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ence1
stringlengths
0
73.2k
sentence2
stringlengths
0
64.7k
第一次蒙古西征结束,元太祖成吉思汗班师回朝,順便入侵西夏,並劃分蒙古四大汗國。 蒙古帝國要求王氏高麗向其朝貢。王氏高麗予以回絕。 宋理宗改年號寶慶。 夏獻宗派吏部尚書李仲諤、南院宣徽使羅世昌、尚書省左司郎中李紹膺去金朝定和議抗蒙。
第一次蒙古西征结束,元太祖成吉思汗班师回朝,順便入侵西夏,並劃分蒙古四大汗國。 蒙古帝國要求王氏高麗向其朝貢。王氏高麗予以回絕。 宋理宗改年號寶慶。 夏獻宗派吏部尚書李仲諤、南院宣徽使羅世昌、尚書省左司郎中李紹膺去金朝定和議抗蒙。
陳守度慫恿從姪陳煚(即陳太宗)與李昭皇結婚,並強迫李昭皇讓位給陳煚,李朝至此滅亡,陳朝成立。 中亞 扎蘭丁佔領並破壞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向西進攻由魯姆蘇丹國控制的亞美尼亞地區;格魯吉亞與魯姆蘇丹國結盟。 出生 逝世 五月,西夏太上皇夏神宗李遵頊 七月,西夏獻宗李德旺 10月3日:亞西西的方濟各,方濟各會(又稱「小兄弟會」)的創辦者。
七月,西夏南平王李睍即位,改年號寶義。 成吉思汗以西夏違反和約為由再度發兵攻擊,翌年蒙古滅夏。 蒙古帝國大舉進攻青州,紅襖軍首領李全兵敗投降。 日本 藤原賴經就任鎌倉幕府第四代征夷大將軍,即「攝家將軍」。 越南
大事记 中國
8月25日——元太祖成吉思汗,首位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1162年5月31日出生,65岁) 8月28日——夏末帝李睍,西夏末代君主。 7年
陳興道,本名陈国峻,陈朝将领 康拉德四世 (德意志国王),霍亨斯陶芬王朝国王 鷹司兼平,镰仓时代公卿 石高山,元朝名将(1303年逝世) 逝世 张从正,金国医学家(出生于1156年,72岁)
出生 陳興道,本名陈国峻,陈朝将领 康拉德四世 (德意志国王),霍亨斯陶芬王朝国王 鷹司兼平,镰仓时代公卿 石高山,元朝名将(1303年逝世) 逝世
出生 逝世 9年
欧洲 加利西亞大公丹尼爾·羅曼諾維奇奪回沃林。 阿爾比十字軍殲滅阿爾比派,經歷20年的暴力鎮壓結束。 出生 逝世
穆罕默德一世建立奈斯爾王朝,這也是穆斯林在伊比利亞半島的最後一個王朝。 條頓騎士團應波蘭大公康拉德一世之邀,前來波羅的海畔,發起針對異教徒古普魯士人的普魯士十字軍。 出生 胡三省:中国宋、元时期史学家。 逝世 9月24日:萊昂國王阿方索九世,斐迪南二世的獨子,斐迪南三世之父,1197年與堂兄卡斯蒂利亞國王阿方索八世的女兒貝倫加利亞結婚,奠定萊昂王國和卡斯蒂利亞王國合併的基礎。
9月24日:萊昂國王阿方索九世,斐迪南二世的獨子,斐迪南三世之父,1197年與堂兄卡斯蒂利亞國王阿方索八世的女兒貝倫加利亞結婚,奠定萊昂王國和卡斯蒂利亞王國合併的基礎。 夏圭:中国南宋画家。 纳瓦尔的伯伦加莉亚,英国“狮心王”理查一世的王后。 0年 3
郭守敬(1231年-1316年,85岁),字若思,邢台人,中國元代天文學家、數學家和水利學家。 逝世 8月15日——札蘭丁,花剌子模王國的末代沙阿與蘇丹,阿拉丁·摩訶末之子。 明惠皇后,中国金朝第九代皇帝金哀宗的母亲,金宣宗的妃嫔。
大事记 正月,蒙古大將速不台部突破藍關,但隨即遭遇完顏彝(完顏陳和尚)的忠孝軍、樊澤、高英的多路圍追堵截,在倒回谷戰敗,是所謂倒回谷之戰。 蒙古大將拔都奉窩闊臺汗之命統兵征討花剌子模王國,直取大不里士,末代蘇丹札蘭丁出逃,花剌子模王國正式被蒙古帝國滅亡,札蘭丁後於土耳其庫爾德斯坦遇刺。 八月,元朝始立中書省,以耶律楚材為中書令。 八月,蒙古第一次入侵高麗,撒禮塔率師打到了朝鮮半島中部,洪福源率群眾投降,王氏高麗王弟懷安公王降。撒禮塔後在開城任命達魯花赤等72人鎮守,蒙古軍暫時撤出。
正月,金哀宗改年號開興。 正月——金朝將領完顏合達、移剌蒲阿與完顏陳和尚所率領金軍主力15萬人,在鈞州三峰山之戰被拖雷指挥的蒙古擊潰,三人逃亡途中被擒,拒絕投降而被處死,此役後金朝主力潰滅,再無力量抵抗蒙古軍。 二月-四月——蒙古军围汴京,金哀宗以其弟为质解围。 四月,金哀宗改年號天興。 六月,高麗權臣崔瑀挾國王遷都江華島,謀叛蒙古,並遣尹復昌率軍到北部驅殺殺死開城駐守的達魯花赤等72人,蒙古第二次入侵高麗,不過蒙古卻無法攻佔江華島,在現在的光州附近敗北。。 七月——金杀蒙古派来的劝降使者。 十二月二十五日——金哀宗逃离汴京。 日本 8月27日——北條氏第三任執權北條泰時制定御成敗式目,為第一個武家成文法,確立執權政治。
二月-四月——蒙古军围汴京,金哀宗以其弟为质解围。 四月,金哀宗改年號天興。 六月,高麗權臣崔瑀挾國王遷都江華島,謀叛蒙古,並遣尹復昌率軍到北部驅殺殺死開城駐守的達魯花赤等72人,蒙古第二次入侵高麗,不過蒙古卻無法攻佔江華島,在現在的光州附近敗北。。 七月——金杀蒙古派来的劝降使者。 十二月二十五日——金哀宗逃离汴京。 日本 8月27日——北條氏第三任執權北條泰時制定御成敗式目,為第一個武家成文法,確立執權政治。 歐洲 格拉納達王國復國,是為伊比利亞半島最後的伊斯蘭王朝,直到1492年被卡斯蒂利亞王國和阿拉貢王國滅亡。 越南
南宋權相史彌遠病死,宋理宗親政改元「端平」,開始端平更化,但史彌遠之侄史嵩之仍居高位掌權。 蒙古向南宋提倡「聯蒙滅金」的條文,南宋遂與蒙古結成盟友。 金哀宗在開封被蒙古軍圍困的情況下,逃出開封,遷都歸德府(河南省商丘市)。 窩闊台派皇子貴由率領左翼蒙古軍征討蒲鮮萬奴,東夏從此滅亡,不再是獨立國家,但其後蒙古仍任命蒲鮮萬奴子孫鎮守原地,為其藩屬。
金哀宗在開封被蒙古軍圍困的情況下,逃出開封,遷都歸德府(河南省商丘市)。 窩闊台派皇子貴由率領左翼蒙古軍征討蒲鮮萬奴,東夏從此滅亡,不再是獨立國家,但其後蒙古仍任命蒲鮮萬奴子孫鎮守原地,為其藩屬。 出生 逝世
窩闊台決定在和林建都城,部署蒙古第二次西征,因由各族宗王長子或長孫(朮赤次子拔都、窩闊台長子貴由、拖雷長子蒙哥、察合台長孫不里等)率兵西征,故稱「長子西征」(至1242年)。 窩闊台以南宋背盟為由,遣皇子闊端和曲出派軍兩路出師攻宋,宋蒙戰爭全面爆發。 蒙古帝國皇子闊端向沔州進軍,與南宋爆發沔州之戰,宋軍潰敗。隨後蒙古轉攻雞冠隘,受宋軍兩面夾擊而大敗,退出宋境,南宋收復仙人關(今甘肅省徽縣東南)。 閏七月,蒙古第三次入侵高麗。 西非馬利帝國建立。
西非馬利帝國建立。 奈斯爾王朝軍攻陷格拉納達。 伊凡一世成為莫斯科大公,俄羅斯東正教都主教座從弗拉基米爾遷至莫斯科。 出生
出生 6月6日 - 文天祥 高麗忠烈王,是高麗王朝第25任君主(1274年—1308年在位) 逝世 金朝將軍-郭虾蟆 6年
弗拉基米爾大公雅羅斯拉夫二世·弗謝沃洛多維奇的兒子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被選為諾夫哥羅德大公。 九月,蒙古帝國將領察罕在真州之戰被丘岳擊退。 九月,蒙古帝國將領闊端在陽平關之戰全殲曹友聞之軍。 十月,蒙古帝國將領闊出在江陵之戰被孟珙擊退。 出生 6月6日 -
蒙古征服基輔羅斯,攻佔弗拉基米爾大公國首府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爾大公國成為蒙古的附屬國。 出生 逝世 7年
柏林城建立。 窩闊台根據耶律楚材的建議,下詔書對儒士開科取士,於1238年(戊戌年)舉行,史稱“戊戌選試”。 蒙宋戰爭過程,蒙古帝國宗王口溫不花與都元帥張柔在黃州之戰被孟珙擊退。
