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ence1
stringlengths 0
73.2k
| sentence2
stringlengths 0
64.7k
|
---|---|
明洪武九年分江西为五道,属九江道饶州府、湖东道广信府。 清沿明制。 现代 民国初主属豫章道、浔阳道。1932年主属江西第四、第六行政区。 1949年4月29日析浮梁县城置景德镇市。5月14日析上饶县城置上饶市。9月6日置上饶专区和乐平专区,后者1950年改名浮梁专区。1952年10月8日两专区合并为鹰潭专区,12月6日改名上饶专区。1953年景德镇市脱离上饶专区升为地级市。1960年撤销上饶县并入上饶市,撤销浮梁县并入景德镇市。1964年复设上饶县。1970年改称上饶地区。1983年乐平县划归景德镇市管辖,县级鹰潭市、贵溪县、余江县划出设立地级鹰潭市。2000年10月,撤销原上饶地区和县级上饶市,改设地级上饶市和信州区。 2020年中国南方水灾期间,6月3日开始,上饶市全境普降大到暴雨。截至6月5日10时,上饶共有10个县(市、区)83个乡镇受灾,紧急转移人员3333人。7月8日,婺源县具有八百年历史的彩虹桥遭遇特大洪水冲击,部分桥面被冲毁。7月10日,鄱阳縣14座圩堤出现漫堤决口险情,防汛形势异常严峻。7月11日,鄱阳站水位突破1998年历史极值。 地理 区位 上饶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与浙江、安徽、福建三省邻接。 地形地貌 全市地貌以中低山地、丘陵为主。南部与福建交界,绵亘着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海拔2157.7米,是大陆华东第一高峰。中部怀玉山山脉,主峰玉京峰海拔1816.9米,是中国著名景区三清山的中心地带。北部赣皖边境的鄣公山及黄山余脉,大部为低山和丘陵,间有连片的小盆地。西部鄱阳湖平原江河纵横,湖泊星布。 水系 主要为信江水系和鄱江水系。 资源 矿产资源主要有铜(德兴、永平)、磷(广丰)、黑滑石(广丰)、瓷石(弋阳)和煤(广信区)。 境内有丰富的红石、片石、砂硪等建筑材料。 气候 上饶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政治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市委书记 陈达恒(2000年10月-2001年12月) 余欣荣(2001年12月-2003年1月) 余小平(2003年1月-2003年8月) 姚亚平(2003年8月-2008年3月) 蔡晓明(2008年3月-2011年8月) 董仚生(2011年8月-2013年8月) 陈俊卿(2013年8月-2016年4月) 马承祖(2016年4月-2021年2月) | 气候 上饶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政治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市委书记 陈达恒(2000年10月-2001年12月) 余欣荣(2001年12月-2003年1月) 余小平(2003年1月-2003年8月) 姚亚平(2003年8月-2008年3月) 蔡晓明(2008年3月-2011年8月) 董仚生(2011年8月-2013年8月) 陈俊卿(2013年8月-2016年4月) 马承祖(2016年4月-2021年2月) 史文斌(2021年2月-2021年12月) 陈云(2021年12月-) 市长 黄建盛(2000年10月-2001年12月) 余小平(2001年12月-2003年3月) 刘和平(2003年8月-2008年3月) 董仚生(2008年4月-2011年8月) 潘东军(2011年9月-2015年2月) 马承祖(2015年2月-2016年4月) 颜赣辉(2016年4月-2017年6月) 谢来发(2018年1月-2019年12月) 陈云(2019年12月-2021年12月) 邱向军(2021年12月-) 行政区划 |
他是1917年俄國革命主要人物中最後一位逝世者。 延伸閱讀 Владимирович Е. А. Ф. Керенский — народный министр. Книго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Власть народа» М. И. Рудмана. Одесса. 1917. Lipatova, Nadezhda V. "On the Verge of the Collapse of Empire: Images of Alexander Kerensky and Mikhail Gorbachev." Europe-Asia Studies 65.2 (2013): 264-289. Thatcher, Ian D. "Post-Soviet Russian Historians and | D. "Memoirs of the Russian Provisional Government 1917." Revolutionary Russia 27.1 (2014): 1-21. 參見 高爾察克 外部連結 Музей А. Ф. Керенского в Лондоне Александр Керенский — Генрих Боровик рассказывает о своём интервью с Керенским // из цикла «Наше всё», радиостанция «Эхо Москвы». Керенский в 1917 — кадры кинохроники. А. Ф. Керенский — биография Alexander Kerensky Archive at marxists.org An account of Kerensky at Stanford in the 1950s 1917年7月21日-1917年11月7日 俄羅斯總理 俄罗斯国防部长 俄羅斯司法部長 俄羅斯帝國國家杜馬成員 俄羅斯帝國政治人物 俄羅斯政治人物 十月革命人物 俄罗斯革命家 俄羅斯第一次世界大戰人物 Kerensky 俄羅斯律師 圣彼得堡帝国大学校友 俄羅斯社會主義者 |
最高軍事統帥。 國家安全會議 - 統籌與決策國家安全與國家防衛相關之施政方針與概要。附設國家安全局。 行政院 - 制定發表國防政策,並整合各部會,架構全民防衛體系。 國防部 - 主管全國國防事務,並統籌各國防單位。 參謀本部 - 軍事幕僚與聯合作戰指揮機構。 國軍 - 作戰執行機構,包含以下三軍種: 陸軍 海軍(含海軍陸戰隊) 空軍 憲兵(軍種屬於陸軍,但獨立於陸軍之外的兵科部隊,因有作戰、警衛、偵查任務) 其他治安組織/準軍事部隊國防部可依戰時之需要,提請行政院許可將以下組織納入作戰序列(國防法第4條)。 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總隊 內政部消防署財政部關務署各地區關稅局緝私艦艇海洋委員會海巡署 中華民國國防研究機構 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國防安全研究院 軍事戰略 目前以「防衛固守、有效嚇阻」為軍事戰略,秉持「止戰而不懼戰、備戰而不求戰」理念,絕不輕啟戰端,惟當戰爭不可避免時,將統合三軍聯合戰力,結合全民總體防衛力量,遂行國土防衛,確保國家安全。 國防政策 參見民國100年國防報告書,具體國防政策如下。 建立精銳國軍:持續推動國防轉型,發展資訊與電子戰、飛彈防禦體系、聯合制空、聯合制海、聯合地面防衛及不對稱等戰力,並檢討合理之兵力規模與兵力結構,以守勢戰略為指導,建立「嚇不了、咬不住、吞不下、打不碎」的整體防衛軍力,達成「預防戰爭」之目標,確保國家安全。 精進國防組織調整,強化整體防衛實力:配合政府組織改造期程及後續兵力結構調整。將國防資源集中運用在能遂行「不讓敵人登陸立足」之主戰部隊原則指導下,優先精簡高司組織,以建構一支「小而精、小而強、小而巧」的國防力量。 推動募兵制度:「嚴考核、嚴淘汰」,推動募兵制度、精進軍事教育、培育國防文官與軍文合作等面向的變革。 重塑精神戰力:以「堅定國家認同,貫徹軍隊國家化,塑造精實軍風,整飭部隊風紀,推動行政革新,培養軍人氣節,建立官兵榮譽」為政策目標,戮力傳承優良軍風,形塑楷模典範。同時訂定目標管理執行作法,精進軍紀安全評核及風險管理工作,貫徹督導查察,擴大申訴諮詢服務,發揮預警防範功能,降低危安因素,以確保部隊純淨與戰力提升。朝「深耕基礎教育」、「精進部隊教育」、「強化生活教育」、「推展人文教育」、「落實德行考核」及「陶冶幹部素養」等面向,持續深化教育,期收潛移默化之效,以砥礪武德修為,捍衛國軍榮譽。 完善軍備機制。 加強友盟合作:建立與周邊及友邦國家良好關係和友我力量,達成「廣植人脈、鞏固邦誼」、「提升國際能見度」,以及「維護臺海與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的最終目標,共同預防區域衝突,降低戰爭發生機率。務實國際多邊合作,鞏固區域友盟互信。 強化災害防救:策進災害防範救援能力,健全防災機制。運用軍民災害防救資源,提升救災效能。 優化官兵照顧:落實權益維護,加強官兵服務。鼓勵終身學習,協助生涯規劃。 當前戰略形勢 台海戰役及軍事危機 古寧頭戰役:1949年10月25日-1949年10月28日 登步島戰役:1949年11月3日-1949年11月5日 海南島战役:1950年5月1日 萬山群島海戰:1950年5月25日-1950年6月27日 第一次大膽島戰役:1950年7月26日-1950年7月27日 南日島戰役:1952年10月11日-1952年10月15日 | 勤務支援官科:兵工、軍醫、經理、財務、軍法、行政、測量 現行陸軍部隊可區分戰鬥部隊、戰鬥支援部隊、勤務支援部隊 戰鬥部隊 裝甲部隊、機步部隊、特戰部隊、航空部隊 戰鬥支援部隊 砲兵(含防砲、飛彈)部隊、工兵部隊、通資部隊、化兵部隊、憲兵部隊 勤務支援部隊 保修聯保廠 海軍 海軍平時執行海上偵巡、外島運補與護航等任務;戰時反制敵人海上封鎖與水面截擊,聯合陸、空軍遂行聯合作戰。陸戰隊平時執行海軍基地防衛、戍守指定外島;戰時依令遂行作戰。 戰鬥軍官兵科:海軍不分科、陸戰隊 戰鬥支援軍官兵科:航空、政戰 技術勤務軍官兵科:補給、軍醫、工程、電信、測量、行政、軍法、主計、 士官長兵科:補給、軍醫、工程、電信、測量、行政、軍法、主計、航空、政戰、陸戰隊 海軍艦艇士官兵科: 兵器兵科:魚雷、水雷、飛彈、砲械、聲納、水中機械、射控 輪機兵科:機械、油(汽)機、損管、鍋爐、油水管理、電機、建築 通信兵科:電子、譯電、電信、有線電信、信號、雷達 航海兵科:航海、帆纜、氣象、測量 其他兵科:政戰、航空、醫務 行政兵科:照相、行政、駕駛、軍樂、印刷 補給兵科:補給、食勤、事務 陸戰隊 海軍陸戰隊 海軍陸戰隊是中華民國國軍的兩棲武裝部隊,負責兩棲作戰、反登陸作戰、奪島作戰、臺灣本島及外島、離島守備、軍事設施防衛等任務,並有海軍陸戰隊學校培養陸戰隊幹部,海軍陸戰隊軍官幹部的來源主要為陸軍官校,以及少數來自於海軍官校和義務役預官,在戰爭時也有快速反應及戰力保存的功能,目前員額約9000人。轄下編制有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特勤隊專職南臺灣反劫船、反恐等任務,隊內成員多來自海軍陸戰隊志願役官、士、兵。 空軍 空軍在平時警戒監視台灣週邊的空中區域,對進入領空內的飛行進行辨識與引導的工作,必要的時候採取對驅離的措施。另有防空部及其下轄之防空飛彈營、連負責台海一線之防空警備及防砲營負責空軍機場的防空任務。空軍以外購的天兵系統搭配麻雀飛彈、三五快砲等為主力。防空部隊則以愛國者飛彈和天弓飛彈爲主。台灣的防空飛彈密度位居世界第二,可以有效攔阻假想敵的飛彈攻擊。空軍沒有兵科分別,只有專長區分。 軍官專長:飛行、領航、步兵、砲兵、政戰、飛彈 士官專長:飛行、領航、步兵、砲兵、政戰、飛彈 憲兵 憲兵是陸軍所屬一個戰鬥支援兵科,又依任務編配海、空軍,兼軍、司法警察身份,平時執行軍法,維持軍隊紀律,維護正、副元首安全,衛戍首都、重要政府機關、機場及軍事基地,執行反恐任務。平時接受檢察機關調度指揮,或適時支援警察維護治安。跟其他國家憲兵不同的是,中華民國憲兵指揮部是國防部所轄直屬獨立機關,其地位類似於古代之禁衛軍。依國防部精粹案,憲兵司令部未來改為憲兵指揮部,總員額從目前1萬3000多人,大減為5000多人。 其他兵科 有些兵科橫跨各軍種,例如政戰,陸軍裡有政戰,海軍裡也有政戰,因此此處將這些兵科一併列出。 政戰 財務 行政 軍法 軍醫 國防組織體系 總統 - 最高軍事統帥。 國家安全會議 - 統籌與決策國家安全與國家防衛相關之施政方針與概要。附設國家安全局。 行政院 - 制定發表國防政策,並整合各部會,架構全民防衛體系。 國防部 - 主管全國國防事務,並統籌各國防單位。 參謀本部 - 軍事幕僚與聯合作戰指揮機構。 |
註釋 參考資料 |- |colspan="3" style="text-align:center;"| 中華民國國防部 |- |- |colspan="3" style="text-align:center;"|行政院 |- 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 行政院院長 中華民國空軍一級上將 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 中華民國參謀總長 中華民國空軍總司令 中華民國空軍武官 中華民國空軍軍官學校校長 中華民國空軍軍官學校校友 軍人出身的政府首腦 | 2008年總統大選時的主張 2008年,初返政壇的唐飛主張新總統應來自國會最大黨,政治責任才會明確,受到極大的矚目。對這樣的話,民進黨不假思索就認為唐飛是在替國民黨助選;但唐飛受訪時,他小心翼翼,不願去碰觸這個敏感議題。不過最後還是忍不住說:「陳水扁這8年最失敗的地方就是權力一把抓。」「濫用權力,濫用到最後……」 除了民進黨高層那幾個人,唐飛堪稱是綠營圈外最了解陳水扁行事風格的人。140天只是他擔任行政院長的日子,還不包括2000年陳水扁當選到520就職這2個月的密集接觸。陳水扁怎麼決策、怎麼做事、怎麼用人,包括扁呂怎麼互動,唐飛從旁看得一清二楚。 他觀察,民進黨、陳水扁的很多問題是制度使然。為什麼扁政府會“童子軍治國”?唐飛認為,民進黨中生代像陳水扁、謝長廷這些人,競爭非常激烈,陳水扁坐上大位之後不敢用跟他平輩的人,只好用“童子軍”,在總統府也接觸不到外面的世界,幕僚又都在行政院,很多事情都是想到做到,聽到就拍板。 唐飛和許多平民百姓一樣,唐飛對扁政府後來的腐敗,感觸良多。但他感嘆地認為,那不是扁政府才開始,國民黨執政時,李登輝擔任總統後期,就已經是這樣;到了民進黨執政,上行下效,愈來愈嚴重。 2010年旅遊時重病 2010年8月,唐飛到中國大陸旅遊,搭直升機遊長白山,因年紀大爬長白山不慎感冒,在機上略感不適,下機後全身發冷,曾到當地診所就醫,但兩天后發燒到39度並感畏寒、頭痛、無力,再住進大連大學附設中山醫院,發現雙肺浸潤、呼吸衰竭,誘發退伍軍人症併發急性肺炎,在台北感染肺炎,住進台北榮總加護病房治療,住院47天,在家休養9個月。 2013年洪仲丘事件 2013年,一名義務役士官洪仲丘在軍中遭到體罰而死亡,引爆全臺民眾穿著白衫,示威抗議,唐飛接受電視媒體專訪時指出,抗議群眾之所以會敵視軍人,「國防部自己要檢討」,他認為洪仲丘案暴露出軍法審判似乎受到一些干擾,「並沒有完全獨立處理」,給社會惡劣印象。不過,對於該案促使軍審法修法,唐飛也直言:「我敢大膽講,就是草率,完全是政治操作,在所有配套、做法都沒有去規劃之前,就把它(軍檢)轉移過去了」。 2016年雄風三型反艦飛彈誤射事件 唐飛受訪時感嘆,近幾年軍隊士氣低落到谷底,一遇事幾乎每個人都想打國軍一棍,扁、馬任總統16年間,撤換了多少國防部長、撤換了多少行政院長,「換人不能解決問題,在真正的問題沒有釐清前,輕易要人下台無助於真正檢討,國家還需要國軍保衛,應該少去喧喧嚷嚷,務實檢討問題。」 對於近年外界一直質疑國軍軍紀不彰,唐飛認為問題在於發生事情後做的處置是否有效,如果檢討有成效應可扭轉軍紀問題,如果還持續發生就表示沒有找到真正的原因。 相關著作 2011年8月16日,台北和平之春:閣揆唐飛140天全紀錄 逸聞 唐飛曾就國軍20多年來的軍事改革發表回憶錄意見:「我服務期間,首要的工作目標(精實案、精進案),是希望把人員維持費壓低到50%以下,因為國防預算不夠,員額需求要不要這麼多、這麼大兵力在那裡?那時內部對於十年兵力整建精實案有抗拒,推動已經很不容易才往前推,十年兵力整建沒有成功,於是精實案針對那個抗拒的原因來調整,不僅僅是這個因素,希望把組織精減,把高層、作戰部隊以上的單位減化,還沒能想到大規模陸、海、空軍單位人數降低,沒有人敢談,只要精實案按原來計畫推動了,能達到原來目標。」「當時精實案,我覺得方向上有錯誤,第1個,當時的口號,要把高司單位冗員裁掉,我承認有冗員,但那時候冗員是將官太多,校官裡的中上校還差不多,少校、上尉以下是缺的,編制人員趕不上,特別是士官。」 註釋 參考資料 |- |colspan="3" style="text-align:center;"| 中華民國國防部 |- |
2月 2月21日——Lesseo,韓國女子團體IVE成員 3月 3月19日——鄭東元,韓國男歌手、男演員 3月20日——韓維辰,韓國限定男團ZEROBASEONE成員 3月27日——豐嶋花,日本女演員 3月28日——全紅嬋,中國女子跳水運動員,2021東京奧運女子10米跳台金牌 4月 4月11日——鄭雅賢,韓國女子團體BABYMONSTER成員 4月18日——並木彩華,日本Amuse所属的女演员 4月29日——米拉·安德烈耶娃,俄羅斯女子網球運動員 5月 5月30日——何潔柔,台灣女演員 6月 6月23日——阿麗娜·科爾涅娃,俄羅斯女子網球運動員 7月 7月7日——索菲雅·阿卡特娃,俄羅斯女子花滑運動員 7月9日——黃楊鈿甜,中國女演員 8月 8月30日——西矢椛,日本女子滑板運動員 9月 9月14日——許廷恩,韓國女演員 9月21日——平澤宏宏路,日本女演員 10月 10月3日——白小櫻,台灣女演員 10月17日——申夏藍,韓國女子團體BABYMONSTER成員 10月27日——陳亮彤,台灣女演員 | 3月19日——鄭東元,韓國男歌手、男演員 3月20日——韓維辰,韓國限定男團ZEROBASEONE成員 3月27日——豐嶋花,日本女演員 3月28日——全紅嬋,中國女子跳水運動員,2021東京奧運女子10米跳台金牌 4月 4月11日——鄭雅賢,韓國女子團體BABYMONSTER成員 4月18日——並木彩華,日本Amuse所属的女演员 4月29日——米拉·安德烈耶娃,俄羅斯女子網球運動員 5月 5月30日——何潔柔,台灣女演員 6月 6月23日——阿麗娜·科爾涅娃,俄羅斯女子網球運動員 7月 7月7日——索菲雅·阿卡特娃,俄羅斯女子花滑運動員 7月9日——黃楊鈿甜,中國女演員 8月 8月30日——西矢椛,日本女子滑板運動員 9月 9月14日——許廷恩,韓國女演員 9月21日——平澤宏宏路,日本女演員 10月 10月3日——白小櫻,台灣女演員 10月17日——申夏藍,韓國女子團體BABYMONSTER成員 10月27日——陳亮彤,台灣女演員 10月30日——李映衡,澳大利亞華裔男小提琴家 11月 11月25日——元知敏,韓國女子團體CLASS:y成員 12月 12月9日——吳以涵,台灣女演員 逝世 獎項 诺贝尔奖 物理学:阿尔贝·费尔(法国)、彼得·格林贝格(德国) 化学:格哈德·埃特尔(德国) 生理学或医学:马里奥·卡佩奇(美国)、马丁·埃文斯(英国)、奥利弗·史密斯(美国) 文学:多丽丝·莱辛(英国) 和平:艾伯特·戈尔(美国)和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经济学:里奥尼德·赫维克兹(美国)、埃克里·马斯金(美国)、罗杰·梅尔森(美国) |
最年輕的獲獎者是第一屆的古華(40歲);最年長的獲獎者是第十屆的徐懷中(90歲)。 唯一去世後被追授茅盾文學獎的作家是徐興業(第三屆,所獲之獎項稱為榮譽獎)。 本獎與香港浸會大學紅樓夢獎性質、規則相似,得主多有重複。曾先後獲得本獎和紅樓夢獎的中國作家有賈平凹、王安憶、張煒、莫言、劉醒龍、畢飛宇、劉震雲、格非、蘇童、遲子建、徐則臣、阿來、楊志軍13人。其中賈平凹、畢飛宇、格非、蘇童是以同一部小說先後獲得兩獎。 批評 茅盾文學獎由作協主辦,帶有官方色彩,其授獎標準被批評遵循官方價值觀、墨守「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美學,許多中國當代文學的代表作落選,獲獎作品中則有不少文學價值不高之作;甚至部分得獎作品因書中內容違反官方價值而被迫修改,以「修訂本」獲獎。 注释 参考文献 | 评选条例 根据评选条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作家创作的、在中国大陆公开发表与出版的13万字以上的作品,均有资格参评。 此后,中国作家协会筹组评委会进行两轮无记名投票选举,获奖作品必须获得2/3以上选票才可当选,因秉持“宁缺毋滥”原则,每届获奖作品数在3至5部不等。 设立初期每三年评选一届,后改为每四年评选一届。尽管茅盾文学奖为专家奖,但考虑到读者感受,按照《评奖条例》的规定,办公室将进入终评的作品予以公示,以便广泛听取读者意见。读者可采用书信或电子邮件方式发表看法。评奖办公室将汇总反馈的意见,向评奖委员会报告,作为评选参考。 歷屆得主 統計 至第十一屆止: 共有53部長篇小說、53位作家獲獎,其中一部作品為夫妇二人合著(第三节《都市風流》孙力、余小惠)。 得獎作品最多的是第三屆(7部,其中2部為榮譽獎);最少的是第二屆(3部)。 張潔是唯一兩度獲得茅盾文學獎的作家(第二届《沉重的翅膀》及第六届《无字》)。 歷屆獲獎的女作家共有9位(張潔、凌力、余小惠、霍達、王安憶、王旭烽、宗璞、遲子建、喬葉),約占六分之一。 |
气候 都江堰市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历年最冷月平均气温4.6℃,最热月平均气温24.4℃。平均年降雨量为1,243.80mm。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年际总量变化不大;在空间分布上不均匀,由东南向西北,幅度在1,100~1,800mm之间;雨季平均开始于5月21日前后,平均结束于9月14日前后;一次降雨持续最长日数20天。区内主导风向:NW,C,风向频率(%):12、41,最大风速:17米/秒,平均风速:1.3米/秒,本地无台风出现。年平均最大相对湿度80,最小相对湿度75,月平均最大84,月平均最小60;年平均最大绝对湿度15.2,最小绝对湿度14.3,月平均最大绝对湿度32.4,月平均最小绝对湿度2.8;30年来的气象监测表明,都江堰市空气湿度指数低于成都市各区(市)县。历年平均气压933.7,极端最高气压958.7, 极端最低气压912.2;最热季节的平均气压925.9,最冷季节的平均气压938.7,雨季气压928.0。全年晴天日数120天,阴天日数95天,雾天日数7天,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016.9小时,历年平均雷暴日数28天。 行政区划 下辖6个街道办事处、5个镇: 。 区划沿革 1999年,都江堰市辖灌口镇、蒲阳镇、石羊镇、玉堂镇、幸福镇、中兴镇、柳街镇、聚源镇、天马镇、崇义镇、龙池镇、青城山镇;胥家乡、驾虹乡、金凤乡、向峨乡、土桥乡、安龙乡、两河乡、大乐乡、徐渡乡、沿江乡、民兴乡、青城乡、大观乡、白沙乡、麻溪乡、虹口乡。 2004年9月8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青城镇并入青城山镇,麻溪乡并入紫坪铺镇,金凤乡并入蒲阳镇,驾虹乡并入胥家镇,土桥乡并入崇义镇,沿江乡并入柳街镇,徐渡乡并入石羊镇,大乐乡并入安龙镇,两河乡并入大观镇。 2014年2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都江堰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紫坪铺镇、虹口乡和翠月湖镇,将紫坪铺镇和虹口乡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龙池镇管辖,将翠月湖镇所辖行政区域划归青城山镇管辖。 将中兴镇沿江社区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青城山镇管理,将胥家镇学府、锦绣、惠民、朝阳、高桥5个社区和蒲阳镇上游、壹街、尚阳3个社区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灌口镇管理,将聚源镇张家湾社区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幸福镇管辖。 撤销灌口镇和幸福镇,设置灌口、幸福、银杏、永丰、奎光塔5个街道办事处。 灌口街道办事处辖南桥、文庙、瑞莲、柳河、栏马桥、平义、灵岩、蒲阳路、建兴、紫东、玉带桥、太平、伏龙、西川14个社区所属行政区域。 幸福街道办事处辖观凤楼、翔凤桥、幸福、彩虹、岷江路、莲花、解放7个社区所属行政区域。银杏街道办事处辖宁江、银杏、王家桥、高埂、百花、万岭、学府、锦绣、惠民、朝阳、高桥、上游、壹街、尚阳14个社区所属行政区域。永丰街道办事处辖民丰、民主、永丰、石马、永寿、友爱、联盟、新联8个社区所属行政区域。奎光塔街道办事处辖奎光塔、观江、龙潭湾、安青、安顺、金江、滨河、勤俭人家、张家湾9个社区所属行政区域。 教育 教育概况 截止2014年6月,都江堰市有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校区、成都东软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原四川省轻工业学校)、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都江堰教育学院、成都大学分部、宁江职工大学等,有省属本科3所、省属中专3所,成都市属中专1所、技工学校4所,普通中学40所,职业高中2所,小学230所,在校学生8.6万名。其中都江堰中学为省级重点高中,都江堰市李冰中学为省级重点中学,徐渡职业高中为全国重点职业高中。 高等学校 中等教育 交通 都江堰因其位于成都平原往川西高原的关口位置,拥有西连松潘、茂县的松茂古道和东连成都的成灌驿道,自古以来就是川西高原乃至藏区与成都进行商贸和人员往来的节点,都江堰也较早拥有了向东通往成都、向西连接阿坝各地的公路网。2008年汶川地震后,都江堰在灾后重建中建立了连接成都市区与川西各旅游景点的高速公路、快速铁路网络,还有现代有轨电车与登山铁道正在修建。 公路交通 国道 高速公路 :成灌高速(2000)、都汶高速(2012) (2021) :蒲都高速(2020) 发展历史 1913年,都江堰连接成都市区的成灌马路动工,该路在1926年建成通车,是四川省第一条可供机动车通行的标准公路。成灌马路长53.6公里,宽5-6米。后来,又陆续建成沙西路、成青旅游通道、西源大道等主干道、快速路网络;2000年,都江堰通往成都市区的成灌高速建成通车。 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连通内外的道路网络受到严重影响,但灾后重建亦加速了都江堰的道路交通提升。2009年,都江堰向西连接汶川地震震中映秀镇的都汶高速都江堰至映秀段完成排险并建成通车;全线亦于2012年建成,并与汶马高速相连,继续向西通达马尔康。 随着成都都市圈建设的推进,都江堰亦被纳入成都都市圈高速环线建设。其中,蒲江-都江堰段于2020年建成通车,德阳-都江堰段于2021年建成通车。至此,都江堰形成了十字形的高速路网络,以及多条平行连接成都市区的快速路网络。 铁路交通 普通铁路 成汶铁路:蒲阳站 快速铁路 成灌铁路:崇义站(预留)、聚源站、都江堰站、中兴站(预留)、青城山站 成灌铁路离堆支线:迎宾路站、李冰广场站、离堆公园站 发展历史 1966年,连接成都青白江与都江堰的成汶铁路通车。该线路原本计划延伸至汶川,后因地形过于复杂而仅完工青白江-蒲阳段。成汶铁路连接成都市青白江区、彭州市和都江堰市,经宝成铁路接入成都站,在建成后一度成为都江堰重要的客货运输通道。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成汶铁路年均货运量19万吨、客运量8万人次。2008年汶川地震中,成汶铁路受到严重破坏。后经修复,至今仍发挥货运作用。 2008年汶川地震后,成灌铁路开工建设,并于2010年开通运营。该线路起于成都站,经郫都区到达都江堰市,并向南延伸至青城山站,是中国大陆首条国铁制式的电气化市郊铁路。该线路将都江堰市到成都市区的旅行时间缩减到半小时以内;2013年,离堆支线开通,线路以地下形式到达离堆广场站,可直达都江堰景区。2021年,成灌铁路完成公交化改造,上线“天府号”CRH6A-A列车高密度公交化运营,并支持“天府通”公交卡等多元支付方式。 2020年,都江堰经汶川到四姑娘山的山地齿轨铁路都四铁路开工,预计2026年建成。该线路从都江堰市区出发,经汶川映秀和卧龙自然保护区抵达四姑娘山风景区。都四铁路全长123.18公里,轨距1000毫米,采用齿轨列车技术,设计时速120km/h。 在未来,都江堰亦规划有成灌铁路自青城山站向南延伸形成成都外环铁路、以及向东对接成都地铁19号线的成都轨道交通S9号线。 市内公共交通 常规公交 | 都江堰因其位于成都平原往川西高原的关口位置,拥有西连松潘、茂县的松茂古道和东连成都的成灌驿道,自古以来就是川西高原乃至藏区与成都进行商贸和人员往来的节点,都江堰也较早拥有了向东通往成都、向西连接阿坝各地的公路网。2008年汶川地震后,都江堰在灾后重建中建立了连接成都市区与川西各旅游景点的高速公路、快速铁路网络,还有现代有轨电车与登山铁道正在修建。 公路交通 国道 高速公路 :成灌高速(2000)、都汶高速(2012) (2021) :蒲都高速(2020) 发展历史 1913年,都江堰连接成都市区的成灌马路动工,该路在1926年建成通车,是四川省第一条可供机动车通行的标准公路。成灌马路长53.6公里,宽5-6米。后来,又陆续建成沙西路、成青旅游通道、西源大道等主干道、快速路网络;2000年,都江堰通往成都市区的成灌高速建成通车。 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连通内外的道路网络受到严重影响,但灾后重建亦加速了都江堰的道路交通提升。2009年,都江堰向西连接汶川地震震中映秀镇的都汶高速都江堰至映秀段完成排险并建成通车;全线亦于2012年建成,并与汶马高速相连,继续向西通达马尔康。 随着成都都市圈建设的推进,都江堰亦被纳入成都都市圈高速环线建设。其中,蒲江-都江堰段于2020年建成通车,德阳-都江堰段于2021年建成通车。至此,都江堰形成了十字形的高速路网络,以及多条平行连接成都市区的快速路网络。 铁路交通 普通铁路 成汶铁路:蒲阳站 快速铁路 成灌铁路:崇义站(预留)、聚源站、都江堰站、中兴站(预留)、青城山站 成灌铁路离堆支线:迎宾路站、李冰广场站、离堆公园站 发展历史 1966年,连接成都青白江与都江堰的成汶铁路通车。该线路原本计划延伸至汶川,后因地形过于复杂而仅完工青白江-蒲阳段。成汶铁路连接成都市青白江区、彭州市和都江堰市,经宝成铁路接入成都站,在建成后一度成为都江堰重要的客货运输通道。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成汶铁路年均货运量19万吨、客运量8万人次。2008年汶川地震中,成汶铁路受到严重破坏。后经修复,至今仍发挥货运作用。 2008年汶川地震后,成灌铁路开工建设,并于2010年开通运营。该线路起于成都站,经郫都区到达都江堰市,并向南延伸至青城山站,是中国大陆首条国铁制式的电气化市郊铁路。该线路将都江堰市到成都市区的旅行时间缩减到半小时以内;2013年,离堆支线开通,线路以地下形式到达离堆广场站,可直达都江堰景区。2021年,成灌铁路完成公交化改造,上线“天府号”CRH6A-A列车高密度公交化运营,并支持“天府通”公交卡等多元支付方式。 2020年,都江堰经汶川到四姑娘山的山地齿轨铁路都四铁路开工,预计2026年建成。该线路从都江堰市区出发,经汶川映秀和卧龙自然保护区抵达四姑娘山风景区。都四铁路全长123.18公里,轨距1000毫米,采用齿轨列车技术,设计时速120km/h。 在未来,都江堰亦规划有成灌铁路自青城山站向南延伸形成成都外环铁路、以及向东对接成都地铁19号线的成都轨道交通S9号线。 市内公共交通 常规公交 都江堰现有公交线路26条,基本覆盖都江堰城区内全境以及重要旅游景点。 有轨电车 都江堰在建一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命名为都江堰M-TR旅游客运专线,计划2023年11月开通运营。该线包括长14.2公里、连接都江堰景区、成都融创文旅城和青城山景区的主线,长2.4公里、连接熊猫谷景区的熊猫谷支线和长3.4公里,连接成灌铁路都江堰站与都江堰市中心的都江堰支线。全线设置28座车站、2处停车场和1处车辆段,采用与成都有轨电车蓉2号线相同的阿尔斯通CITADIS 302五编组100%低地板有轨电车,最高运行速度70km/h。 经济 都江堰经济以旅游业为主导,发展出以第三产业为支柱产业的区域经济。2020年,都江堰市地区生产总值441.7亿元人民币,三次产业结构比8.3:33.1:58.6,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过半。 农业 截至2021年,都江堰年粮食总播面积22.03万亩,粮食产量19.05万吨,蔬菜和食用菌产量28.59万吨,生猪出栏22.12万头,农业总产值63.05亿元。都江堰农业依靠紧邻成都的区位条件,定位为都市现代农业,为毗邻成都都市圈提供生鲜农产品保障。都江堰以蔬果种植、中药材、冷水鱼和茶叶种植为农业特色产业,有川芎、猕猴桃、茶叶、方竹笋、厚朴五个地理标志产品,其中猕猴桃还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021年出口量11万千克。 都江堰农业布局包括沿龙门山脉、以青城山为核心的“青山药谷”中药材产地和以都江堰灌区为核心的粮食蔬果种植区。都江堰还依靠灌区的林盘农业景观,融合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推动农业和旅游业协调发展,并建立了四川省首个田园综合体“天府源”。 工业 都江堰工业以机械制造业、材料产业、旅游装备和休闲食品生产为主,2020年产业增加值146.27亿元人民币,贡献税收超10亿元人民币,是都江堰市主要的税收来源。 都江堰在汶川地震前以成汶铁路蒲阳站为核心形成了工业集中发展区,并在2003年以承接中国东部产业迁移为背景建设成为川苏科技产业园,承接江苏省产业转移;2008年汶川地震后,上海市对于都江堰工业进行了系统性基础设施援建,并在2010年更名为都江堰经济开发区。2018年,都江堰在经开区基础上成立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后于2019年将蒲阳街道、向峨乡整体并入,成为都江堰市三大主要功能区之一。青城山旅游装备产业功能区总面积114亩,分为南北两区,北区在原有制造业基础上发展建材、精密机械、现代医药、健康食品制造业,南区发展旅游交通装备、户外装备、旅游低空飞行装备、旅游休闲食品制造、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围绕旅游轨道交通、房车制造等产业引进完整产业链,并有元气森林、华都核能、纽塞特工业机器人等455家企业。 服务业 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是都江堰的支柱产业。2020年,都江堰第三产业增加值258.66亿元人民币,经济增长贡献率60.6%。其中,当年旅游业增加值97.17亿元人民币,接待游客2622万人次。都江堰拥有青城山-都江堰一处5A级景区,虹口、灌县古城两处4A级景区。 都江堰-青城山景区为都江堰旅游业的核心支柱,其运营公司在新冠肺炎疫情前的2019年全年收入达到1.095亿元人民币。但都江堰-青城山景区营业收入主要来自索道和观光车,经营项目单一。都江堰也面临游客消费低、不过夜等问题。 2015年,都江堰开始谋划旅游业转型升级,并在当年与万达集团签订协议,于玉堂片区投资550亿元人民币开发万达文旅城,打造酒店、主题乐园、购物中心等为一体的文旅综合体。后因万达受中国政府监管等缘故,都江堰万达文旅城被出售给融创文旅,并自2020年起逐步开业购物中心、水上乐园、室内滑雪场、主题乐园、会议中心和酒店等。此外,都江堰还借助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市区街道打造特色街巷,结合灌县古城发展城市旅游;又依托林盘景观,进行乡村旅游开发,推动全域乡村旅游。 |
唐玄宗言國忠亂朝,理當誅滅,然貴妃無罪,本欲赦免,無奈禁軍士兵皆認為貴妃乃禍國紅顏,安史之亂乃因貴妃而起,不誅難慰軍心、難振士气,繼續包圍皇帝。唐玄宗接受高力士的勸言,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賜死了楊贵妃。最終楊貴妃被賜白綾一條,縊死在佛堂的梨樹下,時年三十八歲,這就是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的「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之典故。 旧新唐书记,最初杨贵妃安葬于驿西道侧。唐玄宗自蜀地回到长安后,派中使祭奠,诏令改葬。礼部侍郎李揆曰:“龙武将士诛国忠,以其负国兆乱。今改葬故妃,恐将士疑惧,葬礼未可行。”于是便停止了。唐玄宗又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当初安葬时以紫褥包裹尸体,再葬时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内官呈献给玄宗,玄宗视之凄惋,于是命人画贵妃的画像于别殿,朝夕视之。 相关传说 《旧唐书》、《新唐书》与《通鉴》等正史與正典以及唐人笔记杂史如《高力士外传》、《唐国史补》、《明皇杂录》、《安禄山事迹》等皆認為玄宗在安史之亂中逃亡時被叛軍所迫,絞死杨贵妃。但亦有各种不同说法。有说,玄宗在安史之亂平定后回宮,曾派人去尋找楊貴妃的遺體,但未尋得。 死于佛堂 有人说,杨玉环可能死于佛堂。《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禁军将领陈玄礼杀了杨国忠父子之后,认为“贼本尚在”,请求再杀杨贵妃以免后患。唐玄宗无奈,与贵妃诀别,“遂缢死于佛室”。《资治通鉴·唐纪》记载:唐玄宗是命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到佛堂缢死的。《唐国史补》记载:高力士把杨贵妃缢死于佛堂的梨树下。陈鸿的《长恨歌传》记载:唐玄宗知道杨贵妃难免一死,但不忍见其死,便使人牵之而去,“仓皇辗转,竟死于尺组之下”。乐史的《杨太真外传》记载:唐玄宗与杨贵妃诀别时,她“乞容礼佛”。高力士遂缢死贵妃于佛堂前的梨树之下。陈寅恪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指出:“所可注意者,乐史谓妃缢死于梨树之下,梨花一枝春带雨’句之影响。果尔,则殊可笑矣。”乐史的说法来自《唐国史补》。 死于乱军 杨贵妃也可能死于乱军之中。杜甫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在安禄山占据的长安,作《哀江头》一首,其中有“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之句,暗示杨贵妃不是被缢死于马嵬驿,因为缢死是不会见血的。李益所作七绝《过马嵬》和七律《过马嵬二首》中有“托君休洗莲花血”和“太真血染马蹄尽”等诗句,也反映了杨贵妃为乱军所杀,死于兵刃之下的情景。杜牧《华清宫三十韵》的“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张佑《华清宫和社舍人》的“血埋妃子艳”;温庭筠《马嵬驿》的“返魂无验表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等诗句,也都认为杨贵妃血溅马嵬驿,并非被缢而死。 吞金而死 有一说指出楊貴妃是吞金而死。这种说法仅见于刘禹锡所用的《马嵬行》一诗。刘氏之诗曾写道:“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行,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军家诛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风日为天晖。贵人饮金屑,攸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从这首诗来看,杨贵妃是吞金而死的。陈寅恪曾对这种说法颇感稀奇,并在《元白诗笺证稿》中作了考证。陈氏怀疑刘诗“贵人饮金屑”之语,是得自《里儿中》,故而才与众说有异。然而,陈氏并不排除杨贵妃在被缢死之前,也有可能吞过金,所以《里儿中》才传得此说。 流落民间 还有人认为,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驿,而是流落民间。俞平伯在《论诗词曲杂著》中对白居易的《长恨歌》和陈鸿的《长恨歌传》作了考证。他认为白居易的《长恨歌》、陈鸿的《长恨歌》之本意,盖另有所长。俞先生认为,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驿。当时六军哗变,贵妃被劫,钗钿委地,诗中明言唐玄宗“救不得”,所以正史所载的赐死之诏旨,当时絕不会有。陈鸿的《长恨歌》所言“使人牵之而去”,是说杨贵妃被使者牵去藏匿远地了。白居易《长恨歌》说唐玄宗-{回}-銮后要为杨贵妃改葬,结果是“马嵬坡下泥中土,不见玉颜空死处”,连尸骨都找不到,这就更证实贵妃未死于马嵬驿。值得注意的是,陈鸿作《长恨歌传》时,唯恐后人不明,特为点出:“世所知者有《玄宗本纪》在。”而“世所不闻”者,今传有《长恨歌》,來去描述他們的愛情故事。 東渡日本 日本民间和学术界有这样一种看法:在马嵬驿被缢死的,乃是一个侍女。禁军将领陈玄礼憐惜楊贵妃美貌,不忍杀之,遂与高力士合谋,以侍女代死。杨贵妃则由陈玄礼亲信护送南逃,扬帆出海,由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呂、護送,於日本久谷町久津上岸,當時的日本皇室仿擬唐朝,對唐朝貴妃的到來,自然是熱烈歡迎、禮遇有加。楊貴妃到達日本后,受到當時的日本女皇孝謙天皇的接見,安排居住在奈良附近的和歌山上,並把她許配給藤原刷雄為妻。日本都城遷平安京(京都)時她又隨至京都,生活了三十年,后病逝於京都,享年六十八歲。日本山口县“杨贵妃之乡”建有杨贵妃墓。1963年有一位日本女性向电视观众展示了自己的一本家谱,说她就是杨贵妃的后人。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也自称是杨贵妃的后裔。 相关 体态 五代的《开元天宝遗事》稱楊貴妃“素有肉體”,宋代蘇軾的詩《孫莘老求墨妙亭詩》中有“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一句,后世一些人遂以成语“環肥燕瘦”而附会,认为杨贵妃体态较胖。 然而,唐代的畫作如《簪花仕女圖》、《步輦圖》等描繪的宮廷貴族女性多為臉龐圓潤,體態勻稱,並不是肥胖。此外,唐詩中並無以胖為美的詩句,反倒有不少讚美細腰的詩句。 根据历史记载,贵妃擅长舞蹈,其代表舞即为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其舞蹈水平也常被人与赵飞燕相比較,贵妃还十分擅长於胡旋舞。一般認為,楊貴妃作為舞者,即使胖最多也是微胖,如果太胖,是難以完成這些曼妙舞曲的。此外,杜甫的《麗人行》有:“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認為楊貴妃等麗人是骨肉勻稱,並不是肥胖。白居易的《長恨歌》寫楊貴妃:“侍兒扶起嬌無力”,而扶起胖人是不會讓人覺得嬌弱無力的。陳鴻的《長恨歌傳》則描寫楊貴妃“鬢髮膩理,纖穠中度,舉止閑冶,如漢武帝李夫人。”“纖穠”意為纖細和豐腴,顯然作者認為楊貴妃肥瘦適中,身材勻稱。 容顏 杜甫有《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花江草岂终极!」,還有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来形容她的倾国之貌、 用「溫泉水滑洗凝脂」描写贵妃皮肤的嫩滑白净。 傳說 楊貴妃喜食荔枝,唐玄宗“乃置骑传送,走数十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杜牧的《过华清宫》一诗中提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據說荔枝從产地嶺南送到長安時表面尚有露水。此品種亦稱為「妃子笑」。 影響 楊貴妃的故事是古往今來許多文學作品的素材: 詩歌: 李白七言樂府清平調 鄭畋七言絕句馬嵬坡 白居易長詩长恨歌 李商隐马嵬 杜牧《过华清宫三绝》 戲劇: 元朝 白朴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明朝 《磨塵鑒》 | 相关 体态 五代的《开元天宝遗事》稱楊貴妃“素有肉體”,宋代蘇軾的詩《孫莘老求墨妙亭詩》中有“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一句,后世一些人遂以成语“環肥燕瘦”而附会,认为杨贵妃体态较胖。 然而,唐代的畫作如《簪花仕女圖》、《步輦圖》等描繪的宮廷貴族女性多為臉龐圓潤,體態勻稱,並不是肥胖。此外,唐詩中並無以胖為美的詩句,反倒有不少讚美細腰的詩句。 根据历史记载,贵妃擅长舞蹈,其代表舞即为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其舞蹈水平也常被人与赵飞燕相比較,贵妃还十分擅长於胡旋舞。一般認為,楊貴妃作為舞者,即使胖最多也是微胖,如果太胖,是難以完成這些曼妙舞曲的。此外,杜甫的《麗人行》有:“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認為楊貴妃等麗人是骨肉勻稱,並不是肥胖。白居易的《長恨歌》寫楊貴妃:“侍兒扶起嬌無力”,而扶起胖人是不會讓人覺得嬌弱無力的。陳鴻的《長恨歌傳》則描寫楊貴妃“鬢髮膩理,纖穠中度,舉止閑冶,如漢武帝李夫人。”“纖穠”意為纖細和豐腴,顯然作者認為楊貴妃肥瘦適中,身材勻稱。 容顏 杜甫有《哀江头》诗:「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花江草岂终极!」,還有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来形容她的倾国之貌、 用「溫泉水滑洗凝脂」描写贵妃皮肤的嫩滑白净。 傳說 楊貴妃喜食荔枝,唐玄宗“乃置骑传送,走数十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杜牧的《过华清宫》一诗中提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據說荔枝從产地嶺南送到長安時表面尚有露水。此品種亦稱為「妃子笑」。 影響 楊貴妃的故事是古往今來許多文學作品的素材: 詩歌: 李白七言樂府清平調 鄭畋七言絕句馬嵬坡 白居易長詩长恨歌 李商隐马嵬 杜牧《过华清宫三绝》 戲劇: 元朝 白朴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明朝 《磨塵鑒》 明朝 吳世美 《惊鴻記》 明朝 屠隆 《彩毫記》 清朝 洪昇 《長生殿》 《貴妃醉酒》 《太真外傳》 陳鴻 《馬嵬坡》 小說 《楊太真外傳》 《長恨歌傳》 另外,现今的浙江省玉环市的名字一说来源于杨贵妃。 相关改编 電影 電視劇 |
CD4+ Foxp3+ CD25(high) regulatory T cells have been called "naturally occurring" regulatory T cells to distinguish them from "suppressor" T cell populations that are generated in vitro. Additional regulatory T cell populations include Tr1, Th3, CD8+CD28-, and Qa-1 restricted T cell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se populations to self-tolerance and immune homeostasis is less | cell),因缺乏明确的表面标志,研究长期处于尴尬和停顿的境地;直到90年代研究出现转机并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但现多称为调节T细胞(regulatory T cell)。 調節性T細胞最重要的分子標記是一種轉錄因子Foxp3,在所有調節性T細胞中均可發現有多量表現。 亚群 调节T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可抑制其他免疫细胞的免疫反應。这是免疫系统之中重要的“自检”组分,可防止产生过激的免疫反應。调节T细胞有多种形式,但被了解的最透彻的是表达CD4、CD25及FOXP3调节T细胞(CD4+CD25+调节T细胞)。调节T细胞与辅助T细胞不同。另一类调节T细胞亚群是Treg17细胞。调节T细胞参与到成功清除入侵生物后关闭免疫反應之中,同时也防止产生自身免疫反應。 CD4+ Foxp3+ CD25(high) regulatory T cells have been called "naturally occurring" regulatory T cells to distinguish them from "suppressor" T cell populations that are generated in vitro. Additional regulatory T cell populations include Tr1, Th3, CD8+CD28-, and Qa-1 restricted T cells. The contribution of these populations to self-tolerance and immune homeostasis is |
淋巴细胞(),也称-{zh-cn:淋巴球; zh-hk:淋巴球; zh-tw:淋巴細胞}-,为白细胞中体积最小的一种,直径6—8微米;在人体约-{占}-白细胞的20—30%,圆形细胞核,细胞质很少。 某些疾病可以影响淋巴细胞数目的增减,如患肺结核时,有显著增加。 淋巴细胞是一类具有免疫识别功能的细胞系。按其发生迁移、表面分子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T细胞、B细胞和自然殺手細胞(NK细胞)。淋巴细胞的膜表面分子(如分化簇或免疫球蛋白)可用于鉴定和区分其亚群和亚类,是研究淋巴细胞的重要工具。 相關參見 T细胞 B细胞 淋巴瘤 自然杀伤细胞 外部連結 | Database – Cytotoxic T Lymphocyte "Overcoming the Rejection |
4月15日——中国根治淮北平原涝灾的大型水利工程,新汴河工程开工。 5月3日——巴黎警察封锁学生聚集的索邦神学院,并逮捕几十名学生。 5月6日——巴黎及法国全境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五月风暴定格为1968年的代表形象。 5月10日——法国,巴黎 街垒之夜。 5月13日——巴黎學生騷亂:一百萬人遊行穿過巴黎街頭。 5月14日——披頭士樂團在紐約的記者招待會上宣佈成立蘋果唱片公司。 6月——在美國猶他州的羚羊泉發現在三葉蟲化石上的足印(踩死三葉蟲的足印)。地質學家認為,這不過是岩石中某個堅硬的部分剝落下來,剩下的部分看起來就像鞋印了。 6月2日——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勒開始學生運動。 6月3日——基進女性主義者瓦萊麗·索拉納斯在安迪·沃荷的紐約工作室,開槍射擊了他;經過5個小時的手術搶救,安迪·沃荷逃過了一死。 6月12日——電影《失嬰記》(英語:Rosemary's Baby)在美國首映。 6月17日——第二次马共叛乱开始。 6月23日——布宜諾斯艾利斯發生一起足球踩踏事件,造成74人死亡,150人受傷。 7-9月 7月1日——《核武禁擴條約》開始簽署。 7月15日——電視肥皂劇《一生一世》(One Life to Live)在美國ABC電視台首播。 7月18日——英特爾(INTEL)半導體公司創立。 7月20日——首屆國際特奧夏季運動會在伊利諾州芝加哥的軍人球場舉行,約有1000名運動員參加。 7月25日——教宗保祿六世發表了題為《人生》的通諭,內容是「關於節育」。 8月18日——日本岐阜縣發生飛驒川巴士墜落事故,造成104死、3傷。 8月20日-8月21日——苏联及華沙條約成員國入侵捷克:30個師、超過250架飛機、2,500–3,000輛坦克进入布拉格,【布拉格之春】結束。從此,坦克就成為共產極權國家鎮壓的象徵。 8月24日——法国在南太平洋试验场爆炸了氢弹,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擁有热核武器的國家。 8月25日——台灣台東縣紅葉少棒隊以7:0的懸殊比數擊敗由關西地方選拔出來的日本少棒明星隊。 9月1日——台灣企業家张荣发创立长荣海运公司。 9月3日——中国研制成第一批液压传动内燃机车。 9月9日——九年國民教育實施,指中華民國義務教育由六年延長為九年的教育措施。 9月11日——国际船级社协会:在德国汉堡市成立。 9月——中華民國教育部政務次長鄧傳楷再次獲總統親授一等(特種大綬)景星勳章(1961年首次獲頒) 9月——新疆、西藏兩個自治區革命委員會成立,至此中華人民共和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革命委員會均已成立,形成所謂「全國山河一片紅」。 10-12月 10月1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7号成功发射。 10月12日——第十九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開幕。 10月14日-10月25日——196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水球比赛为期11天;只设男子项目,决出金、银、铜牌各一面。本届赛事原有16支队伍参与,但由于澳大利亚因故弃权,后只余下15队竞逐。最终,由南斯拉夫夺得金牌。 10月16日——墨西哥奥运会上获胜的美国黑人运动员行握拳礼,表示对美国黑人和墨西哥学生斗争的支持,而旁邊的白人選手雖然並沒舉手,但也配戴象徵正義公平的奧運勳章表示支持。 10月23日——日本明治百周年。 10月26日——中華民國空軍首架自製PL-1介壽號初級教練機試飛成功。 10月31日——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通過決議,永遠開除劉少奇的黨籍,撤銷其黨內外一切職務。 11月5日: 美国总统选举;共和党理查德·尼克松战胜民主党休伯特·汉弗莱。 美國民主黨當選眾議員,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女性眾議員。 | 1月31日——美國駐西貢大使館遭到越共敢死隊夜襲,18名敢死隊員、美陸軍憲兵4人及守館海軍陸戰隊衛兵1人在激戰一夜中死亡。 2月11日——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開業。 2月15日——巴黎电影明星开始上街游行。 2月20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专门负责研制各类人造卫星。 3月8日——波蘭出現第一次的學生請願活動。 3月11日——美國林登·詹森總統要求聯邦政府購買的電腦都必須支援ASCII編碼。 3月18日——美國國會廢除金本位儲備制度。 3月31日——美國總統林登·詹森宣佈不會尋求連任。 4-6月 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4月3日——《2001太空漫遊》在美國上映。人工智慧(AI)始祖,超級電腦HAL 9000來控制整艘太空船。 4月4日——馬丁·路德·金恩遇刺身亡 4月15日——中国根治淮北平原涝灾的大型水利工程,新汴河工程开工。 5月3日——巴黎警察封锁学生聚集的索邦神学院,并逮捕几十名学生。 5月6日——巴黎及法国全境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五月风暴定格为1968年的代表形象。 5月10日——法国,巴黎 街垒之夜。 5月13日——巴黎學生騷亂:一百萬人遊行穿過巴黎街頭。 5月14日——披頭士樂團在紐約的記者招待會上宣佈成立蘋果唱片公司。 6月——在美國猶他州的羚羊泉發現在三葉蟲化石上的足印(踩死三葉蟲的足印)。地質學家認為,這不過是岩石中某個堅硬的部分剝落下來,剩下的部分看起來就像鞋印了。 6月2日——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勒開始學生運動。 6月3日——基進女性主義者瓦萊麗·索拉納斯在安迪·沃荷的紐約工作室,開槍射擊了他;經過5個小時的手術搶救,安迪·沃荷逃過了一死。 6月12日——電影《失嬰記》(英語:Rosemary's Baby)在美國首映。 6月17日——第二次马共叛乱开始。 6月23日——布宜諾斯艾利斯發生一起足球踩踏事件,造成74人死亡,150人受傷。 7-9月 7月1日——《核武禁擴條約》開始簽署。 7月15日——電視肥皂劇《一生一世》(One Life to Live)在美國ABC電視台首播。 7月18日——英特爾(INTEL)半導體公司創立。 7月20日——首屆國際特奧夏季運動會在伊利諾州芝加哥的軍人球場舉行,約有1000名運動員參加。 7月25日——教宗保祿六世發表了題為《人生》的通諭,內容是「關於節育」。 8月18日——日本岐阜縣發生飛驒川巴士墜落事故,造成104死、3傷。 8月20日-8月21日——苏联及華沙條約成員國入侵捷克:30個師、超過250架飛機、2,500–3,000輛坦克进入布拉格,【布拉格之春】結束。從此,坦克就成為共產極權國家鎮壓的象徵。 8月24日——法国在南太平洋试验场爆炸了氢弹,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擁有热核武器的國家。 8月25日——台灣台東縣紅葉少棒隊以7:0的懸殊比數擊敗由關西地方選拔出來的日本少棒明星隊。 9月1日——台灣企業家张荣发创立长荣海运公司。 9月3日——中国研制成第一批液压传动内燃机车。 9月9日——九年國民教育實施,指中華民國義務教育由六年延長為九年的教育措施。 9月11日——国际船级社协会:在德国汉堡市成立。 9月——中華民國教育部政務次長鄧傳楷再次獲總統親授一等(特種大綬)景星勳章(1961年首次獲頒) 9月——新疆、西藏兩個自治區革命委員會成立,至此中華人民共和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革命委員會均已成立,形成所謂「全國山河一片紅」。 10-12月 10月1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7号成功发射。 10月12日——第十九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開幕。 10月14日-10月25日——196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水球比赛为期11天;只设男子项目,决出金、银、铜牌各一面。本届赛事原有16支队伍参与,但由于澳大利亚因故弃权,后只余下15队竞逐。最终,由南斯拉夫夺得金牌。 10月16日——墨西哥奥运会上获胜的美国黑人运动员行握拳礼,表示对美国黑人和墨西哥学生斗争的支持,而旁邊的白人選手雖然並沒舉手,但也配戴象徵正義公平的奧運勳章表示支持。 10月23日——日本明治百周年。 10月26日——中華民國空軍首架自製PL-1介壽號初級教練機試飛成功。 10月31日——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通過決議,永遠開除劉少奇的黨籍,撤銷其黨內外一切職務。 11月5日: 美国总统选举;共和党理查德·尼克松战胜民主党休伯特·汉弗莱。 美國民主黨當選眾議員,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女性眾議員。 11月11日——马尔代夫共和国宣告成立。 11月11日——波兰统一工人党第五次代表大会在华沙举行。布里茲涅夫在会上提出“有限主权论”。 11月17日——明報周刊創刊 11月20日——中国万吨远洋巨轮“高阳”号下水。 12月6日——中華民國國防部部長蔣經國與教育部部長閻振興同意將教育電視廣播電台(教育電視台)擴建為中華電視台。 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上山下乡运动) 12月2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的阿波罗8号任务进入月球轨道并环绕月球10周,是载人航天器首次离开地球轨道。 12月25日——中国富春江大型水电站建成发电。 12月28日——中国成功进行一次新的氢弹试验。 12月30日——橫跨長江的公路及鐵路兩用橋—中國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 出生 1月1日——達沃·蘇克,克羅埃西亞足球選手。 1月12日——崔武成,韓國演員 1月14日——伍佰,台灣歌手。 1月16日——蘇玉華,香港演員。 1月29日——曾國城,台灣藝人。 1月30日——費利佩六世,西班牙現任國王 2月3日——弗拉德·迪瓦茨(Vlade Divac),前塞爾維亞籍NBA球員。 2月4日——陳國邦,香港演員。 2月7日——張敏,香港演員 2月13日——胡凱莉(Kelly Ann |
此時說書人繼續述說故事,約瑟的命運即將改變了。因為此時法老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全埃及沒有人可以解釋,這時法老的管家忽然想到約瑟的能力,於是約瑟就被帶出來為法老解夢。法老講了一個關於七頭肥牛和瘦牛,以及七棵茂盛及乾枯的玉米的故事。約瑟解釋:這代表了埃及將有七個豐年及七個荒年。法老非常佩服這個解釋,馬上要約瑟來處理政事,來儲備糧食以度過荒年,於是約瑟成為法老的左右手,在埃及的地位僅次於法老之下。回到他的老家,約瑟發現他的兄長們在荒年中挨餓度日,並且非常後悔欺騙了他們的父親。他們聽說埃及儲存了大量的食物,於是他們就一齊出發去埃及乞討食物。約瑟給了他們食物並準備送他們回家,但是偷偷放了一個金杯放在他們最小的兄弟:班傑明的袋子中。當他們離開時,約瑟阻止了他們,並指控他們偷了金杯。但是約瑟在班傑明的袋子搜出了金杯,其他的兄長們祈求約瑟放了班傑明。約瑟知道他們的兄長已經不若當年,便與他們相認,並且將他們的父親雅各接回埃及。 曲目 本劇的音樂風格非常多樣,例如法國民謠風格的《迦南的日子》,或是模仿貓王搖滾的《法老之歌》,迪斯可舞曲的《加油!約瑟》,讓這齣戲增加許多趣味。 劇中的曲目如下: 序曲 Prologue 夢想成真 Any Dream Will Do 雅各與兒子們 Jacob and Sons 約瑟的彩衣 Joseph's Coat 約瑟的夢 Joseph's Dreams 可憐的約瑟 Poor, Poor Joseph 天堂又多了一個天使 One More Angel in Heaven 波提乏 Potiphar 無路可走 Close Every Door 加油!約瑟 Go, Go, Go Joseph 法老的故事 | Joseph's Dreams 可憐的約瑟 Poor, Poor Joseph 天堂又多了一個天使 One More Angel in Heaven 波提乏 Potiphar 無路可走 Close Every Door 加油!約瑟 Go, Go, Go Joseph 法老的故事 A Pharaoh's Story 可憐的法老 Poor, Poor Pharaoh 法老之歌 Song of the King (Seven Fat Cows) 法老的解夢 Pharaoh's Dreams Explained 一人之下 Stone the Crows 迦南的日子 Those Canaan Days 兄弟來到埃及/跪拜 The Brothers Come To Egypt / Grovel, Grovel 誰是小偷 Who's |
《放钵經》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云:「爾時世尊告金剛密跡主菩薩言:『我滅度後,於此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那(中国古名秦国之转译),其國中有山號曰五頂(即五臺山)。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止,為諸眾生於中說法。』」 《央掘魔羅經》:「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言:北方去此過四十二恆河沙剎,有國名常喜,佛名歡喜藏摩尼寶積如來,在世教化。(中略)彼如來者豈異人乎?文殊師利即是彼佛。」文殊師利菩薩就是摩尼寶積佛。全名南無歡喜藏摩尼寶積佛,此佛以無漏聖道之法寶積集莊嚴,成就佛道,故稱寶積佛。大智度論卷九(大二五·一二四中):‘以無漏根力覺道等法寶集故,名爲寶積;(中略)應當出生時亦多諸寶物生,或地生、或天雨種種寶集故,名爲寶積。 《放缽經》:“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威神尊貴,度脫十方一切衆生者,皆文殊師利之恩,文殊師利本是我師。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成佛者,亦是其威神勢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傳說 根據《》所記載的傳說,現時的加德滿都谷地本來是一座名為「納格達哈」(梵語:Naga Dah,意為「蛇湖」)的大湖泊。後來文殊師利菩薩來到,用劍把湖的南面一座山峰劈開,把湖水及住在湖裡的大蛇瀉走,形成了今日的加德滿都谷地。文殊菩薩還以自己的名義在這裡建立了一座城,名為曼殊帕坦,就是今日的帕坦。而那個把湖水瀉走山峽,今日被稱為。 另傳說,預知釋迦牟尼佛將在藍毗尼園出世,而當時尼泊爾還是一片荒涼沼澤地,於是文殊菩薩慈悲為懷,不避艱辛,提前二十餘年,率領弟子數十人,至尼泊爾移山填沼建造城池,以迎接偉大佛陀降臨人間。尼泊尔斯瓦扬布纳特的猕猴是他头虱化身。 汉传佛教中,認山西五臺縣的五臺山為文殊菩萨道场。 清代時期,滿州統治者尚有另外一種身分—「文殊皇帝」,為清順治年間以降,西藏來書稱呼皇帝,乾隆皇帝甚至以文殊菩薩在世化身自詡,透過繪製一系列自身畫像,塑造其「文殊皇帝」的形象。 汉传佛教 文殊道場 八十卷本《華嚴經》曰:“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五臺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倶,常在其中,而演說法。”《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云:「爾時世尊告金剛密跡主菩薩言:『我滅度後,於此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那(中国古名秦国之转译),其國中有山號曰五頂(即五臺山)。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止,為諸眾生於中說法。』」對照經文,人們確定此五頂山、清涼山即是山西省五臺縣境內的五臺山,故此地被公認為文殊菩萨道场,並雄踞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漢明帝時,攝摩騰及竺法蘭二聖僧來震旦,帝問:「此土豈有聖人居化耶?」曰:「清涼山為文殊大士所居。」故建伽藍,度僧居之。於中台有智慧燈,虔誠拜之,即現奇蹟。 閻浮化生 在《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中,佛告跋陀波羅:“此文殊師利有大慈悲,生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其生之時,家內屋宅化如蓮華,從母右肋出,身紫金色,墮地能語如天童子,有七寶蓋隨覆其上,詣諸仙人求出家法,諸婆羅門,九十五種諸論議師,無能酬對,唯於我所出家學道。……住首楞嚴定,以此三昧力,出現於十方,於佛滅度後,五千四百歲,於其本生處,示現入涅槃。” 贊頌詩歌 凈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賦詩頌揚文殊菩薩曰:“文殊菩薩德難量,久成龍種上法王。因憐眾生迷自性,特輔釋迦振玄綱。為七佛師體莫測,作菩薩母用無方。常住寂光應眾感,萬川一月影咸彰。” 一行三昧 在《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中,文殊師利為了向大眾介紹“一行三昧”的修持方法,故請問釋迦佛世尊說法。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阿難所聞佛法,得念總持,辯才智慧於聲聞中雖為最勝,猶住量數,則有限礙。若得一行三昧,諸經法門,一一分別,皆悉了知,決定無礙。晝夜常說,智慧辯才終不斷絕。” 日本佛教 文殊菩萨在日本佛教中亦有信仰,在真言宗、天台宗、日蓮宗、禪宗中被普遍供奉,也是“十三佛”之一。日本的核電廠研究設施文殊快中子增殖反應爐也以文殊菩薩命名。 参考文献 注釋 | 另傳說,預知釋迦牟尼佛將在藍毗尼園出世,而當時尼泊爾還是一片荒涼沼澤地,於是文殊菩薩慈悲為懷,不避艱辛,提前二十餘年,率領弟子數十人,至尼泊爾移山填沼建造城池,以迎接偉大佛陀降臨人間。尼泊尔斯瓦扬布纳特的猕猴是他头虱化身。 汉传佛教中,認山西五臺縣的五臺山為文殊菩萨道场。 清代時期,滿州統治者尚有另外一種身分—「文殊皇帝」,為清順治年間以降,西藏來書稱呼皇帝,乾隆皇帝甚至以文殊菩薩在世化身自詡,透過繪製一系列自身畫像,塑造其「文殊皇帝」的形象。 汉传佛教 文殊道場 八十卷本《華嚴經》曰:“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五臺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倶,常在其中,而演說法。”《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云:「爾時世尊告金剛密跡主菩薩言:『我滅度後,於此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那(中国古名秦国之转译),其國中有山號曰五頂(即五臺山)。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止,為諸眾生於中說法。』」對照經文,人們確定此五頂山、清涼山即是山西省五臺縣境內的五臺山,故此地被公認為文殊菩萨道场,並雄踞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漢明帝時,攝摩騰及竺法蘭二聖僧來震旦,帝問:「此土豈有聖人居化耶?」曰:「清涼山為文殊大士所居。」故建伽藍,度僧居之。於中台有智慧燈,虔誠拜之,即現奇蹟。 閻浮化生 在《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中,佛告跋陀波羅:“此文殊師利有大慈悲,生舍衛國多羅聚落梵德婆羅門家。其生之時,家內屋宅化如蓮華,從母右肋出,身紫金色,墮地能語如天童子,有七寶蓋隨覆其上,詣諸仙人求出家法,諸婆羅門,九十五種諸論議師,無能酬對,唯於我所出家學道。……住首楞嚴定,以此三昧力,出現於十方,於佛滅度後,五千四百歲,於其本生處,示現入涅槃。” 贊頌詩歌 凈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賦詩頌揚文殊菩薩曰:“文殊菩薩德難量,久成龍種上法王。因憐眾生迷自性,特輔釋迦振玄綱。為七佛師體莫測,作菩薩母用無方。常住寂光應眾感,萬川一月影咸彰。” 一行三昧 在《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中,文殊師利為了向大眾介紹“一行三昧”的修持方法,故請問釋迦佛世尊說法。言:“世尊,云何名一行三昧?”佛言:“法界一相,繫緣法界,是名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當先聞般若波羅蜜,如說修學,然後能入一行三昧。如法界緣,不退不壞,不思議,無礙無相。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閑,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佛法等無分別,皆乘一如,成最正覺,悉具無量功德、無量辯才。如是入一行三昧者,盡知恒沙諸佛、法界,無差別相。阿難所聞佛法,得念總持,辯才智慧於聲聞中雖為最勝,猶住量數,則有限礙。若得一行三昧,諸經法門,一一分別,皆悉了知,決定無礙。晝夜常說,智慧辯才終不斷絕。” 日本佛教 文殊菩萨在日本佛教中亦有信仰,在真言宗、天台宗、日蓮宗、禪宗中被普遍供奉,也是“十三佛”之一。日本的核電廠研究設施文殊快中子增殖反應爐也以文殊菩薩命名。 参考文献 注釋 引用 來源 |
福音书也表明耶稣是神,且善解人意。他曾经在眾多場合與告訴大眾如何才可以進神國度的辦法,也常在不固定的机緣下,與少數人私谈、引導、歸正人在道德上的錯誤觀念,如在約翰福音4章3-42節記載了他曾在撒瑪利亞的井旁跟一个妇人的對話。被耶稣的话吸引的人就常常大受感动,吐露真情,願意悔改舊行,並相信他是神。虽然当时有权势的人高高在上,漠视下情,但耶稣却为平民所拥戴,百姓都觉得跟耶稣一起是與有榮焉,甚至還有人趁群眾擁擠耶穌時,偷摸了他的衣繸而得醫治的案例(路加福音8:42-48)。耶稣平易近人,连小孩子也很喜欢亲近他。有一次,耶稣以一个小孩作例子,他不仅叫孩子站在门徒面前,更“抱起他來”。不错,福音书告诉我们,群众常常为了听耶稣的金玉良言,愿意花好幾天遠道而來跟隨著耶稣,可见他魅力超凡。(马太福音15:32) 虽然耶稣十全十美,但他从不高傲自大,对人吹毛求疵。无论在平时或在講道时,即使他遇到极不完美,甚至罪大恶极的罪人,也不会专横跋扈,任意欺压他们。耶稣从来不苛待别人,也不把重担加在别人身上。相反,他说:“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门徒也見証耶稣他“心里柔和謙卑”的一个人。(马太福音11:28-29) 雖然福音书不僅把耶稣描绘得生动逼真,活灵活现,卻也是屬於文筆通順簡要的歷史記實。學術研究方面可參照福音書歷史可靠性作更深入探討。 四福音书的联系与差异 有人认为,馬太(瑪竇)、馬可(馬爾谷)和路加所写的福音书因为内容大同小异,所以又稱為符类福音、對觀福音、共觀福音或同觀福音。 但是仔细查考其中的内容就会发现,四位執筆者——馬太、 馬可、 路加、 約翰——各以自己的方式去叙述基督的生平。每個人有自己的獨特主題和目標,反映出自己的性格,並且考慮到所針對的讀者。 馬太福音(瑪竇福音) 馬太福音(瑪竇福音)是由原稅吏馬太所寫,對象是猶太人,說明耶穌基督是舊約聖經預言的彌賽亞。 從內容和文體推測,再加上原文是希臘語而不是猶太本土慣用的亞蘭語來看,本書的對象應是當時的僑居各地的猶太人基督徒,以此表明耶穌正是他們日夜期盼的那位彌賽亞,從而鼓勵他們能接受耶穌基督帶來的救恩。為此,瑪竇引用了舊約大約七十處的經文,一般人稱之為「聖經證據」。 馬可福音(馬爾谷福音) 馬可福音(馬爾谷福音)是由馬可所寫,對象是外邦人,說明「上帝不單單是猶太人的神,也是世人的神」。 馬可福音(天主教譯作馬爾谷福音)可能是介紹耶穌的四福音書中最早成書的一卷。 本書的作者據推論應該有可能是第一位把流傳在信友團體間,由耶穌而來和關於耶穌的記載,集結成書的人。 本福音寫成的時間大約是在公元65年至70年間,那時宗徒們多已逝世,無法親自去各信友團體宣講基督了,可能是這個情況促使作者寫成了第一部福音。在當時的早期教會聚會裡,信友聚集敬拜和教導時,會回憶耶穌說過的話,講述耶穌的事蹟。作者所整理的這些記載,都是外邦人基督徒團體在回憶耶穌時的信仰見證。對相信的人而言,這是大好的信息,也就是「福音」。因此,神學上普遍同意馬可福音是一本以外邦人為對象的福音書。 路加福音 | 馬可是保羅的學生,他的福音書的對象是外邦人; 路加是个医生,他的福音书注明写给“尊贵的提阿非罗”。提阿非罗可能是个高官,因此他的福音书读者范围较广,包括犹太人和外邦人在内。(路加福音1:1-3) 两位执笔者各自拣选最适当、最能啟發自己读者的内容,然后把各事一一记录下来。因此,马太的记载强调希伯来语圣经里许多论及耶稣的预言已应验了。在另一方面,路加则采用较传统的历史写作手法,是一般非犹太读者能够认同的。 福音书的主旨 聖經裡的四本福音书都非常仔細的描述耶稣是个富有慈心怜悯的人。他遇到患病、瞎眼和受苦的人,常會主动帮助他们。當耶稣的好友拉撒路死了,拉撒路的姊姊十分难过,耶稣也禁不住心里悲叹,更掉下泪来。(约翰福音11:32-36)事实上,福音书里描述的耶稣是个感情丰富的人:他同情麻瘋病人,为门徒的成就而自豪;对那些不近人情、墨守成规的文人和律法師却满腔义愤;當時在耶路撒冷的猶太祭司、律法師、和文士認不出他就是弥赛亚時,他也为此大感忧伤。對於跟隨他教訓的後人,成了「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的榜樣(羅馬書 12:15)。 耶稣行神蹟來救治人时,常會把焦点集中在受助人的身心上,说:“你的信叫你痊愈了。”(马太福音9:22)耶稣也能知道人隱藏在心底最深處的秘密,如他称赞拿但業“是个真真正正的以色列人,他心里没有诡诈”。(约翰福音1:47)有一次在法利賽人西門的家裡坐席,有人批评一个女人为了感激耶稣而送的一瓶香膏太昂贵,但耶稣卻知道她藏在心裏的動机,更说这个女人所做的事会受到记念。同時也告訴她:「你的罪赦免了」(路加福音7:36-50;註:此事與马太福音26:6-13;馬可福音14:1-9;約翰福音12:1-11裏記載在伯大尼的另一類似事件的時間和地點不同)耶稣表明自己是门徒的救主,並會“爱他们到底”。(约翰福音13:1;15:11-15) 福音书也表明耶稣是神,且善解人意。他曾经在眾多場合與告訴大眾如何才可以進神國度的辦法,也常在不固定的机緣下,與少數人私谈、引導、歸正人在道德上的錯誤觀念,如在約翰福音4章3-42節記載了他曾在撒瑪利亞的井旁跟一个妇人的對話。被耶稣的话吸引的人就常常大受感动,吐露真情,願意悔改舊行,並相信他是神。虽然当时有权势的人高高在上,漠视下情,但耶稣却为平民所拥戴,百姓都觉得跟耶稣一起是與有榮焉,甚至還有人趁群眾擁擠耶穌時,偷摸了他的衣繸而得醫治的案例(路加福音8:42-48)。耶稣平易近人,连小孩子也很喜欢亲近他。有一次,耶稣以一个小孩作例子,他不仅叫孩子站在门徒面前,更“抱起他來”。不错,福音书告诉我们,群众常常为了听耶稣的金玉良言,愿意花好幾天遠道而來跟隨著耶稣,可见他魅力超凡。(马太福音15:32) 虽然耶稣十全十美,但他从不高傲自大,对人吹毛求疵。无论在平时或在講道时,即使他遇到极不完美,甚至罪大恶极的罪人,也不会专横跋扈,任意欺压他们。耶稣从来不苛待别人,也不把重担加在别人身上。相反,他说:“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门徒也見証耶稣他“心里柔和謙卑”的一个人。(马太福音11:28-29) 雖然福音书不僅把耶稣描绘得生动逼真,活灵活现,卻也是屬於文筆通順簡要的歷史記實。學術研究方面可參照福音書歷史可靠性作更深入探討。 四福音书的联系与差异 有人认为,馬太(瑪竇)、馬可(馬爾谷)和路加所写的福音书因为内容大同小异,所以又稱為符类福音、對觀福音、共觀福音或同觀福音。 但是仔细查考其中的内容就会发现,四位執筆者——馬太、 馬可、 路加、 約翰——各以自己的方式去叙述基督的生平。每個人有自己的獨特主題和目標,反映出自己的性格,並且考慮到所針對的讀者。 馬太福音(瑪竇福音) 馬太福音(瑪竇福音)是由原稅吏馬太所寫,對象是猶太人,說明耶穌基督是舊約聖經預言的彌賽亞。 從內容和文體推測,再加上原文是希臘語而不是猶太本土慣用的亞蘭語來看,本書的對象應是當時的僑居各地的猶太人基督徒,以此表明耶穌正是他們日夜期盼的那位彌賽亞,從而鼓勵他們能接受耶穌基督帶來的救恩。為此,瑪竇引用了舊約大約七十處的經文,一般人稱之為「聖經證據」。 馬可福音(馬爾谷福音) 馬可福音(馬爾谷福音)是由馬可所寫,對象是外邦人,說明「上帝不單單是猶太人的神,也是世人的神」。 馬可福音(天主教譯作馬爾谷福音)可能是介紹耶穌的四福音書中最早成書的一卷。 本書的作者據推論應該有可能是第一位把流傳在信友團體間,由耶穌而來和關於耶穌的記載,集結成書的人。 本福音寫成的時間大約是在公元65年至70年間,那時宗徒們多已逝世,無法親自去各信友團體宣講基督了,可能是這個情況促使作者寫成了第一部福音。在當時的早期教會聚會裡,信友聚集敬拜和教導時,會回憶耶穌說過的話,講述耶穌的事蹟。作者所整理的這些記載,都是外邦人基督徒團體在回憶耶穌時的信仰見證。對相信的人而言,這是大好的信息,也就是「福音」。因此,神學上普遍同意馬可福音是一本以外邦人為對象的福音書。 |
壹 引言 一1~2 贰 预备 一3~26 一 基督的预备 3~8 1 讲说神国的事 3 2 嘱咐等候灵浸 4~8 二 基督的升天 9~11 三 门徒的预备 12~26 1 持续祷告 12~14 2 拣选马提亚 15~26 参 繁殖 二1~二八31 一 在犹太地,借着彼得一班同工的职事 二1~十二24 1 犹太信徒的灵浸 二1~13 a 圣灵经纶的充溢 1~4 b 百姓的惊讶 5~13 2 彼得对犹太人的第一篇信息 二14~41 a 解释圣灵经纶的充溢 14~21 b 见证作工、受死、复活、并升天的耶稣 22~36 c 劝导受灵感的人悔改、受浸、得救 37~41 3 召会生活的开始 二42~47 4 彼得对犹太人的第二篇信息 三1~26 a 瘸者得医 1~10 b 信息 11~26 (一) 见证受死并复活的耶稣 11~18 (二) 劝人回转,有分于升天并再来的基督 19~26 5 犹太宗教徒逼迫的开始 四1~31 a 议会的捉拿并审问 1~7 b 彼得的见证 8~12 c 议会的禁止 13~18 d 彼得和约翰的答言 19~20 e 议会的释放 21~22 f 召会的赞美与祷告 23~31 6 召会生活的延续 四32~五11 a 积极的一面 四32~37 b 消极的一面 五1~11 7 使徒的神迹奇事 五12~16 8 犹太宗教徒逼迫的延续 五17~42 a 议会的捉拿与主的解救 17~28 b 使徒的见证 29~32 c 议会的禁止与释放 33~40 d 使徒的欢乐与忠信 41~42 9 七位执事的选立 六1~6 10 神话语的扩长与门徒的繁增 六7 11 犹太宗教徒逼迫的扩增 六8~八3 a 司提反的殉道 六8~七60 (一) 受抵挡、被捉拿 六8~七1 (二) 作见证 七2~53 (三) 被杀害 七54~60 b 耶路撒冷召会的遭害 八1~3 12 腓利的传扬 八4~40 a 在撒玛利亚 4~25 (一) 传讲基督与神的国 4~13 (二) 为使徒所印证 14~25 b 向埃提阿伯人 26~39 c 直到该撒利亚 40 13 扫罗的转变 九1~30 a 主的显现 1~9 b 亚拿尼亚的印证 10~19 c 开始的传扬 20~30 14 召会的建造与繁增 九31 15 彼得职事的扩展 九32~43 a 到吕大 32~35 b 到约帕 36~43 16 向外邦人的扩展 十1~十一18 a 哥尼流的异象 十1~8 b 彼得的异象 十9~16 c 彼得的造访 十17~33 d 彼得的信息 十34~43 e 外邦信徒的灵浸 十44~46 f 外邦信徒的水浸 十47~48 g 使徒和犹太众弟兄的承认 十一1~18 17 向腓尼基、居比路、并安提阿的扩展 十一19~26 18 安提阿的召会与犹太圣徒的交通 十一27~30 19 罗马政客的逼迫 十二1~23 a 几个信徒的受害和雅各的殉道 1~2 b 彼得的被捉 3~19上 (一) 监中的看守 3~5上 (二) 主的拯救 5下~19上 c 逼迫者的命运 19下~23 20 神话语的扩长与繁增 十二24 二 在外邦地,借着保罗一班同工的职事 十二25~二八31 1 引进 十二25 2 圣灵的分别并差遣 十三1~4上 3 第一次的行程 十三4下~十四28 a 到居比路的帕弗 十三4下~12 b 到彼西底的安提阿 | 圣灵经纶的充溢 1~4 b 百姓的惊讶 5~13 2 彼得对犹太人的第一篇信息 二14~41 a 解释圣灵经纶的充溢 14~21 b 见证作工、受死、复活、并升天的耶稣 22~36 c 劝导受灵感的人悔改、受浸、得救 37~41 3 召会生活的开始 二42~47 4 彼得对犹太人的第二篇信息 三1~26 a 瘸者得医 1~10 b 信息 11~26 (一) 见证受死并复活的耶稣 11~18 (二) 劝人回转,有分于升天并再来的基督 19~26 5 犹太宗教徒逼迫的开始 四1~31 a 议会的捉拿并审问 1~7 b 彼得的见证 8~12 c 议会的禁止 13~18 d 彼得和约翰的答言 19~20 e 议会的释放 21~22 f 召会的赞美与祷告 23~31 6 召会生活的延续 四32~五11 a 积极的一面 四32~37 b 消极的一面 五1~11 7 使徒的神迹奇事 五12~16 8 犹太宗教徒逼迫的延续 五17~42 a 议会的捉拿与主的解救 17~28 b 使徒的见证 29~32 c 议会的禁止与释放 33~40 d 使徒的欢乐与忠信 41~42 9 七位执事的选立 六1~6 10 神话语的扩长与门徒的繁增 六7 11 犹太宗教徒逼迫的扩增 六8~八3 a 司提反的殉道 六8~七60 (一) 受抵挡、被捉拿 六8~七1 (二) 作见证 七2~53 (三) 被杀害 七54~60 b 耶路撒冷召会的遭害 八1~3 12 腓利的传扬 八4~40 a 在撒玛利亚 4~25 (一) 传讲基督与神的国 4~13 (二) 为使徒所印证 14~25 b 向埃提阿伯人 26~39 c 直到该撒利亚 40 13 扫罗的转变 九1~30 a 主的显现 1~9 b 亚拿尼亚的印证 10~19 c 开始的传扬 20~30 14 召会的建造与繁增 九31 15 彼得职事的扩展 九32~43 a 到吕大 32~35 b 到约帕 36~43 16 向外邦人的扩展 十1~十一18 a 哥尼流的异象 十1~8 b 彼得的异象 十9~16 c 彼得的造访 十17~33 d 彼得的信息 十34~43 e 外邦信徒的灵浸 十44~46 f 外邦信徒的水浸 十47~48 g 使徒和犹太众弟兄的承认 十一1~18 17 向腓尼基、居比路、并安提阿的扩展 十一19~26 18 安提阿的召会与犹太圣徒的交通 十一27~30 19 罗马政客的逼迫 十二1~23 a 几个信徒的受害和雅各的殉道 1~2 b 彼得的被捉 3~19上 (一) 监中的看守 3~5上 (二) 主的拯救 5下~19上 c 逼迫者的命运 19下~23 20 神话语的扩长与繁增 十二24 二 在外邦地,借着保罗一班同工的职事 十二25~二八31 1 引进 十二25 2 圣灵的分别并差遣 十三1~4上 3 第一次的行程 十三4下~十四28 a 到居比路的帕弗 十三4下~12 b 到彼西底的安提阿 十三13~52 (一) 传讲钉死并复活的基督为救主 13~43 (二) 为犹太人所弃绝 44~52 c 到以哥念 十四1~5 d 到吕高尼的路司得和特庇 十四6~21上 e 回程坚固门徒,并选立长老 十四21下~25上 f 回安提阿,结束第一次的行程 十四25下~28 4 割礼的搅扰 十五1~34 a 使徒和长老在耶路撒冷的会议 1~21 b 决议 22~34 5 巴拿巴的难处 十五35~39 6 第二次的行程 十五40~十八22 a 到叙利亚和基利家 十五40~41 b 到特庇和路司得 十六1~5 c 到马其顿的腓立比 十六6~40 (一) 马其顿人的异象 6~10 (二) 传讲及其果效 11~18 (三) 被囚与得释 19~40 d 到帖撒罗尼迦 十七1~9 e 到庇哩亚 十七10~13 f 到雅典 十七14~34 (一) 弟兄们的打发 14~15 (二) 与犹太人的辩论,并与外邦哲学家的争论 16~18 (三) 在亚略巴古的传讲 19~34 g 到哥林多 十八1~17 (一) 与亚居拉和百基拉的相遇 1~4 (二) 对犹太人的传讲,并他们的抵挡 5~17 h 到以弗所 十八18~21上 i 再回安提阿,结束第二次的行程 十八21下~22 7 第三次的行程 十八23~二一17 a 到加拉太地区和弗吕家 十八23 b 再到以弗所 十八24~十九41 (一) 亚波罗的职事 十八24~28 (二) 亚波罗职事缺欠的补满 十九1~7 (三) 尽职及其果效─主的话扩长,而且得胜 十九8~20 (四) 去耶路撒冷和罗马的定意 十九21~22 (五) 扰乱 十九23~41 (1) 原因 23~34 (2) 乱定 35~41 c 经过马其顿和希腊到特罗亚 二十1~12 d 到米利都,会以弗所召会的长老 二十13~38 e 到推罗 二一1~6 f 到多利买 二一7 g 到该撒利亚 二一8~14 h 到耶路撒冷,结束第三次的行程 二一15~17 8 犹太教的反面影响 二一18~26 9 犹太人终极的逼迫 二一27~二六32 a 抵挡保罗的暴动 二一27~二三15 (一) 犹太人的捉拿 二一27~30 (二) 罗马千夫长的干豫 二一31~39 (三) 暴动者前的分诉 二一40~二二21 (四) 罗马人的捆绑 二二22~29 (五) 议会前的分诉 二二30~二三10 (六) 主的鼓励 二三11 (七) |
這份紙莎草紙抄本僅在保羅死後一百五十年左右便寫成了。 論到這份抄本, 英國校勘學家凱尼恩爵士説: “值得注意的是, 希伯來書放在緊接羅馬書之後的位置(這幾乎是史無前例的),由此表明在這份手抄本寫成的早期日子,沒有人懷疑這封書信的執筆者是保羅。” 失傳作品 有數篇保羅書信,現已失傳。 提到,在《哥林多前書》之前,他已經寫過另一封信給哥林多教會。 、,提到給哥林多教會的第三封信。 | 論到這份抄本, 英國校勘學家凱尼恩爵士説: “值得注意的是, 希伯來書放在緊接羅馬書之後的位置(這幾乎是史無前例的),由此表明在這份手抄本寫成的早期日子,沒有人懷疑這封書信的執筆者是保羅。” 失傳作品 有數篇保羅書信,現已失傳。 提到,在《哥林多前書》之前,他已經寫過另一封信給哥林多教會。 、,提到給哥林多教會的第三封信。 提到,曾寫給以弗所教會另一封信。 提到給老底嘉教會的書信,部份人士認為是失傳的《老底嘉書》 |
這八卷書信依基督教传统排序為: 作者不明 希伯來書 保羅之外的其他使徒所寫的: 雅各書 彼得前書 彼得後書 約翰一書 約翰二書 | 思高聖經學會藏書 (The Studium Biblicum OFM Collections) 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 華人基督宗教文獻保存計劃 参见 大公教会 |
引用 来源 《启示录》相关《圣经》评注 Aune D.E., Revelation 6-16, WBC, t. 52B, Thomas Nelson Publishers, Nashville 1998. Bass, Ralph E., Jr. (2004) Back to the Future: A Study in the Book of Revelation Greenville, SC: Living Hope Press, ISBN 978-0-9759547-0-6. Beale G.K., The Book of Revelation, , Grand Rapids – Cambridge 1999. = ISBN 978-0-8028-2174-4 Bousset W., Die Offenbarung Johannis(约翰的启示录), Göttingen 18965, 19066. Boxall, Ian, (2006) The Revelation of Saint John(约翰的启示录) (Black's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伦敦: Continuum, and Peabody, MA: Hendrickson. ISBN 978-0-8264-7135-2 美国版: ISBN 978-1-56563-202-8 Boxall, Ian (2002)Revelation: Vision and Insight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Apocalypse London: SPCK ISBN 978-0-281-05362-9 Ford, J. Massyngberde (1975) Revelation, The Anchor Bible, 纽约: Doubleday ISBN 978-0-385-00895-2. Gentry, Kenneth L., Jr. (1998) Before Jerusalem Fell: Dating the Book of Revelation Powder Springs, GA: 美国版, ISBN 978-0-915815-43-2. Gentry, Kenneth L., Jr. (2002) The Beast of Revelation(启示录中的野兽) Powder Springs, GA: 美国版, ISBN 978-0-915815-41-8. Hudson, Gary W. (2006) Revelation: Awakening The Christ Within, Vesica Press, ISBN 978-0-9778517-2-0 Kiddle M., The Revelation of St. | Revelation(启示录中的野兽) Powder Springs, GA: 美国版, ISBN 978-0-915815-41-8. Hudson, Gary W. (2006) Revelation: Awakening The Christ Within, Vesica Press, ISBN 978-0-9778517-2-0 Kiddle M., The Revelation of St. John(约翰的启示录) (The Moffat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纽约–伦敦 1941. Lohmeyer E., Die Offenbarung des Johannes(约翰的启示录), 图宾根 1953. Mounce R.H., The Book of Revelation(启示录), 密歇根,1977年1, 19982. Prigent P., L’Apocalypse, 巴黎 1981. Müller U.B., Die Offenbarung des Johannes(约翰的启示录), Güttersloh 1995年. Roloff J., Die Offenbarung des Johannes(约翰的启示录), 苏黎世 1987年2. Hahn, Scott (1999) The Lamb's Supper: Mass as Heaven on Earth, Darton, Longman, Todd, ISBN 978-0-232-52500-7 Shepherd, Massey H. (2004) The Paschal Liturgy and the Apocalypse, James Clarke, ISBN 978-0-227-17005-2 Stonehouse, Ned B., (c. 1929) The Apocalypse in the Ancient Church. A Study in the History of the New Testament Canon, n.d., Goes: Oosterbaan & Le Cointre. [Major discussion of the controversy surrounding the acceptance/rejection of Revelation into the New Testament canon.] Sweet, J. P. M., (1979初版, 1990更新) Revelation, 伦敦: SCM Press, 费城: Trinity Press International. ISBN 978-0-334-02311-1. Wikenhauser A., Offenbarung des Johannes(约翰的启示录), Regensburg 1947, 1959. Zahn Th., Die Offenbarung des Johannes(约翰的启示录),t. |
在宮本武藏之後,其弟子分成許多流派,其中熊本縣,由志方系分出的村上正勝系與村上正之系,由村上家分出的野田系,寺尾鄉右衛門勝行的寺尾系,與楊心流柔術師範的山東家等五個流派,是獲得熊本藩承認的五師範家。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流傳的是野田家與山東家這兩個系統。 2009年,赴日修習劍道的臺灣劍道家陳信寰,獲得日本宮本武藏第十代傳人,山東家的宗家今井正之賞識,最後在通過「在兩個半小時內,擊敗33人」的考驗後,贈與祕笈以及傳統木劍,成為三名第十一代傳人中的一人,也是二天一流唯一的日本境外傳人。 註釋 外部链接 兵法二天一流 | 雖然武藏晚年亦有細川家家老的松井寄之等弟子,武藏死後,二天一流以得到傳授《五輪書》的勝信、照顧臥病武藏的其弟信行為中心傳承。 寺尾孫之允弟子有獲得《五輪書》傳承的浦上十兵衛(慶安4年・1651年)、柴任三左衛門(承応2年・1653年)、山本源介(寛文7年・1667年)、槙島甚介(寛文8年・1668年)等人,《》中另紀載有井上角兵衛、中山平右衛門、提沢兵衛永衛…等。細川家重臣松井直之、山名十左衛門亦為其門下高弟。 二天一流中所谓“二天”就是指“二天晒日”(《五方之太刀道序》)之意,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即阴与阳,也就是象征对立的事物。世界一切都是由相对事物组成,由这些相对事物相互浸透而使所有事物发展统一,生新的事物。二刀的技法简单的讲就是统一左右两手,手上大小二刀的动作,由此达到战胜对手这一目的。由这对立的二极升华统一而发展这个事实,不单是剑术,甚至是“世界之理”(武藏书状) 因此命名为“兵法二天一流”。 在宮本武藏之後,其弟子分成許多流派,其中熊本縣,由志方系分出的村上正勝系與村上正之系,由村上家分出的野田系,寺尾鄉右衛門勝行的寺尾系,與楊心流柔術師範的山東家等五個流派,是獲得熊本藩承認的五師範家。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流傳的是野田家與山東家這兩個系統。 2009年,赴日修習劍道的臺灣劍道家陳信寰,獲得日本宮本武藏第十代傳人,山東家的宗家今井正之賞識,最後在通過「在兩個半小時內,擊敗33人」的考驗後,贈與祕笈以及傳統木劍,成為三名第十一代傳人中的一人,也是二天一流唯一的日本境外傳人。 |
基督科學教會(Christian Science),亦譯為基督教科學會、基督教科學派,1879年由瑪麗·貝克·艾迪創立,總教堂(或稱母教堂)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波士頓。此教派的教義主要來自她所著的《科學與健康暨解經之鑰》。 教义 艾迪宣稱,既然上帝是絕對的善與完美,那麼罪、疾病和死亡都與上帝無關,因此都不是真實的。這個物質世界是虛幻的,真正的真理和存在都是在精神層面上,所以所有的物質上的“錯誤”都可以靠更高層次的靈修來解決。她更進一步地說明她所領悟出來的道理正是如同《聖經》裡所記載的那樣,耶穌基督有治癒能力也是因為有同樣的領悟。基督科學教徒(或基督科學者)則根據這個教義深信,疾病可以透過信仰、祈禱和領悟更高一層對於上帝、基督與人之間的關係而治癒。這樣的結果就是教徒有病痛時往往只靠著祈禱而不尋求醫療協助,他們的教會刊物上也常常刊登這類的透過祈禱而治癒的報導。 基督科學教會非傳統的傳教方式和內容因此引起許多爭議。一些教會人士因為不肯尋求正常的醫療協助,只靠著祈禱來治病,結果死於一些本來可以醫好的疾病。其中因此而死的小孩,他們的父母因此被提起刑事訴訟,理由是疏忽和不當致死。教會方面則辯稱,根據他們的完整紀錄,他們的“靈修治病”祈禱方式確實治癒了許多連醫生都束手無策的絕症。 在神學界,基督科學教會的教義也引起一陣騷動,特別是透過19世紀起盛行的科學角度來看(註:也就是基督科學所稱的“科學”完全稱不上科學)。一些其他基督教派人士則譏諷,基督科學教會只能算是一種《聖經》解說學派,只是一時的,根本不算是一種新的基督教派。即便如此,基督科學教會在發展初期以及在1960和1970年代的再次發展卻也因此吸引很多人的注意,也得到了快速的成長。 | 基督科學教會非傳統的傳教方式和內容因此引起許多爭議。一些教會人士因為不肯尋求正常的醫療協助,只靠著祈禱來治病,結果死於一些本來可以醫好的疾病。其中因此而死的小孩,他們的父母因此被提起刑事訴訟,理由是疏忽和不當致死。教會方面則辯稱,根據他們的完整紀錄,他們的“靈修治病”祈禱方式確實治癒了許多連醫生都束手無策的絕症。 在神學界,基督科學教會的教義也引起一陣騷動,特別是透過19世紀起盛行的科學角度來看(註:也就是基督科學所稱的“科學”完全稱不上科學)。一些其他基督教派人士則譏諷,基督科學教會只能算是一種《聖經》解說學派,只是一時的,根本不算是一種新的基督教派。即便如此,基督科學教會在發展初期以及在1960和1970年代的再次發展卻也因此吸引很多人的注意,也得到了快速的成長。 在分類上,基督科學教會通常被歸類到基督教分支的復原教派這一旁支上,不過也引起一些爭議。 參見 |
