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stringlengths 1
15.3k
|
---|
五、将第十一条改为第十二条,将第一款修改为:“直接向海洋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依照法律规定缴纳环境保护税的,不再缴纳排污费。” |
六、删去第十二条。 |
七、将第二十四条修改为:“国家建立健全海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
“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应当根据海洋功能区划合理布局,严格遵守生态保护红线,不得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破坏。” |
八、删去第三十二条第三款。 |
九、将第四十三条修改为:“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单位,必须对海洋环境进行科学调查,根据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合理选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在建设项目开工前,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之前,必须征求海洋、海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的意见。” |
十、将第四十四条修改为:“海岸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环境保护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要求。” |
十一、将第四十七条修改为:“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必须符合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标准。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单位应当对海洋环境进行科学调查,编制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并在建设项目开工前,报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
“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在批准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之前,必须征求海事、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的意见。” |
十二、将第四十八条第一款修改为:“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环境保护设施未经海洋行政主管部门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
十三、将第七十条修改为:“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海事行政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的监督管理。 |
“船舶进行散装液体污染危害性货物的过驳作业,应当事先按照有关规定报经海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
十四、将第七十三条第一款修改为:“违反本法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或者责令采取限制生产、停产整治等措施,并处以罚款;拒不改正的,依法作出处罚决定的部门可以自责令改正之日的次日起,按照原罚款数额按日连续处罚;情节严重的,报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责令停业、关闭: |
“(一)向海域排放本法禁止排放的污染物或者其他物质的; |
“(二)不按照本法规定向海洋排放污染物,或者超过标准、总量控制指标排放污染物的; |
“(三)未取得海洋倾倒许可证,向海洋倾倒废弃物的; |
“(四)因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不立即采取处理措施的。” |
十五、删去第七十八条。 |
十六、将第八十条改为第七十九条,修改为:“海岸工程建设项目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处理。” |
十七、将第八十三条改为第八十二条,修改为:“违反本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进行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施工,根据违法情节和危害后果,处建设项目总投资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恢复原状。 |
“违反本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未建成环境保护设施、环境保护设施未达到规定要求即投入生产、使用的,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生产、使用,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十八、将第九十一条改为第九十条,修改为:“对违反本法规定,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单位,除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外,由依照本法规定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处以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上一年度从本单位取得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给予处分。 |
“对造成一般或者较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按照直接损失的百分之二十计算罚款;对造成重大或者特大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的,按照直接损失的百分之三十计算罚款。 |
“对严重污染海洋环境、破坏海洋生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十九、将第九十三条改为第九十二条,修改为:“对违反本法第十二条有关缴纳排污费、倾倒费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国务院规定。” |
本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关于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合作协定》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关于打击 |
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合作协定》的决定 |
(2004年8月28日通过) |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批准外交部部长李肇星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03年9月4日在塔什干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关于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合作协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4号——决定李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的公告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
(第四号) |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93年3月28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的提名,决定李鹏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
现予公告。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 |
1993年3月28日于北京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关于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关于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
--2019年12月24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 |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 信春鹰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现在,我代表常委会办公厅报告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简称建议)办理情况。 |
