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stringlengths
1
164
article
stringlengths
0
7.96M
論語
:*序說 ==各篇== :*學而第一 :*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衞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 :*知道第二十二 ==全覽== :*全覽(將全篇放在同一頁中閱讀)
論語
#REDIRECT 論語
大學
*禮記/大學 *禮記/大學 (證釋本) *四書章句集註/大學章句 ja:大學
中華民國憲法
__NOTOC__ :<big><big>國民政府令</big></big> :  國民大會制定中華民國憲法,並定於中華民國三十六年一月一日公佈,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施行,茲公佈之。此令。 :   <big><big>中華民國憲法目錄</big></big> :第一章 總綱 :第二章 人民之權利義務 :第三章 國民大會 :第四章 總統 :第五章 行政 :第六章 立法 :第七章 司法 :第八章 考試 :第九章 監察 :第十章 中央與地方之許可權 :第十一章 地方制度 : 第一節 省 : 第二節 縣 :第十二章 選舉罷免創制複決 :第十三章 基本國策 : 第一節 國防 : 第二節 外交 : 第三節 國民經濟 : 第四節 社會安全 : 第五節 教育文化 : 第六節 邊疆地區 :第十四章 憲法之施行及修改 :   <big><big>中華民國憲法</big></big> 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國民大會透過 :<span id="前言">  中華民國國民大會受全體國民之付託,依據孫中山先生創立中華民國之遺教,為鞏固國權,保障民權,奠定社會安寧,增進人民福利,制定本憲法,頒行全國,永矢鹹遵。</span> :<span id="第一章_總綱">     第一章 總綱</span> :第一條  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 :第二條  中華民國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 :第三條  具有中華民國國籍者為中華民國國民。 :第四條  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非經國民大會之決議,不得變更之。 :第五條  中華民國各民族一律平等。 :第六條  中華民國國旗定為紅地,左上角靑天白日。 :<span id="第二章_人民之權利與義務">     第二章 人民之權利義務</span> :第七條  中華民國人民,無分男女,宗教,種族,階級,黨派,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第八條  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除現行犯之逮捕由法律另定外,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式,不得逮捕拘禁。非由法院依法定程式,不得審問處罰。非依法定程式之逮捕,拘禁,審問,處罰,得拒絕之。 :        人民因犯罪嫌疑被逮捕拘禁時,其逮捕拘禁機關應將逮捕拘禁原因,以書面吿知本人及其本人指定之親友,並至遲於二十四小時內移送該管法院審問。本人或他人亦得聲請該管法院,於二十四小時內向逮捕之機關提審。 :        法院對於前項聲請,不得拒絕,並不得先令逮捕拘禁之機關查覆。逮捕拘禁之機關,對於法院之提審,不得拒絕或遲延。 :        人民遭受任何機關非法逮捕拘禁時,其本人或他人得向法院聲請追究,法院不得拒絕,並應於二十四小時內向逮捕拘禁之機關追究,依法處理。 :第九條   人民除現役軍人外,不受軍事審判。 :第十條   人民有居住及遷徙之自由。 :第十一條  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 :第十二條  人民有秘密通訊之自由。 :第十三條  人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 :第十四條  人民有集會及結社之自由。 :第十五條  人民之生存權,工作權及財產權,應予保障。 :第十六條  人民有請願,訴願及訴訟之權。 :第十七條  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及複決之權。 :第十八條  人民有應考試服公職之權。 :第十九條  人民有依法律納稅之義務。 :第二十條  人民有依法律服兵役之義務。 :第二十一條 人民有受國民教育之權利與義務。 :第二十二條 凡人民之其他自由及權利,不妨害社會秩序公共利益者,均受憲法之保障。 :第二十三條 以上各條列舉之自由權利,除為防止妨礙他人自由,避免緊急危難,維持社會秩序,或增進公共利益所必要者外,不得以法律限制之。 :第二十四條 凡公務員違法侵害人民之自由或權利者,除依法律受懲戒外,應負刑事及民事責任。被害人民就其所受損害,並得依法律向國家請求賠償。 :<span id="第三章_國民大會">     第三章 國民大會</span> :第二十五條 國民大會依本憲法之規定,代表全國國民行使政權。 :第二十六條 國民大會以左列代表組織之: :        一 每縣市及其同等區域各選出代表一人,但其人口逾五十萬人者,每增加五十萬人,增選代表一人。縣市同等區域以法律定之。 :        二 蒙古選出代表,每盟四人,每特別旗一人。 :        三 西藏選出代表,其名額以法律定之。'' :        四 各民族在邊疆地區選出代表,其名額以法律定之。 :        五 僑居國外之國民選出代表,其名額以法律定之。 :        六 職業團體選出代表,其名額以法律定之。 :        七 婦女團體選出代表,其名額以法律定之。 :第二十七條 國民大會之職權如左: :        一 選舉總統副總統。 :        二 罷免總統副總統。 :        三 修改憲法。 :        四 複決立法院所提之憲法修正案。 :        關於創制複決兩權,除前項第三第四兩款規定外,俟全國有半數之縣市曾經行使創制複決兩項政權時,由國民大會制定辦法並行使之。 :第二十八條 國民大會代表每六年改選一次。 :        每屆國民大會代表之任期至次屆國民大會開會之日為止。 :        現任官吏不得於其任所所在地之選舉區當選為國民大會代表。 :第二十九條 國民大會於每屆總統任滿前九十日集會,由總統召集之。 :第三十條  國民大會遇有左列情形之一時,召集臨時會: :        一 依本憲法第四十九條之規定,應補選總統副總統時。 :        二 依監察院之決議,對於總統副總統提出彈劾案時。 :        三 依立法院之決議,提出憲法修正案時。 :        四 國民大會代表五分之二以上請求召集時。 :        國民大會臨時會,如依前項第一款或第二款應召集時,由立法院院長通吿集會。依第三款或第四款應召集時,由總統召集之。 :第三十一條 國民大會之開會地點在中央政府所在地。 :第三十二條 國民大會代表在會議時所為之言論及表決,對會外不負責任。 :第三十三條 國民大會代表,除現行犯外,在會期中,非經國民大會許可,不得逮捕或拘禁。 :第三十四條 國民大會之組織,國民大會代表之選舉罷免,及國民大會行使職權之程式,以法律定之。 :<span id="第四章_總統">     第四章 總統</span> :第三十五條 總統為國家元首,對外代表中華民國。 :第三十六條 總統統率全國陸海空軍。 :第三十七條 總統依法公佈法律,發布命令,須經行政院院長之副署,或行政院院長及有關部會首長之副署。 :第三十八條 總統依本憲法之規定,行使締結條約及宣戰媾和之權。 :第三十九條 總統依法宣佈戒嚴,但須經立法院之透過或追認。立法院認為必要時,得決議移請總統解嚴。 :第四 十條 總統依法行使大赦,特赦,減刑及復權之權。 :第四十一條 總統依法任免文武官員。 :第四十二條 總統依法授與榮典。 :第四十三條 國家遇有天然災害,癘疫或國家財政經濟上有重大變故,須為急速處分時,總統於立法院休會期間,得經行政院會議之決議,依緊急命令法,發布緊急命令,為必要之處置。但須於發布命令後一個月內提交立法院追認。如立法院不同意時,該緊急命令立卽失效。 :第四十四條 總統對於院與院間之爭執,除本憲法有規定者外,得召集有關各院院長會商解決之。 :第四十五條 中華民國國民年滿四十歲者得被選為總統副總統。 :第四十六條 總統副總統之選舉,以法律定之。 :第四十七條 總統副總統之任期為六年,連選得連任一次。 :第四十八條 總統應於就職時宣誓,誓詞如左: :        「-{餘}-謹以至誠,向全國人民宣誓,-{餘}-必遵守憲法,盡忠職務,增進人民福利,保衞國家,無負國民付託。如違誓言,願受國家嚴厲之制裁。謹誓。」 :第四十九條 總統缺位時,由副總統繼任,至總統任期屆滿為止。總統副總統均缺位時,由行政院院長代行其職權,並依本憲法第三十條之規定,召集國民大會臨時會,補選總統副總統,其任期以補足原任總統未滿之任期為止。總統因故不能視事時,由副總統代行其職權。總統副總統均不能視事時,由行政院院長代行其職權。 :第五十條  總統於任滿之日解職,如屆期次任總統尚未選出,或選出後總統副總統均未就職時,由行政院院長代行總統職權。 :第五十一條 行政院院長代行總統職權時,其期限不得逾三個月。 :第五十二條 總統除犯內亂或外患罪外,非經罷免或解職,不受刑事上之訴究。 :<span id="第五章_行政">     第五章 行政</span> :第五十三條 行政院為國家最高行政機關。 :第五十四條 行政院設院長副院長各一人,各部會首長若干人,及不管部會之政務委員若干人。 :第五十五條 行政院院長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之。」 :        立法院休會期間,行政院院長辭職或出缺時,由行政院副院長代理其職務,但總統須於四十日內諮請立法院召集會議,提出行政院院長人選徵求同意。行政院院長職務,在總統所提行政院院長人選未經立法院同意前,由行政院副院長暫行代理。 :第五十六條 行政院副院長,各部會首長及不管部會之政務委員,由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之。 :第五十七條 行政院依左列規定,對立法院負責: :        一、行政院有向立法院提出施政方針及施政報吿之責。立法委員在開會時,有向行政院院長及行政院各部會首長質詢之權。 :        二、立法院對於行政院之重要政策不贊同時,得以決議移請行政院變更之。行政院對於立法院之決議,得經總統之核可,移請立法院覆議。覆議時,如經出席立法委員三分之二維持原決議,行政院院長應卽接受該決議或辭職。 :        三、行政院對於立法院決議之法律案、預算案、條約案,如認為有窒礙難行時,得經總統之核可,於該決議案送達行政院十日內,移請立法院覆議。覆議時,如經出席立法委員三分之二維持原案,行政院院長應卽接受該決議或辭職。 :第五十八條 行政院設行政院會議,由行政院院長,副院長,各部會首長及不管部會之政務委員組織之,以院長為主席。 :        行政院院長,各部會首長,須將應行提出於立法院之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其他重要事項,或涉及各部會共同關係之事項,提出於行政院會議議決之。 :第五十九條 行政院於會計年度開始三個月前,應將下年度預算案提出於立法院。 :第六十條  行政院於會計年度結束後四個月內,應提出決算於監察院。 :第六十一條 行政院之組織,以法律定之。 :<span id="第六章_立法">     第六章 立法</span> :第六十二條 立法院為國家最高立法機關,由人民選舉之立法委員組織之,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權。 :第六十三條 立法院有議決法律案,預算案,戒嚴案,大赦案,宣戰案,媾和案,條約案及國家其他重要事項之權。 :第六十四條 立法院立法委員依左列規定選出之: :        一 各省,各直轄市選出者,其人口在三百萬以下者五人,其人口超過三百萬者,每滿一百萬人增選一人。 :        二 蒙古各盟旗選出者。 :        三 西藏選出者。 :        四 各民族在邊疆地區選出者。 :        五 僑居國外之國民選出者。 :        六 職業團體選出者。 :        立法委員之選舉及前項第二款至第六款立法委員名額之分配,以法律定之。婦女在第一項各款之名額,以法律定之。 :第六十五條 立法委員之任期為三年,連選得連任,其選舉於每屆任滿前三個月內完成之。 :第六十六條 立法院設院長副院長各一人 , 由立法委員互選之。 :第六十七條 立法院得設各種委員會。 :        各種委員會得邀請政府人員及社會上有關係人員到會備詢。 :第六十八條 立法院會期,每年兩次,自行集會,第一次自二月至五月底,第二次自九月至十二月底,必要時得延長之。 :第六十九條 立法院遇有左列情事之一時,得開臨時會: :        一、總統之諮請。 :        二、立法委員四分之一以上之請求。 :第七十條  立法院對於行政院所提預算案,不得為增加支出之提議。 :第七十一條 立法院開會時,關係院院長及各部會首長得列席陳述意見。 :第七十二條 立法院法律案透過後,移送總統及行政院,總統應於收到後十日內公佈之,但總統得依照本憲法第五十七條之規定辦理。 :第七十三條 立法委員在院內所為之言論及表決,對院外不負責任。 :第七十四條 立法委員,除現行犯外,非經立法院許可,不得逮捕或拘禁。 :第七十五條 立法委員不得兼任官吏。 :第七十六條 立法院之組織,以法律定之。 :<span id="第七章_司法">     第七章 司法</span> :第七十七條 司法院為國家最高司法機關,掌理民事、刑事、行政訴訟之審判,及公務員之懲戒。 :第七十八條 司法院解釋憲法,並有統一解釋法律及原文為「並」,後在《國民大會公報》 (民國36年1月21日)上勘誤。命令之權。 :第七十九條 司法院設院長副院長各一人,由總統提名,經監察院同意任命之。 :        司法院設大法官若干人,掌理本憲法第七十八條規定事項,由總統提名,經監察院同意任命之。 :第八十條  法官須超出黨派以外,依據法律獨立審判,不受任何-{幹}-涉。 :第八十一條 法官為終身職,非受刑事或懲戒處分,或禁治產之宣吿,不得免職。非依法律,不得停職,轉任或減俸。 :第八十二條 司法院及各級法院之組織,以法律定之。 :<span id="第八章_考試">     第八章 考試</span> :第八十三條 考試院為國家最高考試機關,掌理考試,任用,銓敘,考績,級俸,陞遷,保障,褒獎,撫卹,退休,養老等事項。 :第八十四條 考試院設院長副院長各一人,考試委員若干人,由總統提名,經監察院同意任命之。 :第八十五條 公務人員之選拔,應實行公開競爭之考試制度,並應按省區分別規定名額,分割槽舉行考試。非經考試及格者,不得任用。 :第八十六條 左列資格,應經考試院依法考選銓定之: :        一 公務人員任用資格。 :        二 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執業資格。 :第八十七條 考試院關於所掌事項,得向立法院提出法律案。 :第八十八條 考試委員須超出黨派以外,依據法律獨立行使職權。 :第八十九條 考試院之組織,以法律定之。 :<span id="第九章_監察">     第九章 監察</span> :第九十條  監察院為國家最高監察機關,行使同意,彈劾,糾舉及審計權。 :第九十一條 監察院設監察委員,由各省市議會,蒙古西藏地方議會,及華僑團體選舉之。其名額分配依左列之規定: :        一 每省五人。 :        二 每直轄市二人。 :        三 蒙古各盟旗共八人。 :        四 西藏八人。 :        五 僑居國外之國民八人。 :第九十二條 監察院設院長副院長各一人,由監察委員互選之。 :第九十三條 監察委員之任期為六年,連選得連任。 :第九十四條 監察院依本憲法行使同意權時,由出席委員過半數之議決行之。 :第九十五條 監察院為行使監察權,得向行政院及其各部會調閱其所發布之命令及各種有關檔案。 :第九十六條 監察院得按行政院及其各部會之工作,分設若干委員會,調查一切設施,注意其是否違法或失職。 :第九十七條 監察院經各該委員會之審查及決議,得提出糾正案,移送行政院及其有關部會,促其注意改善。」 :        監察院對於中央及地方公務人員,認為有失職或違法情事,得提出糾舉案或彈劾案,如涉及刑事,應移送法院辦理。 :第九十八條 監察院對於中央及地方公務人員之彈劾案,須經監察委員一人以上之提議,九人以上之審查及決定,始得提出。 :第九十九條 監察院對於司法院或考試院人員失職或違法之彈劾,適用本憲法第九十五條,第九十七條及第九十八條之規定。 :第一百條  監察院對於總統副總統之彈劾案,須有全體監察委員四分之一以上之提議,全體監察委員過半數之審查及決議,向國民大會提出之。 :第一百零一條 監察委員在院內所為之言論及表決,對院外不負責任。 :第一百零二條 監察委員,除現行犯外,非經監察院許可,不得逮捕或拘禁。 :第一百零三條 監察委員不得兼任其他公職或執行業務。 :第一百零四條 監察院設審計長,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之。 :第一百零五條 審計長應於行政院提出決算後三個月內,依法完成其審核,並提出審核報吿於立法院。 :第一百零六條 監察院之組織,以法律定之。 :<span id="第十章_中央與地方之許可權">     第十章 中央與地方之許可權</span> :第一百零七條 左列事項,由中央立法幷執行之: :        一 外交。 :        二 國防與國防軍事。 :        三 國籍法,及刑事民事商事之法律。 :        四 司法制度。 :        五 航空,國道,國有鐵路,航政,郵政及電政。 :        六 中央財政與國稅。 :        七 國稅與省稅縣稅之劃分。 :        八 國營經濟事業。 :        九 幣制及國家銀行。 :        十 度量衡。 :        十一 國際貿易政策。 :        十二 涉外之財政經濟事項。 :        十三 其他依本憲法所定關於中央之事項。 :第一百零八條 左列事項,由中央立法幷執行之,或交由省縣執行之: :        一 省縣自治通則。 :        二 行政區劃。 :        三 森林,工礦及商業。 :        四 教育制度。 :        五 銀行及交易所制度。 :        六 航業及海洋漁業。 :        七 公用事業。 :        八 合作事業。 :        九 二省以上之水陸交通運輸。 :        十 二省以上之水利、河道及農牧事業。 :        十一 中央及地方官吏之銓敘, 任用 ,糾察及保障。 :        十二 土地法。 :        十三 勞動法及其他社會立法。 :        十四 公用徵收。 :        十五 全國戶口調查及統計。 :        十六 移民及墾殖。 :        十七 警察制度。 :        十八 公共衞生。 :        十九 賑濟,撫卹及失業救濟。 :        二十 有關文化之古籍,古物及古蹟之儲存。 :        前項各款,省於不牴觸國家法律內,得制定單行法規。 :第一百零九條 左列事項,由省立法幷執行之,或交由縣執行之: :        一 省教育,衞生,實業及交通。 :        二 省財產之經營及處分。 :        三 省市政。 :        四 省公營事業。 :        五 省合作事業。 :        六 省農林,水利,漁牧及工程。 :        七 省財政及省稅。 :        八 省債。 :        九 省銀行。 :        十 省警政之實施。 :        十一 省慈善及公益事項。 :        十二 其他依國家法律賦予之事項。 :        前項各款,有涉及二省以上者,除法律別有規定外,得由有關各省共同辦理。 :        各省辦理第一項各款事務,其經費不足時,經立法院議決,由國庫補助之。 :第一百十條  左列事項,由縣立法幷執行之: :        一 縣教育,衞生,實業及交通。 :        二 縣財產之經營及處分。 :        三 縣公營事業。 :        四 縣合作事業。 :        五 縣農林,水利,漁牧及工程。 :        六 縣財政及縣稅。 :        七 縣債。 :        八 縣銀行。 :        九 縣警衞之實施。 :        十 縣慈善及公益事項。 :        十一 其他依國家法律及省自治法賦予之事項。 :        前項各款,有涉及二縣以上者,除法律別有規定外,得由有關各縣共同辦理。 :第一百十一條 除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零八條,第一百零九條及第一百十條列舉事項外,如有未列舉事項發生時,其事務有全國一致之性質者屬於中央,有全省一致之性質者屬於省,有一縣之性質者屬於縣。遇有爭議時,由立法院解決之。 :<span id="第十一章_地方制度">     第十一章 地方制度</span> :<span id="第一節_省">       第一節 省</span> :第一百十二條 省得召集省民代表大會,依據省縣自治通則,制定省自治法。但不得與憲法牴觸。 :        省民代表大會之組織及選舉,以法律定之。 :第一百十三條 省自治法應包含左列各款: :        一 省設省議會,省議會議員由省民選舉之。 :        二 省設省政府,置省長一人,省長由省民選舉之。 :        三 省與縣之關係。 :        屬於省之立法權,由省議會行之。 :第一百十四條 省自治法制定後,須卽送司法院。司法院如認為有違憲之處,應將違憲條文宣佈無效。 :第一百十五條 省自治法施行中,如因其中某條發生重大障礙,經司法院召集有關方面陳述意見後,由行政院院長,立法院院長,司法院院長,考試院院長與監察院院長組織委員會,以司法院院長為主席,提出方案解決之。 :第一百十六條 省法規與國家法律牴觸者無效。 :第一百十七條 省法規與國家法律有無牴觸發生疑義時,由司法院解釋之。 :第一百十八條 直轄市之自治,以法律定之。 :第一百十九條 蒙古各盟旗地方自治制度,以法律定之。 :第一百二十條 西藏自治制度,應予以保障。 :<span id="第二節_縣">       第二節 縣</span> :第一百二十一條 縣實行縣自治。 :第一百二十二條 縣得召集縣民代表大會,依據省縣自治通則,制定縣自治法。但不得與憲法及省自治法牴觸。 :第一百二十三條 縣民關於縣自治事項,依法律行使創制複決之權,對於縣長及其他縣自治人員,依法律行使選舉罷免之權。 :第一百二十四條 縣設縣議會。縣議會議員由縣民選舉之。 :        屬於縣之立法權,由縣議會行之。 :第一百二十五條 縣單行規章,與國家法律或省法規牴觸者無效。 :第一百二十六條 縣設縣政府,置縣長一人。縣長由縣民選舉之。 :第一百二十七條 縣長辦理縣自治,並執行中央及省委辦事項。 :第一百二十八條 市準用縣之規定。 :<span id="第十二章_選舉_罷免_創制_複決">     第十二章 選舉罷免創制複決</span> :第一百二十九條 本憲法所規定之各種選舉,除本憲法別有規定外,以普通, 平等 ,直接及無記名投票之方法行之。 :第一百三十條  中華民國國民年滿二十歲者,有依法選舉之權。除本憲法及法律別有規定者外,年滿二十三歲者,有依法被選舉之權。 :第一百三十一條 本憲法所規定各種選舉之候選人 , 一律公開競選。 :第一百三十二條 選舉應嚴禁威脅利誘。 選舉訴訟 ,由法院審判之。 :第一百三十三條 被選舉人得由原選舉區依法罷免之。 :第一百三十四條 各種選舉,應規定婦女當選名額,其辦法以法律定之。 :第一百三十五條 內地生活習慣特殊之國民代表名額及選舉,其辦法以法律定之。 :第一百三十六條 創制複決兩權之行使,以法律定之。 :<span id="第十三章_基本國策">     第十三章 基本國策</span> :<span id="第一節_國防">       第一節 國防</span> :第一百三十七條 中華民國之國防,以保衞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為目的。 :        國防之組織,以法律定之。 :第一百三十八條 全國陸海空軍,須超出個人,地域及黨派關係以外,効忠國家,愛護人民。 :第一百三十九條 任何黨派及個人不得以武裝力量為政爭之工具。 :第一百四十條  現役軍人不得兼任文官。 :<span id="第二節_外交">       第二節 外交</span> :第一百四十一條 中華民國之外交,應本獨立自主之精神,平等互惠之原則,敦睦邦交,尊重條約及聯合國憲章,以保護僑民權益,促進國際合作,提倡國際正義,確保世界和平。 :<span id="第三節_國民經濟">       第三節 國民經濟</span> :第一百四十二條 國民經濟應以民生主義為基本原則,實施平均地權,節制資本,以謀國計民生之均足。 :第一百四十三條 中華民國領土內之土地屬於國民全體。人民依法取得之土地所有權,應受法律之保障與限制。私有土地應照價納稅,政府並得照價收買。 :        附著於土地之鑛,及經濟上可供公眾利用之天然力,屬於國家所有,不因人民取得土地所有權而受影響。 :        土地價值非因施以勞力資本而增加者,應由國家徵收土地增值稅,歸人民共享之。 :        國家對於土地之分配與整理,應以扶植自耕農及自行使用土地人為原則,並規定其適當經營之面積。 :第一百四十四條 公用事業及其他有獨佔性之企業,以公營為原則,其經法律許可者,得由國民經營之。 :第一百四十五條 國家對於私人財富及私營事業,認為有妨害國計民生之平衡發展者,應以法律限制之。 :        合作事業應受國家之獎勵與扶助。 :        國民生產事業及對外貿易,應受國家之獎勵,指導及保護。 :第一百四十六條 國家應運用科學技術,以興修水利,增進地力,改善農業環境,規劃土地利用,開發農業資源,促成農業之工業化。 :第一百四十七條 中央為謀省與省間之經濟平衡發展,對於貧瘠之省,應酌予補助。 :        省為謀縣與縣間之經濟平衡發展,對於貧瘠之縣,應酌予補助。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中華民國領域內,一切貨物應許自由流通。 :第一百四十九條 金融機構,應依法受國家之管理。 :第一百五十條  國家應普設平民金融機構,以救濟失業。 :第一百五十一條 國家對於僑居國外之國民,應扶助並保護其經濟事業之發展。 :<span id="第四節_社會安全">       第四節 社會安全</span> :第一百五十二條 人民具有工作能力者,國家應予以適當之工作機會。 :第一百五十三條 國家為改良勞工及農民之生活,增進其生產技能,應制定保護勞工及農民之法律,實施保護勞工及農民之政策。 :        婦女兒童從事勞動者,應按其年齡及身體狀態,予以特別之保護。 :第一百五十四條 勞資雙方應本協調合作原則,發展生產事業。勞資糾紛之調解與仲裁,以法律定之。 :第一百五十五條 國家為謀社會福利,應實施社會保險制度。人民之老弱殘廢,無力生活,及受非常災害者,國家應予以適當之扶助與救濟。 :第一百五十六條 國家為奠定民族生存發展之基礎,應保護母性,並實施婦女兒童福利政策。 :第一百五十七條 國家為增進民族健康,應普遍推行衞生保健事業及公醫制度。 :<span id="第五節_教育文化">       第五節 教育文化</span> :第一百五十八條 教育文化,應發展國民之民族精神,自治精神,國民道德,健全體格,科學及生活智慧。 :第一百五十九條 國民受教育之機會一律平等。 :第一百六十條  六歲至十二歲之學齡兒童,一律受基本教育,免納學費。其貧苦者,由政府供給書籍。 :        已逾學齡未受基本教育之國民,一律受補習教育,免納學費,其書籍亦由政府供給。 :第一百六十一條 各級政府應廣設獎學金名額,以扶助學行俱優無力升學之學生。 :第一百六十二條 全國公私立之教育文化機關,依法律受國家之監督。 :第一百六十三條 國家應注重各地區教育之均衡發展,並推行社會教育,以提高一般國民之文化水準,邊遠及貧瘠地區之教育文化經費,由國庫補助之。其重要之教育文化事業,得由中央辦理或補助之。 :第一百六十四條 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在中央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百分之十五,在省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百分之二十五,在市縣不得少於其預算總額百分之三十五。其依法設定之教育文化基金及產業,應予以保障。 :第一百六十五條 國家應保障教育,科學,藝術工作者之生活,並依國民經濟之進展,隨時提高其待遇。 :第一百六十六條 國家應獎勵科學之發明與創造,並保護有關歷史文化藝術之古蹟古物。 :第一百六十七條 國家對於左列事業或個人,予以獎勵或補助: :        一 國內私人經營之教育事業成績優良者。 :        二 僑居國外國民之教育事業成績優良者。 :        三 於學術或技術有發明者。 :        四 從事教育久於其職而成績優良者。 :<span id="第六節_邊疆地區">       第六節 邊疆地區</span> :第一百六十八條 國家對於邊疆地區各民族之地位,應予以合法之保障,並於其地方自治事業,特別予以扶植。 :第一百六十九條 國家對於邊疆地區各民族之教育,文化,交通,水利,衞生,及其他經濟,社會事業,應積極舉辦,並扶助其發展,對於土地使用,應依其氣候,土壤性質,及人民生活習慣之所宜,予以保障及發展。 :<span id="第十四章_憲法之施行及修改">     第十四章 憲法之施行及修改</span> :第一百七十條  本憲法所稱之法律,謂經立法院透過,總統公佈之法律。 :第一百七十一條 法律與憲法牴觸者無效。 :        法律與憲法有無牴觸發生疑義時,由司法院解釋之。 :第一百七十二條 命令與憲法或法律牴觸者無效。 :第一百七十三條 憲法之解釋,由司法院為之。 :第一百七十四條 憲法之修改,應依左列程式之一為之: :        一 由國民大會代表總額五分之一之提議,三分之二之出席,及出席代表四分之三之決議,得修改之。 :        二 由立法院立法委員四分之一之提議,四分之三之出席,及出席委員四分之三之決議,擬定憲法修正案,提請國民大會複決。此項憲法修正案應於國民大會開會前半年公吿之。'' :第一百七十五條 本憲法規定事項,有另定實施程-{序}-之必要者,以法律定之。 :        本憲法施行之準備程-{序}-由制定憲法之國民大會議定之。 ==註釋== 分類:中華民國36年12月 分類:1947年12月25日
南京條約
==橫排原文== 茲因大清大皇帝,大英君主,欲以近來之不和之端解釋,止肇釁,為此議定設立永久和約。是以大清大皇帝特派欽差便宜行事大臣太子少保鎮守廣東廣州將軍宗室耆英,頭品頂戴花翎前閣督部堂乍浦副都統紅帶子伊里布;大英伊耳蘭等國君主特派全權公使大臣英國所屬印度等處三等將軍世襲男爵璞鼎查;公同各將所奉之上諭便宜行事及敕賜全權之命互相較閱,俱屬善當,即便議擬各條,陳列於左: 一、嗣後大清大皇帝、大英國君主永存平和,所屬華英人民彼此友睦,各住他國者必受該國保佑身家全安。 二、自今以後,大皇帝恩准英國人民帶同所屬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且大英國君主派設領事、管事等官住該五處城邑,專理商賈事宜,與各該地方官公文往來;令英人按照下條開敘之列,清楚交納貨稅、鈔餉等費。 三、因大英商船遠路涉洋,往往有損壞須修補者,自應給予沿海一處,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準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國君主暨嗣後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四、因大清欽差大憲等於道光十九年二月間經將大英國領事官及民人等強留粵省,嚇以死罪,索出鴉片以為贖命,今大皇帝准以洋銀六百萬員償補原價。 五、凡大英商民在粵貿易,向例全歸額設行商,亦稱公行者承辦,今大皇帝准以嗣後不必仍照向例,乃凡有英商等赴各該口貿易者,勿論與何商交易,均聽其便;且向例額設行商等內有累欠英商甚多無措清還者,今酌定洋銀三百萬員,作為商欠之數,準明由中國官為償還。 六、因大清欽命大臣等向大英官民人等不公強辦,致須撥發軍士討求伸理,今酌定水陸軍費洋銀一千二百萬員,大皇帝準為償補,惟自道光二十一年六月十五日以後,英國因贖各城收過銀兩之數,大英全權公使大臣為君主準可,按數扣除。 七、以上三條酌定銀數共二千一百萬員應如何分期交清開列於左: 此時交銀六百萬員; 癸卯年六月間交銀三百萬員,十二月間交銀三百萬員,共銀六百萬員; 甲辰年六月間交銀二百五十萬員,十二月間交銀二百五十萬員,共銀五百萬員; 乙巳年六月間交銀二百萬員,十二月間交銀二百萬員,共銀四百萬員; 自壬寅年起至乙巳年止,四年共交銀二千一百萬員。 倘有按期未能交足之數,則酌定每年每百員加息五員。 八、凡系大英國人,無論本國、屬國軍民等,今在中國所管轄各地方被禁者,大清大皇帝準即釋放。 九、凡系中國人,前在英人所據之邑居住者,或與英人有來往者,或有跟隨及候候英國官人者,均由大皇帝俯降禦旨,譽錄天下,恩准全然免罪;且凡系中國人,為英國事被拿監禁受難者,亦加恩釋放。 十、前第二條內言明開關俾英國商民居住通商之廣州等五處,應納進口、出口貨稅、餉費,均宜秉公議定則例,由部頒發曉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納;今又議定,英國貨物自在某港按例納稅後,即準由中國商人遍運天下,而路所經過稅關不得加重稅例,只可按估價則例若干,每兩加稅不過分。 十一、議定英國住中國之總管大員,與大清大臣無論京內、京外者,有文書來往,用照會字樣;英國屬員,用申陳字樣;大臣批覆用劄行字樣;兩國屬員往來,必當平行照會。若兩國商賈上達官憲,不在議內,仍用稟明字樣為著。 十二、俟奉大清大皇帝允准和約各條施行,並以此時準交之六百萬員交清,大英水陸軍士當即退出江寧、京口等處江面,並不再行攔阻中國各省商賈貿易。至鎮海之招寶山,亦將退讓。惟有定海縣之舟山海島、廈門廳之古浪嶼小島,仍歸英兵暫為駐守;迨及所議洋銀全數交清,而前議各海口均已開闢俾英人通商後,即將駐守二處軍士退出,不復佔據。 十三、以上各條均關議和要約,應候大臣等分別奏明大清大皇帝、大英君主各用?、親筆批准後,即速行相交,俾兩國分執一冊,以昭信守;惟兩國相離遙遠,不得一旦而到,是以另繕二冊,先由大清欽差便宜行事大臣等、大英欽奉全權公使大臣各為君上定事,蓋用關防印信,各執一冊為據,俾即日按照和約開載之條,施行妥辦無礙矣。要至和約者。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即英國記年之 一千八百四十二年八月二十九日由江寧省會行 大英君主汗華船上鈴關防 ==豎排原文==
條約
#重定向 Portal:條約
條約
#重定向 Portal:條約
詩歌
#重定向 Portal:詩歌
正氣歌
天地有正氣 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嶽 上則為日星 於人曰浩然 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 含和吐明庭 時窮節乃見 一一垂丹青 在齊太史簡 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 在漢蘇武節 為嚴將軍頭 為嵇侍中血 為張睢陽齒 為顏常山舌 或為遼東帽 清操厲冰雪 或為出師表 鬼神泣壯烈 或為渡江楫 慷慨吞胡羯 或為擊賊笏 逆豎頭破裂 是氣所磅礡 凜烈萬古存 當其貫日月 生死安足論 地維賴以立 天柱賴以尊 三綱實繫命 道義為之根 嗟予遘陽九 隸也實不力 楚囚纓其冠 傳車送窮北 鼎鑊甘如飴 求之不可得 陰房闃鬼火 春院閟天黑 牛驥同一皂 雞棲鳳凰食 一朝蒙霧露 分作溝中瘠 如此再寒暑 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場 為我安樂國 豈有他繆巧 陰陽不能賊 顧此耿耿在 仰視浮雲白 悠悠我心悲 蒼天曷有極 哲人日已遠 典在夙昔 風簷展書讀 古道照顏色 == 註釋 == == 參考文獻 == category:古詩
長恨歌
#REDIRECT 長恨歌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1990年)
== 第一章 總則 ==   第一條 為保護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作者的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鼓勵有益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物質文明建設的作品的創作和傳播,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和科學事業的發展與繁榮,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中國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   外國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發表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   外國人在中國境內發表的作品,根據其所屬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的著作權,受本法保護。   第三條 本法所稱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作品;   (四)美術、攝影作品;   (五)電影、電視、錄影作品;   (六)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及其說明;   (七)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   (八)計算機軟體;   (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第四條 依法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護。   著作權人行使著作權,不得違反憲法和法律,不得損害公共利益。   第五條 本法不適用於:   (一)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檔案,及其官方正式譯文;   (二)時事新聞;   (三)曆法、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六條 民間文學藝術作品的著作權保護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第七條 科學技術作品中應當由專利法、技術合同法等法律保護的,適用專利法、技術合同法等法律的規定。   第八條 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主管全國的著作權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的著作權管理工作。 == 第二章 著作權 == === 第一節 著作權人及其權利 ===   第九條 著作權人包括:   (一)作者;   (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   第十條 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   (一)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   (二)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   (三)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   (四)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   (五)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即以複製、表演、播放、展覽、發行、攝製電影、電視、錄影或者改編、翻譯、註釋、編輯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權利;以及許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並由此獲得報酬的權利。 === 第二節 著作權歸屬 ===   第十一條 著作權屬於作者,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主持,代表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意志創作,並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視為作者。   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為作者。   第十二條 改編、翻譯、註釋、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其著作權由改編、翻譯、註釋、整理人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   第十三條 兩人以上合作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沒有參加創作的人,不能成為合作作者。   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對各自創作的部分可以單獨享有著作權,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體的著作權。   第十四條 編輯作品由編輯人享有著作權,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   編輯作品中可以單獨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權單獨行使其著作權。   第十五條 電影、電視、錄影作品的導演、編劇、作詞、作曲、攝影等作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的其他權利由製作電影、電視、錄影作品的製片者享有。   電影、電視、錄影作品中劇本、音樂等可以單獨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權單獨行使其著作權。   第十六條 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是職務作品,除本條第二款的規定以外,著作權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有權在其業務範圍內優先使用。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職務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的其他權利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享有,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可以給予作者獎勵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並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及其說明、計算機軟體、地圖等職務作品;   (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合同約定著作權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享有的職務作品。   第十七條 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透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於受託人。   第十八條 美術等作品原件所有權的轉移,不視為作品著作權的轉移,但美術作品原件的展覽權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第十九條 著作權屬於公民的,公民死亡後,其作品的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在本法規定的保護期內,依照繼承法的規定轉移。   著作權屬於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變更、終止後,其作品的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在本法規定的保護期內,由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享有;沒有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由國家享有。 === 第三節 權利的保護期 ===   第二十條 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第二十一條 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的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電影、電視、錄影和攝影作品的發表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 第四節 權利的限制 ===   第二十二條 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視節目或者新聞紀錄影片中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已經發表的社論、評論員文章;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臺、電視臺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宣告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複製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儲存版本的需要,複製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   (十)對設定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影;   (十一)將已經發表的漢族文字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文字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以上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影製作者、廣播電臺、電視臺的權利的限制。 == 第三章 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 ==   第二十三條 使用他人作品應當同著作權人訂立合同或者取得許可,本法規定可以不經許可的除外。   第二十四條 合同包括下列主要條款:   (一)許可使用作品的方式;   (二)許可使用的權利是專有使用權或者非專有使用權;   (三)許可使用的範圍、期間;   (四)付酬標準和辦法;   (五)違約責任;   (六)雙方認為需要約定的其他內容。   第二十五條 合同中著作權人未明確許可的權利,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另一方當事人不得行使。   第二十六條 合同的有效期限不超過十年。合同期滿可以續訂。   第二十七條 使用作品的付酬標準由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合同另有約定的,也可以按照合同支付報酬。   