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stringlengths 5
75
| author
stringlengths 0
48
| fromurl
stringlengths 0
185
| summary
stringlengths 4
460
| pic
stringlengths 32
70
| largepic
stringlengths 0
69
| titlepic
bool 2
classes | thumb
bool 2
classes | islctt
bool 2
classes | selector
stringclasses 14
values | translator
stringlengths 0
45
| reviewer
stringclasses 27
values | editorchoice
bool 2
classes | tags
sequence | category
stringclasses 20
values | count
dict | comments_data
list | related
list | excerpt
stringlengths 4
460
| date
timestamp[s] | updated
timestamp[s] | id
int64 1
16.6k
| permalink
stringlengths 17
21
| content
stringlengths 116
82.2k
|
---|---|---|---|---|---|---|---|---|---|---|---|---|---|---|---|---|---|---|---|---|---|---|---|
开源的巨大胜利,印度强制要求其政府使用开源软件 | http://fossbytes.com/big-win-for-foss-india-makes-use-of-open-source-software-mandatory/ | 印度政府做了一项重大政策改变,它宣布其政府的所有软件服务和应用都将强制采用开源软件。印度政府说,这是他们的数字印度计划的一部分,所有的电子政务项目都将采用自由和开源软件(FOSS)。 据一份来自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DeitY)的申明说:印度政府应当努力在各个政府部门所实施的电子政务系统中采用自由和开源软件,(对开源软件的采用)要优先于闭源软件。 印度政府说,这一举措将确保透明度、可靠性和效率。而在去年11月,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部长说,只要有可能就优先采用开源软件,仅在开源软件不能满足功能需求时才选择闭源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31/153726edsdk3ybjmsmdkvy.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31/153726edsdk3ybjmsmdkvy.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印度",
"开源软件",
"政府"
] | 新闻 | {
"viewnum": 9627,
"commentnum": 24,
"favtimes": 0,
"sharetimes": 22,
"likes": 0
} | [
{
"postip": "118.114.161.138",
"message": "开源软件的春天来了吗",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3-31T15:56:31"
},
{
"postip": "118.114.161.138",
"message": "天朝也用开源软件,还靠它蒙了个国家级的自然科学一等奖呢![哈哈]",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3-31T15:56:31"
},
{
"postip": "118.114.161.138",
"message": "看来印度军界的带路党还没有渗透到IT界!",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3-31T15:56:31"
},
{
"postip": "118.114.161.138",
"message": "算是个好事。不过开源背后的是自由,“强制”二字降低了这种自由",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3-31T15:56:31"
},
{
"postip": "118.114.161.138",
"message": "开源胜利的曙光竟然首先出现在印度[汗]",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3-31T15:56:31"
},
{
"postip": "118.114.161.138",
"message": "其实是强制优先级,在同等的情况下,优先选择 FOSS。//@北京Linux用户组: 算是个好事。不过开源背后的是自由,“强制”二字降低了这种自由",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3-31T15:56:31"
},
{
"postip": "118.114.161.138",
"message": "就怕三五年后发现不妙打脸(//@Linux中国: 其实是强制优先级,在同等的情况下,优先选择 FOSS。//@北京Linux用户组: 算是个好事。不过开源背后的是自由,“强制”二字降低了这种自由",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3-31T15:56:31"
},
{
"postip": "175.12.151.248",
"message": "对不高开发的我似乎没什么影响",
"username": "Esteem",
"date": "2015-03-31T16:04:06"
},
{
"postip": "218.17.116.242",
"message": "开源,,是开放编译器,,,,那么以后可以兼容一切喽,,哪会淘汰很多程序语言诶!!,,,坐等精简,,,[笑cry] //@Linux中国:其实是强制优先级,在同等的情况下,优先选择 FOSS。 //@北京Linux用户组: 算是个好事。不过开源背后的是自由,“强制”二字降低了这种自由",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3-31T16:33:01"
},
{
"postip": "218.17.116.242",
"message": "绝对失败,慕尼黑有先例",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3-31T16:33:01"
},
{
"postip": "218.17.116.242",
"message": "linux大神们们!你们写个编译器,显卡驱动什么的,,,,linux肯定能变成基础教育计算机课,,,你可以想象,,以后的孩子们都用linux是什么情况,,linux就普及了,,,",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3-31T16:33:01"
},
{
"postip": "218.17.116.242",
"message": "其实开源的维护和安全性是很大的问题 个人认为适合研究人员,不适合实战。。。//@Linux中国: 其实是强制优先级,在同等的情况下,优先选择 FOSS。//@北京Linux用户组: 算是个好事。不过开源背后的是自由,“强制”二字降低了这种自由",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3-31T16:33:01"
},
{
"postip": "218.17.116.242",
"message": "不要跟商业软件谈自由好吧 //@Linux中国:其实是强制优先级,在同等的情况下,优先选择 FOSS。//@北京Linux用户组: 算是个好事。不过开源背后的是自由,“强制”二字降低了这种自由",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3-31T16:33:01"
},
{
"postip": "183.60.183.56",
"message": "这对开源软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活力",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3-31T17:03:01"
},
{
"postip": "183.60.183.56",
"message": "开源是自由的,政府强制带来的是不自由啊//@ASTA谢:开源软件的春天来了吗",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3-31T17:03:01"
},
{
"postip": "65.19.138.33",
"message": "强制[doge]",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3-31T19:03:02"
},
{
"postip": "42.156.136.52",
"message": "@mywiz //@Linux中国:其实是强制优先级,在同等的情况下,优先选择 FOSS。//@北京Linux用户组: 算是个好事。不过开源背后的是自由,“强制”二字降低了这种自由",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3-31T23:03:01"
},
{
"postip": "123.125.71.105",
"message": "好事情。",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1T03:03:04"
},
{
"postip": "218.17.116.242",
"message": "这一次,印度走在了前面。当然摔得惨不惨就不知道了。",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1T08:03:01"
},
{
"postip": "218.30.103.250",
"message": "了不起 //@王海鹏Seal:转发微博",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1T10:03:01"
},
{
"postip": "223.104.12.121",
"message": "巨大胜利?你这么激进慕尼黑知道么。",
"username": "来自 - 云南昆明 的 Mozilla/Mac 用户",
"date": "2015-04-01T22:31:11"
},
{
"postip": "220.181.108.104",
"message": "靠政府强制…",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2T07:03:02"
},
{
"postip": "110.17.197.170",
"message": "我们政府不也是,只是不说而已//@nulldb:靠政府强制…",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2T08:33:02"
},
{
"postip": "103.250.225.178",
"message": "我在想,如果我国政府采用开源,多少国企技术下岗?",
"username": "贵在坚持",
"date": "2015-04-03T15:33:44"
}
] | [] | 印度政府做了一项重大政策改变,它宣布其政府的所有软件服务和应用都将强制采用开源软件。印度政府说,这是他们的数字印度计划的一部分,所有的电子政务项目都将采用自由和开源软件(FOSS)。 据一份来自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DeitY)的申明说:印度政府应当努力在各个政府部门所实施的电子政务系统中采用自由和开源软件,(对开源软件的采用)要优先于闭源软件。 印度政府说,这一举措将确保透明度、可靠性和效率。而在去年11月,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部长说,只要有可能就优先采用开源软件,仅在开源软件不能满足功能需求时才选择闭源 | 2015-03-31T15:37:00 | 2015-03-31T15:37:00 | 5,163 | /article-5163-1.html | 
印度政府做了一项重大政策改变,它宣布其政府的所有软件服务和应用都将**强制**采用开源软件。印度政府说,这是他们的[数字印度](http://fossbytes.com/indian-government-launches-digilocker-cloud-storage-people/)计划的一部分,所有的电子政务项目都将采用自由和开源软件(FOSS)。
据一份来自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DeitY)的[申明](http://deity.gov.in/sites/upload_files/dit/files/policy_on_adoption_of_oss.pdf)说:“印度政府应当努力在各个政府部门所实施的电子政务系统中采用自由和开源软件,(对开源软件的采用)要优先于闭源软件。”
印度政府说,这一举措将确保透明度、可靠性和效率。而在去年11月,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部长说,“只要有可能”就优先采用开源软件,仅在开源软件不能满足功能需求时才选择闭源软件。
该申明补充道:
“政府部门应确保遵循这一要求,并通过在软件能力、战略控制、可伸缩性、软件生命周期成本和支持需求等方面对开源软件和闭源软件做比较而决定。”
美国、几个欧洲国家和英国等一些国家都把开源软件作为优先选择。此外, 印度的喀拉拉邦政府据闻已经使用开源软件很长一段时间了。已经上线的印度政府总门户网站 [MyGov.in](http://fossbytes.com/google-app-for-indian-prime-minister-modi-digital-india/ "Google Wants to Build App for Indian Prime Minister’s Office With You") 完全是通过开源软件所开发的。
这件事被认为是开源运动的一大胜利,其根本原因在于开源技术能够极大地降低成本。印度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其在信息时代前沿的发展上具有巨大潜力。随着这个政策的改变,开源软件可能成为印度技术革命的驱动力。
|
|||
如何在Linux服务器中隐藏PHP版本 | skytech | http://www.ehowstuff.com/how-to-hide-php-version-in-linux/ | 通常,大多数默认设置安装的web服务器存在信息泄露,这其中之一就是PHP。PHP 是如今流行的服务端html嵌入式语言(之一?)。在如今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有许多攻击者会尝试发现你服务端的漏洞。因此,我会简单描述如何在Linux服务器中隐藏PHP信息。 默认上expose_php默认是开的。关闭expose_php参数可以使php隐藏它的版本信息。 # vi /etc/php.ini 在你的php.ini, 定位到含有expose_php的那行把On设成Off: expose_php = Off 在此之前,web服务器头看上去就像这样: # curl -I http://www.ehowstuff.com/ HTTP/1.1 200 OK Server: n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31/234317pul3wy8pl8c73ce3.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3/31/234317pul3wy8pl8c73ce3.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php",
"apache",
"nginx"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7989,
"commentnum": 4,
"favtimes": 0,
"sharetimes": 9,
"likes": 0
} | [
{
"postip": "223.104.1.249",
"message": "#PHP#",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1T08:33:01"
},
{
"postip": "123.5.5.38",
"message": "加固必选项啊",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1T09:03:03"
},
{
"postip": "106.120.101.58",
"message": "隐藏php版本",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1T09:29:19"
},
{
"postip": "211.68.3.51",
"message": "Linux服务器中隐藏PHP版本",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1T17:20:42"
}
] | [
{
"raid": 3642,
"displayorder": 0
}
] | 通常,大多数默认设置安装的web服务器存在信息泄露,这其中之一就是PHP。PHP 是如今流行的服务端html嵌入式语言(之一?)。在如今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有许多攻击者会尝试发现你服务端的漏洞。因此,我会简单描述如何在Linux服务器中隐藏PHP信息。 默认上expose_php默认是开的。关闭expose_php参数可以使php隐藏它的版本信息。 # vi /etc/php.ini 在你的php.ini, 定位到含有expose_php的那行把On设成Off: expose_php = Off 在此之前,web服务器头看上去就像这样: # curl -I http://www.ehowstuff.com/ HTTP/1.1 200 OK Server: ng | 2015-04-01T08:00:00 | 2015-04-01T08:00:00 | 5,166 | /article-5166-1.html | 通常,大多数默认设置安装的web服务器存在信息泄露,这其中之一就是PHP。PHP 是如今流行的服务端html嵌入式语言(之一?)。在如今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有许多攻击者会尝试发现你服务端的漏洞。因此,我会简单描述如何在Linux服务器中隐藏PHP信息。

默认上**expose\_php**默认是开的。关闭“expose\_php”参数可以使php隐藏它的版本信息。
```
[root@centos66 ~]# vi /etc/php.ini
```
在你的php.ini, 定位到含有expose\_php的那行把On设成Off:
```
expose_php = Off
```
在此之前,web服务器头看上去就像这样:
```
[root@centos66 ~]# curl -I http://www.ehowstuff.com/
```
---
```
HTTP/1.1 200 OK
Server: nginx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
Vary: Accept-Encoding
X-Powered-By: PHP/5.3.3
X-Pingback: http://www.ehowstuff.com/xmlrpc.php
Date: Wed, 11 Feb 2015 14:10:43 GMT
X-Page-Speed: 1.9.32.2-4321
Cache-Control: max-age=0, no-cache
```
更改并重启 Web 服务后,php就不会在web服务头中显示版本了:
```
HTTP/1.1 200 OK
Server: nginx
Date: Wed, 11 Feb 2015 15:38:14 GMT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
Vary: Accept-Encoding
X-Pingback: http://www.ehowstuff.com/xmlrpc.php
Date: Wed, 11 Feb 2015 14:10:43 GMT
X-Page-Speed: 1.9.32.2-4321
Cache-Control: max-age=0, no-cache
```
LCTT译注:除了 PHP 的版本之外,Web 服务器也会默认泄露版本号。如果使用 Apache 服务器,请[参照此文章关闭Apache 版本显示](http://linux.cn/article-3642-1.html);如果使用 Nginx 服务器,请在 http 段内加入`server_tokens off;` 配置。以上修改请记得重启相关服务。
---
via: <http://www.ehowstuff.com/how-to-hide-php-version-in-linux/>
作者:[skytech](http://www.ehowstuff.com/author/mhstar/)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在linux中创建和解压文档的11个 tar 命令例子 | Silver Moon | http://www.binarytides.com/linux-tar-command/ | linux中的tar命令 tar(磁带归档)命令是linux系统中被经常用来将文件存入到一个归档文件中的命令。 其常见的文件扩展包括:.tar.gz 和 .tar.bz2, 分别表示通过了gzip或bzip算法进一步进行了压缩。 在本教程中我们会管中窥豹一下在linux桌面或服务器版本中使用tar命令来处理一些创建和解压归档文件的日常工作的例子。 使用tar命令 tar命令在大部分linux系统默认情况下都是可用的,所以你不用单独安装该软件。 tar命令具有两个压缩格式,gzip和bzip,该命令的z选项用来指定gzip,j选项用来指定bzip。同时也可以创建非压缩归档文件。 1.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1/002720igszsupsvy7pj9vg.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1/002720igszsupsvy7pj9vg.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theo-l | false | [
"tar",
"归档",
"压缩"
] | 技术 | {
"viewnum": 15439,
"commentnum": 1,
"favtimes": 2,
"sharetimes": 11,
"likes": 0
} | [
{
"postip": "175.12.151.248",
"message": "很好 很基础",
"username": "Esteem",
"date": "2015-04-01T10:07:52"
}
] | [] | linux中的tar命令 tar(磁带归档)命令是linux系统中被经常用来将文件存入到一个归档文件中的命令。 其常见的文件扩展包括:.tar.gz 和 .tar.bz2, 分别表示通过了gzip或bzip算法进一步进行了压缩。 在本教程中我们会管中窥豹一下在linux桌面或服务器版本中使用tar命令来处理一些创建和解压归档文件的日常工作的例子。 使用tar命令 tar命令在大部分linux系统默认情况下都是可用的,所以你不用单独安装该软件。 tar命令具有两个压缩格式,gzip和bzip,该命令的z选项用来指定gzip,j选项用来指定bzip。同时也可以创建非压缩归档文件。 1. | 2015-04-01T09:23:00 | 2015-04-01T09:23:00 | 5,167 | /article-5167-1.html | ### linux中的tar命令
tar(磁带归档)命令是linux系统中被经常用来将文件存入到一个归档文件中的命令。
其常见的文件扩展包括:.tar.gz 和 .tar.bz2, 分别表示通过了gzip或bzip算法进一步进行了压缩。
在本教程中我们会管中窥豹一下在linux桌面或服务器版本中使用tar命令来处理一些创建和解压归档文件的日常工作的例子。