全国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积极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18年,修改《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办法》。2019年,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国人大代表工作的具体措施》。栗战书委员长强调,提出议案建议是代表依法履职基本的、最主要的方式,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代表议案建议工作应当做到“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要督促有关方面认真负责地办理代表议案建议,认真听取、研究、吸纳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地答复代表,实现办理高质量。 |
一、代表建议的提出、分析、交办和督办情况 |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代表们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向大会提出建议8160件。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有关专门委员会尊重代表主体地位,积极推进代表建议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更好发挥代表作用。 |
(一)加大代表建议分析力度。常委会办公厅对代表提出的建议进行认真梳理和分析,形成综合分析报告。从代表建议的内容看,紧扣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注重反映基层实际情况和人民群众关切,主要涉及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深化农村改革等方面。从代表建议提出的方式看,会议期间共有2130名代表领衔提出建议,其中代表单独提出建议6256件,比去年增加1445件,占比首次超过建议总数的四分之三。代表团提出建议157件,比去年增加31件。从代表建议形成的方式看,代表通过专题调研、视察、座谈、走访等形式形成的建议有5353件,占建议总数的65.6%,占比增加了4个百分点。 |
(二)及时交办代表建议并首次向代表逐一通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常委会办公厅认真拟定交办意见,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杨振武秘书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对办理工作作出部署、提出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负责同志出席交办会。8160件代表建议统一交由193家承办单位研究办理,内容涉及多部门职能、需要多部门共同研究办理的有5651件,占建议总数的69.2%,比去年增加667件,增长13.4%。按照常委会领导同志指示,首次以常委会办公厅名义,向大会期间提出建议的代表及原选举单位逐一通报代表建议的交办情况。 |
(三)推动重点督办建议办理。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秘书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同志同意,确定22项重点督办建议,涉及276件代表建议,交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家单位牵头办理,全国人大7个专门委员会负责督办。有关专门委员会制定督办工作方案,通过召开督办工作座谈会、开展督办调研等方式,及时了解办理进展情况,加大督办力度,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监督。监察司法委召开重点督办建议工作座谈会,听取“两高”办理工作安排,提出明确要求。财经委多次参加工业和信息化部等5家单位组织的重点督办建议调研,实地考察情况,向35名代表汇报办理情况,征求做好重点督办建议工作的意见建议。教科文卫委召开重点督办建议推进会,结合职业教育法修改专题调研、高等教育法执法检查和常委会听取审议关于学前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认真吸收重点督办建议内容。 |
(四)认真处理反馈意见和总结办理工作。代表建议办理答复后,常委会办公厅采取多种方式征求代表对建议答复的意见,认真做好代表反馈意见的处理工作。截至目前,共收到代表反馈意见3713条,涉及2732件代表建议、1230名代表。其中,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的3607件,表示有不同意见的73件,表示不满意的33件。对有不同意见或不满意的,交由有关承办单位继续研究处理。 |
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座谈会,邀请15位全国人大代表和有关承办单位、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及各省区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络工作机构参加,总结交流代表建议工作,探索创新代表建议提出和办理工作方式方法。 |
二、承办单位办理代表建议的主要做法 |
各承办单位把建议办理工作同加强国家机关同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协同配合,改进办理工作,认真研究采纳代表意见。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
(一)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推动建议办理深入开展。中共中央办公厅把做好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代表团审议时代表所提建议办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推动有关方面切实把办理代表建议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在党的总书记与人大代表之间、与人民之间架设起“便捷的桥梁”。李克强总理连续6年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国务院部门办理代表建议情况的汇报,强调办理代表建议是政府必须履行的法定职责,既要坚持已经形成的规范做法,更要进一步改进办理工作,聚众智、汇众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各承办单位负责同志越来越多地直接参与建议办理工作。中央组织部、公安部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亲自审定办理方案,多次作出批示指示,逐件审定建议答复意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主持召开建议交办会,动员部署办理工作。科技部、交通运输部、国家税务总局等单位主要负责同志邀请代表调研座谈,当面听取代表意见建议,着力推动问题解决。 |
(二)认真研究建议内容,提高建议办理工作效率。各承办单位加强对代表建议特别是代表关注集中、连续多年提出问题的综合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办理方案和工作措施,为办理答复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国家卫生健康委连续14年组织课题组对代表建议进行年度分析和研究,形成分析报告,2019年编发《卫生健康工作交流--代表建议摘编专刊》23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连续10年在办理前进行全面分析,根据建议内容分类提出办理要求、明确办理方案。最高人民检察院加强分析研判,深入了解建议背景、问题指向、意图主张,梳理代表建议的关键点和关注点,结合检察业务,分类分解办理任务。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代表建议专项分析研究,从主体、内容、时间、区域、机制等各个要素进行全面分析,深入探索内在规律。 |
(三)突出建议办理重点,推动代表建议事项落实。各承办单位在认真分析、深入调研基础上,确定办理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办理,将办理建议与推动改进工作结合起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对代表建议中的重点热点问题进行认真梳理,确定32件部内重点办理建议,重点件占主办件总数的12.7%,以点带面,有效带动办理水平整体提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立代表建议B类答复事项跟踪督办机制,开展2018年代表建议B类答复承诺事项专项督办,推动相关承诺事项落实,其中承诺2019年内完成的事项均已全部落实。国家能源局建立2018年代表建议B类答复承诺事项台账并持续跟踪进度,截至9月底,54项B类答复承诺事项中,已完成20项,其余34项将按计划持续推进。 |
(四)创新办理机制方法,推动建议办理取得实效。各承办单位在总结过去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和工作机制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方式方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高质量办理2019年全国人大代表团建议工作方案》,各牵头司局负责同志带队,分赴12个省区向全国人大代表及省人大相关领导当面汇报建议办理情况,逐条回应建议事项。中国银保监会组织业务骨干对答复稿开展集中审读,集体审核把关,使建议复文表述更加准确、内容更加完整、格式更加规范。水利部由分管部领导带队和业务司局牵头,深入实地认真听取代表意见建议,确保重点督办建议调研率100%。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办理“关于加大对保护长江母亲河力度”等参阅件过程中,不仅与代表沟通,还邀请代表参加调研,共同研究对策。教育部邀请代表出席教育部建议交办会,与人大代表就完善办理制度、提升办理质量现场交流。 |
