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input
stringlengths
3
321
output
stringlengths
2
272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与安期生相交往,接受黄帝的教言,没有书,只有这本关于鼎的书。
与安期生通,受黄帝言,无书,独有此鼎书。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说 汉朝的圣人出现在于高祖皇帝的孙和曾孙之中。
曰 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古来行封禅礼的共有七十二个帝王,唯有黄帝得以登上泰山顶行封祭礼 。
封禅七十二王,唯黄帝得上泰山封 。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黄帝时诸侯上万数,其中神灵被封的占七千。
黄帝时万诸侯,而神灵之封居七千。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在中国的有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山,这五座是黄帝经常游观的地方,在那里与神相会。
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与神会。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经过百多年的修炼然后能与神仙往来了。
百馀岁然後得与神通。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鬼臾区号称大鸿,死后葬在雍城,所以那里才有鸿冢这个地方。
鬼臾区号大鸿,死葬雍,故鸿冢是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黄帝升仙的地方为寒门,就是今天的谷口。
所谓寒门者,谷口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鼎既铸成,云端里有一条龙垂下长长的胡须,迎接黄帝。
鼎既成,有龙垂胡珣下迎黄帝。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其余级别低的官员不得上,都抓住龙须不放手,龙须被拉断,从空中落下,匆忙间黄帝的弓也落了下来。
馀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珣,龙珣拔,堕,堕黄帝之弓。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要是能象黄帝那样,我把离开妻子只当作是扔掉一只鞋子一样容易。
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鵕耳。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皇上遂到雍城郊祀,后来到陇西,向西行登上崆峒山,又回到甘泉宫。
上遂郊雍,至陇西,西登崆峒,幸甘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第一层是太一坛,五帝坛环绕在太一坛下,五帝各自所在方位与所主方位相同,只有主中央方位的黄帝处在西南方,除去这个方向上的八通鬼道,以立黄帝坛位。
五帝坛环居其下,各如其方,黄帝西南,除八通鬼道。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而五帝坛只有酒醴和俎豆供奉。
而五帝独有俎豆醴进。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祭祀完毕,剩余的胙肉都付之燎火。
已祠,胙馀皆燎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祭日的牺牲用牛,祭月用羊猪,都用一只,雄性。
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十一月初一黎明冬至这一天,天刚拂晓,天子开始祭祀太一神,行跪拜礼。
十一月辛巳朔旦冬至,昧爽,天字始郊拜太一。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祭祀时满坛是一堆堆的燎火,坛旁边放着烹煮等炊具。
其祠列火满坛,坛旁亨炊具。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年秋天,为了讨伐南越,向太一神祷告祈求福祐。
其秋,为伐南越,告祷太一。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在出兵祷告时,由太史官手捧灵旗指向被伐的国家。
为兵祷,则太史奉以指所伐国。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皇上派人尾随着他察看他的行踪,知道他实际上什么也没见到。
上使人随验,实毋所见。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年冬天,公孙卿在河南迎候神仙,说在缑氏城上看到了仙人足迹,还有个东西样子象山鸡一样,往来于城上。
其冬,公孙卿候神河南,言见仙人迹缑氏城上,有物如雉,往来城上。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所以这事非得宽限时日,神就不会降临。
其道非少宽假,神不来。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于是郡国各自清扫道路,修治宫殿、列观、名山、神庙等,以等待皇帝到来。
於是郡国各除道,缮治宫观名山神祠所,以望幸。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既已回到甘泉宫,由于不久就要到泰山行封禅礼,先类祭了太一神。
既至甘泉,为且用事泰山,先类祠太一。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封禅由于以往很少举行,有关资料已旷废绝灭,无人知道礼仪的详细情形,而众儒者从《尚书》、《周官》、《王制》等书中摘引了封禅时望祭射牛的故事。
封禅用希旷绝,莫知其仪礼,而群儒采封禅尚书、周官、王制之望祀射牛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秦始皇没有这种造化,所以没能够登上山顶行封祭礼。陛下若一定上山,上到一定高度,乘无风雨的时候,即刻行礼就算是上山封祭了。
秦皇帝不得上封,陛下必欲上,稍上即无风雨,遂上封矣。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数年以后,终于到了将要封禅的日子。
数年,至且行。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众儒者既不能把封禅的仪式搞明白,又牵缠拘泥于《诗》《书》等古文的记载,不能骋其想象。
群儒既已不能辨明封禅事,又牵拘於诗书古文而不能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三月,东行到缑氏,登上中岳太室山行祭礼。
三月,遂东幸缑氏,礼登中岳太室。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问皇上,皇上不答;问下官,下官也不言语。
问上,上不言;问下,下不言。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继续东行到泰山。那时候泰山上的草木还没有长出叶子,乘机命人将大石运上泰山绝顶,备封禅时用。