### 使用tar命令
tar命令在大部分linux系统默认情况下都是可用的,所以你不用单独安装该软件。
>
> tar命令具有两个压缩格式,gzip和bzip,该命令的“z”选项用来指定gzip,“j”选项用来指定bzip。同时也可以创建非压缩归档文件。
>
>
>
#### 1.解压一个tar.gz归档
一般常见的用法是用来解压归档文件,下面的命令将会把文件从一个tar.gz归档文件中解压出来。
```
$ tar -xvzf tarfile.tar.gz
```
这里对这些参数做一个简单解释-
>
> x - 解压文件
>
>
> v - 冗长模式,在解压每个文件时打印出文件的名称。
>
>
> z - 该文件是一个使用 gzip 压缩的文件。
>
>
> f - 使用接下来的tar归档来进行操作。
>
>
>
这些就是一些需要记住的重要选项。
**解压 tar.bz2/bzip 归档文件**
具有bz2扩展名的文件是使用bzip算法进行压缩的,但是tar命令也可以对其进行处理,但是需要通过使用“j”选项来替换“z”选项。
```
$ tar -xvjf archivefile.tar.bz2
```
#### 2.将文件解压到一个指定的目录或路径
为了将文件解压到一个指定的目录中,使用“-C”选项来指定路径,此处的“C”是大写“C”。
```
$ tar -xvzf abc.tar.gz -C /opt/folder/
```
然后,首先需要确认目标目录是否存在,毕竟tar命令并不会为你创建目录,所以如果目标目录不存在的情况下该命令会失败。
#### 3. 提取出单个文件
为了从一个归档文件中提取出单个文件,只需要将文件名按照以下方式将其放置在命令后面。
```
$ tar -xz -f abc.tar.gz "./new/abc.txt"
```
在上述命令中,可以按照以下方式来指定多个文件。
```
$ tar -xz -f abc.tar.gz "./new/cde.txt" "./new/abc.txt"
```
#### 4.使用通配符来解压多个文件
通配符可以用来解压于给定通配符匹配的一批文件,例如所有以".txt"作为扩展名的文件。
```
$ tar -xz -f abc.tar.gz --wildcards "*.txt"
```
#### 5. 列出并检索tar归档文件中的内容
如果你仅仅想要列出而不是解压tar归档文件的中的内容,使用“-t”(test)选项, 下面的命令用来打印一个使用gzip压缩过的tar归档文件中的内容。
```
$ tar -tz -f abc.tar.gz
./new/
./new/cde.txt
./new/subdir/
./new/subdir/in.txt
./new/abc.txt
...
```
可以将输出通过管道定向到grep来搜索一个文件,或者定向到less命令来浏览内容列表。 使用"v"冗长选项将会打印出每个文件的额外详细信息。
对于 tar.bz2/bzip文件,需要使用"j"选项。
结合上述的命令和grep命令来检索归档文件,如下所示。简单吧!
```
$ tar -tvz -f abc.tar.gz | grep abc.txt
-rw-rw-r-- enlightened/enlightened 0 2015-01-13 11:40 ./new/abc.txt
```
#### 6.创建一个tar/tar.gz归档文件
现在我们已经学过了如何解压一个tar归档文件,是时候开始创建一个新的tar归档文件了。tar命令可以用来将所选的文件或整个目录放入到一个归档文件中,以下是相应的样例。
下面的命令使用一个目录来创建一个tar归档文件,它会将该目录中所有的文件和子目录都加入到归档文件中。
```
$ tar -cvf abc.tar ./new/
./new/
./new/cde.txt
./new/abc.txt
```
上述命令不会创建一个压缩的的归档文件,只是一个普通的归档文件,只是将多个文件放入到一个归档文件中并没有真正地压缩每个文件。
为了使用压缩,可以分别使用“z”或“j”选项进行gzip或bzip压缩算法。
```
$ tar -cvzf abc.tar.gz ./new/
```
>
> 文件的扩展名其实并不真正有什么影响。“tar.gz” 和“tgz”是gzip压缩算法压缩文件的常见扩展名。 “tar.bz2”和“tbz”是bzip压缩算法压缩文件的常见扩展名(LCTT 译注:归档是否是压缩的和采用哪种压缩方式并不取决于其扩展名,扩展名只是为了便于辨识。)。
>
>
>
#### 7. 在添加文件之前进行确认
一个有用的选项是“w”,该选项使得tar命令在添加每个文件到归档文件之前来让用户进行确认,有时候这会很有用。
使用该选项时,只有用户输入“y”时的文件才会被加入到归档文件中,如果你不输入任何东西,其默认表示是一个“n”。
```
# 添加指定文件
$ tar -czw -f abc.tar.gz ./new/*
add ‘./new/abc.txt’?y
add ‘./new/cde.txt’?y
add ‘./new/newfile.txt’?n
add ‘./new/subdir’?y
add ‘./new/subdir/in.txt’?n
#现在列出所有被加入的文件
$ tar -t -f abc.tar.gz
./new/abc.txt
./new/cde.txt
./new/subdir/
```
#### 8. 加入文件到存在的归档文件中
“r”选项可以被用来将文件加入到已存在的归档文件中,而不用创建一个新的归档文件,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样例:
```
$ tar -rv -f abc.tar abc.txt
```
>
> 文件并不能加入到已压缩的归档文件中(gz 或 bzip)。文件只能被加入到普通的归档文件中。
>
>
>
#### 9. 将文件加入到压缩的归档文件中(tar.gz/tar.bz2)
之前已经提到了不可能将文件加入到已压缩的归档文件中,然而依然可以通过简单的一些把戏来完成。使用gunzip命令来解压缩归档文件,然后将文件加入到归档文件中后重新进行压缩。
```
$ gunzip archive.tar.gz
$ tar -rf archive.tar ./path/to/file
$ gzip archive.tar
```
对于bzip文件分别使用bzip2和bunzip2。
#### 10.通过tar来进行备份
一个真实的场景是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内来备份目录,tar命令可以通过cron调度来实现这样的一个备份,以下是一个样例 :
```
$ tar -cvz -f archive-$(date +%Y%m%d).tar.gz ./new/
```
使用cron来运行上述的命令会保持创建类似以下名称的备份文件 :'archive-20150218.tar.gz'。
当然,需要确保日益增长的归档文件不会导致磁盘空间的溢出。
#### 11. 在创建归档文件时进行验证
"W"选项可以用来在创建归档文件之后进行验证,以下是一个简单例子。
```
$ tar -cvW -f abc.tar ./new/
./new/
./new/cde.txt
./new/subdir/
./new/subdir/in.txt
./new/newfile.txt
./new/abc.txt
Verify ./new/
Verify ./new/cde.txt
Verify ./new/subdir/
Verify ./new/subdir/in.txt
Verify ./new/newfile.txt
Verify ./new/abc.txt
```
需要注意的是验证动作不能在压缩过的归档文件上进行,只能在非压缩的tar归档文件上执行。
这次就先到此为止,可以通过“man tar”命令来查看tar命令的的手册。
---
via: <http://www.binarytides.com/linux-tar-command/>
作者:[Silver Moon](https://plus.google.com/117145272367995638274/posts) 译者:[theo-l](https://github.com/theo-l)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2015年你可以购买的四款基于Linux的迷你PC | Abhishek | http://itsfoss.com/4-linux-based-mini-pc-buy-2015/ | 在我看来迷你PC将在不久的将来会替代传统桌面电脑。传统桌面的有一个像吹风机那样占据大量空间的风扇。迷你PC,在另一方面说很小巧和紧凑。通常是4″或者5″大小,可以轻易地放在桌子上。
不仅如此,这些迷你PC的无风扇设计是一个优点。当然,你可以购买无风扇的常规电脑,但是空间占用仍然是一个问题。对我个人来说,我觉得迷你PC外观上看着很可爱。如果你不是一个游戏玩家也不想买新的桌面PC,我强烈建议你购买一款基于Linux的迷你PC。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1/131113o0z3cq8c2miczmct.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1/131113o0z3cq8c2miczmct.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PC",
"Linux"
] | 分享 | {
"viewnum": 11364,
"commentnum": 11,
"favtimes": 2,
"sharetimes": 5,
"likes": 0
} | [
{
"postip": "222.173.107.116",
"message": "如果让我从这四款中选择,我应该会选 Mintbox Mini 。",
"username": "绿色圣光",
"date": "2015-04-01T15:04:38"
},
{
"postip": "171.221.71.173",
"message": "居然没有树莓派",
"username": "来自 - 四川成都 的 Chrome/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4-01T17:20:19"
},
{
"postip": "211.68.3.51",
"message": "[思考]",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1T17:20:42"
},
{
"postip": "211.68.3.51",
"message": "电脑硬件全固态化让电脑PC变得越来越小,那天我看见一台手机大小的windows系统的杂牌电脑主机然后就有点想买它回来试试[熊猫],能随身携带只要有VGA/HDMI接口的电视就能用耶,尤其配合那种很薄的可以卷起来的软键盘,特别方便于出差住酒店;将来的没有电线的智能机器人也靠这个吧,",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1T17:20:42"
},
{
"postip": "211.68.3.51",
"message": "入手哪一款呢",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1T17:20:42"
},
{
"postip": "211.68.3.51",
"message": "不论其他,仅仅外观上就不如技嘉的brix。这些到底好在哪儿?",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1T17:20:42"
},
{
"postip": "211.68.3.51",
"message": "[思考][思考] 好像不错!了解下[xkl转圈]",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1T17:20:42"
},
{
"postip": "42.156.136.14",
"message": "不能选择操作系统的PC都不是好PC",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1T20:03:01"
},
{
"postip": "117.151.58.155",
"message": "Hp Desktop Mini ,支持选OS",
"username": "来自 - 湖北 的 Mozilla/Mac 用户",
"date": "2015-04-03T00:12:26"
},
{
"postip": "27.38.169.120",
"message": "价格",
"username": "来自 - 广东深圳 的 MSIE/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4-03T17:12:25"
},
{
"postip": "110.84.25.197",
"message": "看起来很不错啊",
"username": "幸运猴子",
"date": "2015-04-08T08:14:39"
}
] | [] | 在我看来迷你PC将在不久的将来会替代传统桌面电脑。传统桌面的有一个像吹风机那样占据大量空间的风扇。迷你PC,在另一方面说很小巧和紧凑。通常是4″或者5″大小,可以轻易地放在桌子上。
不仅如此,这些迷你PC的无风扇设计是一个优点。当然,你可以购买无风扇的常规电脑,但是空间占用仍然是一个问题。对我个人来说,我觉得迷你PC外观上看着很可爱。如果你不是一个游戏玩家也不想买新的桌面PC,我强烈建议你购买一款基于Linux的迷你PC。 | 2015-04-01T13:11:00 | 2015-04-01T13:11:00 | 5,173 | /article-5173-1.html | 
在我看来迷你PC将在不久的将来会替代传统桌面电脑。传统桌面的有一个像吹风机那样占据大量空间的风扇。迷你PC,在另一方面说很小巧和紧凑。通常是4″或者5″大小,可以轻易地放在桌子上。
不仅如此,这些迷你PC的无风扇设计是一个优点。当然,你可以购买无风扇的常规电脑,但是空间占用仍然是一个问题。对我个人来说,我觉得迷你PC外观上看着很可爱。如果你不是一个游戏玩家也不想买新的桌面PC,我强烈建议你**购买一款基于Linux的迷你PC**。
如果你考虑我的建议,那么你或许想知道该买哪款。不要担心,这篇文章我们会介绍**2015年你可以购买的四款基于Linux的迷你PC**。
### 基于Linux的迷你PC
需要注意的是,这其中的一些PC可能还不能下单。它们中有些还刚刚公布,在不久的将来才会面向公众出售。
#### 1. System76出品的Meerkat

[System76](https://system76.com/) 是一家仅出品基于Ubuntu电脑、笔记本、服务器的电脑生产商。[System76在上周公布了一款基于Ubuntu的迷你PC](http://itsfoss.com/system76-unveils-ubuntu-based-mini-pc-meerkat/)。让我看一下它的规格:
**规格**
* Intel第五代处理器,共有两种选择 i3-5010U 和 i5-5250U
* 最高2TB存储 (M.2 SATA SSD)
* 16 GB DDR3 内存
* i3和i5处理器下相应的Intel HD 5500 和 Intel HD 6000显卡
* 4″ x 4″ 大小
* WiFi
* 1 Gb 网卡
* 2个USB 3.0端口
**价格**
在$500之内(还没确定)。
**发售日期**
美国地区在2015年3月底
#### 2.Compulab出品的Mintbox Mini

[Compulab](http://www.compulab.co.il/)将它基于Linux Mint的期间PC设备压缩,从Mintbox变为[Mintbox Mini](http://itsfoss.com/mintbox-mini-compact-linux-mint-powered-pc-unveiled/)。这个紧凑的版本大小在4″左右。更多的细节如下:
**规格**
* AMD A4-6400T 处理器
* Radeon R3 显卡
* 4 GB 内存
* 64 GB SSD
* 2个USB 3.0端口, 3个USB 2.0端口
* 2个HDMI输出端
* 802.11 b/g/n Wifi
* 千兆网卡
* MicroSD读卡器
**价格**
$300左右起售
**发售日期**
2015年第二季度
#### 3. Compulab出品的Utilite2

Compulab并不仅仅被Linux Mint所限制。它在去年12月公布了一款运行Ubuntu的ARM桌面PC。大小是3.4″x2.3″,[Utilite2](http://www.compulab.co.il/utilite-computer/web/utilite2-overview)有最适合的性价比。
**规格**
* 高通Snapdragon 600 (APQ8064) 四核 CPU 1.7GHz
* 2GB 内存, 可选32 GB的eMMC mSATA 存储
* 高通 Adreno™ GPU显卡
* 1080p 视频回放和捕捉
* 双天线 WiFi 802.11 和 Bluetooth 4.0
* 千兆网卡, 4个USB2端口和USB OTG
* 蜂窝调制解调器支持
**价格**
常规版售价$192、带硬盘售价$229。运费另付。
**发售日期**
现在就可购买。运送将花费4周。
#### 4. Think Penguin出品的Penguin Pocket Wee

[Think Penguin](https://www.thinkpenguin.com/)是一家开源硬件生产商。在迷你PC领域,它提供了[Penguin Pocket Wee](https://www.thinkpenguin.com/gnu-linux/penguin-pocket-wee-gnu-linux-desktop)。大小是4.6″x 4.4″x 1.4″ ,, Penguin Pocket Wee为你提供了大量的配置。你可以选择处理器、存储、网卡等。你可以选择购买预装你喜欢的Linux发行版,默认系统是Ubuntu。
下面是默认的配置:
* Intel Core i3 或者 i5处理器,最高支持1080p视频
* 最高扩展至 16GB 的 DDR3内存
* Intel HD 显卡
* Wireless N
* 最大250GB的SSD
* 4个USB 3.0接口
* Intel 10/100/1000 千兆网卡
**价格**
基础版本$499起售,根据你选择的配置最高价格是$1000。
**发售日期**
现在就可下订单。该公司在美国和英国也有办公地点,所以应也可以运送到南美和欧洲。
### 你会选哪种?
我故意没有介绍[Raspberry Pi 2](http://itsfoss.com/raspberry-pi-2-specs/)或者其他Linux微电脑如[Intel的电脑棒](http://itsfoss.com/intels-compute-stick/)。原因是我不认为这些微电脑属于迷你PC的范畴。
你怎么看?你想用迷你PC代替你的桌面PC么?是不是还有我没有在**基于Linux的最好的迷你PC**列表里列出的PC?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的观点吧。
---
via: <http://itsfoss.com/4-linux-based-mini-pc-buy-2015/>
作者:[Abhishek](http://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Caroline](https://github.com/carolinewuyan)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 上从 MySQL 迁移到 MariaDB 的简单步骤 | Arun Pyasi |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migrate-mysql-mariadb-linux/ | 大家好!这是一篇介绍如何在服务器或个人电脑上从MySQL迁移到MariaDB的教程。也许你会问为什么我们要将数据库管理从MySQL迁移到MariaDB。往下看我们告诉你为什么这样做。 为什么要用MariaDB来代替MySQL MariaDB是MySQL社区开发的分支,也是一个增强型的替代品。它由MySQL前开发者们带头组织的基金会开发,使用起来和MySQL完全一样。自从Oracle买下了MySQL,它就不再自由开源了,但是 MariaDB仍然自由开源。一些如谷歌、维基、LinkedIn、Mozilla等的顶级的网站已经迁移到MariaDB了。它的优势在哪里: 向后兼容MySQL 永远开源 由MySQL缔造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1/225129zqnyq4nxyezlon8v.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1/225129zqnyq4nxyezlon8v.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martin2011qi | false | [
"mysql",
"mariadb"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22115,
"commentnum": 10,
"favtimes": 3,
"sharetimes": 21,
"likes": 0
} | [
{
"postip": "36.250.185.184",
"message": "@我的印象笔记",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2T08:03:01"
},
{
"postip": "110.17.197.170",
"message": "@李智_amulet7",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2T08:33:02"
},
{
"postip": "110.17.197.170",
"message": "回复@志平_:数据还没倒过去呢怎么就先把Mysql卸载了?要万一导入失败了呢。logo也够省事的,直接海豚变海豹了…",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2T08:33:02"
},
{
"postip": "36.248.171.140",
"message": "昨天刚用了 感觉还行 海豚变海狮啊",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2T10:03:01"
},
{
"postip": "183.63.158.150",
"message": "mark",
"username": "lyhabc",
"date": "2015-04-02T14:39:40"
},
{
"postip": "124.207.192.114",
"message": "@mark",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2T14:55:22"
},
{
"postip": "118.242.16.3",
"message": "@我的印象笔记",
"username": "来自 - 上海 的 Chrome/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4-03T15:23:17"
},
{
"postip": "114.254.40.70",
"message": "收藏",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3T20:31:54"
},
{
"postip": "114.254.40.70",
"message": "//@LinuxStory:转发微博",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3T20:31:54"
},
{
"postip": "111.161.127.144",
"message": "你不是备份数据了么?",
"username": "来自 - 天津 的 Safari/Mac 用户",
"date": "2015-04-10T10:23:14"
}
] | [] | 大家好!这是一篇介绍如何在服务器或个人电脑上从MySQL迁移到MariaDB的教程。也许你会问为什么我们要将数据库管理从MySQL迁移到MariaDB。往下看我们告诉你为什么这样做。 为什么要用MariaDB来代替MySQL MariaDB是MySQL社区开发的分支,也是一个增强型的替代品。它由MySQL前开发者们带头组织的基金会开发,使用起来和MySQL完全一样。自从Oracle买下了MySQL,它就不再自由开源了,但是 MariaDB仍然自由开源。一些如谷歌、维基、LinkedIn、Mozilla等的顶级的网站已经迁移到MariaDB了。它的优势在哪里: 向后兼容MySQL 永远开源 由MySQL缔造 | 2015-04-02T07:48:00 | 2015-04-02T07:48:00 | 5,176 | /article-5176-1.html | 大家好!这是一篇介绍如何在服务器或个人电脑上从MySQL迁移到MariaDB的教程。也许你会问为什么我们要将数据库管理从MySQL迁移到MariaDB。往下看我们告诉你为什么这样做。
### 为什么要用MariaDB来代替MySQL
MariaDB是MySQL社区开发的分支,也是一个增强型的替代品。它由MySQL前开发者们带头组织的基金会开发,使用起来和MySQL完全一样。自从Oracle买下了MySQL,它就不再自由开源了,但是 **MariaDB仍然自由开源**。一些如谷歌、维基、LinkedIn、Mozilla等的顶级的网站已经迁移到MariaDB了。它的优势在哪里:
* 向后兼容MySQL
* 永远开源
* 由MySQL缔造者的维护
* 更尖端的功能
* 更多的存储引擎
* 大型的网站已经转向MariaDB
现在,让我们迁移到MariaDB吧!

