新看点,不设经济增速目标,赤字率破3%,发行特别国债都是历史罕见.
梳理12大财经关键词,透视今年经济改革发展.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
解读: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或为具体数据,或为区间数据,此次政府工作报告是首次不设预期目标.这主要是因为海外疫情和经贸形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不设具体目标更能体现灵活性,更有利于增强调控主动性,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发展上.当然,不设预期目标不等于不要经济增长,"六保"需要经济增长守住底线,以保求稳,稳中求进.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
解读:赤字率突破3%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此前,我国预算财政赤字率最高仅是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的3%.今年赤字率安排比去年提高0.8个百分点,赤字规模约为3.76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规模.这些资金将注重发挥杠杆作用,乘数效应,为稳增长提供充沛的资金动力,体现了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将发行1万亿元特别国债.此外,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
解读:发行特别国债也是史上少见.这是第三次发行特别国债,前两次分别为1998年补充四大行资本金,首次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2007年发行1.55万亿元,对冲外汇占款增加,组建中投公司,且于2017年续发行6964亿元.此次特别国债是抗疫特别国债,主要用于地方公共卫生等基础设施及抗疫相关支出,并预留一部分用于支持基层特殊困难.市场人士认为,此次特别国债的发行方式尚未明确,值得关注.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
解读:今年以来,央行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了1.75万亿元长期资金,春节后投放短期流动性1.7万亿元,流动性保持了合理充裕.值得注意的是,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是一个新提法.业内专家分析,此举一方面是要强调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升有效性,增强企业获得贷款的便利性,降低贷款利率;另一方面也是要加大应急融资支持.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革创业板并试点注册制.
解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资本市场的表述大幅缩减,仅此一句.而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等均有所涉及.这意味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将是今年资本市场改革的重中之重.目前,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已经启动,各环节准备工作正有序进行,业内预期三季度有望落地.
政府工作报告: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解读:新基建投资既有利于短期稳增长,又有利于中长期调结构.国家发改委认为,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方面.业内专家测算,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基建的投资今年或达万亿元水平.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
解读:减税降费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关键之举.市场主体是经济运行最基本的单位,保住市场主体,才能保住就业,保住民生.有关部门通过"减税降费"降成本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帮扶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一季度全国累计实现减税降费7428亿元.未来,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出台精准,有力度,阶段性的助企纾困政策,加快推动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恢复正常运行.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完善国资监管体制,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基本完成剥离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企要聚焦主责主业,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提高核心竞争力.
解读:国务院国资委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已经形成了初步方案,正在履行审批程序.今年将是落实三年行动方案的第一年.未来将在积极稳妥分层分类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动专项工程等改革重点领域发力,资本市场将是国企改革加速推进的重要抓手.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解读:当前实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此时仍要保持政策定力,坚持"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中央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保持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在地方层面,各地因城施策更加灵活,优化调控政策,稳定市场预期.各地房地产市场的分化会与城市管理水平,医疗资源配置等因素联系得更紧密.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5.5%左右.
解读:就业是"六稳"与"六保"之首.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中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让企业得到更多实惠,稳定就业岗位,减轻疫情对劳动者就业和收入的影响,保障基本民生.地方加紧贯彻落实,社会各界共同行动,正在开展一场"稳就业,保就业"的保卫战.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
解读:这考虑到了去年物价翘尾因素影响较大,疫情影响下的新涨价因素等多重影响,今年物价仍面临一定的结构性压力.但随着猪肉供给增加,猪价下跌态势开始显现,物价不存在全面上涨基础.更值得注意的是,PPI连续下跌显示工业品通缩压力有所加大,需要有所防范.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解读:海外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在尽力稳外贸的同时,应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把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充分激发出来.这将有力推动我国经济攻坚克难,把疫情造成的损失和外部环境影响降到最低限度.(费杨生 李若愚)
回顾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一串串数字记录下各行各业奋斗的足迹.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过去5年工作.报告中的一串串数字,折射出5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和变革.
读"政府工作报告"看未来发展 专家学者点赞"互联网+"
政府工作报告数次谈到中国的互联网发展,亮点颇多.记者在采访时,多位专家学者也点赞中国互联网,并表示,中国"互联网+"正当其时,大有可为.
201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能源环保的关注提到了显著重要的位置.在能源相关领域,"生态"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一共出现了16次,"能源"紧随其后,一共出现了7次 | 0.889272 | 87.848485 | 0.025606 | 0 | 193 | 704 | 1,081.5 | 4.097656 | 0.154536 | 0.003766 | 200,200,009,533 | 金融_经济 |
[导读]"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
"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政府工作报告"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按照这一要求,一方面,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企业,留得青山,赢得未来;另一方面,财政资金使用要大力提质增效,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
财政部部长刘昆日前表示,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概括起来就是"发出一个'信号',做好四个'对冲'",即:适当提高赤字率,明确发出积极信号;增加政府投资,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对冲企业经营困难;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冲基层"三保"压力;加强预算平衡,对冲疫情减收影响.
在江苏兴达钢帘线股份有限公司的厂房内,一台台智能机器人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这些卸轮机器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和物流效率.不过项目投入大,筹措资金有难度,多亏了减税降费措施极大地缓解了公司的现金流压力,让我们有余力对设备进行升级换代."公司董事长刘锦兰介绍,2019年度公司节能节水项目投资享受了所得税优惠137.8万元,减少的各类污染物排放又让企业年节约环保税资金60多万元.
"今年,我们公司仅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就新增减免税近200万元,获得感实打实."正大集团岳阳分公司法人代表周永顺说,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经营有一定冲击,但国家的财税支持提振了企业爬坡过坎的信心.
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2019年减税降费力度空前,全年减税降费2.36万亿元,超过原定的近2万亿元规模.今年1至4月,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9066亿元.
"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渐次落地,效果叠加倍增,有利于降低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提振市场信心,激活市场活力,为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李旭红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
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2.5万亿元包括2019年出台的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政策在2020年继续实施形成的新增减税降费约5000亿元,以及2020年新出台的减税政策,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政策和减免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收费政策给企业带来的新增减负.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前期出台6月前到期的减税降费政策,包括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等,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今年年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
"强化阶段性政策,同时与制度安排相结合,既体现出我国减税降费政策的持续性效应,又反映出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提质增效."李旭红认为,小微企业数量多,涉及面广,在供应链中涉及多个节点.当前的税费减免政策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困难行业倾斜较多,有利于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特别是有利于保居民就业,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 0.880694 | 125.727273 | 0.058224 | 0 | 213 | 328 | 1,411.6 | 4.066406 | 0.170644 | 0.163728 | 200,200,009,637 | 金融_经济 |
香港 - Media OutReach - 2022年5月19日 - 汇丰与香港青年协会青年研究中心今天共同发布"香港青年在大湾区就业竞争力"研究报告.结果发现,超过八成(84%)的受访者认为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事业发展机会具有相当吸引力.此外,市场规模(84%),培训机会(70%)等也是香港青年看重的内地城市优势.
(左起)"汇丰粤港澳大湾区(香港)奖学金"得奖青年苏朗晴及牛明德,汇丰集团企业可持续发展部未来技能环球总监招智辉,青协督导主任张淑凤及青年研究中心主任陈瑞贞公布"香港青年在大湾区就业竞争力"研究报告.
这一研究面向香港各大专院校三年级以上学生开展,在2021年3月至12月期间通过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完成.调查发现,在720名有意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的受访香港大学生中,最希望从事的三个行业为"文化及创意","金融服务"及"科技与创新".而他们到内地发展的首选城市为深圳(53%),其次是广州(19%).
该项研究还让受访者通过"大湾区就业所需的五大技能框架"评估自身的竞争力.结果显示,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在大湾区最有竞争优势的技能为专业操守,灵活变通等,数字化技能的评分则相对较低.
研究发现,有七成受访者认为香港青年对大湾区的发展机遇缺乏了解,而香港青年在内地发展面对的挑战主要在三方面:缺乏人脉网络,来自内地其他城市的人才竞争以及缺乏对内地法律制度的了解.此外,调查结果还显示,受访者表示将通过参加大湾区的工作体验计划或实习(64%),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行业(51%)和参加认识大湾区的交流活动(41%),以更好地为把握大湾区机遇做好准备.逾九成(90%)受访者认为奖学金/种子基金能够帮助他们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发展.
汇丰中国副行长兼粤港澳大湾区业务部总经理陈庆耀表示:"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框架公布以来,各项经济政策的落地实施和基建项目的全速推进,令广东,香港及澳门的合作更紧密.据统计,目前香港和澳门有超过85000名居民在广东工作.香港如果想要更多地分享大湾区的经济成果,必须让年轻人亲身了解整个区域的多元发展.汇丰乐见香港大学生以开放的态度探索在大湾区发展事业的可能.事实上,大湾区是汇丰在亚洲的重要增长引擎,我们会继续积极构建区内的人才库,推进可持续发展."
根据这一研究报告,香港青年协会副总干事魏美梅建议企业增加大湾区实习机会,并提供去多个城市轮岗,接受在职培训的机会,加强香港青年的专业实务技能,同时促进人才流动.另外,研究报告提议建立核心技能网上学习平台,课程内容涵盖赴大湾区其他城市发展所需的五大综合技能及素质.此外,大湾区的职业发展概念亦可融入中学教育,另开展推出"大湾区职涯探索计划",通过参观内地企业及安排青年在相关行业进行短期体验,增进他们对大湾区发展机遇的了解.
本次研究还访问了16名熟识大湾区发展的专家,学者及雇主,大家普遍认为,香港青年英语能力相对较强,兼具国际视野,能帮助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企业提升服务质量,走向国际市场.然而,大湾区人才竞争激烈,香港青年需要提升专业实务能力以及对大湾区的发展规划,相关政策及行业生态的认识才能脱颖而出.他们建议有意在区内发展的青年应选择适合自己的产业和城市,把握大湾区的广阔平台,丰富个人经历及开拓事业发展空间.
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是汇丰集团的始创成员,集团在欧洲,亚洲,北美洲,拉丁美洲,以及中东和北非64个国家及地区设有分支机构,为全球客户服务.于2022年3月31日,集团的资产达30220亿美元,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银行和金融服务机构之一.
香港青年协会(简称青协)于1960年成立,是香港最具规模的青年服务机构.随着社会瞬息万变,青年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时有不同,而青协一直不离不弃,关爱青年并陪伴他们一同成长.本着以青年为本的精神,我们透过专业服务和多元化活动,培育年青一代发挥潜能,为社会贡献所长.至今每年使用我们服务的人次接近600万.在社会各界支持下,我们全港设有80多个服务单位,全面支持青年人的需要,并提供学习,交流和发挥创意的平台.此外,青协登记会员人数已逾45万;而为推动青年发挥互助精神,实践公民责任的青年义工网络,亦有超过25万登记义工.在"青协‧有您需要"的信念下,我们致力拓展12项核心服务,全面回应青年的需要,并为他们提供适切服务,包括:青年空间,M21 媒体服务,就业支持,边青服务,辅导服务,家长服务,领袖培训,义工服务,教育服务,创意交流,文康体艺及研究出版.详情可浏览网站 | 0.893629 | 185.2 | 0.014107 | 0 | 382 | 525 | 1,190 | 4.148438 | 0.151188 | 0.002086 | 200,200,009,940 | 金融_经济 |
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作了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16年的发展足迹和取得的成绩,展望了今年政府工作的要点和重心,阐释了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理念.其中,继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数字经济后,数字经济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对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大影响.而谈到数字经济,就不得不对数字金融予以高度关注.
所谓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虽然中国数字经济起步较晚,但是却凭借着强大的科技力量,良好的产业支持政策,推动创新的市场环境及巨大的消费市场,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规模上的飞跃.2016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22.4万亿元人民币,GDP占比30.1%,成为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原动力,也成为中国顶住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重要支撑.
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金融逐步成为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动就业,激发市场活力的中坚力量.众筹金融,普惠金融,共享金融等作为数字金融时代的新业态和源动力,打破了民众与传统金融之间的壁垒,让金融真正惠及民生,惠及中国无数小微企业.
正如李克强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所提到的,"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众生活.本着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原则,制定新兴产业监管规则."人工智能与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的发展势必推动金融科技与数字金融的到来.这些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创新,创新发展是其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因此,对于企业数字金融创新,民间新兴金融科技创新等非传统形式的创新,应当保持包容审慎的原则,不能过分限制,更不能过分打压抑制创新.放眼当下,世界正处于金融科技(FinTech)时代,"互联网+"的发展势不可挡.在新兴科技的力量驱动下,传统的金融格局逐渐被改变,以往的垄断格局逐渐被打破,新型金融产业的发展倒逼传统金融行业提高金融服务质量,进行经营模式改革.我们要持续推动技术发展,支持数字化金融建设,释放数字经济的发展潜力,提高数字经济在GDP中的占比,使其成为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撑力量.
发展普惠金融不能仅靠商业银行的"普惠金融事业部"
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势头迅猛,蕴含巨大潜力.为了进一步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银监会在去年年初就曾表示"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今年的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继续明确要"继续引导和支持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此番,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国有大型银行要率先做到,实行差别化考核评价办法和支持政策,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可以看出政府欲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为"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扫清融资障碍的决心.但是,普惠金融是一个生态体系,由金融机构建立一个部门专职推行普惠金融,其效果尚待论证.以平安银行为例,平安银行是最早设立这样的普惠金融部的商业银行,目前尚未有充足证据能够证明其为普惠金融所做的贡献.而要求各家银行均设立该部门,其中的成本支出却是巨大的.所以"普惠金融事业部"的设立尚需更为专业的评估论证来加以支持,以免浪费财力,却收效甚微.政府对于普惠金融的推进,不若创造一个有利于金融科技创新,普惠金融企业发展的环境.
普惠金融事业的覆盖范围广,体量巨大,不是仅凭大中型商业银行和传统金融机构就可以担负起金融体制改革,数字经济发展与普惠金融建设如此重任的.不可否认,商业银行和传统金融机构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普惠金融事业涉及广大百姓,商业银行和传统金融机构架构金融生态体系的难度可想而知,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服务实践中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难.
普惠金融需要数字金融与金融科技的创新和发展,银行,传统金融机构与民间企业的参与缺一不可.传统金融机构也是发展金融科技与数字金融的主导力量,但并不是唯一的,李克强总理也认为需要"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公司企业在下一阶段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作用.政府在对于银行传统金融机构和民间公司企业的态度上万万不可厚此薄彼,否则会极大地打击创业创新的积极性.普通百姓群众的日常生活与金融科技息息相关,从网络消费到移动社交,近几年,我们已经深深感受到了数字金融对我们生活节奏,方式与习惯所带来的巨大改变.正是金融科技与数字金融的发展,才能带动普惠金融事业的发展.
(作者杨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金融法研究所,竞争法研究所副所长兼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主任,互联网与信息法律研究所执行所长) | 0.916998 | 223.555556 | 0.012481 | 0 | 464 | 571 | 692.4 | 4.195313 | 0.09841 | 0 | 200,200,010,064 | 金融_经济 |
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国有企业采购管理工作,国务院国资委将采购管理作为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重点提升领域之一,作为促进中央企业降本增效,实现保增长目标的重点举措之一.尤其是从2015年开始,国务院国资委持续开展了7年央企采购管理对标工作,央企采购无论是在管理组织与体制,管理流程与运营,供应商管理,信息化与大数据应用方面,还是在供应链管理创新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显著的提升.不少央企采购管理开始对标国际一流,有的甚至已经跻身国际一流,这对于全面提升央企市场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有企业采购发展与时俱进,管理成熟度不断提升.一是采购普遍由分散走向集中,采购集约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这几年,不少国有企业在制度建设,组织与体制调整,流程管理与运营创新等方面采取了重要改革创新举措,逐步建立了集中采购制度和机制,集中采购率逐年提高,采购管理规范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二是采购管理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国有企业通过采购管理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既做到采购流程的透明可追溯,又做到采购效率的极大提升,很好地解决了采购程序与效率之间的矛盾.三是采购管理逐渐向供应链管理转变.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开始重视供应链管理提升和创新应用,很多企业已经成立了专门的供应链管理部门.四是采购管理朝着更加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包括采购政策重点支持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产品,支持减碳技术进步,采购过程符合低碳环保要求,减少"碳足迹""水足迹".五是采购管理开始注重供应链韧性建设.随着中美战略博弈,尤其是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供应链稳定安全的重要性凸显,一些国有企业也受到中美博弈的影响被列进美国所谓的实体清单,供应链稳定受到挑战,采购管理必须更加注重解决影响供应链的"断点""堵点"问题,以及核心环节和关键技术的替代.当前国际格局和安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单边主义上升,地区冲突加剧,大国矛盾凸显,世界经济走向衰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受到冲击,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应该说采购管理更加注重供应链韧性并不是短期的策略,而是长期的趋势.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把握住数字经济发展先机,就能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今天会议的主题为"数说国企,链享未来",就是倡导更多的企业树立数智化采购思维,对标数字化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数智化采购与智慧供应链转型发展路径,着力打造数字经济新动能的"加速器".我愿借此机会,谈谈数字经济发展对国有企业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带来的深刻影响.
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应该说前所未有,正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据中央网信办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年)",从2017年到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7.2万亿增至45.5万亿,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6%,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32.9%提升至39.8%.
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仅是实现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与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十四五"及中长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家队,肩负着推动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重要责任.
国有企业需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发挥引领作用,成为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的排头兵.2020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就国有企业落实数字化转型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分别从基础,方向,技术,重点和举措五个方面提供了指引,开启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
采购与供应链数字化转型是国企数字化转型的重中之重.数字化技术的快速扩散应用,为采购管理拓宽边界,提升效率,智能监管提供了有利条件.传统的采购管理只是企业一般管理职能,以降低成本为目标,重视采购流程管理,很难实现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协同整合.通过数字化赋能,采购管理边界将拓宽到供应商的供应商,以及客户的客户,推动了采购管理向供应链管理转变.采购管理也逐渐由企业一般管理职能向战略管理职能转变,采购管理目标不再只是降本增效,而是更加彰显了支持企业战略目标的战略价值.国家电网的现代智慧供应链(5E一中心)平台,中国移动的数智化供应链新生态,中国石化的易派客数字供应链平台,中国石油的物资供应链数字化案例等等先进实践,都是综合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采购流程高度透明化和供应链的全流程,全场景的整合协同.还有中国华能,中粮集团,中国能建,中国联通,五矿集团,中铁物贸,厦门航空等先进企业,在利用数字化技术推进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方面的大量创新实践,也充分证明了央企,国企可以践行"大国重器"使命,充分发挥产业链供应链"链长"作用创新引领国企数字化转型.
今天,亿邦动力网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共采购分会将联合发布"2022数字化采购发展报告".根据双方的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企业采购市场规模超过174万亿元,其中工业生产采购额100.1万亿元,建筑业8.8万亿元,零售批发采购65.1万亿元.央企国企成为数字化采购当之无愧的引领者,近四成央企国企2021年采购总额100亿以上,超三成数字化采购比例超过50%.根据国务院国资委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中央企业采购总额超过13万亿元,上网采购率和电子招标率均达到80%.可以说,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方兴未艾,前景广阔,大有作为.
中物联作为我国面向物流,采购和供应链领域的综合性社团组织,始终关注推动采购与供应链数字化建设,致力于传播推广先进的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理念,推动我国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的现代化发展.这几年,中物联与央企和地方国企合作,陆续编制了"国有企业采购操作规范" "国有企业采购管理规范""国有企业网上商城采购交易操作规范" "国有企业采购文件示范文本""国有企业采购与供应链数字化成熟度评估模型"等行业规范,今年我们又开展"采购公益课堂"在线直播活动,这些工作得到了行业的高度肯定,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我们愿意在国务院国资委的领导下,继续发挥行业影响力,专业优势和国际交流合作渠道,搭建一个交流合作和知识传播平台,帮助国有企业解决采购供应链管理提升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的问题,为全面推动国有企业采购供应链管理提升,对标国际一流做出应有的贡献. | 0.911631 | 294.222222 | 0.009094 | 0 | 651 | 578 | 1,094.7 | 4.285156 | 0.123489 | 0 | 200,200,010,404 | 金融_经济 |
人民币升值了,我国拥有的2w亿外汇,就立刻贬值了,而且损失很大.对于我国出口也将受阻,以前我国的优势在于低价质好,现在人民币升值了,当然美国进口我国东西就贵了,我国必然外贸企业损失惨重.
"1 .首先 汇率"亦称"外汇行市"或"汇价",是一种货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由于世界各国(各地区)货币的名称不同,币值不一,所以一种货币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货币要规定一个兑换率,即汇率.从短期来看,一国(或地区)的汇率由对该国(或地区)货币兑换外币的需求和供给所决定.外国人购买本国商品,在本国投资以及利用本国货币进行投资会影响本国货币的需求.本国居民想购买外国产品,向外国投资以及外汇投机影响本国货币供给.在长期中,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相对价格水平,关税和限额,对本国商品相对于外国商品的偏好以及生产率.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3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7343,较前一交易日上调13个基点,中间价升值至2018年7月19日以来最高.29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较上日调升116点至6.7356.28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较上日调升469点至6.7472,升幅创2018年12月4日以来最大.
1,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即美联储,它是指引美元政策取向的最核心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主要负责制订货币政策,包括每年制订8次的关键利率调整公告,它的12名委员由政府官员,纽约和地方联邦储备银行总裁组成.
2,美国财政部负责发行美国政府zj,制订财政预算.美国财政部对该国货币政策没有发言权,但其对美元的评论可能会对美元汇率产生较大影响.
3,联邦基金利率是美国最重要的利率指标,也是储蓄机构间的隔夜贷款利率.当美联储希望向市场表达明确的货币政策信号时,会宣布调整利率,从而引起股票,zj和货币市场较大的波动.另外,联邦基金利率qh合约的价格直接反映了市场对该利率的期望值.
4, 贴现率它是美联储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利率.尽管这是一个象征性的利率指标,但其变化有时也会表达出强烈的政策信号.贴现率一般小于联邦基金利率.
5,30年期国库券又称长期zj,是市场衡量通货膨胀情况的最为重要的指标.因通货膨胀的原因导致的zj价格下跌,即收益率上升,可能会使美元受压.如今,随着美国财政部"借新债,还旧债"计划的实施,30年期国库券作为一个基准的地位开始逐渐让位于10年期国库券.
6,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一些经济指标对美元有不同的影响,如劳动力报告,消费者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国际贸易水平,工业生产指标等.当通货膨胀对经济不构成威胁的时候,强经济指标会对美元汇率形成支持.当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威胁比较明显时,强经济指标则会打压美元汇率.另外,新兴市场的金融或政治动荡,也会推高美元资产价格,此时美元资产作为一种避险工具,会间接地推高美元汇率.
7,欧洲美元是指存放于美国以外银行中的美元存款,其利差可以作为一个对评估外汇利率很有价值的基准.比如,欧洲美元和欧洲日元存款利率间的正差越大,则美元兑日元的汇价越有可能获得支撑.
8,美国股市其中最主要的3种股票指数为:道琼斯工业指数,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而道琼斯工业指数对美元汇率的影响最大,且表现出关联度很高的正相关性. | 0.902583 | 123.181818 | 0.007429 | 0 | 276 | 426 | 1,112.7 | 4.0625 | 0.160148 | 0.008333 | 200,200,010,431 | 金融_经济 |
众所周知,在创业过程中,资金不足,人心不齐,合伙人难找等都是困扰创业者的难题.而新兴的众筹模式凭借着低门槛,风险小,多样性,收益大等优势赢得了众多创业者的青睐.相比较于传统的借贷行为,越来越多的创业者更愿意从对项目感兴趣的投资者中获取资金,并依靠大众的力量,向群众募资,进而获得资金援助.
在众筹过程中,主要有三方人员参与:
筹款发起人:筹款人是指拥有一定的创意能力,但由于缺乏资金,项目难以进行,而不得已进行筹款的企业或个人.
投资者:投资者是指对众筹项目感兴趣,并自愿参与到众筹项目中进行投资.相应的,这些投资者在达到一定的条件后可以得到一定的投资回报.