莫斯科公國建立。 奈斯爾王朝遷都格拉納達。 阿拉貢王國海梅一世攻陷瓦倫西亞。 蒙古帝国放棄攻打諾夫哥羅德後南返,穿過斯摩棱斯克公國,大掠切爾尼戈夫公國東半部,爆發,卻遭遇守城者猛烈抵抗,大軍被拖延9週才攻陷,只能暫時撤至頓河下游盆地進行休整。 出生
3月4日——蒙古帝國在錫季河戰役戰勝伏拉迪米爾-蘇茲達爾大公國,弗拉基米尔大公尤里二世·弗謝沃洛多维奇陣亡,標誌著蒙古征服俄羅斯戰爭的結束,此後俄羅斯諸國再也無力抵抗蒙古軍隊的侵略 加利西亞大公丹尼爾·羅曼諾維奇成功統一加利西亞 (中歐)-沃林公國。 莫斯科公國建立。 奈斯爾王朝遷都格拉納達。
大事记 蒙古帝國西路軍企圖出三峽入兩湖,在大埡寨之戰(今湖北省秭歸縣西)被宋朝軍隊擊敗。
9年 3
12月6日——蒙古征服基輔羅斯。 出生 宋度宗趙禥
宋度宗趙禥 逝世 0年 4
漢堡和盧貝克為保護其商人抵禦搶劫者和海盜的襲擊而結成了正式的聯盟,被認為是漢薩同盟的前身。 出生 9月4日——蘇格蘭國王亞歷山大三世出生。 逝世 8月10日——布列塔尼的埃莉诺,英格兰国王亨利三世堂姐,长期被英格兰王国囚禁。
12月11日——窝阔台,第二位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后被追尊为元太宗(1186年出生,55岁)。 察合台,察合台汗國的建立者,成吉思汗的次子(另一說1242年逝世,確認晚於窩闊台)。 忽炭,又稱之為可泰安汗或闊天汗,最後一位库曼大汗巴赫曼汗之安答。在聯合羅斯欽察抵抗蒙古征服基辅罗斯失敗後流亡匈牙利,遭匈牙利貴族暗殺而終。 1年 4
4月5日——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在距爱沙尼亚边境附近的楚德湖冰面上决定性地击败了条顿骑士团。这一战常被称作“冰上之战”。 北條經時繼任鎌倉幕府第四代執權。 出生 逝世 7月14日——北條泰時,鎌倉幕府第三代執權。
7月14日——北條泰時,鎌倉幕府第三代執權。 察合台,察合台汗國的建立者,成吉思汗的次子(另一說1241年逝世)。 2年 4
出生 元裕宗真金,元朝第一位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之嫡子,第二位皇帝元成宗鐵穆耳之父 逝世
3年 4
逝世 6月20日——耶律楚材,元朝政治人物,官至中书令(相当于首席宰相,位列中书丞相之上)。 高泰和,又名高禾,大理國抗元將領,大中國相國高泰祥之弟。
6月20日——耶律楚材,元朝政治人物,官至中书令(相当于首席宰相,位列中书丞相之上)。 高泰和,又名高禾,大理國抗元將領,大中國相國高泰祥之弟。 4年
4月3日——腓力三世,法国国王(逝世于1285年,40岁) 逝世 5年
4月3日——腓力三世,法国国王(逝世于1285年,40岁) 逝世 5年 4
完澤 鮮于樞 逝世 昭慈皇后,又稱乃馬真后,是元太宗窩闊台的第六皇后,元定宗貴由的母親,1242年至1246年臨朝稱制。 淳祐六年南宋曆九月三日:孟珙在江陵府過世。 9月30日——雅羅斯拉夫二世·弗謝沃洛多維奇,佩列亚斯拉夫王公(1200年~1206年),佩列斯拉夫尔-扎列斯基王公(1212年~1238年),基辅大公(1236年,1238年,1243年~1246年),弗拉基米尔大公(1238年~1246年在位)。羅斯國家基輔羅斯未任君主,基輔羅斯被蒙古帝國滅亡後被立為蒙古人的政治傀儡。 參見 孟珙 參考
諾森四世派柏郎嘉宾赴蒙古帝国。 藤原賴經被北條時賴流放到京都。 蒙古帝国金帳汗国可汗拔都命加利西亞丹尼爾·羅曼諾維奇到汗國都城覲見以表示臣服。 蒙古帝國王子闊端請萨迦·班智达到涼州。 8月24日——贵由登基,成为第三位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后追尊为元定宗。 9月30日——弗拉基米爾大公與基輔大公雅羅斯拉夫二世·弗謝沃洛多維奇因捲入蒙古大汗和金帳汗國的權力鬥爭,被乃馬真後毒死于哈拉和林,金帳汗國封雅羅斯拉夫二世·弗謝沃洛多維奇的兒子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奇·涅夫斯基為基輔大公,弗谢沃洛德·尤里耶维奇(大窝)第6子斯維亞托斯拉夫·弗謝沃洛多維奇為弗拉基米爾大公。 柏郎嘉賓奉教宗依諾增爵四世派遣,攜國書前往蒙古帝國,抵達上都哈拉和林晉見蒙古大汗貴由,成為第一個到達蒙古宮廷的歐洲人,贵由用波斯語致信教宗依諾增爵四世,要求教宗和其他歐洲君主向蒙古臣服。 出生 若望·孟高維諾 耶律希亮 洞院愔子
秦九韶著《数书九章》成书。 出生 逝世
出生 逝世 文澄
第三位大蒙古國皇帝(蒙古帝國大汗)贵由去世,后被追谥为元定宗。 米哈伊爾·雅羅斯拉維奇·霍羅布里特,弗拉基米爾大公雅羅斯拉夫二世·弗謝沃洛多維奇之子,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之弟。 8年 4
斐迪南三世從摩爾人手中奪回塞維亞。 8月15日:神聖羅馬帝國的科隆大教堂舉行奠基典禮。 米哈伊爾·雅羅斯拉維奇·霍羅布里特將他的叔叔斯維亞托斯拉夫·弗謝沃洛多維奇大公趕下臺,奪取了弗拉基米爾大公的公位,但同年就在普羅特瓦河畔與立陶宛人的戰鬥中陣亡,其弟安德烈·雅羅斯拉維奇獲得弗拉基米爾。 出生 逝世
欽淑皇后臨朝稱制。 高麗崔氏政權獨裁者崔瑀病故,崔沆繼承了其權位。 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率領的第七次十字軍入侵埃及,攻佔位於開羅北方的杜姆亞特。 2月7日——古普魯士人被迫與條頓騎士團签署基督堡条约,向近来皈依的基督徒提供人身自由和权利,正式結束普魯士起義。 出生 龟山天皇,日本第90代天皇(逝世1305年,56岁)
葡萄牙國王阿方索三世從摩爾人手中收復阿爾加維,完成葡萄牙的統一。 欽淑皇后臨朝稱制。 高麗崔氏政權獨裁者崔瑀病故,崔沆繼承了其權位。 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率領的第七次十字軍入侵埃及,攻佔位於開羅北方的杜姆亞特。 2月7日——古普魯士人被迫與條頓騎士團签署基督堡条约,向近来皈依的基督徒提供人身自由和权利,正式結束普魯士起義。 出生
12月13日——神聖羅馬皇帝腓特烈二世去世,神聖羅馬帝國進入霍亨斯陶芬王朝和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之間的大空位時代(另一說從1245年被教皇英諾森四世處以破門律開始)。 出生 逝世 12月13日——腓特烈二世,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羅馬人民的國王(1211年—1250年在位)和神聖羅馬皇帝(1220年加冕)。
出生 逝世 12月13日——腓特烈二世,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羅馬人民的國王(1211年—1250年在位)和神聖羅馬皇帝(1220年加冕)。 0年
北条时宗,日本幕府执权(逝世于1284年,33岁) 逝世 薩迦·班智達·貢噶堅贊,藏传佛教萨迦派教祖(出生于1182年,69岁) 段祥興,大理國皇帝,段智祥之子。
大事记 7月1日——蒙哥成为第四任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后追尊为元宪宗,追尊父親拖雷為皇帝,並上廟號睿宗和諡號英武皇帝。 蒙哥继任蒙古大汗,任忽必烈总领漠南汉地军国庶务,忽必烈在金莲川(今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沽源县丰源店乡老掌沟村)设立金蓮川幕府。 大理國皇帝段祥興駕崩,傳位給他的兒子段興智。