让我们创建一个叫**linoxidedb**的**用于测试的**示例数据库。
使用以下命令用root账户登陆MySQL:
```
$ mysql -u root -p
```
输入mysql 的 root 用户密码后,你将进入**mysql的命令行**
**创建测试数据库:**
在mysql命令行输入以下命令以创建测试数据库。
```
mysql> create database linoxidedb;
```
查看可用的数据库,输入以下命令:
```
mysql> show databases;
```

如你所见,算上刚刚新建的linoxidedb我们一共有5个数据库。
```
mysql> quit
```
现在,我们就将刚创建的数据库从MySQL迁移到MariaDB。
注:使用CentOS这类基于fedora的linux发行版没有必要参考这篇教程,因为它们在安装MariaDB时会自动代替MySQL,无需备份现有的数据库,你只需要更新mysql就可以得到mariadb。
### 1. 备份现有的数据库
我们第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备份现有的数据库。我们在**终端(不是MySQL命令行)**里输入如下命令来完成备份。
```
$ mysqldump --all-databases --user=root --password --master-data > backupdatabase.sql
```
哇哦!我们遇到了点麻烦。别担心我们可以搞定。
```
$ mysqldump: Error: Binlogging on server not active
```

*mysqldump error*
为了修复这个错误,我们需要对**my.cnf**文件做一些小改动。
编辑my.cnf文件:
```
$ sudo nano /etc/mysql/my.cnf
```
在[mysqld]部分添加如下参数。
**log-bin=mysql-bin**

好了,在保存并关闭文件后,我们需要重启一下mysql服务。运行以下命令重启:
```
$ sudo /etc/init.d/mysql restart
```
现在,重新运行mysqldump命令来备份所有的数据库。
```
$ mysqldump --all-databases --user=root --password --master-data > backupdatabase.sql
```

*dumping databases*
上面的命令将会备份所有的数据库,把它们存储在当前目录下的**backupdatabase.sql**文件中。
### 2. 卸载MySQL
首先,我们得把**my.cnf文件挪到安全的地方去**。
**注**:在你卸载MySQL包的时候不会自动删除my.cnf文件,我们这样做只是以防万一。在MariaDB安装时,它会询问我们是保持现存的my.cnf文件,还是使用包中自带的版本(即新my.cnf文件)。
在shell或终端中输入如下命令来备份my.cnf文件:
```
$ sudo cp /etc/mysql/my.cnf my.cnf.bak
```
运行命令来终止mysql服务:
```
$ sudo /etc/init.d/mysql stop
```
然后移除mysql包:
```
$ sudo apt-get remove mysql-server mysql-client
```

### 3. 安装MariaDB
这是在Ubuntu系统中安装MariaDB的命令:
```
$ sudo apt-get install software-properties-common
$ sudo apt-key adv --recv-keys --keyserver hkp://keyserver.ubuntu.com:80 0xcbcb082a1bb943db
# sudo add-apt-repository 'deb http://mirror.mephi.ru/mariadb/repo/5.5/ubuntu trusty main'
```

键值导入并且添加完仓库后,你就可以用以下命令安装MariaDB了:
```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mariadb-server
```


我们应该还没忘记在MariaDB安装时,它会问你是使用现有的my.cnf文件,还是包中自带的版本。你可以使用以前的my.cnf也可以用包中自带的。即使你想直接使用新的my.cnf文件,你依然可以晚点时候将以前的备份内容还原进去(别忘了我们已经将它复制到安全的地方了)。所以,我们直接选择了默认的选项“N”。如果需要安装其他版本,请参考[MariaDB官方仓库](https://downloads.mariadb.org/mariadb/repositories/#mirror=mephi)。
### 4. 恢复配置文件
想要将my.cnf.bak中的内容恢复到my.cnf,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由于my.cnf.bak文件在当前目录下,所以我们只要简单的执行以下命令即可:
```
$ sudo cp my.cnf.bak /etc/mysql/my.cnf
```
### 5. 导入数据库
最后,让我们把我们之前创建的数据库导入吧!运行一下命令即可完成导入。
```
$ mysql -u root -p < backupdatabase.sql
```
就这样,我们已成功将之前的数据库导入了进来。
来,让我们登录一下mysql命令行,检查一下数据库是否真的已经导入了:
```
$ mysql -u root -p
```

为了检查数据库是否被迁移到MariaDB,请在MariaDB命令行中输入“**show databases**;”不用输入(“”),如下:
```
mariaDB> show databases;
```

如你所见,linoxidedb及所有的数据库都已经成功的被迁移了。
### 总结
最后,我们已经成功地从MySQL迁移到了MariaDB数据库管理系统。MariaDB比MySQL好,虽然在性能方面MySQL还是比它更快,但是MariaDB的优点在于它额外的特性与支持的许可证。这能够确保它自由开源(FOSS),并永久自由开源,相比之下MySQL还有许多额外的插件,有些不能自由使用代码、有些没有公开的开发进程、有些在不久的将来会变的不再自由开源。如果你有任何的问题、评论、反馈给我们,不要犹豫直接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谢谢观看本教程,希望你能喜欢MariaDB。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migrate-mysql-mariadb-linux/>
作者:[Arun Pyasi](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p/) 译者:[martin2011qi](https://github.com/martin2011q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在Ubuntu 14.04 中修复无法清空回收站的问题 | Abhishek | http://itsfoss.com/fix-empty-trash-ubuntu/ | 问题 我遇到了无法在Ubuntu 14.04中清空回收站的问题。我右键回收站图标并选择清空回收站,就像我一直做的那样。我看到进度条显示删除文件中过了一段时间。但是它停止了,并且Nautilus文件管理也停止了。我不得不在终端中停止了它。 但是这很痛苦因为文件还在垃圾箱中。并且我反复尝试清空后窗口都冻结了。 方案 老实说,我不知道什么导致了这个问题。但是我有一个解决方案如果你在Ubuntu 14.04或者14.10遇到这个问题的话。 打开终端并使用下面的命令: sudo rm -rf ~/.local/share/Trash/* 这里注意你的输入。你使用超级管理员权限来运行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1/230411oiqle0gespqqszp0.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1/230411oiqle0gespqqszp0.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Ubuntu",
"回收站"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9417,
"commentnum": 12,
"favtimes": 1,
"sharetimes": 16,
"likes": 0
} | [
{
"postip": "110.17.197.170",
"message": "还没有试过[不好意思]",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2T08:33:02"
},
{
"postip": "66.249.79.127",
"message": "漂亮[doge][喵喵]",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2T09:03:01"
},
{
"postip": "188.165.15.192",
"message": "我有很多奇怪的bug都是通过这个方法搞的,比如设置compiz设置的unity都崩溃了,桌面变成了一团糟,然后就删除.local和.config下面的可疑文件和文件夹,然后神奇的就一些设置恢复默认了。就又能玩耍了[喵喵]",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2T09:33:01"
},
{
"postip": "222.173.107.116",
"message": "我更想知道原因。虽然我不用 UBUNTU 。",
"username": "绿色圣光",
"date": "2015-04-02T09:44:38"
},
{
"postip": "106.120.220.78",
"message": "我想肯定是回收站里面存着权限不对的文件,只是是怎么发生的还不清楚。",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4-02T10:01:28"
},
{
"postip": "36.248.171.140",
"message": "[哈哈]//@文彬很忙: 我有很多奇怪的bug都是通过这个方法搞的,比如设置compiz设置的unity都崩溃了,桌面变成了一团糟,然后就删除.local和.config下面的可疑文件和文件夹,然后神奇的就一些设置恢复默认了。就又能玩耍了[喵喵]",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2T10:03:01"
},
{
"postip": "123.121.213.244",
"message": "",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2T10:58:35"
},
{
"postip": "123.121.213.244",
"message": "毕竟 Ubuntu //@Garfield550_: Ubuntu //@Linux中国:[哈哈]//@文彬很忙: 我有很多奇怪的bug都是通过这个方法搞的,比如设置compiz设置的unity都崩溃了,桌面变成了一团糟,然后就删除.local和.config下面的可疑文件和文件夹,然后神奇的就一些设置恢复默认了。就又能玩耍了[喵喵]",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2T10:58:35"
},
{
"postip": "123.121.213.244",
"message": "ubuntu unity会被ccsm农崩溃的,100%重现//@Garfield550_: Ubuntu //@Linux中国:[哈哈]//@文彬很忙: 我有很多奇怪的bug都是通过这个方法搞的,比如设置compiz设置的unity都崩溃了,桌面变成了一团糟,然后就删除.local和.config下面的可疑文件和文件夹,然后神奇的就一些设置恢复默认了。",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2T10:58:35"
},
{
"postip": "123.121.213.244",
"message": "[doge]//@Linux中国:[哈哈]//@文彬很忙: 我有很多奇怪的bug都是通过这个方法搞的,比如设置compiz设置的unity都崩溃了,桌面变成了一团糟,然后就删除.local和.config下面的可疑文件和文件夹,然后神奇的就一些设置恢复默认了。就又能玩耍了[喵喵]",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2T10:58:35"
},
{
"postip": "124.207.192.114",
"message": "LFS大法好… //@Aji妹控開源哥_lisp:毕竟 Ubuntu //@Garfield550_: Ubuntu //@Linux中国:[哈哈]//@文彬很忙: 我有很多奇怪的bug都是通过这个方法搞的,比如设置compiz设置的unity都崩溃了,桌面变成了一团糟,然后就删除.local和.config下面的可疑文件和文件夹,然后神奇的就一些设置",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2T14:55:22"
},
{
"postip": "124.207.192.114",
"message": "右边都是牛人//@Chunlea: LFS大法好… //@Aji妹控開源哥_lisp:毕竟 Ubuntu //@Garfield550_: Ubuntu //@文彬很忙: 我有很多奇怪的bug都是通过这个方法搞的,比如设置compiz设置的unity都崩溃了,桌面变成了一团糟,然后就删除.local和.config下面的可疑文件和文件夹,然后神奇的就一些设置",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2T14:55:22"
}
] | [] | 问题 我遇到了无法在Ubuntu 14.04中清空回收站的问题。我右键回收站图标并选择清空回收站,就像我一直做的那样。我看到进度条显示删除文件中过了一段时间。但是它停止了,并且Nautilus文件管理也停止了。我不得不在终端中停止了它。 但是这很痛苦因为文件还在垃圾箱中。并且我反复尝试清空后窗口都冻结了。 方案 老实说,我不知道什么导致了这个问题。但是我有一个解决方案如果你在Ubuntu 14.04或者14.10遇到这个问题的话。 打开终端并使用下面的命令: sudo rm -rf ~/.local/share/Trash/* 这里注意你的输入。你使用超级管理员权限来运行 | 2015-04-02T08:03:00 | 2015-04-02T08:03:00 | 5,177 | /article-5177-1.html | 
### 问题
**我遇到了无法在Ubuntu 14.04中清空回收站的问题**。我右键回收站图标并选择清空回收站,就像我一直做的那样。我看到进度条显示删除文件中过了一段时间。但是它停止了,并且Nautilus文件管理也停止了。我不得不在终端中停止了它。
但是这很痛苦因为文件还在垃圾箱中。并且我反复尝试清空后窗口都冻结了。
### 方案
老实说,我不知道什么导致了这个问题。但是我有一个解决方案如果你在Ubuntu 14.04或者14.10遇到这个问题的话。
打开终端并使用下面的命令:
```
sudo rm -rf ~/.local/share/Trash/*
```
这里注意你的输入。你使用超级管理员权限来运行删除命令。我相信你不会删除其他文件或者目录。
上面的命令会删除回收站目录下的所有文件。换句话说,这是用命令清空垃圾箱。使用完上面的命令后,你会看到垃圾箱已经清空了。如果你清空了所有文件,你不应该在看到Nautilus崩溃的问题了。
### 对你有用么?
我希望这篇贴士对你有用,今后你也不会在Ubuntu或者其他发行版中再遇到相同的问题。如果你遇到任何问题请让我知道。
---
via: <http://itsfoss.com/fix-empty-trash-ubuntu/>
作者:[Abhishek](http://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Nmap : 不是只能用于做坏事! | Shawn Powers | http://www.linuxjournal.com/content/nmap%E2%80%94not-just-evil | 如果SSH是系统管理员世界的"瑞士军刀"的话,那么Nmap就是一盒炸药。炸药很容易被误用然后将你的双脚崩掉,但是也是一个很有威力的工具,能够胜任一些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 大多数人想到Nmap时,他们想到的是扫描服务器,查找开放端口来实施攻击。然而,在过去的这些年中,这样的超能力在当你管理服务器或计算机遇到问题时也是非常的有用。无论是你试图找出在你的网络上有哪些类型的服务器使用了指定的IP地址,或者尝试锁定一个新的NAS设备,以及扫描网络等,都会非常有用。 下图显示了我的QNAP NAS的网络扫描结果。我使用该设备的唯一目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1/231703h4ccm4zra0jokjcz.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1/231703h4ccm4zra0jokjcz.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theo-l | false | [
"nmap"
] | 技术 | {
"viewnum": 10176,
"commentnum": 4,
"favtimes": 6,
"sharetimes": 19,
"likes": 0
} | [
{
"postip": "124.207.192.114",
"message": "mark",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2T14:55:22"
},
{
"postip": "125.34.154.225",
"message": "mark",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3T00:03:03"
},
{
"postip": "221.238.32.162",
"message": "must mark",
"username": "崖山一劫",
"date": "2015-04-03T18:08:19"
},
{
"postip": "114.254.40.70",
"message": "两面性",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3T20:31:54"
}
] | [] | 如果SSH是系统管理员世界的"瑞士军刀"的话,那么Nmap就是一盒炸药。炸药很容易被误用然后将你的双脚崩掉,但是也是一个很有威力的工具,能够胜任一些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 大多数人想到Nmap时,他们想到的是扫描服务器,查找开放端口来实施攻击。然而,在过去的这些年中,这样的超能力在当你管理服务器或计算机遇到问题时也是非常的有用。无论是你试图找出在你的网络上有哪些类型的服务器使用了指定的IP地址,或者尝试锁定一个新的NAS设备,以及扫描网络等,都会非常有用。 下图显示了我的QNAP NAS的网络扫描结果。我使用该设备的唯一目 | 2015-04-02T10:14:00 | 2015-04-02T10:14:00 | 5,178 | /article-5178-1.html | 如果SSH是系统管理员世界的"瑞士军刀"的话,那么Nmap就是一盒炸药。炸药很容易被误用然后将你的双脚崩掉,但是也是一个很有威力的工具,能够胜任一些看似无法完成的任务。

大多数人想到Nmap时,他们想到的是扫描服务器,查找开放端口来实施攻击。然而,在过去的这些年中,这样的超能力在当你管理服务器或计算机遇到问题时也是非常的有用。无论是你试图找出在你的网络上有哪些类型的服务器使用了指定的IP地址,或者尝试锁定一个新的NAS设备,以及扫描网络等,都会非常有用。
下图显示了我的QNAP NAS的网络扫描结果。我使用该设备的唯一目的是为了NFS和SMB文件共享,但是你可以看到,它包含了一大堆大开大敞的端口。如果没有Nmap,很难发现机器到底在运行着什么玩意儿。

