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s
stringlengths 2
1.19k
| truth
stringlengths 1
1.93k
| results
stringlengths 1
4.96k
| BLEU
float64 0
1
|
---|---|---|---|
晋周德威壁于高河,康怀贞遣亲骑都头秦武将兵击之,武败。 | 晋周德威在高河扎营,康怀贞派遣亲骑都头秦武率兵攻击,秦武战败。 | 晋朝周德威在高河壁上,康怀贞派亲骑都头秦武率兵去攻击他,秦武战败。 | 0.610178 |
所以忍悲挥戈,收泪告绝。 | 所以我含着悲痛挥戈,拭干眼泪与他诀别。 | 所以含着悲愤挥舞戈矛,流下眼泪告别。 | 0.089935 |
天子归美宰辅,又增帝封邑。 | 天子把功劳归于宰相,又增加了宣帝的封邑。 | 天子归美宰辅,又增帝封邑。 | 0.092868 |
无忌曰:陛下武功文德,跨绝古今,发号施令,事皆利物。臣顺之不暇,实不见陛下有愆失。 | 长孙无忌说:皇帝的战功和以礼乐教化统治国家的政绩,超过古今所有的帝王。发号施令,作出各项决策,都非常正确有效,我忙于执行,没有空闲的时间,实在没有看见皇帝有什么过失。 | 无忌说:陛下武功和文德,超越古今,发布号令,事情都利民,臣子顺从还来不及,实在看不见陛下有什么得失。 | 0.063957 |
《记》又云 古者重冠,故行之于庙,所以自卑而尊先祖也 。据此而言,弥与郑注《仪礼》相会。 | 《礼记》又说 古代重视加冠礼,所以在宗庙举行,为的是卑下自己尊奉祖先,根据如上记载来说,更和郑玄注释《仪礼》的意思相合。 | 《记》又记载:古代的人行冠礼,所以要在庙中举行,这是自卑而尊崇先祖。据此可见,弥与郑注《仪礼》相符合。 | 0.171802 |
闰月,戊申,进赵、齐、鲁三公爵皆为王。 | 闰四月戊申,赵公刘栩、齐公刘章、鲁公刘兴都晋封为王。 | 闰月,戊申,进赵、齐、鲁三公爵都升为王。 | 0.082633 |
诏曰: 今阴阳未和,刑政未当,百姓未得其所,岂可以勒功告成邪! | 诏书说: 如今阴阳还没有调和,刑法政令还不妥当,百姓还没有归宿,怎能刻下自己的业迹报告成功呢! | 诏书说: 现在阴阳未和,刑政未当,百姓未得其所,怎么可以要求功业完成呢? | 0.171565 |
丁亥,杨沂中自宿州夜袭柳子镇,军溃,遂自寿春府渡淮归,金人屠宿州。 | 十六日,杨沂中从宿州夜袭柳子镇,军队溃败,于是从寿春府渡过淮河回师,金军屠杀宿州城。 | 丁亥年,杨沂中从宿州夜间袭击柳子镇,结果军队战败,他便从寿春府渡过淮河返回,金军屠杀了宿州。 | 0.463231 |
元帝将图之,署爲平南将军。 | 梁元帝准备消灭他,委任他为平南将军。 | 元帝把图之的官职授给平南将军。 | 0.231665 |
对曰: 自陛下以权假宰相,赏罚无章,阴阳失度,臣何敢言! | 高力士回答说: 自陛下把大权委托给宰相以来,赏罚不当,以致上天阴阳失调,我怎么敢说什么呢! | 回答说: 陛下以权宜之故假授宰相,赏罚没有定章法,阴阳失了常规,臣子怎敢评论! | 0.156658 |
太和初,举秀才,对策甲科,除著作佐郎。 | 太和初年,韩显宗被举为秀才,对策高中甲科,除授著作郎。 | 太和初年,考中秀才,参加对策考试,被选拔为著作佐郎。 | 0.235904 |
卢耽表为西川行军司马,御蛮有功,历东川、山南二镇节度使。 | 卢耽表做西川行军司马,行鲁抗击蛮寇有功,曾历任东川与山南两镇的节度使。 | 卢耽表奏请西川行军司马,因功受封为东川、山南二镇节度使。 | 0.297048 |
乙丑,释黄道周于戍所,复其官。 | 二十八日,黄道周从戍所释放出来,恢复其原来官职。 | 乙丑,释放黄道周,恢复他的官职。 | 0.094001 |