众筹平台:众筹平台是指连接众筹发起人和投资者的一种纽带,在众筹平台,当筹款人筹款成功后,他们相应的会获得一定的利益回报.
众筹模式有很多种,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产品众筹,回报众筹,公益众筹.众筹的类型不同,众筹的设计方案,合伙人选择,回报机制,操作模式也不同.因此,每个企业在众筹过程中,要学会因地制宜,并懂得结合众筹项目本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众筹模式.
以产品众筹为例:
在产品众筹过程中,投资人将资金投给某种产品,这种产品可能是待开发的,也可以是已经对外销售的.相对于其它的众筹方式 ,产品众筹则得到了更多众筹平台的青睐.从理论上来讲,产品众筹更多的是为正在处于研发阶段或正处于产品生产阶段的产品提供的筹集方式,但目前所展示出来的众筹方式则更多的是已经可以售卖的成熟商品.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上市之前,会更愿意选择利用产品众筹的方式来达到企业宣传的目的.在这一层面上,众筹模式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筹集资金的方式,而是演变成一种产品宣传的形式,通过众筹平台提高产品曝光度,并获得客户.
在资金筹集阶段,投资者为了判定筹款人发起的项目是否有投资价值.他们希望在最大程度上了解投资项目情况,但对于筹款人来说,他们则会担心信息过多暴露会引发安全隐患.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众筹平台应发挥相应的作用.一方面,众筹平台要核实筹款人的真实信息,筹款项目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平台也要对投资者进行投资引导,并最大程度上平衡筹款人和投资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而,维持众筹平台的正常运营.
相比较于传统筹集模式,众筹模式则会更加的便利,获得资金的方式也会更加的多元化;只要是触动了投资人的兴趣点,筹款人则会获得一定的项目启动资金.不得不承认,众筹的魅力无疑会对传统的创业模式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刺激更多的人投入到众筹这个领域.相信在当前国家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情况下,众筹模式将会引领新一轮的创业潮. | 0.908667 | 107.3 | 0 | 0 | 257 | 274 | 634.8 | 4.183594 | 0.109972 | 0 | 200,200,010,432 | 金融_经济 |
3月13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直面"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偏低"的问题.
内蒙古包头市一对夫妻的退休收入问题经"中国经济周刊"披露后,成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偏低"的典型案例.丈夫退休前是某公司的总工程师,经理,职称是高级工程师,工龄近40年,退休后的月收入是1008元;妻子原为农村妇女,后受惠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随丈夫进城,在环卫局工作做环卫工人,后又转正并提前退休,工龄12年她退休的月收入是每月1300元左右.工龄40年的高级工程师丈夫的退休金,却不及做清洁工且工龄仅有12年的妻子.这是因为"丈夫是从企业退休的,而妻子是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当地,企业与政府机关人员的退休金相差最高达3倍以上.
正在召开的两会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表示,2006年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126件建议都涉及到养老保险问题.其中,反映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差距过大以及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偏低问题的建议最为集中.
3月14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在全国人大的新闻发布会上说,"退休待遇,机关事业和企业之间确实存在差距".
他说:"我们已经注意到,机关事业与企业,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同类人员的待遇差距比较明显,引发了一些问题,也影响了部分退休人员的生活.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高度重视,统筹考虑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水平问题,对存在的明显不合理问题,要逐步解决."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今天给记者的材料中承认,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偏低,是比较突出的"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
刘永富说:"对已经退休的人员,主要是根据经济发展的水平,适时地提高养老金水平.对退休早,养老金偏低人员,给他们多调整一些.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各级财政要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
他解释说:"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退休人员养老金都是由单位负担的,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随着企业的改革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企业这块做不到了,有些企业效益不好,甚至关闭破产,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发不出来.1998年时,大概有5%到6%的养老金被拖欠.通过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现在已经做到了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从2004年到现在,国家规定的基本养老金没有当期拖欠.'十五'期间,退休人员待遇年均增长8%左右."
他说,去年我国政府作出决定,对企业退休人员待遇进行较大幅度地调整,使广大退休人员享受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在2005年,2006年,2007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水平提高1/3左右,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
刘永富说,这个问题是历史形成的,解决需要一个过程.对未来退休的人员,主要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来解决,也就是说,要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在发基本养老金的同时,还要建立企业年金,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给全国人大的汇报材料中说,今年的调整养老待遇工作,提出了要统筹考虑待遇调整,注意向具有高级职称的退休科技人员和退休早,基本养老金相对偏低的人员适当倾斜,在注重可行性的基础上,着力改善我国部分地区和人群养老待遇水平偏低的情况.通过与机关事业单位同步调整,并适当加大调整幅度,缩小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差距. | 0.897475 | 118.818182 | 0.01849 | 0 | 266 | 399 | 867.5 | 4.152344 | 0.153787 | 0 | 200,200,010,707 | 金融_经济 |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当前,我国实体经济面临外部经济环境不稳定因素增多,资金过度进入虚拟经济等挑战,在发展中遇到不少困难;在中低端徘徊,内生发展动力不足等因素,亦导致一些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盈利能力下降.中央在2017年经济工作部署中,已明确提出振兴实体经济的重大任务.如何纠正"重虚轻实""脱实向虚"倾向,如何正确处理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等,都是今后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受全球经济增速减缓,生产成本上升及利润下降,虚拟经济泡沫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我国实体经济经营环境趋紧,下行压力加大,出现了增长放缓,结构性矛盾突出,效益下滑等诸多问题.
首先,实体经济增速下降明显.从多项指标看,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呈现出明显的下行态势.2015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为5.9%,为1992年以来最低.2016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虽呈现缓中趋稳的态势,但绝大部分是非主营业务的增长,能否持续有待观察.其次,实体经济盈利能力大幅下降.随着运营成本快速上涨,企业经营状况恶化,亏损面不断扩大,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再次,低端过剩,高端不足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供需结构不匹配,特别是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产品短缺并存的问题十分尖锐.近年来,一些新兴产业也有产能过剩的苗头和隐忧.同时,我国产业调整明显滞后于需求结构升级,居民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造成实体经济发展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挤压加大.由于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互动机制不健全,传导路径不畅通,大量流动性资金在金融系统内空转,存在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企业"弃实投虚"的现象.特别是金融,房地产及其他虚拟领域的快速膨胀和过度投机行为,侵蚀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基础,加剧了实体经济的困境.虚拟经济投资时限短,回报率高,吸引大量资本流入,造成实体经济资金严重不足,实体经济"失血"现象突显.据测算,我国工业平均利润率仅在6%左右,而证券行业,银行业平均利润率都在30%左右.与此同时,非金融部门杠杆率也在快速上升.据测算,2012年我国非金融类企业部门的杠杆率为106%,到2015年已超过140%.过高的杠杆率不但容易引发金融泡沫,导致金融利润率虚高,而且吞噬了实体经济资本.除金融领域外,我国房地产业的无序发展,也严重损害了实体经济发展.由于部分地方政府长期过度看重房地产对GDP,财政收入的贡献,甚至一度作为支柱产业加以支持,在宽松的融资手段支持下,不仅使房价严重脱离国情,超出居民购买能力,而且导致房地产形成较高的盈利能力与财富积累能力,诱导实体经济资本大量涌向房地产,直接抬高了实体经济生产成本,挤压了实体经济发展空间,导致实体经济"空心化".
二是实体经济运营成本刚性上涨,进一步挤压了利润空间.随着工业化迅速推进,支撑我国实体经济30多年快速发展的传统要素优势正逐步减弱,要素价格持续上升,实体企业综合生产成本快速上升.突出表现在:能源原材料价格涨幅明显偏高;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实体企业出现招人难,用人难,留人难的问题;企业税负重,据测算,企业已缴税金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7.8%,其中应缴增值税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3.7%;融资成本高,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实体经济内生发展动力不足,这是造成实体经济困境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在:企业创新意愿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由于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很多实体企业根本不愿意进行原创性研发;人才短缺,研发投入少,核心技术和高端装备受制于人,国际领先企业往往将销售收入的5%以上作为研发投入,而我国制造业500强企业的研发投入只有2%左右;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有待加强,普遍缺乏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与新商业模式的推动;缺乏企业家精神,企业持续发展动力不足.
四是体制机制制约依然严重.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方面的市场化改革不完善,资源合理分配的体制机制尚未理顺,各种门槛和壁垒犹存.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尚需改善,除制度性交易成本过高,私人产权保护不够,法制环境欠缺,政府干预过多等老问题外,阻碍民间资本进入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仍然存在.科技创新体制不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社会氛围和制度环境缺乏,难以激活实体经济的创新活力.市场体系不完善,产业退出机制不健全,政府管制依然存在较强行政干预色彩,资源,产品和要素在区域间合理流动的机制尚未形成.
五是市场需求明显减弱.外需持续萎缩与内需增势放缓叠加,有效需求不足,也是造成实体经济发展困境的重要原因.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明显衰退,逆全球化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全球贸易陷入低迷,外部需求总体偏弱.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战略,呈现加速向实体经济回归的新趋势,一些新兴经济体则加紧与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等领域展开国际竞争,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逆势增长,使我国实体经济面临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新兴经济体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国内市场需求约束明显强化,内需疲软已成为制约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
一是加快体制改革,激发实体经济活力.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协同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攻坚,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营造商业氛围,健全信用环境,优化政务环境,完善法制环境.要建立和完善公平竞争,公开透明的市场规则,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加快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要素交易平台,发展各类要素市场,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地区,行业,企业间自由流动与优化组合,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要积极推动投融资体制改革,拓宽投资渠道,推动社保资金,保险资金等投资领域的多元化,加快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建立风险资产管理和资信评估制度;要加快垄断行业市场开放步伐,积极推进垄断行业和领域产权,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垄断环节的特许权竞争,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大力推动民间投资,在政策和资源配置上要给民间投资平等的地位和待遇,消除各种隐性壁垒,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保证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实体经济创新能力.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实体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特别是要加快培育创新主体,集聚创新资源,打造创新平台,完善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环境,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依靠创新驱动实体经济发展.加快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融资,研发设计,科技成果检测,咨询等创业创新服务,实现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积极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发展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同时,完善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造就一批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家群体,培养一批由科技人员,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创新群体.
三是加强制度建设与监管,促进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一视同仁,统筹规划,既要充分发挥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提升作用,完善虚拟经济市场监管体系和制度建设,有序推进虚拟经济各层次的发展,又要坚决抑制虚拟经济盲目发展,防止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过度膨胀,尤其要防止资本过度流向虚拟经济,造成实体经济"空心化".
要强化制度约束与规范,坚决防止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挤压.其一,要加强股市监管,严厉打击黑幕,投机行为,抓紧完善上市公司分红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新股发行和退市制度.其二,要规范金融市场行为,建立统一监管机构,对金融衍生品实行集中监管.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完善市场交易和清算制度,加强法规与监管体系建设,增强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透明度.彻底整顿理财产品市场,打击各种非法金融活动,加强对投资品市场交易的监测和监管,坚决打击过度炒作行为.其三,要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大力推进住房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加快以行政性调控为主到以经济杠杆调控为主的转变,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需求,减少房地产无序发展对实体经济的挤压.
要创新和改进金融服务,真正发挥其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其一,要加快构建多层次,多样化,服务能力更强,适用对象更广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推动金融业改革创新,实现金融行业从自我循环向服务实体经济的转变.其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构建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租赁机构和综合服务中心.加强社会信用环境和征信体系建设,建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其三,大力发展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和金融租赁市场,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引导资本流向那些发展前景较好的优质企业.要尽快取消"信贷规模管理",赋予商业银行在合规框架下的市场化自主决策权,进一步增强信贷供给能力,优化信贷投向结构,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要.
四是进一步加大降成本力度,重塑实体经济竞争新优势.要加强各部门协同配合,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降低实体经济成本,全力打好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人工,税负,社会保险,财务,生产要素,物流等成本"组合拳",全面减轻企业负担.围绕深化简政放权,加快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以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为重点,加快水,电,气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要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加大财政体制改革力度,实现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消除由"地王"催生的土地价格暴涨.加快构建扶持民间投资的财税支持体系,通过财政补贴,税收抵扣,贷款贴息,加速折旧等多种支持方式,提高实体经济投资回报.以减税为中心目的,将扶持"三农"的某些政策"移植"到中小企业方面,对中小企业"少取多予".以拓宽融资渠道为着力点,推动设立国家产业投资基金,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治理整顿活动,建立惩处机制和多种涉企收费维权机制.
五是加快新技术运用,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积极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深度融合,加快突破制约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品牌培育,营销等关键环节,加快实体经济价值链升级,禀赋升级,载体升级.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前景好,容量大,效益高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着力推动产业价值链由低端环节向高端环节深化延伸.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加快促进新技术和新兴产业交叉渗透融合,推动基于网络化,智慧化的多元产业"跨界融合",积极培育新兴信息技术与传统优势产业融合,新兴信息技术与其他高技术产业交叉融合而衍生的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采用数据和平台新规则加快构建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要大力推动基于互联网的制造模式变革,加快形成云端制造生态体系.推动制造业研发,生产,管理,服务与互联网和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推进产品,生产,装备,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提升制造业数字化,柔性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重构制造业生态圈.
六是积极推进国际合作,加快融入国际产业价值链体系.要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积极探索合作新模式,鼓励外商投资实体经济,加强与世界一流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尤其要吸引跨国公司在国内设立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管理中心,充分发挥外资企业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快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积极引导实体企业"走出去",推动实体企业在境外开展并购和股权投资,创业投资,联合经营,设立分支机构,研发中心,实验基地,建立全球营销及服务体系.鼓励实体企业加快发展国际总承包,总集成,带动包括装备,技术,标准,品牌在内的产业输出,培育"优进优出"新模式,引导国际产能合作向更大规模,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发展,拓展市场新空间. | 0.898042 | 288.470588 | 0.003064 | 0 | 523 | 1,225 | 1,056.7 | 4.242188 | 0.117863 | 0 | 200,200,010,712 | 金融_经济 |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好!很高兴出席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
再过两周,中国农历虎年新春就要到来.在中国文化中,虎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中国人常说生龙活虎,龙腾虎跃.面对当前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如虎添翼,虎虎生威,勇敢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险阻,全力扫除新冠肺炎疫情阴霾,全力促进经济社会恢复发展,让希望的阳光照亮人类!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场变局不限于一时一事,一国一域,而是深刻而宏阔的时代之变.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如何战胜疫情?如何建设疫后世界?这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必须回答的紧迫的重大课题.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世界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v观历史,人类正是在战胜一次次考验中成长,在克服一场场危机中发展.我们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不论风吹雨打,人类总是要向前走的.我们要善于从历史长周期比较分析中进行思考,又要善于从细微处洞察事物的变化,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凝聚起战胜困难和挑战的强大力量.
第一,携手合作,聚力战胜疫情.面对这场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世纪疫情,国际社会打响了一场顽强的阻击战.事实再次表明,在全球性危机的惊涛骇浪里,各国不是乘坐在190多条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小船经不起风浪,巨舰才能顶住惊涛骇浪.在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下,全球抗疫已经取得重要进展,但疫情反复延宕,病毒变异增多,传播速度加快,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深刻影响.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是战胜疫情的唯一正确道路.任何相互掣肘,任何无端"甩锅",都会贻误战机,干扰大局.世界各国要加强国际抗疫合作,积极开展药物研发合作,共筑多重抗疫防线,加快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特别是要用好疫苗这个有力武器,确保疫苗公平分配,加快推进接种速度,弥合国际"免疫鸿沟",把生命健康守护好,把人民生活保障好.
中国言必信,行必果,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0亿剂疫苗.中国将再向非洲国家提供10亿剂疫苗,其中6亿剂为无偿援助,还将无偿向东盟国家提供1.5亿剂疫苗.
第二,化解各类风险,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复苏.世界经济正在走出低谷,但也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紊乱,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能源供应紧张等风险相互交织,加剧了经济复苏进程的不确定性.全球低通胀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复合型通胀风险正在显现.如果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急刹车"或"急转弯",将产生严重负面外溢效应,给世界经济和金融稳定带来挑战,广大发展中国家将首当其冲.我们要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新动能,社会生活新模式,人员往来新路径,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通,推动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走稳走实.
经济全球化是时代潮流.大江奔腾向海,总会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挡不了大江东去.动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强大.尽管出现了很多逆流,险滩,但经济全球化方向从未改变,也不会改变.世界各国要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持拆墙而不筑墙,开放而不隔绝,融合而不脱钩,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要以公平正义为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在充分协商基础上,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打造各方普遍接受,行之有效的规则,为科技创新营造开放,公正,非歧视的有利环境,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世界经济活力充分迸发出来.
现在,大家有一种共识,就是推动世界经济走出危机,实现复苏,必须加强宏观政策协调.主要经济体要树立共同体意识,强化系统观念,加强政策信息透明和共享,协调好财政,货币政策目标,力度,节奏,防止世界经济再次探底.主要发达国家要采取负责任的经济政策,把控好政策外溢效应,避免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严重冲击.国际经济金融机构要发挥建设性作用,凝聚国际共识,增强政策协同,防范系统性风险.
第三,跨越发展鸿沟,重振全球发展事业.全球发展进程正在遭受严重冲击,南北差距,复苏分化,发展断层,技术鸿沟等问题更加突出.人类发展指数30年来首次下降,世界新增1亿多贫困人口,近8亿人生活在饥饿之中,粮食安全,教育,就业,医药卫生等民生领域面临更多困难.一些发展中国家因疫返贫,因疫生乱,发达国家也有很多人陷入生活困境.
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置于全球宏观政策的突出位置,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现有发展合作机制协同增效,促进全球均衡发展.我们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发展框架内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成果.发达经济体要率先履行减排责任,落实资金,技术支持承诺,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去年,我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国际社会关注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紧迫问题.这个倡议是向全世界开放的公共产品,旨在对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全球共同发展.中国愿同各方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倡议落地,努力不让任何一个国家掉队.
第四,摒弃冷战思维,实现和平共处,互利共赢.当今世界并不太平,煽动仇恨,偏见的言论不绝于耳,由此产生的种种围堵,打压甚至对抗对世界和平安全有百害而无一利.历史反复证明,对抗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带来灾难性后果.搞保护主义,单边主义,谁也保护不了,最终只会损人害己.搞霸权霸凌,更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国家之间难免存在矛盾和分歧,但搞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是无济于事的.任何执意打造"小院高墙","平行体系"的行径,任何热衷于搞排他性"小圈子","小集团",分裂世界的行径,任何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对其他国家经济科技发展进行遏制的行径,任何煽动意识形态对立,把经济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的行径,都严重削弱国际社会应对共同挑战的努力.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不同国家,不同文明要在彼此尊重中共同发展,在求同存异中合作共赢.
我们要顺应历史大势,致力于稳定国际秩序,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对话而不对抗,包容而不排他,反对一切形式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去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长期艰苦奋斗,在国家建设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如期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现在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 - 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总体发展势头良好,去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实现了较高增长和较低通胀的双重目标.虽然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巨大压力,但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前途充满信心.
"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中国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但我们深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要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中国明确提出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将为此在各方面进行努力.中国要实现共同富裕,但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要先把"蛋糕"做大,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水涨船高,各得其所,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 - 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中国改革开放永远在路上.不论国际形势发生什么变化,中国都将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中国将继续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国将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确保所有企业在法律面前地位平等,在市场面前机会平等.中国欢迎各种资本在中国合法依规经营,为中国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中国将继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拓展规则,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中国将忠实履行义务,深化同协定各方经贸联系.中国还将继续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程,进一步融入区域和世界经济,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 - 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我经常说,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力以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力以赴加强污染防治,全力以赴改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中国正在建设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中国去年成功承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为推动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了贡献.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中国将践信守诺,坚定推进,已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还将陆续发布能源,工业,建筑等领域具体实施方案.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和清洁发电体系,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超10亿千瓦,1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已有序开工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中国将破立并举,稳扎稳打,在推进新能源可靠替代过程中逐步有序减少传统能源,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中国将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共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达沃斯是世界冰雪运动胜地.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就要开幕了.中国有信心为世界奉献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主题口号是"一起向未来".让我们携起手来,满怀信心,一起向未来! | 0.893932 | 166.166667 | 0.011309 | 0 | 370 | 1,103 | 776.5 | 4.003906 | 0.123872 | 0 | 200,200,010,933 | 金融_经济 |
今天我想谈两个题目,一个是中国经济会硬着陆吗?另一个是最近放开生育二胎的政策,可能对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三是对未来的展望,先谈一下短期的政策展望.
我们开始谈第一个内容.首先,短期经济增长到底是什么样的水平.数据显示接近7%,一季度,二季度都是7%,三季度6.9%,和全年目标的7%非常接近和吻合.我们要把这个数字看的更透一点.
7%到底是靠什么带来的,这个推动因素接下来会不会改变?我做了一个小小的功课,把最近几个季度股市对经济的推动和实体经济带来的推动分离开来.发现股市对经济尤其上半年经济,带来了比较大的推动.
一季度7%的增长当中,有0.8%来自于股市的推动,二季度有1.4%,三季度有0.4%.股市怎么会对经济带来推动呢?股市从2000点到5000点,随着资产价格的上升,一些经济活动是在加快的.比如,股市繁荣的时候征收的印花税在GDP里面,交易所收的交易费也在GDP里面,券商收的佣金也在里面.还有一条是最大的,就是融资融券带来的利息收入,在一,二季度是非常可观的.这四项在二季度高达1.4%,扣除股市带来的对GDP的推动,二季度的经济增长是5.6%.这5.6%里既包括实体经济,也包括其他一些服务业,甚至是金融服务业.我们剔除的部分是金融业的一部分,银行的利润也是GDP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剩下的贡献了5.6%.
到了三季度,大家都知道夏天的时候有一场股灾,交易量急剧萎缩.前面说的四项带来的贡献都分别回落了,回落的幅度是相当巨大的.因此我们对三季度的股市贡献做的估算是0.4%,扣除了之后是GDP增长是6.5%,似乎比二季度高出0.9%.是什么东西能在二季度到三季度使中国经济加快0.9%?是实体经济有明显的反弹吗?好象数据不支持这个结论.
我们看财新PMI,三季度明显低于二季度.官方的PMI也下降了,从50.2%下降到49.8%.工业增加值也回落了,发电量从原来0.5%,降到现在的负1.4%.但是GDP仍然是上升0.9%,这让我看不太懂,觉得自己的能力非常有限.我也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只是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大家有兴趣可以做一个更深入的研究.
从以往中国工业增加值的增速与GDP的增速关系来看,中国经济结构确实在转变.从2012至2014年的数据来看,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平均快于GDP 1.5%.现在工业增加值是增长5.9%,扣除1.5%的话,按照经验关系来判断,推算出GDP的增长速度可能是4.4%.当然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一个突飞猛进的结构性转变,这种可能也不能排除,但总觉得似乎来的太快了一点.
我们也用了一些其他的指标.比如发电量,过去它和GDP的增速旗鼓相当,过去GDP增长接近10%,发电量则是超过10%.但是我们现在看,发电量是负增长,GDP仍然是7%.还有铁路运输,过去的增速和GDP相比,差不多是GDP增速的三分之二.但是这次铁路运输双位数的下降,GDP仍然7%.财政收入增速过去是GDP的两倍,现在和GDP的增速居然差不太多了.房地产的增速原来比GDP的增速快两倍都不止,现在居然慢于GDP增速.无论从哪个微观的角度来看,这个数据都差异很大,会让我们觉得GDP的数据很值得深入研究.
观察今年以来各个主要经济指标的走势,我们发现都是明显下降的.比如说固定资产投资,年初时增长14%,现在是6%.现在的投资主要分三项,一个是制造业,一个是房地产,第三个是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投资年初是两位数的增速,现在是负增长,制造业投资增速降到了4%,基础设施投资和年初比也出现了下滑.另外一架马车是消费.零售的增速11%左右,保持相对比较平稳,和年初的时候差不太多,但是和几年前相比也明显的下滑了,几年前在15%以上.