(五)按照“既要重结果、也要重过程”的要求,加强与代表的沟通联系。很多承办单位明确提出,在办理代表建议过程中必须与提出建议的代表百分之百沟通,并作为办理答复的必经程序。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外交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司法部、全国妇联等单位采取电话短信、邮件传真、登门走访、会议座谈和委托地方厅局等多种形式,在建议办理答复前与领衔代表沟通联系。国家卫生健康委2019年累计电话联系代表1316次、走访43人次、座谈64人次、邀请代表参加调研48人次。国家发展改革委通过多种方式与代表沟通,2019年开展座谈45次,调研40次,面对面沟通128人次,电话联系819人次,信函、邮件等沟通163人次。国家税务总局与代表和其他部委共联络412次,其中当面沟通54次。 |
一些承办单位把办理代表建议同代表联络工作结合起来。财政部由部领导、司局负责同志带队,邀请736名代表参加集中座谈,汇报有关建议和财政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听取代表意见。中国银保监会召开专题座谈会,就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网络借贷和校园贷监管、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等热点问题,集中听取人大代表和专家的意见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不断扩大代表对立法工作的参与,在项目确定、起草研究、立法调研、通过前评估等各个环节共邀请代表67人次参加。 |
三、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取得的实效 |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的建议已经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从办理结果看,代表建议所提问题得到解决或计划逐步解决的占建议总数的71.28%。各有关方面充分尊重代表主体地位,支持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建议在推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推动解决问题,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自觉接受人民监督。 |
一是围绕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推进污染防治。今年大会期间,代表们就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提出建议1154件,占建议总数的14.14%。常委会办公厅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加强重点流域、重点湖泊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等6项共85件代表建议列为重点督办建议。财政部吸收代表意见,完善专项债券管理制度,指导地方开展建制县风险化解试点,增加地方政府新增债务额度,2019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额度30800亿元,增加9000亿元。全国人大民委、国务院扶贫办结合代表提出的加大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和易地扶贫搬迁后扶力度、强化监测预警动态管理、严格考核退出等33条建议,共同开展座谈调研,协调推动26个中央部门出台49个政策文件,全方位支持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全国人大农委将督办工作同全国人大机关定点帮扶工作相结合,积极沟通协调,实地开展调研。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在乌兰察布市建设马铃薯综合试验站,将“镰刀弯”地区马铃薯种薯基地县纳入制种大县奖励范围,每年每县2000万元。生态环境部、全国人大环资委结合办理代表建议办理,健全水生态环境的法律制度,制定跨省级行政区域河流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启动长江“三磷”专项排查整治行动。2019年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同比增长12.5%,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资金同比分别增长25%、21.8%和42.9%。 |
二是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工业互联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针对代表提出的增强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建立1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107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在代表的积极推动下,初步建立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武汉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五大国家顶级节点,工业互联网取得积极进展,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建设实现突破。针对代表提出的关于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建议,人民银行积极推动相关工作,多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扩大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考核范围等,将考核标准扩大至单户授信10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企业的信贷综合融资成本下降1.26个百分点。财政部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今年前8个月全国减税降费1.5万多亿元,有力促进了企业减负、居民增收和就业增加,预计全年减税降费总额将超过2万亿元。 |
三是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深化农村改革,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针对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建议,农业农村部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进农村改厕,今年前三季度新开工改造农村户厕1000多万户。在补齐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方面,会同有关部门共同推动落实中央财政资金近860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2000万亩。自然资源部在《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中,充分吸纳代表建议中关于统筹乡村规划编制、推动规划配套政策出台等内容。人民银行结合代表提出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建议,出台《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积极采取措施支持乡村振兴。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关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意见》,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文化和旅游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四是围绕保障改善民生和社会发展,推动教育改革,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教育部积极吸收扩大学前教育供给的建议,会同相关部门大力开展小区配套园治理工作,推动各地继续实施三期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公办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多渠道扩大普惠性资源。全国人大社会委将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专题调研与督办工作相结合,会同民政部积极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着力破解养老服务发展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商务部在2019年6月“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食品等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市场监管总局针对代表们提出的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等建议,持续开展落实“四个最严”专项行动。积极推进保健食品注册备案双轨制运行,制定《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与保健功能目录管理办法》,进一步强化产管并重,社会共治。医疗保障局针对多名代表提出的健全完善国家药品采购政策的建议,已完成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中期评估,印发《关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扩大区域范围的实施意见》。 |