如斯之事,颇为时悉。 | 这些事情,颇为时人知晓。 | 这些事情,颇为时悉。 | 0.640691 |
以萧琦为检校少保、河北招抚使。 | 任命萧琦为检校少保、河北招抚使。 | 把萧琦任为检校少保、河北招抚使。 | 0.780384 |
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於是乃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 | 商汤逝世之后,太子太丁还没有即位就去世了,于是就立太丁的弟弟外丙为帝,这就是外丙帝。 | 商汤去世了,太子太丁没有继位就去世了,于是就立了太丁的弟弟外丙,这就是帝外丙。 | 0.535312 |
今垂七十老翁,厌苦兵革,终不能顿兵连岁以攻我也。 | 现在,慕容垂已经是一个七十老翁,他讨厌长年战争,终究不能成年累月地攻打我们。 | 现在 個老翁已七十岁,厌倦了战争,终不能一年四季地攻打我。 | 0.172832 |
以此之力,与三军战,则士卒蝼蚁也,兵革毫芒也,安得不胜之恨,怒触不周之山乎? | 用这样大的力量,跟三军打仗,那么敌方的士兵像蝼蚁,武器盔甲像毫毛麦芒一样不堪一击,怎么会有失败的怨恨,发怒去撞不周山呢? | 用这种力量,去与三军作战,那士卒就像蝼蚁,兵革就像毫芒,哪有胜不上的恨,怒触不周山呢? | 0.152617 |
同府参军郑崇质母老且疾,当使绝域。 | 同一知府的参军郑崇质的母亲年老多病,又碰上郑崇质被派出使边远之地。 | 同府参军郑崇家的母亲年老多病,应当让她离开。 | 0.272948 |
初,魏朝授世宗相国、齐王,世宗频让不受。 | 当初,魏朝授给世宗相国、齐王,世宗极力推辞不受。 | 当初,魏朝授给世宗相国、齐王,世宗多次推辞不受。 | 0.839588 |
旻遣枢密直学士王得中聘于述律,求兵以攻周。 | 刘曼派枢密直学士王得中出使述律,请求派兵进攻周。 | 高宗派枢密直学士王得中到北面国去聘求婚姻,要求他们出兵攻打周朝。 | 0.280936 |
由是傅氏在位者与硃博为表里,共毁谮光。 | 于是傅氏在朝廷任官的人,与朱博内外勾结,共同诋毁孔光。 | 因此,傅氏在位的人和朱博是表里关系,共同毁谤朱光。 | 0.084185 |
京兆尹萧炅、御史中丞宋浑皆林甫所亲善,国忠皆诬奏谴逐,林甫不能救。 | 京兆尹萧炅、御史中丞宋浑都是林甫的亲信,国忠一一上奏诬陷使他们被谪贬赶走,林甫不能挽救。 | 京兆尹萧炅和御史中丞宋浑都是林甫的好朋友,国忠诬奏他们,林甫不能救援。 | 0.430707 |
其后怀王好进奸雄,群贤逃越。 | 此后,楚怀王喜欢重用奸雄之辈,贤良的人都离他远去。 | 之后怀王喜欢进用奸臣,群贤都逃往越国。 | 0.130699 |
辛亥,鄜王憬薨。 | 二日,王憬去世。 | 辛亥年,鄜王景gent去世。 | 0.080323 |
寻除瀛州刺史。 | 不久拜任瀛州刺史。 | 不久,被任命为瀛州刺史。 | 0.377006 |
戊申,蜀主遣李严还。 | 戊申,前蜀主派李严回归后唐。 | 蜀主派李严回去。 | 0.334014 |
师道从之,遣使奉表,请使长子入侍,并献沂、密、海三州。 | 李公度以及牙将李英昙乘着李师道内心恐惧来劝说他,让他向朝廷交纳人质、进献土地,以此赎罪。 | 师傅接受他的请求,派使者送来奏章,请求派他的长子到朝廷当侍卫,并且献上沂、密、海三州。 | 0.013563 |
十三年二月甲戌,安庆大雪。次日大雨,江水暴涨。 | 十三年二月甲戌日,安庆天降大雪,第二天降大雨,江水暴涨。 | 十三年二月甲戌,安庆下大雪。第二天下大雨,江水涨起。 | 0.448793 |
