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ence1
stringlengths
0
73.2k
sentence2
stringlengths
0
64.7k
260年:魏帝曹髦讨伐司马昭,兵敗被杀。 5世紀 455年:汪達爾-阿蘭王國君主蓋薩里克率領汪達爾人進入羅馬,展開長達兩個星期的洗劫。 11世紀 1098年:第一次十字軍東征將領博希蒙德一世率領軍隊攻陷在敘利亞的塞爾柱王朝城市安條克。 18世紀 1793年:巴黎新的起义-法国革命,法国雅各宾派执政。 19世紀 1815年:拿破仑一世颁布法国自由宪法。 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比利时召开。 1886年:美国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于白宫举行婚礼,为史上唯一一位于白宫举行婚礼的美国总统。 1895年:李经方与桦山资纪为马关条约于基隆海上办交接仪式。 1896年:意大利发明家古列尔莫·马可尼在英国获得其发明的无线电技术专利,并用于电报工作上。 20世紀 1907年:广东惠州七女湖起义。 1939年:古巴拒绝犹太难民船入境。 1942年:中華民國和美国《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在华盛顿签订。 1946年:意大利王国举行决定国家政体公民投票,决定废黜国王翁贝托二世并成立共和国。 1949年:青即战役结束,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青岛,中国共产党接管政权,改青岛院辖市为山东省省辖市。 1953年:在英國國王喬治六世逝世後,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倫敦西敏寺舉行加冕禮。 1962年:廣州火車東站(大沙頭站)聚集大量擁港民眾鼓譟,凌晨1點,當局宣佈戒嚴,警方出動民眾散去,市公安局組織警力抓捕民眾,據計有16人被逮捕,被勞動教養有22人,被行政拘留有34人。 1964年:中国山东省最长的公交無軌電車线路暨青岛市第二条无轨电车线路:5路(火车站至四方北岭段)建成投产。 1966年:在美國探測月球的測量員計畫中,測量員1號登陸月球。 1983年:加拿大航空797號班機發生大火,23人死亡。 1989年:中國國民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及中央評議委員第二次會議在陽明山中山樓召開。 1993年:香港發生北角地盤升降機墜下事故,造成12人死亡。 1994年:中国工程院产生首批院士。 1998年:欧洲中央银行正式成立。 21世紀 2003年:載有歐洲太空總署火星探測器火星快車號的俄羅斯聯盟號運載火箭自哈薩克發射升空。 2004年:上海F1赛道全面建成。 2010年:日本第93任日本首相鳩山友紀夫辭任首相一職。 2012年:埃及前总统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因参与杀害2011年埃及革命示威者被判处终身监禁。 2013年:台灣發生規模最強6級的602地震,有感地區多為西半部。 2014年: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宣布退位。 2022年:加拿大的安大略省舉行大選。 2023年:印度奧迪沙邦巴拉索爾縣發生列車相撞事故,造成288人死亡、1,175人受傷。 出生 1535年:教宗良十一世,羅馬主教(1605年逝世) 1740年:薩德侯爵,法國哲學家、作家、政治人物(1814年逝世) 1835年:教宗庇护十世,羅馬主教(1914年逝世) 1840年:托马斯·哈代,英國诗人、小說家(1928年逝世) 1857年:爱德华·埃尔加,英國作曲家(1934年逝世) 1862年:埃米爾·馬勒,法國美術史學家(1954年逝世) 1896年:赫米拉·加林多,墨西哥女性主義者、作家(1954年逝世) 1899年:洛特·赖尼格,德國剪影動畫師、電影導演(1981年逝世) 1900年:王蘧常,中國历史学家、著名书法家、诗人(1989年逝世) 1903年:冯雪峰,中國作家(1976年逝世) 1906年:權泰夏,韓國男子田徑運動員(1971年逝世) 1913年:杜葉錫恩,香港政界人物(2015年逝世) 1915年:戴麟趾,英國資深香港殖民地官員、第24任香港總督(1988年逝世) 1922年:克萊爾·卡梅倫·帕特森,美國地質學家、地球化學家(1995年逝世) 1930年:皮特·康拉德,美國太空人(1999年逝世)
20世紀 1907年:广东惠州七女湖起义。 1939年:古巴拒绝犹太难民船入境。 1942年:中華民國和美国《中美抵抗侵略互助协定》在华盛顿签订。 1946年:意大利王国举行决定国家政体公民投票,决定废黜国王翁贝托二世并成立共和国。 1949年:青即战役结束,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青岛,中国共产党接管政权,改青岛院辖市为山东省省辖市。 1953年:在英國國王喬治六世逝世後,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倫敦西敏寺舉行加冕禮。 1962年:廣州火車東站(大沙頭站)聚集大量擁港民眾鼓譟,凌晨1點,當局宣佈戒嚴,警方出動民眾散去,市公安局組織警力抓捕民眾,據計有16人被逮捕,被勞動教養有22人,被行政拘留有34人。 1964年:中国山东省最长的公交無軌電車线路暨青岛市第二条无轨电车线路:5路(火车站至四方北岭段)建成投产。 1966年:在美國探測月球的測量員計畫中,測量員1號登陸月球。 1983年:加拿大航空797號班機發生大火,23人死亡。 1989年:中國國民黨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及中央評議委員第二次會議在陽明山中山樓召開。 1993年:香港發生北角地盤升降機墜下事故,造成12人死亡。 1994年:中国工程院产生首批院士。 1998年:欧洲中央银行正式成立。 21世紀 2003年:載有歐洲太空總署火星探測器火星快車號的俄羅斯聯盟號運載火箭自哈薩克發射升空。 2004年:上海F1赛道全面建成。 2010年:日本第93任日本首相鳩山友紀夫辭任首相一職。 2012年:埃及前总统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因参与杀害2011年埃及革命示威者被判处终身监禁。 2013年:台灣發生規模最強6級的602地震,有感地區多為西半部。 2014年:西班牙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宣布退位。 2022年:加拿大的安大略省舉行大選。 2023年:印度奧迪沙邦巴拉索爾縣發生列車相撞事故,造成288人死亡、1,175人受傷。 出生 1535年:教宗良十一世,羅馬主教(1605年逝世) 1740年:薩德侯爵,法國哲學家、作家、政治人物(1814年逝世) 1835年:教宗庇护十世,羅馬主教(1914年逝世) 1840年:托马斯·哈代,英國诗人、小說家(1928年逝世) 1857年:爱德华·埃尔加,英國作曲家(1934年逝世) 1862年:埃米爾·馬勒,法國美術史學家(1954年逝世) 1896年:赫米拉·加林多,墨西哥女性主義者、作家(1954年逝世) 1899年:洛特·赖尼格,德國剪影動畫師、電影導演(1981年逝世) 1900年:王蘧常,中國历史学家、著名书法家、诗人(1989年逝世) 1903年:冯雪峰,中國作家(1976年逝世) 1906年:權泰夏,韓國男子田徑運動員(1971年逝世) 1913年:杜葉錫恩,香港政界人物(2015年逝世) 1915年:戴麟趾,英國資深香港殖民地官員、第24任香港總督(1988年逝世) 1922年:克萊爾·卡梅倫·帕特森,美國地質學家、地球化學家(1995年逝世) 1930年:皮特·康拉德,美國太空人(1999年逝世) 1940年:康斯坦丁二世,希臘王國末代國王(2023年逝世) 1943年:徐遐生,臺裔美國天文學家(2023年逝世) 1944年:马文·哈姆利奇,美国作曲家和指挥家(2012年逝世) 1944年:平泉成,日本演員 1945年:吳思遠,香港電影導演 1946年:彼得·薩特克利夫,英國連環殺手(2020年逝世) 1946年:西村知道,日本男性聲優 1950年:李完九,韓國政治人物,曾任韓國國務總理(2021年逝世) 1955年:孫泳恩,首屆香港小姐冠軍 1956年:陈瑞仁,中華民國檢察官 1957年:蔡明興,富邦金控董事長 1965年:今野緒雪,日本女性小說家 1967年:橋口隆志,日本漫畫家 1968年:方岑,台灣演員 1968年:納維德·奈嘉班,美國男演員 1969年:歐·帕克,英國導演、編劇、製片人 1970年:莫文蔚,香港歌手、演員
6月3日是公曆一年中的第154天 ( 閏年第155天 ) , 離全年結束還有211天。 大事记 10世紀 978年: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四月廿五·己卯,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向北宋献地投降,史称“泉漳纳土”。 979年:北宋太平兴国四年五月初六,北汉皇帝刘继元降宋。 14世紀 1326年:諾夫哥羅德與挪威簽署諾夫哥羅德和約。 17世紀 1621年:荷蘭共和國仿效東印度公司模式而成立西印度公司,並特許在加勒比地區展開貿易。 1644年:李自成在紫禁城武英殿即位。 19世紀 1839年:中国清朝钦差大臣林则徐在虎门公开销毁英国商人的1.9万箱鸦片,引发第一次鸦片战争。 1852年:太平军攻破全州。 1896年:清朝政府同俄国签订《中俄密约》。 20世紀 1919年:中国出现第一次大规模罢工:上海发起,纺织、机器、铁路、汽车、轮船、铁厂等50多个企业约7万工人罢工。 1932年:盧·賈里格轟出單場4發全壘打。 1936年:埃德加·斯诺以《每日先驱报》特派记者的身份来到陕北。 1937年:已经退位的前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与美国名流华丽丝·辛普森在法国都尔举行婚礼。 1947年:英国政府制定的《印度独立方案》由印度总督路易斯·蒙巴顿公布:此方案又称《蒙巴顿方案》。 1950年:法國登山家莫里斯·荷索與路易·拉什納爾成功攀登安納布爾納峰,為人類首次成功攀登海拔8,000公尺以上的山峰。 1955年:法国总理埃德加·富尔和突尼斯总理塔哈尔·本·阿马尔签订核准书,保证突尼西亞的区内自治权。 1959年:新加坡颁布新宪法:结束其英国直辖殖民地的地位。 1962年:法國航空一架執行AF007班機的波音707在巴黎-奥利机场起飛時墜毀,導致130人死亡。 1963年:順化化學攻擊事件,南越政府軍利用化學武器在順化鎮壓市民和僧侶的示威運動,67人受傷送醫。 1965年:美国宇航员爱德华·怀特离开双子星4号太空船,成为美国首个执行太空行走任务的宇航员。 1973年:蘇聯製造圖-144型飛機在巴黎航展發生意外。 1974年:伊扎克·拉宾任以色列总理。 1982年:香港長沙灣元州街邨安安幼稚園嚴重血案,釀成6死44人受傷。 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由外地調動進入北京的中国人民解放軍於深夜展開對學生的武力鎮壓,直至翌日的6月4日,是為震驚中外的六四天安門事件。 1990年:「15国集团」首脑会议闭幕。 1993年:諾羅敦·西哈努克宣布成立柬埔寨民族政府。 1995年:布基納法索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1998年:德国一部从慕尼黑驶往汉堡的ICE列车在下萨克森发生出轨事故,造成101人死亡。 21世紀 2006年:蒙特內哥羅國會宣布依照公投结果而正式独立,塞尔维亚和黑山自此解体。 2006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一架由運-8運輸機改裝而成的空警-200預警機,在執行任務時因機翼結冰墜毀在安徽省廣德縣,機上40人全部罹難。 2012年:伦敦举行千帆巡游泰晤士河活动,纪念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 2012年:尼日利亚丹纳航空一架麦道MD-83客机在拉各斯穆尔塔拉·穆罕默德国际机场降落时坠毁,造成至少193人死亡。 2013年: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米沙子镇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火灾。 出生 1756年:-{zh-cn:弗朗西斯; zh-tw:法蘭西斯}-·尼爾,美國天主教會神父兼耶穌會士(1837年逝世) 1808年:傑佛遜·戴維斯,美國軍官、政治人物(1889年逝世) 1844年:加勒特·霍巴特,美國政治人物,第24任美國副總統(1899年逝世) 1865年:乔治五世,英國國王(1936年逝世) 1865年:埃里希·魯登道夫,德國軍事家(1937年逝世) 1899年:侯志律,香港正按察司(1955年逝世) 1901年:张学良,中國军事家、戰略家(2001年逝世) 1906年:約瑟芬·貝克,法國藝人、演員(1975年逝世) 1906年:柏立基,第23任香港總督(1999年逝世) 1910年:阮玲玉,中國女演員(1935年逝世) 1914年:威廉·韋爾,英國王牌飛行員(1981年逝世) 1921年:-{于}-藍,中國女演員(2020年逝世)
1944年:彼得·邦菲爵士,英國電信執行委員會前董事長、首席執行長 1947年:戴夫·亞歷山大,美國音樂家,丑角合唱團貝斯手(1975年逝世) 1951年:村上紀香,日本漫畫家 1952年:吉兒·拜登,美國教師,現任美國第一夫人 1963年:陳福海,臺灣政治人物,現任金門縣縣長 1963年:潘芳芳,香港女演員 1963年:唐澤壽明,日本男演員 1964年:关渭贞,中國女子羽球運動員 1964年:龜田誠治,日本貝斯手,樂團東京事變成員 1964年:丹尼爾·利伯曼,美國古人類學家 1966年:瓦西·阿克拉姆,巴基斯坦板球隊前隊長 1967年:入來智,日本棒球選手 1969年:邵家臻,香港社會工作者,前香港立法會議員 1970年:楊婉儀,香港女演員,1995年香港小姐冠軍,慧妍雅集前會長 1974年:徐章焄,前韓國籃球員,現為藝人 1978年:苏提达,泰國王后 1979年:邦妮·艾倫斯,美國女演員 1980年:塔米姆·本·哈邁德·阿勒薩尼,卡塔爾埃米爾 1982年:伊辛巴耶娃,俄罗斯撑杆跳女選手 1983年:福士誠治,日本男演員 1983年:青木美沙子,日本時裝模特兒、電視藝人、YouTuber 1984年:許時豪,台灣男演員 1985年:柏比斯·施斯,塞內加爾職業足球運動員 1985年:林星潼,台灣女藝人、模特兒 1986年:王梓軒,香港男歌手 1986年:拉斐爾·納達爾,西班牙職業網球運動員 1986年:艾爾·霍福德,多明尼加職業籃球運動員 1986年:喬許·塞嘉拉,美國男演員 1987年:長澤雅美,日本女演員 1988年:三浦翔平,日本男演員 1988年:柳下大,日本演員 1988年:麥皓兒,香港女演員 1989年:馬丁娜·祖布契奇,克羅埃西亞跆拳道選手 1989年:潘惠美,日本女性聲優 1990年:韓智恩,韓國女演員 1990年:法比奧·格策,德國足球運動員 1991年:廣瀨大介,日本男性聲優、舞台劇演員 1991年:曹承希,韓國女子偶像團體DIA成員 1992年:马里奥·格策,德國足球運動員 1992年:迪丽热巴,中國女演員 1994年:篠田南,日本女性聲優 1995年:黃子桐,香港女演員 1997年:申世輝,韓國女演員 1997年:任子威,中國男子短道競速滑冰運動員 1998年:SinB,韓國女子偶像團體VIVIZ成員 2001年:傑倫·薩格斯,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 逝世 1605年:扬·扎莫厄斯基,波兰立陶宛联邦贵族、政治家、军事家(1542年出生) 1615年:真田信繁,日本武將(1567年出生) 1657年:威廉·哈维,英國醫生(1578年出生) 1844年:昂古萊姆公爵路易-安托萬,法國波旁王朝王室成員(1775年出生) 1860年:約翰·拜恩,英國陸軍軍官、政治人物,第一代斯塔福德伯爵(1772年出生) 1875年:乔治·比才,法國作曲家(1838年出生) 1924年:弗兰兹·卡夫卡,奥地利作家(1883年出生) 1928年:黎元洪,原中华民国总统(1864年出生)
1718年:湯瑪斯·齊本德爾,英國家具工匠(1779年逝世) 1723年:亚当·斯密,英国经济学家(1790年逝世) 1771年:恩斯特·奧古斯特一世,漢諾威國王(1851年逝世) 1819年:约翰·柯西·亚当斯,英國数学家、天文学家,海王星的发现者之一(1892年逝世) 1883年: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英國经济学家(1946年逝世) 1900年:丹尼斯·蓋博,匈牙利裔英國物理學家,197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1979年逝世) 1903年:顏水龍,台灣藝術家(1997年逝世) 1926年:王文采,中國植物分類學家(2022年逝世) 1941年:埃佩利·奈拉蒂考,斐濟政治人物,第4任斐濟總統 1942年:特奧多羅·奧比昂·恩圭馬·姆巴索戈,赤道幾內亞政治人物、獨裁者,前任赤道幾內亞總統(2021年逝世) 1945年:約翰·卡洛斯,美國男子田徑運動員 1947年:陶德·艾金,美國政治人物(2021年逝世) 1953年:凱斯琳·甘迺迪,美國電影監製、剪輯師 1956年:肯尼·基,美國薩克斯風演奏家 1959年:袁淑珍,香港女性配音員 1963年:張學潤,香港形象設計師(2023年逝世) 1964年:雷克·萊爾頓,美國小說家 1965年:米高·E·布朗,美國天文學家 1965年:泰勒·貝茲,美國作曲家 1965年:穆薩·科尼,利比亞政治人物、外交官,現任利比亞總統委員會副主席 1971年:楊培安,台灣歌手 1974年:葉文輝,新城電台唱片騎師 1975年:司徒文俊,香港足球運動員、教練、評述員 1976年:鈴木隆行,日本足球員 1976年:荷西·甘巴爾,香港西班牙籍足球教練 1977年:菅野祐悟,日本作曲家、音樂家 1978年:近藤孝行,日本男性聲優 1978年:豬口有佳,日本女性聲優 1979年:彼特·溫茲,美國樂手 1980年:跩哥·馬份,哈利波特角色 1981年:楊岳橋,香港立法會議員 1982年:劉寅娜,韓國女演員 1982年:兹夫耶兹丹·米西莫维奇,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足球运动员 1983年:錢柏渝,台灣女演員 1984年:張棋惠,台灣女藝人 1985年:林嘉緯,香港足球運動員
2017年:蒙特內哥羅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出生 1075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辽朝皇帝(1128年逝世) 1265年:但丁,意大利詩人(1321年逝世) 1640年:蒲松齡,中國作家、小說家(1715年逝世) 1718年:湯瑪斯·齊本德爾,英國家具工匠(1779年逝世) 1723年:亚当·斯密,英国经济学家(1790年逝世) 1771年:恩斯特·奧古斯特一世,漢諾威國王(1851年逝世) 1819年:约翰·柯西·亚当斯,英國数学家、天文学家,海王星的发现者之一(1892年逝世) 1883年: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英國经济学家(1946年逝世) 1900年:丹尼斯·蓋博,匈牙利裔英國物理學家,197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1979年逝世) 1903年:顏水龍,台灣藝術家(1997年逝世) 1926年:王文采,中國植物分類學家(2022年逝世) 1941年:埃佩利·奈拉蒂考,斐濟政治人物,第4任斐濟總統 1942年:特奧多羅·奧比昂·恩圭馬·姆巴索戈,赤道幾內亞政治人物、獨裁者,前任赤道幾內亞總統(2021年逝世) 1945年:約翰·卡洛斯,美國男子田徑運動員 1947年:陶德·艾金,美國政治人物(2021年逝世) 1953年:凱斯琳·甘迺迪,美國電影監製、剪輯師 1956年:肯尼·基,美國薩克斯風演奏家 1959年:袁淑珍,香港女性配音員 1963年:張學潤,香港形象設計師(2023年逝世) 1964年:雷克·萊爾頓,美國小說家 1965年:米高·E·布朗,美國天文學家 1965年:泰勒·貝茲,美國作曲家 1965年:穆薩·科尼,利比亞政治人物、外交官,現任利比亞總統委員會副主席 1971年:楊培安,台灣歌手 1974年:葉文輝,新城電台唱片騎師 1975年:司徒文俊,香港足球運動員、教練、評述員 1976年:鈴木隆行,日本足球員 1976年:荷西·甘巴爾,香港西班牙籍足球教練 1977年:菅野祐悟,日本作曲家、音樂家 1978年:近藤孝行,日本男性聲優 1978年:豬口有佳,日本女性聲優 1979年:彼特·溫茲,美國樂手 1980年:跩哥·馬份,哈利波特角色 1981年:楊岳橋,香港立法會議員 1982年:劉寅娜,韓國女演員 1982年:兹夫耶兹丹·米西莫维奇,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足球运动员 1983年:錢柏渝,台灣女演員 1984年:張棋惠,台灣女藝人 1985年:林嘉緯,香港足球運動員 1989年:中島愛,日本女性聲優 1990年:王子謙,香港足球運動員 1990年:車珠英,韓國女演員 1991年:樂樂法利,美國YouTuber、饒舌歌手、單口喜劇演員
1929年:安東尼奧·卡瓦哈爾,墨西哥職業足球運動員(2023年逝世) 1933年:拉明·迪亞克,塞內加爾男子跳遠運動員,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委員(2021年逝世) 1938年:古龍,台灣武俠小說作家(1985年逝世) 1940年:汤姆·琼斯,英国男歌手 1942年:-{zh-cn:穆阿迈尔·卡扎菲; zh-tw:穆安瑪爾·格達費}-,利比亞革命警衛隊上校,利比亞綠色革命精神領袖,前任利比亞實際最高領導者、非洲聯盟主席(2011年逝世) 1943年:陳鴻烈,香港演員(2009年逝世) 1945年:沃尔夫冈·许塞尔,奥地利人民党政治家 1947年:劉兆佳,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 1952年:奥尔汗·帕穆克,土耳其作家,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952年:連恩·尼遜,北愛爾蘭知名演員 1953年:马可·穆勒,意大利电影制片人、电影史家、影评人 1957年:侯友宜,台灣警官、前內政部警政署署長,現任新北市長 1958年:王子,美國歌手、音樂家(2016年逝世) 1959年:迈克·彭斯,美國政治人物,第48任美國副總統 1959年:小林武史,日本音樂製作人,前My Little Lover成員 1960年:荒木飛呂彥,日本漫畫家 1961年:朱立倫,台灣政治人物,曾任桃園縣縣長、行政院副院長、中國國民黨主席,新北市市長 1962年:兰斯·雷迪克,美國男演員(2023年逝世) 1962年:維奧拉·阿姆赫德,瑞士政治人物,現任瑞士聯邦委員會委員 1963年:廈門潤,日本漫畫家 1963年:罗伯托·阿蓝尼亚,法國歌剧男高音歌唱家 1964年:林強,台湾歌手、演員、音樂創作人 1965年:吳國敬,香港歌手、作曲人 1965年:米克·佛利,美國职业摔角手、作家 1965年:达米恩·赫斯特,新一代英国艺术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1966年:張雨生,台灣音樂人、創作歌手(1997年逝世) 1966年:高怡平,台灣藝人 1966年:趙燕國彰,中國演員、電影導演 1966年:喜田亞由美,日本女性聲優 1969年:周傳雄,台灣音樂人、創作歌手 1969年:约阿基姆王子,丹麦王室成員,瑪格麗特二世次子 1970年:車胜元,韓國演員 1970年:卡福,巴西足球運動員 1972年:卡尔·厄本,新西兰男演員 1973年:宋允兒,韓國女演員 1974年:贝尔·格里尔斯,英國探险家、作家、电视主持人、童军总领袖 1975年:陳仙梅,台灣女演員 1975年:艾倫·艾佛森,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饒舌歌手 1977年:任港秀,香港演員 1977年:容海恩,香港法律界人士、立法會議員 1977年:安胜浩,韓國歌手兼TN Entertainment、Skoolooks、School store代表 1977年:马尔钦·巴什琴斯基,波兰足球員 1978年:林韋君,台灣女演員 1978年:比爾·哈德,美國男演員、製片人、配音演員、喜劇演員 1979年:羅泳嫻,香港無綫電視演員 1979年:周浩鼎,香港法律界人士、立法會議員 1979年:奇云·贺夫兰,荷兰足球员 1980年:張魯一,中國男演員、導演 1981年:曾美華,香港新聞主播 1981年:安娜·庫妮可娃,俄羅斯網球運動員 1982年:羅巧倫,台灣女演員 1982年:淺見麗奈,日本女演員 1982年:赫尔曼·卢克斯,足球運動員 1985年:三宅麻理惠,日本女性聲優 1985年:丹妮·艾凡斯,美國模特 1986年:基冈·布拉德利,美國職業高爾夫球運動員
1906年:英国盧西塔尼亞號郵輪在蘇格蘭格拉斯哥下水。1915年5月,盧西塔尼亞號遭一艘德國潛艇擊沉,這成為幾年後美國參戰的導火線之一。 1915年:中俄蒙协约簽訂,俄国同意外蒙古取消獨立,中国許諾給予外蒙古高度自治。 1929年:在《拉特朗條約》正式生效後,義大利王國承認聖座在梵蒂岡建立主權獨立的國家。 1942年:美國海軍在中途島附近擊退計劃發動進攻的大日本帝國海軍,中途島戰役結束。 1945年:湘西會戰結束,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勝利。 1965年:美國最高法院下達裁決,禁止各州將已婚伴侶使用避孕措施定為犯罪。 1977年:五億人在電視上觀看了的盛況。 1981年:以色列空军出动14架战斗机摧毁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正在兴建的核子反应炉。 1984年:香港總督尤德為東區走廊第一段主持開幕儀式。到第二日下午兩點半,該段東區走廊正式開放通車。第一段由銅鑼灣至太古城,全長3.7公里。東區走廊通車後,港島東區的交通大為改善。 1989年:旺角彌敦道一帶香港市民悼念六四事件的活動演變成騷亂,警方調派七百人到場,最後要發射催淚彈,才將滋事者驅散。 1989年:蘇里南航空764號班機在帕拉马里博墜毀,包括15名蘇里南足球運動員在內的176人遇難。 1999年:最高人民法院舉行新聞發佈會,公布廣東湛江特大走私受賄案的香港主犯李深,以及香港和內地多名走私份子,在廣東被執行死刑。案件涉及1996年初至1998年中期間,香港走私份子賄賂收買湛江海關邊防等部門官員,進行走私偷逃關稅等活動,涉及金額十幾億人民幣。令國家蒙受重大經濟損失。 21世紀 2006年:美國空軍對伊拉克巴古拜附近的房屋實施空襲,擊斃蓋達組織領導人阿布·穆薩布·扎卡維。 2007年:中華民國宣佈與哥斯達黎加斷交,因哥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 2008年:張韶涵受邀參與北京奥运会火炬傳遞,成為第一位台灣籍藝人火炬手。 2009年:在2009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男单决赛中,瑞士天王费德勒以3:0的比分横扫了赛会的最大黑马索德林,职业生涯首度在法网捧起火枪手杯。至此,他不仅追平了桑普拉斯的14个大满贯头衔记录,更成为历史上的第六位完成职业生涯全满贯的选手。 2013年: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发生快速公交纵火事件,造成47人死亡,34受伤。 出生 1003年:夏景宗李元昊,西夏开國皇帝(1048年逝世) 1594年:塞萨尔·德·波旁,法國國王亨利四世私生子(1665年逝世) 1752年:約瑟夫·瑪麗·雅卡爾,法國發明家(1834年逝世) 1757年:喬治亞娜·卡文迪什,德文郡公爵夫人,英國德文郡公爵夫人(1806年逝世) 1777年:罗伯特·詹金逊,第二代利物浦伯爵,英國利物浦伯爵阁下,最年轻英国首相(1828年逝世) 1840年:卡洛塔,墨西哥皇后和比利时公主(1927年逝世) 1845年:莱奥波德·奥尔,匈牙利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音乐教师(1930年逝世) 1848年:保羅·高更,法國印象派畫家(1903年逝世) 1862年:菲利普·莱纳德,德国物理学家,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47年逝世) 1868年:查爾斯·雷尼·麥金托什,蘇格蘭建築師(1928年逝世) 1883年:西尔韦纳斯·莫利,美国考古学家、铭文学家和玛雅文化研究专家,对20世纪初期的前哥伦布时期玛雅文化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1948年逝世) 1884年:鲁尔夫·盖苓,奥匈帝國建筑師(1952年逝世) 1886年:亨利·科安德,罗马尼亚发明家,空气动力学先锋和现代喷气式飞机之父(1972年逝世) 1893年:伊利斯·格拉夫斯特伦,世界知名花样滑冰運動員(1938年逝世) 1896年:納吉·伊姆雷,匈牙利政治家,曾任部長會議主席(1958年逝世) 1896年:罗伯特·S·马利肯,美国物理学家、化学家,196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86年逝世) 1897年:基里尔·阿法纳西耶维奇·梅列茨科夫,苏联军事领导人,苏联元帅(1968年逝世) 1897年:乔治·塞尔,匈牙利裔美國指挥家(1970年逝世) 1909年:维珍尼亚·阿普伽,美國医生(1974年逝世) 1909年:洁西卡·坦迪,英國女演員(1994年逝世) 1929年:约翰·内皮尔·特纳,加拿大政治人物,第17任加拿大总理(2020年逝世) 1929年:安東尼奧·卡瓦哈爾,墨西哥職業足球運動員(2023年逝世) 1933年:拉明·迪亞克,塞內加爾男子跳遠運動員,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委員(2021年逝世) 1938年:古龍,台灣武俠小說作家(1985年逝世) 1940年:汤姆·琼斯,英国男歌手 1942年:-{zh-cn:穆阿迈尔·卡扎菲; zh-tw:穆安瑪爾·格達費}-,利比亞革命警衛隊上校,利比亞綠色革命精神領袖,前任利比亞實際最高領導者、非洲聯盟主席(2011年逝世) 1943年:陳鴻烈,香港演員(2009年逝世) 1945年:沃尔夫冈·许塞尔,奥地利人民党政治家 1947年:劉兆佳,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 1952年:奥尔汗·帕穆克,土耳其作家,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1952年:連恩·尼遜,北愛爾蘭知名演員 1953年:马可·穆勒,意大利电影制片人、电影史家、影评人 1957年:侯友宜,台灣警官、前內政部警政署署長,現任新北市長 1958年:王子,美國歌手、音樂家(2016年逝世) 1959年:迈克·彭斯,美國政治人物,第48任美國副總統 1959年:小林武史,日本音樂製作人,前My Little Lover成員 1960年:荒木飛呂彥,日本漫畫家 1961年:朱立倫,台灣政治人物,曾任桃園縣縣長、行政院副院長、中國國民黨主席,新北市市長 1962年:兰斯·雷迪克,美國男演員(2023年逝世) 1962年:維奧拉·阿姆赫德,瑞士政治人物,現任瑞士聯邦委員會委員 1963年:廈門潤,日本漫畫家 1963年:罗伯托·阿蓝尼亚,法國歌剧男高音歌唱家 1964年:林強,台湾歌手、演員、音樂創作人 1965年:吳國敬,香港歌手、作曲人 1965年:米克·佛利,美國职业摔角手、作家 1965年:达米恩·赫斯特,新一代英国艺术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1966年:張雨生,台灣音樂人、創作歌手(1997年逝世) 1966年:高怡平,台灣藝人 1966年:趙燕國彰,中國演員、電影導演 1966年:喜田亞由美,日本女性聲優 1969年:周傳雄,台灣音樂人、創作歌手 1969年:约阿基姆王子,丹麦王室成員,瑪格麗特二世次子 1970年:車胜元,韓國演員 1970年:卡福,巴西足球運動員 1972年:卡尔·厄本,新西兰男演員
哈台族 和製漢語 連結 哈日病院 台灣次文化 臺灣戰後時期與日本關係 特定人群稱謂 日本化 崇外
哈日族()原先是指崇拜、複製日本流行文化的臺灣青少年族群,這群人從生活、娛樂、思想上,大量地学习日本文化,部分也学习日語,造成日本化現象。现在不论在臺灣、香港,或是中國大陸,都有相当数量的哈日族。這個詞彙的推廣主要是起自台灣作家哈日杏子的哈日族系列漫畫。 概要 「哈」字在台灣話中,有渴望、希望的意思。現在哈日族已經成為一個通俗的用法,而哈日的範圍除了日本流行文化、服飾外,也包含了日本傳統文化,一般只要看到一個人對日本某些領域很著迷,就會被稱為「很哈日」,在满语中「哈」是拍马屁的意思。上世紀90年代,在臺灣出現了非常多崇拜日本的年輕人,被稱之為「哈日族」。 台灣由於先前曾經受到日本的統治,台日兩方距離又很近,而且相對於國民黨早期統治台灣的威權作風、日本在台灣末期的統治是比較溫和且有能力的,所以日本文化在台灣本來就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戰後,雖然台灣曾經管制過日本電視劇、電影播放,但音樂、書籍、漫畫、動畫、電玩等,卻依舊源源不絕地影響台灣的青少年。棒球是台灣最受歡迎的運動項目,除美國的影響外,台灣最主要就是受日本的影響。 粗淺的哈日族是以外表來哈日,會在西門町這個哈日大本營中大量購買日本最流行的服飾、配件、手機吊飾等等,讓自己看起來更具和風,同時也參考日本的時尚雜誌,學日本人化妝。哈日族在口語上,也喜好複製日文常見語彙。日本品牌的商品,無論是否在日本製造,在台灣通常價格較高但被視為品質較佳,依然有不少人購買。由於有足夠的消費市場,台灣有些書店販售日文書籍、雜誌,淳久堂、紀伊國屋及安利美特等日本大型書店更直接在台灣開設分店。 社會脈絡 在台灣的職場上,會讀寫日文通常競爭力會有優勢,日文是除英文外最多台灣人學的第二外語。台語有許多外來語是來自日文。台灣的民法、刑法等重要法律受留日學者的影響,不少條文均參考自日本法律。在製造業領域,也有不少用語直接承襲日式發音,例如螺絲起子lo-lai-ba即源自日文「ドライバー」;螺絲墊片則同日語被稱為「ワッシャー」。即便這些日文名詞最初都是來自於英文,但台灣人仍較習慣日文說法,可看出日本對於台灣各個領域的影響。台灣人常吃日本料理,並且不少人對日本製品有強烈的偏好,許多商品包裝(尤其是食品)即使主要在台灣市場販售,也會印上日文文案,營造一種日本製品的意象。許多日文的廣告詞也逐漸轉化成通俗的台灣用語,例如「產地直送」、「嚴選」、「達人」等。商品電視廣告也時常以日語發音。這都意味著日本文化深入台灣社會各個領域,哈日族有著各式各樣的社會與文化資源來支持他們的行動。 日本文化對於台灣老一輩也有相當的吸引力,日治時期產生了一群老一輩的台灣知日派。戰前出生的台灣人很多都可以使用流利的日文。吳念真曾在他編導的電影「多桑」裡面特別去描述跨越兩個時代的台灣人(台灣日治時期與國民黨統治時期)對日本的情感。有學者認為,哈日來自於台灣社會集體的情感結構,而對日本的認同是台灣民族認同形成的重要參照。因此哈日現象並不能完全以表面的流行文化或追星現象來理解。在台灣,台灣人喜愛日本事物,有其複雜的歷史與社會背景。不過哈日現象並不只在台灣出現,許多東亞(包括一般認為仇日的中國大陸和韩国)、東南亞甚至歐美國家都是青少年中可以發現的次文化,從這觀點來看,台灣哈日族只是日本強勢流行文化所造成的現象,而所謂"複雜的歷史與社會背景"更多的是起輔助作用而不是主要推動力。 全球現象
1938年:日本华中方面军向安徽省安庆市发动进攻,武汉会战爆发。 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閉幕。 1955年:在法國利曼舉行的利曼24小時耐力賽發生嚴重賽車事故,造成84人死亡和120人受傷。 1963年:越南共和国比丘释广德在首都西贡街头点燃汽油自焚,以抗议吴廷琰政府的佛教政策。 1963年:美国阿拉巴马州州长乔治·华莱士站立于阿拉巴马大学礼堂门口,试图阻止非洲裔学生入学。 1966年:新加坡當局根據一個在日佔時期受日軍虐待的生還者提供的線索,發現一個亂葬崗,掘出二千多副骸骨,後來當局再於三十多處不同的地點發現數千副骸骨,相信他們都是在日佔時期被日軍殺害。日本於1942年到1945年佔領新加坡。 1971年:中華民國政府嚴重聲明釣魚臺列嶼為其領土之一部分,對美國擅自將琉球交予日本至為不滿。 1982年:美国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科幻电影《E.T.外星人》首映。 1997年:民視開播。 21世紀 2004年:卡西尼-惠更斯号掠过土卫九。 2007年:香港一輛無載人的昂坪360纜車在赤鱲角南路從高處墜毀,政府勒令纜車系統停駛超過六個月。 2009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將A型流感病毒H1N1亞型引發的疫情警戒級別提升至最高的第六級。 2010年:第十九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南非開幕。 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的系列案件由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宣判,周永康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财产,“刑不上常委”的规矩正式被打破。 2017年:西班牙選手拉斐尔·纳达尔獲得2017年法國網球公開賽男子单打比赛的冠軍,成為史上第一位能在單一大滿貫拿下十座冠軍的網球選手。 出生 1723年:约翰·格奥尔格·帕雷泽西,德國天文學家(1788年逝世) 1726年:瑪麗亞·特蕾莎·拉法埃拉,法兰西王国太子妃和西班牙公主(1746年逝世) 1776年:约翰·康斯特勃,英國風景畫畫家(1837年逝世) 1864年:里夏德·施特劳斯,德國作曲家、指挥家(1949年逝世) 1895年: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布爾加寧,蘇聯政治家、國務活動家,曾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1958年逝世) 1895年:郑伯奇,中國电影剧作家、小说家、文艺理论家(1979年逝世) 1909年:殷夫,中國作家,左聯五烈士之一(1931年逝世) 1910年:江文也,台灣作曲家(1983年逝世) 1910年:雅克-伊夫·庫斯托,法國海軍軍官、探險家、生態學家、電影製片人、攝影家、作家、海洋及海洋生物研究者(1997年逝世) 1914年:艾惕思,英國外交官(1983年逝世) 1928年:法比奧拉,比利時王后(2014年逝世) 1932年:奧金寶,菲律賓裔香港樂隊領班、編曲家、作曲家(2023年逝世) 1937年:戴維·芒福德,美國數學家 1939年:傑奇·史都華,英國前一級方程式車手,有「飛行蘇格蘭人」之稱 1946年:喬安妮·史特布比,美國生物化學家 1953年:林嶺南,香港著名編劇 1953年:若澤·博韋,法國左翼政治家 1959年:張光北,中國男演員 1959年:休·羅利,英國男演員、喜劇演員、作家、音樂家 1962年:關俊彥,日本男性聲優 1965年:鄧麗盈,香港女藝人 1965年:澤口靖子,日本女演員 1969年:彼特·丁拉基,美國男演員 1970年:蔣篤慧,台灣配音員(2019年逝世) 1970年:德米特里·烏特金,俄羅斯軍官,瓦格納集團領導人(2023年逝世) 1970年:姜鎬童,韓國主持人、喜劇演員 1971年:馬世芳,台灣作家、廣播人、音樂評論家 1971年:津田健次郎,日本男性聲優
1959年:張光北,中國男演員 1959年:休·羅利,英國男演員、喜劇演員、作家、音樂家 1962年:關俊彥,日本男性聲優 1965年:鄧麗盈,香港女藝人 1965年:澤口靖子,日本女演員 1969年:彼特·丁拉基,美國男演員 1970年:蔣篤慧,台灣配音員(2019年逝世) 1970年:德米特里·烏特金,俄羅斯軍官,瓦格納集團領導人(2023年逝世) 1970年:姜鎬童,韓國主持人、喜劇演員 1971年:馬世芳,台灣作家、廣播人、音樂評論家 1971年:津田健次郎,日本男性聲優 1974年:蕭彤雯,台灣電視主播 1975年:丘台名,台灣配音員 1975年:崔志宇,韓國女演員 1976年:陳建隆,台灣男演員 1976年:栗林美奈實,日本女性聲優、歌手 1977年:金喜善,韓國女演員 1982年:林志傑,台灣籃球員 1982年:梁又琳,台灣演員 1982年:翁瑞迪,台灣歌手 1983年:安嘉·魯貝克,波蘭超級名模 1986年:兒玉明日美,日本女性聲優 1986年:西亞·李畢福,美國男演員 1987年:歐陽萬成,香港裔美國男演員、脫口秀演員、作家 1988年:新垣結衣,日本模特兒、女演員 1988年:濱崎里緒,日本AV女優 1990年:高庚杓,韩國男演員 1991年:盧卡斯·東特,比利時電影導演 1992年:派翠克·法蘭茲卡,德國男子乒乓球運動員 1993年:間宮祥太朗,日本男演員 1993年:大坪由佳,日本女性聲優 1996年:佐佐木彩夏,日本女子偶像團體桃色幸運草Z成員 1997年:夏瀚宇,中國男子團體UNINE成員 2002年:邱彥筒,香港女子組合COLLAR成員 逝世 1294年:罗吉尔·培根,英国实验科学家(1214年出生) 1345年:阿歷克塞·阿波考寇斯,東羅馬帝國政治家、軍事家 1727年:喬治一世,漢諾瓦選帝侯、英國國王(1660年出生) 1847年:約翰·富蘭克林,英國船長及北極探險家(1786年出生) 1847年:唐·阿方索,巴西帝國皇太子(1845年出生) 1859年:克萊門斯·梅特涅,奥地利外交家(1773年出生) 1885年:孤拔,法國海軍中將,遠東艦隊司令,《中法天津条约》签订后两天即因霍亂病逝於澎湖馬公(1826年出生)
1897年:安東尼·艾登,英國政治家,曾任英國首相(1977年逝世) 1914年:吳清源,日本围棋棋手(2014年逝世) 1915年:大衛·洛克菲勒,美國銀行家(2017年逝世) 1924年:乔治·H·W·布什,美國政治人物,第41任美国总統(2018年逝世) 1929年:安妮·法蘭克,猶太裔荷蘭人,著有《安妮日記》(1945年逝世) 1933年:艾迪·亞當斯,美國攝影記者(2004年逝世) 1937年:弗拉基米爾·阿諾爾德,俄羅斯數學家(2010年逝世) 1956年:胡美儀,香港歌手 1958年:羅里·斯帕羅,美國NBA聯盟前職業籃球運動員 1963年:招世亮,香港男配音員 1964年:張志光,台湾飛行員(2017年逝世) 1966年:盧沛寧,華裔美國政治人物,曾任美國勞工部副部長 1967年:李家聲,香港演員 1967年:柏安妮,香港演員、歌手 1968年:陳家洛,香港政界人物 1970年:陳魯豫,中國節目主持人 1972年:七瀨葵,日本漫畫家、插畫家 1973年:齋賀光希,日本女性聲優 1974年:松井秀喜,日本旅美棒球選手 1974年:傑瑞·布希,美國動畫師、編劇、電影導演 1975年:湯燦,中國演員、歌手 1975年:鄭秀珍,新加坡女藝人 1978年:釋由美子,日本女藝人 1978年:浩子,台灣演員 1980年:傑尼斯·莫納斯特爾斯基,烏克蘭政治人物,前任烏克蘭內政部長 1982年:杉原杏璃,日本女藝人,模特 1982年:黃耀英,香港男演員及主持 1983年:克里斯汀·辛克萊爾,加拿大職業足球運動員 1984年:川島茉樹代,日本出生的台灣歌手 1985年:布雷克·罗斯,Mozilla Firefox最初開發者 1985年:林奕匡,香港歌手 1986年:劉薰愛,台灣女藝人 1987年:艾比·丽·科肖,澳洲名模 1987年:柳德煥,韓國男演員 1988年:余德龍,台灣中華職棒選手 1990年:郭正旭,韓國男演員 1991年:路易莎·雅各布森,美國女演員、模特兒 1993年:多惠,韓國女子偶像團體BESTie前成員 1994年:麥科爾·穆爾德,加拿大職業籃球運動員 1996年:JIN,韓國女子偶像團體Lovelyz成員 2000年:古林睿煬,台灣中華職棒選手 2007年:傑克·維爾,英國男演員 逝世 549年:梁武帝萧衍,南梁開國皇帝(464年出生) 816年:教宗良三世,羅馬主教(750年出生) 1524年:迪亚哥·委拉斯开兹·德-库埃里亚尔,西班牙征服者,曾征服古巴与出任古巴总督。(1465年出生) 1560年:今川義元,日本战国时代大名(1519年出生) 1578年:高坂昌信,日本战国时代武將(1527年出生) 1734年:詹姆斯·菲茨詹姆斯,法國軍事將領,第一代貝里克公爵(1670年出生) 1891年:波馬雷五世,大溪地國王(1839年出生) 1922年:沃爾夫岡·卡普,德國公務員、記者,卡普政變的首腦(1858年出生) 1937年:約納·亞基爾,蘇聯紅軍指揮官(1896年出生) 1964年:銮披汶·颂堪,泰国第三,十一届总理,立宪革命元老(1897年出生) 1978年:郭沫若,中國近代文學家(1892年出生) 1980年:埃貢·皮爾遜,英國統計學家(1895年出生) 1980年:大平正芳,日本第68、69任首相(1910年出生) 1985年:華羅庚,中國數學家(1910年出生) 2003年:葛雷哥萊·畢克,美國男演員、社會活動家(1916年出生)
1429年:聖女貞德和約翰二世率領的法蘭西王國軍隊在雅爾若戰役中擊敗英格蘭王國軍隊。 16世紀 1560年:日本東海道大名今川義元在桶狹間之戰遭織田信長率領軍隊奇襲陣亡,今川氏從此沒落。 19世紀 1898年:菲律賓宣布脱离西班牙而獨立,成立菲律宾共和国。 20世紀 1901年:古巴把《普拉特修正案》作为附录列入本国宪法,古巴成為美国的保護國。 1923年:中国共产党“三大”在广州召开。 1935年:玻利维亚和巴拉圭达成停火协议,查科战争结束。 1942年:在被納粹德國佔領下的荷蘭阿姆斯特丹生活的猶太人女孩安妮·法蘭克開始撰寫她的日記。 1962年:英国殖民地冈比亚设立总理,总理为达乌达·凯拉巴·贾瓦拉。 1964年:南非非洲民族議會領袖納爾遜·曼德拉及其他7人被政府指控為顛覆分子,判處終身監禁。 1966年:香港暴雨成災,連續十一個小時的傾盆大雨令到整個香港島的交通幾乎癱瘓,到處水浸及山泥傾瀉,部份地區甚至連水電供應都中斷。這次雨災導致64人喪生,2500多人無家可歸,造成經濟損失超過五千萬港元。 1987年: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在西德西柏林的勃兰登堡门前发表「推倒這堵牆!」演说,呼吁苏联領導人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拆除柏林圍牆。 1989年:美国華裔网球好手張德培擊敗瑞典的斯特凡·埃德贝里奪得法国网球公开赛男子單打冠軍,是歷來第一個華人贏得網球大滿貫錦標。張德培其後於2003年結束職業網球手生涯。 1990年: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鮑利斯·葉爾欽宣布俄羅斯恢復主權獨立狀態,促成蘇聯解體。 1991年:鮑利斯·葉爾欽當選為俄羅斯聯邦第一任總統。 1991年:芝加哥公牛队赢得了他们第一个NBA冠军。 1991年:港九新界有過近萬架的士在市面慢駛及罷駛,抗議當局取消每程加收一元的燃油附加費。 1993年:。 21世紀 2010年:中国产歼-6战机正式退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编制序列。 2014年:2014巴西世界盃足球賽開幕,此亦為巴西自1950年後再次成為主辦國,成為世界關注之焦點盛事。 2016年:奧馬爾·馬丁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脈衝夜店發動恐怖襲擊,造成50人死亡和58人受傷。 2018年:美朝峰會在新加坡聖淘沙舉行。 2019年:香港各行業工商人及學界發動罷工、罷市、罷課示威及發起佔領行動,阻止香港政府在6月9日遊行後仍在當日對逃犯條例進行的二讀,終被香港警察鎮壓,香港政府稱為暴動。 出生 1107年:宋高宗赵构,南宋開國皇帝(1187年逝世) 1502年:米格尔·洛佩斯·德莱加斯皮,西班牙探險家(1572年逝世) 1723年:愛新覺羅·福沛,清朝雍正帝的兒子(實際上的第九子,但因早殤而未序齒)(1723年逝世) 1827年:約翰娜·施皮里,瑞士兒童文學作家(1901年逝世) 1833年:詹姆斯·B·韦弗,美國聯邦眾議員(1912年逝世)
1864年:愛羅斯·阿茲海默,德國精神病學家,首先發表老年痴呆症病例(1915年逝世) 1868年:卡尔·兰德施泰纳,奧地利科學家、細菌學家(1943年逝世) 1898年:王尽美,中国共产党一大代表之一(1925年逝世) 1899年:川端康成,日本新感覺派作家,196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972年逝世) 1924年:詹姆士·W·布拉克,蘇格蘭藥理學家,198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2010年逝世) 1928年:切·格瓦拉,阿根廷裔古巴革命领導人(1967年逝世) 1933年:弗拉基米爾·克拉斯諾波利斯基,俄羅斯電影導演、編劇(2022年逝世) 1945年:何塞·加西亞·布伊特龍,西班牙醫師、政治人物,曾任西班牙參議院議員(2022年逝世) 1946年:夏雨,香港演員 1946年:唐納·川普,美國企業家、政治人物,第45任美國總統 1950年:羅雲·威廉斯,英國教會聖職者、政治家、神學家、詩人,第104任坎特伯里大主教 1954年:黃建新,中國電影導演 1958年:詹姆斯·格尼,美國藝術家、作家 1958年:奧拉夫·蕭茲,德國政治人物,現任德國總理 1959年:馬世莉,台灣女藝人 1968年:烏赫那·呼日勒蘇赫,蒙古政治人物,現任蒙古總統 1969年:施特菲·格拉夫,德國職業網球運動員 1971年:張鳳書,台灣女演員 1973年:蔡適應,台灣政治人物 1976年:水島大宙,日本男性聲優 1978年:徐熙娣,台灣主持人 1978年:迪亞布羅·科蒂,美國編劇、作家 1979年:謝佳見,馬來西亞演員 1979年:帕拉东·斯里查潘,泰國网球運動員 1979年:陳貝兒,香港主持人 1980年:黃冠龍,台灣音樂人 1981年:弗拉基米爾·奧斯切金,俄羅斯人權活動家 1982年:郎朗,中國鋼琴家 1983年:荒木宏文,日本男演員 1983年:別府步美,日本女演員 1984年:林潔瑜,香港電視演員 1985年:利得彙,台灣女歌手 1986年:比嘉愛未,日本女演員 1989年:溝端淳平,日本男演員 1993年:曾惜,中國女歌手 1994年:泰一,韓國男子偶像團體NCT成員 1996年:徐愷伶,台灣女演員 1996年:相澤南,日本AV女優 1997年:高爾宣,台灣男歌手 1997年:藤井風,日本創作歌手 1998年:中川大志,日本男演員 1999年:周子瑜,韓國女子偶像團體TWICE台籍成員 1999年:金民錫,韓國男子競速滑冰運動員 1999年:林君怡,中國女藝人 2003年:尹勢銀,韓國女子偶像團體STAYC成員 2004年:李宥姃,韓國女子偶像團體LIGHTSUM成員 生年不詳:立花日菜,日本女性聲優 逝世 1161年:宋钦宗赵亶,宋朝皇帝(1100年出生) 1544年:安托萬,洛林公爵(1489年出生)
1979年:陳貝兒,香港主持人 1980年:黃冠龍,台灣音樂人 1981年:弗拉基米爾·奧斯切金,俄羅斯人權活動家 1982年:郎朗,中國鋼琴家 1983年:荒木宏文,日本男演員 1983年:別府步美,日本女演員 1984年:林潔瑜,香港電視演員 1985年:利得彙,台灣女歌手 1986年:比嘉愛未,日本女演員 1989年:溝端淳平,日本男演員 1993年:曾惜,中國女歌手 1994年:泰一,韓國男子偶像團體NCT成員 1996年:徐愷伶,台灣女演員 1996年:相澤南,日本AV女優 1997年:高爾宣,台灣男歌手 1997年:藤井風,日本創作歌手 1998年:中川大志,日本男演員 1999年:周子瑜,韓國女子偶像團體TWICE台籍成員 1999年:金民錫,韓國男子競速滑冰運動員 1999年:林君怡,中國女藝人 2003年:尹勢銀,韓國女子偶像團體STAYC成員 2004年:李宥姃,韓國女子偶像團體LIGHTSUM成員 生年不詳:立花日菜,日本女性聲優 逝世 1161年:宋钦宗赵亶,宋朝皇帝(1100年出生) 1544年:安托萬,洛林公爵(1489年出生) 1583年:柴田勝家,日本戰國時代武將(1522年出生) 1920年:馬克斯·韋伯,德國社會學家、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哲學家、法學家(1864年出生) 1926年:玛丽·卡萨特,美國畫家和版畫家(1844年出生) 1936年:章太炎,中国学者(1869年出生) 1936年:吉爾伯特·基思·卻斯特頓,英國作家、文學評論者、神學家(1874年出生) 1946年:约翰·罗杰·贝尔德,電視的发明者(1888年出生) 1987年:布爾漢丁·哈拉哈普,印尼政治人物,第9任印尼總理(1917年出生) 2005年:丁同三,臺灣登山家(1926年出生) 2006年:郭昶,廣東電視台藝員,飾《外來媳婦本地郎》康祈宗而成名(1956年出生) 2007年:庫爾特·瓦爾德海姆,聯合國前秘書長、前奧地利總統(1918年出生) 2013年:黎漢持,香港男演員(1951年出生) 2015年:嚴秀峰,生於浙江杭州,李友邦之妻(1921年出生) 2015年:喬石,中國共產黨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前主要領導人之一(1924年出生) 2021年:王秋華,臺灣女性建築師,被譽為「台灣圖書館建築之母」(1925年出生) 2021年:恩里克·博拉尼奧斯,前尼加拉瓜總統(1928年出生) 2021年:马尔基斯·基多,印尼退役羽毛球運動員(1984年出生) 2022年:亞伯拉罕·B·約書亞,以色列小說家、散文家、劇作家(1936年出生) 2023年:張英才,香港粵語片、電視劇男演員、粵語配音員(1934年出生) 2023年:羅曼·賈基夫,美國理論物理學家(1939年出生) 节假日和习俗 世界捐血者日
1961年:岩崎良美,日本女歌手、演員 1967年:上田祐司,日本男性聲優 1969年:奥利佛·卡恩,德國足球守门員 1969年:艾斯·库伯,美國说唱歌手、演員 1973年:尼爾·柏德烈·夏里斯,美國演員 1973年:嚴秀貞,韓國女演員 1978年:穆罕默德·穆伊祖,馬爾地夫政治人物 1980年:黎诺懿,香港男演員 1981年:李伯恩,台灣男歌手 1981年:久保田悠來,日本男演員 1982年:陳丹丹,香港女演員 1984年:美村里江,日本女演員 1984年:吴幸美,香港主持人 1984年:蒂姆·林斯肯,美國職棒投手 1988年:于朦胧,中國歌手、演員、模特 1989年:莊吉生,臺灣男子網球運動員 1989年:陳少曼,臺灣女子馬術運動員 1989年:今野杏南,日本女藝人 1989年:大江朝美,日本女演員,前AKB48成員 1990年:miwa,日本女性創作歌手 1990年:南澤奈央,日本女演員 1990年:韓宥伊,韓國女演員 1991年:骆胤鸣,香港女歌手 1991年:武田梨奈,日本女演員 1992年:穆罕默德·薩拉赫,埃及職業足球運動員 1993年:卡罗列娜·马琳,西班牙羽球運動員 1993年:有原栞菜,日本女演員、歌手,前℃-ute成員 1994年:日高里菜,日本女性聲優 1995年:田中樹,日本男性偶像藝人 1996年:Hoshi,韓國男子偶像團體SEVENTEEN成員 1996年:歐若拉,挪威女歌手 1997年:宋碩芸,臺灣女子羽球運動員 1997年:村山彩希,日本女子偶像團體AKB48成员 1998年:賽義夫·伊薩,埃及男子跆拳道運動員 1999年:姜呂尚,韓國男子偶像團體ATEEZ成員 2000年:歐陽娜娜,台灣大提琴演奏家、演員 2004年:賀峻霖,中國男子偶像團體時代少年團成員
1946年:約翰·M·梅里曼,美國歷史學家(2022年逝世) 1947年:葉迪奇,香港銀行家、空軍軍官 1947年:阿蘭·阿斯佩,法國物理學家,202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1950年:細川貴志,日本演歌歌手 1950年:拉克希米·米塔爾,印度企業家 1951年:阿爾瓦羅·科洛姆,瓜地馬拉政治人物,曾任第47任瓜地馬拉總統(2023年逝世) 1953年:習近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現任中國共产党中央委員会总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1954年:吉姆·貝魯什,美國男演員 1955年:鄭渊洁,中國童话大王 1956年:橫山宏,日本插畫家、模型製作者 1957年:張桂梅,中國教育家,曾获七一勳章 1957年:張鉄林,中國男演員 1960年:单仲偕,香港政界人物 1961年:岩崎良美,日本女歌手、演員 1967年:上田祐司,日本男性聲優 1969年:奥利佛·卡恩,德國足球守门員 1969年:艾斯·库伯,美國说唱歌手、演員 1973年:尼爾·柏德烈·夏里斯,美國演員 1973年:嚴秀貞,韓國女演員 1978年:穆罕默德·穆伊祖,馬爾地夫政治人物 1980年:黎诺懿,香港男演員 1981年:李伯恩,台灣男歌手 1981年:久保田悠來,日本男演員 1982年:陳丹丹,香港女演員 1984年:美村里江,日本女演員 1984年:吴幸美,香港主持人 1984年:蒂姆·林斯肯,美國職棒投手 1988年:于朦胧,中國歌手、演員、模特 1989年:莊吉生,臺灣男子網球運動員 1989年:陳少曼,臺灣女子馬術運動員 1989年:今野杏南,日本女藝人 1989年:大江朝美,日本女演員,前AKB48成員 1990年:miwa,日本女性創作歌手 1990年:南澤奈央,日本女演員 1990年:韓宥伊,韓國女演員 1991年:骆胤鸣,香港女歌手 1991年:武田梨奈,日本女演員 1992年:穆罕默德·薩拉赫,埃及職業足球運動員 1993年:卡罗列娜·马琳,西班牙羽球運動員 1993年:有原栞菜,日本女演員、歌手,前℃-ute成員 1994年:日高里菜,日本女性聲優 1995年:田中樹,日本男性偶像藝人 1996年:Hoshi,韓國男子偶像團體SEVENTEEN成員 1996年:歐若拉,挪威女歌手 1997年:宋碩芸,臺灣女子羽球運動員 1997年:村山彩希,日本女子偶像團體AKB48成员 1998年:賽義夫·伊薩,埃及男子跆拳道運動員 1999年:姜呂尚,韓國男子偶像團體ATEEZ成員 2000年:歐陽娜娜,台灣大提琴演奏家、演員 2004年:賀峻霖,中國男子偶像團體時代少年團成員 2006年:君野夢真,日本兒童演員 逝世 923年:羅貝爾一世,法蘭西國王。(865年出生) 1189年:源義經,日本平安時代末期武士。(1159年出生) 1381年:瓦特·泰勒,英格兰农民起义领袖 1467年:菲利普三世,勃艮第公爵(1396年出生) 1650年:織田信勝,日本江戶時代大名(1623年出生) 1890年:米哈伊·艾米内斯库,罗马尼亚诗人(1850年出生) 1935年:-{zh-cn:埃德温·P·莫罗; zh-tw:艾德恩·P·莫羅}-,美國政治人物,第40任肯塔基州州長(1877年出生) 1938年:恩斯特·路德維希·克爾希納,德國表現主義畫家(1880年出生) 1967年:孫雅各,他是基督教芥菜種會創辦人孫理蓮宣教士的丈夫,來台後擔任過淡江中學代理校長與台灣神學院校長(1900年出生) 1969年:秦劍,香港著名導演、編劇(1926年出生) 1971年:谢觉哉,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教育家(1884年出生) 1991年:哈皮·錢德勒,美國政治家,第44、49任肯塔基州州長(1898年出生) 1993年:詹姆士·亨特,英國一級方程式賽車手,一級方程式評論員(1947年出生) 1996年:艾拉·費茲潔拉,美國爵士樂女歌手(1917年出生) 2005年:高玉樹,台灣前交通部長,前台北市市長(1913年出生)
鲇形总目 Siluriphysae 鲇形目 Siluriformes - 鯰魚 电鳗目 Gymnotiformes - 電鰻 系统发生学
食人魚 鲇形总目 Siluriphysae 鲇形目 Siluriformes - 鯰魚 电鳗目 Gymnotiformes - 電鰻 系统发生学 骨鳔亚群各目演化关系如下: 骨鳔亚群在真骨下纲的演化位置如下: 参见 硬骨鱼 淡水鱼 魚類分類表 参考文献
银汉鱼目 Atheriniformes 金眼鲷目 Beryciformes 月鱼目 Lampridiformes 刺鱼目 Gasterosteiformes 遮目鱼目 Channiformes 海蛾鱼目 Pegasiformes 海鲂目 Zeiformes 合鳃目 Synbranchiformes 豹鲂鮄目 Dactylopteriformes 鲈形目 Perciformes 鲽形目 Pleuronectiformes 鲀形目 Tetraodontiformes 鲉形目 Scorpaeniformes
形态 本类一般背鳍或腹鳍具有几根鳍棘或弱棘。 分类 依照硬骨鱼种系发生学研究机构Deepfin于2016年所发表的《硬骨鱼支序分类法》第4版,棘鳍类属于栉鳞派棘鳍亚派。 内部分类 本类可分成三个亚类: 金眼鲷亚类 Berycimorphaceae 金眼鲷目 Beryciformes 燧鲷目 Trachichthyiformes 金鳞鱼亚类 Holocentrimorphaceae 金鳞鱼目 Holocentriformes 鲈形亚类 Percomorphaceae 攀鲈系 Anabantaria
过去,鼠鱚目()曾被视为鲑形目的近亲而归类于原棘鳍类,但现在的研究显示鼠鱚目更接近鲤形目,属于的骨鲱群骨鳔亚群,与本亚群的关系相对疏远。 种系发生学 本亚群四个目的亲缘演化关系如下: 本亚群与真骨下纲各群的演化关系如下: 参见 硬骨鱼 魚類分類表 参考文献
Galaxiiformes 水珍鱼目 Argentiniformes 鲑形目 Salmoniformes 狗鱼目 Esociformes 过去,鼠鱚目()曾被视为鲑形目的近亲而归类于原棘鳍类,但现在的研究显示鼠鱚目更接近鲤形目,属于的骨鲱群骨鳔亚群,与本亚群的关系相对疏远。
Gadariae 鞭尾鱼目 Stylephoriformes 鳕形目 Gadiformes 各目演化关系如下: 相似类群 以下各目曾依其形态而被归类为副棘鳍鱼,但随着遗传分子学的研究,显示它们更接近棘鳍类而被移除: 须鳂目 Polymixiiformes:现归类于单一的须鳂类,是棘鳍类的-{A|zh-cn:姐妹群; zh-tw:姊妹群;}-; 蟾鱼目 Batrachoidiformes:现归类于棘鳍类鲈形亚类之下单一的蟾鱼系; 喉盘鱼目
内部分类 本类包含4个目,可归类于2个系及2个亚系,如下: 鲑鲈系 Percopsaria 鲑鲈目 Percopsiformes 鲂鳕系 Zeiogadaria 海鲂亚系 Zeiariae 海鲂目 Zeiformes 鳕形亚系 Gadariae 鞭尾鱼目
本群包含4个目: 海鲢目 Elopiformes 北梭鱼目 Albuliformes
内部分类 本群包含4个目: 海鲢目 Elopiformes 北梭鱼目 Albuliformes 棘鳗目 Notacanthiformes 鳗鲡目
Pantodontidae 骨舌鱼亚目 Osteoglossoidei 骨舌鱼科 Osteoglossidae 巴西骨舌鱼科 Arapaimidae †科 Singidididae †科 Phareodontidae 青木魚屬 Aokiichthys 弓背鱼亚目 Notopteroidei †科 Ostariostomidae †科 Kipalaichthyidae †科 Wakinoichthyidae 弓背鱼科 Notopteridae 光背鱼亚科 Xenomystinae 弓背鱼亚科 Notopterinae
†科 Kipalaichthyidae †科 Wakinoichthyidae 弓背鱼科 Notopteridae 光背鱼亚科 Xenomystinae 弓背鱼亚科 Notopterinae 裸臀鱼科 Gymnarchidae 象鼻鱼科 Mormyridae 长颌鱼亚科 Mormyrinae 岩头长颌鱼亚科 Petrocephalinae
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努尔哈赤次子代善三子萨哈璘次子 中后期所恩封的四位铁帽子王(全是和硕亲王): 和硕怡亲王:胤祥,康熙帝十三子,雍正帝即位后封为怡亲王。雍正帝褒獎他允祥曾對雍正朝的治績助力很大,因此得雍正帝世袭罔替的许可為鐵帽子王。 和硕恭亲王:奕訢,道光帝六子,道光帝遗诏封为亲王。参与祺祥政变有功,诏世袭罔替。 和硕醇亲王:奕譞,道光帝七子,咸丰帝登基后封多羅醇郡王,光绪帝生父,光緒十三年王爵世襲罔替。 和硕庆亲王:奕劻,乾隆帝十七子永璘六子绵性长子,光绪二十年,太后六十大寿,懿旨封为慶親王。 参考资料 参见 世袭 清朝亲王列表 清朝宗室爵位 皇族称谓 en:Aisin Gioro#Iron-cap princes and their
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努尔哈赤次子代善三子萨哈璘次子 中后期所恩封的四位铁帽子王(全是和硕亲王): 和硕怡亲王:胤祥,康熙帝十三子,雍正帝即位后封为怡亲王。雍正帝褒獎他允祥曾對雍正朝的治績助力很大,因此得雍正帝世袭罔替的许可為鐵帽子王。 和硕恭亲王:奕訢,道光帝六子,道光帝遗诏封为亲王。参与祺祥政变有功,诏世袭罔替。 和硕醇亲王:奕譞,道光帝七子,咸丰帝登基后封多羅醇郡王,光绪帝生父,光緒十三年王爵世襲罔替。 和硕庆亲王:奕劻,乾隆帝十七子永璘六子绵性长子,光绪二十年,太后六十大寿,懿旨封为慶親王。 参考资料 参见 世袭 清朝亲王列表
中国文学系 外国语文学系 史社会学系 (1940学年起分为历史学系与社会学系) 哲学心理学系 理学院 院长(先后):吴有训,叶企孙 算学系 物理学系 化学系 生物学系 地质地理气象学系 法商学院 院长(先后):方显延,陈序经,陈岱孙 政治学系 经济学系 法律学系 商学系 社会学系 工学院 院长(先后):施嘉炀, 李辑祥 书记:邱继兴 (1939); 练习生:王显文、廖岳 土木工程系 机械工程学系 电机工程学系 化学工程学系 航空工程学系 电讯专修科 (1939年1月设立) 算学科 师范学院 主任导师:查良钊;院长(先后):黄子坚,陈雪屏,许浈阳 研究部、所 (1939学年度恢复 ) 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