法王路易九世在第七次十字軍東征失敗之後,派遣方濟各會修士羅伯魯(又譯魯不魯乞或魯布魯克)出使蒙古。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取代了他的兄弟安德烈·雅羅斯拉維奇,被金帳汗國封為弗拉基米爾大公。 蒙古帝国 旭烈兀率领西征军从蒙古草原出发,向波斯进发。 六月,忽必烈前往草原覲見蒙哥汗,奉命率軍征雲南地區的大理國,為繼續進攻南宋作跳板。
法王路易九世在第七次十字軍東征失敗之後,派遣方濟各會修士羅伯魯(又譯魯不魯乞或魯布魯克)出使蒙古。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取代了他的兄弟安德烈·雅羅斯拉維奇,被金帳汗國封為弗拉基米爾大公。 蒙古帝国 旭烈兀率领西征军从蒙古草原出发,向波斯进发。 六月,忽必烈前往草原覲見蒙哥汗,奉命率軍征雲南地區的大理國,為繼續進攻南宋作跳板。 其他
八思巴接受薩迦·班智達臨終前所傳衣缽及法螺等物,遂成為薩迦派的新教主,史称藏传佛教萨迦派五祖,建立西藏歷史上第一個政教合一政權薩迦巴。 八月,蒙古帝國的忽必烈奉蒙哥大汗之命率軍從陝西出發,“革囊渡江”征雲南,滅大理國,但仍由末代皇帝段興智世襲大理總管。 出生 逝世
八月,蒙古帝國的忽必烈奉蒙哥大汗之命率軍從陝西出發,“革囊渡江”征雲南,滅大理國,但仍由末代皇帝段興智世襲大理總管。 出生 逝世
中国 1月2日(農曆十二月十二日)——蒙古皇弟忽必烈率大军灭大理国。 1月3日——法國國王路易九世所派遣使節魯不魯乞到達和林晉見蒙哥。 正月,高麗高宗最後同意搬出江華島並將世子安慶公交給蒙古帝國。蒙古軍隨後撤退,結束蒙古第五次入侵高麗。 七月,蒙古第六次入侵高麗。 欧洲 第七次十字军东征失败,法國國王路易九世歸國。
出生 马可·波罗,意大利威尼斯旅行家(逝世于1324年,70岁) 赵孟頫,宋元时期书画家(逝世于1322年,68岁) 马端临,宋元时期史学家(逝世于1323年,69岁) 逝世 12月7日——依諾增爵四世,教皇(出生于1180年至1190年间) 4年
蒙古第七次入侵高麗。 葡萄牙王國從科英布拉遷都里斯本。
條頓騎士團北方十字軍征服古普魯士人,被摧毀,在原地建立柯尼斯堡。。 出生 逝世
大事记 夏天,蒙哥以南宋扣押蒙古使者為理由,對南宋宣戰。 蒙古攻四川之戰。 段興智前往漠北和林皇宮覲見蒙哥,被蒙哥任命為大理總管,子孫世襲。 忽必烈命劉秉忠在開平(今中國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多倫縣西北閃電河畔)建立王府。 旭烈兀在波斯建立伊兒汗國。
旭烈兀在波斯建立伊兒汗國。 阿薩辛派被旭烈兀率領的西侵蒙古大軍夷滅,木剌夷國全部被旭烈兀占領。。 威尼斯共和國與熱那亞共和國為了爭奪黎凡特的商業特權,引發聖薩巴斯戰爭(1256年-1270年)。 緬甸蒲甘王朝國王烏茲那在狩獵中意外身亡,首相處死烏茲那長子,擁立那臘底哈勃德。 出生 逝世
紐璘攻四川之戰。 蒙古第八次入侵高麗。 第一次蒙越戰爭,蒙古軍將領兀良哈台從雲南率領三萬大軍侵佔大越國的平厲原()地區,陳太宗退守天幕江(在今越南興安省),國都昇龍(今河內市)失陷。 忽必烈成立雲南等處行中書省。 大理國末代國王段興智被任命為中慶路八府總管(即大理總管)。 崔竩成為高麗崔氏政權第四代獨裁者。
大理國末代國王段興智被任命為中慶路八府總管(即大理總管)。 崔竩成為高麗崔氏政權第四代獨裁者。 馬木留克王朝首任蘇丹伊茲丁·艾伯克遭暗殺,其子曼蘇爾·阿里繼位。 約9月——印尼撒瑪拉斯(Samalas)火山爆發,威力之大,釀成全球氣候變化、飢荒和死亡。專家曾認為這是石器時代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火山爆發。 出生 逝世
歐洲 威爾士公國成立。 出生 逝世 崔竩,崔氏政权第四任独裁者,崔沆的庶子。 8年 5
二月,蒙古宪宗蒙哥親征南宋,命宗王塔察兒率東路軍攻荊山(今安徽省懷遠西南淮河北岸) 十一月,塔察兒攻宋無功,蒙哥改命忽必烈率蒙古東路軍進攻鄂州,發動鄂州之戰。 高麗 金俊同林衍、柳璥、崔溫等人,以三別抄軍為主力發動兵變,殺死崔竩,崔氏政權覆滅,金俊成為高麗武人政權的新執政者。 阿拉伯帝国 1月29日至2月10日——巴格達之戰,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被伊兒汗國可汗旭烈兀灭亡。
宋理宗改年號開慶。 宋理宗罷免丞相丁大全,從而使賈似道得以專權。 埃及馬木留克王朝第二任蘇丹曼蘇爾·阿里被手下忽禿思推翻。 3月21日——旭烈兀圍攻阿尤布王朝首都大馬士革。 4月6日——大馬士革向旭烈兀投降,阿尤布王朝至此名存實亡,僅統治著哈馬一隅。 8月11日——蒙古帝国大汗蒙哥於四川合州釣魚城之戰被城上火炮擊傷(另有染病、落水之說)。 9月3日——忽必烈統領中路軍渡過淮河,攻入南宋境內。 9月19日——在四川的忽必烈異母弟末哥派來的使者向忽必烈宣布蒙哥去世的消息,並請忽必烈北歸參與忽里勒台大會,以便爭取汗位繼承權,忽必烈為立戰功,還是率師渡江。
9月3日——忽必烈統領中路軍渡過淮河,攻入南宋境內。 9月19日——在四川的忽必烈異母弟末哥派來的使者向忽必烈宣布蒙哥去世的消息,並請忽必烈北歸參與忽里勒台大會,以便爭取汗位繼承權,忽必烈為立戰功,還是率師渡江。 九月,忽必烈發動鄂州之戰。 11月17日——郝經向忽必烈上《班師議》,陳述必須立即退兵北返的理由。 12月17日——南宋宰相賈似道賈似道得知忽必烈會回師爭奪汗位,便看準機會私下派使者請和,約定割地求和,並且送歲幣,忽必烈於是在當日撤兵北返,但向朝廷報為「諸路大捷」。 拜占庭帝國皇帝米海爾八世在佩拉岡尼亞戰役決定性地擊敗伊庇魯斯專制國、西西里國王曼弗雷德和十字軍國家亞該亞侯國的聯軍。 在薩克森公國的大力支持下,呂貝克,漢堡,羅斯托克與維斯馬四市政府於建立了一個貿易聯盟,相互承認對方的法律適用。 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奇鎮壓諾夫哥羅德起義,因爲他強迫諾夫哥羅德市民向蒙古進貢。
1月中旬,金帳汗國全面入侵波蘭王國,更一度攻占波蘭首都克拉科夫,並於桑多梅日屠殺48名道明会成員,蒙古人大獲全胜。 3月,旭烈兀的軍隊攻占敘利亞阿尤布王朝的首都大馬士革,阿尤布王朝僅統治著哈馬一隅,至此名存實亡。 5月5日(農曆三月二十四日)——忽必烈在開平(後稱上都,今內蒙古多倫縣北石別蘇木)自立为第五任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建年號中统,惟實際上只控制漠南及中原地區。 農曆四月,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蒙古本土的貴族庫力台大會推舉為蒙古帝国大汗,與忽必烈爆發拖雷家族內戰。 9月3日——埃及马木留克王朝蘇丹忽禿思與拜巴爾一世率軍在大馬士革南方阿音劄魯特戰役大敗蒙古軍,怯的不花陣亡,旭烈兀西征告終。 10月24日——埃及馬木留克王朝第三任蘇丹忽禿思在阿音札魯特戰役擊退蒙古和佔領敘利亞,返回埃及的途中被拜巴爾一世刺殺,自立為第四任蘇丹。 歐洲 7月13日——立陶宛大公國和薩莫吉希亞軍在杜爾貝戰役戰勝利沃尼亞騎士團和條頓騎士團聯軍,這場戰役引發後來的普魯士起義。 9月20日——古普魯士人反抗條頓騎士團的第二次普魯士起義爆發。