3月 3月2日——越南战争:美国和越南共和国空军发起滚雷行动,轰炸越南民主共和国。 3月3日——非洲的贝专纳(即现在的博茨瓦纳共和国)实行内部自治。 3月5日——下午1時05分,中國國民黨副總裁陳誠在台北因肝癌逝世,終年68歲。 3月8日——越南战争: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南越蚬港,标志着美军开始直接参战。 3月18日——蘇聯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Aleksei Leonov)在執行上升2號(Voskhod 2)任務時完成史上第一次艙外活動。 4月 越南共和國自吳廷琰被害後,政變頻仍,越共勢力日張。 5月 5月1日——中華民國海軍一一九軍艦在東引海面與中國人民解放軍艦艇海戰,擊沉解放軍艦艇4艘。 5月12日——美国战斗机五架公然侵入中国云南省马关东北地区上空,偷袭中国训练飞机,并发射导弹,击落中国机一架。 5月14日——中国首次空爆原子弹试验成功,这也是中国的第二次核试验。 5月16日——胡志明与毛泽东在长沙进行会谈,胡志明告诉毛泽东越南政府已经决定从后方抽调更多的兵力到前线,这样一来,后方后勤保障工作就要受到影响。他向毛泽东提出请求:中国方面能不能把越南后方一些地区的后勤保障工作包下来,这样越南就可以调动兵力上前线。毛泽东当即表示同意。 6月 6月13日——李宗仁从他旅居的美国出发、经瑞士秘密开始返回中华人民共和国。 6月22日——日韩基本条约在东京签订,韩日关系实现正常化。 7月 7月14日——水手4號是第一個成功飛越火星的太空船。 7月20日——李宗仁由舊部程思遠陪同前往北京,投向中國共產黨。 7月26日——马尔代夫脱离英国独立。 8月 8月3日——中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牛胰岛素结晶。 8月6日——美國國會通過的投票權法案(Voting Rights Act of 1965)正式生效。 8月7日——马来西亚國會修宪,令新加坡脱离馬來西亞。 8月9日——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取得独立。成立新加坡共和国。李光耀任建國首位總理。 8月21日——双子座5号发射。 9月 9月1日——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9月4日——联合国对印度、巴基斯坦冲突采取行动。 9月18日——池谷-關彗星被日本业余天文学家池谷薰和关勉首次发现并观测。 9月19日——林海峰力挫日本棋王坂田榮壽,榮膺日本圍棋第四屆名人(1966年1月25日,與吳清源載譽返回臺灣。1968年6月29日,擊敗坂田,榮獲本因坊。)。 9月30日——印尼九·三〇事件,苏加诺总统警卫部队营长翁东(Untung)中校率人逮捕处死了印尼陆军司令和其他五个主要将领。軍人苏哈托其後粉碎軍事政變奪權,在全国掀起血腥大屠杀,杀害数十万共产党人、同情者和无辜平民。苏加诺总统其後被奪權。苏哈托将军建立起一个反华、反共、長達32年的军事独裁政权。 10月 10月9日——蔣廷黻病逝(湖南寶慶人,為中國近代史學家及著名外交家,著有《中國近代史綱》等書。)。台灣電視史上除了各台新聞以外最長壽的節目《五燈獎》開播,播出期間長達33年(至1998年7月19日) 11月 11月9日——菲律賓選舉總統,馬可仕當選。 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拉开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11月11日——中共空軍人員李顯斌、李才旺、廉保生駕俄製伊留申28型轟炸機(轟-5),自杭州筧橋機場飛抵台灣,投奔自由。 11月11日——以伊恩·史密斯为首的罗得西亚白人少数政府宣布单方面脱离英国独立。 11月13日——台灣海軍在烏坵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發生海戰,擊沉解放軍軍艦4艘,台灣海軍損失掃雷艇1艘。 11月16日——金星3号在前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升空。 11月22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设立。 11月23日——出现日环食,日食食分为0.9656,食甚4分2秒。 12月 12月5日——戴高乐再次当选法国总统。 12月2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 出生 1月4日——蔡錦豐,香港體育節目主持人。 2月8日——張衛健,香港演員及歌手,為Big Four成員之一。 3月5日——楊玉梅,香港女藝人。 4月4日——小勞勃·道尼,美國演員。 4月20日——島宮榮子,日本女性歌手。 5月3日——依納爵·阿弗雷姆二世·卡里姆,敘利亞東方正統教會安條克牧首。 5月4日——盧希萊,香港女藝人。 5月7日——邰智源,台灣男藝人,主持人,Youtuber。 | 1965)正式生效。 8月7日——马来西亚國會修宪,令新加坡脱离馬來西亞。 8月9日——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取得独立。成立新加坡共和国。李光耀任建國首位總理。 8月21日——双子座5号发射。 9月 9月1日——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 9月4日——联合国对印度、巴基斯坦冲突采取行动。 9月18日——池谷-關彗星被日本业余天文学家池谷薰和关勉首次发现并观测。 9月19日——林海峰力挫日本棋王坂田榮壽,榮膺日本圍棋第四屆名人(1966年1月25日,與吳清源載譽返回臺灣。1968年6月29日,擊敗坂田,榮獲本因坊。)。 9月30日——印尼九·三〇事件,苏加诺总统警卫部队营长翁东(Untung)中校率人逮捕处死了印尼陆军司令和其他五个主要将领。軍人苏哈托其後粉碎軍事政變奪權,在全国掀起血腥大屠杀,杀害数十万共产党人、同情者和无辜平民。苏加诺总统其後被奪權。苏哈托将军建立起一个反华、反共、長達32年的军事独裁政权。 10月 10月9日——蔣廷黻病逝(湖南寶慶人,為中國近代史學家及著名外交家,著有《中國近代史綱》等書。)。台灣電視史上除了各台新聞以外最長壽的節目《五燈獎》開播,播出期間長達33年(至1998年7月19日) 11月 11月9日——菲律賓選舉總統,馬可仕當選。 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拉开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11月11日——中共空軍人員李顯斌、李才旺、廉保生駕俄製伊留申28型轟炸機(轟-5),自杭州筧橋機場飛抵台灣,投奔自由。 11月11日——以伊恩·史密斯为首的罗得西亚白人少数政府宣布单方面脱离英国独立。 11月13日——台灣海軍在烏坵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發生海戰,擊沉解放軍軍艦4艘,台灣海軍損失掃雷艇1艘。 11月16日——金星3号在前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升空。 11月22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设立。 11月23日——出现日环食,日食食分为0.9656,食甚4分2秒。 12月 12月5日——戴高乐再次当选法国总统。 12月2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 出生 1月4日——蔡錦豐,香港體育節目主持人。 2月8日——張衛健,香港演員及歌手,為Big Four成員之一。 3月5日——楊玉梅,香港女藝人。 4月4日——小勞勃·道尼,美國演員。 4月20日——島宮榮子,日本女性歌手。 5月3日——依納爵·阿弗雷姆二世·卡里姆,敘利亞東方正統教會安條克牧首。 5月4日——盧希萊,香港女藝人。 5月7日——邰智源,台灣男藝人,主持人,Youtuber。 5月8日——樱桃子,日本漫畫家,《櫻桃小丸子》作者。 |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信仰和主流的基督教信仰(這指稱包括羅馬天主教、東正教和大多數基督新教在內的宗派)自從1820年代後期聖徒運動開始之時就在教義上有極大不同的意見。後期教徒們認為自己是聖徒,自認在許多方面與其他教會宗派不同,這些方面也被許多其他宗派認為是有很大爭議的地步,而定義為異端。這段文章專注於現下的獨特處與衝突。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摩門教)的核心信仰與基督教核心信仰的不同主要在於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相信小斯密約瑟是神的先知,認為他和摩西一樣,是從神那裡接受了啟示和經文,且神是三位神而非獨一神,三位神不同但工作合一,否定人有原罪,主張為死去先人施行洗禮等。斯密約瑟所記載的第一個這樣的啟示(見第一次異象)說使徒們建立的教會在大叛教之後就已經不存在了。斯密約瑟說接下來的啟示指示他組織復興耶穌基督的教會並傳到全地。今日,摩門教徒相信他們的教會如耶穌所建立的教會一般擁有相同的權柄、傳承下來的使徒是先知、並且啟示是繼續不斷的。 然而,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信仰與大多數主流基督教派不同。主流基督教信仰相信《聖經》的教義是耶穌基督所教導的。此外,基督教信仰普遍認為《聖經》是完成且全備的,這些該要納入聖典的啟示在使徒時代就已完成。根據這些已經進入聖典《聖經》的啟示所歸類出來的眾多信經的看法,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摩門教)被基督教派視為一種異端邪說的基督信仰,或是被視為只是一種名義上和文化上的基督信仰。基督教派的護教學者認為不論是在教會傳統或歷史方面,這些後期聖徒所相信的信仰與《聖經》的看法並不相容。 與猶太教信仰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本身熱誠地擁抱猶太人和猶太教信仰,這種熱心主要是因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相信他們與猶太教在歷史上和教義上的關係,但猶太教不認同他們,尤其是猶太人對一神信仰與希伯來聖經的堅持。不過,美國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與美國猶太人社群作為少數宗派,與猶太人保持密切關系。 斯密約瑟將他帶領建立的後期聖徒社區命名為「納府」,在希伯來文裡這是「美麗的」的意思,但未有交代其原文出自何處。楊百翰將大鹽湖的一個支流命名為約旦河。十八世紀中末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摩門教)發展了一套書寫系統,命名為「德撒律字母」,主要是根基於希伯來字母。同樣地,德撒律字母並未被希伯來文的正統傳承者以色列人所承認,也未為希伯來文唯一權威群體馬所拉文士所接受。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也支出每年數以百萬美元計的經費在它位於耶路撒冷的中心(與主流基督教宗派一樣,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也大力支持以色列),並鼓勵教會中受高等教育年齡的學生到那裡學習。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也投資大量金錢幫助全世界貧弱的猶太人家庭。 宗派 宗派分類 一些學者如 J. Gordon Melton 在他的《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Religion(美洲宗教百科全書)》裡面一樣,將摩門教細分為「猶他摩門教」和「密蘇里摩門教」。而因著地域地理的關係,猶他摩門教也常被稱為「落磯山摩門教」或「落磯山聖徒」。而在密蘇里州一帶是地勢平坦的草原之地,故密蘇里摩門教也常被稱為「草原摩門教」或「草原聖徒」。 在這種分類法裡面,猶他摩門教包括了所有從楊百翰帶領著西遷到今天猶他州以來的所有後期聖徒宗派。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是這些宗派中最大的一個。密蘇里摩門教則包括了那些沒有跟著西遷而留下來的教派,包括基督社區(先前稱為重組後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基督的教會和殘遺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等等。 在1890年10月的教友大會中,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宣告停止實行多重婚姻。將近20年後,有許多個別的信徒宣稱多妻制度是摩門信仰的基本教義,不可以被忽略。他們組織了幾個群體和社區,繼續宣告多妻制度的必要性,以及一些與現今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不被承認的教義。這些小群體的人數在數百到數千人之譜。即使有媒體強力的報導,將這些基本教義派團體誤認為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事情仍然普遍。這些基本教義派的團體包括了基本教義派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Kingston clan、真實又活著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以及一些小團體。許多這些小群體的總部在美國猶他州、其他一些在美國愛達華州、美國亞利桑那州、加拿大卑詩省、墨西哥和英倫群島。另外還有一些基本教義派除了自己的大家庭以外沒有和另外任何團體有從屬關係。 使用「猶他摩門教」和「密蘇里摩門教」的問題在於,大多數這些宗派的會友已經不再指生活在上述兩州內。即使大多數的猶他州民仍然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會友,該教會在美國其他州也有大量的會友,比較顯著的州是亞利桑那州、加州、愛達華州、內華達州,並且半數以上的該會會友居住在美國以外之地。另外,不是所有的密蘇里摩門教派都以密蘇里州作為總部。舉例來說,認為 Sidney Rigdon(雷格登瑟耐)才是斯密約瑟的繼承人的耶穌基督的教會 (比克頓派)是在賓夕法尼亞州,而認為 James J. Strang(詹姆士·J·史特朗)才是斯密約瑟的繼承人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 (史特朗派)則是在威斯康辛州。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中文舊譯為耶穌基督末世聖徒教會)是摩門教眾宗派中組織最嚴謹龐大的宗派。在1846年的時候,楊百翰領著一群拓荒先鋒從美國伊利諾州的諾伍離開,經過內布拉斯加州的Winter Quarters,最後到達現今鹽湖城所在的大鹽湖山谷。當時此地還是墨西哥的一部分,但是在美墨戰爭後於1847年7月24日劃入美國境內,成為猶他領地。 基督社區 基督社區原來名為重組後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英文簡稱RLDS),是由斯密約瑟三世(小斯密約瑟之子)在1860年集結教會游離團體們所建立的。這個運動在密蘇里州獨立城集結了許多當時後期聖徒運動的小宗派,成為後期聖徒運動第二大宗派。這個宗派的信徒認為即使他們是「重組後的」教會又在教會名字上面有所更動,但是他們才是真正由小斯密約瑟繼承下來的教會,不像其他後期聖徒運動的宗派是由缺乏權柄的繼任者所領導的。 在20世紀晚期重組後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更動了它們的名字和一些教義。例如說聖職權柄由一向男性才准許擁有改為女性也可以擁有。這造成此宗派中一些小群體分離成長。一個叫做獨立的重組後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或稱做復興支派的分支從1980年代開始浮現。而由 Frederick Niels Larson 主導的殘遺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則是在2000年的時候成立。復興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則是在1989年由幾個基督社區的七十員定額組長老們出來成立的。 耶穌基督的教會 (比克頓派) 其他的草原聖徒宗派包括: 基督的教會 (雷格登派) - Church of Christ (Rigdonite):後來稱為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the Children of Zion(耶穌基督錫安子女教會)——是1844年由 Sidney Rigdon 雷格登瑟耐組織的。該組織於1847年解散。 耶穌基督的教會 (比克頓派) - Church of Jesus Christ (Bickertonite):一個在 William Bickerton (威廉·比克頓派)帶領下於1862年將原先由雷格登派的會友重新組織的教派。這個宗派維持至今,是後期聖徒運動中第三大宗派,全球有數千名信眾。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 (斯特朗派) -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 Day Saints (Strangite) —由 James J. Strang(詹姆士·J·斯特朗)於1844年組織。該宗派今日剩下約數百個信徒,主要集中在美國威斯康辛州的 Voree(現在是該州拉辛縣 (威斯康辛州)的 Burlington(伯靈頓))。 基督的教會 - Church of Christ——一個由斯特朗派分裂出來的教會,由 Aaron Smith(斯密·亞倫)領導,於1846年消失。 基督的教會 (惠特茂派) - Church of Christ (Whitmerite):由《摩門經》的八位見證人之一的 David Whitmer(惠特茂大衛)於1847年和1871年重整的教派,維持到約1925年。 耶穌基督的教會 (卡特勒派) - The Church of Jesus Christ (Cutlerite)—由 Alpheus Cutler(卡特勒阿裴斯)於1853年組織。該教派存活至今,只有數名會友,在密蘇里州 Independence(獨立城)。 耶穌基督復興的教會 (尤金·O·華爾頓) - Restored Church of Jesus Christ (Eugene O. Walton)—由 Eugene O. Walton(尤金·O·華爾頓)於1980年重新組織。該教派總部在密蘇里州獨立城,有25名會友。 基督的教會 (聖殿基地) - Church of Christ (Temple Lot)——有時亦稱 Hedrickite(赫德里克派),於1863年由 Granville Hedrick(格蘭維爾·赫德里克)組織。今日的總部在密蘇里州獨立城的稱做「聖殿基地」的那塊地上。 有以利亞訊息的基督的教會 - Church of Christ with the Elijah Message——前後分別由 Otto Fetting(奧圖·費廷)和 William Draves(威廉·德雷弗斯)於1929年和1943年重新組織過。該會總部在密蘇里州獨立城。該宗派從基督的教會 (聖殿基地)分裂出來的主要原因是關於宣稱由施洗約翰而來的啟示的問題。 各摩門教基本教義派宗派 摩門教基本教義派主要是從落磯山聖徒(猶他摩門教)分裂出來的宗派。 首生的教會 - The Church of the First Born——於1861年由 Joseph Morris 組織。可能已經解散,一些殘餘者活到二十世紀中期。 錫安的教會 - The | Nauvoo (納府)。 後期聖徒們沿著密西西比河向北遷移約35哩。他們排乾那個地區大片沼澤的水,開始在河流的彎道旁邊建造納府城。美國向西拓荒的人口從美國各地、加拿大和英國匯集到此,使得這個城市很快就成爲一個人文薈萃、商業鼎盛的地方。四年之間,納府就成了伊利諾州最大的城市。在納府,教會快速地成長,並且開始建立納府聖殿,並開始往加拿大和英格蘭差遣傳教士。 斯密約瑟與其兄海侖於1844年遇害。夏普多馬是附近一家報社Warsaw Signal的編輯,也是漢考克郡一個反摩門政黨的領袖。他曾於該報撰寫虛擬的故事指10000名摩門軍團殘殺500名反摩門教人士造成附近三個州起來聯合攻擊納府的故事。在1844年,一群在斯密約瑟秘密實行多妻制度上不滿的教會高層(包括William Law等人)脫離教會另外開始另一間教會。William Law 等人出版了唯一一期的《納府解說者報》,報導關於斯密約瑟實行多妻(或稱靈的妻子)和中飽私囊的醜聞,並承諾將繼續連載。身為納府市長的斯密約瑟宣稱報社胡鬧並下令摧毀報社。然而斯密約瑟關閉報社的行為並被週遭城鎮的人民視為違反美國立國精神的言論及出版自由的精神,即違反了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紛爭的導火線由當時的摩門教會會友和剛脫離的會友所引發的,並納府市議會的成員皆為當時教會會友。他承諾給予這些人周全的保護後,斯密約瑟和他的哥哥斯密海侖被帶到伊利諾州的迦太基,然而1844年6月27日下午五點剛過不久,約有兩百名臉上塗彩的暴徒襲擊卡太基監獄,斯密約瑟使用他們的一位朋友夾帶入監獄的手槍防禦,擊傷數人後,斯密約瑟與其兄斯密海侖仍遭射殺。 繼承危機 在斯密約瑟和原來可能的接班人斯密海崙雙雙身亡後,繼承危機開始浮現。在這個危機當中,楊百翰說:『斯密約瑟有按立任何人接替他嗎?有。那是誰呢?是斯密海崙,但是斯密海崙在斯密約瑟之前倒下殉道。如果斯密海崙還活著,他會接替斯密約瑟。』(《時代與季節》卷5第683頁,1844年10月15日)。 幾個教會領袖活動爭取領導權,這段期間被稱之為繼承危機。一個宣稱擁有繼任權的是十二使徒定額組,一群傳教士,當時由楊百翰領導。他很快地從傳教工場趕回來,並被教會的大部分接受成為領袖。 許多關於誰應該成為下一任的領導人的爭論是關於相信和實行多重婚姻。斯密約瑟本人公開教導多重婚姻卻也公開地否認他確有實行的多重婚姻。關於他對多重婚姻的教導紀錄在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現行版本的《教義和聖約》第132章。而在娶多個妻子的前提之下是不可和她們發生性行為的。而多重婚姻已早在楊百翰時廢止。 多妻制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在1852年實施多妻制,1890年後經美國國會以<Morrill Act>禁止一夫多妻,放棄實行多重婚姻,而一夫多妻制的起源在於教會受到其它基督教會的迫害,對後期聖徒發布追殺令,許多婦女因為丈夫被殺害而流離失所,後期聖徒被迫離開紐約州,展開7000公里的長遷前往猶他州,其中有許多男人、女人、小孩、嬰兒、因酷寒的天氣而喪生異地。 與其他信仰比較 與基督教信仰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信仰和主流的基督教信仰(這指稱包括羅馬天主教、東正教和大多數基督新教在內的宗派)自從1820年代後期聖徒運動開始之時就在教義上有極大不同的意見。後期教徒們認為自己是聖徒,自認在許多方面與其他教會宗派不同,這些方面也被許多其他宗派認為是有很大爭議的地步,而定義為異端。這段文章專注於現下的獨特處與衝突。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摩門教)的核心信仰與基督教核心信仰的不同主要在於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相信小斯密約瑟是神的先知,認為他和摩西一樣,是從神那裡接受了啟示和經文,且神是三位神而非獨一神,三位神不同但工作合一,否定人有原罪,主張為死去先人施行洗禮等。斯密約瑟所記載的第一個這樣的啟示(見第一次異象)說使徒們建立的教會在大叛教之後就已經不存在了。斯密約瑟說接下來的啟示指示他組織復興耶穌基督的教會並傳到全地。今日,摩門教徒相信他們的教會如耶穌所建立的教會一般擁有相同的權柄、傳承下來的使徒是先知、並且啟示是繼續不斷的。 然而,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信仰與大多數主流基督教派不同。主流基督教信仰相信《聖經》的教義是耶穌基督所教導的。此外,基督教信仰普遍認為《聖經》是完成且全備的,這些該要納入聖典的啟示在使徒時代就已完成。根據這些已經進入聖典《聖經》的啟示所歸類出來的眾多信經的看法,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摩門教)被基督教派視為一種異端邪說的基督信仰,或是被視為只是一種名義上和文化上的基督信仰。基督教派的護教學者認為不論是在教會傳統或歷史方面,這些後期聖徒所相信的信仰與《聖經》的看法並不相容。 與猶太教信仰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本身熱誠地擁抱猶太人和猶太教信仰,這種熱心主要是因為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相信他們與猶太教在歷史上和教義上的關係,但猶太教不認同他們,尤其是猶太人對一神信仰與希伯來聖經的堅持。不過,美國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與美國猶太人社群作為少數宗派,與猶太人保持密切關系。 斯密約瑟將他帶領建立的後期聖徒社區命名為「納府」,在希伯來文裡這是「美麗的」的意思,但未有交代其原文出自何處。楊百翰將大鹽湖的一個支流命名為約旦河。十八世紀中末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摩門教)發展了一套書寫系統,命名為「德撒律字母」,主要是根基於希伯來字母。同樣地,德撒律字母並未被希伯來文的正統傳承者以色列人所承認,也未為希伯來文唯一權威群體馬所拉文士所接受。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也支出每年數以百萬美元計的經費在它位於耶路撒冷的中心(與主流基督教宗派一樣,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也大力支持以色列),並鼓勵教會中受高等教育年齡的學生到那裡學習。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也投資大量金錢幫助全世界貧弱的猶太人家庭。 宗派 宗派分類 一些學者如 J. Gordon Melton 在他的《Encyclopedia of American Religion(美洲宗教百科全書)》裡面一樣,將摩門教細分為「猶他摩門教」和「密蘇里摩門教」。而因著地域地理的關係,猶他摩門教也常被稱為「落磯山摩門教」或「落磯山聖徒」。而在密蘇里州一帶是地勢平坦的草原之地,故密蘇里摩門教也常被稱為「草原摩門教」或「草原聖徒」。 在這種分類法裡面,猶他摩門教包括了所有從楊百翰帶領著西遷到今天猶他州以來的所有後期聖徒宗派。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是這些宗派中最大的一個。密蘇里摩門教則包括了那些沒有跟著西遷而留下來的教派,包括基督社區(先前稱為重組後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基督的教會和殘遺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等等。 在1890年10月的教友大會中,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宣告停止實行多重婚姻。將近20年後,有許多個別的信徒宣稱多妻制度是摩門信仰的基本教義,不可以被忽略。他們組織了幾個群體和社區,繼續宣告多妻制度的必要性,以及一些與現今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不被承認的教義。這些小群體的人數在數百到數千人之譜。即使有媒體強力的報導,將這些基本教義派團體誤認為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事情仍然普遍。這些基本教義派的團體包括了基本教義派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Kingston clan、真實又活著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以及一些小團體。許多這些小群體的總部在美國猶他州、其他一些在美國愛達華州、美國亞利桑那州、加拿大卑詩省、墨西哥和英倫群島。另外還有一些基本教義派除了自己的大家庭以外沒有和另外任何團體有從屬關係。 使用「猶他摩門教」和「密蘇里摩門教」的問題在於,大多數這些宗派的會友已經不再指生活在上述兩州內。即使大多數的猶他州民仍然是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的會友,該教會在美國其他州也有大量的會友,比較顯著的州是亞利桑那州、加州、愛達華州、內華達州,並且半數以上的該會會友居住在美國以外之地。另外,不是所有的密蘇里摩門教派都以密蘇里州作為總部。舉例來說,認為 Sidney Rigdon(雷格登瑟耐)才是斯密約瑟的繼承人的耶穌基督的教會 (比克頓派)是在賓夕法尼亞州,而認為 James J. Strang(詹姆士·J·史特朗)才是斯密約瑟的繼承人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 (史特朗派)則是在威斯康辛州。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中文舊譯為耶穌基督末世聖徒教會)是摩門教眾宗派中組織最嚴謹龐大的宗派。在1846年的時候,楊百翰領著一群拓荒先鋒從美國伊利諾州的諾伍離開,經過內布拉斯加州的Winter Quarters,最後到達現今鹽湖城所在的大鹽湖山谷。當時此地還是墨西哥的一部分,但是在美墨戰爭後於1847年7月24日劃入美國境內,成為猶他領地。 基督社區 基督社區原來名為重組後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英文簡稱RLDS),是由斯密約瑟三世(小斯密約瑟之子)在1860年集結教會游離團體們所建立的。這個運動在密蘇里州獨立城集結了許多當時後期聖徒運動的小宗派,成為後期聖徒運動第二大宗派。這個宗派的信徒認為即使他們是「重組後的」教會又在教會名字上面有所更動,但是他們才是真正由小斯密約瑟繼承下來的教會,不像其他後期聖徒運動的宗派是由缺乏權柄的繼任者所領導的。 在20世紀晚期重組後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更動了它們的名字和一些教義。例如說聖職權柄由一向男性才准許擁有改為女性也可以擁有。這造成此宗派中一些小群體分離成長。一個叫做獨立的重組後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或稱做復興支派的分支從1980年代開始浮現。而由 Frederick Niels Larson 主導的殘遺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則是在2000年的時候成立。復興的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則是在1989年由幾個基督社區的七十員定額組長老們出來成立的。 耶穌基督的教會 (比克頓派) 其他的草原聖徒宗派包括: 基督的教會 (雷格登派) - Church of Christ (Rigdonite):後來稱為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the Children of Zion(耶穌基督錫安子女教會)——是1844年由 Sidney Rigdon 雷格登瑟耐組織的。該組織於1847年解散。 耶穌基督的教會 (比克頓派) - Church of Jesus Christ (Bickertonite):一個在 William Bickerton (威廉·比克頓派)帶領下於1862年將原先由雷格登派的會友重新組織的教派。這個宗派維持至今,是後期聖徒運動中第三大宗派,全球有數千名信眾。 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 (斯特朗派) - Church of Jesus Christ of Latter Day Saints (Strangite) |
3166-2:2002-08-20 ISO 3166-2:2002-12-10 ISO 3166-2:2003-09-05 ISO 3166-2:2004-03-08 ISO 3166-2:2005-09-13 ISO 3166-2:2007-04-17 ISO 3166-2:2007-11-28 ISO 3166-2:2007(第二版) ISO 3166-2:2010-02-03 ISO 3166-2:2010-06-30 ISO 3166-2:2011-12-13 当前代码 以下为当前各个国家、地区分配的ISO | 3166-2:2003-09-05 ISO 3166-2:2004-03-08 ISO 3166-2:2005-09-13 ISO 3166-2:2007-04-17 ISO 3166-2:2007-11-28 ISO 3166-2:2007(第二版) ISO 3166-2:2010-02-03 ISO 3166-2:2010-06-30 ISO 3166-2:2011-12-13 当前代码 以下为当前各个国家、地区分配的ISO 3166-2代码列表,有以下列: 代码 —— ISO 3166-1二位字母代码(可点击链接以查看) 英文国家/地区名称 —— ISO |
1761年与1769年的金星凌日吸引了來自英國、法國、俄国和奧地利等国的天文学家前往几个前人甚少踏足的地方,例如南非、西伯利亞、北美洲、中美洲、印度洋以及太平洋等等,共同观测。考虑到当时的远洋航行的条件,这些科学家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前往目的地。特别是对于1761年的金星凌日,当时英法两国在全球激烈的角逐为航程增添了变数。此外,精确的测算还需要确定观测地的经纬度。但经度的精准测定在当时仍是非常困难的。尽管存在种种困难,各国天文学家仍是合作完成了此次规模於国际天文学界前所未见的观测。 1761年金星凌日 参与1761年金星凌日观测的天文学家大多来自英法两国。他们前往南印度洋、南太平洋、北美以及西伯利亚等地观测此次金星凌日。此时英法两国在七年战争中激战正酣。两国天文学家的观测活动都受到了战争的影响,例如英国人和原本要前往印尼的明古魯省观测,但因途中船只受到法国攻击,只得中途落脚好望角觀測此次金星凌日。法国的也在做观测后续工作时遭到了英国船只的骚扰。更是因为两国的战争错失了观测的机会。还有部分观测者遭受到了恶劣天气以及疾病的影响,无法得到有用的数据,如前往圣赫勒拿岛的内维尔·马斯基林。不过,还是有些天文学家成功观测到了金星凌日的全程或者部分过程,比如迪克森与梅森,在西伯利亚托博尔斯克观测的讓-巴蒂斯特·沙普·達奧特羅什以及在纽芬兰圣约翰斯观测的约翰·温斯罗普。 俄国的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基于自己在聖彼得堡科學院对1761年金星凌日的观测結果发现金星存在大氣層。他的观测器材是兩個消色差透鏡和一個弱太陽濾鏡(煙燻玻璃)。他在金星開始離開太陽盤面時觀測到一道光的突起,即「羅蒙諾索夫的弧」。他還发现金星開始進入太陽盤面時,接触部分的太阳边缘会变得模糊。羅蒙諾索夫认为這些現象是太陽光通過金星大氣層时发生折射造成的。2012年,和威廉·希恩()基於帕薩切夫等人2004年金星凌日的观测结果提出,羅蒙諾索夫當年所觀測到的狀況應该不是金星大氣層造成的,而只是“黑滴现象”。一組研究人員因此決定使用羅蒙諾索夫當年的老式折射望遠鏡觀測發生於2012年6月5日至6日的金星凌日,以此作為決定性測試。該組天文學家认为羅蒙諾索夫1761年时使用的望遠鏡可以觀測到金星進入和離開太陽盤面時在金星周圍產生的「羅蒙諾索夫的弧」和其他光環效應,並認為这些效应确实是由金星大氣層造成的。 1769年金星凌日 1769年金星凌日的观测地点包括加拿大、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大溪地以及挪威等地。和約瑟夫·戴蒙德()受皇家學會委托前往加拿大哈德遜灣觀測。美國哲學會在費城建立了三個臨時觀測站,並成立了以戴维·里滕豪斯為首的委員會統籌觀測。觀測結果於1771年在美國哲學會會報第一卷中一並出版。讓-巴蒂斯特·沙普·達奧特羅什和另外兩位西班牙天文學家文森特·德道茨()以及薩爾瓦多·德梅迪納()前往新西班牙觀測此次金星凌日,但觀測結束後不久他们即染上黄热病身亡。28人的觀測隊伍中只有9人幸存。匈牙利天文學家和他的助手受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七世的委任,前往挪威瓦爾德觀測。库克船长也在途中在大溪地觀測了金星凌日。观测地點現在稱為「金星角」()。 任教于海德堡大学的天文學家接受叶卡捷琳娜二世的邀請,前往聖彼得堡和等人一起觀測。其他受俄国资助的天文学家则在乌拉尔山地区以及里海北岸等地观测。 紀堯姆·勒讓蒂在1761年观测失败后并没有回国,而是留在落脚处毛里求斯。他在当地做了动物学、地理学以及人类学等方面的研究。1768年,经过一系列波折,他终于到达原本的目的地本地治里,却因为天气原因再度与金星凌日擦身而过。更为不幸的是,勒让蒂在回国后却发现由于他身死异国的谣言,妻子改嫁,财产被亲戚瓜分一空。他还失去了在法国科学院的席位。勒让蒂后来经由法律程序追回了部分财产。法国科学院也为他特别增设了一个席位。 因為當時的技術無法克服我們今天知道的「黑滴現象」的影響,当时的天文学家無法得知凌日開始和結束足夠準確的時間。這一現象長期以來被認為是金星稠密的大氣層造成的,並且是金星存在大氣層的證據之一。不過,近年的研究顯示這一效應可能是来源于觀測儀器存在的缺陷。 1771年,法國天文學家熱羅姆·拉朗德結合1761和1769年的金星凌日觀測數據計算出1天文單位约等于1.53億公里(誤差±100萬公里,约0.65%)。雖然误差由于黑滴效应的影响大於哈雷所期望的1/500(0.2%),但比霍羅克斯得到的数值仍是有大幅改進。馬克西米利安·黑爾也于1770年在哥本哈根发表了他的觀測結果。但他的观测结果受到了拉朗德等人的质疑。1824年,约翰·弗朗茨·恩克利用当时新测定的经度值以及最小二乘法,在1761年和1769年的观测记录基础上得出太陽視差为8.5776″。这个数值在之后25年里一直是太阳视差的参考值。 19世纪 1862年,阿萨夫·霍尔通过观测火星得到太阳视差为8.841″。由于这个数值与恩克此前的测定值相去甚远,19世纪的两次金星凌日对天文单位精确值的计算依然十分重要。喬治·比德爾·艾里曾于1857年将天文单位的测定称作是“天文学中至高的问题”。当时新近出现的摄影技术也被引入到观测活动中。法国的皮埃尔·让森为了观测金星凌日全程发明了可以连续摄影的回转式照相机。夏尔·沃尔夫等人也为找到“黑滴效应”的来由制作了可以再现金星凌日过程的机器。 1874年金星凌日 1874年的金星凌日同样得到了欧美各国的重视。美国、英国、意大利、荷兰、德国、法国、俄国以及墨西哥都派出了观测队,观测地点包括:俄罗斯全境、长崎、北京、开罗、檀香山、西贡、凯尔盖朗群岛、塔斯马尼亚岛、查塔姆群岛、罗德里格岛、毛里求斯、努美阿以及圣保罗岛等地。 由于日本是可以观测到1874年金星凌日全程的地区之一,法国、美国以及墨西哥都向那里派出了观测队,观测地点包括东京、横滨、神户以及长崎等地。在法国留学的以及在美国留学的也参与了观测。此外,美国观测队也在观测结束后,接受了日本方面的委托,测定了长崎与东京间的经度差。位于東京的日本第一个确定经度的位置“查特曼点”()就得名于当时前往东京的队员。从来日各国探测队得到的包括确定经度在内的一系列技术成为日本近代天文学的重要基础,1874年金星凌日也因此在日本有“科学的黑船”()之称。 为提高对于接触时刻观测精度,此次金星凌日观测用到了摄影技术,但所得到的结果并没有因此相比18世纪得到太大改善。英国并没有得到较好的相片。美国尽管拍到了多张非常清晰的金星经过太阳表面过程的照片,但较为关键的接触时刻的照片还是受到了黑滴现象的影响。这些照片也因此没有太大的价值。关于太阳视差值,美国得到的结果为8.883±0.034″,法国的则为8.81±0.06″。 1882年金星凌日 1874年的失败令天文学家对于1882年的金星凌日不再热情高涨。德国天文学家约翰·格弗里恩·伽勒也在1875年通过对小行星花神星的观测得到了更为精确的太阳视差,8.873″。曾经领导美国海军天文台1874年观测活动的西蒙·纽康也不再认为金星凌日观测是测定天文单位的最佳方法,1882年的观测活动改由领导。尽管对于金星凌日的观测价值存在疑问,欧美各国还是向世界各地派去了观测队。1881年10月,统筹各国观测计划的国际会议在巴黎召开,14个国家出席了此次会议。美国虽然没有出席此次会议,但也继续派遣了观测队。纽康也率领了一支观测队前往南非。 与1874年金星凌日不同的是,欧洲国家与美国也能观测到此次金星凌日,因而出现了普通民众聚集在城市的广场中集体观测金星凌日的盛景。《纽约时报》自1881年至1883年持续地报道了此次金星凌日的相关新闻,包括金星凌日的观测史与观测方法,各国对1882年金星凌日的观测计划。这显示了公众对于此次金星凌日的热情。 美国海军天文台1882年的观测结果相比于1874年有了较大的改善,拍摄的照片有1380张之多。1889年,哈克尼斯基于此次美国的观测结果得到的太阳视差为8.842±0.0118″。紐康結合之前四次金星凌日的觀測结果計算出太阳视差为8.794±0.0018″,而天文單位则为1.4959億公里(誤差±31萬公里)。不过纽康此时考察了包括金星凌日观测在内的测定太阳视差的方法。他认为普尔科沃天文台所使用的光行差方法可能要优于金星凌日观测。 21世纪 随着科学的发展,日地距离精確值可以通过更为先进的技术确定,比如空间探测器。因此天文学家已经不再使用視差方法来提高精确度。對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或小行星發射雷達訊號也可以得到更精確的值,比如天文学家从1961年与1962年对于金星的雷达观测中得到天文单位的数值为1.495985±0.000025亿千米。现在,天文单位不再定义为日地距离,而是常数149,597,870.700千米。 2004年金星凌日 尽管金星凌日观测的科学意义不复以往,这一罕见的天文现象还是吸引了大量民众参与观测。欧洲南方天文台与等组织共同筹划了国际性的金星凌日教育项目,VT-2004。这个项目的中心环节之一就是利用传统的视差方法再次测算天文单位的数值。天文學家依据1,510名參加者观测到的4,550个接触时刻計算出天文單位的精確值為1.49608708 ± 0.00011835億公里,与公认值的誤差只有0.007%。 黑滴现象也是此次金星凌日观测各方关注的问题。目前对于黑滴现象成因的主流意见是过去的望远镜存在性能缺陷。参与VT-2004的观测者在测定接触时刻时大多没有受到黑滴效应的影响,提交的大多数照片中也没有出现黑滴效应。学术界也对这一问题做了一些研究。杰伊·帕萨切夫等人分析了NASA的太阳过渡区与日冕探测器对1999年水星凌日以及2004年金星凌日的观测结果,并发现太阳的周邊昏暗现象也是黑滴效应成因之一。 | Ek)。他們將金星具體化為他們的神:库库尔坎(在墨西哥的其它地區也稱為或克察尔科亚特尔,是有著羽毛的羽蛇神)。德累斯顿手抄本中有瑪雅人繪製的完整的金星週期表。在玛雅潘中發現的壁畫可能有对發生於12或13世紀的金星凌日的記錄。有关金星凌日现象的最早记载可能是来自阿拉伯哲学家法拉比,但他看到的很有可能是太阳黑子。 17世纪 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1629年预測了将于1631年发生的水星凌日与金星凌日。尽管依据他的计算结果,该次金星凌日最佳观测地会是美洲大陆,但他还是在1629年出版的小册子《难再盛年》()中提醒欧洲的天文学家关注这次金星凌日。法国天文学家皮埃尔·伽桑狄等人观测到了水星凌日,但由于金星凌日发生时,对于欧洲大部分地区,太阳都在地平线之下,这些天文学家并没能观测到这次金星凌日。 英国天文学家杰雷米亚·霍罗克斯對於1639年金星凌日的觀測是首次留有記錄的金星凌日科學性觀測。他的朋友也参与了此次觀測。克卜勒曾經預測1639年金星将从太阳边缘擦过,并不会凌日。霍罗克斯修正了克卜勒的計算结果,得到1639年也將有金星凌日。他在该年的11月5日致信克拉布特里,告诉他金星凌日即将到来,并建议克拉布特里观测此次金星凌日。为了安全地觀測金星凌日,霍羅克斯使用一台簡單的望遠鏡將太陽影像投影在紙上。在觀察了大半個白天後,他看到了金星在大約15:15,日落前半小時左右,行經太陽盤面。霍罗克斯利用他的觀測记录估算了金星的體積。开普勒曾提出过这样一个猜想:太阳系行星的大小与它们和太阳的距离成正比。霍罗克斯利用金星大小的估计值以及伽桑狄此前对于水星大小的估计值,基于开普勒的猜想以及行星间距离的观测数据,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从太阳那里观测到的行星视直径都为28″。这个结论等价于:行星与太阳间的距离是其半径的15,000倍。他基于这个结论估计太陽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约为9400萬公里。不过霍罗克斯的结论目前已被证明是错误的。他的計算結果尽管基于错误的前提且不到现代公认值1.496億公里的三分之二,但已经是當時最準確的数值了。而這些結果直到霍罗克斯去世近20年後才於1661年出版。 18世纪 1663年,蘇格蘭數學家詹姆斯·格雷果里提出可以在地球上几处相距遥远的地方觀測水星凌日以計算太陽的視差,然后使用三角測量計算日地平均距離。愛德蒙·哈雷曾於1677年在圣赫勒拿岛上觀測了一次水星凌日。他由此次观测经历得出太阳视差确实可以通过观测行星凌日精确测算。但对于实际测算来说,水星运行速度太快。因而哈雷认为距离地球更近,视差更明显的金星可能更适用于日地距离的测算。在其1716年发表的論文中,他建议各国科学家关注1761年以及1769年的金星凌日,并给出了适合观测的地点以及时间。不过哈雷在1761年金星凌日到来近二十年前即於1742年撒手人寰。 法国天文学家约瑟夫-尼古拉斯·德利尔后来又改进了哈雷的方法。哈雷的方法需要完整记录金星凌日的持续时间,德利尔的方法则只需要记录第二接触和第三接触的时间。由于能够观测到金星凌日全程的地区非常有限,德利尔的方法也就扩展了观测地点的选择范围。德利尔后来再度向欧洲各地的天文学者发出了关注1761年金星凌日的倡议。 1761年与1769年的金星凌日吸引了來自英國、法國、俄国和奧地利等国的天文学家前往几个前人甚少踏足的地方,例如南非、西伯利亞、北美洲、中美洲、印度洋以及太平洋等等,共同观测。考虑到当时的远洋航行的条件,这些科学家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前往目的地。特别是对于1761年的金星凌日,当时英法两国在全球激烈的角逐为航程增添了变数。此外,精确的测算还需要确定观测地的经纬度。但经度的精准测定在当时仍是非常困难的。尽管存在种种困难,各国天文学家仍是合作完成了此次规模於国际天文学界前所未见的观测。 1761年金星凌日 参与1761年金星凌日观测的天文学家大多来自英法两国。他们前往南印度洋、南太平洋、北美以及西伯利亚等地观测此次金星凌日。此时英法两国在七年战争中激战正酣。两国天文学家的观测活动都受到了战争的影响,例如英国人和原本要前往印尼的明古魯省观测,但因途中船只受到法国攻击,只得中途落脚好望角觀測此次金星凌日。法国的也在做观测后续工作时遭到了英国船只的骚扰。更是因为两国的战争错失了观测的机会。还有部分观测者遭受到了恶劣天气以及疾病的影响,无法得到有用的数据,如前往圣赫勒拿岛的内维尔·马斯基林。不过,还是有些天文学家成功观测到了金星凌日的全程或者部分过程,比如迪克森与梅森,在西伯利亚托博尔斯克观测的讓-巴蒂斯特·沙普·達奧特羅什以及在纽芬兰圣约翰斯观测的约翰·温斯罗普。 俄国的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基于自己在聖彼得堡科學院对1761年金星凌日的观测結果发现金星存在大氣層。他的观测器材是兩個消色差透鏡和一個弱太陽濾鏡(煙燻玻璃)。他在金星開始離開太陽盤面時觀測到一道光的突起,即「羅蒙諾索夫的弧」。他還发现金星開始進入太陽盤面時,接触部分的太阳边缘会变得模糊。羅蒙諾索夫认为這些現象是太陽光通過金星大氣層时发生折射造成的。2012年,和威廉·希恩()基於帕薩切夫等人2004年金星凌日的观测结果提出,羅蒙諾索夫當年所觀測到的狀況應该不是金星大氣層造成的,而只是“黑滴现象”。一組研究人員因此決定使用羅蒙諾索夫當年的老式折射望遠鏡觀測發生於2012年6月5日至6日的金星凌日,以此作為決定性測試。該組天文學家认为羅蒙諾索夫1761年时使用的望遠鏡可以觀測到金星進入和離開太陽盤面時在金星周圍產生的「羅蒙諾索夫的弧」和其他光環效應,並認為这些效应确实是由金星大氣層造成的。 1769年金星凌日 1769年金星凌日的观测地点包括加拿大、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大溪地以及挪威等地。和約瑟夫·戴蒙德()受皇家學會委托前往加拿大哈德遜灣觀測。美國哲學會在費城建立了三個臨時觀測站,並成立了以戴维·里滕豪斯為首的委員會統籌觀測。觀測結果於1771年在美國哲學會會報第一卷中一並出版。讓-巴蒂斯特·沙普·達奧特羅什和另外兩位西班牙天文學家文森特·德道茨()以及薩爾瓦多·德梅迪納()前往新西班牙觀測此次金星凌日,但觀測結束後不久他们即染上黄热病身亡。28人的觀測隊伍中只有9人幸存。匈牙利天文學家和他的助手受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七世的委任,前往挪威瓦爾德觀測。库克船长也在途中在大溪地觀測了金星凌日。观测地點現在稱為「金星角」()。 任教于海德堡大学的天文學家接受叶卡捷琳娜二世的邀請,前往聖彼得堡和等人一起觀測。其他受俄国资助的天文学家则在乌拉尔山地区以及里海北岸等地观测。 紀堯姆·勒讓蒂在1761年观测失败后并没有回国,而是留在落脚处毛里求斯。他在当地做了动物学、地理学以及人类学等方面的研究。1768年,经过一系列波折,他终于到达原本的目的地本地治里,却因为天气原因再度与金星凌日擦身而过。更为不幸的是,勒让蒂在回国后却发现由于他身死异国的谣言,妻子改嫁,财产被亲戚瓜分一空。他还失去了在法国科学院的席位。勒让蒂后来经由法律程序追回了部分财产。法国科学院也为他特别增设了一个席位。 因為當時的技術無法克服我們今天知道的「黑滴現象」的影響,当时的天文学家無法得知凌日開始和結束足夠準確的時間。這一現象長期以來被認為是金星稠密的大氣層造成的,並且是金星存在大氣層的證據之一。不過,近年的研究顯示這一效應可能是来源于觀測儀器存在的缺陷。 1771年,法國天文學家熱羅姆·拉朗德結合1761和1769年的金星凌日觀測數據計算出1天文單位约等于1.53億公里(誤差±100萬公里,约0.65%)。雖然误差由于黑滴效应的影响大於哈雷所期望的1/500(0.2%),但比霍羅克斯得到的数值仍是有大幅改進。馬克西米利安·黑爾也于1770年在哥本哈根发表了他的觀測結果。但他的观测结果受到了拉朗德等人的质疑。1824年,约翰·弗朗茨·恩克利用当时新测定的经度值以及最小二乘法,在1761年和1769年的观测记录基础上得出太陽視差为8.5776″。这个数值在之后25年里一直是太阳视差的参考值。 19世纪 1862年,阿萨夫·霍尔通过观测火星得到太阳视差为8.841″。由于这个数值与恩克此前的测定值相去甚远,19世纪的两次金星凌日对天文单位精确值的计算依然十分重要。喬治·比德爾·艾里曾于1857年将天文单位的测定称作是“天文学中至高的问题”。当时新近出现的摄影技术也被引入到观测活动中。法国的皮埃尔·让森为了观测金星凌日全程发明了可以连续摄影的回转式照相机。夏尔·沃尔夫等人也为找到“黑滴效应”的来由制作了可以再现金星凌日过程的机器。 1874年金星凌日 1874年的金星凌日同样得到了欧美各国的重视。美国、英国、意大利、荷兰、德国、法国、俄国以及墨西哥都派出了观测队,观测地点包括:俄罗斯全境、长崎、北京、开罗、檀香山、西贡、凯尔盖朗群岛、塔斯马尼亚岛、查塔姆群岛、罗德里格岛、毛里求斯、努美阿以及圣保罗岛等地。 由于日本是可以观测到1874年金星凌日全程的地区之一,法国、美国以及墨西哥都向那里派出了观测队,观测地点包括东京、横滨、神户以及长崎等地。在法国留学的以及在美国留学的也参与了观测。此外,美国观测队也在观测结束后,接受了日本方面的委托,测定了长崎与东京间的经度差。位于東京的日本第一个确定经度的位置“查特曼点”()就得名于当时前往东京的队员。从来日各国探测队得到的包括确定经度在内的一系列技术成为日本近代天文学的重要基础,1874年金星凌日也因此在日本有“科学的黑船”()之称。 为提高对于接触时刻观测精度,此次金星凌日观测用到了摄影技术,但所得到的结果并没有因此相比18世纪得到太大改善。英国并没有得到较好的相片。美国尽管拍到了多张非常清晰的金星经过太阳表面过程的照片,但较为关键的接触时刻的照片还是受到了黑滴现象的影响。这些照片也因此没有太大的价值。关于太阳视差值,美国得到的结果为8.883±0.034″,法国的则为8.81±0.06″。 1882年金星凌日 |
重慶(1937年11月21日-1946年5月5日) 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隨著日軍步步逼近南京,國府亦將重要人力設施向西南遷移,以空間換取時間的策略,使西南成為大後方。該年11月17日,國民政府遷至武漢,11月21日正式遷至重慶辦公。12月1日,國民政府在重慶開始辦公。1939年9月6日,國民政府明令定重慶為陪都。1940年,原屬國民黨的前行政院院長汪精衛受日軍扶植,於南京又另組一「南京國民政府」(亦稱「汪精衛政權」,詳見下方),並在上海發表《和平建國宣言》,然而美國、法國等國均拒絕承認該政權;直到汪精衛逝世後,代主席陳公博於1945年日本投降後宣布解散。1943年8月,林森在重慶因車禍逝世。同年9月,蔣中正被推選為國民政府主席兼陸海空軍大元帥,並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和行政院院長。 南京政府(1946年5月5日-1948年5月20日) 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946年5月5日,「國府還都南京」,《還都令》发布,宣布将“凯旋南京”。 1946年,制宪国民大会召开,12月25日通過《中華民國憲法》,1947年元旦公佈、12月25日生效,正式行憲,中國國民黨一黨训政时期结束,中華民國正式迈入宪政时期。 1947年3月,蔣介石實行擴大政府基礎之決策,指定中國國民黨代表與中國青年黨、民主社會黨交換改組國民政府之意見,並商定新政府施政方針。3月1日,國民政府宣佈增加立法委員名額50人,監察委員名額25人,國民參政員名額44人。3月31日,國民政府正式公佈行政院組織法、立法院組織法、司法院組織法、考試院組織法、監察院組織法,為改組政府確定了法律依據。4月,国民政府作为看守政府,依据政治协商会议决议,容纳其他曾参加制宪国民大会的党派进入国民政府。国民政府改组,設國務會議,由中國國民黨、中国青年党、中国民主社会党人士及社會賢達,分任國民政府委員,蔣介石仍被推選任國民政府主席,而以孫科任國民政府副主席,一黨訓政自此結束。4月17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通過《國民政府組織法》,推選蔣為國民政府主席。4月23日,國民政府委員會晨10時在南京開會宣告成立,主席蔣介石及委員張群、孫科等23人舉行第一次國務會議,決議通過行政院政務委員及各部、會首長人選。 1947年11月21日至23日舉行的1947年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選出的第一屆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12月,國民政府宣布明年3月29日,召開國民大會。1948年1月,國民政府明令,定北平為陪都。2月,國務會議通過增強地方武力方案,健全各地民眾自衛組織。國民政府為尊重法治及維護國家基礎,決定設立特種刑事法庭,以處理危害國家之罪行,並簡化其審訊程序,經立法院通過審判條例,頒布施行。3月29日,第一屆國民大會正式召開,是為「行憲國民大會」。4月20日,由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投票進行194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分別選舉蔣中正和李宗仁為總統和副總統(李宗仁經四輪投票,於4月29日選出)。 改組更名:成立中華民國政府 分別當選正副總統的蔣中正與李宗仁於5月20日於南京總統府宣誓就任第一任中華民國總統與中華民國副總統,國民政府主席一職被中華民國總統取代,國民政府的機關主體則轉型成為總統、副總統的幕僚機關——總統府,以總統和五院為主體的中央政府體制正式取代國民政府,改組成立為中華民國政府,國民政府遂成為爾後之通稱。 政府军 國民革命軍,在1928年前簡稱為革命軍,在1928-1947年之間簡稱為國軍。指中國國民黨自1925年到1947年之軍隊組織(以黨領軍),是中國國民黨在1925年師法當時蘇聯共產黨軍事制度後創設的一支主力重要軍隊,也是中華民國在北伐後到行憲前的國家武裝力量。 在中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軍隊在名義上是國民革命軍一部份(指揮權分離,獨立運作)。戰爭結束後,中國共產黨軍隊脫離國民革命軍,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1947年《中華民國憲法》頒布後,正式結束國民政府,國民革命軍改名為中華民國國軍,並下令實行軍隊國家化。 經濟 中國國民黨在1928年基本完成統一中國後,儘管有國共內戰(剿共)和日本侵略,中国大部分地區仍然進入一個相對繁榮、和平及穩定的時期,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导致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发。 組織架構 國民政府主體 國民政府委員會 主席(國民政府最高領導人,兼訓政時期的中華民國國家元首) 副主席 委員 常務委員(1925年-1928年設置,從委員中選出)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1925年-1928年、與1932年-1946年設置) 委員長(軍事統帥,實際的最高領導人) 下設機關 行政院(1928年成立) 各部會 立法院(1928年成立) 司法院(1928年成立) 各級法院 考試院(1930年成立) 考選委員會 銓敘部 監察院(1931年成立) 審計部 其他使用「國民政府」稱號的政府 國民政府執政期間,中國國民黨黨員之間曾多次因理念的不同,而在當權派之外另外成立政府組織。 北平國民政府(1930年9月9日-1930年11月4日) 1930年4月1日,阎锡山就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冯玉祥、李宗仁就任副总司令。1930年5月爆發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聯合反對蔣中正主政之南京政府的中原大戰。8月7日,汪兆銘在北平召開國民黨中央黨部擴大會議,閻、馮、桂及汪系“改组派”、西山会议派出席,議決在北平成立“國民政府”。9月1日,國民黨中央黨部擴大會議第五次会议選閻、馮、李、汪等七人為委員,閻錫山為主席,並於民国十九年9月9日上午9時9分成立。9月18日張學良通电支持蔣中正,挥师入关,並於9月23日和平進駐北平。北平「國民政府」遷往太原,並在10月27日公布了《中華民國約法草案》(即“太原约法”)。11月4日閻、馮通电下野而解散。 廣州國民政府(1931年5月28日-1932年1月1日) 1931年,蔣中正在南京湯山軟禁胡漢民,同時在南京召開國民會議,通過《中華民國約法草案》,引起國民黨內其他實力派的不滿。黨內胡派、汪派、桂系、孫科等在廣州召開「國民黨中央執監委非常會議」,彷照孫文護法戰爭時的做法,在廣州另立政府。廣州「國民政府」在1931年5月28日成立,以汪兆銘為領袖,不設主席。同年爆發九一八事變後,國民黨內謀求合作,最終粵、寧兩派息爭,蔣中正辭去主席和行政院長職務,並於12月28日在南京再召開國民黨四屆一中全會,由林森為主席,孫科為行政院長。1932年1月1日,廣州「中央黨部」和「國民政府」宣佈撤銷,設中央執行委員會西南執行部、西南政務委員會、西南軍事委員會。 | 缉私卫商管理委员会 盐务总处 税务总处 交通部:部长孙科 劳工部:1927年3月设立。 农政部:1927年3月设立 教育行政委员会 购料委员会: 侨务委员会: 预算委员会: 法典编纂委员会(法制委员会) 司法行政委员会(1926年11月13日改为司法部): 大理院和总检察厅: 監察院: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同時將廣東所有建國軍和黨軍,一律改稱為國民革命軍。國民政府計畫國民革命軍北伐。 1926年10月,國民革命軍占領武漢三鎮。11月8日,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決定遷移中央黨部和國民政府到武漢。12月5日,中國國民黨中央正式宣佈中央黨部和政府停止在廣州辦公,各機關工作人員分批前往武漢。在廣州國民政府停止辦公至完成北遷武漢的此段期間,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與國民政府委員臨時聯席會議」作為臨時領導機構,徐謙為聯席會議主席。12月10日,國民政府自廣州遷至武漢。但中國國民黨內部的中國共產黨份子積極力鼓動反動派,對蔣大肆攻擊,稱為「新軍閥」,高倡提高黨權,並散發傳單,促汪兆銘出主黨政,蔣在南昌發布告黃埔同學書,闡明革命立場,並發動清黨,力主黨內團結,遂在南京另組「南京國民政府」,史稱『寧漢分裂』。 武漢(1927年2月21日-1927年8月19日) 1927年1月隨着北伐戰爭勝利,國民政府遷至武漢,通稱「武漢國民政府」。2月21日,武漢國民政府正式辦公。武漢國民政府因採用委員會制不設主席,設國民政府委員會;以汪精衛、譚延闓、孫科、徐謙、宋子文五人為常務委員。經歷寧漢分裂,其運作至武漢分共後併入南京國民政府,史稱寧漢合流。 北遷鄂都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與國民政府委員臨時聯席會議於1926年10月1日舉行,先由譚延闓、孫科、李濟深、甘乃光、徐謙、鮑羅廷、顧孟餘等七人組織議案起草委員會,自9月14日起至29日止,開會六次,會中曾評估國民政府遷移問題,對於國民政府遷移的討論,中共方面認為蔣中正遷移中央政府,提高威權,其目的是希望控制實力強大的唐生智;另一方面,評估北伐軍事的發展,蔣中正在攻取江西、福建後的聲勢將高漲,中共中央局與遠東局1926年9月16日舉行聯席會議,決定促成「汪蔣合作」,中共利用國民政府汪兆銘與蔣中正之間的衝突,在廣東企圖發展「迎汪」運動,具體的作法是促成汪兆銘回來主持國民黨,並且要使聯席會議產生一個「左派的政綱」,成為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合作的基礎。 就國民黨歷來立場觀之,為戰略考量,北伐行進間必須將國民政府自廣州遷至湖北辦公,此時黨、政、軍情勢緊張,在寧漢分裂前,湖北與江西儼然已成對立:1926年8月底,吳佩孚主力為國民革命軍擊潰,孫傳芳開始調軍隊援助江西,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中正決定移師攻入江西,乃於9月9日致電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代理主席張人傑及國民政府代理主席、中央政治會議代理主席譚延闓,請政府常務委員至湖北主持軍政大計,此為黨政中樞北遷的發端;繼而電請常務委員至少三人來漢行使職權,並邀顧孟餘及蘇聯顧問鮑羅廷、共產國際駐華代表维经斯基(化名吳廷康)等人迅速來漢。9月18日,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第二十二次會議根據蔣中正電文之邀,決議於武漢組成政治會議分會,以蔣中正、徐謙、顧孟餘、王法勤、李大釗、柏文蔚、鄧演達、陳公博組織, 唐生智負責湖北軍事又兼代臨時政務會議主席。 政治中樞 廣州國民政府與國民黨中央黨部在1926年12月7日宣布停止辦公,於1927年1月1日由廣州遷往武漢;2月8日,國民政府與中央黨部決定遷至湖北辦公,2月21日工作人員全部抵達武漢,3月6日開始辦公。1926年12月13日至7月15日之間,聯席會議是武漢國民政府時期最高的政治決策中心。當時在武漢的中央執行委員會政治會議,是武漢國民政府建制中黨與政府的最高行政單位,控有對立法及司法的最高裁決權。 體制規劃 在北伐戰爭當中,國民政府實行黨政合一「黨治」,行政、立法、司法等權均由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指導和監督,而由政府委員會統一行使。委員由中央黨部、國民政府、省黨部、省政府、市黨部與商會等部門組成委員會,黨與政府之間的關係簡單說明就是「以黨治國」、「以黨領政」。 南京(1927年4月18日-1937年11月17日) 1926年,國民革命軍攻克兩湖、贛、閩四個省的主要城市,於是國民政府聯席會議在11月決議將國民政府北遷武漢。然此時的國民政府受到蘇聯以及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引發中國國民黨內右派對於左派親共的不滿。1927年3月,革命軍攻克上海與南京。同年4月12日蔣中正發動清党运动,4月18日在南京另立國民政府。在成立大會上,發布了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關於奠都南京宣言以及《國民政府宣言》,提出 南京國民政府採取委員制,由蔣中正、胡漢民、張靜江、吳稚暉、鈕永建等十二人為政府委員,不設主席採常務委員制。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主席胡漢民主持國民政府,鈕永建為國民政府秘書長,蔣中正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吳稚暉為總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国民政府内初设:財政部(古應芬,錢新之代)、外交部(伍朝樞)、司法部(王寵惠)、交通部、军事委员会、教育行政委员会、财政委员会、中央法制委员会。政府轄區包括滬、蘇、浙、閩、兩廣與皖之一部等,開始寧漢分裂。7月15日汪精衛武漢政府宣布反共,與南京政府合流。8月,武漢的中國國民黨與國民政府執行分共清黨,蔣中正在汪兆銘要求下辭去總司令之後,才宣布合作。同月,南京成立特別委員會,並改組國民政府。10月,撤销教育行政委员会,改设大學院(院長蔡元培)。12月,國民政府發佈討伐廣東令。1928年2月增设内政部(薛篤弼)、农矿部、工商部和建设委员会。1928年4月设立中央研究院。1928年8月增设禁烟委员会。1928年9月增设侨务委员会。1928年11月增设最高法院。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及國民黨左派發動了南昌起义,8月4日,中共部隊敗退,放棄南昌,南下廣東。途中到達汀州時,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決定沿用國民政府的名義對外,並以譚平山為國民政府委員長,陳友仁、顧順章、王荷波、蘇兆征等為國民政府常務委員。9月24日,中共部隊到達汕頭後,決定正式成立國民政府,並決定由譚平山出任國民政府主席。25日張太雷到達汕頭,提出反對此前的決定,並即於第二天召開南方局會議,決定暫不發表國民政府名單。此事擱置,隨後形勢惡化而終不成事。 1928年2月3日至2月7日,中國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在南京召開,會議通過“改組國民政府”等議案。規定國民政府接受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指導、監督,掌理全國政務,政府委員由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選舉,政府部門設有內政、外交、財政、交通、司法、農礦、工商等部以及軍事委員會、最高法院、監察院、大學院等。會議推舉譚延闓為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為軍事委員會主席兼國民革命軍總司令。1928年6月,国民革命軍進入北京,國民政府在6月15日發表全國統一的宣言。1928年9月,國民黨二屆五中全會在南京召開,宣稱全國進入訓政時期,由國民政府執行訓政職責,並決定以五院制組成國民政府。10月,國民政府公布《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組織法》,規定國民政府總攬中華民國之治權,政府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試院、監察院五院組織成立。國民政府設主席一人,委員十至十二人。國民政府主席兼任陸海空軍總司令。同時,蔣中正獲任命為國民政府主席兼陸海空軍總司令。至此,國民政府的政權組織形式漸趨完備。五院制的国民政府直辖参军处、参谋本部、训练总监部、军事参议院等军事机构和国立中央研究院、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国民政府文官处(掌理国民政府一切法令、文告之宣达;政务文件之承转、签拟;印信、关防、勋章、奖章之铸发及关于国民政府委员会议暨其他机要事项)等行政机构,以后又陆续增设了主计处、稽勋委员会、政务官惩戒委员会、国史馆筹备委员会、西京筹备委员会等机构。原属行政院的建设委员会、全国经济委员会后来划归国民政府直辖。 1928年6月,革命軍進入北京,國民政府在6月15日發表全國統一的宣言,12月29日,中國東北奉系將領張學良,因父親張作霖被日本關東軍謀害的國仇家恨,遂通電南京,公告東北易幟,放棄北洋政府五色旗,改立青天白日紅旗,名義上接受國民政府領導,北伐成功,中國正式統一。蔣中正領導北伐成功後,國民政府正式成為國際承認的中國政府。 1930年10月,剛贏得中原大战的蔣中正來到南昌指揮剿匪(即對共產黨之圍剿)事宜,在原江西省立圖書館設置“南昌行营”,是江南五省剿匪总部,設置期間也成為國民政府的軍政中心,被时人称为“第二首都”。蒋中正在对中共军队连续发动军事围剿和实行文化改革的同时,1934年在南昌發起了新生活運動。該行營至1935年2月移駐武漢後結束。 1931年11月7日,東北九一八事變後不久,於苏联国庆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建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和中华民国國民政府对抗。 1931年12月15日,林森接替蔣中正出任國民政府主席,但蔣仍掌握實權,不久出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成為國民革命軍最高統帥。 1932年1月28日晚,日軍出動海軍陸戰隊,進攻長江上海,企圖佔據上海直逼南京,迫使國民政府召開緊急會議改組政府。1月29日,國民政府遷都洛陽,直到12月1日才又遷回南京。 1933年11月20日,十九路軍在福州爆發閩變,建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1934年1月13日被國軍中央軍瓦解。1937年9月6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最后一个政府机关“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在延安被國民政府改编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為国民政府行政院的一个直辖行政区域。 重慶(1937年11月21日-1946年5月5日) 1937年七七事變後,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隨著日軍步步逼近南京,國府亦將重要人力設施向西南遷移,以空間換取時間的策略,使西南成為大後方。該年11月17日,國民政府遷至武漢,11月21日正式遷至重慶辦公。12月1日,國民政府在重慶開始辦公。1939年9月6日,國民政府明令定重慶為陪都。1940年,原屬國民黨的前行政院院長汪精衛受日軍扶植,於南京又另組一「南京國民政府」(亦稱「汪精衛政權」,詳見下方),並在上海發表《和平建國宣言》,然而美國、法國等國均拒絕承認該政權;直到汪精衛逝世後,代主席陳公博於1945年日本投降後宣布解散。1943年8月,林森在重慶因車禍逝世。同年9月,蔣中正被推選為國民政府主席兼陸海空軍大元帥,並兼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和行政院院長。 南京政府(1946年5月5日-1948年5月20日) 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946年5月5日,「國府還都南京」,《還都令》发布,宣布将“凯旋南京”。 1946年,制宪国民大会召开,12月25日通過《中華民國憲法》,1947年元旦公佈、12月25日生效,正式行憲,中國國民黨一黨训政时期结束,中華民國正式迈入宪政时期。 1947年3月,蔣介石實行擴大政府基礎之決策,指定中國國民黨代表與中國青年黨、民主社會黨交換改組國民政府之意見,並商定新政府施政方針。3月1日,國民政府宣佈增加立法委員名額50人,監察委員名額25人,國民參政員名額44人。3月31日,國民政府正式公佈行政院組織法、立法院組織法、司法院組織法、考試院組織法、監察院組織法,為改組政府確定了法律依據。4月,国民政府作为看守政府,依据政治协商会议决议,容纳其他曾参加制宪国民大会的党派进入国民政府。国民政府改组,設國務會議,由中國國民黨、中国青年党、中国民主社会党人士及社會賢達,分任國民政府委員,蔣介石仍被推選任國民政府主席,而以孫科任國民政府副主席,一黨訓政自此結束。4月17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通過《國民政府組織法》,推選蔣為國民政府主席。4月23日,國民政府委員會晨10時在南京開會宣告成立,主席蔣介石及委員張群、孫科等23人舉行第一次國務會議,決議通過行政院政務委員及各部、會首長人選。 1947年11月21日至23日舉行的1947年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選舉選出的第一屆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代表。12月,國民政府宣布明年3月29日,召開國民大會。1948年1月,國民政府明令,定北平為陪都。2月,國務會議通過增強地方武力方案,健全各地民眾自衛組織。國民政府為尊重法治及維護國家基礎,決定設立特種刑事法庭,以處理危害國家之罪行,並簡化其審訊程序,經立法院通過審判條例,頒布施行。3月29日,第一屆國民大會正式召開,是為「行憲國民大會」。4月20日,由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投票進行194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分別選舉蔣中正和李宗仁為總統和副總統(李宗仁經四輪投票,於4月29日選出)。 改組更名:成立中華民國政府 分別當選正副總統的蔣中正與李宗仁於5月20日於南京總統府宣誓就任第一任中華民國總統與中華民國副總統,國民政府主席一職被中華民國總統取代,國民政府的機關主體則轉型成為總統、副總統的幕僚機關——總統府,以總統和五院為主體的中央政府體制正式取代國民政府,改組成立為中華民國政府,國民政府遂成為爾後之通稱。 政府军 國民革命軍,在1928年前簡稱為革命軍,在1928-1947年之間簡稱為國軍。指中國國民黨自1925年到1947年之軍隊組織(以黨領軍),是中國國民黨在1925年師法當時蘇聯共產黨軍事制度後創設的一支主力重要軍隊,也是中華民國在北伐後到行憲前的國家武裝力量。 在中日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軍隊在名義上是國民革命軍一部份(指揮權分離,獨立運作)。戰爭結束後,中國共產黨軍隊脫離國民革命軍,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1947年《中華民國憲法》頒布後,正式結束國民政府,國民革命軍改名為中華民國國軍,並下令實行軍隊國家化。 經濟 |
公社反思 卡尔·马克思认为,公社“浪费了宝贵时间”去组织民主选举,而不是迅速地消灭凡尔赛军,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法兰西国家银行就位于巴黎市,存放着数以十亿计的法郎,而公社却对此原封不动也未派人保护。他们向银行请求借钱,卡尔·马克思認為他们应该毫不犹豫地全部没收银行的资产。公社为防備谴责而选择不去没收银行的资产。结果银行资产被搬运到了凡尔赛武装凡尔赛的军队。 共产主义者,左翼社会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以及其他人把巴黎公社视为解放社会的原型或者预示,因为它的政治系统是基于包括草根阶层在内的人人参与的民主(participatory democracy)。马克思和恩格斯,巴枯宁,以及后来的列宁和托洛茨基都试图从巴黎公社很有限的经验中吸取理论上的教训(特别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和“政权消逝(withering away of the state)”)。更加务实的教训出自一名记者爱德蒙·德·龚古尔之手,他在流血周三天之后写道:“…血腥镇压非常彻底,像这样杀死所有敢于反抗者的流血事件,将推迟下一次革命爆发的时间…旧社会至少为自己又争取到了二十年的和平时间…” 卡尔·马克思在他写于巴黎公社期间的著名小册子《法兰西内战》中赞扬了公社的成就,并把它描述为未来的革命政府的原型,无产阶级终于发现了获得解放的形式。 马克思写道:“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它的英烈永远铭记在工人阶级的伟大心坎裡。那些杀害它的刽子手们已经被历史永远钉在耻辱柱上,不论他们的教士们怎样祷告也不能把他们解脱。”. 恩格斯附和这一观点,他补充:没有常规军,区域自治以及其它措施,标志着公社不是旧体系下的“国家”,而是一个过渡形式,向着废除国家的目标前进的一种形式,他使用的这一著名名词后来被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采用:公社是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也就是说它是由工人运作的并且符合工人的利益。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公社也并不是一味颂扬。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在1872年的第一国际海牙会议的决裂部分归因于马克思的观点,他认为:如果公社对反动派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开始征兵,在革命指导下进行集中决策的话,公社是可以存活下来的。而分歧的另一边,反威权的社会主义者不同意共产主义者的观点,共产主义者倾向于迅速夺取政权,建立一个临时过渡政府,而无政府主义者认为应该像巴黎公社一样进行罢工和通过分散的工人议会使国家解体。 巴黎公社后来经常被许多左翼领导人提起。毛泽东曾常提到它。列宁也赞同马克思的观点,认为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生动样板,但同时,列宁也批评公社“在中途停了下来,……一味幻想在国内树立一种最高的公理,……没有夺取像银行这样的机构”。他认为他们“过于宽大”,没有及时去消灭阶级敌人。苏联的宇宙飞船上升一号携带了巴黎公社的部分标牌。布尔什维克把一艘甘古特級戰艦“塞瓦斯托波尔”号更名为“巴黎公社”号。 批评 保守派作者通常都激烈地批评巴黎公社。事发当时美国驻法国大使伊莱休·B·沃什伯恩的日记被历史学家大卫·麦卡洛的书《伟大旅程》大段引用,以說明公社社员是一帮“强盗、杀手和暴徒”:“我实在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写出我的憎恶……(他们)威胁要毁灭巴黎,把所有人在投降之前烧死在废墟中”。事实上在战斗中,社员们放火烧掉了杜伊勒里宫、卢浮图书馆、市政廳、司法宫、警察府、王宫和很多其他地方,还有人去烧巴黎圣母院不过被扑灭了。从市政廳到法国银行的下水道被埋上地雷,当时在巴黎的英国人埃德温·蔡尔德(Edwin Child)写道:“女人都像疯虎一样,到处洒汽油,越是怒火旺盛就越光荣似的。”近来有一些研究者提出,关于这些女纵火者(或按法文写法“pétroleuses”)的记述是虚构的。写道,因为这些指控,有数百名女工在5月下旬被当作纵火犯谋杀了。他还认为必须指出,对血腥一周中造成巴黎变为废墟的各处大火,法军炮火要负一半责任。沃什伯恩还试图救出公社手中的人质,其中六人在最后战斗阶段被处决。沃什伯恩还写道:公社“犯下史无前例的罪行”,军队则“进行了可怕的报复”。 平反 巴黎公社遭到镇压后,梯也尔任命的凡尔赛军总司令麦克马洪亲自为圣心教堂揭幕,感谢上帝保佑他们镇压了巴黎公社。此后,法国历史书均从法兰西第二帝国直接跳到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巴黎公社被严令禁止提及,不得进入教科书。 1879年3月3日,国民议会对巴黎公社社员实施部分赦免。后来,应雨果等人呼吁,国民议会于1880年7月11日颁布“全面大赦”。但这两次赦免都建立在巴黎公社社员“犯有罪行”的前提下。1880年“全面大赦”后,“流血周”幸存者们结束国外放逐或流亡生活,回到法国,成立了巴黎公社老战士“兄弟会”。 1960年代,法国“巴黎公社协会”成立,宗旨是捍卫巴黎公社理想、继承巴黎公社精神。2011年,巴黎公社协会要求法国当局为巴黎公社正式公开平反。到2013年,一些社会党和法国共产党议员多次联合推出为巴黎公社平反的备忘录提案。 2016年11月29日,国民议会依据《宪法》34-1条款通过第907决议,由议长克洛德·巴尔托洛内签署“为所有遭镇压的1871年巴黎公社社员平反”。此次平反是由一批来自社会党等党派的左翼议员提出,极右翼的国民阵线等党派的议员反对,经过两个小时辩论,最终左翼议员胜利。支持该提案的社会党与环保改革派领袖布鲁诺·勒鲁及巴黎议员称,“这一庄严行动”是在“尽历史责任”,“此举旨在给那些为自由不惜被立即处死和受到不公正判决的妇女和男子以荣誉和尊严。” 主要领导人 欧仁·瓦尔兰 路易·奥古斯特·布朗基 夏尔·德莱克吕兹 弗兰克尔·列奥 欧仁·鲍狄埃 参考文献 图集 参见 普法战争 | 德军进入巴黎之后,过了很短时间便马上撤离了。但巴黎的高度政治狂热还在继续。帝国政府和临时政府都已离开巴黎去了凡尔赛,一个在德军保护之下的避风港。结果在他们回去之前的那段时间,法国首都出现了一个权力真空。 由于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采取了一种更加激进的姿态,权威也稳定地增长,政府感到不能无限期地允许它自由支配那400多门大炮。于是,作为第一步,在3月18日,梯也尔命令正规军去夺取存放在蒙马特尔高地及全城其它地方的大炮。士气低落的士兵们不但没有执行命令,反而与国民自卫军和当地居民亲如兄弟。蒙马特尔的将军被人从马上拉了下来,后来有人作证说他曾命令士兵们向国民自卫军和市民人群开枪,于是被枪毙,同时被处决的还有从附近抓来的一名共和国老兵将军,由于他曾担任过国民自卫军的前任指挥官而为人所痛恨。 其他很多部队也参加了叛乱,于是叛乱迅速扩大,政府首脑梯也尔向所有还服从命令的正规军,警察以及各级行政人员和专家们下达了立即撤退令。他自己抢在别人前面先逃到了凡尔赛。梯也尔說他已经考虑这一策略(“从巴黎撤退以粉碎后面的人民”)很长时间了,是他在反思1848年革命时得出的经验,但很有可能这只是他在惊慌失措中所作的决定。没有证据表明政府曾经预见到或者为现在开始的危机作过任何计划。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现在是巴黎唯一有效的政府:它组织了于3月26日举行的公社选举。 公社的92名成员(确切地说是“公社议会”)包括了很高比例的技术工人和一些专家(比如医生和记者)。他们中的许多人是政治活跃分子,派别从共和派改良主义者,到各种类型的社会主义者,甚至还有希望恢复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专政的雅各賓黨人。 社会主义革命布朗基组织的前任领导布朗基被选为议会主席,但他本人并不在场,因为他已经于3月17日被捕,整个巴黎公社活动期间他都被关在一个秘密监狱。公社一开始试图用巴黎总主教乔治·达尔博伊来换他出狱,后来又用他们拘留的74名人质交换,但均被阿道夫·梯也尔断然拒绝(见下文)。巴黎公社于3月28日宣布成立,但各区经常在围城中与组织脱离关系。 社会法案 公社在它短暂的生命期内采用了从前被废弃的法兰西共和国历,并采用象征社会主义的红旗以及第二共和国时期装饰有红边的三色旗作为自己的象征标志,恢复了在第二帝国时期被禁唱的《马赛曲》为国歌。1848年,在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期间,激进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曾经用红旗以及装饰有红色绶带的三色旗来作为自己的标识,以区别于政治立场中立的共和分子,正如这些中立的持自由主义立场的吉伦特党人在1789年革命期间所做的那样。 尽管内部有许多不同,议会还是在管理一个两百万人的城市的基本公共事务方面做的不错;它也能够在一些政策上达成一致,这些政策的内容倾向于建立一个进步的,长期的以及高度民主的社会民主主义,而并不仅仅是一场社会革命。由于时间短暂(公社只存在了不到60天),只有一部分法令真正得到了实行。它们包括: 政教分离 妇女选举权 在围城期间所欠房租的免除(在此期间支付实际已经被中止) 数以百计的巴黎面包店的夜班的废除 向在服役期间死亡的国民自卫军的未婚伴侣以及子女发放抚恤金 由城市当铺免费发还所有在围城期间被抵押的工人的工具以及最高价值20法朗的生活用品,他们担心技术工人在战争期间被迫典当了他们的工具 推迟商业债务的偿还,废除借款利息 由工人接管并运营被原主人放弃的企业,将来原主人可以獲得补偿 废除官员的高薪制,规定公社委员最高(国民自卫军总司令)年薪不超过6000法郎(相当于当时巴黎中等收入工人的年收入)。 政教分离法令将所有的教堂财产变为公共财产,并且把宗教教育从学校去除;巴黎公社失败之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直等到1880-81年费里法和1905年法国法律才重新实行这一法律,它们确立了法国的政教分离原则。公社允许教堂继续从事宗教活动,但条件是他们必须在夜间向公众政治会议开放教堂。与街道和咖啡店一起,教堂成为了公社另一个主要的共同分享的政治中心——情境主义运动在它的建筑主张中不会忘记这一表述。其它计划中的立法还包括教育改革,它使将来的教育和技术培训向所有人免费开放。 一些妇女组织了一个女权运动,继续了1789年和1848年的政治主张。这样,,一个社会主义的装订工人和,一个年轻的俄罗斯被放逐者和卡尔·马克思的伙伴于1871年4月11日创建了“保卫巴黎和护理伤员妇女联盟”。鉴于相信她们针对男权制的斗争只能在一场全球的针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之中实现,联盟要求性别平等,工资平等,妇女的主动离婚权,世俗指导(非牧师的)权和女孩的专业教育权。她们还要求抑制合法妻子与情妇间的区别,婚生子女与非婚生子女之间的区别,废除妓女——她们实现了关闭“maisons de tolérance”(合法的官方妓院)。妇女联盟还参与了几个市政委员会以及组织了合作工厂。著名形象如路易斯·米歇尔,“蒙马特尔高地的红色处女”参加了国民自卫军,后来被送到新卡里多尼亚,象征着数量很少的妇女在起义事件中的积极参与。国民自卫军的一个妇女营在镇压期间保卫了布兰彻广场(Place Blanche)。 公社领导们的工作负担都非常之大。人们期望议会成员们(他们不是“代表”,而是委任的,理论上来说,随时可以被选举人取消资格)像提出那些立法的法令一样提出一系列行政的和军事的法令。大量的在围城期间在各地区(“quartiers”)为满足社区需要(小卖部,急救站)而建立起来的非正式组织继续兴旺并与公社紧密合作。 同时,这些地方议会通常也在当地工人的指导之下追求他们自己的目标。不管公社议会的正式改革,作为一个整体公社的这些成员们是更加激进的革命者。革命倾向表现为蒲鲁东主义——一种偏中间的无政府主义的早期形式——成分混杂了国际社会主义,布朗基主义,以及更多的自由主义共和派。巴黎公社一直被无政府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者歌颂至今,部分原因也是这种政治趋向的多样性,高度的工人控制和不同革命派别之间的紧密合作。 战斗 公社部队,也就是国民自卫军,首先于4月2日与常规军的凡尔赛军展开了一场小规模冲突。双方都没有真正地想要开始一场大规模内战,但双方也都不想谈判。后曾在世纪之交担任皮埃尔·瓦尔德克-卢梭政府下的(与独立社会主义者米勒兰一起),是梯也尔领导下指挥反击的将军之一。 邻近库尔布瓦的市郊於4月2日被政府军攻陷,而公社武装在原已被推迟了的凡尔赛遠征也于4月3日失败了。抵抗与求生变成了首要的考虑,公社领导层作了努力,要把国民自卫军变成一支有效的抵抗力量。 在巴黎的外国政治避难者和流亡者团体也强力支持公社:其中有一位是波兰前军官和民族主义者,成为公社最好的将军。 议会完全支持国际主义,为了表示这种兄弟般的情谊,公社认为纪念拿破仑一世胜利的旺多姆圆柱是一个波拿巴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的象征,于是将其拉倒。 在国外,包括德国在内的工会和社会主义组织也举行了集会和并传递了支持信息。但所有从其它法国城市获得真正帮助的希望很快破灭了。梯也尔和他在凡尔赛的内阁设法阻止任何信息从巴黎泄露出去;并且在法国外省及乡下对于大都市的运动一直以来就持一种怀疑性的态度。纳博讷,利摩日和马赛的运动很快就被粉碎了。 随着局势的进一步恶化,议会的一个分支赢得了一场选举(对手是装订商和卡尔·马克思的一个随军记者欧仁·瓦尔兰,以及其它中立派),决定创建一个“公共安全委员会”,模仿1792年雅各宾派建立的同名机构。从理论上来说,它的权力非常之大并且毫不留情,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有效。 从四月到五月,政府军的兵力在数量上持续增长——普鲁士释放了法军战俘以帮助梯也尔政府——他们完成了对巴黎外围抵抗力量的分割包围,并将国民自卫军赶回了城里。5月21日,巴黎城墙西部的一道城门被攻陷,凡尔赛军开始夺回巴黎,他们首先占领了繁荣的西部地区,在那里他们受到了那些在停战后没有离开巴黎的市民们的欢迎。据说有一位工程师(他经常为梯也尔政府当间谍)发现城门无人管理,于是把这一情报通知了凡尔赛军。 |
– 1997年6月11日 Netscape Communicator 4.01 – 1997年6月18日 Netscape Communicator 4.02 – 1997年8月18日 Netscape Communicator 4.03 – 1997年9月14日 Netscape Communicator 4.04 – 1997年11月14日 Netscape Communicator 4.05 – 1998年4月2日 Netscape Communicator 4.06 – 1998年8月17日 Netscape Communicator 4.07 – 1998年10月5日 Netscape Communicator 4.08 – 1998年11月9日(4.08版是供16位元Windows和68k麥金塔電腦的最終版本) Netscape Communicator 4.5 – 1998年10月19日 Netscape Communicator 4.51 – 1999年3月8日 Netscape Communicator 4.6 – 1999年5月18日 Netscape Communicator 4.61 – 1999年6月14日 Netscape | – 1999年3月8日 Netscape Communicator 4.6 – 1999年5月18日 Netscape Communicator 4.61 – 1999年6月14日 Netscape Communicator 4.7 – 1999年9月30日 Netscape Communicator 4.72 – 2000年2月22日 Netscape Communicator 4.73 – 2000年5月5日 Netscape Communicator 4.74 – 2000年7月22日 Netscape Communicator 4.75 – 2000年9月17日 Netscape Communicator 4.76 – 2000年10月25日 Netscape Communicator 4.77 – 2001年4月16日 Netscape Communicator |
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元首一般不称总统,因为一党执政的原因,其地位和权力比不上执政党的最高领导人(总书记、第一书记,除非兼任),部分國家元首甚至是虚位元首。、、、称其国家元首为国家主席,、等称国务委员会主席。曾经使用“总统”为国家元首名称的社会主义国家有(1959-1976)、(1990-1991)、(1948-1989)、(1949-1960)、(1974-1989)、(1945-1990)和(1947-1952、1989-1990)。 在不同國家設定上,總統職位可任職一定年期,可連任或不可連任,或任職一定年期後不能再出任。 終身總統 終身總統,是指在共和制度下經憲法、法律、选举制度或國會決議保障其「終身執政」的總統、或與其相當之職位(國家元首、最高領導人)等。終身總統可被視為事實上的君主,其中一部分終身總統有指定繼承人的權利。終身總統的歷史可溯源自羅馬共和國獨裁者凱撒。傳統上獨裁官只有6個月任期,但凱撒在公元前45年自稱為永久獨裁官。後來在法國大革命後的混亂時期,拿破崙亦於1802年成為終身執政。1804年經修憲,拿破崙正式成為法蘭西皇帝。 历史上社会主义国家的总统列表 脚注 註釋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國家元首 政府首腦 總統制 半總統制 總統府 | 在委员制国家,“瑞士聯邦主席”(也有翻译成總統)在法律上与总统制类似,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但其实际权力及地位都不比其他委員高,如同议会制下的國家元首。现今实行这一制度的只有和两国。 在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元首一般不称总统,因为一党执政的原因,其地位和权力比不上执政党的最高领导人(总书记、第一书记,除非兼任),部分國家元首甚至是虚位元首。、、、称其国家元首为国家主席,、等称国务委员会主席。曾经使用“总统”为国家元首名称的社会主义国家有(1959-1976)、(1990-1991)、(1948-1989)、(1949-1960)、(1974-1989)、(1945-1990)和(1947-1952、1989-1990)。 在不同國家設定上,總統職位可任職一定年期,可連任或不可連任,或任職一定年期後不能再出任。 終身總統 終身總統,是指在共和制度下經憲法、法律、选举制度或國會決議保障其「終身執政」的總統、或與其相當之職位(國家元首、最高領導人)等。終身總統可被視為事實上的君主,其中一部分終身總統有指定繼承人的權利。終身總統的歷史可溯源自羅馬共和國獨裁者凱撒。傳統上獨裁官只有6個月任期,但凱撒在公元前45年自稱為永久獨裁官。後來在法國大革命後的混亂時期,拿破崙亦於1802年成為終身執政。1804年經修憲,拿破崙正式成為法蘭西皇帝。 历史上社会主义国家的总统列表 脚注 註釋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國家元首 政府首腦 總統制 半總統制 總統府 總統日 國家主席 國務委員會主席 總理 皇帝总统 |
水星和金星可能会同時凌日,但極為罕見。上一次二者同時凌日要至少追溯到28万年前,下一次则會在69163年7月26日出現。 水星凌日列表 | 水星凌日是一种天文现象。当水星运行至地球和太阳之间,如果三者能夠連成直線,便会产生水星凌日现象。观测时会发现一黑色小圆点横向穿过太阳圆面,黑色小圆点就是水星的本尊。水星凌日发生在五月初或十一月初,平均每百年出现十三次水星凌日的现象。 最近發生的水星凌日:2003年5月7日、2006年11月8日、2016年5月9日、2019年11月11日。 水星和金星可能会同時凌日,但極為罕見。上一次二者同時凌日要至少追溯到28万年前,下一次则會在69163年7月26日出現。 水星凌日列表 |
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成员 东突恐怖分子 死在巴基斯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 | 艾山·买合苏木(维吾尔语:;),維吾爾族,原籍中華人民共和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區疏勒縣。由於他被指與基地组织有聯繫,被中国及美國官方列為恐怖分子。艾山·买合苏木於1993年10月被中国警方抓获,被當局劳动教养3年,1997年逃至別國,和前辈亲友阿不都卡德尔·亚甫泉发起东突厥斯坦伊斯兰党,並在阿富汗的训练营地训练武裝分子。2003年10月2日在巴基斯坦、阿富汗边境的一次反恐怖联合行动中被巴基斯坦军队击毙。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维吾尔族政治人物 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成员 |
608年 第四年至五原,出长城,巡行至塞外; 609年 西行到张掖; 610年 再游江都; 611年 到614年,三次亲征高丽,均遭失败; 615年 北巡长城,被突厥始毕可汗围困于雁门; 616年 三游江都; 618年 被叛军所弑,同年李淵建立唐朝,隋朝滅亡。 主要成就 政治 隋炀帝在位的十四年间,起初为提升经济发展和民生便利的层次,曾推动各种建筑包括南北隋唐大运河等艰钜工程。一方面这些巨大的工方便其巡幸江东,巨船连连百里,沿岸居民都被抽调去拉船,另一方面工程为全国男丁的丁疫,给民生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大运河的修建使百万计的中国劳工伤亡,甚至出現了“丁男不供,始役妇人”的情況,为隋朝带来不稳定因素。另外,在执行政策的同时,隋炀帝也搜罗江南、五岭以北的珍材异石来犒赏自己。又为求完美,令各地献上特产、奇禽异兽至京,动用了大量的劳役。隋炀帝还遣大军远征高句丽。连年的征战,使数万隋军丧命异国他乡并间接引发隋末民变。 经济 开运河 大业元年(605年),杨广继位之初,征发河南、淮北一百多万人开通济渠(唐时称广济渠,宋称汴河),由洛阳通到淮水。同年,又遣淮南十几万人开邗沟,从山阳(今江苏淮安)到扬子(今江苏扬州南)入江,又称“山阳渎”。自大兴至江都(今扬州),全长四千多里。运河的两旁开辟了大道,为美化环境和鼓励人民亲近利用,皆种有榆树和柳树,可谓当代良策。大业四年(608年),征河北一百多万人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大业六年(610年),开江南河,从京口通到-{zh-hans:余;zh-hant:余;}-杭(今浙江杭州)。自大业元年(605年)起,以六年时间开凿邗沟、通济渠、永济渠和江南运河。 军事 远征高句丽 大业七年(611年),大运河建成后,隋炀帝随后于大业八年(612年),募集30万人的作战军队攻打高句丽。高句丽全国亦撼动,隋军都认为易如反掌,结果在辽东城和平壤城伤亡惨重,大败而归。次年再度发兵围攻辽东城,但国内杨玄感叛变,隋炀帝不得不中返平乱。大业十年(614年),第三次发兵进攻高句丽,高句丽王高元不敌,只有投降,隋炀帝便班师回朝,耗尽国力,民间烽火遍地,不久灭亡。 文化 隋炀帝除了在位施政及功過饱受争议之外,他还是隋唐两代代表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风广阔,既有千军万马出征时的雄伟,又能描写夕阳下长江宁静的江景;在他帝王生涯的最后,彷彿意识到自己帝王运尽,诗风转变为寂寥多感,主以抒情诗为主。 乐府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 六亲不认 史实 杀兄屠侄 杨广继位后,假传文帝遗嘱,逼迫杨勇自尽,将杨勇处死。还有亲弟蜀王杨秀被他诬陷使用巫蛊诅咒隋文帝及幼弟汉王杨谅,被剥夺官爵贬为庶民软禁于内侍省,后与诸子一起被软禁,不得与妻子相见。杨广将起兵造反的幼弟汉王杨谅“除名为民,绝其属籍”后,于大业三年(607年)3月4日,诛杀侄兒长宁王杨俨、又把剩余的侄兒(杨勇诸子)平原王楊裕、安城王杨筠、安平王杨嶷、襄城王杨恪、高阳王杨该、建安王杨韶、颍川王杨煚、杨孝宝、杨孝范贬到岭南,在路途中全部被处死。 真實性存在爭議 毒殺父親 据《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载,在仁寿四年(604年)7月,文帝卧病在床,杨广于是写信给杨素,请教如何处理文帝后事和自己登基事宜。不料送信人误将杨素的回信送至了文帝手上。文帝大怒,随即宣杨广入宫,要当面责问他。正在此时,宣华夫人陈氏也哭诉杨广在她来途中意圖非禮她,使文帝顿悟,拍床大骂:“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急忙命人传大臣柳述(文帝女婿)、元岩草拟诏书,废黜杨广,重立杨勇为太子。杨广得知后将柳述、元岩抓入狱,并让右庶子张衡入文帝寝殿侍疾并将文帝周围的侍从打发走。據傳文帝就是他親手所殺。不久文帝便驾崩。 《隋书列传第十三》杨素传、《隋书列传第十》杨勇传、《隋书列传第二十一》张衡传、《隋书·后妃列传》等章节中皆暗示杨广弑父。 唐代人马总在《通历》中记载隋文帝被张衡“血溅屏风”,而赵毅在《大业略记》中记载隋文帝被张衡毒死。 非禮庶母 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病重,宣华夫人与容华夫人都侍立在侧。隋文帝命兩人更衣小憩。宣华夫人更衣时,遇上太子杨广,杨广见父皇病重,便色性大發,上前非礼庶母。宣华夫人挣脱了杨广的纠缠。她衣履不整地赶回仁寿宫,向隋文帝哭诉杨广的无礼。隋文帝大怒,大罵“畜生何足付大事,獨孤誤我!”便命內侍急召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岩,商討廢太子楊廣,扶楊勇為太子,但楊廣命張衡入宮,不久隋文帝即崩。不過初唐趙毅筆記《大業略記》記載容華夫人蔡氏為仁壽宮變女主角。隋煬帝楊廣「因色弒父」這種說法也被諸多近代史學家質疑,仁壽宮變也成為疑案。 隋文帝驾崩,杨广送去同心結,宣华夫人害怕,但在宮人催促下,勉强收下同心结。当夜,杨广姦淫後母宣华夫人、容华夫人。萧皇-{后}-發現此事,在宣华夫人面前斥責杨广姦淫庶母的罪行,又威脅若不送走宣华夫人,便將此事公诸天下,最後杨广只好把宣华夫人送到仙都宫居住。但他对宣华夫人念念不忘,不久又把宣华夫人迎回宫中,但她回宫一年多便病逝,终年二十九岁。 -{后}-妃子女 皇后 愍皇后萧氏,父西梁孝明帝蕭巋,母張皇后。 | -{后}-妃子女 皇后 愍皇后萧氏,父西梁孝明帝蕭巋,母張皇后。 妃嫔 隋炀帝后宫有史可查者为八人,两位陈氏皆为陈后主之女。另有一位御女和两位采女的墓志出土。根据《隋书 列传第一》的记载,独孤皇后死,隋文帝在妃嫔中增设御女一位,共八十一员,但没有记载品级,隋炀帝时,出现采女。同时,御女和采女有明确的品级。御女六品,采女七品,在妃嫔中地位较低。 《北史》记窦建德将“炀帝妃嫔美人并使出家”。 野史、小说中称唐高祖李渊的宠妃尹氏和张氏原是晋阳宫妃嫔,但史书仅说裴寂将晋阳宫宫人献给李渊,并未说明是尹氏和张氏。 陈妃,陈后主第四女,封廣德公主,母高昭仪。见于《嘉泰吳興志》。 陈贵人,名婤或女婤,陈后主第六女 萧嫔,杨杲母 婕妤刀妙琏 唐御女,六品御女,大业十三年二月一日逝世 田采女,七品采女,东海丹塗人,大业十年逝世 田采女,七品采女,大业十一年逝世 《隋炀帝海山记》称隋炀帝有朱贵人,大骂叛军而被杀。 姬侍 王氏,李渊外甥女,是否为同安公主与王裕的女儿,已无法考证 崔氏,隋东郡公崔君绰女 子 元德太子杨昭(母萧皇-{后}-),早薨,留有三个儿子,燕王杨倓、越王杨侗、隋恭帝杨侑。 齐王杨暕(母萧皇-{后}-),遗腹子杨政道,孙杨崇礼,曾孙杨慎名,杨慎矜,杨慎馀。 第三子早夭 赵王杨杲(母萧嫔) 女 南阳公主(宇文士及妻,宇文化及叛变后,士及曾求公主再为夫妻,公主不许,出家为尼) 皇女杨氏(封号不详,唐太宗妃,三子李恪,六子李愔生母) 隋炀帝女儿有史可查为两人。《北史》记萧皇后携其孙杨政道及诸女入于突厥,可见隋炀帝另有数女。当代有作者推测淮南公主为其小女,然无确实来源。 作品 楊廣善於作詩,也是一位詩人,詩詞涵養豐富。 評價 唐朝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朱敬則曾作隋煬帝論以比喻隋煬帝,矯情飾跡,有曹丕之釣名。 唐魏徵《隋書》評價楊廣早年矯情以得帝位,楊廣上任時握有隋朝一代霸績,但性格上驕矜自負、傲慢暴戾,行為上荒淫無度、大殺忠臣,賞罰無度。之後窮兵黷武,三戰高麗,大興土木,橫征暴斂,一時國家大亂,血流成河,人民挨餓到要吃兒女的慘況。但楊廣終究無法悔悟,最終死於匹夫之手。楊廣造成的國家慘況、生靈塗炭,是從未有之慘劇: |
