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此方之民,思為臣妾,延頸舉踵,惟恐兵來之遲耳。
這裡的百姓,都希望成為陛下的臣僕,伸長脖子踮起腳跟,只恐吳國軍隊來得太遲。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若使聖恩少加信納,當以河北承望王師,款心赤實,天日是鑑。
倘若皇恩多加信任接納,一定以黃河以北的土地恭迎王師,拳拳忠心,天日可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而光去經年,不聞咳唾,未審此意竟得達不?
但周光南往已有一年,卻沒有消息傳回,不知我的心意他是否已經轉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瞻望長嘆,日月以幾,魯望高子,何足以喻!
我瞻望南天接連嘆息,日月不已,即使魯國人盼望齊國卿高奚敬仲,也不足以與此相比!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又臣今日見待稍薄,蒼蠅之聲,綿綿不絕,必受此禍,遲速事耳。
又臣下如今所受待遇愈加淡薄,惡人詆譭的言論,不絕於耳,我必定因此遭受災禍,只是遲或早而已。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私度陛下未垂明慰者,必以臣質貫穿仁義之道,不行若此之事,謂光所傳,多虛少實,或謂此中有他消息,不知臣質構讒見疑,恐受大害也。
臣下私下揣測陛下沒有垂示聖明的慰勉,其原因一定是認為我吳質通徹曉仁義之道,不會做這樣的事情,認為周光所轉達的言辭,假多真少,或認為其中有什麼其他想法,卻不知我吳質因構陷詆譭而被猜疑,擔憂遭受大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且臣質若有罪之日,自當奔赴鼎鑊,束身待罪,此蓋人臣之宜也。
況且我吳質如果真有罪過之日,定會自己奔向鼎鑊就死,捆綁自己等待懲處,這恐怕是為人臣子所應做到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日無罪,橫見譖毀,將有商鞅、白起之禍。
現在我並無罪過,卻橫受構陷詆譭,將有商鞅、白起那樣的災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尋惟事勢,去亦宜也。死而弗義,不去何為!
思量目前形勢,離開魏國也是有原因的,現在死去並不能體現出道義,不離開又做什麼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樂毅之出,吳起之走,君子傷其不遇,未有非之者也。
樂毅的出奔,吳起的逃亡,君子都同情他們未受到禮遇,沒有人非議他們的舉動。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願陛下推古況今,不疑怪於臣質也。又念人臣獲罪,當如伍員奉己自效,不當徼倖因事為利。
希望陛下類推古事以相比今人,不要猜疑責備我吳質,另外陛下或者想到,為人臣子者被判處罪名,應當像伍子胥那樣自己獻身致力表現忠誠,不應當僥倖地藉機尋求便利。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然今與古,厥勢不同,南北悠遠,江湖隔絕,自不舉事,何得濟免!
但今天與古時相比,時勢不同,南北距離遙遠,江湖隔絕,自己不主動行事,又怎能脫離災禍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以忘志士之節,而思立功之義也。
所以我只好忘卻志士的節操,而考慮建立功業的道義。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且臣質又以曹氏之嗣,非天命所在,政弱刑亂,柄奪於臣,諸將專威於外,各自為政,莫或同心,士卒衰耗,帑藏空虛,綱紀毀廢,上下並昬,想前後數得降叛,具聞此問。
我吳質又考慮到曹氏的繼承人,並非天命所在,政治衰微,刑法錯亂,朝政大權被賊臣把持,各位將領在外專權,各自為政,無人同心,軍隊衰敗耗損,國庫財貨空虛,朝廷綱紀敗壞,君臣同樣昏聵。我想到陛下前後多次招得魏國的叛逃者,都得知了這些情況。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兼弱攻昧,宜應天時,此實陛下進取之秋,是以區區敢獻其計。
兼併弱小攻打昏庸,應當順應天時,這實在是陛下進取的有利之機,因而區區吳質我才敢獻上自己的計劃。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若內兵淮、泗,據有下邳,荊、揚二州,聞聲響應,臣從河北席捲而南,形勢一連,根牙永固。
現在如果聚集軍隊於淮河、泗水一帶,佔據下邳,荊、揚二州,就會聞風響應,我從黃河之北席捲南下,南北勢力相連,根基必會永遠堅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關西之兵系於所衛,青、徐二州不敢徹守,許、洛餘兵眾不滿萬,誰能來東與陛下爭者?
關西的魏軍被拘束在他們守衛的地盤,青、徐二州的魏軍不敢撤離守衛,許、洛所剩魏軍之數不到一萬兵力,有誰還能到東方來與陛下爭鋒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此誠千載一會之期,可不深思而熟計乎!