5月5日(農曆三月二十四日)——忽必烈在開平(後稱上都,今內蒙古多倫縣北石別蘇木)自立为第五任大蒙古国皇帝(蒙古帝国大汗),建年號中统,惟實際上只控制漠南及中原地區。 農曆四月,阿里不哥在哈拉和林被蒙古本土的貴族庫力台大會推舉為蒙古帝国大汗,與忽必烈爆發拖雷家族內戰。 9月3日——埃及马木留克王朝蘇丹忽禿思與拜巴爾一世率軍在大馬士革南方阿音劄魯特戰役大敗蒙古軍,怯的不花陣亡,旭烈兀西征告終。 10月24日——埃及馬木留克王朝第三任蘇丹忽禿思在阿音札魯特戰役擊退蒙古和佔領敘利亞,返回埃及的途中被拜巴爾一世刺殺,自立為第四任蘇丹。 歐洲 7月13日——立陶宛大公國和薩莫吉希亞軍在杜爾貝戰役戰勝利沃尼亞騎士團和條頓騎士團聯軍,這場戰役引發後來的普魯士起義。 9月20日——古普魯士人反抗條頓騎士團的第二次普魯士起義爆發。 非洲 卡斯蒂利亞國王阿方索十世跨越直布羅陀海峽,大舉入侵摩洛哥。 出生 安德洛尼卡二世(1260年-1332年,72岁),拜占庭帝國皇帝。 逝世
出生 2月11日——奥托三世,匈牙利国王和下巴伐利亚公爵 逝世 秦九韶,中國南宋數學家。 5月25日——亞歷山大四世,羅馬教皇。 1年 6
並從南宋獲得更多的叛逃者。 中國南宋楊輝出版《詳解九章算法》,圖示了中國最早的巴斯卡三角形。 出生 2月11日——奥托三世,匈牙利国王和下巴伐利亚公爵 逝世 秦九韶,中國南宋數學家。
元顯宗甘麻剌 拉斯洛四世,匈牙利国王 逝世
孟萊王成立蘭納泰王國的第一個首都清萊。 出生 元顯宗甘麻剌 拉斯洛四世,匈牙利国王 逝世
出生 元显宗甘麻剌 元顺宗答剌麻八剌 逝世 11月14日——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奇·涅夫斯基,弗拉基米爾大公雅羅斯拉夫二世·弗謝沃洛多維奇之子,諾夫哥羅德大公、基輔大公,1252年成為全羅斯大公。 3年
普季夫利公国大公开始占据基輔大公。 農曆三月,忽必烈下詔在燕京(後來改稱大都)建立太廟。 全羅斯大公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奇·涅夫斯基去世,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奇·涅夫斯基的弟弟雅羅斯拉夫三世·雅羅斯拉維奇在金帳汗國別兒哥汗的支持下繼任全羅斯大公,但亞歷山大·雅羅斯拉維奇·涅夫斯基的另一個弟弟瓦西里·雅羅斯拉維奇與次子勝利者德米特里並未放棄與他爭奪公位的努力,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大公國分成特維爾、科斯特羅馬、羅斯托夫、佩列斯拉夫爾-紮列斯基和雅羅斯拉夫爾五個主要勢力,全羅斯大公的角色日漸模糊。 6月13日——忽必烈立樞密院為中央最高軍事管理機關,以燕王真金守中書令,兼判樞密院事。
歐洲 加利西亞丹尼爾·羅曼諾維奇病逝,兒子施瓦爾恩·丹尼洛維奇繼承之。 牛津大學墨頓學院成立。 出生 元順宗答剌麻八剌 逝世 10月2日——烏爾班四世,教皇(出生约1195年,69岁) 11月16日——宋理宗趙昀
9月7日——忽必烈發佈《至元改元詔》,改中统五年為至元元年。 十月,忽必烈初定太廟七室神主。 忽必烈立總制院(1288年改名為宣政院),以總制院統領全國宗教事務並管轄吐蕃地區,以國師八思巴領之。 忽必烈封八思巴為大寶法王。 歐洲 加利西亞丹尼爾·羅曼諾維奇病逝,兒子施瓦爾恩·丹尼洛維奇繼承之。 牛津大學墨頓學院成立。 出生 元順宗答剌麻八剌
逝世 2月8日,旭烈兀,第三次蒙古西征统帅,蒙古帝国伊儿汗国的建立者。(生于1217年,52岁) 5年
11月23日——忽必烈祭祀太廟,為皇祖成吉思汗上廟號太祖。 拜占廷皇帝迈克尔八世(1224年-1282年)出军夺取保加利亚海莫斯(巴尔干山脉)以南领土,回军途中遭伏击,被生擒,被迫许诺归还1261年夺取自保加利亚的两个港口。 出生 10月15日——元成宗鐵穆耳 但丁—意大利诗人
逝世 阿里不哥,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之幼子,蒙哥、忽必烈、旭烈兀之弟。 別兒哥,金帳汗國的第四任可汗,拔都的弟弟。 阿魯忽,察合台汗國的第五任可汗,察合台之孫、拜答兒之子。
阿魯忽,察合台汗國的第五任可汗,察合台之孫、拜答兒之子。 2月26日——曼弗雷迪,霍亨斯陶芬王朝的西西里國王,在貝內文托戰役被安茹的查理擊敗並被殺。 6年
大事记 中国 <元史>春正月乙巳,百濟遣其臣梁浩來朝,賜以錦繡有差。(公元660年百济被新罗和唐朝的联军灭亡,此处提到的应该是另一个叫“百济”的政权,1267年派使者觐见元世祖忽必烈) 2月25日——至元四年正月三十日,忽必烈由上都遷都到中都,北京直到1368年都是元朝的首都,將上都作为陪都。
2月25日——至元四年正月三十日,忽必烈由上都遷都到中都,北京直到1368年都是元朝的首都,將上都作为陪都。 賈似道進為太師,平章軍國重事。
元世祖忽必烈派遣使者到日本九州的大宰府,要求日本斷絕與南宋的貿易,但被第八代執權北條時宗拒絕。 元世祖忽必烈命令劉整、阿朮兵困襄陽和樊城,襄樊之戰開始。 元世祖忽必烈立禦史台,以禦史台為最高監察機關,以右丞相塔察兒為御史大夫,以張雄飛為侍御史。
10月29日——士瓦本末代公爵康拉丁在那不勒斯被斬首處死。 出生 腓力四世,法國卡佩王朝國王。(1314年逝世,46岁) 宋端宗趙昰
十月,高麗西京(今平壤)都統領崔坦、李延齡等以高麗北部50城降元。 穆瓦希德王朝被馬林王朝取代。 三別抄部隊抗擊蒙古,引发高麗蒙古戰爭期间发生的三別抄之亂。 出生 黄公望:中国元代画家。
忽必烈以那木罕為將,在別失八裡擊敗海都。 八月,高麗反元派大臣林衍廢高麗元宗,在元世祖的干涉下元宗復位。 十月,高麗西京(今平壤)都統領崔坦、李延齡等以高麗北部50城降元。
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為報1250年兵敗之仇,再度發起第八次十字軍東征,進軍突尼斯哈夫斯王朝失敗。 威尼斯共和國與熱那亞共和國簽署和平條約,結束1256年以來的聖薩巴戰爭,確認威尼斯人在亞德里亞海的優勢地位。 出生 柳貫
三佛齊遠征錫蘭,被錫蘭攝政王毗羅婆呼(英文:Virabahu)所敗。 忽必烈封八思巴為帝師。 欧洲 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為報1250年兵敗之仇,再度發起第八次十字軍東征,進軍突尼斯哈夫斯王朝失敗。 威尼斯共和國與熱那亞共和國簽署和平條約,結束1256年以來的聖薩巴戰爭,確認威尼斯人在亞德里亞海的優勢地位。 出生
宋幼主趙昺 逝世 1年 7
三別抄之亂。 马可·波罗登上东行的旅程。 英格蘭王國皇儲愛德華一世與安茹的查理發起第九次十字軍東征,並聯合旭烈兀之長子伊兒汗國君主阿八哈攻打埃及馬木留克王朝。 埃及馬木留克王朝蘇丹拜巴爾一世圍攻的黎波里,但因補給線被英格蘭王國王子愛德華一世與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國王安茹的查理聯軍所切斷而敗退。
虞集 逝世 11月16日——亨利三世,英格蘭國王。(1207年出生,65岁) 2年
瓦西里·雅羅斯拉維奇從長侄勝利者德米特里奪得全羅斯大公之位。 3月28日——忽必烈將中都路改名為大都路,並建中書省署在此。 5月,愛德華一世與埃及馬木留克王朝蘇丹拜巴爾一世簽訂了一份有效期為10年10個月又10天的和平協議。 11月16日——愛德華一世繼位英格蘭國王,但直到1274年才返回故國加冕。 緬甸蒲甘王朝國王那臘底哈勃德派兵攻擊內附元朝的金齒部落,虜走頭目之父阿必。 出生
出生 逝世 3年
10月24日——魯道夫一世被教皇格雷戈里十世加冕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建立哈布斯堡王朝,結束神聖羅馬帝國的大空位時代。 12月6日——聖多瑪斯·阿奎那停止編寫《神學大全》,並於翌年逝世。