革命建设最重要的工作是塑造人民的共产主义思想并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 根据主体思想,还要教育人民绝对忠诚于党和领袖(朝鲜劳动党和金氏父子是分开说的)。 朝鲜官方的历史记载中称,第一次运用主体思想的实践是朝鲜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至1961年)。该五年计划促成了朝鲜的经济快速发展,并把重点放在重工业,力求能够在政治上独立于苏联和中国。不过,千里马运动的蓝本就是以前苏联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千里马运动也参考了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大跃进”运动,且成功地避免了大跃进的灾难性后果。 尽管主体思想的愿望是自给自足,朝鲜仍然严重依赖其他国家的经济援助。苏联一直保持对朝鲜的援助,直到其1991年解体。朝鲜战争后,1953年至1963年,朝鲜依赖于“兄弟”国家的经济援助和贷款,以及1953至1976年期间苏联提供的工业援助。苏联解体后,朝鲜经济陷入了危机,加之基础建设失败引发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规模的饥荒。几年后,中国同意将像前苏联一样对朝鲜提供每年总额超过400亿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自2007年,根据六方会谈达成的协议,朝鲜还收到大量重油供应和技术援助。 根据“主体思想”,公元1997年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纪年方式由公元纪年改为“主体纪年”。为祝贺金日成七十寿辰,平壤市中心大同江畔于1982年建起了“主体思想塔”,作为“主体思想”的象征。 產生 金日成最初使用“主體”一詞出現在文章《在平壤市慶祝八·一五解放一週年大會上的報告》(1946年8月15日)、《关于在思想工作中克服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确立主体》(1955年12月28日對黨的宣傳鼓動工作人員的講話)。 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是主體思想產生的關鍵因素。由于苏联出现反对个人崇拜的思潮,朝鲜劳动党内也出现反对金日成个人崇拜的力量,以“苏联派”和“延安派”为代表。金日成在镇压并肃清这两派反对势力後,提出“朝-{}-鮮革命应该以朝-{}-鮮党的思想为主体,因为朝鮮党熟悉朝-{}-鮮歷史、朝-{}-鮮地理、朝-{}-鮮人民的风俗习惯;苏联派和中国派采取的是苏联式或者中国式的革命方法,不适合朝鮮的国情”,反对亲华派的“事大主义”和亲苏派的“教条主义”。以此为契机,“主体”这一用语开始出现在朝鲜的政治生活中。 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金日成“確立主體”的思想受到了衝擊和批判,金日成被指責為修正主義者,中國開始對朝鮮採取施壓措施,是誘發主體思想誕生的關鍵因素。金日成提出主體思想與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基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對立。 1967年,金日成综合大学总长(校长)黄长烨将金日成有关朝鲜革命的想法综合成思想体系,提出主体思想是朝鲜在从反封建主义时期到共产主义时期应当遵循的指导思想。 1967年11月15日,金日成为应对国内反修人民的压力,发表了文章《学生要树立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学习符合朝鲜革命利益的科学知识》,一文摘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工业劳动与农业劳动”,“轻体力劳动与重体力劳动”,而后提出了“自身革命”(近义词为“自我革命”)等等。 金日成的講話裡最後提及“資本主義因素”是在《关于劳动管理工作的几个问题》(1968年11月16日在朝鲜劳动党第四届中央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扩大)上的结论)、《关于青少年共产主义教育的几个问题》(1969年12月5日在朝鲜劳动党四届二十中全会(扩大)上的结论;一 发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教育的几项任务;(一)完善社会主义教育学)。 1972年12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憲法》规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我国现实的朝鲜劳动党的主体思想作为自己活动的指针”。主体思想在1977年之后取代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成为朝鲜劳动党和朝鲜式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1980年10月,朝鲜劳动党第六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党章把“金日成同志的革命思想、主体思想作为唯一的指导方针”。 后续 1988年韩国以举国之力举办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苏联和东欧国家在抵制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后却不顾朝鲜坚决反对集体出席了汉城奥运会。此举直接导致朝鲜也以倾举国之力的方式在第二年举办了第13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以与韩国抗衡。 1989年苏联允许匈牙利、波兰等东欧国家陆续与韩国建交,同年2月1日,匈牙利与韩国建交,匈牙利是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中第一个与韩国建交的国家。1990年9月30日,朝鲜最大的支持者,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和韩国总统卢泰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会谈,苏韩建交。1992年8月24日,继苏联之后的朝鲜第二大支持者、在中苏交恶期间与苏联爭鬥,给在中苏之间左右逢源的朝鲜援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和韩国建交。朝鲜在国际社会日益孤立。 1991年8月24日苏联共产党解散,同年底超级大国苏联解体。加上之前东欧的共产党政权纷纷垮台,和金日成私交甚密的东德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昂纳克被迫下台,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齐奥塞斯库被逮捕后很快被枪决。朝鲜领导层开始担忧这股潮流蔓延到朝鲜国内。 此时已经在国内夯实了权力基础并在事实上和金日成共同统治朝鲜的金正日,于1992年1月发表了题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教训和我们党的总路线》的署名文章。文章把苏东剧变的原因总结为“没有把强化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地位和提高主体作用当作主要问题来抓”。同年4月朝鲜又召集了全世界70多个共产主义政党的代表团,发表了“拥护和发展社会主义伟业”的平壤宣言。 在此之前的1991年5月,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的干部也被集中起来学习题为《以人民大众为中心的我国式社会主义不可战胜》讲话。讲话强调朝鲜的社会主义是以人民大众为中心的独特的“我国式样的”社会主义,其他社会主义可能失败,但朝鲜的社会主义不会失败。也就是说,朝鲜把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的失败归结为运用的错误,同时向国内外强调朝鲜的社会主义体制不可动摇。朝鲜进一步加强了“以贯彻金日成主席的主体思想和推进我国式社会主义为纲领”的思想教育活动,全力防止可能的国内动荡。 评价 金正日强调主体思想是“不能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框架内解释的独创的思想”,还说“主体哲学”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根本区别”的。“先前的社会主义理论,只把物质经济的因素看作革命斗争的根本条件”,主体思想“把社会主义提到了新的科学基础之上”,从此“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主体时代”。1976年10月,金正日在同朝鲜劳动党的理论宣传工作者的谈话中说,“无论从内容上看还是从组成来看,金日成主义是不能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框架内解释的独创的思想。”“形成金日成主义的精髓的主体思想,是人类思想史上新发现的思想。”“主体思想的哲学原理,是不能在唯物辩证法的框架内解释的。”“其社会历史原理不能按唯物史观来解释”。“金日成主义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区别的独创的革命思想。” 然而,韩国20世纪80年代的主体思想领头人金永焕后来认为,朝鲜的主体思想不过是“以‘主体思想’的名义将斯大林主义和民族主义、黄长烨主导创制的‘主体哲学’、领袖论三个毫无连贯的要素囫囵成团,利用与统治。”“虽是以自己名字发表,但金日成却连主体思想的基本概念都不懂。”由此认为朝鲜并没有真正从哲学上将主体思想体系化,而是仅仅从政治上加以利用。 | 尽管主体思想的愿望是自给自足,朝鲜仍然严重依赖其他国家的经济援助。苏联一直保持对朝鲜的援助,直到其1991年解体。朝鲜战争后,1953年至1963年,朝鲜依赖于“兄弟”国家的经济援助和贷款,以及1953至1976年期间苏联提供的工业援助。苏联解体后,朝鲜经济陷入了危机,加之基础建设失败引发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规模的饥荒。几年后,中国同意将像前苏联一样对朝鲜提供每年总额超过400亿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自2007年,根据六方会谈达成的协议,朝鲜还收到大量重油供应和技术援助。 根据“主体思想”,公元1997年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纪年方式由公元纪年改为“主体纪年”。为祝贺金日成七十寿辰,平壤市中心大同江畔于1982年建起了“主体思想塔”,作为“主体思想”的象征。 產生 金日成最初使用“主體”一詞出現在文章《在平壤市慶祝八·一五解放一週年大會上的報告》(1946年8月15日)、《关于在思想工作中克服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确立主体》(1955年12月28日對黨的宣傳鼓動工作人員的講話)。 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是主體思想產生的關鍵因素。由于苏联出现反对个人崇拜的思潮,朝鲜劳动党内也出现反对金日成个人崇拜的力量,以“苏联派”和“延安派”为代表。金日成在镇压并肃清这两派反对势力後,提出“朝-{}-鮮革命应该以朝-{}-鮮党的思想为主体,因为朝鮮党熟悉朝-{}-鮮歷史、朝-{}-鮮地理、朝-{}-鮮人民的风俗习惯;苏联派和中国派采取的是苏联式或者中国式的革命方法,不适合朝鮮的国情”,反对亲华派的“事大主义”和亲苏派的“教条主义”。以此为契机,“主体”这一用语开始出现在朝鲜的政治生活中。 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金日成“確立主體”的思想受到了衝擊和批判,金日成被指責為修正主義者,中國開始對朝鮮採取施壓措施,是誘發主體思想誕生的關鍵因素。金日成提出主體思想與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基础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對立。 1967年,金日成综合大学总长(校长)黄长烨将金日成有关朝鲜革命的想法综合成思想体系,提出主体思想是朝鲜在从反封建主义时期到共产主义时期应当遵循的指导思想。 1967年11月15日,金日成为应对国内反修人民的压力,发表了文章《学生要树立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学习符合朝鲜革命利益的科学知识》,一文摘取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工业劳动与农业劳动”,“轻体力劳动与重体力劳动”,而后提出了“自身革命”(近义词为“自我革命”)等等。 金日成的講話裡最後提及“資本主義因素”是在《关于劳动管理工作的几个问题》(1968年11月16日在朝鲜劳动党第四届中央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扩大)上的结论)、《关于青少年共产主义教育的几个问题》(1969年12月5日在朝鲜劳动党四届二十中全会(扩大)上的结论;一 发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教育的几项任务;(一)完善社会主义教育学)。 1972年12月,《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憲法》规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创造性地运用于我国现实的朝鲜劳动党的主体思想作为自己活动的指针”。主体思想在1977年之后取代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成为朝鲜劳动党和朝鲜式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 1980年10月,朝鲜劳动党第六次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党章把“金日成同志的革命思想、主体思想作为唯一的指导方针”。 后续 1988年韩国以举国之力举办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苏联和东欧国家在抵制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后却不顾朝鲜坚决反对集体出席了汉城奥运会。此举直接导致朝鲜也以倾举国之力的方式在第二年举办了第13届世界青年与学生联欢节,以与韩国抗衡。 1989年苏联允许匈牙利、波兰等东欧国家陆续与韩国建交,同年2月1日,匈牙利与韩国建交,匈牙利是东欧社会主义阵营中第一个与韩国建交的国家。1990年9月30日,朝鲜最大的支持者,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和韩国总统卢泰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会谈,苏韩建交。1992年8月24日,继苏联之后的朝鲜第二大支持者、在中苏交恶期间与苏联爭鬥,给在中苏之间左右逢源的朝鲜援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和韩国建交。朝鲜在国际社会日益孤立。 1991年8月24日苏联共产党解散,同年底超级大国苏联解体。加上之前东欧的共产党政权纷纷垮台,和金日成私交甚密的东德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昂纳克被迫下台,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齐奥塞斯库被逮捕后很快被枪决。朝鲜领导层开始担忧这股潮流蔓延到朝鲜国内。 此时已经在国内夯实了权力基础并在事实上和金日成共同统治朝鲜的金正日,于1992年1月发表了题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教训和我们党的总路线》的署名文章。文章把苏东剧变的原因总结为“没有把强化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地位和提高主体作用当作主要问题来抓”。同年4月朝鲜又召集了全世界70多个共产主义政党的代表团,发表了“拥护和发展社会主义伟业”的平壤宣言。 在此之前的1991年5月,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的干部也被集中起来学习题为《以人民大众为中心的我国式社会主义不可战胜》讲话。讲话强调朝鲜的社会主义是以人民大众为中心的独特的“我国式样的”社会主义,其他社会主义可能失败,但朝鲜的社会主义不会失败。也就是说,朝鲜把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的失败归结为运用的错误,同时向国内外强调朝鲜的社会主义体制不可动摇。朝鲜进一步加强了“以贯彻金日成主席的主体思想和推进我国式社会主义为纲领”的思想教育活动,全力防止可能的国内动荡。 评价 金正日强调主体思想是“不能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框架内解释的独创的思想”,还说“主体哲学”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根本区别”的。“先前的社会主义理论,只把物质经济的因素看作革命斗争的根本条件”,主体思想“把社会主义提到了新的科学基础之上”,从此“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时代——主体时代”。1976年10月,金正日在同朝鲜劳动党的理论宣传工作者的谈话中说,“无论从内容上看还是从组成来看,金日成主义是不能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框架内解释的独创的思想。”“形成金日成主义的精髓的主体思想,是人类思想史上新发现的思想。”“主体思想的哲学原理,是不能在唯物辩证法的框架内解释的。”“其社会历史原理不能按唯物史观来解释”。“金日成主义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有区别的独创的革命思想。” 然而,韩国20世纪80年代的主体思想领头人金永焕后来认为,朝鲜的主体思想不过是“以‘主体思想’的名义将斯大林主义和民族主义、黄长烨主导创制的‘主体哲学’、领袖论三个毫无连贯的要素囫囵成团,利用与统治。”“虽是以自己名字发表,但金日成却连主体思想的基本概念都不懂。”由此认为朝鲜并没有真正从哲学上将主体思想体系化,而是仅仅从政治上加以利用。 相关 平壤于1982年为祝贺金日成七十寿辰在市中心大同江畔建起了主体思想塔,作为主体思想的象征。 1997年金正日成為朝鲜劳动党總書記後,朝鲜的纪年方式在原有公元纪年基础上增加了主体纪年,即以金日成诞生的1912年为主体元年。同年,该思想的提出人之一黄长烨叛逃韩国,并于2010年在浴缸中溺毙(警方判定為心臟麻痺原因之自然死亡)。 檀君神話與主体史学 自1950年代提出主體史學这一命题以来,朝鲜史学家们开始以新的观点分析和解释历史文献,在许多问题上得出与传统观点完全不同的结论。为了使这些成果固定下来,自1975年12月始着手编写主体史学著作《朝鲜全史》。 1980年代初以后半岛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1986年朝鲜提出“朝鲜民族第一主义”。1989年苏东剧变后进一步强调“高度发扬民族第一精神”。据此反观1982年出齐的33卷本《朝鲜全史》,認為有些地方已落后于形势。如: 在内外复杂形势下对民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宣传5000年悠久历史,灿烂古代文化乃重要内容。但《全史》在否定箕子朝鲜以后,卫满朝鲜以降迄今只有2000年。只有肯定檀君为史实才副其悠久。此外,传统史学承认箕子“设禁八条”教化民众,主体史学否定箕子东来以后,只有肯定传说中桓雄下凡时帝释之 “弘益人间”的教导,方能在本土找到政治理念的最初源头。 传统的朝-{}-鮮历史承续表为朝-{}-鮮(包括檀君朝鮮、箕子朝鮮、衛滿朝鮮)——三国时代——统一新罗——高丽——-{朝鮮}-。)以主体史学观之,此表重大缺陷一为有背主体,二是偏重南方。因此,1993年12月提出史学新体系,即古朝-{}-鮮(檀君朝-{}-鮮、卫满朝-{}-鮮)——高句丽——渤海——高丽——朝-{}-鮮。在新的史学体系中,箕子朝-{}-鮮被否定其存在,三国时代唯以高句丽为正统(他的領土在北方,首都設在平壤),新罗、百济降为割据,统一新罗因有背主体(事唐)失去其历史地位,渤海国作为多民族国家虽不在半岛,但被认为是高句丽遗民所建国家,故可承续正统。 在这个新体系中,檀君占有龙头地位。据此史学新谱系,1993年5月和1994年1月先后修复高句丽东明王陵(位于平壤力浦区)和高丽太祖王陵(位于开城松岳山)。汉城(今首尔)是朝鲜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都城,传统上被视为国家政治、文化中心。檀君陵挖掘后《劳动新闻》发表社论称:“檀君陵在平壤发现,说明平壤是朝鲜民族发祥地,是朝鲜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中心。” 韩国学界对新近兴起的“檀君热”反应不一。有人认为此非学术,但也有人认为:“在开放时代,外国文物思潮汹涌而至,我民族文化及其正统性受到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最重要的是要把民族正统性和基础定位于檀君……檀君有无其人倒在其次,首要的是树立主体。” 参考文献 参见 |
Suite。 到了Netscape 8重新返回獨立瀏覽器的形式,主要修改自在市場上取得成功的Mozilla Firefox,特徵是僅有Windows平台的版本和包含Gecko引擎和微軟Internet Explorer的Trident(MSHTML)兩種排版引擎。 Netscape 9在製作中的情報於2007年1月23日公開在Netscape瀏覽器的客戶支援論壇,概略的提到新版本將會與Netscape.com更加結合。爾後於同年6月5日公開Beta1版等數個版本供大眾測試。最後於10月15日Netscape 9推出正式版。 版本歷史 Mosaic Netscape 0.9 – 1994年10月13日 Netscape Navigator 1.0 – 1994年12月15日 Netscape Navigator 1.1 – 1995年3月 Netscape Navigator 1.22 – 1995年8月 Netscape Navigator 2.0 – 1995年9月18日 Netscape Navigator 2.01 – 1996年3月18日 Netscape Navigator 2.02 Netscape Navigator 3.0 – 1996年8月19日 Netscape Navigator 3.01 | 1994年10月13日 Netscape Navigator 1.0 – 1994年12月15日 Netscape Navigator 1.1 – 1995年3月 Netscape Navigator 1.22 – 1995年8月 Netscape Navigator 2.0 – 1995年9月18日 Netscape Navigator 2.01 – 1996年3月18日 Netscape Navigator 2.02 Netscape Navigator 3.0 – 1996年8月19日 Netscape Navigator 3.01 Netscape Navigator 3.02 |
3%,第二个睡眠周期为 8%,第三个睡眠周期为 10%,第四个睡眠周期为 12%,第五个睡眠周期为 13-14%。大部分清醒时间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后不久。 如今许多人都会被闹钟叫醒。 然而,人们也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可靠地唤醒自己而不依赖闹钟。 许多人在工作日和休息日的睡眠方式完全不同,这种习惯可能导致慢性昼夜节律睡眠障碍。 许多人经常在睡前看电视和其他屏幕,这一因素可能会加剧昼夜节律周期的中断。关于睡眠的科学研究表明,清醒时的睡眠阶段是放大睡眠惯性的重要因素。 睡眠障礙 睡眠障礙是人們最常遇到的生理問題之一,主要可分為失眠、發作性嗜睡病、睡醒週期失調、睡眠呼吸暫停、睡眠相位后移症候群、夜驚、夢遊和昼夜节律睡眠障碍。睡眠障碍者应根据医师处方,服用治疗失眠的药物以改善睡眠质量。 任何會壓迫到胸腔呼吸時所作之擴張收縮運動的睡姿,都有可能造成睡眠時呼吸中止的症狀而導致半夜驚醒及惡夢。 太過緊身的衣物及隆胸,也可能造成相同的情況。 睡眠剥夺 睡眠影响 睡眠的好處 睡眠期間,人體大多數系統處於合成代謝狀態,有助於恢復免疫,神經,骨骼和肌肉系統。睡眠也是維持情緒,記憶和認知功能的重要過程,在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的功能中起著重要作用。 普遍認為睡眠能幫助恢復體力、腦力和精神,並能舒緩壓力,增強学习能力,從而保持身體健康。研究發現,睡眠時腦部的神經膠質細胞,把可能導致失智症與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的β淀粉样蛋白搬回體循環代謝並排除體外。 過度睡眠的壞處 在一次大样本的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長期過度的睡眠(超過9小時)會影響智力、提高糖尿病、心臟病、阿茲海默症、憂鬱症、不孕的機率。 此外根据英国基尔大学联合利兹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和东安格利亚大学的研究成果,平均每晚睡眠10小时的人,与平均每晚睡眠8小时的人相比,早死的危险增加30%。每天躺在床上蒙头大睡超过10个小时,死于中风的危险增加56%,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增加49%。 缺乏睡眠的壞處 人們若欠缺適量的睡眠,將有可能導致一些後遺症,如白天嗜睡、情緒不穩定、憂鬱、壓力、焦慮、免疫力降低、判斷力減退、失去邏輯思考力、工作效率下降等。而現代生活中,都市人大多工作繁忙,因此較常出現以上的問題。反之,在鄉下的人則能較輕鬆生活,並獲得適量的睡眠,因此較少出現上述問題。 世界睡眠日 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為了引起人們對睡眠重要性和睡眠品質的關注在每年春季的第一天——3月21日主辦了「世界睡眠日」。 「世界睡眠日」選定在每年的3月21日是有特別意義的,因為這天是春季的第一天,因為週期性的季節變換和睡眠的晝夜交替規律都密切影響人們的生活。 睡眠与死亡 汉语中忌讳直接说“死”,有用“长眠”形容死亡。人若缺少睡眠,神经系统就会出现紊乱,内分泌系统和精神活动都会出现障碍,甚至死亡。保持七至八小时的睡眠的人,其死亡率低于其他人。工作强度大,长时間睡眠不足易导致过劳死。 有關睡眠的傳說 巫覡宗教認為、直至現在仍有不少人相信,在睡眠時人的靈魂會暫時離開身體。 相關 依睡眠時的穿著區分: 裸睡、睡衣 依睡眠時的姿勢區分(睡姿): 仰睡、趴睡、側睡 依睡眠時的時間區分: 午睡、夜寢 參考資料 參見 時間生物學 睡眠障礙 多阶段睡眠 野比大雄︰多啦A夢故事裡一個自稱「睡眠天才」的男主角 延伸阅读 行为 神經科學 医学 | REM。 当一个人从深度睡眠返回第 2 阶段或第 1 阶段时,就会发生快速眼动睡眠。 晚上早些时候的深度睡眠(N3期)更多,而REM睡眠的比例在自然清醒前的两个周期中增加。 夢 如果一個人覺得他們沒有做夢或者一個夜晚中只做了一個夢,這是因為他們關於那些夢的記憶已經消失了。這種「記憶抹除」的情況通常發生在一個人是自然緩和地從快速動眼睡眠階段經過慢波睡眠期而進入清醒狀態。如果一個人直接從快速動眼睡眠期中被叫醒的話(比如說被鬧鐘叫醒),他們就比較可能會記得那段快速動眼期所做的夢境(不過並非所有發生在快速動眼期的夢都會被記得,因為每個快速動眼期之間會插入慢波睡眠期,而那會導致前一個夢的記憶消失)。 清醒 清醒可能意味着睡眠的结束,或者只是在重新入睡之前检查环境并重新调整身体姿势的片刻。睡眠者通常在快速動眼睡眠结束后不久或有时在快速動眼睡眠期间醒来。 内部昼夜节律指标以及稳态睡眠需求的减少,通常会导致睡眠周期的结束。清醒涉及大脑中电激活的高度,从丘脑开始并扩散到整个皮层。 一项研究发现,前 90 分钟睡眠周期的清醒时间为 3%,第二个睡眠周期为 8%,第三个睡眠周期为 10%,第四个睡眠周期为 12%,第五个睡眠周期为 13-14%。大部分清醒时间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后不久。 如今许多人都会被闹钟叫醒。 然而,人们也可以在特定的时间可靠地唤醒自己而不依赖闹钟。 许多人在工作日和休息日的睡眠方式完全不同,这种习惯可能导致慢性昼夜节律睡眠障碍。 许多人经常在睡前看电视和其他屏幕,这一因素可能会加剧昼夜节律周期的中断。关于睡眠的科学研究表明,清醒时的睡眠阶段是放大睡眠惯性的重要因素。 睡眠障礙 睡眠障礙是人們最常遇到的生理問題之一,主要可分為失眠、發作性嗜睡病、睡醒週期失調、睡眠呼吸暫停、睡眠相位后移症候群、夜驚、夢遊和昼夜节律睡眠障碍。睡眠障碍者应根据医师处方,服用治疗失眠的药物以改善睡眠质量。 任何會壓迫到胸腔呼吸時所作之擴張收縮運動的睡姿,都有可能造成睡眠時呼吸中止的症狀而導致半夜驚醒及惡夢。 太過緊身的衣物及隆胸,也可能造成相同的情況。 睡眠剥夺 睡眠影响 睡眠的好處 睡眠期間,人體大多數系統處於合成代謝狀態,有助於恢復免疫,神經,骨骼和肌肉系統。睡眠也是維持情緒,記憶和認知功能的重要過程,在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的功能中起著重要作用。 普遍認為睡眠能幫助恢復體力、腦力和精神,並能舒緩壓力,增強学习能力,從而保持身體健康。研究發現,睡眠時腦部的神經膠質細胞,把可能導致失智症與其他神經退化性疾病的β淀粉样蛋白搬回體循環代謝並排除體外。 過度睡眠的壞處 在一次大样本的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長期過度的睡眠(超過9小時)會影響智力、提高糖尿病、心臟病、阿茲海默症、憂鬱症、不孕的機率。 此外根据英国基尔大学联合利兹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和东安格利亚大学的研究成果,平均每晚睡眠10小时的人,与平均每晚睡眠8小时的人相比,早死的危险增加30%。每天躺在床上蒙头大睡超过10个小时,死于中风的危险增加56%,死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增加49%。 缺乏睡眠的壞處 人們若欠缺適量的睡眠,將有可能導致一些後遺症,如白天嗜睡、情緒不穩定、憂鬱、壓力、焦慮、免疫力降低、判斷力減退、失去邏輯思考力、工作效率下降等。而現代生活中,都市人大多工作繁忙,因此較常出現以上的問題。反之,在鄉下的人則能較輕鬆生活,並獲得適量的睡眠,因此較少出現上述問題。 世界睡眠日 國際精神衛生和神經科學基金會為了引起人們對睡眠重要性和睡眠品質的關注在每年春季的第一天——3月21日主辦了「世界睡眠日」。 「世界睡眠日」選定在每年的3月21日是有特別意義的,因為這天是春季的第一天,因為週期性的季節變換和睡眠的晝夜交替規律都密切影響人們的生活。 睡眠与死亡 汉语中忌讳直接说“死”,有用“长眠”形容死亡。人若缺少睡眠,神经系统就会出现紊乱,内分泌系统和精神活动都会出现障碍,甚至死亡。保持七至八小时的睡眠的人,其死亡率低于其他人。工作强度大,长时間睡眠不足易导致过劳死。 有關睡眠的傳說 巫覡宗教認為、直至現在仍有不少人相信,在睡眠時人的靈魂會暫時離開身體。 相關 依睡眠時的穿著區分: |
恆春西台地 愛蘭台地 伯公岡台地 舞鶴台地 盆地 台灣由於地殼變動頻繁,使山地丘陵會因構造作用而拗陷成盆地,再經河流作用和差異侵蝕而呈現今日所見的樣貌。因其相較周圍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往往會發展成聚落。 台北盆地 臺中盆地 埔里盆地群 玉井盆地 泰源盆地 平原 台灣地形因坡陡流急使河川下游的堆積作用盛行,加上地盤隆起的離水作用,使中下游及沿海地區形成許多沖積平原。平原是農業生產精華區,也是人口密集的地區。 關渡平原 新竹平原 竹南平原 苗栗平原 苑裡平原 大甲扇狀平原 清水平原 彰化平原 濁水溪沖積平原 嘉南平原 高雄平原 屏東平原 恆春縱谷平原 蘭陽平原 花東縱谷平原 臺東平原 海岸地形 西部海岸(沙岸)——起於淡水河口,止於楓港。多沙灘、沙洲、潟湖,海灘寬廣,入海坡度緩,海岸線平直,缺乏天然深港,沿海居民從事養殖漁業,魚塭、蚵架廣布。 東部海岸(断层海岸)——起於蘇澳,止於旭海(屏東縣牡丹鄉)。除了宜蘭平原以外,大多是氣勢雄偉的懸崖峭壁,海岸線陡直,天然港灣較少,不利於海運發展。 北部海岸(岩岸)——起於淡水河口,止於三貂角。岩石岬角與海灣相間,海岸曲折,天然良港多,利於漁業、海運發展。 南部海岸(珊瑚礁海岸)——起於楓港,止於旭海。以珊瑚礁地形為主,地表崎嶇凹凸,岩塊造型奇特。 海域 台灣四面環海,位處於西太平洋第一島鏈中心,對於國際海洋漁業、經濟貿易與海空交通航線來說是重要經濟、交通的必經地點。 東方海域太平洋:水深較深,東岸離岸50公里處水深已達4,000公尺深 西方海域台灣海峽:水深較淺,平均水深60公尺 北方海域東海:自東北向西南長約1,300公里,東西最寬約740公里,面積達77萬平方公里,水下有廣闊大陸棚面積達到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平均水深370公尺,最深處達2,322公尺。 南方海域巴士海峽:寬約300公里,水深達3,000公尺 西南方海域南海:為半封閉海盆屬於西太平洋邊緣海,水深可達5,000公尺 海事請求: 領海:12海浬 專屬經濟海域:200海浬 主要地形面積 附屬島嶼 台灣的附屬離島包括蘭嶼、小蘭嶼、綠島、小琉球、龜山島、龜卵嶼、七星岩及基隆東北方的棉花嶼、彭佳嶼、花瓶嶼、基隆嶼、和平島、中山仔嶼、桶盤嶼、燭臺嶼、釣魚台列嶼(共8個,另有3個未命名岩礁),總共22個。[旗津島原屬於半島,因高雄第2港口開港,獨立成島,但非屬傳統22個附屬島嶼;而外傘頂洲等西南沿海沙洲、拉魯島(光華島)為日月潭中央的小島,亦非屬之。至於蘭嶼南方之高台石,長年隱沒於海水下。] 火山島:台灣周圍離島絕大分屬於火山島,大致分布於北部及東部海域的板塊交界附近,以及台灣海峽的澎湖群島。其中澎湖群島的岩石構成較特殊為玄武岩,此乃因南海曾短期海底擴張所造成,其餘皆屬安山岩。龜山島最近一次噴發距今約7,000年,目前仍有火山活動。 珊瑚礁島:由海底的珊瑚礁露出海面所形成的島嶼。台灣的珊瑚礁島大致分布於南部海域,珊瑚礁適居地,包括小琉球、七星岩。 陸連島:和平島、中山仔嶼、桶盤嶼,原與臺灣島分離,因興建和平橋而相連。 澎湖群島由90個島嶼組成,位於台灣島西部,彼此相隔澎湖水道。最大島嶼為澎湖島(即大山嶼)64平方公里、次為漁翁島(即西嶼)18平方公里、白沙島(即北山嶼)14平方公里。群島除了最西的花嶼主要由玢岩及花崗斑岩構成外,其餘皆為玄武岩臺地經侵蝕破壞分割所成。地表起伏平緩,海拔不逾80米。海岸珊瑚礁發達,北部且有環礁生成。 釣魚臺列嶼由釣魚島、黄尾嶼、赤尾嶼、南小島、北小島、大南小島、大北小島、飛瀨島等8座島嶼及3個未命名岩礁所組成。1968年發現周邊海域極富資源,自1972年美國將沖繩移交日本後,釣魚台列嶼開始出現主權爭議,目前在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及日本各自主張擁有主權。 地質構造 水文 台灣雨量豐沛,大、小河川密佈,長度超過100公里有七條,依序分別是濁水溪、高屏溪、淡水河、曾文溪、大甲溪、烏溪、秀姑巒溪 - 樂樂溪。位居中部地區的濁水溪雖然最長,然而以流域面積而論,位居南部地區的高屏溪最大。其他主要河流尚有大安溪、北港溪、八掌溪、蘭陽溪、花蓮溪、卑南溪等。平均年降雨量2,150毫米,約為世界平均降雨量之2.6倍。降雨量分佈不均,約80%降雨集中於5月至10月之豐水期。每人分配平均降雨量只有世界平均的1/6,約有46.2%之降雨量直接流入海中,而33.3%為蒸發散損失,可利用水量僅佔降雨量之20.5%。位於新北市平溪區的火燒寮是台灣也是東亞年降雨量最多之地。 由於最大分水嶺中央山脈分佈位置偏東,使得主要的河川大多分佈在西半部, 多數河川在夏季時洪水滾滾;至冬季又只剩下河床上礫石粒粒,堪能行舟者不多,為荒溪型河川。僅有臺北市周圍之淡水河、大漢溪、基隆河等有全年較穩定的水量,在台灣清治時期曾發揮重要運輸功能。 台灣的天然湖泊不多,最大的是日月潭,面積約8平方公里。其餘大多是由人工所修築的埤塘、水庫居多,如虎頭埤、曾文水庫、烏山頭水庫、石門水庫等。 氣候 臺灣氣候以通過中南部嘉義縣的北回歸線為界,將臺灣南北劃為兩個氣候區。以北為副熱帶季風氣候,以南為熱帶季風氣候(夏吹西南風,冬吹東北風)。冬季溫暖(山地低於平地、北部低於南部)、夏季炎熱(除山地外,其餘皆在20℃以上)、雨量多(山地多於平地、東岸多於西岸、北部多於南部)。五、六月為梅雨季,六至九月為颱風季,於冬天時偶有寒流。 臺灣的天然災害 熱帶氣旋:平均每年三至四個。熱帶氣旋是影響臺灣氣候的主要因素,除了強風造成的屋舍毁損,熱帶氣旋所帶來的瞬間雨量也容易造成豪雨,由於降雨空間和時間分布十分不均,容易引發水災以及土石流。如:98年莫拉克颱風,死亡人數超過600人。另一方面,由於熱帶島嶼地形若缺少夏季的熱帶氣旋所帶來的雨水,到了冬季就容易出現乾旱。 地震:由於臺灣地處板塊交界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因此地震頻繁,平均每年發生的有感地震超過百次,災害性的強震約10~20年一次。如1999年在南投縣發生芮氏規模7.7的九二一大地震造成數百人死亡;以及2016年在高雄市發生芮氏規模6.7的台南大地震。 寒害:臺灣冬季雖相對溫暖(山區除外),但偶爾大陸冷氣團來襲,氣溫驟降至0℃~10℃低溫,造成農漁作物損失。 | 台灣的相關海域位置,以台灣海峽為視角 台灣西與西北臨台灣海峽,距歐亞大陸(主要距中國大陸福建省)海岸平均距離約200公里,台灣海峽最窄之處為台灣新竹縣至中國大陸福建省平潭島,直線距離約130公里;北邊隔東海與朝鮮半島遙望;東北隔海與琉球群島相望;西南邊為南海,距中國大陸廣東省海岸距離約300公里;東邊為太平洋,和日本沖繩縣與那國島相鄰110公里以下;南邊則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鄰。在西太平洋由千島群島、日本、琉球群島、菲律賓等眾多島嶼所形成的花綵列島中,台灣位於中樞位置。從地緣政治理論上來看,台灣正好位於東亞島弧中央區域,為亞太經貿運輸重要樞紐及重要戰略要地。 總面積為36,188平方公里,南北長394公里,南北狹長,東西窄,形似番薯。地勢東高西低,地形主要以山地、丘陵、盆地、台地、平原為主體。山地、丘陵約佔全島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地殼被擠壓抬升而形成的山脈,南北縱貫全台,其中以中央山脈為主體,地勢高峻陡峭。 山脈 台灣因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的互相擠壓而造山運動發達,導致台灣山地面積大,台灣山脈走向大致與地質構造線一致,北半部主要為東北—西南走向,南半部為北北西—南南東走向,由東向西可分為海岸、中央、雪山、玉山、阿里山等山脈。 中央山脈—為台灣最長最大之山脈,北起蘇澳,南止鵝鑾鼻。呈北北東,南南西走向,縱貫全島,長達330公里。有台灣屋脊之稱。 雪山山脈—位於台灣西北部,北起三貂角,南止濁水溪,長180公里。呈東北,西南走向。 玉山山脈—位於中央山脈西側,北以濁水溪與雪山山脈為界,南達高雄市旗山。 阿里山山脈—位於玉山山脈西側,北起於濁水溪上游,南達曾文溪上游,長135公里,呈南北走向。山脈較低已無3000公尺以上的高峰。 海岸山脈—北起花蓮溪出海口之南,南止於臺東之北,呈南北走向,長148公里。北段較低,南段較高可達1,500公尺。 加里山山脈—加里山山脈並非一般台灣五大山脈,其位於雪山山脈以西,北起鼻頭角,南至南投縣名間鄉、集集鎮的濁水溪北岸,全長180公里,一般會將其併入雪山山脈,但因其地質與雪山山脈有差異,與阿里山山脈的地質相似,故有些學者會將其獨立為一條山脈。 丘陵 台灣西部衝上斷層山地之西,多分布在山地的外緣,有起伏較為平緩的山麓丘陵與臺地。其中丘陵大部分為紅土台地受河川侵蝕切割而形成。由於海拔高度較低,地勢較緩,可以作為農業用地,通常開闢成茶園、果園等。 斗六丘陵 龜山丘陵 竹東丘陵 竹南丘陵 苗栗丘陵 飛鳳山丘陵 豐原丘陵 南投丘陵 竹山丘陵 斗六丘陵 嘉義丘陵 新化丘陵 內門丘陵 嶺口丘陵 鳳山丘陵 恆春東方丘陵 台地 台灣西部衝上斷層山地之西,有起伏較為平緩的山麓丘陵與臺地。通常是地表因板塊擠壓使地層抬升而形成,其中台地多數為頭嵙山層、大南灣層等礫石層以及晚更新世之紅土堆積層。 林口台地 桃園台地 后里台地 大肚台地 八卦台地 臺南臺地 恆春西台地 愛蘭台地 伯公岡台地 舞鶴台地 盆地 台灣由於地殼變動頻繁,使山地丘陵會因構造作用而拗陷成盆地,再經河流作用和差異侵蝕而呈現今日所見的樣貌。因其相較周圍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往往會發展成聚落。 台北盆地 臺中盆地 埔里盆地群 玉井盆地 泰源盆地 平原 台灣地形因坡陡流急使河川下游的堆積作用盛行,加上地盤隆起的離水作用,使中下游及沿海地區形成許多沖積平原。平原是農業生產精華區,也是人口密集的地區。 關渡平原 新竹平原 竹南平原 苗栗平原 苑裡平原 大甲扇狀平原 清水平原 彰化平原 濁水溪沖積平原 嘉南平原 高雄平原 屏東平原 恆春縱谷平原 蘭陽平原 花東縱谷平原 臺東平原 海岸地形 西部海岸(沙岸)——起於淡水河口,止於楓港。多沙灘、沙洲、潟湖,海灘寬廣,入海坡度緩,海岸線平直,缺乏天然深港,沿海居民從事養殖漁業,魚塭、蚵架廣布。 東部海岸(断层海岸)——起於蘇澳,止於旭海(屏東縣牡丹鄉)。除了宜蘭平原以外,大多是氣勢雄偉的懸崖峭壁,海岸線陡直,天然港灣較少,不利於海運發展。 北部海岸(岩岸)——起於淡水河口,止於三貂角。岩石岬角與海灣相間,海岸曲折,天然良港多,利於漁業、海運發展。 南部海岸(珊瑚礁海岸)——起於楓港,止於旭海。以珊瑚礁地形為主,地表崎嶇凹凸,岩塊造型奇特。 海域 |
1950年,第15届夏季奥运会主办国芬兰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1951年3月,芬兰就曾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表示,希望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派选手参加该届奥运会。1952年2月2日,苏联驻华大使罗申向当时负责体育运动管理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冯文彬提出,鉴于台湾(指中華民國)方面已报名参加第15届夏季奥运会,希望知道大陆(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是否要派员参加。青年团中央随即向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周恩来递交书面报告。经周恩来批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于1952年2月5日致电国际奥委会秘书处,通知继续参加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大会的组织并参加赫尔辛基第15屆夏季奧運會。该电文指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体育组织,乃中国的合法代表,而任何其他团体皆“不能作为中国的任何合法代表,亦不能容许其参加此届奥林匹克运动大会及其有关的会议”。目的是向国际奥委会争取承认其作为“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地位,在国际奥委会内实现中华体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的三位一体,取代中华体协等其他组织成为中国的代表,达到“排蒋”的效果。2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外交部派出盛之白和谢启美抵达奥斯陆,准备参加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第46次全会,未果。 7月17日,國際奧會召開第47屆大會中,57位委員以33票對20票的結果通過決議,兩岸體育運動隊伍可以同時參加該屆奧運會,但中華民國代表團受政府指令,本著「漢賊不兩立」的原則退出比賽。 1952年6月16日,国际奥委会主席西格弗里德·埃德斯特隆发表公告称,由于国际奥委会希望在次年(即1953年)解决中国问题,现在中国的两个组织——台湾的一个和大陆的一个,皆不得参加赫尔辛基奥运会。6月17日,艾德斯特隆电复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称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尚未被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所承认,中国大陆运动员不得参加赫尔辛基奥运会。国际奥委会禁止两岸双方参加奥运会的决定遭到北京与台北两方面的强烈反对。 7月5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秘书长荣高棠和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会委员董守义分别致电国际奥委会主席艾德斯特隆,声明抗议。荣高棠的声明认为,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是国共内战后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在大陆的组织,中华全国体育总会是由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改制而成,要求继承原全国体协受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地位。该声明表示,“设于台北的所谓全国体协并不具有原全国体协的合法地位;原全国体协的合法地位因该组织改制而转移予全国体总”。同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苏联协助下向国际田径联合会及国际篮球联合会缴交会费,要求替代中华全国体协而被承认为中国奥委会。 1954年,在希臘雅典舉行的国际奥委会第49次全会上,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席位得到承认。同时国际奥委会继续承认代表台湾方面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會中以23票比21票通過承認兩個中國奥委会,根据1954年9月奧林匹克公报的記載,两岸双方名称分別是台北方面的“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以及北京方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奥林匹克委员会”() 1956年,第十六屆奧運會在澳洲墨爾本舉行,兩岸奧會均派代表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堅持“臺北不出,北京不入”,希望以五星紅旗取代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未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因為無法接受國際奧會承認兩個中國奧會的會籍,遂命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隊退出比賽。 1958年8月19日,由于对国际奥委会承认代表中华民国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不满,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的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宣布与国际奥委会断绝关系,单方面宣佈退出國際奧委會和國際田徑联合会、国际游泳联合会、国际足球联合会、国际篮球联合会、国际举重联合会、国际摔跤联合会及-{zh-cn:亚洲乒乓球联合会; zh-hk:亞洲桌球總會; zh-tw:亞洲桌球聯盟}-等八個國際体育組織,至此脱离国际体坛。國際奥委会於同年9月5日曾以第125號函通告所有單位:「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奥委会退出奧林匹克活動,國際奥委会不再承認中华人民共和国奥委会。」 1959年5月28日,國際奧會在慕尼黑的第五十五屆年會中受到苏联的施壓,迫使對中華民國作出決議。该決議提到:台北的中華民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因未能控制「中國」的體育運動,其名稱將從正式名單中剔除,倘若用另名申請,國際奧會將予考慮。 1960年7月,中華民國奧會便以「中華民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名稱,向國際奧會重新申請承認。同年8月12日國際奧會在羅馬召開的第五十八屆年會中,同意中華民國使用與原名稱不同的「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但認為中華民國奧會有效控制的地區僅為台澎金馬, 因此只能使用「福爾摩沙」()的名義參加比賽。因此,1960年在羅馬舉行的第十七屆奧運,中華民國代表團因為抗議大會限制代表團在參與開幕典禮、運動員制服和大會秩序冊等都僅能使用「台灣」()名稱,因而在開幕典禮中,由總幹事林鴻坦手持「抗議中」()白布條走在「」名牌後面,這是奧運會史上唯一一次開幕典禮抗議的紀錄。 此後,中華民國雖參加了1964年第十八屆東京奧運會及1968年第十九屆墨西哥奧運會,但名稱問題始終含糊不清。雖然國際奧會同意中華民國使用「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名稱,但實際上,在參賽出場及大會的公報或文件上,仍稱中華民國為「台灣」,因此名稱問題始終沒有獲得真正的解決。直到1968年10月國際奧會在墨西哥召開的年會中,再度對中華民國奧會名稱的問題提出討論,結果以32票對10票同意以中華民國名義參賽,至此,「中華民國」正名一事暫告段落,以「中華民國」參加了1972年的奧運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後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號決議,同意“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至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中国代表权,並逐步取代台北的中華民國政府在國際組織中的席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並不承認實際統治臺澎金馬的中華民國為獨立國家。其他國家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要求,不承認中華民國的主權地位,反對其參加任何由主權國家參與構成的國際組織,並反對其在國際上使用「中華民國」的名稱。 1973年,中华民国方面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分立出独立的“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的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以“中国奥委会”的名义申請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地位。因其申請案附帶排除中华民国會籍之條件,因而未被國際奥委会所接受。 1976年,蒙特婁奧運會開始前,當時由於加拿大政府已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加拿大總理杜魯道曾以「中國」名稱問題,拒發給中華民國奧運代表團入境簽證。杜魯道要求中華民國代表團改稱「臺灣」才給與入境參賽。同年7月9日楊傳廣與紀政為闖關進入蒙特婁而引發國際媒體關注此事件,7月16日國際奧委會召開緊急會議,決議中華民國奧運代表團以「臺灣」名稱參賽。當時的行政院院長蔣經國得知後不接受此決議而不參加當屆奧運。 1978年,國際奥委会在雅典召開年會,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會中發動中東、非洲、亞洲及東歐等35个国家,提出排除中华民国會籍議案。 1979年,國際奧會在烏拉圭蒙特維多舉行第81屆執委會,會中除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奧會會籍外,也通過繼續承認中華民國奧會,但是對於會籍名稱及所用之旗、歌待研究更改。當時中華民國國際奧會委員徐亨及體壇人士於是多方面聯繫、協調,發動部份國際奧會委員聯署提出修正案,並經大會以36票比28票通過修正內容,承認在北京的奥委会為“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北京”(),在台北的奥委会為“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台北”();雙方使用之旗、歌另加研究,並須取得國際奧會的同意。会后,中國大陸方面對此結果表示無法接受,中国大陆奥委会同时向国际奥委会正式提出了关于解决中国合法席位的建议。 1979年6月及10月國際奧會主席基蘭寧分別透過波多黎各聖胡安及日本名古屋執委會決議,採用通訊投票方式,以62票對17票,將蒙特維多決議案變更為:承認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的名稱為“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與國歌;中華民國方面將在“中華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名稱下繼續參加奧運會,但須提出不同於以往使用的旗、歌,並由執委會批准。12月國際奧會委員徐亨向瑞士國際奧會總部所在地,洛桑地方法院提出控告此政治性決定違反奧會憲章。 1980年第十三屆冬季奧運會將於2月在美國紐約靜湖舉行,逼於時限,中華奧會代表隊乃在法律程序方面申請「假處分」,請求停止名古屋決議之效力,爭取中華台北代表隊在平等權利情形下參加該屆冬運會。後來因瑞士洛桑法院認為中華奧會所組代表團雖為國際奧會所承認,但不具會員資格,沒有身分控告,基於此一理由,將中華奧委所提之「假處分」申請駁回,中華台北冬運代表團遂因而退出比賽。但徐亨控告違憲部份則勝訴,於是國際奧會修改憲章,修改重點為: 各國的國家奧會使用「國家名稱」及「國旗」、「國歌」參加奧運會之規定改為使用「代表團」之名稱及旗、歌參加奧運會。 國家奧會以其本身名義參加奧運會,而非以其國家名義參加比賽。 國家奧會在奧運會期間所使用之代表團旗幟及標誌應先送請國際奧會執委會核准。 為了解決此訴訟案,中華奧會與國際奧會雙方之間因此達成初步協議,雙方主席1981年3月23日於洛桑協議時和國際奧會簽約同意會名、會旗及會徽。首先是將中華民國的奧會名稱,變更為「中華台北奧林匹克委員會」(),並確定旗幟及標誌為「梅花內含五環標誌」;國際奧會也允諾協助恢復所有或者重新申請加入國際奧會相關之會籍。最後國際奧會並以書面保證,以後中華台北奧林匹克委員會參加國際奧會的各項活動情況下皆能享有與其他任何會員單位同等權益地位,中華奧會主席沈家銘與國際奧會主席薩馬蘭奇,就以1980年的實質條款協議內容,雙方所簽協議書經由國際奧會執委會(Executive Board)正式通過,從此中華民國參加奧運會的名稱確定為「中華台北」()。 1988年12月,应中华奥委会请求,两岸双方就“”的中文译法问题进行磋商。 1989年4月6日,經由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秘書長李慶華與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何振梁在香港簽署協議,內容如下: 雖然協議中並沒有定義此種模式標題和稱謂,但大眾與媒體的習慣將這種參賽模式稱作「奧會模式」。除了體育賽事外,在舉凡電競、學術、技術等許多比賽中,若中華人民共和國組隊參賽,中華民國的代表隊只能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參加,即參照「奧會模式」而不能使用中華民國國旗。 此後出席奧运會相關活動場合时,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的會歌使用中華民國國旗歌替代中華民國國歌,會旗及會標使用內含青天白日及五環標誌的梅花圖案。而「中華台北代表隊」與中国奥委会派出的中国代表团()及中國香港奧委會派出的中國香港代表團()亦互不隸屬,成績及參賽資格均分別計算。為避免兩岸代表隊同時接鄰進入會場,被混淆為同一代表隊起見,經中華奧會提出異議,復經協商,由國際奧會明文規定中華台北隊入場序為「T」群(TPE),中國代表隊則列「C」群(CHN),以茲識別。在臺灣則使用「中華隊」或「台灣隊」來稱呼中華民國奥运代表隊。 各方应用 奥林匹克运动会 從1984年塞拉耶佛冬季奧運與洛杉磯夏季奧運開始,經由國際奧委會協調之下,中華民國第一次以『中華台北』()的名稱參與奧運,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則以“中國”()名稱同時參加。由國際奧會明文規定中華台北隊入場序為T群,中國代表隊則列C群作為區別,當屆成績方面由棒球表演賽獲得銅牌與蔡溫義舉重銅牌。其後中華民國即以此模式「奧會模式」組代表團參加,自1984年洛杉磯奧運開始至今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及其他國際正式運動賽會,皆以「中華台北」參與國際賽事 。中華台北代表隊也在2004年雅典奧運獲得參加奧運以來第1、2枚金牌。 亚洲运动会 從1954年第2屆馬尼拉亞運會一直到1970年第6屆曼谷亞洲運動會,都是由已播遷至臺灣的中華民國派隊參賽。但是自從1974年德黑蘭亞運會起,由於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的政治影響之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了參賽權。此後中華民國長達20年被亞洲運動會拒絕參賽。一直到1990年北京亞運會,中華民國採用奧運模式的名稱「中華台北()」才能得以重返亞運會。 国际單项体育赛事 1989年5月,台灣以「中華台北」名稱獲得北京方面正式邀請,首次組代表隊前往北京參加亞洲青年體操錦標賽,是為海峽兩岸體育直接交流開始。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991年11月12日,經APEC主辦會員的韓國居中協調,中华民国以「Chinese Taipei」(中华民国称「中华台北」,中华人民共和国称「中国台北」)名義加入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亞太經合組織成員經濟體的「Chinese Taipei」指的是中華民國實際管轄、有效統制的經濟實體「臺澎金馬」。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 2004年12月15日,OECD理事會正式通過以「中華台北」名義成為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競爭政策委員會」的觀察員。2005年10月27日,OECD理事會核准中華民國以「中華台北」名義成為鋼鐵委員會觀察員,另成為漁業委員會專案觀察員。 世界卫生组织 2009年5月18日,中華民國以「中華台北」的名義,以觀察員身份參加2009年的世界衛生大會(WHA)。2009年5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會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談及解決中華民國參與國際組織活動時,稱呼「中華台北衛生署」,為中国大陆領導人首次在公開場合就这一问题进行表述。 2016年5月10日,中国大陆媒體環球時報提出,依據聯合國2758號決議的一中原則,若台湾使用「中華台北」的名稱參加世界衛生組織,代表台湾承認在國際上的「一個中國」,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的关系,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不是什么人可以随便否定或者刻意回避就能改变的。 國際檢察官協會 2009年10月,(IAP)告訴台灣的與會人士,中國大陸希望將「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檢察官協會(The | 1954年,在希臘雅典舉行的国际奥委会第49次全会上,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在国际奥委会中的席位得到承认。同时国际奥委会继续承认代表台湾方面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會中以23票比21票通過承認兩個中國奥委会,根据1954年9月奧林匹克公报的記載,两岸双方名称分別是台北方面的“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以及北京方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奥林匹克委员会”() 1956年,第十六屆奧運會在澳洲墨爾本舉行,兩岸奧會均派代表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堅持“臺北不出,北京不入”,希望以五星紅旗取代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未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因為無法接受國際奧會承認兩個中國奧會的會籍,遂命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隊退出比賽。 1958年8月19日,由于对国际奥委会承认代表中华民国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不满,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的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宣布与国际奥委会断绝关系,单方面宣佈退出國際奧委會和國際田徑联合会、国际游泳联合会、国际足球联合会、国际篮球联合会、国际举重联合会、国际摔跤联合会及-{zh-cn:亚洲乒乓球联合会; zh-hk:亞洲桌球總會; zh-tw:亞洲桌球聯盟}-等八個國際体育組織,至此脱离国际体坛。國際奥委会於同年9月5日曾以第125號函通告所有單位:「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奥委会退出奧林匹克活動,國際奥委会不再承認中华人民共和国奥委会。」 1959年5月28日,國際奧會在慕尼黑的第五十五屆年會中受到苏联的施壓,迫使對中華民國作出決議。该決議提到:台北的中華民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因未能控制「中國」的體育運動,其名稱將從正式名單中剔除,倘若用另名申請,國際奧會將予考慮。 1960年7月,中華民國奧會便以「中華民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名稱,向國際奧會重新申請承認。同年8月12日國際奧會在羅馬召開的第五十八屆年會中,同意中華民國使用與原名稱不同的「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但認為中華民國奧會有效控制的地區僅為台澎金馬, 因此只能使用「福爾摩沙」()的名義參加比賽。因此,1960年在羅馬舉行的第十七屆奧運,中華民國代表團因為抗議大會限制代表團在參與開幕典禮、運動員制服和大會秩序冊等都僅能使用「台灣」()名稱,因而在開幕典禮中,由總幹事林鴻坦手持「抗議中」()白布條走在「」名牌後面,這是奧運會史上唯一一次開幕典禮抗議的紀錄。 此後,中華民國雖參加了1964年第十八屆東京奧運會及1968年第十九屆墨西哥奧運會,但名稱問題始終含糊不清。雖然國際奧會同意中華民國使用「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的名稱,但實際上,在參賽出場及大會的公報或文件上,仍稱中華民國為「台灣」,因此名稱問題始終沒有獲得真正的解決。直到1968年10月國際奧會在墨西哥召開的年會中,再度對中華民國奧會名稱的問題提出討論,結果以32票對10票同意以中華民國名義參賽,至此,「中華民國」正名一事暫告段落,以「中華民國」參加了1972年的奧運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後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2758號決議,同意“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代表是中国在联合国组织的唯一合法代表,并“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它在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所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至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中国代表权,並逐步取代台北的中華民國政府在國際組織中的席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並不承認實際統治臺澎金馬的中華民國為獨立國家。其他國家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要求,不承認中華民國的主權地位,反對其參加任何由主權國家參與構成的國際組織,並反對其在國際上使用「中華民國」的名稱。 1973年,中华民国方面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分立出独立的“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的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以“中国奥委会”的名义申請恢复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地位。因其申請案附帶排除中华民国會籍之條件,因而未被國際奥委会所接受。 1976年,蒙特婁奧運會開始前,當時由於加拿大政府已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加拿大總理杜魯道曾以「中國」名稱問題,拒發給中華民國奧運代表團入境簽證。杜魯道要求中華民國代表團改稱「臺灣」才給與入境參賽。同年7月9日楊傳廣與紀政為闖關進入蒙特婁而引發國際媒體關注此事件,7月16日國際奧委會召開緊急會議,決議中華民國奧運代表團以「臺灣」名稱參賽。當時的行政院院長蔣經國得知後不接受此決議而不參加當屆奧運。 1978年,國際奥委会在雅典召開年會,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會中發動中東、非洲、亞洲及東歐等35个国家,提出排除中华民国會籍議案。 1979年,國際奧會在烏拉圭蒙特維多舉行第81屆執委會,會中除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奧會會籍外,也通過繼續承認中華民國奧會,但是對於會籍名稱及所用之旗、歌待研究更改。當時中華民國國際奧會委員徐亨及體壇人士於是多方面聯繫、協調,發動部份國際奧會委員聯署提出修正案,並經大會以36票比28票通過修正內容,承認在北京的奥委会為“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北京”(),在台北的奥委会為“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台北”();雙方使用之旗、歌另加研究,並須取得國際奧會的同意。会后,中國大陸方面對此結果表示無法接受,中国大陆奥委会同时向国际奥委会正式提出了关于解决中国合法席位的建议。 1979年6月及10月國際奧會主席基蘭寧分別透過波多黎各聖胡安及日本名古屋執委會決議,採用通訊投票方式,以62票對17票,將蒙特維多決議案變更為:承認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的名稱為“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與國歌;中華民國方面將在“中華台北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名稱下繼續參加奧運會,但須提出不同於以往使用的旗、歌,並由執委會批准。12月國際奧會委員徐亨向瑞士國際奧會總部所在地,洛桑地方法院提出控告此政治性決定違反奧會憲章。 1980年第十三屆冬季奧運會將於2月在美國紐約靜湖舉行,逼於時限,中華奧會代表隊乃在法律程序方面申請「假處分」,請求停止名古屋決議之效力,爭取中華台北代表隊在平等權利情形下參加該屆冬運會。後來因瑞士洛桑法院認為中華奧會所組代表團雖為國際奧會所承認,但不具會員資格,沒有身分控告,基於此一理由,將中華奧委所提之「假處分」申請駁回,中華台北冬運代表團遂因而退出比賽。但徐亨控告違憲部份則勝訴,於是國際奧會修改憲章,修改重點為: 各國的國家奧會使用「國家名稱」及「國旗」、「國歌」參加奧運會之規定改為使用「代表團」之名稱及旗、歌參加奧運會。 國家奧會以其本身名義參加奧運會,而非以其國家名義參加比賽。 國家奧會在奧運會期間所使用之代表團旗幟及標誌應先送請國際奧會執委會核准。 為了解決此訴訟案,中華奧會與國際奧會雙方之間因此達成初步協議,雙方主席1981年3月23日於洛桑協議時和國際奧會簽約同意會名、會旗及會徽。首先是將中華民國的奧會名稱,變更為「中華台北奧林匹克委員會」(),並確定旗幟及標誌為「梅花內含五環標誌」;國際奧會也允諾協助恢復所有或者重新申請加入國際奧會相關之會籍。最後國際奧會並以書面保證,以後中華台北奧林匹克委員會參加國際奧會的各項活動情況下皆能享有與其他任何會員單位同等權益地位,中華奧會主席沈家銘與國際奧會主席薩馬蘭奇,就以1980年的實質條款協議內容,雙方所簽協議書經由國際奧會執委會(Executive Board)正式通過,從此中華民國參加奧運會的名稱確定為「中華台北」()。 1988年12月,应中华奥委会请求,两岸双方就“”的中文译法问题进行磋商。 1989年4月6日,經由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秘書長李慶華與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何振梁在香港簽署協議,內容如下: 雖然協議中並沒有定義此種模式標題和稱謂,但大眾與媒體的習慣將這種參賽模式稱作「奧會模式」。除了體育賽事外,在舉凡電競、學術、技術等許多比賽中,若中華人民共和國組隊參賽,中華民國的代表隊只能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參加,即參照「奧會模式」而不能使用中華民國國旗。 此後出席奧运會相關活動場合时,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的會歌使用中華民國國旗歌替代中華民國國歌,會旗及會標使用內含青天白日及五環標誌的梅花圖案。而「中華台北代表隊」與中国奥委会派出的中国代表团()及中國香港奧委會派出的中國香港代表團()亦互不隸屬,成績及參賽資格均分別計算。為避免兩岸代表隊同時接鄰進入會場,被混淆為同一代表隊起見,經中華奧會提出異議,復經協商,由國際奧會明文規定中華台北隊入場序為「T」群(TPE),中國代表隊則列「C」群(CHN),以茲識別。在臺灣則使用「中華隊」或「台灣隊」來稱呼中華民國奥运代表隊。 各方应用 奥林匹克运动会 從1984年塞拉耶佛冬季奧運與洛杉磯夏季奧運開始,經由國際奧委會協調之下,中華民國第一次以『中華台北』()的名稱參與奧運,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則以“中國”()名稱同時參加。由國際奧會明文規定中華台北隊入場序為T群,中國代表隊則列C群作為區別,當屆成績方面由棒球表演賽獲得銅牌與蔡溫義舉重銅牌。其後中華民國即以此模式「奧會模式」組代表團參加,自1984年洛杉磯奧運開始至今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及其他國際正式運動賽會,皆以「中華台北」參與國際賽事 。中華台北代表隊也在2004年雅典奧運獲得參加奧運以來第1、2枚金牌。 亚洲运动会 從1954年第2屆馬尼拉亞運會一直到1970年第6屆曼谷亞洲運動會,都是由已播遷至臺灣的中華民國派隊參賽。但是自從1974年德黑蘭亞運會起,由於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的政治影響之下,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了參賽權。此後中華民國長達20年被亞洲運動會拒絕參賽。一直到1990年北京亞運會,中華民國採用奧運模式的名稱「中華台北()」才能得以重返亞運會。 国际單项体育赛事 1989年5月,台灣以「中華台北」名稱獲得北京方面正式邀請,首次組代表隊前往北京參加亞洲青年體操錦標賽,是為海峽兩岸體育直接交流開始。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991年11月12日,經APEC主辦會員的韓國居中協調,中华民国以「Chinese Taipei」(中华民国称「中华台北」,中华人民共和国称「中国台北」)名義加入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亞太經合組織成員經濟體的「Chinese Taipei」指的是中華民國實際管轄、有效統制的經濟實體「臺澎金馬」。 經濟合作發展組織 2004年12月15日,OECD理事會正式通過以「中華台北」名義成為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競爭政策委員會」的觀察員。2005年10月27日,OECD理事會核准中華民國以「中華台北」名義成為鋼鐵委員會觀察員,另成為漁業委員會專案觀察員。 世界卫生组织 2009年5月18日,中華民國以「中華台北」的名義,以觀察員身份參加2009年的世界衛生大會(WHA)。2009年5月2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會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談及解決中華民國參與國際組織活動時,稱呼「中華台北衛生署」,為中国大陆領導人首次在公開場合就这一问题进行表述。 2016年5月10日,中国大陆媒體環球時報提出,依據聯合國2758號決議的一中原則,若台湾使用「中華台北」的名稱參加世界衛生組織,代表台湾承認在國際上的「一個中國」,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的关系,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不是什么人可以随便否定或者刻意回避就能改变的。 國際檢察官協會 2009年10月,(IAP)告訴台灣的與會人士,中國大陸希望將「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檢察官協會(The Prosecutors Association, ROC(Taiwan))」改名。經過斡旋,中華民國法務部和外交部皆同意以中華台北的名義申請入會。10月20日,IAP秘書長舒茲正式通知,中華台北成為IAP的團體會員。 其他情形 另外尚有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亞太法定計量論壇()、-{zh-tw:亞洲稅務行政暨研究組織; zh-cn:亚洲税收管理与研究组织}-(SGATAR)、北太平洋鮪魚國際科學委員會(ISC)、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世界關務組織下屬之「關稅估價技術委員會」與「原產地規則技術委員會」、世界貿易組織法律諮詢中心(ACWL)、中西部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CPFC)等組織的活動、文件、刊物及網站等均以「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稱之。另在2013年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受邀參與第38屆國際民航組織大會。 2003年8月,瑞士將臺灣居留證的國籍欄位的中華民國改為中華台北。國際商管學院促進協會也將台灣的學校列在「中華台北」之下。多項國際科學奧林匹亞競賽,中華民國亦使用中華台北參賽。 2008年2月19日,科索沃宣佈獨立兩天後,中華民國外交部正式承認科索沃共和國。擔任科索沃總理塔奇(Hashim Thaçi)外交政策幕僚與科索沃民主黨國會議員的(Memli |
張德水,1992,激動!台灣的歷史:台灣人的自國認識。台北:前衛。 周明峰,1994,台灣簡史。台北:前衛。 Corcuff, Stephane. eds. 2002. Memories of the Future: National Identity Issues and the Search for a New Taiwan. Armonk, N.Y.: M. E. Sharpe. Davidson, James W. 1988. 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Taipei: Southern Materials Center, Inc. Gordon, Leonard H. D. eds. 1970. Taiwan: Studies in Chinese Histo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Knapp, Ronald G. eds. 1980. China's Island Frontier: Studies in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aiwa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Long, Simen. 1991. Taiwan: China's Last Frontier.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Roy, Denny. 2003. Taiwan: A Political History.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Rubinstein, Murray A. eds. 1999. Taiwan: A New History. Armonk, N.Y.: M. E. Sharpe. Sih, Paul K. T. eds. 1973. Taiwan in Modern Times. New York: St. John's University Press. Su, Bing. 1986. Taiwan's 400 Year History: The Origins and Continuing Development of the Taiwanese Society and People. | 台灣經濟史 台灣文化史 台灣教育史 台灣媒體史 台灣電影史 台灣報業史 台灣電視史 台灣軍事史 台灣棒球史 台灣鳥類學史 台灣地圖史 台灣建築史 註釋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陳碧笙,1993,台灣人民歷史。台北:人間出版社。 戴國煇,1999,台灣史探微:現實與史實的相互往還。台北:南天。 郭廷以,1954,台灣史事概說。台北:正中書局。 李稚甫,1955,台灣人民革命鬥爭簡史。中國廣州:華南人民出版社。 連橫,1920,台灣通史。台北:台灣通史社。 林衡道編,1988,台灣史。台北:眾文圖書公司。 翁佳音等,1992,台灣通史類著作解題與分析。台北:業強。 吳密察,1980,唐山過台灣的故事:台灣通史。台北:時報文化。 楊碧川,1987,簡明台灣史。高雄:第-{一出}-版社。 楊新一,2000,爭台灣的主權:過去現在未來。台北:胡氏圖書。 元建邦,1990,台灣史略。香港:中流出版社。 張德水,1992,激動!台灣的歷史:台灣人的自國認識。台北:前衛。 周明峰,1994,台灣簡史。台北:前衛。 Corcuff, Stephane. eds. 2002. Memories of the Future: National Identity Issues and the Search for a New Taiwan. Armonk, N.Y.: M. E. Sharpe. Davidson, James W. 1988. The Island of Formosa: Past and Present. Taipei: Southern Materials Center, Inc. Gordon, Leonard H. D. eds. 1970. Taiwan: Studies in Chinese Histor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Knapp, Ronald G. eds. 1980. China's Island Frontier: Studies in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aiwa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Long, Simen. 1991. Taiwan: China's |
7,並在2008年3月18日推出正式版,但蘋果已於2012年7月25日停止開發Windows版的Safari。 Safari發行後的市佔率不斷攀升。2008年2月,TheCounter.com報告指Safari的市佔率為3.34%,而Net Applications則指其市佔率為2.63%。其後市佔率再從2009年1月的3.62%爬升至2011年4月的7.1%。在行動裝置平台,根據GlobalStats統計Safari占有率为25.26%。 safari在斯瓦希里語為旅行,字源來自阿拉伯語同義詞 سفرة (safra)。 開發歷程 在1997年以前,Mac預裝的瀏覽器是Netscape Navigator和Cyberdog。之後蘋果和微軟達成協議,以在Mac上使用Internet Explorer for Mac作預設瀏覽器換取微軟開發Mac版的Microsoft Office。 在最終定名Safari之前,還構思了其他幾個名字,包括Freedom。在之前一年多以來,瀏覽器的內部名稱一直是Alexander,這個名字甚至遍佈了所有程式的代碼;並且在Safari之前還提出過iBrowse。 2003年1月7日,在舊金山舉行的Macworld大會上,史提夫·賈伯斯宣布蘋果正在開發自己的瀏覽器,稱為Safari。它基於KHTML排版引擎的分支,稱為WebKit。直至2003年6月,蘋果才推出自家的-{Safari}-瀏覽器,同時微軟也終止開發蘋果版的IE瀏覽器。Mac OS X v10.3仍保留IE,但至10.4版蘋果就僅預裝-{Safari}-瀏覽器。 2005年4月,Safari的開發人員之一戴夫·海厄特,就他為Safari進行除錯的進展方面提交文件,使之能通過Acid2測試。同年4月27日,海厄特宣佈其內部試驗版本的Safari通過了Acid2測試,成為第一個通過該測試的瀏覽器。 2005年4月29日,Safari 2.0版推出,內置RSS及Atom閱讀器,其他新功能包含隱密瀏覽、收藏及電郵網頁、搜尋網址書籤等,其速度是1.2.4版本的1.8倍。至同年10月31日,Safari 2.0.2版隨Mac OS 10.4.3更新套件正式推出。 2005年6月,KHTML的開發人員曾批評蘋果不去整理產品改動的記錄,蘋果方面遂將WebCore及JavaScriptCore的開發及錯誤回報交予OpenDarwin.org負責。WebKit本身也是以開放原始碼方式發行,但-{Safari}-瀏覽器自身的外觀,如使用介面等,則維持專有。 2007年6月11日,蘋果公司推出了同時支持Mac和PC的Safari 3 Public Beta版,在推出的前三天,Beta版的下載量就突破了百萬大關。同時iPhone的瀏覽器也是基於正式版的Safari 3。 Safari 4于2008年6月2日推出,提高了JavaScript性能和速度。 Safari 5于2010年6月7日推出,加入阅读器功能。5.1.7是最後一個支援Windows的版本。 Safari 6于2012年6月11日随OS X Mountain Lion推出,增加了分享列表等特性。 Safari 7在2013年6月10日的苹果公司全球软体开发者年会上公佈。新版本重新設計了閱讀列表和Top Sites版面,又在側邊欄加入了「共享的链接」,顯示用戶在社交網絡上已關注的人所發佈的网址。Safari 7亦採用了Nitro Tiered | سفرة (safra)。 開發歷程 在1997年以前,Mac預裝的瀏覽器是Netscape Navigator和Cyberdog。之後蘋果和微軟達成協議,以在Mac上使用Internet Explorer for Mac作預設瀏覽器換取微軟開發Mac版的Microsoft Office。 在最終定名Safari之前,還構思了其他幾個名字,包括Freedom。在之前一年多以來,瀏覽器的內部名稱一直是Alexander,這個名字甚至遍佈了所有程式的代碼;並且在Safari之前還提出過iBrowse。 2003年1月7日,在舊金山舉行的Macworld大會上,史提夫·賈伯斯宣布蘋果正在開發自己的瀏覽器,稱為Safari。它基於KHTML排版引擎的分支,稱為WebKit。直至2003年6月,蘋果才推出自家的-{Safari}-瀏覽器,同時微軟也終止開發蘋果版的IE瀏覽器。Mac OS X v10.3仍保留IE,但至10.4版蘋果就僅預裝-{Safari}-瀏覽器。 2005年4月,Safari的開發人員之一戴夫·海厄特,就他為Safari進行除錯的進展方面提交文件,使之能通過Acid2測試。同年4月27日,海厄特宣佈其內部試驗版本的Safari通過了Acid2測試,成為第一個通過該測試的瀏覽器。 2005年4月29日,Safari 2.0版推出,內置RSS及Atom閱讀器,其他新功能包含隱密瀏覽、收藏及電郵網頁、搜尋網址書籤等,其速度是1.2.4版本的1.8倍。至同年10月31日,Safari 2.0.2版隨Mac OS 10.4.3更新套件正式推出。 2005年6月,KHTML的開發人員曾批評蘋果不去整理產品改動的記錄,蘋果方面遂將WebCore及JavaScriptCore的開發及錯誤回報交予OpenDarwin.org負責。WebKit本身也是以開放原始碼方式發行,但-{Safari}-瀏覽器自身的外觀,如使用介面等,則維持專有。 2007年6月11日,蘋果公司推出了同時支持Mac和PC的Safari 3 Public Beta版,在推出的前三天,Beta版的下載量就突破了百萬大關。同時iPhone的瀏覽器也是基於正式版的Safari 3。 Safari 4于2008年6月2日推出,提高了JavaScript性能和速度。 Safari 5于2010年6月7日推出,加入阅读器功能。5.1.7是最後一個支援Windows的版本。 Safari 6于2012年6月11日随OS X Mountain Lion推出,增加了分享列表等特性。 Safari 7在2013年6月10日的苹果公司全球软体开发者年会上公佈。新版本重新設計了閱讀列表和Top Sites版面,又在側邊欄加入了「共享的链接」,顯示用戶在社交網絡上已關注的人所發佈的网址。Safari 7亦採用了Nitro Tiered JIT和Fast Start技術,提高網站瀏覽速度。新版本的節能技術會將在背景運行的網站所使用的系統資源減低,提高電池續航力。Safari 7將會預載於OS X Mavericks上。 2014年10月16日,隨著OS X Yosemite的發布,蘋果推出了Safari 8。 2015年9月30日,隨著OS X El Capitan的發布,蘋果推出了Safari 9(同樣適用於Mavericks和Yosemite)。 2016年9月21日,隨著macOS Sierra的發佈,蘋果推出了Safari 10。 2017年9月25日,隨著macOS High Sierra的發佈,蘋果推出了Safari 11。 2018年9月24日,隨著macOS Mojave的發佈,蘋果推出了Safari |
《鬼同你住》(2021年) 《失衡凶間》(2022年) 《風景線》(2023年) 拍攝中 監製 《新娘大作戰》(2015年) 《淪落人》(2018年) 《心裏美》(2022年)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金馬獎最佳導演獲得者 香港电影导演 香港男性編劇 香港電影編劇 香港剪接师 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獎獲得者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得主 | 《三更2:餃子》(2004年,楊千嬅主演) 《A+B=C》(2006年,大制作网络时尚爱情电影短片) 《西安故事》(2006年,在中國大陸拍攝的手機電影) 《鬼上影》(2009年,陳果首部荷里活電影作品,翻拍1996年日本鬼片《女優靈》) 《成都我愛你》(2009年,與崔健、許秦豪合作,各自執導一條短片,最後組合成長片) 《黄色拖鞋》(2010年,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旗下「創意香港」所資助一個名為「香港四重奏」的其中一條短片) 《迷離夜:驚蟄》(2013年) 《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2014年) 《谋杀似水年华》(2016年) 《燦爛這一刻》(2017年) 《三夫》(2018年,曾美慧孜主演,“妓女三部曲”之三) 《九龙不败》(2019年) 《墮胎師》(2020年) 《鬼同你住》(2021年) 《失衡凶間》(2022年) 《風景線》(2023年) 拍攝中 監製 《新娘大作戰》(2015年) 《淪落人》(2018年) 《心裏美》(2022年)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金馬獎最佳導演獲得者 |
Navigator。在1994年安德森的Netscape Navigator發布之後,Mosaic瀏覽器的受歡迎程度開始下降。這一點在The HTML Sourcebook: The Complete Guide to HTML已經提到:「Netscape通訊公司設計了一個全新的WWW瀏覽器Netscape,比原來的Mosaic程式有明顯的改進。」 影響 Mosaic是引發1990年代網際網路泡沫的網頁瀏覽器。在此期間存在的其他瀏覽器,特別是Erwise、ViolaWWW、MidasWWW和,在公眾使用網際網路上並沒有與Mosaic相同的效應。 Mosaic不是第一個Windows瀏覽器,而是Thomas R. Bruce的鮮為人知Cello。在Windows版本推出之前,Mosaic的Unix版本就已經相當知名了,除了可以在文字中嵌入圖片,而不是顯示在單獨的視窗之外,其功能與ViolaWWW相似,不過Mosaic是首次由職業程式設計師的團隊所編寫瀏覽器,對於初學者來說相當可靠和易於使用。 1992年11月,世界上只有僅僅26個網站,每一個網站都受人注目。1993年,Mosaic推出了一個叫做What’s New的頁面,幾乎每天都會提供給大家一個全新網站的連結。這時,網際網路的使用範圍正在迅速擴大,超越了學術界和大型工業研究機構的領域。然而,這正是Mosaic瀏覽器的出現,推動了網路的爆炸性成長,到了1995年8月,網站數量已經超過了一萬個,1998年網站數量達到了數百萬個。Metcalfe表達了Mosaic的關鍵作用: 分支 Spyglass公司從NCSA獲得技術和商標授權,用於開發自己的網頁瀏覽器,但從未使用任何NCSA Mosaic原始碼。微軟於1995年以200萬美元獲得Spyglass Mosaic的授權進行了修改,並重新命名為Internet Explorer。但後來因為專利方面的糾紛,微軟向Spyglass賠償了800萬美元。在1995年的使用者指南The HTML Sourcebook: The Complete Guide | Sourcebook: The Complete Guide to HTML,特別指出,在一個名為Coming Attractions的章節中,Internet Explorer「將以Mosaic程式為基礎」。 在NCSA停止Mosaic開發之後,-{X Window}-系統的NCSA Mosaic原始碼由幾個獨立的小組繼續進行開發。這些獨立的開發工作包括2004年初停止開發的mMosaic(multicast Mosaic)、Mosaic-CK和VMS Mosaic。 參考文獻 外部链接 参见 网页浏览器列表 网页浏览器比较 |