虽畏潘氏,而窃与诸姊妹淫通。 | 他虽然畏惧潘氏,却暗地里和她的各个姊妹淫通。 | 虽然害怕潘氏,但与她们通奸。 | 0.056458 |
幼养宫中,授小将军。 | 幼时养于宫中,授小将军。 | 幼年时被养在宫中,授封为小将军。 | 0.33158 |
每有大事,引入禁中,乘步挽杖于朝,进退相随。 | 每当有国家大事,便被领入内宫,乘坐人抬的轿子,带手杖朝见,进退时都是跟随左右。 | 每次有大事,都引入禁中,乘步挽杖上朝,进退都跟随着。 | 0.052668 |
俄而诸神执夜叉到。 | 不一会儿,诸位神仙抓着夜叉来到了。 | 不久,诸神持夜叉到了。 | 0.084627 |
时会稽孔广,字淹源,亦美姿制。 | 当时会稽入孔广,字淹源,姿容仪态也漂亮。 | 当时会稽人孔广,字叫淹源,也很有姿容和造形。 | 0.296126 |
上曰: 师顷尝游乎? | 皇上说: 法师刚才曾去游览过吗? | 上面的人说: 老师以前是否游历过? | 0.07275 |
由是大惧,常称疾,天复二年卒,年四十一。 | 因此十分恐惧,常常称说有病,天复二年死亡,年龄四十一岁。 | 因此,他非常害怕,常常称病,天复二年去世,年四十一岁。 | 0.414106 |
韦粲江子一弟子四子五张嵊沈浚柳敬礼韦粲,字长蒨,车骑将军睿之孙,北徐州刺史放之子也。 | 韦粲字长蒨,是车骑将军韦睿之孙,北徐州刺史韦茎之子。 | 韦粲是江子一的学生,江子一是张嵊的學生,张嵊是沈浚的學生,沈浚是柳敬礼的學生。 | 0.013723 |
自是,惟中山一国朝贡不绝。 | 从此,只有中山王国向朝廷进贡不绝。 | 从此,只有中山国一直向我国进贡。 | 0.416019 |
寻进礼部右侍郎,掌祭酒事。 | 不久晋为礼部右侍郎,掌管祭酒事务。 | 后来,他升任礼部右侍郎,负责祭祀酒的事。 | 0.268017 |
乙丑,以褚渊录尚书事,王俭为侍中、尚书令,车骑将军张敬儿开府仪同三司。 | 乙丑,南齐任命褚渊为录尚书事,任命王俭为侍中、尚书令,任命车骑将军张敬儿为开府仪同三司。 | 乙丑年,褚渊任尚书令,王俭任侍中,车骑将军张敬儿任开府仪同三司。 | 0.35811 |
镇恶曰: 吾不克关中,誓不复济江! | 王镇恶说: 我如果不攻克收复关中地区,发誓不再过长江! | 镇恶说: 我不能攻克关中,就誓死不救江水! | 0.233721 |
戊辰,以枢密院言,诏: 京西忠顺统制江海、枣阳同统制郭胜,向因所部兵行劫,坐不发觉,除名、广州拘管。 | 二十九日,采纳枢密院建议,下诏: 京西忠顺统制江海、枣阳同统制郭胜,从前因所率兵劫掠,因没能发觉被除名,广州拘管。 | 戊辰,因为枢密院上奏,皇帝下诏:京西忠顺统制江海、枣阳同统制郭胜,因他部下的军队行劫,没有发现,被除名,被广州软禁。 | 0.403812 |
命青州节度使符习修酸枣河堤。 | 十七日,御驾到达邺州。命令青州节度使符习修筑酸枣一带黄河大堤。 | 命青州节度使符习修酸枣河堤。 | 0.187005 |
羊鸦仁遣长史邓鸿将兵至汝水,弼引兵还长安。 | 这时,羊鸦仁派长史邓鸿率领军队到了汝水,李弼便率领军队回到了长安。 | 羊鸦仁派长史邓鸿带兵到了汝水,李弼带兵回到长安。 | 0.417002 |
李因问陆,既如此,所经历之处,水之优劣可判矣。 | 李季卿于是问陆鸿渐说: 既然这样,您所经过地地方,水的好坏就可以判断了 。 | 李问陆:既然如此,那么你经历的地方,水的优劣就可以判断了。 | 0.258728 |
辛卯,幸温汤。 | 十九日,自温泉返回京城。 | 这一年,皇帝到温汤去。 | 0.022653 |
韬死,主上必临丧,吾因行大事,蔑不济矣。 | 石韬死后,主上一定会亲临哀悼,到时我趁机把他也杀掉,没有不能成功的。 | 李韬死了,主上必然亲临丧事,我因为要行大事,不能不这样。 | 0.048675 |
