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建安中,孫權在豫章,時有星變,以問惇,惇曰: 災在丹楊。 | 建安年間,孫權在豫章,當時出現星象變化,以此事詢問劉惇,劉惇說: 災難將在丹楊郡發生。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權曰: 何如? | 孫權問: 最終怎樣?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曰: 客勝主人,到某日當得問。 | 劉惇說: 客居戰勝主人,到某一天會得到消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是時邊鴻作亂,卒如惇言。 | 當時邊鴻作亂,結果都像劉惇所預言。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惇於諸術皆善,尤明太乙,皆能推演其事,窮盡要妙,著書百餘篇,名儒刁玄稱以為奇。 | 劉惇對各種方術都精通,尤其精通太乙占星術,都能推演各種事情,窮盡其中機要奧秘,著書一百多篇,名儒刁玄稱讚這些文書內容甚是奇妙。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惇亦寶愛其術,不以告人,故世莫得而明也。 | 劉惇也非常珍愛自己的方術,從不把它們告訴他人,所以世人沒有人能瞭解這些。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趙達,河南人也。 | 趙達,河南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少從漢侍中單甫受學,用思精密,謂東南有王者氣,可以避難,故脫身渡江。 | 他年少跟隨漢朝侍中單甫學習,考慮事情精細縝密,說東南地方有帝王之氣,可以去那裡躲避動亂,所以脫身渡江往南。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治九宮一算之術,究其微旨,是以能應機立成,對問若神,至計飛蝗,射隱伏,無不中效。 | 他鑽研 九宮 、 一算 ,探究其中的精微要旨,所以能隨機應變當即推算結果,回答問題有如神靈,以至於計算飛蝗之數、預測隱藏的狀況,全都說中並有效。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或難達曰: 飛者固不可校,誰知其然,此殆妄耳。 | 有人詰難趙達說: 會飛的東西本就不可核對,誰又知道其中準確的結果,這大概是妄言。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達使其人取小豆數鬥,播之席上,立處其數,驗覆果信。 | 趙達請這個人拿來幾鬥小豆,撒在席子上,立即就說出小豆的數量,驗證後果然與趙達說的一樣。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嘗過知故,知故為之具食。 | 他曾去拜訪朋友,朋友為他準備飯食。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食畢,謂曰: 倉卒乏酒,又無嘉餚,無以敘意,如何? | 吃完飯,朋友對他說: 倉促之間沒有準備酒,又沒有好菜,不能暢談抒情,怎麼辦?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達因取盤中只箸,再三從橫之,乃言: 卿東壁下有美酒一斛,又有鹿肉三斤,何以辭無? 時坐有他賓,內得主人情,主人慚曰: 以卿善射有無,欲相試耳,竟效如此。 | 趙達就拿過盤中的一支筷子,反覆橫豎擺弄著,隨後說: 您東邊牆壁下有一斛美酒,又有三斤鹿肉,怎麼說沒有呢? 當時在座的還有其他客人,心裡瞭解主人情況,主人慚愧地說: 因為您善於預測有無,所以想試探一下,居然如此靈驗。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遂出酒酣飲。 | 就取出美酒暢飲。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又有書簡上作千萬數,著空倉中封之,令達算之。達處如數,雲: 但有名無實。 | 又有人在書簡上寫上了千萬的數目,放在空倉裡封起來,讓趙達算算糧倉中糧食多少,趙達算出正確的數字,說: 倉裡只有數量沒有實在糧食。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其精微若是。 | 他的預測都是像這樣精深微妙。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達寶惜其術,自闞澤、殷禮皆名儒善士,親屈節就學,達秘而不告。 | 趙達珍視自己的技藝,像闞澤、殷禮都是名儒賢士,親自上門恭敬求教,但趙達都隱藏沒有告知。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太史丞公孫滕少師事達,勤苦累年,達許教之者有年數矣,臨當喻語而輒復止。 | 太史丞公孫滕年少時曾師從趙達,勤苦多年,趙達答應教他也有數年了,但將到要告訴他時,趙達又止住了話語。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滕他日齎酒具,候顏色,拜跪而請,達曰: 吾先人得此術,欲圖為帝王師,至仕來三世,不過太史郎,誠不欲復傳之。 | 改天公孫滕帶著酒菜上門,觀察趙達的臉色,跪拜請求趙達傳授,趙達說: 我的先人得到這種方術,想要謀劃成為帝王之師,但做官已過三代,都沒有高過太史郎,實在不想再傳下去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且此術微妙,頭乘尾除,一算之法,父子不相語。然以子篤好不倦,今真以相授矣。 | 況且此術十分細微精妙,前乘後除, 一算 之法,就是父子也不能傳授,然而您篤定學習沒有倦怠,現在真要把它傳授給您。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飲酒數行,達起取素書兩卷,大如手指,達曰: 當寫讀此,則自解也。 | 飲酒數杯,趙達起身取來白絹書兩卷,像手指般大小,說: 應親手抄寫閱讀此書,就會自己領悟。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吾久廢,不復省之,今欲思論一過,數日當以相與。 | 我很久不讀它們,已經不瞭解了,現在想思考推論一遍,幾天後會把它們給您。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滕如期往,至乃陽求索書,驚言失之,雲: 女婿昨來,必是渠所竊。 | 公孫滕如期前往,到了之後趙達假裝找書,慌張說書丟失了,說: 昨天女婿來,一定被他偷走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遂從此絕。 | 於是此書從此丟失。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初孫權行師征伐,每令達有所推步,皆如其言。 | 當初孫權出兵征戰,都讓趙達有所推算,結果都像他所預言那樣。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權問其法,達終不語,由此見薄,祿位不至。 | 孫權詢問其中方法,趙達始終不說,從此得到孫權的恩寵漸漸淡薄,俸祿與爵位都沒有更高。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達常笑謂諸星氣風術者曰: 當回算帷幕,不出戶牖以知天道,而反晝夜暴露以望氣祥,不亦難乎! | 趙達常常笑著對那些星象風水家們說: 應當回到帷帳中去推算,足不出戶能瞭解天道運行規律,你們反而日夜在戶外觀看星氣天象徵兆,不是太辛苦了嗎?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間居無為,引算自校,乃嘆曰: 吾算訖盡某年月日,其終矣。 | 他閒居無事,就推算自己的命運,就感嘆著說: 我算出自己壽命到某年某月某日,到時我壽命就終結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達妻數見達效,聞而哭泣。 | 趙達的妻子多次看見他的推算應驗,聽到這些話就哭了起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達欲弭妻意,乃更步算,言: 曏者謬誤耳,尚未也。 | 趙達想消除妻子的擔憂,又重新推算,說: 之前算的錯了,還不會死。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後如期死。 | 後來他在推算的日期死去。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權聞達有書,求之不得,乃錄問其女,及發棺無所得,法術絕焉。 | 孫權得知趙達有這種書,四處尋訪也一無所得,於是收押拷問他的女兒,等到打開棺材查看還是沒有找到。他的法術於是絕傳。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評曰:三子各於其術精矣,其用思妙矣,然君子等役心神,宜於大者遠者,是以有識之士,舍彼而取此也。 | 評曰:這三個人各自在自己的方術上非常精通,其中思慮非常精妙了,但是君子同樣費心盡力,應該在大處遠處,所以有見識的人,都捨棄方術而尋求遠處的盡心。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周瑜字公瑾,廬江舒人也。 | 周瑜,字公瑾,是廬江郡舒縣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從祖父景,景子忠,皆為漢太尉。 | 他的堂祖父周景、周景的兒子周忠,都擔任過漢朝的太尉。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父異,洛陽令。 | 周瑜的父親周異,做過洛陽縣令。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瑜長壯有姿貌。 | 周瑜身體修長健壯、姿容貌美。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初,孫堅興義兵討董卓,徙家於舒。 | 當初,孫堅起義兵征討董卓,遷移家眷到舒縣。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 | 孫堅的兒子孫策與周瑜同歲,周瑜與孫策關係友好。周瑜將大路南面一所大宅院讓與孫策居住,還到後堂拜見孫策的母親,各種生活所需兩家互通有無。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瑜從父尚為丹楊太守,瑜往省之。 | 周瑜的叔父周尚擔任丹楊太守,周瑜前去拜訪。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會策將東渡,到歷陽,馳書報瑜,瑜將兵迎策。 | 適逢孫策將要東渡長江,到了歷陽,孫策派人策馬告知周瑜,周瑜率軍前來迎接孫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策大喜曰: 吾得卿,諧也。 | 孫策大喜說: 我得到了你,大事就順利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遂從攻橫江、當利,皆拔之。 | 就周瑜跟隨孫策進攻橫江、當利,全都攻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乃渡江擊秣陵,破笮融、薛禮,轉下湖孰、江乘,進入曲阿,劉繇奔走,而策之眾已數萬矣。 | 隨即又渡江攻打秣陵,攻破笮融、薛禮,轉而攻克湖孰、江乘,進軍曲阿,劉繇逃走,此時孫策的軍隊已有幾萬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因謂瑜曰: 吾以此眾取吳會平山越已足。 | 於是他對周瑜說: 我憑藉這支隊伍攻取吳、會兩郡,平定山越,已經足夠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卿還鎮丹楊。 | 你還是回師戍守丹楊。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瑜還。 | 周瑜返回丹楊。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頃之,袁術遣從弟胤代尚為太守,而瑜與尚俱還壽春。 | 不久,袁術派自己的堂弟袁胤替代周尚做丹楊太守,於是周瑜和周尚都返回壽春。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術欲以瑜為將,瑜觀術終無所成,故求為居巢長,欲假塗東歸,術聽之。 | 袁術想要讓周瑜做部將,周瑜分析袁術最終不會有什麼成就。所以只請求擔任居巢縣縣長,目的是打算取道返回江東,袁術答應他的請求。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遂自居巢還吳。 | 周瑜於是從居巢回到吳郡。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是歲,建安三年也。 | 這年為建安三年。