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stringlengths
211
135k
alnum_ratio
float64
0.35
0.99
avg_line_length
float64
5.61
34.1k
char_rep_ratio
float64
0
0.56
flagged_words_ratio
float64
0
0
max_line_length
int64
17
39.3k
num_words
int64
23
35.9k
perplexity
float64
5.8
44.7k
quality_score
float64
4
4.53
special_char_ratio
float64
0.02
0.8
word_rep_ratio
float64
0
1
_id
int64
700M
1,828B
industry_type
stringclasses
1 value
发动机是柴油发电机的最核心的部件,当你在了解一台柴油发电机的动力如何的时候,首先要看的就是发动机的参数.青岛发电机出租是指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它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但是,对于很多刚接触的用户来说并不能真正的理解这些参数,大多都是拿来和同阶级的产品做数值上的比较.下面大家和发电机厂家一起来学一学发动机参数常识. 排量活塞从气缸的上止点移动到下止点所通过的空间容积称为气缸排量,由于发动机通常都有若干个气缸,所以发动机的排量就是所有气缸排量之和.排量其实可以理解为发动机的肺活量,是发动机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发动机的很多技术指标.通常来说,在自然吸气和增压发动机的各自范畴内,排量和动力是成正比的,同时排量也和油耗以及碳排放成正比. 如果整体来看,现今增压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小排量增压发动机做到了更优的动力性和更少的燃油消耗.总的来说,发动机的排量基本代表了一台柴油发电机的动力,同排量发动机之间由于技术方面的原因在动力性和油耗方面会有一定的差异. 气缸数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前提下,一台发动机的气缸数越多,它运转起来所产生的振动就相对越小,动力输出越有劲.青岛发电机出租是指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它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这是由于在单位时间内有更多的气缸参与做功,导致做功间隔角减小,从而使得发动机做功更加连贯而自然. 缸径×行程缸径是指气缸的直径,行程是活塞从上止点运动到下止点的距离.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前提下,单纯来看缸径和行程的大小.在排气量不变的前提下,"小缸径×长行程"的设计会使峰值扭矩出现的转速较低,适于中低转速发动机,起步加速时的动力输出强劲.反之,"大缸径×短行程"设计的发动机,因为活塞的每个行程较短,因此更适于高转速的发动机,更高的极限转速是它的专长,而想要起步加速快的话,就只能靠提高发动机的转速来实现了. 功率最大功率:最大输出功率就是发动机瞬间超负荷运转的能力,在不考虑损坏的情况下,短时间内达到的巅峰值,此时被测试发动机一般不带传动装置,空气滤清器,冷却风扇等附件.随着发动机转速的增加,发动机的功率也相应提高.到达一定转速后,功率就不会再增加了,而会成下降趋势,所以最大功率的标注会同时标注相应的发动机转速. 净功率:净功率是指发动机装有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全部附件,在正常运转条件下所测得的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输出的最大有效功率.经过消耗后测得的最大可用功率就是大家常说的净功率. 转速发动机转速的高低,关系到单位时间内作功次数的多少或发动机有效功率的大小,即发动机的有效功率随转速的不同而改变.转速靠燃油实现,转速越低,燃油消耗越低. 为了保持动力输出,传动化油器式发动机就得保持大油门作业,而持续的大油门作业,带来的就是油耗的持续增加.而装有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发动机,在负载电子反馈的前提下,精准的实现燃油喷射,从而控制动力输出,根据作业预判的动力分配,带来的经济性,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扭矩扭矩是指发动机运转时从曲轴端输出的平均力矩,扭矩的大小也和发动机转速有直接关系.扭矩越大,发动机输出的"劲"越大,曲轴转速的变化也越快,设备爬坡能力,加速性也越好,但是扭矩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而不同,转速太高或太低,扭矩都不是最大,只在某个转速区间内才会产生最大扭矩,这个区间就是在标出最大扭矩时给出的转速或转速区间.在相同排量之下,柴油发动机扭矩越大,则证明这款发动机性能越好.对比两台发动机参数时,相同的转速下,提供惊人的扭矩,带来的就是动力的惊人体现.
0.916667
157.2
0.048624
0
230
285
731.1
4.1875
0.090967
0.093682
1,608,300,001,319
电力能源
全球变暖和化石燃料资源的减少已将可持续能源系统的开发和实施置于全球政治议程的首位.对新能源技术和系统的重大投资将在未来几十年彻底改变我们的社会和经济.凭借独特的研究设施和世界领先的研究人员和行业专业人士的指导,这种最先进的教育将为您在这场革命的最前沿开展工作做好准备. ... + 全球变暖和化石燃料资源的减少已将可持续能源系统的开发和实施置于全球政治议程的首位.对新能源技术和系统的重大投资将在未来几十年彻底改变我们的社会和经济.凭借独特的研究设施和世界领先的研究人员和行业专业人士的指导,这种最先进的教育将为您在这场革命的最前沿开展工作做好准备. - NcIA理学硕士课程旨在为开发核技术的欧洲和国际国家提供熟练和专业的人力资源.科学技术技能与管理知识和强大的安全文化(人为因素和组织安全)相结合,意味着将人类和环境安全放在第一位. ... + NcIA理学硕士课程旨在为开发核技术的欧洲和国际国家提供熟练和专业的人力资源.科学技术技能与管理知识和强大的安全文化(人为因素和组织安全)相结合,意味着将人类和环境安全放在第一位. - 该硕士培养了医学领域中使用的不同核技术的基础科学,技术和工业知识.它特别关注安全和辐射防护,在该领域的大型项目的管理中应予以考虑. ... + 该硕士培养了医学领域中使用的不同核技术的基础科学,技术和工业知识.它特别关注安全和辐射防护,在该领域的大型项目的管理中应予以考虑. - 气候变化可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问题,需要我们迫切关注.这个问题是复杂的和多维的.能源及其管理不仅是应对气候挑战的关键推动因素,也是应对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推动因素.该硕士课程专为您作为工程师或技术专家量身定制,以调查和理解能源,气候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共生和系统关系,并实施创新解决方案. 我们当前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会危及我们未来在地球上养活 ... + 气候变化可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问题,需要我们迫切关注.这个问题是复杂的和多维的.能源及其管理不仅是应对气候挑战的关键推动因素,也是应对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推动因素.该硕士课程专为您作为工程师或技术专家量身定制,以调查和理解能源,气候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共生和系统关系,并实施创新解决方案. 我们当前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会危及我们未来在地球上养活自己的能力.能源生产和利用系统必须基于可再生能源和气候智能型,整个系统必须具有能源效率,资源效率和经济效率.您在该计划中获得的知识将有助于通过创新和商业领导力理解和解决与能源和气候相关的社会挑战. 通过本课程,您将了解以下内容: 各种环境范式和环境分析工具,生命周期分析,环境创新和环境会计,对环境决策很重要. 绿色融资如何成为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加速向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经济脱碳的关键.这是为了了解当政府举措不足以应对手头的可持续性挑战时,私营部门需要如何参与气候智能技术,扩大能力,变革性创新和绿色资本.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相关行动的外部报告如何将公司的责任延伸到公司运营所在的社会. 各种能源政策工具和创新战略,以及它们从可持续性角度对投资决策和公共行为的影响. 一个在可持续发展和发展问题方面具有深厚知识的跨学科和经验丰富的团队将教授这些课程.这些课程辅以来自行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的专家的客座讲座. - 四所欧洲大学通过EIT InnoEnergy提供了"智慧城市能源"联合硕士课程.该计划将城市规划与能源管理,深入的工程技能和创新管理技术相结合,使学生在塑造快速城市化的世界以及探索如何创建更智能,更具可持续性和资源效率的社区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 + 四所欧洲大学通过EIT InnoEnergy提供了"智慧城市能源"联合硕士课程.该计划将城市规划与能源管理,深入的工程技能和创新管理技术相结合,使学生在塑造快速城市化的世界以及探索如何创建更智能,更具可持续性和资源效率的社区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 可持续能源工程硕士课程提供太阳能,发电,能源利用和能源系统转换领域的最新教育.此外,跨领域和跨学科的挑战以综合的整体方法解决了多种影响,例如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完成该计划后,您将对能源工程有广泛的了解,并已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掌握了处理复杂问题的技能.我们教育领导者和开发商未来的能源创新. ... + 可持续能源工程硕士课程提供太阳能,发电,能源利用和能源系统转换领域的最新教育.此外,跨领域和跨学科的挑战以综合的整体方法解决了多种影响,例如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完成该计划后,您将对能源工程有广泛的了解,并已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掌握了处理复杂问题的技能.我们教育领导者和开发商未来的能源创新. -
0.910984
160.083333
0.036611
0
577
511
868.4
4.078125
0.098907
0.68993
1,608,300,001,420
电力能源
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1352个风电场并网发电,风电机组超过5.8万台,中国风电装机位居世界第一.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风电企业50%以上经营困难,持续亏损. 这看似针锋相对的两组数字,切实暴露出我国风电行业当前左右为难的窘境. 在阳光明媚的一面:作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发电量均已超过核电,成为继火电,水电后的第三大主力电源.同时,部分风电机组制造企业进入全球前十强,2013年国内制造商已经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的90%以上,并开始出口海外. 在荆棘密布的一面:风电企业并网难,补贴少,出现越来越严重的弃风限电现象;地方政府利益相关方提出诉求越来越多,技术壁垒,设备壁垒频出;产业链的集中度较低,中小企业面临着退出的风险. 龙源电力总经理李恩仪告诉记者,虽然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绝对值位居世界第一,但在全国电源结构中的占比仍然较低,发展潜力和空间还很大. 李恩仪:我国风电上网电量仅占总电量的2.5%,整个欧盟已超过8%,丹麦,西班牙等国这一比例更是超过了20%,相比之下我国风电发展程度还有较大差距.要实现风电行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建议继续加大对风电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 有观点认为,从发展趋势来看,风电未来是要逐步参与整个能源体系的竞争,但目前仍需扶持.究其根源,目前的风电产业还没有能与传统能源抗衡的资本. 不久之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召开"陆上风电价格座谈会",计划调低2015年6月30日后投产的风电项目电价.国华能源公司副总经理刘江认为,这个时候并不适合做降低风电电价这件事. 刘江:我们认为虽然风电成本近年来有所下降,但是在目前风电消纳问题仍然比较严重,风电投资企业利润微薄情况下,现阶段不宜调低风电电价.如果按照现在的发布的风电电价调低政策 - - 一些原本可以开发的区域将变成完全不具备开发条件,不利于鼓励更多的企业投资风电开发,对我国风电产业带来严重打击,建议慎重实施. 国家"风电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写到,计划我国风电到2015年并网装机容量为1亿千瓦,2020年目标并网装机容量为2亿千瓦.可以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风电都将保持高速发展. 国电集团董事长乔保平:大力发展风电产业,不单单是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和社会问题;不单单是权宜之计,更是国家长远的战略问题;不单单是功在当代,更是利在千秋.
0.892495
89.636364
0
0
151
217
954.6
4.054688
0.161258
0
1,608,300,001,485
电力能源
地埋聚氨酯保温钢管不仅具有传统地沟和架空敷设管道无法比拟的技术和实用性能,而且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供热节能的有力措施.直埋供热管道技术的采用,标志着我国供热管道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随着这项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直埋供热管道代替地沟和架空势在必行. 地埋聚氨酯保温钢管远低于其他常用管道保温材料,保温效果提高4~9倍.此外,它的吸水率很低,约为0.2kg/m2.吸水率低的原因是聚氨酯泡沫的闭孔率高达92%左右.导热系数低,吸水率低,外加保温层和防水性能好的高密度聚乙烯或玻璃钢维护外壳. 1.外部钢管:保护保温层不受地下水侵蚀,支撑工作管并能承受一定的外部载荷,工作管正常工作. 2.防腐涂层:保护外层钢管免受腐蚀性物质的侵害,延长钢管的使用寿命. 3.减阻层:工作钢管热胀冷缩,运动自如. 4.聚氨酯泡沫层:介质温度,外保护管表面应保持常温. 5.阻隔反射层:有机泡沫材料不进入无机硬质耐高温层;耐高温层的部分热量. 6.工作钢管:输送介质正常流动. 7.无机硬质保温层:耐高温,与有机保温层界面温度,泡沫不会碳化. 选择地埋聚氨酯保温钢管在地热工程建设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原因是直埋管道不需要占用太多的管沟面积,可以直接埋在地表下.因此不受施工场地占用面积的限制.将聚氨酯保温管道直接埋在地下,甚至可以节省50%以上的土方开挖,至少减少90%的土建或混凝土工程.因此,与以往的保温管道施工方法相比,实际工期可缩短近50%. 地埋聚氨酯保温钢管与传统的钢管保温方法相比,预制保温钢管有很多优点: 1.预制直埋保温钢管不需要修建巨大的管沟,只需要将保温管道埋在地下,大大减少了工程占地,有利于环境保护,减少土方开挖50%以上,减少土建砌筑和混凝土90%.同时,保温管施工与现场挖沟并行进行,只需现场补口,可缩短工期50%以上. 2.保温性能好,热损失仅为传统管道的25%,长期运行可节约大量能源,显著降低能源成本. 3.防水,耐腐蚀能力强,可直接埋于地下或水中,无需额外管沟.施工简单快捷,综合成本低. 4.低温下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冲击性,可直接埋入地下冻土中. 5.使用寿命可达30-50年.正确的安装和使用可以使管网的维护成本极低. 6.可设置报警系统,自动检测管网泄漏故障,准确指示故障位置,并自动报警. 据有关部门测算,双管制供热管道,一般情况下可以降低工程造价的25%(采用玻璃钢做保护层)和10%(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做保护层)左右. 保温钢管是影响节能的重要因素,保温钢管的研制与应用越来越受到的普遍重视.
0.877209
56.578947
0.003752
0
154
251
911.1
4.195313
0.168372
0.004747
1,608,300,001,511
电力能源
电子变压器和半导体开关器件,半导体整流器件,电容器一起,称为电源装置中的4大主要元器件.根据在电源装置中的作用,电子变压器可以分为: 1)起电压和功率变换作用的电源变压器,功率变压器,整流变压器,逆变变压器,开关变压器,脉冲功率变压器; 2)起传递宽带,声频,中周功率和信号作用的宽带变压器,声频变压器,中周变压器; 3)起传递脉冲,驱动和触发信号作用的脉冲变压器,驱动变压器,触发变压器; 4)起原边和副边绝缘隔离作用的隔离变压器,起屏蔽作用的屏蔽变压器; 5)起单相变三相或三相变单相作用的相数变换变压器,起改变输出相位作用的相位变换变压器(移相器); 6)起改变输出频率作用的倍频或分频变压器; 7)起改变输出阻抗与负载阻抗相匹配作用的匹配变压器; 8)起稳定输出电压或电流作用的稳压变压器(包括恒压变压器)或稳流变压器,起调节输出电压作用的调压变压器; 9)起交流和直流滤波作用的滤波电感器; 10)起抑制电磁干扰作用的电磁干扰滤波电感器,起抑制噪声作用的噪声滤波电感器; 11)起吸收浪涌电流作用的吸收电感器,起减缓电流变化速率的缓冲电感器; 12)起储能作用的储能电感器,起帮助半导体开关换向作用的换向电感器; 13)起开关作用的磁性开关电感器和变压器; 14)起调节电感作用的可控电感器和饱和电感器; 15)起变换电压,电流或脉冲检测信号的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脉冲互感器,直流互感器,零磁通互感器,弱电互感器,零序电流互感器,霍尔电流电压检测器.从以上的列举可以看出,不论是直流电源,交流电源,还是特种电源,都离不开电子变压器.有人把电源界定为经过高频开关变换的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在介绍软磁电磁元件在电源技术中的作用时,往往举高频开关电源中的各种电磁元件为例证.同时,在电子电源中使用的软磁电磁元件中,各种变压器占主要地位,因此用变压器作为电子电源中软磁元件的代表,称它们为"电子变压器". 电源技术对电子变压器的要求,像所有作为商品的产品一样,是在具体使用条件下完成具体的功能中追求性能价格比.有时可能偏重价格和成本,有时可能偏重效率和性能.现在,轻,薄,短,小成为电子变压器的发展方向,是强调降低成本.从总的要求出发,可以对电子变压器得出四项具体要求:使用条件,完成功能,提率,降低成本. 2.1 使用条件电子变压器的使用条件,包括两方面内容: 可靠性和电磁兼容性.以前只注意可靠性,现在由于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必须注意电磁兼容性.可靠性是指在具体的使用条件下,电子变压器能正常工作到使用寿命为止.一般使用条件中对电子变压器影响zui大的是环境温度.决定电子变压器受温度影响强度的参数是软磁材料的居里点.软磁材料居里点高,受温度影响小;软磁材料居里点低,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受温度影响大.例如锰锌铁氧体的居里点只有215℃,比较低,磁通密度,磁导率和损耗都随温度发生变化,除正常温度25℃而外,还要给出60℃,80℃,100℃时的各种参数数据.因此,锰锌铁氧体磁芯的工作温度一般限制在100℃以下,也就是环境温度为40℃时,温升必须低于60℃.钴基非晶合金的居里点为205℃,也低,使用温度也限制在100℃以下.铁基非晶合金的居里点为370℃,可以在150℃~180℃ 以下使用.高磁导坡莫合金的居里点为460℃至480℃,可以在200℃~250℃以下使用.微晶纳米晶合金的居里点为600℃,取向硅钢居里点为 730℃,可以在300℃~400℃下使用.电磁兼容性是指电子变压器既不产生对外界的电磁干扰,又能承受外界的电磁干扰.电磁干扰包括可听见的音频噪声和听不见的高频噪声.电子变压器产生电磁干扰的主要原因是磁芯的磁致伸缩.磁致伸缩系数大的软磁材料,产生的电磁干扰大.铁基非晶合金的磁致伸缩系数通常为zui大(27~30)×10-6,必须采取减少噪声抑制干扰的措施.高磁导Ni50坡莫合金的磁致伸缩系数为25×10-6,锰锌铁氧体的磁致伸缩系数为 21×10-6.以上这3种软磁材料属于容易产生电磁干扰的材料,在应用中要注意.3%取向硅钢的磁致伸缩系数为(1~3)×10-6,微晶纳米晶合金的磁致伸缩系数为(0.5~2)×10-6.这 2种软磁材料属于比较容易产生电磁干扰的材料.6.5%硅钢的磁致伸缩系数为0.1×10-6,高磁导Ni80坡莫合金的磁致伸缩系数为(0.1~0.5)×10-6,钴基非晶合金的磁致伸缩系数为0.1×10-6以下.这3种软磁材料属于不太容易产生电磁干扰的材料.由磁致伸缩产生的电磁干扰的频率一般与电子变压器的工作频率相同.如果有低于或高于工作频率的电磁干扰,那是由其他原因产生的. 2.2 完成功能电子变压器从功能上区分主要有变压器和电感器2种. 特殊元件完成的功能另外讨论.变压器完成的功能有3个:功率传送,电压变换和绝缘隔离.电感器完成功能有2个:功率传送和纹波抑制.功率传送有 2种方式.*种是变压器传送方式,即外加在变压器原绕组上的交变电压,在磁芯中产生磁通变化,使副绕组感应电压,加在负载上,从而使电功率从原边传送到副边.传送功率的大小决定于感应电压,也就是决定于单位时间内的磁通密度变量ΔB.ΔB与磁导率无关,而与饱和磁通密度Bs和剩余磁通密度Br 有关.从饱和磁通密度来看,各种软磁材料的Bs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铁钴合金为2.3~2.4T,硅钢为1.75~2.2T,铁基非晶合金为 1.25~1.75T,铁基微晶纳米晶合金为1.1~1.5T,铁硅铝合金为1.0~1.6T,高磁导铁镍坡莫合金为0.8~1.6T,钴基非晶合金为 0.5~1.4T,铁铝合金为0.7~1.3T,铁镍基非晶合金为0.4~0.7T,锰锌铁氧体为0.3~0.7T.作为电子变压器的磁芯用材料,硅钢和铁基非晶合金占优势,而锰锌铁氧体处于劣势.功率传送的第二种是电感器传送方式,即输入给电感器绕组的电能,使磁芯激磁,变为磁能储存起来,然后通过去磁变成电能释放给负载.传送功率的大小决定于电感器磁芯的储能,也就是决定于电感器的电感量.电感量不直接与饱和磁通密度有关,而与磁导率有关,磁导率高,电感量大,储能多,传送功率大.各种软磁材料的磁导率从大到小顺序为:Ni80坡莫合金为(1.2~3)×106,钴基非晶合金为(1~1.5)×106,铁基微晶纳米晶合金为(5~8)×105,铁基非晶合金为(2~5)×105,Ni50坡莫合金为(1~3)×105,硅钢为(2~9)×104,锰锌铁氧体为(1~3)×104.作为电感器的磁芯用材料,Ni80坡莫合金,钴基非晶合金,铁基微晶纳米晶合金占优势,硅钢和锰锌铁氧体处于劣势.传送功率大小,还与单位时间内的传送次数有关,即与电子变压器的工作频率有关.工作频率越高,在同样尺寸的磁芯和线圈参数下,传送的功率越大.电压变换通过变压器原绕组和副绕组匝数比来完成,不管功率传送大小如何,原边和副边的电压变换比等于原绕组和副绕组匝数比.绝缘隔离通过变压器原绕组和副绕组的绝缘结构来完成.绝缘结构的复杂程度,与外加和变换的电压大小有关,电压越高,绝缘结构越复杂.纹波抑制通过电感器的自感电势来实现.只要通过电感器的电流发生变化,线圈在磁芯中产生的磁通也会发生变化,使电感器的线圈两端出现自感电势,其方向与外加电压方向相反,从而阻止电流的变化.纹波的变化频率比基频高,电流纹波的电流频率比基频大,因此,更能被电感器产生的自感电势抑制.电感器对纹波抑制的能力,决定于自感电势的大小,也就是电感量大小,与磁芯的磁导率有关,Ni80坡莫合金,钴基非晶合金,铁基微晶纳米晶合金磁导率大,处于优势,硅钢和锰锌铁氧体磁导率小,处于劣势. 2.3 提率提率是对电源和电子变压器的普遍要求. 虽然,从单个电子变压器来看,损耗不大.例如,100VA电源变压器,效率为98%时,损耗只有2W并不多.但是成十万个,成百万个电源变压器,总损耗可能达到上十万W,甚至上百万W.还有,许多电源变压器一直长期运行,年总损耗相当可观,有可能达到上千万 kW·h.显然,提高电子变压器的效率,可以节约电力.节约电力后,可以少建发电站.少建发电站后,可以少消耗煤和石油,可以少排放 CO2,SO2,NOx,废气,污水,烟尘和灰渣,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既具有节约能源,又具有保护环境的双重社会经济效益.因此,提率是对电子变压器的一个主要要求.电子变压器的损耗包括磁芯损耗(铁损)和线圈损耗(铜损).铁损只要电子变压器投入工作,一直存在,是电子变压器损耗的主要部分.因此,根据铁损选择磁芯材料,是电子变压器设计的主要内容,铁损也成为评价软磁材料的一个主要参数.铁损与电子变压器磁芯的工作磁通密度和工作频率有关,在介绍软磁材料的铁损时,必须说明是在什么工作磁通密度下和什么工作频率下的损耗.例如,P0.5/400,表示在工作磁通密度0.5T和工作频率400Hz下的铁损. P0.1/100k表示在工作磁通密度0.1T和工作频率100kHz下的铁损.软磁材料包括磁滞损耗,涡流损耗和剩余损耗.涡流损耗又与材料的电阻率ρ 成反比.ρ越大,涡流损耗越小.各种软磁材料的ρ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锰锌铁氧体为 108~109μΩ·cm,铁镍基非晶合金为150~180μΩ·cm,铁基非晶合金为130~150μΩ·cm,钴基非晶合金为 120~140μΩ·cm,高磁导坡莫合金为40~80μΩ·cm,铁硅铝合金为40~60μΩ·cm,铁铝合金为30~60μΩ·cm,硅钢为 40~50μΩ·cm,铁钴合金为20~40μΩ·cm.因此,锰锌铁氧体的ρ比金属软磁材料高106~107倍,在高频中涡流小,应用占优势.但是当工作频率超过一定值以后,锰锌铁氧体磁性颗粒之内的绝缘体被击穿和熔化,ρ变得相当小,损耗迅速上升到很高水平,这个工作频率就是锰锌铁氧体的极限工作频率.
0.871464
175.217391
0.0286
0
1,190
885
1,062.4
4.019531
0.210422
0.014956
1,608,300,001,722
电力能源
智能电表是一种新型的电表,是电能计量和数据采集的专用电子设备.具有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远程化等特征,安装于用户用电设备中.目前智能电表在世界各国都是主流,主要发展趋势是把计量的功能和数据通信的功能集中在一个平台上,通过网络传输到电网公司的信息系统中,供电网公司的管理人员和用户使用,从而实现用户用电信息采集,计量及用电管理的自动化. 智能电表作为智能电网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设备,其技术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 智能电表是由若干块电能表组合而成的,电能表之间要能相互通信,就必须具有通讯接口.电能表在安装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1)环境温度为+40℃~+45℃. (2)相对湿度:环境相对湿度小于85%(温度在0℃以上),当环境相对湿度大于85%时,应采取通风措施或采用防凝露措施. (3)海拔高度为1000米以下. (4)供电电压:电网的额定电压应为380V. (5)安装场地:应选择无腐蚀,无污染的地方,四周环境无强磁场干扰,不受振动,震动及酸碱影响. (6)安装方式:智能电表需选择正确的安装方式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智能电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电能表的智能化,其核心技术是电能表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和输出,其中最核心的芯片是基于 ATMEL公司开发的AT89C51单片机为基础的,其主要功能是电能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4,工作温度范围:-40~+70℃; 智能电表是电力系统自动化,信息化的重要设备,对电网及用户具有双向信息采集与传递,电能计量,信息存储与处理等功能,具备通信接口和数据接口,可实现电表与终端(集中器或 PC机)之间的信息交换与通信功能. 智能电表具有通信功能,可以采集用户信息,存储用户电能计量数据,与计算机通信实现远程抄表,自动生成电表运行报表,实时监测表计运行情况等.通过电能采集,数据管理,自动抄表和自动计量等功能,实现了自动化管理. 智能电表的发展,最终将形成以智能电表为终端的信息采集与数据传输系统,它是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早期的全功能电能表向多功能智能表发展. (2)从单相仪表向三相仪表发展,目前我国已有单相智能电表生产厂家,而三相仪表生产厂家仍处于起步阶段. (3)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模拟信号将逐步被数字信号所代替,智能电表是数字电能表,是电能表的升级版. (4)从单片机单芯电表向多芯表多路智能电表发展. (5)从人工抄表,手工结算到自动抄表,自动结算,最终向无人抄表,无人结算转变.
0.867854
56.157895
0
0
168
219
908.5
4.140625
0.170572
0
1,608,300,001,753
电力能源
2006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讨论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产生的重大影响. 2006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11月6日至17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包括130名各国环境部长在内的超过6000名代表与会,他们将讨论一系列涉及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影响的问题. 最新公布的科学调查报告显示,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尤为突出.据新华社消息,英国灾难紧急救援委员会成员之一的蒂尔基金会近日发表一份报告说,受环境问题影响,全球已有2500万人被迫离开家园,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这一数字将在50年内增加到2亿. 报告主要撰写人,英国气候学家约翰・霍顿说,科学家预计,随着气候变化,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将会愈发干燥,而世界另外一些地方则会越来越多地出现洪水泛滥的情况. 全球变暖对非洲产生了重大影响,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已经有数百万人因气候变化沦为背井离乡的"环境难民".肯尼亚山和乞力马扎罗山上的积雪越来越少,影响了山体附近河流的水源补给,并对农业产生了巨大冲击.住在附近的居民有的被迫迁徙到远处寻找水源,有的甚至为争夺水和土地而发生了流血冲突. 英国政府首席经济学家,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负责撰写的一份报告指出,如果不对温室效应采取适当措施,全球将出现上世纪30年代那样的经济大萧条. 联合国近日发表的一份报告也指出,全球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等)排放量在2004年创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高. 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马克・奥利韦11月3日在日内瓦说,2005年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创下新高,达到3791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比2004年的3771ppm增加了053%. 尽管让人忧心的环境问题不少,但也有让人感到欣慰的好消息.联合国报告中的数据显示,虽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不断提高,但工业化国家2004年每生产1美元产品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比1990年下降了28%,这说明与过去相比,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有所减少.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沃・德博埃尔表示,有关国家如果能尽快落实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措施,就"非常有希望"达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简称"框架公约")是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 "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截至目前,公约已拥有189个缔约方. 公约有法律约束力,旨在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的排放,将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使气候系统免遭破坏的水平上. 公约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规定的义务以及履行义务的程序有所区别.公约要求发达国家作为温室气体的排放大户,采取具体措施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以支付它们履行公约义务所需的费用.公约建立了一个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使其能够履行公约义务的资金机制. 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3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它规定从2008年到2012年期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其中欧盟将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京都议定书"已于2005年2月16日生效. 截至2004年,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了33%,但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的排放量比1990年上升了158%.2001年,美国总统布什刚开始第一任期就宣布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理由是议定书对美国经济发展带来过重负担. 2012年之后如何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即所谓"后京都"问题是在内罗毕举行的"京都议定书"第2次缔约方会议上的主要议题.
0.914035
100.588235
0.031746
0
170
504
855.3
4.332031
0.190058
0
1,608,300,001,990
电力能源
目前,电热水器安全在当代的应用可谓是越来越广泛,电热水器安全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现在我们就深入了解电热水器安全,希望本文能对各位读者有比较大的参考价值. 以电作为能源进行加热的热水器通常称为电热水器.是与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相并列的三大热水器之一.电器认为电热水器按储水方式和加热时间可分为储水式电热水器和即热式电热水器. 电热水器按储水方式可分为即热式和容积式(又称储水式或储热式),速热式(又称半储水式)三种;容积式是电热水器的主要形式,按安装方式的不同,可进一步区分为立式,横式及落地式,按承压与否,又可区分为简易式(敞开式)和承压式(封闭式),按容积大小又可区分为大容积与小容积式. 随着电热水器在中国市场的日益普及,成熟,整个电热水器行业宣称用电安全问题已全面解决.而消费者也较为认可这种说法,认为电热水器的产品合格了,洗浴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但近期接连发生的一些"合格热水器"引发的触电事故,不禁让人提出了疑问:合格的热水器就真的安全了吗?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事故的发生? 据专家介绍,我国电热水器的标准是等同采用欧洲的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这个标准要求用户家中的接地线必须是良好的.而我们国家由于历史原因很多建筑物接地系统不是良好的,甚至是缺乏的,如装修接错线,线路老化,私拉电线,使用劣质的开关插座,用水管当接地线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地线带电,从而引发触电事故.对于这点,消费者并不知情.在这种使用环境下,即使通过IEC检验合格的热水器,也不能保证安全的洗浴.
0.905426
129
0
0
199
226
639.4
4.023438
0.099225
0
1,608,300,002,097
电力能源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指以温室气体排放配额或温室气体减排信用为标的物所进行的交易的市场.我国碳交易市场金额自建立起呈现增长态势,并且各个试点呈现了不同的市场样貌,未来在十四五期间,市场将会继续壮大和完善,为实现碳中和等的减排目标助力. 碳市场是一种全新的环境经济政策工具,其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通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交易过程形成合理碳价并向企业传导,促使其淘汰落后产能或加大研发投资. 碳市场机制特别是碳金融的发展有助于推动社会资本向低碳领域流动,有利于激发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应用低碳产品,带动企业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发生转变,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培育和创新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动力. 2012年以前,中国碳市场发展较缓慢,主要以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为主.随着后京都时代到来,中国开启了碳市场建设工作,对建立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做出了相应决策部署. 2011年11月,中国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拉开碳市场建设帷幕.从2013年6月,深圳率先开展交易,其他试点地区也在2013年到2014年先后启动市场交易. 从我国2014-2020年碳交易市场成交量情况来,成交量整体呈现先增后减再增的波动趋势,2017年我国碳交易成交量最大,为4900.3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2020年全年,我国碳交易市场完成成交量4340.09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增长40.85%. 从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成交金额变化情况来看,2014-2020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额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仅在2017,2018两年有小幅度减少.2020年我国碳交易市场成交额达到了12.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33.49%,创下碳交易市场成交额新高. 由于我国的企业地理分布形势以及各试点的建设进度不同,我国各个试点省市的碳交易市场情况尽不相同,差异性很高. 以各个试点自建立到2021年3月底间的交易总量和交易总额来看,湖北省的碳交易市场的交易总量和交易总额都位居第一,其成交总量为7827.6万吨,占比32.46%;成交总额为16.88亿元人民币,占比28.81%. 位居第二的则是广东省碳交易市场,自成立起共有碳交易成交总量7755.1万吨,占比为32.16%;成交金额15.91亿元,占比为27.14%. 从各试点的年交易量变化情况来说,2020年广东碳市场成交量居于试点碳市场首位,成长性最高,2020全年成交约1948.86万吨碳配额,是试点市场中唯一交易量破1500万吨的碳市场. 其次是湖北省碳交易市场,2020年交易量重新恢复到千万吨水平,为1421.62万吨.各试点中,深圳碳交易市场活跃度较明显呈现下降趋势,自2016年后深圳市场的成交量就逐年下降,2020年仅为55.13万吨. 从现阶段碳交易试点的配额价格情况看,各地迥异的总量确定方法和配额分配方案导致碳价格差异较大.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碳交易市场的配额均价为所有试点中最高的,2020年市场均价为每吨89.49元.其余市场的2020年配额均价都在每吨40元以下,并且深圳市场,福建市场的单价仍然存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不过未来,随着全国碳交易市场在2021年6月底前上线交易,以及发电企业的参与,未来将出现全国与地方两种碳交易价格,全国碳交易市场与地方碳交易市场都是独立的交易市场,价格之间没有联动机制,但全国市场的价格会影响地方区域市场的价格,使得价格波动出现更强关联性. 未来,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十四五"期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有望加快发展.首先,市场内纳入行业范围有望继续扩大,发电行业是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最高的行业,率先被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据国合会相关专家介绍,未来包括发电在内的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八个重点行业,有望逐步纳入碳交易体系. 其次,我国有望进一步推动碳金融产品创新,增强碳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并有望开展碳基金,碳资产质押贷款,碳资产授信,碳保险等各项碳金融服务,促进碳价发现机制的形成,推动碳金融体系深化发展. 从试点市场情况看,覆盖范围上,部分试点地区包含除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规定的八大行之外的行业,例如公共建筑和服务业;企业纳入门槛上,部分试点地区对于纳入企业排放量标准的规定,低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目前我国全国碳交易体系即将步入初期运行阶段,试点市场短期内仍有望继续发挥作用,对全国碳市场交易体系起到良好的补充.未来随着全国碳交易机制的逐步建设和完善,试点市场的活跃度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清洁发展机制(CDM)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
0.907948
104.631579
0.011117
0
153
498
1,550.2
4.152344
0.187123
0
1,608,300,002,160
电力能源
什么显热和潜热?显热和潜热的区别是什么? [导言]制冷系统中,什么叫显热?什么叫潜热?显热和潜热区别是什么?下面万能制冷设备公司为你解答显热和潜热的相关知识. 又称可感热,是指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上升而物体的形态没有发生变化象这样吸收或放出热量后只改变温度而不改变物态的热量.例如将1公斤水由30℃加然到100℃温升70℃就是说水吸收了70千卡热量后温度上升到100℃但它的物态没有变化仍然是水敞所吸收的70千卡热量即为显热.[1] 是指液体汽化时需要吸收热量在汽化过程中每公斤液体完全转化为蒸汽所吸收的热量用符号γ表示. 例如将上述的1公斤水加热到100℃后在1个大气压力下继续加热至完全变成蒸汽为止这时又吸收了538.9千卡的热量这部分热量是用来改变物态而温度不发生任何变化的就是潜热. 潜热的大小与液体的性质有关而且还随着沸腾时压力不同而不同. 因物质的状态变化种类不同而不同潜热可分为以下几种: 显热是物质不发生相变(固,液,气转变)吸收或放出热量;潜热是物质发生相变过程吸收或放岀的热量. 蒸汽生成)需要吸收的热量(约3.014k)就是显热. 显热是物质不发生相变时吸收或放岀的热量它有一个明显的现象是:热量转移过程中伴有温度的变化.而潜热是物质发生(相变)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有热量的变化但温度一般保持峘定不变即相变前后的温度是相同的. 物质发生相变(物态变化),在温度不发生变化吋吸收或放出的 热量叫作"潜热".物质由低能状态转变为高能状态吋吸收潜热,反 之则放出潜热. 例如,液体沸腾吋吸收的潜热一部分用来克服分子间 的引力,另一部分用来在膨胀过程中反抗大气压强仿功.熔解热,汽 化热,升华热都是潜热.潜热的量值常常用每单位质量的物质或用每摩尔物质在相变吋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来表示.
0.90753
63.083333
0.005348
0
135
160
1,157.2
4.085938
0.140026
0
1,608,300,002,195
电力能源
BOB注册在各国政策的驱动以及发电成本快速下降的推动下,光伏产业规模持续扩大,目前,光伏产业已成为我国少数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光伏行业将迎来长期发展机遇. 光伏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原材料,中游为光伏组件与零部件,下游为发电与应用产品. 多晶硅是光伏产业的基础原材料,在光伏产业政策以及相关企业改进生产技术的驱动下,我国多晶硅行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产量持续增长.数据显示,我国多晶硅产量由2017年的24.2万吨增长至2021年的50.5万吨,2022年上半年达36.5万吨. 随着龙头企业优质产能逐渐投产,我国多晶硅行业集中度较高,其中,通威集团,新疆大全,新特能源产量占比分别为15%,14%,14%.江苏中能,东方希望,协鑫集成002506)占比分别为13%,13%,8%. 光伏银浆是电池片结构中的核心电极材料,占电池片非硅成本比例约33%.光伏银浆可分为受光面的正面银浆与背光面的背面银浆,其中正面银浆的功能性及重要性较强.正面银浆形成了以聚合股份,帝科股份300842),苏州晶银为龙头的市场竞争格局,行业集中度较高. PET基膜是光伏行业上游的重要原材料之一,近年来,我国PET基膜产能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21年达52万吨.未来,随着我国对PET基膜需求量的增长,预计2023年PET基膜产能将达62.9万吨. 光伏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规模稳步增长,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一直居全球首位,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达30656万千瓦,新增装机容量为5493万千瓦. 光伏组件是光伏系统中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受光伏产业利好,光伏组件市场前景可期.数据显示,我国光伏组件产量在不断增加,2021年,中国光伏组件产量达182GW,同比增长46.1%,连续15年居全球首位,预计2023年将达233.6GW. 光伏玻璃是光伏组件最重要的材料之一.近年来,随着光伏行业的迅速发展,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相关企业纷纷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大力投入研发,拓展产线,实现光伏玻璃国产化,光伏玻璃产量实现稳步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光伏玻璃产量达476万吨,同比增长8.7%,预计2023年将达552万吨.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我国光伏玻璃市场份额主要集中在信义光能,福莱特601865),占比分别为31.7%,20.3%,合计占比超过50%.2020年底,我国超白压花玻璃原片生产企业共计22家,在产窑炉50座,179条在产生产线,信义光能,福莱特,彩虹新能源,唐山金信,中建材,南玻集团,安彩高科600207),亚玛顿002623)等产能均排在前列. 光伏电池是光伏产业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为晶硅太阳能电池,薄膜电池与新型太阳能电池.近年来,碳中和战略和持续的降本增效推动光伏电池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光伏电池产量达23405.4万千瓦,预计2023年将达30125.8万千瓦. 从竞争格局来看,2021年我国光伏电池行业产能CR5达51.3%,其中,通威股份600438),隆基股份,爱旭股份600732),天合光能产能占比排在前列,占比分别为12.48%,10.26%,9.98%,9.71%. 在多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清洁能源转型及光伏"平价上网"等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光伏发电将加速取代传统化石能源,完成从补充能源角色向全球能源供应主要来源的转变,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2021年,中国光伏发电量达3259亿千瓦时,预计2023年将达4206亿千瓦时. 在国家鼓励发展光伏产业和绿色建筑等政策的支持下,光伏建筑一体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光伏建筑一体化装机容量为709MW,同比增长6.2%,预计2023年将达789MW. 传统的农业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可降低成本,提高农业效益.如在一些湖泊,鱼塘上面,渔民们安装上光伏发电站,水下养鱼,水上发电.在一些偏远贫困地区,光伏+农业甚至成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带动当地农民摆脱贫困,走上小康之路. 2020年底,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开展集装箱码头智能化升级改造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开展高速公路绿色能源建设模式与技术规范研究,制定高速公路路侧光伏工程技术规范,探索建立绿色能源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促进绿色能源发用电产业一体化发展.