东征破斧,周公大义灭亲;遇贼争死,赵孝以身代弟。 | 周公为了社稷大义东征三年,杀了叛乱的弟弟;汉代赵礼遇贼,赵孝欲代弟而死兄弟俩为此而争执。 | 东征时破斧,周公大义灭亲;遇贼争死,赵孝以身代弟。 | 0.037536 |
既而繇延准置酒,繇所尚永穆公主,上之爱女也,为准亲执刀匕。 | 不久,王繇又设置酒宴招待王准,王繇的妻子永穆公主是玄宗的女儿,为王准亲自下厨做饭。 | 不久,延准准备酒,延所爱的永穆公主,是皇上的女儿,延亲自执刀匕。 | 0.161311 |
是年二月,太祖亲祀太社、太稷。 | 这年二月,太祖亲自祭祀太社、太稷。 | 这一年二月,太祖亲祭太社、太稷。 | 0.656133 |
时人矜之。 | 当时的人对他很同情和惋惜。 | 当时的人很自负。 | 0.204793 |
父旭,性雅澹,好老易纬候之学,撰五星要诀及两仪真图,颇得其指要,太和中,征拜中书博士,稍迁散骑常侍。 | 父亲陆旭,性情雅淡,喜好《老子》、《易经》纬书的学说,撰有《五星要诀》及《两仪真图》,很能抓住《老子》、《易经》纬书学说的要义。太和年间,陆旭被征召任命为中书博士,逐渐升任散骑常侍。 | 父旭,性格高洁,喜欢研究老子的思想,撰写了五星要诀和两仪真图,很合他的心意。太和中,被征召为中书博士,后来稍稍升迁为散骑常侍。 | 0.185637 |
是余邑不特为大江尽处,亦南龙尽处也。 | 这样我县不仅是大江的尽头处,也是南方龙脉的尽头处。 | 这是我的家乡,不仅是大江的尽头,也是南龙的尽头。 | 0.449616 |
夏,四月,庚寅,东魏高欢朝于鄴;壬辰,还晋阳。 | 夏季,四月,庚寅,东魏的高欢来到邺城朝拜孝静帝。壬辰,高欢返回晋阳。 | 夏季,四月,庚寅,东魏高欢到鄴城朝见高欢;壬辰,又回到晋阳。 | 0.427368 |
黄帝曰: 日中必,操刀必割。 | 黄帝说: 太阳正中时一定要晒东西,拿着刀子就要赶快去切割东西。 | 黄帝说: 太阳天顶时,持刀就必然要割。 | 0.194934 |
张孟谈曰: 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 | 张孟谈又说: 计谋出自二位主公之口,进入我一人耳朵,有何伤害呢? | 张孟谈说: 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有什么关系呢? | 0.086169 |
景自涡阳败后,多所征求,朝廷含弘,未尝拒绝。 | 侯景自涡阳败后,多次要求朝廷资给,朝廷宽宏,未曾拒绝。 | 涡阳战败后,朝廷多次征求,朝廷宽宏大量,没有拒绝。 | 0.2659 |
以太常卿苏涤为兵部尚书、权知吏部铨事,以银青光禄大夫、守散骑常侍、上柱国、渤海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封敖为太常卿。 | 以太常卿苏涤为兵部尚书,暂时代替主持吏部选拔官吏之事;以银青光禄大夫、兼任散骑常侍、上柱国、渤海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封敖为太常卿。 | 以太常卿苏涤为兵部尚书、代理吏部尚书,以银青光禄大夫、守散骑常侍、上柱国、渤海郡开国伯、食邑七百户封敖为太常卿。 | 0.691923 |
更遣夔安问澄,澄曰: 已获波矣。 | 他又让夔安去问澄,澄说: 已经捉到段末波了。 | 又派夔安去问张澄,张澄说: 我已经得到波了。 | 0.313694 |
節官嗇夫免而效,不備,代者與居吏坐之。 | 如果官府的啬夫免职时已经核验,再发现不足数,由新任者和留任的吏承担罪责。 | 官啬夫被免官后,便努力工作,不备,代官與吏坐在一起。 | 0.015234 |