从内需的角度来看,投资明显下滑,消费比较平稳,意味着内需总体来看是在下降的.之所以没有下降的更快,是因为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固定资产投资起到了一定缓冲的作用.
内需还有一个情况,这个图显示的是我们平时比较关注PMI,除了总量指标还有分量指标,有制造业和非织造业的,而且无论是制造业和非织造业有很多分向指标.
我们把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PMI就业分量指标,拿出来做一个分析.蓝颜色的线是制造业的PMI就业分量指标,显示从2013年后期就开始掉到50%以下,呈现出一种萎缩,幸好在2013和2014年,服务业的PMI就业指标在50%以上.但是进入2014年后期直到现在,这两个分量指标都跑到50%以下去了.也就是说,制造业不行了,很多流水生产线上的人改行送快递和送外卖了.服务业吸纳就业的效果曾经比较明显,但是如今似乎服务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也不像两三年前来的那么强劲.所以,我们对未来就业不能过于乐观.这对未来的消费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总体消费眼前来好像还是比较稳健,如果就业不行,收入增长成问题,对未来消费也不能掉以轻心.
第三辆马车是外贸.现在出口速度明显是负增长.当然,负增长不光是中国自己,周边国家也都负增长,所以这倒不是中国独有的.但是,进口增速的下降比出口来的更加凶猛,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即便把价格因素去除之后,8月份的进口增速下降仍然有13.8%,9月份下降了8%,比进口下降的大.看来内需比外需更弱一些.
另外一个行业是房地产.上半年销售量明显上升,销售量上升往往很快引起房地产投资增速相应上升.
但是这次情况有点意外.销售量确实增长了20%左右,但是新开工面积是下降的.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就是库存量太大了.从1998年房改到现在,在建面积与销售面积之比是3.4倍,现在是5倍.有些大城市不到5倍,说明三,四线城市5倍都不止.所以一些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下降的压力依然很大.
事实恰恰相反,一,二线城市并不是房地产的大头.我们的判断是,尽管上半年房地产销售反弹了,并不意味着房地产投资也会伴随反弹,还有一段去库存的过程.
现在谈一下短期政策,也就是刺激政策.我通常比喻为打麻药,人有病了,动手术之前需要打麻药,打麻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动手术.而我们从2008年开始就打麻药,打了好几年,手术却没有动.从去年到现在,短期刺激政策出了不少,麻药没有少打,比如银行贷款利率下降了一百四十个点,存款利率也下降一百个点.还有一些其它放松的刺激政策,比如央行创造了很多新型的短期刺激政策.总体来看刺激政策的力度并不小,但是奇怪的是,过去经济稍加刺激马上就会反弹,这次却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它还在下降.
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一个是麻药打得太多了,麻木了,产能已经过剩,再来刺激新的产能恐怕难以真正发挥作用.二是债务已经很高,杠杆已经用的很多,再继续加杠杆,企业本身财务成本压力就很大,再贷款无非是借新还旧.三是房地产行业库存已经很大,再刺激开发商他们也不敢开发,买地的底气也不像过去那么足.这些都是我们在面上就能看到的问题.
2008年和2009年宏观政策稍加刺激,地方政府马上就是磨拳檫掌上项目,跑"部""钱"进,搞得轰轰烈烈.但是这次刺激之后,地方政府的官员不像过去那么积极,地方行为对宏观政策变化的敏感度有所减弱.
还有一些其他的刺激政策,时间关系就不展开了.
最关键的是,打麻药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动手术,光打麻药不动手术没有意义!
我们来看看动手术也就是改革的进展如何.两年前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推出一系列改革政策,有300多条.我挑一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在这里做一个表.
总的来说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尤其是在反腐倡廉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审批权下放也取得一些进展.但是,我觉得光有这些是不够的.中国改革最主要的可能要涵盖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寻找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或者叫新亮点;二是要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提高投资效率.一个是从量上来扩大,另一个是要把效率提高.
我们是有经济增长新动力的.比如说,城镇化和户籍制度改革就是一个强有力的经济推动力量.两年来,这方面的进展并不明显,城镇化率还没有伴随人的城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五中全会讲话中特别提出,要推动中国的户籍改革,实现城镇化,这肯定会是一个很大的推动,但是还要看将来具体贯彻落实的情况.去年6月份出台了一个关于户籍改革的文件,提出要严格控制大城市人口,我觉得恰恰是大城市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对中国几百个大小城市人口做了分析,发现中小城市的人口并没有什么增长,有的中小城市人口还是在减少的.无论是农村人口还是中小城市人口,大家都向往到大城市发展.所以我想,在城镇化的模式上面,到底是寻求发展大城市或者超大城市,还是在全国遍地开花搞中小城镇化,这是需要我们做出的很重要的决定.搞大城市建设有很多好处.首先是有一个规模效益,另外有集聚效应.日本有一亿人口,仅东京地区就有接近四千万人口.中国为什么不可以有五千万人口的城市呢?为什么在设计上不朝着这个方向去做?一味发展三,四线城市,那些地方的就业机会,城市的集聚效益并不强,人们还是要到超大城市来.所以我觉得城镇化是一个新动力,但是我们要把它落到实处.
另外一个是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率.国企和民企的效率差别很大,国企的资本回报率数倍的低于民企.提高效率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实行国企改革.真正意义上的国企改革,就是要激发出经济的活力,提高效率.改革的方向不是说要稳住眼前,虽然你可以稳定但是没有活力.我们看到两个月前出现的国企改革方案,里边有些东西还是比较鼓舞人心的,但是打破垄断,国退民进的色彩还是不够多.
今年9月13日,中央发出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的指导意见,我们也做了一些评判.比如说加强党的领导肯定很重要,因为党的利益和国企利益长期来说一定是吻合的.但是,毕竟两者很难时时刻刻都能保证吻合.那么短期来看,怎么样如何搞好加强党的领导和国企自主决策之间的协调,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
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国营企业要参加到"一带一路"建设当中去."一带一路"建设是宏伟目标,实现这个目标的道路不见得很平坦,有些投资会带来一定风险.国企在项目筛选上,不仅会从业绩来考虑,也会考虑一些政治色彩比较浓重的决策,各自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因此,某些项目究竟该不该做,需要有一个比较好的协调.
这次国企改革还有一个积极的现象,明确表示国企要划为商业类和工业类两类不同地对待,也提出了包括石油,天然气,交通轨道,电信,资源等一些行业不搞私有化.实际上,这些行业正是这些年来国企垄断色彩比较浓重的行业,投资效益未必是很高.如果不搞私有化,国企的投资回报率显然不如民营企业.既要稳定国家经济,又要提高它的效率,两者之间很可能会有短期的矛盾,这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还有薪酬制度.如果国有企业的薪酬没有和市场接轨,就很难吸引到真正的人才,还可能会造成人才的流失,企业的决策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混合所有制,是国有企业仍然占大头,希望吸引民间资金来参与.但是由于民间投资者没有话语权,对他们的吸引力也未必很强,混合所有制的推进也面对很大的挑战.所以,虽然中央的指导意见有很多正面的因素,但是真正推进国营企业改革还是比较艰难.
讲一下第二个内容,中国的股市.
从2014年年中开始,我们就看到整个官方,无论是在金融政策上,还是在官方舆论上,都对股市非常支持.这种支持点燃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也导致了估值市盈率大幅度上升,创业板市盈率一度高达155倍,中小板也在80,90倍,之后出现大度下降.目前的市盈率水平依然还很高,创业板在90,100倍,中小板也在50倍以上.A股总体还是偏贵.其他国家股市也是涨了不少,比如美国,日本,甚至欧洲也涨了不少,但是它们的市盈率还在15-18倍.我们出现的是只涨股价不涨利润现象.
如果A股和H股相比,H股要比A股便宜很多.为什么同一个公司在两地都上市,H股比A股便宜?A股有国家队撑腰,A股下降到一定程度,政府会给予一定的支持.但是国际投资者对H股比较谨慎,而且H股还承受着国际货币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美国要加息,对在香港上市的H股显然是有负面影响.
股市在中国经济当中到底起多大的作用?股市在人们心理上起到的作用比较大,但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并不是特别大.
中国有一个指标叫社会融资总额,其中股市融资占4.8%,大部分资金来自于银行贷款,还有一些影子银行的产品,最后是债券融资.从2014年初到今年6,7月份,整个股市融资有差不多一万亿人民币,而银行贷款一个月就超过一万亿人民币,所以股市融资占比并不是很大.人为把股市搞上去来拓宽融资渠道,有可能是得不偿失,这个帐一算就很明白.
另外,股市波动对老百姓整体消费也没有很大的影响.当然,对炒股人尤其是亏大发的人肯定有影响.从数据看,中国老百姓的财富41%是在房地产,26%是在银行存款,这两项就去了三分之二.而用于直接在股市上的融资是8%,间接是6%,两者加起来是14%.
这和美国完全不同,美国老百姓在股市直接和间接的参与达到40%.所以,当股价暴涨的时候,我们没有看到消费明显上升,同样在股价暴跌也没有看到消费明显下降.有些舆论在政府推高股市时说,股市上涨之后带来的财富效应,可以实现中国经济的再平衡,用消费拉动经济,弥补出口和进口不足,现在看来有点不太靠谱.反而是在股价暴跌以后采取的一些措施,使人们对资本市场长期的发展,是不是有政策连续性的保障提出疑问.
接下来谈谈人民币.人民币汇率过去一两年几乎保持稳定.从2014年一直到现在,每天早上9点15分公布中间价,也就是所谓的官价,在这期间几乎是不动的.但是在这段时期,很多国家的货币对美元都出现明显的贬值,包括发达国家像欧元,日元等等.为什么在其他国家大幅度贬值的时候,中国的人民币保持相对稳定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一两年来我们一直在争取让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因此不希望货币出现大幅波动,尽管出口增速在不断下降,最近几个月以来都是负增长.
市场汇率从去年秋天开始出现明显贬值,而且去年秋天中间价和市场价是相同的.但是当市场值贬值的时候,中间价没有同步去反映市场价格,所以出现了这两个价格的倒挂,倒挂幅度到今年8月份达到2%.今年8月3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了一个报告,报告明确指出偏离高达2%,希望这两个汇率能够统一起来.于是一个星期之后,也就是到了8月11日,人民币就贬值2%,官价与市场价重叠.我们知道这两个汇率是相互牵制的,至少市场价受到官价牵制.原先官价定的比较强,一下贬值2%之后市场价又跟着贬值,差价还在,甚至更大了.8月12号人民币又继续追市场价,8月13号市场价又继续贬值,给人感觉贬值一发不可收,因此带来这样一种恐慌.货币当局出来解释说,并不是像媒体报告贬10%,最高只有3%.
实际上,我们看到之前不贬值和之后突然贬值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要满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对人民币的一些要求,为了争取能够加入SDR.加入SDR到底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呢?中长期不好说,但是短期至少没有特明显的好处.
SDR在现在全世界存量是两千八百亿美金,而全世界央行持有的外汇储备有12万亿,其中有3.5万亿在中国.如果中国能够在里面争取15%左右的权重,将来人民币加入SDR之后,全球央行的外汇储备所含的人民币最多也是增长400亿左右.短期的效果不是很明显,中长期会不会带来很大的利好?中长期是否带来利好,关键不一定取决于货币是不是在SDR里面,更重要的是这个国家的经济是不是稳健发展.日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加入SDR,但是直到现在日元也没有像美元和欧元那样成为一个在世界上举重轻重的货币.原因就是日本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几乎不增长,而且进入了衰退和通缩.同样,人民币加入SDR只是一个形式,中长期来看还是取决于中国经济自身能否稳健发展.
现在大家特别关注,加入SDR之后人民币的走势如何,是贬值还是升值?我觉得加入SDR之后,人民币还是会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不能排除小幅度贬值的可能性.在过去两年,许多国家的货币对美元出现明显贬值,未来美联储会加息,其他国家只会进一步放松,所以很多货币还会继续对美元贬值.人民币憋着劲,该贬值的时候没有好好贬值(除了中间一瞬间的贬值且幅度也不大),眼前增长的压力很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加入SDR以后,有必要做一定的调整,这个时刻可能是在人民币入篮之后,贬值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这种贬值与基本面相比是不是符合?从基本面来看,人民币也是需要贬值的.因为一个国家汇率的中长期走势,是与这个国家的货币购买能力以及出口竞争能力密切相关.短期走势取决货币当局,尤其是看外汇储备量比较大的国家,但是中长期来看则是由基本面决定的.
我们对现在货币的购买力都是有感觉的.几年前一百块钱能买多少东西,现在能买多少东西,大家都有切身感受.尽管CPI数据看的比较低,但是生活中的感受确实不同.从我个人感受来说,2004年从美国回到中国来到北京,发现因为关税的问题,北京只有汽车比美国贵,别的东西都比美国便宜,包括房地产.但是,很快房价超过了美国,再后来日用品价格也比美国贵了.人民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的很快,也就是所谓对内贬值.一个货币长期对内贬值,对外也不可能有持续升值的基础.
我们做了一个指数.我们看到这些散点显示的是不同国家的巨无霸价格指数,是向上倾斜的直线.横轴上显示人均GDP,人均收入越高价格就越高,但是中国这个红点是在这条线之上的.说明人民币购买力不强.
从第二个角度来看是出口竞争力.出口竞争力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劳动力成本,一个是劳动力生产率.劳动成本涨的太快,竞争力就下降;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很快,竞争力就上升.
近几年来,我们的工资在上涨,劳动生产率也在上升,融合在一起来看,单位劳动力成本就是工资上涨减去劳动生产率之后的净值,这个净值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是很低的.当时泰国是我们的5.4倍,现在是0.7倍.印尼原来是我们的2倍,现在是0.3倍.我们返超它3倍.长此以往,我们的出口竞争优势,尤其是劳动力密集型出口优势在不断被削弱.我们的工资上涨速度相对于劳动生产率上涨速度来说过快,尤其和其他国家相比,才会造成这样的现象.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外贸顺差和几年前比已经小很多了.2007年是10%左右,现在2%左右,将来也许2%都保不住,会进一步下降.我们过去的大量外汇储备,是通过贸易顺差积累下来,将来这个速度会越来越缓慢.相反,我们的资金流出速度可能是在加快.这样外汇储备就会减少,从而使得汇率贬值加大.中长期来看,我觉得有这种贬值的必要,也有贬值的可能性.根据我们最近做的投资分析,明年人民币很有可能出现小幅贬值.现在对美元汇率是1:6.35元,明年会在1:6.6元或者更贬值的水平.
短期政策展望.明年中国可能会进一步降低法定储备金率,并且降息.在外汇储备不断上升的年代,我们的法定储备金率通常是向上提的.名义利率占4%,工业出厂价格通缩6%,实际利率超过10%,这是很多企业难以承受的,尤其是那些在经济比较强劲的时候大量举债的企业.
右边的图显示的是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速,2010年,2011年曾经高达15%,20%,那时有通货膨胀.实体经济增长10%以上,而实际利率是0,大家肯定拼命举债,这种过度的扩张到今天反而成了一种负担.实际利率在10%,工业增加值5%,所以很多企业债务负担重,还本付息压力巨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减一点息是应该的.降准降息是一种货币政策的宽松,尤其是在美国货币紧缩的时候,必然会导致人民币贬值压力进一步加大,但是这种贬值我觉得和今年8月份的贬值有本质上的区别.因为8月份的贬值是人为的去贬值,最终出现了一种货币紧缩,最后货币当局不得不抛出美元.市场流动性减少,所以资产价格进一步下降.再看其他国家,人家贬值的时候股市是上涨的,因为它通过先放松货币政策,降息降到0之后量宽,用这种方式最后由市场来决定汇率,汇率当然是贬值了,所以它的贬值是果,而宽松货币是因.我们直接掐住利率,没有伴随货币放松,最终起到的效果是汇率和股市双双下跌.接下来我们不会再像8月份的做法,接下来也会是双降,用降息降准来支持实体经济,防止通缩.
财政政策.虽然大家都在说稳定金融货币政策,但财政政策的空间并不是很大的,因为中国的支出一直压不下来.减税有没有必要?很有必要.但是如果支出压不下来,减税会导致债务膨胀,政府的用钱需求上升.我们关键要看中国有没有这个能力和决心,把不需要政府做的事情完全交给市场来说,降低财政支出,现在看来很难做到这一点.
尤其经济下滑的时候,政府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需要搞基础设施建设,甚至于国防建设等等.财政收入的增长远远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财政的空间是很有限的.在支出降不下来的时候,尽管对减税有很高的呼声,最后能做到什么程度还得打一个很大的问号.
最后谈一下中长期的经济增长和增长有可能带来的债务前景.
中国经济到底能增长多快?我觉得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眼前增长的效率以及增长与债务之间的关系做一个介绍.
这个线图显示的是,一块钱投资能带来多少GDP.2007年,一块钱投资能带来三角钱的GDP,现在是一角五分钱左右,下降了一半.原因很简单,已经很多行业过剩了,再投下去,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另外,国进民退也导致投资效率出现下降.右图显示的是投资和社会总债务的关系.最近几年债务上升快于投资增速.债务不光用来搞项目建设,发工资等需求也要用这个资金,所以债务的增速快于投资的增速.这就产生了一种担忧,如果我们的GDP增长还是靠投资来拉动的话,投资依赖于债务的扩张和杠杆的使用,在分母扩大的同时,分子增速过快,会使得债务率分散性地上升,这是一个担忧.
另外一个担忧,是经济失衡如何实现再平衡,失衡的集中表现就是投资率过高.出口,投资,消费这三项,现在投资占GDP 46%,两年前本届政府接手时投资率更高,好不容易降下来一些,现在仍然过高.投资产生的产能,最终没能被消费和出口消化掉,所以就出现了产能过剩.
与国际上其他国家做比较,日本当年投资率最高也没有超过40%,而我们现在是46%.1959年我们的投资曾达到42.8%,如今比那个时候还要高,所以横向,纵向比较都是很高的一个水平.要实现经济再平衡,就需要把投资率降下来.
如何降低投资率?出口取决于外需,取决于生产成本,我们现在的生产成本在上升,唯一的办法是把投资增速降下来.但是投资增速能降到什么水平?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发展,尤其未来五年经济增长的底线是6.5%,增速,平衡增长,防止债务率过高这三个指标都非常重要的.
根据这个问题,我们做了两种情景分析.一种情景分析是,我们假定政府努力把现在46%的投资率,在十年任期结束前,也就是到2022年降到40%.
我们对消费和出口增长做了比较乐观的假设,你很容易通过叠代把各个年份的投资增速和GDP增速锁定,得出的结论是平均年增长率5%,而这个5%是不能够实现两个翻番目标,因为要实现两个翻番目标,剩下这五年还要保持在6.5%以上.能不能有一种情景,我们既实现了经济再平衡,又保证了"十三五"期间每年增加6.5%呢?我们设想了第二种情景.我们让经济再平衡晚一点实现,不是2022年,而是推到2027年实现,那么前面五年还可以保持强劲的投资增长,使得GDP在未来五年仍然保持6.5%或6.4%的水平,基本上可以实现翻两番.从2015年到2027年的十二年,理论上还能够增长5.8%,尤其是前5年还能增长6.4%,可以基本实现翻番.这个情景似乎比第一种情景好很多.
但是债务率指标反映出截然不同的两种情景.按第一种情形,目前总债务率占GDP240%,到了2019年会上升到282%,之后将逐年下降.这是一种软着陆情形.第二种情况就是,尽管经济可能在未来五年保持6.5%左右的增速,但是债务率到2020年将上升到占GDP339%,投资率依然在46%左右.显然,第二种情况未必是理想的,虽然经济增速较快,代价是推迟再平衡,债务率大幅上升.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做这个模拟分析是假定资本的边际产出率不变,这个假定到底是乐观还是悲观?如果没有改革这个假定太乐观了.从现在趋势来看,边际产出率是逐渐下降的.提高投资效率这个目标是需要通过改革实现的.需要说明的是,我刚才做的只是纸面上的情景分析,并不是说中国将来一定会出来第一种或是第二种情景.
今天要第二个内容,是人口结构对于经济的影响.
社会各界对于一胎制很早就有讨论,提出过要改变一胎制的建议.最近十八届五中全会宣布,可以再生第二胎.它会对经济,对消费,对投资,对资产价格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人口结构对于经济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2006年我曾写过一篇报告.在一胎制没有变的情况下,未来的人口变化是很容易预测的.中国劳动人口在社会中的占比.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这个占比不断地上升,背后和原因是两个:一是建国之后的头三十年出生率非常之高,后三十年出生率很低,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只能生一个.这两个截然相反的政策,导致中国经济之后几十年非常扭曲的现象,这就是在出生率很高的时候,小孩很多,青年中年很少,老年人更少.这种情况往往伴随经济的缓慢发展,因为劳动力供应不足,家庭抚养率很高,社会储蓄率一定很低,生产出的东西刚刚够消费,所以没有储蓄,整个社会既缺钱又缺人所以经济发展缓慢.后来突然来个计划生育,人口结构就会从三角形变成橄榄或者鸭蛋型,劳动力过剩,资金过剩,就会压低劳动力价格,压低资金价格,造成人不值钱,钱不值钱,干什么都挣钱的机会.我们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直到不久前都充分享受着这种所谓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除了推动经济加快增长之外,还伴随另外三个现象.一是失衡增长.因为劳动力成本很低,虽然出口很强劲,投资很强劲,但是挣了钱的人不敢消费,大家都去储蓄.为什么呢?孩子就一个,将来人老了只靠一个孩子肯定靠不住,所以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去攒钱,造成消费很低.二是经济只靠投资和出口来推动,就出现了外部失衡和内部失衡扭曲的增长.三是房地产暴涨.中年人储蓄最重要的投资就是拼命买房,把房子当成自己退休金来储备,大批量的购房,造成房价暴涨,于是又要赶紧给孩子买一套,连父母也着急帮着买,两代人的需求同时释放,房价肯定迅速上涨.不是所有的企业家都能够感悟到这一点,他以为这种现象是永恒的,因此不少开发商又去拼命买地,拼命盖房,结果到头来发现自己跑过头了,搞过度了.
再就是汇率升值.因为出口强劲,又不敢消费,进口赶不上出口增长,最后一定是外汇顺差很大.外汇储备逐年积累,导致本币升值,外币贬值.然而,人总是要老的.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婴儿潮出生的人从中年步入老年的时候,鸭蛋型的结构就变成了向右倾斜的三角形.这样的社会劳动力供应不足,老人抚养率很高,整个社会的储蓄率也会下降.只有有收入的人才谈得上储蓄,而小孩和老年人是没有收入,是负储蓄者.
尽管到那个时候,中国劳动人口的储蓄习惯可能依然没有改变,但是整个社会储蓄肯定要下降.
日本就是这样,家庭储蓄率现在已经降到4%.不是日本人的储蓄行为改变了,而是相当多的老人没有能力再储蓄.储蓄率下降和劳动人口供应不足,就会出现正好跟过去相反的情况,人更值钱,钱更值钱,干什么都不容易挣钱.
下一步经济增速肯定会放缓,刚才讲到的三个现象也会出现逆转.首先就是经济失衡本身会有一定程度纠正,因为出口马上就会走弱,同时储蓄减少了投资增长速度也会放缓.相对来说,消费还是比较稳健的,因为人们可以不投资,但是消费总是要有,并且某些类别的消费还会上升.中产阶层的不断扩大,对某些领域的消费还会进一步增强,甚至会导致进口加快,这种情况会使消费在经济当中的占比相应提高.所以我认为,消费在经济当中的占比上升,一部分可能与政府的政策推动有关,但是也有自身客观因素在里面起的作用.消费在经济当中占比上升,就一定就是政府官员或政策的功劳,你什么事不做它也会上升.
第三个现象是房地产.进入退休年龄以后,老年人不买房子了,可能再过几年,他们还会想着怎么卖房.将来卖房的人肯定越来越多,而买房的人越来越少.现在的中年人父母早就帮他买了房子,而且他即使没有买,早晚也会继承父母的房子,所以整个购房需求会明显回落.如果房地产开发商没有预见到这个情况,将来肯定就会傻眼.