经济学系 法律学系 商学系 社会学系 工学院 院长(先后):施嘉炀, 李辑祥 书记:邱继兴 (1939); 练习生:王显文、廖岳 土木工程系 机械工程学系 电机工程学系 化学工程学系 航空工程学系 电讯专修科 (1939年1月设立) 算学科 师范学院 主任导师:查良钊;院长(先后):黄子坚,陈雪屏,许浈阳 研究部、所 (1939学年度恢复 ) 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 主任:胡适 (院长兼) 理科研究所 主任:饶毓泰 ( 物理学系教授兼) 法科研究所 主任:周炳琳 ( 经济学系教授兼) 校友 杨振宁、李政道、陳省身、赵九章、邓稼先、郭永怀、朱光亚、王希季、陈芳允、屠守锷、杨嘉墀、汪曾祺 著名教授 吴大猷、周培源、王竹溪、陈寅恪、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刘文典、陈省身、王力、朱自清、冯友兰、吴有训、沈从文、陈岱孙、闻一多、钱穆、钱锺书、潘光旦、费孝通、华罗庚、朱光潜、吴宓、吴晗、叶企孙、饶毓泰、赵忠尧、赵九章、任之恭、曾昭抡、李楷文、雷海宗、何炳棣、吕梦雅 外籍学者: 美籍教授有米士(Peter Hans Misch)、温德(Robert Winter)。英籍教授有燕卜荪(Sir William Empson)、瑞恰慈(I. A. Richards)、、吴可读(A. L. Pollard-Urquhart)。俄籍教授噶邦福(Jhon Jan Gapanovich)。以及其他外籍教授白约翰(佩之) 、雷夏、贾恩培、陆伯慈(Roberts)等 紀念 昆明云师大本部内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记载: 自「沈阳之变」以来,我国家之威权逐渐南移,唯以三校(北平: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天津:私立南开大学)的文化力量与日本争持於平津。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平津失守,便奉命迁往湖南合组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以三校校长蒋、梅、张为常务委员主持校务。设法理工学院于长沙,文学院于南岳,11月1日开始上课。 等到了京沪失守、武汉震动的时候,临时大学又奉命迁往云南。
徐汇区教育 1964年建立的教育機構
外部链接 官方网站
概況 三芝區位大屯火山群西北斜面,地勢由西北部向東南升高,昔日火山噴發之熔岩流向三芝石門交界之麟山鼻,形成特殊的岬角海岸地形。三芝的階狀台地有圓山頂、二坪頂(三層台地)、車埕等,特殊的梯田景觀,被登錄為臺灣北部地景保育景點。 三芝海岸長度約7.3公里,麟山鼻至沙崙湖為岩砂混合岸砂岸,潮間帶寬廣,俗稱「咾咕」的藻礁為三芝的特色之一。 人口 根據新北市政府民政局統計,2022年底三芝區戶數約9.7千戶,人口約2.2萬人,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埔坪里與八賢里,2022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7,098人與325人。 三芝區歷年人口變化(1981年-2030年) 政治 歷任首長 日治時期阿石門庄庄長 三芝鄉長時期 三芝區長時期 區政組織 三芝區公所是新北市政府在三芝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新北市政府。区长由市長任命,其任期為無任期保障。在區長及主任秘書之下,設有4課2室等6個內部單位及1名人事管理員。 行政區劃 三芝區的行政區劃轄有八賢里、埔頭里、古庄里、新庄里、埔坪里、茂長里、橫山里、錫板里、後厝里、福德里、圓山里、店子里、興華里等13個里,共計254鄰。 警政消防 警政 新北市政府警察局淡水分局 淡水交通分隊 三芝分駐所 后厝派出所 興華派出所 消防 新北市政府消防局第三大隊三芝分隊 立法委員 新北市第一選舉區:洪孟楷 文化 文化資產 三芝新庄里石滬 位於三芝區新庄里蕃社路31之1號八仙宮附近沿海,乃北臺灣稀有保存尚屬完整之石滬。由卵石堆砌而成,形狀如兩半圓形結構,右側部分較為完整,2013年公告為新北市歷史建築。 三芝三板橋 三板橋乃清道光初年同安人林永出資所建之大屯山區過溪橋樑,砥溪中巨石分三段石板架設而成,名三板橋。於圓山村與店子村之間,為昔日居民往來重要路橋。由當地大屯山安山岩石條為材料,三個橋墩四個橋孔,橋墩可見井字排列之構造,為新北市市定古蹟。 淡水三芝八庄大道公輪祀 村落庄頭聚集之民俗信仰活動,九年一輪無廟有像,歷史超過二百年不曾間斷,1892年馬偕博士著作中曾記載與此活動相遇。活動方式異於他處,地域性特色濃厚,深具文化性,登錄為新北市文化資產。 亦宛然掌中劇團布袋戲 李天祿之父許金木遂拜許金水為師,許金水乃福建布袋戲老師父陳婆的得意弟子。許金木後自組戲團名為「華陽台」,李天祿9歲從父習藝,1931年組團,以掌中戲偶「宛然若真」之意而取名「亦宛然」。民國73年李天祿開全臺首例,帶領「亦宛然」的師父,投入板橋莒光國小的布袋戲薪傳工作。亦宛然掌中劇團包含南管布袋戲、北管布袋戲,其手工藝雕刻,偶衣刺繡精緻,在李天祿與李傳燦父子一脈薪傳下,成為臺灣代表性技藝優良的布袋戲團。 教育 大專院校 馬偕醫學院 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國民中學 新北市立三芝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新北市三芝區三芝國民小學 新北市三芝區橫山國民小學 新北市三芝區興華國民小學
新北市三芝區三芝國民小學 新北市三芝區橫山國民小學 新北市三芝區興華國民小學 圖書館 新北市立圖書館三芝分館 交通 公路 :百拉卡公路 :淡金公路 北7-1線 公車 淡水客運 中興巴士 指南客運 基隆客運(862公車) 公共自行車 未來 輕軌 新北捷運 淡海輕軌三芝線(規劃中) 旅遊 三芝遊客中心暨名人文物館 淺水灣海濱公園 八連溪紅葉谷 大屯山 水車公園7座 三芝飛碟屋(已拆除) 三芝冷泉 三芝福成宮 三芝八仙宮
of Independence,簡稱UDI),將南羅德西亞從英國獨立。然而,威爾遜不肯退讓,一直對獨立宣言不予承認,隨後更成功向聯合國申請對羅德西亞進行制裁。此外,威爾遜又拒絕應美國的要求,對越戰提供軍事援助,而只同意提供外交援助。 在經濟事務上,威爾遜常被對手指為態度曖昧。例如,威爾遜一直反對英鎊貶值,但當英鎊隨後在1967年11月貶值後,他卻在電台講話中,視貶值因為一種勝利,並說道:「從政治的角度來看,一個星期是一段長時間」(A week is a long time in politics),他這番話的意思,是指政府在初頭可能做得不好,但最終一定會有所交待,反之亦然。為了穩定民心,威爾遜又說貶值一事「並不代表在英國—你錢包裡的英鎊—的價值少了……」(This does not mean that the pound here in Britain—in your pocket or purse—is worth any less ...)。另一方面,威爾遜在處理工業糾紛的問題上亦被評為效率過低。當中,全國海員聯合會(National Union of Seamen)就曾在1966年大選後發動罷工,罷工持續了六星期,對威爾遜的聲望明顯有所打擊。 威爾遜在1965年顯示了平民主義者的一面,決意向披頭四樂隊頒贈MBE勳銜(在現今的英國,勳銜均由君主作正式的授勳,但事實上,受勳的人士皆由首相提名)。披頭四獲勳一事,使國內的年輕一輩認為,首相與年輕人之間有「接觸」,但國內佔小數的保守主義者,和曾同樣獲勳的老軍人卻表示反對。批評者認為威爾遜希望授勳一事可為他在下屆大選(將在一年內舉行)取得年輕人的支持,但亦有不少人反駁,指出英國當時法定的最低投票歲數是21歲的成人,而披頭四的歌迷卻以青少年為主。不管誰是誰非,可以肯定的是,事件使威爾遜成功塑造出現代領袖的形象,披頭四樂隊也把他視為「新英國」的驕傲。 可是到了1967年,威爾遜卻與另一樂隊The Move陷入瓜葛,其後他更控告該樂隊的經理人誹謗。原因是該樂隊在為單曲《Flowers In The Rain》印製的宣傳明信片上,畫有一個卡通化的威爾遜與女助手睡在同一張床上,結果引致原有的緋聞被廣泛流傳。最終威爾遜勝訴,樂隊則被法院裁定,他們從該首歌曲所賺到的金錢,必須用作威爾遜的終生養老金,但後來在威爾遜要求下,賺到的金錢一概捐到他指定的慈善團體。 1966年,威爾遜獲任命為布拉德福德大学的首任校長,他一直出任此職至1985年。 短暫下野 1969年工黨的支持率曾經下跌,但到了1970年又重新回升。適逢任期將屆,威爾遜遂趁機在6月宣佈舉行大選,以鞏固自己的支持。大選臨近的時候,保守黨在塞爾斯登公園酒店意外泄露一份政策文件,內容大約指出保守黨將會任用頗激進的貨幣主義者,推動以自由市場為方針的政策,去解決國內的通貨膨脹和失業問題。消息傳出後,威爾遜立即指出保守黨的政策失當,並以「塞爾斯登人」(Selsdon Man)來取笑保守黨的政策反動保守。然而他低估了大眾的反工黨情緒,以致出乎意料地在大選中輸給了保守黨的希思。 由於希思上任後未能有效解決國內的種種問題,所以威爾遜在1974年2月的大選中以些微的多數優勢擊敗希思,重新上台執政。為了進一步鞏固工黨在下議院的多數優勢,威爾遜在同年10月再度召開大選,並成功拉開工黨在議會的多數優勢。 第二任首相:1974年至1976年 在1974年的兩次大選的競選活動間,威爾遜曾承諾將就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的條款作重新談判,再決定英國是否留在歐共體。結果威爾遜上台後,下議院通過英國將在新的條款下留在歐共體,隨後威爾遜又舉行了公投,投票在1975年6月5日有了結果,結果確認了下院的議決。 早在1971年9月,威爾遜曾發表了他對愛爾蘭統一的看法,以回應日益惡化的愛爾蘭問題。其中,威爾遜定下了目標,希望英國在1986年時離開北愛爾蘭。但威爾遜上台後,他沒有實行這些目標。 到了1974年5月,威氏譴責愛爾蘭聯合論者策劃的阿爾斯太工人罷工,是帶有宗教性質的,而且「罷工的宗教目的與17世紀拉上了關係」。可是,威爾遜卻拒絕派出軍隊鎮壓這些強迫工人罷工,兼帶有準軍事性質的親政府分子。不久以後,威爾遜又在電視發表演說,指罷工的親政府分子和他們的支持者都是國家的「寄生蟲」,指望國家會供養他們。最終,罷工人士取得了勝利,成功迫使政府廢除北愛爾蘭行政長官一職,並促使伊迪·阿敏向威爾遜發電報,表示願意在烏干達提供舉行和談的場地。 辭職 1976年3月16日,威爾遜突然以倦勤為由,宣佈自己將會辭去首相一職。在聲明中,他指自己在一直身心俱疲,原已決定在60歲退休。早在1960年代晚期,威爾遜已向同僚透露,自己最多只能夠續任8至9年首相。然而到了1976年,威氏發現自己患上初期的阿兹海默病,以往強勁的記憶力和集中力皆急速退化,最終造成威爾遜富戲劇性的辭職。 威爾遜宣佈辭職後,英女皇伊莉莎伯二世特意到唐寧街10號參加晚宴,以示感謝他的貢獻。除他以外,只有邱吉爾爵士曾獲同樣的榮譽。 威爾遜辭職的同時,還撰寫了一份獲勳人士名單,獲勳人士除了有他的支持者外,還包括不少商人和社會名流。然而,名單中的不少獲勳人士隨後卻頻頻牽涉醜聞。如獲男爵銜的卡根勳爵(Lord Kagan),最終因為詐騙罪成入獄;而獲冊封為爵士的艾利克·米勒爵士(Sir Eric Miller),隨後因涉嫌貪污被警方調查,最後自殺身亡。該份獲勳名單由威爾遜的助手瑪莎·威廉斯(Marcia Williams)撰寫,初稿寫在薰衣草色的筆記紙上,因而被稱為「薰衣草名單」(The Lavender List)。整件事件使輿論認為威爾遜有私相授授之嫌,結果對他卸任後的聲望構成了深遠的打擊。 黨魁選舉在威氏辭職後舉行。在第一輪投票中,東尼·貝恩、卡拉漢、安東尼·克羅斯蘭(Anthony Crosland)、邁克爾·富特、丹尼士·希利和羅伊·詹金斯都參與角逐。詹金斯雖然是熱門候選人,但最後在第一輪選舉卻屈居第三名。第二輪選舉在1976年4月5日舉行,卡拉漢以176票擊敗富特的137票,正式成為威爾遜的繼任人,出任首相和工黨黨魁。 晚年 由於威爾遜辭任首相後希望能夠繼續成為下議院議員,所以他沒有按慣例接受貴族爵位,但卻接受冊封為嘉德勳爵士。1983年,威爾遜正式從下議院退休,隨即獲晉爵為西約克郡柯爾克利斯(Kirklees),里沃的威爾遜男爵(Baron Wilson of Rievaulx)。 威爾遜從下議院退休後不久,他的阿茲海默病的病情明顯惡化,精神狀態更不斷衰退。因此在1985年以後,威爾遜已甚少在公眾場合露面。 1995年5月24日,威爾遜因大腸癌於倫敦病逝,終年79歲。他的遺體隨後安葬於西西里島的聖瑪利(St Mary's),其墓碑寫有一句話:「時間是萬物之主宰。」(Tempus
Board of Trade),晉身內閣,成為了20世紀最年輕的閣員。在任內,他大力提倡通過《1947年貿易統計學法案》,改革英國收集經濟數據的法則,該法案亦一直沿用至今。另外,他又帶頭提議廢除戰時的配給制度。到了1950年大選,由於選區異動,威爾遜轉到新設立的海頓(Huyton)選區,最終以些微的票數險勝。 為了籌措足夠的軍費以應付韓戰,工黨政府在1951年決定國民保健署(National Health Service),將對藥物收取費用。此舉使威爾遜跟隨了安奈林·貝文的行列,在1951年4月宣佈辭去所有政府職務,以示抗議,從此威爾遜亦開始被視為左派人物。同年10月工黨政府垮台,威爾遜成為工黨內部的左派領袖之一,但不久以後,威爾遜卻開始與貝文保持距離。巧合的是,貝文後來在1954年宣佈進一步辭去影子內閣的職務,威爾遜遂立即被起用。 反對黨生涯 威爾遜是位十分能幹的影子閣員,除了成功使保守黨政府1955年的財政法案流產外,他在1956年發表的一則精闢的言論更贏得不少掌聲。當年,擔任影子內閣財政大臣的威爾遜,以「蘇黎世的地精」(gnomes of Zürich)來形容瑞士的銀行家,諷刺他們企圖以投機手段使英鎊貶值。另一方面,工黨在1955年大選落敗後,他曾展開調查,試圖找出工黨落敗的原因,並提出數點有用可行的建議。1959年,威爾遜又成功將下議院的帳目委員會主席一職,合併到影子內閣財政大臣身上。 在1960年,仍然被視為左派的威爾遜,嘗試在黨魁選舉中挑戰黨魁曉治·蓋茨克(Hugh Gaitskell),雖然在蓋茨克的帶領下,工黨在1959年大選中大熱倒灶,後來又受廢除「第四款」一事蒙上陰影,但威爾遜仍然落敗。其後在1962年,威爾遜參選副黨魁選舉,卻被喬治·布朗擊敗。此後,他出任影子內閣外務大臣一職。 正當工黨重整旗鼓的時候,曉治·蓋茨克卻在1963年1月突然死亡。威爾遜於是再度成為了黨魁選舉的左翼候選人,挑戰喬治·布朗,後來由於卡拉漢加入選戰,分散了黨內的右翼選票,以致威爾遜在選舉勝出,成為了新任工黨黨魁。不久以後,保守黨政府爆發了「普羅富莫事件」,威爾遜譴責「醜聞揭露了我們社會裡病態的一面」,從而搏得不少支持,至於麥美倫的保守黨政府亦因醜聞而大受打擊,促使麥美倫在1963年10月辭去首相一職,由亞歷克·道格拉斯-休姆爵士接任。休姆由於是貴族,不能在下議院發言,以致他上任後立即宣佈放棄他的伯爵爵位。道格拉斯-休姆上台後,威爾遜曾在議會取笑他是休姆伯爵十四世,休姆立即回應道:「我相信威爾遜先生是威爾遜先生十四世吧!」 在1963年尾的工黨大會中,威爾遜在會上發表了一番重要言論,指「英國將會趕到科學與科技革命的白熱(white heat)中,而過時落伍的工業制度和運作方法則會被淘汰」。這段言論為威爾遜贏得不少支持,使他被視為技術專家政治論者(technocrat)的代表,別具一格地獨立於社會傳統。 第一任首相:1964年至1970年 受「普羅富莫事件」影響,工黨得以在1964年大選中險勝,於下議院取得4席的多數優勢,並由威爾遜出任首相一職。然而,由於工黨只有僅4席的多數優勢,難以確保政府不會垮台,威爾遜唯有小心行事。在18個月後,即1966年3月,再次舉行大選。這次大選中,執政工黨擴大了多數優勢至96席,進一步穩定工黨政府。此外,威爾遜上任首相後,他鍾愛吸煙斗、穿著Gannex牌雨衣的形象,以及愛到西西里島渡假的習慣,也漸漸深入民心。 根據在2005年6月1日公開的內部文件顯示,威爾遜在西西里島渡假時,曾有假裝成漁船的蘇聯船隻監視他。雖然MI5調查後並沒有任何發現,但仍叫他不要使用无线对讲机。 在第一任內,威爾遜政府創立了公開大學,他一直對這項建設十分重視,並認為這是他任首相的最大成就之一。 在海外事務上,威爾遜備受殖民地危機的困擾,當中又以非洲的羅德西亞和南非的問題最為棘手。基於原則的問題,威爾遜一直不容許南羅德西亞總理伊恩·史密斯帶領羅德西亞獨立,因為史密斯是分離主義者,而且又是白人小數政府的領袖,並不能代表當地佔大多數的黑人。結果史密斯在1965年11月11日宣佈了《單方面獨立宣言》(Unilateral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簡稱UDI),將南羅德西亞從英國獨立。然而,威爾遜不肯退讓,一直對獨立宣言不予承認,隨後更成功向聯合國申請對羅德西亞進行制裁。此外,威爾遜又拒絕應美國的要求,對越戰提供軍事援助,而只同意提供外交援助。 在經濟事務上,威爾遜常被對手指為態度曖昧。例如,威爾遜一直反對英鎊貶值,但當英鎊隨後在1967年11月貶值後,他卻在電台講話中,視貶值因為一種勝利,並說道:「從政治的角度來看,一個星期是一段長時間」(A week is a long time in politics),他這番話的意思,是指政府在初頭可能做得不好,但最終一定會有所交待,反之亦然。為了穩定民心,威爾遜又說貶值一事「並不代表在英國—你錢包裡的英鎊—的價值少了……」(This does not mean that the pound here in Britain—in your pocket or purse—is worth any less ...)。另一方面,威爾遜在處理工業糾紛的問題上亦被評為效率過低。當中,全國海員聯合會(National Union of Seamen)就曾在1966年大選後發動罷工,罷工持續了六星期,對威爾遜的聲望明顯有所打擊。 威爾遜在1965年顯示了平民主義者的一面,決意向披頭四樂隊頒贈MBE勳銜(在現今的英國,勳銜均由君主作正式的授勳,但事實上,受勳的人士皆由首相提名)。披頭四獲勳一事,使國內的年輕一輩認為,首相與年輕人之間有「接觸」,但國內佔小數的保守主義者,和曾同樣獲勳的老軍人卻表示反對。批評者認為威爾遜希望授勳一事可為他在下屆大選(將在一年內舉行)取得年輕人的支持,但亦有不少人反駁,指出英國當時法定的最低投票歲數是21歲的成人,而披頭四的歌迷卻以青少年為主。不管誰是誰非,可以肯定的是,事件使威爾遜成功塑造出現代領袖的形象,披頭四樂隊也把他視為「新英國」的驕傲。 可是到了1967年,威爾遜卻與另一樂隊The Move陷入瓜葛,其後他更控告該樂隊的經理人誹謗。原因是該樂隊在為單曲《Flowers In The Rain》印製的宣傳明信片上,畫有一個卡通化的威爾遜與女助手睡在同一張床上,結果引致原有的緋聞被廣泛流傳。最終威爾遜勝訴,樂隊則被法院裁定,他們從該首歌曲所賺到的金錢,必須用作威爾遜的終生養老金,但後來在威爾遜要求下,賺到的金錢一概捐到他指定的慈善團體。 1966年,威爾遜獲任命為布拉德福德大学的首任校長,他一直出任此職至1985年。 短暫下野 1969年工黨的支持率曾經下跌,但到了1970年又重新回升。適逢任期將屆,威爾遜遂趁機在6月宣佈舉行大選,以鞏固自己的支持。大選臨近的時候,保守黨在塞爾斯登公園酒店意外泄露一份政策文件,內容大約指出保守黨將會任用頗激進的貨幣主義者,推動以自由市場為方針的政策,去解決國內的通貨膨脹和失業問題。消息傳出後,威爾遜立即指出保守黨的政策失當,並以「塞爾斯登人」(Selsdon Man)來取笑保守黨的政策反動保守。然而他低估了大眾的反工黨情緒,以致出乎意料地在大選中輸給了保守黨的希思。 由於希思上任後未能有效解決國內的種種問題,所以威爾遜在1974年2月的大選中以些微的多數優勢擊敗希思,重新上台執政。為了進一步鞏固工黨在下議院的多數優勢,威爾遜在同年10月再度召開大選,並成功拉開工黨在議會的多數優勢。 第二任首相:1974年至1976年 在1974年的兩次大選的競選活動間,威爾遜曾承諾將就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的條款作重新談判,再決定英國是否留在歐共體。結果威爾遜上台後,下議院通過英國將在新的條款下留在歐共體,隨後威爾遜又舉行了公投,投票在1975年6月5日有了結果,結果確認了下院的議決。 早在1971年9月,威爾遜曾發表了他對愛爾蘭統一的看法,以回應日益惡化的愛爾蘭問題。其中,威爾遜定下了目標,希望英國在1986年時離開北愛爾蘭。但威爾遜上台後,他沒有實行這些目標。 到了1974年5月,威氏譴責愛爾蘭聯合論者策劃的阿爾斯太工人罷工,是帶有宗教性質的,而且「罷工的宗教目的與17世紀拉上了關係」。可是,威爾遜卻拒絕派出軍隊鎮壓這些強迫工人罷工,兼帶有準軍事性質的親政府分子。不久以後,威爾遜又在電視發表演說,指罷工的親政府分子和他們的支持者都是國家的「寄生蟲」,指望國家會供養他們。最終,罷工人士取得了勝利,成功迫使政府廢除北愛爾蘭行政長官一職,並促使伊迪·阿敏向威爾遜發電報,表示願意在烏干達提供舉行和談的場地。
Xiao晓 新乡人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 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华裔美国人 华人生物学家
荣誉 2006年獲邵逸夫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 2020年获。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Xiaodong Wang Xiao晓 新乡人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友 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2015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00亿元,增长9.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2.8亿元,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2500亿元,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0亿元,增长1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9万元和1.9万元,增长8.5%和9.5%。 210个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810亿元,完成工业技改投资562亿元,产业类实到外资13亿美元,吸引民资310亿元;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68亿美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864亿元、利润560亿元,分别增长11.2%和11.9%。新增新三板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44家,超历年总和;发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167.5亿元,居全省前列。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突破4000亿元。政府性债务得到有效管控,债务增长和融资成本实现“双降”,探索破解企业“担保链”,区域金融生态保持良好。 2016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33.8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7.78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1870.40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1825.66亿元,增长10.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0603元,比上年增长9.1%,按年平均汇率折算18750美元。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由上年的3.8:49.3:46.9调整为3.6:48.8:47.6,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0.7%。 2017年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排名第18。 交通 水运 由于南京长江二桥以及上游的南京长江大桥的垂直高度不够,使得排水量超过5万吨的远洋轮船无法通过(南京的龙潭港在长江大桥下游位置,不受其影响),使得镇江成为的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的深水岸(-15米)线港口城市之一,通过长江往东直接通往太平洋。 由于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2条黄金水道的十字路口,水运一直是镇江城市兴起与发展的命脉。进入新千年(2000年)由于水运速度缓慢,大多数客运业务已经停止。现有到扬州市的镇扬汽渡、大港汽渡。新开辟的货运码头位于市区东郊的大港港口。此外还有位于丹徒高资街道(包含丹徒经济开发区的高资港,和润州区的龙门港,都可以停靠5万吨货船和扬中主港。 沉船事故 上海輪失火:1890年12月26日凌晨,上海輪在江蘇省儀徵縣大河口(今青山鎮)附近火災。最初船上300餘人,在江蘇镇江码头上了100餘人,乘客500餘,連船員600餘人。15分钟的火災,死了超过三百人,死者不是燒死則為溺死。 铁路 镇江市位于重要的铁路干线沪宁铁路(南京到上海)沿线,1906年通车,主要车站为镇江西站,位于京畿岭,铁路线以隧道方式穿越宝盖山。南京长江大桥修建之后,改名京沪铁路,市区段铁路也南移,新建了位于中山西路的镇江站。20世纪初修建的早期的铁路线后来因穿越市中心区带来种种不便,于2004年拆除。 沪宁城际铁路在镇江设位于句容市宝华镇的宝华山站(已关闭)、润州区黄山西路的镇江站南广场和位于丹徒区三山镇的丹徒站,丹徒站同时是连镇客运专线的接轨站。 连镇客运专线在位于江北的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通过五峰山长江大桥跨江,南端位于镇江新区。连镇客运专线在镇江境内设大港南站、丹徒站。并通过连接线前往镇江站。 京沪高速铁路通过镇江并设镇江南站,隔江相望的扬州旅客可以沿扬溧高速在半小时内到达京沪高铁镇江站,前往北方地区的北京,天津,济南,青岛,沈阳,长春,哈尔滨,西北地区的武汉,宜昌,重庆,成都。出站口附近有公交枢纽站,出租车候车点,南徐长途客运站。 宁杭高铁通过句容市并设句容西站,该站位于江苏省句容市郭庄镇,与宁杭高速毗邻,与省道S243相连距句容市区27.1公里。距郭庄镇7公里。方便了句容当地的居民往返于北京,天津,济南,杭州,宁波,南京的出行。目前该站仅有往返于句容市区和句容西站的公交线路。 沪宁沿江高速铁路经停镇江市句容站。 地铁 南京地铁S6号线通车于2021年12月28日,在镇江句容境内设有5站。 公路 通车于1996年,穿过镇江的句容、丹阳,以一条支线联络市区。由于建成后车流量巨大,拥塞严重,至2006年扩建为双向八车道。 ,穿过镇江的丹徒世业洲、润州蒋乔、丹徒上党、丹徒宝堰至常州薛埠,为南北走向。润扬长江大桥将镇江与长江北岸的扬州及京沪高速公路联系起来。 、过境。 高等教育 镇江市现驻有5所普通高等院校,其中包括2所本科院校:江苏大学(其主体前身为镇江农业机械学院(1961-1982)、江苏工学院(1982-1994)和江苏理工大学(1994-2001),2001年与镇江医学院和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得名,是全国重点大学)和江苏科技大学(原名镇江船舶学院、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另有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句容校区、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丹阳校区和民办金山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科院校。 此外还驻有一所军事高等院校镇江船艇学院。 另外,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在镇有司法警官分院、镇江分院两个分院及丹阳中等专业学校办学点。 旅游 镇江市旅游景点中,最为著名的是位于市区北部沿长江一线的“三山”——金山、焦山和北固山。这三座山虽然高度都只有几十米,但是由于逼近江流,沿江耸立,形势险要,历史上开发甚早,留下众多古迹、寺庙及轶闻,并且各具特色。位于旧城西部的金山高44米,整座山被江天禅寺所覆盖,称为“金山寺裹山”;而位于江心的焦山高71米,山中藏有定慧寺,称为“焦山山裹寺”;位于旧城北部的北固山则拥有著名的甘露寺、北固楼、多景楼、老君殿、观音殿、江声阁、镇江甘露寺铁塔遗迹(铁塔下有佛珠舍利)、鲁肃墓、太史慈墓。镇江三山被列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镇江还拥有2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南山风景区和宝华山自然保护区。另一处著名风景区——茅山风景区则与西津渡古街风景区(云台山)、中国米芾书法公园(十里长山)、南山、宝华山,一同列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此外,镇江东乡地区的圌山,华山村古街,朱氏古宅(古代中国大儒朱熹后人所生活的地方),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赵伯先的古宅以及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后人南迁后的墓地--赵氏佳城,镇江南乡的槐荫村--来之丹阳的董永和七仙女定姻缘的地方,还有宝堰镇的水乡老街。 镇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人文旅游资源相当丰富,而且与自然旅游资源融合较好。镇江市已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焦山碑林、丹阳南朝陵墓石刻、位于伯先路近代建筑一条街的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开辟为镇江博物馆)和位于西津渡古街的昭关石塔,此外还有镇江赛珍珠故居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梦溪园等市文物保护单位90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焦山碑林 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 昭关石塔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丹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白蛇传传说 古琴艺术 扬剧 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 封缸酒传统酿造技艺(丹阳) 秦淮灯彩(句容) 饮食 镇江市最著名的特色饮食当属“镇江三怪”——“面锅里煮锅盖、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分别是指锅盖面、镇江香醋和水晶肴肉。镇江作为淮扬菜系的3个代表城市(扬州、镇江、淮安)之一,尤以烹调“长江三鲜”——河豚、鲥鱼、刀鱼,以及白汁鮰鱼、拆烩鲢鱼头、清炖蟹粉狮子头、熟制蟹油等传统菜肴,和制作各种精美点心(包括蟹黄汤包、大煮干丝、烧卖等)著称。镇江曾是鲥鱼最著名的产地之一,不过今日这种鱼类已经极为罕见,列为国家禁止捕捞的鱼种。在镇江市众多的酒楼食府中,最著名的老字号饭店是宴春酒楼,这座酒楼曾经长期开设在天主街,不过随着西部老城区的衰落,宴春酒楼已迁址,开设有大市口、朱方路、东吴路、金山公园店4个门店。另外镇江东乡(今镇江新区的大路,大港,姚桥和丹阳陴城镇)地区的“东乡羊肉”、京江脐、大路镇的长鱼(黄鳝)汤面,丹徒宝堰镇的长鱼干拌面,镇江市区的“鸭血粉丝汤”丹阳黄酒,大麦粥,句容的茅山老鹅,葛根,扬中秧草。 宗教 长期以来,镇江是长江下游地区著名的佛教中心之一,金山江天禅寺、焦山定慧寺和句容宝华山隆昌寺都被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共142座,江苏省13所)。此外,市区保存至今的寺庙还有甘露寺、超岸寺等,但未能作为宗教场所开放,而是作为博物馆等世俗用途使用。 镇江附近的句容茅山道院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列为21所道教全国重点宫观之一,镇江新区的丁卯街道的横山有道教的“三茅宫”。镇江都天庙是祭祀唐代安史之乱中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孤城、保障江淮安全的张巡的廟宇,位于南门外宝塔山下,在小码头街设都天行宫,在清代和民国的两百多年间,规模宏大,每年举行规模盛大的庙会,巡游全城,持续一个月,吸引长江两岸、运河沿岸参与人数多达二十万人。抗战期间镇江都天庙大部被毁。1997年重新开放。 镇江也有一定数量的穆斯林,在大西路附近建有伊斯兰教的山巷清真寺,是江苏省原址保存最长时间的一座清真寺,此外有还有“古润礼拜寺”,古润礼拜寺始建于唐朝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该礼拜寺原来位于镇江市区的仁安坊阜民街(京杭大运河河道附近,今梳儿巷、梦溪园一带),后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迁至剪子巷内,上世纪70年代毁坏,2005年在镇江京口区的学府路上仿照原址重建,是江苏省最大的清真寺,也是中国最早的伊斯兰教清真寺之一,唐代石井栏、宋元时期以三种阿拉伯文字体书写的朝向碑、带有仙鹤碑额的明代古润礼拜寺碑、清朝三次修建碑等一批国内罕见的文物保存至今。 镇江在近代曾有多个基督教新教教派传入,在华规模最大的差会——中国内地会曾在镇江设立总部,并设立培训新来传教士的语言学校,创始人戴德生夫妇都安葬于此(原在長江邊的牛皮坡洋人公墓,文革中墓地改为民居,2013年小区开发时发现,2014年迁入在丹徒区新建的宣德堂的戴德生纪念钟楼地下室)。江苏省规模最大的一个差会——美南长老会则以镇江为基地,进而向江苏北部地区大规模传教,该会最著名的传教士即赛兆祥(赛珍珠的父亲),在镇江开辟了西门教堂和南门教堂,在登云山新建的东印度建筑风格的二层住宅,至今保存完好。镇江旧城区西部曾经是各教派教堂分布的密集地带,包括镇江内地会教堂(今伯先路小街41号)、浸礼会的银山门浸会堂(伯先路79号)、卫理公会的大西路福音堂(今大西路343号)和小码头福音堂(小码头街)、美南长老会的西门教堂(今大西路75号)、神的教会的小太古山真道堂(今宝盖路127号)、圣公会的山训堂(中山桥义士路4号)、安息日会(新马路60号),今日这里还保留了2座基督教老教堂:大西路福音堂(原属卫理公会)和宝盖路真道堂(原属神的教会)。旧城区东部原有教堂不多,仅有长老会润南堂(南门外大街21号)、浸会的五条街润中浸会堂(中山路170号)、基督徒聚会处(西府街)、几处均已不存。 天主教也传入了镇江地区,不过市区西部的旧天主教堂已不复存在,只留下天主街地名,目前保留下来的只有丹阳天主堂。 名人
由于南京长江二桥以及上游的南京长江大桥的垂直高度不够,使得排水量超过5万吨的远洋轮船无法通过(南京的龙潭港在长江大桥下游位置,不受其影响),使得镇江成为的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的深水岸(-15米)线港口城市之一,通过长江往东直接通往太平洋。 由于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2条黄金水道的十字路口,水运一直是镇江城市兴起与发展的命脉。进入新千年(2000年)由于水运速度缓慢,大多数客运业务已经停止。现有到扬州市的镇扬汽渡、大港汽渡。新开辟的货运码头位于市区东郊的大港港口。此外还有位于丹徒高资街道(包含丹徒经济开发区的高资港,和润州区的龙门港,都可以停靠5万吨货船和扬中主港。 沉船事故 上海輪失火:1890年12月26日凌晨,上海輪在江蘇省儀徵縣大河口(今青山鎮)附近火災。最初船上300餘人,在江蘇镇江码头上了100餘人,乘客500餘,連船員600餘人。15分钟的火災,死了超过三百人,死者不是燒死則為溺死。 铁路 镇江市位于重要的铁路干线沪宁铁路(南京到上海)沿线,1906年通车,主要车站为镇江西站,位于京畿岭,铁路线以隧道方式穿越宝盖山。南京长江大桥修建之后,改名京沪铁路,市区段铁路也南移,新建了位于中山西路的镇江站。20世纪初修建的早期的铁路线后来因穿越市中心区带来种种不便,于2004年拆除。 沪宁城际铁路在镇江设位于句容市宝华镇的宝华山站(已关闭)、润州区黄山西路的镇江站南广场和位于丹徒区三山镇的丹徒站,丹徒站同时是连镇客运专线的接轨站。 连镇客运专线在位于江北的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通过五峰山长江大桥跨江,南端位于镇江新区。连镇客运专线在镇江境内设大港南站、丹徒站。并通过连接线前往镇江站。 京沪高速铁路通过镇江并设镇江南站,隔江相望的扬州旅客可以沿扬溧高速在半小时内到达京沪高铁镇江站,前往北方地区的北京,天津,济南,青岛,沈阳,长春,哈尔滨,西北地区的武汉,宜昌,重庆,成都。出站口附近有公交枢纽站,出租车候车点,南徐长途客运站。 宁杭高铁通过句容市并设句容西站,该站位于江苏省句容市郭庄镇,与宁杭高速毗邻,与省道S243相连距句容市区27.1公里。距郭庄镇7公里。方便了句容当地的居民往返于北京,天津,济南,杭州,宁波,南京的出行。目前该站仅有往返于句容市区和句容西站的公交线路。 沪宁沿江高速铁路经停镇江市句容站。 地铁 南京地铁S6号线通车于2021年12月28日,在镇江句容境内设有5站。 公路 通车于1996年,穿过镇江的句容、丹阳,以一条支线联络市区。由于建成后车流量巨大,拥塞严重,至2006年扩建为双向八车道。 ,穿过镇江的丹徒世业洲、润州蒋乔、丹徒上党、丹徒宝堰至常州薛埠,为南北走向。润扬长江大桥将镇江与长江北岸的扬州及京沪高速公路联系起来。 、过境。 高等教育 镇江市现驻有5所普通高等院校,其中包括2所本科院校:江苏大学(其主体前身为镇江农业机械学院(1961-1982)、江苏工学院(1982-1994)和江苏理工大学(1994-2001),2001年与镇江医学院和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得名,是全国重点大学)和江苏科技大学(原名镇江船舶学院、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另有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句容校区、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丹阳校区和民办金山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专科院校。 此外还驻有一所军事高等院校镇江船艇学院。 另外,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在镇有司法警官分院、镇江分院两个分院及丹阳中等专业学校办学点。 旅游 镇江市旅游景点中,最为著名的是位于市区北部沿长江一线的“三山”——金山、焦山和北固山。这三座山虽然高度都只有几十米,但是由于逼近江流,沿江耸立,形势险要,历史上开发甚早,留下众多古迹、寺庙及轶闻,并且各具特色。位于旧城西部的金山高44米,整座山被江天禅寺所覆盖,称为“金山寺裹山”;而位于江心的焦山高71米,山中藏有定慧寺,称为“焦山山裹寺”;位于旧城北部的北固山则拥有著名的甘露寺、北固楼、多景楼、老君殿、观音殿、江声阁、镇江甘露寺铁塔遗迹(铁塔下有佛珠舍利)、鲁肃墓、太史慈墓。镇江三山被列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镇江还拥有2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南山风景区和宝华山自然保护区。另一处著名风景区——茅山风景区则与西津渡古街风景区(云台山)、中国米芾书法公园(十里长山)、南山、宝华山,一同列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此外,镇江东乡地区的圌山,华山村古街,朱氏古宅(古代中国大儒朱熹后人所生活的地方),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赵伯先的古宅以及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后人南迁后的墓地--赵氏佳城,镇江南乡的槐荫村--来之丹阳的董永和七仙女定姻缘的地方,还有宝堰镇的水乡老街。 镇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人文旅游资源相当丰富,而且与自然旅游资源融合较好。镇江市已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焦山碑林、丹阳南朝陵墓石刻、位于伯先路近代建筑一条街的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开辟为镇江博物馆)和位于西津渡古街的昭关石塔,此外还有镇江赛珍珠故居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梦溪园等市文物保护单位90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焦山碑林 镇江英国领事馆旧址 昭关石塔 丹阳南朝陵墓石刻(丹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白蛇传传说 古琴艺术 扬剧 镇江恒顺香醋酿制技艺 封缸酒传统酿造技艺(丹阳) 秦淮灯彩(句容) 饮食 镇江市最著名的特色饮食当属“镇江三怪”——“面锅里煮锅盖、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分别是指锅盖面、镇江香醋和水晶肴肉。镇江作为淮扬菜系的3个代表城市(扬州、镇江、淮安)之一,尤以烹调“长江三鲜”——河豚、鲥鱼、刀鱼,以及白汁鮰鱼、拆烩鲢鱼头、清炖蟹粉狮子头、熟制蟹油等传统菜肴,和制作各种精美点心(包括蟹黄汤包、大煮干丝、烧卖等)著称。镇江曾是鲥鱼最著名的产地之一,不过今日这种鱼类已经极为罕见,列为国家禁止捕捞的鱼种。在镇江市众多的酒楼食府中,最著名的老字号饭店是宴春酒楼,这座酒楼曾经长期开设在天主街,不过随着西部老城区的衰落,宴春酒楼已迁址,开设有大市口、朱方路、东吴路、金山公园店4个门店。另外镇江东乡(今镇江新区的大路,大港,姚桥和丹阳陴城镇)地区的“东乡羊肉”、京江脐、大路镇的长鱼(黄鳝)汤面,丹徒宝堰镇的长鱼干拌面,镇江市区的“鸭血粉丝汤”丹阳黄酒,大麦粥,句容的茅山老鹅,葛根,扬中秧草。 宗教 长期以来,镇江是长江下游地区著名的佛教中心之一,金山江天禅寺、焦山定慧寺和句容宝华山隆昌寺都被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共142座,江苏省13所)。此外,市区保存至今的寺庙还有甘露寺、超岸寺等,但未能作为宗教场所开放,而是作为博物馆等世俗用途使用。 镇江附近的句容茅山道院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列为21所道教全国重点宫观之一,镇江新区的丁卯街道的横山有道教的“三茅宫”。镇江都天庙是祭祀唐代安史之乱中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孤城、保障江淮安全的张巡的廟宇,位于南门外宝塔山下,在小码头街设都天行宫,在清代和民国的两百多年间,规模宏大,每年举行规模盛大的庙会,巡游全城,持续一个月,吸引长江两岸、运河沿岸参与人数多达二十万人。抗战期间镇江都天庙大部被毁。1997年重新开放。 镇江也有一定数量的穆斯林,在大西路附近建有伊斯兰教的山巷清真寺,是江苏省原址保存最长时间的一座清真寺,此外有还有“古润礼拜寺”,古润礼拜寺始建于唐朝贞观二年(公元628年),该礼拜寺原来位于镇江市区的仁安坊阜民街(京杭大运河河道附近,今梳儿巷、梦溪园一带),后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迁至剪子巷内,上世纪70年代毁坏,2005年在镇江京口区的学府路上仿照原址重建,是江苏省最大的清真寺,也是中国最早的伊斯兰教清真寺之一,唐代石井栏、宋元时期以三种阿拉伯文字体书写的朝向碑、带有仙鹤碑额的明代古润礼拜寺碑、清朝三次修建碑等一批国内罕见的文物保存至今。 镇江在近代曾有多个基督教新教教派传入,在华规模最大的差会——中国内地会曾在镇江设立总部,并设立培训新来传教士的语言学校,创始人戴德生夫妇都安葬于此(原在長江邊的牛皮坡洋人公墓,文革中墓地改为民居,2013年小区开发时发现,2014年迁入在丹徒区新建的宣德堂的戴德生纪念钟楼地下室)。江苏省规模最大的一个差会——美南长老会则以镇江为基地,进而向江苏北部地区大规模传教,该会最著名的传教士即赛兆祥(赛珍珠的父亲),在镇江开辟了西门教堂和南门教堂,在登云山新建的东印度建筑风格的二层住宅,至今保存完好。镇江旧城区西部曾经是各教派教堂分布的密集地带,包括镇江内地会教堂(今伯先路小街41号)、浸礼会的银山门浸会堂(伯先路79号)、卫理公会的大西路福音堂(今大西路343号)和小码头福音堂(小码头街)、美南长老会的西门教堂(今大西路75号)、神的教会的小太古山真道堂(今宝盖路127号)、圣公会的山训堂(中山桥义士路4号)、安息日会(新马路60号),今日这里还保留了2座基督教老教堂:大西路福音堂(原属卫理公会)和宝盖路真道堂(原属神的教会)。旧城区东部原有教堂不多,仅有长老会润南堂(南门外大街21号)、浸会的五条街润中浸会堂(中山路170号)、基督徒聚会处(西府街)、几处均已不存。 天主教也传入了镇江地区,不过市区西部的旧天主教堂已不复存在,只留下天主街地名,目前保留下来的只有丹阳天主堂。 名人 友好城市 镇江市与15个外国城市缔结了国际友好城市关系: 津市(Tsu)(1984年6月11日) 坦佩(Tempe) (1989年3月6日) 柴田町(Shibata)(丹阳市)(1994年2月23日) 梅干提克湖(Lac Mégantic) (1995年10月8日) 伊兹米特(Izmit)(1996年11月14日) 隆德里纳(Londrina)(1997年6月4日)
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裴雪涛:方舟子称其“发无厘头的感慨”,呼吁国家停止资助其研究项目。并且认为其在国际期刊上仅仅发表了6篇论文,“在国内也是拿不出手的”。 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2016年,方舟子多次撰文指出韩春雨的基因编辑技术“NgAgo”的论文涉嫌造假,并于2016年9月9日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举报韩春雨,要求对韩春雨进行深入调查。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党支部书记张文宏:2021年8月,方舟子举报张文宏的博士论文涉嫌抄袭他人。 批评对象 被方舟子批评的人物包括: 法律学者贺卫方:方舟子稱賀衛方“一稿多投”,认为贺卫方是“法学界的水货”、“尸位素餐”。 呼吸道疾病专家钟南山:方舟子称其与药厂合作卖假药,并指责钟南山夸大雾霾和家居装修的危害性。 科学家钱学森:2009年11月4日,钱逝世4天后,方舟子发表了《〈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若干可商榷之处》一文,批评钱在大跃进期间为粮食亩产万斤提供“科学”证明,及为研究“人体特异功能”运动发挥领导和指导作用。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因袁隆平对转基因大米的安全性有疑虑,方舟子对其提出批评,称“袁隆平本人也在搞转基因大米但还没做出来”,并质疑袁的科学素养。 调查记者柴静:方舟子批評柴靜既然作為“調查型記者”,就要“对事实的真相要有洁癖,不要轻信、传播当事人的自吹自擂、神吹胡侃和道听途说”。罗永浩因此事与方舟子交恶,方舟子讥其为“罗三桂”。 作家木子美(在新浪微博名为“不加V”):方舟子称其为“三脏女”。 作家李承鹏:方舟子指责平时大喊打倒房地产商的李承鹏,其实私下与房地产商过从甚密,并表示李承鹏为房地产商“写软文”,涉嫌虚假宣传。同时方舟子承认攻击李承鹏是因为后者帮孙海峰说话。 歌手王菲、海派清口表演家周立波、艺人林志颖 企业家罗永浩:方舟子稱羅永浩是流氓,是其見過最惡心的人。方舟子亦稱羅永浩「非法辦學,沒有辦學資質,還涉嫌偷稅漏稅,做虛假廣告」。从2011年底开始,方与罗在新浪微博上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执。 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 央视主持人崔永元、央视调查记者王志安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方舟子讥其为“白拓宽”(但方舟子否认曾如此称呼白,说这是其他人叫出来的,他只是在微博上回复那些言论时自动引用)。 網絡作家周小平:方舟子稱從未聽說過周小平這「網絡作家代表」,引用清華大學教授肖鷹的說話稱其為「流氓文化代表」。方舟子說,周小平所寫的《夢碎美利堅》一文屬於胡思亂想捏造,是在「夢游美利堅」。 生物学教授饶毅:方舟子质疑其论文造假 异见人士艾未未、王丹、陈光诚 柴玲:方舟子指六四事件时,其于五月底领了救济款逃跑 郭文贵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方舟子称该推特用户在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期间发布的民众抗议信息剽窃自其它用户,背后有团队运营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屠呦呦:方舟子称其“夸大自己的成就”,在成果发表过程中存在拔高自己、贬低他人、忽略别人贡献的缺点,并表示“青蒿素不是中药” 被方舟子质疑或批评的机构包括: 南方周末:方舟子认为其在报道自己与于建嵘的争执时不公,已“堕落了”。2012年6月南方周末頭版和四個版面發表對方舟子的報導,方舟子稱其是“構陷”,認為南方周末已“淪落為泄私憤的構陷私器,連最基本的新聞道德和做人道德都不顧。”2013年初南周事件时,方舟子抨击南周为“撒娇”、“戏子作秀”。 人民网、人民日报(含海外版)、环球时报、新华网、光明网等多家中国大陆官方媒体:由于这些媒体在方舟子评周小平文章遭封杀后发表评论员文章为周小平辩护,方舟子称这些媒体发表的这些文章“都是统一部署的结果”,并戏称为“黑色幽默”、“最高级别的黑”,称他们“把一个不学无术的‘网络作家’吹捧成‘网络世界的敲钟人’、‘这一代’的代表,把他那些东抄西凑、信口开河、错误百出的博客吹捧成‘网络正能量’、‘爱国正能量’。” 纽约时报 BBC中文网 漢芯 食品与医疗 方舟子批判中医、中药等的大量文章也产生了比较大的社会影响。方舟子在新语丝上设立“中医骗子”专辑,认为中医和中药没有经过现代科学的检验,中医基于阴阳五行的理论没有实际依据,而中药的疗效也没有被严格的双盲法证明,认为应该「废医验药」。另有专著《批评中医》。 2015年1月,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去世。方舟子提出“姚贝娜是给中医害了”,他指出:姚贝娜早期病情发作时因为吃中药“调理”后病情反而加重,接受规范治疗,症状得以改善,虽然乳腺癌治愈率可达到90%以上,而且她的病情属于预后良好的类型(雌激素受体阳性),可以通过内分泌治疗降低体内雌激素含量减轻病情以致治愈,但是有可能会发生绝经期症状,姚贝娜遂拒绝接受这一治疗并再次服用中药,由于中药的药方中有些药物(如当归)具有雌激素活性,会加重病情,致使两年后疾病复发、扩散而逝世。 2015年10月,中国药物化学家屠呦呦因在研制青蒿素等抗疟药方面的贡献被授予诺贝尔医学奖。由于屠呦呦声称其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是受到传统中医典籍《肘后备急方》启发而来,遭到反对中医的方舟子的批评,并指屠呦呦在学术道德方面存在瑕疵。 虽然主张“废医验药”,但方舟子赞成将中医作为文化加以整理、研究。 方舟子批判虚假保健品。包括以褪黑激素为主要成分的「脑白金」以及核酸营养品「珍奥核酸」都被揭露为虚假宣传。2007年到2009年期间,方舟子揭露蒙牛乳业产品「特仑苏」牛奶声称添加的名为「OMP(造骨牛奶蛋白)」的物质就是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正常情况下口服无作用,而如果血液中IGF-1浓度过高则有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在这个事件中,声援方舟子的广东奶业协会在其主办的南方奶业网上刊登了有关信息。 方舟子在转基因食品方面持支持态度,他表示:「众多国外权威机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欧盟委员会、美国科学院、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英国皇家医学会都指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风险并不比其他食品更高,反而可能更低。」 方舟子对于瘦肉精持解禁态度。2011年4月1日,他在新华每日电讯上發表署名文章,批評媒體過度「妖魔化」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的現象。在文中,他表示由于养猪业有提高猪肉瘦肉率的需求,杜绝「瘦肉精」的使用非常困难。如果一概禁用,那么养猪户在选择时就宁愿选用价格最低廉、但是毒性也最强的盐酸克伦特罗,而如果政府允许使用安全且副作用很低的莱克多巴胺,那么很多农户就不会冒违法的风险了。目前有二十多个国家允许使用莱克多巴胺,但中国却禁用。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方舟子認爲选一名政客当世衛組織总干事,必然会让它从专业组织变成政治组织,因为政客眼里只有利益,没有原则。方舟子反對封城,也反对民众普遍佩戴口罩,甚至建议美国政府没收华人超市贩售的口罩。 宗教批判 方舟子对宗教持批判态度。在新语丝,方舟子作为无神论者多次批評基督教。他揭露重庆道士李一与唯一教、奥修静修会的邪教性质,及质疑李一动辄半年的辟谷、长达两小时的胎息等非常传奇的个人经历。2011年2月5日,方舟子与歌手王菲在网络上展开了一场对「一尊佛像」的见解,方舟子认为公众人物的宗教信仰宣传会误导大众。但方舟子也主张宗教信徒应享有信仰自由的权利。 「打假资金」 2006年11月,何祚庥、郭正谊、司马南、袁钟成立了“科技打假基金筹备组”,由方舟子律师彭剑任秘书,面向社会募集捐款,用来资助方舟子打假(即“打假基金”),并申明将公开帐目、接受监督。此外,2010年方舟子遇袭后,彭剑又以个人名义向社会募集“安保资金”,用于保障方舟子的人身安全。同时成立监管小组,向小组公开帐目并接受监督。这两项基金未向社会公布过其基金使用明细。在2013年与崔永元有关转基因食品的争论中,这一点亦遭崔永元及其支持者的质疑,被指为「黑资金」。 2007年1月,冼岩发表评论,认为方舟子巧妙避开何祚庥曾留下污点的控制论、共振论和基因学说等,恰到好处既抨击“伪科学”,又保护了成为他衣食父母的何院士。 为何祚庥授奖 2014年1月13日,“新语丝”网站经营者方舟子授予何祚庥由林树坤赞助的“新语丝科学精神奖”,奖金为一万瑞士法郎。 遭袭事件 2010年8月29日下午5点,方舟子在北京的住所附近被两名不明人士用麻醉剂和铁锤袭击,受轻伤。当时,方舟子在一个茶馆接受辽宁电视台《王刚讲故事》采访,在结束后走出茶馆时被迎面喷射麻醉剂;袭击者同时试图使用铁锤击打其头部,但方及时躲开。方舟子在试图逃开时被铁锤击中腰部。 9月21日下午,北京警方宣佈破获该案。经初步审查,该案系因肖传国认为方是民、方玄昌通过媒体、网络对其学术“打假”,从而导致其未能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为报复二人,遂指使人袭击了方舟子。10月10日,石景山区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认定肖传国“接受被告人戴建湘找人殴打方是民和方玄昌的建议”,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拘役5个半月。对此,方舟子質疑北京司法机关判决过轻,有放纵之嫌。肖传国方认为判罚过重,并提出上诉。11月2日,北京中院做出终审判决:维持原判。2011年4月,肖出狱后,旋即召开新闻招待会,为肖氏手术正名,并在接受《新快报》采访时表示,自己并未雇凶伤人,只是未能阻止亲戚“教训”方舟子,并认为“寻衅滋事”的罪名有误,已提出申诉。肖认为自己受到了媒体不公正的待遇,并于2012年4月起诉央视和北京市公安局,要求其致歉并恢复名誉。 争议 被指“语言暴力” 方舟子常常对打假的对象进行激烈的人身攻击,例如对打假的对象起“外号”:称刘维忠为“猪蹄厅长”,贺卫方为“贺不群”,罗永浩为“罗装剽”,科学松鼠会为“老鼠会”等。类似的言论被多方指责,如法律学者萧瀚称之为“语言暴力”。杂文家鄢烈山称方舟子“一点就炸”,行文用语粗暴,有“文革”红卫兵、红小兵的遗风。 针对鄢烈山的指责,方舟子回应称“犀利只是文章风格”。此外在2005年,方舟子引用鲁迅的话,認為:「如果说良家妇女是妓女,那是骂人,但如果说妓女是妓女,那就不是骂人。」 與王菲的爭論 2011年6日20时13分,王菲在微博上转了网友“我执难破”的一条微博,并对微博中“木制佛像在大火中竟然丝毫无恙地屹立在夕阳中”。经过网友转发,方舟子迅速发表了一条充满火药味儿的评论:“还有无数尊葬身火海的佛像你也别忘了顶礼。谁要觉得这尊佛像不可思议的,拿来点把火试试?”王菲当即不甘示弱,反问方舟子:“你想试什么?能不能点着么?”方舟子应战称:“实验检验传奇。” 7日上午9时49分,王菲再写了一条微博请方舟子“方老师 不要科学地不讲理~ 我们讨论的是木头能否被烧着的事么?事实上我们认为万物都有生灭 就算是真金佛像也有消散的那天 我们相信的是某种内在的力量 这个你不懂 我懂的~ 我们体会的是内因 你注重的是外缘~ 如果真想做这个实验 恐怕也得找个相当大的楼 点一把差不多的火 才是本着科学的严谨态度吧~”。7日15时14分,方舟子不甘示弱,引用王菲的句式写道:“你不要信仰地不讲理。”50分钟后,方舟子再度在微博中称:“谁说宗教信仰能提高人的教养的,到网上看仔细了。” 2011年2月7日19时,王菲发博回应方舟子“能跟你对话就挺不可思议的 不聊了 过年好~”,主动退让意图息事宁人,然而方舟子咄咄逼人,将骂战升级到攻击王菲粉丝,引起网友广泛谴责。 中新网、中国日报等媒体报道: 在百度“王菲大战方舟子”的贴吧中,有网友认为,“王菲怎么看都是在礼让。倒是某博士咄咄逼人,最后还硬要发篇某寺庙大火一切烧尽的微博,姿态太不自信。”网友原配瑞儿则认为:“王菲的行为是一种常人可以理解的行为,一种微妙的习俗和信仰的感情,并不是说发大火时,她就一定会找个佛像躲着。而方舟子却用科学的标准去评断这种感性的行为显然用错了标准。” 被指“不愿认错” 方舟子被指从不对自己的某些被人认为错误的言行道歉,其“决不认输、决不认错是科学圈内公认的特点”。在韩寒诉方舟子一案中,方舟子称「如果法院判我败诉,赔偿不能不交,不然法院会强制执行,但我不会道歉,没做错事,怎能道歉」、“我不会道歉。包括以前十几起官司判我输了的,我从来都不道歉……你必须要承认自己错了才去道歉。但目前来说,我看不出我错在哪”,此番言论遭到《法制晚报》评论的批评。 虽然受到如上指责,但对于事实清楚的失误,方舟子也曾承认错误,向当事人道歉。例如方舟子因为混淆了两个在匹兹堡大学的名叫“李勇”的教授,而两次发微博向当事人道歉。 被指“多重标准” 有人認為,方舟子有时在打假中对不同的人或事物使用了不同的标准,如北京大学教授刘华杰曾说:“方舟子批评别人采用的是一套标准,自己做事采用的是另一套标准”;中国社科院学者易华认为方“反差很大,双重标准明显———看别人的毛病很清楚,自己的缺陷不觉察。” 在方舟子的妻子刘菊花的硕士论文被多人讨论研究判定为存在抄袭的事实时,方舟子作为打假斗士,却不再打假,还表示举报抄袭的理由可笑 对此,方舟子曾回应称:“本来就是应该选择性的打假,那么多我怎么可能什么事都管?我当然指的是找那些我认为比较严重,或者我觉得有意思的、感兴趣的”。 被指“话语霸权” 方舟子被批评为在新语丝网站上既是老板,又是编辑,又是辩论对手。清华大学科技史教授刘兵认为,方舟子在学术打假时集“侦查、控告、审判”于一身;其对“假”的认定,并非由学术共同体以集体的方式来认定。另外,在不同观点并存的情况下,阐述自己的观点,并理解他人观点的合理性,这是学者最基本的态度,方舟子没有做到这一点。北京大学教授刘华杰等人亦指责方舟子用科学的帽子打压人。 对此,方舟子在2010年接受南方都市報采访时,稱所谓「话语霸权」是没有依据的。他強調自己的话语权和普通人一样,自己只是提供一个平台,手上並沒有做法官的權力,打假只是个人见解,不会使造假者受到什么惩罚。 被质疑“抄袭”和“造假” 2011年3月30日,《法治周末》用四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方舟子涉嫌抄袭总调查》,文中指出:方舟子发表于2006年12月11日《经济观察报》上的《现代药物是怎么开发出来的》一文,系抄袭自网友“颖河”的九篇系列文章《认识药物》,连原文的笔误都照抄不误。对此,方舟子辩称“科普文章和论文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因此“称不上抄袭”。。密西根州立大学教授鲁特-伯恩斯坦稱方舟子在1995年发表在网上的一篇文章《科学是什么》中剽窃了他的著作:《科学是什么》全文1600字,其中约有900字几乎原文引自他的《神创论是科学的理论吗》一文,但并未注明出处。该文被收录在2007年出版的《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谜》中时,亦未提到伯恩斯坦。据此,网名“亦明”的学者葛莘于2010年10月17日向密歇根州立大学发出举报信。19日,方舟子改动了新语丝网站的网页,在原文加上了“根据美国学者Root-Bernstein的归纳”的字样。此后,密大诚信负责人吉姆斯·皮瓦尼克回信称该文章虽满足“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但无可信证据证明是方舟子于1995年所写。在葛莘提供了相关证据后,大学以“方舟子的文章与他在该校学业无关”为由,拒绝进行进一步调查。对此,原作者鲁特-伯恩斯坦教授在确认方舟子抄袭他的文章的情况下,对校方的处理意见表示不满,并向校方举报方舟子抄袭他的文章。 方舟子在参加北京电视台《第七日》节目时,该节目下方的滚动字幕中介绍方舟子是“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博士”,受到一些人的质疑,事后方舟子以称是该节目单方面的失误。 被质疑“诈捐” 2012年初,罗永浩发表微博质疑由方舟子的律师发起,并以方舟子为主要受益人的“打假基金”和“安保基金”涉嫌诈捐和漏税的行为,并向公安局经侦科和民政局举报。 央视记者王志安因为其好友、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的论文造假被方舟子等网友质疑,而与方舟子结下私仇。2015年12月22日开始,王志安连续在新浪微博发文质疑安保资金涉嫌诈骗。 2015年8月19日,方舟子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起诉王志安名誉侵权。 2019年,由于安保资金事件,以方舟子为主要受益人的安保资金管理者彭剑在国内两起官司终审均败诉。其判决书都已经可以查询到,法院判决安保资金退还310万捐款和利息。 荣誉 2010年12月,获得2010知识中国盛典年度人物。 2012年11月,获得首届“约翰·马多克斯捍卫科学奖”。 2013年6月,获得“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颁发的“克里夫·罗伯森哨兵奖”。 著作 方舟子在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后不久即转行从事科普工作,有相对较少的学术著作,大量科普著作,还有一些文史散文、诗歌等。 学术论文 方舟子有第一作者(与Burton教授合著)的生物化学方面的英文论文一篇,非第一作者生化专业论文三篇。 专利 Cyclin T, A New HIV Target Inventors: Katherine Jones, Ping Wei, Mitchell Garber, Shi-Min Fang PATENT