0.885211
117.0625
0.013412
0
173
487
1,967.1
4.0625
0.250934
0
1,608,300,002,613
电力能源
再次研读高原气象,干旱,季风的文献.再次阅读关于高由禧院士的科学贡献,转录高先生中学母校的纪念文章如下,一是供日常查阅方便,二是缅怀先生之贡献. (一)高由禧(1920 - 2001),又名高逸,福建省福清市江镜镇人.气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35年福清融美中学初中毕业.后曾一度在母校任教.1944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理系.历任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兼任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气象学会理事长,国际大气电学委员会委员,国家气候研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科协副主席,九三学社甘肃省委副主委等职务.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长期从事气象科学的研究,在海南岛气候,青藏高原天气气候,台风,黄河流域降水,季风,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考察和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等研究中取得卓越成就,研究成果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著有"高由禧院士文集"(1999年,中山大学出版社),是我国台风,季风天气气候学和高原气象学等研究领域的倡导者和开拓者. (二)高由禧(1920年2月14日 - 2001年3月3日),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县(现福清市).气候学,高原气象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七,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高由禧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5年7月毕业于福建省福清县融美初级中学.1935年夏至1938年夏,就读于福州私立英华高级中学.高中毕业后,因家中经济困难,在融美中学当了一年教师.1939年夏,考入重庆中央大学地理系.1944年夏大学毕业,获学士学位.1945年底由涂长望,竺可桢介绍,高由禧到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给赵九章,竺可桢当助理研究员,负责天气图工作.1948年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东亚大气之运行",根据当时为数不多的700hPa风向风速资料,他分析出东亚地区各月的流线图,论述了东亚环流的季节变化.这项工作是开创性的.中国科学院在1954年编集1949以前各学科代表性的论文时,将他这篇文章选进气象学一卷中.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解放初期,在国民党南京政府留下的烂摊子上一切事业发展都很困难.华东军区接管了南京,陈毅司令员了解到科研单位的困难,在经费紧缺的情况下还为气象科研所调拨60万斤小米作为购买地球物理探矿仪,地震仪,地磁仪和气象仪器的费用,并增加了人员编制.这一行动使广大科研人员看到中国共产党发展科学事业,强国富民的决心,高由禧跟大家一样感到欢欣鼓舞,立志把国家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做为自己搞科研的目标和方向. 20世纪50年代初,高由禧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气象组与叶笃正合作,从事东亚气候的研究.他领导一个小组研究东亚季风问题,这是继竺可桢先生1935年发表我国第一篇有关东亚季风气候文章以来比较全面,系统的东亚季风研究,这个小组发表了大量文章.他将这些成果概括在1962年出版的"东亚季风的若干问题"专著中.他首先提出青藏高原季风概念,指出:除海陆季风外,全球还有南北半球季风,行星环流季风,平流层季风,高原季风等五种季风和相应的四种形成机制;哈德莱,瓦克和季风垂直环流等三种季风维持结构.这一"季风体系"概念是很有创新性的.他有关季风的研究一直延续到80年代,发表了许多有关的论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就遇到帝国主义的经济封锁,当时橡胶是国内紧缺的生产物资之一,国内从来没有植胶的记录,究竟能不能种?除了种植技术外,首先要找出我国有没有适合种植橡胶的地区.高由禧急国家之所急,接受了这个任务.他是搞气象的,并不懂得种胶,但决心从气候的角度解决这个问题.他首先考虑到与产胶国印尼,泰国气候相近的海南岛,但国内没有有关的气候资料,他就借鉴了邻近国家有限的一些气象资料,经分析研究于1952年与徐淑英,许孟英撰写出版了"海南岛气候"(从气候的观点来讨论海南岛地区的植胶产胶问题)一书,对海南岛的气候情况,特别是寒,旱,热,台风问题,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从海南岛某些地点的气候和橡胶丰产区的气候比较,指出海南岛的植胶,产胶在大气候上的问题所在,提出利用不同地区小气候,扬长避短种胶的建议. 1950年,为了抗美援朝,我前线部队急需台湾海峡,朝鲜及东亚地区的台风预报,但掌握着太平洋地区气象资料的资本主义国家又不给我们提供,做预报,困难很大,领导又把任务交给了高由禧.没有当时的气候资料,他就在历史资料中找规律,总结出台风的路径及其与天气型的关系,提出以地面天气型预报台风路径;以鄂霍次克和白令海上气压系统的变换加深,作为西风环流改变的指示和台风转向与否的指标等.这些方法现在看起来是很简单的,但在当时却是首次使用并行之有效的.1953年他与顾震潮一起撰写出版了"台风研究"一书,1959年又与曾佑恩撰写出版了"台风的路径图及其一些统计"一书,发表了一些有关文章.由于出色的工作,高由禧于1952年被晋升为副研究员. 1954年毛主席发出了要根治黄河的号召,提出要建三门峡水库,控制黄河流量.中国科学院派叶笃正,杨鉴初,高由禧等参加这一工作.他们整理了黄河流域二三十年二三百个水文站,雨量站资料,研究了黄河流域降水的正常分布及特点,降水达到大雨和暴雨的条件,整个黄河流域的各种强度降水的统计和类比,以及干旱情况等问题,指出了暴雨与旱,涝的关系.撰写出版了"黄河流域降水"专著,发表了几本黄河流域降水,暴雨图集和资料.在这项工作中他们创造性应用了相关性排表法,解决了三门峡上游泾河,洛河,渭河流域,下游伊河,洛河河域同时出现洪锋和前后出现洪锋的遭遇率有多大的问题,这工作对三门峡水库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进行黄河流域降水工作研究的同时,他考虑到东亚和南亚是闻名世界的季风区,季风的强弱,来的迟早一定会影响这个地区降水量的变化和分布,应该从季风的形成变化规律入手来作降水的长期预报.这是个很具特色的课题,他与有关领导及专家进行了探讨,得到大家的支持,从此他开始了季风问题的研究.首先,他从巢纪平,朱抱真等的北半球热源热汇的研究中结合当时的青藏高原影响的研究,在1956年就提出了青藏高原可能存在着高原季风现象,并指出高原季风现象的形成,发生,变化与海陆季风是同步的,高原季风将加强,加厚海陆季风,这概念得到后来许多事实证明.其次,他认为海陆季风的形成问题,应该把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与四周海洋一起考虑才能较好的理解海陆季风的形成变化问题,同时指出海陆分布的影响大小因其出现的气候带不同而有很大的不同.第三,中国夏季风的开始自南向北移动不是均匀的移动,可以分为两个突变和三个缓动区,夏季风的自北往南撤退是迅速的,而印度夏季风则相反,它来得很快退得很慢.根据季风这个进退现象,他创造性地把中国自然季节分成七个季节.第四,他与徐淑英认为青藏高原有如耸立在大气海洋中的一个岛屿,就像海洋中的岛屿一样,它必然存在一个季风现象.他们用能收集到的很少的一些高原地区的气象资料,论证青藏高原地区夏季近地层应该是热低压,冬季应该是冷高压,进一步论证青藏高原应该存在着高原季风.最后,认为海陆分布差异,季节变化是大气对流层底层季风形成的基本原因,但海陆作用并不是等价的,常常是陆地变化大,快,急,而海洋变化小,迟,慢,缓,所以在海陆季风形成变化中,陆地作用是主动的,起主要作用,而海洋作用是被动的,次要的. 后来,高由禧把大气中凡盛行风有明显季节变化的就理解为季风,指出全球存在着海陆季风,高原季风,南北半球季风,行星季风和平流层季风等五种季风和四种形成机制,即海陆分布形成机制,高原与四周大气分布形成机制,南北半球形成机制,极区和低纬度大气分布形成机制和哈德莱,瓦克,季风垂直环流等三种维持季风现象.现在海陆季风,高原季风,南北半球季风已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行星环流季风已为苏联哈罗莫夫(XopomoB)与西德弗隆(Flohn)所共识(他们提出是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形成的,不完全是海陆差异变化所形成的).进一步研究了海陆差异对平均大气环流的影响后,他指出海陆差异的影响北半球比南半球强,东半球比西半球强,北半球的东半球比北半球的西半球强,从北半球的东半球来说,欧亚大陆最强,欧亚大陆的青藏高原地区是变化的最强中心,青藏高原地区和欧亚的变化将左右全球环流变化.同时从大气运动的能源强度来说,海洋比陆地强,热带海洋比其他海洋强,热带季风区海洋比热带海洋强,青藏高原邻近地区比热带季风区海洋强. 1958年为增加河西走廊的供水,高由禧带领工作人员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的融冰化雪队奔赴祁连山进行人工化雪实验,并以兰州为基地成立了兰州地球物理研究室.在他主持下,进行融冰化雪,人工降水,土炮消雹,干热风的形成,预报等实验研究. 1959年高由禧在兰州组建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前身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所分所,他任副所长.在"文化大革命"中,高由禧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1972年他从"牛棚"中解放出来,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被作为气象连并入兰州地震大队,他任业务处主任,立即开始对青藏高原的气象研究,同时积极筹建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从1974年至1999年12月,他在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 青藏高原对我国乃至全球的天气气候影响很大,但新中国成立前对这些影响所知甚少.新中国成立后,随高原地区气象观测台站网的建立,在叶笃正,陶诗言,杨监初先生等的领导下,首先掀起了我国青藏高原气象研究的第一次高潮,取得很多重要的成果,出版了"青藏高原气象学"一书. 1972年夏季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的九省(区)气象局及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自发地组织了高原气象研究协作组,高由禧作为首席科学家,协作组组长,我国当时惟一的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所长,直接领导组织了后来持续十年之久的我国高原气象协作研究工作.从此,我国高原气象研究又掀起了一次高潮.在对青藏高原的气象研究中,他得到一些重要成果: 一,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是大气变化的敏感区,热源区,启动区和扰动区.所谓敏感区就是同样的热量,质量,水气量加入青藏高原地区大气中,它的变化比加入平原地区的大气中变化要大一倍.所谓热源区是指夏季青藏高原的热源,特别是青藏高原南部阿降姆地区是全球热源最强的.所谓启动区是指大气环流天气气候的季节变化常常是以青藏高原为最早.所谓扰动区是指与高原地面同高度的其他地区比,它的天气系统扰动尤其是中小尺度扰动是全球最多的,并从高原中心向四周减少. 二,由于青藏高原的动力和热力影响形成垂直和侧向动力和热力边界层,垂直和侧向动力,热力边界层的迭加使青藏高原的视高度不是4000米,而是6000米,其视范围大小由250万平方公里扩大到500万平方公里,因而是世界上最高(400mb)最大的行星边界层. 三,青藏高原季风:青藏高原有如大气海洋中的岛屿,也像大海洋中存在的大陆地,岛屿一样,后者一定会产生海陆季风现象,前者也会存在着高原季风,这个推论在1957年就提出了,1960年又提出论证,同时指出了高原季风的垂直结构,水平影响范围,从而对亚洲气候形成及其季节变化给出最确切的解释,这是气候学上一个重要贡献.在60年代中后期汤懋苍也证实了青藏高原的的确确存在有高原季风,并进一步证实了北美洛矶山高原也有高原季风现象.后来他们又指出像格陵兰高原,南北高原都可能有高原季风现象,因为这些高原水平尺度已大大超过海陆风和山谷风的水平尺度. 四,在冷热源和积云对流天气的研究中,高由禧根据叶笃正等用冷热源直接计算的方法计算证明,每年4 - 9月青藏高原为热源,11 - 2月为冷源,3,10月为转变月.虽然青藏高原地面上冷热源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但全年都盛行对流性积云;虽然对流性积云观测次数夏季多冬季少,但即使在隆冬1月份观测到的仍然绝大多数是对流性积云,很少观测到层状积云,这事实是否表示冬夏高原都应该是热源?高由禧经过研究认为:这很可能是和青藏高原总体上看是一个高原,而实际高原面上还是有许多高高低低的山峰有关.这些高原山峰整年应该盛行山谷风,白天以谷风为主,容易观测到对流性的积云,晚上以山风为主,容易造成云消雾散碧空天气,因此在冬天冷源时期仍然观测到的是对流性积云. 五,青藏高原上准定常天气系统的形成问题.高由禧,朱抱真等根据青藏高原地区因准定常的迫源(热源,热汇和动力因子)所形成的准定常扰动场和从高原地区以外移进高原的运动性天气系统相作用,得出:如果二者位相一致时,则容易形成准定常的天气系统(像夏季高空青藏高原反气旋);如果二者位相相反,相抵消的结果则系统减弱变成为短波系统很快移出高原,这样一种理论确实可以解释许多高原上天气系统和准定常的天气系统的形成问题.1979年高由禧与叶笃正等撰写出版了"青藏高原气象学". 这本书是继50年代的研究之后对我国高原气象工作的总结,是对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气象学的系统论述.1980年他参加编著了"中国自然地理"一书,主编了"气候"篇,完成了季风气候部分.他把季风特别是高原季风和我国东部海陆季风结合起来,探讨中国气候的形成,演变(异常),认为高原季风和我国东部的海陆季风在时间上是同位相的,因此,高原季风的强弱异常变化对海陆季风有加强,增厚,使其变化更复杂的作用,这就对中国的气候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指出高原季风和海陆季风东西分界线在东经65°,东经115°;南北分界分别在北纬25°和北纬40°.这就给中国气候区划的某些界限(如东西界,南北界)提供了物理的依据.此外对中国正常气候和异常气候从季风方面给予了合理的解释. 1982年他主编了"西藏气候"一书.本书是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丛书之一,是第一本有关西藏地区气候的专著.它论述了第三纪青藏高原隆起来以来,西藏过去气候的变迁,现在气候的状况和未来气候的变化趋势,并进行了气候区划,第一次在高原上划分了气候带.在对西藏地区光,热,水,风能等气候资源进行农业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青稞,小麦等一季喜凉作物高产的原因,阐述了农作物和畜牧业气候的基本特点,指出了农牧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与预防措施. 1985年他接受科学出版社约稿,撰写"中国干旱区气候"一书,并已基本完稿.1987年,在叶笃正教授的倡议下,由高由禧申请,兰州高原大气物理所主持,组织国内12个单位参加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黑河地区地 - 气相互作用的观测实验研究",从1987年10月基金会批准这个项目,经过两年多的积极准备,连同与日本合作的实验项目,于1990年经世界气象组织同意被列为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的一个子计划,1990年6月实验正式开始,1992年10月观测实验结束,到1994年10月完成全部观测实验研究计划,整个项目历时整整7年,取得大量宝贵观测资料,中日双方都发表了大量的文章.高由禧抱病对这项研究精心策划,亲自勘察观测站址,多次去现场监督观测,为这次大规模实验的成功做出重大贡献. 90年代,高由禧承担"灾害性气候的预测及其对农业年景和水资源调配的影响"项目(为中国科学院重大攻关项目)中子课题"中国西北干旱发生规律及发展趋势"研究,"气候动力学和气候预测理论的研究"(国家基础性研究重大关键项目)中子课题"全球大气环流季节变化的研究".高由禧从事气候,青藏高原气象和干旱气候研究五十多年,在高原和东亚季风,青藏高原气象和中国气候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撰写与参与撰写了8部学术专著,发表了100多篇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论文.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三等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特等奖等多项科研奖励.多次赴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南斯拉夫等国参加国际会议,讲学,考察及合作科学研究.1986年他调入广州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由禧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也积极参加学术团体活动,并担任了多项职务.1962年,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1977年,任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 ,甘肃省气象学会理事;1978年,任甘肃省气象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1980年,任甘肃省气象学会理事长,国际大气电学委员会委员,大气静电研究专业组成员,国际云物理委员会委员;1985年,任国家气候研究委员会委员;1986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气科学"学科评审组成员;1987年,任第二十一届热带气象学委员会主任,第一届中国广州国际科技会议理事会理事,广东省科协副主席;1991年,任"热带气象"编审委员会委员;1992年,任广东省科协顾问委员会委员;1993年12月23日,任甘肃省气象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 高由禧治学严谨,为人正直,生活俭朴,把共产主义做为人类的最高理想.他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政议政.1956年参加九三学社,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甘肃省委副主委,甘肃省第四,五,六届人大代表,第五,六届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甘肃省第三,七届政协委员. 高由禧(1920-2001),福建省福清县(现福清市)人.我国著名气候学家和高原气象学家.他长期从事气象科学的研究,涉足的研究领域十分广泛.在海南岛气候,青藏高原天气气候,台风,黄河流域降水,季风,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考察和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等研究中均取得卓越的成就.他是我国台风,季风天气气候学和高原气象学等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倡导者之一.本文首先简要介绍高由禧先生的水平事迹,然后较系统地介绍高先生的学术成就,特别要介绍他的学术思想.希望本文能使读者对高先生奋斗不息,仁德宽厚和虚怀若谷的一生有所了解;希望他的学术成就和学术思想能够启发和引导我们后辈的研究工作.本文并以此来缅怀我国杰出的气象学者高由禧先生. 作者有幸认识高由禧先生是在1964年的秋季.那时,高先生从兰州到北京出差,去叶笃正先生家里拜访.我当时是叶先生新招的研究生,恰好也被召到叶家.经过叶先生介绍,我与高先生认识.高先生当时44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壮年.他风度翩翩,和蔼可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先生时任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下简称"兰州所")副所长,他对叶先生说,欢迎我研究生毕业后去兰州所工作.后来"文化大革命"爆发,研究生制度被废止.我真的到了兰州所工作,时已1968年的春天.高先生在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就受到冲击,被定为"反动学术权威".稍后,文革进入"清理阶级队伍"阶段,高先生又被冠以"特务"和"老反革命"两顶帽子,关入"牛棚".7月,作者也被清出而入住牛棚,从此与高先生成为"棚友",与高先生几乎天天在一起劳动改造,倒是有了说话的机会.作者目睹了那个年月里高先生受到的心灵和肉体的摧残,同时,对高先生人生经历的了解也渐渐增多.直到1971年4月,我从银川"五.七干校"度过一年半的劳动生活回到兰州,又见到了高先生.当时,按军事化编制,兰州所已成为兰州地震大队气象连,不过正计划从地震大队分出,筹备成立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兰高所").1974年,兰高所正式挂牌成立.高由禧先生也没有被查出什么历史和现行问题,因此他被结合进兰高所的领导班子,任副所长.高先生一回到业务领导岗位,就着手兰高所的学科建设.兰高所主要研究青藏高原气象学,大地形影响的数值预报和数值模拟是迫切需要开展的研究工作.高先生令骆启仁和我着手建立数值预报研究组,并派我们去上海市气象局学习.从此,我在高先生直接指导下开展了有青藏高原大地形影响的数值预报模式的设计和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影响的数值模拟等研究工作,确定了我一生的研究方向.高先生是我的领路人.高先生对数值预报组非常关心,千方百计将颜宏从甘肃金塔调入兰高所并安排在我们组工作,又抽调了多名年轻有为的研究人员充实数值预报组,使该组得以顺利开展研究工作并取得突出成绩.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高先生决定送年青人出国学习.经过出国考试,作者于1979年由叶先生介绍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师从著名学者郭晓岚教授.1982年春回到兰高所.从此,凡有外宾来访,高先生常常带着我参加接待或让我为外宾作学术报告的翻译.我与高先生认识40多年,虽然还不能说对高先生已经十分了解,但对高先生的为人非常钦佩.在我的研究生涯中,高由禧和郭晓岚两位先生是直接对我产生影响的导师辈学者.作者曾于2006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期间,著文纪念郭晓岚先生.现在也想借2007年会的机会,表达我对高先生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作者在写此文之前,拜读了高由禧先生大部分重要论著[1-20].以作者的感受,不仅觉得高先生的研究成就非常突出,就连他写的文章也是让人赞叹.他在论著中,文字优美,分析深刻,说理透彻,见解精辟,令人信服.由此也使作者产生撰写本文的冲动,总想把自己拜读高先生论著的体会写出来与人共享. 本文在写作时,除了根据自己与高先生交往的经历和拜读高先生论著的心得,还参看了其它许多有关高由禧先生的材料,其中包括钱正安,汤懋昌等撰写的纪念高先生的文章以及因特网上发布的材料等等.这些材料将在参考文献中给出,以便读者查阅[21-25]. 高由禧先生1920年2月14日生于福建省福清县江镜镇下和洋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2001年3月3日在兰州逝世,享年82岁. 高由禧7岁在乡里上小学.他学习非常努力,加上记忆力强,很快成为学习尖子.后进入福建省福清县融美初级中学,1935年7月毕业.1935年至1938年,就读于福州私立英华高级中学.高中毕业后,因家中经济困难,在融美中学当了一年教师.1939年夏,考入中央大学(重庆)地理系,入气象专业,1944年夏毕业. 1945年底,高由禧由涂长望和竺可桢介绍,到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给赵九章和竺可桢当助理研究员,负责天气图工作.1948年用英文发表了第一篇学术论文"远东低层大气环流"(也有人译为"东亚大气之运行"),根据当时为数不多的700hPa风资料,开创性地论述了东亚环流的季节变化.1949年,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对新中国实施的经济封锁,急需评估海南岛是否适合橡胶种植.高由禧利用极少的气象资料,对海南岛的气候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1955年他与徐淑英和许孟英等出版了"海南岛气候"一书,总结了他们的研究成果.1950年,为提供抗美援朝急需的台风预报,高由禧用历史资料总结出台风的路径及其与天气型的关系,得到当时行之有效的台风预报方法.他与顾震潮等人相继出版了"台风研究"和"台风的路径图及其一些统计"等著作.由于出色的工作,于1952年被晋升为副研究员.1954年毛主席发出了根治黄河的号召.高由禧等整理了黄河流域水文站和雨量站的降水资料,研究了黄河流域降水的气候特征以及暴雨与旱涝的关系,出版了"黄河流域降水"专著及黄河流域降水和暴雨等图集和资料.高由禧创造性地应用了"相关性排表法",研究了三门峡上游的泾河,洛河和渭河流域,以及下游伊河和洛河流域同时和先后出现洪锋的遭遇率问题,对三门峡水库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高由禧很早就指出,需要特别重视季风的研究,并根据季风的变异作降水的长期预报.他提出,除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海陆季风外,全球还有南北半球季风,行星环流季风,平流层季风和高原季风.他把自己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发表在与徐淑英等专家合作出版的"东亚季风的若干问题"一书和"有关东亚季风的一些问题"等论著中,成为我国季风研究的经典作品. 1958年为增加河西走廊的供水,高由禧等带领工作人员参加中国科学院组织的融冰化雪队,从北京奔赴祁连山进行人工化雪实验,并以兰州为基地成立了兰州地球物理研究室.1959年高由禧受命组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分所,后独立为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任副所长.1974年4月,"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成立,高由禧先后任副所长,所长和名誉所长.1978年任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72年夏季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的九省(区)气象局及兰高所联合组织了青藏高原气象研究协作组,高由禧任协作组副组长.1978 - 1984年间,高由禧担任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试验领导小组组长,组织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全国高原气象研究队伍,于1979年5-8月在人烟稀少的青藏高原上进行了我国第一次大型野外观测实验,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野外试验研究的新阶段.1982年高由禧主编了"西藏气候"一书.该书是第一本有关西藏地区气候的专著,第一次在高原上划分了气候带.1987年,高由禧申请和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黑河地区地气相互作用的观测实验研究",组织国内12个单位的学者参加该项目,并与日本科学家合作.该项目经过两年多的积极准备,连同与日本合作的实验项目,于1990年被世界气象组织列为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的一个子计划.1990年6月实验正式开始,1992年10月观测实验结束,到1994年10月完成全部观测实验研究计划,项目历时7年,取得大量宝贵观测资料,中日双方都发表了大量的文章.高由禧抱病对这项研究精心策划,亲自勘察观测站址,多次去现场指导观测,为这次大规模实验的成功做出了重大贡献. 高由禧从事气候学,青藏高原气象学和干旱地区陆气相互作用等研究五十多年,撰写与参与撰写了8部学术专著,发表了100多篇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论文.高由禧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三等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特等奖等多项科研奖励.他多次赴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和南斯拉夫等国参加国际会议,讲学,考察及进行合作研究.1986年他调入广州中山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由禧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学术团体的活动.1962年,任中国气象学会理事;1977年,任中国气象学会常务理事;1978年,任甘肃省气象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1980年,任甘肃省气象学会理事长,国际大气电学委员会委员,大气静电研究专业组成员,国际云物理学委员会委员;1985年,任国家气候研究委员会委员;1986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大气科学"学科评审组成员;1987年,任广东省科协副主席;1992年,任广东省科协顾问委员会委员;1993年,任甘肃省气象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高由禧1956年参加九三学社,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甘肃省委副主委,甘肃省第四,五,六届人大代表,第五,六届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甘肃省第三,七届政协委员. 在我国现代气象学的发展历程中,高由禧根据气象科学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强调气象学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并身体力行,不断开拓和指导了气象学的许多综合研究工作.他密切注视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动向和发展趋势,提倡学科交叉和综合研究,积极引入和应用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技术,十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高由禧以其渊博的学识,独到的见解,敏捷的思维和敬业的精神,在气象学研究中取得了多方面的杰出成就,其中包括东亚环流的季节变化,台风路径的统计和预报,海南岛气候,黄河流域的降水和旱涝,东亚季风的成因和影响以及青藏高原气象学等.高由禧为我国气象科学研究水平及其国际地位的提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高由禧早年在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期间,就认识到东亚大气环流是天气气候学研究的基础,也是我国气象学者长期关注的核心.竺可桢和涂长望是试图研究东亚大气环流的前驱者,但由于当时高空观测资料的稀少,只能对其进行框架性的描述和得到若干月份的东亚低层大气环流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我国西部和西南部建立了较多且分布较为均匀的高空观测站,但战争结束后,大多关闭了.虽然如此,高由禧认为,可以利用这些有限的高空观测资料,重新研究东亚大气环流的气候特征.他选择了我国东部28个台站的高空观测资料,结合气象研究所已出版的资料,并参考了韩国,我国台湾,中南半岛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资料,对东亚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他用英文发表的论文"远东低层大气环流"中,给出了12个月的10000英尺(约700hPa)高空的流线图,结合不同层次的流线分布,详细地分析了东亚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特征.他指出,远东低层大气环流可分为冬季型,夏季型和过渡型.西北气流从8月开始,在北纬40度以北出现,而后逐渐南侵,1月到达最南.此后,开始北进,7月到达北纬45度以北的最北位置.源自太平洋地区的东南气流和西南气流,终年盛行于东亚的最南端地区,冬季风撤离时,开始北进和西进,6月份对中国的影响最大,但8月到达最北纬度.9月开始南撤,10月回到它们的源地.源自印度的西南气流,5月到达马来半岛,6月到达华南,7月发展最盛,几乎可抵达黄河以北.其后南撤,10月撤出中国东部地区,11月在东亚完全消失.高由禧在这篇论文中,已经提出了东亚冬季风和夏季风的概念,他得到的东亚大气环流季节变化的图象,在资料十分丰富的今天,仍然保持着它的正确性和科学价值. 高由禧指出,台风的预告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设施和航空航海的安全都有很大的关系,因此预告台风的移动是气象学家关注的中心问题.他是我国早期为数不多的台风研究者之一.由于观测资料的缺乏,高由禧利用很多时间首先收集和整理了当时的台风资料.他指出,"虽然没有两个台风的路径是完全相同的,但却有一种相同的规律可循,即台风从源地起,如不是向西或西北移动,迳袭中国大陆或南海,即是在某地区作抛物线状转向或西西南行."基于这种规律性,高由禧根据1883-1940年台风的路径图,统计了台风的频率,袭击中国大陆的台风频率,台风发源地的分布,台风转向点的分布,台风的平均路径,台风的持久期和二相连发生台风间的时间间隔.这些台风的统计学特征,为研究台风路径预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高由禧研究了一系列台风预告方法,包括台风形成的可能性预告,台风的加强预告,台风移动的可能性预告,台风的转向预告,台风的登陆和登陆地区预告,以及台风最可能的路径预告.高由禧将其研究结果发表在1951和1952年"气象学报"的两篇论文中.他的研究结果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1953年,高由禧在"台风研究"一书中进一步提出用天气型预告台风路径的方法.他指出,影响台风的基本气压系统有太平洋高压,北极高压,乌拉尔地区气压系统和印度低压.对于台风的中期预告,应当密切关注乌拉尔地区至卾(卾霍次克海)白(白令海)二海间气压系统的变化.他将台风移动路径分为不转向,第一次转向和第二次转向三种类型.同一类型的台风路径,一般都有近似的天气型.他发现,东亚自然天气区上西风环流的强弱与台风的移动有密切关系.发生台风过程时,如果西风环流由强变弱,则绝大多数台风要转向,反之,大多数台风是不会转向的.如果在台风过程中,西风环流有几次强弱变化,则台风的路径将变得很不规则.在500hPa上,东经90-160度之间的天气系统配置对台风路径也有影响.当此范围内为两槽一脊型,并维持或正在发展,台风基本不会转向;若为两脊一槽型,并稳定或正在形成发展中,则台风基本上要转向.为了进一步促进台风研究,高由禧在1957年出版了"台风的路径图及其一些统计",在这本书中,他有系统地编制了自1884-1896年和1899-1955年共70年的台风路径图.图集有两部分,第一部分给出了上述70年各年的台风路径,第二部分给出了70年中在12月-5月各月的台风路径,从6月开始至11月则给出了各候的台风路径.书中还对历年台风的次数,源地,转向和登陆地点等作了各种统计. 高由禧在"海南岛的气候"(1955)一书中指出,海南岛的气候相当复杂,绝不是单纯的热带岛屿气候,而是具有很大变化的大陆性热带岛屿气候.为了配合开发海南岛与培植经济林,高由禧等利用当时海南岛少量且时间短(2-4年)的气象观测资料,从大气候观点研究了海南岛的气候特征.他详细地分析了海南岛的风和气压系统,气温,雨量,相对湿度,云量与蒸发量,累积温度与累积雨量.在此基础上,高由禧等将海南岛分为5个具有不同气候特征的子区域,即东北区,东南区,南区,西区和岛中部的山地区,指出了上述区域对热带植物的有利和不利条件.在对海南岛的台风,海南岛与产胶区气候的异同和形成海南岛气候特征的天气型进行研究比较后,高由禧等认为,海南岛和雷州半岛在4-9月具有橡胶丰产的条件,10-3月虽然温度条件差些,但与科伦坡相差不太多,绝不至于影响胶树的生长.12-2月岛上大部地区有10°C以下的低温出现,不利于胶树的生长.从地区看,虽然在海南岛各地植胶没有问题,但要丰产则需根据各地气候特征创造不同的条件.他建议,为了克服影响海南岛产胶的风,冷和旱的问题,拟种植防风林,发展水力灌溉和科学育种. 高由禧为了给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水库和灌溉工程的建设提供气象和气候背景,对黄河流域各不同地区间的降水关系以及黄河流域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和1-5天最大连续降水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叶笃正,杨鉴初和他本人联合出版的专著"黄河流域的降水"(1956)一书中.他用观测时间较长且质量较好的洛阳,西安和榆林的降水记录,分别代表伊洛河流域,渭河流域和潼关至河套间的黄河干流的降水情况,分析了不同测站在降水量的大小和趋势上的关系以及同时和先后1-4天内发生降水的可能性.高由禧在研究中采用了"相关性排表法".他首先规定日雨量320mm为大雨,然后轮流选择一个中心站(如洛阳),统计该站发生大雨时,另2站(如西安和榆林)同时有降水的日数,以及当日和前后1-4天中各日发生降水量310mm的日数,将所得日数除以该站总大雨日,即得到以百分数表示的降水机会,并列表表示.在降水连续性的统计中,他得出了3个站各自有大雨时,其前后1-4天内本站各日发生降水量310mm的日数百分率.在3站降水趋势的关系研究中,他统计了中心站有大雨时,同时和前后1-4天内其它2站分别有大雨,小雨(日雨量<20mm但30.1mm)和无雨的日数百分率.利用同样的统计方法,高由禧还研究了黄河流域不同河系间同时和先后发生暴雨的频数,暴雨区的长轴方向与暴雨区在河系间移动的关系,以及暴雨区在移动过程中的变化.这些研究对认识和估计黄河流域各支流和干流的"洪峰碰头"问题,起了积极的作用.高由禧指出,在水库和其它工程的修建中,不仅需要知道暴雨的情况,而且需要知道1-5天的最大降水量.他说,两个月雨量和年雨量相差很小的地方,一个大雨和暴雨多,另一个小雨和中雨多,前者降水的可利用性就小,干旱和水涝的机会就多.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等级降水的区域分布.高由禧将降水分为4个等级,即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日降水量分别为0.1-10,10.1-30,30.1-49.9和50mm及以上,分别统计出它们在黄河流域的年频数空间分布和各站的逐月频数,还绘出了黄河流域20个具有较长记录且位置有东西向差异的测站上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的全年频数累积图.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自西往东,测站上的小雨频率逐渐减小,中雨,大雨和暴雨的频率逐渐增加,频数累积图还与季节有密切的关系.高由禧发现,黄河流域有两个年平均降水量相当的特殊地区,一个是五台山和太行山以东与东经116°以西,另一个是渭河流域,前者小雨,中雨和大雨的频数均小,而暴雨频数却较多,后者小雨到暴雨的频数都很正常.因而,前者的降水不易被利用,而后者利用价值大.高由禧选择观测年代较长且资料较好的测站,研究了各站1-5天最大连续降水和最大降水的气候特征.结果发现,黄河流域各测站连续3天或3天以上均有较大降水的可能性不大,一般在第一天有大雨后,第二天比第一天雨量还多的情形很少,第三天起,降水的增加量就更少了.因此,1-5天最大连续降水和最大降水在头3天的基本相同,不过有些测站的1-5天最大连续降水在3天以后反而有变小的趋势,而1-5天最大降水常常是3天最大降水的同一值.1-5天最大连续降水在兰州以西没有大过100mm.高由禧还得到了连续两天或两天以上降水量3100mm的平均出现频数,最大量,最长历日数和最大日平均量等. 高由禧在东亚季风的研究中,成就最为突出.他在1950至1960年代,发表了很多关于东亚季风的论著.1962年,他在"东亚季风的若干问题"中,全面回顾了此前有关季风的研究状况,提出了自己对季风问题的观点,并展示了他在季风研究中得到的多方面成果.高由禧指出,一个地方的季风现象受所在地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和地形的综合影响.以印度和中国为例,冬季,印度在大陆冷高压的南边,又在信风带的位置上,因此,冬季的东北季风特别稳定.夏季,印度在大陆热低压的南侧,又是赤道西风带北移经过的地方,因此,夏季印度的西南季风特别强盛,使得冬夏季季风的季节变化显著.中国的情形则不同,行星风带在地面层的表现与实际情况相反,例如盛夏长江以南应为东风带,而实际为西南风或南风,华北以南长江以北照理应盛行西风或西南风,而实际却盛行东南风.因此,在印度应强调季风的行星风带性,在中国就应当强调季风的海陆差异性.即使在中国,由于纬度不同,纬向大气环流的强弱不同,虽然有同样的海陆分布,季风现象却也大有差异.高由禧是最早提出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有本质差别的学者.他将东亚季风规定为这样一种现象,即风向或气压系统必须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随着这种季节变化,天气气候也有明显的变化.风向或气压系统的季节变化是季风的基本内容,天气气候的变化只是前者的必然结果.对东亚地区,特别是对中国来说,此二者组成一个统一体,研究东亚季风时,可以相互补充或旁证.尤其在地形复杂地区,地面风的代表性差,用后者可能更能解决问题.高由禧指出,全球有5种季风.太阳直射纬度季节变化的扰动产生行星季风和平流层季风,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差异的扰动产生南北半球季风,海陆热力差异的扰动产生经典的海陆季风,青藏高原大地形热力作用季节变化的扰动产生高原季风.高由禧指出,季风多是一种超长波现象,它既是整个地球大气环流变化的产物,也是大气环流和大范围天气气候形成和变化的控制系统.季风区是整个大气环流最重要的能量和水汽供应区,是各种尺度天气扰动的源地.季风区天气系统的发展同遥远地区天气发展间存在着遥相关.因此,季风研究对提高我国长期预报水平至关重要. 高由禧对季风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说,有些人从每天天气图上看不出季风现象的恒定表现,就认为季风现象似乎没有实际意义.或者认为季风现象一定只是低空的现象,其影响也应该只限于低层,因而是不重要的.这种看法是有问题的.他强调,在讨论东亚的天气和气候问题时,决不能忽略季风的特征,即使在短时间的天气现象上也会留下季风的痕迹.在东亚要是忽略季风的作用,就无法了解或说明东亚各不同季节的天气特色.他说,正是由于季风,每年入春以后,从海洋来的凉湿夏季风带给华南,华中和华北大量的雨水,使它们变为一年两熟或三熟的祖国粮仓. 由于东亚季风直接影响我国天气气候的变化,高由禧等着重研究了东亚季风气候的形成问题,中国季风气候的某些特征,中国的季风区域和区域气候以及东亚季风进退与雨季的起讫和季节变化的关系等一系列科学问题.高由禧等指出,在东亚海陆分布所产生的热力差异特别大,它一方面形成了东亚对流层低层的季风气压槽,另一方面明显地破坏了近地面层行星风带的分布.因此海陆热状况的差异应该是形成东亚季风现象的根本原因.青藏高原等大地形对东亚不同地区季风的特征也有所影响.高由禧发现,中国雨季的起讫与夏季风开始有密切关系,雨带的三次迅速进退与包括季风在内的大气环流三次突变的日期是一致的. 在指出从海洋来的凉湿夏季风对我国天气气候形成的重要贡献的同时,高由禧还强调我国不同地区降水过程中北方冷空气的重要性.他在研究长江流域梅雨(1951)的论文中指出,梅雨是怎样形成的?有没有一定的规律?有无办法预告它?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其原因除了没有足够的高空和地面资料外,人们忽略了极地冷空气在夏季降水中的作用,是一个重要因素.他说,在夏季,我国大陆常在热带海洋湿热空气控制下,下雨或不下雨,以及雨量的多寡,无疑地是取决于有无冷空气南下.冷空气对降雨的作用,因时和因地而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高由禧开创了东亚季风研究的新时代,他的研究成果,研究方法和学术思想至今都是正确的,他的论断影响着一代接一代的季风研究者,季风研究从此成为气象学永恒的主题. 高由禧指出,青藏高原在不同高度上分别表现出对气流的阻挡,绕流和爬坡等机械作用,并成为冷暖空气南北交换的屏障.高原是"空气海洋"中的一个巨大的"岛屿",高原陆面温度比同高度自由大气高得多,同样的加热或冷却量使高原气温变化比平原大一倍.高原主体冬为冷源夏为热源,冬季是冷高压,夏季是热低压.冷高压以上是南北两支西风急流,形成北脊南槽形势,热低压以上是暖高压,愈向上暖高压愈强,到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下部变为一个非常强大的青藏暖高压.高由禧强调,高原冬夏相反的热力作用,加强了过渡季节环流转换的突发性.他说,地球上温度都是赤道高极地低,形成了与此相适应的气压带和风带.高原地区冬半年盛行西风.3月起高原开始明显加热,减弱了高原南侧温度的南高北低分布,却加强了高原北侧温度的南高北低,因而高原南侧西风减弱,北侧西风加强.5月底6月初,高原进一步加热,使高原上的温度比其南侧的印度和巴基斯坦地区高,此时东亚大气环流出现一次很剧烈的相反变化,副热带各层次的西风急流轴的地理位置发生明显的季节跳跃,几天之内西风急流轴从高原南部30°N跳到北纬45°附近.盛夏高原加热最强,以后逐渐减弱.9-10月间,也在短短的几天内,西风急流轴从北纬45°附近跳回高原南部30°N.随着西风急流轴的两次跳跃,东半球各出现一次长波调整.5-6月调整的结果,东亚沿海槽消失,我国东部大陆槽和巴湖槽建立,印度雨季和我国及日本梅雨开始.9-10月的调整相反,巴湖槽消失,东亚沿海槽建立,我国和日本秋高气爽和秋雨同时结束.高由禧的这些论断,清晰地给出了东亚大气环流季节突变的物理图象,阐明了青藏高原热力作用对我国和东亚天气气候变化的重要作用.高由禧指出,青藏高原冬夏相反的热力作用,形成相反的热力场及与之相适应的气压场和风场.因此,1,7月盛行相反或近乎相反的风,随着盛行风的季节变化,高原1月份的气候干,冷,少雨,而7月份湿,"热",多雨.因此,青藏高原有明显的季风现象,这就是"高原季风".他对高原季风的特征和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发现高原季风特别厚,冬季风可厚达5km,夏季风可厚达6-7km.高原季风在某些情况下,可加强和加厚我国冬夏对流层低层季风,从而引起各种天气气候特点和异常.高原季风破坏了对流层中部的行星气压带和行星环流,高原季风冷高压和热低压的季节性消长,特别是与夏季高原热低压消长有密切关系的对流层上部青藏高压的消长,引起高原地区行星西风带的强烈变化,使北半球西风环流在6月和10月发生两次急剧的长波调整,天气气候也发生明显的季节变化.青藏高原季风在夏季改变了高原地区副热带高压的性质,加强了南北半球间空气,水分,动量和能量的交换.因此,高原季风季节出现的迟早,强度的变化,范围的大小,以及同地面层季风相互配合的情况,对我国东部地区的冷暖和旱涝有很大的影响.高由禧在"青藏高原地区大气边界层的气候特征"研究中,用高原四周中尺度天气系统中心或轴线的连线确定高原边界层的水平范围,用中尺度天气系统消失的高度定义边界层的垂直范围.结果表明,由于高原四周侧向边界层的存在,青藏高原的有效大小扩大了近一倍.高原边界层的影响高度表现为夏厚,冬薄,昼厚,夜薄.高原边界层增大了高原的有效作用高度,高原的平均高度为4km,有效作用高度却可达6-7km.高原边界层中存在许多天气系统,高由禧统计了北半球500hPa天气图上1969-1972年7月10°-45°N高低压中心出现的频数,发现在北半球三个高频中心(西非,东亚大陆和北美大陆)中,东亚大陆特别是青藏高原为最高频地区.在高原边界层中,夏季常常有切变线和低涡生成,由于高原侧向的摩擦作用,高原北侧常常有中尺度小高压出现,南侧则常常出现小低压.高由禧还发现了高原边界层十分重要的气候学意义.他指出,600-700hPa边界层的水平区界,正是绕高原四周最小雨带和最少暴雨带的轴线位置,大致也是7月温度垂直递减率最小区的轴线.800-700hPa上,边界层的东界也正是低层4月和10月温度差为零的界线,界线以东海洋影响明显,以西大陆作用比海洋大,成为海陆作用的分界线.这一界线还是春雨区(春季雨量占全年雨量的比值325%)和春旱区(<25%),伏旱区(夏季雨量占全年雨量的比值£5%)和夏雨区(>50%),秋雨区(秋季雨量占全年雨量的比值320%)和秋高气爽区(<20%)的分界线.冬夏季青藏高原主体地区边界层以内和以外的气压系统具有异号的分布特征,冬季青藏高原冷高压四周为低压带,夏季青藏高原热低压四周是高压带,可见无论冬夏季,青藏高原主体与其周边地区之间存在着热力直接环流,是高原季风现象的佐证.高由禧关于青藏高原气象学丰硕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天气气候学的内容,加深了人们对青藏高原在天气气候学中重要性的认识,而且为青藏高原气象学研究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高由禧先生离开我们已经6年多了,他的音容笑貌犹在眼前.本文主要是作者阅读高先生重要论著后的一些心得,由于学术水平的限制,作者对高先生论著中反映出来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成就的体会,难免具有片面性和不完全性.虽然如此,作者认为,本文对读者了解高先生在气象事业中耕耘不辍的敬业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多少有所帮助.作者在拜读高先生大部分论著后深深感到,高先生不仅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长者,他对年轻人关怀备至,循循善诱,为他们创造了业务发展的各种有利条件,而且也是一位在繁忙的行政事务和社会活动中,仍然坚持科学研究活动的斗士.从以上的介绍中,读者不难看出,高先生的一生始终密切关注国内外气象学研究的动向和发展趋势,战斗在气象学科的前沿领域.他重视并提倡气象学的综合性研究.他强调气象学为农业,水利工程,国防建设和其它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他主张批判性地继承前人的研究结论,不断地扩充和发展气象学的新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着力发现和培养气象学研究的新人才和接班人.他以其渊博的学识,敏捷的洞察力,高度的团队精神和毕生的辛勤劳动,为我国现代气象学的发展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作者希望读者们亲自读一读高先生的论著,一定受益匪浅! [2] 高由禧.从台风的统计以预告台风的移动(一).气象学报,1950,21(1~4):35~45 [3] 高由禧.从台风的统计以预告台风的移动(二).气象学报,1951,22(2~3):111~125 [5] 高由禧.从对流层的温度分析来探讨我国上空东半年西风环流. 气象学报,1952,23 (1~2):48~60 [11] 高由禧,彭昭蔚.黄河流域各不同地区间的降水关系.高由禧,陈茂端.黄河流域的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和1-5天最大连续降水.见叶笃正,杨鉴初,高由禧等著:黄河流域的降水,63~90页.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专刊(内部资料),科学出版社,北京,1956,共134页 [16] 高由禧,徐淑英.关于东亚季风区域的气候的研究.气象学报,1959,30(3):258~262 [18] 高由禧.青藏高原季风现象.青藏高原地区大气边界层的气候特征.见叶笃正,高由禧等著:青藏高原气象学,第六章,62~73页,第八章,89~101页.科学出版社,1979,北京,共278页. [20] 高由禧,李慈.南北半球季风-南北半球大气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机制.高原气象,1982,1(1):1~13 [24] 中国科学院寒区和旱区环境和工程研究所. 深切怀念高由禧院士.高原气象,2001,20(2):113~114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南京大学灾害性天气气候研究所)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澄海科学网博客.
0.905842
351.232143
0.018464
0
1,991
6,449
1,429.4
4.125
0.153338
0.042497
1,608,300,002,783
电力能源
4月25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绿色之路分论坛在京举行.分论坛由生态环境部,发展改革委联合主办,主题为"建设绿色'一带一路',携手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旨在分享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的理念与实践,推动共建国家和地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打造绿色命运共同体.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出席分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他说,"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繁荣之路,也是绿色发展之路.在5年多的"一带一路"建设实践中,中国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对接,推动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建设和运营管理,在投资贸易中强调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新动力,也为共建国家和地区的绿色发展带来新机遇. 李干杰表示,近年来,中国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生态环境治理力度,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展开,应对气候变化成效显著,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努力实现自身绿色发展的同时,中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围绕促进绿色发展开展了领域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一是健全合作机制,朋友圈不断扩大.已与共建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近50份双边,多边生态环境合作文件.二是推进平台建设,基础不断夯实.启动"一带一路"绿色供应链平台,成立澜沧江-湄公河环境合作中心.与柬埔寨环境部共同建立中柬环境合作中心,分别在肯尼亚,老挝筹建中非环境合作中心,中老环境合作办公室.三是深入政策沟通,共识不断形成.举办"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国际高层对话等系列主题交流活动.在中国-东盟,上海合作组织,澜沧江-湄公河等合作机制下,每年举办20余次论坛和研讨会,共建国家和地区超过800人参加交流.四是开展务实合作,能力不断提升.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环境管理对外援助培训和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培训,每年支持300多名共建国家和地区代表来华交流培训.在深圳设立"一带一路"环境技术交流与转移中心. 李干杰指出,建设绿色"一带一路",要坚持共建共享,为有关国家和地区创造更多的绿色公共产品,有效推动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要形成强大合力,政府担当引导职责,企业切实履行环境社会责任,社会组织和公众积极参与和监督,行业组织发挥好协调作用,金融机构当好"防火墙";要加强精准对接,强化绿色"一带一路"战略与共建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与规划的协调,促进生态环保政策法规对接,共同推动基础设施,产品贸易,金融服务等领域合作的绿色化;要开展试点示范,促进先进生态环保技术的联合研发,推广和应用,实施一批相关方共同参与,共同受益的生态环保试点示范项目,分享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实践经验.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发展改革委秘书长丛亮出席分论坛并致辞.捷克副总理兼环境部部长布拉贝茨等20多位中外政府,智库,国际组织,企业嘉宾围绕分论坛主题进行了发言.与会代表共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之策,提出一系列推动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政策,合作机制和具体领域的优先活动等建议,进一步凝聚"一带一路"绿色共识,为绿色"一带一路"未来发展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
0.897378
267
0.014329
0
510
381
928.3
4.136719
0.155056
0
1,608,300,002,845
电力能源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以电气工程学科和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为背景,培养具有运动控制,电机电器及控制,电气工程,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等工程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在工业与电气工程等领域从事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运行,研制开发,经济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创办于2010年,是宁波市服务型教育重点建设专业,学院首批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作为电气工程类专业,涉及电力电子,电机电器,供配电,计算机控制和机电一体化等领域,在各行业均有广泛应用,近年来社会对电气工程人才的需求剧增.依托自动化系,培养具有电工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等专业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强调强弱电结合,软硬件结合,机电结合;毕业学生具备在电气工程,电力系统,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系统分析,技术开发以及组织,管理,维护等工作的能力. 自动化系负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建设,现有专业教师17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博士13人;拥有浙江省"信号检测,处理及实现系列课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浙江省装备控制与优化"机器换人"专家指导组1个,宁波市各类人才工程人才3人,宁波市创新团队3个,宁波市"机器换人"专家指导组2个,学校三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聘请国内外著名高校专家学者8人为兼职教授,其中学校"9211计划"教授3人,学校三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 近5年,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宁波市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二等奖2项,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浙江省新世纪教改项目1项,浙江省课堂教学改革项目1项,浙江省教育规划课题2项;获浙江省精品课程1门;出版国家精品教材1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浙江省规划教材1部. 专业注重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围绕"中国制造2025",专注"宁波市'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意见"要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已形成电气控制及其智能化和电机控制与新能源两个专业学科方向.专业充分利用学科平台,以一系列科研项目为基础,吸收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研究,将项目的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实现科研反哺教学. 近年来,专业教师承担了包括科技部智能制造领域重点项目,工信部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一批国家级标志性项目在内的近20项国家级项目;主持了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宁波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等一批省部级标志性项目,人均科研经费超50万元;产生了多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以及面向地方产业的应用性成果;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5项,发表论文120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2篇,ZJU100长文1篇,SCI论文23篇,EI论文81篇. 积极推进与英国女王大学电子电气工程与计算机学院的交流与合作,聘请李慷教授担任本专业的兼职教授,于2014年启动面向本专业学生的"3+1+1"本硕连读项目,加强与对方的教学交流. 英国女王大学位于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南部,由维多利亚女王于1845年创立.经过16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的知名大学,是英国最顶尖的20所大学组成的罗素大学联盟成员.从这所大学走出的优秀人才中,包括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Seamus Heaney,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David Rimble以及爱尔兰总统Mary McAleese.该校设有门类齐全的本科,研究生课程,由于地处北爱尔兰,在同类大学中学费和生活费也相对低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计划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专业主干课程:电气工程专业导论,工程图学,电路原理,人工智能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信号系统与控制,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工业控制网络安全,DSP原理与应用,电器与PLC控制技术,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电气控制及其智能化方向课程:供配电与用电技术,电气测试技术,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电机控制与新能源方向课程:电力电子装置及系统,现代电机CAD技术,电机控制及应用. 专业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为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专业与宁波天安智能,宁波金田铜业集团,宁波斌驰光电设备有限公司,宁波捷创技术有限公司,成功信息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中科集成电路设计中心有限公司,宁波双九箱柜有限公司等建立了专业实训基地.宁波天安智能电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为专业学生设立了奖学金. 专业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参加大学生科研计划立项,实践教学活动积极性高涨.专业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国家,省市及浙江大学举办的各类竞赛,已获得国际数学建模大赛,全国数学建模大赛,长三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浙江省"挑战杯",浙江省大学生机器人竞赛,宁波市软件设计大赛,宁波市大学生创业大赛等赛事奖励20余项. 毕业生就业面广,可到与电能生产,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及电气设备的制造等相关的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大专院校,工矿企业及政府和科技部门从事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的设计,研发,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就业单位包括国家电网,中机电力,松下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毕业生考研和出国攻读学位的比例为10%-20%,入读学校包括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英国女王大学,美国东北大学,美国伊利诺斯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等著名学府. 欢迎报考电气工程师的摇篮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0.89778
140.411765
0.009251
0
266
796
810.6
4.152344
0.144114
0
1,608,300,002,971
电力能源
发电机是指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它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 发电机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发电机的形式很多,但其工作原理都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因此,其构造的一般原则是:用适当的导磁和导电材料构成互相进行电磁感应的磁路和电路,以产生电磁功率,达到能量转换的目的. 发电机通常由定子,转子,端盖及轴承等部件构成. 定子由定子铁芯,线包绕组,机座以及固定这些部分的其他结构件组成. 转子由转子铁芯(或磁极,磁扼)绕组,护环,中心环,滑环,风扇及转轴等部件组成. 由轴承及端盖将发电机的定子,转子连接组装起来,使转子能在定子中旋转,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势,通过接线端子引出,接在回路中,便产生了电流. 发电机的分类包括: 发电机分:直流发电机和交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分: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很少采用);交流发电机还可分为单相发电机与三相发电机. 发电机的种类有很多种.从原理上分为同步发电机,异步发电机,单相发电机,三相发电机.从产生方式上分为汽轮发电机,水轮发电机,柴油发电机,汽油发电机等.从能源上分为火力发电机,水力发电机等.
0.878623
61.333333
0
0
118
154
667.8
4.140625
0.128623
0
1,608,300,003,177
电力能源
地震等引发的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生态环境部门如何应对? 自2022年9月12日18时起,四川省终止省级地震一级应急响应,"9·5"泸定地震应急救援阶段转入过渡安置及恢复重建阶段.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牵动起全国人民的心.在关注地震灾后救援和恢复重建情况的同时,社会各界也将焦点放在了灾后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上.地震会引发哪些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生态环境部门该如何应对这些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其他自然灾害又会引发哪些次生突发环境事件?本报记者采访了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应急研究中心主任,正高级工程师陈思莉. 陈思莉告诉记者,地震可能破坏涉化学品企业的生产装置,储罐,使其中的化学品泄漏,进入外环境,导致次生环境污染事件."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四川省两家化工企业厂房倒塌,厂内液氨储罐和硫酸罐发生泄漏.这是典型的震后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经过应急处理,这两起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均未对当地水质和大气环境造成影响." "地震也可能使得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等重点污染治理单位的设施遭到破坏,导致污水直排或者渗滤液泄漏进而污染环境."据陈思莉介绍,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并触发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灾难性核辐射泄漏,导致相关水域放射性物质剧增放,射性碘浓度达到法定限值的3355倍,对生态环境,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此外,受地震影响,尾矿库结构也可能被破坏.尾矿库中存放的尾矿砂水泄漏会造成环境污染.据了解,由于甘肃陇南市尾矿库在"5·12"汶川大地震重创后未完全整治,"8·12"特大暴洪再次对尾矿库坝体和坝面造成了严重破坏. 陈思莉告诉记者,自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生态环境部围绕地震等自然灾害及生产安全事故等次生突发环境事件陆续制定了"关于防范和应对地震灾害次生环境污染事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等一系列防控预案,方案和技术指南,涵盖环境应急监测,隐患排查,供水保障等方面. 按照"通知"要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切实提高地震灾害可能引发次生环境事件的认识,避免因环境污染问题影响当地灾后恢复的大局."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应立即组织开展地震灾害后可能产生的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督促,指导相关企事业单位及时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工作."陈思莉表示.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地震发生后,四川省环保部门对九寨沟饮用水源地和可能出现环境风险的县垃圾填埋场,医废中心等地开展了全面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生态环境部门需制定科学的环境监测预警方案,合理调配各级环境监测力量,加大对地表水水质监测频率,严密监控地震灾害后可能产生的水环境污染."陈思莉介绍道."5·12"汶川地震过后,四川省生态环境厅立即启动"四川省抗震救灾环境应急监测方案",将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地区覆盖为全省主要饮用水源保护区,重点区域为受灾严重区域的下游地区;监测频率为2次/天.若水质出现异常或获知存在潜在污染的可能性,则根据情况加密监测. 陈思莉还告诉记者,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应根据本地区实际,认真做好人员,物资,车辆,仪器等应急准备工作.对于可能发生次生突发水环境事件的流域提前摸清可用环境应急空间与设施底数,对于可能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的区域做好周边人群疏散预案.一旦发生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及时启动环境应急预案,并与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最大程度减少和降低次生环境危害.2008年"5·12"汶川地震过后,绵竹市汉旺镇丰磷化工有限公司垮塌,造成设备内的黄磷暴露燃烧.当地政府立即增派50名官兵对泥磷池进行加固,并封堵了厂区对外的排污通道. 陈思莉还指出,生态环境部门很难从源头防范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各级生态环境部门需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及时收集核实可能涉及次生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严格执行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送的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地报告有关信息. 2015年10月4日,受超强台风"彩虹"影响,广东省湛江市富多液化公司的3个储罐(共800多吨)里的液化石油气同时出现泄漏.最终经过近40小时抢险救援,险情被成功解除.陈思莉向记者介绍,台风不仅会造成其破坏区域内码头和企业生产设施使用或储存的环境风险物质泄漏,而且还会对海上作业设施(渔船,鱼排,海工机械等)造成严重威胁,可能导致其使用的环境风险物质泄漏. "暴雨可能会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易发生供电故障或中断,可能造成企业生产设施非正常停机,污染处置设施无法正常运行等,进而可能发生生产原料,废液等外排情况.暴雨期间也可能造成周边企业设施,危化品输送管道,废弃物处置设施等受损,增加次生突发环境风险."陈思莉表示. 2010年8月7日,甘肃省舟曲县突降特大暴雨,引发三眼峪,罗家峪等四条沟系特大山洪地质灾害,三分之二区域被水淹没且供电中断.为妥善处理洪水泥石流灾区清淤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避免造成次生环境污染,生态环境部立即印发"洪水泥石流灾区淤泥清理环境保护相关要求"等文件,明确饮用水安全保障,固体废物安全处置,危险废物和危险化学品清理,卫生消毒防疫化学品安全使用方面的要求. 汛期是突发环境事件的高发期和敏感期."企业未妥善储存的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可能被洪水冲出厂区,进入外环境,造成次生突发环境事件."陈思莉补充道.2010年7月28日,因连日降雨,吉林省温德河爆发山洪,永吉县两家化工企业的库房被洪水冲毁,7000多个原料桶被冲入温德河,进入松花江,对下游水环境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陈思莉还表示,洪涝也可能造成企业的废水池和其它废弃物存放设施(如尾矿库等)面临被冲垮的风险,从而可能造成环境污染.2011年7月21日,四川省松潘县小河乡境内突发强降雨,山洪泥石流造成四川岷江电解锰厂渣场挡坝部分损毁,大量锰渣被冲入河道,造成涪江污染,导致涪江沿岸江油至绵阳段城乡约50万居民饮用水受到影响. "对于地震,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突发环境事件,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的应对措施其实是相似的."陈思莉告诉记者.首先应保障居民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生态环境部门发现自然灾害造成水质变化后,应立即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生态环境部门报告,提出应急处置措施建议.对可能引发流域污染事件的,有关省市环保部门要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做好污染联防联控工作. 陈思莉表示,在保障居民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后,根据事件紧急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可通过提高认识,加强隐患排查,强化监测预警,做好应急准备和加强应急值守来应对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突发环境事件.
0.909091
160.470588
0.02317
0
260
781
988.2
4.183594
0.133065
0.002569
1,608,300,003,298
电力能源
1.近年来,部分社会力量探索运用了智慧用电技术,在单位(场所)增设电气相关频发的现状推出的消防物联网云平台.实现从现场到云端,从云端到APP,Web的高效传输,进行多维度智能检测,分析,报警,反控,维保等安全管理.实现消防安全隐患事前预警,事中报警,事后管理,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的解决方案 万霖智慧消防CRT平台基于万霖云通过物联网技术对电气引发火灾的主要因素(导线温度,电弧,电流,电压和漏电电流)进行不间断的数据跟踪与统计分析,实时发现电气线路和用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问题(如:线缆温度异常,接触不良性电弧火花,短路,过载,过(欠)压及漏电等),消除电气火灾隐患.特别是在短路及过载等极端情况下,智能灭弧电气防火保护装置能够自动及时地切断电源,有效防止电气火灾的发生,并实时将发现的安全隐患预警信息向用电单位管理人员发送,指导用电单位开展治理,全面消除潜在安全隐患. 本系统融合设备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于一体,是针对火灾分析数据表. NB烟感,WiFi烟感,各消防主机远程传输模块,4G远程控制模块,无线智能NB压力表液位计,WiFi漏水报警器,可燃气体报警器,一键报警系统,平台免费,消防管理平台,消防管理APP 2.集中监控:针对区域广,监控点分散的消防单位及人员密集场所,可实现集中监控,实时掌握监测状态. 3.分级管理:实现分级管理,多道监管防线,避免个人疏漏导致的严重事故. 4.隐患分析:分析电气设备回路的相关参数,判断故障发生的原因,分析故障原因及状态发展趋势. 5.报警推送:实时推送动态到用户APP/Web端,及时发现隐患. 6.维保管理:维保管理,实现定期维保提醒,统计维保记录,保证系统交付后的正常运行. NB烟感,WiFi烟感,各消防主机远程传输模块,4G远程控制模块,无线智能NB压力表液位计,WiFi漏水报警器,可燃气体报警器,一键报警系统,平台免费,消防管理平台,消防管理APP 1.在线监测:实时在线监测线缆温度,电流,剩余电流的动态,并形成统计传感器,进行不间断数据监测,并利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力争找到数据与安全生产事故,电气火灾事故的联系,为单位(场所)提出可能存在的电气安全隐患和改进建议,并根据需要参与电气安全隐患整改,切实发挥智慧用电技术在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和火灾事故中的作用,提升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完善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安全风险管控. 2·2017年5月3日国务院安委会召开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视频会议,决定在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3年(2017年5月-2020年4月)的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 3·公安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设的指导意见"(公消[2017]297号)发布意见要求,2018年底地级以上城市建成消防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目前已经建成消防物联网系统的城市,在2017年年底70%以上的火灾高危单位和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高层建筑接入系统,2018年底全部接入. 智慧用电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配套服务体系,提供的服务事项应满足以下要求: 1,机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从业人员应当依法具有相关资格,具备与提供服务相适应的知识技能. 2,提供的相关产品必须满足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标准要求,设备应当确保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3,就近建立监控服务平台,实时监测电气监控设备的监测数据和运行情况,并及时准确,有效反馈给使用单位(场所). 4,能够对监测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向单位(场所)反馈分析信息,提出加强电气安全管理的建议. 5,能够根据单位(场所)的需求,提供电气安全培训和隐患排查,整改方面的服务. 6,及时向监管部门提供监控与分析信息,有关数据可为监管部门信息化平台采集,使用. 重点高危行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及宾馆,商场,市场,网吧,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学生宿舍,文物建筑,老社区,居住出租房屋,民宿等人员密集场所推广使用. 各地可根据辖区经济产业结构特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和风险程度以及安全监管工作实际需要来确定推广应用的行业领域,重点在以下行业领域推广应用: (五)养老机构及救助福利机构; 提供以社区,单位或区域为服务对象的智慧消防安全监控中心,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应急响应机制. 用户可以在APP STORE或安卓各在应用商店下载安装手机应用,通过APP实时查看各项用电数据,接受报警信息,处理报警事故及分析历史数据等. 用户可以通过监控后台或手机APP,远程对智慧安全用电监控器实现启停,脱扣,自检,重启,复位以及消音等动作.