Verón,2004—2006) -{zh-hans:斯坦科维奇;zh-hk:史坦高域;}-(Dejan Stankovic,2004—2013) -{zh-hans:法瓦利;zh-hk:費華利;zh-tw:法瓦利;}-(Giuseppe Favalli,2004—2006) 戴维斯(Edgar Davids,2004—2005) (Zé Maria,2004—2006) -{zh-hans:坎比亚索;zh-hk:甘比亞素}-(Esteban Cambiasso,2004—2014) -{zh-hans:米哈伊洛维奇;zh-hk:米赫洛域;}-(Siniša Mihajlović,2004—2006) -{zh-hans:菲戈;zh-hk:費高;}-(Luís Figo,2005—2009) -{zh-hans:安德雷奥利;zh-hk:安迪奧利;zh-tw:安德雷奧利;}-(Marco Andreolli,2005—2007,2013—2015,2016—2017) -{zh-hans:儒利奥·塞萨尔;zh-hk:祖利奧·施薩;zh-tw:尤利奧·賽薩爾;}-(Júlio César,2005—2012) -{zh-hans:皮萨罗;zh-hk:比沙路;}-(David Pizarro,2005—2006) -{zh-hans:索拉里;zh-hk:蘇拿利;zh-tw:索拉里;}-(Santiago Solari,2005—2008) -{zh-hans:萨穆埃尔;zh-hk:森美爾;zh-tw:山繆;}-(Walter Samuel,2005—2014) -{zh-hans:伊布拉希莫维奇;zh-hk:伊巴謙莫域;zh-tw:伊布拉希莫維奇;}-(Zlatan Ibrahimovic,2006—2009) -{zh-hans:达科特;zh-hk:達葛治;zh-tw:達科特;}-(Olivier Dacourt,2006—2009) -{zh-hans:维埃拉;zh-hk:韋拉;zh-tw:維埃拉;}-(Patrick Vieira,2006—2010) -{zh-hans:格罗索;zh-hk:格羅素;zh-tw:格羅索;}-(Fabio Grosso,2006—2007) -{zh-hans:马克斯韦尔;zh-hk:麥士維;zh-tw:馬克斯韋爾;}-(Maxwell,2006—2009) -{zh-hans:麦孔;zh-hk:馬干;zh-tw:麥孔;}-(Maicon Douglas,2006—2012) (César Aparecido Rodrigues,2006–2008) -{zh-cn:齐沃;zh-hk:捷禾;zh-tw:基伏;}-(Cristian Chivu,2007—2014) -{zh-hans:路易斯·希门尼斯;zh-hk:路易士·占美尼斯;zh-tw:路易士·占美尼斯;}-(Luis Jiménez,2007—2009) -{zh-hans:巴洛特利;zh-hk:巴洛迪利;zh-tw:巴洛特利;}-(Mario Balotelli,2007—2010) -{zh-hans:苏亚佐;zh-hk:蘇亞素;zh-tw:蘇亞素;}-(David Suazo,2007—2011) (Nelson Rivas,2007—2011) 比亚比亚尼(Jonathan Biabiany,2007,2010—2011,2015—2018) -{zh-hans:桑顿;zh-hk:辛頓;zh-tw:桑頓}-(Davide Santon,2007—2011,2015—2018) -{zh-hans:蒙塔里;zh-hk:蒙達利;zh-tw:蒙塔里;}-(Sulley Muntari,2008—2012) -{zh-hans:曼奇尼;zh-hk:文仙尼;zh-tw:曼奇尼;}-(Amantino Mancini,2008—2010) -{zh-hans:夸雷斯马;zh-hk:哥利斯馬;zh-tw:誇雷斯馬;}-(Ricardo Quaresma,2008—2010) -{zh-hans:埃托奥;zh-hk:伊度奧;zh-tw:艾托奧;}-(Samuel Eto'o,2009—2011) -{zh-hans:卢西奥;zh-hk:盧斯奧;zh-tw:盧西奧;}-(Lucio,2009—2012) -{zh-hans:斯内德;zh-hk:史奈達;zh-tw:史奈德;}-(Wesley Sneijder,2009—2013) -{zh-hans:迭戈·米利托;zh-hk:迪亞高·米列圖;}-(Diego Milito,2009—2014) -{zh-hans:潘德夫;zh-hk:彭迪夫;}-(Goran Pandev,2009—2011) 2010年代 馬里加(Mcdonald Mariga,2010—2014) -{zh-hans:卡斯特拉齐;zh-hk:卡斯迪拿斯;zh-tw:卡斯特拉齊;}-(Luca Castellazzi,2010—2014) -{zh-hans:乔尔·奥比;zh-hk:祖爾·奧比;zh-tw:喬爾·奧比;}-(Joel Obi,2010—2015) -{zh-hans:库蒂尼奥;zh-hk:古天奴;zh-tw:庫蒂尼奥}-(Philippe Coutinho,2010—2013) -{zh-hans:拉诺基亚;zh-hk:蘭奴捷亞;zh-tw:拉諾基亞;}-(Andrea Ranocchia,2010—2016,2016—2022) -{zh-hans:弗兰;zh-hk:科蘭;zh-tw:佛蘭;}-(Diego Forlan,2011—2012) -{zh-hans:萨拉特;zh-hk:沙拉迪;zh-tw:薩拉特;}-(Mauro Zárate,2011—2012) -{zh-hans:乔纳森;zh-hk:莊拿頓;zh-tw:喬納森;}-(Jonathan Moreira,2011—2015) -{zh-hans:里卡多·阿尔瓦雷斯;zh-hk:列卡度·艾華利斯;zh-tw:里卡多·阿爾瓦雷斯;}-(Ricky Álvarez,2011—2015) 長友佑都(Yuto Nagatomo,2011—2018) -{zh-hk:柏仙尼;zh-hans:帕齐尼;zh-tw:帕齊尼;}-(Giampaolo Pazzini,2011—2012) -{zh-hans:波利; zh-hk:普利;zh-tw:波利;}-(Andrea Poli,2011—2012) -{zh-hans:里卡多·阿尔瓦雷斯;zh-hk:列卡度·艾華利斯;zh-tw:里卡多·阿爾瓦雷斯;}-(Ricardo Alvarez,2011—2015) -{zh-hans:卡萨诺; zh-hk:卡斯辛奴}-(Antonio Cassano,2012—2013) -{zh-hans:帕拉西奥;zh-hk:柏拉斯奧;}-(Rodrigo Palacio,2012—2017) -{zh-hans:汉达诺维奇;zh-hk:漢丹洛域;zh-tw:漢達諾維奇;}-(Samir Handanovic,2012—2023) -{zh-hans:瓜林;zh-hk:古亞連;zh-tw:瓜林}-(Freddy Guarin,2012—2016) -{zh-hans:加尔加诺;zh-hk:加根奴;zh-tw:加爾加諾;}-(Walter Gargano,2012—2013) -{zh-hans:阿尔瓦罗·佩雷拉;zh-hk:艾華路·彭利拿;zh-tw:阿瓦羅·佩雷拉;}-(Álvaro Pereira,2012—2014) -{zh-hans:胡安;zh-hk:祖安;zh-tw:胡安;}-(Juan Jesus,2012—2016) -{zh-hans:卡里索;zh-hk:卡里素;zh-tw:卡里索;}-(Juan Carrizo,2013—2017) -{zh-hans:罗兰多;zh-hk:朗蘭度;zh-tw:羅蘭多;}-(Rolando,2013—2014) -{zh-hans:坎帕尼亚罗;zh-hk:甘柏拿路;}-(Hugo Campagnaro,2013—2015) -{zh-hans:科瓦西奇;zh-hk:高華錫;zh-tw:科瓦西奇;}-(Mateo Kovačić,2013—2015) -{zh-hans:罗基;zh-hk:羅基;}-(Tommaso Rocchi,2013) -{zh-hans:库兹马诺维;zh-hk:古斯曼奴域;zh-tw:庫茲馬諾維奇;}-(Zdravko Kuzmanović,2013—2015) -{zh-hans:伊卡尔迪;zh-hk:伊卡迪;zh-tw:伊卡爾迪;}-(Mauro Icardi,2013—2019) -{zh-hans:泰德尔;zh-hk:泰達;zh-tw:泰德爾;}-(Saphir Taïder,2013—2015) -{zh-hans:梅德尔;zh-hk:美度;}-(Gary Medel,2014—2017) -{zh-hans:奥斯瓦尔多;zh-hk:奧斯華度;zh-tw:奧斯瓦爾多;}-(Pablo Osvaldo,2014—2015) -{zh-hans:维迪奇;zh-hk:維迪;zh-tw:維迪奇;}-(Nemanja Vidic,2014—2016) -{zh-hans:德安布罗西奥;zh-hk:迪岩布斯奧;}-(Danilo D'Ambrosio,2014—2023) -{zh-hans:埃尔纳内斯;zh-hk:靴南尼斯;zh-tw:埃爾納內斯;}-(Anderson Hernanes,2014—2015) -{zh-hans:布罗佐维奇;zh-hant:布羅佐維奇;zh-hk:波索域;}-(Marcelo Brozović,2015—2023) -{zh-hans:佩里希奇;zh-hk:比列錫;zh-tw:佩里希奇}-(Ivan Perišić,2015—2022) -{zh-hans:约维蒂奇;zh-hk:祖維迪;zh-tw:約維蒂奇;}-(Stevan Jovetić,2015—2017) -{zh-hans:利亚伊奇;zh-hk:拿積;zh-tw:利亞伊奇;}-(Adem Ljajić,2015—2016) -{zh-hans:米兰达;zh-hk:米蘭達;zh-tw:米蘭達;}-(João Miranda,2015—2019) -{zh-hans:孔多比亚;zh-tw:孔多貝亞;zh-hk:干度比亞;}-(Geoffrey Kondogbia,2015—2018) -{zh-hans:利亚伊奇;zh-hk:拿積;zh-tw:利亞伊奇;}-(Adem Ljajić,2015—2016) -{zh-hans:菲利佩·梅洛;zh-hk:菲臘比·美路;zh-tw:菲利佩·梅洛;}-(Felipe Melo,2015—2017) -{zh-hans:穆里略;zh-hk:梅里路;}-(Jeison Murillo,2015—2018) -{zh-hans:波多尔斯基;zh-hk:普度斯基;}-(Lukas Podolski,2015) -{zh-cn:沙奇里;zh-tw:夏奇里;zh-hk:沙基利;}-(Xherdan Shaqiri,2015) -{zh-hans:安萨尔迪;zh-hk:安沙迪;zh-tw:安薩爾迪;}-(Cristian Ansaldi,2016—2019) -{zh-hans:巴内加;zh-hk:班尼加;zh-tw:巴內加;}-(Éver Banega,2016—2017) -{zh-hans:坎德雷瓦;zh-hk:簡達華;zh-tw:坎德雷瓦}-(Antonio Candreva,2016—2021) -{zh-hans:埃德尔;zh-hk:艾達}-(Éder,2016—2018) -{zh-hans:若昂·马里奥;zh-hk:祖奧馬里奧;}-(João Mário,2016—2021) -{zh-hans:巴莱罗;zh-hant:巴萊羅;zh-hk:華利路;}-(Borja Valero,2017—2020) -{zh-hans:加里亚尔迪尼;zh-hk:加利亞甸尼;zh-tw:加里亞迪尼;}-(Roberto Gagliardini,2017—2023) -{zh-hans:什克里尼亚尔;zh-hk:史堅尼亞;zh-tw:什克里尼亞爾;}-(Milan Škriniar,2017—2023) -{zh-hans:劳塔罗·马丁内斯;zh-hk:拿達路·馬天尼斯}-(Lautaro Martínez,2018—) -{zh-hans:卢卡库;zh-hk:盧卡古;}-(Romelu Lukaku,2019—2021) -{zh-hans:桑切斯;zh-hk:山齊士;zh-tw:桑切斯;}-(Alexis Sánchez,2019—2022,2023—) -{zh-hans:埃里克森;zh-hk:艾歷臣;zh-tw:埃里克森;}-(Christian Eriksen,2020—2021) -{zh-hans:巴雷拉;zh-hk:巴列拿;zh-tw:巴雷拉}-(Nicolò Barella,2019—) -{zh-hans:哈基米;zh-hk:夏基美;zh-tw:哈基米}-(Achraf | -{zh-hans:菲戈;zh-hk:費高;}-(Luís Figo,2005—2009) -{zh-hans:安德雷奥利;zh-hk:安迪奧利;zh-tw:安德雷奧利;}-(Marco Andreolli,2005—2007,2013—2015,2016—2017) -{zh-hans:儒利奥·塞萨尔;zh-hk:祖利奧·施薩;zh-tw:尤利奧·賽薩爾;}-(Júlio César,2005—2012) -{zh-hans:皮萨罗;zh-hk:比沙路;}-(David Pizarro,2005—2006) -{zh-hans:索拉里;zh-hk:蘇拿利;zh-tw:索拉里;}-(Santiago Solari,2005—2008) -{zh-hans:萨穆埃尔;zh-hk:森美爾;zh-tw:山繆;}-(Walter Samuel,2005—2014) -{zh-hans:伊布拉希莫维奇;zh-hk:伊巴謙莫域;zh-tw:伊布拉希莫維奇;}-(Zlatan Ibrahimovic,2006—2009) -{zh-hans:达科特;zh-hk:達葛治;zh-tw:達科特;}-(Olivier Dacourt,2006—2009) -{zh-hans:维埃拉;zh-hk:韋拉;zh-tw:維埃拉;}-(Patrick Vieira,2006—2010) -{zh-hans:格罗索;zh-hk:格羅素;zh-tw:格羅索;}-(Fabio Grosso,2006—2007) -{zh-hans:马克斯韦尔;zh-hk:麥士維;zh-tw:馬克斯韋爾;}-(Maxwell,2006—2009) -{zh-hans:麦孔;zh-hk:馬干;zh-tw:麥孔;}-(Maicon Douglas,2006—2012) (César Aparecido Rodrigues,2006–2008) -{zh-cn:齐沃;zh-hk:捷禾;zh-tw:基伏;}-(Cristian Chivu,2007—2014) -{zh-hans:路易斯·希门尼斯;zh-hk:路易士·占美尼斯;zh-tw:路易士·占美尼斯;}-(Luis Jiménez,2007—2009) -{zh-hans:巴洛特利;zh-hk:巴洛迪利;zh-tw:巴洛特利;}-(Mario Balotelli,2007—2010) -{zh-hans:苏亚佐;zh-hk:蘇亞素;zh-tw:蘇亞素;}-(David Suazo,2007—2011) (Nelson Rivas,2007—2011) 比亚比亚尼(Jonathan Biabiany,2007,2010—2011,2015—2018) -{zh-hans:桑顿;zh-hk:辛頓;zh-tw:桑頓}-(Davide Santon,2007—2011,2015—2018) -{zh-hans:蒙塔里;zh-hk:蒙達利;zh-tw:蒙塔里;}-(Sulley Muntari,2008—2012) -{zh-hans:曼奇尼;zh-hk:文仙尼;zh-tw:曼奇尼;}-(Amantino Mancini,2008—2010) -{zh-hans:夸雷斯马;zh-hk:哥利斯馬;zh-tw:誇雷斯馬;}-(Ricardo Quaresma,2008—2010) -{zh-hans:埃托奥;zh-hk:伊度奧;zh-tw:艾托奧;}-(Samuel Eto'o,2009—2011) -{zh-hans:卢西奥;zh-hk:盧斯奧;zh-tw:盧西奧;}-(Lucio,2009—2012) -{zh-hans:斯内德;zh-hk:史奈達;zh-tw:史奈德;}-(Wesley Sneijder,2009—2013) -{zh-hans:迭戈·米利托;zh-hk:迪亞高·米列圖;}-(Diego Milito,2009—2014) -{zh-hans:潘德夫;zh-hk:彭迪夫;}-(Goran Pandev,2009—2011) 2010年代 馬里加(Mcdonald Mariga,2010—2014) -{zh-hans:卡斯特拉齐;zh-hk:卡斯迪拿斯;zh-tw:卡斯特拉齊;}-(Luca Castellazzi,2010—2014) -{zh-hans:乔尔·奥比;zh-hk:祖爾·奧比;zh-tw:喬爾·奧比;}-(Joel Obi,2010—2015) -{zh-hans:库蒂尼奥;zh-hk:古天奴;zh-tw:庫蒂尼奥}-(Philippe Coutinho,2010—2013) -{zh-hans:拉诺基亚;zh-hk:蘭奴捷亞;zh-tw:拉諾基亞;}-(Andrea Ranocchia,2010—2016,2016—2022) -{zh-hans:弗兰;zh-hk:科蘭;zh-tw:佛蘭;}-(Diego Forlan,2011—2012) -{zh-hans:萨拉特;zh-hk:沙拉迪;zh-tw:薩拉特;}-(Mauro Zárate,2011—2012) -{zh-hans:乔纳森;zh-hk:莊拿頓;zh-tw:喬納森;}-(Jonathan Moreira,2011—2015) -{zh-hans:里卡多·阿尔瓦雷斯;zh-hk:列卡度·艾華利斯;zh-tw:里卡多·阿爾瓦雷斯;}-(Ricky Álvarez,2011—2015) 長友佑都(Yuto Nagatomo,2011—2018) -{zh-hk:柏仙尼;zh-hans:帕齐尼;zh-tw:帕齊尼;}-(Giampaolo Pazzini,2011—2012) -{zh-hans:波利; zh-hk:普利;zh-tw:波利;}-(Andrea Poli,2011—2012) -{zh-hans:里卡多·阿尔瓦雷斯;zh-hk:列卡度·艾華利斯;zh-tw:里卡多·阿爾瓦雷斯;}-(Ricardo Alvarez,2011—2015) -{zh-hans:卡萨诺; zh-hk:卡斯辛奴}-(Antonio Cassano,2012—2013) -{zh-hans:帕拉西奥;zh-hk:柏拉斯奧;}-(Rodrigo Palacio,2012—2017) -{zh-hans:汉达诺维奇;zh-hk:漢丹洛域;zh-tw:漢達諾維奇;}-(Samir Handanovic,2012—2023) -{zh-hans:瓜林;zh-hk:古亞連;zh-tw:瓜林}-(Freddy Guarin,2012—2016) -{zh-hans:加尔加诺;zh-hk:加根奴;zh-tw:加爾加諾;}-(Walter Gargano,2012—2013) -{zh-hans:阿尔瓦罗·佩雷拉;zh-hk:艾華路·彭利拿;zh-tw:阿瓦羅·佩雷拉;}-(Álvaro Pereira,2012—2014) -{zh-hans:胡安;zh-hk:祖安;zh-tw:胡安;}-(Juan Jesus,2012—2016) -{zh-hans:卡里索;zh-hk:卡里素;zh-tw:卡里索;}-(Juan Carrizo,2013—2017) -{zh-hans:罗兰多;zh-hk:朗蘭度;zh-tw:羅蘭多;}-(Rolando,2013—2014) -{zh-hans:坎帕尼亚罗;zh-hk:甘柏拿路;}-(Hugo Campagnaro,2013—2015) -{zh-hans:科瓦西奇;zh-hk:高華錫;zh-tw:科瓦西奇;}-(Mateo Kovačić,2013—2015) -{zh-hans:罗基;zh-hk:羅基;}-(Tommaso Rocchi,2013) -{zh-hans:库兹马诺维;zh-hk:古斯曼奴域;zh-tw:庫茲馬諾維奇;}-(Zdravko Kuzmanović,2013—2015) -{zh-hans:伊卡尔迪;zh-hk:伊卡迪;zh-tw:伊卡爾迪;}-(Mauro Icardi,2013—2019) -{zh-hans:泰德尔;zh-hk:泰達;zh-tw:泰德爾;}-(Saphir Taïder,2013—2015) -{zh-hans:梅德尔;zh-hk:美度;}-(Gary Medel,2014—2017) -{zh-hans:奥斯瓦尔多;zh-hk:奧斯華度;zh-tw:奧斯瓦爾多;}-(Pablo Osvaldo,2014—2015) -{zh-hans:维迪奇;zh-hk:維迪;zh-tw:維迪奇;}-(Nemanja Vidic,2014—2016) -{zh-hans:德安布罗西奥;zh-hk:迪岩布斯奧;}-(Danilo D'Ambrosio,2014—2023) -{zh-hans:埃尔纳内斯;zh-hk:靴南尼斯;zh-tw:埃爾納內斯;}-(Anderson Hernanes,2014—2015) -{zh-hans:布罗佐维奇;zh-hant:布羅佐維奇;zh-hk:波索域;}-(Marcelo Brozović,2015—2023) -{zh-hans:佩里希奇;zh-hk:比列錫;zh-tw:佩里希奇}-(Ivan Perišić,2015—2022) -{zh-hans:约维蒂奇;zh-hk:祖維迪;zh-tw:約維蒂奇;}-(Stevan Jovetić,2015—2017) -{zh-hans:利亚伊奇;zh-hk:拿積;zh-tw:利亞伊奇;}-(Adem Ljajić,2015—2016) -{zh-hans:米兰达;zh-hk:米蘭達;zh-tw:米蘭達;}-(João Miranda,2015—2019) -{zh-hans:孔多比亚;zh-tw:孔多貝亞;zh-hk:干度比亞;}-(Geoffrey Kondogbia,2015—2018) -{zh-hans:利亚伊奇;zh-hk:拿積;zh-tw:利亞伊奇;}-(Adem Ljajić,2015—2016) -{zh-hans:菲利佩·梅洛;zh-hk:菲臘比·美路;zh-tw:菲利佩·梅洛;}-(Felipe Melo,2015—2017) -{zh-hans:穆里略;zh-hk:梅里路;}-(Jeison Murillo,2015—2018) -{zh-hans:波多尔斯基;zh-hk:普度斯基;}-(Lukas Podolski,2015) -{zh-cn:沙奇里;zh-tw:夏奇里;zh-hk:沙基利;}-(Xherdan Shaqiri,2015) -{zh-hans:安萨尔迪;zh-hk:安沙迪;zh-tw:安薩爾迪;}-(Cristian Ansaldi,2016—2019) -{zh-hans:巴内加;zh-hk:班尼加;zh-tw:巴內加;}-(Éver Banega,2016—2017) -{zh-hans:坎德雷瓦;zh-hk:簡達華;zh-tw:坎德雷瓦}-(Antonio Candreva,2016—2021) -{zh-hans:埃德尔;zh-hk:艾達}-(Éder,2016—2018) -{zh-hans:若昂·马里奥;zh-hk:祖奧馬里奧;}-(João Mário,2016—2021) -{zh-hans:巴莱罗;zh-hant:巴萊羅;zh-hk:華利路;}-(Borja Valero,2017—2020) -{zh-hans:加里亚尔迪尼;zh-hk:加利亞甸尼;zh-tw:加里亞迪尼;}-(Roberto Gagliardini,2017—2023) -{zh-hans:什克里尼亚尔;zh-hk:史堅尼亞;zh-tw:什克里尼亞爾;}-(Milan Škriniar,2017—2023) -{zh-hans:劳塔罗·马丁内斯;zh-hk:拿達路·馬天尼斯}-(Lautaro Martínez,2018—) -{zh-hans:卢卡库;zh-hk:盧卡古;}-(Romelu Lukaku,2019—2021) -{zh-hans:桑切斯;zh-hk:山齊士;zh-tw:桑切斯;}-(Alexis Sánchez,2019—2022,2023—) -{zh-hans:埃里克森;zh-hk:艾歷臣;zh-tw:埃里克森;}-(Christian Eriksen,2020—2021) -{zh-hans:巴雷拉;zh-hk:巴列拿;zh-tw:巴雷拉}-(Nicolò Barella,2019—) -{zh-hans:哈基米;zh-hk:夏基美;zh-tw:哈基米}-(Achraf Hakimi,2020—2021) -{zh-hans:比达尔;zh-hk:維度爾;zh-tw:比達爾;}-(Arturo Vidal,2020—2022) -{zh-hans:哲科;zh-hk:迪斯高;zh-tw:哲科;}-(Edin Dzeko,2021—2023) -{zh-hans:奥纳纳;zh-tw:奧拿拿;zh-hk:奧拉拿;}-(André Onana,2022—2023) 战后历任主教练 战后历任主席 纪录 更新日期:2011年9月21日</small> 球隊紀錄 积分最多的赛季(Most points in a season):97分(2006--07赛季30胜7平1负,三分制)、58分(1988--89赛季26胜6平2负,两分制)。 积分最少的赛季(Least points in a season):46分(1998--99赛季13胜7平14负,三分制)、26分(1941--42赛季7胜12平11负,两分制)。 获胜场次最多的赛季(Most victories in a season):2006--07赛季(冠軍),共30场。 主场获胜场次最多的赛季(Most home victories in a season):2006--07赛季,共15场。 获胜场次最少的赛季(Fewest victories in a season):1941--42赛季(第12名),7场。 平局场次最多的赛季(Most draws in a season):2004--05赛季(季軍),共18场。 失利场次最少的赛季(Fewest defeats in a season):2006--07赛季,1场。(除國際米蘭外只有2005--06赛季的尤文圖斯創下) 失利场次最多的赛季(Most defeats in a season):1947--48赛季(第12名),共19场。 连胜场次最多(Longest winning streak):2006--07赛季第9--25轮,共17场。 单赛季连续不败场次最多(Longest unbeaten run in a season):2006--07赛季,共31场。其中25胜6平。 连续不败场次最多(Longest unbeaten run):2005--06赛季第37轮至2006--07赛季第31轮,共33场。其中25胜8平。(2007年4月18日,國際米蘭在第22轮的一场补赛中,主场1比3不敌罗马,不败记录告破。) 连续不败场次最多(包括欧洲赛事):40场。(2004年5月2日-2005年2月27日) |
全1册 星空童話、原名《》(2008 - 連載中、月刊Asuka) - 2冊待續 1001KNIGHTS、原名《》(2012 – 2017、月刊Asuka) - 全10冊 喵喵純喫茶、原名《》(2012 - 連載中、月刊Birz) - 8冊待續 插画 小說版神秘的世界(上・下卷、倉田英之、德間書店、1996年) (原作:)ISBN 4047013455 NEUTRAL(画集)ISBN 4048530348 (原作:一条理希) ISBN 4086133075 女神候補生画集 myth~神話~(画集)ISBN 4847014308 天使怪盗 Illustrations FEDER(画集)ISBN 4048536516 快打旋風漫畫選集 ISBN 978-4-7577-4719-7 完全版(作:火浦功)ISBN 978-4041627129 (作:唯川恵、角川Wing文庫)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官方網站 日本漫画家 少女漫畫家 SF漫畫家 | - 5冊待續 Brain Powerd、原名《》(1998 - 1999年、原作:富野由悠季、月刊少年Ace) - 全4冊 Lagoon Engine、原名《》(2002 - 连载中、月刊Asuka) - 7冊待續 爆彈小新娘、原名《》(2001 - 2002、月刊Ace Next) - 全1册 Lagoon Engine Einsatz、原名《》(2004、Newtype) - 1冊待續 EDEN-血之伊甸園 、原名《》(2006–2007、與RETROGRADE共同繪製、原作:岡田俊平·廣瀬雄、月刊少年Ace) - 全1册 星空童話、原名《》(2008 - 連載中、月刊Asuka) - 2冊待續 1001KNIGHTS、原名《》(2012 – 2017、月刊Asuka) - 全10冊 喵喵純喫茶、原名《》(2012 |
系列構成:荒川稔久 角色設計:山岡信一 道具設計:森木靖泰 美術監督:海野よしみ 色彩設計:關本美津子 攝影監督:廣瀨勝利 編輯:伊藤潤一(JAY FILM) 音樂:長谷川智樹、江口貴勅 音響監督:鶴岡陽太 音響效果:倉橋裕宗(Sound Box) 錄音調整/選曲:矢野哲 錄音助手:五十嵐惠美 錄音工作室、錄音製作:樂音舍 錄音製作擔當:杉山好美 音樂製作人:櫻井裕子 音樂製作/協力:Victor Entertainment、東京電視台 Music 製作人:紅谷佳和→瀧川治水、山西太平、伊藤敦、中村里美 製作:東京電視台、電通、XEBEC 主題曲 片頭曲 「白夜〜True Light〜」 作詞 - 酒井幹郎 / 作曲 - 山崎ますみ / 編曲 - 永井誠 / 歌 - 宮本駿一 片尾曲 「やさしい午後」(第2話 - 第12話) 作詞 - 山口みなこ / 作曲 - 松浦みつを / 編曲・歌 - Minawo リウンドプロデュース - 氷室マサユキ 「はじまりの日」(第13話 - 第23話、第25話) 作詞 - 山口みなこ / 作曲 - 松浦みつを / 編曲・歌 - Minawo リウンドプロデュース - 氷室マサユキ 「Caged | - 酒井幹郎 / 作曲 - 山崎ますみ / 編曲 - 永井誠 / 歌 - 宮本駿一 片尾曲 「やさしい午後」(第2話 - 第12話) 作詞 - 山口みなこ / 作曲 - 松浦みつを / 編曲・歌 - Minawo リウンドプロデュース - 氷室マサユキ 「はじまりの日」(第13話 - 第23話、第25話) 作詞 - 山口みなこ / 作曲 - 松浦みつを / 編曲・歌 - Minawo リウンドプロデュース - 氷室マサユキ 「Caged Bird」(第24話) 作詞・作曲・歌・演奏 - 宮本駿一 「道標」(第26話) 作詞 - 酒井ミキオ / 作曲・編曲 - 長谷川智樹 / 歌 - 宮本駿一 各話列表 播放電視台 相關商品 音樂專輯 D・N・ANGEL 原聲帶 1 (D.N.ANGEL Original Sound Track 1) 這張專輯收錄動畫前半部的音樂。 D・N・ANGEL 原聲帶 2 (D.N.ANGEL Original Sound Track 2) 這張專輯收錄動畫後半部的音樂。 D.N.Angel Vocal Collection 這張專輯收錄的主要都是電視動畫的歌曲。 廣播劇CD D・N・ANGEL WINK 1st Target : Sleeping Beauty D・N・ANGEL WINK 2nd TARGET : Lovesick D・N・ANGEL WINK 3rd TARGET : Love Pleasure |
至2009年底,第一類電信事業經營者,總計有86家,其中固定通信綜合網路業務經營者(簡稱固網業者)有4家,2G及3G行動通訊業務經營者有6家;市內國內長途陸纜電路出租業務經營者(簡稱電路出租業者)有64家;第二類電信事業經營者(包括網際網路接取、語音單純轉售、網路電話及其他加值服務)總計有498家,其中網際網路接取服務經營者(Internet Access Service Provider;IASP)有176家,反映出台灣電信服務市場的競爭激烈。 營收 台灣的電信事業整體營收,由2001年的3,186億元,成長到2005年達3,770億元之高峰,而後於2006年、2007年及2008年分別為3,716億元、3707億元及3,674億元,開始呈現小幅度下降,至2009年則降為3,632億元,其中大部分係來自行動通信業務的營收。 主要電信業務用戶數及普及率 市內電話 2001年市內電話總用戶數為1,280萬戶,2005年達到1,360萬戶之高峰,2008年約為1,308萬戶左右,2009年降至1,282萬戶,顯示市話用戶數有逐年緩步減少的趨勢。另每百人平均皆擁有50個以上市內電話門號,若以每戶平均人口數為3口之計算基準,則每戶平均擁有1.5個以上的市話門號。 行動電話 2001年行動電話戶數為2,180萬戶,至2003年達到2,580萬戶高點,此後下滑至2005年2,220萬戶後,又開始增加,至2009年底達到2,695萬戶以上;在行動電話用戶數普及率方面,至2009年底,每百人持有近117個行動門號,比2008年的110個行動門號普及率更為提升。 寬頻服務 固定寬頻上網總用戶數從2001年的120萬戶,隨著寬頻網路基礎建設的普及,2002年突破200萬戶,2003年突破300萬戶,2005年突破400萬戶達到430萬戶,97年超過500萬戶後,至2009年底微幅降低,但總用戶數仍近500萬戶。固定寬頻上網總用戶數的上升力道趨緩,但行動寬頻上網總用戶數卻不斷向上攀升,從2005年的118萬戶,隨後2006年突破300萬戶達到327萬戶,2008年超過1,000萬戶後,至2009年底達1,421萬戶。 外國人投資限制 台灣第一類電信事業原本是不容許外國人投資,因為它被視為擁有國家稀有資源(如頻率)的業者,不宜由外國人投資,但隨著市場開放與中華電信公司相繼公司化與民營化,以及配合台灣加入WTO的目標,並為引進外國資金與技術,故開放外國人投資,但仍有一定程度的限制目前,第一類電信事業外國人直接持有之股份總數不得超過百分之四十九,外國人直接及間接持有之股份總數不得超過百分之六十。另第一類電信事業之董事長應具有中華民國國籍。然而第二類電信事業因未擁有基礎網路及國家稀有資源,故完全無限制。 電信業現況 台灣的電信業在1996年以前,電信服務只由交通部電信總局管理經營。1996年7月1日,依據通過施行的《電信法》修正案、《交通部電信總局組織條例》修正案、《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條例》(合稱「電信三法」),交通部電信總局的電信事業營運部門正式分割公司化為中華電信,將電信事業的監理與經營分開,在「電信自由化」的政策下,各家業者開始蓬勃發展,開啟電信業者百家爭鳴的時代。 市內電話用戶數:13.3百萬戶(2007年統計) 行動電話用戶數:24.3百萬戶(2007年統計) 2G:15.9百萬戶 3G:6.9百萬戶 PHS:1.5百萬戶 國際線路:目前在宜蘭頭城、屏東枋山各設有一處通往太平洋與印度洋之國際電纜站,直接連接日本冲绳、菲律宾、关岛、新加坡、香港、印尼、澳大利亚、中东和西欧等地(1999年統計)。另外,在陽明山亦設有衛星接收站。 國家代碼:+886 國內固網業者:主要業者為中華電信、台灣固網、新世紀資通(速博)、亞太電信。 行動通訊業者: 第二代系統(2G):主要業者為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非獨立業者方面,泛亞電信、東信電訊已經被台灣大哥大併購,而和信電訊則被遠傳電信併購。 第三代系統(3G): UMTS格式: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威寶電信 CDMA2000格式:亞太電信 第四代系統(4G): 長期演進技術(LTE):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台灣之星電信、亞太電信 | 台灣的通訊產業始於清代末期,歷經日治時代及民國時期的演變,至今已發展超過百年。 電信市場自由化歷程 電信服務在台灣原為公營事業,1987年開放終端設備自由選用,1997年起逐步開放通信業務,目前台灣電信市場已是完全開放競爭之局面。 獨占時期之初步開放 因應先進國家電信自由化之趨勢,俞國華內閣於1987年開始進行終端設備的自由化,也就是用戶自己可以拿經過政府驗證過的電話機來用,然後是電路使用自由化,1989年放寬國內出租數據電路共同使用之限制並且開放非屬基本電信服務之加值網路業務,1994年開放數位式低功率無線電話(CT-2)業務,但這些都是在球員兼裁判之電信總局時期開放的,開放幅度與成效都有限。 引入基礎建設競爭期 1996年通過電信三法,電信事業之監理(由交通部電信總局負責)與經營(由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分離後,自由化才真正展開。交通部(電信總局)首先於1997年開放行動電話、無線電叫人、行動數據與中繼式無線電話等四項行動通信業務,1988年開放衛星通信業務,1989年開放1900低階行動電話等,這些業務主要是無線頻譜資源的開放,且較無牽涉困難之基礎網路建設,故開放與建設難度較低,後來行動電話業務確實蓬勃發展,行動電話普及率於2002年達108%,為當時之世界第一。但後續於2000年固定通信業務之開放與相關公平競爭機制的建立,實為自由化最大的挑戰。 全面開放競爭期 其後交通部(電信總局)又相繼開放國際海纜(2000年)、語音單純轉售(ISR)業務(2001年)、網路電話(VoIP)業 務(2001年)、第三代(3G)行動通信業務(2002年)、虛擬行動網路(MVNO)業務(2003年),2006年全新的獨立機關-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成立,於2007年開放無線寬頻接取業務,目前台灣電信市場已是完全開放競爭之局面。 電信事業之分類 1996年電信法開始將電信事業分為第一類電信事業及第二類電信事業。第一類電信事業指設置電信機線設備,提供電信服務之事業;第二類電信事業係指第一類電信事業以外之電信事業。簡單地說第一類電信事業是可設置網路基礎設施來提供服務或提供給其他業者租用者,例如固定通訊網路業者及行動通訊網路業者等;第二類電信事業則必須向第一類電信事業租用設備來提供服務,例如語音單純轉售(ISR)業者及未自設傳輸網路之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ISP)等。 第一類電信事業具有設置網路基礎建設設備之權利,可擁有頻譜、土地或衛星使用權,故有較多經營限制與義務,例如開放採特許制,有外資限制、必須繳交特許費、必須提供普及服務及緊急電話服務等。第二類電信事業則採許可制,又分特殊二類與一般二類:前者包括語音單純轉售服務、E.164用戶號碼網路電話服務、非E.164用戶號碼網路電話服務、租用國際電路提供不特定用戶國際間之通信服務,屬比較接近第一類電信事業之業務,故採一般許可制發照,也必須負擔某種程度跟第一類電信事業類似之義務;其他則為一般二類,採簡單許可制,權利、義務與管-{制}-程度皆很低。 電信事業經營者家數與整體營收 經營者家數 至2009年底,第一類電信事業經營者,總計有86家,其中固定通信綜合網路業務經營者(簡稱固網業者)有4家,2G及3G行動通訊業務經營者有6家;市內國內長途陸纜電路出租業務經營者(簡稱電路出租業者)有64家;第二類電信事業經營者(包括網際網路接取、語音單純轉售、網路電話及其他加值服務)總計有498家,其中網際網路接取服務經營者(Internet Access Service Provider;IASP)有176家,反映出台灣電信服務市場的競爭激烈。 營收 台灣的電信事業整體營收,由2001年的3,186億元,成長到2005年達3,770億元之高峰,而後於2006年、2007年及2008年分別為3,716億元、3707億元及3,674億元,開始呈現小幅度下降,至2009年則降為3,632億元,其中大部分係來自行動通信業務的營收。 主要電信業務用戶數及普及率 市內電話 2001年市內電話總用戶數為1,280萬戶,2005年達到1,360萬戶之高峰,2008年約為1,308萬戶左右,2009年降至1,282萬戶,顯示市話用戶數有逐年緩步減少的趨勢。另每百人平均皆擁有50個以上市內電話門號,若以每戶平均人口數為3口之計算基準,則每戶平均擁有1.5個以上的市話門號。 |
APL短暫的相遇後,新視野號飛往木星,在2007年2月28日使得其最接近木星的距離为。木星飛掠提供重力助推给新視野號的速度增加了。木星相遇也被用來作為新視野號科技性能的全面測試,傳回關於行星的大氣層,衛星和磁層的數據。在飛掠木星後,探測器繼續前往冥王星。在木星後的大部分旅行中,太空船是处于休眠模式度過,以保護太空船上的系統。在2006年9月,新視野號第一次拍攝了冥王星,其次是在2013年7月拍攝了區分冥王星和它的衛星冥卫一作為兩個單獨的對象的圖像。無線電信號从新視野號太空船旅行到地球需要用4個多小時。 格林威治時間2015年7月14日上午11時49分,新視野號接近冥王星12,500公里,為旅程中最接近冥王星的位置。 它成為了第一艘探索冥王星的航天器。 協調世界時7月15日00時52分37秒(美國東部時間7月14日20時52分37秒),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收到了新視野號傳來的訊息,證實了探測器在預定的時間成功地飛越了冥王星,探測器各方面的運作一切正常,和先前預料的一樣。 2019年1月1日,新视野号探测器近距离飞掠小行星“天涯海角”进行探测。 背景 新視野號 位于冥王星附近时的功率:228瓦特 位于冥王星时数据传输率:768bps 发射时间:2006年1月19日 计划耗资:5.5亿美元 “新視野”號原定於2006年1月17日美國東岸時間下午1時24分,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军基地第41發射臺發射,但因地面強風和負責該項目之霍普金斯大學应用物理实验室的控制中心突然停電的原因,兩度推遲昇空。至1月19日美國東岸時間下午2時00分,卡納維拉爾角上空雲層逐漸散去,氣候條件適合發射,“新視野”號終在原定發射昇空時間遲半小時後,順利點火發射昇空。45分鐘後脫離第三段火箭,離開地球引力,朝木星飛去。其航程途經木星,借用木星引力加速,然後直奔冥王星。它在2015年7月14日最為接近冥王星。 發射窗口 2006年1月11日至2月14日之間一段“發射窗口”時間內,發射一枚探測船飛往冥王星。於2007年2月經過木星,利用木星引力加速直奔冥王星,已於2015年7月到達,全程需時九年多。 載具 新視野号探測船以美國擎天神V551型火箭攜帶,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發射站發射,將探測器推出外太空,再由半人馬座(Centaur)火箭送入繞地軌道,最後由星48B型(STAR 48B)固體燃料火箭衝出地球引力,飛向冥王星。 新視野号將成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快速的人造飛行物體,它飛越月亮繞地球軌道不用九個小時,到達木星引力區只須13個月時間,相對1960年代“阿波罗”登月任務相同航程要飛行三天時間,“伽利略號 (Galileo) ”飛抵木星亦需四年時間而言,“新視野号”航速可謂十分驚人。 第二次发射窗口 “新視野号”探測船若未能在2006年2月2日前發射,而在2月14日“發射窗口”限期前出發,則探測船就不能經過木星,而需直接飛往冥王星。因未能借助木星重力加速,故需較長飛行時間,最快要2018年才能到達。錯過今次“發射窗口”,下一次將會是2007年2月2日至15日。探測船直飛冥王星,已在2019年到達。 到達冥王星 探測船在2015年3月(即到達前四個月)開始收集冥王星及它的卫星冥衛一的資料。2015年7月14日,探測船最接近冥王星。探測船在冥王星南半球約9,600公里(六千英哩)處高速掠過。而凱倫當時在冥王星另一側,探測船需經過冥王星後,回頭再探測凱倫。探測船飛離冥王星後,觀察工作持續十個星期。而一切對冥王星的探測於九個月後結束,觀察記錄都傳送回地球。 柯伊伯带任务 在探測過冥王星後,探測船會前往位於柯伊伯带直徑約40公里至90公里的天體。探測船已在2016年進入柯伊伯带。 2015年8月, 被選為新视野号於2019年1月飛掠探測的天體。該探測器於2019年1月1日穿越。 探測船的設計與結構 整個“新視野”探測船的設計,是按照美國太空署近年推行小型化、低成本,及多功能的指引而製成。全艘探測船分為三個主要部分:即動力系統,包括提供全艘探測船所有電力的核能電池,以及調節探測船位置的引擎。通訊系統,包括高增益天線及低增益天線,是與地球保持聯絡的裝置。科學平台,是安裝所有探測儀器的地方,提供有效使用儀器的工作環境,以及保護脆弱的儀器。 動力系統 全艘“新视野”探測船的動力皆來自兩台核能電池 - 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RTG),這台發電機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二氧化鈽自然衰變時所釋放出來的熱能,以電熱隅形式發電。由於冥王星距離太陽太遠,陽光由太陽去到冥王星需要四小時,在冥王星附近能接受的太陽能只及地球千分之一,探測船無法利用太陽能產生充夠的能量供活動所需,因此核能電池是唯一的選擇。為避免放射線傷及電子儀器,所以必須降低電力(僅228瓦特)。其實,所有外太陽系探測船都採用相同的設計,包括“卡西尼號”探測船。 探測船有一台引擎提供轉向動力,用以調節探測船相位,在差不多十年多航行時間之間,可以修正飛向冥王星的軌道。當探測船接近冥王星時,要調校船身以便所有探測儀指向冥王星。當飛越過冥王星之後,又要調校船身以便觀察凱倫,待完成探測後,又要再轉校船身,使高增益天線指向地球,將收集到的數據送回地球。這個設計是由於預算所限,“新视野”探測船不可以像它的前輩“航海家”一、二號一樣,使用旋轉式平台,可以較簡單的執行指令,而只能以調節船身相位這個較複雜方法來完成任務。 通訊系統 “新視野”探測船安裝了一隻直徑2.1米(83英吋)的高增益天線,能夠與地球的深空網路保持聯繫,接收來自地球的指令,以及將收集得到的科學資料輸送回去地球。另外安裝在高增益天線正上方的是低增益天線,是高增益天線的後備,以備不時之須。高增益天線有兩條頻帶收發訊號,頻譜寬濶,上傳下載速度高,相比之下,低增益天線只有一條窄頻帶,效率較低,但是在緊急情况之下,可以頂替高增益天線的工作。該碟型天線也能充當屏障,擋下迎面來的碎屑、微粒,不會損及天線功能而保護設備。 科學平台 新視野號探測器本身像一個倒置三角形,三角形尖部延出部分為核動力裝置,三角形平面一方則為通訊裝置,而三角形本身就是安裝所有探測儀器的科學平台。探測船載有七種科學探測儀器,它們分別是: Ralph:可見光與紅外線成像光譜儀 (Ralph telescope)主要用於拍攝冥王星及凱倫的地表情况,提供高清晰的彩色影像,從而分析研究冥王星和凱倫地表的物理現象及組成成份,製成地表地圖。儀器分為兩部份,一為可見光相機MVIC,另一為線性光波長鎖定光譜計LEISA,兩者共同使用一支6厘米(三吋)鏡頭,用以調校焦距,收集影像。 可見光相機使用CCD電荷藕合裝置,是近年所有外太空巡遊探測船的標準設備。影像通過鏡頭後,再經過四層濾鏡,在電荷藕合器成像。濾鏡分別有專用作觀察甲烷的濾鏡,其餘則為一般用途的藍、綠、及近紅外線濾鏡。透過製作地表地圖,可以明瞭冥王星及凱倫過去的歷史。 線性光波長鎖定光譜計,利用量度熱輻射光譜,而獲得物質成份及組成的資料。根據量子物理學,每一種物質都有它自己獨特的光譜,猶如人類的指紋,量度光譜就可知道是何種物質。從哈伯太空望遠鏡觀察得知,冥王星表面以甲烷、氮、一氧化碳及冰成份為主,而凱倫則主要是冰。當探測器接近它們時,透過光譜計觀察,可能會發現更多其他物質。 REX:電波科學實驗 (Radio Science Experiment, REX)實際上是一組安裝在通訊系統內的電路板,主要是穩定由地球傳過去的下載訊號,確保資料不會遺失,是一組非常重要的裝置。而另一個作用,就是用作外太空電波科學實驗,測試有關遠距離通訊技術。REX接收由美國太空署的深空網路傳過來的訊號,然後將訊號經由高增益天線傳回返地球,科學家比較前後同一個訊號的差別,就能了解知道當中因為太陽風、輻射源、磁力場及重力波所產生的影響,求得出有關數據。 當探測船飛到冥王星的後面,接收或傳返地球的訊號都會穿越過冥王星的大氣,電波會被大氣中的氣體分子的重量、高度及溫度的不同而有所改變。REX將這些改變了的訊號記錄下來,然後傳返地球,有助了解冥王星大氣層、遊離層的結構、壓力、及温度。REX還有一種輻射計的工作模式,可以量度微弱的冥王星自己發射出來的電波。當探測船飛越冥王星之後,這些測量可以準確提供冥王星背向太陽一面的温度資料。 Alice:紫外線成像光譜儀 ("Alice")能測量由冥王星及凱倫輻射或反射出來的紫外線,得出冥王星及凱倫大氣、地表的組成、分佈、温度的裝置。Alice有兩種工作模式,一為探測大氣光模式,是當探測船接近及離開冥王星時使用,直接量度由冥王星及凱倫的大氣輻射或反射出來的紫外線,是較多時間使用的工作模式。另一種模式是測量掩食光模式,是當探測船飛過冥王星之後,進入冥王星日蝕陰影區時,即被冥王星星體遮掩太陽光的地方,利用量度透過冥王星大氣的太陽光,求得大氣的成份、温度、及濃度的分佈。 LORRI:長距離探測成像儀 (Long Range Reconnaissance Imager, LORRI)為探測船提供詳細的空間資料,即是探測船本身在航行中精確的位置。從觀察特定的星體,比較有關資料,得出探測船在某一點精細準確的位置及相位,從而指令探測船作出相應的調整。 成像儀有一支直徑20.8厘米(8.2吋)的鏡頭,同樣以CCD電荷藕合裝置成像。結構相比於Ralph影像及紅外線成像儀/分光計簡單得多,全組儀器並無濾鏡及活動部份。當飛臨冥王星時,成像儀同時拍攝冥王星表面影像,精細度為100米乘100米,大小略大于一個足球場面積。 SWAP:太陽風分析儀 (Solar Wind Around Pluto, SWAP)是分析在冥王星附近由太陽吹過來的粒子─太陽風,可以探測到冥王星是否有磁場。若而是有磁場存在,就可以得知它的範圍、強弱,以及冥王星大氣中氣體粒子逃逸的速度。 PEPSI:離子質譜儀 (Pluto Energetic Particle | PEPSI)是用來測量冥王星陽離子與中性粒子組成、同位素組成等的裝置。從觀察冥王星大氣層頂部的中性粒子被太陽風所激化,而逃離冥王星大氣層的現象,可以推算出冥王星大氣的化學成份。 VBSDC:「威妮夏·伯尼」宇宙塵分析儀 (Venetia Burney Student Dust Counter, VBSDC)是由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師生主導的研究項目,裝置可以分析探測船在飛往冥王星沿途所收集太陽系各區的宇宙塵,測量及比較這些漂浮粒子的物理及化學性質。離開冥王星之後,研究會繼續,並且成為人類歷史上首次接觸到柯伊伯带的物體。 名字中的VBS指的是「Venetia Burney Student」,源於為當年尚是學生,而為冥王星取名的威妮夏·伯尼女士之名。 其他資料 全艘探測船包括推進劑在內,重約450公斤(一千磅) 核能發電機是由美國能源部提供 保温瓶式設計的船艙,確保所有儀器機械,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中工作 首次使用的船載再生測距存储器,將多獲取三十dB的數據 使用八種不同的識別信號,來顯示探測船的健康狀態 先進的數碼接收器可以節省60%耗電量 裝備有三維立體相位及陀螺仪 利用十六個噴嘴來控制船身位置,以便修正航道、觀察目標、改變方向接近柯伊伯带天體。 使用改良的「冬眠」裝置,可以節省寶貴的燃料包括核能電池 其他主要輔助儀器包括有:星踪導航儀及資料數據記錄器等 攜帶有冥王星發現人克萊德·湯博(Clyde William Tombaugh)的部分骨灰。 軌道校正和儀器測試 在2006年1月28日和30日,在任務控制人員引導下進行第一次的軌道校正和儀器測試 (trajectory correction maneuver,TCM),過程分為兩個部分(TCM-1A and TCM-1B)。這兩次修正使速度總共變化了18m/s,TCM-1精確的校正使得TCM-2的校正,三次校正計畫中的第二次,得以取消。 在2月20日那一週內,控置人員進行3個機載科學儀器,Alice紫外線造影分光計、PEPSSI離子質譜儀、LORRI長距離探測成像儀,的首次飛行測試。在沒有科學測量或影像被獲得的情況下,只是儀器的電子設備測試,在Alice的例子中,顯示機電系統都能正常的運作。 在3月9日1700 UTC,控制人員執行TCM-3,三次校正計畫中的最後一次。引擎點燃了76秒,將太空船的速度大約調整了1.16 m/s。 在2007年9月25日16:04 EDT,引擎再度點燃15分又37秒,改變了太空船的速度2.37 m/s。 在2010年6月30日7:49 EDT,任務控制人員對新視野號進行了第四次的軌道校正,經過35.6秒使太空船加速了約0.44 m/s。 飛越火星和小行星帶 在2006年4月7日10:00 UTC,太空船飛越火星軌道,以大約21公里/秒的速度遠離太陽,與太陽的距離是2億4,300萬公里。 新視野號在2006年6月13日04:05 UTC以101,867公里的距離飛越小行星132524 APL (早先所知的臨時名稱是 )。目前對這顆小行星直徑的最佳估計值是大約2.3公里,新視野號對APL的光譜觀測顯示它是一顆S-型小行星。 太空船在2006年6月10-12日成功的追蹤這顆小行星,並由α望遠鏡 (α影像及紅外線成像儀/分光計)觀測影像,這讓任務小組能夠測試太空船追蹤快速移動中天體的能力。 木星重力助推 新視野號的長距離探測成像儀 (LORRI)在2006年9月4日拍下了第一張的木星照片,並於2006年12月開始對木星系統做進一步的研究。 新視野號在2007年2月28日5:43:40 UTC最接近木星時得到木星的重力助推。它以每秒21公里的相對速度接近木星 (相對於太陽是23公里/秒)。飛越木星讓新視野號遠離太陽的秒速增加了4公里,使太空船以更快的速度航向冥王星,並以2.5度的傾角飛離地球的軌道面(黃道)。到了2009年11月,太陽的引力作用已經使太空船的速度減緩至大約16.656公里/秒 。新視野號是自1990的尤里西斯號(Ulysses)任務展開之後,第一艘發射後直接朝向木星航行的太空船。 在觀測木星的同時,新視野號的儀器也對木星的內側衛星進行精細的觀測,特別是阿曼爾。探測器的照相機從2006年9月4日開始觀測木星系統,測量艾奧的火山和仔細的研究4顆伽利略衛星,也研究外側距離遙遠的希馬利亞和艾華拉。太空船也研究木星的小紅斑和這顆行星稀薄的環系統。 木星觀測 在深入觀測木星的4個月期間,最接近木星的距離是以32木星半徑 (300萬公里)。木星是有趣的,它不停地在變化,自伽利略任務結束後仍間歇性的被觀測。新視野號的儀器採用了最新的技術,特別是照相機的領域。相較於從水手號計畫衍生出來的航海家號的版本改進的伽利略號的相機,已經改善了許多。與木星的接觸還擔任了與冥王星接觸的預演,因為木星與地球的距離較近,做為通訊連結的記憶體緩衝區可以傳輸較多的負載。實際上,這個任務送回來的木星資料會比從冥王星送回來的多。木星的影像從2006年9月4日開始,之後還拍攝了一些。 接觸的主要目標包括木星雲層的動力學,但比伽列略號的觀測程式精簡了許多,並且從木星磁層的磁尾中讀取質點的資料。這艘太空船的軌道在磁尾內運行了一個月。新視野號還觀察了木星黑夜側的極光和閃電。 新視野號也提供了長圓形BA (木星上的一個風暴特徵,非正式的名稱是"小紅斑")的第一張特寫,因為這個在卡西尼號經過時仍是白點的風暴變紅了。 木星的衛星 主要的衛星 (伽利略衛星) 在不利於觀測的位置上,意味著重力助推的瞄準點,使太空船在距離這些衛星數百萬公里之外飛越。不過,新視野號的儀器是為了小且昏暗的目標設計的,所以還是能對那些遠距離的大衛星進行有科學價值的觀測。LORRI搜尋到埃歐上火山的煙羽;紅外線能力卓越的LEISA搜尋到化學的成分 (包括歐羅巴的冰參雜物) 和夜晚側的溫度 (包括埃歐)。Alice的紫外線解析出大氣中,包括埃歐的托環,極光。 像阿馬塞爾這樣的小衛星,則改進了軌道的精確度。照相機確定了它們的位置,並做為反像光學導航之用。 接近冥王星 新視野號在2006年9月21-24日測試LORRI時,首度捕捉到冥王星的影像,並在2006年11月24日釋出 。這張影像從距離冥王星42億公里 (26億英里) 遠處拍攝,確認太空船能夠追蹤遙遠的目標,這對航向冥王星和開普帶中的其它天體是極為重要的。 新視野號于2015年7月14日從不到10,000公里的距離飛越冥王星,成为首个成功飞掠冥王星系统的人造飞行物。任务中,新视野号向地球发送了大量的冥王星及其矮行星系统的照片。 古柏帶任務 在飛越冥王星之後,新視野號將繼續深入柯伊伯带。任務規劃師正在尋找直徑在50至100公里這個範圍內的柯伊伯带天體,進行類似與冥王星接觸一樣的飛越。囿於有限的機動能力,這一階段的任務只能尋找靠近新視野號飛行路徑上的合適柯伊伯带天體,而排除了任何企圖飛越像鬩神星這種比冥王星大的海王星外天體的計畫。可能的區域將會是之前努力搜索海王星外天體時未曾涵蓋過的區域,和避免過於接近銀河系的平面,因為這會使暗淡的天體難以被偵測到。 由於新視野號的飛行路徑是由掠過冥王星的航線決定的,加上剩餘的聯氨燃料有限,合適的柯伊伯带天體需在從冥王星延伸出的小於一度的圓錐區域內找到,而且距離不能大於55天文單位。一旦超過了55天文單位,所有的通訊信號會變得過於薄弱,而且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RTG)電功率會顯著衰減以至於影響到科學觀測。 2014年10月15日,美國太空總署用哈伯望遠鏡進行搜索後發現了三個潛在目標,新視野號工作小組把它們的代號分別定為(PT1,潛在目標1),(PT2,潛在目標2)以及(PT3,潛在目標3)。所有目標的直徑都估計在30到55公里之間,這樣小的體積用地面的望遠鏡是無法看到的。它們到太陽的距離在43到44天文單位間,因此新視野號的掠過時間大約在2018年-2019年間。從新視野號的燃料預算來進行初步預計,這三個目標被探測器到訪的可能性分別是100%, 7%和97%。它們均是低軌道傾角和低軌道離心率的傳統古柏帶天體,和冥王星有很大的不同。 里程碑 現況 2012年10月16日,隨著工作小組透過哈伯太空望遠鏡發現冥王星的兩顆新衛星和眾多星體碎片,新視野號團隊發表了一篇文章,指新視野號在飛越冥王星的時候,有可能毀於冥王星衛星軌道中的星體碎片,所以現在工作小組正研究是否要改變新視野號的軌道,去避免和這些碎片碰撞,以保護新視野號。 2013年5月16日,工作小組計算過新視野號和冥王星衛星系統的軌道後,得知新視野號的路徑和冥王星衛星系統的軌道面接近垂直。也就是說,新視野號和新發現的衛星相撞的機會大減,只有在最接近時的風險較高,約0.3%的風險造成會中止任務的撞擊。因此,工作小組表示不會對既定路線做大規模變更。 目前探測器以相對於太陽14.52公里/秒, 相對於冥王星13.77公里/秒的速度飛行。從探測器發出的無線電波需歷時4個半小時才能到達地球。 從探測器看到的太陽星等是−19.2。 探測器正朝著人馬座的方向進發。 探測器最新的資訊和圖片發佈在美國太空總署官方網站上。 参见 |
7月14日——伊拉克革命。 7月16日——美国出兵武装干涉黎巴嫩。 7月31日——西藏抵抗中國統治的行動獲得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支持。 8月 8月3日——鸚鵡螺號核潛艇抵達地理北極,成為世界上第一艘航抵北極點的船隻。 8月17日——中共中央開展了全民大煉鋼鐵運動。 8月23日——金門「八二三炮戰」打響。 8月25日——泰山學院建校。 8月29日——迈克尔·杰克逊出生。 9月 9月2日——中國第一個電視台:中央電視台正式开播。 9月24日——爆發九二四空戰。 9月28日——法國公投:79%同意第五共和憲法。 9月30日——蘇聯在諾瓦亞澤姆利亞進行核子試驗。 秋季——中国公布《汉语拼音方案》。 10月 10月1日 突尼斯和摩洛哥加入阿拉伯聯盟。 泰國與韓國建立邦交,兩國並共同發表互設使館的聲明。 10月2日——幾內亞宣布脫離法國獨立。 10月4日——英國海外航空使用新型德哈威蘭彗星噴氣式飛機,成為第一家使用噴射客機飛越大西洋的航空公司。 10月19日——中國三年困難時期開始。 10月23日——諾貝爾文學獎頒予俄羅斯作家鮑里斯·巴斯特納克(《齊瓦哥醫生》作者) 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 10月26日——泛美航空使用波音707首次飛行紐約至巴黎的大西洋航線。 11月 11月5日——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宣告成立。 11月25日——法屬蘇丹獲得自治。 11月27日——中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轮“跃进号”下水。 11月28日——法屬查德、剛果、加彭獲得自治。 11月30日——戴高樂派贏得法國國會選舉。 12月 12月18日——美國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通訊衛星SCORE。 12月19日——美國總統德懷特·艾森豪的賀電經由SCORE衛星播送。 12月29日——切·格瓦拉領導反政府軍隊入侵古巴的聖克拉拉,富爾亨西奧·巴蒂斯塔在兩天後-于31日晚辭職下台。 阿拉法特在科威特创建巴解运动法塔赫。 出生 王義芳,河北鋼鐵集團董事長。 秦玉峰,山東東阿阿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陳雪楓,河南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原董事長,現任河南省副省長。 1月 1月1日——陳進興,台灣罪犯,白曉燕命案主嫌。(逝世于1999年) 1月9日——劉錫華,台灣配音員,曾配過台視百戰天龍的馬蓋先。 1月26日——艾倫·狄珍妮。 1月29日——村川豐,日本海上自衛隊將領,歷任海上幕僚长(海軍參謀長)等職。 2月 2月1日——梁家輝,香港演員。 3月 3月6日——維斯·斯克里斯,美國潛水員。 3月10日——莎朗·史東,美國演員。 4月 4月2日——劉香萍,香港女演員。 4月21日——臼井儀人,日本漫畫家。(逝世于2009年) 4月29日——米歇尔·法伊弗,美国女演员 5月 5月3日——關菊英,香港歌手兼演員。 5月4日——凱斯·哈林,美國街頭繪畫藝術家和社會運動者。 6月 6月14日——奥拉夫·朔尔茨,德国政治家,第九任德国总理。 6月18日——苗僑偉,香港演員。 6月30日——林杰樑,臺灣醫師。(逝世于2013年) 7月 7月9日——久本雅美,日本艺人,创价学会重要成员。 7月17日——林依麗,香港政治人物。 8月 8月16日——瑪丹娜,美國歌手。 8月17日——陶傑,香港專欄作家及傳媒工作者。 8月24日——繆騫人,香港演員 8月29日——迈克尔·杰克逊,美国歌手。(逝世于2009年) 9月 9月7日——陳百強,香港歌手、演員。(逝世于1993年) 9月9日——鄧藹霖,香港主持人。 9月11日——徐生明,台灣職棒教練。(逝世于2013年) | 2月5日——一架美國空軍B-47戰略轟炸機,在進行模擬作戰任務時,意外與一架F-86戰鬥機相撞,機組人員獲得授權將機上掛載的核子炸彈投入海中,後平安降落在杭特空軍基地,炸彈至今仍遍尋未著。 2月6日——載著曼聯足球會球員的專機在德國慕尼黑發生空難,包括8名曼聯球員在內的23人遇難。 2月7日——美國總統艾森豪創立高等研究計劃署(ARPA)是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的前身。其宗旨為防止如蘇聯史普尼克危機再發生,保持美國科技在世界各國的前沿。 2月10日——马寅初提出“新人口论”。 2月12日——中共中央号召全国“除四害”。 2月14日——伊拉克王国和约旦王国联合成立阿拉伯联邦。 2月19日——中朝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声明,于1958年底前志愿军撤军朝鲜。 2月28日——中共中央号召干部下放劳动锻炼。 3月 3月3日——朝鮮勞動黨第一次代表會議於1958年3月3日至6日在臨時首都平壤舉行(法定首都是首爾市)。 3月24日——搖滾巨星貓王艾維斯·普里斯萊應召入伍,成為美國陸軍二等兵,兵籍號碼53310761 3月26日——第30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桂河大橋贏得最佳影片等7項獎。 3月27日——赫鲁晓夫接任苏联总理,同时继续担任共产党第一书记。 4月 4月1日 【英國無線廣播電台】(BBC)成立。 中国第一座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遗址文物)开放。 4月3日——卡斯楚游擊隊進軍哈瓦那。 4月13日——中国天主教第一位“自选自圣”的主教董光清在汉口圣若瑟主教座堂接受祝圣。 4月19日——北京开始大规模捕杀麻雀。 4月22日——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 4月29日——埃及同意偿付运河公司股本。 5月 5月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指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从此,中国開始發展航天事业。 5月16日——中国共产党八大二次会议举行以后,“大跃进”运动在全国展开。 6月 6月4日——法國總統戴高樂訪問阿爾及利亞。 6月15日——必勝客由卡尼兄弟-法蘭克和丹(英语:Dan and Frank Carney)在美國堪薩斯州威奇托市創立。 6月29日——巴西隊在決賽中以5:2擊敗地主國瑞典隊,贏得世界杯足球賽冠軍。 7月 7月14日——伊拉克革命。 7月16日——美国出兵武装干涉黎巴嫩。 7月31日——西藏抵抗中國統治的行動獲得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支持。 8月 8月3日——鸚鵡螺號核潛艇抵達地理北極,成為世界上第一艘航抵北極點的船隻。 8月17日——中共中央開展了全民大煉鋼鐵運動。 8月23日——金門「八二三炮戰」打響。 8月25日——泰山學院建校。 8月29日——迈克尔·杰克逊出生。 9月 9月2日——中國第一個電視台:中央電視台正式开播。 9月24日——爆發九二四空戰。 9月28日——法國公投:79%同意第五共和憲法。 9月30日——蘇聯在諾瓦亞澤姆利亞進行核子試驗。 秋季——中国公布《汉语拼音方案》。 10月 10月1日 突尼斯和摩洛哥加入阿拉伯聯盟。 泰國與韓國建立邦交,兩國並共同發表互設使館的聲明。 10月2日——幾內亞宣布脫離法國獨立。 10月4日——英國海外航空使用新型德哈威蘭彗星噴氣式飛機,成為第一家使用噴射客機飛越大西洋的航空公司。 10月19日——中國三年困難時期開始。 10月23日——諾貝爾文學獎頒予俄羅斯作家鮑里斯·巴斯特納克(《齊瓦哥醫生》作者) 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 10月26日——泛美航空使用波音707首次飛行紐約至巴黎的大西洋航線。 |
7月 7月13日——韓戰:金城戰役。 7月23日——鄧鏡波學校創立。 7月26日——菲德尔·卡斯特罗率领起义者武装袭击了圣地亚哥东北蒙卡达兵营,古巴革命爆发。 7月27日——朝鲜战争停战协定在板门店正式签署。 8月 8月8日——苏联宣布拥有氢弹,这是世界上第一颗武器化氢弹。 8月13日-8月25日——法國有400萬工人舉行罷工,抗議緊縮措施。 8月20日——美國返還西德382艘在二戰期間佔領的船隻。 9月 9月5日——聯合國否決蘇聯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會員國的提案: 9月7日——赫鲁晓夫出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9月12日——美國參議員約翰·甘迺迪在羅德島州紐波特的聖瑪麗亞教堂與賈桂琳結婚。 9月25日——第一批德國戰俘從蘇聯返回西德。 10月 UNIVAC 1103 是第一台使用隨機存取記憶體(RAM)的商業電腦。 10月10日——蒙蒂·伯頓(Monty Burton)以不到23小時,從倫敦飛抵紐西蘭的基督城。 10月10日——美韓共同防禦條約在華府簽訂。 10月22日——寮國脫離法國独立。 10月30日——美國總統艾森豪正式批准國家安全委員會編號162/2的最高機密文件,該文件言明:美國的核子武器庫必須維持和擴大,以應對共產集團的威脅。 11月 11月9日——柬埔寨脫離法國独立。 11月14日——中國國民黨七屆三中全會,總裁蔣介石發表歷史重要文獻「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完成三民主義體系。民生主義中提到的人民的六大基本需求「食、衣、住、行、育、樂」。 12月 休·海夫納的成人雜誌《花花公子》Playboy創刊號的封面及中間拉頁女郎為瑪麗蓮·夢露-照片原本是為月曆拍攝,休·海夫納購得使用權刊登。 12月3日——美國愛荷華大學科學家邦吉和史耳門博士,首度以冷凍精子完成人工受孕。 12月24日——石硤尾大火:香港九龍石硤尾木屋區發生大火,5萬人無家可歸。此事件促成香港公共房屋政策的發展。 12月25日——美軍佔領8年的奄美群島歸還日本。 12月30日——拉蒙·麥格塞塞成為菲律賓第七任總統。 出生 1月20日——程振隆,台灣教育人物,任職立法委員期間對教育問題頗多著墨。 1月21日——保羅·艾倫,美國企業家,微軟公司創辦人之一。(2018年逝世) 1月24日——文在寅,韩国政治家,第19任韩国总统。 1月29日——邓丽君,华语地区著名歌手。(1995年逝世) 2月4日——喜多郎,日本著名新世纪音乐作曲家。 2月11日——傑布·布希,美國政治人物,小布希之弟。 2月14日——蔡念祖,台灣財經要人。 2月20日——甄妮,香港、台灣歌手。 2月23日——鍾鎮濤,香港演員。 2月28日——村下孝藏,日本歌手。(1999年逝世) 3月16日——李應元,台灣政治人物。(2021年逝世) 3月26日——趙小蘭,美國政治人物,美國史上首位華裔內閣成員。 3月27日——何晶,新加坡第3任总理李显龙的第二任妻子。 4月14日——曾志偉,香港演員。 5月5日——王俠軍,台灣藝術家。 5月6日——托尼·布萊爾,英國首相。 5月16日——皮爾斯·布魯斯南,英國演員。 5月17日——卡西姆若马尔特·托卡耶夫,哈萨克斯坦政治家,第2任哈萨克斯坦总统。 6月7日——马可·穆勒,意大利电影制片人、电影史家、影评人。 6月15日——习近平,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現任中國共产党中央委員会总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6月21日——贝娜齐尔·布托,巴基斯坦政治家。(2007年逝世) 6月30日——林鳳嬌,台灣演員。 7月14日——冈田克也,日本政治家。 7月21日——張艾嘉,台灣演員、歌手、導演。 7月23日——纳吉·阿都拉萨,涉及贪污丑闻的马来西亚第六任首相。 7月31日——古谷徹,日本男性配音員。 8月4日——魏翰楷,德國外交官、前駐華公使。 | 6月3日——中国佛教协会成立。 6月18日——苏联出兵进犯东德,镇压东德的反共运动。 6月18日——埃及放弃君主制,成为共和国。 6月19日——羅森堡夫婦因共謀從事間諜活動在紐約的辛辛監獄被處決。冷戰期間的美國,因從事間諜活動而處以死刑的公民,只有這一件。 6月26日——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内务部长贝利亚因“反党和反国家”罪行被苏共中央清除出党并解除政府职务。 7月 7月13日——韓戰:金城戰役。 7月23日——鄧鏡波學校創立。 7月26日——菲德尔·卡斯特罗率领起义者武装袭击了圣地亚哥东北蒙卡达兵营,古巴革命爆发。 7月27日——朝鲜战争停战协定在板门店正式签署。 8月 8月8日——苏联宣布拥有氢弹,这是世界上第一颗武器化氢弹。 8月13日-8月25日——法國有400萬工人舉行罷工,抗議緊縮措施。 8月20日——美國返還西德382艘在二戰期間佔領的船隻。 9月 9月5日——聯合國否決蘇聯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會員國的提案: 9月7日——赫鲁晓夫出任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9月12日——美國參議員約翰·甘迺迪在羅德島州紐波特的聖瑪麗亞教堂與賈桂琳結婚。 9月25日——第一批德國戰俘從蘇聯返回西德。 10月 UNIVAC 1103 是第一台使用隨機存取記憶體(RAM)的商業電腦。 10月10日——蒙蒂·伯頓(Monty Burton)以不到23小時,從倫敦飛抵紐西蘭的基督城。 10月10日——美韓共同防禦條約在華府簽訂。 10月22日——寮國脫離法國独立。 10月30日——美國總統艾森豪正式批准國家安全委員會編號162/2的最高機密文件,該文件言明:美國的核子武器庫必須維持和擴大,以應對共產集團的威脅。 11月 11月9日——柬埔寨脫離法國独立。 11月14日——中國國民黨七屆三中全會,總裁蔣介石發表歷史重要文獻「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完成三民主義體系。民生主義中提到的人民的六大基本需求「食、衣、住、行、育、樂」。 12月 休·海夫納的成人雜誌《花花公子》Playboy創刊號的封面及中間拉頁女郎為瑪麗蓮·夢露-照片原本是為月曆拍攝,休·海夫納購得使用權刊登。 12月3日——美國愛荷華大學科學家邦吉和史耳門博士,首度以冷凍精子完成人工受孕。 12月24日——石硤尾大火:香港九龍石硤尾木屋區發生大火,5萬人無家可歸。此事件促成香港公共房屋政策的發展。 12月25日——美軍佔領8年的奄美群島歸還日本。 12月30日——拉蒙·麥格塞塞成為菲律賓第七任總統。 出生 |
4月26日——陳道明,中國電影演員、電視演員。 5月3日——王晶,香港香港電影導演。 5月7日——向陽,台灣詩人、作家、學者。 5月13日——陳明文,台灣政治人物。 5月15日——穆罕默德·布拉米,突尼西亞政治人物。 5月18日——周潤發,香港男演員。 6月2日——孫泳恩,首屆香港小姐冠軍。 6月28日——李逸洋,台灣政治人物。 7月1日——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7月1日——明石家秋刀魚,日本演員、主持人。 7月12日——陈全国,中国政治人物。 7月17日——費玉清,台灣歌手、主持人。 9月16日——羅曼菲,台灣舞蹈家。(2006年逝世) 9月25日——卡尔-海因茨·鲁梅尼格,德国前足球运动员。 9月30日——葉家寶,前亞視執行董事。 10月6日——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 10月6日——阿都干尼·巴代,前任马来西亚总检察长(2002年至2015年)。 10月7日——马友友,美籍華裔大提琴家。 10月10日——邵国华,香港資深電台主持人。(2022年逝世) 10月28日——比尔·盖茨,美國科技人物、企业家、微軟()创办人之一。 12月5日——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 12月22日——托馬斯·聚德霍夫,德國生物化學家。 12月28日——劉曉波,中國作家,持不同政見者,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2017年逝世) 12月30日——李國修,台灣舞台劇導演。(2013年逝世) 祝维沙,民营企业家。 逝世 诺贝尔奖 物理:威利斯·蘭姆、波利卡普·庫施。 化学:文森特·迪維尼奧 生理和医学:胡戈·特奧雷爾 文学: 赫爾多爾·奇里揚·拉克斯內斯,冰島作家。 和平:未頒獎 奥斯卡金像奖 (第28届,1956年颁发) 奥斯卡最佳影片奖——《马蒂》(Marty)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德尔伯特·曼(Delbert Mann)《马蒂》 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欧内斯特·博格宁(Ernest Borgnine)《马蒂》 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安娜·马尼亚尼(Anna Magnani)《玫瑰纹身》 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杰克·莱蒙(Jack Lemmon)《罗伯茨先生》 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乔·范·弗利特(Jo Van Fleet)《伊甸之东》 (其他奖项参见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名单) 參考文獻 5年 | 1月28日——尼古拉·薩科齊,法国总统。 2月15日——曹喜庸,韓國外交官,前外交通商部發言人、1992年韓台斷交時期駐台官員。 2月17日——蘇施黃,香港主持。 2月24日——史蒂夫·賈伯斯,美國科技人物、企业家,苹果电脑公司创办人之一。(2011年逝世) 3月2日——麻原彰晃,日本宗教人物。(2018年处决) 3月5日——汪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 3月13日——何厚铧,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 3月17日——殷琪,台灣企業家。 4月2日——玛哈·扎克里·诗琳通,泰国公主。 4月5日——鸟山明,日本漫画家。 4月6日——亨利大公,盧森堡大公。 4月19日——鄭恕峰,香港男藝人。 4月22日——杜琪峰,香港電影導演。 4月26日——陳道明,中國電影演員、電視演員。 5月3日——王晶,香港香港電影導演。 5月7日——向陽,台灣詩人、作家、學者。 5月13日——陳明文,台灣政治人物。 5月15日——穆罕默德·布拉米,突尼西亞政治人物。 5月18日——周潤發,香港男演員。 6月2日——孫泳恩,首屆香港小姐冠軍。 6月28日——李逸洋,台灣政治人物。 7月1日——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7月1日——明石家秋刀魚,日本演員、主持人。 7月12日——陈全国,中国政治人物。 7月17日——費玉清,台灣歌手、主持人。 9月16日——羅曼菲,台灣舞蹈家。(2006年逝世) 9月25日——卡尔-海因茨·鲁梅尼格,德国前足球运动员。 9月30日——葉家寶,前亞視執行董事。 10月6日——王沪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 10月6日——阿都干尼·巴代,前任马来西亚总检察长(2002年至2015年)。 10月7日——马友友,美籍華裔大提琴家。 10月10日——邵国华,香港資深電台主持人。(2022年逝世) 10月28日——比尔·盖茨,美國科技人物、企业家、微軟()创办人之一。 12月5日——蔡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共产党中央书记处书记。 12月22日——托馬斯·聚德霍夫,德國生物化學家。 12月28日——劉曉波,中國作家,持不同政見者,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2017年逝世) 12月30日——李國修,台灣舞台劇導演。(2013年逝世) 祝维沙,民营企业家。 逝世 诺贝尔奖 物理:威利斯·蘭姆、波利卡普·庫施。 化学:文森特·迪維尼奧 生理和医学:胡戈·特奧雷爾 文学: 赫爾多爾·奇里揚·拉克斯內斯,冰島作家。 和平:未頒獎 奥斯卡金像奖 (第28届,1956年颁发) 奥斯卡最佳影片奖——《马蒂》(Marty) 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德尔伯特·曼(Delbert Mann)《马蒂》 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欧内斯特·博格宁(Ernest Borgnine)《马蒂》 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安娜·马尼亚尼(Anna Magnani)《玫瑰纹身》 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杰克·莱蒙(Jack Lemmon)《罗伯茨先生》 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乔·范·弗利特(Jo Van Fleet)《伊甸之东》 (其他奖项参见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名单) |
在1920年代末“教育中国化”的浪潮中,由英租界华人完全接管,成为私立学校。 1928年7月,曾官费留学哈佛大学、获建筑工程博士学位的严松章继任校长,同时学校迁址至红墙道(今新华路)天津英文学校旧址,增设小学高级班。严松章在任期间,注重师资,优先聘请清华、北大等著名学府的毕业生任教。同时,严松章亲自设计绘制了新校舍的建筑图纸,并监督建造第一、二、三校舍。1928年,学校租借了天津英文学校的校址(位于今天津市第二十中学)暂用办学,但申请就读者与日俱增,学校仍无法容纳。庄乐峰向英租界工部局提出划地扩建的要求,觅得墙子河畔一片53亩的洼地作为学校扩建的新校址,并聘请英国建筑师设计建造新校舍,落成后的新校舍含有小学部、男生中学部、女生中学部、体育馆和图书馆等,又从国外购进物理、化学、生物等仪器。1929年,第一校舍落成,作为男生中学部;1930年第二校舍落成,作为小学部。1930年中学部成立,男女分班,有学生600余人,教职员30余人。1931年初,天津公学学校管理委员会成立,为学校最高决策及监察机构,相当于学校的董事会,第一任主席团成员为庄乐峰、钟慧生、吴连珀,其他三名委员为裴恩德、郑慈荫和英国籍的德辅廊。同年,第三校舍落成,作为生物、化学等实验实习室以及女生中学部。1932年,学校礼堂在校园东端开始动工兴建,工程造价为28万两白银;最后,又建成第四校舍,作为物理实验实习室以及女生小学部。到1933年10月,在校学生已达800人,学校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英租界耀华学校时期(1933-1937年) 1933年10月,根据国民政府关于学校备案的规定,中学部改名为河北省私立耀华初级中学。1934年1月4日,耀华学校的小学部改名为天津市耀华小学校。同年9月经教育部核准,学校定名为河北省私立耀华中学校。学校定名“耀华”,取“光耀华人”之意,后引申为“光耀中华”。同年,耀华校董庄乐峰以八百银元为价,经多方托请书法家孟广慧书“耀华学校”四字牌匾。 1934年,第二任校长严松章因病辞去校长职务,天津公学管理委员会一致决定邀请在教育界有崇高威望的“赵君达公”出任第三任校长,赵天麟欣然接受聘请。1934年11月,耀华学校管理委员会确定了校旗,校色和“勤樸忠诚”的校训。同时,学校规定校旗为红色,并用英文校名TKH做成蓝色盾形,绕以华文校名,校色用红蓝,校训定为勤朴忠诚,校标为盾牌,谱写了校歌,撰写了校志铭。1935年4月15日,第四校舍开工建设于10月15日竣工,同时,学校在围墙道和公学道新建校门两座,至此墙子河畔的新校舍全部竣工。1936年8月,《天津耀华学校记》和《本校礼堂落成记》石碑嵌入礼堂入口大厅的墙壁,保存至今。1936年6月,天津市举行首届高中毕业生会考,耀华学生的成绩居全市各校之冠。 在抗日战争之前,耀华学校有“贵族学校”之名,一则因为它位于英租界中校舍、设备、师资等条件在当地首屈一指;二是袁世凯、曹汝霖、徐世昌、张学良等政商名流的后代均在耀华学校就读,学费也比当时一般的私立学校昂贵。同时抗战之前,耀华学校同英租界内教会学校一样重视英文教育,部分课程使用英文授课。1937年5月11日,耀华学校举行建校十周年校庆,“校门之内高搭彩坊,环以电灯,操场四周遍悬灯彩”,天津英租界名流及师生家长共计1300余人参加了典礼,各界为办学捐款已逾百万元,同时,作为校庆的一部分,校方出版了耀华年刊同时刊登了大量当时学校的影像资料并保存至今。 战乱时期(1937-1949年) 1937年七七事变后,位于租界外的南开大学、南开中学校舍被日军飞机炸毁。南开大学开始向内陆搬迁,而南开中学部分师生则失学。耀华中学因坐落在英租界而幸免于难,耀华学校第三任校长赵天麟主动开设“特班”,收留南开中学及其他天津租界外因战乱而失学的师生。包括梁思礼在内的一批华界师生均转入耀华中学。为此,抗日战争时期的耀华中学校舍为扩容并改为上午、下午的两班制,以供由耀华与南开的师生上下午交替使用,原南开师生等下午在耀华学校校舍上课。随后,天津局势稍有稳定,但特班学生因耀华学校“设备完全,环境优良,教授热心”而不愿转学,希望在此继续学业。故一年后,耀华学校的中学正班改为“耀部”,南开特班改称耀华学校“华部”,而华部学生其上学年考试成绩优良者,择优提入耀部,以使得华部学生逐步减少,最终于1939年取消耀、华两部。 在天津被日军占领后,赵天麟抵制占领当局推行的“亲善”教育,拒绝更换占领当局指定的教材和日军武装入校参观。每逢重大活动,耀华学校师生坚持唱中華民国国歌、悬挂中華民国国旗,引起日军的不满。1938年6月27日清晨,赵天麟校长在从家中前往学校途中,被日军暗杀团分子枪杀。随后,耀华学校全体师生及社会人士,自发地组织游行请愿,抗议日军暴行。時在武汉的国民政府对赵天麟颁布褒揚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天麟亦被追认为烈士。 1939年8月,天津发生水灾,学校校舍一度成为灾民避难场所。灾后,学校为师生注射了霍乱、伤寒混合疫苗,以策安全。 1942年,耀华学校第五校舍落成。1942年起,耀华学校被迫由教授英文改为教授日文。直至抗战结束,耀华学校重新恢复英文教学,部分课程重新开始使用英文授课。1947年1月1日,耀华中学学生与南开大学、北洋大学、南开中学等学校学生共3000人举行抗议美军暴行的游行。3月30日,天津工商学院管弦乐队借用耀华礼堂举办“天津工商大学募集助学金音乐演奏会”。同年暑期,国民政府委派《民国日报》总主笔俞大酉任耀华学校的第六任校长,此时校董事会成员有吴鼎昌、周寄梅、徐世章、前天津市市长张廷谔、时任天津市市长杜建时等。俞大酉任校长期间大力提倡课外社团活动,组建了歌咏团、舞蹈班、口琴队、话剧团、国剧社、演讲组等社团组织。1948年6月,在赵天麟校长牺牲10周年之际,耀华中学决定将学校图书馆定名为“君达堂”以示纪念前校长赵天麟烈士。同年12月中旬,国民革命军第九十四军第四十三师师部一个炮兵营和第一二九团团部,总共3000余人进驻耀华学校,并以此为据点。1949年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路攻城部队在耀华学校攻下驻守国军的最后一个据点后会师,正式接管天津并宣布天津“解放”。 1949年至文革前(1949-1966年) 1949年1月,耀华学校复校委员会成立后,耀华中学、耀华小学相继复课。同年2月,耀华学校校务委员会建立,赵伯炎任主任委员。1950年,抗美援朝时期,耀华学校共有73位同学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其中,郑宗庆、李俊水、陈尔和在抗美援朝战场上被授予“空军英雄”称号。1952年12月23日,私立天津市耀华学校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接办,改为公立学校,中学部与小学部分开,中学部更名“天津市第十六中学”,为天津市重点中学,也是天津市高中规模最大的中学,设有12个班级,542人在读,小学部更名“天津市五区五小”。从此,耀华学校的中学部和小学部分为两个独立单位。1956年6月20日,天津十六中制定的校规“对学生文明行为统一教育要求的七十二条”刊发在《中国青年报》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同年8月29日,《中国青年报》全文发表“七十二条”并发表社论“培养教育中学生的一个重要问题”,就“七十二条”再次引发教育界的广泛讨论。1960年代,耀华中学被评为全国先进教育单位,耀华中学的飞机航模小组学生得到周恩来、邓颖超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与肯定。1962年12月18日和1963年2月初,教育部部长杨秀峰两次到耀华中学视察工作。 文革期间(1966-1976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来,受到政治运动的影响,耀华中学(天津十六中)的教学秩序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干扰。包括天津十六中在内的天津市各中学率先相应文革的造反运动。由学生组成的红卫兵组织蜂拥而起,揪斗学校领导和教师、冲击党政机关。6月8日,十六中学生成立了以天津市长胡昭衡之子李罗力为首的学生组织“十六中文革委员会”。6月21日,天津市委在民园体育场召开了全市中学生庆祝废除高考制度大会,天津十六中的学生在会上散发了言辞激进的《给全市革命青年的一封信》,号召天津市的中学生一致反对天津市委领导干部。天津市委领导高度重视事态发展,认为李罗力等学生造反运动与其父天津市长胡昭衡有关,因此认为十六中学生揭发批判天津市委的行为是“闹事”,于6月22日向天津市第十六中等大专院校、中学派出工作组,加剧了同造反派的对立。毛泽东在得知后指责工作组“起坏作用,阻碍运动”之后,天津市委被迫宣布支持天津十六中部分学生散发的《给全市革命青年的一封信》,并对在“十六中事件”中所犯的“方向路线性错误”进行检讨、撤走派往天津市各大专院校、中学的工作组。1966年8月,学生自发响应文革的政治运动,曾短暂将校名改为“毛泽东主义战校”。 1967年3月20日,天津市革委会要求天津十六中开始四年学制的试验,即初中二年,高中二年。1974年,天津市政府计划将天津十六中自市中心迁往天拖南地区,最终在师生、校友的反对下未能实施。然而文革期间,建校初期自外国购买的部分精良仪器设备遭到损毁。 改革开放以后(1976年至今) 1978年,天津市第十六中学被确定为天津市首批重点中学。1987年,天津十六中按照天津市方面教改试点要求,由完中校改制为天津市第一所高中试点校。1988年,学校决定复名“天津市耀华中学”,9月18日得到天津市教育局批准,复名大会于同年12月21日耀华礼堂召开。1988年,耀华中学开办学制4年的少年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实验班,1995年学制改为5年。1990年,位于学校西南角的耀华科教馆落成。1998年,耀华中学图书馆新馆重建落成。 1999年8月,时任天津市市委书记张立昌部署天津市中小学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时,提出“再建几所‘南开’、‘耀华’”,使耀华中学和南开中学成为天津市中小学的榜样学校。2000年,借由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的契机,耀华中学争得天津市规划局等部门协助,将耀华路划归耀华中学使用,同时将原校址旁边已经被被开发商预购的耀华里土地归还,并入学校成为新校区,使得学校面积由49亩扩大为80亩。2002年,耀华中学改扩建工程被确定为天津市市政府重点工程。2003年8月,耀华中学新教学楼在老校区东北一侧的新校区落成。新教学楼分别以校训命名为“尚勤楼”、“尚樸楼”、“惟忠楼”和“惟诚楼”,其中尚勤楼为理化生实验楼。2005年,耀华中学收购紧邻的“新华职工大学”大楼,将其改造为耀华嘉诚国际中学的初中部,并将校园扩展。2006年8月8日,天津市第一块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标志牌在耀华中学礼堂前挂牌。同年,该校恢复义务教育段内初中招生。 2010年,耀华中学获得首届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格。2010年4月,青海玉树地区发生强烈地震,该校随即承担了563名灾区学生的转移安置和就学任务。2011年,耀华中学被评为中国百强特色十佳创新学校。同年10月,该校拔尖创新人才后备梯队培育中心成立并举行揭牌仪式。2014年,耀华中学与滨海新区教育局合作在天津自贸区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选址建设天津市耀华中学滨海学校。2022年,耀华中学与天津市红桥区教育局合作,在红桥区建立天津市耀华中学红桥学校。 校园风貌 老校舍 耀华学校建设于当时天津英租界围墙道的一块三角地,采取封闭、完整、自成一体的院落式布局,受欧洲新艺术运动影响,整个建筑是现代的,又融合了西洋古典的手法,整体感强,细节精致,被认为是20世纪初期受欧洲探新运动影响而创新的精品。整个校舍的总平面图近似于一个三角形,所有校舍都沿着东部进行周边式布置,第二与第四校舍以过厅“二四通道”相连,而第一与第三校舍则用大礼堂门厅相衔接。这种内廊式的校舍平面布局,不仅使整个校舍连贯互通,有机结合,而且使用上使捷而紧凑。整个校舍的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折衷主义倾向,不仅讲求立面处理的简洁性和注重建筑功能的实用性,而且对门厅、人口和室内装饰方面也注重使用古典的建筑构件。 耀华学校四座校舍及礼堂均是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其中第三校舍和第四校舍原本由英国人设计,后因费用较高,改由阎子亨设计。耀华学校礼堂始建于1932年,1935年落成,由英国建筑师库克和安德森二人共同设计的,被列入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8月,耀华中学拟斥资11,636万元对老校舍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加固、提升防震抗灾级别,但遭到部分天津文物保护人士的阻挠。 新校舍 耀华中学新校舍,2003年8月在毗邻耀华中学老校舍的耀华里旧址落成,是天津市政府重点工程,由教学楼、理科实验楼、食堂、宿舍楼和游泳馆组成。在设计过程中,校方征询了校友的意见,钱伟长向时任校长曲丽敏表示希望新校舍“风格别太悬殊,要保证耀华新老校区的一致性。”新校舍由耀华中学校友、华汇设计总建筑师周恺主持设计,耀华新教学楼面向东北的主立面是一片柱廊,串联起四栋教学楼,四座主要教学楼依据校训命名为尚勤楼、尚朴楼、惟忠楼、惟诚楼。在使用方面,尚勤楼为理科实验楼,尚朴楼、惟忠楼和惟诚楼三座楼均为教学楼。耀华中学新校舍沿用了老校舍红色的主色调,保存了耀华人对母校的集体记忆。耀华中学改扩建不仅在布局、建筑体量延续了原有文脉,还从老建筑上提取出合适的符号加以运用,充分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 耀华路 耀华路建于1921年,初名利斯克目道。1927年随天津公学(耀华中学前身)的成立而得名公学道。1943年日本占领天津,公学道改称兴亚二区22号路。日本战败后,兴亚二区22号路更名为耀华路。耀华路最初是天津市的一条市政道路,长330余米,连通营口道和南京路,道路西南侧为耀华学校,东北侧为民居耀华里。1960年代开始,由于历史原因,耀华路被被煤店、园林管理班点、街道生产厂房、震后临时建筑所占据,据统计有77间1,981平方占据了整条耀华路。2000年8月,天津市在畅通工程中将占据耀华路的临时建筑全部拆除,恢复其通行功能。2003年8月,在原耀华里位置兴建的新校舍落成,分割新旧校舍的耀华路并入耀华中学成为校园道路。 校园风物 耀华学校在建校初期栽种法国梧桐,建设新校区后并进行了增种,历经80余年被视为学校历史的象征。耀华校园中铜像共有十余座,已经成为学校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1995年,在耀华科教馆前树立原校长赵天麟烈士铜像,后迁移至2006年落成的耀华中学校史馆前。2004年12月29日,校友的捐助集资30余万元,为在耀华任教过就读过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耀华路旁设立铜像。2005年11月,钱伟长院士铜像在新教学区“才华横溢”喷泉池前落成。由于耀华中学校舍古朴,保留了近代建筑的风貌,时常成为影视作品取景之用。电视剧《张伯苓》《玉碎》和电影《梅兰芳》《风声》《白方礼》曾在耀华中学老校舍“物理讲演室”、“耀华路”、“耀华礼堂”等地取景。 学校传统 校训 耀华学校校训为“勤朴忠诚”,自1934年拟定沿用至今。1948年夏编辑的《耀华年刊》在序言中,对校训“勤朴忠诚”做了诠释和解读:“业精于勤,功成在朴,至诚则金石为开,尽忠则神祇可格。”“勤朴忠诚”四字校训亦可扩充表述为“尚勤尚樸,惟忠惟誠”。2003年落成新教学楼分别以校训命名为“尚勤楼”、“尚朴楼”、“惟忠楼”和“惟诚楼”。2014年10月23日,中央电视台“校训是什么”系列报道中学篇第一集介绍了耀华中学的校训。 校徽、校旗 耀华学校校徽也曾称为校标,为盾形,中间书写“耀华”二字。不同身份人员佩戴不同底色校徽,耀华学校教职员佩戴红底色校徽,中学部学生佩戴蓝底色校徽,小学部学生佩戴黄底色校徽,学校工友佩戴绿底色校徽,家长佩戴紫底色校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一度改为长方形校徽,教职工佩戴白底红字校徽,学生佩戴红底白字校徽。目前,耀华中学的标准校徽沿用最初版的蓝底色盾形校徽。1930年代,耀华学校管理委员会规定,校旗为红色,并用韦氏拼音的英文校名“Tienchin Kung | 1978年,天津市第十六中学被确定为天津市首批重点中学。1987年,天津十六中按照天津市方面教改试点要求,由完中校改制为天津市第一所高中试点校。1988年,学校决定复名“天津市耀华中学”,9月18日得到天津市教育局批准,复名大会于同年12月21日耀华礼堂召开。1988年,耀华中学开办学制4年的少年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实验班,1995年学制改为5年。1990年,位于学校西南角的耀华科教馆落成。1998年,耀华中学图书馆新馆重建落成。 1999年8月,时任天津市市委书记张立昌部署天津市中小学教育布局结构调整时,提出“再建几所‘南开’、‘耀华’”,使耀华中学和南开中学成为天津市中小学的榜样学校。2000年,借由中小学教育布局调整的契机,耀华中学争得天津市规划局等部门协助,将耀华路划归耀华中学使用,同时将原校址旁边已经被被开发商预购的耀华里土地归还,并入学校成为新校区,使得学校面积由49亩扩大为80亩。2002年,耀华中学改扩建工程被确定为天津市市政府重点工程。2003年8月,耀华中学新教学楼在老校区东北一侧的新校区落成。新教学楼分别以校训命名为“尚勤楼”、“尚樸楼”、“惟忠楼”和“惟诚楼”,其中尚勤楼为理化生实验楼。2005年,耀华中学收购紧邻的“新华职工大学”大楼,将其改造为耀华嘉诚国际中学的初中部,并将校园扩展。2006年8月8日,天津市第一块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标志牌在耀华中学礼堂前挂牌。同年,该校恢复义务教育段内初中招生。 2010年,耀华中学获得首届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格。2010年4月,青海玉树地区发生强烈地震,该校随即承担了563名灾区学生的转移安置和就学任务。2011年,耀华中学被评为中国百强特色十佳创新学校。同年10月,该校拔尖创新人才后备梯队培育中心成立并举行揭牌仪式。2014年,耀华中学与滨海新区教育局合作在天津自贸区滨海新区中心商务片区选址建设天津市耀华中学滨海学校。2022年,耀华中学与天津市红桥区教育局合作,在红桥区建立天津市耀华中学红桥学校。 校园风貌 老校舍 耀华学校建设于当时天津英租界围墙道的一块三角地,采取封闭、完整、自成一体的院落式布局,受欧洲新艺术运动影响,整个建筑是现代的,又融合了西洋古典的手法,整体感强,细节精致,被认为是20世纪初期受欧洲探新运动影响而创新的精品。整个校舍的总平面图近似于一个三角形,所有校舍都沿着东部进行周边式布置,第二与第四校舍以过厅“二四通道”相连,而第一与第三校舍则用大礼堂门厅相衔接。这种内廊式的校舍平面布局,不仅使整个校舍连贯互通,有机结合,而且使用上使捷而紧凑。整个校舍的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折衷主义倾向,不仅讲求立面处理的简洁性和注重建筑功能的实用性,而且对门厅、人口和室内装饰方面也注重使用古典的建筑构件。 耀华学校四座校舍及礼堂均是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其中第三校舍和第四校舍原本由英国人设计,后因费用较高,改由阎子亨设计。耀华学校礼堂始建于1932年,1935年落成,由英国建筑师库克和安德森二人共同设计的,被列入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8月,耀华中学拟斥资11,636万元对老校舍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加固、提升防震抗灾级别,但遭到部分天津文物保护人士的阻挠。 新校舍 耀华中学新校舍,2003年8月在毗邻耀华中学老校舍的耀华里旧址落成,是天津市政府重点工程,由教学楼、理科实验楼、食堂、宿舍楼和游泳馆组成。在设计过程中,校方征询了校友的意见,钱伟长向时任校长曲丽敏表示希望新校舍“风格别太悬殊,要保证耀华新老校区的一致性。”新校舍由耀华中学校友、华汇设计总建筑师周恺主持设计,耀华新教学楼面向东北的主立面是一片柱廊,串联起四栋教学楼,四座主要教学楼依据校训命名为尚勤楼、尚朴楼、惟忠楼、惟诚楼。在使用方面,尚勤楼为理科实验楼,尚朴楼、惟忠楼和惟诚楼三座楼均为教学楼。耀华中学新校舍沿用了老校舍红色的主色调,保存了耀华人对母校的集体记忆。耀华中学改扩建不仅在布局、建筑体量延续了原有文脉,还从老建筑上提取出合适的符号加以运用,充分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 耀华路 耀华路建于1921年,初名利斯克目道。1927年随天津公学(耀华中学前身)的成立而得名公学道。1943年日本占领天津,公学道改称兴亚二区22号路。日本战败后,兴亚二区22号路更名为耀华路。耀华路最初是天津市的一条市政道路,长330余米,连通营口道和南京路,道路西南侧为耀华学校,东北侧为民居耀华里。1960年代开始,由于历史原因,耀华路被被煤店、园林管理班点、街道生产厂房、震后临时建筑所占据,据统计有77间1,981平方占据了整条耀华路。2000年8月,天津市在畅通工程中将占据耀华路的临时建筑全部拆除,恢复其通行功能。2003年8月,在原耀华里位置兴建的新校舍落成,分割新旧校舍的耀华路并入耀华中学成为校园道路。 校园风物 耀华学校在建校初期栽种法国梧桐,建设新校区后并进行了增种,历经80余年被视为学校历史的象征。耀华校园中铜像共有十余座,已经成为学校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1995年,在耀华科教馆前树立原校长赵天麟烈士铜像,后迁移至2006年落成的耀华中学校史馆前。2004年12月29日,校友的捐助集资30余万元,为在耀华任教过就读过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在耀华路旁设立铜像。2005年11月,钱伟长院士铜像在新教学区“才华横溢”喷泉池前落成。由于耀华中学校舍古朴,保留了近代建筑的风貌,时常成为影视作品取景之用。电视剧《张伯苓》《玉碎》和电影《梅兰芳》《风声》《白方礼》曾在耀华中学老校舍“物理讲演室”、“耀华路”、“耀华礼堂”等地取景。 学校传统 校训 耀华学校校训为“勤朴忠诚”,自1934年拟定沿用至今。1948年夏编辑的《耀华年刊》在序言中,对校训“勤朴忠诚”做了诠释和解读:“业精于勤,功成在朴,至诚则金石为开,尽忠则神祇可格。”“勤朴忠诚”四字校训亦可扩充表述为“尚勤尚樸,惟忠惟誠”。2003年落成新教学楼分别以校训命名为“尚勤楼”、“尚朴楼”、“惟忠楼”和“惟诚楼”。2014年10月23日,中央电视台“校训是什么”系列报道中学篇第一集介绍了耀华中学的校训。 校徽、校旗 耀华学校校徽也曾称为校标,为盾形,中间书写“耀华”二字。不同身份人员佩戴不同底色校徽,耀华学校教职员佩戴红底色校徽,中学部学生佩戴蓝底色校徽,小学部学生佩戴黄底色校徽,学校工友佩戴绿底色校徽,家长佩戴紫底色校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一度改为长方形校徽,教职工佩戴白底红字校徽,学生佩戴红底白字校徽。目前,耀华中学的标准校徽沿用最初版的蓝底色盾形校徽。1930年代,耀华学校管理委员会规定,校旗为红色,并用韦氏拼音的英文校名“Tienchin Kung Hsueh”的简写TKH做成蓝色盾形,绕以华文校名。 校歌 耀华学校校歌于1934年前后谱写并填词,但词曲作者及创作过程已无从考证。校歌最初为三个段落,而后精简为两个段落,沿袭至今。固定在每周升旗仪式奏唱国歌之后,全校集体唱校歌。同时在重大典礼活动和集会之时亦奏唱校歌。以下是校歌歌词: 校庆活动 耀华学校始建于1927年10月6日,因而每年10月6日是耀华中学传统的校庆日,每年举行校庆活动周。每逢五年和十年的整数年份举行庆典活动,并制作、出售纪念徽章、邮票、明信票等纪念物。纪念章一般为校徽形状的盾形徽章,并有建校纪念等字样。2002年,耀华中学建校75周年之际,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为耀华中学校庆题词:“面向时代、光耀中华”;曾在耀华学校教授物理课的物理学家钱伟长题词:“勤樸忠诚、耀我中华”,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向学校致贺信。2007年10月,耀华中学建校80周年校庆之际,梁思礼、于敏院士等校友为学校题词,蒋大为等校友为校庆发来贺信,天津市有关领导和众多知名校友参加了校庆庆典。 教学情况 课程教育 耀华中学自建校初期在教学方面便“宗旨纯且正,教导优良”。1936年6月,天津市举行首届高中毕业生会考,耀华学生的成绩居全市各校之冠,高中会考全市前五名中有四名为耀华学子,这一成绩在当时引起轰动。至今,耀华学校在天津市的教学水平仍然为全市领先。近几年,耀华中学多名毕业生取得天津市高考状元的的成绩。同时,屡有学生获得诸如国际奥林匹克竞赛金牌等殊荣。耀华中学的高考录取率均达到本科率100%,重点率97%以上。耀华中学于1988年创办“早期智力开发实验班”。实验班入学采取单独招生方式,施行初高中连读制,初中阶段教育2年,高中阶段教育3年,不需参加天津市统一的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是天津市最早开展超常教育的中学实践基地。在高考成绩方面,耀华中学毕业生多次获得天津市地区高考第一名的成绩,2000年,耀华中学毕业生包揽了天津市高考理科成绩的前四名。 素质教育 耀华学校主张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校歌中即有“智德体三育,策励维勤”。资深学者、校友资中筠在其文章《何谓素质教育——忆母校天津耀华中学》中对耀华中学自建校初期便推行“素质教育”的做法给予肯定。耀华中学在民国年间便建有堪与大学相媲美的体育场、室内体育馆、图书馆、实验室、大礼堂等,并开设歌咏团、舞蹈班、口琴队、话剧团、国剧社、演讲组等社团组织。1935年,学校获得天津市中学以上“体促”女子篮球冠军、天津市体育联合会中级组垒球冠军等,并在天津市中小学运动会上获男子中级总分第一、女子高级总分第一。1936年初,著名歌唱家夏里亚宾曾在耀华礼堂举办音乐会,听众不乏曹禺、沈湘在内的众多文艺界人士和学校师生等。1945年中国第一步交响诗《苏武》亦是在耀华礼堂首演。耀华中学民族艺术团也曾应德国科尼西斯布隆市政府邀请于当地进行了校际交流和文艺展演。 奖学金体系 自建校以来,学校即设立全勤奖等,并对考试成绩优异者颁发奖品、图书等以资鼓励。学校因坐落于天津英租界,故每年为成绩最优者颁发英皇奖学金。此外,耀华学校编列清寒学生奖学金以提倡家境清寒、品学兼优学生来校学习。1939年起,学校及校长决定将减支校长薪俸的一部分,划拨给清寒奖学金。2012年6月,校友唐宁及宜信公司在耀华中学设立“李婉文奖学金”和“耀华-宜信社会责任教育基金”。 师资情况 耀华中学自1927年创办以来,规模不断壮大。1948年时,耀华学校中学部、小学部共有学生1,336人,24个教学班,教师77人。截止到2013年,耀华中学共有教职工315人,其中教师283人,国家级骨干教师3人,市、区级学科带头人41人,特级教师19人,中学高级教师123人。超过三成教师拥有博士、硕士学位,在校学生共有61个教学班,2767人。 历任校长 自耀华中学由庄乐峰创办以来,共历经十五任校长。1927至1928年,由曾任北洋大学学监的王龙光任首任校长。1928至1934年,哈佛大学建筑工程专业博士严松章担任第二任校长。1934年起,原北洋大学校长、哈佛大学法学博士赵天麟担任校长,任内制定了“勤朴忠诚”的校训,1938年遭暗杀。1938至1939年,原启新洋灰公司经理金邦平任第四任校长。1939至1947年,陈晋卿担任校长。1947至1949年,《民国日报》总主笔俞大酉担任第六任校长。1949至1950年,赵伯炎担任第七任校长。1950至1956年,1957至1960年 ,《张家口日报》总编辑韩烽两度担任校长。1956至1956年,1978至1984年,毕业于辅仁大学物理系的金秉真先后两度担任校长。1957年,魏偕元曾担任校长数月之久。1961至1968年,于汝鲛担任第十一任校长。1972至1978年,费春和担任第十二任校长。1984至2000年,阎治身担任耀华中学第十三任校长,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2000至2008年,数学教师曲丽敏担任第十四任校长2008年至2021年2月,数学教师任奕奕担任第十五任校长。2021年2月至今,数学教师侯立瑛担任第十六任校长。 1937年曾在耀华中学担任物理教师的钱伟长于2002年受聘“终身名誉校长”。 校友 耀华中学校友仅列举部分求学或毕业于天津公学、耀华学校各学部、天津市第十六中学和天津市耀华中学的学生,或曾于此任教的学者、政治军事人物和其他有影响力的社会人士。耀华中学在建校初期多位政商名流子嗣就读学校,诸如清朝皇室的爱新觉罗·溥任、爱新觉罗·韫娱和爱新觉罗·韫欢曾化名金友之、金韫娱和金韫欢在耀华学校就读。 耀华中学建校以来,培养出诸多在各界有所建树的人士。诸如,1947届校友金怡濂和1944届校友于敏先后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荣誉。中科院院士孙家钟、中国工程院院士金怡濂、钢琴教育家刘畅标、国际关系学家资中筠和原西北电管局总工程师钱家镶等曾为耀华中学的同班同学。 两院院士 耀华中学校友中备受校方推崇的是院士校友群体,为此2004年校方在耀华路修建了十余座院士校友铜像。耀华校友中的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有1938届校友、小儿外科专家张金哲,1938届校友、地质学家郝诒纯,1940届校友、物理学家金建中,1941届校友、梁启超之子、导弹控制专家梁思礼,1942届校友、物理化学家朱起鹤,1944届校友、两弹一星功臣、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理论物理学家于敏,1946届校友、化学家王夔,1946届校友、物理冶金学家、化学家孙家钟,1947届校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大型计算机专家金怡濂,1949届校友、化工结晶专家王静康,1950届校友、雷达与通讯系统专家王越,1957届校友、飞行器专家冯培德和1965届校友、海洋学家冯士笮等。 |