第四个现象是汇率会出现贬值.因为出口不再强劲,反而进口会加快,所以贸易逆差可能会出现,汇率就会出现贬值,关键就是时点怎么把握.我们早先的分析现在仍然管用,2011年和2015年之间,中国劳动人口将达到75%的峰值,而上世纪90年代日本达到峰值时是70%.原因是我们人口政策里面,掺杂着很强的政府政策色彩,因此中国老龄化时代到来的时候,右三角形形成的速度也会很快.这就是未来人口状况隐含的一些经济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结构性的变化,不是说来点刺激就能解决的,它是一种未来几十年趋势性的变化.
这里我介绍一下日本情况.左边是日本劳动人口占比与GDP增速之间的关系.日本的储蓄率与人口结构的关系,也是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到来储蓄率下降,而政府债务随着老龄化的到来急剧地上升.刚才我们对中国做的那些模拟分析,还没有把老龄化的因素考虑进来,如果考虑进来可能债务面临的挑战会更大.
如何扭转这个局面,是否有办法让右三角形来的缓慢一些,甚至将来不出现右三角形,而是出现长方形.人口数量不同年龄段的相对稳定,改变计划生育政策是唯一的解决途径.但是我觉得这个政策的改变来的有点晚,而且即使执行了之后,也要几十年后才能看到效果,因为谁也不可能一下子生出来一个成年人.放开二胎之后,能马上就看到出生率上升吗?我觉得也未必.中国现在的生育率实际上并不低的,统计数据是1.55(即一个妇女平均生1.55个孩子).大城市公务员基本上是一个,但是农村人很多是有两到三个孩子的.
中国与其它亚洲国家和地区相比已经很高了,韩国在1.2%-1.3%,日本是1.4%,新加坡,香港,澳门都在1.2%左右.巴西是1.8%,美国是1.89%.很多城市生活成本比较高,尤其房地产价格压力很大,即使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很多年轻夫妇还是选择不愿意多生.
我们做一个非常乐观的假设,假定将来中国1.55%的人口生育率可以上升到1.9%,城里每对夫妻生两个,农村也是生两个,从这个乐观的角度,来看看会不会对未来人口结构造成影响.结论是在未来十五年,中国会多出生5100万的婴儿.因为这些孩子二十年后才能成为劳动人口,所以在短期内并没有什么作用,但从长期来看对于稳定中国的劳动人口是有意的.
图中标示的虚线,是按照不变的人口政策,劳动人口占比急剧下降.如果生育率能上升到1.9%,前几年劳动人口依然会下降,二十年后劳动人口开始有所增长,到2060年之后人口将会稳定.
每年5100万的新生人口只占现在的总人口3%多,并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是如果计算劳动人口占比情况完全是不同的,右边这个图显示劳动人口占比在未来几十年二胎制下,比一胎制下降的更快.原来在严格的计划生育下是家庭人口结构是"四二一"分布,一对夫妇要抚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孩子,将来可能变成"四二二",还要多加一个孩子,所以劳动人口占比会下降的更快.这也意味我们的储蓄率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会比原先下降的更快,这种情况是不利于资产价格上升的.同样,到了2060年之后,一胎制下劳动人口还会进一步下降,而二胎制下则会趋于平稳.结论是计划生育需不需要改变?当然需要.不然2060年之后会进一步老龄化,但短期未必会有作用,储蓄率还会进一步回落.近几年储蓄率已经有小幅度下降,几年前是52%,现在48%.政府债务现在占GDP59%,随着老龄化阶段的到来,政府债务率还会进一步上升.
老龄化阶段会给哪些行业带来机会?一胎制改成二胎制,对教育行业显然会带来很大机会.随着老人数量的增长,医疗行业也会有很大多的商业机会.我们预测,中国医疗,教育方面的指数将来仍然会保持两位数增长,公共支出也会加强.养老产业也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国际指标显示,每百位老人在敬老院有五张病左右的床位,而目前中国的指标只有2.4张床位.曾经看到一篇媒体报道,说北京一家养老院排队已经排到了100年.
财富管理将来会有巨大发展前景.人到中老年之后,对财富管理的要求会更高,这种管理不是简单的投入房地产,而是需要相当高的流动性资产为养老做准备.现在老百姓的储蓄差不多有50万亿,把10%的钱拿出来搞资产管理,要比现在的量大出一百倍.90%留在国内,10%拿到境外搞理财管理,这个行业会有非常大的商机.
另外是旅游行业,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中老年人旅游需求要比青年人强劲的多.他们一是有时间,二是有经济基础.当然中国的青年人旅游也非常强劲,每年中国出境旅游一亿人次,国内游人数达到36亿人次.
把中国的人口结构和其它国家人口结构对比加以分析,发现中国人口老龄化到来的时点与发达国家非常接近和类似.可惜的是发达国家是未老先富,而我们是未富先老.中国是在2010年到2015年到达老龄化的时点,而很多发展中国家比如印度等国,都要比我们晚二十年.将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和这些国家比会越来越弱,我们的产品从科技含量比不上发达国家,从成本优势上比不过发展中国家,如果中国的制造业不尽快实现升级创新,将来的出口会变的非常困难. | 0.901149 | 164.45122 | 0.002078 | 0 | 497 | 3,405 | 1,231.1 | 4.03125 | 0.152021 | 0 | 200,200,011,039 | 金融_经济 |
然而,对于秦始皇"统一货币"的举措,人们一直都大加赞赏.就连今天的很多"专家学者"也认为:秦朝废除六国旧币,统一铸造货币,使交易变得更加便利,促进了经济繁荣.
但事实上,秦朝垄断铸币权,对经济和后世所带来的恶果,绝不亚于焚书坑儒和严刑峻法.
首先,六国虽灭,但百姓持有的旧币仍是正当的私人财产.然而朝廷一纸命令,顷刻间旧币全部作废,百姓手里的财产值不值钱,值多少钱,全都由秦朝说了算 - - 这是赤裸裸地抢劫.
其次,垄断铸币权并没有带来经济繁荣,相反,它让秦朝的盘剥更加便利,让百姓更加困苦.
在秦朝垄断货币之前,市场上流通的各色旧币看似混乱,其实存在着自由竞争,优胜劣汰:如果某种货币因分量,成色不足,导致购买力下降,不用朝廷强制,人们就会毫不犹豫地将其抛弃.但是当市场上只有"秦半两"流通时,国家强制力便扼杀了货币的自由竞争.
由于消灭了货币竞争,秦朝根本不用强征赋税,只需滥发劣币,便可以大量稀释百姓手中的财富,"抢劫于无形".随着骊山墓等大型工程的开建,秦朝的财政日益紧张,朝廷却依然穷奢极欲,对民间的掠夺有增无减.
秦朝末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恶性通货膨胀终于爆发了.经济萧条,民不聊生,民众忍无可忍.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苦秦久矣",全国揭竿而起,"伐无道诛暴秦",赢氏身死国灭 - - 秦始皇把全国的兵器都收缴了,仍然没能保住他的江山和子孙.
暴虐的秦朝灭亡了,但是亡国的祸端 - - 朝廷垄断铸币的制度安排却没有断绝,在后世中国的各个朝代,乃至全世界都反复发作.
西汉早期,皇帝奉行老子"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的经济思想.为了给予民间最大的经济自由,汉文帝甚至放开民间铸币.货币自由竞争后,劣币被淘汰,通胀很快消失.经济慢慢复苏,中国经济达到空前的繁荣,史称"文景之治".
但是,汉武帝刘彻,像秦始皇一样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迅速败光了文景两朝积攒的家底.为了支撑长久的征战,汉武帝处处与民争利:推行盐铁国家专营,粮食统购统销,导致私营经济几近崩溃,汉武帝强买强卖,大发横财,百姓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为了最大限度的敛财,汉武帝还重拾暴秦的"智慧":垄断铸币权.他先后进行了六次币值改革,终于彻底废除私人铸币,以五铢钱强制垄断了货币市场.很快,劣币死灰复燃,物价暴涨,百姓叫苦不迭.当然,汉武帝重启这套恶法的说辞非常冠冕堂皇 - - "私钱祸害百姓".
自此以后,作为"自由市场最后闸门"的货币,就这样被牢牢攥在中央帝国手中,再也未能松开."利维坦必须垄断铸币权",则被人们视为"不证自明的公理",流毒千年.
历史上,人们为了捍卫私有财产的神圣性,对于偷抢拐骗,不公平的税收,无论学者还是民众都非常敏感.然而吊诡的是,即便人类迈入现代文明已800年,却极少有人察觉到 - - 垄断铸币权,以通胀稀释国民财富,是利维坦最强横的掠夺手段,也是拉大贫富差距,压垮国民经济最大的一块石头.
如何制止恶性通胀,保障个人的财产安全?如何使人类的繁荣,尊严不至于泯灭?谬误可以假扮成常识,但是人类追求幸福和真理的脚步从未停止.直到真正的智者将来目光投向这片"禁区".
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横空出世.自此,市场秩序和自由竞争,成为塑造近现代社会的支柱性观念 - - 自由竞争扩张到哪里,哪里就获得自由和繁荣.两百多年来,该书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被发达国家视为"无价之宝".科学家们相信,"即便再过五百年,人类仍将生活在斯密所发现的市场秩序之中".
斯密在"国富论"中毫不客气地说:"我相信,世界各国的君主,都是贪婪不公的.他们欺骗臣民,把货币最初所含金属的真实分量,次第削减."
当民众失去了选择货币自由,就只得接受被强加的隐性盘剥,却又逃无可逃.汗水换来薪水,而薪水在缩水,哪里还有安全感可言?
到了20世纪,诺奖得主,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反问道:既然商品,服务,甚至制度和观念都应该自由竞争,优胜劣汰,为什么货币不可以?哈耶克由此提出了"货币自由竞争"的设想:
真正的剥削从来不是来自资本,而是利维坦,通货膨胀,经济衰退,以及"令人绝望的贫富差距",根源都在于利维坦对铸币权的垄断;金钱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它是唯一对穷人开放的东西,但是,只有在货币充分竞争的市场秩序中,才可能使普通人能免于利维坦的盘剥.
哈耶克对铸币权本质的深刻揭露,对许多人看来或许有些惊世骇俗.但事实上,这并不是哈耶克最震撼人心的发现.
1940年代,在纳粹和sue乌托邦最受追捧之时,哈耶克便以"通往奴役之路"预言了两国的结局:乌托邦主义无视人性,践踏私产,缺少价格信号,只会带来匮乏,混乱,道德败坏,最终自我毁灭.该书在今天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著作",但哈耶克却因此遭受了半个世纪的质疑和攻击.在东欧的恐怖统治时期,持有该书甚至会被判重刑.
1974年,瑞典国王敬辞:哈耶克先生,自亚当.私密以来,在经济学界最受人尊敬的道德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同台领奖的乌托邦主义者缪达尔,则质疑哈耶克的获奖资格.1994年,在"通往奴役之路"出版50周年之际,主编评论:"然而,世界错了,哈耶克是对的."
哈耶克亲眼目睹了乌托邦的覆灭,却仍然对人类的自由前景感到悲观.他认为人类天然具有崇尚乌托邦的冲动,因此人类社会永远无法摆脱大政府的诅咒.晚年的他一直在思考自由的实现方式,并由此写就生平最后一本经济学专著 - - "货币的非国家化".
在这本书中,哈耶克雄辩地证明:无论如何粉饰或狡辩,强制力所造就的垄断,会放大人性的贪婪,并让质次价高的东西泛滥成灾,货币发行亦是如此.一旦以强制力进行垄断,货币就不再是服务于民的交易媒介,而被沦为财富掠夺的工具.
一种货币如果不是开放的,而是被操纵用以满足某一群体之需要,就必然成为最恶劣的货币.
本文"被自负扭曲的真理:从司马迁到哈耶克",由 兜爸网络工作室 于2019年6月20日6:36发表,共2948字,如非特别说明,皆为本工作室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谢谢!
为什么这个简单的道理﹐中国人就是不懂?
2017最新微信群裂变玩法,效果好到爆!
声明:本博客部分内容精选于互联网,将会注明作者和出处,若未注明请原作者及时联系博主处理,谢谢! | 0.857367 | 87.758621 | 0 | 0 | 155 | 690 | 625.2 | 4.277344 | 0.166994 | 0 | 200,200,011,045 | 金融_经济 |
纵然是在互联网金融业已深度洗牌的大背景下,我们依然看到诸多玩家对于以金融为噱头来收割流量的做法保持兴趣,他们不断变换着花样来寻找着金融的新概念,以达成他们收割流量的目的.数字科技便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单纯从字面意义上,我们丝毫看不出数字科技与金融有任何的联系,然而,如果我们抛开数字科技的概念,深究其背后的"内核",就会发现,所谓的数字科技或许仅仅只是一个代名词,有关它的所有都与金融深度相连.
数字科技的这一特征,最终决定了很多的玩家仅仅只是把它当成了一个逃避监管的避风港,而并不是真正找到了摆脱金融的绝佳方式.正是因为如此,我们看到市场上有那么多 的数字科技玩家,能够真正理顺数字科技与金融之间关系的却少之又少.或许,这就是数字科技的分水岭:那些真正明白数字科技为何物的玩家,早已摆脱了对于金融的迷恋与依附,而那些依然对金融抱有幻想的人却依然还深陷金融的泥潭之中.
那么,数字科技究竟是什么呢?它真的是玩家们逃避监管的避风港吗?它真的是收割韭菜的新机器吗?很显然不是.如果数字科技真的是避风港和新机器的话,那么,我们几乎可以断定的是,它的发展路径必然是和互联网金融一样的,即起点很高,却摔得最重.既然数字科技是一种完全区别于互联网金融的存在,我们就要真正明白它的内核与意义,只有这样,数字科技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径.
首先,数字科技是金融的新表现形式,它源于金融,却不是金融.如果我们简单粗暴地割裂数字科技与金融之间的关系,肯定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益处的.因为无论是从数字科技的母体,还是从数字科技的应用场景上来看,我们都可以看出它与金融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对于武断地将数字科技与金融彻底割裂,笔者更加愿意将数字科技划分为一种金融的全新表现形式,它源于金融,却又不是金融.
源于金融,更多的是指数字科技的基础数据基本上都是与金融相关的,无论是大数据,云计算,还是AI,几乎都与金融相连.可以说,金融是数字科技的母体和源泉,正是有了金融的数据输出,才有了数字科技诞生的基础.所以,我们才不应该一味地为了数字科技而数字科技,忽略了它与金融之间存在的这种天然的联系.
虽然数字科技与金融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且深度,但是,数字科技却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金融,而是金融在数字经济时代有了新的表达和新的进化.按照传统逻辑,所谓的金融其实就是我们经常所见到的投资,理财和消费等功能和属性.对于数字科技来讲,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已经告诉我们,仅仅只是局限在传统功能和属性上的发展,必然会走入到收割流量的死胡同,最终把金融行业的发展带入到风险居高不下的怪圈当中.所以,数字科技如果还局限在传统的功能和属性上,那么,所谓的数字科技必然会陷入到新的死胡同里.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数字科技已经有了新的内涵和意义,早已不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传统的功能和属性.按照笔者的理解,在很多时候,数字科技是一种新型基础设施的角色存在的.这种新角色的能量释放的方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而是一种新方式,即通过将数字科技与生产和生活的内在环节深度联系来实现的.这个时候,金融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不再是互联网金融时代那样的脱离,而是开始变得深度和全面.
其次,数字科技是实体经济与新技术深度结合的产物.当下,人们对于数字科技的看法和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即简单地把数字科技看成是改造实体经济的方式和方法上.这种做法其实再一次把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割裂了,长此以往,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结合的愿景必然会化为泡影.
所以,我们不能将数字科技与实体经济割裂开来,而是要把数字科技看成是实体经济与新技术结合的产物.需要明确的是,这里所将的实体经济并不是我们日常所理解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经济,在这种情况下,金融同样被划归到了实体经济的范畴.换句话说,这里我们所说的实体经济,其实是"虚""实"结合的.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结束,以资本和流量为主要驱动力的发展模式走到了尽头,取而代之的是以新技术为主要驱动力的新发展模式.同互联网模式通过去中间化的方式来提升行业的效率不同,新技术对于行业的改造是通过对内在的流程和环节的深度改造来实现的.我们看到的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无一不是如此.
当新技术对新型的实体经济进行深度改造的时候,衍生而来的是数字经济,而数字经济最为直接的呈现形式其实就是数字科技.因此,所谓的数字科技并不是改造实体经济的存在,不是一种新技术的聚合体,而是实体经济与新技术深度结合之后所产生的新存在.认清了数字科技的这一特征,我们才能避免让数字科技的发展再度陷入到互联网金融的怪圈,真正让数字科技的发展跳出现有的发展怪圈,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再次,数字科技的功能和作用不是撮合和中介,而是联结与融合.基于S2B模式来看待和理解数字科技的做法,本身就错误的.这种做法的最终结果就是把数字科技的发展带入到互联网式的平台模式的怪圈当中,最终让数字科技的发展依然逃不出流量思维的魔咒.因此,数字科技的功能和作用并不是撮合和中介,而是联结与融合.
严格来讲,数字科技的功能是以联结为开端,以融合为结束的.仅仅只是做联结还不够,当数字科技的玩家建构了联结之后,还要将已经建立起来的联结融合起来,才算是完成了全部任务.纵观当下的数字科技市场,很多的玩家依然是以平台的落地和思维来看待数字科技的,而那些对数字科技理解深刻一些的玩家则开始做联结的角色.笔者认为,从数字科技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只能说数字科技仅仅只是开始,只有真正完成了融合之后,数字科技的整个流程才算是完成.
数字科技的联结角色很好理解,即建立起新技术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行业内部不同流程和环节之间的链接,数字科技的玩家扮演起一个联结者的角色.但是,数字科技的融合的角色却并不好理解.很多人认为,只要是建立了联结,数字科技玩家的使命就算是完成了,因为它实现了让金融回归实体的目标,其实不然,建立了联结仅仅只是开始,只有实现了融合,数字科技的任务才算是真正完成.
按照笔者的理解,所谓的融合,应当有新事物的产生.这个新事物,才是数字科技的"果实",这个"果实"其实就是我们现在经常提到的数字经济与数字产业.在数字经济与数字产业的视野里,数字成为新的生产要素,甚至成为人们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对于数字科技来讲,这种以融合为终极追求的发展模式才是正确的.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将目标停留在联结的层面,而忽略了融合,那么,数字科技玩家所做的依然是一个半拉子工程,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胎换骨.
尽管数字科技的风头正盛,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在这场新的狂欢之下依然暗流涌动.根本原因在于玩家们并没有真正搞明白数字科技的真实内涵,而仅仅只是把数字科技当成是避风港和挡箭牌.可以肯定的是,以此为导向的数字科技发展模式将会再度走入死胡同.
我始终认为,真正明白数字科技的新内涵和新意义,才是确保它的发展可以长久持续的关键.这需要理顺数字科技与金融之间的关系,需要理顺数字科技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更加需要找到数字科技的新功能和意义.只有这样,数字科技才不再是互联网金融的避风港,更不是流量的收割机,而是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新路径.
作者:孟永辉,资深撰稿人,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行业研究专家,战略咨询顾问.长期专注行业研究,累计发表财经科技文章超400万字.支持保留作者来源的分享,转载请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 | 0.919419 | 168.222222 | 0.020205 | 0 | 237 | 640 | 796.2 | 4.164063 | 0.09148 | 0.001184 | 200,200,011,238 | 金融_经济 |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新形势下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和国企改革进入新阶段以及"十三五"即将开始之际,立项研究昆明如何根据自身实际,加大改革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混合所有制发展和国企改革,非常必要和及时.
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与国资委,工信委等职能部门的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进行了多次交流,充分听取和吸收了工作在第一线的专业人士的观点和意见,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昆明市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实情,以及推动国企改革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从市级层面把握形势和局面,对于我们之后形成文稿过程中紧贴国家和省,市政策,紧贴改革实际需要,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具有积极作用,使得课题研究方法适当,论证严谨,对策建议可操作性强.在准确把握现状的基础上,课题组学习借鉴国内先行地区的经验和做法,研究提出了昆明市加快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路,目标和路径,所提出的对策措施结合了昆明本地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特征和重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两个方面是本课题研究的特色.对于经济新常态下推动昆明市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国企改革,夯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提高国有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 0.927273 | 302.5 | 0.015101 | 0 | 403 | 169 | 651.6 | 4.035156 | 0.079339 | 0 | 200,200,011,333 | 金融_经济 |
谢谢主持人,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到这里来,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们最近关于中国宏观经济,中国的未来以及下一阶段经济改革的一些研究成果.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寻找内外平衡的发展战略".首先,我们看一下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单纯从宏观经济形势来看,中国经济现在的形势应该说非常乐观,因为对于宏观决策者来说,最理想的状态就是经济增长速度很高而通货膨胀很低,中国现在正好处在这种黄金组合的阶段.中国经济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有了非常大的变化,比如在2004年的时候,刚刚有一些投资过热,政府就非常警惕,这是有道理的.政府决策的时候更多的是靠institutional memory,也就是它对过去的事情的记忆,在过去20年,一旦中国经济过热,经济增长速度只要超过9%,通货膨胀率马上就会跳到两位数.在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的时候,我们都遇到这种情况,最后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危害也很大,甚至会引起一些社会动荡.所以,政府一直对此非常警惕.但是,这一轮宏观调控之后我们发现,经济增长速度非常快,而且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通货膨胀加速的压力.
从明年的情况来看,我个人觉得宏观经济形势还是非常乐观,经济增长速度也非常乐观,尽管有的学者说,明年美国经济会放缓,由于中国主要向美国出口,所以可能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从实际来看,这个影响并不大.美国的进口放缓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假如美国的进口减少10%,我们初步估计,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降低0.2或0.3个百分点,这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当然,如果美国经济的变化引发了欧洲经济的下滑,然后东亚经济也进一步下滑,这样一来可能影响要更大一点.但是即使如此,如果单纯考虑经济增长,我们也不用担心,因为中国现在还有很多可以调控的余地,中国现在的宏观财政状况非常好,财政政策仍然可以发挥作用.
我今天要讲的是,尽管从宏观来看我们的形势很好,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没有问题,实际上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很多,而且这些问题是内外失衡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高速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的配置,以资源的错配,经济结构的扭曲为代价的.
什么叫"内外失衡"?外部失衡主要是中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失衡,出现了非常特殊的双顺差,一个是经常帐户的顺差,一个是资本帐户的顺差.经常帐户的顺差我待会要讲到,这实际上是内部失衡的一个反应,因为中国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所以资源在国内没有用完,必须借给别人,就表现为国际收支上经常帐户的顺差,这是经济学理论中很基本的原理.另外一点,这还和我们所实施的发展战略有关.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外汇短缺,所以我们实施了鼓励出口的发展战略,吸引外资,这个战略有当时的特殊原因.在对外开放的时候,80年代拉丁美洲爆发了债务危机,中国从拉丁美洲的失败中得到了教训,就是引进外资不能通过向外借债的方式,所以我们开始采取引进FDI的战略.而且我们在早期的时候对外国直接投资有外汇平衡的要求,对于引进的外资,它要有多少是出口的,这也有比例的限制.后来加入WTO之后,我们没有办法进行直接的控制,就开始转为采用一些优惠的政策鼓励出口.因此,在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的情况下,又有这种政策的导向,就进一步加剧了经常帐户的顺差.