亚洲 第一次元军侵日战争,又稱文永之役。 大都宮闕告成,元世祖忽必烈首次在大明殿舉行朝會,接受皇太子、諸王、百官以及高麗國王王禃所派使節的朝賀。 根據《東方見聞錄》,20歲的馬可波羅於夏季在大都謁見元世祖忽必烈。 宋度宗趙禥去世,皇子趙㬎繼位,是為宋恭帝。 忽必烈向行中書省及蒙古、漢軍萬戶千戶軍士發佈問罪于宋的詔書《興師征南詔》。 忽必烈遣安童輔佐那木罕西征海都。
亚洲 第一次元军侵日战争,又稱文永之役。 大都宮闕告成,元世祖忽必烈首次在大明殿舉行朝會,接受皇太子、諸王、百官以及高麗國王王禃所派使節的朝賀。 根據《東方見聞錄》,20歲的馬可波羅於夏季在大都謁見元世祖忽必烈。 宋度宗趙禥去世,皇子趙㬎繼位,是為宋恭帝。 忽必烈向行中書省及蒙古、漢軍萬戶千戶軍士發佈問罪于宋的詔書《興師征南詔》。 忽必烈遣安童輔佐那木罕西征海都。 高麗忠烈王從元大都返回開城即位。 歐洲
荷兰阿姆斯特丹名稱已出現於文獻。 馬林王朝從北非及伊比利亞兩條戰線開始攻擊卡斯蒂利亞,但一直處於膠著狀態,成為伊斯蘭勢力最後一次對伊比利亞的入侵。 宋恭帝改年號德祐 伯颜在常州进行大屠杀,全城仅有7人生还。 丁家洲之戰,南宋權臣賈似道親自指揮作戰,幾乎未加抵抗即退回建康,罷官後被監送官鄭虎臣殺於漳州。 潭州之戰,元兵攻破長沙,嶽麓書院被付之一炬,師生數百人集體自盡。
大事记 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沿着丝绸之路到达元朝的首都大都(今北京市)。 荷兰阿姆斯特丹名稱已出現於文獻。 馬林王朝從北非及伊比利亞兩條戰線開始攻擊卡斯蒂利亞,但一直處於膠著狀態,成為伊斯蘭勢力最後一次對伊比利亞的入侵。
1月21日——依諾增爵五世任第186任教宗。 2月4日——元朝军队攻佔南宋首都臨安(今杭州),俘虏宋恭帝和谢太皇太后,宋恭帝向元军统帅伯颜奉上传国玉玺和降表,南宋失去大部分領土,但直至1279年才完全滅亡。 2月27日——忽必烈發佈《歸附安民詔》,詔諭江南一帶新附府州司縣官吏士民軍卒人等,穩定江南社會秩序,安定江南士人和百姓之心。 6月14日——文天祥、陈宜中、张世杰、陸秀夫等擁立益王赵昰即位,是為宋端宗,改年號景炎,建立流亡朝廷。
6月14日——文天祥、陈宜中、张世杰、陸秀夫等擁立益王赵昰即位,是為宋端宗,改年號景炎,建立流亡朝廷。 12月,阿拉伯裔的商人蒲壽庚投靠元朝。 扫马和马古斯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许可,踏上朝圣之途,前往伊儿汗国。 全羅斯大公公正者瓦西里去世,金帳汗國可汗忙哥帖木兒指定其長侄、亞歷山大·涅夫斯基之子佩列斯拉夫爾-紮列斯基王公勝利者德米特里就任全羅斯大公。
華亭縣升格為華亭府。 元緬戰爭,忽必烈率軍攻打緬甸蒲甘王朝,進攻八莫,因氣候炎熱退兵,而後元兵又多次進攻蒲甘王朝。 4月,大理路元將忽都與信苴日、脫羅脫孩率元軍與緬軍於牙嵩延遭遇,史稱牙嵩延之戰,元軍大敗緬軍。 10月,元將納速剌丁率軍3800餘人攻佔城(或稱江頭城),毀去緬軍大量城寨,招降許多周邊部落,後因氣候炎熱還師。 7月1日——埃及蘇丹拜巴爾一世在敘利亞因誤飲為人準備的毒馬奶酒而死,穆罕默德·巴雷凱·汗繼位。 安茹的查理從呂西尼昂王朝的分支獲得耶路撒冷王國的繼承權。
7月1日——埃及蘇丹拜巴爾一世在敘利亞因誤飲為人準備的毒馬奶酒而死,穆罕默德·巴雷凱·汗繼位。 安茹的查理從呂西尼昂王朝的分支獲得耶路撒冷王國的繼承權。 拜占庭帝國和威尼斯共和國之間簽訂了1277年拜占庭-威尼斯條約。 出生 黃溍
逝世 宋端宗趙昰 8年
12月29日——李恆帶領的元軍攻入廣州。 出生 逝世 宋端宗趙昰 8年
陆秀夫 张世杰 9年
赵昺,宋朝最後一位皇帝 陆秀夫 张世杰
– 腓力三世 (1270–1285) 格温内斯王国 – 盧埃林·阿頗·格魯菲德 (1246–1282) 神圣罗马帝国 (哈布斯堡王朝) - 鲁道夫一世 (1273–1291) 荷兰伯国 – 弗洛里斯五世 (1256–1296) 匈牙利王国 – 拉斯洛四世 (1272–1290) 立陶宛大公国 – 特莱德尼斯 (1269–1282) 纳瓦拉王国 – 胡安娜一世 (1274–1305) 挪威王国 – 馬格努斯六世 (1263–1280) 埃里克二世 (1280–1299) 波兰大公 – 萊謝克二世(黑公爵), 克拉科夫大公 (1279–1288) 葡萄牙-阿尔加维联合王国 – 迪尼什一世 (1279–1325) 苏格兰王国 – 亚历山大三世 (1249–1286) 塞尔维亚王国 – 斯特凡·德拉古廷 (1276–1282) 西西里王国 - 查理一世 (1266–1282) 瑞典王国 – 馬格努斯一世 (1275–1290) 威尼斯共和国 – 雅克卜·康塔里尼,威尼斯总督 (1275–1280) 乔凡尼·丹多洛,威尼斯总督 (1280–1289) 瓦拉幾亞 – 伯尔巴特 (c. 1277-c. 1290) 中东 奇里乞亚亚美尼亚王国 – 莱翁三世 (1270–1289) 塞浦路斯王国 – 于格三世 (1267–1284) 馬木留克蘇丹國 – 穆罕默德·巴雷凯·汗 (1277–1280) 苏拉迷失 (1280) 嘉拉温 (1280–1290) 伊利汗国 – 阿八哈 (1265–1281) 魯姆蘇丹國 – 凱霍斯魯三世 (1265–1284) 卡拉曼侯國 – 古納里貝伊 (1277–1300) 的黎波里伯国 – 博希蒙德七世 (1275–1287) 出生 伯顏 (蔑兒乞部)
米海尔八世 (1259–1282) 卡斯蒂利亚联合王国 – 阿方索十世 (1252–1284) 丹麦王国 – 埃里克五世 (1259–1286) 英格兰王国 – 爱德华一世 (1272–1307) 法兰西王国 – 腓力三世 (1270–1285) 格温内斯王国 – 盧埃林·阿頗·格魯菲德 (1246–1282) 神圣罗马帝国 (哈布斯堡王朝) - 鲁道夫一世 (1273–1291) 荷兰伯国 – 弗洛里斯五世 (1256–1296) 匈牙利王国 – 拉斯洛四世 (1272–1290) 立陶宛大公国 – 特莱德尼斯 (1269–1282) 纳瓦拉王国 – 胡安娜一世 (1274–1305) 挪威王国 – 馬格努斯六世 (1263–1280) 埃里克二世 (1280–1299) 波兰大公 – 萊謝克二世(黑公爵), 克拉科夫大公 (1279–1288) 葡萄牙-阿尔加维联合王国 – 迪尼什一世 (1279–1325) 苏格兰王国 – 亚历山大三世 (1249–1286) 塞尔维亚王国 – 斯特凡·德拉古廷 (1276–1282) 西西里王国 - 查理一世 (1266–1282) 瑞典王国 – 馬格努斯一世 (1275–1290) 威尼斯共和国 –
(1270–1290) 馬林王朝 – 阿布·优素福·雅各布·本·阿卜杜勒-哈克 (1258–1286) 馬里帝國 – 阿布貝克爾一世 (1275–1285) 亚洲 中国 (元朝) - 元世祖忽必烈, 中国皇帝 (1260–1294, 1279年统治全中国) 欽察汗國 – 脱脱蒙哥 (1280–1287) 察合台汗国 – 笃哇 (1272–1306) 窝阔台汗国 – 海都 (1251–1301) 德里苏丹国 – 吉亞斯丁·巴勒班, 德里苏丹 (1266–1287) 朝鲜半岛 (高丽王朝) – 忠烈王 (1274–1308) 日本 (鎌倉時代) 天皇 – 後宇多天皇 (1274–1287) 鎌倉幕府 - 惟康親王 (1266–1289) 执权 - 北条时宗 (1268–1284) 高棉帝国 – 阇耶跋摩八世 (1243–1295) 蒲甘王国 – 那腊底哈勃德 (1254–1287) 素可泰王国 – 兰甘亨