相关链接 | 学院由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办,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大街22号,佔地70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 相关链接 |
政治 阿曼为君主專制国家,无宪法和议会,禁止政党活动。由苏丹(即君主)颁布法律、法令和批准缔结国际条约或协定。国家管理机构由内阁、内阁秘书处、各专门委员会、首都省政府及国家协商委员会构成,以苏丹为首。内阁为苏丹授权的国家最高执行机构,其成员由苏丹任命并集体对苏丹负责,苏丹兼任内阁首相和国防、外交、财政大臣。国家协商委员会根据苏丹谕令于1981年10月成立,为咨询机构,无立法权。委员55人,由苏丹任命,包括主席1人,政府各部门代表18人,私营企业代表11人,各地区代表25人。每届2年。其任务是对现行经济政策和社会法令、政府方针政策、私营企业问题及苏丹交办的事务等提出咨询性意见和建议。1990年1月第五届协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选出经济、法律、公共服务、文化教育和社会与卫生5个委员会。1991年改组的政府由苏丹兼任首相。 君主世系表 賽義德·本·蘇爾坦(,Said bin Sultan,1804年11月20日-1856年6月4日) 蘇韦尼·本·賽義德(,Thuwaini bin Said,1856年10月19日-1866年2月11日) 薩林·本·蘇韦尼(,Salim bin Thuwaini,1866年2月11日-1868年10月) 伊瑪目阿贊·本·卡伊斯(,Azzan bin Qais,1868年10月-1871年1月30日) 图尔基·本·賽義德(,Turki bin Said,1871年1月30日-1888年6月4日) 費薩爾·本·图尔基(,Faisal bin Turki,1888年6月4日-1913年10月15日) 泰穆爾·本·費薩爾(,Taimur bin Faisal,1913年10月15日-1932年2月10日) 賽義德·本·泰穆爾(,Said bin Taimur,1932年2月10日-1970年7月23日) 卡布斯·本·賽義德(,Qaboos Bin Said,1970年7月23日-2020年1月10日) 海賽姆·本·塔里克·阿勒賽義德(,Haitham bin Tariq Al Said,2020年1月11日-) 王位继承 由于已故苏丹卡布斯没有子女,阿曼《国家基本法》对王位继承权也作出规定。根据《国家基本法》第5条规定,阿曼苏丹国施行君主制世袭政体,王位由卡布斯曾祖父赛义德·本·苏尔坦家族的男性后代继承。王位继承人应是伊斯兰教的忠实信徒,高瞻远瞩,是阿曼穆斯林父母的合法儿子。条款还规定,王室委员会应在王位空缺3日内为卡布斯选出继承人;只有当王室委员会成员不能达成共识时,国防委员会才有权打开卡布斯致王室委员会的遗嘱,上面写有王位继承人的名字。2020年1月11日,其堂弟海賽姆·本·塔里克·阿勒賽義德繼任為新一任苏丹。 軍事 外交 阿曼和马来西亚签署了一项关于从马来西亚进口冷冻鸡肉的协议,而这项协议价值1.288亿令吉。阿曼有80%的进口食品都来自马来西亚。 | 君主世系表 賽義德·本·蘇爾坦(,Said bin Sultan,1804年11月20日-1856年6月4日) 蘇韦尼·本·賽義德(,Thuwaini bin Said,1856年10月19日-1866年2月11日) 薩林·本·蘇韦尼(,Salim bin Thuwaini,1866年2月11日-1868年10月) 伊瑪目阿贊·本·卡伊斯(,Azzan bin Qais,1868年10月-1871年1月30日) 图尔基·本·賽義德(,Turki bin Said,1871年1月30日-1888年6月4日) 費薩爾·本·图尔基(,Faisal bin Turki,1888年6月4日-1913年10月15日) 泰穆爾·本·費薩爾(,Taimur bin Faisal,1913年10月15日-1932年2月10日) 賽義德·本·泰穆爾(,Said bin Taimur,1932年2月10日-1970年7月23日) 卡布斯·本·賽義德(,Qaboos Bin Said,1970年7月23日-2020年1月10日) 海賽姆·本·塔里克·阿勒賽義德(,Haitham bin Tariq Al |
地标式建筑 泰达图书馆 泰达金融街 泰达市民广场 泰丰公园 泰达足球场 南开大学泰达学院 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大楼 企业 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有76家,部分著名的企业有: 天津摩托罗拉电子有限公司 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天津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 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 天津富士通天电子有限公司 天津乐金大沽化学有限公司 天津普利司通轮胎有限公司 天津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 天津雅马哈电子乐器有限公司 天津仙妮蕾德企业有限公司 天津卡夫天美食品有限公司 天津京瓷商贸有限公司 天津雀巢有限公司 天津松下电子部品有限公司 天津霍尼韦尔有限公司 天津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 天津统一工业有限公司 天津诺和诺德制药有限公司 天津施耐德电气低压有限公司 天津西迪斯电子有限公司 交通 铁路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铁路站点原设有泰达货运站,后停止使用。 轻轨 津滨轻轨,始建于2001年1月18日,一期工程东段于2003年9月30日建成通车,2004年3月28日开始试运营。一期工程由天津市区中山门至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路段,设14座车站,全长45.409千米,其中高架线39.915千米,地面线5.494千米,于2001年5月18日开工建设,2003年9月30日建成通车。其中,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设有泰达站、市民广场站、会展中心站、东海路站。 导轨电车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有轨电车工程于2006年年底通车,引入法国的Translohr胶轮导轨轻铁系统。工程总投资人民币5亿元,其中一期工程试验线1.9亿元(不含车辆)。2006年年底天津开发区导轨电车一号线一期工程通车,一期工程从津滨轻轨泰达站到泰达第十三大街天津科技大学泰达校区,全长约8.8公里,计划采用岛式月台设计,设置14座车站,每3分钟一班车,每班车全程运行20分钟。 道路 天津开发区道路从新港四号路开始依次向北为第一大街、第二大街、第三大街一直到第十三大街。 体育 足球 1998年2月16日,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接過天津足球這面大旗,将原来的天津三星与天津万科(原天津二队)两队合并成立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泰达的接手使得天津足球队在这年的甲B联赛中以11胜11平的不败战绩重返了甲A联赛。1999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将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交由其下属的泰达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并管理,注册资本为2300万元,还拥有天津泰达足球队、天津泰达青年足球队和天津泰达少年足球队这三支球队以及天津泰达职业足球学校的使用权和经营权,2004年,由泰达集团投资的泰达足球场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该球场为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全资拥有的专业足球场,此外,俱乐部还拥有位于静海县团泊洼的泰达足球训练基地以及民园体育场及附属设施的使用权和经营权。此后,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取得了中超联赛第4名的当时天津足球队职业联赛最佳排名。2008年,天津队再次取得中超联赛第4名的并首次入围亚冠联赛。天津队外援前锋路易斯荣膺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最佳射手。2010年,天津队历史性的取得了中超联赛亚军这一最佳排名,并且第二次入围亚冠联赛。此外,泰达足球俱乐部还经营和开发比赛门票销售、电视转播权、泰达标志产品、场内广告牌、球队冠名权以及队服广告等足球产业。 教育 | 1984年6月21日至6月30日,中共天津市委召开该年度第二次常委扩大会议,重点讨论天津市对外开放和关于天津开发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模式。会后,天津开发区的筹建工作进入了实施阶段。1984年7月,天津开发区建区方案中提出:“争取到本世纪末或更长一点时间,把开发区初步建成一个具有港口城市特点的新型现代化工业区。”同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倪志福、国务委员谷牧先后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选址处进行考察,并批准天津开发区动工建设。1984年12月6日,国务院对《关于天津市贯彻中央十三号文件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报告》作出重要批复:“同意天津市在原塘沽盐场三分场兴办经济开发区。开发区的地域位置,东起海防路,西至京山线,南到计划修建的高速公路,北靠北塘镇,总面积三十三平方公里。” 建设 1984年12月6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率先在天津东部沿海的盐碱荒滩上建立。1985年9月20日,国务院特区办公室批复了天津市人民政府的报告,同意对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域进行调整。调整后地域界限为东起海防路,西至京山线,北靠北塘镇储潮库,南至新港四号路,面积仍为33平方公里。 1986年8月21日,时任中央军委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在天津市市长李瑞环陪同下视察天津开发区,并亲笔题写“开发区大有希望”的题词。同时,邓小平指出天津“在港口和市区之间有这么多荒地,这是个很大的优势,我看你们潜力很大。可以胆子大点,发展快点”。1989年,天津开发区区域经济发展定位为:坚持“以发展工业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的“三为主”发展方针,发展外向型现代化工业并相应地逐步发展与之配套服务的第三产业。 1991年,天津市提出将天津开发区办成“以国际贸易为先导,以现代工业为基础,商业、金融、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外向型经济中心”。1992年,摩托罗拉宣布在天津开发区投资1.2亿美元建设生产基地,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首个外资独资也是外资投资额最大的项目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 1995年,天津开发区提出:以工业现代化为基础的“六高三化”思路,即人才的高素质、工业的高技术、企业的高效益、管理的高水平、建设的高标准、生活的高质量,逐步实现以工业现代化为基础,以管理现代化为支撑,以城市现代化为标志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化新城区的定位。 1998年5月,天津开发区与南开大学签定协议,由天津开发区投资3.2亿元人民币在开发区建设南开大学泰达学院。 1999年,天津开发区提出以建立外向型现代化的工业新城区为发展目标。 2000年,天津开发区提出:将开发区建设成为以现代工业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外向型现代化工业基地。8月,南开大学泰达学院落成投入使用。 2009年11月9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天津市调整行政区划,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设立滨海新区,以原三个区的行政区域为滨海新区的行政区域,与此同时,天津开发区亦并入滨海新区,成为滨海新区的功能区,标志着滨海新区正式从经济管理区的概念成为行政区。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内一家危险化学品仓库发生了一起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18年1月,滨海新区将区位相邻、功能定位相近的功能区进行归并,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被并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9年7月,天津開發區將原先1000多個行政事業編制全部取消,實行全員聘任制。 地理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处渤海湾西侧,属于海积平原,地形属于退海滩地,以前曾为盐田。地面平均高度为2.5米,为东高西低。填垫后,地面高度达3.5米。开发区地质状况优良,属软土地基,没有地震断裂带经过。建筑物抗震等级为七度,是本区较好的人工地基选型。目前,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地域界限为东起海防路,西至京山线,北靠北塘镇储潮库,南至新港四号路,面积仍为33平方公里。 气候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属于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四季变化明显。由于濒临渤海,受季风环流影响很大,冬夏季风更替明显。夏季主导风向为南南西向。冬季主导风向为北北西向。秋季以东向为主导风向。年平均气温12.6℃,其中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为26.5℃;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为-3.3℃。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0.9℃,出现在1999年7月24日;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5.4℃,出现在1986年1月4日。月平均气温日较差为5.1~10.9℃。年平均降水量为566毫米,年降水量≥0.1mm的日数为63.4天。年日照时数为2731.9小时。平均初霜日是11月10日,终霜日是3月18日,无霜期236天。 功能划分 泰达,不仅包括传统的开发区区域,还包括位于武清的逸仙科学工业园,东丽的开发区西区,西青微电子工业区,天津汉沽现代产业区等。2009年4月,天津成立南港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主持南港工业区开发工作,与泰达管委会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2014年,北塘经济区、轻纺工业区正式划归天津开发区。 开发区西区 天津开发区西区是开发区母区的土地、产业、管理和服务向西延伸的载体。 天津汉沽现代产业区 现代产业区成立于1996年,是开发区母区向北的延伸,将建设形成以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以科技研发、文化商业为辅助产业的综合性现代产业区。 微电子工业区 微电子工业区,成立于1996年,坐落于天津西青区大寺镇,是距市中心最近的一个工业园区之一,也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产业集聚度最高、投资效益最好的信息技术产业生产基地。 逸仙科学工业园 逸仙科学工业园于1993年5月成立,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业、机械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工业园区。 南港工业区 南港工业区即“天津南港”,2009年成立,是位于渤海湾天津市滨海新区海岸线南部,是重工业、化工产业为主的开发区和港口的综合体,是天津市的第二港口和滨海新区的九大功能区和“十大战役”之一,也是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南港工业区管委会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开发区中区 2014年,天津轻纺经济区划入开发区,更名为“开发区中区”,为天津石化产业和开发区主导产业优势,推动高档轻工纺织、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轻型装备制造行业及相关要素市场扩大规模。 泰达北塘企业总部园区 2014年,天津北塘经济区划归开发区,更名为“泰达北塘企业总部园区”,为总部经济聚集地、中小企业加速器、楼宇经济新载体,文化产业和生活配套宜居区。 地标式建筑 泰达图书馆 泰达金融街 泰达市民广场 泰丰公园 泰达足球场 南开大学泰达学院 天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 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大楼 企业 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有76家,部分著名的企业有: 天津摩托罗拉电子有限公司 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天津新大洲本田摩托有限公司 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 |
地方教會 聖經中也用個別的、有形的地方名稱+教會,來特指某地方一群基督徒會眾,如安提阿的教會、哥林多的教會等。 基督教在發展的過程中,在不同的地方,基督徒組織成不同的「教會」,這裡的「教會」只是一群特定的基督徒會眾,如某某教會,某某教會。不同的「教會」又織成不同的教派,當中也有出現分裂的情況。因此在基督宗教內有不同的教派與「教會」,比如天主教會,新教的浸信會,宣道會,福音派,神召會,長老會等等。在組織比較完善的情況下,往往會被稱為教派,當有教派背離聖經啟示與內容時,則會被界定為異端、極端或偏教。不背離聖經啟示與內容的教會則被稱為正統宗派。 教會論 教會四特徵 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會議修訂了尼西亞信經,完成了關於聖靈是神而非受造物、教會、洗禮、復活、復活後的生命,其中定義教會為:「一個神聖、完全、被差遣的教會」()。 其中,「合一」是因為神只有一個,真理也只有一個,因為不朽的生命和救贖的真理而聚集的教會也只有一個。 「神聖」是因為賜下救恩的神是神聖的,帶領我們戰勝死亡和邪惡的基督是神聖的,與我們同在的聖靈是神聖的,所以聖父、聖子、聖靈的教會也是神聖的。「大公」()源自於詞根,「至於」、「關於」,和,「完全,全部」,本意為「完全的,沒有缺失的」,通常認為意為「普世的」。因為基督的真理是完全的真理,神沒有任何缺點或謬誤,所以基督的教會也是完全的;因為基督的真理是宇宙的真理,而非某個人或集體的意見或臆想,所以基督的教會也是所有人的教會,大公的教會。「被差遣」是因為基督的教會建立在被神差遣的基督、被神藉著基督差遣的聖靈和被基督差遣的使徒上;因為基督的教會被差遣,為神不盡的、生命的國度做見證,遵奉他的旨意和神聖的律法,行他慈愛而大能的奇事。 天主教 天主教會和正教會在公元1054年大分裂之後,分別於西歐和東歐保持著正統教會的地位。直至十六世紀(由1517年開始)宗教改革時,才因當時分裂的新教而失去了在歐洲身為唯一的教會的地位。其實在改革運動的早期,新教仍被天主教視為異端的教派。 事實上,整個教會差不多由一開始就是不完整的。多個世紀以來,不少獨立的教會出現,反對教會原有傳統的習慣以及視其他教派為阿里烏教派的宗派或異端。因此,「真正」教會的定義是很廣泛的。 東正教 聖公宗 地方召會 根據《馬太福音》18:20,「耶穌說:『無論在那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有人據此解釋:只要有兩三個信徒,並有神在一起,即可算作一個召會。然而,根據新約聖經使徒行傳以及各卷書信、啓示錄的記載,個別性的召會應該是以一個城市(或稱「地方」)為計算單位,例如羅馬、哥林多、以弗所、腓立比、歌羅西、帖撒羅尼迦、安提阿、士每拿、別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鐵非、老底嘉,以上地方在當時皆為城市,因此在新約各卷書提到這些地方上的召會時,皆以「單數」形式稱呼,亦即在新約作者眼中,每個地方上只有「一個」召會,沒有「兩個以上」的召會,每個地方上的那「一個」召會即包含了當地所有基督徒的全部,因此並非任意兩三個人都可以算作「一個」召會。另外,由於加拉太是一個省,因此保羅提到加拉太的召會時是用「複數」形式,這也再度證明初期基督徒一個地方一個召會的實行。 聖經中比喻的其他名稱 一般認為聖經中許多比喻的本體都是教會。根據基督徒們的說法,為了說明關於教會奧祕的各個事實,聖經用了許多獨特的言詞來描述教會的各面。 以色列 帳幕 祭司體系 代表所有信徒可以和神直接溝通。 聖殿 | 帳幕 祭司體系 代表所有信徒可以和神直接溝通。 聖殿 聖經以此代表教會的重心是崇拜神,教會是神的居所。 神的家 神的國 意味著神在教會中有權柄。 基督的身體 雖然在新約中常常稱教會為神的殿、神的家等,但保羅特別說到教會是「基督的身體」,他也是惟一這麼說過的使徒。 如前所述,一些基督徒認為,教會出自基督,因而教會是在基督里,是基督身體的一部分。按照他們的觀點,羅馬書五至八章中說,所有的人的生命從亞當而來,因為亞當的墮落而成了罪人,舊人,需要被釘十字架,這些舊人與基督一同死了,而基督復活之時,人們也就因為基督的救贖,死而復活了,從此人不再憑肉體而是憑聖靈而活。這樣,基督犧牲自己的身體的救贖工作的終點就是那些得到救贖的信徒們形成的團體,也就是教會,故而說教會是基督的身體。 基督的配偶 聖城-耶路撒冷 金燈臺 代表教會需要在黑暗的世代中見證出基督的生命。 軍隊 參見 教會四特徵 使徒統緒 基督徒 普世教會合一運動 注釋 參考文獻 |
義宁二年三月十一丙辰日(隋恭皇帝楊侑的年號,公元618年4月11日),隋煬帝在被叛臣宇文化及所弑後,義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公元618年6月18日),隋恭帝禪讓,李淵稱帝,建立唐朝,隋朝滅亡。李淵開始著手消滅其他諸侯、軍閥,展開唐朝統一戰爭,他的兒女李世民、李建成、李元吉、平陽昭公主、侄子李孝恭、名将李靖、李世勣等人的征討下,用了七年时间,先后消滅薛仁果、薛举、李軌、宋金剛、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蕭銑、杜伏威和梁师都等割據勢力。 最後一個梁师都是在貞觀二年(628年)被平定的,此時他早已经將皇帝位讓给次子李世民了。同時他又利用東突厥和西突厥之間的分裂,維持了北方的邊界,这是他有力量能夠奪取中原的主要條件(参見唐與突厥的戰爭)。 在官制上李淵于武德七年(624年)頒布了唐的官僚制度,基本使用了隋的制度。在農業方面他於武德七年(624年)頒布均田制;對稅捐他也做了調節,減輕了受田農民的負擔。在法律上他廢棄了隋煬帝的許多苛政,頒布了武德律。李淵對唐朝的措施,為唐太宗“貞觀之治”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礎。 被迫退位 高祖在位期間,没有能儘早確立及處理好繼承人問題,雖然他一早立長子李建成為太子,他眼見皇太子李建成與各兒子明爭暗鬥卻一再绥靖縱容,圖讓眾子互相制衡並未加以控制,同時次子李世民擁護者眾多,導致太子李建成、李元吉和李世民之間的矛盾激化。 最終李世民先下手為強發動政變,史稱玄武門之變,李建成、李元吉被李世民所殺,李世民的軍隊控制了長安,謊稱是二人作亂伏誅,加上群臣的支持和擁戴,李淵被迫將軍國大事交由李世民處理,而李建成、李元吉不但被追廢為庶人被除宗籍,二人所出十个儿子也遭誅殺殆盡且皆被除宗籍。 三天後,高祖立已掌握實權的次子李世民為皇太子,三個月後便將帝位內禪給李世民,自己退位為太上皇,貞觀三年,移居弘義宫。 去世 貞觀九年五月初六日(635年),太上皇李淵逝世,享壽六十九歲。死後諡號太武皇帝,廟號高祖,葬在獻陵。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改上諡號為神堯皇帝。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年)二月,上尊號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 宰相 李世民(618年-626年尚书令;625年-626年中书令) 裴寂(618年-623年尚书右仆射;623年-626年尚书左仆射) 刘文静(618年纳言) 萧瑀(618年-620年内史令;620年-623年中书令;623年-626年尚书右仆射) 窦威(618年内史令) 窦抗(618年纳言) 陈叔达(618年-620年纳言;620年-626年侍中) 杨恭仁(619年-620年纳言;620年-623年侍中;623年-626年中书令) 封德彝(620年-626年中书令) 裴矩(624年-625年侍中) 李元吉(625年-626年侍中) 宇文士及(625年-626年侍中;626年-627年中书令) 高士廉(626年-627年侍中) 房玄龄(626年-629年中书令) 家庭 世系 李渊的祖父李虎曾為尚书左仆射,封隴西郡公,賜姓大野氏,與宇文泰等共八位柱国大将军并称八柱国。宇文泰的家族建立北周後,李虎已經去世,获封陇西郡公。父親李昞,北周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襲封陇西郡公,于550年加封唐国公,是为唐仁公,追封李虎为唐襄公。李渊七岁丧父,襲封唐国公。 李渊是隋炀帝杨广的姨表兄弟。北周明帝的明敬皇后、李淵生母元贞皇后、隋文帝的文獻皇后分别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独孤信的長女、四女、七女。 父系考据 据传统史料所载,唐朝皇室出自隴西李氏,為李暠第二子李歆的后裔,多称陇西狄道(陇西郡狄道县)人,亦可称陇西成纪(陇西郡成纪县)人。 由于唐朝皇室以老子后裔自居,崇尚道教,唐初武德九年太史令傅奕上疏抬道抑佛,引发佛道论争。和尚法琳作《破邪论》《辨证论》反对傅奕。法琳反对唐朝皇室为老子李耳后裔之说,亦与隴西李氏无关,而是拓跋氏后裔,法琳因而触怒唐太宗,被流放益州而死。宋代朱熹與鄭思肖以李唐閨門失禮家法繆戾,有李唐源自夷狄的說法。 馮承鈞认為李虎的兄弟名為起頭與乞豆,懷疑李淵家族有可能出身胡人。陳寅恪在〈三論李唐氏族問題〉中舉證李淵先祖李熙出身漢族。劉盼遂與王桐齡考據認為李淵家族應為拓跋氏後裔。劉盼遂之後取消了自己的观点,但其學說仍引發學界如向達與陳登原等人的討論。因為唐朝先人曾被賜姓大野氏,台灣學者劉學銚認為唐朝皇室有源出高車的可能。中国学者苏日巴达拉哈也主張李淵家族出自高車。 陳寅恪依据唐祖陵在今河北省境,認為李唐出身赵郡李氏,因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以关内诸州为其本望”,所以改赵郡郡望为陇西郡望。实际上不是赵郡李氏破落户,就是广阿庶姓李氏的假冒牌。姚薇元认同此观点,并认为近人对于李唐氏族出于异族的举证虽不无可疑,但终究缺乏实证。 朱希祖经考据认为李熙与李买得不是同一个人,李熙曾作为强宗子弟镇戍武川,后卒于武川。其子李天锡为避六镇兵乱,携父遺骨南迁于赵郡广阿,因以为家,不久亦卒。其子李虎将父祖合葬,即所谓唐祖陵。李氏并非出身赵郡李氏,而确系为隴西李氏。 胡汉混血 陳寅恪認為李虎家族父系先世雖為漢人,但李淵家族長期與鮮卑貴族通婚,母系有外族血統。這個說法得到錢穆、薩孟武等人的支持,如《劍橋中國史》等著作皆採用這個說法。岑仲勉曾討論繆鳳林支持李唐家族為胡漢混血,他列舉李唐皇族與鮮卑聯婚事跡,但認為血統混合是自古甚多,不值得討論。 家世 唐高祖李淵的祖先 -{后}-妃 | 李元吉(625年-626年侍中) 宇文士及(625年-626年侍中;626年-627年中书令) 高士廉(626年-627年侍中) 房玄龄(626年-629年中书令) 家庭 世系 李渊的祖父李虎曾為尚书左仆射,封隴西郡公,賜姓大野氏,與宇文泰等共八位柱国大将军并称八柱国。宇文泰的家族建立北周後,李虎已經去世,获封陇西郡公。父親李昞,北周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襲封陇西郡公,于550年加封唐国公,是为唐仁公,追封李虎为唐襄公。李渊七岁丧父,襲封唐国公。 李渊是隋炀帝杨广的姨表兄弟。北周明帝的明敬皇后、李淵生母元贞皇后、隋文帝的文獻皇后分别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独孤信的長女、四女、七女。 父系考据 据传统史料所载,唐朝皇室出自隴西李氏,為李暠第二子李歆的后裔,多称陇西狄道(陇西郡狄道县)人,亦可称陇西成纪(陇西郡成纪县)人。 由于唐朝皇室以老子后裔自居,崇尚道教,唐初武德九年太史令傅奕上疏抬道抑佛,引发佛道论争。和尚法琳作《破邪论》《辨证论》反对傅奕。法琳反对唐朝皇室为老子李耳后裔之说,亦与隴西李氏无关,而是拓跋氏后裔,法琳因而触怒唐太宗,被流放益州而死。宋代朱熹與鄭思肖以李唐閨門失禮家法繆戾,有李唐源自夷狄的說法。 馮承鈞认為李虎的兄弟名為起頭與乞豆,懷疑李淵家族有可能出身胡人。陳寅恪在〈三論李唐氏族問題〉中舉證李淵先祖李熙出身漢族。劉盼遂與王桐齡考據認為李淵家族應為拓跋氏後裔。劉盼遂之後取消了自己的观点,但其學說仍引發學界如向達與陳登原等人的討論。因為唐朝先人曾被賜姓大野氏,台灣學者劉學銚認為唐朝皇室有源出高車的可能。中国学者苏日巴达拉哈也主張李淵家族出自高車。 陳寅恪依据唐祖陵在今河北省境,認為李唐出身赵郡李氏,因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以关内诸州为其本望”,所以改赵郡郡望为陇西郡望。实际上不是赵郡李氏破落户,就是广阿庶姓李氏的假冒牌。姚薇元认同此观点,并认为近人对于李唐氏族出于异族的举证虽不无可疑,但终究缺乏实证。 朱希祖经考据认为李熙与李买得不是同一个人,李熙曾作为强宗子弟镇戍武川,后卒于武川。其子李天锡为避六镇兵乱,携父遺骨南迁于赵郡广阿,因以为家,不久亦卒。其子李虎将父祖合葬,即所谓唐祖陵。李氏并非出身赵郡李氏,而确系为隴西李氏。 胡汉混血 陳寅恪認為李虎家族父系先世雖為漢人,但李淵家族長期與鮮卑貴族通婚,母系有外族血統。這個說法得到錢穆、薩孟武等人的支持,如《劍橋中國史》等著作皆採用這個說法。岑仲勉曾討論繆鳳林支持李唐家族為胡漢混血,他列舉李唐皇族與鮮卑聯婚事跡,但認為血統混合是自古甚多,不值得討論。 家世 唐高祖李淵的祖先 -{后}-妃 皇后 太穆皇后竇氏(569-613),北周神武郡公窦毅与襄阳公主之女。李淵正妻,生隱太子建成、唐太宗李世民、衛懷王李玄霸、巢剌王李元吉和平阳昭公主。李淵稱帝前去世,追贈太穆皇后,合葬獻陵。 妃 萬貴妃,李淵登基前妾,生楚哀王李智云,高祖稱帝後代掌後宮。後尊封楚國太妃,陪葬獻陵。 尹德妃,父尹阿鼠,高祖晚年寵妃。勾結隱太子建成讒言攻擊李世民。生酆王李元亨。 嬪 宇文昭仪(591-634),祖宇文盛,父宇文述,兄宇文士及。生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高祖曾欲立為后,固辭不受。於太安宮病逝,追封徐國太妃。 貴嬪莫丽芳(587-618),祖南陳三州刺史莫影龙,父高唐郡太守莫孝恭。高祖稱帝前妾,生荊王李元景,因產後病去世,追贈貴嬪。 嬪崔商珪(?-636),武德元年进宫选为宝林。武德六年册为嫔。生鄧康王李元裕。太宗尊封鄧國太妃,協理後宮,病逝於天霞宮。 孙嫔,生漢王李元昌。元昌謀反被誅,孫嬪得到寬恕。 楊嬪(602-657),父隋楚國公杨素,兄楊玄感。先入隋宮,後被高祖納為嬪。生江安王李元祥。隨子先封許國太妃,後遷江國太妃。病逝於鄧州。 小楊嬪,生舒王李元名。 楊貴嬪(?-634),父隋上明郡公杨文纪,高祖退位後隨遷入太安宮,稱太安宫嬪楊氏。 張嬪 (?-621),祖张据,父宪部郎中张锐。武德四年薨於別館。有詔贈嬪。葬芷陽縣見子原。與高祖晚年寵妃張婕妤並非同一人。與李元方母张氏是否为同一人,无法考证。 世婦 张婕妤,姿色妖媚,高祖晚年最受寵愛,勾結隱太子建成讒言攻擊李世民。与李元方母张氏是否为同一人,无法考证。 薛婕妤,隋临河公薛道衡女,精通经史,唐高宗因受教於薛氏,封二品河東郡夫人,禮敬甚重。後出家为尼。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薛氏和侄薛元超因与上官仪私下书信来往被削去封号,幽禁于高祖别庙静安宫。 郭婕妤,生徐康王李元禮。 劉婕妤,生道王李元慶。尊封道國太妃。 張美人,生霍王李元軌。 楊美人(?-644),生虢莊王李鳳。尊封虢國太妃。 王才人,父隋朝散大夫王静。生彭思王李元則。尊封彭國太妃。 魯才人,生密貞王李元曉。 御妻 寶林张宠则(589-645),父敦煌郡书佐张文成,生鄭惠王李元懿,尊封鄭國太妃,病逝於潞州。 柳寶林 ,生滕王李元嬰。 其他 張氏,生周王李元方。無法考證與張嬪或張婕妤是否為同一人。 辛处俭妻,高祖平长安,夺隋朝太子舍人辛处俭妻,宠爱有加,辛处俭改任万年县丞。 子女 高祖有二十二個兒子: 高祖有十九個女兒,史书未记录具体排行,见于个人记载: |
Barrameda)和圣玛丽亚港(El Puerto de Santa María)之间的一块区域。1933年,赫雷斯的原产地名称系统(Denominación de Origen)首次以认可了这种命名方法,正式命名为D.O. Jerez-Xeres-Sherry,并成立了管理委员会D.O. Manzanilla Sanlúcar de Barrameda。 雪利酒涵盖了众多不同的种类,从生物陈年类型,比如,到氧化陈年类型,比如。无论哪种陈年方式,干型雪莉酒都是酿自;甜型雪莉酒则会使用麝香葡萄和进行酿制。 生物陈年的雪莉酒不会加入烈酒进行强化,而是靠酒液表面的一层酵母菌(flor)将酒液与空气隔绝开,因此酒液颜色浅,味道干爽、清淡;氧化陈年的雪莉酒则会使用白兰地进行强化,一旦加入烈酒酵母菌就无法生存,酒液因此与氧气接触,陈年后酒液颜色深,味道厚重。目前生产的雪利酒除了干型与自然甜型外,还有酿造完成后通过勾兑添加甜味的淡奶油雪莉酒(Pale Cream),半甜型雪莉酒(Medium)和奶油雪莉酒(Cream)类型。 雪利酒被许多葡萄酒评论家<ref>Eric Asimov, "For Overlooked Sherries, Some Respect" , New York Times, 9 July 2008.</ref> 誉为“被低估的” 和“被忽视的”葡萄酒珍品。 历史 自公元前1100年腓尼基人将酿酒技术引入了西班牙后,赫雷斯一直是葡萄栽培中心。公元前200年左右,当罗马人进驻伊比利亚后,酿酒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公元711年,摩尔人占领了该地区,并引入了蒸馏技术,从而催生了白兰地和强化葡萄酒的诞生。 在摩尔人占领时期,该城镇被称作Sherish(翻译自阿拉伯语شريش),这一名称以后派生为现今的Jerez和Sherry。位于伊朗中南部的设拉子(Shiraz)也酿制一种类似于雪利酒风格的传统葡萄酒,但通常不认为雪利酒的名称由此派生。 葡萄酒生产一直持续了5世纪,贯穿阿拉伯帝国统治时期。公元966年,科尔多巴第二任哈里发哈卡姆二世下令摧毁所有葡萄种植园。然而赫雷斯本地居民以种植园同时也为帝国士兵提供供给为由提出上诉,使得哈里发保留了三分之二的种植园。 1264年,卡斯蒂利亞的阿方索十世統治了城市。从此,雪利酒的生产,以及向欧洲地区的出口都显著增长。到16世纪末,雪利酒在欧洲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带着雪利酒启程航向新世界,而1519年费迪南德·麦哲伦准备环游世界前,他花费在雪利酒上的钱比花费在武器上的还多。 雪利酒在大不列颠很受欢迎,尤其是在1587年弗朗西斯·德雷克(Francis Drake)洗劫加迪斯之后。当时加迪斯是西班牙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当时西班牙在加迪斯整备一支舰队准备入侵英国。在摧毁敌方舰队之后,德雷克带回来的战利品中有大约3000桶雪利酒 。这些酒本来放在岸上准备被装载上船销往国外。这些战利品在英伦三岛引发了雪利酒热潮。 因为雪利酒是出口到英国的主要葡萄酒,所以形成了许多英国公司和风格。许多赫雷斯的酒窖是由英国家族成立的。 1894年由于爆发了葡萄根瘤蚜虫灾害,赫雷斯产区遭到沉重打击。大的葡萄种植园改种耐虫害品种,而大多数小种植园无法与灾害抗争,不得不永远荒废了他们的种植园。 西班牙制造商已经注册了“Jerez”、“Xérès”、“Sherry”这些名称,并对其他地区生产的类似强化葡萄酒使用这些名称的行为进行起诉。1933年,西班牙Estatuto del Vino法(酒法)第34条款确立了雪利酒为西班牙葡萄酒的专有命名。如今,雪利酒的官方地位更是得到了欧盟广泛立法的保护。雪利酒必须来自于加迪斯省赫雷斯,桑卢卡尔德瓦拉梅达和聖瑪麗亞港之间的三角地带。然而,“雪莉”这个字眼在美国被作为一个半通用的名称,与一区域名一起使用,比如美国雪利酒(American sherry)或加州雪利酒(California sherry)。澳大利亚的葡萄酒生产商现今使用名称“apera”以取代“sherry”。 分类 Fino 是西班牙语中“好”的意思,在所有的雪利酒传统品种中,Fino是最乾最白的。在橡木桶中,酒被覆盖在一层薄薄的酵母膜下进行陈酿,称作酒花(flor),避免与空气接触。 Manzanilla 是Fino的一种特殊的清淡的品种,产自Sanlúcar de Barrameda港口附近。 Amontillado 是一种于“酒花”覆盖下陈酿一段时间后暴露于空气中进一步氧化的雪利酒。这种酒比Fino色泽更深,但是又不及Oloroso深。酒味略乾,有时带有轻微的或中度的甜味,而这些带有甜味的酒也可以不被划分为Amontillado。 Oloroso 是一种比Fino或Amontillado氧化时间更长的一种雪利酒,拥有深沉丰富的色泽。酒精浓度通常在18-20%,也是度数最高的瓶装雪利酒。和Amontillado一样,味略乾,通常制作成甜味进行出售,稱作奶油雪莉(Cream Sherry)。 Palo Cortado 最初像Amontillado一样进行陈酿,通常陈酿3至4年,然后却产生了类似Oloroso一样的特性。这是因为在酿造过程中,或者“酒花”由于意外被杀死了,或者是强化或过滤流程导致了“酒花”的死亡。 Jerez Dulce 被称作甜雪利酒,使用乾的了佩德罗·希梅内斯(PX)或莫斯卡托葡萄进行发酵酿制,生产出一种非常甜的暗褐色或黑色的葡萄酒。也可通过混合甜葡萄酒和葡萄汁,并乾燥后生产。 Cream 是一种甜化的Oloroso,色泽从深琥珀色到金黄色,味道非常甜。通常通过混合不同的甜葡萄酒来制作,比如混合Oloroso和PX。 2012年4月12日,Origen Montilla-Moriles和Jerez-Xérès-Sherry的甜度和强化程度划分细则进行了修改,以严格诸如"Rich Oloroso","Sweet Oloroso"和"Oloroso Dulce"这样的甜味Oloroso或甜味Amontillado的限制条款。这些种类的雪利酒现在都被统称为“奶油雪莉”,或类似“混合Oloroso/Amontillado”这样的叫法。以甜度划分的细则如下: 生产 气候 | 生物陈年的雪莉酒不会加入烈酒进行强化,而是靠酒液表面的一层酵母菌(flor)将酒液与空气隔绝开,因此酒液颜色浅,味道干爽、清淡;氧化陈年的雪莉酒则会使用白兰地进行强化,一旦加入烈酒酵母菌就无法生存,酒液因此与氧气接触,陈年后酒液颜色深,味道厚重。目前生产的雪利酒除了干型与自然甜型外,还有酿造完成后通过勾兑添加甜味的淡奶油雪莉酒(Pale Cream),半甜型雪莉酒(Medium)和奶油雪莉酒(Cream)类型。 雪利酒被许多葡萄酒评论家<ref>Eric Asimov, "For Overlooked Sherries, Some Respect" , New York Times, 9 July 2008.</ref> 誉为“被低估的” 和“被忽视的”葡萄酒珍品。 历史 自公元前1100年腓尼基人将酿酒技术引入了西班牙后,赫雷斯一直是葡萄栽培中心。公元前200年左右,当罗马人进驻伊比利亚后,酿酒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公元711年,摩尔人占领了该地区,并引入了蒸馏技术,从而催生了白兰地和强化葡萄酒的诞生。 在摩尔人占领时期,该城镇被称作Sherish(翻译自阿拉伯语شريش),这一名称以后派生为现今的Jerez和Sherry。位于伊朗中南部的设拉子(Shiraz)也酿制一种类似于雪利酒风格的传统葡萄酒,但通常不认为雪利酒的名称由此派生。 葡萄酒生产一直持续了5世纪,贯穿阿拉伯帝国统治时期。公元966年,科尔多巴第二任哈里发哈卡姆二世下令摧毁所有葡萄种植园。然而赫雷斯本地居民以种植园同时也为帝国士兵提供供给为由提出上诉,使得哈里发保留了三分之二的种植园。 1264年,卡斯蒂利亞的阿方索十世統治了城市。从此,雪利酒的生产,以及向欧洲地区的出口都显著增长。到16世纪末,雪利酒在欧洲被誉为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带着雪利酒启程航向新世界,而1519年费迪南德·麦哲伦准备环游世界前,他花费在雪利酒上的钱比花费在武器上的还多。 雪利酒在大不列颠很受欢迎,尤其是在1587年弗朗西斯·德雷克(Francis Drake)洗劫加迪斯之后。当时加迪斯是西班牙最重要的港口之一,当时西班牙在加迪斯整备一支舰队准备入侵英国。在摧毁敌方舰队之后,德雷克带回来的战利品中有大约3000桶雪利酒 。这些酒本来放在岸上准备被装载上船销往国外。这些战利品在英伦三岛引发了雪利酒热潮。 因为雪利酒是出口到英国的主要葡萄酒,所以形成了许多英国公司和风格。许多赫雷斯的酒窖是由英国家族成立的。 1894年由于爆发了葡萄根瘤蚜虫灾害,赫雷斯产区遭到沉重打击。大的葡萄种植园改种耐虫害品种,而大多数小种植园无法与灾害抗争,不得不永远荒废了他们的种植园。 西班牙制造商已经注册了“Jerez”、“Xérès”、“Sherry”这些名称,并对其他地区生产的类似强化葡萄酒使用这些名称的行为进行起诉。1933年,西班牙Estatuto del Vino法(酒法)第34条款确立了雪利酒为西班牙葡萄酒的专有命名。如今,雪利酒的官方地位更是得到了欧盟广泛立法的保护。雪利酒必须来自于加迪斯省赫雷斯,桑卢卡尔德瓦拉梅达和聖瑪麗亞港之间的三角地带。然而,“雪莉”这个字眼在美国被作为一个半通用的名称,与一区域名一起使用,比如美国雪利酒(American sherry)或加州雪利酒(California sherry)。澳大利亚的葡萄酒生产商现今使用名称“apera”以取代“sherry”。 分类 Fino 是西班牙语中“好”的意思,在所有的雪利酒传统品种中,Fino是最乾最白的。在橡木桶中,酒被覆盖在一层薄薄的酵母膜下进行陈酿,称作酒花(flor),避免与空气接触。 Manzanilla 是Fino的一种特殊的清淡的品种,产自Sanlúcar de Barrameda港口附近。 Amontillado 是一种于“酒花”覆盖下陈酿一段时间后暴露于空气中进一步氧化的雪利酒。这种酒比Fino色泽更深,但是又不及Oloroso深。酒味略乾,有时带有轻微的或中度的甜味,而这些带有甜味的酒也可以不被划分为Amontillado。 Oloroso 是一种比Fino或Amontillado氧化时间更长的一种雪利酒,拥有深沉丰富的色泽。酒精浓度通常在18-20%,也是度数最高的瓶装雪利酒。和Amontillado一样,味略乾,通常制作成甜味进行出售,稱作奶油雪莉(Cream Sherry)。 Palo Cortado 最初像Amontillado一样进行陈酿,通常陈酿3至4年,然后却产生了类似Oloroso一样的特性。这是因为在酿造过程中,或者“酒花”由于意外被杀死了,或者是强化或过滤流程导致了“酒花”的死亡。 Jerez Dulce 被称作甜雪利酒,使用乾的了佩德罗·希梅内斯(PX)或莫斯卡托葡萄进行发酵酿制,生产出一种非常甜的暗褐色或黑色的葡萄酒。也可通过混合甜葡萄酒和葡萄汁,并乾燥后生产。 Cream 是一种甜化的Oloroso,色泽从深琥珀色到金黄色,味道非常甜。通常通过混合不同的甜葡萄酒来制作,比如混合Oloroso和PX。 2012年4月12日,Origen Montilla-Moriles和Jerez-Xérès-Sherry的甜度和强化程度划分细则进行了修改,以严格诸如"Rich Oloroso","Sweet Oloroso"和"Oloroso Dulce"这样的甜味Oloroso或甜味Amontillado的限制条款。这些种类的雪利酒现在都被统称为“奶油雪莉”,或类似“混合Oloroso/Amontillado”这样的叫法。以甜度划分的细则如下: 生产 气候 赫雷斯地区有一个规律的气候系统,大约每年70天的雨天和几乎300天的大晴天。雨水集中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5月,雨量大约平均600升/平方米。夏季干燥高温,气温高达40摄氏度(104华氏度)。然而每天早晨海风为种植园带来水分,土壤中的粘土将水分保留在地表下。全年的平均温度约为18摄氏度(64华氏度)。 土壤 在赫雷斯地区,种植酿造雪利酒用葡萄的土壤分为有3种类型: Albariza:最轻的土壤,几乎是白色的,最适合种植帕罗米诺葡萄。含大约40-50%白垩,其余为石灰石,粘土和沙子的混合物。在炎热的夏季Albariza可以锁住水分。 Barros:深褐色土壤,10%白垩,粘土成分高。 Arenas:土黄色,还有10%白垩,但含砂量高。 Albariza土壤最适合种植帕罗米诺葡萄,法律规定制作雪利酒的葡萄,40%必须来自Albariza土壤。Albariza土壤的好处是,它可以反射太阳光到藤蔓上,促进它光合作用。土壤的性质是非常吸水和紧密,所以它可以锁住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赫雷斯地区稀少的雨水。Barros和Arenas土壤大多用于种植佩德罗·希梅内斯和莫斯卡托葡萄。 葡萄 在1894年的葡萄根瘤蚜虫害之前,在西班牙估计有超过100种葡萄用于生产雪利酒,但现在只有三个白葡萄品种用于生产雪利酒: Palomino: |
致癌性 WHO下属的IARC将酒精饮料中的乙醇列为1类致癌物,意味着有充分的证据证明酒精饮料会导致人类患有癌症。乙醇在体内被迅速氧化为乙醛,醉酒出现的脸红和神志不清的现象就是体内无法及时清除过量乙醛造成的。乙醛会导致人体DNA变异,对人体有很高的毒性。 控制 有鉴于酒精饮料对人的种种危害,及酗酒现象对社会带来的不安,不少国家或地区对酒精饮料采取了控制措施。如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所有酒精饮料只在省酒类管制局管辖下的国营商店内出售,且需凭有效证件证明19岁以上才可购买。挪威政府对酒类的贩卖也采取统一管理,由地方当局直接管制。 宗教方面,世界三大宗教都有相關的規定。佛教受五戒之教徒,依照戒律不可飲酒。伊斯蘭教則認為,喝酒傷身亂性,所以嚴禁教徒從飲食中攝取酒精——即不准飲酒(但在一些穆斯林聚居区,如黎凡特地区,一般民众可以自由合法购买酒精饮料);而基督宗教亦嚴禁信徒過量飲酒,因酗酒是不聖潔行為。 少量喝酒的爭議 相較於吸菸沒有安全劑量,各種研究對少量飲酒的利弊有不同的觀點。 2017年,《NEJM》的一项研究认为:即使饮用通常认为属于“安全”的酒,即每周饮酒14~20单位(每单位8g酒精),也与海马萎缩(该结局与认知障碍及痴呆相关)和认知功能的一项指标受损相关,因此为了使脑处于最佳健康状态,个人应该限制饮酒。 各種酒名 啤酒 (Beer) 葡萄酒 (Wine) 冰酒 (Icewine) 贵腐酒 (Noble rot wines) 加强葡萄酒 (Fortified Wine) 雪莉酒 (Sherry) 波特酒 (Port wine) 氣泡酒 (Sparkling wine) 香槟 (Champagne) 黄酒 (Chinese rice wines) 清酒 (Sake) 純米大吟釀 (Junmai Daiginjo) 大吟釀 (Daiginjo) 純米吟釀 (Junmai Ginjo) 吟釀 (Ginjo) 純米酒 (Junmai) 特別純米酒 (Tokubetsu Junmai) 特別本釀造 | 贵腐酒 (Noble rot wines) 加强葡萄酒 (Fortified Wine) 雪莉酒 (Sherry) 波特酒 (Port wine) 氣泡酒 (Sparkling wine) 香槟 (Champagne) 黄酒 (Chinese rice wines) 清酒 (Sake) 純米大吟釀 (Junmai Daiginjo) 大吟釀 (Daiginjo) 純米吟釀 (Junmai Ginjo) 吟釀 (Ginjo) 純米酒 (Junmai) 特別純米酒 (Tokubetsu Junmai) 特別本釀造 (Tokubetsu Honjozo) 本釀造 (Honjozo) 白酒 (Chinese spirits) 清香白酒 (mild-flavored Chinese spirits) 酱香白酒(Jiang-flavored Chinese spirits) 白兰地 (Brandy) 威士忌 (Whisky) 伏特加 |
)即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 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其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在在发酵过程中,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葡萄皮的色素也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现深红色。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参见 枸杞酒 酒 | 果酒制作的原理 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C6H12O6 {+} 6O2 -> 6CO2 {+} |
Indicazione Geografica Tipica ),以及餐酒VdT ( Vino da tavola )。 西班牙把葡萄酒粗分成品質葡萄酒與餐酒,品質葡萄酒可分成四個級別,最高級的是DOCa( VINOS CON DENOMINACION DE ORIGEN CALIFICADA ),次一級的DO ( DENOMINACION DE ORIGEN ),與DO平行的VINOS DE PAGO,以及再次一級的 VINOS DE CALIDAD CON INDICACION GEOGRAFICA。餐酒可分成兩級:地區餐酒 ( Vino de la Tierra )與日常餐酒 ( Vino de Mesa )。 葡萄牙在1756年就有對於葡萄酒有著以地區與品質為主的相關規定。 歐亞著名產地 其他著名產地,包括: 德國 匈牙利 中國新疆 羅馬尼亞 摩爾多瓦 希臘 以色列 日本 德國在2002年通過了葡萄酒保護法規,但不像法國一样有著完整的規定,德國以雷司令白葡萄酒最為著名。 新世界 美國 | de Mesa )。 葡萄牙在1756年就有對於葡萄酒有著以地區與品質為主的相關規定。 歐亞著名產地 其他著名產地,包括: 德國 匈牙利 中國新疆 羅馬尼亞 摩爾多瓦 希臘 以色列 日本 德國在2002年通過了葡萄酒保護法規,但不像法國一样有著完整的規定,德國以雷司令白葡萄酒最為著名。 新世界 美國 阿根廷 澳洲 智利 南非 紐西蘭 新世界酒意指出產自傳統歐洲產區以外的酒,如美國、智利、澳大利亚、阿根廷、南非、以色列、紐西蘭等。新世界的沒有源遠流長的葡萄酒釀造傳統,其葡萄酒釀造技術主要由歐洲殖民者帶到當地,並且落地生根,新世界對酒標普遍沒有一套完整的規定,通常擁有各自不同的分級種類,新世界的葡萄酒質素過往被認為不如舊世界,價格一般低廉,但近二三十年,新世界銳意改進酒質,而且新世界也有不少適合種優質葡萄的地區,如智利南北緯度大,很適合種植釀酒葡萄,以前智利葡萄酒的質素不佳,即使平價也未能打開國際市場,但當地酒莊在1990年代提升出產品質,現在被認為是價廉物美的產區。部分新世界產區如阿根廷會特別種植舊世界較少生產的品種,可滿足不同人士對品酒的要求。 葡萄酒通常也會由其葡萄品種及產區來分類。一般來說,歐洲地區的酒通常以其出產地域和葡萄品種來命名,而歐洲以外的產區則通常使用葡萄品種來區分。然而,在市場導向的狀況下,非歐洲地區的酒商常使用受歡迎的特定產區作為命名特色——如美國加州的納帕山谷(纳帕县)、同為美國的俄勒岡州的威拉米特河谷、以色列的戈蘭高地、澳大利亞南澳省的巴罗莎山谷等等。 葡萄酒的分類 對於酒的分類與販售,在世界各地上有著不同的標準。葡萄酒有許多分類方式。以成品顏色來說,可分為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紅葡萄酒三類。按照糖度划分可分为干型葡萄酒、半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及甜型葡萄酒。以釀造方式來說,可以分為平静葡萄酒、氣泡葡萄酒、加烈葡萄酒和加味葡萄酒四類。其中一般葡萄酒的酒精含量約為百分之八到十五,然而加烈葡萄酒的酒精含量可能會更高。 自然葡萄酒 「用自然有機的農法耕作的葡萄園,人工採收成熟葡萄。釀造葡萄酒時,用本身葡萄中的天然酵母釀造,堅持用以自然的方式釀酒,不添加非自然成份,儘量減少澄清或完全不澄清並且避免過濾,完全讓酒反應出自然風土(Terroir)的原味。 自然葡萄酒的甜度上,幾乎是完全不添加糖的。並且在葡萄發酵醞釀的過程中不添加二氧化硫(SO2);而白酒或香檳,因為沒有加入葡萄皮壓榨,因此可能加入極微量二氧化硫,或者是完全不添加,而在裝瓶時,只添加微乎其微的二氧化硫以避免葡萄酒在各種不確定的外在因素下而變質。當然,也有許多自然葡萄酒,完全不添加二氧化硫,讓葡萄酒的酵母自然发酵,因能產生了獨特的風味及口感。 一般慣行農法葡萄酒 在法國,1935年通過了一項對於葡萄酒的法定規則,主要包括了: 葡萄產區 葡萄品種 種植方法 單位土地面積大小的產酒數 釀造方法 並以此區分為: 餐酒() 地區餐酒() 優良餐酒() 法定產區(AOC) AOC等級的酒是代表符合產區規定,因此能表現出產區特色,但不一定代表味道絕對優於其他等級的酒。 年份酒 年份酒是指這瓶酒釀製所用的葡萄是來自特定的單一年份。每個不同的年份,對於酒的香氣,色澤、味道及成長變化都有著不同的結果。質地好且可以久藏的餐酒是會隨著時間而更加美味。因此,對於葡萄酒愛好者或交易商來說,保留特定優良年份以待未來享用或販賣的狀況一點也不奇怪。某些國家允許其年份酒所使用的葡萄中,可以有一部份不是來自於標簽上所標示的年份但比例一般不高于15%。 在美國,如果是有著特定葡萄酒產區商標的酒,其年份酒所使用的葡萄必需有95%是從標簽上的年份而來的。如果商標上沒有標示特定產區,則至少必需有85%。 年份酒通常都是在同一批裝瓶作業中完成,藉此確保同年份的酒有著類似的味道。氣候因素對於酒的味道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即使是使用同一塊葡萄園所釀的酒,在不同年份氣候中,彼此的味道差異也可能完全不同。年份酒通常被認為是較為優良及有特色的葡萄酒,一隻好的年份酒,其價位通常高於平均價格。有些酒莊將年份酒視為旗艦商品,甚至只在優良的年份製造年份酒。而一隻來自著名產區及酒莊的優良年份酒(如波爾多82年的五大酒莊),其價格可能高於一般酒價的數倍至十數倍。 無年份酒 无年份酒()()可混合使用不同來源的葡萄,是一種可以在壞年份仍然維持品牌及銷售的方法。近來有一種說法表示,一種酒的特定年份酒與其一般無年份酒對普通飲用者來說,後者比較容易代表飲用者對這種酒的觀感。但仍然有許多品酒專家十分重視年份酒。 各国葡萄酒分级制度 法国葡萄酒分为:普通日用餐酒(Vins de Table)、乡村酒或地区餐酒(Vins de Pays)、优良品质餐酒(VDQS:Vins Delimités de Qualité Supérieure)、原产地法定区域管制餐酒(AOC: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ôlée)。 德国葡萄酒划分为:日常饮用餐酒(Landwein & Tafelwein)、优质酒(Qualitatswein bestimmter Anbaugebiete)简称QbA、高级优质酒(Qualitatswein mpt Pradikat)简称QmP。 美国葡萄酒分为:附属类、专属品牌酒(Proprietary Wine)、葡萄品名餐酒(Varietal Wine)。 意大利葡萄酒的等级划分为:一般日常酒(Vino da Tavola)、原产地区域管制酒(DOC:Denominazione di Origine Controllate)、原产地区域保证酒(DOCG:Denominazione di Origine Controllate Garantita)。 影響品質的因素 葡萄酒的酒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土壤、氣候以及釀酒技巧等因素的影響,但是酒的風味卻取決於釀酒葡萄的品種。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葡萄酒的原料-葡萄,最早產於中國以及黑海與裡海之間的外高加索地區。外高加索葡萄亦在西汉时经张骞出使西域传到中国。目前葡萄已经被广泛引种到世界各地,主要是作为釀酒原料。但世界最有名的葡萄酒大多產自法国,法国葡萄酒的酿造历史可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由於法国气候温和,除了北部诺曼底一些區域以外,全國都能生产高品质的葡萄。在1996年時,全國共有超過818,000公頃的葡萄園,13個產酒區域,葡萄酒產量超過46億公升。至於其他歐洲國家,意大利與西班牙也是傳統的葡萄酒大國,以往多生產一般餐酒,但是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起,開始有酒商走精緻路線,目前也有生產評價極高的葡萄酒。德國的白葡萄酒,產量雖然不多,但是幾百年的工藝傳承,也產出不少精緻的珍釀。歐洲國家生產的葡萄酒,通稱為舊世界葡萄酒,其他區域生產的葡萄酒,則稱為新世界葡萄酒,美國、澳洲、紐西蘭、智利、阿根廷、以及南非,是新世界葡萄酒的主要產區,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一些非传统葡萄酒生产国比如英国也开始尝试生产起泡葡萄酒。 参见 国际葡萄·葡萄酒组织 法國葡萄酒全書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
使用者:贝纳雷斯 初登场卷数:第十一卷 凭蛊 生物融合用兽魔,撒尔拉玛的一族代代相传,用来使高等生物之间实现难以想象的合身融合。形状是一个大些的球形里包着一个有些像白细胞的小刺球。附在欲合身者(只需一方)的额头上,依靠咒文发动融合。 使用者:撒尔拉玛 初登场卷数:第十四卷 精吸牙 精气吸收用兽魔,寄生在使用者手上,从被害者身上吸取精气转移给使用者,被害者往往变成可怜的干尸。 使用者:撒尔拉玛 初登场卷数:第十四卷 假肢蛊 治愈、多功能用兽魔,根据主人的命令,为人补充好失去的肢体,如同原来一样灵活使用。可以变化成锋利的武器,亦可附在身上,展开如同翼龙的翅膀获得一定的飞行/滑翔能力。 使用者:八云 初登场卷数:第十五卷 哭蛹 法术消灭用兽魔,圆滚滚的外形,酷似《机动战士高达》中出场的玩具“哈罗”长了尾巴。号称天下最强的除咒獸,可以用释放出的“精食粒”吞噬掉一切法术使其失效,灰飞烟灭。 使用者:八云 初登场卷数:第十六卷 影牙 针对防御用兽魔,为克制光牙而出现的兽魔,相对的像是一条黑色巨龙,无情地将光牙吞噬消失。 使用者:贝纳雷斯 初登场卷数:第十八卷 泥毛 物理束缚用兽魔,全身都是像是头发的可灵活运动的毛丝,将对手缠绕,动弹不得。 使用者:贝纳雷斯 初登场卷数:第十八卷 回风 物理攻击用兽魔,有些像个巨型的陀螺,长有两条锋利的刀刃,在高速旋转中成为风刃将目标割成碎片。 使用者:贝纳雷斯 初登场卷数:第十八卷 炎头 火炎攻击用兽魔,燃烧的巨大骷髅头,可将一定范围的区域化为火海吧。 使用者:贝纳雷斯 初登场卷数:第十八卷 冻血球 冷冻攻击用兽魔,像是形状杂乱的冰结晶,快速将对手冻结。虽然在月面上没有封锁住八云,但后来却创下了冻住哭蛹的战绩。 使用者:贝纳雷斯 初登场卷数:第十九卷 导息 治愈复原用兽魔,一个拥有复杂“花纹”的大圆盘中间“镶嵌”着一个仿佛是精灵族女性的头部,从嘴里吐出疗伤的气息,几乎可以治愈任何重伤,和使某些原因造成的肉体损害复原。代价是使用者必须付出大量的精气。 使用者:八云 初登场卷数:第二十一卷 石丝 石化攻击用兽魔,平时像是一条蚯蚓顶着个不相称的大脑袋,攻击时“脑袋”像是花苞一样打开,吐出“丝”将敌人石化,非常强大的兽魔。 使用者:八云 初登场卷数:第二十一卷 闇鱼 辅助防御用兽魔,巨大的鱼头拖着像是一团黑雾构成的身体,产生出黑暗让敌人陷入其中,视觉失去作用。视使用目的也具有一定的攻击和辅助移动功能。 使用者:八云 初登场卷数:第二十一卷 縛妖芽 物理束缚用兽魔,好像和亚马拉的属性一样是植物兽魔吗?也有点像咒蛇缚,总之是捆人用的就是了,力量大的话,可以像蟒蛇一样把人挤压致死。 使用者:亚马拉 初登场卷数:第二十四卷 闇食魚 针对攻击用兽魔,暗鱼的克星,亮色的巨大剑鱼形,可将暗鱼制造的黑暗也吃掉吧。 使用者:贝纳雷斯 初登场卷数:第二十八卷 镜龟 光术防御用兽魔,缩在壳中的巨大乌龟形,背部可像镜蛊一样反射光术,但保护范围极大。 使用者:贝纳雷斯 初登场卷数:第二十九卷 泡蛊 囚禁、保护用兽魔,身体几乎都是一个巨大的“水泡”,透明的牢笼。但在各种冲击中,也可保护里面的人不受伤害。 使用者:贝纳雷斯 初登场卷数:第三十三卷 丝切头 针对防御用兽魔,和被其克制的石丝形状相似,专用于切掉石丝的头。 使用者:贝纳雷斯 初登场卷数:第三十三卷 鎧獸魔 被甲 施術者身在其中並操控之。 使用者:藤井八雲 初登场卷数:3x3EYES 外伝 世界樹的槲寄生 SP.01 追鱗 外形類似走鱗,有角在背上,伸出觸手抓住目標,八雲乘在其上以跟隨目標。 使用者:藤井八雲 初登场卷数:3x3EYES 外伝 世界樹的槲寄生 SP.02 龍脈系 借用大地龙脉的力量,进行攻击的法术。 魔現封神 利用大地龙脉的力量,对对方进行封印。 初出现卷数:第十七卷 咒蛇縛 利用大地龙脉的力量,召唤出蛇形地精对对方进行攻击。 初出现卷数:第十七卷 亞空間系 破开虚空,利用亚空间特殊属性的法术。 昆仑传输阵 初出现卷数:第五卷 亞空間縛妖陣 初出现卷数:第十七卷 其它系 不老不死之术 三只眼特有的法术。能将其它生物的“命”吸收,并赋予其生物不老不死,让该生物成为-{无}-使之在施法的三只眼受到危险时,发动“无限力量”进行保护。任何三只眼都只能容纳一条“命”,也就是说,任何三只眼都只能有一个-{无}-。 初出现卷数:第一卷 人化之法 鬼眼王创造的,利用人类雕像,吸收两外两个三只眼的意志之光来维持自身寿命及强大的法术。 初出现卷数:第十卷 咒的命綱 贝纳雷斯使用过的法术。将法术施授于对方大脑中,能感知受术方的位置并将之拉回。 初出现卷数:第十七卷 出版書籍 單行本 其他 台灣代理 三隻眼聖魔傳說 加珈文化 遠藤明範 1996-02-05 三隻眼(02)封魔外傳 加珈文化 遠藤明範 1997-01-25 三隻眼(03)幻魔漂流 加珈文化 遠藤明範 1998-01-05 周邊產品 OVA 《-{zh-tw三隻眼; zh-cn:三只眼; zh-hk:3×3 EYES;}-》(3×3 EYES)(OVA第1部,1991年製作) 「転生の章」 1991/07/25 「八雲の章」 1991/09/26 「採生の章」 1992/01/23 「迷走の章」 1992/03/19 《-{zh-tw三隻眼; zh-cn:三只眼; zh-hk:3×3 EYES;}- 聖魔傳說》(3×3 EYES 〜聖魔伝説〜)(OVA第2部,1995-1996年製作) 「末裔の章」1995/07/25 「鍵の章」1995/12/18 「帰還の章」1996/06/25 台視曾於1996年2月9日21:30~22:00、1996年2月18日17:00~18:00與1996年2月23日22:00~22:30(三者皆為台灣時間)首播《三隻眼 聖魔傳說》。 音樂專輯 3×3EYES~天之卷 原作:高田裕三 發售日期:1990年9月5日 協助單位:講談社周刊《Young Magazine》 音樂:羽田健太郎 主要配音員:佩/三只眼——林原惠,藤井八云——過谷耕史,李鈴鈴——折笠愛,美星——田中真弓,史蒂夫·龍——銀河万丈,リュウコ——戸谷公次,仮面の男——置鮎龍太郎 臺灣發行:長榮國際唱片有限公司(未正式授權) 長度:9 tracks, 57-{:}-08 3×3EYES~人之卷 原作:高田裕三 發售日期:1990年11月21日 協助單位:講談社周刊《Young | 炸裂虫 爆炸攻击用兽魔,體積小的甲蟲。功用和手榴彈差不多。 使用者:艾尔-马托拉 初登场卷数:第十卷 雷蛇 雷电攻击用兽魔,外表是巨大電蛇。是散射雷電的獸魔,攻擊力不強,卻能讓人麻痹。 使用者:贝纳雷斯,犍尼萨,八云(3x3EYES 外伝 世界樹的槲寄生 SP.02) 初登场卷数:第十卷 火烁甲虫 火炎,物理攻击用兽魔,一次可以召唤出数量极多的燃烧的甲虫,以自身为中心球面散射,同时打击处于任何角度的众多敌人。攻击范围和威力都属一流。 使用者:犍尼萨 初登场卷数:第十卷 火猿猴爪 火炎,物理攻击用兽魔,在使用者手上“戴上”一只燃烧的爪套,具有强悍的撕裂和穿透能力,同时用高热火焰打击对手。 使用者:贝纳雷斯,犍尼萨 初登场卷数:第十卷 地精集气虫 精气收集、供给用兽魔,从名字来判断,应该是在平时吸取收集大地之精,在需要时将精气提供于使用者或任何其指定者的虫形兽魔。用长腿缠住目标的身体,将精的力量注入其体内。 使用者:贝纳雷斯 初登场卷数:第十一卷 四天圣精奉还 法术防御用兽魔,同时召唤四只形状奇怪的小型兽魔做为顶点,形成将使用者身体围在内部的正四面体法术防御结界。防御力之强可以完全阻挡三只眼无坚不摧的光术。但四个顶点的兽魔本身是弱点所在。 使用者:贝纳雷斯 初登场卷数:第十一卷 凭蛊 生物融合用兽魔,撒尔拉玛的一族代代相传,用来使高等生物之间实现难以想象的合身融合。形状是一个大些的球形里包着一个有些像白细胞的小刺球。附在欲合身者(只需一方)的额头上,依靠咒文发动融合。 使用者:撒尔拉玛 初登场卷数:第十四卷 精吸牙 精气吸收用兽魔,寄生在使用者手上,从被害者身上吸取精气转移给使用者,被害者往往变成可怜的干尸。 使用者:撒尔拉玛 初登场卷数:第十四卷 假肢蛊 治愈、多功能用兽魔,根据主人的命令,为人补充好失去的肢体,如同原来一样灵活使用。可以变化成锋利的武器,亦可附在身上,展开如同翼龙的翅膀获得一定的飞行/滑翔能力。 使用者:八云 初登场卷数:第十五卷 哭蛹 法术消灭用兽魔,圆滚滚的外形,酷似《机动战士高达》中出场的玩具“哈罗”长了尾巴。号称天下最强的除咒獸,可以用释放出的“精食粒”吞噬掉一切法术使其失效,灰飞烟灭。 使用者:八云 初登场卷数:第十六卷 影牙 针对防御用兽魔,为克制光牙而出现的兽魔,相对的像是一条黑色巨龙,无情地将光牙吞噬消失。 使用者:贝纳雷斯 初登场卷数:第十八卷 泥毛 物理束缚用兽魔,全身都是像是头发的可灵活运动的毛丝,将对手缠绕,动弹不得。 使用者:贝纳雷斯 初登场卷数:第十八卷 回风 物理攻击用兽魔,有些像个巨型的陀螺,长有两条锋利的刀刃,在高速旋转中成为风刃将目标割成碎片。 使用者:贝纳雷斯 初登场卷数:第十八卷 炎头 火炎攻击用兽魔,燃烧的巨大骷髅头,可将一定范围的区域化为火海吧。 使用者:贝纳雷斯 初登场卷数:第十八卷 冻血球 冷冻攻击用兽魔,像是形状杂乱的冰结晶,快速将对手冻结。虽然在月面上没有封锁住八云,但后来却创下了冻住哭蛹的战绩。 使用者:贝纳雷斯 初登场卷数:第十九卷 导息 治愈复原用兽魔,一个拥有复杂“花纹”的大圆盘中间“镶嵌”着一个仿佛是精灵族女性的头部,从嘴里吐出疗伤的气息,几乎可以治愈任何重伤,和使某些原因造成的肉体损害复原。代价是使用者必须付出大量的精气。 使用者:八云 初登场卷数:第二十一卷 石丝 石化攻击用兽魔,平时像是一条蚯蚓顶着个不相称的大脑袋,攻击时“脑袋”像是花苞一样打开,吐出“丝”将敌人石化,非常强大的兽魔。 使用者:八云 初登场卷数:第二十一卷 闇鱼 辅助防御用兽魔,巨大的鱼头拖着像是一团黑雾构成的身体,产生出黑暗让敌人陷入其中,视觉失去作用。视使用目的也具有一定的攻击和辅助移动功能。 使用者:八云 初登场卷数:第二十一卷 縛妖芽 物理束缚用兽魔,好像和亚马拉的属性一样是植物兽魔吗?也有点像咒蛇缚,总之是捆人用的就是了,力量大的话,可以像蟒蛇一样把人挤压致死。 使用者:亚马拉 初登场卷数:第二十四卷 闇食魚 针对攻击用兽魔,暗鱼的克星,亮色的巨大剑鱼形,可将暗鱼制造的黑暗也吃掉吧。 使用者:贝纳雷斯 初登场卷数:第二十八卷 镜龟 光术防御用兽魔,缩在壳中的巨大乌龟形,背部可像镜蛊一样反射光术,但保护范围极大。 使用者:贝纳雷斯 初登场卷数:第二十九卷 泡蛊 囚禁、保护用兽魔,身体几乎都是一个巨大的“水泡”,透明的牢笼。但在各种冲击中,也可保护里面的人不受伤害。 使用者:贝纳雷斯 初登场卷数:第三十三卷 丝切头 针对防御用兽魔,和被其克制的石丝形状相似,专用于切掉石丝的头。 使用者:贝纳雷斯 初登场卷数:第三十三卷 鎧獸魔 被甲 施術者身在其中並操控之。 使用者:藤井八雲 初登场卷数:3x3EYES 外伝 世界樹的槲寄生 SP.01 追鱗 外形類似走鱗,有角在背上,伸出觸手抓住目標,八雲乘在其上以跟隨目標。 使用者:藤井八雲 初登场卷数:3x3EYES 外伝 世界樹的槲寄生 SP.02 龍脈系 借用大地龙脉的力量,进行攻击的法术。 魔現封神 利用大地龙脉的力量,对对方进行封印。 初出现卷数:第十七卷 咒蛇縛 利用大地龙脉的力量,召唤出蛇形地精对对方进行攻击。 初出现卷数:第十七卷 亞空間系 破开虚空,利用亚空间特殊属性的法术。 昆仑传输阵 初出现卷数:第五卷 亞空間縛妖陣 初出现卷数:第十七卷 其它系 不老不死之术 三只眼特有的法术。能将其它生物的“命”吸收,并赋予其生物不老不死,让该生物成为-{无}-使之在施法的三只眼受到危险时,发动“无限力量”进行保护。任何三只眼都只能容纳一条“命”,也就是说,任何三只眼都只能有一个-{无}-。 初出现卷数:第一卷 人化之法 鬼眼王创造的,利用人类雕像,吸收两外两个三只眼的意志之光来维持自身寿命及强大的法术。 初出现卷数:第十卷 咒的命綱 贝纳雷斯使用过的法术。将法术施授于对方大脑中,能感知受术方的位置并将之拉回。 初出现卷数:第十七卷 出版書籍 單行本 其他 台灣代理 三隻眼聖魔傳說 加珈文化 遠藤明範 1996-02-05 三隻眼(02)封魔外傳 加珈文化 遠藤明範 1997-01-25 三隻眼(03)幻魔漂流 加珈文化 遠藤明範 1998-01-05 周邊產品 OVA 《-{zh-tw三隻眼; zh-cn:三只眼; zh-hk:3×3 EYES;}-》(3×3 EYES)(OVA第1部,1991年製作) 「転生の章」 1991/07/25 「八雲の章」 1991/09/26 「採生の章」 1992/01/23 「迷走の章」 1992/03/19 《-{zh-tw三隻眼; zh-cn:三只眼; zh-hk:3×3 EYES;}- 聖魔傳說》(3×3 EYES 〜聖魔伝説〜)(OVA第2部,1995-1996年製作) 「末裔の章」1995/07/25 「鍵の章」1995/12/18 「帰還の章」1996/06/25 台視曾於1996年2月9日21:30~22:00、1996年2月18日17:00~18:00與1996年2月23日22:00~22:30(三者皆為台灣時間)首播《三隻眼 聖魔傳說》。 音樂專輯 3×3EYES~天之卷 原作:高田裕三 發售日期:1990年9月5日 協助單位:講談社周刊《Young Magazine》 音樂:羽田健太郎 主要配音員:佩/三只眼——林原惠,藤井八云——過谷耕史,李鈴鈴——折笠愛,美星——田中真弓,史蒂夫·龍——銀河万丈,リュウコ——戸谷公次,仮面の男——置鮎龍太郎 臺灣發行:長榮國際唱片有限公司(未正式授權) 長度:9 tracks, 57-{:}-08 3×3EYES~人之卷 原作:高田裕三 發售日期:1990年11月21日 協助單位:講談社周刊《Young Magazine》 音樂:羽田健太郎 主要配音員:佩——林原惠,藤井八云——過谷耕史,夏子——水谷優子 臺灣發行:長榮國際唱片有限公司(未正式授權) 長度:9 tracks, 47-{:}-52 3×3EYES~地之卷 原作:高田裕三 發售日期:1991年6月16日 協助單位:講談社周刊《Young Magazine》 音樂:羽田健太郎 主要配音員:佩——林原惠,藤井八云——過谷耕史 臺灣發行:長榮國際唱片有限公司(未正式授權) 長度:13 tracks, 58-{:}-08 3×3EYES~第一章 原作:高田裕三 發售日期:1991年8月21日 協助單位:講談社周刊《Young Magazine》、東映動畫 音樂: 臺灣發行:長榮國際唱片有限公司(未正式授權) 長度:11 tracks, 49-{:}-05 3×3EYES~第二章 原作:高田裕三 發售日期:1991年12月5日 協助單位:講談社周刊《Young Magazine》、東映動畫 音樂: 臺灣發行:長榮國際唱片有限公司(未正式授權) 長度:12 tracks, 47-{:}-41 3×3EYES~第三章 原作,腳本:高田裕三 發售日期:1992年4月22日 協助單位:講談社周刊《Young Magazine》、東映動畫 音樂:和田薰 臺灣發行:長榮國際唱片有限公司(未正式授權) 長度:14 tracks, 51-{:}-46 TAKADA BAND 原作:高田裕三 發售日期:1992年6月24日 協助單位:講談社周刊《Young Magazine》 音樂:TAKADA BAND(三松亞美、立木文彥) 臺灣發行:長榮國際唱片有限公司(未正式授權) 長度:14 tracks, 59-{:}-26 3×3EYES~聖魔傳説 末裔譜譚詩 原作:高田裕三 發售日期:1995年7月5日 製作單位:講談社、King Records |
- 公司(包括主要的香槟品牌)购买葡萄然后酿制香槟。 CM:Coopérative de manipulation - 由种植户组成的合作社,社员将种植的葡萄集中在一起酿造香槟。 RM:Récoltant manipulant - (也叫种植者香槟)自己种植、自己酿酒,允许有不超过5%的葡萄从外部购买。如果合作社的社员自酿香槟,仅是到合作社去进行除渣,那么所酿的香槟也可以打上RM,而不像过去只能打上RC。 SR:Société de récoltants - 种植户自发的合作,但是不以合作社形式酿制香槟。 RC:Récoltant coopérateur - 合作社的社员用自家名号销售合作社所酿造的香槟。 MA:Marque auxiliaire或Marque d'acheteur - 代酿的香槟,品牌属于别家公司,如超级市场。 ND:Négociant distributeur - 葡萄酒代理商以自家名称向外发售的香槟。 香槟的推广 香槟的受欢迎程度得力于酿造商的市场推广。香槟酿造商将香槟的形象塑造成皇家贵族的饮品。罗兰·百悦在1890年下半年发布的广告宣称他们的产品是利奥波德二世(比利时)、乔治一世(希腊)、阿尔弗雷德亲王(萨克森-科堡-哥达公爵)及其他贵族、军官等的挚爱。同时香槟酿造商也将香槟打造成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享用的奢侈品形象。这个策略是成功的,20世纪初,香槟饮家中中产阶级占了大多数。 19世纪时,香槟酿造商也同时将推广的主力对象设为女性,与传统勃艮第和波尔多出产的葡萄酒所表现的男子气概了产生鲜明对比。罗兰·百悦再次在这方面领先一步,宣传他们的饮家中包括了多位贵族的妻子及歌剧女伶。酒标的设计体现浪漫的爱情、婚姻或子女受洗等对女人一生重要的时刻。 在某些广告中,香槟酿造商也会根据当时的政治气候作出改动。有酒标纪念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有些则印有玛丽·安托瓦内特美艳的形象,用以吸引怀念这位前皇后的保守派人士;而另一些酒标则印上激动人心的革命场面,以吸引左翼人士;当一战逼近时,酿造商将士兵及国旗印上了酒标;在德雷福斯事件期间,一家酿造商更推出带有反犹太主义色彩的香槟。 香槟常用于庆典中。托尼·布莱尔就因伦敦成功申办2012年奥运会举行过香槟祝捷会。新船的下水礼也需用到香槟,需用香槟敲打船身,如果瓶子没被敲碎,往往会被视为是霉运的象征。 葡萄种类及风格 香槟是法定单一产区产品。通常所用的葡萄品种为白葡萄霞多丽、红葡萄黑品乐和莫尼耶品乐。如果压榨过程轻柔,且葡萄原汁发酵时较少接触葡萄皮,红葡萄也可以酿出白色的基酒。大部分香槟是由霞多丽和黑品乐所酿基酒按比例(如60%/40%)调配而成。珍贵的白中白香槟的基酒为100%霞多丽,其中又以萨农酒庄最为昂贵,只选用位于奥热尔河畔梅尼勒的单一顶级葡萄园出产的霞多丽酿造。黑中白香槟是由黑品乐和莫尼耶品乐葡萄的基酒单独配制或调配而成。 因为历史原因,也允许用个别其他葡萄品种调配香槟,但是现在已很少使用。阿尔巴尼(Arbanne)、小美斯丽尔(Petit Meslier)和白品乐(Pinot Blanc)植株的数量只占整个香槟地区的0.02%(仍用于香槟的调配),必须符合INAO于1927年和1929年所订立的相关要求,而且植株须在1938年之前栽种。理论及实际上可酿制香槟的9种葡萄品种分别为黑品乐、莫尼耶品乐、霞多丽、白品乐(Pinot | 在某些广告中,香槟酿造商也会根据当时的政治气候作出改动。有酒标纪念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有些则印有玛丽·安托瓦内特美艳的形象,用以吸引怀念这位前皇后的保守派人士;而另一些酒标则印上激动人心的革命场面,以吸引左翼人士;当一战逼近时,酿造商将士兵及国旗印上了酒标;在德雷福斯事件期间,一家酿造商更推出带有反犹太主义色彩的香槟。 香槟常用于庆典中。托尼·布莱尔就因伦敦成功申办2012年奥运会举行过香槟祝捷会。新船的下水礼也需用到香槟,需用香槟敲打船身,如果瓶子没被敲碎,往往会被视为是霉运的象征。 葡萄种类及风格 香槟是法定单一产区产品。通常所用的葡萄品种为白葡萄霞多丽、红葡萄黑品乐和莫尼耶品乐。如果压榨过程轻柔,且葡萄原汁发酵时较少接触葡萄皮,红葡萄也可以酿出白色的基酒。大部分香槟是由霞多丽和黑品乐所酿基酒按比例(如60%/40%)调配而成。珍贵的白中白香槟的基酒为100%霞多丽,其中又以萨农酒庄最为昂贵,只选用位于奥热尔河畔梅尼勒的单一顶级葡萄园出产的霞多丽酿造。黑中白香槟是由黑品乐和莫尼耶品乐葡萄的基酒单独配制或调配而成。 因为历史原因,也允许用个别其他葡萄品种调配香槟,但是现在已很少使用。阿尔巴尼(Arbanne)、小美斯丽尔(Petit Meslier)和白品乐(Pinot Blanc)植株的数量只占整个香槟地区的0.02%(仍用于香槟的调配),必须符合INAO于1927年和1929年所订立的相关要求,而且植株须在1938年之前栽种。理论及实际上可酿制香槟的9种葡萄品种分别为黑品乐、莫尼耶品乐、霞多丽、白品乐(Pinot Blanc)、阿尔巴尼、小美斯丽尔、灰品乐(Pinot Gris)、瑞伊厄品乐(Pinot de Juillet,意译为7月品乐)和粉红品乐(Pinot Rosé)。 作为香槟结构及提供余韵的红葡萄黑品乐和莫尼耶品乐主要产于兰斯山区和马恩河谷。兰斯山区的葡萄园主要位于朝北的山坡的上,地质为石灰岩,可得到从山谷升起暖风的滋润。马恩河从西到东,在兰斯山区北部流过香槟地区,马恩河谷的葡萄园主要位于朝南的山坡上。而为香槟提供酸味及饼干芳香的霞多丽主要来自位于埃佩奈以南由北至南的一带,名为白丘,包括了阿維茲、奥热尔及奥热尔河畔梅尼勒地区,大部分为朝东的葡萄园,风土与博纳产区相似。各产区所产葡萄的特性各不相同,各酒庄通过对调配基酒就能创造具有独特风格的香槟。 香槟的种类 香檳酒廠為了維持每年品質穩定,多採用不同年份的葡萄所酿基酒來調配,因此,目前大約八成左右的香檳標上並無標示年份,稱為「無年份香檳 (NV)」,其酒体的大部分基酒来自单一年份,但是会调配入10-15%较老年份的基酒,这一比例有时可达40%。 如果某一年份採收葡萄品質良好,酒廠就會單獨用當年的葡萄釀製,稱為「年份香檳(Vintage)」,要求是所酿香槟的基酒100%来自该年份。根据条例,酒庄可以用不超过该年所产基酒总量的80%调配年份香槟,以保证20%的好年份基酒可用于无年份香槟的调配。在品質一般的年份,部分酒庄也会调配只含该年份的香槟,但不标注年份。 名品香槟 名品香槟是代表酿酒庄至高品质及其极致风格的产品,也是该酒庄最为昂贵的一个系列。知名产品包括路易王妃的水晶香槟、罗兰·百悦的盛世,酩悅的唐·培里侬和宝禄爵的温斯顿·丘吉尔爵士,路易·瑪佑的優選香檳。酩悅是最早向市场推出名品的酿酒商,于1936年推出1921年份唐·培里侬。之前各个酒庄各自都有出产“名品香槟”,但以最高标准酿造并以高价销售却是新构思。实际上路易王妃自1876年开始就酿造水晶香槟,但特供给俄国沙皇,1945年及其后年份的水晶香槟才向大众供应。1960年,泰亭哲推出1952年份的伯爵,罗兰·百悦则推出盛世,混合了1952年、1953年和1955年份的香槟。在20世纪的后30年,酒庄常用与酒庄相关人物命名名品(例子:凯歌香槟的贵妇——创始人的儿媳妇;宝禄爵的温斯顿·丘吉尔爵士——英国首相;罗兰·百悦盛世粉红年份香槟阿勒桑德拉——酒庄主人大女儿的名字);香槟名品酒瓶的设计也会比较特别,与普通香槟有所区分,如唐·培里侬酒瓶的设计来源于18世纪。 黑中白香槟 以黑比诺和等红葡萄所酿基酒所调配的白香檳,通常果香比較濃郁。很多酒庄也跟随香檳世界霸主酿造香槟法国老藤的步伐,开始酿制只使用黑皮諾和莫尼耶皮諾(AOC允许可酿香槟的两种红葡萄)基酒的黑中白香槟。伯蘭爵的法国老藤因其酒体的丰润及浓郁闻名,这与其所使用的葡萄所种植栽培时间与方法有关。黑中白香槟与混合了霞多丽的香槟没有太大区别。 白中白香槟 顾名思义,白中白香槟所用基酒全为白葡萄霞多丽所酿,酸度較高但卻極為細緻而平衡。“白中白”一词也会被别的产酒地区用于标明只使用霞多丽调配的气泡酒,用以区分用别的白葡萄酿制的气泡酒。 粉红香槟 制作粉红香槟的方法有两种: 滴血法:黑皮葡萄采摘后,原封不动地放置在一个酒缸里,通过几小时后的静放,再压榨,使皮中的色素析出。 勾兑法:更常见的方法,调配时加入少量的静态红酒。 粉红香槟是唯一一个可以用红白基酒调配的粉红葡萄酒。 甜度 香槟的甜度是由去渣后加入液体的所含糖份决定的定的。以下所列糖分为每升的含量: 虽然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香槟的甜度比现在的高,但是干型香槟是目前最常见的类型。 香槟酒瓶 香槟通常情况下在普通瓶或大瓶中进行二次发酵。虽然没有确实证据支持,但普遍认为因为瓶中氧气及暴露在氧气下的面积相对酒的体积较小,所以大瓶比普通瓶所酿香槟质量更好。其他大规格的香槟瓶都是根据圣经人物而名,里面所装的香槟通常是在普通瓶或大瓶中陈酿好以后才进行换瓶。 比耶羅波安瓶大的规格并不常见。27升的普里马(Primat)和2002年所产的麥基洗德瓶只有酿酒商德拉皮耶提供。静态葡萄酒和波酒也是使用此命名系统,但是部分名称的容量与香槟不同。特殊规格的香槟有时也会因特殊的场合而推出,有名的例子是宝禄爵为丘吉尔特制的帝国瓶:规格为20液盎(1英制品脫)。 瓶塞 香槟塞由几个圆形的软木片压制而成,封瓶前的形状是圆柱形,通过挤压将下半部分塞入瓶口。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瓶内部分慢慢定形,所以在打开后的瓶塞呈蘑菇形。可以通过对木塞的观察了解香槟大概的陈年时间。陈年越久,香槟塞所形成的蘑菇柄越难还原。 醒酒器 香槟的品质并不体现在气泡上,而是体现在材质上。醒酒后香槟的材质才能突显。但醒酒也有几点规律: 只对那些浓郁的,能够有东西释放的香槟醒酒 时间较短:一般情况下,对一支完全打开的香槟15分钟就足够了 醒酒器要窄而不是大 |
干白葡萄酒(le vin | 干白葡萄酒(le vin |
葡萄酒 | 葡萄酒 |
釀造工藝 釀造粉紅酒主要有三種方法:葡萄皮接觸法、放血法、混合法。 葡萄皮接觸法 釀造粉紅酒時,通常使用葡萄皮接觸法。將紅葡萄絞碎後,讓葡萄皮和葡萄汁短時間接觸,通常是1到3天。然後壓榨葡萄汁、去除葡萄皮,而不是像釀造紅葡萄酒那樣讓葡萄皮留下來、在整個發酵周期與葡萄汁接觸。由於葡萄皮含有很多深色的單寧和其他化合物,去除葡萄皮會使粉紅酒的酒體更像白葡萄酒。葡萄皮與葡萄汁接觸的時間越長,最後釀成的粉紅酒的顏色就越深。 放血法 粉紅葡萄酒可以使用一種稱作放血法(Saignée,來自法文的放血)的工藝,作為紅葡萄酒釀造過程中的副產品。 如果釀酒師想增加紅葡萄酒中的單寧和顏色,會在釀製早期放出果漿中的一些粉紅色的果汁,此步驟稱為放血。放血的結果會強化紅葡萄酒成品的强度,這是因為果漿中的果汁減少,使得參與(Maceration)的果漿濃縮。分離出來的粉紅色葡萄汁可以單獨發酵釀製成粉紅葡萄酒。 混合法 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混合法、亦即單純將紅葡萄酒加到白葡萄酒中增加顏色,並不是常見的作法。在大多數葡萄酒產區並不鼓勵使用這種方法,尤其在法國,混合法在香檳區以外的地區是法律禁止的。即使是在香檳區,較為高階的酒莊也都使用放血法而非混合法。 以紅皮葡萄釀造的粉紅酒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大眾市場開始流行半甜的粉紅酒,具有代表性的是葡萄牙的马刁士(Mateus)粉紅酒和1970年代美國的淺紅酒("blush" wines)。但現在時尚似乎又回到不甜而酒體豐富的類型。 這些葡萄酒通常出現在較為炎熱的產區,例如普羅旺斯、藍多克和澳大利亞,並且多半使用來自隆河區的葡萄品種,如希哈(Syrah)、格纳希(Grenache)和卡利濃(Carignan)釀製。 美國市場 在1970年代早期,由於對白葡萄酒的需求超過白葡萄的產量,因此加州的許多葡萄酒酒廠使用紅葡萄、採用放血方式盡可能減少葡萄皮接觸時間來釀造白葡萄酒,越白越好。1975年,舒特家族的白金芬黛葡萄酒遭遇了發酵停滞(stuck fermentation)──糖尚未轉換成酒精時,酵母就已死去。釀酒師鲍勃·特林凯罗將這批酒放置了兩個星期,在品嚐過後他,决定出售這批粉紅色、帶有甜味的葡萄酒。 1976年,葡萄酒作家杰瑞·米德(Jerry D. Mead)探訪加州索诺马县的妙吉酒莊(Mill Creek Vineyards) , 莊主查理·克雷克(Charlie Kreck)是在加州首先種植卡本內蘇維濃葡萄的種植者之一,他给杰瑞·米德一杯用卡本內蘇維濃釀造的淺紅色的酒,當時尚未取名 。克雷克不打算將其稱作白卡本內蘇維濃,因為該酒的顏色比那時用紅葡萄釀製的白葡萄酒深了許多,但也不像他所知道的粉紅酒顏色那麼深。。 米德開玩笑地建議取名為"Cabernet Blush"(卡本內淺紅,blush意指臉色羞紅),當天晚上米德打電話給克雷克電话,說他不認為這個名字是個玩笑。1978年,克雷克將"Blush"一詞註冊為商標。 後來,這個名字被舒特家族和貝林格等酒廠當作半甜葡萄酒的市場宣傳名稱。2010年,妙吉酒莊首次生產粉紅葡萄酒。 | 概要 粉紅酒的顏色介於白葡萄酒和紅葡萄酒之間,添加物和釀酒工藝也和紅白葡萄酒不同。粉紅酒的顏色有一定的差異,從接近透明的粉紅色到深沉的橘紅都有。 粉紅酒的釀造過程與紅葡萄酒類似,紅葡萄榨汁後,先不過濾葡萄皮核,待葡萄汁釀成酒後再過濾。在釀酒過程中,葡萄皮的顏色溶解到酒中。粉紅酒的顏色比不甜紅葡萄酒淺,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只將葡萄皮和葡萄汁接觸幾小時的淡色粉紅酒(le vin gris),另一種是每隔幾小時抽樣檢查,直到顏色合適再過濾的顏色較深的粉紅酒(la saignée)。用類似方法釀造的香檳則稱為粉紅香檳。 釀造工藝 釀造粉紅酒主要有三種方法:葡萄皮接觸法、放血法、混合法。 葡萄皮接觸法 釀造粉紅酒時,通常使用葡萄皮接觸法。將紅葡萄絞碎後,讓葡萄皮和葡萄汁短時間接觸,通常是1到3天。然後壓榨葡萄汁、去除葡萄皮,而不是像釀造紅葡萄酒那樣讓葡萄皮留下來、在整個發酵周期與葡萄汁接觸。由於葡萄皮含有很多深色的單寧和其他化合物,去除葡萄皮會使粉紅酒的酒體更像白葡萄酒。葡萄皮與葡萄汁接觸的時間越長,最後釀成的粉紅酒的顏色就越深。 放血法 粉紅葡萄酒可以使用一種稱作放血法(Saignée,來自法文的放血)的工藝,作為紅葡萄酒釀造過程中的副產品。 如果釀酒師想增加紅葡萄酒中的單寧和顏色,會在釀製早期放出果漿中的一些粉紅色的果汁,此步驟稱為放血。放血的結果會強化紅葡萄酒成品的强度,這是因為果漿中的果汁減少,使得參與(Maceration)的果漿濃縮。分離出來的粉紅色葡萄汁可以單獨發酵釀製成粉紅葡萄酒。 混合法 在世界的其他地方,混合法、亦即單純將紅葡萄酒加到白葡萄酒中增加顏色,並不是常見的作法。在大多數葡萄酒產區並不鼓勵使用這種方法,尤其在法國,混合法在香檳區以外的地區是法律禁止的。即使是在香檳區,較為高階的酒莊也都使用放血法而非混合法。 以紅皮葡萄釀造的粉紅酒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大眾市場開始流行半甜的粉紅酒,具有代表性的是葡萄牙的马刁士(Mateus)粉紅酒和1970年代美國的淺紅酒("blush" wines)。但現在時尚似乎又回到不甜而酒體豐富的類型。 這些葡萄酒通常出現在較為炎熱的產區,例如普羅旺斯、藍多克和澳大利亞,並且多半使用來自隆河區的葡萄品種,如希哈(Syrah)、格纳希(Grenache)和卡利濃(Carignan)釀製。 美國市場 在1970年代早期,由於對白葡萄酒的需求超過白葡萄的產量,因此加州的許多葡萄酒酒廠使用紅葡萄、採用放血方式盡可能減少葡萄皮接觸時間來釀造白葡萄酒,越白越好。1975年,舒特家族的白金芬黛葡萄酒遭遇了發酵停滞(stuck fermentation)──糖尚未轉換成酒精時,酵母就已死去。釀酒師鲍勃·特林凯罗將這批酒放置了兩個星期,在品嚐過後他,决定出售這批粉紅色、帶有甜味的葡萄酒。 1976年,葡萄酒作家杰瑞·米德(Jerry D. Mead)探訪加州索诺马县的妙吉酒莊(Mill Creek Vineyards) , 莊主查理·克雷克(Charlie Kreck)是在加州首先種植卡本內蘇維濃葡萄的種植者之一,他给杰瑞·米德一杯用卡本內蘇維濃釀造的淺紅色的酒,當時尚未取名 。克雷克不打算將其稱作白卡本內蘇維濃,因為該酒的顏色比那時用紅葡萄釀製的白葡萄酒深了許多,但也不像他所知道的粉紅酒顏色那麼深。。 米德開玩笑地建議取名為"Cabernet Blush"(卡本內淺紅,blush意指臉色羞紅),當天晚上米德打電話給克雷克電话,說他不認為這個名字是個玩笑。1978年,克雷克將"Blush"一詞註冊為商標。 後來,這個名字被舒特家族和貝林格等酒廠當作半甜葡萄酒的市場宣傳名稱。2010年,妙吉酒莊首次生產粉紅葡萄酒。 奥地利市場 Schilcher是只在奥地利的西施蒂利亞產區釀造的粉紅酒。 法國市場 在法國,粉紅葡萄酒市場當前的商業趨勢是朝向更輕酒體的 (例如,含很少單寧的),易飲的, 新鲜的和年輕的(不到一年的)葡萄酒。在法國,出產粉紅酒的主要產區是普羅旺斯,但是,許多其他葡萄酒產區也跟隨這種容易銷售的葡萄酒的風尚,生產自己的粉紅酒以在市場上分一杯羹。 在銷售额上,粉紅酒已經超越了白葡萄酒 。 亞爾薩斯 Vin gris是用黑皮諾葡萄釀製的淺粉紅酒的法文名字。在亞爾薩斯,人們使用亞爾薩斯黑皮諾(pinot noir d'Alsace)釀造粉紅酒. 安茹 |