但是中国经济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按道理来说,如果经常帐户出现顺差的话,你的资本帐户应该是逆差,比如日本就是这种情况.日本是贸易顺差,它赚来钱之后到外面去投资,到美国投资,尤其是在80年代,日本买了很多美国的资产,包括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洛克菲勒大楼,这是比较正常的.但是中国的情况是,一方面是经常帐户顺差,另外一方面资本帐户也是顺差.这就很难理解,因为如果你的资本帐户是顺差,这意味着你的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意味着我们并不缺资金,中国人尽管很穷,但是并不缺钱.如果国内的钱很多,不缺资金,那你为什么要引进外国的钱?按照传统发展经济学的"双缺口理论",我们引进外资就是因为我们的国内储蓄不足,我们的外汇不足,所以我们要引进外资.但是在中国,这个情况并不存在,我们的国内储蓄是大于国内投资的.我们的外汇在改革初期的时候是非常短缺的,后来外汇越来越多,一千亿,一千五百亿,二千亿,到现在快要达到一万亿,我们的外汇已经不短缺了,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为什么还要引进外资?引进外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我们要同时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如果这一点可以作为我们引进外资的理由的话,那就更有争议了,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研究报告能够真正说服我,就是外资带来了非常显著的技术溢出.当然,现在外资企业的技术水平已经越来越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通过引进外资的方式来提高技术水平.
第一,如果只是买到先进的技术,买到先进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你还是没有提高你本身的技术研发能力.如果说外资企业由于竞争的压力,把更多的技术转移到中国的厂家,那么这还是外资企业的技术水平在提高,它给本土企业带出"溢出效应"了吗?因为我们给外资提供优惠政策,外资交的税比本土企业要低,唯一的理由就是说它给本土企业带来了好处,本土企业得到了技术溢出.但是,如果没有明显的溢出效应,我们的优惠政策就要打一个问号.
第二,即使通过合资的方式把外资引进来,我们还是要问,引进外资是不是带来技术进步的唯一方式?因为还有别的方式可以实现技术进步,我们可以直接购买研发部门,购买研发的力量,购买专利,购买技术.如果你去买的话,你一次性的交易,你把钱付给它,然后呢,它把技术给你,所以你也得到了技术,而且这个交易就完了,而且如果通过引进外资的方式,实际上是你让度了你的所有权,你来换得这个技术,这实际上把你处于一个相对不利的地位,因为通过让度所有权来引进外资,最后要给它的回报可能比你直接去买更高,它意味着你要不断地把你的红利分出一部分给它.而且不仅你给外资企业打工,给外国人打工,你的部门的继承人,你的儿子,你的孙子还给它打工,因为你的所有权的一部分给了别人.所以,我们没有办法通过直接购买来获得技术,而必须通过让度所有权才能得到,那么在这个时候,对于外资的政策才是有道理的.也就是说,我们多引进了一些没有用的外资,在我们引进的外资里,可能有很多并没有带来技术进步.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引进它?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国内的金融体系没有进行很好的改革,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我们必须要付出这个代价.很多外资其实就是中国的钱到了国外再回来,我们的钱没有办法在国内变成投资,必须通过出口然后让外国人帮我们用这部分钱,来完成资本配置的作用,这是一个资源的错误配置.
我们一方面有经常帐户的顺差,另一方面有资本帐户的顺差,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在国际收支里就表现为外汇储备越来越多,现在我们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一万亿,我们做了一个初步的估算,如果现在的政策不改变的话,到2010年的时候,中国的外汇储备将会超过两万亿.如果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两万亿,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第一,中央银行的资产和负债都会有非常大的增长,中央银行变成了一个非常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而且中央银行的货币错配会更为严重.现在我们的负债大概有50%是外币,如果到2010年外汇储备达到两万亿的时候,我们的资产会有80%要以外币来记,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变成这么大的一个资产管理公司,持有的都是外币的资产和负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错配.现在我们已经处在不利的地位,因为我们在用股权换债权,引进外资我们让度的是股权,我们的贸易顺差积累成外汇储备,我们用这个外汇储备现购买国外的债权,买国外的国库券,国库券的收益是非常低的,而股权要求的回报非常高,所以我们出让了高收益的股权,换回收益很低的债权.我们讲美国现在是双赤字,但是美国人不着急,因为它在海外进行了很多收益很高的股权投资,这就缓解了美国的经济压力,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得美国有更大的信心来维持赤字.而其他国家的中央银行大量购买美国的国库券,这使美国的利率能够保持相对较低的水平,美元不会急剧地贬值.在流入中国的国外资本中,尽管私人资本比较多,但是私人资本有流入,也有流出,私人资本的净流入可能是零.
从净效应来看,各国中央银行购买美国的国库券为美国的贸易赤字融资,但是实际上,这对中国来说是一种资源的错误配置,因为我们在用高收益的股权换美国低收益的债权,这加剧了我们持有的外汇储备出现贬值的风险.因此,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两难的处境,如果我们还是持有这么多以美元记价的外汇储备,如果美元贬值的话,我们的外汇储备就会贬值,这在历史上并不没有发生过.在20世纪初的,各国都持有英镑,因为那时英镑和黄金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大家认为英镑是非常稳定的,但是后来英镑贬值,很多国家的中央银行由于没有事先做好准备,外汇储备大量缩水,当年荷兰中央银行的外汇储备就大幅度缩水,央行行长被迫自杀,这是一个非常惨痛的教训.所以,尽管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美元急剧贬值,这并不表示这种情况不会出现,毕竟风险太大了,我们不能"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即使维持现状,我们仍然每天都要面临损失,为什么呢?并不是说人民币不升值,我们的外汇储备就不会贬值,因为如果人民币不升值的话,在我们持有的外汇储里,欧元在升值,日元在升值,除非我们的外汇储备只用来和美国做贸易,那样我们不会损失,如果我们还要和日本做贸易,还要和欧洲做贸易,人家的货币在升值,我们用正在贬值的货币去和正在升值的货币做交易,实际上我们要付出更多.所以,不管人民币汇率动还是不动,外汇储备都要面临缩水的压力,都让我们处在一个非常不利的情况.
我们再设想一下,如果外汇储备超过了两万亿,这将会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带来什么影响?我人为,这将会让中国的宏观经济处在一个新的"三难"选择.
如果外汇储备太多的话,银行要做冲销,否则外汇帐款在整个货币发行里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多,会给货币发行带来压力,最终造成通货膨胀,或者带来资产价格的泡沫.现在央行的做法是发行票据,从一万亿到两万亿,央行票据的发行会越来越多,央行票据的利率自然会提高,最后怎么解决呢?一种解决的办法,就是由人民银行通过货币发行,通过印钞票来换,本来发行央行票据是为了减少外汇储备增加给货币发行带来的压力,但是如果这样去做的话,发行央行票据进行冲销的政策效果就没有了,银行不可能承担央行票据的利率成本,怎么办呢?最后还是由财政买单,也就意味着财政的压力要提高.如果我们既要减少外汇储备增长对货币发行的压力,又不想让财政的压力增加,以非常低的利率把央行票据卖出去,然后让商业银行持有,那么我们可以通过行政性的做法让商业银行持有央行票据.但是如果用非市场化的利率,用行政化的办法让商业银行持有央行票据,那意味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将会恶化,因为商业银行将会持有大量的收益很低的央行票据,它不会用这个去做贷款,它的盈利水平会降低.所以,我们有三个目标,一个是货币发行的稳定增长,一个是减少财政成本,一个是保证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但是这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如果外汇储备不断增加,我们不可能同时解决这三个问题,总会在某一个方面出问题.如果政策方面不进行调整的话,中国的宏观经济会非常被动,这是外部失衡给我们带来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外部失衡不仅是一个宏观的问题,由于汇率的低估,它也会带来经济结构的扭曲.汇率是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由于汇率低估,从局部均衡来说,货币贬值是一件好事情,因为贬值之后出口竞争力会提高,出口会增长,所以经济也会增长,这是一个局部均衡的分析.如果按照一般均衡分析,汇率被低估就意味着更多的资源进入出口部门,而一个经济体里的资源总量是给定的,当更多的资源进入出口部门,就意味着其他部门得到的资源更少,而那些部门可能是更需要发展的部门,像非贸易品部门,服务业部门等.中国的制造业很有竞争力,但是服务业很差,尤其是对国民经济最重要的那些服务业.中国现在有很多服务业,而且效率已经很高了,但那些是不是重要的服务业呢?餐饮业,宾馆,旅游,这些服务业的竞争很激烈,因为它和制造业一样,已经开放了,已经私有化了,已经基本上可以自由竞争了,但是教育,卫生,通讯,交通,铁路,金融等很多对国民经济非常重要,而且是未来我们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要重点发展的部门,它们的效率很低,这会影响我们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什么这些部门的发展很低,一个原因就是由于价格扭曲,因为汇率被低估,这就带来一个错误的信号,就是更多的资源会流到制造业,出口业,而这些非贸易品部门相对来说发展机会比较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国家垄断,后面我会讲到.所以,外部失衡不仅影响当前的宏观政策,也影响到长期的经济增长.
回过来看内部失衡,内部失衡主要是现在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内部失衡同样既影响到当前的宏观稳定,又影响到长期的经济增长.从短期来看,情况是非常乐观的,但是从长期来看,我比较悲观.一两年内中国经济的发展会非常好,但是如果我们再往后看10年,20年,情况就不好说了.我们要对政策进行调整,为未来的持续经济增长创造条件.现在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主要是国内储蓄率非常高,为什么呢?我们分三个部分来看,即居民的储蓄率,企业的储蓄率和的政府储蓄率,我们会看到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第一,居民的储蓄率非常高,这可能是两个原因造成的:一个是由于人口结构,这有点像美国当年的"婴儿炸弹",我们在高生育时期出生的这部分人现在已经到了中年,他们要为自己的未来进行储蓄,在他们的生命周期里到了要储蓄的阶段;另外,中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非常高,主要是由于我们对未来的收入和支出不确定.中国现在还没有建立非常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我们不知道老了之后养老金从什么地方来,我们也不知道失业之后谁能给我们救济金.另外,教育和医疗卫生的费用非常高,这部分费用本来或是由公共财政提供,或是由医疗保险来提供,但是在中国,大部分教育和医疗费用是由私人支出的,在中国人的医疗成本里,私人支出占70%,这个比例在国际上是非常高的.教育费用很高,医疗费用很高,老百姓就必须为教育和医疗进行储蓄.最近一些农村调查显示,上学和看病成为导致农民贫困的一个主要根源,这是非常难以理解的.由于缺少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缺少对教育和卫生的公共支出,就导致公民的预防性储蓄.但是从数据上我们看到,最近几年中国居民的储蓄尽管还是很高,但是在逐渐下降,为什么?很简单,因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国人的消费能力是很强劲的,关键的问题可能还不在于居民储蓄率很高这方面,而主要是企业储蓄和政府储蓄.
政府的储蓄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阶段,但是最近出现了一个新变化.一方面,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非常快,尽管GDP增长很快,但是税收增长的速度比GDP增长的速度还要快很多;另外,在政府支出中,政府更多的是用财政收入去投资,而不是扩大公共支出.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投资率很高,但是公共的消费不够.消费低的根源可能在于政府的消费低,政府要消费在哪些方面呢?政府应该增加对公共产品的支出,像教育,卫生等,但是政府在这方面一直比较谨慎,这可能也受到"华盛顿共识"的影响,"华盛顿共识"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财政平衡.我们现在对于财政平衡的做法比较僵化,每年都要平衡,而且财政平衡的含义是不能出现赤字,实际上中国的财政赤字是非常小的,赤字在GDP的比重也就是百分之一点多,比那些发达国家的水平还要低,因此我们公共支出的增长是不够的.
另外,最近几年的突出问题是企业的储蓄率增长很快.原来国有企业上交税款和利润之后,剩下的利润你可以留成,这是为了鼓励国有企业改革的积极性,所以原来很多国有企业是亏损的,但是现在国有企业开始盈利,为什么呢?因为很多国有企业属于垄断部门,有垄断特权,而且价格也出现了有利的变化,能源,原材料的价格增长很快,所以这部分国有企业的利润水平都在提高.但是我们原来的体制还没有变化,所以国有企业的钱并没有转化成消费,它把这部分钱留在企业里,甚至用于投资,比如投资到房地产,它并没有分红.在国外,如果企业的利润很高的话,股东会强烈要求分红.在中国,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没有国有企业,我们都应该是国有企业的股东,但是我们没有权利要求这些国有企业把它们增长的利润分给我们,所以这些企业只能称之为部门企业,而不是国有企业.大量国有企业的利润留在部门,变成了企业的储蓄,结果是什么呢?政府的宏观调控变得更加困难,尤其是货币政策对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影响会有较大的差别,因为大企业的钱很多,如果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紧缩银根,这对大企业的影响并不大,它不需要从银行借钱,中小企业却受到了损害,而中小企业本来是我们应该扶植的.这就使得我们的宏观政策很难操作.国有企业的红利应该属于所有国民,这部分利润应该用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从道理上来说是对的,但是仍然还存在很多障碍,我们还没有解决.怎样让国有企业的红利更多地用于国民的消费,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很多学者对我们现在的宏观调控提出了一些建议,对此我们要持谨慎的态度.有的学者说,我们不能老是依靠美国人买我们的产品来实现增长,我们要扩大国内的消费.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如果居民不消费的原因是由于预防性储蓄太高,那么你就没有可能增加他们的消费,因为他们是出于预防性的原因把钱存起来了,他能够拿出来消费的钱已经全部拿出来了,你怎么让他们再扩大消费呢?你不可能让每个中国人都买10辆汽车,买10套房子,买10台电视机,这些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他们已经消费了.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增加对教育和卫生的消费,但是这部分产品的供给不足,价格太高,因而抑制了需求,他们也没有办法再增加消费.另外,我们现在的投资非常高,如果消费也很高的话,最后的结果就是全面经济过热.现在国内储蓄高于国内投资,投资是压不下去的,即使短期内把投资压下去,下一轮的投资会反弹,增长得更快.
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把储蓄降下去.第一,把企业的储蓄降下去;第二,提高政府的消费,政府增加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增加对公共产品的投资,可以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卫生的供给,可以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们减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人们知道退休之后的钱从哪来,知道失业之后在哪里能拿到救济金,就不会现在着急储蓄,因为从个人角度来说,靠个人储蓄来预防生命周期中的不确定性是不可能的.我们为什么要有保险?保险是把单个的风险放到一个池子里,这样一来,你的风险可能对别人来说不是风险而是机会,最后整个风险的程度就会降低.所以,靠个人的储蓄来减少未来的风险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要通过增加政府的消费来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教育和卫生的供给,这样居民才会找到新的消费点,他可能会增加对教育和卫生的消费,这是一个很大的消费市场.但是,如果政府不扩大支出,没有开放这些部门,我们就无法释放潜在的需求.因此,我们只能从服务业找到更大的消费市场,降低储蓄率是解决内部失衡的一个主要根源,降低储蓄率的结果是消费能够上去,同时能够弥补投资和储蓄之间的缺口.
现在投资的问题不是高或不高的问题,而是投资的效率太低,资金没有投到真正需要的地方.很多地方政府建广场,修机场,很多盲目投资带来了浪费.总体来说,可投资的地方很多,而且投资是为未来的经济增长创造条件.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人力资本,依靠技术进步,所以我们必须对人力资源投资,包括对教育和卫生的投资,如果我们不对教育投资,未来就没有增长潜力.中国现在的经济增长还是靠吃老本,现在我们的劳动力不仅廉价,而且质量很好,为什么?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尽管效率很低,但是它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公共产品,在中国东莞打工的农民工,尤其是女工,她们受教育的程度很高,都达到初中文化程度,甚至高中文化,而印度的农村妇女有60%是文盲. 教育投资的回报要10年,20年之后才能看出来,由于我们原来的基础教育做很好,原来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熟练的廉价劳动力非常充裕,这是我们的一个有利条件.但是,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我们不能再依靠这些高中生,更多的需要大专院校里培养出来的大量的熟练劳动力.农民没有精力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现在的教育费用这么高,大学毕业生都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收入也很低,所以投资教育对农民来说,成本很高,周期很长,风险很大,而收益很低.所以,一个理性的决策者不会去投资教育,这对个体来说是理性的行为,但是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就是一个灾难,如果10年,20年之后我们不能补充大量的大专院校毕业的熟练劳动力,我们就会被锁定在一个生产廉价产品的陷阱里.印度的IT业很发展,就是在尼赫鲁时期,印度的高等教育发展非常超前,所以在开放之前,印度出现了很多大专院校毕业的工程师,多到工程师要去开出租车的程度.这也利用了原来的遗产,由于高等院校培养了大量的廉价的高级技工人员,所以印度可以发展服务业.所以,对于教育的投资决定了中国经济能否在未来10年,20年内持续发展,对此我们要有前瞻性,要从现在着手,不然的话就晚了.
简单来说,我们既有外部失衡,也有内部失衡.我想提一个基本的政策组合:第一,进一步加快汇率政策的改革.人民币该升值的时候要升值,该扩大灵活性的时候要扩大灵活性.这个问题已经讨论很多,我不再赘述.实际上我们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从去年汇率改革之后,尤其在最近几个月,汇率的波动不断扩大,尽管如此,名义有效汇率的波动还是很大,为什么这个情况不太好呢?因为决定我们出口竞争力的不是人民币和美元的双边汇率,而是有效汇率,最好的指标是实际有效汇率,如果拿不到实际有效汇率,我们可以看名义有效汇率,我们现在并没有把目标放在稳定名义有效汇率上,没有实现汇率改革的真正目标.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扩大公共支出.
为什么要提这两个政策呢?因为这两个政策是互相配合的,只实行其中的一个政策会出现风险.人民币升值幅度太大的话会影响出口,使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如果配合实行扩大国内公共支出的政策,国内的需求提高了,就会有一个平衡;同样,扩大国内的支出可能会带来全面经济过热,而人民币升值会起到降温的作用,一冷一热,两个副作用正好相抵,我们就可以回到一个平衡发展的道路上.这两个政策既可以为宏观稳定打好基础,同时又能为未来的经济增长做好准备.如果汇率相对合理的话,就能够有一个更好的价格信号,让贸易品部门和非贸易品有一个平衡.同样,如果我们扩大对公共产品的投资,特别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在10年,20年之后我们就会看到投资带来的收益,中国经济会有稳定增长的基础.另外,还有一项更为艰难的工作,就是要加快服务业的开放.中国制造业的效益这么高,就是因为我们从80年代就开始了制造业的改革和开放,尽管现在制造业里还有国有企业,但是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差别已经不大了,面临同样的竞争压力.但是在服务业,政府有太多的管制和垄断,使服务业的发展非常滞后,教育,卫生和金融都有很大的市场,但是私人资本无法进入.当然,最近有所松动,但这只是第一步.我们现在有这么多的资金,有这么多国内储蓄,资金不会再进入制造业,因为制造业已经"人满为患",利润空间越来越小,那么资金会流向哪些行业呢?房地产,原材料,能源,最后带来资产价格的泡沫,为什么现在大家都买房,就是因为没有投资渠道.我们开放服务业之后,会增加很多投资渠道,出现很多新兴的企业,所以服务业必须开放.
对于制造业而言,开放不开放是无所谓的,因为制造业的东西比较好学,比如汽车,你可以买一辆奔驰车,把它拆开之后重新组装,这叫做"反向工程",这是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规定允许的,学会了之后我可以自己生产.但是对于服务业来说,我们无法这样照搬,我们不能把花旗银行买过来,拆了之后重新组装,自己再搞一个银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它有很多理念,像信贷风险控制,就不是由一套机器来控制的,它存在于整个体系中,存在于每个员工的意识里.因此,我们要开放服务业,让外资进来,我们向它们学习,然后才能够把我们的服务业发展起来.服务业如果再不开放的话,政府可能会变成服务业的一个俘虏,因为服务业的利益集团很庞大,为什么现在服务业没有开放,就是因为服务业背后有一个潜在的利益集团,在讨论一些政策措施的时候,很多相关的政府部门是反对的,如果现在不改,以后的政治压力会越来越大.现在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很好,同时结构性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这恰恰是我们推行改革的一个好时机.我们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原来的配套改革,但是现在的改革变得越来越零碎,我们应该从解决内外失衡的角度对总体的发展战略进行思考,这对于宏观经济的稳定,服务业的发展,产业政策的调整和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都会发挥作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保证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谢谢! | 0.913264 | 456.454545 | 0.004186 | 0 | 800 | 2,314 | 798.4 | 4.179688 | 0.107449 | 0 | 200,200,011,512 | 金融_经济 |
瑞信研究院预计,未来五年,全球将产生60万亿美元的财富.财富创造的整体速度将相对温和.意料之中的是,新兴市场的发展将比发达市场更蓬勃.就财富群体而言,到2022年,全球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将属于中产阶级.
自2000年以来,全球财富增长了一倍以上.然而,2007年以前的财富创造势头和模式,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大幅改变.当中的显著差异是将千禧年头十几年划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金融危机前时期与金融危机后时期.
在金融危机之前,全球财富每年以9.5%的速度增长.但在2008年录得12.6%的大幅下滑后,其后财富汇聚以更温和的速度回复至每年仅增长3.8%.而且似乎短期内都不会加速.
瑞信研究院在最新发表的"全球财富报告"中预测,未来几年全球财富的增长速度将基本保持不变,到2022年,全球财富将增加60万亿美元.
财富增长在不同地区的情况有所不同.发达市场的财富年均增长率预计为3.3%(略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而新兴经济体预测年均增长率则估计是发达市场的两倍,即6.5%.
新兴市场占全球财富的份额从2000年的11%升至2017年的19%.而且更有待进一步增长:未来五年,新兴市场的财富积累速度预计为发达市场的两倍,占全球财富份额将达至22%.
中国于2000年至2017年的情况尤其引人注目: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财富增长实现了美国在1916年以来70年间财富增长的相同幅度.尽管这种财富增长速度可能无以为继,但到2022年,预计中国将为全球财富总值增加10万亿美元.届时,中国占全球财富的份额将增至11%,预料将占所有新兴经济体所持财富的一半.
从财富群体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中产及高产财富群体也有望表现出色.中国的百万富翁人数将增长41%,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列第三.得益于中国更快的财富创造,全球中产阶级也将扩大.将近一半的新中产阶级将来自中国.
未来几年,除最不富裕的群体以外,所有的财富群体都将扩大.
研究表示,到2022年,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将被列为中产阶级.持有资产净值介乎1万美元至10万美元的群体,预计于未来五年将增加约2.3亿,至逾12亿人.如上所述,该增长将由中国主导.
百万富翁群体预计也将扩大,但将受到世界财富增长放缓的不利影响.同样,新兴经济体的百万富翁群体将出现最显著的增幅.
拥有资产净值少于1万美元的最不富裕群体,将继续成为成年人口中最大的财富群体.然而,研究人员估计,到2022年,最不富裕群体占全球成年人口的比例将从现在的70%降至66%.
按财富群体划分成年人比例(%)
关于瑞信研究院"全球财富报告"
瑞信研究院发表的第八份"全球财富报告"提供有关全球家庭财富最全面和最新的资料来源.虽然全球家庭财富对经济活动至关重要,但有关全球家庭财富的水平和分布数据却出人意料地并不完整.本报告旨在综合已发表的资料,并就不存在的数据作出最佳估算,通过整合一个独特的数据库来填补当中的差距."全球财富报告"是利用来自约200个国家48亿成年人的财富数据编制而成,当中涵盖财富金字塔最顶层的亿万富翁,以至经常被其他研究报告所忽略的中层和底部人士.经过多年分析所确立的完善方法,为"全球财富报告"的基本资料来源及其质素提供具透明度的信息.
瑞信研究院是瑞信的内部智库.该研究院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成立,其目的是研究长期经济发展已经或应会将对金融服务业本身及其他行业造成的全球影响. | 0.904626 | 87.8125 | 0.002149 | 0 | 259 | 337 | 1,466.8 | 4.164063 | 0.176512 | 0 | 200,200,011,816 | 金融_经济 |
本书是当代经济学泰斗,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的不朽经济学著作,自1948年问世以来就广受赞誉,先后被翻译成40多种文字出版,是有史以来发行量最大,至今在全球范围内仍然被广泛采用的经济学教科书.第18版为2005年修订的最新版,在经历了前17版的积累和沉淀之后,无论在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已经近乎完美,而且在融入了时代变革的元素和新的案例和数据之后,"微观经济学"(第18版)可谓是更上一层楼.
本书分4编共19章,囊括了微观经济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在保持"把注意力始终放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理论"这一风格的前提下,对微观经济领域的重点内容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包括微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以及供给与需求,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微观经济学的应用等.