英格兰王国 – 爱德华一世 (1272–1307) 法兰西王国 – 腓力三世 (1270–1285) 格温内斯王国 – 盧埃林·阿頗·格魯菲德 (1246–1282) 神圣罗马帝国 (哈布斯堡王朝) - 鲁道夫一世 (1273–1291) 荷兰伯国 – 弗洛里斯五世 (1256–1296) 匈牙利王国 – 拉斯洛四世 (1272–1290) 立陶宛大公国 – 特莱德尼斯 (1269–1282) 纳瓦拉王国 – 胡安娜一世 (1274–1305) 挪威王国 –埃里克二世 (1280–1299) 波兰大公 – 萊謝克二世(黑公爵), 克拉科夫大公 (1279–1288) 葡萄牙-阿尔加维联合王国 – 迪尼什一世 (1279–1325) 苏格兰王国 – 亚历山大三世 (1249–1286) 塞尔维亚王国 – 斯特凡·德拉古廷 (1276–1282) 西西里王国 - 查理一世 (1266–1282) 瑞典王国 – 馬格努斯一世 (1275–1290) 威尼斯共和国 –乔凡尼·丹多洛,威尼斯总督 (1280–1289) 瓦拉幾亞 – 伯尔巴特 (c. 1277-c. 1290) 中东 奇里乞亚亚美尼亚王国 – 莱翁三世 (1270–1289) 塞浦路斯王国 – 于格三世 (1267–1284) 馬木留克蘇丹國 – 嘉拉温 (1280–1290) 伊利汗国 – 阿八哈 (1265–1282) 魯姆蘇丹國 – 凱霍斯魯三世 (1265–1284) 卡拉曼侯國 – 古納里貝伊 (1277–1300) 的黎波里伯国 – 博希蒙德七世 (1275–1287) 出生 8月4日 -
大事记 元朝 武官王著聯絡僧人高和尚,趁世祖北往上都刺殺阿合馬。 欧洲 哈布斯堡家族获得奥地利大公的公爵,哈布斯堡家族持續統治奧地利直到1780年瑪麗亞·特蕾莎去世。 在拜占庭皇帝米海爾八世的鼓動下,西西里島爆發反對法國安茹王朝查理一世統治的西西里晚禱,促使亞拉岡王國佩德羅三世入侵西西里,法國王室與阿拉貢君主爆發西西里晚禱戰爭。
路易四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逝世于1347年,65岁) 逝世 4月1日——阿八哈,伊儿汗国君主(出生于1234年,48岁) 12月11日——迈克尔八世,拜占庭帝国皇帝(出生于1224年,58岁) 阿合馬,元朝色目人,元世祖忽必烈時的近臣之一,官至中書平章政事,主政十多年。
出生 逝世 1月9日-文天祥,南宋宰相
勝利者德米特里從叛變的弟弟安德烈三世·亞歷山德羅維奇手中收復弗拉基米爾,但無力攻克首府科斯特羅馬,為專心對付諾夫哥羅德共和國,決定與安德烈三世·亞歷山德羅維奇和談,承認除弗拉基米爾外的所有領土要求,換取安德烈三世·亞歷山德羅維奇重新稱臣。 出生 逝世
出生 4月25日——爱德华二世,英格兰国王(逝世1327年,43岁) 逝世 4年 8
8月4日——熱那亞共和國與比薩共和國在第勒尼安海的梅洛里亞小島發生梅洛里亞海戰,戰後熱那亞共和國取得薩丁尼亞、科西嘉島的主權,比薩共和國則從地中海海權強國的名單中除名。 在梁贊大公費奧多爾·羅曼諾維奇的提議下,互相敵對的弗拉基米爾-蘇茲達爾大公國、梁贊大公國、斯摩棱斯克公國組成同盟,對抗切爾尼戈夫-布良斯克王公大羅曼·布良斯基與安德列三世的六國聯軍。 剑桥大学的第一所学院彼得学院建立。 出生 4月25日——爱德华二世,英格兰国王(逝世1327年,43岁) 逝世
金帳汗国大汗秃剌不花及那海率兵入侵匈牙利王國。 何諾四世当选教宗。 日本霜月騷動,確立以北條貞時為首的御內人專制體制,史稱「得宗專制政治」。 非洲東北角建立伊法特蘇丹國,相當於今天埃塞俄比亚的东部、吉布提和索马里北部的部分地区。 出生 3月9日——后二条天皇,日本第94代天皇(逝世1308年,23岁) 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
非洲東北角建立伊法特蘇丹國,相當於今天埃塞俄比亚的东部、吉布提和索马里北部的部分地区。 出生 3月9日——后二条天皇,日本第94代天皇(逝世1308年,23岁) 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 逝世 3月28日——教宗瑪定四世(於约1210年出生,75岁) 10月5日︰腓力三世,法國卡佩王朝國王。(1245年出生,40岁) 5年
出生 逝世 1月5日,大元大蒙古國的皇太子真金去世。
匈牙利王國擊退金帳汗國軍隊。 出生 逝世
其他纪年法 干支:丁亥 日本 弘安十年 皇紀紀元一千九百四十七年 中国 元:至元二十四年 朝鮮 高麗:忠烈王十三年
皇紀紀元一千九百四十七年 中国 元:至元二十四年 朝鮮 高麗:忠烈王十三年 檀紀三千六百二十年 越南 陳朝:重興三年 佛曆:1829年-1830年 伊斯蘭曆:685年-686年
大事记 3月22日——尼各老四世当选为教皇。 2月——波蘭王國擊退來犯的金帳汗国軍隊。
查理一世,匈牙利国王(逝世于1342年,54岁) 11月26日——後醍醐天皇,日本第96代天皇(逝世于1339年,51岁) 逝世 底哈都,緬甸蒲甘王朝國王那臘底哈勃德的兒子,卑謬總督。
出生 10月4日︰路易十世,法國卡佩王朝國王。(1316年逝世,27岁) 逝世 9年
的黎波里伯國被伊斯蘭馬木留克蘇丹國的蘇丹嘉拉溫所消滅。 覺蘇瓦返回蒲甘即位為緬甸蒲甘王朝國王,但權力僅止於蒲甘附近地區,東方皎施地區有以城為據點的阿散哥也、阿剌者僧加藍、梯訶都,南方有馬都八的伐麗流、勃固的,西方有的明帝(Min Hti),北方的城有元軍駐紮。
大事记 9月27日,直隸地震,约10万人死亡。 爪哇信訶沙里國王將三佛齊逐出爪哇。
逝世 0年
逝世 3月10日——阿魯渾,阿八哈之子,伊兒汗國的第四任君主。 1年 9
4月4日——馬木路克王朝進攻耶路撒冷王國最後的堡壘阿卡,爆發阿卡圍城戰。 5月18日——耶路撒冷王國最後的堡壘阿卡陷落,阿卡圍城戰結束。 6月18日——忽必烈下詔頒佈元朝第一部全國性的法律典籍《至元新格》。
马可波罗离开中国。 郭守敬主持重修通惠河,1293年完工。 出生 逝世
出生 逝世 4月4日-尼各老四世,羅馬教宗 答剌麻八剌
腓力五世,法國卡佩王朝國王。(1322年逝世,71岁) 腓力六世,法國瓦盧瓦王朝國王。(1350年逝世,57岁) 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 逝世 3年
覺蘇瓦封阿散哥也為總督、阿剌者僧加藍為總督、梯訶都為總督。 通惠河完工。 漢薩同盟決定盧貝克成為總部所在地,盧貝克法律成為同盟之共同法律。 金帳汗國大汗脫脫汗為懲罰全羅斯大公與弗拉基米爾大公勝利者德米特裡停止朝見和納貢遠征俄羅斯,下令各羅斯公國一同協助征伐弗拉基米爾大公國,斯摩棱斯克王公費奧多爾·羅斯季斯拉維奇從弗拉基米爾救出被勝利者德米特里軟禁的弟弟安德烈三世·亞歷山德羅維奇,以安德烈三世·亞歷山德羅維奇為首回應脫脫汗的北伐,推翻了勝利者德米特里對弗拉基米爾公國的統治,退回原封地佩列斯拉夫爾-扎列斯基,結束1281年-1293年東北羅斯內戰。 出生
12月24日——波尼法爵八世繼承策肋定五世成為第193任天主教教宗,後者在12月13日辭職。 威尼斯共和國與熱那亞共和國爆發戰爭。 出生 6月18日——查理四世,法國卡佩王朝國王。(1328年逝世,34岁) 逝世
大事记 2月18日——元世祖忽必烈去世。 5月10日——元世祖忽必烈皇孫鐵穆耳在顧命大臣伯顏等人的擁戴繼位,是為元成宗。 7月5日——經過1292年至1294年教宗選舉後,策肋定五世繼承尼閣四世,成為第192任天主教教宗。 7月19日——元成宗詔翰林國史院修《世祖實錄》,以完澤監修國史。 12月24日——波尼法爵八世繼承策肋定五世成為第193任天主教教宗,後者在12月13日辭職。
