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刺八髎与痛上,八髎在腰尻分间。
腰痛而不可以转侧动摇,痛而筋脉挛急,下引睾丸,针刺八髎与疼痛的地方,八髎穴在腰椎骨与坐骨间的空隙中。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鼠瘘寒热,还刺寒府,寒府在附膝外解营。
鼠瘘 一类的寒热病,刺寒府穴,寒府穴在膝上外侧骨与骨之间的孔穴中。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取膝上外者,使之拜;取足心者,使之跪。
凡取膝上外侧的孔穴,使患者弯腰,成一种拜的体位;取足心涌泉穴时,使患者坐跪的体位。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任脉起源于中极穴的下面,上行经过阴毛际再到腹部,再上行通过关元穴到咽喉,又上行至颐,循行于面部而入于目中。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侠齐上行,至胷中而散。
冲脉起源于气街穴,与足少阴经相并,侠其左右上行,到胸中而散。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
任脉发生病变,在男子,则 内结 、 七疝 之类疾病;在女子,则 带下 、 瘕聚 之类疾病。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冲脉为病,逆气里急。
冲脉经发生病变,则气逆上冲,腹中拘急疼痛。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督脉为病,脊强反折。
督脉发生病变,会引起脊柱强硬反折的症状。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督脉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
督脉起于小腹之下的横骨中央。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络循阴器,合篡间,绕篡后,别绕臀,至少阴,与巨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
在女子,则入内系于廷孔,廷孔就是尿道的外端,从这里分出的络脉,循着阴户会合于阴部,再分绕于肛门的后面,再分别行绕臀部,到足少阴经与足太阳经中的络脉,与足少阴经相结合上行尾骨端内后面,贯穿脊柱,连属于肾脏。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
与足太阳经共起于目内眦,上行至额部,交会于头顶,内入于脑,复返出脑下行到颈项,循行于肩膊处,侠脊柱抵达腰中,入内循膂络于肾。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
其在男子,则循阴茎,下至会阴,与女子相同。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其少腹直上者,贯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其从小腹部直上的支脉,穿过脐中央,再上贯心脏,入于喉,上行到颐并环绕口唇,再上行系于两目中央之下。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
督脉发生病变,症状是气从少腹上冲心而痛,大小便不通,称为 冲疝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其女子不孕,癃,痔,遗溺,嗌干。
在女子,则不能怀孕,或为小便不利、痔疾、遗尿、咽喉干燥等症。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甚者在齐下营。
总之,督脉生病治督脉,轻者治横骨上,重者则治在脐下。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其上气有音者,治其喉中央,在缺盆中者。
病人气逆上而呼吸有声的,治疗取其喉部中央,此穴在两缺盆的中间。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其病上冲喉者,治其渐,渐者,上侠颐也。
病人气逆上充于咽喉的,治疗取其渐,渐者在面部两旁夹颐之处。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蹇膝伸不屈,治其楗。
膝关节能伸不能屈,治疗取其楗。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坐而膝痛,治其机。
坐下而膝痛,治疗取其机。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立而暑解,治其骸关。
站立时膝关节热痛,治疗取其膝关节处经穴。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腘。
膝痛,疼痛牵引到足拇趾,治疗取其膝后窝处。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坐而膝痛如物隐者,治其关。
坐下膝痛如有东西隐伏其中的,治疗取其关。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内。
膝痛而不能屈伸活动,治疗取其背部俞穴。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连胻若折,治阳明中俞髎,若别,治巨阳少阴荣。
如疼痛连及小腿像要折断似的,治疗取其阳明经中的俞髎;或者别取太阳经、少阴经的荥穴。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淫泺胫酸,不能久立,治少阳之维,在外上五寸。
湿渍水湿之邪日久而胫骨酸痛无力,不能久立,治取少阳经的别络穴位,穴在外踝上五寸。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辅骨上横骨下为楗,侠髋为机,膝解为骸关,侠膝之骨为连骸,骸下为辅,辅上为腘,腘上为关,头横骨为枕。
辅骨之上,腰横骨之下,叫 楗 。在髋骨两侧叫 机 。膝部的骨缝叫 骸关 。在膝部两旁的高骨叫 连骸 。连骸下面叫 辅骨 。辅骨上面的膝弯叫 腘 。腘之上就是 骸关 。头后项部的横骨叫 枕骨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水俞五十七穴者,尻上五行,行五。伏菟上两行,行五,左右各一行,行五。踝上各一行,行六穴。
