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ence1
stringlengths
0
73.2k
sentence2
stringlengths
0
64.7k
}} M02
參考資料 }}
公转轨道半徑:48,227 千米 卫星平均直径:66千米 质量:1.9×1017千克 公转轨道周期:0.294 d (7
取名自希腊神话中居住于溪水、泉水中并统辖这些水泽的仙女“Naiads”。 海卫三是旅行者2号于1989年发现的最后的一颗海王星卫星。就如海王星的其它卫星海卫四、海卫五和海卫六一樣,它們的外形都是不规则,而且並沒有任何地表活動的跡象。由於海卫三位於海王星的同步軌跡半徑以內,它正受到海王星的潮汐力量影響,並開始崩壞。將來海卫三可能會完全崩潰,成為海王星的光環之一,又或墜落於海王星的表面永遠消失。 基本参数 公转轨道半徑:48,227 千米 卫星平均直径:66千米 质量:1.9×1017千克
公转轨道半徑:50,075 千米 卫星平均直径:82 千米 质量:3.7×1017千克 公转轨道周期:0.311 d
海卫四是旅行者2号于1989年发现的最后的一颗海王星卫星。就如海王星的其它卫星海卫三、海卫五和海卫六一樣,它們的外形都是不规则,而且並沒有任何地表活動的跡象。由於海卫四位於海王星的同步軌跡半徑以內,它正受到海王星的潮汐力量影響,並開始崩壞。將來海卫四可能會完全崩潰,成為海王星的光環之一,进入海卫五的轨道,又或墜落於海王星的表面永遠消失。 基本参数 公转轨道半徑:50,075 千米 卫星平均直径:82 千米 质量:3.7×1017千克 公转轨道周期:0.311 d
海衞五的軌道在海衛四之外,但兩者非常接近。同時,海衞五的軌道也在海王星環之下,也比海王星的同步軌道低。受潮汐力的影響,海衛五持續靠近海王星,未來有可能因為小於洛希極限而墜毀於海王星大氣或是形成一個環。 參考文獻 海卫05
N 3的暫時編號,但公告只提及在5天內所拍攝到的10張照片,代表其發現時間約在7月28日前。正式名稱則在1991年的9月16日的IAU通報內公告。 表面特徵
4, Galatea)是环绕海王星运行的一颗卫星,以希臘神話中涅瑞伊得斯之一的伽拉忒亞命名。 概述 由航海家2號於1989年7月底所觀測到,並於同年的8月2日公開成果;並給予S/1989
Galatea)是环绕海王星运行的一颗卫星,以希臘神話中涅瑞伊得斯之一的伽拉忒亞命名。 概述 由航海家2號於1989年7月底所觀測到,並於同年的8月2日公開成果;並給予S/1989
Reitsema、William B. Hubbard、Larry A. Lebofsky和David J. Tholen,在1981年5月24日的一次地基恆星掩星觀測中偶然發現的,給與的臨時名稱是 S/1981 N1,並且在1981年5月29日公布此一發現。這顆衛星在 航海家2號 於1989年飛越海王星時被再發現和獲得。之後,它在1989年8月2日獲得新的臨時編號S/1989 N2 。發言人Stephen P. Synnott宣布在7月28日之前的5天內獲得10張再發現的影像資料。在1991年9月16日獲得拉里薩的名稱。 特徵 拉里薩是海王星第四大的衛星,形狀不規則(非球形),並且有巨大的撞擊坑,沒有任何地質被修改的跡象。
Hubbard、Larry A. Lebofsky和David J. Tholen,在1981年5月24日的一次地基恆星掩星觀測中偶然發現的,給與的臨時名稱是 S/1981 N1,並且在1981年5月29日公布此一發現。這顆衛星在 航海家2號 於1989年飛越海王星時被再發現和獲得。之後,它在1989年8月2日獲得新的臨時編號S/1989 N2 。發言人Stephen P. Synnott宣布在7月28日之前的5天內獲得10張再發現的影像資料。在1991年9月16日獲得拉里薩的名稱。 特徵
它当时被暂命名为S/1989 N 1。和于1989年7月7日的IAUC 4806会议上宣布了海卫八的发现。根据公布说明的“21天中获取的17幅图像”来推算,海卫八的发现日期是6月16日略前。海卫八在1991年9月16日被正式命名。 表面特徵 海卫八的直径超过400千米,比海卫二大。但是因为海卫八非常靠近行星,容易被其反射太阳光掩盖,所以它未能被地基的望远镜所发现。 海卫八是已知太阳系内最暗的天体之一,它像煤煙那麼黑。和土卫九相似,它们都只反射被照射的太阳光的6%。海卫八的陨石坑众多,陨石坑也没有被地质活动改变的迹象;目前只有一個最大的撞擊坑被命名,該撞擊坑內還包含著其他較小的撞擊坑。海卫八不规则的形状让科学家们相信它已经到了类似密度天体在尚未被自身引力拉至球状的最大极限。作为对比,土卫一拥有更小的质量,但形状远较海卫八规则。 撞擊坑 海衛八上的撞擊坑,以埃及港口的地名命名。 圖片 參考資料 註解 來源 外部連結 Proteus In Depth at NASA's Solar
site Proteus page at The Nine Planets Proteus, A Moon Of Neptune on Views of the Solar System
from JPL 外部連結 Matthew Holman's Neptune's page David Jewitt's
外部連結 Matthew Holman's Neptune's page David Jewitt's pages Neptune's Known Satellites (by Scott S.
构造和物理数据 S/2002 N 2的直径为48千米,其密度估计为1.5克/立方厘米,这样一来它可以主要是由冰组成的。它的表面反照率为0.16,它是一颗比较暗的天体。 M11
2002年8月14日天文学家马修·霍尔曼、约翰·卡维拉斯、托米·格拉弗、韦斯利·弗莱瑟和丹·米利萨夫列维奇一起发现了S/2002 N 2,目前这颗卫星还没有正式的命名,一般来说传统上海王星的卫星会以希腊神话中海神的名字来命名。目前使用的是按照国际天文协会的标准给予的暂时命名。 轨道数据 S/2002 N 2的轨道离海王星的平均距离是22,422,000千米,它的公转周期是2914日2小时。S/2002 N
S/2002 N 3)是环绕海王星运行的一颗不規則衛星,于2002年8月13日由馬修·霍爾曼等学者发现,以希臘神話涅柔斯和多里斯的五十個女兒之一的「拉俄墨得亞」而命名。 海衛十二直徑大約,於距離海王星的軌道上運行。 概述 參考 外部連結
Scott S. Sheppard) David Jewitt pages MPC:
海卫十的轨道离海王星的距离居中,它的偏心率为0.4499,其轨道相当椭圆形,公转的周期为24年又350天。轨道与海王星赤道之间的偏角为137.391°。 构造和物理数据 海卫十直径28千米,密度1.5克/立方厘米,因此它可能主要由冰组成。它的表面比较暗,反照率只有0.16。 海卫10
N 1。它是一个离海王星比较远的卫星之一。 概述 它也许是被俘获的小行星。
g/cm3。 參考文獻
海卫十三(,S/2002 N 4)是环绕海王星运行的一颗卫星,于2002年8月14日由马修·霍尔曼及等学者发现,以希腊神话中涅柔斯和多里斯的五十个女儿之一的“妮索”命名。
Schwartz,港譯:慕理)罹患一種名叫「葛雷克氏症」(ALS)的病,跟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患的病相同。它會令患者肌肉由下至上逐漸萎縮,最後像靈魂被封印在軀殼內一般,全身都不能動,但神智卻非常清醒。 在教授墨瑞最後的三個多月裡,米奇(Mitch,港譯:明哲)每逢星期二便會到教授家去討論一些人生會遇到的困難及疑惑,包括死亡、愛情、婚姻、家庭等。主角更意會到自己一直所追求的名利其實並不如愛更可貴,並因此挽回一段將逝去的愛情。 台灣版的譯名為《-{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而大陆和香港的譯名則為《-{zh-cn:相约星期二;zh-hk:相約星期二}-》。 評價 這本書自1997年推出後,即成為全球暢銷書籍,後來在香港還被選為「二〇〇一年度十本好書」之一,且有不少推行生命教育的學校,視之為理想教材和推薦讀物。 舞台劇 在香港,「中英劇團」的翻譯舞台劇版本《-{相約星期二}-》自2007-2008劇季開始公演,第一至六度公演,學生明哲一角由盧智燊擔任,第七度開始由陳國邦擔任,觀眾反應熱烈,幾年間已於北京、澳門、美國洛杉磯作巡迴演出。演出百場,感動逾十萬觀眾。《相約星期二》於2016年12月1至11日在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演出第二十一度公演,由古天農導演、原定鍾景輝飾演慕理教授,惟因鍾景輝身體抱恙,需要充份休息,未能參與是次演出。最後由劇團藝術總監兼本劇導演古天農代替出演慕理教授一角。 《-{相約星期二}-》曾獲第十七屆香港舞台劇獎(2008)之最佳導演(悲劇/正劇)
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米奇·艾爾邦著 參考資料 1999年美國電影作品 改編成電影的美國小說 美國小說改編電影 非小說改編電影 麻薩諸塞州背景小說
雲貴高原(中國) 青藏高原(中國) 阿拉伯高原(阿拉伯) 中部西伯利亞高原(俄羅斯) 巴西高原(巴西) 註:印度德干高原、北美洲拉布拉多高原海拔小於1000公尺,因此歸類為台地 參見
黄土高原(中国) 巴西高原(巴西) 云顶高原(马来西亚) 金马伦高原(马来西亚) 埃塞俄比亚高原 (埃塞俄比亚) 雲貴高原(中國) 青藏高原(中國) 阿拉伯高原(阿拉伯) 中部西伯利亞高原(俄羅斯)
1816年,英國的一支探险队沿着刚果河最远上达基桑加尼。美国记者、英國人亨利·史丹利是第一个沿河走完全程的西方人,他在比利时國王利奥波德二世的资助下,于1879年到1884年对刚果河全流域进行考察,发现卢阿拉巴河并不是尼罗河的源头。斯坦利并且以「國際非洲協會」之名義,同许多当地酋长签署了保护协议,最终使得大部分刚果河流域成为利奥波德的私人采邑。 殖民时代 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成功以前,刚果河流域被法国、德国、比利时和葡萄牙瓜分。 经济价值 航运交通 中部非洲各国很多贸易交流通过刚果河及其支流进行,包括铜、棕榈油、糖、咖啡和棉花等。自金夏沙以上,几乎整个刚果河均可通航,但无法直达河口,货物须通过铁路绕过三个主要瀑布到达河口,这极大地影响了刚果河的航运价值。另外由于李文斯頓瀑布过大的落差阻断了刚果河上下游间的直接航运,过去非洲内陆生产的货物都是以河运方式在利奥波德城集中后,再以人力挑运的方式,沿著刚果河岸运送到下游的马塔迪,装运上船继续运送。1898年时,连结两个城市的铁路修筑完成,使得刚果河上下游之间的运输效率大幅提升。 水力发电 刚果河是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在雨季每秒约有5万立方米的水流入大西洋,有很大的水力发电的潜力,早在半个世纪以前比利时殖民时期就计划过修建水坝。因此有在刚果河及其支流已建造了許多水力发电廠。科學家估計全球的水力发电潜力中,剛果盆地佔了13%。 剛果盆地已有四十個水力发电廠。 刚果河的下游可以建设三个巨型梯级水电站:皮奥卡水电站,大因加水电站,玛塔迪水电站,分别利用80米、100米、80米的水头,其理论水能为3200万kW,4000万kw,3200万kW。其中最大的是在金夏沙西南200公里因加瀑布上的水电站。因加地区的刚果河在25km内落差达100m,是水能资源密度最高的河段,还有一条与刚果河平行的古河汊:科科洛河谷可以利用,不用建造拦河大坝就可以对河流进行分流、分期开发。著名的因加計劃要建造五個水壩,總發電量是34.5億度。1970年代建设因加一号水电厂,装机35万kW。1980年代建了因加二号水电厂,装机140万kW。现在准备建因加3A(130万kW)、因加3B(90万kW)和因加3C(120万kW),直到完全截断刚果河干流的大因加工程(4000万kW)。 在2005年2月,南非国家电力公司Eskom宣布要在刚果河下游的因加瀑布修建大因加水电站,将可能带来4万兆瓦装机容量,为中国三峡工程发电量的两倍,可满足整个非洲的电力需求。此项工程于2010年初被外界怀疑很可能流产。。 不過也有疑慮新的水电站會使得河中的特有種魚類絕種。 自然歷史 刚果河約在更新世形成,距今一百五十萬至二百萬年。 刚果河的形成也造成了倭黑猩猩和黑猩猩的异域物种形成。倭黑猩猩和短肢猴、、水獛、㺢㹢狓和一樣,是剛果森林中的特有種。 生物多样性 刚果河流域拥有仅次于亚马逊雨林的世界第二大热带雨林,生物资源非常丰富。 在赤道附近的刚果河流域有着广阔的常绿林,与稀树草原带相接。流域内的河流和湖泊中有各种鱼类,沼泽内肺鱼,雨林中的鸟类也有很多是非洲独特的品种。刚果河及其支流中生活的水生哺乳动物有河马、水獭和海牛。而雨林中還生活著當地特有的非洲森林象。 刚果河流域水生生物的物种多样性非常高,有已知最高密度的特有種。在剛果河已發現了將近700種魚,其中大部份都還沒有相關研究。由於此處的生物多樣性及流域中的生态差異,一般會將刚果河流域劃分為四個生態區。在這些生態區中,李文斯頓瀑布有超過五十種魚,其中有八十種是特有種。流域的西南邊(開賽河)有超過二百種魚,其中約有四分之一是特有種。此區域主要的魚包括鲤科(辛普森野鯪)、象鼻魚科(象鼻魚)、鮭脂鯉科(单带矮非脂鲤)、倒立鯰科(squeaker catfishes)及慈鯛科(慈鯛)。其中也有巨大且肉食性的白金猛魚。其中罕見的特有種慈鯛為無生物色素及無視力的遺眼亮麗鯛,一般認為居住在160公尺深的河底,以及和美洲和其他地區慈鯛較有關係的多齒異非鯽。刚果河也有許多特有種的青蛙和蝸牛。刚果河中已計劃建造數座水力發電廠,有可能帶來許多特有種生物的絕種。 参考资料
River)。 河流与流域简介 刚果河的流域面积為 4,014,500平方公里,仅次于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二位,比美国密西西比河大25%。。其流域也是居于亚马逊雨林之后世界第二大的热带雨林区域。刚果河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河流,深处达230米。刚果河的流量從23,000立方米每秒到75,000立方米每秒不等,平均約有41,000立方米每秒。刚果河的流域包括赤道的南邊及北邊,刚果河中總有一部份區域的氣候是在雨季,因為刚果河的流量相對而言算是穩定。 源头和上游 刚果河的源头位于赞比亚境内东非大裂谷的高地山区,源头称谦比西河,经过姆韦鲁湖后称卢阿普拉河,向北与发源于坦噶尼喀湖及姆韋魯湖的卢阿拉巴河汇合后,过了基桑加尼附近的斯坦利瀑布后称为刚果河,上游河段全长约2200公里,后折向西流,进入中游河段。 中游和湖泊 进入中游后,刚果河逐渐改向西南,接纳多条支流,最后与乌班吉河合并,进入斯坦利湖。中游河段主要位于刚果盆地中部,长度约1700公里,水流平稳,河面较宽,水量丰富,河中有沙洲和岛屿,沿岸多沼泽和湖泊,其中最大的湖泊是斯坦利湖,两座大城市金夏沙和布拉柴维尔隔湖相对。金夏沙以下,刚果河进入下游。 下游和河口 下游刚果河相比中游和上游较短,在金夏沙和大西洋入海口之间,长度约360公里。刚果河下游是是海拔在300至500米刚果盆地中古内陆湖湖水在坚硬的结晶岩山地中切出的河道,落差达280米,水能资源极为集中,形成的著名的李文斯頓瀑布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约100公里的峡谷,河面便窄至不到400米。最终经过马塔迪和博马,在姆安达小镇边入海。 刚果河的河口没有一般河流入海口的三角洲区域,只有较深的溺谷,河口之外范围内形成了范围很宽的洋面,是非洲大河中唯一利于航运发展的深水河口。 历史 非洲人王国时代 早在公元前后,班图人即在刚果河下游聚居,逐渐发展成为中南部非洲的主要势力,征服并排挤科伊桑人和俾格米人。13世纪末至14世纪初,下游地区出现刚果王国,控制了河口地区,刚果河因此得名。 1482年葡萄牙人迪奥戈·康首次到达刚果河入海口。在葡萄牙传教士的努力下,刚果王国接受了天主教,定都于圣萨尔瓦多,逐渐成为葡萄牙的保护国。18世纪后,刚果王国崩溃。 同一时期,在刚果河流域,还存在许多小国,其中较为著名的有隆达帝国、卢巴王国、库巴王国等。在西方势力的影响下,至18世纪,这些国家均已崩溃。
阿联酋境内共有机场39个,其中包括阿布扎比、迪拜等7个国际机场。在全球航空公司的竞争排序中,阿联酋航空公司居阿拉伯国家首位。阿聯酋已同156个国家签订了双边航空协定,世界各国的110个航空公司有定期航班飞往阿各机场。 杜拜及阿布達比為中東地區重要的航空中枢,許多來往於亞洲、非洲及歐洲之間的班機均會以此地作中途站。 日本竹中工務店為阿布達比國際機場設計了三座豪華航厦,和杜拜之間有直通巴士連接。 沙迦國際機場(英語:Sharjah International Airport) 杜拜國際機場(英語:Dubai International Airport) 阿勒馬克圖姆國際機場(英語:Al Maktoum International Airport) 阿布達比國際機場(英語:Abu Dhabi International Airport) 艾因國際機場(英語:Al Ain International Airport)是位於西北西北8海裡(15公里; 艾因,阿拉伯聯合酋長國。 它於1994年3月31日開放。每周有14次航班和4,000名乘客通過機場。 它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第五個最繁忙的機場。 (英語:Al Bateen Executive Airport)是位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布扎比東南部6.5海裡(12.0公里,7.5英里)的專用商務噴氣機場。 其他租戶包括阿聯酋政府的航空資產。 (英語:Dalma Airport)是一家服務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小型機場。 它能夠處理中小型飛機,大多數飛機穿梭島嶼和其他城市之間的工人和遊客。 (英語:Fujairah International Airport)位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富查伊拉以南1海裡(1.9公里,1.2英里)。 (英語:Ras Al Khaimah International Airport)位於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拉斯海瑪的波斯灣酋長國11海裡 20公里;13英里)在同名的城鎮南部。 機場有兩個客運大樓,以及貨物,飛機維修和航空培訓設施。 (英語:Sir Bani Yas
葡萄牙统治時期 16世纪,葡萄牙一度侵入該地區,後被阿曼逐出。荷兰、法国等殖民主义者也相继侵入。 英國、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 1819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派遣艦隊摧毀了哈伊马角、沙迦、迪拜等地的海岸要塞,以保障印度至埃及的航線通暢。波斯灣邊上的部落則與英國簽約,讓其管理防禦和外交事務。1820年成为大英帝国的保护国。 獨立 1971年,英国宣布终止保护条约。1971年12月2日,阿布達比、沙迦、迪拜、阿治曼、富查伊拉、烏姆蓋萬六個酋長國宣告獨立,制定臨時憲法,組成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當天也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國慶日。1972年2月,哈伊马角酋長國加入。 地理 阿联酋位於西南亚,濒临阿曼湾和波斯湾,与阿曼和沙特阿拉伯接壤。沿海平原是一片荒凉的沙漠,再往里走成为沙丘,靠东部的是山地。它的北面是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向外界唯一的海上通道,具有很高的战略意义。从1974-1977年间,阿联酋与沙特阿拉伯两国对边界划分的处理上从未公开化,因此确切的边界只有两国各自的政府知道。 政治 阿联酋采用聯邦制。阿聯酋最高委員會由七個酋長国的酋长组成,選舉产生總統、副總統、總理、內閣和議會來管理國家。有40名從各個部落來的成員組成聯邦國家議會複審被提議的法案。阿聯酋有一個聯邦法庭系統,5個酋長國參加(杜拜和拉斯海瑪除外)。所有酋長部落還有自己的世俗和伊斯蘭教的法律,用於民事、刑事和高等法院。联邦最高委员会从委员会成员中选出联邦总统和副总统,任期5年,沒有連任限制。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歷任總統由阿布扎比酋長國酋長出任,副總統兼總理則由迪拜酋長國酋長出任。除外交和国防相对统一外,各酋长国拥有相当的独立性和自主权。联邦经费基本上由阿布扎比和迪拜两个酋长国承担。 阿联酋现任总统是阿布扎比统治者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2022年就任;副总统兼总理为迪拜统治者穆罕默德·本·拉希德·阿勒马克图姆,2006年就任。 軍事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武装力量,官方名称“联邦武装部队”,总司令部在阿布達比。 經濟 珍珠(采珠业)曾經是阿聯酋的支柱產業,这一情形一直延续到1960年。自從1966年在阿聯酋發現石油以來,原來的荒芜的沙漠一下子變成了富庶的油田,使這個國家在經濟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整個阿聯酋的石油儲量,阿布扎比酋長國就占了90%以上(其國土面积約佔阿聯酋总面积的85%),而杜拜酋長國的石油儲藏量相當小,所以阿布扎比是本國的石油中心。迪拜的繁華也并不是因為有石油,迪拜因為堅信“當第二名會餓死”,很早就開始投資實業,10年GDP總值成長230%,其中石油收入卻僅占6%。它的發展建設是全方位的多元化,1970年代開運河、1980年代做貿易、1990年代推廣觀光旅游,到21世紀,這裡已經是中東地區的轉運中心,觀光旅游購物城、科技網路城,旅游經濟已成為迪拜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之一。 此外,阿布扎比的旅游業也相當的發達,年平均增長率是15到20個百分點,有商務目的的游客對阿布扎比的飯店業有着相當的重要性。在一些比較重大的會議和貿易博覽會期間,飯店賓館的客房使用率可以達到百分之百。近年來,人均GDP排名世界前二十。21世紀起,阿聯酋發展了民航產業,如阿布達比王室投資的阿提哈德航空(,Etihad)與杜拜王室投資的阿聯酋航空(,Emirates),在短期內達到急速發展,共擁有數百架民航機,並發展以阿布達比、杜拜為核心的全球航空轉運網路,市占率在中東可謂執牛耳的地位。 阿聯酋也進用大量移住勞工,根據菲律賓政府統計,在海外菲律賓人之中,在阿聯酋就業的菲律賓人在人數上佔第三位,此外還有大量其他國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的勞工。 2013年3月中旬,耗資6億美元、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集中式太陽能發電站-“太陽一號”(Shams 1)在阿布扎比西南约150公里的扎耶德城市郊沙漠地區落成,占地面積2.5平方公里,發電能力達100兆瓦,它可為2萬戶家庭提供電力。 行政区划 阿联酋包括以下七个酋长国(按地理位置排列): ,其佔全國85%的土地。 各酋长国有各自的自主行政权,不包括邮政服务,邮政服务於1972年统一。 人口和宗教
组成美国联邦的北马里亚纳群岛(包括塞班岛、天宁岛和罗塔岛等岛屿)。 岛链在地理上由两个亚群组成,一个由十个火山主岛组成的北部群,目前都无人居住;和南部的五个珊瑚石灰岩岛群(罗塔、关岛、阿吉让、天宁岛和塞班岛),除阿吉让外都有人居住。在北部火山群中,最高海拔达到约 2,700 英尺(820 米);有显示活动迹象的地震、陨石坑并不少见。珊瑚礁位于其南部岛屿的海岸边缘,海拔较低。 地壳的最低点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岛屿附近,并以它们的名字命名。 參見 馬里亞納海溝 群島 美国岛屿
公里)的水下山脉的南部。从地理上看,马里亚纳群岛是称为密克罗尼西亚的更大区域的一部分,位于北纬13°和21°以及东经144°和146°之间。 马里亚纳群岛的陆地总面积为 1,008 平方公里( 389 平方英里)。 在这群岛上有由两个属地区域: 关岛,美国非建制领地 组成美国联邦的北马里亚纳群岛(包括塞班岛、天宁岛和罗塔岛等岛屿)。 岛链在地理上由两个亚群组成,一个由十个火山主岛组成的北部群,目前都无人居住;和南部的五个珊瑚石灰岩岛群(罗塔、关岛、阿吉让、天宁岛和塞班岛),除阿吉让外都有人居住。在北部火山群中,最高海拔达到约 2,700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Stockholm, 1942. Glosses on the Siao Ya Odes. in: Th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Stockholm, 1944. Glosses on the Ta Ya and Sung Odes. in: Th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Stockholm, 1946. Legends and Cults in Ancient China. in: Th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Stockholm, 1946. The Book of Documents. in: Th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Stockholm, 1950. Compendium of Phonetics in Ancient and Archaic Chinese. in: Th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Stockholm, 1954. Grammata Serica Recensa. in: Th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Stockholm, 1957 Glosses on the Tso Chuan. in: Th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Stockholm, 1969. 腳註 參考文獻 Translation of Göran Malmqvist, Bernhard Karlgren: ett forskarporträtt [Bernhard Karlgren: Portrait of a Scholar], Stockholm: Norstedts. 1995. William H. Baxter, A Handbook of Old Chinese Phonology. Berlin,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1992, pp. 3-4.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Review of Göran Malmqvist, «Bernhard Karlgren: Ett forskarporträtt». China Review International 8, no. 1 (2001): 15-33. Göran Malmqvist,
Eastern Antiquities, 1933. New Studies on Chinese Bronzes in: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1937. Grammata Serica, Script and Phonetics in Chinese and Sino-Japanese in: Th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Stockholm, 1940. Huai and Han. in: Th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Stockholm, 1941. Glosses on the Kuo Feng Odes. in: Th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Stockholm, 1942. Glosses on the Siao Ya Odes. in: Th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Stockholm, 1944. Glosses on the Ta Ya and Sung Odes. in: Th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Stockholm, 1946. Legends and Cults in Ancient China. in: The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Stockholm, 1946. The Book of Documents. in: The
(1958年 - 1974年、2000年 - 2001年) 90 (1975年 - 1980年) 33 (1993年 - 1999年) 單曲CD 1993年6月9日和ZYYG、REV、ZARD、WANDS一同合唱「無止盡的夢想」,由ZAIN RECORDS發行,在日本最高名次為第2名,銷售量累積為73萬張,該作品由坂井泉水及上杉昇共同作詞。 生涯獎項 打擊王 6次 1959年—1961年、1963年、1966年、1971年 安打王 10次
長嶋茂雄(,),日本職業棒球選手、教练。出生于日本千葉縣佐倉市。日本职业棒球中央聯盟讀賣巨人队終身名譽總教練。顾问。2013年获颁国民荣誉奖、2021年獲頒文化勳章。日本职业棒球史上首位大学毕业后打出400支本垒打+2000支安打的选手。 生平 長島茂雄就讀於立教大學時(1954年到1957年),即是東京六大學聯盟棒球十分活躍的球員。他於1958年自立教大學經濟學部畢業。從1958年到1974年效力于日本職棒讀賣巨人隊,是巨人隊的中心打者。1964年參與東寶電影《巨人先生勝利之旗》的演出。退役後,從1975年到1980年,從1993年到2001年的季節,开始担任教练。其背號3號是巨人軍的永久缺號之一。1988年進入了野球体育博物馆的名球會(日本棒球名人堂)。2001年,就任巨人軍終身名譽總教練,並曾於2002年担任日本棒球队總教練。2018年因病長期住院療養,並在延期一年的2020年東京奧運開幕式中與王貞治、松井秀喜一同擔任火炬手在國立競技場傳遞聖火。 各年度打擊成績 各年度的粗體字為該聯盟最高 球衣背號 3 (1958年 - 1974年、2000年 - 2001年) 90 (1975年 - 1980年) 33 (1993年 - 1999年) 單曲CD 1993年6月9日和ZYYG、REV、ZARD、WANDS一同合唱「無止盡的夢想」,由ZAIN
書籍 寫真桌曆 2024年《2024寫真桌曆「珍愛自己 Love Yourself」》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華文影史庫:何妤玟簡介 H何 H何 H何
電影 電視劇/網路劇 主持作品 音樂作品 唱片 出版作品 書籍 寫真桌曆 2024年《2024寫真桌曆「珍愛自己 Love
中國大陆荔枝种植范围主要分布在北緯18度至北緯28度,北至四川南部的合江县,南至海南岛五指山一带,主产地区有廣東、廣西、海南、福建、雲南、四川,另外贵州、浙江等地亦有零星分布。其中又以广东荔枝分布最广,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占全国五成以上,茂名更是全球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其他如臺灣、越南、泰國等地都有荔枝出產,引入荔枝栽種的國家則有美國佛羅里達州及加利福尼亞州、澳洲的昆士蘭、印度、南非、馬達加斯加、以色列和墨西哥等。 保存 未經保存處理的荔枝有「一日色變,二日香變,三日味變,四日色香味盡去」的特點。荔枝的保鮮相對較為困難。傳聞唐代唐玄宗為博楊貴妃一笑,從嶺南把荔枝送到長安(蔡襄的《荔枝譜》與吴曾的《能改斋漫录》說是洛州(今重慶涪陵),宋景文《益部方物略记》则认为贵妃所食的荔枝来自嘉州(乐山),今人蔺同在《涪州文史资料选辑》肯定杨贵妃吃的是洛州荔枝),為了保存荔枝的色香味,要以快騎驛送。杜牧有《過華清宮》詩:“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甫有《病橘》詩曰:“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枝,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杨贵妃外传》谈到楊贵妃在马嵬驿被赐缢死,恰好广州进贡的荔枝到,玄宗用它来祭奠贵妃。 現代一般常用的保存方法是挑選易於保存的品種,以低温高濕(攝氏二至四度,濕度90%至95%)保存。亦有配合使用氣調,降低氧氣比例以減慢氧化;或配合藥物來殺菌防腐。亦有一些不法商贩用稀硫酸喷洒在荔枝以防腐,但对人体有害。 新鲜的荔枝每年五月開始上市,七至八月是最當造的時節。產地附近的城市經常可以買到剛剛摘下來的新鲜荔枝。至於離產地較遠的地方,便只可以買到冰凍過的。荔枝罐頭也非常流行,一般是去殼去核,泡在淡糖水裡。味道和新鮮度差的很遠,經常用來作冷飲或甜點。亦有用淡鹽水浸泡荔枝的吃法。 藥用 《本草纲目》载:荔枝有补脾益肝、生津止呃、消肿痛、镇咳养心等功效。但李时珍说:“荔枝气味纯阳,其性微热。鲜者食多,即龈肿口痛也。” 根部:微苦、涩,温。 葉片: 果肉:假种皮,甘、酸,温。 果核:甘、微苦、涩,温。 種類 荔枝有多個品種,當中桂味,糯米糍是上佳的品種,亦是鲜食之選;掛綠更是珍貴難求的品種。“羅崗桂味”,“畢村糯米糍”及“增城挂綠”有“荔枝三傑”之稱。 惠阳镇隆桂味,糯米糍更为美味鲜甜。 掛綠:因外殼四分微綠六分紅,每個都有一圈綠線而名。據《廣東新語》说,掛綠「爽脆如梨,漿液不見,去殼懷之,三日不變。」當中增城挂绿历来都是皇帝的贡品。据闻乾隆年间,增城人因为不堪每年纳贡之扰,把百棵挂绿砍掉。亦有傳大部分掛綠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砍掉。現只存一棵母树现仍存在增城荔城街挂绿园,称「西园挂绿」。西园挂绿每年仍有结果,2001年便有一颗西园挂绿荔枝,在拍卖会中创下「最贵水果」的世界纪录。 桂味:特點是有桂花味,肉爽而清甜。果皮淺紅色,皮上的裂片峰尖刺手,皮薄而脆;核有正常發育的大核,亦有退化的焦核。桂味中有一種叫「鴨頭綠」,有墨綠色的斑片,是特佳的品種,羅崗桂味更為名品。 糯米糍:特點是肉厚,多汁,濃甜如蜜。果皮鮮紅,皮薄,皮上裂片無峰尖。核小,更有退化成無核的,畢村糯米糍為名品。 三月紅:是最早熟的品種,每年5月左右就會上市。 妃子笑:四川叫铊提,結果碩大,肉厚核小。妃子笑的特點是果皮青紅,個大,肉色有如白蠟,脆爽而清甜,果核小。傳說當年唐明皇為搏楊貴妃一笑,千里送的荔枝就是妃子笑。(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玉荷包:台灣研發的王牌品種,肉肥多甜度極高,外包以紅帶綠為上品。近年臺灣高雄市推廣粒裝式玉荷包,把枝葉留在山林裡作肥料。 懷枝:傳聞古時有尚書路過嶺南,把鄉親送的荔枝入懷中,故名。 黑葉:中熟品種,果實大、果核大、果皮暗紅心形。雖然黑葉荔枝果核大,但因為其獨特的荔枝味道深得顧客歡心,且香味濃郁,很多荔枝雪糕或乳酪都是使用黑葉荔枝來調味。是臺中市潭子區頭家里的名產之一。 白糖罂:又名蜂糖罂,主产于廣東西南部,早熟品种,一般于5月下旬成熟。果型为歪形或短歪心形,果皮薄而鲜红,果核一般中大,也有少部份小核,肉质厚,爽脆而蜜甜。 白臘:又稱白蠟子,原稱電白白蠟,主產於廣東省茂名市的電白、高州等地,因果肉色白如蠟得名,多汁清甜。早熟豐産,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成熟,一般比白糖罌晚熟一周左右。白蠟品種也有著不同的品系,有电白下洞的白蜡、高州的新兴、茂南地區的大果白蠟等。 吉荔:新品種的台農四號「吉荔」是農業試驗所鳳山分所研發的新品種,由太平區農會引進試種,一般荔枝每粒重25公克,吉荔重45公克,體積也比一般大1倍,果厚、汁甜,是目前最大的荔枝。 台灣農民對於荔枝產期有著:「三月紅→五月玉荷包(南部趕早)→六七月黑葉(中部大出)→八月糯米茲(北部拼晚)」的口訣,正好是每種荔枝盛產時期與接續品種上市。 營養 荔枝果肉中含糖量高達20%;每一百毫升果汁中,維生素C含量最高可達70毫克,此外還含有蛋白質、脂肪、磷、鈣、鐵等成分。 毒性 荔枝含有抑制人體產生葡萄糖的毒素次甘氨酸。印度北部以前每年有超過100名兒童因為空腹吃大量荔枝中毒,發生急性脑肿喪命。後來發現病因與吃荔枝有關,治療方法是迅速按照低血糖症處理。在查明原因後,官員教導家長不要讓孩子空腹吃大量荔枝,當地兒童急性腦腫病例數目大減。 常见荔枝品种 桂味荔枝类:1.桂味 2.八宝香 3.大丁香 4.小汉 5.水精球 6.无核荔 7.红球 8.苏州荔 9.丽仔 10.香荔 等等。 笑枝类: 1.笑枝 2.大造 3.电白白蜡 4.焦核荔 5.攀谷子 等等。 进奉类: 1.增城进奉 2.大肉 3.小丁香 4.六月雪 5.布袋 6.红荔
3.白腊 4.白糖罂 5.宋家香 6.青壳 7.挂绿 等等。 糯米糍类: 1.糯米糍 2.小金钟 3.龙荔 4.娘喜 5.尚枝 6.甜岩 7.雪怀子 8.紫娘喜 9.甜眼 等等。 淮枝荔枝类 1.淮枝 2.七月熟 3.广元红 4.风吹寮 5.将军荔 等等。 文學上的荔枝 荔枝常見於文學作品之中。 唐·杜牧《過華清宮三絕》:「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說的是唐明皇為博楊貴妃紅顏一笑,不惜勞師動眾,千里送荔枝的事。 唐·白居易《荔枝图序》:“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桔,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蘇東坡在宋哲宗紹聖年間被貶嶺南,在紹聖二年第一次吃到荔枝,非常喜愛。以後多次在他詩詞內提到荔枝,當中以《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最為著名。 宋·宋徽宗赵佶《宣和殿荔枝》:“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枝丹。玉液乍凝仙掌露,绛苞初结水晶丸。酒酣国艳非朱粉,风泛天香转蕙兰。何必红尘飞一骑,芬芳数本座中看。” 明·徐勃《咏荔枝膜》:“曾向忠州画里描,胭脂淡扫醉容消。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明·文征明《新荔篇》:“常熟顾氏自闽中移荔枝数本,经岁遂活。石田使折枝验之,翠叶芃芃,然不敢信也。以示闽人,良是。因作《新荔篇》命璧同赋。” 贾祖璋的作品《南州六月荔枝丹》被选入中国大陆初中、高中语文教材。 註釋 參考文獻 延伸阅读 外部連結 荔枝, Lizhi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
台北市立中山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濱江國小附幼 新自立幼稚園 正光幼稚園 新生幼稚園 松江幼稚園 長春幼稚園 志文幼稚園 育航幼稚園 聖光幼稚園 實踐大學附屬幼稚園 柏齡幼稚園 立興幼稚園 小甜甜幼稚園 五常幼稚園 牛頓幼稚園 道明幼稚園 愛比園幼稚園 圖書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中山分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長安分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大直分館(含大直書閣) 臺北市立圖書館恆安民眾閱覽室 醫療機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院區) 馬偕醫院 體育場館 中山運動中心 中山足球場 殯葬設施 臺北市第一殯儀館 天主教大直公墓 交通 捷運 台北捷運 :劍南路站 - 大直站 - (松山區) - 中山國中站 - 南京復興站 :圓山站 - 民權西路站 - 雙連站 - 中山站 :南京復興站 - 松江南京站 - 中山站 :民權西路站 - 中山國小站 - 行天宮站 - 松江南京站 國道 國道一號(中山高速公路):圓山交流道 省道 臺1甲:中山北路、民權西路 臺2甲:中山北路 主要道路 建國高架道路 新生高架道路 建國北路 新生北路 民生東路 松江路 南京東路 民權西路 未來 捷運 台北捷運 (規劃中):下塔悠站 – 劍南路站 (規劃中):雙連站 – 行天宮站 – 北大台北校區站 購物廣場與商圈 中山站南西商圈 中山地下街 松江南京商圈 新光三越-台北南西店 何嘉仁書店-民權店 美麗華百樂園 ATT e Life NOKE忠泰樂生活 美麗新廣場大直館 Chun Place春大直 MIDTOWN中城廣場 家樂福大直店 大潤發中崙店 晴光市場 四平陽光商圈 中山北愛幸福商圈(婚紗精品街) 中山北路晶華欣欣商圈 條通商圈 中山捷運徒步區 吉林路美食商圈 美麗華商圈 中山國中捷運站商圈 民族濱江汽車商圈 大直商圈 美食 海霸王餐廳(中山店):位於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三段 圓山大飯店:位於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四段 企業 台灣索尼股份有限公司(SONY Taiwan Limited):為日本知名企業SONY公司在臺成立之分公司,台灣分公司總部位於臺北市中山區長春路。 中華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Airlines, Limited)臺北營業所:位於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三段 長榮航空股份有限公司(EVA AIR)台北辦公室:位於臺北市中山區長安東路二段 味全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Wei Chuan Foods Corporation):總部位於臺北市中山區松江路 台灣三洋電機股份有限公司:位於臺北市中山區松江路 日商台灣三菱鉛筆(Mitsubishi Pencil)公司:位於臺北市中山區松江路 潤泰企業集團:總部位於臺北市中山區八德路二段 三商企業:總部位於臺北市中山區建國北路二段
臺北市中山區中正國民小學 ,1908年成立,稱「朱厝崙公學校」。 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國民小學 ,1934年成立,稱「宮前公學校」。 臺北市中山區懷生國民小學 ,1947年成立,前身為「中央航空學校子弟學校」,1934年於中國杭州筧橋成立。 臺北市中山區大直國民小學 ,1948年成立,原名「中山國民學校大直分校」。 臺北市中山區長安國民小學 ,1948年成立,原名「建成國民學校」。 臺北市中山區大佳國民小學 ,1953年成立,原名「中正國民學校下埤分校」 臺北市中山區長春國民小學 ,1959年成立。 臺北市中山區五常國民小學 ,1965年5月成立,大佳國小分出。 臺北市中山區吉林國民小學 ,1965年8月成立。 臺北市中山區永安國民小學 ,2000年成立,位於大直重劃區。 臺北市中山區濱江國民小學 ,1949年成立,原屬松山,西松國小分出,稱「下塔悠國民學校」,後因基隆河截彎取直,於1992年拆除,2005年移至今地復校。 幼稚園 台北市立長春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懐生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永安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大直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長安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吉林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中正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大佳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台北市立中山国民小学附属幼稚園 濱江國小附幼 新自立幼稚園 正光幼稚園 新生幼稚園 松江幼稚園 長春幼稚園 志文幼稚園 育航幼稚園 聖光幼稚園 實踐大學附屬幼稚園 柏齡幼稚園 立興幼稚園 小甜甜幼稚園 五常幼稚園 牛頓幼稚園 道明幼稚園 愛比園幼稚園 圖書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中山分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長安分館 臺北市立圖書館大直分館(含大直書閣) 臺北市立圖書館恆安民眾閱覽室 醫療機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院區) 馬偕醫院 體育場館 中山運動中心 中山足球場 殯葬設施 臺北市第一殯儀館 天主教大直公墓 交通 捷運 台北捷運 :劍南路站 - 大直站 - (松山區) - 中山國中站 - 南京復興站 :圓山站 - 民權西路站 - 雙連站 - 中山站 :南京復興站 - 松江南京站 - 中山站 :民權西路站 - 中山國小站 - 行天宮站 - 松江南京站 國道 國道一號(中山高速公路):圓山交流道 省道 臺1甲:中山北路、民權西路 臺2甲:中山北路 主要道路 建國高架道路 新生高架道路 建國北路 新生北路 民生東路 松江路 南京東路 民權西路 未來 捷運 台北捷運 (規劃中):下塔悠站 – 劍南路站 (規劃中):雙連站 – 行天宮站 – 北大台北校區站 購物廣場與商圈 中山站南西商圈 中山地下街 松江南京商圈 新光三越-台北南西店 何嘉仁書店-民權店 美麗華百樂園 ATT e Life NOKE忠泰樂生活 美麗新廣場大直館 Chun Place春大直 MIDTOWN中城廣場 家樂福大直店 大潤發中崙店 晴光市場 四平陽光商圈 中山北愛幸福商圈(婚紗精品街) 中山北路晶華欣欣商圈 條通商圈 中山捷運徒步區 吉林路美食商圈 美麗華商圈
照片集 参见 水果列表 草莓属 聚合果 浆果 草莓树 菠萝莓 果樹學 草莓蛋糕 参考文献 来源 书籍 資料庫 外部链接 台灣-大湖酒莊-草莓文化館 卉亨果園-無農藥栽培之草莓 台灣-大湖草莓旅遊網 马来西亚 金马仑高原 "草莓天堂" Cookery Family - 士多啤梨骨 梅子寫食日記-草莓醬 台灣-草莓園精選推薦 草莓的營養價值 水果 × ananassa 附果 栽培植物
所佔比例較小。 雖然葡萄糖似乎是草莓花青素中最常見的替代糖,但在一些草莓品種中發現了蘆丁糖、阿拉伯糖、和鼠李糖結合物。 遺傳學 現代草莓是八倍體(8組染色體)。 花園草莓的基因組序列於2019年發表。 過敏 有些人吃草莓會出現類過敏反應。 這種反應最常見的形式是口腔過敏綜合症,但症狀也可能類似於過敏性鼻炎(花粉熱)或包括皮炎或蕁麻疹,在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導致呼吸困難。 產量 草莓原产于南美智利,野草莓則在歐亞的北半球廣泛分佈,原本的草莓很細小,現在的食用草莓最初由法國栽培,在亞熱帶及溫帶國家均广为種植,目前中国草莓生产面积居世界首位,美國、土耳其及墨西哥都是主要出產國,部分國家如日本的產量雖然較小,但因為培育出優良的品種而具有較高的價格。 照片集 参见 水果列表 草莓属 聚合果 浆果 草莓树 菠萝莓 果樹學 草莓蛋糕 参考文献 来源 书籍 資料庫 外部链接 台灣-大湖酒莊-草莓文化館 卉亨果園-無農藥栽培之草莓 台灣-大湖草莓旅遊網 马来西亚 金马仑高原
荷蘭單位說 甲這個單位,出現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統治臺灣時期,是台灣漢人獨特的面積單位。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臺灣省通志稿 卷三》,引用《赤崁樓筆談》:「自紅夷至台,十畝之地,名為一甲。」根據張光裕編《臺語音外來語辭典》,甲應源於「阿甲」,荷蘭語「akker」(「田園」之意,相當於英文「acre」),臺灣閩南人以臺灣話取其尾音。 臺灣單位說 臺灣史學者、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翁佳音指出,荷蘭文獻清楚記載,「甲」是台灣漢人自己的話。 使用
甲這個單位,出現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統治臺灣時期,是台灣漢人獨特的面積單位。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臺灣省通志稿 卷三》,引用《赤崁樓筆談》:「自紅夷至台,十畝之地,名為一甲。」根據張光裕編《臺語音外來語辭典》,甲應源於「阿甲」,荷蘭語「akker」(「田園」之意,相當於英文「acre」),臺灣閩南人以臺灣話取其尾音。 臺灣單位說 臺灣史學者、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員翁佳音指出,荷蘭文獻清楚記載,「甲」是台灣漢人自己的話。 使用 在臺灣荷西殖民時期,甲就是土地的面积单位。鄭氏王朝和清治时期也沿用了这一制度,但開墾者多使用犁為單位,一犁約等於五甲。臺湾日本殖民时期之后,逐渐采用甲和日制单位坪通用。中華民國政府統治臺灣後,公家文書,如土地所有權狀(地契)等,全面採用公制之度量衡,面积单位改为「平方公尺」和「公顷」。但民間在习惯上,一般都使用「坪」和「甲」来表示面积,其中「坪」多用于城市、房屋面积,「甲」多用于农地和山坡地。 臺灣也有許多傳統地名以「甲」命名,例如九甲埔、五甲等。
坪 = 6 日尺 × 6 日尺 平方米 平方米 ≈ 平方米 而1平方米 = 坪 = 0.3025坪 相关单位 坪或者步是日本尺貫法中面积的基本单位,其他面积单位与坪的关系为: 合 -- 1合 = 0.1坪 勺 -- 1勺 = 0.1合 畝 -- 1畝 = 30坪 = 約99.174平方米 = 約1公亩(a) 反(段) -- 1反 = 10畝 = 約991.74平方米 = 約10公亩 町(町歩) -- 1町
相关单位 坪或者步是日本尺貫法中面积的基本单位,其他面积单位与坪的关系为: 合 -- 1合 = 0.1坪 勺 -- 1勺 = 0.1合 畝 -- 1畝 = 30坪 = 約99.174平方米 = 約1公亩(a) 反(段) -- 1反 = 10畝 =
Devastator)玩具,玩具由TAKARATOMY設計師蓮井章悟負責設計,日本版《變形金剛 Unite Warriors》六位工程戰士有槍配件,玩具關節有大改正。 10月推出電子遊戲《變形金剛:毀滅行動》,由日本遊戲工作室白金工作室研發的遊戲,特色為回歸80年代原始卡通外型。 11月TAKARATOMY再度與時裝品牌A Bathing Ape合作推出限量產品MP-10R 柯柏文 Bape Ver RED CAMO VERSION。 2016年 美國宣布將於秋季推出《Titans Return》做為《Combiner Wars》的後續,而《Combiner Wars》和《Titans Return》將會和未定名的第三個系列成為三部曲,並將其合併稱為《Prime Wars》,《Titans Return》玩具商品由TAKARATOMY設計,日本將產品放到《Transformers Legends》系列推出,塗裝較接近《變形金剛》G1卡通中的配色,臉部改正為日版《頭領戰士》卡通中的臉孔。 《變形金剛-領袖的挑戰》第二季動畫於2月20日在北美首播,第三季和第四季已經開始製作,將於2016秋天公開第三季的詳情。《Combiner Wars》動畫版於7月網上播出,共8集,每集6分鐘,本作品由日本動畫工作室龍之子製作公司經手繪製作業。 2016年為《變形金剛:大電影》30週年,美國為此推出一系列紀念產品,大部分為《經典系列》和《Transformers: Universe》產品重塗,日本方面,TAKARATOMY 2月推出了全新設計的《Masterpiece》版羅德玩具。 《Titans Return》產品線推出了泰坦級巨無霸福特(Titan class Fortress Maximus)玩具,玩具由TAKARATOMY設計師蓮井章悟負責設計,玩具部分由TAKARATOMY設計師幸日佐志負責設計的泰坦級大力士玩具改模。 另一方面,本年為《百變金剛》20週年,TAKARATOMY為此推出《Masterpiece》版金剛王玩具。 2017年 《變形金剛5:最後騎士》於2017年夏季在全球上映,本片的玩具和前四部同樣是由TAKARATOMY設計,TAKARATOMY設計師幸日佐志在2016塞伯坦年會接受訪問時透露本片玩具沒有足夠的開發經費。 1月TAKARATOMY第三度與時裝品牌A Bathing Ape合作推出限量產品MP-10K 柯柏文 Bape Ver GRAY CAMO VERSION。 2月TAKARATOMY與日本流動電話網絡au進行眾籌,推出變形金剛手機玩具。 2017年為變形金剛真人電影10週年,TAKARATOMY為此將前四部電影部分玩具產品做出修改及重新配色推出10周年紀念產品線《Transformers: Movie the best》系列,另以第一集中的角色造型推出重新設計的《Masterpiece Movie》系列大黃蜂以及柯博文。MPM-03大黃蜂玩具由TAKARATOMY設計師大西裕彌負責設計。 《Titans Return》產品線推出了泰坦級鐵甲龍(Titan class Trypticon)玩具,玩具由TAKARATOMY設計師蓮井章悟負責設計。 《Prime Wars》三部曲第三部分定名為《Power of the primes》,主打擁有十三位元祖們力量的能量戰士以及繼承《Combiner wars》玩法的合體戰士,玩具商品由TAKARATOMY設計。 《變形金剛-領袖的挑戰》第三季動畫《變形金剛領袖的挑戰:組合神力》4月29日於北美首播。 繼《Masterpiece》版金剛王後,TAKARATOMY再次推出《Masterpiece》版BW角色第2彈黃豹勇士。 《Titans Return》動畫版將於11月開始在網路上播出,每集11分鐘,一共10集,本作品與《Combiner Wars》動畫版同樣由日本動畫工作室龍之子製作公司經手繪製作業。 2018年 變形金剛真人版電影首部外傳作品《大黃蜂》將於2018年12月21日上映,玩具商品由TAKARATOMY設計。 美國將推出新的變形金剛動畫《變形金剛:Cyberverse》,第一章將於2018年播出,玩具商品由TAKARATOMY設計。 TAKARATOMY的《Transformers:Movie the best》第二彈商品將於2月及3月發售。 TAKARATOMY與CASIO合作,推出《G-Shock X Transformers》手錶,12月推出G-Shock x Transformers Master Optimus Prime玩具。 3月TAKARATOMY推出《Star Wars Powered By Transformers Tie Advanced》玩具。 4月推出《Transformers Movie Studio Series》玩具,商品由TAKARATOMY設計,以還原電影中的角色身高比例為賣點。美日版除了包裝跟人物編號外玩具本體並無明顯差異,但日版包裝完全沒有孩之寶商標,TAKARATOMY玩具設計師國弘高史設計的Leader class黑狂和TAKARATOMY玩具設計師小島康史設計的Leader class鋼鎖引來了不少變形金剛迷搶購。 5月TAKARATOMY與capcom合作,推出takaratomymall限定《Street Fighter II x Transformers》玩具。 動畫版《Power of the primes》將於今年5月1日開始配信,本作品與《Combiner Wars》,《Titans Return》一樣,動畫版同樣由日本動畫工作室龍之子製作公司經手繪製作業。 日本版《Power of the primes》系列於5月開始發售,該系列同《Transformers Movie Studio Series》一樣美日並無明顯區別。 《Masterpiece》BW角色第3彈魔龍勇士將於今年7月發售。 繼《MasterpieceMovie》版大黃蜂以及柯博文後,TAKARATOMY將於今年推出三款《MasterpieceMovie》系列玩具,前兩款分別為MPM-5判官以及MPM-6鐵皮,第三款則為《大黃蜂》外傳版MPM-7大黃蜂。 《Transformers: Prime Wars Trilogy》完結之後,再次推出《Transformers: War for cybertron Trilogy》,第一部份名為《Transformers: War for cybertron-siege》,玩具商品由TAKARATOMY設計,日本版於2019年2月發售。 2019年 2019年為《變形金剛》35週年。 《Masterpiece》BW角色第4彈密卡登於3月發售。 今年《Masterpiece Movie》系列推出由TAKARATOMY設計師國弘高史設計的MPM-8麥加登及TAKARATOMY設計師西本尚央設計的MPM-9爵士。 3月日本推出《鐵甲萬能俠 vs 變形金剛》crossover漫畫。 6月電影《捉鬼敢死隊》系列推出35週年,與變形金剛推出crossover漫畫及玩具,玩具商品由TAKARATOMY設計。 8月TAKARATOMY推出重新設計的《Masterpiece》MP-44柯柏文玩具,產品定價54000日圓,為變形金剛玩具歷年來少見的高價。 9月TAKARATOMY推出重新設計的《Masterpiece》MP-45大黃蜂Ver.2.0玩具。 《Masterpiece》BW角色第5彈黑蜘蛛雅麗娜於11月發售。 《Transformers: War for cybertron-siege》產品線推出了泰坦級龐龍(Titan class Omega Supreme)玩具,玩具由TAKARATOMY設計師蓮井章悟負責設計。 《Transformers: War for cybertron-siege》產品線眾籌推出宇宙大帝玩具,玩具由TAKARATOMY設計師國弘高史設計。 2020年 《Masterpiece》BW角色第6彈獅王柯柏文於2月發售。 《War for cybertron Trilogy》三部曲系列推出第二部《War for Cybertron: Earthrise》,玩具商品由TAKARATOMY設計。 《War for Cybertron: Earthrise》產品線推出了泰坦級撒克巨人(Titan class Scorponok),玩具由TAKARATOMY設計師蓮井章悟負責設計。 7月Netflix開始播映卡通影集《變形金剛: War For Cybertron Trilogy:Siege》,本作品由日本動畫工作室Polygon Pictures經手CG繪製作業,同時並將《Transformers: War for cybertron-siege》舊玩具重新上色後重新發行。 《Masterpiece》BW角色第7彈泰加頓於9月發售。 電影《回到未來》系列35週年,與變形金剛推出crossover漫畫及玩具,玩具商品由TAKARATOMY設計。 電影《壯志凌雲》推出續集《壯志凌雲:獨行俠》,與變形金剛推出crossover玩具,玩具商品由TAKARATOMY設計。 今年《Masterpiece Movie》系列推出重新設計的MPM-10星星叫及MPM-11力捷,玩具商品由TAKARATOMY設計。 今年為《變形金剛:領袖之證》系列10週年,為紀念10週年該系列重新推出幾款日本版獨有的玩具。 12月Netflix開始播映War For Cybertron卡通影集第二部《變形金剛: War For Cybertron Trilogy: Earthrise》,本作品同樣由日本動畫工作室Polygon Pictures經手CG繪製作業。 12月推出了《Retro Headmasters》系列,該系列是在2016年日本版《Transformers Legends》系列選出幾款頭領戰士玩具,並將之重新上色後,用懷舊G1包装重新包装推出。 美國和中央電視台合作,推出《哪吒與變形金剛》,玩具商品由TAKARATOMY設計。 2021年 《War for cybertron Trilogy》三部曲系列推出第三部《War for Cybertron: Kingdom》,玩具商品由TAKARATOMY設計。 7月Netflix開始播映《War for Cybertron: Kingdom》,本作品同樣由日本動畫工作室Polygon Pictures經手CG繪製作業。 2021年為《變形金剛大電影》35週年,為紀念《變形金剛大電影》在1986年上映,在《Transformers Movie Studio Series》系列推出紀念產品,紀念產品編號全為86號,TAKARATOMY設計師大西裕彌負責設計的Voyager class火棒引來了全球變形金剛迷搶購。 3月《X戰警》與變形金剛推出crossover玩具,玩具商品由TAKARATOMY設計。 4月9日,在Hasbro Pulse发布了新一款自动变形擎天柱 "Auto-Converting Optimus Prime" ,可以通过语音/APP控制机器人,商品由ROBOSEN设计。 今年《Masterpiece Movie》系列推出由TAKARATOMY設計師國弘高史設計的外傳作品《大黃蜂》MPM-12柯柏文。 今年《百變金剛》推出舊玩具復刻版。 《War for Cybertron: Kingdom》產品線系列推出了泰坦級方舟(Titan class autobot ark),玩具商品由TAKARATOMY設計。 Hasbro Pulse眾籌推出變形金剛之勝利鬥爭主角史達與獅王,玩具商品由TAKARATOMY設計師幸日佐志負責設計。 7月哥倫比亞歌手J·巴爾文與變形金剛推出crossover玩具。 10月TAKARATOMY推出《Premium finish》系列,將舊玩具產品重現精確的上色。 11月《侏羅紀公園》與變形金剛推出crossover玩具,玩具商品由TAKARATOMY設計。 2022年 今年推出《Legacy》產品線,玩具商品由TAKARATOMY設計。 今年秋季推出《Transformers: Earth Spark》動畫。 與lego推出crossover玩具lego柯柏文。 TAKARATOMY與相機生產商Canon crossover,推出相機EOS R5柯柏文與反射鏡照相機版相機玩具。 2023年 變形金剛真人版電影作品《變形金剛:萬獸崛起》於2023年6月9日上映,玩具商品由TAKARATOMY設計。 Hasbro Pulse眾籌推出變形金剛之勝利鬥爭角色破壞大帝死神盛拉,玩具商品由TAKARATOMY設計師幸日佐志負責設計。 今年推出新一款自动变形鋼鎖,可以通过语音/APP控制机器人,商品由ROBOSEN设计。 劇集《怪奇物語》與變形金剛推出crossover玩具,玩具商品由TAKARATOMY設計。 2024年 今年為《變形金剛》40週年。 2月TAKARATOMY推出《missing link》系列,將舊G1柯柏文玩具產品重新設計為高可動。 3月TAKARATOMY眾籌推出TRANSFORMERS LUNAR CRUISER PRIME。 == 美版系列于日版系列的差异 == 角色名稱與名詞的不同 以下列出幾個代表性的差異: 世界觀的定義 美國與日本對於G1世界觀的並不一樣。美國對G1卡通的定義是由與所製作的《變形金剛》(共五季)與《The Transformers: The Movie》。 日本的G1世界觀除了包括《變形金剛》的前三季與電影版之外,還有日方製作的《變形金剛:Scramble City發進篇》、《變形金剛:頭領戰士》、《變形金剛:超神戰士軍》、《變形金剛V》、《變形金剛Z》、《變形金剛:柯博文的復活》、《變形金剛:合體大作戰》。 因為美方製作《變形金剛》第四季的時候,並沒有預計日本製作了《變形金剛:頭領戰士》,所以後來日本製作並用以銜接《變形金剛》第三季的《變形金剛:頭領戰士》被當作另一套獨立世界觀。日本則沒有播出《變形金剛》第四季。 日本由《變形金剛》至《變形金剛 G-2》都屬於G1的範疇。 《邪神三部曲》(日方稱為《微型三部曲》)方面,日版的《變形金剛:銀河之力》和前兩部無任何關係,美國的《變形金剛:數碼爭霸戰》是接續前作《變形金剛:超能爭霸戰》系列的同一世界,並將動畫第一集和第二集合併為一集。不過因為做法讓部分觀眾看不懂第一集,因此美國後來在最後一集放映完畢之後又重新放映了日版第二集,香港播放美版時也做了同樣的舉動,一樣使得觀眾看不懂。之後在最後一集中加入了《變形金剛:超能連結》中奇克、雷德等人的畫面,以及修改部分台詞來進行與前兩作的連結。 华语区译名 中國大陆 Autobot / 汽-{}-车-{}-人 Cybertron / 塞-{}-伯-{}-坦 / 电-{}-子-{}-星(超能勇士系列) Decepticon / 霸-{}-天-{}-虎 Galvatron / 惊-{}-破-{}-天 Maximal / 巨-{}-无-{}-霸 Megatron / 威-{}-震-{}-天 Optimus Prime / 擎-{天}-柱 Predacon / 原-{}-始-{}-兽 Rodimus Prime / 补-{}-天-{}-士 香港 Autobot / 博-{}-派 Cybertron / 施-{}-比-{}-顿-{}-星 Decepticon / 狂-{}-派 Galvatron / 格-{}-威-{}-隆 Megatron / 麦-{}-加-{}-登 Optimus Prime / 柯-{}-柏-{}-文 Rodimus Prime / 洛-{}-迪-{}-民 台湾 -{Autobot}- 無敵金剛 / 金剛車 (中視) 歐特巴族 奧特巴 (G2) 博-{}-派 (臺灣孩之寶) 奧圖金剛 奧托巴金剛 (臺視) 自動機器人 (Cybertron, -{Autobot}-日版名稱) 電腦金剛 (青文出版社電擊HOBBY雜誌) 塞巴頓 生化金剛 聖巴多倫 (東森幼幼台) Optimus Prime / Convoy() 鐵牛 / 無敵鐵牛 (中視、奇幻基地機器人百科) 歐普 (臺視) 至尊 (G2、青文出版社電擊HOBBY雜誌) 柯-{}-博-{}-文 (臺灣孩之寶) 奧提摩 奧提馬 康寶 (青文出版社、亞米可實業動畫翻譯 -{Decepticon}- 變形金剛 (中視) 迪西康族 迪賽剛 (G2) 狂-{}-派 (臺灣孩之寶) 惡魔黨 (臺視) (Destron, -{Decepticon}-日版名稱) 破壞金剛(青文出版社電擊HOBBY雜誌) 迪斯托隆 迪斯金剛 底斯多倫(東森幼幼台) Megatron 巨無霸(中視、青文出版社電擊HOBBY雜誌) 美加王 (G2) 密-{}-卡-{}-登 (臺灣孩之寶) Cybertron / 塞博坦 (台湾孩之宝) 变形金刚作品 动画 漫画 电影 变形金刚成员 变形金刚(The Transformers) G1系列 汽车人(Autobot) 常駐角色 擎天柱(Optimus Prime,福莱纳WFT集装箱卡车,红色卡车头、灰色集装箱) 救护车(Ratchet,日产瓦内特白色救护车) 刹车(Skids,本田城市蓝色面包车) 铁皮(Ironhide,日产瓦内特红色面包车) 吊车(Grapple,三菱扶桑黄色吊车) 滑车(Hoist,丰田海拉克斯绿色清障拖车) 红色警报(Red Alert,兰博基尼伯爵白色轿车) 消防车(Inferno,三菱扶桑红色消防车) 幻影(Mirage,利吉尔JS蓝色F1赛车) 巨浪(Beachcomber,切诺斯蓝色沙漠越野车) 开路先锋(Trailbreaker,丰田海拉克斯灰色房车) 探长(Hound,三菱J绿色吉普越野车) 战戟(Warpath,通用M-551红色坦克车) 变速箱(Gears,蓝色皮卡) 充电器(Windcharger,庞蒂亚克火鸟红色轿车) 大汉(Brawn,丰田陆地巡洋舰绿色越野车) 鲁莽(Huffer,黄色卡车头) 大黄蜂/金飞虫(Bumblebee/Goldbug,大众甲壳虫黄色轿车) 飞过山(Cliffjumper,保时捷924红色轿车) 爵士(Jazz,保时捷935白色轿车) 千斤顶(Wheeljack,蓝旗亚同温层白色轿车) 飞毛腿(Sunstreaker,兰博基尼伯爵黄色轿车) 横炮(Sideswipe,兰博基尼伯爵红色轿车) 轮胎(Tracks,雪佛兰科尔维特蓝色轿车) 警车(Prowl,日产Z白色轿车) 蓝霹雳(Bluestreak,日产Z灰色轿车) 烟幕(Smokescreen,日产Z蓝色轿车) 變形金剛:大電影(Transformers: The Movie)出場人物 热破(Hot Rod)/补天士(Rodimus Prime,賽柏坦轿车/卡车) 通天晓(Ultra Magnus,开放式货柜卡车) 阿尔茜(Arcee,賽柏坦轿车)、 杯子(Kup,賽柏坦皮卡) 罗嗦(Blurr,賽柏坦賽車) 转轮(Wheelie,轿车) 弹簧(Springer,装甲车/直升机) G1動畫第三季後出場角色 沙漠风暴(Sandstorm,沙漠越野车/直升机) 背离(Swerve,皮卡) 挡板(Tailgate,庞蒂亚克火鸟轿车) 腹地(Outback,丰田陆地巡洋舰越野车) 管子(Pipes,卡车头) 钢圈(Scrounge)(宇宙飞碟) 女汽车人(Female Autobot)
钢圈(Scrounge)(宇宙飞碟) 女汽车人(Female Autobot) 艾丽塔(Elita One,賽柏坦轿车)、 阿尔茜(Arcee,賽柏坦轿车) 克劳莉亚(Chromia,賽柏坦箱型车) 火翼星(Firestar,賽柏坦皮卡) 月娇(Moonracer,賽柏坦轿车) 绿光(Greenlight,賽柏坦轿车) 枪兵(Lancer,賽柏坦气垫船) 回春手(Lifeline,賽柏坦救护车) 调节金剛(Throttlebot)小隊 高速路(Freeway,轿车) 宽载(Wideload,翻斗卡车) 路障(Rollbar,吉普越野车) 探照灯(Searchlight,轿车) 追捕(Chase,轿车) 機器恐龍(Dinobot) 某些作品中可合體成為合體金剛修罗王(Volcanicus) 钢索(Grimlock,暴龙) 铁渣(Slag,角龙) 淤泥(Sludge,雷龙) 嚎叫(Snarl,剑龙) 飞镖(Swoop,翼龙) 斜线(Slash,迅猛龙) 航空金剛(Aerialbot) 某些作品中合體成為合體金剛大无畏(Superion) 银剑(Silverbolt,协和运输机) 弹弓(Slingshot,鹞式战斗机) 飞火(Fireflight,F4战斗机) 俯冲(Skydive,F16战斗机) 空袭(Air Raid,F15战斗机) 凌云(Alpha Bravo,直升机) 機器衛兵(Protectobot) 某些作品中合體成為合體金剛守护神(Defensor) 热点(Hot Spot,消防车) 车辙(Groove,摩托车) 大街(Streetwise,轿车) 急救员(First Aid,救护车) 刀刃(Blades,UH1直升机) 鲁克(Rook,装甲车) 科技金剛(Technobot) 某些作品中合體成為合體金剛计算王(Computron) 激光炮(Scattershot,战斗机/炮) 光速(Lightspeed,轿车) 烙铁(Afterburner,摩托车) 钻探机(Nosecone,钻探机) 钢鞭(Strafe,战斗机) 拍子達和他的磁帶戰士 录音机(Blaster,录音机) 发条(Rewind,磁带) 喷射(Eject,磁带) 钢钳(Steeljaw,狮/磁带) 犀牛(Ramhorn,犀牛/磁带) 其他人物 艾迪安(Alpha Trion) 贝塔(Beta) 舷炮(Broadside,航空母舰/航天飞机) 浪花(Seaspray,气垫船) 大力金刚(Omega Supreme,火箭/坦克/要塞) 天猫号(Sky Lynx,美洲豹/始祖鸟/航天飞机) 天火(Jetfire,航天飞机) 敌无双(Devcon,賽柏坦戰機) 滑翔机(Powerglide,A10攻击机) 宇宙飞碟(Cosmos,宇宙飞碟) 感知器(Perceptor,显微镜) 大都會及其近身侍衛 猛大帅(Metroplex,城市) 蹦蹦跳(Scamper,轿车) 猛攻(Six Gun,武器) 班房(Slammer,坦克) 垃圾星人(Junkion) 营救车(Wreck-Gar)(摩托车) 霸天虎(Decepticon) G1動畫常駐角色 威震天/惊破天(Megatron/Galvatron,手槍/自走砲) 红蜘蛛(Starscream,F15战斗机) 震荡波(Shockwave,賽柏坦雷射槍) 大火车(Astrotrain,蒸汽火車頭/航天飞机) 毒气弹(Octane)(油罐车/航天飞机) 闪电(Blitzwing)(74式坦克车/MIG25战斗机) 闹翻天/狂飙(Skywarp/Cyclonus,F15战斗机/賽柏坦戰鬥機) 惊天雷/瘟疫(Thundercracker/Scourge,F15战斗机/賽柏坦飛艇) 冲锋(Thrust,F15战斗机) 喷气机(Ramjet,F15战斗机) 挽歌(Dirge,藍色F15战斗机) 比特流(Bitstream,战斗机) 热链接(Hotlink,战斗机) -{zh-hans:太阳风暴;zh-tw:太陽風暴}-(Sunstorm,战斗机) 机舱(Nacelle,战斗机) 离子风暴(Ion Storm,战斗机) 酸雨风暴(Acid Storm,战斗机) 新星风暴(Nova Storm,战斗机) 聲波(Soundwaüe)和他的磁帶戰士 声波(Soundwave,录音机) 轰隆隆(Rumble,磁带) 迷乱(Frenzy,磁带) 机器狗(Ravage,美洲豹/磁带) 激光鸟(Laserbeak,秃鹫/磁带) 圆锯鸟(Buzzsaw,秃鹫/磁带) 蝙蝠精(Ratbat,蝙蝠/磁带) 暴龙(Overkill,刺龙/磁带) 剑龙(Slugfest,剑龙/磁带) 照相機(Reflector)小隊 變形模式是三人合體成一台照相機。 反光镜(Viewfinder) 分光镜(Spectro) 聚光镜(Spyglass) 機器昆蟲(Insecticon) 弹片(Shrapnel,锹形虫) 反冲(Kickback,蝗虫) 炸弹(Bombshell,犀甲虫) 毒液(Venom,蝉) 掠夺(Ransack,刺槐) 屠夫(Chop Shop,锹虫) 弹幕(Barrage,犀牛甲虫) 工程金剛(Constructicon) 在大部分作品中通常可以和體為合體金剛大力神(Deüastator)。 铲土机(Scrapper,铲土机) 吊钩(Hook,起重机) 搅拌机(Mixmaster,搅拌机) 辗压机(Bonecrusher,辗压机) 清扫机(Scavenger,推土机) 拖斗(Long Haul,翻斗卡车) 特技金剛(Stunticon) 在部分作品中可以合體成為萬能喪士(Menasor)。 汽车大师(Motomaster,集装箱卡车) 打击(Breakdown,轿车) 封锁(Dead End,轿车) 莽撞(Wildrider,轿车) 抢劫(Drag Strip,F1赛车) 越野(Offroad)(皮卡) 軍事合體(Combaticons) 在某些作品中可以合體成為暴卡斯(Bruticus) 袭击(Onslaught,防空卡车) 爆炸(Blast Off,航天飞机) 吵闹(Brawl,豹1A3坦克) 旋风(Vortex,SH60直升机) 诈骗(Swindle,FMC XR311军用车) 巨狰狞(Predacon):冲云霄(Predaking) 利爪(Razorclaw)(狮)、大鹏(Divebomb)(鹰)、猛虎(Rampage)(虎)、铁头(Headstrong)(犀牛)、野牛(Tantrum)(水牛) 龙头部队(Terrocon):犰狳鬼(Abominus) 暴力龙(Hun Gurrr)(双头龙)、杀手鹰(Cutthroat)(鹰)、碎尸鲨(Rippersnapper)(鲨鱼)、无赖兽(Sinnertwin)(双头龙)、血污熊(Blot)(熊) 铁甲龙(Trypticon)(恐龙/基地) 全倾(Full-Tilt)(轿车)、冲击(Brunt)(坦克) 五面怪 鲨鱼怪(Sharkticon) 钢牙(Gnaw)(鲨鱼) 变形金刚:头领战士(Transformers: The Headmasters) 汽车人(Autobot) 出击/反击(Punch/Counterpunch)(轿车) 飞车人(Railbot):风行者(Rail Racer) 雪原号(Yukikaze)(火车)、山岳号(Seizan)(火车)、神力号(Kaen)(火车)、极光号(Shouki)(火车)、夜行号(Getsuei)(火车)、原野号(Suiken)(火车) 怪兽人(Monsterbot):双头龙(Doublecross)(双头龙)、暴乱兽(Repugnus)(暴乱兽)、剑齿虎(Grotusque)(剑齿虎) 目标战士(Targetmaster):布兰卡(Pointblank)(轿车)、克罗斯(Crosshairs)(沙漠越野车)、煞特(Sureshot)(沙漠越野车) 头领战士(Headmaster):巨无霸(Fortress Maximus)(基地)、老顽固(Hardhead)(坦克车)、电脑怪杰(Chromedome)(轿车)、海龙(Highbrow)(直升机)、小诸葛(Brainstorm)(战斗机) 克隆:浪子(Fastlane)(高速赛车)、腾云(Cloudraker)(战斗机) 双履带(Twincast)(录音机) 变形金刚:超神战士战队(Transformers: Super God Masterforce) 汽车人(Autobot) 神力战士(Godmaster):仁莱/超级仁莱/超神仁莱(Ginrai/Super Ginrai/God Ginrai)(卡车头/集装箱卡车)、格雷(Lightfoot)(轿车)、乔伊(Ranger)(沙漠越野车)、史迪(Road King)(F1赛车)、快枪手(Clouder)(导弹车) 头领战士(Headmaster):巨无霸格兰(Grand Maximus)(战舰) 少年头领战士(Headmaster Junior):特警号(Shūta)(轿车)、烈火(Minerva)(救护车)、水龙头(Cab)(消防车) 隐者(Pretender):汉克(Metahawk)(战斗机)、地灵(Lander)(车)、浪子(Diver)(潜艇)、神风(Phoenix)(战斗机) 变形金刚:胜利之斗争(Transformers: Victory) 汽车人(Autobot) 微型战士(Micromaster): 瑞克(Riker)、璐琦(Clipper)(轿车) 救援巡逻队(Rescue Patrol Team):路路通(Holi)(轿车)、冲锋号(Fire)(消防车)、黑面神(Pīpō)(救护车)、探子号(Boater)(水翼船) 智者战士(Brainmaster): 史达/狮王史达(Star Saber/Victory Saber)(战斗机/航天飞机) 路上王(Road Caesar) 布里加(Blacker)(沙漠越野车)、布里巴(Braver)(轿车)、拉斯塔(Laster)(轿车) 变体战队(Multiforce):飞摇翼(Landcross) 飞翼(Wingwaver) 翅膀(Wing)(战斗机)、摇摆(Waver)(水翼船) 疾风(Dashtacker) 冲撞(Dash)(轿车)、钉子(Tacker)(半履带车) 向风(Machtackle) 马赫(Mach)(航天飞机)、滑轮(Tackle)(皮卡) 六面兽(Greatshot)(犀牛/坦克车/越野车/航天飞机/枪)、冲天炮(Galaxy Shuttle)(航天飞机)、狮王(Victory Leo)(狮/航天飞机) 变形金刚:地带(Transformers: Zone) 汽车人(Autobot) 超能战士(Powered Master):顶天者(Dai Atlas)(钻探机/航天飞机/基地)、音速轰炸(Sonic Bomber)(航天飞机/基地) 微型战士(Micromaster): 月球雷达(Moonradar)(月球车)、拉比环山(Rabbicrater)(轿车) 超级车巡逻队(Super Car Patrol Team):格子(Gingham)(轿车)、黑热(Black Heat)(轿车)、路抱(Road Hugger)(轿车)、死时(Deadhour)(轿车) 喷气机巡逻队(Jet Patrol Team):星云(Star Cloud)(阵风战斗机)、耳语(Whisper)(F22战斗机)、风缘(Windrim)(A10攻击机)、夜航(Nightflight)(F14战斗机) 赛车巡逻队(Race Car Patrol Team):路行(Roadhandler)(轿车)、老千(Swindler)(轿车)、尾旋(Tailspin)(轿车) 战斗巡逻队(Battle Patrol Team):枪手(Gunlift)(装甲车)、爆弹(Powerbomb)(装甲车)、侧轨(Sidetrack)(装甲车)、追日(Sunrunner)(E2预警机) 变形金刚:合体大作战(Transformers: Operation Combination) 汽车人(Autobot) 城市卫兵(Guard City) 消防(Fire Chief)(消防车) 安全(Safety)(救护车) 街星(Streetstar)(警车) 飞升(Fly Up)(UH-1直升机) 火骑(Sparkride)(摩托车) 飞车人(Railbot) 风行者(Rail Racer) 轨道钉(Railspike)(火车) 诈骗(Swindle)(火车) 夜行(Midnight Express)(火车) 快车(Rapid Run)(火车) 毒气弹(Tankor)(火车) 超载(Overload)(火车) 飞行太保(Aerialbot) 大无畏(Superion) 旋风(Ro-Tor)(AH-64直升机) 空袭(Air Raid)(B-1B轰炸机) 俯冲(Skydive)(协和运输机) 暴风雨(Storm Jet)(航天飞机) 飞火(Fireflight)(Su-27战斗机) 银剑(Silverbolt)(F-16战斗机) 挖地人(Constructobot) Landfill Crush-Bull(推土机) Treader(翻斗车) Gran Arm(装载机) Digger(挖掘机) Mixing(搅拌机) Iron Lift(吊车) 机器卫兵(Protectobot) 守护神(Defensor) 警车(Prowl)(轿车) 大街(Streetwise)(F1赛车) 车辙(Groove)(摩托车) 急救员(First Aid)(救护车) 红色警报(Red Alert)(消防车) 热点(Hot Spot)(轿车) 路军团(Road Corps):旋转路(Spin Road)(轿车)、火焰路(Fire Road)(皮卡)、检查路(Checker Road)(勒芒原型赛车)、马赫路(Mach Road)(轿车) 变形金刚:捕食者空袭(Transformers:Predator Air Attack) 涡轮战士(Turbomaster):震天雷(Thunder Clash)(卡车/导弹发射器)、机器风暴(Robostorm)(直升机)、焦炭(Scorch)(皮卡)、飓风(Hurricane)(勒芒原型赛车)、折颈(Breakneck)(轿车) 变形金刚:汽车人战记(Transformers: Robots In Disguise) 汽车人(Autobot) 柯博文(火焰柯博文\ファイヤーコンボイ\Flame Convoy\Optimus Prime),變形成消防車 馬格斯(超神馬格斯\ゴッドマグナス\God Magnus\Ultra Magnus),變形成重武裝卡車。 大汉(X-Brawn)(SUV) 警车(Prowl)(轿车) 火区(Side Burn)(轿车) 拖绳(Tow Line)(清障拖车) 刹车(Skid-Z)(F1赛车) 头领战士(Headmaster):巨无霸(Fortress Maximus)(基地) 塞伯罗斯(Emissary)(头) 斯派克(Cerebros)(头) 飞车队(Team Bullet Train):风行者(Rail Racer) 轨道钉(Railspike)(火车)、快车(Rapid Run)(火车)、夜行(Midnight Express)(火车) 建筑队(Build Team):大力神(Landfill) 推土机(Wedge)(推土机)、吊钩 (Hightower)(起重机)、挖土机(Grimlock)(挖掘机)、翻斗车(Heavy Load)(翻斗卡车) 微星(Spy Changer):激射(Hot Shot)(轿车)、改装(REV)(轿车)、交叉(Crosswise)(轿车)、战火(WARS)(轿车)、幻影(Mirage)(F1赛车)、铁皮(Ironhide)(皮卡)