留夢炎,宋朝狀元,降元後官至禮部尚書。 3月24日——海合都,阿八哈次子,阿魯渾之兄弟,伊兒汗國的第五任君主 10月4日——拜都,旭烈兀第五子塔剌海的兒子,伊兒汗國的第六任君主。 5年
10月23日——蘇格蘭與法國在巴黎簽署條約,達成了針對英格蘭的同盟關係。這被認為是蘇格蘭第一次獨立戰爭的開始。 11月3日——伊兒汗國合贊汗於即位後確立了伊斯蘭教的國教地位。 出生 逝世 伯顏,元朝初年的軍事家和政治人物。
大事记 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派遣軍隊進攻蘇格蘭。4月27日,英格蘭取得了鄧巴戰役勝利,奪取了鄧巴城堡。7月8日,蘇格蘭國王約翰·巴里奧被迫退位。 羅馬教宗伯尼法西斯八世發布《A
duarul》,削去了世俗君主對神職人員的權力,成為法國國王腓力四世與教皇伯尼法西斯八世政教衝突的導火線。 出生 逝世 6年
元成宗改年號大德。 察合台汗國入侵德里蘇丹國。 熊忠根据黃公紹的《古今韻會》編成《古今韻會舉要》。 出生 3月25日:安德洛尼卡三世(1297年-1341年,44岁),東羅馬帝國皇帝。 8月14日:花園天皇,日本第95代天皇。 吳萊 逝世
法国 曾兩度發起十字軍東征並一度被俘的路易九世 (法蘭西)被封為「聖路易」。 緬甸 元成宗冊封緬甸蒲甘王朝覺蘇瓦為緬王,不久後撣族三兄弟阿散哥也、阿剌者僧加藍、梯訶都起兵造反,廢黜了覺蘇瓦,以覺蘇瓦子鄒聶為傀儡國王,蒲甘王朝名存實亡。 撣族三兄弟阿散哥也、阿剌者僧加藍、梯訶都建立敏象王國。
熱那亞共和國在馬可波羅故鄉科爾丘拉島海戰擊敗威尼斯共和國,據稱馬可波羅參加威尼斯共和國的軍隊,戰敗被俘。 出生 逝世
出生 逝世 周密,宋朝文學家。 8年
7月15日——哈康五世選擇奧斯陸作為舉行加冕禮的城市,此後奧斯陸逐漸取代卑爾根成為挪威首都。 出生 朱升(1370年逝世,71岁) 逝世 覺蘇瓦,緬甸蒲甘王朝君主,前任國王那臘底哈勃德的兒子。
伊兒汗國可汗合贊率軍入侵埃及馬木留克王朝,攻下阿勒頗、霍姆斯等城市,兵锋直指耶路撒冷,後被擊退。 烏古斯突厥人部落首領奧斯曼加齊正式建立奧斯曼帝国。 俄羅斯東正教都主教座從基輔遷至弗拉基米爾。 熱那亞共和國與威尼斯共和國在米蘭的斡旋下,簽訂了妥協性的《米蘭和約》,結束了持續5年的交戰狀態。 義大利作家魯斯蒂謙正式發表《馬可·波羅遊記》。 漢薩同盟控制了里加的商業。
12月22日 - 元明宗和世㻋 逝世 3月1日
元明宗和世㻋 逝世 3月1日
7月11日——金馬刺戰役,弗蘭德伯國大勝法軍。 出生 8月4日 - 元英宗,是元朝第五位皇帝,蒙古帝國第九位大汗,1320年4月19日—1323年9月4日在位,在位3年零5個月,是元仁宗之子。
5月10日——法國三級會議由腓力四世為向教會徵稅首度召開,以便和教宗卜尼法斯八世對抗,召示著法國的封建政權型式已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 5月,,布鲁日工匠对法国守军发动袭击。 7月11日——金馬刺戰役,弗蘭德伯國大勝法軍。 出生 8月4日 - 元英宗,是元朝第五位皇帝,蒙古帝國第九位大汗,1320年4月19日—1323年9月4日在位,在位3年零5個月,是元仁宗之子。
中国山西洪洞县发生8级大地震,造成200,000到475,800人死亡,大震后余震数年不止,加之连续三年天旱无收,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討伐敏象王國阿散哥也的元朝軍隊撤出緬甸。 教宗博義八世遭法國國王菲利浦四世的逮捕,成為階下囚而憤極身亡,並爆發「阿納尼事件」(Outrage of Anagni)。 ,对亚历山大灯塔造成巨大破坏。
教宗博義八世遭法國國王菲利浦四世的逮捕,成為階下囚而憤極身亡,並爆發「阿納尼事件」(Outrage of Anagni)。 ,对亚历山大灯塔造成巨大破坏。 出生
大事记 7月21日——合贊的弟弟完者都繼任伊兒汗國的第八任君主。 察合台汗國可汗篤哇在元朝的支持下,掠奪窩闊台汗國西部城池,元朝懷寧王海山也在東部襲擊窩闊台汗國,窩闊台汗國可汗察八兒投降篤哇。 伊兒汗國可汗完者都在木乾草原會見欽察汗國的使臣,蒙古四大汗國彼此之間的約和也至此完成,整個蒙古帝國境內再次迎來了和平。
伊兒汗國可汗完者都在木乾草原會見欽察汗國的使臣,蒙古四大汗國彼此之間的約和也至此完成,整個蒙古帝國境內再次迎來了和平。 出生 2月16日——元文宗圖帖睦爾,是元朝第八位皇帝,蒙古帝國第十二位大汗,兩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時間為1328年10月16日—1329年4月3日;後復位,第二次在位時間為1329年9月8日—1332年9月2日,在位時間共4年,他是元武宗的次子。 逝世
8月23日——蘇格蘭民族英雄威廉·華萊士在倫敦被英國國王愛德華一世處死。 出生 逝世
出生 逝世 德壽,元成宗的獨生子。
3月25日,罗伯特·布鲁斯加冕为苏格兰国王。 6月19日,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在梅思文战役中击败罗伯特·布鲁斯。 8月—9月,英军攻陷威尔德鲁米城堡,擒杀罗伯特的弟弟奈杰尔,俘获罗伯特的王后伊丽莎白·伯格、妹妹克里斯蒂娜、玛丽、女儿马乔丽。 元成宗將其兄答剌麻八剌的遺孀弘吉剌氏答己和其兒子愛育黎拔力八達貶到懷孟路。
出生 逝世 6年 0
8月17日——元武宗下詔加封「至聖文宣王」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 法國國王腓力四世大舉整肅聖殿騎士團,眾多團員被以異端罪名處以火刑。 出生 逝世
法國國王腓力四世大舉整肅聖殿騎士團,眾多團員被以異端罪名處以火刑。 出生 逝世 2月10日——元成宗鐵穆耳
出生 逝世 劉玉,道教净明派创始人(出生1257年,51岁) 後二條天皇,日本鎌倉時代的第94代天皇(出生1285年,23岁) 塔里忽,第十一代察合台汗,察合台玄孫(或逝世於1309年)。 8年 0
11月27日——盧森堡伯爵亨利七世獲選為羅馬人民的國王,翌年於阿亨加冕。 12月28日——日本花園天皇即位,為第95代天皇。 元武宗下令禁止白莲教。 元武宗派遣月魯出使欽察汗國,冊封欽察汗脫脫為甯肅王。 鐵木迭兒加右丞相。後任江西行省平章政事;同年,又遷雲南行省左丞相。 蒙古帝国第九代察合台汗都哇的幼子怯別在一次宴會上刺殺第十一代察合台汗塔里忽,成為第十二代察合台汗(或稱發生於1309年)。 日本鎌倉幕府第八代征夷大將軍久明親王將職位讓給其子守邦親王,回到京都。
逝世 9年 0
元武宗為擺脫財政危機,印發至大銀鈔,導致至元鈔大為貶值。 盧森堡伯爵亨利七世在阿亨被加冕為日耳曼羅馬皇帝。 醫院騎士團從拜占庭帝國手中奪取了羅德島及12群島部分島嶼。 3月9日——羅馬教宗克勉五世從羅馬梵蒂岡遷到法國亞維儂,在道明會的修道院裏居住,自此以後教皇成為法國國王的人質近70年(1377年結束),亞維農教廷便於此年開始,史稱「亞維儂之囚」。
大事记 亨利七世將盧森堡伯爵爵位轉給其子盧森堡的約翰。 亨利七世入侵義大利,在米蘭加冕為義大利國王。 暫時接管察合台汗國的怯別召集忽裡台大會,推舉也先不花為第十三代察合台汗。
出生 11月4日 宋濂
大事记 1月6日——神聖羅馬皇帝亨利七世在米蘭加冕為倫巴底國王。 1月27日——元武宗病逝。
大事记 1月6日——神聖羅馬皇帝亨利七世在米蘭加冕為倫巴底國王。 1月27日——元武宗病逝。 4月7日——元朝皇太弟愛育黎拔力八達在大都大明殿即位,是為元仁宗。