0.882101
74.64
0.045234
0
238
434
1,340.9
4.015625
0.151125
0.089796
1,608,300,003,577
电力能源
[摘要] 在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过程中,我国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现在已经跃居世界第一.然而,太阳能发电产业,却远远落在许多国家后面,主要原因在于受到成本太高这个瓶颈的约束.最重要的解决途径就是自主创新,要在发电规模,电站容量,提高效率和创新材料等各个领域进行探索发现,开发和应用一切能够使太阳光能和热能发电成本降低的高新科技,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它的市场竞争能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在新能源中,当前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太高,影响了它的大规模发展.阳光发电设备的造价通常包括太阳电池,台架,逆变器,控制保护装置等的成本,工事费及其它费用,其中太阳电池比重最大,约占2/3 ~ 3/4 ;其次是台架等结构支撑部分,约占1/4 ~ 1/3 .阳光发电设备的容量主要取决于太阳电池的串联和并联,所以降低贵重而又量大的太阳电池成本,是降低整个系统造价的主要途径.然而,尽管太阳能电池板的价格已经大幅度下降,作为主要原料的太阳能级的硅也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现象,太阳能www.9778.com的成本仍远远高于其他与之竞争的www.9778.com形式.即使除去电池板的成本以后,太阳能发电站的单位千瓦建设成本仍然高达8000元,大约是生物质发电(如沼气发电等)的7~12倍,风能发电的6~10倍,已经成为太阳能产业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个瓶颈问题,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 太阳能发电成本瓶颈的解决,需要时间.当前世界各国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撑,实施税收优惠补贴,退税补贴和担保补贴等措施来予以支撑和缓解. (1)美国-------通过政策鼓励和技术创新,使太阳能发电成本不断降低.在西南部,考虑到联邦税收优惠之后,太阳热能发电的电价成本约合每度13到17美分.能源部已经设定目标,通过补贴等各种方式,争取到2020年将新能源www.9778.com的成本降到每度5到7美分,约合人民币0.4元左右,使其可以能和煤电等传统发电方式相竞争. (2)德国----于2004年公布了对太阳能光伏发电行业的强力支撑政策(新的上网电价法),光伏发电行业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在2008年给以近30亿欧元的补贴,消耗了全球太阳能电池的49%以上,推动了阳光发电产业的发展. (3)日本----提出到2020年要使日本太阳能发电量达到现在的10倍,到2040年达到现在的40倍;由于实施补助金制度和税制优惠政策,在3至5年内实现使日本太阳能发电价格减半的目标. (4)瑞士-------对太阳能发电给予20年的持续补贴,并且通过立法形式予以确立. (5)印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光伏发电的发展提供诸多机会,争先恐后地想当太阳能发电行业的领先者. (6)澳大利亚----也出台了对阳光发电行业的支撑政策. (7)中国----在2009年把新能源发展提到国家战略层面以后,实施了国家支撑和优惠政策,启动了国内首个光伏发电示范工程特许权项目的招投标工作,推动了太阳能发电产业的发展,同时还改善了光伏发电产业中存在的"两头在外"(技术来自国外,产品出口到国外)以及原料生产过程中的高污染,高耗能等现象.现在国产的光伏电池已经实现了出口转内销,主要用于国内的发展. 此外,欧盟以及世界各国都相继出台了对太阳能发电产业的支撑政策,缓解了发电成本瓶颈难题,带动了全世界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发电行业的快速增长.各国太阳能发电成本及其预期目标的对比见表1 . 太阳能发电产业属于规模性经济,太阳能发电站必须建造得相当大和发电容量不断增加,才能发挥较大生产效力和降低发电成本.德国是去年对太阳能发电量需求最大的市场,其次是意大利,日本和美国.德国12家大企业联合投资4000亿欧元在非洲北部撒哈拉大沙漠建立世界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到2050年的时候,将达到100 GW (10万MW),相当于100座火力发电厂的发电量,将满足欧洲15 % 的用电需求.电能的输送将采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可以使其损耗降低至10 % 以下,从而提高发动效率.送电将横跨地中海,穿越直布罗陀海峡,经过摩洛哥,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岛,阿尔及利亚,法国,突尼斯,意大利,利比亚,希腊,塞浦路斯,埃及,土耳其.太阳能发电产业将成为印度继原子能,航天以及信息技术之后的又一科学与工业前沿,到2022年印度将累计新增2.2万 MW发电容量,印度将成为太阳能领域的领先者.30年后阳光发电容量将超过水力发电,是21世纪的主要能源.各国太阳能发电容量预期值的对比见表2. 向高空发展,能够大幅度降低太阳能发电成本.建设一个发电量为10亿kW的高空发电站,并且要将建设成本控制在10亿美金以下,每度电的成本也不高于8美分.与一般煤电每度5美分,核电每度10美分的成本相比,这个价格也算得上经济实惠. 与采用光伏电池的太阳光能发电不同,它是太阳热能发电.它不是把阳光直接转化成电能,而是利用成千上万的定日镜,以超过98 % 的精度把将照射进来的太阳光反射到一个位于高塔顶端的聚焦吸热器表面,并穿过集热装置玻璃板的吸热管,形成800 ℃ 以上的高温,再通过传热介质(比如:水)产生500 ℃ 以上的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 这种高效率发电系统,是在沙漠中建造一座高达千米的烟囱和数公里宽的玻璃屋顶.玻璃窗下的空气经阳光加热后形成上升气流,带动烟囱底部的涡轮机发电.由抛物面镜片组合的镜面长达数百米,覆盖了多达5.1万m2的土地,比70个足球场还要大. 近年来太阳能领域的三大技术突破可使太阳能发电卫星的大小和成本降到可接受的水平.与20世纪70年代相比,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提高了4倍,因此所需的电池板的面积可大幅度缩小.其次,微波传送技术也大大提高,利用固定装置就能使微波光束实现精确指向,而不再需要旋转天线.因此可以用体积小,组装简便的模块天线替代原来1公里长的天线.新型激光设备将向地球传送能量.机器人可以替代宇航员在太空中完成组装工作. 美国在2007年以前将投入100亿美金建造一颗能将10 MW 太阳能传回地球的试验卫星,能为人类提供价格合理,清洁,安全,可靠,可持续发展的能源. 由于大气层外没有大气吸取,昼夜交替和云层遮挡,因此相同时间内,太空发电站的发电量将是地球上相同面积太阳能电站产能的20倍.即便将建设期间所需能量考虑进去,太空发电站产生的能量也比地面上占地面积相同的太阳能发电站高5倍. 日本拟于2035年建设一条沿月球赤道(长约11000 km)的太阳能电池带,将www.9778.com转换成强大的微波和激光束射向地球,然后由地面接收站再转换为电能.将能满足全世界的用电需求.机器人将在建设中担当主力,这些机器人可以24小时不间断接受来自地球的遥控,完成诸如平整地面和组装机器设备等任务,同时还将安排一支宇航员队伍在现场提供支撑. 由于需要大量的太阳能电池板和其他材料,可能利用月球资源来制造水泥和混凝土材料,而太阳能热处理技术也可帮助生产砖,玻璃纤维和其他建筑材料.产生的电能转换为微波束和激光束后,通过直径为20 km 的天线射向地球接收站,具有导向功能的无线电指向标将保证波束传输方向的准确.波束能量再由地面站重新转换为www.9778.com送入电网.月球几乎没有大气层,不存在影响太阳能电池板效率的坏天气或云层,可以24小时持续不断地接收清洁能源.其1年的发电规模相当于17亿吨石油或1.3万个核电站的年发电量,以目前的能源消耗计,足够全球使用30年.2035年动工的原因是考虑到届时地球上的传统能源资源将被开发得所剩无几.这一雄伟计划有可能结束人类对有限地球能源资源的依赖. 法国建成的第一座能"追踪"太阳的太阳能发电站在法国正式投入使用.它的光电转换板都运用了"阳光感应追踪"技术,能在白天日照时间内自动调节太阳能光板朝向光面位置,能多接收和转化20 % ~ 40 % 的太阳能. 德国的太阳能发电设备甚至在夜间也能运转:太阳下山之后,位于储热器中部的热储存装置会释放出所需要的热能.太阳热能的储存成本要比电池储存电能的成本低得多.它的接收器是由金属管和玻璃套管组成,两管之间是真空的,以保证金属管绝热,从而尽可能减少热损失.因为要使尽可能多的太阳光,豪无反射地透过玻璃套管照射到金属管上并被吸取,所以需要非常特殊的材料,这些材料的组合成分还是一个秘密.在世界范围内仅有两家企业能制造这种接收器,其中一家就是德国美因兹的玻璃和光电专业生产厂商肖特企业.西班牙采用了它的技术. 各种太阳电池的光电变换效率不同,通常单结晶硅为14.5%,多结晶薄膜为14.9 %,将来的薄膜可达18 % ~ 20 %.近年来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提高了4倍.为了增大功率,美国正在开发多件结合的太阳电池制造技术.美国太阳能企业是世界第八大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商,其生产的太阳能电池发电效率已经达到了21.5 % ,为世界最高水平.最近日本开发的串联元件的效率为30.3 %,达到了世界最高值.这种高效率的化合物太阳电池还能承受放射线的作用,特别适用于航天工业.此外,日本东芝自行开发的变压装置,与传统变压器相比,可将www.9778.com损耗减少三分之一左右,从而提高发电效率,同时还将其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占地面积减少30 % ,重量减轻25 % . 用于太阳电池的原材料主要是硅,其中包括结晶硅和非晶质硅,此外还有化合物太阳电池.单晶硅太阳电池的短路电流基本上是与太阳的辐射强度成正比的,其开路电压主要受电池温度影响,也受太阳辐射强度影响.而阳光发电系统的输出电流和电压虽然也主要受太阳辐射强度和电池温度影响,但其短路电流基本上与太阳辐射强度成正比,而开路电压随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则不很明显.非晶质硅太阳电池是采用几层厚度为1 μm 的薄膜叠积而成,具有较低的成本,而且原材料只是结晶硅的1/1000 ,它的年产量即使高达1000 MW,也不会受到原材料的约束,从而解决了原材料硅的限制问题 太阳电池是美国于1954年发明的,最早是在1958年3月用于人造卫星.直到1997年7月成功地在火星着陆的卫星上应用了以Ge为基板的高效率新材料GaAs太阳电池.太阳能电池包括各种商业化太阳能电池,多晶硅,非晶硅以及薄膜太阳能电池等.安装计算机在线监测系统,能显示出每一种电池的发电情况. 在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过程中,我国的风力发电装机容量现在已经跃居世界第一.然而,太阳能发电产业,却排列在美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印度等国之后,主要原因在于受到成本太高这个瓶颈的约束.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在政府加大支撑力度的同时,最重要的解决途径就是自主创新.要在发电规模,电站容量,提高效率和创新材料等各个领域进行探索发现,开发和应用一切能够使太阳光能和热能发电成本降低的新技术,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它的市场竞争能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0.895913
177.16
0.032127
0
435
1,299
969.9
4.203125
0.166177
0.052242
1,608,300,003,625
电力能源
从2014年11月~2016年3月短短一年半左右的时间里,中美两国连续签订了三个元首级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举世瞩目. 如果将三个联合声明逐个分析,它们都有各自不同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如果将三个声明联系起来,做一个整体分析,其意义和价值将更加突显,其对国际气候谈判,全球气候治理和中美关系的影响将更加全面和清晰地展现于世人面前. 首先,三个声明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为国际气候谈判的进程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向世界传达了中美将在国际气候谈判中长期共同承担领导力的决心和信心. 2014年11月的第一个联合声明宣布了中美两国富有雄心的气候行动,旨在率先垂范,至一年后巴黎会议开幕时已有186个国家提出了气候行动. 在2015年9月的第二个联合声明中,两国元首提出了关于巴黎会议成果的共同愿景,并宣布了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国内政策措施和合作倡议,以及在气候资金方面的重要进展,为在巴黎达成具有历史意义的,富有雄心的气候变化全球协议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刚签署的第三份声明中,两国元首宣布,中美两国将于4月22日签署"巴黎协定",并采取各自国内步骤以便今年尽早参加"巴黎协定". 如果说前两个联合声明的重点在于气候协定的达成,第三个联合声明则已将重点放在履约上.三个联合声明的连续签署意在向国际社会传达一个明确的信号:中美决心长期持续地推进国际气候谈判进程.对于那些担心中美难以长期合作引领国际气候谈判的人来说,这三份协议是一颗定心丸.当然,也不能排除今后如果美国共和党上台执政,中美携手推进国际气候谈判进程的力度有所减弱的可能性. 其次,三个声明为全球气候治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加强全球气候治理. 国际气候谈判是全球气候治理的核心,但非全部.不可将国际气候谈判与全球气候治理划等号,全球气候治理的内容更加广泛和丰富,涉及治理理念,原则和方式,"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公约外机制的关系,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的关系,全球,区域,国家和次国家等多层次的互动等诸多重大议题. 三个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对上述问题都形成了若干重要共识.在全球气候治理理念上,中美两国将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紧密联系在一起,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性质有了更具体,更全面的认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国际气候谈判进程的演进,气候变化问题的性质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从当初的环境和技术问题逐渐演变为当今世界重大的发展问题和国际政治与安全问题.中美两国与时俱进,在气候与安全的关联性问题上达成共识,深化了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无疑将进一步有力推动两国及世界的气候变化合作. 在全球气候治理的核心原则 - -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简称"共区"原则)上,中美照顾各自核心关切,达成相互谅解,具体体现在三个联合声明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公约外机制的关系上,三个联合声明明确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主渠道作用,但对公约外机制的补充作用越来越重视. 如果将三个联合声明联系起来认真研读,其内容实际上包含了当今全球气候治理的所有要素.鉴于中美是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最大的两个温室气体排放国,最大的两个能源消费国,最大的两个进出口贸易国,其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共同立场和政策必将对全球气候治理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最后,三个声明的签署表明中美气候变化合作不仅已全面进入快车道,而且已成为中美双边关系的支柱,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美气候变化合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双边合作一直在稳步推进,但中美在国际气候谈判问题上分歧较大,合作较少.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美曾公开发生争执和矛盾,举世关注. 此后,中美加强了相互协调和沟通,达成更多的谅解和共识.其标志性的成果就是三个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这三个联合声明的内容使中美在双边气候合作与多边气候合作领域均达到历史的新高度.这是中美气候变化合作已全面进入快车道的基本含义. 不仅如此,中美加强气候变化合作,正在对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防止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必然发生战争的所谓"修昔底德陷阱"产生积极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中美关系中气候变化问题的性质已发生重大变化,即从一般性的环境合作议题跃升为重大的战略性问题,事关中美关系的走向.在展望未来中美气候变化合作和中美关系时,对这一变化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中国环境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环境大厦1202,1005房间 邮编:100062
0.915135
92.5
0.024986
0
176
545
952.6
4.285156
0.126486
0
1,608,300,003,660
电力能源
本文摘要:现在,我国环保产业转入以提高为核心的"效果时代",渐渐转变了全然末端管理的角色.过去,环保产业主要为环境保护获取物质和技术承托,现在,环保产业是推展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沦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大位快速增长,调结构,惠民生过程中的起到日益凸显. 党的十八大后,绿色发展观念深入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获得广大群众爱戴. 现在,我国环保产业转入以提高为核心的"效果时代",渐渐转变了全然末端管理的角色.过去,环保产业主要为环境保护获取物质和技术承托,现在,环保产业是推展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沦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大位快速增长,调结构,惠民生过程中的起到日益凸显. 党的十八大后,绿色发展观念深入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获得广大群众爱戴. 在生态文明理念提示下,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既获释了环保市场需求,也为产业发展说明了方向,推展环保行业发展高歌猛进,沦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环保行业发展概况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环保产业已初具规模. 工业化与城市化亲率的较慢发展,同时也增进了我国居民环保意识的强化以及环保产业的发展.环保事业了解发展,有力地夹住了环境保护涉及产业的市场需求,造就了环保产业的较慢发展. 尤其是"十五"以来,国家增大了对电力,水泥,钢铁,化工,轻工等轻污染行业的管理力度,强化了对城镇污水,垃圾和危险废物集中于处理等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有力地夹住了环保产业的市场需求,产业总体规模很快不断扩大,领域大大扩展,结构逐步调整,整体水平有较小提高,运营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目前,我国环保行业早已从初期的以"三废管理"居多,发展为还包括环保产品,环境服务,洁净产品,废物循环利用,跨行业,跨地区,产业门类基本齐全的产业体系. 就产值来看,环保行业以资源综合利用,洁净产品居多,这两类子行业的产值在中国环保行业产值中所占到比重将多达3/4.就区域结构而言,环保行业主要集中于在东部沿海,沿长江以及中部经济较繁盛的地区. 环保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较慢发展,环保产业获得了较慢提高.为扩大内需,大规模增大基础设施建设,对环保产业的投资也更进一步增大. 随着行业发展,优势企业在取得平稳盈利的同时,可以享用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和份额提高带给的茁壮. 在国家环保政策的大力支持及环保投资的日益增长下,环保产业日益强劲,市场前景辽阔,2015年我国环保设备行业产值超过4000亿元,2021年我国环保设备行业产值将未来将会多达8200亿元. 与此同时,环保行业也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首先,产品将向高端化,成套化方向发展,这将增进市场和行业秩序的更进一步统合与规范. 其次,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较慢发展,能源需求呈圆形刚性快速增长,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增强,节能减排形势仍然不利,在客观上将增进节能环保服务业的发展,节约能源服务产业未来将会再次转入较慢发展的黄金期. 第三,发展中国家对中等技术水平,较高性价比的节能环保产品与服务有较高市场需求,而我国节能环保企业在传统的工程建设,环保设备及产品生产等具备较强优势,因此,"回头过来"将沦为我国很多节能环保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自由选择. 第四,信息时代的互联网革命很大地冲击着传统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亦如此,只有密切与互联网快车道融合,才能相结合其极大优势推展行业的较慢发展. *后,国内节能环保公司广泛规模较小,市场集中,竞争力不强劲,与国际环保巨头规模相去甚远.在此情况下,扩展,重组,收购将沦为行业的必然选择.
0.893981
162.444444
0.049553
0
305
401
772
4.148438
0.123803
0.197531
1,608,300,003,879
电力能源
无六氟化硫技术如何助力企业更快应对气候挑战,实现高效,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峻,极端天气现象频发带来的次生灾害威胁愈演愈烈.今年的世界地球日把主题确定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做到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人类把发展消耗的资源控制在地球可承载的范围之内,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作为发展和资源消耗的主要"贡献者" - - 企业应在推动可持续发展中担当中坚力量,甚至是主力的观点,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企业要加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既要实现减排,还要获得效益,这就需要高效和可持续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以www.9778.com行业为例,目前,电网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电气设备绝缘介质是六氟化硫(SF6)气体,但该气体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约23500倍.2017年,欧盟外泄的六氟化硫总量的温室威力相当于130万辆汽车在路上行驶一年的排放量.因此,六氟化硫被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组织列为到限制排放的温室气体. 但是,六氟化硫具有绝缘及灭弧性能极佳等优势,因而过去几十年其行业地位难以动摇.近年来,虽有产商推出了替代无六氟化硫气体的技术和产品,但都无法同时解决减排和降低经济成本问题,难以推广,影响了整个电气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作为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将可持续发展视为核心战略和重要社会责任.同时,施耐德电气坚信高效和可持续是不可分割的,因为脱离经济效益谈可持续发展,本身也是不能持续的.为此,施耐德电气一直强调利用创新的数字化技术和丰富的OT技术专长推广兼具高效和可持续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为自身,客户及朋友圈赋能,既解决减排问题,也解决经济发展问题,从而做到真正的可持续. 过去10年,施耐德电气也一直在努力寻求无六氟化硫的技术的突破,经过反复试验,在2019年6月举行的国际供电会议上,施耐德电气的全新无六氟化硫中压开关柜设备首次亮相.该设备兼具了高效和可持续的特性,可满足客户向无六氟化硫设备转化的绿色和经济性的双重要求.今年初,施耐德电气正式推出了中压一次充气柜GM AirSeT,接下来还将推出环网柜RM AirSeT和SM AirSeT. 应用施耐德电气无六氟化硫技术的中压开关设备是绿色和可持续的,它们采用干燥空气替代六氟化硫气体,干燥空气在环保,介电性能,无毒性,设备维护等多个方面都优势明显,可完美替代六氟化硫气体. 而且,得益于施耐德电气在数字化技术上的长期积累,施耐德电气的无六氟化硫中压开关设备可搭载众多数字化技术和分析工具,为用户解锁数据价值,将用户的数字化体验提升到新的高度,既帮助用户控制碳排放,还能获得更多可持续的收益.例如,该中压开关设备可搭载用于状态监测的传感器,向施耐德电气强大的EcoStruxure架构与平台提供的分析工具传输数据,从而帮助客户实现IT与OT的充分融合以及现有业务与物联网技术的集成,同时解锁预测性和预防性资产管理等功能. 根据施耐德电气的统计,过去5年,施耐德电气在全球41个国家完成的230个项目中,凡是部署了EcoStruxure数字化架构与平台的企业,都获得了可量化的经济与环境收益,生产率提升最高可达50%,平均24%;节能成本最高达80%,平均28%;二氧化碳足迹优化最高达50%,平均为20%. 2019年12月,施耐德电气获得了欧盟LIFE计划的拨款,以支撑其开发性能强劲的无六氟化硫中压开关柜并论证技术可行性,成为唯一一家获得中压应用类资金支撑的电气设备制造商.除此之外,欧盟还携手施耐德电气开展无六氟化硫能力建设项目,旨在提高公众对六氟化硫这一温室气体替代品的认知,并向公众机构证明这些气体替代品将更加安全,更加可靠,对于气候也更加友好. 对此,施耐德电气www.9778.com系统业务实行副总裁高飞克(Frederic Godemel)表示:"施耐德电气与欧盟LIFE计划合作研发和推广全新的无六氟化硫技术,是践行大家可持续发展承诺的有力证明,大家对此深感荣幸." 目前,施耐德电气的无六氟化硫解决方案已在多国落地和试点.E.ON是瑞典最大的配电网络企业,在这个高度重视绿色发展的国度,E.ON希翼在保障www.9778.com供应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基于客户的需求,施耐德电气向其提供了无六氟化硫开关技术.经过试点和验证,E.ON技术经理Kim Sunnerberg评价道:"施耐德电气全新的无六氟化硫设备采用干燥空气绝缘和先进的数字技术,经久耐用.它与大家当前的变电站解决方案相契合,极具成本效益." 除了E.ON,法国格勒诺布尔配电网络运营商GreenAlp也从施耐德电气的无六氟化硫技术方案中获益匪浅.该企业运营总监Sébastien Julien表示:"新型开关柜拥有与现有设备相同的尺寸和占地面积,采用干燥空气代替六氟化硫,这一点尤为令我印象深刻,它考虑了配电网络管理器的局限性.大家没有想到消除六氟化硫竟如此简单."
0.912617
145.5
0.017258
0
227
449
783
4.03125
0.120766
0
1,608,300,003,927
电力能源
锂空气电池(LOB)由于其超高理论比能量,近年来备受关注.然而,受到放电产物Li2O2不溶且绝缘等限制,LOB氧还原反应和析氧反应(ORR和OER)较慢,导致大过电位和较差循环稳定性.研究表明,引入电催化剂,如金属氧化物/硫化物,贵金属等可以加速ORR和OER反应,但催化剂存在过电位高,不稳定和成本高以及穿梭效应等问题.近年来,光激发半导体被引入到Li-O2电池体系中,为改善其高过电位提供了新策略,得益于光生空穴的高氧化能力,Li2O2可以在超低充电平台上有效分解.而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半导体材料选择和优化上,对半导体材料与Li2O2之间结构-活性关系仍然不清楚,所以揭示光照下半导体与Li2O2相互作用机理,对于深入理解和合理设计光辅助电极材料十分重要. 近期,天津大学Wei Chen和新加坡国立大学Zhangliu Tian等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上发表题为"Facet-controlled bifunctional WO3 photocathodes for high-performance photo-assisted Li-O2 batteries"的文章.该工作通过晶面控制工程来增强WO3光电极光催化反应活性,利用增加暴露(002)晶面,实现放电产物Li2O2从溶液生长途径向表面生长途径的可控转变.WO3在高催化活性的(002)晶面作用下,解决了传统表面生长途径控制的Li-O2电池过早失效的问题,使高容量和长寿命光辅助Li-O2电池成为可能. (1)通过水热法可控设计合成了具有不同(002)/(020)晶面比的WO3光电极材料,以深入研究晶面对光辅助电池的影响. (2)(002)晶面占优的WO3电极具有活性面积大,对O2吸附能力强,以及光生载流子多等特点,其光辅助Li-O2电池性能显著增强,过电位仅0.07 V,放电容量达10500 mAh g-1. (3)首次证明Li2O2与WO3形成Z型异质结,Li2O2可以产生光电子参与电极反应,从而突破传统Li-O2电池容量限制. 图1. (a) 晶面控制Li2O2生长路线和WO3光催化活性示意图;(b) 光辅助放电过程机理图. WO3放电过程分析.在各种半导体光催化剂中,WO3具有可控晶面和合适带隙,展现出良好空穴扩散长度和电子迁移率,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光辅助Li-O2电池电极材料.作者通过水热法在碳布(CC)上原位制备出WO3纳米盘,WO3纳米棒和WO3纳米片(分别记作1-WO3,2-WO3和3-WO3),得到不同(002)/(020)晶面比的WO3光电极材料,系统研究了光电极的晶面依赖性对光辅助LOB性能的影响,其中1-WO3和3-WO3分别具有最低和最高(002)/(020)晶面比. 实验发现,随(002)晶面增加,放电产物Li2O2逐步由溶液生长模式调整为表面生长模式(图1a),且由于空穴准费米能级加深,(002)晶面在OER过程中表现出最高光催化活性.更重要得是,表面生长模式形成的p型Li2O2,在WO3和Li2O2界面处诱导形成Z型异质结,促进Li2O2解离为自由载流子来参与反应,从而有利于LOB电池性能提升(图1b). 图2. 晶面控制的Li2O2生长途径示意图. 理论计算分析.作者首先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中间产物LiO2,WO3晶面以及电解质之间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LiO2在(020)和(002)晶面上吸附能分别为1.64和2.22 eV,表明LiO2在(002)晶面上具有较强亲和力,而LiO2在四甘醇二甲醚(TEGDME)电解质中溶剂化能为1.70 eV.根据吸附-溶解方程可知,当LiO2吸附能高于溶剂化能时,表面生长路线将占主导地位,否则放电产物则将遵循溶液生长路线.因此,暴露WO3不同晶面会导致形成Li2O2生长途径不同. WO3结构形貌分析.作者使用X射线衍射,及精修和透射电镜等,对不同WO3物相和结构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种WO3光电极材料,均属于单斜晶型,空间群为P21/n,且晶格参数接近.其中,3-WO3的(002)/(020)晶面比最高为1.24,而1-WO3和2-WO3分别仅为1.05和0.85(图3a-e),该结果与通过高分辨透射图计算得到的不同晶面比相一致.以上结果表明,3-WO3纳米片暴露出更多(002)晶面. 电化学性能分析.随后作者通过一系列电化学测试来探究光辅助LOB电池性能.首次充放电循环中,相较于暗态条件,光照下LOB过电位明显降低,三种WO3分别仅为0.5 V,0.41 V和0.07 V(图4a b).光响应实验中WO3充放电电位反复升高和降低的现象证明光照可以加速电池OER/ORR过程,且光照可以大大增加LOB电池容量(图4c d),这是因为光生载流子可以有效地调节极化电势.更重要得是,研究发现WO3光电极的充放电性能随(002)/(020)晶面比增加而显著提高,三种WO3光电极中,(002)晶面占比最高的3-WO3/CC在光照下深度充放电后,电极XPS图中Li2O2信号仍完全消失,表现出高可逆性(图4e f),其极化电压在100次循环后仍保持在0.9 V以内,而1-WO3/CC和2-WO3/CC的极化电压仅循环30次和56次就超过0.9 V. 储能机理分析.作者通过SEM图分析了不同WO3/CC光电极放电过程中Li2O2生长路径.图5a-c显示,以(020)晶面为主的1-WO3的催化放电产物表现出典型溶液生长模式,生成球形Li2O2,直径约为400-1200 nm.相比之下,随(002)晶面增加,2-WO3和3-WO3的催化放电产物沿表面生长模式进行,生成薄膜状Li2O2.旋转圆盘电极(RRDE)测试(图5d)的响应电流与电极表面对O2吸附容量成反比,WO3的响应电流随(002)晶面增加而逐渐减小,证明(002)晶面对O2具有强吸附能力. 此外,通过莫特肖特基图和开路电压曲线以确定光激发空穴和电子表面带能,绘制出能级结构图(图5e-g),随(002)晶面比增加,WO3的空穴准费米能级逐渐下降,OER活性增加.同时,PL光谱结果显示,(002)晶面占优势的3-WO3中光生载流子复合率最低.综上所述,(002)晶面占优的3-WO3电极由于活性面积增大,对O2吸附能力增强以及光生载流子增多等原因,其光辅助LOB性能显著增强. 对于传统表面生长模式为主的Li-O2电池,形成Li2O2的理论最大电荷隧道厚度为10 nm,易导致容量限制和电池过早失效.而本文构筑的以(002)晶面为主的3-WO3光电极中由表面生长主导形成的Li2O2膜高达130nm厚(图6a-c),远超传统电荷隧穿厚度极限,表明该电池可以克服光照对电极表面钝化,有效维持放电过程(图6d). 沉积Li2O2后,Li2O2/WO3电极在每个循环光照下显示出明显光响应电流(图6e),表明Li2O2/WO3电极可以保持良好光催化活性.有趣得是,单纯Li2O2也可以对O2还原具有明显光响应,所以理解光激发Li2O2的作用及其与光激发WO3的协同效应,对于揭示光辅助LOB的放电机制具有重要意义.Li2O2属于p型半导体,带隙为3.3 eV(图f g),与3-WO3易形成直接Z型异质结,Li2O2中局域激子可以解离成自由光电子参与进一步放电过程,同时剩余光生空穴会被集流体收集参与电极反应(图6h),使最终Li2O2产率远超传统LOB,突破光照表面钝化限制,从而大幅增加电池容量.上述分析表明,控制放电路径和优化晶面的协同作用可以增强光辅助LOB电池性能. 本文以WO3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暴露不同晶面对其光辅助Li-O2电池性能的影响.结合理论计算和实验证明,发现WO3随(002)晶面增加,优选表面生长途径,以生成Li2O2薄膜,可以有效加速OER过程.此外,作者首次揭示了在光照下形成的Li2O2与WO3形成Z型异质结,Li2O2也可以参与电极反应,从而突破了由表面生长引起的电池失效限制,大幅提高电池容量.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002)晶面占比最高的3-WO3纳米片光电极具有0.07 V超低过电位和高达10500 mA h g-1放电容量,并展现出超过200 h高循环稳定性.本工作揭示了晶面工程在改善光电极性能方面的关键作用,为光辅助Li-O2电极材料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有哪些适合科研狗的APP? 从理论到实践,关于红外光谱你想了解的都在这儿了~
0.879118
183.736842
0.03992
0
380
1,079
1,936.5
4.234375
0.220854
0.006494
1,608,300,003,988
电力能源
当前,铜仁在线监测在我国环保产业既充满着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巨大挑战的情况下,一定要不失时机,把握住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利用行政的,经济的和技术的手段,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努力地促进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铜仁在线监测环保产业的发展主要借助于市场的全面发育和完善,但是市场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完全解决环保产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所有问题,还需要国家采取行政手段,辅之以政策引导才能解决.目前,应根据国务院确立的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我国中远期环境保护目标,结合国际经济发展,保护环境的大趋势,制订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我国在一定时期内环保产业发展的目标,规模,门类,结构,以及相应的资金,技术,政策等保障条件.贵州检测把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落实到各级政府和部门,提出逐年应达到的目标和采取的措施,并检查实施的情况.在经济技术政策方面,要制订有利于环保产业发展的信贷,金融,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对环保产业优先发展的领域要给予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加大经济杠杆对环保产业发展的调节力度,使环保产业在市场机制下得到更快的发展. 管理不到位,产业市场运作不规范,是影响环保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尽快完善环保产业管理的法规体系,制订有关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出台环保产业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使环保产业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轨道.贵州检测另外,还应组织环保产业市场的监督体系,对环保产业市场行为实行全过程的监督,从产品生产,销售,工程设计,施工,设备运行使用等环节入手,逐步实行产品生产认可制,产品质量检测制,产品市场准入制,产品销售保证金制和市场主体间经济赔偿责任制等,全面规范市场行为,对违规的市场行为施以严厉的行政和经济处罚,保证环保产业市场的公平有序竞争.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针对我国环保产业大型企业集团不多,绝大多数为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的企事业的现状,要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并具有发展潜力的,基础条件较好,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环保产业企事业单位,国家从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使之尽快形成一批有实力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环保产业企业集团,作为环保产业的骨干力量和示范,带动我国环保产业的全面发展. 环保产业服务体系对环保产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要尽快完善环保产业三个方面的服务体系: (1)环保产业技术服务体系.要建立一批各具特色的技术开发实体,加大环保产业技术开发力度,尤其是高,精,尖,新的环保实用技术,为环保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2)环保产业信息服务系统.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是一种宝贵的社会资源,环保产业的发展要充分地利用这种社会资源.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环保产业信息服务体系,在全国形成一个覆盖面广,结构比较合理,功能全面,信息传递迅速的信息交流网络,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 (3)环保产业市场流通服务体系.在环保市场各环节中,流通是沟通产品生产者与市场的重要环节,健全流通服务体系,有利于促进环保产品走向市场,也有利于产品结构种类的调整和加快资金的周转,从而促进环保产业市场的进一步发育和完善. 铜仁在线监测提高环保产品技术水平,是今后推进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一方面我们应努力扩大环保产业对外技术合作与交流,积极地引进,吸收,消化国外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以多形式,多渠道发展同国外的合作,借助国外的技术和资金,提高我国环保产业技术水平,缩小同先进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增强我国环保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要加强国内环保技术的开发,以我们特有的技术和设备,打入国际市场,积极参与环保产业市场的国际竞争. 各级环保产业协会是环保产业行业管理的社团组织,在政府和环保企业间起着桥梁与纽带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各级环保产业协会的优势,通过行业协会,加强环保产业的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机制,加强环保产业技术和信息的交流,辅助政府对环保产业市场的监督管理.
0.9118
167.8
0
0
373
388
783.4
4.121094
0.098331
0
1,608,300,004,221
电力能源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交棒之际,李婧勾勒了这位"巴黎协定"缔造者之一的气候外交足迹. 我们鼓励您基于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分享我们的内容,详细的转载政策请点击查看. 解振华在2018年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图片来源:IISD 本周,随着世界各国领导人抵达马德里,开启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5)的下半程谈判,熟悉的面孔中没有出现解振华.这位十多年来一直领衔中国气候谈判的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此次交棒给了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由后者率领中国代表团进行关于"巴黎协定"下一阶段的谈判磋商. 多个渠道的信息显示,解振华已卸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的职务.他自2007年以来一直领导着中国的气候外交,并代表中国参与并塑造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轨迹. 过去十年,中国在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年温室气体排放国.然而,与此同时,中国也从为自己的排放权辩护的被动位置,转变为积极主动走上低碳发展道路,并成为全球气候行动的建设性参与者.这种转变虽然是一种国家战略选择,但无论前同事,谈判对手还是民间组织代表都认为,解振华作为推动者的个人作用不可或缺. 解振华于2007年成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在2018年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将气候变化相关职能划拨给生态环境部之前,发改委一直是中国气候政策的制定部门.在国际气候谈判中,解振华以坦率,强硬而闻名.在2011年的南非德班气候大会上,他曾多次与富裕国家正面交锋,就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提出的不合理减排要求提出抗议.当时,这一 情景在中国电视屏幕上广泛传播,给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一场景是解振华作为中国最高气候谈判代表的早期生涯的重要注脚:在捍卫"中国发展权"方面,他是一位坚定的谈判者.在决定国际气候进程的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之前和之后的几年里,中国与发达国家就如何分担全球变暖的责任展开了激烈,有时带有贬损意味的辩论.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僵局尤其严重,当年两国共同排放了全球近40%的温室气体.哥本哈根峰会最终以一份政治声明和深重的挫败感而草草收场,并未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 中国和美国 对哥本哈根谈判的评论更为尖刻.解振华批评富裕国家"图谋分化发展中国家",而2009年至2016年担任美国气候变化特使的托德·斯特恩则将此次峰会描述为"恼人和混乱". 尽管一开始的工作关系剑拔弩张,解振华和斯特恩还是建立了良好的私交.他们曾互相访问各自的家乡天津和芝加哥,甚至一起观看了一场棒球比赛.他们称彼此为"老朋友". 斯特恩在接受中外对话专访时说:"他性格活泼,有趣,有幽默感,喜欢笑.我对他的初步印象就很不错." 斯特恩补充说,中国和美国在气候谈判中的分歧很大,这自然就使解振华和他自己在各种问题上难以调和,甚至会发生冲突,但多年来,他们知道彼此的红线在哪里. "他对谈判议题了如指掌,对自己所认为的中国利益非常保护." 解振华在2014年中美最终达成关于减排目标的共识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一共识的达成最终为"巴黎协定"的顺利通过铺平了道路.关于促成这个关键转折的因素,解振华对媒体表示:"(中美)各自自主决定减排目标,让彼此感到舒适." 斯特恩称解振华是一位坚定的谈判者和优秀的倾听者.这些品质帮助他赢得了其他主要发展中国家同行的信任.当谈判进入关键阶段时,他可以使事情顺利解决.斯特恩说:"他能够说服其他发展中国家.我想没人比他更有影响力了." 去年在波兰卡托维兹举行的年度气候大会进入最后几个小时,由于巴西的反对,各国未能就全球碳市场机制的条款达成一致,有关落实"巴黎协定"的讨论陷入僵局.按照联合国谈判的惯例,即"所有的问题达成一致以前意味着什么都没有达成",整个方案有崩盘的危险. 解振华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说,会议主席委托中国代表团与其他各方进行沟通."经过6个小时的讨论......我们终于克服了达成妥协的最后一个障碍,"即将碳市场讨论推迟到今年的气候大会,以便让"巴黎协定规则手册"获得通过. 斯特恩说,虽然解振华在捍卫国家利益方面毫不含糊(每个谈判者都会这样做),但他也非常关心环境问题.他说:"我们可能对需要采取什么气候行动有非常不同的看法,但我从不怀疑他对气候变化的关心,并希望有所作为." 在中国气候界,解振华以其在气候问题上倾注的个人心血而闻名,这种关心远远超出谈判桌的范围.他曾多次访问图瓦卢和斐济等小岛国和两极地区.他在最近一次对清华学生的演讲中说:"我亲眼目睹了气候变化对冰川的影响和北极熊的苦难." 在他的任期内,中国在气候问题上的立场逐渐从为其"排放权"辩护转向将低碳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 2009年前后主导中国媒体的老说法("气候变化是发达国家遏制中国崛起的阴谋")在随后几年逐渐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对"能源革命"日益高涨的呼声,对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投入,并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尽管过去两年煤炭消费有所反弹,但许多专家认为,中国已不会再回到2013至2014年的煤炭消费峰值.此外,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已从2005年的72%大幅下降到2018年的59%. 如此重大的能源政策转变肯定不是一个人能决定的,迫使中国下决心转变发展方式的还有不断恶化的空气污染危机.但是,多位观察人士认为,这些变化离不开解振华个人的贡献. 作为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能够将国际气候压力转化为推动国内气候政策改变的动力.作为一名部长级官员,他的个人威望在创建全国碳市场等关键政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绿色和平东亚分部全球政策高级顾问李硕说:"解振华的职业生涯将因其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领导和奉献而被铭记.他的努力证明,一个坚定的个人可以改变很多事情,并塑造世界对中国的看法.这或许是他留下的最大财富."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失败也促使中国重新思考其在国际谈判中的态度.在解振华的任期内,建立了中国代表团与国内外民间组织和媒体进行常规对话的机制. "在解之前,中国的气候谈判代表们并非完全不可接近,但这通常取决于他们的个人喜好:有些人愿意谈,有些人不愿意,"一位从2004年开始参加国际气候谈判的资深民间组织工作者说."但是在解振华的领导下,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个机制来确保每年都会举行这样的对话,这大大促进了中国和国际社会之间的相互了解." 时任中国民间气候变化行动网络协调员的毕欣欣曾撰文描述,国家发改委当时"缺乏必要的自下而上的支持和经验,无法将气候变化政策纳入主流,推动低碳发展",这使它有意愿听取国际民间社会的实际经验. "这种对话从国际谈判延伸到国内议题,如气候变化立法,低碳城市试点进展以及中国最近启动的排放交易体系,"毕欣欣写道,他指的是为全国碳市场铺平道路的区域碳市场试点. 解振华一向乐于回答问题,并在年度气候变化大会上举行媒体吹风会.这种可接触性在中国的部长级官员中很少见,而且开创了一个先例,许多人认为它提高了中国气候决策的透明度. 解振华作为中国最资深的气候谈判执棒者的生涯已经结束,但他并没有完全退出舞台.2017年,他把 自己获得的吕志和奖的奖金(2000万港币)捐给了母校清华大学,希望能帮助培养中国下一代气候领袖.他目前担任清华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 中国代表团团长的角色已移交给赵英民副部长,他在上世纪90年代解振华担任原国家环保总局局长时就已与解振华"并肩作战",并多年负责环保标准和污染防治.目前并不清楚中国是否会保留"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这一职务.相比部委的领导职务,这个"特别代表"头衔拥有更广泛的授权和更大的外交灵活性.专家认为,是否保留这一职务可能会影响中国气候外交.目前, 大多数国家都必须在减排承诺上做出进一步提升,以实现"巴黎协定" 2摄氏度的目标. 在解振华卸任特别代表后,中国代表团是否会以解那样的开放姿态对待媒体和民间组织还有待观察. 然而,一些观察人士指出,与国家发改委相比,生态环境部对中国能源体系决策的影响力有限.尽管近年来生环部已经建立了一套强有力的体系监管污染物的达标排放,但碳排放在中国还没有被作为污染物进行监管. 随着中国国内面临一些经济上的"逆风",低碳转型的前景出现了一些不确定性.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位强有力的气候"代言人",在政府内部讨论中推进气候行动,并在全球讨论的关键阶段代表中国,促进"巴黎协定"的执行. 李婧,自由撰稿人,关注环境与气候议题.她曾是牛津大学路透新闻研究院访问研究员,前南华早报和中国日报资深记者. 解振华:"我们不会改主意,也不重新谈判" 欧盟"绿色关税"将如何影响中国碳市场? 每周五我们将为您发送最新信息和精选内容,每年末您将有机会参与有奖读者问卷调查. 您可以查看我们所使用的cookie以及更改cookie设置. 我们通过Cookie来为您提供最佳的在线阅读体验.以及监测文章的浏览量.Cookie信息存储在您的浏览器中,具有一定的功能性,例如当您再次访问我们网站的时候,Cookie帮助我们识别和为您提供最相关和最有用的信息. 必要的Cookie应始终处于启用状态,以便我们能够保存您对Cookie设置的偏好. 中外对话(China Dialogue) - 以富有国际视野的内容,宣传环境保护理念,推动生态环境领域的中外交流.参阅隐私声明. Cloudflare - Cloudflare是一项用于提高网站安全和性能的服务.参阅Cloudflare的隐私声明和服务条款. 中国对话网使用功能性cookies来收集匿名信息,例如网站的访问人数和最受欢迎的页面.启用功能性cookies有助于我们提高网站的使用体验. Google Analytics - 谷歌分析cookies用于收集用户如何使用网站的匿名信息.我们使用这些信息来改进网站功能,了解网站内容所辐射的读者群.参阅谷歌的隐私政策和服务条款. 网站使用以下附加的cookies: Google Inc. - 谷歌运营的服务有Google Ads,Display & Video 360以及Google Ad Manager.这些服务让广告商能够更容易和高效地规划,执行和分析营销方案,同时使相关服务商能够从在线广告中获得更大的回报.请注意,您可能会在Google.com或DoubleClick.net域名下看到谷歌投放的广告类cookies,即便是您已经选择关闭cookies. Twitter - Twitter是一个实时信息社交网络,在这一平台上找到您感兴趣的账户,您就可以追踪您感兴趣的最新事件,想法,观点和新闻. Facebook Inc. - Facebook是一个在线社交网络,它将用户与朋友和家人联系起来,并且可以建立新的社交联系.中外对话旨在帮助读者阅读更多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如果您是社交媒体的用户,那么Facebook将在您的网络浏览器上放置cookies,通过Facebook Pixel来实现这一目的.例如,当我们网站的访客进入其Facebook界面时,Facebook会将他们识别为中国对话读者,并向他们推送我们网站的相关内容,例如更多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内容.通过这一方式可以获取的数据仅限于访问过的网页的URL和浏览器可能传递的有限信息,如IP地址.除了我们提到的cookie选项,如果您是Facebook用户,您可以通过此链接选择关闭这一功能. Linkedin - 领英是一个以商业和就业为主的社交网络服务,通过网站和移动应用进行运营.
0.905588
91.588235
0.003218
0
324
1,224
830.9
4.167969
0.126097
0
1,608,300,004,229
电力能源
北方遭遇今年最强沙尘:北京为何现"蓝太阳"?长春"泥雨"要下多久? 北方遭遇今年以来最强沙尘,气象专家解读 - - 受冷空气影响,我国北方多地遭遇了今年以来最强沙尘天气.3月21日到22日上午,北方多地已出现扬沙或浮尘天气,其中内蒙古中东部,河北西北部,北京等地出现沙尘暴,局地PM10超过2000微克/立方米,能见度明显降低. 3月22日,北京,保定,内蒙古等多地空气已达严重污染,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一度突破500.而在沙尘影响下,北京22日的天空中出现了罕见的"蓝太阳";此外,吉林长春也在22日迎来了一场"泥雨"过程. 这些罕见的天气现象是如何形成的?本轮沙尘天气为何来势汹汹?沙尘天气还会持续多久?带着问题,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多名气象专家. 沙尘影响之下,3月22日的北京天空呈现出灰黄色,能见度明显降低.3月22日5时40分,北京市气象台升级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目前本市已出现明显沙尘天气,预计当前至22日中午,大部分地区最低能见度小于1000米. 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也随之上升.根据中国天气网发布的实况监测显示,北京的沙尘影响从22日凌晨3时左右开始到早上7时,全市平均PM10浓度为1630微克/立方米,抵达峰值,达到6级严重污染水平. 此外,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数据显示,定西,大同,包头,呼和浩特,保定,衡水,阜新等地,在22日上午也出现了严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污染指数突破500. 22日上午,不少北京市民发现,北京天空上出现了罕见的"蓝太阳".对于"蓝太阳"形成的原因,一位不愿具名的气象专家告诉记者:"这主要还是因为沙尘天气导致." 该气象专家告诉记者,由于沙尘较多,空气中的粒子会对光线出现"米氏散射"(即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作用),在散射作用下,空气中的颗粒物吸收了太阳发出的红光,所以人们透过阳光看见的太阳就失去了原来的鲜亮,且总体颜色呈现灰蓝色.该专家表示,这是沙尘影响下常见的自然现象. 记者查阅官方资料发现,2022年4月21日,12月12日,北京也因遭遇沙尘天气,天空多次出现"蓝太阳"过程.上述专家也提醒:"市民要尽量避免肉眼直视'蓝太阳',长久观看会对视网膜造成一定伤害." 吉林长春同样在近期遭遇了沙尘天气影响.据当地媒体报道,22日早上,长春笼罩在一片昏黄之中.零星雨点混着扬尘,落在行人身上形成脏泥点.户外车辆更是落满泥渍. 记者在吉林省气象台官网看到,吉林省气象台也在22日上午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24小时,长春市,四平市,辽源市,吉林市,通化市北部最低气温将下降8℃左右,部分地方可达10℃以上. 对于当地"泥雨"现象产生的原因,上述气象专家告诉记者,这是由于长春当地同时遭遇了冷空气和沙尘天气侵袭,冷空气下沉带动空气中沙尘下落,同时在当地暖空气的结合下形成了降雨,因此雨中伴随沙尘形成了"泥雨"现象. 据该气象专家介绍,由于地处高纬度地带,每年3月至5月,吉林多地都会出现冷暖空气对流的现象,因此造成了当地在春季会经常有大风气候过程.再加上冬季地表植被凋零,极易让沙尘进入吉林省内. 记者也了解到,本次已是吉林今年第二次遭遇明显沙尘天气.另据吉林省气象台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该省中西部部分地区还将出现沙尘暴过程. 22日7时55分,吉林省气象台发布了沙尘蓝色预警信号:预计未来24小时,白城,松原,长春,四平,辽源,吉林,通化北部风力仍然较大,将出现沙尘暴,扬沙,浮尘等沙尘天气,能见度较差,省应急管理厅,省气象局联合提醒注意做好防风,防尘,防火等工作. 吉林省气象台也同时指出,大风和冷空气均有利于沙尘天气消散,预计这轮沙尘天气将在3月23日减弱并趋于结束. "预计今天仍是沙尘比较严重的时段."22日6时,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大风降温预报和沙尘暴黄色预警:预计22日08时至23日08时,宁夏,内蒙古大部,陕西大部,山西,河北,北京,天津,黑龙江中西部,吉林中西部,辽宁,山东,河南,江苏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扬沙或浮尘天气. 其中,内蒙古东南部,北京,天津北部,河北中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沙尘暴,局地有强沙尘暴. 今年的沙尘天气是否明显偏多?对此,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今年3月以来,我国已经出现4次沙尘天气过程,比常年同期偏多." 那么,春季出现沙尘原因何在?张涛告诉记者,之所以出现沙尘天气,是因为当前大地回暖,日晒使得地表松动,春季又恰好是冷空气大风频发的季节,所以当强风经过蒙古国和我国内蒙古西部,甘肃等地的沙源地时,会将沙尘卷到空中,随着低空气流向东向南传输,影响内蒙古以东以南等区域. "今年3月以来,沙源地温高雨少,大部分地表基本无积雪覆盖,一旦有冷空气入侵,出现大风天气,易造成沙尘天气传输."张涛说. 记者统计发现,每年3~5月,都是我国北方沙尘的高发期.数据显示,2000年至2020年,中国共出现32次大范围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年均1.5次左右,主要出现在3月和4月(3月11次,4月14次),最多的年份出现过5次(2001年,2002年,2006年).2021年3月14日至16日,中国北方遭遇了十年来最强的沙尘暴天气,影响范围超过了380万平方公里. 未来沙尘天气是否仍将持续?张涛表示,3月以来沙尘天气确实偏多,但如果针对整个春季的情况,仍需关注未来4月和5月的天气变化. 信用债止跌企稳有机构称抄底机会"三年一遇" 广州二手房再现24万元m2一线城市参考价隐退? 茶叶蛋涨价背后的台湾民生"悲歌" 什么情况?中概股强势反弹,爱奇艺大涨22%!美国最大石油公司市值超越特斯拉,马斯克回应?
0.875862
80
0.007789
0
177
782
1,358.2
4.011719
0.200431
0
1,608,300,004,304
电力能源
发电机是指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它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 发电机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发电机的形式很多,但其工作原理都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因此,其构造的一般原则是:用适当的导磁和导电材料构成互相进行电磁感应的磁路和电路,以产生电磁功率,达到能量转换的目的. 发电机通常由定子,转子,端盖及轴承等部件构成. 定子由定子铁芯,线包绕组,机座以及固定这些部分的其他结构件组成. 转子由转子铁芯(或磁极,磁扼)绕组,护环,中心环,滑环,风扇及转轴等部件组成. 由轴承及端盖将发电机的定子,转子连接组装起来,使转子能在定子中旋转,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势,通过接线端子引出,接在回路中,便产生了电流. 发电机的分类包括: 发电机分:直流发电机和交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分: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很少采用);交流发电机还可分为单相发电机与三相发电机. 发电机的种类有很多种.从原理上分为同步发电机,异步发电机,单相发电机,三相发电机.从产生方式上分为汽轮发电机,水轮发电机,柴油发电机,汽油发电机等.从能源上分为火力发电机,水力发电机等.
0.878623
61.333333
0
0
118
154
667.8
4.140625
0.128623
0
1,608,300,004,324
电力能源
"中国制造"的厄瓜多尔大坝 - 862亿换7000条裂缝,还得用8成石油"还债" 这座严重瑕疵的水力发电厂自启用以来就无法满载运转,不仅无法帮助厄瓜多尔脱贫,更让中国掌控该国经济. 由中国出资,南美洲国家厄瓜多尔承建的水力发电厂"科卡科多辛克莱大坝"(Coca Codo Sinclair),在使用2年之后,却出现超过7000道裂缝,唯一满载发电的一次,更导致该国大停电.不过,厄瓜多尔已因此背上巨大债务,让北京掌控了该国80%出口石油. "纽约时报"报导,厄瓜多尔过去向中国贷款约190亿美元(约新台币5854亿元),兴建大桥,高速公路,灌溉,学校,卫生诊所和7座大坝.其中,科卡科多辛克莱水力发电厂大坝位于雷文塔朵(Reventador)火山下. 兴建之初,地质学家曾警告,大坝在当地兴建,只要一场地震就能对附近造成严重破坏,另外也有研究指出,厄瓜多尔一直遭受着严重干旱,人们还担心由于气候变化,该国冰川也在融化,不过,时任厄瓜多尔政府仍执意在中国的资金与技术下兴建水坝. 由于工程技术不佳,大坝兴建过程曾导致13名工人丧生.2016年启用至今,也出现大量问题. "洛杉矶时报"报导,当初中国以厄瓜多尔必须让中国公司承包工程为前提,贷款给厄瓜多尔.不过由于钢材品质不合格和中国水电的焊接不当,大坝的机房发现了402个大大小小的裂缝,"纽约时报"报导更指出,机械设备裂缝高达7648个,另外,大坝泥沙淤积也导致重要设备损坏. 因为设计缺陷,水库大部分地方都塞满了小树和灌木,由于沉淀物太厚,工程师们偶尔会大量放水来清理系统,不过这却会导致下游地方洪水爆发,蔗农卡洛斯·乌萨马(Carlos Usama)就指出,2017年12月,他的兄弟和一个朋友在另一座中国修建的大坝附近钓鱼时,一场类似的洪水把他们冲走了,尸体2天后才找到. 面对这样的缺陷,厄瓜多尔工程师们不是没有回报,"纽约时报"看到的文件显示,一名工程师把有关记录递到了科雷亚总统那里,要求向他做简报介绍存在的问题,但据前官员说,这名工程师几天后遭解雇,中方只是被批评工作延误,并处以轻微罚款. 讽刺的是,在2016年启用时,习近平飞到厄瓜多尔参加庆祝活动.工程师们当时一度尝试将大坝1500兆瓦容量全部启用,不过无论是大坝设施还是厄瓜多尔的电网都无法负荷,结果造成大坝剧烈震动及国家电网短路,导致全国大面积停电 - 这也是这座大坝唯一满载运转的一次. 这个大坝计划原本预期会改善民生,但当地居民却表示,政府保证过电价会下降,但现在高昂电费感到吃惊(每月大约要付60美元的电费,约新台币1849元). "洛杉矶时报"报导,厄瓜多尔前总统科雷亚(Rafael Correa)就任期间,想要快速发展建设,因此向中国借了上亿美元,让中国在2007年至2017年,为该国道路,水坝,学校等建设提供借贷,但这些贷款目前正困扰着他的继任者,也就是厄瓜多尔现任总统莫雷诺(Lenin Moreno). 前能源部长桑托斯(Fernando Santos)表示,糟糕的是,一些用中国贷款完成的建造价格过高,质量很差,特别是这个规模最大,耗资28亿美元(超过新台币862亿元)的科卡科多辛克莱大坝. "纽约时报"报导,负债累累的厄瓜多尔,目前正四处寻找新的贷款填补资金缺口,包括向中国贷款更多的钱.报导指出,来自中国进出口银行的17亿美元贷款,光是利息,厄瓜多尔每年就要还中国1亿2500万美元(约新台币38亿5000万元). 而为了还债,中国得以获得厄瓜多尔价值最高的出口商品 - 石油. "洛杉矶时报"指出,厄瓜多尔与中国签署的许多合约都是以石油偿付,前总统科雷雅承诺,该国2024年前,将其所有可出口石油的90%运往中国,并给予优惠价格,中国得以透过折扣获得石油,再出售就能获得额外利润. 而厄瓜多尔为了抽出足够的石油偿还债务,正在亚马逊河流域进行更深层的钻探,带来更多滥砍滥伐的威胁.不过由于全球石油价格下跌,导致厄瓜多尔的债务日益沉重. "纽约时报"报导,虽然中国已经向厄瓜多尔做出了一些让步,比如每桶油多支付92美分,厄瓜多尔输往中国的石油总量也从90%下降到80%.但分析人士指出,政府仍有数十亿美元的缺口. 当局也因巨债削减了社会支出,汽油补贴,以及多家政府机构和超过1000个公共就业机会等.经济学家预计,厄瓜多尔将慢慢陷入衰退,此外几乎每个涉及大坝建设的官员都遭监禁或因贿赂遭判刑,包括一名前副总统,一名前电力部部长. 对此,厄瓜多尔现任能源部长佩雷斯(Carlos Perez)表示,"中国占了厄瓜多尔的便宜","中国的策略很明显.他们要控制他国经济"."我们对贷款上瘾."前能源部长桑托斯也如此表示. 报导指出,中国10年前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给拉丁美洲各国政府一条"经济救生索",到处播下基础建设及数额惊人的贷款,报导指出,这也在政治利益方面产生影响,让不少拉丁美洲国家与台湾断交. 厄瓜多尔是最新向中国借钱,却无力偿还的国家.在她以前,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也有类似的遭遇. 斯里兰卡因为难以偿还贷款,该国政府已将赫班托达港(Hambantota)租借给中国,为期99年.马尔代夫的基础建设,贸易,能源等部门,已由中资独占鳌头,中国和中国公司已经接管了马尔代夫的一些岛屿,租约从50年到100年不等.
0.882434
95.043478
0.006431
0
150
636
1,283.5
4.085938
0.176578
0
1,608,300,004,409
电力能源
我国的电动机生产开始于1917年,该行业在国内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我国电动机制造行业随着电力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产销规模和经济效益都有了大幅度提高. 电机制造企业应建立自主品牌,发力高端,拓展海外市场,保障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向航空,航海,军工,核电以及特种电机等新领域发展,才能在严峻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全社会电能消耗中,有70%左右耗费在工业领域,而工业电机的耗电量又占据整个工业领域用电的70%.提高电机效率可以主要通过2种方式,通过一个频率转换器,提高运作效率的交流电机;二是使用高效电机.不同的频率转换器是主要的工业领域的节能,节能效率一般在30%以上,在某些行业甚至高达40%-50%.高效电机的市场应用比例仍然相对较低,但较低能源效率标准和补贴政策的支持,未来高效电机的市场应用比例将大幅上升. 2012年1-12月,我国累计出口电动机及发电机30.96亿台,与2011年同期相比减少了8.2%,累计出口金额达92.24亿美元,同比增长5.0%.12月当月,我国电动机及发电机出口量为2.748亿台,出口金额为8.18亿美元.在投资上,应该在政策利好出台前提前布局.高效电机市场应用比例仍较低,但在较低能效标准及补贴政策支持下,未来高效电机的市场应用比例将大幅上升. 电机系统包括控制装置,电动机,被拖动装置,传动装置以及管网负荷等,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专业,多领域的复杂系统. 战略性新兴产业,合同能源管理政策,市场化节能环保服务体系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和再制造及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高效电机推广为电机行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与之相关的电机生产制造商和电机配套企业也迎来了产品更新换代的市场增长潜力.特别是为适应低碳经济时代的节能技术创新趋势,高效电机已逐渐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 我国电机年用电量超过2万亿千瓦时,约占全国用电量的60%和工业用电量的80%.高效电机能耗比普通电机低20%~30%,但我国高效电机市场占有率只有10%,因此大力推广高效电机会对国家推进节能减排具有一定意义,其潜在的市场商机也初现端倪.
0.901263
145.166667
0.027842
0
241
206
1,366.8
4.164063
0.174512
0.00885
1,608,300,004,688
电力能源
2021年"两会"最热的高频词有哪些?很多人的回答里都一定会有"碳中和"和"碳达峰".根据提交"两会"审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国将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然后回落,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 作为终极清洁能源的氢能源,因为可以实现碳的零排放,在炼钢,化工等领域,都有望取代现有的焦炭,化石等能源,而成为关注焦点. 氢能源革命 氢能战略是碳中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的大战略,从之前各地方两会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可以看到,氢能产业布局成了很多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 不仅仅中国,欧美日韩等都正在氢能领域布局.11家能源巨头在美国成立氢能产业联盟,世界氢谷平台启动,已经有来自18个国家的32个氢谷参与."今天氢正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动力,世界不应错过这一独特的机会,使氢成为我们清洁和安全能源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学家法蒂赫?比罗尔说. 当人们聚焦氢能领域,发现氢能的前景远超我们的想象.原来我们只是认为氢能是一条黄金赛道,而现在,开始有媒体称这是一条"史诗级的赛道".氢能源将带来一场真正的革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氢能行业的应用将横跨能源,工业,运输,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不仅仅开启万亿市场和催生上百家上市公司. 中国能源化工行业的龙头企业鸿达兴业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在氢能领域深耕,鸿达兴业董事长周奕丰表示:"国际上,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已经在氢能领域率先开发,优先布局,这是一场未来能源的'帕累托演进'式革命.全球氢能竞争一触即发,谁能抢占先机,谁就能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从这次两会代表委员们的议案和提案也可以看出,很多代表委员对氢能发展非常关心,两会对氢能的热议,也让公众对氢能更加关注,这有利于国内氢能更广泛的应用." 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愿景牵引下,中国能源结构转型按下"加速键".政策扶持决定早期氢能产业发展的速度.据预测,到2030年,氢能产业将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氢时代,在碳中和和能源转型趋势下,氢能的应用已经进入快车道,未来十年,将是中国氢能产业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能源企业的涅槃与腾飞 万亿赛道,更多人正在走向赛场,一些传统的能源企业巨头,纷纷进军氢能源. 七大央企入局,国家能源集团发起设立百亿国能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中石化和新能源企业合作,探讨氢能项目落地.国家电投成立全资氢能子公司,东方电气,华能集团,中国能建,中海油也各自布局. v 还有人已经起跑,很多企业提前布局了氢能产业,比如鸿达兴业与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法国液化空气,日本旭化成株式会社,日本东芝合作,加速液氢高端布局. 鸿达兴业通过提前布局,不仅投资兴建了中国首条民用液氢生产线,填补了中国民用液氢的制造空白,更是为液氢商用打通了"高速路",并从日本旭化成株式会社采购新的离子交换膜法大型电解装置,将氢能产能增加1万吨,成为中国领先,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氢能源主要供应商.通过合作和科研投入,鸿达兴业不仅提高了技术,扩大了规模,还拓展了对氢能的认识和发展渠道.在氢能源的重要应用氢燃料电池汽车遇冷的时候,鸿达兴业毅然加大了投入,这是企业对氢能前景的判断和信心."经过前期的积累,鸿达兴业在氢气生产,储存,运输技术上不断成熟,未来鸿达兴业将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氢能的政策导向,加大氢能研发创新力度,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布局,为氢能产业发展添砖加瓦,为中国实现碳中和贡献自己的力量."鸿达兴业董事长周奕丰表示. 在中国能源企业加速向氢能布局的同时,外企也正在中国布局,希望能在中国氢能市场分一杯羹. 比赛刚刚开始,在这条全新的"史诗级赛道"上,这些入局者,也许都将成为中国氢能产业黄金十年的最终赢家,而我们的生活,将被信息化时代全面改写.
0.895166
318.6
0.010101
0
583
430
1,001.7
4.058594
0.137476
0
1,608,300,004,949
电力能源
光伏电池的优势有什么,哪些因素影响输出? 光伏电池的优势比如可以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而且可靠稳定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等等;另外影响电池输出特征的因素有温度的影响,光照强度的影响等,那么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1,光伏电池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2,不论是独立使用还是并网发电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它们主要由电子元器件构成,不涉及机械部件所以光伏电池极为精炼可靠稳定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 3,理论上讲光伏电池技术可以用于任何需要电源的场合上至航天器下至家用电源大到兆瓦级电站小到玩具光伏电源无处不在. 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最基本元件是太阳能电池(片),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和薄膜电池等. 4,目前,单晶和多晶电池用量最大,非晶电池用于一些小系统和计算器辅助电源等.国产晶体硅电池效率在10至13%左右,国外同类产品效率约12至14%.由一个或多个太阳能电池片组成的太阳能电池板称为光伏组件. 大家都知道,光伏电池,组件温度较高时,工作效率下降.随着光伏电池温度的升高,开路电压减小,在20-100摄氏度范围,大约每升高1摄氏度,光伏电池的电压减小2mV;而光电流随温度的升高略有上升,大约每升高1摄氏度电池的光电流增加千分之一.总的来说,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则功率减少0.35%.这就是温度系数的基本概念,不同的光伏电池,温度系数也不一样,所以温度系数是光伏电池性能的评判标准之一. 光照强度与光伏电池,组件的光电流成正比,在光强由100-1000瓦每平米范围内,光电流始终随光强的增长而线性增长;而光照强度对电压的影响很小,在温度固定的条件下,当光照强度在400-1000哇每平米范围内变化,光伏电池,组件的开路电压基本保持不变.所以,光伏电池的功率与光强也基本保持成正比. 以上就是关于"光伏电池的优势有什么,哪些因素影响输出"的全部解答,如您有疑问或建议,可随时与我们联系.