参见 ThinkCentre TravelMate Lifebook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ThinkPad models on ThinkWiki ThinkPad
ThinkPad最初的设计工作是由意大利設計師Richard Sapper和山崎和彦(IBM位于日本神奈川县大和市的設計中心主管)共同承担。ThinkPad纯黑色外观的灵感来自日本传统的一种漆器饭盒松花堂便當,它通体黑色且常用来装午饭。 ThinkPad自问世以来一直保持着黑色的经典外观(因此被称为「小黑」)其对技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如TrackPoint(第三代笔记本电脑鼠标-指点杆,由于使用红色而被称为“小红帽”)、ThinkLight(键盘灯,自2012年起逐渐被背光键盘所替代)、全尺寸键盘和APS(Active Protection System,硬盘主动保护系统)。 图集 参见 ThinkCentre TravelMate Lifebook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ThinkPad models on ThinkWiki ThinkPad
「ゐ」與「ゑ」原本應為「wi」與「we」,但在现代日语中已经不再使用,羅馬字也改為「i」與「e」。 當「う」出現於「お」後時,為「o」的長音;當「い」出現於「え」後時,為「e」的長音。平文式羅馬字有多種不同的長音轉寫方式,而不一定會直接轉寫為「ou」或「ei」。 「し」和「ち」轉寫為「shi」和「chi」,它們在實際發音上對應的是齦顎發音的和,與華語的<ㄒ>、<ㄐ/ㄑ>發音類似;而「う」段的母音被轉寫為「u」,但它們在發音上更接近不圓唇的,類似華語「疵」的母音。 日語中,ら行子音轉寫為「r」,但發音上與英文的不同,而是偏向閃音,根據個人習慣的不同,它可能存在、或等不同的自由變體,這個發音與西班牙語的<r>類似。 Unicode 参見 片假名 外部連結 五十音 平假名(平仮名-hiragana) 平假名聽力測驗
下行汉字为平假名的字源;假名右側的拉丁字母為平假名的平文式羅馬字轉寫。 -{ }- 當「へ」用作助詞時,讀作「e」。 當「は」用作助詞時,讀作「wa」。 「を」原應讀為「wo」,但在现代日语中只用於助詞的用途。(部分依照實際發音讀作「o」。) 「ゐ」與「ゑ」原本應為「wi」與「we」,但在现代日语中已经不再使用,羅馬字也改為「i」與「e」。 當「う」出現於「お」後時,為「o」的長音;當「い」出現於「え」後時,為「e」的長音。平文式羅馬字有多種不同的長音轉寫方式,而不一定會直接轉寫為「ou」或「ei」。 「し」和「ち」轉寫為「shi」和「chi」,它們在實際發音上對應的是齦顎發音的和,與華語的<ㄒ>、<ㄐ/ㄑ>發音類似;而「う」段的母音被轉寫為「u」,但它們在發音上更接近不圓唇的,類似華語「疵」的母音。 日語中,ら行子音轉寫為「r」,但發音上與英文的不同,而是偏向閃音,根據個人習慣的不同,它可能存在、或等不同的自由變體,這個發音與西班牙語的<r>類似。 Unicode
1988年8月以前的电报、不支持双字节的电脑系统(使用半角片假名) 行文中對某詞(可以是漢字或原本用平假名書寫的詞)表示強調時。 歌詞中作為歎詞使用(如“”行片假名、“”),通常写成拗音样的小字。 片假名一览 下行汉字为片假名的字源。 -{ }- 「ヰ」「ヱ」在现代日语中已经不再使用。 片假名的来源 片假名从中国汉字的楷书取出符合声音的汉字的一部分簡化而来,一般认为:片假名的“片”是片段、部分的意思。 9世纪初,在进行汉文训读时,用于训点的有平假名、片假名,还有万叶假名。三者并用无分化。至10世纪万叶假名和平假名后退,到了后期即11世纪,片假名占了主流,而到了12世纪后院政期间,基本上在一般的点本中就几乎只有片假名了。片假名源出训读佛经时的有助读解的文字符号,僧人们一边听讲解一边迅速记下,加上行间距离有限,客观上就需要对万叶假名进行简化。而这与产生与官僚世界的平假名不同,产生于佛教世界的字体为独立字体,没有连绵草。 平安時代的初期為了訓讀漢文而發明。現在的片假名字形是在明治時代日本政府以編定五十音而確定下来,在這之前一個發音往往有多個片假名對應存在。 ,可是這說法遭到質疑。認為,片假名形成的起因是當時的日本人把漢字作約定俗成的簡化,並非一人之功,吉備真備可能對片假名有一部份的貢獻。
9世纪初,在进行汉文训读时,用于训点的有平假名、片假名,还有万叶假名。三者并用无分化。至10世纪万叶假名和平假名后退,到了后期即11世纪,片假名占了主流,而到了12世纪后院政期间,基本上在一般的点本中就几乎只有片假名了。片假名源出训读佛经时的有助读解的文字符号,僧人们一边听讲解一边迅速记下,加上行间距离有限,客观上就需要对万叶假名进行简化。而这与产生与官僚世界的平假名不同,产生于佛教世界的字体为独立字体,没有连绵草。 平安時代的初期為了訓讀漢文而發明。現在的片假名字形是在明治時代日本政府以編定五十音而確定下来,在這之前一個發音往往有多個片假名對應存在。 ,可是這說法遭到質疑。認為,片假名形成的起因是當時的日本人把漢字作約定俗成的簡化,並非一人之功,吉備真備可能對片假名有一部份的貢獻。 Unicode 参见 平假名 外部链接 「五十音 片假名 (片仮名-katakana) 「いろはとアイウエオ」明治初期的五十音表
兩者的內容並無不同。美国標準在1994年已經停止使用。 英国標準請參見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603222816/http://halcat.com/roomazi/doc/bs4812.html 其它方式 一些團体制定了自己的羅馬字轉寫方式,用於團体的內部使用。 外務省平文式羅馬字 日本外務省制定了以平文式羅馬字為基礎的轉寫方式,用來記載護照上的姓名時使用。基本上規定長音是不被標注的,但在2000年4月1日開始,申請護照時,姓名中含有「おう」(OU)或是「おお」(OO)的長音時,可以自行選擇登記為「O」或是「OH」的方式。另外在2005年年度中(时間不確定),如果本人不希望使用外務省赫本式羅馬字來轉寫自己的名字,也可以在名字後面用括號標出,例如:例:譲二 Joji(George)。同年4月1日開始,由於戶籍上姓名的變更,接受希望以「OH」登記者的人更改(其他還有由鈴木改變成佐藤「SATOH」的登記方式等),但是曾經有人因為家族中有人登記「SATOH」與登記「SATO」的人,曾經在前往他國審查時發生問題,所以也建議同一家族最好都使用相同的登記方式。 道路標識平文式羅馬字 与外務省平文式羅馬字类似,长音也是不被标注的。 参见 http://www.kictec.co.jp/inpaku/iken%20keikai/syasin/hebon/romaji.htm 羅馬字的使用 使用日本語以外語言寫作時(主要是使用拉丁字母的語言)用來標注日本語的詞彙,在這种情況時通常是用來標明發音。當電腦只能處理拉丁字母的時候也會用來書寫日文,但是通常很少會只使用羅馬字來寫日文的文章。 正式的文件通常會使用訓令式羅馬字來書寫,但是,國內標準和國際標準都是不被重視的。每個人按照自己的習慣來決定使用哪一种的羅馬字轉寫方式,所以現在羅馬字的書寫很混亂。但是因為羅馬字只是用來轉寫日文,只要能推測出所寫的意思,錯誤和混亂也並不被認為是什麼很嚴重的事情。因此,反而正式的轉寫方式一直沒有被人們遵守。特別是在人名的使用上,很多情況下都是由使用者按自己的習慣和愛好來使用羅馬字,這個情況同在香港、台灣和韓國用羅馬字轉寫自己的名字也是一樣的。 参见 平文式罗马字(赫本式罗马字)
英国標準請參見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603222816/http://halcat.com/roomazi/doc/bs4812.html 其它方式 一些團体制定了自己的羅馬字轉寫方式,用於團体的內部使用。 外務省平文式羅馬字 日本外務省制定了以平文式羅馬字為基礎的轉寫方式,用來記載護照上的姓名時使用。基本上規定長音是不被標注的,但在2000年4月1日開始,申請護照時,姓名中含有「おう」(OU)或是「おお」(OO)的長音時,可以自行選擇登記為「O」或是「OH」的方式。另外在2005年年度中(时間不確定),如果本人不希望使用外務省赫本式羅馬字來轉寫自己的名字,也可以在名字後面用括號標出,例如:例:譲二 Joji(George)。同年4月1日開始,由於戶籍上姓名的變更,接受希望以「OH」登記者的人更改(其他還有由鈴木改變成佐藤「SATOH」的登記方式等),但是曾經有人因為家族中有人登記「SATOH」與登記「SATO」的人,曾經在前往他國審查時發生問題,所以也建議同一家族最好都使用相同的登記方式。 道路標識平文式羅馬字 与外務省平文式羅馬字类似,长音也是不被标注的。 参见 http://www.kictec.co.jp/inpaku/iken%20keikai/syasin/hebon/romaji.htm 羅馬字的使用 使用日本語以外語言寫作時(主要是使用拉丁字母的語言)用來標注日本語的詞彙,在這种情況時通常是用來標明發音。當電腦只能處理拉丁字母的時候也會用來書寫日文,但是通常很少會只使用羅馬字來寫日文的文章。 正式的文件通常會使用訓令式羅馬字來書寫,但是,國內標準和國際標準都是不被重視的。每個人按照自己的習慣來決定使用哪一种的羅馬字轉寫方式,所以現在羅馬字的書寫很混亂。但是因為羅馬字只是用來轉寫日文,只要能推測出所寫的意思,錯誤和混亂也並不被認為是什麼很嚴重的事情。因此,反而正式的轉寫方式一直沒有被人們遵守。特別是在人名的使用上,很多情況下都是由使用者按自己的習慣和愛好來使用羅馬字,這個情況同在香港、台灣和韓國用羅馬字轉寫自己的名字也是一樣的。 参见 平文式罗马字(赫本式罗马字) 日本式罗马字 训令式罗马字 参考文献 日语 羅馬化 de:Japanische
殷志俊譯,范林森審訂,遠方出版社,1996年6月初版發行。 梁春譯,雲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初版發行。 夏元清譯,吉林攝影出版社,2002年8月初版發行。 鄭民欽譯,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6月初版發行。 姚繼中譯,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2006年6月初版發行。 康景成譯,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初版發行。 王烜譯,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年8月初版發行。 喬紅偉譯,北方文藝出版社,2012年6月初版發行。 2013年12月初版發行的葉渭渠、唐月梅合譯本(作家出版社)是《源氏物語》最新的漢語全譯本。 其他语译 英國人Arthur Waley在1925年至1933年,首先將《源氏物語》譯為英文本“The Tale of Genji”但並非全譯,而是刪節的譯著。1966年,由Oscar Benr執筆的德文本出現。1976年美國學者Edward G. Seidensticker另譯英文版,彌補Waley英譯不完整之缺陷。次年,法文譯本的一部分也由R. Sieffert譯出。 后世影响 《源氏物语》在日本开启了「物哀」的时代。「物哀」即見物生情,可是喜怒哀乐。此後日本的小说中明显带有一种淡淡的悲伤。而「物哀」也成为日本一种全国性的民族意识,随着一代又一代的诗人、散文家、物语作者流传了下来。 衍生作品 文学作品 野村美月《光在地球之時……》 《源氏物語 悲哀的皇子》 春日御影《我的狐姬主人》 漫畫 大和和紀《源氏物語》()全十三卷,講談社;中文版代理:尖端出版、圓神出版(愛藏版) 美櫻芹菜《源氏物語》(),小學館;中文版代理:尖端出版 《源氏物語 千年之謎》()全二卷,角川書店;中文版代理:台灣角川 《源君物語》,11卷,集英社;中文版代理:尖端出版 野村美月《光在地球之時……》 電視劇 TBS電視台:向田邦子編劇「源氏物語」(1980),澤田研二飾光源氏,全1集 TBS電視台:橋田壽賀子編劇「」(1991),東山紀之、主演,全2集 電影 1951年吉村公三郎導演「源氏物語」,長谷川一夫主演 1961年森一生導演「新源氏物語」,市川雷藏主演 2001年導演「千年之恋 光源氏物语」,天海祐希、常盘贵子主演 2011年導演「源氏物語 千年之谜」(改編自高山由紀子的小說),生田斗真、中谷美紀主演 动画 富士电视台:出崎统监督动画「源氏物语千年纪Genji」(2009),深夜档,TMS Entertainment制作,全11集 舞台艺术 2020年唐美雲歌仔戲《光華之君》 其他作品 《源氏物语绘卷》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源氏物語-殷志俊譯 日文全書 世界数字图书馆 -{源氏物語 }- The Tale of Genji: Volumes 1-54:UNESCO World Digital Library -{源氏物語:源氏目案 }- The
of Genji: Volumes 1-54:UNESCO World Digital Library -{源氏物語:源氏目案 }- The Tale of Genji: Commentary on Key Words and Phrases, Volumes 55-57:UNESCO World Digital Library -{源氏物語:源氏系圖 }- The Tale of Genji: Genealogy, Volume 58:UNESCO World Digital Library -{源氏物語:山路の露 }- The Tale of Genji: A Sequel, Volume 59:UNESCO World Digital Library
131–135. George Basalla: Civilized life in the universe - scientists on intelligent extraterrestrial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2006, ISBN 0-19-517181-0. Peter Ulmschneider: Intelligent life in the universe - principles and requirements behind its emergence. Springer, Berlin 2006, ISBN 978-3-540-32836-0. 延伸閱讀 Roth, Christopher F., "Ufology as Anthropology: Race, Extraterrestrials, and the Occult." In E.T. Culture: Anthropology in Outerspaces, ed. by Debbora Battaglia.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5. Sagan, Carl. 1996. ''The Demon-Haunted World: Science as a Candle in the Dark: chapter 4: "Aliens" 参閲 薩根標準 陰謀論 新紀元運動
很多科幻或动漫作品将外星生命作为其基本的设定。例如:攻打地球的高科技侵略者(如《世界大战》、《独立日》、《星戰毀滅者》、《天際浩劫》、《世界異戰》、《環太平洋》等);對未知恐懼的具象化(如《克蘇魯神話》、《異形》、《突變第三型》、《恐怖拜訪》等);友善的访客(如《E.T.》、《第三類接觸》、《異星入境》等);主動幫助人类或借助其力量对抗侵略者的英雄(如《超人》、《超人力霸王》、《七龍珠》、《變形金剛》、《Ben 10》、《美少女戰士》等);被人类侵略或欺壓的受害者(如《阿凡達》、《第九禁區》等);人類文明或人類本身的創始者(如《衛斯理系列》、《第五元素》、《強殖裝甲》、《星際之門》、《封神演義》、《普羅米修斯》等)等等。 除了简单的关系之外,有作品还夹杂多層面和世界觀去描寫,像是與人類發生武力衝突(如《宇宙戰艦大和號》、《超時空要塞》、《傳說巨神伊甸王》、《最後一戰》、《安德的遊戲》、《鋼彈00劇場版》等);沒有明確現身,卻以隱喻方式表明的存在(如《超时空接触》、《X檔案》等);遭到某個組織給隱瞞的神祕訪客(如《MIB星際戰警》等);存在於整個世界觀的云云眾生(如《希靈帝國》、《星球大战》、《-{zh-tw:星艦奇航記; zh-cn:星际迷航; zh-hk:星空奇遇記;}-》、《基地系列》、《哥普拉》、《-{zh-hk:乃出個未來;zh-tw:飛出個未來; zh-hans:飞出个未來;}-》等);表現出與人類共榮,實際早已控制地球政府的殖民主義者(如《勝利大決戰》、《銀魂》等)。 外星人影片的繁荣一般被认为是始于1951年美国电影导演霍华德·霍克斯的影片《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东西》。这部影片被誉为“科幻电影的上乘之作”和“导致了50年代科幻电影繁荣的最有影响力的影片”,它描述了人形外星植物通过UFO降落地球北极并实施恐怖活动。随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几部著名的外星人影片的出现,如1953年的《星际战争》、《它来自外空》,1955年的《孤立的地球》、1956年《绑架者入侵》,外星人确立了其在电影艺术中的位置;太空时代的到来更增加了电影的影响力以及其潜在的现实主义意义。 註釋 參考文獻 蘇言、徐剛著.UFO最新真相.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4月 飛碟探索雜誌社編著.飛碟探索30年.朝華出版社.2011年9月 吉姆·馬爾斯著.外星人已潛伏地球5000年.鳳凰出版社.2011年8月 Michael Ashkenazi: What we know about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 Springer, Cham 2017, ISBN 978-3-319-44455-0 Daniel Gerritzen: Erst-Kontakt - warum wir uns auf Außerirdische vorbereiten müssen. Kosmos, Stuttgart 2016, ISBN 978-3-440-14871-6. Ernst Fasan: Discovery of ETI - Terrestrial and extraterrestrial legal implications. Acta Astronautica, Vol.21, Issue 2, February 1990, S. 131–135. George Basalla: Civilized life in the universe - scientists on intelligent extraterrestrial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 2006, ISBN 0-19-517181-0. Peter Ulmschneider: Intelligent life in the universe - principles and requirements behind its emergence. Springer, Berlin 2006, ISBN 978-3-540-32836-0. 延伸閱讀 Roth, Christopher F., "Ufology as Anthropology:
(妖怪) 波力斯卡(一個自稱來自火星的俄羅斯小孩,對未來幾年做了許多關於神國的預言) 火星獵人(DC漫畫超級英雄) 火星小姐(DC漫畫超級英雄) 外部連結 《火星人入侵地球》:1938年引起恐慌的廣播劇 星戰毀滅者又名《火星人玩轉地球》:1996年提姆波頓的外星人入侵黑色喜劇。 傳說中的外星生命 外星生命 火星 科幻
波力斯卡(一個自稱來自火星的俄羅斯小孩,對未來幾年做了許多關於神國的預言) 火星獵人(DC漫畫超級英雄) 火星小姐(DC漫畫超級英雄) 外部連結 《火星人入侵地球》:1938年引起恐慌的廣播劇 星戰毀滅者又名《火星人玩轉地球》:1996年提姆波頓的外星人入侵黑色喜劇。 傳說中的外星生命 外星生命 火星 科幻
蒙古一词出现较晚,蒙古高原是传统上的北亚游牧民族地区。大致范围是戈壁沙漠以北,俄罗斯贝加尔湖(包括)以南,兴安岭(包括)以西,葱岭以东的广袤地区。在公元前后,该地区为匈奴汗国。匈奴被西汉击溃之後,蒙古地区先后为柔然、突厥汗国、继而回鹘汗国、辽朝。中国宋金后期,蒙古人开始建立政权。初受女真人金朝节制,但随着金朝的衰落,在13世纪初,蒙古人的領袖成吉思汗鐵木真统一这一地区的所有族群,建立蒙古国。后来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导致帝国分裂,忽必烈统治的范围(即后来的元朝)包括这一地区及中国领土的大部分以及周边某些地区。元末明初,蒙古统治阶级被朱元璋等漢族勢力逐出汉地。蒙古人后主要生活在大漠南北,直至今日。 今蒙古國所在区域,清朝时称(外扎萨克)喀爾喀蒙古,並設有烏里雅蘇臺將軍驻防。今內蒙古自治区之南部地区即八旗察哈尔和归化城土默特(今呼和浩特)地区,以及东部隶属黑龙江将军的呼伦贝尔副都统辖区归为类似于八旗体制的内属蒙古,其餘部份清朝设「盟」、「旗」予以高度自治,皆未建省。外蒙古于1911年底宣告成立独立的以哲布尊丹巴为日光皇帝的大蒙古国,1915年取消独立,名义上成为北洋政府的自治地区,但事实上為俄国的勢力範圍。1921年,外蒙古及唐努乌梁海地區脱离中國而独立,建立唐努-圖瓦人民共和國(後更名為圖瓦人民共和國)。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而中华民国则将已经独立建国的外蒙古称之为「蒙古地方」。國民政府隨後將内蒙古盟旗分属各省(察哈尔、热河、绥远、宁夏)。1944年圖瓦人民共和國并入苏联,今图瓦仍为俄罗斯联邦的一部分。1946年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开始获得广泛承认。至於內蒙古则在1947年成立內蒙古自治区,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民族自治区域。 蒙古人民共和国于1992年改名蒙古国。蒙古国属于东亚的内陆国家,位于俄罗斯与中国之间。虽然蒙古国未与哈萨克斯坦接壤,但它的最西端却与哈萨克斯坦的最东端仅四十公里之遥(中間為阿爾泰山)。乌兰巴托作为蒙古国首都和最大的城市,拥有该国38%的人口。蒙古国的政治体制为议会共和制。 蒙古一词地理上指蒙古高原,如“蒙古黄羊”。历史上通常指蒙古帝国、四大汗国、帖木儿帝国等蒙古人建立的国家,如“蒙古西征”。现实中指蒙古国或蒙古族。 参考文献 參見 蒙古高原草原-內蒙古草原-东北草原 蒙古歷史 蒙古族 內蒙古 外蒙古
今蒙古國所在区域,清朝时称(外扎萨克)喀爾喀蒙古,並設有烏里雅蘇臺將軍驻防。今內蒙古自治区之南部地区即八旗察哈尔和归化城土默特(今呼和浩特)地区,以及东部隶属黑龙江将军的呼伦贝尔副都统辖区归为类似于八旗体制的内属蒙古,其餘部份清朝设「盟」、「旗」予以高度自治,皆未建省。外蒙古于1911年底宣告成立独立的以哲布尊丹巴为日光皇帝的大蒙古国,1915年取消独立,名义上成为北洋政府的自治地区,但事实上為俄国的勢力範圍。1921年,外蒙古及唐努乌梁海地區脱离中國而独立,建立唐努-圖瓦人民共和國(後更名為圖瓦人民共和國)。1924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而中华民国则将已经独立建国的外蒙古称之为「蒙古地方」。國民政府隨後將内蒙古盟旗分属各省(察哈尔、热河、绥远、宁夏)。1944年圖瓦人民共和國并入苏联,今图瓦仍为俄罗斯联邦的一部分。1946年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开始获得广泛承认。至於內蒙古则在1947年成立內蒙古自治区,1949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民族自治区域。 蒙古人民共和国于1992年改名蒙古国。蒙古国属于东亚的内陆国家,位于俄罗斯与中国之间。虽然蒙古国未与哈萨克斯坦接壤,但它的最西端却与哈萨克斯坦的最东端仅四十公里之遥(中間為阿爾泰山)。乌兰巴托作为蒙古国首都和最大的城市,拥有该国38%的人口。蒙古国的政治体制为议会共和制。 蒙古一词地理上指蒙古高原,如“蒙古黄羊”。历史上通常指蒙古帝国、四大汗国、帖木儿帝国等蒙古人建立的国家,如“蒙古西征”。现实中指蒙古国或蒙古族。 参考文献 參見 蒙古高原草原-內蒙古草原-东北草原 蒙古歷史 蒙古族 內蒙古 外蒙古 外蒙古独立 蒙古国 蒙古帝国
氣候 阿魯巴屬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吸引遊客至阿魯巴旅遊;依柯本气候分类法,阿魯巴則屬半干旱气候,但並不如其他半乾旱地區炎熱。受大西洋的信風影響,阿魯巴氣溫在上下小幅波動,年降雨量可超過。 經濟 阿魯巴約有一半的國民生產毛額是來自旅遊業或相關產業,多數的觀光客來自美洲他國,其中又以美國遊客佔大多數。除此之外煉油工業與海運仍然貢獻了阿魯巴不少的收入,而農業與生產業的比重則是微乎其微。迄今為止荷蘭每年仍會挹注相當程度的開發援助金給阿魯巴,而近年來海外商業服務的發展也是值得關注的財源。 阿魯巴島過去最重要的經濟來源,煉油廠,在1985年時曾一度關閉,但又在1993年後恢復運作,現在是島上唯一有代表性的工業生產,也提供不少的外貿收入與工作機會。 在升格為荷蘭王國的构成国之前,阿魯巴原本是採用荷屬安的列斯盾(Antilliaanse gulden, ANG)。但在1986年成為荷蘭王國內的自治王国之後,阿魯巴成立了自己的中央銀行,並且發行新的貨幣單位,阿魯巴弗羅林(Arubaanse Florin,其國際貨幣代號仍稱為AWG,當地則使用Afl作符號)。阿魯巴弗羅林採取與美元鎖定匯率的方式運作,每一美元可以兌換1.79阿魯巴弗羅林,自啟用以來,此匯率未曾變動過。常年的高通貨膨脹是阿魯巴經濟上的隱憂,但該島僅有1%的超低失業率比較起周圍的加勒比海國家,仍然是難得一見。 人口 阿魯巴境內人口有很高的比例屬於非洲裔,主要是在17到19世紀間被強迫移民到此地作為奴隸的非洲人後代,但他們也經常會與當地原住民的印地安人混血。除此之外也有部分歐洲人與亞洲人的後裔。 語言上,基於其原本是荷蘭殖民地的背景,阿魯巴是以荷蘭語作為官方語言,所有的官方文件都是以荷蘭文記述流通。但當地居民的母語卻是一種稱為-{zh-hant:巴皮亞曼多;zh-hans:柏彼曼多语}-(Papiamento)的克里奧混語方言,包含有葡萄牙語、西班牙语、英语、荷蘭語(包括南非語)、阿拉瓦印地安語等語言要素,主要流行於ABC島嶼上。除此之外,為了與國際環境與週遭大部分使用西班牙文的國家接軌,英文與西班牙文在阿魯巴也有不少人在使用,並且被列入官方制定的教育課程中。 宗教上,約有八成的阿魯巴人信奉天主教。 文化與觀光 阿魯巴複雜的族群混合,意味著文化上也是多元的,除了母國荷蘭的影響外,許多其他歐洲國家乃至於非洲的文化,也可以在這裡看到。近年來由於大量的美國觀光客來此度假(約佔每年為數70萬的旅客裡六成人數),帶來了美式文化的影響。但也有人擔憂擴張過度的觀光客數量將會造成島上的衝擊,因此開始討論限制旅客人數的措施。 阿魯巴島西岸的棕榈滩(Palm Beach)是島上主要的觀光客集中地,以長達10公里的連續白色沙灘與海邊的度假屋著名,又有藍綠色海岸(Turquoise Coast)的美名。 位在首府奥拉涅斯塔德近郊的貝婭特麗克絲女王國際機場擁有多條飛往美國東岸主要城市的國際航線,是前往阿魯巴最便利的方式。 參考文獻 參見 娜塔莉·霍洛威失踪案
阿魯巴約有一半的國民生產毛額是來自旅遊業或相關產業,多數的觀光客來自美洲他國,其中又以美國遊客佔大多數。除此之外煉油工業與海運仍然貢獻了阿魯巴不少的收入,而農業與生產業的比重則是微乎其微。迄今為止荷蘭每年仍會挹注相當程度的開發援助金給阿魯巴,而近年來海外商業服務的發展也是值得關注的財源。 阿魯巴島過去最重要的經濟來源,煉油廠,在1985年時曾一度關閉,但又在1993年後恢復運作,現在是島上唯一有代表性的工業生產,也提供不少的外貿收入與工作機會。 在升格為荷蘭王國的构成国之前,阿魯巴原本是採用荷屬安的列斯盾(Antilliaanse gulden, ANG)。但在1986年成為荷蘭王國內的自治王国之後,阿魯巴成立了自己的中央銀行,並且發行新的貨幣單位,阿魯巴弗羅林(Arubaanse Florin,其國際貨幣代號仍稱為AWG,當地則使用Afl作符號)。阿魯巴弗羅林採取與美元鎖定匯率的方式運作,每一美元可以兌換1.79阿魯巴弗羅林,自啟用以來,此匯率未曾變動過。常年的高通貨膨脹是阿魯巴經濟上的隱憂,但該島僅有1%的超低失業率比較起周圍的加勒比海國家,仍然是難得一見。 人口 阿魯巴境內人口有很高的比例屬於非洲裔,主要是在17到19世紀間被強迫移民到此地作為奴隸的非洲人後代,但他們也經常會與當地原住民的印地安人混血。除此之外也有部分歐洲人與亞洲人的後裔。 語言上,基於其原本是荷蘭殖民地的背景,阿魯巴是以荷蘭語作為官方語言,所有的官方文件都是以荷蘭文記述流通。但當地居民的母語卻是一種稱為-{zh-hant:巴皮亞曼多;zh-hans:柏彼曼多语}-(Papiamento)的克里奧混語方言,包含有葡萄牙語、西班牙语、英语、荷蘭語(包括南非語)、阿拉瓦印地安語等語言要素,主要流行於ABC島嶼上。除此之外,為了與國際環境與週遭大部分使用西班牙文的國家接軌,英文與西班牙文在阿魯巴也有不少人在使用,並且被列入官方制定的教育課程中。 宗教上,約有八成的阿魯巴人信奉天主教。 文化與觀光 阿魯巴複雜的族群混合,意味著文化上也是多元的,除了母國荷蘭的影響外,許多其他歐洲國家乃至於非洲的文化,也可以在這裡看到。近年來由於大量的美國觀光客來此度假(約佔每年為數70萬的旅客裡六成人數),帶來了美式文化的影響。但也有人擔憂擴張過度的觀光客數量將會造成島上的衝擊,因此開始討論限制旅客人數的措施。 阿魯巴島西岸的棕榈滩(Palm Beach)是島上主要的觀光客集中地,以長達10公里的連續白色沙灘與海邊的度假屋著名,又有藍綠色海岸(Turquoise Coast)的美名。 位在首府奥拉涅斯塔德近郊的貝婭特麗克絲女王國際機場擁有多條飛往美國東岸主要城市的國際航線,是前往阿魯巴最便利的方式。 參考文獻
glabra Taraxacum laevigatum (Willd.) DC. Taraxacum lecerum Greene 白花蒲公英(Taraxacum leucanthum Ledeb.) 川甘蒲公英 (Taraxcum lugubre Dahlst.) Taraxacum lyratum (Ledeb.) DC. 川藏蒲公英(Taraxacum maurocarpum Dahlst.)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 Taraxacum officinale G.H. Weber
Taraxacum laevigatum (Willd.) DC. Taraxacum lecerum Greene 白花蒲公英(Taraxacum leucanthum Ledeb.) 川甘蒲公英 (Taraxcum lugubre Dahlst.) Taraxacum lyratum (Ledeb.) DC. 川藏蒲公英(Taraxacum maurocarpum Dahlst.)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
2017年根據市場研究機構Global WebIndex的調查研究估測,中國使用"VPN"翻牆用戶高達9,000萬人。 案例 被切断服务的提供商 2007年8月23日,河南电信关闭紫田机房,400台服务器中断六天。最后被迫移到杭州机房。 2007年8月30日,广东汕头中断了厦门蓝芒科技以及中客科技1,600多台服务器,上万个网站受到影响。 2007年9月,四川成都“世纪东方”和广东汕头“中客科技”两家互联网提供商被切断服务。中国政府关闭的理由是这些网站出现大量违规的文章。 被管制或限制的网站 中国严格限制国内一些影响稳定的学术、思想、维权网站,部分国内公網BBS与学术思想维权网站被关闭或限制功能,如:2000年3月31日中国政府关闭由黄琦创办的大陆网站《天网寻人》;关闭《公民维权网》《宪政论衡》等网站;2005年關閉成立於2002年的自由中国论坛。2005年后,中国部分高校BBS只对校内IP开放。中国也限制了一些有激进行爲的网站的活动。例如关闭了部分激进反日网站、一些有严重排外倾向的网站、曾经在1999年发动网民攻击美国网站的中国黑客联盟和中国红客联盟等。对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外内容发布网站(比如Wiki、网志、聊天室、论坛、个人主页等服务提供网站),也常常予以封锁,或者限制其与中国网络审查有冲突的部份功能。 封锁境外网站 一些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境外的站点(多为中文站点)被防火长城(GFW)完全或部分屏蔽。 私人博客 2009年,北京中学生郑界涵在其个人博客中透露在十一国庆前长时间练习彩排之况,因而遭校方严重警告,除了被迫删除信息,关闭个人博客之外,并被威胁如果行为不改将会使他的学业受到严重影响。 针对网络封锁的公民诉讼 杜冬劲(网名yetaai)于2007年4月28日以宽带用户身份起诉中国电信违反宽带服务合同,要求解释其网站(realcix.com)不能被访问的原因。2008年4月此案最终一审二审均败诉。一审上海浦东人民法院认为网站不能访问,并不能证明宽带服务有故障,中国电信无罪,判原告败诉。二审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维持原判。 刘晓原律师于2008年6月起诉搜狐屏蔽其博客文章,法院拒绝受理。 新疆西部律师事务所网站因报道高莺莺案被关,张元欣律师起诉其主机服务商,法院拒绝受理。 胡星斗在2008年起诉网络服务商切断了他的网站的服务,理由是含有非法内容,最终胡星-{zh-hans:斗; zh-hant:斗; zh-cn:斗; zh-tw:斗; zh-hk:斗; zh-mo:斗; zh-my:斗; zh-sg:斗}-胜诉。 汪龙于2014年9月4日在深圳法院起诉中国移动封锁谷歌,同年11月8日,深圳市福田法院对于其起诉中国移动,因“原告汪龙经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而撤诉。 判决和处罚 据無國界記者组织称,因从事互联网活动而被监禁的中国人目前已经从2001年时的3人跃升至了2007年的65人。 1998年 林海 1998年被捕,以“煽动他人颠覆国家”罪名入狱两年。 2000年 黄琦 2000年6月3日被捕,判处有期徒刑5年。 2002年 刘荻 2002年11月9日以涉嫌參加「非法組織」被捕及超期羁押,2003年11月28日出狱、免于起诉。 2003年 蔡陆军 2003年3月3日被批捕,后被以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起诉,判刑三年。 杜导斌 2003年10月29日被拘留,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判四年,缓期执行。 罗长福 2003年3月13日,因网上呼吁释放刘荻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捕,11月被判三年。 江楠2003年12月在新华网上批评中国政府镇压“六四”,2004年2月起遭软禁,2006年出逃英国,在逃。 王小宁,2002年9月1日因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被北京市国家安全局刑事拘留,2002年9月30日被逮捕。2003年9月12日,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王小宁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两年。 2004年 郑贻春 2004年12月3日被捕。2005年9月22日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有期徒刑7年,剥夺政治权利3年。 师涛 2004年11月24日被捕,后以“非法向境外提供国家机密”罪判处10年有期徒刑。 韩某、钟某 2004年8月9日被四川某市警方抓捕,理由是他们浏览了黄色网站。 2005年 刘逸明 2005年5月1日被刑事拘留,5月30日被以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正式逮捕,7月21日无罪释放。 2006年 8月15日,高智晟被秘密拘捕,9月21日,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被正式拘捕。12月21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判處高智晟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五年。 9月6日,张建红被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刑事拘留,2007年1月12日不公开审理,一审判处六年徒刑。 2007年 董伟、王子峰、扈东臣等人因在百度贴吧高唐吧发帖批评政府做假,在1月1日被刑事拘留,被拘留的原因是涉嫌“侮辱”、“诽谤”现任山东省高唐县委书记孙兰雨,关进看守所达二十多天。 7月,济南警方指控一位23岁女网民“红钻帝国”在舜网论坛发帖“内容有明显的唬人噱头,营造了暴雨过后的恐怖气氛,里面有灾害造成多少人死亡的虚假信-{}-息”,警方后以“散布谣言,故意扰乱公共秩序”为由对其进行治安拘留。 8月,陈树青因网上发表言论被以煽动颠覆政权的罪名判處4年有期徒刑。 12月28日,胡佳被北京市公安局国内安全保卫总队以涉嫌颠覆国家政权罪刑事拘留。 2008年 “SS山地师”(网名),在4月30日因为在论坛里转帖而被山东高密警方拘留了五天。 江苏镇江网民汤某发帖称要“抢奥运火炬”被京口分局拘留了十天。 辽宁大连刘某,河北廊坊刘某、山西运城张某、河南焦作曲某,在5月12日称“北京将有比较强的地震”、“汶川地震系人为”,并在相关贴吧里发帖,被分别处以治安处罚或训诫,其中行政拘留2人。 2009年 2009年11月12日,重庆人谢苏明在天涯论坛帖子《王立军说,对待困难群众要像对待亲人一样》中回帖“草,虚伪的政客,别个和××公司老板是干亲家得嘛,干亲家(也许)有干股份撒。”后第二天“被劳教”一年。 2010年 刘晓波 谭作人 2011年 冉云飞 任建宇劳教案 2011年4月22日,重庆涪陵区市民方洪于腾讯微博发消息:“勃起来窝了一驼屎,叫王立军吃,王立军把这驼屎端给检察院吃,检察院端给法院吃,法院端给李庄律师吃,李庄说,这驼屎太臭了,谁窝的,谁自己吃。”4月24日方洪被重庆涪陵区公安局网监警察治安拘留。4月28日重庆劳教委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决定对方洪劳教一年,此案被称为“一坨屎”劳教案。 2012年 2012年3月31日,因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薄熙来与王立军事件,在网上传播“军车进京、北京出事”网友李某、唐某等6人被予以拘留,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被迫关闭评论整顿3天,多家网站被关闭。 2012年7月,新浪微博用户、女模特王某“馨儿徽安”发布消息称“整天和政府的领导吃喝。警花只是一个称呼而已,打着警花、模特的称号天天陪领导吃喝谈项目、招商引资。”并发女警制服照片,被北京市丰台区法院以招摇撞骗罪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缓刑一年。王某也成为因冒充警察发帖获刑的第一人。 2012年10月12日,毛某于2月10日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部高官邱进等人乘飞机带王立军从成都赴京的国航CA4113次航班乘员信息相关信息公布到互联网上,国家安全机关对毛某行政拘留7日。 2013年 2013年4月,有十余名网友因发帖声称的各地H7N9禽流感疫情与政府发布的消息不同,获5至10日行政拘留。 2013年4月20日,一自称地震局内部人员的网民在百度贴吧发帖散布地震谣言,成都市公安局对其予以行政拘留。 2013年5月9日,28岁的北京市丰台区人马某(女)在其微博上编写“京温女孩被七名保安强奸,警察拒不立案”等博文被警方抓获。22日,京温事件女孩男友等13人因利用互联网散布袁利亚“离奇”死亡信息先后被警方抓获。 秦火火 2014年 2014年3月两会期间,民生观察网站负责人刘飞跃因拒绝警方要求的“在两会期间不能发帖”而被行政拘留。 2014年7月30日,创办维吾尔在线的伊力哈木·土赫提被乌鲁木齐市人民检察院以“分裂国家罪”的罪名提起公诉,9月23日被判无期徒刑。 2014年7月,江苏“海霞播报”负责人孟海霞因在网上发帖被行政拘留5天。 2014年8月9日,公安机关查处及拘留85名“网上编造传播谣言人员”,其中徐州男子陈某因在微信朋友圈转发消息,被以扰乱公共秩序为名行政拘留。 2014年8月15日,快播科技公司法人兼总经理王欣以“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的罪名被捕。 2014年8月,西安维权人士罗光明因转发了一条关于新疆莎车事件的消息到微信而遭行政拘留。 2014年10月,在网上发帖实名举报官员行贿的山东青岛维权人士隋双胜在囚禁了一个多月后被批准逮捕。 2014年11月4日,北京IT人士许东被北京西城区德胜门派出所警察带走,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关入北京第一看守所。舆论认为与他开发反审查软件“枫叶香蕉”有关。 2014年11月19日,来自四川、重庆、浙江、吉林、上海的7位维权人士到浙江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现场周边示威,呼吁互联网自由,不久遭到警方逮捕。 2016年 2016年8月24日,邓杰威因在网上销售用于翻墙的Shadowsocks服务“飞越SS”、“影梭云”被中国公安逮捕,并被东莞市人民检察院以犯「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向东莞市第一人民法院提交公诉,一审判有期徒刑九个月。” 2016年下半年以来,河南籍研究生高搭建VPN,又研发出4个版本的加速器软件并出售相关账号並獲利1100万元。後江苏泰州公安海陵分局將其移送至海陵区人民检察院审查并起诉。2019年12月27日该案开庭,没有当庭宣判。 2016年10月,共识网遭执政府勒令关闭。该網站創辦人周志興稱,當局認為共識網是傳遞錯誤思想的平台。 2017年 2016年夏天起,刘冰洋开始提供基于Shadowsocks的"翻墙"服务。2017年3月30日被河南省新野县公安局逮捕。2017年12月28日,刘冰洋被河南省新野县人民法院一审以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罚金100000元,并没收300000元。 2017年9月,在南京市某网络企业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赵某,因向他人出售翻墙服务,被南京浦口警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处以行政拘留3天、没收相關收入共计1,080元的处罚。 2017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检察院以涉嫌非法经营罪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吴向洋并移送审查起诉,最終吳向洋因非法经营罪被法院判處沒收經營所得80萬元人民幣,罰金50万元人民幣、有期徒刑五年零六个月。 钟祥市人刘小康在Shadowsocks基础上开发,自2017年1月起以名为“天眼通”的网站向网民提供翻墙服务。同年10月13日,刘小康被刑事拘留,11月15日被逮捕。判决书写到,被告人刘小康非法获利2662280.26元。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人民法院于2019年1月29日判决刘小康「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500000元,没收全部违法所得」。 新密市人孙东洋(doub.io逗比根据地站长)于2016年4月起,使用家中电脑通过租用境外服务器创建网站,在网站上出售翻墙软件账号及引导使用教程,直接获利87704.05元。"到案"后,相關收入已退缴。2018年11月12日,孙东洋被公安机关传唤到案,2018年11月15日被新密市公安局取保候审,2019年3月21日被新密市人民检察院取保候审,2019年4月2日被新密市人民法院取保候审。2019年5月31日新密市人民法院判处孙东洋犯「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退还赃款87704.05元,并将在案扣押的作案工具电脑予以追缴」。 2017年10月,江苏无锡新吴警方拘捕包等3名翻墻软件"云梯VPN"制售團隊成員,並將“云梯VPN”所有服务器连接切断。 2018年 2018年,岳阳人王、孙、欧阳在网上销售能提供"翻墙"服务的名为“粒子云加速器”的VPN软件。同年4月,销售软件行为被岳阳县公安局网技大队发现。同年5月,岳阳警方在岳阳市区抓捕王、孙和欧阳三人并将其行政拘留。截至被捕时,三人共向26人次销售了VPN软件,获利近千元。 在某证券管理公司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戴,在2016年4月,创建了网站,并在网站上出售VPN翻墙软件的账户。同时租用中国境外服务商的一些服务器,向所出售的账户提供可以访问中国IP不能访问的外国网站服务。戴于2017年10月10日被抓获,截至2017年10月,戴共计向数百人次提供VPN服务。在法院审理期间,戴退还盈利所得人民币1万元。2018年10月,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宣判戴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一案,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2019年 2019年1月初,一份印有重庆市荣昌区公安局公章的《被传唤人家属通知书》显示重庆荣昌的黄成城因涉嫌“擅自建立、使用非法定信道进行国际联网”被当地警方传唤。 2019年1月4日,广东省南雄市公安局发布《韶雄公(网)行罚决字 [2019]1号》文件。网络上流传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内容显示,「朱云枫被指控自2018年8月至12月,使用自己的手机安装蓝灯()翻墙软件,连接自己的宽带进行翻墙上网」,后被认定为「擅自建立、使用非法定信道进行国际联网」而被警告并被罚款1000元。。 2019年2月,陕西省网民赵卫东因传播批评委内瑞拉危机的相关消息遭到行政处罚并罚款。 2019年3月,自由亚洲电台报道称:四川蓬溪网民庞志勇被当地公安发现使用名为“无界一点通”的软件"翻墙",27日遂溪县公安局依据《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第六条对其施以行政处罚。 2019年4月,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任因“2016年以来多次使用SSR一键式搭建软件访问境外网站,2019年3月至今使用该软件非法获利1800元”被浑源县公安局根据《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第六条、第十四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第七条、第二十二条第一款之规定作出“责令停止联网、警告并处罚款3000元、没收非法所得1800元的行政处罚”。 2019年4月,陕西13名网友因涉嫌在QQ群传播來自中國以外的對中共當局以及領導人不友好的資訊而被捕。2020年9月,咸阳市秦都区判处13名網友1年半到3年不等的刑期。 2019年4月,周因「对外租售自己搭建的中国境外VPS服务器,并传授VPN通道搭建、使用方法」,被连云港警方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27条、第63条为由行政拘留2日。 2019年5月,浙江省海宁市一外贸企业因“由于业务需要”“使用‘翻墙软件’访问境外网站”而被当地警方认定为“擅自建立、使用非法定信道进行国际联网”并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施以行政处罚。该新闻见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浙江新闻网并被一些媒体转载,但在一段时间后被广泛删除。 2019年10月31日,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检察院以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批准对朱某逮捕。檢察院指控朱某以易创(济宁)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身份於2019年4月至9月期间,與刘等人通过“全球服务商贸”“游戏淘卡联盟”等淘宝店提供"翻墙"服务。。 2019年至2020年10月期間,浙江舟山市定海區環南街道一男子張韜使用藍燈VPN訪問維基百科,當地警方給予行政處罰。 2020年 2020年4月19日,生活在北京的公益志愿者蔡伟、陈玫,以及蔡伟的女友小唐3人因在端点星网站上备份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相关文章被警察带走,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包庇罪”被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2020年5月,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公安通过新浪微博说他们「发现杨某于2019年9月安装并使用多款VPN翻墙软件「建立非法信道进行国际联网」,依《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第六条、第十四条规定对其传唤、警告并罰款人民幣500元。」 2020年7月,重庆市北碚区18岁的吴姓少年在个人网站中发布了有关利用VPN、翻墙软件访问「境外网站」的教程。当局认定为这些文章为「违法有害信息」,以违反《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五条而对其「当场训诫」。 2020年7月28日,湖南省常德市津市市公安通过其微信公众号说「当地网安大队民警发现一居民陈自2019年2月起利用其购买的「Shadowrocket」"翻墙软件"「接入境外网络并浏览境外色情网站」。当地警察认定陈的行为属于「建立非法信道进行国际联网」,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第六条、第十四条之规定对陈进行了「警告处罚」」。这一案件被归作「净网2020」活动的一部分。 据浙江省政务服务网的行政处罚结果信息显示,自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9月4日,浙江省因“擅自建立、使用非法定信道进行国际联网”被行政处罚的案件共有58起,其中1起的处罚对象为企业,其余57起均为个人。 2020年12月,遼寧省鐵嶺市開原市一人因传播VPN工具而遭到行政警告處罰。 2021年 11月17日,江西省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微信公众号通报称,赣州一学生曹某搭建两个网站并提供“翻墙”软件下载,行为构成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缓刑四年。同時江西省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警告,民众“翻墙”到境外网站看综艺节目、查资料也属于违法行为。 12月,银川市金凤区公安分局网安大队民警在工作中发现该区一网民利用“翻墙”软件在推特浏览色情内容,将该网民抓获。警方还发现另一网民使用其个人手机,利用shadowrocket软件翻墙注册并使用google邮箱。警方对两人给予警告并处罚款。 2022年 1月12日,河北省南宮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通過其微信公衆號通報稱,民警發現該市一劉姓居民使用非法定信道进行国际联网并浏览境外淫秽色情网站。該居民被「網安大隊」處以行政警告。 9月,甘肅蘭州七里河公安分局网安大队警察發現辖区內有人使用VPN翻墙。10月21日,七里河警察來到上海将制作、销售VPN翻墙软件的陈某某逮捕。 2022年7月,某省科技厅公务员付某与某理工大学学生王某因开发销售翻墙软件,被移送山东省莱阳市人民检察院,后被莱阳市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同时责令其退赔赃款。 2023年 7月20日,赣州开发区公安分局网安大队发现自2023年3月,朱某某通过租用服务器、网站域名搭建网站,用于出售具有突破国家网络安全防护,访问境外网站功能的“翻墙”工具期间,为多人提供非法“翻墙”服务获利7万余元。 8月16日,山東省阳信县公安局网安大队会同信城派出所前往调查,发现李某强等6人正在使用VPN登录大量Facebook账号做跨境电商交易,於是当场扣押手机10部、电脑23台。警方发现李某强自2021年成立公司以来购买10000余个Facebook账号,雇用他人向境外销售假冒轻奢品牌商品从中牟利,涉案价值100余万元。李某强被阳信县公安局刑事拘留,其他5人被警方行政處罰。 8月28日,南昌市青山湖公安分局网安大队接到上级下发的一条线索:辖区内有人利用钉钉、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向互联网“投毒”。网安大队迅速展开工作,经过连续奋战三天的突击摸排、侦查、审讯、证据固定,成功抓获并处置违法行为人董某某。经查,违法行为人董某某自2023年6月至8月期间,多次利用VPN进行“翻墙”,在telegram聊天软件上从事互联网黑灰产行当。目前公安机关已对违法行为人董某某责令其停止联网,行政警告并处罚款15000元。 9月24日,一位程序员公开了承德双桥公安分局针对其翻墙行为发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答辩状和查询财产通知书等文件图片。该局以涉嫌“恐怖活动”的名义查扣了财产和相关物品。尽管被证实与“恐怖活动”无关,但该局仍旧以“非法翻墙”没收了相关财产共计100余万元。此事引起轩然大波。据第一财经报道,承德市政府自2018年以来,罚没收入保持较快增长。 北京奥运期间 200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当时中国奥申委秘书长王伟说,“我们将给予在中国采访的传媒完全的自由度”。据法新社报道,他們曾讨论是否在北京奥运会期间放宽防火長城(GFW)的屏蔽限制。 2008年4月1日,维基百科外文版和英国广播公司新闻网(英文版)被率先解封;7月初,陆续有雅虎香港、《星岛日报》、《明报》、台湾中央社、香港赛马会、TVBS电视台、东森电视、美国在线中文版、《中国时报》、《世界日报》、《亚洲周刊》、《星洲日报》、《亚洲时报》、Google Blogger和Flickr图片社区网站被解除屏蔽;7月底,大批外国记者们在北京的奥运新闻中心发现即使中国大陆已解封大批网站,但仍然有很多新闻媒体网站无法自由瀏览,其他有关西藏独立、六四、法轮功及色情网站亦都无法登入。美国的大新闻机构如《纽约时报》、《时代杂志》网站可以接通,但其他一些外国媒体网站,仍然需要通过代理服务器才能登录。7月30日,记者们向国际奥组委投诉要求兑现承诺全面开放互联网。国际奥组委听到有关互联网的问题之后,与北京官员进行了会谈。 7月31日,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主席高斯帕(Gosper)说:“我也是最近才得知,当初的确有些奥委会官员和中国协商,同意(奥运期间)屏蔽一些敏感网站。”“我这些年的确多次说过,奥运期间新闻完全自由,如果诸位因为我的这些讲话而受到误导,我向你表示道歉。”当被质疑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两周前还说絕不会对外国记者进行网络封锁时,他表示,国际奥委会以前提供了不完全信息。很显然,曾经在某个场合达成了其所不知道的某种协议。世界多家媒体和人权组织对中国大陆政府违背网络自由的承诺、在北京奥运新闻中心封锁敏感网站表示反对。 7月31日下午,一些相对于中国政府的敏感网站也开始被解除屏蔽,包括中文维基百科、香港《苹果日报》、台湾《自由时报》、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德国之声、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人权观察、国际特赦组织和无国界记者等。中国大陆政府的解释是:“现在中国进入信-{}-息化时代,地球村时代,所有外国网站,应对外国运动员和媒体开放。因为言论不会对中国造成多大伤害,而且,许多信-{}-息本来也就是外国的信-{}-息,这些外国人回去也同样知道。”北京奥组委官员孙伟德在8月2日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将为外国记者接入国际互联网提供充分的便利,外国记者在中国、在北京利用互联网报道奥运会的渠道是顺畅的。少数网站浏览有障碍,主要是因为他们传播的一些内容是中国法律禁止的。根据中国的法律,不得通过互联网传播违反法律的信-{}-息,如宣扬“法轮功”邪教,以危害国家利益。希望媒体尊重中国有关法律法规。” 解除网络屏蔽后,多间国际新闻机构对此表示欢迎和肯定,并希望中国政府能善意对待一些负面报道而不是封锁,亦能把此开明措施在奥运会之后继续保持下去。 奥运会结束数月后,中国政府重新开始封锁部分海外新闻网站,包括德国之声、BBC、美国之音、法广、澳广、加拿大广播电台等新闻机构的中文网站。此外,根据基地在美国的非盈利维权组织“自由之家”16日发布的新闻稿,这次遭中国政府封闭的还有一些被视为敏感的网站,包括无国界记者、香港《明报》和《亚洲周刊》。在12月16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多位外国记者询问中国政府在奥运期间对某些外国新闻网站中文网页解除封锁,现在却又恢复,到底这些被封锁的网站违反了什么法律。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中国总体上是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但是中国和其他国家一样,对于网站还是要依法做必要的管理,某些网站确实存在违反中国法律的事情。有评论认为,中国大陆此次收紧舆论控制是为了防止经济危机进一步转化为社会与政治危机。 2022年冬季奧運期間,北京同樣做了放鬆處理,選手村全區域與記者下榻的酒店開放訪問國際互聯網。 国际会议網絡特權 2014年11月,由北京主辦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的新聞中心,提供的網絡服務不過濾任何網站,記者可自由登入Facebook、Twitter、Google、英國廣播公司等外國網站,是中国大陆首次在大型國際活動期間全面開放互聯網。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互聯網是開放的,我們將依法進行管理。如我們承諾過的,有關部門將為峰會圓滿舉行竭盡全力。媒體中心設施齊全,是專門為高標準提供相關服務而建造,包括互聯網服務。」 同年11月19日-21日,在浙江烏鎮舉行的第一届世界互聯網大會上,中國主辦方為與會者提供的無線網絡「iWifi-Wuzhen」同樣可以瀏覽所有網站,其中包括BBC中文網、德國之聲、自由亞洲電台、美國之音等在內長期被防火長城屏蔽的境外媒體網站。據報,只有登記使用「iWifi-Wuzhen」才有此「網絡特權」,而嘉賓、記者,甚至普通遊客們均可登記使用。iWifi是峰會召開前夕,由中國電信特別設置的,保證會議期間5萬人同時上網無壓力。網管措施的臨時解禁在21日隨著峰會結束而停止,但覆蓋烏鎮全區域的iWifi將在會後永久提供免費服務。而在2015年的第二届会议上,大会组织者向与会者提供了一套特殊的用户名和密码,用此用户名和密码登陆专用无线网络后,可以自由浏览包括Facebook和Twitter在内的境外社交和新闻网站。如果直接使用当地的互联网络,则依然无法浏览这些网站。 网警受贿案 2013年12月20日,原「海口市公安局网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的魏一宁因为受贿赂因被海口市龙华区法院一审判处10年有期徒刑。「行贿者」是来自全国6省11地市公安机关的11名网警。法院认为,魏一宁「利用自己监控网络舆情的工作便利,先后280多次帮助外地网警删除当地政府机关的负面帖子,并收受贿赂共计709980元。」 區域性封鎖及限制 新疆 在2009年7月6日到2010年5月13日期間,受乌鲁木齐七五事件影響,連接新疆的互聯網線路被切斷。2010年5月14日,新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决定全面恢复互联网业务,至此新疆结束了自七五事件开始以来近一年的互联网的使用限制。 在2015年11月巴黎襲擊事件後,在新疆「没有对手机号码进行身份登记的人;使用虚拟专用网(或称VPN)避开被称为“防火长城”(Great Firewall)的中国互联网屏蔽系统的人;再就是下载了国外即时通讯软件,比如WhatsApp或Telegram的人」會被停止服務,並需要到當地派出所登記以進行解鎖。 2017年-2019年3月,可能受局势影响,包括乌鲁木齐在内的大部分新疆城市对疆外互联网用户仅支持3G网络,百度网盘更是至对新疆IP停止服务。 時間限制 在重要群體/政治/社會事件發生前後或相應週年紀念日前後,個別網站會暫時受限。例如2017年10月(恰逢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每年5月末6月初(恰好与“六四”时间有交集)腾讯的即时通讯软件QQ与微信以“系统维护”为由禁止用户更改昵称、头像和个性签名,Bilibili等平台的弹幕功能亦会被短期封锁。 网络服务供应商自行封鎖 2012年,作為中國最主要的網絡供應商之一的中国移动,其網絡在防火长城的基础上,额外封锁“不良”网站累计超60万个,其中由中国大陆接入的成人网站占1.2%,境外接入的网站占98.8%,互联网网站占大多数,WAP网站的比例不足5%。这表示,在使用移动宽带时将会有更多的大陆、港澳台及海外网站无法访问,但是在其它ISP的网络下则能正常访问。 立场及观点 中国政府 。与伊朗、土耳其等其他同样存在网络封锁的国家主动告知用户网站被封锁的做法不同的是,在中国大陆地区,当互联网用户登录被封锁的网站时,只会显示“连接超时”、“连接被重置”、“网页无法显示”等一般的浏览器错误信息,看上去像是一般的电脑或者网络问题所致(比如下面给出的参考资料)。新一代的网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因此一部分网民会使用翻墙手段来访问这些网站。 2001年10月17日,众多参加APEC的记者抱怨,他们在新闻中心无法到一些台湾媒体和外国媒体的主页,例如美国之音、英国广播公司、《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网站。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说,作为这次会议筹委会秘书处的发言人,她对此无法置评。法新社报道引述章启月的话说,“也许互联网数据交换出了问题,我不知道”引来记者一阵笑声。不过她表示,政府利用防火墙管制互联网是很正常的做法。她说,互联网有很多好处,但是也有不利的影响。随后,《华盛顿邮报》和CNN等部分媒体的网站被暂时解禁。 基于中国的媒体审查制度,一般情况下的中国媒体不会获准报道有关中国网络审查的新闻或报道。 2006年2月14日,对某些国外网站被封的说法,時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副局长刘正荣称这些网站刊登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内容。他说:“有些境外互联网网站刊登了违反中国法律的内容,主要是淫秽色情或恐怖内容,中国通过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采取了必要措施,这是可以理解的和必要的”。并强调,“中国没有针对某一国家或某一网站实施特别标准,中国采取这些措施的信-{}-息也是透明的。在中国不能浏览的境外网站数量是非常少的,中国与境外的信-{}-息沟通是顺畅的,境外知名网站都是可浏览的。亦没有任何人仅仅因在互联网发表言论而被捕。”但在中国大陆地区,诸多世界百大网站均不能直接访问,其中包括视频网站YouTube、社交网站Facebook、微博客Twitter、在线百科Wikipedia等。 2006年10月25日,时任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于美国华盛顿发表了争议性言论,称「中国是自由、民主、法治国家,也是全世界互联网最自由的国家」等争议性言论,相对于其的官员身分与高层代表,引起多年来各界人士、诸多官员、媒体和民众的热议与批评至今仍未止息。 2008年3月1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网络技术的发展,助推中国的民主与法治,是不争的事实。表达自由是人的自由重要的方面,若公民表达的内容不能畅通地传递到政府决策层,那么依据失真信息作出的决策,往往会违背良好的初衷。去年福建厦门市在PX项目能得到妥善解决,市府和市民最终达成一致。首先是因为民众的意见能够得到较为自由、畅通的表达,真实全面的信息传输到决策层,而决策层又真正重视了民意,才做出了正确的决断。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厦门市民不能真实地表达意见,或者表达后有关部门置若罔闻,那么恐怕不是大禹疏导洪水那样的后果,而是像他父亲鲧用息壤围堵助长洪水肆虐”。 2008年3月15日,YouTube被防火长城屏蔽,时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當時否认知道屏蔽之事,并保证展开调查。 2008年12月,大量在奥运期间被解封的网站重新遭到屏蔽,如《纽约时报》。时任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中国总体上是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但是中国和其他国家一样,对于网站还是要依法做必要的管理,某些网站确实存在违反中国法律的事情。至于是什么网站和具体违反了什么法律,他没有说明。 2009年3月23日,YouTube再次不能访问,但是外交部发言人却拒绝直接回应此事,并称“中国政府不害怕互联网”。随后网站被解封。3月29日,YouTube再次被屏蔽。有外国记者向外交部再次询问为何再次被封时,时任发言人秦刚说:“至于能看什么,不能看什么,能看的就看,不能看的就别看。” 2009年6月2日,发言人秦剛在回答為何「自由亞洲電台」的廣播及網站受到干擾和封鎖時,秦剛說:「你所提到的那個電台長期以來一直從事干涉中國內政活動,對此我們堅決反對。」當英國廣播公司記者問道,BBC的訊號也遭到封鎖,封鎖的原因是否與自由亞洲電台相同時,秦剛說:「我不了解你所提到的有關情況,你也沒必要對號入座。」「你如果對號入座的話,那問題就嚴重了。」 2009年8月6日,《中国国防报》发表文章指责Twitter、Flickr、Facebook和YouTube是“西方敌对势力”的宣传与颠覆工具,并称“要加快提高网络隔绝、屏蔽、锁定和反击网上攻击的能力”。 2009年11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在上海与中国青年对话时谈到中国的互联网审查,他说:“我一直是支持互联网开放,不赞成内容审查,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传统,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们,在美国我们拥有自由的网络,也就是无限制上网,就是社会力量的来源,我认为这应该受到鼓励。」当时的官方媒体新华网做了同步文字直播,文章被四大门户网站刊登并被其他中国资讯网站广泛转载,但此新闻在27分钟之后即被新华网移除,中共中央宣传部也下令各报需一律刊登新华网通稿,中国中央电视台当日只简单报道了奥巴马抵达北京的消息,并没有提到他在上海的讲话。而《人民日报》网上版简短地总结奥巴马告诉全场观众,网络「具有帮助传播信-{}-息的强大力量」,但他对网络监控的报道就只字未提。当天,平时遭到长期封锁的海外新闻网页在上海地区被短暂解封,直至他离开。 2011年10月20日,美国驻WTO大使要求中方大使解释限制互联网的原因,中国外交部称限制互联网是依法管理。 2012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专文《网络充斥低俗文化,只有管控才能解决》,文章称政府必须管制审查网络媒体。12月18日、19日,中国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的文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要为网络世界设定法治底线》,事前由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刊布,官方表态要加强立法,监管“不良信息”。 2014年6月,被喻為中國互聯網守門人的魯煒(時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兼任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在英國倫敦的一次貿易會議上,為中國需要進行更嚴格的網絡控制進行辯護。同年10月,在北京的一次新聞發佈會上,他表示,Facebook不能指望在中國不受限制地營運。魯煒說:「我既沒有說它不可以進入中國,也沒有說它可以進入中國。外國互聯網企業進入中國,我們的底線就是要符合中國的法律法規。我們現在不能允許的是,既占了中國市場,掙了中國的錢,還來傷害中國。」 2015年12月,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前夕的新闻发布会上,鲁炜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删贴有几种情况,一是网民举报,每天多则几十万、上百万;还有网站删除违反中国法律、伤害未成年人成长的有关有害信息;当然,也有政府管理部门要求查删,这个查删的标准就是不能违反中国法律法规,不能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特别是不能危害未成年人的成长。”“中国有400万家网站,有将近7亿的网民……每天产生300亿条信息。任何一个国家和组织,都不可能对这300亿条的信息进行审查。所以,你们说‘内容审查’这四个字是用词不当,但是没有‘内容审查’不等于没有管理。”“我们不欢迎那些挣了中国钱、占了中国市场,还诬蔑中国的人。就像每一个家庭,都不欢迎不友好的人来做客一样。” 2020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党校教授的戴焰军认为,「中国政府对互联网的管理是全面的、多方位的,打击色情网站和黄色信息只是其中一部分。“从更高的层面来看,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因而会更加重视对互联网的管理。”,互联网的虚拟性与扁平性也使得网络成为各种虚假信息的“高效”传播渠道,助长不法行为滋生,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带来威胁。通过网络、手机等手段传播虚假、“有色”信息,混淆视听,会引发社会秩序的混乱,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从维护社会稳定和人的根本利益出发,国家对网络的适当管理是合法的、合理的、必要的。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合法有序,是维护网络安全的关键环节。他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对网络传播秩序的依法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网络传播行为。」 2022年11月末,随着“白纸革命”在中国多地的爆发,网信办再一次加强了对翻墙软件的封锁,PandaVPN等多家曾长期服务中国大陆用户的翻墙软件先后无法在中国大陆正常使用。 反對或是質疑者 不少法规招致批评与反对,公安部33号令第五条认为“通过互联网阅读不法内容”为非法,由此导致两名浏览黄色网站的人员被公安部门抓捕和处罚,但色情內容卻是普通人的正常需求,任意封禁可能會引發社會問題,故这一事件引起激烈争论。 2007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大陆开始陆续封锁台湾博客网站,至今前几大网站无一幸免。不过台湾的业者表示,其实台湾的部落格网志多半讨论娱乐、运动、旅游、美食等生活议题,很少讨论政治。他们不理解中国大陆政府的做法。2008年1月4日,時任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发言人劉德勳表示,中国大陆政府封锁台湾网站是把双刃剑,伤害到海峡两岸人民的利益;他还批评中国政府不以健康、正常的态度对待网络,封锁网站也多半不给理由,这也伤害中国大陆的网络发展。據陸委會文教處2012年的資料顯示,在2011年剛開始招收陸生時,大陸學生幾乎連不上陸生聯招會(大學校院招收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的網站,許多陸生當時得靠「翻牆」軟體才能閱讀相關資訊。文教處處長華士傑呼籲大陸不應該在網路方面做太多管制,才能讓大陸學生來台灣求學之前,獲得多元豐富的資訊。 2007年11月,維護中國人權組織()的一名化名为陶西喆的中国网络技术专家撰写了关于中国网络审查的长篇报告《揭开中国网络监控机制的内幕》,作者出于可能的危险担忧保持匿名。这份报告篇幅共三十二页,作者通过亲身经历和第一手资料,以“国家网络管理机构控制网络的方式”、“通过行政指令进行的日常控制”和“网络商采用‘关键词’禁制、协助监控”三大部分,描述了中国各级政府部门,以严厉高效缜密的方式控制互联网上的信息流通。同时还介绍了中国网络控制的几大特点和如何突破网络控制。 2010年1月24日下午,网民在Twitter上发起一个倡议:希望推友使用标签“#GFW”发表对信息审查和封锁的看法,并向更多的人介绍什么是GFW。在Twitter网站的趋势榜上,“#GFW”标签当天曾达到第二位,大多数推友对GFW持谴责态度。 2010年谷歌退出中国大陆事件中,方滨兴多次出面为中国网络审查等制度辩护。同年12月22日,方滨兴在新浪微博注册帐号,并取得新浪的实名认证。但开通后即遭大量网友戏谑或质问政府对信息的封堵,表达对中国政府筑下防火长城的不满。新浪方面则删除大量网友的评论,随后方滨兴关闭微博。2011年2月,方滨兴在接受《环球时报》英文版采访时称在自己的家用电脑上有6个VPN用以测试防火长城。被问到防火长城是如何运作的时候,他表示那是“国家机密”。文章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同年5月19日,其在武汉大学讲演时遭抗议者扔鞋并被击中,其中一只鞋砸中方的胸部,抗议者另外所扔的另一只鞋及投掷鸡蛋则并未击中。 2011年5月18日,八名美国纽约居民向曼哈顿地方法院提出诉讼,控告百度和中国政府封锁和审查网页。起诉书中称,百度是中国政府政策的代理人和执行者,在网上封锁提及1989年民主示威的信息,使原告的有关文章和视频无法作为搜索结果显示。原告认为,审查制度侵犯了美国宪法、纽约宪法和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因为在美国的网上搜索也受到了影响。原告提出了1600万美元的赔偿要求。百度发言人拒绝置评。中国外交部指,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互联网发展,依法保障中国公民言论自由。中国政府依法管理互联网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属于主权行为,根据国际法,外国法院没有管辖权。 2013年1月30日,无国界记者公布全球新闻自由指数年度报告,中国排名全球倒数第七位,报告指出:“中国在相关领域仍然‘没有出现任何改善迹象’,仍有大批记者和网民遭到关押,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民监狱’。” 2013年2月15日《华尔街日报》报道,防火长城的关键字过滤和经常干扰VPN的行为使众多国际跨国企业在中国大陆经常遇到网络难题。 2015年5月,北京外国语大学传媒副教授乔木说:中国对互联网愈加严厉的管控,只会逼迫原来不想介入政治的一些网民群体走上街头,推动政府的垮台。 2015年10月,美国人权组织“自由之家”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的互联网自由状况连续第五年恶化,在其调查和评估的65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是互联网最不自由的国家,这归源于在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将“互联网主权”作为执政重点之一之后,中国加大了网络控制的力度。2015年10月底,自由之家发布年度报告,指中國的網絡自由度在全球排名倒數第一。 2016年5月底,在北京召開的兩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會上,不少院士抱怨網絡封鎖不仅對科研人員不利,對科學發展不利,也對國家形象不利。故他们請求中国大陆豁免學術網的网络访问限制,對不涉及危害國家安全、顛覆國家政權內容等敏感內容的純學術網站予以區別對待。 纽约时报2018年11月的一些文章認為,中國網路審查造就了網路巨頭,但自我審查的言論環境過度反應,漸漸干擾了正常的討論,會使民族主義越來越嚴重,進一步惡化為社會問題。 2019年9月,《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在微博抱怨國慶將近網絡審查過於嚴格,訪問外國網站極其困難,甚至對《環球時報》的工作造成影響。該篇文章其後被刪除。 2020年5月,《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反对将翻墙了解信息定性为“违法”并处罚,他认为,防火墙存在有现实必要性,但人们出于各种原因“翻墙”也应被视为是合理的。 对國際網際網路的影响 2010年3月26日,防火长城被发现劫持了位于中国的DNS根服务器,从而导致对被屏蔽网站的错误DNS回复污染了国际互联网。 軼聞 2010年4月11日,日本AV女優蒼井空和紅音螢在Twitter的帳號被中國網民發現,隨後被《東莞時報》報道並被其他媒體廣泛轉載,大批網民突破防火長城的封鎖,登錄Twitter并关注她的帳號。此事件也使許多“翻牆”技術在大陸網民中傳播開來。 国家网信办政策与禁令 中国的部分互联网用户对网信办感到不快,并将其与中国的其他言論審查機構戲稱為“真理部”。 2015年1月,网信办发布了一首名为《网信精神》的歌,被纽约时报称为“倒回颂扬政权的革命歌曲”。 网信办曾被指控策划对国外企业的网络攻击。2015年,反审查团体GreatFire提供了数据和报告,调查对多个国外网站的中间人攻击,包括iCloud、Yahoo、微软和Google,认为只有网信办有“在中国骨干网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攻击”的能力。Gibson 研究公司认为2015年对GitHub的DDoS攻击和网信办的行动有关。攻击中百度广告的JavaScript脚本被劫持,转移国外访问者的流量到GitHub网站,来使其过载。Gibson 认为:“劫持发生在流量进入中国和流量到达百度服务器之间部分...这和过去的恶意行为一样,显示网信办与之直接相关。” ProPublica和纽约时报在2020年的调查发现网信办系统地在社交媒体上审查关于新冠肺炎爆发的消息,对李文亮的提及,并“安排了大量网络评论员,使用无关的闲聊来转移注意。” 2020年 下架《瘟疫公司》:2020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恶化时,网信办在控制在线舆情的同时,命令App Store将游戏《瘟疫公司》下架,而并未说明其违反什么法律法规。 经济影响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全球最大的互联网企业之一的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等中国本土企业,得益于中国阻止国际竞争对手进入市场,鼓励国内竞争的方式。 根据《金融时报》的报道,中国对VPN门户网站的打击已将业务带给了国家认可的电信公司。路透社报道说,中国的国有报纸已经扩大了其在线审查业务。该公司2018年的净收入增长了140%。其在上海上市的股票价格在2018年上涨了166%。 相关作品 电影 Pilger, John. (Director). (2007 ). The war on Democracy [motion pictures]. United States: Bullfrog Films 研究论文 Chen, Yuyu, and David Y. Yang. 2019. "The Impact of Media Censorship: 1984 or Brave New World?"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9 (6): 2294-2332. 参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被封锁网站列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审查制度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 网络内容审查 突破网络审查 博客服務自律公約 中国网络实名制 防火长城 金盾工程 网络警察 网络特工 和谐社会 《推銷獨裁》 网络评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媒体 綠壩·花季護航 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 谷歌退出中国大陆事件 中国大陆对维基媒体的封锁 言论自由 因言获罪 回声室效应 各地審查制度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官方网页 《中國互聯網狀況》白皮書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中国网络管理现状调查 中国数字时代网络审查专题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第三方 greatfire:用户提交内容后,greatfire自动收录并监测GFW屏蔽的关键字和网站,并列表。 揭开中国网络监控机制的内幕_無國界記者組織2007(pdf格式下载)- 中国网络监控报告之一 政府如何监控我们的电子网络通讯? - 中国网络监控报告之二 官民争夺网络空间又一年 - 中国网络监控与反监控年度报告(2007) 中国数字时代-网络审查专题 《删帖封禁——中国政府对社交媒体的管制》 — Pen