*网络扫描*
另外一个可能你没想到的用途是用它来扫描一个网络。你甚至根本不需要root的访问权限,而且你也可以非常容易地来指定你想要扫描的网络地址块,例如输入:
```
nmap 192.168.1.0/24
```
上述命令会扫描我的局域网中全部的254个可用的IP地址,让我可以知道那个是可以Ping的,以及那些端口是开放的。如果你刚刚在网络上添加一个新的硬件,但是不知道它通过DHCP获取的IP地址是什么,那么此时Nmap就是无价之宝。例如,上述命令在我的网络中揭示了这个问题:
```
Nmap scan report for TIVO-8480001903CCDDB.brainofshawn.com (192.168.1.220)
Host is up (0.0083s latency).
Not shown: 995 filtered ports
PORT STATE SERVICE
80/tcp open http
443/tcp open https
2190/tcp open tivoconnect
2191/tcp open tvbus
9080/tcp closed glrpc
```
它不仅显示了新的Tivo 设备,而且还告诉我那些端口是开放的。由于它的可靠性、可用性以及“黑边帽子”的能力,Nmap获得了本月的 <<编辑推荐>>奖。这不是一个新的程序,但是如果你是一个linux用户的话,你应该玩玩它。
---
via: <http://www.linuxjournal.com/content/nmap%E2%80%94not-just-evil>
作者:[Shawn Powers](http://www.linuxjournal.com/users/shawn-powers) 译者:[theo-l](https://github.com/theo-l)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Fedora GNOME 的常用快捷键 | Gary Newell | http://linux.about.com/od/howtos/tp/Fedora-GNOME-Keyboard-Shortcuts.htm | 在Fedora中,为了获得最好的GNOME桌面体验,你需要了解并掌握一些驾驭系统的快捷键。 这篇文章将列举我们日常使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快捷键。 1. Super键 GNOME 快捷键 - super键 super键是如今驾驭操作系统的好朋友。 在传统的笔记本电脑中super键坐落于最后一列就在alt键的旁边(就是徽标键)。 当你按下super键后activities总览图就会出现,你就能看见所有打开应用的缩略图。 同时按下 "ALT" 和"F1"一样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2. 如何快速执行一条命令 GNOME 运行某命令 如果你需要快速的执行一条指令,你可以按下"ALT"+"F2",这样就会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2/000439ieqnf40nfhu1elnu.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2/000439ieqnf40nfhu1elnu.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martin2011qi | false | [
"gnome",
"快捷键"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23804,
"commentnum": 2,
"favtimes": 3,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postip": "222.173.107.116",
"message": "挺有用的。不过第 9 条,GNOME 3.16 还适用吗?",
"username": "绿色圣光",
"date": "2015-04-02T14:30:18"
},
{
"postip": "175.12.147.31",
"message": "总结的挺好!",
"username": "Esteem",
"date": "2015-04-02T17:52:05"
}
] | [] | 在Fedora中,为了获得最好的GNOME桌面体验,你需要了解并掌握一些驾驭系统的快捷键。 这篇文章将列举我们日常使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快捷键。 1. Super键 GNOME 快捷键 - super键 super键是如今驾驭操作系统的好朋友。 在传统的笔记本电脑中super键坐落于最后一列就在alt键的旁边(就是徽标键)。 当你按下super键后activities总览图就会出现,你就能看见所有打开应用的缩略图。 同时按下 "ALT" 和"F1"一样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2. 如何快速执行一条命令 GNOME 运行某命令 如果你需要快速的执行一条指令,你可以按下"ALT"+"F2",这样就会 | 2015-04-02T13:00:00 | 2015-04-02T13:00:00 | 5,179 | /article-5179-1.html | 在Fedora中,为了获得最好的[GNOME桌面](https://www.gnome.org/gnome-3/)体验,你需要了解并掌握一些驾驭系统的快捷键。
这篇文章将列举我们日常使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快捷键。

#### 1. Super键

*GNOME 快捷键 - super键*
[“super”键](http://en.wikipedia.org/wiki/Super_key_%28keyboard_button%29)是如今驾驭操作系统的好朋友。
在传统的笔记本电脑中“super”键坐落于最后一列就在“alt”键的旁边(就是徽标键)。
当你按下“super”键后“activities”总览图就会出现,你就能看见所有打开应用的缩略图。
同时按下 "ALT" 和"F1"一样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 2. 如何快速执行一条命令

*GNOME 运行某命令*
如果你需要快速的执行一条指令,你可以按下"ALT"+"F2",这样就会出现指令运行对话框了。
现在你就可以在窗口中输入你想要执行的指令了,回车执行。
### 3. 快速切换到另一个打开的应用

*使用TAB在应用中切换*
就像在微软的Windows下一样你可以使用"ALT"和"TAB" 的组合键在应用程序之间切换。
在一些键盘上tab键上画的是这样的**|<- ->|**,而有些则是简单的"TAB"字母。
GNOME应用切换器随着你的切换,显示简单的图标和应用的名字。
如果你按下"shift"+"tab"将以反序切换应用。
### 4. 在同一应用中快速切换不同的窗口

*在应用中切换不同窗口*
如果你像我一样经常打开五六个Firefox。
你已经知道通过"Alt"+"Tab"实现应用间的切换。有两种方法可以在同一个应用中所有打开的窗口中切换。
第一种是按"Alt"+"Tab"让选框停留在你所要切换窗口的应用图标上。短暂的停留等到下拉窗口出现你就能用鼠标选择窗口了。
第二种也是比较推荐的方式是按"Alt"+"Tab"让选框停留在你所要切换窗口的应用图标上,然后按"super"+"`"在此应用打开的窗口间切换。
**注释:"`"就是tab键上面的那个键。无论你使用的那种键盘排布,用于切换的键一直都是tab上面的那个键,所以也有可能不是"`"键。**
如果你的手很灵活(或者是我称之为忍者手的)那你也可以同时按"shift", "`"和"super"键来反向切换窗口。
### 5. 切换键盘焦点

*切换键盘焦点*
这个键盘快捷键并不是必须掌握的,但是还是最好掌握。
如若你想将输入的焦点放到搜索栏或者一个应用窗口上,你可以同时按下"CTRL", "ALT"和"TAB",这样就会出现一个让你选择切换区域的列表。
然后就可以按方向键做出选择了。
### 6. 显示所有应用程序列表

*显示所有应用程序*
如果恰巧最后一个应用就是你想要找的,那么这样做真的会帮你省很多时间。
按"super"和"A"键来快速切换到这个包含你系统上所有应用的列表上。
### 7. 切换工作区

*切换工作区*
如果你已经使用linux有一段时间了,那么这种[多工作区切换](http://linux.about.com/library/gnome/blgnome2n4.htm)的工作方式一定深得你心了吧。
举个例子,你在第一个工作区里做开发,第二个之中浏览网页,而把你邮件的客户端开在第三个工作区中。
工作区切换你可以使用"super"+"Page Up" (向上翻页)键朝一个方向切,也可以按"super"+"Page Down" (向下翻页)键朝另一个方向切。
还有一个比较麻烦的备选方案就是按"super"显示打开的应用,然后在屏幕的右侧选择你所要切换的工作区。
### 8. 将一些项目移至一个新的工作区

*将应用移至另一个工作区*
如果这个工作区已经被搞得杂乱无章了,没准你会想将手头的应用转到一个全新的工作区,请按组合键"super", "shift"和"page up"或"super", "shift"和"page down" 键。
备选方案按"super"键,然后在应用列表中找到你想要移动的应用拖到屏幕右侧的工作区。
### 9. 显示信息托盘

*显示信息托盘*
消息托盘会提供一个通知列表。按"super"+"M"呼出消息托盘。
备选方法是鼠标移动到屏幕右下角。
### 10. 锁屏

*锁屏*
想要休息一会喝杯咖啡?不想误触键盘?
无论何时只要离开你的电脑应该习惯性的按下"super"+"L"锁屏。
解锁方法是从屏幕的下方向上拽,输入密码即可。
### 11. 关机

*Fedora中Control+Alt+Delete*
如果你曾是windows的用户,你一定记得著名的三指快捷操作CTRL+ALT+DELETE。
如果在键盘上同时按下CTRL+ALT+DELETE,Fedora就会弹出一则消息,提示你的电脑将在60秒后关闭。
### 12. 编辑快捷键
在各类操作系统中编辑快捷键都大同小异。
* CTRL + A - 全选
* CTRL + X - 剪切
* CTRL + C - 复制
* CTRL + V - 粘贴
* CTRL + Z - 撤销
### 13. 截屏
和编辑快捷键一样,截屏键也就那么基础的几个。
* PRTSC (Print Screen) - 截屏
* Alt + PRTSC - 当前窗口截图
* Shift + PRTSC - 所选区域截图
这里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按键,主要是为了大家可以更容易的制作视频教程的。
* CTRL + ALT + SHIFT + R - 录制视频
* CTRL + ALT + SHIFT + R 第二次按下时 - 停止录制
[录制的内容](http://en.wikipedia.org/wiki/Screencast)将以[webm](http://en.wikipedia.org/wiki/WebM)格式保存于当前用户家目录下的录像文件夹中。
### 14. 并排显示窗口

*并排显示窗口*
你可以将一个窗口靠左占满左半屏,另一个窗口靠右占满右半屏,让两个窗口并排显示。
也可以按"Super"+"←"(左箭头)让当前应用占满左半屏。按"Super"+"→"(右箭头)让当前应用占满右半屏。
### 15. 窗口的最大化,最小化和恢复
双击标题栏可以最大化窗口。
最大化后的窗口再双击就会还原至原大小。
右键菜单选择"最小化"就可以最小化了。
### 16. 总结

*GNOME快捷键速查表*
我做了一份快捷键速查表,你可以打印出来贴在墙上,这样一定能够更快上手。
当你掌握了这些快捷键后,你一定会感慨这个桌面环境使用起来是如此的顺手。
* [戳这里查看Fedora GNOME桌面的速查表](https://s-media-cache-ak0.pinimg.com/originals/d5/f4/a4/d5f4a42c0940fae6653ee9a17294d450.jpg)
* [查看GNOME WIKI请戳这里](http://en.wikipedia.org/wiki/GNOME)
* [另外的一个GNOME WIKI](https://wiki.gnome.org/)
* [GNOME 3备用速查表](https://wiki.gnome.org/Gnome3CheatSheet)
---
via: <http://linux.about.com/od/howtos/tp/Fedora-GNOME-Keyboard-Shortcuts.htm>
作者:[Gary Newell](http://linux.about.com/bio/Gary-Newell-132058.htm) 译者:[martin2011qi](https://github.com/martin2011q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C语言数据类型是如何被大多数计算机系统所支持? | Dietrich Epp | 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27977522/how-are-c-data-types-supported-directly-by-most-computers/27977605#27977605 | 问题: 在读KR版的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一书时,我在看到这样一条说明: 因为C语言提供的数据类型和控制结构可以直接被大部分计算机系统所支持,所以在实现自包含程序时所需要的运行库文件一般很小。 这段黑体说明了什么?能否找到一个例子来说明C语言中的某种数据类型或控制结构不被某种计算机系统直接支持呢? 回答: 事实上,C语言中确实有不被直接支持的数据类型。 在许多嵌入式系统中,硬件上并没有浮点运算单元。因此,如果你写出下面的代码: float x = 1.0f, y = 2.0f; return x + y; 可能会被转化成下面这种形式: unsi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2/220038aewq0e5z640nlwl0.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2/220038aewq0e5z640nlwl0.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KayGuoWhu | false | [
"C语言",
"数据类型"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8637,
"commentnum": 10,
"favtimes": 1,
"sharetimes": 17,
"likes": 0
} | [
{
"postip": "183.157.160.47",
"message": "一个原生用来写OS的语言如果数据类型都不直接支持那是何等的蛋疼啊",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3T07:33:04"
},
{
"postip": "220.250.11.241",
"message": "嵌入式C语言有一堆不支持的数据类型和标准库。C语言表示只要给我指针和数组我就可以撬动操作系统。",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3T08:03:02"
},
{
"postip": "218.30.103.250",
"message": "回复@第一百零九将改名字改名字: 指针+数组, 怎么实现结构体?",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3T08:33:01"
},
{
"postip": "218.30.103.250",
"message": "转一个",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3T09:03:03"
},
{
"postip": "221.238.32.162",
"message": "同意",
"username": "崖山一劫",
"date": "2015-04-03T18:05:42"
},
{
"postip": "66.249.79.127",
"message": "@我的印象笔记",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4T00:03:01"
},
{
"postip": "66.249.79.127",
"message": "回复@breakersunsl:在数组内自己维护类型块,写过汇编没?",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4T00:03:01"
},
{
"postip": "66.249.79.127",
"message": "回复@第一百零九将改名字改名字:汇编有指令可以维护内存区块,纯c的实现没见过.",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4T00:03:01"
},
{
"postip": "42.156.137.117",
"message": "回复@breakersunsl:没说要实现,只是说有指针和数组能实现。用汇编操作java类对象见过没![害羞]",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4T01:33:01"
},
{
"postip": "218.17.116.242",
"message": "回复@第一百零九将改名字改名字:x86汇编可以引用java对象吗?我查查去[思考]... 利用指针和数组两种基本类型, 的确可以组合出来很多数据类型,各种内存操作啊...想想就蛋疼[doge], 这恐怕也是c的强大所在吧[思考]",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4T09:03:01"
}
] | [] | 问题: 在读KR版的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一书时,我在看到这样一条说明: 因为C语言提供的数据类型和控制结构可以直接被大部分计算机系统所支持,所以在实现自包含程序时所需要的运行库文件一般很小。 这段黑体说明了什么?能否找到一个例子来说明C语言中的某种数据类型或控制结构不被某种计算机系统直接支持呢? 回答: 事实上,C语言中确实有不被直接支持的数据类型。 在许多嵌入式系统中,硬件上并没有浮点运算单元。因此,如果你写出下面的代码: float x = 1.0f, y = 2.0f; return x + y; 可能会被转化成下面这种形式: unsi | 2015-04-03T07:19:00 | 2015-04-03T07:19:00 | 5,185 | /article-5185-1.html | ### 问题:
在读K&R版的*The C Programming Language*一书时,我在[介绍,第3页]看到这样一条说明:
>
> **因为C语言提供的数据类型和控制结构可以直接被大部分计算机系统所支持,所以在实现自包含程序时所需要的运行库文件一般很小。**
>
>
>
这段黑体说明了什么?能否找到一个例子来说明C语言中的某种数据类型或控制结构不被某种计算机系统直接支持呢?

### 回答:
事实上,C语言中确实有不被直接支持的数据类型。
在许多嵌入式系统中,硬件上并没有浮点运算单元。因此,如果你写出下面的代码:
```
float x = 1.0f, y = 2.0f;
return x + y;
```
可能会被转化成下面这种形式:
```
unsigned x = 0x3f800000, y = 0x40000000;
return _float_add(x, y);
```
然后编译器或标准库必须提供'*float*add()'的具体实现,这会占用嵌入式系统的内存空间。依此去计算代码在某个微型系统(译者注:也就是指微型嵌入式系统)的实际字节数,也会发现有所增加。
另一个常见的例子是64位整型数(C语言标准中'long long'类型是1999年之后才出现的),这种类型在32位系统上也不能直接使用。古董级的SPARC系统则不支持整型乘法,所以在运行时必须提供乘法的实现。当然,还有一些其它例子。
#### 其它语言
相比起来,其它编程语言有更加复杂的基本类型。
比如,Lisp中的symbol需要大量的运行时实现支持,就像Lua中的table、Python中的string、Fortran中的array,等等。在C语言中等价的类型通常要么不属于标准库(C语言没有标准symbol或table),要么更加简单,而且并不需要那么多的运行时支持(C语言中的array基本上就是指针,以NULL结尾的字符串实现起来也很简单)。
#### 控制结构
异常处理是C语言中没有的一种控制结构。非局部的退出只有'setjmp()'和'longjmp()'两种,只能提供保存和恢复某些部分的处理器状态。相比之下,C++运行时环境必须先遍历函数调用栈,然后调用析构函数和异常处理函数。
---
via:[stackoverflow](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27977522/how-are-c-data-types-supported-directly-by-most-computers/27977605#27977605)
作者:[Dietrich Epp](http://stackoverflow.com/users/82294/dietrich-epp) 译者:[KayGuoWhu](https://github.com/KayGuoWhu)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使用btsync通过网络实现计算机间的文件共享 | Gabriel Cánepa | http://xmodulo.com/share-files-between-computers-over-network.html | 如果你是那种使用各式设备在网上工作的人,我相信你肯定需要一个在不同设备间同步文件及目录的方法,至少是非常渴望有这种功能。 BitTorrent Sync简称btsync,是一个基于BitTorrent(著名P2P文件分享协议)的免费跨平台同步工具。与传统BitTorrent客户端不同的是,btsync可以在不同操作系统及设备之间加密数据传输和基于自动生成的密钥来授予访问共享文件的权限。 更具体点,当你想要通过btsync共享一些文件或文件夹,相应的读/写密钥(所谓的密码)就创建好了。这些密钥可以通过HTTPS链接,电子邮件,二维码等在不同的设备间共享传递。一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3/000817ypzevnwoxixoxlx7.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3/000817ypzevnwoxixoxlx7.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martin2011qi | false | [
"btsync",
"共享"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4146,
"commentnum": 6,
"favtimes": 4,
"sharetimes": 12,
"likes": 0
} | [
{
"postip": "218.30.103.250",
"message": "@我的印象笔记",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3T08:33:01"
},
{
"postip": "218.30.103.250",
"message": "东西是绝好的,只是由于公司安全策略着想,一台有网一台只能访问内网,是不是可以去屎了?",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3T08:33:01"
},
{
"postip": "218.30.103.250",
"message": "Btsync,试一下。",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3T09:03:03"
},
{
"postip": "222.173.107.116",
"message": "[酷]",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3T11:21:34"
},
{
"postip": "222.173.107.116",
"message": "btsync",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3T11:21:34"
},
{
"postip": "167.160.89.138",
"message": "BtSync武炎汉肺新病冠录毒记Resilio Sync<br />\r\nB7FKVVTZBAVNOUBWMZFFGF5M4RQHBPPQ2",
"username": "来自美国的 Chrome 78.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20-02-14T20:32:59"
}
] | [] | 如果你是那种使用各式设备在网上工作的人,我相信你肯定需要一个在不同设备间同步文件及目录的方法,至少是非常渴望有这种功能。 BitTorrent Sync简称btsync,是一个基于BitTorrent(著名P2P文件分享协议)的免费跨平台同步工具。与传统BitTorrent客户端不同的是,btsync可以在不同操作系统及设备之间加密数据传输和基于自动生成的密钥来授予访问共享文件的权限。 更具体点,当你想要通过btsync共享一些文件或文件夹,相应的读/写密钥(所谓的密码)就创建好了。这些密钥可以通过HTTPS链接,电子邮件,二维码等在不同的设备间共享传递。一 | 2015-04-03T08:03:00 | 2015-04-03T08:03:00 | 5,186 | /article-5186-1.html | 如果你是那种使用各式设备在网上工作的人,我相信你肯定需要一个在不同设备间同步文件及目录的方法,至少是非常渴望有这种功能。
BitTorrent Sync简称btsync,是一个基于BitTorrent(著名P2P文件分享协议)的免费跨平台同步工具。与传统BitTorrent客户端不同的是,btsync可以在不同操作系统及设备之间加密数据传输和基于自动生成的密钥来授予访问共享文件的权限。
更具体点,当你想要通过btsync共享一些文件或文件夹,相应的读/写密钥(所谓的密码)就创建好了。这些密钥可以通过HTTPS链接,电子邮件,二维码等在不同的设备间共享传递。一旦两台设备通过一个密钥配对成功,其所对应的内容将会直接在其间同步。如果没有事先设置,传输将不会有文件大小和速度的限制。你可以在btsync中创建账号,这样你可以通过 web 界面来创建和管理通过网络分享的密钥和文件。