央视主持人崔永元、央视调查记者王志安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方舟子讥其为“白拓宽”(但方舟子否认曾如此称呼白,说这是其他人叫出来的,他只是在微博上回复那些言论时自动引用)。 網絡作家周小平:方舟子稱從未聽說過周小平這「網絡作家代表」,引用清華大學教授肖鷹的說話稱其為「流氓文化代表」。方舟子說,周小平所寫的《夢碎美利堅》一文屬於胡思亂想捏造,是在「夢游美利堅」。 生物学教授饶毅:方舟子质疑其论文造假 异见人士艾未未、王丹、陈光诚 柴玲:方舟子指六四事件时,其于五月底领了救济款逃跑 郭文贵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方舟子称该推特用户在反對動態清零政策運動期间发布的民众抗议信息剽窃自其它用户,背后有团队运营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屠呦呦:方舟子称其“夸大自己的成就”,在成果发表过程中存在拔高自己、贬低他人、忽略别人贡献的缺点,并表示“青蒿素不是中药” 被方舟子质疑或批评的机构包括: 南方周末:方舟子认为其在报道自己与于建嵘的争执时不公,已“堕落了”。2012年6月南方周末頭版和四個版面發表對方舟子的報導,方舟子稱其是“構陷”,認為南方周末已“淪落為泄私憤的構陷私器,連最基本的新聞道德和做人道德都不顧。”2013年初南周事件时,方舟子抨击南周为“撒娇”、“戏子作秀”。 人民网、人民日报(含海外版)、环球时报、新华网、光明网等多家中国大陆官方媒体:由于这些媒体在方舟子评周小平文章遭封杀后发表评论员文章为周小平辩护,方舟子称这些媒体发表的这些文章“都是统一部署的结果”,并戏称为“黑色幽默”、“最高级别的黑”,称他们“把一个不学无术的‘网络作家’吹捧成‘网络世界的敲钟人’、‘这一代’的代表,把他那些东抄西凑、信口开河、错误百出的博客吹捧成‘网络正能量’、‘爱国正能量’。” 纽约时报 BBC中文网 漢芯 食品与医疗 方舟子批判中医、中药等的大量文章也产生了比较大的社会影响。方舟子在新语丝上设立“中医骗子”专辑,认为中医和中药没有经过现代科学的检验,中医基于阴阳五行的理论没有实际依据,而中药的疗效也没有被严格的双盲法证明,认为应该「废医验药」。另有专著《批评中医》。 2015年1月,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去世。方舟子提出“姚贝娜是给中医害了”,他指出:姚贝娜早期病情发作时因为吃中药“调理”后病情反而加重,接受规范治疗,症状得以改善,虽然乳腺癌治愈率可达到90%以上,而且她的病情属于预后良好的类型(雌激素受体阳性),可以通过内分泌治疗降低体内雌激素含量减轻病情以致治愈,但是有可能会发生绝经期症状,姚贝娜遂拒绝接受这一治疗并再次服用中药,由于中药的药方中有些药物(如当归)具有雌激素活性,会加重病情,致使两年后疾病复发、扩散而逝世。 2015年10月,中国药物化学家屠呦呦因在研制青蒿素等抗疟药方面的贡献被授予诺贝尔医学奖。由于屠呦呦声称其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是受到传统中医典籍《肘后备急方》启发而来,遭到反对中医的方舟子的批评,并指屠呦呦在学术道德方面存在瑕疵。 虽然主张“废医验药”,但方舟子赞成将中医作为文化加以整理、研究。 方舟子批判虚假保健品。包括以褪黑激素为主要成分的「脑白金」以及核酸营养品「珍奥核酸」都被揭露为虚假宣传。2007年到2009年期间,方舟子揭露蒙牛乳业产品「特仑苏」牛奶声称添加的名为「OMP(造骨牛奶蛋白)」的物质就是IGF-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正常情况下口服无作用,而如果血液中IGF-1浓度过高则有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在这个事件中,声援方舟子的广东奶业协会在其主办的南方奶业网上刊登了有关信息。 方舟子在转基因食品方面持支持态度,他表示:「众多国外权威机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欧盟委员会、美国科学院、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英国皇家医学会都指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风险并不比其他食品更高,反而可能更低。」 方舟子对于瘦肉精持解禁态度。2011年4月1日,他在新华每日电讯上發表署名文章,批評媒體過度「妖魔化」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的現象。在文中,他表示由于养猪业有提高猪肉瘦肉率的需求,杜绝「瘦肉精」的使用非常困难。如果一概禁用,那么养猪户在选择时就宁愿选用价格最低廉、但是毒性也最强的盐酸克伦特罗,而如果政府允许使用安全且副作用很低的莱克多巴胺,那么很多农户就不会冒违法的风险了。目前有二十多个国家允许使用莱克多巴胺,但中国却禁用。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方舟子認爲选一名政客当世衛組織总干事,必然会让它从专业组织变成政治组织,因为政客眼里只有利益,没有原则。方舟子反對封城,也反对民众普遍佩戴口罩,甚至建议美国政府没收华人超市贩售的口罩。 宗教批判 方舟子对宗教持批判态度。在新语丝,方舟子作为无神论者多次批評基督教。他揭露重庆道士李一与唯一教、奥修静修会的邪教性质,及质疑李一动辄半年的辟谷、长达两小时的胎息等非常传奇的个人经历。2011年2月5日,方舟子与歌手王菲在网络上展开了一场对「一尊佛像」的见解,方舟子认为公众人物的宗教信仰宣传会误导大众。但方舟子也主张宗教信徒应享有信仰自由的权利。 「打假资金」 2006年11月,何祚庥、郭正谊、司马南、袁钟成立了“科技打假基金筹备组”,由方舟子律师彭剑任秘书,面向社会募集捐款,用来资助方舟子打假(即“打假基金”),并申明将公开帐目、接受监督。此外,2010年方舟子遇袭后,彭剑又以个人名义向社会募集“安保资金”,用于保障方舟子的人身安全。同时成立监管小组,向小组公开帐目并接受监督。这两项基金未向社会公布过其基金使用明细。在2013年与崔永元有关转基因食品的争论中,这一点亦遭崔永元及其支持者的质疑,被指为「黑资金」。 2007年1月,冼岩发表评论,认为方舟子巧妙避开何祚庥曾留下污点的控制论、共振论和基因学说等,恰到好处既抨击“伪科学”,又保护了成为他衣食父母的何院士。 为何祚庥授奖 2014年1月13日,“新语丝”网站经营者方舟子授予何祚庥由林树坤赞助的“新语丝科学精神奖”,奖金为一万瑞士法郎。 遭袭事件 2010年8月29日下午5点,方舟子在北京的住所附近被两名不明人士用麻醉剂和铁锤袭击,受轻伤。当时,方舟子在一个茶馆接受辽宁电视台《王刚讲故事》采访,在结束后走出茶馆时被迎面喷射麻醉剂;袭击者同时试图使用铁锤击打其头部,但方及时躲开。方舟子在试图逃开时被铁锤击中腰部。 9月21日下午,北京警方宣佈破获该案。经初步审查,该案系因肖传国认为方是民、方玄昌通过媒体、网络对其学术“打假”,从而导致其未能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为报复二人,遂指使人袭击了方舟子。10月10日,石景山区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认定肖传国“接受被告人戴建湘找人殴打方是民和方玄昌的建议”,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拘役5个半月。对此,方舟子質疑北京司法机关判决过轻,有放纵之嫌。肖传国方认为判罚过重,并提出上诉。11月2日,北京中院做出终审判决:维持原判。2011年4月,肖出狱后,旋即召开新闻招待会,为肖氏手术正名,并在接受《新快报》采访时表示,自己并未雇凶伤人,只是未能阻止亲戚“教训”方舟子,并认为“寻衅滋事”的罪名有误,已提出申诉。肖认为自己受到了媒体不公正的待遇,并于2012年4月起诉央视和北京市公安局,要求其致歉并恢复名誉。 争议 被指“语言暴力” 方舟子常常对打假的对象进行激烈的人身攻击,例如对打假的对象起“外号”:称刘维忠为“猪蹄厅长”,贺卫方为“贺不群”,罗永浩为“罗装剽”,科学松鼠会为“老鼠会”等。类似的言论被多方指责,如法律学者萧瀚称之为“语言暴力”。杂文家鄢烈山称方舟子“一点就炸”,行文用语粗暴,有“文革”红卫兵、红小兵的遗风。 针对鄢烈山的指责,方舟子回应称“犀利只是文章风格”。此外在2005年,方舟子引用鲁迅的话,認為:「如果说良家妇女是妓女,那是骂人,但如果说妓女是妓女,那就不是骂人。」 與王菲的爭論 2011年6日20时13分,王菲在微博上转了网友“我执难破”的一条微博,并对微博中“木制佛像在大火中竟然丝毫无恙地屹立在夕阳中”。经过网友转发,方舟子迅速发表了一条充满火药味儿的评论:“还有无数尊葬身火海的佛像你也别忘了顶礼。谁要觉得这尊佛像不可思议的,拿来点把火试试?”王菲当即不甘示弱,反问方舟子:“你想试什么?能不能点着么?”方舟子应战称:“实验检验传奇。” 7日上午9时49分,王菲再写了一条微博请方舟子“方老师 不要科学地不讲理~ 我们讨论的是木头能否被烧着的事么?事实上我们认为万物都有生灭 就算是真金佛像也有消散的那天 我们相信的是某种内在的力量 这个你不懂 我懂的~ 我们体会的是内因 你注重的是外缘~ 如果真想做这个实验 恐怕也得找个相当大的楼 点一把差不多的火 才是本着科学的严谨态度吧~”。7日15时14分,方舟子不甘示弱,引用王菲的句式写道:“你不要信仰地不讲理。”50分钟后,方舟子再度在微博中称:“谁说宗教信仰能提高人的教养的,到网上看仔细了。” 2011年2月7日19时,王菲发博回应方舟子“能跟你对话就挺不可思议的 不聊了 过年好~”,主动退让意图息事宁人,然而方舟子咄咄逼人,将骂战升级到攻击王菲粉丝,引起网友广泛谴责。 中新网、中国日报等媒体报道: 在百度“王菲大战方舟子”的贴吧中,有网友认为,“王菲怎么看都是在礼让。倒是某博士咄咄逼人,最后还硬要发篇某寺庙大火一切烧尽的微博,姿态太不自信。”网友原配瑞儿则认为:“王菲的行为是一种常人可以理解的行为,一种微妙的习俗和信仰的感情,并不是说发大火时,她就一定会找个佛像躲着。而方舟子却用科学的标准去评断这种感性的行为显然用错了标准。” 被指“不愿认错” 方舟子被指从不对自己的某些被人认为错误的言行道歉,其“决不认输、决不认错是科学圈内公认的特点”。在韩寒诉方舟子一案中,方舟子称「如果法院判我败诉,赔偿不能不交,不然法院会强制执行,但我不会道歉,没做错事,怎能道歉」、“我不会道歉。包括以前十几起官司判我输了的,我从来都不道歉……你必须要承认自己错了才去道歉。但目前来说,我看不出我错在哪”,此番言论遭到《法制晚报》评论的批评。 虽然受到如上指责,但对于事实清楚的失误,方舟子也曾承认错误,向当事人道歉。例如方舟子因为混淆了两个在匹兹堡大学的名叫“李勇”的教授,而两次发微博向当事人道歉。 被指“多重标准” 有人認為,方舟子有时在打假中对不同的人或事物使用了不同的标准,如北京大学教授刘华杰曾说:“方舟子批评别人采用的是一套标准,自己做事采用的是另一套标准”;中国社科院学者易华认为方“反差很大,双重标准明显———看别人的毛病很清楚,自己的缺陷不觉察。” 在方舟子的妻子刘菊花的硕士论文被多人讨论研究判定为存在抄袭的事实时,方舟子作为打假斗士,却不再打假,还表示举报抄袭的理由可笑 对此,方舟子曾回应称:“本来就是应该选择性的打假,那么多我怎么可能什么事都管?我当然指的是找那些我认为比较严重,或者我觉得有意思的、感兴趣的”。 被指“话语霸权” 方舟子被批评为在新语丝网站上既是老板,又是编辑,又是辩论对手。清华大学科技史教授刘兵认为,方舟子在学术打假时集“侦查、控告、审判”于一身;其对“假”的认定,并非由学术共同体以集体的方式来认定。另外,在不同观点并存的情况下,阐述自己的观点,并理解他人观点的合理性,这是学者最基本的态度,方舟子没有做到这一点。北京大学教授刘华杰等人亦指责方舟子用科学的帽子打压人。 对此,方舟子在2010年接受南方都市報采访时,稱所谓「话语霸权」是没有依据的。他強調自己的话语权和普通人一样,自己只是提供一个平台,手上並沒有做法官的權力,打假只是个人见解,不会使造假者受到什么惩罚。 被质疑“抄袭”和“造假” 2011年3月30日,《法治周末》用四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了《方舟子涉嫌抄袭总调查》,文中指出:方舟子发表于2006年12月11日《经济观察报》上的《现代药物是怎么开发出来的》一文,系抄袭自网友“颖河”的九篇系列文章《认识药物》,连原文的笔误都照抄不误。对此,方舟子辩称“科普文章和论文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因此“称不上抄袭”。。密西根州立大学教授鲁特-伯恩斯坦稱方舟子在1995年发表在网上的一篇文章《科学是什么》中剽窃了他的著作:《科学是什么》全文1600字,其中约有900字几乎原文引自他的《神创论是科学的理论吗》一文,但并未注明出处。该文被收录在2007年出版的《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谜》中时,亦未提到伯恩斯坦。据此,网名“亦明”的学者葛莘于2010年10月17日向密歇根州立大学发出举报信。19日,方舟子改动了新语丝网站的网页,在原文加上了“根据美国学者Root-Bernstein的归纳”的字样。此后,密大诚信负责人吉姆斯·皮瓦尼克回信称该文章虽满足“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但无可信证据证明是方舟子于1995年所写。在葛莘提供了相关证据后,大学以“方舟子的文章与他在该校学业无关”为由,拒绝进行进一步调查。对此,原作者鲁特-伯恩斯坦教授在确认方舟子抄袭他的文章的情况下,对校方的处理意见表示不满,并向校方举报方舟子抄袭他的文章。 方舟子在参加北京电视台《第七日》节目时,该节目下方的滚动字幕中介绍方舟子是“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博士”,受到一些人的质疑,事后方舟子以称是该节目单方面的失误。 被质疑“诈捐” 2012年初,罗永浩发表微博质疑由方舟子的律师发起,并以方舟子为主要受益人的“打假基金”和“安保基金”涉嫌诈捐和漏税的行为,并向公安局经侦科和民政局举报。 央视记者王志安因为其好友、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朱毅的论文造假被方舟子等网友质疑,而与方舟子结下私仇。2015年12月22日开始,王志安连续在新浪微博发文质疑安保资金涉嫌诈骗。 2015年8月19日,方舟子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起诉王志安名誉侵权。 2019年,由于安保资金事件,以方舟子为主要受益人的安保资金管理者彭剑在国内两起官司终审均败诉。其判决书都已经可以查询到,法院判决安保资金退还310万捐款和利息。 荣誉 2010年12月,获得2010知识中国盛典年度人物。 2012年11月,获得首届“约翰·马多克斯捍卫科学奖”。 2013年6月,获得“注册舞弊审核师协会”颁发的“克里夫·罗伯森哨兵奖”。 著作 方舟子在获得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后不久即转行从事科普工作,有相对较少的学术著作,大量科普著作,还有一些文史散文、诗歌等。 学术论文 方舟子有第一作者(与Burton教授合著)的生物化学方面的英文论文一篇,非第一作者生化专业论文三篇。 专利 Cyclin T, A New HIV Target Inventors: Katherine Jones, Ping Wei, Mitchell Garber, Shi-Min Fang PATENT STATUS: U.S. Patent No. 6,270,956 issued August
Liners)和遊輪(Cruise Ships)。渡船的航線通常是帶旅客穿越水體或是只有一日或一夜的短程運輸;遠洋客船則是長途的航行;遊船通常沒有運輸功能,其主要的目的是娛樂,航程結束後通常會將遊客載往原出發點下船。
Liners)和遊輪(Cruise Ships)。渡船的航線通常是帶旅客穿越水體或是只有一日或一夜的短程運輸;遠洋客船則是長途的航行;遊船通常沒有運輸功能,其主要的目的是娛樂,航程結束後通常會將遊客載往原出發點下船。
Laurence Thurston)。 1919年,首屆5位學生畢業,學位以金陵大學名義授予,這是第一屆在中國高等學校中獲得學士學位的女大學生。 1923年7月移至隨園永久校址,这是一个漂亮的中国古典宫殿式建筑群,聘请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设计。 1927年後,校務由美國人轉交中國人。1928年,徐亦蓁被推選為董事會長,吳貽芳擔任校長。1930年在國民政府教育部立案,更名金陵女子文理學院。 1937年,抗戰爆发,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遷至四川成都城南的華西壩,和几所教会大学一起,借用华西协和大学的校园。直到1946年才返回南京。留校的魏特琳,利用校园,保护了大批中国妇女免遭日軍暴行。 国民政府迁台后,在香港金陵女子大学作为13所国民政府迁台前存在的基督教教会大学之一,被并入香港崇基学院,后者于1963年,加入成为香港中文大学。 1951年,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和私立金陵大學被合併為公立金陵大學,1952年院系調整時金陵大學被撤销,原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和國立中央大学1949年改名而來的南京大学的師範學院合組為南京師範學院(1984年改名南京師範大學),校址设在原金陵女子大學的校园内。在南師最初的150名教职工中,原金女大教职工占了三分之一。 1980年代,吳貽芳推動金陵女子學院複校;1987年3月,依託南京師範大學正式成立金陵女子學院。 金陵女子大学在台灣的校友於1956年在台灣台北縣三重鎮(今新北市三重區)成立金陵女子高級中學。 歷任校長 金陵女子大學 德本康夫人(Mrs Laurence Thurston),1915-1928 魏特琳(Wilhelmina Minnie Vautrin),1919-1922(代理) 吳貽芳,1928-1930 金陵女子文理學院 吳貽芳,1930-1951 概況
魏特琳(Wilhelmina Minnie Vautrin),1919-1922(代理) 吳貽芳,1928-1930 金陵女子文理學院 吳貽芳,1930-1951 概況 金女大辦學中設置過16個四年級學科,包括中文、英語、歷史、社會、音樂、體育、化學、生物、家政以及醫學專科等,在國內外享有聲譽。從1919年到1951年,畢業人數為999人,人稱999朵玫瑰。 校园建筑 金陵女子大学1915年开学时设在南京绣花巷,此后校长德本康夫人筹划在宁海路随园一带建造新校园。随园金陵女子大学建筑群由美国建筑师亨利·墨菲规划设计,中国建筑师吕彦直设计,陈明记营造厂承建。1922年开工建设,到1923年校舍落成,金女大迁入,此时完成了6幢宮殿式的建筑:100号(中大楼、会议楼,1431平方米)、200号(科学馆,1541平方米)、300号(文学馆,1492平方米)、400号—600号(3幢学生宿舍,400号楼、500号楼、600号楼,共3450.54平方米)。1924年,又建成了一幢学生宿舍(700号楼,1150.18平方公尺)。1934年,建造了图书馆(1397平方米)、大礼堂(1444平方米)。1952年原金陵女子大学和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合并成为南京师范学院,金陵女子大学随园成为南京师范大学校园。 随园按东西向的轴线对称布局,入口采用林荫道加强空间的纵深感,主体建筑物以大草坪为中心,对称布置,100号楼后面设计了1个以人工湖为中心的花园,中轴线的西端结束于丘陵(西山)制高点的中式楼阁。建筑造型采用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和结构采用西方钢筋混凝上结构,建筑物之间以中国古典式外廊相连接,为中西合璧的东方建筑群。被称为“东方最美丽的校园”。 校訓 金陵女子大學校訓:厚生 (“厚生”涵義:“人生的目的不光是為了自己活著,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來幫助他人和社會,這樣不但有益於別人,自己的生命也因之而更加豐滿” ——吳貽芳)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一代名師:吳貽芳》 厚生——嚴蓮韻與南京金陵女大 外部链接 金陵美加校友會
王小棣:知名導演,國中部第10屆畢業。 陳昕葳:台灣女歌手、演員。 註解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新北市金陵女子高級中學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新北市金陵女子高級中學 参见 金陵女子大学 金陵 金陵女子大学 私 金陵 新 1956年建立的教育機構
《呆官日记》中篇小说,1929年上海远东图书公司 《神巫之爱》1929年上海光华书局 《龙朱》 《旅店及其他》 《石子船》 《虎雏》 《阿黑小史》1933年新时代书局 《边城》1934年上海生活书店初版, 《月下小景》1933年上海现代书局 《八骏图》1935年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 《如蕤集》 《从文小说习作选》1936年上海良友图书公司 《新与旧》1936年上海良友图书公司 《主妇集》1939年商务印书馆 《春灯集》 《黑凤集》 《蕭蕭》 《长河》第一卷1945年,后三卷未完成 散文集 《湘行书简》1934年记,生前未出版,1991年由沈虎整理编辑成。 《飘零书简》 《沫沫集》1934年上海大冬书店 《湘行散记》1936年商务印书馆 《废邮存底》1937年上海文化出版社 《湘西》1939年商务印书馆 《昆明冬景》1939年上海文化出版社 《烛虚》1941年上海文化出版社 《云南看云集》1943年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 传记 《记胡也频》1932年上海光华书局 《记丁玲》1934年上海良友书店。本来与丁玲夫妇友好,因为此书出版,丁玲与沈从文不再友好。 《从文自传》1934年上海良友书店 学术著作 《唐宋铜镜》1957年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 《中国丝绸团》1957年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 《龙凤艺术》 1960年作家出版社,收录15篇文章。1986年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版收录38篇文章。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1981年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 文集 《沈从文文集》共12卷,1982年花城出版社。 《沈从文文集》共12卷,1985年三联书店香港分店。小说8卷,散文2卷,文论2卷; 《沈从文全集》共32卷,2002年北岳文艺出版社。小说10卷,散文2卷,杂文1卷,传记1卷,诗歌1卷,文论2卷,书信9卷,集外1卷,物质文化5卷。 《沈从文文集》共12卷,2013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小说8卷,散文2卷,文论2卷。 《沈从文文集》共12卷,2018年民主与法制出版社。小说8卷,散文2卷,文论2卷。 参见
《沈从文文集》共12卷,1985年三联书店香港分店。小说8卷,散文2卷,文论2卷; 《沈从文全集》共32卷,2002年北岳文艺出版社。小说10卷,散文2卷,杂文1卷,传记1卷,诗歌1卷,文论2卷,书信9卷,集外1卷,物质文化5卷。 《沈从文文集》共12卷,2013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小说8卷,散文2卷,文论2卷。 《沈从文文集》共12卷,2018年民主与法制出版社。小说8卷,散文2卷,文论2卷。 参见 黄永玉 陈渠珍 沈从文故居 沈从文墓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沈从文:《从文自传》,湖南美术出版社 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沈从文:《沈从文精選集》,北京燕山出版社 王德威 著,胡曉真 等 譯:《寫實主義小說的虛構:茅盾,老舍,沈從文》(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 Jeffrey C. Kinkley(金介甫)著,符家欽 譯:《沈從文傳》(北京:時事出版社,1990年). 王润华:〈沈从文小说创作的理论架构〉。 王润华:〈沈从文小说人物回归山洞的神话悲剧〉. 王潤華:〈從艾略特(T. S. Eliot)「詩人批評家」看沈從文的文學批評〉. 金介甫:〈沈从文与三种类型的现代主义流派〉. 金介甫:〈屈原、沈从文、高行健比较研究〉. 彭小妍:〈無聲之戀:沈從文的〈神巫之愛〉〉. 彭小妍:〈沈從文的烏托邦世界:苗族故事及鄉土故事研究?〉. 张新颖,《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外部链接 畫像 沈從文 / 江啟明 (Kong Kai Ming) Portrait Gallery of Chinese Writers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Library 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 C從 凤凰人 中国现代作家 使用笔名的作家 中国小说家 中國散文家 20世纪中国作家 湖南作家 中国考古学家
著作 《中国信息化探索与实践》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内容分为三篇。第一篇主要包括我国电子工业的形势和任务,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篇汇集了讲述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实施“金”字系列工程。第三篇收录的文章集中讨论了发展微电子技术,打好电子工业基础等方面的问题。 《“芯”路历程:909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程纪实》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02 家庭 妻子:郝克明,曾為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會長。 妹妹:胡启恒,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参考文献 Qili 榆林人 北京大学校友 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席 全国青联副主席 全国青联主席 清华大学副校长 天津市人民政府市长 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
胡启立(),男,汉族,陕西省榆林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家。194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工作,北京大学机械系毕业,大学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大团委书记,全国学联主席。“文革”时期遭受打擊。粉碎四人帮后历任清华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主席。改革开放后历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兼市长,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和中央政治局委员。1987年11月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时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排名第一的书记,负责常务工作。1989年在六四天安门事件中,因同情学生运动,支持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趙紫陽,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被免去党内领导职务,仅保留中央委员会委员资格。1991年复出工作。1998年3月,当选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名义上恢复“党和国家领导人”地位(国家级副职)。 生平 早年生活 1946年至1951年,胡启立在北京大学物理系、机械系學習。大学毕业后,留校从事学生、共青团委工作,1951年至1956年任共青團北京大学委员会书记,受到时任共青团中央负责人胡耀邦的赏识。1955年8月,胡启立在当选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主席后,受到毛泽东的接见。1956年被调入共青团中央联络部,曾经担任驻捷克布拉格国际学生联合会书记处书记、副主席。1961年,在胡耀邦的推荐下,共青团九届三次会议破格增选胡启立为团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 ,为其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毛泽东在1966年8月警告共青团中央,称胡耀邦、胡克实、胡启立等负责人犯了“错误”。胡启立随即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直到1972年才被恢复工作。 此后,他历任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委副书记,固原地委副书记,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办公厅主任等职。1977年,返回北京,出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1978年,出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席。 进入中央 1980年,随着胡耀邦接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启立迅速成为当时中国政坛上的一颗新星。於1980年6月出任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天津市市长。1982年4月,升任中央办公厅主任;同时,在当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大上,当选中央委员;后又当选中央书记处书记,正式进入中共领导层。在1985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二届五中全会上,中共高层人事大调整,一批元老退休,胡启立与田纪云、乔石、李鹏等“新秀”被增补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1987年,胡耀邦因反“資產階級自由化”不力下台,在赵紫阳的保护下,胡啟立並沒有受到影響。在1987年11月2日举行的中国共产党十三届一中全会上,时年58岁的胡启立晋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第四);同时还兼任中央书记处排名第一的书记,负责书记处的常务工作。媒体评论认为,当时年富力强的胡启立有力成为中共的第三代接班人。 1989年六四天安门事件前后,因同情學生運動,胡启立與閻明復、芮杏文等中共高级领导,随总书记趙紫陽下台。胡启立被免去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的職務,但仍保留中央委員會委員资格。 再度复出 1991年,胡启立复出工作,被安排到原机械电子工业部,担任排名最後的副部长,级别为副部级。1993年3月,出任恢复设立的电子工业部部长,成为正部级干部。在任部长期间,胡启立倡导对中国电信业进行改革,积极推动中国联通的成立,引入竞争,最终促使邮政和电信于1998年分离。 1998年3月举行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68岁的胡启立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再次进入国家级副职党和國家領導人行列,成为了其原来在天津的副手李瑞环(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下级。2003年3月,73岁的胡启立届满离任。自2001年起,胡启立还一直担任中国福利会主席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席等职务。2016年11月,不再担任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席。2017年9月,不再担任中国福利会主席。 截止,胡启立是仅剩的两位在世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之一(另一位为田纪云),也是在邓小平主政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之间)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人中唯一一位在世的。 著作 《中国信息化探索与实践》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1,内容分为三篇。第一篇主要包括我国电子工业的形势和任务,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二篇汇集了讲述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实施“金”字系列工程。第三篇收录的文章集中讨论了发展微电子技术,打好电子工业基础等方面的问题。 《“芯”路历程:909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工程纪实》电子工业出版社
《真實的勇氣》在2010年上映,改編自查爾斯·波蒂斯(Charles Portis)小說,在德克薩斯州和新墨西哥州進行拍攝。海莉·史坦菲德飾演瑪蒂·羅斯,傑夫·布里吉斯、馬特·達蒙、喬什·布洛林也出現在電影中。《真實的勇氣》被提名十項奧斯卡獎,包括最佳影片獎,但是最後並未獲得任何獎項。 《醉乡民谣》(Inside Llewyn Davis)於2013年坎城影展首映,劇情以20世紀60年代紐約市格林威治村民謠歌手路恩·戴維斯為主體,根據戴夫·范·容克(Dave Van Ronk)生平來改編。該電影由奧斯卡·伊薩克和凱瑞·穆里根主演。《醉乡民谣》贏得2013年坎城電影節評審團大獎,獲得極高的評價。《醉乡民谣》也入圍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效果。 作品 2024年:《》(,僅伊桑導演、監製和編劇) 2022年:《》(,僅伊桑導演) 2021年:《馬克白的悲劇》(,僅喬爾導演、監製和編劇) 2018年:《西部老巴的故事》() 2017年:《完美社區謀殺案》(,僅聯合編劇) 2016年:《凱薩萬歲!》(,乔尔、伊桑導演、監製和編劇) 2015年:《間諜橋》(,僅聯合編劇) 2015年:《坚不可摧》(,僅聯合編劇) 2013年:《醉乡民谣》() 2010年:《真實的勇氣》() 2009年:《正經好人》() 2008年:《即刻毀滅》() 2007年:《給康城的情書》()中的"World Cinema" 2007年:《險路勿近》() 2006年:《巴黎我愛你》()中的"Tuileries" 2004年:《快閃殺手》() 2003年:《真情假愛》(,乔尔导演;伊桑编剧) 2001年:《》(,乔尔导演、剧本;伊桑编剧、剧本) 2000年:《霹靂高手》(,乔尔导演、剧本;伊桑编剧、剧本) 1998年:《謀殺綠腳趾》(,乔尔导演、剧本;伊桑编剧、剧本) 1996年:《冰血暴》(,乔尔导演、剧本、编剧;伊桑编剧、剧本) 1994年:《影子大亨》(,乔尔导演、剧本;伊桑编剧、剧本) 1991年:《巴顿芬克》(,乔尔导演、剧本;伊桑编剧、剧本) 1990年:《黑幫龍虎鬥》(,乔尔导演、剧本;伊桑编剧、剧本)
《真情假愛》於2003年上映,喬治·克魯尼和凯瑟琳·泽塔-琼斯主演,是一部1940年代的浪漫愛情喜劇。故事集中在律師邁爾斯·梅西替富翁雷克斯打贏離婚官司,雷克斯前妻瑪莉琳決定要設下陷阱來報復邁爾斯。於是邁爾斯不由自主愛上瑪莉琳,而瑪莉琳也不自覺的愛上邁爾斯。 2004年,科恩兄弟製作《快閃殺手》,翻拍自1950年代經典喜劇《賊博士》。湯姆·漢克斯扮演一位教授,組織團隊搶劫賭場。他們承租紐奧良一位老婦出租的房間,準備策劃搶劫活動。但是老婦人發現他們的計畫後,強盜集團決定謀殺她。《快閃殺手》讓柯恩兄弟獲得職業生涯中最負面的評價。意外的是,此卡榮獲第57屆康城電影節評委會獎,僅敗於朴贊郁《原罪犯》以及政治諷刺紀錄片《華氏911》。 《險路勿近》於2007年11月上映,改編2005年科馬克·麥卡錫同名小說。劇情描述越戰老兵李維林·莫斯(喬什·布洛林飾演)在德克薩斯州/墨西哥邊境偶然發現200萬美元。之後他持續對抗反社會殺手安東·齊格(哈維爾·巴登飾演)與當地警長埃德湯姆·貝爾(湯米·李·瓊斯飾演)。《險路勿近》獲得普遍的讚譽,在爛番茄贏得94%新鮮評級 。《險路勿近》獲得了奧斯卡四項大獎,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及最佳男配角。自1961年(杰羅姆·羅賓斯和羅伯特·懷斯)以來,這是第一次由兩名導演同時獲得最佳導演獎。 2008年1月,伊桑·科恩撰寫的劇本《Almost an Evening》於外百老匯大西洋劇團首映。2008年3月至2008年6月1日在紐約市布利克街劇院進行商業放映,由大西洋劇場和Art Meets Commerce製作。 《即刻毀滅》(Burn After Reading)是布拉德·皮特和喬治·克魯尼主演的喜劇,於2008年9月12日發布,描述健身教練,間諜和網路約會之間的互動過程。《即刻毀滅》儘管獲得褒貶不一的評價,上映首周仍然在北美票房排名第一。 《正經好人》於2009年10月2日上映,被形容為“溫柔而黑暗”的喜劇,電影製作預算不高。這部電影以科恩兄弟猶太人明尼蘇達州聖路易斯公園猶太郊區的童年為基礎。《正經好人》於布盧明頓(Bloomington)、諾曼社區學院、聖奧拉夫學院等地拍攝。這部電影被提名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原創劇本。 《真實的勇氣》在2010年上映,改編自查爾斯·波蒂斯(Charles Portis)小說,在德克薩斯州和新墨西哥州進行拍攝。海莉·史坦菲德飾演瑪蒂·羅斯,傑夫·布里吉斯、馬特·達蒙、喬什·布洛林也出現在電影中。《真實的勇氣》被提名十項奧斯卡獎,包括最佳影片獎,但是最後並未獲得任何獎項。 《醉乡民谣》(Inside Llewyn Davis)於2013年坎城影展首映,劇情以20世紀60年代紐約市格林威治村民謠歌手路恩·戴維斯為主體,根據戴夫·范·容克(Dave Van Ronk)生平來改編。該電影由奧斯卡·伊薩克和凱瑞·穆里根主演。《醉乡民谣》贏得2013年坎城電影節評審團大獎,獲得極高的評價。《醉乡民谣》也入圍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效果。 作品 2024年:《》(,僅伊桑導演、監製和編劇) 2022年:《》(,僅伊桑導演) 2021年:《馬克白的悲劇》(,僅喬爾導演、監製和編劇) 2018年:《西部老巴的故事》() 2017年:《完美社區謀殺案》(,僅聯合編劇) 2016年:《凱薩萬歲!》(,乔尔、伊桑導演、監製和編劇) 2015年:《間諜橋》(,僅聯合編劇) 2015年:《坚不可摧》(,僅聯合編劇) 2013年:《醉乡民谣》() 2010年:《真實的勇氣》() 2009年:《正經好人》() 2008年:《即刻毀滅》() 2007年:《給康城的情書》()中的"World Cinema" 2007年:《險路勿近》() 2006年:《巴黎我愛你》()中的"Tuileries" 2004年:《快閃殺手》() 2003年:《真情假愛》(,乔尔导演;伊桑编剧) 2001年:《》(,乔尔导演、剧本;伊桑编剧、剧本) 2000年:《霹靂高手》(,乔尔导演、剧本;伊桑编剧、剧本)
联合国秘书长一职最早来源于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国际事务调停者”的构想,但在《联合国宪章》中,联合国秘书长被定义为该组织的“行政首长”(《联合国宪章》第十五章,第九十七条)。 联合国秘书长的办公地点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東河边上的联合国总部大楼。该大楼1921年由摩根财团兴建,随后于1972年捐赠给联合國。 秘书长的任命条件及待遇 联合国秘书长的任期为五年,一般可以连任一次。秘书长可以根据工作需要,任命若干名副秘书长,协助其工作。 联合国秘书长选举程序遵循《联合国宪章》第九十七条和联合国大会第11号决议。《联合国宪章》第九十七条规定:“秘书长应由大会经安全理事会之推荐委派之。”联合国大会1946年1月24日通过的第11(1)号决议〈秘书长的任命条件及待遇〉规定: 该决议第四条(丙)中提到的《联合国宪章》第十八条规定:“关于其他问题之决议,包括另有何种事项应以三分之二多数决定之问题,应以到会及投票之会员国过半数决定之。”第二十七条规定:“安全理事会对于其他一切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国之可决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之同意票表决之。” 后来该决议第四条(乙)有关秘书长退休后任职限制的规定并未贯彻。该决议第四条(丙)中提到的根据《联合国宪章》第十八条和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进行提名的方法,本来规定的是安理会7个理事国各有1票可决票,而自1965年安理会理事国增加到15个后,可决票数也相应改为9票。 自联合国成立后到1981年的35年内,前四位秘书长中的第一、二、四位都是来自欧洲发达国家,任期合计24年,只有第三位缅甸的吴丹来自发展中国家。吴丹是因哈马舍尔德空难身亡后以副秘书长资格代理秘书长而后转正。其他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候选人无一例外在安理会被否决。1981年,已连任两届秘书长的瓦尔德海姆打破惯例继续竞选并获得美国支持,同时竞选的有非洲统一组织推荐的坦桑尼亚常驻联合国代表萨利姆·艾哈迈德·萨利姆。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凌青向中国外交部提交报告,认为此次应当坚决支持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萨利姆,至少也要逼出同样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第三人竞选,以打破发达国家对秘书长职位的长期占据。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也作出了在投票中对瓦尔德海姆“一否到底”的指示。在1981年10月至11月安理会举行的16轮无记名投票中,中国16次反对瓦尔德海姆,美国16次反对萨利姆,因被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否决,两人都无法当选。最终两人退选,涌现出新的9位候选人,这9人均来自发展中国家。12月11日,安理会举行第17轮投票,来自秘鲁的德奎利亚尔获得10票赞成票,无否决票,从而当选。12月25日,第36届联合国大会根据安理会的推荐,一致通过决议,任命德奎利亚尔为联合国秘书长。从此,联合国秘书长人选确定了由各大洲轮流出人担任且一般不超过两届的不成文惯例,而且从此发展中国家候选人也和发达国家候选人一样有了胜选的希望。 在2016年联合国秘书长选举中,组织了所有候选人的“面试”和两次电视辩论。这是秘书长选举历史上首次组织“面试”和电视辩论。2016年4月12日至14日为期三天的“面试”在联合国秘书处大楼托管理事会会议厅举行,8位候选人向联合国各会员国代表阐述愿景声明,并回答各会员国代表单独或以区域集团形式提出的现场提问,随后通过视频播放各国民众对候选人的问题。整个过程在联合国网站上直播。“面试”和电视辩论结束后,再由安理会举行秘密投票提名。 历任秘书长
截至年,在世的前任联合国秘书长有1位,分別是(依據年齡排名): 最近去世的1位前任联合国秘书长是哈维尔·佩雷斯·德奎利亚尔(任期:1982年-1991年),于2020年3月4日去世,享壽100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联合国秘书长 聯合國秘書長遴選中的“權力走廊” 参见 联合国 联合国秘书处 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
電影 港台電視劇 TVB電視劇 TVB電視節目 Otto 2015 《學是學非(第二輯)》 第13集 ViuTV 節目 2017:《精裝送禮仔》(Otto) 2020:《Chill Club》(Otto、Osman、Eric) 舞台劇 Osman 2004 商台森美小儀歌劇團《早安啊!曼克頓》 2006 《大煞風景》 2006 商台森美小儀歌劇團《Big Nose》 Eric 2004 商台森美小儀歌劇團《早安啊!曼克頓》 2006 《死亡咖啡店》(LOVE & DEATH) Eddie 2004 商台森美小儀歌劇團《早安啊!曼克頓》 2006 《死亡咖啡店》(LOVE & DEATH) Otto 2004 商台森美小儀歌劇團《早安啊!曼克頓》 2006 《大煞風景》 2006 商台森美小儀歌劇團《Big Nose》 2009 《大世界》 2015-2016 DBC 《怪談2.0》主持 2016- 《怪談直播》主持 演唱會 2006 陳奕迅「Get A Life」演唱會表演嘉賓 2007 商業電台拉闊游擊音樂會「辣妹打怪獸」(與鄭融合作) 2008 鍾鎮濤演唱會表演嘉賓 2008 EO2 Ladies'Nite 演唱會 2008 Manhattan id 信用卡 2008年拉闊音樂會第一場:陳奕迅 X 謝安琪 X 方大同 X EO2 2009 林敏驄 林敏驄<好歌.好友>演唱會2009表演嘉賓 2021 伍仲衡再搞花臣音樂會表演嘉賓 其他 2004 ITU 香港國際三項鐵人賽(半奧運距離) 2004 TVB 香港步步創高峰-勇闖國金 2004 Reebok 15公里香港挑戰賽 2005 ITU 香港國際三項鐵人賽(繽紛距離) 2005 Columbia & Speedo Fashion Show 2005 Twist Fashion Show 2005 Wrangler Fashion Show 2006 體育節 半奧運距離三項鐵人賽(繽紛距離) 幕後 商台森美小儀歌劇團《早安啊!曼克頓》的舞蹈總監 獲獎 2009年:第三十一屆十大中文金曲——全年最佳進步獎 2008年:勁歌王年度總選頒獎典禮——勁歌王組合獎 2007年:新城勁爆頒獎禮2007——新城勁爆組合獎 2007年:RoadShow頒獎禮2007——至尊組合獎 2007年:TVB 2007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組合銀獎 2006年:RoadShow頒獎禮2006——至尊組合獎> 2006年:TVB 2006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組合銅獎 2006年:PM 第五屆夏日人氣歌手頒獎典禮——人氣實力跳舞組合獎 2006年:第三屆勁歌王年度總選頒獎典禮——勁歌王最佳跳舞勁合獎 2006年:君子雜誌——活力演繹獎> 2006年:車王雜誌 2006年:新城勁爆頒獎禮2006——新城勁爆組合獎 2006年:叱咤樂壇流行榜——叱吒樂壇組合銅獎 2005年:PM第四屆樂壇頒獎典禮——強勢跳舞組合 2005年:PM第四屆夏日人氣歌手頒獎典禮——人氣歌曲獎《繼續唱》 2004年:TVB紅星陸運會4 x 100米——銀牌 2004年:PM第三屆樂壇頒獎典禮——金曲獎《大搖大擺》 2004年:PM人氣奪標頒獎禮——人氣奪標金曲《A
《怪談2.0》主持 2016- 《怪談直播》主持 演唱會 2006 陳奕迅「Get A Life」演唱會表演嘉賓 2007 商業電台拉闊游擊音樂會「辣妹打怪獸」(與鄭融合作) 2008 鍾鎮濤演唱會表演嘉賓 2008 EO2 Ladies'Nite 演唱會 2008 Manhattan id 信用卡 2008年拉闊音樂會第一場:陳奕迅 X 謝安琪 X 方大同 X EO2 2009 林敏驄 林敏驄<好歌.好友>演唱會2009表演嘉賓 2021 伍仲衡再搞花臣音樂會表演嘉賓 其他 2004 ITU 香港國際三項鐵人賽(半奧運距離) 2004 TVB 香港步步創高峰-勇闖國金 2004 Reebok 15公里香港挑戰賽 2005 ITU 香港國際三項鐵人賽(繽紛距離) 2005 Columbia & Speedo Fashion Show 2005 Twist Fashion Show 2005 Wrangler Fashion Show 2006 體育節 半奧運距離三項鐵人賽(繽紛距離) 幕後 商台森美小儀歌劇團《早安啊!曼克頓》的舞蹈總監 獲獎 2009年:第三十一屆十大中文金曲——全年最佳進步獎 2008年:勁歌王年度總選頒獎典禮——勁歌王組合獎 2007年:新城勁爆頒獎禮2007——新城勁爆組合獎 2007年:RoadShow頒獎禮2007——至尊組合獎 2007年:TVB 2007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組合銀獎 2006年:RoadShow頒獎禮2006——至尊組合獎> 2006年:TVB 2006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組合銅獎 2006年:PM 第五屆夏日人氣歌手頒獎典禮——人氣實力跳舞組合獎 2006年:第三屆勁歌王年度總選頒獎典禮——勁歌王最佳跳舞勁合獎 2006年:君子雜誌——活力演繹獎> 2006年:車王雜誌 2006年:新城勁爆頒獎禮2006——新城勁爆組合獎 2006年:叱咤樂壇流行榜——叱吒樂壇組合銅獎 2005年:PM第四屆樂壇頒獎典禮——強勢跳舞組合 2005年:PM第四屆夏日人氣歌手頒獎典禮——人氣歌曲獎《繼續唱》 2004年:TVB紅星陸運會4 x 100米——銀牌
露西‧布朗 (Lucy Brown)-傑克‧布朗之女,同時她聲稱是麥基斯的妻子,並懷有他的小孩。 珍妮‧黛佛 (Jenny Diver/"Ginny Jenny"/"Low-Dive Jenny")-曾經跟麥基斯有一段往日戀情的妓女。 剧情 第一幕 故事发生在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丐帮幫主皮彻姆的女儿波丽没有归家,而是秘密和强盗头子麦基结了婚。在场的婚宴客人中,一位是和麦基有旧交的警察局长布朗。波丽回家后向父母声明了自己的婚事,皮彻姆两口子大怒。 第二幕 波丽把皮彻姆想害麦基入狱的计划通知了后者。麦基逃离伦敦之前,去妓院探望以前的情人珍妮。不料皮彻姆的妻子已经收买了珍妮。虽经布朗局长周旋,麦基还是被捕入狱。布朗的女儿露西也是麦基的情人,她和波丽同时出现在麦基的牢房,演出了一场醋海风波。露西帮助麦基越狱成功。皮彻姆听说麦基越狱后气急败坏,告诉布朗说:自己要在维多利亚女王加冕典礼时组织乞丐大游行,让布朗丢官。
傑克(老虎)‧布朗 (Jackie "Tiger" Brown)-倫敦警察廳廳長,同時是麥基斯在軍中的死黨。 露西‧布朗 (Lucy Brown)-傑克‧布朗之女,同時她聲稱是麥基斯的妻子,並懷有他的小孩。 珍妮‧黛佛 (Jenny Diver/"Ginny Jenny"/"Low-Dive Jenny")-曾經跟麥基斯有一段往日戀情的妓女。 剧情 第一幕 故事发生在维多利亚时代的伦敦。丐帮幫主皮彻姆的女儿波丽没有归家,而是秘密和强盗头子麦基结了婚。在场的婚宴客人中,一位是和麦基有旧交的警察局长布朗。波丽回家后向父母声明了自己的婚事,皮彻姆两口子大怒。 第二幕 波丽把皮彻姆想害麦基入狱的计划通知了后者。麦基逃离伦敦之前,去妓院探望以前的情人珍妮。不料皮彻姆的妻子已经收买了珍妮。虽经布朗局长周旋,麦基还是被捕入狱。布朗的女儿露西也是麦基的情人,她和波丽同时出现在麦基的牢房,演出了一场醋海风波。露西帮助麦基越狱成功。皮彻姆听说麦基越狱后气急败坏,告诉布朗说:自己要在维多利亚女王加冕典礼时组织乞丐大游行,让布朗丢官。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一屆政府推選委員 世界廣西同鄉聯誼會第二屆主席 香港廣西聯誼會創會主席 香港廣西社團總會名譽會長 香港廣西同鄉聯誼會第八屆理事長 香港各界慶祝回歸活動委員會委員 香港特別行政區油尖旺區議會(佐敦選區)民選區議員 民建聯中央委員會委員暨九龍西支部副主席 華南電影工作者聯合會副理事長 香港中華國際電影電視有限公司(已結業)總經理 參演劇集 電視劇(香港電台) 1974年 獅子山下 回巢 飾 陳永 電視劇(麗的電視/亞洲電視) 參演電影
陳永 電視劇(麗的電視/亞洲電視) 參演電影 主持節目 個人╱合集唱片 《再會太平山 》(1981) 《亞洲電視劇集主題曲大全'86 》(1986) 注釋 参考來源 外部連結 香港影庫 劉志榮 油尖旺區議員 前麗的電視藝員 前亞洲電視男藝員 藝人出身的政治人物 C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成員 香港商人 玉林人 香港電視主持人 香港電影男演員 香港電視男演員 香港天主教徒 瑪利諾修院學校校友 香港建制派人士 葬于香港 香港司儀
世界的反应 5月1日:阿拉伯国家严厉谴责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 5月6日: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发言人娜达·杜马尼说,在虐待囚犯事件曝光前该组织曾多次要求美国当局采取措施改变此类不正当做法。 5月11日:伊斯兰一网站播放将美国人尼克·贝尔格斩首的录像来报复联军虐待俘虏。 诉讼 2006年6月1日,美国军方一个陪审团判定曾驻守阿布格里卜监狱的美军士兵桑托斯·卡多纳有罪。他被指控使用军犬虐待囚犯,被判定犯有疏忽职守罪和人身伤害罪。6月2日,桑托斯·卡多纳被判处90天强迫劳役,军衔也降了一级,还被处以7200美元的罚款。 调查 2006年6月16日,美国五角大楼应美国公民自由联盟的要求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美军在2003年至2004年期间出现过虐囚行为,其中包括特种部队使用睡眠剥夺、播放噪音和剥光衣服等手段对囚犯进行审讯。 影响 2006年11月1日,曾担任驻伊拉克美军最高指挥官的陆军中将桑切斯提前退役,并承认阿布格里卜监狱的虐囚丑闻是导致他提前退役的主要原因。 影視作品 2008年,導演埃洛·莫里斯 將此虐囚事件拍攝為電影<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並獲同年柏林影展評審團大獎銀熊獎。
事实 英国国防部2003年5月30日宣布,警方当日逮捕了一名涉嫌在伊拉克战争中虐待伊军战俘的英军士兵。这名士兵名叫加里·巴特莱姆,从伊拉克驻地回英休假时将一卷在战争时期拍摄的胶卷送到当地的一家图片社冲洗。在冲洗过程中,图片社女职员蒂尔富德吃惊地发现,“有些照片显示伊拉克战俘被迫互相口交,还有的显示一个伊拉克男子被迫鸡奸另一个伊拉克男子”。 媒体揭發 第二批虐囚照片刊登于《纽约客》周刊 第三批虐囚照片刊登于《华盛顿邮报》 5月4日:中国日报报道,美军一匿名官员透露共有25名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俘在被美军拘押期间死亡,其中2名伊拉克战俘证实被美国人谋杀,另外23人的死因正在调查当中,新华社对此也做了报道。 法国有线电视4台(Canal+)播放一段“展现美军直升机滥杀伊拉克人”的画面。 美联社报道一名现年57岁、名叫胡萨姆·肖陶特的加拿大人曾遭虐待,胡萨姆·肖陶特于2003年4月9日在伊拉克南部曾遭美军逮捕,美军给他的罪名为“萨达姆的撰稿人、政治枪手、萨达姆的‘右手人物’”。据称胡萨姆·肖陶特随“国际人权和自由”来到巴格达,目的是劝说萨达姆“主动下台、避免战争”。 5月5日:《纽约时报》报道了第一次曝光中受虐待的伊拉克俘虏哈德尔·沙巴·阿卜德有关受虐的情况。 5月7日:英国独立电视台报道半岛电视台摄像师曾亲眼目睹美军曾在狱中虐待伊拉克儿童,一名12岁左右的伊拉克女孩衣服被美军脱光,并遭到殴打。 5月8日,英国卫报报道虐囚术来自特种兵。 5月9日:美国《新闻周刊》9日披露美军在伊拉克虐待战俘的事件并非孤立和偶然现象,而是美军方出于获取情报的需要而纵容的行为,且其范围远不止于伊拉克。 5月9日,美国《纽约人》杂志刊登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虐待战俘的照片,画面显示,一名赤身裸体的伊拉克战俘在美军士兵和军犬的威胁下双手抱头,惊恐万分。 2009年5月28日,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称,奥巴马阻止公布了一些美军强奸女囚犯的照片,还有美军士兵使用警棍和电线等工具性虐待囚犯的照片。奥巴马称公布这些照片将引发反美情绪,使驻外美军面临巨大危险。 美英官方的反应 5月1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强烈谴责虐待伊拉克囚犯行为。 5月2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尔斯声称自己没看过虐待战俘的报告。 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资深民主党议员乔·拜登表示,美军在伊拉克虐待战俘是10年来美国在中东地区形象最具破坏力的行径。 5月3日:英军高层指责《每日镜报》两天前公布的照片有假。 5月5日:美军负责在伊拉克监狱事务的美军少将杰夫里·米勒代表美国官方就虐囚事件进行道歉。 美国总统布什分别接受两家阿拉伯电视台为时10分钟的采访,向阿拉伯人讲他对美军虐待战俘照片的看法。 5月6日:布什首次为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表示道歉,并强调将把有关人员绳之以法。 5月7日: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举行的听证会上承认,他在2004年1月就已经听说美军虐囚事件,并称直到前一天(5月5日)晚上,他才看到了虐待伊拉克囚犯的照片“原件”;原件包含在两张光盘,与巴格达阿布格莱布监狱相关,照片数以百计,而且还有录像片段。 美国陆军发言人巴塔利亚宣布起诉涉嫌虐囚的美军女兵林恩迪·英格兰——4项指控,参与策划虐待伊拉克战俘、多次殴打伊拉克战俘、违反命令和军纪并损害美军声誉以及做猥亵举动;驻伊拉克美军发言人马克·金米特宣布第372宪兵连24岁的宪兵杰里米·西维茨因虐待伊拉克囚犯将于5月19日在巴格达受到军事法庭审判。 5月9日,布莱尔为驻伊英军虐待伊战俘的行为道歉。这是自令人震惊的虐俘照片于10天前曝光后,英国官方首次承认驻伊英军虐待俘虏。 世界的反应
缅因州()是美國東北部新英格蘭的一个州,北鄰加拿大魁北克省,東鄰加拿大新不倫瑞克省以及大西洋,西靠美國新罕布什爾州。 名稱 緬因州的名稱來歷並無統一的說法。2001年緬因州議會通過的確立「法裔美國人日」之決議中認為,緬因州名取自法國曼恩行省()。另一個常見的說法則是,「緬因」取自英語「」一詞,意為「大陸、本土」,最早是相對於緬因沿岸島嶼的稱謂。 地理 緬因州北鄰加拿大魁北克省,東鄰加拿大新不倫瑞克省以及大西洋,西靠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其最東端也是美國五十州的最東端。位於緬因外海的Machias Seal Island和North Rock兩小島是美國、加拿大之間的爭議區。 緬因州是美國密西西比河以東人口密度最低的州份,境內90%的面積由森林覆蓋,因此該州亦稱為「松樹之州」(Pine Tree State)。 歷史 緬因州的先住民族是說阿尔冈昆语族(Algonquian languages)的諸部落(Wabanaki)。1652年緬因正式成為英國麻薩諸塞灣殖民地的一部分,美國獨立後仍屬美國麻薩諸塞州,但屬於該州飛地。1820年,美國國會為了保持聯邦內蓄奴州和自由州數量的均衡,同意採用密蘇里妥協案,准許密蘇里州作為蓄奴州加入聯邦,同時准許緬因從麻薩諸塞州分裂出來,獨立為一州,緬因州於1820年3月15日加入聯邦。 緬因與北面的英屬北美(今加拿大)之間長期存在大面積的領土糾紛,1838至39年間,兩方駐軍一度為此而走向戰爭邊緣(史稱),直到1842年美英簽署韦伯斯特-阿什伯顿条约(Treaty of Webster-Ashburton)才得到解決。 人口 緬因地處美國本土極北,夏季時是避暑勝地,冬季氣候嚴寒,因此緬因州有大量的季節性人口。波特蘭地區是緬因州人口最稠密的地區,緬因中北部則有大片無人區。 2000年全國普查中緬因州人數最多的自我認同族裔為:英格蘭裔(21.5%)、愛爾蘭裔(15.1%)、法裔(14.2%)、本土化血統者(9.3%)、法語加拿大裔(8.6%);人數最多的家庭語言為:英語(92.25%)、法語(5.28%)、西班牙語(0.79%)、德語(0.33%)、義大利語(0.12%)。 由於緬因州臨近加拿大的法語省份魁北克省,因此緬因州內——尤其是北部邊境——有大量的法裔人口,緬因州內家庭語言為法語的人口比例在美國各州當中排名第一。參見美國的法語。 緬因州居民的宗教信仰包括: 基督宗教– 82% 新教– 45% 天主教– 37% 其他教派– 1% 其他宗教– 1% 無宗教– 17% 缅因州5.5%的人口年龄低于5岁,23.6%未成年(低于18岁),14.4%为65岁或以上的老龄人口。51.3%的人口为妇女。 經濟 2007年,緬因州GDP為481億美元。 緬因州出產家禽、雞蛋、乳製品、牛肉、蘋果、楓樹糖漿、馬鈴薯等農產品,並且佔有北美藍莓總產量的四分之一;漁業是緬因州的傳統產業,並以海螯蝦等海鮮產品享譽全國。緬因西部亦出產礦泉水。工業方面,緬因州生產紙、木材、木製品、電子器材、皮革、药品等。造船業也是緬因州的傳統產業之一,主要船廠有巴斯鐵廠(Bath Iron Works)、朴次茅斯海軍船廠(Portsmouth Naval Shipyard)等。旅遊業和戶外娛樂是緬因州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打獵、釣魚、雪地車、滑雪、野營、徒步等。 在緬因設有總部的重要公司有:
緬因州的先住民族是說阿尔冈昆语族(Algonquian languages)的諸部落(Wabanaki)。1652年緬因正式成為英國麻薩諸塞灣殖民地的一部分,美國獨立後仍屬美國麻薩諸塞州,但屬於該州飛地。1820年,美國國會為了保持聯邦內蓄奴州和自由州數量的均衡,同意採用密蘇里妥協案,准許密蘇里州作為蓄奴州加入聯邦,同時准許緬因從麻薩諸塞州分裂出來,獨立為一州,緬因州於1820年3月15日加入聯邦。 緬因與北面的英屬北美(今加拿大)之間長期存在大面積的領土糾紛,1838至39年間,兩方駐軍一度為此而走向戰爭邊緣(史稱),直到1842年美英簽署韦伯斯特-阿什伯顿条约(Treaty of Webster-Ashburton)才得到解決。 人口 緬因地處美國本土極北,夏季時是避暑勝地,冬季氣候嚴寒,因此緬因州有大量的季節性人口。波特蘭地區是緬因州人口最稠密的地區,緬因中北部則有大片無人區。 2000年全國普查中緬因州人數最多的自我認同族裔為:英格蘭裔(21.5%)、愛爾蘭裔(15.1%)、法裔(14.2%)、本土化血統者(9.3%)、法語加拿大裔(8.6%);人數最多的家庭語言為:英語(92.25%)、法語(5.28%)、西班牙語(0.79%)、德語(0.33%)、義大利語(0.12%)。 由於緬因州臨近加拿大的法語省份魁北克省,因此緬因州內——尤其是北部邊境——有大量的法裔人口,緬因州內家庭語言為法語的人口比例在美國各州當中排名第一。參見美國的法語。 緬因州居民的宗教信仰包括: 基督宗教– 82% 新教– 45% 天主教– 37% 其他教派– 1% 其他宗教– 1% 無宗教– 17% 缅因州5.5%的人口年龄低于5岁,23.6%未成年(低于18岁),14.4%为65岁或以上的老龄人口。51.3%的人口为妇女。 經濟 2007年,緬因州GDP為481億美元。 緬因州出產家禽、雞蛋、乳製品、牛肉、蘋果、楓樹糖漿、馬鈴薯等農產品,並且佔有北美藍莓總產量的四分之一;漁業是緬因州的傳統產業,並以海螯蝦等海鮮產品享譽全國。緬因西部亦出產礦泉水。工業方面,緬因州生產紙、木材、木製品、電子器材、皮革、药品等。造船業也是緬因州的傳統產業之一,主要船廠有巴斯鐵廠(Bath Iron Works)、朴次茅斯海軍船廠(Portsmouth Naval Shipyard)等。旅遊業和戶外娛樂是緬因州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打獵、釣魚、雪地車、滑雪、野營、徒步等。 在緬因設有總部的重要公司有: Cole Haan——鞋類品牌 仙童半導體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 IDEXX Laboratories——獸醫、食品監測 UNUM——保險 L.L.Bean——戶外活動服装、器材 TD Banknorth——銀行 DeLorme——導航定位器材 美中合作缅因香雪制药厂 交通 緬因州有兩所國際機場,分別位於波特蘭及班戈。 波特兰国际喷气机机场(PWM) 班戈国际机场(BGR) 法律與政府 和美國憲法一樣,規定政府三權分立。立法權屬於緬因州議會,其下分為緬因州参議院(35個議席)和緬因州眾議院(115個議席);行政權的領導是,任期四年,可連任一次;司法權屬於各法庭,其中由七名法官組成,任期七年,連任次數不限。 在州內政壇,緬因州選民比大多數州更加支持第三黨及無黨籍参選人,1975年以來共當選過兩名無黨籍州長。 在全國政壇,緬因州在1980年代之前偏向美國共和黨,1990年代起開始支持美國民主黨,1992、1996、2000、2004、2008、2012以及2016年七次總統選舉中都支持民主黨参選人。除此以外,第三黨派總統参選人羅斯·佩羅於1992、1996年角逐總統寶座時,緬因州兩次成為他得票率最高的州份。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川普於2016年於緬因第二國會選區獲勝,為自1828年以來該州首度分裂投票。 緬因州在總統選舉當中,選舉人團共有四票,其中兩票投給全州得票勝出者,其餘兩票按緬因州兩個國會眾議院選區中的票數分別分配,這個制度只有緬因和內布拉斯加兩個州採用,其餘48個州和華盛頓特區則是贏者全拿,選舉人團所有票均投給全州得票勝出者。 區劃 緬因分為16個县,其下不到50%的面積又分為488個有組織的市鎮:22個市、432個鎮、34個莊園;其餘地區人煙稀少,分為400多個鄉,沒有相應的政府單位,事務由州政府直轄。 詳見:缅因州行政区划。 主要城市 緬因州首府为奥古斯塔,最大城市为波特兰。 都会区(镇区级统计) 都会区(县级统计) 镇 缅因州的“镇”()是“行政镇区”()归类为“小行政单位”()。缅因州大部分地方都是“镇”管辖除了“市”()和北部的“非建制地区”()。“镇”和“自治体”()是一致没有重叠。 著名大学 贝兹学院(Bates College) 鲍登学院(Bowdoin College) 科尔比学院(Colby College)