东上泰山,泰山之草木叶未生,乃令人上石立之泰山巅。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齐人纷纷上书谈论神怪和奇异方术,数以万计,然而没有一件能得到证实。
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然无验者。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天子出行,常常由公孙卿持天子符节先行到达,在名山胜境迎候天子车驾,他到东莱后,说夜间看到一个异常高大的人,身长数丈,走近后却看不到了,只留下一个很大的足迹,形状象是禽兽的足印。
公孙卿持节常先行候名山,至东莱,言夜见大人,长数丈,就之则不见,见其迹甚大,类禽兽云。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皇上亲自看了大足印,尚不肯相信,等到又听群臣讲述牵狗老人的事,才深信这就是仙人了。
上即见大迹,未信,及群臣有言老父,则大以为仙人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四月,从海上归来,到奉高县。
四月,还至奉高。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天子到了梁父山,以礼祭祀地主。
天子至梁父,礼祠地主。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在泰山东面的山脚下封土行礼,礼仪程式与郊祭太一相同。
封泰山下东方,如郊祠太一之礼。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行礼毕,天子独自带了侍中奉车霍子侯登上泰山,在山顶同样行了封土礼,只是在山顶事禁止外传。
礼毕,天子独与侍中奉车子侯上泰山,亦有封。其事皆禁。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丙辰日,在泰山脚下东北的肃然山上行禅祭礼,与祭后土仪式相同。
丙辰,禅泰山下阯东北肃然山,如祭后土礼。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荐神用的草席是用江淮间的三脊茅编织而成,封土用杂土石,上面加盖五色土。
江淮间一茅三脊为神藉。五色土益杂封。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兕牛犀象之类不宜放还山林的,都到泰山下祭祀后土。
兕牛犀象之属不用。皆至泰山祭后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天子从禅祭的地方回来后,坐于明堂,群臣轮番入见道贺,恭祝天子圣寿无疆。
天子从禅还,坐明堂,群臣更上寿。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由于德行微薄,不明礼乐。
维德菲薄,不明于礼乐。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欲从此自新,与士大夫一起重新做起,特赐给百姓每百户牛一头,酒十石,年八十岁以上的孤寡老人赠赐布帛二匹。
自新,嘉与士大夫更始,赐民百户牛一酒十石,加年八十孤寡布帛二匹。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大赦天下,细则与乙卯日赦令相同。
其大赦天下,如乙卯赦令。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凡二年以前所犯过失,都不再治罪。
事在二年前,皆勿听治。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命诸侯各自在泰山下构筑邸舍房屋。
其令诸侯各治邸泰山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奉车霍子侯突然得急病,才一天就死了。
奉车子侯暴病,一日死。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五月,返回到甘泉宫。
五月,反至甘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年秋天,有彗星出现于东井宿中。
其秋,有星茀于东井。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来年冬天,郊祭雍城的五帝祠,回来后拜祝并祭祀了太一神。
其来年冬,郊雍五帝。还,拜祝祠太一。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又出寿星,渊耀光明。
寿星仍出,渊耀光明。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随后到达东莱,住了数日,什么也没看到,有的说见到了大人的足印。
遂至东莱,宿留之数日,无所见,见大人迹云。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一年天旱,天子既已出游,没有出游的理由,就借口说往万里沙祷神求雨,顺道祭祀泰山。
是岁旱。於是天子既出无名,乃祷万里沙,过祠泰山。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命上卿二人率领兵卒堵塞河水的决口,将二条渠水移位,以恢复禹时的旧迹。
使二卿将卒塞决河,徙二渠,复禹之故迹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过去东瓯王敬鬼,活了一百六十岁。
昔东瓯王敬鬼,寿百六十岁。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于是命越巫建立越祝庙,其中有台而无坛,同样是祭祀天帝百鬼,而用鸡卜吉凶。
乃令越巫立越祝祠,安台无坛,亦祠天神上帝百鬼,而以鸡卜。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而且仙人喜欢住在楼上。
且仙人好楼居。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又作通天台,台下设置祭祀礼具,用来招致仙人、神人之属。
乃作通天茎台,置祠具其下,将招来仙神人之属。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夏季,在甘泉殿的房中长出了灵芝草。
夏,有芝生殿房内中。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第二年,出兵伐朝鲜。
其明年,伐朝鲜。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兹令天下人都尊奉、祭祀灵星。
其令天下尊祠灵星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春季,到达鸣泽,从西河县而归。
春,至鸣泽,从西河归。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登上灊县境内的天柱山并且行了祭礼,此山号为南岳。
登礼灊之天柱山,号曰南岳。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再向北行到琅邪,是循海路而上。
北至琅邪,并海上。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起初,天子封泰山,在泰山的东北方向有一处古时候的明堂旧址,周围地势险而且不宽敞。