2012年,作為中國最主要的網絡供應商之一的中国移动,其網絡在防火长城的基础上,额外封锁“不良”网站累计超60万个,其中由中国大陆接入的成人网站占1.2%,境外接入的网站占98.8%,互联网网站占大多数,WAP网站的比例不足5%。这表示,在使用移动宽带时将会有更多的大陆、港澳台及海外网站无法访问,但是在其它ISP的网络下则能正常访问。 立场及观点 中国政府 。与伊朗、土耳其等其他同样存在网络封锁的国家主动告知用户网站被封锁的做法不同的是,在中国大陆地区,当互联网用户登录被封锁的网站时,只会显示“连接超时”、“连接被重置”、“网页无法显示”等一般的浏览器错误信息,看上去像是一般的电脑或者网络问题所致(比如下面给出的参考资料)。新一代的网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因此一部分网民会使用翻墙手段来访问这些网站。 2001年10月17日,众多参加APEC的记者抱怨,他们在新闻中心无法到一些台湾媒体和外国媒体的主页,例如美国之音、英国广播公司、《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网站。时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说,作为这次会议筹委会秘书处的发言人,她对此无法置评。法新社报道引述章启月的话说,“也许互联网数据交换出了问题,我不知道”引来记者一阵笑声。不过她表示,政府利用防火墙管制互联网是很正常的做法。她说,互联网有很多好处,但是也有不利的影响。随后,《华盛顿邮报》和CNN等部分媒体的网站被暂时解禁。 基于中国的媒体审查制度,一般情况下的中国媒体不会获准报道有关中国网络审查的新闻或报道。 2006年2月14日,对某些国外网站被封的说法,時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络局副局长刘正荣称这些网站刊登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内容。他说:“有些境外互联网网站刊登了违反中国法律的内容,主要是淫秽色情或恐怖内容,中国通过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采取了必要措施,这是可以理解的和必要的”。并强调,“中国没有针对某一国家或某一网站实施特别标准,中国采取这些措施的信-{}-息也是透明的。在中国不能浏览的境外网站数量是非常少的,中国与境外的信-{}-息沟通是顺畅的,境外知名网站都是可浏览的。亦没有任何人仅仅因在互联网发表言论而被捕。”但在中国大陆地区,诸多世界百大网站均不能直接访问,其中包括视频网站YouTube、社交网站Facebook、微博客Twitter、在线百科Wikipedia等。 2006年10月25日,时任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于美国华盛顿发表了争议性言论,称「中国是自由、民主、法治国家,也是全世界互联网最自由的国家」等争议性言论,相对于其的官员身分与高层代表,引起多年来各界人士、诸多官员、媒体和民众的热议与批评至今仍未止息。 2008年3月1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网络技术的发展,助推中国的民主与法治,是不争的事实。表达自由是人的自由重要的方面,若公民表达的内容不能畅通地传递到政府决策层,那么依据失真信息作出的决策,往往会违背良好的初衷。去年福建厦门市在PX项目能得到妥善解决,市府和市民最终达成一致。首先是因为民众的意见能够得到较为自由、畅通的表达,真实全面的信息传输到决策层,而决策层又真正重视了民意,才做出了正确的决断。我们设想一下,如果厦门市民不能真实地表达意见,或者表达后有关部门置若罔闻,那么恐怕不是大禹疏导洪水那样的后果,而是像他父亲鲧用息壤围堵助长洪水肆虐”。 2008年3月15日,YouTube被防火长城屏蔽,时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蔡名照當時否认知道屏蔽之事,并保证展开调查。 2008年12月,大量在奥运期间被解封的网站重新遭到屏蔽,如《纽约时报》。时任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表示,中国总体上是采取对外开放的政策,但是中国和其他国家一样,对于网站还是要依法做必要的管理,某些网站确实存在违反中国法律的事情。至于是什么网站和具体违反了什么法律,他没有说明。 2009年3月23日,YouTube再次不能访问,但是外交部发言人却拒绝直接回应此事,并称“中国政府不害怕互联网”。随后网站被解封。3月29日,YouTube再次被屏蔽。有外国记者向外交部再次询问为何再次被封时,时任发言人秦刚说:“至于能看什么,不能看什么,能看的就看,不能看的就别看。” 2009年6月2日,发言人秦剛在回答為何「自由亞洲電台」的廣播及網站受到干擾和封鎖時,秦剛說:「你所提到的那個電台長期以來一直從事干涉中國內政活動,對此我們堅決反對。」當英國廣播公司記者問道,BBC的訊號也遭到封鎖,封鎖的原因是否與自由亞洲電台相同時,秦剛說:「我不了解你所提到的有關情況,你也沒必要對號入座。」「你如果對號入座的話,那問題就嚴重了。」 2009年8月6日,《中国国防报》发表文章指责Twitter、Flickr、Facebook和YouTube是“西方敌对势力”的宣传与颠覆工具,并称“要加快提高网络隔绝、屏蔽、锁定和反击网上攻击的能力”。 2009年11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中国,在上海与中国青年对话时谈到中国的互联网审查,他说:“我一直是支持互联网开放,不赞成内容审查,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传统,不过我可以告诉你们,在美国我们拥有自由的网络,也就是无限制上网,就是社会力量的来源,我认为这应该受到鼓励。」当时的官方媒体新华网做了同步文字直播,文章被四大门户网站刊登并被其他中国资讯网站广泛转载,但此新闻在27分钟之后即被新华网移除,中共中央宣传部也下令各报需一律刊登新华网通稿,中国中央电视台当日只简单报道了奥巴马抵达北京的消息,并没有提到他在上海的讲话。而《人民日报》网上版简短地总结奥巴马告诉全场观众,网络「具有帮助传播信-{}-息的强大力量」,但他对网络监控的报道就只字未提。当天,平时遭到长期封锁的海外新闻网页在上海地区被短暂解封,直至他离开。 2011年10月20日,美国驻WTO大使要求中方大使解释限制互联网的原因,中国外交部称限制互联网是依法管理。 2012年12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专文《网络充斥低俗文化,只有管控才能解决》,文章称政府必须管制审查网络媒体。12月18日、19日,中国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的文章《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要为网络世界设定法治底线》,事前由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刊布,官方表态要加强立法,监管“不良信息”。 2014年6月,被喻為中國互聯網守門人的魯煒(時任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兼任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在英國倫敦的一次貿易會議上,為中國需要進行更嚴格的網絡控制進行辯護。同年10月,在北京的一次新聞發佈會上,他表示,Facebook不能指望在中國不受限制地營運。魯煒說:「我既沒有說它不可以進入中國,也沒有說它可以進入中國。外國互聯網企業進入中國,我們的底線就是要符合中國的法律法規。我們現在不能允許的是,既占了中國市場,掙了中國的錢,還來傷害中國。」 2015年12月,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前夕的新闻发布会上,鲁炜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删贴有几种情况,一是网民举报,每天多则几十万、上百万;还有网站删除违反中国法律、伤害未成年人成长的有关有害信息;当然,也有政府管理部门要求查删,这个查删的标准就是不能违反中国法律法规,不能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特别是不能危害未成年人的成长。”“中国有400万家网站,有将近7亿的网民……每天产生300亿条信息。任何一个国家和组织,都不可能对这300亿条的信息进行审查。所以,你们说‘内容审查’这四个字是用词不当,但是没有‘内容审查’不等于没有管理。”“我们不欢迎那些挣了中国钱、占了中国市场,还诬蔑中国的人。就像每一个家庭,都不欢迎不友好的人来做客一样。” 2020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党校教授的戴焰军认为,「中国政府对互联网的管理是全面的、多方位的,打击色情网站和黄色信息只是其中一部分。“从更高的层面来看,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因而会更加重视对互联网的管理。”,互联网的虚拟性与扁平性也使得网络成为各种虚假信息的“高效”传播渠道,助长不法行为滋生,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带来威胁。通过网络、手机等手段传播虚假、“有色”信息,混淆视听,会引发社会秩序的混乱,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从维护社会稳定和人的根本利益出发,国家对网络的适当管理是合法的、合理的、必要的。确保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合法有序,是维护网络安全的关键环节。他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对网络传播秩序的依法监管,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网络传播行为。」 2022年11月末,随着“白纸革命”在中国多地的爆发,网信办再一次加强了对翻墙软件的封锁,PandaVPN等多家曾长期服务中国大陆用户的翻墙软件先后无法在中国大陆正常使用。 反對或是質疑者 不少法规招致批评与反对,公安部33号令第五条认为“通过互联网阅读不法内容”为非法,由此导致两名浏览黄色网站的人员被公安部门抓捕和处罚,但色情內容卻是普通人的正常需求,任意封禁可能會引發社會問題,故这一事件引起激烈争论。 2007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大陆开始陆续封锁台湾博客网站,至今前几大网站无一幸免。不过台湾的业者表示,其实台湾的部落格网志多半讨论娱乐、运动、旅游、美食等生活议题,很少讨论政治。他们不理解中国大陆政府的做法。2008年1月4日,時任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发言人劉德勳表示,中国大陆政府封锁台湾网站是把双刃剑,伤害到海峡两岸人民的利益;他还批评中国政府不以健康、正常的态度对待网络,封锁网站也多半不给理由,这也伤害中国大陆的网络发展。據陸委會文教處2012年的資料顯示,在2011年剛開始招收陸生時,大陸學生幾乎連不上陸生聯招會(大學校院招收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的網站,許多陸生當時得靠「翻牆」軟體才能閱讀相關資訊。文教處處長華士傑呼籲大陸不應該在網路方面做太多管制,才能讓大陸學生來台灣求學之前,獲得多元豐富的資訊。 2007年11月,維護中國人權組織()的一名化名为陶西喆的中国网络技术专家撰写了关于中国网络审查的长篇报告《揭开中国网络监控机制的内幕》,作者出于可能的危险担忧保持匿名。这份报告篇幅共三十二页,作者通过亲身经历和第一手资料,以“国家网络管理机构控制网络的方式”、“通过行政指令进行的日常控制”和“网络商采用‘关键词’禁制、协助监控”三大部分,描述了中国各级政府部门,以严厉高效缜密的方式控制互联网上的信息流通。同时还介绍了中国网络控制的几大特点和如何突破网络控制。 2010年1月24日下午,网民在Twitter上发起一个倡议:希望推友使用标签“#GFW”发表对信息审查和封锁的看法,并向更多的人介绍什么是GFW。在Twitter网站的趋势榜上,“#GFW”标签当天曾达到第二位,大多数推友对GFW持谴责态度。 2010年谷歌退出中国大陆事件中,方滨兴多次出面为中国网络审查等制度辩护。同年12月22日,方滨兴在新浪微博注册帐号,并取得新浪的实名认证。但开通后即遭大量网友戏谑或质问政府对信息的封堵,表达对中国政府筑下防火长城的不满。新浪方面则删除大量网友的评论,随后方滨兴关闭微博。2011年2月,方滨兴在接受《环球时报》英文版采访时称在自己的家用电脑上有6个VPN用以测试防火长城。被问到防火长城是如何运作的时候,他表示那是“国家机密”。文章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同年5月19日,其在武汉大学讲演时遭抗议者扔鞋并被击中,其中一只鞋砸中方的胸部,抗议者另外所扔的另一只鞋及投掷鸡蛋则并未击中。 2011年5月18日,八名美国纽约居民向曼哈顿地方法院提出诉讼,控告百度和中国政府封锁和审查网页。起诉书中称,百度是中国政府政策的代理人和执行者,在网上封锁提及1989年民主示威的信息,使原告的有关文章和视频无法作为搜索结果显示。原告认为,审查制度侵犯了美国宪法、纽约宪法和法律赋予他们的权利,因为在美国的网上搜索也受到了影响。原告提出了1600万美元的赔偿要求。百度发言人拒绝置评。中国外交部指,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互联网发展,依法保障中国公民言论自由。中国政府依法管理互联网符合国际通行做法,属于主权行为,根据国际法,外国法院没有管辖权。 2013年1月30日,无国界记者公布全球新闻自由指数年度报告,中国排名全球倒数第七位,报告指出:“中国在相关领域仍然‘没有出现任何改善迹象’,仍有大批记者和网民遭到关押,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民监狱’。” 2013年2月15日《华尔街日报》报道,防火长城的关键字过滤和经常干扰VPN的行为使众多国际跨国企业在中国大陆经常遇到网络难题。 2015年5月,北京外国语大学传媒副教授乔木说:中国对互联网愈加严厉的管控,只会逼迫原来不想介入政治的一些网民群体走上街头,推动政府的垮台。 2015年10月,美国人权组织“自由之家”发布的报告显示,全球的互联网自由状况连续第五年恶化,在其调查和评估的65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是互联网最不自由的国家,这归源于在现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将“互联网主权”作为执政重点之一之后,中国加大了网络控制的力度。2015年10月底,自由之家发布年度报告,指中國的網絡自由度在全球排名倒數第一。 2016年5月底,在北京召開的兩院(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大會上,不少院士抱怨網絡封鎖不仅對科研人員不利,對科學發展不利,也對國家形象不利。故他们請求中国大陆豁免學術網的网络访问限制,對不涉及危害國家安全、顛覆國家政權內容等敏感內容的純學術網站予以區別對待。 纽约时报2018年11月的一些文章認為,中國網路審查造就了網路巨頭,但自我審查的言論環境過度反應,漸漸干擾了正常的討論,會使民族主義越來越嚴重,進一步惡化為社會問題。 2019年9月,《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在微博抱怨國慶將近網絡審查過於嚴格,訪問外國網站極其困難,甚至對《環球時報》的工作造成影響。該篇文章其後被刪除。 2020年5月,《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反对将翻墙了解信息定性为“违法”并处罚,他认为,防火墙存在有现实必要性,但人们出于各种原因“翻墙”也应被视为是合理的。 对國際網際網路的影响 2010年3月26日,防火长城被发现劫持了位于中国的DNS根服务器,从而导致对被屏蔽网站的错误DNS回复污染了国际互联网。 軼聞 2010年4月11日,日本AV女優蒼井空和紅音螢在Twitter的帳號被中國網民發現,隨後被《東莞時報》報道並被其他媒體廣泛轉載,大批網民突破防火長城的封鎖,登錄Twitter并关注她的帳號。此事件也使許多“翻牆”技術在大陸網民中傳播開來。 国家网信办政策与禁令 中国的部分互联网用户对网信办感到不快,并将其与中国的其他言論審查機構戲稱為“真理部”。 2015年1月,网信办发布了一首名为《网信精神》的歌,被纽约时报称为“倒回颂扬政权的革命歌曲”。 网信办曾被指控策划对国外企业的网络攻击。2015年,反审查团体GreatFire提供了数据和报告,调查对多个国外网站的中间人攻击,包括iCloud、Yahoo、微软和Google,认为只有网信办有“在中国骨干网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攻击”的能力。Gibson 研究公司认为2015年对GitHub的DDoS攻击和网信办的行动有关。攻击中百度广告的JavaScript脚本被劫持,转移国外访问者的流量到GitHub网站,来使其过载。Gibson 认为:“劫持发生在流量进入中国和流量到达百度服务器之间部分...这和过去的恶意行为一样,显示网信办与之直接相关。” ProPublica和纽约时报在2020年的调查发现网信办系统地在社交媒体上审查关于新冠肺炎爆发的消息,对李文亮的提及,并“安排了大量网络评论员,使用无关的闲聊来转移注意。” 2020年 下架《瘟疫公司》:2020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恶化时,网信办在控制在线舆情的同时,命令App Store将游戏《瘟疫公司》下架,而并未说明其违反什么法律法规。 经济影响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全球最大的互联网企业之一的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等中国本土企业,得益于中国阻止国际竞争对手进入市场,鼓励国内竞争的方式。 根据《金融时报》的报道,中国对VPN门户网站的打击已将业务带给了国家认可的电信公司。路透社报道说,中国的国有报纸已经扩大了其在线审查业务。该公司2018年的净收入增长了140%。其在上海上市的股票价格在2018年上涨了166%。 相关作品 电影 Pilger, John. (Director). (2007 ). The war on Democracy [motion pictures]. United States: Bullfrog Films 研究论文 Chen, Yuyu, and David Y. Yang. 2019. "The Impact of Media Censorship: 1984 or Brave New World?"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9 (6): 2294-2332. 参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被封锁网站列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物审查制度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 网络内容审查 突破网络审查 博客服務自律公約 中国网络实名制 防火长城 金盾工程 网络警察 网络特工 和谐社会 《推銷獨裁》 网络评论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媒体 綠壩·花季護航 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 谷歌退出中国大陆事件 中国大陆对维基媒体的封锁 言论自由 因言获罪 回声室效应 各地審查制度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官方网页 《中國互聯網狀況》白皮書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中国网络管理现状调查 中国数字时代网络审查专题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第三方 greatfire:用户提交内容后,greatfire自动收录并监测GFW屏蔽的关键字和网站,并列表。 揭开中国网络监控机制的内幕_無國界記者組織2007(pdf格式下载)- 中国网络监控报告之一 政府如何监控我们的电子网络通讯? - 中国网络监控报告之二 官民争夺网络空间又一年 - 中国网络监控与反监控年度报告(2007) 中国数字时代-网络审查专题 《删帖封禁——中国政府对社交媒体的管制》 — Pen America 新闻报道 The Development and the State Control of the Chinese Internet by Xiao Qiang, Director, China Internet Project, The Graduate School of Journalis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2005年4月14日 report on blogging in China,2006年3月16日 Behind China's internet Red FirewallBBC,2002年9月3日 China's Internet Censorship2002年12月3日 Cherry, Steven (2005). "The Net Effect: As China's Internet gets a much-needed makeover, will the new network promote freedom or curtail it?". IEEE Spectrum Online (2005). Tao, Wenzhao (2001). "Censorship and protest: The regulation of BBS in China People Daily". First Monday, v.6, n.1(2001年1月). Walton, Greg. China's Golden Shield。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tic Development, 2001. Tsui, Lokman (2001). "Big Mama is Watching You: Internet Control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Unpublished MA thesis, University of Leiden. Internet Filtering in China in 2004-2005: A Country Study,from the OpenNet Initiative. CHINA: Government blocks religious websites Forum 18 News,2004年7月21日 The Click That Broke a Government's Grip The Washington Post,2006年2月19日 Clayton, Murdoch, and Watson (2006). "Ignoring the Great Firewall of China". Privacy Enhancing Technologies Workshop, Cambridge, UK. To appear in workshop proceedings. Crandall, Zinn, Byrd, Barr, and East (2007). "ConceptDoppler: A Weather Tracker for Internet
椭圆,圆:当平面只与圆锥面一侧相交,交截线是闭合曲线的时候,且不过圆锥顶点,结果为近似椭圆。如果截面与圆锥面的对称轴垂直,结果为圆。 抛物线:截面仅与圆锥面的一条母线平行,结果为抛物线。 双曲线:截面与圆锥面两侧都相交,且不过圆锥顶点,结果为双曲线。 在平面通过圆锥的顶点的时候,有一些退化情况。交截线可以是一个直线、一个点、或一对直线。 几何性质 椭圆(ellipse) 椭圆上的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和等于长轴长(2a)。 抛物线(Parabola) 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等于该点到准线的距离。 双曲线(Hyperbola) 双曲线上的点到两个焦点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貫轴长(2a)。 离心率 对于椭圆和双曲线,可以采用两种焦点-准线组合,每个都给出同样完整的椭圆或双曲线。从中心到准线的距离是,这里的是椭圆的半长轴,或双曲线的半实轴。从中心到焦点的距离是。 在圆的情况下,且准线被假想为离中心无限远。这时声称圆由距离是到L的距离的e倍的所有点组成是没有意义的。 圆锥曲线的离心率因此是对它偏离于圆的程度的度量。 对于一个给定的,越接近于1,半短轴就越小。 笛卡尔坐标 在笛卡尔坐标系内,二元二次方程的圖像可以表示圓錐曲線,并且所有圓錐曲線都以這種方式引出。方程有如下形式 此處參數,和不得皆等於。 矩陣表示 上述方程可以使用矩陣表示爲 亦可以寫作 這是在射影幾何中使用的齊次形式的一個特例。 (参见齐次坐标) 下文中記,記。 類別 藉由,我們可以判定圓錐曲線是否退化。 若,則圓錐曲線退化。 若,則圓錐曲線未退化。 若圓錐曲線未發生退化,則 若 , 方程表示一個橢圓; 對於橢圓,當時,爲一個實橢圓;當時爲一個虛橢圓。(例如,沒有任何實值解,是一個虛橢圓) 特別的,若 ,且,作爲橢圓的特殊情況,表示一個圓。 若 ,表示一條拋物線; 若 ,表示一條雙曲線; 若 ,表示一條直角雙曲線。 若圓錐曲線發生退化,則 若,作爲橢圓的退化,爲一個點。 若,作爲拋物線的退化,爲兩條平行直線。 若,爲兩條不重合的平行直線。 若,爲兩條重合的平行直線。(特別的,此時的秩爲1) 若,直線不存在與實平面中。 若,作爲雙曲線的退化,爲兩條相交直線。(同時,也是雙曲線的漸近線) 在此處的表達中,和爲多項式係數,而非半長軸和半短軸。 不變量 矩陣、的行列式,以及(的跡)在任意的旋轉和座標軸的交換中保持不變。 常數項以及僅在旋轉中保持不變。 離心率 的離心率可被寫作關於係數的函數。 若 ,爲 拋物線,其離心率爲1。其它情況下,假設表達一個未退化的橢圓或雙曲線,那麼 此處若爲負則;若爲正則。 此外,離心率也是下述方程的一個正根
矩陣、的行列式,以及(的跡)在任意的旋轉和座標軸的交換中保持不變。 常數項以及僅在旋轉中保持不變。 離心率 的離心率可被寫作關於係數的函數。 若 ,爲 拋物線,其離心率爲1。其它情況下,假設表達一個未退化的橢圓或雙曲線,那麼 此處若爲負則;若爲正則。 此外,離心率也是下述方程的一個正根 此處 。對於橢圓或拋物線,該方程只有一個正根,即其離心率;對於雙曲線,其有兩個正根,其中的一個爲其離心率。 轉換爲標準方程 對於橢圓或雙曲線,可用變換後的變量表示爲如下所示的標準形式 或等價的 此處,和爲的特徵值,也即下述方程的兩根: 同時,,。 透過座標變換,各種類型的圓錐曲線都可以表示爲其標準形式: 极坐标 圆锥曲线的半正焦弦(semi-latus rectum)通常指示为,是从单一焦点或两个焦点中的一个,到圆锥曲线自身的,沿着垂直于主轴(长轴)的直线度量的距离。它有关于半长轴,和半短轴,通过公式或。 在极坐标系中,圆锥曲线有一个焦点在原点,如果有另一个焦点的话它在正x轴上,给出自方程 , 或者, , 如上,对于得到一个圆,对于得到椭圆,对于得到抛物线,对于得到双曲线。 齐次坐标 在齐次坐标下圆锥曲线可以表示为: 或表示为矩阵: 矩阵叫做“圆锥曲线矩阵”。 叫做圆锥曲线的行列式。如果则这个圆锥曲线被称为退化的,这意味着圆锥曲线是两个直线的联合(两相交直线,两平行直线或两重合直线)或一点。。 例如,圆锥曲线退化为两相交直线:。 类似的,圆锥曲线有时退化为两重合直线(两直线重合成一条): 。 被称为圆锥曲线的判别式。如果则圆锥曲线是抛物线,如果则是双曲线,如果则是椭圆。如果且,圆锥曲线是圆;如果且,它是直角双曲线。可以证明在複射影平面中,两个圆锥曲线共有四个点(如果考虑重根),所以永不多于4个交点并总有1个交点(可能性:4个不同的交点,2个单一交点和1个双重交点,2个双重交点,1单一交点和1个三重交点,1个四重交点)。如果存在至少一个重根的交点,则两个圆锥曲线被称为相切的。如果只有一个四重交点,两个圆锥曲线被称为是共振的。 进一步的,每个直线与每个圆锥曲线相交两次。如果两交点是重合成一点,则这个线被称为切线。因为所有直线交圆锥曲线两次,每个圆锥曲线有两个点在无穷远(与无穷远线的交点)。如果这些点是实数的,圆锥曲线必定是双曲线;如果它们是虚共轭,圆锥曲线必定是椭圆,如果圆锥曲线有双重点在无穷远,则它是抛物线。如果在无穷远的点是和,则圆锥曲线是圆。如果圆锥曲线有一个实数点和一个虚数点在无穷远,或它有两个不共轭的虚数点,它不是抛物线、不是椭圆、不是双曲线。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Conic sections at Special plane curves. Determinants and Conic Section Curves Occurrence of
此區氣候較乾,景象荒涼,以畜牧業為主。 氣候 安哥拉大部分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每年有溼季(10月-3月)及旱季(4月-9月),位在高原上的夫安波一帶,海拔有1500公尺,氣候溫和,年平均降雨量1450公釐,日平均氣溫為攝氏24至29度。濱海地區的氣溫和雨量均很低。羅安達以南屬半乾燥氣候,羅安達則是典型的草原氣候。 西部低地夏季十分炎熱。境內年分乾濕兩季,每年五月到八月是乾季。每年九月到第二年四月是濕季。每年三月到十二月是雨量最多的月份。北部平均年雨量在750公釐左右;南部和西北部海岸,平均年雨量在500公釐以下;南部靠海岸的地帶,平均年雨量只有300公釐左右。 政治 安哥拉共和國是實行總統制的單一制民主共和國。安哥拉總統為國家元首兼任政府首腦,並對外代表安哥拉共和國行使主權。現任国家元首是若昂·洛伦索;現任政府首脑亦是若昂·洛伦索、安哥拉的政治体制是共和制、多党制。立法機構是安哥拉國民議會:220個議席(一院制),以政黨得票比例產生代表,任期五年。內閣:由23名部長及18名省長組成,總理由執政黨(安哥拉人民解放運動)推舉。 行政區劃 安哥拉分為18个省(葡語:)如下: 重要城镇 羅安達(Luanda) 丹巴 (Damba) 威热(Uige) 卢阿希莫(Luachimo) 恩达拉坦多(N'Dalatando) 马兰热(Malanje) 绍里木(Saurimo) 安博因姆(Porto Amboim) 松贝(Sumbe) 洛比托(Lobito) 本格拉(Benguela) 万博(Huambo) 奎托(Kuito) 库万戈(Kuvango) 梅农盖(Menongue) 奎托夸納瓦萊(Cuito Cuanavale) 卢班戈(Lubango) -{zh-hant:納米貝; zh-hans:纳米贝; zh-tw:納米貝}-(Namibe) 翁吉瓦(Ondjiva) 穆库索(Mucusso) 经济 安哥拉經濟以農業為主,產木薯、穀類、香蕉、大蕉、棉花、木材、玉蜀黍、棕櫚油、蔬菜、麻、咖啡及煙草。礦產則有鑽石、鐵、石膏、瀝青、鹽、石灰石、磷酸鹽及錳。有煉油工業,主要分部於卡賓達的濱海地帶,產品佔近年出口收益的75%以上。亦有食品加工、造紙、紙漿、水泥及紡織工業。 在安哥拉的沿岸共蘊藏了80億桶石油,内陸也有出產鑽石。經濟潛力非常高。内戰終結後、毎年在貿易上共取得30億美元以上的盈利。 安哥拉地大物博,未開發的資源十分豐富,且曾為葡萄牙屬地,因而有「非洲的巴西」之稱。 農業 主要的農產品有咖啡、花生、豆類、葛粉、玉蜀黍、棕櫚樹、香蕉、西沙爾麻、椰油、棉花、樹薯、稻米、小麥、甘蔗、可可、菸葉、蔬菜和柑橘等水果。安哥拉是非洲最大咖啡產地,咖啡大多數是,著名的羅柏斯特(Robusta)種。 畜牧業 安哥拉畜牧業興盛,牧區分佈在胡拉、貝夷和本吉拉等地,牛、羊和豬等肉類,不愁缺乏。 漁業 安哥拉沿海一帶漁產很多,國內有許多機動漁船,魚獲量可以自足,魚粉和魚油還可以輸出。 林業 安哥拉國內林地很廣,森林面積為588544 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47.2%,林產相當豐富,但是還沒有大量開發。 礦業 安哥拉地下資源相當豐富,主要的礦產有金、銅、鐵、鈾、鎳、錳、磷、煤、鎢砂、褐煤、鹽、瀝青石、綠寶石、大理石、白陶土、石膏、鑽石和石油等。境內東北部有豐富的鑽石礦,鑽石多數用以外銷。國內還蘊藏有大量石油,喀丙達地方和北部海岸是主要的石油產地。石油自1969年開始生產,2009年平均日產量1,948.176桶,為當年非洲第二大產油國,並且石油自1973年起取代咖啡成為安哥拉最大宗的輸出物。 工業 工業也在積極發展中。主要的工業有煉油廠、紙漿廠、食品加工廠、成衣廠、汽車修護廠、碾米廠、藥廠、傢俱廠、鋸木廠、糖廠、咖啡加工廠、啤酒廠、水泥廠、肥料廠、紡織廠、發電廠、玻璃廠、飲料廠、菸酒廠和機械廠等,其中年發電廠年發電量為37.22億度(千瓦-小時)。 自然資源 《經濟學人》2008年報導稱,鑽石和石油占安哥拉經濟的60%,幾乎佔該國所有收入和所有主要出口。增長幾乎完全是由石油產量上升推動的,2005年底石油產量超過 140 萬桶/天(220,000立方米/天),預計到2007年將增長到200萬桶/天(320,000立方米/天)。 控製石油工業併入安哥拉政府所有的企業集團Sonangol Group。 2006年12月,安哥拉被接納為歐佩克成員國。 據保守的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稱,安哥拉的石油產量大幅增加,安哥拉現在是中國最大的石油供應國。“中國已向安哥拉政府提供了3筆數十億美元的信貸額度;中國進出口銀行兩次貸款20億美元,2004年一筆,2007年第二筆,以及2005年中國國際基金一筆29億美元貸款有限公司” 不斷增長的石油收入也為腐敗創造了​​機會:根據人權觀察最近的一份報告,2007-2010年政府賬戶中消失了320億美元。此外,國有石油公司Sonangol控制著卡賓達51%的石油。由於這種市場控制,公司最終確定了政府獲得的利潤和支付的稅款。外交事務委員會表示,世界銀行提到Sonangol是納稅人,它開展準財政活動,投資公共資金,並且作為特許經營商,它是一個行業監管機構。這種五花八門的工作計劃造成了利益衝突,並體現了 Sonangol 與政府之間複雜的關係,這削弱了正式的預算程序,並在國家的實際財政狀況方面造成了不確定性。” 2002 年,安哥拉要求賠償據稱由雪佛龍公司造成的漏油事故,這是安哥拉首次對在其水域經營的跨國公司處以罰款。 其鑽石礦的運營包括國營Endiama與採礦公司(如在安哥拉運營的ALROSA)之間的合作夥伴關係。 安哥拉的生物承載力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安哥拉畜牧業興盛,牧區分佈在胡拉、貝夷和本吉拉等地,牛、羊和豬等肉類,不愁缺乏。 漁業 安哥拉沿海一帶漁產很多,國內有許多機動漁船,魚獲量可以自足,魚粉和魚油還可以輸出。 林業 安哥拉國內林地很廣,森林面積為588544 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47.2%,林產相當豐富,但是還沒有大量開發。 礦業 安哥拉地下資源相當豐富,主要的礦產有金、銅、鐵、鈾、鎳、錳、磷、煤、鎢砂、褐煤、鹽、瀝青石、綠寶石、大理石、白陶土、石膏、鑽石和石油等。境內東北部有豐富的鑽石礦,鑽石多數用以外銷。國內還蘊藏有大量石油,喀丙達地方和北部海岸是主要的石油產地。石油自1969年開始生產,2009年平均日產量1,948.176桶,為當年非洲第二大產油國,並且石油自1973年起取代咖啡成為安哥拉最大宗的輸出物。 工業 工業也在積極發展中。主要的工業有煉油廠、紙漿廠、食品加工廠、成衣廠、汽車修護廠、碾米廠、藥廠、傢俱廠、鋸木廠、糖廠、咖啡加工廠、啤酒廠、水泥廠、肥料廠、紡織廠、發電廠、玻璃廠、飲料廠、菸酒廠和機械廠等,其中年發電廠年發電量為37.22億度(千瓦-小時)。 自然資源 《經濟學人》2008年報導稱,鑽石和石油占安哥拉經濟的60%,幾乎佔該國所有收入和所有主要出口。增長幾乎完全是由石油產量上升推動的,2005年底石油產量超過 140 萬桶/天(220,000立方米/天),預計到2007年將增長到200萬桶/天(320,000立方米/天)。 控製石油工業併入安哥拉政府所有的企業集團Sonangol Group。 2006年12月,安哥拉被接納為歐佩克成員國。 據保守的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稱,安哥拉的石油產量大幅增加,安哥拉現在是中國最大的石油供應國。“中國已向安哥拉政府提供了3筆數十億美元的信貸額度;中國進出口銀行兩次貸款20億美元,2004年一筆,2007年第二筆,以及2005年中國國際基金一筆29億美元貸款有限公司” 不斷增長的石油收入也為腐敗創造了​​機會:根據人權觀察最近的一份報告,2007-2010年政府賬戶中消失了320億美元。此外,國有石油公司Sonangol控制著卡賓達51%的石油。由於這種市場控制,公司最終確定了政府獲得的利潤和支付的稅款。外交事務委員會表示,世界銀行提到Sonangol是納稅人,它開展準財政活動,投資公共資金,並且作為特許經營商,它是一個行業監管機構。這種五花八門的工作計劃造成了利益衝突,並體現了 Sonangol 與政府之間複雜的關係,這削弱了正式的預算程序,並在國家的實際財政狀況方面造成了不確定性。” 2002 年,安哥拉要求賠償據稱由雪佛龍公司造成的漏油事故,這是安哥拉首次對在其水域經營的跨國公司處以罰款。 其鑽石礦的運營包括國營Endiama與採礦公司(如在安哥拉運營的ALROSA)之間的合作夥伴關係。 安哥拉的生物承載力高於世界平均水平。 2016年,安哥拉境內人均生物承載力為1.9全球公頃,略高於每人1.6全球公頃的世界平均水平。 2016年,安哥拉人均使用了1.01公頃的全球生物承載力——他們的消費生態足跡。這意味著他們使用的生物承載力大約是安哥拉的一半。因此,安哥拉正在運行生物承載力儲備。 國際貿易 出口貿易 在出口貿易方面,2009年輸出總值約為406.5億美元。主要輸出品有原油、鑽石、原油提煉產品、咖啡、西爾沙麻、漁及漁產、木材、棉花等,主要輸出國為中國、美國、法國、南非及加拿大。 進口貿易 在进口貿易方面,2009年輸入總值約為157.4億美元,主要輸入品有機械及電力設備、車輛及相關零件、藥品、食物、紡織品、軍事用品等。主要輸入國是葡萄牙、中國、美國、巴西、南韓及南非。 人口 根据世界人口统计网站的统计,安哥拉目前拥有29,276,528的人口,将近3000万人,人口年增長率為3%(2020年預估),預期壽命為46歲(男性45歲.女性48歲),而安哥拉的男女人口比例较为均衡,男性占比达到49.5%,女性占比50.5%。安哥拉國內的種族及宗教组成也十分多元。 宗教:68%信仰天主教。 語言: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 識字率:66.8%(男性82.1%、女性53.8%) 贫困线以下人口:70%(2003估.) 城市人口 安哥拉城市人口約占全國人口的59%(2010年預估),而2010年至2015年城市人口則以每年4%的速度成長。 民族及語言 安哥拉境內主要有奧溫本杜族(37%)、安本杜人(25%)、巴剛果族(13%)、隆達族、歐洲人(1%)等民族,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另有民族語言有姆班杜語、金邦杜語和剛果語等。 交通 在交通方面,安哥拉海運十分發達。國內主要的港口有摩珊第斯、本吉拉、羅安達和洛比托等地。可和世界各大港口通航。安哥拉國內鐵路全長2764公里。都是從沿海向內陸伸展。一共有五條,其中以從洛比托經本吉拉,橫貫安哥拉,和卡淡加鐵路銜接的本格拉铁路最為重要,這條鐵路並且和尚比亞以及辛巴威的鐵路互相銜接,可以通到莫三比克的貝伊拉和羅倫索馬貴斯等兩個港口,因此在安哥拉的交通運輸上,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公路全長51,429公里,三分之一高級路面,其他的是次級和低級路面,大多數公路雨天行車困難,全國約有68萬輛汽車,這個國家的航空交通也很發達,國內各大城市間有定期民航班機連絡,和各鄰國間也有定期班機往返,和英國以及葡萄牙間,空運航線更是十分忙碌。境內共有192處飛機場。 新聞出版 《安哥拉日報》為葡萄牙文官方日報,1923年創刊,發行量4萬餘份。《共和國公報》為官方不定期刊物,葡萄牙文。《安哥拉北方》、《支部》由安人運主辦,《勞動者之聲》由工人聯合會主辦。《對外貿易》、《能源》為專業性雜誌、季刊。 安哥拉通訊社:國家通訊社,有記者近百人,駐外有7個分社。 安哥拉國家電台:用葡語和多種民族語言廣播,對外用葡萄牙語、西班牙語、英語、法語等語言廣播。 安哥拉電視台:國營,每天播放15小時 文化教育 安哥拉教育體系分為基礎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基礎教育為義務教育,學制8年。兒童從7歲起入學。 阿戈斯蒂紐·內圖大學是唯一的國立綜合性大學,另有兩所私立大學。 2005年文盲率為33%。2008年,安注册學生總數為573.6萬人,教師17.9萬名。公共教育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8%。 資源 安哥拉石油、天然氣和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石油儲量為125億桶,原油日產量已接近200萬桶,天然氣儲量達7萬億立方米。石油工業是安哥拉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安哥拉主要礦產有鑽石、鐵、磷酸鹽、銅、黃金、石英、大理石等。安哥拉森林面積5300萬公頃,出產烏木、非洲白檀木、紫檀木等名貴木材。此外,安哥拉土地肥沃,河流密布,具有發展農業的巨大潛力。 節日 軍事 陸軍: 12萬人 海軍:3,000人 空軍:6,000-8,000人 參見 葡屬西非 森巴 (安哥拉音樂) 外部链接 http://www.angola.org/ 安哥拉石油公司Sonangol葡文,英文 Federacao Angolana de Futbol葡文 參考資料 非洲的共和国 前葡萄牙殖民地 大西洋國家 班圖語國家地區 葡萄牙語國家地區 1975年建立的國家或政權 1975年安哥拉建立 联合国会员国
衍生作品 《》()是《君之代》的进行曲改编版本,1880年由作曲,主歌每小节第一个音与《君之代》原曲相同,副歌部分则源自当时的另一首军歌,即外山正一作词、伊澤修二作曲的《》。1952年()将《君之代行进曲》作为入场进行曲。 参见 日野拒绝伴奏君之代诉讼 國歌少年 海行兮 資料来源 参考文献
明治時代於1868年開始時,日本開始邁向現代化,但還沒有任何可稱為“國歌”的歌曲。1869年,當時在橫濱工作的英國駐日大使館護衛隊步兵營軍樂隊隊長聽說日本缺少國歌,他向薩摩藩軍樂隊隊員們介紹英國國歌《天佑吾王》。芬頓強調了國歌的必要性,並建議:如果有人提供歌詞,他可以譜曲。兩軍樂隊商量以後,請日語、中國歷史和文學修養都很好的薩摩藩步兵隊隊長大山岩為國歌選擇了恰當的詞。芬頓把他自己的音樂加在大山岩從薩摩琵琶俳句集《蓬萊山》選的一首俳句上,這就是《君之代》最早的起源。 《君之代》歌词的和歌原型如下: 中文译文: 1876年,大日本帝國海軍軍樂長提出《恭祝天皇陛下樂譜改訂之儀》(),廢止《君之代》。1877年,日本爆發西南戰爭,芬頓任期屆滿歸國。1880年,《君之代》由宮內省式部職雅樂課伶人作曲,宮內省式部職雅樂課一等伶人林廣守撰定,德國音樂家加上西洋風和聲。1880年10月25日,《君之代》試演。1880年11月3日,《君之代》首次公開發表,以慶祝天長節。1888年,日本政府出版《大日本禮式》(),收錄《君之代》曲譜。 1893年8月12日,文部省公布《祝日大祭日歌詞並樂譜》(),收錄《君之代》等歌曲。《祝日大祭日歌詞並樂譜》記載《君之代》詞為「古歌」,作曲者為林廣守。大日本帝國海軍於1914年施行的《海軍禮式令》()採用《君之代》為國歌,《君之代》從此成為日本事實上的國歌。 二次大戰後,由於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宣佈大日本帝國政府的公告全部失效,所以《君之代》失去法律依據,成為传统上的日本国歌。 1999年8月9日,日本參議院表決通過《国旗及国歌相关法律》(,简称《国旗国歌法》),把《君之代》定為日本國歌。1999年8月13日,《国旗及国歌相关法律》公布施行,《君之代》重新正式成为日本官方国歌。
殖民地、託管地及佔領地官員 大英帝國和英聯邦 大英帝國時代本土和各殖民地或自治領之間的聯絡官稱爲高級專員,在較小的殖民地高級專員可能會兼任督撫。在20世紀后半葉,高級專員幾乎完全轉變成了上述的外交使節職位。 英帝國或英聯邦在20世紀極少數直接作為行政官員設立的高級專員公署包括: 1948年初,英國計劃重整對東非眾殖民地的管治架構,設立東非高級專員公署(East Africa High Commission),1961年轉為東非共同服務組織,1967年轉為东非共同体。 1971年澳大利亞所轄托管地巴布亞和領地新幾内亞合併為巴布亞新幾內亞領地,1973年設巴布亞新幾内亞高級專員,代替原領地行政官作為該領地最高行政官,直到1975年巴布亞新幾内亞獨立,高級專員由巴布亞新幾内亞總督替代。 法國 法國政府派駐海外殖民地總管、協調多個殖民地事務的官員稱為高級專員:例如太平洋高級專員、遠東及太平洋法屬領地高級專員、美洲高級專員等。 此外,法國的前殖民地獨立過程中指派的過渡性官員一般稱為高級專員。當時法國政府的構想是前殖民地獨立后高級專員可以轉爲類似英聯邦高級專員的“更密切的”外交使節,但未獲多數前殖民地政府的支持。 現在法國仍有兩個派駐海外領地的行政官員: 駐法屬波利尼西亞高級專員是該領地的最高行政長官。 駐新喀里多尼亞高級專員是法國政府在該自治領地的代表。 葡萄牙 葡葡牙海外殖民末期,莫三比克和安哥拉爭取獨立。而獨立前籌建的臨時政府,首長稱高級專員,權力相當於獨立前的殖民地總督 ()。 美國 美國統治琉球時期,曾於1957年設置「琉球列島高級專員」一職,作為琉球列島美國民政府的高等官銜,直至1972年沖繩主權移交日本為止。 常任内務官員 法國 法國的原子能高級專員是法國原子能專員署的首長,由法國總統任命。 葡萄牙 葡萄牙部長會議曾下設移民與多元文化對話高級專員(),主管移民及少數民族的融入政策及民族、文化和宗教的交流。現已改爲移民高級專員()。 葡萄牙衛生部曾於2005至2011年下設衛生高級專員(),專責國家衛生計劃的協調工作,並主管衛生部對外交流事務。 葡屬澳門 澳葡政府於1992年3月15日成立反貪污暨反行政違法性高級專員公署(),首任專員為薛克法官。
其他用法 在台灣,高級專員(高專)另指一般公民營機構內的高階非主管職員。 参考資料 High Commission -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移民路陷窘境 葡萄牙华人生意、生活面临问题多 - 新華社 相關條目 高級專員 (大英國協) ,指外交官銜低於秘書和參贊的大使館基層館員 總督、政府部门首长、地方行政首长 外交官銜 政府機構首長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O OM:阿曼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P P:葡萄牙 PA:巴拿馬 PE:秘魯 PK:巴基斯坦 PL:波蘭 PY:巴拉圭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Q Q:卡達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R RA:阿根廷 RB:波札那 RC: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該代碼仍在臺灣沿用) RCA:中非 RCB:剛果共和國 RCH:智利 RH:海地 RI:印尼 RIM:茅利塔尼亞 RKS:科索沃 RL:黎巴嫩 RM:馬達加斯加 RMM:馬利 RN:尼日 RO:羅馬尼亞 ROK:南韓 ROU:烏拉圭 RP:菲律賓 RSM:聖馬利諾 RT:多哥 RUS:俄羅斯 RWA:盧安達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S S:瑞典 SCG: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旧代码,黑山独立后已分别改为SRB和MNE;再早前曾使用南斯拉夫YU代码) SD:史瓦濟蘭 SF:芬蘭(舊代碼,現已改為FIN) SGP:新加坡 SK:斯洛伐克 SLO:斯洛維尼亞 SME:蘇利南 SN:塞內加爾 SP:索馬利亞 SRB:塞尔维亚 SY:塞席爾 SYR:敘利亞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T THA:泰國 TJ:塔吉克 TM:土庫曼 TN:突尼西亞 TR:土耳其 TT:千里達及托巴哥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U UA:烏克蘭 UAE: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USA:美國 UZ:烏茲別克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V V:梵蒂冈 VN:越南 W WAL:獅子山 WAN:奈及利亞 WD:多米尼克 WG:格瑞那達 WL:聖露西亞 WS:薩摩亞 WV:聖文森與格瑞納丁 A B C D E F G H I J K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H H:匈牙利 HK:香港 HN:宏都拉斯 HR:克羅埃西亞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I I:義大利 IL:以色列 IND:印度 IR:伊朗 IRL:愛爾蘭 IRQ:伊拉克 IS:冰島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J J:日本 JA:牙買加 JOR:約旦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K K:柬埔寨 KS:吉爾吉斯 KSA:沙烏地阿拉伯 KWT:科威特 KZ:哈薩克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L L:盧森堡 LAO:寮國 LS:賴索托 LT:立陶宛 LV:拉脫維亞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M M:馬爾他 MA:摩洛哥 MAL:馬來西亞 MC:摩納哥 MD:摩爾多瓦 MEX:墨西哥 MGL:蒙古 MH:馬紹爾群島 MNE:黑山 MO:澳門 MOC:莫三比克 MS:模里西斯 MW:馬拉威 MYA:緬甸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N N:挪威 NA:荷屬安地列斯 NAM:納米比亞 NIC:尼加拉瓜 NL:荷蘭 NMK:北馬其頓(改名前使用MK) NZ:紐西蘭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O OM:阿曼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P P:葡萄牙 PA:巴拿馬 PE:秘魯 PK:巴基斯坦 PL:波蘭 PY:巴拉圭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Q Q:卡達
II:第二堂/方樹泉堂 方樹泉堂位於學生宿舍二座,其宿生組織為「翱峰」(VERTEX),為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會屬下組織,其代表顏色為紅色。 Hall III:第三堂 第三堂位於學生宿舍三座,其宿生組織為「冰川」(Glacier),於1994年成立並為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會屬下組織,其代表顏色為藍色。此舍堂一共有473位宿生,主要宣揚友誼、合作和其獨有的文化。第三堂的學生會有舉辦「冰川節」等傳統活動。據聞第三堂的活動內容較為豐富,但有學生認為其活動較為「越界」,有具不良意識之嫌。 Hall IV:第四堂 第四堂位於學生宿舍四座,其宿生組織為「嶄越」(Vista),為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會屬下組織,其代表顏色為綠色。第四堂位於荷花池之旁,學生大多稱其為「蚊池」。第四堂宿生會有「跳蚊池」的傳統習俗,據聞每一屆新的執行委員上任時都要跳進荷花池裏面。亦有傳聞指生日的宿生會被其他宿生扔進荷花池裏面。同時亦極為注重不同體育活動,在體育方面亦是四社之最,近年來多次在科大聯社體育比賽中獲得全場總冠軍。 Hall V:第五堂 第五堂位於學生宿舍五座,其宿生組織為「卓毅」(Endeavour),為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會屬下組織,其代表顏色為黃色。學生宿舍五座前身為研究生宿舍二座,故其歷史與第一至四堂相約。第五堂內的床均為「淥架床」(Bunk Beds),且房間較窄,故部分學生認為其居住環境較差。 較新六座舍堂 Hall VI:何善衡堂 S.H.Ho Hall (新堂 New Hall) 何善衡堂位於何善衡樓及賽馬會樓,其宿生組織為「眾城」(Unify),代表顏色為紫色、並不屬於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會。 Hall VII:陳瑞球堂 CSK Hall 陳瑞球堂(全名為陳瑞球林滿珍伉儷樓)是唯一沒有統一學生組織的舍堂,其中學校於陳瑞球堂內推行Living Learning Communities計畫,可讓宿生之間彼此認識和了解。 Hall VIII/IX:第八堂及第九堂(相連) 第八堂及第九堂位於霍英東體育中心旁,故部分學生稱其為「霍英東堂」。其學生組織為「捌玖」(HKUST UG Halls VIII & IX Organising Team) 。此堂的代表顏色為桃紅色。由於此舍堂較遲成立,故沒有較明顯的獨特文化。此堂有較多的非本地(non-local)宿生,故活動較傾向不同文化上的交融。 賽馬會大樓(Jockey Club Hall) 於2017年落成,賽馬會大樓是第10座本科生宿舍,舍堂位於校園以外(off campus),座落於將軍澳尚德邨對面,為本科生提供512個宿位,是目前最新建立的舍堂。 賽馬會集賢樓 (Jockey Club Graduate Tower) 位於李兆基商學大樓山坡對下,在2020年落成。有望為在校研究生提供更多宿位,以配合科大長遠研究發展。 教學設施 香港科技大學位於清水灣大埔仔,佔地60公頃,包括教學研究設施,體育設施及宿舍等:虛擬遊覽校園。科大校園設有南閘及北閘兩個校門,其中位於大學道的北閘為大學正門,連接香港賽馬會大堂,大堂外廣場上的「紅鳥」日晷形雕塑被視為科大的象徵,於校內師生間有「火雞」之名。 主校園 學術大樓相連建築(ACAD) 學術大樓包括多棟相連的大樓,「學術大樓」為相連建築結構的統稱,當中包括羅桂祥樓、正愛慈善基金翼、香港賽馬會創新科技中心、吳家瑋學術廊、實驗室樓、圖書館建築等。香港科技大學將大部分教學設施及實驗室集中在教學大樓內;此外大學設有多間研究中心及實驗所。 正愛慈善基金翼(SLCF Wing) 學術大樓的西北部分,內有何善衡體育館(S.H.Ho Sports Hall)、曾肇添展藝廳(TST Art Hall)等設施,鄰近李兆基圖書館(LSK Library)。 羅桂祥樓(LKS) 學術大樓中的兩棟實驗室大樓之一, 位於吳家瑋學術廊旁,接近賽馬會創新科技中心。由吳家瑋學術廊前往,可在張安德講堂後方進入。由賽馬會創新科技中心前往,則需經過蒙民偉納米科技研究中心。羅桂祥樓內設有3部升降機,可乘搭22-24號升降機前往各層。三樓以上主要為工學院的實驗室。 吳家瑋學術廊(C.W. Woo Conc.) 吳家瑋學術廊為於學術大樓、實驗室樓、羅桂祥樓和賽馬會創新科技中心的中間。吳家瑋學術廊由一樓有蓋行人軸及地庫機電共同溝貫穿,是全港首幢採納共同溝設計概念的建築物。吳家瑋學術廊共設有五個演講廳,分別為花旗集團演講廳、林護演講廳、夏利萊博士及夫人演講廳、利榮達演講廳和張安德講堂。吳家瑋學術廊內亦設有一間咖啡室(現為Passion餐廳)。於吳家瑋學術廊的前端設有鄧肇堅電腦廳(Barn B)。 新翼(Annex) 香港賽馬會創新科技中心(簡稱「創科中心」或「新翼/Annex」)位於教學大樓的東南方、鄰近鄭裕彤樓。新翼內設有不同的課室和講堂,有較新的設計。由吳家瑋學術廊前往,可於張安德講堂旁乘扶手電梯即可抵達。由鄭裕彤樓前往,則可行經UG層的行人天橋、或由G層前往創科中心的二樓。香港賽馬會創新科技中心內設有7部升降機,可乘搭27-33號升降機前往各層。 實驗室樓(LAB) 學術大樓中的兩棟實驗室大樓之一,位於吳家瑋學術廊旁。由吳家瑋學術廊前往,可從林護演講廳(LT-B)至張安德講堂(LT-E)後方進入,並乘搭19-21號升降機前往各層。三樓以上主要為理學院的實驗室。實驗室樓暫時並未有因為慈善家的捐贈而命名。 李兆基圖書館(LSK Library) 李兆基圖書館位於香港賽馬會大堂旁,樓高5層,總樓面面積10,550平方米,館藏約77萬冊,設有2,000個座位供學生、教職員及公眾使用。為配合334新學制,圖書館曾進行擴建工程、向北面擴展,擴建部分已於2011年落成啟用。以往科大圖書館對非科大師生的參觀者有一定程度的開放,如在非考試時間容許參觀者內進,但亦有一定程度的限制。 不過由2016年5月9日開始,圖書館只限6月至8月,以及1月對非科大師生開放。使用者需持有科技大學相關證件方可進入。李兆基圖書館的館藏以美國國會圖書館圖書分類法(Library of Congress Classification)分類,現時為不少歐美大學圖書館所採用。 鄭裕彤樓(CYT) 內有8層,為大學內一個用作上課及進行科研的地方。鄭裕彤樓內主要為科研實驗室。鄭裕彤樓現址原劃作學術大樓於90年代第三期擴展的用地,但由於缺乏資金,故計畫擱置。後來由於科技大學轉為4年新學制,故計畫重啟建成鄭裕彤樓。 逸夫演藝中心(SHAW) 逸夫演藝中心於2021年第三季完工,在2021年11月17日正式啓用。大禮堂為科大的新地標、可成為大型活動的場地,如畢業典禮。逸夫演藝中心樓高三層、可容納達1,300名觀眾、位於科大清水灣校園的南門入口附近。逸夫演藝中心的前身為臨時停車場和網球場,此停車場於2019年5月30日起永久關閉。 李兆基校園 李兆基樓全稱李兆基商學大樓,位於李兆基校園內,主要供工商管理學院使用,是科大在舊電視城古裝街範圍內首幢落成的建築物。李兆基商學大樓於2013年落成啟用,位處科大校園最高點,佔地約10公頃。李兆基商學大樓內設有可容納200人的黃則翠演講廳及約200個課室。大樓內亦設有大量研討室、會議室、雙層學生自修廊(李嘉倫學生啟導中心)等。 盧家驄樓(IAS) 盧家驄樓全稱盧家驄薈萃樓,位於李兆基校園內,位於李兆基商學大樓東面,主要供賽馬會高等研究院使用。盧家驄薈萃樓內設有高研院演講廳多個課室,以作教學用途之用。由於盧家驄薈萃樓位置偏遠,故人流甚少、亦受到部分學生批評。 未來南面建築 李家誠創科大樓(MKSL) 李家誠創科大樓為規劃中的新大樓、預計將位於鄭裕彤樓與李兆基商大樓之間。 學生組織 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會(,简称:)是獲科大校方認可的學生會組織,於1992年正式成立。科大學生會以「推廣會員間社交、文化、體育及學術活動」、「培養會員公民意識」、「促進會員福利」、「於影響會員利益之事務上代表會員」及「協助大學發展」為其宗旨,設實行權力分立的四大中央架構,分別為「幹事會」(「執委會」,The Executive Committee,簡稱ExCo)、「評議會」(The Council)、「仲裁委員會」(The Court)及「編輯委員會」(The Editorial Board,簡稱EB),分掌該會的行政、立法、司法及傳媒監察權。學生會下設不同屬會,由評議會負責統籌,目前已有六類、總計超過100個學會。科大學生會在2013年4月1日正式加入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是最後一間加入學聯的本地大學學生會。 校園其他設施 大學設有書店(現正物色經營者)、學生會合作社、便利店(7-Eleven)、超級市場(fusion)、銀行(中國銀行及恆生銀行)、髮型屋、暗房、速食店(麦当劳)及燒烤場等。 體育設施 香港科技大學有各種室內外體育設施供學生、校友及教職員免費使用。 何善衡體育館(S.H.Ho) 設有一個多功能室內何善衡體育館(S H Ho Sports Hall),可以進行多種體育活動,例如羽毛球、籃球、手球、排球等。此外大學亦設有壁球場、乒乓球室、攀石牆、健身房及25米暖水游泳池。 曾肇添體育中心(TST) 曾肇添體育中心為科技大學新建之室內體育中心,位於海邊。 霍英東體育中心(FYT,Fok Ying Tung Sports Center) 霍英東體育中心為科技大學海旁的體育中心,設有一個標準的人工草地足球場及長400米的八線全天候跑道、田徑運動設施及看台。它供科大學生、職員及校友使用,亦用作舉辦聯校、聯會等運動比賽的场所。 其他設施 大學亦設有8個網球場、50米標準室外及室內游泳池、籃球場及小型足球場。水上活動中心一期亦於2015年尾開始興建。 飯堂 大學內有多間餐廳營業,為學生及教職員提供膳食服務: 學術大樓(ACAD) LG7 LG 7 Kitchen 1(泛亞飲食,由大家樂集團營運) LG 7 Kitchen 2 and Kiosk(金飯碗 Gold Rice Bowl Delicious Food,俗稱「金兜」) LG 7 Kitchen 3 (活力素食 TT Veggie) LG 7 Kitchen 4 (Oliver Super Sandwiches,由大家樂集團營運) LG5 麥當勞(科大是現時香港各大專院校中,唯一一所設有大型連鎖美式快餐店之大學) LG1 LG 1 Can.teen II、Baguettes II(由美心集團營運) G/F
賽馬會大樓(Jockey Club Hall) 於2017年落成,賽馬會大樓是第10座本科生宿舍,舍堂位於校園以外(off campus),座落於將軍澳尚德邨對面,為本科生提供512個宿位,是目前最新建立的舍堂。 賽馬會集賢樓 (Jockey Club Graduate Tower) 位於李兆基商學大樓山坡對下,在2020年落成。有望為在校研究生提供更多宿位,以配合科大長遠研究發展。 教學設施 香港科技大學位於清水灣大埔仔,佔地60公頃,包括教學研究設施,體育設施及宿舍等:虛擬遊覽校園。科大校園設有南閘及北閘兩個校門,其中位於大學道的北閘為大學正門,連接香港賽馬會大堂,大堂外廣場上的「紅鳥」日晷形雕塑被視為科大的象徵,於校內師生間有「火雞」之名。 主校園 學術大樓相連建築(ACAD) 學術大樓包括多棟相連的大樓,「學術大樓」為相連建築結構的統稱,當中包括羅桂祥樓、正愛慈善基金翼、香港賽馬會創新科技中心、吳家瑋學術廊、實驗室樓、圖書館建築等。香港科技大學將大部分教學設施及實驗室集中在教學大樓內;此外大學設有多間研究中心及實驗所。 正愛慈善基金翼(SLCF Wing) 學術大樓的西北部分,內有何善衡體育館(S.H.Ho Sports Hall)、曾肇添展藝廳(TST Art Hall)等設施,鄰近李兆基圖書館(LSK Library)。 羅桂祥樓(LKS) 學術大樓中的兩棟實驗室大樓之一, 位於吳家瑋學術廊旁,接近賽馬會創新科技中心。由吳家瑋學術廊前往,可在張安德講堂後方進入。由賽馬會創新科技中心前往,則需經過蒙民偉納米科技研究中心。羅桂祥樓內設有3部升降機,可乘搭22-24號升降機前往各層。三樓以上主要為工學院的實驗室。 吳家瑋學術廊(C.W. Woo Conc.) 吳家瑋學術廊為於學術大樓、實驗室樓、羅桂祥樓和賽馬會創新科技中心的中間。吳家瑋學術廊由一樓有蓋行人軸及地庫機電共同溝貫穿,是全港首幢採納共同溝設計概念的建築物。吳家瑋學術廊共設有五個演講廳,分別為花旗集團演講廳、林護演講廳、夏利萊博士及夫人演講廳、利榮達演講廳和張安德講堂。吳家瑋學術廊內亦設有一間咖啡室(現為Passion餐廳)。於吳家瑋學術廊的前端設有鄧肇堅電腦廳(Barn B)。 新翼(Annex) 香港賽馬會創新科技中心(簡稱「創科中心」或「新翼/Annex」)位於教學大樓的東南方、鄰近鄭裕彤樓。新翼內設有不同的課室和講堂,有較新的設計。由吳家瑋學術廊前往,可於張安德講堂旁乘扶手電梯即可抵達。由鄭裕彤樓前往,則可行經UG層的行人天橋、或由G層前往創科中心的二樓。香港賽馬會創新科技中心內設有7部升降機,可乘搭27-33號升降機前往各層。 實驗室樓(LAB) 學術大樓中的兩棟實驗室大樓之一,位於吳家瑋學術廊旁。由吳家瑋學術廊前往,可從林護演講廳(LT-B)至張安德講堂(LT-E)後方進入,並乘搭19-21號升降機前往各層。三樓以上主要為理學院的實驗室。實驗室樓暫時並未有因為慈善家的捐贈而命名。 李兆基圖書館(LSK Library) 李兆基圖書館位於香港賽馬會大堂旁,樓高5層,總樓面面積10,550平方米,館藏約77萬冊,設有2,000個座位供學生、教職員及公眾使用。為配合334新學制,圖書館曾進行擴建工程、向北面擴展,擴建部分已於2011年落成啟用。以往科大圖書館對非科大師生的參觀者有一定程度的開放,如在非考試時間容許參觀者內進,但亦有一定程度的限制。 不過由2016年5月9日開始,圖書館只限6月至8月,以及1月對非科大師生開放。使用者需持有科技大學相關證件方可進入。李兆基圖書館的館藏以美國國會圖書館圖書分類法(Library of Congress Classification)分類,現時為不少歐美大學圖書館所採用。 鄭裕彤樓(CYT) 內有8層,為大學內一個用作上課及進行科研的地方。鄭裕彤樓內主要為科研實驗室。鄭裕彤樓現址原劃作學術大樓於90年代第三期擴展的用地,但由於缺乏資金,故計畫擱置。後來由於科技大學轉為4年新學制,故計畫重啟建成鄭裕彤樓。 逸夫演藝中心(SHAW) 逸夫演藝中心於2021年第三季完工,在2021年11月17日正式啓用。大禮堂為科大的新地標、可成為大型活動的場地,如畢業典禮。逸夫演藝中心樓高三層、可容納達1,300名觀眾、位於科大清水灣校園的南門入口附近。逸夫演藝中心的前身為臨時停車場和網球場,此停車場於2019年5月30日起永久關閉。 李兆基校園 李兆基樓全稱李兆基商學大樓,位於李兆基校園內,主要供工商管理學院使用,是科大在舊電視城古裝街範圍內首幢落成的建築物。李兆基商學大樓於2013年落成啟用,位處科大校園最高點,佔地約10公頃。李兆基商學大樓內設有可容納200人的黃則翠演講廳及約200個課室。大樓內亦設有大量研討室、會議室、雙層學生自修廊(李嘉倫學生啟導中心)等。 盧家驄樓(IAS) 盧家驄樓全稱盧家驄薈萃樓,位於李兆基校園內,位於李兆基商學大樓東面,主要供賽馬會高等研究院使用。盧家驄薈萃樓內設有高研院演講廳多個課室,以作教學用途之用。由於盧家驄薈萃樓位置偏遠,故人流甚少、亦受到部分學生批評。 未來南面建築 李家誠創科大樓(MKSL) 李家誠創科大樓為規劃中的新大樓、預計將位於鄭裕彤樓與李兆基商大樓之間。 學生組織 香港科技大學學生會(,简称:)是獲科大校方認可的學生會組織,於1992年正式成立。科大學生會以「推廣會員間社交、文化、體育及學術活動」、「培養會員公民意識」、「促進會員福利」、「於影響會員利益之事務上代表會員」及「協助大學發展」為其宗旨,設實行權力分立的四大中央架構,分別為「幹事會」(「執委會」,The Executive Committee,簡稱ExCo)、「評議會」(The Council)、「仲裁委員會」(The Court)及「編輯委員會」(The Editorial Board,簡稱EB),分掌該會的行政、立法、司法及傳媒監察權。學生會下設不同屬會,由評議會負責統籌,目前已有六類、總計超過100個學會。科大學生會在2013年4月1日正式加入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是最後一間加入學聯的本地大學學生會。 校園其他設施 大學設有書店(現正物色經營者)、學生會合作社、便利店(7-Eleven)、超級市場(fusion)、銀行(中國銀行及恆生銀行)、髮型屋、暗房、速食店(麦当劳)及燒烤場等。 體育設施 香港科技大學有各種室內外體育設施供學生、校友及教職員免費使用。 何善衡體育館(S.H.Ho) 設有一個多功能室內何善衡體育館(S H Ho Sports Hall),可以進行多種體育活動,例如羽毛球、籃球、手球、排球等。此外大學亦設有壁球場、乒乓球室、攀石牆、健身房及25米暖水游泳池。 曾肇添體育中心(TST) 曾肇添體育中心為科技大學新建之室內體育中心,位於海邊。 霍英東體育中心(FYT,Fok Ying Tung Sports Center) 霍英東體育中心為科技大學海旁的體育中心,設有一個標準的人工草地足球場及長400米的八線全天候跑道、田徑運動設施及看台。它供科大學生、職員及校友使用,亦用作舉辦聯校、聯會等運動比賽的场所。 其他設施 大學亦設有8個網球場、50米標準室外及室內游泳池、籃球場及小型足球場。水上活動中心一期亦於2015年尾開始興建。 飯堂 大學內有多間餐廳營業,為學生及教職員提供膳食服務: 學術大樓(ACAD) LG7 LG 7 Kitchen 1(泛亞飲食,由大家樂集團營運) LG 7 Kitchen 2 and Kiosk(金飯碗 Gold Rice Bowl Delicious Food,俗稱「金兜」) LG 7 Kitchen 3 (活力素食 TT Veggie) LG 7 Kitchen 4 (Oliver Super Sandwiches,由大家樂集團營運) LG5 麥當勞(科大是現時香港各大專院校中,唯一一所設有大型連鎖美式快餐店之大學) LG1 LG 1 Can.teen II、Baguettes II(由美心集團營運) G/F 星巴克 (由美心集團營運) 南北小廚(中餐館,由美心集團營運) 1/F 學術廊 Passion(西餐廳,店鋪前身為美國三文治公司) Hungry Korean American Diner 美國三文治公司 鄭裕彤樓(CYT) G/F Subway 逸夫演藝中心(SHAW) G/F 鴻福堂 HFT Life 李兆基商學大樓(LSK) 李兆基商學大樓餐廳 Diners@LSKBB(由美心集團營運) 李兆基商學大樓Pacific Coffee(由華潤創業營運) 李兆基商學大樓Ebeneezer's
缺點:若電流量不是很大,增壓程度有限,因此自行加裝的電動渦輪增壓器幾乎沒效果;有效果電動增壓器則需要大量電能,這依賴特別加強的供電設計,而且由電力來傳輸能量,其損耗會比由皮帶來傳輸能量的機械增壓器高許多,不過電能是可以儲存的能量。 雙增壓器(twincharger) 同時裝置兩種增壓器。以機械及渦輪增壓系統為例,低轉速時採用機械增壓,高轉速時關閉機械增壓、因為此時渦輪增壓已經可以提供足夠的增壓能力;車廠也在研發安裝電動增壓與渦輪增壓的雙渦輪系統,BMW甚至研發出三渦輪增壓。 優點:若要藉由縮小引擎排氣量來減少油耗,雙增壓可以提供足夠的馬力及更佳扭力,尤其是最常出現低轉速時、會有更好的扭力表現。 缺點:系統複雜,維修不易,因此在近期才量產。 混合動力增壓器(hybrid turbocharger) 運作原理:渦輪增壓器上加裝一個同軸電動馬達兼發電機。低轉速時,由電動馬達轉動渦輪來增壓;高轉速時,即轉換為發電機,回收多餘能量、避免進氣壓力過大(傳統渦輪增壓器會使用旁通道來避免壓力過大)。
缺點:若電流量不是很大,增壓程度有限,因此自行加裝的電動渦輪增壓器幾乎沒效果;有效果電動增壓器則需要大量電能,這依賴特別加強的供電設計,而且由電力來傳輸能量,其損耗會比由皮帶來傳輸能量的機械增壓器高許多,不過電能是可以儲存的能量。 雙增壓器(twincharger) 同時裝置兩種增壓器。以機械及渦輪增壓系統為例,低轉速時採用機械增壓,高轉速時關閉機械增壓、因為此時渦輪增壓已經可以提供足夠的增壓能力;車廠也在研發安裝電動增壓與渦輪增壓的雙渦輪系統,BMW甚至研發出三渦輪增壓。 優點:若要藉由縮小引擎排氣量來減少油耗,雙增壓可以提供足夠的馬力及更佳扭力,尤其是最常出現低轉速時、會有更好的扭力表現。 缺點:系統複雜,維修不易,因此在近期才量產。 混合動力增壓器(hybrid turbocharger) 運作原理:渦輪增壓器上加裝一個同軸電動馬達兼發電機。低轉速時,由電動馬達轉動渦輪來增壓;高轉速時,即轉換為發電機,回收多餘能量、避免進氣壓力過大(傳統渦輪增壓器會使用旁通道來避免壓力過大)。 優點:不會有遲滯現象,動力輸出很好控制;效率高,至少可以跟機械增壓打平;增壓裝置體積小就可以達到雙渦輪的好處,還可以用很小的代價來縮小引擎體積、減少油耗。 缺點:需要容量較大的電池來儲存能量,尚未成熟。 參考 外部連結
Sea)、爱尔兰海(Irish Sea)等都遵循了这个原则。 联合国事务局在2004年3月给日本政府的信函中表明,“联合国事务局遵守使用日本海单独标记的惯例的立场是非常明确的,指定(东海/日本海)两个地名违背联合国的惯例,侵害了联合国的中立性质。”这说明联合国认定“日本海”是该海域的唯一正式名称。日本海单独标记原则是国际水文组织或世界地图和教科书等长期以来一直遵守的。 韓國政府的立場 韓國把有關水域一向都稱為“東海”,黃海則稱為“西海”。韓國政府聲稱現在的日本海和東中国海,過去合稱為“東海”。只是後來不知甚麼時候開始,變為分別命名。而對於日本和歐亞大陸之間的對馬海峽,曾經以中間某小島(“某小島”可能為對馬島)作分界:在小島以東的稱為日本海,而小島以西的稱為朝鮮東海,其餘的部份則稱為中國東海。自從朝鮮半島被日本吞併之後,除韓國外的世界各國都將兩個海域合稱作“日本海”(Sea of Japan)。 其他立場 大多數國家以“東海”或“東中國海”指稱朝鮮半島以南、中國以東、日本九州、沖繩以西一帶的水域,而稱俄羅斯、朝鮮半島與日本列島之間的海域為“日本海”。 中華民國國立編譯館於2010年5月24日舉行的「外國地名譯名審議委員會第十屆會議」,決議將此海的兩種名稱並列於中華民國所發行的各種教科書中。但實際上並未被出版社普遍應用,一般民間、媒體及教科書理所當然的稱之為日本海,不知道此片海域有名稱之爭。而國立編譯館也已於2011年3月30日裁併。但部分中国人也倾向于使用其古称鲸海,因为宋、元时中国人称日本海为“鲸海”。元朝辽阳行省曾在海参崴一带设立鲸海千户所,隶属于水達達路。 美國政府對於國內外的地名,是使用「美國地名委員會」規定的稱呼,其中提到「日本海」是標準稱呼,「東海」是別稱。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日方 Sea of Japan - Japanes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defends the use of Sea of Japan. Naming of "Japan Sea" - The Janan Coast Guard (formarly entitled 'Maritime Safety Agency of Japan' in English) introduces the justification of the Japan sea(Sea of Japan). 其他 黃一農:〈日本海與東海之爭〉。 The Sea of Japan and Koreans - defends the use of Sea of Japan and states other places
Japan. Naming of "Japan Sea" - The Janan Coast Guard (formarly entitled 'Maritime Safety Agency of Japan' in English) introduces the justification of the Japan sea(Sea of Japan). 其他 黃一農:〈日本海與東海之爭〉。 The Sea of Japan and Koreans - defends the use of Sea of Japan and states other places that could claim East Sea. Koreas unite against Japan BBC News, August 16, 2002 - outlines the dispute A sea by any other name Guardian, August 23, 2002 - outlines the dispute. 日本海呼称問題(外務省) 日本海呼称問題(海上保安庁海洋情報部) 『國民新聞』 日本海呼称問題関連記事索引 (ページ下部) East Sea Map Study - by the Korean Overseas Information Service East Sea in World Maps - world maps displaying East Sea or similar names. East Sea or