0.899881
83.9
0.045783
0
195
227
691.6
4.113281
0.15733
0.008565
1,608,300,004,951
电力能源
一些国家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并非意味着他们对温室气体减排不闻不问,其实,近几年,许多发达国家在能源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在某些发达国家千方百计抵制"京都议定书"的背后,是其在国内加紧进行节能,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探寻.这些国家对外采取外交保护战术以寻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对内则在寻找自己的短处并采取积极行动加以弥补,这同样是寻求自己最大利益的重要途径. 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成为全人类关心的话题时,国际气候谈判夹杂着国际政治博弈摆在世人面前,在"人类命运"这个主题下,各国都在动用自己的智囊,寻求自己的气候应对之路. "中国也要未雨绸缪,尽早作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各种准备."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贵瑞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作为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综合研究中心主任,于贵瑞的思维惯于宏观政策角度,基于此,他所考虑的中国的准备包括加强科研,务实推行国内政策,加强公众宣传,灵活运用国际规则等方面. 于贵瑞最强调的还是国内应加强与气候相关的知识储备,弄清自己的家底.在他看来,"京都议定书"新一轮国际气候谈判已是世界各国尤其是大国无法回避的"关口".在未来的谈判过程中,中国应努力争取更多的发展时间,并应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扎实作好科学研究,在对基础数据,自身管理能力做到心中有数后,在未来的国际合作中方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各种局势. 事实上,无论是从科学方法还是从商业运行模式方面,国际上减排温室气体的先进方法都十分值得国内学习.于贵瑞认为,中国可以借鉴清洁发展机制(CMD)的思路,利用国内东西部发展水平差异的现状,推行发达地区购买相对落后地区的CO2排放权的政策.应鼓励大型企业参与国内的CO2贸易,这既可以为国际CO2减排贡献力量,还可以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当然,各种方法都应基于国内企业的技术改造.于贵瑞说:"我们不求权宜之计,企业技术改造是关系我国未来几十年发展的关键." 一些国家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并非意味着它们对温室气体减排不闻不问,其实,近几年,许多发达国家在能源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这督促我们也要积极努力,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练就自己的真本事.无论将来全球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局面如何发展,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务实推进各方面工作,通过产业调整,能源技术改造,环境保护工程和陆地增汇技术推广等措施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实质性的贡献."于贵瑞说. 于贵瑞向记者提及了他在日本留学时一位老师的环保情节――这位老人退休后,自己动手做宣传册,将每人每天各种活动排放的CO2量印在宣传册上,义务向公众分发.老人身体力行影响自己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在全球CO2减排行动中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事实上,让我国国民都知道何谓全球变暖,何谓气候变化是很有意义的公益活动.通过这些宣传,人们对该问题都有了很好的认识――多坐公交,少开车,多用自然光,少用电灯等,这些都是公众建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具体例子. 于贵瑞说,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际大国,负责任的同时也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在未来的新一轮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过程中,我们能否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全靠自身实力,而如何增强自身实力,唯一不变的法则就是埋头苦干,从现在做起.
0.90438
137
0.053637
0
225
339
591.2
4.1875
0.110219
0.065445
1,608,300,004,988
电力能源
本文摘要:近年来,中国在世界煤炭产量中的占比基本相似50%,中国煤炭生产再次发生的变化也对世界煤炭产量产生了深刻印象的影响.近年来世界煤炭生产格局再次发生演进:即在遵守巴黎协议拒绝和前进能源转型的双重背景下,西方繁盛经济体正在通过减少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在发电结构中的占比,逐步构建低碳化;与此相反,亚洲新兴经济体近年来经济发展快速增长,煤炭作为可获得性低且廉价的能源,在其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日益提升.世界煤炭生产和消费格局之后东移. 近年来,中国在世界煤炭产量中的占比基本相似50%,中国煤炭生产再次发生的变化也对世界煤炭产量产生了深刻印象的影响.近年来世界煤炭生产格局再次发生演进:即在遵守巴黎协议拒绝和前进能源转型的双重背景下,西方繁盛经济体正在通过减少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在发电结构中的占比,逐步构建低碳化;与此相反,亚洲新兴经济体近年来经济发展快速增长,煤炭作为可获得性低且廉价的能源,在其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日益提升.世界煤炭生产和消费格局之后东移. 煤炭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有所不同境遇2015~2018年,世界的经济发展总体呈圆形急剧下降趋势.GDP年增长率急剧维持在2.5~3.5%. 其中,2016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有所上升,比较不应的是该年世界煤炭产量也经常出现了显著的下降(同比上升5.4%).随着世界经济短期内触底声浪,这种状况在2017年有所改善,世界煤炭产量也经常出现了回落,2017年世界煤炭产量同比快速增长3.4%. 2018年世界煤炭产量为78.13亿吨(同比快速增长3.3%),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近年来,中国在世界煤炭产量中的占比基本相似50%,中国煤炭生产再次发生的变化也对世界煤炭产量产生了深刻印象的影响. 2016年,中国煤炭行业开始实施供给外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引领和市场出有清双管齐下,领先生产能力减缓解散,当年中国原煤产量为34.1亿吨,同比上升9.07%,中国原煤产量的大幅度上升对世界煤炭的产量产生了较小影响.中国对2016年世界煤炭产量贡献了其中的50%左右,美国则贡献了大约六分之一,与之比较不应的是,澳大利亚的快速增长抵销了煤炭总体产量的部分上升.2017~2018年,预示着中国煤炭消费市场需求上升,优质生产能力逐步获释,中国的煤炭产量渐渐回落,不受此影响世界煤炭产量也开始回落. 中国在2017~2018年的产量下降之中贡献了大约三分之一,印尼在世界煤炭产量增量中约贡献了十分之一.而澳大利亚则在2017年经常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抵销了世界煤炭产量部分快速增长.美国的页岩气革命使得在电力部门天然气相较煤炭更加有竞争性,天然气持续蚕食煤电的市场;此外近年来美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加快,风能,太阳能也正在断裂煤电在发电结构中的份额. 电力部门煤炭消费上升,2016年美国煤炭产量也经常出现了显著下降.尽管之后在出口的造就下,美国的煤炭产量在2017年经常出现了一个小阳春,但好景不常,2018年煤炭产量再度回升.虽然最近3年世界煤炭产量经常出现了声浪,且2018年世界煤炭产量多达了2015年的水平,但是大部分发达国家的煤炭市场需求实质上正在逐步上升.在构建巴黎协议目标以及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德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能源政策导向逐步改向清洁能源,其煤炭市场需求正在逐步下降. 其中德国作为能源转型(EnergieWende)的明确提出者,扮演着能源转型领头兵的角色;从开始弃核,之后明确提出2038年前煤炭/煤电逐步解散(CoalPhaseout)的政策目标,德国为低碳转型代价了极大的希望:2018年德国解散了最后一个硬煤(hardcoal)煤矿,国内的褐煤产量也在渐渐下降;2018年德国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为228.7太瓦时,同比增加5.6%.而硬煤发电量则同比上升11%.英国则冲刺天然气发电和海上风电,并在2015年重开了本土最后一处煤矿. 从世界煤炭生产结构方面来看,美国,德国等国家在世界煤炭产量中的份额总体呈圆形上升趋势,从2015年的10.5%和2.4%分别降到2018年的8.8%和2.2%.与之比较不应的是亚洲新兴经济体(如印度,越南等国家)经济保持高速快速增长,工业化程度持续提升,造就煤炭消费,煤炭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作为全世界最不具发展潜力之一的经济体,印度在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两个方向同时发力.从生产外侧看,印度煤炭第一大煤炭生产商,即印度国家煤炭公司(CoalIndiaLimited,CIL)近年来煤炭产量较慢攀升,2018年已相似5.7亿吨的水平,并一跃沦为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商,该企业曾明确提出2020财年10亿吨煤炭产量目标,CIL只是印度煤炭生产的一个缩影,未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之后前进,印度煤炭消费市场需求还有相当大快速增长空间. 而越南近年来利用后发优势,利用廉价的劳动力,平稳的政府政策,规模较小的本地市场吸引住了外国资本,在全球制造业分工中获得了一席之地;越南经济发展快速增长,煤炭消费大幅度快速增长,从煤炭清净出口国改变沦为清净进口国,并且消费缺口持续不断扩大.从世界煤炭生产结构方面看,印度的占比预示着煤炭市场需求的下降而大大减少.印度在世界煤炭产量中的占比从2015年的8.8%,减至9.9%;2015~2018年煤炭产量的年填充增长率超过4%. 此外,全球最重要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中国的煤炭消费仍正处于峰值平台期,在2013年达峰后,消费量仍正处于高位.从世界煤炭生产结构方面看,中国在世界煤炭产量中的占比基本保持平稳.总体看,世界煤炭生产,消费中心或将之后东移. 左右世界煤炭变化的动力煤世界动力煤生产整体变化趋势和世界煤炭生产整体趋势相近,在2016年正处于近几年以来的产量低谷之后,2017年开始回落,当年同比增长速度超过4.9%.尽管2018年产量增幅有所收窄(+4.4%),但依旧维持快速增长态势,产量超过59.8亿吨. 由于动力煤在世界煤炭产量中的占到比约为75%,因而世界煤炭产量主要不受动力煤产量变化的影响.从下游消费来看,亚洲经济体驱动全球动力煤消费. 其中,中国的电力消费增长速度在2015年触底后,渐渐声浪,造就了上游动力煤的消费,中国国内动力煤产量倒数3年快速增长.获益于中国动力煤市场需求声浪,动力煤进口政策限制以及印尼国内煤炭生产能力获释,2016~2018年印尼煤炭产量经常出现快速增长,年填充增长率超过8.8%,产量从2016年的4.9亿吨蹬减至2018年的5.5亿吨. 印度,越南等新兴经济体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减缓,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建设持续加剧,动力煤市场需求上升,2018年印度动力煤消费占到比早已大约占到全球动力煤消费总量的14.2%,相比2015年减少了1.5%;而越南在全球动力煤消费总量中的占比则从2016年的9.0%减至10.4%,不远处的将来就可以看见越南代替波兰沦为世界第10大动力煤消费国.韩国除2017年三季度经济增幅较小,整体经济发展更为稳定,从能源生产外侧看,韩国现任政府明确提出核电逐步解散的政策,宣告未来将暂停建设更好的核电站,且近年来该国核电反应堆故障时有发生,部分发电份额被煤电所替代;2015~2018年韩国动力煤的年填充增长率为2%.而日本虽然由于2011年福岛核事故而造成近年来改向煤电作为替代,但从2017起预示着核电的重新启动,动力煤的市场需求再度回升,日本在世界动力煤消费总量中的占比从2015年的2.5%降到目前的2.3%.变幻莫测的炼焦煤炼焦煤生产情况与动力煤大相径庭,2015~2017年,世界炼焦煤产量呈圆形小幅下降态势,这与世界钢铁产量变化基本相符. 2016年,中国钢铁行业实行供给外侧结构改革,维稳地条钢,粗钢产量明显下降,与此对应世界炼焦煤产量也经常出现了适当回升的情况.世界炼焦煤产量到2018年才经常出现于是以快速增长(+2%),为10.3亿吨.从消费外侧看,这主要归咎于中国房地产市场转好,新开工面积维持低增长速度,钢铁消费上升. 此外,印度的基础设施与地产行业发展充沛,也夹住了炼焦煤的市场需求.从消费外侧看,中国仍是炼焦煤仅次于的消费市场,尽管2018年炼焦煤进口经常出现回升,但对优质炼焦煤的市场需求仍然正处于较高水平. 从生产外侧看,蒙古的炼焦煤出口量大大上升,从2015年的1300万吨减至2018年的2600万吨,已完成翻番.由于2012年蒙古国实施法律容许外国投资,造成大量外资撤资,尤其是中国企业的撤资,造成支柱产业采矿业持续下滑,2015年蒙古国经济近乎暴跌,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 为扭转颓势,蒙古国先后修改"投资法"和"矿产法",限制外资容许,矿业沦为该国挽回危机创汇的主要手段,此外,近年来蒙古国优质炼焦煤矿投产,承托了蒙古对外出口的增量.2016年开始俄罗斯经济触底声浪,化石能源出口仍是其支柱性产业,近年来该国炼焦煤的出口量仍然保持着下降的趋势,从2015年的1900万吨减至2018年2600万吨,年填充增长率高达12.6%.而澳大利亚在炼焦煤生产方面,产量增量不存在瓶颈,同时面对铁路工人大罢工风险,此外俄罗斯的增量进而代替了澳大利亚出口的部分市场,澳大利亚炼焦煤出口量逐步回升. 美国的煤炭出口主要以炼焦煤居多,虽然煤炭出口中炼焦煤占到比有所下降,但炼焦煤总量维持下降趋势,这也减慢了美国煤炭产量上升的速度.2015~2018年美国炼焦煤的年填充增长率超过10.2%.
0.909868
183.857143
0.047508
0
469
873
2,128.9
4.074219
0.190883
0.113012
1,608,300,005,053
电力能源
光伏电池按品种可分为单晶硅光伏电池,多晶硅光伏电池,非晶硅光伏电池,铜铟硒光伏电池等四种类型,而且一般情况下每四年就要对光伏设备进行一次检修,那么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单晶硅光伏电池是开发较早,转换率最高和产量较大的一种光伏电池.单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在我国已经平均达到16.5%而实验室记录的最高转换效率超过了24.7%.这种光伏电池一般以高纯的单晶硅硅棒为原料,纯度要求99.9999%. 多晶硅光伏电池是以多晶硅材料为基体的光伏电池.由于多晶硅材料多以浇铸代替了单晶硅的拉制过程,因而生产时间缩短,制造成本大幅度降低.再加之单晶硅硅棒呈圆柱状,用此制作的光伏电池也是圆片,因而组成光伏组件后平面利用率较低.与单晶硅光伏电池相比,多晶硅光伏电池就显得具有一定竞争优势. 非晶硅光伏电池是用非晶态硅为原料制成的一种新型薄膜电池.非晶态硅是一种不定形晶体结构的半导体.用它制作的光伏电池只有1微米厚度相当于单晶硅光伏电池的1/300.它的工艺制造过程与单晶硅和多晶硅相比大大简化 硅材料消耗少 单位电耗也降低了很多. 铜铟硒光伏电池是以铜,铟,硒三元化合物半导体为基本材料,在玻璃或其它廉价衬底上沉积制成的半导体薄膜.由于铜铟硒电池光吸收性能好,所以膜厚只有单晶硅光伏电池的大约l/100. 1,一般情况下,每四年就要对光伏设备进行一次检修,首先是更换光伏所有风扇,再根据运行情况,由专业人员带电检查直流回路纹波情况,从外表查看直流电容和交流电容有无异常,用专用表测试电容容量情况,确定是否更换电容. 2,清除方法就是,在清扫,检修完成后,开始回装插件,注意插件要插紧,二次插头要插好.检查通电后风扇和盖板是否有共振. 3,若以上情况都正常,光伏继续手动旁通供电负载,在不带载情况下,由专业技术人员单独给光伏供电调试自动旁通,整流器和逆变器. 4,若调试正常,光伏开始切换,由手动旁通切换到自动旁通再到逆变器供电. 5,其次是在除尘时,检查各连接件和插件有无松动和接触不牢的情况. 以上就是关于"光伏电池按品种有哪些分类"的全部解答,如您有疑问或建议,可随时与我们联系.
0.904815
81.181818
0.0181
0
139
200
1,021
4.074219
0.137738
0.017953
1,608,300,005,155
电力能源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首倡并权威出品的重要著作"工业互联网:打破智慧与机器的边界",深度剖析了工业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该书特别强调了将工业革命的成果及其带来的机器,机组和物理网络,与近期的互联网的成果 - - 智能设备,智能网络和智能决策的融合,将此融合称作"工业互联网".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工业互联网是数据流,硬件,软件和智能的交互.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崛起,世界正处在通向新的创新与变革时代的门口,这要归功于全球工业系统与先进的计算,分析,低成本传感技术以及全新互联网连接融合.数字世界与机器世界的更深层次融合有潜力给全球产业带来深刻的变革,并对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其中包括许多人的工作方式.这些创新有望为航空,铁路运输,电力,石油和天然气开发以及医疗等各个行业带来更快的发展速度和更高的效率. 在美国,如果工业互联网能够使生产率每年提高1%~1.5%,使其重回互联网革命时期的峰值水平,那么未来20年,它将使平均收入比当前水平提高25%~40%.随着创新意识在全球范围的扩散,如果世界其他地区能确保实现美国生产率增长的一半,那么工业互联网在此期间会为全球GDP增加相当可观的10~15万亿美元 - - 几乎相当于当今美国经济的规模.在当今富有挑战性的经济环境中,即使确保实现一小部分生产力提高,也能在个人层面和整个经济层面带来极大的益处. 这可能吗?工业互联网汇集了两大革命的进步:工业革命带来的无数机器,设备组,设施和系统网络,以及互联网革命中涌现的计算,信息与通信系统方面最近的强大的进步. 结合起来,这些发展汇集了三大元素,这充分体现了工业互联网的精髓: 智能机器:将世界上各种机器,设备组,设施和系统网络与先进的传感器,控制装置和软件应用程序相连接的新方式. 高级分析:利用物理分析,预测算法,自动化,以及材料科学,电气工程及其他了解机器和更大的系统运转方式所需的重点学科的深厚的专业知识的力量. 工作中的人:在任何时候将人相连 - - 无论他们是在工业设施,办公室,医院中工作,还是在移动中 - - 以支持更加智能的设计,运营,维护,以及更高质量的服务和安全性. 连接并整合这些元素为各种企业和经济体提供了新的机遇.例如,传统的统计方法使用的是历史数据收集技术,这种方式往往在数据,分析和做出决策之间存在孤立性.由于系统监测已得到改进并且信息技术的成本有所下降,支持越来越多实时数据的能力得到了提高.高频率实时数据让人们在全新的高度了解系统运行情况.基于机器的分析为分析流程带来了另一种维度.物理方法,深厚的特定行业领域专业知识,更多的信息流自动化以及预测功能的整合,可加入现有的"大数据"工具套件.其结果就是,工业互联网将涵盖传统方式以及更新的混合方式,以便通过特定行业的高级分析来充分利用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
0.889932
130.222222
0.008598
0
274
273
852.9
4.335938
0.124573
0
1,608,300,005,188
电力能源
警惕!室内空气污染比室外空气污染更严重! 虽然目前更受关注的还是室外空气污染,但其实一般人平均每天只花8%的时间在户外,且一般不超过两小时.而80%的空气污染物渗透到了室内建筑环境包括住宅,交通工具,学校和工作场所,室内空气污染的严重程度被我们严重低估了! 有数据表明,空气污染,工业污染占41%,而室内污染却高达59%.美国环保署曾有研究表明,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要比室外空气严重2-5倍,特殊情况下可达到100倍!室内污染比室外污染更可怕! 尽管人们对室内空气污染物对健康的额外影响知之甚少,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可能会对胎儿的发育造成影响,并且也增加了新生儿发生哮喘和过敏的风险,影响其大脑的系统发育,还影响肺和心血管的发育,严重还可能诱发各类癌症.2016年,原国家环保部发布的"中国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报告(儿童卷)"指出,近三成儿童受室内空气污染威胁.相较成人,孩子更易受到室内空气污染的侵袭,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应当引起重视! 室内空气污染,对孩子和孕妇胎儿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上海市儿童医院小儿呼吸科主任陆敏教授2019年9月17日接受健康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相比室外,室内空气污染更需引起关注.儿童长期吸入甲醛等污染物会引发鼻炎不适,咳嗽哮喘,呼吸困难等气管及肺部疾病,还易造成儿童免疫力下降,皮肤过敏,红肿,肠胃功能紊乱等. 此外,对于新生儿或幼童因房屋装修而感染白血病的报道屡见不鲜,虽无法直接证明两者间的直接联系,但室内污染对孩子成长还是有很大健康隐患.长期吸入甲醛,PM2.5,可使儿童哮喘病及过敏性咳嗽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室内污染还会影响儿童的身高和智力健康发育.儿童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关键期,长期吸入存在烟尘,有害气体,病菌病毒污染的空气,不仅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而且使儿童身体各机能可能会受到慢性影响,进而影响身高和智力的正常发育. 妊娠是一个胎儿发育的过程,伴随着细胞的大量增殖,器官的形成与发展.而且,胎儿的新陈代谢能力有限,极易受到污染物的影响.另外,妇女怀孕期间,往往室外活动受限,进一步增加了室内空气污染物对其的危害程度. "美国一项调查显示,65%患有不同程度哮喘的儿童是由装修污染引起的."李强教授指出,装修材料散发的挥发性化合物中,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就是甲醛,甲醛主要来自于复合木建材内的胶,一般用在人造板材较深的地方,且甲醛挥发速度缓慢.不只是新家,即便装修后很多年,还可能存在甲醛析出的情况."人民日报"2016年刊文"室内甲醛污染,不防不行!"中就提及,甲醛挥发时间很长,人造板等装修材料中含有的甲醛释放时间在3~15年左右.早在1995年,甲醛就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确定为可疑致癌物.2004年甲醛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确定为1类致癌物.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于2004年6月在其153号出版物中公告,甲醛由2类致癌物质上升为1类致癌物质. 跟甲醛不同,同样来自于装修材料的污染物苯的挥发性非常强,一般新房装修后,苯会很快的挥发出来,而不会像甲醛一样缓慢长期地释放.苯类常常被大量地应用作为有机溶剂和胶合剂,会诱发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长期接触会引起神经衰弱,并且影响女性生殖系统.2017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把苯列为一类致癌物. 3,PM2.5 除了装修材料导致的污染,有些室内污染是人为带来的,比如室内抽烟,室内吸烟可致使PM2.5数值暴增12倍.2013年10月17日,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报告,首次指认大气污染对人类致癌,并视其为普遍和主要的环境致癌物,PM2.5则被确定为一类致癌物. 室内空气污染的严重性,我们必须重视起来. 与室内空气污染作斗争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我们前期可以从科学预防角度出发,了解相关知识,把好第一道关口,把污染源挡在门外.如果室内空气污染情况严重,那么就要对污染程度心里有数,并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补救,寻求专业空气治理机构的帮助.
0.901451
118.142857
0.020061
0
334
348
865.5
4.144531
0.152963
0
1,608,300,005,347
电力能源
内涂层暖气片防腐蚀有哪三类?如何处理? 大多数家庭是铁或钢制散热器,暖气片防止腐蚀的最常用的方法,例如氧化腐蚀是防腐蚀涂层,这是目前用于内涂层涂覆有暖气片腐蚀三类:无机涂料,有机涂料,双包层. 第一类是无机涂料,以锌基铬盐为代表,涂层和基材在高温下化学键合,具有很强的附着力,不易分离,该方法需要非常严格的,严格控制的各种工艺参数,以确保该表面涂层的质量,以确保预处理暖气片受除油,清洗,涂层的效果,固化和更严格的冷却处理步骤,确保锌铬涂层技术的优越性. 第二种涂层是有机涂层,该涂层主要通过隔离并避免水与基材直接接触来实现. 第三种是双层,采用中国独有的双涂层工艺,技术更先进,工艺更复杂,防腐效果更好,第一涂层(银)无机涂层是锌-铬,在320摄氏度以上的固化烘箱中烘烤,与基材暖气片紧密结合,附着力强,不会剥落,第二涂层(红色)是一种树脂的有机涂层在高温下的180度被固化,作用以密封毛细管孔,其可存在于第一涂层上,防止水通过孔以穿透基材表面,两种涂层强烈融合,双层,使暖气片更耐腐蚀,更安全. 非采暖期暖气片需要存水吗,随着天气的渐渐转暖,很多用户都要告别暖气片了,那么,暖气片的水是如何处理的呢,有人说要存水处理有人说要放水,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呢. 暖气片一般分为两种,一是水暖一是汽暖,目前家庭一般都使用的是水暖暖气片,散热器觉得非采暖期暖气片存水比较好. 存水的优点是:管道里满水的话不会进入大气,管道就不易被腐蚀,如果放水,大气进入管道,会加快内部腐蚀,当然,暖气片如果能保证暖气片放水绝对干燥的话,也是可以放水的,如果不能保证,钢制散热器建议还是将暖气片内存满水,不能留空气,切忌一半有水,一半是空的,专家曾明确表示,半管水反而比满管水更易腐蚀. 那么如何存水呢,什么时候存水最好呢,南方有暖气片的多是家庭独立式采暖,到春季不用时可以选择局部放水或者全部放水,然后进行重新灌水加温,排除暖气中的气体后停泵,北方大多数集中供暖,停暖初期暖气片的管道内还会有剩余的水,这一周内有想要改装暖气片的朋友切记不要动,也别放水. 停暖后暖气片保养之道,停暖后即便不使用暖气片,也千万不要置之不理,要定期清洁暖气片的表面,以免缝隙处落满灰尘,平时切忌随意碰撞,挤压或者放重物,以免造成暖气片变形,甚至开裂,防止发生渗漏.
0.892931
96.2
0
0
185
240
852.1
4.050781
0.126819
0
1,608,300,006,088
电力能源
核心提示:中国光伏产业走过了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令人心底里不由地产生出幸福感----我们的努力奋斗推动了中国光伏产业和世界绿色能源的发展,自身也收获了坚实的成长.未来,光伏发电必定会成为主力能源,我们有信心与业界同仁们一起做得更好. 中国光伏产业走过了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令人心底里不由地产生出幸福感----我们的努力奋斗推动了中国光伏产业和世界绿色能源的发展,自身也收获了坚实的成长.未来,光伏发电必定会成为主力能源,我们有信心与业界同仁们一起做得更好. 得益于国家的改革开放,在过去二十年里,中国光伏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依赖国外到领先全球,完成了从草根产业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惊人蜕变. 作为中国光伏产业的积极推动者,天合光能在二十年前就深度地参与到世界绿色能源的变革中,与行业同仁一起经历和见证了中国光伏产业的跌宕起伏和茁壮成长. 二十年前,在世界范围内,光伏尚处于启蒙阶段,中国光伏产业更是一片空白.受到"京都议定书"以及当时美国克林顿政府"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启发,我看到了光伏产业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社会效应,于是创建了天合光能,从此走上了"用太阳能造福全人类"的奋斗之路. 启蒙时期的中国光伏产业,无论是技术,产品还是市场,都严重落后于国外.依靠留学归国人才带回来的最新技术,中国光伏产业在跌跌撞撞中起步,虽然弱小但赶上了好时候.当时,欧美光伏市场逐渐兴起,需求日渐强劲.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真正融入国际市场,享受到了成员国拥有的最惠国待遇,这给刚刚诞生的中国光伏行业带来难得的机遇.通过引进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管理,中国光伏企业在公平的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下如鱼得水.此外,从2005年起,国家开始从政策上对光伏产业进行扶持,为行业的发展再添动力. 在各种利好因素带动下,中国光伏产业在21世纪初得以起飞.天合光能等第一批进入的企业,抓住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迅速发展壮大.与此同时,在天合光能,尚德,英利等最先涉足光伏产业的企业的示范和带动下,更多的有识之士不断投入到光伏太阳能的创业大潮中,共同开启了产业的先河,谱写了中国光伏产业前十年的辉煌. 2008年全球陷入金融危机,波及光伏市场,中国光伏产业因此受到冲击.从2011年至2014年,欧美国家又对我国光伏产品采取"反倾销","反补贴"(以下简称"双反")调查和征税措施,加上光伏产业供需不平衡导致过度降价竞争等因素,中国光伏行业从盛夏直接进入寒冬. 寒冬格外严酷,行业哀鸿遍野,有的企业甚至顷刻间倒下.面对市场巨变,天合光能积极应对,转换思路,化挑战为机遇,通过在海外设厂等方式绕过关税壁垒,在应对"双反"挑战的过程中加快实现国际化,并顺利实现转型,从"全球一流的光伏组件制造商"的1.0时代,走向"全球领先的太阳能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2.0时代,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并保持了领先优势. 中国光伏产业在经历了严酷考验之后,也迎来了更大发展机会.从2014年起,中国光伏产业在国家政策助力和引导下,挖掘内需,引爆了巨大的国内市场.这让中国光伏行业重新开始大踏步前进,无论是光伏组件出货量还是新增装机容量,都持续领先于全球,中国光伏产业真正蜕变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 如今,中国光伏产业已经站在世界前列,这也意味着行业需要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同时,也将承受更大的压力. 从近期来看,今年5月31日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光伏新政对于行业来说就是一个考验.实现平价上网是行业奋斗的目标,尽管大家都知道平价上网是必然趋势,也知道总会有取消补贴的那一天,但当国家以早于预期的调控政策强力将光伏产业导向平价上网时,行业阵痛不可避免. 对于中国光伏行业来说,这场提前到来的"成人礼"或将带来一场市场洗牌,倒逼企业加快转型,提高发展质量,创新发展模式.因为,平价上网不仅是电价降低,取消补贴,也要求光伏企业要拥有更多的盈利模式和更高层次的多元发展.所以,在走向平价上网的路上,未来中国光伏产业一定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两低,一高,一多"发展局面. 低成本,这是未来光伏产品的必然趋势. 低成本包括技术成本和非技术成本两个方面.在技术成本上,光伏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革新,目前产品的技术成本已降至很低,可以满足平价上网的要求;在非技术成本上,当下的状况是在总成本中占比较高.随着国家和地方的政策支持,税费改革以及投资环境的改变,非技术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且空间很大.这方面期待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更大力度的支持和部门间的相互协同. 低碳,甚至是零污染,这将在未来光伏生产的全产业链中成为现实. 光伏的最大特色就是绿色,可持续.在产业发展初期,光伏产品尚未能实现完全的清洁生产.而未来,光伏产品的上下游生产都将会实现低碳,零排放,零污染,用清洁能源生产清洁能源. 高效,是光伏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词. 一方面,光伏产品在原料利用率,发电转化率上的提高,使得光伏发电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发电方式;另一方面,光伏产业会为用户带去高效益.无论是大型光伏电站还是家庭分布式光伏,都能实现较高的产出比,为用户带去更多利润,同时也能为国家扶贫工作做出更多贡献. 多元化,是光伏企业转型的另一个发展方向. 在光伏产业发展初级阶段,企业依靠单纯的产品出货量盈利,事实证明风险极高.在未来,光伏企业可以成为一个多元化主体,从产品生产,设备解决方案,资源优化配置,资本运作等各个层面,实现国内,国际化路线兼顾,建立起多元立体,抗风险能力强的企业体系. 在"两低,一高,一多"大趋势下,天合光能已经提前作出布局转型.在技术创新,低碳生产,海外布局和转型升级等方面,天合光能一直在努力前行,引领行业的发展.如今,天合光能又开启了致力于成为"全球能源物联网的引领者"的3.0时代,这是一段新的征程,也是全新的考验. 未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广泛运用,能源物联网将成为光伏产业发展的新模式.能源物联网可以从能源到信息,从供应到需求,从规划设计到建设运营等多个维度,构建起一种新的以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的清洁高效能源体系.以安全,清洁,高效的光伏发电为基础打造出的以能源服务和数据服务为业务内容的发储配用云一体化能源物联网体系,将给光伏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和影响. 目前,天合光能已经先行启动了发,储,配,用,云一体化能源物联网体系建设,这个一体化解决方案,是以智慧能源云平台(天能云)为基础,打通能源发电,储能,配网,用能端,让能源流,信息流,价值流,以及能源设备,在互动,共享的智慧能源网络里相互连接,实现能源互联一体化管控,最终为发电企业,储能企业,配电网企业,售电企业提供各类智慧,高效的能源服务. 天合光能打造的能源物联网是一个开放合作的生态圈,这也体现着光伏产业未来走向多方合作共赢的趋势.在3.0时代,天合光能主张的就是开放性和平台化的战略.目前,已加入天合能源物联网生态圈的伙伴有华为,IBM,西门子,阿里巴巴,国家电网等全球最领先的企业,也有清华大学,埃森哲等一流院校和咨询机构. "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二十年来,中国光伏产业奋发图强,从无人理解,无人关注的草根产业快速发展为全球翘楚,为中国和世界绿色清洁能源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未来十年,中国光伏产业将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光伏将真正实现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替代,成长为主力能源.天合光能将紧紧跟随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在国家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和光伏行业转型大业中担当重任,继续作为领跑者和排头兵,与业界同仁一起为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0.896284
119.038462
0.034997
0
246
925
611.6
4.109375
0.131179
0.070039
1,608,300,006,117
电力能源
摘 要: 12月6日,为期12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0次缔约方大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开幕.正值布什总统赢得竞选连任以及俄罗斯批准"京都议定书"之后1个月,美国政府反对该议定书的立场在会谈中没有表现出任何松动的迹象. 12月6日,为期12天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0次缔约方大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开幕.正值布什总统赢得竞选连任以及俄罗斯批准"京都议定书"之后1个月,美国政府反对该议定书的立场在会谈中没有表现出任何松动的迹象. 美国政府表示其已经"选择了一条不同于("京都议定书")的道路",但是它保证要通过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科技进行投入和国际合作来对付全球变暖.布什在2001年退出了有128个国家签署的"京都议定书",他争辩说该议定书过于昂贵并把发展中国家排除在外.该议定书的目标是到2012年使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削减5%. 在大工业化国家中,只有美国和澳大利亚已经拒绝参与联合国(应对全球变暖)的努力,但它们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3.澳大利亚政府认为批准"京都议定书"将抬高能源价格并以国家的工作岗位为代价. 科学家预测气温升高将加速冰川和极地冰盖融化,导致海平面升高,出现热浪等极端气候,热带疾病的传播以及森林,珊瑚礁和农业的破坏."你可以问已经观察到的气候变化是否危险这样的问题,"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主席拉金德拉?帕绍里说,"这将是一个政治决定." "如果也能为培育繁荣和为全球公民谋取福利这个更大的目标服务的话,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将是可持续的,"美国代表团高级谈判代表,候补团长哈兰?沃森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缔约方大会发表讲话时说.俄罗斯批准"京都议定书"的举动已经在环境学家中创造了近年来最为乐观的氛围,因为这使得该议定书在经过7年的耽搁后终于可以在明年2月正式生效.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乔克?沃勒-亨特女士说:""京都议定书"生效这一事实确实引发了更多争论."人们对布宜诺斯艾利斯缔约方大会产生的主要目标没有期待,反之,这是各国开始讨论一个有关确定世界可以解决多少气候变化问题的时间表的机会. 来自194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但是美国拒绝签署的立场威胁着这次大会.80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及代表团团长还将于15~17日举行专门的高级别会谈."没有美国的参与,想要缓减气候变化不过是白日梦,"绿色和平组织阿根廷办事处主任胡安?卡洛斯?比利亚隆加说.为了使人们理解气候变化的观点,绿色和平组织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主要大街上建起了一座巨大的临时避难所,大约2000人排队使用了这一设施. 阿根廷的一位环境活动人士米格尔?雷门特里亚说他对美国政策的改变不报任何希望,"支持布什的大工业家们不想要"京都议定书",也不会改变立场." 但即使是"京都议定书"的支持者们也认为仅靠他们的努力是不足以逆转全球变暖趋势的,让一些大的发展中国家参与减排是必要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大会将触及这些国家在该议定书于2012年期满之后参与减排的议题.
0.907596
127.7
0.057571
0
199
323
680.5
4.132813
0.146437
0.151468
1,608,300,006,138
电力能源
发展中国家由贫困走向富裕的过程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资源与环境的约束下,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 - - 通向富裕之路也将与传统的发展模式有着根本的区别.但是,目前尚没有专门学科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以绿色发展方式完成从贫困到富裕的转变"的问题."绿色发展经济学"的问世,将填补这个空白. "绿色发展经济学"是一部聚焦绿色发展的经济学专著,也是一部凝聚着学术积累,吸收了各方共识和体现出创新探索的填补空白之作.作为一门全新的学科,它是在全球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而发展问题仍然紧迫;在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发展中国家内部矛盾交织的背景下产生的.绿色发展经济学要探索发展中国家如何通过绿色发展方式实现从贫困到富裕的转变问题,将为发展中国家绿色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未来必将成为指导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主流经济学科之一. 本书的写作采用了教材的体例结构.通过理论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探讨绿色发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发展的一般规律.通过引入大量国内外绿色发展相关案例,进一步论证了本书的观点,增加了本书的可读性.本书分为三篇:第一篇认识绿色发展,第二篇国内问题,第三篇国际问题.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相关专业绿色发展经济学课程的通用教材,还适用于其他学习绿色发展经济学的读者作为参考书.
0.913495
144.5
0
0
224
180
793
4.269531
0.098616
0
1,608,300,006,452
电力能源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17日讯 据央视网消息:位于北京西南郊的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里,有一块淡蓝色的"大块头",这是我国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的主磁铁.不远处一座式样古朴的反应堆大楼,则建有我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这"一堆一器"见证了我国原子能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 4月15日,"百年党旗红 国企新征程"暨"强国中坚 高质量发展看国企"网络主题采访团首站走进中核集团,在"中国核工业的摇篮"感受大国底气从"核"来的激情与力量. 核工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也是综合国力和大国地位的重要标志. 1950年,伴随新中国成立的脚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前身 - -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正式成立,这是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也是中国核工业领域最有历史感的地方. 在这里,吴有训,钱三强,王淦昌等第一代核科学家,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创了我国的原子能事业. 我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在这里建成;我国"两弹一艇"不少关键数据在这里采集;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7位曾在这里创建功勋;这里派生或援建了十余个核科研和生产单位,被称为"中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中国核工业的摇篮",既见证了我国核工业从零起步的历史,也是我国"硬核"底气的开端. 这里是中国核工业的起点,原子能院建成后,以1958年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和第一台回旋加速器的建成为标志,新中国进入原子能时代,我国核科学研究的技术装备和实验手段有了显著提升. 围绕"一堆一器",原子能院开展了大量工作,其中最突出的是根据国防事业需要,积极开展科技攻关,为"两弹一艇"成功研制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并为我国核电起步发展创造了实验条件,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历史......为核能和平利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等作出重要贡献. 1984年和2007年,"一堆一器"先后完成它们的科学任务和使命,光荣"退休",并于201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2019年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堆一器",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到"多堆多器",原子能院反应堆和加速器事业不断壮大,则为我国核领域基础研究,先进核能开发,核技术应用拓展,乃至新时代核工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第一座重水反应堆为起点,1964年,原子能院自主建成我国第一座游泳池式反应堆(49-2堆).这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反应堆,至今已安全运行50余年,主要用于医用,工业用同位素生产,材料辐照考验,单晶硅辐照嬗变等.2017年12月,49-2堆成功实现连续供热168小时,目前泳池堆供热示范工程已经全面启动. 1984年,原子能院自主建成我国第一座微型中子源反应堆(原型微堆),随后相继在国内建造了5座,并出口了5座. 2010年,原子能院自主研发设计建成一座多用途,高性能研究堆 - - 中国先进研究堆,其主要技术指标居世界前列,亚洲第一. 2010年,原子能院建成我国首座快堆 - - 中国实验快堆,标志着我国在占领核能技术制高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核能系统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从第一台回旋加速器出发,1963年,原子能院建成2.5MeV质子静电加速器,为核物理研究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1987年,北京HI-13串列静电加速器在原子能院建成,目前已稳定运行超过10万小时. 1994年,原子能院研制成功30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并以此为基础建设了我国第一个中短寿命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基地,填补了我国加速器生产同位素的空白. 2007年,原子能院自主设计研制我国首台高能大功率电子辐照加速器 - - 10MeV/15kW电子直线辐照加速器,已累计稳定运行超过31000小时.2018年5月,该院无损检测电子直线加速器首次出口. 2014年,原子能院自主研制的100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建成出束,成为国际上最大的紧凑型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 以"一堆一器"为牵引,原子能院形成了核物理,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反应堆工程技术,加速器技术,核电子与探测技术,同位素技术,辐射防护技术和放射性计量八大学科. 而伴随着核工业的创新发展,核技术应用也广泛融入我们的生活,原子能院不只开展了以反应堆出口为代表的对外工程和面向核电站需求的核电技术服务,陆续在反应堆辐照加工,同位素生产,加速器,核探测等方面开发了一批支柱性民用技术和产品.还利用核技术在医学,反恐安检,环保等领域,助力"健康中国","平安中国","美丽中国"建设,加速转化的高科技成果,正惠及社会的方方面面. 作为我国核科技创新发展的主力军,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承担着数量众多的国家重大项目,并在其中肩负技术总体责任或发挥技术源头作用. 未来,原子能院将以中国实验快堆,中国先进研究堆,核燃料后处理放化实验设施,串列加速器升级工程以及国家级(部委级)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为科技创新平台,全方位打造世界先进水平的核科技研究基地.
0.880546
89.173913
0.025955
0
179
651
1,103.1
4.230469
0.193077
0
1,608,300,006,689
电力能源
发电机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发电机的形式很多,但其工作原理都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因此,其构造的一般原则是:用适当的导磁和导电材料构成互相进行电磁感应的磁路和电路,以产生电磁功率,达到能量转换的目的. 发电机通常由定子,转子,端盖及轴承等部件构成. 定子由定子铁芯,线包绕组,机座以及固定这些部分的其他结构件组成. 转子由转子铁芯(或磁极,磁扼)绕组,护环,中心环,滑环,风扇及转轴等部件组成. 由轴承及端盖将发电机的定子,转子连接组装起来,使转子能在定子中旋转,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势,通过接线端子引出,接在回路中,便产生了电流. 发电机的分类包括: 发电机分:直流发电机和交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分: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很少采用);交流发电机还可分为单相发电机与三相发电机. 发电机的种类有很多种.从原理上分为同步发电机,异步发电机,单相发电机,三相发电机.从产生方式上分为汽轮发电机,水轮发电机,柴油发电机,汽油发电机等.从能源上分为火力发电机,水力发电机等.
0.873638
57.375
0
0
118
134
792.2
4.015625
0.135076
0
1,608,300,007,234
电力能源
聚氨酯保温钢管通常防腐性能优异,聚氨酯保温管封闭的泡沫孔吸水率很低.因此不会受到空气和水的侵蚀而损坏.良好的保温性能使聚氨酯保温管道的施工寿命比传统的架空敷设和地沟敷设方式延长了3-4倍. 聚氨酯保温钢管与传统的钢管保温方法相比,预制保温钢管有很多优点: 1.预制直埋保温钢管不需要修建巨大的管沟,只需要将保温管道埋在地下,大大减少了工程占地,有利于环境保护,减少土方开挖50%以上,减少土建砌筑和混凝土90%.同时,保温管施工与现场挖沟并行进行,只需现场补口,可缩短工期50%以上. 2.保温性能好,热损失仅为传统管道的25%,长期运行可节约大量能源,显著降低能源成本. 3.防水,耐腐蚀能力强,可直接埋于地下或水中,无需额外管沟.施工简单快捷,综合成本低. 4.低温下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冲击性,可直接埋入地下冻土中. 5.使用寿命可达30-50年.正确的安装和使用可以使管网的维护成本极低. 6.可设置报警系统,自动检测管网泄漏故障,准确指示故障位置,并自动报警. 选择聚氨酯保温钢管在地热工程建设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原因是直埋管道不需要占用太多的管沟面积,可以直接埋在地表下.因此不受施工场地占用面积的限制.将聚氨酯保温管道直接埋在地下,甚至可以节省50%以上的土方开挖,至少减少90%的土建或混凝土工程.因此,与以往的保温管道施工方法相比,实际工期可缩短近50%. 聚氨酯保温钢管从里到外分为三层: 第一层:无缝钢管(GB 8163-87)螺旋焊管(GB 9711-88;SY/t 5038-92)和直缝焊管(GB 3092-93).钢管表面经先进的抛丸除锈工艺处理后,钢管除锈等级可达到GB8923-1988标准中的Sa2,表面粗糙度可达到GB6060.5-88标准中的R=12.5微米. 第二层:聚氨酯保温层是通过高压发泡机将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原液一次性注入钢管与外保护层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制成.俗称"管中管发泡工艺".其功能是防水,保温和热网自重支撑.当输送介质的温度为-50℃-150℃时,选择硬质聚脲酸酯泡沫作为保温层. 第三层:高密度聚乙烯保护层预制成具有一定壁厚的黑色(黄色)塑料管,具有保护聚氨酯保温层不受机械硬物侵害,防腐蚀和防水的作用. 用高压发泡机将硬质聚氨酯泡沫的原液注入钢管与外护套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制成,俗称"管中管发泡". 预制聚氨酯保温钢管一定壁厚黑色或黄色聚乙烯塑料管.聚乙烯无臭,摸起来像蜡,耐低温性能优异,低使用温度可达-70 ~-100℃,化学稳定性好,能抵抗大部分酸碱的侵蚀(不能抵抗氧化性酸),常温下不溶于普通溶剂,吸水率低,但由于是线性分子,在一些有机溶剂中能缓慢溶解而不溶胀,电绝缘性能优异.它的作用之一是保护聚氨酯保温层不受机械硬物的侵害,另一个作用是防腐防水.高密度聚乙烯聚氨酯泡沫保温钢管应符合SY/T114-2000和SY/T115-2001标准.
0.876656
80.533333
0.016681
0
225
256
1,133.5
4.183594
0.208609
0.022792
1,608,300,007,520
电力能源
昨日与友人去了官厅水库,近距离观看了风力发电场.这片坐落于燕山山脉和官厅水库清奇峻秀的风力发电场,是2007年建设的5000万千瓦的一期工程.发电机擎天而立,随风旋转,与蓝天,白云相衬,在广袤的旷野中形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风车大世界. 我第一次见到风力发电场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从乌鲁木齐去吐鲁番的途中,一路南行,在通往丝路重镇达坂城的道路两旁,上百台风力发电机组沿路欢迎着我们这群人.据新疆同事介绍:由于达坂城柴窝堡湖区域风的质量好,于是在1986年,第一台丹麦的风力发电机悄然矗立在这片山清水秀风强的柴窝堡湖边.1988年以后,新疆完成了达坂城风力发电场第一期工程.十几年过去,我国已是世界风电设备大国,风电总装机量成为世界第一. 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依据目前的风车技术,大约每秒三米的微风速度便可以开始发电.风力发电机因风量不稳定,故其输出的是13~25V变化的交流电,须经充电器整流,再对蓄电瓶充电,使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变成化学能,然后用由保护电路的逆变电源,把电瓶里的化学能转变成220V交流市电,才能保证稳定使用. 风能是洁净能源,分布广泛,就地可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周而复始,可以再生.因为风力发电没有燃料问题,也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是一种特别好的发电方式.现如今,风力发电正在世界上形成一股热潮,比如在芬兰,丹麦等国家就很流行. 再说我国,保护环境是国策的重中之重,现在已经妇孺皆知了.本月中旬国务院推出十项措施治理大气污染,包括拓展节能环保产业.昨天有媒体报道称,谷歌近期买下一座风力发电场.可见资本市场也纷纷追逐起环保这块"蛋糕"了!
0.909344
143.4
0
0
200
184
366.7
4.054688
0.143654
0
1,608,300,007,529
电力能源
智能电网作为经济刺激方案的重要项目之一,几乎一夜成名.而智能电表既然是智能电网的基础配备之一,正是扮演了前锋的角色.为了有效地掌控电力状况,智能电表在各国的部署和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 日前,市场研究机构派克咨询公司(Pike Research)发布了一份名为"智能电表市场预测"的报告,报告中指出随着各国政府不遗余力地扩大智能电表的部署工作,市场将经历一波高潮. 报告中显示,未来10年 智能电表安装量将增加约4倍.派克统计称,截止今年底,智能电表安装数量将达到2.51亿台,预计2015年这一数字将翻一番,上升至5.35亿台,到2020年将可能达到约10亿台的规模. 其实在2009年底,派克曾做出过智能电表的预测,当时它预计2020年安装量为2.51亿台,而此重从新修正预期的举动,无非是想说明该产业在亚洲市场的迅猛崛起,特别是中国. 派克认为,中国这个大市场对该产业的发展添色不少.随着智能电表在中国国内的快速部署,进一步确保了它在该市场的稳定地位,预计未来10年都会维持这一增长态势. 不过,派克仍分析称,在10年期的后半段,会出现小幅而缓慢的增长,但不会影响整体增长趋势. "事实上,作为一种装置,智能电表可以记录用户使用电,水,煤气的情况,完整掌握从发电厂到用户端的用电流程,并从中搜集资料,以电子方式读取.不过,这只是它功能的一小部分,它还可以监控用电状况,分配发电效率等,不仅节约成本,提率,也减少了用电高峰时段的缺电问题,提高再生能源的供电可靠性,落实绿色能源的理念." 派克市场调研部主任鲍勃·戈恩表示. "智能电表的发展壮大,是公用事业令人瞩目的价值体现."戈恩补充称,"经过过去两年时间的成长,该产业已经站稳了脚跟,在未来几年里,伴随着日益增长的安装量,智能电表将成为多样化能源管理解决方案的." 美国能源监测公司POWRtec也对智能电表市场未来几年的发展做出了肯定评论.该公司执行官格兰特·贾斯明称:"不管是普通用户,还是公用事业供应商,节能减排都是关注要点,因此智能电表产业就更具吸引力.该产业迎来繁荣期是意料之中的." 眼下,各国都在紧锣密鼓建设智能电网,许多公用事业机构都期望,能与用户进行双向通讯,并整合智能功能的先进电表设备,这不仅能提升电力使用情况的能见度与管理性,也可提供一系列能源节省与管理服务的基础.显然,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零件",智能电表的*也在逐渐上升. 派克报告预测,智能电表年销售量将在2015年达到高峰,略超过1亿台,随后呈现每年出货逐渐减少的趋势,不过经历过这段缓和收缩期,该产业将会变得更加成熟和普遍.派克指出,到2018年,智能电表将成为电表产业的主流安装业务,到2020年其*将占到60%. 的行业研究机构In-Stat研究预测,2016年,智能电表市场营收将超过120亿美元,且中国将是该产品的消费大市场之一. In-Stat指出,各国推动智能电表的脚步不一,但整体市场还是保持持续上升趋势的.另外,该产业的成长将会与不同区域市场的安装浪潮相关. 首先是北美市场,预计智能电表的安装量将在2012年达到高峰,随后数量趋缓;接下来是亚太地区,高峰期预计在2015年;随后是欧洲市场,高峰期约在2017年;而南美洲,中东与非洲市场则会看到较长期的缓慢成长. In-Stat市场研究部主任艾伦·诺基表示,对智能电表供应商而言,北美地区的增长声势缓和之后,亚太和欧洲会成为其侧重市场." 此外,In-Stat还调查发现,智能电表的未来发展,Zigbee技术将成为重要推手.该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长久以来,电线一直是安装智能电表设备的关键部分,不过随着越来越多无线网路技术的发展,如Zigbee,Wi-Fi等,可以让智能电表变得更为便捷. 这些便宜的,低功耗的短距离无线组网通讯技术,可以通过智能电表,把用户的用电资讯传送到电力公司,以调控电力供给状况;一旦无线和智能电表调配完成,还可以把商机延伸至电动车,可再生能源等市场. 诺基透露,在应用层面上,Zigbee和Wi-Fi不会对智能电表产生影响,而且还会改变用户对智能电表的印象,这一天也许zui晚会在2012年到来.