周军奄至青州,太上窘急,将逊于陈,置金囊于鞍后。 | 突然间,周军到达青州,太上皇急迫不已,准备向陈国称臣。 | 周军突然到达青州,太上皇紧急情况之下,准备向陈朝称臣,把金囊放在鞍后。 | 0.352509 |
乙卯,以前太傅、平阳公丕为三老。 | 三十日,尊称前太傅、平阳公元丕为三老。 | 乙卯,以前太傅、平阳公丕为三老。 | 0.509677 |
十七年,以老病,力乞致其事,久之始得请,给俸赐以终其身。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一日卒,年七十八。 | 十七年,因年老有病,极力请求隐退,皇上给以终身俸禄。至正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一日卒,终年七十八岁。 | 十七年,因为年老疾病,请求退休归乡,经过很长时间才得以请求成功,朝廷给他俸禄,以终其一生。二十四年九月二十一日去世,享年七十八岁。 | 0.309471 |
江州刺史褚裒当之镇,无忌及丹阳尹桓景等饯于版桥。 | 江州刺史褚裒要去边镇,无忌及丹杨尹桓景等人在版桥为他饯行。 | 江州刺史褚裒到镇上,无忌和丹阳尹桓景等人于版桥饯行。 | 0.39045 |
崧白继岌曰: 王何为作此危事? | 李崧对李继岌说 :大王为何做这种危险的事? | 嵩白继岌说: 王为什么要做这样危险的事? | 0.281829 |
老人曰: 但授我语,非藉他术,独劳数十言而已。 | 老人说: 只要我把话告诉你,不用借助其它道术,只劳你说几十个字罢了。 | 老人说: 只要把话传给我,不靠其他方法,只劳你费几十句话而已。 | 0.294803 |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 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 因此长时间工作劳苦,曾放下工作投笔叹道: 大丈夫没有其他壮志大略,还应该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于异域来取得封侯,怎么能长久从事笔砚的工作呢? | 长期受苦,曾经停业投笔叹息说: 大丈夫没有其他的志向和才能,还应当像傅介子、张骞那样在异国他乡建立功业,以取得封侯,怎么能够久事笔研之间呢? | 0.358971 |
建及知之,自恃无它,行之自若。 | 李建及知道后,行之自若。 | 李建知道后,自以为没有别的问题,实行起来还像以前一样。 | 0.114343 |
俘甲士万余人,悉纵不杀,获战船七百艘,宋力自此遂穷。 | 这次战役,俘宋军万余人,都释放不杀,缴获战船七百艘。宋军力量从此削弱。 | 俘虏了甲士一万多人,全部释放,获得战船七百艘,宋军从此穷困。 | 0.163345 |
侗以俭为司农少卿,使召密入朝。 | 杨侗任李俭为司农少卿,并派李俭召李密入朝。 | 侗把节俭作为司农少卿,让召密入朝。 | 0.361349 |
谚云: 迷而知反,得道不远。 | 谚语说: 迷途知返,得道不远。 | 谚语说: 迷路而知道返回,就能很快找到道路。 | 0.247617 |
越等素已自疑,及闻此旨,皆相顾失色,因谋作难。以告沈攸之,攸之具白太宗,即日收越等下狱死。越时年五十八。 | 宗越等一贯怀疑得很听到这话,都相视恐惧。并打算谋反,他们都把打算告诉沈攸之,沈攸之又把这些告诉太宗,当天便把宗越抓起来,投入监狱杀掉,宗越当年五十八岁。 | 越等以前已经疑虑重重,等到听到这个旨意,都相顾失色,于是商议起事。把这件事告诉沈攸之,沈攸之向太宗报告,立即把越等下狱处死。越当时五十八岁。 | 0.220249 |