這實在是千載難逢的良機,怎能不深思熟慮去謀算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臣所在,既自多馬,加以羌胡常以三四月中美草時,驅馬來出,隱度今者,可得三千餘匹。
至於臣下所守之地,自來盛產良馬,又加上羌人胡人經常在三四月間水草肥盛時,驅馬出來放牧,粗略估計目前的情況,可以獲得馬匹三千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陛下出軍,當投此時,多將騎士來就馬耳。
陛下出兵,應當利用這一時機,多帶些騎兵來就這裡的良馬。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此皆先定所一二知。
這些都是根據已掌握的情況預先制定的大致計劃,現如上上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凡兩軍不能相究虛實,今此間實羸,易可克定,陛下舉動,應者必多。
凡是兩軍對壘,不能不相互探究對方虛實,現在這裡兵馬確實羸弱,很容易就能取勝平定,陛下出兵前進,響應者一定很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上定洪業,使普天一統,下令臣質建非常之功,此乃天也。
這樣陛下就可上奠定宏大事業,使四海之內歸為一統,下令我吳質能建非常之功,這是天意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若不見納,此亦天也。
如果我的建計不被採納,這也是天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願陛下思之,不復多陳。
希望陛下對此深加考慮,我不再多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三曰: 昔許子遠舍袁就曹,規畫計較,應見納受,遂破袁軍,以定曹業。
其三說: 昔日許子遠離袁氏依附曹氏,他的計策謀略,都被曹氏所採納,於是大敗袁軍,奠定曹氏基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向使曹氏不信子遠,懷疑猶豫,不決於心,則今天下袁氏有也。
如若曹氏不信任許子遠,而懷疑猶豫,不下定決心,則如今天下被袁氏佔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願陛下思之。
希望陛下考慮這件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間聞界上將閻浮、趙楫欲歸大化,唱和不速,以取破亡。
我私下得知邊境上的將領閻浮、趙楫想要歸順宏大教化,因彼此倡應商議不及時,導致失敗覆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臣款款,遠授其命,若復懷疑,不時舉動,令臣孤絕,受此厚禍,即恐天下雄夫烈士欲立功者,不敢復託命陛下矣。
現在臣下忠心耿耿,遙獻生命於陛下,如果再被懷疑,不及時發兵出動,令我處於孤絕無援之地,遭受閻、趙他們那樣的大禍,那恐怕天下那些想為吳國立功的豪傑壯士,不敢再將性命託付陛下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願陛下思之。
希望陛下考慮這件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皇天后土,實聞其言。
蒼天大地,也必定聽到我的想法。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此文既流行,而質已入為侍中矣。
這篇文章流傳後,而吳質已入朝任侍中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二年,青州人隱蕃歸吳,上書曰: 臣聞紂為無道,微子先出;高祖寬明,陳平先入。
黃龍二年,青州人隱蕃歸附吳國,他上書說: 為臣聽說商紂王行事無道,微子預先出逃;漢高祖寬厚賢明,陳平率先投奔。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年二十二,委棄封域,歸命有道,賴蒙天靈,得自全致。
為臣二十二歲,拋棄我的封邑,歸順有道之君,仰賴上天神靈,得以平安到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至止有日,而主者同之降人,未見精別,使臣微言妙旨,不得上達。
為臣來後已有多時,而主事者將我視作一般投降之人,未加以精細地區別,使為臣微言妙旨,無法上達陛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邑三嘆,曷惟其已。
我鬱抑長嘆,此種處境何時才能結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謹詣闕拜章,乞蒙引見。
謹此來到宮闕,跪拜上奏,請求能蒙受陛下召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即召入。
孫權當即召隱蕃入宮。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蕃謝答問,及陳時務,甚有辭觀。
隱蕃答對問話,以及陳述對時事的見解,都很有見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綜時侍坐,權問何如,綜對曰: 蕃上書,大語有似東方朔,巧捷詭辯有似禰衡,而才皆不及。
胡綜當時侍坐,孫權問他隱蕃怎樣。胡綜回答說: 隱蕃上書,誇張言辭有似東方朔之處,巧言詭辯很像禰衡,而實際才能都不如他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又問可堪何官,綜對曰: 未可以治民,且試以都輦小職。
孫權又問他隱蕃能擔任什麼官職,胡綜回答說: 此人不能讓他去治理百姓,暫且讓他試試當名小京官。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以蕃盛論刑獄,用為廷尉監。
孫權考慮到隱蕃有很多刑法訴訟的言論,就任隱蕃為廷尉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左將軍朱據、廷尉郝普稱蕃有王佐之才,普尤與之親善,常怨嘆其屈。
左將軍朱據、廷尉郝普都稱讚隱蕃有輔弼君主的才幹,郝普尤其與他親近友善,常常埋怨嘆息他的屈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蕃謀叛,事覺伏誅,普見責自殺。