第二十八條 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影製作者、廣播電臺、電視臺等依照本法取得他人的著作權使用權的,不得侵犯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和獲得報酬權。 == 第四章 出版、表演、錄音錄影、播放 == === 第一節 圖書、報刊的出版 ===   第二十九條 圖書出版者出版圖書應當和著作權人訂立出版合同,並支付報酬。   第三十條 圖書出版者對著作權人交付出版的作品,在合同約定期間享有專有出版權。合同約定圖書出版者享有專有出版權的期限不得超過十年,合同期滿可以續訂。   圖書出版者在合同約定期間享有的專有出版權受法律保護,他人不得出版該作品。   第三十一條 著作權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期限交付作品。圖書出版者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出版質量、期限出版圖書。   圖書出版者不按照合同約定期限出版,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圖書出版者重印、再版作品的,應當通知著作權人,並支付報酬。圖書脫銷後,圖書出版者拒絕重印、再版的,著作權人有權終止合同。   第三十二條 著作權人向報社、雜誌社投稿的,自稿件發出之日起十五日內未收到報社通知決定刊登的,或者自稿件發出之日起三十日內未收到雜誌社通知決定刊登的,可以將同一作品向其他報社、雜誌社投稿。雙方另有約定的除外。   作品刊登後,除著作權人宣告不得轉載、摘編的外,其他報刊可以轉載或者作為文摘、資料刊登,但應當按照規定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   第三十三條 圖書出版者經作者許可,可以對作品修改、刪節。   報社、雜誌社可以對作品作文字性修改、刪節,對內容的修改,應當經作者許可。   第三十四條 出版改編、翻譯、註釋、整理、編輯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應當向改編、翻譯、註釋、整理、編輯作品的著作權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權人支付報酬。 === 第二節 表演 ===   第三十五條 表演者(演員、演出單位)使用他人未發表的作品演出,應當取得著作權人許可,並支付報酬。   表演者使用他人已發表的作品進行營業性演出,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按照規定支付報酬;著作權人宣告不許使用的不得使用。   表演者使用改編、翻譯、註釋、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進行營業性演出,應當按照規定向改編、翻譯、註釋、整理作品的著作權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權人支付報酬。   表演者為製作錄音錄影和廣播、電視節目進行表演使用他人作品的,適用本法第三十七條、第四十條的規定。   第三十六條 表演者對其表演享有下列權利:   (一)表明表演者身份;   (二)保護表演形象不受歪曲;   (三)許可他人從現場直播;   (四)許可他人為營利目的錄音錄影,並獲得報酬。 === 第三節 錄音錄影 ===   第三十七條 錄音製作者使用他人未發表的作品製作錄音製品,應當取得著作權人的許可,並支付報酬。使用他人已發表的作品製作錄音製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按照規定支付報酬;著作權人宣告不許使用的不得使用。   錄影製作者使用他人作品製作錄影製品,應當取得著作權人的許可,並支付報酬。   錄音錄影製作者使用改編、翻譯、註釋、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應當向改編、翻譯、註釋、整理作品的著作權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權人支付報酬。   第三十八條 錄音錄影製作者製作錄音錄影製品,應當同表演者訂立合同,並支付報酬。   第三十九條 錄音錄影製作者對其製作的錄音錄影製品,享有許可他人複製發行並獲得報酬的權利。該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該製品首次出版後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被許可複製發行的錄音錄影製作者還應當按照規定向著作權人和表演者支付報酬。 === 第四節 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 ===   第四十條 廣播電臺、電視臺使用他人未發表的作品製作廣播、電視節目,應當取得著作權人的許可,並支付報酬。   廣播電臺、電視臺使用他人已發表的作品製作廣播、電視節目,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著作權人宣告不許使用的不得使用;並且除本法規定可以不支付報酬的以外,應當按照規定支付報酬。   廣播電臺、電視臺使用改編、翻譯、註釋、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製作廣播、電視節目,應當向改編、翻譯、註釋、整理作品的著作權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權人支付報酬。   第四十一條 廣播電臺、電視臺製作廣播、電視節目,應當同表演者訂立合同,並支付報酬。   第四十二條 廣播電臺、電視臺對其製作的廣播、電視節目,享有下列權利:   (一)播放;   (二)許可他人播放,並獲得報酬;   (三)許可他人複製發行其製作的廣播、電視節目,並獲得報酬。   前款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該節目首次播放後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被許可複製發行的錄音錄影製作者還應當按照規定向著作權人和表演者支付報酬。   第四十三條 廣播電臺、電視臺非營業性播放已經出版的錄音製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表演者、錄音製作者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   第四十四條 電視臺播放他人的電影、電視和錄影,應當取得電影、電視製片者和錄影製作者的許可,並支付報酬。 == 第五章 法律責任 ==   第四十五條 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   (二)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   (三)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表演、播放、展覽、發行、攝製電影、電視、錄影或者改編、翻譯、註釋、編輯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六)使用他人作品,未按照規定支付報酬的;   (七)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其表演的;   (八)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並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給予沒收非法所得、罰款等行政處罰:   (一)剽竊、抄襲他人作品的;   (二)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營利為目的,複製發行其作品的;   (三)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四)未經表演者許可,對其表演製作錄音錄影出版的;   (五)未經錄音錄影製作者許可,複製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影的;   (六)未經廣播電臺、電視臺許可,複製發行其製作的廣播、電視節目的;   (七)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   第四十七條 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的,應當依照民法通則有關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第四十八條 著作權侵權糾紛可以調解,調解不成或者調解達成協議後一方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不願調解的,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四十九條 著作權合同糾紛可以調解,也可以依據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或者事後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向著作權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對於仲裁裁決,當事人應當履行。當事人一方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執行。   受申請的人民法院發現仲裁裁決違法的,有權不予執行。人民法院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可以就合同糾紛向人民法院起訴。   當事人沒有在合同中訂立仲裁條款,事後又沒有書面仲裁協議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五十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執行。 == 第六章 附則 ==   第五十一條 本法所稱的著作權與版權系同義語。   第五十二條 本法所稱的複製,指以印刷、影印、臨摹、拓印、錄音、錄影、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行為。   按照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及其說明進行施工、生產工業品,不屬於本法所稱的複製。   第五十三條 計算機軟體的保護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第五十四條 本法的實施條例由國務院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後施行。   第五十五條 本法規定的著作權人和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影製作者、廣播電臺、電視臺的權利,在本法施行之日尚未超過本法規定的保護期的,依照本法予以保護。   本法施行前發生的侵權或者違約行為,依照侵權或者違約行為發生時的有關規定和政策處理。   第五十六條 本法自1991年6月1日起施行。 en:Copyright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1990)
詩歌
#重定向 Portal:詩歌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宣告 (國務院公報)
Category:英國條約
正氣歌
#REDIRECT 正氣歌
長恨歌
<div class="Kaiti" style=" font-size:150%; ">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金步搖,芙蓉帳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不足。 漁陽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裡。 六軍不發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轉迴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多秋草,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子弟白髮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鐘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馭氣奔如電,昇天入地求之。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珠箔銀開。 雲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裡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無期。 en:Translation:Song of Everlasting Regret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 (民國93年立法94年公佈)
:  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依照憲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第三款及第一百七十四條第一款之規定,增修本憲法條文如左: ;第一條 (人民行使直接民權) :  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於立法院提出憲法修正案、領土變更案,經公告半年,應於三個月內投票複決,不適用憲法第四條、第一百七十四條之規定。 :  憲法第二十五條至第三十四條及第一百三十五條之規定,停止適用。 ;第二條 (總統) :  總統、副總統由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全體人民直接選舉之,自中華民國八十五年第九任總統、副總統選舉實施。總統、副總統候選人應聯名登記,在選票上同列一組圈選,以得票最多之一組為當選。在國外之中華民國自由地區人民返國行使選舉權,以法律定之。 :  總統發布行政院院長與依憲法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人員之任免命令及解散立法院之命令,無須行政院院長之副署,不適用憲法第三十七條之規定。 :  總統為避免國家或人民遭遇緊急危難或應付財政經濟上重大變故,得經行政院會議之決議發布緊急命令,為必要之處置,不受憲法第四十三條之限制。但須於發布命令後十日內提交立法院追認,如立法院不同意時,該緊急命令立即失效。 :  總統為決定國家安全有關大政方針,得設國家安全會議及所屬國家安全域性,其組織以法律定之。 :  總統於立法院透過對行政院院長之不信任案後十日內,經諮詢立法院院長後,得宣告解散立法院。但總統於戒嚴或緊急命令生效期間,不得解散立法院。立法院解散後,應於六十日內舉行立法委員選舉,並於選舉結果確認後十日內自行集會,其任期重新起算。 :  總統、副總統之任期為四年,連選得連任一次,不適用憲法第四十七條之規定。 :  副總統缺位時,總統應於三個月內提名候選人,由立法院補選,繼任至原任期屆滿為止。 :  總統、副總統均缺位時,由行政院院長代行其職權,並依本條第一項規定補選總統、副總統,繼任至原任期屆滿為止,不適用憲法第四十九條之有關規定。 :  總統、副總統之罷免案,須經全體立法委員四分之一之提議,全體立法委員三分之二之同意後提出,並經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總額過半數之投票,有效票過半數同意罷免時,即為透過。 :  立法院提出總統、副總統彈劾案,聲請司法院大法官審理,經憲法法庭判決成立時,被彈劾人應即解職。 ;第三條 (行政院) :  行政院院長由總統任命之。行政院院長辭職或出缺時,在總統未任命行政院院長前,由行政院副院長暫行代理。憲法第五十五條之規定,停止適用。 :  行政院依左列規定,對立法院負責,憲法第五十七條之規定,停止適用: :  一、行政院有向立法院提出施政方針及施政報告之責。立法委員在開會時,有向行政院院長及行政院各部會首長質詢之權。 :  二、行政院對於立法院決議之法律案、預算案、條約案,如認為有窒礙難行時,得經總統之核可,於該決議案送達行政院十日內,移請立法院覆議。立法院對於行政院移請覆議案,應於送達十五日內作成決議。 如為休會期間,立法院應於七日內自行集會,並於開議十五日內作成決議。覆議案逾期未議決者,原決議失效。覆議時,如經全體立法委員二分之一以上決議維持原案,行政院院長應即接受該決議。 :  三、立法院得經全體立法委員三分之一以上連署,對行政院院長提出不信任案。不信任案提出七十二小時後,應於四十八小時內以記名投票表決之。如經全體立法委員二分之一以上贊成,行政院院長應於十日內提出辭職,並得同時呈請總統解散立法院;不信任案如未獲透過,一年內不得對同一行政院院長再提不信任案。 :  國家機關之職權、設立程式及總員額,得以法律為準則性之規定。 :  各機關之組織、編制及員額,應依前項法律,基於政策或業務需要決定之。 ;第四條 (立法院) :  立法院立法委員自第七屆起一百一十三人,任期四年,連選得連任,於每屆任滿前三個月內,依左列規定選出之,不受憲法第六十四條及第六十五條之限制: :  一、自由地區直轄市、縣市七十三人。每縣市至少一人。 :  二、自由地區平地原住民及山地原住民各三人。 :  三、全國不分割槽及僑居國外國民共三十四人。 :  前項第一款依各直轄市、縣市人口比例分配,並按應選名額劃分同額選舉區選出之。第三款依政黨名單投票選舉之,由獲得百分之五以上政黨選舉票之政黨依得票比率選出之,各政黨當選名單中,婦女不得低於二分之一。 :  立法院於每年集會時,得聽取總統國情報告。 :  立法院經總統解散後,在新選出之立法委員就職前,視同休會。 :  中華民國領土,依其固有疆域,非經全體立法委員四分之一之提議,全體立法委員四分之三之出席,及出席委員四分之三之決議,提出領土變更案,並於公告半年後,經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投票複決,有效同意票過選舉人總額之半數,不得變更之。 :  總統於立法院解散後發布緊急命令,立法院應於三日內自行集會,並於開議七日內追認之。但於新任立法委員選舉投票日後發布者,應由新任立法委員於就職後追認之。如立法院不同意時,該緊急命令立即失效。 :  立法院對於總統、副總統之彈劾案,須經全體立法委員二分之一以上之提議,全體立法委員三分之二以上之決議,聲請司法院大法官審理,不適用憲法第九十條、第一百條及增修條文第七條第一項有關規定。 :  立法委員除現行犯外,在會期中,非經立法院許可,不得逮捕或拘禁。憲法第七十四條之規定,停止適用。 ;第五條 (司法院) :  司法院設大法官十五人,並以其中一人為院長、一人為副院長,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之,自中華民國九十二年起實施,不適用憲法第七十九條之規定。司法院大法官除法官轉任者外,不適用憲法第八十一條及有關法官終身職待遇之規定。 :  司法院大法官任期八年,不分屆次,個別計算,並不得連任。但並為院長、副院長之大法官,不受任期之保障。 :  中華民國九十二年總統提名之大法官,其中八位大法官,含院長、副院長,任期四年,其餘大法官任期為八年,不適用前項任期之規定。 :  司法院大法官,除依憲法第七十八條之規定外,並組成憲法法庭審理總統、副總統之彈劾及政黨違憲之解散事項。 :  政黨之目的或其行為,危害中華民國之存在或自由民主之憲政秩序者為違憲。 :  司法院所提出之年度司法概算,行政院不得刪減,但得加註意見,編入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送立法院審議。 ;第六條 (考試院) :  考試院為國家最高考試機關,掌理左列事項,不適用憲法第八十三條之規定: :  一、考試。 :  二、公務人員之銓敘、保障、撫卹、退休。 :  三、公務人員任免、考績、級俸、陞遷、褒獎之法制事項。 :  考試院設院長、副院長各一人,考試委員若干人,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之,不適用憲法第八十四條之規定。 :  憲法第八十五條有關按省區分別規定名額,分割槽舉行考試之規定,停止適用。 ;第七條 (監察院) :  監察院為國家最高監察機關,行使彈劾、糾舉及審計權,不適用憲法第九十條及第九十四條有關同意權之規定。 :  監察院設監察委員二十九人,並以其中一人為院長、一人為副院長,任期六年,由總統提名,經立法院同意任命之。憲法第九十一條至第九十三條之規定停止適用。 :  監察院對於中央、地方公務人員及司法院、考試院人員之彈劾案,須經監察委員二人以上之提議,九人以上之審查及決定,始得提出,不受憲法第九十八條之限制。 :  監察院對於監察院人員失職或違法之彈劾,適用憲法第九十五條、第九十七條第二項及前項之規定。 :  監察委員須超出黨派以外,依據法律獨立行使職權。 :  憲法第一百零一條及第一百零二條之規定,停止適用。 ;第八條 (待遇調整) :  立法委員之報酬或待遇,應以法律定之。除年度通案調整者外,單獨增加報酬或待遇之規定,應自次屆起實施。 ;第九條 (省縣自治) :  省、縣地方制度,應包括左列各款,以法律定之,不受憲法第一百零八條第一項第一款、第一百零九條、第一百十二條至第一百十五條及第一百二十二條之限制: :  一、省設省政府,置委員九人,其中一人為主席,均由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之。 :  二、省設省諮議會,置省諮議會議員若干人,由行政院院長提請總統任命之。 :  三、縣設縣議會,縣議會議員由縣民選舉之。 :  四、屬於縣之立法權,由縣議會行之。 :  五、縣設縣政府,置縣長一人,由縣民選舉之。 :  六、中央與省、縣之關係。 :  七、省承行政院之命,監督縣自治事項。 :  臺灣省政府之功能、業務與組織之調整,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 ;第十條 (基本國策) :  國家應獎勵科學技術發展及投資,促進產業升級,推動農漁業現代化,重視水資源之開發利用,加強國際經濟合作。 :  經濟及科學技術發展,應與環境及生態保護兼籌並顧。 :  國家對於人民興辦之中小型經濟事業,應扶助並保護其生存與發展。 :  國家對於公營金融機構之管理,應本企業化經營之原則;其管理、人事、預算、決算及審計,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 :  國家應推行全民健康保險,並促進現代和傳統醫藥之研究發展。 :  國家應維護婦女之人格尊嚴,保障婦女之人身安全,消除性別歧視,促進兩性地位之實質平等。 :  國家對於身心障礙者之保險與就醫、無障礙環境之建構、教育訓練與就業輔導及生活維護與救助,應予保障,並扶助其自立與發展。 :  國家應重視社會救助、福利服務、國民就業、社會保險及醫療保健等社會福利工作,對於社會救助和國民就業等救濟性支出應優先編列。 :  國家應尊重軍人對社會之貢獻,並對其退役後之就學、就業、就醫、就養予以保障。 :  教育、科學、文化之經費,尤其國民教育之經費應優先編列,不受憲法第一百六十四條規定之限制。 :  國家肯定多元文化,並積極維護發展原住民族語言及文化。 :  國家應依民族意願,保障原住民族之地位及政治參與,並對其教育文化、交通水利、衛生醫療、經濟土地及社會福利事業予以保障扶助並促其發展,其辦法另以法律定之。對於澎湖、金門及馬祖地區人民亦同。 :  國家對於僑居國外國民之政治參與,應予保障。 ;第十一條 (兩岸關係) :  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間人民權利義務關係及其他事務之處理,得以法律為特別之規定。 ;第十二條 (憲法修正案之提出) :  憲法之修改,須經立法院立法委員四分之一之提議,四分之三之出席,及出席委員四分之三之決議,提出憲法修正案,並於公告半年後,經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投票複決,有效同意票過選舉人總額之半數,即透過之,不適用憲法第一百七十四條之規定。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頌