敬先出,使人执之,以白于上而诛之。 | 王敬先一出王府,立刻派人把他抓起来,把他说的话奏报明帝,并将他处死。 | 先出,使人持之,上白之而诛之。 | 0.005829 |
尝爲城东吴泰家担水,通泰所爱婢。 | 他曾经为城东吴泰家担水,和吴泰所喜爱的婢女私通。 | 曾经为城东吴泰家的担水,是通泰所爱的婢女。 | 0.478533 |
维等初闻瞻破,或闻后主欲固守成都,或闻欲东入吴,或闻欲南入建宁,於是引军由广汉、郪道以审虚实。 | 姜维等人刚刚得知诸葛瞻被攻破,有人说后主想要固守成都,有人说后主想要前往东吴,有人说后主想要往南进入建宁,于是姜维率军从广汉、萋道而入查探情况虚实。 | 张飞等最初听说刘瞻被破,或者听说刘后主想固守成都,或者听说刘后主想向东进入吴国,或者听说刘后主想向南进入建宁,于是引兵由广汉、郪道来审明虚实。 | 0.240522 |
昭义节度使李嗣昭曰: 贼无营垒,日晚思归,但以精骑扰之,使不得夕食,俟其引退,追击可破也。 | 昭义节度使李嗣昭说: 敌人没有营垒,日夜都想回家,只要用精锐的骑兵去骚扰,使他们不能吃晚饭,等他们退却时,我们就追击,这样就可以打败他们。 | 昭义节度使李嗣昭说: 贼人没有营垒,白天就想要回去,只用精锐骑兵去扰乱他们,让他们不能晚上吃饭,等到他们引退时,再追击他们,就可以破敌了。 | 0.371644 |
子游曰: 礼也。 | 子游说: 这是符合礼的。 | 子游说:这是礼。 | 0.26796 |
五月庚寅,称监国。 | 五月初三日,朱由崧称监国。 | 五月二十一日,称监国。 | 0.264319 |
庐候吏巡火甚急,而往往有持火夜行者,捕之不获。或射之殪,就视之,乃棺材板腐木败帚之类。 | 庐州官吏急忙巡察火情,这时,竟可以看见有人举着火把趁着夜色还在到处乱窜,捕捉又捉不到,有时用箭射死一看,原来是烂棺材板子和腐烂的扫帚之类东西。 | 庐候吏很急,但是往往有持火夜行的,捕之不获。有时射杀他们,近前一看,原来是把棺材板腐木败帚一类东西。 | 0.137988 |
今推三统之次,魏得地统,当以建丑之月为正。 | 如今推算三统的次序,魏得地统,应当以建丑之月为一年之始。 | 现在推算三统的次序,魏国得到地统,应当以建丑之月作为正。 | 0.62068 |
盖前日见雪山而不见海,今见海而不见雪山,所谓阴晴众壑殊,出没之不可定如此。 | 以前看得见雪山而看不见洱海。今天看得见洱海却看不见雪山,所以说阴天晴天众山壑是不同的,显出、隐没就是如此的不能确定。 | 前天看到的是雪山,没有看到大海,今天看到的是大海,没有看到雪山,这就是所谓阴晴众壑差别大,出没变化不可预测如此。 | 0.045815 |
子澄,颇以文藻著名,官至巩县尉。硃敬则,字少连,毫州永城人也。 | 朱敬则,字少连,是亳州永城人。 | 王澄,因文藻著名,官至巩县尉。朱敬则,字少连,永城人。 | 0.341966 |
原卜者之意,隐其事,微甚言,当待仆为龚使耳。 | 当然还不止是这一点。推究占卜者的用意,是把事情说得含蓄些,话说得深奥些。 | 原卜者之心意,隐其事,微言,待我龚使来耳。 | 0.015382 |
丁卯,祔孝敬皇帝于太庙,号义宗。 | 丁卯,唐中宗将其兄孝敬皇帝李弘的神主迁入太庙,庙号为义宗。 | 丁卯年,在太庙祭祀孝敬皇帝,号为义宗。 | 0.226925 |
横成,则秦帝;从成,即楚王。 | 连横有利于秦,合纵有益于楚。 | 横成,就是秦朝;从成,就是楚王。 | 0.018394 |
以群牧判官为河南监牧使。 | 以群牧判官的身份为河南监牧使。 | 把群牧判官任为河南监牧使。 | 0.574754 |
延龄曰: 此大不可,陛下何故信之。 | 延龄说: 这件事万万不可,皇上凭什么相信他? | 延龄说: 这样做是大不妥的,陛下为什么还要相信他呢? | 0.261586 |