0.893457
95.944444
0
0
170
442
778.9
4.132813
0.161552
0
1,608,300,007,572
电力能源
2030年11月是联合国所设定的实现17个明确定义的永续发展目标的最后期限.在人为因素对地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前,人类有责任设计和实现必要的基础设施来达成这些目标. 其中一些永续发展的目标强调可将形成污染的能源获取和制造的方式转换为干净且可再生的资源.距离联合国设定的期限仅剩8年,各国政府和权威人士肩负着重任,他们需制定解决方案,以更环保的技术和基础设施替代排放温室气体的系统. 这种替换将对可再生能源系统的需求推至顶天.安装大多数的这类系统,可以大量减少有害温室气体的排放,并有助于大幅节省经济支出和能源消耗.其中,有一项特殊的绿色能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就是地热能.这些系统利用地表之下储存的能量,将其重新定向,为各种供热和制冷过程提供能量.这种能源可以通过各种规模的开发项目来加以利用,从可以为整座城市提供足够能源的大型发电厂,到可以为个人住宅调节温度的地下热泵. 地热能是通过地球中心和地球表面之间的自然传导和对流过程从地核中获得的.地核内的温度可高达到4000°C,这导致周围的岩石融化并转化为熔岩(或称为岩浆).滚烫的熔岩会将热量向上传递,进入位于地核上方的地幔中,使其表现得更像塑料而非坚硬的岩石.当地幔的一部分由于失去刚性而开始起伏时,它们通过对流将热量上传至地球表面.当我们开发地热能时,这种向上移动的热量和能量就是我们所要开发的. 这种形式的能量最初通过收集地壳裂缝所释放的蒸汽来加以利用.虽然具有创新性,但蒸汽的应用受到严重限制,仅限于驱动简单的涡轮机.从那时起,地热能的使用范围逐渐得到了扩大并实现了现代化,如今已普遍用于建筑物和家庭内部的供暖和制冷.目前最大的地热能生产国是美国,但其他国家,如冰岛,得益于其靠近地壳板块边界的独特地理位置,拥有大量可供开发的地热资源.一个多世纪以来,冰岛一直在开发地热能,由于其地貌包括25座活火山,600处温泉和5座以上大型地热能发电厂,冰岛成为了成功开发地热能的最好例子.这个北欧国家目前从地热资源中收集的能源在其能源总量的占比达到了惊人的25%. 地热能的好处为何? 将传统的化石燃料能源转换为地热能对环境有许多实质性的好处.例如,地热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清洁天然气发电厂的1/5,而且比传统形式的能源便宜,与化石燃料相比,可以为用户节省80%的费用.与太阳能和风能不同,地热能不依赖于不可控的变量 - - 如天气或风.它是一种持续可用的资源,只需被开发利用.尽管地热能有许多好处,但它也有一些缺点,包括初期建设,钻探和勘探成本.在设计任何规模的地热能源系统时,考虑周围地质材料的热性能和结构对于确保建造最经济和高效的系统极其重要.以下三个地下特性是决定地热换热器系统设计成败的关键因素:这些热性能包括热容,无扰动地表温度和热导率. 在加拿大和类似的北纬地区,用于住宅供暖和制冷的最高效系统是地热换热器(GHE:Geothermal Heat Exchanger),加拿大的市场对此闭环GHE系统有强烈的偏好.这种偏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类系统易于维护,并且有相对简单的与其安全操作相关的规定.这类换热器通常被称为地源换热器(GCHE:Ground Coupled Heat Exchanger),可以垂直或水平安装.GHE通常由高密度聚乙烯管制成,埋在不同深度的钻孔或沟槽中.由水和防冻剂组成的载热流体在这些地下管道中循环,从而使热量通过流体与其上方的地面交换.除了GCHE配置,热泵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的能源需求和地下材料的传热能力.将此传热能力进行量化,也就是我们所知的热导率,而这也是最具影响力的指标之一. 尽管地源换热器(GCHE)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地下材料的热导率,但在勘探过程中必须将三个决定因素都考虑在内.然后,这些地表测量数据被用来确定所需的钻孔深度和激发换热器的水温,以评估所有可能的节能效果.无扰动地表温度根据间隔钻孔之间的浅层地下温度图推断而来,或者根据大气数据推导得出.地质材料的地表热容量通常变化不大,并且大多数换热器系统对其周围材料的储热能力都表现得不敏感.地下换热器的灵敏度取决于地下材料的热导率. GCHE所在位置的地质材料的热导率会对所需的钻孔深度产生巨大的影响,有时甚至需要增加多达50%以满足建筑物的能源需求.材料的热导率描述的是一种材料通过传导过程传递热量的能力,通常以"W/(m·K)"来表示.大多数地质材料的热导率值在0.5~8 W/(m·K)之间,GCHE的理想地表热导率平均约为6 W/(m·K).任何低于2 W/(m·K)的地下热导率值都需要钻更深的孔,但会增加供热系统的安装成本.因此在建造地热系统之前,确定地面的热导率很关键,这样可以准确地筹划出节能的回报时间,从而使GCHE取代传统能源系统成为更具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的选择. 目前,评估地下热导率最常用的方法是热响应测试(TRT,Thermal Response Test).这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描述区域热导率的方法,直到80年代中期才开始普遍应用.由于深层地质材料的热导率通常无法直接测量,它必须通过监测某一特定区域内的地表温度和其所产生的热传递,并对所收集的温度测量数据进行广泛分析来评估.这种监测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主动监测是在钻孔位置实地使用的方法,如使用TRT或在钻孔的不同深度间隔进行瞬态测量.而被动监测则是依赖于地球物理测井或对未受TRT干扰的井眼温度曲线的分析.然后,用数学方法从这些长期收集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测量结果计算得出热导率.实验室方法是对一个地区的热导率进行分类的另一种方法,对指定GCHE地点的地面材料进行取样分析来进行.该方法是一种主动方法,采用多种热导率测量装置进行瞬态和稳态传热实验.无论使用什么方法来确定地下热导率,这些值都能够使地热换热器的设计和安装更有效,更安全,通过确保其安全运行显著降低与系统潜在故障相关的风险. 可再生能源技术在地热能领域不断进步,特别是围绕着更准确,更经济的方法来量化重要的地质属性,如热导率.更现代的方法和设备发展有助于降低设计地源换热器的门槛,并使其成为普罗大众更容易接受的开发方案.除了一些广泛的勘探和安装过程,地热供暖和制冷系统的好处是巨大的,并且可以通过成为传统化石燃料的优良替代品来帮助地球恢复环境.诸如这样的能源开发和日常应用方式的改变,可以推动社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以实现联合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使我们地球继续朝着更环保,更干净的未来前进. 台湾新北市中和区中正路868-2号13楼 235015
0.921357
206.384615
0.008227
0
443
656
733.7
4.339844
0.104734
0
1,608,300,007,644
电力能源
此外,西昌电力,金自天正,*ST八钢,瑞泰科技,*ST沧大等个股最新总市值均低于40亿元."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9月13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与此同时,国资监管也有所改进,今年国资委将18项权力授予中粮集团,国投等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董事会. 同时,在交通,水利,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坚持存量调整,增量放开,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投资运营.这种动辄数万,数十万人的分流安置任务,对一个企业或地区来说,压力之大,显而易见.这次对国企的去产能并不只涉及钢铁和煤炭行业,在水泥,造船,电解铝,平板玻璃等行业,国企同样也面临着去产能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央企重组整合案例中,除了惯有的央企整合做"减法"外,新组建的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在央企间的重组整合中罕见地做了一次"加法".此外,石油天然气,铁路,军工领域的混改也值得期待."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激活大盘蓝筹股行情."市场人士指出,混合所有制改革再度兴起,将会是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关键性看点,随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进一步落实,将会对股票市场形成刺激. 此外,还设立了山东国惠改革发展基金,一期将形成200亿元规模,助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另外,广东省与重庆市的改革成绩同样喜人.今年以来,重庆市以资本为纽带,以重组为主线,围绕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不断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改革红利得到有效释放. "前述人士表示.而在这份"指导意见"中,已经明确将下一个阶段的国企改革重点对准了央企的"结构调整与重组",还重点提出"四个一批" - - "巩固加强一批,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等,其中的后两个一批,也即"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主要就是针对煤炭,钢铁等类行业的过剩企业和"僵尸企业",其背景很明显与上半年央企去产能落实不到位有关.对于下一步央企化解过剩产能的目标任务,国资委在7月14日公布的下半年工作主要措施中已经明确:从今年开始,计划用五年时间压减央企钢铁,煤炭现有产能的15%左右,其中,2016年中央企业要压减钢铁产能719万吨,压减煤炭产能3182万吨,使专业钢铁,煤炭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电煤一体化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其他涉钢,涉煤企业原则上退出钢铁,煤炭行业.8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对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将开展专项督查,此外,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等部委也多次召开相关去产能会议,一定程度上集中针对的是央企.职工安置之策 许善达认为,下一步央企,国企去产能,处置"僵尸企业",最大的困难是解决分流职工的安置问题. 下一步,中粮将按照"小总部,大产业"的原则,把资本经营与资产管理经营分开,将过去十多个管理层级压缩至三级,形成定位清晰且职责明确的"集团总部资本层 - 专业化公司资产层 - 生产单位执行层"三级架构.同时,集团总部在下放资产经营调度权之后,将直接管理专业化公司(平台),以此来实现集团总部向管资本的转型.在压缩总部层级后,中粮职能部门将从13个压缩到7个,人员从610人调整至240人之内.四川将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试点,将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提高到70%,培育壮大技术交易市场,解决好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
0.877116
226.5
0.007407
0
497
387
982.5
4.078125
0.172185
0
1,608,300,007,661
电力能源
发电机是指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它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 发电机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发电机的形式很多,但其工作原理都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因此,其构造的一般原则是:用适当的导磁和导电材料构成互相进行电磁感应的磁路和电路,以产生电磁功率,达到能量转换的目的. 发电机通常由定子,转子,端盖及轴承等部件构成. 定子由定子铁芯,线包绕组,机座以及固定这些部分的其他结构件组成. 转子由转子铁芯(或磁极,磁扼)绕组,护环,中心环,滑环,风扇及转轴等部件组成. 由轴承及端盖将发电机的定子,转子连接组装起来,使转子能在定子中旋转,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势,通过接线端子引出,接在回路中,便产生了电流. 发电机的分类包括: 发电机分:直流发电机和交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分: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很少采用);交流发电机还可分为单相发电机与三相发电机. 发电机的种类有很多种.从原理上分为同步发电机,异步发电机,单相发电机,三相发电机.从产生方式上分为汽轮发电机,水轮发电机,柴油发电机,汽油发电机等.从能源上分为火力发电机,水力发电机等.
0.878623
61.333333
0
0
118
154
667.8
4.140625
0.128623
0
1,608,300,007,778
电力能源
十年内,可控核聚变将在中国"点灯" 如果能够在地球上可控地实现核聚变,人类就可以拥有清洁而且源源不断的新能源.记者 | 陈冰行星发动机,量子计算机,太空电梯......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硬核科技"让 如果能够在地球上可控地实现核聚变,人类就可以拥有清洁而且源源不断的新能源. 行星发动机,量子计算机,太空电梯......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硬核科技"让人叹为观止. 实际上,无论是国外的科幻大片"钢铁侠"还是国内的春节黑马"流浪地球2",它们并不仅仅只是电影人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有着现实支撑的"原型" - - 可控核聚变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地球能源的供给者,太阳之所以能量源源不断,就在于它内部一直在进行大量的核聚变.人类主要消耗的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气,煤炭等)是存储了亿万年之前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但随着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化石能源加速消耗,可以预见,未来的100到300年,化石能源必然枯竭,人类的文明想要继续发展,必须寻找新的能源. 科学家们将目光转向了核聚变,如果能够在地球上可控地实现核聚变,人类就可以拥有清洁而且源源不断的新能源.在能源安全和碳中和两大背景下,聚变能已成为大国竞争的战略焦点,有望与可再生能源一起成为去碳化的王牌. 只是可控核聚变,这份看上去事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花费了全球科学家几十年的时间,却一直进展缓慢.直到去年12月份,美国在核聚变研究上首次实现"净能量增益"(产生的能量超过投入量),这意味着,人类可能距离拥有"近无限,安全,清洁"的能源又迈出一步. 其实,在中国合肥市西郊的科学岛上,也有一座大科学装置 - - EAST(Experimental Advanced Superconducting Tokamak),全称是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大家给它起了一个可爱的名字 - - "人造太阳".2023年2月末,"人造太阳"EAST牵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在墨子沙龙上,向我们讲述了中国人在可控核聚变征途上的一次次突破. "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在我的有生之年,能够有一盏灯被核聚变点亮,这盏灯一定要在中国合肥."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五年前在中央电视台"开讲啦"节目中许下的愿望. 李建刚,中国工程院院士,理学博士,合肥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院长,中国磁约束聚变专家委员会召集人,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磁约束聚变研究,在等离子体加热,偏滤器物理与工程,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聚变堆设计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五年后的今天,李建刚"修改"了曾经的表达: "过去我认为我的有生之年不一定看得到的,所以叫做'梦想',而现在,新的时代和机遇给了我们绝佳的舞台. 我相信十年之内,一定能看到有一盏灯在合肥被核聚变点亮. " 1905 年 9 月 27 日,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质能方程:E=mc? ,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质能方程的另一种表示是:ΔE=Δmc? ,产生的能量等于减小的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这预示着伴随着质量的亏损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由此开启了核能时代. 随着原子质量数的增加,每个核子(质子和中子)的平均质量会经历先减小后增大的过程,因此核反应存在两种:重核裂变与轻核聚变,对应的核能分别为核裂变能与核聚变能. 核聚变是两个轻量元素的原子核聚合到一起,同时释放巨大能量的核反应.这种反应在宇宙中非常普遍,所有自发光的天体(即恒星)都是天然的聚变体.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是太阳,在太阳内部约有百分之一的区域称为日核区,这里温度极高,压强极大,如此环境使得聚变反应持续发生. 可控核聚变,重现的是与太阳相同的反应,就是将氢原子核相互碰撞之际发生的能量用于发电.在理论上,1克燃料可产生相当于8吨石油的能量.如果可以实现像太阳一样的连续核聚变反应,我们便可以得到持续的能量产出,人类的能源困局和环境危机便会迎刃而解. 李建刚院士指出,可控核聚变具有三大优势. 首先,原料储量巨大.目前相对容易实现且期望被率先实现的是氘 - 氚聚变反应.其中氘原料存在于海水中,地球上海洋面积辽阔,其中蕴藏了超过40万亿吨的氘原料.1升海水就可以提取约 0.03 克的氘,后者产生的聚变能相当于 300 升汽油,能让一辆汽车从北京到广州跑个来回.所以说,海水里边的氘资源可以供我们人类用100亿年! 其次,氘 - 氚聚变反应的最终产物是氦和携带大量能量的中子,不会造成任何污染,对环境是友好的. 最后,核聚变反应具有固有安全特性.所谓固有安全性,就是永远都安全.即便在极端失控条件下,它会在短时间内自行终止反应,产生的也只是氦气,没有长寿命的放射性气体,非常安全可靠. "可控核聚变发电时不产生二氧化碳,只要停止燃料供应,反应立刻停止,与核电相比,安全方面的风险很低."李建刚说,一座100万千瓦的电站,如果是采用煤发电,大概要消耗150 - 200万吨煤,产生400 - 5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如果是裂变核电站的话,那么需要30吨铀,而聚变核电站的话,每年仅消耗150公斤重水和锂,且和裂变核电站一样,完全没有二氧化碳排放. 由此可见,可控核聚变无疑是"碳中和"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它的原料来源广泛,原料利用率高,相对于人类文明的时间尺度来说,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类终极能源是80%的聚变加20%的可再生能源."李建刚说. 与核裂变相比,核聚变反应的效率更高,但实现难度更大. 核聚变反应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足够高的温度,一定的密度和一定的能量约束时间. 李建刚指出,原子核只有在极高温度(1 亿摄氏度以上)下才具有足够的能量克服彼此间的静电能量壁垒 ,以启动和维持核聚变反应;而且必须保持一定的密度(粒子浓度)才能提高原子核的碰撞效率,以获得足够的有效反应;此外,还需要大于1秒钟的约束时间,高能量约束时间意味着良好的隔热性能,以保持反应物高温. 满足这三个条件,才仅仅是能够触发核聚变反应,更为困难的是让上述核聚变反应可控和持续."反应物在极高温下会完全电离,变为一团由裸露原子核和自由电子组成的电离气体,即等离子体.只有让这些等离子体运动起来,才能实现持续的核聚变反应."李建刚说,约束这些等离子体有三种方式,太阳的核聚变是靠重力约束实现的,另外两种就是以高功率激光作为驱动器的惯性约束和磁约束. 过去70年,美国一直尝试用高能激光轰击核聚变材料,借助激光产生的高温高压实现核聚变. 2022年12月5日,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的国家点火装置(NIF)将2.05兆焦的激光聚焦到核聚变材料上,产生了3.15兆焦的能量,能量增益首次大于1,达到了"点火"标准. 尽管单从数据上看,这次实验产生的能量"只够烧开10壶水",但它的意义非常重大.根据核聚变反应的劳森准则,当核聚变的能量产出率大于能量损耗率,并且有足够的能量被系统捕获和利用,就可以被称为"点火成功".但在过去几十年中,这一直是科学家们未能实现的梦想.NIF从2010年开始正式的点火实验,用了10多年时间才梦想成真. 李建刚说,NIF设置了一个"小靶子","靶子"中有热核材料,然后利用高能激光照射"小靶子",点燃里面的热核材料产生核聚变,最后输出的能量就是核聚变能."用美国能源部的话说,这是70年来美国科学中最伟大的突破之一." 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是世界上最大的激光装置,造价高达35亿美元,可以动用近200台激光器产生的高能激光集中轰击一个微小的核聚变材料靶标,以启动核聚变反应.李建刚透露,中国也有类似的高能激光装置.中科院与中物院联合研制的"神光II"型高能量聚变激光器已于2000年建成投入运行. 下面再来说说另外一条技术路径 - - 磁约束聚变. 磁约束,顾名思义,就是让核聚变产生的等离子体置身于有磁场的空间,带电的原子核与电子在垂直于磁场的方向上不再自由,受到磁场作用力的带电粒子只能沿着磁场方向做螺旋运动.这种磁场看不见,摸不着,也不接触有形的物体,可以把炙热的等离子体托举在空中. 20 世纪 50 年代,苏联科学家提出一种名为"托卡马克"的环形磁约束聚变装置,这是一种形如面包圈的环流器,依靠等离子体电流和环形线圈产生的强磁场,将极高温等离子状态的聚变物质约束在环形容器内,以此实现核聚变反应. 在俄文中,托卡马克一词由环形,真空室,磁,线圈的前几个字母组成.学界的主流认识认为,托卡马克装置离实现商用级可控核聚变更有希望.因此,磁约束核聚变就成为了人类实现"人造太阳"梦想的途径之一. 即便有了这样的装置,"点火"和"持续燃烧"依然是人类必须攻克的两座山头. 李建刚说,约束等离子体的磁场,虽然不怕高温,却很不稳定,且等离子体在加热过程中能力也不断损失,这给托卡马克实际应用带来了重重挑战. 1985年,时任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在日内瓦峰会上,与时任美国总统里根的会面中提出一项倡议 - - 由多国联合开发核聚变装置,以减少因争夺能源可能引发的国际争端. 随后在1988年,人们开始了实验堆的研究设计. 这个项目后来成为了 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 - - 一个超大型托卡马克装置.整个装置高约30米,相当于10层楼高,等离子体环的半径超过6米.它的目标是把等离子体加热到10亿度,维持500秒的核聚变实验,每小时用5万度电的能量,而释放出50万度电的能量. 这项造福整个人类的宏伟计划,由于牵涉国家利益较多,ITER计划上演了长达十年的"选址纠纷".直到2006年,ITER反应堆正式启动建设,参与方包括中国,欧盟成员国,美国,俄罗斯,韩国和日本等35个国家,其中中国在其中承担约9%的采购包制造任务. 与此同时,上世纪90年代,苏联已经着手开发第二代托卡马克,有意把第一代装置送给其他国家,在时任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的霍裕平院士的领导下,我国用400万人民币的生活用品交换了苏联的一台 T-7 的半超导托卡马克,并为此在四川乐山建立了中国最大的磁约束聚变基地. 经过拆解,重装,改造,我国第一个托卡马克建成了.很快,科学家们在其上取得了一系列优于苏联的实验成果,也培养了包括李建刚在内的一批科学家. 2006年,就在中国加入ITER建设的同年9月28日,中国耗时8年,耗资2亿元人民币自主设计,自主建造的新一代热核聚变装置EAST(东方超环)首次成功完成放电实验. EAST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成并真正运行的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 这座位于合肥科学岛上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托卡马克,是世界上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其内部 30 个超导线圈在极低温条件下具有零电阻效应,因而可以产生稳态的约束磁场,使聚变堆稳态运行成为可能. 在 EAST 高 11 米,直径 8 米的主机中,集成了超高温(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超低温(-269 摄氏度超导线圈),超高真空(大气压的百亿分之一),超强磁场(地磁场的数万倍),超大电流(普通插线盒的千倍以上)五大极限工况. EAST 的设计建造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李建刚院士形容超导托卡马克之路"难于上青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要求比航天飞机还要苛刻.航天飞机的调整时间有几十秒钟,空间也有几百公里,但托卡马克如果出现0.1毫秒的误差,就烧得灰飞烟灭了". 超导CICC及磁体技术,总控及数采系统 ,2kW/4.5K 大规模低温制冷系统,超高真空系统等一系列重大技术难关被我国科学家一一克服.以至于李建刚幽默地说,自己本来是物理学家,结果为了解决东方超环的工程问题,生生花20年成为了工程师,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工程院院士. 建成于 2006 年的 EAST 装置累计等离子体放电次数超过 10 万次,先后于 2010 年运行 1 兆安等离子体电流,2021 年 5 月 28 日实现可重复的 1.2 亿摄氏度 101 秒和 1.6 亿摄氏度 20 秒等离子体运行,2021 年 12 月 30 日实现 1056 秒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世界纪录,在稳态高性能方面处于国际领先. 李建刚说,成立于 1978 年的等离子体所,先后建成并运行了四代托卡马克装置,实现了我国聚变研究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每一次进步都为未来的"人造太阳"注入一缕光芒,我国科学家正逐渐把"人造太阳"从梦想变为现实.等离子体所团队成员有信心解决等离子体燃烧高效点火和稳态维持及安全控制等科学和工程问题,让聚变能的第一盏灯在中国点亮! 如果说"托卡马克"是李建刚核聚变事业的"太阳",那么,在李建刚心里,还有一个美好的"太阳" - - "善良和互助是根植于人类心中的文明内核,核聚变可以帮助人类摆脱资源匮乏带来的灾难和战乱,人类可以在解决能源危机的过程中互帮互助,这些都是文明发展的趋势,也是'人类共同体'的应有之义". 对话五位诺奖得主:世界很危险,人生很简单丨TECHTUESDAY ChatGPT是文学的灾难还是福音?"不要有一天,人类的创作都变成了非遗"
0.872328
98.777778
0.030798
0
193
1,580
709.5
4.207031
0.182227
0.018576
1,608,300,007,802
电力能源
为什么电阻器没有固定的额定环境温度? 通常,IC或某些无源器件会有一个额定的环境温度值.但在电阻的数据表上,一般没有固定温度,而是提供了一条曲线.并且一些特性是基于"在额定功耗下工作"和环境温度"70°C"的特性. 正是因为上面的表述,所有的一些数据都不是很严格,而上图中的70°C被称为电阻的额定温度,所以有些工程师也很困惑:电阻为什么可以超出其额定功率使用呢? 事实上,无论是无源器件还是有源器件,在某一位置的温度是由其材料,结构和自身散热条件决定的.如果其发热量很小或相对确定,规范会给出明确的额定环境温度.这样便于设计.但如果其自身发热量比较大,则需要将自身用电产生的热量叠加在环境温度上,计算出两种叠加不能对自身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才能约定其额定环境温度.也就是说,功耗变化较大的器件,其额定环境温度是动态的.典型的就是抵抗. 从能量的角度看,电阻是耗能元件,它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阻存在于任何物体中,导体也不例外.你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电饭煲煮饭的时候,电线会有点发热.原因是用来制造电线的铜有电阻.虽然电阻很小,但是在煮饭的大电流状况下仍会耗费局部电能,以热的方式分发出来 电阻器的功率实际上表明它的允许电流.例如,对于电阻R1,额定功率为2W的电阻器,允许功率为2W. 电阻在电路中起限流分压的作用.电阻器通过电流时会耗电发热,所以电阻器上要标注其所能承受的功率,1/4W表示其所能承受的功率不能超过0.25瓦. 参考公式:功率=电流x电阻值即:P=I®R 电阻2W表示:表示电阻的额定耗散功率,即电阻允许的发热功率. 电阻器额定功率是指电阻器在一定气压和温度下长期连续运行所允许的功率.如果施加到电阻器上的电功率超过额定值,电阻器可能会烧坏.电阻器的额定功率单位是瓦特,用字母"W"表示. 因为电阻器本身是发热的,而且它的功率从0W到额定功率都有可能.当它的功率改变时,允许的环境温度可以改变.因此,一般电阻工艺选择在70℃时,以同时满足其额定功率.随着其实际功率的降低,叠加在电阻器上的功率引起的总温升也能降低,因此电阻器所能承受的环境温度也能相应提高. 为了物尽其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提供了一条曲线,标称电阻的额定功率和额定电阻之间的线性关系. 当电阻达到额定功率的100%时,其可接受的环境温度为70℃.当其实际功率下降时,所能承受的环境温度不断升高,直至功率为0时,可承受125℃左右的环境温度.
0.895464
78
0
0
185
189
848.1
4.03125
0.146943
0
1,608,300,007,814
电力能源
本文摘要:近日,我国部分地区多次出现持续大范围雾霾天气和空气污染,再次引发公众对空气质量尤其是PM2.5的关注.雾霾天气与空气污染从何而来,该如何驱散?要唤回朗朗天,出路又在何处?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今年首度回应雾霾与空气污染相关问题.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导致城市空气污染记者:最近,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多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成因是什么?吴晓青:持续大范围雾霾天气和空气质量下降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近日,我国部分地区多次出现持续大范围雾霾天气和空气污染,再次引发公众对空气质量尤其是PM2.5的关注.雾霾天气与空气污染从何而来,该如何驱散?要唤回朗朗天,出路又在何处?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今年首度回应雾霾与空气污染相关问题.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导致城市空气污染记者:最近,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大面积雾霾天气,多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成因是什么?吴晓青:持续大范围雾霾天气和空气质量下降是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认为,原因有多方面:一是大气污染物排放负荷巨大.2010年,我国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都超过220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烟粉尘排放量为1446.1万吨,均远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冬季取暖北方大部分地区燃煤量大幅增加,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急剧上升. 二是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受大气环流及大气化学的双重作用,城市间大气污染相互影响明显,相邻城市间污染传输影响极为突出. 三是机动车污染问题更加突出.2012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亿辆,汽车尾气排放成为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大中城市空气污染开始呈现煤烟型和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的特点.四是不利气象条件造成污染物持续累积.雾霾天气发生时,大气扩散条件非常差,污染物排放在低空不断积累. 同时,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雾滴与细颗粒物两者相互作用,迅速推进污染形成.近2/3城市达不到二级标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任务艰巨记者:从去年的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到首部综合性防治规划,大气污染防治已经迈出扎实步伐.如何看待当前大气污染的防治形势?吴晓青:应该说,十一五以来,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尤其在2012年2月29日,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发布,实现了与世界卫生组织第一阶段目标值接轨.9月27日,国务院又批复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对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与部署,标志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入了由以总量控制为目标导向向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导向的历史性转变.然而,我国大气环境形势十分严峻. 传统的煤烟型污染尚未得到解决,机动车,重化工业造成的PM2.5,臭氧污染又接踵而至.可以说,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大气污染问题,在我国近20年内集中出现.按照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评价,全国330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近2/3的城市达不到二级标准要求. 国内外大气污染防治历程表明,解决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欧美等发达国家耗费了30―50年时间才基本解决大气污染问题.我们要正确对待当前的大气污染形势,充分认识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艰巨性,复杂性与长期性,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同时,必须有所作为,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治理PM2.5有赖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减排工程应尽早落实记者:最近,大气污染问题尤其是PM2.5污染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我们有没有系统的防治思路?PM2.5防治难度在哪里?吴晓青:大家关注污染,我们非常理解. 研究表明,PM2.5来源十分复杂,既有燃煤,机动车,扬尘直接排放的细颗粒物,也有空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转化生成的二次细颗粒.可以说,PM2.5污染是我国当前环境形势呈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特征的最具代表性的问题.解决PM2.5污染问题,必须彻底转变传统的大气污染治理思路,转变生产方式,改变生活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强化多污染源综合管理,开展区域联防联控,概括起来就是协同,综合,联动.为此,"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八大减排工程,共计1.3万个减排项目,将大力削减各项污染物的排放量. 我也在此呼吁各地,尽早安排资金,将减排工程项目落到实处.但是,治理大气污染也存在许多困难和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发展方式粗放.2011年,我国GDP占全球的10.48%,然而却消耗了世界60%的水泥,49%的钢铁和20.3%的能源,而这些两高一资行业又大多集中在东部地区. 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尽合理的产业布局,产生了大量的大气污染排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布局任重而道远.能源结构不合理.燃煤排放仍是造成大气污染的最主要原因. 长期以来,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为70%左右,清洁能源比重偏低.2011年,我国煤炭消耗量超35亿吨,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对大气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机动车污染日益突出.2012年,1亿辆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4左右. 机动车污染排放,不仅是造成城市灰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低空排放的细颗粒物还多为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不科学发展问题多,完善法律制度是根本解决途径记者:您认为,现阶段我们环境保护工作存在哪些差距?吴晓青:作为环境保护的主管部门,我们深知目前环境质量不容乐观,环境保护工作实际与群众要求还存在很大距离,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不科学发展的问题. 不科学发展当然包括刚才提到的粗放发展和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加大的问题,还表现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加.另外,一些地方党委,政府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观念还没有根本改变,减排工作还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基础工作薄弱,能力建设滞后等问题. 记者:20世纪50年代伦敦烟雾事件后,英国出台了"清洁空气法",有效推进了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您认为,针对灰霾污染,我国法律政策有哪些可以推进?吴晓青:灰霾问题是工业化过程中,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难题.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 加强环保立法,完善法律制度是解决包括雾霾在内的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首先是全力推动修改"环境保护法".作为环保领域的基本法律,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目前,"环境保护法"修订工作正在进行中,我们将继续配合全国人大法工委,力争使环保法的修改能够适应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现实需要.我们也将大力推动"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 面对工业化进程加快过程中的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环保部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现行"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工作.链接雾霾是雾和霾的组合词.相对湿度在80%―90%之间时,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即为雾霾. 灰霾的气象定义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公里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
0.900685
139.047619
0.038818
0
278
762
1,017.9
4.140625
0.138014
0.163318
1,608,300,007,817
电力能源
发电机是指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它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 发电机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发电机的形式很多,但其工作原理都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因此,其构造的一般原则是:用适当的导磁和导电材料构成互相进行电磁感应的磁路和电路,以产生电磁功率,达到能量转换的目的. 发电机通常由定子,转子,端盖及轴承等部件构成. 定子由定子铁芯,线包绕组,机座以及固定这些部分的其他结构件组成. 转子由转子铁芯(或磁极,磁扼)绕组,护环,中心环,滑环,风扇及转轴等部件组成. 由轴承及端盖将发电机的定子,转子连接组装起来,使转子能在定子中旋转,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势,通过接线端子引出,接在回路中,便产生了电流. 发电机的分类包括: 发电机分:直流发电机和交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分: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很少采用);交流发电机还可分为单相发电机与三相发电机. 发电机的种类有很多种.从原理上分为同步发电机,异步发电机,单相发电机,三相发电机.从产生方式上分为汽轮发电机,水轮发电机,柴油发电机,汽油发电机等.从能源上分为火力发电机,水力发电机等.
0.878623
61.333333
0
0
118
154
667.8
4.140625
0.128623
0
1,608,300,007,935
电力能源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今年的寒冬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因此开始出现一些阴谋论者,诸如科学家为了拿到更多的经费,制造了全球变暖的假象云云.Dotree 在这里慢慢向大家揭开其中的一些迷雾. 全球变暖,是指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增加,它是一个长时间尺度的平均量.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均可造成全球变暖,虽然历史上地球温度会发生周期性的震荡,但是这种震荡的周期往往是数个世纪.它无法解释目前全球温度在短时间内的急剧升高.目前科学界对全球变暖产生原因基本达成了共识:即,人类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向大气排放的温室气体导致了全球变暖.根据大量观测证据,证实大气中温室气体在过去10000年一直是稳定的,而从1750年以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了40%.同时,从1850年至今,地球表面温度升高了0.76摄氏度,其中主要是最近50年里升高的.现在全球平均温度的增长速度是每十年0.2度.其中升温最明显的是两极地区,平均升温超过了2度. 再说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直接结果是气候变化,或者说气候异常.气候变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气温,降水,风力,湿度等方面的变化.就气温而言,主要表现是一年四季的气温变化幅度也相应增加.异常的结果是夏季更热,冬季更冷.从降水角度看,全球变暖会加剧海水蒸发,加速大气循环,包括了水汽和热量的循环.这种变化会导致一些极端天气,如夏天台风数量增多,北方一些地方可能会出现水灾,而南方一些地方会由于高温,导致从植物,土壤,湖泊的蒸发加快,反而会发生极度干旱.这好比装在瓶子里的水,如果你用力去震荡它,有些地方的水面会跳起,而有些地方水面会降低. 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是:"在一代人的时间跨度内,维持地球生命的环境变化比人类历史上任何同样时间内的变化都迅速得多,这个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我们自己造成的." 人类活动引起地球环境的恶化已经引起所以人的关注,但是能够正在身体例行保护环境的人却只有少数.希望大家都能自觉从我做起,一起来建立我们未来的绿色地球. 从最近几年的几次毁灭性灾难来说~人类真的该对地球好点了~地球好了~我们人类自然也就好了~
0.911596
145.166667
0
0
311
243
736.1
4.105469
0.132032
0
1,608,300,007,978
电力能源
电力市场是我国高标准市场体系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试运行,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初见成效.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提速和深入,将为储能,电动汽车,虚拟电厂等能源新业态带来更大发展机遇. 闽粤电力联网线路工程日前全线贯通,实现福建电网与广东电网物理"牵手".图为国网福建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施工人员在闽粤电力联网线路工程现场作业. "以前,每个月一般只有一次交易机会,如果来水突然增加,也没法再去市场上交易了.以后,每天甚至每15分钟就能交易一次.我们还可以更自主地灵活报价,买方也可以货比三家."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营销部业务主管叶瑞深刻感受到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带来的变化. 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区的东西部资源互补优势突出,电能交换规模大,电网联系紧密.作为我国首个启动试运行的区域电力市场,南方区域电力市场首次实现电力现货跨省跨区交易,意味着五省区的发电厂和用户可以跨省区实时买卖电能,电价根据实际需求可升可降. "发电企业通过南方区域电力市场现货交易系统,每度电报价最高可达1.5元,最低低至几分钱甚至是零元."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总经理蔡葆锐表示,通过电力现货市场,可以根据市场实时供求情况,发现电力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价格,进而推动整个社会高效用能. 与此同时,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中长期交易周期将全面覆盖年,月,周,辅助服务市场的品种与补偿机制将进一步完善. 南方电网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发展研究部副主任梁志飞介绍,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建立健全后,将开展更短周期,更高频次的周交易,可以应对新能源发用电的随机性和波动性,让能源资源调配更灵活.各市场主体可以通过中长期,现货等多种方式参与电力交易,促进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绿色低碳变革. 2022年全年,南方区域电力市场累计市场化交易电量预计将达到1.11万亿千瓦时,接近广东,云南,贵州三省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总和.到2023年,区域内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预计将达到约80%,参与交易的市场主体将增加到800多万户.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试运行背后,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加快推进.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林山青介绍,经过多年的改革探索,我国电力市场框架已逐渐清晰,全国各地电力中长期辅助服务市场体系基本建立,现货市场试点实现不间断运行,多元竞争的电力市场格局初步形成,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由2016年的1万亿千瓦时增加到2021年的3.8万亿千瓦时.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跨省跨区资源市场化配置和绿色电力交易规模显著提高". 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规划发展部改革处处长孙健看来,目前,省间,省内中长期电力交易机制已基本建立并常态化运行,省间,省内现货试点市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以省内电力市场为基础,省内市场和跨省跨区市场协同推进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初见成效.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2.48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8%,市场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0.6%,电力市场正在成为配置电力资源的最重要方式. 市场参与主体也大幅增加.截至2022年6月30日,注册市场成员435683家,是2015年底的16倍."今年,工商业用户将全部进入电力市场,暂时无法参与电力直接交易的用户也将通过代理购电方式参与市场."孙健说. 此外,跨省跨区资源配置能力持续提高.2022年上半年,全国省间输电能力2.9亿千瓦,全国完成跨省送出电量766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9%. "当前正是迎峰度夏的关键时刻,山西,河北,内蒙古,吉林,新疆等送端省份可以通过省间现货交易,跨省支援受端省份,实现更大范围的电力余缺互济."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助理凡鹏飞说.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步入快车道,发电企业和用户的可选范围更丰富,电价能升能降,这将给更多的产业领域带来发展新机遇. 凡鹏飞介绍,电力现货市场通过释放具有时空差异的价格信号,营造市场环境,进一步为储能,电动汽车等能源新业态的创新发展创造条件.目前,山东6座独立储能电站参与现货交易;山西以负荷聚合商的形式,聚合全省11个地市的2万多个充电桩,正在探索将"新能源加电动汽车"试点纳入电力现货市场. 中信证券分析报告说,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现货市场逐渐成熟后,电价波动价差将进一步提高,火电企业从"抢电量"转变为"要利润";新能源企业通过提高功率预测精度和参与市场化交易,提高消纳效率和度电收益;售电公司由"赚价差"转变为"做服务",管理用户负荷曲线,优化用电行为;储能,虚拟电厂等新业态也将打开更大盈利空间.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同类型机组在市场中的定位也在转变.常规燃煤,燃气机组和水电,核电,新能源电站等清洁能源机组如何在现货市场同台竞争,需要在市场机制上予以考虑."孙健说. 截至2022年6月底,风,光新能源装机达到6.8亿千瓦,占总装机的27.82%.新能源参与市场比例逐年大幅提高,约占新能源发电量的30%. "目前,新能源绿色环保低碳属性的市场价值仍未充分体现."孙健表示,下一步应着力加快电力市场标准化建设进程,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框架,统一相关技术标准.同时,要研究开展现货市场运行的分析评估,特别是稳妥有序推进新能源进入现货市场.
0.898358
102.409091
0.01426
0
157
620
1,557.6
4.113281
0.154461
0
1,608,300,008,368
电力能源
法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程度不及美国,日本和德国排名居全球第四但近十年来的快速发展不可小觑.当前法国节能环保市场约达800亿欧元企业数量约为1.2万家其中大部分企业为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但也不乏领跑全球的行业巨头创造就业岗位近1.5万2012年贸易顺差达36亿欧元. 法国将节能环保产业分为三大类.一是可再生能源产业:生物燃料,生物质能,海洋能,风能,地热太阳能;二是节能产业:节能建筑,绿色化学,氢燃料和燃料电池,物流管理,生物原料,工业节能,智能电网,能源储存,低碳化汽车;三是环保产业: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水处理,垃圾回收,污染控制和测量,生态工程. 近年来法国推出的系列政策有力地促进了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譬如太阳能光伏产业在上网电价优惠政策的刺激下装机量从2009年的0.3GW增加到2011年的2.8GW;在低碳化汽车方面法国政府给予每辆电动车5000欧元至7000欧元优惠补助每辆混合动力汽车2000欧元至4000欧元优惠补助并强制要求居民聚居区安装充电基础设施同时鼓励单位(如法国邮政集团,公共采购联盟,公共电动车租赁公司等)团购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得到了商业化推广从2009年的几千辆发展成2011年的1.7万辆;在氢燃料电池和燃料电池领域法国政府推出"氢能源展望"规划计划于2009年-2016年间投入1.9亿欧元使得该领域得到了显着发展营业额从2009年的13.6万欧元增长至2011年的480万欧元;海洋能源产业在欧洲各国海洋能源试点工程和招投标项目的推动下也同样发展势头强劲. 法国在水处理,垃圾处理和海洋能源领域具备巨大发展潜力.在水和垃圾处理领域法国拥有威立雅环境集团和苏伊士环境集团等大型跨国公司以及众多发展活力旺盛的中小企业出口一直保持强劲势头;在海洋能源领域法国不仅拥有1100万平方公里海域还具备较为发达的离岸石油开采,水利和造船工业为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提供了坚实基础. 法国在节能建筑,能源储存,低碳化汽车和智能电网的发展潜力看好.在节能建筑领域万喜,布衣格,圣戈班等世界著名的建筑集团,众多经验丰富的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建筑节能"规划的推出,政府财政的支持,地热技术的革新等利好条件都将有力地推动该产业的发展;在能源储存领域法国在抽水储能电站方面的装机容量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3%;在低碳化汽车领域预计到2020年法国将有200万辆低碳化汽车投入市场. 而受经济,技术和社会接受度等因素的制约法国在生物质能,二氧化碳捕获和储存领域的发展将较为缓慢.此外受欧洲经济环境和国际竞争的影响法国在太阳能光伏和陆地风能领域的发展也将受限.
0.931671
180.5
0.003724
0
373
265
1,180.3
4.066406
0.152355
0
1,608,300,008,386
电力能源
[新闻]连空气都含塑化剂 民众如何自保? 日常生活中,民众不但吃进含塑化剂的食物几率高,现在连呼吸都会吸进塑化剂!环保署委托中央大学环工所团队进行"细悬浮微粒(PM2.5)化学成分监测及分析",在板桥站验出塑化剂成分,是国内首次验出空气含塑化剂,环保署推测与大量使用塑胶制品,粉尘散逸有关.面对塑化剂无所不在,民众如何保护身体健康? 对空气中验出塑化剂成分,虽然环保署强调只是"微量",确切来源以及是否影响人体健康,都待进一步调查,环保署署长张子敬14日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不是发现空气中有塑化剂成分就马上认定有问题,必须厘清来源才能拟订后续的应对及管制策略,知道来源后,也需要深入评估暴露浓度以及暴露时间等因素,才能判断对人体的影响.(推荐阅读:塑化剂事件后,防毒排毒不可停止) 但毒理医学专家,中原大学生物科技系副教授招名威表示,虽然此次监测分析发现空气中的塑化剂仅是微量,但空气中细悬浮微粒成分复杂,不只是塑化剂的问题,还有很多其他的毒化物,虽然都没有超量,但人无时无刻不在呼吸,日积月累吸入身体的量,还是可以算得出来,环保署应该尽快提出空气污染防制措施,消除民众恐慌. 面对空气污染严重,有民众选择戴口罩出门,招名威提醒,选购口罩时要留意,只有符合CNS15980国家标准的口罩具阻挡PM2.5的功能,一般棉口罩或医用口罩是没有效的. (对抗空气中的PM2.5,必须戴符合CNS15980国家标准的口罩才有防护功能.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另外,招名威表示,"吃进"塑化剂与"吸进"塑化剂,只是塑化剂进入人体的途径不同,一个是消化器官,一个是呼吸器官,有毒物质最终都会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伤害健康,不过吃进肚的塑化剂会比吸进去的多,民众可透过饮食,增加身体抗氧化的功能,抵挡塑化剂对健康的危害. (番茄富含脂溶性抗氧化营养素,可提高身体抗氧化的功能.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招名威说,塑化剂属于脂溶性,进入人体后容易累积在脂肪及器官,因此要以食物"对抗"塑化剂,必须选择对应塑化剂"脂溶性"特点,亦即食用富含脂溶性抗氧化营养素的新鲜蔬果.
0.88914
98.222222
0.052571
0
172
171
1,087.5
4.019531
0.136878
0
1,608,300,008,413
电力能源
美国环保局日前公布2013年获"能源之星"认证建筑最多的25个大都市,排名前10的分别为洛杉矶,华盛顿,亚特兰大,纽约,旧金山,芝加哥,达拉斯,丹佛,费城和休斯敦. 除了评出获"能源之星"认证建筑最多的城市外,数据还显示,到2013年底,美国超过2.3万座建筑获得了美国环保局"能源之星"认证.这些建筑每年节省31亿美元的公共事业费,减少相当于330万辆车的温室气体排放. 自2008年以来,获"能源之星"认证建筑最多的城市展示了美国城市如何将提高能效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节省开支和防止污染的方式.洛杉矶自2008年以来一直居首;华盛顿连续第五年位居第二;亚特兰大从第五名上升至第三名;费城则首次进入前十. 商业建筑的能源使用占美国温室气体排放的17%,每年耗资逾1000亿美元.与普通办公楼相比,"能源之星"认证办公楼每平方英尺(1英尺约为0.3米)少耗资0.5美分.获"能源之星"认证的商业建筑须在全国同类建筑中排名前25%,须由持执照的专业工程师或注册建筑师独立认证. 与普通建筑相比,"能源之星"认证建筑平均少使用35%的能源,少排放35%的二氧化碳.20种商业建筑可获"能源之星"认证,包括办公楼,基础教育学校,宾馆和零售店. 美国环保局自1992年推出"能源之星"认证,如今,在140万户家庭,两万座商业建筑和工厂的70多种产品中都能找到符合美国环保局设立的严格能效标准的"能源之星"标签.过去20年,在"能源之星"的帮助下,美国家庭和企业节省了2390亿美元的公共事业费,减少了超过19亿吨的温室气体排放.
0.878788
110
0.046083
0
141
192
1,617.3
4.039063
0.221212
0
1,608,300,008,484
电力能源
科学或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通常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大师.硕士课程为基础,以研究为基础,或两者的混合物.核能工程硕士是一个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趋势变得越来越重要.核能需要得到妥善处理的专家,那就是在核工程师是至关重要的.法国不仅为本国公民,也为外国人提供了一流... 阅读更多内容 核能工程硕士是一个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趋势变得越来越重要.核能需要得到妥善处理的专家,那就是在核工程师是至关重要的. 法国不仅为本国公民,也为外国人提供了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个国家充满活力的文化吸引了外国学生和有兴趣学习国际课程的人.法国有科技创新的传统.这就确保了学者们充分运用他们的创造力. 核工程理学硕士课程位于高级核废料管理(ANWM)领域,旨在为开发核技术并专注于核设施的拆除与退役以及废物管理的欧洲和国际国家提供熟练和专业的人力资源.科学技术技能与管理知识以及强大的安全文化(人为因素和组织安全)相结合,意味着将人与环境安全放在首位. ... + 核工程理学硕士课程位于高级核废料管理(ANWM)领域,旨在为开发核技术并专注于核设施的拆除与退役以及废物管理的欧洲和国际国家提供熟练和专业的人力资源.科学技术技能与管理知识以及强大的安全文化(人为因素和组织安全)相结合,意味着将人与环境安全放在首位. - 核能材料科学(MaNuEn)硕士学位是国际硕士课程,专门为希望在工业公司或研究组织中从事核研发工作的学生设计. 核能材料科学(MaNuEn)硕士学位是国际硕士课程,专门为希望在工业公司或研究组织中从事核研发工作的学生设计. - NcIA理学硕士课程旨在为开发核技术的欧洲和国际国家提供熟练和专业的人力资源.科学技术技能与管理知识和强大的安全文化(人为因素和组织安全)相结合,意味着将人类和环境安全放在第一位. ... + NcIA理学硕士课程旨在为开发核技术的欧洲和国际国家提供熟练和专业的人力资源.科学技术技能与管理知识和强大的安全文化(人为因素和组织安全)相结合,意味着将人类和环境安全放在第一位. - 该硕士培养了医学领域中使用的不同核技术的基础科学,技术和工业知识.它特别关注安全和辐射防护,在该领域的大型项目的管理中应予以考虑. ... + 该硕士培养了医学领域中使用的不同核技术的基础科学,技术和工业知识.它特别关注安全和辐射防护,在该领域的大型项目的管理中应予以考虑. - 该计划旨在培训高级专家以满足核工业的当前和未来需求:当前反应堆船队的性能优化,第三代设施的设计,先进工艺和第四代反应堆的开发,当前反应堆和设施的运行,设施拆除,乏燃料后处理,核废料管理等. ... + 该计划旨在培训高级专家以满足核工业的当前和未来需求:当前反应堆船队的性能优化,第三代设施的设计,先进工艺和第四代反应堆的开发,当前反应堆和设施的运行,设施拆除,乏燃料后处理,核废料管理等. - 本课程侧重于从设计,建造到退役的核电站,高风险设施和承受压力的建筑物的土木工程方面. 本课程侧重于从设计,建造到退役的核电站,高风险设施和承受压力的建筑物的土木工程方面. -
0.893998
85.533333
0.084772
0
143
415
933.1
4.085938
0.12159
0.701378
1,608,300,008,804
电力能源
采用玻璃与金属封接技术,使管内不走水,并处于完全真空状态,依靠管内的铜铝复合条带与热水器的水箱相连接,从而达到热能传导的目的. 热管式真空管是我国自己开发成功的一种金属吸热体真空管,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投入市场.热管式真空管综合应用了真空技术,热管技术,玻璃-金属封接技术和磁控溅射涂层技术,不仅使太阳能集热器能够全年运行,而且提高了工作温度,承压能力和系统可靠性,使太阳能热利用进入中高温领域. 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广泛,不受安装条件的限制,无论是在对于平房用户还是高层楼房用户,均可安装使用.逐步成为太阳能行业的主打品牌. 组成结构: 热管式真空管的外形尺寸为ф100mm×2000mm,它主要由热管,吸热板,玻璃管,金属端盖和消气剂等部件组成. 太阳光透过玻璃管,照射在吸热板上,高吸收率的太阳选择性吸收膜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热能.吸热板吸收的热量迅速将热管内少量工质汽化,为保证汽化的工质迅速上升到冷凝端,真空管工作时与地面的倾角应大于15度,被汽化的工质上升到热管冷凝端向被加热的工质(水或空气)放出汽化潜热后,冷凝成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回热管蒸发端,利用热管内少量工质的汽―液相变循环过程,连续地将吸收的太阳辐射能传递到冷凝端加热工质. 作为高效传热元件的热管由蒸发段和冷凝段两部分组成.蒸发段与吸热板紧密连接.吸热板表面磁控溅射AL-N-AL选择性吸收涂层,吸收比大于0.93,发射率小于0.08.先进的热压封技术应用于玻璃-金属之间的封接.玻璃管采用硼硅玻璃,透射率大于0.90.每支热管真空管的冷凝端通过导热块的导热,将热量传递给集管,被加热的工质(水)经过集管时,将热量带走.在这个工作过程中,真空管的冷凝端与导热块是钢性连接.被加热工质不流经真空管,因此真空管的安装十分简单,而且管子不与介质发生干扰,即便真空管发生损坏,太阳能集热器的工作并不因此而中断,在保温盒内填充了保温材料,有效地控制了运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0.907655
117.571429
0
0
294
185
941.1
4.019531
0.122722
0
1,608,300,009,514
电力能源
今天,小编想要跟大家探讨的就是关于发电机组在非正常区域作业时,大家需要注意哪些要点,来做到环境与发电机组的和谐相处,保证发电机组的正常运行! 首先,了解柴油发电机在高原地区安装,使用可能出现的问题: 1,相对平原地区,在高原 上使用的柴油机的功率下降严重;2,由于功 率下降严重,因此需要"大马拉小车" ,从而造成投资成本很高,而且体积庞大.针对上述问题,大家认为开展高原地区固定使用的柴油发电机组的项目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必要性和社会经济价值. 通过以上数据显示,影响机组输出功率的主要因素有:大气压力,空气含氧量和空气温度.至于阳光直接辐射强度和风速,由于机组是安装在户内使用,这两项的影响并不明显. 其次,关于柴油发电机设备进行具体分析: 1)由于高原地区的气压低,空气稀薄,发电机组含氧分量少,发电机组环境温度低,发电机组特别对自然进气的柴油机,发电机组因进气量不足而燃烧变差,使柴油机不能发出原规定的标定功率.发电机组即使柴油机基本结构相同,但各型柴油机标定功率,发电机组排量,发电机组转速不同,因此它们在高原工作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发电机组在高原使用时每升高1000m,功率非增压机降低约6~1O%,增压机约为2~5%,因此在高原长期使用时应根据当地的海拔高度,适当减小供油量. 2)高原环境的特点是大气压力,空气密度以及空气含氧量将随着海拔高程的上升而不断下降.结合上述燃烧理论可知:由于柴油发动机的柴油燃烧不充分,爆发力下降,从而使柴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下降,对柴油发动机所造成的影响是大的. 3)由于柴油发动机一般是按照大气压力为100 kPa(海拔高程为100m)的使用条件标称功率的,当大气压力降低(海拔高程上升)时,输出功率将随之下降.在环境温度一定时,大气压力从1000hPa(海拔高程为100m)下降到613hPa(海拔高程为4000m),带增压器柴油发动机的输出标称功率约下降35%~50%.表2所列为德国MAN柴油发动机的在海拔2000米及以下相对于不同的环境温度时的功率修正数据.
0.894982
107.125
0.009434
0
221
215
1,047.9
4.042969
0.164527
0
1,608,300,009,553
电力能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26年平均GDP增长率9.6%的高速经济发展,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5年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 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700美元,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同时,我国的生态环境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社会发展也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目前,协调发展的观念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重要共识.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要实现从增长至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模式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变,最艰巨的任务在于实践和落实.为此,不仅需要以历史的,长远的思维规划未来发展目标,而且,在发展途径上,社会,经济,环境,资源方面长远发展战略必须相互协调.即,实施可持续发展最终要落实到长远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中短期计划中,通过实施有效的战略管理和制度来保证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三大系统以及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和平衡发展. 关于国家长远发展战略,长期以来各部门都定期制定各自的长远发展规划或长远发展战略.比如,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原经贸委组织的规划有:电力,纺织,工业节水,环保,化学,环保产业,机械,建材,节约和替代燃料,煤炭,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汽车,轻工,石化,石油工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行业,冶金工业,医药行业,有色金属行业等各个部门的""十五"发展规划";科技领域的长远发展战略中,科技部组织编制的战略规划包括"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S863"计划)",""十五"攻关规划"及最近编制中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还有教育部的"高等学校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长远发展战略研究有: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制定的"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国科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国工程院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中国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国家林业局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中国气象局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气象战略"等等. 在长远发展战略方面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缺乏集成.各部门的战略基本上都强调本领域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竭力阐述国家应该如何重视,优先投资,政策倾斜,最后对政府部门提出政策建议.长期以来,凡是制定规划之类的工作,都是为了响应上级部门的要求,临时组织写作班子集中研究,实际上是各部门独立制定战略之"拼盘",而不是各种战略的集成.尽管很多专家早已认识到不同战略系统之间的整合与协调之重要性远远超过那些正在或已经投入几十亿元的"工程".但是,在条块分割管理的旧体制影响之下,跨越不同部门的战略集成具有极大难度,因而无人敢于问津.二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解上偏重于环境生态方面的问题,忽视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问题.三是缺乏战略管理.各部门的发展战略,通常是作为研究成果,以内部报告的形式存档,缺乏透明度,缺乏持续的跟踪评价,反馈,调整过程.符合长远利益和安全观点的战略及其集成的任务不是某个部门,某个领域能够完成的,必须由综合部门长期进行跟踪和战略管理,并需要组织跨部门,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小组,提供知识,技术服务和研究支撑. 历史的经验和大量的实践证明,由于各种战略之间缺乏协调和集成,经过10年或20年后各部门和各领域的战略构想很多是不能兑现,现实和当年规划目标之间往往相去甚远. 在过去10年中,我们有机会亲自参加了国家高技术发展战略等多项长远规划的研究,深切体会到科技发展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之集成和协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早在1997年就提出就国家长远发展战略系统集成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立项研究,并呼吁在全国范围组织队伍进行攻关,建立一个能够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和主要持续发展驱动力进行响应的战略管理跟踪系统.但是,由于社会舆论的形成和有关部门的认识需要假以时日,当时未能启动.2001年7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支持下,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A类重点课题得以启动,并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技术创新与战略管理研究中心为依托,聘请来自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管理,技术等不同领域的专家,组成了20多人的跨学科研究队伍.在即将完成初步研究之际,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公报提出了"五个统筹"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之后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使我们增强了继续深入研究的信心和责任感.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各国的有识之士都在反思以经济利润为第一目标,以资源和能源消耗为基础,通过征服和控制自然获利的旧经济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研究如何过渡到提倡合作和双赢,主张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注重人和自然的和谐,与工业时代完全不同的盈利模式的新经济.为此,不仅需要从国家层次上转变发展模式,调整发展战略,还要从企业层次上树立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企业文化,商务道德和价值观.企业在获取商业利润的同时必须负起作为全球公司公民的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不仅要回报股东,还要回报员工,社区,市场和环境.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和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何及时调整战略方向和布局,已经成为各国领导者关心的焦点.当然,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如何进行优化资源配置是个永恒的课题.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在比别的国家更短的时间内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使得既保持相当的经济发展速度,又能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之一,就是努力保持各种战略系统之间的集成和协调发展. 为此,我们的研究目标集中在为长远发展战略的战略管理提供决策辅助工具,希望通过这种工具能够跟踪观测各种战略系统之间的协调关系,有助于定量分析战略调整结果.首先,在国家,省,市等地区层次的决策者以及企业决策者,通过围绕整体目标的战略集成之操作,学会可持续协调发展所需要的系统集成思维方法.其次,该系统给予决策者和参与决策的人们提供了可视化的决策平台,使得决策过程更加透明,更加科学,更有利于多数人参与. 我们的研究挑战了大量的在长远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践方面急需解决的难题.鉴于难度大,缺乏国际和国内同类研究的经验和资料,我们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先建立理论方法,再解决优化"等原则,尽量利用现有成果,把重点放在建立示范性操作系统上.但是,由于作者水平以及其他限制,对一些问题的研究还比较粗浅,书中还有许多观点和提法有失偏颇,还有待读者批评指正,以便在今后的继续研究中,不断加以充实和完善. 此外,由于该研究持续时间长,特别是集成模型所依据的某些分报告提交时间比较早,有些数据的时间差距较大,加上相关的国际数据的限制,除了在第一篇中,对在2004年修正GDP之后的可能结果,在有关部分进行了说明之外,在这次出版中,对第二篇中多数分报告的原始数据和分析结果都没有更新. 最后,在我们长达4年的研究中,除了在本书各个章节提供署名论文的成员之外,还有史培军,田雪原,王浩,赵英,李成勋,李新中,赵京兴,王汉臣,葛家理等教授在不同阶段参与研究和提供咨询,做出了宝贵的贡献,谨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谢意.