国门初开的岁月》,中央文献出版社。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而作,作者以自己的所知、所为、所见为素材,回顾了对外开放初期的有关重大事件,以故事叙事,图文并茂,采用了大量文献、档案、领导人手迹和照片,很多史料属首次披露。特别是对一些重要事件,作者都画龙点睛地加以评述,有的则用印章加以映衬,把历史还原得生动活泼。 音乐 2005年出版《李岚清音乐笔谈》,高等教育出版社。 这是一本普及读物,也是一部关于音乐与人生、音乐与工作、音乐与教育的著作。李岚清自身对古典音乐(李岚清往往称之为经典音乐)的浓厚兴趣,希望通过一个非音乐专业的音乐爱好者的积累和理解,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对欧洲经典音乐有所了解并产生兴趣。 2006年出版《音乐·艺术·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并多次在中国全国各高校演讲推广“经典音乐”,如2005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作的名为“音乐·艺术·人生”的演讲) 2009年出版《李岚清中国近代音乐笔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年出版《李岚清音乐作品集》,中央音乐学院出版。(包括《蓓蕾之歌》1999、 《二泉——为阿炳画像》2005、《鉴真东渡》2009、《北国之恋》、《题清照抚琴图》、《张开银幕的翅膀》、《相约在明天》等原创歌曲) 篆刻 2007年出版《原来篆刻这么有趣》,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出版《李岚清篆刻艺术俄罗斯巡展作品集》,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年出版《漆艺篆刻-让篆刻走向大众》,高等教育出版社。 绘画 2011年出版《李岚清素描作品集-我为大师画素描》,高等教育出版社。 书中包括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素描肖像、已故部分著名书画家素描肖像、已故部分著名文学家、戏剧家素描肖像、已故部分著名作曲家素描肖像等。 參考文獻 参见 L岚 镇江人 中国共产党党员
2012年3月,据中国大陆媒体报道,李岚清自称退休后曾到小店应聘工作,被认出后未果。 个人著作 文集 2003年出版《李岚清教育访谈录》,人民教育出版社。 全书共分为九个部分:我愿意当好全国教育工作的“后勤处长”;使教师真正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落实政府责任,加大教育投入;把一个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等教育带入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奠基工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开创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新局面;访谈散记;十年教育大事记。 回忆录 2008年出版回忆录《突围 国门初开的岁月》,中央文献出版社。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而作,作者以自己的所知、所为、所见为素材,回顾了对外开放初期的有关重大事件,以故事叙事,图文并茂,采用了大量文献、档案、领导人手迹和照片,很多史料属首次披露。特别是对一些重要事件,作者都画龙点睛地加以评述,有的则用印章加以映衬,把历史还原得生动活泼。 音乐 2005年出版《李岚清音乐笔谈》,高等教育出版社。 这是一本普及读物,也是一部关于音乐与人生、音乐与工作、音乐与教育的著作。李岚清自身对古典音乐(李岚清往往称之为经典音乐)的浓厚兴趣,希望通过一个非音乐专业的音乐爱好者的积累和理解,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方式,让更多的人对欧洲经典音乐有所了解并产生兴趣。 2006年出版《音乐·艺术·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并多次在中国全国各高校演讲推广“经典音乐”,如2005年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作的名为“音乐·艺术·人生”的演讲) 2009年出版《李岚清中国近代音乐笔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年出版《李岚清音乐作品集》,中央音乐学院出版。(包括《蓓蕾之歌》1999、 《二泉——为阿炳画像》2005、《鉴真东渡》2009、《北国之恋》、《题清照抚琴图》、《张开银幕的翅膀》、《相约在明天》等原创歌曲)
烏蘭(英:Uhlan,德:Ulanen)波蘭系騎兵,最初是由最後一個波蘭王(Stanisław August Poniatowski)所編制的近衛騎兵,在第二次瓜分波蘭後在德國,俄國,奧地利的邊境省份紛紛被再編制。他們頭戴四角高帽,身穿夾克,因所持兵器多半為長槍(Lance),所以也時常被統稱為槍騎兵(Lancer),矛頭掛有部隊旗幟;法國也有使用這種槍騎兵,拿破崙戰爭後被拿破崙編制為皇帝近衛軍,稱為朗席耶,頭戴菱形高帽。 龍騎兵(英:Dragoon,德:Dragoner)以馬作為移動工具的火槍兵,在創立前期會下馬作戰,因其使用的火槍在開火時會產生大量硝煙,看似火龍吐火一樣而得其名。 槍騎兵(英:Lancer)拿長矛的騎兵。 胸甲骑兵(英:Cuirassier)許多國家皆有此種騎兵。這是拿破崙最喜愛的重裝騎兵單位,因此共組成數十個騎兵聯隊。胸甲騎兵類似中古騎士,但僅有胸甲保護。他們善於劈砍成排步兵與裝甲較弱的騎兵,贏得了「老大哥」的稱號。 黑騎兵(德文:Reiter)黑騎兵除了隨身攜帶一柄長劍之外,主要的武器是兩把或兩把以上的手槍;防具則有頭盔及胸甲,通常也還有手臂和腳部的護具;有時候也配備火繩槍或卡賓槍,但後來,配備這兩種武器的騎兵又被獨立為另一個類別。總之,黑騎兵能用槍械和劍來作戰。 機械化騎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意志第三帝國之中有編制少量的摩托車騎兵。二战前期的德军拥有一个骑兵师即第1骑兵师,该师参加了1940年的黄色方案、红色方案,1941年夏天调往东线参与巴巴罗萨行动,1941年11月5日在戈梅利改编为第24装甲师,1943年初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被歼灭。武装党卫军亦有5个骑兵师,但都不是机械化骑兵。 在30年代末期40年代初期以及卫国战争的头一段时间苏联红军亦组建过骑兵机械化集群,即将骑兵部队和机械化坦克部队组合起来,用于大纵深作战。机械化骑兵集群中的骑兵是下马作战的,他们骑马是为了在运输车辆严重不足情况下伴随快速坦克集群实施突破。为此苏军在39年又重新组建过一些骑兵师。这些骑兵师中不少在40年苏军重建机械化军的过程中被撤销或改组,但不少也参与了卫国战争。到卫国战争后期这些骑兵部队基本被消耗殆尽。 在二战时美军组建了第1骑兵师和第2骑兵师,这两个师均按照装甲师的方式编制。二战结束后第2骑兵师撤销,第1骑兵师继续作为装甲师存在至今。在60年代第1骑兵师一度改编为空中骑兵单位第1骑兵师(空中机动),但在越战结束之后该师重新编制为装甲师。至今在美军中保存着大量的营级骑兵单位,但它们普遍是旅级战斗队下的负责侦察任务的营(每个旅1个这样的营),要么是徒步的要么是机械化的,和骑马已毫无关系。 現代戰爭中有結合運兵直升機和攻擊直升機的快速部署部隊,稱為「空中騎兵」。利用裝甲車載兵的單位則稱做「裝甲騎兵」。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CavalryScouts.org Napoleonic Cavalry Cavalry tactics from Francis J. Lippitt's, A Treatise on the Tactical Use of the Three Arms: Infantry, Artillery and Cavalry (1865) Cavalry in Mass (U.S. report on Russian cavalry organization and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Society of the Military Horse Gesellschaft der Freunde der Kavallerie (German) The Horse
黑騎兵(德文:Reiter)黑騎兵除了隨身攜帶一柄長劍之外,主要的武器是兩把或兩把以上的手槍;防具則有頭盔及胸甲,通常也還有手臂和腳部的護具;有時候也配備火繩槍或卡賓槍,但後來,配備這兩種武器的騎兵又被獨立為另一個類別。總之,黑騎兵能用槍械和劍來作戰。 機械化騎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意志第三帝國之中有編制少量的摩托車騎兵。二战前期的德军拥有一个骑兵师即第1骑兵师,该师参加了1940年的黄色方案、红色方案,1941年夏天调往东线参与巴巴罗萨行动,1941年11月5日在戈梅利改编为第24装甲师,1943年初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被歼灭。武装党卫军亦有5个骑兵师,但都不是机械化骑兵。 在30年代末期40年代初期以及卫国战争的头一段时间苏联红军亦组建过骑兵机械化集群,即将骑兵部队和机械化坦克部队组合起来,用于大纵深作战。机械化骑兵集群中的骑兵是下马作战的,他们骑马是为了在运输车辆严重不足情况下伴随快速坦克集群实施突破。为此苏军在39年又重新组建过一些骑兵师。这些骑兵师中不少在40年苏军重建机械化军的过程中被撤销或改组,但不少也参与了卫国战争。到卫国战争后期这些骑兵部队基本被消耗殆尽。 在二战时美军组建了第1骑兵师和第2骑兵师,这两个师均按照装甲师的方式编制。二战结束后第2骑兵师撤销,第1骑兵师继续作为装甲师存在至今。在60年代第1骑兵师一度改编为空中骑兵单位第1骑兵师(空中机动),但在越战结束之后该师重新编制为装甲师。至今在美军中保存着大量的营级骑兵单位,但它们普遍是旅级战斗队下的负责侦察任务的营(每个旅1个这样的营),要么是徒步的要么是机械化的,和骑马已毫无关系。 現代戰爭中有結合運兵直升機和攻擊直升機的快速部署部隊,稱為「空中騎兵」。利用裝甲車載兵的單位則稱做「裝甲騎兵」。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CavalryScouts.org Napoleonic Cavalry Cavalry tactics from Francis J. Lippitt's, A Treatise on the Tactical Use of the Three Arms: Infantry, Artillery and Cavalry (1865) Cavalry in Mass (U.S. report on Russian cavalry organization and operations in World War II) Society of the Military Horse Gesellschaft der Freunde der Kavallerie (German) The Horse and Mule in
清华大学教授聂华桐评价杨振宁的物理学地位时说:“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一些物理学家的名字,像麦克斯韦、爱因斯坦,量子力学初建时的海森堡、薛定谔以及狄拉克。现在再要往下排的话,我想杨先生的名字就要算在里面了。” 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兼数学系教授郑洪表述物理学界有一个通俗的说法,诺贝尔奖分为三等,第三等的贡献是第二等的1%,第二等的贡献是第一等的1%,60年前杨振宁与李政道因提出「弱相互相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获得的诺贝尔奖是其中的头等——爱因斯坦是唯一的例外,特奖。 其它评价 中国作家莫言曾为杨振宁题写了一幅对联“仰观宇宙之大,俯察粒子之微。”杨振宁也在别的采访中提到过莫言的书,表示可能是自己看得不仔细的原因,没看出哪些地方出彩。 杨振宁在20世纪70年代中苏交恶期间,积极为中美合作牵线搭桥。当时的一份苏联报纸指控他是「北京在美国的第五纵队」。当时另有台湾媒体评论他是在瞎操心政治。 中国央视网作者署名为原野的一篇评论里称“杨振宁在物理学上造诣和成就有目共睹,他在物理学领域的成就超过了大多数科学家,他对于人类的贡献也超过了大多数人。我们不能因为他之前加入了美国国籍和娶了一个年轻的妻子就将之完全否定,这是不讲道理的。” 物理学者朱邦芬曾撰文说“杨振宁2003年归根,绝不是一些不了解真相的人所想象的,是回来‘养老’和‘享福’。‘80后’的杨先生开始新的事业和新的寻索,做出了许多新的贡献。从80岁至95岁的15年间,他所做的事情远比大多数科技工作者做的要多,更重要。” 榮譽 獎章 楊由於在理論物理學中弱作用力宇稱不守恒方面的研究工作,被授予了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与李政道分享) 1980年: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1993年:美国哲学会将其最高荣誉授予杨振宁,指出“杨振宁教授是自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后20世纪物理学出类拔萃的设计师”,赞其成就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事件”,是“对物理学影响深远和奠基性的贡献”。 1994年:富蘭克林研究所鲍尔科学成就奖(杨振宁是获此项殊荣的第1位物理学家) 1995年:爱因斯坦奖章 1996年:博戈柳博夫奖 1999年:拉斯·昂萨格奖 2001年: 2007年:获得“2006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 2019年:求是終身成就獎 2022年3月3日,入选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院士 1958年,(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9年,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 1965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83年,世界科學院創院院士 1994年,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0年,日本學士院荣誉院士 2015年,香港科學院名譽院士 2016年,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院士 1994—2016,外籍院士 (聖座)宗座科學院院士 院士 院士 委内瑞拉科学院院士 會士 1993年,英國皇家學會外籍會士 美国物理学会會士 創始人 1958年,(美國)物理评论快报 1977年 全美華人協會(NACA,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Americans) 全美华人促进美中邦交正常化委员会 1986年,南開大學陈省身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 1997年,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 始创成员 2002年,邵逸夫奖 名譽董事長 2018年,西湖大學 荣譽会長 (美國)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中国中心顾问委员会荣誉会长 顧問 1983年,中山大学香港校友会荣誉顾问 1994年-,(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 2002年-,清华大学物理系顾问委员会 2013年-,(馬來西亞)南方大学学院 榮譽院長 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 廣東東莞理工學院 榮譽教授 教授(8) 北京大學 復旦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南京大學 中山大學 南開大學 澳门科技大学 1997年7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讲座教授(1) 1986年,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讲座 荣休教授(1) 1999年,(美國)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榮譽博士 1995年 (中華民國)國立交通大學 1996年 (中華民國)國立清華大學理學部 1997年,香港中文大學理學部 1999年 (美國)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理學部 (中國香港)香港浸會大學理學部 (中華民國)國立中正大學 2002年,香港科技大學理學部 2015年 (中華民國)台灣大學理學部 (中國澳門)澳門大學 楊於2015年,應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邀請,前往該校第二學生活動中心發表演說,並獲頒該校名譽博士學位。 杰出校友 2000年,(台灣)国立清华大学 榮譽市民 1995年9月,廣東深圳 1997年7月,廣東佛山 影响与紀念 杨振宁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2个中国人之一(最早获得提名的华人是在清朝政府任职的马来西亚医学家伍连德),也是目前成就最高的华人物理学家。关于宇称不守恒的研究在发表的次年就获得诺贝尔奖,这么快的获奖速度在诺贝尔奖历史上是第一次出现,而且在此后也非常少见。杨振宁的成就已经达到即使再多获一次诺贝尔奖也很难继续提升其地位。杨振宁的事迹鼓舞了不少后辈华人物理学家。知名实验物理学家朱棣文和朱经武都是其中之一。 美国石溪大學由於楊的貢獻和傑出表現,特別聘請當時在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担任教授的楊到任楊振寧理論物理研究所的所長兼任教授。楊也是石溪大學一位傑出的老師,自1966年以來對於石溪大學的學術研究發展有重要貢獻。 2005年,荷兰物理学家杰拉德·特胡夫特主编了《杨-米尔斯理论50年》,记录了半个世纪以来杨-米尔斯理论对粒子物理学后续发展的持续影响。 1997年,中国南京市紫金山天文台将其发现的一颗国际编号为3421号的小行星命名为“杨振宁星”。2004年,三河大捷遗迹及古民居列入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古民居项目之一,即是三河镇的杨振宁客居。 中国清华大学盖了3幢“大师邸”,一幢给杨振宁,一幢给姚期智,一幢给林家翘,其中姚和林都是由杨邀请回中国的。 杨振宁的故事曾收录于中国大陆的高中语文选修教材《语文选修——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參見 华人诺贝尔奖得主列表 李政道、宇稱不守恆 羅伯特·米爾斯、楊-米爾斯理論 西南联合大学、芝加哥大学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石溪大学楊振寧理論物理研究所 吴有训 段一士 王守竞 周培源 徐一鸿 文小刚 注释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Chen Ning Yang, 杨振宁 - Google Scholar Citations
1966年以后,他长期执教于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创立并主持该校的理论物理研究所(於1999年更名為楊振寧理論物理研究所)。他也是中央研究院院士(1958年當選)、美国科学院院士(1965年當選)、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93年當選)、中国科学院院士(2017年當選,1994年当选外籍院士);并且长期在香港中文大學任博文讲座教授。1977年杨振宁和梁恩佐等人在波士顿创办了“全美华人协会”,促进中美关系。 杨振宁于1964年3月23日加入美国国籍,他认为父母亲是不赞成他加入美籍的,所以直到来美19年以后的1964年,他才下决心加入了美国籍。对于这件颇有争议的事,杨在一次访谈中解释说:换美国护照是因为学术和工作的关系,要去各个地方旅行。而拿中华民国护照旅行当时非常不方便。 后期 中美关系因1971年3月乒乓外交解冻,同年7月19日至8月17日楊振寧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探親。除探望病重的父親杨武之,他向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開列要見面的親友名單的第一名是舊同學、中國原子彈科學家邓稼先,此舉無意中解救了身陷青海文革批鬥的邓稼先。自此紅衛兵再没有把青海221廠的科學家打死,于敏、陈能宽、胡思得也因而得救。 杨振宁曾与陈省身、丘成桐等一起参与“保钓”运动。他频繁前往中国引起美国中央情报局人员对他盘问。 此后,杨振宁为提高中国的物理研究水平作了许多工作,多次回到中國大陸讲学,为被政治运动所破坏的中国大陸物理学界带来了当时国际物理研究的前沿知识。1986年,杨振宁推动在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内建立了理论物理研究室。他还促成了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等奖项的设立以促进中国在更广泛的科教领域的发展。1997年杨振宁推动创办了北京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吸引高水平的中青年学者从事前沿研究,聘请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到清华工作。 2001年11月,杨振宁获得在华永久居留资格。自2003年起,杨振宁开始在清华大学长期定居。2004年11月,杨振宁正式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人永久居留證。 2015年2月,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于4月1日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籍。同年,他由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这次由中科院外籍院士转为中科院院士在历史上尚属首次。因无先例和程序可循,中科院学部专门制定了《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 2021年5月14日,杨振宁将自己办公室和资料室内的图书、文章手稿、来往书信、影像资料,以及字画和雕像等艺术品(共计2,000余件/册)无偿捐赠给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为此设立“杨振宁资料室”。同年9月22日,中国教育部负责人员受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委托,到清华大学看望杨振宁,为其祝寿,当时正值杨振宁虚岁100岁生日。当天下午,杨振宁在清华大学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为题发表了讲话。 主要科學成就 杨振宁的物理学研究领域广泛,他在统计力学、粒子物理学理论和量子场理论等方面都取得了杰出成就,特别是他和李政道合作期间成果丰硕。其中,他最重要的贡献有3项,分别是1954年与学生罗伯特·米尔斯合作的杨-米尔斯定律(或曰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的宇称不守恒定律和1967年的杨-巴克斯特方程。杨振宁90岁寿辰时,清华大学模仿“朗道十诫”,送给他一块4个侧面刻满其13项主要物理学贡献的黑色大理石立方体作为寿礼。不过与朗道获得的大石板不同,杨振宁的大理石只有手掌大小。 1954年,杨振宁与学生米尔斯一道提出了杨-米尔斯理论,即非阿贝尔规范理论。1970年代他与吴大峻合作研究了规范理论的整体性质,亦即规范理论与数学上纤维丛的密切联系。 影响:杨-米尔斯理论对基础物理学和现代微分几何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的基础;杨-米尔斯理论的数学性质也是近三十多年来数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此外,与之相关的杨-米尔斯存在性与质量间隙问题至今无人解答,它与黎曼猜想、庞加莱猜想等多个意义重大的顶级数学难题一同被美国克雷数学研究所列入2000年5月24日悬赏征求解答的著名数学难题之一,每一题的奖金都高达100万美元。 在统计物理方面,他与李政道合作关于相变的一系列研究已经成为经典文献。他本人在1967年首先发现的杨-巴克斯特方程为可积模型的研究开辟了全新的方向。他还提出了非对角长程序(off-diagonal long-range order)的概念。 杨-巴克斯特方程对物理和数学都有广泛的影响。在1990年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4位菲尔兹奖获得者中有3位的工作都与杨—巴克斯特方程有关。 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合作,深入研究了当时令人困惑的“θ-τ之谜”——即后来所谓的K介子有两种不同的衰变方式。李、杨通过分析认识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他们仔细检查了过去的所有实验,确认这些实验并未证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在此基础上他们进一步提出了几种检验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实验途径。次年,这一理论预见得到吴健雄小组的实验证实。因此,杨振宁和李政道的工作迅速得到了学术界的承认,并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奖。 影响:“宇称守恒”是关于物理世界中的左右对称性的最基本假设,此前在物理学界一直是被奉为圭臬的基石,几乎如同“常识”一样固化在人们心中,几乎无人怀疑它会有失效的时候。沃尔夫冈·泡利、理查德·费曼和列夫·朗道等洞察力不凡的物理学者都曾对此深信不疑。有学阀作风的朗道还丢弃过由自己人沙皮罗(I. S. Shapiro)写的一篇试图讨论宇称不守恒的论文。起初,有的研究还错误地断言β衰变实验已经“证明了”宇称守恒。1999年,弗里曼·戴森在杨振宁荣休学术讨论会上说“发现宇称不守恒、发现左手和右手手套并非在各方面都对称,是一项了不起的破坏活动。它摧毁了在思维结构前进道路上的(阻碍性的)基石,这个结构以后经过30年才建立起来。”1957年2月23日,中国核物理学者于敏在《人民日报》发文,高度评价这一发现。中国核物理学者钱三强也称其是“原子核物理学中的重大发现”。不甘心的朗道不久后又提出了观点更高的“电荷-宇称(CP)联合守恒”理论作为补救方案,由此引出了后来的CP守恒仍有破缺的发现。 规范场理论 杨振宁是受沃尔夫冈·泡利1941年发表的《基本粒子的相对性场理论》之启发而思考是否能发展出更广泛的规范不变性,这花费了他数年时间。杨的规范场理论刚提出时还有好几个大的瑕疵,比如无法解释多数类型粒子质量的来源以及找不到使规范场重正化的办法,甚至他1954年2月在作报告时还曾被泡利不断追问和刁难。杨无法回答泡利,只好承认自己考虑得还不够清楚然后演讲作罢。这种尴尬局面使得规范场理论起先未能引起同行们的足够认可。关于泡利为什么没有优先发表有关规范场论的研究,杨振宁在《六十八年心路》一书中有详细分析,并将其归结为“价值判断非常不同”。 大约在1967年,打算继续推广规范场理论的杨振宁在一次广义相对论会议上偶然注意到规范场论中的场强度公式与黎曼几何中的曲率张量公式非常相似。1967年,杨振宁向几何学家詹姆斯·西蒙斯请教规范场和纤维丛之间的联系。西蒙斯肯定杨振宁的规范场理论与微分几何中的纤维丛理论一定有密切联系,并给他一本美国拓扑学家诺曼·斯廷罗德写的《纤维丛的拓扑学》(The Topology of Fibre Bundles)看。杨振宁当时没看懂,就先放到一边去了,并搁置数年。后来杨总是回忆说:“我看不懂。这种抽象的数学语言对物理学家来说,实在没法读下去……世上有2类数学著作:第1类是我看了第1页就不想看了;第2类是看了头一句话就不想看了。”与此同时,波兰数学家特劳特曼(Andzej Trautman)和美国物理学家卢斯(H. G. Loos)也都察觉到了纤维丛和规范场理论之间的联系,但他们的研究没有引起同行重视。到70年代时,随着1954年那篇规范场论文被越来越多的同行引用,杨振宁也开始逐渐重视规范场理论的价值。最后杨振宁在1975年亲自邀请西蒙斯为自己和同事办了一系列介绍微分形式和纤维丛的专场讲座报告。 1975年,吴大峻和杨振宁在名刊《物理评论》上发表论文《不可积相因子和规范场整体表示》,完全阐明规范场和纤维丛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才引起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们的集中关注。这也标志着物理学再一次赶上了数学的发展前沿。 杨振宁想从发展规范场理论这条思路入手,设法逐步将电磁力以外的其它基本力也用规范不变性统一描述,建立起能统一更多基本力的大统一理论,从而迈向万有理论。不过他后来在相关研究中进展不大,研究兴趣也慢慢转向凝聚态物理学方向的理论研究了。在规范场论的后续发展之路上,先是出现了由谢尔登·格拉肖提出的用规范场思想统一电磁相互作用与弱相互作用的弱电统一理论,虽然不够完善,但这是第1个比较有潜力的大统一理论。与此同时,为解决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问题,理查德·费曼和默里·盖尔曼修正了恩里科·费米的弱相互作用理论,提出了弱相互作用的“普适费米型弱相互作用理论”,也称作“普适性V-A理论”,弱力的表述得到了完善。此外,南部阳一郎从列夫·朗道解释超导现象的自发对称破缺观点得灵感,通过类比,尝试将自发对称破缺机制也套用到规范场的研究中。彼得·希格斯等人在南部和傑弗里·戈德斯通的工作基础之上,发现存在一种类似的自发对称破缺机理可以导致规范场中出现不为零的质量,这就是解释粒子质量由来的希格斯机制。规范场重整化的方法则由初出茅庐的杰拉德·特·胡夫特搞定。史蒂文·温伯格和阿卜杜勒·萨拉姆设法将这些来源于不同岔路的研究成果融合到一起,提出了完善化的电弱理论。希格斯机制中自发对称破缺的恰当引入成为这一步能够迈出的关键。弱电统一理论与70年代初描述强相互作用的量子色动力学结合到一起,就构成准确预测了许多新粒子并经受住了反复检验的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到目前为止,由于所研究的空间尺度极小,标准模型成为人类文明史上已有实验证实有效的最精密、最准确的科学理论,也揭示出规范不变性是贯彻在自然界众多物理现象背后的最本质规律之一。量子物理领域的第2个大发现时代到此告一段落。温伯格也以3卷大作《量子场论》总结了量子场论(也即高能粒子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历史和主要成果。 教育与科学建设工作 杨振宁自20世纪70年代起致力于中美科技、教育交流,并经常对中国时事发表评论。 杨振宁认为传统中国教育不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但中国的发展非常需要动手能力强的人才。他也认为喜爱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科技研究(如利用统计分析知识进行数学建模,从而改善生物分类学中系统发生树的结构合理性)、喜爱整理知识、喜爱解决问题都是值得培养的兴趣。现代科技发展迅速,杨振宁相信博览群书的人更容易在研究工作中发现属于自己的机遇。他指出扩大知识面的广度和深度可以弥补研究人员在智力方面的不足。他还将《科学美国人》作为优秀科普杂志的一个代表推荐给学生。《科学美国人》最早正是由杨振宁向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建议引进的;后来在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的关心下,此刊正式被引进并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本版权合作的期刊。他也将自己小时候读过的科学启蒙书《神秘的宇宙》(The Mysterious Universe, 詹姆斯·金斯所著)继续推荐给新一代的学生。 杨振宁关心中国的应用科学发展。例如他从1997年5月开始,先后8次写信呼吁中国政府尽快开展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XFEL)的预研究。 1978年3月,在李政道等人的倡导下,中国科技大学创建少年班。1983年12月28日,杨振宁向中顾委主任邓小平表示“国外认为,搞软件15—18岁较有利。”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由此设立了计算机软件专业。1984年2月16日,邓小平参观上海展览馆时指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由此中国的中小学开始大力推广计算机教育。对于中美教育差距,杨振宁在2017年5月11日的网络直播中提到国内好多小学、中学的学生都被送到美国去,但是他不觉得中国的本土教育一定不如美国,表示“美国的教育绝对不是比中国的中学、小学、大学的教育好”。 1971年夏,杨振宁访问中国,是美籍知名学者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人。他对促进中美建交、中美科学技术教育交流做了大量工作。 20世纪70年代时,杨振宁曾不止一次希望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工作提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最终落选。 1986年,杨振宁推动在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内建立了理论物理研究室。 杨振宁促成了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等奖项的设立。 1997年,杨振宁推动创办了北京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聘请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到清华工作。姚期智为此而辞去了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并迅速在中国清华大学建立“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即“清华姚班”。 2004年,杨振宁亲自为中国清华大学的物理系和基础科学班大一的学生讲授了一个学期的“普通物理”课。杨振宁使用慢速英语夹杂中文翻译授课,每次课前要花2个小时备课,并在课后主动询问听懂了的学生有多少。杨振宁说:“现在很多教授不愿意给本科生上课,但我觉得,给本科生上课很重要。我也希望我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前来听课的人不乏外校学生和其他年长的教师。杨振宁表示:“那一学期我想最大的收获,不是同学的收获,是我的收获。” 2010年6月14日夜里,杨振宁通过电子邮件致信中国清华大学学者朱邦芬,质疑《中国物理快报》一篇稿件的评审涉及学术诚信问题。 2015年和2016年,杨振宁2次参加“求是奖颁奖典礼”,为张亭栋、彭实戈、张益唐等获奖者颁奖和致辞。 科学哲学与文化观点 杨振宁以曾经接受中国文化的薰陶为自傲。在接受诺贝尔奖奖金的时候,由他代表致辞:“我深深察觉到一桩事实:在广义上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既是双方和谐的产物,又是双方冲突的产物,我愿意说我既以我的中国传统为骄傲,同样的,我又专心致于现代科学。” 杨振宁经常谈及科学、哲学、宗教和传统文化的话题。量子力学近来经常卷入与哲学和宗教有关的话题,实验物理学者潘建伟就此呼吁:别老是把量子力学跟其他的问题联系在一起。他转述杨振宁的观点:科学往前进一步,宗教往后退一步,科学再进一步,神学又往后退一步,但是科学解决了有限问题,宗教最后总是无限。杨振宁也曾称批评《易经》中广泛流传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及推演法的欠缺阻碍了中国科学诞生,但对“天人和谐”这一概念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还提出《易经》影响了汉语成为单音节语言。他认为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原因有5个,其中《易经》占2个。 网上曾有一篇题为《杨振宁:佛教与科学是彻底相容的》的文章流传。此事系一篇作者署名为杨振华的文章《佛教与科学精神》在经转发时,原作者名字被网友及自媒体有意或无意弄错一个字而产生的乌龙事件。杨振宁曾因此接连收到各种与佛教相关的研讨和交流活动的邀请。因不堪其扰,杨振宁后来只得登报发文澄清。 杨振宁不看好难以找到实验证据支持的弦理论,认为“它太不定形,太模糊”,还表示“在研究题目方面,我喜欢搞新的东西。但并非一味求新……目前看起来,弦理论对物理学的意义尚不及对数学的意义。” 杨振宁表示科学能体现出一种客观存在的美,因为“科学里终极的美是客观的,没有人类的时候就已经有这些美了”。他借用王国维的术语说“科学中的美是‘无我’的美,艺术中的美是‘有我’的美”。他还认为中国古代重视写意之美,西方古代则重视写实之美。西方艺术家们19世纪才开始认识到写意美的重要意义,这是很好的新尝试。但是他又认为艺术如果过于追求抽象和写意而脱离现实世界,“向完全背离造化的方向发展,将会与美渐行渐远”。 杨振宁发现成功的欧美物理学家绝大多数非常咄咄逼人(aggressive),爱搞一人独霸(one-upmanship),如罗伯特·欧本海默、爱德华·泰勒、理查德·费曼等。他更喜欢恩里科·费米、周光召、罗伯特·米尔斯、施溫格这类具有君子风度的物理学家。杨提出:欧美科学取得的很大成就是否与大多数欧美科学家这种咄咄逼人的个性有联系?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可称之为“杨振宁猜想”。2015年在纪念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60周年时,杨振寧回顾了1960年代初他和费曼等人关于物理学发展前景的争论,他认为现在来看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他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 杨振宁曾经概括20世纪理论物理学史的三大主旋律为:量子化、对称性和相位因子。在世界物理年(2005年)纪念爱因斯坦的时候,杨把爱因斯坦的成功归结为眼光和机遇。杨认为爱因斯坦不同于区别于洛仑兹和彭加勒,爱因斯坦在科研中既能眺望远处,也能看到近景,这才导致狭义相对论的提出;他又认为爱因斯坦创造出广义相对论所用到的广义坐标不变性和等价原理率先体现出近代理论物理的基础——对称性。杨特别欣赏爱因斯坦的孤持(apartness)、追求和深邃的眼光,认为其改变了基础物理的发展进程。 争议 杨振宁尽管在物理学界享有盛名,但也是在公众舆论中争议最大的华人科学家。网上对他的争议主要来自中国大陆,内容主要集中在他的私生活、他的国籍变更、他与李政道的分道扬镳、他对中国科学发展方向的观点等与其具体研究工作没有直接联系的话题上。他主要从事的量子场论本身是一个艰深的研究领域,针对该领域的大众普及读物也相当少,即使是专业教材也常常出现因新知识太多而越写越厚的问题。普通公众对他的研究贡献的具体内容与重要性程度一般所知甚少。 《环球时报》评论员单仁平认为,杨振宁被抹黑是中国网络言论暴力的一个缩影,攻击他的网民几乎见到他的新闻就喷,将对他言论攻击作为一种发泄和娱乐。无数道德家们对杨进行了长年累月的批判和攻击,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对于他的调侃、讥讽、低俗笑话和子虚乌有的传闻。此外,钱永健、吴健雄等在中国国外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也曾成为中国网民的出气筒。 與李政道決裂 杨振宁從1949年與李政道初次合作,到1957年因「宇稱不守恆」理論的貢獻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62年楊振寧和李政道決裂,科學上不再合作,友誼也一筆勾銷,學術界也充滿了傳言;包括諾貝爾名聲到太太的因素。关于他们个人关系分裂的原因,杨李双方偶有公开叙述,然而各有说辞,令外界对真实原因依然不得而知。杨振宁表示,李政道是自己最成功的合作者,与李政道的决裂是他今生最大遗憾。李政道也表示李杨的交恶是中国科学界的一大悲剧。 決裂之後兩人就一直努力避免可能會碰面的機會,直到2006年,在美国物理学会举办的宇称不守恒发现50周年学术会议上,李、杨二人还在为半个世纪前的小事引发争执。主办方先前已故意错开二人的演讲场次,但两人还是撞上了。李政道有意打断杨振宁的报告,杨振宁一开始没有理会,但后来则拿出另外准备好的资料和李政道翻旧账,使会议的现场气氛非常紧张。 对中国科学发展方向的观点 杨振宁一直建议中国应该先大力发展应用物理学而非基础物理学(如高能物理),这也与李政道的主张完全相反。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就是经李政道提议后建立的。 2016年底,杨振宁在网上发文反对中国政府筹备建设会花费巨资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即定名为“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和“超级质子-质子对撞机”(SppC),合称“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超级质子质子对撞机”(CEPC-SPPC)。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随后发文反对杨振宁的这一主张。2017年5月11日上午,杨振宁在清华大学科学馆的办公室通过网络直播,向超过100万中国观众就中国该不该建大型对撞机之争再次表达了自己鲜明的反对观点。为澄清误解,杨振宁后来还特别强调他反对的不是中国高能物理今后的发展,反对的只是中国马上开始建造超大对撞机。 中国是否要建造超大对撞机的争论源于2012年或更早,争论的双方都不乏国际泰斗级科学家。此前支持方主要有从事弦理论研究的丘成桐和爱德华·威滕等著名科学家;反对方也有重量级的菲利普·安德森和影响力比较一般的阿诺·彭齐亚斯等科学家。到2016年,王贻芳等人也加入论战。竞争万有理论头衔的弦理论长期遭受难以获得高能物理实验验证的诟病,因此弦理论的研究者尤其支持大型对撞机的建设。超级质子-质子对撞机的能量将会达到目前世界最大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的7倍。 文革期间访华之行的观点 杨振宁在20世纪70年代初访问中国大陆时,周恩来对他进行了接待和宴请。中方询问杨振宁访华期间有何心愿,他提出想见到毛泽东,后者便邀请杨振宁会面,两人进行了约一个半小时的谈话,话题包括哲学和物理学。回到美国后,他知道自己一定会被记者提问敏感的政治问题,但他的家人尚留在中国,所以作了圆滑的回答。他在回答记者问题时对文革给了一些积极的评价,包括认同道听途说来的“文革没有死很多人”之说法、相信中国领导人有明智的治国方案、大锅饭的口味还不错等,他事后辩称是被假象蒙蔽了。不过同为知名数理学者的钱学森和陈省身在文革期间也都说过恭维中国政府的话。另外,他曾向周恩来质疑意大利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拍摄的纪录片《中国》,结果他说的话被四人帮的耳目打听到并加以利用,导致此片在中国被禁,并由此引发了一些中意外交问题。据称,杨振宁并未看过该电影,他对这部电影的质疑也只是源于道听途说。 89年学潮前后的政治立场 1988年9月1日,杨振宁发表演讲,谈及了当时在追求西方民主的中国知识分子以及青年学生、普通民众中反响热烈的纪录片《河殇》。杨振宁对此片题材的大胆和对于社会发展方向的积极思考给与了肯定,但认为此片过多地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以前的政治思潮,认为其结论是偏颇和不可取的。他对于苏联极权主义对于科学发展的利弊和不久后发生在中国的八九民运的观点也比较倾向保守,此举迎合了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心意。亦有声音认为杨振宁在这方面的一些观点值得商榷,如《今日话题》的一期专题评论指出苏联虽然非常重视科技与人才并产生了不少领先的科技,但也有特罗菲姆·李森科这样学阀级别的伪科学家大行其道,几十年如一日地祸害苏联的生物学发展。 遭公众贬低 2004年,时年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结婚,这是他引起中国网民关注和争议的起点。从那时起,每隔一段时间,杨和他年轻妻子的特写照片就会登上娱乐传媒的头条并成为众矢之的。随后出现了广为流传的《清华学生怒批杨振宁: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一文,使得杨振宁的形象雪上加霜。随后公众对杨振宁的争议持续不断。公众关于与日常生活不相干的科学家的争议往往是一时的,像杨振宁这样持续被辱骂的例子并不寻常。攻击他的人群此后又骂他不爱国,从政治角度对他予以上纲上线的批判,无视他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经常回中国大陆的事实,甚至严重贬低他的学术成就。杨的成就被说成是碰运气沾到合作者的光,甚至说是剽窃。他晚年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后,又被部分中国大陆网友骂“回国太迟”、“是回家养老”、“在国外混不下去了”和“骗取名誉和待遇”。 事实上,杨振宁分文未取由中国清华大学开出的100万人民币年薪,还为清华大学捐款超过百万美元。 杨振宁表示,上个世纪80年代的多数中国人觉得变更国籍是一件不能接受的事情,但如今大家会逐渐觉得移民是一件正常的事情,“随着中国国力继续增强,移民现象会有更多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回国”。 杨振宁虽年事已高,但仍能依靠其人脉和影响力,不断邀请到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来中国任职。 互联网上还有谣言称翁帆之父娶了杨振宁的孙女。这一谣言出现时,杨振宁的孙女才7岁。杨振宁也深受谣言所困扰,甚至有西方媒体曾将一则谣言内容当真,向他发去祝贺。杨振宁说:“我知道网上对我有种种奇怪的非议,我想其中有非常复杂的成分,我的态度只好是不去管它了。” 逝世谣言 2021年3月下旬,网上出现楊振寧近日逝世的传言,清華大學黨委宣傳部于3月20日上午向媒体闢謠,楊振寧仍在世,且身體健康。新浪微博于3月24日宣布,账号「跑者子牛」最早發布此謠言且影响恶劣,对该账号处以禁言90天。 个人生活 杨振宁认为对自己一生影响最大的人是父亲。杨振宁小时候看科幻小说,但成为科学家以后,就对科幻小说逐渐失去兴趣了。以前看过的武侠小说、侦探小说,他也都看不进去。他觉得张爱玲的小说不错,而且又意外发现自己在西南联合大学的同窗好友张守廉和张爱玲是亲戚。 杨振宁从小就认识后来的合作者陈省身。陈省身在清华大学读硕士研究生时经常去杨振宁家串门,那时杨振宁只有8岁。杨振宁后来在西南联合大学读书时也上过陈省身的“微分几何”课。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也是陈省身的媒人和证婚人之一。陈省身曾在文章中写道:“感谢杨武之先生,成就了一段美满的婚姻。” 杨振宁说自己喜欢与简单的人和事打交道,自己也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杨振宁谈及长寿秘诀时笑称“没有任何养生方法,可能是基因好,也很幸运”。他认为首先自己一生还算顺利,平稳的心境对健康大有帮助;其次也得益于现代医学的进步。75岁时,他曾患轻度心肌梗塞,但心脏搭桥手术很成功。他还说“准备活到一百岁”。 家庭 杨振宁家中一共有5个弟妹(包括他自己)。二弟杨振平也喜欢理科,后来住在美国。三弟杨振汉则是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机械,毕业后先是在工厂工作,后来前往香港做企业管理。 婚姻与子女 杨振宁的元配是原中華民國陸軍中將杜聿明的女儿杜致礼,1950年8月26日,28歲楊振寧和21歲杜致禮在美国普林斯頓結婚,婚後杜致禮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擔任中文教師。1957年12月,杜致礼隨同杨振宁前往瑞典斯德哥尔摩領取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有2个儿子与1个女儿,3个子女全部定居美國,基本上都不会讲汉语。长子杨光诺出生于1951年,为电脑工程师;次子杨光宇出生于1958年,为化学家;女儿杨又礼出生于1961年,为医生。楊振寧和杜致礼在普林斯頓度過了大部分時光,一起攜手度過了53年。2003年10月,杜致礼因病过世。 2004年底,82岁高龄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結婚,翁帆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曾有過一段婚姻。杨振宁是1999年在汕头大学第一次和翁帆见面的。他们目前居于北京清华大学。由於杨振宁與翁帆年齡相差54歲,引起热议。杨曾表示,与翁帆确实有。 有一位同行朋友曾在给杨的回信中特别举出西班牙大提琴名家帕布罗·卡萨尔斯81岁时和他的21岁学生结婚的例子,作为对杨振宁的祝福。杨振宁说自己知道54岁的年龄差距难免要引起议论,但是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他也说将来大家会知道这是一个浪漫的爱情故事。 逸闻 杨振宁小时候曾是个左撇子,而且从小动手能力就差。有一次,他用泥捏了一只鸡,被父母错认为是莲藕。 杨振宁被同学取笑为“哪有爆炸哪就有杨振宁”,人送外号“爆炸杨”。他初到美国时,曾希望参与实验研究,但常因为笨手笨脚,导致越帮越忙,最后便放弃了从事实验研究的念头。 相对论、能量守恒定律等许多理论因被视为西方资产阶级科学理论而在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四人帮”及其团伙的批判;但是宇称不守恒理论不仅在中国大陆未遭批判,反而受到鼓吹。杨振宁知道江青讨好自己是想利用杨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中国的对外国家形象和江青的个人形象。 杨振宁于1970年代末访华时,有高层领导人曾向他赠送批判邓小平的宣传文件,但是杨振宁比较为难,没有表态。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在会见杨振宁时,则完全没有提起当时对邓小平的政治处分。 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核物理学者罗伯特·奥本海默曾偶然提到打算邀请“夸克之父”默里·盖尔曼加入研究院。杨振宁知道盖尔曼不好惹,就对奥本海默说:“默里很棒,但是如果他来我就会走。”奥本海默听后再未提及此事。盖尔曼后来听说杨振宁到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任职以后,则在一次演讲中说:“Frank杨是一个很好的物理学家,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最近跑到一个不知名的乡村小大学教书去了!” 杨振宁對於玉器也有相當研究。 杨振宁谈论詹姆斯·麦克斯韦发现位移电流的过程时,表示自己曾经几次仔细研究麦氏的推理过程,最后也未能弄清楚全部细节。 学生时代的杨振宁与同学黄昆讨论爱因斯坦晚年的一篇论文时,杨很不当回事地评价爱因斯坦的那篇文章“毫无originality(创新性),是老糊涂了吧?” 著作 学术专著 论文选辑 2005年版: 杂文随笔 (这本书里也收录了杨对同时代的许多知名同行的工作点评。) 文集 《杨振宁演讲集》1989南开大学出版社 《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世界科普名著精选》1999湖南教育出版社 《杨振宁文集》2000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术报告厅 求学的方法》霍金;杨振宁, 2002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曙光集:杨振宁文集》杨振宁 著;翁帆 译,2008三联书店 《杨振宁选集》3016华中科技大学出版 《杨振宁选集1945-1980》(2020年再版)商务印书馆 《杨振宁谈读书教学和科学研究》2011安徽大学出版社 《杨振宁论文选集 1945-1980》(2020年再版)商务印书馆 《晨曦集(增订版)》翁帆、杨振宁 编著 / 商务印书馆 / 2021-08 《杨振宁的三篇学位论文》(2022清华大学出版社 传记 升级版: 其中江才健写的《规范与对称之美——杨振宁传》和杨建邺写的《杨振宁传》是较为权威的杨振宁传记。江才健版采访人数多、资料翔实,杨建邺则具有物理学教授专业背景优势,杨振宁本人对这2本书的看法也是如此。不过注重写实的传记,故事性会差一些。杨建邺写书时曾不止一次写信希望得到杨振宁的帮助,但是杨振宁以时候尚早为由回信拒绝。杨振宁后来在书店看了杨建邺的《杨振宁传》之后觉得还不错,才在这本书新版的创作中提供了帮助。 评价 自我评价 杨振宁自认为最大的贡献是帮助中国人克服了觉得自己不如人的心理。在科学研究方面,他认为自己最重要的成果不是获得诺贝尔奖的宇称不守恒,而是有关规范场理论的工作,而且诺贝尔奖对自己的人生轨迹影响并不大。杨振宁自认为最大的不足在于动手能力非常差,自称在实验室只会给别人添麻烦,“凡是我动手做的事情里面都会有问题”。他鼓励学生多动手,而且有动手天赋的人应注意培养自己的优势。杨振宁觉得自己对于有的事情缺乏坚持做的恒心,比如记日记就坚持不了。 2013年5月25日,在第15届中国科协年会“国际科学大师论坛”上,当他被一位提问的高中生问到其研究风格与2位知名前辈保罗·狄拉克和沃纳·海森堡中的哪一个人更像时,他首先明确表示“……我的贡献跟他们两位不能相提并论。”也即他自认为成就不及狄拉克和海森堡。 杨振宁关心中美关系的发展。他表示对于自己曾经帮助建造中美之间的友谊之桥感到欣慰,说“没有这座桥梁,世界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与安定”。他感谢美国“给了我做科学研究非常好的机会的国家”,所以放弃美国国籍“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 同行评价 实验物理学者丁肇中:“中国人在国际科学坛上有建立不朽之功绩者,乃自杨振宁始。” 授予杨振宁“鲍威尔科学成就奖”的美国权威机构富兰克林研究所称赞其成果“对20世纪下半叶基础科学研究的广大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人类对宇宙基本作用力和自然规律提供了理解”,认为杨-米尔斯理论“深远地重新规划最近40年物理学和现代几何学的发展。已经排列在牛顿、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的工作之行列,并必将对未来几代有类似的影响”。 弗里曼·戴森认为杨振宁对数学的热爱使得杨振宁“正如使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一样,对自然的神秘能够比别人看得更远一点。”戴森还说“在杨振宁的工作中最最重要的是规范场,已经证明这比他和李政道关于宇称的工作要重要得多。”弗里曼·戴森还称杨振宁为「继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后,20世纪物理学卓越的设计师」。 曾受杨振宁影响的超导体物理学者朱经武说,人们常将物理学家分为两种:一种是一天到晚听人家讲而自己不讲,然后拿回去做得更快更好;另一种是不停地讲话,让人家知道自己多么伟大;杨振宁是第三种,他会认真听别人讲,还给别人提意见。朱经武还说“杨先生对物理的热爱、热忱是没有人可以理解的。有人说他是富有罗曼蒂克的物理学家,他对物理有一种很多人看来是爱情的东西。” 中国核物理学者邓稼先曾对夫人许鹿希表示,如果不是诺贝尔奖规定每个人只能在同一个领域获一次奖的话,杨振宁应该再获一次诺贝尔奖。邓稼先赞誉杨振宁的规范场理论媲美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不但影响当代,他的前瞻性是将以世纪来论的。 清华大学教授聂华桐评价杨振宁的物理学地位时说:“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一些物理学家的名字,像麦克斯韦、爱因斯坦,量子力学初建时的海森堡、薛定谔以及狄拉克。现在再要往下排的话,我想杨先生的名字就要算在里面了。” 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兼数学系教授郑洪表述物理学界有一个通俗的说法,诺贝尔奖分为三等,第三等的贡献是第二等的1%,第二等的贡献是第一等的1%,60年前杨振宁与李政道因提出「弱相互相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获得的诺贝尔奖是其中的头等——爱因斯坦是唯一的例外,特奖。 其它评价 中国作家莫言曾为杨振宁题写了一幅对联“仰观宇宙之大,俯察粒子之微。”杨振宁也在别的采访中提到过莫言的书,表示可能是自己看得不仔细的原因,没看出哪些地方出彩。 杨振宁在20世纪70年代中苏交恶期间,积极为中美合作牵线搭桥。当时的一份苏联报纸指控他是「北京在美国的第五纵队」。当时另有台湾媒体评论他是在瞎操心政治。 中国央视网作者署名为原野的一篇评论里称“杨振宁在物理学上造诣和成就有目共睹,他在物理学领域的成就超过了大多数科学家,他对于人类的贡献也超过了大多数人。我们不能因为他之前加入了美国国籍和娶了一个年轻的妻子就将之完全否定,这是不讲道理的。” 物理学者朱邦芬曾撰文说“杨振宁2003年归根,绝不是一些不了解真相的人所想象的,是回来‘养老’和‘享福’。‘80后’的杨先生开始新的事业和新的寻索,做出了许多新的贡献。从80岁至95岁的15年间,他所做的事情远比大多数科技工作者做的要多,更重要。” 榮譽 獎章 楊由於在理論物理學中弱作用力宇稱不守恒方面的研究工作,被授予了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与李政道分享) 1980年: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1993年:美国哲学会将其最高荣誉授予杨振宁,指出“杨振宁教授是自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后20世纪物理学出类拔萃的设计师”,赞其成就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事件”,是“对物理学影响深远和奠基性的贡献”。 1994年:富蘭克林研究所鲍尔科学成就奖(杨振宁是获此项殊荣的第1位物理学家) 1995年:爱因斯坦奖章 1996年:博戈柳博夫奖 1999年:拉斯·昂萨格奖 2001年: 2007年:获得“2006影响世界华人盛典”终身成就奖 2019年:求是終身成就獎 2022年3月3日,入选2021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院士 1958年,(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9年,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 1965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83年,世界科學院創院院士 1994年,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日记是以日期为排列顺序的笔记。一开始的日记是人们用日记来记录天气、事件一直到个人心理感受以及思想深处。日记可以是记录将要做的事情的,也能记录已经发生的事情和心情。 已知最早的类似日记的书是《梅勒日记》,这是一本古埃及航海日志,其作者描述了石灰石从图拉到吉萨的运输,很可能覆盖在大金字塔的外面。现存最古老的日记来自中东和东亚文化,尽管更早的作品To Myself(Τὰ εἰς ἑαυτόν),今天被称为冥想,由罗马皇帝马库斯·奥勒留在公元 2 世纪下半叶用希腊文写成,已经显示出日记的许多特点。枕边书日本宫廷淑女和亚洲旅行杂志提供了这种写作类型的某些方面,尽管它们很少只包含日间记录。 中国的日记源远流长,有“日录”、“日历”、“日谱”、“日志”、“日谈”、“日注”、“计日”等不同称呼。目前學界認定中国最早的日記始於西漢。经学家俞樾认为日记起源于东汉,如马笃伯《封禅仪记》,就已逐日记叙登泰山之事。宋朝是書寫日记的繁兴期,北宋時期的政治人物大多有寫日記習慣。南宋流行“旅遊日記”和“出使日記”,如陆游和范成大的日记,日本、美国分别有译注本或研究论著出版。元代郭畀的《客杭日記》,落筆必先寫氣象:如「初三日,雨」、「初六日,晴」,與現代日記無異。清代李慈铭日记逾百万字,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1890年)、梁启超访美《新大陆游记》(1903年)对近代中国产生过巨大影响。 日記道德 日記是最私人、最隱私的一種將自己內心感受諸之筆墨的表達方式。傳統上,對待每個人的日記時,都必須守著「日記道德」。包括尊重個人日記的私隱、只有在日記主人允許的狀況下,方可看其日記,亦不可以偷看人家的日記。日記主人亦應將日記儲藏在保密的地方。 有些名人的日記都寫得十分謹慎,這是因為作者生前即預知這些日記將來可能會流傳後世,例如晚清四大日记,指《翁同龢日记》、李慈铭的《越縵堂日记》、《王闿运日记》与《叶昌炽日记》。又如《曾國藩日記》、《胡適日記》、《苏雪林日记》、《蔣介石日記》。一些名人日記在作者生前即行公開,又經常修修改改,不免失之矫饰,魯迅說道:“《越縵堂日記》近來已極風行了。我看了卻總覺得他每次要留給我一些很不舒服的東西。為什麼呢?一是鈔上諭,……二是許多墨塗,……三是早給人家看,鈔,自以為一部著作了。我覺得從中看不見李慈銘的心,卻時時看到一些做作”。晚清文人好寫日記,往往成為最佳的中國近代史料。1961年,罗尔纲主编《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即大量選取赵烈文之《能静居日记》。現在的文人也頗愛寫日記,张昌华曾閱讀《苏雪林日记》,提到這套四百万言日记是“毫无矫饰的生活独白”。。史家黃仁宇撰寫《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之時,並沒有機會閱讀到第一手的《蔣介石日記》,而是參考秦孝儀、毛思誠所編輯的類抄本。至於真本《蔣介石日記》目前暫存於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檔案館。胡佛研究院於2006年3月31日开放《蒋介石日记》,開放供研究者參閱,日记开放的第一天,中國近代史專家杨天石一早就在門外排隊守候。台灣女作家龍應台寫《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書,多次前往美國翻看《蔣介石日記》。 法國國王路易十六最勤於寫日記,其內容則近於瑣碎,許多章節是交代狩獵的成績。1789年7月14日,爆發法國大革命,人民攻占巴黎巴士底監獄,他在當天日记中写道:“14日,星期二,無事可記(Rien)”。他的日記現在保存在法國國家檔案館裡,這些日記內容字體工整,應是有專人按照路易十六原稿重新謄寫的副本。 胡適生前勤寫日記,但他也同意寫日記非常花費時間,故能持之以恆者不多。日記也能帶給人們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將私人之生命歷程透過作者的特殊筆法活潑地敘述出來,每個故事就是人生的某一景緻。如謝明輝教授所著《小明教授奮鬥日記—從軍生活》一書,說的即為作者的從軍生涯,有別一般日記。且這本日記在寫作上也提供一些思考,如電影評論、詩歌創作、景物描寫、事物哲理……等等,可說是兼具理性及感性的樂趣。 日記作為反躬自省之依據,確實有其效果,做為訓練措施是有必要。日記罪這是指文化大革命期間書寫日記而被指控、判定犯罪並量刑懲處,被歸入「反革命罪」。
公開日記 隨著互聯網的流行,網上日記漸漸流行,這樣的日記形式被統稱為網誌。這種網上公開日記與傳統日記那種紀錄自己私人事情的保密的原意已經背道而馳。不過,由於新一代的思想轉變,所以網上公開日記漸漸普及起來,甚至發展成結合多媒體多元化的部落格。 日記種類 紙本日記:常见日记本类型:每日一页,例如自在手帐本,两天一页日记本,5年日记本。國民日記、青年日記、少年日記、《越縵堂日記》、曾文正公日記、蔣中正日記、蔣經國日記。 電子日記:溫度日記、Opendiary、Blog、網上日記。 閱讀日記:《日知錄》,閱讀日誌。 影像日記:Yahoo相簿。
East Music Ltd.名義發行 以Star East Records Ltd.名義發行 以Star East Entertainment Corp.名義發行 參見 M Channel 參考文獻 香港已結業唱片公司 台灣已結業公司