典韦,陈留己吾人也。 | 典韦,陈留郡己吾人。 | 典韦,是陈留己吾人。 | 0.42342 |
宪宗不悦。 | 宪宗听了不高兴。 | 宪宗不高兴。 | 0.432982 |
若虎使我,则引来村中。 | 如果老虎让我给它领路,我就把它领到村里来。 | 如果老虎让我,就引它到村子里。 | 0.275591 |
兴中府降。 | 兴中府投降。 | 兴中府降。 | 0.273759 |
严不从,欣然驰入成都,抚谕吏民,告以大军继至,蜀君臣后宫皆恸哭。 | 李严没有听从这个人的意见,仍高高兴兴地直奔成都。他到了成都,安抚慰恤那里官吏和百姓,告诉他们大军将相继到来。前蜀国的君臣以及后宫妻妾们听后都痛器流涕。 | 严不从,高兴地骑马进入成都,安慰官吏百姓,告诉他们大军队即将到来,蜀国君臣后宫都痛哭。 | 0.16267 |
权渠大惧,被发、面请降。 | 虚除权渠大为恐慌,披散着头发、用刀割破脸皮,请求归降。 | 权渠非常害怕,被发、面求降。 | 0.022214 |
文昌少好蜀文。长自渚宫,困于尘土,客游成都,谒韦南康皋。皋与奏释褐。 | 段文昌少年时喜爱蜀地文化,他出生在湖北江陵,生活在平民百姓之中。后来去成都,拜见韦南的康皋,皋为他谋求官职,没有成功。 | 文昌幼年时喜欢蜀地文风。后来长期在渚宫居住,因客游成都,去拜见韦南康皋。韦南康皋与他交谈后,便请求他脱下官服。 | 0.120909 |
是年夏,郭铨置戍野王,又遣军破黄淮。 | 这年夏季,郭铨在野王设置守戍,又派军攻破黄淮。 | 这一年夏天,郭铨在野王驻防,又派军队攻破黄淮。 | 0.493802 |
十有二月辛卯,至自同州。 | 十二月辛卯日,武帝从同州返回都城长安。 | 十二月辛卯日,从同州出发。 | 0.373337 |
又储宫以所欲不行,每切齿于执政。 | 杨素小时候穷困失意,不拘小节,有远大的志向。 | 又因为储宫的愿望不能实现,每當他看到执政者就咬牙切齿。 | 0.009872 |
京师、河东、陕西地大震,两河、京东西、浙西水,环庆、邠宁、泾原流徙,令所在振恤。 | 京师、河东、陕西发生大规模地震,两河、京东西、浙西水灾,环庆、宁、径原流亡,命令所在各地贩济抚恤。 | 京师、河东、陕西发生大地震,两河、京东西、浙西的水流都环抱着邠宁、泾原,令所在地方振灾抚慰灾民。 | 0.493853 |
于是公卿以下博议。侍中高堂隆议曰: 按自古有文章以来,帝王之兴,受禅之与干戈,皆改正朔,所以明天道,定民心也。 | 于是公卿以官贝广泛开展议论侍中高堂膛说:考查自古代建立礼乐制度以来,凡是帝王的兴起,不论是接受禅让还是通过武力登帝王之位,都要改革历法,以此来体现大道,安定民心。 | 于是公卿以下的官员都进行讨论。侍中高堂隆说: 从古至今,帝王兴起,接受禅让之與用兵器,都改正了年号,所以明白天道,安定民心。 | 0.206532 |
李彦光为秦内外都指挥使,主帅中书令李崇委任之,专其生杀,虐酷黩货,遭枉害者甚众。 | 李彦光当了秦内外都指挥使,是主帅中书令李崇委任他的。李彦光专事生杀,酷毒暴虐,而贪污贿赂,遭到他屈害的人很多。 | 李彦光做秦朝内外都指挥使,由中书令李崇任命,专管生杀,残暴酷法,贪图财富,遭受冤屈的人很多。 | 0.29538 |
Subsets and Splits
No saved queries yet
Save your SQL queries to embed, download, and access them later. Queries will appear here once sa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