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策親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將,即與兵二千人,騎五十匹。 | 孫策親自前來迎接周瑜,授任他建威中郎將,當即調撥給他二千士兵,馬匹五十。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瑜時年二十四,吳中皆呼為周郎。 | 周瑜當時二十四歲,吳郡的人都稱呼他 周郎 。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以瑜恩信著於廬江,出備牛渚,後領春谷長。 | 孫策因周瑜恩寵信賴聞名於廬江,便派他外出守備牛渚,後又兼任春谷縣縣長。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頃之,策欲取荊州,以瑜為中護軍,領江夏太守,從攻皖,拔之。 | 不久,孫策想要奪取荊州,以周瑜為中護軍,兼任江夏太守。周瑜跟隨孫策出兵皖城,順利攻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時得橋公兩女,皆國色也。 | 當時得到喬公兩個女兒,都有傾國之色。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策自納大橋,瑜納小橋。 | 孫策自己娶了大喬,周瑜娶了小喬。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復進尋陽,破劉勳,討江夏,還定豫章、廬陵,留鎮巴丘。 | 後又出兵尋陽,攻破劉勳,征討江夏,回軍平定豫章、廬陵,周瑜留守巴丘。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五年,策薨,權統事。 | 建安五年,孫策去世,由孫權掌管軍國事務。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瑜將兵赴喪,遂留吳,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 | 周瑜率軍前來奔喪,隨後留在吳郡,以中護軍身份與長史張昭共同掌管軍政大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十一年,督孫瑜等討麻、保二屯,梟其渠帥,囚俘萬餘口,還備宮亭。 | 建安十一年,周瑜督領孫瑜等征討麻、保二屯,斬殺他們的首領,俘虜殘部一萬多人,回軍駐守宮亭。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江夏太守黃祖遣將鄧龍將兵數千人入柴桑,瑜追討擊,生虜龍送吳。 | 江夏太守黃祖派遣部將鄧龍帶領數千人馬進入柴桑,周瑜追擊攻打,生擒鄧龍後送往吳郡。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十三年春,權討江夏,瑜為前部大督。 | 建安十三年春,孫權討伐江夏,周瑜做為前部大督。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其年九月,曹公入荊州,劉琮舉眾降,曹公得其水軍,船步兵數十萬,將士聞之皆恐。 | 當年九月,曹操攻入荊州,劉琮率眾投降,曹操收編劉琮的水軍,水、步兩軍達到幾十萬人,東吳的將士得知這一消息都非常驚恐。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權延見群下,問以計策。 | 孫權召見群下,詢問對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議者鹹曰: 曹公豺虎也,然託名漢相,挾天子以徵四方,動以朝廷為辭,今日拒之,事更不順。 | 商議之人都說: 曹操是像豺虎一樣的人,然而他藉著漢丞相的名義,挾天子四處征戰,經常以朝廷旨意為託辭,現在要抗擊他,事情更不順利。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且將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 | 何況將軍您所處的形勢,能夠抗拒曹操的,就是長江天險。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劉表治水軍,蒙衝鬥艦,乃以千數,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陸俱下,此為長江之險,已與我共之矣。 | 如今曹操佔據荊州,擁有全部土地,加上劉表原先訓練好的水軍,大船戰艦,有上千之數,曹操將它們放入江中沿江排開,且還有步兵,水陸兩路一同進軍,所謂長江天險,已成為曹操與我方共有的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而勢力眾寡,又不可論。 | 而現在敵我雙方勢力懸殊,不可相提並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愚謂大計不如迎之。 | 所以最好的計策不如向他投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瑜曰: 不然。 | 周瑜說: 不是這樣!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 | 曹操雖然稱為漢朝丞相,其實是竊漢國賊!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將軍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據江東,地方數千裡,兵精足用,英雄樂業,尚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 | 將軍您以神明威武的雄才,又仰仗父兄的豐功偉績,割據江東,佔地幾千裡,兵精糧足,豪傑安居於此,正是橫行天下,為漢家消滅奸邪禍患之時。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況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 | 何況現在是曹操自己前來送死,怎麼能反向他投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請為將軍籌之:今使北土已安,操無內憂,能曠日持久,來爭疆埸,又能與我校勝負於船楫間乎? | 請讓我為您分析統計一下:如果現在北方局勢完全穩定,曹操內部沒有憂慮,當然可以與我們曠日持久地相抗爭奪地區。但能夠與我方在水戰中爭個勝負嗎?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後患。 | 現在北方的局勢既沒有安定,再加上馬超、韓遂在函谷關以西,是曹操後方隱患。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且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本非中國所長。 | 況且捨棄騎兵優勢,依仗所繳獲的戰船,來與我吳越之地的軍隊在水戰中爭雄,本就不是他們中原人擅長的。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又今盛寒,馬無藁草,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 | 現在又是隆冬季節,軍馬缺乏草料,驅使中原的士兵遠道來到南方江湖之上,水土不服,必然會生疾病。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此數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 這四點,都是用兵大忌,而曹操都冒然施行。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將軍禽操,宜在今日。 | 將軍要擒獲曹操,就應該在今日。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瑜請得精兵三萬人,進住夏口,保為將軍破之。 | 我請求率領精兵三萬,進駐夏口,保證為您攻破曹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權曰: 老賊欲廢漢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呂布、劉表與孤耳。 | 孫權說: 曹操老賊企圖廢除漢室自立為帝,這想法已經很久了,只是忌憚袁術、袁紹、呂布、劉表與我而已。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今數雄已滅,惟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 | 現在這些人都被剷除,只有我一人獨存,我與老賊,勢不兩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君言當擊,甚與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 你所說應當對他進行抗擊,與我的想法很相符,這是老天爺把你送來助我呀!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時劉備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與魯肅遇於當陽,遂共圖計,因進住夏口,遣諸葛亮詣權,權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備併力逆曹公,遇於赤壁。 | 當時劉備被曹操攻破,想率軍南退渡過長江,與魯肅在當陽相遇,於是共謀抗曹大計。從此劉備也進駐夏口,派諸葛亮前往拜謁孫權。孫權就派遣周瑜與程普等與劉備齊力抵禦曹操,兩軍在赤壁遭遇。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次江北。 | 這時曹操部隊中有很多士兵感染疾病,剛一交戰,曹軍就敗退,退兵駐守長江北岸。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瑜等在南岸。 | 周瑜等駐軍長江南岸。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瑜部將黃蓋曰: 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 | 周瑜的部將黃蓋說: 現在敵眾我寡,難以與其持久相抗。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 | 但觀察曹軍戰船全都首尾相接,可以用火攻。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乃取蒙衝鬥艦數十艘,實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書報曹公,欺以欲降。 | 於是周瑜調撥幾十艘大船戰艦,船內裝滿柴草,將油膏灌入其中,外面裹上帷幕,上面插上牙旗,先讓黃蓋寫信給曹操,假裝說要前去投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又豫備走舸,各系大船後,因引次俱前。 | 又預備一些輕便快捷的小船,各自系在大船的尾後,於是船隊依次向前駛去。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曹公軍吏士皆延頸觀望,指言蓋降。 | 曹操軍中將士都引頸觀望,指著船隊說黃蓋前來投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蓋放諸船,同時發火。 | 黃蓋將小船解開,同時將大船點火。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時風盛猛,悉延燒岸上營落。 | 當時風勢迅猛,大火蔓延江北將岸上的曹軍營寨全都燒燬。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頃之,煙炎張天,人馬燒溺死者甚眾,軍遂敗退,還保南郡。 | 不久,煙火沖天,被燒死溺死的曹軍人馬很多,隨後全軍敗退,回軍保守南郡。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備與瑜等復共追。 | 劉備與周瑜等又共同追擊。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徑自北歸。 | 曹操留下曹仁等保守江陵城,自己徑自率軍返回北方。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瑜與程普又進南郡,與仁相對,各隔大江。 | 周瑜與程普又進軍南郡,隔著長江與曹仁對峙。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兵未交鋒,瑜即遣甘寧前據夷陵。 | 大軍還未交戰,周瑜即派甘寧前去佔據夷陵。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Subsets and Spl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