Ltd.名義發行 以Star East Records Ltd.名義發行 以Star East Entertainment Corp.名義發行 參見 M Channel 參考文獻 香港已結業唱片公司
1975年:美國一架東方航空公司的在紐約市約翰·肯尼迪國際機場附近墜毀,造成115人死亡。 1977年:加拿大魁北克省定施洗约翰日为魁北克国庆。 1982年:英國航空9號班機不慎飛入加隆貢火山爆發所產生的火山灰之中,造成飛機機上全部4具引擎都失效。 1986年:中國國務院發出通知正式廢止二簡字。 1989年:中國共產黨十三屆四中全會選舉江澤民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同時撤銷趙紫陽、胡啟立、閻明復、芮杏文等人的黨內外職務。 1993年: 西哈努克親王出任柬埔寨武裝部隊最高司令。 黃家駒在日本東京富士電視台錄影遊戲節目時不慎墮下,頭部重傷昏迷,留醫6日後去世。 21世紀 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解除對北京的旅遊警告並剔出SARS疫區名單。 2007年:KOTOKO在台灣歌迷的連署下在台北舉辦演唱會。 2012年: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至7020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12时55分,航天员成功“驾驶”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实现刚性连接,再次形成组合体,中国首次手控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成功。一天之内,中国同时诞生了载人航天和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加拉帕戈斯象龟的一个亚种平塔岛象龟已知的最后一个个体孤独乔治在厄瓜多尔加拉巴戈斯国家公园内去世。 穆斯林兄弟会候选人穆罕默德·穆尔西在埃及总统选举中获胜,成为2011年埃及革命后的首任民選总统。 2016年:臺灣航空公司中華航空因長期勞資爭議,於中華航空在台北市南京東路總部爆發2016年華航空服員罷工事件。 2021年: 創刊26年的香港泛民主派報紙《蘋果日報》因違反香港國安法被凍結資產,宣佈停刊。 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郊区瑟夫赛德一座12层高的公寓大廈倒塌,至少导致4人死亡、126人失踪。 2022年:美国最高法院在多布斯诉杰克逊妇女健康组织案的判决中裁定妇女堕胎权不受美国宪法保护,各州可自行立法决定是否赋予妇女堕胎权。 2023年:瓦格纳集团领导人叶夫根尼·普里戈任率领其组织的雇佣兵在俄罗斯顿河畔罗斯托夫发动武装叛乱,以表达对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的反对。 出生 1174年:羅斯季斯拉夫·雅羅斯拉維奇,古羅斯王公,斯諾夫王公 1850年:赫伯特·基秦拿,英國陸軍元帥,第一代基秦拿伯爵(1916年逝世) 1876年:司徒雷登,美國基督教長老教會傳教士、外交官、教育學家。(1962年逝世) 1882年:馬寅初,中國经济学家、教育家、人口学家(1982年逝世) 1893年:洛伊·O·迪士尼,美國商人,華特迪士尼公司共同創辦人兼首任執行長(1971年逝世) 1900年:拉斐爾·萊姆金,猶太裔波蘭律師、法律學者,以提出種族滅絕的概念著稱(1959年逝世) 1911年:胡安·曼努埃爾·范吉奧,阿根廷著名F1車手(1995年逝世) 1915年:-{zh-cn:弗雷德·霍伊尔; zh-tw:佛萊德·霍伊爾}-,英國天體物理學家(2001年逝世) 1929年:卡羅琳·舒梅克,美國天文學家,舒梅克-李維九號彗星的共同發現人之一 1933年:-{zh-cn:萨姆·琼斯; zh-tw:山姆·瓊斯}-,美國NBA前職業籃球運動員(2021年逝世) 1939年:史蒂芬·鄧恩,美國詩人、教育家(2021年逝世) 1940年:荷蒲·库克,錫金末代王后 1944年:傑夫·貝克,英國搖滾吉他手(2023年逝世) 1945年:石禮謙,香港政界人物 1947年:彼得·威勒,美國男演員、導演、藝術史學家 1950年:南茜·艾伦,美國女演員 1951年:敏瑞,緬甸將軍,現任代理緬甸總統 1953年:威廉·莫爾納爾,美國化學家,201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1954年:張善政,台灣政治人物,現任桃園市市長 1960年:岡野玲子,日本漫畫家 1961年:郭正亮,台灣政治人物 1962年:高塔姆·阿達尼,印度企業家、慈善家 1963年:吴尊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2023年逝世) 1964年:哈米什·哈丁,英國商人、飛行員、探險家(2023年逝世) 1965年:椎名高志,日本漫畫家 1968年:袁惟仁,台灣男歌手 1970年:岩永哲哉,日本男性聲優 1971年:池珍熙,韓國男演員 1972年:金麗珍,韓國女演員
1983年:-{于}-偉麗,香港女子舉重運動員 1983年:大衛·西摩,紐西蘭政治人物,現任紐西蘭行動黨黨魁 1985年:埃里希·帕斯卡·馬肯佩爾,德國神經科學家 1987年:朱智賢,香港女主持、演員、模特兒 1987年:田一德,台灣舞者 1987年:LiSA,日本女歌手 1987年:-{zh-hans:梅西;zh-hk:美斯;zh-tw:梅西;}-,阿根廷男子足球運動員 1988年:李曼筠,香港女模特、演員 1988年:尼坤·巴克·霍维杰库尔,韓國男子偶像團體2PM成員 1989年:鄧小巧,香港女歌手 1991年:桑原由氣,日本女性聲優 1991年:北原里英,日本女藝人,AKB48成員 1991年:穆塔茲·伊薩·巴爾希姆,卡達男子跳高運動員 1994年:伍家朗,香港男子羽球運動員 1994年:遠藤祐里香,日本女性聲優、歌手 1995年:葛宸羽,台灣女藝人 1995年:丁笑瀅,中國女演員 1996年:何晉樂,香港男歌手、演員 1996年:多田修平,日本男子田徑運動員 2003年:金善禹,韓國男子偶像團體ENHYPEN成員 2004年:古謙宏,台灣客家民謠歌手 2004年:柳起碩,韓國男子偶像團體DKZ成員 逝世 1398年: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1328年出生) 1766年:阿德里安·莫里斯·德·諾瓦耶,法国元帅(1678年出生) 1880年:朱爾·利薩茹,法國數學家(1822年出生) 1908年:格罗弗·克利夫兰,美國政治人物,第22、24任美國總統(1837年出生) 1931年:向忠发, 第六届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1879年出生) 1989年:美空雲雀,日本女歌手、演員(1937年出生) 1999年:村下孝藏,日本創作歌手(1953年出生) 2007年:克里斯·貝努瓦,加拿大籍職業摔角手(1967年出生) 2008年:陳立僑,香港社會活動人士(1920年出生) 2012年:孤獨喬治,平塔島象龜中已知的最後一個個體(約1910年出生) 2012年:蔡齡齡,香港歌手及DJ(1965年出生) 2013年:克里夫·巴克斯特,美國審訊專家,以使用測謊機對植物進行實驗而知名(1924年出生) 2014年:王培五,澎湖七一三事件受害校長張敏之先生的遺孀(1910年出生)
武學家:直接攻擊傷害腧穴,來減損對方攻防能力,嚴重傷害者可能導致瞬間死亡。。 腧穴的分類 腧穴大體上可分為三大類: 經穴指歸屬於十二正经及任脈、督脈的腧穴,又稱為十四經穴。由於分布在十四經脈上,所以能十四經脈及所屬臟腑的病證,而且能主治本經的病證。 奇穴指未歸入十二經脈及任脈、督脈,但具有奇效、有明確位置及名稱的腧穴,又稱為經外奇穴。其主治範圍比較單純,多數對某些病證有特殊療效。 阿是穴是以痛處為穴直接進行針灸的一類腧穴,既無固定名稱,也没有固定位置,又稱為不定、天應。 铜人穴位模型 參考文獻 楊甲三等,《腧穴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ISBN 7532302199 黃維三,《針灸科學》,台北,正中書局(2000),ISBN
參見 腧穴列表 针灸 《針灸甲乙經》 《靈樞經》 点穴术 站外链接
在中医学概念中,络脉为经脉的分支,以连络表里经脉或脏腑。 絡脈有三種,分別為別絡、浮絡、孫絡。 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脉,每條經脉出一條別絡,加上脾之大络,共十五条,称十五别络。
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脉,每條經脉出一條別絡,加上脾之大络,共十五条,称十五别络。 浮絡是浮行於全身淺表部位的經絡,主要分佈在皮膚表面,用於傳輸散佈氣血,濡養全身。
手太陰肺經 ————→ 手陽明大腸經 ————→ 足陽明胃經 ————→ 足太陰脾經 ————→ 手少陰心經 ————→ 手太陽小腸經 ——↑——————————————————————————————————————————————————————↓ 足厥陰肝經 ←———— 足少陽膽經 ←————
十二經脈的循行方向為:手三陰經由胸走手,手三陽經由手走頭,足三陽經由頭走足,足三陰經由足走腹胸。相表裡的陰陽兩經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兩陽經在頭面部交接,相銜接的兩陰經在胸中交接。 十二經脈的流注從肺經逐經相傳到肝經,再傳回肺經,周而復始,如環無端。 十二經脈的交接與流注如下所示: 手太陰肺經 ————→ 手陽明大腸經 ————→ 足陽明胃經 ————→ 足太陰脾經 ————→ 手少陰心經
红宝石,屬於寶石級剛玉,傳統上作為樞要寶石之一,被用於製作宗教儀式用品和皇室珠寶。红宝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红色来自铬(Cr)。自然没有铬的宝石是蓝色的蓝宝石。 天然红宝石大多来自亚洲(缅甸、泰国和斯里兰卡)、非洲和澳大利亚,美国蒙大拿州和南卡羅莱納州也有部分生产。天然红宝石非常少见且珍贵,但是人造并非太难,所以工业用红宝石都是人造的。 特徵 颜色:深红色 光泽:玻璃光泽 晶体形态:三方晶系 条痕:白色 硬度:9,极硬,仅次于莫桑石和钻石(钻石硬度为10,莫桑石硬度介于钻石和红宝石之间) 比重:3.97 g/cm3 - 4.05 g/cm3
晶体形态:三方晶系 条痕:白色 硬度:9,极硬,仅次于莫桑石和钻石(钻石硬度为10,莫桑石硬度介于钻石和红宝石之间) 比重:3.97 g/cm3 - 4.05 g/cm3 断口:不均匀或贝壳状端口
普斯科夫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城市最初的名称拼写“Плесков”,可译为“潺潺水流过的[镇]”。它的最早记载来自于903年,记录基辅的伊戈尔娶了一位当地女士。當地人有时會把903年作为建市年份,在2003年舉行一个盛大的禧年庆祝普斯科夫建立1,100周年。 普斯科夫很早就存在了,903年它第一次被提及时,人们称它为“久已存在的”。传说它864年就已属于诺夫哥罗德公国。普斯科夫的第一个王公是弗拉基米尔一世·斯维亚托斯拉维奇的小儿子Sudislav。955年开始被基督化。15世纪这里的圣像画非常有名,16世纪普斯科夫成为一个主教的驻地,一直到19世纪它是一个宗教中心。 12世纪时普斯科夫成为一个独立的公国。 13世纪时,俄罗斯受到拔都的攻击时普斯科夫基本上没有受到影响,但与此同时它不得不对付条顿骑士团的进攻。1240年条顿骑士团占领普斯科夫,但1242年4月5日普斯科夫的反抗击败条顿骑士团。 14世纪,普斯科夫成为普斯科夫共和国的首都。1348年诺夫哥罗德共和国正式确认普斯科夫的独立。几年后,市民会议颁布一部法典(称为普斯科夫宪章),这是伊凡三世在1497年頒佈的法典的主要来源之一。 1510年普斯科夫被纳入莫斯科公国的版图,1582年波兰立陶宛联盟和1615年瑞典的军队都未能攻克这座城市。 从1701年起彼得一世将它建成一座要塞。但同时由于俄罗斯的边界西移,普斯科夫的重要性不断下降。
苏联时期,普斯科夫的大多数修道院和教堂被关闭。从戈尔巴乔夫时期起其宗教活動复苏。许多修道院重新开放或得到修复。 产业 现今,普斯科夫重新获得其宗教中心的地位,许多人从俄罗斯各地来该市朝圣。它的周围地区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 人物 莫杰斯特·彼得罗维奇·穆索尔斯基,俄罗斯作曲家诞生于此。 友好城市 阿尔勒 油畫下的普斯科夫 參考資料 外部链接 Историческая информация
連接地中海和大西洋。 黑海海峽,位於土耳其,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連接黑海和愛琴海,亦稱分隔亞洲和歐洲的海峽。 荷莫茲海峽,連接波斯灣和印度洋。 曼達布海峽,連接亞丁灣和紅海。 莫桑比克海峽,將莫桑比克和馬達加斯加島相隔。 鞑靼海峡,连接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 津輕海峽,連接日本海與太平洋,位於日本本州青森市和北海道函館市之間(有隧道連接兩地,詳見青函隧道)。 土淵海峽,位於瀨戶內海的前島和小豆島之間,世界最狹窄的海峽。 兩海間之聯絡运河 苏伊士运河,连接红海和地中海。 巴拿马运河,连接加勒比海和太平洋。
德雷克海峡,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南极洲与南美洲隔岸相望。 直布羅陀海峽, 連接地中海和大西洋。 黑海海峽,位於土耳其,包括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連接黑海和愛琴海,亦稱分隔亞洲和歐洲的海峽。 荷莫茲海峽,連接波斯灣和印度洋。 曼達布海峽,連接亞丁灣和紅海。 莫桑比克海峽,將莫桑比克和馬達加斯加島相隔。 鞑靼海峡,连接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 津輕海峽,連接日本海與太平洋,位於日本本州青森市和北海道函館市之間(有隧道連接兩地,詳見青函隧道)。 土淵海峽,位於瀨戶內海的前島和小豆島之間,世界最狹窄的海峽。 兩海間之聯絡运河
会稽马氏原为书香门第,世代耕读。因明朝灭亡,女真入关,乃承父训“守耕耘,三世不应举”。自馬寅初的太高祖马元杰开始,以酿酒转入商业,家族从事酿酒业的历史自马元杰到马寅初的侄辈共历七世。 太高祖:马元杰(1719年-1782年),字国英,号圣宗,清朝初年绍兴吴融人,原本务农,后成为酿酒业商人,致富后乐善好施,常为乡民排解困难及纷争。 高祖:马子明(1757年-1831年),字辉庭,乾隆朝的国子监生,也是乾嘉时绍兴的巨富,为酿酒业大商人。 曾祖:马大荣(1793年-1860年),字文燮,号理堂,又号炳煌,从九品出身,国子监生。酿酒业大商人、巨富。道光时,翰林院编修、御史、徽州府知府马步蟾(马一浮的曾伯祖)钦命巡视西城,举马大荣,马大荣获敕封“修职郎”。 父:马庆常(1851年-1909年),字棣生。同治五年,随兄马庆辰(字赓良,马大荣的长孙)到嵊州浦口创办“马树记”酒坊。 妻:张团妹。1901年在嵊州与马寅初结婚。育有一子三女,其中儿子夭折。 长子:姓名不详,1903年夭折,不满周岁。 长女:马仰班,1953年逝世。 二女:马仰曹,后赴英国。 二女婿:是中华民国驻英国的代表,1949年后留在英国。 五女:马仰峰,在上海生活。 妾:王仲贞,1904年生,浙江省新昌县人。1917年在嵊县与马寅初结婚。小学毕业的王仲贞与马寅初的女儿马仰班同岁,比马寅初小22岁,结婚时年仅13岁。育有二子二女。 三女:马仰惠,1918年生。1945年与徐汤莘在重庆结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在北京生活,后来长期担任马寅初的生活秘书。 三女婿:徐汤莘。 四女:马仰兰,在联合国总部工作,定居美国。 次子:马本寅,马寅初次小的孩子。 三子:马本初,马寅初最小的孩子。1945年,不到19岁的马本初自重庆大学机械系应召入伍,为驻前沿部队的美军陆空联络小组担任翻译。抗战胜利后,马本初返校学习,1948年毕业后获得两所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他遵从父命留在杭州。文革中,因曾加入国军而被反复审查。 相关条目 马寅初故居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梁中堂,康生、陈伯达批判马寅初考略,2013-01-13 Y寅 嵊州人 北洋大學校友 耶鲁大学校友 哥伦比亚大学校友 浙江大學校長 國立交通大學教授 东吴大学教授 (苏州) 国立中山大学教授 国立中央大学教授 (南京) 金陵大學教授 北京大學教授 北京大学校长 中華民國教育家 中華民國經濟學家 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組院士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學家 中国人口学家 中国人口学会名誉会长 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中国关税问题》(1930年) 《资本主义发展史》(1934年) 《中国经济改造》(1935年) 《经济学概论》(1943年) 《通货新论》(1944年) 《战时经济论文集》(1945年) 《我的经济理论哲学思想和政治立场》(1958年) 《新人口论(重版)》(1979年) 《马寅初经济论文集(上、下)》(1981年) 家庭 会稽马氏原为书香门第,世代耕读。因明朝灭亡,女真入关,乃承父训“守耕耘,三世不应举”。自馬寅初的太高祖马元杰开始,以酿酒转入商业,家族从事酿酒业的历史自马元杰到马寅初的侄辈共历七世。 太高祖:马元杰(1719年-1782年),字国英,号圣宗,清朝初年绍兴吴融人,原本务农,后成为酿酒业商人,致富后乐善好施,常为乡民排解困难及纷争。 高祖:马子明(1757年-1831年),字辉庭,乾隆朝的国子监生,也是乾嘉时绍兴的巨富,为酿酒业大商人。 曾祖:马大荣(1793年-1860年),字文燮,号理堂,又号炳煌,从九品出身,国子监生。酿酒业大商人、巨富。道光时,翰林院编修、御史、徽州府知府马步蟾(马一浮的曾伯祖)钦命巡视西城,举马大荣,马大荣获敕封“修职郎”。 父:马庆常(1851年-1909年),字棣生。同治五年,随兄马庆辰(字赓良,马大荣的长孙)到嵊州浦口创办“马树记”酒坊。 妻:张团妹。1901年在嵊州与马寅初结婚。育有一子三女,其中儿子夭折。 长子:姓名不详,1903年夭折,不满周岁。 长女:马仰班,1953年逝世。 二女:马仰曹,后赴英国。 二女婿:是中华民国驻英国的代表,1949年后留在英国。 五女:马仰峰,在上海生活。 妾:王仲贞,1904年生,浙江省新昌县人。1917年在嵊县与马寅初结婚。小学毕业的王仲贞与马寅初的女儿马仰班同岁,比马寅初小22岁,结婚时年仅13岁。育有二子二女。 三女:马仰惠,1918年生。1945年与徐汤莘在重庆结婚。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在北京生活,后来长期担任马寅初的生活秘书。 三女婿:徐汤莘。 四女:马仰兰,在联合国总部工作,定居美国。 次子:马本寅,马寅初次小的孩子。 三子:马本初,马寅初最小的孩子。1945年,不到19岁的马本初自重庆大学机械系应召入伍,为驻前沿部队的美军陆空联络小组担任翻译。抗战胜利后,马本初返校学习,1948年毕业后获得两所美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他遵从父命留在杭州。文革中,因曾加入国军而被反复审查。 相关条目 马寅初故居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梁中堂,康生、陈伯达批判马寅初考略,2013-01-13 Y寅
1951年,卡德罗夫生于苏联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卡拉干达,并于1957年4月随同父母返回当时前苏联俄罗斯联邦的车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国。他的家庭是一个穆斯林家庭,也是当地最大的家族的成员。毕业于原苏联宗教学校,获得神学和世俗哲学两个专业的高等学历。在1994年至1996年的第一次车臣战争期间,卡德罗夫与当时车臣武装组织领导人焦哈尔·杜达耶夫站在同一陣線,任车臣穆夫提,与俄罗斯联邦军队对抗。在杜达耶夫被殺之后,车臣武装组织的领导由阿斯兰·马斯哈多夫接任。由于他与马斯哈多夫在政策上的分歧日益嚴重,他在1999年8月与武装组织決裂,转而支持俄罗斯联邦,并在2003年5月的选举中取得超过八成选民的支持成为总统。2003年5月10日,被俄罗斯授予“俄罗斯联邦英雄”称号。 参考文献 参见 车臣共和国历史 车臣战争 拉姆赞·卡德罗夫
车臣共和国历史 车臣战争 拉姆赞·卡德罗夫 车臣人 俄罗斯联邦政治人物 俄羅斯聯邦英雄
拉姆赞·卡德罗夫,俄罗斯车臣共和国现任总统,艾哈迈德·卡德罗夫之子;
卡德罗夫可以指:
使用後,僅需用清水徹底沖洗乾淨,避免使用沐浴乳、肥皂、清潔劑......等進行清潔。清潔劑通常為鹼性,會破壞保護成人玩具表面的一層油質,導致矽膠劣化。 保存時,務必讓內部與表面乾透,建議灑上痱子粉後,存放於清潔、表面平整、能防止水份散失的容器中(推薦使用小塑膠袋),並儲存於陰涼處,避免陽光直射。 清洁 性玩具的清洁分为两部分:清洁和消毒。清洁只能清洁玩具表面的污渍,但为了杀死玩具上的细菌,消毒的步骤不容忽视。 第一步:取出电池并应用清洁解决方案。不管它是什么样的玩具,它必须在使用前后清洗。长时间不使用时,不要忘记取出电池。如果是可充电产品,请盖住防水插头。如果没有,请尽量避免充电端口进行清洁。 第二步:使用专业清洁液,用手擦振动棒,然后用水冲洗。 第三步:清洁凹槽:许多振动杆有线条和凹槽。必须仔细冲洗这些角落。不要用刷子清洁,否则会刮伤细腻的软塑料材料。 第四步:擦拭:使用干净的毛巾或使用非脱脂纸巾(如面部组织、厨房用纸)通过按压或空气干燥来干燥水。如果产品有线条或凹槽,在 90 度处用折叠的厨房毛巾轻轻擦拭这些凹槽,以避免在产品表面留下细菌。 第五步:性玩具上还有很多隐形细菌,前四步后,此时需要对产品进行消毒,最好使用专业的性玩具消毒喷雾剂。专业性玩具消毒剂不含酒精和硅胶,对玩具不刺激,且液体酸性弱,不会损害人体PH值,更健康安全 参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玩具业 自慰 COVID-19促进情趣用品市场增长 情趣用品 Amos,
假陰莖 假陰道 雙頭假陰莖 跳蛋 按摩棒 (性玩具) 拉珠 充气娃娃 情趣内衣 BDSM用具 性虐恋用具 飛機杯 假胸部 历史 第一批假阳具由石头、焦油、木材、骨头、象牙、石灰石、牙齿、和其他材料制成,这些材料可以塑造成阴茎,而且足够坚固,可以用作性玩具。科学家认为,在德国乌尔姆附近的霍勒费尔斯洞穴发现的3万年前上石器时代20厘米的淤泥石,可能被用作假阳具。 史前双头假阳具被发现,其日期在13000至19000年前。来自古埃及的多幅画约公元前3000年的特点是正在以各种方式使用假阳具。在中世纪,一种叫做"粤菜腹股沟"的植物被浸泡在热水中,以扩大和硬化,供女性用作假阳具。
生平 吴贻芳祖籍江苏泰兴,出生于湖北武昌。1909年,父亲吴守训因公案投江自尽。1912年,在清华学堂读书的哥哥吴贻榘跳黄浦江自杀,母亲朱诗阁在双重打击下离世,姐姐吴贻芬在为母亲守灵的夜晚悬梁自尽。吴贻芳遂和祖母、妹妹迁至姨父陈叔通家。1916年考入金陵女子大学,同年在上海浸会怀恩堂受洗。她是金陵女大首届毕业生。毕业后任教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出国留学,1928年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生物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回国,任金陵女子大学(1930年更名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校长,成为中華民國高等教育史上的第一位大学女校长。将金女大掌管得有声有色,蜚声海外。 1951年金女大和金大合并,吴贻芳任金陵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吴贻芳历任南京师范大学名誉校长,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1954年)、第三届名誉主席,全国妇联副主席。 1979年获密歇根大学为世界杰出女性专设的“智慧女神”奖。 1985年11月10日,吴贻芳在南京去世。 家庭 父亲吴守训,母亲朱诗阁,哥哥吴贻榘,姐姐吴贻芬,妹妹吴贻荃。二姨父是实业家、学者、社会活动家陈叔通,二姨母朱君宜,表妹是学者、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陈慧。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一代名师》:吴贻芳 Y贻芳 泰州人 武昌人 密西根大學校友 金陵女子大學校友 南京师范大学
武昌人 密西根大學校友 金陵女子大學校友 南京师范大学 金陵女子大学校长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教育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家 第一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第二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第三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第四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南京基督教新教人物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基督教新教人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督教新教人物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一届副主席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第二届副主席 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名誉主席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基本地勢方面,整個冰島是个碗状高地,四周为海岸山脉,中间为一高原。大部分是台地,台地高度大多在400至800米之间,个别山峰可达1300至1700米,冰岛最高峰是華納達爾斯火山(2119米)。低地面积很小,西部和西南部分布有海成平原和冰水冲积平原,平原面积占全岛的7%左右。無冰川流過的海岸線不規則,多峽灣、小海灣。其他沿海地區主要為沙灘,岸外的沙洲形成潟湖。 气候 地处高纬度,南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北部属于苔原气候。 北大西洋暖流主要从其南面經过,并有一枝暖流绕行于它的西面和北面。所以虽然地处北极圈附近,冬季气温并不低,夏季气温全岛在7至12摄氏度之间。 处于冰岛低压中心附近,天气多变。气旋给冰岛帶来丰沛的降水,西南部和西部年均降水量在1000至2000毫米之间,北部和东北部较少,为400至600毫米。无论什么季节,都有可能下雨和雪。 水土 河流呈發射状由中部高原向外流出,主要的河流有:菲约德勒姆冰河等。 冰岛不仅是第四纪冰帽的中心,而且高原上仍有现代冰川分布,主要是盾形的冰帽冰川,也有少量的冰斗冰川,面积占全岛的11.5%。主要有瓦特纳冰原、朗格冰原、霍夫斯冰原及米达尔斯冰原,其中瓦特纳冰原面积达8450平方公里,厚度在几百米到2千米之间,是除南极和格陵兰之外世界最大的冰川。 植被 苔原广布,草地面积占24%,故畜牧业较为发达。森林面积占1.37%左右,分布在背风和向阳的山坡和谷地中,以桦树灌木林为主,近几十年引进不少欧美耐寒松柏,长势良好。 主要城市 冰岛主要城市有首都雷克雅未克、阿克雷里、哈布纳菲厄泽、凯夫拉維克及科帕沃于爾。 经济 冰岛经济主要依靠海洋渔业。渔业佔冰岛60%的出口收入,雇用了8%的劳工。 2005年家庭最终消费增长11.9%以及固定资产构成增长34.5%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的主要原因。进口28.4%的增长导致经常帐户贸易赤字达1620亿克朗(24.3亿美元),占GDP的16.3%,贸易赤字严重影响了GDP增长。 2006年冰岛GDP为11417亿克朗(181亿美元),GDP年增长2.6%,人均GDP突破60,000美元,达到60,370美元。比2005年7.5%的年增长大幅度下跌。2005年国民总收入(GNI)增长率超过6.7%,主要得益于贸易改善和基本收入净支出减少。 2008年冰島面臨金融危機。在過去一年內,冰島貨幣對歐元的匯率大跌8成。9月30日,接管了全國第三大銀行。10月7日,更接管了全國第二大銀行-冰島國家銀行(Landsbanki Islands)。冰島國會並且緊急立法減低金融危機的衝擊。因為這些銀行的資產是冰島140億歐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倍,冰島可能要面對銀行破產。總理盖尔·哈尔德曾警告冰島正面臨全國破產的危機。 農業 根據1980年的統計,魚生產量有1,500,839噸、乾草3,879,000立方公尺、馬鈴薯15,341噸、蘿蔔902噸、綿羊827,927隻、馬52,346匹,牛59,933隻、豬12,965隻、家禽310,724隻。 工業 能源工业 冰岛水力和地热资源得天独厚,能源工业非常发达,电力充沛,价格低廉。地热利用开发技术全球独有。 冶金工业 以炼铝、炼钢等高耗能产业在冰岛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有年产量17.8万吨,7万吨和9万吨的3个炼铝厂和一个年产量12万吨的硅钢厂外,目前建设的冰岛Reydarfjordur铝厂(年产铝32万吨)和扩建Grundartangi铝厂(年产铝17万吨)。到2008年,冰岛的铝年产量将达76万吨。冰岛将成为世界铝生产大国之一,其产量将占世界铝产量(1300-1400万吨)的5%。 另外,在冰岛Reykjanes半岛和冰岛北部兴建铝厂(年产铝30-40万吨)的计划正在酝酿中。 生物医药业 冰岛生物制药业近年飞速发展,目前已位于世界第四,成为冰岛主要经济支柱之一。这主要得益于冰岛生物医学和基因研究的先进和发展。 建筑材料工业 水泥、保温材料、铝瓦楞版、油漆涂料等不仅能满足国内需要,还大量出口。 汽车改装业 拥有将普通吉普改装成具有大功率大尺寸轮车在冰川、高山、熔岩等地区行驶的特种吉普车的专利技术和设备。 计算机软件业 游戏、商业、防毒杀毒、教学及实验室软件发达,是世界主要软件出口国之一。 冰岛捕鲸业 冰岛的捕鲸业非常发达,这是他们的传统习俗,所以无论鲸鱼族群多么濒危,他们每年至少都要捕杀一定数量的鲸鱼。本地人吃鲸鱼,但他们嫌弃鲸鱼肉粗糙会伤到他们白嫩的牙齿,影响个人形象,所以大部分出口日本。 旅遊業 冰岛自然风光独特,有很多只有冰岛才有的特色旅行项目,冬季冰岛还是热门的看北极光的目的地。冰岛曾多次被著名媒体评为最佳旅行目的地,包括《動物星球》、《國家地理雜誌》、《卫报》等。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冰岛克朗大幅贬值。作为重振经济的举措之一,冰岛开始有意吸引外国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冰岛旅游业迎来爆发式增长。自2010年以来,冰岛的游客数目不断刷新。2018年,前往冰岛的游客数量突破230万,冰岛由此成为世界上游客/居民比例最高的国家。。不过在冰岛越来越受欢迎的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引起冰岛本地人的热烈讨论。 冰岛曾有4个国家公园,分别是辛格维利尔国家公园、斯奈山冰盖国家公园、斯卡夫塔山国家公园和杰古沙格鲁夫尔国家公园。2008年,斯卡夫塔山国家公园和杰古沙格鲁夫尔国家公园合并为如今的瓦特纳冰川国家公园。冰岛目前有3个国家公园: 辛格维利尔国家公园(Thingvellir),位于冰岛西南部,首都东部50公里处,公元930年冰岛早期移民在此处举行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由民主方式选举出来的议会和第一部冰岛宪法。这儿风景优美,以欧亚和美洲两大板块的断裂谷地和纯净幽深的议会湖而著名世界。此公园也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风景胜地。 瓦特纳冰川国家公园(Vatnajökull),位于冰岛东南部,是冰岛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区。该公园集冰川,火山,峡谷,森林,瀑布为一体,景色壮观。公园内最著名的景点是杰古沙龙冰河湖。 斯奈山冰盖国家公园(Snæfellsjökull),位于冰岛西部斯奈山半岛上,环斯奈山冰盖而建。 人口 1703年冰島舉行第一次人口普查,當時人口為50358,至1801年降到47240。19世紀人口略有增加,1901年增到78470。20世紀初期經濟成長迅速,人口也相對猛增,1940年達到121474。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以及戰後初期,生活水準迅速提高,人口增加率也快速上升;年增加率在1950年代達到頂峰,而自1960年以來即不斷下降,主要原因是出生率降低並不斷有人移出。进入1990年代后随着冰岛经济快速发展,出生率有所提高,冰岛人移民数量减少,而东欧和亚洲移民移入数量逐年增多,人口增加很快。到2006年1月9日,冰岛人口已达到30万人。据冰岛国家统计局2006年3月28日发布的资料,2005年,冰岛总死亡人数为1836人,其中男945人,女891人,死亡率约0.64%,男子寿命平均78.9岁,女子82.8岁。因為人口少,所以通常與陌生人追溯前三代的祖先,就會發現其實彼此是有親戚關係的。 最近数十年来,冰岛婴儿死亡率大幅下降,2001年至2005年期间新生儿死亡率0.25%,是世界婴儿死亡率最低的国家。其他北欧国家婴儿死亡率略高,芬兰0.31%,挪威0.35%,丹麦0.44%。 目前人口為332,529,散布在103,000平方公里(40,000平方英里)的國土上。 基督宗教是冰島的主要宗教,约86%人口为新教信義宗(路德派),其余为罗马天主教及其他教派教徒。 語言 冰島語是冰島的官方語言。冰島的学校必須教授英语和丹麦语。 文化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報告,冰島人的生活滿意程度較高。2010年6月27日,冰岛正式成为世界上第九个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同一天,冰岛時任总理约翰娜·西于尔扎多蒂與她的长期同性伴侣結婚。 文學 冰岛最为著名的古典文学作品是「冰岛薩迦」,一种人们开始定居在冰岛的时代写下的散文史诗,内容主要是英雄故事和家族传奇。其中最著名的是《尼雅尔萨迦》和描写发现格陵兰和文蘭以及向那里殖民过程的《和》。 文學成就有 尼亚尔萨迦史诗() 詩體埃達(Sæmundaredda) 散文埃達(Snorra-Edda) 20世纪末冰島的文化成就 () 碧玉() 诗格洛丝() 雷克雅未克於2011年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文學之都。而冰島人均擁有全球最多的图書館。相對人口而言,冰島進口和翻譯書籍、雜誌的數量乃世界之冠。同時全國有一成人口會在一生中出版書籍。大部分書在九月尾至十一月頭間售出,此段時間被稱「Jolabokaflod」,意即聖誕書潮。書潮開始時,冰島出版者協會向各住戶免費派發名為 Bokatidindi 的目錄,向國民介紹所有新出版的書籍。 藝術 冰島的自然景觀成為藝術家重要的創作靈感。近年國內藝術家數量大增。雷克雅未克藝術博物館和冰島國立美術館為國內主要藝術場地。 飲食 冰島的主食是魚類、羊肉和乳製品,很少使用草藥或香料。因為氣候嚴寒,水果和蔬菜不是冰島傳統菜餚,即使現代農業暖房普及後蔬果產量增加,但多數冰島人仍維持舊有的飲食習慣。 冰島人的早餐與多數西方國家相同,包括煎餅、麥片、水果和咖啡,而午餐多採用餐館內的自助形式。多數冰島人每天主餐是晚餐,海鮮菜餚通常以煙熏、醃製、煮沸或乾燥方式製作;羊肉是肉類主食,往往採煙熏或鹽漬方式製作。 由於過往的食材缺乏,許多古老的菜餚充分利用了羊隻的每一部分,例如slátur將內臟與血液一起切碎後塞在羊胃中烹調。海岸峭壁上的海雀也是冰島人的獨有美食,通常通過燒烤食用。馬鈴薯泥、醃白菜、青豆和黑麥麵包則是常見的配菜。 咖啡在冰島非常受歡迎,2016 年該國的咖啡人均消費量在全球排名第三。可樂也受到高度喜愛,冰島是世界上可樂人均消費量最高的國家之一。 冰島的典型酒精飲料是brennivín,是一種由馬鈴薯蒸製而成的杜松子酒,用香菜籽調味,風味類似於斯堪地納維亞的brännvin。因為酒精太過強烈,所以有 svarti dauði(黑死病)的稱號。冰島的現代釀酒廠生產伏特加、杜松子酒、苔蘚杜松子酒、樺木味杜松子酒和利口酒。自1989 年起,冰島不再禁止販售烈性啤酒,因此一種低酒精啤酒和伏特加的混合飲料bjórlíki,開始流行。 冰島的特色餐飲有: 冰島優格:skyr 冰島啤酒:gull 冰島馬糞糖:lakkris 羊頭餐:svid 血布丁:Slátur 鱈魚舌:gellur
冰岛水力和地热资源得天独厚,能源工业非常发达,电力充沛,价格低廉。地热利用开发技术全球独有。 冶金工业 以炼铝、炼钢等高耗能产业在冰岛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有年产量17.8万吨,7万吨和9万吨的3个炼铝厂和一个年产量12万吨的硅钢厂外,目前建设的冰岛Reydarfjordur铝厂(年产铝32万吨)和扩建Grundartangi铝厂(年产铝17万吨)。到2008年,冰岛的铝年产量将达76万吨。冰岛将成为世界铝生产大国之一,其产量将占世界铝产量(1300-1400万吨)的5%。 另外,在冰岛Reykjanes半岛和冰岛北部兴建铝厂(年产铝30-40万吨)的计划正在酝酿中。 生物医药业 冰岛生物制药业近年飞速发展,目前已位于世界第四,成为冰岛主要经济支柱之一。这主要得益于冰岛生物医学和基因研究的先进和发展。 建筑材料工业 水泥、保温材料、铝瓦楞版、油漆涂料等不仅能满足国内需要,还大量出口。 汽车改装业 拥有将普通吉普改装成具有大功率大尺寸轮车在冰川、高山、熔岩等地区行驶的特种吉普车的专利技术和设备。 计算机软件业 游戏、商业、防毒杀毒、教学及实验室软件发达,是世界主要软件出口国之一。 冰岛捕鲸业 冰岛的捕鲸业非常发达,这是他们的传统习俗,所以无论鲸鱼族群多么濒危,他们每年至少都要捕杀一定数量的鲸鱼。本地人吃鲸鱼,但他们嫌弃鲸鱼肉粗糙会伤到他们白嫩的牙齿,影响个人形象,所以大部分出口日本。 旅遊業 冰岛自然风光独特,有很多只有冰岛才有的特色旅行项目,冬季冰岛还是热门的看北极光的目的地。冰岛曾多次被著名媒体评为最佳旅行目的地,包括《動物星球》、《國家地理雜誌》、《卫报》等。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冰岛克朗大幅贬值。作为重振经济的举措之一,冰岛开始有意吸引外国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冰岛旅游业迎来爆发式增长。自2010年以来,冰岛的游客数目不断刷新。2018年,前往冰岛的游客数量突破230万,冰岛由此成为世界上游客/居民比例最高的国家。。不过在冰岛越来越受欢迎的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引起冰岛本地人的热烈讨论。 冰岛曾有4个国家公园,分别是辛格维利尔国家公园、斯奈山冰盖国家公园、斯卡夫塔山国家公园和杰古沙格鲁夫尔国家公园。2008年,斯卡夫塔山国家公园和杰古沙格鲁夫尔国家公园合并为如今的瓦特纳冰川国家公园。冰岛目前有3个国家公园: 辛格维利尔国家公园(Thingvellir),位于冰岛西南部,首都东部50公里处,公元930年冰岛早期移民在此处举行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由民主方式选举出来的议会和第一部冰岛宪法。这儿风景优美,以欧亚和美洲两大板块的断裂谷地和纯净幽深的议会湖而著名世界。此公园也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风景胜地。 瓦特纳冰川国家公园(Vatnajökull),位于冰岛东南部,是冰岛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区。该公园集冰川,火山,峡谷,森林,瀑布为一体,景色壮观。公园内最著名的景点是杰古沙龙冰河湖。 斯奈山冰盖国家公园(Snæfellsjökull),位于冰岛西部斯奈山半岛上,环斯奈山冰盖而建。 人口 1703年冰島舉行第一次人口普查,當時人口為50358,至1801年降到47240。19世紀人口略有增加,1901年增到78470。20世紀初期經濟成長迅速,人口也相對猛增,1940年達到121474。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以及戰後初期,生活水準迅速提高,人口增加率也快速上升;年增加率在1950年代達到頂峰,而自1960年以來即不斷下降,主要原因是出生率降低並不斷有人移出。进入1990年代后随着冰岛经济快速发展,出生率有所提高,冰岛人移民数量减少,而东欧和亚洲移民移入数量逐年增多,人口增加很快。到2006年1月9日,冰岛人口已达到30万人。据冰岛国家统计局2006年3月28日发布的资料,2005年,冰岛总死亡人数为1836人,其中男945人,女891人,死亡率约0.64%,男子寿命平均78.9岁,女子82.8岁。因為人口少,所以通常與陌生人追溯前三代的祖先,就會發現其實彼此是有親戚關係的。 最近数十年来,冰岛婴儿死亡率大幅下降,2001年至2005年期间新生儿死亡率0.25%,是世界婴儿死亡率最低的国家。其他北欧国家婴儿死亡率略高,芬兰0.31%,挪威0.35%,丹麦0.44%。 目前人口為332,529,散布在103,000平方公里(40,000平方英里)的國土上。 基督宗教是冰島的主要宗教,约86%人口为新教信義宗(路德派),其余为罗马天主教及其他教派教徒。 語言 冰島語是冰島的官方語言。冰島的学校必須教授英语和丹麦语。 文化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報告,冰島人的生活滿意程度較高。2010年6月27日,冰岛正式成为世界上第九个承认同性婚姻的国家。同一天,冰岛時任总理约翰娜·西于尔扎多蒂與她的长期同性伴侣結婚。 文學 冰岛最为著名的古典文学作品是「冰岛薩迦」,一种人们开始定居在冰岛的时代写下的散文史诗,内容主要是英雄故事和家族传奇。其中最著名的是《尼雅尔萨迦》和描写发现格陵兰和文蘭以及向那里殖民过程的《和》。 文學成就有 尼亚尔萨迦史诗() 詩體埃達(Sæmundaredda) 散文埃達(Snorra-Edda) 20世纪末冰島的文化成就 () 碧玉() 诗格洛丝() 雷克雅未克於2011年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文學之都。而冰島人均擁有全球最多的图書館。相對人口而言,冰島進口和翻譯書籍、雜誌的數量乃世界之冠。同時全國有一成人口會在一生中出版書籍。大部分書在九月尾至十一月頭間售出,此段時間被稱「Jolabokaflod」,意即聖誕書潮。書潮開始時,冰島出版者協會向各住戶免費派發名為 Bokatidindi 的目錄,向國民介紹所有新出版的書籍。 藝術 冰島的自然景觀成為藝術家重要的創作靈感。近年國內藝術家數量大增。雷克雅未克藝術博物館和冰島國立美術館為國內主要藝術場地。 飲食 冰島的主食是魚類、羊肉和乳製品,很少使用草藥或香料。因為氣候嚴寒,水果和蔬菜不是冰島傳統菜餚,即使現代農業暖房普及後蔬果產量增加,但多數冰島人仍維持舊有的飲食習慣。 冰島人的早餐與多數西方國家相同,包括煎餅、麥片、水果和咖啡,而午餐多採用餐館內的自助形式。多數冰島人每天主餐是晚餐,海鮮菜餚通常以煙熏、醃製、煮沸或乾燥方式製作;羊肉是肉類主食,往往採煙熏或鹽漬方式製作。 由於過往的食材缺乏,許多古老的菜餚充分利用了羊隻的每一部分,例如slátur將內臟與血液一起切碎後塞在羊胃中烹調。海岸峭壁上的海雀也是冰島人的獨有美食,通常通過燒烤食用。馬鈴薯泥、醃白菜、青豆和黑麥麵包則是常見的配菜。 咖啡在冰島非常受歡迎,2016 年該國的咖啡人均消費量在全球排名第三。可樂也受到高度喜愛,冰島是世界上可樂人均消費量最高的國家之一。 冰島的典型酒精飲料是brennivín,是一種由馬鈴薯蒸製而成的杜松子酒,用香菜籽調味,風味類似於斯堪地納維亞的brännvin。因為酒精太過強烈,所以有 svarti dauði(黑死病)的稱號。冰島的現代釀酒廠生產伏特加、杜松子酒、苔蘚杜松子酒、樺木味杜松子酒和利口酒。自1989 年起,冰島不再禁止販售烈性啤酒,因此一種低酒精啤酒和伏特加的混合飲料bjórlíki,開始流行。 冰島的特色餐飲有: 冰島優格:skyr 冰島啤酒:gull 冰島馬糞糖:lakkris 羊頭餐:svid 血布丁:Slátur 鱈魚舌:gellur 體育 手球被稱為冰島國技,冰島國家手球隊更是全球排名第二十。 冰島亦以足球聞名,雖然是小國寡民,但冰島國家足球隊曾於2016年歐洲國家盃以2:1擊敗勁旅英格蘭,成為一時佳話。冰島國家隊亦於2018年國際足總世界盃D組比賽以1:1迫和阿根廷,此次比賽更有一成國民入場支持,可見冰島人十分投入足球比賽,更足見國民團結程度之高。 冰島駐香港名譽領事Hulda曾指出在冰島女生也可以在球場上大放異彩,并且女子足球亦有相當驕人的成績,世界排名19,比男足的22還要高。 而國家足球隊的球員亦會到社區教足球,2012年加入國家隊前鋒保特華臣亦成立基金令窮苦的兒童可以一起踢球。 國內有多個地熱戶外游泳池供國民在溫水中暢泳。 除此之外,籃球、滑雪、攀山、馬術和遠足也受國民歡迎。 教育 冰岛教育发达,全国在校学生约1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大学生有1.6万人。全国有9个高等院校,最大的是冰岛大学(),2006年在校学生超过9000人,包括教师职工超过1万人。 交通 冰岛人均拥有汽车量很高,每1.5个居民有一辆车,它是主要的运输方式。由于冰岛地形崎岖、人口稀少,个人的主要交通方式是乘坐小汽车。冰岛有巴士服务却没有公共铁路运输服务。来往于两个主要城镇之间可能要搭乘国内航班。进出冰岛只能通过海路或航空运输。冰岛的大部分交通基础设施集中靠近大雷克雅未克区,因为冰岛国内三分之二的人都住在那里。 國防 冰島未設立正規軍隊,而是在1951年與美國簽訂防務協定,由美國負責其防務。 位於的是一個攔截中隊,也是美國空軍駐冰島的主力部隊,負責監視北大西洋的格陵蘭島、冰島和英國的缺口,形成了在冷戰期間的咽喉要道。第57攔截中隊將響應地面控制攔截 (GCI) 和在冰島設立的警戒室發出的警報;GCI站向雷達範圍內發現的不明飛機引導其攔截。在冰島的防空識別區 (ADIZ) 內攔截了1,000多次蘇聯軍機。 但是,美國駐冰島軍隊在911事件後及美國裁軍影響於2006年9月完全撤出冰島。2007年4月,冰島再與挪威和丹麥達成防務合作協議。由挪威、丹麥兩國以及本地的民防組織提供軍事保護冰島的防務安全。 冰島海巡隊 軍人約170名,並有3艘巡邏艦、5架直升機。 冰島雖然由他國達成防務合作協議;但是,仍保有一支武裝部隊,即是冰島海巡隊,又稱海岸警衛隊()及附屬飛行隊,這支武裝部隊在鱈魚戰爭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冰島海岸警衛隊擁有3艘千餘噸級遠洋巡邏艦和1艘海洋水文調查船;飛行隊則有一架超級美洲獅直升機、一架海事偵察機及2架租用直升機(歐洲直升機公司AS-365N2海豚)。 冰島危機反應部隊 部署人員約200名。 冰島危機反應部隊(ICRU),是由冰島民防署隸屬,部署人員包括冰島警察、冰島海岸警衛隊和國家民防組織等其他專業機構組成,主要任務是參予國際的人道救援及維和行動。 國家警察專員特別隊 部署人員約55名。 即Special Unit of
12.982 Å. 晶胞包括六个组成单元。在刚玉的晶格中,氧原子形成略微扭曲的六方紧密堆积结构,其中三分之二的八面体空隙填充有铝离子。 刚玉具有较高的硬度(摩氏硬度=9),以刚玉为主含有杂质较多的棕刚玉的摩氏硬度也可以达到8,都可以用来研磨大部分矿物。加之刚玉和金刚砂具有相對比鑽石更低廉的价格,因此被广泛用于砂纸和各种研磨设备上,对金属、塑料和木材进行加工。除去高硬度之外,刚玉的密度为4.02 g/cm3,这在由低相对分子质量元素例如铝和氧组成的矿物中是十分高的。 刚玉图片 参看 礦物列表 寶石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剛玉 - Mindat 剛玉 - Webmineral 宝石 含铝矿物 赤铁矿族 工业矿物
1837年Marc Antoine Gaudin采用少量铬作为颜料,高温融化氧化铝,从而第一次获得了合成刚玉 1847年雅克-约瑟夫·埃贝尔蒙透过在硼酸中热融氧化铝获得了白色的合成刚玉。1877年 Frimy and Auguste Verneuil在超过两千度的高温下,烧结氟化钡、氧化铝和少量的铬,获得了人造红宝石。1903年Verneuil宣称他可以用这一方法完成商业规模的红宝石生产 结构和物理性质 刚玉具有三角对称结构,空间群R3c,标况下晶格参数为a = 4.75 Å and c =
余傳韜 |- |colspan="3" style="text-align:center;"|國立中央大學 |- |- |colspan="3" style="text-align:center;"|臺灣省立嘉義農業專科學校 |- Y Y Y Y
|- Y Y Y Y Y Y Y 余姓
菲律賓國防部長 菲律賓將軍 菲律賓越戰人物 菲律賓朝鮮戰爭人物 西點軍校校友 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校友 馬尼拉阿德紐大學校友
菲律賓總統 菲律賓國防部長 菲律賓將軍 菲律賓越戰人物 菲律賓朝鮮戰爭人物 西點軍校校友 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校友 馬尼拉阿德紐大學校友 菲律賓大學校友 菲律賓新教徒 軍人出身的總統
官邸庭園分為前庭與內庭,前庭為西洋風格庭園,為前庭西式建物群的附屬空間;內庭則是日本式迴遊式庭園,於1910年完工,為台灣第一個日本式庭園。兩者在台灣庭園文化上均有重要價值。 官邸的運用 外交、宴請官民方面 第八任總督田健治郎在1920年8月25日便有在官邸設宴會招待美國、英國、荷蘭的駐台領事;1925年3月31日舉辦美國新舊任駐台領事交接的迎新送舊會;1927年舉辦美國人偶劇團的歡迎會等。宗教界、文人、士紳、地方官等人士也會招待,如1916年10月31日民政長官便在總督官邸跟神道教、佛教、基督教等宗教人士舉行餐會;1921年10月24日第八任總督田健治郎在官邸舉行詩會;1929年9月11日第十三任總督石塚英藏開了第一次的讀書會;其他的還有茶話會、午餐會等等。這些活動除了表現對各國的友好關係,也是改善官方跟人民的距離,有拉攏人心的作用。現在的台北賓館仍保有此機能,做為政府的迎賓所而繼續使用。 節慶、皇族來訪 有特殊意義的紀念日時官邸也會慶祝,如1925年為慶祝日本治理台灣30年所舉辦的始政30年祝賀會;1928年11月昭和天皇即位式,在16日舉行宴席、17日辦祝賀園遊會等,人數眾多的時候會利用北側庭園來架設臨時棚子來宴客,人數較少的話就會使用一樓大食堂。在這種場合下,除了宴席以外,還會有許多表演活動、煙火施放、遊行等等。皇族參訪的人,除了皇太子裕仁以外,還有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王妃等許多皇室人物。皇室人員來訪的時候,官邸必定會隆重接待,甚至花錢整修、購買設備等;如裕仁來台時,總督官邸就有整修過,除了日常的修繕之外,另外新增網球場、蕾絲窗簾更換、鋪設絨毛地毯跟亞麻油毯、更新電器及熱水器、增加照明設備及家具,還有一間御用品消毒所專門消毒皇室用品,估計整修大約花費了2萬8,000日幣。目前仍有舉辦節慶、園遊會等的活動。 總督居住、辦公 接待皇室、貴賓雖是必要的功能,但官邸最初的本意仍是總督居住的地方。至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開始一直到末任總督安藤利吉為止,共有16位總督曾居住於此。剛完成的官邸除了生活起居之外,也是辦公場所,主因是當初總督府仍設在前清布政使司衙門,辦公空間不足以使用,因此總督官邸也兼做辦公、召開會議的地方;兒玉源太郎便曾在官邸舉行地方官會議,期間長達十幾天。日本戰敗以後,此處便不再住人,用途全部轉為迎接國賓、招待國宴等等。 對應機構 美國:布萊爾宮 日本:迎宾馆赤坂离宫、飯倉公館 韓國:新羅酒店、青瓦台迎賓館 越南共和國:統一宮,又名阮攸路108號國賓館(Nhà khách 108 Nguyễn Du) 加拿大: 法國: 德國:梅澤貝格宮、 奧地利:帝国酒店 義大利:玛达玛庄园 芬蘭:、 印度: 印尼:、 西班牙: 斯里蘭卡:維遜派雅 土耳其: 以色列:大衛王酒店 越南:河內越南国宾馆
Du) 加拿大: 法國: 德國:梅澤貝格宮、 奧地利:帝国酒店 義大利:玛达玛庄园 芬蘭:、 印度: 印尼:、 西班牙: 斯里蘭卡:維遜派雅 土耳其: 以色列:大衛王酒店 越南:河內越南国宾馆 俄羅斯: 中華人民共和國:釣魚台國賓館 朝鮮:百花園國賓館 參見 台灣古蹟列表 台灣總督 日治時期 總統府 (臺灣) 台北市 台北市古蹟列表 臺北市中山堂(改隸文化部曾擔當國賓招待廳舍) 圓山大飯店(經常擔當招待國賓之任務) 參考文獻 引用 来源 李乾朗,2001年,《20世紀台灣建築》,玉山社出版公司 黃俊銘,2004年,《總督府物語:台灣總督府暨官邸的故事》,遠足文化 李泰昌,2004年,《台灣的古蹟:北台灣》,遠足文化 台北市文化局,2007年,《台北市古蹟巡覽 下冊》,藝術家出版社 外部連結 臺北賓館介紹網站 (中華民國外交部建置) 臺北賓館 臺北旅遊網 中華民國中央政府建築物 (臺北市) 中正區 (臺北市)
佚事 台灣歌手羅大佑創作一首粵語歌曲《皇后大道東》,其閩南語版《大家免著驚》由李坤城作詞,即為描述凱達格蘭大道(介壽路)與中正紀念堂。 參見 臺北市主要道路列表 去蔣化 轉型正義 腳注 台北市街道 臺灣政治 源自台灣原住民語言的台灣地名 台灣的大道
二二八和平公園(位於本路段北側,正門設於懷寧街109號。) 臺北二二八紀念館(3號,位於二二八和平公園內,臺北二二八紀念館雖位於臺北市中正區公園路的尾端,但其門牌編號為臺北市中正區凱達格蘭大道3號。) 介壽公園(3號對面,園內有國民政府主席林森的銅像、與白色恐怖紀念碑。) 另外需注意的是,總統府雖位於凱達格蘭大道的尾端,但其門牌編號為重慶南路一段122號。 大型集會遊行 佚事 台灣歌手羅大佑創作一首粵語歌曲《皇后大道東》,其閩南語版《大家免著驚》由李坤城作詞,即為描述凱達格蘭大道(介壽路)與中正紀念堂。 參見 臺北市主要道路列表
GIRLS):一款由萬代南夢宮娛樂、Cygames所開發、營運,以《偶像大師》的世界觀為主題,於行動裝置上遊玩的社群網路遊戲。 《四葉遊戲》(Cross Game):日本漫畫家安達充的漫畫作品,常根據其英文作品名縮寫為「CG」。 《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由日昇製作的日本動畫作品,常根據其英文作品名縮寫為「CG」。 Church Girl的縮寫。 总领馆的英文缩写 《》(),一本自1962年起發刊的老牌日本汽車雜誌。 CG領達財務 (Credit Gain),香港一家貸款公司。 CG線: 新加坡地铁樟宜机场支线的编号。
動畫類型的其中一種。 CG畫風。 Cg語言:一种由NVIDIA公司开发的为GPU编程设计的高级绘制语言。 《魔力宝贝》(Cross Gate):一款大型多人在線角色扮演遊戲。 《偶像大師 灰姑娘女孩》(THE IDOLM@STER CINDERELLA GIRLS):一款由萬代南夢宮娛樂、Cygames所開發、營運,以《偶像大師》的世界觀為主題,於行動裝置上遊玩的社群網路遊戲。 《四葉遊戲》(Cross Game):日本漫畫家安達充的漫畫作品,常根據其英文作品名縮寫為「CG」。 《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由日昇製作的日本動畫作品,常根據其英文作品名縮寫為「CG」。 Church
澧县 中國聚居故地
湖南新石器时代遗址 常德文物保护单位 常德考古遗址 澧县
Wachowski)與莉莉·沃卓斯基(Lilly Wachowski,原名安德鲁·保罗·“安迪”·沃卓斯基 Andrew Paul "Andy" Wachowski)。两人往往合作擔當电影作品的导演、编剧以及制片等。其中她们共同导演的《黑客帝国》三部曲已经成为科幻电影的经典作品。她们均是公开的跨性别女性。 二人小传 拉里和安迪·沃卓斯基出生在芝加哥一个波兰裔美国人的家庭。两人曾打趣的称她们在蹒跚学步的婴儿时期就开始合作。父亲朗·沃卓斯基(Ron Wachowski)是个商人;母亲林恩·沃卓斯基(Lynne Wachowski, née Luckinbill)既是护士也是画家,同时是演员劳伦斯·拉金比尔(Laurence Luckinbill)的姐妹。 两人从1983年至1985年在以从表演艺术和科学课程闻名的公立高中——惠特尼·杨高中(Whitney M. Young Magnet High School)就读并毕业。在高中时二人并不出众。同学们回忆起她们俩只记得她们在《龙与地下城》中有过表演还有为学校剧院和电视节目工作,但大多数是幕后。之后,拉里在纽约北部的巴德学院学习,安迪在波士顿的爱默生学院学习。两人未毕业就退学后,回到芝加哥一边做装修建筑工作,一边为漫威写剧本。 创作风格 她们坦白热衷于复杂化故事。“因为我们是伴随着漫画书和托尔金的魔戒三部曲成长的。兴趣之一就是把连续的虚拟带入电影,拉娜解释道:"如果你看部电影,放了一个半小时的时候差不多你就知道接下来会如何,好吧,我有办法让你全神贯注,但却不让你猜到结局,那才令人兴奋。”莉莉·沃卓斯基直截了当把她的概念灌输给观众让之振奋:“我们觉得电影一猜就中太无趣。我们要吊观众的胃口。” 创作漫画 在进入电影圈之前,沃卓斯基姐妹为漫威漫画公司(Marvel Comics)旗下的锐思莱公司(Razorline)工作,即《Ectokid》一书画漫画(由恐怖小说家克里夫·贝克原著)。1993年还为EPIC漫画公司克里夫·贝克的《猛鬼追魂》和其《夜行骇传》画过。 2003年,两人创办卜林曼漫画公司(Burlyman Entertainment),并以《黑客帝国》为蓝本推出了另外两本相对独立的双月刊系列漫画: 《少林牛仔》— 高夫·达龙(Geof Darrow)创作,编剧,美术(沃卓斯基姐妹在每期上都会发表一些开放式对话内容); 《科学怪人》— 高夫·达龙和史蒂夫·思科斯(Steve Skroce)共同创作,沃卓斯基姐妹编剧,思科斯美术。 在思科斯连载的玛弗漫画《盖比特》中,她还塑造了一对赏金猎人的形象,曼谷兄弟作为盖比特的对手,原型就取自沃卓斯基两人。 关于拉娜·沃卓斯基 《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上映不久后,有传闻拉里·沃卓斯基(Larry Wachowski)在公众场合以女性打扮出现,改名拉娜·沃卓斯基。 在2003年5月30日的专栏中,大卫·波兰说:“我透露的每个訊息都是在告诉你们拉里·沃卓斯基正在变性。以女性装扮出现,注射雌性荷尔蒙,还要做变性手术。”这一点在日后2006年3月份《旧金山纪事报》一篇文章《变性人》中也被进一步证实,拉里·沃卓斯基已经变性,现在以拉娜·沃卓斯基的身份生活。 据《滚石杂志》报道,可能是拉里·沃卓斯基在大众印象中先入为主的嗜好—“易装癖”使得这一传闻更加恶化。 然而,2007年采访乔尔·斯利福—沃卓斯基电影多次的制片人宣称所有关于拉里性别转换的传闻都“不真实”,并解释,“他们不参加访谈,所以媒体就添油加醋。”类似言论也得到电影《极速赛车手》片场工作人员的再次证实,其中一个指出:“在工作手册上,还是叫他拉里。” 据烂番茄的报道,拉娜在2008年完成她的性别肯定手术。《好莱坞报道》和《纽约时报》称“安迪和拉娜(前身为拉里)为“Wachowskis”。2012年7月,拉娜以女性身分首次公开亮相。 关于莉莉·沃卓斯基 2016年,安迪·沃卓斯基也公开自己为跨性别女性,并改名莉莉·沃卓斯基。 作品 电影 1995年 《刺客战场》Assassins(原创故事、编剧) 1996年 《惊世狂花》Bound(监制、编剧、导演) 1999年 《黑客帝国》The Matrix(监制、编剧、导演) 2003年 《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The Matrix Reloaded(监制、编剧、导演) 2003年 《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The
Matrix Reloaded(监制、编剧、导演) 2003年 《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The Matrix Revolutions(监制、编剧、导演) 2003年 《黑客帝国动画版》The Animatrix(编剧、監製) 2006年 《V字仇杀队》V for Vendetta(编剧、監製) 2007年 《恐怖拜訪》The Invasion(编剧) 2008年 《-{zh:極速賽車手;zh-hans:极速赛车手;zh-hant:極速賽車手;zh-hk:極速賽車手;zh-mo:極速賽車手;zh-tw:駭速快手;}-》Speed Racer(编剧、导演) 2009年 《忍者刺客》Ninja Assassin(監製) 2012年 《雲圖》Cloud Atlas(監製、編劇、導演) 2015年 《朱比特崛起》Jupiter Ascending(監製、編劇、導演) 2021年 《駭客任務:復活》The Matrix Resurrections(僅拉娜,監製、編劇、導演) 电视剧 2015年 《超感八人组》Sense8(监制、编剧、导演) 相关游戏 2003年 《黑客帝国》(编剧,导演) 2005年 《黑客帝国:尼奥之路》(编剧,导演)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沃卓斯基姐妹 传记(德文) '黑客帝国,' 沃卓斯基谈论漫画书的创意 《时代》访谈 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 《连线杂志》关于沃卓斯基兄弟 扑朔迷离:拉里·沃卓斯基 《滚石杂志》关于最新拉里的性取向,大部分背景资料基于《连线杂志》 1960年代出生 在世人物 美國電影導演 美國編劇 美国电影监制 美國漫畫家 波蘭裔美國人 芝加哥人 美国漫画作家
1944年:冰岛王国宣布结束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的法理统治,并建立冰岛共和国。 1944年:侵华的日本军队第三次进攻长沙。 1947年:缅甸制宪会议通过一项决议:要求成立命名为“缅甸联邦”的独立自主共和国。 1953年:冷战对东德经济的压力造成东柏林爆发反共运动,遭到苏军驻德集群与德国人民警察镇压。 1967年:中国在新疆罗布泊进行了首枚氢弹的空投试爆,爆炸当量330万吨TNT。 1971年:美日簽定《琉球協定》,议定将把琉球群岛的主权移交给日本。 1972年:美国共和党人员潜入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水门综合大厦的民主党办公室时被捕,水门案爆发。 1980年:中国生物学家彭加木在新疆罗布泊进行科学考察时因独自去寻找水源而失踪。 1981年:香港國泰航空公司地勤人員罷工。 1985年:探索頻道開始播放。 1991年:南非白人國會通過結束種族隔離政策。 1994年:1994年世界盃足球賽在美國開幕。 1994年:在经过高速公路上的长途追逐和自杀未遂之后,橄榄球明星辛普森因涉嫌杀前妻及妻子男友而被捕。 21世紀 2011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在日内瓦以23票赞成、19票反对和3票弃权通过了关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人权决议,这是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或联合国大会历史上第一次投票通过同性恋人士权益的决议。 2012年:安东尼斯·萨马拉斯率领的新民主党在希腊议会选举中赢得议会多数席位。 2015年:馬來西亞最大在反對黨聯盟民聯因在伊斯蘭刑事法課題上得不到共識因而解散。 2021年: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再次以涉嫌觸犯《維護國家安全法》中勾結外部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相關罪名採取第二次執法行動。行動中拘捕5名壹傳媒董事、再次搜查壹傳媒集團大樓及凍結三間公司合共1,800萬元資產。 2021年: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与在轨天和号核心舱对接,开始天宫号空间站的首次载人任务。 2022年,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並命名為福建艦,此軍艦亦將成為全世界及中國第一艘電磁彈射器常規航空母艦。 出生 1239年:愛德華一世,英格蘭國王(1307年逝世) 1682年:卡爾十二世,瑞典國王,被稱為「18世紀初的小拿破崙」(1718年逝世) 1703年:約翰·衛斯理,英國國教神職人員、基督教神學家,衛理宗的創始者(1791年逝世) 1772年:馬丁·施萊廷格,德國牧師、圖書館員(1851年逝世) 1800年:威廉·帕森思,第三代羅斯伯爵,愛爾蘭天文學家(1867年逝世) 1802年:赫爾曼·邁爾·薩洛蒙·戈爾德施密特,德國天文學家(1866年逝世) 1818年:夏爾·古諾,法國作曲家(1893年逝世) 1832年:威廉·克魯克斯,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1919年逝世) 1837年:亞歷山大·斯基恩,英國裔美國婦科醫生(1900年逝世) 1880年:安德烈·德蘭,法國畫家,野獸派創始人之一(1954年逝世) 1882年:-{zh-hans: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 zh-hant:伊果·史特拉汶斯基;}-,俄國音乐家、作曲家、指挥家(1971年逝世) 1888年:海因茨·古德里安,德國陆軍大将,“闪击战之父”(1954年逝世) 1898年:莫里茲·柯尼利斯·艾雪,荷蘭版畫家,以其繪畫中的數學性聞名(1972年逝世) 1920年:方斯華·賈克柏,法國生物學家(2013年逝世) 1920年:原節子,日本女演員(2015年逝世) 1939年:加藤紘一,日本众议院议員(2016年逝世) 1940年:喬治·亞瑟·阿克洛夫,美國經濟學家,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1942年:石英,台灣演員 1943年:詹姆斯·勒德洛·埃利奧特,美國天文學家(2011年逝世) 1943年:伯特·魯坦,美國航空工程師 1950年:吳光訓,台灣政治人物,前立法委員 1951年:涂醒哲,台灣政治人物,前行政院衛生署長,前嘉義市長 1951年:岡田元也,日本企業家,AEON百貨社長 1957年:韓國瑜,台灣政治人物,前立法委員,前高雄市长 1959年:矢尾一樹,日本男性聲優 1959年:托馬斯·哈登·丘奇,美國演員、編劇、導演 1961年:山寺宏一,日本男性聲優 1961年:李漢偉,韓國男演員 1963年:格雷戈·金尼爾,美國演員 1964年:韋綺姗,香港女演員、歌手 1965年:名越稔洋,日本遊戲製作人 1969年:仲村佳樹,日本女性漫畫家 1973年:僅雯,台湾歌手、演员、錦繡二重唱成員 1976年:趙子琪,中國節目主持人、演員 1978年:簡慧榆,香港見習女騎師(1999年逝世) 1978年:郭岱詠,台灣棒球選手 1978年:麻生久美子,日本女藝人