0.903635
265.090909
0.002752
0
476
780
621.9
4.328125
0.118999
0
1,608,300,009,623
电力能源
从地理上看,华中地区一次能源分布呈现"南水(湖南,湖北的水),北煤(河南的煤炭),西水气(四川的水和天然气)"的格局.从储量上来看,华中地区的原油占全国总储量的3%,煤炭占全国的16%,天然气占全国的26%,水能资源占全国的46%.虽然水能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总的看来,华中地区却是缺煤,少油,乏气,一次能源总体上较为匮乏. 华中电网包括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庆等五省一市电网(以下华中地区均指电网覆盖的省市),区域面积约130万平方千米.随着电网的发展加快和各省(市)电力供需市场的变化,华中电网过去依靠河南火电,四川水电外送的资源配置格局正在发生巨大的改变.产煤大省河南省近年来电煤勉强能够自给自足,已从电力送出省变为净输入省;水电大省四川省在丰水期水电大量外送,但在枯水期需要从省外购入电力.由此,华中电网的电力资源配置方式已由过去的省(市)内平衡向更大范围统筹平衡转变.而目前电网跨区互济能力的不足,导致华中电网不可避免地出现缺电. 2009年之前,华中电网缺电并不明显.2009年和2010年,华中地区连续出现个别省市,个别时段的电力供应紧张状况.专家将其定义为"季节性,局部性缺电".但从2010年冬季开始,华中电网由季节性,局部性缺电转为全年,全区域性缺电.2010年冬至2011年春,华中地区六省(市)均出现拉限电情况.往年4,5月从未缺电的华中,在2011年竟然持续缺电.这一年的迎峰度夏期间,华中地区电力供需更加紧张.2011年,华中电网出现了高达1000万千瓦的电力缺口.根据预测,2012年,华中电网最大缺电约800万千瓦,缺电率达6.5%,2012年华东电网最大用电需求预计为2亿千瓦,全网最大可用出力为1.9553亿千瓦.因此,华东电网夏季高峰期间存在400多万千瓦的电力缺口,华中电网缺电程度首次超越华东电网. 华中缘何持续缺电:经济发展快 水电比重大 电煤供应难. 综合分析,华中地区缺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经济,电力发展进入快速增长期.2010年以来,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发挥自身资源,劳动力等优势,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快了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这不仅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了产业分工格局,还使产业转移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如,湖北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近年来已成为海内外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桥头堡.2011年,湖北省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16个,其中投资总额1亿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2个,到鄂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近百家.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导致用电量快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华中地区用电年均增长11.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2011年,华中用电增速达到12.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二是华中电网装机结构中水电比重大,来水等不确定因素(如冬春枯水)对华中电力供应产生较大影响.华中水利资源丰富,三峡,葛洲坝等工程都在境内.2011年,华中电网水电装机容量达到9371万千瓦,占全国水电装机容量的40.7%.水电装机容量比重偏大,使得华中地区大部分省(市)存在季节性缺电现象,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三是电煤供应问题突出.华中地区地处内陆,是电煤供应的末端,无法像东部沿海省份那样通过"铁水联运"获得电煤,也不像新疆,宁夏等西部省份那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除河南,四川尚可实现电煤平衡外,其他省(市)都需要大量从省外调入煤炭,而且只能依靠铁路.铁路运力不足对华中地区影响最大.由于铁路投资的大幅下降,华中地区在近两年内无新增煤炭运力.运输通道少,能力不足,是制约华中地区电煤供应和火电出力的主要因素.2011年12月出台的调电价,控煤价政策,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煤电矛盾. 破解难题需用三大手段:加强跨区电网,建核电机组,推价格改革. 综合考量华中电网的缺电形势,不难看出,缓解的方法来自三大手段. 一是加强跨区电网建设.华中电网处于我国中部,起着连接南北,水火互济的枢纽作用.应支持特高压电网发展,坚持输煤输电并举,加大输电比重,充分发挥电网在优化配置能源资源中的作用.电网跨区互济在华中电网2011年迎峰度冬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华北电网通过特高压交流支援华中电网电量47.51亿千瓦时,组织西北电网通过德宝直流和灵宝直流分别支援华中电网43.63亿千瓦时和29.85亿千瓦时.这个冬季,与华中电网相连的三条跨区线路长期大功率向华中地区送电.特高压交流扩建工程投运后,一直保持220万至290万千瓦南送华中电网的输送功率,西北送华中的两条通道输送最大功率达到411万千瓦.因此,应尽快批准电网"十二五"规划,核准哈密 - 郑州等工程项目,同意蒙西 - 长沙等特高压交流工程项目开展前期工作. 二是加快核电机组建设.自日本福岛核电事故以来,核电安全再次引起世人关注,部分国家在是否要去核的问题上倍感焦虑.从我国的能源状况看,如果不发展核电,2015年我国清洁能源达到11.4%的目标恐难实现.对于尤其缺乏优质一次能源的华中地区来说,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核电,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选择. 三是加快能源价格改革.电价改革滞后,电价与其他能源价格比价不合理,不仅不利于电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更不利于能源效率的提高.因此,首先应建立电力与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其他能源的合理比价关系,促进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其次,积极稳妥地落实煤电价格联动,销售电价与上网电价和输配电价联动政策,推动跨区电力电量交易价格改革,以保障价格信号传递顺畅和各方的合理利益.再次,加快电价改革,减少交叉补贴,逐步形成合理的分类电价.最后,提高电价中可再生能源建设基金比重,适时提高电价水平,真正反映资源稀缺和环境代价,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当然,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也能起到一定作用.电力需求侧管理不仅是应对电力供需紧张形势的有效方法,也是提高能效的重要手段. 2020年6月,重庆能投售电在木森电气采购承试试验设备等试验设备一批,承试试验设备等试验设备一批顺利完成交付,客户收到承试试验设备等试验设备一批后非常满意.试验设备有:承试试验设备,串联谐振,感应耐压试验装置等.更多重庆能投售电采购承试试验设备等试验设备一批可关注www.musen.com.cn 2020年8月木森电气承接10kv开关柜预防性试验,试验项目有:10kv主变2台,10kv开关柜5台,低压柜9台,位于建材公司加工车间和粉沫车间高压配电室. 本次北10kv开关柜预防性试验项目顺利完成,获得客户好评.更多木森电气承接10kv开关柜预防性试验可关注www.musen.com.cn 2020年7月12日,木森电气生产的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试仪茂名石化验收合格,交付测试数据,获得客户一致好评与称赞.交货完成同时,木森电气给茂名石化公司安排了免费培训课程,详细讲解如何使用仪器,试验数据分析等.更多输电线路工频参数测试仪茂名石化验收可关注www.musen.com.cn
0.897119
171.529412
0.037496
0
370
850
1,113.5
4.136719
0.176269
0.013881
1,608,300,009,973
电力能源
聚氨酯保温钢管远低于其他常用管道保温材料,保温效果提高4~9倍.此外,它的吸水率很低,约为0.2kg/m2.吸水率低的原因是聚氨酯泡沫的闭孔率高达92%左右.导热系数低,吸水率低,外加保温层和防水性能好的高密度聚乙烯或玻璃钢维护外壳. 聚氨酯保温钢管不仅具有传统地沟和架空敷设管道无法比拟的技术和实用性能,而且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是供热节能的有力措施.直埋供热管道技术的采用,标志着我国供热管道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随着这项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直埋供热管道代替地沟和架空势在必行. 聚氨酯保温钢管通常防腐性能优异,聚氨酯保温管封闭的泡沫孔吸水率很低.因此不会受到空气和水的侵蚀而损坏.良好的保温性能使聚氨酯保温管道的施工寿命比传统的架空敷设和地沟敷设方式延长了3-4倍. 聚氨酯保温钢管制造工艺:钢管除锈-聚氨酯发泡-成型-成品检验-入库. A.根据芯管和保温层选择高密度聚乙烯外保护管→ B.除锈处理后的钢管→分段绑扎支架(1.5m/节)→将绑扎好的支架芯管穿入高密度聚乙烯外保护管内,直至芯管两端外露150mm-250mm. C.在管道两端塞上符合芯管直径和保温层厚度的卡箍(法兰或外卡箍)并锁紧. 注:支架的结构,高度,材料,绑扎方式和抗压强度应根据芯管直径和设计要求选择. 3.浇注和发泡聚氨酯: 将发泡机混合比例调整为1: 1.05 →测量设备流量→设定浇注时间(投料量/流量).两端堵管后在HDPE外护管中间开一个浇注孔→将发泡机混合头的浇注嘴插入浇注孔→浇注→用空料堵住浇注孔→熟化→拆下夹具→检验→修正投料量→成品. 高温预制直埋保温管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1)工作钢管:根据输送介质的技术要求分别采用有缝钢管,无缝钢管,双面埋弧螺旋焊接钢管. (3)保护壳: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或玻璃钢. (4)渗漏报警线 :制造高温预制直埋保温管时,在靠近钢管的保温层中,埋设有报警线,一旦管道某处发生渗漏,通过警报线的传导,便可在检测仪表上报警并显示出漏水的准确位置和渗漏程度的大小,以便通知检修人员迅速处理漏水的管段,热网安全运行. 聚氨酯保温钢管改变了传统地沟敷设供热管道"穿湿棉袄"的局面,大大降低了供热管道的整体热损失,热网热损失为2%,远低于世界标准要求的10%.防腐保温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由于聚氨酯硬泡保温层紧贴在钢管的外皮上,隔绝了空气和水的进入,能起到突出的防腐效果.
0.877734
67.066667
0.006018
0
134
232
1,212.3
4.140625
0.157058
0
1,608,300,010,225
电力能源
中国国际低碳产业博览会(简称碳博会)起始于2009年,立足北京,辐射全国,分别在北京,石家庄,昆山,西安,拉萨成功举办. 依托着全球低碳技术的蓬勃发展,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全球经济社会正迈入低碳化变革时代.碳博会致力于提供前沿信息,技术,产品,设备,服务展示与合作平台.举办十一年来促成合作超1800+;项目落地600+,被誉为低碳环保企业品牌宣传,项目洽谈,技术合作,成果展示,人才交流能量聚集地. 碳博会行业背景: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进度的加快,人类不得不面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挑战,能源资源约束等日益严峻的全球问题.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努力推动本国能源清洁低碳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与各国一道寻求加快推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新道路. 刚刚出台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是我国今后5年经济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为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指明了大方向.在这份重磅文件中,国家淡化了GDP总量增长目标,将更多的发展重心转移到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中来.其中第三十七,三十八和三十九章都提到了绿色发展和生态建设的相关内容,共计3583字.在报告的第三十七章第四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特别指出"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碳达峰"和"碳中和"是国家提出的一个顶层目标,而落实到产业层面,将会给传统的高耗能企业和新兴的新能源及绿色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碳博会概况: 2022第23届中国国际低碳产业博览会即将于2022年5月19日-21日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召开.博览会涵盖低碳工业,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四大产业范畴,着眼于碳排,碳汇两个维度展出低碳产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新模式.重点设立:1. 低碳能源展区;2. 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展区;3. 能源储运展区;4. 低碳形象展示区;5. 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展区.本次活动同期举办2022全球低碳产业高峰论坛,旨在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推送能源技术革命的升级,加强工业领域低碳改造,强化建筑领域节能升级,促进交通运输低碳环保,推行公共机构节能提升,推动终端用能清洁化. 碳博会展品范围: 2.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新技术新产品展区; 3.能源储运展区:储能,能源输配网络,能源应急体系,能源调峰体系等; 4.低碳形象成果展区: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技术与装备,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与装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与新型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能源高效洁净利用,装配式建筑,光电建筑,热泵,可降解,国家能源重点实验室,能源科技创新平台; 5."互联网+"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展区:智慧能源,区块链,综合能源服务等; 6.环保展区:脱硫脱硝除尘,水处理,环境仪器仪表,大气污染治理; 碳博会观众群体: ·交通厅(局)主管领导;交通运输厅(局)和各地市公路局,运输管理局主管领导;各地涉及交通建设,规划设计院部门领导与科技人员; ·交通工程设施的设计,生产,经销商,工程商,施工安装商等; 碳博会收费明细: 包含:标展设施,加高门头和广告.
0.875776
80.5
0.018056
0
347
431
1,288.4
4.0625
0.175983
0
1,608,300,010,403
电力能源
近日,随着相关配套政策举措渐次落地,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运营和数字化生活正在成为我国社会的新常态.据统计,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的38.6%,增速是GDP增速的3倍以上.作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式,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驱动力的新的生产方式在能源领域的具体应用将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的实现. 当前,我国正处于能源低碳转型爬坡过坎的攻坚期,能源偏煤,结构偏重和效率偏低等诸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远景目标时间更紧,幅度更大,困难更多,任务异常艰巨,需要实现全社会经济体系,能源体系,技术体系等系统性低碳绿色变革.事实上,在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过程中,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产业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传统能源产业与数字产业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能源产业集群,优化能源产消,能源供需两侧,将能够直接或间接减少能源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 能源数字经济是降碳减排的主要路径.据官方统计数据,2020年,全国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85%,约占全部温室气体排放的70%,其中www.9778.com部门的碳排放在能源排放中约占40%,因此深度减排需重点关注能源行业低碳转型.在数字经济时代,云计算,区块链技术等数字技术在能源的生产,消费,交易,贮存,管理等链条和环节的广泛应用能够显著削减经济活动的碳排放强度和总量. 关于数字经济通过赋能能源领域助力"双碳"目标实现,重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是就能源的供给侧而言,数据爬虫,数字孪生技术重构了现代能源管理系统.基于信息智能系统与深度学习算法,能源厂商能够利用每天产生的海量数据,预测未来电能需求的趋势与波动情况,从而减少自身能源项目开支;生产经理通过观察能源生产过程中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参数,兼顾各原材料之间的比例协调与配套,提高加工转换效率和能源输送,分配和储存效率,大幅降低传统意义上的生产环节管理成本,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浙江省www.9778.com系统碳排放监测平台,企业机组和设备碳排放量的实时监控有力推动了能源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集约化;此外,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支撑了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在能源数字行业的推广应用,能源期货管理,环境污染托管,虚拟电厂等能源开发利用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这些都进一步促进了能源利用方式的重构,能源商业模式的演化,能源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了能源供给侧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和能源利用的整体效率. 二是就能源的需求侧而言,数字经济给现有的能源需求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数字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促进碳排放等气候类信息的披露,并使碳排放源锁定,碳排放检测及其他环境指标的测算成为可能,这为全国统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形成与碳登记结算计量等相关配套设施的作用发挥创造了契机. 大数据,数字孪生可以辅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不同城市,产业,企业在碳减排方面的成本差异,有助于政府作出科学规划和宏观调控,以最低的经济成本实现二氧化碳的需求侧管理;数字经济加速了企业技术进步从而降低能源利用强度,由于数字经济提高了生产流程的精细化和工业设备的数控化,企业的生产效能尤其是产品和工艺流程的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碳中和愿景下企业有动力将剩余资金持续投入低碳创新和研发之中,用以在未来将富余碳配额有偿出售. 此外,数字经济还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数据生产要素以自身特点推动了一,二,三产业的深刻变革,推动交通,医疗,建筑等实现产业融合和转型,而产业结构变迁和优化升级又带来了能源需求结构的低碳转型,加快从高碳向低碳,以清洁技术与绿色生产替代化石能源与"双高"生产的转变. 三是就能源的交易环节而言,数字技术缓解了信息不对称性与时间不确定性,深度学习的算法算力优化了能源产消,能源供需两侧的信号传递过程,降低了能源交易过程中的无效损耗.过去,信息不对称是传统能源结构扭曲与配置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而数字经济下,平台企业雨后春笋般涌现,共享经济获得井喷式发展,能源市场主体通过多边平台实现点对点精准交易,极大地提高了能源交易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 数字供应链,区块链技术引导能源系统向扁平化发展,如鼓励用电,用气用户自主参与调峰,错峰,分布式能源让传统的被动受能者转变为稳定的主动供能者.事实上,由于能源行业的特殊性,传统的能源交易环节大都是单向的信息流动,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程度都面临较大挑战.而由数字技术加持的能源系统的主要运行方式是去中心化,即从集中式的大能源网的形态转向分布式双向互动的形态.此外,区块链,金融科技,数字孪生等促进了碳足迹,绿色证券,绿色金融等相关机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这也会促进多主体,多元化的低碳绿色能源交易市场的建立. 能源数字经济不仅仅是用数字技术为能源系统赋能,而是将一种数字时代特有的新发展理念,新要素组织方式,新市场规则引入现有能源体系,即通过以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驱动力对能源领域进行扬弃,让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深度融合,惠及社会民生,从而构建更为清洁,高效,安全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最终为"双碳"目标下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0.917251
194.454545
0.015023
0
392
452
951
4.214844
0.101917
0.003376
1,608,300,010,440
电力能源
2022年,波兰热泵市场增长120%,建筑供暖用热泵增长130%.波兰售出的空间供暖装置总数中,几乎三分之一是热泵. 2022年,波兰销售的空气-水热泵数量比2021增加了137%,达到188200台.这意味着在过去10年中,波兰的空气-水热泵市场增长了100多倍. 销售的地源热泵数量增加了28%,达到7200台. 2022年12月,清洁空气计划中热泵替代热源的申请份额达到63%.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加速了欧洲的能源转型,波兰计划在供暖建筑中放弃天然气. 2022年与2021相比,波兰热泵的总销售额增长了120%.在集中供暖设备方面,增长率达到130%.空气-水热泵销售量增长率137%.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10年中,波兰的空气-水热泵市场增长了100多倍.连续五年,波兰空气-水热泵市场的销售动态同比增长约100%,这是过去两年中欧洲热泵市场最高的销售动态. 地源热泵的销售额也大幅增长,销售额增长了28%. 从数据来看:2022年,波兰共售出超过20万台热泵,其中空气-水装置售出188200台,地源热泵约7200台,家用热水热泵约7900台. 2022年,许多欧盟国家热泵的销量都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例如,德国2022年市场增长了53%,约有23.6万台热泵用于建筑供暖.值得一提的是,德国政府预计2024年热泵的销量将超过50万台(3年内增长3倍以上).截至2024年1月1日,所有新安装的供暖系统必须至少使用65%的可再生能源,这将导致未来几年热泵安装数量的进一步增加.根据政府计划,预计到2030年,德国将在建筑中安装多达500-600万台电动热泵.挪威是欧洲气候最冷的国家,目前约有三分之二的家庭拥有热泵,其销售额增长了25%.2022年,几乎所有新的供暖系统都由热泵供电.芬兰的热泵市场非常成熟,近年来,该国的热泵设备的销量出现了惊人的增长.2022年,芬兰热泵市场增长了50%.几十年来,瑞士一直在安装热泵,2022年增长了23%.2022年,瑞士售出的所有供暖系统中有2/3是热泵.在比利时,与波兰一样,热泵市场在2022年翻了一番.法国目前拥有欧洲最大的热泵市场,2022年增长了30%.我们的南部邻国看到了相当大的市场变化:斯洛伐克,热泵市场在2022年翻了一番,在捷克共和国增长了50%. 2022年,是什么推动了热泵在波兰的普及? 波兰空气-水热泵销售大幅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其在使用方面的吸引力,包括操作方便及舒适度和空间冷却能力,与其他热源相比更有利的加热成本,以及用户和安装者对该技术的信心不断增强.消费者对零排放供暖系统的兴趣(可获得政府财政支持)以及波兰人日益提高的环保意识.毕竟,安装在建筑物中的热泵不会导致任何所谓的"低排放"污染物进入空气. 考虑到确保波兰能源安全的需要,特别重要的是热泵运行所用能量波兰都可以提供.热泵使用70-80%的可再生能源(RES),这些可再生能源以热的形式从地面,水或空气中提取.剩余能量为运行热泵所需的电力.2022年,能源载体和燃料价格大幅上涨(同比涨幅超过100%)无疑导致了大家对热泵的兴趣的增加.税收减免和清洁空气的计划以及对热泵的财政支持,也促进了热泵的发展.我们观察到,2022年5月18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欧盟委员会宣布计划迅速停止在建筑中使用化石燃料,热泵应用在欧盟份额显著增加,. 截至2022年12月,热泵在清洁空气计划中的份额高达热源更换申请总数的63%,而2022年1月仅为28%.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快速发展的民用能源部门,通过在住宅楼屋顶安装光伏系统,人们对清洁发电的兴趣越来越大.这得到了清洁空气计划和电力计划的支持,这两个计划促进了基于新能源计费系统(称为净计费)的生产光伏装置的发展.根据PORT PC的说法,它不如以前的净计量系统有利,但仍比直接从电网购买电力更具成本效益. 2022年,在波兰单户建筑中安装热泵作为热源更换的一部分的兴趣增长动态根据提交给清洁空气计划的申请(来源: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和水管理基金的数据,PORT PC). 国家环境保护和水管理基金于2022年4月启动的"我的热量优先计划",该计划为新独栋建筑中的热泵提供补贴.除了以高达30%的水平补贴热泵外,由于实现了可持续融资分类,它还间接为整个建筑提供了更优惠的贷款条件(截至2023年,My heat计划中的补贴要求是实现一级非可再生能源指数EP<55 kWh/(m2年)).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基金的最新信息,该项目吸引了受益人的极大兴趣.自2022年4月底至2023年1月底推出以来,已提交了15000多份申请,要求为"绿色"能源标准中的新建独栋建筑安装热泵提供补贴. 在"欧洲绿色协议"的主要战略中,即欧盟的能源部门整合战略(2020年7月)和部门建设战略,即所谓的翻新浪潮中,热泵已被确定为供暖建筑的关键脱碳解决方案.这两项战略一致地概述了欧盟的能源转型模式.该模式主要为可再生能源发电,并将能源部门与"能效优先"原则相结合,即交通,个人供暖和区域供暖的电气化. 根据Ember智库最新国家能源和气候计划(由欧盟成员国编制的NECP)编制的信息,到2030年,所谓清洁电力的平均份额可能达到83%,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组合电力生产中的平均份额高达63%.绝大多数欧盟国家已经宣布,在2035年至2040年期间,其能源结构中的电力将完全脱碳.这意味着,除其他外,有可能通过电动热泵或电动运输快速实现传热的完全脱碳. 2021年 5月18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文件,即所谓的"2050年前净零"路线图,以及2022年11月28日发布的横断面分析"热泵的未来",对展示未来几年欧洲热泵市场的发展前景至关重要.2022年10月发布的文件"2022年世界能源展望"(WEO)也证实了这一点.根据这些研究,预计到2045年,电动热泵将满足全球一半的热量需求,并在2050年提供发达国家(OECD)近三分之二的热量.因此,安装的热泵总数将从2020年的1.8亿台增加到2030年的6亿台(几乎翻了两倍),2050年将增加10倍,达到18亿台.与此同时,国际能源署(IEA)呼吁所有发达国家最早在2025年停止销售独立的燃气,燃油和燃煤锅炉.根据欧盟委员会的REPowerEU一揽子计划,该计划将于2029年在所有欧盟国家实施,改变供暖设备的生态设计规定.在没有等待欧盟法规变化的情况下,十多个欧盟国家已经宣布在未来几年禁止在新建或现有住宅建筑中使用化石燃料锅炉. 根据PORT PC的预测,预计2023年波兰空气-水热泵的销量将进一步大幅增长.在乐观的变量中,与2022年(同比)相比,这一比例可能约为40-50%,而地源热泵的这一比例约为30-40%. 热泵销售的主要驱动因素将为供暖成本的吸引力,以及未来几年使用该技术的支持计划,以及欧洲计划在建筑中不再使用化石燃料.PORT PC认为,有必要制定一项新的计划来替代现有的化石燃料锅炉,并与波兰热泵行业紧急签署一项协议,以支持欧盟委员会为欧盟行业制定的零净值立法的精神. 另一方面,缺乏合格的热泵安装人员以及热泵质量和安装问题可能会成为进一步传播该技术的一个重要障碍. 如果您喜欢本文,请点击右侧分享给朋友或者同事.
0.899261
129.478261
0.021556
0
481
712
2,067.7
4.039063
0.224983
0.008259
1,608,300,010,558
电力能源
发电机是指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它由水轮机,汽轮机,柴油机或其他动力机械驱动,将水流,气流,燃料燃烧或原子核裂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 发电机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发电机的形式很多,但其工作原理都基于电磁感应定律和电磁力定律.因此,其构造的一般原则是:用适当的导磁和导电材料构成互相进行电磁感应的磁路和电路,以产生电磁功率,达到能量转换的目的. 发电机通常由定子,转子,端盖及轴承等部件构成. 定子由定子铁芯,线包绕组,机座以及固定这些部分的其他结构件组成. 转子由转子铁芯(或磁极,磁扼)绕组,护环,中心环,滑环,风扇及转轴等部件组成. 由轴承及端盖将发电机的定子,转子连接组装起来,使转子能在定子中旋转,做切割磁力线的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势,通过接线端子引出,接在回路中,便产生了电流. 发电机的分类包括: 发电机分:直流发电机和交流发电机;交流发电机分:同步发电机和异步发电机(很少采用);交流发电机还可分为单相发电机与三相发电机. 发电机的种类有很多种.从原理上分为同步发电机,异步发电机,单相发电机,三相发电机.从产生方式上分为汽轮发电机,水轮发电机,柴油发电机,汽油发电机等.从能源上分为火力发电机,水力发电机等.
0.878623
61.333333
0
0
118
154
667.8
4.140625
0.128623
0
1,608,300,011,446
电力能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践行碳达峰及碳中和战略,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电气化进程,将带动电力需求保持刚性增长.预计2025年,2030年,2035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将分别达到9.5万亿,11.3万亿,12.6万亿千瓦时.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是关键.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施,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储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据有关机构测算,实现中国碳中和目标,大体需136万亿人民币投入,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四川是全国最大清洁能源基地,水电开发和西电东送基地."十四五"期间,四川计划新增投资超6000亿元,持续提升电力系统"抗风险"能力.其中,规划新建电源项目210个,计划总投资4289亿元;规划新建500千伏及以上电网项目62个,计划总投资1800亿元.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展示能源电力行业创新发展成果,推动电力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助力企业开拓四川和西部市场,第二十届四川国际电力产业博览会暨清洁能源装备博览会(SIEP2023)将于2023年5月25-27日在成都举行.本届展会以"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促进电力科技创新"为主题,规划展示面积30000㎡,参展企业400多家,专业观众超过40000人次,集中展示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电力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的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新服务及解决方案,为电力企业和相关单位搭建一个了解行业动态,洽谈贸易,开拓市场的交流合作平台. 1,中电联支持,各省区市电力行协助力. 2,行业主管单位主办,在川能源电力央企深度参与. 6,专业专注,参会观众全部来自能源电力相关行业. 展会期间将举办专题论坛,技术交流会,供需对接会等配套活动,汇集政府,专家和产业精英,重点围绕数字电网,新型电力系统与绿色低碳发展技术,水电站智能运维与安全管理技术,新型储能技术及应用等热点话题,交流探讨能源变革时代电力行业的政策,技术,市场模式创新,为电力公司,设备供应商,科研设计机构,系统集成商,电力用户等相关单位搭建沟通对接平台,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电力物联网及电力数据展区: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区块链,边缘计算,工业以太网,电力通信,机房设备,机箱机柜,电力电源,卫星导航系统等技术应用和解决方案. 水电设备展区:水电站,电站辅助设备,水轮机及附属设备,大坝监测,水下机器人等. 氢能及储能展区:氢能,光热,核电,垃圾发电,燃气发电,生物质发电及其他分布式能源发电设备与技术,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电化学储能和电磁储能等储能技术及应用. 电力电工及制造设备展区:电工设备,电力检修工具,数据机床 ,激光切割设备,电力附件,绝缘材料,配线器材等. 智能巡检及应急设备展区:电力巡检机器人,无人机,电力工程车辆,高空作业设备,移动电源,消防设备,AR/VR,红外,智能穿戴设备,人员定位系统,应急照明,人员防护器材,安全工器具等. 电网调度与控制展区:SCADA,EMS,DMS系统,电网调度系统,电厂自动化,配网自动化装置,继电保护装置,大屏显示系统,电力系统仿真,可视系统,故障诊断及自愈装置等. 充换电设备展区:充电枪,充电机,充电桩,充电站,换电站等电动汽车充换电设备与技术. 其他电力配套展区:建筑电气及机电装置,电力设备生产制造的配套元器件,材料以及生产设备等. 展位配备:含展板,楣板,一桌两椅,两支射灯,地毯,220V电源插座一个. 展位配备:含1米加高门头,展板,楣板,一桌两椅,两支射灯,地毯,220V电源插座一个. 注:特装空地不包含任何展具设施,电费,管理费等. 注:组委会可根据企业需求提供展台搭建,会刊及现场广告,活动赞助,媒体宣传等定制化服务.
0.861689
77.809524
0.027077
0
270
448
805.3
4.015625
0.191554
0.024499
1,608,300,011,815
电力能源
当前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迫切需要,是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然而,"双碳"目标的实现之路并不轻松.从能源体系上来看,我国高度依赖煤炭等化石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压力很大,实现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任务艰巨,形势复杂.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在此过程中,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成为政策落地的重要抓手.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关键环节通过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推进低碳工作开展.而从更广泛的产业视角来看,可以说数字经济正驱动中国经济升级换档,迎来历史性的转机. 在"双碳"目标日益紧迫的背景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企业数字化转型蓝皮报告 - - 新IT赋能实体经济低碳绿色转型",聚焦石油石化,电力和制造三个碳排放能耗大户,对其数字化最新进展,转型成效,痛点难点,相关技术,业务场景与转型路径进行了深度剖析.联想作为"新IT"全要素企业代表入选报告,以自身数字化转型及外部赋能的突出成果获得工信部智库机构认可. 按照报告中的定义,"新IT"是指基于"端(智能终端设备/物联网) - 边(边缘计算) - 云(云计算) - 网(5G和高速光纤网络) - 智(行业智能)"技术架构,赋能各行各业实现智能化变革所需要的技术,服务与解决方案."新IT"技术广泛运用于生产,消费,传输,运营,管理,交易等各环节和链条,促进能源效率提升和能源结构优化,实现"减排不减产,增收不增耗"的可持续发展. 报告提到,某石化龙头企业通过智能化技术,减少熟料煅烧过程波动,生产效率提高12%,柴油消耗降低7%,二氧化碳减排105万吨.火电机组发每度电平均实际消耗热值比理论值高3500KJ,采用可视化能耗管理系统减少30%能源浪费.某新区通过部署城市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实现了横向"水,电,气,热,冷"多能互补控制,纵向"源,网,荷,储,人"高效协同,降低新区能耗成本10%左右.而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数据显示,相关制造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后,其能源利用率平均提升16.1%,最高达到1.25倍,节能降耗正向赋能作用显著. 通过以上案例和数据可以看到,在推进"双碳"工作实施落地的过程中,新IT相关数字技术正成为驱动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实现节能降耗减排的重要引擎,正成为促进能源效率提升,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动力,正成为推动企业发展模式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手段. 实际上,不仅是双碳战略,包括生态文明,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等几乎所有"十四五"重大目标的如期实现,都与数字产业或数字化紧密关联.在知名互联网研究学者,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撰写的文章中,新IT对"双碳"工作乃至中国经济发展的赋能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阐释. 文章指出,日前颁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反映出国家正从底层重置发展逻辑,指向一场中国经济历史性的转变.这是中国第一个强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国家规划,也是首部国家级发展规划.其有前瞻认知,有战略预判,也解决了框架,系统,落点等执行层面的战术问题.中国正从整体上重塑它涵盖1.4亿市场主体,14亿消费者的产业市场,经济体系,以及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与此同时实现战略安全.这是人类文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当中,一场前所未有,任务艰巨,宏大而又入微的历史性转变. 胡延平表示,中国经济迎来最大转机,数字经济驱动中国重置发展底层逻辑,这是新的历史的开始.2022迎来新开局的数字经济在中国,将是36个字的这9点实质概括:"企业之根,产业之本,经济之基;社会之福,安全之依,发展之能;创新之擎,变革之机,强国之道". 文章认为,随着数字经济战略再定位,发展大提速,新IT产业将成为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座.新IT产业是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商业之后的第四个关键产业.做大做强新IT产业,以新IT赋能各行各业,实现面向数智经济的转变意义重大而深远,既是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打造未来竞争新优势,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迫切需要,也是"产业升级,经济升维"的战略选择. 文中还以部分企业的实践为例,提供了新IT作为中国经济底座的案例注脚.桐昆集团某智慧工厂新产品研发周期较其他厂区缩短15%,库存周转率提高30%,能源利用率提高7%.联想智造使用低温锡膏(LTS)制造技术将印刷电路板工艺能耗和碳排放量减少35%,同时,基于自身在智能制造领域练就的内功,联想已经开始为各类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在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实体经济转型升级,高质量双循环发展等命题之下,数字产业与经济不仅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成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未来,新IT产业将进一步发挥作为经济底座的支撑性作用,推动"双碳"工作落实落地. 山东日照:专场招聘促就业 家门口捧起"金饭碗" 2023年3月18日,山东日照经开区"天天有岗位月月有招聘"第六场专场招聘会在奎山体育中心举行,求职者向企业咨询岗位信息.该区先后组织6场专场招聘会,70余家企业发布岗位7000余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780人. 2023年3月18日,河南洛阳,为期两天的中国小浪底轮滑文化节竞赛活动开赛.本次比赛设轮滑马拉松,速度轮滑(公路赛),自由式轮滑等5大类10多个小项,来自全国各地154支代表队的2174名选手报名参赛. 2023年3月9日,为期三天的广州文交会在广交会展馆D区举行.广州文交会以"文化的广交会"为发展方向,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轴,突出文化与旅游,科技,金融,商贸等领域融合发展等亮点. 3月7日,"与春之和 - - 2023江苏省小幅油画作品展"在苏州美术馆开展.据了解展览共展出237位画家的237件作品,将持续至4月9日.此次展览是2023年苏州美术馆农历年后举办的首次展览. 惊蛰节气,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春茶已进入全面采摘期,侗乡茶农抢抓时节,采摘,加工早春茶.茶叶是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特色农产品,三江茶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023年3月3日,一艘货轮航行在杏花映衬下的长江重庆巫山段水域.随着气温的回升,长江三峡巫峡两岸,杏花竞相绽放,与碧绿的江水交相辉映,船行其间,如在画中. 2023年3月3日,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一广场的停车楼屋顶光伏项目年发电量约为154.18万度电,光伏发电二氧化碳年减排量达1537吨,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3年2月26日,上海人民广场 人们在诗画里踏春乐休闲,草青树绿,鸟语花香,春日融融,俨然都市桃花源的美景.
0.880427
133.809524
0.004284
0
260
748
1,335.9
4.285156
0.172598
0
1,608,300,011,869
电力能源
太阳能-化学能转换成为实现碳中和最可行的解决方案.目前,由于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快速复合,单个光催化剂的活性并不理想.S型异质结由氧化光催化剂(OP)和还原光催化剂(RP)组成,它们的能带位置交错,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氧化还原能力.基于CdS的S型异质结由于其合理的能带结构和自身的可见光吸收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S型电荷转移机制已经进行了充分的研究,然而缺失了一个关键的部分是激子弛豫过程(俘获和重组)的瞬态动力学.因此,对动力学的深入研究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飞秒瞬态吸收(fs-TA)光谱是研究光生载流子动力学中电子转移路径的有力工具.通过提取光谱的衰减特征,可以在飞秒和皮秒时间尺度上模拟载流子的猝灭路径及其寿命. 中国地质大学余家国,张留洋教授,湖北文理学院梁桂杰构建了一系列硫化镉/芘-替代二氟苯并噻二唑异质结,并通过飞秒瞬态吸收光谱研究了其光物理过程.在异质结的光谱中检测到一个界面电荷转移信号,这为S型电荷转移提供了坚实的证据,补充了已有方法的结果.2. S型异质结光催化剂比硫化镉具有更高的12-二醇转化率和H2产率. 该复合材料是通过在聚合物PDB上原位生长CdS制备的,如图1ab所示.聚合物PDB是通过铃木偶联反应获得的.如图1cd所示,对于CPDB复合材料,CdS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PDB表面.HRTEM (图1e)显示原子有序排列和晶格间距为3.36Å,与立方CdS的 (111)面一致.CPDB5的元素映射进一步表明了CdS在PDB表面的均匀分布. 图 2. a) CdS和CPDB复合材料的稳态PL.b)光生载流子的重组过程示意图.c) CPDB电荷密度差. 在原始CdS上可以检测到两个PL峰值(图2a).在520 nm处的峰值(PL1)为本征发射,归因于CBM电子和VBM空穴的重组.617 nm处的峰值(PL2)可归因于阱态发射,这对应于CBM电子和阱穴的结合(图2b).CdS和PDB复合后,PL1和PL2接近淬灭,意味着两个重组过程受到抑制.CPDB电荷密度差的DFT计算(图2c)显示电子从PDB转移到CdS. 如图3ab所示,光生电子从CdS转移到PDB.基于上述结果,提出了CdS与PDB之间的S-型电荷转移路径,如图3c所示. 图 4. a)纯CdS和b) CPDB5的二维映射TA光谱.fs-ns时间尺度上c),d) CdS和e),f) CPDB复合材料的TA光谱信号.g) CdS的CBM与PDB的HOMO能级之间的能带示意图.h)添加或不添加清除剂时CdS和CPDB5 TA谱中GSB峰的归一化衰变动力学曲线. fs-TA光谱分析(图4a-f)表明在被波长为400 nm的泵浦脉冲激发后,CdS的TA光谱在~510nm处出现明显的负峰,该峰属于基态漂白剂(GSB),除GSB峰外,在~710 nm处还观察到一个额外的负峰这一发现表明,该峰值是由于CdS和PDB之间的电荷转移.该峰值的波长与CBM之间的能级差(Eb)一致 (图4g).因此,这个负峰可以合理地解释为从CdS到PDB的界面电荷转移(标记为ICT信号)引起的光致发射过程,为S型电荷转移途径提供了直接证据.如图4h所示,CdS- LA配合物的GSB信号表现出与原始CdS相似的恢复过程,而CdS-Cr的信号则是完全淬灭.这些光谱特征表明GSB信号主要由电子贡献,而不是空穴. 图 5. a) CdS和b) CPDB5在510 nm处的归一化衰变动力学曲线.c) CdS和CPDB复合材料中光生电子的衰变路径示意图. 已经证实,光生电子主要参与了转移过程.因此,进一步研究了它们在CdS和CPDB复合材料中的衰减时间(图5ab).衰减轨迹拟合为一个三指数模型,表明三个途径主导了光生电子的弛豫.如图5c所示,电子在晶格上扩散的寿命很短(几皮秒),两个较慢的猝灭过程可以解释为CBM中的电子分别与VBM中的空穴(PL1)和俘获态(PL2)复合,由于空穴捕获态高于VBM,第二电子衰变路径(τ2 = 171.9 ps)被分配给了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延长的寿命(τ3 = 1523.4 ps)被认为是电荷载流子重组的结果.对于CPDB复合材料,由于界面电子传递过程的参与,GSB信号的衰减采用四指数函数拟合如图5b所示,CPDB5内的电子扩散寿命(τ1 = 1.8 ps)与纯CdS相同,而PL2 (τ2 = 147.5 ps)和PL1 (τ3 = 1051.1 ps)的寿命因部分光生电子从CdS的CBM注入到PDB的HOMO中而缩短.因此,新拟合的寿命(τ4)为78.6 ps归因于界面电子转移. 图 6. a)CdS和CPDB复合材料产H2的Gibbs自由能谱.b)循环伏安曲线.c)样品的能带位置和1-苯基-12-乙醇的氧化电位图.d)样品光催化产氢速率的比较.e)时间分辨HPLC信号. S或N为活性位点时,计算得到CdS和CPDB的ΔGH*分别为−1.24 eV和0.36 eV(图6a),这表明CPDB具有比CdS更低的光催化产氢能垒.循环伏安法测定1-苯基-12-乙醇的单电子氧化电位为+1.53 V vs. NHE,相应的氧化峰电流密度为0.32 mA cm-2(图6b),在相同电流密度下,水的氧化电位为+1.76 V.CdS (图6c)能氧化1-苯基-12-乙醇,而PDB不能.其次,1-苯基-12-乙醇优先于水被氧化.如图6d所示,光照4小时后,PDB没有活性.原始CdS的中H2生成速率为1.15 mmolh−1 g−11-苯基-12-乙醇转化率为17%.CdS/PDB复合材料表现出显著增强的性能.1-苯基-12-乙醇的转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图6e)进行监测. 机理如图7b所示. 综上所述,制备了无机/有机复合材料CPDB.除了常用的开尔文探针和原位光照XPS外,fs-TA的结果为S-型载流子转移机制提供了坚实的证据.在TA光谱中检测到一个S型电荷转移信号(ICT峰).面电子转移过程的寿命为78.6 ps.这种S型异质结表现出优越的光催化1-苯基-12-乙醇转化率(> 98%)和优越的H2生产效率.EPR分析显示苯碳自由基的形成是该反应的决速步骤,清除剂光催化实验证明光生空穴是主要的活性物质,而不是自由基.这项工作拓展了fs-TA对界面电荷转移研究的应用.
0.863776
186.142857
0.020793
0
439
932
1,450.9
4.144531
0.200691
0
1,608,300,011,958
电力能源
东方电气集团是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产业化基地,始终紧扣时代律动脉搏,秉持绿色发展理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担负起"铸造大国重器,挺起民族脊梁""产业报国,制造强国"的重任,以绿色动力驱动中国和世界能源经济发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达成"双碳"目标贡献东方力量. 作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唯一的国家能源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研发中心,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以及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拥有"长寿命高温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具备中国能源装备制造行业一流的综合技术开发能力.2021年度,在国家发改委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东方电气集团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被评定为优秀,在1700余家技术中心中排名第7. 东方电气集团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近三年,东方电气集团投入研发经费超70亿元,投入强度超5.7%,比央企平均水平高出3.2个百分点.不断强化科技战略引领,构建形成两级研发体系,加强政产学研用系统协同创新,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积极构建更大范围创新生态.围绕高端水电,清洁高效燃煤发电,先进核电,高效气电,清洁光电以及节能环保,氢能利用,电力电子,工业互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技术等领域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形成了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装备产品,主要产品总体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在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东方电气将牢牢把握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携手广大合作伙伴,创新能源未来,赋能美好生活,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奋勇前进. 东方电气集团始终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第一资源,坚定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不断优化和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激发创新动力,拓宽科技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建有2个院士工作站,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通过大力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加强培养内生专家人才,构建起技术,管理,技能人才协调配置,专业水平和年龄结构层次合理的创新人才格局,形成一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科技人才队伍. 作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我国唯一的国家能源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设备研发中心,东方电气集团瞄准行业领先水平,建设形成一大批高水平科研试验平台,为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重大技术装备领域,拥有长寿命高温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清洁燃烧与烟气净化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大型清洁发电技术工程实验室等,还建有国内能源装备领域首家工控网络安全实验室,行业领先的冲击式水力试验台和水力试验中心,国内领先的燃气轮机核心技术试验基地,多级空气透平试验台,清洁高效燃烧技术试验中心,机械工业高温高压材料与焊接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保障了国际一流水平的技术研发与创新. 在新能源新技术研究领域,拥有长寿命燃料电池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燃料电池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新能源与智能电网工程实验室,清洁燃烧基础实验室,智能装备与机器人实验室,智慧电厂技术实验室等国际一流水平的前沿性技术研发实验室. 东方电气集团牢牢把握能源发展趋势,紧盯"双碳"目标,以创新能源未来,赋能美好生活为己任,致力推进清洁高效能源产品生产和装备制造能力升级,致力能源技术革命和引领行业发展方向,致力做能源消费革命的先行者和人类美好生活的推动者.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东方电气集团始终与祖国同行,与科学共进,紧紧扭住技术创新战略基点,聚焦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4项,省部级特等奖11项,不断提高我国能源装备行业核心竞争力. 自主研发三峡右岸700MW机组,溪洛渡770MW混流式机组和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灯泡贯流式巴西杰瑞75MW机组,成功研制世界首台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创造水电单机容量新的世界纪录,成为世界水电巅峰之作,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李克强总理作出批示.国内第一超高水头长龙山抽水蓄能机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技术指标和性能挑战抽水蓄能领域研发极限.参建的三峡枢纽工程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自主研制世界首台1000兆瓦超超临界空冷机组,中国首台660兆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自主开发的世界首台600兆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世界最大单机容量660兆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成功投运,进一步巩固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领先优势.正在推进发电效率世界第一的世界首台超高参数630℃1000兆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示范机组和性能参数世界第一的世界首台660兆瓦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研制. 自主研制的"华龙一号"全球首套汽轮发电机组核蒸汽冲转成功,全面具备"华龙一号""国和一号"核岛,常规岛主设备研制能力,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完成第四代核电示范快堆核岛主设备研制,国家原子能机构发来贺信"示范快堆蒸汽发生器成功研制,是我国核能事业又一重要里程碑进展,为建造大型钠冷快堆,构建先进核燃料闭式循环体系迈出更坚实的一步".承制世界最大单机容量1750兆瓦三代核电机组主设备,在台山核电站投入商业运行.先后获得全国首张核蒸汽供应系统设备制造许可证,装备制造企业首张核1级设备(蒸汽发生器)设计许可证,核设计能力取得长足进步. 砺剑十年,重型燃气轮机自主研发取得突破,国内首台自主知识产权F级50兆瓦重型燃气轮机成功实现满负荷运行,攻克了压气机,燃烧器和透平三大核心部件关键技术,建立起完整的设计,试验验证和制造体系,实现了我国中小功率重型燃机从"0"到"1"的历史性突破. 自主研制的亚太地区首台10兆瓦海上风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刷新了我国海上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新纪录,填补了国内在10MW级别海上机组方面的空白,历史性的将中国风电机组容量引入"两位数时代".全球机位海拔最高(5060米)的西藏措美县哲古分散式2.5MW风电机组成功吊装.具备国际一流水平的双馈,直驱系列化风电机组研制能力,具备覆盖Ⅲ类风场到I类风场的装备支撑能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iPACOM智慧风电系统,为机组全维度赋能. 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取得积极进展.国内首台50Mvar分布式凸极调相机成功商用,关键参数达到世界先进;提供透平机组的世界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并网试验成功;国内首套商用100kW氢燃料电池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实现示范运行;东方电气首批三条氢能重卡线路开始示范运行,助推成渝氢走廊.成立我国能源装备领域第一家工控网络安全工程实验室,独家提出能源装备工控网络安全一体化保护解决方案. 东方电气集团大力推进"两化融合""两业融合",在全球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中踏浪而行.打造国内首个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装备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实现效率倍增,成为行业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示范引领工程,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入选工信部2020年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自主研发的耐辐照动力机械臂荣获2019年度恰佩克技术创新奖.自主研发行业首个智慧电厂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智能化关键技术正重塑能源装备制造业形态. 创刊于1987年,是国内发电设备研发制造专业技术综合性季刊,由世界杯2022下注网站,四川省动力工程学会主办,是东方电气集团主办的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期刊,其编辑部设在东方研究院.期刊主要介绍国内外电气领域及东方电气集团各成员单位的先进科学技术,经验和成就,报道各类水,火,核电机组主辅机及输变电设备等的设计,试验,工艺,制造以及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技术,刊登各环节工作的创新成果.
0.920581
179.777778
0.042454
0
274
902
969.4
4.03125
0.118047
0.018244
1,608,300,012,177
电力能源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到2060年,室外空气污染可能导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年损失1%,相当于每年损失约2.6万亿美元.如此大的损失,主要归因于空气污染造成的误工,医疗费用增加及农业产出减少. 据预测,像中国,俄罗斯和印度这些正努力解决严重污染问题的国家,将蒙受巨大的损失. 报告指出,"室外空气污染的市场和非市场潜在经济后果是非常重大." 经合组织在报告中推荐了一些旨在减少污染排放的政策.报告称,之所以集中研究室外空气污染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在未来数十年内空气将变得更加糟糕. 污染引起的过早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也是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去年12月份,北京市政府首次启动了最高级别的雾霾警报,此举重创了很多企业. 据报道,经合组织的报告呼吁利用有针对性的,结合当地情况的政策来解决这个问题.报告指出,"鉴于不同国家主要污染物的特点及来源不同,减少空气污染的影响并没有万全之策."经合组织建议的政策包括:激励发展清洁技术和制定更严格的空气质量和汽车尾气排放以及燃料质量标准. 我公司生产的废气处理设备,主要是运用不同工艺技术,通过回收或去除减少排放尾气的有害成分,达到保护环境,净化空气的一种环保设备.废气处理主要是指针对工业场所产生的工业废气诸如粉尘颗粒物,烟气烟尘,异味气体,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治理的工作.
0.905498
83.142857
0
0
129
118
621.6
4.113281
0.11512
0
1,608,300,013,027
电力能源
9月2日,本报记者在国际工业与能源物联网创新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温州市把数字经济作为重点培育的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温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421.5亿元,居浙江省第3. 据了解,温州既有智能电器,传感器等优势产业基础,也有广大企业智能化改造,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大量需求,产业规模超过250亿.其中温州正泰集团转型成为全球知名的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正泰旨在探索通过物联网技术赋能,加快转型升级模式.为此本报记者发布会上专访了正泰相关人士. 中国工业报记者:正泰集团作为中国民营企业100强,从电气行业起家,近年来,又以新能源,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等标签不断刷新外界对它的认知.正泰集团迎来创立35周年,在围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方面,请问正泰的创新探索及实践进展如何?以及下一步发展规划有什么样的举措? 正泰集团副总裁陈建克:近年来,正泰集团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举措下,温州有效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打造"两个健康"先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正泰积极响应,不断探索实践物联网与工业能源的深度融合,联动产业链上下游,运用物联网新动能加快转型升级与产业战略布局,探索打造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样本.这既是龙头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简要介绍四点情况: 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作为民营企业的一员,正泰积极发挥创新主体和龙头企业示范作用,融入时代洪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跨越发展.创业35年来,正泰坚持创新驱动,构建多元化,开放式的全球研发体系,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争当智能制造先行者.主动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新机遇,将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融为一体,努力实现:从"低压电器"向"新能源"再向"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从"卖产品"到投资建电站,EPC交钥匙,运营电站收电费的"卖服务"转型,从"制造型企业"向"科技创新型"企业转型,从规模扩张向创新驱动和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在坚持创新驱动的同时,正泰还以大带小,主动帮扶产业链上的数千家供应商和经销商,从技术,管理,工艺装备创新等方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引领行业发展新风向. 温州是改革开放先行区,正泰等企业是"走出去"发展先行者.近年来,正泰坚持开放发展理念,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整合全球优势资源,通过实施"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循环战略,产能布局,工程承包,资产并购等全面开花,国际业务呈高速增长态势.目前,已设立六大国际营销区域,14家国际子公司,22个国际物流中心,与"一带一路"沿线80%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保持着不同程度的合作关系.并在泰国,埃及,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等地设立工厂,不断推进科技产能布局与合作.本次物联网大会将进一步打造物联网领域国际创新资源开放合作新平台,为包括正泰集团等在内的广大民营企业探索深度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新路径. 为顺应绿色能源,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技术融合发展大趋势,正泰提出了"一云两网"(正泰云,正泰能源物联网,正泰工业物联网)发展战略,打造平台型企业,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正泰工业云平台作为智慧科技和数据应用的载体,利用大数据,边缘计算,AI等技术,赋能正泰,服务行业,催生了一系列能源物联网和工业物联网的创新应用,目前已成为国内聚焦能源电力垂直领域的行业云先行者之一.本次的国际物联网大会也将重磅发布正泰工业互联网平台.正泰能源物联网立足能源电力产品优势,着力构建多能互补的智慧能源生态体系,开拓能源物联网创新模式,针对各类能源应用场景,围绕能源"供给-存储-输变-配售-消费"面向公共机构和终端用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促进公共机构,用户与企业形成共赢生态圈.正泰工业物联网基于企业三十多年深耕制造业的经验积累,立足核心产品的智能化升级,构筑以企业数字化转型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体系,形成灵活,高效,智慧的工业体系;以数字化车间为核心,为行业提供智能制造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在温州,海宁,杭州等地,正泰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领行业之先,成为制造业数字化升级的生动样本.与此同时,正泰还积极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化发展. 最后陈建克告诉本报记者,正泰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无论是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还是以机制灵活,贴近市场的优势抓住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等新技术变革带来创新发展新机遇,民营企业都肩负着重要使命,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面向未来,正泰将持续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以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以全球视野提升国际竞争力,以"智能+"培育壮大新动能,以物联网技术赋能产业升级,不断探索实践数字化转型升级之路.同时,此次物联网大会是温州市政府携手正泰集团共同举办的重大国际型活动,是温州政企合作,共推产业发展的重要示范.正泰将以本次物联网大会为契机,面向全球依托产业科技创新,构建工业物联网与能源物联网平台,连接更多创新资源,厚植创业沃土,打造创新生态,充分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功能,通过"两个健康"的生动实践,为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0.895073
274
0.004581
0
498
521
928.2
4.089844
0.125456
0
1,608,300,013,306
电力能源
状如"恶魔之眼",不喷岩浆喷泥浆,这些火山到底藏着有什么秘密? 2011 年,一位摄影师在俄罗斯库页岛的开阔地上空,拍到了一只巨大无比的"眼睛",它一眨不眨地凝望着天空,甚至连眼球中呈放射状分布的"血丝"都清晰可见. 由于这只"眼睛"过于逼真,甚至有人将它称为"地球之眼",但它的真身份其实是一座泥火山(mud volcano).顾名思义,泥火山就是会喷泥浆的火山.不同于我们熟知的喷岩浆的火山,泥火山的喷发物不具高温又十分"温和",由黏土,角砾岩,地层水等组成,还带着甲烷,二氧化碳和硫化物等气体组成. 泥火山有时孤立分布,有时成群出现,它们的直径从几米到几十不等,少数地区也发现了百米量级甚至千米量级的泥火山,喷发周期也从几年到几十年不等.泥火山外部形态多样,或是顶部上凸呈圆锥形,或是顶部平坦状如泥饼,亦或是顶部下塌如同蛋挞.通过卫星遥感等技术,人们可以将它们千变万化的形貌尽收眼底. 比如下面两座位于阿塞拜疆的泥火山,一座把自己炖成了一锅芝麻糊,另一座像在追求某种马赛克艺术美感. 泥火山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地层异常超压:由于地层沉积速度明显超过流体排出速度,填充在岩石孔隙的水不能及时排出,渐渐而形成了很强的压力.当地层压力突破上方岩层压力时,泥浆就会沿着断层和破碎带上升,最后喷涌而出.另一种是构造成因:比如横向地质构造挤压造成泥底辟(可以认为是"青年时期"的泥火山),泥底辟出露地表(或海底)形成泥火山. 海底也有泥火山? 不仅陆地上有泥火山,它们在海底还有"孪生兄弟" - - 海底泥火山.由于"隐藏"在海底,它们则显得较为神秘. 这些海底泥火山也被称海底泥丘,泥拱,常呈圆丘状凸起于海底.海底泥火山在里海,黑海以及我国的南海等多处海域均有分布.想要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则需要借助海底摄影,多波束测深系统和高分辨率地震等高科技技术. 海底摄影是用潜水摄影机记录海底状况的摄影技术(图 2a).多波束测深系统与水下摄影机直接记录海底状况所不同,它是通过"听"来记录海底的状况,可以看作"水中顺风耳",可以用于大面积的海底地形探测.根据不同的物体反射声信号的时间,强度,可以判断物体所处的水深,从而绘制海底地形图.在多波束地形图上,泥火山呈现隆起的地貌,其周边为一环形凹地. 高分辨率地震这种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就像是对地球做一个 CT,对地下的地质结构进行"扫描检测".地球好比人体,地下的地层岩石构造相当于地球的"五脏六腑",它们有着各自的参数属性.通过利用地下岩层的物理性质差异,来"扫描检测"地层岩石的结构,从而达到识别泥火山的目的.由于泥火山时常具有多次喷发和活动的特征,在高分辨率地震所成的图像上,它们常具有柱状或圣诞树状的几何外形(图3). 不同地区典型泥火山地震反射特征:(a) 黑海索罗金海槽处的泥火山;(b)巴巴多斯海域某泥火山;(c)我国中建南盆地的泥火山;(d)南里海塌陷型泥火山图片来源:参考文献[3] 在常规油气勘探的早期,人们常将泥火山作为寻找油气田的重要线索.如我国南海莺歌海盆地油气田就是通过泥火山逸散到海面的油气泡发现的.随着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和能源消费升级,寻找高效率且清洁的能源迫在眉睫. 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作为可替代石油的战略性能源,近年来广受关注.在泥底辟和泥火山发育的地区,如墨西哥湾,黑海,地中海海岭和鄂霍次克海等地,常可见甲烷泄露到海水中形成的羽状气泡流,标志了具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2003 年拍摄到的挪威海域H?kon Mosby 泥火山逸散到海水中的甲烷气泡.图片来源:参考文献[5] 2017 年,我国在南海神狐海域成功实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验性开采,实现历史性突破.它将继美国引领页岩气革命之后的,推动整个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变.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作为本次成功试采的中坚力量,在试采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论证工作. 天然气水合物的动态成藏过程受到泥底辟的发育阶段的影响.研究者认为神狐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矿藏与泥底辟构造关系密切:泥底辟既能为天然气水合物提供充分的气源物质, 同时又能促使地层温度场改变进而影响水合物成藏稳定性. 深海泥火山也是了解地球上生物群落的一扇新窗口.海底泥火山喷发物中富含大量的甲烷或硫化物,为周围的化能自养型微生物提供充足的能量.这些微生物构成了食物链的第一环,为初级消费者提供食物.在这个生命绿洲的四周还生存着大型的蠕虫,蚌类,蟹类等.因而即使在冰冷缺氧的深海环境,深海泥火山周围也是一片生机盎然.看过经典科幻电影"异形"的朋友们,应该会觉得下图中的生物非常熟悉.没错,电影中抱脸虫的灵感就是来自这种海洋生物. 这些丰富的(微)生物资源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以海底泥火山生态系统中的甲烷氧化古生菌为例.它们能够对甲烷进行分解.这些"吃"甲烷的古生菌不仅代谢甲烷的能力强,而且可以在极端环境下生存.因此,科学家们提出了通过大规模培养分解甲烷的细菌,然后将它们投放到两极冰盖下,减轻全球变暖的设想.另外,泥火山复杂的生物群落中,可能蕴藏存在大量的未知生物,是宝贵的基因资源. 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葡萄牙阿维罗大学的阿那-希拉里奥和同事们在加迪斯湾(Cadiz)的海底泥火山中发现了 20 种新物种,其中有一种微型虫子以甲烷为食,外形非常奇特,很像希腊神话中长着蛇发的女妖. 泥火山作为一种奇特的自然景观和地质现象,就好像地球上的"百宝箱",不但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还滋养了种类繁多的神奇生物.在不少旅游圣地,如美国的黄石公园,阿塞拜疆巴库地区,西西里岛地区以及我国新疆乌苏市,泥火山已然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给世界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们不禁感叹"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原文:状如"恶魔之眼",不喷岩浆喷泥浆,这些火山到底藏着有什么秘密?