OS X,2012年至2015年称 OS X)是蘋果公司推出的使用图形用户界面的操作系统,為麥金塔(Macintosh,简称 Mac)系列电脑的主操作系统。StatCounter 在2018年8月的数据表示,在桌面操作系统中,macOS 的使用份额为12.65%,次于 Windows 的82.51%位居第二。 macOS 是 1999 年发行的 Classic Mac OS 最终版本 Mac OS 9 的后继者。1999 年发布 macOS Server 的首个版本 Mac OS X Server 1.0,桌面版 Mac OS X 10.0「Cheetah」于 2001 年 3 月 24 日发布。2012 年苹果将 Mac OS X 更名为 OS X,第一个使用此命名的系统为「OS X Mountain Lion」。以前版本的 macOS 以大型猫科动物命名,例如 Mac OS X v10.8 被称为「Mountain Lion」,但随着 2013 年 6 月 OS X Mavericks 的公布,命名开始采用加州地标。2016 年 6 月,苹果公司宣布 OS X 更名为macOS,以便与苹果其他操作系统 iOS、watchOS 和 tvOS 保持统一的命名风格。在 Apple 宣布启动 Mac 迁移至AppleSilicon 平台后,首个支持 AppleSilicon 的 macOS Big Sur 于2020年6月7日发布。目前最新版本为 macOS Sonoma,于2023年6月5日的 WWDC23 发布。 macOS Server 也同时于 2001 年发售,架构上来说与工作站(客户端)版本相同,只有在包含的工作群组管理和管理软件工具上有所差异,提供对于关键网络服务的简化存取,像是邮件传输服务器、Samba 软件、轻型目录访问协议服务器以及域名系统。同时它也有不同的授权类型。 macOS包含两个主要的部分:名为Darwin的核心,以BSD源代码和Mach微内核为基础,由苹果公司和独立开发者社群合作开发;及一个由苹果公司开发,名为Aqua的专有圖形使用者介面。 歷史 簡單來說,它是 Mac OS「版本 10」的分支,然而它與早期發行的 Mac OS 相比,在 Mac OS 的歷史上是傾向獨立發展的。 它以 Mach 內核 為基礎,加入 UNIX 的 BSD 實作,再整合到 NeXTSTEP 當中(NeXTSTEP 為當時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於 1985 年被迫離開蘋果後,到 NeXT 公司所發展的)。 同時,蘋果電腦企圖創造一套獨家擁有的「新世代」作業系統,但只有少部份成功。最後 NeXT 的作業系統(在當時稱作 NeXTSTEP)被選為蘋果下個作業系統的基礎形式,然後蘋果電腦將 NeXT 公司全部買下來,並重新聘僱喬布斯。 喬布斯重回蘋果的領導階層後,帶領著蘋果公司把原本傾向便利程式設計師的 OPENSTEP,轉換到蘋果電腦主要銷售的家用市場,以及受到專業人士歡迎的 Rhapsody 系統上。經歷過打擊 Mac OS 獨立開發者忠誠度的失算策略、Mac OS 9 轉換到新系統,減輕轉變之後,Rhapsody 演化為 macOS。 描述 Mac OS X 是與先前的 Mac OS 徹底地分離開來的一個作業系統,它的底層程式碼與先前版本完全不同。這個新的核心名為 Darwin,是一套開放源碼、符合 POSIX 標準的作業系統,伴隨著標準的 Unix 命令列與其強大的應用工具。 儘管最重要的架構改變是在表面之下,但是 Aqua GUI 是最突出和引人注目的特色。柔軟邊緣的使用,半透明顏色和細條紋(與第一台 iMac 的硬體相似)把更多的顏色和材質帶入到桌面上的視窗和控制項,比 OS 9 所提供的外觀更多,引发了使用者間大量的爭論。很多舊 Macintosh OS 使用者把這個介面描述得像是像玩具一樣,缺乏專業美感。而其他的人則為新系統的新 GUI 創新感到恩喜。 這種外觀設計簡潔,即使在第一個 macOS 版本推出之前,第三方的開發者就開始針對可以換外表的程式像是 Winamp 製作類似 Aqua 介面的外表。 針對一些聲稱是有版權設計下製造或散佈且提供這種介面軟體的人,蘋果採取法律行動,威脅那些聲稱他們。macOS 包含了自家的軟體開發程式,其重大的特色是名為 Xcode 的整合開發環境。Xcode 是一個能與數種編譯器溝通的介面,包括 Apple 的 Swift、C、C++、Objective-C、以及 Java。可以編譯出目前 OS X Yosemite 所執行的兩種硬體平台之執行檔,也可以用除了 Swift 以外的几种语言编写用于旧系统的程序。还可以編譯成 PowerPC 平台專用,x86 平台專用,或是跨越兩種平台的通用二进制。 純粹由系統銷售的數字來看,這種 GUI 和核心的組合現在變成最暢銷的 Unix 環境。 显著特点 全 64 位元技術,可以-{zh-hans:通过;zh-hant:透過}-第三方的 Mode Selector 進行 64 位元和 32 位元切換。 Grand Central Dispatch:幫助程序編譯人員使用多核心編譯,增強軟件多核心支持。 OpenCL:是一种让图像处理器发挥极致来加速应用程序性能的新技术 辅助功能:-{zh-hans:通过;zh-hant:透過}-萬能輔助功能包含的 VoiceOver 2 可以讀出任何 Mac 上的文字。Multi-touch 觸控版支持中文手寫。含有 40 種以上盲文現實,支持藍牙模式。 它的 Quartz 影像模式使用 PDF(可攜文件格式,Portable Document Format)的子集合當作基礎。 全彩,可連續縮放的小圖示(最大到 128 × 128(10.5 Leopard 最大到 512 × 512)像素) 在視窗周圍的陰影和分離的文字元素來提供深度的感覺。 依靠 NeXT-型程序服务,提供全局拼写检查及其他功能强大的工具 專用界面工具集、文字、圖形和視窗元件的反鋸齒效果 新的界面元素,包括「紙單」(sheets;文档模型对话框附带于特殊窗口)和「抽屉」(drawers)。 色彩同步在核心绘图引擎中内置色彩匹配(为印刷和多媒体专业人士). OpenGL(在 10.2 版中納入)合成視窗到螢幕上,容許硬體加速繪圖。這種技術稱為 Quartz Extreme。 Exposé(在 10.3 版中納入)可以快速地排列視窗或是顯現桌面。在 10.6 中進行大量改良,直接从 Dock 上激活 Exposé。 在整個作業系統中普遍使用 Unicode。 Spotlight 搜尋技術(在 10.4 版中納入)允許以項目的特性或內容來快速的即時搜尋資料檔案、郵件訊息、照片、和其他資訊。 Automator(10.4 版中加入)是一種設計來為不同的工作任務建立自動化的工作流程之應用程式。 兼容性 儘管蘋果官方聲稱,macOS 只能在使用 G3 或更高階的微處理器的電腦上運行。但實際上透過修改,macOS 亦能安裝在較早期的 Power PC 604e 上並順利運行;甚至有人透過 PearPC 模擬器 Linux 版,在更早期的 Centris 650(25MHz)上安裝 Mac OS X 10.3,只是以此方式安裝的 macOS,沒有多大的實用價值可言(僅系統自我檢測便得花上數天時間)。 macOS 透過提供一種稱為 Classic 环境的模擬環境,保留了與較舊的 Mac OS 應用程式的相容性,允許使用者在 macOS 中把 Mac OS 9 當作一個程式行程來執行,使大部分舊的應用程式就像在舊的作業系統下執行一樣。另外,給 Mac OS 9 和 macOS 的 Carbon API 可以創造出允許在兩種系統執行的程式碼。OpenStep 的 API 也依然可以使用,但是蘋果現在把它稱為 Cocoa 技術。(這個遺留下來的傳統可以在 Cocoa API 中看到,大部分的類別名稱都是以 NeXTSTEP 的縮寫-{zh-hans:"NS";zh-hant:「NS」}-開頭。)給開發者的第四個選項是可以在 macOS 當作-{zh-hans:"第一等公民";zh-hant:「第一等公民」}-一樣的 Java 平台上寫應用程式—事實上這就是說 Java 應用程式儘可能的與作業系統合適地搭配而仍然能夠-{zh-hans:"";zh-hant:「」}-,再者 GUI 是以 Swing 撰寫而成,看起來幾乎與天生的 Cocoa 介面相同。 只要他們能夠在這個平台上被編譯,macOS 可以執行很多 BSD 或 Linux 軟體套件。編譯過的程式碼通常是以 macOS 封裝的方式來散佈,但有些可能需要命令列的組態設定或是編譯。像是 Fink 和 DarwinPorts 這樣的專案,提供很多標準套件之預先編譯或是預先格式好的封裝。在 10.3 版開始,macOS 已經包含 Apple X11,這是給 Unix 應用程式的 X11 圖形介面的公司版本,當作是在安裝階段的選擇性元件。蘋果是以 XFree86 4.3 和 X11R6.6 為基礎實作的,搭配一個模仿 macOS 外觀的視窗管理員,與 macOS 有更密切的整合,延展擴充到使用天生的 Quartz 顯像系統和加速 OpenGL。早期的 macOS 版本可使用 XDarwin 來執行 X11 應用程式。 對於早期的 macOS 版本,有支援的標準硬體平台是以 PowerPC G3、G4、G5 處理器的麥金塔電腦產品線(-{zh-hans:膝上型;zh-hant:筆記型}-、桌上型、或是伺服器)。後期的 macOS 版本不再支援某些老舊的硬體、舉例來說,Panther 不支援-{zh-hans:"米黃色";zh-hant:「米黃色」}- G3,以及 Tiger 不支援蘋果在推出 FireWire 之前的系統。然而,免費的工具像是 XPostFacto 可以使得蘋果官方宣稱不支援的某些舊系統可以安裝 macOS,包含某些 G3 之前的系統。作業系統針對所有支援的硬體提供相同的功能,除了基本硬體的限制之外(例如,CD-ROM 不能燒錄 CD)以及在更多先進配備上盡量增快效能(例如圖形加速)。 於 2005 年 6 月 6 日,史蒂夫·喬布斯在蘋果每年的蘋果公司全球軟體開發者年會中發表演說,表示接下來的兩年間蘋果將會從 PowerPC 轉換到 Intel 的微處理器,而且在這個轉變的期間,Mac OS X 都會支援兩種平台。對於 PowerPC 平台的支援會一直持續到 10.5 版,但是同時支援兩種平台多久的時間並不清楚(Mac OS 對於摩托罗拉 68k 架構的支援一直持續到 PowerPC 系統推出後的約四年)。新版的 Xcode 支援建造通用二进制,可以在兩種架構執行。PowerPC 程式碼在 Intel 為基礎的 Mac 會使用稱為 Rosetta 的模擬器來提供支援。賈伯斯也證實先前的謠言,就是蘋果之前每一版的 macOS 開發週期都有 Intel 微處理器的版本。像是跨平台的能力已經早就存在 macOS 的血統中——就是 macOS 的前身,OPENSTEP——已經被移植到很多個架構下,包含 Intel 的 x86 以及 macOS 的核心作業系統 Apple Darwin 也移植到 x86,早在 macOS 第一次推出就可以免費下載。然而,蘋果聲明 x86 平台的 macOS 將不會支援 Classic 環境。 版本 版本命名 「X」這个字母是一個羅馬數字「10」,因此正式的發音為「十」(ten),它接續了先前的麥金塔作業系統 Mac OS 8、Mac OS 9 的編號。另外一個原因,是蘋果公司傾向提及特別的版本,例如「Mac OS X 版本 10.4」。 早期 Mac OS X 版本是以大型猫科动物名稱为內部代号,如 10.0 版的代號是 Cheetah,以及 10.1 版代號為 Puma。在 Mac OS X 10.2 版本以后,因为乔布斯认为大家对早前版本的内部代号十分感兴趣,苹果开始公開地使用貓科名稱注册作为产品商标,并作为系统版本简称。Mac OS X 10.2 命名為 Jaguar,以及 10.3 相似地命名為 Panther。2011 年苹果推出 OS X Lion,改变了命名规则,在产品正式名称中去掉了 Mac 字样和版本号。2012 年又推出 OS X Mountain Lion。 乔布斯過世後,WWDC 2013 上发布 OS X Mavericks 时,克雷格·费德里吉(Craig Federighi,1969 年 5 月 27 日-)开玩笑说 OS X 10.9 曾考虑命名为 OS X Sea Lion,但考虑到貓科動物名稱即將用盡,今后命名困难,所以系统定名为 Mavericks,即加州北部的一处冲浪胜地。随后他宣布今后十年苹果将会用给开发团队灵感的加州景点名稱作為系统代号名,像是 2014 年發行的 OS X Yosemite,其中的-{zh-hans:"Yosemite";zh-hant:「Yosemite」}-即是加州的優勝美地國家公園。 由於蘋果在版本 10.4 使用「Tiger」這個名稱,因此一家品牌名稱中含有「Tiger」字樣的電腦零售商 曾對蘋果提出法律訴訟。然而,在 2005 年 5 月 16 日,佛羅里達州聯邦法庭裁決蘋果電腦使用「Tiger」的名稱並沒有侵害到 TigerDirect 的商標。 从2020年的 macOS Big Sur 开始,苹果放弃了 10.x 系列版本号,并从 11 开始顺序编号。 现在蘋果電腦的網站和文章中提及特殊的 OS 版本會以不同的方式呈現: 「macOS Monterey」,版本的正式名称 「macOS 12 "Monterey"」,版本號碼和名稱,蘋果有時會省略引号(目前已停止使用此命名方式) 「Monterey」,版本簡稱及商标 蘋果在內部使用"构建编号(build number)"來區別每一個 macOS 的開發版本。每一周可能會有好幾個開發版本。在蘋果的指導方針下,產品的第一個開發版本是由建造 1A1 開始。小改版是以 1A2、1A3、1A4 等等來編號。第一個主要的開發改版變成 1B1(並且小改版會變成 1B2、1B3 等等),而下一個主要的改版會變成 1C1,以此類推。在最後一個 1_系列的下一個主要改版會變成 2A,接著是 2B。從一個字母到下一個的轉變發生在次要的推出編號。舉例來說,像是 Panther(10.3)的第一個建造編號是 7A1。第一個公開發行的編號是 7B85;而最後一個 10.3.9 是 7W98。但是下一個 macOS 的版本是 10.4,建造編號是 8A1。當一個建造被選為當作下一個公開釋出的 macOS,則它會給定一個公開的版本編號。編號 4K78 就是被選為 macOS 版本 10.0,編號 5G64 變成 10.1,編號 6C115 變成 10.2,編號 7B85 變成 10.3,以及編號 8A428 變成 10.4。 版本歷史 Mac OS X 10.0 Cheetah 在 2001年3月24日,苹果推出了 Mac OS X v10.0(内部代号为猎豹)。其早期版本相当慢,功能也不齐全,仅有少量来自独立开发商的应用软件。很多评论员认为它并不是一款成熟的大众化产品,但不失为一项有潜力的开发项目。苹果从 1996 年就开始重写 Mac 操作系统,对于翘首盼望多年的业界人士而言,是推出 Mac OS X 10.0 本身就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除去一些较小的补丁,Mac OS X 的稳定性也颇具口碑,系统内核的错误比以往大大减少了。对它的批评主要是慢,与 2000年9 月的 Mac OS X 公開測試版相比,猎豹并没有运行得更快些。 Mac OS X 10.1 Puma 在該年之後的 2001年9月25日,Mac OS X v10.1(代號為 Puma)推出,增加了系統的效能和新的功能,像是 DVD 播放。由於 10.0 的口碑不好,蘋果為 10.0 的使用者推出免費的升級 CD,此為對於只有運行 Mac OS 9 的人推出 $129 美元的盒裝版本。有人發現升級的 CD 其實就是完整的安裝光碟,只要移除一個特定的檔案就能夠在 Mac OS 9 系統使用;蘋果隨後重新推出該 CD,實際上真的是把不必要的縮減掉,使得無法在這樣的系統上安裝。 Mac OS X 10.2 Jaguar 在 2002年8月24日,蘋果接著推出 Mac OS X v10.2 "Jaguar"。这是苹果第一次公開地使用他的貓科名稱作为产品商标推出,因为乔布斯认为大家对之前版本的内部代号十分感兴趣,就索性拿它来注册商标了。该版本帶來徹底的效能增強,新的且光鮮的外觀,以及很多巨大的改進(根據蘋果公司表示有
Mac OS X v10.6 Snow Leopard 于 2008年6月9日在 WWDC 上由苹果 CEO 史提夫·賈伯斯宣布,该操作系统将于自宣布开始-{zh-hans:"大约一年";zh-hant:大約一年}-后推出。現已全球上市,升級版本分為個人版及家庭版,家庭版可供三部電腦使用。从 Mac OS X Leopard 升级为 Snow Leopard,这是 macOS 一个简单,功能更强大完善的版本。它提供了大量的改进功能、新一代技术、开箱即可使用的 Microsoft Exchange Server 支持以及新辅助功能。 該系統提供了多項面向開發者的改進,如編譯器升級到 GCC 4.2,并提供蘋果公司自行開發的 Clang 編譯器和 LLVM 中間碼優化器。提供 GCD 優化系統的多核效率。以及提供 OpenCL 進行 GPU 通用計算。 此版本起僅適用於 Intel CPU 的 Mac,不再支援任何 PowerPC CPU 的 Mac 電腦。 本版本在 OS X Mountain Lion 发布后仍继续发售,价格降为 $29。 Mac OS X 10.7 Lion 蘋果公司於 2011年7月20日正式發表 Mac OS X v10.7,此版本僅適用於 Intel Core 2 Duo 或更新款 CPU 的 Mac 電腦。它进一步去除了对 Power PC 的支持,移除了 Rosetta。消费者可从 Mac App Store(此功能已於 v10.6.6 的升級中推出)购买下载,售价 29.99 美元(需先更新版本至 v10.6.8 才可利用下載版進行升級安裝);另外亦可在 Apple 線上商店以 69.99 美元購買 USB 闪存盘版的 OS X v10.7(10.7 版不販售光盘版,此 USB 闪存盘可用於全新安裝)。其显著的新特性有從 iPad 移植的一些功能如 Launchpad、全螢幕應用程式、Mission Control 等。现最新版本为 10.7.5,支持 MacBook Pro(Retina 显示屏)。 OS X 10.8 Mountain Lion 苹果公司于 WWDC2012 发布的新版美洲狮 OS X,最新穩定版本 12F45(OS X v10.8.5)。(Mountain Lion 又译为山狮,目的避免与之前重复,发生混淆)。该版本包含诸多新功能,例如信息、提醒事项、备忘录、通知中心、分享页(Share Sheets)、Game Center、AirPlay镜像和等,大部分源自iOS。苹果公司还重新设计了屏幕底部 Dock 的托盘,将原来的玻璃托盘及圆形运行指示灯改为金屬托盘和方形指示灯。该系统可在 Mac App Store 下载,售价比 OS X Lion 低,为 19.99 美元。这次升级只可从运行 Mac OS X v10.6.8 的最新版本或运行 OS X Lion 电脑中的 Mac App Store 获得。 OS X 10.9 Mavericks 蘋果公司於 2013年10月22日正式發表 OS X v10.9 版本,是蘋果公司开发的個人電腦和服务器操作系统OS X的第十个版本,免费提供。苹果于 2013年6月10日公布了 OS X Mavericks,当日起进行开发者测试。從這個版本起,蘋果公司不再以大型貓科動物來為其操作系统命名,改為採用给予团队灵感的美國加州的景点名。「Mavericks」一名來自加州的一個衝浪胜地。该系统加入了iBooks电子书功能(DP5 加入)和与 iOS 相同的地图程序,Finder 加入了标签和分頁瀏覽模式。同时该系统提供 Safari 7 和 iTunes 11.1,以及應用新技術降低 Ram(快閃記憶體)和 CPU (處理器) 的使用量以及降低用電,苹果宣称所有的旧产品都可以延长一个小时的续航。Mavericks 进一步提高了iCloud的整合能力。Mavericks 相较 Mountain Lion 有一些细微的用户界面调整。2013年10月22日开始免费提供。支持 OS X Lion 的电脑都可由 Mac OS X v10.6.8 免费升级。 OS X 10.10 Yosemite OS X 10.10 於 6月2日WWDC 2014 發表,秋季 10月16日随配备 Retina 5K 显示屏的 iMac 正式推出。7月25日開放給首 100 萬名登記的用戶下載測試,不再只限於繳交了 99 美元的開發者可以預先下載測試版。「Yosemite」一名來自加州的優勝美地國家公園。 OS X 10.11 El Capitan 以 OS X Yosemite 為基礎的新 OS X 系統,具備更強大的視窗管理功能、更出色的內建 app,以及更強大的 Spotlight 搜尋功能。另外,OS X El Capitan 一大重點就是效能提升,主要是因為把 Metal 繪圖技術整合在 OS X El Capitan 中,不僅提供全系統可見的效能提升,同時也能讓遊戲及專業 app 能更進一步發揮 Mac 繪圖處理器的完整效能。 macOS 10.12 Sierra macOS Sierra 的新功能主要是集成了Siri与网页版Apple Pay,并采用 Universal Clipboard 与 iOS 等设备共享剪贴板,优化了 iCloud Drive 与本地磁盘文件管理,媒体画中画。同时,最为显著的更改是将使用多年的「OS X」名称变更为「macOS」。WWDC2016 首日 2016年6月13日发布了首个开发者测试版,2016年7月5日发布了第二个开发者测试版,正式版于 2016年9 月发布。 macOS 10.13 High Sierra macOS High Sierra 用上全新的蘋果-{zh-hans:文件系统;zh-hant:檔案系統}-(APFS, Apple File System),同時-{zh-hant:提升;zh-hans:优化}-了 Safari、-{zh-hant:相片;zh-hans:照片}-、-{zh-hant:電郵;zh-hans:邮件}-及其他設定。WWDC 在 2017年6月5日发布首个开发者测试版,正式版於 2017年9月25日發佈。 macOS 10.14 Mojave macOS Mojave 針對使用者體驗有重大的變革,此次發表全新完整介面的暗色模式,並針對檔案管理的功能強化,如檔案堆疊功能加以整理桌面、強化Finder功能及增加「藝廊」(Gallery)檢視模式、Quick Look 快速檢視的功能強化、螢幕截圖功能強化並新增錄影功能等。除檔案管理強化之外,此次 Mac 帶來了新的家庭、新聞、股市、語音備忘錄等 App、全新設計的Mac App Store、Continuity 多裝置無縫連結、提升 Mac 安全性,Metal 讓 Mac 在執行 3D 遊戲時更為順暢、Create ML 開發人員工具,而 APFS 亦在此版本 macOS 正式支援 Fusion Drive。WWDC2018 首日 2018年6月4日发布了首个开发者测试版,正式版已於 2018年9月25日發佈。 macOS 10.15 Catalina macOS Catalina 深化了 macOS 與 iPadOS 的整合,除了加入 Sidecar,讓 iPad 可以被作為 Mac 的外接螢幕以外,更推出了 Catalyst,讓開發者能輕鬆移植 iPadOS 的程式到 macOS。 macOS 11 Big Sur macOS Big Sur 採用精美的嶄新設計,一切煥然一新而又為人熟悉。Safari 滿載全新功能,包括可自訂的開始頁面、設計簡潔俐落且功能更強的分頁、便捷的翻譯,以及全新 Privacy Report。經過更新的「訊息 」app 讓 Mac 用戶收發更加個人化和生動有趣的訊息,輕鬆緊貼群組訊息內容並進行互動。「地圖」app 亦帶來全新使用體驗,新增了多項引人入勝的功能,助用戶探索和遍覽世界。 macOS 12 Monterey 2021年6月7日,蘋果公司在 WWDC 上正式宣佈 macOS Monterey。主要更新了 Universal Control(允許輸入設備同時與多個設備一起使用),專注模式,iOS 上的快捷指令,以及重新設計的 Safari 和 FaceTime。 macOS 13 Ventura 2022年6月6日,蘋果公司在 WWDC 上正式宣佈 macOS Ventura。主要为 macOS 引进了台前调度(Stage manager)功能,并增强了与 Apple 设备之间的互动能力,如连续互通相机(Continuity Camera)。 macOS 14 Sonoma 2023年6月5日,蘋果公司在 WWDC 上正式宣佈 macOS Sonoma。可将小组件在桌面任意位置,并包含了全新的屏幕保护程序,及重新设计的锁屏界面。 Unix 認證 The Open Group 曾批評蘋果将「Unix」字眼用于 Mac OS X 的廣告宣傳,而蘋果並沒有讓-{zh-hant:作業系統;zh-hans:操作系统}-獲得正式的認證,且使用這個字眼可能構成商标上的違法行為。2007 年發布的 Mac OS X 10.5 Leopard 已經通過了
al-Baladiyah(鎮的門),Bab al-Khalil(希伯倫的門)和Bab al-Muntar(泰勒·蒙塔爾的門)。一些較老的建築採用ablaq風格的裝飾,其特徵是在馬穆魯克時代盛行的紅白相間的磚石結構。達拉傑(Daraj)擁有黃金市場(Qissariya)以及加沙大清真寺(加沙最古老的清真寺)和賽義德·哈希姆清真寺(Sayed al-Hashim Mosque)。在Zaytun的是Saint Porphryrius教堂,Katib al-Wilaya清真寺和Hamam as-Sammara(“撒瑪利亞人的澡堂”)。 加沙有着炎热的半干旱气候(柯本:BSh),具有地中海气候的特点,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干热。春季在3月至4月左右,最热的月份是7月和8月,平均最高温度为33°C。最冷的月份是1月,气温通常在18°C。雨水稀少,一般在11月至3月之间,年降水量约为390毫米。 人口 根據1557年奧斯曼帝國的納稅記錄,加沙擁有2477名男性納稅人。1596年的統計數據表明,加沙的穆斯林人口包括456戶家庭,115個單身漢,59個宗教人士和19個殘疾人。除了穆斯林之外,奧斯曼帝國軍隊中還有141名“ jundiyan”或“士兵”。在基督徒中,有294戶家庭和7個單身漢,而有73戶猶太人家庭和8個撒瑪利亞人家庭。估計有6,000人居住在加沙,使其成為奧斯曼帝國巴勒斯坦的第三大城市,僅次於耶路撒冷和采法特。 1838年,大約有4,000名穆斯林和100名基督教納稅人,這意味著大約有15,000或16,000的人口,使其比當時的耶路撒冷還大。基督教家庭總數為57個。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加沙的人口已達42,000;然而,1917年在加沙的盟軍與奧斯曼帝國及其德國同盟之間的激烈戰鬥導致人口大量減少。由英國當局於1922年進行的以下人口普查顯示,人口急劇減少,人口為17,480,其中包括16,722名穆斯林,54名猶太人和701名基督徒。 根據巴勒斯坦中央統計局(PCBS)1997年的人口普查,加沙和鄰近的al-Shati營地的人口為353,115,其中男性佔50.9%,女性佔49.1%。加沙的年輕人口絕大多數,其中一半以上處於嬰兒年齡至19歲之間(佔60.8%)。年齡介於20至44歲之間的約28.8%,介於45至64歲之間的佔7.7%,而64歲以上的年齡佔3.9%。 1948年阿拉伯-以色列戰爭之後,大量巴勒斯坦難民湧入加沙,使巴勒斯坦人口激增。到1967年,人口已增長到1948年的六倍。1997年,加沙51.8%的居民是難民或其後代。自那時以來,該市的人口一直在增加,到2017年達到590,481,使其成為巴勒斯坦領土上最大的城市。加沙市是世界上最高的整體增長率之一。它的人口密度為9,982.69 /平方公里(26,424.76
加沙的人口依賴地下水作為唯一的飲用水,農業用途和家庭供應來源。最近的溪流是南部的瓦迪加扎河(Wadi Ghazza),它在冬天只盛有少量的水,而在夏天幾乎沒有水。大部分水都被以色列在上游用光了。沿岸的加沙含水層是加沙地帶的主要含水層,主要由更新世砂岩組成。像加沙地帶大多數地區一樣,加沙也被第四紀土壤所覆蓋。土壤中的粘土礦物吸收了許多有機和無機化學物質,從而部分減輕了地下水污染的程度。 老城區是加沙核心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大致分為兩個居民区:北部達拉傑區(也稱為穆斯林區)和南部Zaytun區(包含猶太區和基督教區)。大多數建築建於馬穆魯克和奧斯曼帝國時代,有些建築建在較早的建築之上。舊城區的古代部分約為1.6平方公里(0.62平方英里)。老城有七個歷史悠久的大門:巴布·阿斯卡蘭(亞實基倫之門),巴布·達魯姆(代爾·巴拉的門),巴布·巴赫爾(海之門),巴布·馬納斯(馬納斯之門), Bab al-Baladiyah(鎮的門),Bab al-Khalil(希伯倫的門)和Bab al-Muntar(泰勒·蒙塔爾的門)。一些較老的建築採用ablaq風格的裝飾,其特徵是在馬穆魯克時代盛行的紅白相間的磚石結構。達拉傑(Daraj)擁有黃金市場(Qissariya)以及加沙大清真寺(加沙最古老的清真寺)和賽義德·哈希姆清真寺(Sayed al-Hashim Mosque)。在Zaytun的是Saint Porphryrius教堂,Katib al-Wilaya清真寺和Hamam as-Sammara(“撒瑪利亞人的澡堂”)。 加沙有着炎热的半干旱气候(柯本:BSh),具有地中海气候的特点,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干热。春季在3月至4月左右,最热的月份是7月和8月,平均最高温度为33°C。最冷的月份是1月,气温通常在18°C。雨水稀少,一般在11月至3月之间,年降水量约为390毫米。 人口 根據1557年奧斯曼帝國的納稅記錄,加沙擁有2477名男性納稅人。1596年的統計數據表明,加沙的穆斯林人口包括456戶家庭,115個單身漢,59個宗教人士和19個殘疾人。除了穆斯林之外,奧斯曼帝國軍隊中還有141名“
2010年7月,英国首相大卫·卡梅伦(David Cameron)对封锁表示谴责,他说:“人道物资和救援人员必须能够双向通行。加沙不能也绝不应成为集中营。”作为回应,以色列驻伦敦使馆发言人表示:“加沙人民是恐怖组织哈马斯的囚犯。哈马斯的统治和行动重点直接导致了加沙局势。” 阿拉伯联盟指责以色列发动了一场经济战争。 以色列国防军严格控制以色列和加沙地带之间过境点区域内的通行,并封锁了与加沙交界的地区。加沙地带及边界地区(包括与埃及交界地区和海岸沿线)都非常危险,局势随时可能发生变化。 面对国际上日益高涨的要求放松或解除封锁的呼声,埃及和以色列从2010年6月起放松了限制。埃及部分开放了埃及到加沙的拉法过境点,埃及外交部清楚表示过境点的开放主要是为人员通行,不能运送供应品。以色列宣布将允许严格意义上的民用物品进入加沙,但要防止某些武器和具有双重用途的物品进入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 2011年5月28日,埃及开放了与加沙地带陆路相连的拉法口岸,外界对加沙的封锁至此结束。 埃及總統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上任後再度封鎖埃及西奈半島與加沙地带之間的地道,削弱哈馬斯武力、資源的後送。 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间,以色列向加沙地带运送了约20亿磅救援物资、1.37亿升燃料以及5万吨厨用煤气。 主要城市 加沙 汗尤尼斯 相關條目 約旦河西岸地區 戈蘭高地 耶路撒冷 以巴冲突 加沙戰爭 2014年以巴冲突 2021年以巴冲突 参考来源 外飞地
以色列安全局局长尤瓦尔·迪斯金(Yuval Diskin)表示他并不反对放松贸易限制,但他认为西奈的走私隧道以及加沙地带的开放港口威胁了以色列的安全。迪斯金认为,哈马斯和伊斯兰圣战组织已经走私了“5,000多枚射程达40公里的火箭弹”。有些火箭弹射程甚至能远至特拉维夫市区。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发言人马克·雷格夫(Mark Regev)表示以色列的做法是“制裁”而非封锁,但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的一名加沙法律顾问称封锁是“不符合国际法的行为”。 2010年7月,英国首相大卫·卡梅伦(David Cameron)对封锁表示谴责,他说:“人道物资和救援人员必须能够双向通行。加沙不能也绝不应成为集中营。”作为回应,以色列驻伦敦使馆发言人表示:“加沙人民是恐怖组织哈马斯的囚犯。哈马斯的统治和行动重点直接导致了加沙局势。” 阿拉伯联盟指责以色列发动了一场经济战争。 以色列国防军严格控制以色列和加沙地带之间过境点区域内的通行,并封锁了与加沙交界的地区。加沙地带及边界地区(包括与埃及交界地区和海岸沿线)都非常危险,局势随时可能发生变化。 面对国际上日益高涨的要求放松或解除封锁的呼声,埃及和以色列从2010年6月起放松了限制。埃及部分开放了埃及到加沙的拉法过境点,埃及外交部清楚表示过境点的开放主要是为人员通行,不能运送供应品。以色列宣布将允许严格意义上的民用物品进入加沙,但要防止某些武器和具有双重用途的物品进入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 2011年5月28日,埃及开放了与加沙地带陆路相连的拉法口岸,外界对加沙的封锁至此结束。 埃及總統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上任後再度封鎖埃及西奈半島與加沙地带之間的地道,削弱哈馬斯武力、資源的後送。 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间,以色列向加沙地带运送了约20亿磅救援物资、1.37亿升燃料以及5万吨厨用煤气。 主要城市 加沙 汗尤尼斯 相關條目 約旦河西岸地區 戈蘭高地 耶路撒冷 以巴冲突 加沙戰爭
果實和水果之間的關係 在日常生活上,水果一般是指植物和果實有關,有酸味或甜味的部份。蔬菜是指植物有鮮味或比較沒有酸味或甜味的部份。堅果是指硬的、有油脂的、有殼的植物產物。 有些植物學上的果實,在日常生活中視為蔬菜,例如葫芦科稙物(像南瓜、黄瓜)、蕃茄、豌豆、豆類、玉米、茄子及菜椒。此外,有些香辛料,像多香果、辣椒等,也屬於果實。 功能和定义问题 果实对于种子有保护功能,并能帮助种子的传播。由于不同植物在长期的演化中形成了多种多样传播种子的方式,所以各种果实不仅在外观上具有极丰富的多样性,而且彼此的发育史相差很大。例如豆科植物的子房均只有1心皮,边缘胎座,习惯上把这一科植物的果实统称为荚果,但是不同的荚果外观相差很大,小的可以只有几毫米长(如黄芪属的一些种类),大的可以长达1米多(如榼藤子),有的不开裂(如落花生),有的纵向开裂(大部分种类如此),也有的横向断裂成数节(如岩黄芪)。又如在蔷薇科中,同样是成熟时红色、借助鸟类和其他动物的食用而传播种子的果实,东方草莓和覆盆子为不同类型的聚合果,山楂为梨果,而樱桃却是核果,它们的发育过程及与之前的花或花序的关系是非常不同的。 有的果实虽然富含营养物质,但这是为了吸引动物来摄食,以为其传播种子,这些营养物质本身是无法再为植物体所利用的,所以不能说果实是贮藏器官。有的果实的果皮中还含有抑制种子萌发的化学物质,种子只有在脱离果皮之后才能萌发,从而保证种子在萌发时能够有一个真正适于新一代植株生态的环境。这样的例子如西瓜、番茄和柑橘。 习惯上,人们在定义果实和划分果实类型时,不仅要考虑果实的形态,还要考虑植物分类系统。仍以豆科为例,该科大部分植物的荚果在成熟时开裂,因此荚果通常被归为裂果的一类,但是落花生等的果实虽然不开裂,仍被归为荚果,这样就可以做出“豆科的果实全为荚果”的简明归纳。又如菊科的蒲公英的果实上的冠毛与果体连为一体,而且在果实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因为同科尚有果实无冠毛的种类(如-{向日葵}-),所以蒲公英的果实仍被认为是瘦果,由此则可得出“菊科的果实多为瘦果”的简明结论。Spjut(1994)对于这种做法提出了质疑,并从果实的功能入手,重新为果实下了定义: “果实是一种繁殖单元,由多个包被于珠被之内、附着在大孢子叶或大孢子叶-鳞片复合体之上的一或多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稀为通过单性结实发育而来)。这些大孢子叶或大孢子叶-鳞片复合体可以构成单轴孢子叶球、複轴孢子叶球、单一雌蕊群、复合雌蕊群,或者在果实本身或种子从植物体散落的同时彼此散落的雌蕊群,或者只在种子在植物体上萌发前才彼此散落的雌蕊群。此外,果实还包括任何附着于其上的鳞片、苞片、变态枝、花被或部分花序。” 按他的看法,则果实不再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器官,裸子植物也有果实;换句话说,一切种子植物都有果实。但是Spjut的观点并没有获得植物分类学界的普遍赞同。 形成过程 花的雌蕊中所含的胚珠经过受精作用之后,子房逐渐发育为果实(真果)。有些花的花托、苞片、花萼,以及子房上部的花柱、柱头等与子房外壁相结合,并随子房的生长而膨大,成为果实的一部分。 子房发育成果实时,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分为珠被和卵细胞。如果是单子叶植物,胚珠则还有极核。珠被发育成种皮,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形成胚,单子叶植物的极核也和精子结合形成胚乳(这是双受精现象)。 构造 果实的结构通常可分为种子和果皮两部分。果皮又可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但在多数情况下难于区分),其中外果皮的表面有时有各种形态的附属物,如腺毛草屬、钩、翅等。 对于梅、李、樱桃等可食用的果实来说,外果皮为一层薄膜;中果皮为厚而多汁的肉质部,即所謂的果肉;内果皮则为坚硬的核壳。 分类 果实按其发育的不同,构造的不同,特征的不同等可以有多种分类。 根據發育成果實部位 果实可以分为真果和假果。由受精后雌蕊子房单一发育起来而形成的果实,叫做真果,如桃、梅、李等果实。 它们外面薄薄的一层一外果皮,肥厚多汁的果肉是中果皮,坚硬的核是内果皮,而核里面的仁是种子。而假果则由子房加上花的其它部分(花萼、花被、花轴等)形成的果实。如苹果、梨的果肉是由花托、雄蕊、花被的基部共同发育而成的,可吃的部分主要是花托。有萼和花萼參與的,如草莓,果肉实际上是增大而肉質的花托,真正的果实是分布在花托上的小硬粒,叫瘦果。这种由许多小果实集生在一个花托上的果实,又叫聚合果。除草莓外,还有莲蓬、玉兰等。如果果实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成的,花序参与了果实的组成,则称为聚花果,如桑椹、無花果等。
果实的结构通常可分为种子和果皮两部分。果皮又可分为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但在多数情况下难于区分),其中外果皮的表面有时有各种形态的附属物,如腺毛草屬、钩、翅等。对于可食用的果实来说,一般所謂的果肉,实际上是果皮的一部分,比如桃的肉质部分即为中果皮。 除被子植物外,某些植物也可以通过单性结实形成果实,这样形成的果实在外形上与正常果实相似,但其中的种子没有生殖能力,通常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甚至完全消失。 果實和水果之間的關係 在日常生活上,水果一般是指植物和果實有關,有酸味或甜味的部份。蔬菜是指植物有鮮味或比較沒有酸味或甜味的部份。堅果是指硬的、有油脂的、有殼的植物產物。 有些植物學上的果實,在日常生活中視為蔬菜,例如葫芦科稙物(像南瓜、黄瓜)、蕃茄、豌豆、豆類、玉米、茄子及菜椒。此外,有些香辛料,像多香果、辣椒等,也屬於果實。 功能和定义问题 果实对于种子有保护功能,并能帮助种子的传播。由于不同植物在长期的演化中形成了多种多样传播种子的方式,所以各种果实不仅在外观上具有极丰富的多样性,而且彼此的发育史相差很大。例如豆科植物的子房均只有1心皮,边缘胎座,习惯上把这一科植物的果实统称为荚果,但是不同的荚果外观相差很大,小的可以只有几毫米长(如黄芪属的一些种类),大的可以长达1米多(如榼藤子),有的不开裂(如落花生),有的纵向开裂(大部分种类如此),也有的横向断裂成数节(如岩黄芪)。又如在蔷薇科中,同样是成熟时红色、借助鸟类和其他动物的食用而传播种子的果实,东方草莓和覆盆子为不同类型的聚合果,山楂为梨果,而樱桃却是核果,它们的发育过程及与之前的花或花序的关系是非常不同的。 有的果实虽然富含营养物质,但这是为了吸引动物来摄食,以为其传播种子,这些营养物质本身是无法再为植物体所利用的,所以不能说果实是贮藏器官。有的果实的果皮中还含有抑制种子萌发的化学物质,种子只有在脱离果皮之后才能萌发,从而保证种子在萌发时能够有一个真正适于新一代植株生态的环境。这样的例子如西瓜、番茄和柑橘。 习惯上,人们在定义果实和划分果实类型时,不仅要考虑果实的形态,还要考虑植物分类系统。仍以豆科为例,该科大部分植物的荚果在成熟时开裂,因此荚果通常被归为裂果的一类,但是落花生等的果实虽然不开裂,仍被归为荚果,这样就可以做出“豆科的果实全为荚果”的简明归纳。又如菊科的蒲公英的果实上的冠毛与果体连为一体,而且在果实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因为同科尚有果实无冠毛的种类(如-{向日葵}-),所以蒲公英的果实仍被认为是瘦果,由此则可得出“菊科的果实多为瘦果”的简明结论。Spjut(1994)对于这种做法提出了质疑,并从果实的功能入手,重新为果实下了定义: “果实是一种繁殖单元,由多个包被于珠被之内、附着在大孢子叶或大孢子叶-鳞片复合体之上的一或多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稀为通过单性结实发育而来)。这些大孢子叶或大孢子叶-鳞片复合体可以构成单轴孢子叶球、複轴孢子叶球、单一雌蕊群、复合雌蕊群,或者在果实本身或种子从植物体散落的同时彼此散落的雌蕊群,或者只在种子在植物体上萌发前才彼此散落的雌蕊群。此外,果实还包括任何附着于其上的鳞片、苞片、变态枝、花被或部分花序。” 按他的看法,则果实不再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器官,裸子植物也有果实;换句话说,一切种子植物都有果实。但是Spjut的观点并没有获得植物分类学界的普遍赞同。 形成过程 花的雌蕊中所含的胚珠经过受精作用之后,子房逐渐发育为果实(真果)。有些花的花托、苞片、花萼,以及子房上部的花柱、柱头等与子房外壁相结合,并随子房的生长而膨大,成为果实的一部分。 子房发育成果实时,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分为珠被和卵细胞。如果是单子叶植物,胚珠则还有极核。珠被发育成种皮,卵细胞与精子结合形成胚,单子叶植物的极核也和精子结合形成胚乳(这是双受精现象)。 构造
中国现代作家 國立中山大學校友 (大陸時期)
牧惠(),原名林文山,又名林颂葵,中国杂文家。 生平 1928年出生於廣西,祖籍广东,曾在廣東中山大學中文系讀書。抗战时期放弃学业加入抗战队伍,打过两年游击,后从基层逐级调到中央《红旗》杂志。他曾任红旗杂志社以及《求是》雜誌社的編輯,出版四十多部杂文集。
SP 23),确立了日本海的名称,但是在那个时候,韩国并未能参加该组织,因为当时它在日本统治之下。韩国在1957年才正式加入国际海道测量组织。 该组织在1974年发布了《技术决议案A.4.2.6》,该议案指出: 本组织建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共享一个特定的地理特征时(如海湾、海峡或群岛),出现不同的名字时,他们应该努力达成协议。如果他们使用不同的官方语言,在名字表述上无法达成一致,则建议将每种语言的建议命名在图表和出版物中表述出来,除非技术原因(如小比例尺海图)阻止了这种做法。 韩国方面认为,这一决议案与日本海命名的辩论有关,根据决议案,这片海域应使用两个名字。不过,日本认为该决议并不适用于日本海,因为这个决议并没有特指日本海且仅适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主权之间共享的地域特点。 IHO同意在2011年进行的一项调查以提供证据。此前,韩国长期推荐IHO只使用东海的称呼,但韩方于2011年5月2日宣布,它现在倾向于循序渐进的方式,先将两个名称共同使用,后面再慢慢去掉日本海这个称呼。 国际海道测量组织2012年4月26日公布的《海和洋的命名限制》(Limits of Oceans and Seas)中宣布,它已决定只使用“日本海”的名称,拒绝了韩国提出的“东海”的用法。韩国政府表示,在2017年IHO复会时,该组织将再次讨论这个问题。 2020年,IHO在「關於S-23未來的非正式協商結果報告」大會決定引進《S-130》,以編號命名海域,原有的《S-23》停止出版,時任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與部分日媒認為此決策代表日本海亦稱得以存續,韓國外交部則有相反的見解。 联合国 虽然联合国从来没有直接解决过关于建立正式的、规范的海洋名称的问题,但联合国有几个决议和声明与相关的话题有关。日本于1956年加入了联合国,而韩国和北朝鲜于1991年加入。 1977年,第三次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通过了决议III/20号(UNCSGN),题为“超出单一主权范围的地理特征之命名”,与IHO技术决议案A.4.2.6一起规定,不论韩国和日本同不同意,这一政策都适用于日本海。 在1992年第六届UNCSGN上,韩国政府第一次参与UNCSGN,要求北朝鲜代表同意通过协商来确定海的名字。日本代表说,日本海的名称已经被世界公认,任何做出的变化将会导致地名的混淆。会议建议各方共同努力,在会议外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 1998年,韩国在第七届UNCSGN再次提出这个问题。不过,日本反对韩国政府提出的问题,日方争辩说,他们这样做并没有遵循正确的程序。在争论之后,韩国撤回了此问题,取而代之的是建议联合国地名专家小组继续在这项问题上工作,使这项决议可以提交给第八届UNSCGN会议。会议主席敦促各方在下面努力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在2002年在第八届UNCSGN,韩国和日本在会议上提出了一些关于命名的问题上的文件,以阐述他各自们的立场。韩国要求大会立即裁定该海域的名称,而日本则要求通过私下举行的会议来解决问题。这届会议没有通过任何决议,委员会再次呼吁日韩制定一个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主席进一步指出,名称的标准化只可能出现在已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同样的情况也发生于2007年,在第九届会议上,韩国和朝鲜向UNCSGN提出通过一项决议立即裁定名称,而日本再次表示希望通过大会以外的会议来解决矛盾,委员会也只能再次敦促各成员寻求制定一个共同的协议。 2004年4月23日,联合国在一份书面文件中向日本政府确认,联合国将继续在其官方文件中使用日本海这个名字。然而,联合国同意就这个问题再进行讨论。 2012年8月6日,来自北朝鲜和韩国的代表讨论在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上,要求将名字“东海”和“日本海”同时用于该海的称呼。来自荷兰的大会主席说,该组织没有权力来决定的成员国的问题和要求,所涉及的国家应自行解决彼此之间关于命名的分歧。 其他国家 俄罗斯称这片海域为日本海(,)。日本认为俄罗斯为确立“日本海”这个名字在国际上的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政府网站只使用名称“日本海”。2003年,法国国防部发布航海地图,该海域的名称包括了日本海和东海,然而在国防部2004年新出版的地图中,只出现了日本海一个名称。英国和德国则只称呼其为日本海。 美国地名委员会继续倡导在出版物中使用日本海的称呼,而中央情报局出版的《世界概况》则采纳了美国地名委员会的建议。2011年8月8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说,美国地名委员会认为该海的正式名称是“日本海”。据韩联社报道,美国已经正式建议使用“日本海”继续作为该海的正式名称。2012年1月11日,弗吉尼亚州的参议员、美籍韩裔选民代表提出议案,要求公立学校的教科书使用日本海和东海两个名字来介绍该海域。2012年1月26日,该议案以7:8的比数被否决。 中華民國官方和民間發行的地圖與媒體也都以日本海稱呼。2010年5月24日國立編譯館舉行的「外國地名譯名審議委員會第十屆會議」,曾決議將此海的兩種名稱並列於國內所發行的各種教科書中。
23),确立了日本海的名称,但是在那个时候,韩国并未能参加该组织,因为当时它在日本统治之下。韩国在1957年才正式加入国际海道测量组织。 该组织在1974年发布了《技术决议案A.4.2.6》,该议案指出: 本组织建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共享一个特定的地理特征时(如海湾、海峡或群岛),出现不同的名字时,他们应该努力达成协议。如果他们使用不同的官方语言,在名字表述上无法达成一致,则建议将每种语言的建议命名在图表和出版物中表述出来,除非技术原因(如小比例尺海图)阻止了这种做法。 韩国方面认为,这一决议案与日本海命名的辩论有关,根据决议案,这片海域应使用两个名字。不过,日本认为该决议并不适用于日本海,因为这个决议并没有特指日本海且仅适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主权之间共享的地域特点。 IHO同意在2011年进行的一项调查以提供证据。此前,韩国长期推荐IHO只使用东海的称呼,但韩方于2011年5月2日宣布,它现在倾向于循序渐进的方式,先将两个名称共同使用,后面再慢慢去掉日本海这个称呼。 国际海道测量组织2012年4月26日公布的《海和洋的命名限制》(Limits of Oceans and Seas)中宣布,它已决定只使用“日本海”的名称,拒绝了韩国提出的“东海”的用法。韩国政府表示,在2017年IHO复会时,该组织将再次讨论这个问题。 2020年,IHO在「關於S-23未來的非正式協商結果報告」大會決定引進《S-130》,以編號命名海域,原有的《S-23》停止出版,時任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與部分日媒認為此決策代表日本海亦稱得以存續,韓國外交部則有相反的見解。 联合国 虽然联合国从来没有直接解决过关于建立正式的、规范的海洋名称的问题,但联合国有几个决议和声明与相关的话题有关。日本于1956年加入了联合国,而韩国和北朝鲜于1991年加入。 1977年,第三次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通过了决议III/20号(UNCSGN),题为“超出单一主权范围的地理特征之命名”,与IHO技术决议案A.4.2.6一起规定,不论韩国和日本同不同意,这一政策都适用于日本海。 在1992年第六届UNCSGN上,韩国政府第一次参与UNCSGN,要求北朝鲜代表同意通过协商来确定海的名字。日本代表说,日本海的名称已经被世界公认,任何做出的变化将会导致地名的混淆。会议建议各方共同努力,在会议外的时间解决这个问题。 1998年,韩国在第七届UNCSGN再次提出这个问题。不过,日本反对韩国政府提出的问题,日方争辩说,他们这样做并没有遵循正确的程序。在争论之后,韩国撤回了此问题,取而代之的是建议联合国地名专家小组继续在这项问题上工作,使这项决议可以提交给第八届UNSCGN会议。会议主席敦促各方在下面努力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在2002年在第八届UNCSGN,韩国和日本在会议上提出了一些关于命名的问题上的文件,以阐述他各自们的立场。韩国要求大会立即裁定该海域的名称,而日本则要求通过私下举行的会议来解决问题。这届会议没有通过任何决议,委员会再次呼吁日韩制定一个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主席进一步指出,名称的标准化只可能出现在已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同样的情况也发生于2007年,在第九届会议上,韩国和朝鲜向UNCSGN提出通过一项决议立即裁定名称,而日本再次表示希望通过大会以外的会议来解决矛盾,委员会也只能再次敦促各成员寻求制定一个共同的协议。 2004年4月23日,联合国在一份书面文件中向日本政府确认,联合国将继续在其官方文件中使用日本海这个名字。然而,联合国同意就这个问题再进行讨论。 2012年8月6日,来自北朝鲜和韩国的代表讨论在第九届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上,要求将名字“东海”和“日本海”同时用于该海的称呼。来自荷兰的大会主席说,该组织没有权力来决定的成员国的问题和要求,所涉及的国家应自行解决彼此之间关于命名的分歧。 其他国家 俄罗斯称这片海域为日本海(,)。日本认为俄罗斯为确立“日本海”这个名字在国际上的地位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政府网站只使用名称“日本海”。2003年,法国国防部发布航海地图,该海域的名称包括了日本海和东海,然而在国防部2004年新出版的地图中,只出现了日本海一个名称。英国和德国则只称呼其为日本海。 美国地名委员会继续倡导在出版物中使用日本海的称呼,而中央情报局出版的《世界概况》则采纳了美国地名委员会的建议。2011年8月8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说,美国地名委员会认为该海的正式名称是“日本海”。据韩联社报道,美国已经正式建议使用“日本海”继续作为该海的正式名称。2012年1月11日,弗吉尼亚州的参议员、美籍韩裔选民代表提出议案,要求公立学校的教科书使用日本海和东海两个名字来介绍该海域。2012年1月26日,该议案以7:8的比数被否决。 中華民國官方和民間發行的地圖與媒體也都以日本海稱呼。2010年5月24日國立編譯館舉行的「外國地名譯名審議委員會第十屆會議」,曾決議將此海的兩種名稱並列於國內所發行的各種教科書中。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日韩问题 日本反韩情绪 韩国反日情绪 日本海 日本—朝鮮半島關係 日本地名 地名爭議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地理
1993年宪法规定,柬埔寨是君主立宪制王国,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国王是终身国家元首、名义上是国家军队最高统帅、国家统一和永存的象征,有权宣布大赦。根据首相建议,并征得国民议会主席同意后,可解散国会。国王因故不能视事或不在国内期间,由参议院议长代理国家元首职务。国王去世后,由首相、佛教两派僧王、参议院和国民议会议长、副议长组成的9人王位委员会,从王族后裔中,推选产生新国王。 国民议会是柬埔寨全国最高权力机构和立法机构,共有123个议席,每届任期五年。参议院为国家立法机构,有权审议国民议会通过的法案,每届任期6年。柬宪法规定,国家法案须经国民议会、参议院和宪法委员会审议通过,最后由国王签署生效。2004年7月,柬埔寨颁布实施新增宪法条款。该条款规定,国民议会可以通过投票方式,决定国民议会领导层人选和批准新政府。2004年10月,柬埔寨国民议会审议并批准了关于选举王位继承人的王位委员会组織法和执行法,规定在国王去世、退休或退位后7天内,以选举产生柬埔寨新国王。 外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柬埔寨的最大援助国,并积极参与了西哈努克港的建设。而柬埔寨首相洪森亦奉行親中的外交政策,因此柬埔寨被西方視為中國大陸的盟國和勢力範圍。在该国的主要城市,随处可见到大量的华资企业。 因柏威夏寺和歷史等主權爭議問題,和泰國的關係緊張,並多次爆發小規模戰事。柬埔寨首相洪森曾和前泰國首相塔信關係密切,曾於2009至2010年間聘任他為經濟顧問。 行政区划 柬埔寨國內共計由1個市(, krong)、24個省(, khet)组成,首都及最大城市为金边市,而第二大城市为马德望。 {| style="background:none;" cellspacing="2" 國際排名 軍事 經濟 柬埔寨目前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该国经济的四大支柱为旅游业、加工业(制衣业)、建筑业和农业。作為一个新興發展國家,由於多年來受到戰爭等因素影響,柬埔寨的經濟发展相對比較缓慢,每年經濟增長約達7%。近年來,隨著柬埔寨大力推動旅遊業,已取得有效的成績,並隨著政局稳定,成功吸引中國、韩国、日本等國家前往投資進駐,成為東南亞的新兴投資點之一。 柬埔寨的貨幣稱為瑞爾,但同時流通美元,許多商店均以美金計價。在一般買賣,美金與瑞爾可同時使用,大致為1美元=4,000至4,200瑞爾。 國內的貧富懸殊問題、基礎設施不足、健康衛生問題和人民缺乏知識水平等社會問題十分嚴重,是為柬國發展經濟的同時,所遇到的嚴峻考驗。 2006年,柬埔寨的外籍旅客人数逾170万。2005年,柬埔寨领海内发现石油和天然气,商业开发预计于2009年或2010年开始,将对柬埔寨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2008年,柬埔寨外贸总额达114.7亿美元,出口总额为48.09亿美元,进口总额为66.61亿美元,其中服装出口总额为27.8亿美元,主要市场为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地。 2012年4月18日上午9时09分,随着柬埔寨首相洪森在电视讲话中敲响股市开市鐘,柬埔寨股市历史上的首个交易日拉开帷幕。开市仅有金邊水務局一支股票上市,其募股總數為1,304.6萬股,佔總股本的15%,融資總額約在2,000萬美元左右。 2019年12月20日, 由新加坡政府主導的 Tribe Accelerator 機構輔導LimeStone Network ,在金邊達克茂市成立首個智慧工業物流園區MSQM Park 。 2020年起柬埔寨政府強力掃蕩柬埔寨金邊未註冊的網路區塊链,網路詐騙和網路賭博。 社会 柬埔寨擁有特別的高棉文化,較接近泰國,並帶有濃厚的上座部佛教文化氛圍,可從高棉建築文化看到柬埔寨从古至今也受印度文化影响。 人口 柬埔寨人口超過1550萬人,其中90%左右為高棉族,而少數民族則包括1%的華人、9%的京族、佬族、泰族、占族等20餘部,當中有一小部分屬於深居山地的原住民部落。柬埔寨的人均壽命目前是71.41歲。 城市人口 語言 大多數的柬埔寨國民使用高棉語和高棉文字。高棉語且有自己的高棉數字,在柬埔寨使用高棉數字比阿拉伯數字更流通;華人主要使用潮州話等漢語方言,占族人主要使用占語,越南人则以越南语为主,其他各民族有各自的语言,由於法國曾長期殖民柬埔寨,法语曾經是继高棉語之後的第二大語言,如今已不普遍。僅有少數人尚通曉法語以及视其為母语。近年因经济进步以及中国在柬埔寨的影响力提升,漢語普通話、英语等在柬国很受欢迎。 教育 在法国殖民柬埔寨以后,法国人在柬埔寨主要城市开设了学校,旨在培养服务于法国殖民统治的人才,1914年11月24日,柬埔寨皇家下令创立金邊巴利學院(),後於1922年更名為巴利高等學院();除了巴利學院,柬埔寨有許多巴利語學院陸續創建。1952年,柬埔寨独立后,现代文教事业开始起步,1958年,柬埔寨建立了国家教育最高委员会,諾羅敦·西哈努克亲自出任主席,期间,柬埔寨制定教育制度,规定小学学制6年,中学7年,并使用官方语言高棉语授课。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柬埔寨教育一度因为国内战乱而倒退。1993年,柬埔寨恢复君主制后,大部分学校已恢复教学,同时在外国慈善机构、教育团体的协助下,柬国教育质量以及学校数量有所提升,但因为柬埔寨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相较于邻国越南、泰国,柬埔寨识字率仍然较低。 交通 柬埔寨由於多年來受到戰爭影響,所以交通並不完善,直至近数十年再度重建,才逐渐得到改善。道路建設主要集中在首都一帶。公路方面,共有7條国道,以首都金邊为中心,向全國各地伸展,不過大多不平坦。鐵路有2条路线,主要由金邊向西方及南方伸向,全612公里,2009年起停止營運。現在已重新營運金邊-西哈努克港的綫路, 但是由於地形關係及科技未完善,整段路程都只能於30-40km/r行駛,以致需時7小時才能駛畢全程,並且只有限度地於星期五至日提供服務。现在尚在興建多条路线;柬埔寨尚未規劃城市地铁、高速铁路。国民主要以三輪摩托車、摩托車代步,另有長短程的巴士在各大小城镇穿梭。富裕人士則以進口車代步,且因价格较高,尚未普及。旅客則大多搭乘計程車及長短途巴士旅行。 柬埔寨主要有3處國際機場,分別是首都的金邊國際機場以及著名景點吳哥窟附近的暹粒-吴哥国际机场和西哈努克市的西哈努克国际机场,另有多個國內規模较小的機場。新的暹粒吳哥國際機場於2023年10月16日正式開始接待商業航班,並預計於2023年11月16日在柬埔寨首相洪馬奈閣下的主持下舉辦正式開幕儀式。 柬埔寨的汽車以自日本及南韓進口的二手車為主。 宗教 柬埔寨将佛教定为国教,目前有超过95%的人信仰,当中以高棉族人為最多,而他們當中大多信奉上座部佛教,與鄰國泰國相同。上座部佛教自11世紀由西南方的斯里兰卡傳入柬埔寨,並動搖了原本盛行的婆羅門教的信仰地位,直至14世紀取代濕婆與大乘佛教後,逐漸成為柬埔寨的新的主要信仰。此外,當地京族和華族以信奉大乘佛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等居多,而占族则以信奉伊斯蘭教为主,另有小部分人為原始萬物有靈崇拜。 飲食 柬埔寨擁有特別的高棉菜,口味较偏甜及较辛辣,该国出产胡椒、鱼露。用上大量香料、辣椒、胡椒和鱼露等烹調,口味与泰菜接近。由於受到法国殖民统治,所以菜肴有混入了法国的元素,也受到中國和越南等地的口味影响。 艺术 柬埔寨舞蹈有三大类,包括:高棉古典舞、民间舞和社交舞。而最代表柬埔寨的舞蹈是高棉古典舞。 旅遊 各地有不同的特色,在柬埔寨北部的暹粒市近郊有舉世聞名的世界遗产吳哥窟。在中部的金邊有大量的佛教寺廟,西部有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薩湖可搭船遊覽湖面上的水上人家,南部的西哈努克市可享受陽光與海灘。柬埔寨有3處聯合國所列入的國家文化遺產: 吳哥古蹟 柏威夏寺 三波布雷科 媒体 广播电台 柬埔寨国家广播电台(AM 918、FM 105.7) 柬埔寨皇家军队广播电台(FM 98.0) Sweet电台(FM 88.0) 仙女电台(FM 97.0) 家庭电台(FM 99.5) 金边广播电台(FM 103.0) Hang Meas电台(FM 104.5) 蜂巢电台(FM 105.0) 高棉广播电台(FM 107.0) 電視台 免費台 金邊三台TV3 金邊亞洲台 東南亞電視台 金邊無線電視台CTV8頻道 柬埔寨國家電視台
由新加坡政府主導的 Tribe Accelerator 機構輔導LimeStone Network ,在金邊達克茂市成立首個智慧工業物流園區MSQM Park 。 2020年起柬埔寨政府強力掃蕩柬埔寨金邊未註冊的網路區塊链,網路詐騙和網路賭博。 社会 柬埔寨擁有特別的高棉文化,較接近泰國,並帶有濃厚的上座部佛教文化氛圍,可從高棉建築文化看到柬埔寨从古至今也受印度文化影响。 人口 柬埔寨人口超過1550萬人,其中90%左右為高棉族,而少數民族則包括1%的華人、9%的京族、佬族、泰族、占族等20餘部,當中有一小部分屬於深居山地的原住民部落。柬埔寨的人均壽命目前是71.41歲。 城市人口 語言 大多數的柬埔寨國民使用高棉語和高棉文字。高棉語且有自己的高棉數字,在柬埔寨使用高棉數字比阿拉伯數字更流通;華人主要使用潮州話等漢語方言,占族人主要使用占語,越南人则以越南语为主,其他各民族有各自的语言,由於法國曾長期殖民柬埔寨,法语曾經是继高棉語之後的第二大語言,如今已不普遍。僅有少數人尚通曉法語以及视其為母语。近年因经济进步以及中国在柬埔寨的影响力提升,漢語普通話、英语等在柬国很受欢迎。 教育 在法国殖民柬埔寨以后,法国人在柬埔寨主要城市开设了学校,旨在培养服务于法国殖民统治的人才,1914年11月24日,柬埔寨皇家下令创立金邊巴利學院(),後於1922年更名為巴利高等學院();除了巴利學院,柬埔寨有許多巴利語學院陸續創建。1952年,柬埔寨独立后,现代文教事业开始起步,1958年,柬埔寨建立了国家教育最高委员会,諾羅敦·西哈努克亲自出任主席,期间,柬埔寨制定教育制度,规定小学学制6年,中学7年,并使用官方语言高棉语授课。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柬埔寨教育一度因为国内战乱而倒退。1993年,柬埔寨恢复君主制后,大部分学校已恢复教学,同时在外国慈善机构、教育团体的协助下,柬国教育质量以及学校数量有所提升,但因为柬埔寨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相较于邻国越南、泰国,柬埔寨识字率仍然较低。 交通 柬埔寨由於多年來受到戰爭影響,所以交通並不完善,直至近数十年再度重建,才逐渐得到改善。道路建設主要集中在首都一帶。公路方面,共有7條国道,以首都金邊为中心,向全國各地伸展,不過大多不平坦。鐵路有2条路线,主要由金邊向西方及南方伸向,全612公里,2009年起停止營運。現在已重新營運金邊-西哈努克港的綫路, 但是由於地形關係及科技未完善,整段路程都只能於30-40km/r行駛,以致需時7小時才能駛畢全程,並且只有限度地於星期五至日提供服務。现在尚在興建多条路线;柬埔寨尚未規劃城市地铁、高速铁路。国民主要以三輪摩托車、摩托車代步,另有長短程的巴士在各大小城镇穿梭。富裕人士則以進口車代步,且因价格较高,尚未普及。旅客則大多搭乘計程車及長短途巴士旅行。 柬埔寨主要有3處國際機場,分別是首都的金邊國際機場以及著名景點吳哥窟附近的暹粒-吴哥国际机场和西哈努克市的西哈努克国际机场,另有多個國內規模较小的機場。新的暹粒吳哥國際機場於2023年10月16日正式開始接待商業航班,並預計於2023年11月16日在柬埔寨首相洪馬奈閣下的主持下舉辦正式開幕儀式。 柬埔寨的汽車以自日本及南韓進口的二手車為主。 宗教 柬埔寨将佛教定为国教,目前有超过95%的人信仰,当中以高棉族人為最多,而他們當中大多信奉上座部佛教,與鄰國泰國相同。上座部佛教自11世紀由西南方的斯里兰卡傳入柬埔寨,並動搖了原本盛行的婆羅門教的信仰地位,直至14世紀取代濕婆與大乘佛教後,逐漸成為柬埔寨的新的主要信仰。此外,當地京族和華族以信奉大乘佛教、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等居多,而占族则以信奉伊斯蘭教为主,另有小部分人為原始萬物有靈崇拜。 飲食 柬埔寨擁有特別的高棉菜,口味较偏甜及较辛辣,该国出产胡椒、鱼露。用上大量香料、辣椒、胡椒和鱼露等烹調,口味与泰菜接近。由於受到法国殖民统治,所以菜肴有混入了法国的元素,也受到中國和越南等地的口味影响。 艺术 柬埔寨舞蹈有三大类,包括:高棉古典舞、民间舞和社交舞。而最代表柬埔寨的舞蹈是高棉古典舞。 旅遊 各地有不同的特色,在柬埔寨北部的暹粒市近郊有舉世聞名的世界遗产吳哥窟。在中部的金邊有大量的佛教寺廟,西部有東南亞最大的淡水湖洞里薩湖可搭船遊覽湖面上的水上人家,南部的西哈努克市可享受陽光與海灘。柬埔寨有3處聯合國所列入的國家文化遺產: 吳哥古蹟 柏威夏寺 三波布雷科 媒体 广播电台 柬埔寨国家广播电台(AM 918、FM 105.7) 柬埔寨皇家军队广播电台(FM 98.0) Sweet电台(FM 88.0) 仙女电台(FM 97.0) 家庭电台(FM 99.5) 金边广播电台(FM 103.0) Hang Meas电台(FM 104.5) 蜂巢电台(FM 105.0) 高棉广播电台(FM 107.0) 電視台 免費台 金邊三台TV3 金邊亞洲台 東南亞電視台 金邊無線電視台CTV8頻道 柬埔寨國家電視台 NICE TV内政部電視台 CTN電視台 CNC新聞台 MY TV娛樂台 BTV新闻台 ETV娱乐台 高棉高清台TV9 金鳳高清台 金鳳之光高清台 巴戎電視台 仙女電視台
1860年,克靈頓中將從印度加爾各答到香港新任陸軍司令,3月18日指揮英軍第44團特遣隊強佔尖沙嘴一帶,5月19日撤離九龍半島。 1860年春,格兰特、孟托班分别率英、法舰队驶达上海集结,随后即开始第三次北上。4月21日,联军占领定海舟山。5月27日,英军占领大连,6月8日,法军占领烟台,封锁渤海湾。7月19日,联军完成攻击大沽口最后作战准备,7月26日,英、法舰队于渤海湾会齐后,向北塘方向开进。7月29日,英法援軍大舉來襲,自北塘登陆,迂回攻击大沽口炮台。在大沽口擊敗清軍後,北上占领天津。8月23日清朝派欽差大臣桂良、恆祺與聯軍代表額爾金在天津議和,由於駐軍北京問題導致議和失敗。恆祺离开天津后,天津全部清政府官员四散撤离,天津由中国大商人代为管理。 9月2日,清政府再派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到通州南张家湾议和。英法提出停战的主要条件为赔偿军费,先付给两国现款各三四百万两;撤走通州守军,两国公使各带兵千人进京换约,由巴夏礼随带数十人先行入京,察看沿途及京中住房;增辟天津为通商口岸,立即开市贸易等。咸丰帝感到停战条件过于苛刻,认为公使进京“拥兵而来,显怀莫测”,因而谕令桂良等“莫顾决裂”,拒绝英法所提要求。 9月6日,咸丰帝下达对英国与法国的宣战上谕,硃谕军机处和王大臣绵愉、载垣、端华、肃顺等;“严饬统兵大臣,整顿师律(旅),调集各路马步诸军与之决战。”9月10日,联军先头部队三千余人,自天津向通州方向前进。咸丰帝得悉英、法公使坚欲带兵径赴通州的消息,“决战”的决心又开始动摇,派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取代桂良等为钦差大臣,由通州前往天津,同英法继续谈判,企图挽回“抚局”。双方在通州进行会谈,巴夏礼除坚持原先提出的条件外,又增加了互换和约时须面见皇帝亲递国书,以及将张家湾的清军全部撤退等要求。由于双方争执不下,谈判于17日彻底破裂。巴夏礼随后乘马离去。僧格林沁随后截获巴夏礼、罗亨利和士兵等39人(26位英国人,13位法国人)。这39人中以英法外交官员为主,也包含仆人、护卫、以及一名英国泰晤士报记者。在被僧格林沁抓捕以后,其中大多数人遭到酷刑,最后半数死亡;这成为随后导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的一个重要因素 。 9月18日,联军先头部队自河西务越过马头,推进到张家湾附近。咸丰帝再次下谕与英法决战。僧格林沁率马步军在通州列阵以待。与此同时,联军先头部队与清军在张家湾交战,清军败退至八里桥。随后英法联军与华北地区清军主力,包括科尔沁部僧格林沁野战骑兵、八旗察哈尔、索伦部、甘肃陕西调来的汉军八旗及绿营、京津地区八旗绿营在通州八里桥决战。結果清軍大敗,僧格林沁部全軍覆沒,胜保战斗中重伤撤退。随后咸丰帝及皇后宫廷贵妃等人以北狩为名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9月22日,恭親王奕訢告知英法聯軍,他受命為全權欽差大臣,要求英法停火談判。 次日,英法聯軍回答,必須釋放巴夏禮等談判人員,才停止進軍。 恭親王謊稱,所有俘虜都平安,但要等到和議達成後才能釋放他們。 兩天後,聯軍總司令額爾金伯爵詹姆斯·布魯斯說,若三天內放還全部談判人員並接受聯軍的條件,就停止進攻,否則一定要奪取北京,奕訢當時沒有答覆。 9月30日,英法聯軍兵臨北京城下,在城外安營紮寨。联军约在此时开始掳掠址在城外的圆明园,一位军官回忆称像“一个男孩置身于糖果店,被告知想拿什么都可以拿”。全军上下参与抢劫,军纪荡然,英指挥官虽难堪,但不愿落后于完全没有约束的法军,下令所有英国官兵上缴赃物,统一拍卖后均分。 10月5日,聯軍休息整頓後,準備攻城。此時,朝廷的文武百官和有錢人大都逃離京城,全城陷入潰兵和流氓肆意燒殺搶掠的無政府狀態。 10月13日,北京打開城門,向聯軍投降。 從十月八日至十六日,恭親王先釋放巴夏禮等人,然後陸續釋放其他人,最初總共被扣留的有39人,活著回來的只有18人,有21人被虐待致死,有些人的屍體腐爛得認不樣來,還有些人根本找不到屍體。隨行牧師莫吉(R.J.L.M. Ghee)報告 我從未見過比這更讓人憐憫的情景了……他們幾乎不能走路,拖著雙腿向前挪動。 他們的手以一種痛苦的姿勢放在胸前,這還能叫手嗎? 都已經被扭曲得變了形,有的手腕上的傷口已經潰爛,有的手上被繩索捆綁造成的腫脹還沒有消下去,有的手就像鳥爪子一樣蜷曲著看上去好像已經壞死萎縮了,人們還了解到,他們身體的畸殘狀況,是由於手腳被浸溼的繩子緊緊捆在一起而造成的。這些俘虜就這樣被捆綁著,任憑風吹日晒雨淋,而且長時間內得不到和水。由於四肢的血液循環被截斷,肌肉腫脹潰爛,傷口化膿,生滿了蛆。這些倖存者的證言全部或部分的發表在英國議會文件或戰爭記載裡,它們表明所有的死者,都是由於這種虐待的結果。 而第八代額爾金伯爵詹姆斯·布魯斯得知之前被清军掳去的英国外交人员被清军虐待至死后,改为纵容士兵早就开始的抢劫行为,并在抢劫完毕后下令英军焚毁圆明园作为报复。這一决定固然野蛮,其细节過程亦往往被中國歷史記載所忽略。 结果 联军占领北京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從天津攻入北京;在英國、法國軍事和外交壓力下,恭親王奕訢完全接受要求,於10月23日簽訂中英《續增條約》(即中英《北京條約》)和交換中英《天津條約》批准書;在正式換約前夕,英國提出在《北京條約》中增加三條,其中一條就是「廣東九龍司地方併歸英屬香港界內」;該條約第六款規定:「……茲大清大皇帝定即將該地界,付與大英大君主並歷後嗣,併歸香港界內,以期該港埠面管轄所及,庶保無事……」;按此,英國強佔新安縣九龍司部分領土,即現在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土地(包括昂船洲在內)。1860年,戰爭結束,訂立《北京條約》,九龍半島正式割讓予英國。 1860年10月5日,英法联军接近北京北郊,6日,英法联军士兵开始抢劫西北區的京郊皇家园林圆明园中的清漪园(万寿山)、静明园(玉泉山),抢得部分赃物公开拍卖,其余大部分归于私有,英女王维多利亚和法國皇帝拿破仑三世亦各得一份。8日,此前被俘虏的巴夏礼等人获释。13日,英法联军从安定门攻入北京,此为西方军队首次占领中国首都。在圓明園,额尔金因被俘虏的39名來使中死亡20名,下令焚烧圆明园報復。英法联军再度抢掠,徒手搬运,无法搬走的如瓷器和铜器就地打碎,据保守估计被毁物总值300万镑。战利品方面,有隻北京狗被發現後,由一名英國軍官帶回英國獻給維多利亞女王,並被女王取名為「Looty」(掠奪來的小東西);而联军更是在一間馬車房裡發現了,一七九三年出使中國的馬戛爾尼代表英王喬治三世,送給咸豐帝的曾祖父乾隆帝的禮物,如全尺寸的英國製禮車、天文與科學儀器、兩門英國十二磅榴彈炮,以及數箱彈藥,而這些禮物全都原封不動的被存放在此处 。 10月17日,额尔金及格兰特照会恭亲王,英方要求赔付因“监禁凌虐”而死人员银30万两,并拆毁圆明园宫殿。法使要求恤银20万两,给还各省天主教堂及传教士坟墓。限定:“10月20日照复,10月22日给银,10月23日画押换约”。10月18日,联军开始纵火。烟雾弥漫,连烧三天三夜。 10月16日,俄国公使伊格那提耶夫进京。 火燒圓明園 1860年10月初,英法联军洗劫了圓明園。第八代額爾金伯爵得知英國談判代表的遭遇,令英國第一步兵師的官兵放火燒毀圓明園,以教訓咸豐帝。大火持续了两天,300多名太监和宫女葬身火海。联军在北京城郊抢掠烧杀近50天,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等均被付之一炬。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对此给予强烈谴责,认为此事为“两个强盗的胜利”。事后英军贴出布告: 宇宙之中,任何人物,無論其貴如帝王,既犯虛偽欺詐之罪,即不能逃脫其應有之責任與刑罰。茲為責罰清帝不守前約及違反和約起見,決於九月初五日焚燒圓明園,所有種種違約行動,人民未參與其間,決不加以傷害,惟于清室政府,不能不懲罰之也。 同时,俄国公使伊格那提也夫应恭亲王奕訢之请致书葛罗,正式调停。 而事前英法兩國提出的懲罰方式迥異。英國統帥額爾金伯爵詹姆斯·布魯斯的意見是:「這些可憐的俘虜是在圓明園內受虐待,必須將這個園子夷為平地。」法國公使葛羅則認為,圓明園沒有設防,嚴格說來非交戰區,若燒圓明園,不如「直接燒掉紫禁城,這才是對皇帝最好的懲罰。」詹姆斯·布魯斯反駁說:「若燒紫禁城,火勢很容易蔓廷到全北京城,受害的將是北京的無辜百姓,這些被皇帝抛棄的百姓欲迎聯軍進城,聯軍承諾過給他們安全保障。」 由於英軍是主力,英國的意見占了上風。為了說服法國,詹姆斯·布魯斯特別撰文闡述其理由 第一,被囚諸人,手足縛系,三日不進飲食,其受如斯野蠻之待遇,即在此地。第二若對於清國政府國際公法之殘酷行為,不予以久遠之印象,英國國民必為之不滿若現即與之媾和,訂約撤兵而退,清國必以吾國人民為可以任意捕殺無忌,在此點上必須警醒其迷夢也。皇帝避暑行宮固已被掠,然其所蒙損失,在一月內即可恢復原狀,圓明園宮之為要地,人所共知。毀之所以予清國以打擊,造成慘局者為此輩(咸豐帝)而非國民,故此舉可謂為嚴創清國政府,即就人道而言,亦不能厚非也。 签订条约 中英、中法《北京條約》 1860年10月20日,清朝礙於劣勢,皆接受英法所提之一切要求。10月23日,额尔金、葛罗又要求增加续定条约内容,清朝均予以接受。英法联军与奕訢,除了完成《天津條約》的換約外,加訂了中英、中法《北京條約》,以為《天津條約》的補充。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于10月24日和25日签订完毕。中英、中法《天津条约》批准书亦同时互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 (一)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二)辟天津为商埠;(三)准许外国人在中国招聘人口出洋做苦工; (四)割讓廣東新安縣(今香港九龍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九龍司)給英國;(五)交还以前没收的天主教堂,法国传教士在内地任意各省租买土地,建筑教堂;(六)赔偿英、法的军费各增加到八百万两。 1860年10月28日,咸丰帝批准《北京条约》,并命恭亲王等即转告俄公使,绥芬、乌苏里等处均照奇咭阔屯之例,借与居住。和约签订后,英、法联军于11月9日先后将军队撤出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式结束。 中俄边界及中俄《北京条约》 1856年,趁英法聯軍進攻廣州,俄国派普提雅廷為公使,與清政府談判邊界問題。1858年5月,俄國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乘英法聯軍攻陷大沽口之际,以武力強迫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中俄《璦琿條約》。根據這個條約,中國割讓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予俄國,並把烏蘇里江以東約4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劃作中俄“共管”。但清政府拒绝予以批准并处分了奕山。另一方面,俄國伺機介入調停,普提雅廷先於英法美三國與清政府簽訂了《中俄天津條約》。 1860年11月,中英、中法《北京條約》簽訂後,英法聯軍開始撤離北京。俄國新任駐华公使伊格那提耶夫以「調停有功」為由,提出了新的領土要求。14日,清政府與俄國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承认了此前一直拒绝批准的《璦琿條約》,并將烏蘇里江以東约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亦劃歸俄國;增開喀什噶爾為商埠,並在喀什噶爾、庫倫設領事館。同時,俄國還將由其提出的中俄西部邊界走向強加給中國。1864年,俄國強迫清政府訂立《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佔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44萬平方公里土地。