治疗水病的俞穴有五十七个:坐骨上有五行,每行各五穴;伏兔上方有两行,每行各有五穴;其左右又各有一行,每行各五穴;足内踝上各一行,每行各六穴。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髓空,在脑后三分,在颅际锐骨之下;一在龂基下;一在项后中,复骨下;一在脊骨上空,在风府上。
髓穴,在脑后分为三处,都在颅骨边际锐骨的下面,一处在龈基的下面,一处在项后正中的复骨下面,一处在脊椎骨上空,即风府穴的上面。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脊骨下空,在尻骨下空。
一处在脊椎骨下空,在坐骨下面的孔穴中。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数髓空,在面侠鼻,或骨空在口下,当两肩。
又有几处髓空,在面部侠鼻两旁,或有骨空在口唇下方与两肩相平的部位。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两髆骨空,在髆中之阳。
两肩骨空,在肩膊的外侧。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臂骨空在臂阳,去踝四寸,两骨空之间。
臂骨的骨空,在臂骨的外侧,离开手腕四寸,在尺、桡两骨的空隙之间。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股骨上空,在股阳,出上膝四寸。
股骨上面的骨空,在股骨外侧,膝上四寸的地方。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胻骨空,在辅骨之上端。
小腿骨的骨空,在胫骨上端。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股际骨空,在毛中动下。
股际的骨空,在阴毛中的动脉下面。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尻骨空,在髀骨之后,相去四寸。
坐骨的骨空,在髀骨的后面距离四寸的地方。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扁骨有渗理凑,无髓孔,易髓无空。
扁骨,有血脉渗灌的纹理内外交流,没有直通骨髓的孔穴,所以没有骨空的穴位。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以年为壮数;次灸橛骨,以年为壮数。
灸寒热症的方法,先灸项后的大椎穴,根据病人年龄决定艾灸的壮数;其次灸尾骨,也是以年龄为艾灸的壮数。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视背俞陷者灸之,举臂肩上陷者灸之,两季胁之间灸之,外踝上绝骨之端灸之,足小指次指间灸之,腨下陷脉灸之,外踝后灸之。缺盆骨上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膺中陷骨间灸之,掌束骨下灸之,齐下关元三寸灸之,毛际动脉灸之,膝下三寸分间灸之,足阳明跗上动脉灸之,巅上一灸之。
观察背部有凹陷的地方用灸法,上举手臂在肩上有凹陷的地方用灸法,两侧的季胁之间用灸法,足外踝正绝骨之端处用灸法,足小趾与次趾之间用灸法,腹部凹陷处的经脉用灸法,外踝后方用灸法,缺盆骨上方按压坚硬如有筋并疼痛的地方用灸法,胸膺中的骨间凹陷处用灸法,手腕部的横骨之下用灸法,脐下三寸的关元穴用灸法,阴毛边缘的动脉跳处用灸法,膝下三寸的两骨间用灸法,足阳明经所行足跗上的动脉处用灸法,头巅顶上亦用灸法。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犬所囓之处灸之,三壮,即以犬伤病法灸之。
被犬咬伤的,先在被咬处灸三壮,再按常规的治犬伤病法灸治。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凡当灸二十九处。
以上针灸治疗寒热症的部位共二十九处。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伤食灸之不已者,必视其经之过于阳者,数刺其俞而药之。
因伤食而引发寒热症的采用灸法,灸后仍不能解除寒热的症状,必须仔细观察各条阳经脉,找到有病的经脉改用针刺其腧穴的方法以泻之,同时用药物调治。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行非恒者,天禁之;爽事,地禁之;失令者,君禁之。
行事没有一定的准则,为天道所禁止。违背农事徭役的规律,为地道所禁止。背离教令,则为君主所禁止。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三者既修,国家几矣。地之禁,不堕高,不增下;毋服川,毋逆土;毋逆土功,毋壅民明。
上述关于行为的准则、农事与徭役的关系以及教令等等三方面的事情都做好了,国家也就差不多达到治理。关于地道的禁忌,那就是君主在修筑宫室时不要夷平山陵、填充泽壑、堵塞河流、违逆地理。不要违反节令而滥兴土木之功,也不要违背百姓既定的农事规律。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进不氐,立不让,径遂凌节,是谓大凶。
只知进而不知适可而止,立身行事儿不知谦卑逊让,邪僻行事儿超越节度,这些都意味着大凶。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人道刚柔,刚不足以,柔不足恃。
人道的规律应是刚柔相济,不能只采用刚,也不可只依赖柔。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刚强而虎质者丘,康沉而流湎者亡;宪古章物不实者死,专利及削浴以大居者虚。
刚硬强直而秉性威猛的必会困窘,沉湎逸乐淫酗于酒色的必然灭亡;只知效法古事而不合实际的是穷困不通的,侵人之利、夺人之财以扩大自己宅第的其宅第终成废墟。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天道寿寿,播于下土,施于九州。
天道是平正简易的,它传布于大地,延及于九州。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是故王公慎令,民知所由。
因此王公们应取法天道,慎重地制定施行其法令,使老百姓知道如何去行事。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天有恒日,民自则之。爽则损命,环自服之。
天有恒定的法则,人们自然去取法它,如果违背它就会损伤身命,自取败亡。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天之道也。
这便是所谓的天道。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黄帝问阉冉曰:吾欲布施五正,焉止焉始?