粵若常然真寂,先先而-{無}-元;窅然靈虗,後後而妙有。惣玄摳而造化,妙眾聖以元尊者,其唯我  三一妙身無元真主阿羅訶歟!判十字以㝎四方,皷元風而生二氣。暗空易而天地開,日月運而晝夜作。匠成厏物,然立初人。別賜良和,令鎮化海。渾元之性,虗而不盈。素蕩之心,夲無希嗜。洎乎娑殫施妄,鈿飾純精。閒平大扵此是之中,隟冥同於彼非之內。是以三百六十五種,肩隨結轍。𥪰織法羅,或𢫾物以託宗,或空有以淪二,或禱祀以邀福,或伐善以矯人。智慮營營,恩情役役。茫然無得,煎迫轉燒,積昧亡途,久迷休復。於是  我三一分身㬌尊彌施訶戢隱真威,同人出代。神天宣慶,室女誕聖於大秦;㬌宿告祥,波斯覩耀以來貢。圓卄四聖有說之舊法,理家國扵大猷。設 三一浄風無言之新教,陶良用於正信。制八境之度,鍊塵成真;啟三常之門,開生滅死。懸㬌日以破暗府,魔妄於是乎悉摧;棹慈航以登明宮,含靈扵是乎既濟。能事斯畢,亭午昇真。經留廿七部,張元化以發靈開。法浴水風,滌浮華而潔虗白;印持十字,融四照以合無抅。擊木震仁惠之音,東禮趣生榮之路。存鬚所以有外行,削頂所以無內情。不畜臧獲,均貴賤於人。不聚貨財,示罄遺於我。齋以伏識而成,戒以靜慎為固。七時禮讚,大庇存亡。七日一薦,洗心反素。真常之道,妙而難名,㓛用昭彰,強稱㬌教。惟道非聖不弘,聖非道不大。道聖符契,天下文明。  太宗文皇帝,光華啟運,明聖臨人,大秦國有上徳曰阿羅本,佔青雲而載真經,望風律以馳艱險。貞觀九祀,至扵長安。帝使宰臣房公玄齡,惣仗西郊,賔迎入內。翻𦀰書殿,問道禁闈。深知正真,特令傳授。貞觀十有二年秋七月,詔曰︰「道無常名,聖無常體,隨方設教,密濟群生。大秦國大德阿羅夲,逺將𦀰像,來獻上亰,詳其教旨,玄妙無為,觀其元宗,生成立要。詞無繁說,理有忘筌,濟物利人,宜行天下。」所司即於亰義寧坊造大秦寺一所,度僧廿一人。宗周德喪,青駕西昇。巨唐道光,㬌風東扇。旋令有司將 帝寫真轉摸寺壁。天姿汎彩,英朗㬌門。聖跡騰祥,永輝法界。案《西域圖記》及漢魏史策,大秦國南統珊瑚之海,北極眾寶之山;西望仙境花林,東接長風弱水;其土出火𦀸布、返䰟香、明月珠、夜光璧;俗無寇盜,人有樂康。法非㬌不行,主非德不立。土宇廣濶,文物昌明。髙宗大帝,克恭纘祖,潤色真宗;而扵諸州各置㬌寺,仍崇阿羅夲為鎮國大法主。法流十道,國冨元休;寺滿百城,家殷㬌福。聖曆年,釋子用壯,騰口於東周。先天末,下士大笑,訕謗於西鎬。有若僧首羅含,大德及烈,並金方貴緒,物外髙僧,共振玄網,俱維絶紐。  玄宗至道皇帝,令寧國等五王,親臨福宇,建立壇場。法棟暫橈而更崇,道石時傾而復正。天寶初,令大將軍髙力士,送  五聖寫真,寺內安置;賜絹百疋,奉慶睿圖。龍髯雖逺,弓劒可攀;日角舒光,天顏咫尺。三載,大秦國有僧佶和,瞻星向化,望日朝尊。詔僧羅含、僧普論等一七人,與大德佶和,於興慶宮修㓛德。於是天題寺牓,額戴龍書;寶裝璀翠,灼爍丹霞;睿扎宏空,騰淩激日。寵賚比南山峻極,沛澤與東海齊深。道無不可,所可可名;聖無不作,所作可述。肅宗文明皇帝,於靈武等五郡,重立㬌寺。元善資而福祚開,大慶臨而皇業建。 代宗文武皇帝,恢張聖運,從事無為。每於降誕之辰,錫天香以告成㓛,頒御饌以光㬌眾。且𠃵以美利,故能廣生。聖以體元,故能亭毒。  我建中聖神文武皇帝,披八政以黜陟幽明,闡九疇以惟新㬌命。化通玄理,祝無愧心。至扵方大而虗,專靜而恕,廣慈救眾苦,善貸被群生者,我修行之大猷,汲引之階漸也。若使風雨時,天下靜,人能理,物能清,存能昌,歿能樂,念生響應,情發目誠者,我㬌力能事之㓛用也。大施主金紫光祿大夫、同朔方節度副使、試殿中監、賜紫袈裟僧伊斯,和而好惠,聞道勤行。逺自王舍之城,聿來中夏,術髙三代,藝博十全。始効節於丹庭,乃策名於王帳。中書令汾陽郡王郭公子儀,初惣戎於朔方也, 肅宗俾之從邁。雖見親於臥內,不自異於行間。為公爪牙,作軍耳目。能散祿賜,不積於家。獻臨恩之頗黎,布辭憩之金罽。或仍其舊寺,或重廣法堂。崇飾廊宇,如翬斯飛。更効㬌門,依仁施利,每嵗集四寺僧徒,虔事精供,俻諸五旬。餧者來而飰之,寒者來而衣之,病者療而起之,死者葬而安之。清節達娑,未聞斯美。白衣㬌士,今見其人。願刻洪碑,以揚休烈。 詞曰︰ 真主元元,湛寂常然。㩲輿匠化,起地立天。分身出代,救度無邊。日昇暗滅,鹹證真玄。 赫赫文皇,道冠前王;乗時撥亂,𠃵廓坤張。明明㬌教,言歸我唐。翻經建寺,存歿舟航。百福偕作,萬邦之康。 髙宗纂祖,更築精宇。和宮敞朗,遍滿中土。真道宣明,式封法主。人有樂康,物無災苦。 玄宗啟聖,克修真正。御牓揚輝,天書蔚映。皇圖璀璨,率土髙敬。庶績鹹熙,人賴其慶。 肅宗來復,天威引駕。聖日舒晶,祥風掃夜。祚歸皇室,祆氛永謝。止沸㝎塵,造我區夏。 代宗孝義,德合天地。開貸生成,物資美利。香以報㓛,仁以作施。暘谷來威,月窟畢萃。 建中統極,聿修明德。武肅四溟,文清萬域。燭臨人隱,鏡觀物色。六合昭蘇,百蠻取則。 道惟廣兮應惟宻,強名言兮演三一;  主能作兮臣能述,建豊碑兮頌元吉。 大唐嵗在作噩太蔟月七日大耀森文日建立,時法主僧寧恕知東方之㬌眾也。 朝議郎前行臺州司士參軍呂秀巖書 僧霊寶 撿挍建立碑僧行通 助撿挍試太常卿賜紫袈裟寺主僧業利 左面第一行 大德曜輪 僧日進 僧遙越 僧廣徳 僧和吉 僧惠明 僧寶達 僧拂林 *  *  僧福壽 左面第二行 僧崇敬 僧延和 *  *  *  僧惠通 左面第三行 僧乾祐 僧元一 僧敬徳 僧利見 僧明泰 僧玄真 僧仁惠 僧曜源 僧昭徳 僧文明 僧文貞 僧居信 僧來威 左面第四行 僧敬真 僧還淳 僧霊壽 僧霊徳 僧英徳 僧沖和 僧凝虛 僧普濟 僧聞順 僧光濟 僧守一 後一千七十九年武林韓泰崋來觀,幸字畫完整,重造碑亭覆焉。惜故友吳子苾方伯不及同遊也,為悵然久之。 右面第一行 老宿耶俱摩 僧景通 僧玄覽 僧寶霊 僧審慎 僧法源 僧立夲 僧和明 僧光正 僧內澄 右面第二行 僧崇徳 僧太和 僧景福 僧和光 僧至徳 僧奉真 僧元宗 僧利用 僧玄德 僧義濟 僧志堅 僧保國 僧明一 右面第三行 僧廣徳 僧去甚 僧徳建 右面第四行 二月,根源受命長陝,越月來遊,碑林獲觀,𡆬題。安化賀宗章、南康盧鑄、曲靖丁潤身、嘉定周承春、番禺許崇灝同觀。騰衝李根源題。 Category:唐文 Category:景教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頌
#REDIRECT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頌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1982年)
== 序言 ==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   一八四〇年以後,封建的中國逐漸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中國人民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進行了前仆後繼的英勇奮鬥。   二十世紀,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偉大歷史變革。   一九一一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廢除了封建帝制,創立了中華民國。但是,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歷史任務還沒有完成。   一九四九年,以毛澤東主席為領袖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在經歷了長期的艱難曲折的武裝鬥爭和其他形式的鬥爭以後,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此,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的權力,成為國家的主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我國社會逐步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已經完成,人剝削人的制度已經消滅,社會主義制度已經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實質上即無產階級專政,得到鞏固和發展。中國人民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勝了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侵略、破壞和武裝挑釁,維護了國家的獨立和安全,增強了國防。經濟建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獨立的、比較完整的社會主義工業體系已經基本形成,農業生產顯著提高。教育、科學、文化等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廣大人民的生活有了較大的改善。   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和社會主義事業的成就,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堅持真理,修正錯誤,戰勝許多艱難險阻而取得的。今後國家的根本任務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國各族人民將繼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引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完善社會主義的各項制度,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   在我國,剝削階級作為階級已經消滅,但是階級鬥爭還將在一定範圍內長期存在。中國人民對敵視和破壞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內外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必須進行鬥爭。   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聖領土的一部分。完成統一祖國的大業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中國人民的神聖職責。   社會主義的建設事業必須依靠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過程中,已經結成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有各民主黨派和各人民團體參加的,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這個統一戰線將繼續鞏固和發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有廣泛代表性的統一戰線組織,過去發揮了重要的歷史作用,今後在國家政治生活、社會生活和對外友好活動中,在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團結的鬥爭中,將進一步發揮它的重要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已經確立,並將繼續加強。在維護民族團結的鬥爭中,要反對大民族主義,主要是大漢族主義,也要反對地方民族主義。國家盡一切努力,促進全國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成就是同世界人民的支援分不開的。中國的前途是同世界的前途緊密地聯絡在一起的。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對外政策,堅持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發展同各國的外交關係和經濟、文化的交流;堅持反對帝國主義、霸權主義、殖民主義,加強同世界各國人民的團結,支援被壓迫民族和發展中國家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發展民族經濟的正義鬥爭,為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人類進步事業而努力。   本憲法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中國各族人民奮鬥的成果,規定了國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務,是國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並且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 == 第一章 總綱 ==  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   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透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第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   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中央和地方的國家機構職權的劃分,遵循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地方的主動性、積極性的原則。  第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關係。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製造民族分裂的行為。   國家根據各少數民族的特點和需要,幫助各少數民族地區加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離的部分。   各民族都有使用和發展自己的語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  第五條 國家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   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牴觸。   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必須予以追究。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  第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社會主義公有制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實行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原則。  第七條 國營經濟是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經濟,是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力量。國家保障國營經濟的鞏固和發展。  第八條 農村人民公社、農業生產合作社和其他生產、供銷、信用、消費等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是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濟。參加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有權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經營自留地、自留山、家庭副業和飼養自留畜。   城鎮中的手工業、工業、建築業、運輸業、商業、服務業等行業的各種形式的合作經濟,都是社會主義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經濟。   國家保護城鄉集體經濟組織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鼓勵、指導和幫助集體經濟的發展。  第九條 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等自然資源,都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由法律規定屬於集體所有的森林和山嶺、草原、荒地、灘塗除外。   國家保障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珍貴的動物和植物。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佔或者破壞自然資源。  第十條 城市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用。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佔、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一切使用土地的組織和個人必須合理地利用土地。  第十一條 在法律規定範圍內的城鄉勞動者個體經濟,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國家保護個體經濟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   國家透過行政管理,指導、幫助和監督個體經濟。  第十二條 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國家保護社會主義的公共財產。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用任何手段侵佔或者破壞國家的和集體的財產。  第十三條 國家保護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儲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財產的所有權。   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的繼承權。  第十四條 國家透過提高勞動者的積極性和技術水平,推廣先進的科學技術,完善經濟管理體制和企業經營管理制度,實行各種形式的社會主義責任制,改進勞動組織,以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發展社會生產力。   國家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國家合理安排積累和消費,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利益,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  第十五條 國家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上實行計劃經濟。國家透過經濟計劃的綜合平衡和市場調節的輔助作用,保證國民經濟按比例地協調發展。   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破壞國家經濟計劃。  第十六條 國營企業在服從國家的統一領導和全面完成國家計劃的前提下,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有經營管理的自主權。   國營企業依照法律規定,透過職工代表大會和其他形式,實行民主管理。  第十七條 集體經濟組織在接受國家計劃指導和遵守有關法律的前提下,有獨立進行經濟活動的自主權。   集體經濟組織依照法律規定實行民主管理,由它的全體勞動者選舉和罷免管理人員,決定經營管理的重大問題。  第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允許外國的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或者個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規定在中國投資,同中國的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進行各種形式的經濟合作。   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企業和其他外國經濟組織以及中外合資經營的企業,都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它們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保護。  第十九條 國家發展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提高全國人民的科學文化水平。   國家舉辦各種學校,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發展中等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並且發展學前教育。   國家發展各種教育設施,掃除文盲,對工人、農民、國家工作人員和其他勞動者進行政治、文化、科學、技術、業務的教育,鼓勵自學成才。   國家鼓勵集體經濟組織、國家企業事業組織和其他社會力量依照法律規定舉辦各種教育事業。   國家推廣全國通用的普通話。  第二十條 國家發展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事業,普及科學和技術知識,獎勵科學研究成果和技術發明創造。  第二十一條 國家發展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現代醫藥和我國傳統醫藥,鼓勵和支援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國家企業事業組織和街道組織舉辦各種醫療衛生設施,開展群眾性的衛生活動,保護人民健康。   國家發展體育事業,開展群眾性的體育活動,增強人民體質。  第二十二條 國家發展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文學藝術事業、新聞廣播電視事業、出版發行事業、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和其他文化事業,開展群眾性的文化活動。   國家保護名勝古蹟、珍貴文物和其他重要歷史文化遺產。  第二十三條 國家培養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各種專業人才,擴大知識分子的隊伍,創造條件,充分發揮他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  第二十四條 國家透過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紀律和法制教育,透過在城鄉不同範圍的群眾中制定和執行各種守則、公約,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   國家提倡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公德,在人民中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國際主義、共產主義的教育,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教育,反對資本主義的、封建主義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第二十五條 國家推行計劃生育,使人口的增長同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適應。  