为了方便和丰富想通过阅读英文原著学习和研究经济学的读者的需求,特推出"微观经济学"第18版的双语教学版.该双语教学版在保留原英文版100%内容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对知识重点,专业难点,语法难点,专业术语,标题与目录以及较生僻的字词做了翻译和注释.
本书适合于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财经类专业本科生及教师,MPA,MBA,iMBA学员及教师,理论研究者,政府工作人员及企事业管理者学习和研究之用.
保罗·萨缪尔森,毕业于芝加哥大学和哈佛大学,是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研究生部的创始人.他的许多著作使得他在年轻时就赢得了世界声誉.他是美国第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1970年).萨缪尔森教授曾长期为美国"新闻周刊"的经济学栏目撰稿,曾担任美国总编约翰·肯尼迪的经济顾问,属于那种能够同普通民众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为数极少的科学家之一.
与18世纪的经济相比,今天的经济所依靠的要是企人和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广泛的贸易网进行协作.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特定职业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获得提高,并利用其产出交换到所需商品,这使西方经济获得了迅速的增长. (查看原文)
即使你的家也不是你的堡垒:你必须遵守城市规划方面的法律,如果需要的话,你必须为建筑道路拆迁你的房屋. (查看原文)
萨缪尔森 平迪克 范里安 啊都读过.都忘了.
实在看不下去了 下个学期继续努力.
分析推导多一点~~
启蒙书,经济学还是挺有意思的...上学期的两个老师教的国际宏观经济学,收获很大.最后的考试几乎把我所有的认识都写进去了!
各种经济学教材(从初级到高级)的简介ZZ
科学家的动机与报酬 - - 萨缪尔森的"龌龊小秘密"
对萨缪尔森94岁的一生,美联社做了如下总结:他将数学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帮助经济困境中上台的肯尼迪政府制定了著名的"肯尼迪减税方案",并且写出了一部被数百万大学生奉为经典的教科书. 才数百万大学生么?美联社的估计未免太保守了.只统计中国大学生,也有个好几百万... (展开)
[转]各种经济学教材(从初级到高级)的简介ZZ
骑士时代已经过去: 随之而来的是智者, 经济学家和 计算机天才的世界. - - 埃德蒙•伯克 为何研究经济学 经济学是否是科学?经济学与哲学有无相通之处?经济学如何成为种艺术?经济学的研究是否考虑到社会伦理?这些是大范围的问题.这不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学习经济学也... (展开)
序言 萨谬尔森的"经济学"是我毕业后唯一认认真真研读的经济学大作,应该说,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至今,我对现在的经济现象包括股票,国家经济政策的一些看法,都来源于此.时至今日,感觉很多东西还是没有看透,没有学懂,真的有必要对这本书重读,已获得更深... (展开)
有个笑话说,经济学家就是那种牢牢地抓住显而易见的东西,并且有意识地对它们进行痛苦而深奥的阐述的人.1970年12月11日,在纪念诺贝尔演说上,保罗•萨缪尔森就演绎过这个"笑话":牛顿的掉下来的苹果其向地球的加速度是常数,而另一种叙述方式是 - - 其作为时间函数的位置... (展开)
当年大一上选修课被老师力荐,而且也是我读过课本中再版此书最多的 - - 到作者去世前夕已经出道第19版,我有幸在国图看到这个版本的原版,目前貌似没有中译版 - - 我精读的就是第18版. 很明显初级经济学教材中,曼昆似乎比这本老态龙钟的大部头要时尚的多,很遗憾我没... (展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萨缪尔森使经济学成为一门"显学". 2009年12月13日,保罗·萨缪尔森在美国麻省贝尔蒙特的家中去世,享年94岁. 身为美国第一位,史上第二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界的理论贡献与学术地位人尽皆知,同时,他还是将经济学推向社会,从而... (展开)
萨缪尔森在经济学界享有盛誉.他使经济学进一步规范化,现代化,是现代经济学的集大成者.他和诺德豪斯合作的"经济学"一书更是现代经济学著作中的经典名著.一部书能在他的有生之年里再版十九次,便是其畅销不衰的最好证明.第一次接触萨缪尔森经济学是在大学学习微观... (展开)
在豆瓣转让 有299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 0.865591 | 93 | 0.011782 | 0 | 202 | 604 | 928 | 4.246094 | 0.177908 | 0.007253 | 200,200,011,865 | 金融_经济 |
"财富"杂志将约翰·博格列为20 世纪四大投资巨头之一.凭借突出的创造性和公民精神,有人把约翰·博格比作当代的本杰明·富兰克林(美国独立战争领导人,芒格的偶像).
有人说,他对个人投资者做的贡献,超过美国历史上任何一个人.
他是如何做到如此巨大的成就,令人如此敬仰的?
1974 年,约翰·博格创立了先锋公司,那个时候指数基金还只是一个学术概念.但是约翰·博格愿意把整个公司押在指数基金上.
指数基金是一个低成本低费用的公募基金,只单纯追踪整个股票市场的表现,时间一年年过去了,指数基金将会战胜绝大多数基金经理管理的主动型基金.为什么?
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绝对不可能战胜市场,因为投资者整体本身就是市场.
基金行业的一些人知道来了一个破坏分子.首先,很多基金公司嘲笑博格的指数基金是"博格的傻瓜基金",指数基金的竞争对手 - - 那些主动管理型基金经理甚至说,指数基金这个想法太不像美国人的想法了,没有一点好胜心.
但是,约翰·博格根本不理会这些批评,继续坚持努力,把先锋公司打造成全世界最大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规模达到2.86 万亿美元.
这个规模有多大?相当于英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现在,按照晨星评级公司的统计,美国指数基金在所有股票型公募基金的投资总额中占比超过1/3,也就是说,在美国,每3美元的股票公募基金,就有1美元是指数基金.
约翰·博格1929 年出生在美国新泽西州,恰好是美国经济大萧条开始的那一年.
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但是他聪明好学,后来考上了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并且顺利毕业拿到了学位.
约翰·博格在学校食堂打工,给其他同学做饭做菜,以赚取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他大学毕业论文的主题就是公募基金,这预示着他以后要在公募基金行业开创一条新路.
1951 年,约翰·博格大学毕业之后加入了惠灵顿基金管理公司.他不断地追求上进,步步高升,最后成了公司总裁.
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那个热火朝天的大牛市里,约翰·博格把惠灵顿基金公司跟另外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合并,希望这样能够促进公司业务的发展.
"这是我一生最糟糕的错误."他说,新来的合伙人把公司旗下的基金做得非常糟糕,然后利用他们在董事会的多数席位撤掉了约翰·博格的总裁职位.
由于公募基金的法律结构安排,博格还要继续负责惠灵顿公司的基金,但是他不被允许来管理这些基金的投资.
"我怎么样才能做到不用成为基金经理,照样可以介入这些基金的投资管理?"
"你已经知道答案了:创造出一种不用管理的基金.我们称之为指数基金.我给它起名叫先锋.一开始所有人都觉得我搞的指数基金完全是个笑话."
2014年,世界级潜能开发专家托尼·罗宾斯对约翰·伯格做过一次访谈,他们聊了4个小时,约翰·伯格从自己的人生经历讲到给自己后代的三个投资原则,部分内容收录在罗宾斯"钱:7步创造终身收入"这本书 中(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以下是罗宾斯和约翰·伯格的部分对话,文章由"聪明投资者"经中信出版社授权转载,并在文后附上约翰·伯格2017年4月27日在晨星(Morningstar)投资大会上的演讲摘选.
罗宾斯:你的驱动力来自哪里?
约翰·博格:来自我年轻时最早的记忆,我必须工作.我9岁就开始工作了,在我们住的街区送报纸,我一直很喜欢送报纸.
我是一个相当内向的人,长时间工作之后,就不会讲很多废话了.我这个人性格特别好胜,就是那种要跟人争斗一番的脾气,即使有时根本没有必要,这种好胜心弥补了我很多方面的不足.
罗宾斯:你的职业生涯是从一家传统的公募基金开始起步的.
约翰·博格:我那时还很年轻,还不够聪明睿智,我本来应该多从历史教训中吸取经验教训,依此采取行动.
我当时还相信确实存在永久性的优秀基金经理,他们其实根本不存在.好的基金经理出现过又消失了.
其实投资业绩更多的是靠运气而不是靠能力.投资是95%的运气加上5%的能力,也许我说的还不太对,应该是98%的运气加上2%的能力.
举个例子,要是你找来1024 个人,聚到一个房间里,一起来比赛抛硬币.你告诉他们一起抛,连续抛10次,那么这1024 个人里面会有1个人连续10次正面朝上.
你会说:"这个家伙真是太幸运了."但是换成是在基金行业,你会说:"你真是个天才."(哈哈大笑)你甚至可以把人换成大猩猩来抛硬币,结果完全一模一样.
罗宾斯:你的意思是不是说"一个聪明的人和一个优秀投资者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
约翰·博格:首先,投资者追求平均水平.我们先从这一点开始.非常简单.大多数个人投资者为得到平均水平的业绩付出了过高的成本.
整体而言,你买主动管理型的基金平均要耗费约2%的成本(包括平均1.2%的管理费,交易成本,现金拖累,销售手续费).
这意味着,如果市场平均业绩是7%,那么扣掉付给基金公司2%的费用之后,这些投资者只能得到5%.
(如果你买的是指数基金,成本只有0.05%,这意味着你能得到6.95% 的收益率.)
按照6.95%的收益率,经过50年,你可以把1美元增值到30美元.但是,按照5%的收益率,经过同样的50年,你只能把1美元增值到10美元.
这意味着,投资的本金100%都是你付出的,投资的风险100%都是你承担的,但是所有的投资收益里面,你能拿到手的只有30%.
看看股市的长期业绩,再看看主动管理型基金的长期业绩,你就会发现这个真实情况.很多人不愿意这么做,但是他们不得不学会这样做.
这些人应该真正搞明白他们为什么要买股票.买股票的真正目的是要得到股利即现金分红,是为了得到盈利增长.
事实上,从长期来看,股票市场的收益一半来自股利即现金分红.所有基金的费用支出也都是从这里出的.
平均每只基金的股利收益率是2%,平均每只股票基金的费率是1.2%,羊毛出在羊身上,基金的管理费都是从基金分到的现金分红里扣掉的,所以你拿到手的股利收益率只剩下0.8%.
整个基金行业向基金持有人收取的费用占属于投资者股利收入的60%,有的时候是100%,有的时候甚至超过100%.现在你能明白为什么我对基金行业如此痛心,它吃掉投资人的收益实在太多了.
罗宾斯:但是还有1亿人投资主动管理型公募基金.这些人怎么可能这样任人宰割?
约翰·博格:绝对不要低估市场营销的力量.回到2000年,那些在"金钱"杂志上打广告的公募基金,平均年度业绩为41%,这些基金有很多,甚至可能大多数现在都不存在了.
基金投资者预期,他们选择的聪明基金经理,会永远聪明下去,但是根本不会有这种事.
罗宾斯:你在投资行业干了64 年,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市场波动起伏,你是怎么在投资中抽离人的感情因素的?
约翰·博格:没有人能够做到,包括我在内.我只是努力在投资时尽量减少感情因素.
人们会说,要是股市跌了一半,你会有什么感觉?老实说,我感觉非常痛苦.我的心都揪得紧紧的.
那么我能做点儿什么减轻一些痛苦?我会找出来一两本讲"坚持到底"的书,再读一遍.
罗宾斯:如果你不能把任何一分钱传给你的子孙后代,但是可以传给他们一些投资基本原则,你会告诉他们什么?
约翰·博格:我会告诉他们三个投资基本原则:
第一,注意你投资的是什么类型的资产.你选择的资产配置,要跟你的风险承受度和目标保持一致.
第二,分散投资,你一定要用低成本的指数基金来做分散投资,有很多基金都是成本很高的.
第三,不要交易.什么都不要做,一直拿着你的指数基金,放在那里!不管发生什么事,一直持有不动.
你要是想让自己更容易抵抗住下跌的恐惧那么继续持有不动,你可以在做资产配置时,在你原来觉得合适的债券配置比例基础上,再稍微多加上一点点.
罗宾斯:你对投资者还有什么其他建议?
约翰·博格:别看"华尔街日报"!别看电视上播出的那些财经节目!开个玩笑.
我上过很多次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电视节目,多次接受采访,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他们一次又一次地问我.
那些股票电视节目,都是在大喊大叫地让你买这个股票,卖那个股票.这只会让你偏离投资的本质,只会让你分心.
我们浪费了太多时间,浪费了太多能量,关注那些与投资相关的东西,其实你知道结果会是什么样的.
你只能得到市场平均业绩,即和市场指数相同的业绩,有时多一些,有时少一些.大多数时候只会比市场平均水平少一些.
只要一直持有标准普尔500指数,你就可以轻松地拿到平均业绩.
那些一直持有指数基金的人,赚的最多的不是钱,而是时间,是生活.
不做频繁交易,不天天折腾,给你节省大量的时间精力,让你更多地享受生活.带孩子去公园玩,带家人出去吃顿晚餐.如果这些都做不了,你也可以读一本好书.
罗宾斯:钱对你意味着什么?
约翰·博格:我不把钱看成目标,而是把钱看作达到目标的手段.
有一个很精彩的故事,讲的是两位作家库尔特·冯内士特和约瑟夫·海勒.他俩在谢尔特岛一个聚会上碰到了,于是一起喝酒.
库尔特特看看约瑟夫,对他说:"你看那个人,我们今天聚会的东道主,就在那里.你知道吗,这家伙今天赚了1 亿美元.他一天赚的钱比你那本"第22条军规"所有的版税加在一起还要多."
约瑟夫回过头来看看库尔特,然后说:"那也没什么,因为我有些东西,他再有钱也永远不会有.这就够了."
我留给孩子的财富足够他们干自己想干的事,但是并不够养着他们什么事都不用干.
我经常对他们说:"有的时候,我真希望你们能有我小时候那样的成长经历,你们就能拥有我拥有的所有优势了."
我的孩子听后的第一反应是:"像你那样长大,你说的应该是劣势吧?"
"不,孩子,我说的是优势.穷得只能勉强生活,努力工作,努力打拼,闯出一条自己的路." | 0.869176 | 53.506849 | 0.001026 | 0 | 116 | 1,165 | 998.5 | 4.078125 | 0.180748 | 0 | 200,200,012,021 | 金融_经济 |
"一个远超2008年'雷曼时刻'的巨大危机即将到来" , 从2019年开始,我就一再发出这样的警告.
危机这个东西就像滚雪球,在爆发前,这颗雪球已经在一个长长的斜坡上滚落了太长时间.
那么,危机到来时,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要彻底改变你对危机的认知方式.
危机这个东西,依照一定的频率,每隔一段时期必然会发生.而你现在深信不疑的许多常识,15年后也许就会大错特错.
让我们再次回望历史.1930年所有人都认为绝对正确的常识,到了1945年又变成了什么样呢?显然不可能再是1930年的样子,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改变了一切.
可见,对我们这个世界来说,变化才是常态,不变反而是变态.世界永远在变,从未停止.
所以我才会一再主张每一个人都应该向历史学习,都应该敬畏历史.中国有句古话"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常识的反转周期不一定非得是15年.有时也许是10年,有时也许是25年.但是,当我们追溯海量的历史数据时,会发现大体上每隔10-15年,一次巨大的变化便会来临.这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举个例子.1991年,曾经与美国并肩的超级大国苏联解体了.这在10年前的1981年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仅仅两年时间,苏联这个所谓"红色帝国"便彻底消失了.
受此影响,许多人断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取得了历史性的"终极胜利",其结果已然不可逆转.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日裔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发表的"历史终结论".
可区区15年之后,恰恰是资本主义自身发生了严重危机,而以中国为代表的诸多社会主义国家,却是一片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特别是中国的强劲发展,甚至把欧美等发达国家从次贷危机的泥潭中拉了出来.
由此,我可以断言,今天我们认为是常识的东西全部都是错的,未来的历史必然会证明这一点.这绝不是什么言过其实,更加谈不上耸人听闻.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家,务必深刻理解这一点.
那么,常识反转的契机又是什么呢?
从某种意义上说,危机并不坏,甚至是一个好东西,是绝佳的机会.在汉语中,"危机"这个词是由"危"和"机"两个部分构成的,意味着危险与机会永远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如影随形,相辅相成.
当报纸的"社会经济"版面被可怕的大字标题与危机的消息所覆盖时,你可能会本能地这样想:"上帝啊,这可真是太惨了!"可是,另一些人也许与你的想法不一样.他们会这样想:"感谢上苍,这简直是天赐良机!"
不错.无论是"9·11"事件这样的人祸,还是"日本大海啸"这样的天灾,所有灾难对我们这个世界以及全人类来说都是令人悲伤的事情,可是,对投资家而言,这些危机也同时意味着机会.
因为危机前后的世界,将有巨大的不同.驾驭这些不同,而不是被其吞没;主动出击,而不是被动等待,是成为人生赢家的必经之路.这才是真正的勇者和智者之所为.
要记住,即便在危机中失去一切,即便陷入沮丧与绝望的深渊,凤凰涅槃,绝处逢生的机会也永远存在.
因为绝望越深,越重,机会来临时的幸福也便越沉,越满.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越成功的人物,曾经历过的绝望便越为深重,越难以忍受.从来如此,从无例外.
所以,对那些经历危机而悲观厌世的人,我想这样说:"没关系,不要紧.无论发生了多坏的事,天也塌不下来.何止如此,15年之后就会完全变天,那时就是你重生的机会."
没错,无论你的人生被危机如何摧残,也无论你的心情如何沮丧绝望,也要顽强地活下去.只要活着,就会迎来转机.这是人生常态,也是自然规律.
正如中国那句古老的谚语所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我自己的人生经历,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曾经有一个好友,因为被妻子抛弃而选择自杀这条不归路;我本人也曾因离婚长期情绪低迷,而现在却每天都在感谢上帝的恩赐.因为在离婚的15年之后,我又重新沐浴在幸福中,每天过着快乐的生活.
我的经历绝非个例.相同的人和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只是你没有意识到罢了.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因为某个理由而悲观绝望.但所有的悲观厌世者一定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对历史的无知,即对"15年后自己的人生将截然不同"这点一无所知.
不妨想象一下:如果放弃自杀的念头,未来也许有一个极为精彩的人生在前方等着你也说不定.
以美国和日本的数据来看,绝大多数自杀者都是20岁前后的年轻人.这实在是太可惜了.如果他们不死,15年后,当他们35岁的时候,世界将大为不同,他们的人生也将截然不同.这绝对是大概率事件.至少值得期望一下,等待一次.
还是那句话,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也无论这件事带给你多大的摧残和打击,等一等,未来会不一样.
以日本为例.1965年日经指数崩盘的时候,想必有许多人陷入了绝望的深渊.但是,那之后的日本在极短的时间内满血复活,到1980年迎来了繁荣的巅峰.掐指一算,正好15年.
美国也一样.1930年的美国,有多少人由于在空前的"大萧条"中失去一切而轻生,可如果当时他们能选择顽强地活下去,熬到1945年,便会迎来戏剧性的命运转机.因为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的美国,其国力之鼎盛堪称空前绝后.掐指一算,又是15年.
股神巴菲特有一句名言:"永远不要做空美国,因为这个国家有无限潜力."我也想借花献佛,对每一个深陷绝望中的人说:"永远不要做空自己的人生,因为你的人生有无限潜力.那么,应对危机的第一要务是什么呢?
简单,要对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有个清醒的认识.
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做不到这一点.有太多的人即便周边发生了无数危机的征兆,也表现得无动于衷,不能做到积极地探寻这些征兆背后的深刻含意.
所以说,一定要对这个世界的运行机制,以及由此导致的所有表象随时保持正确的敏感与清晰的理解.
比如说,印度的金融体系到底发生了什么,必须探求所有征兆的蛛丝马迹.无论你发现了什么,看见了什么,一定要保持这样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当你这样做的时候,千万不要试图咨询他人的意见.一定要保持独立性,切忌依赖他人.
否则当问题发生的时候,就有你受的了 - - 那些不会用自己的脑袋思考,只知道随他人意志起舞的人,一旦进展不顺,便会表现得彻底懵圈,手足无措.
所以说投资这码事,只适合选择自己熟悉的事,擅长的事.否则,买了自己都搞不懂的东西,万一有点什么差池,想不蒙圈都难.
这就是所谓"不熟不做"的道理.投资的铁律是不熟不做,只要你能做到这一点,就不愁赚不到大钱.
我一向认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是普通人与职业投资家之间最为重大的区别,且没有之一.
每当危机发生时,我都会想"太棒了,这又是一个机会",而其他大多数人恐怕都不会这么想.
就拿旅行来说,许多人作为游客到一个从未去过的国家游玩,往往只是走马观花,看看风景,拍两张照片,然后发出一两声类似于"这个地方真棒!我算没白来,值回机票钱了"的感慨,便告结束.而如果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你就不应该这么做.
再比如,所有人都喜欢"热点消息""独家情报".特别对我这样的资深投资家来说,每个人都想从我这儿搞到点"内部消息",都希望从我嘴里说一句"哥们儿,买这个吧!绝对稳赚不赔!"
可这些人没有意识到,当他们依赖别人的时候,他们自己便会成为无能的人.
所以还是那句话:相信自己的脑袋,只在自己知道的东西,熟悉的东西身上花钱.这样做就对了.
不妨这样想问题:假设在你漫长的人生中,顶天了只有20次投资机会,你会怎么做?不出意料的话,你一定会对你的潜在投资标的无比谨慎,无比专注对吗?
"我从某某那儿听说了一个特别棒的投资项目!" - - 这种异想天开的念头不会再有了对吗?也不会再满世界地寻找那些有的没的或者是所谓"热点消息""独家情报"了对吗?就是这个道理.
不客气地说,如果实在找不到什么合适的投资机会,待在你自己熟悉的世界里什么都不做,也比跳进你不熟悉的世界瞎折腾强,至少不会血本无归.
事实上,这正是所有成功的投资家的做法.当搞不清状况的时候,他们会选择"按兵不动",什么都不做.他们只是坐在那里,望着窗外,静静地等待,等待一个能真正说服自己的投资标的出现.一旦发现这样的东西,他们便会紧紧地抓住不放,密切地追踪它的发展轨迹,一直到确信万无一失才会付诸行动.
一旦把真金白银砸进去,剩下的事就简单了:你只需静待投资标的升值即可.没错,你需要做的事还是等待,耐心地等待.之所以你有这份耐心,是因为你有信心,明确地知道卖点(出手你的投资标的)在哪里以及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只要是自己熟悉的领域,无论发生任何变化,忽好还是忽坏,你都能立刻搞清楚状况,泰然处之.反之亦然,如果你的投资是听从他人的建议,自己完全没过脑子,也就是说,你投资的东西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自己当初为什么买了它,这些最基本的状况你都搞不懂,那万一出现什么闪失,你就只有抓瞎的份儿了.
无论是买车,买衣服,还是买其他任何东西,这个道理都适用:只要你比别人知道得多,比别人更专业,更熟悉,你就比别人更能得到有利的交易条件,买到物美价廉的东西.
投资界最经典的经验教训之一就是:当身边所有人均投资失败的时候,只要你投资的是一个自己熟知的事物,在大多数情况下,你的投资标的最终都能升值,而且是大幅升值.
哪些资产是危机时必须持有的?
商品,股票,货币等,可以成为投资对象的东西有很多.危机与灾害时成功的投资,与景气一片大好时成功的投资截然不同.
而无论是好变坏还是坏变好,任何重大的反转,在其发生的初期都拥有最多,最好的投资机会.由此,优秀的投资家从来不怕不景气,更加不怕危机,而是把这些经济的阴暗面视为循环周期中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
那么,危机发生时,应该持有哪些资产呢?
简单,美元.我本人就持有大量美元.
这就奇怪了.不是说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债务泡沫已近破裂的边缘,且情况正日益恶化吗?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持有美元呢?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件事.