後來隱蕃密謀叛變,事情敗露後被誅殺,郝普因受到責備而自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據禁止,歷時乃解。
朱據被停職軟禁,很久之後才獲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拜綜偏將軍,兼左執法,領辭訟。
孫權任命胡綜為偏將軍,兼任左執法,負責處理訴訟事務。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遼東之事,輔吳將軍張昭以諫權言辭切至,權亦大怒,其和協彼此,使之無隙,綜有力焉。
在進攻遼東事情上,輔吳將軍張昭因勸諫孫權言辭過於直率急切,孫權也大怒,使他們調和彼此關係,不再心有嫌隙,其間胡綜起了很大的作用。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性嗜酒,酒後歡呼極意,或推引杯觴,搏擊左右。
胡綜天性嗜酒,酒後呼叫歡快,有時還推拉酒杯,拳打手下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愛其才,弗之責也。
孫權愛惜他的才幹故不責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凡自權統事,諸文誥策命,鄰國書符,略皆綜之所造也。
自孫權掌管國事以後,凡是各種文、誥、策、命以及送往鄰國的書信,大體上都是胡綜所撰寫。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初以內外多事,特立科,長吏遭喪,皆不得去,而數有犯者。
起初因為國內外事務繁多,專門制定律令,長吏遭逢喪事,都不能離職奔喪,但仍多次有人違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患之,使朝臣下議。
孫權十分憂慮,讓朝臣商議解決的措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綜議以為宜定科文,示以大辟,行之一人,其後必絕。
胡綜的建議認為應制定具體法律條文,告知犯者處以死刑,只在一人身上施行,以後此種現象一定斷絕。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遂用綜言,由是奔喪乃斷。
後來採用胡綜的意見,從此離職奔喪的現象絕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赤烏六年卒,子衝嗣。
赤烏六年,胡綜去世,他的兒子胡衝承嗣爵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衝平和有文幹,天紀中為中書令。
胡衝性情平和很有文才,天紀年間擔任中書令。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徐詳者字子明,吳郡烏程人也,先綜死。
徐詳,字子明,吳郡烏程人,先於胡綜去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評曰:是儀、徐詳、胡綜,皆孫權之時幹興事業者也。
評曰:是儀、徐詳、胡綜,都是孫權時期輔佐興盛大業的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儀清恪貞素,詳數通使命,綜文采才用,各見信任,闢之廣夏,其榱椽之佐乎!
是儀廉潔恭敬,徐詳多次出使,胡綜文才兼備,各自受到信任,類比修建大廈,他們就像是架屋之木那樣的重要人物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朱治字君理,丹楊故鄣人也。
朱治,字君理,丹楊郡故鄣縣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初為縣吏,後察孝廉,州闢從事,隨孫堅征伐。
他起初是縣吏,後被推舉為孝廉,州府徵召他為州從事,跟隨孫堅四處征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中平五年,拜司馬,從討長沙、零、桂等三郡賊周朝、蘇馬等,有功,堅表治行都尉。
中平五年,朱治被任命為司馬,跟從孫堅征討長沙、零陵、桂陽三郡的賊寇周朝、蘇馬等,立下戰功,孫堅上表請任朱治代理行都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從破董卓於陽人,入洛陽。
他跟從孫堅在陽人攻破董卓,進比擬洛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表治行督軍校尉,特將步騎,東助徐州牧陶謙討黃巾。
孫堅上表請任朱治代行督軍校尉,專門帶領步、騎兵,東往援助徐州牧陶謙征討黃巾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會堅薨,治扶翼策,依就袁術。
適逢孫堅去世,朱治扶持孫策,依附袁術。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知術政德不立,乃勸策還平江東。
後來知曉袁術不行德政,就勸孫策回師平定江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太傅馬日磾在壽春,闢治為掾,遷吳郡都尉。
當時太傅馬日石單在壽春,徵召朱治做掾吏,升為吳郡都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時吳景已在丹楊,而策為術攻廬江,於是劉繇恐為袁、孫所並,遂構嫌隙。
這時吳景已在丹楊,而孫策為袁術進攻廬江,於是劉繇擔心會被袁術、孫策吞併,就和孫策生了嫌隙。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而策家門盡在州下,治乃使人於曲阿迎太妃及權兄弟,所以供奉輔護,甚有恩紀。
而孫策的家屬都在揚州,朱治就派人到曲阿迎接孫策母親吳太妃及孫權兄弟們,一路侍奉互送,很有恩德綱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治從錢唐欲進到吳,吳郡太守許貢拒之於由拳,治與戰,大破之。
朱治從錢塘出兵想要進軍吳郡,吳郡太守許貢在由拳抵禦,朱治與他交戰,大獲全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貢南就山賊嚴白虎,治遂入郡,領太守事。
許貢南逃投靠山越賊首嚴白虎,朱治就進入吳郡,兼任太守之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策既走劉繇,東定會稽。