BitTorrent Sync可以在许多的操作系统上运行,包括Linux,MacOS X,Windows,在 [Android](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bittorrent.sync)和[iOS](https://itunes.apple.com/us/app/bittorrent-sync/id665156116)上也可以使用。在这里,我们将教你在Linux环境(一台家用服务器)与Windows环境(一台笔记本电脑)之间如何使用BitTorrent Sync来同步文件。
### Linux下安装btsync
BitTorrent Sync可以在[项目主页](http://www.getsync.com/)直接下载。由于Windows版本的BitTorrent Syn安装起来十分简单,所以我们假设笔记本上已经安装了。我们把焦点放到Linux服务器上的安装和配置。
在下载页面中选择你的系统架构,右键相应链接,复制连接地址(或者类似的功能,不同浏览器可能不同),将链接粘贴到在终端中用wget下载,如下:
**64位Linux:**
```
# wget http://download.getsyncapp.com/endpoint/btsync/os/linux-x64/track/stable
```
**32位Linux:**
```
# wget http://download.getsyncapp.com/endpoint/btsync/os/linux-i386/track/stable
```

下载完成后,把包中内容解压到你专门创建的目录中,为了完成这些:
```
# cd /usr/local/bin
# mkdir btsync
# tar xzf stable -C btsync
```

现在你可以选择将/usr/local/bin/btsync添加到环境变量PATH中去。
```
export PATH=$PATH:/usr/local/bin/btsync
```
或者在该文件夹中运行btsync的二进制文件。我们推荐使用第一种方式,虽需要少量的输入但更容易记忆。
### 配置btsync
btsync带有一个内置的网络服务器,用作其管理接口。想要使用这个接口你需要创建一个配置文件。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创建:
```
# btsync --dump-sample-config > btsync.config
```
然后使用你最常用的编辑器对btsync.config文件的(webui部分)作以下修改
```
"listen" : "0.0.0.0:8888",
"login" : "yourusername",
"password" : "yourpassword"
```
你可以选择任何用户名和密码。

如果你将来想要优化一下它的配置,可以看一下 /usr/local/bin/btsync 目录下的 README 文件,不过现在我们先继续下面的步骤。
### 第一次运行btsync
作为一个系统的最高执行者我们需要依赖日志文件!所以在我们启动btsync之前,我们将先为btsync创建一个日志文件。
```
# touch /var/log/btsync.log
```
最后,让我们启动btsync:
```
# btsync --config /usr/local/bin/btsync/btsync.config --log /var/log/btsync.log
```

现在在你的浏览器中输入正在运行的btsync所监听的服务器IP地址和端口(我这是192.168.0.15:8888),同意其隐私政策,条款和最终用户许可协议:

这样页面就会转到你安装的btsync主页:

点击添加文件夹并在你的文件系统中选择一个你想要分享的目录,在我们的例子中,我们使用的是/btsync:

现在这样就够了。在运行接下来的步骤之前,请先在Windows主机(或你想使用的其他Linux设备)上安装BitTorrent Sync。
### btsync分享文件
这个[视频](https://youtu.be/f7kLM0lAqF4)(需要翻墙)展示了如何在安装Windows8的电脑[192.168.0.106]上分享现有的文件夹。在添加好想要同步的文件夹后,你会得到它的密钥,通过“Enter a key or link”菜单(上面的图已经展示过了)添加到你安装到的Linux机器上,并开始同步。
现在用别的设备试试吧;找一个想要分享的文件夹或是一些文件,并通过Linux服务器的网络接口将密钥导入到你安装的“中央”btsync中。
### 以常规用户开机自动运行btsync
你们可能注意到了,视频中在同步文件时是使用'root'组的用户创建/btsync目录的。那是因为我们使用超级用户手动启动BitTorrent Sync的原因。在通常情况下,你会希望它开机自动使用无权限用户(www\_data或是专门为此创建的账户,例如btsync)启动。
所以,我们创建了一个叫做btsync的用户,并在/etc/rc.local文件(exit 0 这一行前)添加如下字段:
```
sudo -u btsync /usr/local/bin/btsync/btsync --config /usr/local/bin/btsync/btsync.config --log /var/log/btsync.log
```
最后,创建pid文件:
```
# touch /usr/local/bin/btsync/.sync/sync.pid
```
并递归更改 /usr/local/bin/btsync的所属用户:
```
# chown -R btsync:root /usr/local/bin/btsync
```
现在重启试试,看看btsync是否正在由预期中的用户运行:

基于你选择的发行版不同,你可能找到不同的方式来开机自启动btsync。在本教程中,我选择rc.local的方式是因为它在不同发行版中都可使用。
### 尾注
如你所见,BitTorrent Sync对你而言几乎就像一个无服务器的Dropbox。我说“几乎”的原因是:当你在局域网内同步数据时,同步在两个设备之间直接进行。然而如果你想要跨网段同步数据,并且你的设备可能要穿过防火墙的限制来配对,那就只能通过一个提供BitTorrent的第三方中继服务器来完成同步传输。虽然声称传输经过 [AES加密](http://www.getsync.com/tech-specs),你还是可能会遇到不想发生的状况。为了你的隐私着想,务必在你共享的每个文件夹中关掉中继/跟踪选项。
希望这些对你有用!分享愉快!
---
via: <http://xmodulo.com/share-files-between-computers-over-network.html>
作者:[Gabriel Cánepa](http://xmodulo.com/author/gabriel) 译者:[martin2011qi](https://github.com/martin2011qi) 校对:[校对者ID](https://github.com/%E6%A0%A1%E5%AF%B9%E8%80%85ID)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Ubuntu 14.04上安装轻量级web服务器Cherokee | Arun Pyasi | http://linoxide.com/ubuntu-how-to/install-cherokee-lightweight-web-server-ubuntu-14-04/ | Cherokee 是一个免费,开源,高性能轻量级的全功能web服务器,支持大部分主流操作系统(Linux、 Mac OS X、 Solaris 和 BSD)。它支持TLS/SSL、FastCGI、 SCGI、 PHP、 uWSGI、 SSI、 CGI、 LDAP、 HTTP代理、 视频流处理、 内容缓存、 流量控制、 虚拟主机、Apache兼容的日志文件,以及负载均衡等功能。 今天我们介绍一下怎样在Ubuntu Server 14.04 LTS安装和配置轻量级的web服务器Cherokee,只需要注意修改软件源列表,同样适用于Ubuntu12.04,12.10和13.04。 在Ubuntu Server上逐步安装和配置Cherokee 1. 更新Ubuntu软件包索引 首先登陆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4/131104bzeeg2kyu12lye28.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4/131104bzeeg2kyu12lye28.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Cherokee",
"Web服务器"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8242,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75.12.147.64",
"message": "看看,不打算用.",
"username": "Esteem",
"date": "2015-04-04T14:57:31"
},
{
"postip": "27.19.104.69",
"message": "这软件有点陈旧了,开发也不活跃",
"username": "风铃叮当",
"date": "2015-04-04T18:43:40"
}
] | [] | Cherokee 是一个免费,开源,高性能轻量级的全功能web服务器,支持大部分主流操作系统(Linux、 Mac OS X、 Solaris 和 BSD)。它支持TLS/SSL、FastCGI、 SCGI、 PHP、 uWSGI、 SSI、 CGI、 LDAP、 HTTP代理、 视频流处理、 内容缓存、 流量控制、 虚拟主机、Apache兼容的日志文件,以及负载均衡等功能。 今天我们介绍一下怎样在Ubuntu Server 14.04 LTS安装和配置轻量级的web服务器Cherokee,只需要注意修改软件源列表,同样适用于Ubuntu12.04,12.10和13.04。 在Ubuntu Server上逐步安装和配置Cherokee 1. 更新Ubuntu软件包索引 首先登陆 | 2015-04-04T13:01:00 | 2015-04-04T13:01:00 | 5,198 | /article-5198-1.html | **Cherokee** 是一个免费,开源,高性能轻量级的全功能web服务器,支持大部分主流操作系统(Linux、 Mac OS X、 Solaris 和 BSD)。它支持TLS/SSL、FastCGI、 SCGI、 PHP、 uWSGI、 SSI、 CGI、 LDAP、 HTTP代理、 视频流处理、 内容缓存、 流量控制、 虚拟主机、Apache兼容的日志文件,以及负载均衡等功能。

今天我们介绍一下怎样在Ubuntu Server 14.04 LTS安装和配置轻量级的web服务器Cherokee,只需要注意修改软件源列表,同样适用于Ubuntu12.04,12.10和13.04。
在Ubuntu Server上逐步安装和配置Cherokee
### 1. 更新Ubuntu软件包索引
首先登陆Ubuntu Server,执行以下命令,更新Ubuntu Server的软件源并安装可用的更新。
```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upgrade
```
### 2. 加入 PPA
通过运行以下命令增加Cherokee的PPA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cherokee-webserver
sudo apt-get update
```
对于运行14.04版本的服务器还需要执行以下步骤
```
cd /etc/apt/sources.list.d
nano cherokee-webserver-ppa-trusty.list
```
用`deb http://ppa.launchpad.net/cherokee-webserver/ppa/ubuntu saucy main` 替换 `deb http://ppa.launchpad.net/cherokee-webserver/ppa/ubuntu trusty main`
**再次运行命令:**
```
sudo apt-get update
```
### 3. 使用apt-get安装Cherokee
使用如下命令安装Cherokee和SSL模块
```
sudo apt-get install cherokee cherokee-admin cherokee-doc libcherokee-mod-libssl libcherokee-mod-streaming libcherokee-mod-rrd
```
### 4. 配置Cherokee
重启Cherokee服务:
```
sudo service cherokee start
```
使用Cherokee最大的好处就是能通过一个简单易用的web界面 cherokee-admin 来管理所有的配置选项。推荐通过浏览器来管理Cherokee。使用如下命令启动cherokee-admin
```
sudo cherokee-admin
```
**注意: cherokee-admin 会显示用户名,一次性密码和web管理界面地址。**
**请记录下这个一次性密码,登录到管理界面时需要它。**
默认情况下,只能通过localhost访问Cherokee-admin,如果需要通过其它网络地址来访问,可以使用‘**-b**’参数。如果不指定任何IP地址,Cherokee-admin会自动监听所有网络端口。然后就可以通过网络访问Cherokee-admin
```
sudo cherokee-admin -b
```
通过指定IP地址访问Cherokee-admin
```
sudo cherokee-admin -b 192.168.1.102
```
### 5. 浏览cherokee-admin面板
在你喜欢的浏览器中输入地址`http://主机名或IP地址:9090/`就可以进入控制面板了。例如我的是[http://127.0.0.1:9090/,在浏览器中显示如下图](http://127.0.0.1:9090/%EF%BC%8C%E5%9C%A8%E6%B5%8F%E8%A7%88%E5%99%A8%E4%B8%AD%E6%98%BE%E7%A4%BA%E5%A6%82%E4%B8%8B%E5%9B%BE)

好了,到这里我们已经成功地在Ubuntu Server上安装和配置了Cherokee。
---
via: <http://linoxide.com/ubuntu-how-to/install-cherokee-lightweight-web-server-ubuntu-14-04/>
作者:[Arun Pyasi](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p/)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CentOS/RHEL中安装基于Web的监控系统 linux-dash | Jijo | http://www.unixmen.com/install-linux-dash-web-based-monitoring-system-centosrhel/ | Linux-dash是一款为Linux设计的基于web的轻量级监控面板。这个程序会实时显示各种不同的系统属性,比如CPU负载、RAM使用率、磁盘使用率、网速、网络连接、RX/TX带宽、登录用户、运行的进程等等。它不会存储长期的统计。因为它没有后端数据库。 本篇文章将会向你展示如何安装和设置Linux dash,这里所使用的web服务器是Nginx. 安装 首先我们要启用EPEL 仓库。 接下来,我们需要用下面的命令安装nginx。 sudo yum install nginx 安装 php-fpm 组件 sudo yum install git php-common php-fpm 现在我们要在nginx中配置Linux-dash。我们如下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4/130642w4outnpe50p8210k.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4/130642w4outnpe50p8210k.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linux dash"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7252,
"commentnum": 1,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49.226.182.82",
"message": "界面挺好,但只是单机监测,还没有预警,玩玩可以:)",
"username": "devil24g",
"date": "2015-04-08T05:54:23"
}
] | [
{
"raid": 5455,
"displayorder": 0
}
] | Linux-dash是一款为Linux设计的基于web的轻量级监控面板。这个程序会实时显示各种不同的系统属性,比如CPU负载、RAM使用率、磁盘使用率、网速、网络连接、RX/TX带宽、登录用户、运行的进程等等。它不会存储长期的统计。因为它没有后端数据库。 本篇文章将会向你展示如何安装和设置Linux dash,这里所使用的web服务器是Nginx. 安装 首先我们要启用EPEL 仓库。 接下来,我们需要用下面的命令安装nginx。 sudo yum install nginx 安装 php-fpm 组件 sudo yum install git php-common php-fpm 现在我们要在nginx中配置Linux-dash。我们如下 | 2015-04-04T15:03:00 | 2015-04-04T15:03:00 | 5,199 | /article-5199-1.html | **Linux-dash**是一款为Linux设计的基于web的轻量级监控面板。这个程序会实时显示各种不同的系统属性,比如CPU负载、RAM使用率、磁盘使用率、网速、网络连接、RX/TX带宽、登录用户、运行的进程等等。它不会存储长期的统计。因为它没有后端数据库。
本篇文章将会向你展示如何安装和设置Linux dash,这里所使用的web服务器是**Nginx**.
### 安装
首先我们要启用[EPEL 仓库](http://linux.cn/article-2324-1.html)。
**接下来,我们需要用下面的命令安装nginx。**
```
sudo yum install nginx
```
**安装 php-fpm 组件**
```
sudo yum install git php-common php-fpm
```
现在我们要在nginx中配置Linux-dash。我们如下创建 /etc/nginx/conf.d/linuxdash.conf。
```
sudo vim /etc/nginx/conf.d/linuxdash.conf
```
---
```
server {
server_name $domain_name;
listen 8080;
root /var/www;
index index.html index.php;
access_log /var/log/nginx/access.log;
error_log /var/log/nginx/error.log;
location ~* \.(?:xml|ogg|mp3|mp4|ogv|svg|svgz|eot|otf|woff|ttf|css|js|jpg|jpeg|gif|png|ico)$ {
try_files $uri =404;
expires max;
access_log off;
add_header Pragma public;
add_header Cache-Control "public, must-revalidate, proxy-revalidate";
}
location /linux-dash {
index index.html index.php;
}
# PHP-FPM via sockets
location ~ \.php(/|$) {
fastcgi_param SCRIPT_FILENAME $document_root$fastcgi_script_name;
fastcgi_split_path_info ^(.+?\.php)(/.*)$;
fastcgi_pass unix:/var/run/php-fpm.sock;
if (!-f $document_root$fastcgi_script_name) {
return 404;
}
try_files $uri $uri/ /index.php?$args;
include fastcgi_params;
}
}
```
**下一步是配置php-fpm。用编辑器打开/etc/php-fpm.d/www.conf。**
```
sudo vim /etc/php-fpm.d/www.conf
```
**确保设置了如下的“listen”,“user”和“group”字段。你可以保留其它的配置不变。**
```
. . .
listen = /var/run/php-fpm.sock
user = nginx
group = nginx
. . .
```
**现在,我们要在/var/www中下载并安装linux-dash。**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afaqurk/linux-dash.git
sudo cp -r linux-dash/ /var/www/
sudo chown -R nginx:nginx /var/www
```
**接下来,重启 Nginx和php-fpm。**
```
sudo service nginx restart
sudo service php-fpm restart
```
**设置nginx和php-fpm开机自动启动。**
```
sudo chkconfig nginx on
sudo chkconfig php-fpm on
```
在本例中,我们使用TCP端口8080配置linux-dash。因此需确保防火墙没有阻止8080 TCP端口。
### 用linux-dash监控Linux服务器
你现在可以在浏览器中输入**http://<IP地址>:8080/linux-dash/**来访问Linux-dash。
web面板包含了不同的组件,每个都显示独特的系统属性。你可以自定义web面板的外观也可以关闭一些组件。