1859年6月20日,英、法、美三國公使到達大沽口外,新任英國駐華公使卜魯斯(Frederick Bruce)和法國駐華公使布爾布隆(Alphonse de Bourboulon),奉命進京換約。清政府要求英法公使往北方北塘登陸,並由清軍保護到北京換約,經天津去北京,且隨行人員不得超過二十人,但遭到拒絕。英法代表堅持按照原定計畫,分乘部分武装护卫舰船再度抵达天津北河口,前往北京互换条约批准书。坚持武装进京的英、法軍隊在途經大沽炮口之時,遭到了清軍的大炮开火攻擊。雙方不久便展開戰爭。1859年6月25日,英法聯軍發兵進攻大沽口,英海軍司令賀布親自帶領12艘軍艦從攔沙江開往海口,下午3時賀布下令攻擊砲台,清守軍也開始發砲反擊,火力充分發揮下,過不久多艘英法軍艦遭受損傷,賀布本人也受傷。下午4時有4艘聯軍軍艦被擊沉,過了一小時後賀布下令從海口南岸強行登陸,试图派出海军陆战队从陆上攻占炮台,但是英法海军陆战队登陆后不久就陷入河边浅滩的淤泥中步履维艰,沦为清軍大炮轰击的活靶,死伤枕籍。同時英法聯軍也遭到清守軍及從新河來增援的騎兵攻擊,到了晚上聯軍再繼續進攻,但又有死傷。遭遇战持续了几个小时,英法聯軍死伤432人,四艘淺水炮舰被击沉,一艘重伤。经过一昼夜激战,联军遭到惨败,陆续离开大沽口,向南撤退到杭州灣。這也是鴉片戰爭以來,清軍第一次的勝利。 1859年9月,联军战败的消息传到伦敦,舆论大哗。英政府举行了四次紧急内阁会议,在巴麦尊的策划下,决定再次扩大战争。同伦敦一样,巴黎也煽起了新的战争狂热。经过协商,决定继续联合出兵中国。11月,英、法两国政府分别再次任命额尔金、葛罗为特命全权代表,以陆军中将格兰特、陆军中将孟托班为联军总司令,率英军约一万八千人和法军约七千人组成一支新的远征军,开往中国。 宣战与八里桥之战 1860年,克靈頓中將從印度加爾各答到香港新任陸軍司令,3月18日指揮英軍第44團特遣隊強佔尖沙嘴一帶,5月19日撤離九龍半島。 1860年春,格兰特、孟托班分别率英、法舰队驶达上海集结,随后即开始第三次北上。4月21日,联军占领定海舟山。5月27日,英军占领大连,6月8日,法军占领烟台,封锁渤海湾。7月19日,联军完成攻击大沽口最后作战准备,7月26日,英、法舰队于渤海湾会齐后,向北塘方向开进。7月29日,英法援軍大舉來襲,自北塘登陆,迂回攻击大沽口炮台。在大沽口擊敗清軍後,北上占领天津。8月23日清朝派欽差大臣桂良、恆祺與聯軍代表額爾金在天津議和,由於駐軍北京問題導致議和失敗。恆祺离开天津后,天津全部清政府官员四散撤离,天津由中国大商人代为管理。 9月2日,清政府再派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到通州南张家湾议和。英法提出停战的主要条件为赔偿军费,先付给两国现款各三四百万两;撤走通州守军,两国公使各带兵千人进京换约,由巴夏礼随带数十人先行入京,察看沿途及京中住房;增辟天津为通商口岸,立即开市贸易等。咸丰帝感到停战条件过于苛刻,认为公使进京“拥兵而来,显怀莫测”,因而谕令桂良等“莫顾决裂”,拒绝英法所提要求。 9月6日,咸丰帝下达对英国与法国的宣战上谕,硃谕军机处和王大臣绵愉、载垣、端华、肃顺等;“严饬统兵大臣,整顿师律(旅),调集各路马步诸军与之决战。”9月10日,联军先头部队三千余人,自天津向通州方向前进。咸丰帝得悉英、法公使坚欲带兵径赴通州的消息,“决战”的决心又开始动摇,派怡亲王载垣、兵部尚书穆荫取代桂良等为钦差大臣,由通州前往天津,同英法继续谈判,企图挽回“抚局”。双方在通州进行会谈,巴夏礼除坚持原先提出的条件外,又增加了互换和约时须面见皇帝亲递国书,以及将张家湾的清军全部撤退等要求。由于双方争执不下,谈判于17日彻底破裂。巴夏礼随后乘马离去。僧格林沁随后截获巴夏礼、罗亨利和士兵等39人(26位英国人,13位法国人)。这39人中以英法外交官员为主,也包含仆人、护卫、以及一名英国泰晤士报记者。在被僧格林沁抓捕以后,其中大多数人遭到酷刑,最后半数死亡;这成为随后导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火烧圆明园的一个重要因素 。 9月18日,联军先头部队自河西务越过马头,推进到张家湾附近。咸丰帝再次下谕与英法决战。僧格林沁率马步军在通州列阵以待。与此同时,联军先头部队与清军在张家湾交战,清军败退至八里桥。随后英法联军与华北地区清军主力,包括科尔沁部僧格林沁野战骑兵、八旗察哈尔、索伦部、甘肃陕西调来的汉军八旗及绿营、京津地区八旗绿营在通州八里桥决战。結果清軍大敗,僧格林沁部全軍覆沒,胜保战斗中重伤撤退。随后咸丰帝及皇后宫廷贵妃等人以北狩为名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9月22日,恭親王奕訢告知英法聯軍,他受命為全權欽差大臣,要求英法停火談判。 次日,英法聯軍回答,必須釋放巴夏禮等談判人員,才停止進軍。 恭親王謊稱,所有俘虜都平安,但要等到和議達成後才能釋放他們。 兩天後,聯軍總司令額爾金伯爵詹姆斯·布魯斯說,若三天內放還全部談判人員並接受聯軍的條件,就停止進攻,否則一定要奪取北京,奕訢當時沒有答覆。 9月30日,英法聯軍兵臨北京城下,在城外安營紮寨。联军约在此时开始掳掠址在城外的圆明园,一位军官回忆称像“一个男孩置身于糖果店,被告知想拿什么都可以拿”。全军上下参与抢劫,军纪荡然,英指挥官虽难堪,但不愿落后于完全没有约束的法军,下令所有英国官兵上缴赃物,统一拍卖后均分。 10月5日,聯軍休息整頓後,準備攻城。此時,朝廷的文武百官和有錢人大都逃離京城,全城陷入潰兵和流氓肆意燒殺搶掠的無政府狀態。 10月13日,北京打開城門,向聯軍投降。 從十月八日至十六日,恭親王先釋放巴夏禮等人,然後陸續釋放其他人,最初總共被扣留的有39人,活著回來的只有18人,有21人被虐待致死,有些人的屍體腐爛得認不樣來,還有些人根本找不到屍體。隨行牧師莫吉(R.J.L.M. Ghee)報告 我從未見過比這更讓人憐憫的情景了……他們幾乎不能走路,拖著雙腿向前挪動。 他們的手以一種痛苦的姿勢放在胸前,這還能叫手嗎? 都已經被扭曲得變了形,有的手腕上的傷口已經潰爛,有的手上被繩索捆綁造成的腫脹還沒有消下去,有的手就像鳥爪子一樣蜷曲著看上去好像已經壞死萎縮了,人們還了解到,他們身體的畸殘狀況,是由於手腳被浸溼的繩子緊緊捆在一起而造成的。這些俘虜就這樣被捆綁著,任憑風吹日晒雨淋,而且長時間內得不到和水。由於四肢的血液循環被截斷,肌肉腫脹潰爛,傷口化膿,生滿了蛆。這些倖存者的證言全部或部分的發表在英國議會文件或戰爭記載裡,它們表明所有的死者,都是由於這種虐待的結果。 而第八代額爾金伯爵詹姆斯·布魯斯得知之前被清军掳去的英国外交人员被清军虐待至死后,改为纵容士兵早就开始的抢劫行为,并在抢劫完毕后下令英军焚毁圆明园作为报复。這一决定固然野蛮,其细节過程亦往往被中國歷史記載所忽略。 结果 联军占领北京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從天津攻入北京;在英國、法國軍事和外交壓力下,恭親王奕訢完全接受要求,於10月23日簽訂中英《續增條約》(即中英《北京條約》)和交換中英《天津條約》批准書;在正式換約前夕,英國提出在《北京條約》中增加三條,其中一條就是「廣東九龍司地方併歸英屬香港界內」;該條約第六款規定:「……茲大清大皇帝定即將該地界,付與大英大君主並歷後嗣,併歸香港界內,以期該港埠面管轄所及,庶保無事……」;按此,英國強佔新安縣九龍司部分領土,即現在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土地(包括昂船洲在內)。1860年,戰爭結束,訂立《北京條約》,九龍半島正式割讓予英國。 1860年10月5日,英法联军接近北京北郊,6日,英法联军士兵开始抢劫西北區的京郊皇家园林圆明园中的清漪园(万寿山)、静明园(玉泉山),抢得部分赃物公开拍卖,其余大部分归于私有,英女王维多利亚和法國皇帝拿破仑三世亦各得一份。8日,此前被俘虏的巴夏礼等人获释。13日,英法联军从安定门攻入北京,此为西方军队首次占领中国首都。在圓明園,额尔金因被俘虏的39名來使中死亡20名,下令焚烧圆明园報復。英法联军再度抢掠,徒手搬运,无法搬走的如瓷器和铜器就地打碎,据保守估计被毁物总值300万镑。战利品方面,有隻北京狗被發現後,由一名英國軍官帶回英國獻給維多利亞女王,並被女王取名為「Looty」(掠奪來的小東西);而联军更是在一間馬車房裡發現了,一七九三年出使中國的馬戛爾尼代表英王喬治三世,送給咸豐帝的曾祖父乾隆帝的禮物,如全尺寸的英國製禮車、天文與科學儀器、兩門英國十二磅榴彈炮,以及數箱彈藥,而這些禮物全都原封不動的被存放在此处 。 10月17日,额尔金及格兰特照会恭亲王,英方要求赔付因“监禁凌虐”而死人员银30万两,并拆毁圆明园宫殿。法使要求恤银20万两,给还各省天主教堂及传教士坟墓。限定:“10月20日照复,10月22日给银,10月23日画押换约”。10月18日,联军开始纵火。烟雾弥漫,连烧三天三夜。 10月16日,俄国公使伊格那提耶夫进京。 火燒圓明園 1860年10月初,英法联军洗劫了圓明園。第八代額爾金伯爵得知英國談判代表的遭遇,令英國第一步兵師的官兵放火燒毀圓明園,以教訓咸豐帝。大火持续了两天,300多名太监和宫女葬身火海。联军在北京城郊抢掠烧杀近50天,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等均被付之一炬。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对此给予强烈谴责,认为此事为“两个强盗的胜利”。事后英军贴出布告: 宇宙之中,任何人物,無論其貴如帝王,既犯虛偽欺詐之罪,即不能逃脫其應有之責任與刑罰。茲為責罰清帝不守前約及違反和約起見,決於九月初五日焚燒圓明園,所有種種違約行動,人民未參與其間,決不加以傷害,惟于清室政府,不能不懲罰之也。 同时,俄国公使伊格那提也夫应恭亲王奕訢之请致书葛罗,正式调停。 而事前英法兩國提出的懲罰方式迥異。英國統帥額爾金伯爵詹姆斯·布魯斯的意見是:「這些可憐的俘虜是在圓明園內受虐待,必須將這個園子夷為平地。」法國公使葛羅則認為,圓明園沒有設防,嚴格說來非交戰區,若燒圓明園,不如「直接燒掉紫禁城,這才是對皇帝最好的懲罰。」詹姆斯·布魯斯反駁說:「若燒紫禁城,火勢很容易蔓廷到全北京城,受害的將是北京的無辜百姓,這些被皇帝抛棄的百姓欲迎聯軍進城,聯軍承諾過給他們安全保障。」 由於英軍是主力,英國的意見占了上風。為了說服法國,詹姆斯·布魯斯特別撰文闡述其理由 第一,被囚諸人,手足縛系,三日不進飲食,其受如斯野蠻之待遇,即在此地。第二若對於清國政府國際公法之殘酷行為,不予以久遠之印象,英國國民必為之不滿若現即與之媾和,訂約撤兵而退,清國必以吾國人民為可以任意捕殺無忌,在此點上必須警醒其迷夢也。皇帝避暑行宮固已被掠,然其所蒙損失,在一月內即可恢復原狀,圓明園宮之為要地,人所共知。毀之所以予清國以打擊,造成慘局者為此輩(咸豐帝)而非國民,故此舉可謂為嚴創清國政府,即就人道而言,亦不能厚非也。 签订条约 中英、中法《北京條約》 1860年10月20日,清朝礙於劣勢,皆接受英法所提之一切要求。10月23日,额尔金、葛罗又要求增加续定条约内容,清朝均予以接受。英法联军与奕訢,除了完成《天津條約》的換約外,加訂了中英、中法《北京條約》,以為《天津條約》的補充。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于10月24日和25日签订完毕。中英、中法《天津条约》批准书亦同时互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有: (一)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二)辟天津为商埠;(三)准许外国人在中国招聘人口出洋做苦工; (四)割讓廣東新安縣(今香港九龍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九龍司)給英國;(五)交还以前没收的天主教堂,法国传教士在内地任意各省租买土地,建筑教堂;(六)赔偿英、法的军费各增加到八百万两。 1860年10月28日,咸丰帝批准《北京条约》,并命恭亲王等即转告俄公使,绥芬、乌苏里等处均照奇咭阔屯之例,借与居住。和约签订后,英、法联军于11月9日先后将军队撤出北京,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式结束。 中俄边界及中俄《北京条约》 1856年,趁英法聯軍進攻廣州,俄国派普提雅廷為公使,與清政府談判邊界問題。1858年5月,俄國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乘英法聯軍攻陷大沽口之际,以武力強迫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中俄《璦琿條約》。根據這個條約,中國割讓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的6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予俄國,並把烏蘇里江以東約40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劃作中俄“共管”。但清政府拒绝予以批准并处分了奕山。另一方面,俄國伺機介入調停,普提雅廷先於英法美三國與清政府簽訂了《中俄天津條約》。 1860年11月,中英、中法《北京條約》簽訂後,英法聯軍開始撤離北京。俄國新任駐华公使伊格那提耶夫以「調停有功」為由,提出了新的領土要求。14日,清政府與俄國簽訂了《中俄北京條約》,承认了此前一直拒绝批准的《璦琿條約》,并將烏蘇里江以東约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亦劃歸俄國;增開喀什噶爾為商埠,並在喀什噶爾、庫倫設領事館。同時,俄國還將由其提出的中俄西部邊界走向強加給中國。1864年,俄國強迫清政府訂立《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割佔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44萬平方公里土地。 影响 清朝 战争失败,使清朝丧失大片领土。除割让给英国九龙半岛外,割让给俄罗斯帝国的领土总共达150万平方公里,形成后来中华民国的版图基础。 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全力镇压太平天国维持统治。《北京條約》完成簽約後,英、法、俄等公使表示:只要清政府認真「履行條約」,就可以得到「任何援助」。1861年1月,清政府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1862年1月,清政府對太平天國事件確立了「借師助剿」的方針,引用外國軍隊來幫助其鎮壓內亂。
受害人与死亡人数 受害者人数的统计因“大屠杀”(Holocaust)一词的定义而不同。唐纳德·涅维克(Donald Niewyk)和弗朗西斯·尼科西亚(Francis Nicosia)认为该词指代是针对五百万欧洲犹太人大屠杀行为,他们亦称 Holocaust 一词“没有一个能令所有人满意的定义”。根据马丁·吉尔伯特(Martin Gilbert)的估计,总的遇害者人数在六百万以下,约占当时730万欧洲犹太人的78%。蒂莫西·D·斯奈德(Timothy D. Snyder)写道:“Holocaust 一词的使用情况可分两种:指代德国在战争中的所有屠杀行径,或是指所有纳粹政权对犹太人的压迫行为。” 广义上,西方语境中的“犹太人大屠杀”(Holocaust)的受害者包括约200到300万苏联战俘、200万波兰人、150万罗姆人、20万残疾人、政治或宗教异见者、15,000名同性恋及5000名耶和华见证人,总的死亡人数约在1100万左右。最为宽泛的统计包括600万苏联平民,死亡人数将增加至1700万人。美国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的研究估计1500-2000万人死亡或被监禁。R·J·拉梅尔(R.J. Rummel)对纳粹国家主导的屠杀行为死亡人数估计为2100万人。另一估计加上苏联平民后的死亡人数达2600万人。 犹太人 1945年以来,最常见的对被屠杀的犹太人人数的估计是600万人。设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大屠杀遇害者和英雄纪念协会写道,遇害的犹太人无法精确统计,但已从档案中找到300万个被杀害的犹太人姓名,并被放置于游客中心展示,亦可在网上的中心数据库查阅。600万的数字来源于党卫军高级官员阿道夫·艾希曼。纽伦堡审判中的党卫军官员证词称:1944年8月,艾希曼告诉他已有600万犹太人被屠杀,400万死在集中营,200万被别动队枪杀或死于疾病。1953年杰拉尔德·赖特林格(Gerald Reitlinger)所著《最终解决方案》给出了遇害人数的早期估计:4,200,000-4,500,000人之间,其他早期估计有劳尔·希尔伯格的5,100,000和Jacob Lestschinsky估计的5,950,000。Yisrael Gutman和Robert Rozett在《犹太人大屠杀百科全书》中估计的人数是5,590,000-5,860,000人之间。柏林工业大学的沃尔夫冈·本茨研究出的人数是5,290,000-6,200,000之间。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写道这些数据的主要来源是战前和战后人口统计的对比和纳粹关于遣送和屠杀的档案。 劳尔·希尔伯格的5,100,000遇害者人数被视为比较保守的估计,他只是用了有据可查的死亡记录,避免统计学上的调整。他在《欧洲犹太人的毁灭》第三版中写道,800,000人死于犹太隔都、1,400,000人死于露天枪杀、2,900,000人死在集中营。他估计波兰犹太人的死亡人数达三百万人。马丁·吉尔伯特给出了最少估计5,750,000名犹太人被杀,包括在奥斯维辛被毒死的200万人。露西·达维多维兹使用战前的统计数据估计有5,934,000犹太人遇害(参见表格)。 各灭绝营死亡人数超过3,800,000人,其中80-90%都据测是犹太人。死在灭绝营的犹太人占纳粹大屠杀所有犹太遇害者人数的一半,波兰的犹太人几乎都死在这些灭绝营中。除死在灭绝营的犹太人外,至少有五十万犹太人在其他集中营死亡,其中包括在德国的几个主要集中营。这些集中营并非灭绝营,但关押有大量的犹太囚犯,特别是战争最后一年纳粹从波兰撤出后。约一百万人死于这些集中营,有估计至少50%是犹太人,但具体数字不得而知。另外有80万到100万犹太人在德国苏联占领区被别动队杀害。许多人亦因疾病和营养不良,在他们被遣送之前就死在波兰的犹太隔都中。 依国别 德国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占领区内共有约800万到1000万犹太人,犹太人大屠杀中遇害的600万人占其中的60%-75%。波兰的330万犹太人中有90%被杀。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遇害比例亦达90%,但爱沙尼亚的犹太人成功撤离。1933年德国和奥地利的750,000名犹太人只有约1/4幸存。1939年前虽然许多德国犹太人逃离了德国,但他们主要逃到了捷克斯洛伐克、法国和荷兰,后期他们被遣送并被屠杀。捷克斯洛伐克、希腊、荷兰和南斯拉夫的犹太人有70%被杀。罗马尼亚、比利时和匈牙利的遇害比例为50%-70%。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与之近似,但数据并不确定。犹太人遇害比例较低的国家有保加利亚、丹麦、法国、意大利和挪威。阿尔巴尼亚是唯一一个在1945年犹太人数量比1939年有显著增加的德占国:大约200名当地犹太人和1000名以上的难民通过假证件离开或藏身于60%的穆斯林人口中。另外德國最親密的盟友意大利對猶太人對起德國的行為及政策較溫和,導致在1943年意大利戰敗前,大量猶太人逃亡至意大利在法國、南斯拉夫和希臘的佔領區及意大利控制下的阿爾巴尼亞王國。同为轴心国的日本对犹太人的政策有所不同,可参见上海隔都。 1990年代东欧政府档案开放查阅后,希尔伯格(Hilberg)、达维多维兹和吉尔伯特调整了死亡人数的统计。沃尔夫冈·本茨(Wolfgang Benz)持续多年进行人数的更新工作,他在1999年总结道: 对意第绪语的影响 大屠杀对意第绪语使用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二战前,约有1100万到1300万人使用意第绪语。大屠杀毁灭了犹太社区,包括世俗的和宗教的,破坏了他们日常生活,导致该语言的使用急转而下。受害人中约有500万人(85%)是意第绪语的使用者。就剩余的非意第绪语使用者,希腊和巴尔干的拉地诺语使用人口也被破坏,导致这种“犹太——西班牙”语言的绝迹。 非犹太人 斯拉夫人 1942年夏,希姆莱的《东部总体计划》(Generalplan Ost)被希特勒一口赞同,包括将斯拉夫人从他们的故土灭绝、流放或奴役,以便为德国定居者提供居住空间;该计划为期20–30年。 作家、历史学家多丽丝·L·卑尔根(Bergen)写到:“和其它纳粹文献一样,《东部总体计划》大量使用了委婉语…但不管怎样,它的意图是显而易见的。它将德国对多民族政策之间的关系阐明清楚。德国定居点和东部的德国民族;屠杀斯拉夫人;屠杀犹太人都是同一计划的组成部分。” 历史学家威廉·W·哈根(Hagen)称: 波兰人 1939年11月,德国人计划将波兰人“完全铲除”。“所有波兰人,”海因里希·希姆莱发誓,“将会从世界上消失。”德控波兰被要求将波兰人清除干净,以便为德国殖民者腾出地方。到1942年,只有300-400万人离开波兰,成了德国定居者的苦工。他们被禁止娶嫁,不能得到医疗救治,直到最后一名波兰人消失为止。到1939年8月22日,即发动战争的一个星期前,希特勒宣布“战争的目标是... 物理地摧毁敌人。这就是为什么我准备此时只进攻东方,我的‘骷髅队’方案会将所有波兰后裔和说波兰语的男人、妇女和儿童杀死,绝不留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所需的生存空间。”纳粹决策者反对对波兰人进行像对犹太人一样的大规模屠杀;这在近期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一个对波兰问题的解决方案会在未来成为德国人的负担,我们的意图就会被公知于世,至少周边民族会意识到,他们在某个特定的时间也将遭受同样的命运。” 屠杀波兰人的尺度没有像对犹太人的那么大。许多波兰犹太人(约战前人口的90%)在大屠杀中丧命,而斯拉夫裔信奉基督宗教的波兰人则幸免于难。有约180万到210万非犹太波兰人在战争中遇难,五分之四是波兰人,余下的五分之一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少数民族,绝大多数是平民。至少有200,000人在集中营遇害,146,000人死于奥斯维辛。许多人在华沙起义后的大屠杀中遇难,约有120,000-200,000人被害。 德国对波兰的灭绝政策包括减少粮食供应、故意破坏卫生、剥夺医疗救助。死亡率从13人/千人上升至18人/千人。总体来说,有二战遇害人中有560万人是波兰人,包括犹太裔和非犹太裔,在战争中,波兰损失了16%的人口;330万波兰犹太人中有约310万人遇害,3170万非犹太波兰人中有约200万人遇害。根据国家纪念院的近期(2009)估算,有超过250万非犹太波兰人因德国侵略而遇害。有超过90%的受害人是非军事死亡的,绝大多数平民是被纳粹德国和苏联刻意屠杀所致。 1939年8月22日入侵波兰的前夕,阿道夫·希特勒对他的将军们说: 捷克斯洛伐克人 捷克斯洛伐克人也受到了迫害。据估算,约有345,000名捷克斯洛伐克人被杀害,成千上万人被送往集中营被用作苦工。纳粹完全毁灭了利迪策(Lidice)村和莱夏基(Ležáky)村;所有年过16岁的男子被杀,剩余的人被送往纳粹集中营,许多妇女和幾乎所有儿童在那里离开。 德裔索布人(Sorbian)也受到了迫害。 南斯拉夫人 在巴尔干地区,有将近581,000南斯拉夫人被纳粹德國和他们的法西斯同盟及克羅地亞傀儡政權杀害。希特勒指使德军报复塞尔维亚人,后者被认为是非人类的(Untermensch)。烏斯塔沙投敌者出于政治、宗教或种族等缘故,制造了系统性的大规模屠杀。许多被害人是塞族人。 波斯尼亚人、克罗地亚人也是亚塞诺瓦茨集中营的牺牲品。美国大屠杀纪念馆这样写道: 美国大屠杀纪念馆和犹太虚拟图书馆(Jewish Virtual Library)报道称有约56,000-97,000人在亚塞诺瓦茨集中营被害。犹太大屠杀纪念馆(Yad Vashem)报道称有500,000名塞族人在乌斯塔沙手下以“恐怖暴虐的手段”被剥夺了生命。根据尼哈德·哈利贝格维克(Nihad Halilbegović)最近的研究《亚塞诺瓦茨集中营的波斯尼亚人》(Bošnjaci u Jasenovačkom logoru),有至少103,000名波斯尼亚穆斯林死于纳粹和乌斯塔沙手下。根据研究,“死在塞族和克罗地亚同盟手下的波斯尼亚穆斯林人不计其数”,“很多受害人被算为罗姆人”以便提早将其送走。 排除意大利控制区的斯洛文尼亚人(意大利仍有對他們進行迫害),有约20,000-25,000名斯洛文尼亚人被纳粹或法西斯者杀害。 雖然阿尔巴尼亚為意大利佔領区,但依然与纳粹德國合作,其法西斯者对非阿尔巴尼亚人(主要是塞族人)大加迫害。绝大多数暴行由阿尔巴尼亚党卫队斯坎德培师(SS Skenderbeg Division)和鲍利·科姆贝塔(Balli Kombëtar)所为。有3,000-10,000名科索沃塞族人被阿尔巴尼亚人杀害,另有30,000-100,000人被流放。 东斯拉夫人 苏联公民聚居区也遭到重创。苏联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境内有成千上万的农民被德国部队杀死。博赫丹·维特维基(Bohdan Wytwycky)估算出大约有四分之一的苏联人死在了纳粹的手下。 1995年,俄国科学院报道称苏联公民在德军手下的受害人数(包括犹太人在内)总计为1370万人,这是德控区6800万人的20%。这包括740万被德国屠杀的和报复所致死的人。 在白俄罗斯,纳粹德国设立的奥斯蘭總督轄區政權烧掉了约9,000个村庄,将约380,000人用做了苦役,杀死了成千上万的平民。有超过600村落,如卡廷(Khatyn),则将村庄和其中的所有人一并烧灭,有至少5,295个白俄罗斯定居点被纳粹摧毁,其中的平民则多少遇害。提姆·斯奈德(Tim Snyder)称:“1941年在苏联白俄罗斯定居的900万人中,160万人被德军在战场外屠杀,包括70万战俘、50万犹太人、32万被列为游击队的人(绝大多数是手无寸铁的平民)。” 苏联战俘 迈克·贝伦鲍姆认为在1941年6月到1945年5月,有200-300万或57%的苏联战俘死于饥饿、虐待或是被处决;绝大多数在第一年被俘时被执行。根据丹尼尔·戈德哈根的估算,有大约280万苏联战俘在1941-41年间的8个月内离开,到1944年中旬,总计为350万人。美国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估算出570万苏联战俘中的330万人死于德国人手下——不列颠和美国的战俘牺牲人数为231,000人中的8,300人。当苏联战俘需要帮助德国服奴役时,死亡比例下降;到1943年,50万人被用于苦工。 罗姆人 由于罗姆人和辛特人是基于口传历史而存在的独立人群,他们受迫害的经历在记录上不如其它种族清楚。耶胡达·鲍尔(Yehuda Bauer)写到记录不详可能源自对罗姆人的不信任,以及对他们的侮辱,因为在奥斯维辛的清洁和性接触冒犯了罗姆禁忌。鲍尔写到“大多数罗姆人无法将他们的故事与折磨联系起来;结果,保持沉默加重了心理创伤的效果。” 纳粹占领区的罗姆政策并不是统一的。有些地方(如卢森堡和波罗的海国家),纳粹会将罗姆人口全部灭除。在另一些地区(如丹麦和希腊),则没有罗姆人被屠杀的记录。 唐纳德·尼维克(Donald Niewyk)和法兰西斯·尼科西亚(Frances Nicosia)写到在纳粹控制的欧洲,100万罗姆人和辛特人中至少有130,000人被杀。迈克·贝伦鲍姆(Michael Berenbaum)写到严谨的考证得出的数据是在90,000到220,000人之间。美国大屠杀纪念馆高级历史学家西比尔·弥尔顿(Sybil Milton)的研究计算得出死亡人数至少为220,000人,可能接近500,000人,但这项研究排除了克罗地亚独立国,而后者对其的屠杀尺度可能极大。马丁·吉尔伯特(Martin Gilbert)估算出在欧洲700,000名罗姆人中大约有220,000人被杀。奥斯丁的德州大学罗姆研究及档案主任伊恩·汉考克(Ian Hancock)则倾向于大数字,在500,000到1,500,000人之间。汉考克写到,死亡人数“几乎肯定地超过了犹太死亡人数。” 在送往集中营之前,受害人被圈进了隔离区,包括华沙隔离区。在东方,成群的别动队袭击了罗姆营地,当场进行屠杀,并毁尸灭迹。其它傀儡政权也积极配合,如克罗地亚的乌斯塔沙政权在亚塞诺瓦茨集中营大肆屠杀罗姆人。大屠杀分析学家海伦·费恩(Helen Fein)称乌斯塔沙几乎灭绝了克罗地亚的所有罗姆人。 1942年5月,罗姆人被置于与犹太人同等待遇的劳动和社会法案下。1942年12月16日,纳粹屠杀的“设计师”党卫队司令海因里希·希姆莱下令“吉卜赛杂种(Gypsy Mischlinge)、罗姆人、巴尔干非德国后裔”需要被送往奥斯维辛,除非他们效忠国防军。1943年1月29日,另一法案命令将所有德裔罗姆人送往奥斯维辛。 1943年11月15日,希姆莱下令在德控苏区“『定居的』和『混血的』吉卜赛人被视为国家公民。『游牧的』和『混血的』吉卜赛人则与犹太人同等对待,送入集中营。”鲍尔称这个举动反映了纳粹对罗姆人的意识形态——雅利安人不能被罗姆血统所污染。 有色人种 纳粹时期德国境内的黑人数量约在5,000-25,000之间,尚不清楚该统计是否包含了亚裔人。根据美国大屠杀纪念馆的记述:“1933年至1945年间纳粹德国和占领区黑人经历了隔离、迫害、医学实验、监禁、施以暴力及被杀害等各异的命运。然而,对他们并没有采取像犹太人及其他群体那般系统化的灭绝行动。”此外,阿非利卡人、柏柏尔人、伊朗人和印度人由于被视为雅利安人種,并未受到迫害。对突厥人、阿拉伯人和南亚人,种族限制有所放宽,他们有些亦被德军招募。 (参见自由阿拉伯軍團、突厥斯坦軍團) 残疾人 T4行动在1939年开始,意图是保持德意志基因的“纯洁性”,杀死或阉割有残疾的或患心理疾病的人。 在1939年到1941年,在心理医院中有80,000-100,000位心理疾病患者被处死、儿童5,000位;犹太人1,000位。在心理医院外,人数约为20,000位 (根据安乐死中心哈泰姆城堡(Schloss Hartheim)的副主任格奥尔格·雷诺大夫(Dr. Georg Renno)报告)或400,000位(毛特豪森集中营司Frank Zeireis)。另有300,000人被强制绝育。从总数上来看,约有200,000位有心理疾病的患者被处死,而该数目在历史上并不受到重视。与物理残疾的人一样,患有侏儒症的人也被处死。很多人被关入笼子里展出,或是被纳粹拿来当做实验品使用。虽然没有受到正式的参与命令,精神病院和精神病医生在各个阶段都积极配合了这项暴行,以及之后的处理各种“不受欢迎的”人和犹太人。在德国天主教和新教的强烈抗议后,希特勒于1941年8月24日命令取消T4行动。 这项行动的名称来源于Tiergartenstraße 4,后者是柏林蒂尔加滕(Tiergarten)区一个小别墅的地址,是福利和照顾机构总部的所在地,由菲利普·鲍赫勒和卡尔·勃兰特领导,前者为希特勒的私人总理(Kanzlei des Führer der NSDAP),后者为希特勒的私人医生。 1946年12月,勃兰特与其它22人站在了纽伦堡审判的被告席上,这一案件被称之为《美国诉卡尔·勃兰特等人案》,或称《医生审判》(Doctors' Trial)。1948年6月2日,勃兰特在巴伐利亚的兰茨贝格监狱被执行绞刑。 左翼份子 德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者和工会主义者是纳粹党人在德国国内最早的敌人,也是首批被送至集中营的群体之一。希特勒称共产主义是犹太人的学说,并将其称为“犹太布尔什维主义”。1933年,纳粹党以反对共产党颠覆的名义颁布了《授权法案》,该法案授予了希特勒独裁的权力。戈林在後來的纽伦堡审判中称,正是纳粹党压制德国共产党的意愿促成了兴登堡总统与德国精英阶层同纳粹合作。 德国左翼对纳粹党种族主义的反对是纳粹憎恨左翼的另一个缘由,德国左派组织的许多领导人是犹太人,犹太领袖在1919年的斯巴達克同盟起义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希特勒将马克思主义和布尔什维主义视为“国际犹太人”破坏“种族纯洁”及雅利安人和北欧人生存的一种手段,另外的原因是他们会激化社会阶级矛盾,组织工会反对政府及国有企业。在布痕瓦尔德集中营以及其他集中营中,德国共产党人相比犹太人享有更多特权,这是因为他们种族更加纯洁的缘故。 纳粹新占领区内的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者通常是首先被拘留或处决的人群,如希特勒著名的《政委命令》即是一例,他下令凡是被德軍所俘虜的苏军政委以及德占区内所有的共产党员一律處決。别动队在东部战线负责执行这些处决。 1941年12月7日,希特勒還簽署了《夜雾命令》,德军最高统帅部总长威廉·凯特尔予以下發执行,在纳粹占领区中诸多政治活动人士因此命令被绑架而下落不明。 共济会成员 在《我的奋斗》中,希特勒写道共济会已“屈从”于犹太人的掌控之下:“由共济会宣扬的民族自我保护和平主义论调,被犹太媒体宣传以麻痹大众。”1930年代中期前,纳粹德国并未将共济会视为严重的威胁。海德里希甚至建立了一个共济会博物馆,艾希曼早年在保安处期间曾於此研究这一被他视为“消失的仪式”。另外,希特勒在1938年4月27日颁布了一个声明,其中的第三条解除了前共济会员加入纳粹党的限制,条件是“只要申请人不是共济会会所的高级别成员”。希特勒始终将共济会视为一个阴谋组织,但其参与者并未受到如同犹太人那样的系统迫害。集中营中的共济会成员是以政治犯的身份被关入的,他们佩戴红色倒三角标志。 美国大屠杀纪念博物馆认为由于许多被捕的共济会成员也具有犹太人或政治反对派身份,尚不清楚有多少人仅因为其共济会成员的单一原因被送入纳粹集中营。苏格兰共济会总会所估计被处决的共济会成员约在 80,000 到 200,000 之间。 耶和华见证人 约12,000名耶和华见证人因拒绝宣誓效忠纳粹党或参军服役而被迫佩戴紫色三角形,他们被送至集中营,并给予他们放弃信仰、屈服国家权威的选择。约2500-5000名耶和华见证人被杀害。汉堡诺因加默集中营纪念馆主任、历史学家 Detlef Garbe 写道:“没有任何宗教运动能如此坚定一致地顶住压力,不屈从于国家社会主义。” 独特性存疑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奥肯那根大学教授亚当·琼斯认为,自1994年卢旺达种族屠杀后,认为犹太人大屠杀具有独特性的观点已不再广泛流传。 1997年,《共产主义黑皮书》出版后引发了对苏联与纳粹罪行间进一步的比较。该书认为苏联和纳粹的罪行间并没有很大差异,只是纳粹的做法比苏联激进得多。在犹太大屠杀研究界中,诺曼·芬克尔斯坦写道大屠杀唯一性的观点最早出现于1967年的公开谈话中,但纳粹大屠杀学界并未接受这一观点。 美國波士顿大学的史蒂文·卡茨认为大屠杀是历史上唯一的一次种族灭绝行动,并认为“大屠杀”(Holocaust)一词专指“欧洲犹太人的苦难”,而不包括其他纳粹受害者。 参见 依国别 立陶宛猶太人大屠殺 受害人与幸存者 纳粹大屠杀著名幸存者列表 納粹大屠殺中的兒童 其它国家的参与 百慕大会议 埃维昂会议 纳粹大屠杀的国际反应 圣路易斯号客轮 救助者 國際義人 喬治·佩拉斯卡 伊雷娜·森德勒 何凤山 奧斯卡·辛德勒 杉原千畝 拉乌尔·瓦伦贝格 善后 纳粹大屠杀的善后 去纳粹化 功能主義與蓄意主義的爭論 历史学家争论 纳粹大屠杀罪责 法律回应 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 阿道夫·艾希曼 德国战争罪行 德国国防军战争罪行 其他观点 否认犹太人大屠杀 反犹太主义 文化影响 《安妮日記》 《夜》 《辛德勒的名单》 《布达佩斯之恋》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类似事件 南京大屠杀 註解 参考文献 引用
1939年9月28日,德国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和蘇聯達成協議,控制了波蘭卢布林地区以及瓜分了立陶宛,之後根据「」建立了卢布林保留地。保留地由阿道夫·艾希曼设计,后者负责将德国、奥地利、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等地区的犹太人驱除干净。三周后的1939年10月18日,他们将第一位犹太人送往卢布林地区。第一列满载犹太人的火车从奥地利、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驶出,到1940年1月30日,总计有78,000名犹太人从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转送到卢布林。1940年2月12和13日,波希米亚犹太人被送至卢布林保留地,使得波西米亚地方官首先宣布他的省份“”。1940年3月24日,戈林暂停了「尼斯科计划」,并在4月底将其完全放弃。在尼斯科计划被终止时,总计有95,000犹太人被送往尼斯科,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在中途因饥饿而死。 1940年7月,维持波兰总督府庞大的人群变得越来越困难,希特勒暂时叫停了安置计划。 1940年10月,和督办了「布克尔行動」(Operation Bürckel),将犹太人从他们的省份和被帝国兼并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赶入尚有余地的法国。只有混血的犹太人没有被驱逐。1940年10月22-23日晚,有6,500名犹太人被布克尔行动驱逐,并仅仅给予了至多两小时的警示时间,就被押解起来。9辆满载犹太人的列车在“没有对法国官方有任何告知”的情况下长驱直入,后者对此怏怏接受。被安置人员不得携带任何物品,财物则全被德国官方没收。德国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则将维希政府的抗议以“最为拖拉的方式”进行处理。结果,被布克尔行动驱逐的犹太人被维希政府拘禁在环境恶劣的居尔(Gurs)收容所、里韦萨尔特营、米勒斯营,等待机会返回德国。 1940到1941年间,在德控波兰地区对犹太人的屠杀行动不断,将犹太人向波兰总督府的输送持续。德国,特别是柏林地区的犹太人清除工作直到1943年才完全告终(在此期间,许多犹太人可以通过躲避来苟延)。到1939年12月,总计有350万犹太人被送入拥挤的波兰总督府地区。 德國盟國及其占领区對猶太人的政策 1940年,德国佔領了丹麥、挪威、荷兰、卢森堡、比利时、法国;1941年,德国及其盟友又佔領及肢解了南斯拉夫、希腊。反犹主义被输送到这些国家中,并根据当地政治局势的不同而在程度和节奏上有所不同。犹太人被迫离开经济和文化生活,并受到各种苛刻律令的压制,但在1942年之前,大规模的物理驱逐还没有开始。德國的傀儡政權維希法国积极配合对法裔犹太人的迫害。德国的盟友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也受到相应压力,被迫制定反犹政策,但在绝大多數情况下,直到被催促时才执行。在战争中,有900名犹太人、300罗姆人从贝尔格莱德的班吉卡(Banjica)集中营逃离,这主要是由塞尔维亚共产党人、保皇党人和其它抵抗运动者组织的。德國及義大利的傀儡政权克罗地亚獨立國则积极自发地迫害犹太人,并与1941年10月10日颁布了《将犹太财产和公司国有化法令》。 意大利 在希特勒德國的壓力下,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在1938年時就制定了針對意裔猶太人的。儘管如此,意大利國內的反猶情緒比納粹德國低很多,因此對於當時猶太人來說,意大利控制下的地區比德國控制下的地區更安全。意大利也有集中營供猶太人,但法西斯黨政府只將他們當作政治犯看待,集中營的猶太人享有基本的生活質素和建立組織的自由,和德國的集中營完全是天壤之別。1941年克羅地亞獨立國在南斯拉夫的廢墟中建立後,大量猶太人為躲避克羅地亞東部的德國駐軍和烏斯塔沙政權逃亡去意大利直接控制的地區(烏斯塔沙不能在亞得里亞海沿岸地區部署任何軍事組織),而且克羅地亞是意大利的保護國、所以只能聽命其宗主國,意大利駐軍知道烏斯塔沙的種族滅絕行為因此有向猶太人提供保護。德國外交部長里賓特洛甫曾向墨索里尼抱怨說:“意大利軍方……缺乏對猶太人問題的正確理解。” 烏斯塔沙的恐怖統治及迫害包括猶太人在內的種族加劇了抵抗運動的勢力。1941年8月意大利王國決定重新將克羅地亞獨立國西部軍事化,並派兵去鎮壓南斯拉夫游擊隊,意大利軍隊也順便關閉了兩個集中營,被關閉分別是和,因為這些集中營過於反人類和不人道。位於維特茲的一所集中營會有意大利外交代表探訪並查找有沒有意大利公民在集中營,如果有該名受害者會受到保護。同樣地在意大利控制下的阿爾巴尼亞王國、希臘國、及法國意佔區的所有猶太人皆受到保護。直到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後,本土及其佔領地被德國接管,對意大利保護下的猶太人的迫害正式開始。 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芬蘭 匈牙利早在1920年由霍尔蒂攝政成立時就立了一些對匈牙利裔猶太人不平等的政策,直至1944年匈牙利因企圖和盟軍停戰而被德國佔領時,匈牙利國內的猶太人並未受嚴重的迫害。1944年匈牙利箭十字黨政府開始運送猶太人到德國集中營。 羅馬尼亞是其中一個積極迫害猶太人的德國盟友。1940年總理安東內斯庫上台執政後,法西斯組織鐵衛團開始在國內大量迫害猶太人,即使鐵衛團在41年因政變失敗而被安東內斯庫總理消滅也未停止。羅馬尼亞軍隊在苏德戰爭時期在敖德薩及雅西屠殺了大量猶太人(1941年敖德薩大屠殺)。1942年夏羅馬尼亞政府開始大量運送猶太人去德國及德國佔領地的集中營。 保加利亞於1941年有針對猶太人的政策,在德國壓力下,保加利亞政府運送居住在保加利亞佔領區的猶太人去特雷布林卡滅絕營。1943年,在東正教教會抗議下,保加利亞沙皇鮑里斯三世停止了運送猶太人去德國集中營。 1942年芬蘭在德國壓力下運了150-200名非芬蘭裔猶太人去德國,在民眾反對下,最終芬蘭政府只運了8名非芬蘭裔猶太人去德國集中營,只有一名在戰後活下來。 日本 集中营与劳改营(1933–1945) 第三帝国於成立之初即創建了集中营。起初,集中营只用於关押犯人,儘管死亡率高达50%,但并非专用于屠杀。1939年后,集中营越来越多地处死犹太人、战俘,或让其苦役、不给饭吃、虐待等等。据估算,德国在欧洲占领地建立起约15,000座集中营。,直至1942年,德國僅在波兰境內就建立了6所專司大規模屠殺的大型集中营。新集中营主要关押犹太人、波兰知识分子、共产党人、罗姆人、辛特人。这些囚犯通过铁路运送,其恶劣的环境导致许多人还没到目的地就一命呜呼。 苦役是一种系统化的灭绝政策——囚犯会被处以苦役、劳动致死,或是竭力工作后,被送往毒气室或枪决。奴隶们会被用于军工制造,如在生产V-2火箭,或是茅特豪森-古森集中营生产其它武器。 进入时,一些集中营为囚犯印制臂章。劳力的工作时间表为12-14小时轮替制。有时,囚犯们的点名就需要几个小时,导致许多人暴晒致死。 隔离区(1940–1945) 在入侵波兰后,纳粹设立了犹太隔离区,囚禁犹太人和一些罗姆人,并最终将他们送往灭绝营。1939年9月29日,海德里希在给别动队头子的信中命令建立委员会。每个隔离区由一个犹太委员会(Judenrat)管理,德方任命犹太社区领袖,后者负责隔离区的日常运转,包括分发食物、水、取暖、设立庇护所等。委员会的基本策略是将损失最小化,与纳粹合作,接受日益残酷的虐待,恳求更好和更仁慈的待遇。委员会被要求安排人员,将他们送到灭绝营去,因此,在制定下一批离去的人员列表时,每一位犹太委员会成员都面临着勇气与品质的考验。犹太委员会成员尝试了拖延、贿赂、阻挠、求情、辩论等各种方式,直到逼不得已为止。有的如认为他们的责任是拯救“能夠”被救援的犹太人,這也意味著有部份人也將不得不被牺牲掉;反之,也有信仰邁蒙尼德思想的猶太人坚持除非有犹太人犯了重罪,否则一个人也不交出去。舉例來說,利沃夫的犹太委员会领袖博士拒绝為納粹编订名单,结果被後者所枪决。1942年10月14日,別廖扎的犹太委员会拒绝與納粹合作,全体成员自盡而亡。 德方利用委员会的重要作用来对隔离区犹太人进行迫害的杀戮:一位官员强调“犹太委员会的权威必须在任何情况下得到支持和强化”,“任何不服从委员会指令的犹太人都被视为破坏者。」当双方合作破裂,如华沙隔离区的犹太抵抗组织取代了委员会的地位时,德国对局势失去了控制。 华沙隔离区是最大的隔离区,有约380,000人;罗兹隔离区位列第二,有约160,000人。在现实中,隔离区人满为患,迈克·贝伦鲍姆将其形容为“缓慢、被动的谋杀”工具。虽然华沙隔离区的人口占波兰首都总人口的30%,但它在面积上只占城市的2.4%,也就是说平均每个房间里住9.2人。在1940到1942年间,饥饿与疾病,特别是伤寒夺取了数以成百上千人的生命。1941年,有43,000人在华沙隔离区丧命,比例超过十分之一;1942年,有超过一半的人在特莱西恩施塔特集中營死亡。1942年7月19日,希姆莱开始下驱逐令,三天后的7月22日,驱逐从华沙隔离区开始;在之后的52天、到12月12日为止,有300,000乘坐火车离开华沙,前往特雷布林卡灭绝营。很多隔离区一下子变为空城。1942年12月,波兰东南方的發生了首次的隔离区武裝起义。1943年時又有幾個規模稍大的隔离区也出现了类似的武装起义,例如华沙和比亞韋斯托克隔离区,但猶太人的抵抗很快地就被擁有压倒性优势的纳粹軍隊所镇压,倖存者不是被處決就是被送進滅絕營中。 迫害(1939–1942) 二战中,一系列对犹太人的迫害在当地出现,有的受到了納粹德國的煽动,有的则是自发形成的。例如德國的盟友羅馬尼亞王國在1941年6月30日在境內的雅西爆發了大規模反猶迫害行動,約有14,000名犹太人被罗马尼亚居民和警察打死。1941年7月,波蘭耶德瓦布內境內的波蘭人在德方秩序警察的目睹下将300名犹太人关入穀倉、放火烧死,此前該地也另有40名犹太人被德国人处死。这些事件經過由於2000至2003年透過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对遗骸的发掘考证而得知,也因此推翻了早期遇難者估計人數較多的傳聞。1942年1月,德國另一位盟友匈牙利王國也在其佔領區諾維薩德內屠殺了3000名猶太人及塞爾維亞人,一些猶太人被匈牙利皇家陸軍運去德國在塞爾維亞救國政府的集中營。 杀人小队(1941–1943) 1941年6月,納粹德国進攻苏联,屠殺猶太人的行動進入了新階段。在德軍占领立陶宛后,大屠杀的规模加剧了。在年终前,立陶宛全国近80%的犹太人被殺害,約有220,000人罹難。苏联领土在1942年早期被侵占,包括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乌克兰、以及列宁格勒-莫斯科-罗斯托夫以西的俄罗斯。这当中有约300万名犹太人,其中包括在1939年逃离波兰的人。 一些苏联被占领土上的当地居民对屠杀号召做了积极响应。在立陶宛、拉脱维亚、和西乌克兰,当地居民从德国人一道积极参与对犹太人的屠杀活动。 拉脱维亚人阿拉沙·科曼多是一个协助人员的例子。在南方,乌克兰人杀死了约24,000名犹太人。另外,拉脱维亚人和立陶宛人从他们自己的国家出去,跑到白俄罗斯那里杀当地的犹太人。乌克兰總督轄區则建立集中营,为波兰提供屠杀场所。克罗地亚獨立國的法西斯組織——「烏斯塔沙」也积极执行迫害和屠杀,但归根到底是德国人组织和引导这些当地人参与大屠杀活动的。 很多大屠杀在公共场所进行,这与以往相比有所不同。目击证人称这些屠杀活动包含了当地人的参与。别动队的屠杀活动常常以反游击队、打击土匪为理由,但德国历史学家認為这不过是德軍的借口,这些在俄罗斯发生的事情完全符合“战争罪”和“反人类罪”的標準。黑尔格鲁伯坚持屠杀220万手无寸铁的男人、妇女、儿童的种族主义意识形态毫无道理可言,而德国将军们称别动队在打击游击队的托词根本是在撒谎。 德国国防军与党卫队在反游击队和反犹太人的工作中彼此密切合作。在1941年中期,党卫队骑兵旅赫尔曼·菲格莱因在“反游击队”普里皮亚季沼泽地杀死了699名红军士兵,1,100名游击队员和14,178名犹太人。在行动前,菲格莱因命令将所有犹太成年人枪决,尔后将妇女而儿童赶入沼泽地。在行动后,指挥德國中央集團軍後衛部隊的将军在1941年8月10日命令所有德国国防军後衛部隊在反游击队的任务上效法菲格莱因,并于1941年9月24-26日与党卫队一道在莫吉廖夫组织了联合演习,研究杀死犹太人的最佳方案。演习的结果是警卫营第7连在一个叫金沙萨(Knjashizy)的小村子射杀了32名犹太人,军官们对此美名其曰称这是从人群中“筛查”游击队的方式。第322营的战争日记上这样写道: 根据他们在莫吉廖夫演习中学到的东西,一位德国国防军长官告诉他的部下:“有游击队的地方就有犹太人,有犹太人的地方就有游击队”。在1941年11月24日的第24号令当中,第707师師長称: 德国历史学家是德国国防军战争犯罪方面的专家,他认为德国国防军在大屠杀上起了重要作用,並將罪过全部归结到党卫队上,因此将德国国防军视为被动的、不情愿的旁觀者是错误的。海尔堡則認為别动队的指挥官们都是普通人,而绝大多数动手的是专业人士,有的甚至是知识分子。他们倾尽所学的一切技能,成为了高效的杀手。 在苏联占领地的大规模屠犹任务由党卫队的别动队来完成,由海德里希统一指挥。1939年的波兰屠杀尚存局限,但如今却在规模上有所升级。别动队A队负责波罗的海地区,B队负责白俄罗斯,C队负责乌克兰北部和中部,D队负责摩尔多瓦、南乌克兰克里米亚,并在1942年负责高加索地区。 在审判庭上称:“别动队的任务是保护军队后防,屠杀犹太人、吉卜赛人、共产党人以及其它会对安全产生威胁的人员。”实际上,被害人基本上全是手无寸铁的犹太平民(在整个行动中,别动队连一个队员都没有牺牲)。到1941年12月,四分队给出的成绩分别是125,000人、45,000人、75,000人、55,000人——总计为300,000人——主要方式是在城镇外执行枪决或扔手榴弹。1942年4月6日是逾越节的第二天,别动队在乌克兰皮里亚京屠杀了1,600名犹太人。 在苏联占领地上最为臭名昭著的是基辅外的「娘子谷大屠杀」,在1941年9月29-30日的单次行动中就有33,771名犹太人丧命。军政府长官少将,南方集团军麾下的警察部隊總司令——和别动队C队司令決意要消滅基辅内全部的犹太人。由党卫队、保安處和乌克兰当地警方执行杀戮。虽然第6集团军没有直接参与,但他们在将基辅犹太人赶出城镇,送入娘子谷上起了关键作用。 周一,基辅的犹太人聚集在公墓,准备登上火车。由于人群庞大,大多数的男人、妇女、儿童都没有来得及知道怎么回事,就听到机枪响起,无处可逃。人们被一群士兵驱逐,然后被射杀。一位卡车司机描述道: 1941年,希姆莱在明斯克目睹了100名犹太人在城镇外的沟内被射杀,他的副手在日记中写道:“希姆莱的脸色变青。一块儿脑浆溅到他的脸上,他拿出手绢将脑浆擦掉,然后呕吐不止。”心情平復後,他向党卫队员训话,称执行任务时必须遵守“纳粹党的最高道德准则”。 大屠杀的新方式 从1939年12月起,使用毒气作为屠杀的新方式。起初,毒气罐被装置成筒形,放入密闭的货车中,用以处决疗养院中的精神病人。作为T-4行动的一部分,它被广泛用于波美拉尼亚、东普鲁士、波兰占领区等地。在萨克森豪森集中营,能处决多达100人的大毒气车在1941年11月被使用,设备为发动机排气装置而不是筒形。这些毒气车在1941年12月被海乌姆諾滅絕營采用,其它15个则被别动队用在了苏联占领地上。这些毒气车由党卫队生产,并由党卫队国家安全部监督使用。毒气车杀死了约500,000人,主要是犹太人、罗姆人和其它种族。这些毒气车被细心地监控着,在一个月的观察后,报告指出:“三辆车被使用了97,000次,没有出现一点故障。”。 波兰总督府的漢斯·法郎克表示需要研发更加新型有效的屠杀工具,而不是简简单单对这些人执行枪决。“我们应该更进一步,设计一些办法来处决他们。” 这个问题时的党卫队实验出大规模毒气屠杀方式。克里斯蒂安·沃思(Christian Wirth)可能是毒气室的发明人。 萬湖會議与最终解决方案(1942–1945) 1942年1月20日,莱因哈德·海德里希在柏林郊区万湖主持了万湖会议,有15名纳粹领袖,把包括一些国务秘书、政府高官、纳粹党领袖、党卫队官员以及其它制定与犹太人政策相关的政府部位领导人。会议最初的目的是讨论“欧洲犹太人问题”的彻底解决方案。海德里希有意“在各个不同的占领地区规划出大规模屠杀. . . 作为希特勒下达的解决欧洲犹太人问题的答复……为了确保执行,必须让部委层级官僚知晓,并使其共同承担执行这项政策的责任。” 艾希曼所作的备忘录副本被留存了下来,然而海德里希的指示是以“委婉语”的风格写成,因此会议上的真实用语无从知晓。海德里希在会议上的意见表明将把犹太人转送至东方,代替之前的对外移民政策。这项政策不过是最终解决方案之前的一个临时计划,涵盖了1100万名犹太人,范围不但包括德国,而且包括了世界上的其它主要国家,如不列颠、美利堅。解决方案是毫无悬念的:“海德里希明确说明在『最终方案』阶段,犹太人必须以苦役和大屠杀的方式全部歼灭。” 官方称犹太人在波兰总督府有230万人,匈牙利有8.5万人,其它国家有110万人,苏联500万人,但200万依然在未被控制的领土上。这样,总计为650万。他们将会用火车送至地处波兰的「灭绝营」,然后立即被送入毒气室。在一些营地,如奥斯维辛营,可以劳动的就先留下,然后再杀。戈林的代表,博士则带走了一少部分人用于工业生产。 反应 伊恩·克肖在他1983的著作——《第三帝国公众意见和政治异议》(Popular Opinion and Political Dissent in the Third Reich)一书中探讨了巴伐利亚纳粹时期的「日常历史」(Alltagsgeschichte)。就巴伐利亚人的大多数态度来看,克肖认为最常见的态度是对犹太人的遭遇漠不关心。克肖称大多数巴伐利亚人只是模糊地知道“浩劫”的存在,较之“犹太人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来说他们更关心正在进行的战争。克肖做了一个类比:“仇恨建造了通往奥斯维辛的路,但做铺垫的却是冷漠。” 克肖的观点是巴伐利亚人就“浩劫”来说是冷漠的,并暗示德国大众也同样如此。这一观点受到以色列历史学家、纳粹德国大众意见专家奥托·德芙·卡尔卡(Otto Dov Kulka),和加拿大历史学迈克·凯特(Michael Kater)的批评。凯特坚持克肖淡化了公众的反犹情绪;纳粹德国时期,许多“自发的”反犹行动上演,是由于许多德国人参与的缘故,但将纳粹看成反犹主义的唯一源泉是错误的。卡尔卡称大多数德国人的反犹情结比克肖《第三帝国公众意见和政治异议》中描写的更加强烈,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冷漠”,“被动服从”可以说是在美化德国人了。 在研究犹太或德意志反纳粹统治问题上,德国历史学家在他1983的论文《德国抵抗运动和犹太人》(Der Deutsche Widerstand und die Juden)称绝大多数反纳粹民族保守主义者也是反犹主义。迪珀写到民族保守主义“官僚就法律上对排斥犹太人一直到1938年都坐视不理。”虽然迪珀注意到德国抵抗组织没有一个支持大屠杀,但他也提到民族保守主义者也没有打算在推翻希特勒后恢复犹太人的权益。迪珀继续辩称,反对派“中大部分德国人... 认为“犹太问题”存在,应该得到解决...”。 2012年的研究发现在柏林就有3,000个不同功能的集中营,在汉堡则有1,300个,研究员认为德国大众不可能对这种大事儿不可能不知道。认为德国民众从总体上来讲是知情的。盖拉特莱称,政府通过媒体公开了他们的计划,民众也都了然,只有毒气室除外。与之相反的是历史证据显示绝大多数受害人在送入集中营之前,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命运是什么,或是拒绝承认噩运;他们只是天真地认为自己不过是将被重新安置罢了。 动机 德国历史学家搜集了法兰克福奥斯维辛审判的迫害见证人资料,在1965年写成论文《命令与服从》(Command and Compliance)。文章提到屠杀犹太人和其他人时,命令并没有添加胁迫,执行该命令的是出于自由意志。布海姆写道回避执行杀戮命令的机会“...不但随时出现,而且比人们所愿意承认的更加实际...”,并写道没有证据显示拒绝履行命令的党卫队员被拖入集中营或是被处决。不但如此,党卫队规章禁止“无端的虐待”,希姆勒要求他的手下保持“风度”,虐待被认为是行为人极端残忍,或是期望突出表现自己是个非常热心的纳粹党员。最后,他认为非犯罪倾向者施刑是因为他们愿意遵守团体价值,害怕被贴上“懦弱”的标签。 大屠杀历史学家克里斯托弗·布朗宁于1992著书《普通人:预备警卫营101营和波兰的最后解决方案》(Ordinary Men: Reserve Police Battalion 101 and the Final Solution in Poland),他在其中讨论了德国秩序警察预备营101营,该营负责将犹太人围捕,送往纳粹死亡营。预备营的服役者都是来自汉堡的中年男子,工人阶级出身。他们不适合执行军事任务,也没有在荼毒生灵上接受太多训练。司令员则为部下给出选择:如果他们觉得受不了的话,就可以不参加。绝大多数人没有拒绝——一个500人的营中只有15人选择退出。根据米尔格拉姆实验,布朗宁认为营队的士兵们之所以杀人,是因为服从权威和朋輩壓力,而不是嗜血或是仇恨。该书的隐含意思是当环境是紧密团结的群体时,绝大多数人会服从权威,并被认为是合法的,虽然道德上感到令人憎恶——这一假说在米尔格拉姆实验中得到了详细研究。 俄国历史学家赛奇·库德里亚索夫(Sergei Kudryashov)对党卫队集中营的守卫训练做了研究,后者负责为莱因哈德行动死亡营提供协助。一些特拉维尼基的守卫是红军战俘,他们自愿参加党卫队以脱离战俘营。克里斯托弗·布朗宁在《普通人》(Ordinary Men)一书中写道,檢驗那些與德軍合作者(一般通稱「志願者」)的方式为态度上是否反共(当然也就等同是否反犹)。他们中绝大部分是乌克兰、拉脱维亚、立陶宛的“志愿协助者”(Hilfswillige),即非徳裔的德国军人。与布朗宁不同,库德里亚索夫则称他没有发现特拉维尼基志愿兵与反犹主义或纳粹主义有丝毫的联系,许多人在被俘虏前都是共产党人。虽然特拉维尼基守卫都没有特殊情结,但他们依然执行了党卫队虐犹的命令,而他们在虐犹上是“系统性的、没有理由的”。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参加了行刑活动,但为莱因哈德行动死亡营服役的绝大多数人都杀了不少犹太人。和布朗宁一样,库德亚斯绍夫辩称特拉维尼基人是普通人变刽子手的典型案例。 特拉维尼基人(Trawnikimänner)在所有主要灭绝营都有部署,负责协助“最终解决方案”——这也就是训练他们的初衷。在那里,他们都积极参与了迫害犹太人的活动。 灭绝营 在1942年间,除了奥斯维辛营以外,其它五个地点也被设立为灭绝营,用以执行莱因哈德计划。其中两个,即海乌姆诺营和馬伊達內克营已经被用作苦役营,后被改装、加入灭绝屠杀设备。三个新营被搭建了起来,单独为快速屠杀使用,即貝爾賽克营、索比堡营、特雷布林卡营。第七个营是白俄罗斯的玛丽·特罗斯特内兹营,也承担同样的任务。亚塞诺瓦茨营则负责解决塞尔维亚人。 灭绝营常常与集中营相混淆,如达豪集中营和贝尔森集中营。集中营主要在德国境内设立,负责关押囚徒、对纳粹敌人施行苦役(如共产党人或同性恋)。集中营也应该与苦役营区别开来,后者在所有德控区都有设立,负责对各种人士,包括战俘在内,施行苦役。所有纳粹营都遍布饥饿、疾病、疲劳,因而死亡率极高,但灭绝营是单独为大规模杀戮而设立的。 灭绝营由党卫队管理,但绝大多数的守卫是乌克兰、波罗的海辅助人员。普通德国士兵则被排除在外。 毒气室 集中营毒气室的人员都是由火车运送的。有时,火车直接开进毒气室,但通常先由营地医生对每个人进行筛检,将一小部分适合工作的拉出来做苦役。绝大多数人则被送入接待区,在那里脱光衣服、放下行李,交由纳粹没收,用以资助战争。之后,人们被赤身裸体地赶进毒气室。通常情况下,他们得到的告知是浴室或是「除虱滅蚤室」,门外的告示是“洗浴”或“桑拿”。有时,守卫会给他们发放一小块肥皂或毛巾,用以减轻恐慌,并提醒他们记住自己衣物存放的地方。坐车许久后人们喉咙干渴,提出要水喝时,被告知营地裡有咖啡等着,「赶快走,否则咖啡就凉了」。 根据奥斯维辛营长的供述,第一室可容纳800人,第二室可容纳1,200人。当屋子装满人后,门就被关上锁死,齊克隆B从通气孔被送入室内,释放有毒的HCN,即氰化氢。室内的人会在20分钟内死亡,死亡的速度则与囚徒离通气孔的距离远近有关。根据霍伯(Höß)的观点,1/3的受害人是立即毙命。党卫队医生约翰·克雷默(Johann Kremer)负责监视毒气释放,他作证称:“受害人的呼喊和尖叫可以从开口处听见,很明显,他们在为性命挣扎。”由于毒气室常常人满为患,当开门处理时,受害人的姿势常常是半蹲着的,他们皮肤的颜色为粉色,有红色和绿色的斑点,有的嘴上口吐白沫,有的耳朵出血。 之后,毒气被排出,尸体被移除(可能会用上4个小时),黃金假牙或蛀牙上的镶金会由懂得牙醫學的囚徒用钳子剥离,妇女的头发会被剪除。毒气室的地面被清理,墙壁被粉刷。这项工作由特遣队(Sonderkommando)负责,队员则为犹太囚徒。在第1、2号火葬场,特遣队员住在火葬场上方的阁楼裡;在第3、4号火葬场,他们住在毒气室中。当特遣队员处理完尸体后,党卫队士兵对其进行抽查,确认所有的黄金都从受害人的嘴里剥离出去。如果发现有遗漏的,那么对其负责的特遣队员会被扔进火炉,以示惩罚。 最初,尸体被放入深坑,盖上石灰。在1942年9-11月,希姆莱下令,尸体被掘出焚烧。在1943年早期,新的毒气室和火葬场被建造,以适应众多的人数。 犹太人的反抗 在《欧洲犹太种族的毁灭》一文中,劳尔·希尔伯格写到: 彼得·隆格里奇(Longerich)在他所做的一项重要研究中发表了类似的看法:“从犹太人的角度来看,他们几乎没有做任何抵抗”。希尔伯格提到了犹太人历史上所遭受的迫害,以此来解释犹太人对这次大屠杀所表现出的服从态度:过去的几个世纪以来,犹太人在遭受迫害时一贯的做法就是向压迫者发出吁求,服从命令,以期能够避免使矛盾进一步激化,从而减轻犹太人所受到的伤害,一直忍耐,直到大屠杀结束。“在这些遭受压迫的岁月裡,太多的犹太人成为牺牲品。但是犹太民族总是能够重新站起来,就像一块岩石从退去的浪潮中再次崭露头角。犹太民族从未从地球上消失过。”他们只是“被历史的夹缝困住”,而且等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艰难的时期时,已经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蒂莫西·斯奈德(Snyder)在讨论华沙犹太区起义这一事件时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他指出,大规模驱逐发生之后,仅仅是在1942年7月到9月这三个月期间,犹太民族才达成一致意见,共同意识到武装抵抗的必要性。发源于犹太保守政治中心的被动性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犹太人群体与战前的波兰政府达成让步协议从而取得了整体胜利。到最大规模的武装反抗运动爆发时,也就是1943年爆发的华沙犹太区起义,只有少数波兰犹太人幸存。 耶胡达·鲍尔以及其他历史学家争论说,犹太人的反抗运动不仅包括身体反抗,也包括任何使犹太人在充满屈辱和惨无人道的条件下重获尊严和人权的精神反抗活动。 希尔伯格争辩说,不能高估犹太人的反抗力度,也不能采用吉尔伯特对犹太人的反抗活动所做的无所不包的定义。“当相对孤立的或分散性的抵抗行为代表着典型的犹太人反抗行为,则德国人的衡量尺度的一个基本特性就被湮没了”,也就是说,对温顺无辜的人民所做的惨无人道的屠杀被美化成某种形式的战争。“反抗活动的高涨带来的另一个后果是,自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反抗者的犹太人对这一现象感到忧虑。如果英雄气概属于欧洲犹太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则真正采取行动的少数犹太人的功绩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被弱化。”最后,采取被动态度的大多数犹太人和采取积极行动的少数犹太人被混合在了一起,“这不仅是一种稀释形式,在一个谨慎而不愿抵抗的民族中组织抵抗运动会面临多种多样的问题,而这种混淆就遮盖了这些问题;这种混淆也回避了许多与这一群体相关的问题,包括该群体的思维方式以及生存策略。”如果不提及这些问题,就没有办法书写犹太人的历史。 最著名的犹太人武装反抗活动就是爆发于1943年1月的华沙犹太区起义,在这次起义过程中,武器装备非常简陋的几千名犹太战士迫使SS陷入困境并持续四周的时间,但是随后这些犹太武装力量被远远强大于其的武装力量击溃摧毁。根据犹太人的叙述,在这次起义过程中,有几百名德国士兵被杀,而德国人却对外声称只有17名士兵被杀害,93名士兵受伤。根据德国纳粹的统计数字,有13000名犹太人被杀,57885名犹太人被驱逐。这次起义结束之后,紧接着,1943年五月,位于特雷布林卡死亡集中营的犹太人爆发了反叛运动,其中200名犹太人从集中营中逃出。他们制服并杀死了一些德国纳粹护卫,并放火烧了集中营,但是在这次反叛过程中,有900名犹太人被杀害,在600名成功出逃的犹太人中,只有40人在战争中幸存下来。两周之后,在比亚韦斯托克犹太区也爆发了起义运动。 九月份,在维尔纳犹太区爆发了一场短暂的起义。十月份,600名犹太囚犯,包括犹太苏联战俘,试图逃离索比堡死亡集中营。犹太囚犯杀死了11名德国纳粹党卫队长官以及一些集中营护卫。但是,这一行为被德国纳粹军队发现了,纳粹军队企图放火烧死这些犹太囚犯,结果集中营中的犹太人不得不在熊熊烈火中奔忙逃命。在这次逃亡过程中,牺牲了300名犹太囚犯。而那些幸存者要么在营地周围的矿场中丧生,要么重新被俘虏并惨遭杀害。大约只有60名犹太人成功逃离了集中营并加入了苏维埃党派。1944年10月7日,位于奥斯维辛的250名犹太特遣队队员(Sonderkommando)攻击了守卫,并用炸药炸了四号火葬场,这些炸药是三名女囚犯从附近的一个工厂中偷偷运出来的。在这次起义过程中,有三名德国纳粹守卫被杀死,其中一个被塞到了火炉中。特遣队队员试图发起一场大规模的起义运动,但是很快全部250名犹太特遣队队员都被杀害了。 据估计,在东欧,大约有20,000到30,000名犹太游击队员积极地同纳粹分子及其勾结者作战。这些游击队员致力于与纳粹分子展开游击战和破坏活动,鼓动居住于犹太区的犹太人起义,并释放犹太囚犯。仅仅在立陶宛,这些犹太游击队员就消灭了将近3000个德国士兵。参加同盟军军队的犹太士兵多达140万人。其中,大约40%的犹太士兵在苏联红军军队中作战。在参加苏联红军队伍的犹太士兵中,大约200,000名犹太士兵在战争中牺牲。在英国军队中,有一个犹太人组成的军队积极同纳粹分子作战,这个犹太军队是由5000名来自英属巴勒斯坦托管地的志愿者所组成的。在西部沙漠战役中,来自于特殊闻讯小组的以德语为主要语言的犹太志愿者组成了突击队,在前线后方对纳粹党实施破坏活动。 在被纳粹占领的波兰和苏维埃领地上,成千上万的犹太人成批逃离到沼泽地或森林中,或加入了游击队,尽管游击队组织并非总是欢迎这些犹太难民的加入。在立陶宛和白俄罗斯,有一个区域聚集着众多的犹太人,且这一区域也是非常适合游击作战的区域,在这里,犹太游击队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犹太难民,使其免遭屠杀的厄运。而对于生活于布达佩斯等城市里的犹太群体而言,就没有这样好的机遇了。但是,在阿姆斯特丹以及荷兰的其他地方,许多犹太人积极地活跃于荷兰反抗运动中。蒂莫西·斯奈德写到,“华沙起义运动中的其他战士是1943年犹太区起义遗留下来的老兵。在这些犹太人中,大多数犹太人都加入到了波蘭家鄉軍中;其他一些犹太人加入到了人民军队中,或者甚至加入到了反犹主义的国家武装军队中。一些犹太人(或是犹太族裔的波兰人)已经加入了家乡军军队和人民军队。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参与了1944年8月的华沙起义运动并作战的犹太人的人数超过了1943年4月的华沙犹太区起义运动中的犹太人的人数。”参加游击队仅仅是年轻健壮且愿意离开家人的犹太人的一种选择。许多犹太家庭更愿意死在一起而非被分离。 法国犹太人也非常积极地参加了法國抵抗運動,法国的抵抗运动对纳粹和法国维希当权者进行了游击作战,并且为横扫法国的同盟军提供了帮助,为同盟军提供了支持,包括解放法国的武装力量,和同盟军一起为解放许多被占领的法国城市而作战。尽管犹太人在整个法国人口中仅仅占到百分之一的比例,但是在法国反抗运动中,犹太人的人数占到整个反抗队伍的15%到20%。犹太青年运动EEIF最开始时对维希政权表示了支持的态度,但是到1943年这项运动被当局禁止,这一组织中的许多成员又组成了武装反抗团队。犹太复国主义者也组建了犹太军队(犹太人的军队),这些军队在犹太复国主义的旗帜下参与了武装反抗活动,并帮助犹太人秘密地逃离法国。这两个组织在1944年合并为一体,并参加了解放巴黎、里昂、图卢兹、格勒诺布尔和尼斯的战斗。 对于绝大多数的犹太人而言,反抗运动只能采取延迟、逃避、协商、谈判等被动的形式,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采取贿赂德国官员的形式。纳粹分子强迫犹太人群体自行维持群体的治安,通过在德国建立德意志犹太人协会(Reichsvereinigung der Juden)和在被占领的波兰领地的城市犹太区中组建“犹太人委员会”(Judenräte)等组织,以此诱使犹太人采取贿赂德国官员的形式来逃避迫害。每当犹太人拿出贿赂用的财物时,德国军官就承诺做出让步,这使得犹太群体中的领导者在这种善意的妥协行为中越陷越深,使得犹太群体不可能做出奋起反抗的决定。犹太人大屠杀中的幸存者亚历山大·基梅尔(Kimel)写道:“居住于犹太区的青年人幻想与纳粹分子作战,我认为尽管存在着多种因素阻碍我们对此做出回应,但是最重要的因素是隔离和历史上形成的接受殉难的心理。” 历史条件使得生活于欧洲的犹太群体形成了接受迫害和通过妥协和谈判来避免灾难的心理趋向,这是大屠杀过程中犹太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未能做出反抗决定的最重要的因素,直到大屠杀接近尾声时,犹太人才做出了反抗行为。直到当犹太人口从500,000人锐减到100,000人时,华沙犹太区起义运动才兴起,直到这时,犹太人才明白进一步的妥协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保罗·约翰逊写道: 对于德国纳粹的真正意图,犹太人群体一直被蒙在鼓里,可以说这种欺骗是系统性的,犹太人与外部世界的新闻来源之间被隔绝。德国纳粹党告诉犹太人他们要被转移到工作营地——委婉地称之为“移居到东部”——并通过各种缜密的谎言来维持这一假象,直到犹太人到达毒气室的门前(因为毒气室的门上张贴有标识,指明这是用于消灭虱子的毒气室),德国纳粹党的欺骗和谎言都是为了避免犹太人的反抗。从照片中可以看出,犹太人在奥斯维辛和其他死亡集中营所在地的火车站下车,提着麻袋和手提箱,从他们的神态可以看出他们对等待着他们的厄运一无所知。关于死亡集中营的真相的传言通过层层阻碍传播到犹太区已经是很晚以后的事情了,且通常这些传言并未被犹太区的居民采信,正如当波兰反抗战斗的战士兼情报员简·卡斯基(Jan Karski)把消息带到西方同盟国时,这些消息并未得到同盟国的信任。 顶峰 1942年6月莱因哈德·海德里希在布拉格被暗杀。接替他担任党卫队国家安全部职位的是恩斯特·卡爾滕布倫納。卡爾滕布倫納和艾希曼在希莱姆的密切掌控下,监视着“最终解决方案”进行到高潮阶段。从1943年到1944年,死亡集中营屠杀犹太人的速度几近疯狂,这些犹太人被火车从德国势力范围内的各个国家运往此处,等待被屠杀。到1944年的春天,每天在奥斯维辛有8000人被毒气杀害。 尽管以犹太人聚居区为基地的军事工业的生产量非常高,但是1943年这些军工工厂却被清算关闭,而军工厂的工人也被送往集中营等待屠杀。其中最大规模的一次转移是1943年初期华沙犹太区的100,000名犹太人被送往集中营,这一事件成为了华沙犹太区起义的导火索,而这一起义也遭到了残酷镇压。1943年11月3日至4日,在收缴行动中(Aktion Erntefest),大约42000名犹太人被射杀。与此同时,列车每天从欧洲西部和欧洲南部出发,定时达到集中营所在地。居住于被占领的苏维埃领地的犹太人很少有被转移到集中营的:这一地区的犹太人的杀戮工作被转交给了党卫队负责,并由从当地收录的附属军队提供协助。无论是采用了哪种屠杀方式,到1943年,活动于大多数苏维埃领地的德国人都被驱逐了出去。 德国铁路的主要运输对象就是犹太人,犹太人被成批地运往集中营,1942年年底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之后,德軍面临的军事局面更为残酷,且同盟国加紧了对德国工业和运输业的空袭,即使在这个时候,德国的铁路和列车仍然源源不断地把各地的犹太人送往集中营。军队的首领和经济领域的管理者抱怨其人力资源被截流,且造成了大批难以被取代的熟练的犹太技术工人被杀害。但是到了1944年,很明显,大多数德国人不再被纳粹党的狂热盲从所迷惑而失去理智,且德国在这场战争中必将失败已经称为一个明了的事实。许多高级军官开始害怕等待着德国的报应和后果,更是惧怕他们作为个人将要遭到的报应,因为他们犯下了如此多的罪行,太多的罪孽都是以他们的名义而付诸实施的。但是希姆莱的军队和德意志帝国的党卫队太过强大,难以反抗,且希姆莱总是能够使希特勒的政权听从于他的命令。 1943年10月,希姆莱向驻扎波森(现波兰波兹南)的纳粹党的高级官员发表了讲话。在这次讲话中,希姆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直白地表明了他的真实意图,他致力于灭绝欧洲的犹太种族: 这场讲话的听众包括海军上将卡尔·邓尼茨和军备部长阿尔伯特·斯佩尔。在纽伦堡审判中,邓尼茨声明他对“最终的解决方案”一无所知,并且得到了法庭的采信。但是,斯佩尔在纽伦堡大审判中以及随后的一场采访中声明“如果我没有看,那是因为我不想去看”。在对这两个人进行审判时,这篇谈话尚未得到披露。 1944年初,大屠杀的规模有所缩减,因为被占领的波兰境内的犹太人聚居区已经被清空了,但到了1944年3月19日,希特勒命令对匈牙利进行军事占领(玛格丽特行动),且艾希曼被派遣到布达佩斯,监督匈牙利800,000名犹太人被驱逐出境。在此之前的一天,也就是1944年5月18日,希特勒曾私下里向匈牙利攝政王兼海军上将霍爾蒂·米克洛什抱怨说: 在这一年中,超过一半的犹太人都被运往奥斯维辛。在接受审判时,指挥官鲁道夫·霍斯说在三个月的时间里他杀害了400,000名匈牙利犹太人。 “鲜血换货物” 屠杀匈牙利犹太人的计划在纳粹内部遭到了反对,一些人建议希特勒应与盟国进行交易,释放这些犹太人以换取有利的和平协议。在伊斯坦布尔,希姆莱的代理人与英国特工及犹太组织的代表曾进行过非正式的商谈,艾希曼曾一时计划以一百万犹太人交换一万卡车的货物——即所谓“”计划,但这样大规模的交易并没有实际可能。 逃脱,留存的资料(1944年4月-6月) 从集中营逃出来的犹太人是非常少的,但是这些人并非是不为人知的。1944年,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指挥官报告说“当地的居民是狂热盲信的波兰人,且……随时准备对他们无比憎恨的党卫队集中营工作人员采取任何行动。每一个设法成功逃离集中营的囚犯一经到达他们所遇到的第一个波兰农庄,就会立刻得到这些狂热的波兰人的帮助。”但是,根据路德·林(Ruth Linn)的描述,从集中营中逃离出来的囚犯,尤其是犹太囚犯,根本不能指望当地居民或波兰的地下组织为其提供帮助。 1942年2月,一名从切姆诺死亡营逃出来的囚犯,雅各·雅诺维斯基(Grojanowski),抵达了华沙犹太区,他向华沙犹太区一个安息日群体(Oneg Shabbat)详细地讲述了切姆诺集中营的情况。他的报告被称为雅诺维斯基报告,通过波兰的地下组织(Delegatura Sił Zbrojnych na Kraj)将这些消息传播到了犹太区以外的波兰乌兹市,到1942年6月,这些消息传播到了伦敦。到这时为止这些人听到该报告之后采取了什么行动是不得而知的。 与此同时,到2月1日美国的军事信息办公室决定不对外公布关于集中营对犹太人的屠杀情况的信息,因为这会误导民众误认为这场战争仅仅是一个关于犹太人的问题。 直到1942年10月9日,英国的无线电台才将犹太人被送往毒气室杀害的新闻传播到了荷兰。1942年12月,西方同盟国发表了由联合国成员国共同签署的联合声明。这份联合声明描述了“希特勒一再表露出来的屠杀和灭绝欧洲的犹太民族的意图”是如何得到贯彻执行的,并宣布同盟国“以最强烈的言辞谴责这一冷血屠杀的野蛮政策。” 1942年,卡斯基向波兰政府、英国政府和美国政府汇报了波兰的情况,尤其是华沙犹太人聚居区被毁的情况,以及犹太人遭遇大屠杀的情况。卡斯基与被放逐的波兰政治家会面,包括波兰总理以及社会党、国家党、劳工党、人民党、、等政党的成员。他还同英国外交大臣安東尼·艾登进行了交谈,并向安东尼·艾登详细讲述了他在华沙和贝尔賽克的所见所闻。1943年,卡斯基在伦敦会见了当时非常有名的记者阿瑟·库斯勒。随后卡斯基前往美国,并向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做了汇报。卡斯基的报告对于让西方同盟国了解欧洲犹太人的情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43年7月,卡斯基再次私下向罗斯福总统汇报了波兰的情况。卡斯基还与美国许多其他政府领导和民间团体的领导会面,其中包括费利克斯·弗兰克福特、科德尔·赫尔、威廉·约瑟夫·多诺万以及斯蒂芬·塞缪尔·怀斯。卡斯基还把他的报告通知了媒体、各种不同教派的主教(包括红衣主教塞缪尔·斯特里奇)以及好莱坞电影产业的相关人员和艺术家,但是却没有取得成功。他的许多听众并不相信他所讲述的内容,或者认为他的描述过于夸张,或者认为他只是在为波蘭流亡政府做宣传。 关于犹太人被赶进毒气室中然后被杀害的新闻还在荷兰反抗组织举办的一些非法报纸上出版了,如1943年9月27日《荷兰国家日报》(Het Parool)上刊登的一篇新闻。但是,这些新闻让人感到太过不可思议,以至于许多人认为这仅仅是在为战争做宣传。由于这些新闻对荷兰的反抗活动起到了反作用,因此这些新闻的出版被迫停止了。然而,许多犹太人却因此而得到了警告,这些刊物警告犹太人他们面临着被谋杀的危险,但是对于大多数犹太人而言,逃离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宁愿相信这些警告都是虚假的。 1940年9月,作为波兰地下党、家乡军的一名成员,维托尔德·皮尔基上校想出了一个进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方案,那就是主动要求被送往奥斯维辛,他是唯一一个主动要求被送往奥斯维辛并被囚禁的人。他组织了一个地下网络——(Związek Organizacji Wojskowej),这个地下网络可随时发起一场起义运动,但是该组织认为起义成功的概率非常低。军事组织联盟所提供的许多详细的报告成为西方同盟国获取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情报信息的主要来源。1943年8月,皮尔基从奥斯维辛集中营逃出来,并带来了重要信息,这些信息成为一份包含两部分的报告的基本依据,这份报告后来被送到了位于伦敦的战略情报局(OSS)。该报告中包含了关于毒气室的详细信息,也讲述了“挑选”过程以及消毒试验。报告中陈述说,比尔克瑙有三个火葬场,每天能够焚烧10000个人,且一天之中有30000人都被毒气杀害。作者写道:“在历史中再也无法找到如此残忍地残害人类生命的先例”。战争结束之后当皮尔基返回波兰时,共产党当局逮捕了他,指控他为波蘭流亡政府间谍。在一场摆样子的审判中他被处以死刑,并在1948年5月25日被处决。 皮尔基从奥斯维辛逃出来之前,1942年6月20日发生了最大规模的逃亡事件,当时,乌克兰人欧根纽什·本德拉(Eugeniusz Bendera)以及三名波兰人——卡齐米日·佩特罗夫斯基、斯坦尼斯·亚斯特尔(Stanisław Gustaw Jaster)和约瑟夫·兰帕特(Józef Lempart)——勇敢地做出了逃亡的举动。这些逃亡者穿着党卫队士兵的服装,全副武装,并开了一辆党卫队用车。他们开着一辆偷来的斯泰尔牌(Steyr)220型号的汽车驶出了主大门,并带着皮尔基为波兰反抗组织所写的关于大屠杀的第一份报告。德军未能抓到他们中的任何一个。 1944年4月,犹太囚犯和从奥斯维辛集中营逃出,最终抵达了斯洛伐克。他们提交给犹太官员的一份长达32页的文件中讲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中大规模屠杀的情况,这份报告后来被称为《》。弗尔巴对那段时期有着异常清晰的记忆,他在犹太人站台工作,犹太人在这里下车之后,或者被挑选送往毒气室,或者被选出来作为奴隶工人。他对这里的情形所做的描述的详细程度使得斯洛伐克的官员能够将他的叙述与这些官员自己的驱逐出境的记录进行比较,且如此确切的叙述让同盟国相信了这份报告的内容,并且认真地对待这份报告。 1944年5月27日,另外两名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囚犯——阿尔诺斯特·罗森(Arnost Rosin)和切斯拉夫·米沃什(Czesław Mordowicz)从集中营中逃出,并于6月6日抵达了斯洛伐克,这一天是诺曼底登陆的日子(D日)。听闻诺曼底登陆的消息,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并大醉了一场来庆祝战争的胜利,买酒的钱是他们从集中营中偷偷带出来的。由于触犯了当时的货币法律,他们被逮捕了,并在监狱中度过了八天,直到犹太居民委员会为他们交了罚款。他们为犹太居民委员会所提供的额外信息也被添加到了“弗尔巴—韦茨勒报告”中,且这些信息后来被称为“奥斯维辛方案”。他们报告说,1944年5月15日到5月27日,有100,000名匈牙利犹太人抵达了比尔克瑙,并被迅速杀害,他们被杀害的速度是史无前例的,而尸体上的脂肪则用来加速焚烧。 1944年6月15日、6月20日、7月3日和7月6日,BBC和《纽约时报》刊载了弗尔巴—韦茨勒报告中所提供的材料。接下来,1944年7月9日,来自世界各国领袖的压力迫使霍尔蒂·米克洛什停止了大规模地把匈牙利的犹太人转移到奥斯维辛,因此挽救了200,000名犹太人的性命,使其免遭屠杀。 2011年11月14日,在150周年纪念日那一天,《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由前任编辑马克思·弗兰克尔(Max Frankel)撰写的文章,这篇文章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以及战争期间,《纽约时报》对于报道什么样的新闻、登载什么样的社论是有严格的政策约束的,这些政策将关于大屠杀的报道减少到最低限度。《纽约时报》认可了新闻学教授罗雷尔·莱夫(Laurel Leff)所做的详尽的分析和所得出的研究发现,之前那一年里,罗雷尔·莱夫教授在《哈佛国际新闻和政治期刊》中发表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指出,《纽约时报》故意回避关于第三帝国迫害和谋杀犹太人的新闻报道。莱夫得出的结论是,《纽约时报》的新闻报道和社论刊登政策使得生活于美国的犹太人几乎不可能让国会、教会或政府领导人意识到为欧洲犹太人提供帮助的重要性。 死亡之旅(1944–1945) 到1944年中期,“犹太人最终解决方案”已经几乎得到了彻底的实施。纳粹党政权可以轻易掌控的那些犹太人群体几乎被全部灭绝,其中法国犹太人被杀害的人数所占比例达到25%,而波兰的犹太人被杀害的人数所占比例达到了90%。1944年5月5日,希姆莱在一次讲话中声称“在德国以及德国占领的国家中,犹太人的问题整体上得到了解决。”1944这一年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一任务都变得愈发困难。德国军队被驱逐出了苏联,巴尔干半岛各国的军队、意大利的军队以及德国的军队——包括与其结盟的国家最終結果不是战败,就是加入同盟国陣營。六月份,西方同盟国在法国登陆。同盟国对法西斯国家的连番空袭以及游击战争使得铁路运输越发困难,且军队方面对德国将铁路运输线路用于向波兰转移犹太人的做法所表示的强烈反对越发迫切,已经不能继续忽视。 这时,由于苏联红军逐渐逼近,位于波兰东部的集中营被关闭,所有幸存的囚犯都被送往距离德国更近的西部集中营,首先送到奥斯维辛,随后又送到西里西亚的罗森(Gross Rosen)。当苏联军队到达波兰时,奥斯维辛集中营也被关闭了。最后的十三名囚犯全部是妇女,这些囚犯于1944年11月25日在奥斯维辛II号集中营被杀害;记录显示,这些囚犯“全部被杀害”(unmittelbar getötet),而至于他们是被毒气杀害的或是以其他方式杀害的,则没有相关记录。 尽管德国法西斯军队的战事状况已经濒于绝境,但是纳粹分子仍然尽极大的努力掩盖集中营所发生的事实,并隐藏证据。毒气室被拆毁,火葬场被炸毁,乱葬岗被挖开,尸体被焚化,纳粹分子甚至哄骗波兰的农民集中营旧址上种植庄稼,造成一种这些屠杀现场从未存在过的假象。当地的指挥官继续屠杀犹太人,并强迫犹太人登上“死亡之旅”,在各个不同的集中营地之间来回辗转,直到战争结束前的最后几周。 经过数月或数年的暴力迫害和饥饿的折磨,这些囚犯已经身患疾病,但是纳粹分子还强迫这些囚犯登上长途跋涉的旅程,在大雪中一步步地走到火车站,然后在火车上经受几天的旅途,在这一过程中,没有食物也没有遮风挡雨的物体,这些囚犯挤在货运列车露天的车厢中,然后达到新的目的地之后,这些囚犯又被迫跋涉很远的距离直到到达新的集中营。落在队伍后面的或摔倒的囚犯都被立刻射杀了。在这些长途跋涉的过程中,大约250,000名犹太人在途中丧生。 规模最大且最为人熟知的一次死亡之旅发生于1945年1月,当时苏联红军正向波兰进驻。在红军到达奥斯维辛九天之前,党卫队驱赶着60,000名囚犯离开集中营,朝向沃济斯瓦夫的方向行进,沃济斯瓦夫与奥斯维辛相距56公里,这些囚犯被塞进货运列车的车厢裡运往其他集中营。大约15,000名囚犯在途中死亡。埃利·维瑟尔和他的父亲什罗莫(Shlomo)也是行进队伍中的成员: 解放 1944年7月23日,进军途中的苏军发现了第一个大型集中营,马伊达内克集中营。1945年1月20日,苏军解放了切姆诺集中营。1945年1月27日,苏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4月11日,美军解放了布痕瓦尔德集中营;4月15日,英军解放了伯根-贝尔森集中营;4月29日,美军解放了达豪集中营;同一天,苏军解放了拉文斯布吕克集中营;5月5日,美军解放了毛特豪森集中营;5月8日,苏军解放了特莱西恩施塔特集中营。而特雷布林卡、索比堡和贝尔赛克集中营却没能等到解放的那一天,1943年纳粹就已经焚毁了这几个集中营。美国第七陆军的上校谈到了达豪集中营:“在那里,我们的军队所见到的场景、所听到的声音、所闻到的恶臭,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这里所上演的惨无人道之剧烈,已经到了正常人无法理解的程度。” 在苏联军队所发现的大多数集中营中,几乎所有的囚犯都已经被消灭,只剩下几千个幸存的囚犯——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找到了7,600名囚犯,其中包括180个儿童,这些儿童成为了纳粹医生手下的试验品。在卑尔根—贝尔森集中营,英国第十一装甲军发现了60,000名囚犯,还有13,000具尚未掩埋的屍体,还有10,000人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因斑疹伤寒或营养不良而死。英军勒令剩余的党卫队守卫将所有的尸体聚集到一起,并将这些尸体葬入乱葬岗中。 BBC的记者讲述了他以及英军在贝尔森所见到的场景: 受害人与死亡人数 受害者人数的统计因“大屠杀”(Holocaust)一词的定义而不同。唐纳德·涅维克(Donald Niewyk)和弗朗西斯·尼科西亚(Francis Nicosia)认为该词指代是针对五百万欧洲犹太人大屠杀行为,他们亦称 Holocaust 一词“没有一个能令所有人满意的定义”。根据马丁·吉尔伯特(Martin Gilbert)的估计,总的遇害者人数在六百万以下,约占当时730万欧洲犹太人的78%。蒂莫西·D·斯奈德(Timothy D. Snyder)写道:“Holocaust 一词的使用情况可分两种:指代德国在战争中的所有屠杀行径,或是指所有纳粹政权对犹太人的压迫行为。” 广义上,西方语境中的“犹太人大屠杀”(Holocaust)的受害者包括约200到300万苏联战俘、200万波兰人、150万罗姆人、20万残疾人、政治或宗教异见者、15,000名同性恋及5000名耶和华见证人,总的死亡人数约在1100万左右。最为宽泛的统计包括600万苏联平民,死亡人数将增加至1700万人。美国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的研究估计1500-2000万人死亡或被监禁。R·J·拉梅尔(R.J. Rummel)对纳粹国家主导的屠杀行为死亡人数估计为2100万人。另一估计加上苏联平民后的死亡人数达2600万人。 犹太人 1945年以来,最常见的对被屠杀的犹太人人数的估计是600万人。设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大屠杀遇害者和英雄纪念协会写道,遇害的犹太人无法精确统计,但已从档案中找到300万个被杀害的犹太人姓名,并被放置于游客中心展示,亦可在网上的中心数据库查阅。600万的数字来源于党卫军高级官员阿道夫·艾希曼。纽伦堡审判中的党卫军官员证词称:1944年8月,艾希曼告诉他已有600万犹太人被屠杀,400万死在集中营,200万被别动队枪杀或死于疾病。1953年杰拉尔德·赖特林格(Gerald Reitlinger)所著《最终解决方案》给出了遇害人数的早期估计:4,200,000-4,500,000人之间,其他早期估计有劳尔·希尔伯格的5,100,000和Jacob Lestschinsky估计的5,950,000。Yisrael Gutman和Robert Rozett在《犹太人大屠杀百科全书》中估计的人数是5,590,000-5,860,000人之间。柏林工业大学的沃尔夫冈·本茨研究出的人数是5,290,000-6,200,000之间。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写道这些数据的主要来源是战前和战后人口统计的对比和纳粹关于遣送和屠杀的档案。