对于更大规模的果酒生产来讲,使用不同苹果原料生产的果酒可以根据市场口味进行调配。如果果酒要进行瓶装的话,通常情况下要在发泡酒中另外加入糖。通过使用香槟酒酿造方法可以做出更高品質的果酒,但是这既费时间又费金钱,还需要特殊的软木塞,酒瓶以及其他设备。有些家庭酿酒作坊使用啤酒瓶来装酒,效果非常好,而且也不贵。这可以让果酒进行自然的碳化。 蘋果酒的用途 開胃酒:在法國诺曼底地区经常使用蘋果酒代替葡萄酒作為開胃酒,諾曼第地區的開胃酒種類是pommeau,这是通过调配橡木桶裡的未发酵的苹果汁和苹果白兰地混合制作而成烈酒,其高度数的酒精阻止了蘋果酒的正常發酵过程,卻讓其口味非常能引起食慾。 雞尾酒:在鸡尾酒中使用蘋果酒的頻率異常高,除了科尔酒和蛇酒外、还有黑色丝绒鸡尾酒,在雞尾酒中的蘋果酒基本都可以取代香槟。 冰果酒:在加拿大的魁北克,除了有冰葡萄酒以外,還有冰蘋果酒,因為加拿大非常寒冷,苹果在收获前前後都會被冰冻住,而釀酒程序則會趁著蘋果還未解凍時就先行搾果汁,形成獨特的風味,其酒精浓度在9–13%之间。 蘋果醋:在華人地區,苹果酒还可以用来二次發酵成醋,其實苹果醋也只是“酒精低、酸味高的蘋果酒”而已,因為其製作過程完全一樣。因高质量的酸度和香味而著名。这种名稱開始於台灣,隨後中國跟進,被商業宣傳為開胃消食、解除便秘、美容的飲料,而實際並沒有那麼大的效果。 相近似的水果酒 其他水果也可以做成类似蘋果酒的饮料,基本上除了葡萄以外的其他水果,均會先以蘋果酒作為釀酒的模仿範本,之後才發展出自己獨立的特色。 梨酒:在法国和蘋果酒、葡萄酒齊名的第三種水果酒梨酒,即poiré, 同樣也盛产于诺曼底地區。梨酒通过发酵的梨汁制作而成,最初的市场定位是女專用的饮品,以精巧的迷你香槟酒瓶装,但久而久之卻成為了諾曼第當地的特色飲品,逆向流行法國其餘地區;这种酒曾经也在美國非常流行,现在已经过时,但是各种梨酒在歐洲还是有較大市場。 柑橘酒:在《論廚藝·二》中,名廚阿比修斯總結出了一種製造柑橘酒的配方,這種柑橘酒適合美式或者英式的、甜度偏高的菜。 蜂蜜水果酒:cyser,这是一种用蜂蜜发酵制成的水果酒,其中的重點並非採用哪種水果,而是“使用蜂蜜發酵”,為非洲大部分國家的經典酒類。 英国蘋果酒文化 苹果酒在英国很流行,尤其是在英格兰西南部和东安格利亚地区的英式酒館中隨處可見,为世界每年人均苹果酒消费最高的地区,同时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苹果酒生产公司,例如HP Bulmer。英國蘋果酒的酒精度只有1.2%~8.5%,相當於一種略微發酵的水果汁;而在其它歐洲國家中,蘋果酒的酒精含量则可能高达12%。在英国,蘋果酒总是与英国西南各郡的赫里福郡以及乌斯特郡联系在一起,但是威尔士和英格兰的東南地区也會生产蘋果酒,尤其以肯特郡、萨福克郡這两个為多。英國市面上的蘋果酒都會带有強烈的甜味,酒精成份是中度、輕度。最近几年,在英国蘋果酒贩卖出现了井喷现象,“英国国家蘋果酒协会”估计,在英國最少活跃着480多家果酒制造商。2006年,英国每年生产的苹果酒达到了60亿升;从2008年开始,在英国果酒产量中,61.9%的果酒来自欧盟,英国份额占7.9%。 節日 蘋果樹節: 在秋天,根據英国的傳統,各個家庭或者教會,会在苹果树下举行歐式的祝词会,這種祝詞會是为了祈禱“基督教的上帝能把繁榮施加給蘋果園行業”而举行的。会上提供蘋果酒和蘋果果醬的麵包。蘋果酒節非常古老的习俗,甚至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早期的前基督教時期,這時候基督教在英國尚未普遍流行。 萬聖節: 在英國西南地區,在萬聖節上會“把蘋果酒瓶上下搖動,讓蘋果酒像香檳一樣噴射而出”來當做慶祝手段,其原因也是由於英國西南的蘋果產量豐富,可以讓人民在節慶中肆意揮霍。 现代果酒节: 是有组织的活动,邀請該地區的上層名流來捧場,一般是為了某個品牌而舉辦的,用來提升蘋果酒或梨酒的销量。不過也有英國的地方政府親自資助,藉由果酒節來帶動當地觀光的氣氛和刺激旅遊業。人们在果酒节上可以品尝和购买各种各样的果酒和梨酒,这種节日還可以和當地的酒吧、公園聯動,變成一場狂歡節。 种类 按照傳統文化分: 西南部各郡的傳統:蘋果含量極高的釀造方法,因而“鞣酸”更丰富,口感强烈甜膩。 '东肯特郡、东安格利亚郡的传统:采用低蘋果成份,此種蘋果酒更加適合於烹调、甜点、或者醃漬水果。肯特蘋果酒,例如Biddenden's, Rough Old Wife 以及Theobolds都属于这一类。它们的顏色更加透明,酒香更浓但口味更淡。 按照生產方式分: 小农场主酿酒:这些蘋果酒通常又酒精又是碳酸饮料,可作為果汁享用,外观呈浑浊的橘黄色。在英國西南部各郡,这样的小农场有很多。這些農場裡的工人可能擁有非常多的传统蘋果酒知識,在古法釀造下的這類型蘋果酒产量很低,通常只有在一年的某個期间才會进行买卖。 大批量工業酒廠生产:早在19世紀的工業革命時代,英國就有很多酿酒厂開始生产批量的蘋果酒,比如Strongbow 和Blackthorn果酒,這些大批量生產的蘋果酒為当地酒吧和商店提供了穩定的貨源。 按照顏色分: 薑黃色:呈現生薑一樣的灰黄色,过滤后液体变得透明。有些例如Bulmers的产品,會经过高温杀菌并强制加入碳酸氣泡。 透明无色:被稱為“白色蘋果酒”,这种蘋果酒的酒精濃度是7~8% ,而且價格也比薑黃色蘋果酒來的便宜。在英国,大批量生产的白色果酒的品牌包括White Lightning, Diamond White, Frosty Jack, 以及 White Strike。 商业化的果酒 通过体积计算酒精度,果酒消费税比其他饮料税要低。从2011年起,每百升果酒的酒精度相当于7.5%,消费税是每百升35.87英镑。而100升佐餐葡萄酒或者波普饮料消费税是241.23英镑。酒精度在5.5%以下的葡萄酒收税是102.21英镑。7.%的啤酒每百升是139.28英镑,等价烈酒的消费税达到了191.40英镑。 1996年以前,实际酒精含量在7.4%的果酒可以在标签上注明8.4%。这是因为当时的消费税是按照酒精度的实际消费量来计算的,按照当时的贸易描述法规定,允许在标签上上浮1%的酒精度。当时的自制果酒是按照7.8%——8.4%的酒精度来销售的,政府不清楚人们究竟是更喜欢昂贵味重的饮料呢,还是喜欢味淡,便宜的饮料。 直到2005年,市场上销售的主要还是自制果酒品牌,几乎按照50%的额外费用促销,3升7.5%的果酒可以卖到2.99英镑。Scottish Courage拥有自己的品牌,而且决定当年把酒瓶的容积限制在2升,并把这当作一种负责任的饮酒战略。公司的发言人谈及白色果酒时,说:“这是在英国买酒的最便宜的方式。这相当于这些天来的零花钱。没有其他任何酒类像白色果酒一样遇到过类似的挑战。一个三升的塑料瓶装果酒所含酒精几乎是一个男性饮酒者一周的酒精摄取推荐量。”(和28个单位的酒精摄取推荐量相比,225毫升白色果酒所含纯酒精是22.5个单位。)这使得白色果酒的销售出现了70%的下滑,但是却增加了那些更弱,效益更好的品牌的销售。其他制造商也随之跟进,增加价格,同时废除3升的酒瓶。 7.5%的果酒价格上升使得销量大的果酒销售提升了5%,超市里的这些果酒包装仍然是3升瓶。 从2010年开始,HM税收与海关局就已经宣布,要称之为果酒的饮料必须包含至少35%的苹果汁或梨汁,必须经过至少1033度的提前发酵,这样的果酒就会出现低税率的优势。 英格兰的西部 西南部各郡生产的浑浊而且没有过滤的果酒通常为称之为“烈性苹果酒”,这时一个地方方言,主要用来描述使用小苹果,或萎缩的苹果制作的果酒。产自格劳斯特郡,赫里福郡和乌斯特郡的果酒采用的是传统配方酿造的,欧盟授予为“受保护的地理指示”。在萨姆斯特郡地区只有25家果酒生产商,很多厂商都是家庭式小作坊。历史上讲,德文郡,威尔特郡,多塞特郡,康沃尔郡和沙姆斯特郡的农场劳动力每日都可以收到部分以果酒形式支付的报酬。从当地很多风俗习惯上,比如“庆酒宴”,都可以看到早期果酒的重要性。 英格兰西部大规模的生产商包括在萨姆斯特郡桑德福的撒切尔果酒厂,赫里福郡的Bulmers厂(Strongbow的制造商),还有Brothers Cider和Gaymer Cider Company果酒厂,这两个果酒厂都位于萨姆斯特郡谢普敦玛丽特的小镇上。在赫里福郡的玛奇马科尔地区还有韦斯顿果酒厂。在17到18世纪,德文郡出现了与果酒消费有关的铅中毒事件,19世纪早期发起了一场清除果酒榨汁机里的铅的运动。在赫里福郡,作为果酒甜料的含铅盐被添加到果酒当中,也导致了铅中毒事件,因而果酒卖的比糖还便宜。 威尔士地區 威尔士语把果酒叫做“seidr”。果酒作为工人的饮料,都是在农场通过小规模生产酿造的,20世纪已经消失了。但是在21世纪威尔士苹果酒和梨酒生产开始大规模复苏,很多小公司进入到生产领域。“争取散装啤酒”运动极大地推动了这一趋势,在“争取散装啤酒”节上,威尔士的苹果酒和梨酒也因此赢得了很多大奖。同时,果酒集团的成立(比如英国果酒集团,威尔士果酒协会)搅乱了果酒制造商之间的交流。威尔士的苹果和梨品种与英格兰的有所不同,这样威尔士的果酒在口味上与周边地区就很不一样。 苏格兰地區 苏格兰果酒生产大都是小规模的,比如Thistly Cross 和 Waulkmill Cider就是比较小的生产商。当地贩卖的果酒主要利用产自苏格兰的苹果酿造而成。Thistly Cross生产的是具有果香味的果酒,并在苏格兰地区的维特罗斯商店销售。而Waulkmill Cider生产的果酒原料是邓弗里斯盖维尔地区的苹果,主要在农场和节日上销售。 法国蘋果酒和梨酒 法国的蘋果酒和梨酒是一种含醇饮料,主要生产地集中在诺曼地和布列塔尼,在法國,不适宜种植葡萄的土壤反而比較適合種植蘋果和梨,因此蘋果酒和梨酒經常被歸為一類,作為葡萄酒的溫和版本而出現。很多法国蘋果酒和梨酒都是氣泡酒,其中高质量的梨酒會被挪用去製作更加高級的香槟,其包裝风格也類似香檳。法國的很多水果酒是用软木塞、綠色瓶來灌装的,但是像一般的啤酒瓶、可口可樂瓶的盖子也有少數。直到20世纪中期,法国的蘋果酒是除了葡萄酒以外的第二大酒精饮料。但是在21世紀之後,因為美式休閒文化的影響,非传统蘋果酒、梨酒的生产区,第二大酒精飲料的地位逐漸被啤酒超過。 诺曼底:产自诺曼地的卡巴杜斯苹果酒和普通蘋果酒則有著不能相提並論的地位,因為其歷史文化的原因,甚至在征服者威廉時期影響了英國的蘋果酒發展。卡巴杜斯苹果酒和苹果白兰地是由果酒蒸馏而成的。卡巴杜斯苹果酒在诺曼底生产,而不仅仅在卡巴杜斯省。它是通过对果酒进行两次蒸馏而制成的。第一次后,液体的酒精度在28–30%之间。第二次后,酒精度增加到大约40%。 Cidre doux:有明顯水果甜味的蘋果酒,所含酒精度在3%。Demi-Sec果酒在3~5%之间 Cidre brut:酒精度在4.5%及以上的乾果酒,由風乾的蘋果片做成。 Poiré:法國最著名的梨酒,發源地是下诺曼底的奥恩省的Domfrontais,世界聞名。 Calvados du domfrontais:是由低甜度蘋果酒和梨酒Poiré混合而成,經常作為法國菜的結尾而出現。 布列塔尼:布列塔尼的蘋果酒經常在可麗餅店中一同販售,有無酒精的均有。裝蘋果酒的容器為陶瓷瓶,而不是玻璃瓶。 科尔酒:是一种开胃鸡尾酒,采用蘋果和黑醋粟一起酿造而成,而法國其它地區的科爾酒則是用的白葡萄。 Lambig:是用蘋果酒二次蒸餾制成的烈酒。第一次蒸馏后,液体酒精度在28%–30%,第二次蒸馏后,酒精度含量会达到大约40%。布列塔尼果酒生产采用的是酿酒桶技术。在酿酒桶的压榨苹果汁里加入钙氧化物和特殊的酶,可以产生蛋白质并沉淀到桶底便于去除。这会减少酵母菌里可用的蛋白质数量,进而使得果酒完成发酵过程,但是糖仍然可用。这样酿造的结果是饮料更甜,酒精度更低,同时在没有蒸馏的情况下,仍然保留了完整的苹果香味。 法屬巴斯克:法国西南部的巴斯克地区也产蘋果酒,稱為“乾果酒”。特點是使用“風乾過後的水果釀造”,並不只局限在蘋果或梨。这里生产的乾果酒和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乾果酒係出同門,基本相同。 加拿大魁北克: 苹果白兰地:是法國殖民加大拿期間創造的蘋果酒,於加拿大魁北克地区生产,酒精濃度極高、容易上癮。主要是通过传统的冰冻蒸馏法或者是蒸气蒸馏法对蘋果酒进行浓缩。传统的冰冻蒸馏法中,装有果酒的橡木桶会放置在冬天的户外。当温度足够低的时候,果酒中的水开始结冰。如果冰移开,更加浓缩的酒精溶液就留在了橡木桶里。如果这个过程重复的足够多,温度也足够低的话,果酒的浓度按体积计算会提高到30–40%。在冰冻蒸馏法中会出现自然发酵而产生的甲醇和杂醇油,这些副产品会对果酒的浓缩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有规律的使用加热蒸馏,这些毒素会被分离。在除了加拿大法語區和法國以外的世界大多數国家,自行生产這種苹果白兰地是非法的,稍有不慎就會產生中毒。 其它國家的蘋果酒 在快速长途运输开发之前,蘋果酒的消费均集中在苹果园眾多的國家或区域。例如:RA 弗莱切在《Liber Sancti Jacobi》一书中说到,据说在12世纪的西班牙的加利西亚,蘋果酒比葡萄酒要更加普遍;但是到了21世紀的現代,則暢通無礙,更多時候,蘋果酒是作為一種文化記憶而被遺留。 阿根廷 在阿根廷,果酒是到目前为止圣诞节或新年期间最为畅销的含酒精碳酸饮料。传统意义上的理解认为,这都是选用的中低端果汁,而高端果汁则制成了香槟酒供圣诞节或新年酒会饮用。流行的商业品牌有Cortesía', Real, La Victoria, Del Valle, La Farruca 和 Rama Caída。市面上销售的通常是0.72升玻璃瓶或塑料瓶装果酒。阿根廷是南美洲的最大苹果酒生产和消费国,原因是接受英、法、德、西班牙一名較多,白人成份為南美最高,蘋果酒尤其在尼奥内格罗省和门多萨省受歡迎。 澳大利亚 蘋果酒的构成是符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法则的。这种构成表明,蘋果酒源自于新鮮蘋果汁,蘋果汁或未发酵的梨汁不得超过25%。从到达澳大利亚早期开始,果酒就已经在本地生产了。果酒最初只是为了本地范围内有限使用,国家的商业流通和销售由两大品牌所垄断:Mercury 和Strongbow。2005年早期,其他新的制造商加入进来,包括Three Oaks Cider, Pipsqueak 和 5 Seeds Cider,同时还有进口品牌,像Magners, Weston's, Monteith's, Kopparberg, 和Rekorderlig。 除了歐式的蘋果酒,在塔斯马尼亚岛,當地原住民也有種植釀酒苹果的传统。 随着人们对蘋果酒兴趣的增加,本地制造商的数量也开始增加了。有些蘋果酒制造商试图使用更传统的方法和更传统的酒苹果来酿酒。新南威尔士州的南部高地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这里正经历着传统酿酒方式的复兴,主要品牌有只使用本地原料的Sunshack。塔斯马尼亚地区因为“苹果岛”而著名,在果酒酿造方面也采用了复古的方法。Capt.Blighs 'Tasmanian Cider'是最新的制造商之一,采用的酒苹果来源于Huon谷地和海峡地区。Huon果酒是塔斯马尼亚的新诺福克生产的,采用的原料是斯特姆苹果,19世纪30年代以来就在该地区广泛种植。Henry of Harcourt 和 Bress cider(都产自维多利亚的哈克特)是两种最复杂,最有趣的果酒,市场上可以买到。其他的小品牌则依赖于家用水果(是标准的食用苹果—从超市到烹调)。维多利亚的亚拉河谷地区的制造商有Coldstream , Kelly Brothers ,还有 Napoleone & Co。布里奇路酿酒厂和阿姆利特酿酒厂位于维多利亚的比曲尔斯,都生产果酒。南部澳大利亚的精品果酒商包括Lobo (Adelaide Hills), Thorogoods (Burra) 和Aussie Cider (Barossa)。在西澳大利亚西南地区,尤其是在产葡萄酒的地方,果酒生产商的数量也在上升,主要分布在西澳大利亚的丹麦、彭伯顿和玛格丽特河地区。 2008年晚期以前,果酒销量就在增加,因为当时在英国流行的是Magner's的“混着冰香槟喝”,以及RTD的酒税有关的法律变得更轻。在2009和2010年酒产品的销售百分比达到了最大 奥地利 西打酒是一种用苹果汁酿造的酒精饮料。西打酒的酒精含量占总体积百分比的2%~8.5%,如果在英式西打酒中,酒精含量还会更高。在一些地区,例如德国和美国,西打酒会被称作“苹果酒”。在奥地利,蘋果酒生产主要在下奥地利州的西南地区,也就是所谓的“最美精品街”,还有上奥地利州和史迪尼尔州的部分地区。那里的每一位农场主都有一些苹果树或者梨树。很多农场主还拥有叫“最著名的出售新酿葡萄酒”的小型旅馆。旅馆可以提供果酒和食物,蘋果酒被称之为最。 比利时 苏格兰和纽卡斯尔拥有比利时的蘋果酒制造商Stassen SA,该制造商还拥有自己的品牌,比如:Strassen | 苹果酒在英国很流行,尤其是在英格兰西南部和东安格利亚地区的英式酒館中隨處可見,为世界每年人均苹果酒消费最高的地区,同时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苹果酒生产公司,例如HP Bulmer。英國蘋果酒的酒精度只有1.2%~8.5%,相當於一種略微發酵的水果汁;而在其它歐洲國家中,蘋果酒的酒精含量则可能高达12%。在英国,蘋果酒总是与英国西南各郡的赫里福郡以及乌斯特郡联系在一起,但是威尔士和英格兰的東南地区也會生产蘋果酒,尤其以肯特郡、萨福克郡這两个為多。英國市面上的蘋果酒都會带有強烈的甜味,酒精成份是中度、輕度。最近几年,在英国蘋果酒贩卖出现了井喷现象,“英国国家蘋果酒协会”估计,在英國最少活跃着480多家果酒制造商。2006年,英国每年生产的苹果酒达到了60亿升;从2008年开始,在英国果酒产量中,61.9%的果酒来自欧盟,英国份额占7.9%。 節日 蘋果樹節: 在秋天,根據英国的傳統,各個家庭或者教會,会在苹果树下举行歐式的祝词会,這種祝詞會是为了祈禱“基督教的上帝能把繁榮施加給蘋果園行業”而举行的。会上提供蘋果酒和蘋果果醬的麵包。蘋果酒節非常古老的习俗,甚至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早期的前基督教時期,這時候基督教在英國尚未普遍流行。 萬聖節: 在英國西南地區,在萬聖節上會“把蘋果酒瓶上下搖動,讓蘋果酒像香檳一樣噴射而出”來當做慶祝手段,其原因也是由於英國西南的蘋果產量豐富,可以讓人民在節慶中肆意揮霍。 现代果酒节: 是有组织的活动,邀請該地區的上層名流來捧場,一般是為了某個品牌而舉辦的,用來提升蘋果酒或梨酒的销量。不過也有英國的地方政府親自資助,藉由果酒節來帶動當地觀光的氣氛和刺激旅遊業。人们在果酒节上可以品尝和购买各种各样的果酒和梨酒,这種节日還可以和當地的酒吧、公園聯動,變成一場狂歡節。 种类 按照傳統文化分: 西南部各郡的傳統:蘋果含量極高的釀造方法,因而“鞣酸”更丰富,口感强烈甜膩。 '东肯特郡、东安格利亚郡的传统:采用低蘋果成份,此種蘋果酒更加適合於烹调、甜点、或者醃漬水果。肯特蘋果酒,例如Biddenden's, Rough Old Wife 以及Theobolds都属于这一类。它们的顏色更加透明,酒香更浓但口味更淡。 按照生產方式分: 小农场主酿酒:这些蘋果酒通常又酒精又是碳酸饮料,可作為果汁享用,外观呈浑浊的橘黄色。在英國西南部各郡,这样的小农场有很多。這些農場裡的工人可能擁有非常多的传统蘋果酒知識,在古法釀造下的這類型蘋果酒产量很低,通常只有在一年的某個期间才會进行买卖。 大批量工業酒廠生产:早在19世紀的工業革命時代,英國就有很多酿酒厂開始生产批量的蘋果酒,比如Strongbow 和Blackthorn果酒,這些大批量生產的蘋果酒為当地酒吧和商店提供了穩定的貨源。 按照顏色分: 薑黃色:呈現生薑一樣的灰黄色,过滤后液体变得透明。有些例如Bulmers的产品,會经过高温杀菌并强制加入碳酸氣泡。 透明无色:被稱為“白色蘋果酒”,这种蘋果酒的酒精濃度是7~8% ,而且價格也比薑黃色蘋果酒來的便宜。在英国,大批量生产的白色果酒的品牌包括White Lightning, Diamond White, Frosty Jack, 以及 White Strike。 商业化的果酒 通过体积计算酒精度,果酒消费税比其他饮料税要低。从2011年起,每百升果酒的酒精度相当于7.5%,消费税是每百升35.87英镑。而100升佐餐葡萄酒或者波普饮料消费税是241.23英镑。酒精度在5.5%以下的葡萄酒收税是102.21英镑。7.%的啤酒每百升是139.28英镑,等价烈酒的消费税达到了191.40英镑。 1996年以前,实际酒精含量在7.4%的果酒可以在标签上注明8.4%。这是因为当时的消费税是按照酒精度的实际消费量来计算的,按照当时的贸易描述法规定,允许在标签上上浮1%的酒精度。当时的自制果酒是按照7.8%——8.4%的酒精度来销售的,政府不清楚人们究竟是更喜欢昂贵味重的饮料呢,还是喜欢味淡,便宜的饮料。 直到2005年,市场上销售的主要还是自制果酒品牌,几乎按照50%的额外费用促销,3升7.5%的果酒可以卖到2.99英镑。Scottish Courage拥有自己的品牌,而且决定当年把酒瓶的容积限制在2升,并把这当作一种负责任的饮酒战略。公司的发言人谈及白色果酒时,说:“这是在英国买酒的最便宜的方式。这相当于这些天来的零花钱。没有其他任何酒类像白色果酒一样遇到过类似的挑战。一个三升的塑料瓶装果酒所含酒精几乎是一个男性饮酒者一周的酒精摄取推荐量。”(和28个单位的酒精摄取推荐量相比,225毫升白色果酒所含纯酒精是22.5个单位。)这使得白色果酒的销售出现了70%的下滑,但是却增加了那些更弱,效益更好的品牌的销售。其他制造商也随之跟进,增加价格,同时废除3升的酒瓶。 7.5%的果酒价格上升使得销量大的果酒销售提升了5%,超市里的这些果酒包装仍然是3升瓶。 从2010年开始,HM税收与海关局就已经宣布,要称之为果酒的饮料必须包含至少35%的苹果汁或梨汁,必须经过至少1033度的提前发酵,这样的果酒就会出现低税率的优势。 英格兰的西部 西南部各郡生产的浑浊而且没有过滤的果酒通常为称之为“烈性苹果酒”,这时一个地方方言,主要用来描述使用小苹果,或萎缩的苹果制作的果酒。产自格劳斯特郡,赫里福郡和乌斯特郡的果酒采用的是传统配方酿造的,欧盟授予为“受保护的地理指示”。在萨姆斯特郡地区只有25家果酒生产商,很多厂商都是家庭式小作坊。历史上讲,德文郡,威尔特郡,多塞特郡,康沃尔郡和沙姆斯特郡的农场劳动力每日都可以收到部分以果酒形式支付的报酬。从当地很多风俗习惯上,比如“庆酒宴”,都可以看到早期果酒的重要性。 英格兰西部大规模的生产商包括在萨姆斯特郡桑德福的撒切尔果酒厂,赫里福郡的Bulmers厂(Strongbow的制造商),还有Brothers Cider和Gaymer Cider Company果酒厂,这两个果酒厂都位于萨姆斯特郡谢普敦玛丽特的小镇上。在赫里福郡的玛奇马科尔地区还有韦斯顿果酒厂。在17到18世纪,德文郡出现了与果酒消费有关的铅中毒事件,19世纪早期发起了一场清除果酒榨汁机里的铅的运动。在赫里福郡,作为果酒甜料的含铅盐被添加到果酒当中,也导致了铅中毒事件,因而果酒卖的比糖还便宜。 威尔士地區 威尔士语把果酒叫做“seidr”。果酒作为工人的饮料,都是在农场通过小规模生产酿造的,20世纪已经消失了。但是在21世纪威尔士苹果酒和梨酒生产开始大规模复苏,很多小公司进入到生产领域。“争取散装啤酒”运动极大地推动了这一趋势,在“争取散装啤酒”节上,威尔士的苹果酒和梨酒也因此赢得了很多大奖。同时,果酒集团的成立(比如英国果酒集团,威尔士果酒协会)搅乱了果酒制造商之间的交流。威尔士的苹果和梨品种与英格兰的有所不同,这样威尔士的果酒在口味上与周边地区就很不一样。 苏格兰地區 苏格兰果酒生产大都是小规模的,比如Thistly Cross 和 Waulkmill Cider就是比较小的生产商。当地贩卖的果酒主要利用产自苏格兰的苹果酿造而成。Thistly Cross生产的是具有果香味的果酒,并在苏格兰地区的维特罗斯商店销售。而Waulkmill Cider生产的果酒原料是邓弗里斯盖维尔地区的苹果,主要在农场和节日上销售。 法国蘋果酒和梨酒 法国的蘋果酒和梨酒是一种含醇饮料,主要生产地集中在诺曼地和布列塔尼,在法國,不适宜种植葡萄的土壤反而比較適合種植蘋果和梨,因此蘋果酒和梨酒經常被歸為一類,作為葡萄酒的溫和版本而出現。很多法国蘋果酒和梨酒都是氣泡酒,其中高质量的梨酒會被挪用去製作更加高級的香槟,其包裝风格也類似香檳。法國的很多水果酒是用软木塞、綠色瓶來灌装的,但是像一般的啤酒瓶、可口可樂瓶的盖子也有少數。直到20世纪中期,法国的蘋果酒是除了葡萄酒以外的第二大酒精饮料。但是在21世紀之後,因為美式休閒文化的影響,非传统蘋果酒、梨酒的生产区,第二大酒精飲料的地位逐漸被啤酒超過。 诺曼底:产自诺曼地的卡巴杜斯苹果酒和普通蘋果酒則有著不能相提並論的地位,因為其歷史文化的原因,甚至在征服者威廉時期影響了英國的蘋果酒發展。卡巴杜斯苹果酒和苹果白兰地是由果酒蒸馏而成的。卡巴杜斯苹果酒在诺曼底生产,而不仅仅在卡巴杜斯省。它是通过对果酒进行两次蒸馏而制成的。第一次后,液体的酒精度在28–30%之间。第二次后,酒精度增加到大约40%。 Cidre doux:有明顯水果甜味的蘋果酒,所含酒精度在3%。Demi-Sec果酒在3~5%之间 Cidre brut:酒精度在4.5%及以上的乾果酒,由風乾的蘋果片做成。 Poiré:法國最著名的梨酒,發源地是下诺曼底的奥恩省的Domfrontais,世界聞名。 Calvados du domfrontais:是由低甜度蘋果酒和梨酒Poiré混合而成,經常作為法國菜的結尾而出現。 布列塔尼:布列塔尼的蘋果酒經常在可麗餅店中一同販售,有無酒精的均有。裝蘋果酒的容器為陶瓷瓶,而不是玻璃瓶。 科尔酒:是一种开胃鸡尾酒,采用蘋果和黑醋粟一起酿造而成,而法國其它地區的科爾酒則是用的白葡萄。 Lambig:是用蘋果酒二次蒸餾制成的烈酒。第一次蒸馏后,液体酒精度在28%–30%,第二次蒸馏后,酒精度含量会达到大约40%。布列塔尼果酒生产采用的是酿酒桶技术。在酿酒桶的压榨苹果汁里加入钙氧化物和特殊的酶,可以产生蛋白质并沉淀到桶底便于去除。这会减少酵母菌里可用的蛋白质数量,进而使得果酒完成发酵过程,但是糖仍然可用。这样酿造的结果是饮料更甜,酒精度更低,同时在没有蒸馏的情况下,仍然保留了完整的苹果香味。 法屬巴斯克:法国西南部的巴斯克地区也产蘋果酒,稱為“乾果酒”。特點是使用“風乾過後的水果釀造”,並不只局限在蘋果或梨。这里生产的乾果酒和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乾果酒係出同門,基本相同。 加拿大魁北克: 苹果白兰地:是法國殖民加大拿期間創造的蘋果酒,於加拿大魁北克地区生产,酒精濃度極高、容易上癮。主要是通过传统的冰冻蒸馏法或者是蒸气蒸馏法对蘋果酒进行浓缩。传统的冰冻蒸馏法中,装有果酒的橡木桶会放置在冬天的户外。当温度足够低的时候,果酒中的水开始结冰。如果冰移开,更加浓缩的酒精溶液就留在了橡木桶里。如果这个过程重复的足够多,温度也足够低的话,果酒的浓度按体积计算会提高到30–40%。在冰冻蒸馏法中会出现自然发酵而产生的甲醇和杂醇油,这些副产品会对果酒的浓缩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有规律的使用加热蒸馏,这些毒素会被分离。在除了加拿大法語區和法國以外的世界大多數国家,自行生产這種苹果白兰地是非法的,稍有不慎就會產生中毒。 其它國家的蘋果酒 在快速长途运输开发之前,蘋果酒的消费均集中在苹果园眾多的國家或区域。例如:RA 弗莱切在《Liber Sancti Jacobi》一书中说到,据说在12世纪的西班牙的加利西亚,蘋果酒比葡萄酒要更加普遍;但是到了21世紀的現代,則暢通無礙,更多時候,蘋果酒是作為一種文化記憶而被遺留。 阿根廷 在阿根廷,果酒是到目前为止圣诞节或新年期间最为畅销的含酒精碳酸饮料。传统意义上的理解认为,这都是选用的中低端果汁,而高端果汁则制成了香槟酒供圣诞节或新年酒会饮用。流行的商业品牌有Cortesía', Real, La Victoria, Del Valle, La Farruca 和 Rama Caída。市面上销售的通常是0.72升玻璃瓶或塑料瓶装果酒。阿根廷是南美洲的最大苹果酒生产和消费国,原因是接受英、法、德、西班牙一名較多,白人成份為南美最高,蘋果酒尤其在尼奥内格罗省和门多萨省受歡迎。 澳大利亚 蘋果酒的构成是符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食品标准法则的。这种构成表明,蘋果酒源自于新鮮蘋果汁,蘋果汁或未发酵的梨汁不得超过25%。从到达澳大利亚早期开始,果酒就已经在本地生产了。果酒最初只是为了本地范围内有限使用,国家的商业流通和销售由两大品牌所垄断:Mercury 和Strongbow。2005年早期,其他新的制造商加入进来,包括Three Oaks Cider, Pipsqueak 和 5 Seeds Cider,同时还有进口品牌,像Magners, Weston's, Monteith's, Kopparberg, 和Rekorderlig。 除了歐式的蘋果酒,在塔斯马尼亚岛,當地原住民也有種植釀酒苹果的传统。 随着人们对蘋果酒兴趣的增加,本地制造商的数量也开始增加了。有些蘋果酒制造商试图使用更传统的方法和更传统的酒苹果来酿酒。新南威尔士州的南部高地就是这样一个地方,这里正经历着传统酿酒方式的复兴,主要品牌有只使用本地原料的Sunshack。塔斯马尼亚地区因为“苹果岛”而著名,在果酒酿造方面也采用了复古的方法。Capt.Blighs 'Tasmanian Cider'是最新的制造商之一,采用的酒苹果来源于Huon谷地和海峡地区。Huon果酒是塔斯马尼亚的新诺福克生产的,采用的原料是斯特姆苹果,19世纪30年代以来就在该地区广泛种植。Henry of Harcourt 和 Bress cider(都产自维多利亚的哈克特)是两种最复杂,最有趣的果酒,市场上可以买到。其他的小品牌则依赖于家用水果(是标准的食用苹果—从超市到烹调)。维多利亚的亚拉河谷地区的制造商有Coldstream , Kelly Brothers ,还有 Napoleone & Co。布里奇路酿酒厂和阿姆利特酿酒厂位于维多利亚的比曲尔斯,都生产果酒。南部澳大利亚的精品果酒商包括Lobo (Adelaide Hills), Thorogoods (Burra) 和Aussie Cider (Barossa)。在西澳大利亚西南地区,尤其是在产葡萄酒的地方,果酒生产商的数量也在上升,主要分布在西澳大利亚的丹麦、彭伯顿和玛格丽特河地区。 2008年晚期以前,果酒销量就在增加,因为当时在英国流行的是Magner's的“混着冰香槟喝”,以及RTD的酒税有关的法律变得更轻。在2009和2010年酒产品的销售百分比达到了最大 奥地利 西打酒是一种用苹果汁酿造的酒精饮料。西打酒的酒精含量占总体积百分比的2%~8.5%,如果在英式西打酒中,酒精含量还会更高。在一些地区,例如德国和美国,西打酒会被称作“苹果酒”。在奥地利,蘋果酒生产主要在下奥地利州的西南地区,也就是所谓的“最美精品街”,还有上奥地利州和史迪尼尔州的部分地区。那里的每一位农场主都有一些苹果树或者梨树。很多农场主还拥有叫“最著名的出售新酿葡萄酒”的小型旅馆。旅馆可以提供果酒和食物,蘋果酒被称之为最。 比利时 苏格兰和纽卡斯尔拥有比利时的蘋果酒制造商Stassen SA,该制造商还拥有自己的品牌,比如:Strassen X Cider,还生产Strongbow Jacques,,这是一种含有樱桃、树莓和黑醋粟香味,酒精度在5.5%的果酒。建在Konings NV的Zonhoven为欧洲零售商从事自有品牌的生产,还为饮料产业提供各种口味和包装选择。 加拿大 魁北克果酒被认为是传统的酒精饮料。通常用750毫升的瓶灌装销售,酒精度一般在7%到13%之间(开胃酒的酒精度可以达到20%),可以取代葡萄酒。但是在英国统治早期,蘋果酒制造是被禁止的,因为它直接与已有的英国酿酒商利益相冲突(最著名的是约翰·摩尔松)。最近几年,市面上出现了一种独特的果酒:冰果酒。这种果酒由苹果制成,所用苹果要求是自然霜冻后含糖度高的品种。 在安大略省,蘋果酒或苹果酒经常是家酿的。蘋果酒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新斯科舍省、新不伦瑞克省和安大略省得到了商业性生产(有大大小小的生产商),这些酒的酒精度是7%。售卖的是341毫升的玻璃瓶装酒,和2升的塑料瓶果酒。通常情况下不会额外加糖。 海峡群岛 沿诺曼底的海峡群岛有着非常悠久的果酒制造历史。从16世纪开始,蘋果酒就变成了泽西地区人们的日常饮品,当时,蘋果酒出口产生的商业机会使封建的开放式农业转化成了圈地农业。直到19世纪,果酒才成了出口最大的农产品,而四分之一的农业用地变成了果园。比如,在1839年,从泽西地区出口到英格兰的果酒量达到了26.8199万英国加仑,1834-1843年期间,从戈恩西出口的果酒达到了50万英国加仑,但是到了1870年,从泽西地区出口的果酒锐减到4632英国加仑。 在主要的出口市场上,啤酒作为一种时尚饮品代替了果酒。随着人口的城镇化,甚至在家庭市场,也趋向于啤酒消费。19世纪40年代,土豆作为泽西地区最重要的农作物,已经取代了果酒,而且在戈恩西地区,暖房种植土豆的重要性也在增加。只是保持着为国内消费而进行的小范围内的果酒生产,这种生产只是作为布列丽塔和诺曼底本土的工人的季节性工作而保留着。但是20世纪中期,果酒生产开始减少,到1983年,只有8个农场为了自己的消费还在进行着果酒生产。 蘋果园的数量减小到非常少的程度,1987年的暴风雨毁坏了很多果树,岛上损失了很多苹果树品种。后来大家齐心协力,确定并保护了尚存树种,于是新的果园又开始种植起来了。作为多元化的一部分,农场主开始进入了果酒商业化生产,人们开始庆祝果酒的传统,并把传统的酿酒经验推向市场。目前,在泽西地区,商店里销售的一种大约7%的果酒品种,还销售一种叫bouché 风格的果酒。 在泽西地区,果酒可以用来做一种传统的腌制食品—法式黑椒牛油大虾。 智利 从殖民时代开始智利就开始生产果酒。南部智利所产果酒几乎占据了国内全部产量。智利人把蘋果酒(事实上是一种发泡酒)和苹果吉开酒(一种家庭生产的,质量不高的果酒)说区别对待的。 捷克共和国 捷克共和国生产蘋果酒的历史不长。第一个主要的蘋果酒生产商是company Mad Apple,从2007年开始就一直在生产果酒。Mad Apple生产的蘋果酒五分甜,含有6%的酒精度,是在英国风格基础上酿造而成的。捷克公司生产果酒的原料来自于易北河平原的未发酵纯苹果。Mad Apple 苹果酒制作起源于莫拉瓦河流经捷克共和国的部分,在那里农业种植占有明显优势。这一地区专门从事葡萄酒生产。大多数果酒也从英国进口到捷克共和国。最著名的进口品牌有Strongbow, Rekorderlig, Magners, Bulmers 和Green Goblin。为了自己能够享用,现在的种植主也开始自己生产果酒了。 丹麦 丹麦尽管有着悠久的苹果种植历史,但是其果酒产量却不是很大。丹麦国内生产蘋果酒的六个地方是Pomona (2003年开始), Fejø Cider (2003年开始), Dancider (2004年开始), Ørbæk Bryggeri (2006年开始), Ciderprojektet (2008年) and Svaneke Bryghus (2009年开始)。所有的产品都受到英国和法国果酒风格的影响。2000年以来,蘋果酒进口开始大大增加,以前的蘋果酒只有来自瑞典的产品,而且是无醇果酒。丹麦市场上蘋果酒主打品牌是CULT A/S。在2008年,嘉士伯正式推出了一种有醇蘋果酒—Somersby Cider,这是一种酒精度在4.7%的果酒。 日本 日本的蘋果酒指的是一种类似于雪碧的软饮料,或是类似于英国的柠檬水。朝日公司生产的三津谷果酒非常流行,用PET瓶装方便储运,听装蘋果酒供自动售货机销售。 韓國 韩国销售的蘋果酒和日本一样,但是在制作过程和包装形式上有所不同。在韩国,乐天公司生产的蘋果酒Chilsung Cider最流行,主要在便利店和当地旅馆进行销售。 芬兰 在芬兰,蘋果酒作为最常见的饮品之一,排在啤酒之后。最著名的品牌是Golden Cap, Fizz 和Upcider。都是典型的酒精度在4,5-4,7%的蘋果酒。实际上,所有的芬兰果酒都采用发酵苹果(或梨)汁生产,口味集中在森林莓和大黄,香草味之间。 德国 德国的果酒通常叫做苹果酒,当地著名的果酒是Ebbelwoi, Apfelmost (未发酵苹果), |
爱尔兰教会 爱尔兰王国 英格兰共和国 註釋 参考文献 愛爾蘭島嶼 大西洋島嶼 | 爱尔兰天主教 爱尔兰教会 爱尔兰王国 英格兰共和国 註釋 参考文献 愛爾蘭島嶼 大西洋島嶼 不列顛群島 英國島嶼 |
中华民国政府立場 中華民國政府主張臺灣有自己的公共衛生及邊防檢疫系統,且完全獨立於中國大陸的對應體系之外,因此是自主的個別衛生實體。中國大陸的各種衛生措施無法在中華民國執行,而中華民國的執行也不須獲得中國大陸的同意,因此政府認為北京當局無權在世界衛生組織中宣稱可代替中華民國履行防疫的義務及發言。 中華民國認為疾病並無國界之分,認為北京當局施壓等政治理由否决中華民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是不公平的。 中華民國認為臺灣之公共衛生條件及醫療品質勝過中國大陸,自由民主的政治體制更是受監督之政策執行所不可或缺的,北京當局宣稱其可照顧台灣人民根本違反事實。北京當局經常以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省或所謂中國台灣省」,無理地要求世界衛生組織官員邀請中華民國官方代表或訪問中華民國必須經過北京當局同意。而中華民國記者由於持有中華民國護照,在申請採訪世界衛生組織會議時,經常被指非會員國而被排除在外,且中華民國之醫學研究成果常被誤為中國大陸的醫學成果,造成許多困擾。 李登輝政府 1997年中華民國以「中華民國」名義申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觀察員」席次,但未成功。 陳水扁政府 2002年末爆發SARS事件,由於中華民國無法在第一時間掌握疫情資料,導致SARS在臺灣蔓延,中華民國政府痛批北京政府延誤疫情通報時間,並無視臺灣人民的衛生與健康,且在SARS防疫地圖上因為北京政府主張台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省,導致中國大陸及香港發生SARS時,當時沒有SARS個案的中華民國錯誤地一併被列入疫區,影響其他國家來中華民國觀光、貿易洽談、教育文化和交流等,同時使中華民國對外人員交流被誤會為來自疫區。 2003年,中華民國以「臺灣衛生當局」名義申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觀察員」席次,但未成功。世界衛生大會期間,旁聽席上的立法委員李明憲聽到中國代表吳儀侈言照顧臺灣人民時憤怒高喊抗議後被警衛架出場外。李明憲認為,臺灣醫療技術遠勝中國,中國憑什麼聲稱要照顧台灣。 2004年,中華民國再度以「台灣衛生當局」名義申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觀察員」席次,未成功,但美國及日本首度公開投票支持。 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秘書處與北京當局簽訂秘密的所謂「秘密備忘錄」,要求通知中華民國時必須要先通知北京當局。 2007年,中華民國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會員國」席次,但未成功。 2007年,世衛為防止國際間疾病散播,實施《國際衛生條例》(IHR),中華民國表達加入意願但未獲正面響應。 馬英九政府 2008年11月,連戰(中華民國前副總統、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代表總統馬英九出席在秘魯首都利馬的亞太經合會,而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也出席。他向胡錦濤表達中華民國應該加入世衛組織。 2009年1月13日,中華民國衛生署接獲世衛來函,以「台北聯絡點」(contact point in Taipei)的名義加入《國際衛生條例》(IHR),在被納入這個全球防疫體系後,中華民國一旦發生重大公衛事件或疫情,可直接與世衛組織聯繫,中華民國代表也可以出席世衛組織的緊急防治會議。 2009年2月5日,中華民國外交部證實,北京當局於西元2005年與WHO秘書處簽訂的「秘密備忘錄」(MOU),迄今並未廢止。 2009年4月2日,立法院長王金平在台北外籍記者聯誼會發表演說籲大陸當局回應中華民國加入世衛要求,王說大陸當局若能瞭解臺灣人民心聲並作出善意回應,必然會對兩岸關係產生正面影響。 2009年4月28日,世界衛生組織幹事長陳馮富珍女士致函中華民國衛生署署長葉金川博士以「中華台北」的名義及「觀察員」的身分,出席5月18日至27日在日內瓦召開的第62屆「世界衛生大會」。中華民國是世衛大會第七個觀察員。 2009年5月18日,葉金川參與世界衛生大會,在宴請友邦會場遭到民進黨青年軍黃海寧等留學生批評以中華臺北名義與會是喪權辱國。民進黨賴清德等眾立委要求葉金川下台負責。 2009年5月19日,立法院長王金平認為,以「中華台北」名義參加國際組織,可能是不得不的選擇,大家應互相體諒思考。 2010年5月5日,民進黨中常會邀請前外交部次長高英茂,就政府參與WHA的模式提出專案報告,會後黨主席蔡英文認為,中華民國加入亞銀、奧會、APEC(亞太經合會)、WTO(世界貿易組織)等重要國際組織談判時,在名稱或許不盡人意,但主權地位能確保,而中華民國以「Chinese Taipei」觀察員身分參與WHA,但近1年來中華民國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相關會議的次數遠低於往年,這個觀察員的位階不是主權實體,而是等同於附屬中國的非政府組織(NGO)。中華民國外交部發言人陳銘政表示,中華民國是透過世界衛生組織幹事長陳馮富珍發出邀請函,以「中華台北」名義的觀察員身分參加世界衛生大會,在文件中以「Minister」官銜稱呼時任衛生署長的葉金川,葉金川代表中華民國在世界衛生大會發言,是為主權的象徵。 2010年9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對所有會員發出「世衛條例對中國台灣省之執行作業準則」正式信函,嚴正聲明台灣是「中國的一省」,此事於2011年5月9日由民進黨立委管碧玲披露此一密件全文,並大力抨擊馬政府。外交部次長沈呂巡隨後反擊民進黨陳水扁政府於2005年起就以中國臺灣(TAIWAN,CHINA)的名義參與世衛技術會議十八次。。 2011年5月16日,出席第64屆世界衛生大會的代表團團長行政院衛生署署長邱文達向WHO幹事長代表表達中華民國對WHO內部規範與臺灣互動之文件貶抑中華民國國格的強烈不滿,並提交正式書面抗議。甘比亞衛生部長、諾魯衛生部長、尼加拉瓜駐日內瓦聯合國大使及史瓦濟蘭出席WHA代表團團長等友邦代表都在現場陪同邱署長遞交抗議函,帛琉衛生部長及巴拿馬駐日內瓦聯合國大使亦隨後到場表達對中華民國參與的支持。 蔡英文政府 2016年5月,新上任的蔡英文政府繼續以中華臺北名義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大會,並稱沒被矮化。。 2017年5月,自2009年以來首次未能取得觀察員邀請函。期間台灣邀請到美國、德國、法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等7國共同參加多邊防疫會議。美國、德國、澳大利亞和多個國家也發言支持臺灣參與WHA。衛福部長陳時中曾與剛當選下一任WHO幹事長的譚德塞不期而遇,當面向他表達希望以後有機會參加WHA。 2020年5月11日,因為2019冠状病毒病在全球大流行及美國對付中國的崛起,美國不斷表態會支持臺灣重返世衛,但最終美國並未提案讓臺灣參與世衛,對此外交部長吳釗燮稱今年美國不會提案,僅由14邦交國提案。 2020年5月29日,美國總統川普召開記者會宣布,終止與世衛組織的關係。對此衛生福利部部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還要看美國進一步的說明,站在台灣的立場,希望可以爭取與美國有更多的合作機會,讓防疫工作可以做得更好,也建議未來若美國真的退出世衛,世界應該要建立一個新的平台,一旦有新興疾病可以儘速反應,台灣也會積極爭取加入新的平台。 2023年5月,在多次爭取加入WHA未果後,時任衛福部長薛瑞元稱永遠不會放棄爭取;世界衛生組織官員曾表示台灣的觀察員問題由該組織194個會員國考慮和決定,薛瑞元稱世界衛生組織的秘書處即可決定是否讓台灣加入觀察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立場 由於世界衛生組織作為聯合國的分支機構,必須是具備主權國家資格方可參與的國際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基於其一貫的態度,反對台灣以任何實體名義參與需要以主權國家身分才能加入的組織,對於台灣以一個中國名義共同參與則表達開放與歡迎。 承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主張台灣可以循香港與澳門模式入中國代表團完整地參與世界衛生組織並得到照顧,因為香港及澳門的衛生及檢疫系統同樣跟中國大陸的體系不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表示沒有「衛生實體」這種説法,並邀請台灣醫療技術人員加入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共同參與世衛;這個提議遭到中華民國的鄭重拒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认为,虽然疾病無國界,但世界衛生組織只允许主權國家参加是不争的原则,在这点上是绝不让步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表示,台灣要求加入世卫是有政治目的,如果允許台灣加入到世衛組織,這將被用作宣佈台灣獨立的藉口。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表示台灣加入世界卫生组织,不会促进台灣在卫生领域与国际社会的联系,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已妥善照顧台灣人民的衛生權利。 胡錦濤政府 2005年,國共兩黨共同發表「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提出在促進恢復兩岸協商後,討論台湾關心的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包括優先討論參與世界衛生組織活動的問題。 2005年,歐美國家首度提議支持台湾有意義參與WHO技術性活動與會議,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在同年7月與秘書處簽下「秘密備忘錄」。「秘密備忘錄」要求中華民國的醫療衛生專家要參加WHO會議,必須在五週前提出申請,並轉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審核;必須以個人身分出席,層級要在處長以下;會議資料要註明來自「中國台灣」的專家;中華民國發生重大疫情時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認定;是否需WHO衛生專家協助台湾需要由中國衛生部同意。2007年上半年,該份備忘錄被曝光。 2008年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錦濤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週年座談會稱,對於台湾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在不造成「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過兩岸務實協商作出合情合理安排。 2009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發言人楊毅稱,邀請台灣參加该年的世界衛生大會,體現中國大陆当局致力于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誠意。 習近平政府 2017年5月8日,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發言人安峰山表示,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為台灣參加世衛大會設置障礙,責任完全在民進黨當局。 2020年1月21日,台灣確認出現第一個2019冠状病毒病病人,世界衛生組織於1月22日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此次疫情,會議並未邀請台灣,台灣成為唯一有移入個案而未獲邀請的地方。中華民國政府呼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公開疫情資料及要求加入世界衛生組織,指世衛不應排除台灣對抗疫情。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否认将台湾排除在世卫组织之外会影响台湾应对当前疫情。耿爽還表示,没有人比中央政府更关心台湾同胞的健康福祉,国家卫生健康委在疫情后及时主动向台湾地区通报疫情信息,台灣參與國際組織須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安排,根據中方與世界衛生組織的達成的共識,台灣專家可以參加世界衛生組織的相關會議。 2020年5月,赵立坚表示,台湾技术专家参加世卫组织技术活动是顺畅的,自2019年有24位台湾技术专家参与世卫组织技术活动;他反對“炒冷饭”(藉疫情搞政治操弄)。 2023年5月,WHA拒絕台灣媒體中央通訊社入場採訪,稱必須持台胞證或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始得放行。工作人員受訪時表示,中國施壓WHA且要求WHA必須向他們報告一切,「他們(中國)知道所有的事情,我非常抱歉。」 世界衛生组織的三類成员 第一類會員:世界卫生组织是联合国负责卫生的专门机构,由194个聯合國会员国通过世界卫生大会进行管理。联合国成员国的所有国家可通过接受世界卫生组织的《组织法》成为其会员国。其他国家可在其申请经世界卫生大会简单多数票批准后被接纳为会员国。目前世界卫生组织的会员有194个国家,都是具有主权的国家。 第二類副会员:是指不具备主权和外交权的從屬國可以由负责其外交事务的会员国申请,成为它的副会员。目前全球只有两个地区波多黎各和托克劳是世界卫生组织的副会员。 第三类世界卫生大会观察员:指一个国家提出会籍申请以后,在这个申请没有经过世界卫生组织的组织法、程序接纳之前,由世界卫生组织的总干事考虑工作实际需要,可以邀请这些提出申请的国家,作为世界卫生大会的观察员参加会议。世界卫生组织中的觀察員资格包括主權國家、準主權國家及非政府組織,沒有投票權及人事分配權,每年僅可參與一週的世界衛生大會,無法取得關於世衛的重要文件。 觀察員并不受主权国家的限定,如羅馬教廷及巴勒斯坦國等非主权国家都是世卫的正式觀察員,但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世衛認定的非主權領地若要加入世界衛生組織,需要主權國代為申請。根據《世界衛生大會議事規則》第三條第二項的規定,幹事長得邀請觀察員參與世界衛生大會,而邀請對象則有三類: 「已提出會籍申請的國家」 「已代為申請為副會員的領地」, 「雖經簽署但尚未接受組織法的國家」。 馬英九政府时期,台湾曾以“中华台北”的名义,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世界卫生大会。反對人士認為民進黨政府時期所推動的會員案並不被馬政府所採用,世衛幹事長也因此不會以第一類的身份邀請中華民國。而另一方面,中華民國並未簽署世衛組織法,當然也無法以第三類的身份,接受幹事長的邀請擔任觀察員。在此一客觀認識下,所謂「已代為申請為副會員的領地」,極有可能被視為中華民國被邀請成為觀察員的身份意涵。反對人士認為中華民國目前觀察員身份及名稱與參與世衛大會的作法,極可能遭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宣稱臺灣是其主權的一省之圈套。 其他国家意见 支持 2002年3月14日,歐洲議會通過決議,支持台湾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的世界衛生大會。 2003年5月18日,美国衛生部長首次代表美國表示支持台湾成為世界衛生組織觀察員資格的申請,並表示這能協助台灣對抗SARS疫情。但因总务委员会中共有27个国家发言反对入会案,仅7国发言支持,入会案再度宣告流产。 2004年6月15日,美国總統布希簽署法令推動中華民國成為世界衛生組織的觀察員,授權國務卿擬定計劃,在世界衛生組織年會上支持並為中華民國取得觀察員地位。 2006年5月18日,歐洲議會通過一項有關台湾的決議案中,表達支持台湾參與世界衛生組織的立場。 2006年8月13日,英國國會下議院13日於「東亞報告」中,建議英國政府應尋求歐盟繼續維持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售武器禁令、支持中華民國取得世界衛生組織「完全會籍」(full membership)、英國政府增加與中華民國政治層面接觸。 2007年3月,日本外務大臣麻生太郎表示,日本如往年一樣支持中華民國參與WHA對於中華民國持續爭取成為世界衛生大會觀察員,台日兩國距離很近,一旦發生禽流感或病毒蔓延,日本受波及的機率最高,盼各國也支持中華民國。 2007年4月9日,日本外務省表示,日本支持中華民國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的立場維持不變,並期待中華民國今年可以成功與會。日本自2004年以來,每年都投票支持中華民國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世界衛生大會。 2007年4月,歐洲議會「歐洲自由暨民主黨團」主席華森,怒斥持續將中華民國排斥在諸如世衛等全球體系是一種不公不義的事。 2007年4月,比利時眾議院26日通過兩項決議案,分別要求比利時聯邦政府透過外交途徑,呼籲北京撤除對中華民國部署的飛彈,以及要求世界衛生組織採取積極措施,解決台湾參與世衛組織的問題。关于「台灣在世界衛生組織之地位」之決議案,要求比國聯邦政府促請世界衛生組織儘速研究適合中華民國參與該組織之方式(比照台灣參與世界貿易組織模式),並提出一項正式且恆久解決世衛與中華民國間科學、技術暨設備合作之議定書。 2007年4月,瑞士聯邦議會下院要求瑞士政府支持台湾加入世界衛生組織,或至少在會員國投票表決案時,瑞士棄權。 2007年5月,加拿大代表首度在世界衛生大會上發言支持中華民國。 2007年5月,美国代表團長、衛生部長致函世衛幹事長陳馮富珍,籲請支持中華民國以觀察員身分出席世界衛生大會及有意義地參與世衛各項活動。 2007年5月,日本外務省表示台灣地理的接近以及因應全球防疫擴散的問題來看,中華民國繼續爭取成為世衛大會的觀察員是很重要的事,也是理想的方式,日本繼續支持中華民國爭取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世衛大會。 | 12月31日,台灣去函給中國大陸以及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根據台灣蒐集到的情報,得知在武漢出現呼吸道疫情,除了請教相關疫情資訊,也表達出擔心有人傳人的可能。世界衛生組織對此表示「收到了」後沒有再作進一步回覆。同日,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和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衛生條例(IHR)窗口和中國大陸當局聯繫,希望能夠幫忙查證並確認相關疫情。此外,中華民國外交部也請駐日內瓦辦事處跟世界衛生組織秘書處聯繫,希望他們能夠注意相關疫情,世界衛生組織秘書處回應表示「知道了!會轉給專家處理」,後來後續的處理沒有公布在內部網站。而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分享的訊息,亦並未被上載到IHR內部網站的一個提供所有國家共享流行病及因應作為資訊的平台。中華民國(台灣)政府于2020年4月11日公開這封與世衛組織的電文,台灣方面表示已強烈暗示人傳人可能,其中提到非典型肺炎特性且病患皆採用隔離治療,只要把訊息清楚地告訴世界,它處理的態度如何,一切就很清楚了,各方對於此點持不同意見。美國總統川普也在推特上引述這個事件,譴責世界衛生組織「為何世界衛生組織忽視台灣在12月底提及病毒可能人傳人的示警電郵?為何世衛多次談冠狀病毒資訊不是不精準就是誤導?」 2020年 中華民國政府於2020年1月21日確認台灣出現首位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世界衛生組織於1月22日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此次疫情,會議並未邀請台灣,中華民國成為唯一有移入個案而未獲邀請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遺憾,指會透過與台灣友好的專家取得資料。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召開國家安全會議,會後與同時是流行病學家的副總統陳建仁接受媒體訪問,呼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公開疫情資料及要求加入世界衛生組織,指世衛不應排除台灣對抗疫情。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回应稱,1月13日至14日已邀请台湾专家到武汉进行实地考察。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指,台灣能够及时获取世卫组织发布的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訊息,台湾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也能够及时向世卫组织通报,有需要时世卫组织专家可赴台进行考察或提供援助,否认将台湾排除在世卫组织之外会影响台湾应对当前疫情。耿爽還表示:「没有人比中国中央政府更关心台湾同胞的健康福祉,台灣參與國際組織須在「一個中國」原則下安排,根據中方與世界衛生組織的達成的共識,台灣專家可以參加世界衛生組織的相關會議。」中華民國外交部发言人欧江安對此表示:「中国政府无权就台湾参与世卫组织提出任何矮化台湾地位的安排,只有台湾的民选政府能代表台湾2300万人民以及守护台湾人民的健康人权。」台北市長柯文哲受訪時也表示,既然耿爽這樣表態,那應趕快讓台灣進入世界衛生組織。 1月22日,《自由時報》報道,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表示若中國大陸將台灣列入其病例數,將立即抗議。而對於有中國大陸傳媒將台灣病例以「台灣省」名義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病例數,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認為中國大陸官方文件未列入,傳媒列入是無法限制,暫時不會抗議。 1月23日,中華民國外交部发言人欧江安表示:「中国外交部在-{zh-cn:新冠;zh-tw:武漢}-肺炎疫情急剧升高之际,积极向台湾分享疫情資訊,还以中央政府自居,进行政治操作,贬损台湾的国家主权及地位,中华民国台湾外交部对中国行径深表遗憾,并予以谴责。」 1月23日,針對世界卫生组织在新冠肺炎疫情报告中,将台湾通报的一个确诊病例,列在中国台湾(Taiwan, China)项下。中華民國外交部認為世界卫生组织配合北京政府蛮横无理要求,不专业,指示驻日内瓦办事处立即向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达抗议,要求更改。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原將台灣及中國大陸在疫情地圖上標示為同一顏色,中华民国外交部並表示向美方提出關切後已做出更改,並將台灣納入有確診病例的名單。 1月29日,加拿大總理賈斯汀·杜魯道在國會答詢時,首度明確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界衛生組織會議。杜魯道是新冠肺炎爆發後,公開支持台灣成為世界衛生組織觀察員的最高層級國際領袖。 1月30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上質詢時,日本維新會議員質詢,提到WHO將台灣排除在外,甚至在這次新冠肺炎的疫情研討上,也未邀請台灣專家與會,違背世界合作的概念。安倍晉三回答表示日本長期以來,考慮到國際保健的問題,都應當促進“那個地區”的加入。同日,歐盟對外事務部認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台灣應被納入世界衛生組織。 2月2日,就意大利及越南因應肺炎疫情,禁止或一度禁止台灣航班入境問題,外交部召開記者會,認為有關決定是受世界衛生組織將台灣列入中國的影響,對台灣人不公平,促請世衛修改有關資訊。翌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在世界衛生組織執委會上批評台灣發放不實訊息,找藉口指控中國大陸阻礙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會議。 2月3日,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疫情資訊,錯誤將台灣確診案例提高到13人,但該日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並未發布該消息,依然是1月31日10人確診的數字。 2月6日,中華民國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批評世界衛生組織做法「荒謬」,疫情報告中不僅將台灣列入中國,還在數日內數次更改台灣稱呼,由「中國台灣」(Taiwan, China)改為「台北直轄市」(Taipei Municipality),再改為「台北」(Taipei),最後改為「台北及周圍地區」(Taipei and environs),指這些名字都不正確,「我們的名字叫做台灣,正式國名中華民國」,並表達嚴正抗議。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則發文批評「民進黨當局和台獨分裂勢力」利用疫情宣傳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議題,「企圖利用疫情趁火打劫,拓展所謂國際空間」,指民進黨不承認「九二共識」令「中華台北」名義參加世界衛生大會政治基礎不再存在,並重申台灣參與世衛須在「一個中國」原則下解決,絕不允許「以疫謀獨」。中華民國大陸委員會其後反駁中共中央台辦說法是推卸責任、模糊焦點。 2月3日至2月8日在日內瓦舉行的世界衛生組織執行委員會會議期間,共有邦交國史瓦帝尼、巴拉圭、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諾魯及馬紹爾群島8國以及美國、日本、德國(代表歐盟發言)、英國、澳大利亞、紐西蘭與比利時表態不該排除臺灣參與世衛相關議題討論。 2月9日,世界衛生組織記者會上公共衛生緊急計畫執行主任說明下週2月11、12日400多位專家人士與會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全球研究及創新論壇」,高風險區的合作夥伴將以線上模式參與,包含臺灣以「臺北」的名義參與。 2月20日,《金融时报》援引台灣官員說法報導,台灣醫師從中國大陸同事處得知當地醫護人員身體不適,顯示病毒有人傳人跡象。3月24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我們12月31日確實有寄送電子信函給對岸、世界衛生組織,是將我們所蒐集情報,在湖北武漢有個呼吸道疫情,也請教他們詳細情形怎樣,有無人傳人可能性,的確是有詢問這件事”。中華民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和世界衛生組織國際衛生條例(IHR)窗口和北京當局聯繫,希望能夠幫忙查證並確認相關疫情。此外,中華民國外交部也請駐日內瓦辦事處跟世界衛生組織秘書處聯繫,希望他們能夠注意相關疫情,世界衛生組織秘書處回應表示「知道了!會轉給專家處理」,後來後續的處理沒有公布在內部網站。而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分享的訊息,亦並未被上載到IHR內部網站的一個提供所有國家共享流行病及因應作為資訊的平台。 2月27日至3月12日間,台灣網路平台批踢踢實業坊出現大量攻擊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的仇恨言論。台灣三立新聞網並於3月13日引用網友留言,以侮辱黑人的俚語Negro諧音「尼哥」稱呼譚德塞。 3月28日,香港電台英語節目《The Pulse》,記者唐若韞經Skype訪問世衛助理總幹事艾爾沃德(Bruce Aylward),當記者問及會否重新考慮台灣的世衛成員資格時,艾爾沃德未有即時回應,其後記者重覆問題時,對方指無必要,要求問下一個問題,並突然中斷對話,懷疑是艾爾沃德所為。記者之後再聯絡艾爾沃德,希望他評論台灣抗疫表現。惟艾爾沃德表示已經說過中國的情況,並指觀察中國不同的地區時,做得很不錯(when you look across all the different areas of China, they've actually done quite a good job)。翌日世衛發表新聞稿回應,稱台灣的會籍問題取決於組織成員國,而非組織僱員。 4月9日,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於記者會上回應來自台灣的仇恨攻擊,表示並不在乎個人被霸凌,但不能忍受全體黑人被侮辱。 5月18日至19日,世界衛生大會以視訊方式舉行會議,23國傾向支持台灣與會。 11月9日至14日,世界衛生大會以視訊方式正式復會。在總務委員會上,支持臺灣與會的史瓦帝尼、諾魯與反對臺灣與會的古巴、巴基斯坦進行二對二發言,最終總務委員會建議不納入大會議程。大會期間,會中支持臺灣與會的馬紹爾、宏都拉斯與反對臺灣與會的古巴、巴基斯坦進行二對二發言,大會主席(挪威衛生部常任副秘書長)裁示依總務委員會建議此案不納入大會議程。同時世界衛生組織在其臉書直播页面將有關台灣的中英文留言全部屏蔽。 2021年 2021年5月,七大工業國集團外長會議表明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組織及世界衛生大會;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呼籲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邀請台灣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世界衛生大會;同月法國參議院及4月捷克參議院皆在0票反對下通過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的決議。 5月24日至6月1日,世界衛生大會以視訊方式舉行會議。在總務委員會上,支持臺灣與會的馬紹爾群島、聖克里斯多福與反對臺灣與會的古巴、巴基斯坦進行二對二發言,最終總務委員會建議不納入大會議程。大會期間,23國及馬爾他騎士團發言傾向支持台灣與會;會中支持臺灣與會的諾魯、史瓦帝尼與反對臺灣與會的古巴、巴基斯坦進行二對二發言,大會主席(不丹衛生部長)裁示依總務委員會建議此案不納入大會議程。 8月6日,美国参议院以一致同意的方式,通过一项支持台湾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法案。 2022年 2022年5月22日至28日,世界衛生大會在日内瓦召开,台湾再次未能获准以观察员身份参加此次会议。中華民國外交部表示,已有71个国家的行政机关、立法部门、跨国议会组织及逾3700名政要、议员等支持台湾参与世界卫生组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有近90个国家致函世卫组织反对台湾参加世卫大会。 在世界衛生大會的總務委員會上,支持臺灣與會的聖文森、貝里斯與反對臺灣與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古巴進行二對二發言,最終總務委員會建議不納入大會議程。大會期間,23國及馬爾他騎士團發言傾向支持臺灣與會;會中支持臺灣與會的史瓦帝尼、吐瓦魯與反對臺灣與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巴基斯坦進行二對二發言,大會主席艾哈邁德·羅布勒·阿卜杜勒 (Ahmed Robleh Abdilleh,吉布地衛生部長)裁示依總務委員會建議此案不納入大會議程。 2023年 2023年5月22日,第76届世界卫生大会决定不邀请台湾参加5月21日至30日举行的第76屆世卫组织大会。由此在世界衛生大會秘書長譚德塞出席健走活動時,台灣宣達團當面向其反映並傳達理念。 在世界衛生大會的總務委員會上,支持臺灣與會的貝里斯、諾魯與反對臺灣與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古巴進行二對二發言,最終總務委員會建議不納入大會議程。大會期間,25國發言傾向支持臺灣與會;會中支持臺灣與會的史瓦帝尼、馬紹爾與反對臺灣與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巴基斯坦進行二對二發言,大會主席(馬耳他副總理兼衛生部長)裁示依總務委員會建議此案不納入大會議程。 中华民国政府立場 中華民國政府主張臺灣有自己的公共衛生及邊防檢疫系統,且完全獨立於中國大陸的對應體系之外,因此是自主的個別衛生實體。中國大陸的各種衛生措施無法在中華民國執行,而中華民國的執行也不須獲得中國大陸的同意,因此政府認為北京當局無權在世界衛生組織中宣稱可代替中華民國履行防疫的義務及發言。 中華民國認為疾病並無國界之分,認為北京當局施壓等政治理由否决中華民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是不公平的。 中華民國認為臺灣之公共衛生條件及醫療品質勝過中國大陸,自由民主的政治體制更是受監督之政策執行所不可或缺的,北京當局宣稱其可照顧台灣人民根本違反事實。北京當局經常以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省或所謂中國台灣省」,無理地要求世界衛生組織官員邀請中華民國官方代表或訪問中華民國必須經過北京當局同意。而中華民國記者由於持有中華民國護照,在申請採訪世界衛生組織會議時,經常被指非會員國而被排除在外,且中華民國之醫學研究成果常被誤為中國大陸的醫學成果,造成許多困擾。 李登輝政府 1997年中華民國以「中華民國」名義申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觀察員」席次,但未成功。 陳水扁政府 2002年末爆發SARS事件,由於中華民國無法在第一時間掌握疫情資料,導致SARS在臺灣蔓延,中華民國政府痛批北京政府延誤疫情通報時間,並無視臺灣人民的衛生與健康,且在SARS防疫地圖上因為北京政府主張台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省,導致中國大陸及香港發生SARS時,當時沒有SARS個案的中華民國錯誤地一併被列入疫區,影響其他國家來中華民國觀光、貿易洽談、教育文化和交流等,同時使中華民國對外人員交流被誤會為來自疫區。 2003年,中華民國以「臺灣衛生當局」名義申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觀察員」席次,但未成功。世界衛生大會期間,旁聽席上的立法委員李明憲聽到中國代表吳儀侈言照顧臺灣人民時憤怒高喊抗議後被警衛架出場外。李明憲認為,臺灣醫療技術遠勝中國,中國憑什麼聲稱要照顧台灣。 2004年,中華民國再度以「台灣衛生當局」名義申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觀察員」席次,未成功,但美國及日本首度公開投票支持。 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秘書處與北京當局簽訂秘密的所謂「秘密備忘錄」,要求通知中華民國時必須要先通知北京當局。 2007年,中華民國以「台灣」名義申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的「會員國」席次,但未成功。 2007年,世衛為防止國際間疾病散播,實施《國際衛生條例》(IHR),中華民國表達加入意願但未獲正面響應。 馬英九政府 2008年11月,連戰(中華民國前副總統、中國國民黨前主席)代表總統馬英九出席在秘魯首都利馬的亞太經合會,而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也出席。他向胡錦濤表達中華民國應該加入世衛組織。 2009年1月13日,中華民國衛生署接獲世衛來函,以「台北聯絡點」(contact point in Taipei)的名義加入《國際衛生條例》(IHR),在被納入這個全球防疫體系後,中華民國一旦發生重大公衛事件或疫情,可直接與世衛組織聯繫,中華民國代表也可以出席世衛組織的緊急防治會議。 2009年2月5日,中華民國外交部證實,北京當局於西元2005年與WHO秘書處簽訂的「秘密備忘錄」(MOU),迄今並未廢止。 2009年4月2日,立法院長王金平在台北外籍記者聯誼會發表演說籲大陸當局回應中華民國加入世衛要求,王說大陸當局若能瞭解臺灣人民心聲並作出善意回應,必然會對兩岸關係產生正面影響。 |
長江,位於中國的一條重要河川 | 大江可以指: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编演新相声。1952年,马三立主动申请参加赴朝慰问团。回国后加入天津广播曲艺团,致力于相声的整旧创新,后来转到天津市曲艺团。1957年,马三立被错划定位“右派分子”遭到迫害。1961年春,马三立回到天津市曲艺团工作,与赵佩茹搭档在天乐戏院演出,首场演出的是《黄鹤楼》。1992年,中国曲艺家协会、天津市曲艺家协会、甘肃省曲艺家协会在天津联合举办马三立从艺65周年庆祝活动。2001年12月8日,马三立大师在天津举行告别演出,正式隐退,结束了八十年的从艺生涯。 2003年2月11日6时45分,在天津市逝世,享寿88岁。 家庭 出生于曲艺世家:自幼读书,曾就读于天津汇文中学,祖父马诚方,是著名的评书艺人;父亲马德禄,是“相声八德”之一,又是相声前辈恩绪的宠徒和门婿;母亲恩萃卿,曾学唱京韵大鼓;兄马桂元。其子马志明也是著名相声演员。 主要作品 《说瞎话》 《老头醉酒》 《追》 《汽车喇叭声》 《查卫生》 《相声的魅力》 《秘方》 《吃饺子》 《马虎人》 《八十一层楼》 《写对子》 《开会迷》 《相面》 《情绪与健康》 《西江月》 《黄鹤楼》 《夸住宅》 《偏方》 《逗你玩儿》 《对对子》 《三字经》 《拉洋片》 《算卦》 《找糖》 《美容院》 《开会》 《钓鱼》 《起名的艺术》 《卖黄土》 《让座》 《苏三不要哭》 《十点钟开始》 《似曾相识的人》 《法语的误会》 | 《买猴》 《讲卫生》 《家传秘方》 《练气功》 《白事会》 《吃元宵》 《扒马褂》 《卖挂票》 《开粥厂》 《天王庙》 《打油詩》 参见 马志明 馬大哈 |width=30% align=center|从师 |width=40% align=center|辈分 |width=30% align=center|收徒 |- |width=30% align=center|周德山 |width=40% align=center|寿 |width=30% align=center | 阎笑儒、张笑勤、张笑非、金笑天、班德贵、连笑昆、常宝华、高笑临、谌笑宇、王笑予、方笑文、任笑海、尹笑声、于宝林、常宝丰 |- 5 北京人 天津人 永昌人 回族人 S 马三立 中国共产党党员 (1985年入党) |
郭嘉體弱多病,行為不守禮法,就算被陳群檢舉,但仍不作改變,不過曹操愛惜郭嘉的才能不加責備,也對陳群的公正態度加以讚許。看其弱冠後隱居,可見他喜愛不受拘束。此外他有遠見,對他人的心理與性格都能推測清楚,如劉表、劉備、孫策、袁紹、袁譚、袁尚等都被其推測過,極其準確,又能精確地表達事情,曹操也大讚「只有郭奉孝能明白我的心思。」 民間藝術 三國演義 前期由荀彧推薦給曹操,再讓程昱加以肯定與推舉;是曹操麾下洞察力敏銳的謀士,深得信賴,自身也曾經推舉過參謀劉曄。遺計定遼東的劇情,成功讓公孫康斬殺二袁並降曹,使曹操不費一兵一卒兼领辽东(史书未载定辽东之策为郭嘉遺策)。 电视剧 1983年香港邵氏电影《神通术与小霸王》:顾冠忠飾演郭嘉 1993年电视剧《關公》:秦宝林飾演郭嘉 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蒋恺飾演郭嘉,鲍大志配音,日语版为家中宏配音。 1999年电视剧《曹操》:安泽豪飾演郭嘉 2004年电视剧《武圣关公》:宋瑞飾演郭嘉 2010年电视剧《三国》:王今心饰演郭嘉 2013年电视剧《曹操》:严琨饰演郭嘉 2017年電視劇《軍師聯盟》:曹磊飾演郭嘉 2018年電視劇《三国机密》:王陽明饰演郭嘉 動漫遊戲 真三國無雙系列 / 無雙OROCHI系列(光榮公司開發,原三宅淳一配音;系列作真三國無雙八中,三宅淳一因病休養決定退出無雙系列,現在改由神原大地任郭嘉配音) 三國演義 《火鳳燎原》(陳某)、火鳳燎原外傳小說《袁方》、《奉孝》(王貽興):設定是司馬徽的弟子,更是名聞天下的軍師集團「水鏡八奇」中的四奇,本來是袁紹收買其以分化八奇,後脫離控制,本身便身患重病得華佗診治,經三師兄賈詡推薦予曹操,為曹操策劃奉孝殺戳、濮陽練兵、水淹下邳,為官渡之戰穩定後方及鍛鍊軍心,在統一北方後病死,臨死前為曹操定下南征戰略,並訂囑曹操在自己死後七師弟諸葛亮即將出山及司馬懿為其接班人和可與諸葛亮匹敵,同時暗中制定副策,萬一南征失敗實行以保曹操安危。 《蒼天航路》中的郭嘉和正史一樣是洞察力敏銳的謀士,有慧眼識人的能力,乃當世奇才。 家庭 子 郭奕,郭嘉之子,繼嗣。任太子文學,早卒。 孫 郭深,郭奕之子,繼嗣。 郭敞,字泰中,有才識,任散騎常侍。 曾孫 郭獵,郭深之子,繼嗣。 評價 《三國誌》評曰:「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於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曹操:「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唯奉孝為能知孤意。」、「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曹操表郭嘉:「臣聞褒忠寵賢,未必當身,念功惟績,恩隆後嗣。是以楚宗孫叔,顯封厥子;岑彭既沒,爵及支庶。故軍祭酒郭嘉,忠良淵淑,體通性達。每有大議,發言盈庭,執中處理,動無遺策。自在軍旅,十有餘年,行同騎乘,坐共幄席,東擒呂布,西取眭固,斬袁譚之首,平朔土之眾,踰越險塞,盪定烏桓,震威遼東,以梟袁尚。雖假天威,易為指麾,至於臨敵,發揚誓命,凶逆克殄,勳實由嘉。方將表顯,短命早終。上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喪失奇佐。宜追增嘉封,并前千戶,褒亡為存,厚往勸來也。」、 「軍祭酒郭嘉,自從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議,臨敵制變。臣策未決,嘉輒成之。平定天下,謀功為高。不幸短命,事業未終。追思嘉勳,實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戶,并前千戶。」 曹操書信給荀彧,追思郭嘉:「郭奉孝年不滿四十,相與周旋十一年,阻險艱難,皆共罹之。又以其通達,見世事無所凝滯,欲以後事屬之,何意卒爾失之,悲痛傷心。今表增其子滿千戶,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其人見時事兵事,過絕於人。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則不生還』。然與共論計,-{云}-當先定荊。此為不但見計之忠厚,必欲立功分,棄命定。事人心乃爾,何得使人忘之!」 《彧别传》:「戏志才、郭嘉等有负俗之讥,杜畿简傲少文,皆以智策举之,终各显名。」 朱敬则:「神人无功,达人无迹。张子房元机孤映,清识独流。践若发机,应同急箭;优游澹泊,神交太虚,非诸人所及也。至若陈平、荀彧、贾诩、荀攸、程昱、郭嘉、田丰、沮授、崔浩、张宾等,可谓天下之菁英。帷幄之至妙,中权合变,因败为功,爰自秦汉,讫於周隋。」 薛稷:「张良之翼汉王,郭嘉之协魏主,宋武之得穆之,齐高之得褚彦:定策决胜,谋夫孔多。」 李隆基:「孝文之得魏尚,虏不足忧;太祖之见郭嘉,知成吾事。」 洪迈:「荀彧、荀攸、郭嘉皆腹心谋臣,共济大事,无待赞说。」 | 追惜良臣 郭嘉随同曹操征讨乌桓的途中,已经身染重病。在临行前,就留下遗言:“吾不南回。”當曹操自柳城北還時,郭嘉因水土不服而病情加重,曹操非常擔心,不斷前去探望。可惜,郭嘉回天乏術,死時三十八歲。郭嘉临走前,也曾托付曹操照顾自己的妻子和一岁的儿子郭弈。曹操承诺以亲子待之。曹操一辈的人中,郭嘉年纪最轻,曹操曾有意自己身故之后,由郭嘉辅佐自己的儿子。如今郭嘉早逝,曹操对自己的继承人也无比担忧。曹操到其喪禮時,慟哭流涕,對荀攸等說:「公達等人年紀都是我的一輩,唯獨奉孝最為年少。當天下定了後,想囑託他後事,但他中年夭折,真是天命呀!」諡郭嘉為貞侯,其子郭奕繼嗣。208年,曹操於赤壁之戰大敗,大歎:「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而後也經常懷念起他,如「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262年,因功而受到曹奐於曹操廟庭祭祀的禮遇。 形象特徵 郭嘉體弱多病,行為不守禮法,就算被陳群檢舉,但仍不作改變,不過曹操愛惜郭嘉的才能不加責備,也對陳群的公正態度加以讚許。看其弱冠後隱居,可見他喜愛不受拘束。此外他有遠見,對他人的心理與性格都能推測清楚,如劉表、劉備、孫策、袁紹、袁譚、袁尚等都被其推測過,極其準確,又能精確地表達事情,曹操也大讚「只有郭奉孝能明白我的心思。」 民間藝術 三國演義 前期由荀彧推薦給曹操,再讓程昱加以肯定與推舉;是曹操麾下洞察力敏銳的謀士,深得信賴,自身也曾經推舉過參謀劉曄。遺計定遼東的劇情,成功讓公孫康斬殺二袁並降曹,使曹操不費一兵一卒兼领辽东(史书未载定辽东之策为郭嘉遺策)。 电视剧 1983年香港邵氏电影《神通术与小霸王》:顾冠忠飾演郭嘉 1993年电视剧《關公》:秦宝林飾演郭嘉 1994年电视剧《三国演义》:蒋恺飾演郭嘉,鲍大志配音,日语版为家中宏配音。 1999年电视剧《曹操》:安泽豪飾演郭嘉 2004年电视剧《武圣关公》:宋瑞飾演郭嘉 2010年电视剧《三国》:王今心饰演郭嘉 2013年电视剧《曹操》:严琨饰演郭嘉 2017年電視劇《軍師聯盟》:曹磊飾演郭嘉 2018年電視劇《三国机密》:王陽明饰演郭嘉 動漫遊戲 真三國無雙系列 / 無雙OROCHI系列(光榮公司開發,原三宅淳一配音;系列作真三國無雙八中,三宅淳一因病休養決定退出無雙系列,現在改由神原大地任郭嘉配音) 三國演義 《火鳳燎原》(陳某)、火鳳燎原外傳小說《袁方》、《奉孝》(王貽興):設定是司馬徽的弟子,更是名聞天下的軍師集團「水鏡八奇」中的四奇,本來是袁紹收買其以分化八奇,後脫離控制,本身便身患重病得華佗診治,經三師兄賈詡推薦予曹操,為曹操策劃奉孝殺戳、濮陽練兵、水淹下邳,為官渡之戰穩定後方及鍛鍊軍心,在統一北方後病死,臨死前為曹操定下南征戰略,並訂囑曹操在自己死後七師弟諸葛亮即將出山及司馬懿為其接班人和可與諸葛亮匹敵,同時暗中制定副策,萬一南征失敗實行以保曹操安危。 《蒼天航路》中的郭嘉和正史一樣是洞察力敏銳的謀士,有慧眼識人的能力,乃當世奇才。 家庭 子 郭奕,郭嘉之子,繼嗣。任太子文學,早卒。 孫 郭深,郭奕之子,繼嗣。 郭敞,字泰中,有才識,任散騎常侍。 曾孫 郭獵,郭深之子,繼嗣。 評價 《三國誌》評曰:「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於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曹操:「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唯奉孝為能知孤意。」、「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曹操表郭嘉:「臣聞褒忠寵賢,未必當身,念功惟績,恩隆後嗣。是以楚宗孫叔,顯封厥子;岑彭既沒,爵及支庶。故軍祭酒郭嘉,忠良淵淑,體通性達。每有大議,發言盈庭,執中處理,動無遺策。自在軍旅,十有餘年,行同騎乘,坐共幄席,東擒呂布,西取眭固,斬袁譚之首,平朔土之眾,踰越險塞,盪定烏桓,震威遼東,以梟袁尚。雖假天威,易為指麾,至於臨敵,發揚誓命,凶逆克殄,勳實由嘉。方將表顯,短命早終。上為朝廷悼惜良臣,下自毒恨喪失奇佐。宜追增嘉封,并前千戶,褒亡為存,厚往勸來也。」、 「軍祭酒郭嘉,自從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議,臨敵制變。臣策未決,嘉輒成之。平定天下,謀功為高。不幸短命,事業未終。追思嘉勳,實不可忘。可增邑八百戶,并前千戶。」 曹操書信給荀彧,追思郭嘉:「郭奉孝年不滿四十,相與周旋十一年,阻險艱難,皆共罹之。又以其通達,見世事無所凝滯,欲以後事屬之,何意卒爾失之,悲痛傷心。今表增其子滿千戶,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追惜奉孝,不能去心。其人見時事兵事,過絕於人。又人多畏病,南方有疫,常言『吾往南方,則不生還』。然與共論計,-{云}-當先定荊。此為不但見計之忠厚,必欲立功分,棄命定。事人心乃爾,何得使人忘之!」 《彧别传》:「戏志才、郭嘉等有负俗之讥,杜畿简傲少文,皆以智策举之,终各显名。」 朱敬则:「神人无功,达人无迹。张子房元机孤映,清识独流。践若发机,应同急箭;优游澹泊,神交太虚,非诸人所及也。至若陈平、荀彧、贾诩、荀攸、程昱、郭嘉、田丰、沮授、崔浩、张宾等,可谓天下之菁英。帷幄之至妙,中权合变,因败为功,爰自秦汉,讫於周隋。」 |
Schistosoma intercalatum,刚果裂体吸虫, 刚果血吸虫 日本血吸蟲 Schistosoma japonicum,日本裂体吸虫 Schistosoma kisumuensis Schistosoma leiperi 曼氏血吸蟲 Schistosoma mansoni,曼森氏裂体吸虫 馬來血吸蟲 Schistosoma malayensis Schistosoma margrebowiei Schistosoma mattheei 湄公血吸蟲 Schistosoma mekongi Schistosoma ovuncatum Schistosoma nasale Schistosoma rodhaini 中华裂体吸虫 Schistosoma sinensium 梭形裂体吸虫 Schistosoma spindale 猪裂体吸虫 Schistosoma suis,猪血吸虫 Schistosoma turkestanicum 生活史 血吸虫的生活史包括成虫、卵、毛蚴、胞蚴、尾蚴及童虫等6个阶段。 感染血吸虫的人或其它哺乳动物从粪便中排出虫卵,若粪便污染了水,虫卵被带进水中,在水里孵出毛蚴。毛蚴能在水中自由游动,并主动钻入水中的钉螺体内,发育成母胞蚴,进行无性繁殖,产生子胞蚴。子胞蚴再经一次繁殖,产生大量尾蚴,尾蚴离开钉螺在水中自由游动。人们因生产劳动、生活用水、游泳戏水等各种方式与含有尾蚴的水接触后,尾蚴便很快钻进人体皮肤,进入皮肤后即转变成童虫,经过一定时间的生长发育,最终在肝、肠附近的血管内定居寄生,并发育成熟,成为成虫。雌、雄成虫结伴合抱,交配产卵,每条雌虫每天可产卵二三千个。这样一个周期即是血吸虫的一生,即生活史。 在血吸虫的生活史中,有两个宿主,一个是被成虫寄生的人和其它哺乳动物,称为终宿主,许多种哺乳动物都可成为血吸虫的终宿主;另一个是被幼虫寄生的钉螺,叫中间宿主,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 血吸虫病 血吸虫对人体损害导致症状称为“血吸虫病”,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属于人和牛、羊、猪等哺乳动物感染血吸虫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血吸虫人对人畜危害以虫卵损害为最为严重;虫卵沉着在宿主的肝脏及肠壁等组织,形成虫卵肉芽肿,最后导致肝脾肿大、肠壁纤维化、肝硬化和腹水;儿童如果反复感染血吸虫会引起发育不良、智力减退、生殖机能不好,形成血吸虫性“侏儒症”,丧失劳动力。 中国只流行日本血吸虫,因最早发现于日本而得名。日本血吸虫的毛蚴在水中可活2~3天,毛蚴主要寄生于钉螺,在螺体内发育为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后逸出;人畜接触含有尾蚴的疫水后,尾蚴即可通过皮肤侵入;尾蚴脱去尾成为童虫,在寄主(宿主)体内移行发育,在移行发育过程中未能到达门静脉系统的童虫,因不能发育为成虫而死亡。童虫一旦到达门静脉系统,即定居其中发育为成虫,终生不再移动。 | Schistosoma curassoni Schistosoma datta Schistosoma edwardiense 几内亚裂体吸虫 Schistosoma guineensis 埃及血吸蟲 Schistosoma haematobium Schistosoma harinasutai Schistosoma hippotami Schistosoma incognitum 印度裂体吸虫 Schistosoma indicum 間插血吸蟲 Schistosoma intercalatum,刚果裂体吸虫, 刚果血吸虫 日本血吸蟲 Schistosoma japonicum,日本裂体吸虫 Schistosoma kisumuensis Schistosoma leiperi 曼氏血吸蟲 Schistosoma mansoni,曼森氏裂体吸虫 馬來血吸蟲 Schistosoma malayensis Schistosoma margrebowiei Schistosoma mattheei 湄公血吸蟲 Schistosoma mekongi Schistosoma ovuncatum |
歷史 玄武湖原為桑泊,南朝宋元嘉二十三(446年),始有玄武湖一名。“玄武”是中国神话故事中的四神之一,具体形象是龟与蛇的复合体,和青龙、白虎、朱雀共同代表著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玄武为“北方之神”,玄武湖在燕雀湖之北,故又稱“北湖”,且在金陵城北。或称曾有19个名字。除经常更换名称外,玄武湖忽大忽小,时有时无的行列经历,如此多变及命运多舛的湖泊鲜见。 秦時置秣陵縣而稱“秣陵湖”。漢時秣陵都尉蔣子文葬於湖畔,蔣神受到崇拜,吳王孫權引水入宮苑後湖及周邊沼澤濕地,改稱“蔣陵湖”。六朝時曾在此操練和檢閱水兵,故曾稱“練湖”等;在鸡鸣山背后,又曾為宮廷後花園,故又曾稱“後湖”。六朝時又稱昆明湖等。 南朝宋孝武大明三年在湖南邊設樂游苑,湖北邊建西苑,梁時西苑改稱上林苑;宋文帝時疏浚湖泊,以湖泥建筑成蓬萊、方丈、瀛洲三島,又稱“三神山”。中国学界一般认为即今梁洲、環洲、櫻洲。有研究者因“环洲、樱洲之间的内河不似天然形成,而象人工开凿”有所怀疑,但无确凿证据否定此说。亦认为“三神山”指今梁、菱、翠三洲,因“三洲的面积、形状大体相当,呈扇形颁布,相去的距离也基本相同”。当时水面面积是今玄武湖的3至4倍。 玄武湖曾两度遭到浩劫,一次发生在隋文帝时,另一次则发生在宋神宗在位时。隋灭南陈之后,隋文帝曾下令将南京城平荡耕恳,玄武湖因此首度消失两百多年;宋神宗时,王安石调任江宁府尹,提出“废湖还田”,南京城因此常遇雨成灾,元朝疏浚之后获得改善。明初继续疏浚。 明初修南京城墙,初以金川河为城东北的护城河。城墙后扩展至玄武湖边,以为护城河。当时,明朝政府在玄武湖湖心西北小岛——旧洲(今梁洲)上设有专门存放黃冊的黄册库。到弘治年间,开辟湖心西南小岛——新洲(郭璞墩所在的环洲)为新库房。为避免火烛,在新洲中部开挖水渠,形成新的一洲,即今樱洲。或说新洲是今樱洲。正德七年(1512年),将厨房从环洲移到樱洲。嘉靖十一年(1532年),樱洲开辟为新库房,厨房移走。湖心东二洲(今菱洲、翠洲)因未建黄册库,皆称荒洲。明朝灭亡后,黄册库不存。 清朝康熙年间,曾避康熙帝讳称元武湖。当年绘制的地图上,玄武湖上仅有四个洲,分别是旧洲、新洲、莲萼洲、引龙洲,哪一个洲不在其中,不得而知。 清末的1909年,为迎接南洋勸業會,方便宾客游览玄武湖,兩江總督端方经奏准辟建丰润门(玄武门),标志着玄武湖正式成为近代历史意义上的公园。民国初期,玄武湖中五洲仍沿用旧名。南京特別市建市后的1928年8月19日,玄武湖作为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初名元武湖公园。1928年9月,劉紀文任市长时,湖中五洲因拟比世界五大洲而改名,故名五洲公园。1934年4月19日,南京市政会议重新研究五洲公园和湖中五洲名称,拟改为玄武公园。4月,南京市长石瑛颁布命令,五洲公园改为玄武公园。同时,以吴衍慈、陈祖平、陈无涯、于愈众、缪崇君组成五人小组,负责湖中五洲更名事宜。1935年7月5日,南京市政府会议通过市长马超俊的五洲改名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进行整治。1966年,文革改名风中改名“人民公园”,1972年3月,重新恢复玄武湖公园名称,现免费开放。 地形简介 玄武湖位于南京城中,三面环山,一面临城,是江南最大的城市公园,钟山脚下的国家级风景区。钟山雄峙湖东,古城濒临西南,富贵、覆舟、鸡笼山屏列于南,秀峰塔景隔城辉映,朝阳、幕府山绵延湖北,山城环抱,沿湖名胜古迹众多,巍峨的明城墙、秀美的九华山、古色古香的鸡鸣寺环抱其右。 玄武湖的水源来自东侧的紫金山,一支经金川河入长江,另一支经鸡鸣寺附近的武庙闸进南京城,经秦淮河入长江。玄武湖西、南两面紧邻明城墙,西以玄武门、南以解放门为出入口。玄武湖南依北极阁,向南可以看到三座高地上的塔高出城墙:九华山三藏塔、鸡鸣寺药师佛塔、北极阁气象塔。东邻紫金山,青山秀水相映。东北有南京火车站。 玄武湖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是在岩浆侵入体和断层破碎的软弱部位,经过风化剥蚀发展而成的湖盆,历史上的湖面要比现存的广阔得多,古时周长为40里。 当今的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长约10公里。现有面积473公顷,五洲面积约105公顷。湖水深度3米,湖内养鱼,并种植荷花,湖边杨柳轻垂,夏秋两季,水面一片碧绿,粉红色荷花掩映其中,满湖清香,景色迷人。玄武湖中分布有五块绿洲,形成五处景区。一为环洲,二是樱洲,三为菱洲,四为梁洲,五为翠洲,五洲之间,桥堤相通,别具其胜。 湖中五洲及公园建筑 | 地形简介 玄武湖位于南京城中,三面环山,一面临城,是江南最大的城市公园,钟山脚下的国家级风景区。钟山雄峙湖东,古城濒临西南,富贵、覆舟、鸡笼山屏列于南,秀峰塔景隔城辉映,朝阳、幕府山绵延湖北,山城环抱,沿湖名胜古迹众多,巍峨的明城墙、秀美的九华山、古色古香的鸡鸣寺环抱其右。 玄武湖的水源来自东侧的紫金山,一支经金川河入长江,另一支经鸡鸣寺附近的武庙闸进南京城,经秦淮河入长江。玄武湖西、南两面紧邻明城墙,西以玄武门、南以解放门为出入口。玄武湖南依北极阁,向南可以看到三座高地上的塔高出城墙:九华山三藏塔、鸡鸣寺药师佛塔、北极阁气象塔。东邻紫金山,青山秀水相映。东北有南京火车站。 玄武湖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是在岩浆侵入体和断层破碎的软弱部位,经过风化剥蚀发展而成的湖盆,历史上的湖面要比现存的广阔得多,古时周长为40里。 当今的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长约10公里。现有面积473公顷,五洲面积约105公顷。湖水深度3米,湖内养鱼,并种植荷花,湖边杨柳轻垂,夏秋两季,水面一片碧绿,粉红色荷花掩映其中,满湖清香,景色迷人。玄武湖中分布有五块绿洲,形成五处景区。一为环洲,二是樱洲,三为菱洲,四为梁洲,五为翠洲,五洲之间,桥堤相通,别具其胜。 湖中五洲及公园建筑 玄武湖中有五島,皆以洲名。自元末明初,五洲成形,洲名多有变化。当代研究者指出在明朝时五洲名称是不固定的,甚至还自相矛盾之处,但大体上固定。 環洲,“環洲煙柳”。環洲有堤西通玄武門。明朝弘治年间,建有芳桥连通梁洲。 明朝时称中洲、长洲。又或一分为二,南半部称龙引洲(清朝时或称引龙洲),北半部称仙擘洲。清朝时改名长洲。1928年时,改称亚洲。1935年7月5日,南京市政府会议通过市长马超俊的五洲改名决议。因“洲形屈曲如半环”,改称环洲。 有郭璞墩、郭璞亭、郭璞紀念館、米芾拜石、童子拜观音石、假山瀑布等。 櫻洲,“櫻洲花海”。有樱桥通环洲。 明朝时称新洲。1928年时,改称欧洲。1935年7月,因“洲上樱桃树极多”改称樱洲。 1954年,樱洲西北建成竹木结构的樱洲长廊。初名“中苏友好长廊”。1963年,原地改建。1986年重建清真餐厅,现为婚纱摄影馆。另有藏春亭、诸多南京市友好城市代表团种植的40余株友谊树。 菱洲,“菱洲山嵐”。 明朝时称荒洲,或称太平洲。因位置最东,视为把守湖门的“将军”,故俗称将军洲。清朝时改称菱洲,又称团洲。1928年时,改称澳洲。1935年7月,改称菱洲。因“洲外原多产红菱,湖民向称菱洲,因菱米可供民食,为副产物之一。今仍沿用旧名,一以存民意,二以念民生也。” |
當潞州之圍解決後,河東威振,控制鎮州的王鎔和控制定州的王處直見形勢驟變,也動搖了依附後梁的信心,竟然和李存勗結成聯盟共同對付後梁。後梁為了保護河北之地,不惜一切,出兵再戰,於是雙方在柏鄉又展開了一場血戰。柏鄉之戰中,晉軍有周德威等三千騎兵和鎮州、定州兵;對方梁軍有王景仁率領的禁軍和魏博兵八萬。梁軍守衛柏鄉、以逸待勞,在地形、兵力、裝備幾方面處於優勢;而晉軍是騎兵,機動性和進攻能力大,對梁軍構成威脅。戰役開始,李存勗採用周德威建議,引誘梁兵出城,聚而殲之,晉軍主動後撤。梁軍主將王景仁果然上當,傾巢而出。晉軍抓住機會,以騎兵猛烈突擊梁軍,周德威攻右翼,李嗣源攻左翼,鼓譟而進。這時晉軍李存璋率領的騎兵大隊也趕上,梁軍丟盔棄甲,死傷殆盡。這一仗,使梁軍喪失了對河北的控制權,之後,朱溫一聽晉軍就談虎色變。而李存勗卻進一步安定了河東局勢,他息兵行賞,任用賢才,懲治貪官惡吏,寬刑減賦,一時河東大治。 李克用臨死時,交給李存勗三支箭,囑咐他要完成三件大事:一是討伐劉仁恭,攻克幽州;二是征討契丹,解除北方邊境的威脅;第三件大事就是要消滅世敵朱溫。他將三支箭供奉在家廟裡,每臨出征就派人取來,放在精製的絲套裡,帶著上陣,打了勝仗,又送回家廟,表示完成了任務。其後李存勗達成李克用遺志,打敗契丹,攻破燕地,並且攻滅劉守光與劉仁恭父子割據的桀燕政權,並且於923年,在魏州(河北大名縣西)稱帝,國號為唐,史稱後唐,其後攻滅後梁,統一北方。李存勗還收降了李茂貞建立的岐,並攻滅王建所建立的前蜀。 李存勗以唐朝赐姓为李的合法继承人身份,打起中兴唐朝的旗号,并为唐朝皇帝立庙。又以诛灭唐朝逆臣之名,将后梁宰相敬翔、李振等人灭族,将帮助朱溫篡唐的旧臣11人贬官。 但李存勗到了晚年自認為已經拚命一生,應該好好享樂,遂荒廢朝政。李存勗自幼喜歡看戲、演戲,常粉墨登場,並自號藝名“李天下”。伶人大受皇帝寵幸,以至于伶人景进干预朝政。士大夫皆气愤,又不敢出气。李存勗又派伶人、宦官搶民女入宮,強擄魏博士卒們妻女千餘人,怨聲四起。同光二年,李存勗恢复旧唐宦官的势力,本来已经消失的监军又凌驾于藩镇之上,导致诸将更大的不满。同光三年(925年),李存勗派遣兒子魏王李继岌、侍中郭崇韬,攻滅前蜀。但是其後继岌、崇韬互相猜疑。郭崇韬又得罪宦官,李存勗於是对崇韬起疑,下命孟知祥入蜀,见机行事。翌年,李存勗被宦官的谗言所迷惑,诛杀了朱友谦、李存乂。后唐朝廷人心惶惶。 後唐同光四年(926年),魏博士兵皇甫暉在鄴城叛亂,是為鄴城之亂,李存勗命李绍荣前往討伐,久不能下,无奈命李嗣源攻鄴城,李嗣源命其女婿石敬瑭同征。兵進魏州時,李嗣源卻被叛軍擁戴,恭迎入城,李嗣源百口莫辯,石敬瑭表示就算不造反也無法免責,李嗣源因而擁兵自立,與魏博的叛軍合兵造反。李嗣源占據汴州(今河南開封),進軍洛邑,先鋒石敬瑭則帶兵逼進汜水關(河南滎陽汜水鎮),李存勗決定親-{征}-反擊。 興教門之變 這時擔任指揮使的伶人郭从谦不知李存乂已被莊宗殺死,欲奉李存乂之名作乱,火燒興教門。蕃汉马步使朱守殷见危不救。李存勗當時僅有符彥卿及王全斌等少數將領效忠他。郭从谦率兵攻入皇城。李存勗被流箭射中。王全斌將其扶至絳霄殿。李存勗失血過多,渴懑求飲,經宦官奉進酪漿,喝完一杯,遽爾殞命。王全斌大慟而去。一名伶人揀丟棄的樂器放在李存勗屍體上,點火焚屍。史稱興教門之變。李嗣源入洛陽杀尽叛臣,葬李存勗屍骨于雍陵,進廟號莊宗,李嗣源在汴州稱帝,是為後唐明宗。 评价 李存勗稱帝即位之前,和后梁血战十餘年,大小百餘战,作战英勇异常。但打了天下,却不懂得治天下,宠幸伶人,重用宦官,又吝於銀錢,不抚恤士卒,三年後因兵变被杀,失败之速,亦是罕见。 北宋歐陽修寫《新五代史·伶官傳序》便是討論李存勗沉溺逸樂、寵信樂官而致亡國的史實,叹惜李存勗“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复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說明“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的歷史規律 。 《旧五代史》则称赞李存勗是“中兴之主”,是唐朝的合法继承者,但語鋒一轉,隨即批評他“忘櫛沐之艱難,徇色禽之荒樂”、“伶人亂政、靳吝貨財、大臣無罪以獲誅、眾口吞聲而避禍” 。 朱温评价李存勗说“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豚犬耳!”(生儿子就要生像李存勗这样的,李克用的大业不会灭亡了!至于说我的儿子,猪狗之辈而已!) 家庭 后妃 皇后刘氏,原為妾室,立为皇后。 淑妃韩氏,原為正室,册为淑妃。 德妃伊氏,妾室,册为德妃。 昭仪侯氏,封汧国夫人 昭容夏氏,封虢国夫人,被后唐明宗赐婚嫁于耶律倍 昭媛白氏,封沂国夫人 出使美宣邓氏,封珝国夫人 御正楚真张氏,封凉国夫人 司簿德美周氏,封宋国夫人 侍真吴氏,封延陵郡夫人 懿才王氏,封太原郡夫人 咸一韩氏,封昌黎郡夫人 瑶芳张氏,封清河郡夫人 懿德王氏,封琅琊郡夫人 宣一马氏,封扶风郡夫人 某氏,莊宗爱姬,有子,为皇后刘玉娘所设计,于同光三年(925年)归于元行钦 郭氏,后梁末帝朱友贞妃,入莊宗后宫,出家为尼,后晋时主持朱友贞之丧 李氏,莊宗登基前的側室,后被赐给孟知祥。 | 鄭州防禦使李紹琛(原名康延孝) 盧龍節度使李紹斌(原名趙行實,後名趙德鈞) 泰寧節度使李紹欽(原名段凝) 保義留後李紹真(原名霍彥威) 洺州刺史李紹能(原名米君立) 齊州防禦使李紹虔(原名王晏球) 河陽節度使李紹奇(原名夏魯奇) 南東道節度使李紹珙(原名劉訓) 貝州刺史李紹英(原名房知溫) 護國節度使李繼麟(原名朱友謙) 忠武節度使李紹瓊(原名萇從簡) 金槍指揮使李繼璟(原名李從審,為明宗李嗣源長子) 匡國節度使李紹沖(原名溫韜) 李紹文(原名張從楚) 李紹魯(原名白承福) 李紹威(原名扫剌) 影視形象 電視劇 電影 脚注 延伸阅读 参考资料 研究書目 Richard L. Davis(戴仁柱)、馬佳著:《伶人.武士.獵手:後唐莊宗李存勗傳》(北京:中華書局,2009)。 後唐皇帝 五代十國戰爭身亡者 |
靠近北回歸線的城市 廣州市 汕頭市 梧州市 嘉義市 花蓮縣 蘭契 西孟加拉邦 達卡市 貴楷 馬斯喀特 達克拉 哈瓦那 薩卡特卡斯科斯镇 參見 南回歸線 赤道 北極圈 南極圈 註釋 參考資料 太阳 季節 | 广东省肇庆市封開县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广州北回归线标志塔 广东省汕頭市:汕头北回归线标志塔 靠近北回歸線的城市 廣州市 汕頭市 梧州市 嘉義市 花蓮縣 蘭契 西孟加拉邦 達卡市 貴楷 馬斯喀特 達克拉 哈瓦那 薩卡特卡斯科斯镇 參見 南回歸線 赤道 北極圈 南極圈 註釋 |
实际上,受岁差、章動和极移等天文因素的影响,南、北回归线位置并非固定不变。以南回歸線为例,它的纬度上限:北在南纬22°37′56″,南在南纬24°14′39″,相差约180公里,往复周期约为37,158年。但是也有其他說法例如41000年介於21.5至24.5度間,或者41000年在22.1至24.5度間。 目前南回归线正每年向北移动大约0.47秒,约14.4米,約在公元前7281年時到最南點並開始往北移動,在已于2009年夏至日经过周期中点,即23度26分17秒,並繼續北移,直到公元11300年到達最北點時才會再南返。1917年時在23度27分,2045年時在23度26分。 當南回歸線在現在界線與南界之間時不會經過今日界上以外的國家。 現在南回歸線通過的國家和地區:南美洲-巴西、巴拉圭、阿根廷、智利。非洲-馬達加斯加、莫三比克、南非共和國、波札那、那米比亞。大洋洲-澳大利亞、社會群島。 當南回歸線在現在界線與北界之間時會經過:東加、斐濟、辛巴威、玻利維亞。 地理意义 南、北回归线也分别是南温带、北温带与热带的分界线;南极圈、北极圈则是90度减去回归线的度数,是南温带、北温带与南寒带、北寒带的分界线(天文五带)。 其他 南回归线(Tropic | of Capricorn)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时移到最南时所在的纬线,其纬度数值等于黄赤交角,大约在南纬23度26分。 變動 实际上,受岁差、章動和极移等天文因素的影响,南、北回归线位置并非固定不变。以南回歸線为例,它的纬度上限:北在南纬22°37′56″,南在南纬24°14′39″,相差约180公里,往复周期约为37,158年。但是也有其他說法例如41000年介於21.5至24.5度間,或者41000年在22.1至24.5度間。 目前南回归线正每年向北移动大约0.47秒,约14.4米,約在公元前7281年時到最南點並開始往北移動,在已于2009年夏至日经过周期中点,即23度26分17秒,並繼續北移,直到公元11300年到達最北點時才會再南返。1917年時在23度27分,2045年時在23度26分。 當南回歸線在現在界線與南界之間時不會經過今日界上以外的國家。 現在南回歸線通過的國家和地區:南美洲-巴西、巴拉圭、阿根廷、智利。非洲-馬達加斯加、莫三比克、南非共和國、波札那、那米比亞。大洋洲-澳大利亞、社會群島。 當南回歸線在現在界線與北界之間時會經過:東加、斐濟、辛巴威、玻利維亞。 |