美好的一天!
下篇文章中再见。
---
via: <http://www.unixmen.com/install-linux-dash-web-based-monitoring-system-centosrhel/>
作者:[Jijo](http://www.unixmen.com/author/jijo/)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想找点激烈的游戏?那就试试这 13 款 Roguelike 游戏吧! | Frazer Kline | http://www.linuxlinks.com/article/201412031524381/RoguelikeGames.html | Roguelike 是角色扮演游戏的一个子类。从字面上看,它的意思是 像 Rogue 的游戏。Rogue 是一个关于地下城冒险的视频游戏,于 1980 年第一次发行,以极其上瘾而著称。这个游戏的目标是取得深藏于第 26 层的 "Amulet of Yendor",再返回到顶层逃出生天。 Roguelike 的准确定义并不存在,但这类游戏通常具有下面的特点: 奇幻的叙事背景; 用程序产生关卡。游戏中的绝大多数场景在开始新的游戏时由游戏自动创建。这样做是为了鼓励玩家不断重玩; 回合制的地下城探险和战斗; 随机生成的基于贴片的图形环境; 随机发生战斗; 永久死亡 :在游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4/183124a6h6arh02l26yxpy.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4/183124a6h6arh02l26yxpy.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FSSlc | true | [
"Roguelike",
"游戏",
"nethack"
] | 分享 | {
"viewnum": 41738,
"commentnum": 4,
"favtimes": 1,
"sharetimes": 5,
"likes": 0
} | [
{
"postip": "207.241.229.213",
"message": "玩过一次nethack,整个人都快崩溃了",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6T09:03:01"
},
{
"postip": "207.241.229.213",
"message": "@微软云笔记",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6T09:03:01"
},
{
"postip": "207.241.229.213",
"message": "tome4大法好",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6T09:03:01"
},
{
"postip": "211.103.105.174",
"message": "最经典的nethack居然最后介绍,果然是压轴的哇",
"username": "朩ダo○",
"date": "2015-04-06T09:59:56"
}
] | [] | Roguelike 是角色扮演游戏的一个子类。从字面上看,它的意思是 像 Rogue 的游戏。Rogue 是一个关于地下城冒险的视频游戏,于 1980 年第一次发行,以极其上瘾而著称。这个游戏的目标是取得深藏于第 26 层的 "Amulet of Yendor",再返回到顶层逃出生天。 Roguelike 的准确定义并不存在,但这类游戏通常具有下面的特点: 奇幻的叙事背景; 用程序产生关卡。游戏中的绝大多数场景在开始新的游戏时由游戏自动创建。这样做是为了鼓励玩家不断重玩; 回合制的地下城探险和战斗; 随机生成的基于贴片的图形环境; 随机发生战斗; 永久死亡 :在游 | 2015-04-06T08:25:00 | 2015-04-06T08:25:00 | 5,200 | /article-5200-1.html | Roguelike 是角色扮演游戏的一个子类。从字面上看,它的意思是 “像 Rogue 的游戏”。Rogue 是一个关于地下城冒险的视频游戏,于 1980 年第一次发行,以极其上瘾而著称。这个游戏的目标是取得深藏于第 26 层的 "Amulet of Yendor",再返回到顶层逃出生天。
Roguelike 的准确定义并不存在,但这类游戏通常具有下面的特点:
* 奇幻的叙事背景;
* 用程序产生关卡。游戏中的绝大多数场景在开始新的游戏时由游戏自动创建。这样做是为了鼓励玩家不断重玩;
* 回合制的地下城探险和战斗;
* 随机生成的基于贴片的图形环境;
* 随机发生战斗;
* 永久死亡 :在游戏中,死亡真的存在,一旦你的角色死了,那就真的结束了;
* 高难度。
这篇文章精心挑选了一些可运行在 Linux 平台下的 roguelike 游戏。假如你喜欢激烈、易上瘾的游戏,可以尝试这 13 款游戏。不要因它们原始的画质而退缩,一旦你沉浸其中,你将很快忘记画面的简陋。所有的这些都可以免费下载,并且几乎所有的游戏都是在开源协议下发行的。
### Dungeon Crawl Stone Soup

Dungeon Crawl Stone Soup 是一个开源的,单用户角色扮演类的 roguelike 游戏,玩家要在遍布危险而充满敌意的怪兽的地下城中进行探险和寻找宝藏,并在任务中拯救传说中的神秘 Zot 宝珠。
Dungeon Crawl Stone Soup 是 Linley 开发的 Dungeon Crawl 游戏的延续。它是公开开发的,并邀请 Crawl 社区的人员来参与其中。
Dungeon Crawl 有着超棒且深层次的战术游戏环节,创新的魔法和信仰系统,以及数量宏大的和你战斗的怪兽。Crawl 也是最难以攻陷的 roguelike 游戏之一。当你最终在游戏中通关,将胜利宣言张贴在 rec.games.roguelike.misc 时,你才会知道这有多么令人骄傲!
特点包括:
* 丰富多彩的、富含深层次战术的 roguelike 游戏;
* 手绘地图;
* 无数的金库;
* 漂亮的界面;
* 创新的魔法和信仰系统;
* 各种神灵,角色,物品和聪明的怪兽;
* 网站: [crawl.develz.org](http://crawl.develz.org/)
* 开发者: Stone Soup 开发小组
* 协议: Crawl General Public License
* 版本号: 0.15.2
### Dwarf Fortress

Dwarf Fortress 是一个单人魔幻游戏,与 NetHack 类似。你可以在一个随机生成的持久的世界中,控制一个矮人哨兵或一个冒险者。
这个游戏的特色有:三种游戏模式(矮人要塞,冒险者,传说模式),一个独特的随机生成的世界(由地形,野生生物和传奇生物等组成), 阴森的战斗机制以及各种邪恶鱼群。
特点包括:
* 在这个世界里,你想玩多久都可以。可以经历许多次游戏,记录历史事件,对更改进行跟踪等;
* 当你扮演的矮人在山群中寻找宝藏时,你可以对他们下达命令
+ 用各种材料来手工制作珍宝、物品,并可以用贵重金属、宝石等来改进它们;
+ 通过各种手段保护你自己,防御来自敌对文明的袭击;
+ 支持贵族,他们会管理你的民众
+ 让你的矮人高兴起来,了解他们工作和休闲时的想法;
+ 不同的 Z 坐标可以使你在多个层级上建造你的堡垒。建立塔台或征服地下深处;
+ 建立水闸来灌溉作物或用水淹没你的对手;
* 扮演一个探险者并进行探索,为荣誉而战或复仇
+ 与以前的游戏中的对手相遇;
+ 在你经过的旅途中营救小城里的人们;
+ 没有繁琐的情节,只需要探索;
+ 无缝连接的漫游游戏世界-总共达到 197376 x 197376 平方 -可以在区域地图上更快速地穿行;
+ 接受小镇或文明社会的领导所委托的任务;
+ 可以找到你以前的角色,以一个新的角色带上他们来一场新的冒险,或者直接重新激活并使用他们;
+ 通过 Z 轴使得你可以在各个地下城的不同层级间和结构间平滑的上下移动来和对手战斗;
* 战斗模式是通过技巧、身体部位、搏斗、在不同区域间蓄势和躲避,体验流血、疼痛,恶心及其他感受;
* 一个动态的天气模型跟踪风,湿度及空气流动,以创造冷暖气流锋面、风、暴风雨雪;
* 超过 200 种岩石和矿物类型被引入到了游戏世界,它们被放置在合适的地理环境中;
* 通过可更改的文本文件来添加生物,武器,植物,金属和其他对象;
* 以 16 色(包括黑色)渲染的扩展 ASCII 字符集,以及 8 种背景颜色(包括黑色);
* 网站: [www.bay12games.com/dwarves/](http://www.bay12games.com/dwarves/index.html)
* 开发者: Tarn Adams
* 协议: 免费软件
* 版本号: 0.40.19
### Ancient Domains of Mystery

Ancient Domains of Mystery (ADOM) 是一个 rogue-like 游戏,从 1994 年至今一直在不断开发。
它是一个包含复杂地下城的单用户游戏。你控制一个用种族、类别、属性、技巧和装备等描述的虚构角色。这个虚构角色正尝试着达到一个特定的目标(参考下面的介绍)并在一个困难的任务中取胜。为了完成任务,你必须在以前没有发现的隧道和地下城中探险,和丑陋的怪兽战斗,解开一系列遗忘的秘密,并找到宝藏。
在游戏期间,你在每次游戏时随机生成的各层地下城中探索。你也可能遇到某个特定的关卡,其中有着特定的挑战或者围绕某个特定主题而生成。
特点包括:
* 拥有上百个地点的巨大游戏世界,例如城堡、随机生成的地下城、主题寺庙、墓地、古代遗迹、塔台和其他名胜;
* 各种各样的种族(矮人、drakeling、雾精灵、hurthling、兽人、巨魔、ratling 等等)(LCTT注:种族信息可以参考[这里](http://ancardia.wikia.com/wiki/Race) 和丰富的职业(战士、 元素法师、 刺客、 混沌骑士,决斗士等等)带来无限的游戏乐趣;
* 上百个怪兽和物品,其中的许多带有随机的增强特性;
* 迫使你在对力量的欲望和对诅咒的恐惧之间进行权衡的腐败体系;
* 法术、祈祷、思想技艺、炼金术、手工艺和更多;
* 多样的任务和分支故事主线;
* 许多完全不同的结局,可能改变现实本身。
* 网站: [www.adom.de](http://www.adom.de/)
* 开发者: Thomas Biskup
* 协议: Postcardware
* 版本号: 1.20 Prelease 20
### Tales of Maj’Eyal (ToME)

Tales of Maj’Eyal (ToME) (注:中文译名为 马基埃亚尔的传说) 是一个免费、开源的 roguelike 角色扮演游戏,包含特色的战术回合制战役和先进角色构建。它作为运行在 T-Engine 4.0 中的一个模块而被创造。
现在处于王权世纪(Age of Ascendancy),在长达一万年的冲突痛苦和混乱之后,我们所知的世界终于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 “魔法大爆裂(Spellblaze)” 留下的影响已经大为减缓, 大地的伤痕也慢慢地开始愈合。在薪火世纪(Age of Pyre)之后,各个文明也纷纷开始重建家园。(注:翻译来源于 [这里](http://www.qiyun.org/zhuanti/majiaiyaerdechuanshuo.htm))
特点包括:
* 适合于那些没有 rogueline 体验的玩家;
* 同时支持图形界面和 ASCII 模式;
* 某些角色拥有多达 40 种的能力;
* 天赋系统;
* 战役引擎;
* 在线的持久状态/成就追踪;
* IRC 聊天客户端;
* 可扩展,可修改;
* 充满激情的音乐;
* 可解锁新的种族,类别,起始点,游戏模式和特点等;
* 网站: [te4.org](http://te4.org/)
* 开发者: ToME 开发团队
* 协议: GNU GPL v3.0
* 版本号: 1.2.5
### Cataclysm Dark Days Ahead

Cataclysm 是一个开源的 “后末世” roguelike 游戏,背景设定在由怪兽和僵尸带来的毁灭性的瘟疫后虚构的新英格兰(New England) 乡村。它是 Whale 开发的原有 Cataclysm 的继续,拓展了更多新的生物,建筑,游戏机制和其他特点。
尽管有些人描述它为一个 “僵尸游戏”,但 Cataclysm 远比一个“僵尸游戏”包含更多内容。玩家要在一个由程序生成的严酷、持久的世界中艰难生存下去。在一个死寂的文明世界中搜寻剩下的食物和装备,或者假如你足够幸运,搞到一辆装满汽油的汽车逃离 Dodge --这个如地狱一般的地方。从僵尸到巨型昆虫或机器人杀手以及更加奇怪和致命的东西,你要通过战斗来击败它们或逃离,以及和那些想要抢夺你的东西的那些同你一样的人战斗。
在许多方面上, Cataclysm 与大多数的 roguelike 游戏不同。它被设定在一个没有边界的三维世界里,而不是设定在一个垂直、线性的地下城中。这意味着相比于大多数的 roguel 游戏,探险将占一个更大的比重,而且这个游戏将具有更大的自由度。由于地图是如此的巨大,在每次游戏之间,它可以完全保持原样。假如你死了,并以一个新的角色开始,你的新游戏将会设定在同你最近呆过的游戏世界相同的世界里。同许多 roguelike 游戏一样,你可以获得先前角色的战利品;而与大多数 roguelike 不同的是,你也可以重新踏上先前角色的轨迹,并且对世界做出的任何戏剧性改变将会维持到你的下一次游戏。
特点包括:
* 详细的角色创建,提供了数量众多的特性来选择;
* 防御模式,这是一个有着快节奏作战的休息模式;
* Bionics;类似于在许多其他游戏里的魔法系统;
* 基因突变, 有好的和坏的变化;
* 无界的,完全随机的世界地图,可以在角色交替时保持不变;
* 创造物品
+ 新的制作方法可能需要通过练习或从书本中获得来磨练你的知识;
* 逼真的火、烟和其他动态的地图特效;
* 昼/夜循环,需要睡觉。假如你必须的话,可以使用咖啡因来保持更长时间的清醒,但这不健康;
* 超过 300 种物品类型,包括众多的现实世界的枪支,药品和工具;
+ 许多药品是上瘾的,并需要持续使用来避免负面效果;
* 通过修补门、窗、建造陷阱和巩固你的家的基石来防止一个僵尸的突然造访;
* 能够构建你自己的木屋,包括墙和屋顶;
* 可以驾驶在“后末世”发现的汽车兜风;
+ 这个可以根据你的需求来修改,或甚至你可以自己制造一辆;
* 温度系统,太冷或太热都非常危险;
* 初步支持贴片界面;
* 根据选项生成世界,以及各种编辑方式;
* 网站: [en.cataclysmdda.com](http://en.cataclysmdda.com/)
* 作者: Kevin Granade 及其他
* 协议: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License
* 版本号: 0.B
### Goblin Hack

Goblin Hack 是一个开源 roguelike 游戏,基于 OpenGL 的平滑滚动的ASCII 图形界面。这个游戏受 NetHack 外观的启发,但更加快速且使用更少的按键。
Goblin Hack 有一个简洁的界面,在今天这个过度强调渲染的游戏世界中,似乎它对所有年龄段的玩家都有吸引力,并启发了这些玩家的想象力。
在被投进一个随机的正在生成的地下城之前,玩家可以从几个角色类别中选择一个角色。
特点包括:
* 令人印象深刻的界面(相比于许多其他的 roguelike 游戏);
* 简洁的界面;
* 在被投进一个随机的正在生成的第一层地下城之前,玩家可以从几个角色类别中选择一个角色;
* 手动保存游戏;
* 网站: [goblinhack.sourceforge.net](http://goblinhack.sourceforge.net/), [github.com/goblinhack/goblinhack](https://github.com/goblinhack/goblinhack)
* 作者: Neil McGill
* 协议: GNU GPL v2
* 版本号: 1.19
### SLASH'EM

Super Lotsa Added Stuff Hack - Extended Magic (SLASH'EM) 是一个角色扮演游戏,在其中你控制一个单独的角色。SLASH'EM 是 NetHack 的一个变种。它拥有一个和 Rogue、ADOM、Anghand 及 NetHack 相似的界面和游戏玩法。你通过键盘来控制角色的动作,以一个俯视的视角来查看这个世界。
背景: Amulet of Yendor 已被偷走,不仅如此,偷走 amulet 的 Wizard of Yendor(坏蛋)似乎深藏于 Dungeons of Doom(危险的地方)。
特点包括:
* 提供额外的特色、怪兽和项目;
* 新颖的特点包括僧人职业和类似推箱子的关卡;
* 主地下城比在 NetHack 中的要大很多;
* 网站: [www.slashem.org](http://www.slashem.org/)
* 开发者: Slash'EM 开发团队
* 协议: MIT License, NetHack General Public License
* 版本号: 0.0.7E7F3
### NetHack

NetHack 是一个极简,但又非常吸引人的具有地下城与龙风格的冒险游戏。“net”元素指的是它的发展已经根据网络进行了调整,“hack”元素指的是角色扮演游戏的一种类型,以乱砍、猛砍著称,着眼于战斗。
在 NetHack 中,你扮演凶猛的战士、巫师或许多其他职业中的一种,一路战斗着,为你的神灵获取 Amulet of Yendor(可以说这是一个倒退!)。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一个或两个 quantum mechanic(LCTT 译注:从[这里](http://nethack.wikia.com/wiki/Quantum_mechanic)得知,这指的是一种怪兽),或者可能遇到一个小型的太空舰队,抑或是 —— 假如你*足够*幸运会遇到 —— Ravenous Bugblatter Beast of Traal。(LCTT 译注:我参考了[这里](http://nethack.wikia.com/wiki/Douglas_Adams))。
特点包括:
* 45-50 个关卡, 其中的大多数随机生成;
* 各种各样的物品:武器、盔甲、卷轴、药水、戒指、宝石和各种各样的工具,如钥匙和灯;
* 祝福和诅咒;
* 永久死亡: 若没有对当前的保存文件进行备份,失效的角色就找不回来了;
* 界面:
+ 文本模式;
+ 图形化界面, 使用 X、Qt 工具集或 GNOME 库;
* 网站: [www.nethack.org](http://www.nethack.org/)
* 开发者: NetHack 开发团队
* 协议: NetHack 通用公共许可证
* 版本号: 3.4.3
### Ascii Sector