14世紀 1397年:卡爾馬聯合形成:丹麦统治冰岛、芬兰、挪威、瑞典四国走向合法化。 15世紀 1462年:瓦拉几亚大公弗拉德三世率领军队夜袭奥斯曼帝国的军营,试图刺杀其皇帝穆罕默德二世。 16世紀 1528年:(明世宗嘉靖七年六月辛丑)《明伦大典》修成。世宗亲自为之序。宣示史馆,刊布天下。 1565年:永祿之變:日本室町幕府第13任將軍足利義輝被松永久秀襲擊身亡。 1582年:教宗額我略十三世正式颁行格里历,以取代儒略历,並將本是為6月4日(星期三)改為6月17日(星期四)。 18世紀 1775年:在美国独立战争中,英国军队向波士顿邦克山的民兵发动进攻。 19世紀 1885年:由法國雕塑家弗雷德里克·巴托爾迪創作的作品自由女神像自法國運抵美國紐約。 1895年:日本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於台北舉行始政式。 1900年:由英国、法国等国组成的八国联军攻陷中国天津的大沽炮台。 20世紀 1902年:《大公报》在天津问世,英斂之任社长。 1915年:奥斯曼土耳其屠杀大批亚美尼亚人。 1940年:法国新总理贝当元帅发表广播讲话,宣布已经向德国探询停战条件,宣称“必须停止这场战斗”。 1940年:英國郵輪蘭開斯特里亞號在法國聖納澤爾外海遭到納粹德國轟炸機擊沉,造成至少4,000人死亡,為英國史上最嚴重的航海事故。 1944年:冰岛王国宣布结束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的法理统治,并建立冰岛共和国。 1944年:侵华的日本军队第三次进攻长沙。 1947年:缅甸制宪会议通过一项决议:要求成立命名为“缅甸联邦”的独立自主共和国。 1953年:冷战对东德经济的压力造成东柏林爆发反共运动,遭到苏军驻德集群与德国人民警察镇压。 1967年:中国在新疆罗布泊进行了首枚氢弹的空投试爆,爆炸当量330万吨TNT。 1971年:美日簽定《琉球協定》,议定将把琉球群岛的主权移交给日本。 1972年:美国共和党人员潜入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水门综合大厦的民主党办公室时被捕,水门案爆发。 1980年:中国生物学家彭加木在新疆罗布泊进行科学考察时因独自去寻找水源而失踪。 1981年:香港國泰航空公司地勤人員罷工。 1985年:探索頻道開始播放。 1991年:南非白人國會通過結束種族隔離政策。 1994年:1994年世界盃足球賽在美國開幕。 1994年:在经过高速公路上的长途追逐和自杀未遂之后,橄榄球明星辛普森因涉嫌杀前妻及妻子男友而被捕。 21世紀 2011年: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在日内瓦以23票赞成、19票反对和3票弃权通过了关于性倾向和性别身份的人权决议,这是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或联合国大会历史上第一次投票通过同性恋人士权益的决议。 2012年:安东尼斯·萨马拉斯率领的新民主党在希腊议会选举中赢得议会多数席位。 2015年:馬來西亞最大在反對黨聯盟民聯因在伊斯蘭刑事法課題上得不到共識因而解散。 2021年: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再次以涉嫌觸犯《維護國家安全法》中勾結外部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相關罪名採取第二次執法行動。行動中拘捕5名壹傳媒董事、再次搜查壹傳媒集團大樓及凍結三間公司合共1,800萬元資產。 2021年: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与在轨天和号核心舱对接,开始天宫号空间站的首次载人任务。 2022年,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並命名為福建艦,此軍艦亦將成為全世界及中國第一艘電磁彈射器常規航空母艦。 出生 1239年:愛德華一世,英格蘭國王(1307年逝世) 1682年:卡爾十二世,瑞典國王,被稱為「18世紀初的小拿破崙」(1718年逝世) 1703年:約翰·衛斯理,英國國教神職人員、基督教神學家,衛理宗的創始者(1791年逝世) 1772年:馬丁·施萊廷格,德國牧師、圖書館員(1851年逝世) 1800年:威廉·帕森思,第三代羅斯伯爵,愛爾蘭天文學家(1867年逝世) 1802年:赫爾曼·邁爾·薩洛蒙·戈爾德施密特,德國天文學家(1866年逝世) 1818年:夏爾·古諾,法國作曲家(1893年逝世) 1832年:威廉·克魯克斯,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1919年逝世) 1837年:亞歷山大·斯基恩,英國裔美國婦科醫生(1900年逝世) 1880年:安德烈·德蘭,法國畫家,野獸派創始人之一(1954年逝世) 1882年:-{zh-hans: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 zh-hant:伊果·史特拉汶斯基;}-,俄國音乐家、作曲家、指挥家(1971年逝世) 1888年:海因茨·古德里安,德國陆軍大将,“闪击战之父”(1954年逝世) 1898年:莫里茲·柯尼利斯·艾雪,荷蘭版畫家,以其繪畫中的數學性聞名(1972年逝世) 1920年:方斯華·賈克柏,法國生物學家(2013年逝世) 1920年:原節子,日本女演員(2015年逝世) 1939年:加藤紘一,日本众议院议員(2016年逝世)
21世紀 2002年:香港立法會通過有關三司十一局主要官員問責制的決議案。 2003年: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莫哈末最后一次以巫统党主席身份出席巫统代表大会。 2007年:日本、西班牙、巴西、法國、愛爾蘭、義大利、荷蘭、波蘭、英國的youtube上線。 2009年:中国湖北省石首市群众不满当地1名厨师死亡案件的处理方式,爆发涉及超过10,000名群众及10,000名警察的大规模骚乱。 2009年:阿富汗战争期间,英国军队针对阿富汗南部可疑地区展开豹爪行动,以空中打击的方式击杀约350名塔利班成员。 2012年: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拉加德表示,會員國承諾貢獻IMF共4560億美元(3610億歐元),作為新的危機基金;大陸維權律師陳光誠與家人抵達紐約,他呼籲大陸政府遵守承諾。 6月19日:歷史上的今天 - 中央社 2014年:費利佩六世正式登基成為西班牙國王。 2014年:MAMAMOO以歌曲《Mr.曖昧模糊》於 M Countdown出道。 2016年:香港受到副熱帶高壓脊影響,陽光普照,天晴酷熱,天文台於下午約3時錄得34.2°C高溫,為自1947年天文台有紀錄以來最熱的父親節,打破1961年創下的33.6°C高溫紀錄,當中石崗更錄得34.9°C。今次亦是有紀錄以來,11個同是6月19日的父親節,最熱的日子。 2021年:美国众议院表决通过法案,将黑奴解放日定为联邦公共假日。 出生 1566年:詹姆士一世,英格蘭和愛爾蘭國王,蘇格蘭國王(1625年逝世) 1623年:布萊茲·帕斯卡,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宗教哲學家(1662年逝世) 1764年:何塞·赫瓦西奧·阿蒂加斯,烏拉圭民族英雄(1850年逝世) 1783年:弗里德里希·瑟圖納,德國藥劑師、化學家,嗎啡的發明者(1841年逝世) 1812年:孝靜成皇后,咸豐帝的養母。(1855年逝世) 1861年:黎刹,菲律宾民族英雄(1896年逝世) 1881年:鐸爾孟,法國漢學家,《紅樓夢》法文全譯本審校者(1965年逝世) 1893年:瑪德琳·阿斯特,美國社交名媛,鐵達尼號生還者(1940年逝世) 1896年:華麗絲·辛普森,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女友,溫莎公爵夫人(1986年逝世) 1897年:西里爾·欣謝爾伍德,英國化學家,195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1967年逝世) 1897年:華里絲·辛普森,英國貴族(1986年逝世) 1898年:蘇基曼·維爾約桑佐約,印尼政治人物,第6任印尼總理(1974年逝世) 1903年:漢斯·里頓,德國法学家(1938年逝世) 1903年:盧·賈里格,美国棒球选手(1941年逝世) 1906年:恩斯特·伯利斯·柴恩,英國生物化學家,194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1979年逝世) 1909年:太宰治,日本作家(1948年逝世) 1910年:保羅·弗洛里,美國化學家,197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1985年逝世) 1922年:奥格·玻尔,丹麥物理學家,197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2009年逝世) 1923年:安德烈斯·羅德里格斯,巴拉圭政治人物,曾任巴拉圭總統(1997年逝世) 1924年:尤德,英國外交人物(1986年逝世) 1925年:陳之藩,臺灣電機工程學者、作家(2012年逝世) 1925年:陳之藩,臺灣舞蹈學者(2023年逝世) 1936年:青野武,日本男性聲優、舞台劇演員(2012年逝世) 1939年:吳伯雄,臺灣政治人物 1941年:丸山正雄,日本動畫企劃、執行製作人,動畫製作公司MAPPA創辦人 1941年:瓦茨拉夫·克勞斯,捷克政治人物,前任捷克共和國總統 1945年:-{zh-tw:翁山蘇姬; zh-cn:昂山素季; zh-hk:昂山素姬; zh-sg:昂山舒吉;}-,緬甸政治家,1991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1945年:拉多万·卡拉季奇,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政治家、诗人、精神病学家,曾任塞族共和国第一任总统 1947年:薩爾曼·魯西迪,印度裔英國文學家、作家 1951年:艾曼·查瓦希里,埃及外科醫生,第2任蓋達組織首領(2022年逝世) 1954年:吉姆·庫珀,美國律師、商人、政治人物,現任美國眾議員 1959年:林丹鳳,香港女性配音員
1979年:斯韋特蘭娜·扎哈諾娃,烏克蘭芭蕾舞者 1981年:朱安禹,台灣主持人 1982年:鄭元暢,台灣模特兒、演員 1983年:马克·塞尔比,英國職業司諾克選手 1985年:宮里藍,日本職業高爾夫球運動員 1985年:荷西·蘇沙,阿根廷職業足球運動員 1987年:叶子淇,中國女藝人 1987年:黃薇渟,台灣女演員 1987年:田村睦心,日本女性聲優 1988年:陳文輝,香港足球運動員 1988年:夏和熙,台灣藝人 1990年:松原夏海,日本女子偶像團體AKB48成員 1990年:艾許利·柏區,美國女演員、配音員、歌手、作家 1991年:黃遠,台灣演員 1992年:羅港威,香港足球運動員 1992年:谷嘉誠,中國男子偶像團體X玖少年團成員 1993年:KSI,奈及利亞裔英國YouTuber、饒舌歌手、[[演員]、拳擊手、作家 1994年:徐夢潔,中國女子偶像團體火箭少女101成員 1996年:拉里莎·约尔达凯,罗马尼亞女子體操運動員 1996年:金澯美,韓國女子偶像團體AOA成員 1998年:廣瀨鈴,日本女演員、模特兒 1999年:喬丹·普爾,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 1999年:潔西卡·亞歷山大,英國女演員、模特兒 2000年:卡納克·賈哈,美國男子乒乓球運動員 逝世 626年:蘇我馬子,日本飛鳥時代政治人物(551年出生) 1052年:范仲淹,北宋名士(989年出生) 1606年:榊原康政,日本大名(1548年出生) 1856年:愛德華·西蒙,德國藥劑師(1789年出生) 1867年:馬西米連諾一世,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成員,末代墨西哥皇帝(1832年出生) 1902年:約翰·達爾伯格-阿克頓,英國歷史學家、自由主義者(1834年出生) 1902年:阿爾貝特,萨克森国王(1828年出生) 1922年:常陸山谷右衛門,日本相撲力士,第19代橫綱(1874年出生) 1937年:J·M·巴里,蘇格蘭小說家及剧作家,世界著名兒童文學《彼得潘》的作者(1860年出生) 1946年:新井耕吉郎,日本農學家,因在台灣成功種出錫蘭紅茶,被譽為「台灣紅茶之父」(1904年出生) 1953年:-{zh-cn:艾瑟尔·格林格拉斯·罗森堡; zh-tw:愛塞·格林格拉斯·羅森堡}-,美國共產主義者,因遭指控為蘇聯從事間諜活動被執行電椅死刑(1915年出生) 1953年:朱利葉斯·羅森堡,美國共產主義者,因遭指控為蘇聯從事間諜活動被執行電椅死刑(1918年出生) 1956年:托馬斯·J·沃森,IBM創始人,第1任行政總裁(1874年出生) 1966年:馬有岳,台灣企業家、政治人物(1903年出生) 1968年:容國團,中國男子乒乓球運動員(1937年出生) 1986年:鄧肇堅,香港企業家及慈善家(1901年出生) 1993年:威廉·戈尔丁,英国作家,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11年出生) 2000年:竹下登,日本政治人物,第74任內閣總理大臣(1924年出生) 2010年:馬努特·波爾,南蘇丹裔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1962年出生) 2016年:安東·葉爾欽,美國男演員(1989年出生) 2018年:可可,雌性西部低地大猩猩,以掌握大量修改版美國手語手勢而聞名(1971年出生)
1943年:美国底特律发生种族暴乱,29人丧生,数以百计的人严重受伤,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国内最大的一次种族冲突。 1948年:馬來亞爆發抗英戰爭。 1949年:保加利亞共產黨人政府副總理特拉伊乔·科斯托夫被捕,及後被槍決。 1960年:由塞内加尔和马里组成的马里联邦宣布脱离法国独立。 1963年:在古巴飞弹危机之后,美国白宫与苏联克里姆林宫架设彼此之间直接沟通的美俄热线。 1964年:民航空運公司CT-106班機空難:一架由臺中水湳機場飛往臺北松山機場C-46運輸機,於起飛後5分鐘墜毀於臺中縣神岡鄉,機上所有乘客及機組人員遇難。受難者當中有許多當時到臺灣參加亞太影展的貴賓,包括新加坡導演陆运涛夫婦。 1966年:法国总统夏爾·戴高樂訪問苏联。 1974年:錫金议会通过了由印度拟定的锡金宪法,规定印度政府派驻的首席行政官为政府首脑和议会议长。同年9月印度宪法修正案规定锡金为印度的“联系邦”,在印度两院各为锡金设一个议席。 1984年:臺灣臺北縣海山煤礦發生煤塵爆炸,造成72人死亡。 1991年:德国议会决定将首都从波恩迁往柏林。 21世紀 2002年:中國黑龙江省雞西礦務局城子河煤礦發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24人死亡。 2003年: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斯宣布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圣彼德斯堡成立维基媒体基金会。 2011年: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通过决议,宣布将放开对通用顶级域名的限制,允许企业和机构以自创的名称注册为通用顶级域名。 2011年:在茉莉花革命下台的突尼斯前總統宰因·阿比丁·本·阿里因挪用公款罪被判處35年監禁。 2011年:RusAir 9605號班機空難:一架俄罗斯航空公司圖-134客机在卡累利阿共和国首府彼得罗扎沃茨克的机场附近迫降时坠毁,导致44人死亡。 2019年:中電發出上市以來首次盈警,受澳洲業務拖累,預期中期業績錄得虧損,消息公布後翌日股價最多急跌5.5%,收市跌4.27%,是表現最差藍籌,亦是該股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大跌幅。 2021年:繼日本捐贈124萬劑AZ疫苗後,美國政府再捐贈250萬劑莫德納疫苗,華航專機運抵台灣桃園國際機場。 出生 1389年:蘭開斯特的約翰,英格蘭軍人、政治家、貴族,第一代貝德福德公爵。(1435年逝世) 1726年:路易絲·亨麗埃特·德·波旁,法國奥尔良公爵夫人。(1759年逝世) 1737年:德川家治,日本江戶幕府第十代將軍。(1786年逝世) 1786年:瑪瑟琳·代博爾德-瓦爾莫,法國詩人、小說家。(1859年逝世) 1844年:基多·韋爾尼希,奧地利神經學家。(1919年逝世) 1894年:竹鶴政孝,日本化學家、企業家,被譽為「日本威士忌之父」。(1979年逝世) 1916年:新馬師曾,香港粵劇演員。(1997年逝世) 1925年:賽·斯特魯洛維奇,加拿大男子籃球運動員。(2020年逝世) 1926年:吳耀庭,臺灣企業家,大統集團創辦人。(2012年逝世) 1928年:讓-馬里·勒龐,法國政治家,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創立者。 1935年:黃機明,越南共和國海軍准將,越南革命家,民主活動家。(1987年逝世) 1943年:上村雅之,日本工程師、遊戲設計者,任天堂統合開發本部顧問。(2021年逝世)
16世紀 1562年(明世宗嘉靖四十一年五月壬寅):严嵩因重用亲信,排斥异己,贿赂公行,贪污腐化于是日被罢职,其子嚴世蕃被捕入狱遂杀。 17世紀 1605年:俄国沙皇费奥多尔二世·鲍里索维奇·戈东诺夫在宫廷政變中被杀。 18世紀 1782年:美国国会通過並正式採用美国国徽圖章。 1789年:法国三级会议第三等级代表举行反对国王路易十六的网球厅宣誓,法国大革命爆发。 1791年:在法国大革命中,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率领王室乘坐马车从巴黎杜伊勒里宫出逃。 19世紀 1837年:亚历山德丽娜·维多利亚在英国国王威廉四世逝世后继任王位,展开长达63年的统治。 1858年:印度民族起義被镇压,莫卧儿帝国正式覆灭,英属印度成立,继承原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辖地。 1863年:西維吉尼亞州成為美國第35州。 1877年: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安装了世界上第一个商业电话服务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哈密爾頓。 1895年:穿越日德蘭半島、溝通波羅的海和北海的德國基爾運河正式建成通航,是世界上最為繁忙的人工水道之一。 1900年:義和團運動成員開始在北京設立的使館區東交民巷展開長達55天的圍困。 20世紀 1943年:美国底特律发生种族暴乱,29人丧生,数以百计的人严重受伤,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国内最大的一次种族冲突。 1948年:馬來亞爆發抗英戰爭。 1949年:保加利亞共產黨人政府副總理特拉伊乔·科斯托夫被捕,及後被槍決。 1960年:由塞内加尔和马里组成的马里联邦宣布脱离法国独立。 1963年:在古巴飞弹危机之后,美国白宫与苏联克里姆林宫架设彼此之间直接沟通的美俄热线。 1964年:民航空運公司CT-106班機空難:一架由臺中水湳機場飛往臺北松山機場C-46運輸機,於起飛後5分鐘墜毀於臺中縣神岡鄉,機上所有乘客及機組人員遇難。受難者當中有許多當時到臺灣參加亞太影展的貴賓,包括新加坡導演陆运涛夫婦。 1966年:法国总统夏爾·戴高樂訪問苏联。 1974年:錫金议会通过了由印度拟定的锡金宪法,规定印度政府派驻的首席行政官为政府首脑和议会议长。同年9月印度宪法修正案规定锡金为印度的“联系邦”,在印度两院各为锡金设一个议席。 1984年:臺灣臺北縣海山煤礦發生煤塵爆炸,造成72人死亡。 1991年:德国议会决定将首都从波恩迁往柏林。 21世紀 2002年:中國黑龙江省雞西礦務局城子河煤礦發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24人死亡。 2003年: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斯宣布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圣彼德斯堡成立维基媒体基金会。 2011年: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通过决议,宣布将放开对通用顶级域名的限制,允许企业和机构以自创的名称注册为通用顶级域名。 2011年:在茉莉花革命下台的突尼斯前總統宰因·阿比丁·本·阿里因挪用公款罪被判處35年監禁。 2011年:RusAir 9605號班機空難:一架俄罗斯航空公司圖-134客机在卡累利阿共和国首府彼得罗扎沃茨克的机场附近迫降时坠毁,导致44人死亡。 2019年:中電發出上市以來首次盈警,受澳洲業務拖累,預期中期業績錄得虧損,消息公布後翌日股價最多急跌5.5%,收市跌4.27%,是表現最差藍籌,亦是該股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最大跌幅。 2021年:繼日本捐贈124萬劑AZ疫苗後,美國政府再捐贈250萬劑莫德納疫苗,華航專機運抵台灣桃園國際機場。 出生 1389年:蘭開斯特的約翰,英格蘭軍人、政治家、貴族,第一代貝德福德公爵。(1435年逝世) 1726年:路易絲·亨麗埃特·德·波旁,法國奥尔良公爵夫人。(1759年逝世) 1737年:德川家治,日本江戶幕府第十代將軍。(1786年逝世) 1786年:瑪瑟琳·代博爾德-瓦爾莫,法國詩人、小說家。(1859年逝世) 1844年:基多·韋爾尼希,奧地利神經學家。(1919年逝世) 1894年:竹鶴政孝,日本化學家、企業家,被譽為「日本威士忌之父」。(1979年逝世) 1916年:新馬師曾,香港粵劇演員。(1997年逝世) 1925年:賽·斯特魯洛維奇,加拿大男子籃球運動員。(2020年逝世) 1926年:吳耀庭,臺灣企業家,大統集團創辦人。(2012年逝世) 1928年:讓-馬里·勒龐,法國政治家,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創立者。 1935年:黃機明,越南共和國海軍准將,越南革命家,民主活動家。(1987年逝世)
zh-hk:桑-保羅·沙特}-,法國哲學家、作家、劇作家、小說家、政治活動家(1980年逝世) 1908年:尹奉吉,韓國獨立運動家(1932年逝世) 1944年:東尼·史考特,英國電影導演、電影監製(2012年逝世) 1947年:希林·伊巴迪,伊朗女性律師、人權活動者,2003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1948年:伊恩·麥克伊旺,美國小說家、作家 1950年:安妮·卡森,加拿大詩人、作家、古典學家、古典文獻翻譯家 1952年:真下耕一,日本動畫導演 1953年:-{zh-cn:贝娜齐尔·布托;zh-tw:班娜姬·布托}-,巴基斯坦政治家,第11任巴基斯坦總理,穆斯林國家首位女性民選總理(2007年逝世) 1955年:米歇尔·普拉蒂尼,法國足球运动员 1956年:郎咸平,台灣经济学家 1958年:謝坤山,台灣口足畫家 1958年:根纳季·帕达尔卡,俄羅斯退役太空人 1958年:謝爾蓋·謝苗諾維奇·索比亞寧,俄羅斯政治家 1959年:尼姆爾·尼姆爾,沙烏地阿拉伯什葉派謝赫(2016年逝世) 1961年:佐科·維多多,印尼政治人物,現任印尼總統 1962年:陳玉勳,台灣男導演 1963年:青山剛昌,日本漫畫家 1963年:黃小琥,台灣女歌手 1964年:道格·萨旺特,美國演員 1965年:楊利偉,中國太空人 1965年:拉娜·華卓斯基,美國導演、編劇、製片人 1970年:黃膺勳,台灣男演員 1972年:班傑明·拜倫·戴維斯,美國男演員、編劇、導演、表演教練 1973年:蘇珊娜·查普托娃,斯洛伐克政治人物、律師,現任斯洛伐克總統 1976年:王晨,香港女子羽球運動員 1978年:曾珮瑜,台灣女演員 1979年:笛木優子,日本女演員 1979年:克里斯·普瑞特,美國男演員、製片人 1981年:王俊仁,台灣棒球選手 1982年:威爾斯親王威廉,英國皇室成員,英國王位第一順位繼承人 1983年:陳爽,香港女演員 1983年:爱德华·斯诺登,前美國中央情報局雇員 1985年:瀨戶早妃,日本女演員 1985年:拉娜·德雷,美国女歌手 1987年:厲旭,韓國男子偶像團體Super Junior成員 1987年:手嶌葵,日本女歌手 1989年:曾錦濤,香港足球運動員 1990年:高聖熙,韓國女演員 1991年:李玟暎,韓國女子偶像團體Miss A成員 1992年:J.Seph,韓國男女混聲團體KARD成員 1993年:高城蕾妮,日本女子偶像團體桃色幸運草Z成員 1994年:向井康二,日本男子偶像團體Snow Man成員 1998年:河野日和,日本女性聲優 1998年:倉丸莉子,日本女性聲優、偶像 2000年:周震南,中國男子偶像團體R1SE成員 逝世 1377年:爱德华三世,英格蘭國王(1312年出生) 1582年:織田信長,日本戰國時代大名(1534年出生) 1582年:穴山信君,日本戰國時代武將(1541年出生) 1582年:織田信忠,日本戰國時代大名,織田信長之子(1557年出生) 1582年:森蘭丸,日本戰國時代武將,織田信長手下(1565年出生) 1876年:聖塔·安那,墨西哥將軍、獨裁者,前任墨西哥總統(1794年出生) 1908年:尼古拉·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俄羅斯作曲家(1844年出生) 1920年:喬賽亞·康德,英國建築師(1852年出生) 1932年:尹奉吉,朝鮮獨立運動家(1908年出生)
21世紀 2004年:美国工程师伯特·鲁坦设计的太空船1号成为首部私人研制且进入次轨道的载人太空飞行器。 200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任命曾蔭權為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 2006年:冥王星衛星冥衛二及冥衛三分別被正式命名為“尼克斯(Nix,意為黑夜女神倪克斯)”及“許德拉(Hydra,意為勒拿九頭蛇)”。 2009年:根據格陵蘭自治公投結果格陵蘭獲得擴大其自治的權力,進而成為丹麥王國之自治國。 2012年:迈阿密热火队在2012年NBA总决赛中击败俄克拉何马城雷霆,获得2011-12 NBA赛季的总冠军。 2014年:一名駐守三八線附近的韓國陸軍士兵朝同袍開槍、攜械逃亡,造成5人死亡、7人受傷。 2016年:香港發生淘大工業村迷你倉大火,事件最後共造成2名香港消防員死亡。 2020年:2020年6月21日日食出現。 2022年:韩国在罗老宇航中心成功发射该国首枚自主研制的运载火箭世界号。 2022年:香港元朗一條電纜橋於晚上起火,導致屯門、元朗、天水圍大範圍停電。 出生 1528年:玛丽亚,神圣罗马帝国皇后(1603年逝世) 1781年:西莫恩·德尼·泊松,法國数学家、物理学家(1840年逝世) 1788年:奧古斯塔,巴伐利亚王国公主(1851年逝世) 1905年:-{zh-cn:让-保罗·萨特; zh-tw:尚-保羅·沙特; zh-hk:桑-保羅·沙特}-,法國哲學家、作家、劇作家、小說家、政治活動家(1980年逝世) 1908年:尹奉吉,韓國獨立運動家(1932年逝世) 1944年:東尼·史考特,英國電影導演、電影監製(2012年逝世) 1947年:希林·伊巴迪,伊朗女性律師、人權活動者,2003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1948年:伊恩·麥克伊旺,美國小說家、作家 1950年:安妮·卡森,加拿大詩人、作家、古典學家、古典文獻翻譯家 1952年:真下耕一,日本動畫導演 1953年:-{zh-cn:贝娜齐尔·布托;zh-tw:班娜姬·布托}-,巴基斯坦政治家,第11任巴基斯坦總理,穆斯林國家首位女性民選總理(2007年逝世) 1955年:米歇尔·普拉蒂尼,法國足球运动员 1956年:郎咸平,台灣经济学家 1958年:謝坤山,台灣口足畫家 1958年:根纳季·帕达尔卡,俄羅斯退役太空人 1958年:謝爾蓋·謝苗諾維奇·索比亞寧,俄羅斯政治家 1959年:尼姆爾·尼姆爾,沙烏地阿拉伯什葉派謝赫(2016年逝世) 1961年:佐科·維多多,印尼政治人物,現任印尼總統 1962年:陳玉勳,台灣男導演 1963年:青山剛昌,日本漫畫家 1963年:黃小琥,台灣女歌手 1964年:道格·萨旺特,美國演員 1965年:楊利偉,中國太空人 1965年:拉娜·華卓斯基,美國導演、編劇、製片人 1970年:黃膺勳,台灣男演員 1972年:班傑明·拜倫·戴維斯,美國男演員、編劇、導演、表演教練 1973年:蘇珊娜·查普托娃,斯洛伐克政治人物、律師,現任斯洛伐克總統 1976年:王晨,香港女子羽球運動員 1978年:曾珮瑜,台灣女演員 1979年:笛木優子,日本女演員 1979年:克里斯·普瑞特,美國男演員、製片人 1981年:王俊仁,台灣棒球選手
1815年:法兰西帝国皇帝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战败后宣布退位,其子拿破仑二世继承皇位。 1826年:西蒙·玻利瓦尔成功组织的泛美會議在巴拿马举行。 1840年:英军总司令,全权代表乔治·义律宣布自6月28日起封锁珠江口,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1895年:臺灣爆发新竹保衛戰,新竹城軍民反抗日本佔領。 20世紀 1908年:日本东京的社会主义者举行欢迎出狱同志大会,会后举着红旗唱着革命歌曲走上街头,遭警察镇压,大杉荣等十五人被捕并判处死刑,史称“赤旗事件”。 1911年:喬治五世和瑪麗王后於西敏寺分別加冕成為英國國王與英國王后。 1940年:纳粹德国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代表在贡比涅签署结束法国战役的《第二次贡比涅停战协定》。 1941年:纳粹德国和意大利王国发动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作战,德苏战争爆发。 1942年:驻基辅的德国占领军邀请蘇聯基辅当地的狄纳莫足球队进行足球比赛,蘇聯队获胜后德国法西斯在球赛结束后就杀害了五名队员。 1944年:苏联发动巴格拉基昂行动,成功击溃德国中央集团军并收复明斯克。 1956年:。 1956年:纳塞尔被选为埃及总统。 1965年:韩国与日本签订《韩日基本条约》,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1973年:宇航员在美国第一座地球轨道空间站天空實驗室2號飞行28天后安全返回地球。 1973年:苏联领导人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签署《苏美防止核战争协定》。 1976年:加拿大下議院批准废除死刑。 1978年:美国天文学家詹姆斯·克里斯蒂在海军天文台检查冥王星的照片时,发现其卫星「冥卫一」。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爱尔兰建交。 1982年: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成立。 1984年:邓小平分别会见香港工商界访京团和香港知名人士鍾士元发表谈话:香港实行一国两制五十年不变。 1986年:在墨西哥城举办的阿根廷对英格兰的世界杯足球赛八强赛中,阿根廷球员-{zh-hans:迭戈·马拉多纳;zh-hk:迪亞高·馬勒當拿;zh-tw:迪亞哥·馬拉度納;}-攻入上帝之手和世纪最佳进球2个入球。 1990年:兩德統一的大门正式开启:民主德国人民议院和联邦德国联邦议院分别以压倒多数,正式批准1990年5月双方签订的关于两国建立经济、货币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 1991年:陕甘宁盆地发现大型天然气田,即陕甘宁气田。 1993年:中国银河全数字仿真II计算机研制成功。 1994年:日本首次承认二战时强掳中国人当劳工。 1998年:香港特區政府宣佈暫停賣地至次年3月。 1998年:香港地鐵東涌綫正式通車。 2000年:武漢航空343號班機在武漢遭雷擊墜毀,造成機上42人及地面7人遇難。 21世紀 2002年: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莫哈末宣布他将会辞去首相职,许多支持者涌往台上泪流满面地试图挽留他。 2002年:伊朗北部發生了里氏規模6.1的地震,造成了261人喪生。 2006年:加拿大總理哈珀於國會下議院就人頭稅正式向加拿大華人道歉。 2008年:以奈及利亞聖公會主教長為首的聖公會南半球聯盟於以色列耶路撒冷舉行首屆全球聖公宗前途會議。 2009年:華盛頓地鐵2輛地鐵列車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發生追撞事故,造成9人死亡、80人受傷。 2012年:巴拉圭总统费尔南多·卢戈遭参议院弹劾下台,副总统费德里科·弗朗哥接任总统一职。 2014年: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舉行6.22民间全民投票讓香港市民選擇普選方案。 2022年:阿富汗東部霍斯特省首府霍斯特附近發生Mw 6.2地震,造成至少1,193人死亡和3,000多人受傷。 出生
1973年:宇航员在美国第一座地球轨道空间站天空實驗室2號飞行28天后安全返回地球。 1973年:苏联领导人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签署《苏美防止核战争协定》。 1976年:加拿大下議院批准废除死刑。 1978年:美国天文学家詹姆斯·克里斯蒂在海军天文台检查冥王星的照片时,发现其卫星「冥卫一」。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爱尔兰建交。 1982年: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成立。 1984年:邓小平分别会见香港工商界访京团和香港知名人士鍾士元发表谈话:香港实行一国两制五十年不变。 1986年:在墨西哥城举办的阿根廷对英格兰的世界杯足球赛八强赛中,阿根廷球员-{zh-hans:迭戈·马拉多纳;zh-hk:迪亞高·馬勒當拿;zh-tw:迪亞哥·馬拉度納;}-攻入上帝之手和世纪最佳进球2个入球。 1990年:兩德統一的大门正式开启:民主德国人民议院和联邦德国联邦议院分别以压倒多数,正式批准1990年5月双方签订的关于两国建立经济、货币和社会联盟的国家条约。 1991年:陕甘宁盆地发现大型天然气田,即陕甘宁气田。 1993年:中国银河全数字仿真II计算机研制成功。 1994年:日本首次承认二战时强掳中国人当劳工。 1998年:香港特區政府宣佈暫停賣地至次年3月。 1998年:香港地鐵東涌綫正式通車。 2000年:武漢航空343號班機在武漢遭雷擊墜毀,造成機上42人及地面7人遇難。 21世紀 2002年: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莫哈末宣布他将会辞去首相职,许多支持者涌往台上泪流满面地试图挽留他。 2002年:伊朗北部發生了里氏規模6.1的地震,造成了261人喪生。 2006年:加拿大總理哈珀於國會下議院就人頭稅正式向加拿大華人道歉。 2008年:以奈及利亞聖公會主教長為首的聖公會南半球聯盟於以色列耶路撒冷舉行首屆全球聖公宗前途會議。 2009年:華盛頓地鐵2輛地鐵列車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發生追撞事故,造成9人死亡、80人受傷。 2012年:巴拉圭总统费尔南多·卢戈遭参议院弹劾下台,副总统费德里科·弗朗哥接任总统一职。 2014年:让爱与和平占领中环舉行6.22民间全民投票讓香港市民選擇普選方案。 2022年:阿富汗東部霍斯特省首府霍斯特附近發生Mw 6.2地震,造成至少1,193人死亡和3,000多人受傷。 出生 662年:唐睿宗李旦,唐朝皇帝(716年逝世) 1767年:威廉·馮·洪堡,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政府官员和外交家(1835年逝世) 1805年:朱塞佩·馬志尼,義大利革命家(1872年逝世) 1834年:威廉·切斯特·米諾,美國外科醫生、詞典編纂者(1920年逝世) 1837年:保羅·巴赫曼,德國數學家(1920年逝世) 1861年:馬克西米連·馮·斯比,德國海軍將領(1914年逝世) 1864年:赫爾曼·閔可夫斯基,德國數學家,曾是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老師(1909年逝世) 1887年:朱利安·赫胥黎,英國生物學家、作家、人道主義者(1975年逝世) 1909年:貝阿特麗斯王女,西班牙公主(2002年逝世) 1910年:康拉德·楚澤,德國工程師(1995年逝世) 1932年:索拉雅·伊凡迪亞利-巴克提亞利,伊朗前皇后(2001年逝世) 1933年:利珀爾·佩雪克,捷克指揮家(2022年逝世) 1933年:黛安·費恩斯坦,美國政治人物,1992年起代表加利福尼亞州的美國聯邦參議員,也是舊金山首任以及至今唯一的女市長(2023年逝世) 1937年:陳履安,台灣政治人物 1940年:阿巴斯·奇亞羅斯塔米,伊朗電影導演、編劇、製作人(2016年逝世) 1942年:秋山豐寬,日本新聞工作者,首位進入太空的日本人 1946年:閔福德,英國漢學家、文學翻譯家 1947年:皮特·馬拉維奇,美國籃球運動員(1988年逝世) 1947年:布魯諾·拉圖爾,法國哲學家、人類學家、社會學家(2022年逝世) 1949年:梅麗·史翠普,美國女演員、歌手 1954年:鄭漢溶,韓國男演員
4 个街道 15 个镇。据当地公安部门统计,2019年全县人口总数 93 万人,总面积2075平方公里。 地名由来 澧之名,始见于孔子编撰的《尚书·禹贡》篇:“岷山导江,东至于沱,又东至于澧。”《太平寰宇记》卷118澧州:“州在澧水之北,故取为名。” 地理 澧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澧水中下游。澧县北面与湖北省松滋市、公安县接壤,南部为临澧县,东面是安乡县、津市市,西面为石门县。澧县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山、丘、平、湖四种自然区。境内最高点为太青乡太青山鸭母尖,海拔
地理 澧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洞庭湖西岸,澧水中下游。澧县北面与湖北省松滋市、公安县接壤,南部为临澧县,东面是安乡县、津市市,西面为石门县。澧县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山、丘、平、湖四种自然区。境内最高点为太青乡太青山鸭母尖,海拔 1019.5 米。最低点为小渡口镇永和村,海拔 28.6 米。境内拥有澧、涔、澹、道、松滋五条河流。土壤以红壤土类潮土类为主。 行政区划 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15个镇: 。 交通 焦柳铁路从湖北进入湖南后的第一站就是澧县。澧县火车站为客货两用站,位于澧县金罗镇。经过澧县的公路有(自二连浩特至广州)、、、、。 历史 “澧县”作为一个行政区域,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
1970年:林元熙,韓國男演員 1971年:林詣彬,華裔美國電影導演 1973年:金城武,日裔台灣男演員 1973年:阪口大助,日本男性聲優 1976年:李天翔,香港演員 1976年:艾蜜莉·戴絲香儂,美國演員 1977年:马修·鲍默,美國演員 1979年:裴斗娜,韓國女演員、模特兒 1980年:杉田智和,日本男性聲優 1980年:李嘉齡,香港鋼琴家 1980年:奈倫·诺斯沃西,牙買加足球運動員 1981年:余少群,中國男演員 1982年:王凱,台灣男演員 1982年:黃志聰,香港足球運動員 1982年:瓦倫蒂娜·赞亞娃,俄羅斯模特兒 1982年:热拉尔德·达尔马宁,法國政治人物,現任法國內政部長 1984年:張靚穎,中國女歌手 1985年:-{zh-cn:米歇尔·特拉亨伯格; zh-hk:蜜雪兒·柴藤伯; zh-tw:蜜雪兒·雀柏格;}-,美國女演員 1986年:趙孟姿,台灣女藝人、模特兒 1987年:朱希敏,香港女藝人 1987年:陳潔玲,香港女演員 1987年:邱芷微,香港女演員、歌手 1987年:巩新亮,中國女演員 1987年:小迈克·康利,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 1988年:泉里香,日本女模特兒、演員 1989年:劉憲華,華裔加拿大歌手、演員、音樂製作人 1989年:魏圣美,韓裔美國職業高爾夫球球員 1990年:奧村初音,日本女歌手 1990年:JOO,韓國女歌手 1990年:李東軒,台灣男歌手 1991年:中島唯,日本女性聲優 1991年:托比·福克斯,美國遊戲開發者、作曲家 1992年:卡迪·B,美國饒舌歌手、詞曲作家、演員 1992年:李夢,中國女演員 1992年:法老,中國男歌手 1999年:王品澔,台灣模特兒、演員 2002年:丁華恬,台灣女子競技體操運動員 2002年:以芯,台灣女子偶像團體PINK FUN成員 生年不詳:梅田修一朗,日本男性聲優 逝世 1086年: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1019年出生) 1303年:教宗波尼法爵八世,羅馬主教(1235年出生) 1347年:路易四世,上巴伐利亚公爵,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282年出生) 1424年:揚·傑式卡,捷克胡斯派军事领袖 1531年:烏利希·慈運理,瑞士宗教改革领袖(1484年出生) 1724年:朝鮮景宗李昀,朝鲜王朝第20代君主(1688年出生) 1834年:律勞卑,首任英國駐華商務總監(1786年出生) 1842年:約瑟夫·德沙,美國政治人物,第9任肯塔基州州長(1768年出生) 1852年:费迪南·艾森斯坦,德国数学家(1823年出生) 1889年:詹姆斯·焦耳,英国物理学家(1818年出生) 1896年:安东·布鲁克纳,奥地利音乐家(1824年出生) 1916年:鄂圖,巴伐利亞國王(1848年出生) 1940年:維多·沃爾泰拉,義大利數學家、物理學家(1860年出生) 1940年:種田山頭火,日本俳句詩人(1882年出生) 1954年:西奥多·赖曼,美国物理学家(1874年出生)
出生 1335年:李成桂,朝鮮王朝開國之君,廟號太祖(1408年逝世) 1671年:弗雷德里克四世,丹麥、挪威國王(1730年逝世) 1738年:亚瑟·菲利普,英國海軍上將(1814年逝世) 1758年:海因里希·奧伯斯,德國天文學家、醫生、物理學家(1840年逝世) 1823年:萨克森-魏玛-爱森纳赫的爱德华王子,德國貴族、英國陸軍元帥(1902年逝世) 1847年:比志島義輝,日本大日本帝國陸軍將領(1927年逝世) 1881年:汉斯·凯尔森,奧地利裔美國法學家(1973年逝世) 1884年:弗里德里希·贝吉乌斯,德國化學家,193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1949年逝世) 1884年:-{zh-cn:埃莉诺·罗斯福;zh-tw:愛蓮娜·羅斯福;zh-hk:愛蓮娜·羅斯福;}-,聯合國的「世界人權宣言」主導起草者(1962年逝世) 1885年:哈爾·阿爾弗雷德,匈牙利數學家(1933年逝世) 1885年:弗朗索瓦·莫里亞克,法國文學家,195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970年逝世) 1886年:康拉德·赫爾弗里希,荷蘭海軍上將(1962年逝世) 1895年:雅科夫·戈托瓦茨,克羅埃西亞作曲家(1982年逝世) 1902年:辻政信,日本陸軍參謀軍官(1961年下落不明) 1902年:贾雅普拉卡什·纳拉扬,印度政治家(1979年逝世) 1926年:釋一行,越南禪宗僧侶、詩人、學者、和平主義者(2022年逝世) 1937年:博比·查爾頓,英格蘭職業足球運動員 1942年:阿米塔布·巴沙坎,印度寶萊塢男演員、電影製作人、電視主持人,首位進入杜莎夫人蠟像館的印度影星 1946年:加藤澤男,日本體操選手 1947年:盧卡斯·帕帕季莫斯,希臘政治人物,第183任希臘總理 1950年:李香生,臺灣男性配音員(2023年逝世) 1951年:让-雅克·高德曼,法國創作歌手 1954年:關彥斌,中國商人,葵花葯業創始人 1955年:莫克塔·瓦內,馬里政治人物,代理馬里總理 1956年:尼爾·布坎南,英國電視主持人、音樂家 1956年:尼卡诺爾·杜阿爾特·弗魯托斯,巴拉圭政治人物,第51任巴拉圭總統 1957年:黃成智,香港立法會議員 1957年:李成昌,香港男演員 1959年:掛川裕彥,日本男性聲優 1959年:赤石路代,日本女性漫畫家 1960年:李耀敬,香港男演員 1960年:金秉玉,韓國男演員 1960年:希特德拉·馬利克,印度裔美國學者 1961年:阿穆爾·迪亞布,埃及歌手 1963年:費索·本·侯賽因,約旦王子 1963年:费尔南多·比利亚维森西奥,厄瓜多尔记者、国民代表大会议员,2024年总统选举候选人(2023年逝世) 1965年:奧蘭多·赫南德茲,古巴裔美國職棒大聯盟右投先發投手 1966年:翟志剛,中國太空人 1966年:謝爾蓋·蘇羅維金,俄羅斯陸軍將領 1970年:林元熙,韓國男演員 1971年:林詣彬,華裔美國電影導演 1973年:金城武,日裔台灣男演員 1973年:阪口大助,日本男性聲優 1976年:李天翔,香港演員 1976年:艾蜜莉·戴絲香儂,美國演員 1977年:马修·鲍默,美國演員 1979年:裴斗娜,韓國女演員、模特兒 1980年:杉田智和,日本男性聲優 1980年:李嘉齡,香港鋼琴家 1980年:奈倫·诺斯沃西,牙買加足球運動員 1981年:余少群,中國男演員 1982年:王凱,台灣男演員 1982年:黃志聰,香港足球運動員 1982年:瓦倫蒂娜·赞亞娃,俄羅斯模特兒 1982年:热拉尔德·达尔马宁,法國政治人物,現任法國內政部長 1984年:張靚穎,中國女歌手 1985年:-{zh-cn:米歇尔·特拉亨伯格; zh-hk:蜜雪兒·柴藤伯; zh-tw:蜜雪兒·雀柏格;}-,美國女演員 1986年:趙孟姿,台灣女藝人、模特兒 1987年:朱希敏,香港女藝人 1987年:陳潔玲,香港女演員
卡內基美隆大學校友 康奈尔大学工学院校友 國立清華大學校友 (北平) 西南交通大学校友 国立东南大学教授 北洋大学教授 北洋大学校长 江苏民国时期政府官员 浙江民国时期政府官员 中華民國交通部相關人物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部聘教授 中央研究院數理科學組院士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 天津大學校長 中国桥梁工程师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工程师 中国结构工程师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師 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和国家领导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世界科学院院士 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文革被迫害学者 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 九三学社社员
国立东南大学教授 北洋大学教授 北洋大学校长 江苏民国时期政府官员 浙江民国时期政府官员 中華民國交通部相關人物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部聘教授 中央研究院數理科學組院士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 天津大學校長 中国桥梁工程师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工程师 中国结构工程师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師 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和国家领导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世界科学院院士 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文革被迫害学者 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 九三学社社员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 欧美同学会会长
56,370(2013年1月估计),88%为因纽特人(包括一些混血因纽特人),其余12%为欧洲血统的移民,主要为丹麥移民。另有数千格陵兰人居住在丹麦。 人口增长率:0.9%(2000年数据) 出生率:千分之16.85(2000年数据) 死亡率:千分之7.55(2000年数据) 婴儿死亡率:18.26死亡/1,000安全出生(2000年数据) 人口机械增长率:千分之-8.38(2000年数据) 生育率:2.45新生儿/妇女(2000年数据) 年龄结构: 0-14岁:27%(男性7,718;女性7,483) 15-64岁:68%(男性20,860;女性17,272) 65岁及以上:5%(男性1,332;女性1,644,2000年数据) 性别比率: 出生:1男性/女性 15岁以下:1.03男性/女性 15-64岁:1.21男性/女性 65岁及以上:0.81男性/女性 总人口:1.13男性/女性(2000年数据) 出生时期望寿命: 总人口:68.07岁 男性:64.52岁 女性:71.69岁(2000年数据) 种族: 格陵兰人(包括因纽特人和一些因欧混血后裔):87% 丹麦人和其他:13% 交通 二戰後,美國在格陵蘭島建造基地和機場,康埃盧蘇阿克機場(SFJ) 是最大的機場和國際客運樞紐,擁有大型飛機起降所需的跑道。但SFJ 遠離較大的居住區,距首府努克 317 公里。生鮮食品從哥本哈根到SFJ以大型飛機空運,再以小型飛機將貨運轉輸往島內其他各地。努克機場 (GOH) 是島上第二大機場,距首府中心僅 6公里,主要服務於客運交通,提供島內每日或定期航班。全島另有 18 條簡易機場跑道,其中 14 條已有人工鋪設能提供短距航班的小型飛機起降。 民航事務歸屬丹麥民航管理局或格陵蘭機場管理局,島內航班由格陵蘭航空公司運營。國際航班每週有四航班,連結丹麥哥本哈根和冰島雷克雅未克。冰島航空從雷克雅未克飛往納薩爾蘇瓦克,並提供航線服務“荒野一日遊”。另外,格陵蘭航空公司在夏季有班機從加拿大伊魁特到努克的航線。 有些前往格陵蘭島觀光的國際遊客,是搭乘遊輪抵達。Arctic
56,370(2013年1月估计),88%为因纽特人(包括一些混血因纽特人),其余12%为欧洲血统的移民,主要为丹麥移民。另有数千格陵兰人居住在丹麦。 人口增长率:0.9%(2000年数据) 出生率:千分之16.85(2000年数据) 死亡率:千分之7.55(2000年数据) 婴儿死亡率:18.26死亡/1,000安全出生(2000年数据) 人口机械增长率:千分之-8.38(2000年数据) 生育率:2.45新生儿/妇女(2000年数据) 年龄结构: 0-14岁:27%(男性7,718;女性7,483) 15-64岁:68%(男性20,860;女性17,272) 65岁及以上:5%(男性1,332;女性1,644,2000年数据) 性别比率: 出生:1男性/女性 15岁以下:1.03男性/女性 15-64岁:1.21男性/女性 65岁及以上:0.81男性/女性 总人口:1.13男性/女性(2000年数据) 出生时期望寿命: 总人口:68.07岁 男性:64.52岁 女性:71.69岁(2000年数据) 种族: 格陵兰人(包括因纽特人和一些因欧混血后裔):87% 丹麦人和其他:13% 交通 二戰後,美國在格陵蘭島建造基地和機場,康埃盧蘇阿克機場(SFJ) 是最大的機場和國際客運樞紐,擁有大型飛機起降所需的跑道。但SFJ 遠離較大的居住區,距首府努克 317 公里。生鮮食品從哥本哈根到SFJ以大型飛機空運,再以小型飛機將貨運轉輸往島內其他各地。努克機場 (GOH) 是島上第二大機場,距首府中心僅 6公里,主要服務於客運交通,提供島內每日或定期航班。全島另有 18 條簡易機場跑道,其中 14 條已有人工鋪設能提供短距航班的小型飛機起降。 民航事務歸屬丹麥民航管理局或格陵蘭機場管理局,島內航班由格陵蘭航空公司運營。國際航班每週有四航班,連結丹麥哥本哈根和冰島雷克雅未克。冰島航空從雷克雅未克飛往納薩爾蘇瓦克,並提供航線服務“荒野一日遊”。另外,格陵蘭航空公司在夏季有班機從加拿大伊魁特到努克的航線。 有些前往格陵蘭島觀光的國際遊客,是搭乘遊輪抵達。Arctic Umiaq Line
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新興國家在歐洲與亞洲出現,分別是義大利、德國與日本,與英法兩國不同的是,該國家並未有龐大的海外殖民地,在國家發展上對資源的進口需求極大。日本在經歷了美國炮舰外交後快速脫亞入歐,成為工業化國家後建設了一支現代化海軍,並用於19世紀末對鄰近中國的戰爭中。實力漸強的美國也向西班牙宣戰,憑著現代化、實力遠超過西班牙海軍的艦隊,奪取了菲律賓和加勒比海的殖民地。20世紀初,日本又對俄國發動戰爭,由於沙皇長期將艦隊視為國家威望的象徵而非維繫海權的工具,其艦艇陳舊過時與充滿缺陷,遠不如師法英國海軍與具備海上優勢的日本海軍,最終在對馬海峽海戰中慘敗,俄國經濟受到嚴重打擊,日本則成為遠東首屈一指的國家與世界海軍強國。 歐洲的陸權強國—德國而後也走向海軍國家之路,不同於奥托·冯·俾斯麦的大陸政策,德皇威廉二世尊崇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的海權學說和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所提倡的龐大艦隊,建立了一支世界規模第二大的艦隊—公海艦隊,這對英國產生了威脅,造成了國際間的軍備競賽。英國鑑於德國威脅而開發了大艦巨砲主義的無畏艦與以英國海軍大臣約翰·阿巴斯諾特·費舍爾「速度即是裝甲」為核心理念的戰鬥巡洋艦,後者具備戰鬥艦之火力與高航速;此外,第一次世界大戰前不久,潛艇發展技術已成熟,可投入實戰,但當時世界大多國家將其用於沿岸海防,並未用作主力。德國因為威廉二世選擇與俄國交惡,法國也想報普法戰爭之仇,形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對抗法英俄協約集團的聯盟。戰爭爆發後,地中海變成奧匈帝國與鄂圖曼帝國海軍對抗義英法海軍的情勢,北海為英國皇家海軍與德意志帝國海軍,亞洲則是日本和德國遠東艦隊間的戰鬥。隨著戰爭發展,義大利退出同盟國,英國封鎖了德國費盡心力建設的巨大艦隊,直到唯一一次艦隊決戰的日德蘭海戰爆發,雖德國海軍取得戰術勝利,艦隊卻被英軍永久封鎖於港內,於是在可突破封鎖進行作戰的潛艇投下大量資源,發起大規模的海上破交戰—無限制潛艇戰。而英法進行了近代的大規模兩棲登陸作戰—加里波利战役。一次大戰中,大艦隊決戰的情況雖然很少,但各國海軍展現了不同於以往的海軍應用方式,並在日後發展純熟。 一次大戰後的1922年至1936年,美國、英國、日本、法國和義大利等五國簽訂了三個《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由於华盛顿海军条约,日本與美國海軍快速發展,美國與以往的海軍首強—英國海軍,平起平坐,日本海軍則成為亞洲首強、是世界第三強大的海軍。在這段被稱作「海军假日」的時間裡,世界各國發展了許多条约型战列舰,以在火力、航程、航速與防護力上不平衡的設計來獲取部份的優勢,也以新技術來使艦隻維持於排水量的限制之下,如義大利海軍的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擁有高航速與續航力低的特點。除了重型的戰鬥艦蓬勃發展外,驅逐艦也走上大型化的道路,裝備了更先進的艦砲與魚雷,如日本帝國海軍的吹雪級驅逐艦。地中海裡,法義兩國暗自較勁海軍武力,但法國海軍佈署範圍還得顧及大西洋而較顯弱勢,義大利建立了一支現代化、地中海規模最大,但缺乏航空母艦的艦隊。英國繼續保有巨型艦隊,也在條約允許的噸位下逐漸汰換舊式船隻。相較於一戰的戰勝國,德國海軍在戰爭結束時幾近全毀、規模極小,但仍設計出了德國級裝甲艦此類新式軍艦,在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後更大張旗鼓的重建海軍,技術上亦不落人後。 二次大戰爆發後,德國派出水面艦隊攻擊盟軍商船,而後再啟大規模的潛艇戰—大西洋海戰,配合多艘潛艇同攻擊的狼群戰術,於前期取得一系列輝煌成果,雙方的攻防也使得潛艇戰術、雷達與反潛科技迅速發展,但盟軍大量建造了護衛航空母艦護航,其裝備雷達的反潛機可輕易追擊到德國潛艇,最終在1943年5月扭轉情勢。雷達在夜間作戰、狹窄水域的高速水面作戰、防空作戰中創造了更有利的條件,除了大西洋追蹤德艦外,在太平洋戰爭所羅門群島戰役中也凸顯出了重要性。二戰中,空中力量的重要性變得極高,早在1940年11月的塔蘭托戰役中,英國海軍就以航空母艦上的艦載機攻擊義大利塔蘭托港內的軍艦,造成嚴重的癱瘓性傷害。1941年12月的珍珠港事件中,日本以多達6艘航空母艦的艦載機重創了美軍的艦隊和基地,其後的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和雷伊泰灣海戰更是海軍以航空兵力為主的海空決戰,戰爭後期德國也率先使用了無線電控制的弗里茲X型炸彈擊沉義大利海軍的羅馬號戰艦,為日後反艦飛彈的前身。戰後,戰鬥艦的主力地位被航空母艦所取代,而一度是世界第一大規模的英國海軍與其經濟皆遭重創、法國的主力艦隊紛紛被毀、曾為地中海霸主的義大利海軍損失過半和世界第三、亞洲第一大規模的日本帝國海軍被擊潰,往日的殖民大國海軍各個遭到重大打擊,導致對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力大不如前,加上美國有意削弱其舊有勢力,而引發了一系列反殖民浪潮,從印尼到埃及各個宣告獨立,殖民大國國力大減,長時間無法恢復,世界的海權落入了美國與蘇聯手中。 冷戰至今 二戰結束後,飛彈武器快速發展,船艦武器由傳統艦砲與機載炸彈轉變為高精度與命中率的飛彈,由此催生了飛彈快艇,雖然起初由於先前類似的魚雷快艇在戰爭中能力有限的失敗例子而不被看好,但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埃及用俄製SS-N-2飛彈擊沉了以色列的艾拉特號驅逐艦後,世界各國開始快速發展飛彈快艇與反艦飛彈,1967年世界僅有8個國家擁有飛彈快艇(共172艘),但到了1976年則增至26個國家(共469艘)。 冷戰時期主要是蘇聯和美國爭奪海上霸權,在核子技術實用化後開發了核動力的航艦、巡洋艦和潛艇,海軍艦艇的航程與作戰時間可以趨近無限的延長,同時又因為雙方裝備了具有相互保證毀滅原則的長程核子飛彈而並未發生大規模的戰鬥。美國首先利用核子技術製造了第一艘核動力的潛艇、巡洋艦與航空母艦—鸚鵡螺號、長灘號與企業號。與美國海軍航空母艦戰鬥群的理念不同,蘇聯一邊發展飛彈巡洋艦,一邊發展航空母艦,其中後者由於當時領導人尼基塔·赫魯曉夫推崇飛彈的理念而發展緩慢與不完全,蘇聯海軍先後開發了4級集反艦、反潛與防空飛彈於一身的飛彈巡洋艦,而其基輔級航空母艦的艦載機主要作為反潛之用,甲板上還裝設了大量飛彈發射器。由於技術上的問題,蘇聯艦艇在縮小武器和電子系統方面的能力較為薄弱,使得諸多早期的飛彈系統並沒有再裝填的彈藥儲存空間。為應付蘇聯反艦飛彈飽和攻擊的威脅,美國於1980年代建造了數艘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該級艦以整合對空中,水面與水下的各類感測器和相位陣列雷達結合的神盾戰鬥系統,可同時監控數百個空中,水面與水下目標,提供指揮官完整的作戰資訊。透過衛星和無線電通訊形成的資料網路,將艦隊蒐集情報的能力從艦艇本身擴大到水平線以外更大的空間。高度電腦與自動化的中央指揮系統具備快速反應能力、得以發射飛彈與其他武器摧毀多個目標。1990年代,美國又建造了數艘阿利·伯克級驅逐艦,不但擁有神盾系統,還具備匿蹤、核生化防護與模組化等特性,至今為美國海軍唯一級別的驅逐艦,也是世上最優良的驅逐艦之一。匿蹤設計也大量出現於現代的軍艦上,從巡防艦到巡洋艦都開始往降低雷達反射面、噪聲與紅外線輻射方面設計,如法國的拉法葉級巡防艦。 在世界各國海軍艦艇走向自動化與電子化時,1982年爆發的福克蘭群島戰爭中阿根廷以超級軍旗攻擊機發射法製飞鱼反舰导弹擊沉英國特遣艦隊的雪菲爾號驅逐艦,雪菲爾號本身有極為精密的電子警戒系統,但在實戰中卻暴露出許多缺陷,包括天氣因素、艦體材料與設計佈局等,英國遂而檢討改進。然而在5年後,1987年的兩伊戰爭中,美國先進的派里級巡防艦—斯塔克號也被飛魚飛彈擊中,雖未沉但亦遭重創。因此,透過美國研究福島戰爭的教訓,並做了5年的改良,對於飛機以飛彈攻擊水面艦隻的防禦,海軍自動化系統的防禦能力仍是未知數。飛彈的強大火力也使美國與法國構想了以此為全部武裝的「武庫艦」概念,用以取代航空母艦戰鬥群的高維護成本,作為海軍主力,但其安全性與戰鬥操作性仍存有疑慮,因而至今都未被建造出來,美國近年也研究了作戰領域在沿海、對內陸進行火力投射的濒海战斗舰,如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發揮在波灣戰爭中密蘇里號戰艦進行沿岸砲擊的功能。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海軍強國都可遠洋執行多種軍事任務,除了參與聯合國的維和行動外,還有打擊海盜、保護自己貿易航運與海外領地等任務。 功能 海軍的功能主要可分為外交、軍事和警備功能三種。 外交與宣傳 和平時期的海軍可作為外交的宣傳工具,威力強大的艦隊也能拿來當談判時的籌碼。在1854年美國就曾以炮舰外交,將艦隊作為恐嚇力量強迫日本打開國門就是著名的例子。近代海軍也多了與他國進行政治親善和友好訪問的任務,因此海軍人員也被要求應具有國際外交官的禮節。 軍事能力 現代,部份國家單憑海軍即可作為一支強大的威嚇力量,如:核戰的遏制。在軍事上可執行如:海上通商破壞戰、保護己方商船與通航線、協助兩棲作戰、摧毀敵人艦隊的決戰、攻守兼可的佈雷行動和特種任務等具體的行動。現代部份海軍憑著核科技賦予的超長航程與飛彈武器而具備近乎無限廣的攻擊範圍,涵蓋了全世界。 警備與救援 海軍也因為國家主權而具有保護領海與海上治安的任務,以及防止走私活動、執行海洋法規和海難事故的救援等。 海軍思想 各個國家的海軍建設受制於地理、經濟與需求影響,早期的海權由商業需求發跡,而後到17世紀發展至控制世界貿易,1616年英國海上冒險家雷利曾上書給女王安妮,表示「誰控制了海洋,誰就能控制世界貿易;誰控制了世界貿易,誰就能控制世界財富,進而控制世界本身。」,現今可根據其在遠洋、近海和近岸進行作戰的能力分作藍水海軍、綠水海軍和褐水海軍。18世紀,海軍思想家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先後發表《海權對歷史的影響 1660-1783》、《海權論》等著作,馬漢認為海權的運用可使國家增長財富與國力,並提出海權基本要素為:地理位置、自然型態、領土大小、人口數量、民族性格與政府性格,並力圖爭取制海權(Thalassocracy)。他認為海戰最高原則為削弱乃至毀滅敵人艦隊,並可以由決定性海戰或對港口的封鎖達成,馬漢認為這就是控制敵人海軍力量的方式,另一位海軍思想家柯白(Julian Corbett)則認為「海戰的目的必須經常是直接或間接地確實獲致制海權,並阻止對方獲致它」,制海權是種形式多樣的海上控制,但一般來說是各國海軍寄望取得的目標,以達到戰略上的軍事或政治目標,但也有未取得制海權就獲得海上戰略主導權的例子,如二戰德國潛艇艦隊在大西洋海戰前期的情況。自馬漢與柯白開始奠定基礎以來,其後將近50年時間內海軍理論都是以獲得制海權的需要為其基礎。 海軍思想在歷史發展中也常受到陸戰的影響,最著名的可說是一次大戰德國的公海艦隊,因其具有大陸性的海戰觀念,而執著於決定性海戰,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最後因受至於地理環境而失敗的德國海軍反而極端地轉至「對交通線控制」的方針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普遍已體認空權的重要,海軍若要對遠程目標進行任務勢必要擁有空中武力。雖然核子武器的出現一度使海軍被認為重要性變低,但軍事理論經過長時間的演進後發現,即便最終進行核子戰爭都不足以完全消除威脅與安全問題,唯一的方法就是派兵佔領敵人領土,而這項任務在當今空運進步的時代仍無法代替海運,海運的工作仍必須由海軍所完成,海權的重要性仍未降低。 組織 艦隊 艦隊是海軍最直接的作戰單位,為取得、維持或干擾海上控制權之主要兵力,由各種軍艦所組成,軍艦可分作作戰艦艇(包括:航空母艦、巡洋艦、驅逐艦、巡防艦、護衛艦、潛艇、掃雷艦、獵雷艦、各類兩棲登陸支援艦艇、飛彈快艇、魚雷快艇、巡邏艇和砲艇)、輔助艦艇(包括:補給艦、運輸艦、修理艦、拖船和醫院艦)以及港勤艦艇(包括:浮塢、起重船、工作船、交通船)等。艦隊小至兩艘軍艦所組成,大至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的數十艘。大型艦隊依照佈署地區劃分而命名,如: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與黑海艦隊。以功能可分作航空母艦戰鬥群、潛艇艦隊、護衛艦隊等,但兩棲部隊與彈道飛彈潛艇不包括於此。 海軍陸戰隊與特種部隊 部份國家還有海軍陸戰隊和若干特種部隊劃為海軍部門,如美國的海豹部隊、英國的皇家海軍陸戰隊等。海軍陸戰隊原為防止艦上水手叛變而設置,後來成了登陸作戰的要角,為先頭部隊建立岸上灘頭堡,在二戰的諾曼底登陸與韓戰的仁川登陸都有著優異的表現。除了海軍陸戰隊外,歷史上也有以水手組成的步兵部隊,與陸軍共同作戰,如納粹德國海軍的海軍步兵師。海軍陸戰隊除了有專業的登陸艇進行搶灘外,也會使用特種部隊的小型快艇、袖珍潛艇或直昇機來進行任務,尤以後面幾種在大規模戰爭不再、反恐戰爭興起的現今特別重要。 海軍航空兵 海軍航空兵為海軍重要的一支附屬兵力,為海軍所特有的軍事航空部隊,自19世紀末起開始出現。從一次大戰起即作為艦隊的空中保護,一直到二戰作為決戰主力,形成爾後海空聯合作戰的形式。在各國發展海軍航空兵之初,海軍與空軍為爭取權力而建設困難,如二戰中的大西洋海戰英德雙方都曾因為問題而作戰不利;在1949年時,美國國防部部長路易斯·A·強生(Louis A. Johnson)就認為空軍的B-36和平締造者轟炸機即足以擔任任何形式的戰略轟炸(包括核打擊)任務,因此主張降低航空母艦的數量,空軍和海軍對於核子打擊的看法不同而影響發展模式。然而在冷戰時期、陸基與海基飛彈出現後,海軍航空隊就不必執行此類任務,轉而變成專門對付飛彈潛艇。其保有兵力除了航空母艦、直升機航空母艦及水上飛機母艦上的各式軍用機外,還有沿岸搜救、反潛用的飛機與空勤人員,甚至如俄羅斯海軍航空兵者,將重型戰略轟炸機Tu-22M編入此單位中。 岸防部隊 部份國家的岸防部隊完全隸屬海軍單位,如:義大利岸防部隊和功能相似的法國海上憲兵隊,也有在戰時才接受其指揮,如:美國海岸防衛隊和土耳其岸防部隊者。岸防部隊主要任務為巡視海岸線與沿海地區,進行海上救難、保護本土與外島海軍基地或反入侵行動,下屬單位可能有海岸砲兵部隊與步兵隊。裝備可能包含:巡防艦、佈雷艦、救援直昇機、反潛機和各式岸基導彈。 相關條目 軍艦 神盾戰鬥系統 GIUK缺口 武庫艦 海軍陸戰隊 海軍航海兵 海軍航空兵 藍水海軍 內陸海軍 注释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海軍強國都可遠洋執行多種軍事任務,除了參與聯合國的維和行動外,還有打擊海盜、保護自己貿易航運與海外領地等任務。 功能 海軍的功能主要可分為外交、軍事和警備功能三種。 外交與宣傳 和平時期的海軍可作為外交的宣傳工具,威力強大的艦隊也能拿來當談判時的籌碼。在1854年美國就曾以炮舰外交,將艦隊作為恐嚇力量強迫日本打開國門就是著名的例子。近代海軍也多了與他國進行政治親善和友好訪問的任務,因此海軍人員也被要求應具有國際外交官的禮節。 軍事能力 現代,部份國家單憑海軍即可作為一支強大的威嚇力量,如:核戰的遏制。在軍事上可執行如:海上通商破壞戰、保護己方商船與通航線、協助兩棲作戰、摧毀敵人艦隊的決戰、攻守兼可的佈雷行動和特種任務等具體的行動。現代部份海軍憑著核科技賦予的超長航程與飛彈武器而具備近乎無限廣的攻擊範圍,涵蓋了全世界。 警備與救援 海軍也因為國家主權而具有保護領海與海上治安的任務,以及防止走私活動、執行海洋法規和海難事故的救援等。 海軍思想 各個國家的海軍建設受制於地理、經濟與需求影響,早期的海權由商業需求發跡,而後到17世紀發展至控制世界貿易,1616年英國海上冒險家雷利曾上書給女王安妮,表示「誰控制了海洋,誰就能控制世界貿易;誰控制了世界貿易,誰就能控制世界財富,進而控制世界本身。」,現今可根據其在遠洋、近海和近岸進行作戰的能力分作藍水海軍、綠水海軍和褐水海軍。18世紀,海軍思想家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先後發表《海權對歷史的影響 1660-1783》、《海權論》等著作,馬漢認為海權的運用可使國家增長財富與國力,並提出海權基本要素為:地理位置、自然型態、領土大小、人口數量、民族性格與政府性格,並力圖爭取制海權(Thalassocracy)。他認為海戰最高原則為削弱乃至毀滅敵人艦隊,並可以由決定性海戰或對港口的封鎖達成,馬漢認為這就是控制敵人海軍力量的方式,另一位海軍思想家柯白(Julian Corbett)則認為「海戰的目的必須經常是直接或間接地確實獲致制海權,並阻止對方獲致它」,制海權是種形式多樣的海上控制,但一般來說是各國海軍寄望取得的目標,以達到戰略上的軍事或政治目標,但也有未取得制海權就獲得海上戰略主導權的例子,如二戰德國潛艇艦隊在大西洋海戰前期的情況。自馬漢與柯白開始奠定基礎以來,其後將近50年時間內海軍理論都是以獲得制海權的需要為其基礎。 海軍思想在歷史發展中也常受到陸戰的影響,最著名的可說是一次大戰德國的公海艦隊,因其具有大陸性的海戰觀念,而執著於決定性海戰,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最後因受至於地理環境而失敗的德國海軍反而極端地轉至「對交通線控制」的方針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普遍已體認空權的重要,海軍若要對遠程目標進行任務勢必要擁有空中武力。雖然核子武器的出現一度使海軍被認為重要性變低,但軍事理論經過長時間的演進後發現,即便最終進行核子戰爭都不足以完全消除威脅與安全問題,唯一的方法就是派兵佔領敵人領土,而這項任務在當今空運進步的時代仍無法代替海運,海運的工作仍必須由海軍所完成,海權的重要性仍未降低。 組織 艦隊 艦隊是海軍最直接的作戰單位,為取得、維持或干擾海上控制權之主要兵力,由各種軍艦所組成,軍艦可分作作戰艦艇(包括:航空母艦、巡洋艦、驅逐艦、巡防艦、護衛艦、潛艇、掃雷艦、獵雷艦、各類兩棲登陸支援艦艇、飛彈快艇、魚雷快艇、巡邏艇和砲艇)、輔助艦艇(包括:補給艦、運輸艦、修理艦、拖船和醫院艦)以及港勤艦艇(包括:浮塢、起重船、工作船、交通船)等。艦隊小至兩艘軍艦所組成,大至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的數十艘。大型艦隊依照佈署地區劃分而命名,如:俄羅斯波羅的海艦隊與黑海艦隊。以功能可分作航空母艦戰鬥群、潛艇艦隊、護衛艦隊等,但兩棲部隊與彈道飛彈潛艇不包括於此。 海軍陸戰隊與特種部隊 部份國家還有海軍陸戰隊和若干特種部隊劃為海軍部門,如美國的海豹部隊、英國的皇家海軍陸戰隊等。海軍陸戰隊原為防止艦上水手叛變而設置,後來成了登陸作戰的要角,為先頭部隊建立岸上灘頭堡,在二戰的諾曼底登陸與韓戰的仁川登陸都有著優異的表現。除了海軍陸戰隊外,歷史上也有以水手組成的步兵部隊,與陸軍共同作戰,如納粹德國海軍的海軍步兵師。海軍陸戰隊除了有專業的登陸艇進行搶灘外,也會使用特種部隊的小型快艇、袖珍潛艇或直昇機來進行任務,尤以後面幾種在大規模戰爭不再、反恐戰爭興起的現今特別重要。 海軍航空兵 海軍航空兵為海軍重要的一支附屬兵力,為海軍所特有的軍事航空部隊,自19世紀末起開始出現。從一次大戰起即作為艦隊的空中保護,一直到二戰作為決戰主力,形成爾後海空聯合作戰的形式。在各國發展海軍航空兵之初,海軍與空軍為爭取權力而建設困難,如二戰中的大西洋海戰英德雙方都曾因為問題而作戰不利;在1949年時,美國國防部部長路易斯·A·強生(Louis A. Johnson)就認為空軍的B-36和平締造者轟炸機即足以擔任任何形式的戰略轟炸(包括核打擊)任務,因此主張降低航空母艦的數量,空軍和海軍對於核子打擊的看法不同而影響發展模式。然而在冷戰時期、陸基與海基飛彈出現後,海軍航空隊就不必執行此類任務,轉而變成專門對付飛彈潛艇。其保有兵力除了航空母艦、直升機航空母艦及水上飛機母艦上的各式軍用機外,還有沿岸搜救、反潛用的飛機與空勤人員,甚至如俄羅斯海軍航空兵者,將重型戰略轟炸機Tu-22M編入此單位中。 岸防部隊 部份國家的岸防部隊完全隸屬海軍單位,如:義大利岸防部隊和功能相似的法國海上憲兵隊,也有在戰時才接受其指揮,如:美國海岸防衛隊和土耳其岸防部隊者。岸防部隊主要任務為巡視海岸線與沿海地區,進行海上救難、保護本土與外島海軍基地或反入侵行動,下屬單位可能有海岸砲兵部隊與步兵隊。裝備可能包含:巡防艦、佈雷艦、救援直昇機、反潛機和各式岸基導彈。 相關條目 軍艦 神盾戰鬥系統 GIUK缺口 武庫艦 海軍陸戰隊 海軍航海兵 海軍航空兵 藍水海軍 內陸海軍 注释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书籍 《一九八四年世界各國海軍發展概況》,美國海軍學會月刊社