孫策趕走劉繇後,又往東平定會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年十五,治舉為孝廉。
孫權十五歲時,朱治推舉他為孝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策薨,治與張昭等共尊奉權。
後來孫策去世,朱治與張昭等人一同尊奉孫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建安七年,權表治為吳郡太守,行扶義將軍,割婁、由拳、無錫、毗陵為奉邑,置長吏。
建安七年,孫權上表請任朱治為吳郡太守,代理扶義將軍,將婁縣、由拳、無錫、毗陵分為朱治的封地,可設置官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征討夷越,佐定東南,禽截黃巾餘類陳敗、萬秉等。
朱治征討少數民族,輔佐平定東南,擒獲黃巾軍的餘黨陳敗、萬秉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黃武元年,封毗陵侯,領郡如故。
黃武元年,朱治被封為毗陵侯,依然兼任郡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二年,拜安國將軍,金印紫綬,徙封故鄣。
黃武二年,朱治被任命為安國將軍,賜予金印紫綬,將封地轉到故鄣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歷位上將,及為吳王,治每進見,權常親迎,執版交拜,饗宴贈賜,恩敬特隆,至從行吏,皆得奉贄私覿,其見異如此。
孫權位至上將,等到做吳王時,朱治每次進見,孫權常常親自迎接,持笏板行禮,宴飲款待贈賜禮物,恩寵及禮敬都很特殊,以至隨從官吏,都得到獻禮進諫。他向如此受到隆重禮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初,權弟翊,性峭急,喜怒快意,治數責數,諭以道義。
起初,孫權弟弟孫翊,性情耿直急躁,喜怒隨心所欲,朱治多次責備數落他,用道義勸說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從兄豫章太守賁,女為曹公子婦,及曹公破荊州,威震南土,賁畏懼,欲遣子入質。
孫權的堂兄豫章太守孫賁,他的女兒是曹操的兒媳。等到曹操攻下荊州,威勢震動南方,孫賁心中恐懼,想送兒子去作人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治聞之,求往見賁,為陳安危,賁由此遂止。
朱治得知後,請求前去拜見孫賁,向他陳述安危的利害關係,孫賁才打消了這一念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常嘆治憂勤王事。
孫權經常感嘆朱治為朝政擔憂操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性儉約,雖在富貴,車服惟供事。
朱治性情節儉,雖在富貴之位,但車駕官服只用於公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優異之,自令督軍御史典屬城文書,治領四縣租稅而已。
孫權對他另眼看待,親自令督軍御史主管朱治封地的公文,朱治只需收四縣的租稅就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然公族子弟及吳四姓多出仕郡,郡吏常以千數,治率數年一遣詣王府,所遣數百人,每歲時獻御,權答報過厚。
但貴族子弟及吳郡四大家族大多在郡府任職,郡中官員常常有上千人,朱治大致上數年一次送人到王府,遣送的有幾百人,每年時節進獻,孫權的回報都很優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時丹楊深地,頻有奸叛,亦以年向老,思戀土風,自表屯故鄣,鎮撫山越。
當時丹楊腹地,常有奸賊作亂,朱治也因年歲漸長而眷戀故土,所以上表自請駐守故彰,鎮撫山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諸父老故人,莫不詣門,治皆引進,與共飲宴,鄉黨以為榮。
許多父老和親朋故舊,都上門拜見,朱治都引見他們,與他們一起宴飲,鄉親們以此為榮。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在故鄣歲餘,還吳。
在故彰住了一年餘,又回到吳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黃武三年卒,在郡三十一年,年六十九。
黃武三年,朱治去世,在吳郡三十一年,享年六十九歲。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子才,素為校尉領兵,既嗣父爵,遷偏將軍。
朱治的兒子朱才,一向是做校尉領兵,繼承父親爵位後,升任偏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才弟紀,權以策女妻之,亦以校尉領兵。
朱才弟弟朱紀,孫權將孫策的女兒嫁給他為妻,依舊校尉身份統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紀弟緯、萬歲,皆早夭。
朱紀弟弟朱緯、朱萬歲,都早年夭折。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才子琬,襲爵為將,至鎮西將軍。
朱才的兒子朱琬,承襲爵位做將領,官至鎮西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朱然字義封,治姊子也,本姓施氏。
朱然,字義封,是朱治姐姐的兒子,本來姓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初治未有子,然年十三,乃啟策乞以為嗣。
起初朱治還未有兒子,朱然十三歲時,朱治上奏孫策請求以朱然做後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策命丹楊郡以羊酒召然,然到吳,策優以禮賀。
孫策下令丹楊郡用羊、酒召來朱然,朱然到了吳郡,孫策以厚待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然嘗與權同學書,結恩愛。
朱然曾與孫權同學學習,結下深厚友誼。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至權統事,以然為餘姚長,時年十九。
等到孫權主管朝政,任命朱然為餘姚縣縣長,當時他十九歲。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