0.888376
108.318182
0.019377
0
205
751
825.9
4.199219
0.130088
0.017608
1,608,300,013,371
电力能源
流量仪表是过程自动化仪表与装置中的大类仪表之一,它被广泛适用于冶金,电力,煤炭,化工,石油,交通,建筑,轻纺,食品,医药,农业,环境保护及人民日常生活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是发展工农业生产,节约能源,改进产品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过程自动化仪表与装置中,流量仪表有两大功用:作为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检测仪表和测量物料数量的总量表. 能源分为一次能源(煤炭,原油,煤层气,石油气和天然气),二次能源(电力,焦炭,人工燃气,成品油,液化石油气,蒸汽)及载能工质(压缩空气,氧,氮,氢,水)等.能源计量是科学管理能源,实现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流量仪表是能源计量仪表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人工燃气,天然气,蒸汽和油品这些常用的能源都使用着数量极其庞大的流量计,它们是能源管理和经济核算的工具. 烟气,废液,污水等的排放严重污染大气和水资源,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环境.国家把可持续发展列为国策,环境保护将是21世纪的最大课题.空气和水的污染要得到控制,必须加强管理,而管理的基础是污染量的定量控制,流量计在烟气排放,污水,废气处理流量计量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 中国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全国有上百万个烟囱不停地向大气排放烟气.烟气排放控制是治理污染的重要项目,每个烟囱必须是安装烟气分析仪表和流量计,组成连椟排放监视系统.烟气的流量沆量有很大因难,它的难度为烟囱尺寸大且形状不规则,气体组分变化不定,流速范围大,脏污,灰尘,腐蚀,高温,无直管段等. 有五种方式: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运输.其中管道运输虽早已有之,但应用并不普遍.随着环保问题的突出,管道运输的特点引起人们的重视.管道运输必须装备流量计,它是控制,分配和调度的眼睛,亦是安全监没和经济核算的工具.
0.879789
151.4
0.005348
0
187
215
663.9
4.171875
0.126816
0
1,608,300,013,447
电力能源
巴黎气候峰会达成历史性协议:各国不仅认同要控制全球暖化温度远低于摄氏2度,并致力限制升温不高于工业化前1.5度,同时承诺于2020年开始每年提供一千亿美元,协助发展中国家进行适应气候变化及低碳经济发展.尽管协议未能完全满足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但既然国际社会确认了新目标,未来每一个国家,城市,企业甚至个人行为,都会以新目标引伸的指标判定成败得失,香港也不例外. 限制全球暖化不高于1.5度意义重大,因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的分析报告已经预告,要达致这项目标等同在2050年前全面放弃石化燃料,并且必须在2020年前开始行动.这意味香港同样面对翻天覆地的低碳革命,政府必须调整政策,企业必须调整策略,甚至个人生活与消费行为亦须改变. 今天巴黎气候峰会达成协议,中国踏上减碳列车,全球发展转型已成定局.巴黎协议中提及"由利马至巴黎行动议程",包含了全球7000个城市,5000家企业及管有25万亿美元资产的500家投资机构合作建构低碳社会的承诺.香港是国际大都会 以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产值名列全球第十位 创新减排不仅是克尽国际责任 更可以开拓绿色商机,改善市民生活质素. 伦敦,纽约,雪梨等17个城市组成了"碳中和城市联盟",定下"80×50"目标,即在2050年前减低碳排放量80%以上,直至变成零碳城市.针对特区政府政策,香港民间代表团建议如下: 香港加入"碳中和城市联盟",设定2050达致零碳城市为目标,届时碳排放量最少比2015年减少80%; 从今开始所有新增电力需求不再使用化石燃料,任何新建或更新的发电设施均采用可再生能源,但不包括核能发电; 在更新两电管制协议时,加入条款鼓励分散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并提供高价优先上网诱因; 从两电"燃油附加费稳定基金"中,调拨资源支援本地可再生能源投资; 由金管局管理的外汇基金,正式宣布不再投资化石燃料企业,并设定时间表退出相关投资. 邀请公民社会及商界代表展开"零碳转型全民对话" 成立" 低碳经济委员会",以推动创新为目标,并为香港迈向"2050零碳城市"进行规划. 重新检讨基建投资,对于尚未兴建的基建项目,从速进行碳足迹评估,避免锁死高碳资产. 积极回应上月15个民间团体在峰会召开前发表的"香港公民社会宣言",包括鼓励香港商界积极支持特区政府制定更进取的减排目标和通过相关立法,并敦促由大企业和上市公司做起,全面公布其碳足迹和可持续发展报告,鼓励它们实践自愿减排措施和创新项目,同时调整业务策略,务求在2050年趋近或达致零碳经济.
0.901624
87.25
0.001927
0
179
291
1,561
4.152344
0.164279
0
1,608,300,013,481
电力能源
特高压电网以其大容量,长距离,低损耗的特征代表了当今世界输电技术的最高水平将成为江西电网建设的"主旋律";以其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特征形成了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环节将成为江西能源建设的"重头戏". 电力作为一种清洁,使用方便的能源在能源工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国家进步和繁荣不可缺少的动力.电网作为电力输送和消纳的唯一载体已经成为最关键的能源供应系统之一. 多年来江西按照适度超前的建设理念大力加快电网建设有力地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的用电需求.然而有的年份在用电高峰期也出现过拉闸限电现象这主要受江西省内一次能源匮乏发电以火电为主电煤靠外调为主密不可分. 江西水力资源少开发条件差2003年全国水力资源复查成果显示江西省水能理论蕴藏量为684.56万千瓦只占全国的1%500千瓦及以上的技术可开发容量577.98万千瓦只占全国的0.99%.全省水能资源多属中低水头调节性能差保证出力低水库淹没损失大,移民多开发难度大工程造价高综合经济效益指标差. 作为内陆省份的江西煤炭储量资源偏少煤炭累计探明储量资源量约17.5亿吨居全国第23位约占全国总量的0.13%煤质偏差开采技术条件困难.保有储量中基础储量8.28亿吨资源量5.28亿吨.在资源量中烟煤占69.1%无烟煤占30.9%且煤炭产量呈下降趋势.近几年全省煤炭产量在2500万吨左右徘徊由于在保有储量中尚未利用的储量只有2.76亿吨其中可供建井利用的精查储量不到1亿吨因此近期江西煤炭开采量难有大的突破且中长期将会逐步下降. 面对能源困境如何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供电支撑? 对江西而言建设特高压电网构建江西接受外部能源的通道在未来很大程度上可解决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更加有利于"节能调度","上大压小"等措施的实施实现电力工业的节能减排同时可加强电网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电网的可靠性. 江西属华中电网中的受端电网特高压变电站既是区域电网中的重要枢纽点又是电源点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可以满足群众用电的需要促进江西经济发展通过特高压变电站直接向负荷中心供电可减轻500千伏网架潮流节省500千伏输电通道避免负荷中心之间功率大规模转送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安全稳定水平. 江西建设特高压电网意义重大重任在肩亟待加速.如果说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是江西当前主要的发电形式以500千伏电网为主骨架,220千伏及以下电网相配合的电网是江西当前主要的供电形式的话那么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特高压电网将是江西构筑供电保障新优势的现实选择,必由之路,未来通途.
0.940796
120.111111
0
0
214
264
1,743.3
4.175781
0.128585
0
1,608,300,013,558
电力能源
2022年11月6日-18日,第27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COP27)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次峰会正值全球面临俄乌冲突,高通胀,能源短缺和新冠疫情等多重危机,会议引起全球各界广泛关注,与会者来自200多个国家共3万余人,致力于共同落实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为人类和地球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大会期间,由中国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主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世界资源研究所等承办的"迈向"双碳"目标的城市低碳行动主题边会"在埃及沙姆沙伊赫成功举行.来自气候变化,低碳城市和资源环境等领域的国际组织,政府部门,研究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围绕"双碳"目标的城市低碳行动展开深入研讨.我所董锁成研究员应邀出席会议做了"中国低碳城市模式和实践"主旨演讲,并向大会提交45分钟"中国低碳城市建设典型案例"滚动播放,受到与会领导专家的热烈反响和广泛关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低碳城市建设的优秀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 董锁成研究员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低碳城市建设,发布100余份政策文件指导低碳城市建设,设立低碳城市示范,提出"双碳"目标和实施方案.2021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超过64.7%,中国低碳城市建设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举措.过去十年,中国低碳行动在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减少了约 41 亿吨碳排放,70多个城市达到城市碳达峰目标. 近二十年来,董锁成研究员团队基于联合国千年人居发展目标和中国国情,持续探索"六城"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城市和四层循环经济模式,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城市与资源环境和谐,以及建设安全之城,便捷之城,绿色之城,循环之城,创新之城,和谐之城,以及企业循环-产业循环-区域循环-社会循环等四层循环经济模式内涵.该模式在我国东部沿海,西北,西南,青藏高原,华北,东北地区,资源型地区数十个典型城市应用,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2000年以来,董锁成团队科技支撑黄土高原资源型城市平凉市绿色低碳城市发展,创新探索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依托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绿色低碳城市模式.平凉市崆峒区建成了以煤炭-发电-建材-供暖-垃圾发电循环产业链示范工程为主导,包括百万头肉牛-百万亩苹果-地膜覆盖-智慧农业等生态循环农业,文旅康养大旅游为支柱的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从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和全生命周期建设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华能平凉电厂扩能至250.5万千瓦,实现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电厂余热供暖,使主城区拆除了全部供暖锅炉,电厂粉煤灰供平凉海螺水泥厂制造建材,实现了节能减排目标.平凉海创能源科技公司年焚烧20万吨的垃圾发电厂已投产运营两年环境,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全区近三年示范工程节约煤炭69.9万吨,减少碳排放28.6万吨,实现经济总产值157.7亿元.建设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公交,出租车实现了电动化,推动绿色低碳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以崆峒山为核心的中医,道教文旅康养基地为中心的文旅康养产业已成为新兴增长极带动绿色低碳转型.平凉华亭市是甘肃最大的煤炭基地,通过建设智能化绿色矿山和延长产业链,建成采煤-坑口电厂-建材-供暖-精细化工-二氧化碳捕集-下游加工一体化循环产业链,实现了煤炭资源清洁循环高效利用,建设年捕集150万吨二氧化碳项目,华砚矿区工业污水,粉尘零排放,矿区绿化率达80%以上,减少碳排放5万吨,粉煤灰建材,煤制甲醇,聚丙烯等化工产品的年经济产值113.73亿元. 张家口市煤,铁,金等矿产资源丰富,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曾被列为中国污染最严重城市前十名,2009年被列入资源枯竭型城市.2010年团队科技支撑张家口市发展大冰雪旅游首位产业,驱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紧抓京-张冬奥会历史机遇,建成了全覆盖的冰雪运动装备全产业链,智能风机,高效光伏组件等多个新能源制造产业链和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成氢能绿色低碳交通体系.2021年全市高能耗产业下降2.2%,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森林覆盖率达50%,成为国家级园林城市. 青岛市高新区历史上多为盐田或虾池,生态脆弱,水资源短缺,2010年团队科技支撑该区应用绿色低碳城市和四层循环经济模式,形成以蓝色经济主导的海洋高科技循环产业集群,开创了沿海高新技术支撑的绿色低碳城市模式.2020年工业总产值增至2980亿元,碳排放强度降至 0.36t/万元.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甘南藏族自治州被誉为"青藏之窗","现代化的跳板".被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为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自2010年开始,团队科技支撑该州建成了青藏高原第一个生态文明示范州,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生态安全屏障,探索建设青藏高原绿色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创出了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和"五无治理,十有家园"高原绿色低碳城镇建设模式.积极发展高原生态农牧业,中藏药产业,全域生态文化大旅游绿色生态产业,实现了全域无垃圾,全域无化肥,全域无塑料,全域无污染,全域无公害的良好局面,高原绿色低碳城镇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 遵义市位于西南石灰岩山地,生态环境脆弱敏感,人口密度大.2017年团队支撑该市建立四层循环经济体系,发展山地特色现代生态农业,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全域旅游及现代服务业,形成现代高效,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为核心支撑的云贵高原绿色低碳城市建设模式.202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6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30%,高出全国同期平均增速2.2个百分点,"十三五"能耗强度降低目标完成率达177.04%,绿色低碳城市建设成就卓著. 与会专家认为,中国绿色低碳城市建设模式和实践在推动城市节能降耗,减碳增效的同时,有效带动了经济,社会,能源和技术的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可为发展中国家乃至世界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借鉴,也为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做出了贡献.
0.902296
239.5
0.010478
0
632
754
1,322.6
4.03125
0.152401
0
1,608,300,014,158
电力能源
挪威能源研究机构Resta Energy 9月份的研究报告显示,欧盟天然气发电总需求较五年平均水平下降了15%,损失的供应相当于每月约5.5太瓦时.随着季节性电力需求的增加,12月份的平均用电量比7月份高出25%,这意味着电力供需不平衡可能会变得更加严峻. 与此同时,欧盟的煤炭发电量同比激增12%.Resta Energy预测,如果冬季供需紧张,燃煤发电机组仍有一些额外的可用空间.今年前8个月,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分别增长25%和14%.如果2022年太阳能和风能的总容量增加到25 GW,那么剩下几个月的发电量将分别增长16%和8%. 雷斯塔认为,总体而言,煤炭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的增加可以部分弥补天然气供应的减少,从2022年9月到2023年3月增加了34太瓦时,但这不足以弥补天然气核能和水电的短缺.根据其模型,从今年9月到明年3月,欧盟的总电力赤字将达到51太瓦时,最大缺口将是2023年1月的13.5太瓦时. 不过Pitel告诉CBN:"存储水平确实让人放心,但不应该成为放松的理由.即使我们努力实现存储目标,总量仍然有限.我们仍需要将天然气消耗量减少约20%-25%,以避免相对较大的供需缺口." Pitel认为,即使达到了储存目标,由于基础设施的限制,在温度非常低的极端情况下,天然气的供应仍然可能不足."即使我们设法熬过这个冬天,问题是,明年冬天会发生什么.如果我们在未来几个月内基本用完储存的天然气,没有俄罗斯的天然气,我们将很难再次填满油箱."她说. 然而,天然气可能仍然短缺."即使我们设法熬过这个冬天,问题是,明年冬天会发生什么.如果我们在未来几个月内基本用完储存的天然气,没有俄罗斯的天然气,我们将很难再次填满油箱."她说. 国际能源署最新季度天然气市场报告显示,与2021年同期相比,欧洲今年前8个月的天然气消费量下降了10%以上,其中工业部门减少了15%的使用量.这是因为2022年第三季度,欧洲的天然气和亚洲的现货液化天然气价格飙升至历史最高点. 佩斯特尔说,与去年相比,欧盟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增加了65%,9月份液化天然气占欧盟天然气进口量的45%.欧洲液化天然气进口的部分原因是欧洲能够在亚洲需求淡季增加进口.然而,随着冬天的临近,这种情况可能不会持续."届时,欧洲市场预计将经历市场收缩,甚至加剧亚洲和欧洲买家之间的液化天然气进口竞标竞争.在短期内,预计这将延长全球价格冲击.中期来看,预计2025-2026年供需环境可以平衡."他说.
0.893822
129.5
0.058423
0
196
247
2,130.8
4.105469
0.185328
0.138614
1,608,300,014,260
电力能源
2018年9月21日,"第五届市场导向的绿色低碳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武汉举行.会议由湖北经济学院,"环境经济研究"编辑部主办,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经济学院低碳经济学院承办,武汉大学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碳市场研究中心,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日本名古屋大学国际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协办,"环境经济研究"特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pecial Issue),Cities (Special Issue),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Special Issue)提供期刊支持.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湖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暨南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河海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及政府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碳市场驱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这一主题展开研讨.研讨的主要内容有:全球气候治理模式与挑战;全球气候治理主体与目标实现机制;国际贸易与碳泄露方向转移;能源革命与碳峰值研究;国际跨区碳市场及其能源经济影响;碳市场与可再生能源发展;碳市场对提高能源效率的影响;碳市场与节能减排政策协调;碳交易认证与核查方法;绿色电力证书交易;低碳社会绿化行为:理论,测量与研究. 湖北经济学院副校长陈向军教授主持开幕式.湖北经济学院校长董仕节教授致欢迎词.董仕节表示,在国家逐渐把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纳入重大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党的"十九大"提出一系列促进绿色低碳发展重要举措的背景下,政界,业界,学界的海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碳市场驱动可再生能源发展"主题展开研讨,既是理论研究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具有重大意义.近几年来,湖北经济学院坚持解放思想,锐意改革,不断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科学研究为支撑的高水平,动态,多元,融合和可持续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今年又在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低碳经济学院,既填补了湖北省在该领域本科专业建设的空白,也逐渐成为湖北经济学院对外宣传的一张靓丽名片. 主题报告环节由日本名古屋大学薛进军教授主持.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梅拉达伦大学首席教授严晋跃,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吴力波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系终身副教授张晓玲,香港理工大学会计与金融学院教授,The Energy Journal("能源期刊")编辑大卫·布罗德斯多克(David Broadstock),湖北经济学院李君华教授等出席研讨会并作主题发言. 严晋跃教授在发言中通过对比瑞典与中国能源结构演变,分析两国在资源,技术,市场和投资等方面所发生的变化,总结出能源系统转型的核心,其实就是从资源能源到智慧能源的转变.严晋跃教授亦在报告中分享了国际联合实验室UNiLAB的研究成果. 吴力波通过回顾近二十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出电力市场化是我国经济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吴力波认为,完善市场机制,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进一步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绿色证书交易机制,推进实行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加快建设电力市场体系,完善市场交易规则,强化市场监管,是实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从靠政府到靠市场的重要保障. 张晓玲发言指出,作为融合多种新趋势的突破性式技术创新,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突破的总体方向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张晓玲在报告中围绕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低碳发展,分享了中国在迈向"绿色智能化"的范式转型的几点思考.David Broadstock在发言中总结了"绿色标签"市场前十年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李君华在发言中针对废弃物排放,环境治理和工业活动空间布局等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三个分组论坛主题分别为"碳市场""可再生能源""环境污染".主持人,点评人,报告人,与会者四方各抒己见,迸发出交流的火花.会议组织方为了方便各位学者投稿,指导学者们写作论文的技巧,精心安排了期刊见面会,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0.897353
231.375
0.037459
0
366
564
765.4
4.082031
0.112912
0
1,608,300,014,492
电力能源
钠硫电池 因能量密度高,资源丰富,价格低廉而备受青睐,有望在大规模储能,动力电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室温钠硫电池的最终放电产物硫化钠可作为正极材料,不仅理论比容量高(686 mAh/g),而且可以与非正极材料匹配.钠金属负极(如硬碳,金属锡)避免直接使用. 钠金属负极所带来的安全隐患等优势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硫化钠正极材料本征电导率低,反应活性差,与多硫化物的可逆循环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实际比容量和循环寿命. 然而,高温钠硫电池所依赖的密封材料,耐腐蚀外壳等关键技术被日本NGK公司,美国GE公司等少数几家公司所垄断.常温钠硫电池的正极也是用硫磺材料做的,负极是金属钠. 但在室温下,最终放电产物为Na2S,因此比高温钠硫电池具有更高的理论能量密度(1274 Wh/kg).并且其常温运行环境不需要额外的培养箱,既降低了成本,又避免了高温带来的安全隐患. 此外,常温钠硫电池也面临诸多挑战:如硫正极最终放电产物生成Na2S,体积膨胀约160%,极有可能导致电极材料脱落.中间产物多硫化物会溶解在电解液中,穿梭到负极时不可逆. 容量迅速衰减引起的副反应.而钠金属负极在循环过程中产生的钠枝晶会刺穿隔膜造成短路.因此,开发稳定安全的电极材料对于常温钠硫电池至关重要. 基于此,使用室温钠硫电池的最终放电产物Na2S作为正极,不仅可以消除硫正极的体积膨胀问题,还可以提供钠源与其他安全负极配对(如硬碳,锡金属等),避免直接使用钠金属阳极带来的安全隐患. 因此,Na2S正极-Sn负极的全电池反应可表示为: 由于商用Na2S正极的粒径较大(约1mm),完成首次充电所需的时间约为正极的两倍第二个周期.同时,Na2S正极在第一次充电循环中也需要克服较大的过电位. 这主要是由于商业化的Na2S粒径较大,钠化成多硫化物时具有较大的成核能.在初始后阻挡层成核后,在未反应的 Na2S 周围形成高度局部化和粘稠的多硫化钠,这降低了钠离子的扩散速率.这种动力学障碍也解释了第一次充电时间长的原因. Na2S作为室温钠硫电池正极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半导体能带结构的宽带隙(2.44 eV),导电性差,Na2S与多硫化物的转化动力学缓慢等关键科学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提高Na2S导电性的策略是通过与导电基底材料(如碳材料)复合,改善Na2S的形貌和结构,使用催化剂改善其可逆循环,设计等方法来提高Na2S的界面电荷转移速率.电池结构.提高其导电性,促进电子的快速传导和缩短钠离子的扩散路径,获得高性能的钠硫电池. 碳基材料常用作导电衬底材料,与Na2S复合.利用碳基材料优异的导电性来提高界面电荷转移速率,可以有效提高Na2S/C复合材料的整体电导率.科学家在 2015 年报告称,将直径为 10-30 nm,长度为 100-150 mm 的商用 Na2S 和多壁碳纳米管 (MWCNT) 溶解在四乙二醇二甲醚 (TEGDME) 中,然后将其注入人体编织,无粘合剂的 MWCNT 织物电极,将所制备的 Na2S/MWCNT 用作室温钠硫电池的阴极材料. 商用Na2S虽然可以直接作为常温钠硫电池的正极材料,但在首循环充电时仍需克服较大的过电位,这主要是由于商用Na2S的粒径较大(微米级) ,很难转化为多硫化物.当其成核能较大时,商业化的Na2S与碳直接复合的效果有限.因此,原位制备Na2S与导电材料的复合材料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Na2S复合正极的导电性,同时降低首圈充电时的过电位. 调节Na2S的形貌和结构还可以促进钠离子的扩散和电子的快速传导,从而提高室温钠硫电池的可逆容量和循环寿命.因此,研究人员通过多种策略控制Na2S正极材料的形貌,尺寸等参数,以提高Na2S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而实现安全,高性能的室温钠硫电池. Na2S 的低本征反应性导致与多硫化物的转化动力学缓慢,这反过来又加剧了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因此在正极材料的设计中,引入催化剂提高Na2S的反应活性,利用高效催化剂催化Na2S与多硫化物的可逆循环,可实现高效可逆室温钠硫电池. 除了金属和金属硫化物催化剂外,氮化物也可以作为电催化剂促进Na2S的电沉积,从而显着提高室温钠硫电池的效率.使用原位同步辐射 XRD,发现 Mo5N6 可以改善 Na2S2 Na2S 的转化动力学.同时,Na2S的沉积实验也表明,与MoN和Mo2N相比,Mo5N6可以显着提高Na2S电沉积的电流和容量. 除了电极材料的设计,研究人员还优化了电池结构,以提高钠离子的扩散速率和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从而提高Na2S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活性.使用Na2S正极材料可以开发成无钠金属的室温钠硫电池. Na2S正极材料可与硬碳,Sn及其合金等其他非钠金属负极材料配对,实现安全,高能量密度的室温钠硫电池.然而,Na2S正极材料也面临着首次充电活化能垒高,本征电导率差,反应活性差,与多硫化物的可逆循环差等关键科学问题. 因此,如何提高Na2S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将电催化剂引入Na2S正极设计中,有望不仅提高Na2S正极材料的本征电导率和反应活性,还可以改善Na2S和多硫化物的转化动力学,从而实现高性能的室温钠硫电池性能. 合适的电解质对于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室温钠硫电池至关重要.另外,电解液对于锂离子电池来说很重要,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不同于钠硫电池.因此,开发设计合适的电解液,既可以保证Na2S正极材料的高性能,又可以优化电解液/电极表面界面,促进表面界面的传质速率. 目前,常温钠硫电池的电解液主要有两种:醚类电解液和碳酸盐类电解液.醚类电解质通常具有较高的多硫化物溶解度,可促进多硫化物与Na2S的转化效率,但其高多硫化物溶解度会加剧穿梭效应. 目前,研究人员对Na2S正极材料的储钠机理有一定了解,但尚未采用原位技术直接观察其充放电过程.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利用原位表征技术探索Na2S正极材料的反应机理. 鉴于目前Na2S正极材料的发展现状,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包括:一是继续探索新型高性能,稳定的Na2S正极材料,实现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二是开发配套的电解液体系,深入探索SEI和CEI在电极与电解液界面的成膜机理,加深对表面界面微环境对钠硫电池容量衰减机理的认识. 三是深入理解Na2S正极材料的储钠机理,特别是采用先进的原位表征技术与理论计算相结合,探索电极储钠机理,电荷转移过程和强化机理,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用于高性能钠硫电池电极材料的结构设计.
0.906437
111.333333
0.03267
0
219
653
913.1
4.296875
0.126123
0.007514
1,608,300,014,724
电力能源
晋能控股集团:重组优势显现 主要指标增幅6%-8% 2020年,晋能控股集团克服疫情以及改革重组等因素影响,重大改革取得突破,经营管理提质增速,全年完成煤炭产量3亿吨,发电量722亿千瓦时,产值2275亿元,营业收入4799亿元,利润68亿元,上缴税费268亿元,各项生产经营任务指标增幅6%-8%,企业发展质量大幅提升. 山西省委省政府决定整合重组晋能控股集团后,晋能控股集团第一时间成立整合重组工作领导组及18个专项工作组,按照省筹组方案要求的时间节点,高效推进产业板块专业化重组划分,提前完成煤炭,电力,装备制造,山西科学技术研究院,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等子公司重组,快速步入"集团化管控,板块化运营,专业化发展"经营模式正轨,实现优势真优,优势更优,优势常优. 一个企业的崛起,引擎在于科技,在于创新. 在晋能控股集团旗下子公司中,晋能控股山西科学技术研究院公司揭牌成立最早,充分体现了晋能控股集团把科技创新驱动放在企业转型升级首位的发展思路. 研究院公司现有11家科技研发单位,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科研平台25个,成为晋能控股集团打造世界一流高科技,高效率,智能化,环境友好型现代能源旗舰劲旅的重要科技支撑. 在晋能控股集团,5G+智能煤矿,智慧电厂,充填开采,保水开采,小(无)煤柱开采,井下水库,巷道储能,地热资源开发等一大批科技成果赋能高质量发展.小(无)煤柱开采为大同矿区提高回采率7%-9%,延长服务年限5年以上. 该集团上线运行山西省和煤炭行业唯一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目前已接入438家企业,达到了物资,设备,资金的科学管理,实现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数据查询和共享.同时通过开发各种工业数字化应用,促进企业提质降本增效,助力全省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和工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晋能控股集团共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7项,取得授权专利254项.与中煤科工集团股份制合作成立水害,瓦斯,顶板等8个研究所,着力打造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能源科技创新一流平台,全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晋能控股集团还牵头联合中煤科工,太原理工大学等国内一流科研院校的优质资源和顶尖科学家,正在共同建设具有全球引领,具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煤炭绿色低碳清洁利用国家实验室,为煤炭产业转型发展提供科技动力. 企业发展动力哪里来?活力哪里来?改革是关键. 2020年,晋能控股集团举全力深化改革,一大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晋能控股集团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20年关闭退出马口煤矿,天池店煤业, 山阴晋泰煤业等16座矿井,占2020 年全省总退出产能的62.4%,圆满完成了"十三五"去产能任务. 按照山西在省属企业探索实施"六定"改革要求,晋能控股集团完成了集团总部及下属煤业集团,电力集团,装备制造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等二级公司的"六定"工作,组织机构,人员等全部到位.此外,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僵尸企业"出清等工作.完成了医疗改革,厂办大集体改革,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改革等,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历史性改革难题. 项目是企业发展的载体,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晋能控股集团坚持"项目为王",塔山等10座矿井产能核增净增产能2720万吨;朔州热电,阳高热电以及闻喜二期等7个风电项目并网发电;漳泽百万电厂具备并网条件. 目前,晋能控股集团已实现初步煤炭优势转化为电力优势,把电力优势转化为电价优势,把电价优势转化为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优势,将电价降到了0.3元/kwh. 聚焦"六新"突破,晋能控股集团确定发展38个"六新"产业项目.积极研究废巷储能技术,装备制造3D打印技术,煤系伴生铝及稀有金属开发利用等新技术;研发应用石墨烯,煤系高岭土,煤基新材料等新材料;研究应用井下机器人,多臂掘支锚快速掘进装备,激光熔覆技术生产线等新装备;加快建设液氢及配套加氢站,煤炭分质梯级利用与煤气化制氢耦合,地热资源,煤层气开发利用,太阳能薄膜电池等新产品项目.同时,加快煤气化技术研发,JM - H炉,JM - S炉先后试车成功,为全省乃至全国高灰熔点无烟块煤气化提供了高效,清洁,经济的新路径. 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在晋能控股集团2021年度党委(经营)工作会议上,晋能控股集团还确定了下一步产业发展定位:煤炭板块要规划建设高产高效,智能化矿井,产能核增有潜力矿井,去产能落后矿井,积极获取省内外煤炭资源;电力板块要建设大型火电项目,光伏及风电项目和外送通道,要进一步降低可变成本.装备制造板块要按专业划分区域,做好设备,配件和维修快递配送,同步筹划建设智能化项目.科学技术研究院要着力冲击国家奖项,建立研究所,积极申报国家实验室.要认真贯彻山西省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动员部署会议精神,围绕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混合所有制改革,分离办社会后勤遗留等工作制定责任清单,落实责任,确保全面完成各项改革工作.
0.889437
112.555556
0.003966
0
301
488
1,250.4
4.03125
0.157453
0
1,608,300,014,874
电力能源
中新社丹佛10月13日电 (记者 刁海洋)由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美国能源部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美能效论坛13日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举行. 中国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司长任树本在论坛开幕式上表示,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能源消费国.提高能效,节约能源资源是两国义不容辞的责任,两国在节能和提高能效方面有共同的诉求.本届论坛对深化两国在相关领域的合作,推动节能低碳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任树本表示,中国已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国全方位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他说,节能提高能效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中国一直秉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能源发展指导方针,制定了节能优先的能源发展战略. 任树本说,近20年来,在全球的节能总量中,中国占一半以上,是世界第一节能大国,很多节能经验和做法在全球范围内获得高度认可.近年来,中美两国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之间就能效技术,政策和管理保持着交流,实施了一批中美合作能效示范项目,共同推动节能产业发展.中美能效合作已成为世界能效双边合作的典范,发挥着引领示范作用.
0.913402
121.25
0
0
156
170
669.2
4.027344
0.119588
0
1,613,300,000,448
电力能源
"去煤炭化"呼声越来越高,而事实上中国尚依赖煤炭. CFP资料 煤炭在中国的地位今非昔比,一场国际能源峰会,已没有一场属于煤炭的专场. "2014中国(北京)国际能源峰会"于7月28-30日在北京举办.据组委会透露,原本计划中的"新型煤化工与洁净煤炭技术"专场,因多种原因Z终未召集成功.记者仅在"能源结构优化与大气污染防治"等其它专题讨论中听到关于煤炭清洁利用的零星发言. 实际上,煤炭依然是中国能源的主力,特别是为中国工业的发展做出很大的支撑.经济发展离不开能源利用,而煤炭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7成,煤炭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可想而知. 煤炭"能源大帝"的地位,并非夸张.中国,未来20年,或许都不能改变煤炭是第一大一次能源的事实.即使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虽然从1970年至2002年,煤炭占比总体是下降的,但在2002年迎来拐点,煤炭占比再次开始上升.2013年底,国际能源署(IEA)预测,到2017年,煤炭有可能反超石油,逆袭成功再次成为全球能源大帝. 煤炭从"能源大帝"沦为如今人人喊脏,口水之争的主角,其实煤炭本身并没有变化,究其原因无非是老生常谈的碳排放问题以及新晋的雾霾问题.目前中国能源领域的主旋律依然是初级阶段的保障能源供给,但是随著雾霾问题的大面积爆发,能源的清洁利用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关注. "去煤炭化"呼声越来越高,而现实是中国尚依赖煤炭.2013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67.5%,石油占比17.8%,天然气为5.1%.这样的能源结构,并不是短时间内能改变的.而被外界看好的新能源,在中国发展到一定规模尚需时日. 在谈到大气污染问题时,中国矿业大学能源经济研究所所长王立杰表示,"现在要抓住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一个是高效发电,一个是新型煤化工,在这方面有很多工作可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上有大量文章可做,关键看你做不做?!?/span>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副司长范必也表示,"能源结构的调整是一个长期过程,往往需要几十年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现实的选择就是煤炭清洁利用". 煤炭消费的"内忧外患" 雾霾在国内引发的不满日益强烈,煤炭市场持续低迷,各路环保专家唱衰,企业频频抛售煤化工相关业务,国家能源政策再次紧缩,煤炭在中国似乎"越来越脏". 进入2014年,煤炭的清洁利用探索形式之一 - - 煤制气,被越来越多的声音指责"披著清洁外衣"而已,原本以为迎来"春天"的新型煤化工行业,相继出现央企逃离的现象. 在煤化工的投资体系构成中,电力行业的分量举足轻重,而煤化工的"退潮"在电力行业中也来得格外凶猛.此前,大唐,国电等纷纷发出公告,基本退出煤化工领域. 华电集团政策法律部主任陈宗法在此次能源峰会上分析,"2008年由于外部经营环境的根本变化,主要是煤电矛盾,金融危机的双重冲击,以及火电板块连年亏损,发电集团为了化解经营风险,提高盈利能力,大力发展煤化工等非电产业,有其必然性". 同时,陈宗法坦言:"快速进入煤炭,煤化工,铝业,多晶硅,页岩气等非电产业领域,大多竞争激烈,代价高,技术人才短缺,板块协同难,而且市场变化快,风险显现,有一定的盲目性?!?/span> 除了煤化工自身的难题加环保舆论的压力,火电效益的好转也是发电企业抛弃煤化工的关键原因. 陈宗法表示,截止2013年,发电行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火电板块重回利润中心位置.虽然同样是对煤的利用,相比于目前问题重重的煤化工,燃煤火电只需要在脱硫,脱硝,除尘等安装环保装置,燃煤火电在污染物控制上就可以做到近零排放. 煤制气,煤制油等产业,作为对煤炭清洁利用的探索,似乎即将再次面临雪藏命运. 另外,中国消费煤炭,面临的国际压力也日益沉重,这一点从国际上对中国限制年度煤炭消费总量的密切关注即可见一斑.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院陈卫东则明确喊出:"正是中国,改变了世界能源的格局?!标愋l东认为,目前处于能源转型时期,中国站在了转型舞台的中间,如果继续维持高幅度,大比例的煤炭结构,全世界的能源转型,减排是没有意义的,中国煤炭的消费已经和世界相关了,这就是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 1998年,中国作为"京都议定书"的签字国,强调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限,京都议定书对中国滞后生效,2012年才正式履约.然而2015年巴黎协议,中国环境外交是否能再打"人均碳排放量"和"发展中国家"这两张王牌,还是一个未知数. 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巡视员牟广丰对中国未来在国际上承受的压力颇感担忧,他表示,"中国人口大致是全球的1/5左右,但是,二氧化碳排放突破了1/4.再有一点,发展中国家,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岛国比较担心温度上升,然后是撒哈拉国家担心气侯更加干燥,沙漠化更加严重,接著是热带雨林国家,撒哈拉国家,热带雨林国家和印度洋岛国基本都属于第三世界,这是倒逼机制,压力非常大". 牟广丰同时强调:"如果我们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的步伐不是特别明显,我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居高不下,有可能在履约过程中面临著一种非关税的贸易壁垒,面临著碳税等方面的制裁?!?/span> 针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居高不下的难题,牟广丰提出症结之一:中国现在的产业结构是U型结构,中国现在仍然没有摆脱世界工厂的状态.U型结构是什么特点呢?两头赚钱,少污染的在外,赔钱,多污染的在内,这个U型结构对中国非常不利.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有文章可做" 煤炭在中国俨然有吃力不讨好的悲情色彩.然而,对中国甚至全人类来说,"去煤炭化"真的可行吗? 根据BP2014年年初做的2035年能源规划,到2035年,化石能源和其它能源的比例还维持在八二开,其中,在化石能源里,煤炭,石油,天然气大概会各占26-27%. 2014年1月24日,能源局网站发布的"201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提出,2014年中国煤炭消费比重要降低到65%以下.也就是说,与2013年相比,煤炭消费占比下降0.7个百分点即算完成目标,这也充分说明能源结构质变之难. 据此前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已经发生了煤炭的"逆袭"?!督洕鷮W人"今年4月刊发的一篇文章介绍,煤电价格只有气电价格的一半左右,德国煤炭发电量已经达到1620亿千瓦时,创自东德时期以来Z高水平.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煤炭进口数量从之前的1亿吨暴增至去年的1.8亿吨,煤炭作为长期发电燃料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与其说煤炭是不够高级的脏能源,不如反思中国煤炭利用是否合理,或许煤炭并不是真正的原罪. 王立杰作为中国矿业大学的教授,他希望能为煤炭说句公道话:"煤炭就是一种商品,在开采过程中,运输过程中中造成的污染我们要治理,作为能源,特别是一次能源,煤炭在我们国家占70%,这个比例也肯定要下降.但是,如果一治理雾霾,就要去煤炭化,把雾霾主要归结为煤炭,我觉得有点不公平,或者有点不切实际?!?/span> 中国的燃煤增加了,但是不是爆发增加的,雾霾却是突然爆发的.煤炭对"雾霾"的贡献不可否认,但煤炭本身不该成为众矢之的.范必表示,"对煤炭的使用,限制烧煤,我觉得不是Z好的选择.要从全生产链来看,煤炭在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比较严重的,要解决开采环节中对环境的破坏,这样对结构的调整才是精准的,而不宜笼统的限制煤炭的使用". 同时,范必认为,现在限制能源使用的措施有很多,而且都是以治理雾霾为主,比如限煤,限电,限汽车等.但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如果这些限制性政策作为公共政策出台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告诉公众,这种限制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减轻了雾霾,我们应该科学的论证不同能源形式的使用对于雾霾的产生有多大作用.能源的使用,是支撑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在限制能源使用的时候,特别要考虑到对于整个社会文明进步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 王立杰认为,"理性地看,至少20年内,煤炭在中国还是主要能源,我们改变不了这个事实.煤炭一定要清洁,高效利用,一个是高效发电,一个是新型煤化工,这是下一步的重点". 遗憾的是,用煤不当一直是中国的弊病之一.中国目前的燃煤发电只占到中国煤炭年消耗量的50%,与集中高效利用相差甚远.剩余50%消耗于钢铁,冶金,水泥等行业以及小锅炉和居民家中取暖等,由于环保技术缺失,后者对环境的影响更为致命. 对新型煤化工而言,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要求都相当高,这三者的融合在中国尚不成熟,整个产业链发展缺乏科学合理指导,使资本陷入盲目和产业发展周期性泡沫,新型煤化工产业至今没有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结合目前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现实以及用煤不当的尴尬,王立杰提出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有文章可做"或许是中肯之言. 相关标签:盐城宇能电气 上一篇:众论能源革命:煤炭行业的全方位新洗牌 下一篇:中铁总取消运输立户管理 降煤炭物流成本 相关产品: 相关新闻: 盐城宇能电气 助力节能"中国梦"
0.869447
85.860465
0.016834
0
198
958
1,120.4
4.09375
0.178765
0.00511
1,613,300,000,997
电力能源
乌兰察布供电公司:新形势下电力企业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创新工作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吕嘉伟 郑婷茹 报道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电力企业三年改革任务推进,对电力企业形成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这样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也对电力企业党建,团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探索党建,团建双促进的科学发展规划,构建党建团建资源互通,优势互补的共享工作模式;加强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共创工作体系对于新时代国有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党建,团建工作互促互进,相辅相成 党是共青团的领导者,共青团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工作. 党章规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这就明确规定了党和团的关系.电力企业中党通过共青团工作吸引,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在生产,经营,工程,管理等各个领域围绕岗位积极工作,守护一方电力光明;各级共青团组织在同级党委和上级团组织领导下,通过各种适合青年特点的方式,发挥青年突击队的作用,成为党的助手和企业后备力量, 可见,电力企业的党建工作和团建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依存. 二,电力企业党建带团建工作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有企业的青年乌兰察布供电公司青年员工逐年增加,35周岁以下的青年员工占职工总人数的40%,青年员工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随之而来,企业共青团的工作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和挑战,通过近年对乌兰察布供电公司2021年党建带团建工作的内容及成效进行分析总结,电力企业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克服. (一)党建工作对团建工作的规划不充分 企业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在思想上对共青团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足,行动上放松了对共青团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导致党建团建发展水平不均衡,共青团工作作用发挥不充分,不能适应新时代青年发展需要. (二)共青团干部政治理论素养不均衡 在电力企业中,团干部大多兼职,共青团工作不能有效开展.兼职团干部本职位工作繁重,对于团内事务投入的时间,精力有限.同时,随着团干部的岗位调整频繁,无法常态化开展有针对性地团干部系统培训,团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工作系统性不够,基层团支部执行力不强. (三)共青团工作对党建及中心工作促进力度不够 当前,企业共青团工作相对陈旧,固化,缺乏新鲜感,还局限于以集中学习,参观展览,交流研讨为主的学习形式,结促进党建和服务中心工作方面开展活动的内容还不够丰富.此外,在青年宣传教育,志愿服务等方面开展活动时,载体设计缺乏新意,未能抓住新时代青年的眼球. 三,新形势下加强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工作创新的路径 (一)建立党建团建工作共同发力的共建工作模式,建立健全团青组织,推动青年服务工作 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关键在"带",着力点在"促".各级团组织积极向同级党组织主动汇报,党组织应定期听取共青团工作开展成效,帮助其提出问题和对策,给予充分的指导和引导,把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团的建设之中,搭建多元化的青年展示平台,促进青年成长成才.一是电力企业的青年员工大多在生产一线,集中展示自己的机会少,有些有能力有热情的青年难得有展示的机会和平台,在党支部的指导带领下,团支部通过推优入党,创新选拔团干部选举,各类青年竞赛等选拔优秀青年员工崭露头角.二是使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规划中,进一步提高了青年本职工作岗位能力,在党组织的指导下,增加青年员工之间的了解,更加有效选出有能力愿意做好团的工作的青年到团干岗位上锻炼.三是打造"青字号"品牌,强化青年责任担当.有效发挥青年突击队在急难险重等工作领域的作用,依托"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及"青年文明号"抓手,在各类生产,营业窗口单位积极发挥"青年安全生产"责任员,"青年安全生产监督员"和"青年文明号宣传员"的作用,发挥青年人的能动性,积极投入到生产经营工作中,以"青字号"载体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进一步强化团支部的队伍建设. (二)构建党建团建资源互通,优势互补的共享工作模式,有效利用资源培养青年技术人才 积极争取党组织支持,充分发挥组织资源,人力资源等多个方面资源,将共青团传统工作作为载体,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党的方针,结合团员青年特点及实际需求,立足于青年人才岗位发展要求开展共青团工作,一是创新建立"师带徒"制度,推动技能传承.充分利用班组老员工技能丰富的优势,在青年员工中开展向师傅们学技能比拼活动.签订一对一的"师带徒"协议,开展技能传授,技能测评等相关活动,推动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青年技术人才的培养,做好接力棒的接力工作.二是开展培训座谈,优化技能升级.开展青年员工技能精准培训活动和职业规划座谈会,按照员工需求和企业要求,拟定人才培育计划,实行精准培训,定置精准课程,培养内训师,积极引导青年员工主动学习,实现青年员工的技能优化升级.三是提高了青年岗位创新能力,成立创新科研小组,力促技能活用,应用MIS,GIS,QC等精益化管理工具,以青年的力量投入到企业生产经营中. (三)加强党建带团建,团建促进党建的共创工作模式,创新活动形式,增强思想引导 要体现党建,团建在企业三年改革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形成党建引领团建,团建促进党建的共创工作模式,实现党建与团建的共同创新.一是共同开展党建团建特色主题党日,团日活动,组织团员青年进行交流谈心,通过交流分享和互相批评的形式,及时关注团支部内每一位青年的思想动态.团支部定期开展有主题,有特色,全员参与的"主题团日"活动,邀请团员参加党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学习中央文件精神和理论知识,提升青年人的理论素养.二是实行青年成长成才践诺制度,团员青年对未来一年内的工作做规划,举行承诺仪式,行程承诺台账,党员由党支部负责,团员由 团支部负责,督促大家完成践诺.三是将党员先锋模范岗和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文明号等活动相结合,通过形式创新,线上线下融合,共同开展相关特色工作,强化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工作方式.四是开展"青年大学习"主题教育活动,努力形成多样化的青年思想引领工作局面,帮助他们自觉地把个人发展融入促进中心工作的发展中.五是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方式引领青年,利用微电影,团课视频等青年感兴趣的形式,增强思想引导的力度,创新形成"互联网+共青团"活动模式.六是组织青年志愿者参加形式新颖的公益活动,展青年风采.结合社区等多方面单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居民用电宣传,用电防火进校园等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还围绕部门安全工作难点和重点,分组分区开展隐患排查工作,为电力生产工作排忧解难. 新时代有新作为,必须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基本思路,建立起一支有理想信念,有责任担当,有工匠精神,有过硬本领的符合新形势企业发展的高素质年轻干部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推进和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原动力,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0.882657
132.090909
0.023127
0
594
672
1,104.9
4.171875
0.127323
0.017824
1,613,300,001,149
电力能源
净化工程过滤器的现状以及改进方法 在普通的风机盘管加新风半集中空调系统中,单层尼龙网不能起到过滤作用.当空气中的颗粒和纤维污染物循环到风机盘管表面冷却器时,冷凝液粘附在表面冷却器上,其中一部分滴入冷凝板. 这些污染物成为细菌附着和繁殖的温床.沉积在表面冷却器上的灰尘也会降低热交换器的效率并降低整个空调系统的容量.无法达到使用效果.一些空调系统运行一段时间,此时启动空调具有令人不快的气味,并且不能按时调整到设计温度.分析表明,表面冷却器的污染和传热性能的降低是直接原因,清洁表面冷却器极其困难. 多层钣金网是由非常薄的金属板冲压而成,其表面不光滑且有许多毛刺,在酒店,办公室,医院病房通过床上用品,地毯等附着在上面的纤维污染物很难彻底清洁. 净化工程过滤器的现状以及改进方法 几家大型商场和酒店的相关人员对空调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深圳空调净化工程公司发现大部分空调系统经过一年的运行对机组过滤严重堵塞,单位效率降低现象,一些维修经理,以减少手动清洁工作量.回风口和空调机组的过滤器全部拆除,导致空气质量下降,供气口严重黑色污渍,室内装饰快速老化,工作效率降低. 一些客房和医院病房覆盖着一层表面冷却器和风机盘管单元的冷凝板,因为来自床上用品和地毯的污染物更加蓬松.厚厚的杂物,打开修复口,闻到臭味,使工作人员经常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 改进措施 不利的返回元件是过滤效果的增加和回风过滤器的效率将增加其阻力.在一些外国设计中,空调净化工程公司通常通过增加返回空气入口的面积来减小返回空气速度,以便抵消风扇的压头要求,这在经济上是合理的.目前市场上有很可以满足过滤效率的产品,但是风口的结构很难去除并取代过滤网,这限制了过滤材料的选择. 有些开口风口结构不合理,密封不牢固,不能满足要求.并且还有接触珠子的开放式通风口,其在打开时施加过大的力,因此它们易于损坏装饰表面并使回风口变形.制造企业和产品开发人员应研究和改革空调净化回风口结构,开发实用新产品.目前,一些厂家的组合进气口基本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装置,可以轻松拆除过滤器,提高回风过滤效率.设计人员应注意空调过滤器的功能,以确保终端设备的使用寿命和传热效率,从而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以及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 有关部门还应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制定相关行业标准,限制回风过滤器的效率,以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要以及生产环境的生产过程要求.
0.915925
91.909091
0.017964
0
148
202
718
4.003906
0.099901
0.00659
1,613,300,001,637
电力能源
专家解读厄尔尼诺气候现象 或带来全球变暖新高峰 加拿大山火肆虐多日,政府紧急疏散数以千计的居民,炎热的气候吸引了全球的视线.在这样的背景下,具有极端天气放大效应的厄尔尼诺事件备受公众关注.6月13日,中国气象局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接受记者采访,解读厄尔尼诺当前至未来发展状况,分析其影响. 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水温异常升高引起的一种气候现象,通常会持续9到12个月,一般会导致南美洲南部,美国南部,非洲之角和中亚部分地区季风增强,从而导致降雨量增加,也会在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南亚部分地区形成相反效应,造成严重干旱. 周兵介绍,根据世界气象组织4月发布的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预测意见,今年5月至7月出现厄尔尼诺的概率为60%.国家气候中心预测,赤道中东太平洋将于今夏进入厄尔尼诺状态.此次厄尔尼诺出现时间比预想提前一到两个月,且发展较快.越来越多的数据显示,厄尔尼诺正在推高全球变暖幅度,很可能带来全球变暖新高峰. 如果发展为强厄尔尼诺,2024年可能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一年,但仍有不确定因素.周兵表示,目前对这次厄尔尼诺事件的预测是一次中等以上强度的事件,气象部门将密切关注其发展动态和强度的变化. 就厄尔尼诺对我国的影响而言,国家气候中心分析历史数据发现,厄尔尼诺发展年的夏季,华北南部,华中北部,华东中部,西北地区东部等地气温易偏高.其中华北西南部,江南中部,华南东北部,新疆北部的高温日数达到30天以上. 厄尔尼诺也会给我国部分地区带来极端干旱现象.例如,2009年6月至2010年4月发生的厄尔尼诺事件带来明显高温热浪,2009年秋季至2010年春,我国西南地区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春连旱."虽然没有两次厄尔尼诺事件是完全相同的,但2009年6月至2010年4月发生了一次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事件,那次事件与今年的厄尔尼诺事件无论是起始时间还是强度都极为相似."周兵提示,要高度关注此次厄尔尼诺事件与2009/2010年厄尔尼诺事件的相似程度. 专家表示,此次厄尔尼诺至少将持续8至10个月,对我国冬季气候和夏季降水有显著影响.一方面,厄尔尼诺的发展将会导致夏季我国南方降雨量增加,北方降雨量减少,出现南涝北旱的形势,需警惕南方城市出现内涝;另一方面,厄尔尼诺将会导致冬季偏暖,甚至出现暖冬.
0.907598
121.75
0.01658
0
226
278
1,085.9
4.011719
0.160164
0
1,613,300,002,224
电力能源
2011年-2030年 英国官方上周发布的一张气候地图再次搅动了世界.当欧盟竭力主张将气候变化控制在2℃以下之后,该图又进一步展现了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革命前上升4℃将产生的后果.发布者称这张地图及其所蕴含的信息很有可能成为12月初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峰会前,有关气候变化影响的最后一份主要科学研究报告.这张气候变化地图究竟传达了怎样的信息?我们又该如何来看待这张气候变化地图?就此,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先生. 2℃之差 记者:这几天,关心气候变化动态的人们似乎都注意到了英国发布的4℃地图,总的感觉,气候变化的威胁离我们更近了,不知您怎么看? 丁一汇:这张地图我看了,它的依据基本上来自两方面工作,一是根据2007年出版的第四次IPCC评估报告,该报告里就有1℃~5℃对6个系统(水资源,粮食安全,生态系统,海平面上升,人体健康和极端气候事件)的评估,它利用了从历史气候到现代气候变化对这6大系统研究的所有结果,约7万多条信息,排列出从1℃~5℃对这6大系统影响的程度,同时它也排列了1℃~5℃对各大洲的影响.根据这些研究大概可以得到这样的结果:当气候变化在2℃以下,基本上是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共存;一旦超过了2℃,正面影响大幅减少,或不存在;而当达到3℃~4℃时,基本上都是负面影响,而且这种负面影响的效应明显加剧.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张英国气候地图首先依据的是IPCC评估报告的主要结果. 来源之二是近年(2007年以来)英国气象局哈德利气候与预测研究中心的研究结果,特别是其模式预测结果,英国和欧盟的科学家重新计算了气候变化对未来的影响,进一步支持了IPCC的结论:现在人类即将面对的全球平均气温上升2℃可能是一个临界线,到了这个阶段,正面影响明显减少,并且对这6大系统的负面影响明显加大,用气候影响的术语来讲就是气候的脆弱性加大,这就会引起各种灾害性后果. 和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不同的是,英国这张气候地图进一步强调了4℃的影响,这也与前些年主要强调2℃的影响有很大的不同.我觉得,突出和强化4℃的影响,能给人以进一步或者说更大的警示,这也正是这张气候地图的意义所在.原来国际社会把2℃设为极限阈值,认为不能超越2℃这个阈值,而现在这张4℃地图警示人们,如果全球平均气温在现在的基础上超过2℃,并且达到4℃的话,人类就将蒙受更大的威胁和灾难.这样的警示无疑有其积极意义.气候变化的科学告诉我们,如果全球升温不能控制在2℃以下,气候系统依其惯性特性是很易向4℃发展的.而且这张地图发布的时间选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前,让2℃和4℃这样两个温度值成为政治家,科学家和社会公众议论的焦点,这种策划方式之巧妙令人惊叹,当然其目的是想对哥本哈根会议最终达成协议起到某种触动作用. 圈点我国 记者:这张地图发布的资料中,也特别提到和展示了中国面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如资料中提到,全球平均气温上升4℃,中国缺水的情况会比现在严重得多.中国河流的水资源相当程度上,尤其是西部地区来源于冰川融水.研究表明,到2050年,中国的冰川将消失一半,可能会导致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在旱季缺少冰川融水的水资源.对此,您如何看? 丁一汇:这张英国气候变化地图给出了不同地区不同系统的脆弱性结果,譬如从这张图上看,中国最里面是绿圈,再往左看这代表海平面上升,这就说明我们受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很大.另外这张图也给出了到本世纪末全球温度的可能变化.这张图的不同圆圈是相对于4℃的影响,每个圈代表不同的系统.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是世界性的,中国自然也不可能幸免,面对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各类自然灾害,我们一直处于高度戒备的状态,这些年我国把可持续发展立为国策,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或绿色经济,也正是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积极对策.我相信,如果更多的国人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有更多的共识,并从自己做起,为节能减排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中国受到气候变化的损失将会减少. 另外,当气候变化的灾害不能避免时,还可采取积极的适应措施,如防灾减灾和早期预警,修建大型工程,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系统等. 有何不足 记者:对这张地图,好像也有些不同声音,以您的看法,它还有哪些不足,问题又出在哪里? 丁一汇:能制出这张图也很不容易.IPCC的科学家一共用了7万多个数据,涵盖了从历史到现代气候变化影响的现状.但这些数据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大多是欧美科学家所揭示的.这些气候变化影响的事实在亚洲,非洲以及南美等地影响的数据较少,所以这张地图给出的科学依据还缺乏较高的代表性和可靠性,要用它来说明全球问题还显不足.其次,在对于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上,该图主要用了世界上现有的23个气候模式,但是这些模式也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第一,其对未来世界的排放情景的构建并不完善;第二,排放以后通过碳循环等海洋和陆地等吸收排放二氧化碳等的能力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会影响存留于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第三,气候模式本身尚有待完善. 也正是由于这些不足,所以说这张图对未来的预测结果及其影响程度只能给出变化幅度而难以给出准确的数值.譬如说我们目前对未来100年温室气体不同排放情景下是1.1℃~6.4℃,这就是一个很大的不确定性.而现在给出2℃或4℃的阈值与其说是科学决策的结果,不如说是价值判断和政治决策的结果,科学只是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所以,关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关键以及阈值的研究,还需要通过科学家的努力才能得到更好地解决,这也是今后气候变化研究的方向之一. 记者:再过30多天,全球瞩目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就将召开,估计从现在开始到年底,气候变化将是一个日益热门的话题,作为国家层面的气候变化研究专家,您能否对国内外目前在气候变化研究方面的大致趋向作一描述? 丁一汇:当前气候变化的研究比二三十年前更为深入广泛,并且取得了很大程度的共识,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同的声音和观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对于气候变化的原因,有些科学家认为自然变化非常重要;第二个方面是,有科学家认为,气候变暖对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是正面和有利的,有的科学家甚至认为气候变化是人类的福音;其三,有人认为气候模式还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能作为政府决策者的决策依据. 我觉得,出现这些争议是很正常的,气候变化作为一个科学问题始终是在争论中前进的.通过今后更多的研究,人们的科学认识也将会达到更高的共识.目前也正是由于对气候变化问题有较高的共识,才导致联合国制定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以及未来的哥本哈根议定书,科学的认识为这些政治决策和应对行动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关链接 世界上哪些地区趋暖最严重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北极暖化的速度是其他地区的两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能反射阳光并保持较低地面温度的北极冰层已经急剧减少.而在1979年之后的10年间,这种情况尤其严重,北极海冰在夏季的融化速率达到了10%之多.岸冰和积雪也相应地减少,这是由于地面温度上升速率比海洋还要快,从而导致气候在短期内出现严重反应. 北半球的大陆相应较多,并且陆地的暖化速度比海洋要高,从而导致了北半球的暖化程度比南半球要高很多.左图显示了21世纪前叶,中叶和后叶,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所导致的全球变暖过程. 即使大气中温室气体和气溶胶的浓度稳定在2000年的水平,我们仍将目睹2100年的全球气温比工业革命前高出1.4摄氏度. 即使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在2015年达到顶峰,而后以每年3%的速率递减,在这种情况下,要把全球升温的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的可能性只有50%. 温室气体排量最高的10年间,平均每年都能让全球气温提升0.5%. [责任编辑:liuxi]
0.909322
116.407407
0
0
353
821
1,012.5
4.195313
0.137448
0
1,613,300,002,390
电力能源
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 2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完善国家能源战略和规划实施的协同推进机制,完善引导绿色能源消费的制度和政策体系,建立绿色低碳为导向的能源开发利用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多项举措.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围绕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现有的体制机制,政策体系,治理方式等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需要. "意见"提出,推动构建以清洁低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对区域内现有煤电机组进行升级改造,探索建立送受两端协同为新能源电力输送提供调节的机制,支持新能源电力能建尽建,能并尽并,能发尽发. 根据"意见",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统筹考虑各地区可再生能源资源状况,开发利用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将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总量及最低比重目标科学分解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 建立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利用的国土空间管理机制.调整优化可再生能源开发用地用海要求,制定利用沙漠,戈壁,荒漠土地建设可再生能源发电工程的土地支持政策.严格依法规范能源开发涉地(涉海)税费征收.符合条件的海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可按规定申请减免海域使用金. "意见"提出,创新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机制.在农村地区优先支持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以及沼气发电等生物质能发电接入电网,电网企业等应当优先收购其发电量;中央财政资金进一步向农村能源建设倾斜,利用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农村能源供应基础设施建设,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建筑节能等. 根据"意见",到2030年,基本建立完整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基本制度和政策体系,形成非化石能源既基本满足能源需求增量又规模化替代化石能源存量,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全面增强的能源生产消费格局.