错误模式,使用API函数SetErrorMode设置 进程亲和掩码(affinity mask),用以指示期望使用CPU的哪些核 在哪个作业中。 子进程不能继承: 优先级类别Priority class. 句柄,由LocalAlloc, GlobalAlloc, HeapCreate, HeapAlloc返回 伪句柄,由GetCurrentProcess或GetCurrentThread返回 DLL模块句柄,由LoadLibrary返回 GDI对象句柄或USER对象句柄,如HBITMAP或HMENU. 为继承句柄,父进程在创建(或者代开、复制)各种可继承对象句柄时,在SECURITY_ATTRIBUTES结构的bInheritHandle成员为TRUE。在CreateProcess的bInheritHandles参数为TRUE;如果要继承标准输入、标准输出、标准错误的句柄,STARTUPINFO结构的dwFlags成员包含STARTF_USESTDHANDLES标志位. 下述API的函数用于获取进程相关信息: GetCommandLine:当前进程的命令行字符串 GetStartupInfo:当前进程被创建时的STARTUPINFO结构 GetProcessVersion:获取可执行头的版本信息 GetModuleFileName:获取包含了进程代码的可执行文件的全路径与文件名 GetGuiResources:获取使用中的GUI对象的句柄数量 IsDebuggerPresent:确定进程是否被调试 GetProcessIoCounters:获取进程执行的所有I/O操作的薄记信息。 GetProcessMemoryInfo:获取进程的工作集内存的信息 GetProcessWorkingSetSize:获取进程的工作集内存被允许的下限与上限 SetProcessWorkingSetSize:设置进程的工作集内存的下限与上限 进程终止时,所有打开的句柄被关闭,进程对象被触发(signaled)。进程的退出码(exit code)或者在ExitProcess、TerminateProcess函数中指出,或者是main、WinMain函数返回值。如果进程由于一个致命异常(fatal exception)而终止,退出码是这个异常值,同时进程的所有执行中的线程的退出码也是这个异常值。 优雅地关闭其他进程的方法是用RegisterWindowMessage登记私有消息,用BroadcastSystemMessage播放消息,收到消息的进程用ExitProcess关闭。 如果想要获取特定名字的进程的ID,需要枚举所有进程。传统办法是CreateToolhelp32Snapshot、Process32First、Process32Next函数;也可以使用EnumProcesses、EnumProcessModules函数来获取所有的进程ID,一个进程的所有模块的句柄。示例如下: PROCESSENTRY32 pe32; HANDLE hSnaphot; HANDLE hApp; DWORD dProcess; hSnaphot = CreateToolhelp32Snapshot(TH32CS_SNAPPROCESS, 0); // 获取进程快照 Process32First(hSnaphot, &pe32); // 枚举第一个进程 do { if (lstrcmpi(pe32.szExeFile, _T("NotePad.exe")) == 0) { // 查找进程名称为 NotePad.exe dProcess = pe32.th32ProcessID; break; } } while (Process32Next(hSnaphot, &pe32)); // 不断循环直到枚举不到进程 hApp = OpenProcess(PROCESS_VM_OPERATION | SYNCHRONIZE, FALSE, dProcess); // 根据进程 ID 获取程序的句柄 if (!WaitForSingleObject(hApp, INFINITE)) // 等待进程关闭 AfxMessageBox(" 记事本已经关闭!"); // 另一种方法 DWORD aProcId[1024], dwProcCnt, dwModCnt; HMODULE hMod[1000]; TCHAR szPath[MAX_PATH]; // 枚举出所有进程ID if (!EnumProcesses(aProcId, sizeof(aProcId), &dwProcCnt)) { //cout << "EnumProcesses error: " << GetLastError() << endl; return 0; } // 遍例所有进程 for (DWORD i = 0; i < dwProcCnt; ++i) { // 打开进程,如果没有权限打开则跳过 HANDLE hProc = OpenProcess(PROCESS_ALL_ACCESS, FALSE, aProcId[i]); if (NULL != hProc) { // 打开进程的第1个Module,并检查其名称是否与目标相符 if (EnumProcessModules(hProc, &hMod, 1000, &dwModCnt)) { GetModuleBaseName(hProc, hMod,
failed (%d).\n", GetLastError()); return; } // Wait until child process exits. WaitForSingleObject(pi.hProcess, INFINITE); // Close process and thread handles. CloseHandle(pi.hProcess); CloseHandle(pi.hThread); } 创建的子进程可以继承父进程的: CreateFile返回的打开句柄,包括文件、控制台输入缓冲区、控制台屏幕缓冲区, 命名管道, 串口通信设备, 邮槽. 打开的句柄,包括:进程、线程、互斥锁、事件对象、信号量、命名管道、匿名管道、文件映射对象。 环境变量 当前目录 控制台,除非进程脱离(detach)或创建了新的控制台。 错误模式,使用API函数SetErrorMode设置 进程亲和掩码(affinity mask),用以指示期望使用CPU的哪些核 在哪个作业中。 子进程不能继承: 优先级类别Priority class. 句柄,由LocalAlloc, GlobalAlloc, HeapCreate, HeapAlloc返回 伪句柄,由GetCurrentProcess或GetCurrentThread返回 DLL模块句柄,由LoadLibrary返回 GDI对象句柄或USER对象句柄,如HBITMAP或HMENU. 为继承句柄,父进程在创建(或者代开、复制)各种可继承对象句柄时,在SECURITY_ATTRIBUTES结构的bInheritHandle成员为TRUE。在CreateProcess的bInheritHandles参数为TRUE;如果要继承标准输入、标准输出、标准错误的句柄,STARTUPINFO结构的dwFlags成员包含STARTF_USESTDHANDLES标志位. 下述API的函数用于获取进程相关信息: GetCommandLine:当前进程的命令行字符串 GetStartupInfo:当前进程被创建时的STARTUPINFO结构 GetProcessVersion:获取可执行头的版本信息 GetModuleFileName:获取包含了进程代码的可执行文件的全路径与文件名 GetGuiResources:获取使用中的GUI对象的句柄数量 IsDebuggerPresent:确定进程是否被调试 GetProcessIoCounters:获取进程执行的所有I/O操作的薄记信息。 GetProcessMemoryInfo:获取进程的工作集内存的信息 GetProcessWorkingSetSize:获取进程的工作集内存被允许的下限与上限 SetProcessWorkingSetSize:设置进程的工作集内存的下限与上限 进程终止时,所有打开的句柄被关闭,进程对象被触发(signaled)。进程的退出码(exit code)或者在ExitProcess、TerminateProcess函数中指出,或者是main、WinMain函数返回值。如果进程由于一个致命异常(fatal exception)而终止,退出码是这个异常值,同时进程的所有执行中的线程的退出码也是这个异常值。 优雅地关闭其他进程的方法是用RegisterWindowMessage登记私有消息,用BroadcastSystemMessage播放消息,收到消息的进程用ExitProcess关闭。 如果想要获取特定名字的进程的ID,需要枚举所有进程。传统办法是CreateToolhelp32Snapshot、Process32First、Process32Next函数;也可以使用EnumProcesses、EnumProcessModules函数来获取所有的进程ID,一个进程的所有模块的句柄。示例如下: PROCESSENTRY32 pe32; HANDLE hSnaphot; HANDLE hApp; DWORD dProcess; hSnaphot = CreateToolhelp32Snapshot(TH32CS_SNAPPROCESS, 0); // 获取进程快照 Process32First(hSnaphot, &pe32); // 枚举第一个进程 do { if (lstrcmpi(pe32.szExeFile, _T("NotePad.exe")) == 0) { // 查找进程名称为 NotePad.exe dProcess = pe32.th32ProcessID; break; } } while (Process32Next(hSnaphot, &pe32)); // 不断循环直到枚举不到进程 hApp = OpenProcess(PROCESS_VM_OPERATION | SYNCHRONIZE, FALSE, dProcess); // 根据进程 ID 获取程序的句柄 if (!WaitForSingleObject(hApp, INFINITE)) // 等待进程关闭 AfxMessageBox(" 记事本已经关闭!"); // 另一种方法 DWORD aProcId[1024], dwProcCnt, dwModCnt; HMODULE hMod[1000]; TCHAR szPath[MAX_PATH]; // 枚举出所有进程ID if (!EnumProcesses(aProcId, sizeof(aProcId), &dwProcCnt)) { //cout << "EnumProcesses error: " << GetLastError() << endl; return 0; } // 遍例所有进程 for (DWORD i = 0; i < dwProcCnt; ++i) { // 打开进程,如果没有权限打开则跳过 HANDLE hProc = OpenProcess(PROCESS_ALL_ACCESS, FALSE,
or Scented Tea),又稱為花草茶或草本茶、藥草茶,有些花茶會以純花做浸泡製成花茶,有些會以茶葉與不同花種做結合,作為復方花茶,兩種各有其特色與風味,且不同種類的花茶也會有不同的功效。 大部分的花茶是利用茶善于吸收异味的特点,将有香味的鲜花和新茶一起闷,茶吸收香味后再把干花筛除,以此方法制成的茶叶,並不是拿花瓣做成茶。花茶香味浓郁,茶汤色深,深得偏好重口味的北方人喜爱。 朱權《茶譜》記有加工花茶的熏香茶法,但宋朝可能還沒有花茶。宋朝人有時會用龍腦、麝香、檀香、豆蔻、甘草、糯米糊等香料加工高級茶,惟這些並非花茶。
or Scented Tea),又稱為花草茶或草本茶、藥草茶,有些花茶會以純花做浸泡製成花茶,有些會以茶葉與不同花種做結合,作為復方花茶,兩種各有其特色與風味,且不同種類的花茶也會有不同的功效。 大部分的花茶是利用茶善于吸收异味的特点,将有香味的鲜花和新茶一起闷,茶吸收香味后再把干花筛除,以此方法制成的茶叶,並不是拿花瓣做成茶。花茶香味浓郁,茶汤色深,深得偏好重口味的北方人喜爱。 朱權《茶譜》記有加工花茶的熏香茶法,但宋朝可能還沒有花茶。宋朝人有時會用龍腦、麝香、檀香、豆蔻、甘草、糯米糊等香料加工高級茶,惟這些並非花茶。 花茶製作 普通花茶主要以绿茶、红茶、白茶或者乌龙茶作为茶坯、配以能够吐香的鲜花作为原料,采用窨制工艺制作而成。根据其所用的香花品种不同,分为茉莉花茶、玉兰花茶、桂花茶、珠兰花茶、玳玳花茶、森林小聪花茶、素馨花茶等,其中以茉莉花茶产量最大,森林小聪花茶产量最小。
the Literary Mind(2003年)。日語的全譯本包括有三種:(第25卷,1968年)、(第54卷,1974年)、戶田浩曉(,上冊1974年出版;下冊1977年出版)。韓國也有對於《文心雕龍》的翻譯本,包括:崔信浩(1975年)、李民樹(1984年)、崔東鎬(1994年)。此外尚有其他語言的全譯本,包括:王和達(捷克語,1968年)、蘭珊德(義大利語,1995年)、陳蜀玉(法語,2011年)、(西班牙語,2022年) 。 注釋 參考書目 蔡宗齊著,金濤譯:〈《文心雕龍》中“文”的多重含義及劉勰文學理論體系的建立 〉,《人文中國學報》,14 (2008),頁139-172。 蔡宗齊著,李瑞林等譯:〈中國文學批評體系的建立:《文心雕龍》與早期文獻中的文學觀 〉,載《詩學新探》(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頁289-312。 蔡宗齊:〈《文心雕龍》與儒、道、佛家的中道思維 〉”,載《論劉勰及其《文心雕龍》》(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頁94-114。 蔡宗齊:〈《文心雕龍》與傳統文學觀框架和傳統文化的關係 〉,載《文心雕龍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頁326-345。 黃冠閔:〈神與物遊——論《文心雕龍》中的想像中介問題 〉。 兴膳宏:〈《文心雕龙》与《诗品》在文学观上的对立 〉,文藝理論研究. 1982年02期 第76-83页。 延伸阅读 外部連結 《文心雕龙》全文在线阅读 (简繁体白话翻译) 国学网全卷《文心雕龙》
儒家思想 《文心雕龍》弘揚儒家思想,前五篇包括「原道」、「徵聖」、「宗經」、「正緯」、「辨騷」,重點在闡述儒家思想,提倡儒家的文學觀點,以矯正當時不切實用的文風。 文學觀念 《文心雕龍》主張文質並重,要求內容形式並重兼備;優秀作家的作品,要能達到「文不滅質,博不溺心」的地步。書中提倡自然的文學,以矯正當時雕琢淫濫的文風;提倡真實的文學,以矯正當時無病呻吟的文風;並提倡文學的創造,以矯正當時剽竊因襲的文風。 《文心雕龍》論述文學與環境的關係,認為文學受社會環境、自然環境影響。劉勰以前的論文家如曹丕、陸機,都以天才為文學創作的決定因素。劉勰一方面承認才性的重要,但他也認為文學的種種變化,主要是由於外面的社會環境,即所謂「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繫乎時序」。他還注意到氣候、時令與山川風景對作家的影響。 批評論 《文心雕龍》建立批評論。有關批評家的修養,在「知音」篇,劉勰提出批評家要博識,提高鑒別能力,「凡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故圓照之象,務先博觀。」有關批評家的態度,劉勰認為不能貴古賤今,不能崇己抑人,必須放棄主觀好惡的成見。 有關批評的標準,劉勰提出「六觀」,「將閱文情,先標六觀。一觀位體,二觀置辭,三觀通變,四觀奇正,五觀事義,六觀宮商。斯術既形,則優劣見矣。」 影響 翻譯 此時候《文心雕龍》的傳播相當之廣泛,並翻譯成不同的語言。據戚良德於2005年的不完全統計,專著有348本,而在中國大陸的校注和白話文翻譯著作有73種之多。而在海外,學者先後也推出他們對於《文心雕龍》的翻譯本。在英語有3本全譯本,以及是12種節譯本,全譯本包括有:施友忠的The Literary Mind and the Carving of Dragons(1959年)、黃兆杰的The Book of Literary Design(1999年)、楊國斌的Dragon-Carving and the Literary Mind(2003年)。日語的全譯本包括有三種:(第25卷,1968年)、(第54卷,1974年)、戶田浩曉(,上冊1974年出版;下冊1977年出版)。韓國也有對於《文心雕龍》的翻譯本,包括:崔信浩(1975年)、李民樹(1984年)、崔東鎬(1994年)。此外尚有其他語言的全譯本,包括:王和達(捷克語,1968年)、蘭珊德(義大利語,1995年)、陳蜀玉(法語,2011年)、(西班牙語,2022年) 。 注釋 參考書目 蔡宗齊著,金濤譯:〈《文心雕龍》中“文”的多重含義及劉勰文學理論體系的建立 〉,《人文中國學報》,14 (2008),頁139-172。 蔡宗齊著,李瑞林等譯:〈中國文學批評體系的建立:《文心雕龍》與早期文獻中的文學觀 〉,載《詩學新探》(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4),頁289-312。 蔡宗齊:〈《文心雕龍》與儒、道、佛家的中道思維
參見 韌體 奔騰浮點除錯誤 Weichengxu de:Mikroprogrammsteuerwerk 韌體 中央處理器
read-only-memory)或可程式邏輯陣列(PLA, programmable logic array)中。然而有些機器會將微指令儲存在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或是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中。它通常对普通程序员甚至是組合語言程式設計師来说是不可见的,也是无法修改的。與機器指令不同的是,機器指令必須在一系列不同的處理器之間維持相容性,而微指令只設計成在特定的電路架構下執行,成為特定處理器設計的一部分。 微程序设计技术 微程序设计技术,指的是用软件技术来实现硬件设计的一种技术。
劉(),字彦和,法名慧地,祖籍东莞郡莒县(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居京口(今江蘇鎮江),是南朝時期的文学理论批评家。 家世 劉勰的家世可以追考至劉邦時期城陽國國王劉章,當時他為了在呂后中奪回權力,發動了宮廷政變,獲封為城陽王。劉章傳九世到劉雲,在位一年後,無子而國絕。永始元年(公元前14年),他的弟弟劉俚獲封為城陽王,以代之。在位25年之後,被王莽貶為公,次年參與了反莽起義。 反莽起義成功之後,劉俚的兄弟劉津因有功而封為平萊候,後徒居東莞郡,即是劉勰一支。在此之後,東漢至魏晉之間這一支沒有顯官行於世,《晉書》中沒有這一支的記載,也沒有家譜流傳於世,至劉撫為止。劉撫,字土安,是劉勰的六世袓,曾任彭城内史,生有兩支,一支是劉爽,即劉勰一脈,一支是劉穆之的父親。劉爽,字子明,曾任尚書都官郎,山阴縣令。四世祖劉仲道为余姚縣令,生有五子,為劉欽之、劉秀子、劉粹之、劉恭之、劉靈真。劉靈真即是劉勰的袓父,但是可能因為沒有出仕,因此史書沒有立傳,而只有《梁書·劉勰傳》有提到。劉勰的父親劉尚任越騎校尉,實際事跡不明,牟世金猜測因參與當時的建康戰事而死於元徽二年(公元474年)。 生平 早年 劉勰的生平史料沒有明確記載,學者們有很多猜測。關於劉勰生年,學者沒有定論,但都不出460年至480年這一個範圍。在這一個時間帶出生之後,劉勰很早就失去了父親。劉勰父親劉尚的官職越騎校尉的官階是四品,秩二千品,在當時的社會地位是較為高的。因此,劉向過世之後,劉勰的家庭毋此失去了重要的經濟來源。《梁書·劉勰傳》說他「篤志好學」,好於學習,家境贫困。 劉勰的母親史書也沒有明確的記載,學者大致估計,大概是過江的江北大族人家的女兒,劉尚去世的時候,應不足30歲,去世之年大致認為劉勰20歲左右。李慶甲說:「二十一至二十三歲,在家居喪三年」;范文瀾說「母歿當在劉勰二十歲左右」;牟世金認為,「劉勰二十歲,母歿」。《文心雕龍·指瑕》中,劉勰認為:「說考而不從,反道若斯,余不足觀矣」,可見劉勰是認同孝道的。結合兩者的猜測,劉勰在二十歲前後的時候應該有為其母居喪三年。 在居喪之後,劉勰依然沒有人舉薦。他離開了京口,前往建康上定林寺,是當時建康名氣最大的,依靠名僧僧祐。他前往上定林寺的目的主要有三個,第一是為了逃避徭役,永明元年(483年),齊武帝削除了沒落弟子的免役權,劉勰作為其中之一,面對「家貧」的處境會百上加斤。第二是為了安心讀書。第三是為了結識上流人物,利用僧祐的地位,結交上層權貴,以求出身。 劉勰在定林寺時主要做了三件事,包括幫助僧祐校經,為名僧寺塔撰寫碑銘,以及撰寫《文心雕龍》。《梁書·劉勰傳》指:「依沙門僧佑,與之居處,積十餘年,遂博通經論,因區別部類,錄而序之。今定林寺經藏,勰所定也。」校經方面,學者依據史料對於定林寺的藏經進行了推算,指入寺前大約有八千卷經左右。而當中,因為譯者水平之限,又或者原文意義理解有異,又或者根本是假經,而需要校定。而這些經典中有約四百六十部是各寺院中只聞其名,未見其書的失譯之書,是僧祐辛苦尋求所得。因此「今定林寺經藏,勰所定也。」可見僧祐對於對於劉勰的信任。 寫作碑銘方面,492年,定林寺的高僧超辯過世,劉勰為他寫作了碑文。494年,為過世的僧柔寫作碑文。從《出三藏記集》觀察,可能還寫作了《上定林寺碑銘》和《建初寺初創碑銘》。《上定林寺碑銘》內容很可能記載了上定林寺的創建歷史。而《建初寺初創碑銘》中的建初寺由赤烏十年(247年)到建武四年(497年)已經有250年,此寺也是由僧祐所主持,劉勰可能在僧祐的指示下為此寺建碑銘。 學者估計,以創作《文心雕龍》時間來說最少也需要一至兩年,長則要三至五年左右。據《文心雕龍·序志》所記,「齒在踰立......于是搦筆和墨,乃始論文。」一般認為,「齒在踰立」的說法指的是三十出頭。劉勰在完成創作之後,未被當時的人所接受。他重視自己的文章,於是希望得到沈約的認同,並希望得他的引薦。但當是沈約的名氣相當高,沒有方法可以接觸到他,於是便帶着《文心》,裝作商人等候沈約離開家中,當沈約離開的時候,便擋在沈約的車前。沈約取了他的書來看,認為他的書「深得文理」,大為重視他,經常將《文心》放在案頭觀看。 進入官場 據《梁書·劉勰傳》所記,「天監初年,起家奉朝請,中軍臨川王宏引兼記室,遷車騎倉曹參軍」。現在學者大多認為劉勰之所以任「奉朝請」一職是因為得到沈約舉薦。奉朝請實際上只是一個榮譽官銜,沒有自己的屬員,只是為了安置閑散官員所設的。當時,劉勰依然在定林寺居住。接着,他出任了蕭宏的記室。學者估計,劉勰出任蕭宏的記室的時候大約在天監二年至三年(503-504年),因為在那個時候蕭宏升任了才中軍將軍。據史料,天監七年十一月至次年四月(508-509年),他奉梁武帝蕭衍之詔和僧智、僧旻等三十人到定林寺整理佛經,編寫《眾經要抄》。完成之後,劉勰由記室升任為倉曹參軍,派入車騎將軍府,當時任車騎將軍的是王茂。 據《梁書》記載,之後他「出為太末令(太末即今浙江衢縣),政有清職」。學者估計,他出任的年份在天監九年(510年)左右。在出任縣令之後,學者估計經過一年至三年之後,升任「仁威南康王記室,兼東宮通事舍人」,即擔任蕭統的記室,掌管文書。蕭統當時只有七歲,因此工作基本上都要依靠屬官自行決定,職務相對上一次任記室為多。通事舍人一職,用於傳達皇帝旨意,當時官職大多以其他官員兼職。在仁威將軍府時,主要協助當時的長史王僧孺處理職務,此外又為剡縣石城寺撰寫了碑文。 天監十七年(518年)五月十六日,他的恩師在建初寺圓寂,終年74歲,劉勰為他撰寫了碑文。自天監十七年八月開始,蕭衍改變了他殺牲祭袓的舊規,改為要求改用蔬果祭祀袓廟。於是劉勰見此情況,上表建議二郊祭祀都應該同樣改用蔬果,得到了接納。上表不久,獲提拔為步兵校尉。步兵校尉是一個武官,在當時只是名譽頭銜,因此實際上依然是行通事舍人一職。在此之後的生平學者分歧較大。但大致依據《梁書》來說,有詔令令他和慧震一起到定林寺抄經,完成之後請求出家。當時的皇帝不准,於是他燒自己的頭髮並立下誓言,才得到准許,並改名作慧地,次年過世。 爭論 生年
生年 各家大致推測生年都是以《文心雕龍·序志》所提出「齒在踰立」倒推。梁繩褘主張460年說;王更生推定為464年;范文瀾定為465年,台灣學者華仲麔、張嚴、王金凌、譚家定、黃公偉、以及是日本學者興膳宏等都定為465年左右。郭晉稀定為467年;楊明照、李曰剛則定為470年;張恩晉定為471年;賈樹新定為472年;以葉晨輝、施助等以劉勰在天監六、七年寫作《文心雕龍》估計,劉勰的生年也會更晚,即480年。 卒年 劉勰卒年各家推測差異相當大,主要可以分為三派。第一派主張劉勰出家於僧佑過世之後,即卒於普通年間。范文瀾在《文心雕龍注》中主張:「定林寺撰經,在僧祐沒後,蓋祐好搜校卷軸,自第一次校定後,增益必多,故武帝敕於慧震整理之」,認為他死於普通一至二年間(520年至521年)。陸侃如、牟世金、周振甫、楊明照早期都認同此說。王更生也認同此說,但主張卒於普通三年(522年)。牟世金同樣主張卒於普通三年。詹鍈、周紹恆主張卒於普通四、五年。周紹恆主張《梁書·劉勰傳》中的慧震即是劉之遴《吊震法師亡書》、《與震法府師兄李敬朏書》中的震法師,因此他完成撰經會到荊州的是間最遲不應該在普通七年間,由此倒推即普通四、五年。 第二派主張劉勰卒於蕭統死後,即中大通年間。這一派說法的依據主要將劉勰出家的原因、「未期而卒」與昭明太子的卒年一起聯系考察。李庆甲主張劉勰卒於中大通四年(532年),並以宋元其間的一些佛書作證。他的見解得到了修訂版《辭海》的使用,但是也有學者懷疑。如周振甫則認為「這些南宋和尚記事缺乏年代觀念,前後錯亂,不可為據」。牟世金指,劉勰不太可能在天監十八年至大通二年一直任步校尉一職,而且佛書也沒有說明具體的出處。 第三派主張劉勰死於大同年間。朱文民主張以定林寺的藏書量來估計,可能要長時間來修經,以一兩年是不太可能完成的,由是估計卒於大同三、四年(537至538年)。楊明照後來於《文心雕龍校注拾遺》中考证出《梁书·文学传》是以传主的卒年先后排序,認為劉勰在大同四年出家,於是於四年和五年間卒。蕭洪林、邵力均認為莒縣的定林寺是由劉勰所建造的,認為《南史》刪去了「未期而卒」一句,是因為不可信。劉勰出家之後沒有「未期而卒」,而是北歸回到故鄉莒縣浮來山定林寺,在大同四年卒(538年),但是缺乏相關的証據,支持者不多。李曰剛認為按《文學傳》的序次,以及是佛書的記載,應是卒於大同五年(539年)。 士庶之辯 學者對於劉勰是士族還是庶民有所爭議。王利器認為,劉勰的曾祖父劉仲道曾經參與過劉裕的開國大業,而他的父親也曾經任過越騎校尉,因此家庭成份應是地主兼官僚。馬宏山認為劉勰的家世是地主兼官僚,只是在青少年時期,因為喪父而且家貧因此家道中落。王更生認為,劉勰是「系出名裔,世代書香,同時本人也身霑朝延雨露」,台灣學者大多依王更生的說法。潘重規又指,劉勰「六朝建碑,極為當世所重」,指當時碑文作者必然是出身於名門望族,假如是庶民的話不太可能得到當時人的認同。 認為是庶民的說法是由王元化首次提出。王元化認為,《宋書·劉穆之傳》一句記述劉穆之是劉肥後代為《南史》所刪,可見《南史》認為這個說法不可靠。而且在劉勰世系中,史書有立傳的劉穆之、劉秀之從出身來說,也不能發現士族的痕跡,而是顯示出他們是以寒人身份起家的。再者,以劉勰出身士族來說,也沒法解釋劉勰裝作商人向沈約獻書的理由。程天祐補充,他的父親名字是劉靈真,和其他兄弟都是以「之」作結有所不同,可能並不是血統相近的。程干祐、牟世金、周振甫、張少康都認可此說。 不結婚 劉勰終身沒有結婚。據《梁書》所記,他是因為家貧而不結婚的。馬宏山認為,劉勰出於士族,不可能和庶族結婚,而當時的士族大姓也不可能看得上他,出身士族是他不結婚的理由。楊明照認為他既然是早孤而也能讀書,可見他衣食不算空乏,可能是因為信佛才不結婚。 著作 《文心雕龍》 《滅惑論》,載於《弘明集》卷八 《梁建安王剡山石城寺石像碑》,載於《會稽掇英總集》卷十六 作者有爭議著作: 《劉子》(一說是劉晝所作) 《出三藏記集》(一說是僧祐所作) 延伸阅读 注釋 引用 書目
东泠泉 御碑亭 观澜阁 宝墨轩 华严阁 摩崖石刻 三诏洞 壮观亭 别峰庵:郑板桥读书处 百寿亭 吸江楼 梦溪园 简介 为北宋科学家沈括晚年定居地和《梦溪笔谈》成书处,原在北宋润州朱方门外子城下,建于元丰八年(1085),沈括在此居住至元祐七年(1092),梦溪之名得自于沈括早年曾梦遇一小山小溪、花木似锦之地,后途经镇江时,见此处恰如所梦,遂于此定居。 五柳堂 简介 位于中国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演军巷16号的一座明清民居建筑群,主人陶氏系五柳先生陶潜后人,乾隆年间由江西浔阳迁居镇江,以络丝起家,至陶蓬先一代时发展成为当地丝绸业巨擘,题此堂名以示对先人的尊崇。 张云鹏故居 简介 位于中国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仓巷69号的一处近代民居建筑群,建于清末民初,主人张云鹏为民国时期镇江的著名中医和收藏家,现仍为其后人居住[1]。故居坐北朝南,共分四进庭院,呈江南园林庭院式布局,2000年其保护性修缮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张鹏故居又名张庐,该建筑由原同盟会会员张鹏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前后,为中西合璧的花园式别墅,由三栋并列的两层砖木结构楼房组成,呈“凹”字型,屋前原辟有栽植牡丹等名贵花木的花园,故挑出亭阁式阳台以便凭栏赏花观景。 刘景韶旧居 简介 位于中国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永安路30号(原尚友新村6号),为建于民国的砖木结构楼房,古琴梅庵琴派艺术教育家刘景韶在镇江的住所,今为其创办的梦溪琴社所在地和琴友雅集场所之一。郭礼征旧居位于中国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东荷花塘102号(三阳巷67-1号),为建于清末民初(1920年前)的回廊式二层砖木结构楼房,近代民族资本家、镇江大照电灯公司创办人之一郭礼征在镇江的住所(原靠近大照电灯公司),今存前后两进。 古泮泉 简介 位于中国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东门坡北段路东的一处古泉,由一对泉栏均呈八角形的泉池组成,分别高0.34米、口径0.46米和高0.44米、口径0.55米,其后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由丹徒知县庞时雍所立石碑。该泉传旧在镇江府学内西侧,北宋元祐时凿泉得石刻“泮泉”二字,故名,至明景泰时府学迁址,泉则流入民间。 宗泽墓 简介 位于中国江苏省镇江市东北郊宗泽山北麓(此山为京岘山东北余脉),今京口区宗泽路中段南侧的宗泽纪念园内,为宋代名将宗泽与夫人陈氏合葬之墓。最初为陈氏所葬,南宋建炎二年(1128)宗泽病逝后与其合葬。该墓坐南朝北,前为长90米、宽2.5米的墓道,尽头为民国二十六年(1937)修缮时所立牌坊,原横匾上刻“民族之光”(今已改为“宗泽墓”),两侧方柱上刻易君左所题对联,后为墓冢。 油库墩土墩墓 简介 体现古城镇江3000年文明史的文物,位于市东南郊谏壁镇,属于西周、春秋时期遗址,土墩呈馒首状,底径60余米、高8米,筑于滨临长江边的土丘冈上。 烟墩山 简介 海拔约54米,峙立长江南岸,山顶坡原有四座土墩,故又名四墩山。1954年6月,一件珍贵的青铜器岀土于江苏省江苏镇江大港镇烟墩山,消息一出,立即受到社会各界关注。 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宜侯夨簋”。东朱家湾土墩墓群,位于大港镇聂家东朱家湾村北烟墩山顶,属于周代遗址。 宝塔山公园 简介 又称中日友谊梅樱园,位于城区东南鼎石山上。园内建筑也极富特色,既有中华园林格调,又有日本园林风韵。 据清《丹徒县志》记载:“鼎石山在城东南三里,有塔。明末由寿邱山迁址”。 元《镇江志》载:普照寺在寿邱山麓。原为南朝宋武帝的故宅。南朝陈时创建寺庙,名慈和寺,宋朝称延庆寺,南宋绍兴中改名普照寺。因泗州僧伽塔也建了塔院,供奉僧伽像。名为“普照宝庆”。明代张风翼将寿邱山的僧伽塔移建于鼎石山。 鼎石山下有都天庙、痧神庙等,毁于日军炮火。 景点
萬佛塔 海云堂、枕江阁:蒋介石与宋美龄情定焦山(蒋介石先生与宋美龄女士在1927年第一次约会居住的地方) 焦山佛学院:学院始创于1934年,由时任镇江焦山定慧寺寺方丈智光法师(1889-1963)倡导办学并首任院长。学僧毕业后,多数充任各寺院监院、住持,其中有成为世界著名高僧者,如星云法师、美国纽约仁俊法师、夏威夷虚云寺住持知定法师、澳大利亚悉尼观音寺方丈法宗法师、新加坡菩提阁松年法师、香港大屿山宝莲寺前任方丈圣一法师、鹿野苑住持达道法师、台湾金山分院悟一法师、南山放生寺莲航法师、苏州寒山寺性空法师、茗山法师等均系焦山佛学院毕业生 象山古炮台 焦山古炮台 瘗鹤铭 乾隆行宫 不波亭 东泠泉 御碑亭 观澜阁 宝墨轩 华严阁 摩崖石刻 三诏洞 壮观亭 别峰庵:郑板桥读书处 百寿亭 吸江楼 梦溪园 简介 为北宋科学家沈括晚年定居地和《梦溪笔谈》成书处,原在北宋润州朱方门外子城下,建于元丰八年(1085),沈括在此居住至元祐七年(1092),梦溪之名得自于沈括早年曾梦遇一小山小溪、花木似锦之地,后途经镇江时,见此处恰如所梦,遂于此定居。 五柳堂 简介 位于中国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演军巷16号的一座明清民居建筑群,主人陶氏系五柳先生陶潜后人,乾隆年间由江西浔阳迁居镇江,以络丝起家,至陶蓬先一代时发展成为当地丝绸业巨擘,题此堂名以示对先人的尊崇。 张云鹏故居 简介 位于中国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仓巷69号的一处近代民居建筑群,建于清末民初,主人张云鹏为民国时期镇江的著名中医和收藏家,现仍为其后人居住[1]。故居坐北朝南,共分四进庭院,呈江南园林庭院式布局,2000年其保护性修缮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张鹏故居又名张庐,该建筑由原同盟会会员张鹏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前后,为中西合璧的花园式别墅,由三栋并列的两层砖木结构楼房组成,呈“凹”字型,屋前原辟有栽植牡丹等名贵花木的花园,故挑出亭阁式阳台以便凭栏赏花观景。 刘景韶旧居 简介
明代劉履《文選補註》 明代凌迪知《文選錦字》 明代胡煥文《文選粹語》 清代杭世駿《文選課虛》 清代石韞玉《文選編珠》 清代胥斌《文選集腋》 清代洪若皋《文選越裁》 清代吳湛《選詩定論》 清代董正揚《文選集律》 清代梁章鉅《文選旁證》46卷 清代汪師韓《文選理學權輿》 8卷 清代孫志祖《文選理學權輿補》 1卷 清代張雲璈《選學膠言》20卷 清代朱珔《文選集釋》14卷 清代胡紹瑛《文選箋證》30卷 清代許巽行《文選筆記》8卷 清代何焯《義門讀書記》5卷 清代陳景雲《文選舉正》6卷 清代於光華《文選集評》15卷 清代胡克家《文選考異》10卷 對日本的影響 該書在古时傳入日本,並成為平安時代貴族必讀書籍之一。而後該書許多詞彙吸入日語中,且現今仍在使用,如英雄、榮華、炎上、解散、禍福、家門、岩石、器械、奇怪、行事、凶器、金銀、經營、傾城、輕重、形骸、權威、賢人、光陰、後悔、功臣、故鄉、年號、國家、國王、國土、國威、虎口、骨髓、骨肉、紅粉、雞鳴、夫婦、父子、天罰、天子、天地、元氣、學校、娛樂、萬國、主人、貴賤、感激、疲弊等(佐藤喜代治《漢語漢字之研究》明治書院,1998年)。 評價 苏轼《题文选》批评《文选》“编次无法,去取失当……乃小儿强作解事者也”。 张戒《岁寒堂诗话》认为“所失虽多”,但所得亦“不少”。 外語譯本 英語 法語
元代方回《文選顏鮑謝詩評》 明代王象乾《文選刪註》 明代陳與郊《文選章句》 明代劉履《文選補註》 明代凌迪知《文選錦字》 明代胡煥文《文選粹語》 清代杭世駿《文選課虛》 清代石韞玉《文選編珠》 清代胥斌《文選集腋》 清代洪若皋《文選越裁》 清代吳湛《選詩定論》 清代董正揚《文選集律》 清代梁章鉅《文選旁證》46卷 清代汪師韓《文選理學權輿》 8卷 清代孫志祖《文選理學權輿補》 1卷 清代張雲璈《選學膠言》20卷 清代朱珔《文選集釋》14卷 清代胡紹瑛《文選箋證》30卷 清代許巽行《文選筆記》8卷 清代何焯《義門讀書記》5卷 清代陳景雲《文選舉正》6卷 清代於光華《文選集評》15卷 清代胡克家《文選考異》10卷 對日本的影響 該書在古时傳入日本,並成為平安時代貴族必讀書籍之一。而後該書許多詞彙吸入日語中,且現今仍在使用,如英雄、榮華、炎上、解散、禍福、家門、岩石、器械、奇怪、行事、凶器、金銀、經營、傾城、輕重、形骸、權威、賢人、光陰、後悔、功臣、故鄉、年號、國家、國王、國土、國威、虎口、骨髓、骨肉、紅粉、雞鳴、夫婦、父子、天罰、天子、天地、元氣、學校、娛樂、萬國、主人、貴賤、感激、疲弊等(佐藤喜代治《漢語漢字之研究》明治書院,1998年)。 評價 苏轼《题文选》批评《文选》“编次无法,去取失当……乃小儿强作解事者也”。 张戒《岁寒堂诗话》认为“所失虽多”,但所得亦“不少”。 外語譯本 英語 法語 德語 日語 注釋 延伸阅读 外部連結
}} 伊斯兰曆或回历,为目前伊斯兰教国家通用的曆法,正式名称为哈吉来/希吉來曆( at-taqwīm al-hijrī),意指公元622年先知穆罕默德从受迫害的麦加遷徙(,Hijra/Hegira或 Hijrath,音譯為希吉拉)到麦地那。在西方世界中表示一般记成“AH”(),类似于基督纪年的“AD”和世界紀元的“AM”。而在伊斯兰教国家中又可從阿拉伯文形式表示為H(سَنة هِجْريّة, 簡寫:هـ),希吉拉之前则记成“BH”()。 伊斯兰曆是一种纯粹阴曆,也是現今仍在使用的曆法中唯一的純阴曆。以公元622年7月16日为紀年元年一月一日,完全以月相为准,每当新月出现时定为每月的第一日,12个月为一年,不设闰月,闰年于第12个月后加一天(每30年中設11閏年)。平均每年只有354天8小时48分,每隔一年和公曆相差約11天,每隔2.7年相差一个月(即19年差7个月),每隔約32.6年(32年又7個月)就會相差一年,即兩者紀年差距就會「縮減」一年,也就是陽曆的32~33年與伊斯兰曆的33~34年長度相等,因此不分季节,每個月的季節會按照「冬->秋->夏->春->冬->...」的順序逆推。 現今是伊斯兰曆1444年,相當於公历2022年7月29日到2023年7月18日,跟標示太陽年的波斯曆(1402年,公历2023年3月20日至2024年3月20日)相比,从建元的公曆622年到年,作為陰曆的伊斯兰曆對比作為陽曆的波斯曆已多出年。 名称 伊斯兰曆在中國又稱回曆、回教曆、回回曆(这是回回阴历,與“回回阳历”(即波斯曆)不同)、伊曆(與“伊朗曆”不同)、穆罕默德曆、阿拉伯曆、西域曆、土盘曆、遷都曆等。 历史 公元639年,伊斯兰教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为纪念先知穆罕默德于公元622年9月24日率穆斯林由麦加迁徙到麦地那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决定以“希吉来”(阿拉伯语“迁徙”之意)为伊斯兰教历纪元 。为使纪年元旦与阿拉伯太阴历纪年岁首相合,即以阿拉伯太阳年岁首,即公元622年7月16日(儒略曆)/7月19日(公曆)为希吉来历元年1月1日(據後世考證,這天正好是星期五)。 年份 閏年 法蒂瑪王朝制定的伊斯蘭曆(表格式伊斯蘭歷)以12個月為一年,奇數月份設30天,偶數月份設29天,但閏年之最後月份則由29天增置一閏日即30天。伊斯兰教历平年354天,闰年355天,30年中有11个闰年,不置闰月。 伊斯兰教历置閏是以每30年為一個「週期」設置11個閏年;現今之1439年在第48個週期,1441年進入下一個週期。留意平均一天文年有 354 11/30
伊斯兰教历置閏是以每30年為一個「週期」設置11個閏年;現今之1439年在第48個週期,1441年進入下一個週期。留意平均一天文年有 354 11/30 天,而每一通用年則有354天,即在每一30年周期的每1通用年將累積餘下11/30天(相對天文年而言)。當有關餘數一旦超過半天(即15/30天),1天閏日即會置在該年之末,然後餘數減1天。遂第2通用年後餘數,將因該1天閏日的置入,由22/30天減至-8/30天,由此每一30年周期的閏年年第如下: 2、5、7、10、13、16、18、21、24、26 及 29 如閏日在餘數等於或大於半天的情況下置入,則上述閏年年第,除由第15年 代替第16年置閏,其他維持不變。 一平均月為 29 191/360天即天,每月相差0.000033个太阳日,累積達2428年則會出現1日的偏差。法蒂瑪王朝制定的伊斯蘭曆在短期內因各種因素也會導致其偏離按天文觀察而制定的曆法。 换算 伊斯兰曆平均每年只有354天8小时48分,与格里曆曆年的平均长度365.2425日相比,每年少10日21小时1分。每32.6个阳历年,伊斯兰曆就少一年。伊斯兰曆和公历之间的换算可以参照下列公式粗略计算: 月份 伊斯兰教历以月亮圆缺一周(朔望月)为一月,历时29日12小时44分2.8秒。单数月份即1、3、5、7、9、11月为“大建”即大月,有30天;双数月份即2、4、6、8、10月为“小建”即小月,为29天;12月在平年为“小建”即29天,在闰年为“大建”即30天。伊斯兰历的太阴月大体上与中国的阴历相同。但是,中国阴历将日月合朔定为初一,而伊斯兰历则以月初见定每月初一,这种现象出现在中国阴历的初二或初三。 斋月
长江桥隧列表 世界最高桥梁列表(按结构高度排列) 外部連結 潤揚長江公路大橋 苏 镇江桥梁 扬州桥梁 中华人民共和国悬索桥 中国斜拉桥
长江桥隧列表 世界最高桥梁列表(按结构高度排列) 外部連結 潤揚長江公路大橋 苏 镇江桥梁 扬州桥梁 中华人民共和国悬索桥 中国斜拉桥
Visiteurs du soir (les) (编剧:雅克·普莱卫;主演:阿尔莱蒂) 1945 《天堂的孩子们》 Enfants du paradis (les) (编剧:雅克·普莱卫;主演:阿尔莱蒂) 1946 《夜之门》 Portes de la nuit (les) (编剧:雅克·普莱卫;主演:伊夫·蒙当) 1949 《海港的玛丽》 Marie du port, La (主演:让·迦班) 1951 《朱莉叶或梦的钥匙》
se lève (Le) (编剧:雅克·普莱卫;主演:让·迦班、阿尔莱蒂) 1942 《夜间来客》 Visiteurs du soir (les) (编剧:雅克·普莱卫;主演:阿尔莱蒂) 1945 《天堂的孩子们》 Enfants du paradis (les) (编剧:雅克·普莱卫;主演:阿尔莱蒂) 1946 《夜之门》 Portes de la nuit (les) (编剧:雅克·普莱卫;主演:伊夫·蒙当) 1949 《海港的玛丽》 Marie du port, La (主演:让·迦班) 1951 《朱莉叶或梦的钥匙》 Juliette ou la
興盛 諾基亞於1865年成立之後,當地人開始更常用「諾基亞」一詞來指稱當時正欣欣向榮的整個工業區。為了表彰當地最大的工業設施和僱主,1937年建立的Pohjois-Pirkkala鎮於一年後改名為諾基亞鎮。1977年,諾基亞鎮又升格為諾基亞市。諾基亞市的市徽上便是一隻黑貂爬行於一條藍溪中。 在这个时期,诺基亚公司专注于移动通信相关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包括移动电话产品及多媒体、娱乐、通信网络和企业级的解决方案。 2005年,诺基亚手机年发货量约2.64亿支,是当年美國第二名摩托罗拉的1.8倍,占了全球市场份额的32.1%。诺基亚在2005年的销售额达到了341.9亿欧元(约合485.5亿美元),利润收入为46.4亿欧元(约合61亿美元),利润率为13.6%。截至2005年底,诺基亚在全球8个国家拥有14家工厂,并在11个国家设立了研发中心,雇员人数达到了约58800人 。作为一家公众持股的公司,诺基亚分别在芬兰赫尔辛基、德国法兰克福以及美国纽约挂牌上市。 2011年2月11日,诺基亚宣布与微软合作,並以Windows Phone作为智能手机的主要操作系统。 掙扎 2012年6月14日,諾基亞計劃在2013年前再裁員一萬人,並關閉芬蘭、德國和加拿大廠房及削減16億歐元開支,力求翻身。 2012年第三季,三星電子已收購諾基亞在俄羅斯的40家手機專賣店店鋪。 2012年10月,路透社報導:諾基亞為整頓事業,考慮變賣「非核心資產」,此資產將包括總部大樓等房地產。 2012年第四季,諾基亞錄得7季以來首次的盈利。其中部分盈收來自諾基亞通訊設備部門——諾基亞西門子通信(簡稱諾西,今-{zh-cn:诺基亚通信;zh-hant:諾基亞網路解決;}-)。諾基亞同時亦停止向股東派息,為143年來首次。諾基亞亦宣佈正式放棄Symbian系統,诺基亚 808 PureView是此系統的最後之作。 2012年12月,諾基亞為整頓事業,宣佈諾基亞位於芬蘭的總部大樓(Nokia House)將會以1.7億歐元被三星少數持股的芬蘭Exilion公司收購,諾基亞將改为租下此大楼的长期使用权。2013年,諾基亞又再以3170萬歐元將該公司位於芬蘭奥卢的Peltola办公园区卖给芬兰提供商Technopolis。 2013年7月1日,诺基亚以17億歐元(約合22億美元)價格,收購德國西門子公司所持諾西的50%股份,成為諾基亞的全資子公司,改名為諾基亞解決方案與網絡(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後再易名諾基亞網絡。 轉變 2013年9月3日,微軟宣布將以54.4億歐元(72億美元)收購諾基亞手機製造、設備和服務業務、Lumia、Asha品牌以及10年期的非獨佔專利許可證。諾基亞仍保有網路與服務業務諾基亞通信、Here地圖團隊、諾基亞品牌、專利(負責技術開發與授權的諾基亞高端技術)。該交易預計將在2014年第一季度完成,需要接受諾基亞股東和監管部門的審批。 2014年4月25日,諾基亞宣佈完成向微軟出售設備和服務業務。2014年10月22日,微軟正式宣佈將諾基亞手機品牌改為「Microsoft Lumia」,為諾基亞手機品牌寫下休止符。 2014年11月,諾基亞執行長表示,諾基亞不會再制造手機。 2014年11月18日,诺基亚授權Nokia品牌,由富士康製造的Android的诺基亚N1平板电脑。这是诺基亚在出售面向消费市场的手机业务后的第一款Nokia貼牌消费级智能设备。 2016年,諾基亞授權HMD及富士康在2017年再度以Nokia品牌推出手機。 2016年4月27日 - 諾基亞以1.7億歐元(約合 1.91 億美元)收購法國健康和可穿戴裝置廠商Withings,並更名Nokia Health,於2018年6月,出售Nokia Health部門。 衝擊與盛衰 諾基亞曾經是全球手機的市場龍頭,2007年,隨着iPhone掀起的智能手機革命,加上Android的出現,在2011年第二季被蘋果及三星雙雙超越,諾基亞在智能手機市場,銷售落後於蘋果及三星的手機,而在低端手機市場,又無法制住其它的亞洲競爭對手。2011年數據顯示,諾基亞的利潤從領先行業的35億美元已經降為13億美元以下。 在CEO改由來自微軟的斯蒂芬·埃洛普擔任後,諾基亞將手機產品線Windows Phone化,2013年1月24日公布2012財年第四季度業績顯示,該季度諾基亞實現凈利潤2.02億歐元,為六季以來首次由虧轉盈。期內,諾基亞手機總銷量為7960萬部。智能手機銷量總共1590萬部,Lumia手機銷量為440萬部,塞班手機銷量為220萬部,主要目標為新興市場的Asha手機銷量為930萬部。 諾基亞在裁員的決定一開始,從董事長到資深主管們,就開始規劃轉職銜接計劃(Bridge programme),他們認為,要對離職的員工,做到職業道德上的最大照顧,而非只達到法律上的最低標準。轉職銜接計畫適用於18,000名Nokia全球裁員員工,幫助他們找到新的工作,包括為了幫助他們轉職到全新工作所提供的教育訓練,以及如果員工打算創業,則協助他們成立新創事業。 旗下消費產品 諾基亞消費者端行動通訊設備部門曾售予微軟公司,其後再度授權Nokia品牌予鴻海集團旗下富智康及HMD Global進行生產製造。諾基亞消費者端健康部門則是賣回法國Withings,諾基亞公司現專注於通信基礎業務和技术研发。印度Flipkart公司取得「Nokia」品牌授權由中國創維集團在印度生產智慧電視機。 參見 HMD Global 微軟移動
諾基亞曾經是手機市場龍頭,於2000年輝煌時期市值近2500億美元,市值僅次於麥當勞及可口可樂。1997年,諾基亞擊敗了摩托罗拉登上全球手機龍頭寶座,自該年起連續蟬聯了14年銷售冠軍,這也是諾基亞手機帝國最輝煌的日子。但面對蘋果公司於2007年推出的iPhone和三星為代表的安卓陣營夾擊,加上諾基亞緩慢的改革步伐,全球手機銷量第一的地位在2011年第二季被蘋果及三星雙雙超越。2011年2月,諾基亞放棄經營多年的Symbian系統和開發中的MeeGo,轉而投入微軟的Windows Phone系統。 由於日漸衰退,整個2012年諾基亞都在以裁員、停止配息以及關閉工廠等做“垂死掙扎”,獨壓Windows Phone戰略全盤皆輸,市佔率每況愈下,于2012年第三季更是將旗下在俄羅斯的40家手機專賣店全數賣給三星並由三星電子接手。2013年9月3日,微軟宣布將以54.4億歐元(72億美元)收購諾基亞手機製造、設備和服務業務、Lumia、Asha品牌以及10年期的非獨佔專利許可證。諾基亞仍保有網路與服務業務諾基亞通信、Here地圖團隊、諾基亞品牌、專利(負責技術開發與授權的諾基亞高端技術)。該交易預計將在2014年第一季度完成,需要接受諾基亞股東和監管部門的審批。 2014年4月25日,諾基亞宣佈完成向微軟出售設備和服務業務。2014年10月22日,微軟正式宣佈將諾基亞手機品牌改為「Microsoft Lumia」,諾基亞手機品牌正式走入歷史。 2014年11月,諾基亞執行長表示,諾基亞不會再制造手機。 2014年11月18日,诺基亚发布使用安卓的诺基亚N1平板电脑。这是诺基亚在出售面向消费市场的手机业务后的第一款消费级智能设备。 2015年4月,諾基亞以换股方式斥資166億美元收購阿爾卡特-朗訊。 2015年8月3日,三家汽車製造商奧迪(Audi)、寶馬(BMW)和戴姆勒(Daimler)已聯手以28億歐元(31億美元),買下諾基亞(Nokia)的地圖事業HERE,諾基亞將從這樁交易獲得略高於25億歐元的資金,這些買主也將承接近3億歐元的HERE債務。這三家德國車商表示,預期2016年第1季完成交易,將各自持有HERE業務的相同股份,HERE部門將維持獨立,不會干涉其營運。当地时间2015年12月4日,诺基亚已撤资HERE,HERE成为三家汽车厂商独立运营的地图品牌。 2015年8月28日,诺基亚与中国华信邮电经济开发中心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有意成立新合资公司,将诺基亚中国的电信设备业务与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整合并入新合资公司,诺基亚将持有新合资公司50%+1的股权。 2016年5月18日,微软确认以3.5亿美元的交易价格将诺基亚功能机业务出售给富智康。富智康将接管拥有诺基亚功能机品牌授权,包括诺基亚功能机软件,相关客户服务和供应链协-{}-议合同;诺基亚则宣布将向芬兰公司HMD Global Oy授予全球独家专利使用权,允许后者在10年内生产诺基亚品牌Android手机和平板电脑。 历史 創業 最初的诺基亚公司(Nokia Ab)是由一位名叫弗雷德里克·伊德斯坦的芬兰工程师于1865年的创立的,当时主要从事纸浆的生产及造纸业务。1967年,诺基亚公司(Nokia Ab)与芬兰橡胶厂(Finnish Rubber Works Ltd, 成立于1896年)以及芬兰电缆厂(Finnish Cable Works,成立于1912年,原廠區大樓已化為藝術中心)进行了合并,从而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诺基亚公司(Nokia Corporation),後來因專注資訊及通訊產業,曾出脫部份子公司,例如日本輪胎普利司通及芬蘭製鞋。 根據美国科技博客网站《Silicon Alley Insider》(SAI)2011年8月刊登的一篇文章透露,諾基亞於1865年創建時,主要從事造紙業務。1898年,該公司又轉向生產橡膠製品。諾基亞最初商標為魚形圖案。諾基亞電子業務部門芬蘭電纜廠(Finnish Cable Works)創建於1912年。諾基亞於1979年同芬蘭電視機製造商合作,共同開發了一款早期無線電話。 興盛 諾基亞於1865年成立之後,當地人開始更常用「諾基亞」一詞來指稱當時正欣欣向榮的整個工業區。為了表彰當地最大的工業設施和僱主,1937年建立的Pohjois-Pirkkala鎮於一年後改名為諾基亞鎮。1977年,諾基亞鎮又升格為諾基亞市。諾基亞市的市徽上便是一隻黑貂爬行於一條藍溪中。 在这个时期,诺基亚公司专注于移动通信相关产品的研发与制造,包括移动电话产品及多媒体、娱乐、通信网络和企业级的解决方案。
黑心食品 食品安全 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 阜阳“白宫”腐败群案 2008年安徽阜阳肠道病毒EV71感染疫潮 参考文献
参见 黑心食品 食品安全 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 阜阳“白宫”腐败群案 2008年安徽阜阳肠道病毒EV71感染疫潮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on Marcel Carné's website "Reflections on Les Enfants du Paradis (Children of Paradise)," by
of Paradise)," by Stuart Fernie ''Enfants du Paradis Filmographie Pathé http://filmographie.fondation-jeromeseydoux-pathe.com/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Realized Mysticism in 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 an essay by Carl Theodor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Realized Mysticism in The Passion of Joan of Arc an essay by Carl Theodor Dreyer at the
生平 羅西尼的父母都是音樂家,他的父親是一名小號手,母親是一名歌唱家。羅西尼的父親是位熱烈的民主主義者,1796年,當拿破崙的軍隊進入義大利北部時,他歡迎他們的來到。但當奧地利軍隊重新佔領這裡時,他被關入監獄。羅西尼隨母親移居波隆那,以母親的演唱為生。幼年時,便受到音樂訓練,學會演奏小提琴和古鋼琴。他的演唱聲音也很好,從十歲起他在一個教堂合唱隊中唱獨唱,十三歲時他參加了一個歌劇的演出,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以歌手登台。後來他還跟他父親學會了演奏小號。 1807年15歲時,羅西尼開始學作曲,不久進入波隆那音樂學院學就讀。他隨卡威達尼學大提琴,學得非常快,但對作曲卻沒有多少進展。他在這方面的知識主要不是從學校學來的,而是在演奏古典時期作曲家約瑟夫·海頓與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的四重奏中自己琢磨出來的。 1810年,羅西尼18歲時,他的第一部歌劇《婚姻契約》(La Cambiale di Matrimonio)在威尼斯演出。從1810年到1813年,他還寫了其他一些不很出名的歌劇,如《離奇的誤會》、《絲絹梯》、《布魯斯基諾先生》等。他的第一部成名的歌劇是《湯克雷地》,此後,他的聲譽蒸蒸日上。 1815年,他成為波隆那兩個歌劇院的領導人,按他的契約,他必須每年為這兩個歌劇院各寫一部新歌劇,雖然如此,他還有時間為其他歌劇院寫歌劇。從1815年至1823年,他創作了20部歌劇,但並非所有歌劇一開始都很成功。1823年,他娶大他七岁的西班牙女高音伊莎貝拉為妻。两人私奔而婚,于1836年离婚。1824年,他在倫敦待了五個月,此後移居巴黎,擔任巴黎義大利劇院的經理。1829年在法國大革命氣氛感染下,根據席勒同名詩劇寫成歌劇《威廉泰爾》,反映義大利人民要求擺脫外族壓迫的願望,同時對大歌劇體裁的形成,起了推進作用,這也是他的最後一部歌劇。當時儘管只有37歲,卻從此放棄歌劇創作。 1836年,他回到波隆那,擔任母校博洛尼亚音樂學院的名譽校長。雖然他繼續創作,但主要精力在於宗教音樂和室內樂,1842年把十年前寫作一半的「聖母悼歌」完成。1846年他再婚,娶房东——放蕩女歐蘭蒲貝麗謝為繼室。1848年,波隆那的動亂迫使他遷居佛羅倫斯,1855年再次移居花都巴黎。 羅西尼的後半生中抑郁症经常发作,這可能與他年輕時就已得的淋病有關。1868年11月13日(星期五),他由于一次腸手術的後遺症,在第二位妻子奥林佩·佩里西埃的守护之下,在巴黎郊外的帕西别墅与世长辞,享年76岁。罗西尼去世后在圣三一会教堂举行的葬礼,其规格已接近国葬。乐队在葬礼上用阿道夫萨克斯制作的乐器为他演奏了贝多芬的《葬礼进行曲》,演唱者包括帕蒂和尼尔森在内的众多的当时最伟大的歌唱家。他的遺體被安葬於巴黎著名的拉雪茲神父公墓。1887年,在義大利政府的要求下,其灵柩最后于1887年移葬于佛罗伦萨。六千多群众静默肃立,由四个军乐队和三百名歌手组成了巨大的唱诗班。在他自己的剧作《摩西》一剧的祈祷歌声中他的遺骸被遷葬至佛羅倫斯的聖十字聖殿。此外,羅西尼的大部分遺產都捐贈給故鄉佩萨罗,作為創辦音樂學院之用。 作品節選 塞維利亞的理髮師 阿爾及利亞的意大利女郎 奥特耶罗 湯克雷地 威廉·退尔 灰姑娘 布魯斯基諾先生 湖中少女(La donna del
1836年,他回到波隆那,擔任母校博洛尼亚音樂學院的名譽校長。雖然他繼續創作,但主要精力在於宗教音樂和室內樂,1842年把十年前寫作一半的「聖母悼歌」完成。1846年他再婚,娶房东——放蕩女歐蘭蒲貝麗謝為繼室。1848年,波隆那的動亂迫使他遷居佛羅倫斯,1855年再次移居花都巴黎。 羅西尼的後半生中抑郁症经常发作,這可能與他年輕時就已得的淋病有關。1868年11月13日(星期五),他由于一次腸手術的後遺症,在第二位妻子奥林佩·佩里西埃的守护之下,在巴黎郊外的帕西别墅与世长辞,享年76岁。罗西尼去世后在圣三一会教堂举行的葬礼,其规格已接近国葬。乐队在葬礼上用阿道夫萨克斯制作的乐器为他演奏了贝多芬的《葬礼进行曲》,演唱者包括帕蒂和尼尔森在内的众多的当时最伟大的歌唱家。他的遺體被安葬於巴黎著名的拉雪茲神父公墓。1887年,在義大利政府的要求下,其灵柩最后于1887年移葬于佛罗伦萨。六千多群众静默肃立,由四个军乐队和三百名歌手组成了巨大的唱诗班。在他自己的剧作《摩西》一剧的祈祷歌声中他的遺骸被遷葬至佛羅倫斯的聖十字聖殿。此外,羅西尼的大部分遺產都捐贈給故鄉佩萨罗,作為創辦音樂學院之用。 作品節選 塞維利亞的理髮師 阿爾及利亞的意大利女郎 奥特耶罗 湯克雷地 威廉·退尔 灰姑娘 布魯斯基諾先生 湖中少女(La donna del lago) 軼事 罗西尼非常贪吃,是個有品味的美食家。据他本人回憶,他曾因在野餐時不小心將肉捲掉入湖中而大哭。 参见 古典音乐作曲家列表 外部链接 新芭网音乐资料库 罗西尼Rossini 罗西尼传记 Fondazione G.