首先,必须理解大多数人的想法和做法. 当危机爆发时,人们往往会这么想:"美元是安全的避难所."没错,正因为有危险,所以人们必须为自己的财产找个安全的地方,而他们首选的避险工具就是美元.
正因为这样,人们会看到:往往越是有危机,美元就越会升值.哪怕这个危机的肇事者是美国人自己,亦是如此.
危机越严重,人们对美元的狂热以及美元升值的幅度就越夸张 - - 注意,这是一个典型的信号,千万不要错过.而我的做法也很简单,那就是果断地卖掉美元,再买点什么别的值得投资的东西.
当然,美元不是唯一的避险工具.危机时应该如何避险,归根结底与发生了什么样的危机有关.不过,除了美元之外,危机发生的时候大多数货币都会贬值,这也是事实.
至于黄金,尽管也有投资价值,不过一般来说在危机的最初阶段,金价往往会下跌. 理由很简单,危机发生会造成现金短缺,手头缺钱的人们往往会匆匆卖掉黄金,入手现金来应急 - - 注意,这又是一个投资信号.
大概率事件我会卖掉手中已然升值的美元,买入贬值的黄金和白银.不过,到底应该怎么做也要看当时的情况,随着情况不同,做法也会有所不同.
千万注意,在危机的初始阶段黄金价格即便会下跌,也会迅速反弹.当人们意识到自己国家的经济出了问题,情况日益恶化,货币不断贬值的时候,脑袋里的第一个反应,往往就是买金和买银 - - 历史无数次地证明了这一点.
对这种现象,很多专家教授可能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们也许会认为金银又不能当饭吃,没什么使用价值,和货币相比流动性又差,靠买金银避险是典型的外行人的做法.
不过,没必要介意.绝大多数人都不是专家,只是市井小民而已.他们的做法就是这样,就是要在发生危机的时候买金和买银.所以专家大人们大可以放这些庶民一马,随他们爱买啥买啥吧!
至于我个人,从很久以前就入手了不少金银,且不久之前又多买了一些.在我看来,如果金银的价格下跌,只不过是提供了又一个买入的机会,而不是相反.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在历次危机中,金银的价格即便一时下跌,也会迅速反弹.这就是历史教给我的投资之道.
正因为这一次危机的严重程度将是空前的,所以无论专家教授和各国央行如何鼓噪"金银无用论",相信大多数人也会充耳不闻,并再一次蜂拥到售卖金银的柜台前.我也一样,现已买入大量金银,为未来做好了万全的准备.
不过,还是那句话,投资这码事最忌讳的就是仰仗他人.别人的意见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的投资理念和见解.
而我的投资见解是:之所以危机时要买金银,不是因为这些东西拥有客观上的财务健全性或安全性,而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会本能地这样认为,即"认为"这些东西在财务上是健全和安全的.
美元也一样.危机爆发时,人们会本能地认为与英镑和欧元相比,美元更靠谱一些.注意,这依然只是一种主观意识,而不是客观事实.
但是否客观已然不重要,因为人们必然会依照主观意识行动.这才是真正的重点.而只要有行动便必然有结果 - - 为投资家提供灵感的,就是这一点.
应对危机,企业应该做什么?
在应对危机方面,企业怎么做才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呢?
简单,首先应该大幅削减债务,不但要减少自己的债务,还要多多关注客户的债务情况.因为一旦发生危机,那些财务状况不佳,债务缠身的客户绝对会连累你,给你造成巨大的麻烦.起码货款回收就会成为大问题.
没有一家企业愿意轻易排斥或放弃任何一个客户.这一点我完全能理解. 可问题是,欠债过多的客户是块烫手山芋,一旦出问题,情况往往会迅速恶化,令你措手不及.再者说,客户欠这么多债,本身就说明他已经有问题,而对这些问题了然于胸,并提前做好准备,显然对你没有坏处.
一旦发生危机,即便只有几个客户破产,对你的影响也不容小觑.退一步讲,就算你自己的企业状态良好,财务健康,个别客户破产对你的其他客户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波及效应.所以哪怕仅仅是出于对客户负责的理由,你也要充分重视这件事,要时时刻刻对那些债务缠身的交易方保持高度警惕.
不只如此,你的客户是哪一个国家的企业,这一点也很重要,也需要用上述原则予以严格监控.因为与高风险国家的企业打交道,陷入麻烦的概率要远高于低风险国家.
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专注做你的企业最擅长,最有优势的业务,尽量不要得陇望蜀,见异思迁. 特别是危机的时候,万万不可盲目追求所谓多元化经营.由于没能快速进入新的商业领域,没有实行多元化策略,有太多企业受到"缺乏速度感"的批评,而这种评价显然是不公正的.
理由很简单,盲目进入未知领域很危险.与潜在的机遇相比,恐怕遇到更多问题的可能性更大.事实上,越是那些选择多元化业务模式的企业,越容易卷入各种各样的麻烦,掉进各种各样的陷阱,从而令经营业绩不断恶化.这样的教训绝不鲜见.
总之,越是困难时期,企业便越要专注于自己熟悉,擅长的业务,千万不能三心二意;与此同时,还要大力削减债务,避免与那些欠债太多的企业打交道.另外,危机时养成盘点资产的习惯,找出那些必要性不大的资产,然后卖掉它们,增加手头的现金储备,也不失为一个良策.
最后,让我们来做一个小结.常言道:"现金为王",正因为危机极难预知却必然会到来,所以提前备好足够的现金以防患于未然,是应对危机的王道.
而确保现金流的关键一招是及时卖掉多余的资产,用这笔钱偿还债务,以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然后,完全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核心业务领域.只要你能做到这些,任何危机都打不倒你,甚至伤不到你.
应对危机的准备是否充分,是否到位,这件事在危机发生以前很少有人知道,但在危机发生之后是个人都会知道.
这就是事前诸葛和事后诸葛的区别.显然,前者太少,后者太多.
2008年雷曼危机爆发的时候,华尔街所有的投资银行都非常清楚下一个破产的公司会是哪一家,我也不例外,明确地知道下一个倒下的巨头将会是大名鼎鼎的花旗集团.
理由很简单,彼时该公司已经深陷次贷业务的泥淖难以自拔,前景颇为不妙.果不其然,后来花旗集团因次贷危机蒙受了世界最大级别的损失,不得不接受国家资金的救助,甚至连不良资产的处理权也委托给了美国政府.
房利美的案例亦如此.我一直不看好这家美国金融巨头,知道其泡沫迟早会破裂.所以,早在房利美的问题被广泛关注之前,我便在电视节目中明确地预言过危机的发生.
总之,对当时的我来说,雷曼危机的爆发是一件昭然若揭的事情,并没有任何神秘感,也一点都不突然.正因为准确地预见了危机,所以能够提前做好万全准备,安然地度过了那场危机.
当然,眼前的这场规模空前的危机也是如此.迎接这场危机的准备工作我从未怠慢过.
在雷曼危机爆发的前一年,也就是2007年,我们一家人从美国搬到新加坡居住.当时,考虑到危机爆发已近在眼前,我果断地做出了卖空房利美和花旗集团的决定.
刚搬来新加坡的时候,在一场记者招待会上,有位记者向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您决定卖空花旗集团和投资银行的理由是什么呢?"
于是,我将前面提到的那些理由陈述了一遍,明确地发出危机即将到来的警告.可惜的是,彼时的新加坡政府已经买了太多那些摇摇欲坠的巨头们的股票.
有感于此,我在那次的记者会上还说了这样一番话:"因为过度投资花旗银行和其他投行的股票,新加坡将蒙受巨大损失.对这一点,我深表遗憾."
可是,我说的这些话并没有出现在第二天的报纸上.深受政府影响的当地媒体在次日的新闻报道中仅仅强调了一个要点,即"吉姆·罗杰斯生活在新加坡,是一件幸事".
后来发生了什么,大家就都知道了.
2008年,由雷曼集团倒闭引发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破坏了一切.可即便如此,"吉姆·罗杰斯是正确的,而我们犯了错误",这句简单的话却始终没有出现在新加坡当地的媒体上.
看来,还是没人真正相信我说的话.
所以说,如果你心里有个想法,而这个想法有违一般的常识,那么当你把这个想法告诉别人的时候,恐怕没人会相信你.
理由很简单,违背常识的东西是一个怪物,是不正常的,所以违背常识的话在大多数人听起来,都不像是人类的声音,而与夜晚的狼嚎更为近似.
此为人性.
所以,那些愿意倾听乃至相信与众不同的观点或鲜为人知的主意的人,堪称这个世界的稀罕物.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但凡不是在电视或互联网上广为人知,广被接受的东西,他们是信不过的.
可见"常识"的厉害.这个东西具有强大的洗脑功能,令人们只相信那些大多数人相信的东西.所以,能够不人云亦云,完全用自己的脑子思考问题这事从来就不简单.
鉴于此,在自己孩子的教育方面,我最重视的一句话就是:"用自己的脑袋思考,千万不要依赖别人!不过我也知道,这句话说来容易做来难.
举个例子.每个人都说"天是蓝的",甚至连窗外的天空到底长什么样都懒得看一眼.所以就算你不知道天空到底是什么颜色,可当所有人都毅然决然地认为它是蓝的,你便也只能这么说.
万一有个不识相的主儿,居然敢大胆地喊出"天空未必是蓝色",那周围的人一定会认为他疯了.
不过即便如此,也不要人云亦云.对那些被称为"常识"的东西,不妨怀疑一把看看.因为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东西,许多真相,如果不用自己的脑袋思考,你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向历史学习,你便有了预测未来的可能.而历史一再告诉我们:面对危机时,人们的想法和做法有太多的共通点.
这就是经典的"群羊效应".这种现象之所以会发生,源于历史知识的匮乏所引发的"独立思考失能症".
没错,克服群羊效应,学会独立思考,拥有卓越的洞察力 - - 这件事绝对与历史常识的多寡有关.
以我个人来说,危机发生,经济崩溃,然后再复活 - - 这一经济周期循环的规律我是从人生经验和历史书籍中学到的.特别是当危机真实发生的时候,更有必要从过去的历史中汲取养分,获得智慧和力量.
任何一个人在投资时总会发现哪里不太对劲,有一些事情发生了变化.问题是,到底变化是什么以及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却很少有人知道.
这就是不学历史的恶果.因为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会不同程度地明白现在发生的变化到底是什么以及自己应该如何应对.
日本人尤其如此.在这个天灾频仍的国家,理论上说每一个人都应从前人那里学到了许多应对灾害的智慧.可当灾难真正发生时,却依然会有很多人表现得惊慌失措,不知所以,只知道一味地大呼:"天哪!为什么会这样?这可怎么办?"
连自己国家的历史都不掌 握,甚至没有掌握的动机,实在是一件可悲的事.
我认为,越是危机的时候,投资家越应该大胆投资,去帮助那些陷入困境的人.只有这样做,才是对危机的幸存者真正负责任的表现.
想象一下,如果某个地方发生了灾难,我奔赴现场,对那里的人说"我有钱,想给你们投资",对方会有什么反应?
有的人也许会立刻躁怒起来,狠狠地训斥我:"滚出去!你们这些贪婪的资本家没安好心,就是想利用我们这些可怜人的不幸发大财!"
不过,更多的受灾者恐怕会对我这样说:"我们确实需要帮助,请您务必投资我们!"
事实上,迄今为止已经有许多媒体评论家给我贴上了"专门乘人之危的坏人"标签."吉姆·罗杰斯一向认为灾害是绝佳的投资机会,这个男人实在是太可怕了!"这样的指责时不时地会出现在各类媒体的头版.
特别是在灾难真正发生的时候,我的一言一行总会受到舆论的特殊对待,遭到格外严厉的审视.
不过,令我欣慰的是,那些真实经历灾难的人却从不会这样看我.他们永远都会对我说:"正是来自你们这些外国人的投资,让我们有了复原的希望.对此,我们深表感激."
没错,作为投资家,我必须要赚钱.但"赚钱"这件事本身并不是一种原罪.因为事实上,你的投资确实帮助了许多人,把他们拉出了困境.如此双赢的好事,为什么要受到指责?又为什么要感到羞愧呢?
在必要的时候,去到必要的地方.这既是资本的使命,也是社会运转的基本规律.天经地义,无可非议. | 0.876748 | 68.710938 | 0.001366 | 0 | 139 | 2,304 | 721.7 | 4.019531 | 0.152814 | 0 | 200,200,012,303 | 金融_经济 |
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计公司实习报告6篇,欢迎大家分享.
天津圣兰堡科工贸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兰堡")是专门从事印刷设备器材开发,生产,制造及物流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属于工业制造性企业.公司凭借雄厚的科学技术力量,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以规模经营创效益,以薄利多销求发展,严格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损耗生产出适应国内印刷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低价格的系列产品,正在迅速占领印刷市场.目前开发生产的产品主要有印刷胶辊,印刷油墨清洗剂,印刷配套设备等多种科技含量高的产品,适用于国产,进口的各种印刷机.
在"圣兰堡"实习期间,我主要针对圣兰堡的固定资产核算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调研与分析.按照"天津圣兰堡科工贸发展有限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以下简称"圣兰堡管理制度")的要求,"圣兰堡"将固定资产分为生产用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定资产,租出固定资产,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融资租赁固定资产,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等.而在企业的实际生产和运作过程中,主要以生产用固定资产和非生产用固定资产为主,尚无未使用,不需用,融资租赁和接受捐赠固定资产,概况起来,"圣兰堡"计提折旧的资产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在用机器设备,运输车辆以及部分修理停用的设备.
由于不同的折旧方法直接决定了固定资产损耗价值的转移速度和补偿速度,影响着各期的成本费用,因此,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选择不同的折旧方法,对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成本回收,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决策均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并直接关系到企业固定资产的更新和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固定资产折旧对"圣兰堡"确定和反映其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能够产生重大的影响.
按照"圣兰堡财务管理制度"的表述,"为加强公司财务管理,公司相关财务机构和人员应采用年限平均法进行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而在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科财务人员的会计实务处理过程中,目前完全采用年限平均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这主要取决于年限平均法通俗易懂,核算简便,同时根据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固定资产有效使用期内各年度或月份提取的折旧额相等,使该公司的费用稳定并具有较强的可比性.
从准确反应固定资产在当期中转移价值的角度分析,"圣兰堡"对所有固定资产采用年限平均法进行折旧的会计处理并不恰当,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1.从有形损耗考虑,各种房屋,设备刚刚投入使用的时候,使用效能较高,各方面指标都是比较优质的,但随着年限的增长,设备开始陈旧老化,指标性能减弱,收入与前期相比肯定减少,另外还需要进行修缮,修理.按照配比原则,相应的收入配合比较相应的成本费用,后期产生的收入少.基于这种情况,理论上来说,该单位应该更倾向采取前期折旧提的多,后期折旧提的少的加速折旧法.
2.从无形损耗考虑,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占企业资产相当比例的生产设备,其寿命周期越来越短, 更新换代势必加快,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间的推移,各种生产设备的无形损耗将越来越大,就更为明显.一台设备的替代品也许会在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内出现,所以从谨慎性出发,企业最好考虑到这种可能性,在设备使用早期提高折旧成本,后期则降低折旧成本,这与加速折旧法的原理是一致的,也可减少无形损耗所带来的损失和风险,符合会计核算的稳健性原则.
3.一般来说,年限平均法主要应用于会计核算基础薄弱,生产成本核算起步较晚的企业.而作为会计核算较健全,财务管理相对完善,专业设备中的贵重仪器占固定资产比例较高的天津圣兰堡科工贸发展有限公司, 简单的采用这种传统的核算方法显然并不恰当,违背了会计准则,也与其企业财务规章制度相悖.
随着财务各项制度的日臻完善,社会对财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我们作为未来社会的财务管理专业人员,为 了顺应社会的要求,加强社会竞争力,也应该严于自身的素质,培养较强的财务工作的操作能力.
运用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来了解财务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加深对财务工作的认识,将理论联系于实践,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为成功走向社会做准备.
我在该公司的财务部门主要实习的是会计人员的助理工作,对会计部门的主要核算体系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该公司用的财务软件是金蝶财务软件,日常凭证的制作都是用电脑完成的.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记帐凭证的"摘要栏"是对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又是登记帐簿的重要依据,必须针对不同性质的经济业务的特点,考虑到登记帐簿的需要,正确填写,不可漏填或错填.
2, 必须按照会计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编制会计分录,填入"借方科目"和"贷方科目"栏,"二级或明细科目"是指一级科目所属的二级或明细科目,不需要进行明细核算的一级科目,也可以不填"二级或明细科目"栏.
3,"金额"栏登记的金额应和"借方科目"或"贷方科目"相对应或与"一级科目","二级或明细科目"分别对应.
4,"过帐符号"栏,是在根据该记帐凭证登记有关帐簿以后,在该栏注明所记帐簿的页数或划"√",表示已经登记入帐避免重记,漏记在没有登帐之前,该栏没有记录.
5,"凭证编号"栏,记帐凭证在一个月内应当连续编号,以便查核,收款付款和转帐凭证分别编号,对于收,付款凭证还要根据收付的现金或银行存款分别编号,如"银收字第×号","现付字第×号","转字第×号".一笔经济业务需要编制多张记帐凭证时,可采用"分数编号法".
6,记帐凭证右边"附件×张",是指该记帐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的张数,在凭证上必须注明,以便查核,如果根据同一原始凭证填制数张记帐凭证时,则应在未附原始凭证的记帐凭证上注明"附件××张,见第××号记帐凭证",如果原始凭证需要另行保管时则应在附件栏目内加以注明.
8,对于收款凭证或付款凭证左上方的"应借科目"或"应贷科目",必须是"现金"或"银行存款",不能是其他会计科目.凭证里面的"应借科目"或"应贷科目"是与"现金"或"银行存款"分别对应的科目.
9,记帐凭证填写完毕应进行复核与检查并按所使用的记帐方法进行试算平衡.有关人员,均要签名盖章,出纳人员根据收款凭证收款,或根据付款凭证付款时,要在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的戳记,以免重收重付防止差错.制作完记帐凭证以后还要必须把凭证一一的打印出来然后把对应的相关票据贴在打印后的凭证后面,具体的操作如下:胶水抹在凭证背面的右上角以便贴凭证相应的票据,贴完票据后如果票据比凭证要大的话应按凭证的大小把票据整齐的叠好便与以后的装订,之后要按凭证业务号的大小有序的把凭证排列整齐这样如果以后要查找也方便许多.
据带我的老师和平时自己的了解,该企业财务部也有明确的分工,以把财务部门的内部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总管财务部门的是财务总监,财务总监有一个总监助理.财务总监主要负责.在董事会和总经理领导下,总管公司会计,报表,预算工作. 制定公司利润计划,资本投资,财务规划,销售前景,开支预算或成本标准和管理税收政策方案及程序. 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核算的组织,指导和数据管理体系,以及核算和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 总监下设规费会计,经费会计,出纳,审计岗位,各自负责自己细小的工作.该公司财务部门也有严格的奖惩制度,以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对忠于职守,做出显著成绩的会计人员进行表彰奖励.
该企业利润分配一般要遵循规范性,公平性,效率性,比例性这四项基本原则,其税后利润的分配一般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用于抵补被没收的财物损失,支付违反税法规定的各项滞纳金和罚款.
2,弥补超过用所得税前利润弥补期限,按规定可用税后利润弥补的亏损.
3,按税后净利润扣除前两项以后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金:一方面用于防范和抵御风险,弥补企业亏损;另一方面,用于增加企业的注册资本.
4,按规定计提公益金,用于企业职工集体福利,其提取比例经高层管理人员经过讨论,一致决议后确定.
5,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企业以前度的未分配利润一起并入本年度来分配.
因为,在实习期间该企业现在正在对龙湖地产时代天街进行施工.公司对材料的采购量非常大,所以会出现一部分资金没有适时按时地入账,同时这也体现出了公司内部体系制度的缺失.财务内部各细分职责人员之间的联系也也不是很紧密,总有种松散的感觉.
虽然我只参加了短短的一个月的实习,但在这实习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非浅.
1,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工作中一定要就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操守以及敬业态度.会计部门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机构,对其从业人员,一定要有很高的素质要求.
2,作为一个会计人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会计工作是一门很精准的工作,要求会计人员要准确的核算每一项指标,牢记每一条税法,正确使用每一个公式.会计不是一件具有创新意识的工作,它是靠一个又一个精准的数字来反映问题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自己对数字的敏感度,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弥补漏洞.
3,作为一名会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会计部门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部门,对下要收集会计信息,对上要汇报会计信息,对内要相互配合整理会计信息,对外要与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搞好关系.在于各个部门各种人员打交道时一定要注意沟通方法,协调好相互间的工作关系.
对于工作,如果仅仅是学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工作的经验是及其重要的.实际工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不是书本就可以解答的,它需要灵活的应用能力,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可以说没有实践的学习是非常狭隘的,也是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所以同学要重视实践.
要做一个财务管理人员,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还需要特别的耐心和细心.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财务管理人员一整天不厌其烦的坐在办公室里,重复做着一些相同的工作,
这就需要耐心了.虽然做财务管理工作有很多相同的重复工作,但是却是容不得一点马虎的,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也会造成重大的财务损失. 所以更需要特别的细心了.可能财务管理工作会相对其他的工作枯燥点,但是认真作好这份工作,你会发现其实也挺有味道的.就象实习单位的财务主管说的"做了十年的财务工作,虽然乏味了点,但是我还是喜欢".虽然目前我们还不具备专业的知识和能力,但是我们可以让自己锻炼成一个有耐心和细心的人,为以后的工作作好准备.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也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实习是我们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的一次尝试.
衷心感谢该公司给我的这次实习机会,让我获益颇多.
会计是个讲究经验的职业,工作经验是求职时的优势,为了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经过学校和朋友的努力,在康源作物有限公司获得了一次十分难得的实习机会.实习期间努力将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向实践方面转化,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能够遵守工作纪律,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得到学习领导及全体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
湖南康源作物有限公司是一家事业单位下属的小型公司,其主要业务就是种苗和农药.每年的经济业务不是太多,因此财务室只设有会计,出纳各一名.该单位是采用电脑记账,采用的是三门财务软件.此次实习,我主要岗位是会计,因此主要实习了公司的会计科目及会计处理.同时对出纳的工作也有了具体的了解.在实习中,我参与了整个2到4月全部的会计工作,从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账到编制会计报表都有亲自动手.认真学习了正当而标准的事业单位会计流程,应前辈的教诲还认真学习了"公司法","税法""会计法",真正从课本中走到了现实中,从抽象的理论回到了多彩的实际生活,细致的了解了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全过程,认真学习了各类学校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并掌握了三门财务软件的使用实习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财务人员请教,认真学习会计理论,学习会计法律,法规等知识,利用空余时间认真学习一些课本内容以外的相关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会计技能,具体包括了以下几点:
4,财务报表及纳税申报表的编制与申报;
5,会计档案的装订及保管常识.
从而进一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更让我感到感动的是,领导让公司的前辈教会我处理公司的综合事物.例如营业执照的办理.税务登记的有关事项.一般纳税人的申请.以及如何进行企业合法节税的运用.等等.
在这个学习和联系的过程中.我发现会计是一门实务与理论结合性很强的学科,尽管我学过这门课,但是当我第一次和公司的同事操作具体业务时,觉得又和书上有些不同,实际工作中的事务是细而杂的,只有多加练习才能牢牢掌握.这次实习最主要的目的也是想看看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公司实际操作的实务区别在哪里,相同的地方在哪里,内部控制如何执行,如何贯彻新的会计政策,新旧政策如何过渡,一些特殊的帐户如何会计处理等等.带着这些问题,我在这一个月里用眼睛看,不懂的请教领导同事,让我对这些问题有了一定的解答,达到了这次实习的目的.除了与我专业相关的知识外,我还看到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公司是如何运做的,员工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处理业务的过程,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企业的管理等等.另外我也看到公司存在的一些漏洞,例如内部控制情况,其中主要包括现金收支制度执行情况,公司在执行国家政策规定方面也不容乐观.然而在现实的小规模私营企业这种情况可能普遍存在. 作为一名会计实务人员,通过这次实习也更加让我看清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例如:实务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适应能力等等.除此之外拥有一颗上进心,进取心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工作中仅靠我们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远远不够,因此我们要在其他时间多给自己充电,在扎实本专业的基础上也要拓宽学习领域.同时在实际的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要多向他人请教.人际沟通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如何与人打交道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本领,在今后的工作中也是不能忽视的.马上就要进入社会的我们也要面临正式的实习了,我想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一种积累,而这种积累正是日后的财富.在工作上,在学习上,我们要让这些宝贵的财富发挥它的作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过这次实习,让我学到了许多许多,无论是专业知识上,还是为人处世上,受益匪浅,感谢康源作物有限公司提供了这次实习机会.