黄帝问手下的大臣阉冉说:我想通过颁布实施各种政令的方法来治理国家,请问应始于何处、终于何处?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对曰:始在于身,中有正度,后及外人。外内交接,乃正于事之所成。
阉冉回答说:应该始于完善自身,秉执中正公平的法度,然后以法度准量他人,外内交相融洽,就可终于事情的成功。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黄帝曰:吾既正既静,吾国家愈不定。
黄帝又问:我自身端正而且宁静寡欲不专行妄为,而我的国家仍然愈发不安定,怎么办呢?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若何?对曰:后中实而外正,何患不定?
阉冉回答说:如果您内心诚实静定而行为端正,还担心国家不能安定吗?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左执规,右执矩,何患天下?
如果您能秉执法度,还忧虑天下不太平吗?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男女毕迵,何患于国?
上下同心同德,还操心国家不能治理吗?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五正既布,以司五明。左右执规,以待逆兵。
各种政令都颁布以后,分别让不同的职官去执掌落实,您只须掌握着国家的大法,等待着严惩蚩尤就可以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黄帝曰:吾身未自知,若何?
黄帝说:我现在尚不能充分认识自己,怎么办呢?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对曰:后身未自知,乃深伏于渊,以求内刑。
阉冉回答说:如果您还不能充分认识自己,便可以姑且隐匿起来,先做到自我完善。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内刑已得,后乃自知屈其身。
自我完善好了,便可以自然有效地克制自己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黄帝曰:吾欲屈吾身,屈吾身若何?
黄帝又问道:我是很希望克制自己的,但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对曰:道同者,其事同;道异者,其事异。
阉冉回答说:这就意味着能够根据观点和主张的是否相同,来决定如何去应付。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今天下大争,时至矣,后能慎勿争乎?
当今天下纷争,您能谨慎小心地不去加入这样的纷争吗?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黄帝曰:勿争若何?
黄帝说:不加入纷争又意味着什么呢?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对曰:怒者血气也,争者脂肤也。
阉冉回答说:发怒是内在血气作用的结果,争斗是外在脂肤作用的结果。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怒若不发,浸廪是为痈疽。
怒气如果不发散出来,那么蔓延滋长就会发展成疤疮。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后能去四者,枯骨何能争矣。
您如果能够去掉血、气、脂、肤这四个东西,就会形如枯骨,又如何能够发怒和争斗呢?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黄帝于是辞其国大夫,上于博望之山,谈卧三年以自求也。
黄帝听罢,于是告别手下的要臣,来到了博望山,在那里淡然隐居、修心养性以求自我完善。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战哉,阉冉乃上起黄帝曰:可矣。
三年之后,阉冉来到博望山禀告黄帝说:现在你可以去与蚩尤一决雌雄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夫作争者凶,不争者亦无成功。
狂妄纷争者不祥,而错过天赐良机的人也决不会成就事功的。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何不可矣?