Houston)是一名陆军少校,母亲为伊丽莎白。他是家中的第五个男孩,其祖先可以追溯至来自于苏格兰-爱尔兰地区的移民。童年时他在家乡当地一所学校学得一些简单的知识。他的父親計畫遷往當時仍是美國邊疆地區的田納西州,但他13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仍然遵照計畫,带着他们5个兄弟和3个妹妹前往了田纳西州。他们一家在馬里維爾(Maryville)附近的一条溪流边经营着一家农场,然而休斯顿似乎并不喜欢农场生活。1809年时休斯顿离开农场,同田纳西河附近的切罗基人居住在一起,这一呆就是三年,期间也曾偶尔回家探望过几次。收养他的切罗基酋长还给他起了个切罗基语名字叫“乌鸦”,这段经历使得休斯顿对印第安人充满了感情。 田纳西州的政治生涯 1812年5月离开切罗基人后,休斯顿回到馬里維爾开设了一家学校,这所学校盈利颇丰。美英第二次战争爆发后,他参加了美国军队并立功,4个月后被升为中尉负责指挥第39步兵团。1814年3月,休斯顿在对抗同英国人结盟的克里克人的馬蹄弯(Horseshoe Bend)战役中负伤 ,不过他的英勇表现也受到了安德鲁·杰克逊将军的注意。1817年他任命了一个印第安人作为切罗基人的贸易代理,然而1818年2月当他率领一个切罗基人代表团前往华盛顿时,却因为穿着印第安服装受到了总统詹姆斯·门罗及战争部长约翰·卡德威尔·卡尔霍恩的责备。 1818年,他辞去军职向詹姆斯·特林布尔(James Trimble)法官学习了半年法律,然后开始从事律师行业。1819年休斯顿获选为纳什维尔地区的公诉律师,4年后经由安德鲁·杰克逊推选成为了一名民主党议员,1825年时再次获选。1827年,他当选田纳西州州长,2年后他迎娶了一位18岁少女埃莉萨·艾伦(Eliza Allen)为妻。这场婚姻是由艾伦的父亲约翰·艾伦上校强行安排的,夫妻两的关系并不好,结婚后没几个月就分居了。4月16日休斯顿辞去了州长的职务,本来他是有指望成为杰克逊的继承人参选总统的。7月份他回到了切罗基的部落并认识了一位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印第安女子蒂纳·罗杰斯(Tiana Rogers)。10月时他获得了印第安人的承认,成为了他们的一员。因为经常饮酒,他又获得了醉鬼的外号。12月中旬他作为切罗基人的代表前往华盛顿谈论贸易事项。之后又游览了美国东部多个地区,还在1830年1月遇见了安德鲁·杰克逊,31年8月母亲去世后休斯顿再度回到了家乡,后来在一条汽船上休斯顿还遇见了法国作家亚历西斯·托克维尔。1832他接受了杰克逊总统的派遣来到了德克萨斯。 德克萨斯 在德克萨斯,休斯顿先是代表纳科多奇斯(Nacogdoches)参与了1833年公约的修订,然后又开始积极参与德州的各项政治活动。休斯顿积极参加反对墨西哥的得克萨斯独立运动,1836年,得克萨斯宣布独立,休斯顿也当选为军队的指挥官。在经历了阿拉莫和戈利亚德的战役后,休斯顿逐渐控制了剩下的德克萨斯民兵。在圣哈辛托战役,休斯顿以少胜多,一举击败了墨西哥总统桑塔·安纳所率领的军队并俘虏了总统本人。这一仗的胜利使得得克萨斯的独立获得承认,9月休斯顿被选为德克薩斯共和国的首任总统。为了纪念他,1836年成立了休斯顿市并将其作为共和国的首都。38年第一届总统任期结束,41年时休斯顿又再度竞选并任职到1844年。 由于他支持并在德克萨斯实行奴隶制,美国国会反奴隶的議員們,拒绝接受德克萨斯加入美國。1845年,得克萨斯最后并入美国,1859年他成为州长。1861年,南北战争開始,德克萨斯很多人支持南方邦聯,但休斯顿始终反对德克萨斯加入南方。他由于拒绝宣誓支持美利堅聯盟國而被撤职,后退出政坛,1863年逝世。 紀念 美國陸軍位於德州聖安東尼奧的一處軍事基地-山姆·休士頓堡()即以山姆·休士頓為名。 座落於亨茨維爾的萨姆休斯顿州立大学()也以他為校名。 参考文献
美國律師 律師出身的政治人物 德克萨斯州浸信会徒 蘇格蘭裔美國人 愛爾蘭裔美國人 美国民主党共和党州长 山姆·休斯顿 杰克逊民主党联邦众议员 克里克战争人士
世系1 = | 在位1 = | 統治類型1 = | 前任1 = | 繼任1 = | 世系2 = | 在位2 = | 統治類型2 = | 前任2 = | 繼任2 = | 出生日期 = 唐咸通十三年872年 | 出生地 = | 逝世日期 = 天顯元年七月二十七日 | 逝世地 = | 陵墓 = | 配偶 = | 子嗣 = | 姓名 = 耶律億 | 年號 = 神冊:916年十二月-922年正月天贊:922年二月-926年二月天顯:926年二月-926年七月 | 尊號 = 天皇帝大聖大明天皇帝 | 諡號 = 升天皇帝大聖大明天皇帝大聖大明神烈天皇帝 |
在位1 = | 統治類型1 = | 前任1 = | 繼任1 = | 世系2 = | 在位2 = | 統治類型2 = | 前任2 = | 繼任2 = | 出生日期 = 唐咸通十三年872年 | 出生地 = | 逝世日期 = 天顯元年七月二十七日 | 逝世地 = | 陵墓 = | 配偶 = | 子嗣 = | 姓名 = 耶律億 | 年號 = 神冊:916年十二月-922年正月天贊:922年二月-926年二月天顯:926年二月-926年七月 | 尊號 = 天皇帝大聖大明天皇帝 | 諡號 =
Vampire Hunter) 《林肯傳》(Lincoln,該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飆風戰警》(Wild Wild West) 《烈火邊境》(Free State of Jones) 《失鞋戰場》(Field of Lost Shoes) 《溫特斯特鬼屋》(Winchester) 《魅惑》(The Beguiled),中國大陸譯《牡丹花下》,香港譯《美麗有毒》)是一部2017年的美國劇情電影 《将军号》(The General) 《她們》(Little Women (2019),該片獲得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 小說 飄 小婦人 湯姆叔叔的小屋 姊妹 决战葛底斯堡 参见 世界戰爭列表 美國內戰起因 美國內戰重演 北美九國 第二次美国内战 注释 參考文獻 扩展阅读 Gugliotta, Guy. New Estimate Raises Civil War Death Toll , The New York Times, April 3, 2012, p. D1 (of the New York edition), and April 2, 2012, on NYTimes.com. Retrieved 2012-04-03 online. Tidball, John Caldwell. The Artillery Service in the War of the Rebellion 1861-1865 (reprint 2011) Westholm Publishing . The Civil War: A Visual History, DK 2011 Weeks, Michael. The Complete Civil War Road Trip Guide: More than 500 Sites from Gettysburg to Vicksburg Countryman Press 2016 Shaara, Jeff. Civil War Battlefields: Discovering America's Hallowed Ground Ballantine Books 2006 Edwards, F Laura. A Legal History of the Civil War and Reconstruction: A Nation of Right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 McPherson, M James. The War That Forged a Nation: Why the Civil War Still Matte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外部链接 西点军校所用的美国内战地图册 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中的美国内战映像 View images from the Civil War Photographs Collection at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American Battlefield Trust – A non-profit land preservation and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Devil) 《黃金三鏢客》(The Good, the Bad, the Ugly) 《一個國家的誕生》(The Birth of a Nation) 《林肯總統:吸血鬼獵人》(Abraham Lincoln: Vampire Hunter) 《林肯傳》(Lincoln,該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飆風戰警》(Wild Wild West) 《烈火邊境》(Free State of Jones) 《失鞋戰場》(Field of Lost Shoes) 《溫特斯特鬼屋》(Winchester) 《魅惑》(The Beguiled),中國大陸譯《牡丹花下》,香港譯《美麗有毒》)是一部2017年的美國劇情電影 《将军号》(The General) 《她們》(Little Women (2019),該片獲得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 小說 飄 小婦人 湯姆叔叔的小屋 姊妹 决战葛底斯堡 参见 世界戰爭列表 美國內戰起因 美國內戰重演 北美九國 第二次美国内战 注释 參考文獻 扩展阅读 Gugliotta, Guy. New Estimate Raises Civil War Death Toll , The New York Times, April 3, 2012, p. D1 (of the New York edition), and April 2, 2012, on NYTimes.com. Retrieved 2012-04-03 online. Tidball, John Caldwell. The Artillery Service in the War of the Rebellion 1861-1865 (reprint 2011) Westholm Publishing . The Civil War: A Visual History, DK 2011 Weeks, Michael. The Complete Civil War Road Trip Guide: More than 500 Sites from Gettysburg to Vicksburg Countryman Press 2016 Shaara, Jeff. Civil War Battlefields: Discovering America's Hallowed Ground Ballantine Books 2006 Edwards, F Laura. A Legal History of the Civil War and Reconstruction: A Nation of Right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5
方孝孺被打進死牢时,明成祖朱棣派人大肆搜捕方孝孺在京的親屬(相傳誅殺「十族」,更勝於誅九族),並在行刑當日把他們押往刑場,在方孝孺面前一一殺害,場面十分残忍。方孝孺的弟弟方孝友將要被殺的時候,方孝孺看著弟弟,流下了眼淚,方孝友安慰他說:“阿兄何必淚潸潸,取義成仁在此間。華表柱頭千載後,旅魂依舊到家山。”隨後從容赴死、 方孝孺強忍悲痛,始終不屈。被凌遲殺害於南京聚寶門(今中華門)外,時年四十六岁。。 方孝孺被殺後,無人敢收屍,戴德彝撫屍慟哭不已,絕食三日,有詩-{云}-:「臨危生死決須臾,為國寧憐家與軀?繼志情殷愧力短,承先念切遇時渝。關山欲斷春秋淚,骨肉長分南北區。手澤遺今無復守,聊憑風雨泣桑榆。」最后方孝孺遗骸由門人廖鏞、廖銘收葬于聚寶門外山上,隨後兩人也因此連坐被誅。方孝孺妻子鄭氏与子方中憲、方中愈上吊自杀,两个女儿亦跳入秦淮河自尽。 方孝孺的宗族親友前後受诛者达873人,受牵连者达数千人,其门人中以身殉者有盧原質、鄭公智、林嘉猷,史稱“誅十族”。 身后 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驾崩后,長子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同年11月,朱高炽寬待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建文忠臣族人,并赦免之。齐、黄二人各有一子被找到并赦免。方孝孺未找到子嗣,找到了其堂兄方孝复,并赦免方孝复。萬曆十三年三月,释放因方孝孺连坐的戍边后裔,其分别流放到浙、贛、閩、粵、蜀等地的人数有一千三百余人。有地方縣志記載孝孺可能並無絕後,《明實錄》亦記載方孝孺的幼子方德宗是為數不多的倖存者。 方德宗其後為逃避追捕,南逃至廣東東莞一帶。 明世宗时期,松江人俞斌自称为方孝孺后人,并纂写《歸宗錄》,一时士大夫均纷纷相信,之后才被方氏后人察觉。 明神宗时期,有诏书褒奖记录建文年间忠臣、并在南京建造表忠祠,祠中所列人物中,徐輝祖为首,其次即为方孝孺。 弘光帝時期,贈孝孺為太師,諡文正。妻鄭,追封誥命夫人,諡貞愍。 閩南人則尊之為王爺神,稱方孝孺、鐵鉉、景清為三府千歲。 著作 方孝孺著作甚豐,内容醇深雄邁。当时每出一篇,人们纷纷传诵。其撰有《周禮考次》、《大易枝辭》、《武王戒書註》、《宋史要言》、《帝王基命錄》、《文統》等。永乐年间,朱棣查禁他的所有著作,并令藏匿方孝孺文集者死罪。章樸因收藏方孝孺文集,被楊善檢舉,而處死,其弟章宗簡出面求情,亦被殺。其门人王稌潛錄制的《侯城集》,为现在传世之作。 参考文献 引用
當時方孝孺已經是名聞天下的第一大儒,其學識品德為四海所稱頌。朱棣起兵時,其謀士姚廣孝曾對他說,“城破之日方孝孺是決不會投降的,但萬萬不能殺他,殺了孝孺,天下的「讀書種子」(能承先啟後的讀書人)就滅絕了。”朱棣點頭答應。其實,朱棣也有意借用方孝孺的威信來收攬人心,所以當燕軍攻破南京後,朱棣屢次派人到獄中向方孝孺招降,希望由他撰寫新皇帝即位的詔書,方孝孺堅決不從。隨後朱棣強行派人押解方孝孺上殿,方孝孺披麻戴孝(斬衰)而入,悲慟至極,哭聲響徹大殿。 朱棣上前安慰方孝孺,告訴他:「方先生別辛苦了,我只是像周公輔佐成王一樣。」方孝孺厲聲質問朱棣:「那成王(意指明惠帝)在哪?」朱棣稱惠帝已經自焚。方孝孺继续质问:“那為何不立成王的兒子(意指惠帝的兒子)為君呢?”朱棣答道:“國家仰賴年長的君王啊。”方孝孺继续追问:“为何不立成王之弟呢?”朱棣则称:“這是朕的家事。”并命人将筆墨投到方孝孺面前,声称:“要命令天下人的詔書,不是方先生寫的,不可以。”強迫他寫詔書。方孝孺接過筆,寫上「燕賊篡位」幾個字後,即擲筆於地,罵道:「死就死,詔書我不寫。」朱棣見方孝孺寧死不屈,即威脅道:「你不怕我誅你九族了?」方孝孺義無反顧地斥責說:「就算誅十族,奈我何!」朱棣怒不可遏,命人將其押赴集市施以磔刑,時六月二十五日 。 方孝孺被打進死牢时,明成祖朱棣派人大肆搜捕方孝孺在京的親屬(相傳誅殺「十族」,更勝於誅九族),並在行刑當日把他們押往刑場,在方孝孺面前一一殺害,場面十分残忍。方孝孺的弟弟方孝友將要被殺的時候,方孝孺看著弟弟,流下了眼淚,方孝友安慰他說:“阿兄何必淚潸潸,取義成仁在此間。華表柱頭千載後,旅魂依舊到家山。”隨後從容赴死、 方孝孺強忍悲痛,始終不屈。被凌遲殺害於南京聚寶門(今中華門)外,時年四十六岁。。 方孝孺被殺後,無人敢收屍,戴德彝撫屍慟哭不已,絕食三日,有詩-{云}-:「臨危生死決須臾,為國寧憐家與軀?繼志情殷愧力短,承先念切遇時渝。關山欲斷春秋淚,骨肉長分南北區。手澤遺今無復守,聊憑風雨泣桑榆。」最后方孝孺遗骸由門人廖鏞、廖銘收葬于聚寶門外山上,隨後兩人也因此連坐被誅。方孝孺妻子鄭氏与子方中憲、方中愈上吊自杀,两个女儿亦跳入秦淮河自尽。 方孝孺的宗族親友前後受诛者达873人,受牵连者达数千人,其门人中以身殉者有盧原質、鄭公智、林嘉猷,史稱“誅十族”。 身后 永乐二十二年,明成祖朱棣驾崩后,長子明仁宗朱高炽继位。同年11月,朱高炽寬待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建文忠臣族人,并赦免之。齐、黄二人各有一子被找到并赦免。方孝孺未找到子嗣,找到了其堂兄方孝复,并赦免方孝复。萬曆十三年三月,释放因方孝孺连坐的戍边后裔,其分别流放到浙、贛、閩、粵、蜀等地的人数有一千三百余人。有地方縣志記載孝孺可能並無絕後,《明實錄》亦記載方孝孺的幼子方德宗是為數不多的倖存者。 方德宗其後為逃避追捕,南逃至廣東東莞一帶。 明世宗时期,松江人俞斌自称为方孝孺后人,并纂写《歸宗錄》,一时士大夫均纷纷相信,之后才被方氏后人察觉。 明神宗时期,有诏书褒奖记录建文年间忠臣、并在南京建造表忠祠,祠中所列人物中,徐輝祖为首,其次即为方孝孺。 弘光帝時期,贈孝孺為太師,諡文正。妻鄭,追封誥命夫人,諡貞愍。 閩南人則尊之為王爺神,稱方孝孺、鐵鉉、景清為三府千歲。 著作 方孝孺著作甚豐,内容醇深雄邁。当时每出一篇,人们纷纷传诵。其撰有《周禮考次》、《大易枝辭》、《武王戒書註》、《宋史要言》、《帝王基命錄》、《文統》等。永乐年间,朱棣查禁他的所有著作,并令藏匿方孝孺文集者死罪。章樸因收藏方孝孺文集,被楊善檢舉,而處死,其弟章宗簡出面求情,亦被殺。其门人王稌潛錄制的《侯城集》,为现在传世之作。 参考文献 引用 书籍 明·《明实录·太宗实录》(第8、9卷) 明·焦竑编,《國朝獻徵錄》(第20卷) 清·張廷玉等,《明史》(第141卷)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
1800年(格里曆沒有閏日,但儒略曆有): 格里曆2月28日,合儒略曆2月17日;之前的日期:格里曆日期減11日等於儒略曆日期。 格里曆3月1日,合儒略曆2月18日;之後的日期:格里曆日期減12日等於儒略曆日期。 1801年-1899年:格里曆日期減12日等於儒略曆日期。 1900年(格里曆沒有閏日,但儒略曆有): 格里曆2月28日,合儒略曆2月16日;之前的日期:格里曆日期減12日等於儒略曆日期。 格里曆3月1日,合儒略曆2月17日;之後的日期:格里曆日期減13日等於儒略曆日期。 1901年-2099年:格里曆日期減13日等於儒略曆日期。 2100年(格里曆沒有閏日,但儒略曆有): 格里曆2月28日,合儒略曆2月15日;之前的日期:格里曆日期減13日等於儒略曆日期。 格里曆3月1日,合儒略曆2月16日;之後的日期:格里曆日期減14日等於儒略曆日期。 2101年-2199年:格里曆日期減14日等於儒略曆日期 参考文献 参见 儒略日 儒略年 1582年 1752年 外部連結 各國历法轉換为儒略曆日期
1701年-1799年:格里曆日期減11日等於儒略曆日期。 1800年(格里曆沒有閏日,但儒略曆有): 格里曆2月28日,合儒略曆2月17日;之前的日期:格里曆日期減11日等於儒略曆日期。 格里曆3月1日,合儒略曆2月18日;之後的日期:格里曆日期減12日等於儒略曆日期。 1801年-1899年:格里曆日期減12日等於儒略曆日期。 1900年(格里曆沒有閏日,但儒略曆有): 格里曆2月28日,合儒略曆2月16日;之前的日期:格里曆日期減12日等於儒略曆日期。 格里曆3月1日,合儒略曆2月17日;之後的日期:格里曆日期減13日等於儒略曆日期。 1901年-2099年:格里曆日期減13日等於儒略曆日期。 2100年(格里曆沒有閏日,但儒略曆有): 格里曆2月28日,合儒略曆2月15日;之前的日期:格里曆日期減13日等於儒略曆日期。 格里曆3月1日,合儒略曆2月16日;之後的日期:格里曆日期減14日等於儒略曆日期。 2101年-2199年:格里曆日期減14日等於儒略曆日期
機器人研究社 (Robotics Study Club) 以STEM教育為宗旨,注重團隊合作、實踐和整合各科理論。參與國際機器人大賽First Robotics Competition,組成隊伍Team TFG 6191。 科學研習社(Science Club) 為北市六校七社科學聯盟(UCS)成員(另外六社為:建中科研、建中物研、附中自科、成功自科、中山自科、景美自科)。曾為北一最大型社團之一,後有生研及地科社分支而出。過去分為數學組、物理組、化學組、生物組、地球科學組、人文社會組、資訊組。現在則是分為數學組、物理組、化學組、生物組、地球科學組、人文社會組、實驗組。 資訊研習社(Information Study Club) 電腦軟體、程式語言等。與建中電研為長期合作夥伴,兩社並稱「建北電資研(CKEFGISC)」。 生物研習社(Biology Club, TFGBC) 分為動物組、植物組、分子生物組、醫學組、生態組。與建中生研長期合作,合稱建北生研(TFGCKBC),每年在寒暑假期間合辦建北生研聯合暑訓與寒訓,平日額外社課也常由二社幹部共同教學。 天文與地球科學研習社(OGAS) 有關天文、大氣、地質、海洋的觀測、儀器等等。與建中天文、中山地科、萬芳天文合稱「北集星」。 腦力開發研究社 各種益智遊戲和桌上遊戲,例如卡卡(Quadra)、多明諾骨牌(Domino)、格格不入(Blokus)、海龜湯……。 數學研究社(MS)(已倒社) 北台灣高中數研聯盟(NMS)成員之一(另外三社為中山數學研究社,市大同數學研究社,永春數學研究社)。 推理研究社(FCI) FCI爲Fantastic Club of Inference之縮寫,是一個以Free、Fun、Fantastic爲社團宗旨的新創社團。 化學實驗社(CE) 少女防火志工、實驗技術訓練、化學化工相關業界參訪等。 AI研究社 (TFGAI) 106學年度成立,主要研究AI相關的程式製作。 才藝類 劇場作品戲劇社(已倒社) 攝影社(PC) 為北區聯合九校攝影社(NUPC)成員(北聯九校:北一女中、中山女高、景美女中、建國中學、師大附中、永春高中、大安高工、新莊高中、中和高中)。 手語社(SLC)(已倒社) 漫畫研習社(CRC) 橋藝社(BC) 弈林社 魔術社(Magic Club) 布袋戲研習社 圍棋社 電影欣賞社 點心社(Dessert Club) 美術研習社(Art Club) 食物研究社(Food Study Club) 文學類 青年社 負責校刊的製作。 極光詩社(已倒社) 音樂類 弦樂社(String Orchestra) 至今為第31屆。為北一女中歷年參加「臺北市學生音樂比賽」與「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弦樂合奏組的主要成員來源,屢獲佳績,為校爭光,於104及105學年度連續兩年獲得特優第一名的成績,並於106學年度的臺北市學生音樂比賽再度奪得特優第一名。弦樂社成員也會組成室內樂參與臺北市及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並屢次獲得佳績及肯定。與建中管弦樂社,中山女中弦樂社,成功高中弦樂社,松山高中弦樂社,松山工農弦樂社等社團組成六校管弦大家庭,共同舉辦迎新、聖誕晚會、寒暑訓、送舊等多元活動,在各樣的活動中增進音樂實力及交流,並培養深厚的革命情感。北一女中弦樂社以對音樂的熱愛為結合的媒介,期許能用音樂的力量感動他人、產生共鳴,發揮音樂抒發情感的功能,屬於沒有學姐妹制度的自由社團,並以溫馨的社團氣氛自豪。 合唱團(Chorus) 曾經多次復活,於105學年度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二度首演作曲家林松樺的《看一隻鳥仔》榮獲全國特優第二名,並受邀於第56級校友的50重聚演出。以溫馨而無學姐學妹制的社團氣氛為特色。 國樂團(CO) 口琴社(Harmonica Club) 1953年成立,社團涵蓋口琴獨奏、四重奏、大合奏。 吉他社(Guitar Club) 自彈自唱的演奏模式。 熱門音樂社(Rock Music Club) 由多種樂器(電吉他、電貝斯、爵士鼓、鍵盤……)及人聲共同演奏,以各種曲風展現北一的搖滾魂。與建中熱音、景美熱音、成功音創、中山炫音及附中吉他共同組成的六校熱音大家庭。 流行音樂社(Pop Music Club) 以演唱流行歌曲為主流,由學姊教導學妹唱歌技巧並定期進行驗收,社內活動多樣且於各種舞台參與演出,與建國中學、松山高中、景美女中、華江高中四校之流行音樂社結成友社,為「五校流音」,定期聯合舉辦各種活動與表演,包含主辦「流音之星全國高中職歌唱暨創作大賽」。 音樂創作社(MCC) 提供樂器與樂理教學、編曲與創作練習,並引導學妹創作歌曲,所有表演曲目皆為成員原創歌曲。 室內樂社(已倒社) 於2012年創立。 民吉社(Acoustic Guitar) 服務類 綠意生活社(Green Life) 童軍國際探索社(Scout Troop/Venture Crew/Scouts' International Exploration Club) 即童軍團。台北市109團(北一女中躍羚童軍團)包含高中部的行義童軍團及大學學姊組成的羅浮群,為中華民國極少數全由女生組成的行義童軍團。活動多元,除了童軍技能學習、團隊合作活動、童軍精神等傳統童軍內容教學,尚包括野外求生、領導技能、溯溪、跳海、垂降、溜索、露營、海外自助式旅行、國際交流、服務學習等多元活動。目前和大理高中楓之鷹童軍團、雙園國中北極熊童軍團、市立大學附小童軍團共同組成童軍I.E.C聯盟。現由李勇毅團長帶領。 環保義工社 春暉社 童軒康輔社(Kidland Club) 傳愛社 舞蹈類 舞蹈社(Dance Club) 舞風偏向爵士舞、拉丁舞、現代舞。 有氧適能社(AERO)(已倒社) 舞風結合有氧、街舞、拉丁舞、拳擊。 街舞社(BG) 舞風包括HIP HOP、JAZZ 國際標準舞社(Ballroom Dance Club) 和建中國際標準舞社為友社,合稱建北國標(CTBD),每年都會舉辦聯合舞會。由於許多已畢業校友對建北國標的熱愛,因此紛紛在自己所就讀的大學創建國標社,例如:台大國標。建北國標可說是眾多著名大學國標社的根源。值得一提的是,建北國標是台北市公立高中唯一的國標舞社。 鎖舞社(Lockin Club) 體育類 跆拳社(Tae Kwon Do Club) 棒球社(Baseball Club)(已倒社) 籃乙(TFG Lanyi) 籃甲 由體優生組成的籃球隊,常代表北一女中進行校外籃球比賽。 排球隊(現已改為排球社) 民俗體育社(Folk Sports Club) 滑板社(Skate Club) 羽球社(Badminton Club) 游泳社 瑜珈社 樂儀旗隊 樂隊(Marching Band) 隊呼為「北樂北樂、超群卓越、北樂之光、無遠弗屆」。創立於1959年,由畢學富教練帶領至四十九屆,由黃明豐教練與何康國教授帶領至五十六屆,第五十七屆開始由陳俞州老師、王戰老師、與范家銘教練共同帶領。會視各屆情況設立室內管樂團(Concert Band)。 儀隊(Honor Guard) 隊呼為「唯天為大、如日方中、北儀既出、誰與爭鋒」。創立於1963年,從第一屆由余世湘教練執教,後交予楊先鐸教練帶領至第四十七屆。教練楊先鐸先生,於民國100年2月7日,上午四時左右,因肺炎引發多重器官衰竭,病逝於新店耕莘醫院。現任教練林立先生,於民國100年7月接任,從第四十八屆起帶領至五十二屆。從五十三屆開始,由戴鴻堯教練以及鄭顆澧助教帶領。 旗隊(Color Guard) 隊呼為「北旗北旗、天下無敵、傲視群雄、世界第一」。創立於1998年,隊慶2月2日。主要是以旗、槍、刀、舞紗等道具融合舞蹈來表演。現任教練為畢業之學姐周怡婷學姐、呂雅婷學姊,以及建中旗隊教練黃源傑學長。北一女樂儀旗隊是一支馳名海內外的美麗隊伍,不僅在國內重要活動慶典上表演,也經常受邀到世界各國作國際文化交流的巡迴演出。所到之處,不僅吸引眾人目光及贏得各界的掌聲與鼓勵,更讓國際友人對台灣留下美好深刻的印象與回憶。 參與過的國際性演出 1970年 日本萬國博覽會 1977年 亞洲遠東區國際青棒、青少棒比賽開幕式 1981年 明尼蘇達水上節、十一州交流訪問 1986年 南非約翰尼斯堡建堡百年慶 1992年
Club) 英語辯論社(English Debate Club) 日本文化研究社(JPFC) 生命研究社 韓國文化研究社(KR) 投資理財社(IMM) 英語城市導覽社(Taipei City Walker) 於2020年成立,主要透過英語散步導覽與舉辦國際論壇等活動積極推廣文化議題之國際交流。 腦力開發研究社(Board Game Club) 青年議會社(Youth Parliament) 於2010年仿造英國所創立,著重於時事討論與公民議題。 學術類自然組 機器人研究社 (Robotics Study Club) 以STEM教育為宗旨,注重團隊合作、實踐和整合各科理論。參與國際機器人大賽First Robotics Competition,組成隊伍Team TFG 6191。 科學研習社(Science Club) 為北市六校七社科學聯盟(UCS)成員(另外六社為:建中科研、建中物研、附中自科、成功自科、中山自科、景美自科)。曾為北一最大型社團之一,後有生研及地科社分支而出。過去分為數學組、物理組、化學組、生物組、地球科學組、人文社會組、資訊組。現在則是分為數學組、物理組、化學組、生物組、地球科學組、人文社會組、實驗組。 資訊研習社(Information Study Club) 電腦軟體、程式語言等。與建中電研為長期合作夥伴,兩社並稱「建北電資研(CKEFGISC)」。 生物研習社(Biology Club, TFGBC) 分為動物組、植物組、分子生物組、醫學組、生態組。與建中生研長期合作,合稱建北生研(TFGCKBC),每年在寒暑假期間合辦建北生研聯合暑訓與寒訓,平日額外社課也常由二社幹部共同教學。 天文與地球科學研習社(OGAS) 有關天文、大氣、地質、海洋的觀測、儀器等等。與建中天文、中山地科、萬芳天文合稱「北集星」。 腦力開發研究社 各種益智遊戲和桌上遊戲,例如卡卡(Quadra)、多明諾骨牌(Domino)、格格不入(Blokus)、海龜湯……。 數學研究社(MS)(已倒社) 北台灣高中數研聯盟(NMS)成員之一(另外三社為中山數學研究社,市大同數學研究社,永春數學研究社)。 推理研究社(FCI) FCI爲Fantastic Club of Inference之縮寫,是一個以Free、Fun、Fantastic爲社團宗旨的新創社團。 化學實驗社(CE) 少女防火志工、實驗技術訓練、化學化工相關業界參訪等。 AI研究社 (TFGAI) 106學年度成立,主要研究AI相關的程式製作。 才藝類 劇場作品戲劇社(已倒社) 攝影社(PC) 為北區聯合九校攝影社(NUPC)成員(北聯九校:北一女中、中山女高、景美女中、建國中學、師大附中、永春高中、大安高工、新莊高中、中和高中)。 手語社(SLC)(已倒社) 漫畫研習社(CRC) 橋藝社(BC) 弈林社 魔術社(Magic Club) 布袋戲研習社 圍棋社 電影欣賞社 點心社(Dessert Club) 美術研習社(Art Club) 食物研究社(Food Study Club) 文學類 青年社 負責校刊的製作。 極光詩社(已倒社) 音樂類 弦樂社(String Orchestra) 至今為第31屆。為北一女中歷年參加「臺北市學生音樂比賽」與「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弦樂合奏組的主要成員來源,屢獲佳績,為校爭光,於104及105學年度連續兩年獲得特優第一名的成績,並於106學年度的臺北市學生音樂比賽再度奪得特優第一名。弦樂社成員也會組成室內樂參與臺北市及全國學生音樂比賽,並屢次獲得佳績及肯定。與建中管弦樂社,中山女中弦樂社,成功高中弦樂社,松山高中弦樂社,松山工農弦樂社等社團組成六校管弦大家庭,共同舉辦迎新、聖誕晚會、寒暑訓、送舊等多元活動,在各樣的活動中增進音樂實力及交流,並培養深厚的革命情感。北一女中弦樂社以對音樂的熱愛為結合的媒介,期許能用音樂的力量感動他人、產生共鳴,發揮音樂抒發情感的功能,屬於沒有學姐妹制度的自由社團,並以溫馨的社團氣氛自豪。 合唱團(Chorus) 曾經多次復活,於105學年度全國師生鄉土歌謠比賽二度首演作曲家林松樺的《看一隻鳥仔》榮獲全國特優第二名,並受邀於第56級校友的50重聚演出。以溫馨而無學姐學妹制的社團氣氛為特色。 國樂團(CO) 口琴社(Harmonica Club) 1953年成立,社團涵蓋口琴獨奏、四重奏、大合奏。 吉他社(Guitar Club) 自彈自唱的演奏模式。 熱門音樂社(Rock Music Club) 由多種樂器(電吉他、電貝斯、爵士鼓、鍵盤……)及人聲共同演奏,以各種曲風展現北一的搖滾魂。與建中熱音、景美熱音、成功音創、中山炫音及附中吉他共同組成的六校熱音大家庭。 流行音樂社(Pop Music Club) 以演唱流行歌曲為主流,由學姊教導學妹唱歌技巧並定期進行驗收,社內活動多樣且於各種舞台參與演出,與建國中學、松山高中、景美女中、華江高中四校之流行音樂社結成友社,為「五校流音」,定期聯合舉辦各種活動與表演,包含主辦「流音之星全國高中職歌唱暨創作大賽」。 音樂創作社(MCC) 提供樂器與樂理教學、編曲與創作練習,並引導學妹創作歌曲,所有表演曲目皆為成員原創歌曲。 室內樂社(已倒社) 於2012年創立。 民吉社(Acoustic Guitar) 服務類 綠意生活社(Green Life) 童軍國際探索社(Scout Troop/Venture Crew/Scouts' International Exploration Club) 即童軍團。台北市109團(北一女中躍羚童軍團)包含高中部的行義童軍團及大學學姊組成的羅浮群,為中華民國極少數全由女生組成的行義童軍團。活動多元,除了童軍技能學習、團隊合作活動、童軍精神等傳統童軍內容教學,尚包括野外求生、領導技能、溯溪、跳海、垂降、溜索、露營、海外自助式旅行、國際交流、服務學習等多元活動。目前和大理高中楓之鷹童軍團、雙園國中北極熊童軍團、市立大學附小童軍團共同組成童軍I.E.C聯盟。現由李勇毅團長帶領。 環保義工社 春暉社 童軒康輔社(Kidland Club) 傳愛社 舞蹈類 舞蹈社(Dance Club)
由於距離接近中華民國總統府,又擁有大型廣場,且建築本身隱含許多昔日國民黨的意識形態,自1987年解嚴之後,中正紀念堂便成為許多社會、政治運動的集會地點,其中最著名的應屬發生於1990年的野百合學運;該學運發生時,中正紀念堂被參與的學生和社運人士戲稱為「中正廟」、「蔣廟」等名,後被去蔣化與反威權運動人士廣泛使用。知名歌手羅大佑著名的粵語歌曲《皇后大道東》,委由李坤城作詞改為台語歌《大家免著驚》,裡頭有段歌詞「忠孝東路西對介壽大路遐,介壽大路公在中正大廟埕,介壽大路口號按怎無開聲,中正大廟埕內大家免著驚」。正因為其政治因素及意識形態,每逢228紀念日前後時常會有民眾前往抗議,例如:2017年自由廣場聚集了統派及獨派人士,並且爆發零星肢體衝突。2013年公民1985行動聯盟帶領數千名民眾至中正紀念堂,坐在主體建築兩側樓梯,並在御路拉起「天下為公」三布條,反對黑箱服貿。 因為其意識形態,也有些人希望拆除,例如2016年有獨派人士沿著施工鋼架爬上頂部空間並懸掛「輓聯」,要求拆除中正紀念堂。另外也有些人對其破壞,特別是對蔣中正銅像: 1990年3月,學運學生塗鴉,野百合學運期間園區多處遭噴漆。 2013年10月22日,不明塗鴉,夜晚御路國徽遭寫上「兩岸反統一」、「暴政必亡」等。 2015年2月27日,王獻極、908台灣國潑漆。為2015年中正紀念堂銅像汙損事件,大廳銅像首次遭人為破壞。 2016年2月28日,自由台灣黨塗鴉,進入展廳噴上228事件、白色恐怖受害者姓名。 2017年2月28日,自由台灣黨等砸蛋,於廣場焚燒中華民國國旗並蛋洗牌樓。 2018年7月20日,當日為同年2月發生之「慈湖陵寢潑漆案」開庭日,當日大廳及御路發生2018年中正紀念堂銅像汙損事件,遭FETN蠻番島嶼社潑漆。 2019年2月27日,台灣國辦公室對銅像丟擲魷魚粥。 2019年10月25日,台灣國辦公室對銅像丟擲油漆。 2019年12月10日,台灣國辦公室對銅像丟擲油漆,但油漆未爆裂,潑漆失敗。 2021年1月22日,台灣國辦公室對銅像丟擲雞蛋。 2023年4月27日,台灣國辦公室持槍對銅像射擊漆彈。 其他 1990年3月12日,台北市政府調整行政區劃分時,將原有的城中區及古亭區大部份區域合併而成的新區,即由於中正紀念堂位於區內而定名「中正區」。 台北捷運亦設有同名車站。其出口設計巧妙融入迴廊,大規模的站體及挑高的月台層、站內的金色站名標識、無廣告的月台牆均為捷運系統各站中獨有。 2005年10月,臺北市政府新聞處舉辦市民票選「臺北市十大建築」活動,中正紀念堂名列第三,與臺北101、美麗華摩天輪、圓山大飯店、總統府、國父紀念館、西門紅樓、新光人壽大樓、中油大樓與臺北之家等建築齊獲選代表臺北市的特色建物,另有監察院廳舍與臺北市市政大樓則分別位列第11、12位。 在美國著名真人實境節目驚險大挑戰的第12季裡,中正紀念堂是第10站,也是倒數第2站。 2022年度Google地圖全球10大熱搜文化景點排第6名。 參見 國家兩廳院 國父紀念館 慈湖陵寢 大溪陵寢 中正紀念堂站 中華民國三軍儀隊 國立臺灣民主紀念館 參考資料 文化部組織法 .全國法規資料庫.民國 100 年 06 月 29 日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處務規程 .全國法規資料庫.民國 100 年 10 月 31 日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組織法 .全國法規資料庫.民國 100 年 06 月 29 日 外部連結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中正紀念堂 臺北旅遊網 中正紀念堂 中華民國交通部觀光局 臺灣民主紀念園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中正紀念堂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中正紀念堂 藝直播精華 - 四季線上4gTV
2022年4月7日,原「永懷 領袖文物展視室」更改為「常設展廳」,並置入「自由的靈魂VS.獨裁者-臺灣言論自由之路」常設展,展覽黨外民主鬥士楊逵、雷震、傅正、殷海光、彭明敏、魏廷朝、謝聰敏、李敖、柏楊、黃信介、康寧祥、施明德、鄭南榕、李鎮源、陳水扁、許世賢、陳菊、艾琳達、呂秀蓮等人爭取言論自由同戒嚴體制碰撞的經過,與原有的常設內容整理而成的「蔣中正總統與中華民國」常設展並陳功過,作為轉型首步。 管理處組織 處長 副處長 單位 綜合規劃組 文化資源組 研究典藏組 展覽企劃組 推廣教育組 工務機電組 人事室 主計室 研究員 建築與景觀 中正紀念堂園區全區面積達250,000平方公尺,除了高70公尺的主建築外,還有國家戲劇院、國家音樂廳(合稱「兩廳院」),以及主建築前的民主大道、兩廳院藝文廣場(亦稱自由廣場)、園區環外迴廊、中式庭園(光華池及雲漢池)等。 中正紀念堂設計時,即隱含豐富的象徵語彙。外表同位於故都南京紫金山的國父陵寢一樣是以藍、白2色為主,象徵中華民國國徽中的「青天白日」,紀念堂平面為方形格局,象徵蔣中正的「中正」,坐東面西,遙望中国大陆。仿效北京天壇和廣州中山紀念堂的琉璃瓦八角攢尖頂代表八德,而隱藏其中的人形象徵天人合一。紀念堂正面共有花崗石84階、大廳階梯5階,合計89階,代表蔣中正享壽89歲。臺階中間為中華民國國徽圖案的丹陛,在中國傳統建築上,只用於宮殿或廟堂。 正堂上層青銅大門高16公尺,重達75噸,其上天花板則有大型藻井設計,其中為青天白日十二道光芒的國徽。蔣中正銅像位於正堂後方,高達6.3公尺,重21.25噸,面露微笑坐姿,穿著傳統長袍。銅像基座刻有「先總統 蔣公遺囑」全文,銅像後方牆壁則懸掛有「倫理、民主、科學」字樣,以及「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等蔣中正生前語錄。由中華民國三軍儀隊常態進駐,而每整點的交接,亦為重要景點。 紀念堂陳列與展覽 正堂下層有常設展廳、藝文展演活動場地、研習教室、穆斯林祈禱室公共服務空間等: 常設展廳:上方牌匾原名「永懷 領袖文物展視室」,2022年改為現名。原先內部僅陳列了蔣中正生前文物及文獻、照片,2022年起改為左右側分開展示,左側為「蔣中正總統與中華民國」展;右側則改為由國家人權博物館策展的「自由的靈魂vs.獨裁者:臺灣言論自由之路」。 蔣中正總統辦公室展廳:原名「蔣公紀念室」,為「蔣中正總統與中華民國」展覽部分,依其當時在總統府之辦公室還原陳列。 中央通廊:陳列中正紀念堂全區模型與堂內模型。 演藝廳:原名「中正演藝廳」,各機關團體申請舉辦各項藝文活動。 6個藝文展場:原名「中正藝廊」、「介石廳」、「瑞元廳」、「美齡藝廊」、「志清廳」、「采玉藝廊」,可供藝術家或藝文團體舉辦藝術作品展覽。 圖書室:由「國立中正紀念圖書館」縮編,專以蒐集蔣中正總統文獻和近代史等資料為主。 另外,中正紀念堂改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之前,正堂上層(四樓大廳)的大型銅門就以「整修」的名義對外關閉,參觀民眾只能由一樓樓梯前往。經過五個多月的「整修」後,四樓大廳於2008年1月1日重新對外開放,並由陳水扁總統親自主持開幕典禮。並以「空間解嚴」的概念,使用大量的裝置藝術(如風箏、新聞照片等)佈滿整個大廳,白色恐怖時期的受難者名單也陳列於大廳兩側,以和蔣中正銅像代表的「威權統治」相對,後來移除展品,目前銅像大廳已經恢復更名民主紀念館之前的樣貌。 牌樓 中正紀念堂牌樓,面對中山南路及國家圖書館,高30公尺、寬80公尺,是台北市區內最大的牌樓。該牌坊規制是「五間六柱十一樓」規格,是中國傳統建築中的最高等級,外觀以象徵青天白日的藍白兩色為主。每逢國家慶典,牌樓前都會擺設數十幅大型中華民國國旗。 牌樓之上的牌匾題字原為「大中至正」,故此牌樓也被稱為「大中至正門」;2007年12月8日之後,被更換為「自由廣場」四字。牌匾更換期間,曾引發反對者與支持者的對峙與衝突。昔日牌樓上的「大中至正」四字為歐陽詢體,由秦孝儀指定,出處是蔣最崇拜的思想家王陽明講學語錄《傳習錄》:「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由於未落款,官方也從未說明出處,廿餘年來民眾皆不知為何人所題,甚至謠傳為蔣中正親筆墨跡。直至2007年牌樓存廢爭議時,書法家楊家麟出面表示原字係由棍棒、鐵絲縛以麻繩沾紅土水而寫成。而當時招募書法家時即規定需以歐陽體書寫、不得落款,且需配合八卦占卜出時辰,當場揮毫。「大忠門」、「大孝門」等亦出其手。 2007年12月7日,在陳水扁政府主導去蔣化的情況下,「大中至正」四字一一卸除。12月8日,改由新鑄的王羲之體「自由廣場」四字,以由左往右的新式書寫取代,字體並非現代書法家所寫,而是蒐集晉代書聖王羲之在各帖中的字而成。台灣民主紀念館在2008年8月21日被撤除後,教育部於2009年7月20日正式復名「中正紀念堂」並將舊匾額掛回,但牌樓的「自由廣場」鑄字保留至今。 園區及廣場 中正紀念堂園區(亦稱「中正紀念公園」)整體園區由楊卓成的和睦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規劃。包含位於中央兩廳院藝文廣場兩側的國家戲劇院及國家音樂廳,園區升旗台以西之管理單位為國家兩廳院(「自由廣場」牌樓、捷運站出入口除外),為行政法人機構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所屬場館,不屬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管轄。 環繞整個中正紀念堂園區的環外迴廊,每隔4.5公尺就崁一個中國式燈籠窗,共有26種造型,聚集了燈籠窗各種樣貌,別富特色。內部亦有多處庭園造景,人行步道總長約5公里。園區內雲漢池及光華池,寓意「漢影雲根」及「光復中華」,池內飼養許多錦鯉,也是園區內著名景點。藝文廣場除了進行藝文展演活動外,也是為邦交國元首訪台時舉行歡迎儀式的場地。 文化資產 國定古蹟 市府納入市定「暫定古蹟」 中正紀念堂:2007年3月臺北市政府進行市定古蹟審查程序,中正紀念堂進入暫定古蹟身分,指定範圍包括「中正紀念堂」主體、「大中至正牌樓」、「公園廣場」、「圍牆」、「迴廊」。 文建會指定為「國定古蹟」 2007年11月9日文建會以「臺灣民主紀念園區」之名義,指定為國定古蹟(文壹字第0963132772-1號),定著土地範圍建堂基地25萬平方公尺,包括當時園區內的「臺灣民主紀念館(現中正紀念堂)」、「正面牌樓」、「民主廣場」、「民主大道」、都包含在國定古蹟,但「迴廊」被排除在外。 2009年7月17日,文建會將其指定古蹟範圍中的「臺灣民主紀念館」變更為「中正紀念堂」,但園區古蹟名稱「臺灣民主紀念園區」未變迄今(會授資籌二字第0983110272號)。 文化景觀 中正紀念堂:2008年3月17日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以中正紀念堂建築形式及結構均未見於其他建築物,兩廳院部分建成後即為藝文活動重鎮為由,將園區與周邊以「中正紀念堂」之名義,登錄為文化景觀(北市文化二字第09730121300號),範圍包括國定古蹟臺北府城東門、中山南路(信義路口至愛國西路口)、中山南路、信義路、杭州南路、愛國東路圍合之中正紀念堂全區。 政治意義 由於距離接近中華民國總統府,又擁有大型廣場,且建築本身隱含許多昔日國民黨的意識形態,自1987年解嚴之後,中正紀念堂便成為許多社會、政治運動的集會地點,其中最著名的應屬發生於1990年的野百合學運;該學運發生時,中正紀念堂被參與的學生和社運人士戲稱為「中正廟」、「蔣廟」等名,後被去蔣化與反威權運動人士廣泛使用。知名歌手羅大佑著名的粵語歌曲《皇后大道東》,委由李坤城作詞改為台語歌《大家免著驚》,裡頭有段歌詞「忠孝東路西對介壽大路遐,介壽大路公在中正大廟埕,介壽大路口號按怎無開聲,中正大廟埕內大家免著驚」。正因為其政治因素及意識形態,每逢228紀念日前後時常會有民眾前往抗議,例如:2017年自由廣場聚集了統派及獨派人士,並且爆發零星肢體衝突。2013年公民1985行動聯盟帶領數千名民眾至中正紀念堂,坐在主體建築兩側樓梯,並在御路拉起「天下為公」三布條,反對黑箱服貿。 因為其意識形態,也有些人希望拆除,例如2016年有獨派人士沿著施工鋼架爬上頂部空間並懸掛「輓聯」,要求拆除中正紀念堂。另外也有些人對其破壞,特別是對蔣中正銅像: 1990年3月,學運學生塗鴉,野百合學運期間園區多處遭噴漆。 2013年10月22日,不明塗鴉,夜晚御路國徽遭寫上「兩岸反統一」、「暴政必亡」等。 2015年2月27日,王獻極、908台灣國潑漆。為2015年中正紀念堂銅像汙損事件,大廳銅像首次遭人為破壞。 2016年2月28日,自由台灣黨塗鴉,進入展廳噴上228事件、白色恐怖受害者姓名。 2017年2月28日,自由台灣黨等砸蛋,於廣場焚燒中華民國國旗並蛋洗牌樓。 2018年7月20日,當日為同年2月發生之「慈湖陵寢潑漆案」開庭日,當日大廳及御路發生2018年中正紀念堂銅像汙損事件,遭FETN蠻番島嶼社潑漆。 2019年2月27日,台灣國辦公室對銅像丟擲魷魚粥。 2019年10月25日,台灣國辦公室對銅像丟擲油漆。 2019年12月10日,台灣國辦公室對銅像丟擲油漆,但油漆未爆裂,潑漆失敗。 2021年1月22日,台灣國辦公室對銅像丟擲雞蛋。 2023年4月27日,台灣國辦公室持槍對銅像射擊漆彈。 其他 1990年3月12日,台北市政府調整行政區劃分時,將原有的城中區及古亭區大部份區域合併而成的新區,即由於中正紀念堂位於區內而定名「中正區」。 台北捷運亦設有同名車站。其出口設計巧妙融入迴廊,大規模的站體及挑高的月台層、站內的金色站名標識、無廣告的月台牆均為捷運系統各站中獨有。 2005年10月,臺北市政府新聞處舉辦市民票選「臺北市十大建築」活動,中正紀念堂名列第三,與臺北101、美麗華摩天輪、圓山大飯店、總統府、國父紀念館、西門紅樓、新光人壽大樓、中油大樓與臺北之家等建築齊獲選代表臺北市的特色建物,另有監察院廳舍與臺北市市政大樓則分別位列第11、12位。 在美國著名真人實境節目驚險大挑戰的第12季裡,中正紀念堂是第10站,也是倒數第2站。 2022年度Google地圖全球10大熱搜文化景點排第6名。 參見
[10] 。2012年,由于削减预算,奖金降至8百万瑞典克朗(约110万美元) 。奖金金额会随着诺贝尔基金会当年的收入而变动。 提名和遴选过程 诺贝尔化学委员会向有能力和有资格提名的人发送机密表格。 合格提名人 根据法规,下列人员享有提交诺贝尔化学奖提案的权利: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瑞典和外国成员; 诺贝尔化学和物理委员会成员; 诺贝尔化学和物理学奖获得者; 瑞典、丹麦、芬兰、冰岛和挪威的大学和技术学院以及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学院的化学科学常任教授; 在科学院选定的至少六所大学或大学学院中担任相应教席,以确保在不同国家及其学习中心的适当分配;和 科学院可能认为合适的其他科学家邀请他们提出建议。 关于上文第5和第6段所述教师和科学家的遴选决定应每年在9月底之前作出。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遴选 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从诺贝尔化学委员会推荐的候选人中选出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诺贝尔委员会是筛选提名和选择最终候选人的工作机构。它由五名成员组成,但多年来,委员会也有与成员具有相同表决权的附属成员。 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候选人 有资格获得化学奖的候选人是由获得诺贝尔委员会邀请提交姓名以供考虑的合格人员提名的候选人。没有人可以提名自己。 诺贝尔奖获得者选出事务 以下是选择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的过程的简要说明。 3月至10月 – 发送提名表。 诺贝尔委员会发送了保密表格——世界各地大学的精选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获得者以及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等。 2月 – 提交提名的截止日期。填妥的提名表必须在次年31月250日之前送达诺贝尔委员会。委员会筛选提名并挑选初步候选人。大约有350-<>名科学家被提名,因为几个提名者经常提交相同的名字。
1900年,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颁布诺贝尔基金会的新规条。 1901年12月10日,在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化学奖。 1916年和1917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诺贝尔化学奖未授奖。 1938年,德国的里夏德·库恩获奖,受其政府阻止不能接受奖金。 1939年,德国的阿道夫·弗里德里希·约翰·布特南特获奖,受其政府阻止不能接受奖金。 1940年—1942年,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诺贝尔化学奖未授奖。 202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遭瑞典皇家科学院提前泄露,实际得奖名单与泄露名单一致,为三位发现研究量子点的学者:蒙吉·巴文迪、路易斯·布鲁斯和阿列克谢·叶基莫夫。 奖励 奖项综述 诺贝尔化学奖包括一枚金牌、一份证书以及一笔奖金。奖金的金额取决于诺贝尔基金会那一年的收入。在有多于一位获奖者的情况下,奖金会平分,或是其中一人得一半,另外二人各得四分之一。 奖金 每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都会获得一笔奖金以及记有奖金金额的一份文件。2009年的奖金为1千万瑞典克朗(约140万美元) [10] 。2012年,由于削减预算,奖金降至8百万瑞典克朗(约110万美元) 。奖金金额会随着诺贝尔基金会当年的收入而变动。 提名和遴选过程 诺贝尔化学委员会向有能力和有资格提名的人发送机密表格。 合格提名人 根据法规,下列人员享有提交诺贝尔化学奖提案的权利: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瑞典和外国成员; 诺贝尔化学和物理委员会成员;
傳說太祖王建建立高麗時,為討伐神劍而處於危機,此時出現了兩名僧人加以解救,從此就有祭祝大關嶺城隍的端午祭。當年江陵地區會舉行盛大的端午祭以祭祝「大關嶺城隍」(대관령 성황),聲勢浩大到足以聚集數萬名群眾。後來大關嶺城隍的端午祭成為了一種祈求村民平安的洞祭。 根據許筠《惺所覆瓿藁》中的記載,江陵端午祭的祭拜對象是統一三國功臣的金庾信將軍,金庾信小的時候曾在溟州(現江陵)求學,學習武術,死後變成大關嶺山神,因為有求必應,所以每年五月都會舉行山神祭。大關嶺城隍則傳說是一位叫泛日(一名梵日)國師,泛日國師在壬辰倭亂時爬上大關嶺施展法術,江山和草木都變成兵卒,讓倭寇不敢靠近,成為保護鄉土的功臣,傳說死後變成大關嶺城隍神。另外,还有一个“大關嶺國師女城隍”,与大關嶺國師城隍供奉在不同的城隍庙堂。 最早文獻記載 江陵是漢代東暆縣(屬臨屯郡),根據文獻記錄,當地濊族在十月時會舉行一個稱為「舞天」的秋收感恩慶典,五月時則會相對的舉行祈禱穀物豐收的播種期的慶典,在朝鮮朝前稱文人南孝溫的《秋江集》中記載,「三、四、五月中擇日迎巫以祭山神 富者馬太載 貧者負載 陳於鬼席 吹笙鼓瑟連三日 酒飽然後下家 始缶人買賣 不祭則尺席不得與人」。 內容
貧者負載 陳於鬼席 吹笙鼓瑟連三日 酒飽然後下家 始缶人買賣 不祭則尺席不得與人」。 內容 在江陵地區,端午祭有著繁瑣的祭祀儀式。如果從迎神的“前夜祭”算起,一般要舉行五個晝夜;如果從“山神祭”算起到送神止,時間長達 20多天;如果從“謹釀神酒”算起,則長達一個月的時間。這種慶祝方式,通行於以江陵市為中心的嶺東地域,直到平昌郡的大關嶺。江陵地区的端午祭,包含了祭祀、演戲、遊戲等内容。其中的祭祀儀式所祭祀的神靈是“大關嶺山神”或大關嶺城隍,保存了完整的形式和内容,是江陵端午祭的核心。这也是韓國 江陵端午祭1967年被指定為韓國第13號無形文化財產的主要原因。南韓2005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江陵端午祭正式提出申请。2005年11月2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 江陵端午祭與其他地方的端午節活動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是從陰曆四月已經開始活動,直到五月初為止。這種慶祝方式,通行於以江陵市為中心的嶺東地域,直到平昌郡的大關嶺。江陵地区的端午祭,包含了祭祀、演戏、游艺等内容。其中的祭祀仪式所祭祀的神灵是“大关岭山神”、洞(村落)城隍等,保存了完整的形式和内容,是江陵端午祭的核心。这也是南韓江陵端午祭1967年被指定为南韓第13号无形文化财产的主要原因。
二房許蕙英育有三子(徐旭東、徐旭明與徐旭平) 參見 徐旭東 遠東集團 遠東百貨 元智大學 亞東技術學院 亞東醫院 遠揚營造 參考資料 徐有庠先生行誼 《远东集团的领航人:徐有庠 》經濟參考報2009年5月11日 外部連結
1957年徐有庠又在台灣新竹縣設立亞洲水泥,生產洋房牌水泥。 1967年在台北成立遠東百貨,跨足零售業。 1981年創立醫療事業亞東紀念醫院。 1989年成立元智工學院(今元智大學)。 1992年遠東集團又成立遠東國際商業銀行,邁入金融業。 1993年成立遠企中心辦公大樓及遠東國際大飯店,為台北知名的商業大樓及旅館,進軍觀光休閒產業。 2000年12月23日逝世於臺北市,享壽89歲,葬於新北市瑞芳區金石園。 荣誉 中华民国勋章奖章 二等景星勋章(1999年4月29日批准,同日于台北总统府颁授) 家族 父:徐元智 大房朱士蘭(1919年1月15日-2013年10月26日),育有二子四女(分別是徐旭時、徐旭九與徐近芳、徐菊芳、徐荷芳與徐雪芳),女婿楊明德(徐菊芳夫婿),女婿席家宜(徐雪芳夫婿)。兒子徐旭時、徐旭九則已離開家族企業。 二房許蕙英育有三子(徐旭東、徐旭明與徐旭平) 參見 徐旭東 遠東集團 遠東百貨 元智大學 亞東技術學院 亞東醫院 遠揚營造
元智大學(,YZU)是一所位於臺灣桃園市的私立大學。該校前身為1989年創立的元智工學院,並於1997年升格大學。創辦人為遠東集團創辦人徐有庠先生,現任董事長為其子遠東企業董事長徐旭東先生。校址位於中壢區,不過校地大部分位於八德區境內,校園建築多以清水建築工法興建。 歷史沿革 工學院時期 1987年元智工學院籌備處設立。 1989年元智工學院設立。成立化學工程學系、電機工程學系、機械工程學系、資訊工程學系與工業工程學系。 1990年增設化學工程學系碩士班、工業工程學系碩士班。 1991年增設機械工程學系碩士班、電機與資訊研究所碩士班。 1992年增設工業工程學系博士班 1993年增設管理研究所、企業管理學系、資訊管理學系。 1994年增設資訊傳播科技學系、財務金融學系。 1995年增設電機與資訊研究所博士班、國際企業學系、會計學系。管理研究所碩士班分設資訊管理組、企業管理組。 1996年增設機械工程學系博士班。增設二年制製造工程與管理技術學系、經營管理技術系與資訊管理技術系;9月,學生證資訊整合;12月,首創大專院校中學生選習課程之前置作業。資訊傳播科技學系改名資訊傳播學系。 1997年增設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班、應用外語學系 ;同年7月,改名元智大學,設有工程學院、資訊學院、管理學院。 大學時期 2020年增設醫學研究所。 歷任校長 學術單位 研究中心 校園特色活動:元智壘球大聯盟 元智壘球大聯盟為元智大學內的壘球聯盟,英文名稱為Yuan Ze University Major League Softball(YZU_MLSB)。創立於西元2009年,由元智大學學生自發組織而成。以系為單位組隊參加,一個系所最多可報名一隊,球員資格僅限定元智大學在學學生。 賽程
學術單位 研究中心 校園特色活動:元智壘球大聯盟 元智壘球大聯盟為元智大學內的壘球聯盟,英文名稱為Yuan Ze University Major League Softball(YZU_MLSB)。創立於西元2009年,由元智大學學生自發組織而成。以系為單位組隊參加,一個系所最多可報名一隊,球員資格僅限定元智大學在學學生。 賽程 以一個聯盟為主,分為例行賽與季後賽。例行賽部份每一隊都會對戰一次,採積分制(勝場得3分、和局得2分、敗場得1分)取八強晉級季後賽,比較積分、得失分差、對戰成績、失分、得分。季賽前四名,季後賽享有後攻優勢,準決賽,則比較季賽名次,較佳者,後攻。季後賽賽程採單淘,總冠軍則為三戰兩勝。 元智大學學生會 依大學法 第三十三條設置,為元智大學最高學生自治組織,採三權分立制度,下設學生行政中心(行政部門)、學生議會(立法部門)及學生評議會(評議司法部門)。學生會於2021年加入臺灣學生聯合會,成為該會之會員校。 該學生會參加教育部青年發展署 112 年學生會成果展,並獲得「學治三冠獎」。 元智大學學生會學生行政中心設有秘書部、學權法務部、公關行銷部、財政事務部、活動文化部及人力資源部。 元智大學學生會於2021年11月5日正式公告於12月13日至17日舉行學生公投第一案投票,訴求「體育畢業門檻游泳、跑走二擇一」。該案最終投票結果為通過。 知名校友
鴉片有益論 《鴉片有益論》,又稱《臺灣阿片特許問題》據說連橫為圖天價稿費,寫作此文,被視為媚日,遭受抨擊,不僅被逐出台中詩社「櫟社」,台灣仕紳也不願與之交流,隔年連橫便移居於中國,再四年後病逝上海。連橫一生投身著作,但《鴉片有益論》一文猶如一生的污點。 注釋 根據翁佳音等(1992,37)的整理,當時市面上流通的《台灣通史》達11種版本之多。 家族 連橫為連得政第三子,譜名連重送,有兄連城璧(连重裕)、连重国、弟连重廷。據《马崎连氏族谱》的〈台南马兵营连氏世系图〉記載,只有連橫有後代。 連橫與「安溪樟腦鉅子」沈鴻傑之女沈璈生三女一男。分別為長女夏甸(嫁給銀行家林伯奏,其女林文月)、次女春臺、長子震東、三女秋漢。 連橫去世後,沈璈投靠兒子,民國28年3月1日歿於西安,享壽66歲,葬於西安市南郊清涼寺旁,「祖德遺芳」牌樓後。 和連橫相關的史料與研究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編,1997,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連橫,第二屆中國近代文化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陳百年先生學術基金會。 -{林玉体}-,1997,「-{余}-,台灣人也」:論連雅堂先生之鄉土認同。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科學類 42:1-12。 徐千惠,2002,日治時期台人旅外遊記析論:以李春生、連橫、林獻堂、吳濁流遊記為分析場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靜茹,2003,以林癡仙、連雅堂、洪棄生、周定山的上海經驗論其身分認同的追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鄭喜夫,1978,台灣先賢先烈專輯(第一輯):連雅堂傳。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美玲,2000,連雅堂文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翁聖峰,1994/9,〈試論連雅堂的墨子觀及其相關問題〉,《臺灣文獻》第45卷第3期。 台湾瑰宝—台湾历史学家连横 連橫,1920-1921,台灣通史(三冊)。台北:台灣通史社。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1962,台灣通史(六冊)。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連橫,1963,台灣語典 四卷,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連雅堂先生全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評價 已故學者黃得時曾評語為「卓越的史學家兼文學家」。 1950年3月25日,蔣介石「明令褒揚」台灣「已故史學家連雅堂」。 曾任中華民國教育部部長、中國國民黨秘書長、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等要職,亦為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私立華岡藝術學校之創辦人張其昀,對於連橫有這樣的評價:「雅堂著書有一個中心觀念,這就是儒家的人本哲學。在通史自序裏他說道:「惟仁惟孝,義勇奉公,以發揚種性,此則不侫之幟也。」雅堂以「惟仁惟孝,義勇奉公」八個字來表章臺灣精神;臺灣人是中華民族的精華,臺灣精神也就是我民族精神的結晶。仁就是古人所謂「仁民愛物」、「民胞物與」,也就是雅堂先生所謂「愛國保種」的意思。孝就是孝於民族,也就是古人所謂「創業垂統,繼往開來」的意思。義勇就是「見義勇為」的意思,義以生勇,,勇以成義;無勇者不可以言義,無義者不可以語勇。惟義勇之士,始能獻身報國,殺身成仁,以弘毅之德,確保國家的人格與民族的生命。邱逢甲詩云:「古人義士島人多」,誠哉斯言。公就是禮運大同篇「天下為公」之大義,使幼有所長,壯有所用,老有所養。」「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諸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這些寶訓,便是奉公的精義,也是我歷代建國的理想。雅堂提出這 八個字,可以說就是雅堂的歷史哲學,值得我們深切思維的。」(原載七十七年三月中外雜誌二五三號) 相關條目 《臺灣阿片特許問題》 《台灣通史》 《臺灣語典》 連震東 連戰 林文月 福佬客 參考資料
多位臺灣詩人的 1000 多首詩作。本詩集為臺灣通史的附屬作品,編纂宗 旨為「詩則史,史則詩」,希望藉由這些不同時期的文學詩作呈現出臺灣各個時代 的歷史風光,至於編排上則按時間前後順序。 劍花室詩集 古典詩集。連橫著。臺北學甲出版社 1954 年 10 月初版,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0 年 11 月重印,列為臺灣文獻叢刊第 94 種。此書由大陸詩草、寧南詩草、劍花室外集3 部詩稿合編而成,共收錄 907 首詩,並附錄早期詞作 4 首。收錄時間範圍縱貫作者一生,因此可觀察詩人不同時期作品之風格特色及心路 歷程,如少年期的青澀浪漫、前青年期的豪情壯志、後青年期感懷傷嘆、壯年期的 成熟穩健與老年期的心願得償。綜而言之,詩集中富有強烈的漢族情感,無論是對 時局國族的關懷、或自我生命的感悟,都可呈現知識分子身處日人統治下的心境抒 發。連氏為臺灣日治時代三大詩人之一,並提倡臺灣詩界革新論,故此詩集亦 在臺灣漢語文學中具有經典性之地位。 鴉片有益論 《鴉片有益論》,又稱《臺灣阿片特許問題》據說連橫為圖天價稿費,寫作此文,被視為媚日,遭受抨擊,不僅被逐出台中詩社「櫟社」,台灣仕紳也不願與之交流,隔年連橫便移居於中國,再四年後病逝上海。連橫一生投身著作,但《鴉片有益論》一文猶如一生的污點。 注釋 根據翁佳音等(1992,37)的整理,當時市面上流通的《台灣通史》達11種版本之多。 家族 連橫為連得政第三子,譜名連重送,有兄連城璧(连重裕)、连重国、弟连重廷。據《马崎连氏族谱》的〈台南马兵营连氏世系图〉記載,只有連橫有後代。 連橫與「安溪樟腦鉅子」沈鴻傑之女沈璈生三女一男。分別為長女夏甸(嫁給銀行家林伯奏,其女林文月)、次女春臺、長子震東、三女秋漢。 連橫去世後,沈璈投靠兒子,民國28年3月1日歿於西安,享壽66歲,葬於西安市南郊清涼寺旁,「祖德遺芳」牌樓後。 和連橫相關的史料與研究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編,1997,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連橫,第二屆中國近代文化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陳百年先生學術基金會。 -{林玉体}-,1997,「-{余}-,台灣人也」:論連雅堂先生之鄉土認同。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科學類 42:1-12。 徐千惠,2002,日治時期台人旅外遊記析論:以李春生、連橫、林獻堂、吳濁流遊記為分析場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靜茹,2003,以林癡仙、連雅堂、洪棄生、周定山的上海經驗論其身分認同的追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鄭喜夫,1978,台灣先賢先烈專輯(第一輯):連雅堂傳。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美玲,2000,連雅堂文學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翁聖峰,1994/9,〈試論連雅堂的墨子觀及其相關問題〉,《臺灣文獻》第45卷第3期。 台湾瑰宝—台湾历史学家连横 連橫,1920-1921,台灣通史(三冊)。台北:台灣通史社。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1962,台灣通史(六冊)。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連橫,1963,台灣語典 四卷,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連雅堂先生全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評價 已故學者黃得時曾評語為「卓越的史學家兼文學家」。 1950年3月25日,蔣介石「明令褒揚」台灣「已故史學家連雅堂」。 曾任中華民國教育部部長、中國國民黨秘書長、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等要職,亦為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私立華岡藝術學校之創辦人張其昀,對於連橫有這樣的評價:「雅堂著書有一個中心觀念,這就是儒家的人本哲學。在通史自序裏他說道:「惟仁惟孝,義勇奉公,以發揚種性,此則不侫之幟也。」雅堂以「惟仁惟孝,義勇奉公」八個字來表章臺灣精神;臺灣人是中華民族的精華,臺灣精神也就是我民族精神的結晶。仁就是古人所謂「仁民愛物」、「民胞物與」,也就是雅堂先生所謂「愛國保種」的意思。孝就是孝於民族,也就是古人所謂「創業垂統,繼往開來」的意思。義勇就是「見義勇為」的意思,義以生勇,,勇以成義;無勇者不可以言義,無義者不可以語勇。惟義勇之士,始能獻身報國,殺身成仁,以弘毅之德,確保國家的人格與民族的生命。邱逢甲詩云:「古人義士島人多」,誠哉斯言。公就是禮運大同篇「天下為公」之大義,使幼有所長,壯有所用,老有所養。」「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諸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這些寶訓,便是奉公的精義,也是我歷代建國的理想。雅堂提出這 八個字,可以說就是雅堂的歷史哲學,值得我們深切思維的。」(原載七十七年三月中外雜誌二五三號) 相關條目 《臺灣阿片特許問題》 《台灣通史》 《臺灣語典》 連震東
模糊控制器是一語言控制器,使得操作人員易於使用自然語言進行人機對話。 模糊控制器是一種容易控制、掌握的較理想的非線性控制器,具有較佳的適應性及強健性(Robustness)、容錯(Fault Tolerance)效果較佳。 经典模糊控制器 利用模糊集合理论将专家知识或操作人员经验形成的语言规则直接转化为自动控制策略。通常使用模糊规则查询表,用语言知识模型来设计和修正控制算法。 模糊控制器主要分为mamdani和TSK两类。mamdani系统的输入输出均为语言值,输出需要非模糊化得到数字量。TSK系统输入为语言值,输出为数字量。 模糊控制器结构 模糊控制器是时变参数PID控制器 模糊控制器的极限结构理论 模糊邏輯 設計模糊控制器一般方法 1.定義輸入及輸出變數。 通常,模糊控制的輸入變數可以是擷取自受控系統的觀測量。也可以是推導出來的資料;而模糊控制的輸出變數則為操控受控系統的操作量。設計模糊控制時,要利用一些方法去選擇適當的輸出入變數,並加以定義。 2.決定模糊化(fuzzification)的策略。 輸入到模糊控制的資料可能是代表觀測量的確定數值(crisp
systems and decision proccesses(IEEE Tra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vol.3 no.1, pp.28-44, Jan. 1973年)中提出把模糊逻辑应用于控制领域 1974年英国的E.H.Mamdani成功地将模糊控制应用于锅炉和蒸汽机控制 1982年第一个工业模糊系统在丹麦Blue Circle Cement and SIRA投入使用 1987年the Sendai City
美國漢學家 美国战略家
外部連結 CSIS上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