第二十六條 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汙染和其他公害。   國家組織和鼓勵植樹造林,保護林木。  第二十七條 一切國家機關實行精簡的原則,實行工作責任制,實行工作人員的培訓和考核制度,不斷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反對官僚主義。   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必須依靠人民的支援,經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聯絡,傾聽人民的意見和建議,接受人民的監督,努力為人民服務。  第二十八條 國家維護社會秩序,鎮壓叛國和其他反革命的活動,制裁危害社會治安、破壞社會主義經濟和其他犯罪的活動,懲辦和改造犯罪分子。  第二十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武裝力量屬於人民。它的任務是鞏固國防,抵抗侵略,保衛祖國,保衛人民的和平勞動,參加國家建設事業,努力為人民服務。   國家加強武裝力量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建設,增強國防力量。  第三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政區域劃分如下:   (一)全國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   (二)省、自治區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   (三)縣、自治縣分為鄉、民族鄉、鎮。   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縣。自治州分為縣、自治縣、市。   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第三十一條 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  第三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護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的合法權利和利益,在中國境內的外國人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於因為政治原因要求避難的外國人,可以給予受庇護的權利。 ==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  第三十三條 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第三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週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第三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  第三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   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  第三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任何公民,非經人民檢察院批准或者決定或者人民法院決定,並由公安機關執行,不受逮捕。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體。  第三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第三十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四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通訊自由和通訊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因國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檢察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式對通訊進行檢查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訊自由和通訊秘密。  第四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於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   對於公民的申訴、控告或者檢舉,有關國家機關必須查清事實,負責處理。任何人不得壓制和打擊報復。   由於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侵犯公民權利而受到損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規定取得賠償的權利。  第四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   國家透過各種途徑,創造勞動就業條件,加強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並在發展生產的基礎上,提高勞動報酬和福利待遇。   勞動是一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的光榮職責。國營企業和城鄉集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都應當以國家主人翁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勞動。國家提倡社會主義勞動競賽,獎勵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國家提倡公民從事義務勞動。   國家對就業前的公民進行必要的勞動就業訓練。  第四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   國家發展勞動者休息和休養的設施,規定職工的工作時間和休假制度。  第四十四條 國家依照法律規定實行企業事業組織的職工和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退休制度。退休人員的生活受到國家和社會的保障。  第四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喪失勞動能力的情況下,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國家發展為公民享受這些權利所需要的社會保險、社會救濟和醫療衛生事業。   國家和社會保障殘廢軍人的生活,撫卹烈士家屬,優待軍人家屬。   國家和社會幫助安排盲、聾、啞和其他有殘疾的公民的勞動、生活和教育。  第四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國家培養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第四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國家對於從事教育、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和其他文化事業的公民的有益於人民的創造性工作,給以鼓勵和幫助。  第四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社會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權利。   國家保護婦女的權利和利益,實行男女同工同酬,培養和選拔婦女幹部。  第四十九條 婚姻、家庭、母親和兒童受國家的保護。   夫妻雙方有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   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禁止破壞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婦女和兒童。  第五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護華僑的正當的權利和利益,保護歸僑和僑眷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  第五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第五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  第五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愛護公共財產,遵守勞動紀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  第五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不得有危害祖國的安全、榮譽和利益的行為。  第五十五條 保衛祖國、抵抗侵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每一個公民的神聖職責。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光榮義務。  第五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依照法律納稅的義務。 == 第三章 國家機構 == === 第一節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  第五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它的常設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第五十八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第五十九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軍隊選出的代表組成。各少數民族都應當有適當名額的代表。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持。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代表產生辦法由法律規定。  第六十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五年。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任期屆滿的兩個月以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必須完成下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如果遇到不能進行選舉的非常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以全體組成人員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透過,可以推遲選舉,延長本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任期。在非常情況結束後一年內,必須完成下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  第六十一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每年舉行一次,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召集。如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可以臨時召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舉行會議的時候,選舉主席團主持會議。  第六十二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修改憲法;   (二)監督憲法的實施;   (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四)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   (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提名,決定國務院總理的人選;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的人選;   (六)選舉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提名,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   (七)選舉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八)選舉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九)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   (十)審查和批准國家的預算和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   (十一)改變或者撤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不適當的決定;   (十二)批准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建置;   (十三)決定特別行政區的設立及其制度;   (十四)決定戰爭和和平的問題;   (十五)應當由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行使的其他職權。  第六十三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有權罷免下列人員: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   (二)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   (三)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和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   (四)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五)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第六十四條 憲法的修改,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提議,並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數透過。   法律和其他議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全體代表的過半數透過。  第六十五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由下列人員組成:   委員長,   副委員長若干人,   秘書長,   委員若干人。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中,應當有適當名額的少數民族代表。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並有權罷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不得擔任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的職務。  第六十六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它行使職權到下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出新的常務委員會為止。   委員長、副委員長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第六十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下列職權:   (一)解釋憲法,監督憲法的實施;   (二)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三)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牴觸;   (四)解釋法律;   (五)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審查和批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國家預算在執行過程中所必須作的部分調整方案;   (六)監督國務院、中央軍事委員會、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的工作;   (七)撤銷國務院制定的同憲法、法律相牴觸的行政法規、決定和命令;   (八)撤銷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家權力機關制定的同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相牴觸的地方性法規和決議;   (九)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根據國務院總理的提名,決定部長、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的人選;   (十)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的提名,決定中央軍事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的人選;   (十一)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的提請,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審判員、審判委員會委員和軍事法院院長;   (十二)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提請,任免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檢察員、檢察委員會委員和軍事檢察院檢察長,並且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檢察院檢察長的任免;   (十三)決定駐外全權代表的任免;   (十四)決定同外國締結的條約和重要協定的批准和廢除;   (十五)規定軍人和外交人員的銜級制度和其他專門銜級制度;   (十六)規定和決定授予國家的勳章和榮譽稱號;   (十七)決定特赦;   (十八)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如果遇到國家遭受武裝侵犯或者必須履行國際間共同防止侵略的條約的情況,決定戰爭狀態的宣佈;   (十九)決定全國總動員或者區域性動員;   (二十)決定全國或者個別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戒嚴;   (二十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第六十八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主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工作,召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副委員長、秘書長協助委員長工作。   委員長、副委員長、秘書長組成委員長會議,處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重要日常工作。  第六十九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第七十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設立民族委員會、法律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外事委員會、華僑委員會和其他需要設立的專門委員會。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各專門委員會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領導。   各專門委員會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領導下,研究、審議和擬訂有關議案。  第七十一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組織關於特定問題的調查委員會,並且根據調查委員會的報告,作出相應的決議。   調查委員會進行調查的時候,一切有關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公民都有義務向它提供必要的材料。  第七十二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式分別提出屬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職權範圍內的議案。  第七十三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會期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組成人員在常務委員會開會期間,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式提出對國務院或者國務院各部、各委員會的質詢案。受質詢的機關必須負責答覆。  