倫敦背景電影 英语电影 英國劇情片 貴族題材作品
英语电影 英國劇情片 貴族題材作品
6709:1983等同采用。 格式 纬度和经度 高度/高程 高度(高程)的表示是自由选择的。单位是米(公尺)。 +mmmm ≥ 0000 -mmmm < 0000 举例 北極 +90+000/ 南極
南極 -90+000+2800/ 太平洋 +00-160/ 大西洋 +00-025/ 聖母峰/珠穆朗玛峰 +275916+0865640+8850/ 中国大陆 +35+105/ 臺灣 +2330+12100/ 06709 地理坐标系 ISO/TC 211
假設選擇公理是對的,那就會有一個最小的基數大於,而連續統假設也就等價於以下的等式: 連續統假設有個更廣義的形式,叫作廣義連續統假設(GCH),其命題為: 庫爾特·哥德尔在1940年用内模型法证明了连续统假设与ZFC的相对协调性(無法以ZFC證明為誤),保羅·柯恩在1963年用力迫法证明了连续统假设不能由ZFC推导。也就是说连续统假设於ZFC。 作為希爾伯特第一問題 1900年,大衛·希爾伯特以「連續統假設是否成立」作為「希爾伯特第一問題」。Kurt Godel和Paul Cohen確定了連續統假設在ZFC系統下,加上了選擇公理,也不能證明或證否。 连续统假设简记CH。选择公理简记AC。 集合的大小 要正式地列出這個猜想,我們需要一些定義:假如兩個集合S與T之間存在著一個雙射,我們會說這兩個集合擁有相同的基數。直觀的意思是在「T的每個元素只能配上僅僅一個S的元素,反之亦然」這個前提下,把S與T的元素拿出來配對是可能的。因此,集合{蕉,蘋果,橙}與集合{黃,紅,綠}擁有相同基數。 當情況去到如整數集或有理數集等無窮集的情況時,事件就變得複雜得多。當考慮所有有理數的集合時,有些初學者可能會直覺地認為有理數理所當然地多於整數,而有理數又顯然少於實數,因此把連續統假設證否。但透過簡單集合論的方法,我們能證明有理數集能與整數集形成一雙射,因此有理集跟整數集有著一樣的大小,而它們都被稱為可列集。對角論證法則證明了整數集跟連續統(實數集)的基數並不一樣。 連續統假設亦指出,實數集中每一個无穷子集,要麼和整數集有相同的基數,要麼和實數集有相同的基數。 證明或證否的不可能性(在ZFC系統下) 康托爾相信連續統假設是對的,花了很多年嘗試證明它,結果徒勞無功。它成為了希爾伯特那重要難題名單中的第一條,並在1900年巴黎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宣佈此事。在那个时候,还没有公理化集合论的概念。 庫爾特·哥德爾在1940年指出連續統假設不能在ZFC系統下證否,即使接受了選擇公理為前提。保罗·寇恩在1963年證明了連續統假設同樣不能在ZFC下被證明。因此,連續統假設「邏輯地獨立於」ZFC。這些結果都是以ZFC的公設系統本身並不存在自相矛盾(相容性)為假設大前提,而這個大前提是被廣泛接受為對的。 連續統假設並非被證明跟ZFC互相獨立的第一個命題。哥德爾不完備定理一個立即的結論在1931年被發表,那是「『存在著一個正式命題表達ZFC的相容性』乃獨立於ZFC」。有別於純粹數學的,這個一致的命題乃是有著在數學之上的特性。連續統假設和選擇公理乃是最先被證明跟ZF集合論獨立的命題。在Paul Cohen在1960年代發展出力迫法以前,這些獨立性的證明並沒有完成。 連續統假設與數學分析、點集拓扑學和測度論中很多的命題有緊密關係。由於其獨立性,很多這些範疇中的猜想也就被證明了其獨立性。 支持和反對連續統假設的辯論 哥德爾相信連續統假設是錯的,而他對於連續統假設相容性的證明,只表示了ZF系統的公理有缺陷。哥德爾是一個柏拉圖主義者,因此獨立於一個命題的可證性而宣稱其正確或錯誤,對他來說並無問題。寇恩也傾向於反對連續統假設。 歷史上,喜歡一個「豐富」而且「大」的全集的數學家傾向反對連續統假設;而喜歡一個「整齊」而且「可控制」的全集的數學家則傾向支持連續統假設。對於能推導出連續統假設的可建造公理,一直以來也有一些支持與反對的爭論。最近,Matthew Foreman更指出本体论的多元主义對支持連續統假設有利(Maddy 1988, p. 500)。这是因为在各种模型里面,支持连续统假设的模型往往会存在更多集合。 另一個觀點是對於集合的幼稚概念並不足夠明確地使我們能分辨究竟連續統假設是對是錯。這個觀點被「連續統假設對於ZFC系統的獨立性」所支持,由於這些公理足夠建立集合與基數的基本特性。要反對這一觀點,要是能展示一條既能被直觀所支持、又能從證明或證否面解決連續統假設的新公理,那就很足夠了。儘管可建造公理能解決連續統假設,但它比較起連續統假設的反題並不顯得更直觀地正確。 至少有另外兩個可推導出連續統假設的公理被提出,即使它們目前還沒有被數學社群所廣泛接受。在1986年,Chris Freiling展示了一個反連續統假設的論點,透過顯示連續統的反題跟Freiling对称公理──一個跟概率有關的命題──等價。Freiling相信這條公理「直觀正確」,但其它人反對。一個由W. Hugh Woodin發展的困難論點同樣反連續統假設,並自2000年開始獲得了值得考慮的注意。Foreman (2003)並沒有完全反對Woodin的論點但敦促小心謹慎。 廣義連續統假設 廣義連續統假設(Generalized continuum hypothesis,簡稱GCH)是指: 若一個無限集的基數在另一個無限集與其冪集之間,則的基數必定與或其冪集相同。 CH與GCH都獨立於ZFC,不過瓦茨瓦夫·謝爾賓斯基證明了ZF+GCH可以推導出選擇公理,換句話說,不存在ZF+GCH但AC不成立的公設系統。 任何的無限集合A和B,假如存在一個由A到B的單射,那就存在一個由A的子集到B的子集的單射。因此对于任何有限的序数A和B, . 假如A和B是有限集合,那我們可以得到更強的不等式: GCH意味着这个严格的不等式对无限序数和有限序数都成立。 參考條目 艾禮富數 希尔伯特的23个问题 ℶ 數 序数 ZFC系統無法確定的命題列表 首個不可數序數 參考資料 Gödel, K.: What is Cantor's Continuum Problem?, reprinted
GCH意味着这个严格的不等式对无限序数和有限序数都成立。 參考條目 艾禮富數 希尔伯特的23个问题 ℶ 數 序数 ZFC系統無法確定的命題列表 首個不可數序數 參考資料 Gödel, K.: What is Cantor's Continuum Problem?, reprinted in Benacerraf and Putnam's collection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2nd 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An outline of Gödel's arguments against CH. Martin, D. (1976). "Hilbert's first problem: the continuum hypothesis," in Mathematical Developments Arising from Hilbert's Problems, Proceedings of Symposia in
正规定义和性质 由定义,如果存在从到自然數集合存在单射函数,则称为可数集。 这似乎自然地把集合划分为不同类别:把所有包含一个元素的集合放在一起;包含两个元素的集合在一起......最后,把所有无限集合放在一起,并认为它们具有相同的大小。然而,在大小的自然定义下,这种观点是不确切的。 为了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一个双射的概念。虽然双射看起来比数更加高深,但原本数学发展中集论定义函数要先于数字。因为它们都是基于更简单的集合。这就引出了双射的概念: 由于的每个元素都可以和中准确的一个配对,并且反过来也同样,这就定义了一个双射。 我们将这个情境一般化,定义当且仅当它们之间存在双射,两个集合的大小相同。对于有限集,这里给出了“大小相同”的常用定义。那么对于无限集呢? 考虑集合(正整数集),和(正偶数集)。我们说,在我们的定义下,这些集合有相同的大小,并且因此B是无限可数集。我们需要证明它们之间存在双射。但这是很简单的,运用,那么 正如前面的例子,的每个元素都已和中准确的一个配对,并且反过来也同样。因而它们大小相同。这给出了一个集合与其一个合适的子集大小相同的例子,这种情形在有限集中是不可能的。 同样,自然数的有序对的集合,也就是自然數集合的笛卡爾積 ,是无限可数集,可以沿着图中的一种路径:配对结果就像这样: 显然这个映射可以覆盖所有这些有序对。另一個證明方法是可以定義一個從自然數集合的笛卡爾積 到自然數集合的單射函數。 利用數學歸納法,可知在n是個有限的自然數時,自然數集合的n-元笛卡爾積 是可數的。利用自然數集的笛卡爾積是可數的這點,可以證明整數集和有理數集是可數集,這是因為整數可以視為自然數的有序對(可將正整數給視為,將負整數給視為),而以最簡分數形式表示的有理數也可視為整數的有序對所致。 另外,可數無限多個可數集的聯集是可數的,這是因為可以定義一個單射函數,將可數無限多個可數集的聯集給映至自然數集合的笛卡爾積 之故。
显然这个映射可以覆盖所有这些有序对。另一個證明方法是可以定義一個從自然數集合的笛卡爾積 到自然數集合的單射函數。 利用數學歸納法,可知在n是個有限的自然數時,自然數集合的n-元笛卡爾積 是可數的。利用自然數集的笛卡爾積是可數的這點,可以證明整數集和有理數集是可數集,這是因為整數可以視為自然數的有序對(可將正整數給視為,將負整數給視為),而以最簡分數形式表示的有理數也可視為整數的有序對所致。 另外,可數無限多個可數集的聯集是可數的,這是因為可以定義一個單射函數,將可數無限多個可數集的聯集給映至自然數集合的笛卡爾積 之故。 不過可數無限多個自然數集合的笛卡爾積不是可數的,這可以透過康托的對角論證法證明。 参见 Aleph数 计数 希尔伯特旅馆悖论
for Law and Government)處理他的醫療、手術重建他的臉及改變他的身分為李麥克。龍麥克被正式宣告死亡。李麥克駕駛-{zh-hans:奈特工业2000号; zh-hant:李氏企業2000型}-的智慧黑色汽車-霹靂車打擊犯罪。簡稱為K.I.T.T.,由人工智慧導引,能説話,能抵抗大部份的武器攻擊,也能跳過障礙。 演員 配音員 臺灣版 杜滿生-李麥克(中視首播版) 劉傑-夥計─霹靂車(中視) 康殿宏-李麥克(中視1995年重播版、民視) 周寧-戴文(中視) 呂佩玉-美莉(中視) 郭如舜-旁白(中視) 「中視版」其他CAST:沈光平、李直平、徐健春 中國大陸版 蘇熒/劉強(星群)-基特 張彭/莊豐源-麥克·奈特 胡連華/晨迪-戴文 劉雪婷-波妮 日本版 佐佐木功-李麥克(マイケル・ナイト) 野島昭生-夥計(K.I.T.T.) 麥人-卡爾(K.A.R.R.) 中村正-戴文(デボン・マイルズ) 小山茉美--{zh-hant:美莉;zh-hans:邦尼}-(ボニー・バーストウ) 水島裕-阿西(RC3) 關於霹靂車 劇中的霹靂車實際上是用美國製的龐蒂克火鳥車系改裝成的。 最主要的差異是劇中的霹靂車引擎蓋上多了不對稱的流線突出造型,並且在引擎蓋與保險桿接合處中央、開了一個細長方形的黑洞,放置一排紅色閃燈,此排閃燈在劇中的解釋是夥計的掃描器,同時象徵夥計的機器生命徵象,劇情中當夥計喪失電力、此閃燈就會熄滅。 劇集簡介 除非特別註明片長二小時,每集均為含廣告片長一小時。 ※1台灣中視歷次播出順序均有多作調整與美國原始單元順序不盡相同。 ※2中国大陆單元名稱后之数字为播出顺序。 第一季(1982年至1983年) 第二季(1983年至1984年) 第三季(1984年至1985年) 第四季(1985年至1986年) 2008年新版第一季(2008年9月~2009年3月) 日版標題列表 後續相關作品 在美國,霹靂遊俠曾得到高收視率,但因為後期觀衆減少,而且製作成本逐漸過高,所以在1986年下檔。1990年代英文名含Knight Rider字樣的电影、電視劇有:
各地引進情況 臺灣 【中視】 中國電視公司於1985年9月7日開始首播,由於放映之初即獲得了甚高的收視率反應,讓中視信心俱增,遂以本劇作為前鋒,闢起己台的外國影集專屬時段《霹靂劇場》。 【民視】 90年代末,民間全民電視股份有限公司開台初期也曾重播此劇,使用的配音不同於中視。 【中华电信MOD】 2008年7月起以"第一季"名义提供付费播放13集,使用的是中视的配音版本。2008年11月起有新的集数以"第二季"之名义上档,然而排列顺序皆未依照原單元顺序,部份集数实际为第四季的集数。MOD版本的"第二季"更全是第四季的内容。目前已全部下檔。 日本 1984年起朝日電視台曾播放霹靂遊俠,但當地單元順序與美國原始順序不但非常不同,而且美國第一季其中9集和美國第二季其中1集在日本未放映,但日本版DVD有收錄(然上述10集无日语配音)。此外,DVD版有日配的集数由於音軌沿用電視播出版本,而每逢出現電視播出當時被刪剪的段落時,則以英語原音加日語字幕方式處理。 中国大陆 1995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曾經在綜合頻道每周日上午的《周日國際劇場》中播放两集霹雳遊侠,引入的多是美国第三季的內容,同年亦在8频道晚间播出该剧。不過在中國大陸各地方電視台則播出過4季的所有內容。 香港 1980年代亞洲電視曾播放此劇,譯名《英雄電腦車》。 開場白 台灣 【中視版】 【授權DVD版】 中国大陆版 劇情開端 霹靂遊俠麦克·奈特是一位為了避免不必要的暴力而存在的現代勇士。 在第一集,臥底警察龍麥克在執勤時頭部遭槍擊受重傷。私人打擊犯罪組織法律和政府基金會(Foundation for Law and Government)處理他的醫療、手術重建他的臉及改變他的身分為李麥克。龍麥克被正式宣告死亡。李麥克駕駛-{zh-hans:奈特工业2000号; zh-hant:李氏企業2000型}-的智慧黑色汽車-霹靂車打擊犯罪。簡稱為K.I.T.T.,由人工智慧導引,能説話,能抵抗大部份的武器攻擊,也能跳過障礙。 演員 配音員 臺灣版 杜滿生-李麥克(中視首播版) 劉傑-夥計─霹靂車(中視) 康殿宏-李麥克(中視1995年重播版、民視) 周寧-戴文(中視) 呂佩玉-美莉(中視) 郭如舜-旁白(中視) 「中視版」其他CAST:沈光平、李直平、徐健春 中國大陸版 蘇熒/劉強(星群)-基特 張彭/莊豐源-麥克·奈特 胡連華/晨迪-戴文 劉雪婷-波妮 日本版 佐佐木功-李麥克(マイケル・ナイト) 野島昭生-夥計(K.I.T.T.) 麥人-卡爾(K.A.R.R.) 中村正-戴文(デボン・マイルズ) 小山茉美--{zh-hant:美莉;zh-hans:邦尼}-(ボニー・バーストウ) 水島裕-阿西(RC3) 關於霹靂車
100 MPa; American Mineralogist; January 2006; v. 91; no. 1; p. 97-103 ; 含铝矿物
- 2500°C降低到900–1000°C,从而使铝的提取更加经济。 冰晶石用作杀虫剂和农药。它也用于使烟花呈现黄色。 矿产资源 天然冰晶石出产于格陵兰岛西南海岸伊维图特的大型矿床,该矿床于1987年基本枯竭,继续开采的价格太高,电解铝行业改用人工合成的冰晶石进行同样的功能。 參考资料 Phase transitions and volumetric properties of cryolite, Na3AlF6: 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 to 100 MPa;
"和 "socialism",并开始唱革命歌曲。 石川试图阻止他们,但强硬派不依不饶,喊着'无政府主义万岁'之类的话跑出了金汇阁。 在现场等待欢迎会的警察认出了街上的强硬派,赶忙收走了他们的红旗,但他们拒绝交出。 经过这次打斗,荒田寒村、宇都宫卓尔、大杉荣、村木源次郎、佐藤悟、德永保之助、森冈荣治、百濑晋和四名妇女(大杉荣子、菅野素香、小暮玲子和上川松子)被捕,试图阻止他们的堺和山川也被逮捕。 此外,有两人从聚集在他们周围的围观者中被逮捕。 被捕者被带到神田警察署,在那里他们受到了拷问,包括腹部被踢伤。 酒井 "在牢房里一直处于昏迷状态",而小暮 "在牢房里突然抽搐,但由于没有任何手术而被留在那里"(东京6月26日《东京新报》)。 影响 6月27日,事件发生5天后,西园寺向内务大臣原敬等人宣布辞职;7月4日内阁总辞职。 虽然有一些主要的原因,如经济衰退,但辞职发生时,正值执政的世友会在5月的众议院选举中赢得历史性胜利,引发了人们的猜测。
事件发生时,幸徳正在他的家乡高知县,所以他躲过一劫,但他一得知此事,就立即前往东京,努力重建他的权力。 结果,无政府主义者和与他们接近的人开始占据社会运动的主流。 新成立的第二届桂内阁更严格的控制也刺激了这一趋势,并发展成为1910年的 "幸徳事件"(大逆事件)。 参考资料 日本的騷亂或暴動 警民冲突 明治時代事件 日本無政府主義 日本共和主義 1908年日本
美国 第二代 直至1990年代末建设的核电站,设计运行寿命30-40年。堆故障率10万年一次。包括: 压水反应堆 沸水反应堆 :从英国发展而来,采用石墨漫化剂、二氧化碳气冷。 VVER 第二代+ 2000年以后建造的一些现代化改进堆型。运行寿命50-60年。包括: CPR-1000 第三代 ACPR1000+ — 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於法國CPR-1000改進版 先进沸水堆 (APWR) (EC6) VVER-1000/392 (PWR) 包括不同的改型的AES-91、AES-92. 还没有商业建造的三代堆: 西屋 印度 第三代+ (ACR-1000) AP1000 欧洲压水堆 (EPR) (ESBWR) 美国System 80+的发展型号,是韩国Next
Generation Reactor (KNGR)原型。 VVER-1200 V392M (PWR) — /92有被动安全系统 V491 (PWR) — /91 有主动安全系统 V513 (PWR) — /91M 有主/被动安全系统及VVER-TOI-特性, 基于V491与V510 VVER-1300 V510 (PWR) — AES-2010,基于V392M EU-ABWR — 基于先进沸水堆,扩大了功率输出,遵从欧洲安全标准 — 美国巴布柯克-威爾科斯公司(Babcock & Wilcox) 全球核电站一览 根据世界核能协会2012年8月的数据,全世界31个国家有435座工作反应堆。 核能发电量佔比 重大核電站事故 切尔诺贝尔核事故 三哩島核洩漏事故 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 因事故損壞除役的核電機組 術語 燃耗限值
400 MHz ,記憶體匯流排速度為100MHz,而功率消耗在 250 MHz 時則為 6 W。雖然蘋果公司在 1998 年轉而使用 PowerPC 750,但 IBM 仍在其 RS/6000 工作站的入門級型號中使用PowerPC 604ev。 PowerPC 7xx 第三代的PowerPC 微處理器是PowerPC 7xx,由蘋果公司稱為 PowerPC G3,於 1997 年 11 月 10 日推出;G3一詞常被使用於蘋果電腦的機種,例如 PowerBook G3、彩色 iMac、iBook 和藍色以及白色的 Power Macintosh G3。PowerPC 7xx系列由於低功耗與小尺寸,是筆記型電腦的理想選擇,一直使用到麥金塔轉用x86處理器之前,而且也廣泛使用於嵌入式設備,如印表機、路由器、儲存設備、太空船和遊戲機。 但7xx 系列的弱點在於並未支持對稱多處理、缺乏單指令流多資料流能力,以及相對較弱的浮點運算功能。摩托羅拉的 74xx 系列處理器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設計與改進。 PowerPC 7400 PowerPC 7400(代號“Max”)於 1999 年 8 月推出,又被稱為「G4」,工作時脈為 350 至 500 MHz,有1050 萬個電晶體,以摩托羅拉的 0.20 μm HiPerMOS6 製造,晶片尺寸為 83 mm2,採用銅製程。但摩托羅拉曾向蘋果承諾將提供工作時脈500 MHz 的晶片,但初期良率過低,使得蘋果無法推出宣傳的 500 MHz 之 PowerMac G4,在摩托羅拉處理此問題時,蘋果只好將PowerMac G4型號的工作時脈從 400、450 和 500 MHz 降到 350、400 和 450 MHz。該事件導致蘋果與摩托羅拉的關係出現裂痕,據報導蘋果向 IBM 尋求幫助,以提高摩托羅拉 7400 系列的產量 。後來在 2000 年 2 月 16 日蘋果的PowerMac 500 MHz型號上市。 最後一款使用 G4 的桌上型麥金塔是 Mac Mini;筆記型電腦的 iBook G4 與PowerBook G4後來都改用英特爾x86處理器。但還有其他平台也使用 PowerPC G4
的晶片,但初期良率過低,使得蘋果無法推出宣傳的 500 MHz 之 PowerMac G4,在摩托羅拉處理此問題時,蘋果只好將PowerMac G4型號的工作時脈從 400、450 和 500 MHz 降到 350、400 和 450 MHz。該事件導致蘋果與摩托羅拉的關係出現裂痕,據報導蘋果向 IBM 尋求幫助,以提高摩托羅拉 7400 系列的產量 。後來在 2000 年 2 月 16 日蘋果的PowerMac 500 MHz型號上市。 最後一款使用 G4 的桌上型麥金塔是 Mac Mini;筆記型電腦的 iBook G4 與PowerBook G4後來都改用英特爾x86處理器。但還有其他平台也使用 PowerPC G4 處理器,例如 AmigaOne 系列機種和 Genesi 的 Pegasos;而 PowerPC G4 也常用於嵌入式系統,例如路由器、電信交換機、影像與媒體處理、航空電子設備和軍事應用;其 AltiVec 及對稱多處理功能在這些領域可發揮所長。 PowerPC 970 PowerPC 970、PowerPC 970FX 和 PowerPC 970MP 是 IBM 於 2002 年推出的 64 位元 PowerPC 處理器,而蘋果公司在採用此系列處理器的麥金塔,稱之為 PowerPC G5。本系列是 IBM 和蘋果以POWER4為基礎合作開發的 ,項目代號為 GP-UL 或 Giga Processor Ultra Light。蘋果推出 PowerMac G5 時曾表示這是一項為期五年的合作成果,且有多個世代的未來發展路線圖。但一年以後蘋果不得不收回推出使用 3 GHz 處理器之PowerMac G5的承諾,IBM 也無法將功耗降低到可供筆記本電腦所用的水準,使得蘋果的筆記型電腦仍然採用PowerPC G4。最終蘋果轉用x86處理器於麥金塔電腦。此外,IBM 的 JS20/JS21 刀鋒伺服器和一些低階工作站和 System p 伺服器使用了 PowerPC 970。有些高階嵌入式系統(如 Mercury 的 Momentum XSA-200)也使用了PowerPC 970。 IBM 也將 PowerPC 970 內核授權其他廠商用於自定使用。 產品應用 較廣為人知的產品應用包含: 蘋果公司:Power Macintosh系列、PowerBook系列(1995年以後的產品,開始使用PowerPC 603系列)、iBook系列、iMac系列(2005年以前的產品)、eMac系列產品。 任天堂:GameCube、Wii和Wii U。 微软:Xbox 360 索尼:PlayStation 3 相關條目
资料来源 上述根据以下网站收集的资料整理。 中国·华声报
中国·华声报 马来西亚·南洋阅网 印尼学校 巴厘省
声母 全浊声母清化。中古的全浊声母今读相同或者相近部位的清音。古全浊平声今读送气清声字母,古全浊仄声今读不送气清声字母。 日母字在桂柳话中基本上为零声母,多读细音。 韵母 蟹摄合口一、三等端系字,臻摄合口一等端系舒声字,止摄合口三等精组字的韵头[u]大多脱落,读开口呼。 果摄一等字的韵母基本读[o]。 止摄开口三等精、庄组字的韵母基本上读[ɿ]。 曾摄合口一等和帮组开口一等、梗摄帮组开口二等以及通摄一、三等(晓、影、日母字除外)的舒声字韵母读[oŋ]。 声调 基本分为四声,古平声全清、次清大多是读阴平,全浊、次浊为阳平;古上声全清、次清、次浊读上声,古上声全浊大多是读去声;古去声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大多读去声;古入声今归阳平。
曾摄合口一等和帮组开口一等、梗摄帮组开口二等以及通摄一、三等(晓、影、日母字除外)的舒声字韵母读[oŋ]。 声调 基本分为四声,古平声全清、次清大多是读阴平,全浊、次浊为阳平;古上声全清、次清、次浊读上声,古上声全浊大多是读去声;古去声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大多读去声;古入声今归阳平。 桂柳話內部音韻異同比較 聲母比較 韻母比較 聲調比較 注釋和參考文獻 西南官話 广西汉语变体
1955年12月,伊犁专区撤销,所属市、县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州辖塔城、阿勒泰两个专区和直属1市9县,共辖1市23县(1966年撤销水定县)。此時不停有維吾爾與哈薩克族人越境逃入蘇聯。 1969年5月,成立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革命委员会,只管辖伊犁1市8县。 1975年8月,恢复自治州权限,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迁至奎屯市,同时恢复伊犁地区党政建制,伊犁州直辖奎屯市。 1977年,霍城县发生伊犁农垦局六十一团场礼堂火灾,造成694人死亡、161人受傷。 1979年,再次撤销伊犁地区建制,首府迁回伊宁市。原则管理塔城、阿勒泰地区,直辖2市8县。 1985年1月,伊犁地区建制再次恢复,伊犁州直辖奎屯市。 1997年2月5日,发生“伊宁二五、二六事件”。 2001年3月,第三次撤销伊犁地区建制,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辖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直辖伊宁 、奎屯等2市和7县1自治县。 2014年6月26日,设立县级霍尔果斯市,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管辖。 地理 伊宁市地处伊犁河谷盆地中央。东连伊宁县,西邻霍城县,南濒伊犁河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隔河相望,北依天山支脉科古尔琴山。地表水径流主要有伊犁河、人民渠、北支干渠、团结渠、北山沟及泉水等。伊犁河从本市南沿由东向西蜿蜒流过,在本市流程为35.3千米,在中国境内的流程150余千米,集水面积5万余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118.06亿立方米。 伊宁市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均气温10.5℃,1月最冷年均12℃,7月最热年均22。8℃,年均降水量245.1毫米,无霜期190天,年均日照3080.8小时,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水土光热资源优势。冬季市区一般年份最低温≤-30℃,海拔850~1500米的地带属内暖带(逆温层),其中以海拔900~1200米的浅山地带最明显,1月平均温度较平原地区高4℃以上,一般在11月初形成,次年3月上旬结束。春季气温上升快,但不稳定,由于冷空气的侵入频繁,易使上升的温度又急剧下降,倒春寒每两年1次。夏季炎热,平原地区极端最高温度可达39℃~41℃,有稳定的炎热期,最热7月,平均温度在22℃~23℃。秋季温度下降快,由于北方冷空气活动加强,于9月上旬出现寒潮和霜冻,农作物易受害。 行政区划 下辖8个街道办事处、4个镇、5个乡: 。 交通 过境。 人口 伊宁目前所属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管辖了新疆西北部的伊犁、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等三地区,是中国唯一的副省级自治州。伊宁是其直属的县市之一,并为首府所在地。伊宁歷史上一直是多民族混居的地方。現在全市人口中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哈萨克族较多,另有蒙古族、锡伯族、乌兹别克族、俄罗斯族等,民族风情浓郁,其中维吾尔、回、哈萨克等民族的人口有人信伊斯兰教。生活在伊寧的锡伯族,系清乾隆年间从中国东北西迁而来。
拉丁维文:Ghulja,),位于新疆西北部,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首府、伊犁河谷内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工业中心。清代为伊犁将军驻地,现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和武警新疆总队机动第四支队驻地。 歷史 烏孫國 西元前三世紀(相當於秦代)時,伊犁河谷是塞迦(斯基泰)人与烏孫人活動的區域。前二世紀初,匈奴崛起,迫使大月氏西迁伊犁河谷,大月氏攻擊烏孫牧地,烏孫族大敗,昆莫難兜靡被殺害。匈奴冒頓單于收留烏孫餘部,孫兒軍臣單于於前113年左右指派難兜靡之子獵驕靡率領烏孫征討伊犁河、楚河流域的大月氏,烏孫軍大獲全勝,隨後獵驕靡在伊犁河谷建立了烏孫國。匈奴通過烏孫間接控制從伊犁河流域西抵伊朗高原的交通線。雖然軍臣單于死後,烏孫國便「不肯復事匈奴」,但是很長時間內一直羈屬匈奴。 《漢書·西域傳》記載:「烏孫國,大昆彌治赤谷城,去長安八千九百里。戶十二萬,口六十三萬,勝兵十八萬八千八百人……」認為烏孫在西域「最為疆國」。西元前110年,烏孫與西漢結盟,西漢利用烏孫牽制匈奴在天山以北的勢力。西元前58年,匈奴分裂,對西漢而言,烏孫失去盟友的價值,舉動開始受到西漢新組織西域都護府監視。加上烏孫在「狂王」泥靡死後發生繼承人問題,內部分裂後由大小昆彌分治,在二世紀中葉又遭到鮮卑首領檀石槐攻擊,國勢漸漸衰弱。 三世紀時,烏孫曾經向曹魏政權進貢。西元318年,鮮卑拓跋部首領鬱律重創烏孫。五世紀初,蒙古高原的柔然與烏孫西北方的悅般聯手,烏孫被迫避居天山山中。 西元439年,北魏統一華北,烏孫向其進貢。早在437年之前,蒙古高原的柔然就曾經數次攻打烏孫國。北魏希望挑戰柔然,曾經在437年派遣董琬、高明等人出使西域,途經烏孫,受到烏孫王的禮待。此後烏孫往蔥嶺遷徙,在漢文史籍上消失。 突厥與蒙古 西元552年,古突厥首领土門擊潰柔然,在蒙古高原建立了突厥汗國,土门的弟弟室点密則在伊犁河流域建立西突厥汗國,成為第一代西突厥可汗,他的牙帳位在今伊犁特克斯河流域。西元657年,唐帝國(桃花石)派遣蘇定方西征,西突厥被滅國。伊犁等地歸入唐北庭大都护府管轄。當時伊犁的主要部族是突厥葛逻禄部。十世紀時,葛逻禄与回鶻联合,建立了喀喇汗國,伊犁在此時開始伊斯蘭化。 西元1124年,伊犁的葛邏祿部族臣服於東來的西遼(喀喇契丹)。1211年,伊犁河流域的葛逻禄部投附蒙古帝国。成吉思汗征服西域和中亚广大地区后,在1224年建立察合台汗国,统治包括伊犁與吉爾吉斯斯坦在内的中亚地区。1346年,察合台汗國分裂,伊犁被歸給東察合台汗國(蒙兀兒斯坦),並在1418-1508年以「亦力把里」一名作為東察合台汗國國都。此時東察合台汗國的蒙古人已大部融合于伊斯兰教信仰之中,史冊中稱之為蒙兀兒人(Mongol)。 1514年,亦力把里汗速檀阿黑麻(Ahmad Alaq)之子薩亦德(Sultan Said Khan)在喀什噶爾建立葉爾羌汗國,伊犁也成為其勢力範圍。此時喀什噶爾的白山派與葉爾羌城的黑山派兩大和卓系統興起,彼此互鬥不已。1677年,瓦剌(衛拉特)蒙古崛起,獲得葉爾羌汗國的臣服。南進新疆的瓦剌四部中,準噶爾部以伊犁为根据地相继控制阿尔泰、塔城等地,逐渐取得统治地位,建立準噶爾汗國。 大清帝國 1755年(乾隆二十年),清帝國征服伊犁盆地的準噶爾部與喀什噶爾的白山派,決定以伊犁盆地作為控制新疆的主要根據地,於1760年設立伊犁辦事大臣,兩年後在伊犁设立了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作为当时西域最高行政和军事长官,统辖天山南北各路,並在伊犁河谷建立「九城」,在今哈萨克的伊犁河南岸特克斯河上游、恰伦河两岸有厄鲁特营,春贾有锡伯营和北岸扎尔肯特有索伦营到北天山沿线之间设有卡伦。伊寧市為當時的寧遠城,又稱老固勒扎(Old Ghulja)或塔蘭奇固勒扎(Taranchi Kulja)。1888-1914年間為寧遠縣。 近代 1864年,在同治新疆回亂期間,新疆一些地区被新出現的哲德沙爾汗國(Yettishar)佔領,伊犁的東干族與塔蘭奇則成立了塔蘭奇蘇丹政權,整個伊犁河谷只有惠遠城由清軍控制,其他地方都被穆斯林叛軍占領。穆斯林叛軍大肆屠殺寧遠城的滿族人,伊犁將軍明緒(Mingsioi)也連同家人殉死城中。1871年,俄羅斯帝國侵略伊犁,直到1880年才經由《伊犁條約》將霍爾果斯河以東地區還給中國清朝。 1884年(光緒十年)十月,新疆建省,伊犁將軍改為「伊犁駐防將軍」,民政功能移除,軍事方面也只管伊犁與塔城。軍府制(Amban)與伯克制(Baig)廢除,由道府州縣取代。
張蓮娜 第2、5、7、9-10、12-14集(1993) 精靈酒店(1993) 情事緝私檔案飾 王以敏(2002) Yummy Yummy 飾 游惠蘭(2005) 翻新大少飾 劉雅詩(2005) 天幕下的戀人 飾 芳(2006) 女人俱樂部 飾 黎芷珊(2014) 重案實錄 飾 施麗娟 美麗戰場 飾 黎芷珊(2022) 電視劇(有線電視) 純屬巧合 (1994) 節目主持(無綫電視) Junior Junction 1985-1989年:-{430穿梭機}-(接替調職戲劇組的曾華倩) 1989-1992年:閃電傳真機(其後調職戲劇組便交由張沅薇接任) 香港早晨(清談節目時期) 1992年:K-100 1995-1999年:城市追擊 1999-2002年:全線大搜查 2002年:七百萬人的傳奇 2005-2015年:東張西望 2012年:最佳男主角 2012年:第45屆萬千星輝賀台慶 2012-2013年:體通體透 2013年:2012年度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 2013年:最佳女主角 2014年:燭光晚餐 2014年:好在一個人 2014年:這個聖誕不太冷 2016-2020年:今日VIP 2016年:新春開運王 2017年:最佳拍檔 2018年:歡樂滿東華 2019年:富貴金豬賀肥年 2019年:二億人的世界 2019年:善心滿東華2019 2020年:萬眾同心公益金、歡樂滿東華2020 2021年:無可比擬的演藝泰斗 永遠懷念 吳孟達 2021年:單對單 2021年:童你一起長大了 節目主持(香港電台電視部) 1984年:青春道上 (與王書麒合作, 當時逢星期四在430穿梭機節目時段內播出) 節目嘉賓 2015年:姊妹淘 2016年:男人食堂 2016年:我愛香港 2017年:流行經典50年 電影 開心鬼 Happy Ghost 飾 Judy 流氓大狀 The reckless
nothing, the jobless king 香港愛情故事之緣份 Hong Kong love story - chapter II 再見浪漫(1994) 殺手的童話 A tale of killing and romance(1994)飾 慧瑪 亞洲警察之高壓線 Asian cop high voltage (1995) 盜馬記 Horseplay 飾 記者(2014) 十月初五的月光 Return of the Cuckoo 飾 醫生(2015) 我的情敵女婿 “A Beautiful Moment” 飾 (2018) 配音 2015年:《腦筋急轉彎》(港譯作《玩轉腦朋友》) 音樂作品(唱片) 《少女雜誌》(1984,主打:絕對痴心) 《千年戀人‧少女雜誌》(1985,日本大碟,主唱:永遠的愛(日文)) 《少女宣言‧絕對熱戀》(1985,主打:傻罪過/不知不覺愛上你/就讓你離去) 《創作兒歌故事集》(1992,兒歌唱片) 得獎項目 萬千星輝頒獎典禮2012 - 最佳節目主持《最佳男主角》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ifiles.tvb.com - 主持室(黎芷珊) 黑膠樂園:粵語流行曲黑膠唱片 Tsz 萬千星輝頒獎典禮最佳節目主持得主 香港女歌手 香港兒童節目主持 L 土生葡人
1983年11月21日,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计算机——“银河—I”在长沙研制成功。 1992年11月19日,“银河—Ⅱ”10亿次巨型计算机在长沙通过国家鉴定。 1997年6月19日,“银河—Ⅲ”并行巨型计算机在北京通过国家鉴定。该机采用分布式共享存储结构,面向大型科学与工程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基本字长64位,峰值性能为130亿次。 参考文献 参见
1983年11月21日,中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计算机——“银河—I”在长沙研制成功。 1992年11月19日,“银河—Ⅱ”10亿次巨型计算机在长沙通过国家鉴定。 1997年6月19日,“银河—Ⅲ”并行巨型计算机在北京通过国家鉴定。该机采用分布式共享存储结构,面向大型科学与工程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处理,基本字长64位,峰值性能为130亿次。 参考文献 参见
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酒,古时中国人会在端午节饮用,但至现代,由于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雄黄具有一定的毒性,此习俗已较罕见。
端午節 中國節慶食品
第五、六季由伊莉莎白·戴比基飾演 2021年 電影《史賓賽》由克莉絲汀·史都華飾演 以威爾斯王妃黛安娜命名之事物 -{戴}-妃樓:位於香港石鼓洲之一座牌樓。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Concert for Diana (官方网站) 9th Earl Spencer's Eulogy for Princess Diana Text, audio, video Funeral and Eulogies for Princess Diana Last Will and Testament of Diana, Princess of Wales Diana Remembered from People Magazine Diana Spencer Public Contribution Website Memorial H.M. Coroner of Surrey: The Official Inquest Into The Deaths of Diana, Princess of Wales & Dodi Al Fayed (Scott Baker) Inquests into the deaths of Diana, Princess of Wales anf Mr Dodi Al Fayed
離婚之後 1996年8月28日查爾斯王子和黛安娜王妃正式離婚,黛安娜王妃獲-{准}-保留「威爾士王妃」頭銜,但移除殿下的尊稱。1997年,黛安娜王妃與埃及富家子多迪·法耶兹在紐約度假時認識,二人關係被英國媒體曝光。據稱法耶茲贈送豪華遊艇予黛安娜和威廉、哈利兩位王子。 死亡 1997年8月30日晚,黛安娜與男友多迪·法耶茲乘坐一輛賓士W140 S280,在法國巴黎阿尔玛桥隧道中遇上狗仔隊追蹤,失控越過行車線撞向燈柱和石牆后爆炸。黛安娜和多迪均在車禍中死亡。1997年9月6日舉行葬禮,安葬在她父亲的家族墓地,北安普敦郡奥尔索普()。這場車禍在全球造成極大震驚,其中一個原因是,事發時在場狗仔隊在車禍後,只顧在車禍現場不停拍下照片,而未及時協助搶救。而狗仔隊和媒體操守問題,也因此成為討論焦點。而事發車輛除司機、戴安娜和多迪外,還有一名保镖,是車禍中唯一生還者。不過在獲救後一直拒絕回應事件,使車禍引來不少猜測。1999年,法國司法部公開車禍調查結果,指出車禍是緣於肇事司機酒後駕駛引致。但同年2月多迪父親穆罕默德·法耶兹公開聲稱這次車禍是一場政治陰謀,認為是英國軍情六處受到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及菲利普親王的指示,策動車禍謀殺黛安娜和多迪。此言論在英國亦引來巨大迴響。 2006年12月14日,英国警方公布黛安娜王妃、其男友多迪的死因调查报告,认为这起车祸纯属事故,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车祸与谋杀相干。车祸发生时开车的司机保罗确属酒后超速驾驶,车上的人也未繫安全带。而法國死因庭也在2005年5月裁定死於交通意外。黛安娜生前缺乏安全感,她说对弱小的人有一种亲近感。她死后,她最亲密的弟弟斯宾塞伯爵按照自己的梦境把姐姐安置在一个人工湖的小岛上,所有来采访的媒体都止于这个岛的岸边,只能远远地看到湖中心的一片绿荫,只有家人可以登陆小岛,在这里黛安娜获得了她一生所渴求的安全感与安宁。在岛的一侧放置有黛安娜的纪念碑,上面刻着她的一段话,“帮助这个社会最软弱无助的人,是我最大的快乐,这是我生活的内容,也是命运的安排。遇到任何困难,只要你向我呼喊,无论我身在何处,都将向你飞奔而去。” 評價 从1981年订婚到1997年去世,黛安娜王妃一直是世界名人,和摩納哥王妃葛麗絲·凱莉均称为“全世界被拍照最多的女人”。除去王室身份,她也以爱心、衣着、气质、高调地从事慈善事业和与查尔斯王子不和谐的婚姻闻名于世。 王室传记者莎拉·布拉德福德称“唯一能减轻她的痛苦的东西是查尔斯王子的爱,她非常想得到这份爱,但查尔斯就是不爱她,最终使她陷入绝望。”黛安娜说:“我丈夫在每个方面都让我感到沮丧,每次我抬起头来呼吸空气,他都会把我按下去。”黛安娜说她有抑郁症,从1981年之后就患上了神经性暴食症。 1999年时代杂志将黛安娜评为20世纪100位最重要的人物,2002年,黛安娜在BBC的调查结果中名列“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第三位,比其他王室成员都高,仅次于丘吉尔和伊桑巴德·金德姆·布鲁内尔。 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人民的王妃。」 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评价道:“在1987年,一个许多人还相信愛滋病可以透过轻微接触就能传染的年代,黛安娜王妃坐到了一个愛滋病患者的病床上,握住了他的手。她告诉了世界愛滋病患者需要的不是隔离,而是热心和关爱。” 聖德蕾莎修女:「真是令人感傷。但從另一方面而言,或許,她死如其時。」 头衔、称号、荣誉和纹章 头衔 1961年7月1日-1975年6月9日:最尊敬的戴安娜·法兰西斯·斯宾塞 1975年6月9日-1981年7月29日:戴安娜·法兰西斯·斯宾塞女勋爵 1981年7月29日-1996年8月28日:威尔士王妃殿下 在苏格兰:罗撒西公爵夫人 1996年8月28日-1997年8月31日:威尔士王妃戴安娜 戴安娜婚后至离婚前的完整头衔和称号是:查尔斯·菲利普·亚瑟·乔治的王妃殿下,威尔斯王妃和切斯特伯爵夫人,康沃尔公爵夫人,罗斯西公爵夫人,卡里克伯爵夫人,伦弗鲁男爵夫人,群岛领主夫人,苏格兰王妃。(Her Royal Highness The Princess Charles Philip Arthur George, Princess of Wales & Countess of Chester, Duchess of Cornwall, Duchess of Rothesay, Countess of Carrick, Baroness of Renfrew, Lady of the Isles, Princess of Scotland) 離婚後依協議保有“威爾斯王妃戴安娜”()这样直呼其名的离異王妃稱號,而非“威爾斯王妃殿下”()这样的婚內王妃頭銜。 荣誉 伊利沙伯二世皇室勳章 埃及最高等美德勳章 尼德兰皇冠勋章 纹章 祖先 相關影視 2006年 電影《-{zh-cn:女王;zh-hk:英女皇;zh-tw:黛妃與女皇;zh-sg:王妃与我}-》 2013年 電影《戴安娜》由娜歐蜜·華茲飾演 2017年 紀錄片《戴安娜的獨白》 2020年 英國電視劇《王冠》 第四季由艾瑪·科林飾演 第五、六季由伊莉莎白·戴比基飾演 2021年 電影《史賓賽》由克莉絲汀·史都華飾演 以威爾斯王妃黛安娜命名之事物 -{戴}-妃樓:位於香港石鼓洲之一座牌樓。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Concert for Diana (官方网站) 9th Earl Spencer's Eulogy for Princess Diana Text, audio, video Funeral and Eulogies for Princess Diana Last Will and Testament of Diana, Princess of Wales Diana Remembered from People Magazine Diana Spencer Public Contribution Website Memorial H.M. Coroner of Surrey: The Official Inquest Into The
各地公共图书馆 英國 大英图书馆 美國 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有百余年的历史。第一家免费、面向公众的、由政府税收支持的波士顿公共图书馆于1848年正式建成使用。到1998年,美国已拥有近9000座公共图书馆。“钢铁大王”、慈善家安德鲁·卡内基的捐助,在美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早期(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前后),起了重要的作用。 紐約市的三大公共圖書館系統 皇后圖書館 布魯克林公共圖書館 紐約公共圖書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國大陆) 在中国大陸来说,公共图书馆取决于具体城镇的大小及当地政府的投入,图书馆的状况及藏书量相对会有很大的差别。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陸的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起步较晚,总体来说财政投入匮乏,广大人口中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使用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据统计,中国大陸平均每46万人口才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总共3000家公共图书馆中有600多家全年无一分购书经费,全国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仅为0.27册。全国公共图书馆持证读者数582万,仅占全国总人口的0.47%,美国这一比例是2/3,英国是58%。美国每1.3万人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美国共有近12万个各类图书馆,其中公共图书馆有9445个,大部分在社区乡镇),英国和加拿大每1万人左右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德国每6600人一家,奥地利4000人,瑞士3000人”。 据调查,中国大陸“公共图书馆一项,在农村几乎就是空白,普及率仅为5.9%,90.3%的农村居民表示当地没有任何可供借阅图书或音像的公共图书馆。文化体育设施的缺乏使农村居民的业余生活非常单调,影响了生活质量。” 中国大陸的公共图书馆大部分是在省、市、县、乡等地域划分的基础上由政府投资建立的,依次分類為:國家圖書館、省级图书馆、市级图书馆、县级图书馆;城市图书馆、教会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音乐图书馆、青年图书馆、医院图书馆、监狱图书馆、工具书图书馆、盲人图书馆、军队图书馆。 中国大陸第一座对公众开放的图书馆是1929年由中国科学社建造的“明复图书馆”(现为黄浦区明复图书馆)。杭州图书馆是目前中国大陸对读者开放比例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将近90%的面积接待读者。 香港 香港公共圖書館系統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包括1所大會堂公共圖書館、69所分館和12所流動圖書館,遍佈全香港各區,整個圖書館系統館藏1,490項,另包括報刊、多項多媒體影音資料、唯讀光碟數據庫、微縮資料及地圖。其中總館——香港中央圖書館藏書230萬餘冊。部分圖書館還附有學生自修室。 澳門 澳門的公共圖書館系統是澳門公共圖書館。 新加坡 新加坡的公共圖書館隸屬於。 中華民國(臺灣) 中華民國公共圖書館劃分為4個層級,分別是國立公共圖書館(不包括國家圖書館)、直轄市立公共圖書館、縣(市)公共圖書館、鄉(鎮、市、直轄市原住民區)立公共圖書館。 國立公共圖書館有2所,為教育部所屬;直轄市立公共圖書館有6所,其中除高雄市立圖書館為獨立的行政法人營運外,餘皆由市政府文化局(或教育局)管轄;縣(市)級圖書館有16所,皆由縣政府(文化處或教育處)或文化局管理;鄉(鎮、市、區)立圖書館339所,分館115所,全國公立公共圖書館總共562所(2007年數目)。 2006年館藏總數2771萬冊(件、種),其中包括:圖書2645萬冊、期刊4.7萬種、報紙4,352種、非書資料96.7萬件、電子資源2.6萬種、其他21.7萬種,圖書館工作人員總數為1萬餘人。 參考文獻
Battles)曾經說: 在階級矛盾和經濟驚慌的年代,國內進步的精英階層發現在平民階層的生活中缺乏了文化和知識的生活,爲此建立公共圖書館的運動遍佈英國。 公共圖書館主要由一筆來自教區、教會、學校或者市鎮的捐獻啓動。這些屬於社羣或者機構的圖書館是當今很多學術或者公共圖書館的基礎。 由書商和出版社建立的流通圖書館在18世紀興起,此類圖書館目的是透過書本以獲取利潤,這些圖書館主要設置在社羣的社區中心內。流通圖書館並不單純是爲了出售書籍,亦會出借書本,並收取一定的租金。這些流動圖書館提供了不同種類的資料,包括日漸受歡迎的小說。雖然這些流動圖書館對於社羣相當重要,但是社羣中的中產和上層階級多數看不起這些圖書館,因爲流通圖書館的藏品質素參差,而且目的是爲了出售。 流動圖書館亦會收取一定的訂閱費用,訂閱可能會按年、按季或者按月付款,而不期望訂閱者購買流動圖書館的股份。如此做法協助一些無法購買購買書本的人可以借閱書本。當時書價不斷上升而同時更多書本印製發行,收取訂閱費的做法讓流動圖書館變得相當受歡迎。第一所流動圖書館由小艾倫·拉姆齊在1725年在蘇格蘭的愛丁堡建立。 流動圖書館並非純粹的租借機構,而是一個會提供不同商業活動的地方,這些商業活動不一定與印刷品有關。這對於流動圖書館的生存是非常重要的,因爲來自訂閱者的收入並不足以維持其運行。作爲商業活動,考慮提供不同服務或貨物予訂閱者是重要的行爲。 歷史 歷史家安條克的亞赫雅曾經指出埃及法蒂瑪王朝第六代哈里發哈基姆(996 - 1021年在位)曾經建立向公眾開放的圖書館,包括平民在內的所有人,都可以免費查閱甚至請抄寫員抄錄在其公共圖書館裡面的館藏。 然而這個決定和哈基姆其他的決定一樣,很快就改變這個政策。 而第一所由社區營運的公共圖書館,則是1447年在義大利切塞納建立的馬拉特斯塔圖書館,該圖書館提供包括拉丁語、希臘語和希伯來語的世俗和宗教典籍予公眾查閱。 各地公共图书馆 英國 大英图书馆 美國 美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有百余年的历史。第一家免费、面向公众的、由政府税收支持的波士顿公共图书馆于1848年正式建成使用。到1998年,美国已拥有近9000座公共图书馆。“钢铁大王”、慈善家安德鲁·卡内基的捐助,在美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的早期(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前后),起了重要的作用。 紐約市的三大公共圖書館系統 皇后圖書館 布魯克林公共圖書館 紐約公共圖書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國大陆) 在中国大陸来说,公共图书馆取决于具体城镇的大小及当地政府的投入,图书馆的状况及藏书量相对会有很大的差别。与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陸的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起步较晚,总体来说财政投入匮乏,广大人口中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使用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据统计,中国大陸平均每46万人口才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总共3000家公共图书馆中有600多家全年无一分购书经费,全国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仅为0.27册。全国公共图书馆持证读者数582万,仅占全国总人口的0.47%,美国这一比例是2/3,英国是58%。美国每1.3万人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美国共有近12万个各类图书馆,其中公共图书馆有9445个,大部分在社区乡镇),英国和加拿大每1万人左右拥有一家公共图书馆,德国每6600人一家,奥地利4000人,瑞士3000人”。 据调查,中国大陸“公共图书馆一项,在农村几乎就是空白,普及率仅为5.9%,90.3%的农村居民表示当地没有任何可供借阅图书或音像的公共图书馆。文化体育设施的缺乏使农村居民的业余生活非常单调,影响了生活质量。” 中国大陸的公共图书馆大部分是在省、市、县、乡等地域划分的基础上由政府投资建立的,依次分類為:國家圖書館、省级图书馆、市级图书馆、县级图书馆;城市图书馆、教会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音乐图书馆、青年图书馆、医院图书馆、监狱图书馆、工具书图书馆、盲人图书馆、军队图书馆。 中国大陸第一座对公众开放的图书馆是1929年由中国科学社建造的“明复图书馆”(现为黄浦区明复图书馆)。杭州图书馆是目前中国大陸对读者开放比例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将近90%的面积接待读者。 香港 香港公共圖書館系統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包括1所大會堂公共圖書館、69所分館和12所流動圖書館,遍佈全香港各區,整個圖書館系統館藏1,490項,另包括報刊、多項多媒體影音資料、唯讀光碟數據庫、微縮資料及地圖。其中總館——香港中央圖書館藏書230萬餘冊。部分圖書館還附有學生自修室。
華視主頻數位有線系統台以基隆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台東縣、宜蘭縣、花蓮縣、澎湖縣、金門縣及連江縣定頻為CH12;另外台灣中部、新竹市定頻為CH11。 民視第一台祥通定頻CH60;名城定頻CH104;澎湖定頻CH118。 民視台灣台澎湖定頻CH102;名城定頻CH105;祥通定頻CH2。 台視新聞台包含寶福、聯維定頻CH125;北都定頻CH97;全國數位定頻CH125;大台中定頻CH302;洄瀾、東亞、東台、東播定頻為CH97;澎湖定頻CH108;名城定頻CH103;祥通無上架。 台視財經台包含祥通定頻CH5;寶福、聯維定頻CH126;北都定頻CH116;全國數位定頻CH126;大台中定頻CH303;洄瀾、東亞、東台、東播定頻為CH91;名城定頻CH100;澎湖定頻CH109。 台視綜合台包含寶福、聯維定頻CH127;北都定頻CH117;全國數位定頻CH132;大台中定頻CH201;洄瀾、東亞、東台、東播定頻為CH98;名城定頻CH104;澎湖定頻CH107,祥通CH75。 中視新聞台包含全國數位定頻CH131;大台中定頻CH304;新彰定頻CH153;台數科定頻CH161;南國定頻CH215;洄瀾、東亞、東台、東播定頻為CH92;名城定頻CH101;澎湖及祥通無上架。 中視菁采台包含全國數位定頻CH136;大台中定頻CH202;新彰定頻CH154;南國定頻CH216。 華視教育體育文化台包含祥通定頻CH80;中嘉定頻CH122;凱擘、台灣大寬頻、大新店、屏南定頻CH113;寶福、聯維定頻CH135;全國數位定頻CH128;TBC定頻CH122;台數科定頻CH127;新彰定頻CH149;大揚、新永安定頻CH127;南國定頻CH105;洄瀾、東亞、東台、東播定頻為CH105;澎湖定頻CH95;名城定頻CH95。 華視新聞資訊台包含中嘉、凱擘、台灣大寬頻、大新店、屏南、世新/國聲、台數科、聯維/寶福、大台中、南國、天外天及新彰定頻CH52;北都定頻CH121;全國數位定頻CH127;三大、大豐、台灣數位寬頻、新高雄定頻CH150;澎湖定頻CH104;名城定頻CH102;洄瀾、東亞、東台、東播、祥通無上架。 公視3台包含中嘉定頻CH121;凱擘、台灣大寬頻、大新店、屏南定頻CH200;寶福、聯維定頻CH139;北都定頻CH95;大豐、台灣數位寬頻、新高雄定頻CH5;天外天定頻CH150;TBC定頻CH121;台數科定頻CH159;三大、新彰定頻CH108;世新、國聲定頻CH185;大揚、新永安定頻CH112;洄瀾、東亞、東台、東播定頻CH106;澎湖定頻CH97;名城定頻CH96;祥通無上架。 無線電視節目海外播出(衛星播出) 衛星頻道節目供應事業 依據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法》,衛星廣播電視節目供應者(衛星電視台),係指「自有或向衛星轉頻器經營者租賃轉頻器或頻道,將節目或廣告經由衛星傳送給服務經營者、有線廣播電視系統經營者(包括有線電視節目播送系統)或無線廣播電視電台者。」可分為「境內衛星廣播電視節目供應者」及「境外衛星廣播電視節目供應者」。 中華電信MOD開播前,閱聽人多透過有線電視系統收看衛星電視台。MOD開播後,舊有衛星電視台基於各種考量,僅少部分至該平台上架,而MOD上許多新成立的衛星電視台亦未向有線電視系統商申請上架,因此目前台灣的衛星電視台集團可劃分為:僅於有線電視系統上架者、僅於中華電信MOD上架者以及於多平台上架者。 境外衛星廣播電視事業 他類頻道節目供應事業 網路電視 戶外電視媒體 行動電視頻道,在公車、捷運站、廣場、餐飲店及超商等公眾場所使用顯示器的方式提供流動多媒體資訊廣播服務,未獲政府的節目執照,不向普通家庭用戶傳送節目。
中視新聞台包含全國數位定頻CH131;大台中定頻CH304;新彰定頻CH153;台數科定頻CH161;南國定頻CH215;洄瀾、東亞、東台、東播定頻為CH92;名城定頻CH101;澎湖及祥通無上架。 中視菁采台包含全國數位定頻CH136;大台中定頻CH202;新彰定頻CH154;南國定頻CH216。 華視教育體育文化台包含祥通定頻CH80;中嘉定頻CH122;凱擘、台灣大寬頻、大新店、屏南定頻CH113;寶福、聯維定頻CH135;全國數位定頻CH128;TBC定頻CH122;台數科定頻CH127;新彰定頻CH149;大揚、新永安定頻CH127;南國定頻CH105;洄瀾、東亞、東台、東播定頻為CH105;澎湖定頻CH95;名城定頻CH95。 華視新聞資訊台包含中嘉、凱擘、台灣大寬頻、大新店、屏南、世新/國聲、台數科、聯維/寶福、大台中、南國、天外天及新彰定頻CH52;北都定頻CH121;全國數位定頻CH127;三大、大豐、台灣數位寬頻、新高雄定頻CH150;澎湖定頻CH104;名城定頻CH102;洄瀾、東亞、東台、東播、祥通無上架。 公視3台包含中嘉定頻CH121;凱擘、台灣大寬頻、大新店、屏南定頻CH200;寶福、聯維定頻CH139;北都定頻CH95;大豐、台灣數位寬頻、新高雄定頻CH5;天外天定頻CH150;TBC定頻CH121;台數科定頻CH159;三大、新彰定頻CH108;世新、國聲定頻CH185;大揚、新永安定頻CH112;洄瀾、東亞、東台、東播定頻CH106;澎湖定頻CH97;名城定頻CH96;祥通無上架。 無線電視節目海外播出(衛星播出) 衛星頻道節目供應事業 依據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法》,衛星廣播電視節目供應者(衛星電視台),係指「自有或向衛星轉頻器經營者租賃轉頻器或頻道,將節目或廣告經由衛星傳送給服務經營者、有線廣播電視系統經營者(包括有線電視節目播送系統)或無線廣播電視電台者。」可分為「境內衛星廣播電視節目供應者」及「境外衛星廣播電視節目供應者」。 中華電信MOD開播前,閱聽人多透過有線電視系統收看衛星電視台。MOD開播後,舊有衛星電視台基於各種考量,僅少部分至該平台上架,而MOD上許多新成立的衛星電視台亦未向有線電視系統商申請上架,因此目前台灣的衛星電視台集團可劃分為:僅於有線電視系統上架者、僅於中華電信MOD上架者以及於多平台上架者。 境外衛星廣播電視事業 他類頻道節目供應事業 網路電視 戶外電視媒體 行動電視頻道,在公車、捷運站、廣場、餐飲店及超商等公眾場所使用顯示器的方式提供流動多媒體資訊廣播服務,未獲政府的節目執照,不向普通家庭用戶傳送節目。 BeeTV(原為柏泓媒體經營的公車及捷運廣告頻道,2012年起由「台灣摩菲爾國際」經營,全天候僅播放商業托播廣告及當日氣象) Fami Channel(為全家便利商店裡面播放的頻道,全天候播放商業托播廣告、《TVBS創富新聞》一分鐘片段及當日氣象,現僅在部分有電視的門市可以觀看) 註釋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TVRO亞太區域衛星接收參數 中國上空中文衛星參數大全
德國信義宗教徒 目錄學家
德国图书馆学家 维滕贝格大学校友 萊比錫大學校友
L刘 1 L刘 Z镇
L刘 1 L刘 Z镇 广州军区司令员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四十二集团军军长
《炸彈超人》 《捍衛者21》 《大嘴鳥》 《哈姆太郎》 《真珠美人魚》 《可愛巧虎島》 《愛天使傳說》 《朝霧的巫女》 《快樂小丸日記》 《小魔女DoReMi系列》 《反斗小王子》 《格鬥龍戰士》 《元氣小茶犬》 《科學小飛喵》 《時空小偵探》 《DA!DA!DA!》 《坦克王》(日韓共同製作) 《大耳鼠》 《庫洛魔法使》 《小超人帕門》 《音速小子X》 《光之美少女系列》(《填充幸福 光之美少女!》至《魔法使 光之美少女!》、《HUG! 光之美少女》和《星光閃亮☆光之美少女》除外) 《不可思議星球的雙胞胎公主》 《甲蟲王者》 《頑皮小白貂》 《北海小英雄》 《小小雪精靈》 《陸上防衛隊》 《奇天烈大百科》 《叮噹小魔女》 《童話槍手小紅帽》 《妹妹公主》 《名偵探柯南》 《我們這一家》 《電光快車俠》 《數碼寶貝大冒險》 《數碼寶貝拯救隊》 《麵包超人》 《STRAY SHEEP》 《綠野仙蹤》 《新小婦人》 《新怪博士與機器娃娃》 《變形金剛 銀河原力》 《櫻桃小丸子》 《Hello Kitty 童話劇場》 《摩卡兔》 《可愛小河童》 《沙漠船長》 《Hello凱蒂貓》 《機獸創世紀》 《丹丹的生活日記》 《光速大冒險Pipopa》 《嚕嚕米》 《淘氣小猴子》 《魔豆傳奇》 《全力兔》 《黑騎士》 《超速YOYO》 《森林大帝》 《恐龍救生隊》 《極速方程式》 《尋找滿月》 《寶石寵物》(第一、二季) 《Battle Spirits 少年突破馬神》 《塔麻可吉》 《洛克人EXE》 《SD GUNDAM三國傳BraveBattleWarriors》 《變身!公主偶像》 《料理偶像》 《惡作劇之吻》 《星光少女》系列 《Battle Spirits 少年激霸彈》 《機動戰士鋼彈AGE》 《遊戲王》 《激戰!彈珠人》 《遊戲王5D's》 《叭噗麻吉》 《遊戲王ZEXAL》 《Battle Spirits Brave》 《大尾小岡》 《大耳查布》 《鋼彈創鬥者》 《魔法可比》(日语:はっぴーカッピ) 《Line Town》 《魔女的考驗》 《偶像學園》(第一季~第二季) 《妖怪手錶》(第1-169集) 《加油!露露洛洛》(日语:くまのがっこう) 《星光樂園》(第一季) 《原子小金剛》(1980年電視動畫) 《Battle Spirits 霸王》 《遊戲王ARC-V》 《棉花小兔》(日语:うさぎのモフィ) 《戰鬥陀螺 爆烈世代》 《奇奇冒險日記》 《DRIVE HEAD 救援特警隊》 《新幹線變形機器人》 《地球防衛隊》 《PUI PUI 天竺鼠車車》 《新幹線變形機器人Z》 《激鬥瓶蓋人DX》 南韓 《奇域大冒險》(為卡通頻道*《奇幻寶貝》(朝鲜语:최강 합체 믹스마스터)的第一季) 《天神向前衝》 《魔法小迷狐》 《Pororo》 《DIBO》 《乒乓兔》 《大長今》 《可亞大冒險》 《摺紙戰士》(台日韓共同製作) 《倒霉熊》 《罐頭寶貝》 《旋風四驅王》(日韓共同製作) 《Poli波力》 《糖果精靈》 《悠比家族》(朝鲜语:유후와 친구들) 《機器戰士TOBOT》 《Kioka》 《炫風騎士》(朝鲜语:바이클론즈) 《哈囉小梅子》 《小巴士TAYO》 《PAPA DOG》 《Rainbow Ruby》(韓陸加共同製作) 《Super Wings》(韓陸美共同製作) 《迷你特工T-BUSTER》(朝鲜语:타오르지마 버스터) 《魔車戰神》 《恐龍戰騎》(朝鲜语:다이노코어) 《機器戰士 極速對決》(朝鲜语:애슬론 또봇) 《衝鋒戰士》(朝鲜语:헬로 카봇) 《迷你特工队 超级恐龙力量》 歐美 主要來自:加拿大、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等 《小烏龜佛蘭克林》 《小鼠波波》 《動物園道64號》 《阿班與蒂兒》 《彩虹魚》 《海綿寶寶》 《降世神通》 《粉紅豬小妹》 《Dora》 《Dora & Friends》 《你好,凱蘭》 《粉筆世界》(英语:Chalkzone) 《天才小子吉米》 《妙妙狗》(英语:Blue's Clues) 《湯瑪士小火車》 《閃閃小超人》(英语:SamSam) 《史努比》 《企鵝家族》 《米飛兔》 《小曼的開心農場》 《建築師巴布》 《傻瓜》 《貝克拉》(英语:Pecola) 《神氣無尾熊》(英语:Koala Brothers) 《淘氣三胞胎》 《諾弟樂園》(英语:Noddy (TV series)) 《拇指熊》 《酷小子比爾》 《大象家族》(英语:Babar (TV series)) 《Diego》 《天才貓頭鷹》 《頑皮鲨肯尼》 《神奇波可》 《寶貝鳥》 《消防嘟嘟車》 《好奇猴喬治》(英语:Curious George (TV series)) 《快樂點心吧》 《花園小尖兵》 《反斗家族》 《藍色小歐斯》(英语:Oswald) 《Yoho Ahoy》(英语:Yoho Ahoy) 《神奇貼紙書》 《小天使安奇》 《動物狂想曲》 《恰恰特快車》(英语:Chuggington) 《爆丸3狩獵保衛者》 (加拿大、日本合作) 《爆丸機械波濤》 (加拿大、日本合作) 《變形金剛 領袖之證》 《彩虹小馬》(2011年) 《變形金剛:狩魔之戰》 《變形金剛:救援金剛隊》(英语:Transformers: Rescue Bots) 《忍者龜 (2012年電視動畫)》 《小小寵物園》 《魔法俏佳人》(第五季) 《小王子》 《汪汪隊立大功》 《變形金剛
《可愛小河童》 《沙漠船長》 《Hello凱蒂貓》 《機獸創世紀》 《丹丹的生活日記》 《光速大冒險Pipopa》 《嚕嚕米》 《淘氣小猴子》 《魔豆傳奇》 《全力兔》 《黑騎士》 《超速YOYO》 《森林大帝》 《恐龍救生隊》 《極速方程式》 《尋找滿月》 《寶石寵物》(第一、二季) 《Battle Spirits 少年突破馬神》 《塔麻可吉》 《洛克人EXE》 《SD GUNDAM三國傳BraveBattleWarriors》 《變身!公主偶像》 《料理偶像》 《惡作劇之吻》 《星光少女》系列 《Battle Spirits 少年激霸彈》 《機動戰士鋼彈AGE》 《遊戲王》 《激戰!彈珠人》 《遊戲王5D's》 《叭噗麻吉》 《遊戲王ZEXAL》 《Battle Spirits Brave》 《大尾小岡》 《大耳查布》 《鋼彈創鬥者》 《魔法可比》(日语:はっぴーカッピ) 《Line Town》 《魔女的考驗》 《偶像學園》(第一季~第二季) 《妖怪手錶》(第1-169集) 《加油!露露洛洛》(日语:くまのがっこう) 《星光樂園》(第一季) 《原子小金剛》(1980年電視動畫) 《Battle Spirits 霸王》 《遊戲王ARC-V》 《棉花小兔》(日语:うさぎのモフィ) 《戰鬥陀螺 爆烈世代》 《奇奇冒險日記》 《DRIVE HEAD 救援特警隊》 《新幹線變形機器人》 《地球防衛隊》 《PUI PUI 天竺鼠車車》 《新幹線變形機器人Z》 《激鬥瓶蓋人DX》 南韓 《奇域大冒險》(為卡通頻道*《奇幻寶貝》(朝鲜语:최강 합체 믹스마스터)的第一季) 《天神向前衝》 《魔法小迷狐》 《Pororo》 《DIBO》 《乒乓兔》 《大長今》 《可亞大冒險》 《摺紙戰士》(台日韓共同製作) 《倒霉熊》 《罐頭寶貝》 《旋風四驅王》(日韓共同製作) 《Poli波力》 《糖果精靈》 《悠比家族》(朝鲜语:유후와 친구들) 《機器戰士TOBOT》 《Kioka》 《炫風騎士》(朝鲜语:바이클론즈) 《哈囉小梅子》 《小巴士TAYO》 《PAPA DOG》 《Rainbow Ruby》(韓陸加共同製作) 《Super Wings》(韓陸美共同製作) 《迷你特工T-BUSTER》(朝鲜语:타오르지마 버스터) 《魔車戰神》 《恐龍戰騎》(朝鲜语:다이노코어) 《機器戰士 極速對決》(朝鲜语:애슬론 또봇) 《衝鋒戰士》(朝鲜语:헬로 카봇) 《迷你特工队 超级恐龙力量》 歐美 主要來自:加拿大、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等 《小烏龜佛蘭克林》 《小鼠波波》 《動物園道64號》 《阿班與蒂兒》 《彩虹魚》 《海綿寶寶》 《降世神通》 《粉紅豬小妹》 《Dora》 《Dora & Friends》 《你好,凱蘭》 《粉筆世界》(英语:Chalkzone) 《天才小子吉米》 《妙妙狗》(英语:Blue's Clues) 《湯瑪士小火車》 《閃閃小超人》(英语:SamSam) 《史努比》 《企鵝家族》 《米飛兔》 《小曼的開心農場》 《建築師巴布》 《傻瓜》 《貝克拉》(英语:Pecola) 《神氣無尾熊》(英语:Koala Brothers) 《淘氣三胞胎》 《諾弟樂園》(英语:Noddy (TV series)) 《拇指熊》 《酷小子比爾》 《大象家族》(英语:Babar (TV series)) 《Diego》 《天才貓頭鷹》 《頑皮鲨肯尼》 《神奇波可》 《寶貝鳥》 《消防嘟嘟車》 《好奇猴喬治》(英语:Curious George (TV series)) 《快樂點心吧》 《花園小尖兵》 《反斗家族》 《藍色小歐斯》(英语:Oswald) 《Yoho Ahoy》(英语:Yoho Ahoy) 《神奇貼紙書》 《小天使安奇》 《動物狂想曲》 《恰恰特快車》(英语:Chuggington) 《爆丸3狩獵保衛者》 (加拿大、日本合作) 《爆丸機械波濤》 (加拿大、日本合作) 《變形金剛 領袖之證》 《彩虹小馬》(2011年) 《變形金剛:狩魔之戰》 《變形金剛:救援金剛隊》(英语:Transformers: Rescue Bots) 《忍者龜 (2012年電視動畫)》 《小小寵物園》 《魔法俏佳人》(第五季) 《小王子》 《汪汪隊立大功》 《變形金剛 領袖的挑戰》(英语:Transformers: Robots in Disguise (2015 TV series)) 《咪咪羊上學趣》 《好奇鼠迪迪》 《MOUK 2環遊世界》(英语:Mouk) 《Ben & Holly's Little Kingdom》 《樂高城市大冒險》(英语:Lego City Adventures) 《樂高女孩出任務》(英语:Friends: Girls on a Mission) 《樂高侏羅紀世界》(英语:Lego Jurassic World:
中文收費報章 其中部分報紙於農曆新年其間休刊兩或三日,東方日報農曆年初一及二照常發行,而兩份財經報章於公眾假期連續幾天時會休刊。 英文收費報章 免費報章 全香港派發 另外大公報及文匯報經其派發網絡免費派發。 地區報 賽馬報章 專業馬訊 職業馬報 太陽馬經 新報馬經 節節領先 大中報 田豐馬經 大字馬經 天皇馬經 騎師日報 今天騎師日報 勞楚令馬經 彩報 競馬(Fact Check):2021年9月1日創刊。排位版逢排位日中午出版,賽日賠率版則於賽日早上出版。 老午馬經:2021年9月1日創刊。 冷門馬經 招財壹報 天天馬經 已停刊的報章 中文收費報章 遐邇貫珍(1853-1856) 華字日报(1872-1946) 循環日報(1874-1947) 中國日報(1900-1913) 世界公益報(1903-1917) 有所謂報(1905-1907) 大光報(1912-1932) 香江晚報(1921-1929) 工商日報(創刊於1925年7月8日,1984年12月1日停刊) 香港小日報(1929年-1930年) 華商報(1941,1946-1949) 華僑日報(1925-1995) 南華日報(1930-1944) 星岛晚報(1938-1996) 香港時報(1939-1993) 真欄日報(創刊於1946年,香港娛樂新聞報章鼻祖) 華商報(1941,1946-1949) 田豐日報(-1967)現時繼續以田豐馬經名義出版賽馬刊物 新生晚報(1945-1976) 華僑晚報(1945-1988) 新晚報(1950年10月5日創刊,1997年7月27日停刊) 晶報(1956年5月5日創刊,1991年3月15日停刊) 銀燈日報、新燈日報(創刊於1960年代,報導影藝人生活,社會新聞等) 新報(1959年10月5日創刊,2015年7月12日停刊)
孖剌西報(The Hong Kong Daily Press) 德臣西報(The China Mail) 士蔑報(The Hongkong Telegraph) 免費報章 香港辕门报 地區星報:香港18區活動宣傳報 星島地區報:2006年3月17日創刊,2018年8月18日停刊 飛鵝山下:一份由業餘人士編輯及製作的地區報章,發行地區在觀塘四順,發行量約2000份。飛鵝山下於1981年創刊,至1996年停刊 快線周報:2005年9月17日創刊,2008年7月19日停刊 Take Me Home生活區:,2005年8月創刊,《香港經濟日報》屬下的區報 蘋果三料王 街市報:思網絡製作,2013年8月2日創刊,2013年9月25日停刊 爽報:2011年9月19日創刊,2013年10月21日停刊 新晚報:2012年8月20日創刊,2014年3月28日停刊 好報:2012年11月30日創刊,2016年3月11日停刊 大嶼報:2004年創刊,由何來出版 晴報(2011-2023) 政府報章 香港政府憲報(1841-1997) 賽馬報章 老五馬經(Lo Ng's Racing Guide):創刊於1950年(首頁頂部)或1960年代初(停刊啟示),2021年7月13日停刊。 籌備但未能正式發行的報章 香港晨報 歷年價格 大部份中文報章的價格一致,下表列出近一百歷年的價格水平: 參見 香港報業
备注 注释 黑龙江已不存在的建筑物 齐齐哈尔桥梁
該橋原名为哈尔葛桥、哈拉尔葛桥、嫩江哈尔葛木桥,为蒙古语译音,意为“黑色崖岸”。1918年,建成哈尔葛桥,桥长767米。1926年,洮昂铁路完工后,铁路从此桥通行。桥的南北两端分别是江桥镇和大兴站。此桥地处黑龙江、吉林两省交界处,时距齐齐哈尔70公里,為由南邊進入齊齊哈爾市的重要交通要道之一。 木桥废止时间不详,現仅余桥墩,已被嫩江淹没。在桥墩附近的岸边设立江桥抗战纪念地的石碑,供人參觀。 备注
大灣區青年報(周報),2019年4月創刊 網址:http://www.bayareapuber.com/ 澳門文娛報(周報) 品報(月刊),2006年10月創刊 Cadeira Cadeira 凳 多媒體網上雜誌(月刊) ※星期日不出紙 §星期六、日不出紙 葡文報章 今日澳門(hoje Macau)(日報)§,1990年7月2日創刊 句號報(Ponto Final)(日報),1991年12月18日創刊 澳門論壇報(Jornal Tribuna de Macau)(日報),1998年創刊 號角報(Jornal O Clarim)(周報),1948年5月2日創刊,2014年4月及6月分別增刊英文及中文,成為三文報刊。
英文報章 已停刊 蜜蜂華報 澳門新聞紙 澳門鈔報 鏡海叢報 知新報 西南日報 世界日報 澳門通報 澳門時報 濠镜晚报 平民报 民生報 新聲報 澳門早報 澳門勞動報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回歸後澳門葡文報章的生存策略 新华澳报林昶:澳门中文报业所扮演的角色 澳門列表
名稱由來 此名稱來自日本。夜間森林中“but po so”(音似日語“佛法僧”)的鳥鳴聲,被認為是其中的一種三寶鳥所發,故名。1935年發現此鳥鳴聲實為普通角鴞所發。 分类 翠鸟科 Alcedinidae 翠鸟亚科 Alcedininae 翡翠亚科 Halcyoninae 鱼狗亚科 Cerylinae 蜂虎科
地鴗科 Brachypteraciidae 短尾鴗科 Todidae 佛法僧科 Coraciidae 翠鴗科 Momotidae 以前传统的形态学分类将鹃鴗科()、戴胜科(Upupidae)、林戴胜科(Phoeniculidae)与犀鸟科()归类于此,但遗传分子学研究显示,这四科与佛法僧科鸟类的亲缘关系甚至比鴷形目更疏远,于是鹃鴗科独立列入鹃鴗目,后三者则列入犀鸟目。 参考文献 中国动物志 鸟纲 第七卷 科学出版社 2003年
本科的共同特点是:头部较大、喙部长而锐利且末段尖锐、两腿短小、尾羽短粗。绝大多数种类均有较为艳丽的羽毛,但两性之间略有差异。绝大多数种类分布在热带地区,极少数种类只能在森林里发现。它们的猎物种类繁多,通常会从栖木上猛扑以捕捉鱼类。 分類 本科是佛法僧目之下翠鳥亞目()的唯一一科,大约有90种,可分成三個亞科: 翠鸟亚科 翡翠亚科 鱼狗亚科 分佈 它们具有世界分布的特点,绝大多数的种类分布在旧大陆和澳大利亚。 俗名 本科鳥類有各種俗名,如“翠鸟”、“翡鳥”、“魚狗”、“翡翠”等等。“翠鸟”既可特指翠鸟亚科,又可泛指本科;“魚狗”也可以泛指本科,或者特指鱼狗亚科。“翡翠”主要特指翡翠屬,也可以泛指翡翠亚科。
atthis) 翠鸟影片 - Internet Bird Collection 在土耳其拍摄的翠鸟照片 一只正在捕猎的欧洲翠鸟 C 康斯坦丁·萨米埃尔·拉菲内克-施马尔茨命名的生物分类
分類學 此屬由卡爾·林奈在其1758年的著作《自然系統》第十版建立。其屬名是「翠鳥」或「魚狗」的拉丁語。該學名也經由重新組合後衍伸出了笑翠鳥屬()及橫斑翠鳥屬()的屬名。 下屬物種
C 1758年描述的分類群 卡尔·林奈命名的生物分类