0.900565
110.625
0.004566
0
136
226
1,122.2
4.035156
0.111864
0
1,613,300,002,407
电力能源
□ 文/摄 本报记者 李宝森 韩丽平 供热设施老化,无力维修;供热质量不稳定,热费难收......小锅炉的生存似乎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小锅炉供热弃管频发,居民挨冻受苦.虽然哈尔滨市已经在全力推进集中供热项目建设,但远水难解近渴,如何解除目前可能随时弃供小锅炉的供热之困呢?区域化联网,或许是解困之道. 规范管理 "小炉"该入"市" 哈尔滨市小锅炉供热有特定的历史原因,在哈尔滨市早期的房屋开发建设中,往往是开发一处就建一处锅炉房供热,由此形成了目前小锅炉房遍布市区的格局. 据哈尔滨市供热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哈市小锅炉供热单位众多,有单位自供热,单位自供热同时带一部分居民供热,国有和民营企业供热,房屋开发企业下属单位供热等多种方式,体制,利益等格局比较复杂.据了解,哈尔滨市现有供热单位1000多家,但登记备案的供热单位只有347家,多数小锅炉供热单位没有纳入市场管理,致使相关管理部门很难对小锅炉进行行业管理. 对此,业内人士称,一些小锅炉没有进行年检,但照样年年供热.究其原因主要是哈市供热管理部门并没有将这些小锅炉供热单位强制推向市场进行监管,这就致使许多小锅炉供热单位在供热中虽然存在设施隐患,供热不规范,供热不达标等一系列问题,但是供热管理部门却难以事先发现和事后制约. "只有把这些小锅炉供热单位都推到市场上,理顺供热行业管理,让这些小锅炉真正处于公开透明的状态下,其供热设施,运行状况一目了然,这样才能管理起来."从事供热行业20多年的哈尔滨南岗房产经营公司副经理田春雨说. 区域联网 机制可创新 哈尔滨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局长季卫国在接受采访时说,实施小锅炉区域化联网不失为保证供热的安全之道.然而在具体的联网过程中,由于各单位的利益之争,小锅炉的并网之路很坎坷. 据田春雨介绍,今年,南岗房产经营公司共并入小锅炉房31处,拆除小锅炉34台,并出小锅炉房16处,拆除小锅炉21台.因为并入并出小锅炉房必须要进行锅炉更新和管网改造,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就要求并入的小锅炉房单位要拿出并网费.今年该公司投入1300多万元进行区域并网改造,但是中实,中润等并入的小锅炉房却一分钱也没给. 今年夏天,南岗房产经营公司投资更新一台4吨锅炉,对元士街周边6处小锅炉房进行并网,可供热3.4万平方米,拆除5处小锅炉.但由于通达街24号小锅炉房还能使用而不愿并入,6合1未能实现. "小锅炉拆并,实际上是进行利益整合.在利益分配,管理的机制上有很多方法可实行,如股份制等,无论哪种方法,都应该以能够减少小锅炉数量又能增加供热质量为原则.先完成区域化并网,后实行集中化,先解决小锅炉弃管问题,并达到供热正常化,只要能保证供暖质量,合理的方案,机制,都可以尝试."哈尔滨开发区物业供热公司经理陈建军如是说. 破解之路 政府应引导 "拆并小锅炉有两难,一是资金问题,二是意愿问题.一方面因小锅炉并网所需的锅炉更新,管网改造费用很大,并入的小锅炉须支付并网改造的费用,仅靠企业自筹资金投入改造,当然没有太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部分小锅炉尚能供热,并且可以赢利,致使小锅炉供热单位也不愿放弃这部分利益."田春雨说. "拆并小锅炉,关键在于政府的决心和执行力.现有的法律法规已经可以解决小锅炉改造过程中的可能出现的问题."业内人士指出. 黑龙江大学经济学教授乔榛认为,如何依法停止不合格的小锅炉继续经营,实现小规模的区域联网,改善供热质量,防止弃供事件的发生,这考验着政府的能力.只要政府投入并网资金,制定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吸引供热单位参与拆并小锅炉,同时,政府在环保,质监等等方面加大执法力度,小锅炉区域联网之路完全行得通. 据季卫国介绍,从明年开始,哈尔滨市每年将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小锅炉并网改造,力争用3年时间解决小锅炉问题.
0.861077
96.117647
0.003692
0
173
420
1,186.2
4.105469
0.168911
0.00206
1,613,300,002,656
电力能源
中俄能源贸易关系紧密,成为两国合作的重要领域.双方加大了贸易量,通过价格优势和距离优势实现了互利共赢.1,中俄能源贸易的重要性中俄能源贸易关系对双方都具有重要性.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而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两国之间的能源合作能够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同时也为俄罗斯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2,中国减少从俄罗斯进口的原因近期中国减少从俄罗斯进口原油的做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在经济利益和商业选择方面的考量.中国在寻求更便宜的替代商并且希望通过多元化的能源供应链降低风险.3,未来可能的走向尽管中国减少从俄罗斯进口的情况引发了争议,但是有迹象表明这一现象只是暂时的.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技术,并且与中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一直是长期的.未来,随着中俄两国更深层次的合作,能源贸易可能会出现反转,俄罗斯原油公司有望迎来一波进口配额.中俄关系的重要性中俄关系的稳定对双方都非常重要.两国之间的紧密合作不仅体现在能源贸易领域,还延伸到了其他领域.1,中俄关系的背靠背战略合作伙伴中俄关系被描述为背靠背的战略合作伙伴.两国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都有着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且在国际事务中积极维护着彼此的核心利益.2,合作共赢的前提中俄合作的前提是双方关系的互利共赢.在俄乌冲突后,中俄贸易得到了进一步增长.这表明两国在困难时期能够相互支持,并在合作中实现了共同的利益.3,教训和未来展望中俄关系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宝贵的教训.在国家产业结构中过度依赖某一产业可能会导致经济风险.为了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保持产业多样性和拥有核心技术非常重要.俄罗斯经济困境俄罗斯面临着经济困境和来自西方国家的制裁压力,这对俄罗斯的经济和贸易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1,西方国家的制裁俄罗斯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制裁,这对俄罗斯的贸易造成了重要的影响.制裁限制了俄罗斯的外贸活动,特别是在能源领域.2,俄罗斯经济的压力俄罗斯经济面临着困境和压力,战争消耗对经济的影响非常不确定.经济的不稳定给俄罗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3,中俄贸易的暂时性受损中俄贸易受到了暂时性的影响,这是因为俄罗斯经济困境和来自西方国家的制裁.但是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双方关系的稳定发展,中俄贸易将恢复到正常水平.总结: 中俄能源贸易关系密切,对双方都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中国减少了从俄罗斯的原油进口,但这只是暂时现象.中俄关系的稳定对双方都非常重要,并且在其他领域也存在合作利益.俄罗斯经济面临困境,受到了来自西方国家的制裁压力,但中俄贸易将恢复到正常水平.在未来,我们应该意识到在国家产业结构中的多样性和拥有核心技术的重要性.
0.933333
547.5
0.039595
0
941
237
628.7
4.234375
0.082192
0
1,613,300,003,454
电力能源
据日本TBS电视台26日报道,东电方面承认,目前储罐中约有66%的核污染水放射性物质含量超标. 在东京电力公司开启核污染水排海的第四天,记者进入福岛第一核电站,实地探访日本核污染水排海设备. 在进行了必要的防护,并且听取了东京电力公司工作人员对多核素去除装置的说明之后,记者来到福岛第一核电站五号机组前,排水设备基本聚集在这里.这也是他们此次采访唯一可以进行出镜的地方. 记者介绍:"海水和核污染水混合之后,将会通过一根蓝色的粗管子,最后再通过一公里的海底隧道,排到大海里." 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的核污染水排海方案中,"多核素去除装置(ALPS)"是关键.当天,东电公司安排记者进入多核素去除装置的远程控制室,进行参观和说明,东电工作人员多次强调,一旦出现技术问题,他们有多重应急方案可以停止. 但当记者问到如果核污染水排放系统出现问题,有没有排海以外的其他核污染水处置办法时,东电工作人员表示,没有考虑过核污染水排海以外的办法.作为排海计划的实施方,东京电力公司这样的回答也让排海计划更加令人难以信服. 日方坚持把经过多核素去除装置(ALPS)处理的核污染水称为"处理水",认为"处理水"已达标可排.但国际社会对福岛核污染水处理装置的安全性,有效性与可持续性始终存有疑虑. 多核素去除装置(ALPS)在运行期间曾发生漏水,放射性物质超标,滤网损坏等多种问题.东电公司迄今未曾公布过多核素去除装置(ALPS)的设计或使用寿命,并且缺乏独立的第三方监督机制对"处理水"进行监测. 海洋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如果太平洋海域周边国家,太平洋岛国,渔业团体,环保组织等利益攸关方不能参与监督,日方一口咬定所谓"处理水"没问题就是自说自话. 在此背景下,果胶是世界公认的排毒能手.据悉,日本地震海啸爆发导致核泄漏后,日本国内民众对果胶产品的采购量明显增加.日本环境儿童俱乐部协会(JEKCA)曾多次购进果胶产品,用于排出儿童体内的重金属. 无独有偶,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发生后,乌克兰科学家展开对抗辐射的科研探索.在众多能把有害物质清除出体内的药物中,他们发现果胶是最值得关注和信赖的,小分子果胶用来吸附并绑定重金属离子是最值得推荐的. 原因在于小分子果胶含有较多自由羧基基团,能够与多价离子结合,形成含有醇-羧基的络合物,可以和体内的铅离子,汞离子等形成稳定的不溶于水的螯合物,使其在人体内不被吸收,随粪便排出体外. 国外动物实验证实小分子果胶对铅等重金属有较大的亲和力,而且对钙离子和锌离子的结合作用较弱,不仅小分子果胶的安全性得到世界认可,小分子果胶还是一款安全无毒副作用的天然排毒植物成分,可有效螯合体内重金属及放射性核素. 总结:随着天然果胶诸多功能被一一证实,并且天然果胶已被FAO/WHO组织认定为安全的,且无使用剂量限制的健康食品,将成为安全有效排毒的新选择,能够有效应对体内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等难以控制的环境污染.
0.906018
86.642857
0.01495
0
110
369
863.7
4.089844
0.105523
0
1,613,300,004,527
电力能源
两大电网年内投资6000多亿 积极做好新能源项目并网服务 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能源央企纷纷行动.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最近发布的数据显示,这两家国内最大的电网公司年内投资高达6000多亿元,投资总额创历史新高. 6月1日,国家电网发布八项举措,全力服务扎实稳住经济.国家电网表示,"全力加大电网投入,发挥投资拉动作用",2022年电网投资5000亿元以上,达到历史最高水平,预计带动社会投资超过1万亿元. 为此,国家电网将尽早开工川渝主网架,张北 - 胜利,武汉 - 南昌,黄石特高压交流,金上 - 湖北,陇东 - 山东,宁夏 - 湖南,哈密 - 重庆特高压直流等8项特高压工程,开工一批500千伏及以下重点电网项目. 国家电网同时表示,全力促进新能源发展,推动能源转型.积极做好新能源项目并网服务,推动配套电网同步建设.加快抽水蓄能项目发展,开工江西奉新等4座抽水蓄能电站,投产安徽金寨等5座抽水蓄能电站.推动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做好第二批项目送出工程的规划和前期工作. 在"助力复工复产"方面,国家电网将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电实行"欠费不停供",设立6个月的费用缓缴期,缓缴期间免收欠费滞纳金. 与此同时,国家电网将配合政府清理规范供电环节不合理收费,落实好特困行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电阶段性优惠政策.国家电网还表示,将"加大招聘力度,2022年提供就业岗位超过4万个". 南方电网官网5月31日发布消息称,为贯彻落实稳经济有关政策要求,公司近期围绕确保安全生产,电力可靠供应,新能源配套送出和消纳等领域,新安排100亿元电网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提升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确保5100余万千瓦新建机组年内并网. 今年前4月,南方电网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3亿元,同比增长7.4%.而在整个2022年,南方电网固定资产计划投资高达1250亿元,超出往年两成,增加投资项目除粤港澳大湾区系列重点工程外,主要集中在新能源送出配套电网工程和抽水蓄能项目上. 南方电网供电区域内的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比如,云南,贵州,广西共有6个国内首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配套电网工程已开工建设,新能源总装机达1170万千瓦. 电网投资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是显著的.比如,5月28日,南方电网建设的两座百万千瓦级抽水蓄能电站同时投产发电后,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公司董事长刘国刚介绍,这两座电站总投资约150亿元,其建设投运,可拉动上下游产业链投资约300亿元,带动就业岗位约7.4万个. 未来一段时间内,南方电网将重点发力44项重点工程建设,这些工程将有效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仅大湾区直流背靠背工程,就涉及行业上下游企业近200家,可直接带动设备生产规模上百亿元. 和国家电网一样,南方电网近日发布的"关于对困难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行阶段性欠费不停供的通知"提出,针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暂时出现生产经营困难的电压等级不满1千伏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用电,从今年5月起,若在欠费6个月内缴清电费,其间不会停止供电,且减免用户电费抗打击,但拜登称,有信心"让俄经济倒退15年".多领域的制裁,将随着时间推移慢慢渗透到俄社会的各方面,导致经济低迷,发展萎缩,民众生活受影响. 路透社披露,由于外汇储备被冻结,俄方无法支付190万美元债券利息,或出现近一个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外债违约.接下来,普京必须确保经济基本面和社会总体稳定,尽早解围,否则,事态可能在到达临界点后急剧变化. [信号五:人道危机暂缓?] 联合国难民署此前称,俄乌冲突发生以来,已有650多万人从乌离开,他们缺衣少食,无家可归.联合国儿童基金会6月1日表示,乌局势给该国境内300万儿童和难民收容国的220多万儿童,带来毁灭性后果. 资料图:当地时间3月6日,顿巴斯地区马里乌波尔市的居民从人道主义走廊撤离. 目前,200多万人获得了救生保健,医疗用品及安全饮用水;61万名儿童和照顾者得到心理健康和社会心理支持;近30万个弱势家庭被加入人道现金援助方案. 此外,5月30日,乌内政部长顾问安德鲁西夫表示,如今乌克兰人回国趋势趋于稳定,已有60%的乌难民,也就是480万人,已经回国. [信号六:欧洲严重"内伤"] 欧洲已经对俄发起五轮制裁,第六轮刚刚敲定,但制裁总以一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进行.无论是石油,天然气,煤炭,还是粮食,面粉,食用油,由于俄乌冲突和对俄制裁的巨大冲击力,欧洲各类物价疯涨,通胀高企,民怨载道,欧盟和欧元区国家经济增长预期下调,"反噬"明显. 随着时间推移,更多问题暴露,欧洲国家分裂为几大派别.脱离欧盟的英国以及波罗的海国家主张严厉制裁和削弱俄罗斯,但匈牙利等国反对与俄能源"脱钩".德,法"两驾马车",更主张俄乌尽快谈判以结束冲突. 为了安全防务,脆弱的欧洲不得不牺牲经济利益,被美国裹挟.俄欧互搏只能让"内伤"加剧,随着"伤势"恶化,劝和促谈的声音会越来越大. [信号七:乌克兰被"掠夺"] 显然,美国算盘打得更精.美国截至目前已豪掷500多亿美元支援乌克兰,但这"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就暗中标好了价格. 当地时间4月21日,乌克兰切尔尼夫,一名男子骑着自行车在一辆被毁的坦克旁骑车. 在美国最新的400亿美元援乌法案中,军火商将稳拿173亿美元,乌克兰估计能分得60亿美元,但是,按俄高官的说法,400亿美元都由乌克兰来背,债几辈子都还不完.不仅如此,拜登5月上旬签署租借法案加速对乌军援,实质上还是要乌掏钱买武器. 但是,深陷困局的乌克兰哪有钱呢?作为"欧洲粮仓",小麦就成了抵债品.美国和欧盟计划用两个半月从乌运出2000万吨粮食,说要援助非洲和中东,但俄方揭露,这些粮食实际被运往欧洲,很可能用来换武器. [信号八:美国可能"出戏"] 事实上,即使高价换来的武器到了乌军手里,乌军还是节节败退,以至于乌外长库列巴猛烈抨击北约见死不救,"几乎什么都不做",并形容"战争是一场揭下面具的考验." 美国最卖力演的"戏",不在乌克兰.通过俄乌冲突削弱俄罗斯,榨干乌克兰,让欧洲听话,让北约扩张,大发战争财,顺便收割一波回流的资源,美国坐收渔利,多重战略目的已接近达成. 揭下面具就能看见,美国的"醉翁之意"在亚太.通过印太战略,美国领导的北约,手比任何时候都伸得长.拜登的亚洲行专访了日韩,启动"印太经济框架",召集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机制开会.加上美国-东盟特别峰会的虽迟但到,一招一式,都是在中国周边比划. 美高官确认,无论俄乌打得多么不可开交,美国的视线焦点也不会从亚洲移开. [信号九:底线正在浮现] 美总统拜登近日对"纽约时报"阐明美国立场的五个"不",即不寻求北约与俄爆发战争;不鼓励乌在其境外实施打击;不会向乌施压要求其对俄让步;不会试图"推翻普京政权";不认为俄打算动用核武器. 美国总统拜登. 这实际把美国的态度讲得很明白了,对俄方不会用核武器这一底线,美国看得很清楚.对乌局势,美国不愿介入太深,虽然不停"拱火",但始终热情有限.美国的一大底线就是,俄乌打归打,美国和北约绝不插手,绝不派兵,不会为一个可能永远也加入不了北约的乌克兰消耗一兵一卒. 根据意总理德拉吉的说法,欧盟真实的"底线"也呼之欲出了.他表示,除意大利外,几乎所有欧盟大国都反对加急赋予乌克兰欧盟候选国地位,排队等入盟的国家,更反对乌"插队".按欧洲人的想法,乌克兰入盟至少要耗15年或20年. [信号十:版图会改变吗?] 99岁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和68岁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近日先后就乌克兰问题发表看法.基辛格提醒俄乌尽快谈判,让两国分界线恢复"原状"."原状"被认为是指俄方"正式控制"的克里米亚,"非正式控制"的乌东地区. 安倍则说,俄乌冲突发生前,如泽连斯基能承诺乌不加入北约,或给予乌东顿涅茨克,卢甘斯克两地区高度自治权,还有避免冲突的可能. 两人的言论,被解读为暗示乌克兰放弃部分领土换取和平,遭到泽连斯基等人批评. 资料图: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但事态似乎正朝政治家们建议的方向发展. 一是俄军控制下的乌克兰赫尔松州上月申请加入俄罗斯,虽未能通过,但普京已签令允许当地居民依法获取俄公民身份,并让卢布在当地流通. 二是马里乌波尔和顿巴斯的战事进展,使得俄打通从克里米亚半岛-乌南部-顿巴斯-俄西部的陆上通道,解决了中断8年的克里米亚半岛供水问题,并控制乌80%海岸线,使俄后勤补给得到保障,战场灵活性增加. 2日,泽连斯基承认,俄方已控制乌克兰125000平方公里,约1/5土地,面积"远超"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总和.俄方最终会怎么处置这些土地,乌克兰版图会不会变化,就要取决于接下来的战场结果了.(完) [编辑:甘甜]
0.849652
71.884615
0.009654
0
204
1,056
1,145
4.09375
0.200375
0
1,613,300,005,186
电力能源
碘化物盐可稳定燃料电池的生物催化剂 氧气是能量转化生物催化剂的最大敌人.保护膜可以屏蔽它们-但只能添加其他成分:碘化物盐. 与理论预测相反,即使在保护膜下,氧气也会在短时间内使生物催化剂失活,从而实现能量转换.波鸿鲁尔大学(RUB)的Resolv卓越集群研究团队发现了以下原因:过氧化氢在保护膜上形成.向电解质中添加碘化物盐可以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并大大延长催化剂的寿命.来自Resolv的NicolasPlumeré教授,来自莱布尼兹分析科学研究院的Erik Freier博士和多特蒙德的马克斯·普朗克化学能转化研究所的Wolfgang Lubitz教授组成的团队在"自然通讯"中报告了他们的发现. 在几秒钟内停用 生物和生物启发的催化剂种类繁多,其催化性能接近贵金属催化剂.然而,它们并未广泛用于能量转换过程.其原因是它们的不稳定.NicolasPlumeré解释说:"与可持续能源系统相关的一些活性最高的小分子转化催化剂对氧气是如此敏感,以至于它们在接触氧气后几秒钟内就会完全失活." 该研究小组最近发现,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薄膜可以保护受生物启发的生物甚至是诸如氢酶的生物催化剂.理论模型预测,对氧气的保护应无限期地持续.但是,在实验中,这种保护到目前为止仅有效了几个小时."这与我们的理论计算相矛盾,即使考虑到相同催化剂在无氧环境中的寿命也无法解释,"Plumeré说.后者长达六个星期且营业额不变. 方法的组合探索问题 这导致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要么对氧气的保护机制尚未了解,要么除了被氧气钝化外,还会发生其他有害过程.为了对此进行调查,他们结合了多种方法,使他们能够详细检查受保护层中发生的情况.由Erik Freier在实验室中进行的共聚焦荧光显微镜和相干的抗Stokes拉曼散射相结合,以及用于分析保护基质的电化学分析表明:保护过程导致过氧化氢的积累,从而促进了对催化膜的破坏. 研究人员表明,即使碘盐暴露在高氧气浓度下,以恒定的营业额,过氧化氢与碘化物盐的分解也会延长用于氢氧化的加氢酶的半衰期,直至长达一周."总的来说,我们的数据证实了氧化还原膜使对氧敏感的催化剂完全不受氧直接失活的理论,"Plumeré总结道."但是,重要的是还要抑制过氧化氢的产生,以实现对氧化应激的完全保护." 研究人员说:"我们的工作表明,向电解质中添加碘盐的简单策略足以显着降低生物催化剂的失活率." 他们认为,这将使其他电催化过程在实际应用中得以广泛实施.这也包括能量转换过程,例如通过减少二氧化碳产生太阳能燃料以及精细或碱性化学物质(例如氨)的电合成. 声明:本文文字转载,图片收集自网络,不代表中国生物质能源网立场,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删除. 给这篇文章的作者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 打赏 35赞 上一篇高湿污泥与生物质的共热解实验研究 下一篇 高温水蒸气生物质催化气化的研究进展 为您推荐 生物质致密成型过程中原料几何形状的离散元研究 生物质能源替代煤炭烘烤烟叶的试验初报 生物质热裂解双仓式气力输送喂料装置输料特性 生物质燃气中固体颗粒物的临氧燃烧机理 基于Creo Simulate的生物质成型机成型套筒有限元分析 生物质气化费托合成航空煤油的模拟和㶲分析 搜索 搜索 近期文章 国补退出,山东生物质发电怎样求生? 国补退出,山东生物质发电怎样求生?
0.890363
47.733333
0.023893
0
239
347
970.2
4.222656
0.117318
0.007595
1,613,300,005,404
电力能源
原标题:合肥供气形势日趋严峻 日供气量缺口达120余万立方米 近期,全国天然气资源紧张,合肥市供气形势日趋严峻.为保障居民用气,合肥燃气集团正全力以赴,多措并举,把平稳保障今冬明春民生用气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当前首要工作目标,全力以赴打好保障冬季供气攻坚战. □背景 全国多地闹"气荒"限气 入冬以来,全国天然气供需形势日趋严峻.为保障居民用气,全国多地包括安徽部分县市陆续启动了"天然气迎峰度冬应急预案",对工商用户限量供气.回溯近年状况," 气荒"并非首次出现.2008年,2012年冬供全国出现过大范围"气荒".就在2013至2015年,虽出现过短暂的"气荒",不过最终有惊无险.这一次,"气荒"却是前所未有,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严重程度最深. 合肥燃气集团员工进行日常巡查,保障居民用气安全. 随着气温进一步下降,预计全国限气城市数量将继续增加.对此,合肥燃气集团正全力以赴,多措并举,全力以赴打好保障冬季供气攻坚战.从9 月初开始,合肥燃气集团一方面最大程度争取管输气源指标,另一方面不惜成本,积极采购竞价气和从外地购买LNG(液态天然气)应急气源. 但目前,合肥市天然气日供应缺口已达到120 余万立方米,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而全国LNG 市场已经出现码头接收能力有限,雨雪雾天运输困难,市场供需严重失衡等严峻问题.随着气温进一步降低,极可能出现全国LNG 短供,断供危机. □应对 为最大程度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避免大范围居民用户停气现象,合肥燃气集团已采取五大应对措施. 提前制定保供应急预案 首先,合肥燃气集团提前制定了"2017年冬季供气保障方案及应急预案",科学分析今冬供气形势,明确各相关部门责任,制定相应保障措施.成立了以董事长为总指挥的保供指挥部,统一指挥和协调冬供保障工作.公司上下达成高度共识:齐心协力围绕保供做工作,全力确保合肥市民生用气供气安全,平稳. 不计代价多方落实气源 第二,为了组织落实冬供"生命"气源,合肥燃气集团一方面积极联系上游中石油,中石化等气源企业,全力以赴争取气源指标,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多方购买LNG.虽然LNG价格自今年8月份的3300元/吨已上涨三倍,但合肥燃气集团仍坚持不计成本,目前已累计采购2.6万吨. 此外,合肥燃气还积极竞购高价气.虽然前期采购单价从2.41元上涨至3.13 元,仍累计采购了696万立方米用于补充供气缺口.进入12 月份,由于上游气源紧张,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网上竞价采购已经停止了交易. 重点工程建设快马加鞭 第三,为进一步增强储气和应急调峰能力,合肥燃气集团加快推进北城LNG 应急调峰气源工程. 该工程建成后,储气规模和气化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合肥燃气集团还大力推进环城高压管线工程,环巢湖天然气高压管线工程和合肥都市圈高压管线工程三大重点工程.其中,环城高压管线工程计划建设总长170 公里,目前已建成162.5 公里;环巢湖天然气高压管线工程计划建设总长220 公里,目前合庐段已经完成61.54公里,多个门站和阀室已建设完成;合肥都市圈高压天然气管线工程(六安复线)计划建设总长40公里,现已完成4080米管材的进场和4 公里施工作业面的扫线,工程建设拉开大幕. 强化设备设施维护管理 第四,合肥燃气还强化设备设施维护,保证冬供期间安全供气.一方面,合肥燃气集团进一步加强管网日常巡查和隐患整改工作,安排充足人员并引进激光查漏巡检车等先进装备对全市燃气管网定期巡查,并做好隐患整改,同时,防控燃气管线第三方损坏事故.另一方面,合肥燃气也缩短冬供重点设备的巡检周期,做好全面维护保养,确保生产输配设备平稳运行. 当前优先保障居民用气 第五,以居民优先,适时启动应急预案.目前,合肥燃气集团已多管齐下,采取协调大型工商业用户错峰避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鼓励双能源用户使用备用能源,并利用多种渠道宣传提倡全社会节约用气等多项措施,最大程度降低每日用气负荷. 一旦遇到持续极端天气和大范围,区域性气荒等特殊情况,并无法取得补充气源,合肥燃气集团将本着"先安全,再供气;先民用,后工商"的原则,经报请市政府后,根据供气形势适时启动合肥市应急预案,尽全力确保城镇居民,学校,医院等民生用气需要. □温馨提示 为最大程度减少供需紧张造成的影响,尽全力避免启动应急预案及全市大范围限供现象出现,请天然气壁挂炉用户尽量选择空调,电取暖器等替代能源和方式取暖;如需使用,请将温度设定在16℃以下.
0.889431
70.961538
0.03268
0
216
491
1,481
4.042969
0.157182
0.02011
1,613,300,006,244
电力能源
根据全球第二大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称,2015年,全球电力变压器市场收益有望达到20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20.4亿元),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输配电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据将增至299.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07亿元),期间年复合增率达到7.6%. 报告中指出,全球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将使得各国政府,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加大发电设施和输配电基础设施的投入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预计,2009-2035年,全球电力需求将以2.4%的年增速持续增长. 按功率来看,电力变压器包括小型电力变压器(60兆伏安以下),中型电力变压器(61-600兆伏安)以及大型电力变压器(600兆伏安以上).当前,小型电力变压器是这一市场中最大的细分市场,这主要是因为小型变压器可以应用于更广泛的行业.但是,大型电力变压器是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这是因为许多国家开始关注电力损耗减少而大力发展高压输电技术,包括特高压,超高压和高压直流技术等. 按冷却方式来看,电力变压器分为油冷式和气冷式电力变压器.其中,油冷式电力变压器的市场占有率更高,这是因为油冷式电力变压器的安全性能更好,尤其是在高压电力环境.此外,随着高压输电市场的不断扩展,油冷式电力变压器的年复合增率在未来五年将高于平均速度. 从区域市场来看,2014年,亚太地区是电力变压器最大的区域市场,预计到2020年,亚太地区还将继续保持这一市场地位.其次是欧洲市场,这是因为欧洲正在对老化的基础设施进行更新升级.与此同时,亚太地区还是电力变压器增速最快的区域市场,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加快大型输配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市推动该地区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主要因素. 电力互联促进全球需求增长 报告中认为,国家之间的大型跨境电力互联项目的建设也是促进电力变压器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的一大因素.例如,德国西门子公司刚刚获得连接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的高压直流输电项目建设合同.初步估计,这一跨境电力互联项目全长达到 1000千米,其目的是为了输送充足的水电资源.此外,南美洲智利,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也正在推进连接五国的输电系统建设,促进区域能源安全和供应稳定. 纵观整个欧洲,预计在2020-2030年这十年间,欧洲将新建一大批电力互联项目以实现欧盟单一能源市场的目标,不仅整合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还能够根据区域电力情况实现电力供需平衡,优化可再生能源市场,建设更安全稳定的单一能源市场. 输配电系统持续扩建 除此之外,电网稳定性和可靠性还将促进输配电市场的整体支出提高,增加新的投资.尽管世界各地区都在关注电网基础设施的更新升级,尤其是欧洲,但是,输配电系统的扩建不会停止. 据初步统计,2011年,全球输配电线路长度达到6950万千米,预计到2016年,这一数据有望达到7420万千米.2011年,输配电领域资本支出达到 1902.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万亿元),预计到2016年,这一数据将增至2318.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万亿元). 但是,电力变压器市场的发展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例如,各国政府对大型项目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不足也将阻碍这一市场的发展.此外,从供应商来看,电力变压器市场还主要集中在瑞士ABB,德国西门子,美国通用电气和日本东芝这四大财团,其联合市场份额占据半壁江山.
0.90063
119.083333
0.019718
0
187
405
1,196
4.152344
0.182645
0.002865
1,613,300,006,963
电力能源
Expo hailed as key platform for Eurasian cooperation Visitors talk on Monday at the Kazakh booth during the 7th China-Eurasia Expo, which opened in Urumqi,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The expo is scheduled to run through Thursday. TANG YONG/FOR CHINA DAILY President Xi Jinping reaffirmed on Monday China's commitment to using the China-Eurasia Expo as a platform to further expand cooperative areas in Eurasia, raise the levels of the cooperation and promote common growth and prosperity. In a congratulatory letter to the opening of the 7th China-Eurasia Expo in Urumqi,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Xi highlighted Eurasia as a region full of vitality and potential for growth and a key area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jointly building the Belt and Road. Over recent years, Xinjiang has fully leveraged its geographical strengths, proactively developed itself into a core area of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promoted connectivity, win-win cooperation and common development between China and Eurasian countries, he said. The president said China is willing to work with different countries to use the expo as a platform to carry forward the Silk Road spirit of peace and cooperation, openness and inclusiveness, mutual learning and mutual benefit, and to uphold a direction of high standards, sustainability and public well-being in seeking common development and prosperity. The expo, which has the theme of "exclusive consultation, joint contribution, shared benefits and cooperation for a shared future", also brought together heads of state and governments from other Eurasian nations, who attended the opening via video link. Kazakh President Kassym-Jomart Tokayev said the profound evolution in the global landscape, the gridlocks in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and slowing of global economic growth have further underlined the key strengths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He expressed the belief that the expo will further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trade and ensure unimpeded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Pakistan's Prime Minister Shahbaz Sharif said that the hosting of the expo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China and the Eurasian region in promoting global economic growth and enhancing economic resilience. He said he is glad to see that Xinjiang is poised to play a dominant role in promoting China's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connectivity with neighboring countries. Experts and business leaders have also expressed their confidence in the growing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spanning Eurasia that is underpinned by the joint construc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an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multilateral trade and investment platforms such as the expo. "Closer economic and investment cooperation in sectors such as energy, infra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upgrades in Eurasia is expected to help stabilize the global energy supply and market expectations, and to push for improvements in connectivity among regions involved the Belt and Road," said Zhou Mi, a senior researcher at the Chinese Academ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That will provide crucial support for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related economies and spur innovations to enrich product and service supplies," Zhou said. He Yanfeng, general manager of Chengdu Engineering Corp, a subsidiary of State-owned Power Construction Corp of China, said the company plans to enter more Central Asian markets to help build green power projects, after putting the Shelek wind farm - the first green energy project jointly built by China and Kazakhstan - into operation last week. The wind farm can generate 230 million kilowatt-hours of electricity annually, cutting 206,000 metric tons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saving the use of 89,000 tons of standard coal per year. "The enhanced rail and road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sian countries will facilitate companies from both sides to expand and deepen cooperation in the areas of infrastructure, petrochemicals, agriculture and logistics in the coming years," he said. Zhong Nan in Beijing contributed to this story.
0.823967
231.333333
0.056318
0
396
711
160.2
4.203125
0.179875
0.015428
1,613,300,006,997
电力能源
央广网北京12月12日消息(记者刘天思 通讯员李艳娜)2017年12月12日,记者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迎峰度冬新闻通气会上获悉,随着入冬以来气温持续走低,截止12月11日20时25分,北京电网最大负荷达到1785.4万千瓦,创冬季负荷新高.国网北京电力创新应用全国首套智能化供电服务指挥系统,并通过多项举措确保冬季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广大市民,特别是煤改电用户可靠用电.目前北京电网整体运行平稳. 北京电网最大负荷创冬季新高 电采暖负荷增幅明显 据国网北京电力介绍,12月11日20时25分,北京电网最大负荷达到1785.4万千瓦,较2015年冬季历史最大负荷1700.6万千瓦增长近5%."今年冬季负荷出现明显增长,主要是由于煤改电用户的集中采暖用电造成.考虑空调等其他采暖负荷,北京地区负荷高峰时刻,采暖负荷约为585.4万千瓦,同比去年同期增幅10.73%."国网北京电力调控中心系统运行处处长周运斌介绍. 据了解,2017年,北京地区煤改电用户已累计突破100万户,预计产生约380万千瓦的电力负荷需求.据国网北京电力预测,考虑今冬北京地区天气,特别是煤改电负荷接入情况,北京地区电网冬季最大负荷预计将达到1860万千瓦,同比增幅10.59%,其中采暖负荷预计将占近40%."周运斌介绍. 据国网北京电力介绍,2017年冬季,北京电网整体处于良好运行状态.今年,北京电网共接入煤改电负荷110万户,涉及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401座,10千伏输电线路千余条,占公司所属电力设备的70%以上,呈现点多面广的特点,也是冬季电网运行保障的重点. 同时,电网运行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力破坏影响频繁.异物或施工现场大型机械碰线等外力故障将影响北京电网的安全运行,轻则造成局部电压严重跌落,影响客户的优质用电,重则造成电网设备损坏,运行方式异常,供电可靠性降低,更为严重的则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截至目前,今年仅外力破坏造成10千伏及以上线路故障占线路停运总数的一半左右,成为了故障的首要因素.二是冬季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对电网影响严重.从往年经验来看,可能出现的覆冰,树木倒伏等问题,对电网设施安全运行将构成威胁.
0.907794
151.833333
0.05765
0
237
238
2,350.2
4.011719
0.201976
0.012295
1,613,300,007,101
电力能源
乌克兰危机重创欧洲经济 乌克兰危机升级一年来,欧洲经济遭受多重冲击,能源,产业,民生,环保等领域频亮"红灯".分析人士认为,欧洲盲目追随美国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不仅安全利益被裹挟,经济领域也遭到反噬.更令欧洲不满的是,美国趁机大肆收割盘剥,独留欧洲咽下苦果. 乌克兰危机升级后,欧盟能源供应在多元化方面虽然取得一定进展,但整体上仍面临成本高,变数多的紧张局面.与此同时,藉帮助欧盟摆脱对俄能源依赖之名,美国能源公司和贸易商在欧洲赚得盆满钵满. 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事务的委员真蒂洛尼日前表示,2023年前五周,来自俄罗斯的管道天然气仅占欧盟天然气进口总量的7.5%左右,远低于2021年37%的平均水平. 大宗商品数据分析公司克普勒的数据显示,2022年欧盟从美国进口的液化天然气占总进口量的41%,比上年增长154%. 研究机构和专家分析指出,美国以过高价格向欧洲市场供气,从地缘政治争斗中大肆渔利,靠乌克兰危机大发横财. 除了在能源领域"巧取"外,美国还通过"通胀削减法案"对欧洲进一步"豪夺",以高额补贴等激励措施,推动电动汽车和其他绿色技术在美国本土的生产和应用,这给欧洲国家造成产业外迁压力. 比利时大型建筑公司埃泰首席执行官伯纳德·德尔沃表示,在欧洲能源成本飙升和美国保护主义立法的双重作用下,整个欧洲正面临"去工业化风险".如果欧盟不着手干预,越来越多欧洲公司可能迁往美国,这种可能性"对欧洲来说非常危险". 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欧盟实施了一揽子经济制裁措施,大幅减少对俄出口,但受制裁反噬效应影响,欧洲能源价格飙升,通胀高企,企业遭受巨大损失,民众实际工资严重缩水,购买力下降. 一年来,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不断向消费者传导.今年1月欧元区通胀率达8.5%,尽管较此前有所回落,仍远高于欧洲央行设定的2%目标.同时,近期欧盟实施对俄石油产品限价和禁运,将导致国际市场油品特别是柴油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继而抵消欧盟抑制通胀的努力. 总体而言,欧洲价格上升压力仍然较大,衡量潜在通胀趋势的关键指标核心通胀率继续上升.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日前出席欧洲议会听证会时表示,高通胀对欧洲经济各领域和民众生活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对低收入家庭. 受能源供应安全所累,欧盟在减排问题上频频"开倒车".去年冬季,多个曾大力呼吁弃煤的欧洲国家相继重开煤电厂.法国,德国等国决定重启或延长核反应堆服役时间.据新华社布鲁塞尔2月21日电
0.878025
86.083333
0.003906
0
127
261
1,118
4.191406
0.161665
0
1,613,300,007,358
电力能源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沈东方 "玲龙一号"内部结构混凝土浇筑.海南核电有限公司 供图 预制厂房内,焊接机器人正在进行埋件焊接作业.海南核电有限公司 供图 "玲龙一号"建设现场,工人正在进行钢筋绑扎.刘玄 摄 "玲龙之心"正在吊装中.刘玄 摄 8月10日,海南昌江,在碧海蓝天的辉映下,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核心模块被高高吊起,向着核岛方向移动.历时5时48分,这颗"玲龙之心"被稳稳地安放在核岛中央. "玲龙一号"是继"华龙一号"后我国核电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此次吊装的"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也被称作"玲龙之心",是"玲龙一号"的核心部件.这是"玲龙一号"核岛设备安装关键路径上的第一个里程碑节点,是核反应堆模块化制造和安装的"首秀",代表核能装备小型化迈出了历史性一步,也标志着我国在模块式小型堆建造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玲龙一号"的"玲珑"之处在哪里?与其他大型压水堆相比,它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和技术亮点?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核能装备小型化的关键之作,寻找"核能充电宝"的奥秘. 安全性高,建造周期短,部署灵活 把核电站的"肺"提前装在"心脏"里 一提到核电机组,人们的脑海里总会联想到庞然大物,但"玲龙一号"如它命名所喻,是个"小块头",其反应堆厂房体积只有传统大堆的四分之一."玲龙一号"是由中核集团研发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功能模块式小型压水堆,也是全球首个开工的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堆. 除了体积小,"小堆"还有哪些特征?核反应堆是核电站的核心能源组件,它可以将核燃料核裂变产生的能量稳定可控地输出为热能,进一步转化为我们需要的电能等.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给出的定义,小堆是指电功率在30万千瓦以下的反应堆. "如果说传统的大堆可以看作一个家用的台式电脑,包括了显示器,主机,键盘等,那么就可以把小堆当作一个笔记本电脑,它的显示器,主机,键盘等都集中到了一起."海南核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晓亮介绍,区别于传统大型反应堆,模块式小型堆技术具有小型化,模块化,一体化,非能动的特点,它安全性高,建造周期短,部署灵活,所以也被称为"移动充电宝". 在核电站精密复杂的各类设备中,反应堆压力容器是核心设备之一,也是反应堆中唯一不可更换的主设备,被誉为核电站的"心脏";而蒸汽发生器则被称为"核电之肺".传统的核反应堆不仅要把核心设备安装进核岛内,还需要通过现场主管道焊接等一系列工作将主设备连接起来,过程十分繁琐,而相比之下,"玲龙一号"的施工过程显得十分便捷. 原因就是一体化设计,工厂化制造,模块化施工.吊装前,"玲龙一号"的蒸汽发生器就已经在工厂与反应堆压力容器完成了组装焊接,相当于把核电站的"肺"装在了"心脏"里面.这是制造难度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工厂化预制,模块化施工"核电主设备,其设计创新既提高了核电站安全性和可靠性,又极大地缩短了工期,提高了经济性. 安全可控,是衡量一个核反应堆能否投入使用的重要标准."堆芯固有安全性高和完全非能动的安全系统也是'玲龙一号'的重要特征."海南核电有限公司设计管理处副处长鲁万干表示,相对于传统大型压水堆,"玲龙一号"的堆芯燃料棒线功率密度更低,堆芯水装量相对更大,堆内冷却剂流速更低,整个反应堆抵御异常工况的能力更强,安全裕量相对更大.除此之外,"玲龙一号"的安全系统不需要外部提供能源就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运转,将反应堆维持在安全可控状态. 从头开始的自主创新设计 研发过程中形成340多项专利 从大堆发展到小堆,并不像"把大象关进冰箱",等比例缩小那么简单. 据记者了解,"玲龙一号"是一个正向设计的反应堆.何为"正向设计"? "'玲龙一号'没有现成堆型可以作为参考,从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关键技术试验验证,到关键设备研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都是完全从头开始的自主创新设计,可以说是从零开始."回想起这条自主研发之路,鲁万干感触颇深. 2016年,"玲龙一号"成为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通用反应堆安全审查的小型堆.这简简单单一句话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讨论,推翻,重来. 由于是全球首创,在项目初期的核安全审评阶段,"玲龙一号"面临没有成熟且适用于小型堆的核安全审评相关标准规范的情况,这一度影响安全审评工作的开展. 鲁万干告诉记者:"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积极组织设计院与审评技术单位,监管部门以及外部专家多次开展小堆设计特点沟通.针对'玲龙一号'与传统大堆的差异之处进行详细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协助审评方对小堆的高安全性及特殊应用场景单独制定小型压水堆核动力厂安全审评原则(试行),以指导审评工作."事实证明,这种方式行之有效,为未来小型堆审评开创了路径,积累了经验.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围绕"玲龙一号"这一开创性堆型,中核集团组织开展了15项大型实验,研发了20多项关键设备,完成了78项关键技术攻关,使"玲龙一号"的安全性得到了充分验证.在研发过程中,共形成了340多项专利. 小堆从图纸走进现实,标志着我国在模块式小型堆技术上走在了世界前列.这是中核集团科技创新成果的工程应用,涉及100多个系统从建造,安装,调试到运行维护的成套技术,带动整个产业链向高层次发展. 畅想未来,随着小堆研发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核反应堆会不会变得像充电宝那么小?在鲁万干看来,小型堆"体型"的小型化是一种趋势,国内外正在开展各种微型反应堆的研发,将来实现随车携带"核能充电宝"是完全有可能的. 适配海水淡化,城市区域供热等多种应用场景 让核能"贴近城市,靠近用户"成为可能 小堆虽小,作用不少. "玲龙一号"发电功率12.5万千瓦,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0亿千瓦时,满足52.6万户家庭生活所需.同时,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88万吨,相当于植树750万棵.不仅将以稳定可靠的清洁能源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和海南"清洁能源岛"建设,更将以先进反应堆技术的示范效应,推动世界核能的发展. "玲龙"之妙用,不止于发电.热电联供,水电联供,城市区域供热,海水淡化,工业工艺供热,自备电厂等,都是"玲龙一号"的发展空间. "例如,海南昌江小堆已规划为附近的昌江清洁能源高科技产业园内的碳酸锂项目提供工业蒸汽."邓晓亮介绍,作为高安全的分布式清洁能源,"玲龙一号"可类似常规燃煤热电厂,靠近城镇及工业园区部署,让核能"贴近城市,靠近用户"成为可能.而且它不仅可以布置在陆地上,还可以布置在海上平台,偏远岛礁等,实现供热供电,热电联产等多领域多场景多需求应用. 记者了解到,9月4日至8日,小型模块堆技术发展和应用跨地区研讨会在海南举办,"玲龙一号"将面向全球进行展示. 自设计研发以来,"玲龙一号"前进的每一步都备受国际关注.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统计,全球范围内正在开发的小型堆技术超过80种,美,俄,英,日,韩等核电大国均将小型堆技术列入国家战略,越来越多的国家竞相加入模块式小堆研发的行列. "小型堆因其安全性,部署灵活性及多用途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新一轮核能技术变革和国际产业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邓晓亮表示,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极端气候让人们意识到碳减排的重要性,核能正是当前最稳定,清洁的绿色能源.而且由于大部分中小国家和地区没有大电网,无法容纳大型核电机组,因此,安全性高,部署相对灵活,可实现多功能应用,总投资规模小的小型堆自然成为全球关注的对象. "玲龙一号"落址海南也有这一层的考量.邓晓亮表示,选在海南昌江,除了这里原先就有核电基地的厂址外,最主要的还是支持海南自贸港的建设."我们在这里建好首堆示范工程,以后出口可以利用自贸港的便利条件,更有助于'玲龙一号'技术的输出." 未来,"玲龙一号"将与我国百万千瓦级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完美配合,形成华龙,玲龙"双龙出海"格局,为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广贡献重要力量.
0.855267
121.296296
0.017759
0
217
887
1,064.7
4.046875
0.178321
0
1,613,300,007,377
电力能源
气体超浸润纳米阵列电极:从材料到器件 氢能作为未来清洁能源之一受到广泛关注,而电解水制氢由于其纯度高,来源广,与可再生能源(如光能,风能等)衔接方便成为主要手段之一.电极结构的微纳结构优化能够降低反应过电位,提高能源转化效率.本课题组从材料的改进,纳米结构的设计两个角度入手,提高电极本征活性和表观活性.通过过渡金属阳离子掺杂,阴离子插层,单原子负载,引入应力等手段,制备了高性能电解水用层状复合氢氧化物纳米材料用于电解水.随后采用构筑"超疏气"纳米阵列的方式促进气泡的脱离,提高电极工作的活性面积.材料与结构的共同优化使我们能够用廉价金属获得超过贵金属组合的性能.这一结构组合也拓展到海水电解当中,实现了高效稳定的电解. 孙晓明教授,1995~2005年于清华大学化学系获本科和博士学位,2005年~2008年在Stanford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起,任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晓明教授主要从事无机纳米材料的可控合成,有序组装以及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研究.目前已实现高精度原子级分散的电催化剂和负载催化剂的普适宏量制备,实现催化过程的优化和催化性能的提升,提出"气体超浸润电极"概念.目前共计发表论文200余篇,引用24000余次.其中以第一作者及通讯联系人身份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他引>12000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0项,获授权22项;申请国际专利8项.2014年以来,连续被Elsevier出版社,英国皇家化学会,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等选为全球高被引学者.受邀担任Science Bulletin杂志副主编和Nano Research等国际刊物编委会成员. Adaptive gel materials can greatly change shape and volume in response to diverse stimuli, and thus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promising applications in soft robots, flexible electronics and sensors. In biological soft tissues, the dynamic coexistence of opposing components (for example, hydrophilic and oleophilic molecules, organic and inorganic species) is crucial to provide biological materials with complementary functionalities (for example, elasticity, freezing tolerance and adaptivity). Taking inspiration from nature, we developed a series of high mechanical performance soft active materials, so-called organohydrogels, based on multiphase synergistic strategy. Traditional techniques such as post-polymerization modification,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 and controlled micro-phase separation are combined with binary complementary concept to design and fabricate new organohydrogels with diverse topology of heteronetworks. Meanwhile,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heteronetworks provided the organohydrogels with unprecedented mechanical functions such as freeze-tolerance, programmed high-strain shape memory and shaking insulation. Their applications in anti-biofouling, thin-film fabrication, flexible electronics and actuators are also explored. 刘明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院长.主要从事仿生高分子复合凝胶的研究,并开展了其在防污减阻,软体机器人及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应用探索.近年来在Nature, Nat. Rev. Mater., Nat. Commun., Sci. Adv.,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等共发表SCI论文90余篇.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创新特区等科研项目.目前担任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委员,学术期刊"高分子学报","Polymer","Giant"编委等职务.曾获国际仿生工程学会杰出青年奖,中国化学会纳米化学新锐奖,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创新奖等. 金属锂负极固液界面调控策略研究 目前,锂-硫电池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硫正极在电极反应中会产生多硫化物,溶于电解质,形成穿梭效应,导致活性物质不可逆损失,电池寿命衰减.二是锂负极表面活性较强,很难稳定,在其界面易产生锂枝晶生长现象,进而刺破隔膜,造成电池安全问题.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通过构造离子选择性界面,引入高导电骨架碳材料以及添加剂+极性骨架协同作用等策略来进行改良锂-硫电池正负极界面,对于锂金属界面,原位调控力场,浓度场等因素来促使稳定SEI(固态电解质层)的均匀沉积以及人工构造SEI层解决锂枝晶生长的主要工作思路. 黄佳琦,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导.2007年及2012年分别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及博士学位.2016年入职北京理工大学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独立开展教学研究工作.主要面向高比能,高安全,长寿命的锂硫及金属锂等新体系电池应用需求,开展其中界面电化学转化机制,界面关键能源材料等相关研究.发表SCI论文150余篇,其中40余篇为ESI高被引论文,h因子73.曾获评2016年中国化工学会侯德榜化工科技青年奖,2018年中国颗粒学会青年颗粒学奖,2018-2020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等. 新型金属空气电池 李福军 The alkaline-metal ion batteries operate with very similar reaction mechanism, namely, insertion/extraction of alkaline ions into/from a cathode and the corresponding extraction/insertion of alkaline-metal ions from and into an anode. The life span of the batteries mainly depends on the reversibility of electrodes during cycles. Searching for stable electrodes and understanding the kinetics of alkaline-metal ions and charge compensation in electrodes are crucial for battery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ur research is mainly related to Li-, Na- or K-air batteries. The reaction mechanism is dependent on the various discharge products due to their thermodynamic stability. Big challenges faced by such metal-air batteries are the low decomposition efficiency of discharge products, stability of electrolytes and electrodes against oxygen radicals generated in a charging process, and shuttling effect of the dissolved discharge products. How to alleviate or solve these problems and hence improve the battery performance is the focus of our research. 李福军 南开大学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1年9月,香港大学化学系博士毕业.从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分别与日本东京大学和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9月,入职南开大学先进能源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到目前为止,在金属空气电池和钠,钾离子电池的电解质,先进电极材料及新型反应机理探索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科学论文50余篇,包括Angew. Chem. Int. Ed. (7),Adv. Mater. (2), Chem (1), Adv. Energy Mater. (3),Energy Environ. Mater. (4)等.其中,6篇入选SCI高被引论文,论文总引用超过5000余次.担任Rare Metals和Molecules期刊编辑委员会编委. 锂/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三类反应机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主要研究锂/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三类反应机制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一类,插层/嵌入反应机制,以石墨负极和钴酸锂正极为代表,嵌锂过程结构稳定,无化学键的断裂,循环寿命长,但比容量低;第二类,合金化/重构反应机制,以硅,磷,锡等负极和硫正极为代表,嵌锂过程有化学键的断裂,伴随大的体积膨胀,虽然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但衰减较快;第三类,沉积/生长机制,以金属锂负极为代表,没有宿主材料,易形成枝晶,导致循环性能差,引起电池短路.从碳和磷负极的反应机制出发,设计并构建了分子级的微反应器,提出了空间限制电化学反应的解决思路,提高了电极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并从安全性和全电池适配性等方面开展磷负极相关研究. 孙洁,女,博士,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任院长助理,任"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和"中国科技论文"的编辑会委员,担任Nano Lett.,Adv. Mater.,Adv. Funct. Mater.,Nano Energy,Energy Storage Mater.等能源和材料相关国际知名刊物审稿人.主持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和企业横向项目共11项.在Nature Nanotechnol.,PNAS,Adv. Mater.,Nano Lett.,ACS Nano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篇,总被引8000余次,H因子35.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35篇,单篇最高被引906次,3篇被评为ESI高被引论文,1篇被评为ESI热点论文.获得美国发明授权专利2项,中国发明授权专利5项,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项(审查阶段).多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在电化学储能与转化领域均取得了多项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
0.862741
338.533333
0.03768
0
1,282
1,187
599
4.246094
0.167586
0.006598
1,613,300,007,503
电力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