Ascii Sector 是一个免费的太空战斗/探险/交易游戏,它基于经典的电脑游戏 `Wing Commander: Privateer`,后者由 Origine Systems 公司于 1993 年发布。
在 Ascii Sector 中,刚开始你将驾驶一艘简易的飞船,然后可以通过接受任务或者贩卖物品来挣得足够多的钱以升级你的飞船或重新再买一艘。不管是在太空中,还是在地面上,抑或是在飞船上,你可以专注于致命的战斗;并且通过使用 Ascii Sector 的脚本语言,你还可以为游戏创造自己的任务或享受其他玩家创造的任务。
特点包括:
* 使用 ANSI 字符集生成图形界面;
* 真正的深入到游戏中;
* 提供各种基地,任务,商品和飞船;
* 飞船型号包括: Broadsword, Centurion, Demon, Dralthi, Drayman, Galaxy, Gladius, Gothri, Kamekh, Nexus, Orion, Paradign, Stileto, Talon, Tarsus 和 Ulysses;
* 四个象限: Alizarin, Crimson, Mauve, 和 Viridian;
* 可下载的任务;
* 任务可用脚本编辑;
* Ascii Sector 任务语言,在 Ascii Sector 宇宙中创造你自己的故事;
* 可以袭击或抢劫星球上的 NPC(非玩家控制角色);
* 可以到处移动的持久性舰队、可以改变系统的控制、引来敌人的舰队、回基地修复或重建;
* 可以登录系统受损的飞船;
* 可下载高质量的音乐文件;
* 网站: [www.asciisector.net](http://www.asciisector.net/)
* 开发者: Christian Knudsen
* 协议: 免费软件
* 版本号: 0.7.1.4
### Angband

Angband 是一个免费、单用户、使用 ASCII 字符图形化的地下城探险游戏,在其中你将以一个冒险者的角色探索一个深深的地下城,与怪兽战斗,获得你能取得的最好武器,准备着与黑暗之主 Morgoth 的最后决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它一直在持续地开发着。
Angband 沿袭了 Rogue 和 NetHack 的风格路线。它由 Moria 和 Umoria 游戏衍生而来,基于 Rogue 回合制。它经常被描述为一个 “roguelike”游戏,因为它的外观和游戏体验与 Rogue 非常相似。很多游戏中的新生物、物品都来自 J.R.R Tolkien 的画作,尽管有些野兽直接来源于经典的神话、龙与地下城、Rolemaster,或 Angband 的原开发者的脑海中。
特点包括:
* 100 层地下城;
* 随机产生的新关卡;
* 可以选择成为人类、半精灵、精灵、霍比特人、地精、矮人,半兽人,半巨魔, 登丹人 ,高等精灵,或者狗头人;
* 神器;
* 施法;
* 怪物;
* 怪物坑;
* 怪物巢穴;
* 网站: [rephial.org](http://rephial.org/)
* 开发者: Angband 开发小组
* 协议: GNU GPL v2
* 版本号: 3.5.0
### UnNetHack

UnNetHack 是 NetHack 的一个分支版本。NetHack 最开始于 1987 年发行,并且许多游戏玩家认为它是计算机世界所能提供的最好游戏体验的游戏之一。
特点包括:
* 增加了许多针对 NetHack 的增强,如额外的怪兽、更多的关卡、许多新的元素、更多的危险、更具挑战性的游戏,以及最重要的,相比普通的 NetHack,它更具娱乐性;
* 帮助新手开始的教程;
* 网站: [sourceforge.net/apps/trac/unnethack](http://sourceforge.net/apps/trac/unnethack/)
* 作者: Patric Mueller
* 协议: Nethack General Public License
* 版本号: 5.1.0
### Hydra Slayer

Hydra Slayer 是一个专注于杀死九头蛇的开源 Roguelike 游戏。它受到了希腊神话、地下城探险、MathRL seven day roguelike ,和一些关于勇者杀死多头野兽的数字谜题等启发。
特点如下:
* 独特的游戏机制;
* 混合希腊神话和数字迷宫的主题;
* 传统的 roguelike ASCII 字符界面或贴片/3D 界面;
* 5 种人物角色,具有极为不同的战术、力量及弱点;
* 28 种敌人类型:
+ 10 种基本的九头蛇类型(每种类型都有两种变种);
+ 8 种特殊类型的敌人;
+ 可用作战术工具的无害蘑菇;
* 28 种装备(并包括材料和装备的大小/力量的变种);
* 15 种武器材料;
* 18 种非装备物品;
* 3 种可供选择的地图;
* 8 种关卡拓扑结构(包括莫比乌斯带和克莱因瓶);
* 11 个关卡生成器;
* 2 种结局;
* 网站: [www.roguetemple.com/z/hydra](http://www.roguetemple.com/z/hydra/)
* 开发者: Zeno Rogue
* 协议: GNU GPL v2
* 版本号: 16.1
### Brogue

Brogue 是一个开源的 Roguelike 游戏,它可以运行在 Mac OS X, Windows, Linux, iOS 和 Android 等平台下。
Brogue 是 Rogue 的一个直系分支,后者是一个最早由 Michael Toy 和 Glenn Wichman 于 1980 年左右开发的地下城探险视频游戏。与其他受欢迎的现代 Roguelike 游戏不同, Brogue 追求简单而不是复杂性,同时尽力确保游戏的不同组成之间的联系是有趣且纷繁多彩。
这个游戏的目标是取得深藏于地下第 26 层的 "Amulet of Yendor",再返回到地面逃出生天。对于那些技术娴熟且想进一步探险的人来说,位于 26 层之下的每层均包含 3 颗 lumenstone (流明石)(LCTT 译注:此处与我在[这里](http://brogue.wikia.com/wiki/Lumenstone)看到的有些出入),获得它们,将在胜利的基础上被授予额外的得分。
Brogue 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游戏,但玩起来非常有趣。尽量不要因游戏的高难度而灰心;试玩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它变得非常吸引人。
特点如下:
* 追求简单而非复杂;
* 对用户友好;
* 相比于 Rogue, Brogue 关卡生成更加复杂;
* 移除了 XP 和 水平系统 ;
* 陷阱,防护性物品;
* 额外的怪兽类型和魔法物品;
* 网站: [sites.google.com/site/broguegame](https://sites.google.com/site/broguegame/)
* 作者: Brian Walker
* 协议: GNU Affero GPL
* 版本号: 1.7.3
---
via: <http://www.linuxlinks.com/article/201412031524381/RoguelikeGames.html>
作者:Frazer Kline 译者:[FSSlc](https://github.com/FSSlc)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 有问必答:如何在Linux 中修复“fatal error: x264.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 | http://ask.xmodulo.com/fatal-error-x264-h-no-such-file-or-directory.html | 提问: 我想在Linux中从源码编译视频编码程序。到那时,在编译时,我遇到了一个错误fatal error: x264.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我该如何修复? 下面的编译错误错明你系统中没有x264开发库文件。 fatal error: x264.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x264是GNU GPL授权的H.264/MPEG-4 AVC编码库。x264库被广泛用于视频编码/转码程序比如Avidemux、FFmpeg、 HandBrake、 OpenShot、 MEncode等等。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需要安装x264的开发库文件。你可以如下做。 在 Debian、 Ubuntu 或者 Linux Mint 中安装像x264库和开发文件 在基于De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4/232431xbd6x22h6dklqkth.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4/232431xbd6x22h6dklqkth.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编译",
"安装"
] | 技术 | {
"viewnum": 11301,
"commentnum": 4,
"favtimes": 2,
"sharetimes": 10,
"likes": 0
} | [
{
"postip": "66.249.79.111",
"message": "#华华早安时间# 早安[微风]",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5T08:03:01"
},
{
"postip": "66.249.79.111",
"message": "@我的印象笔记",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5T08:03:01"
},
{
"postip": "220.181.108.160",
"message": "找找错误包的开发包下载安装试试",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5T08:33:01"
},
{
"postip": "207.46.13.111",
"message": "就缺少一个头文件,这不叫错误。",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5T10:33:01"
}
] | [] | 提问: 我想在Linux中从源码编译视频编码程序。到那时,在编译时,我遇到了一个错误fatal error: x264.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我该如何修复? 下面的编译错误错明你系统中没有x264开发库文件。 fatal error: x264.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x264是GNU GPL授权的H.264/MPEG-4 AVC编码库。x264库被广泛用于视频编码/转码程序比如Avidemux、FFmpeg、 HandBrake、 OpenShot、 MEncode等等。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需要安装x264的开发库文件。你可以如下做。 在 Debian、 Ubuntu 或者 Linux Mint 中安装像x264库和开发文件 在基于De | 2015-04-05T07:18:00 | 2015-04-05T07:18:00 | 5,201 | /article-5201-1.html |
>
> **提问**: 我想在Linux中从源码编译视频编码程序。到那时,在编译时,我遇到了一个错误“fatal error: x264.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我该如何修复?
>
>
>
下面的编译错误错明你系统中没有x264开发库文件。
```
fatal error: x264.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x264](http://www.videolan.org/developers/x264.html)是GNU GPL授权的H.264/MPEG-4 AVC编码库。x264库被广泛用于视频编码/转码程序比如Avidemux、[FFmpeg](http://ask.xmodulo.com/compile-ffmpeg-centos-fedora-rhel.html)、 [HandBrake](http://xmodulo.com/how-to-install-handbrake-on-linux.html)、 OpenShot、 MEncode等等。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需要安装x264的开发库文件。你可以如下做。
### 在 Debian、 Ubuntu 或者 Linux Mint 中安装像x264库和开发文件
在基于Debian的系统中,x264库已经包含在基础仓库中。可以直接用apt-get来安装。
```
$ sudo apt-get install libx264-dev
```
### 在 Fedora、 CentOS/RHEL中安装像x264库和开发文件
在基于Red Hat的发行版比如Fedora或者CentOS,x264库在免费的RPM Fusion仓库中有。那么,你需要首先安装[RPM Fusion (免费)](http://xmodulo.com/how-to-install-rpm-fusion-on-fedora.html) 。
RPM Fusion设置完成后,你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安装x264开发文件。
```
$ sudo yum --enablerepo=rpmfusion-free install x264-devel
```
注意RPM Fusion仓库在CentOS 7中还没有,因此上面的方法在CentOS 7中还不可行。万一是CentOS 7 ,你可以从源码编译并安装x264,下面会解释的。
### 在Debian、 Ubuntu 或者 Linux Mint中源码编译x264库
如果libx264包在你的发行版中并没有,那么你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编译最新的x264库。
```
$ sudo apt-get install g++ automake autoconf libtool yasm nasm git
$ git clone git://git.videolan.org/x264.git
$ cd x264
$ ./configure --enable-static --enable-shared
$ make
$ sudo make install
```
x264库将会安装在/usr/local/lib。要让其他程序可以使用这个库,你需要完成最后一步。
打开/etc/ld.so.conf,并添加下面的行。
```
$ sudo vi /etc/ld.so.conf
```
---
```
/usr/local/lib
```
最后运行下面的命令重新加载共享库:
```
$ sudo ldconfig
```
### 在 Fedora, CentOS/RHEL 中源码编译x264库
如果你Linux的发行版中没有x264库(比如:CentOS 7)或者x264库并不是最新的,你可以如下编译最新的x264库。
```
$ sudo yum install gcc gcc-c++ automake autoconf libtool yasm nasm git
$ git clone git://git.videolan.org/x264.git
$ cd x264
$ ./configure --enable-static --enable-shared
$ make
$ sudo make install
```
最后,要让其他的程序可以访问到位于 /usr/local/lib的x264库,在 /etc/ld.so.conf加入下面的行。
```
$ sudo vi /etc/ld.so.conf
```
---
```
/usr/local/lib
```
最后运行下面的命令重新加载共享库:
```
$ sudo ldconfig
```

---
via: <http://ask.xmodulo.com/fatal-error-x264-h-no-such-file-or-directory.html>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设置 Ubuntu14.04 的 SSH 无密码登录 | Arun Pyasi | http://linoxide.com/ubuntu-how-to/setup-passwordless-ssh-logon-ubuntu-14-04/ | 大家好,今天我来向大家介绍如何在 Ubuntu12.04 上设置 SSH 的无密码登录功能。仅在工作站上有正确的(公私)密钥对以供匹配时SSH服务端才会允许你登录,反之访问将不会被允许。 正常情况下,我们需要连上SSH的控制台输入用户名及其密码才行。如果两者全部正确,我们就可以访问,反之访问被服务端拒绝。不过相比而言还有一种比用密码更安全的登录方式,我们可以在登录SSH时通过加密密钥进行无密码登录。 如果你想启用这个安全的方式,我们只需简单的禁用密码登录并只允许加密密钥登录即可。使用这种方式时,客户端计算机上会产生一对私钥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5/000021v4d9dj1xifazj7tr.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5/000021v4d9dj1xifazj7tr.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martin2011qi | false | [
"ssh",
"密钥",
"密码",
"登录"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7751,
"commentnum": 33,
"favtimes": 3,
"sharetimes": 40,
"likes": 0
} | [
{
"postip": "183.206.182.206",
"message": "眼看着15.04都要出来了。。",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5T13:55:34"
},
{
"postip": "58.35.15.181",
"message": "@微软云笔记",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5T14:33:01"
},
{
"postip": "42.156.137.30",
"message": "其实我觉得 Linode Tutorial 特别适合运维入门……",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5T15:03:01"
},
{
"postip": "42.156.137.30",
"message": "Ubuntu 14.04 SSH 自动登录",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5T15:03:01"
},
{
"postip": "188.165.15.192",
"message": "Repost",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5T17:03:02"
},
{
"postip": "188.165.15.192",
"message": "配图的意思是单身狗滚粗Linux界???",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5T17:03:02"
},
{
"postip": "175.12.147.174",
"message": "很好非常有帮助!",
"username": "Esteem",
"date": "2015-04-05T18:50:37"
},
{
"postip": "124.89.2.70",
"message": "我喜欢这配图[笑cry]//@LinuxStory://@哈尔滨Linux用户组:Repost",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5T21:44:31"
},
{
"postip": "124.89.2.70",
"message": "好图。//@哈尔滨Linux用户组: Repost",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5T21:44:31"
},
{
"postip": "124.89.2.70",
"message": "配图亮了//@赵涛Alick:好图。//@哈尔滨Linux用户组: Repost",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5T21:44:31"
},
{
"postip": "124.89.2.70",
"message": "故意的[doge] //@爱开源魅影:配图亮了//@赵涛Alick:好图。//@哈尔滨Linux用户组: Repost",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5T21:44:31"
},
{
"postip": "113.99.4.132",
"message": "這個跟版本有啥關係呢?知道原理都一樣操作的。",
"username": "来自 - 广东广州 的 Safari/Mac 用户",
"date": "2015-04-05T23:48:02"
},
{
"postip": "113.99.4.132",
"message": "這個跟版本有啥關係呢?知道原理都一樣操作的。",
"username": "ljsalm",
"date": "2015-04-05T23:50:23"
},
{
"postip": "66.249.79.127",
"message": "回复@在路上弹着小尤唱着歌:[偷笑]",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6T00:03:02"
},
{
"postip": "66.249.79.127",
"message": "你们。。。其实我是想体现“公钥”、“私钥”的意思。。话说“钥”是念 yao 还是念 yue?//@爱开源魅影: 配图亮了//@赵涛Alick:好图。//@哈尔滨Linux用户组: Repost",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6T00:03:02"
},
{
"postip": "66.249.79.127",
"message": "//@Linux中国:你们。。。其实我是想体现“公钥”、“私钥”的意思。。话说“钥”是念 yao 还是念 yue?//@爱开源魅影: 配图亮了//@赵涛Alick:好图。//@哈尔滨Linux用户组: Repost",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6T00:03:02"
},
{
"postip": "66.249.79.127",
"message": "@我的印象笔记",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6T00:03:02"
},
{
"postip": "66.249.79.127",
"message": "yao和yue不重要[doge]//@Linux中国: 你们。。。其实我是想体现“公钥”、“私钥”的意思。。话说“钥”是念 yao 还是念 yue?//@爱开源魅影: 配图亮了//@赵涛Alick:好图。//@哈尔滨Linux用户组: Repost",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6T00:03:02"
},
{
"postip": "66.249.79.127",
"message": "yue可我还是早读yao //@Linux中国:你们。。。其实我是想体现“公钥”、“私钥”的意思。。话说“钥”是念 yao 还是念 yue?//@爱开源魅影: 配图亮了//@赵涛Alick:好图。//@哈尔滨Linux用户组: Repost",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6T00:03:02"
},
{
"postip": "66.249.79.127",
"message": "我是这样的:在“公钥”、“私钥”中念mi,在"密钥"中是读yao[挖鼻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好像就从它们身边随手抓了一个认的字就读了,而且半天没有反应过来[吃惊] //@Linux中国: 你们。。。其实我是想体现“公钥”、“私钥”的意思。。话说“钥”是念 yao 还是念 yue?",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6T00:03:02"
},
{
"postip": "66.249.79.127",
"message": "@我的印象笔记",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6T00:03:02"
},
{
"postip": "66.249.79.127",
"message": "来一个 ububtu14.04如何安装lamp的 我东西都安装了就是用不了",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6T00:03:02"
},
{
"postip": "66.249.79.127",
"message": "当我打出密mi钥yao这个词的时候,搜狗提醒我它念mi yue//@Linux中国:你们。。。其实我是想体现“公钥”、“私钥”的意思。。话说“钥”是念 yao 还是念 yue?//@爱开源魅影: 配图亮了//@赵涛Alick:好图。//@哈尔滨Linux用户组: Repost",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6T00:03:02"
},
{
"postip": "66.249.79.127",
"message": "@我的印象笔记 //@Linux中国:你们。。。其实我是想体现“公钥”、“私钥”的意思。。话说“钥”是念 yao 还是念 yue?//@爱开源魅影: 配图亮了//@赵涛Alick:好图。//@哈尔滨Linux用户组: Repost",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6T00:03:02"
},
{
"postip": "66.249.79.127",
"message": "我读作yue,是不是可以请教@赵所生 老师呢?//@Linux中国: 你们。。。其实我是想体现“公钥”、“私钥”的意思。。话说“钥”是念 yao 还是念 yue?//@爱开源魅影: 配图亮了//@赵涛Alick:好图。//@哈尔滨Linux用户组: Repost",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6T00:03:02"
},
{
"postip": "66.249.79.127",
"message": "Linux ssh无秘密登陆",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6T00:03:02"
},
{
"postip": "66.249.79.127",
"message": "还要重启个毛,这么菜的文章",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6T00:03:02"
},
{
"postip": "66.249.79.127",
"message": "//@Linux中国:你们。。。其实我是想体现“公钥”、“私钥”的意思。。话说“钥”是念 yao 还是念 yue?//@爱开源魅影: 配图亮了//@赵涛Alick:好图。//@哈尔滨Linux用户组: Repost",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6T00:03:02"
},
{
"postip": "163.179.244.87",
"message": "其实我曾经把它念“匙”[太开心][太开心][太开心] //@Linux中国:你们。。。其实我是想体现“公钥”、“私钥”的意思。。话说“钥”是念 yao 还是念 yue?//@爱开源魅影: 配图亮了//@赵涛Alick:好图。//@哈尔滨Linux用户组: Repost",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6T00:33:01"
},
{
"postip": "163.179.244.87",
"message": "[呵呵]不久前才知道念"yue"//@Linux中国: 你们。。。其实我是想体现“公钥”、“私钥”的意思。。话说“钥”是念 yao 还是念 yue?//@爱开源魅影: 配图亮了//@赵涛Alick:好图。//@哈尔滨Linux用户组: Repost",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6T00:33:01"
},
{
"postip": "101.226.33.188",
"message": "[嘻嘻]",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6T01:03:01"
},
{
"postip": "42.156.136.70",
"message": "哼//@Linux中国:你们。。。其实我是想体现“公钥”、“私钥”的意思。。话说“钥”是念 yao 还是念 yue?//@爱开源魅影: 配图亮了//@赵涛Alick:好图。//@哈尔滨Linux用户组: Repost",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6T01:33:01"
},
{
"postip": "119.147.153.92",
"message": "其实是yue,但是一直念yao,因为yao不能停 //@Linux中国:你们。。。其实我是想体现“公钥”、“私钥”的意思。。话说“钥”是念 yao 还是念 yue? //@爱开源魅影: 配图亮了 //@赵涛Alick:好图。 //@哈尔滨Linux用户组: Repost",
"username": "微博评论",
"date": "2015-04-06T02:03:01"
}
] | [
{
"raid": 5493,
"displayorder": 0
}
] | 大家好,今天我来向大家介绍如何在 Ubuntu12.04 上设置 SSH 的无密码登录功能。仅在工作站上有正确的(公私)密钥对以供匹配时SSH服务端才会允许你登录,反之访问将不会被允许。 正常情况下,我们需要连上SSH的控制台输入用户名及其密码才行。如果两者全部正确,我们就可以访问,反之访问被服务端拒绝。不过相比而言还有一种比用密码更安全的登录方式,我们可以在登录SSH时通过加密密钥进行无密码登录。 如果你想启用这个安全的方式,我们只需简单的禁用密码登录并只允许加密密钥登录即可。使用这种方式时,客户端计算机上会产生一对私钥 | 2015-04-05T13:47:00 | 2015-04-05T13:47:00 | 5,202 | /article-5202-1.html | 大家好,今天我来向大家介绍如何在 Ubuntu12.04 上设置 SSH 的无密码登录功能。仅在工作站上有正确的(公私)密钥对以供匹配时SSH服务端才会允许你登录,反之访问将不会被允许。
正常情况下,我们需要连上SSH的控制台输入用户名及其密码才行。如果两者全部正确,我们就可以访问,反之访问被服务端拒绝。不过相比而言还有一种比用密码更安全的登录方式,我们可以在登录SSH时通过加密密钥进行无密码登录。
如果你想启用这个安全的方式,我们只需简单的禁用密码登录并只允许加密密钥登录即可。使用这种方式时,客户端计算机上会产生一对私钥和公钥。接着客户端得把公钥上传到SSH服务端的authorized\_key文件中去。在授予访问前,服务器及客户端电脑会校验这个密钥对。如果服务器上的公钥与客服端提交的私钥匹配则授予访问权限,否则访问被拒绝。
这是认证到SSH服务器的非常安全的一种做法,如果你想为单一的SSH用户登录实现安全登录,这也是备受推崇的方式。这里快速的过一遍如何启用无密码登录SSH的配置过程。

### 1.安装Openssh服务端
首先,我们需要更新我们的本地库索引。所以如下所见,我们需要先输入“apt-get update”
```
$ sudo apt-get update
```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安装openssh-server:
```
$ 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h-server
```

### 2. 开启openssh服务
在OpenSSH已经成功安装在Ubuntu14.04操作系统上了之后,我们要启动OpenSSH的服务。以下命令让你启动/开启服务。
```
$ sudo service ssh start
```
或
```
$ sudo /etc/init.d/ssh start
```
### 3. 配置密钥对
在我们安装并启动了OpenSSH服务以后。现在终于到了要我们搞定公私钥对的时候了,在终端中运行以下命令:
```
$ ssh-keygen -t rsa
```
在运行完以上命令了以后,我们需要回答一系列的问题。首先选择保存密钥的路径,按回车将会选择默认路径即家目录的一个隐藏的.ssh文件夹。下一个提示是请输入口令提醒。我个人将此留空(直接回车)。之后密钥对就会创建,大功告成。

在密钥对生成以后,我们需要将**客户端上的公钥复制到SSH服务端**或者主机,来创建对客户端的信任关系。运行以下命令复制客户端的公钥到服务端。
```
$ ssh-copy-id user@ip_address
```
在公钥上传之后,我们现在可以禁用通过密码登陆SSH的方式了。为此,我们需要通过以下命令用文本编辑器打开**/etc/ssh/ssh\_config**。
```
$ sudo nano /etc/ssh/sshd_config
```
现在,我们需要按照下图所示去掉几行注释并进行一些赋值。

### 4. 重启SSH服务
最后,在我们配置完SSH服务端后,为了使改动生效我们需要重启SSH服务。在终端或控制台运行以下命令重启。
```
$ sudo service ssh restart
```
或
```
$ sudo /etc/init.d/ssh restart
```

现在,我们可以试试不用密码仅用密钥对的方式登录ssh服务端了。
### 总结
太好了!我们成功的配置了无密码登录SSH。使用加密密钥对进行SSH服务器认证是非常安全的一种做法,如果你想为SSH的单一用户登录实施安全的认证这也是备受推崇的方式。所以,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在意见框中向我们反馈。很欣慰你能读完,希望你能喜欢加密的SSH安全登录 :-)
---
via: <http://linoxide.com/ubuntu-how-to/setup-passwordless-ssh-logon-ubuntu-14-04/>
作者:[Arun Pyasi](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p/) 译者:[martin2011qi](https://github.com/martin2011q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tespeed - 测试网速的Python工具 | Oltjano Terpollari | http://linoxide.com/tools/tespeed-python-tool-test-internet-speed/ | 许多电脑呆子知道可以用speedtest.net测试网速,但是这个不能在测试中给你足够的控制。Linux用户喜欢在终端中输入命令来完成任务,至少我就是这样的。 tespeed是一款有很多特性的python工具,可以在终端在测试网速。根据文档说明,它利用了speedtest.net的服务器,但是用户可以手动指定。 最初作者用php语言写了tespeed工具,并且证明了ISP提供的网络远低于它广告中所说的那样。但是事情并不是一直如他们想的那样,因此作者移植他的php脚本到python中,并且他的工具在github中已经有180个star了。 It means alot。 如何在linux中测试tespe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6/224336g68uur6r6nr6gdad.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6/224336g68uur6r6nr6gdad.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python",
"网速"
] | 技术 | {
"viewnum": 14690,
"commentnum": 0,
"favtimes": 1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许多电脑呆子知道可以用speedtest.net测试网速,但是这个不能在测试中给你足够的控制。Linux用户喜欢在终端中输入命令来完成任务,至少我就是这样的。 tespeed是一款有很多特性的python工具,可以在终端在测试网速。根据文档说明,它利用了speedtest.net的服务器,但是用户可以手动指定。 最初作者用php语言写了tespeed工具,并且证明了ISP提供的网络远低于它广告中所说的那样。但是事情并不是一直如他们想的那样,因此作者移植他的php脚本到python中,并且他的工具在github中已经有180个star了。 It means alot。 如何在linux中测试tespe | 2015-04-07T07:30:00 | 2015-04-07T07:30:00 | 5,210 | /article-5210-1.html | 许多电脑呆子知道可以用**speedtest.net**测试网速,但是这个不能在测试中给你足够的控制。Linux用户喜欢在终端中输入命令来完成任务,至少我就是这样的。
tespeed是一款有很多特性的python工具,可以在终端在测试网速。根据文档说明,它利用了speedtest.net的服务器,但是用户可以手动指定。
最初作者用php语言写了tespeed工具,并且证明了ISP提供的网络远低于它广告中所说的那样。但是事情并不是一直如他们想的那样,因此作者移植他的php脚本到python中,并且他的工具在github中已经有180个star了。
It means **alot**。
### 如何在linux中测试tespeed
在你电脑上运行这个python程序前先确保系统已经满足了这个工具的依赖。tespeed依赖下面两个包:
* lxml
* SocksiPy
你可以用pip包管理系统来安装lxml,只要用下面的命令就行。
```
pip install lxml
```
现在我们需要输入下面的命令来下载安装SocksiPy。
```
wget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socksipy/files/socksipy/SocksiPy%201.00/SocksiPy.zip/
```
下载完成后 解压**SocksiPy.zip**并运行下面的命令来克隆tespeed仓库到你本地机器中。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Janhouse/tespeed.git
```
接着把SocksiPy文件夹放到你克隆下来的tespeed项目中。现在我们要像截图那样在SocksiPy中的创建一个叫****init**.py**的空文件。