龐煖 廉頗 李牧 司馬尚 賈偃 趙括 蘇射 王容 傅豹 趙茄 扈輒 趙蔥 顏聚 謀臣 張孟談 王登 公仲連 成午 肥義 李兑 麛皮 皮相國 許歷 虞卿 藺相如 蘇代 毛遂 韓倉 公孫龍 仇液 姚賈 鄭朱 魏加 樓昌 公子 平原君趙勝 趙高 其他 趙豹 荀況 郭開 李談 注:趙襄子在位時間從楊寬戰國史。 参见 戰國歷史年表 秦赵远祖世系图 | 晋國四卿 趙氏與秦國有共同祖先蜚廉。趙氏是趙城大夫造父的後裔,因以趙為氏,本居於周朝,事周天子。張政烺認為,趙的本義為超行,趙氏先祖為造父,為周穆王御者,故以趙為氏。 西周末年,叔带入晉國,侍晋文侯。驪姬之亂时,太子申生被害,叔带的后裔赵衰跟随公子重耳流亡,后来重耳成为晋文公,治國有方,稱霸諸侯,是春秋五霸之一。赵衰于是权重位高,其后代赵盾、赵武、赵鞅、赵无恤都成为股肱之臣。 晋国在晋出公时期公室卑弱,主要权力被知伯瑤和赵襄子、韩康子、魏桓子四卿把持。前456年,四卿驱逐晋出公而立晋哀公。 三家滅知 赵襄子繼其父赵简子立,襄子为一狄人婢女所生。前454年知伯瑤率韩康子與魏桓子二大夫,围攻晋阳(在今山西太原市南晋源镇),襄子成功地坚守城池,并最终联合韩、魏二家宗主倒戈,將知伯瑤討死,是為三家滅知。前453年,赵、魏、韩三家瓜分了知氏的领地,另也開始吞食晉國的領土。 赵襄子死后,其子赵桓子继位。桓子死后,襄子之兄赵伯鲁之孙赵浣立,是为赵献子。献子之子赵籍后来继位,即是赵烈侯。 三家分晋 前437年,晋哀公去世,其子晋幽公继位,晉國君主对赵、魏、韩已毫无权威。前403年(周威烈王23年,即晋烈公17年),趙烈侯、韓景侯、魏文侯三卿被周天子立為諸侯,是為三家分晉。宋代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认为战国时代由此开始:“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前376年,韓、赵、魏廢晋静公,將晋國剩余的土地瓜分完畢。 发展与强盛 赵襄子执政后,赵国迎来了历史上第一个强盛期。灭智之后的赵国,其疆域北起燕、代,南临河、漳,为三晋中势力最强大者。整理了晋国的内务后,赵国开始了争霸中原的历程。前441年,赵襄子(一说赵桓子)与越令尹率领诸侯讨伐齐国,齐国无法忍受诸侯军的强大攻势,不得已修筑了绵延千里的齐长城以御敌。前430年,赵将赵狗再次和越国国君一同讨伐齐国,赵氏军队打到了齐长城脚下才罢手。 魏文侯启用李悝变法改革後国力蒸蒸日上,大有赶超赵国之势头,赵国的三晋盟主乃至中原霸权面临挑战。曾驱逐赵献侯自立为君的赵桓子死后,赵国人杀了即将即位的新国君,改立赵襄子的后裔为君。此番内乱大大削弱了赵国的实力,让魏国后来居上。前412年,三晋与楚国争夺黄池而未成功。前411年,楚简王以莫敖阳为将包围赤岸,以作为对三晋攻打黄池的报复。三晋联军救援赤岸,楚军撤走,与三晋军战于长城之下,楚军大败,丢弃了无数车马、辎重和旗帜,于夜间遁走。前408年,魏文侯伐中山,赵烈侯借道于魏。 赵烈侯即位后,任用公仲连为相,变法革新。在公仲连的努力下,赵国国势复振。前405年,赵以孔青为将,率军五万大破齐军于廪丘,缴获齐军兵车两千乘,杀死齐军三万,将齐军的尸体葬成两座大山。前404年,三晋联军联合越国一起攻齐。前400年,三晋征伐楚国,至于乘丘。前386年,赵敬侯即位。他将战略重心继续南移中原,迁都邯郸。魏武侯开始将日益强大的赵国视作威胁,发兵助在君位之争中落败的公子朝反攻邯郸,被赵敬侯挫败。但赵敬侯未公然与魏武侯撕破脸皮,甚至还帮助魏国抵御齐国的进逼。前385年,赵军在灵丘打败齐军。前384年,魏军被齐军包围于廪丘,赵军出击,大败齐军。到了前383年,赵魏的矛盾终于不可避免地爆发了。这一年,魏国在兔台打败赵军。赵敬侯也把南进战略了放在魏国的附庸,卫国。这一年,赵国筑刚平城以侵略卫国,攻克了卫都九门,打得卫侯衣衫不整的出奔魏国求援。魏武侯即刻联合齐国。拿下了刚平城。魏、齐、卫联军甚至拆毁了中牟的外墙。赵敬侯不甘示弱,联合了楚国南北夹击魏国。楚军势如破竹,饮马黄河,在大梁的林郊中驻扎。赵军也猛烈反击,拔去了魏国的据点黄城和棘浦。至此,赵、魏两国再次罢兵言和。 停滞与中衰 赵成侯即位于前375年。在位前期,屡次发兵攻打别国。前369年赵国联合韩国趁魏国储位之争国家疲弱之际,大举入侵魏国,并一度在包围了魏惠王。眼看即将胜利,赵、韩两国却对魏国的处理上产生了矛盾,不欢而散,致使魏惠王得以将韩、赵各个击破。浊泽之战令魏惠王大为恼火,屡次向赵国进军,三晋联盟名存实亡。在此期间,虽然赵国屡次帮助魏国抵御秦、齐两强的进攻。但双方仍是分歧大于合作。的最终决战已不可避免。前353年,据《战国策·秦策三》记载魏惠王亲自领兵,在三梁战胜了赵军,将兵众十万包围了邯郸。《赵世家》亦支持攻打邯郸的主帅就是魏惠王。而庞涓之攻邯郸却不见于史料。赵国苦战一年余,终于邯郸城陷。竹书纪年描写经过长期的围困,“邯郸四曀,室多坏死”。赵国虽然在赵军的抵抗和诸侯的援助下“不割而邯郸复归”,但已元气大伤无力同魏国以及新崛起的齐、秦、楚抗衡。 赵肃侯即位时期,仍与诸侯多有交战,甚至一度攻下齐国五都之一的高唐并在徐州联合楚国大败齐军(楚王怒,自将而伐齐,赵应之,大败齐于徐州。昔日的霸主魏国在桂陵、马陵之战惨败,又屡遭诸侯围攻,一蹶不振。赵国没有了魏国的威胁,然而西方的秦国、东方的齐国逐渐强大,屡次发兵攻打赵国。赵国因连年的战争而元气大伤,陷入了中衰期。赵肃侯壮志未酬而死去了,传位给年幼的赵雍。 改革与中兴 胡服骑射 赵肅侯之子趙武靈王赵雍即位尚稱順利,但內憂方平,外患又生。秦、齊、楚、魏、燕各派出精锐部队一万人来參加赵肅侯的葬禮。此時趙武靈王不過是个十幾岁的少年,臨危之時,体現出自己非凡的智慧,有條不紊地把一场危機消弭於无形。 首先趙武靈王調趙國重兵於邯鄲,禁止五國的大軍入境。派人联结燕北的胡族部落,給燕國施加壓力,同時派人結好齊國南部的宋國,由此轻易地化解了五國聯盟。 趙國與匈奴長期對峙,匈奴騎兵兇悍強壯,雖然趙國盛產馬匹,但在軍事上,馬匹僅作拉戰車之用。趙武靈王與匈奴騎兵戰鬥後,明白到匈奴騎兵的優點在於機動和靈活性。於是趙武靈王在趙國推行“胡服骑射”改革,令趙國軍隊仿傚胡服,採取胡人的短衣窄袖、長褲服式,挽弓騎馬練習射箭。趙國軍力自赵成侯之后再次強大,消滅中山國,擊敗林胡和樓煩二族,成为天下仅次于秦、齐的强国。 沙丘之乱 趙武靈王二十七年〔周赧王十六年,前299年〕趙軍攻破中山國都城靈壽;趙武靈王禪位於次子趙何為王即趙惠文王,立肥義為相國,自號為『主父』;趙惠文王四年〔前295年〕滅中山國;趙雍封趙章於代,號安陽君,且欲將趙國一分為二,封趙何為趙王,封趙章為代王。趙惠文王五年(前294年),趙章發動政變欲殺趙何後自立,但事跡敗露只殺了肥義,趙章逃往沙丘〔今河北省涿鹿縣東南〕行宮投奔趙雍,公子成、大將李兌率兵包圍行宮並殺掉趙章後並未撤圍,趙雍被圍困在行宮中三個多月後饿死。 秦赵争霸 赵武灵王进行的胡服骑射改革使赵国建立起中国第一支制式骑兵部队,赵武灵王更亲自乔装使者入秦,考察秦国地形,意图于九原出击绕开函谷关攻灭秦国。前284年,齐国吞并宋国后妄自尊大,遭到列国一致反对,燕、赵、秦、魏、韩五国拜乐毅为将,大破齐国。齐国遭到五国伐齐的沉重打击,虽然勉强复国,但实力极大衰落,从此一蹶不振。赵国在东方挫败了最大的竞争对手齐国,加之先前楚国在与秦国的战争中损失极为惨重,赵国一跃成为关东六国之首。赵惠文王时期,赵国名将名相辈出,数败秦军。于渑池与秦盟会后,趁秦攻楚的机会出击关东,夺取齐的高唐,又遍击关东诸国,夺取土地。一时在关东声威无两,直至因上党郡归属问题导致的长平之战。 動盪衰亡 長平之戰 公元前262年,秦伐韓,拔野王(今河南沁陽),切斷韓國上黨(今山西長子西南)與以都城南鄭(今河南新鄭)為中心的韓國本土的聯繫。韓王割讓上黨郡予秦以求和,但上黨郡守馮亭抗命獻上黨予趙,趙國接收韓國上黨郡,發重兵進駐戰略重鎮長平(今山西高平)拒秦,秦則派大軍進攻長平,秦趙對峙二年六個月,趙軍陣亡眾多。 秦国用反間计使赵国换掉廉颇而启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为帅,並陣前換將密派武安君白起为元帥,以王龁为副将,自秦軍詐敗誘敵深入後包圍趙軍,趙軍反覆衝殺無法突圍,至趙括領軍衝鋒被射殺,群龍無首全軍投降歷時六個月,戰後秦將白起坑殺趙軍降卒,只放240名年幼者回趙國,使得赵国从此一蹶不振,但強大的秦國軍隊也死傷過半,使得白起乘勝攻取邯鄲的建議被秦昭襄王拒絕。然而原先打算割讓六城求和的趙孝成王受大臣虞卿勸說,反悔不割地予秦國,並與其他國家交好結盟,使得秦昭襄王決心再次發兵攻趙。 邯郸之戰 公元前258年,秦昭襄王不顧白起的反對,先後派王陵、王齕,前後投入約六十萬人進攻趙國首都邯鄲。趙國在老將廉頗的防守、國相平原君動員下挺住秦軍的攻勢。前256年魏、楚聯軍援趙擊退秦軍,在三國夾擊下秦軍受到重創無力再戰,王齕敗走歸國,兩萬名秦軍被俘,秦國受此敗戰影響東進攻勢受到阻止,受重創的趙國也因此獲得喘息之機。 合縱抗秦 前247年魏信陵君率五國聯軍大破秦國於河外,趙也有參與。其後,燕國派遣當年與樂毅攻齊的劇辛為帥,率軍攻趙,趙將李牧、龐煖抵抗,大破燕軍,劇辛自殺而死。龐煖擊敗燕後,組織聯軍攻秦,舉春申君為帥。五國聯軍與秦軍於潼關附近決戰,秦將王翦建議先襲最遠來的楚軍,楚軍聞知而逃,四國聯軍也退。其後一直沒有再發生大規模的戰鬥,直到前229年。 王翦滅趙 前229年,秦攻赵国,赵幽缪王派李牧、司马尚率军抵抗。秦将使用反间计使幽缪王杀李牧、司馬尚。秦将王翦于是率大军攻赵,突破井陘口,攻陷邯鄲,俘虏赵幽缪王。赵嘉逃到代城称代王,前222年代王降秦,赵国亡。而秦终于在灭赵之后已無國可抗秦,遂统一中原。 政治 赵国有三大政治中心,分别是晋阳、邯郸和代地。赵简子临终前,曾对赵襄子说过晋阳足以依靠。后来的三国攻晋阳之战中赵氏果然反败于胜。北方的代地为赵襄子所占领,是赵国和游牧民族势力的分界线。武灵王时设雁门郡。雁门关被吕氏春秋和淮南子评为天下九塞之首。代地雁门也是名将李牧大破匈奴之地。前386年,赵敬侯迁都邯郸,赵国开始了对都城邯郸百余年的经营。魏军、秦军都曾包围过邯郸,但赵国的多极化政治格局并未因首都被攻克而亡国。赵国灭亡后,公子嘉北上代地自立为代王,又坚挺了近6年才被秦军攻灭。 军事 战斗力 赵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闻名于世。从东方的齐国衰落后,山东诸国大都畏秦如虎、割地求和,唯独赵军能挫其锋芒,“秦之所畏于天下者莫如赵”。纵横家苏秦也说道“当今之时,山东之建国莫强于赵,赵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 |
高庄子 高固 国佐 国弱 崔杼 崔成 庆克 庆封 庆舍 逢丑父 高无咎 鲍牵 鲍国 国胜 高厚 高无咎 高止 高虿 栾灶 高武子 高昭子 晏弱 晏婴 阚止 陈完 陈桓子 陈僖子 陈成子 田襄子 田庄子 青铜器 丰觥 齐侯匜 流行文化和影視形像 電子遊戲《仙劍奇俠傳三》中的第二女主角龍葵即戰國時期的公主。 註解 外部链接 Q齐 Q齐 前11世紀建立的國家或政權 | 栾氏:所出不祥,後來田氏、鲍氏所滅。 齊國卿大夫 王子城父 雍林 高傒 国懿仲 召忽 管仲 鲍叔牙 仲孙湫 隰朋 东郭牙 国归父 崔夭 竖刁 易牙 卫开方 高庄子 高固 国佐 国弱 崔杼 崔成 庆克 庆封 庆舍 逢丑父 高无咎 鲍牵 鲍国 国胜 |
6月 7月 7月15日——澳門發生關閘事件。 7月19日——第十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於芬兰当地时间下午1点在赫爾辛基正式开幕。 7月19日——華盛頓不明飛行物事件。 8月 9月 10月 閩海游擊隊突擊南日島,殲獲甚眾。 10月3日——英国在西澳洲成功試爆首枚原子彈,英国成为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0月8日——英國倫敦三列火車相撞。 10月10日——中国国民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台北阳明山召开。 10月11日——南日島戰役爆發。 10月13日——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大会执行主席彭真主持通过《告全世界人民书》。 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 11月 11月1日——美國在太平洋比基尼岛核试验基地爆炸成功了世界上的第一颗氢弹。 11月4日——美国总统竞选;民主党阿德萊·史蒂文森输给了共和党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12月 12月4日——由於長期的空氣汙染,倫敦發生約5天的著名倫敦黑霧事件。 12月28日——鹿窟基地案,谷正文指揮警備總部前往玉桂村(今石碇鄉一帶)進行清鄉滅村行動。 出生 第十四世夏瑪巴·米龐確吉羅佐,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的第十四世夏瑪巴(2014年去世) 1月2日——吴孟达,香港喜剧演员(2021年2月27日去世) 1月4日——霍瓦特·金,匈牙利政治家和克羅地亞匈牙利語言學家(2020年3月11日去世) 1月7日——洪金寶,香港動作演員,七小福成員之一 1月17日——坂本龍一,日本音乐家(2023年3月28日去世) 2月2日——朴槿惠,第18任大韓民國總統 3月9日——阿米爾·佩雷茨,以色列政治家,曾任以色列工黨主席和以色列國防部部長 5月13日——王小波,中国作家(1997年4月11日去世) 6月7日——連恩·尼遜,美國演員 6月13日——蘇芮,台灣女歌手 6月21日——真下耕一,日本動畫導演 7月11日——吳淑珍,台灣第一夫人,陳水扁之妻 7月16日——君塚榮治,日本陸上自衛隊將領(2015年12月28日去世) 7月21日——蔡合城,台灣,亞洲保險王 8月2日——李翔宙,台灣,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 8月5日——吳念真,台灣導演 8月22日——郝龍斌,台北市長 9月2日——元華,香港武打演員兼七小福成員之一 9月10日——李焜耀,台灣企業家,曾任友達光電董事長,明基電通董事長 9月21日——董翔龍,台灣,中華民國海軍二級上將 9月25日——克里斯托弗·里夫,美國影星(2004年去世) 9月27日——星野道夫,日本攝影師(1996年8月8日逝世) 9月28日——施維亞·姬絲桃,荷蘭籍女演員及模特兒 | 2月6日——英皇喬治六世逝世,伊莉莎白二世繼位。 2月1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后首起高官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被处决。 2月17日——朝鮮戰爭停战谈判第五项议程达成协议。 2月18日——土耳其和希腊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3月 蔣介石核准實施軍事主管任期制度。 3月1日——香港三月一日事件,東頭邨大火致1萬5千人無家可歸。 4月 山东泰安马庄,敬奠瀛遭批斗并被捕,耶稣家庭解散。 4月10日——基督徒领袖倪柝声在东北被秘密逮捕。 4月28日——《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和平條約》在台北簽訂。蔣介石接見日本締結和平條約全權代表河田烈,寄語日本朝野,共建東亞和平。美國結束對日本的軍事佔領。 5月 美國以克拉克中將繼任韓境聯軍統帥。 5月24日——中國大陸开始大規模掃盲運動。 5月26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恢復獨立。美英法3国与其签订《》。 6月 7月 7月15日——澳門發生關閘事件。 7月19日——第十五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於芬兰当地时间下午1点在赫爾辛基正式开幕。 7月19日——華盛頓不明飛行物事件。 8月 9月 10月 閩海游擊隊突擊南日島,殲獲甚眾。 10月3日——英国在西澳洲成功試爆首枚原子彈,英国成为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10月8日——英國倫敦三列火車相撞。 10月10日——中国国民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台北阳明山召开。 10月11日——南日島戰役爆發。 10月13日——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大会执行主席彭真主持通过《告全世界人民书》。 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 11月 11月1日——美國在太平洋比基尼岛核试验基地爆炸成功了世界上的第一颗氢弹。 11月4日——美国总统竞选;民主党阿德萊·史蒂文森输给了共和党德怀特·艾森豪威尔。 12月 12月4日——由於長期的空氣汙染,倫敦發生約5天的著名倫敦黑霧事件。 12月28日——鹿窟基地案,谷正文指揮警備總部前往玉桂村(今石碇鄉一帶)進行清鄉滅村行動。 出生 第十四世夏瑪巴·米龐確吉羅佐,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的第十四世夏瑪巴(2014年去世) 1月2日——吴孟达,香港喜剧演员(2021年2月27日去世) 1月4日——霍瓦特·金,匈牙利政治家和克羅地亞匈牙利語言學家(2020年3月11日去世) 1月7日——洪金寶,香港動作演員,七小福成員之一 1月17日——坂本龍一,日本音乐家(2023年3月28日去世) 2月2日——朴槿惠,第18任大韓民國總統 3月9日——阿米爾·佩雷茨,以色列政治家,曾任以色列工黨主席和以色列國防部部長 5月13日——王小波,中国作家(1997年4月11日去世) 6月7日——連恩·尼遜,美國演員 6月13日——蘇芮,台灣女歌手 6月21日——真下耕一,日本動畫導演 7月11日——吳淑珍,台灣第一夫人,陳水扁之妻 7月16日——君塚榮治,日本陸上自衛隊將領(2015年12月28日去世) 7月21日——蔡合城,台灣,亞洲保險王 8月2日——李翔宙,台灣,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 |
霸王崛起,幕府滅亡 織田信長為尾張國(今愛知縣北部)的大名。永祿三年(1560年),信長在桶狹間以三千軍擊敗領有駿河、遠江、三河三國,率領約兩萬五千大軍的大名今川義元,是為桶狹間之戰。由於今川家在後繼者今川氏真無能,原本臣屬今川家的三河國松平元康獨立並與信長結盟(清洲同盟),在東方無慮後,信長把擴張領土的目標放在大名齋藤龍興統治之美濃國上。初期,織田信長進攻美濃的進度相當遲緩,直到織田信長成功促成齋藤氏重臣美濃三人眾倒戈,局勢才開始有了轉變。永祿十年(1567年)9月,信長在稻葉山城之戰中取勝,攻陷美濃的稻葉山城,將它改名為岐阜城,並製作了天下布武朱印,展開統一日本之路。翌年,永祿十一年(1568年)信長擁立足利義昭為第十五代將軍,并在盟友淺井長政的幫助下,完成上洛的目標。 元龜元年(1570年),第十五代將軍足利義昭因不滿織田信長無視幕府權威的態度,暗中與本願寺顯如、武田信玄、上杉謙信、毛利元就、淺井長政、三好三人眾以及朝倉義景等大名聯盟,形成所謂的「信長包圍網」,尋求聯合對抗并消滅織田信長。元龜二年(1571年),信長以比叡山延曆寺包庇與其敵對之淺井、朝倉兩大名,殺入山中將比叡山延暦寺焚毀,此舉引來武田信玄等人之批評,這是信長生前引來較大爭議的事件之一。元龜4年(1573年),武田信玄發動軍隊攻打德川家康的根據地遠江國、三河國,以圖進京,並在三方原之戰中擊敗德川、織田聯軍。次年5月,武田信玄於信濃國駒場病故,死前決定繼承人是其孫武田信勝,並由信勝之父武田勝賴擔任陣代(監護人)一職。 天正元年(1573年),織田信長與將軍足利義昭正式決裂,信長強攻幕府所在的二條御所,逮捕義昭,將其流放至河內國若江城,并建立安土城。室町幕府宣告滅亡。日本戰國時代前一百年的室町時代在此劃下句點,日本進入安土桃山時代。 太阁检地,天下统一 室町幕府滅亡後,信長继续消滅了淺井、朝倉兩家,迫使伊勢國司北田具房將家督讓給信長次子織田信雄。他还平定了三好、松永等南近畿勢力。不久之後,織田信長在近江興建安土城,作為織田政權的象徵。天正三年(1575年),武田勝賴率軍攻擊三河長篠城,與織田、德川聯軍在三河設樂原展開交戰。由于织田一方大量使用了火绳枪并创造性地采用了“三段击”的战术,造成武田家折損諸多重臣。長篠之戰使武田家走向衰落,導致後者於1582年灭亡。 武田家衰亡後,信長以近畿為核心,向四周快速擴張。天正十年(1582年)6月2日,织田家家臣明智光秀被信长派去支援攻略西國中國地方的總大將羽柴秀吉,途中借住宿京都本能寺之夜突然叛变,信長和嫡長子織田信忠先後戰死。是为本能寺之变。 事件发生时,羽柴秀吉正在中国地方与毛利家作战。得知光秀叛變後,在5天之內急行軍約200公里(史称中國大返還),聯合織田家其他重臣擊敗明智光秀,是為山崎之戰,亦稱天王山之戰。在決定織田家繼承人的清洲會議上,秀吉支持信忠之子織田秀信繼位。日後,秀吉逐步擊敗反對他的其他織田家舊臣。最终,織田信長建立的基業,基本上被羽柴秀吉完全繼承。 天正十二年(1584年),織田信雄和德川家康聯合對抗羽柴秀吉,小牧、長久手之戰爆發。家康取得勝利,但是秀吉通過一系列外交策略,籠絡了家康。秀吉還在石山本願寺的舊址上建築居城——大坂城。天正十三年(1585年)擔任關白一職,次年獲賜豐臣之姓,並就任太政大臣,奠定豐臣政權。通過紀州、四國和九州征伐,西國大名長宗我部氏、島津氏歸降。天正十八年(1590年)在小田原之戰中消滅了後北條氏,并使東北大名降服,完成統一日本的壯舉,此战役后全日本各大名皆臣服于丰臣政权,自应仁之乱后第一次全国统一,开啟了安土桃山时代和平时期。第二年,秀吉將關白一職讓與養子豐臣秀次,被稱为太閤,以世襲的方式宣示豐臣政權的穩定。政治上通過太閣檢地、兵農分離、惣无事令等政策,為之後江戶幕府的發展做了一定的鋪墊。 桃山时代,二攻朝鮮 文祿元年(1592年),太閤豐臣秀吉為了平息國內土地不足分封的問題,決定出兵攻打明朝。秀吉向朝鮮提出「假道入明」的請求,遭到朝鮮國王拒絕。於是,秀吉決定先併吞朝鮮,再入侵明朝。同年4月,秀吉派遣16萬軍人前往朝鮮,文祿之戰因而揭開序幕。日軍在戰爭初期處於優勢,只花一個月便攻陷朝鮮首都京城(今韓國首爾)、驅逐朝鮮國王李昖。李昖為了擊退日軍,遣使向宗主國明朝求援。明朝很快便派出軍隊趕赴朝鮮救援。這段期間朝鮮各地出現義軍抗戰,其中郭再祐、高敬命的抗戰大大激發了朝鮮軍隊之士氣。文祿二年(1593年)1月,明朝、朝鮮聯軍以辽东提督李如松為首擊退日軍將領小西行長,收復平壤,雖在碧蹄館之戰因寡不敵眾被日本將領立花宗茂、小早川隆景擊退,但後來日軍因為宇喜多秀家為首轉攻幸州山城時遭遇朝鮮將領權慄的抵抗,損失十分慘重。另一方面,李如松改變策略,焚燒日軍糧庫,日軍被迫退至釜山。除此之外,朝鮮水軍名將李舜臣亦率領朝鮮水軍擊退日本水軍,日軍在海陸受挫的情況下被迫和明朝議和。文祿四年(1595年),文祿之役在兩方議和下結束。 慶長二年(1597年),秀吉再次出兵攻打朝鮮,慶長之役開始。同年2月,明朝再次出兵支援朝鮮,首以明末名將麻貴,與日軍加藤清正等人在蔚山交戰。朝鮮水軍在開戰初期被日軍擊潰,迫使朝鮮再次起用李舜臣抵抗日軍。李舜臣在鳴梁海戰中擊敗日軍主帥來島通總,使局勢開始扭轉。在兩軍對峙之際,慶長3年(1598年)7月,太閤秀吉在京都伏見城病逝。日軍在五大老的決議下開始撤退。同年11月,明、朝鮮聯軍又於露梁海戰截擊大敗日軍,雖然李舜臣在與島津義弘交戰中中彈而亡,日軍因為遭受重大損失,最終退兵撤退回國,慶長之役結束。文祿・慶長之役中,豐臣氏及參與戰鬥的大名消耗了極大的財力,而德川家康由於留守日本本土,並未參戰,因此實力得以保存,為之後取代豐臣氏奠定了基礎。 關原合戰,元和偃武 慶長三年(1598年),豐臣秀吉病逝於京都伏見城,其幼子豐臣秀賴繼任家督,全日本頓時陷入混亂。自朝鮮半島撤兵回國的豐臣氏諸將由於各自利益的問題,對以石田三成為首的五奉行大表不滿,甚至試圖起兵暗殺。另一方面,五大老之首德川家康私結諸侯,任意分封領地,激起其餘四位大老的不滿。慶長4年(1599年),四位大老中最有影響力的前田利家病逝,豐臣家臣與德川家康關係迅速惡化。慶長5年(1600年),也就是秀吉死後兩年,德川家康因上杉景勝家老直江兼續的訴狀《直江狀》,起兵征討上杉景勝,是為會津征伐。 豐臣家重臣、五奉行之一的石田三成認為德川家康違反私戰禁令,召集各地大名於大坂城發表《內府違反條文》,隨即起兵討伐德川氏。德川家康則將上杉戰事交給次子結城秀康,自己則率領大軍與支持他的豐臣武將回師應對石田三成。慶長5年(1600年),兩軍主力最後在近江一帶進行了決定日後天下形勢的關原之戰。開戰之初,以石田三成為實質領導(名義上的統帥則為毛利輝元)的西軍攻勢凌厲,打得以德川家康為領導的東軍喘不過氣來。可是到了大約中午時分,家康下令以火槍隊向其事前已收買、但是在戰場上按兵不動的的西軍大將小早川秀秋射擊,迫使他與吉川廣家等西軍大將陣前倒戈,直逼西軍主陣。至此戰況急轉直下,西軍從稍占優勢轉為完全潰敗。在日落之前,這場大戰便以東軍大勝告終。幾天後,石田三成被捕,他與小西行長以及安國寺惠瓊三人作為首要戰犯被處決,德川家康實質上取代了豐臣氏的政權。 慶長八年(1603年),德川家康受後陽成天皇詔封為征夷大將軍,江戶幕府正式成立。是要確立地位是高於關白豐臣秀賴,但隨著豐臣秀賴年紀漸長,豐臣氏對德川家康的不滿之聲也越來越大。豐臣氏財力漸豐,大有重振旗鼓之勢,而且身為五大老的德川家康毅然不顧兩家密切的聯姻關係,決心斬草除根。慶長19年(1614年),德川家康以豐臣家重建的《方廣寺梵鐘銘文》中出現的文句(「國家安康,君臣豐樂」)為藉口,指責豐臣家有詛咒自己的意思(銘文上家康二字被拆开,家康認定豐臣氏詛咒自己人頭落地),脅迫秀賴退出大坂城、交出其母淀殿並將她作為人質送到江戶城。對此要求,豐臣家斷然拒絕,並積極召集浪人與流亡大名約11萬人,同時亦儲備糧食準備長期與德川對抗。德川方亦發出動員令,輕易地召集了二十多萬大軍對大坂城進行包圍。可是由於豐臣方的積極抵抗,特別是名將真田幸村、後藤基次等人的指揮,再加上大坂城城防坚固,德川方進展緩慢。後來,德川家康利用大砲轟擊大坂城的天守閣,以威懾居住其中的豐臣氏。之後,德川家康又假意求和,以大坂城填埋外護城河作為和談條件。可是在和談進行的過程中,德川家康突然出動數萬人在一夜之間不但把外護城河填平,就連二城、三城甚至內護城河也悉數破壞。大坂冬之陣在大坂城城防要塞完全被解除的情況下結束。次年5月,德川家康再度出動軍隊討伐大坂城,這次史稱大坂夏之陣的戰役最終攻陷大坂城,秀賴母子自殺,豐臣秀賴之幼子國松亦遭斬。通過大坂冬、夏之陣,德川家康完全消滅了豐臣氏勢力,結束了自應仁之亂以來混亂的戰國局面,史稱“元和偃武”。而德川家康亦於翌年逝世。 注:信長時期(1568-1582)、秀吉時期(1583-1599)、家康時期(1600-1615)(《日本戰國風雲錄》,洪維楊) 勢力 織田氏 崛起於室町時代,代代在尾張國擔任三管領之一斯波氏的守護代。下剋上的風氣令織田氏推翻斯波氏统治尾張,織田氏家督織田信長透過長年征戰成為擁有當時全國最廣,足以統一全日本,領地橫跨20多國的大名,1582年於本能寺之變中,织田信長遭家臣明智光秀謀叛,在本能寺中切腹自盡;繼承人織田信忠也在判斷無法逃脫後自害身亡,本能寺也化为熊熊烈火。信長死後,打下的根基被重臣豐臣秀吉繼承。 豐臣氏(羽柴氏) 豐臣氏家祖羽柴秀吉原是尾張國愛知縣中村內一位農民之子,後來加入織田軍成為足輕,被織田信長重用。織田信長死後運用其出眾之手腕及政治力量,擊敗信長之直系子孫及織田家中其他重臣,繼承信長的地位,於其基礎上建立豐臣政權。1585年就任關白,並獲賜姓“豐臣”。後來擊敗全國其他大名,統一日本。1598年秀吉死後,其子秀賴年幼繼位成為關白,1615年豐臣政權被原降伏於其旗下之重臣--「五大老」之首的德川家康推翻,日本重新統一。 德川氏(松平氏) 代表人物德川家康。佔領三河國的家族,原臣服於今川氏。今川義元被織田信長擊敗後獨立,並與織田信長結盟。信長死後臣服於豐臣秀吉,成為五大老之一。1598年秀吉死後,由於關原之戰勝利,於1603年取得征夷大將軍的稱號,實力增強,與豐臣氏出現矛盾,1615年推翻豐臣氏,開創長達250年以上的江戶幕府,結束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战国时代。 今川氏 平安時代豪族源氏後人,在今川義元帶領下佔領駿河國、遠江國、三河國,今川義元起兵上洛期間被織田信長阻止,戰役中今川義元戰死,留守本國的家臣無法維持統治,三河國的松平氏(德川氏)獨立,武田軍及北條軍先後入侵,今川勢力滅亡。 後北條氏 京都御家人伊勢盛時(北條早雲)因解決今川氏親繼承家督問題,因功受封領賞,以伊豆國為據點發跡邁向大名。最大勢力版圖時佔有伊豆國、相模國、武藏國、下總國和上野國,稱霸關東平原。後來因沒有遵守豐臣秀吉的停戰命令被豐臣軍入侵,北條氏政開城投降,後北條氏勢力滅亡。 | 織田氏 崛起於室町時代,代代在尾張國擔任三管領之一斯波氏的守護代。下剋上的風氣令織田氏推翻斯波氏统治尾張,織田氏家督織田信長透過長年征戰成為擁有當時全國最廣,足以統一全日本,領地橫跨20多國的大名,1582年於本能寺之變中,织田信長遭家臣明智光秀謀叛,在本能寺中切腹自盡;繼承人織田信忠也在判斷無法逃脫後自害身亡,本能寺也化为熊熊烈火。信長死後,打下的根基被重臣豐臣秀吉繼承。 豐臣氏(羽柴氏) 豐臣氏家祖羽柴秀吉原是尾張國愛知縣中村內一位農民之子,後來加入織田軍成為足輕,被織田信長重用。織田信長死後運用其出眾之手腕及政治力量,擊敗信長之直系子孫及織田家中其他重臣,繼承信長的地位,於其基礎上建立豐臣政權。1585年就任關白,並獲賜姓“豐臣”。後來擊敗全國其他大名,統一日本。1598年秀吉死後,其子秀賴年幼繼位成為關白,1615年豐臣政權被原降伏於其旗下之重臣--「五大老」之首的德川家康推翻,日本重新統一。 德川氏(松平氏) 代表人物德川家康。佔領三河國的家族,原臣服於今川氏。今川義元被織田信長擊敗後獨立,並與織田信長結盟。信長死後臣服於豐臣秀吉,成為五大老之一。1598年秀吉死後,由於關原之戰勝利,於1603年取得征夷大將軍的稱號,實力增強,與豐臣氏出現矛盾,1615年推翻豐臣氏,開創長達250年以上的江戶幕府,結束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战国时代。 今川氏 平安時代豪族源氏後人,在今川義元帶領下佔領駿河國、遠江國、三河國,今川義元起兵上洛期間被織田信長阻止,戰役中今川義元戰死,留守本國的家臣無法維持統治,三河國的松平氏(德川氏)獨立,武田軍及北條軍先後入侵,今川勢力滅亡。 後北條氏 京都御家人伊勢盛時(北條早雲)因解決今川氏親繼承家督問題,因功受封領賞,以伊豆國為據點發跡邁向大名。最大勢力版圖時佔有伊豆國、相模國、武藏國、下總國和上野國,稱霸關東平原。後來因沒有遵守豐臣秀吉的停戰命令被豐臣軍入侵,北條氏政開城投降,後北條氏勢力滅亡。 武田氏 平安時代豪族源氏後人,甲斐武田家家督武田信玄帶領下勢力大增,佔領甲斐國、信濃國、駿河國、西上野國及部份美濃國、遠江國、三河國、飛驒國地區。信玄死後勢力大減,在織田軍入侵下末代家督武田信勝及武田氏陣代武田勝賴自殺,武田勢力滅亡。 上杉氏(長尾氏) 上杉氏原為公家,室町時代被任命為關東管領的家族。被北條軍(後北條氏)入侵,被迫將家督交給長尾氏,就是上杉謙信。上杉謙信以越後作為根據地向關東發展,謙信死後發生御家騷動,由上杉景勝繼承。織田信長死後向豐臣秀吉投降,並成為五大老之一。秀吉死後發生的關原之戰中支持西軍,戰敗後被減封,建立米澤藩至明治初期。 淺井氏 淺井氏是藤原北家閑院流正親町三條家的庶流,京極氏的家臣。後來京極氏發生御家騷動,淺井氏成功搶奪近江國北部三郡。因為織田信長攻打淺井氏的恩人朝倉氏,迫淺井氏加入信長包圍網對抗織田信長。被織田軍反攻,家督淺井長政戰敗身亡,淺井氏滅亡。 朝倉氏 朝倉氏為日本天皇之後人,室町時代是斯波氏家臣。後來朝倉氏與斯波氏不和,不久後獨立,根據地是越前國。加入信長包圍網對抗織田信長,被信長擊敗。信長包圍網因為武田信玄死亡而瓦解,織田軍入侵朝倉、淺井的領土,朝倉、淺井聯軍戰敗。末代家督朝倉義景領兵退守賢松寺,朝倉軍中部份將領倒戈,朝倉軍戰敗。朝倉義景在家臣介錯下死亡,朝倉氏被織田氏吞併。 毛利氏 鎌倉時代武將毛利季的後人,後來成為遷到安藝國居住,是當地的土豪。家督毛利元就帶領毛利氏興起,控制中國地區十餘國。後來毛利元就之孫毛利輝元向豐臣秀吉投降,五大老之一。秀吉死後發生關原之戰,並成為西軍名義上的指揮,西軍戰敗後被減封至長門國、周防國,成立長州藩至明治初期。 石山本願寺 根據地在石山的佛教僧兵,一向宗教派,在全國發動一向一揆。多次一向一揆後成立多個由一向宗教徒控制自治區,甚至推翻地方大名勢力。被織田信長派兵圍攻多年後顯如決定投降並退出石山,但顯如長子教如依舊死守石山,被信長放火燒山。 伊達氏 伊達氏為藤原氏山陰流之後,東北地區的豪族。家督伊達政宗消滅東北地區多個大名,佔領陸奧國。小田原征伐時臣服於豐臣秀吉,令豐臣秀吉統一日本。關原之戰中支持東軍,戰後原本幕府打算加封至100萬石,但被揭发與一揆軍有關所以被改封,建立仙台藩至明治初期。 長宗我部氏 土佐國土豪,20代家督長宗我部元親將土佐其他豪族消滅並統一土佐。實行兵農合一政策成為強國,並北上攻打四國其他大名。1585年統一四國全島,但不久後豐臣秀吉派兵登陸,長宗我部元親被迫投降,並失去土佐以外的領土。元親之子長宗我部盛親在元親死後繼承家督,在關原之戰中支持西軍並戰敗,失去領土成為浪人。大坂之陣中加入豐臣軍協助防守大坂城,最後戰敗。盛親被德川軍成員蜂須賀氏的家臣長坂七郎左衞門所捕獲,最後被斬首,長宗我部氏直系絕後,但旁系沒有滅絕,元親的四弟島親益(長宗我部國親指染家臣島氏妻子所生的私生子)的子孫島親典於大坂之陣時加勢豐臣家,敗北後返回土佐國,其後島氏便成為土佐藩的下士,在明治維新後認祖歸宗復姓長宗我部。 齋藤氏 齋藤氏家祖齋藤道三平民出身,父親是僧侶。道三年輕時賣油為業,後成為美濃國豪族長井氏家臣,後入繼長井氏。雖然在美濃重臣反對下,但美濃守護大名土岐賴藝依舊升道三為家臣。後消滅美濃國內其他家臣、豪族的勢力,最後將土岐賴藝逐出美濃,統一美濃。與織田氏家督織田信秀不和,但與信秀死後與新任家督織田信長結盟。後來被兒子齋藤義龍發動叛亂,道三軍與義龍軍激戰於長良川,道三被義龍軍士兵殺死,死前寫下讓國狀給信長。道三死後不久義龍也去世,齋藤龍興繼位。信長以道三寫下的讓國狀向美濃進軍,齋藤龍興戰敗,美濃被信長佔領。齋藤龍興逃出美濃並加入三好三人眾並成為家臣,繼續反抗信長。最後在三好軍與織田軍之間的戰爭中陣亡,齋藤氏滅亡。 島津氏 島津氏自鎌倉時代至战国时代也是任九州南部薩摩國、日向國和大隅國的守護大名,是少數由守護大名變成战国大名的家族。在家督島津義久帶領下,以及義久之弟島津義弘指揮的軍隊,成為九州最強大名,打破了由龍造寺氏、大友氏和島津氏三家平分九州的局面。猛將島津家久曾經帶軍重創龍造寺氏,殺其家督,攻佔龍造寺氏不少領土。也领兵攻打大友氏,迫大友氏向豐臣秀吉投降。後豐臣秀吉聯合大友氏、龍造寺氏及其他已經臣服秀吉的大名入侵九州攻打島津氏,雖然義弘多次擊退豐臣軍,但因不敵豐臣本部令島津義久被迫投降。投降後豐臣秀吉任命島津義弘繼承家督,後在關原之戰中加入西軍對抗東軍,最終敗北,在幕府任命下成立薩摩藩至明治初期。 尼子氏 尼子氏是宇多源氏後裔京極氏支流之一,是京極氏的守護代。家督尼子經久乘京極政經離開出雲時控制出雲國,獨自發展自己的勢力,成為出雲國地区的霸主。尼子義久時期被毛利氏入侵下被迫投降,族人尼子勝久不服,在舊部支持下重佔出雲新山城,復興尼子家。後再敗北逃到京都,4年後因幡國大名山名豐國的支援,欲從因幡攻打出雲,最後以失敗告終。尼子勝久後與織田信長結盟,成為豐臣秀吉的中國方面軍一隊分支。尼子軍攻佔宇喜多直家支城的上月城並成為該城守備,被毛利軍與宇喜多軍聯合攻城,戰敗後自殺。 最上氏 最上氏是清河源氏足利氏的支流,三管領之一的斯波氏的分家,是與大崎氏齊名的東北名門,在第十一代家督義光的努力下,一度獲得幕府五十七萬石領土(山形藩)。但義光死後,於1623年發生最上騷動,被幕府改易至近江國,以蒲生郡5000石交代寄合的身分維持至明治維新。 相關條目 日本歷史 戰國大名 日本史時代劃分表 日本戰國年表 日本戰爭列表 參考書籍 日本外史 甲陽軍鑑 话说日本战国史 武士的纹章 日本战国名将风云录 日本战国史 |
NCS 4055-R95B。 历史 瑞典國旗的歷史可追溯至16世紀,相信源自瑞典的國家紋章。紋章的底色為藍色,上繪有三個黃色皇冠。1569年約翰三世採用此國旗。在此之前此旗曾在約翰的封地(現芬蘭西南部)中使用。 升旗日 在瑞典以外的使用 原屬瑞典在美殖民地「新瑞典」的兩座美國城市——費城和威爾明頓的市旗以瑞典國旗的用色為底,再鑲入各自的市徽,彰顯其與瑞典的淵源。 此外,阿根廷足球俱樂部博卡青年的球衣色彩採用與瑞典國旗一致的藍黃兩色,這一舉動源於1906年,當時博卡青年隊將球衣顏色從之前的黑白改為第一艘駛入博卡區港口的輪船所懸掛的旗幟色彩,而駛入博卡港口的第一艘輪船正是從哥本哈根駛來的瑞典貨輪。 | 设计 根據瑞典法例1982:269,旗幟的比例為10:16(高:闊),左邊上下兩個相等的藍色長方形的邊長比例各為4:5,右邊的藍色長方形比例各為4:9(高:闊)。黃帶的闊度為旗幟高度(短边)的1/5。 根據瑞典法例1983:826,國旗使用的顏色為:黃色 - NCS 0580-Y10R、藍色 - NCS 4055-R95B。 历史 |
1月 美國首台晶体管計算機TRADIC在貝爾實驗室誕生。 1月21日——第一艘以原子能为动力的潜水艇——“鹦鹉螺号”在美国康涅狄格电船公司的船坞下水。 1月2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被强迫押送到台湾。台湾方面称为14,209名“留韓反共義士”投奔台灣。蔣介石致電美國總統艾森豪申致謝意,並發表聲明:志願遣俘成功,證明民主國家獲得主動;中國大陸同胞倘獲機會,亦必將為自由奮鬥。 1月28日——北京—莫斯科直达客车首次通车。 1月31日——铁托拒绝采用苏联的中央集权政府。 2月 2月12日至3月13日——匈牙利足球队访问中国。 2月25日——纳赛尔成为埃及总理。 3月 3月1日——美国在太平洋比基尼环礁上试爆了第一枚具有实战价值的氢弹,爆炸威力达到1500万吨TNT当量。 3月8日——《美日共同防禦協定》簽署。 3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起草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 4月 4月11日——科学家认为这一天是历史上最无聊的一天。没有任何大事件发生,也没有大人物死亡。 4月26日——日内瓦会议召开。 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伍修权上报副总理邓小平,提请对苏联政府要求遣返苏联侨民的请求做出批示。次日,邓小平做出“拟予同意”的指示。由此拉开1950年代遣返苏联侨民的序幕,当年和1955年,共计遣返苏联侨民11万人。 4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印度共和國簽署《》,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一次寫入正式國際文件。 5月 5月7日——越南人民軍解放越南西北重鎮奠邊府,殲滅法國和保大政府軍隊共16,000多人。 5月8日——日內瓦會議開始討論印度支那問題,中、蘇、法、美、英、越南民主共和國、越南共和國、老撾王國、柬埔寨王國參加,會議由英、蘇兩國外長輪流擔任主席。 5月13日——《人民日报》公布“胡风反革命集团”第1批材料。中国第一座大型山谷水库——永定河官厅水库建成。 5月17日——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废除黑白分校制。 5月22日——南韓外長卞榮泰在日內瓦會議提出14項朝鮮半島的統一方案。 6月 中華民國海軍攔截蘇聯油輪「陶甫斯」號並帶至台灣扣押。 6月至9月——1954年长江洪水,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湘、鄂、赣、皖、苏5省有123个县市受灾,农田受淹4755万亩,受灾人口1888万人,死亡3万余人,京广铁路近100天不能通车。此次水灾水量、水位均大于1931年江淮水災,是“近百年来罕有的特大洪水”,尤以湖北省受洪水的影响严重。 6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初稿經過憲法起草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 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周恩來與印度共和國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發表《》,提出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月 7月1日——日本新版《警察法》(昭和29年6月8日法律第162號)施行,警察廳設置。 | 1月2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被强迫押送到台湾。台湾方面称为14,209名“留韓反共義士”投奔台灣。蔣介石致電美國總統艾森豪申致謝意,並發表聲明:志願遣俘成功,證明民主國家獲得主動;中國大陸同胞倘獲機會,亦必將為自由奮鬥。 1月28日——北京—莫斯科直达客车首次通车。 1月31日——铁托拒绝采用苏联的中央集权政府。 2月 2月12日至3月13日——匈牙利足球队访问中国。 2月25日——纳赛尔成为埃及总理。 3月 3月1日——美国在太平洋比基尼环礁上试爆了第一枚具有实战价值的氢弹,爆炸威力达到1500万吨TNT当量。 3月8日——《美日共同防禦協定》簽署。 3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起草委員會舉行第一次會議。 4月 4月11日——科学家认为这一天是历史上最无聊的一天。没有任何大事件发生,也没有大人物死亡。 4月26日——日内瓦会议召开。 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伍修权上报副总理邓小平,提请对苏联政府要求遣返苏联侨民的请求做出批示。次日,邓小平做出“拟予同意”的指示。由此拉开1950年代遣返苏联侨民的序幕,当年和1955年,共计遣返苏联侨民11万人。 4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印度共和國簽署《》,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一次寫入正式國際文件。 5月 5月7日——越南人民軍解放越南西北重鎮奠邊府,殲滅法國和保大政府軍隊共16,000多人。 5月8日——日內瓦會議開始討論印度支那問題,中、蘇、法、美、英、越南民主共和國、越南共和國、老撾王國、柬埔寨王國參加,會議由英、蘇兩國外長輪流擔任主席。 5月13日——《人民日报》公布“胡风反革命集团”第1批材料。中国第一座大型山谷水库——永定河官厅水库建成。 5月17日——美国最高法院宣布废除黑白分校制。 5月22日——南韓外長卞榮泰在日內瓦會議提出14項朝鮮半島的統一方案。 6月 中華民國海軍攔截蘇聯油輪「陶甫斯」號並帶至台灣扣押。 6月至9月——1954年长江洪水,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湘、鄂、赣、皖、苏5省有123个县市受灾,农田受淹4755万亩,受灾人口1888万人,死亡3万余人,京广铁路近100天不能通车。此次水灾水量、水位均大于1931年江淮水災,是“近百年来罕有的特大洪水”,尤以湖北省受洪水的影响严重。 6月1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草案初稿經過憲法起草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 6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周恩來與印度共和國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發表《》,提出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月 7月1日——日本新版《警察法》(昭和29年6月8日法律第162號)施行,警察廳設置。 7月1日——日本成立自卫队。 7月3日——法国军队开始从越南撤军。 7月5日——胡志明在柳州中越會議(第7次會議)作結論,對周恩來説:「勞動黨中央的工作是要打通高級幹部的思想,還要打通高、寮同志的思想,時間是不長了。問題是幹部不多,工作卻很多。接收河內、海防需要準備一批幹部。現在最擔心的是幹部不夠,別的困難都不擔心。」 7月20日——印度支那停战协定在日内瓦签订。 8月 9月 9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炮擊金門,是為九三砲戰。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選舉委員會公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名單。 9月9日——美國國務卿杜勒斯訪問台灣,拜會蔣介石會談中美有關問題。 9月26日——颱風Marie(日本氣象廳名稱:洞爺丸颱風)吹襲日本的津輕海峽,青函聯絡船洞爺號沈沒。 9月28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成立。習仲勳任國務院秘書長。 9月29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成立。 10月 10月2日——联邦德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0月12日——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周年国庆的苏联政府代表团提出援助一个大型谷物农场。1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选址于集贤县三道岗。这个国营农场后命名为国营友谊农场,并衍生出友谊县。至今,友谊农场仍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农场。 11月 11月1日——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 11月14日——太平艦被擊沉。 12月 |
红色在泰国是星期日的代表色。 红色在傳統西方神秘學中代表最具有男子氣概和勇氣的星座白羊座,火星或數字1與9,代表純粹的陽剛。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參見 朱紅色 猩紅色 緋紅色 酒紅色 褐紫紅 胭脂紅 粉紅色 蜜桃色 櫻桃色 玫瑰色 洋紅色 主教紅 寶石紅 威尼斯紅 颜色 光谱 色彩系 | 外部链接 參見 朱紅色 猩紅色 緋紅色 酒紅色 褐紫紅 胭脂紅 粉紅色 蜜桃色 櫻桃色 玫瑰色 洋紅色 主教紅 寶石紅 |
Steve Wozniak, August 08 An interview with Steve Wozniak on The Marketplace of Ideas 影像資料 Interview with Steve Wozniak at Digital Village Audio Archives One night with The Woz, video - A video from the Computer history museum, with a long speech from Woz Series of Comments at the thirtie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for home computer pioneers (Video, below the ENIAC videos) In Search of the Valley A 2006 documentary on Silicon Valley featuring Steve Wozniak iWoz: From Computer Geek to Culture Icon: How I Invented the Personal Computer, Co-Founded Apple, and Had Fun Doing It M.I.T. World Steve Wozniak on speaking to M.I.T. students (includes Q&A session) Steve Wozniak interview on iWoz Book An hour long video interview by Guy Kawasaki, November, 2006 Steve Wozniak interviewed by Charlie Rose January 29, 2007 Steve Wozniak interview on Forbes.com November 30, 2006 Steve Wozniak Speaks at UC Berkeley April 22, 2008 傳記網站 Bio. Stephen Wozniak Stephen Wozniak Bio. Dot Eaters page featuring an article on Wozniak and Atari's Breakout Steve Wozniak describes how he created the Apple I and II The World According to Woz - Profile of Wozniak in Wired magazine Steve Wozniak A short Bio. about Steve Wozniak 業餘無線電人物 美国不可知论者 美國無神論者 美國電腦企業家 美国程序员 | August 08 An interview with Steve Wozniak on The Marketplace of Ideas 影像資料 Interview with Steve Wozniak at Digital Village Audio Archives One night with The Woz, video - A video from the Computer history museum, with a long speech from Woz Series of Comments at the thirtie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for home computer pioneers (Video, below the ENIAC videos) In Search of the Valley A 2006 documentary on Silicon Valley featuring Steve Wozniak iWoz: From Computer Geek to Culture Icon: How I Invented the Personal Computer, Co-Founded Apple, and Had Fun Doing It M.I.T. World Steve Wozniak on speaking to M.I.T. students (includes Q&A session) Steve Wozniak interview on iWoz Book An hour long video interview by Guy Kawasaki, November, 2006 Steve Wozniak interviewed by Charlie Rose January 29, 2007 Steve Wozniak interview on Forbes.com November 30, 2006 Steve Wozniak Speaks at UC Berkeley April 22, 2008 傳記網站 Bio. Stephen Wozniak Stephen Wozniak Bio. Dot Eaters page featuring an article on Wozniak and Atari's Breakout Steve Wozniak describes how he created the Apple I and II The World According to Woz - Profile of Wozniak in Wired magazine Steve Wozniak A short Bio. about Steve Wozniak 業餘無線電人物 |
顏色:銀色、天藍色、蘋果綠、紫羅蘭、紅色(Product Red) 2008年3月調降前 容量:1GB 售價:US$99 2008年3月調降後 容量:1GB / 2GB 售價:US$49 / US$69 2008年9月款: 顏色:銀色、水藍色、草綠色、粉紅色、紅色(Product Red) 容量:1GB / 2GB 售價:US$49 / US$69 第三代 第三代iPod shuffle的外形變為長方形,體積縮小至第二代的一半,保留第二代的“夾子”設計,并且消除最明显的正面按钮,颇受非议。操作全靠附送带控制器的耳机线(音量,播放选单选择,和播放控制)和机身上的三段式开关(开关和播放顺序设定),若要與電腦進行同步,則需使用隨附的3.5mm耳機轉USB的連接線。 2009年4月款: 顏色:銀色、黑色 容量:4GB 售價:US$79 2009年9月款: 顏色:銀色、黑色、粉紅色、草綠色、天藍色、不鏽鋼特別版(4GB Only) 容量:2GB / 4GB 售價:US$59 / US$79 / US$99(不鏽鋼特別版) 第四代 第四代iPod shuffle的外形类更似于第二代iPod shuffle,保留第三代的“电源——顺序播放——随机播放”設計,同时恢复原先的按钮设计。侧面增加VoiceOver按键。 2010年9月款: 顏色:銀色、藍色、綠色、粉紅色、橙色 容量:2GB 售價:US$49 iPod nano 第一代 在2005年9月7日,苹果电脑发布iPod mini的继任者,iPod nano。用闪存代替硬盘,iPod nano是0.27英寸(0.685厘米)厚,1.5盎司(42克)重,体积比前辈小了62%。它使用32768色屏幕,能显示照片,并透过USB 2.0与电脑连接。耳机插口放在底部。它保留标准30针的底座连接口,以兼容第三方周边。这是首部不能使用火线连线与任何PC(Windows或Mac)同步的iPod。 iPod nano在iPod操作系统中增加多项新功能,包括新增的世界时钟、秒表和屏幕锁功能。在世界时钟裏,用户可以为世界上的城市设置时间,并为每个时区设定闹钟。时钟可以自动调整夏令时。秒表功能允许用户在点击按键是开始计时,点击另一个按键就停止。还有一个按键计算单独的圈。nano能保存用户用秒表记录的多个时间,让用户可以对比不同的时间。屏幕锁功能让用户为他们的iPod设置4位数字的密码,当屏幕锁被启动时,唯一能按的是前进和后退键。音量控制用来输入密码的数字。 在2006年2月7日時,蘋果電腦推出1GB容量的iPod nano,售價為$149美元。 iPod nano同时有白色和黑色,包括1GB、2GB和4GB的容量。 第二代 第二代iPod nano在外型上有了些改變,捨棄原本的壓克力和金屬材質,改用鍍鋁外殼,使得新型iPod nano不會像舊型的一樣那麼容易刮傷,而且厚度比舊型的薄了約0.01英吋(0.025公分)。除此,第二代的iPod nano有更多種顏色可以選擇:黑、銀、粉紅、藍、綠(8GB的機型只提供黑色,4GB提供銀、粉紅、藍、綠四色,2GB只提供銀色)。 另外还有红色版的(PRODUCT) RED,容量也提供8GB以内。按照APPLE的说法,此款销售后所有的利润将提供给国际组织用于抵抗艾滋病。 在規格上也做了些改變: 機型容量增為兩倍 屏幕亮度比舊機型增加40% 電池續航力增加:蘋果網站表示,(電池完全充滿)音樂播放時間延長到24小時,有音樂的幻燈片秀播放時間延長到5小時 增加「搜尋」功能(目前只限於搜尋英文) 第三代 第三代的iPod nano在2007年9月5日發表,外型由細長變為寬矮,採用新型的操作介面,和六代iPod相同;增加對影片播放的支援,螢幕變成2吋。容量分別為4GB(US$149)及8GB(US$199)兩種。第三代的iPod nano有5種顏色可以選擇:黑、銀、粉紅、藍、綠、紅((PRODUCT) RED),只有8GB的機型提供6種顏色,4GB只提供銀色。 第四代 第四代的iPod nano在2008年9月10日发表,外型由宽短变为细长,恢复以前的修长身形;和三代iPod nano相同,有对影片播放的支援,屏幕仍為2吋,但由橫寬直窄改為橫窄直寬。容量分别为8GB(US$149)及16GB(US$199)两种。新型的iPod nano任何容量款式皆有9种颜色可以选择:粉紅、紅((PRODUCT) RED)、橙、黃、綠、蓝、紫、黑和銀色。 iPod nano第四代更新許多用户操作界面,采用方向感應器來呈現Cover Flow选择界面及影片功能,还内置iTunes 8上新出的Genius功能,将用户操作习惯和听歌喜好进行分析和数据同步。 第五代 第五代的iPod nano在2009年9月9日发表,外形与第四代iPod nano类似,屏幕尺寸增加到2.2寸,分辨率提高到240*376.容量分别为8GB(US$149)及16GB(US$179)两种。颜色选择与第四代相同,仍为9种颜色,不過大多數顏色皆經過重新調色而變的更深更亮麗,其外殼也從純鍍鋁合金改為拋光鍍鋁。 iPod nano第五代机身的背面右下角内置摄像头和麦克风以及內建比起現任iPod touch具有更大音量的擴音器,攝影機可拍摄解析度至640*480的高品質VGA视频,同时支持录音、计步器以及VoiceOver操作,还加入iTunes 9上新出现的Genius Mixes功能。 第六代 第六代的iPod nano在2010年9月1日发表,机身体积比以往缩小46%而接近于同时间发布的第四代iPod shuffle,屏幕尺寸减小到1.54寸,分辨率为240*240.容量分别为8GB(US$149)及16GB(US$169)两种。颜色选择有银、灰、蓝、绿、橙、粉红、红((PRODUCT) RED)共7种。 iPod nano第六代拥有Multi-Touch,而因机身缩小而取消内置摄像头等功能。 第七代 第七代的iPod nano在2012年9月12日发表,延續上一代的Multi-Touch多點觸控技術,將螢幕尺寸增加到2.5吋,解析度为240*432像素。並增加如iPod touch使用的Home鍵,用来返回主畫面。也再度增加影片播放功能。同时增加蓝牙4.0以连接蓝牙耳机。2012新推出的iPod nano系列,揮別使用9年的30 pin接頭,采用全新打造的Lightning 連接器,更小、更耐用、且可不分正反面插入。容量只有16GB(US$149)。顏色選擇有鐵灰、銀、紫、粉紅、黃、綠、藍、紅((PRODUCT) RED)共8種。iPod nano与iPod shuffle于2017年停产。 iPod touch 第一代 iPod touch是一款由蘋果公司推出的可攜式媒體播放器,在2007年9月5日舉行的「The Beat Goes On」產品發表會中公開,屬於iPod系列的一部份。iPod touch使用8、16或32 GB的快閃記憶體。電池壽命亦更長,可以支持22小時的音樂、以及5小時的影片播放。同時也配有Wi-Fi無線網路功能,並可執行蘋果的Safari瀏覽器。iPod touch是第一款可透過無線網路連上iTunes Store的iPod產品。iPod touch也可在美國特定的星巴克(Starbucks)咖啡店中偵測到最近十首在店內播放的歌曲,並且可免費利用店內的無線網路連至iTunes Store購買歌曲。 第二代 2008年9月9日,蘋果公司發布新款iPod touch。新產品更薄、電池使用時間更持久、售價更便宜,更新增音量控制鍵、揚聲器及Nike+iPod。第二代iPod Touch售價是229美元起。 第三代 2009年9月9日,蘋果公司發佈第三代iPod touch。新產品的外形與第二代一模一樣,但內部處理器採用iPhone 3GS的處理器。同時容量也提升到32GB/64GB。售價則分別爲US$299/US$399。 第四代 2010年9月1日,蘋果公司發佈第四代iPod touch。新產品更薄。新增前、後置攝像頭功能(不支援自動對焦)。新產品採用與iPhone相近的規格,包括:A4處理器、採用視網膜技術的960x640LED屏幕、三向重力感應。并支持HD視頻錄製。其售價為8G 199美金、32G 299美金。 第五代 2012年9月13日,苹果公司于芳草地艺术中心发布,显示屏为4英寸,采用Apple A5處理器。镜头采用与新iPad上同样的iSight相机模块,500万像素背照式传感器、复合IR滤镜、五组镜片、f/2.4光圈,并配有闪光灯,支持720P的facetime HD并可录制1080P视频。連接器由沿用多年的30pin連接器改成Lightning | nano在iPod操作系统中增加多项新功能,包括新增的世界时钟、秒表和屏幕锁功能。在世界时钟裏,用户可以为世界上的城市设置时间,并为每个时区设定闹钟。时钟可以自动调整夏令时。秒表功能允许用户在点击按键是开始计时,点击另一个按键就停止。还有一个按键计算单独的圈。nano能保存用户用秒表记录的多个时间,让用户可以对比不同的时间。屏幕锁功能让用户为他们的iPod设置4位数字的密码,当屏幕锁被启动时,唯一能按的是前进和后退键。音量控制用来输入密码的数字。 在2006年2月7日時,蘋果電腦推出1GB容量的iPod nano,售價為$149美元。 iPod nano同时有白色和黑色,包括1GB、2GB和4GB的容量。 第二代 第二代iPod nano在外型上有了些改變,捨棄原本的壓克力和金屬材質,改用鍍鋁外殼,使得新型iPod nano不會像舊型的一樣那麼容易刮傷,而且厚度比舊型的薄了約0.01英吋(0.025公分)。除此,第二代的iPod nano有更多種顏色可以選擇:黑、銀、粉紅、藍、綠(8GB的機型只提供黑色,4GB提供銀、粉紅、藍、綠四色,2GB只提供銀色)。 另外还有红色版的(PRODUCT) RED,容量也提供8GB以内。按照APPLE的说法,此款销售后所有的利润将提供给国际组织用于抵抗艾滋病。 在規格上也做了些改變: 機型容量增為兩倍 屏幕亮度比舊機型增加40% 電池續航力增加:蘋果網站表示,(電池完全充滿)音樂播放時間延長到24小時,有音樂的幻燈片秀播放時間延長到5小時 增加「搜尋」功能(目前只限於搜尋英文) 第三代 第三代的iPod nano在2007年9月5日發表,外型由細長變為寬矮,採用新型的操作介面,和六代iPod相同;增加對影片播放的支援,螢幕變成2吋。容量分別為4GB(US$149)及8GB(US$199)兩種。第三代的iPod nano有5種顏色可以選擇:黑、銀、粉紅、藍、綠、紅((PRODUCT) RED),只有8GB的機型提供6種顏色,4GB只提供銀色。 第四代 第四代的iPod nano在2008年9月10日发表,外型由宽短变为细长,恢复以前的修长身形;和三代iPod nano相同,有对影片播放的支援,屏幕仍為2吋,但由橫寬直窄改為橫窄直寬。容量分别为8GB(US$149)及16GB(US$199)两种。新型的iPod nano任何容量款式皆有9种颜色可以选择:粉紅、紅((PRODUCT) RED)、橙、黃、綠、蓝、紫、黑和銀色。 iPod nano第四代更新許多用户操作界面,采用方向感應器來呈現Cover Flow选择界面及影片功能,还内置iTunes 8上新出的Genius功能,将用户操作习惯和听歌喜好进行分析和数据同步。 第五代 第五代的iPod nano在2009年9月9日发表,外形与第四代iPod nano类似,屏幕尺寸增加到2.2寸,分辨率提高到240*376.容量分别为8GB(US$149)及16GB(US$179)两种。颜色选择与第四代相同,仍为9种颜色,不過大多數顏色皆經過重新調色而變的更深更亮麗,其外殼也從純鍍鋁合金改為拋光鍍鋁。 iPod nano第五代机身的背面右下角内置摄像头和麦克风以及內建比起現任iPod touch具有更大音量的擴音器,攝影機可拍摄解析度至640*480的高品質VGA视频,同时支持录音、计步器以及VoiceOver操作,还加入iTunes 9上新出现的Genius Mixes功能。 第六代 第六代的iPod nano在2010年9月1日发表,机身体积比以往缩小46%而接近于同时间发布的第四代iPod shuffle,屏幕尺寸减小到1.54寸,分辨率为240*240.容量分别为8GB(US$149)及16GB(US$169)两种。颜色选择有银、灰、蓝、绿、橙、粉红、红((PRODUCT) RED)共7种。 iPod nano第六代拥有Multi-Touch,而因机身缩小而取消内置摄像头等功能。 第七代 第七代的iPod nano在2012年9月12日发表,延續上一代的Multi-Touch多點觸控技術,將螢幕尺寸增加到2.5吋,解析度为240*432像素。並增加如iPod touch使用的Home鍵,用来返回主畫面。也再度增加影片播放功能。同时增加蓝牙4.0以连接蓝牙耳机。2012新推出的iPod nano系列,揮別使用9年的30 pin接頭,采用全新打造的Lightning 連接器,更小、更耐用、且可不分正反面插入。容量只有16GB(US$149)。顏色選擇有鐵灰、銀、紫、粉紅、黃、綠、藍、紅((PRODUCT) RED)共8種。iPod nano与iPod shuffle于2017年停产。 iPod touch 第一代 iPod touch是一款由蘋果公司推出的可攜式媒體播放器,在2007年9月5日舉行的「The Beat Goes On」產品發表會中公開,屬於iPod系列的一部份。iPod touch使用8、16或32 GB的快閃記憶體。電池壽命亦更長,可以支持22小時的音樂、以及5小時的影片播放。同時也配有Wi-Fi無線網路功能,並可執行蘋果的Safari瀏覽器。iPod touch是第一款可透過無線網路連上iTunes Store的iPod產品。iPod touch也可在美國特定的星巴克(Starbucks)咖啡店中偵測到最近十首在店內播放的歌曲,並且可免費利用店內的無線網路連至iTunes Store購買歌曲。 第二代 2008年9月9日,蘋果公司發布新款iPod touch。新產品更薄、電池使用時間更持久、售價更便宜,更新增音量控制鍵、揚聲器及Nike+iPod。第二代iPod Touch售價是229美元起。 第三代 2009年9月9日,蘋果公司發佈第三代iPod touch。新產品的外形與第二代一模一樣,但內部處理器採用iPhone 3GS的處理器。同時容量也提升到32GB/64GB。售價則分別爲US$299/US$399。 第四代 2010年9月1日,蘋果公司發佈第四代iPod touch。新產品更薄。新增前、後置攝像頭功能(不支援自動對焦)。新產品採用與iPhone相近的規格,包括:A4處理器、採用視網膜技術的960x640LED屏幕、三向重力感應。并支持HD視頻錄製。其售價為8G 199美金、32G 299美金。 第五代 2012年9月13日,苹果公司于芳草地艺术中心发布,显示屏为4英寸,采用Apple A5處理器。镜头采用与新iPad上同样的iSight相机模块,500万像素背照式传感器、复合IR滤镜、五组镜片、f/2.4光圈,并配有闪光灯,支持720P的facetime HD并可录制1080P视频。連接器由沿用多年的30pin連接器改成Lightning 連接器。2013年5月30日苹果上架一款廉价版iPod touch,较前者缺少了后置摄像头,且内存容量减少为16GB。 第六代 2015年7月15日,蘋果公司推出第六代iPod touch,顯示器仍是4英寸,但改用Apple A8處理器,iSight相機升級成800萬像素,並增加128GB容量款式。 第七代 2019年5月28日,苹果公司在官方网站推出第七代iPod touch。其处理器升级为A10 Fusion,搭载iOS 12操作系统,提供32GB、128GB、256GB三种容量规格。但其螢幕、相机、设计、主螢幕按钮等方面皆与第六代iPod touch相同。 (PRODUCT) RED 部分國家有推出「Product Red(紅色特別版)」。iPod nano第2代有4GB和8GB兩種機型,iPod nano第3代只有8GB一種。而iPod shuffle第2代(新款)則有1GB和2GB兩種機型。所有規格都一樣,而且購買價格不變,但是會捐出其中的一部份給慈善機構。 發售時間線 安全性 iPod發生過多次爆炸意外事件,《泰晤士報》稱,蘋果公司被美國記者揭發涉嫌對多宗iPod著火或爆炸個案“遮遮掩掩”。iPod產品在各国及地区都有爆炸個案:香港2007年出現了首宗iPod nano爆炸個案,三年內傳媒報道的香港 iPod爆炸個案最少有四宗,2010年11月8日香港《蘋果日報》又对当天第一代 iPod nano爆炸案进行了報導,这已是当年兩個月內收到第二宗 iPod nano爆炸個案。;美國有少年燒穿褲袋;台灣有充電燒熔外殼;日本有最少5宗iPod nano電池惹火,政府曾經多次要求蘋果就iPod爆炸解釋。 iTunes整合 iTunes是唯一官方的与iPod同步软件,虽然有其他非官方的軟體使iPod与其他播放器同步。其中最知名的要属Winamp的插件ml iPod,让用户能透过Winamp管理iPod上的音乐,而且还支持一些iTunes不提供的功能,包括把非iTunes Store购买音乐拷出iPod。 iTunes音乐商店 苹果的iTunes音乐商店(iTunes Music Store)是为了推销iPod而建立的网络音乐销售商店,界面整合在iTunes播放软件中,使得透過網路購買有版權音樂檔案的機制變得更便利。 除了iPod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的便携音乐播放器能播放在苹果iTunes音乐商店上销售的使用DRM的音乐文件。苹果电脑使用它们专有的FairPlay系统加密这些AAC音频文件(.m4p),这种编码只允许授权的电脑(最多五部)才可以解密并播放它们。 史蒂夫·乔布斯认为这种iTMS上的限制只是为了增加iPod的销量,他说:“我们希望(在iTunes音乐商店里)收支相抵或稍微亏一点,因为它始终不是赚钱的地方。”用户要繞开限制,可以先把受保护的文件刻录到非压缩的音乐CD,然后重新截取,并把音乐编码为不受保护的文件。这个过程很繁琐,而且每次转换会导致音频质量损失。(这可能会违反了數位千禧年著作權法) 就其本身而言,苹果电脑小心地控制使用FairPlay编码的iTMS音乐文件的授权,而且iPod不支持其他DRM保护格式文件(如DRM保护版的WMA),所以iPod用户想在线购买受DRM保护的音乐必须透过iTunes,否则就只能从其他地方下载繞开DRM的文件(这可能构成犯法的行为)。从其他商店购买的受保护音乐不能在iPod上播放。 iTunes音乐商店最近售出了超过10亿首歌曲。至2007年8月1日蘋果公司宣布透過iTunes音乐商店所銷售的歌曲突破30億首、、。2010年2月,iTunes销售歌曲超过100亿。 2006年10月,在15岁时破解了DVD光盘所使用的CSS防拷贝技术而获得“DVD |
天然高分子(natural | |
第一屆的消費型電子展在1967年6月於紐約市舉行。在當時原為芝加哥音樂展(Chicago Music Show)的附屬活動。首次展覽吸引了超過100間參展商,共有17,500人參加,由摩托羅拉主席擔任開幕演說講者。在1978年至1994年間,消費性電子展每年舉行兩次,分別是1月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冬季消費性電子展」(WCES),以及6月在芝加哥舉行的「夏季消費性電子展」(SCES)。 1995年時,季展在於斯維加斯依照計畫順利舉行。然而,由於於芝加哥的夏季展參加人數開始衰退,主辦者決定嘗試將夏季展在不同城市間巡迴舉辦,並敲定首場變更地點的夏季展將在費城的賓夕法尼亞會議中心舉行。但由於電子娛樂展預計在同年5月於西岸開幕,並可能成為夏季展的競爭對手,因此費城的夏季消費性電子展最後宣佈取消 。1996年的冬季展在1月於拉斯維加斯舉行,同年的夏季展則在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展出,但僅有少數的參展商加入 。1997年在拉斯維加斯的冬季展十分成功,但該年度在亞特蘭大與春季COMDEX合辦的夏季展卻僅吸引了不到20間廠商參展,夏季展正式宣佈取消。 展覽自1998年起改為每年舉行一次。消費型電子展是拉斯維加斯最大型的活動之一,每年佈展、展出和撤展期間共長達18日。 2015年5月,亞洲消費性電子展(CES Asia)首度於中國上海市舉行。亞洲消費性電子展在上海一共舉辦過5屆。2020年7月13日,亚洲消费电子展主辦方宣布將永久停办亚洲消费电子展。 在消費電子展首次發表的產品 音訊等化器-1969年 錄影機-1970年 雷射影碟播放機-1974年 攝影機-1981年 CD播放機-1981年 數位音訊技術-1990年 CD-i-1991年 MiniDisc-1993年 廣播資訊系統-1993年 -1994年 數位多功能影音光碟(DVD)-1996年 高畫質電視(HDTV)-1998年 硬碟錄影機(PVR)-1999年 數位音訊廣播(DAR)-2000年 Microsoft Xbox-2001年 | -1994年 數位多功能影音光碟(DVD)-1996年 高畫質電視(HDTV)-1998年 硬碟錄影機(PVR)-1999年 數位音訊廣播(DAR)-2000年 Microsoft Xbox-2001年 電漿電視-2001年 家庭媒體伺服器-2002年 -2003年 藍光光碟-2003年 高畫質電視錄影機-2003年 IPTV-2005年 OLED電視-2008年 3D高畫質電視-2009年 平板電腦、Netbooks,和Android裝置-2010年 連網電視、智慧型家電、Android Honeycomb、福特Focus電動車、Microsoft Kinect-2011年 |
测绘学 | 信号处理 |
《春秋穀梁傳註疏》--東晉范甯註《春秋穀梁傳集解》;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疏》。十三經注疏之一。 注釋 参见 | 日本學者平势隆郎認為《穀梁傳》作者來自於戰國時中山國,其著作時間在戰國中晚時期,時代應晚於左傳。 注疏 《春秋穀梁傳註疏》--東晉范甯註《春秋穀梁傳集解》;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疏》。十三經注疏之一。 注釋 |
官和侗族土家族苗族乡(铜仁江口) 坝盘土家族侗族苗族乡(铜仁江口) 青阳苗族仡佬族侗族乡(铜仁石阡) 枫香仡佬侗族乡(铜仁石阡) 坪山仡佬族侗族乡(铜仁石阡) 龙井仡佬族侗族乡(铜仁石阡) 石固仡佬族侗族乡(铜仁石阡) 坪地场仡佬族侗族乡(铜仁石阡) 甘溪仡佬族侗族乡(铜仁石阡) 聚凤仡佬族侗族乡(铜仁石阡) 大沙坝仡佬族侗族乡(铜仁石阡) 湖南省 宝田侗族苗族乡(怀化会同) 金子岩侗族苗族乡(怀化会同) 漠滨侗族苗族乡(怀化会同) 炮团侗族苗族乡(怀化会同) 蒲稳侗族苗族乡(怀化会同) 青朗侗族苗族乡(怀化会同) 安乐铺苗族侗族乡(邵阳绥宁) 朝仪侗族乡(邵阳绥宁) 东山侗族乡(邵阳绥宁) 鹅公岭侗族苗族乡(邵阳绥宁) 枫木团苗族侗族乡(邵阳绥宁) 联民苗族侗族乡(邵阳绥宁) 寨市苗族侗族乡(邵阳绥宁) 湖北省 芭蕉侗族乡(恩施市) 长潭河侗族乡(恩施宣恩) 晓关侗族乡(恩施宣恩) 中国侗族人口分布 宗教 侗族人信仰多神,崇拜祖先,特别崇拜女性祖先“萨母”,许多地方都建有“萨母祠”。有的地方也信奉汉族的一些民間信仰的神明。佛教、基督新教、天主教也曾传入,但較少人信奉。 语言 侗族的语言是侗语,属壮侗语系侗台语族侗水语支。侗语有两个大方言:一是南方话,二是北方话。以贵州锦屏县境内的苗汉杂居一线划分。侗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各土语中声调有些差异,有的地方有9调,有的地方有6调。侗语和国内及东南亚国家的壮泰民族的语言有同源关系。1958年,国家制定了拉丁侗文,曾经在一部分地方推广。现在不再推广,侗语文学校教育缺乏。大多数侗族人会说汉语。现在越来越多的侗族青年大学生关心侗语的发展。许多人试图对侗文进行了改革。侗文呈现多种版本。 歌舞 侗族善音乐。侗族民间音乐最有名的是“鼓楼大歌”,它是一种无伴奏的多声部合唱。1986年贵州侗歌合唱团赴法国演出侗族大歌引起轰动,扭转了国际上关于中国没有复调音乐的说法。 牛腿琴 是侗族的传统弦乐器,而 萧笛 是侗族的传统管乐器。 侗族的民间舞蹈,有芦笙舞、哆也舞、春牛舞、花扁舞、龙舞、狮舞、蚌壳舞等。其中具有显著民族特色和浓厚地方色彩的芦笙舞和哆也舞,是侗族艺苑中的两朵奇葩。芦笙舞,是用芦笙为伴奏乐器,音乐与舞蹈有机配合的一种舞蹈形式。 这种舞蹈一般是集体进行。其中,气势雄健、步伐整齐、庄重活泼的曾推“踩八卦”。这种舞蹈多在每年正月“行年”时到远乡侗寨作客才表演。但每逢团寨集体吉庆日子,如兴建鼓楼、桥梁、庙宇时,也能欣赏到这种舞姿。春牛舞是一种歌颂劳动的舞蹈。 建筑 侗寨的房屋多是用杉木建造的二至三层的木楼,在河边或山坡上的房屋多为吊腳楼。 侗族聚居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桥。最有特色的是“风雨桥”,是因桥上建有遮蔽风雨的桥屋而得名。著名的三江程阳风雨桥上建有5座多角宝塔形楼亭,通道两侧有栏杆。整个桥梁构造没有用一枚铁钉,只在柱子上凿穿孔眼,以榫衔接,十分坚固,已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吸收了汉族建筑的方法,鼓楼集塔、阁、亭于一体。所有鼓楼均采用上等杉木,以木榫木栓穿合,不用铁钉,扣合无隙。楼顶层呈伞状,从楼顶悬挂下来一面牛皮大鼓,称为“寨鼓”。鼓楼一般一姓一座,较大的寨子有三四座以上,是侗族人民集会的场所。 服饰 侗族人的服装多用自制的“侗布”制成,色调以青、蓝、白、紫为主。边远山区的男子多穿右衽无领的短衣,包大头巾,有的头留顶发。妇女装束各地稍有差异,上身有大襟无领无扣上衣,也有的衣长至膝,下穿百褶裙或管裤,多束腰带、绑裹腿,衣襟、衣滚等處繡有花纹。妇女多梳盘髮包头,喜爱佩戴银等饰品。 饮食 | 高楼坪侗族乡(铜仁万山) 黄道侗族乡(铜仁万山) 民和侗族土家族苗族乡(铜仁江口) 官和侗族土家族苗族乡(铜仁江口) 坝盘土家族侗族苗族乡(铜仁江口) 青阳苗族仡佬族侗族乡(铜仁石阡) 枫香仡佬侗族乡(铜仁石阡) 坪山仡佬族侗族乡(铜仁石阡) 龙井仡佬族侗族乡(铜仁石阡) 石固仡佬族侗族乡(铜仁石阡) 坪地场仡佬族侗族乡(铜仁石阡) 甘溪仡佬族侗族乡(铜仁石阡) 聚凤仡佬族侗族乡(铜仁石阡) 大沙坝仡佬族侗族乡(铜仁石阡) 湖南省 宝田侗族苗族乡(怀化会同) 金子岩侗族苗族乡(怀化会同) 漠滨侗族苗族乡(怀化会同) 炮团侗族苗族乡(怀化会同) 蒲稳侗族苗族乡(怀化会同) 青朗侗族苗族乡(怀化会同) 安乐铺苗族侗族乡(邵阳绥宁) 朝仪侗族乡(邵阳绥宁) 东山侗族乡(邵阳绥宁) 鹅公岭侗族苗族乡(邵阳绥宁) 枫木团苗族侗族乡(邵阳绥宁) 联民苗族侗族乡(邵阳绥宁) 寨市苗族侗族乡(邵阳绥宁) 湖北省 芭蕉侗族乡(恩施市) 长潭河侗族乡(恩施宣恩) 晓关侗族乡(恩施宣恩) 中国侗族人口分布 宗教 侗族人信仰多神,崇拜祖先,特别崇拜女性祖先“萨母”,许多地方都建有“萨母祠”。有的地方也信奉汉族的一些民間信仰的神明。佛教、基督新教、天主教也曾传入,但較少人信奉。 语言 侗族的语言是侗语,属壮侗语系侗台语族侗水语支。侗语有两个大方言:一是南方话,二是北方话。以贵州锦屏县境内的苗汉杂居一线划分。侗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各土语中声调有些差异,有的地方有9调,有的地方有6调。侗语和国内及东南亚国家的壮泰民族的语言有同源关系。1958年,国家制定了拉丁侗文,曾经在一部分地方推广。现在不再推广,侗语文学校教育缺乏。大多数侗族人会说汉语。现在越来越多的侗族青年大学生关心侗语的发展。许多人试图对侗文进行了改革。侗文呈现多种版本。 歌舞 侗族善音乐。侗族民间音乐最有名的是“鼓楼大歌”,它是一种无伴奏的多声部合唱。1986年贵州侗歌合唱团赴法国演出侗族大歌引起轰动,扭转了国际上关于中国没有复调音乐的说法。 牛腿琴 是侗族的传统弦乐器,而 萧笛 是侗族的传统管乐器。 侗族的民间舞蹈,有芦笙舞、哆也舞、春牛舞、花扁舞、龙舞、狮舞、蚌壳舞等。其中具有显著民族特色和浓厚地方色彩的芦笙舞和哆也舞,是侗族艺苑中的两朵奇葩。芦笙舞,是用芦笙为伴奏乐器,音乐与舞蹈有机配合的一种舞蹈形式。 这种舞蹈一般是集体进行。其中,气势雄健、步伐整齐、庄重活泼的曾推“踩八卦”。这种舞蹈多在每年正月“行年”时到远乡侗寨作客才表演。但每逢团寨集体吉庆日子,如兴建鼓楼、桥梁、庙宇时,也能欣赏到这种舞姿。春牛舞是一种歌颂劳动的舞蹈。 建筑 侗寨的房屋多是用杉木建造的二至三层的木楼,在河边或山坡上的房屋多为吊腳楼。 侗族聚居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桥。最有特色的是“风雨桥”,是因桥上建有遮蔽风雨的桥屋而得名。著名的三江程阳风雨桥上建有5座多角宝塔形楼亭,通道两侧有栏杆。整个桥梁构造没有用一枚铁钉,只在柱子上凿穿孔眼,以榫衔接,十分坚固,已被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吸收了汉族建筑的方法,鼓楼集塔、阁、亭于一体。所有鼓楼均采用上等杉木,以木榫木栓穿合,不用铁钉,扣合无隙。楼顶层呈伞状,从楼顶悬挂下来一面牛皮大鼓,称为“寨鼓”。鼓楼一般一姓一座,较大的寨子有三四座以上,是侗族人民集会的场所。 服饰 侗族人的服装多用自制的“侗布”制成,色调以青、蓝、白、紫为主。边远山区的男子多穿右衽无领的短衣,包大头巾,有的头留顶发。妇女装束各地稍有差异,上身有大襟无领无扣上衣,也有的衣长至膝,下穿百褶裙或管裤,多束腰带、绑裹腿,衣襟、衣滚等處繡有花纹。妇女多梳盘髮包头,喜爱佩戴银等饰品。 饮食 侗族饮食没什么禁忌,品种丰富,甚至包括一些昆虫、蚕蛹。 侗族嗜好酸味,自古便有“侗不离酸”的说法。侗家菜腌制食品特别多,包括各种腌酸菜、腌肉、腌鱼。另有独特的米酒,口味不凶,但据说喝多了容易摔跟头。米酒多由当地产糯米或玉米酿造,度数不是特别高,但经常混合蜂蜜、冰糖等,口感甜,容易喝多、喝醉上头。喝醉后容易快速入睡,长时间不醒。 侗族地区大多日食4餐,两饭两茶。 目前西南省份的大城市,如贵阳市开有一些侗家菜馆。 节日 侗族人的节日各地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 月也man we q'ek:农历正月 |
中华性文化博物馆()是一座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茅山寺庙群内的私人博物馆,也是中国第一所性博物馆。馆长是上海大学社会系教授刘达临。馆内展品为刘达临等十余年从国内外各地收集而来。 馆内展示了中国数千年来的古代性文化实物、雕塑、图画、书籍等2000余件,其中最古老的展品距今8000多年,距今5000余年的珍稀展品则有20多件。展览内容分为:原始社会中的性、婚姻和妇女、日常生活中的性、特殊领域中的性。并设有远古文化和性崇拜、婚姻家庭和妇女压迫、宗教和外国两性文化等展区。 社会学家费孝通题写了该馆馆名,并称其为“五千年来第一展”。 历史 该馆创建于1995年。当时刘达临举债30万元将展览馆落户上海青浦县徐泾镇,但由于过于偏远,参观者寥寥。直到1999年,该馆搬迁至上海南京路步行街附近。这次虽然离繁华闹市较近,但位于小巷内的该馆仍很难吸引参观者。刘达临试图在步行街竖立指示牌,但未得到主管部门的批准。 2001年展览馆被迫搬迁至租金较低的上海武定路,但经济问题仍难以解决。 该馆在2003年确定迁址江苏同里,并于2004年4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当地政府提供三百万元人民币装修款,将丽则女学旧址免费借给博物馆十年,门票由同里镇与博物馆五五分成。2015年,花间堂投资利用丽则女学开办酒店,博物馆迁出同里。 2006年9月27日,中华性文化博物馆西安分馆开馆,馆址设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大街。后来,由于客流稀少,西安分馆关闭。 离开同里后,中华性文化博物馆移址常州市金坛区茅山寺庙群,于2016年开馆。 中国古代性文化展览 中华性文化博物馆部分古代性文化雕塑、春宫图、书籍等展品曾在中国和世界各地展览。 1993年10月上海中国古代性文化展览会。 1994年3月沈阳中国古代性文化展览会。 1995年3月台湾台北市中国古代性文化展览会 1995年6月德国柏林中国古代性文化展览会 1996年2月澳大利亚墨尔本中国古代性文化展览会。 1999年8月香港中国古代性文化展览会。 1999年9月合肥中国古代性文化展览会。 1999年9月荷兰鹿特丹中国古代性文化展览会。 2000年2月香港中国古代性文化展览会。 2004年11月湖南长沙 2005年11月广州。 中国情色文化史 中华性文化博物馆部分古代性文化雕塑、春宫画、书籍等展品的图片,一部分收入刘达临著《中国性史图鉴》、《中国情色文化史》 参考 刘达临 著 | 2001年展览馆被迫搬迁至租金较低的上海武定路,但经济问题仍难以解决。 该馆在2003年确定迁址江苏同里,并于2004年4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当地政府提供三百万元人民币装修款,将丽则女学旧址免费借给博物馆十年,门票由同里镇与博物馆五五分成。2015年,花间堂投资利用丽则女学开办酒店,博物馆迁出同里。 2006年9月27日,中华性文化博物馆西安分馆开馆,馆址设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大街。后来,由于客流稀少,西安分馆关闭。 离开同里后,中华性文化博物馆移址常州市金坛区茅山寺庙群,于2016年开馆。 中国古代性文化展览 中华性文化博物馆部分古代性文化雕塑、春宫图、书籍等展品曾在中国和世界各地展览。 1993年10月上海中国古代性文化展览会。 1994年3月沈阳中国古代性文化展览会。 1995年3月台湾台北市中国古代性文化展览会 1995年6月德国柏林中国古代性文化展览会 1996年2月澳大利亚墨尔本中国古代性文化展览会。 1999年8月香港中国古代性文化展览会。 1999年9月合肥中国古代性文化展览会。 1999年9月荷兰鹿特丹中国古代性文化展览会。 2000年2月香港中国古代性文化展览会。 2004年11月湖南长沙 2005年11月广州。 中国情色文化史 中华性文化博物馆部分古代性文化雕塑、春宫画、书籍等展品的图片,一部分收入刘达临著《中国性史图鉴》、《中国情色文化史》 |
的現象記載,如甲卷第十九〈晦日月光篇〉:「趙清憲賜第在京師府司巷,長女適史氏,以暑月不寐,啟戶納涼,見月滿中庭如晝,方歎曰:「大好月色。」俄廷,下漸暗,月痕稍稍縮小,斯須光滅,仰視,星斗粲然。而是夕乃晦日,竟不曉為何物光也。」辛卷第八〈星月之異篇〉:「乾道丁亥八月十五夜,天陰月昏,……仰頭而視,一輪如半月闊,散而為細星,百千萬顆,霄漢間翠碧霞采,光燦逼人,不可形容,……頃之,雲復環合,晦昧如初。」 《資治通鑑》是公認的正史,也曾記載疑似幽浮出沒的現象。例如《漢紀》記載:「四月戊申,有日夜出 」,「有日夜出」即:有看似太陽的物體在夜間出沒,以科學角度來看可能是超新星爆发或海市蜃楼。 近代最早出現不明飛行物的時間是1878年1月,一名美國農民在田裡耕種時,突然發現空中出現一個不明圓形物體。許多人也看見,這則新聞很快就刊載150家美國報紙上。 1947年6月24日,美國人肯尼士·阿諾德在華盛頓州雷尼爾山上空驾驶着自用飛機,突然發現有九個白色碟狀的不明飛行物體,根據他的目測,這些物體以約每小時1600或1900公里高速飛過,並轉眼消失。他向地面塔台喊出:(我看見了飛舞的碟子。)引起美國極大的轟動。由於飛碟這個名詞形容得很貼切,於是就在世界各地廣泛流傳。其後一名記者在報紙上首次使用了UFO這個縮寫,即不明飛行物,被人們一直沿用至今。 1952年7月19日晚上,美國華盛頓上空多次出現不明飛行物,美軍戰鬥機想擊落它們,卻以遠超過戰鬥機的速度移動並集體消失,為「華盛頓不明飛行物事件」。 1980年12月24日聖誕夜英國蘇福克的美國空軍基地發生倫道森森林事件,在聖誕夜巡邏的兩位空軍衛兵發現附近森林出現奇怪亮光,他們前去查看時發現有一架三角形金屬物體停在森林裡,然後就朝空中飛去,他們回報後指揮部詢問雷達站,是否看到發光物體飛過,雷達站人員事後對採訪鏡頭說當地雷達沒看到,但他改用英國最強的雷達掃描後就發現了有不明物體在空中,掃瞄兩次後都一樣。兩天後夜晚衛兵又看到森林裡有亮光,這時他們通知基地副指揮官何特中校,中校帶二十多人和他們一起去森林裡查看,結果看到空中有不明紅色光線,靠近後又有黃色和彩色光線,持續數分鐘後才消失,對於這是否為海邊燈塔光線的質疑,何特中校表示他知道那燈塔的位置,也知道那燈塔下面有個餐廳他還帶人去吃過飯,他們看到的光並非來自燈塔方向,對這事何特中校當時帶錄音機現場錄音紀錄看到的現象,並提交正式報告給軍方。 1989年底至1990年間,比利時上空多次出現不明三角形飛行物,是少數擁有超過一千多名目擊者的不明飛行物體事件。當時不止一般民眾及警察目擊,比利時軍方以及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雷達也偵測到這些不明飛行物體的存在,在當試以無線電聯絡失敗以後,比利時空軍多次派出F-16戰鬥機攔截,其間F-16曾成功以機上雷達描定其中一架不明飛行物體,但是被其以極高速逃脫。在經過一個多小時追逐後,無功而返。事後比利時軍方釋出事件報告,史稱「比利時不明飛行物體事件」,這也是極少數獲得國家軍方承認的不明飛行物體事件。 1997年美國亞歷桑那州出現大型V字型幽浮為「鳳凰城光點」,飛行了美國幾個州,有數千位目擊者,並拍下部分影片,美國國家地理頻道在幾年後曾找大學教授、航管人員、影像專家研究此事件,排除這些光點是軍方的照明彈,而且也不是人類現有的科技能製作的飛行器。 二十一世紀解密的英國政府檔案中也有幽浮檔案,其中一份解密檔案的飛行員在解密後接受紀錄片訪問時指出1957年他的戰機雷達顯示空中有大型物體,體積幾乎等於海上的航空母艦,他的長官要他追逐這幽浮,但這幽浮卻高速飛離,飛行速度將近音速十倍,十分驚人。 納粹飛碟 傳言西元1941年至1943年期間,納粹在布拉格建立了飛行試驗基地,並且在特斯拉的帮助下反重力技術方面獲得重大突破。當時擔任該計劃設計師的是德國著名航太工程師奧托·哈本默霍,試飛員則是納粹王牌飛行員兼工程師魯道夫·斯利埃弗。有傳言稱,1944年2月,納粹德國製造的飛碟首次飛行即達到2000公里/小時的速度。 而在蘇联紅軍攻入布拉格後,納粹科學家緊急銷燬當時眾多的原型、藍圖、樣本,根據傳言,這些頂尖的科學家在戰後被帶往美國從事秘密武器的研發。 但也有人認為,以當時的技術造出來的UFO,或許只是一堆沒用的垃圾。 傳聞型號 Sack A.S.6:配備Argus 10cc 140匹馬力引擎,6.40公尺厚的圓形機翼,重量大約為750到800公斤,靠一具螺旋槳產生升力 飛行陀螺 V-7火球式飛行器 霍克飛行翼 UFO的調查 目擊者描述飛碟的種類很多。其中有許多UFO形狀類似一隻發光的管子或碟子,飛行速度甚高,不是寧靜無息,便是有一種嘶嘶聲。它的出現會讓動物驚慌,使無線電(收音機等)產生電干擾。有時且會登陸在地面留下痕跡。 由於1947年的羅斯威爾飛碟墜毀事件發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後兩年,有人認為UFO是受到核子武器的放射線影響而墜毀。 近幾百年來,人們常報告看到天空中有神秘的物體。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39 - 45),這類報告大增。許多軍方和民間的飛行員聲稱目擊奇怪且會移動的光。他們叫它做「火焰戰鬥機」(Foo-Fighter)。至於別的報告(其中有的被叫做飛碟)發生在上世紀中期的美國及其他國家。這些報告許多是來自可靠的觀察家,有的人曾拍下看到的東西。 對於大多數的UFO報告,科學家已提供了合理的解釋。例如,在許多例子中,報告的UFO事後被認明是一顆流星、一顆行星、一個火箭、一顆人造衛星或是一個氣球,飛機或其排出之尾跡,在異常照射情況下被人看了,也會當成UFO報告。此外,大氣層狀態也會產生眼睛上的錯覺,被誤認為UFO。。 自1966年到1968年,美國空軍發起了一項UFO研究工作,由科羅拉多大學的科學家來進行。科學家們無法解釋所有的UFO報告,可是證明不出UFO是來自別的行星。空軍也調查了發生於1947年到1969年的12610件報告。調查終了,結論是UFO對國家安全沒有威脅。 飛碟權威─約瑟夫·艾倫·海尼克(Allen Hynek)博士,曾任白宮委員會幽浮聽證會與聯合國幽浮相關現象會議的發言人,1948年起為美國空軍飛碟研究顧問,審查所有飛碟及相似的第一手報告,。 2007年到2012年间,美国国防部开展了一项名为“先进飞行威胁辨识计划”(Advanced Aerospace Threat Identification Program)的研究计划,研究和评估不明飞行物所构成的威胁,该项目每年预算约2000万美元。项目资金大多流入了毕格罗航空航天公司(Bigelow Aerospace)。 一些網路上的UFO新聞,多數來自惡搞新聞的《世界新聞周刊》被不明就裡的中文媒體引用報導,成為網路謠言。 根據美國國家安全局的一份解密文件的研究指出,銀河系中至少有1億的行星可以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包括有適合的溫度及化學條件。根據美國國家安全局另一份解密文件研究,指出所有UFO係騙局、或幻覺、或自然現象、或地球物體的假說,基乎是沒有可能。另一份解密研究則指出,有大量可靠可信的UFO的報告出現。 2022年5月17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一委员会就不明飞行物举行公开听证会。这是50年来美國国会首次举办关于UFO的听证会。 與不明飞行物的接觸的說明與舉例 第一類 本條目蒐集全世界各地發生的UFO事件。 說明 第一類接觸,目擊一個或多個不明飛行物體: 飛碟 奇怪光體 不屬於人類科技技術的飛行物體 舉例 華盛頓不明飛行物事件 通古斯大爆炸--1908年6月30日上午7時17分(UTC 零時17分)發生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埃文基自治區的一次大规模的爆炸,推测是一颗彗星或者流星体撞击。但有研究UFO学的人认为是一次UFO爆炸。 尼古拉斯罗瑞克目击事件--尼古拉斯罗瑞克的旅行日记中提到,他们的旅行小队遭遇了一个金属的银色飞碟,从喜马拉雅山的山脈上空掠过。他们通过双筒望远镜观测了一段时间,直到飞碟在山顶消失。 花地瑪事件--在葡萄牙法蒂瑪,有成千上万的人目击到太阳旋转,下沉。这随后被Jacques Vallée,Joaquim Fernandes和Fina d'Armada推测为UFO事件,但因文化差异被否认。 乔斯-波尼拉观测报告--1883年8月12日,天文学家乔斯波尼拉报告称,他在墨西哥的萨卡特卡斯天文台观测太阳黑子的时候,看到了多于300个的黑色,无法分辨的物体正在太阳前面穿越。他设法用1/100秒的湿板曝光拍摄了一些照片。但后来这些黑点被确认为高空飞行的天鹅。 1974年5月母親節那天,帕斯卡古拉事件的被綁架者希克森在瓊斯縣的一場家庭聚會中,他太太看到窗戶外有一艘飛碟狀的飛行物在他們的汽車上方約50公尺處徘徊盤旋,希克森太太看到後非常害怕並尖叫。隨後這盤旋在空中的飛碟狀飛行物一會兒就消失了。 外太空UFO目击--在2001年的一份据称是由Jeff Challender记录的关于STS-102太空任务的视频资料中,出现了3个执行了启动、加速、停止,并且进行了急转弯的闪光点。随后,一位名为Lan Fleming的人将其运动时间和其中一个亮点的轨迹改变与飞船推进器的启动时间进行了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当时已知的推进器无法做出如此复杂的运动。 2004墨西哥UFO事件--一架在空中执行毒品走私巡逻任务的巡逻机用红外摄像机拍下了一些据称是UFO的不明物体。这份资料由Jaime Maussan放出,但一些人看了以后说这些闪光点可能是附近油田排放出的烟雾。 在帕斯卡古拉事件的前一天(1973年10月10日),有15個人,包括兩名警察報告說,看到銀色飛碟慢慢地飛越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St.Tammany教區。 2011年1月28日圆顶清真寺UFO目击事件 第二類 說明 第二類接觸,目擊一個或多個不明飛行物體,並給目擊者及週遭環境帶來相關的物理反應,其中包括: 熱力或輻射 地形損毀 身體麻痺 使動物受驚嚇 干擾引擎或電視及電台的接收 使目擊者失去目擊不明飛行物那段時間的記憶 磁場強烈或異常 舉例 马拉开波事件--在1886年12月18日发行的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第389页描述,美国在委内瑞拉马拉开波当地的领事报告发现UFO,并伴随了嗡嗡的声音,在一场雷雨后,出现在马拉开波的附近的一个农舍。随后,农舍中的人显示出辐射中毒的状况。9天之后,农舍周围的树枯萎并死亡。 巴西柯拉瑞斯岛神秘光束--發生在西元1977年的巴西柯拉瑞斯島的光束攻擊人類事件,許多人被這光束灼傷。根據當事者的描述,光束是從天上照下來的,並且光線曾經令他們無法動彈,似乎在吸吮他們的血液。 第三類 說明 第三類接觸,目睹一個有生命的個體,其包括一不明飛行物體目擊個案。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接觸、心靈感應,與外星人交談。 | 但也有人認為,以當時的技術造出來的UFO,或許只是一堆沒用的垃圾。 傳聞型號 Sack A.S.6:配備Argus 10cc 140匹馬力引擎,6.40公尺厚的圓形機翼,重量大約為750到800公斤,靠一具螺旋槳產生升力 飛行陀螺 V-7火球式飛行器 霍克飛行翼 UFO的調查 目擊者描述飛碟的種類很多。其中有許多UFO形狀類似一隻發光的管子或碟子,飛行速度甚高,不是寧靜無息,便是有一種嘶嘶聲。它的出現會讓動物驚慌,使無線電(收音機等)產生電干擾。有時且會登陸在地面留下痕跡。 由於1947年的羅斯威爾飛碟墜毀事件發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後兩年,有人認為UFO是受到核子武器的放射線影響而墜毀。 近幾百年來,人們常報告看到天空中有神秘的物體。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39 - 45),這類報告大增。許多軍方和民間的飛行員聲稱目擊奇怪且會移動的光。他們叫它做「火焰戰鬥機」(Foo-Fighter)。至於別的報告(其中有的被叫做飛碟)發生在上世紀中期的美國及其他國家。這些報告許多是來自可靠的觀察家,有的人曾拍下看到的東西。 對於大多數的UFO報告,科學家已提供了合理的解釋。例如,在許多例子中,報告的UFO事後被認明是一顆流星、一顆行星、一個火箭、一顆人造衛星或是一個氣球,飛機或其排出之尾跡,在異常照射情況下被人看了,也會當成UFO報告。此外,大氣層狀態也會產生眼睛上的錯覺,被誤認為UFO。。 自1966年到1968年,美國空軍發起了一項UFO研究工作,由科羅拉多大學的科學家來進行。科學家們無法解釋所有的UFO報告,可是證明不出UFO是來自別的行星。空軍也調查了發生於1947年到1969年的12610件報告。調查終了,結論是UFO對國家安全沒有威脅。 飛碟權威─約瑟夫·艾倫·海尼克(Allen Hynek)博士,曾任白宮委員會幽浮聽證會與聯合國幽浮相關現象會議的發言人,1948年起為美國空軍飛碟研究顧問,審查所有飛碟及相似的第一手報告,。 2007年到2012年间,美国国防部开展了一项名为“先进飞行威胁辨识计划”(Advanced Aerospace Threat Identification Program)的研究计划,研究和评估不明飞行物所构成的威胁,该项目每年预算约2000万美元。项目资金大多流入了毕格罗航空航天公司(Bigelow Aerospace)。 一些網路上的UFO新聞,多數來自惡搞新聞的《世界新聞周刊》被不明就裡的中文媒體引用報導,成為網路謠言。 根據美國國家安全局的一份解密文件的研究指出,銀河系中至少有1億的行星可以具備孕育生命的條件,包括有適合的溫度及化學條件。根據美國國家安全局另一份解密文件研究,指出所有UFO係騙局、或幻覺、或自然現象、或地球物體的假說,基乎是沒有可能。另一份解密研究則指出,有大量可靠可信的UFO的報告出現。 2022年5月17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一委员会就不明飞行物举行公开听证会。这是50年来美國国会首次举办关于UFO的听证会。 與不明飞行物的接觸的說明與舉例 第一類 本條目蒐集全世界各地發生的UFO事件。 說明 第一類接觸,目擊一個或多個不明飛行物體: 飛碟 奇怪光體 不屬於人類科技技術的飛行物體 舉例 華盛頓不明飛行物事件 通古斯大爆炸--1908年6月30日上午7時17分(UTC 零時17分)發生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埃文基自治區的一次大规模的爆炸,推测是一颗彗星或者流星体撞击。但有研究UFO学的人认为是一次UFO爆炸。 尼古拉斯罗瑞克目击事件--尼古拉斯罗瑞克的旅行日记中提到,他们的旅行小队遭遇了一个金属的银色飞碟,从喜马拉雅山的山脈上空掠过。他们通过双筒望远镜观测了一段时间,直到飞碟在山顶消失。 花地瑪事件--在葡萄牙法蒂瑪,有成千上万的人目击到太阳旋转,下沉。这随后被Jacques Vallée,Joaquim Fernandes和Fina d'Armada推测为UFO事件,但因文化差异被否认。 乔斯-波尼拉观测报告--1883年8月12日,天文学家乔斯波尼拉报告称,他在墨西哥的萨卡特卡斯天文台观测太阳黑子的时候,看到了多于300个的黑色,无法分辨的物体正在太阳前面穿越。他设法用1/100秒的湿板曝光拍摄了一些照片。但后来这些黑点被确认为高空飞行的天鹅。 1974年5月母親節那天,帕斯卡古拉事件的被綁架者希克森在瓊斯縣的一場家庭聚會中,他太太看到窗戶外有一艘飛碟狀的飛行物在他們的汽車上方約50公尺處徘徊盤旋,希克森太太看到後非常害怕並尖叫。隨後這盤旋在空中的飛碟狀飛行物一會兒就消失了。 外太空UFO目击--在2001年的一份据称是由Jeff Challender记录的关于STS-102太空任务的视频资料中,出现了3个执行了启动、加速、停止,并且进行了急转弯的闪光点。随后,一位名为Lan Fleming的人将其运动时间和其中一个亮点的轨迹改变与飞船推进器的启动时间进行了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当时已知的推进器无法做出如此复杂的运动。 2004墨西哥UFO事件--一架在空中执行毒品走私巡逻任务的巡逻机用红外摄像机拍下了一些据称是UFO的不明物体。这份资料由Jaime Maussan放出,但一些人看了以后说这些闪光点可能是附近油田排放出的烟雾。 在帕斯卡古拉事件的前一天(1973年10月10日),有15個人,包括兩名警察報告說,看到銀色飛碟慢慢地飛越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St.Tammany教區。 2011年1月28日圆顶清真寺UFO目击事件 第二類 說明 第二類接觸,目擊一個或多個不明飛行物體,並給目擊者及週遭環境帶來相關的物理反應,其中包括: 熱力或輻射 地形損毀 身體麻痺 使動物受驚嚇 干擾引擎或電視及電台的接收 使目擊者失去目擊不明飛行物那段時間的記憶 磁場強烈或異常 舉例 马拉开波事件--在1886年12月18日发行的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第389页描述,美国在委内瑞拉马拉开波当地的领事报告发现UFO,并伴随了嗡嗡的声音,在一场雷雨后,出现在马拉开波的附近的一个农舍。随后,农舍中的人显示出辐射中毒的状况。9天之后,农舍周围的树枯萎并死亡。 巴西柯拉瑞斯岛神秘光束--發生在西元1977年的巴西柯拉瑞斯島的光束攻擊人類事件,許多人被這光束灼傷。根據當事者的描述,光束是從天上照下來的,並且光線曾經令他們無法動彈,似乎在吸吮他們的血液。 第三類 說明 第三類接觸,目睹一個有生命的個體,其包括一不明飛行物體目擊個案。這是真正意義上的接觸、心靈感應,與外星人交談。 舉例 1974年2月有次帕斯卡古拉事件被綁架者希克森稱他感受到好像有某種信號傳到他大腦,那傳來的訊息信號似乎告訴他說:(大意是:我們選擇你、不喜歡你有任何傷害,你沒有必要擔心。你們的世界需要幫助、而我們也需幫助你們……以免為時已晚。) 1994年黑龍江省孟照國事件,其稱遇到鳳凰山幽浮和外星人並發生一系列事件,後來還與一個外星人進展到第七類接觸,且他在2003年通過測謊。 第四類 說明 第四類接觸,人類直接与UFO或外星生物接触,其方式有被劫持、被检查、被进行实验等。此種類型的外星生物接觸是不包括於海尼克原先的分類方法上。 舉例 帕斯卡古拉事件42歲的希克森和18歲的派克在1973年10月11日晚上據稱遇到了外星人綁架上UFO。 UFO種類 依照所蒐集的圖片、人們所訴的外觀來區分,: |