据此而论,下山决战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黄帝于是出其锵钺,奋其戎兵,身提鼓枹,以遇蚩尤,因而擒之。
黄帝听罢阉冉的话,于是陈列兵器,激励士卒,亲自击鼓进军,与蚩尤决战于涿鹿并且一战擒获了蚩尤。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帝箸之盟,盟曰:反义逆时,其刑视蚩尤。
然后黄帝宣盟天下,盟词中说:今后再有违反信义、背逆天时的,会受到与蚩尤相同的惩罚。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反义背宗,其法死亡以穷。
违反信义而且背叛宗主的,最终都会自食其果,自取灭亡。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兵不刑天,兵不可动;不法地,兵不可措;不法人,兵不可成。
不懂得天时,就不可以兴兵;不懂得地利,就不能指挥作战;不了解人事,就不会取得战功。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参于天地,稽之圣人。
因此必须考察天时地利,并且取法于圣人之道。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人自生之,天地刑之,圣人因而成之。
兵功是人为的,但它由天地主宰着,圣人因为能够因顺天道、地道、人道所以能成就其功。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圣人之功,时为之庸,因时秉宜,兵必有成功。
而圣人的成功,就是因为掌握了时宜并为之所用。因顺天时而把握时宜,作战就能够成功。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圣人不达刑,不襦传。
作为圣人,他们能够恰当地掌握军纪刑法,而且处事果决不背信弃义。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因天时,与之皆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而关键的是,要顺应天时,当机立断;该果断的时候却犹豫不决,反而会自取其祸。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天固有夺有予,有祥福至者也而弗受,反随以殃。
有剥夺有赐予这是天道本然具有的客观规律,天赐祥福如不能顺而受之,结果只能是反受其祸。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三遂绝从,兵无成功。
如果拒绝因顺天道、地道、人道,则不会有兵功。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三遂绝从,兵有成功者,不飨其功,环受其殃。
如果因顺天时、地利、人心,就会有兵功。如果不能顺受天赐之功的话,会反受其殃的。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国家有幸,当者受殃;国家无幸,有延其命。
倘使国家幸运,则战争的首先发动者本人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假使国家不幸,那么战祸的肇事者会仍然高居其位。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茀茀阳阳,因民之力,逆天之极,又重有功,其国家以危,社稷以匡,事无成功,庆且不飨其功。
如果统治者声势浩大地去发动战争,借助于民力去违反天道,再加上好大喜功,那么其结果便是国家危险,天下惶乱不安,做事不会成功,庆赏虽多也仍然不会有兵功。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此天之道也。
天道决定了这一切。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圣人举事也,合于天地,顺于民,祥于鬼神,使民同利,万夫赖之,所谓义也。
那些得道的圣人在做事的时候,总是考虑如何符合天地之道、顺应民心和神祗的意愿,并且兴民同利,人们都依赖于他们,这便是所谓的道义。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身载于前,主上用之,长利国家社稷,世利万夫百姓。
他们应该得到应有的官位,君主任用了他们,对整个国家乃至全天下的人都是大有益处。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天下名轩执国士于是虚。
这样的话,天下的名士就都会来归附。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壹言而利之者,士也;壹言而利国者,国士也。
一句话就可以使君主获利的,这便称作 士 ;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获利的,这便称作 国士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是故君子卑身以从道,知以辩之,强以行之,责道以并世,柔身以待时。
因此说,有道的贤人都是谦卑己身以遵从天道,用他们的才智去认识道,努力用道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并且寻求道的与世相合,卑屈己身以待天时。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王公若知之,国家之幸也。
作为一国之君,如果懂得了这些圣贤们所掌握的道那便是国家的大幸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国大人众,强国也。
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这本该算是强国了。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若身载于后,主上不用之,则利国家社稷、万夫百姓。
但如果得道的贤人不能得到应有的官位,君主不任用他们,那么对于国家乃至全天下都是大为不利的。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王公而不知之,乃国家之不幸也。
对于统治者来说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这是国家的大不幸。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故王者不以幸治国,治国固有前道:上知天时,下知地利,中知人事。
君主不应该不遵天道而以侥幸治国,治理国家本来是有既定的法则的,这便是要懂得天时、地理、人事;而且,精通阴阳之道。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善阴阳囗,名正者治,名奇者乱。
正定名分使名实相符万事就由条理,否则就会纷乱无序。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正名不奇,奇名不立。
正定了名分则万事可成,不正定名分事情就不会成功。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