通过这十天来的会计实训深刻的让体会到会计的客观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相关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支出于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和会计工作在企业的日常运转中的重要性,以及会计工作对我们会计从业人员的严格要求.
总而言之,十天的实训让我对"填制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填记帐凭证等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对今后的会计学习有了一个更为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学校能给我们这些的多的实训课,以便我们能不断地查漏补缺,这样更能帮助我们财会专业的学生学好会计这门课,为以后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实训,我们对会计核算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强.我们这次实训是综合性训练,既是主管会计,审核,出纳,又是其他原始凭证的填制人,克服了分岗实习工作不到位的不完整,不系统现象.
加深理解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将所有的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相关课程进行综合运用,了解会计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掌握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熟练掌握了会计操作的基本技能;将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增进了我们对企业实践运作情况的认识,为我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建筑公司的会计部并没有太多人,设有一个财务部长,一个出纳,两个会计员,而教导我的是老会计艳姐.刚到会计部艳姐就叫我先看她们以往所制的会计凭证.总以为凭着记忆加上大学里学的理论对于区区原始凭证可以熟练掌握,也正是这种浮躁的态度让我忽视了会计循环的基石 - - 会计分录,以至于后来艳姐让我尝试制单的良苦用心.于是实习时只能晚上回家补课了,把公司日常较多使用的会计业务认真读透.毕竟会计分录在书本上可以学习,可一些银行账单,汇票,发票联等就要靠实习时才能真正接触,从而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别以为光是认识就行了,还要把所有的单据按月按日分门别类,并把每笔业务的单据整理好,用图钉装订好,才能为记账做好准备.
制好凭证就进入记账程序了.虽说记账看上去有点象小学生都会做的事,可重复量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是很难胜任的.因为一出错并不是随便用笔涂了或是用橡皮檫涂了就算了,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例如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划横线,再盖上责任人的章,才能作废.对于数字的书写也有严格要求,字迹一定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写,不能东倒西歪的.并且记账时要清楚每一明细分录及总账名称,不能乱写,否则总长的借贷的就不能结平了.如此繁琐的程序让我不敢有丁点马虎,这并不是做作业时或考试时出错了就扣分而已,这是关乎一个企业的账务,是一个企业以后制定发展计划的依据.
从制单到记账的整个过程基本上了解了个大概后,就要认真结合书本的知识总结一下手工做账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艳姐很要耐心的跟我讲解每一种银行账单的样式和填写方式以及什么时候才使用这种账单,有了基本认识以后学习起来就会更得心应手了.
以上是我的实习工作总结,通过在建筑公司这一段时间的实习,使我第一次把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真正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经验,同时又获得了许多理论知识中所没有的实践经验,这不仅丰富我的工作经验,更加提高了我的业务理论水平.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 0.903601 | 129.578947 | 0.004202 | 0 | 496 | 1,718 | 938 | 4.171875 | 0.115624 | 0.000454 | 200,200,012,477 | 金融_经济 |
做投资,做企业,做事有没有捷径?如果有的话,就是掌握规律,按照规律办事. 近年有些朋友建议我总结一下中国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方便大家了解和运用,限于智识有限以及忙碌交织,一直未能落笔. 近来重读经典,抚今追昔,遂一日而就. 初稿洋洋洒洒1万多字,后来割爱,删繁就简为2500字,大家几分钟就能读完.
从事了20年的宏观经济研究,先后在公共政策部门,金融机构等工作,结合长期以来的观察,实践以及国内外研究成果,概括出中国经济的十大规律,才疏学浅,难免有遗珠之憾,野人献曝,与你分享. 看懂宏观趋势,把握投资机会,选择优于努力.
第一大规律,长期的经济增长模型取决于资本,劳动和技术三大要素,这是世界各国兴衰的第一性原理. 中国经济过去高速增长受益于三大红利:改革开放红利,全球化红利和人口红利,全球化带来了资本和技术,1962-1976年婴儿潮带来了劳动力,改革开放则通过制度变革将这三大要素,两大红利结合起来,释放了14亿人创造财富的巨大潜力.现在这三大要素和三大红利的内涵均已发生变化,政策和战略正在作出调整,推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作者原来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团队在2010年提出"增长阶段转换",作者下海以后在2014年提出"新5%比旧8%好""经济L型",2017年提出"新周期".
第二大规律,地方GDP锦标赛引发县域竞争,实现了政府和企业的激励相容,各地区呈万马奔腾,你追我赶的势头.GDP增长快的地区,地方干部升迁的快,因此地方政府大力招商引资,改善营商环境,积极为企业服务,政府和企业心往一块想,劲往一起使.这是国际学术领域总结的中国经济发动机的一大秘密.
第三大规律,基础设施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具有强外部性,容易由于搭便车和公地悲剧现象导致供给不足进而制约经济增长,因此当期由政府提供,长期再通过经济增长和税收增长受益.中国是超前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受益者,展现了举国体制的优势.过去40年,公路,桥梁,高铁,机场等大规模超前建设,大幅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提升了物流效率,是中国快速崛起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中心"的法宝.3G,4G的超前建设,带来了互联网经济爆发式增长,移动支付,新零售,共享经济等蓬勃兴起,中美引领了过去20年全球互联网经济的大发展. 现在中国正在新能源,5G,充电桩,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特高压等新基建领域进行超前布局,培育新经济,新技术,新产业.1978年中国人均GDP不如印度,2021年是印度的3倍多.作者在2020年初倡导"新基建",专著"新基建"荣获中组部第五届党员培训创新教材奖.
第四大规律,企业家精神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企业家承担了创新创业的巨大风险,相应地获得剩余价值.中国不断推动资本,劳动,土地,数据信息,技术等要素市场化,并加大产权保护力度,企业家将上述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参与市场竞争.中国涌现出一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第五大规律,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机会,成为全球创造财富最好的沃土.中国拥有14亿人口的全球最大统一市场,过去40年以年均9%以上的实际GDP增长,名义经济增速达到12%,这就是宏观上的投资回报率,远超世界上同期任何国家.40年前,中国人给世界留下的印象是一穷二白,40年后,中国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的第一大国. 国民经济虽然有几百个行业,几千家上市公司,但是化繁为简,可以分为三大类:辛苦不赚钱,赚辛苦钱,赚钱不辛苦,从投资的角度,选择优于努力,赚钱不辛苦的行业经常诞生大牛股.
第六大规律,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客观存在和规律,由库存调整,产能调整,创新集聚发生及其退潮,人性等因素嵌套而成,经济总是从复苏,过热,滞涨,衰退再到复苏周而复始.宏观调控时松时紧进行逆周期调节,目的是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中国经济短周期的库存周期3-4年一轮,中周期的产能周期7-10年一轮,长周期的创新周期40-50年一轮.作者出版过"房地产周期""新周期"两部专著进行阐述.
第八大规律,股市是货币的晴雨表.教科书上经常讲"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是在现实中的大部分时期并不适用,根据我们长期的实证检验,股市与货币具有强正相关性,因此我们提出了"股市是货币的晴雨表",在业内流传广泛.简单讲,在经济衰退末期复苏初期,货币处于宽松状态的时候,股市往往有比较好的收益表现;在经济过热,货币收紧的时候,反而股市表现较差.这种现象可以根据DDM模型进行解释,股价是企业盈利除以无风险利率和风险偏好.这是实战经济学与学院派的不同.作者在2014年基于经济周期,投资时钟和股市是货币的晴雨表,预测"5000点不是梦",主要逻辑是无风险利率下降和风险偏好提升.
第九大规律,房地产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人口是需求,土地是供给,金融是杠杆.人口流入,土地供给不足的地区,如果赶上金融宽松,往往容易出现房价上涨,反之则下跌.跟着人口流动去买房,从国际经验看,人口在长期往都市圈城市群和区域中心城市集聚,房地产市场将变得日益分化.2021年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4.7%,未来70%以上城市的房子可能存在过剩风险,大约只有20%-30%的城市房子存在投资价值.大道至简.我们提出的这一标准分析框架被广泛采用.基于这一分析框架,2015年在房价大涨前夜预测"一线房价翻一倍",被评为年度十大经典预测. 在长期,三大硬通货抗通胀,跑赢印钞机.
第十大规律,房地产是周期之母.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行业,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特别长,高达50多个行业,通过上下游影响企业投资.地方政府依赖土地财政,房地产通过土地财政影响政府投资.房地产是居民最主要的资产配置,通过财富效应影响居民消费和信心.房地产稳,则经济稳.十次危机九次地产,全球历次大的金融危机大部分都是由于房地产泡沫崩盘所致,其他资产难以产生如此巨大的冲击.根据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际经验,房地产的长效机制是城市群战略,人地挂钩,金融稳定和房地产税.还有最后十年时间窗口. | 0.886153 | 225.181818 | 0 | 0 | 381 | 764 | 1,205.6 | 4.195313 | 0.16633 | 0 | 200,200,012,649 | 金融_经济 |
黄金外汇交易发展迅速,其中日益规范化的标准是其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外汇市场是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发展最为成熟.现在中国外汇投资者越来越多,许多股民渐渐都会转向外汇投资.外汇市场拥有二十四小时交易,可随时进行买卖;投资目标是国家经济, 不是上市公司业绩;T+0交易;外汇是双边买卖,可买升可卖跌,可避免其中之规限等优势为规范外汇市场,使得网络外汇保证金交易走上了规范发展的轨道,国际出现了很多外汇监管机构,外汇监管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对于一家外汇平台而言,申请外汇监管是搭建外汇平台的一个重要步骤,在金融监管下的平台,对金融企业经营的若干重大事项,违反法律的处罚等,都有明确的规范,但对金融企业的业务经营,财务管理,人事等方面不加干预.就是说外汇交易平台被发现了不正规的行为,监管局就会实施处罚行为,轻则罚款,重则可能撤销牌照和终生不得进行外汇交易.可以看出受到外汇监管的经纪商在治理水平,财务状况,基础设施的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其在操作时也会更加规范,更容易取得客户的信任.避税天堂一般有三种模式,一种是采用建立银行,吸引外国存款的模式,一种是以便捷的公司注册手续和免税的吸引力,吸引全球公司在当地注册,并赚取管理费和服务费的模式,如英属维尔京群岛,还有一种是以吸引各国富有的文体明星定居而生利的模式.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避税天堂 - 英属维尔京群岛.
英属维尔京群岛是一个自治管理,通过独立立法会议立法的,政治稳定的英属殖民地.自1984年引进国际商业公司法后,开始建立离岸金融中心,目前已成为世界最著名的离岸管辖区之一,已有29万家公司在此注册.金融服务的受管制活动包括:保险,银行,信托服务,托管人服务,公司管理,投资业务和破产服务,以及公司登记,有有限合作企业和知识产权.
英属维尔京群岛,大部分的财政收入是来自离岸公司的牌照费,还有信托业员工直接或间接缴纳的薪工税等.英属维尔京群岛没有外汇管制和货币流通限制,在全世界所有能自由进行公司注册的避税港中,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注册要求最低,监管力度最小,并享有高度的隐密性,注册公司达70多万家,这些公司在全球所赚取的利润均无须向英属维尔京群岛政府缴税.1984年政府颁布"国际商业公司法",深受大众的欢迎,但是,自2001年开始,英属维尔京群岛当局成立了一个独立的金融服务委员会,对该地的金融服务业加以管制.
2001年12月颁布的2001年"金融服务委员会法"设立了英属维尔京群岛金融服务委员会,作为一个自主的管理机构,负责监管,监督和检查英属维尔京群岛内外的所有金融服务.在领土范围内,国际金融机构通过各种手段实施有针对性的金融制裁.
什么是英属维尔京群岛金融制裁?
金融制裁是联合国(UN)安全理事会,欧洲联盟(EU)理事会,英国(UK)或国际社会中其他国家为实现特定外交政策或国家安全目标而采取的限制性措施,以及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制裁有多种形式,并且是针对特定情况而制定的.它可能包括金融制裁的名称,包括资产冻结;贸易制裁,包括武器禁运和限制;和移民制裁,即旅行禁令.这种限制可能会限制某些金融服务的提供或限制进入金融市场,资金,经济资源,贸易和出口的机会.
为什么要使用英属维尔京群岛金融制裁?
通常对个人,实体或政权采取国际制裁措施,包括有针对性的金融制裁,以:强迫一个政权或一个政权内的个人改变其行为,方法是增加对他们的代价,以至于他们决定停止违法行为;通过拒绝他们获得继续犯罪行为所需的关键资源来限制目标,包括资助恐怖主义或核扩散;表示不赞成,侮辱并可能孤立政权或个人,或者作为在国内或国际上发送更广泛的政治信息的一种方式;和/或保护可以从一个国家挪用的资产的价值,直到这些资产可以被遣返为止. | 0.909623 | 170.888889 | 0.005232 | 0 | 360 | 420 | 699.5 | 4.082031 | 0.120286 | 0 | 200,200,012,834 | 金融_经济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表示,全球经济虽然仍在增长,但已经进入稳定期,可能不足以抵御不断升级的全球贸易紧张关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真正的问题是:经济是否足够强劲?对此,我的答案是'可能不够',因为,我们清楚地看到,增长已经连续三年保持稳定 - - 处于3.7% - - 我们还看到,全球增长分布不均衡."拉加德周四在印尼巴厘岛参加世界银行和IMF秋季年会时称.
本周早些时候,IMF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速下调至3.7%,较此前预测下降0.2个百分点.此次下调意味着,全球经济将连续三年以相同的速率(3.7%)增长.
"此外,我们在今年4月春季会议上所强调的一些风险目前已经开始实现,尤其来自不断增加的贸易壁垒."她说,"如果紧张升级,全球经济将遭受重大打击."
IMF在本周早些时候指出,全球贸易关系紧张不仅会冲击全球经济增长,而且可能引发另一场全球金融危机.
亚洲开发银行行长中尾武彦周四参会时表示,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非常令人担忧,它对市场信心的冲击可能甚于对实体经济的损害.他指出,贸易冲突升级(不包括对汽车贸易的影响)将导致中美两国的经济增速分别下降1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
世界银行行长金墉也警告贸易冲突升级带来的风险.他表示,世界银行试图传达这样的信息:贸易对解决全球贫困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试图证明,如果我们希望结束阶段贫困,贸易是至关重要的,"他说.金墉还称,目前存在贸易增长下降的风险,许多低收入国家的负债变得更重.
另外,拉加德也指出,世界贸易组织(WTO)需要进行调整.她认为,应对目前贸易紧张的最好的方法策略是使贸易紧张关系降级,以及修补全球贸易系统,而不是打破它.她还补充说,全球贸易紧张不仅会伤害全球两个最大经济体的利益,也会损害原材料等全球制造业供应链.
在周三举行的一个圆桌讨论中,耶伦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塞迪略(Ernesto Zedillo)表示,美国在没有经过WTO必要程序的情况下对其贸易伙伴施加额外关税.尽管受到美国关税打击的一些国家已经向WTO提起申诉,但WTO却要花费数年时间才能针对这些申诉采取行动,这让人质疑WTO的有效性.
WTO总干事阿泽维多(Roberto Azevedo)在参加同一场圆桌讨论时表示,该组织已经开启了改革,但他同时承认,目前为止所做的改变还不够.
对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操纵汇率以获得贸易竞争优势的指控,拉加德表示,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受美联储加息导致的美元走强驱动,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贬值幅度要比这小.
"我们支持中国政府朝灵活(汇率)迈进,我们希望鼓励当局继续沿着这条道路前进."拉加德说.
拉加德还表示,她认为,在贸易关系紧张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正在采取措施维持增长,稳定和投资者信心,但中国同时面临维持其财政状况平衡的复杂局面. | 0.883262 | 89.615385 | 0 | 0 | 145 | 256 | 751.8 | 4.144531 | 0.133047 | 0 | 200,200,013,024 | 金融_经济 |
什么是期货交易入门知识(期货交易入门知识讲解)
期货交易,可以说是人们智慧的结晶.它在成功实现转移风险功能的同时还为市场的投资者提供了新的工具.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介绍期货交易的基本知识.
由于期货交易的概念完全与现货的概念相对,所以了解期货交易与现货交易的不同之处,能让投资者更加明白期货的概念.
在交易目的上,现货交易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为的是尽早得到货物,期货交易不是为了获得实物,而是通过套期保值回避价格风险或资本投资获利;在买卖对象上,现货交易买卖的直接对象是商品本身,根据实物样品来确定价格,期货交易买卖的直接对象是期货合约,买进或者卖出的是一定数量的合约;在交易方式上,现货交易一般是一对一通过谈判签订合同的,内容由双方协商确定,期货交易是以公开的方式进行交易的,一对一谈判被视为违法;
在交易场所上,现货交易一般由一些贸易公司,生产厂商和代理分销商分散进行交易,期货交易必须在交易所内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公开,集中交易;在保障制度上,现货交易一般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保护,一旦违约要通过法律的仲裁来解决,而期货交易除了国家的法律限制之外,还要受到行业和交易所规则的制约;在结算方式上,现货交易的结算方式是货到款清,期货交易采取保证金制度,每日结算盈亏.
在市场波动的影响下,一些商品的价格难以保持稳定,而价格的无序波动往往导致交易这些商品的某一方遭受损失.为了解决这样不合理的情况,商品的生产方与购买方之间产生了一种合约,以达成某种商品未来售价的共识,并签订合同,这就叫"远期合约".
"远期合约"解决了市场供求的问题,但是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1,无论是生产商还是购买商都需要找到合适的合约对象.例如,收购玉米的人中途转手不干了,不再从农民那里收购玉米了,那么种玉米的农民就又变得没有保障了,就算想把合约转手,也难以在短时间找到合适的交易方.
2,合约标的物难以标准化.同样是一吨玉米,其每根玉米的重量不尽相同,玉米粒的饱满程度也不完全一样.
因此,人们又开始形成"远期合约"的统一交易场所,让需要进行这样交易的买卖双方集中起来.这时的交易所就是期货交易所.同时,期货交易所对合约里商品的各种信息,如交易单位,品质进行了统一的规定,以避免因为货物质量不一,交易双方产生各种纠纷.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期货市场初具规模.
无数投资者通过期货市场进行商品合约的交易.在这个交易过程中,期货市场也具备了两大功能,即价格发现功能和风险规避功能.
1,价格发现功能.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格权威性.这表现在期货市场的不同交易者(生产者,消费者和中间商)通过一些信息,对目前和未来市场供求状况的综合反映,因此,期货市场成交价格具有较强的权威性.
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中,大豆品种价格的波动具有权威性.因为世界大豆的主产国为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而仅美国的出口量就占全世界出口量的40%,所以美国的产销量就直接影响到整个世界大豆的供需状况,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则是美国谷物的集散中心,因此,芝加哥大豆价格的波动就直接代表了整个世界的大豆价格的趋向.
(2)价格连续性.在现货市场上,当某时期人们感觉到需求某种商品时就会大量地生产来满足市场的供给,而在期货市场上,人们根据所获信息随时修正对原先市场的看法,形成新的成交价,从而能够动态地反映不断变化的市场的供求状况,故此期货市场的成交价格具有相应的连续性.
(3)价格超前性.期货市场的成交价格除了具有权威性和连续性外,更重要的是交易者能够利用各种信息和技术手段分析和预测未来市场,所以期货市场的成交价格更具有它的超前性,而人们通过期货价格的超前性来预防未来现货市场上的风险.
2,风险规范功能,经济活动的规则是:收益越大,风险越大.但几乎所有高风险活动的参与者,都希望能够在获取尽可能大的利润的同时,尽可能大的降低风险,而期货市场就是人们为了转移现货市场中的风险所创造的,这表现在四个方面.
(1)价格预示经营风险:期货市场的成交价格具有超前性和权威性,人们可以据此大大降低未来经营活动中可能遭遇风险的概率.
(2)套期保值回避风险:期货交易中更重要的避险功能还在于生产者,消费者和中间商等可通过套期保值来达到回避价格风险的目的.
(3)减少大幅波动损失:利用期货交易中双向交易的特点,及时减少或控制特殊情况下所发生的商品价格暴涨或暴跌的风险.
(4)减少违约的损失:期货市场中所独具的保证金制度,使所有的交易者不可能因违约而遭受到利益损失的风险.
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期货市场相关资讯以及投资理财基础知识,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投资银河汇,私信我们或在评论区积极留言,我们下期再见. | 0.90567 | 88.181818 | 0.00725 | 0 | 200 | 401 | 698 | 4.34375 | 0.117526 | 0 | 200,200,013,206 | 金融_经济 |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宣布四项扩大开放政策之后,本着"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的精神,人民银行行长易纲随即宣布了金融开放具体措施.这些措施涉及市场准入,国民待遇,商业存在,资本项目开放等多个方面.金融开放力度之大,速度之快超出预期,显示了中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坚定信心和决心.这是基于我国自身发展需要的选择,是实现高质量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积极和善意地回应了国际社会的关切和期待.
我国金融开放一直秉持渐进性,可控性,次序性,务实性的原则.这既源于我们的传统文化哲学理念,也基于对规律和市场认识的深化,体现了负责,审慎的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发展,这些原则更加具体化,明晰化,体现了清晰的政策框架和系统思维,便于学习,认知和操作.正如易纲行长所强调的,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将遵循三条原则: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原则;金融业对外开放将与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在开放的同时,要重视防范金融风险,要使金融监管能力与金融开放度相匹配.
很显然,新一轮金融开放体现了三个注重:一是注重法治和透明度.金融开放目录一目了然,有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预计年底前全部到位.虽然真正落地尚需相关法律制度的修改和完善,但清单已经产生了稳定的预期.扩大金融开放不仅给外资金融机构创造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也有助于我国整个金融市场监管的法治化和规范化.二是注重政策协调.金融对外开放与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资本项目改革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这些年我国在均衡推进这些方面改革上已积累了很多经验.通过顶层设计统筹安排新的改革顺序,引入一些基础设施,机制,渠道和工具,有利于促使不同改革的平衡,并促进总体目标实现.三是注重监管协调.这次由人民银行统一宣布开放目录本身就体现了开放的一致性,协调性.新的监管格局的形成,为开放置于金融稳定和宏观审慎框架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便于进行适时的观察,评估和监管.
国际环境正在发生很多新的变化,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我国金融开放都面临着更加复杂严峻的环境,增加理性的认知和判断尤为重要.近年来,国际经济金融领域发生的一系列案例引人深思.我们应当汲取一些反洗钱案例和其他违规处罚判例的经验教训,坚守诚实守信和契约精神,坚守法治思维和法治精神,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成长.同时,应坚持求真务实,紧紧围绕实体经济和市场需要,以及居民和非居民的便利性需求开放改革,减少扭曲和管制.
几十年的改革开放证明,开放不是单纯地引进资金,开放本身也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建立更好的治理机制和更加完善的市场,并以此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开放中,不断试错和校准,促进金融改革和体制的完善;在开放中,不断学习,引入更加完善的机制和治理,促进金融市场的现代化和金融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开放中,增强与国际社会的有效沟通,减少误解,误判和摩擦;在开放中,提升我国金融核心竞争力,促进金融业转型升级.
形成金融对外开放新格局,既是持续改革的过程,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我们要虚心学习和借鉴成熟市场的经验,不断完善我国金融调控监管体系,金融服务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更好服务于现代经济体系建设. | 0.915073 | 217.833333 | 0 | 0 | 367 | 377 | 750.8 | 4.214844 | 0.092578 | 0 | 200,200,013,437 | 金融_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