世民的心腹只剩下长孙无忌还留在秦王府中,他与他的舅舅雍州治中高士廉、右候车骑将军三水人侯君集以及尉迟恭等人,日以继夜地劝说世民诛杀建成和元吉,世民犹豫不决。此外世民可能還曾向灵州大都督李靖、行军总管李世勣问计。 前奏 秦府密谋 武德九年五月傅奕密奏李淵:「太白金星在秦地出現,秦王當有天下。」武德九年六月初一丁巳日(626年6月29日),太白金星在白天出现于天空正南方的午位,按照古人的看法,这是“变天”的象征,是暴发革命或当权者更迭的前兆,代表要发生大事了。 适逢突厥郁射设带领数万骑兵驻扎在黄河以南,突入长城边塞,包围乌城,太子建成便推荐齐王元吉代替秦王世民都督各路军马北征以抵抗突厥入侵。高祖听从了他的建议,命令元吉督率右武卫大将军李艺、天纪将军张瑾等人援救乌城。元吉乘机请求让尉迟恭、程知节、段志玄以及秦王府右三统军秦琼等人与自己一同前往,检阅并挑选秦王帐下精锐的兵士以增强自己军队的实力。在太子的东宫中担任率更丞(主管计时的官员)职位的王晊,已被秦王世民收买,成为世民在东宫的眼线,他悄悄告诉世民:“太子对齐王说:‘现在,你已经得到秦王骁勇的将领和精锐的士兵,拥有兵马数万之多了。我与秦王在昆明池为你饯行,让勇士在帐幕里将秦王杀死,上奏父皇时就说他暴病身亡,父皇应该不会不相信。我自当让人进言,逼父皇将国家大事交给我处理。尉迟恭等人已经落到了你的手中,应该将他们悉数坑杀,谁敢不服!’”世民将王姓官员的话告诉了长孙无忌等人,无忌等人劝李世民先发制人。世民叹息道:“骨肉相残,是古往今来的大罪恶。我当然知道祸事即将来临,但我打算在祸事发生以后,再举义讨伐他们,这不也是可以的吗!”尉迟恭说:“作为人之常情,有谁能够舍得去死!现在大家誓死侍奉大王,这是上天所授。祸事马上就要发生,大王却仍旧神态自若,毫不担忧。即使大王把自己看轻,又怎么对得起宗庙社稷呢!如果大王不肯采用我的主张,我就准备逃身荒野草泽,不能留在大王身边,拱手任人宰割!”无忌说:“如果大王不肯听从尉迟恭的主张,事情肯定要失败了。尉迟恭等人肯定不会再追随大王,我也应当跟着他们离开大王,不能够再事奉大王了!”世民说:“我讲的意见也不能完全放弃,明公再计议一下吧。”尉迟恭说:“如今大王处理事情犹豫不定,这是不明智的;面临危难,不能决断,这是不果敢的。况且,大王平时畜养的八百多名勇士,凡是在外面的,现在都已经进入宫中,他们穿好盔甲,手握兵器,起事的形势已经形成,大王怎么能够制止得住呢!” 世民征求秦王府幕僚们的意见,大家都说:“齐王凶恶乖张,是终究不愿意事奉自己的兄长的。近来听说护军薛实曾经对齐王说:‘大王的名字,合起来可以成为一个唐字,大王终究是要主宰大唐社稷。’齐王欢喜地说:‘只要能够除去秦王,夺取东宫太子之位就易如反掌了。’他与太子谋划作乱还没有成功,就已经有了夺取太子之位的心思。作乱的心思没有满足,又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呢!假使这两个人如愿以偿了,恐怕天下就不再归大唐所有。以大王的贤能,捉拿这两个人就如拾取地上的草芥一般容易,怎么能够为了信守匹夫的节操,而忘了国家社稷的大事呢!”世民仍然没有决断,大家又问道:“大王认为舜是什么样的人呢?”世民答道:“是圣人。”大家说:“假如舜帝在疏通水井的时候没有躲过父亲与弟弟在上面填土的毒手,便化为井中的泥土了;假如他在涂饰粮仓的时候没有逃过父亲和弟弟在下面放火的毒手,便化为粮仓上的灰烬了,怎么还能够让自己恩泽遍及天下,法度流传后世呢!所以,舜帝在遭到父亲用小棒笞打的时候便忍受了,而在遭到大棍笞打的时候便逃走了,这大概是因为舜帝心里所想的是大事啊。”世民命人算卦以卜吉凶,恰好秦王府的幕僚张公谨从外面进来,便将占卜的龟壳夺过来扔在地上,说:“占卜是为了决定疑难之事的,现在事情并无疑难,还占卜什么呢!如果占卜的结果是不吉利的,难道就能够停止行动了吗?”于是便定下了行动计划。 世民命令长孙无忌秘密地将房玄龄等人召回,房玄龄等人不答应回秦王府,说道:“陛下敕书的旨意是不允许我们再事奉大王的。如果我们现在私下去谒见大王,肯定要因此获罪而死,因此我们不敢接受大王的教令!”世民发怒,对尉迟恭说:“房玄龄、杜如晦难道要背叛我吗!”他摘下佩刀交给尉迟恭道:“明公前去察看一下情况,如果他们果真没有回来的意思,可砍下他们头回来见我。”尉迟恭前去,与长孙无忌一起明示房玄龄等人说:“大王已经将行动的计划决定下来了,众位明公应该速去秦王府中共议大事。我们四个人不能在街道上同行。”于是命令房玄龄和杜如晦穿上道士的服装,与长孙无忌一同进入秦王府,尉迟恭则经由别的道路也来到了秦王府。 秦王密奏 六月初三己未日(626年7月1日),太白金星再次在白天出现在天空正南方的午位。傅奕秘密上奏道:“金星出现在秦地的分野上,这是秦王应当拥有天下的征兆。”高祖将傅奕的密奏给秦王世民看。于是就这样,李世民做好一切准备之后,乘机秘密上奏父皇,上朝揭发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罪行,说他们在后宫胡作非为,並告发李建成、李元吉与尹德妃、张婕妤私通乱伦,关系暧昧,而且说:“儿臣丝毫没有对不起皇兄和皇弟,现在他们却打算杀死儿臣,這簡直就像要替王世充和窦建德报仇。如今我快要含冤而死,永远地离开父皇,魂魄归于黄泉,如果见到王世充诸贼,实在感到羞耻!”高祖望着李世民,惊讶不已,回答道:“明天朕就审问此事,你应该及早前来参见朕。” 张婕妤暗中得知了世民密奏的大意,急忙告诉建成。建成将元吉召来商议此事,元吉说:“我们应当管好东宫和齐王府中的士兵,托称有病不去上朝,以便观察形势。”建成道:“宫中的军队防备已很严密了,我与皇弟应当入朝参见,亲自打听消息。”于是二人决定先入大内皇宫逼高祖表态。不料在宫城北门玄武门执行禁卫总领常何本是太子亲信,却被世民策反,因此宫中卫队已经倒向秦王,建成和元吉却不知道,还以为宫中都还是自己人。 经过 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一说为长孙无忌、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琼、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人入朝,并在玄武门埋下伏兵。建成、元吉二人不知底细,也一起入朝,骑马奔向玄武门。此时,高祖已经将裴寂、萧瑀、陈叔达、封德彝、裴矩等人召集前来,准备查验这件事情了。 建成、元吉来到临湖殿,察觉有变,立即掉转马头,准备向东返回东宫和齐王府。世民跟在后面呼唤他们,元吉心虚,先张弓搭箭射向世民,但由於心急,一连两三次都没有将弓拉满,箭没有射中。世民却搭弓射向建成,将他射死了。尉迟恭带领骑兵七十人相继赶到,他身边的将士射中元吉,元吉跌下马来。可就在此时,世民的坐骑受到了惊吓,带着世民奔入玄武门旁边的树林,世民被林中的树枝挂住,从马上摔下,倒在地上,一时爬不起来。元吉迅速赶到,夺过弓来,准备勒死世民,尉迟恭跃马奔来大声喝斥他。元吉知道自己不是对手,赶紧放开世民,想快步跑入武德殿寻求父皇庇护,但尉迟恭快马追上他,放箭将他射死了。 太子建成的部下、翊卫车骑将军冯立得知建成身死,叹息道:“难道能够在太子生前蒙受恩惠而太子一死便逃避祸难吗!”于是,他与副护军薛万彻、屈直府左车骑谢叔方率领东宫和齐王府的精锐兵马两千人,急驰赶到玄武门,准备为太子和齐王报仇。张公谨膂力过人,他独自关闭了大门,挡住冯立等人,冯立等人无法进入。偏向秦王的云麾将军敬君弘掌管着宿卫军,驻扎在玄武门。他挺身而起,准备出战,与他亲近的人阻止他说:“事情未见分晓,姑且慢慢观察事态的发展变化,等到兵力汇集起来,结成阵列再出战,也为时不晚。”敬君弘不听从,便与中郎将吕世衡大声呼喊着向敌阵冲去,结果全部战死。把守玄武门的士兵与薛万彻等人奋力交战,持续了很长时间,薛万彻擂鼓呐喊,准备进攻秦王府,将士们大为恐惧。此时,尉迟恭提着建成和元吉的首级给薛万彻等人看,东宫和齐王府的人马顿失战心,迅速溃散,薛万彻与骑兵数十人则逃入终南山中。冯立杀死敬君弘后,对部下说:“这也足以略微报答太子殿下了。”于是,他丢掉兵器,落荒而逃。至此,政变以秦王李世民的胜利而告终。 后续 惩治政敌家属,秦王成為太子 政变发生时高祖正在宫内的海池上划船,世民让尉迟恭入宫担任警卫。尉迟恭身披铠甲,手握长矛,径直来到高祖所在的船上。高祖大惊,问道:“今日作乱的人是谁?爱卿到此做什么?”尉迟恭回答道:“秦王因为太子和齐王作乱,起兵诛杀了他们。秦王殿下担心惊动陛下,故派臣担任警卫。”高祖对裴寂等人说:“不料今天竟然会出现这种事情,你们认为应当怎么办呢?”萧瑀和陈叔达说:“建成与元吉本来就没有参与举义兵反抗隋朝的谋略,又没有为天下立下功劳。他们嫉妒秦王功劳大,威望高,便一起策划奸邪的阴谋。现在,秦王已经声讨并诛杀了他们,秦王功盖宇宙,天下归心,陛下如果能够决定立他为太子,将国家大事委托于他,就不会再生事端了。”高祖只得表示:“这正是我素来的心愿啊!”当时,宿卫军和秦王府的兵马与东宫和齐王府的亲信交战还没有停止,尉迟恭请求高祖颁布亲笔敕令,命令各军一律接受秦王的处置,高祖听从了他的建议。天策府司马宇文士及从东上阁门出来宣布敕令,众人便这样安定下来了。高祖又让黄门侍郎裴矩前往东宫开导原建成麾下的诸将士,将士们便都弃职而散。于是,高祖召世民前来,抚慰他说:“近些日子以来,我几乎产生了投杼的疑惑。”世民跪了下来,伏在高祖的胸前,号啕大哭良久。 建成的儿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元吉的儿子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等幼儿都被残忍杀害,还在宗室的名册上被删除名字。傳說李世民恐懼兄弟的鬼魂前來索命,於是派尉遲恭與秦瓊擔任門前守衛,但後來因兩人年老,無法長期擔任,只好轉繪製兩人的畫像掛在門口,成為後世門神的由來。 事变后,李建成的东宫被李世民入住、齐王府财产被查抄并赏赐给尉迟恭。对于原东宫和齐王府的女眷在政变后的境遇,史书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从对个人的记载来看,李建成遗孀、太子妃郑观音墓志,提及“妃言依别馆”,最终郑观音在唐高宗时期死于唐长安城皇城内。李建成的次女李婉顺、五女和李元吉的四个女儿在日后都获得了县主的封号,并且大都嫁给了名门大族或功臣之后,李元吉的女儿文安县主甚至得以陪葬昭陵。李元吉王妃杨氏则与归仁县主的生母共同抚养了归仁县主,后来杨氏为李世民生下一子,没有记载她是否获得正式的妃嫔封号,而史书的记载中,她作为李元吉王妃的名分至死未变。杨氏十分受宠,李世民甚至有立她为皇后之意,却被魏征举辰嬴的例子谏止。这也是李世民为部分学者所诟病的原因,认为他霸占弟媳,有乖伦常。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李唐皇室本就有北方少数民族血统,较中原汉族更为开放,兄纳弟媳很正常,他们的思想中乱伦的概念较为淡薄。 秦王府诸将领准备将建成和元吉的一百多名亲信全部诛杀,并将他们的家产没收官府,尉迟恭再三争辩说:“罪孽都是两个元凶所犯,而他们已经伏诛了,倘若还要牵连他们的党羽,就不是谋求安定的做法了!”于是诸将领停止了追杀。当天,高祖颁布诏书赦天下,叛逆的罪名只加给建成和元吉二人,对其余的党羽,一概不加追究。僧人、女尼、道士、坤道都应当依照原先颁布的诏令处理。国家的各项事务,都任凭秦王处置。 六月初七癸亥日(7月5日),高祖立秦王世民为皇太子,又颁布诏书:“从今天起,军队和国家的各项事务,无论大小,全部委托太子处理和决定,然后再报告给朕。” 尽弃前嫌用人,大赏秦府功臣 政变后的第一天,即武德九年六月初五辛酉日(626年7月3日),冯立和谢叔方都自动出来自首。薛万彻逃亡躲起来以后,世民多次让人明示他,他也出来自首了。世民说:“这些人都能够忠于自己的職務,是义士啊!”都赦免了他们。 六月十二戊辰日(7月10日),高祖任命政变功臣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长孙无忌与杜如晦为左庶子,高士廉与房玄龄为右庶子,尉迟恭为左卫率,程知节为右卫率,秦王府旧臣虞世南为中舍人,褚亮为舍人,姚思廉为太子洗马,论及政变的功劳,以长孙无忌和尉迟恭为第一,分别赐绢一万匹。高祖还将特别嘉奖尉迟恭,慰劳他说:“爱卿对于国家来说有安定社稷的功劳。”把齐王国司的金银布帛器物全部赏赐给尉迟恭。 当初,太子洗马魏徵经常劝说太子建成及早除去秦王。建成败亡后,六月十二戊辰日(7月10日),世民传召魏徵,问道:“你为什么挑拨我们兄弟的关系呢?”大家都为魏徵担惊受怕,魏徵却举止如常地回答道:“如果已故的太子早些听从我的进言,肯定不会有今天的祸事。”世民素来器重他的才能,便改变了原来的态度,对他以礼相待,引荐他担任詹事主簿。世民还将王珪和韦挺从巂州(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召回,两人和魏徵一起都担任了谏议大夫。 同一天(7月10日),任命政变功臣屈突通为陕东道行台左仆射,镇守洛阳。 七月初三己丑日(7月31日),以秦王府护军秦琼为左卫大将军,又以程知节为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恭为右武候大将军。 七月初六壬辰日(8月3日),以高士廉为侍中(相当于宰相),房玄龄为中书令(亦相当于宰相),萧瑀为左仆射(亦相当于宰相),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 七月初七癸巳日(8月4日),以宇文士及为中书令,封德彝为右仆射(亦相当于宰相);又以前天策府兵曹参军杜淹为御史大夫,前任中书舍人颜师古、刘林甫为中书侍郎,左卫副率侯君集为左卫将军,左虞候段志玄为骁卫将军,副护军薛万彻为右领军将军,右内副率张公谨为右武候将军,右监门率长孙安业为右监门将军,右内副率李客师为领左右军将军。至此,李世民集团成员和支持李世民的官员控制了国家的要害部门和职位,完全掌握了全国军政大权。 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余党流散逃亡到民间,虽然朝廷连续颁布赦免令,他们仍然感到内心不安,图谋侥幸获利的人争相告发捕捉他们,以此邀功请赏。谏议大夫王珪将这种情况告诉了太子世民。七月初十丙申日(8月7日),世民颁布太子令:“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以前与东宫和齐王府有牵连的人、六月十七日以前与李瑗谋反有牵连的人,一概不允许相互告发,对违反规定的人以诬告罪论处。” 七月十一丁酉日(8月8日),朝廷派遣谏议大夫魏徵安抚崤山以东地区,允许他见机行事。魏徵来到磁州的时候,遇到州县枷送前任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前往京城。魏徵说:“我奉命出使的时候,对原来的东宫与齐王府的属官已经一概赦免,不予追究。现在又押送李思行等人,那么谁会不对赦令产生怀疑呢!虽然朝廷为此派遣了特使,又有谁会相信他呢!我不能够因顾虑自身遭受嫌疑,便不为国家考虑。何况我既然被视为国中才能出众的人士而受到礼遇,怎敢不以国中才能出众人士的本色来报答太子呢!”于是,他将李志安等人一律释放。太子世民得知此事后甚为高兴。 李世民即位后,于貞觀十七年二月廿八戊申日(643年3月23日)下令将宫廷画师阎立本所画的辅佐他平定天下,安邦治国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悬挂于宫中凌烟阁之上,世称这二十四位功臣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其中大部分功臣都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的谋划,在政变前就属于世民一党或支持世民一党,也有如魏徵这样原太子建成一党、后来为太宗所用的能臣。 高祖内禅,太宗即位 六月十六壬申日(626年7月14日),高祖将亲笔诏书赐给裴寂等人说:“朕应当加上太上皇的尊号。”表达了自己要退位和内禅的想法。 六月廿九乙酉日(7月27日),撤销了太子世民兼任的天策上将府邸,为世民登基做准备。 八月初八癸亥日(9月3日),高祖颁布制书,将皇帝位传给太子世民,自为太上皇,仍居于大内皇宫正殿——太极殿。世民坚决推辞,高祖不许。 高祖颁布传位制书的第二天,即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626年9月4日),太子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并大赦天下,从此开始了他辉煌的皇帝生涯,即位第二年正月初一乙酉日(627年1月23日)改元貞觀。太宗在位期间文治昭昭,武功赫赫,史称“贞观之治”。 追谥政敌,过继己子 太宗即位后,于武德九年十月初一丙辰日(626年10月26日)下达诏书,追封已故太子皇兄李建成为息王,谥号为隐,是为息隐王;皇弟齐王李元吉为海陵郡王,谥号为剌,是为海陵剌王,以皇家丧礼重新安葬。安葬那一天,太宗在宜秋门大哭一场,显得十分哀痛。谏议大夫魏徵、王珪两人上表请求陪送灵车到安葬地,太宗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并命令原东宫和齐王府的幕僚属官都去送葬。从太宗给两位兄弟的封号和谥号来看,无疑是降低了他们的地位身份:建成原为太子,降为息王(親王级别),谥号为隐,是中下等谥号(按谥法:“隐拂不成曰隐。不显尸国曰隐。见美坚长曰隐。”指本性难改,言过其实。又:“隐,哀也。”指柔弱短寿);元吉原为齐王(親王级别),降为海陵郡王(郡王级别),谥号为剌,是下等谥号(按谥法:“愎很遂过曰剌。不思忘爱曰剌。”指刚愎自用,忘恩负义)。 貞觀十三年十二月初七乙亥日(640年1月5日),太宗封庶出皇子李福为赵王,过继给已故皇兄建成为嗣。 贞观十六年六月初六庚寅日(642年7月8日),太宗再次下诏恢复息隐王建成皇太子的封号,改封海陵剌王元吉为巢王(恢复为亲王级别),谥号不变,故后世称两人为“隐太子”、“巢剌王”。两人生前的身份地位恢复了,但恶谥依然伴随着他们。此外,李建成女李婉顺等也没有相应地按太子女规格进封为郡主。 太宗去世后,其子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高宗于显庆年间下达诏书,令太宗的小儿子、自己最小的弟弟曹王李明,过继给已故皇叔元吉为嗣。 争议性 关于玄武门事件本身的史料 贞观九年,李渊死后5个月,李世民第一次要求看《起居注》,未遂。 《贞观政要》记载:贞观十三年,褚遂良负责太宗《起居注》。李世民想取过来看,褚遂良以“不闻帝王躬自观史”为由拒绝了。唐太宗说:“我有不好的言行,你也一定要记下吗?”褚遂良说:“我的职责是记录历史,当然一定要记。即使我不记,天下人也會把它记下來。”《旧唐书·褚遂良传》和《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六卷)也载有此事。 次年,太宗再度要求看《起居注》,房玄龄等人就把国史加以删减整理,撰写成高祖和太宗的《实录》各二十卷,当他看到“书六月四日事,语多微文”——史官对当年玄武门事变的内容含糊其辞,太宗告诉房玄龄:不必替他遮遮掩掩,反正玄武门事件本来就是像“周公诛管、蔡,季友鸩叔牙”那样的义举,目的是为了“安社稷、利万民”,要求“削去浮词,直书其事”。《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七卷亦有记载。 这一行为给史学考究带来极大困难,也遭到後代章太炎等学者的指责。 吐血数升 | 政变后的第一天,即武德九年六月初五辛酉日(626年7月3日),冯立和谢叔方都自动出来自首。薛万彻逃亡躲起来以后,世民多次让人明示他,他也出来自首了。世民说:“这些人都能够忠于自己的職務,是义士啊!”都赦免了他们。 六月十二戊辰日(7月10日),高祖任命政变功臣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长孙无忌与杜如晦为左庶子,高士廉与房玄龄为右庶子,尉迟恭为左卫率,程知节为右卫率,秦王府旧臣虞世南为中舍人,褚亮为舍人,姚思廉为太子洗马,论及政变的功劳,以长孙无忌和尉迟恭为第一,分别赐绢一万匹。高祖还将特别嘉奖尉迟恭,慰劳他说:“爱卿对于国家来说有安定社稷的功劳。”把齐王国司的金银布帛器物全部赏赐给尉迟恭。 当初,太子洗马魏徵经常劝说太子建成及早除去秦王。建成败亡后,六月十二戊辰日(7月10日),世民传召魏徵,问道:“你为什么挑拨我们兄弟的关系呢?”大家都为魏徵担惊受怕,魏徵却举止如常地回答道:“如果已故的太子早些听从我的进言,肯定不会有今天的祸事。”世民素来器重他的才能,便改变了原来的态度,对他以礼相待,引荐他担任詹事主簿。世民还将王珪和韦挺从巂州(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召回,两人和魏徵一起都担任了谏议大夫。 同一天(7月10日),任命政变功臣屈突通为陕东道行台左仆射,镇守洛阳。 七月初三己丑日(7月31日),以秦王府护军秦琼为左卫大将军,又以程知节为右武卫大将军,尉迟恭为右武候大将军。 七月初六壬辰日(8月3日),以高士廉为侍中(相当于宰相),房玄龄为中书令(亦相当于宰相),萧瑀为左仆射(亦相当于宰相),长孙无忌为吏部尚书,杜如晦为兵部尚书。 七月初七癸巳日(8月4日),以宇文士及为中书令,封德彝为右仆射(亦相当于宰相);又以前天策府兵曹参军杜淹为御史大夫,前任中书舍人颜师古、刘林甫为中书侍郎,左卫副率侯君集为左卫将军,左虞候段志玄为骁卫将军,副护军薛万彻为右领军将军,右内副率张公谨为右武候将军,右监门率长孙安业为右监门将军,右内副率李客师为领左右军将军。至此,李世民集团成员和支持李世民的官员控制了国家的要害部门和职位,完全掌握了全国军政大权。 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余党流散逃亡到民间,虽然朝廷连续颁布赦免令,他们仍然感到内心不安,图谋侥幸获利的人争相告发捕捉他们,以此邀功请赏。谏议大夫王珪将这种情况告诉了太子世民。七月初十丙申日(8月7日),世民颁布太子令:“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以前与东宫和齐王府有牵连的人、六月十七日以前与李瑗谋反有牵连的人,一概不允许相互告发,对违反规定的人以诬告罪论处。” 七月十一丁酉日(8月8日),朝廷派遣谏议大夫魏徵安抚崤山以东地区,允许他见机行事。魏徵来到磁州的时候,遇到州县枷送前任太子千牛李志安、齐王护军李思行前往京城。魏徵说:“我奉命出使的时候,对原来的东宫与齐王府的属官已经一概赦免,不予追究。现在又押送李思行等人,那么谁会不对赦令产生怀疑呢!虽然朝廷为此派遣了特使,又有谁会相信他呢!我不能够因顾虑自身遭受嫌疑,便不为国家考虑。何况我既然被视为国中才能出众的人士而受到礼遇,怎敢不以国中才能出众人士的本色来报答太子呢!”于是,他将李志安等人一律释放。太子世民得知此事后甚为高兴。 李世民即位后,于貞觀十七年二月廿八戊申日(643年3月23日)下令将宫廷画师阎立本所画的辅佐他平定天下,安邦治国的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悬挂于宫中凌烟阁之上,世称这二十四位功臣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其中大部分功臣都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的谋划,在政变前就属于世民一党或支持世民一党,也有如魏徵这样原太子建成一党、后来为太宗所用的能臣。 高祖内禅,太宗即位 六月十六壬申日(626年7月14日),高祖将亲笔诏书赐给裴寂等人说:“朕应当加上太上皇的尊号。”表达了自己要退位和内禅的想法。 六月廿九乙酉日(7月27日),撤销了太子世民兼任的天策上将府邸,为世民登基做准备。 八月初八癸亥日(9月3日),高祖颁布制书,将皇帝位传给太子世民,自为太上皇,仍居于大内皇宫正殿——太极殿。世民坚决推辞,高祖不许。 高祖颁布传位制书的第二天,即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626年9月4日),太子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是为唐太宗,并大赦天下,从此开始了他辉煌的皇帝生涯,即位第二年正月初一乙酉日(627年1月23日)改元貞觀。太宗在位期间文治昭昭,武功赫赫,史称“贞观之治”。 追谥政敌,过继己子 太宗即位后,于武德九年十月初一丙辰日(626年10月26日)下达诏书,追封已故太子皇兄李建成为息王,谥号为隐,是为息隐王;皇弟齐王李元吉为海陵郡王,谥号为剌,是为海陵剌王,以皇家丧礼重新安葬。安葬那一天,太宗在宜秋门大哭一场,显得十分哀痛。谏议大夫魏徵、王珪两人上表请求陪送灵车到安葬地,太宗答应了他们的请求,并命令原东宫和齐王府的幕僚属官都去送葬。从太宗给两位兄弟的封号和谥号来看,无疑是降低了他们的地位身份:建成原为太子,降为息王(親王级别),谥号为隐,是中下等谥号(按谥法:“隐拂不成曰隐。不显尸国曰隐。见美坚长曰隐。”指本性难改,言过其实。又:“隐,哀也。”指柔弱短寿);元吉原为齐王(親王级别),降为海陵郡王(郡王级别),谥号为剌,是下等谥号(按谥法:“愎很遂过曰剌。不思忘爱曰剌。”指刚愎自用,忘恩负义)。 貞觀十三年十二月初七乙亥日(640年1月5日),太宗封庶出皇子李福为赵王,过继给已故皇兄建成为嗣。 贞观十六年六月初六庚寅日(642年7月8日),太宗再次下诏恢复息隐王建成皇太子的封号,改封海陵剌王元吉为巢王(恢复为亲王级别),谥号不变,故后世称两人为“隐太子”、“巢剌王”。两人生前的身份地位恢复了,但恶谥依然伴随着他们。此外,李建成女李婉顺等也没有相应地按太子女规格进封为郡主。 太宗去世后,其子李治继位,是为唐高宗。高宗于显庆年间下达诏书,令太宗的小儿子、自己最小的弟弟曹王李明,过继给已故皇叔元吉为嗣。 争议性 关于玄武门事件本身的史料 贞观九年,李渊死后5个月,李世民第一次要求看《起居注》,未遂。 《贞观政要》记载:贞观十三年,褚遂良负责太宗《起居注》。李世民想取过来看,褚遂良以“不闻帝王躬自观史”为由拒绝了。唐太宗说:“我有不好的言行,你也一定要记下吗?”褚遂良说:“我的职责是记录历史,当然一定要记。即使我不记,天下人也會把它记下來。”《旧唐书·褚遂良传》和《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六卷)也载有此事。 次年,太宗再度要求看《起居注》,房玄龄等人就把国史加以删减整理,撰写成高祖和太宗的《实录》各二十卷,当他看到“书六月四日事,语多微文”——史官对当年玄武门事变的内容含糊其辞,太宗告诉房玄龄:不必替他遮遮掩掩,反正玄武门事件本来就是像“周公诛管、蔡,季友鸩叔牙”那样的义举,目的是为了“安社稷、利万民”,要求“削去浮词,直书其事”。《资治通鉴》第一百九十七卷亦有记载。 这一行为给史学考究带来极大困难,也遭到後代章太炎等学者的指责。 吐血数升 据《旧唐书·卷六十四·隐太子建成》记载“与元吉谋行鸩毒,引太宗入宫夜宴,既而太宗心中暴痛,吐血数升”,说李世民喝下李建成与李元吉二人的毒酒后“吐血数升”未死,事实上“数升”仅是约数,在历史上也有同样类似的记载,从《魏书》、《南齐书》和《晋书》的《孝传》中都能找到如阮籍、乐预、杨津、张升、仓跋等“吐血数升”未死的记载。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李世民“吐血数升未死”并非实有其事,只不过为李世民本人所“捏造”出来的事件。 影響與評價 從古至今,大部分歷史學家對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持理解、同情甚至讚賞的態度。 《舊唐書·太宗本紀》史臣曰:「或曰:以太宗之賢,失愛於昆弟,失教於諸子,何也?曰:然,舜不能仁四罪,堯不能訓丹朱,斯前志也。當神堯任讒之年,建成忌功之日,苟除畏逼,孰顧分崩,變故之興,間不容髮,方懼「毀巢」之禍,寧虞「尺布」之謠?……」 《舊唐書·太宗本紀·贊》曰:「昌、發啟國,一門三聖。文定高位,友於不令。管、蔡既誅,成、康道正。貞觀之風,到今歌詠。」 《舊唐書·高祖二十二子傳》史臣曰:「建成殘忍,豈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跡。若非太宗逆取順守,積德累功,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或堅持小節,必虧大猷,欲比秦二世、隋煬帝,亦不及矣。」 《舊唐書·高祖二十二子傳·贊》曰:「建成、元吉,實為二凶。中外交構,人神不容。用晦而明,殷憂啟聖。運屬文皇,功成守正。善惡既分,社稷乃定。」 司馬光《資治通鑑·卷第一百九十一·唐紀七·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武德九年》:「立嫡以長,禮之正也。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隱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勢逼,必不相容。使高祖有文王之明,隱太子有太伯之賢,太宗有子臧之節,則亂何自而生矣!既不能然,太宗始欲俟其先發,然後應之,如此,則事非獲已,猶為愈也。既而為群下所迫,遂至蹀血禁門,推刃同氣,貽譏千古,惜哉!夫創業垂統之君,子孫之所儀刑也,彼中、明、肅、代之傳繼,得非有所指擬以為口實乎!」 王夫之《读通鉴论》:「太宗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心无毫发之存者也。」 胡戟、胡樂《試析玄武門事變的背景內幕》:「玄武門那場唐太宗一生中最艱危的苦鬥,對他本人來說,絕不是可以誇耀後世的愉快記憶……李世民和他父親這一段不愉快的往事……怎能在李世民受傷的心上摘脫乾淨!」 柏楊:「然而,中國人應該慶幸李世民先生奪嫡成功,李世民為中國帶來名垂千古的『貞觀之治』,成為治世的典範。」 玄武门遗址 今陕西省西安市自强西路的宁西宾馆停车场,尚存太极宫玄武门遗址。遗址尚保存有巨大的夯土台基,有铁栅栏包围保护。 傳奇和演繹 小说弹词 《》 《說唐》 《隋唐演义》 《唐史演义》 《隋唐英雄传》 《大唐雙龍傳》 影视作品 《決戰玄武門》(1984年) |
解放军第244團團長邢永生身負重傷,仍率領戰士頑強抗擊;至12時,彈藥耗盡,該團人員大部陣亡。解放军第253團佔領觀音山和湖尾高地,到10月25日中午被迫撤退。解放军第251團團長劉天祥率主力激戰至下午3時,傷亡近千人,餘部衝出重圍,至古寧頭與第253團會合;第251團另一部苦戰9個小時,打垮國軍7次沖擊後,僅存2個班,突圍至古寧頭,也與第253團會合。第253團堅守古寧頭,和友軍餘部擊退國軍多次反撲,給國軍以重大殺傷。解放軍第251團固守林厝,遭國軍14師與118師聯手圍攻,圍攻林厝的作戰中率隊衝鋒的14師42團上校團長李光前陣亡。 在第一批登陸船隊潰敗後,解放軍第10兵團察覺戰況出乎預料。第10兵團下令緊急動員船隻;只收集到裝載4個連兵力的船隻。由於國軍的海、軍戰力遠勝於解放軍,因此解放軍無法在白天運兵,只能利用夜色掩護登岸;而一到白天戰區又被國軍海空軍控制,無法增援,以致第二梯隊援軍只能隔海興嘆。 10月26日 第10兵團遂決定由第246團團長孫玉秀率第246、第259團各2個連前往增援;由於風浪太大,一部被風吹散,第246團在湖尾登陸,另2連在古寧頭登陸,實際登島只有10個排;苦戰終夜,與堅守古寧頭部隊會合。國軍空軍在戰役夜中頻繁用C-47運輸機投擲照明彈,導致解放軍擅長的夜間戰鬥隱蔽技巧被折抵大半,這批援兵尚未登岸便形跡敗露,甫上岸便遭國軍圍攻只能且戰且走。當日天亮,第246團增援部隊突破包圍,在古寧頭和該地據守解放军合流。 凌晨2時,海軍第一艦隊所屬太平號護航驅逐艦開入古寧頭西北方金廈水道巡弋,預防廈門方面渡海增援。是日拂曉,國軍在坦克、火炮和飛機配合下,向堅守古寧頭登島部隊猛烈反擊。清晨6時30分,高魁元指揮反擊,118師從浦頭以北海岸線向林厝攻擊。因為解放军占據當地以鋼筋水泥製成的民宅固守還擊,當日戰況陷入膠著。9時多,國軍「空軍B-24轟炸機、P-47戰鬥機及海軍砲火轟擊」。 10月26日,胡璉抵戰地,經面報戰況後,胡璉親與各師長通話指示,士氣大振。上午10時,胡璉到達大、小金門間之「水頭」。胡璉在戰車登陸艦接駁下自大、小金門間之水頭碼頭登島。上午11時,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羅卓英偕第十二兵團司令官胡璉抵水頭村,晤湯恩伯後,旋即赴湖南高地,將部署略為調整。到湯恩伯指揮所,午餐在棹,胡璉立即「電話」正在前線指揮作戰之高魁元,詢問目前狀況,並先向他道賀:「恭喜大捷,是否已清掃戰場完畢?」高以低沉聲音答說:「戰事仍在激烈進行中,形勢相當嚴重,即派車迎司令官來。」胡璉聽此話,突覺千鈞在肩,湯、羅所談何事,竟無所聞;車到即行,不20分鐘已到湖南高地前線,急問敵我狀況,始知國軍克復安岐,正向林厝進迫中。胡璉當以責任所在,並未顧慮形式上之交接,迅即實施指揮高魁元、劉雲瀚兩軍長;經親與五十四團團長文立徽、三五二團團長唐俊賢、三五三團長楊書田、三五四團團長林書嶠等(四十一團團長廖先源尚未能取得聯絡,該團已入古寧頭西北海邊),通電話後,前方士氣大振;黃昏入暮,各團合圍,殘敵遁入古寧頭村內。 118師師長李樹蘭此時調整佈署,由353團接替352團,偕同戰車繼續攻堅任務。激戰至晚上10時,解放軍登陸部隊利用夜暗向北突圍至海邊,未尋到船隻,遂向東南山區轉移。 10月27日 10月27日午夜時分,解放军彈盡糧絕,「突圍至海岸」,1,300餘人被困在古寧頭以北之海岸斷崖下的沙灘,這批部隊主要是26日凌晨增援而來;國軍察覺解放軍藏匿之處後,展開圍攻,經過4個小時戰鬥,擊斃解放軍400餘人,剩下900多人無力再戰,最後集體投降。 雖然戰況趨近絕望,但解放軍並沒有因此放棄增援,到27日凌晨3時,尚有解放军第259團第三連約30餘人,乘汽艇一艘到達古寧頭北側海岸,只是登陸後亦盡為國軍所俘。是日晨,國軍已「盡殲」古寧頭村內之敵,但不久發現村北岸尚有解放軍甚多,係10月26日夜由廈門增援而來,船去,人不能攀登,經曉諭後,乃棄械而降。上午9時30分,李樹蘭由古寧頭直接向胡璉作如上報告。不久,東南軍政長官陳誠飛臨金門,曾親至戰地視察,歸時途次一三二高地,100餘名人槍整齊之解放軍突由深壕密草中,旋即出降。至此,一場大戰始告結束。此時乃下午4時餘,應為真正之戰事結束。下午,在雙乳山附近,解放軍登陸部隊被國軍發現包圍。 10月28日 血戰至10月28日下午,解放军彈盡糧絕,第246團團長孫玉秀負傷後自盡,其餘被俘。金門島上戰鬥逐漸平息,零星戰鬥持續更長。 據聞當時解放军第28軍副軍長蕭鋒和政治部主任李曼村面對葉飛失聲痛哭,葉飛報告華東軍區司令員陳毅並報中央軍委,請求予以處分。 此外,金門島上逗留時間最久的是解放軍第253團團長徐博,他在10月26日晚突出重圍進入東部山區後,就一直隱蔽在北太武山山洞中,靠挖食地瓜等植物充飢,等待解放軍第二次登陸。一位北太武山村民向胡璉抱怨他種的紅薯常常在夜晚被部隊偷吃,胡璉出動一個師兵力搜山。直到1950年1月,徐博「長髮長鬚,形同野人」才被國軍發現,後来押到臺灣處决。 雙方損失 古寧頭戰役解放军共有三批登陸,首批為10月24日晚的第28軍第82師第244團、第28軍第84師第251團、第29軍第85師第253團和第28軍82師第246團第三營,共10個完整的步兵營;第二批是10月25日晚的第28軍第82師第246團一營二連和兩個機砲排,以及從全團抽調的30多名戰鬥骨幹(共300多人)、第29軍第87師第259團三營的200多名戰鬥骨幹(實際上島100多人);第三批是10月26日晚第29軍第87師第259團一營二連的30多名(接應傷員撤退),合計9,086人,其中船工、民夫約350人。 解放军戰史稱進攻金門島戰鬥,共斃傷國軍9,000餘人,但登島部隊共3個多團9,086人(內有船工、民夫等350人)大部陣亡;是第二次國共內戰中解放軍一次重大損失。,大部被送至臺中干城營房关押;其他官階較高,如第251團團長劉天祥是用飛機運回(有說是在臺絕食死亡)。 國軍戰史稱俘虜解放軍7,364人,細節數字是第201師俘虜1,495人,118師俘虜3,204人,11師俘虜735人,18師俘虜995人,14師俘虜935人,兩者之說法差異甚大。据沈志华說,国军报道毙伤、俘虏解放军多次变化,版本众多,有1.2万、1.5万、1.7万、2万人不等。胡琏在《金门忆旧》一书中甚至说仅船工俘虏了就达千人。东南军政长官公署曾经召开新闻发布会稱「国军伤亡不足3,000人」。國軍戰史稱國軍陣亡1,267人,傷1,982人,共3,249人。陣亡最高職務的是第十九軍第14師42團團長李光前上校。事實上,除了少數幹部,絕大多數被俘解放軍都是先前在中國大陸作戰遭解放軍俘虜之國軍,因此在「新生訓練營」訓練數個月後,就全數分發各部隊歸建為國軍。 戰俘 被俘解放军,包括第244團團長兼政治委員邢永生、参谋長朱斐然、政治處主任孙树亮、特務連副指导員刘继堂,第251團團長刘天祥、副團長马绍堂、政治委員田志春、第253團参谋長王剑秋等。朱斐然有說是陣亡。第253團政委陳利華(1920-1981;本名陳麗華;戰役後解放軍登載負傷失踪)戰役失利後不願被俘,化名陳開中假冒國軍已戰死兵員的身分、再以死扮活「歸隊服役」,後考入軍校政工幹校,並進入保密局服務,官拜上校;在試圖自香港恢復與解放軍間聯繫時事跡敗露被捕,1981年以「匪諜罪」(內亂罪)遭槍決。台灣民主化以後,陳利華的兒子陳啓明在2009年為父翻案不成。 1950年開始,不願投降者的被俘解放軍陸续被釋放,集中遣返回中國大陸,主要分三批,在1950年3月、1950年7月18日(529人)、1950年7月22日(387人)遣返,總遣返者約9百餘名;但後續仍有零星戰俘個別遣返,最後一位遣返者是在1956年1月與南日島戰役俘虜一同釋放的二五三團第一營第一連士兵许道位;滯留臺灣的降兵在服役年限屆滿後陸續除役,1980年代,陸续有人返回中國大陸探亲。 影響 国军方面 自解放军南渡長江後,國軍兵敗如山倒。陳誠秉承蔣之意志,在金門、廈門危急時,使羅卓英冒越權之名,向第十二兵團調用第十八軍,不以之運台澎,以履行保衛台灣之使命,而使之赴金門,以增援當地守軍,此乃大將「顧大局,救他人」之風範。當廈門失守後,迅以第十二兵團急援金門。空軍總司令周至柔除空中支援外,並無地面作戰之責任,但鑑於金門、廈門危急,千里應援,迅以機場警衛部隊,編成兩師,加入第二十二兵團之第二十五軍,戍守前線。海軍、空軍密切協同,大力支援,實為迅速收功之要因,事實俱在,功不可沒。在金門,空軍對彼岸解放軍之壓制,使解放軍不能調集船隻,續行增援,抑且壓制解放軍砲火,使其無法射擊。海軍艦隊司令黎玉璽統率卓越,安定海域,且以猛烈火力,對胡璉有力支援,群策群力。 1949年10月25日,蔣中正獲知金門大捷,因國軍此前屢屢諱敗為勝,起初並不相信,並於當日日記中寫道“前方報案之不實幾乎每每如此。”1949年10月27日,金門戰役獲勝消息得到確認,蔣中正流了淚說:「這一仗我們全勝了……台灣安全了。」蔣對此戰給予高度評價:「古寧頭大捷,不僅保住了金門,更保住了台灣。」在10月27日「金門戰役檢討會」,陳誠訓詞: 李良榮曾在陳誠面前提出: 李良榮還致詞:「吾第十九軍能及時來到」国军方面认为古寧頭戰役規模並不大,只是師級規模,但其深遠影響卻遠非普通一場師級規模戰鬥可比。蔣經國認為:「金門戰役是國民黨的轉折點。」胡璉說:「金門戰役的勝利既是軍事上的,也是政治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国军认为因為解放军在古寧頭戰役慘敗,加上11月3日登步島戰役,使解放军对登陸戰艱鉅有深刻瞭解,解放军積極加強建設海空力量,不像過去單靠陸軍登陸作戰。東南軍政長官陳誠謂之:「是共軍渡江以來碰到的第一個大釘子。」而中華民國代總統李宗仁特以此捷,於重慶致電陳誠申賀,謂: 1949年11月3日,蔣在「敵我雙方優勢之分析」的訓詞中,曾說: 其後,於1950年4月,特別頒發團體榮譽旗,以獎參與此役特著功績之第一一八師及第十八師。 解放军方面 金門戰鬥後,解放軍第10兵團專門召開會議檢討戰役。這次戰鬥失利主要教訓是:在勝利的形勢下,高級指揮員輕敵麻痹,盲目樂觀,戰鬥任務尚未全部完成,就過早地轉移了工作重心,忙於城市接管,把攻打金門的指揮責任交給了第28軍;對渡海登陸作戰的特點和困難認識不足,船隻準備不充分;敵情掌握不準確,對國軍第12兵團兩個軍增援金門,敵我力量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未及時察覺,只強調抓住戰機,仍按原計劃發起戰鬥;戰鬥組織指揮不嚴密,不同建制的三個團沒有統一指揮,倉促發起戰鬥,這就難以避免造成嚴重的損失。據第三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代參謀長袁仲賢、副參謀長周駿嗚10月28日致第10兵團司令員葉飛、參謀長陳慶先及福建省委電稱:「你們以三個團登陸金門島,與敵三個軍激戰兩晝夜,後援不繼,致全部壯烈犧牲,甚為可惜。」。 10月29日,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發出《關於攻擊金門島失利的教訓的通報》,指出:「查此次損失,為解放戰爭以來之最大者。其主要原因,為輕敵與急躁所致」。「當你們前次部署攻擊廈門之同時,擬以一個師攻佔金門,即為輕敵與急躁表現。當時,我們曾電你們,應先集中力量,攻佔廈門,而後再轉移兵力攻占金門,不可分散力量。但未引起你們深刻注意,致有此失。除希將此次經驗教訓深加檢討外,仍希鼓勵士氣,繼續努力,充分準備,周密部署,須有絕對把持時,再行發起攻擊。並請福建省委,用大力為該軍解決船隻及其他戰勤問題。至失散人員,仍望設法繼續收容」「當此整個解放戰爭結束之期已不在遠的時候,各級領導幹部中主要是軍以上領導幹部中容易發生輕敵思想及急躁情緒,必須以金門島事件引為深戒。對於尚在作戰的兵團進行教育,務必力戒輕敵急躁,穩步地有計劃地殲滅殘敵,解放全國,是為至要。」 鉴于金门战役惨敗,在第四野战军发动海南岛战役前,毛泽东专门发电报要求四野向第三野战军调查渡海作战经验,以免重蹈金门覆辙。1949年12月18日,毛澤東於蘇聯給林彪(時任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書記、解放軍第四野軍司令員、華中軍區司令員)電報:「……必須集中能一次運載至少一個軍(四五萬人)的全部兵力,㩦帶三天以上糧食,於敵前登陸,建立穩固灘頭陣地,隨時獨力攻進而不要依靠後援。因為潮水需十二小時後第一次載運船隻方能返回運第二次,而敵可用海空軍切斷我之運輸,故非選擇時機一次載運一個軍渡海登陸,並能獨力攻進,建立基地,取得糧食,便有後援不繼,遭受重大損失之危險。三野葉飛兵團,於占領廈門後,不明上述情況,以三個半團九千人進攻金門島上之敵三萬人,無援無糧,被敵圍攻,全軍覆滅。你們必須研究這一教訓。海南島之敵,可能較金門敵人戰力差些,但仍不可輕敵。請告鄧(解放軍第15兵團司令員)賴(解放軍第15兵團政治委員)及四十軍四十三軍注意,並望你向粟裕調查渡海作戰的全部作戰經驗,以免重蹈金門覆轍。……」 解放军虽然很看重金门战役失利的教训,但并没有将其視為重要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教授徐焰在其著作中,称金门战斗失利只是第二次国共内战末期一个小插曲,仅是暂时延缓解放军攻取东南沿海岛屿,并未影响全局。解放军多次检讨与总结,开始重视渡海作战特殊规律,再经过登步岛战役失利总结,解放军初步掌握渡海作战规律。 金门战役结束后,解放军吸取经验,逐步夺取中國大陸东南沿海岛屿,或國軍因戰略理由主動撤退。金门战役后半年,解放军成功用類似的萬船齊發戰術偕同瓊崖縱隊佔領海南岛。之后相继攻佔万山群岛,原本解放軍希望在逐步累積實力,預定在1950年5月由第10兵團動用5個師攻佔金門島的作戰,最後因韓戰爆發、第七艦隊開入臺灣海峽協防下取消這項用兵計畫。 楊晨光認為,海島爭奪戰中,沒有制空權、制海權的一方,登陸失敗是正常的,成功反而是例外。如在本役之後十日的登步島戰役,解放军仍舊失敗。毛澤東在沒有掌握制空權、制海權的情形下,堅持發動戰役,才是失利主因。解放军的作戰計畫符合登陸戰常規,戰前準備週詳,利用颱風過境,趁黑夜登陸,避免國軍海、空軍出動支援,並無輕敵大意。而解放军將領為了避免指責毛澤東的錯誤,才自認輕敵。《葉飛將軍自述》說:「50年代初,在我海、空軍還處於劣勢條件下,要僅僅靠木帆船橫跨台灣海峽,解放台灣,現在看來,恐怕是會吃比攻金失利更大的苦頭的。」間接支持了此說。 戰後發展 古寧頭戰役後,首批接戰的第201師、第二十二兵團各部計畫撤回臺灣整補,原定在大嶝島戰役折損慘重的第二十五軍也應返回台灣休整,但是在陳誠運作下,45師被編入第十二兵團編制轉守小金門、大膽島等金門西側島嶼,第十二兵團則於12月1日奉命就地改組為金門防衛司令部。第二十二兵團司令官李良榮曾告訴兵團參謀長説:「現在,我們的工作是在造功勞簿,須知我們這回的勝利並非倖致,我們是得力於海、空、裝甲和接防友軍們的同心戮力,功勞是他們的,請記住!」李良榮、沈向奎又説:「若無十二兵團之增援,則吾人的遭遇,誠有不可想像者。海島作戰,勝則滅敵,敗則被殲,吾人感激之不暇,何功之可爭?」第十八軍軍長高魁元一直做到陸軍總司令、參謀總長、國防部長。 指揮官爭論 由於在古寧頭戰役前夕,國軍頻繁更動金廈地區指揮官,由胡璉出任兵團司令官及福建省主席,接管金門防務,長期擔任金門軍政首長。古寧頭戰役開打後第三天,胡璉始抵達金門赴新任,因此爾後發生了金門保衛戰指揮權歸誰的爭論。胡璉與第十八軍是陳誠派系,在國民政府撤臺後,軍事系統內最大山頭只剩下陳誠一脈。 早期爭論上,分成指揮體系與實戰體系的爭功問題。高階指揮官之間主要爭論焦點在湯恩伯與胡璉誰對金門一戰有作戰指導,實戰體系則是戰車部隊與步兵單位的戰功比重。胡璉在1949年10月25日之前,沒有在古寧頭一役現場指揮戰爭,只於10月24日與第十二兵團在金門海面停留一晝夜;《傳記文學》刊載〈泛述古寧頭之戰〉,陳述胡璉於10月26日下午直接指揮第十二兵團,在前線自行指揮指導部隊: 同時,在戒嚴時代播放有關古寧頭戰役的電影亦大肆宣揚李光前上校陣亡等步兵作戰價值,卻淡化戰車部隊在戰役中滯遲共軍登陸、掩護201師固守防禦位置,到戰役反擊階段的逆襲等,因此戰役親臨者熊震球長期為戰車部隊的榮譽多次向金門當地的國軍戰史館提出抗議。 不過,這套以胡璉為中心、十八軍為戰役主體創作的史觀在解嚴後因政府統治機器弱化,加上戰爭親臨者以口述史料等方式還原而被修復,而逐漸遭外界淡忘;目前還原過後的1949年10月態勢,湯恩伯已確認他在當時為金廈兩地的最高指揮官身分。但湯恩伯指揮所設於廈門,金門防務他關注不多;實際作戰佈防指揮上仍以第二十二兵團司令李良榮與第十八軍長高魁元兩人為重點,但比重上仍待更多史實整理。 同時,因為各種口述資料逐漸增加,湯恩伯率領的參謀團成為歷史翻案的新題材;前日本帝國陸軍中將根本博在湯恩伯渡廈門赴職前夕偷渡來臺,在得到蔣中正接見後,根本博化名為林保源,並擔任湯恩伯的顧問與湯共赴廈門,近年開始有研究者認為根本博對古寧頭戰役進行了指導,做出了不少貢獻。 註解 參看 國共內戰、第二次國共內戰 登步島戰役 大膽島戰役 八二三砲戰 世界戰爭列表 勇士們 (電視劇) 古寧頭大戰 (1980年電影)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黄仁宇自传《黄河青山》,ISBN 9789570821932 光亭、李中凱 、張利行《國共內戰精選集:護國與解放》,知兵堂,ISBN 9789868247536 田立仁《金門之熊:國軍裝甲兵金門保衛戰史》,ISBN 9789574179992 (PDF | 第28軍第82師第244團 第28軍第84師第251團 第29軍第85師第253團 第二梯隊(實際登陸只有10個排) 第28軍第82師第245團 第28軍第82師第246團(2個連前往增援) 第29軍第87師第259團(2個連前往增援) 國軍 東南軍政長官公署長官陳誠,副長官羅卓英,福州綏靖公署代主任湯恩伯 大金門 第12兵團(司令胡璉,副司令柯遠芬,參謀長楊維翰) 兵團部 第18軍(軍長高魁元,副軍長劉景蓉、蕭銳) 第11師(師長劉鼎漢,副師長翟連運) 第31團(團長陳以惠,守金門東部) 第32團(團長王誠華,守金門東部) 第33團(團長陸志家,守小金門) 第118師(師長李樹蘭,機動打擊部隊) 第352團(團長唐俊賢) 第353團(團長楊書田) 第354團(團長林書嶠) 第19軍(軍長劉雲瀚,副軍長吳垂昆) 第13師(吳垂昆兼任師長),未參戰 第37團(守金門東部) 第38團(守金門東部) 第39團(守金門縣城,任預備隊) 第14師(師長羅錫疇,守金門縣城) 第40團(團長黃煜軒,未參戰,戰後登陸) 第41團(團長廖先鴻) 第42團(團長李光前) 第18師(師長尹俊,缺第53團,守金沙) 第52團(團長孫竹筠) 第54團(團長文立徽) 第22兵團(司令李良榮) 兵團部 第25軍(軍長沈向奎) 第40師(師長范麟) 第45師(師長勞聲寰,守太武山、金湖) 青年軍第201師(師長鄭果,缺603團) 第601團(團長雷開瑄,守古寧頭、金寧) 第602團(團長傅伊仁,守金門西部、金城) 獨立戰車第三團第一營(營長陳振威,缺第二連) 第一連(連長胡克華) 第三連(連長周名琴,機動打擊部隊) 獨立炮兵第三團第七連 獨立炮兵第十四團第一連 獨立工兵第二十團第三營 小金門(即烈嶼,未參戰) 第5軍(軍長李運成) 第166師(師長葉會西) 第200師(師長麻心全) 空軍(總司令周至柔) 第一、三、四、五、八、十大隊,第十二中隊各一部 海軍(總司令黎玉璽) 海軍第二艦隊一部 太平、中榮、聯錚、楚觀、南安、淮陰艦,驅潛二〇二、二〇三、砲十五、十六艇 序幕 10月15日,解放軍攻陷廣州,第十二兵團歸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序列。陳誠即令胡璉率領所部第十九、第六十七軍,移防舟山。解放軍在肅清大嶝島和小嶝島的國軍後,發動廈門戰役;廈門的3萬守軍在短暫的抵抗後便遭擊潰。 10月16日,福建省政府主席兼廈門警備司令湯恩伯將指揮所移往金門。胡璉正在率部航行途中,解放軍突於10月17日攻陷廈門。陳誠認為,金門地區防守力量空虛,一旦失守,不僅沿海各地難以確保,而且台灣本島亦受威脅。他即派人攜函赴廣州晉謁蔣介石,並請王世-{杰}-將此情況代陳蔣介石。時蔣擬飛重慶部署西南軍事,接到陳誠函件後,即改飛台北。陳誠臨時改變部署,立即命令胡璉率領正在航行途中之第二船團,改航金門,接替防務。經蔣批准,陳誠即抽調第十二兵團第十九軍(軍長劉雲瀚少將,下轄第13師、第14師、第18師)增援金門。 10月18日,在解放軍第10兵團多次督促下,第28軍下達攻擊大金門島部署命令:以第82師全部並指揮第84師第251團、第29軍第85師第253團、第87師第259團共6個團兵力,分兩個梯隊進攻大金門島;得手後,以第85師兩個團攻擊小金門島。定於10月20日發起戰鬥。 此時,解放軍第10兵團一面催促第28軍加緊準備,一面要求集中各軍所有船隻以保障第28軍攻金作戰。由於船隻嚴重不足,第28軍不得不推遲到10月23日進攻金門。 10月22日,福州綏靖公署代主任湯恩伯以當地最高長官身份,發佈一道作戰命令:「所有金門島部隊,在十二兵團胡司令官未到達以前,均歸二十二兵團李司令官統一指揮。」是晚,第十九軍抵達金門,因接駁效率不彰,直到10月24日晚才將部隊一半接運上岸。 10月23日,解放軍第10兵團第28軍已集中可裝載3個團兵力船隻;第10兵團首長認為,必須乘敵增援部隊未到達金門之時,抓住戰機,發起登陸,攻取金門。第一梯隊航渡3個團,返航後,第二梯隊至少還可航渡2個團,一夜能運過5個團兵力,敵我力量對比可達1∶1,足可鞏固陣地,解決殘敵;因此,決心於10月24日發起戰鬥。攻擊具體部署是:以第82師第244團、第84師第251團、第29軍第85師第253團共3個團為第一梯隊,由第82師統一指揮,分別自蓮河、大嶝島、沃頭東北港灣起渡,在大金門島北部湖尾鄉至古寧頭段登陸突破,首先攻殲該島西半部之敵;爾後會同後續梯隊攻殲東半部之敵。預定3天解決戰鬥。 10月24日,第十二兵團在金門海面停留一晝夜,成功嚇阻解放军。上午,解放軍召開攻金作戰會議,第28軍副軍長蕭鋒依上級單位指示「攻金要求宜早不宜遲」。晚上8時,解放軍第28軍指揮第一梯隊3个團(第82師第244團、第84師251團、第85師253團和第82師第246團)按預定計劃分別從蓮河、大嶝島、後村等地啟航;當時天空一片漆黑,海面刮起三、四級東北風,潮水徐徐上漲。 由於解放軍征集水手都來自福州、泉州等地,不熟悉航道,事先又未經過訓練,協同不力,調度不靈;加上第82師指揮所未隨船跟進,通信聯絡不暢,各團即自行航行。由於強烈風浪,不熟悉潮汐漲退,結果搶灘船隻因退潮而全數陷在沙灘上動彈不得。接近島岸時,適逢落潮,又遭國軍炮火攔阻,造成部分傷亡。 戰役經過 10月25日 10月25日凌晨0時30分左右,在壠口海灘拋錨的國軍戰車第3團第一營第一排3輛M5A1戰車成員,注意到海面上射出的兩枚紅色信號彈,以及大量機帆船和機槍攻擊;戰車組員於是進入戰鬥位置,發炮還擊,金門戰役爆發。這時出現另一個巧合:國軍66號戰車,因故障車頭朝向內陸,砲塔遂朝後轉向海灘,此時甫登車之射手熊震球,裝填了一枚穿甲彈而不是高爆榴彈,反射動作踩上腳部擊發器,朝機帆船開了第一炮,精確命中一艘大型機帆船主桅,即刻引燃帆布,照亮附近海面。隨即,擔任守備任務第二〇一師第六〇一團官兵,紛紛由海岸陣地集火射擊登陸解放軍,金門岸上的12門57戰防炮、四門迫擊炮和四門美造75山砲等也加入反擊。凌晨1點30分,解放军「以300多艘木船向金門突擊」。除了熊震球外,當時國軍66號戰車的其他組員還有排長楊展、上士班長唐在坤、副駕駛曾紹林及前來支援的三級技工歐曉雲、預備兵姚步雄等人,也參與了這場「金門戰役」,拂曉時分,解放軍主力部隊再次對僅存的66號戰車及201師602團2營防線發動攻擊,副駕駛曾紹林以備用30機槍與解放軍近距離駁火,最後不幸陣亡。 至2時10分,在大小伯、角嶼、大小嶝解放军炮兵火力掩護下,猛烈砲擊金門北岸官澳、西園、觀音亭山和古寧頭等地,但解放军使用的火炮為75山炮及105榴炮,射程與破壞力都不夠為攻擊部隊掩護。2時許,解放军各團約在10公里正面上(壠口、后沙、古寧頭一帶),開始登陸突破。第244團在蘭厝至壠口段登陸;第251團先頭營於湖尾鄉地區順利登陸,但後續營遭國軍炮火襲擊,傷亡近三分之一。登岸後,各部建制混亂,不僅3個團沒有統一指揮,各團也未能及時恢復建制,營以上指揮員掌握之部隊最多不超過一個連。登島部隊在失去統一指揮,又未鞏固灘頭陣地之情況下,按照既定作戰方向,在「有幾個人打幾個人的仗,不等待,不猶豫,向裡猛插」的戰術思想支配下,向國軍縱深穿插。据被俘的卫生员赵保厚事后回忆,最先在壠口登陸之解放军第244團面臨國軍裝甲部隊還擊而伤亡慘重,登陆之前在灘頭受到炮击和坦克轰击,损失十分龐大。据第251团团长刘天祥凌晨向第28军副军长蕭鋒报告,守卫古宁头一带的「国民黨军青年军不堪一击,俘虏甚多,甚至有俘虏被俘时仅着裤衩」。這時,解放军葉飛將軍接到登陸成功報告,以為勝利在望。至拂曉前,解放軍進至西山、觀音亭山、湖尾、湖南高地、安岐、埔頭一帶。 中華民國海軍獲知解放軍登陸後,下令在金門的艦艇開往古寧頭西北海域,準備截擊登陸船團,包括掃雷202艇、南安號砲艇、淮安號砲艇、中榮號戰車登陸艦等,而駐防澎湖海軍,也即刻冒著強勁東北風,從漁翁島海域啟航,先往北駛向烏坵,再全速南下趕往金門助戰。中榮艦並非編制於金門的防衛武力,可說是完全不在解放軍預料之中,但戰車登陸艦所裝備的大量波佛斯40公釐高射砲、20公釐機砲,卻是機帆船剋星;中榮艦原航行計畫是開往浙江定海,因此官兵私下採購了台灣產製的紅糖希望去當地販售牟利;但因金門防務空虛,中榮艦臨時接獲運輸十九軍至金門的任務。金門當地缺少足夠的貨幣採購,只好決定用花生油以物易物;但因金門方面的花生油生產不及,未能在中榮艦離開前交貨,故中榮艦在卸貨後並未直接返航,而是在金門外海徘徊後,謊稱海象不佳返回金門「避風」,而正好遇到解放軍攻擊金門。 4時30分,國軍剛抵金門之第十八軍第118師(欠第352團)及島上原有守軍兩個團,在戰車(戰車第三連欠一排)、炮兵配合下,分三路向解放军登島部隊實施反擊。第十九軍所屬18師其已登陸進駐瓊林之部隊,亦就近歸十八軍指揮。該師尚未下船之第五十三團則轉航小金門登陸,歸第五軍指揮;第十九軍軍長劉雲瀚與第二十五軍軍長沈向奎連絡,指揮該軍第14師(欠第40團),及第13師之一部,由金門後埔向北推進,迎擊由安岐、埔頭南竄之解放军,併積極向古寧頭推進,另以第40師之迫擊砲全部配屬第14師,以加強其火力。戰車營營長陳振威將預備隊戰車兩排,進至瓊林待命。8時起,國軍又出動空軍、海軍轟炸解放軍登島部隊陣地及未返航船隻;戰鬥十分激烈。10月25日黃昏,民裕輪抵達金門南之料羅灣,第十二兵團部派員接胡璉等上岸。但民裕輪船長因不熟金門海況,加上海上風浪過大不敢貿然靠岸,胡璉在當晚因此被困於船上未能上岸。 首日登陸的三個團部隊,除一個營於金門西部海灘登陸,大抵各單位均能如計畫預期登陸。當日天亮後,隨即遭具有優勢的陸、空軍聯手絞殺;而解放軍此時遭遇第三件預想外的意外,那就是國軍第45師的存在。45師雖為陸軍編制,但部隊是由空軍警衛第二旅改組,師長也是原先空軍體系的勞聲寰擔任,有國軍中最完整的對空支援無線電,以及由空軍派遣的空業官,對於目標指示及炸射指揮極為嫻熟,勞聲寰本人則長期擔任空軍教育體系高層職務,在人數有限的中華民國空軍中也屬無人不曉的重要人物。因此天還沒亮,18架自臺灣起飛支援的P-51戰鬥機就飛赴金門戰場,立刻朝45師電台呼叫告知 :「總隊長,我是某某,奉命前來支援,接受你的指揮,請指示攻擊目標。」,在未獲上級授權下,勞師長隨即指示將炸射火力集中在機帆船上;在陰錯陽差下,古寧頭戰役成為國軍在國共內戰中極少數成功的三軍多兵種聯合作戰,結果則導致第一梯隊運輸的100多艘機帆船全遭摧毀無一返回,除此之外,空軍隨即在泉州灣以南、東山島以北、漳州以東區域對所有船隻實施掃蕩。解放軍第一梯隊使用之船隻,因無人隨船指揮返航,登陸後又逢落潮而擱淺,遭國軍空海軍轟炸掃射,全部損失,致使第二梯隊無船增援。 解放军第244團團長邢永生身負重傷,仍率領戰士頑強抗擊;至12時,彈藥耗盡,該團人員大部陣亡。解放军第253團佔領觀音山和湖尾高地,到10月25日中午被迫撤退。解放军第251團團長劉天祥率主力激戰至下午3時,傷亡近千人,餘部衝出重圍,至古寧頭與第253團會合;第251團另一部苦戰9個小時,打垮國軍7次沖擊後,僅存2個班,突圍至古寧頭,也與第253團會合。第253團堅守古寧頭,和友軍餘部擊退國軍多次反撲,給國軍以重大殺傷。解放軍第251團固守林厝,遭國軍14師與118師聯手圍攻,圍攻林厝的作戰中率隊衝鋒的14師42團上校團長李光前陣亡。 在第一批登陸船隊潰敗後,解放軍第10兵團察覺戰況出乎預料。第10兵團下令緊急動員船隻;只收集到裝載4個連兵力的船隻。由於國軍的海、軍戰力遠勝於解放軍,因此解放軍無法在白天運兵,只能利用夜色掩護登岸;而一到白天戰區又被國軍海空軍控制,無法增援,以致第二梯隊援軍只能隔海興嘆。 10月26日 第10兵團遂決定由第246團團長孫玉秀率第246、第259團各2個連前往增援;由於風浪太大,一部被風吹散,第246團在湖尾登陸,另2連在古寧頭登陸,實際登島只有10個排;苦戰終夜,與堅守古寧頭部隊會合。國軍空軍在戰役夜中頻繁用C-47運輸機投擲照明彈,導致解放軍擅長的夜間戰鬥隱蔽技巧被折抵大半,這批援兵尚未登岸便形跡敗露,甫上岸便遭國軍圍攻只能且戰且走。當日天亮,第246團增援部隊突破包圍,在古寧頭和該地據守解放军合流。 凌晨2時,海軍第一艦隊所屬太平號護航驅逐艦開入古寧頭西北方金廈水道巡弋,預防廈門方面渡海增援。是日拂曉,國軍在坦克、火炮和飛機配合下,向堅守古寧頭登島部隊猛烈反擊。清晨6時30分,高魁元指揮反擊,118師從浦頭以北海岸線向林厝攻擊。因為解放军占據當地以鋼筋水泥製成的民宅固守還擊,當日戰況陷入膠著。9時多,國軍「空軍B-24轟炸機、P-47戰鬥機及海軍砲火轟擊」。 10月26日,胡璉抵戰地,經面報戰況後,胡璉親與各師長通話指示,士氣大振。上午10時,胡璉到達大、小金門間之「水頭」。胡璉在戰車登陸艦接駁下自大、小金門間之水頭碼頭登島。上午11時,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羅卓英偕第十二兵團司令官胡璉抵水頭村,晤湯恩伯後,旋即赴湖南高地,將部署略為調整。到湯恩伯指揮所,午餐在棹,胡璉立即「電話」正在前線指揮作戰之高魁元,詢問目前狀況,並先向他道賀:「恭喜大捷,是否已清掃戰場完畢?」高以低沉聲音答說:「戰事仍在激烈進行中,形勢相當嚴重,即派車迎司令官來。」胡璉聽此話,突覺千鈞在肩,湯、羅所談何事,竟無所聞;車到即行,不20分鐘已到湖南高地前線,急問敵我狀況,始知國軍克復安岐,正向林厝進迫中。胡璉當以責任所在,並未顧慮形式上之交接,迅即實施指揮高魁元、劉雲瀚兩軍長;經親與五十四團團長文立徽、三五二團團長唐俊賢、三五三團長楊書田、三五四團團長林書嶠等(四十一團團長廖先源尚未能取得聯絡,該團已入古寧頭西北海邊),通電話後,前方士氣大振;黃昏入暮,各團合圍,殘敵遁入古寧頭村內。 118師師長李樹蘭此時調整佈署,由353團接替352團,偕同戰車繼續攻堅任務。激戰至晚上10時,解放軍登陸部隊利用夜暗向北突圍至海邊,未尋到船隻,遂向東南山區轉移。 10月27日 10月27日午夜時分,解放军彈盡糧絕,「突圍至海岸」,1,300餘人被困在古寧頭以北之海岸斷崖下的沙灘,這批部隊主要是26日凌晨增援而來;國軍察覺解放軍藏匿之處後,展開圍攻,經過4個小時戰鬥,擊斃解放軍400餘人,剩下900多人無力再戰,最後集體投降。 雖然戰況趨近絕望,但解放軍並沒有因此放棄增援,到27日凌晨3時,尚有解放军第259團第三連約30餘人,乘汽艇一艘到達古寧頭北側海岸,只是登陸後亦盡為國軍所俘。是日晨,國軍已「盡殲」古寧頭村內之敵,但不久發現村北岸尚有解放軍甚多,係10月26日夜由廈門增援而來,船去,人不能攀登,經曉諭後,乃棄械而降。上午9時30分,李樹蘭由古寧頭直接向胡璉作如上報告。不久,東南軍政長官陳誠飛臨金門,曾親至戰地視察,歸時途次一三二高地,100餘名人槍整齊之解放軍突由深壕密草中,旋即出降。至此,一場大戰始告結束。此時乃下午4時餘,應為真正之戰事結束。下午,在雙乳山附近,解放軍登陸部隊被國軍發現包圍。 10月28日 血戰至10月28日下午,解放军彈盡糧絕,第246團團長孫玉秀負傷後自盡,其餘被俘。金門島上戰鬥逐漸平息,零星戰鬥持續更長。 據聞當時解放军第28軍副軍長蕭鋒和政治部主任李曼村面對葉飛失聲痛哭,葉飛報告華東軍區司令員陳毅並報中央軍委,請求予以處分。 |
中国化学家 中国土壤学家 | 于天仁(),中国土壤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及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是中国土壤电化学的创始人, 生平 1920年出生于山东省郓城县。2004年5月22日因心脏病突发逝世。 註釋 |
上街原属汜水县管辖范围,1949年后,汜水县与河阴合并更名为成皋县,1952年成皋县并入荥阳县。由于上街一带铝矿资源丰富,被国家确定为铝工业基地,1958年6月设立上街区。 行政区划 下辖5个街道办事处、1个镇: 。 | 经济 本地工业较为发达,内有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等产业集群,以铝业为支柱产业,有“中国铝都”之称。1957年11月中国最大的铝工业基地——中国铝业公司建址在此,也因此而设区。2020年全区生产总值165.4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86,166元。 交通 从区内经过,设上街站,为货运车站。、途经区内。郑州上街机场位于区境北部,为A1级通用机场。 |
公共交通 县内交通方面,中牟城乡公交客运公司于2019年购入120台纯电动公交车,实现了县内公交线路的公营化,并新开通4条线路及对原有线路进行优化,使公交线路涵盖了城区主要区域,基本实现县城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300米全覆盖,县城内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中牟公交运行班次为每3至8分钟一班,高峰期内调整为3-5分钟一班,首末班时间夏季为早6:00至20:00,冬季为早6:00至19:00。2020年8月,中牟公交新开通3条线路,并投运一批新型公交车。 轨道交通方面,在建的郑州地铁8号线贯穿郑州东西,通车后将连通中牟与郑州市区。 文化旅游 名胜古迹 中牟县为三国时期著名的“官渡之战”的发生地,当地政府为振兴旅游业,于1992年决定以现存遗迹为基础开发“官渡古战场”旅游区,并于1993年5月1日开业。同年8月,旅游区产权由县政府转移至黄河旅行社,后因经营不善而逐步衰败。中牟县内的古迹还有位于黄店镇冉家村的寿圣寺双塔,双塔建于北宋时期,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县境内的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后魏遗址、大寨遗址、业王遗址、老寨遗址、东古城遗址、校氏墓地,共六处。 旅游产业 近年来,随着郑州文创园的发展,在中牟境内新建了一批文旅景点,包括郑州方特旅游度假区、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郑州绿博园等,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游玩。截至2016年,中牟县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AA级旅游景区各1个。中牟的旅游接待人次由2010年的350万增至2015年的667万,同比增长90.6%,旅游总收入由28.9亿元增至2015年的63亿元,同比增长118%。 著名人物 列御寇:《列子》作者,圃田人。 鲁恭:东汉大臣,曾任中牟县令。 潘安:中国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出生于中牟县大潘庄村。 史可法:明末政治人物,祥符县大史庄(现属中牟县)人。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县 |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秦朝时中牟属三川郡管县,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刘邦在曲遇聚(今中牟县城东南韩寺镇东古城)打败秦将杨熊。西汉初年始置中牟县,属河南郡。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2年)十月,中牟县首次修筑县城,城址在今县城东。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置中牟侯国,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恢复中牟县。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在中牟官渡以弱胜强,击败袁绍,为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三国时期中牟属曹魏司州,黄初四年(223年),曹操之孙曹楷迁中牟,封为中牟王。次年改封任城王,中牟复为县。两晋时期,中牟属司州荥阳郡。南北朝时期,先属南朝刘宋司州荥阳郡,后属北朝北魏,并入北豫州荥阳郡阳武县。景明元年(500年)复称中牟县。东魏天平元年(534年),北豫州广武郡从荥阳、中牟交界处划地置曲梁县,郡治中牟。北齐时废曲梁县。北周保定五年(566年),中牟县治迁于圃田城。 隋唐至明清时期 隋开皇元年(581年),因避讳改中牟为内牟,治所不变。开皇十六年(596年)内牟县析为内牟、管城、郲城(一说郏城)三县,于中牟旧城置郲城(郏城)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内牟为圃田,属豫州荥阳郡,属豫州荥阳郡。大业二年(606年)废郲城(郏城)县,又移圃田县于中牟故城。唐武德元年(618年)复名中牟县。武德三年(620年)改中牟为牟州。武德四年(621年)废牟州,仍为中牟县,属管州。贞观元年(627年)中牟县改属汴州,龙朔二年(662年)属郑州。五代十国时,后梁时属东京开封府,后唐时属郑州,后晋、后汉及后周属东京汴州。北宋时属京畿开封府,金朝时属南京路开封府,元朝时属河南江北行省汴梁路。明清时期属河南省开封府。 近现代时期 中华民国时期,中牟县先后属河南省豫东道、河南省第二行政区、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1947年10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中牟县,中牟县人民民主政府迁入县城。1948年7月,中牟县属中共豫皖苏第五行政区,1949年1月属河南省陈留专区,1952年6月,郑州专区与陈留专区合称郑州专区,中牟属之,同年郑州专区改称开封专区。1983年7月,中牟县划归郑州市管辖。2004年10月27日,在中牟縣狼城岗镇發生回漢衝突。 行政区划 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1个乡: 。 经济 中牟县位于郑州市和开封市之间,紧邻郑东新区,为“郑汴一体化”的核心区域,近年来经济增长较快,2020年,中牟县GDP总量为435.9亿,若包含县境内属郑东新区、郑州经开区与郑州航空港区代管的部分,GDP总量则达1259.10亿,为河南省较具实力的县(市)之一,在2019年全国综合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市)中位列第82位。中牟的经济结构传统上以农业为主,是郑州的“果园”和“菜田”,主要特产品有大蒜和西瓜,其中大蒜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中牟西瓜闻名于全国。近年来中牟的工业发展迅速,位于县城南侧的中牟汽车工业园是郑州市汽车产业集聚区的主要部分,汇聚了包括宇通客车、上汽集团、郑州日产汽车、海马新能源、红宇集团在内的多家汽车制造企业,并有20余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落户,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2018年工业园整车销量达11万辆,在新能源车方面,中牟2018年新能源电池产能达到60亿安时,新能源整车产量突破1万辆,新能源产值达到82亿元。 第三产业方面,2013年5月于中牟县设立了郑州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园(简称郑州文创园),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截至2020年,郑州文创园已建成运营郑州方特旅游度假区、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郑州绿博园、郑州杉杉奥特莱斯购物广场等10个项目,累计引进各类项目11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60亿元,接待游客量突破4000万人次。 交通 铁路 的前身汴洛铁路1905年开始修建,并于1909年通车,使中牟县成为河南省内较早有铁路服务的地区。目前陇海铁路在境内设有韩庄镇站、邵岗集站、中牟站、占杨站和南寺站等铁路车站,均为货运车站,不办理客运。 高速铁路方面,从县境北部经过,并未于境内设置车站,但郑州东站位于县城以西约20公里处,可较方便前往。2009年12月29日,开工,并于2014年12月28日开通运营。郑开城际铁路沿郑开大道南侧架设,途径中牟县城北部的刘集镇和大孟镇,并在县境内设有贾鲁河站和绿博园站,目前只有绿博园站开放客运。另外,位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高铁枢纽站郑州航空港站亦属中牟县范围内。郑州航空港站是和的交汇站,于2017年7月开工,2019年9月建成站场,2022年6月20日开通运营。郑州航空港站设30台32线,与郑州东站规模相仿,为全国最大的高铁场站之一。 公路 古代即有两条驿道经过中牟,可供行人和车马行驰,分别为长安至大梁驿道和大梁至泽州驿道,并设有圃田驿站。公路则于民国初年初创,开封至郑州汽车道及海(连云港)郑(郑州)国防砖渣公路途径中牟。1938年发生花园口决堤事件,公路毁于洪水。 目前,中牟县已有较为发达的公路网络,横贯全境,和从县境东南部穿过,和亦分别途径县域的南部和东部,通过可直通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此外还有、、和等国道和省道,以及郑开大道、郑汴物流快速通道()等市域快速路途经。 公共交通 县内交通方面,中牟城乡公交客运公司于2019年购入120台纯电动公交车,实现了县内公交线路的公营化,并新开通4条线路及对原有线路进行优化,使公交线路涵盖了城区主要区域,基本实现县城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300米全覆盖,县城内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中牟公交运行班次为每3至8分钟一班,高峰期内调整为3-5分钟一班,首末班时间夏季为早6:00至20:00,冬季为早6:00至19:00。2020年8月,中牟公交新开通3条线路,并投运一批新型公交车。 |
有頭動物 Craniata 有頜類 Gnathostomata 頭甲魚綱 Cephalaspidomorphi 鰭甲魚綱 Pteraspidomorphi 參考文獻 | 现存种类包括: 七鳃鳗亚纲 Hyperoartia 盲鳗亚纲 Myxini 這一理論存在爭議。根據各種遺傳學、古生物學研究,盲鰻被認爲與脊椎動物距離較遠,而被劃到有頭動物之下,但另一些研究卻顯示盲鰻與七鰓鰻的關聯較與有頜類的關聯更密切,有可能構成一個單系群,而七鰓鰻與頭甲魚的相似特徵則被認爲可能是趨同演化的結果。 參見 有頭動物 Craniata 有頜類 |
四角羚属 Tetracerus 林羚属 Tragelaphus 麂羚(小羚羊)亚科 Cephalophinae 小羚羊属 Cephalophus 普通小羚羊属 Sylvicapra 马羚亚科 Hippotraginae 马羚属 Hippotragus 长角羚属 Oryx 旋角羚属 Addax 羊亚科 Caprinae 羊屬 Ovis 鬣羊属 Ammotragus 羚牛属 Budorcas 山羊属 Capra 塔尔羊属 Hemitragus 鬣羚属 Naemorhedus 雪羊属 Oreamnos | 羚羊亚科 Antilopinae 沙羚属 Ammodorcas 跳羚属 Antidorcas 印度羚属 Antilope 大耳羚属 Dorcatragus 瞪羚属 Gazella 长颈羚属 Litocranius 犬羚属 Madoqua 岛羚属 Neotragus 山羚属 Oreotragus 侏羚属 Ourebia 原羚属 Procapra 小岩羚属 Raphiceros 高鼻羚羊族 Saigini 藏羚属 Pantholops(有时归入羊亚科) 高鼻羚羊属 Saiga 牛亚科 Bovinae 美洲野牛属 Bison 牛属 Bos 蓝牛属 Boslaphus 水牛属 Bubalus |
學以為己 中正制每隔三年清理調整。 两晋时期,司马氏标榜作为清议的主要对象。进入南朝以后,清议的范围明显扩大了,当时除了不遵孝道和有违丧纪者仍要受到清议处罚外,被列入清议的还有以下多种名目: 赃污淫盗:自刘宋以后,士人犯盗赃罪者也皆由中正记注清议之目,禁锢终身。 婚姻失类:南朝士族为了维护门第族望的纯洁性,把婚姻关系严格限制在士族范围之内,不与寒门通婚。士族如果不严守这种限制,便被视为婚姻失类,要受到清议处罚。 感恩乘错:在涉及冠婚丧祭等重要礼制的往复书札中,若是“笔迹过鄙,无法度”,则被视为“秽书”,“合朝耻辱”。 内乱:晋代对破坏家庭伦常的行为也加以清议处罚,但概念较为笼统。陈时则将与祖父和父妾通奸者定为“内乱”,列入清议之目,终身禁锢。 影響 九品中正制是要改進漢末察舉之頹風,漢末人口流徙,戶籍紊亂,鄉論不能行,於是以出身該地的賢能京官,評論當地之人士優劣,以代鄉論;強化中央集權,全國人才集中到中央。九品中正制,在初期的確替曹魏選出不少人才,又能一定地調和地方勢力。但地方無才,混淆考課銓敘與選舉。到西晋中期,由於司馬氏乃一世家大族,所以实际中正官都从世家大族中选定,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八王之亂後,這種不公平現象曾經受到一定遏止,但到東晉後,由於門閥制影響又再度浮現,促成孫恩之亂。從南朝開始,面對寒人庶族逐漸越過九品中正治制的障礙,進入或混入士族行列,原本世家大族為防止庶族進一步假冒士族,便編寫譜牒,譜牒學成為一門學問。 中正制多重家世,少看賢愚,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以此制选官,遇到戰亂還能選出優秀人才;和平過久則造成社會風氣浮靡,世族弟子終日清談,不問國事。世族為維持門第血統,婚姻必擇。到了隋代,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和科举制度实现,此制终被废除。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书籍 宮崎市定 著,韓昇 等 譯:《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刊物文章: 唐長孺:〈九品中正制度試釋〉,《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唐長孺:〈南朝寒人的興起〉,《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 唐长孺:〈门阀的形成及其衰落〉,《武漢大學人文科學學報》,1959年 李济沧:〈六朝贵族的自律性问题——以九品官人法中乡品与官品、官职的对应关系为中心〉。 | 信義可復 學以為己 中正制每隔三年清理調整。 两晋时期,司马氏标榜作为清议的主要对象。进入南朝以后,清议的范围明显扩大了,当时除了不遵孝道和有违丧纪者仍要受到清议处罚外,被列入清议的还有以下多种名目: 赃污淫盗:自刘宋以后,士人犯盗赃罪者也皆由中正记注清议之目,禁锢终身。 婚姻失类:南朝士族为了维护门第族望的纯洁性,把婚姻关系严格限制在士族范围之内,不与寒门通婚。士族如果不严守这种限制,便被视为婚姻失类,要受到清议处罚。 感恩乘错:在涉及冠婚丧祭等重要礼制的往复书札中,若是“笔迹过鄙,无法度”,则被视为“秽书”,“合朝耻辱”。 内乱:晋代对破坏家庭伦常的行为也加以清议处罚,但概念较为笼统。陈时则将与祖父和父妾通奸者定为“内乱”,列入清议之目,终身禁锢。 影響 九品中正制是要改進漢末察舉之頹風,漢末人口流徙,戶籍紊亂,鄉論不能行,於是以出身該地的賢能京官,評論當地之人士優劣,以代鄉論;強化中央集權,全國人才集中到中央。九品中正制,在初期的確替曹魏選出不少人才,又能一定地調和地方勢力。但地方無才,混淆考課銓敘與選舉。到西晋中期,由於司馬氏乃一世家大族,所以实际中正官都从世家大族中选定,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八王之亂後,這種不公平現象曾經受到一定遏止,但到東晉後,由於門閥制影響又再度浮現,促成孫恩之亂。從南朝開始,面對寒人庶族逐漸越過九品中正治制的障礙,進入或混入士族行列,原本世家大族為防止庶族進一步假冒士族,便編寫譜牒,譜牒學成為一門學問。 中正制多重家世,少看賢愚,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都以此制选官,遇到戰亂還能選出優秀人才;和平過久則造成社會風氣浮靡,世族弟子終日清談,不問國事。世族為維持門第血統,婚姻必擇。到了隋代,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和科举制度实现,此制终被废除。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书籍 宮崎市定 |
以直角坐标系來定义 假设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点,是横轴正向逆时针旋转到方向所形成的一個角,是到原点的距离,则的六種三角函数定义为: 这样可以定义任何角度的三角函数(除非当定义式无意义时)。大于360°或小于-360°的角度可认为是转了(逆时针/顺时针)不止一圈。而多转或少转了整数圈不会影响三角函数的取值。如果按弧度制方式记录角度,将弧长作为三角函数的输入值(360°等于),那么三角函数就是取值为全体实数R,最小正周期(基本周期)为的周期函数,如 正弦、余弦、正割或余割的基本周期是弧度或360°;正切或余切的基本周期是弧度或180°。 单位圆定义 三角函数亦可以根据直角坐标系中半径为1,以圆心为原点的单位圆来定义。指定一角,假设为起始点,如果则将以逆时针方向转动,如果则以顺时针方向移动,直到转过的角度等于为止。假设最终点转到的位置为,那么 基本性质 从几何定义中能推导出很多三角函数的性质。例如正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和余割函数是奇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割函数是偶函数。正弦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形状一样(见右图),可以看作是沿著坐标横轴平移得到的两組函数。正弦和余弦函数关于轴对称。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正割函数和余割函数也分别如此。 三角恒等式 不同的三角函数之间有很多对任意的角度取值都成立的等式,称为三角恒等式。最著名的是毕达哥拉斯恒等式,它说明对于任何角,正弦的平方加上余弦的平方必定會是1。这能从斜边为1的直角三角形应用勾股定理來得出。利用符号形式表示的話,毕达哥拉斯恒等式为 。 因此可以推導出 。 。 另一個关键联系是和差公式,它能根据两个角度自身的正弦和余弦而给出它们的和与差的正弦和余弦。它们可以利用几何的方法使用托勒密的论证方法來推导出来;还可以利用代数方法使用欧拉公式來檢定。 当两角相同,和角公式简化为更简单的等式,称为二倍角公式(或倍角公式): 这些等式还可以用来推导积化和差恒等式,以前曾經利用它把两数的积变换成两数的和而像对数那样使运算更快。(用制好的三角函数表) 還有半角公式: 微积分 三角函数的积分和导数可参见导数表、积分表和三角函数积分表。以下是六種基本三角函數的導數和積分。 分析学定义 級數定義 在几何学中,三角函数的定义建立在几何直观上,只用几何和极限的性质就可以直接得知正弦和餘弦的導數。在分析学中,三角函數是解析函數,数学家利用泰勒級數给出了不依赖几何直观的代数定义: 可以证明以上的无穷级数对任意实数都是收敛的,所以很好地定义了正弦和余弦函数。 三角函数的级数定义經常用作严格处理三角函数和起点应用(比如,在傅立叶级数中),因为无穷级数的理论可以从实数系的基础发展而来,不需要任何几何方面的考虑。这样,这些函数的可微性和连续性便可以单独从级数定义来确立。 其他三角函数的级数定义: 其中是伯努利数,是欧拉数。 这些定义也可以看作是每个三角函数作为实函数的泰勒级数。从复分析的一條定理得出,这实函数到复数有唯一的解析扩展。它们有同样的泰勒级数,复数的三角函数是使用上述级数来定义。 与指数函数和复数的關系 可以从上述的级数定义证明正弦和余弦函数分别是复指数函数在它的自变量为纯虚数时候的虚数和实数部分: 。(是虚数单位) 欧拉首先注意到这关系式,因此叫做欧拉公式。从中可推出,对实数, 进一步还可定义对複自变量的三角函数: (其中、、為雙曲函數,其馬勞克林級數與對應的三角函數很類似,只差在正負號) 较少見的三角函數 除了上述六種基本函數,史上還有下列幾種较少見的三角函数: 弦函數():早期的三角函數表紀錄的是弦的全長(如托勒密全弦表),對應的三角函數為crd函數。不過今日此函數已被正弦函數取代,已經鮮少使用。 正矢()、餘矢系列函數,與其半值函數(如半正矢系列函數):早期導航術中很重要的三角函數之一,因半正矢公式出名。不過其定義和基本三角函數高度相關,因此在-{zh-cn:计算机; zh-hk:計算機; zh-tw:電腦; zh-sg:电脑;}-和-{zh-cn:计算器; zh-tw:計算機; zh-hk:計數機;}-普及後這個函數已經幾乎沒再使用。 外正割()和外餘割():由於正割和餘割部分的數值十分接近一,因此運算時很容易出現灾难性抵消或數值誤差,因此出現了外正割和外餘割的函數與函數表來解決這類問題。不過這類問題在-{zh-cn:计算机; zh-hk:計算機; zh-tw:電腦; zh-sg:电脑;}-和-{zh-cn:计算器; zh-tw:計算機; zh-hk:計數機;}-普及後逐漸消失,因此這個函數已經幾乎沒再使用。 微分方程定义 三角函数在物理学是研究振动和波不可或缺的工具,如简谐振动满足以下微分方程,正弦和余弦函数都满足 就是说,它们加上自己的二阶导数都等于0函数。在由所有这條方程的解的二维向量空间中,正弦函数是满足初始条件和的唯一解,而余弦函数是满足初始条件和的唯一解。因为正弦和余弦函数是线性无关的,它们在一起形成了的基。这种定义正弦和余弦函数的方法本质上等价于使用欧拉公式。(参见线性微分方程)。很明显这條微分方程不只用来定义正弦和余弦函数,还可用来证明正弦和余弦函数的三角恒等式。进一步的,观察到正弦和余弦函数满足,这意味着它们是二阶导数算子的特征函数。 正切函数是非线性微分方程 满足初始条件的唯一解。有个非常有趣的形象证明证明了正切函数满足这微分方程,参见的Visual Complex Analysis。 弧度的重要性 弧度通过测量沿着单位圆的路径的长度而指定一角,并构成正弦和余弦函数的特定辐角。特别是,只有映射弧度到比率的那些正弦和余弦函数才满足描述它们的经典微分方程。如果正弦和余弦函数的弧度辐角是正比于频率的 则导数将正比于“振幅”。 。 这里的是表示在单位之间映射的常数。如果是度,则 。 如果是圈(轉,弧度,度),則 这意味着使用度(或圈)的正弦的二阶导数不满足微分方程 , 但满足 ; 对余弦也是类似的。 这意味着这些正弦和余弦是不同的函数,因此只有它的辐角是弧度的条件下,正弦的四阶导数才再次是正弦。因为凡是作为函数意义上的正弦、余弦、正切,都只用弧度定义,而不用360度的角度定义。 利用函数方程定义三角函数 在数学分析中,可以利用基于和差公式这样的性质的函数方程来定义三角函数。例如,取用给定此种公式和毕达哥拉斯恒等式,可以证明只有两个实函数满足这些条件。即存在唯一的一对实函数和使得对于所有实数和,下列方程成立: 并满足附加条件 。 从其他函数方程开始的推导也有可能,这种推导可以扩展到复数。作为例子,这推导可以用来定义伽罗瓦域中的三角学。 计算 计算三角函数是一個十分复杂的主题,由于-{zh-cn:计算机; zh-hk:計算機; zh-tw:電腦; zh-sg:电脑;}-和提供对任何角度的内置三角函数的科学计算器的广泛使用,现在大多数人都不再需要了。本节中将描述它在三个重要背景下的计算详情:历史上三角函数表的使用、-{zh-cn:计算机; zh-hk:計算機; zh-tw:電腦; zh-sg:电脑;}-使用的现代技术以及容易找到简单精确值的一些“重要”角度。(下面只考虑一个角度小范围,比如0到,因为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和对称性,所有其他角度可以化简到这范围内。) 在-{zh-cn:计算机; zh-hk:計算機; zh-tw:電腦; zh-sg:电脑;}-誕生前,人们通常通过对计算到多个有效数字的三角函数表的内插来计算三角函数的值。这种表格在人们刚刚产生三角函数的概念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它们通常是通过从已知值(比如)开始并重复应用半角和和差公式而生成。 现代-{zh-cn:计算机; zh-hk:計算機; zh-tw:電腦; zh-sg:电脑;}-使用了各种技术。一个常见的方式,特别是在有浮点单元的高端处理器上,是组合多项式或有理式逼近(比如切比雪夫逼近、最佳一致逼近和Padé逼近,和典型用于更高或可变精度的泰勒级数和罗朗级数)和范围简约与表查找—首先在一个较小的表中查找最接近的角度,然后使用多项式来计算修正。在缺乏-{zh-cn:硬件; zh-tw:硬體; zh-hk:硬件}-乘法器的简单设备上,有叫做CORDIC算法的一个更有效算法(和相关技术),因为它只用了移位和加法。出于性能的原因,所有这些方法通常都用-{zh-cn:硬件; zh-tw:硬體; zh-hk:硬件}-来实现。 对于非常高精度的运算,在级数展开收敛变得太慢的时候,可以用算术几何平均来逼近三角函数,它自身通过复数椭圆积分来逼近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的特殊值 特殊角度可用勾股定理(即毕氏定理)人手輕易计出三角函数的值。弧度(3°)的任何整数倍之正弦、余弦和正切都可人手计算。以下是常用的特殊函数值。 注:有时会写作无定义(不存在)。 反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属周期函数而不是单射函数,严格来说并没有反函数,要定义其反函数必须先限制三角函数的定义域,使得三角函数成为双射函数。基本的反三角函数定义为: 对于反三角函数,符号和经常用于和。使用这种符号的时候,反函数可能跟三角函数的倒数混淆。“”前缀可避免这种混淆,尽管“”可能偶尔跟“arcsecond”(角秒)混淆。 正如正弦和余弦那样,反三角函数也可以根据无穷级数来定义。例如, 这些函数也可以通过证明它们是其他函数的原函数来定义。例如反正弦函数,可以写为如下积分: 可以在反三角函数条目中找到类似的公式。使用复对数可把这些函数延伸到复数辐角: 相关定理 三角函数,正如其名,在三角学十分重要。三角学研究发现了许多利用三角函数来刻画三角形、圆形或多边形的定理。 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声称对于边长为、和而相应角为、和的三角形,有: 其中是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正弦定理用于计算已知两角和一边时三角形的未知边长,是三角测量中常见情况,前述為數學常用。至於物理學應用為三分力且合力為0的情況。 余弦定理 余弦定理(也叫余弦公式)是托勒密定理的延伸: | 历史 三角函数的早期研究可以追溯到古代。例如古埃及数学家在鑑別尼羅河泛濫後的土地邊界、保持金字塔每邊斜度相同,都使用了三角術,只是他們可能還沒有對這種方式定名而已。古希腊三角术的奠基人是公元前2世纪的喜帕恰斯。他按照古巴比伦人的做法,将圆周分为360等份(即圆周的弧度为360度,与现代的弧度制不同)。对于指定弧度,他给出了对应的弦的长度数值,这记法和现代的正弦函数等价。喜帕恰斯实际上给出了最早的三角函数数值表。然而古希腊的三角学基本是球面三角学。这与古希腊人研究的主体是天文学有关。梅涅劳斯在他的著作《球面学》中使用了正弦来描述球面的梅涅劳斯定理。古希腊三角学与其天文学的应用在埃及的托勒密时代达到了高峰,托勒密在《数学汇编》()中计算了36度角和72度角的正弦值,还给出了计算和角公式和半角公式的方法。托勒密还给出了所有0到180度的所有整数和半整数弧度对应的正弦值。 希腊文化传播到古印度后,印度人繼續研究了三角术。公元5世纪末的数学家阿耶波多提出用弧对应的弦长的一半来对应半弧的正弦,後来古印度数学家亦用了这做法,和现代的正弦定义一致。阿耶波多的计算中也使用了余弦和正割。他在计算弦长时使用了不同的单位,重新计算了0到90度中间隔三又四分之三度(3.75°)的三角函数值表。然而古印度的数学与当时的中国一样,停留在计算方面,缺乏系统的定义和演绎的证明。阿拉伯人也采用了古印度人的正弦定义,但他们的三角学是直接继承于古希腊。阿拉伯天文学家引入了正切和余切、正割和余割的概念,并计算了间隔10分(10′)的正弦和正切数值表。到了公元14世纪,阿拉伯人将三角计算重新以算术方式代数化(古希腊人采用的是建立在几何上的推导方式)的努力为後来三角学从天文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了有更广泛应用的学科奠定了基础。 进入15世纪后,阿拉伯数学文化开始传入欧洲。随着欧洲商业兴盛起來,航行、历法测定和地理测绘中出现了对三角学的需求。在翻译阿拉伯数学著作的同时,欧洲数学家开始制作更详细精确的三角函数值表。哥白尼的学生制作了间隔10秒(10″)的正弦表,有9位精确值。瑞提克斯还改变了正弦的定义,原来称弧对应的弦长是正弦,瑞提克斯则将角度对应的弦长称为正弦。16世纪后,数学家开始将古希腊有关球面三角的结果和定理转化为平面三角定理。弗朗索瓦·韦达给出了托勒密的不少结果对应的平面三角形式。他还尝试计算了多倍角正弦的表达方式。 18世纪开始引进解析几何等分析学工具,数学家开始用分析学研究三角函数。牛顿在1669年的《分析学》一书中给出了正弦和余弦函数的无穷级数表示。将牛顿的结果告诉詹姆斯·格列高里,後者进一步给出了正切等三角函数的无穷级数。莱布尼兹在1673年左右也独立得到这结果。欧拉的《无穷小量分析引论》(,1748年)对建立三角函数的分析处理做了最主要的贡献,他定义三角函数为无穷级数,并表述了欧拉公式,还有使用接近现代的简写、、、、和()。 1631年徐光启与邓玉函、汤若望合撰《大测》首次将三角函数引入中国并确立了正弦、余弦等译名。 几何定义 以直角三角形來定义 直角三角形只有锐角(大小在0至90度之间的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指定锐角可做出直角三角形,使一個内角為,對應股(对边a)、勾(邻边b)和弦(斜边h): 以直角坐标系來定义 假设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点,是横轴正向逆时针旋转到方向所形成的一個角,是到原点的距离,则的六種三角函数定义为: 这样可以定义任何角度的三角函数(除非当定义式无意义时)。大于360°或小于-360°的角度可认为是转了(逆时针/顺时针)不止一圈。而多转或少转了整数圈不会影响三角函数的取值。如果按弧度制方式记录角度,将弧长作为三角函数的输入值(360°等于),那么三角函数就是取值为全体实数R,最小正周期(基本周期)为的周期函数,如 正弦、余弦、正割或余割的基本周期是弧度或360°;正切或余切的基本周期是弧度或180°。 单位圆定义 三角函数亦可以根据直角坐标系中半径为1,以圆心为原点的单位圆来定义。指定一角,假设为起始点,如果则将以逆时针方向转动,如果则以顺时针方向移动,直到转过的角度等于为止。假设最终点转到的位置为,那么 基本性质 从几何定义中能推导出很多三角函数的性质。例如正弦函数、正切函数、余切函数和余割函数是奇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割函数是偶函数。正弦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形状一样(见右图),可以看作是沿著坐标横轴平移得到的两組函数。正弦和余弦函数关于轴对称。正切函数和余切函数、正割函数和余割函数也分别如此。 三角恒等式 不同的三角函数之间有很多对任意的角度取值都成立的等式,称为三角恒等式。最著名的是毕达哥拉斯恒等式,它说明对于任何角,正弦的平方加上余弦的平方必定會是1。这能从斜边为1的直角三角形应用勾股定理來得出。利用符号形式表示的話,毕达哥拉斯恒等式为 。 因此可以推導出 。 。 另一個关键联系是和差公式,它能根据两个角度自身的正弦和余弦而给出它们的和与差的正弦和余弦。它们可以利用几何的方法使用托勒密的论证方法來推导出来;还可以利用代数方法使用欧拉公式來檢定。 当两角相同,和角公式简化为更简单的等式,称为二倍角公式(或倍角公式): 这些等式还可以用来推导积化和差恒等式,以前曾經利用它把两数的积变换成两数的和而像对数那样使运算更快。(用制好的三角函数表) 還有半角公式: 微积分 三角函数的积分和导数可参见导数表、积分表和三角函数积分表。以下是六種基本三角函數的導數和積分。 分析学定义 級數定義 在几何学中,三角函数的定义建立在几何直观上,只用几何和极限的性质就可以直接得知正弦和餘弦的導數。在分析学中,三角函數是解析函數,数学家利用泰勒級數给出了不依赖几何直观的代数定义: 可以证明以上的无穷级数对任意实数都是收敛的,所以很好地定义了正弦和余弦函数。 三角函数的级数定义經常用作严格处理三角函数和起点应用(比如,在傅立叶级数中),因为无穷级数的理论可以从实数系的基础发展而来,不需要任何几何方面的考虑。这样,这些函数的可微性和连续性便可以单独从级数定义来确立。 其他三角函数的级数定义: 其中是伯努利数,是欧拉数。 这些定义也可以看作是每个三角函数作为实函数的泰勒级数。从复分析的一條定理得出,这实函数到复数有唯一的解析扩展。它们有同样的泰勒级数,复数的三角函数是使用上述级数来定义。 与指数函数和复数的關系 可以从上述的级数定义证明正弦和余弦函数分别是复指数函数在它的自变量为纯虚数时候的虚数和实数部分: 。(是虚数单位) 欧拉首先注意到这关系式,因此叫做欧拉公式。从中可推出,对实数, 进一步还可定义对複自变量的三角函数: (其中、、為雙曲函數,其馬勞克林級數與對應的三角函數很類似,只差在正負號) 较少見的三角函數 除了上述六種基本函數,史上還有下列幾種较少見的三角函数: 弦函數():早期的三角函數表紀錄的是弦的全長(如托勒密全弦表),對應的三角函數為crd函數。不過今日此函數已被正弦函數取代,已經鮮少使用。 正矢()、餘矢系列函數,與其半值函數(如半正矢系列函數):早期導航術中很重要的三角函數之一,因半正矢公式出名。不過其定義和基本三角函數高度相關,因此在-{zh-cn:计算机; zh-hk:計算機; zh-tw:電腦; zh-sg:电脑;}-和-{zh-cn:计算器; zh-tw:計算機; zh-hk:計數機;}-普及後這個函數已經幾乎沒再使用。 外正割()和外餘割():由於正割和餘割部分的數值十分接近一,因此運算時很容易出現灾难性抵消或數值誤差,因此出現了外正割和外餘割的函數與函數表來解決這類問題。不過這類問題在-{zh-cn:计算机; zh-hk:計算機; zh-tw:電腦; zh-sg:电脑;}-和-{zh-cn:计算器; zh-tw:計算機; zh-hk:計數機;}-普及後逐漸消失,因此這個函數已經幾乎沒再使用。 微分方程定义 三角函数在物理学是研究振动和波不可或缺的工具,如简谐振动满足以下微分方程,正弦和余弦函数都满足 就是说,它们加上自己的二阶导数都等于0函数。在由所有这條方程的解的二维向量空间中,正弦函数是满足初始条件和的唯一解,而余弦函数是满足初始条件和的唯一解。因为正弦和余弦函数是线性无关的,它们在一起形成了的基。这种定义正弦和余弦函数的方法本质上等价于使用欧拉公式。(参见线性微分方程)。很明显这條微分方程不只用来定义正弦和余弦函数,还可用来证明正弦和余弦函数的三角恒等式。进一步的,观察到正弦和余弦函数满足,这意味着它们是二阶导数算子的特征函数。 正切函数是非线性微分方程 满足初始条件的唯一解。有个非常有趣的形象证明证明了正切函数满足这微分方程,参见的Visual Complex Analysis。 弧度的重要性 弧度通过测量沿着单位圆的路径的长度而指定一角,并构成正弦和余弦函数的特定辐角。特别是,只有映射弧度到比率的那些正弦和余弦函数才满足描述它们的经典微分方程。如果正弦和余弦函数的弧度辐角是正比于频率的 则导数将正比于“振幅”。 。 这里的是表示在单位之间映射的常数。如果是度,则 。 如果是圈(轉,弧度,度),則 这意味着使用度(或圈)的正弦的二阶导数不满足微分方程 , 但满足 ; 对余弦也是类似的。 这意味着这些正弦和余弦是不同的函数,因此只有它的辐角是弧度的条件下,正弦的四阶导数才再次是正弦。因为凡是作为函数意义上的正弦、余弦、正切,都只用弧度定义,而不用360度的角度定义。 利用函数方程定义三角函数 在数学分析中,可以利用基于和差公式这样的性质的函数方程来定义三角函数。例如,取用给定此种公式和毕达哥拉斯恒等式,可以证明只有两个实函数满足这些条件。即存在唯一的一对实函数和使得对于所有实数和,下列方程成立: 并满足附加条件 。 从其他函数方程开始的推导也有可能,这种推导可以扩展到复数。作为例子,这推导可以用来定义伽罗瓦域中的三角学。 计算 计算三角函数是一個十分复杂的主题,由于-{zh-cn:计算机; zh-hk:計算機; zh-tw:電腦; zh-sg:电脑;}-和提供对任何角度的内置三角函数的科学计算器的广泛使用,现在大多数人都不再需要了。本节中将描述它在三个重要背景下的计算详情:历史上三角函数表的使用、-{zh-cn:计算机; zh-hk:計算機; zh-tw:電腦; zh-sg:电脑;}-使用的现代技术以及容易找到简单精确值的一些“重要”角度。(下面只考虑一个角度小范围,比如0到,因为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和对称性,所有其他角度可以化简到这范围内。) 在-{zh-cn:计算机; zh-hk:計算機; zh-tw:電腦; zh-sg:电脑;}-誕生前,人们通常通过对计算到多个有效数字的三角函数表的内插来计算三角函数的值。这种表格在人们刚刚产生三角函数的概念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它们通常是通过从已知值(比如)开始并重复应用半角和和差公式而生成。 现代-{zh-cn:计算机; zh-hk:計算機; zh-tw:電腦; zh-sg:电脑;}-使用了各种技术。一个常见的方式,特别是在有浮点单元的高端处理器上,是组合多项式或有理式逼近(比如切比雪夫逼近、最佳一致逼近和Padé逼近,和典型用于更高或可变精度的泰勒级数和罗朗级数)和范围简约与表查找—首先在一个较小的表中查找最接近的角度,然后使用多项式来计算修正。在缺乏-{zh-cn:硬件; zh-tw:硬體; zh-hk:硬件}-乘法器的简单设备上,有叫做CORDIC算法的一个更有效算法(和相关技术),因为它只用了移位和加法。出于性能的原因,所有这些方法通常都用-{zh-cn:硬件; zh-tw:硬體; zh-hk:硬件}-来实现。 对于非常高精度的运算,在级数展开收敛变得太慢的时候,可以用算术几何平均来逼近三角函数,它自身通过复数椭圆积分来逼近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的特殊值 特殊角度可用勾股定理(即毕氏定理)人手輕易计出三角函数的值。弧度(3°)的任何整数倍之正弦、余弦和正切都可人手计算。以下是常用的特殊函数值。 注:有时会写作无定义(不存在)。 反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属周期函数而不是单射函数,严格来说并没有反函数,要定义其反函数必须先限制三角函数的定义域,使得三角函数成为双射函数。基本的反三角函数定义为: 对于反三角函数,符号和经常用于和。使用这种符号的时候,反函数可能跟三角函数的倒数混淆。“”前缀可避免这种混淆,尽管“”可能偶尔跟“arcsecond”(角秒)混淆。 正如正弦和余弦那样,反三角函数也可以根据无穷级数来定义。例如, 这些函数也可以通过证明它们是其他函数的原函数来定义。例如反正弦函数,可以写为如下积分: 可以在反三角函数条目中找到类似的公式。使用复对数可把这些函数延伸到复数辐角: 相关定理 三角函数,正如其名,在三角学十分重要。三角学研究发现了许多利用三角函数来刻画三角形、圆形或多边形的定理。 正弦定理 正弦定理声称对于边长为、和而相应角为、和的三角形,有: 其中是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正弦定理用于计算已知两角和一边时三角形的未知边长,是三角测量中常见情况,前述為數學常用。至於物理學應用為三分力且合力為0的情況。 余弦定理 余弦定理(也叫余弦公式)是托勒密定理的延伸: 也可表示为 。 余弦定理用于确定三角形已知两边和一角时未知的值。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