第七十四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非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主席團許可,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非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許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審判。  第七十五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各種會議上的發言和表決,不受法律追究。  第七十六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必須模範地遵守憲法和法律,保守國家秘密,並且在自己參加的生產、工作和社會活動中,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應當同原選舉單位和人民保持密切的聯絡,聽取和反映人民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  第七十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受原選舉單位的監督。原選舉單位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式罷免本單位選出的代表。  第七十八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織和工作程式由法律規定。 === 第二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  第七十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   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年滿四十五週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可以被選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第八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決定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公佈法律,任免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授予國家的勳章和榮譽稱號,釋出特赦令,釋出戒嚴令,宣佈戰爭狀態,釋出動員令。  第八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接受外國使節;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派遣和召回駐外全權代表,批准和廢除同外國締結的條約和重要協定。  第八十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協助主席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受主席的委託,可以代行主席的部分職權。  第八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行使職權到下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出的主席、副主席就職為止。  第八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缺位的時候,由副主席繼任主席的職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缺位的時候,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補選。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都缺位的時候,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補選;在補選以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暫時代理主席職位。 === 第三節 國務院 ===  第八十五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  第八十六條 國務院由下列人員組成:   總理,   副總理若干人,   國務委員若干人,   各部部長,   各委員會主任,   審計長,   秘書長。   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制。各部、各委員會實行部長、主任負責制。   國務院的組織由法律規定。  第八十七條 國務院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   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第八十八條 總理領導國務院的工作。副總理、國務委員協助總理工作。   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秘書長組成國務院常務會議。   總理召集和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和國務院全體會議。  第八十九條 國務院行使下列職權:   (一)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行政措施,制定行政法規,釋出決定和命令;   (二)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提出議案;   (三)規定各部和各委員會的任務和職責,統一領導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工作,並且領導不屬於各部和各委員會的全國性的行政工作;   (四)統一領導全國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工作,規定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國家行政機關的職權的具體劃分;   (五)編制和執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和國家預算;   (六)領導和管理經濟工作和城鄉建設;   (七)領導和管理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和計劃生育工作;   (八)領導和管理民政、公安、司法行政和監察等工作;   (九)管理對外事務,同外國締結條約和協定;   (十)領導和管理國防建設事業;   (十一)領導和管理民族事務,保障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權利;   (十二)保護華僑的正當的權利和利益,保護歸僑和僑眷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   (十三)改變或者撤銷各部、各委員會發布的不適當的命令、指示和規章;   (十四)改變或者撤銷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的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   (十五)批准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區域劃分,批准自治州、縣、自治縣、市的建置和區域劃分;   (十六)決定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範圍內部分地區的戒嚴;   (十七)審定行政機構的編制,依照法律規定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行政人員;   (十八)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予的其他職權。  第九十條 國務院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負責本部門的工作;召集和主持部務會議或者委員會會議、委務會議,討論決定本部門工作的重大問題。   各部、各委員會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內,釋出命令、指示和規章。  第九十一條 國務院設立審計機關,對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各級政府的財政收支,對國家的財政金融機構和企業事業組織的財務收支,進行審計監督。   審計機關在國務院總理領導下,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不受其他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九十二條 國務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 第四節 中央軍事委員會 ===  第九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領導全國武裝力量。   中央軍事委員會由下列人員組成:   主席,   副主席若干人,   委員若干人。   中央軍事委員會實行主席負責制。   中央軍事委員會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  第九十四條 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 === 第五節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 ===  第九十五條 省、直轄市、縣、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設立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組織由法律規定。   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設立自治機關。自治機關的組織和工作根據憲法第三章第五節、第六節規定的基本原則由法律規定。  第九十六條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地方國家權力機關。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設立常務委員會。  第九十七條 省、直轄市、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由下一級的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代表產生辦法由法律規定。  第九十八條 省、直轄市、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五年。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三年。  第九十九條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在本行政區域內,保證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的遵守和執行;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透過和釋出決議,審查和決定地方的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公共事業建設的計劃。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審查和批准本行政區域內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預算以及它們的執行情況的報告;有權改變或者撤銷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不適當的決定。   民族鄉的人民代表大會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採取適合民族特點的具體措施。  第一百條 省、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和它們的常務委員會,在不同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牴觸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一百零一條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分別選舉並且有權罷免本級人民政府的省長和副省長、市長和副市長、縣長和副縣長、區長和副區長、鄉長和副鄉長、鎮長和副鎮長。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並且有權罷免本級人民法院院長和本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選出或者罷免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須報上級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提請該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  第一百零二條 省、直轄市、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受原選舉單位的監督;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受選民的監督。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單位和選民有權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式罷免由他們選出的代表。  第一百零三條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若干人和委員若干人組成,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並有權罷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組成人員不得擔任國家行政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的職務。  第一百零四條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決定本行政區域內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項;監督本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工作;撤銷本級人民政府的不適當的決定和命令;撤銷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不適當的決議;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決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任免;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罷免和補選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的個別代表。  第一百零五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級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實行省長、市長、縣長、區長、鄉長、鎮長負責制。  第一百零六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每屆任期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  第一百零七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城鄉建設事業和財政、民政、公安、民族事務、司法行政、監察、計劃生育等行政工作,釋出決定和命令,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行政工作人員。   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執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的決議和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的決定和命令,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行政工作。   省、直轄市的人民政府決定鄉、民族鄉、鎮的建置和區域劃分。  第一百零八條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所屬各工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的工作,有權改變或者撤銷所屬各工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的不適當的決定。  第一百零九條 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設立審計機關。地方各級審計機關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對本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審計機關負責。  第一百一十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負責並報告工作。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在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並報告工作。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上一級國家行政機關負責並報告工作。全國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都是國務院統一領導下的國家行政機關,都服從國務院。  第一百一十一條 城市和農村按居民居住地區設立的居民委員會或者村民委員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居民選舉。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基層政權的相互關係由法律規定。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設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等委員會,辦理本居住地區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並且向人民政府反映群眾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 === 第六節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 ===  第一百一十二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是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  第一百一十三條 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中,除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區域內的民族也應當有適當名額的代表。   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應當有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第一百一十四條 自治區主席、自治州州長、自治縣縣長由實行區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擔任。  第一百一十五條 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機關行使憲法第三章第五節規定的地方國家機關的職權,同時依照憲法、民族區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規定的許可權行使自治權,根據本地方實際情況貫徹執行國家的法律、政策。  第一百一十六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或者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第一百一十七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有管理地方財政的自治權。凡是依照國家財政體制屬於民族自治地方的財政收入,都應當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自主地安排使用。  第一百一十八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國家計劃的指導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經濟建設事業。   國家在民族自治地方開發資源、建設企業的時候,應當照顧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  第一百一十九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保護和整理民族的文化遺產,發展和繁榮民族文化。  第一百二十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依照國家的軍事制度和當地的實際需要,經國務院批准,可以組織本地方維護社會治安的公安部隊。  第一百二十一條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執行職務的時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條例的規定,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或者幾種語言文字。  第一百二十二條 國家從財政、物資、技術等方面幫助各少數民族加速發展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事業。   國家幫助民族自治地方從當地民族中大量培養各級幹部、各種專業人才和技術工人。 === 第七節 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  第一百二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  第一百二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軍事法院等專門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人民法院的組織由法律規定。  第一百二十五條 人民法院審理案件,除法律規定的特別情況外,一律公開進行。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  第一百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一百二十七條 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審判機關。   最高人民法院監督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和專門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上級人民法院監督下級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  第一百二十八條 最高人民法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法院對產生它的國家權力機關負責。  第一百二十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檢察院是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  第一百三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設立最高人民檢察院、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軍事檢察院等專門人民檢察院。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人民檢察院的組織由法律規定。  第一百三十一條 人民檢察院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第一百三十二條 最高人民檢察院是最高檢察機關。   最高人民檢察院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和專門人民檢察院的工作,上級人民檢察院領導下級人民檢察院的工作。  第一百三十三條 最高人民檢察院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負責。地方各級人民檢察院對產生它的國家權力機關和上級人民檢察院負責。  第一百三十四條 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的權利。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對於不通曉當地通用的語言文字的訴訟參與人,應當為他們翻譯。   在少數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區,應當用當地通用的語言進行審理;起訴書、判決書、佈告和其他文書應當根據實際需要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或者幾種文字。  第一百三十五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應當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以保證準確有效地執行法律。 == 第四章 國旗、國徽、首都 ==  第一百三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五星紅旗。  第一百三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中間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門,周圍是穀穗和齒輪。  第一百三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是北京。
司馬法
#REDIRECT 司馬法
司馬法
*司馬法 (四庫全書本) *司馬法 (四部叢刊本) __NOEDITSECTION__ ==仁本== 古者以仁為本,以義治之,治之為正。正不獲意則權。權出於戰,不出於仁也。是故殺人安人,殺之可也。攻其國,愛其民,攻之可也。以戰去戰,雖戰可也。戰,春不東徵,秋不西伐,月食班師,所以省戰也。故仁見親,義見說,智見恃,勇見身,信見信。內得愛焉,所以守也;外得威焉,所以戰也。 戰道:不違時,不歷民病,所以愛吾民也。不加喪,不因兇,所以愛夫其民也;冬夏不興師,所以兼愛民也。故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天下既平,天子大愷,春蒐秋獮;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戰也。 古者:逐奔不過百步,縱綏不過三舍,是以明其禮也;不窮不能而哀憐傷病,是以明其義也;成列而皷,是以明其信也;爭義不爭利,是以明其義也;又能捨服,是以明其勇也;知終知始,是以明其智也。六德以時合教,以為民紀之道也。自古之政也。 先王之治,順天之道;設地之宜;官民之德;而正名治物;立國辨職,以爵分祿。諸侯說懷,海外來服,獄弭而兵寢,聖德之治也。 其次,賢王制禮樂法度,乃作五刑,興甲兵,以討不義。巡狩者方,會諸侯,考不同。其有失命亂常,背德逆天之時,而危有功之君,偏告於諸侯,彰明有罪。乃告於皇天上帝,日月星辰,禱於後土四海神祇,山川冢社,乃造於先王。然後冢宰徵師於諸侯曰:“某國為不道,徵之。以某年月日,師至於某國會天子正刑。” 冢宰與百官布令於軍曰:“入罪人之地,無暴神祇,無行田獵,無毀土功,無燔牆屋,無伐林木,無取六畜、禾黍、器械。見其老幼,奉歸勿傷。雖遇壯者,不校勿敵。敵若傷之,醫藥歸之。” 既誅有罪,王及諸侯修正其國,舉賢立明,正復厥職。 王、霸之所以治諸侯者六:以土地形諸侯;以政令平諸侯;以禮信親諸侯;以材力說諸侯;以謀人維諸侯;以兵革服諸侯。同患同利以合諸侯,比小事大以和諸侯。 會之以發禁者九:憑弱犯寡則眚之;賊賢害民則伐之;暴內陵外則壇之;野荒民散則削之;負固不服則侵之;賊殺其親則正之;放弒其君則殘之;犯令陵政則杜之;外內亂、禽獸行,則滅之。 ==天子之義== 天子之義,必純取灋天地,而觀於先聖。士庶之義,必奉於父母,而正於君長。故雖有明君,士不先教,不可用也。 古之教民:必立貴賤之倫經,使不相陵;德義不相踰;材技不相掩;勇力不相犯。故力同而意和也。 古者,國容不入軍,軍容不入國,故德義不相踰。上貴不伐之士,不伐之士,上之器也。茍不伐則無求,無求則不爭,國中之聽,必得其情,軍旅之聽,必得其宜,故材技不相掩。從命為士上賞,犯命為士上戮,故勇力不相犯。 既致教其民,然後謹選而使之。事極修則百官給矣。教極省則民興良矣。習貫成則民體俗矣。教化之至也。 古者,逐奔不遠,縱緩不及。不遠則難誘,不及則難陷。以禮為固,以仁為勝。既勝之後,其教可復,是以君子貴之也。 有虞氏戒於國中,欲民體其命也。夏后氏誓於軍中,欲民先成其慮也。殷誓於軍門之外,欲民先意以行事也。周將交刃而誓之,以致民志也。夏后氏正其德也,未用兵之刃。故其兵不雜。殷義也,始用兵之刃矣。周力也,盡用兵之刃矣。夏賞於朝,貴善也。殷戮於市,威不善也。周賞於朝,戮於市,勸君子,懼小人也。三王彰其德一也。 兵不雜則不利,長兵以衛,短兵以守。太長則難犯,太短則不及。太輕則銳,銳則易亂。太重則鈍,鈍則不濟。 戎車,夏后氏曰鉤車,先正也。殷曰寅車,先疾也。周曰元戎,先良也。 旂,夏后氏玄首,人之執也。殷白,天之義也。周黃,地之道也。 章,夏后氏以日月,尚明也。殷以虎,白戎也。周以龍,尚文也。 師多務威則民詘,少威則民不勝。上使民不得其義,百姓不得其敘,技用不得其利,牛馬不得其任,有司陵之,此謂多威。多威則民詘。上不尊德而任詐慝,不尊道而任勇力,不貴用命而貴犯命,不貴善行而貴暴行,陵之有司,此謂少威。少威則民不勝。軍旅以舒為主,舒則民力足,雖交兵致刃,徒不趨,車不馳,逐奔不踰列,是以不亂。軍旅之固,不失行列之政,不絕人馬之力,遲速不過誡命。 古者,國容不入軍,軍容不入國。軍容入國則民德廢,國容入軍則民德弱。故在國言文而語溫,在朝恭以遜,修己以待人,不召不至,不問不言,難進易退。在軍抗而立,在行遂而果,介者不拜,兵車不式,城上不趨,危事不齒。故禮與灋表裡也。文與武左右也。 古者,賢王明民之德,盡民之善,故無廢德,無簡民,賞無所生,罰無所試。有虞氏不賞不罰而民可用,至德也。夏賞而不罰,至教也。殷罰而不賞,至威也。周以賞罰,德衰也。賞不踰時,欲民速得為善之利也。罰不遷列,欲民速覩為不善之害也。大捷不賞,上下皆不伐善。上苟不伐善,則不驕矣;下苟不伐善,必亡等矣。上下不伐善若此,讓之至也。大敗不誅,上下皆以不善在己。上苟以不善在己,必悔其過;下苟以不善在己,必遠其罪。上下分惡若此,讓之至也。 古者戍兵三年不興,覩民之勞也。上下相報,若此,和之至也。 得意則愷歌,示喜也。偃伯靈臺,荅民之勞,示休也。 ==定爵== 凡戰:定爵位,著功罪,收遊士,申教詔,訊厥眾,求厥技,方慮極物,變嫌推疑,養力索巧,因心之動。 凡戰:固眾,相利,治亂,進止,服正,成恥,約法,省罰。小罪乃殺;小罪勝,大罪因。 順天,阜財,懌眾,利地,右兵,是謂五慮。順天奉時,阜財因敵,懌眾勉若,利地守隘險阻,右兵弓矢禦,殳矛守,戈戟助。凡五兵五當,長以衛短,短以救長,迭戰則久,皆戰則強。見物與侔,是謂兩之。 主固勉若,視敵而舉。將心心也,眾心心也,馬牛車兵佚飽力也。教惟豫,戰惟節。將軍身也,卒支也,伍指拇也。 凡戰,智也,鬬,勇也,陳,巧也。用其所欲,行其所能,廢其不欲不能,於敵反是。 凡戰,有天,有財,有善。時日不遷,龜勝微行,是謂有天。眾有,有因生美,是謂有財。人習陳利,極物以豫,是謂有善。人勉及任,是謂樂人。大軍以固,多力以煩,堪物簡治,見物應卒,是謂行豫。輕車輕徒,弓矢固禦,是謂大軍。密,靜,多內力,是謂固陳。因是進退,是謂多力。上暇人教,是謂煩陳。然有以職,是謂堪物。因是辨物,是謂簡治。 稱眾,因地,因敵,令陳。攻,戰,守,進,退,止,前後序,車徒因,是為戰參。不服,不信,不和,怠,疑,厭,懾,枝柱,詘,頓,肆,崩,緩,是謂戰患。驕驕,懾懾,吟曠,虞懼,事悔,是謂毀折。大小,堅柔,參伍,眾寡,凡兩,是謂戰權。 凡戰:間遠,觀邇,因時,因財,貴信,惡疑。作兵義,作事時,使人惠。見敵,靜,見亂,暇,見危難,無忘其眾。居國惠以信,在軍廣以武,刃上果以敏。居國和,在軍灋,刃上察。居國見好,在軍見方,刃上見信。 凡陳:行惟疏,戰惟密,兵惟雜。人教厚,靜乃治,威利章。相守義,則人勉,慮多成,則人服。時中服,厥次治。物既章,目乃明。慮既定,心乃強。進退無疑,見敵無謀。聽誅,無誰其名,無變其旗。 凡事,善則長,因古則行,誓作章,人乃強,滅厲祥。滅厲之道:一曰義,被之以信,臨之以強,成基,一天下之形,人莫不說,是謂兼用其人;一曰權,成其溢,奪其好,我自其外,使自其內。 一曰人;二曰正;三曰辭;四曰巧;五曰火;六曰水;七曰兵,是謂七政。榮,利,恥,死,是謂四守。容色積威,不過改意,凡此道也。唯仁有親,有仁無信,反敗厥身。人人,正正,辭辭,火火。 凡戰之道,既作其氣,因發其政,假之以色,道之以辭,因懼而戒,因欲而事,蹈敵制地,以職命之,是謂戰灋。 凡人之形,由眾之求,試以名行,必善行之。若行不行,身以將之,若行而行,因使勿忘,三乃成章。人生之宜謂之灋。 凡治亂之道:一曰仁;二曰信;三曰直;四曰一;五曰義;六曰變;七曰尊。立法:一曰受;二曰灋;三曰立;四曰疾;五曰御其服;六曰等其色;七曰百官無淫服。凡軍,使灋在己曰專,與下畏法曰法。軍無小聽,戰無小利,日成行微,曰道。 凡戰正不行則事專,不服則法,不相信則一。若怠則動之,若疑則變之,若人不信上,則行其不復。自古之政也。 ==嚴位== 凡戰之道:位欲嚴;政欲慄;力欲窕;氣欲閑;心欲一。 凡戰之道:等道義;立卒伍;定行列;正縱橫;察名實。立進俯;坐進跪。畏則密;危則坐。遠者視之則不畏,邇者勿視則不散。位下,左右下,甲坐,誓徐行之。位逮徒甲,籌以輕重,振馬譟徒甲,畏亦密之。跪坐坐伏,則膝行而寬誓之。起譟鼓而進,則以鐸止之。御枚誓糗,坐膝行而推之,執戮禁顧,譟以先之。若畏太甚,則勿戮殺,示以顏色,告之以所生,循省其職。 凡三軍人戒分日,人禁不息,不可以分食,方其疑惑,可師可服。 凡戰:以力久;以氣勝;以固久;以危勝。本心固,新氣勝,以甲固,以兵勝。 凡車以密固,徒以坐固,甲以重固,兵以輕勝。人有勝心,惟敵之視;人有畏心,惟畏之視。兩心交定,兩利若一,兩為之職,惟權視之。 凡戰:以輕行輕則危;以重行重則無功;以輕行重則敗;以重行輕則戰。故戰相為輕重。舍謹甲兵,行陣行列,戰謹進止。 凡戰:敬則慊;率則服。上煩輕,上暇重。奏鼓輕,舒鼓重。服膚輕,服美重。 凡馬車堅,甲兵利,輕乃重。上同無獲;上專多死;上生多疑;上死不勝。 凡人:死愛,死怒,死威,死義,死利。 凡戰之道:教約人輕死;道約人死正。 凡戰:若勝若否,若天若人。 凡戰:三軍之戒,無過三日;一卒之警,無過分日;一人之禁,無過皆息。 凡大善用本,其次用末,執略守微,本末唯權,戰也。 凡勝:三軍一人勝。 凡鼓:鼓旌旗,鼓車,鼓馬,鼓徒,鼓兵,鼓首,鼓足,鼓兼齊。 凡戰:既固勿重,重進勿盡,凡盡危。 凡戰:非陳之難,使人可陳難;非使可陳難,使人可用難;非知之難,行之難。人方有性,性州異,教成俗,俗州異,道化俗。 凡眾寡,既勝若否。兵不告利,甲不告堅,車不告固,馬不告良,眾不自多,未獲道。 凡戰:勝則與眾分善;若將復戰,則重賞罰;若使不勝,取過在己;復戰則誓以居前,無復先術。勝否勿反,是謂正則。 凡民:以仁救;以義戰;以智決;以勇鬬;以信專;以利勸;以功勝。故心中仁,行中義,堪物智也,堪大勇也,堪久信也。讓以和,人自洽。自子以不循,爭賢以為,人說其心,效其力。 凡戰:擊其微靜,避其強靜;擊其倦勞,避其閑窕;擊其大懼,避其小懼。自古之政也。 ==用眾== 凡戰之道:用寡固,用眾治。寡利煩,眾利正。用眾進止,用寡進退。眾以合寡,則遠裹而闕之。若分而迭擊,寡以待眾。若眾疑之,則自用之。擅利,則釋旗,迎而反之。敵若眾則相聚而受裹。敵若寡,若畏,則避之開之。 凡戰:背風;背高;右高;左險;歷沛;歷圯;兼舍環龜。 凡戰:設而觀其作;視敵而舉;待則循而勿鼓,待眾之作;攻則屯而伺之。 凡戰:眾寡以觀其變;進退以觀其固;危而觀其懼;靜而觀其怠;動而觀其疑;襲而觀其治。擊其疑;加其卒;致其屈;襲其規;因其不避;阻其圖;奪其慮;乘其懼。 凡從奔,勿息。敵人或止不路,則慮之。 凡近敵都必有進路,退,必有返慮。 凡戰:先則弊,後則懾,息則怠,不息亦弊,息久亦反其懾。書親絕,是謂絕顧之慮。選良次兵,是謂益人之強。棄任節食,是謂開人之意。自古之政也。 category:兵家 Category:武經七書
大淸皇帝功德碑
大淸崇德元年冬十有二月 寬溫仁聖皇帝 以壞和自我 始赫然怒 以武臨之 直擣而東 莫敢有抗者 時我寡君棲於南漢  凜凜若履春氷而待白日者 殆五旬 東南諸道兵 相繼崩潰 西北帥逗撓峽內 不能進一歩 城中食且盡 當此之時 以大兵薄城 如霜風之卷秋蘀 爐火燎鴻毛 而皇帝以不殺為武 惟佈德是先 乃降勅諭之曰 來 朕全爾 否 屠之 有若英馬諸大將 承皇命相屬於道 於是 我寡君集文部諸臣謂曰 予託和好於大邦 十年於茲矣 由予惛惑 自速天討 萬姓魚肉 罪在予一人 皇帝猶不忍屠戮之 諭之如此 予曷敢不欽承 以上全我宗社 下保我生靈乎 大臣協贊之 遂從數十騎 詣軍前請罪 皇帝乃優之以禮 拊之以恩 一見而推心腹 錫賚之恩 遍及從臣 禮罷 即還我寡君于都城 立召兵之南下者 振旅而西 撫民勸農 遠近之雉鳥散者 鹹復厥居 詎非大幸歟 小邦之獲罪上國久矣 己未之役 都元帥姜弘立 助兵明朝 兵敗被擒 太祖武皇帝 只留弘立等數人 餘悉放回 恩莫大焉 而小邦迷不知悟 丁卯歳 今皇帝命將東徵 本國君臣 避入海島 遣使請成 皇帝允之 視為兄弟國 疆土復完 弘立亦還矣 自茲以往 禮遇不替 冠蓋交跡 不幸浮議扇動 搆成亂梯 小邦申飭邊臣 言渉不遜 而其文為使臣所得 皇帝猶寬貸之 不即加兵 乃先降明旨 諭以師期丁寧反覆 不翅若提耳面命 而終未免焉 則小邦君臣之罪 益無所逃矣 皇帝既以大兵圍南漢 而又命偏師 先陷江都 宮嬪王子曁卿士家小 倶被俘獲 皇帝戒諸將 不得擾害 令從官及內侍看護 既而 大霈恩典 小邦君臣及其被獲眷屬 復歸於舊 霜雪變為陽春 枯旱轉為時雨 區宇既亡而復存 宗社已絶而還續 環東十數千里 鹹囿於生成之澤 此實古昔簡策所稀覯也 於戱盛哉 漢水上流三田渡之南 即皇帝駐蹕之所也 壇塲在焉 我寡君爰命水部 就壇所增而高大之 又伐石以碑之 垂諸永久 以彰夫皇帝之功之德 直與造化而同流也 豈特我小邦 世世而永賴 抑亦大朝之仁聲武誼無遠不服者 未始不基於茲也 顧搴天地之大 畫日月之明 不足以彷彿其萬一 謹載其大略 銘曰  天降霜露 載蕭載育  惟帝則之 竝布威德  皇帝東徵 十萬其師  殷殷轟轟 如虎如豼  西蕃窮髪 曁夫北落  執殳前驅 厥靈赫赫  皇帝孔仁 誕降恩言  十行昭回 既嚴且溫  始迷不知 自貽伊慼  帝有明命 如寐之覺  我後祗服 相率而歸  匪惟怛威 惟德之依  皇帝嘉之 澤洽禮優  載色載笑 爰束戈矛  何以錫之 駿馬輕裘  都人士女 乃歌乃謳  我後言旋 皇帝之賜  皇帝班師 活我赤子  哀我蕩析 勸我穡事  金甌依舊 翠壇維新  枯骨再肉 寒荄復春  有石巍然 大江之頭  萬載三韓 皇帝之休   嘉善大夫禮曹叅判兼同知義禁府事 臣呂爾徴 奉敎篆   資憲大夫漢城府判尹 臣吳竣 奉敎書   資憲大夫吏曹判書兼弘文館大提學藝文館大提學知成均館事 臣李景奭 奉敎撰 崇德四年十二月初八日立
夢溪筆談
*夢溪筆談 (四庫全書本) *夢溪筆談 (四部叢刊本) *序 *-{卷一}- 故事一 *-{卷二}- 故事二 *-{卷三}- 辨證一 *-{卷四}- 辨證二 *-{卷五}- 樂律一 *-{卷六}- 樂律二 *-{卷七}- 象數一 *-{卷八}- 象數二 *-{卷九}- 人事一 *-{卷十}- 人事二 *-{卷十一}- 官政一 *-{卷十二}- 官政二 *-{卷十三}- 權智 *-{卷十四}- 藝文一 *-{卷十五}- 藝文二 *-{卷十六}- 藝文三 *-{卷十七}- 書畫 *-{卷十八}- 技藝 *-{卷十九}- 器用 *-{卷二十}- 神奇 *-{卷二十一}- 異事 *-{卷二十二}- 謬誤 *-{卷二十三}- 譏謔 *-{卷二十四}- 雜誌一 *-{卷二十五}- 雜誌二 *-{卷二十六}- 藥議 *補筆談 三卷 *續筆談 十一篇
夢溪筆談/卷01
<center> =故事一= </center> 上親郊郊廟,冊文皆曰「恭薦歲事」。先景靈宮,謂之「朝獻」;次太廟,謂之「朝饗」;末乃有事於南郊。予集《郊式》時,曾預討論,常疑其次序,若先為尊,則效不應在廟後;若後為尊,則景靈宮不應在太廟之先。求共所從來,蓋有所因。按唐故事,凡有事地上帝,則百神皆預遣使祭告,唯太清宮、太廟則皇帝親行。其冊祝皆曰「取某月某日有事於某所,不敢不告。」宮、廟謂之「奏告」,餘皆謂之「祭告」。唯有事於南郊,方為「正祠」。至天寶九載,乃下詔曰:「『告』者,上告下之詞。今後太清宮宜稱『朝獻』,太廟稱『朝饗』。」自此遂失「奏告」之名,冊文皆為「正祠」。 正衙法座,香木為之,加金飾,四足,墮角,其前小偃,織籐冒之。每車駕出幸,則使老內臣馬上抱之,曰「駕頭」。輦後曲蓋謂之「筤」。兩扇夾心,通謂之「扇筤」。皆繡,亦有銷金者,即古之華蓋也。 唐翰林院在禁中,乃人主燕居之所,玉堂、承明、金鑾殿皆在其間。應供奉之人,自學士已下,工伎群官司隸籍其間者,皆稱翰林,如今之翰林醫官、翰林待詔之類是也。唯翰林茶酒司止稱「翰林司」,蓋相承闕文。唐制,自宰相而下,初命皆無宣召之禮,惟學士宣召。蓋學士院在禁中,非內臣宣召,無因得入,故院門別設復門,亦以其通禁庭也。又學士院北扉者,為其在浴堂之南,便於應召。今學士初拜,自東華門入,至左承天門下馬;待詔、院吏自左承天門雙引至門。此亦用唐故事也。唐宣召學士,自東門入者,彼時學士院在西掖,故自翰林院東門赴召,非若今之東華門也。至如挽鈴故事,亦緣其在禁中,雖學士院吏,亦止於玉堂門外,則其嚴密可知。如今學士院在外,與諸司無異,亦設鈴索,悉皆文具故事而已。 學士院玉堂,太宗皇帝曾親幸。至今唯學士上日許正坐,他日皆不敢獨坐。故事:堂中設視草臺,每草制,則具衣冠據臺而坐。今不復如此,但存空臺而已。玉堂東承旨子窗格上有火燃處。太宗嘗夜幸玉堂,蘇易簡為學士,已寢,遽起,無燭具衣冠,宮嬪自窗格引燭入照之。至今不欲更易,以為玉堂一盛事。 東西頭供奉官,本唐從官之名。自永徽以後,人主多居大明宮,別置從官,謂之「東頭供奉官」。西內具員不廢,則謂之「西頭供奉官」。 唐制,兩省供奉官東西對立,謂之「蛾眉班」。國初,供奉班於百官前橫列。王溥罷相為東宮,一品班在供奉班之後,遂令供奉班依舊分立。慶曆賈安公為中丞,以東西班對拜為非禮,復令橫行。至今初敘班分立;百官班定,乃轉班橫行;參罷,復分立;百官班退,乃出。參用舊制也。 衣冠故事,多無著令,但相承為例;如學士舍人躡履見丞相,往還用平狀,扣階乘馬之類,皆用故事也。近歲多用靴簡。章子厚為學士日,因事論列,今則遂為著令矣。 中國衣冠,自北齊以來,乃全。窄袖、緋綠短衣、長靿靴、有鞢帶,窄袖利於馳射,短衣、長靿皆便於涉草。樂茂草,常寢處其間,予使北時皆見之。雖王庭亦在深薦中。予至胡庭日,新雨過,涉草,衣袴皆濡,唯都無所霑。帶衣所垂,蓋欲佩帶弓劍、帉帨、算囊、刀礪之類。自後雖去,而猶存其環,環所以銜,如馬之鞦根,即今之帶銙也。天子必以十三環為節,唐武德貞觀時猶爾。開元之後,雖仍舊俗,而稍褒博矣。然帶鉤尚穿帶本為孔,本朝加順折,茂人文也。帕頭一謂之四腳,乃四帶也。二帶繫腦後垂之,二帶反繫頭上,令曲折附頂,故亦謂之「折上巾」。唐制,唯人主得用硬腳。晚唐方鎮擅命,始僭用硬腳。本朝帕頭有直腳、局腳、交腳、朝天、順風,凡五等。唯直腳貴賤通服之。又庶人所戴頭巾,唐人亦謂之「四腳」,蓋兩腳繫腦後,兩腳繫頷下,取其服勞不脫也。無事則反繫於頂上。今人不復繫頷下,兩帶遂為虛設。 唐中書指揮事謂之「堂帖子」,曾見唐人堂帖,宰相簽押,格如今之堂劄子也。 予及史館檢討時,議樞密院劄子問宣頭所起。餘按唐故事,中書舍人職堂語詔,皆寫四本:一本為底,一本為宣。此「宣」謂行出耳,未以名書也。晚唐樞密使自禁中受旨,出付中書,即謂之「宣」。中書承受,錄之於籍,謂之「宣底」。今史館中尚有故《宣底》二卷,如今之《聖語簿》也。梁朝初置崇仁院,專行密命。至後唐莊宗復樞密使,使郭崇韜、安重誨為之,始分領政事,不關由中書直行下者謂之「宣」,如中書之「敕」。小事則發頭子,擬堂貼也。至今樞密院用宣及頭子,本朝樞密院亦用劄子。但中書劄子,宰相押字在上,次相及參政以次向下;樞密院劄子,樞長押字在下,副貳以次向上:以此為別。頭子唯給驛馬之類用之。 百官於中書見宰相,九卿而下,即省吏高聲唱一聲「屈」,則趨而入。宰相揖及進茶,皆抗聲贊喝,謂之「屈揖」。待制以上見,則言「請某官」,更不屈揖,臨退仍進湯,皆於席南橫設百官之位,升朝則坐,京官已下皆立。後殿引臣寮,則待制已上宣名拜舞;庶官但贊拜,不宣名,不舞蹈。中書略貴者,示與之抗也。上前則畧微者,殺禮也。 唐制,丞郎拜官,即籠門謝。今三司副使已上拜官,則拜舞於子階上;百官拜於階下,而不舞蹈。此亦籠門故事也。 學士院第三廳學士子,當前有一巨槐,素號「槐廳」。舊傳居此者,多至入相。學士爭槐廳,至有抵徹前人行李而強據之者。餘為學士時,目觀此事。 諫議班在知制誥上;若帶待制,則在知制誥下,從職也,戲語謂之「帶墜」。 《集賢院記》:「開元故事,校書官許稱學士」。今三館職事,皆稱「學士」,用開元故事也。 館閣新書淨本有誤書處,以雌黃塗之。嘗校改字之法:刮洗則傷紙,紙貼之又易脫,粉塗則字不沒,塗數遍方能漫滅。唯雌黃一漫則滅,仍久而不脫。古人謂之鉛黃,蓋用之有素矣。 餘為鄜延經畧使日,新一廳,謂之五司廳。延州正廳乃都督廳,治延州事;五司廳治鄜延路軍事,如唐之使院也。五司者,經略、安撫、總管、節度、觀察也。唐制、方鎮綿帶節度、觀察、處置三使。今節度之職,多歸總管司;觀察歸安撫司;處置歸經略司。其節度、觀察兩案,並支掌推官、判官,今皆治州事而已。經略、安撫司不置佐官,以帥權不可更不專也。都總管、副總管、鈐轄、都監同簽書,而皆受經略使節制。 銀臺司兼門下封駁,乃給事中之職,當隸門下省,故事乃隸樞密院。下寺監皆行劄子;寺監具申狀,雖三司,亦言「上銀臺」。主判不以官品,初冬獨賜翠毛錦袍。學士以上,自從本品。行案用樞密院雜司人吏,主判食樞密廚,蓋樞密院子司也。 大駕鹵簿中有勘箭,如古之勘契也。其牡謂之「雄牡箭」,牝謂之「闢仗箭」。本胡法也。熙寧中罷之。 前世藏書,分隸數處,蓋防水火散亡也。今三館、秘閣,凡四處藏書,然同在崇文院。其間官書,多為人盜竊,士大夫家往往得之。嘉祐中,置編校官八員,雜讎四館書。給吏百人,悉以黃紙為大冊寫之。自此私家不敢輒藏。校讎累年,僅能終昭文一館之書而罷。 舊翰林學士地勢清切,皆不兼他務。文館職任,自校理以上,皆有職錢,唯內外製不給。楊大年久為學士,家貧,請外,表詞千餘言,其間兩聯曰:「虛忝甘泉之從臣,終作莫敖之餒鬼。」「從者之病莫興,方朔之饑欲死。」京師百官上日,唯翰林學士敕設用樂,他雖宰相,亦無此禮。優伶並開封府點集。陳和叔除學士時,和叔知開封府,遂不用女優。