11月13日——愛德華三世,英格蘭國王。(1377年逝世,65岁) 逝世 9月5日:斐迪南四世,卡斯提爾國王 11月9日:奥托三世,匈牙利国王和下巴伐利亚公爵 2年
11月13日——愛德華三世,英格蘭國王。(1377年逝世,65岁) 逝世 9月5日:斐迪南四世,卡斯提爾國王 11月9日:奥托三世,匈牙利国王和下巴伐利亚公爵
3年 1
8月24日——亨利七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约出生于1275年,38岁) 3年 1
農曆八月二十日,全國舉行鄉試,在全國的17處考場,一共錄取三百人,史稱延祐復科。 平章政事章閭上書請執行經理之法,對有田之家和諸王位下、寺觀、學校、財賦等田地進行田產登記,清查田畝,以增加國家稅收,元仁宗下詔在江浙、江西、河南等三行省地進行,史稱「延祐經理」。 元仁宗將領床兀兒擊敗察合台汗也先不花。 班诺克本之战,苏格兰大败英格兰。为了交换俘虏,英格兰放回了苏格兰国王罗伯特·布鲁斯已被囚禁8年的王后伊丽莎白·伯格、妹妹克里斯蒂娜、玛丽、女儿马乔丽。 奈斯勒塔事件,法兰西宫廷丑闻,腓力四世国王的全部三位儿媳被控通奸。两位王媳勃艮第的玛格丽特和勃艮第的布朗歇因此被判终身监禁。 出生
農曆八月二十日,全國舉行鄉試,在全國的17處考場,一共錄取三百人,史稱延祐復科。 平章政事章閭上書請執行經理之法,對有田之家和諸王位下、寺觀、學校、財賦等田地進行田產登記,清查田畝,以增加國家稅收,元仁宗下詔在江浙、江西、河南等三行省地進行,史稱「延祐經理」。 元仁宗將領床兀兒擊敗察合台汗也先不花。 班诺克本之战,苏格兰大败英格兰。为了交换俘虏,英格兰放回了苏格兰国王罗伯特·布鲁斯已被囚禁8年的王后伊丽莎白·伯格、妹妹克里斯蒂娜、玛丽、女儿马乔丽。 奈斯勒塔事件,法兰西宫廷丑闻,腓力四世国王的全部三位儿媳被控通奸。两位王媳勃艮第的玛格丽特和勃艮第的布朗歇因此被判终身监禁。 出生
鐵木迭兒晉封為太師。 歐洲大饑荒。 出生 奇皇后(韓語:기황후/奇皇后,1315年-1369年),是元朝皇帝元惠宗(元順帝)的第三任皇后。 逝世 勃艮第的玛格丽特,法兰西王后,在被监禁期间 5年
元仁宗清查田畝引發江西贛州蔡五九起義,迫於形勢不得不停止「延祐經理」。 5月9日——厄德四世接替于格五世成為勃艮第公爵。 8月——路易十世在蘭斯加冕為法國國王。 8月13日——法王路易十世與安茹的克萊門絲結婚。 8月29日——:比薩擊敗了佛羅倫斯和拿坡里的勢力。 11月15日——:瑞士人在埃格里湖岸邊擊敗了奧地利的利奧波德,確保了瑞士聯邦的獨立性。 鐵木迭兒晉封為太師。
逝世 郭守敬,元朝天文学家(出生于1231年,85岁) 3月12日——斯特凡·德拉古廷,塞尔维亚国王 6月5日——路易十世,法国国王(出生于1289年,27岁) 11月19日——约翰一世,法国国王(出生于同年,27岁) 12月16日——完者都,伊尔汗国第八任君主(出生于1280年,36岁) 6年
约翰二十二世被选为教宗。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路易四世承认瑞士独立。 出生 3月2日——罗伯特二世,苏格兰国王(逝世于1390年,84岁) 5月14日——查理四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逝世于1378年,62岁)
出生 逝世 瑪·約伯耶和華三世,東方亞述教會中國籍牧首。
文保和談,鐮倉幕府干預皇室持明院派與大覺寺派(1318年繼位的後醍醐天皇出身本派)的皇位繼承爭議,決議兩派輪流當天皇。 出生 逝世
3月29日:日本花園天皇退位,傳位於後醍醐天皇。
大事记 3月29日:日本花園天皇退位,傳位於後醍醐天皇。
察合台汗也先不花死後,弟弟怯別復位。 出生 4月16日︰約翰二世,法國瓦盧瓦王朝國王。(1364年逝世,45岁)
察合台汗也先不花死後,弟弟怯別復位。 出生 4月16日︰約翰二世,法國瓦盧瓦王朝國王。(1364年逝世,45岁)
元順帝妥懽貼睦爾,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國第十五位大汗,他是元朝北遷前的最後一位皇帝,之後領導北元繼續與明朝對峙。在位時間是從1333年7月19日至1370年5月23日,在位37年。 答納失里,欽察部人,元順帝第一任皇后,太師、太平王燕鐵木兒的女兒。 葡萄牙和阿尔加维国王佩德罗一世 逝世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李衎,中国画家(出生1245年,75岁) 拜占庭帝国共治皇帝米海尔九世 0年
元順帝妥懽貼睦爾,元朝第十一位皇帝,蒙古帝國第十五位大汗,他是元朝北遷前的最後一位皇帝,之後領導北元繼續與明朝對峙。在位時間是從1333年7月19日至1370年5月23日,在位37年。 答納失里,欽察部人,元順帝第一任皇后,太師、太平王燕鐵木兒的女兒。 葡萄牙和阿尔加维国王佩德罗一世 逝世 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 李衎,中国画家(出生1245年,75岁) 拜占庭帝国共治皇帝米海尔九世 0年
瑞典国王比尔耶尔·马格努松 意大利诗人但丁 1年
立陶宛大公格迪米納斯攻下基輔,基輔大公國開始淪入立陶宛大公國之手。 出生 張士誠,原名張九四,泰州白駒鎮(今江蘇大豐)人,元朝末年的起義軍領袖之一。
12月4日——元英宗任命拜住為中書右丞相,並且不設左丞相,開始在右丞相拜住、中書省平章政事張珪等的幫助下進行“至治改革”。 出生
10月6日——鐵木迭兒,元朝權臣。 11月1日——答己,忽必烈之孫答剌麻八剌的妻子,元武宗海山及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的母親。 2年 2
9月4日——鐵木迭兒的義子鐵失趁著元英宗從上都避暑結束南返大都途中,在 南坡的刺殺了英宗及右丞相拜住等人,史稱南坡之變。 10月4日——晉王也孫鐵木兒在漠北草原的龍居河(今克魯倫河)河畔登基,是為泰定帝。 12月11日——泰定帝抵達大都。 12月17日——泰定帝在大都大明殿接受諸王和百官朝賀。 印度
3月26日——元英宗審定《大元通制》,頒行天下。 9月4日——鐵木迭兒的義子鐵失趁著元英宗從上都避暑結束南返大都途中,在 南坡的刺殺了英宗及右丞相拜住等人,史稱南坡之變。 10月4日——晉王也孫鐵木兒在漠北草原的龍居河(今克魯倫河)河畔登基,是為泰定帝。 12月11日——泰定帝抵達大都。 12月17日——泰定帝在大都大明殿接受諸王和百官朝賀。 印度
4月14日——元泰定帝立八不罕氏為皇后,立阿剌吉八為太子。 日本正中之變,後醍醐天皇發起倒幕運動失敗。 馬利帝國的國王曼薩·穆薩赴麥加朝聖,所攜帶黃金使當地金價持續低迷20年。 中国福建记录活最长寿的人陈俊,生于881年死于1324年,享年443岁。 出生
元泰定帝改年號泰定。 4月14日——元泰定帝立八不罕氏為皇后,立阿剌吉八為太子。 日本正中之變,後醍醐天皇發起倒幕運動失敗。 馬利帝國的國王曼薩·穆薩赴麥加朝聖,所攜帶黃金使當地金價持續低迷20年。
逝世 1月7日——迪尼什一世,葡萄牙國王,阿方索三世 (葡萄牙)的兒子和繼承者。
逝世 1月7日——迪尼什一世,葡萄牙國王,阿方索三世 (葡萄牙)的兒子和繼承者。 5年
大事记 6月3日--諾夫哥羅德與挪威簽署諾夫哥羅德和約。 鄂圖曼帝國奧斯曼一世從拜占庭帝國攻陷後來的首都布爾薩。
元寧宗懿璘质班 逝世 勃艮第的布朗歇,法兰西前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