叫聲 這種鳥類並不會鳴唱,其叫聲大多是帶有顫音的哨聲。雄鳥在飛行時常會有響亮而尖銳的「唧——」(「cheee」或「chikeee」)作為領域叫聲,並重複兩至三次。在焦慮時,則發出帶有粗糙感的「shrit-it-it」聲音。雌鳥有被記錄到有「tsuk、tsuk」的興奮聲音。而雛鳥在一開始會發出「cheep、cheep」的聲音,十天後乞食時則改為發出咕咕聲響。 生態地位 食魚鳥類常導致在漁業和鳥類保育之間的利益衝突。普通翠鳥所食用的魚類有在不同研究中有2%—55%為鮭科魚類,曾因有捕食身為保育種的大西洋鮭幼魚的可能而被研究是否會危害其生存,但被證明其危害「幾乎是微不足道」。反而是因捕食鉤蝦的行為而被認為有助於鱒魚的卵不被蝦所食。 威脅與生存率 普通翠鳥在成年後天敵較少,但家貓以及部分地區的老鼠仍會對其造成威脅,而欧洲狗獾及赤狐會掠食其巢穴。因為這種鳥類具有攻擊性,雖然蛇等地面掠食者也可能會侵害幼鳥但也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而對其最致命的威脅是冬季的嚴寒,當這種惡劣條件持續下去並導致淺水內陸水域結冰時,牠們的生存風險因此而更加上升。在英國,普通翠鳥在1962—1963年間遭遇到最嚴重的寒冬,並一度導致有些地區的族群完全消失,而其他地區的則減少了多達90%的數量。其種群可能需要數年才能從一次的嚴冬中恢復過來。但也有觀點認為因為相當多產的緣故(至少有雙胞胎),其影響可能並不會如此嚴重。 這種鳥類也對河流的變化相當敏感。工業廢棄物和農業相關的物質流入這些翠鳥所生存的水域、河流遭人為改道或開發為堤防或護岸等情形嚴重影響其築巢及繁殖後代的能力。為了保護漁業資源,也導致普通翠鳥在部分地區遭到了迫害。自1970年代以來,普通翠鳥的數量下降通常都歸因於河流的汙染,牠們的存在已成為是河川品質的良好指標之一。 因為普通翠鳥佔據較高生態地位的緣故(捕食魚類的高級消費者),目前已被證實多氯聯苯會在普通翠鳥的體內累積並導致生物放大作用,並也有汞、HEOD及DDE等殺蟲劑被發現曾堆積在翠鳥體內。 目前其他死因還包含交通事故、撞窗和人類的干擾。在過去則有來自漁民的迫害、羽毛用以提供釣餌和滿足時尚潮流等情況,但現已幾乎不發生。 幼鳥除了嚴冬之外,夏季的洪水或壞天氣也容易使成鳥無法會其提供食物而飢餓死亡。只有一半的幼鳥能夠存活超過一、兩個星期,並只有四分之一的幼鳥能活至下一次的繁殖季節(78—79%個體死亡);而成鳥也是只有四分之一的個體能活過冬季(71—73%個體死亡)。 數量與保護情況 普通翠鳥總體數量在2001年被估計約有近60萬隻。在歐洲,1970年代估有約10000—15000對,2015年時則約估有97500—167000對翠鳥,預估若不調整現有做為,未來會在三個世代內可能減少約30—49%的數量。其中,在英國1970年代大約有5000—9000對,但現在數量逐漸下降至估計大約有3850—6400對。威爾斯的普通翠鳥最多一年可達400對,但也隨著人類活動的擴張而逐漸消失。在2009年的估計中,中國大陸及俄羅斯各約有100對—10萬對;日本及台灣各有1萬對—10萬對普通翠鳥。 現已有團隊組織相關行動,將河川沿岸形塑成翠鳥所喜愛的陡坡地形,並設立巢箱以吸引這些翠鳥前來築巢,目前也獲得了一定成效。並利用了日漸輕盈的小型且防水的GPS以追蹤這些小型鳥類的活動。 因為其分佈範圍廣大,且數量下降並不符合易危物種的標準,故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評為無危物種。在歐洲的地區名錄中則因預期的下降趨勢曾一度被歸為易危物種,但2021年後則回到無危層級。 《》附錄二物種 歐盟《》附件一物種 中國大陸《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三有保護動物) 文化意涵 分佈於中國大陸的普通翠鳥在漢文化中占有一定的文化意義,唐朝官員楊巨源曾以其姿態賦詩: 有意蓮葉間,瞥然下高樹。擘破得全魚,一點翠光去。 人們以其外觀為參考做為墓葬品使用的情形可追溯至漢朝,並有象徵富裕、富足、吉利等相關吉祥寓意。當地人也利用其羽毛發展出一種稱為「點翠」的手工藝,這是一項利用普通翠鳥、白胸翡翠和黑頭翡翠等翠鳥羽毛進行金銀首飾加工的技術,該文化最早追溯至战国时期,並應用於京劇等傳統戲曲上。但因追求進行活體拔羽而被撻伐,以及這數種翠鳥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及《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等名錄內等緣故,現多以染色的鵝毛替代,且有著相關技術流失的問題存在。 在古希臘神話中,風神埃俄羅斯的女兒阿尔库俄涅與刻宇克斯結婚,在刻宇克斯因宙斯的懲罰而溺水後,阿爾庫俄涅也隨之殉情。這件事引發了諸神的同情,便將兩人的靈魂化身成了翠鳥,而能一同度過餘生,在海面上孵育後代(儘管翠鳥科成員內可能僅斑鱼狗會在海洋中生存)。埃俄羅斯見此,使冬至前後七天的海面平靜,以保護這對夫妻,而這七天也因此得名「Halcyon days」(意即「平靜的日子」,現多做為「(過去)美好的時光」)。翠鳥在古希臘時期被視為純潔和真愛的象徵,並相信其平靜大海、控制風與水的能力。而這些相關典故在現代分別成為了翡翠属()及三趾翠鸟属()的語源。 在傳說中,其平靜風的能力在死後有會存在,將翠鳥的腳懸吊在空中時,其鳥喙會永遠指向風的方向。威尔士的杰拉德在其十二世紀作品《》提及他收藏了一隻永不腐爛的翠鳥。並也有觀點翠鳥被認為會保護衣物而免受蛀蟲侵害。翠鳥同時也是都爾的瑪爾定的神聖代表動物之一。而在歐洲神話中,啄木鳥和翠鳥都具有冬天和男性的象徵意義。 翠鳥在基督教中也有相關意義,在《創世紀》的挪亚方舟就承載了翠鳥。在這個故事中,翠鳥原為灰暗無色的鳥類,但卻是挪亞最受信任的動物之一。在大洪水消退過後,牠們是第二批被放出去尋找陸地的動物之一,卻因為貪玩而直至翠鳥身體被天空及太陽染為藍色及橘色之後,才想起原先的任務。內疚的翠鳥在其餘下的一生中都棲息在河邊,希望能看到方舟並向挪亞賠罪。基督徒將翠鳥視為悲傷和內疚的象徵,並提醒自己遵守諾言的重要性。 在研究方面,普通翠鳥因其較高的生態地位,常被用以做為一種生態指標研究。例如牠們曾做為鼎湖山生態保護區的生態指標分析如多氯聯苯、PBDEs及兩種溴化阻燃劑的污染物質。小行星8975即以普通翠鳥的種小名命名。 註釋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Xeno-canto上普通翠鳥的叫聲 各國繪有普通翠鳥的郵票 在ARKive上的普通翠鳥照片 (Alcedo
這種鳥類通常採一夫一妻制,在沿岸的河床邊掘洞築巢繁殖後代,每次約產5—7枚蛋,19—21天後孵化,並在24—27天後離巢。在文化層面上,普通翠鳥在東西方文化中都有出現在相關的神話及藝術創作內,並有一定程度的正面意涵存在。但這種翠鳥的數量因對水質跟沿岸環境的需求,以及對嚴冬的耐受性相當低等原因,其族群正在逐步减少。不過目前其數量仍然眾多且分佈廣泛,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被評為無危物種。 物種發現與命名 該物種於1758年前就已被其他動物學家所描述。1758年,卡爾·林奈在其著作《自然系統》第十版中以二名法以不同資料命名了兩種現今都被歸類在普通翠鳥下的物種,一種為,出自其學生之一的的旅行筆記中,與八哥、鷯哥等一眾現今為雀形目的鳥類一同被分類在鷯哥屬下。而另一種當時則命名為。現今的分類將作為指名亞種,而則成為了其亞種之一,後者也同時是翠鳥屬的模式種。的模式產地位於埃及。 其屬名是「翠鳥」或「魚狗」的拉丁語。而種小名則是來自莱斯沃斯岛一位美麗女子的名字,她深受古希臘抒情詩人莎孚所喜愛。整體學名意義即為「倩女般美麗的魚狗」。 在進入現代之前,中國大陸的翠鳥就已擁有多種稱呼,包含「鴗」(原指天狗)、「北翠」、「翠碧鳥」、「魚師」、「鵃鳥」及「(翠)鷸」等。其名稱可能來自於一種可追溯至東漢時期,被合稱為「翡翠鳥」的鳥禽:其「形如燕,尾赤而雄曰翡,青而雌曰翠。」,源自於其振翅時所發出的「翠翡翠翡」聲。《本草綱目》中記載體型較大者為翠鳥,小者為魚狗,而翠鳥顏色似翡翠,尾巴可做飾品。而釣魚公的名字則來自其等待獵物時如釣者在池畔靜坐等待的模樣。 形態描述 普通翠鳥的體長15—18公分,體重19—46公克(平均31.1公克)。其鳥喙寬平均约5.7公釐、深平均约7.4公釐、長介於37—47公釐(平均約42.2公釐)之間;翼展約24—26公分,翼長介於67—80公釐之間(平均約73.3公釐);跗蹠平均長约9.9公釐;尾長介於26—37公釐之間(平均約32.3公釐)。壽命平均5—10年,但有記錄的最年長個體活了約21年。 成鳥的頭部為深藍綠色帶亮藍斑紋,眼睛虹膜為暗褐色。耳朵上的覆羽橘黃色至紅褐色之間,耳後為白色,口角紅色,而喙大而尖。喉部白色,胸腹羽毛為橘色。肩膀及上翼為墨藍或翠綠色,帶藍色斑點。其背部上有一條自背部至尾部的寶石藍的亮色條帶,這種亮藍色在英文中會以「翠鳥藍」(kingfisher-blue)形容,並也分佈著藍色的斑點。牠們短而結實的腿呈橘紅色至紅色之間,腳趾也較短,但爪子狹窄玵銳利,這使它們成為抓握樹枝的理想工具。尾巴短且方,為藍綠色。雌雄基本上相似,但雄性的鳥喙為全黑色,而雌性的則是上黑下紅的顏色。 這種翠鳥身上的絢爛藍色及綠色的羽毛並不是來自其羽毛本身的顏色,而是一種彩虹色。這種擁有特殊結構的羽毛在不同的光線和角度下,會導致其上半身的顏色會呈現出不同變化的藍色及綠色。 幼鳥的顏色較為黯淡而略帶褐色。整體光澤較少,喙端具有斑駁白斑,且腿為帶有黑色的紅色。 自喜馬拉雅山脈到所羅門群島之間,普通翠鳥跟其他翠鳥分布有所重疊且形態相似,但普通翠鳥有一條橫貫眼部及耳羽之間的橘黃色至紅褐色條紋,是這種鳥類與其他六種相似翠鳥(包含、、、、藍耳翠鳥及斑头大翠鸟在內)區分的識別特徵之一。但須注意這種特徵在藍耳翠鳥的亞成鳥身上也有。而與斑頭大藍翠鳥比較時,普通翠鳥體型較小,而眼斑顏色與前者的黃色不同。 亞種、分佈與系統分類學 普通翠鳥分佈於北緯60度以南的歐亞大陸、北非、印尼及新幾內亞地區。是在大多數歐洲地區、北非、中亞、尼泊爾以北的區域是唯一一種可見的翠鳥,並也是除了在北美洲的白腹鱼狗外分布最北的翠鳥之一。 這個物種在較早期的文獻中認為與分佈在東部跟南部非洲的是超種的關係,後者曾被認為是其亞種之一。但現在較新的研究則認為是與關係最近。而這兩個物種與及為姊妹群的關係。 包含指名亞種在內,目前被承認的亞種一共有七個。其中在中亞、阿富汗和克什米爾的翠鳥族群有時會因嘴巴較短且下半身顏色較淡而被分為第八個亞種。這些亞種的差異主要在於顏色的變化,其中上半身有綠藍、亮藍色和紫藍色的變化;耳羽有赤褐色或藍色的變化,而下半身則是淺橘至深紅褐色的差異存在。 指名亞種():分佈於西班牙和北非到西伯利亞中部、中國大陸西北部和印度西北部之間。冬季時會南遷至埃及、蘇丹東北部、葉門、阿曼和巴基斯坦一帶。相較於北歐亞種,其頭頂較綠,而腹部顏色較淡,體型及嘴部也略大。 北歐亞種():分佈於挪威、不列顛群島和西班牙北部至俄羅斯西部。冬季時會南遷至葡萄牙南部及伊拉克。亞種名是中世紀拉丁語的「魚狗」之意。其下巴的白斑較指名亞種暗。 普通亞種():分佈於印度中部至東南西伯利亞、日本、台灣和東南亞。冬季南至蘇門答臘、爪哇、婆羅洲、北蘇拉威西島、蘇拉群島、哈馬黑拉島和菲律賓。亞種名指的是孟加拉地區。其顏色較前兩個亞種更亮。該物種的描述最早由德國博物學家約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所改版的《自然系統》內出現。部分文獻中會將日本的普通翠鳥獨立為,但現被認為是普通亞種的同物異名。 斯里蘭卡亞種():分佈於印度南部和斯里蘭卡。亞種名為拉丁語直譯的塔普羅巴納,即指稱現今的斯里蘭卡島。其上半身是明亮的而不帶綠色的藍。由德國鳥類學家據錫蘭(即斯里蘭卡)所採集的標本於1894年描述,並認為在該地翠鳥的翅膀前緣顏色比普通亞種還鮮艷而另立亞種。 小巽他亞種():分佈於小巽他群島中,包含峇里島、龍目島至韋塔島和帝汶島之間的範圍。其外觀與北歐亞種相似,但其藍色的體色幾乎迥異,且其耳羽同時帶有藍色及紅褐色。該物種由英國動物學家理查德·鮑德勒·夏普首次於1892年描述,該亞種在其描述中居於佛罗里达群岛以及摩鹿加群島。 摩鹿加亞種():分佈於蘇拉威西島、摩鹿加群島、東至東南紐幾內亞、當特爾卡斯托群島和路易西亞德群島、俾斯麦群岛至格林群島等地。亞種名是合成詞,由北歐亞種的亞種名及拉丁語(「相似」之意)組合而成。其頭部是紫藍色而非藍綠色,而耳羽則為純藍色。這種亞種跟藍耳翠鳥相當類似,但兩者的分佈區域有所差異。該亞種由勒內-普里梅韋勒·萊松於1837年以摩鹿加群島中的布魯島上所獲得的標本描述。 索羅門亞種():分佈於所羅門群島北部至東南部,如布卡島、馬基拉島,但不包括佛罗里达群岛或大部分偏遠島嶼。其亞種上半身顏色較摩鹿加亞種更偏紫,耳羽也同樣帶有藍色,體型也更大。該亞種於1905年由第二代罗斯柴尔德男爵沃尔特·罗斯柴尔德與德國鳥類學家所一同發布關於在索羅門群島物種的文章中被首次描述。 棲息環境 這種翠鳥主要生活在中低海拔(約海拔243公尺以下)的水域周邊,例如平地的河川、溪澗、池塘、湖泊、運河、渠道、魚塘甚至是水庫等地。但這種鳥類更偏好清澈與流速和緩的中小型河流,同時提供足夠合適大小的魚類,及帶有蘆葦、紙莎草跟突出枝幹的灌木的棲息地。最高可至海拔1500公尺處發現其身影(另一說可達海拔1830公尺處)。但到了冬季的非繁殖季時節,受到大多數內陸淡水水域結冰的影響,牠們被迫遷徙到沿海地區,並在鹽水湖、河口、港口和有遮蔽的岩岸上生存。 在東南亞的熱帶地區,普通翠鳥面對著許多相似物種的競爭,而會出沒於紅樹林溪流、濕地草地和沼澤等第,並也可在大型花園發現牠們。即使在競爭較少的歐洲,這種翠鳥也會在安靜地在花園的池塘中捕魚。 習性 普通翠鳥通常單獨或成對行動,並在冬季時是完全獨居的鳥類,任何踏進領域內或甚至是前伴侶的鳥隻都會被其驅出領域外。這種鳥類的個性通常較為膽小,一旦受到干擾就會迅速飛走,但有時也會被允許以非常近的距離的觀察牠們。 食性 這種鳥類主要以魚為食,不同地方的翠鳥在觀察中至少有60%的食物都是魚。並也會以蝦等甲殼動物、水生昆蟲、蛙等兩棲動物、軟體動物、小型爬蟲類或是一些悬钩子属及接骨木属植物的漿果跟蘆葦為食。其獵物最大為12—12.5公分左右的魚。在冬季的觀察中,一隻翠鳥每天會吃掉13—21條小魚,即約需要成功地潛水38次以獲得46公克的食物,能占其總體重的50—60%。在克什米爾,當地的普通翠鳥會在上午10—12時和下午17—19時捕魚,迴避了白胸翡翠及斑鱼狗的主要捕食時間;但在馬來西亞則無觀察到此現象。這種翠鳥每天會吐出幾次一小塊無法消化的魚骨和昆蟲殘餘物質所形成的食丸。 目前被記錄過的魚類獵物包含棘背魚、鱥魚、杜父魚、擬鯉、魮魚、茴魚、鱒魚、鱸魚、狗鱼、花鳅、條鰍、鯽魚、鮈魚、雅羅魚(包含歐白魚及歐雅羅魚)及雲斑鮰。這種廣泛的食性並不限於當地的魚類,在一次於西班牙的觀察中發現在冬季時普通翠鳥的食物中,有94.9%為魚類,且全為外來物種(最主要為歐白魚以及霍氏食蚊魚)。 非魚類的食物則包含了甲殼類(淡水的钩虾属、、长臂虾属、利莫斯螯蝦)、水生昆蟲(蒼蠅、蝴蝶、蛾、水蠆、龍蝨科、蜉蝣目、脈翅目、襀翅目、毛翅目、半翅目和異翅亞目),並還有一些蜥蜴屬、歐螈屬生物。但這些非魚類的生物似乎是這種鳥類偶然地誤判這些物種為魚類的結果,而並非牠們本來就會食用這些生物。 這種鳥類通常在淺灘上覓食,多佇立於1—2公尺的高處或定點滯空,伺機而動。在捕食時,牠們會根據獵物的位置決定捕捉的方式:不是在水面上直接抓取,就是潛入水中抓取,不過選定的獵物通常不會深於水面下25公分,且更偏好於容易捕捉的獵物。在後者的情況下,翠鳥會將翅膀向後拉收攏,使身體呈流線型入水以減少阻力,並用瞬膜保護眼睛,抓到魚後再振翅個一、兩次以利用自身的浮力,垂直飛出水面,返回岸邊。通常會先把魚對著樹枝、石頭或地板敲擊,待魚昏死之後才一口從魚頭吞下或飼餵給幼鳥。 這種翠鳥相當適應於潛水,並也因此有能力穿越一層薄冰以捕捉在冰面下的獵物。通常一隻翠鳥只需要1.16秒就能從離水面1公尺高的地方潛水,捕捉到水面下12公分下的魚。在視覺方面上,這種鳥類也有著像其他同類一樣具有兩個:在空中使用主中心凹,而在水中時則切換到次要的中心凹。但普通翠鳥還有特化的卵狀晶状体以及多達52度的中心凹夾角(鷹或隼通常僅12度),這使牠們進入水中時能保有其視覺敏銳度,甚至可能在水中會有更為優越的視野。其眼中所具有的紅色小油滴,也能過濾掉部分特定波長而增加一定的顏色對比度,並減少色差和眩光。 飛行 普通翠鳥的翅膀較短而寬,能在狹小的飛行空間中提供極佳的機動性。牠們常常貼近水面、快速地拍打翅膀並直線飛行。其速度可達每小時40—45公里,被形容為「藍色的巡弋飛彈」。這種飛行特性讓牠們儘管色彩鮮艷,但在水面上方快速旋轉跟短滑翔時,往往只能看見一片藍色和橘色的模糊身影而難以辨認。 遷徙 通常在不封凍的溫暖地區,普通翠鳥是留鳥;反之則多受到水域結冰的影響而向南遷徙,並通常在夜間集體移動。例如,在中國大陸東北地區的個體就會遷徙。在歐洲的個體,會在北部和東部度過夏季,而在冬季時向西南方向遷移。其中在英國的個體移動距離不超過500公里,而比利時和法國的繁殖鳥類會遷徙至少500公里,捷克及斯洛伐克的翠鳥則遷徙1500公里左右,在俄羅斯的則會需要遷徙3000公里左右。 在繫放的紀錄中,有一隻在韓國被記錄到的普通翠鳥在2個月後於菲律賓北部的呂宋島被重新找到。 繁殖 總體而言,普通翠鳥是可持續多個繁殖季的一夫一妻制,其繁殖季介於1—7月之間,並視其是否是留鳥會有時間上的差異。但一隻雄鳥與多隻雌鳥交配的情形也不罕見,例如在瑞典的個體就有觀察到此現象。通常一對成鳥每年會養育2—3窩幼鳥,最多4窩,例如在4月份有一巢,7月底時一巢,有時候10月初時還會有幼鳥。雄鳥具有強烈的領域性,在秋季時,牠們會在領域中心做出包含挺直身體、翅膀垂下、頸部伸直、嘴巴張開、向前伸展及身體左右搖擺等一系列以吸引雌鳥注意。雄鳥在吸引到異性後會以的方式向雌鳥提供食物示好,並隨後交配。 在配對後,兩隻翠鳥會一起在砂質河岸、無石礫的河岸、採石場、砂坑、泥炭形成的河岸或土岸中挖掘洞穴。這些洞穴常選擇在河面較淺、碎石較少且水體含氧量高地方挖掘,通道不曲折而有些微斜度,通道的寬度為5—8公分,長度平均60—90公分(極限值在15—137公分之間),通道末端則是一個寬度為9—15公分、高10公分的空間。有時候也會利用白蟻、崖沙燕或水䶄的舊巢穴,或是腐爛的樹樁及運河的混凝土通道為巢。並距離水面有90—180公分高。
康复治疗学 临床医学妇产科学方向 临床医学病理学方向 (2009年起不招专科生),成人教育设有10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 教学院系设置 基础医学院 精神卫生学院 药学院 体育部 社科部 公共卫生学院 医学技术学院 护理学院 成人及继续教育学院 外语部 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 第三临床医学院 第四临床医学院 学术期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1979年創辦,公開發行之綜合性學術類月刊,刊號為
预防医学 制药工程 应用心理学 公共事业管理 社会工作 药物制剂 中药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康复治疗学 临床医学妇产科学方向 临床医学病理学方向 (2009年起不招专科生),成人教育设有10个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 教学院系设置 基础医学院 精神卫生学院 药学院 体育部 社科部 公共卫生学院 医学技术学院 护理学院 成人及继续教育学院 外语部 第一临床医学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 第三临床医学院 第四临床医学院 学术期刊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1979年創辦,公開發行之綜合性學術類月刊,刊號為 CN23-1278/R 及 ISSN1002-1256。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听觉医学卫生部重点实验室(眼耳鼻喉科医院) 病毒性心脏病卫生部重点实验室(中山医院) 近视眼研究卫生部重点实验室(眼耳鼻喉科医院) 新生儿疾病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儿科医院) 周围神经显微外科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华山医院) 医学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辅助手术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基础医学院) 器官移植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中山医院) 女性生殖内分泌相关疾病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妇产科医院) 知名校友 朱恒璧 乐文照 高镜朗 赵运文 周金黄 林兆耆 崔之义 盛彤笙 钱惪 戴自英 魏曦 凌敏酋 朱既明 周廷冲 沈自尹 韩济生 曾毅 洪孟民 姚开泰 汤钊猷 黎鳌 邹冈 毛江森 吴建屏 韩启德 林其谁 吴新智 周维善 盛志勇 张金哲 顾健人 秦伯益 闻玉梅 顾玉东 侯惠民 桑国卫 宋鸿钊 项坤三 戴尅戎 石美鑫 朱世能 丁训杰 汪复 林森浩、黄洋 參考文獻 外部链接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原上海医科大学网站 枫林在线 基础医学院网站 公共卫生学院网站 药学院网站 护理学院网站 参见 國立上海醫學院、同济医学院、国防医学院 复旦大学枫林校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颜福庆、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复旦大学护理学院、复旦大学药学院、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上海交大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 上海医学院校 复旦大学院系 1927年建立的教育機構 2012年上海建立
2009年,药学院从枫林校区迁往张江校区。 2012年,设立新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经学校授权,统一管理各医学院系和附属医院,原上医整体基本恢复。同年,恢复基础医学院建制,筹备组建新的临床医学院,筹建期间各附属医院临床医学学生的教学工作由上海医学院直接管理。 2017年,上海医学院迎来创立90周年,历时三年的枫林校区改扩建工程完工,校园建筑面积从原来的18.7万平方米提高到42万平方米。同年,整合各附属医院,基本恢复临床医学院建制,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上海医学院院长桂永浩兼任首任临床医学院院长。 2018年,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和上海市政府同意将复旦大学率先纳入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率先纳入部委市共建一批医学院校序列。三方签署协议,决定共建托管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及6家直属附属医院。 历任领导 传统与文化 院庆日 1927年10月27日是上海医学院的前身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的建校日,每年的10月27日(或农历十月初三)是上医的院庆日。 上医精神 为人群服务 上医的精神源自上医创始人颜福庆先生的理念:学医和行医应当“不计功利,为社会、为人群服务”。 校训 正谊明道 源自汉董仲舒语“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校歌 上医院歌创作于1930年代中期,由黄炎培作词、徐希一谱曲。院歌歌词中“人生意义何在乎?为人群服务;服务价值何在乎?为人群灭除痛苦。”进一步解释和阐述了上医的校训和精神核心。 歌词: 人生意义何在乎?为人群服务; 服务价值何在乎?为人群灭除病苦。 可喜!可喜!病日新兮医亦日进! 可惧!可惧!医日新兮病亦日进噫! 其何以完我医家责任? 歇浦兮汤汤,古塔兮朝阳, 院之旗兮飘扬,院之宇兮辉煌! 勖哉,诸君! 利何有?功何有? 其有此亚东几千万人托命之场! 系所设置 复旦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2000年合并后,原上医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一度独立成院。上医基础医学院和各临床医学院归并整合为复旦大学医学院,并于2001年改名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今改为基础医学院)。2012年,重新恢复原上医的学科结构,上海医学院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以及附属医院、生物医学研究院、脑科学研究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和实验动物科学部等。 学术管理组织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学术委员会 行政管理部门 复旦大学医学发展规划办公室 复旦大学医学科研管理办公室 复旦大学医学教育管理办公室 复旦大学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办公室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办公室 院系所 基础医学院 临床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药学院 护理学院 实验动物科学部 放射医学研究所 神经生物学研究所 生物医学研究院 脑科学研究所 附属医院 上海医学院现有13家附属医院,4家筹建医院。各附属医院医护员工超过1.5万人,医疗业务量接近上海市总量的四分之一。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区中心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静安区中心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青浦区中心医院(筹)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口腔医院(筹) 复旦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筹) 复旦大学附属徐汇医院(筹) 国家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生物学 医学部分含神经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等二级学科。
亞門(英文:动物的亚门为 subphylum,植物和真菌的亚门为
subdivision)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个次要分类阶元,一般位于门和纲之间,但有时亚门和纲之间还会增设下门、总纲等次要阶元。 在植物和藻类中,亞門的拉丁學名詞尾為 -phytina,真菌中為
陆地植物的木賊綱(Equisitopsida),在这个纲中的主要分支已经分配给 亚纲(subclasses)和 总目(superorders)。 纲曾经被认为是分类层次结构中的最高级别,直到19世纪初期喬治·居維葉(George Cuvier)的分支(embranchements),第一次称为门(Phyla),由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 引入。 衍生分类 和其他主要阶元一样,纲的上下可建立更高和更低的级别,以下是一些例子: 参阅 物種 二名法 生物分類法 卡爾·林奈 學名
de Tournefort)在他的著作《植物元素》(Eléments de botanique,1694年)中出现的植物分类中被引入。 就一个纲的一般定义而言,它在历史上被认为是作为包容的分类单位,其中它组合了器官的一个独特的程度 - 例如,一种“复杂的程度”,根据它们的器官系统如何分化成不同的区域或亚器官来衡量 - 有构造上的一个独特的类型,也就是组织系统的一种特定布局。 这就是说,每个纲的构成最终取决于生物分类学家的主观判断, 通常没有确切的定义,不同的生物分类学家采取不同的立场。 描述一个纲没有客观的规则,但对于众所周知的动物,可能会存在有共识。 在他的第一版《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1735年)著作中,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把他的所有三个自然的界(矿物,植物和动物)都划分到纲。只有在动物界中,林奈的纲是类似于今天使用的纲,而他的植物的纲和目从未打算代表自然群体,而是根据他的《性系统》(Systema Sexuale)提供方便的“人工的键”(a convenient "artificial key"),主要基于植物生殖器官花的排列。 在植物学中,现在纲已经很少被讨论。 自1998年的APG系统首次发布以来,该系统提出了开花植物的分类,达到了目的水平,许多来源倾向于将级别高于目的级别视为非正式演化支。 在已经指定正式级别的情况下,分类级别已经降低到非常低的程度,例如 陆地植物的木賊綱(Equisitopsida),在这个纲中的主要分支已经分配给
Systema Naturae 2000 和其他人采用。 植物学 在植物学中,"亚纲"(subclass)和"亚目"(suborder)的级别是预定义为分别在"目"级别之上和之下的次一级的级别。 只要被清晰的定义,就可以使用任何数量的更进一步的级别。 "超目"级别是被常用的,其中 -anae 结尾是由植物学家亚美因·塔赫塔江(Armen Takhtajan)的出版物从1966年开始发起的。 概念的历史 德国植物学家(Augustus Quirinus Rivinus)在他的1690年代一系列论文中出现的植物分类中首次引入了作为具有其独特名称的生物分类的独特级别(并且不是仅仅称为更高一级的属(genus summum))的“目”。 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是第一个将其应用于他的《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1735年,第1版)中所有三个自然界(矿物,植物和动物)的划分。 植物学 对于植物,林奈在《自然系統》和《植物种志》中的目是被严格限制的,被用于将人为的细分为纲到更易于理解的更小的组。 当"ordo"一词首次被用于植物的自然单位时,在19世纪的著作中,例如德堪多的《植物学基本理论》的"德堪多分类系统"(De Candolle system),和边沁和胡克的《Genera Plantarum》的""(Bentham and Hooker's system),它表明了现在所称的「科」被赋予目的分類單元(参见自然目)。 在法国植物学出版物中,从Michel Adanson的《Familles naturelles des plantes》(1763年)到19世纪末,"科"(famille,复数:familles)一词被用作拉丁语ordo的法语等价物。 这种等同性在阿方斯·比拉姆·德康多爾(Alphonse De Candolle)的《植物命名法则》(Lois de la nomenclature botanique)(1868)中明确说明,这是目前使用的《国际藻类、真菌、植物命名法规》的前身。 在1905年国际植物学大会的第一个规则中,「科」(familia)一词被分配到法语的“famille”所表示的级别,而目(ordo)一词被保留给了更高的级别,给予19世纪经常被命名为「群」(cohors) (复数群体)的级别 。
这种等同性在阿方斯·比拉姆·德康多爾(Alphonse De Candolle)的《植物命名法则》(Lois de la nomenclature botanique)(1868)中明确说明,这是目前使用的《国际藻类、真菌、植物命名法规》的前身。 在1905年国际植物学大会的第一个规则中,「科」(familia)一词被分配到法语的“famille”所表示的级别,而目(ordo)一词被保留给了更高的级别,给予19世纪经常被命名为「群」(cohors) (复数群体)的级别 。 一些植物分类的「科」仍保留林奈“自然目”的名称,甚至林奈认可的前林奈时期的自然目的名称,作为其自然分类中的目(例如棕榈科(Palmae)或唇形科(Labiatae))。 这些名称称为‘描述性的科名字(descriptive family names)’。 动物学 在动物学中,林奈分类中目的使用更加一致。 也就是说,《自然系統》的动物学部分中的目是指自然群体。 他的一些目名称仍在使用中(例如鳞翅目是为蛾和蝴蝶所属的目,或双翅目是为苍蝇,蚊子,摇蚊(midge)和所属的目)。 病毒学 在病毒学方面,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的生物病毒分类表包括十五个分类群:域(realm),亚域(subrealm),界,亚界,门,亚门,类,子类,目,亚目,科,亚科,属,亚属和物种,将被应用 病毒,类病毒和卫星核酸。 有9个病毒目,每个都以后缀 -virales 结尾。 参见 生物分类学 支序分類學 系统发生学 分类级别 系統分類學 生物病毒分类表 二名法 参考文献
亚科是生物分类法的一级,在科和属之间,有时亚科和屬之間也分族,亞科的拉丁文分類名稱的字尾通常是-oideae或-inae。 参见 系統分類學,生命多样性的研究 支序分類學,分类生物体进化史的分支顺序
)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位于目和属之间,現時生物界約有800个科。真菌、藻类、植物界的拉丁文分类名称的字尾通常是-aceae,动物界则常为-idae。科下也分亚科,而在其上亦有總科(亦稱超科)。 亚科是生物分类法的一级,在科和属之间,有时亚科和屬之間也分族,亞科的拉丁文分類名稱的字尾通常是-oideae或-inae。 参见 系統分類學,生命多样性的研究 支序分類學,分类生物体进化史的分支顺序 种系发生学,不同群体之间生物进化相关性的研究
属(,复数)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级,用于生物学中的生物和化石生物以及病毒的生物分类。在生物分类的层次结构中,属位于种之上和科之下。属名由拉丁词或希腊词或拉丁化的其他文字构成,首个字母必須大写。在二名法中,属的名称构成该属内每个物种的二名法物种名称的第一部分。 例如: 狮(Panthera leo)和美洲虎(Panthera onca)是豹属(Panthera)属中的两个物种。 豹属是猫科(Felidae)中的一个属。 属的组成由生物分类学家确定。 属的分类标准没有严格编纂,因此不同的权威机构通常会对属进行不同的分类。然而,有一些通用的做法,包括新定义的属应该满足这三个标准的描述有用的想法: 单系群 - 一个祖先分類單元(taxon)的所有后代都归为一类(即系统发育分析应该清楚地证明单一性和有效性是一个独立的谱系)。 合理的紧凑性 - 一个属不应该被不必要地扩展。 独特性 - 关于进化相关标准,即生态学、形态学或生物地理学;DNA序列是结果而不是分化进化谱系的条件,除了它们直接抑制基因流动的情况(例如,配子後隔離)。 此外,属应由与其他(类似)属相同种类的系统发生学单元组成。 词源 术语“属”来自拉丁语的 genus(“起源,类型,群体,种族”),是与 gignere 同源词的名词形式(“承受;生出”)。 林奈在1753年的著作《植物种志》中推广属这个词的使用,但法国植物学家(Joseph Pitton de Tournefort)被认为是“属现代概念的创始人”。 用法 科学名称(或科学加词)也称为通用名称,首字母為大寫。它在二名法(命名有机体的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並与物种的科学名称相结合:见具体名称(植物学)和具体名称(动物学)。 用于命名法 有关生物科学名称二名法科学名称的规则在命名规则中规定,它允许每个物种有一个唯一的名称,对于“动物”(包括原生生物),“植物”(也包括藻类和真菌)和原核生物(细菌和古菌),是以拉丁文和形式为二名形式;这与普通或俗名名称形成对比,这些普通或俗名名称是非标准化的,可以是非唯一的,并且通常也因国家和使用语言而异。
有关生物科学名称二名法科学名称的规则在命名规则中规定,它允许每个物种有一个唯一的名称,对于“动物”(包括原生生物),“植物”(也包括藻类和真菌)和原核生物(细菌和古菌),是以拉丁文和形式为二名形式;这与普通或俗名名称形成对比,这些普通或俗名名称是非标准化的,可以是非唯一的,并且通常也因国家和使用语言而异。 除病毒外,物种名称的标准格式包括通用名称,表示该物种所属的属,后面是特定的加词,加词(在该属内)是该物种独有的。 被接受的属的数量 已接受或所有已发表的属名的数量并不准确,尽管后者的数量已由Rees等人,2017年估算,截至2016年底约为510,000,每年增加约2,500。 参阅 物種 二名法 生物分類法 卡爾·林奈 學名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Nomenclator Zoologicus: Index of all genus and subgenus names in zoological nomenclature from 1758 to 2004. Fauna Europaea Database for Taxonomy
在使用了几千年后,这个概念依然集中在生物学和相关学科上,也仍然被错误的定义和争论不休。 “指定物种状态”的含义 对于某个物种的命名应该看作是对于该群生物的进化关系及其独特性的一种假定。更新的资料会证实或推翻这个假设。有时候,尤其是旧时通讯不发达的时候,分居异地的分类学家会为后来定为同一种的生物命两个不同的名字。当两个经过命名的种发现其实是同一个种时,先发表的那个种名通常会保留,后发表的被废弃,这一过程称为synonymization,或lumping。将一个分类阶元分开成多个通常是新的阶元称为splitting。分类学家常被他们的同时戏称为“lumpers”或“splitters”,视乎他们找到了物种间的不同点还是相同点。(参阅統合派與分割派)。 传统上,研究人员依赖于解剖学上的不同,和通过观察不同种群间是否有成功混交来区分物种;解剖结构和生殖行为依然是指定物种状态的重要手段得益于上几个十年里微观生物学研究技术的日新月异,包括DNA分析等,得出了一大批关于物种间相似与区别的知识。许多从前认为是不同物种的类群现在归入了单一的分类阶元,许多过去归在一起的类群被分开了。任何的分类阶元(种,属,科等)都可以合并和分开。对于一个较高的阶元,这样的修订则更显得意义深远。 从分类学的角度看,种下的类群定义为低于种的分类阶元。在动物学中,仅使用亚种概念,而植物学还会使用诸如变种,亚变种,和变型等单位。 更详细的隔离种的概念 总的说来,对于那些大型复杂的有性生殖生物(例如哺乳类和鸟类), 生物学种或隔离种概念的定义有几种变体。通常,区分两个物种,甚至是亲缘关系很近的两个物种都是很简单的。例如,马(Equus caballus)和驴(Equus asinus)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或学习的人就能够把它们分开。然而它们相近得可以进行杂交,并产生不育的骡。它们明显就是不同的种。 但是许多情形则让人难以决定。这就是隔离种和进化种的分歧之处。两个概念都同意一个物种在时间上保持着其血统的独立性,它与其他这样的血统可以被我们区分(否则我们就认不出它们来了),是生殖隔离的(否则一个种群如果一有机会就和另外一个合并起来了),并有有效的种内识别机制(没有这个,该血统不可能延续)。在实际上,两种观点都同意一个种必须有其自身的独立进化历史;否则刚才提到的特征都不适用了。其不同在于:进化种概念不对种群的未来作出预测,而仅仅是记录已知的类群。相反,如果经过研究人员的研究,某两个种群在可能情况下能够再次合并,隔离种概念就不认为这两个种群为两个种。 隔离的问题 有两个关键的问题需要解决。第一,初定的这个种是否能持续的、可靠的与其它物种区分;第二,这在未来是否会持续下去。针对第二个问题,下面有几个地理分布上的可能性 初定的两个种分布区重叠的—它们占有相同的栖息地。经过多年的观察,都无法在重叠区分辨出有两个以上的种群,这些种群可能在随后时间又合为一个大种群。没有生殖隔离,种群就不得以分化,有了生殖隔离,种群间的基因无法交流,也就无法抹掉差异。这不是说杂交完全不会发生,只是说它可以忽略不计。通常,杂种个体无法像其亲本纯种个体那样成功的繁殖。 初定的两个种地理隔离—它们占有不同的地理区域。很明显,无法直接观察到分隔两地的两个种群之间的生殖隔离情况。通常情况下也不可能通过试验来完成:即使在豢养情况下两个初定的种能配育,这不代表在野外它们也会自由交配,这也不总是可以对杂种后代在进化上的适应性提供多少信息。通过其它一些试验可能会得出更多信息:例如,种群A的个体是否对种群B发出的求偶鸣叫录音有正确的反应呢?有时候,试验能够提供确切的答案。例如,巴拿馬地峽两边居住着七组看上去几乎一样的海虾(Altheus)种群,它们在约3百万年前出现。直到不久前,它们还被认为是相同的7个种。但是当把来自海峡两边的雄性和雌性放在一起时,它们没有交配反而大打出手。甚至如果海峡再次下沉,这些种群在基因上还会保持隔离:所以,它们现在被划分为不同的种。但在更多情况下,观察和试验都无法提供确定的答案,这是就要通过对邻近物种的经验来猜测它们之间的关系了。 初定的两个种地理比邻—它们的繁殖区域比邻但不重叠。这种情况很少有,尤其在温带地区。分界线通常都是栖息地突然改变的地方(群落交错区),比如像森林边缘或者山上的雪线等,但有时却不大起眼。地理上的比邻指出这两个种群占有很相似的生态位导致它们无法在同一个地区共存。又因为它们不进行杂交,可以肯定地说有一种机制(通常是行为上的)来防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因此它们应该属于不同的种。 在两个种群混合区有杂交区域。典型情况下,杂交区域会存在'纯种'种群一方或双方的代表,加上第一代杂交种和反交得到的后代。通过对杂交区域的广度与存在疑问的两个种群典型散布区广度的比较,可以评估两个'纯种'种群之间基因交流阻力的大小。例如橡树的分布距离是鸟或松鼠携带橡子的距离; 袋食蚁兽的散布距离约为15公里,因为这是小袋食蚁兽在离巢后寻找空闲领地时通常会经过的距离。如果杂交区域相对于散布区域越窄,则两个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就越少,它们之间就更倾向于在进化到路上继续分化。然而,很难去预测未来杂交区域的变化;无论把具有杂交的种群定为两个种还是一个种,都具有潜在的争议性。 种群的变化是渐变式的—在种群地理分布的两极,其典型个体间差异十分明显,但是在它们间的过渡是逐渐进行的。例如,北澳大利亚的树袋熊比南方的亲戚要小而且颜色也较浅,但是它们之间没有绝然的分界线:越向南部,树袋熊的个体就越大而且颜色越深;在中间地带的个体则体型和色泽都是中等。相反,在相同的地理范围内,黑背(北方)和白背(南方)钟鹊不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过渡;北方种群黑背,南方种群白背,在杂交区域“纯种”与杂合类型同样常见。树袋熊的变化是渐变式的(从北到南逐渐过渡,在小范围内的种群具有统一的外观),但钟鹊的变化不是渐变的。在这两个例子中,对其分类都存在一些不肯定,但是大多数的看法是两者的南北双方都不足以构成种。由于认为南北的钟鹊基因交流受到了限制,足以称它们为亚种(而非种);但树袋熊之间存在南北间实质的基因交流,所以专家甚至拒绝认定它们为两个亚种。 物種分類的歷史
初定的两个种地理比邻—它们的繁殖区域比邻但不重叠。这种情况很少有,尤其在温带地区。分界线通常都是栖息地突然改变的地方(群落交错区),比如像森林边缘或者山上的雪线等,但有时却不大起眼。地理上的比邻指出这两个种群占有很相似的生态位导致它们无法在同一个地区共存。又因为它们不进行杂交,可以肯定地说有一种机制(通常是行为上的)来防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因此它们应该属于不同的种。 在两个种群混合区有杂交区域。典型情况下,杂交区域会存在'纯种'种群一方或双方的代表,加上第一代杂交种和反交得到的后代。通过对杂交区域的广度与存在疑问的两个种群典型散布区广度的比较,可以评估两个'纯种'种群之间基因交流阻力的大小。例如橡树的分布距离是鸟或松鼠携带橡子的距离; 袋食蚁兽的散布距离约为15公里,因为这是小袋食蚁兽在离巢后寻找空闲领地时通常会经过的距离。如果杂交区域相对于散布区域越窄,则两个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就越少,它们之间就更倾向于在进化到路上继续分化。然而,很难去预测未来杂交区域的变化;无论把具有杂交的种群定为两个种还是一个种,都具有潜在的争议性。 种群的变化是渐变式的—在种群地理分布的两极,其典型个体间差异十分明显,但是在它们间的过渡是逐渐进行的。例如,北澳大利亚的树袋熊比南方的亲戚要小而且颜色也较浅,但是它们之间没有绝然的分界线:越向南部,树袋熊的个体就越大而且颜色越深;在中间地带的个体则体型和色泽都是中等。相反,在相同的地理范围内,黑背(北方)和白背(南方)钟鹊不从一种形态向另一种过渡;北方种群黑背,南方种群白背,在杂交区域“纯种”与杂合类型同样常见。树袋熊的变化是渐变式的(从北到南逐渐过渡,在小范围内的种群具有统一的外观),但钟鹊的变化不是渐变的。在这两个例子中,对其分类都存在一些不肯定,但是大多数的看法是两者的南北双方都不足以构成种。由于认为南北的钟鹊基因交流受到了限制,足以称它们为亚种(而非种);但树袋熊之间存在南北间实质的基因交流,所以专家甚至拒绝认定它们为两个亚种。 物種分類的歷史 在古時,人只是賦與一群類同的生物一個名詞。希臘哲學家,如亞里士多德,認為生物是可嚴格區分為不同的“物種”,而且物種是永恆不變的。 隨着接觸的生物愈多,人開始嘗試認真把生物分類。最初,人只是以外貌與習性分類,就像中國人把大多數水上生物稱作“魚”。 1686年時英國自然學家约翰·雷是第一次為物種一詞下生物學定義的人。而在十八世紀林奈首次以生殖器官作生物分類。他似乎只是認為這樣的分類有些意義,而並不是以為有近似生殖器官的物種有可聯繫。畢竟,當時的歐洲人相信創造論,即所有物種由神獨立創造,並無任何其他的聯繫。可能由於創造論,林奈對一些差異極微的物種感到困惑。他因而提出一些物種為完美的,樣板的;另一些則是仿造的。 及至十九世紀,多數自然學者開始明白物種在不斷地變异,而地球的古老也足以容纳長時間累積形成的巨變。因而,分類法開始強調物種之間是如何演變。拉马克認為生物可以把需要的特質遺傳給後代,例如長頸鹿就是因為吃愈來愈高的樹葉而長出愈來愈長的頸項。(這只是簡化的描述,拉马克的理論當然遠為深邃) 拉马克最大的貢獻在於提出不同物種之間可以有連續不斷的系谱。他在1809年的著作《动物学哲学》(Zoological Philosophy)是首個以邏輯理由否定創造論。當達爾文的進化論在1860年代被廣為接受後,卻掩蓋了拉马克的貢獻。及至二十世紀末,拉马克的理論重新獲得重視,成為适应突变的一個基礎。他另一曾被捨棄的目標為本進化論,亦發展成人工选择。 現代的分類學主要以遺傳序列為基礎。 物种的数量 據美国夏威夷大学和加拿大戴尔豪斯大学合作的的海洋生物普查科学家推測,地球上约有870万种物种(±130万),其中650万种物种在陆地上,220万种生活在海洋深处。 对于真核生物: 大约有777万种动物(其中953,434种已经得到了描述和分类) 大约有298,000种植物(其中215,644种已经得到了描述和分类) 大约611,000种真菌(霉菌、蘑菇,其中43,271种已经得到了描述和分类) 大约36,400种原生生物(其中8,118种已经得到了描述和分类) 大约27,500种色藻(其中13,033种已经得到了描述和分类) 以上统计不包括病毒。 参考文献 參見 物种形成 環物種 亚种 种群 系統分類學 隐存种 《物種起源》 網路生命大百科
屬 - 亞屬 - -{zh-cn:组; zh-tw:節;}- - 亞-{zh-cn:组; zh-tw:節;}- - 系 - 亞系 - 種 在種之下,動植物還能分成“亞種”(subspecies,簡寫subsp.)和“變種”(拉varietas, varietates,英variety,簡寫var.),植物還能加上栽培品種名。比如現代智人的學名爲Homo sapiens subsp. sapiens,或者也可以直接省掉亞種簡寫直接寫成Homo sapiens sapiens。一種豌豆的變種的栽培品種可寫成Pisum sativum var. macrocarpon 'Snowbird'。對於細菌和古菌,在種之下則用“株”(英strain),如一株可以引起食物中毒的大腸杆菌菌株Escherichia coli O157:H7。注意只有屬之下的單位(包括亞種、變種)名用斜體,而屬級之上的單位、級別縮寫用正體。 病毒與朊毒體(Prion)尚未有明確的分類。 注意:中文中任何分類單元均不使用斜體。 动物的分类级别 界 Kingdom Animalia 亚界 Subkingdom 支 Branch 下界 Infrakingdom 总门、超門 Superphylum 门 Phylum 亚门 Subphylum 下门 Infraphylum 小门 Microphylum 总纲 Superclass 纲 Class 亚纲 Subclass 下纲 Infraclass 小纲 Parvclass 总部 Superlegion 部 Legion 亚部 Sublegion 下部 Infralegion 总群 Supercohort 群 Cohort 亚群 Subcohort 下群 Infracohort 总派 Supersection 派 Section 亚派 Subsection 下派 Infrasection 宏目 Gigaorder 高目 Magnorder or Megaorder 大目 Grandorder
总群 Supercohort 群 Cohort 亚群 Subcohort 下群 Infracohort 总派 Supersection 派 Section 亚派 Subsection 下派 Infrasection 宏目 Gigaorder 高目 Magnorder or Megaorder 大目 Grandorder or Capaxorder 上目 Mirorder or Hyperorder 总目 Superorder(一些分类学者将总目置于高目及大目之间) 系 Series(常用于鱼类) 目 Order 从目 Nanorder 次目 Hypoorder 若目 Minorder 亚目 Suborder 下目 Infraorder 小目 Parvorder or Microorder 宏科 Gigafamily 高科 Megafamily 大科 Grandfamily 上科 Hyperfamily 总科 Superfamily 领科 Epifamily 系 Series(常用于鳞翅类) 组 Group(常用于鳞翅类) 科 Family 亚科 Subfamily 下科 Infrafamily 总族 Supertribe 族 Tribe 亚族 Subtribe 下族 Infratribe 属 Genus 亚属 Subgenus 下屬 Infraspecific 组 Section 亚组 Subsection 种团 Superspecies or Species-group 种 Species 亚种 Subspecies 變種 variety 型 Form/Morph 以下的分类级别可用于纲之下、目之下、或科之下。此種分類常見於分類階層尚不夠明確的生物,例如恐龙。這些分類級別也常被直接以「演化支」(clade)通稱,以描述其確切分類位置的未定性。 总类 Superdivision 类 Division 亚类 Subdivision 下类 Infradivision 屬以上級別學名之後綴 在屬以上級別的分類單元的學名通常由模式屬的詞幹加上一個標準的後綴所構成。後綴的選擇取決於分類單元傳統上所在的大類別,如下表所示: 注意: 拉丁文的詞幹可能並不能從主格的詞直接推斷出來,比如Homo(人屬)的詞根爲homin-,而非hom-,因此人科不是Homidae而是Hominidae。 對於動物,標準的詞尾只上推到總科(《國際動物命名法規》(ICZN)中的27.2)。 對於原核生物,標準詞尾上推到目(目前總目等級沒有應用),詞尾同植物、藻類、真菌。 參見 生物分类学 雙名法 三名法 林奈氏分類系統 國際植物命名法規(自2012年已更名作:《国际藻类、真菌、植物命名法规》) 國際動物命名法規
公元755年左右(天宝末年),文王大钦茂仿效唐的五京与都城制度,将渤海国都从“旧国”(今吉林省敦化市敖东城),迁徙到了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镇),三十余年后,又将国都陆续迁至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省珲春八连城遗址),其间曾以中京显德府(今吉林省和龙西古城)作为国都。 渤海第五代成王大华玙,在公元794年至795年,将渤海国都从东京龙原府迁回上京龙泉府,直至渤海灭国。 扩张 大祚榮時期以粟末靺鞨、白山靺鞨為核心,力圖團結伯咄、安車骨等各部靺鞨。大武藝時期,渤海施行北進政策,尤其對黑水靺鞨的進攻,儘管一度受到挫折,但渤海的政權得到了鞏固,疆域擴大。 大武藝時期,由於渤海國受到唐朝,新羅和黑水靺鞨的包圍,大武藝採取遠交近攻的策略發生了唐與渤海國的戰爭,除了派使臣到突厥、契丹、新羅、日本,732年大武藝派張文休將軍攻打遼東城與玄菟城,將遼河西岸完全納入渤海的領土,接著跨海攻擊登州(山東半島北邊) 大欽茂時期,渤海終於實現了對拂涅靺鞨、鐵利靺鞨、越喜靺鞨、虞婁靺鞨的內部兼併。雖然沒有直接的文字記載,但史學界根據《冊府元龜》等記錄拂涅、鐵利、越喜、虞婁、黑水等靺鞨部落向唐王朝入貢的變化情況,做出了大致判斷。 灭亡 渤海国后期,国内民族矛盾日益尖锐,许多部落如黑水、铁利摆脱其统治,渤海国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减弱,开始走向衰落。公元926年靺鞨国被辽朝(契丹)所灭后,其北部绝大部分领土被辽朝吞并,以其地为东丹国;一小部分南部领土则被高丽吞并。 渤海的灭亡是由于大契丹国的兴起,对渤海发动进攻。926年契丹灭了渤海后,先是建立起了东丹国,契丹太子耶律倍任东丹国人皇王,不过以貴族为首的渤海人民大张旗鼓亡命高丽,928年十二月,耶律德光升东丹的东平郡为辽国南京(今辽宁辽阳北),强行自天福城徙东丹人民充实东平郡,天福城遂空。天显五年(930年),耶律倍因受德光猜忌,逃奔后唐,东丹国名存实亡。東丹国灭亡以后,渤海人多次尝试复兴渤海国,但全部失敗,大部分渤海人被强制迁移到辽国境内其他州。 渤海灭亡后,许多渤海人民在渤海故地进行了复国运动,并建立起了后渤海、定安国和兴辽国等国家。但这些国家最终都被契丹所滅。 公元934年,渤海国末代王弟大某,联合南海府烈氏追击渤海国世子大光显。大光显率部民数万逃亡高麗。936年东丹国被辽兼并,同年烈氏一族的烈万华从南海府迁居鴨緑府。938年,烈万華建立定安国。 後渤海国灭亡后,一部分渤海人逃到高丽,留在高丽的渤海贵族后裔将姓改为“太”。 后继政权 称帝的政权 兴辽 1029年-1030年 大渤海(大元) 1116年 称王的政权 定安国 938年-1003年 兀惹(乌舍城渤海) 981年-996年之后 日本学者日野开三郎在其著述《定安国考》中描述的后渤海 渤海(后渤海)928年-976年 渤海(大光显之势力) 930年-934年 渤海(再兴渤海) 989年-1018年 其他渤海国遗民所建立政权 大鸾河之势力 979年-984年 政治 渤海国官制仿唐而建,同唐一样实行“一准乎礼”的方针,“可毒夫”(又称圣王、基下)为国家元首,下设宣詔、中台、政堂三省以及忠、仁、义、智、礼、信六部。 三省 政堂省:當唐之尚書省,掌政令施行。長官為大內相,(當唐之尚書令)位在左右相上。下有左右司政(當唐之左右僕射),地位在左右平章事之上。又有左右二允,(當唐之尚書左右丞)分掌左右六司。 宣詔省:當唐之門下省,掌參議政事。長官正二品左相一人,佐官左平章事一人,屬官為侍中(當唐之門下侍郎),又有左常侍、(唐左散騎常侍)左諫議。(唐左諫議大夫) 中台省:當唐之中書省,掌擬定政令,審定決策。長官正二品右相一人(當唐之中書令),佐官右平章事一人(當唐之中書侍郎),又有詔誥舍人(當唐之中書舍人),掌草擬詔誥,員數不詳。 六部 渤海亦設六部,各部以卿一人為長官,當唐之尚書,少卿二人佐之,當唐之侍郎。每部各統二司,以郎中為長官,轄員外郎若干人。 忠部:當唐之吏部,掌文官考課、銓敘、封賞等,下設忠部、爵部二司。 仁部:當唐之戶部,掌土地、錢糧、貢賦等,下設仁部、倉部二司。 義部:當唐之禮部,掌儀禮、祭祀、科舉等,下設義部、膳部二司。 以上忠、爵、仁、倉、義、膳六部司,為左六司。 智部:當唐之兵部,掌武官敘用、山川地理、軍器等,下設智部、戎部二司。 禮部:當唐之刑部,掌刑名、訟獄等,下設禮部、計部二司。 信部:當唐之工部,掌道路津濟、水利、營繕匠作等,下設信部、水部二司。 以上智、戎、禮、計、信、水六部司,為右六司。 一台 中正台:當唐之御史台,掌糾劾官員。長官大中正一人。(當唐之御史大夫) 七寺 殿中寺:當唐之殿中省,掌王膳食、服御、乘輿、起居等供奉之事,長官從三品大令一人(當唐之殿中監),佐官少令一人。 宗属寺:當唐之宗正寺,掌王之親屬名籍等,職員如殿中寺。 太常寺,掌禮儀祭祀之事,長官卿一人。 司賓寺:當唐之鸿胪寺,掌饗宴賓客、使節之事,長官卿一人。 大農寺:當唐之司农寺,掌倉庫、園池、田地之事,長官卿一人。 司藏寺:當唐之太府寺,掌財貨、廩藏、交易之事,長官令一人,佐官丞一人。 司膳寺:當唐之光禄寺,掌宮中膳饈、酒醴之事,長官令一人,佐官丞一人。 一院 文籍院:當唐之祕書省,掌經籍圖書、撰寫碑志、祝文、祭文等,長官監一人,少監一人佐之。 一監 冑子監:當唐之国子监,掌以儒學教習貴族學生,設監、掌各一人。(當唐之祭酒、司業) 一局 巷伯局:當唐之內侍監,掌出納後宮啟令、宿衛、常侍等,長官為常侍,以宦官充之。 州縣 渤海國分为5京、15府、62州。 地方層級為府-州-縣,州以刺史為長官,縣則設丞。 渤海以國中五要邑為「五京」,分別是: 上京龍泉府(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渤海鎮東京城),下轄龍州、湖州、渤州。 東京龍原府(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珲春市八連城) 中京顯德府(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龙市,一說於今日敦化市) 南京南海府(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清津市,一說在咸興市) 西京鴨綠府(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一說在朝鮮慈江道鴨綠江東岸) 其它府名有: 長嶺府:高句麗的故地,今樺甸縣。 扶餘府:扶餘的故地,今扶餘縣。 鄚頡府:扶餘的故地。 定理府:潘州附近。 安邊府:現在的雙鴨山、寶清、富錦一帶。 率賓府:绥芬河流域,現在的黑龍江省東寧縣 東平府:今鸡西市附近。 鐵利府:鐵嶺附近。 安遠府:越喜治附近。 懷遠府:黑河附近。 涑州:為獨奏州(不附属于府的州),在今吉林市附近。 外交 与唐的关系 成书于808年(唐德宗贞元十七年)的中国史籍《通典》卷一八六《勿吉》中记载“大唐盛化远被靺鞨国频使贡献。” 大祚榮接受了唐的冊封,成為了唐的一個羈縻州兼地方行政機構,同是又是地方的民族政權。和唐王朝即是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又是藩屬關係。渤海王室大氏集團為了加強和穩固渤海貴族集團的統治,加強自身實力,積極向唐學習,與中原交流,并輸入了唐的儒家經典、政治制度、典章制度以及經濟制度,輸入漢字,推動了渤海社會的發展。 渤海與唐也發生過武裝衝突,但時間短暫,規模不大。渤海国有向唐朝进贡的义务,史载渤海向唐朝进贡凡140余次。 渤海国与中原在文化、文字、行政上制度一致,可视为“车书本一家”。唐朝著名诗人温庭筠再送渤海国王子回国时曾赠诗:《送渤海王子归国》:“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大祚榮時期 公元705年,唐派遣侍御史張行岌前往旧国,招慰大祚榮,并考察震国国情。大祚荣对唐示好,并隨即派兒子大門藝随張行岌入唐抵达长安,唐朝廷留大門藝为宿衛。 公元713年(唐玄宗開元元年,高王十六年),唐玄宗谴使鸿胪寺卿崔忻,敕持节“宣劳靺鞨使”的名义,[2]从唐都长安出发到登州(今山东蓬莱)出海,由今旅顺口登陆,溯鸭渌江北上,到达渤海国旧国(今吉林省敦化市敖东城),册拜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从一品)、“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正三品)、,并以大祚荣统辖地区为忽汗州,加授其为忽汗州都督(正三品),从此,去渤海国“靺鞨”之号,专称“渤海”。[3]大祚荣亦再次派子前往長安,請求唐“就市交易”,“入寺禮拜”,得到了唐玄宗的允許。 公元714年(唐玄宗開元二年),大祚榮再次“令生徒六人”,入唐學習。鸿胪寺卿、宣劳靺鞨使崔忻册封使命完成后返回长安,路经辽东半岛南端都里镇(今中国辽宁旅顺),为纪念册封渤海之行,崔忻于黄金山下凿井两口(史称“鸿胪井”),并刻石一块并題詞。刻石文字共二十九字,分三行自上而下自右向左书写:“敕持节宣劳靺鞨使鸿胪卿崔忻 井两口 永为记验 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史称“唐鸿胪井刻石”。 大武藝時期 公元719年(唐玄宗七年三月,高王二十二年)大祚荣去世,唐玄宗于八月谴使册封大武艺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 渤海国第二任君主大武艺(在位时间:719-737年)虽然对内采用自己的年号,但与唐朝交往时仍然奉唐朝为宗主国。由于渤海国受到唐朝、新罗和黑水靺鞨的包围,大武艺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 大门艺逃唐 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仁安七年),大武艺在突厥的支持下,派其弟大门艺以及任雅发兵攻打黑水靺鞨。曾在唐廷留侍宿卫的大门艺认为会惹怒唐朝廷,在阵前写信表示反对,大武艺改派大壹夏代替大门艺出征,并准备召回大门艺并将之杀害,大门艺得知命令后便逃亡唐朝,唐玄宗授予大门艺左骁卫将军。大武艺派遣马文軌、葱勿雅前往长安,向唐玄宗上表,表中历数大门艺罪状,请求唐玄宗诛杀大门艺,唐玄宗留下渤海使臣,派鸿胪少卿李道邃、李源复到渤海,告知唐不会杀大门艺,但已将其流亡岭南。但大门艺并未被流放的消息泄露,大武艺派人至长安指责唐廷:“大国示人以信,岂有欺诳之理,今门艺不向岭南,请仍诛之。” 唐玄宗处分了不能督察僚属以至于消息泄露的李道邃、李源复二人,又派崔寻挹至渤海,携国书对大武艺进行训谕。 渤海犯唐 新罗援唐 公元732年(仁安十三年)九月,大武艺派将军张文休率领水军跨渤海湾进攻唐朝登州(山东蓬莱),杀死登州刺史韦俊。唐玄宗命令左领将军葛福顺发兵进讨。 公元733年(开元二十一年)正月,唐玄宗派大武艺之弟大门艺前往幽州征兵,从西路进兵讨伐大武艺。又派新罗王之侍子金思兰回国,动员新罗王金兴光发兵进攻渤海南部。唐玄宗敕谕新罗王的国书记载:“渤海靺鞨,外称藩翰,内怀狡狯。今欲出兵问罪,卿亦发兵,相为犄角。闻有旧将金庾信孙允中在,须差此人为将。” 新罗王金兴光遂命金允中、金允文等四位将军进伐渤海南境,正巧天寒雪大,山路险滑,士卒死伤过半,只好退兵。同时,葛福顺、大门艺所率的范阳兵进军西线也无进展。 后大武艺率兵进至马都山(山海关附近),唐平卢先锋乌承玼率领本营兵马,用石块堵塞道路,绵亘四百里,黑水靺鞨与室韦靺鞨派来五千靺鞨兵归其指挥,由此乌承玼击退了大武艺的进攻,渤海与唐的战争宣告结束。 但大武艺战后仍心怀怨恨,于同年派刺客在洛阳天津桥南行刺大门艺,大门艺与刺客搏斗,得以不死,刺客被唐廷捕杀。 与唐修好 公元733年,突厥苾伽可汗去世,突厥内乱,势力迅速衰落,大武艺迫于形势,改与唐朝修好,向唐廷谴使上表谢罪,唐玄宗赐书招抚:“失道未远,迷复能徙,何其智也。……。既尽诚节,永固东藩,子孙百代,复何忧也。” 后突厥谴使渤海,约同攻打奚与契丹,大武艺为向唐示好,与突厥决裂,擒缚突厥使臣,并派大诚庆赴长安请命,唐玄宗不许,并回书对大武艺进行训谕。 之后的大武藝在位時期,渤海王廷派遣朝唐使二十三次,史載其“常習華風”。 大欽茂時期 公元738年(唐開元二十六年,大興元年)渤海“譴使求寫《唐禮》(即《大唐開元禮》)及《三國志》、《晉書》、《三十六國春秋》(應為《三十國春秋》或《十六國春秋》,原文如此),许之。”即得到了唐的允許,并谴使内侍段守简前往旧国,册封大钦茂为渤海郡王、左骁卫大将军、忽汗州都督。《册府元龟》中保存了唐玄宗册封大钦茂的全文,要求其“长保忠信”。 公元762年(唐宝应元年,大兴二十五年),唐代宗册封大钦茂为“渤海国王”,加授检校太尉,后又加拜司空兼太尉。唐朝正式将渤海国由羁縻州府(忽汗州都督府,渤海郡王)升为属国。 文王大欽茂在位五十六年中,形成了向唐學習的高潮,唐先後四次冊封大欽茂,五次遣使渤海宣谕,大欽茂也派遣朝唐使四十九次。 其它时期 渤海的康王大嵩璘、定王大元瑜、宣王大仁秀都被唐皇帝封为渤海国王。 与日本的关系 渤海国与日本外交关系亲密,文化、贸易交流频繁,日本为了联合力量对抗新罗,一度视渤海国为日本藩国,过从甚密。日本史料有时将渤海客称作“唐客”,将渤海大使称作“唐客”、“大唐使”或“唐客大使”,渤海在發給日本的國書中曾稱,他們恢復了高句麗的故土,具有扶餘的傳統,自稱“高麗國王”或“天孫”。 公元727年(日本神龟四年),渤海国为对抗唐朝和新罗,首次向日本派出使团,要求建立邦交关系。日本《扶桑略记》第六卷记载为“大唐使首领齐德入京”。日本朝廷官方的记录为“渤海郡王使首领高齐德等八人,来著出羽国”,“渤海郡王使”这个称谓应是渤海使节对出羽的地方官的自我介绍。日本出于牵制新罗的战略也希望与其和好,遂於728年派出首次遣渤海使,此後双方正式使节往来不断。 752年,發生日本遣唐使大伴古麻呂與新羅使者爭奪席次的事件。同年日本遣新羅使到達新羅後,被認為傲慢無禮,未得見新羅景德王而歸。759年日本太政大臣藤原仲麻呂計畫聯合渤海國,準備了軍船394艘和四萬零七百人的軍隊,準備遠征新羅,但此計畫因其與實際掌權的孝謙天皇不和及渤海方面情況有變等原因而流產。 8世纪中期以后,渤海国与唐朝的关系好转,因而渤海国对日关系开始转向以贸易为主,其关系一直持续到926年渤海国被辽国所灭为止。 公元771年(大兴四十一年),文王大钦茂派遣都史蒙从南海府吐号浦出发经对马岛访问日本。 公元873年(日本清和天皇贞观十五年)五月,出使大唐的渤海使团因遇风浪,漂流至日本萨摩国甑岛郡,渤海大使崔宗佐、大陈润陈书当地官员用汉字书写自陈书表明身份,但被当地官员怀疑为伪装成渤海人的新罗斥候。 公元883年,渤海使裴颋入日本国都,《扶桑略记》第二十卷时而记录为“渤海大使”、“唐客大使”; 公元908年,渤海大使裴璆一行入日本国都,《扶桑略记》第二十三卷记录为“渤海入觐大使”或“唐客大使”; 公元919年,渤海使裴璆第二次人日本国都,《扶桑略记》第二十四卷记录为“渤海客”、“唐客”。 公元929~930年,此时渤海为契丹所灭、改称东丹国,裴璆作为东丹国使出使日本,《扶桑略记》第二十四对此事亦有记载,称“唐客称东丹国使”。 靺鞨国一直与日本维持着很好的外交和商贸关系。靺鞨国曾34次派使团到日本。日本也曾13次派使团到靺鞨。 与朝鲜半岛的关系 白山部臣服高句丽时期 渤海国立国前,靺鞨七部之一、分布于长白山及南脉盖马大山东西一带的白山靺鞨,曾长期臣服于高句丽。《旧唐书·靺鞨传》记载:“白山部素附于高丽(高句丽)”。朝鲜史书的《高丽史》则将“白山部”记录为“靺鞨”,高麗時代李承休的《帝王韻紀•東國郡王開國年代》中將渤海記述為韓國史。 朝鲜史书《三国史记》中也记载了在高句丽与新罗的战争、高句丽与百济以及高句丽与中原王朝的作战中,高丽曾调遣白山靺鞨参与作战,并将白山部统记为“靺鞨”。如:
渤海国官制仿唐而建,同唐一样实行“一准乎礼”的方针,“可毒夫”(又称圣王、基下)为国家元首,下设宣詔、中台、政堂三省以及忠、仁、义、智、礼、信六部。 三省 政堂省:當唐之尚書省,掌政令施行。長官為大內相,(當唐之尚書令)位在左右相上。下有左右司政(當唐之左右僕射),地位在左右平章事之上。又有左右二允,(當唐之尚書左右丞)分掌左右六司。 宣詔省:當唐之門下省,掌參議政事。長官正二品左相一人,佐官左平章事一人,屬官為侍中(當唐之門下侍郎),又有左常侍、(唐左散騎常侍)左諫議。(唐左諫議大夫) 中台省:當唐之中書省,掌擬定政令,審定決策。長官正二品右相一人(當唐之中書令),佐官右平章事一人(當唐之中書侍郎),又有詔誥舍人(當唐之中書舍人),掌草擬詔誥,員數不詳。 六部 渤海亦設六部,各部以卿一人為長官,當唐之尚書,少卿二人佐之,當唐之侍郎。每部各統二司,以郎中為長官,轄員外郎若干人。 忠部:當唐之吏部,掌文官考課、銓敘、封賞等,下設忠部、爵部二司。 仁部:當唐之戶部,掌土地、錢糧、貢賦等,下設仁部、倉部二司。 義部:當唐之禮部,掌儀禮、祭祀、科舉等,下設義部、膳部二司。 以上忠、爵、仁、倉、義、膳六部司,為左六司。 智部:當唐之兵部,掌武官敘用、山川地理、軍器等,下設智部、戎部二司。 禮部:當唐之刑部,掌刑名、訟獄等,下設禮部、計部二司。 信部:當唐之工部,掌道路津濟、水利、營繕匠作等,下設信部、水部二司。 以上智、戎、禮、計、信、水六部司,為右六司。 一台 中正台:當唐之御史台,掌糾劾官員。長官大中正一人。(當唐之御史大夫) 七寺 殿中寺:當唐之殿中省,掌王膳食、服御、乘輿、起居等供奉之事,長官從三品大令一人(當唐之殿中監),佐官少令一人。 宗属寺:當唐之宗正寺,掌王之親屬名籍等,職員如殿中寺。 太常寺,掌禮儀祭祀之事,長官卿一人。 司賓寺:當唐之鸿胪寺,掌饗宴賓客、使節之事,長官卿一人。 大農寺:當唐之司农寺,掌倉庫、園池、田地之事,長官卿一人。 司藏寺:當唐之太府寺,掌財貨、廩藏、交易之事,長官令一人,佐官丞一人。 司膳寺:當唐之光禄寺,掌宮中膳饈、酒醴之事,長官令一人,佐官丞一人。 一院 文籍院:當唐之祕書省,掌經籍圖書、撰寫碑志、祝文、祭文等,長官監一人,少監一人佐之。 一監 冑子監:當唐之国子监,掌以儒學教習貴族學生,設監、掌各一人。(當唐之祭酒、司業) 一局 巷伯局:當唐之內侍監,掌出納後宮啟令、宿衛、常侍等,長官為常侍,以宦官充之。 州縣 渤海國分为5京、15府、62州。 地方層級為府-州-縣,州以刺史為長官,縣則設丞。 渤海以國中五要邑為「五京」,分別是: 上京龍泉府(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渤海鎮東京城),下轄龍州、湖州、渤州。 東京龍原府(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珲春市八連城) 中京顯德府(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龙市,一說於今日敦化市) 南京南海府(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清津市,一說在咸興市) 西京鴨綠府(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一說在朝鮮慈江道鴨綠江東岸) 其它府名有: 長嶺府:高句麗的故地,今樺甸縣。 扶餘府:扶餘的故地,今扶餘縣。 鄚頡府:扶餘的故地。 定理府:潘州附近。 安邊府:現在的雙鴨山、寶清、富錦一帶。 率賓府:绥芬河流域,現在的黑龍江省東寧縣 東平府:今鸡西市附近。 鐵利府:鐵嶺附近。 安遠府:越喜治附近。 懷遠府:黑河附近。 涑州:為獨奏州(不附属于府的州),在今吉林市附近。 外交 与唐的关系 成书于808年(唐德宗贞元十七年)的中国史籍《通典》卷一八六《勿吉》中记载“大唐盛化远被靺鞨国频使贡献。” 大祚榮接受了唐的冊封,成為了唐的一個羈縻州兼地方行政機構,同是又是地方的民族政權。和唐王朝即是中央與地方的關係,又是藩屬關係。渤海王室大氏集團為了加強和穩固渤海貴族集團的統治,加強自身實力,積極向唐學習,與中原交流,并輸入了唐的儒家經典、政治制度、典章制度以及經濟制度,輸入漢字,推動了渤海社會的發展。 渤海與唐也發生過武裝衝突,但時間短暫,規模不大。渤海国有向唐朝进贡的义务,史载渤海向唐朝进贡凡140余次。 渤海国与中原在文化、文字、行政上制度一致,可视为“车书本一家”。唐朝著名诗人温庭筠再送渤海国王子回国时曾赠诗:《送渤海王子归国》:“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大祚榮時期 公元705年,唐派遣侍御史張行岌前往旧国,招慰大祚榮,并考察震国国情。大祚荣对唐示好,并隨即派兒子大門藝随張行岌入唐抵达长安,唐朝廷留大門藝为宿衛。 公元713年(唐玄宗開元元年,高王十六年),唐玄宗谴使鸿胪寺卿崔忻,敕持节“宣劳靺鞨使”的名义,[2]从唐都长安出发到登州(今山东蓬莱)出海,由今旅顺口登陆,溯鸭渌江北上,到达渤海国旧国(今吉林省敦化市敖东城),册拜靺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从一品)、“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正三品)、,并以大祚荣统辖地区为忽汗州,加授其为忽汗州都督(正三品),从此,去渤海国“靺鞨”之号,专称“渤海”。[3]大祚荣亦再次派子前往長安,請求唐“就市交易”,“入寺禮拜”,得到了唐玄宗的允許。 公元714年(唐玄宗開元二年),大祚榮再次“令生徒六人”,入唐學習。鸿胪寺卿、宣劳靺鞨使崔忻册封使命完成后返回长安,路经辽东半岛南端都里镇(今中国辽宁旅顺),为纪念册封渤海之行,崔忻于黄金山下凿井两口(史称“鸿胪井”),并刻石一块并題詞。刻石文字共二十九字,分三行自上而下自右向左书写:“敕持节宣劳靺鞨使鸿胪卿崔忻 井两口 永为记验 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史称“唐鸿胪井刻石”。 大武藝時期 公元719年(唐玄宗七年三月,高王二十二年)大祚荣去世,唐玄宗于八月谴使册封大武艺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 渤海国第二任君主大武艺(在位时间:719-737年)虽然对内采用自己的年号,但与唐朝交往时仍然奉唐朝为宗主国。由于渤海国受到唐朝、新罗和黑水靺鞨的包围,大武艺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 大门艺逃唐 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仁安七年),大武艺在突厥的支持下,派其弟大门艺以及任雅发兵攻打黑水靺鞨。曾在唐廷留侍宿卫的大门艺认为会惹怒唐朝廷,在阵前写信表示反对,大武艺改派大壹夏代替大门艺出征,并准备召回大门艺并将之杀害,大门艺得知命令后便逃亡唐朝,唐玄宗授予大门艺左骁卫将军。大武艺派遣马文軌、葱勿雅前往长安,向唐玄宗上表,表中历数大门艺罪状,请求唐玄宗诛杀大门艺,唐玄宗留下渤海使臣,派鸿胪少卿李道邃、李源复到渤海,告知唐不会杀大门艺,但已将其流亡岭南。但大门艺并未被流放的消息泄露,大武艺派人至长安指责唐廷:“大国示人以信,岂有欺诳之理,今门艺不向岭南,请仍诛之。” 唐玄宗处分了不能督察僚属以至于消息泄露的李道邃、李源复二人,又派崔寻挹至渤海,携国书对大武艺进行训谕。 渤海犯唐 新罗援唐 公元732年(仁安十三年)九月,大武艺派将军张文休率领水军跨渤海湾进攻唐朝登州(山东蓬莱),杀死登州刺史韦俊。唐玄宗命令左领将军葛福顺发兵进讨。 公元733年(开元二十一年)正月,唐玄宗派大武艺之弟大门艺前往幽州征兵,从西路进兵讨伐大武艺。又派新罗王之侍子金思兰回国,动员新罗王金兴光发兵进攻渤海南部。唐玄宗敕谕新罗王的国书记载:“渤海靺鞨,外称藩翰,内怀狡狯。今欲出兵问罪,卿亦发兵,相为犄角。闻有旧将金庾信孙允中在,须差此人为将。” 新罗王金兴光遂命金允中、金允文等四位将军进伐渤海南境,正巧天寒雪大,山路险滑,士卒死伤过半,只好退兵。同时,葛福顺、大门艺所率的范阳兵进军西线也无进展。 后大武艺率兵进至马都山(山海关附近),唐平卢先锋乌承玼率领本营兵马,用石块堵塞道路,绵亘四百里,黑水靺鞨与室韦靺鞨派来五千靺鞨兵归其指挥,由此乌承玼击退了大武艺的进攻,渤海与唐的战争宣告结束。 但大武艺战后仍心怀怨恨,于同年派刺客在洛阳天津桥南行刺大门艺,大门艺与刺客搏斗,得以不死,刺客被唐廷捕杀。 与唐修好 公元733年,突厥苾伽可汗去世,突厥内乱,势力迅速衰落,大武艺迫于形势,改与唐朝修好,向唐廷谴使上表谢罪,唐玄宗赐书招抚:“失道未远,迷复能徙,何其智也。……。既尽诚节,永固东藩,子孙百代,复何忧也。” 后突厥谴使渤海,约同攻打奚与契丹,大武艺为向唐示好,与突厥决裂,擒缚突厥使臣,并派大诚庆赴长安请命,唐玄宗不许,并回书对大武艺进行训谕。 之后的大武藝在位時期,渤海王廷派遣朝唐使二十三次,史載其“常習華風”。 大欽茂時期 公元738年(唐開元二十六年,大興元年)渤海“譴使求寫《唐禮》(即《大唐開元禮》)及《三國志》、《晉書》、《三十六國春秋》(應為《三十國春秋》或《十六國春秋》,原文如此),许之。”即得到了唐的允許,并谴使内侍段守简前往旧国,册封大钦茂为渤海郡王、左骁卫大将军、忽汗州都督。《册府元龟》中保存了唐玄宗册封大钦茂的全文,要求其“长保忠信”。 公元762年(唐宝应元年,大兴二十五年),唐代宗册封大钦茂为“渤海国王”,加授检校太尉,后又加拜司空兼太尉。唐朝正式将渤海国由羁縻州府(忽汗州都督府,渤海郡王)升为属国。 文王大欽茂在位五十六年中,形成了向唐學習的高潮,唐先後四次冊封大欽茂,五次遣使渤海宣谕,大欽茂也派遣朝唐使四十九次。 其它时期 渤海的康王大嵩璘、定王大元瑜、宣王大仁秀都被唐皇帝封为渤海国王。 与日本的关系 渤海国与日本外交关系亲密,文化、贸易交流频繁,日本为了联合力量对抗新罗,一度视渤海国为日本藩国,过从甚密。日本史料有时将渤海客称作“唐客”,将渤海大使称作“唐客”、“大唐使”或“唐客大使”,渤海在發給日本的國書中曾稱,他們恢復了高句麗的故土,具有扶餘的傳統,自稱“高麗國王”或“天孫”。 公元727年(日本神龟四年),渤海国为对抗唐朝和新罗,首次向日本派出使团,要求建立邦交关系。日本《扶桑略记》第六卷记载为“大唐使首领齐德入京”。日本朝廷官方的记录为“渤海郡王使首领高齐德等八人,来著出羽国”,“渤海郡王使”这个称谓应是渤海使节对出羽的地方官的自我介绍。日本出于牵制新罗的战略也希望与其和好,遂於728年派出首次遣渤海使,此後双方正式使节往来不断。 752年,發生日本遣唐使大伴古麻呂與新羅使者爭奪席次的事件。同年日本遣新羅使到達新羅後,被認為傲慢無禮,未得見新羅景德王而歸。759年日本太政大臣藤原仲麻呂計畫聯合渤海國,準備了軍船394艘和四萬零七百人的軍隊,準備遠征新羅,但此計畫因其與實際掌權的孝謙天皇不和及渤海方面情況有變等原因而流產。 8世纪中期以后,渤海国与唐朝的关系好转,因而渤海国对日关系开始转向以贸易为主,其关系一直持续到926年渤海国被辽国所灭为止。 公元771年(大兴四十一年),文王大钦茂派遣都史蒙从南海府吐号浦出发经对马岛访问日本。 公元873年(日本清和天皇贞观十五年)五月,出使大唐的渤海使团因遇风浪,漂流至日本萨摩国甑岛郡,渤海大使崔宗佐、大陈润陈书当地官员用汉字书写自陈书表明身份,但被当地官员怀疑为伪装成渤海人的新罗斥候。 公元883年,渤海使裴颋入日本国都,《扶桑略记》第二十卷时而记录为“渤海大使”、“唐客大使”; 公元908年,渤海大使裴璆一行入日本国都,《扶桑略记》第二十三卷记录为“渤海入觐大使”或“唐客大使”; 公元919年,渤海使裴璆第二次人日本国都,《扶桑略记》第二十四卷记录为“渤海客”、“唐客”。 公元929~930年,此时渤海为契丹所灭、改称东丹国,裴璆作为东丹国使出使日本,《扶桑略记》第二十四对此事亦有记载,称“唐客称东丹国使”。 靺鞨国一直与日本维持着很好的外交和商贸关系。靺鞨国曾34次派使团到日本。日本也曾13次派使团到靺鞨。 与朝鲜半岛的关系 白山部臣服高句丽时期 渤海国立国前,靺鞨七部之一、分布于长白山及南脉盖马大山东西一带的白山靺鞨,曾长期臣服于高句丽。《旧唐书·靺鞨传》记载:“白山部素附于高丽(高句丽)”。朝鲜史书的《高丽史》则将“白山部”记录为“靺鞨”,高麗時代李承休的《帝王韻紀•東國郡王開國年代》中將渤海記述為韓國史。 朝鲜史书《三国史记》中也记载了在高句丽与新罗的战争、高句丽与百济以及高句丽与中原王朝的作战中,高丽曾调遣白山靺鞨参与作战,并将白山部统记为“靺鞨”。如: “长寿王五十六年(468年)春二月,(高句丽)王以靺鞨兵一万,攻取新罗悉直城” “文咨明王十七年(507年)十月,王遣将高老与靺鞨谋,欲攻百济汉城,进屯于横屯下,百济出师逆战,乃退。” “婴阳王九年(598年)王率靺鞨之众万余侵辽西,营州总管韦冲击退之。” “宝藏王四年(645年),唐太宗亲征辽东,进围安市城,高句丽派遣北部耨萨高延寿、南部耨萨高惠真帅我兵及靺鞨兵十五万救安市。” 公元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唐灭高句丽,并将“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徙居辽西营州,高句丽治下的一部分粟末靺鞨人、白山靺鞨人被与高句丽遗民一同移居安置在营州(今辽宁朝阳)一带。 新罗圣德王时期 公元732年(仁安十三年)九月,大武艺派张文休跨渤海海峡进攻唐朝登州(山东蓬莱),733年,唐玄宗命新罗王之侍子金思兰返回新罗,动员新罗王金兴光发兵进攻渤海南部。唐玄宗向金兴光表示:“奇功若有所成,重赏更何所爱。”新罗王金兴光遂命金允中、金允文等四将率兵进击渤海南境,由于大雪,士卒死者过半,无功而还。 战争结束后,唐玄宗为了犒赏新罗出兵援唐伐渤海,将浿江(大同江)以南之地划给了新罗,新罗从此积极向北推进。 公元748年(新罗景德王七年大兴十一年)新罗设置大谷城等十四郡县,与渤海南境接壤,构成了对渤海边境的威胁。此举得到了唐的支持,在唐玄宗的《敕新罗都护金兴光书》中,唐玄宗明确表明:“近又得(金)思兰表,称知卿欲于浿江置戍,既当渤海冲要,又与禄山相望,仍有远图,固是长策。……,警寇安边,有何不可,处置讫,因使以闻。” 其他时期 渤海国第三代君主大欽茂(在位时间737-793年)大大扩展了渤海的疆土北到松花江,西到辽东半岛。在他在位期间,渤海与新罗建立起了稳固的贸易关系。755年,大欽茂定都位于牡丹江镜泊湖附近的上京龙泉府,以加强对靺鞨国诸靺鞨人民的管理。大欽茂还仿效唐的国子监建立了胄子监。 渤海国第十代君主大仁秀(在位时间818-839年),在位期间,渤海国的领土已包括朝鲜半岛北部,以及今天嫩江—松花江一线以南的中国东北部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南部。其间,新罗国势衰微,靺鞨国的壮大迫使新罗在与渤海的边境上开始修建“浿江长城”三百里,并增加驻兵防备渤海。 与突厥的关系 公元699年(圣历二年),大祚荣刚刚立足忽汗河(牡丹江)一带,慑于西面东突厥势力的强大,向与唐为敌的突厥谴使修好,建立了外交关系。 公元711年,东突厥默缀可汗请唐和亲,向唐称臣,受唐册封,此时武则天已经去世,唐朝廷遣使招慰大祚荣。大祚荣一面与东突厥维持友好关系,一面接受唐的招慰。 与靺鞨其余各部的关系 《新唐書》卷二一九《黑水靺鞨傳》記載,在渤海國興盛后,拂涅靺鞨、鐵利靺鞨、越喜靺鞨、黑水靺鞨等靺鞨其餘各部“皆役屬之”,不再向唐朝貢。对照《冊府元龜》《唐會要》等唐官方資料的記載:拂涅靺鞨、铁利靺鞨、越喜靺鞨、黑水靺鞨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高王十七年)起曾多次,或独立或联合地,向唐王朝入贡,有时和渤海国使同年同月抵达长安。这些资料表明,在渤海国初期,拂涅、铁利、越喜、黑水等靺鞨部落仍是独立的部落力量,但某些方面可能受到渤海的控制,因此才会出现与渤海国同年同月入唐朝贡的情况。 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年)突厥被回纥瓦解,渤海国向北扩张的障碍减小,大钦茂开始积极兼并靺鞨各部。 黑水靺鞨 公元726年(开元十四年)唐在黑水靺鞨部落地区设立黑水都督府,同年,大武艺在突厥的支持下进攻黑水靺鞨,兵进登州,抵马都山,影响了靺鞨各部对唐的朝贡。 其后黑水靺鞨一直处于渤海国的控制之下,直到公元912年(后梁乾化二年、諲譔六年)渤海势力衰微,黑水靺鞨部才再度向中原王朝入贡。 拂涅靺鞨 根据《冊府元龜》记载,拂涅靺鞨最后一次入唐朝贡时间为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年)。自此后,史料中不再有拂涅靺鞨入唐朝贡的记载,说明公元741年之后大钦茂吞并了拂涅靺鞨。 渤海统一拂涅靺鞨后,在其部落地区设置东平府进行管辖。 铁利靺鞨 根据《冊府元龜》记载,铁利靺鞨最后一次入唐朝贡时间为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自此后,史料中不再有铁利靺鞨入唐朝贡的记载。 日本史料《续日本纪》卷十八记载:公元746年(天平八年,天宝五年,大兴九年),“渤海人及鐵利,惣一千一百餘,慕化來朝,安置出羽國,給衣糧放還。”根据以上史料,可以判断出公元746年时,铁利靺鞨部已被渤海吞并,因此才会出现人数众多的出走逃徙。 渤海统一铁利靺鞨后,在其部落地区设置铁利府进行管辖。 越喜靺鞨 越喜靺鞨最后两次入唐朝贡时间分别为公元741年(开元二十九年)与公元802年(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康王正历八年),自此后,史料中不再有越喜靺鞨入唐朝贡的记载。根据以上史料分析,宣王大仁秀时期吞并了越喜靺鞨,于越喜靺鞨地设置怀远府与安边府进行管辖。 虞娄靺鞨 约公元741年至公元745年之间,大钦茂吞并了虞娄靺鞨,将虞娄靺鞨地划至定理府、安远府管辖。 經濟 渤海的社會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發達地區已是封建經濟,但在邊遠地區,仍處於原始社會末期或向奴隸社會過度的階段。 渤海国的中部為農業和漁獵區。大體包括上京、中京、東京、南京一帶,畜牧業發達。西部与南部主要为农业区。东部的核心地带为农业与渔猎畜牧相结合的地区。北部居民主要从事渔猎与畜牧业,农业在部分地区有一定的发展。 从大祚荣建国,到大钦茂执政,由于铁器的普遍应用,社会生产力开始提高,加之政局稳定,对外交流加强,所以渤海国的社会经济在这段期间内得到了迅速的恢复与发展,经济逐漸繁荣,并在九世纪达到了最高峰。 种植业 渤海国的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松嫩平原、松花江流域的扶余府、鄚颉府、长岭府、涑州,西南部的鸭渌府和上京、中京、东京以及率宾府,南部的南海府。 渤海的农作物见于记载的有粟、麦、穄、豆、稻等,豆类作物在渤海的农业中,占据相当位置,栅城(珲春)以大豆做豉(豆的酿造物),远近驰名。渤海国水源充足、土地肥沃的平原与山间谷地会被种植水稻,卢城(和龙一带)是当时主要的水稻产区,直到今天依然如此。此外,葵菜的种植、丸都(集安)的李以及乐游的梨也都有史籍记载。 纺织业 渤海国因为气候寒冷,地产麻、毛和柞蚕丝,因此主要生产麻织品以及柞蚕丝织品。 渤海国种植苧麻,用以织布。苧麻的种植与纺织在靺鞨人、高丽人社会有着悠久的传统,渤海人在此基础上又有了发展,使麻布有了粗麻与细麻之分。渤海国曾派裴璆贡细布于后唐,亦以细白布与契丹交易。 制陶业 随着大规模修筑京、府、州、县城池,以及人口增长伴随着的建房的需求,在原有的基础上,在吸收了唐的陶瓷生产技术后,渤海国的制陶业日益扩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发展很快。 矿冶业 渤海国的矿冶生产,据目前所知有铁、铜、金、银等。 在渤海国境内的遗址与墓葬中出土了相当数量的铁器。渤海国的产铁地点文献记载并不多,已知的有中京显德府铁州辖属的位城(今朝鲜咸镜北道茂山一带)。铁利府也以产铁闻名。史载辽灭渤海后,渤海国的冶铁匠人,被大量迁往契丹境内,宋王曾目睹渤海人在柳河馆冶铁:“柳河馆,河在馆旁,西北有冶铁,多渤海人所居,就河漉沙石,炼得成铁。” 造船业 渤海人的祖先挹娄人善于航海,渤海人继承了这个传统。 渤海在立国的二百二十九年中,先后向唐、后梁、后唐入贡143次,每次使者数十人,最多时120人。从朝贡道,出鸭绿江口,扬帆出海,渡过渤海海峡,取道登州,前往洛阳、长安。渤海曾聘问日本34次,主要从盐州(今俄罗斯克拉斯基诺)出发,乘船渡过日本海,在日本越前、能登、加贺等地登陆,每次使团100人以上,有时达359人,最多时多达一千余人。这样大规模的远航,反映了渤海国具有发达的造船实力。 畜牧业 渤海大量饲养猪、马、牛、羊。其中猪生产于渤海全国,以扶余故地鄚颉府的产猪最为盛名。马在渤海饲养的家畜中,地位最为重要,遍及渤海全国。武力扩张与经济发展也推动了养马业的兴盛,出现了率宾府这样的著名养马区。《渤海国志长编》中《食货考》记载,公元730年(开元十八年,仁安十一年),渤海入唐,贡马匹三十匹,后再献马三十匹。 交通 渤海的主要交通干线有五条,分别是:鸭渌~朝贡道、长岭~营州道、扶余~契丹道、龙原~日本道、南海~新罗道。 鸭渌~朝贡道 是从渤海旧国(吉林敦化)、上京龙泉府(吉林宁安渤海镇)、中京显德府、东京龙原府经鸭渌江,渡海抵登州,前往唐都长安的朝贡道。 这是一条前段陆路、后段以水路为主、联结渤海与唐的主要交通干线。 陆路 路线一:上京龙泉府——旧国——大蒲柴河——抚松——西京鸭渌府神州(临江镇)——乘船; 路线二:上京龙泉府——汪清嘎呀河——延吉——龙井——中京显德府——安图——大蒲柴河——西京鸭渌府神州——乘船; 路线三:东京龙原府——沿图们江——翻南岗山脉——沿布尔哈通河——延吉——龙井——中京显德府——安图——大蒲柴河——抚松——西京鸭渌府神州——乘船; 水路 西京鸭渌府神州——桓州——泊汋口——东行过乌骨江(今鸭绿江支流爱河)——石人汪——杏花浦——桃花浦——青泥浦——都里镇——横渡乌湖海(渤海海峡)——乌湖岛——末岛——歆岛——龟岛——大谢岛(今山东庙岛列岛诸岛)——登州(山东蓬莱)登岸前往长安。 唐摄鸿胪卿、宣劳靺鞨使崔忻册封大祚荣后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从旧国返回长安途中,经过辽东半岛南端的旅顺黄金山麓,凿井两口题记留念,成为了这条朝贡道的历史物证。 长岭~营州道 营州(今辽宁朝阳),唐平卢节度使驻地,代表唐朝廷管理渤海。渤海使者,由上京龙泉府(宁安渤海镇),经旧国(敦化),取道长岭府,经过现在的桦甸、辉南、海龙、抵达盖牟、新城(今辽宁抚顺),然后经过现在的沈阳——黑山——北镇——义县(燕郡城),到达营州,再由营州越过古北口前往唐都长安。这是一条直通唐都长安的陆路交通干道,但在契丹、突厥以及安史之乱的多次遮断时,渤海与唐的使臣只好转而选择“鸭渌——朝贡道”了。 扶余~契丹道 由渤海出发前往西面的契丹,必须经过渤海西部的扶余府。扶余府治为今天的农安。渤海的契丹道,大体从上京龙泉府出发,西越张广才岭至扶余府,再经现在的长岭、通辽、开鲁、天山,抵达契丹的都城临潢。