學士院敕設不用女優,自和叔始。 禮部貢院試進士日,設香案於階前,主司與舉人對拜,此唐故事也。所坐設位供張甚盛,有司具茶湯飲漿。至試學究,則悉徹帳幕氈席之類,亦無茶湯,渴則飲硯水,人人皆黔其吻。非故欲困之,乃防氈幕及供應人私傳所試經義。蓋嘗有敗者,故事為之防。歐文忠有詩:「焚香禮進士,徹幕待經生。」以為禮數重輕如此,其實自有謂也。 嘉祐中,進士奏名訖,未御試,京師妄傳「王俊民為狀元」,不知言之所起,人亦莫知俊民為何人。及御試,王荊公時為知制誥,與天章閣待制楊樂道二人為詳定官。舊制,御試舉人,設初考官,先定等第;復彌之以送覆考官,再定等第;乃付詳定官,發初考官所定等,以對覆考之等:如同即已;不同,則詳其程文,當從初考或從覆考為定,即不得別立等。是時,王荊公以初、覆考所定第一人皆未允當,於行間別取一人為狀首。楊樂道守法,以為不可。議論未決,太常少卿朱從道時為封彌官,聞之,謂同捨曰:「二公何用力爭,從道十日前已聞王俊民為狀元,事必前定。二公恨自苦耳。」既而二人各以已意進稟,而詔從荊公之請。及發封,乃王俊民也。詳定官得別立等,自此始,遂為定製。 選人不得乘馬入宮門。天聖中,選人為館職,始歐陽永叔、黃鑒輩,皆自左掖門下馬入館,當時謂之「步行學士」。嘉祐中,於崇文院置編校局,校官皆許乘馬至院門。其後中書五房置習學公事官,亦緣例乘馬赴局。 車駕行境,前驅謂之隊,則古之清道也。其次衛仗,衛仗者,視闌入宮門法,則古之外仗也。其中謂之禁圍,如殿中仗。《天官》:「掌捨,無宮,則供人門。」今謂之「殿門天武官」,極天下長人之選八人。上御前殿,則執鉞立於紫宸門下;行幸則為禁圍門,行於仗馬之前。又有衡門十人,隊長一人,選諸武力絕倫者為之。上御後殿,則執檛東西對立於殿前,亦古之虎賁、人門之類也。 餘嘗購得後唐閔帝應順元年案檢一通,乃除宰相劉昫兼判三絲堂檢。前有擬狀雲:「具官劉昫。右,伏以劉昫經國才高,正君志切,方屬體元之運,實資謀始之規。宜注宸衷,委司判計,漸期富庶,永贊聖明。臣等商量,望授依前中書侍郎,兼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充集賢殿大學士,兼判三司,散官勳封如故,未審可否?如蒙允許,望付翰林降制處分,謹錄奏聞。」其後有制書曰:「宰臣劉昫,右,可兼判三司公事,宜令中書門下依此施行。付中書門下,準此。四月十日。」用御前新鑄之印。與今政府行遣稍異。 本朝要事對稟,常事擬進入,畫可然後施行,謂之「熟狀」。事速不及待報,則先行下,具制草奏知,謂之「進草」。熟狀白紙書,宰相押字,他執政具姓名。進草即黃紙書,宰臣、執政皆於狀背押字。堂檢,宰、執皆不押,唯宰屬於檢背書日,堂吏書名用印。此擬狀有詞,宰相押檢不印,此其為異也。大率唐人風俗,自朝廷下至郡縣,決事皆有詞,謂之判,則書判科是也。押檢二人,乃馮道、李愚也。狀檢瀛王親筆,甚有改竄勾抹處。按《舊五代史》:「應順元年四月九日已卯,鄂王薨。庚辰,以宰相劉昫判三司。」正是十日,與此檢無差。宋次道記《開元宰相奏請》、鄭畋《鳳池稿草》、《擬狀注制集》悉多用四六,皆宰相自草。今此擬狀,馮道親筆,蓋故事也。 舊制,中書、樞密院、三司使印並塗金。近制,三省、樞密院印用銀為之,塗金;餘皆鑄銅而已。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推行十項制度切實防止產生新的超期羈押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階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階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 為了嚴格執行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實現人民法院“公正與效率”的工作主題,牢固樹立司法為民的觀念,切實提高辦理刑事案件的質量和效率,嚴厲打擊犯罪,尊重和保障人權,全國各級人民法院在今年集中清理超審限和超期羈押案件之後,必須建立並完善嚴格防止超期羈押的司法工作機制,推行十項制度,努力實現防止超期羈押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法制化。現特作如下通知: 一、全面實行以審限管理為中心的案件流程管理制度,建立超期羈押預警機制,切實防止超期羈押。各級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過程中,應當嚴格遵守刑事訴訟法關於審理期限的規定,進一步實行以審限管理為中心的案件流程管理制度,建立超期羈押預警機制。對被羈押的被告人,及時辦理換押手續。對審理時間達到法定審限三分之二的案件,以“催辦通知”的方式,向承辦案件審判庭和承辦案件法官催辦;對審理時間接近法定審限的案件,以“審限警示”的方式,向承辦案件審判庭和承辦案件法官傳送“審限警示”。 二、實行嚴格依法適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法律措施的制度。各級人民法院必須實行嚴格適用刑事訴訟法關於取保候審、監視居住規定的制度。對被告人符合取保候審、監視居住條件的,應當依法採取取保候審、監視居住。對過失犯罪等社會危險性較小且符合法定條件的被告人,應當依法適用取保候審、監視居住等法律措施。對已被羈押超過法定羈押期限的被告人,應當依法予以釋放;如果被告人被羈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內審結,需要繼續審理的,應當依法變更強制措施。 三、建立及時通報制度,告知法院羈押期限。根據法定事由,例如依法延期審理、中止審理、進行司法精神病鑑定等,人民法院依法辦理法律手續延長審限的案件,不計入審限。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將上述不計入審限的情況書面通知看守所、被告人及其家屬,並說明審限延長的理由。對於人民檢察院因抗訴等原因閱卷的案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嚴格執行案件審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規定》(法釋?2000?29號),其佔用的時間不計入審限,人民法院應當及時將情況書面通知看守所、被告人及其家屬,並說明理由。 四、完善依法獨立審判制度,規範以至逐步取消內部請示的做法。人民法院審理刑事案件,應當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獨立審判,堅持兩審終審制。除了適用法律疑難案件以外,不得向上級人民法院請示。要規範以至逐步取消內部請示的做法。 五、建立嚴格的案件發回重審制度。按照刑事訴訟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嚴格執行刑事訴訟法,切實糾防超期羈押通知》的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經過審理,對於原判決事實不清楚或者證據不足的案件,只能裁定撤銷原判,發回原審人民法院重新審判一次,嚴格禁止多次發回重審。 六、堅持依法辦案,有罪依法追究,無罪堅決放人。人民法院審理刑事案件,依法懲罰犯罪、保障人權,有罪依法追究,無罪堅決放人。經過審理,對於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對於經過審理,只有部分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的案件,只就該部分事實和證據進行認定和判決;對於審理後,仍然證據不足,在法律規定的審限內無法收集充分的證據,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案件,應當堅決依法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絕不能搞懸案、疑案,拖延不決,遲遲不判。 七、完善及時宣判制度。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決後,應當按照法律規定及時公開宣判並送達執行通知書,不得為了營造聲勢而延期宣判和執行。 八、建立高效率的送達、移送卷宗制度。依照刑事訴訟法規定,法定期間不包括路途上的時間。人民法院在審判過程中,因送達裁判文書以及第一審案件審結後進入第二審程式,或者第二審案件審結後進入死刑複核程式等移送卷宗的案件,路途上的時間不計入審限。人民法院應當積極採取各種措施,努力改進送達、移送案卷等工作,儘量縮短佔用的時間,使其更加制度化、規範化,不得無故拖延。 九、堅持超期羈押案件月報制度,做到月清月結。人民法院應當堅持超期羈押案件月報制度,每月定期向上級人民法院書面報告;最高人民法院每月定期向全國法院釋出《全國法院超期羈押案件情況月報》。積極採取措施,努力做到超期羈押案件月清月結。 十、嚴格執行超期羈押責任追究制度。凡故意違反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嚴格執行刑事訴訟法,切實糾防超期羈押通知》的規定,造成被告人超期羈押的,對於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依照有關規定予以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夢溪筆談/卷02
三司使班在翰林學士之上。舊制,權使即與正同,故三司使結銜皆在官職之上。慶曆中,葉道卿為權三司使,執政有欲抑道卿者,降敕時移權三司使在職下結銜,遂立翰林學士之下,至今為例。後嘗有人論列,結銜雖依舊,而權三司使初除,門取旨,間有敘學士者,然不為定製。 宗子授南班官,世傳王文正太尉為宰相日,始開此議,不然也。故事,宗子無遷官法,唯遇稀曠大慶,則普遷一官。景祐中,初定祖宗並配南郊,宗室欲緣大禮乞推恩,使諸王宮教授刁約草表上聞。後約見丞相王沂公,公問:「前日宗室乞遷官表,何人所為?」約未測其意,答以不知。歸而思之,恐事窮且得罪,乃再詣相府。沂公問之如前,約愈恐,不復敢隱,遂以實對。公曰:「無他,但愛其文詞耳。」再三嘉獎。徐曰:「已得旨,別有措置。更數日,當有指揮。」自此遂有南班之授,近屬自初除小將軍,凡七遷則為節度使,遂為定製。諸宗子以千縑謝約,約辭不敢受。餘與刁親舊,刁嘗出表稿以示餘。 大理法官,皆親節案,不得使吏人。中書檢正官不置吏人,每房給楷書一人錄凈而已。蓋欲士人躬親職事,格吏奸,兼歷試人才也。 太宗命創方團球帶,賜二府文臣。其後樞密使兼侍中張耆、王貽永皆特賜;李用和、曹郡王皆以元舅賜;近歳宣微使王君貺以耆舊特賜。皆出異數,非例也。近歳京師士人朝服乘馬,以黲衣蒙之,謂之「涼衫」,亦古之遺法也。《儀禮》「朝服加景」是也。但不知古人制度章色如何耳。 內外製凡草制除官,自給諫、待制以上,皆有潤筆物。太宗時,立潤筆錢數,降詔刻石於舍人院。每除官,則移文督之。在院官下至吏人院騶,皆分沾。元豐中,改立官制,內外製皆有添給,罷潤筆之物。 唐制,官序未至而以他官權攝者,為直官,如許敬宗為直記室是也。國朝學士、舍人皆置直院。熙寧中,復置直舍人、學士院,但以資淺者為之,其實正官也。熙寧六年,舍人皆遷罷,閣下無人,乃以章子平權知制誥,而不除直院者,以其暫攝也。古之兼官,多是暫時攝領;有長兼者,即同正官。餘家藏《海陵王墓誌》謝朓文,稱「兼中書侍郎。」 三司、開封府、外州長官升廳事,則有衙吏前導告喝。國朝之制,在禁中唯三官得告:宰相告於中書,翰林學士告於本院,御史告於朝堂。皆用朱衣吏,謂之「三告官」。所經過處,閽吏以梃扣地警眾,謂之「打仗子」。兩府、親王,自殿門打至本司及上馬處;宣微使打於本院;三司使、知開封府打於本司。近歳寺監長官亦打,非故事。前宰相赴朝,亦有特旨,許張蓋、打仗子者,系臨時指揮。執絲梢鞭入內,自三司副使以上;副使唯乘紫絲暖座從入。隊長持破木梃,自待制以上。近歳寺監長官持藤杖,非故事也。百官儀範,著令之外,諸家所記,尚有遺者。雖至猥細,亦一時儀物也。 國朝未改官制以前,異姓未有兼中書令者,唯贈官方有之。元豐中,曹郡王以元舅特除兼中書令,下度支給俸。有司言:「自來未有活中書令請受則例。」 都堂及寺觀百官會集坐次,多出臨時。唐以前故事,皆不可考,唯顏真卿與左僕射定襄郡子王郭英又書雲:「宰相、御史大夫、兩省五品、供奉官自為一行,十二衛大將軍次之,三師、三公、令僕、少師、保傅、尚書左右丞、侍郎自為一行,九卿、三監對之。從古以來,未嘗參錯。」此亦略見當時故事,今錄於此,以備闕文。 賜「功臣」號,始於唐德宗奉天之役。自後藩鎮,下至從軍資深者,例賜「功臣」。本朝唯以賜將相。熙寧中,因上皇帝尊號,宰相率同列面請三四,上終不允,曰:「徽號正如卿等『功臣』,何補名實?」是時吳正憲為首相,乃請止「功臣」號,從之。自是群臣相繼請罷,遂不復賜。
夢溪筆談/卷03
鈞石之石,五權之名,石重百二十斤。後人以一斛為一石,自漢已如此,「飲酒一石不亂」是也。挽蹶弓弩,古人以鈞石率之。今人乃以粳米一斛之重為一石。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為法,乃漢秤三百四十一斤也。今之武卒蹶弩,有及九石者,計其力乃古之二十五石,比魏之武卒,人當二人有餘;弓有挽三石者,乃古之三十四鈞,比顏高之弓,人當五人有餘。此皆近歲教養所成。以至擊刺馳射,皆盡夷夏之術;器仗鎧胄,極今古之工巧。武備之盛,前世未有其比。 《楚詞·招魂》尾句皆曰「些」,今夔、峽、湖、湘及南、北江獠人,凡禁咒句尾皆稱「些」。此乃楚人舊俗,即梵語「薩嚩訶」也。三字合言之,即「些」字也。 陽燧照物皆倒,中間有礙故也。算家謂之「格術」。如人搖艣,臬為之礙故也。若鳶飛空中,其景隨鳶而移,或中間為窻隙所束,則影與鳶遂相違,鳶東則影西,鳶西則影東。又如窻隙中樓塔之影,中間為窻所束,亦皆倒垂,與陽燧一也。陽燧面窪,以一指迫而照之則正;漸遠則無所見;過此遂倒。其無所見處,正如窗隙、櫓臬、腰鼓礙之,本末相格,遂成搖櫓之勢。故舉手則影愈下,下手則影愈上,此其可見。陽燧面窪,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內。離鏡一、二寸,光聚為一點,大如麻菽,著物則火發,此則腰鼓最細處也。豈特物為然,人亦如是,中間不為物礙者鮮矣。小則利害相易,是非相反;大則以已為物,以物為已。不求去礙,而欲見不顛倒,難矣哉!《酉陽雜俎》謂「海翻則塔影倒」,此妄說也。影入窗隙則倒,乃其常理。 先儒以日食正陽之月止謂四月,不然也。正、陽乃兩事,正謂四月,陽謂十月。日月陽止是也。《詩》有「正月繁霜」;「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醜」二者,此先王所惡也。蓋四月純陽,不欲為陰所侵;十月純陰,不欲過而幹陽也。 餘為《喪服後傳》,書成,熙寧中欲重定五服敕,而餘預討論。雷、鄭之前,闕謬固多,其間高祖遠孫一事,尤為無義。《喪服》但有曾祖齊衰六月,遠曾緦麻三月,而無高祖遠孫服。先儒皆以謂「服同曾祖曾孫,故不言可推而知」,或曰「經之所不言則不服」,皆不然也。曾,重也。由祖而上者,皆曾祖也;由孫而下者,皆曾孫也:雖百世可也。茍有相逮者,則必為服喪三月。故雖成王之於後稷,亦稱曾孫。而祭禮祝文,無遠近皆曰曾孫。《禮》所謂「以五為九」者,謂傍親之殺也。上殺、下殺至於九,傍殺至於四,而皆謂之族。族昆弟父母、族祖父母、族曾祖父母。過此則非其族也。非其族,則為之無服。唯正統不以族名,則是無絕道也。 舊傳黃陵二女,堯子舜妃。以二帝化道之盛,始於閨房,則二女當具任、姒之德。考其年歲,帝舜陟方之時,二妃之齒已百歲矣。後人詩騷所賦,皆以女子待之,語多瀆慢,皆禮義之罪人也。 歷代官室中有謻門,蓋取張衡《東京賦》「謻門曲榭」也。說者謂「冰室門」。按《字訓》:「謻,別也。」《東京賦》但言別門耳,故以對曲榭,非有定處也。 水以漳名、洛名者最多,今略舉數處:趙、晉之間有清漳、濁漳,當陽有漳水,灨上有漳水,鄣郡有漳江,漳州有漳浦,亳州有漳水,安州有漳水。洛中有洛水,北地郡有洛水,沙縣有洛水。此概舉一二耳,其詳不能具載。餘考其義,乃清濁相蹂者為漳。章者,文也,別也。漳謂兩物相合,有文章,且可別也。清漳、濁漳,合於上黨。當陽即沮、漳合流,贛上即漳、灨合流,漳州餘未曾目見,鄣郡即西江合流,亳、漳則漳、渦合流,雲夢則漳、鄖合流。此數處皆清濁合流,色理如螮蝀,數十里方混。如璋亦從章,璋,王之左右之臣所執,《詩》雲:「濟濟闢王,左右趣之。濟濟闢王,左右奉璋。」璋,圭之半體也。合之則成圭。王左右之臣,合體一心,趣乎王者也。又諸侯以聘女,取其判合也。有事於山川,以其殺宗廟禮之半也。又牙璋以起軍旅,先儒謂「有鉏牙之飾於剡側」,不然也。牙璋,判合之器也,當於合處為牙,如今之合契。牙璋,牡契也,以起軍旅,則其牝宜在軍中,即虎符之法也。洛與落同義,謂水自上而下,有投流處。今淝水、沱水,天下亦多,先儒皆自有解。 解州鹽澤,方百二十里。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嘗溢;大旱未嘗涸。鹵色正赤,在版泉之下,俚俗謂之「蚩尤血」。唯中間有一泉,乃是甘泉,得此水然後可以聚人。其北有堯梢音消水,一謂之巫咸河。大鹵之水,不得甘泉和之,不能成鹽。唯巫咸水入,則鹽不復結,故人謂之「無鹹河」,為鹽澤之患,築大堤以防之,甚於備寇盜。原其理,蓋巫咸乃濁水,入鹵中,則淤澱鹵脈,鹽遂不成,非有他異也。 《莊子》雲:「程生馬。」嘗觀《文字註》:「秦人謂豹曰程。」餘至延州,人至今謂虎豹為「程」,蓋言「蟲」也。方言如此,抑亦舊俗也。 《唐六典》述五行,有祿命、驛馬、湴河之目。人多不曉湴河之義。餘在鄜延,見安南行營諸將閱兵馬藉,有稱「過範河損失」。問其何謂「範何」?乃越人謂淖沙為「範河」,北人謂之「活沙」。餘嘗過無定河,度活沙,人馬履之,百步之外皆動,澒澒然如人行幕上。其下足處雖甚堅,若遇其一陷,則人馬蹻車,應時皆沒,至有數百人平陷無孑遺者。或謂:此即流沙也。又謂:沙隨風流,謂之流沙。湴,字書亦作「埿」。蒲濫反。按古文,埿,深泥也。本書有湴河者,蓋謂陷運,如今之「空亡」也。 古人藏書闢蠹用蕓。蕓,香草也,今人謂之七里香者是也。葉類豌豆,作小叢生,其葉極芬香,秋間葉間微白如粉汙,闢蠹殊驗。南人採置席下,能去蚤蝨。餘判昭文館時,曾得數株於潞公家,移植秘閣後,今不復有存者。香草之類,大率多異名,所謂蘭蓀,蓀,即今菖蒲是也;蕙,今零陵香是也;茞,今白芷是也。 祭禮有腥、燖、熟三獻。舊說以謂腥、燖備太古、中古之禮,餘以為不然。先王之於死者,以為之無知則不仁,以之為有知則不智。薦可食之熟,所以為仁;不可食之腥、燖,所以為智。又一說,腥、燖以鬼道接之,饋食以人道接之,致疑也。或謂鬼神嗜腥、燖,此雖出於異說,聖人知鬼神之情狀,或有此理,未可致詰。 世以玄為淺黑色,璊為赭玉,皆不然也。玄乃赤黑色,燕羽是也,故謂之玄鳥。熙寧中,京師貴人戚裡,多衣深紫色。謂之黑紫,與皂相亂,幾不可分,乃所謂玄也。璊。赭色也。「毳衣如璊」;音門。稷之璊色者謂之穈。穈字音門,以其色命之也。《詩》:「有穈有芑。」今秦人音糜,聲之訛也。穈色在朱黃之間,似乎赭,極光瑩,掬之粲,澤熠熠如赤珠。此自是一色,似赭非赭。蓋所謂璊,色名也,而從玉,以其赭而澤,故以諭之也。猶鴘以色名而從鳥,以鳥色諭之也。 世間鍛鐵所謂鋼鐵者,用柔鐵屈盤之,乃以生鐵陷其間,泥封煉之,鍛令相入,謂之「團鋼」,亦謂之「灌鋼」。此乃偽鋼耳,暫假生鐵以為堅,二三煉則生鐵自熟,仍是柔鐵。然而天下莫以為非者,蓋未識真鋼耳。餘出使,至磁州鍛坊,觀煉鐵,方識真鋼。凡鐵之有鋼者,如麵中有筋,濯盡柔麵,則麵筋乃見。煉鋼亦然,但取精鐵,鍛之百餘火,每鍛稱之,一鍛一輕,至累鍛而斤兩不減,則純鋼也,雖百煉不耗矣。此乃鐵之精純者,其色清明,磨瑩之,則黯黯然青且黑,與常鐵迥異。亦有煉之至盡而全無鋼者,皆系地之所產。 《詩》:「芄蘭之支,童子佩觿。」觿,解結錐也。芄蘭生莢支,出於葉間,垂之正如解結錐。所謂「佩觿」者,疑古人為韘之制,亦當與芄蘭之葉相似,但今不復見耳。 江南有小慄,謂之「茅慄」。茅音草茅之茅。以餘觀之,此正所謂芧也。則《莊子》所謂「狙公賦芧」者,芧音序。此文相近之誤也。 餘家有閻博陵畫唐秦府十八學士,各有真贊,亦唐人書,多與舊史不同:姚柬字思廉,舊史乃姚思廉字簡之。蘇臺、陸元朗、薛莊,《唐書》皆以字為名。李玄道、蓋文達、於誌寧、許敬宗、劉教孫、蔡允恭,《唐書》皆不書字。房玄齡字喬年,《唐書》乃房喬字玄齡。孔穎達字穎達,《唐書》字仲達。蘇典簽名旭,《唐書》乃勖。許敬宗、薛莊官皆直記室,《唐書》乃攝記室。蓋《唐書》成於後人之手,所傳容有訛謬;此乃當時所記也。以舊史考之,魏鄭公對太宗雲:「目如懸鈴者佳。」則玄齡果名,非字也。然蘇世長,太宗召對玄武門,問雲:「卿何名長意短?」後乃為學士,似為學士時,方更名耳。 唐貞觀中,敕下度支求杜若,省郎以謝朓詩云:「芳洲採杜若。」乃責坊州貢之。當時以為嗤笑。至如唐故事,中書省中植紫薇花,何異坊州貢杜若,然歷世循之,不以為非。至今舍人院紫微閣前植紫薇花,用唐故事也。 漢人有飲酒一石不亂。餘以製酒法較之,每粗米二斛,釀成酒六斛六鬥。今酒之至醨者,每秫一斛,不過成酒一斛五斗,若如漢法,則粗有酒氣而已。能飲者飲多不亂,宜無足怪。然漢之一斛,亦是今之二斗七升。人之腹中,亦何容置二斗七升水邪?或謂:「石乃鈞石之石,百二十斤。」以今秤計之,當三十二斤,亦今之三斗酒也。於定國食酒數石不亂,疑無此理。 古說濟水伏流地中,今歷下凡發地皆是流水,世傳濟水經過其下。東阿亦濟水所經,取井水煮膠,謂之「阿膠」;用攪濁水則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皆取濟水性趨下清而重,故以治淤濁及逆上之疾。今醫方不載此意。 餘見人為文章多言「前榮」,榮者,夏屋東西序之外屋翼也,謂之東榮、西榮。四注屋則謂之東霤、西霤。未知前榮安在? 宗廟之祭西向者,室中之祭也。藏主於西壁,以其生者之處奧也。即主祏而求之,所以西向而祭。至三獻則屍出於室,坐於戶西南面,此堂上之祭也。戶西謂扆,設扆於此。左戶、右牖,戶、牖之間謂之扆。坐於戶西,即當扆而坐也。上堂設位而亦東曏者,設用室中之禮也。 「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墻面而立也。」《周南》、《召南》樂名也。「胥鼓《南》」;「以《雅》以《南》」是也。《關雎》、《鵲巢》,二《南》之詩,而已有樂有舞焉。學者之事,其始也學《周南》、《召南》,末至於舞《大夏》、《大武》。所謂為《周南》、《召南》者,不獨誦其詩而已。 《莊子》言:「野馬也,塵埃也。」乃是兩物。古人即謂野馬為塵埃,如吳融雲:「動梁間之野馬。」又韓偓雲:「窗裡日光飛野馬。」皆以塵為野馬,恐不然也。野馬乃田野間浮氣耳,遠望如群馬,又如水波,佛書謂「如熱時野馬陽焰」,即此物也。 蒲蘆,說者以為蜾贏,疑不然。蒲蘆,即蒲、葦耳。故曰:「人道敏政,地道敏藝」。夫政猶蒲蘆也,人之為政,猶地之藝蒲葦,遂之而已,亦行其所無事也。 餘考樂律,及受詔改鑄渾儀,求秦漢以前度量斗升:計六鬥當今一斗七升九合;秤三斤當今十三兩;一斤當今四兩三分兩之一,一兩當今六銖半。為升中方;古尺二寸五分十分分之三,今尺一寸八分百分分之四十五強。 十神太一:一曰太一,次曰五福太一,三曰天一太一,四曰地太一,五曰君基太一,六曰臣基太一,七曰民基太一,八曰大遊太一,九曰九氣太一,十曰十神太一。唯太一最尊,更無別名,止謂之太一。三年一移。後人以其別無名,遂對大遊而謂之小遊太一,此出於後人誤加之。京師東西太一宮,正殿祠五福,而太一乃在廊廡,甚為失序。熙寧中,初營中太一宮,下太史考定神位。餘時領太史,預其議論。今前殿祠五福,而太一別為後殿,各全其尊,深為得禮。然君基、臣基、民基,避唐明帝諱改為「棋」,至今仍襲舊名,未曾改正。 餘嘉祐中客宣州寧國縣,縣人有方璵者,其高祖方虔,為楊行密守將,總兵戍寧國,以備兩浙。虔後為吳人所擒,其子從訓代守寧國,故子孫至今為寧國人。有楊溥與方虔、方從訓手教數十紙,紙紮皆精善。教稱委曲書,押處稱「使」,或稱「吳王」。內一紙報方虔雲:「錢鏐此月內已亡歿」。紙尾書「正月二十九日。」按《五代史》,錢鏐以後唐長興二年卒,楊溥天成四年已僭即偽位,豈得長興二年尚稱「吳王」?溥手教所指揮事甚詳,翰墨印記,極有次序,悉是當時親跡。今按,天成四年歲庚寅,長興三年歲壬辰,計差二年。溥手教,餘得其四紙,至今家藏。

本資料集是解析自維基文庫於 20240120 發布的打包檔 bz2 檔案的內容,在解析出所需內容後,利用 wikitextparser 移除 Wiki 標記。解析後保留的欄位有兩個:條目名稱(title),條目內容(page article)。

原始的打包檔條目內容簡繁混雜,所以有利用 OpenCC 進行簡轉繁處理。

  • 原始總條目數: 1,057,179 條目。
  • 全部 1,057,179 個條目標題。
  • 全部 1,057,179 個條目內容。
  • 無法自動去標記的條目數: 166
  • 有內容的條目數: 1,057,179

因為本資料集內容龐大,要塞進一般的個人電腦中進行計算,恐怕會有資源不足的情形。建議使用parquet格式下載使用。

資料集當中有不少內容為「#REDIRECT」或是「#重定向」的條目,就等以後有空推出修正版再來清洗了。

Downloads last month
41
Edit dataset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