初,天子封泰山,泰山东北阯古时有明堂处,处险不敞。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济南人公王带献上一幅黄帝时的明堂图。
济南人公带上黄帝时明堂图。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于是皇上命奉高邑在汶水旁建造明堂,形制与公王带的明堂图相同。
於是上令奉高作明堂汶上,如带图。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天子从昆仑道进入,开始祭拜明堂,礼数与郊祭相同。
天子从昆仑道入,始拜明堂如郊礼。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皇上又登上泰山,在山顶又有一番外人不知详情的秘祭。
而上又上泰山,自有祕祠其巅。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山上燃起燎火,山下各处都举火相应。
山上举火,下悉应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然后东行到海上,询问访求神仙的方士和其他下海人,没见有何效验,然而非但不停止这些活动,反正增派人员,希望能侥悻与神仙相遇。
东至海上,考入海及方士求神者,莫验,然益遣,冀遇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十二月甲午初一日,皇上亲自到高里禅祭,祭祀后土。
十二月甲午朔,上亲禅高里,祠后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皇上回到京都,由于柏梁殿发生火灾的缘故,改在甘泉宫朝见天下郡国的上计吏,并接受他们献上的计薄。
上还,以柏梁灾故,朝受计甘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明廷,就是甘泉宫。
明廷,甘泉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后来天子又在甘泉宫朝见诸侯,在甘泉建造诸侯的邸舍。
其後天子又朝诸侯甘泉,甘泉作诸侯邸。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于是建造了建章宫,计有千门万户。
於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建章宫以东建有凤阙,二十多丈高。
其东则凤阙,高二十馀丈。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以北开凿了一个很大的池沼,其中有渐台,高二十多丈,名为太液池,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诸岛屿,以象征海中的神山龟鱼之类。
其北治大池,渐台高二十馀丈,命曰太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又建造了神明台、井干楼,高度为五十丈,以辇道彼此相连属。
乃立神明台、井幹楼,度五十丈,辇道相属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一年,向西出兵讨伐大宛。
是岁,西伐大宛。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丁夫人,雒阳虞初等人以方术祷祀诅咒匈奴和大宛。
丁夫人、雒阳虞初等以方祠诅匈奴、大宛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于是命祠官给五畤煮牺牲的器具,颜色按照五行相胜配置。牲礼中的驹以木偶马代替。
乃令祠官进畤犊牢具,色食所胜,而以木禺马代驹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所有名山川的祭祀有用驹的,也一律改用木偶马代替。
及诸名山川用驹者,悉以木禺马代。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其他礼数不变。
他礼如故。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皇上亲自行礼祭祀天帝。
上亲礼祠上帝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天子既已命人准备祭祀用具,来到东泰山后,见东泰山很矮小,与名声不相称,就命祠官行礼,不在这里封禅了。
天子既令设祠具,至东泰山,泰山卑小,不称其声,乃令祠官礼之,而不封禅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夏季,回到泰山,象从前一样举行五年一次的修封礼,另外增加了禅祭石闾的礼仪。
夏,遂还泰山,脩五年之礼如前,而加以禅祠石闾。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此后过了五年,重到泰山修封,回来时路过并祭祀了恒山。
其後五年,复至泰山脩封。还过祭恆山。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至于此外的八神等神,明年、凡山等名祠,天子出行时路过则祭,离去则停祭。
至如八神诸神,明年、凡山他名祠,行过则祠,行去则已。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其他祭祀凡是沿袭下来的都一仍旧贯。
他祠皆如其故。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而迎候并祭祀神人的方士,以及人海寻求蓬莱山的,终究没有效验。
而方士之候祠神人,入海求蓬莱,终无有验。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因而天子越来越对方士怪诞、迂阔的话感到厌倦懈怠了,然而仍对他们加以笼络,无使断绝往来,希望能遇到真有方术的人。
天子益怠厌方士之怪迂语矣,然羁縻不绝,冀遇其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使后世君子,得以观览。
後有君子,得以览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汉朝创建之初,承继的是秦末战乱造成的破败局面,壮年男子参加军队,老弱运送粮饷,事务繁剧而又财政匮乏,自天子以下备不齐一辆四匹同样颜色的马驾车,大将丞相有的乘坐牛车,老百姓家中没有剩余的粮食。
汉兴,接秦之坏,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而那些不守法令、惟利是图的商人囤积居奇以操纵物价,以致物价飞涨,粮价飞涨,米价涨到每石一万钱,一匹马价值百金。
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余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孝惠帝、高后时期,因为天下初得安定,重又放宽对商人的法律,然而商人子孙仍不许当官作吏,国家计算官吏俸禄和其他用度,向百姓按需收税。
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从山东漕运粮食,以供给京都中的官员,每年不过数十万石。
漕转山东粟,以给中都官,岁不过数十万石。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所以吴是个诸侯国,但它依铜山铸钱,富可与天子相比拟,后来终于成了叛逆。
故吴,诸侯也,以即山铸钱,富埒天子,其后卒以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