内景在各类型韩剧所占的比例较高,历史剧一般是50%,现代戏则在70%以上。大量的室内剧和“边拍边播”的体制,使双机位或三机位拍摄在韩剧的制作中很普遍。而在中国,除宏大场面等特殊情况会临时才用多机拍摄外,电视剧的制作一般采用单机拍摄。与同一个场景打乱剧情发生的顺序进行拍摄相比,韩剧“边拍边播”的体制可以很好地保持演员情绪和表演的连贯性,成为演员表演细腻生动的保证但同时也加大了摄影、灯光、美术部门的工作量与强度。 韩剧在摄影景别上大量使用包括近景、大近景和特写在内的近景镜头,以展现人物的肖像特点,让观众强烈感受到人物的面部表情,内心丰富的情感,使韩剧人物感情细腻、角色生动。韩剧《朱蒙》中,人物近景几乎都是通过中长焦距的镜头或大光圈小景深拍摄的,将人物背景虚化,使剧中角色性格冲突、情感交流和内心世界都通过“近距离接触”的方式呈现在屏幕上。此外,韩剧非常重视后期的调色。一般韩剧在调色方面的投入都在15-50亿韩圆之间。韩剧《宫》的拍摄周期是七个月左右,但不惜花两倍于摄影的时间用于后期调色。《大长今》的后期色彩校正也花费整整半年的时间。 类型与播出時段 根据韓國电视台电视剧播出安排时间段的不同,韩剧可以分为晨间电视剧、日日电视剧、月火电视剧、水木电视剧和周末电视剧。晨間電視劇與日日电视剧於每週平日播出一集,每集約30分钟,集数通常在100集以上,播出时间少则半年,多则几年。晨间电视剧的目标观众主要是家庭主妇,晚上播出的日日劇則是以30-40年龄段的观众为主,适合全家人观看。月火電視劇為週一、週二各播出一集(周一为月曜日,周二为火曜日),水木電視劇為週三、週四各播出一集(周三为水曜日,周四为木曜日),每集約60至70分钟,此兩時段主打年輕觀眾,多數為16集的迷你劇集,也有20至24集的中篇電視劇,有時則會重金打造25集以上的長篇電視劇。週末劇可分為週末連續劇與週末特別企劃劇,均於週六與週日各播出一集,每集約60至70分鐘,前者可視為週末播出的日日劇,因此又稱為週末家庭劇(),集數多為50集以上;後者可視為週末播出的月火劇或水木劇,但多為20集以上的中長篇電視劇。 於週五、週六各播出一集,每集約60至70分鐘的金土劇(週五為金曜日,週六為土曜日),是源自韓國的有線電視與綜合編成,以製播迷你劇集與中篇電視劇為主。 收視率 韓國電視劇目前由三家機構進行收視調查,分別是每日發表收視率資料的AGB尼爾森 (AGB Nielsen)及TNmS ,與每分鐘發佈實時間收視率的ATAM 。韓國於早年只有韓國媒體服務(MSK)一家機構作收視率調查,1999年8月MSK被尼爾森(AGB)收購。於1999年6月,TNS(Taylor Nelson Sofres)媒體正式加入收視調查行列,並於2010年改名為TNmS(Total National Multimedia Statistics)。在調查戶數方面,AGB尼爾森覆蓋全國2050戶,而TNmS則覆蓋2000戶、ATAM覆蓋韓國首爾市、京畿道及仁川市三地共700戶。傳統的兩家收視調查機構的收視差異一般約於3%以內。近年,AGB尼爾森持續於每天早上在網上發布上一天的收視率。相反,TNmS的收視率資料在網上愈難搜尋,例如在2017年起,該機構停止在其官方網站發布收視率資料,而NAVER等門戶網站亦於其後終止發布TNmS的收視率資料,使媒體漸多-{只}-報道AGB尼爾森所調查的收視率資料。 基於早年韓國民眾皆以收看三大電視台節目為主要娛樂,故在2000年代前較受歡迎的劇集,一般而言皆容易超越50%收視率水平。然則,自2000年代後,隨著科技逐漸發達,收看電視節目已不是韓國民眾獲得娛樂的唯一途徑,故三大電視台之收視率亦不斷下降,三大台劇集亦愈難創下高收視的成績。自2010年代中期起,更出現劇集收視率低至1至3%的極低收視水平之情況。因此,最高收視率的三大電視台劇集多為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期播映。相反,在三大電視台收視率面臨衰退危機之時,韓國的有線頻道及新興的綜合編成頻道接續崛起,並頻頻打破非三大電視台的劇集收視率紀錄。 三大免費地上廣播電視台最高劇集收視率列表 付費電視台(有線與綜編頻道)最高劇集收視率列表 備註:模範計程車2撥出之電視台SBS並非有線台 國民稱號 演員在電視劇中因為扮演該角色,其形象深植人心,則會被冠上「國民〇〇」的稱號,例如:劉俊相因《順藤而上的你》而得稱「國民丈夫」,秀愛因《野王》而得稱「國民惡女」。2014年,李幼梨於《來了!張寶利》中將惡角「延玟廷」演得絲絲入扣,而繼秀愛後得稱「國民惡女」。 國民電視劇 深受觀眾喜愛的電視劇,且收視率超過40%時,則該劇會被韓國媒體冠上「國民電視劇」的稱號。 2003年:《大長今》(57.8%) 2004年:《巴黎戀人》(57.6%) 2005年:《我叫金三順》(50.5%) 2006年:《朱蒙》(51.9%) 2009年:《燦爛的遺產》(47.1%)、《善德女王》(44.9%) 2010年:《麵包王金卓求》(50.8%)
韩国电视剧的PD是电视台通过考试选拔出来的。这种考试由面试、看片写评论文章、创意策划和即席创作四部分构成,录取率大概是十几到二十几分之一。新入社的人员一般都是先从AD(Associate Director,即助理製作人)做起,工作几年后升为PD。记录片的PD通常需要3-4年的AD工作经验,电视剧的PD需要的时间则要长些,可能6至7年。PD负责全部的资金统筹和拍摄工作,AD则在财政支出和拍摄场地的确定等具体事务方面做的更多些。与电影导演不同,韩剧的PD大多数是文科专业出身,毕业于影视专业或其它艺术专业的人并不多。一些人认为电视制作技术和艺术方面可以通过在职培训获得,因此综合的人文素质对于电视节目从业者更为重要。但也有人对持反对意见认为电视艺术人才也需要专门的培训,但韩国目前这类专业院校成立的较晚。另一方面,在很多学习电影的人的眼中,电视剧的艺术性是不能与电影想提并论的,电视剧要追求艺术性就需要减少节目的数量,但这会导致制作者收入的减少。因此,大多数影视专业的学生还是喜欢到电影界发展。在韩国,PD的平均收入是高于电影导演的,可是从电影转向电视剧的人是很少的,但从电视剧转向电影的人却是有的。 韩国演员大多毕业与艺术院校,也有从其它相关行业进入演艺圈。导演在选择演员时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选择性格或以往扮演的角色与剧情需要相近的演员。第二种方式则反之,选择与演员性格和以往扮演的角色类型形成强烈反差的演员。第一種方式的好处是导演在演员表演方面不必过多分心,演员表演也比较得心应手。但这種方式会使演员和导演都显得缺少新意和突破。第二种方式有较大的挑战性。但演员可以获得改变或突破以往形象,尝试不同类型的角色。 摄影 韩剧的影像唯美清新,精致亮丽。这是韩国在影视人才的培养,摄影过程专业化与追求完美的结果。韩国许多大学都设有专门的影视制作专业,而且专业方向分得很细。这为韩国制作唯美电视剧提供了人才的保障。 在韩国,电视台一般是向下属的影视制作公司订购电视剧,因此制作公司一般没有资金压力。为获得高质量的画面,制作公司往往不惜重金。比如韩剧《宫》每集用于韩国传统家具、装饰等布景的费用就高达23万美元。《大长今》剧组为了拍摄做菜的过程,特意邀请韩国第三十八号无形文化遗产“朝鲜王朝御膳”技能的保有者候补人、御膳研究院和传统糕点教育院院长韩福丽女士亲自制作。一道菜要煮多次,重复拍摄多次,以求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 内景在各类型韩剧所占的比例较高,历史剧一般是50%,现代戏则在70%以上。大量的室内剧和“边拍边播”的体制,使双机位或三机位拍摄在韩剧的制作中很普遍。而在中国,除宏大场面等特殊情况会临时才用多机拍摄外,电视剧的制作一般采用单机拍摄。与同一个场景打乱剧情发生的顺序进行拍摄相比,韩剧“边拍边播”的体制可以很好地保持演员情绪和表演的连贯性,成为演员表演细腻生动的保证但同时也加大了摄影、灯光、美术部门的工作量与强度。 韩剧在摄影景别上大量使用包括近景、大近景和特写在内的近景镜头,以展现人物的肖像特点,让观众强烈感受到人物的面部表情,内心丰富的情感,使韩剧人物感情细腻、角色生动。韩剧《朱蒙》中,人物近景几乎都是通过中长焦距的镜头或大光圈小景深拍摄的,将人物背景虚化,使剧中角色性格冲突、情感交流和内心世界都通过“近距离接触”的方式呈现在屏幕上。此外,韩剧非常重视后期的调色。一般韩剧在调色方面的投入都在15-50亿韩圆之间。韩剧《宫》的拍摄周期是七个月左右,但不惜花两倍于摄影的时间用于后期调色。《大长今》的后期色彩校正也花费整整半年的时间。 类型与播出時段 根据韓國电视台电视剧播出安排时间段的不同,韩剧可以分为晨间电视剧、日日电视剧、月火电视剧、水木电视剧和周末电视剧。晨間電視劇與日日电视剧於每週平日播出一集,每集約30分钟,集数通常在100集以上,播出时间少则半年,多则几年。晨间电视剧的目标观众主要是家庭主妇,晚上播出的日日劇則是以30-40年龄段的观众为主,适合全家人观看。月火電視劇為週一、週二各播出一集(周一为月曜日,周二为火曜日),水木電視劇為週三、週四各播出一集(周三为水曜日,周四为木曜日),每集約60至70分钟,此兩時段主打年輕觀眾,多數為16集的迷你劇集,也有20至24集的中篇電視劇,有時則會重金打造25集以上的長篇電視劇。週末劇可分為週末連續劇與週末特別企劃劇,均於週六與週日各播出一集,每集約60至70分鐘,前者可視為週末播出的日日劇,因此又稱為週末家庭劇(),集數多為50集以上;後者可視為週末播出的月火劇或水木劇,但多為20集以上的中長篇電視劇。 於週五、週六各播出一集,每集約60至70分鐘的金土劇(週五為金曜日,週六為土曜日),是源自韓國的有線電視與綜合編成,以製播迷你劇集與中篇電視劇為主。 收視率 韓國電視劇目前由三家機構進行收視調查,分別是每日發表收視率資料的AGB尼爾森 (AGB Nielsen)及TNmS ,與每分鐘發佈實時間收視率的ATAM 。韓國於早年只有韓國媒體服務(MSK)一家機構作收視率調查,1999年8月MSK被尼爾森(AGB)收購。於1999年6月,TNS(Taylor Nelson Sofres)媒體正式加入收視調查行列,並於2010年改名為TNmS(Total National Multimedia Statistics)。在調查戶數方面,AGB尼爾森覆蓋全國2050戶,而TNmS則覆蓋2000戶、ATAM覆蓋韓國首爾市、京畿道及仁川市三地共700戶。傳統的兩家收視調查機構的收視差異一般約於3%以內。近年,AGB尼爾森持續於每天早上在網上發布上一天的收視率。相反,TNmS的收視率資料在網上愈難搜尋,例如在2017年起,該機構停止在其官方網站發布收視率資料,而NAVER等門戶網站亦於其後終止發布TNmS的收視率資料,使媒體漸多-{只}-報道AGB尼爾森所調查的收視率資料。 基於早年韓國民眾皆以收看三大電視台節目為主要娛樂,故在2000年代前較受歡迎的劇集,一般而言皆容易超越50%收視率水平。然則,自2000年代後,隨著科技逐漸發達,收看電視節目已不是韓國民眾獲得娛樂的唯一途徑,故三大電視台之收視率亦不斷下降,三大台劇集亦愈難創下高收視的成績。自2010年代中期起,更出現劇集收視率低至1至3%的極低收視水平之情況。因此,最高收視率的三大電視台劇集多為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期播映。相反,在三大電視台收視率面臨衰退危機之時,韓國的有線頻道及新興的綜合編成頻道接續崛起,並頻頻打破非三大電視台的劇集收視率紀錄。 三大免費地上廣播電視台最高劇集收視率列表 付費電視台(有線與綜編頻道)最高劇集收視率列表 備註:模範計程車2撥出之電視台SBS並非有線台 國民稱號 演員在電視劇中因為扮演該角色,其形象深植人心,則會被冠上「國民〇〇」的稱號,例如:劉俊相因《順藤而上的你》而得稱「國民丈夫」,秀愛因《野王》而得稱「國民惡女」。2014年,李幼梨於《來了!張寶利》中將惡角「延玟廷」演得絲絲入扣,而繼秀愛後得稱「國民惡女」。 國民電視劇 深受觀眾喜愛的電視劇,且收視率超過40%時,則該劇會被韓國媒體冠上「國民電視劇」的稱號。 2003年:《大長今》(57.8%) 2004年:《巴黎戀人》(57.6%) 2005年:《我叫金三順》(50.5%) 2006年:《朱蒙》(51.9%) 2009年:《燦爛的遺產》(47.1%)、《善德女王》(44.9%) 2010年:《麵包王金卓求》(50.8%) 2011年:《笑吧!東海》(44.8%) 2012年:《擁抱太陽的月亮》(42.3%)、《順藤而上的你》(49.2%) 2013年:《我的女兒書英》(48.5%) 2014年:《王家一家人》(48.3%)、《來了!張寶利》(40.4%) 2016年:《太陽的後裔》(41.6%) 2017年:《我的黃金光輝人生》(47.5%) 2019年:《我唯一的守護者》(49.4%) 注释
这些武侠劇几乎全改編自两大武侠小說作家金庸与古龍的作品,打斗場面精彩又不失侠骨柔情,其中并将中華武術、仁義道德等精神貫穿於内,捕獲許多觀众的喜好。為了应对外来戲劇的競争和适应形勢,臺灣电視劇在編劇選材和拍攝包装等各方面开始積極求变,并嘗試拍攝武侠劇。从1983至1986年3年間,是武侠劇在臺灣最为風行的年代,其中有几档戲所引起的影響,連当时風靡臺灣的港剧也都有所不及。 1980年代中期以後,臺灣電視劇出現極大地反轉,言情劇頓成为臺灣視壇上另一股潮流,尤其是改編自瓊瑶小说的言情劇。瓊瑶自1986年首出电視連續劇《牵情》播出後,如同她的小說一樣一鳴驚人,接連推出了《幾度夕陽紅》(1986年)、《煙雨濛濛》(1986年)、《庭院深深》(1987年)、《在水一方》(1988年)、《海鷗飛处彩雲飛》(1989年)、《六個夢》(1990年)等一系列的言情劇集,部部收視率超過40%,《庭院深深》一劇更曾突破50%的收視大関。瓊瑶的電視劇情多半描述才子佳人相恋過程中的種種波折,其中情節曲折、画面意境秀美,加上俊男美女担綱演出,配以瓊瑶式的隽永对白,特别博得婦女觀众的認可和感動。此外,中視製播的古装連续剧《一代女皇》(1985年)創下51.7%的高收視率。 1980年代可以說是臺灣電視產業走向資本社会的一個轉折点。因受到1970年代臺灣十大建設的刺激,經濟快速起飛,臺灣社会呈現出信息化、多元化、都市化的发展趨勢。电視台為順应社会大众消費文化与商業經营的要求下,逐步向寬容、自由与多元轉变,強調大众、通俗与娛樂,契合觀众口味的電視劇的創作自然孕育而生。 1986年臺灣解除幾近四十年的戒嚴,为海峡兩岸恢復互動交流奠定了基礎,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日益密切,電視戲劇節目交流亦随之展開。1989年,臺灣新聞局頒布《現階段大眾傳播事業赴大陸地區採訪、拍片、製作節目報備作業規定》,為臺灣電視劇的製作人員到中國取景拍攝創造了条件;一些中國演員也参与到臺灣電視劇的製作中。是年,陳冲担任臺灣連續劇《随風而逝》女主角的演出,是標誌着兩岸電視劇交流的全面展开的里程碑。 開放競争下的乡土劇風潮(1990年代) 1990年代是臺灣電視產業結構重要轉型階段,電視產業由三台封閉寡占轉变為開放競争的型態。1993年“有線電視法”的公布实施,原先非法利用電纜傳輸内容的“第四台”随即合法化,在各種專業頻道、綜合型頻道開始大量增加,在逐漸瓜分原有傳統三台的市場的情況下,各家电視台对電視節目需求遽增,節目回歸到消費者需求,分众市場取向逐步打開,許多有別於過去傳統的境外電視劇,如大陸劇、日劇、韓劇等開始被陸續引進,并開始与臺灣本地的各類電視劇展开激烈的市場競争,所掀起激烈的收視率之争,使臺灣电視進入了戰国時代。 正因为处在这種外来劇与本地電視劇的競争局面下,臺灣电視剧出現了「本土化」的趨勢,許多呼应此種本土化氛圍的乡土劇順应而起。1990年華視推出的八点档連續劇《愛》,即為臺灣首部剖析省籍情節,並以国語、臺語夹杂的方式,融合本省、外省族群題材而成的乡土劇,不僅正式開啟国内乡土劇的潮流,更使得「乡土劇」成為臺灣近十年来最重要的電視劇類型之一。 1993年,《廣播電視法》取消对方言的限制後,以臺語对白的乡土劇更得 以大量湧現,如中視的《牵手出頭天》、華視的《兄弟有缘》、台視的《臺灣水滸傳》等。1997年,民間全民電視公司(簡称民視)的開播对於臺灣電視市場的激烈競争更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民視創立之後,在乡土劇創作方面更是煞費苦心,1998年,由白冰冰主演的《春天後母心》贏得八点档收視率的冠軍宝座。在臺灣,乡土劇的盛行与臺灣社会的脉動有着密切相関。随着時代轉变它的的劇型与題材而有不同,早年的乡土劇大多採用国語、臺語混合,主要是以純樸写实的手法拍攝成電視劇,使得這類戲劇大多富有濃厚乡土味,并強調家庭倫理与愛国情操。然而,就在民視、三立电視台(簡称三立)相继开播後,原先的乡土劇被带到更為本土的境界,純然的臺語發音,使得更加臺灣化的乡土剧能有别於外来戲劇如韓劇、日劇与港劇,成為抵制外来劇最強的声音。在題材方面,除了包容過去的乡土情節之外,現代都会生活形態,将許多社会議題等素材纳入内容当中,並採用年輕演員来詮釋,使臺灣乡土劇展現不同以往的新興面貌,其收視族群也从早期局限於老人与家庭主婦為主的觀众,逐步擴大到上班族以及学生等年輕族群。 从兩岸開放三通以来,兩岸戲劇節目合作的往来日漸頻繁,電視劇相互銷售播映版權也成常態。1990年至1995年間,臺灣共向中國輸出電視劇83部,合作電視劇方面,以瓊瑶作品為最多,其中暢銷兩岸的《還珠格格》就是兩岸電視劇製作業通力合作的結晶。這種以兩岸或者是兩岸三地演員為組合的演出,也成為当今電視劇中的一大噱頭及收視保障。 商業化時代的偶像劇(2000年代) 隨著政策和頻道開放,2001年底臺灣已經有37家有線電視台,2008年臺灣資訊工業策進會調查,臺灣有線電視普及率高達81%,遠高於美國与加拿大的67%,德國的56%,香港的29%,為亞洲最高。臺灣在不斷受到外来電視文化產品的衝擊,如“日風”、“韓流”,使得消費者对傳統的電視劇類型失去興趣,另外,年輕的收視族群的成長和他們的強大消費能力,受到電視台的重視,於是臺灣的電視劇界開始模仿和學習製國外的偶像劇。2001年,以日本漫畫《花樣男子》为藍本的偶像劇《流星花園》創下最高平均收視率6.43%,該劇同時捧紅F4、徐熙媛(大S)等一批明星,風靡全亞洲戲劇市場;台視則製播完全以本土劇本為主的 《吐司男之吻》,同樣獲得高收視的認同,偶像劇在臺灣此時成為主要劇種,並如雨後春筍般爭相而出。從2002、2003年起每年出產10部左右,2003年《名揚四海》更以「臺灣趨勢劇」自居,希望以樸實自然的故事與演出,力求貼近臺灣社會中小人物真實生活的樣貌。到2004年以後,臺灣每年均有20部左右的偶像劇產出。而臺灣偶像劇的盛行,也帶動了一波臺灣流行音樂、流行文化的風潮,更為電視台和演藝經紀公司賺進大筆收入。因此,臺灣多家電視台爭相模仿,先後投入偶像劇的拍攝工作,偶像劇一時間幾乎占據各家電視台的主要時段,與本土劇為目前臺灣電視劇分庭抗類型。 自《流星花園》創下6.43%的最高平均收視率後,2005年《王子变青蛙》又以6.99%的最高平均收視率刷新偶像劇收視紀錄。2008年《命中注定我愛你》再以10.91%的最高平均收視率刷新並創下偶像劇的最高收視紀錄,打敗長據收視率冠軍的本土劇,同時也在當年金鐘獎上奪得“戲劇節目獎”,贏得了市場与評審的雙重認同。 臺灣偶像劇的成功之道,歸納起来有五項特色:一、演員以年輕的俊男美女為主;二、劇情走向現代青春、都会与愛情路線;三、画面讲求唯美,製造浪漫氛圍;四、影片風格夢幻化;五、大多改編自成名漫画。另外,臺灣偶像劇边拍边播的權宜之策,将欲行銷之商品适時安排在劇情当中,延伸了外圍商品效益。在收視人口的年輕化与都会化下,臺灣偶像劇具有時代所具備的大众化、通俗化、以及商業化的特色,而其流行、新鮮的元素更契合了現代社会的視覺需求。 除了本土劇与偶像劇外,「文学劇」亦为臺灣電視劇当中常見的一种喜劇類型。最早開啟臺灣電視改編小說先河的電視劇為1970年由台視改編自徐吁的小說《風蕭蕭》,此劇推出後收視率相当不错,使得台視進而又推出瓊瑶的《星河》与王藍的《藍与黑》,正式将文學劇带入臺灣電視劇市場。 真正使文学大戲成為臺灣电視熱潮的為臺灣公共廣播電視集團(簡称公視)。公視是一个非民营、非国营的公营电視台,鑒於商業電視台為收視率而製作節目不擇手段,政府当局、企業贊助与民間共同捐款,於1998年成立的致力於文化、教育性節目,並関注弱勢族群的一个公众媒体。文学劇在公視經营下系統地被規劃出来,公視的「文学劇場」系列,便以改編自著名文学作品为主,慢慢形成臺灣电視一股文学大戲的浪潮。2000年公視推出由兩岸合作的年度大戲《人間四月天》,播出後佳評如潮,将文学大戲的浪潮推到高峰,引發文化界对有関徐志摩話題的探討熱,同時也带動了新一波文学劇的熱潮。2009年推出的公視電視劇《痞子英雄》,以時事為背景的警匪片偶像劇,在公視創下非常好的收視,因拍攝地點位於高雄市,因此帶動了高雄市的觀光熱潮,當年又碰上2009年世界運動會於高雄舉辦,戲劇因此成功行銷高雄的城市之美。 其後,2001年公視根據琦君半自傳小說改編的《橘子紅了》、白先勇的《孽子》,成為新一波文学大戲的成熟代表作。這些「文学劇」不但奠定了公視良好的節目收視率基礎,同時也成為公視的招牌節目,不僅打響市場口碑,也為公視拿下不少“金鐘奖”。 在這期間,臺灣電視劇丰富多元勝過以往,其中包含多部中國大陸電視劇与韓劇。在韓劇不断侵襲亞洲各国電視市場之際,臺灣也無幸免。臺灣“電視劇節目觀众評價”的調查顯示,2004至2005年臺灣地区晚8点至10点时間段,收視率最高、觀众最喜愛的前5个電視劇節目中,有3部是韓劇,而且播出總量均占各類戲劇節目類型之冠。相比之下,曾經備受臺灣觀众推崇的日劇则在近年大受冷落。 偶像劇的最後一個高峰,約落在2008至2010年之間。這三年間接連有《命中注定我愛你》、《敗犬女王》、《下一站幸福》、《小資女孩向前衝》、《犀利人妻》等平均收視率破7的高收視且口碑亦正面的偶像劇。2008年的《命中注定我愛你》,及往後的《敗犬女王》、《小資女孩向前衝》,可看出其企圖進攻都會上班族女性市場的決心。然而角色設定雖然較具現實感,整體敘事結構仍難跳脫愛情童話框架。產業的困窘,連帶使得戲劇題材趨向保守,更讓偶像劇顯得疲態。 歷經低迷後積極轉型的復甦期(2010年代至今) 2010年以軍教題材為背景的軍教劇《新兵日記》以11.74%的最高平均收視率奪下當年本土劇收視寶座,隨後2011年的《我可能不會愛你》則被視為偶像劇最後的收視高峰。隨著韓劇跟陸劇的引進,新鮮的題材、高質感的製作,而台灣戲劇逐漸開始沒落。2010年初期至中期,台湾偶像剧因为主題模式、剧情安排、人物类型越来越不能满足观众需求。受中国大陆日渐崛起的电视剧势力影响,台湾剧集的卖方市场渐渐没落,大批资深电视工作者、演员远赴大陆淘金,台湾本土市场漸漸萎缩,入不敷出。曾经盛极一时的偶像剧与操着台语方言的乡土剧則於此時開始走下坡路。 2010代中期年台灣類型戲劇崛起,中視數位台仿造美劇《CSI:犯罪現場》,推出《鑑識英雄》,玩起推理懸疑的戲碼。從客家電視台推出極為少見以禮儀師為主題的《出境事務所》、公視推出的《麻醉風暴》講述麻醉師與醫療糾紛,到歷史題材《一把青》,「類型劇」、「職業劇」可說是帶來台劇的新風潮。 2010年代末期起,台灣電視劇興起一股復甦潮流,從2019年改編自台灣社會議題的《我們與惡的距離》播出後高收視率,引起廣泛社會大眾的討論,體現出戲劇反思社會的功用。另外2020年結合穿越、浪漫愛情、懸疑推理等多重元素的《想見你》,錯綜複雜的劇情與精彩的戲劇架構得到高分評價,該劇也在東亞興起風潮。劇集首播播畢後,相繼在韓國、香港、日本等地播出,熱度及話題討論度仍持續不斷;由此可見台劇有著一定的製作水準並且得以走入國際,漸漸呈現復甦的趨勢。 鑒於網路媒體串流平台時代來臨,近年來台劇更轉型嘗試多方與國際串流平台合作;不管是HBO、Netflix、FOX與LINE TV,在台灣已經合作出產了不少優質電視劇,如《罪夢者》、《誰是被害者》、《華燈初上 (電視劇)》等,跨國平台合作激發出台劇更多的潛能。台灣秉持著純熟的影視工藝與深厚的文化底蘊,力求創新和與時俱進,逐步為沈寂許久的台劇注入活水,形塑成獨樹一幟的影劇風格,慢慢步入正軌。 主題曲与片尾曲 早期的電視劇只有片頭,並沒有片尾,因此只有主題曲,而沒有片尾曲,每集電視劇播完後就直接結束。1980年代中期,電視台才開始為電視劇加上片尾,也從那時起才開始有片尾曲。早期台視、中視和華視等俗稱為「老三台」,1990年代中期之前老三台的大部分戲劇(尤其是八點檔國語連續劇)都有「量身訂做」的主題曲與片尾曲,用來讓觀眾了解劇情大綱。這些主題曲與片尾曲,與戲劇本身有著相輔相成的效果,不僅讓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日後也都成為知名的老歌。1990年代中期之後,臺灣各家電視台播映戲劇的主題曲與片尾曲都改為由唱片業者提供旗下歌手的當時最新主打歌來充數,結果是經常出現「歌曲內容與戲劇內容完全無關」的情形,也造成歌曲與戲劇都不容易讓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個劇目下檔,就沒有人記得該劇的主題曲與片尾曲。 播出時段 依目前情況,如果可能會隨時間變更。以下是粗略的介紹: 中午時段,12:00~14:00/12:30~13:20的時段,以大愛電視台長情劇展,每集約30分鐘,大多為5~10集左右,偶而最多30~40集。 晚上時段,19:00~24:00的時段,每集約90分鐘,大多為13集內。七點檔以三立台灣台《鳥來伯與十三姨》及《戲說台灣》最為著名,每集約30分鐘。八點檔多為鄉土劇,早期雖然集數有100集以內,但也有集數多的劇種,例如三立及民視八點檔每集約120分鐘,為200集~300集,之後為300~530集,也偶然平日檔有中國劇或韓劇當作墊檔。週五十點檔、週六檔、週日檔為偶像劇劇種,每集約90分鐘,集數不多,有40集以內。 臺灣電視劇同期播出的影集繁多,例如台視及三立合播偶像劇與民視及八大合播偶像劇等。 主要戲劇種類 鄉土劇 又稱「臺語連續劇」,目前多由民視和三立台灣台所製播,並擁有相當固定的收視族群,其八點時段即使換檔,仍持續保有收視佳績,但由於劇情過於狗血、道具使用不當或是誇張不實的故事及表演,往往讓其品質及口碑出現負面評價。另由大愛電視,以真人真事改編,透過主角人生經歷,呈現臺灣歷史軌跡,以發揚社會光明面的連續劇,在臺灣也有相當的發展空間,並有穩定的收視觀眾群。 偶像劇 偶像劇在無線電視台與衛星頻道策略聯盟播出下,創造週末晚間偶像劇收視時段,如三立電視與台視聯盟播出的《王子變青蛙》、《命中注定我愛你》、《敗犬女王》、《下一站,幸福》、《小資女孩向前衝》等劇收視亮眼,其中《命中注定我愛你》更是創下目前臺灣偶像劇收視最高紀錄。八大電視台與各家電視台聯盟播出的《惡作劇之吻》、《愛殺17》、《公主小妹 (電視劇)》、《惡作劇2吻》、《海派甜心》、《我可能不會愛你》等都有不錯的收視表現。除了以往的週日晚間時段,週五晚間的偶像劇場,開始發揮收視效果,如三立電視與台視聯盟製播的《犀利人妻》等、如八大電視與台視聯盟製播的《妹妹》等,以及三立都會台的戲劇《我的自由年代》、《料理高校生》皆有亮眼收視,甚至《1989一念間》的收視更創下近期台灣偶像劇最高收視。近年來三立電視開出的平日八點時段成功創造高收視,如《真愛找麻煩》、《兩個爸爸》、《我的寶貝四千金》、《軍官·情人》等。TVBS的概念劇與各家無線台合作播出,開出全新週六晚間的偶像劇場,其中《16個夏天》創下同期偶像劇最高收視。公視電視劇《痞子英雄》以時事為背景的警匪片偶像劇,在公視創下非常好的收視,並帶動公視的電視劇發展。 三立電視與台視聯盟-周日偶像劇 《命中注定我愛你》(單集最高收視:10.91) 《下一站,幸福》(單集最高收視:8.23) 《敗犬女王》(單集最高收視:7.35) 《小資女孩向前衝》(單集最高收視:7.33) 《無敵珊寶妹》(單集最高收視:7.25) 《王子變青蛙》(單集最高收視:6.99) 《愛情魔髮師》(單集最高收視:5.44) 《醉後決定愛上你》(單集最高收視:5.03) 《偷心大聖PS男》(單集最高收視:4.96) 《微笑PASTA》(單集最高收視:4.89) 《放羊的星星》(單集最高收視:4.67) 《福氣又安康》(單集最高收視:4.54) 《螺絲小姐要出嫁》(單集最高收視:4.35)
八大電視-周日偶像劇 《我可能不會愛你》(單集最高收視:5.51) 《海派甜心》(單集最高收視:5.14) 《花樣少年少女》(單集最高收視:5.09) 《惡作劇之吻》(單集最高收視:4.92) 《惡作劇2吻》(單集最高收視:3.94) 《公主小妹》(單集最高收視:3.81) 《愛殺17》(單集最高收視:2.87) 中視-周日偶像劇 《轉角*遇到愛》(單集最高收視:4.17) 三立電視與台視聯盟-周五偶像劇 《犀利人妻》(單集最高收視:9.45) 三立電視-華劇八點檔 《真愛找麻煩》(單周最高收視:4.16) 《兩個爸爸》(單周最高收視:3.74) 《我的寶貝四千金》(單周最高收視:2.90) 《軍官·情人》(單周最高收視:2.44) 公視電視劇 《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單周最高收視:5.55) 《痞子英雄》(單集最高收視:4.03) 八大電視台與台視聯盟-周五偶像劇 《妹妹》(單集最高收視:1.30) 三立都會台-周五偶像劇 《1989一念間》(單集最高收視:3.03) 《我的自由年代》(單集最高收視:2.67) 《料理高校生》(單集最高收視:2.27) TVBS概念劇與公視 《16個夏天》(單集最高收視:2.30) 軍教劇 《新兵日記》(單集最高收視:11.74)
大韓民國總統職務可追溯至臨時政府時期的國務領和主席。大韓民國於1948年成立的第一屆總統選舉,是由國會以間接選舉的形式選出。之後的第二屆至第四屆總統選舉,都是由全民直選選出。但李承晚下台之後,一直等到新憲法通過,才進行第四屆總統補選。這次補選是由參、眾兩院以間選選出,而總統並無實權。朴正熙發動軍事政變奪取政權後,于1963年舉辦第五屆總統選舉,國民又可以直接投票選舉總統。 1971年朴正熙第三度當選總統後,1972年宣布戒嚴,實行維新憲法,當年舉行的第八屆總統選舉,改由統一主體國民會議間選選出。總統讓親執政黨的一萬人組成選舉團、再由這一萬人提名候選人,封閉式投票選出下屆總統,並取消連任限制。前國會議員、昔日工運領袖魯會燦說:「當民意不能通過公平自由的選舉過程表達出來,就會在街頭抗爭中爆發。」「被操縱的選舉,不能代表民意的小圈子選舉,最終激起民眾憤怒反彈。」 直到全斗煥執政后的第11屆選舉,改由國民議會間選;但第十二屆又改由選舉團間選。在1960年「四一九革命」和1980年「光州事件」兩次流血抗爭後,上百萬韓國民眾於1987年6月在全國各地示威抗議,執政黨宣布「6·29民主化宣言」,修改《韓國憲法》,確立由第十三屆總統選舉沿用至今的公民直選總統,每個政黨都可推薦一名候選人,無黨派人士只要集齊5,000至7,000名選民推薦就可參選直選總統。 历任总统 幕僚單位 韓國總統室 國家安全會議 國民經濟諮詢會議 國家敎育科學技術諮詢會議 民主和平統一諮詢会議 監查院 國家情報院 廣播通信委員會
韓國總統室 國家安全會議 國民經濟諮詢會議 國家敎育科學技術諮詢會議 民主和平統一諮詢会議 監查院 國家情報院 廣播通信委員會 經濟暨社會發展委員會 未來企劃委員會 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 國家競爭力強化委員會 國家品牌委員會 綠色成長委員會 社會融合委員會
麥翰林教授(教務委員會委任代表) 鄭美紅教授(教務委員會委任代表) 成員暨秘書 黃敏兒女士(副校長(行政)) 歷任校長 1994年4月25日至2016年5月26日為香港教育學院。 學院與課程 香港教育大學設有3個學院(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教育及人類發展學院、人文學院),轄下共16個學系(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文化與創意藝術學系、健康與體育學系、數學與資訊科技學系、科學與環境學系、社會科學系、課程與教學學系、幼兒教育學系、教育政策與領導學系、國際教育與終身學習學系、心理學系、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中國語言學系、英語教育學系、語言學及現代語言系、文學及文化學系),提供不同範疇的本科課程,包括教育學士、文學士及社會科學學士,同時也為在職教師提供部分時間制進修課程;而研究生院則負責統籌各研究式或修課式的博士及碩士課程,如哲學博士及教育博士等。修讀教育學士或教育文憑的學生需通過兩次教學實習,而所有教學實習則由「院校協作與學校體驗事務處」負責統籌。此外,學院並設多個校級研究與發展中心,追求卓越的研究和合作項目,並積極參與社會。 設施 大埔校園 位於香港新界東大埔露屏路10號,佔地12.5公頃,由著名建築公司巴馬丹拿(P&T Group)設計,瑞安建業(A至D座)、日本青木建設(E座文康中心及聚學樓)及均利建築(宿舍)承建,於1996年5月28日由前港督彭定康主持奠基,並於1998年2月26日由前行政長官董建華揭幕正式啟用。校園由行政大樓、教學大樓、文康及運動綜合大樓、學生宿舍及戶外體育設施組成。 2020年1月起,校方進行出入管制措施,不許許公眾自由進出,未有明確回應何時重開校園。 曹貴子基金會大樓(A座) 為校園的行政中心,設有接待處、保安中心、多個行政部門、學生活動場地及保健中心等。 中央大樓(C座) 中央大樓內設有蒙民偉圖書館、彥膳坊(飯堂)、東亞銀行香港教育大學分行、學生會室、資訊科技中心、演講廳及學生活動室等設施;位於平台層,飯堂外的中央廣場,亦為學生活動的主要進行地點之一。中央大樓和兩翼多座教學大樓互相連接,形成教育大學的主體建築。 教學大樓(B座)及(D座) 教學大樓本身是由多座建築互相連接而成(近校園出入口的南翼為B1至B4座,於中央大樓另一端的北翼為D1至D4座)。教學大樓內設有演講廳、課室、實驗室、專業製作室、工作室、資源中心及電腦室等教學設施,同時亦設有各學系及研究中心之辦公室。 文康運動綜合大樓(E座) 供所有學生使用的教學暨活動設施,室外部分設有足球場、籃球場、網球場及游泳池,室內則設有張海源運動場、游泳池、壁球室、健身室及體操房等設施。此外亦設有會議中心等其他設施。目前校方正準備擴建此大樓,並由李景勳雷煥庭建築師事務所設計。 學生及教職員宿舍 教大設有3座傳統宿舍,分別為羅富國堂(,附設職工宿舍)、葛量洪堂()及柏立基堂(),共提供約1,500個宿位。傳統宿舍各樓高11層,除公共空間層外,每層設有多個2人或3人單位,以及茶水間和浴廁等共用設施。公共空間層設有活動室、洗衣房、電腦室、小賣部、音樂室等設施。 除3座傳統宿舍外,教大亦設有賽馬會學生宿舍(,原先為高級教職員宿舍中低層單位,興建期間因教資會房屋津貼政策改變而將該等單位改作學生宿舍,剩下三分之一極高層單位仍作教職員宿舍),提供約500個宿位。此宿舍為家庭式設計,舍內設有多個9人及12人單位,各單位內設獨立浴廁及廚房。教大亦會為高級教職員及其他駐校員工提供宿舍。 賽馬會小學 位於大埔校園內的示範學校,8層校舍依山而建,附有中央庭園及梯階式花園,由香港著名建築教育學者劉秀成設計,並獲得香港建築師學會年獎「2002年全年建築大獎」。 幼兒發展中心 位於大埔校園賽馬會學生宿舍底層,附屬於幼兒教育學院,由「香港匯豐銀行慈善基金」捐助785萬港元興建,以自負盈虧及非牟利的形式獨立運作。 香港教育博物館 位於大埔校園教學大樓北翼D1座平台的博物館,由教大圖書館及教大社會科學系協辦,於2009年5月15日成立,主要介紹香港教育歷史及發展,展覽主題包括教育之地位及教育對社會的貢獻,以及香港師訓發展等等。博物館於每日早上10時至下午5時向公眾開放,公眾假期休息。 運動中心 香港教育大學運動中心位於大埔白石角優景里,毗連大埔39區香港中文大學拓展用地及天賦海灣,佔地約5.3公頃,由中國建築國際承建,設有可容納1,200名觀眾的有蓋看台、四百米全天候跑道、天然草足球場(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足球場)、可作足球場或曲棍球場之人造草場、5個網球場、緩跑徑、健身室、其他康體活動設施及停車場。 於2021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特首林鄭月娥宣佈為改善白石角和科學園一帶公共交通接駁,將會邀請港鐵以現時白石角的香港教育大學運動中心用地為基礎,研究興建東鐵線白石角站,而教大運動中心將會重置到大學本部附近的地點,達至附近工作或居住的港鐵乘客及大學之間的雙贏局面。 市區分校 香港教育大學市區分校原位於西九龍大角咀浪澄灣,設有課室、電腦室、多媒體室、多用途室、藝術室、音樂室、會議室及演講室等。亦設有市區分校校務處、圖書館、資訊科技服務處及香港教育學院持續專業教育學院(SCPE)。2012年8月起遷至新界東將軍澳敬賢里1號,易名為「將軍澳教學中心」。 位於北角長康街十九號樓高七層,設有12個課室、樓面面積達3700方米,前身為北角衞理小學校舍「北角教學中心」2023年9月27日正式啟用, 學生組織 香港教育大學學生會(已於2022年1月20日被校方拒絕承認) 學術泛論 排名聲譽 2021年SCImago期刊排名發布(全球大學及科研機構排名榜單),香港教育大學全球科研能力排名(Research Rank)417位,香港院校第7位。2018年,教大的教育及師資培訓在國際QS世界大學排名中位列全球第9名、亞洲區第2名;語言學則位列全球首151-200名 。教大發展時間較短的心理學和社會科學及管理也分別於2018年在國際QS世界大學排名中取得全球第251-300名和第323名。 在地區認受性方面,按2004-2016年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調查結果,教大在「港人眼中的大專院校排名」中名列第7 ,亦於2016年「本港僱主最願意聘用的大學畢業生」調查中名列第7。 著名校友 以下為畢業於香港教育大學(正名前稱香港教育學院),及整併前五間師範學院的知名人物。 「師範學院」時期 陳馮富珍(羅師),全國政協委員、前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署署長。 潘金英(羅師),兒童文學作家,香港兒童文藝協會秘書。 楊家聲(羅師),前香港房屋協會主席,城市大學校董會成員,前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企業人力資源總監。 何嘉麗(羅師),著名劍擊運動員,亞運銅牌得主。 司徒華(葛師),前立法會議員(九龍東)、支聯會主席、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創會會長。 西 西(葛師),香港著名作家、編輯。 王齊樂(羅師),著名書法家、資深教育工作者,現為香港蘭亭學會會長、樂天書法學會會長,並於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任兼職講師,亦曾出任教育署督學、官校校長和官立成人夜中學校長等公職。1992年獲選為「香港優秀教育工作者」;2000年獲香港教師會頒授「金鐸獎」;2011年獲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授予「客座教授」榮銜。 何萬森(葛師 ‧ 羅師),資深教育家、創業家,現為明德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成功出版社、智慧出版社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及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教育基金會、明我教育機構(非牟利組織)董事。 蘇恩佩(羅師),基督教徒,決志奉獻一生給上主,關懷弱勢社群,放棄進入香港大學,選擇入讀羅富國師範學院,畢業後在當時很偏遠的荃灣區擔任小學音樂老師,亦為香港著名青少年服務機構突破機構創辦人。 曾智華(羅師) ,前香港電台DJ及中文台節目發展總監,現於澳門電台從事顧問工作,亦曾在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擔任編導。 鍾志光(葛師),香港無綫電視體育評述員及電視演員。 徐嘉樂(葛師),原名徐嘉諾,前香港籃球及排球代表隊成員,前香港籃球代表隊隊長。 李鑾輝(葛師),知名的電台節目主持,畢業後曾任體育教師,1996年任香港電台教育電視部台長,亦有自組公關公司,現為新鴻基地產發展有限公司公共事務部公共事務總監。 朱陳麗琴 (葛師),基督教徒,現為耀基創藝幼稚園暨國際幼兒園校監、大埔及北區幼兒教育校長會榮譽副會長,亦曾出任鐘聲學校校董、校長及聖公會靈愛學校副校長等職務。 莫紉蘭(羅師),曾任軒尼詩道官立小學、廣東道官立小學、福華街官立小學及九龍船塢紀念小學等校校長,致力推動活動教學及兒童戲劇教育,亦曾出任官小校長會主席、灣仔區校長會委員等公職。2003 年獲香港戲劇協會頒發香港舞台劇「終身成就獎」。 陳若瑟(葛師),香港天主教徒,前南區區議會主席、前市政局議員,曾於1968年-1997年出任石排灣聖伯多祿小學校長,現仍擔任石排灣分區委員會主席、聖文嘉中英文幼稚園校監等公職。 黃陳小萍博士(葛師),現任加拿大聯邦耆老事務國務部長,加拿大首位華裔女性國會議員及内閣成員。 盧光輝(柏師),外號山狗校長。曾任香港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基覺小學下午校、基良小學上午校及何福堂小學的校長。 黃銳林(柏師),包浩斯國際控股有限公司(0483.HK)董事長、行政總裁及創辦人。 劉江華(柏師), 前民政事務局局長,前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前立法會議員(新界東)、前民建聯副主席。 蘇凌峰(柏師),曾任廣悅堂魯班學校訓導主任暨中文科教師,後來出任佳藝電視、無綫新聞及加拿大多元文化電視台主播,2012年退休。 蕭 亮(柏師),原名盧永華,前香港電視藝員。 黃炳培(工商),藝名又一山人,香港著名藝術設計師、廣告導演、多媒體創作人。 陳永華(羅師、柏師),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人文及法律學院總監暨創意及表演藝術中心總監,香港作曲家、音樂家。曾任中文大學文學院副院長、音樂系講座教授、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主席,1992年獲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李慧嫻(羅師、葛師),著名藝術家、雕塑家,香港藝術館及香港文化博物館名譽顧問。 鄭國江(葛師)選修美術,香港著名歌曲作詞家。 梁紀昌(葛師),香港鮮魚行學校退休校長,致力推動教育平等,兩度成功向教育局爭取保留鮮魚行學校,於2012年入選《香港百人》。 朱景玄(柏師),現任新界校長會會長及新界婦孺福利會梁省德學校顧問校長、明光社董事,2000年、2003年及2007年獲特區政府委任為香港大埔區區議會區議員,亦曾出任大埔區小學校長會主席、新界地產商會執行委員等多項公職。 梁兆棠(葛師),現為香港小學資助校長會名譽主席,由1987年起任香港教師中心諮管會,主席、副主席及常委,曾出任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黃楚標學校校長。2004年獲特區政府委任為離島區議員,於2008年再獲委任,並於同年獲頒「行政長官社區服務獎狀」。他亦為內地及本港兩所學校的校監。 黃星華(羅師),香港天主教徒,國際專業管理學會榮譽會長、善寧會榮譽會長,1997-2002年任房屋局局長,亦曾出任教育署署長、郵政署署長、副教育及人力統籌司等公職。 藍鴻震(羅師),香港特區首位民政事務局局長、第十屆及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1991年獲委派為香港駐東京經濟貿易首席代表,亦曾出任港九政務署長、房屋署副署長、教育署副署長等公職。現為國際專業管理學會會長,及多家上市公司董事。 陳耀南(羅師),廣東新會人,著名學者,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學院、臺灣中正大學、中興大學榮休及榮譽教授,專長中國文化及文學。 譚志成(羅師),香港水墨畫畫家,曾於香港九龍華仁書院擔任美術科教師,1971年任香港博物美術館副館長,後出任香港藝術館創館總館長。任內他除了負責在香港推廣藝術以外,亦有參與茶具文物館、香港藝術館新址及香港視覺藝術中心的籌建工作,畢生致力推廣藝術工作及藝術教育。 徐 淦(羅師),畢業後赴英国留學,曾任教於皇仁書院,現任香港潮州商会名誉会长,1991年任公务员叙用委员会主席,1989年被委任为文康广播司,亦曾擔任文康市政司、市政总署署长、港九市政署長多項公職。 陳達文(羅師),畢業後曾任教於皇仁和喇沙書院,現任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副會長,2002-2004年出任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亦曾擔任文化署署長、影視及娛樂事務管理處處長、副憲制事務司、勞工處處長、屋宇地政署署長等多項公職,2012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終身成就獎」。 林浣心(羅師),前英華小學校長,曾任協恩中學附屬小學校長,畢業後獲授英國諾定咸大學一級榮譽教育學士。她亦曾多次在電視節目上作經驗分享,並著有多本著作,包括:《童心減壓有妙法》、《童心寶盒》、《原來孩子是這樣》等,都由突破機構出版;近作有《校長話》等。 莫鳳儀(羅師),香港演藝學院校董會成員,香港教育大學附屬有限公司行政會議成員,啟基學校創校校長,1994年獲選十大傑出青年,前香港數碼電台首席顧問、校園台台長,等。 朱溥生(葛師),筆名阿濃,香港作家,香港兒童文藝協會會長,加華作協副會長,曾任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理事及監事,多年來有15本著作入選中學生好書龍虎榜之「十本好書」,五度被中學生票選為「最喜愛作家」。作品又曾獲香港文學雙年獎,冰心兒童文學獎,陳伯吹園丁獎。 梁潤蓮(葛師),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小學分校校長,於1985年在葛師就讀、1994年任職他校教師,以及2021年時,曾三度接受電視台訪問。 胡英明:懲教署前署長 「香港教育學院」時期
陳耀南(羅師),廣東新會人,著名學者,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學院、臺灣中正大學、中興大學榮休及榮譽教授,專長中國文化及文學。 譚志成(羅師),香港水墨畫畫家,曾於香港九龍華仁書院擔任美術科教師,1971年任香港博物美術館副館長,後出任香港藝術館創館總館長。任內他除了負責在香港推廣藝術以外,亦有參與茶具文物館、香港藝術館新址及香港視覺藝術中心的籌建工作,畢生致力推廣藝術工作及藝術教育。 徐 淦(羅師),畢業後赴英国留學,曾任教於皇仁書院,現任香港潮州商会名誉会长,1991年任公务员叙用委员会主席,1989年被委任为文康广播司,亦曾擔任文康市政司、市政总署署长、港九市政署長多項公職。 陳達文(羅師),畢業後曾任教於皇仁和喇沙書院,現任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副會長,2002-2004年出任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亦曾擔任文化署署長、影視及娛樂事務管理處處長、副憲制事務司、勞工處處長、屋宇地政署署長等多項公職,2012年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終身成就獎」。 林浣心(羅師),前英華小學校長,曾任協恩中學附屬小學校長,畢業後獲授英國諾定咸大學一級榮譽教育學士。她亦曾多次在電視節目上作經驗分享,並著有多本著作,包括:《童心減壓有妙法》、《童心寶盒》、《原來孩子是這樣》等,都由突破機構出版;近作有《校長話》等。 莫鳳儀(羅師),香港演藝學院校董會成員,香港教育大學附屬有限公司行政會議成員,啟基學校創校校長,1994年獲選十大傑出青年,前香港數碼電台首席顧問、校園台台長,等。 朱溥生(葛師),筆名阿濃,香港作家,香港兒童文藝協會會長,加華作協副會長,曾任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理事及監事,多年來有15本著作入選中學生好書龍虎榜之「十本好書」,五度被中學生票選為「最喜愛作家」。作品又曾獲香港文學雙年獎,冰心兒童文學獎,陳伯吹園丁獎。 梁潤蓮(葛師),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小學分校校長,於1985年在葛師就讀、1994年任職他校教師,以及2021年時,曾三度接受電視台訪問。 胡英明:懲教署前署長 「香港教育學院」時期 朱國強,現為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校長,立法會議員(教育界)、現任教聯會副主席、教育大學校友會主席、香港教師中心諮管會委員等職務。他亦為香港藝術與生命教育協會創始人。 麥謝巧玲,現任民建聯南區支部副主席、前香港南區區議會華貴選區議員。她亦為聖文嘉中英文幼稚園 (華貴邨) 校長及香港教育大學幼師校友會主席。 張寶雯,現職香港道教聯合會雲泉學校副校長,在校內積極推動藝術教育,曾獲香港傑出教師會的「第五屆傑出教師優勝獎」(2003)、「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 (藝術教育)」 (2007)、香港藝術發展局的傑出藝術老師獎 (2013) 及當選十大傑出青年 (2013);她亦曾擔任香港美術教育協會會長,並於 2014 年頒授榮譽院士。 黎柏勇,退役香港足球運動員,曾入選香港奧運隊及香港五人足球代表隊 楊思琦,2001年香港小姐冠軍。 李昊嘉,香港歌手。 鄧小巧,香港歌手。 廖仲謙,香港歌手。 馬米高,香港演員、YouTube網絡作家。 邱文華,前有線新聞、無綫新聞、now 新聞台、澳廣視主播兼記者。 陳家麒,足球教練,現效力香港超級聯賽南華足球隊守門員教練。 ,香港女子跳唱組合 FFx 隊長。 龍小菌,香港歌手。 陳樂基,香港樂隊KillerSoap主音。 列家誠,香港初創企業家。 許峰銘,第22、23屆教大學生會副會長,社會運動人士。 朱子穎,前浸信會天虹小學校長,現任德萃小學及漢師德萃學校總校長。2019年獲香港教育大學頒授榮譽院士。 陳毅勤,現任職於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服務總監,積極協助政府落實多個「綠在區區」的項目,包括綠在沙田、綠在觀塘等。他曾出任觀塘防火委員會、觀塘西分區委員會委員,以及曾擔任基本法青年大使聯盟創會主席及香港傑出青年義工協會創會成員等公職。他於教院修讀小學教育榮譽學士,中文主修。在學期間,亦是推動教院正名的學生運動的積極分子之一,包括擔任學生會代表會主席。 黃兆健,熱血公民成員,大埔運頭塘社區主任。 林振昇,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 陸瀚民,香港立法會議員(選舉委員會)、麗新集團主席辦公室首席策略官及香港總商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席。他於香港教育學院修讀教育系榮譽學士學位,主修中文,他在校時(2005年)曾競選學生會但落敗。他也是活躍分子,曾參與教院正名學生運動。 毛家俊(英文名:Patrick Mo ,現任香港大埔區議會主席及大埔滘選區議員,大埔民主聯盟成員。他畢業於小學教育榮譽學士,中文主修。 「香港教育大學」時期 李慧詩,香港首位女子單車比賽世界冠軍、2018年度香港十大傑出青年。2019年獲香港教育大學頒授榮譽院士。 鄧家豪,香港校外教育及培訓專業協會創會會長、慈善機構童理心創辦人、教育企業家。 趙君瑜,香港模特兒。 爭議事件 學術自由爭議 兩名學生在民主牆張貼冒犯標語 2017年9月7日,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的兒子潘匡仁樓身亡的消息傳出後,民主牆同日一度出現冒犯標語。教大校長張仁良形容有關字句「超越人性的底線」,作為校長責無旁貸,對事件感到非常痛心和內疚,並稱會翻查閉路電視片段,嚴肅處理事件。教大校董會主席馬時亨表明追究到底,至於是否暗示會開除涉事者學籍,他表示「沒有這樣說」,稱一切按機制去辦。學生會長黎曉晴批評校方打壓言論自由,學生會已就該標語因帶有人身攻擊及侮辱性內容,幹事已立即將該標語除下。不過事件是否真是學生所為,教大校長張仁良稱還要調查。有學者直言,外界不應對教大學生早下判斷,對他們公審。 此外,學生會質疑校方將閉路電視截圖公開予傳媒,令兩名懷疑涉事者外貌在未審先判下曝光,批評此行為等同出賣學生。教育大學對截圖外洩高度關注及深表遺憾,又指有關片段只作保安用途,校方將通知私隱專員公署跟進,呼籲各方停止轉發有關圖片。惟要留意現時沒有證據證明張貼者與教育大學有任何關連。 香港教育局於9月7日發出聲明譴責在香港教育大學張貼的「恭喜」蔡若蓮喪子字句是歹毒及惡意冒犯行為。香港特首林鄭月娥,香港教育局局長楊潤雄都嚴厲譴責香港教育大學民主牆出現譏諷副局長蔡若蓮兒子身亡的標語是「極之涼薄和侮辱,超越社會底線」,指出「言論自由並非完全沒有限制,學術自由和院校自主也非鼓吹歪論的藉口」。 9月8日,多個親中團體約40人到校園抗議,對事件表達不滿,應公開向蔡若連道歉。 9月9日凌晨約兩時,民主牆出現以簡體字打印冒犯已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及其遺孀劉霞言論。教大校方對此表示極度遺憾,並予以強烈譴責。惟也要留意現時同樣沒有證據證明是次張貼者與教育大學有任何關連,張貼者亦未有依規則在海報上登記學生資料。 同日,教大學生會會長黎曉晴引述校方指,有學校校長稱將「永不錄用」教大學生或近幾屆畢業生,傳言10名學生因此風波被取消實習機會,認為校方應協助有關學生。教育局局長楊潤雄譴責民主牆有張貼冒犯劉曉波及其家人字句,但他指未聽過不錄用教大學生的言論,相信校長是理性,並且有機制處理。 校方自行調查三個月後證實是教大校內學生所為。但據了解,該2名同學非教育主修學生,相信不會成為老師。 教協副會長兼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表示,早前有人在教育大學張貼奚落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喪子的標語,是不可接受,應受到譴責,但他認為不涉及事件的教大學生,不應受到懲罰,希望各方不要激化事件。他亦了解,事件沉澱一段時間後,有校長已經回心轉意,願意錄用教大畢業生。 隨後,2名張貼冒犯標語的學生已被嚴正處理,但沒有公開懲處細節,相信有關紀錄會對兩名涉事學生將來升學或工作有一定影響,相反張貼有相同標語的香港城市大學則沒有作出後續處理。 教大兩名教授被揭發抄襲論文 2018年1月,香港教育大學數學與資訊科技學系教授江紹祥及助理教授宋燕捷,兩名教大學者被揭發利用相似度超過六成的論文重複在學術期刊發表,通過自我抄襲影響工作績效評估,期刊出版發現教大學者的違規行為後,即時將論文抽起不予發表。拒絕刊登教大論文的期刊出版社《數碼時代教學研究新模式》(Emerging Practices in Scholarship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a Digital Era)指出,兩人曾於2016年8月在另一出版社《互聯網及高等教育》(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發表名為「高等教育的學習與教學·自備工具的可行性及限制:教師角度」的論文,到2017年又於出版社投稿發表名為「高等教育的學習·自備工具的可行性及限制:教師角度」的論文,但兩篇論文都是相同角度的文章,不但文章題目一樣,內容中也多處一樣,舊版是4,527字,新版字數減少至3,979字,就連所用的圖表也相同,期刊出版社審定後確定有抄襲行為,因此拒絕刊登,出版社同時強調絕不容許抄襲行為。有傳媒使用香港中文大學的抄襲檢測系統「維誠 (VeriGuide )」檢查兩篇論文,確定兩者相似度高達百分之63,內文225句有143句相似,而兩篇論文均屬於香港教育大學的資助研究項目。教大數學與資訊科技學系教授江紹祥,曾經任職優質教育基金評審及監察專責委員會委員,在回應時承認「做漏咗」及收到學術期刊指其涉嫌違反操守,但否認涉及重複發布論文或自我抄襲,又稱與教大的論文產量要求無關。由於論文發表量對學者的績效及大學排名有影響,教大學者的抄襲行為被認為是違反學術誠信,香港教育大學則不評論其高層及學者的抄襲行為,與教大同為研究型大學的香港大學在同期亦發生陳德儀副教授抄襲論文的事件,事件被揭發後港大沒有追究,只是補上勘誤聲明了事,教大對比下屬於個別的巧合情況,因此處理方法並無不妥。 影視作品取景 2004年無綫電視電視劇《赤沙印記@四葉草.2》 2007年香港電影《地獄第19層》 2008年無綫電視電視劇《尖子攻略》 2011年無綫電視電視劇《法證先鋒III》 2012年無綫電視電視劇《缺宅男女》 2013年香港電影《狂舞派》 2015年香港電影《雛妓》 參見 香港教育 香港專上教育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香港教育大學 大埔校園(PDF格式) 校內舍堂 羅富國堂(Northcote Hall) 葛量洪堂(Grantham Hall) 柏立基堂(Robert
分類 依照馬赫數的不同,流體分為幾種流況: 不可壓縮流 次音速不可壓縮流:M<0.3 可壓縮流 次音速可壓縮流:0.3≤M≤0.75 穿音速:0.75≤M≤1.2 超音速:1.2≤M≤5 超高音速:M≥5 馬赫角 馬赫角由物體速度與震波傳遞速度所定義,可由以下公式計算而得: 。 其中代表馬赫數,馬赫角即為震波與運動方向的夾角。 註釋 參見條目 空氣動力學 穿音速 超音速 外部連結 Gas Dynamics Toolbox Calculate Mach number and normal shock wave parameters
Mach number and normal shock wave parameters for mixtures of perfect and imperfect gases. NASA's page on Mach Number Interactive calculator for Mach
张骞的西行 前2世纪,中国的西漢王朝经过文景之治后國力日渐強盛。第七代皇帝漢武帝劉徹为打擊匈奴,計劃策動西域諸国與漢朝聯合,于是派遣張騫前往此前被冒頓單于逐出故土的大月氏。建元二年(前139年),张骞带一百多随从从长安出发,日夜兼程西行。张骞一行在途中被匈奴俘虏,遭到长达十余年的软禁。他们逃脱后历尽艰辛又继续西行,先后到达大宛、大月氏、大夏。在大夏市场上,张蓦看到了大月氏的毛毡、大秦国的海西布,尤其是西汉蜀郡的邓竹杖和蜀布。他由此推知从蜀地有路可通身毒(今印度)、大夏。前126年张骞几经周折后返回长安,出发时共一百多人,待到返回时仅剩张骞本人和一名堂邑父了。史书上把张骞的首次西行誉为“凿空”即空前的探险。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中国派往西域的第一个使团。前119年,张骞时任中郎将,又第二次出使西域,经四年时间他和他的副使先后到达烏孫、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國阿萨息斯王朝、身毒等国。 自從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各國,向漢武帝報告關於西域的詳細形勢后,漢朝對西域的外交政策由最早的联合月氏从而钳击匈奴,變成了“廣地萬里,重九譯,威德遍於四海”的強烈願望。并在前104年—前102年的李广利征大宛之战最终获胜之后,塔里木盆地的印欧人的城邦国家纷纷改投门庭接受汉朝廷政府的管辖,因而在乌垒和蔚犁等地屯田和驻军几千人,并设置了戍己校尉以对当地的管辖,后為了促進西域與長安的交流,漢武帝招募了大量身份低微的商人,利用朝廷配給的貨物,到西域各國經商。這些具有冒險精神的商人中大部分成為富商巨賈,從而吸引了更多人從事絲綢之路上的貿易活動,極大地推動了中原與中西亚之間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時漢朝在各个关卡的海关税收方面取得了巨大利潤。出於對匈奴与汉朝在塔里木盆地的反复争夺與絲路上強盜橫行的狀況考慮,加強對西域的控制,漢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設立了漢朝對西域的直接管轄機構——西域都護府。 以漢朝廷在西域设立官员为标志,丝绸之路这条东西方交流之路开始进入繁荣的时代。 大规模的贸易 當羅馬人在公元前63年征服敘利亞的塞琉古帝國和前30年征服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后,加之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各國后遠東中國傾國力向西拓展的機遇,通過絲路的交流與貿易在印度、東南亞、錫蘭島、中國、中東、非洲和歐洲之間迅速發展。無數新奇的商品、技術與思想源源不斷的流行于歐亞非三洲的各個國家。大陸之間的貿易溝通變得規則、有序。 羅馬人很快就加入到這條商道中,從1世紀起羅馬人開始狂熱的迷戀着從阿薩息斯王朝、貴霜帝國和阿克蘇姆帝國手中轉手取得的中國絲綢——即便當時的羅馬人相信絲綢是從樹上摘下來的。“賽利斯人們(中國人)以從他們的樹林中獲取這種毛織品而聞名于世。他們將從樹上摘下的絲綢浸泡在水中,再將白色的樹葉一一梳落。(絲綢的)生産需要如此多的勞役,而它們又來自于地球的彼方,這令羅馬的少女們可以身着半透明的絲衣在大陸街上炫耀。”(老普林尼,《博物學》) 那時,絲綢成為羅馬人狂熱追求的對象。古羅馬的市場上絲綢的價格曾上揚至每磅約12兩黃金的天價。造成羅馬帝國黃金大量外流。這迫使元老院斷然制定法令禁止人們穿著絲衣,而理由除了黃金外流以外則是絲織品被認為是不道德的“我所看到的絲綢衣服,如果它的材質既不能遮掩人的軀體,又不能令人顯得莊重,這也能叫做衣服?……少女們注意到她們放浪的舉止,以至於成年人們可以透過她身上輕薄的絲衣看到她的身軀,丈夫、親朋好友們對女性身體的了解令他們更親近”(塞內卡,《雄辯集》,第一卷) 不仅仅是罗马人对来自东方的神奇玩意儿感兴趣。埃及歷史上著名的艷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也曾經被記載穿着絲綢外衣接見使節,並酷愛絲綢製品。97年,东汉将军班超在重新建立起汉朝在中亚地区的支配地位后,派甘英攜帶大量絲織品到達波斯灣和羅馬的敘利亞行省(可能是今日土耳其的安条克),而當時安条克以南正是羅馬的埃及行省的領域。因而中國與埃及最早的官方溝通應當就是在這一時期。 而记载中的中国和其他大国的官方溝通似乎不止于此。《後漢書》記載了公元166年(漢桓帝延熹九年),罗马帝国派遣出第一批特使抵达汉朝。这些使者到达汉朝后以罗马帝国皇帝安敦的名义向汉朝皇帝汉桓帝进献了礼物。(由于安敦宁·毕尤死于161年(延熹四年),他死后由马尔库斯·奥列里乌斯继承王位,使者们不知道该用哪个国王的名义参拜汉朝皇帝,所以便称罗马国王为安敦。)罗马的使者从济南郡以北部的平原郡出海,通过海路,抵达今越南的东京,并在东南亚采购了犀牛角、象牙、玳瑁等奢侈品。汉朝也从罗马使者手中得到了有关天文学的书籍。 從西方到東方 絲路在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威尼斯共和國攻陷君士坦丁堡後没落,而西班牙、葡萄牙開始企圖繞過被意大利威尼斯共和國和熱那亞共和國和比薩共和國和奥斯曼帝国控制的地中海航綫與舊有的絲綢之路,要經由海路接通南亚和东亚,並希望能从中獲得比絲路貿易更大的利潤。一些國家也希望將本國的所信仰的宗教傳至東方。 由於西夏阻隔令絲綢之路一度中斷,到13世紀初成吉思汗西征與四大汗國建立後,使經由河西走廊通往西域的草原絲綢之路重新暢通無阻:傳教士和商人追隨派往大蒙古國特使的腳步,開始踏入亞洲。蒙古人在轄境內推行驛站交通,草原驛站與蒙古帝國擴張一道延伸至西亞和東歐,由漠北草原到四大汗國境內都遍設驛站,連接交通網使中斷幾個世紀之久的歐亞道路重新開通。大蒙古國時期驛站的設置與有效管理促進了蒙古帝國與世界各國之間的商貿往來。蒙古政府大力建設都城到地方的各級驛站、客館,使草原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有空前發展。 1492年,受命于西班牙女王伊莎貝拉一世的資助的熱那亞人哥倫布遠航的一個目標就是最終能到達印度,並開創另一條比絲路更好的貿易要道,但他卻在失望中發現了美洲的巴哈馬群島,在後來的屢次航行中始終認為是發現了印度,並且至死都相信他所到的地方是印度,後來才證實是發現了新大陸美洲。於是哥倫布之後的西班牙帝國和葡萄牙帝國的探險家在美洲開啟了新世界的殖民地時代。 17世紀之後,荷蘭與英國也陸續在非洲、美洲、南太平洋擴展他們的勢力。航海貿易興起後,中亞的陸上絲路逐漸被取而代之,由海上絲綢之路承擔對外貿易主力。 19世紀初叶,尽管歐洲強權已在海上遍布,中國依然被西方認為是嚮往之地,是最興旺與古老的文明,學者多認為這是絲路在中西交流史上所帶來的精神性影響,也造成西方在近代200年期間,認為與中國交易能獲得巨大利潤的印象。 被列为世界遗产 中國自1998年起便啟動了絲綢之路申請世界遺產的項目。2006年,中國與哈薩克、吉爾吉斯、塔吉克、烏茲別克、土庫曼五國達成協議,聯合申遺。2014年6月22日,在杜哈舉行的第38屆的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絲綢之路同京杭大運河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经济文化交流 商品交流 正如“丝绸之路”的名称,在这条逾7000公里的长路上,丝绸与同样原产中国的瓷器一样,成为当时一个东亚强盛文明象征。丝绸不仅是丝路上重要的奢侈消费品,也是历代中原王朝的一种有效的政治工具:中国的友好使节出使西域乃至更远的国家时,往往将丝绸作为表示两国友好的有效手段。并且丝绸的西传也少许改变了西方各国对中国的印象,由于西传至君士坦丁堡的丝绸和瓷器价格奇高,令相当多的人认为中国乃至东亚是一个物产丰盈的富裕地区。各国元首及贵族曾一度以穿着用腓尼基红染过的中国丝绸,家中使用瓷器为富有荣耀的象征。 此外,阿富汗的青金石也随着商队的行进不断流入欧亚各地。这种远早于丝绸的贸易品在欧亚大陆的广泛传播为带动欧亚贸易交流做出了贡献。这种珍贵的商品曾是两河流域各国财富的象征。当青金石流传到印度后,被那里的佛教徒供奉为佛教七宝之一,令青金石增添了悠远的宗教色彩。而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菠菜(又称为波稜菜,唐代由今尼泊爾傳入)、黄瓜(汉时称胡瓜)、石榴等的传播为东亚人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西域特产的葡萄酒经过历史的发展融入到中国的传统酒文化当中。商队从中国主要运出铁器、金器、银器、镜子和其他豪华制品。运往中国的是稀有动物和鸟类、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 文化交流 芮乐伟·韩森教授认为:如果只看货物贸易的重量与往来的人数,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交通流量较少的道路之一;丝绸之路之所以改变历史,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丝路上穿行的人们把他们各自的文化的沿线传播。 造纸印刷术的西传 自从公元前1世紀,中國式造紙工艺率先在中國發明和漢和帝元興元年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到八世纪中叶为止,只有當時的東亞及东南亞部分國家才有發達的造紙工業。隨著絲綢之路的繁榮,紙製品開始在西域以及更遠的地方出現。人們已在在樓蘭遺跡的考古發現了2世紀的古紙。而中亞地區雖然也是用紙,但沒有發現造紙作坊的證據。很多人認為造紙術的西傳為中亞、西亞及歐洲帶來了一次巨大的變革,而最初這場變革卻是很意外的:751年唐與新興的阿拔斯王朝在中亞的怛罗斯战役,三万唐军失败,阿拉伯军队將唐军戰俘沿着絲綢之路帶回撒马尔罕,而這些戰俘中就有長於造紙術的中國工匠。最終造紙術就這樣傳播到伊斯蘭世界,後來在14世紀傳入意大利的西西裡島和伊比利亞半島,15世紀傳入西歐和中歐。西域地區沙漠密布,各國的繁榮與水往往是脫不開關係的。天山與昆侖山溶化的雪水是西域的主要補給水源之一。然而收集這些雪水並不是容易的事情,溶化后積聚在山路的水很短時間就會被蒸發或滲入地下。自汉宣帝在位时派遣軍隊囤積在西域發展農業時,流傳于山區的坎兒井和井渠技術被同樣需要水源的軍人使用在西域,並逐步流傳至更遠的國家。早先西域地區坎兒井技術究竟是由中國還是波斯傳入西域一直事件有爭議的問題。不過井渠技術和穿井法被證實是由中國傳向西方:《太史公书》中記載,贰师將軍李广利率兵攻打大宛,利用斷絕水源的方式圍困城市。然“宛城中新得漢人知穿井”,令大宛人堅持了很長時間。 古代中國的印刷術也是沿著丝路逐漸西傳的技術之一。在敦煌、吐魯番等地,已經發現了用於彫版印刷的木刻板和部分紙製品。其中唐代的《金剛經》彫版碎片如今仍保存于英國。這説明印刷術在8世纪至少已傳播至中亞。13世纪时代,不少欧洲傳教士和使節沿丝绸之路来到元朝的都城拜見蒙古皇帝,并将这种技术带回欧洲。1450年,欧洲人古騰堡利用印刷术印出了一部《圣经》。1466年,第一个印刷厂在意大利佛罗倫薩出现,令这种便于文化传播的技术很传遍了整个欧洲。 宗教思想交流 前1世纪末叶,佛教自于阗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北侧之“丝绸之路”子孔道,全面传到西域各国。关于佛教传入西域地区,目前尚有许多说法。但是国内外“学术界基本看法是:佛教早在公元前2世纪以后,晚在公元前1世纪末已传入西域了”。据此,佛教於公元前87年传入西域于阗(和田)以后,公元前10年左右自佛教圣地于阗向西或北方向传播到叶城、莎车、塔什库尔干、喀什、阿克苏、库车、焉首等西域之“丝绸之路”北路各地和向东北方向传播到且末、若羌、米兰、楼兰等西域之“丝绸之路”南北路诸地是理所当然之事。 除了佛教,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也随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成為很多人的信仰;并沿着丝绸之路的分支,传播到朝鮮半島、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 拜火教(一名为祆教)是中国人对古伊朗琐罗亚斯德教(这可能与西域地区与拜火教敌视的伊斯兰教有关。)的称呼,该教于公元前6—前1世纪沿丝路向东方传播,被认为是最早传入西域的宗教。拜火教曾是波斯的国教,在伊斯兰哈里发兴起后被迫东移。有记载当时西域各国都信仰琐罗亚斯德教,受到中原王朝朝廷支持,隋唐時期也有许多祆祠以备“胡商祈福”,地方统治者为控制拜火教的发展,设立萨薄一职,试图将宗教纳入国家管理体系中。但该教于九世纪中叶回紇人西遷塔里木盆地后则基本消失。 景教则是叙利亚基督教聶斯脫里教派的一个分支,史料记载景教在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博得皇帝好感,并准许教徒在长安兴建庙寺一所,初称“波斯寺”,后更名为“罗马寺”、“大秦寺”;到唐高宗在位时,阿罗本被奉为镇国大法主,往后教堂亦挂上历代大唐皇帝像。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景教徒伊斯曾协助郭子仪平乱,后被赐紫衣袈裟。从635年开始,景教在中原顺利发展了2百年,与祆教及摩尼教并称唐代“三夷教”。在会昌法难之后,景教走向衰落,但一直延续到16世纪末叶天主教进入中国时仍未絕跡。 参看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书籍 《文明探索——漢朝》. ISBN 978-7-5347-3651-3. 《中國歷史地理學》. ISBN 978-7-04-010621-3. 《中國古代絲綢之路》. ISBN 978-7-220-06556-9. F. B. Huyghe & E. Huyghe 著,耿昇 譯:《海市蜃樓中的帝國——絲綢之路上的人、神與神話》.
宗教思想交流 前1世纪末叶,佛教自于阗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北侧之“丝绸之路”子孔道,全面传到西域各国。关于佛教传入西域地区,目前尚有许多说法。但是国内外“学术界基本看法是:佛教早在公元前2世纪以后,晚在公元前1世纪末已传入西域了”。据此,佛教於公元前87年传入西域于阗(和田)以后,公元前10年左右自佛教圣地于阗向西或北方向传播到叶城、莎车、塔什库尔干、喀什、阿克苏、库车、焉首等西域之“丝绸之路”北路各地和向东北方向传播到且末、若羌、米兰、楼兰等西域之“丝绸之路”南北路诸地是理所当然之事。 除了佛教,拜火教、摩尼教和景教也随着丝绸之路来到中国,成為很多人的信仰;并沿着丝绸之路的分支,传播到朝鮮半島、日本与其他亚洲国家。 拜火教(一名为祆教)是中国人对古伊朗琐罗亚斯德教(这可能与西域地区与拜火教敌视的伊斯兰教有关。)的称呼,该教于公元前6—前1世纪沿丝路向东方传播,被认为是最早传入西域的宗教。拜火教曾是波斯的国教,在伊斯兰哈里发兴起后被迫东移。有记载当时西域各国都信仰琐罗亚斯德教,受到中原王朝朝廷支持,隋唐時期也有许多祆祠以备“胡商祈福”,地方统治者为控制拜火教的发展,设立萨薄一职,试图将宗教纳入国家管理体系中。但该教于九世纪中叶回紇人西遷塔里木盆地后则基本消失。 景教则是叙利亚基督教聶斯脫里教派的一个分支,史料记载景教在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年)博得皇帝好感,并准许教徒在长安兴建庙寺一所,初称“波斯寺”,后更名为“罗马寺”、“大秦寺”;到唐高宗在位时,阿罗本被奉为镇国大法主,往后教堂亦挂上历代大唐皇帝像。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景教徒伊斯曾协助郭子仪平乱,后被赐紫衣袈裟。从635年开始,景教在中原顺利发展了2百年,与祆教及摩尼教并称唐代“三夷教”。在会昌法难之后,景教走向衰落,但一直延续到16世纪末叶天主教进入中国时仍未絕跡。 参看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书籍 《文明探索——漢朝》. ISBN 978-7-5347-3651-3. 《中國歷史地理學》. ISBN 978-7-04-010621-3. 《中國古代絲綢之路》. ISBN 978-7-220-06556-9. F. B. Huyghe & E. Huyghe 著,耿昇 譯:《海市蜃樓中的帝國——絲綢之路上的人、神與神話》. 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2005年1月,ISBN 978-7-5373-1329-2. 研究書目 林梅村:《絲綢之路考古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林梅村:《絲綢之路散記》(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4)。 姜伯勤:《敦煌吐魯番文書與絲綢之路》(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Luce Boulnois著,耿昇譯:《絲綢之路》(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 長澤和俊著,鍾美珠譯:《絲綢之路史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季羡林:〈丝绸之路与西行行记考〉。 外部链接 絲綢之路基金會 20世纪黎轩、条支和大秦研究述评 日本NHK電視節目-シルクロード 嫘祖和絲綢 中吉哈聯合成功申遺絲綢之路 中国文化史 中国經濟史 欧洲经济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诗集 文革时期政治文献 天安门广场 1976年作品
《天安门诗抄》 1978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一个16人组成的小组以“童怀周”的笔名将有关的抄本加以编辑整理,编成《天安门诗抄》一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三辑,第一辑收录旧体诗词曲515首及挽联40联,第二辑收录新体诗59首,而第三辑收录悼词、祭词、誓词、散文诗等49篇。此书封面是当时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所题。 所辑最著名的两首旧体诗如下: 《革命诗抄》 另一部正式出版的诗集是七机部五〇二所、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革命诗抄》编辑组编成的《革命诗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