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以来,代表们依法提出建议157件,比去年增加57件,增长57%。按照《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办法》的规定,常委会办公厅交由92家承办单位研究办理。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与代表的联系,建立常委会会议列席代表座谈会制度,坚持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接联系代表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听取代表的意见。截至目前,常委会会议列席代表座谈会共召开8次,会上代表提出的涉及人大工作的意见建议,由全国人大机关认真研究、积极采纳;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意见建议共84条,交由102家承办单位研究办理。常委会组成人员在联系代表过程中提出和转交的代表意见建议共87条,交由105家承办单位研究办理。以上代表意见建议的交办和研究办理情况,均逐一向提出意见建议的代表通报。 |
今年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基本完成。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继续完善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加强代表建议分析工作,为代表高质量提出建议和承办单位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提供服务保障,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墨西哥合众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全国人民代表大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墨西哥合众国引渡条约》的决定 |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决定:批准2008年7月11日由外交部部长杨洁篪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墨西哥合众国引渡条约》。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
(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交付法律委员会审议的代表提出的议案共111件,涉及40个立法项目。其中,建议制定法律的议案15件,涉及12个立法项目;建议修改法律的议案95件,涉及27个立法项目;建议作出授权决定的议案1件,涉及1个立法项目。法律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高度重视代表议案办理工作,专门编制了议案办理工作手册,明确了议案办理的总体要求、办理程序、时限规定等,进一步规范了办理工作;召开了议案办理交办会,对做好议案办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将议案办理工作与编制五年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统一审议和修改法律案等立法工作结合起来,对代表议案提出的建议逐一进行认真研究,有条件的及时予以吸收采纳;积极邀请提出相关议案的领衔代表参加立法调研和座谈会、论证会等;通过电话或者信件等形式与代表进行沟通,听取意见,商议办理方案,反馈办理情况。法律委员会于12月3日召开会议,对111件议案的办理意见进行了审议。现将审议结果报告如下: |
一、7件议案涉及的4个立法项目,已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 |
1.关于修改商标法的议案3件 |
关于修改商标法的决定已于2013年8月30日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议案提出的明确驰名商标的认定条件、认定机关、认定环节;加强对未注册商标的保护,制止恶意抢注行为;完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情形的有关规定,加大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法律责任;明确商标和企业字号冲突的处理办法等建议,在修改决定中已作出相应规定。 |
2.关于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议案2件 |
关于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已于2013年10月25日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议案提出的明确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建立无理由退货制度、明确精神损害赔偿范围、提高惩罚性赔偿标准、明确消费公益诉讼制度等建议,在修改决定中已作出了相应规定。此外,修改决定还增加了消费者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有关举证责任倒置等规定。 |
3.关于制定旅游法的议案1件 |
旅游法已于2013年4月25日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议案所提的明确界定旅游者的权利,保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通过规划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惩治零负团费和虚假宣传,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和旅游从业人员行为;通过旅游合同明确旅行社和旅游者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等大部分建议,在旅游法中已作出了相应规定。 |
4.关于征集大学生入伍及制定大学生义务兵役法的议案1件 |
关于修改兵役法的决定已于2011年10月29日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议案提出的“全国重点大学本科毕业前的男大学生和通过选拔的女大学生必须依法服兵役”建议涉及的问题,在修改兵役法过程中进行了研究,并统筹做了安排。 |
二、34件议案涉及的7个立法项目,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
5.6.关于修改环境保护法的议案5件、关于制定环境与健康法的议案1件 |
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已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进行了初次审议、二次审议。二次审议后,修正案修改为修订草案,并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进行了第三次审议。议案提出的专章规定“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增加“按日计罚”的法律责任、增加区域环境联防联控制度、明确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等建议,在草案三次审议稿中都有体现。对于议案提出的其他建议,法律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将在下一步草案的审议修改中进一步研究。 |
7.关于修改土地管理法的议案7件 |
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已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初次审议。对于议案中提出的建议,法律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将作进一步研究。 |
8.关于修改军事设施保护法的议案1件 |
军事设施保护法修正案草案已提请本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初次审议。议案提出的增加军事设施周围民用建筑物限高限距的规定、增加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编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应当征求有关军事机关的意见等建议,在修正案草案中都有体现。法律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将在审议修改草案时进一步考虑研究议案所提建议。 |
9.关于改革或者废除劳动教养制度的议案3件 |
国务院关于提请废止《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的议案,已提请本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 |
10.关于修改预算法的议案4件 |
预算法修正案草案已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第二十七次会议进行了初次审议、二次审议。对于议案提出的完善预算公开的规定、进一步规范中央和地方政府债务的发行和管理、加强人大预算监督等建议,法律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将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草案的审议修改中认真研究,统筹考虑。 |
Subsets and Spl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