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项目的依赖问题,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命令运行了。
```
python tespeed.py
```
接下来就会发生一些神奇的事了。程序会测试你的下载和上传速度并且在你的终端中用漂亮的颜色显示出来。

在tespeed中有很多选项,如**-ls**来列出服务器,**-p**来指定代理服务器, **-s**来阻止调试(STDERR)输出, 还有很多我们会在本教程中探索。
如果你想要结果显示成MB,你可以在**python tespeed.py** 后面接上选项 **-mib**。
```
python tespeed.py -mib
```
在你使用了-mib选项后你可以看到计量网速的单位改变了。

我非常喜欢用的一个选项是-w,它可以把标准输出转化成CSV格式。
```
python tespeed.py -w
```
使用下面的命令来列出服务器。
```
python tespeed -ls
```
运行上面的命令后,你会看到可以用于测试上传和下载速度的服务器列表。我的列表非常长,所以我不会在教程中共享了。
### 总结
tespeed的确是一款帮助用户在终端中测试上传和下载速度的高性能python脚本。它支持很多的选项并且你可以指定列表中你想使用的服务器。继续使用tespeed并在留言区写下你们的体验吧。
---
via: <http://linoxide.com/tools/tespeed-python-tool-test-internet-speed/>
作者:[Oltjano Terpollari](http://linoxide.com/author/oltjano/)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游戏玩家的福音:在 Ubuntu 上安装开源 VoIP 应用 Mumble | Adrian Dinu | http://linoxide.com/ubuntu-how-to/install-mumble-ubuntu/ | Mumble是一个自由开源的VoIP应用,在新的 BSD 许可证下发布,主要面向的用户群体是游戏玩家。运行起来类似于TeamSpeak和Ventrilo,用户通过连接到同一个服务器来实现相互通讯。 Mumble提供了如下的漂亮特性: 低延迟,这点对游戏相当重要 提供游戏中的可视插件,通过它你可以知道是谁正在和你通话并定位他们的位置 交谈内容经过加密的,能够保护你的隐私和安全 界面简单易于上手 稳定高效的使用你的服务器资源 安装 Mumble Mumble已经流行开来,进入了许多linux主流发行版的软件仓库,这使它安装起来更加的方便。若你使用的是Ubuntu那么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6/230612uuouguqtdqiudt87.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6/230612uuouguqtdqiudt87.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martin2011qi | false | [
"Mumble",
"VoIP",
"游戏"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8214,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75.12.151.124",
"message": "好东西!",
"username": "Esteem",
"date": "2015-04-07T10:40:29"
},
{
"postip": "211.140.4.181",
"message": "然后呢?让看一下效果图",
"username": "来自 - 浙江杭州 的 Chrome/Linux 用户",
"date": "2015-04-07T12:20:48"
}
] | [] | Mumble是一个自由开源的VoIP应用,在新的 BSD 许可证下发布,主要面向的用户群体是游戏玩家。运行起来类似于TeamSpeak和Ventrilo,用户通过连接到同一个服务器来实现相互通讯。 Mumble提供了如下的漂亮特性: 低延迟,这点对游戏相当重要 提供游戏中的可视插件,通过它你可以知道是谁正在和你通话并定位他们的位置 交谈内容经过加密的,能够保护你的隐私和安全 界面简单易于上手 稳定高效的使用你的服务器资源 安装 Mumble Mumble已经流行开来,进入了许多linux主流发行版的软件仓库,这使它安装起来更加的方便。若你使用的是Ubuntu那么 | 2015-04-07T10:03:00 | 2015-04-07T10:03:00 | 5,211 | /article-5211-1.html | Mumble是一个自由开源的VoIP应用,在新的 BSD 许可证下发布,主要面向的用户群体是游戏玩家。运行起来类似于TeamSpeak和Ventrilo,用户通过连接到同一个服务器来实现相互通讯。

Mumble提供了如下的漂亮特性:
* 低延迟,这点对游戏相当重要
* 提供游戏中的可视插件,通过它你可以知道是谁正在和你通话并定位他们的位置
* 交谈内容经过加密的,能够保护你的隐私和安全
* 界面简单易于上手
* 稳定高效的使用你的服务器资源
### 安装 Mumble
[Mumble](http://wiki.mumble.info/wiki/Main_Page)已经流行开来,进入了许多linux主流发行版的软件仓库,这使它安装起来更加的方便。若你使用的是Ubuntu那么使用apt-get就能安装,详细命令如下:
```
$ sudo apt-get install mumble-server
```

这条命令将会在你的服务器上安装服务端(亦称Murmur)。
### 配置 Mumble
运行以下命令启动Mumble:
```
$ sudo dpkg-reconfigure mumble-server
```
会弹出以下一些问题:

选择“是”让服务器开机时自动启动mumble,接着它会询问你是否运行高优先级模式以保持低延迟,为了让它保持最佳性能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接着为你刚安装好的mumble服务端设管理员用户的密码,记住这个密码,它会在登录时用到。

### 安装 Mumble 客户端
客户端可以安装到许多的主流操作系统中,例如windows,mac和linux。我们将教你在Ubuntu linux上安装和配置,你可以使用软件中心也可以用命令安装客户端:
```
$ sudo apt-get install mumble
```
第一次运行mumble时,配置向导将会帮助你配置音频的输入输出,使其能在客户端上保持最好的效果。第一次同样也会询问你要使用的是什么声音设备和麦克风:

然后它将帮你校准设备:

因为mumble会帮你加密所有的通讯内容所以它会要求你创建证书:

完成配置向导后你就能添加第一个服务器,连接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首先输入一个标签,名字任意因为那只不过是为了记住服务器的,然后输入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最后使用“SuperUser”作为用户名,而密码则是你配置mumble服务器端时输入的密码。
现在你可以连接到服务器了,在联网玩游戏或与你好友、队友聊天开黑时享受这些功能给你带来的乐趣吧!
---
via: <http://linoxide.com/ubuntu-how-to/install-mumble-ubuntu/>
作者:[Adrian Dinu](http://linoxide.com/author/adriand/) 译者:[martin2011qi](https://github.com/martin2011q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使用 backupninja 为 Debian 定制备份计划 | Gabriel Cánepa | http://xmodulo.com/create-custom-backup-plan-debian.html | backupninja是Debian系统(以及基于Debian的发行版)中一个强大的、高度可配置的备份软件。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如何安装backupninja以及如何设置两个备份操作并执行。然而,那些只是冰山一角。这一次,我们要讨论如何定制 Handler 和 Helper ,使用这些功能定制策略以完成任何备份需要。 回顾 backupninja backupninja的一个独特的地方是它可以完全抛弃/etc/backup.d中的纯文本配置文件和操作文件,软件自己会搞定。另外,我们可以编写自定义脚本(又叫 handler)放在/usr/share/backupninja 目录下来完成不同类型的备份操作。此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6/233831caluar044r42clla.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6/233831caluar044r42clla.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SPccman | false | [
"backupninja",
"备份"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6479,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5096,
"displayorder": 0
}
] | backupninja是Debian系统(以及基于Debian的发行版)中一个强大的、高度可配置的备份软件。在前一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如何安装backupninja以及如何设置两个备份操作并执行。然而,那些只是冰山一角。这一次,我们要讨论如何定制 Handler 和 Helper ,使用这些功能定制策略以完成任何备份需要。 回顾 backupninja backupninja的一个独特的地方是它可以完全抛弃/etc/backup.d中的纯文本配置文件和操作文件,软件自己会搞定。另外,我们可以编写自定义脚本(又叫 handler)放在/usr/share/backupninja 目录下来完成不同类型的备份操作。此 | 2015-04-07T14:33:00 | 2015-04-07T14:33:00 | 5,212 | /article-5212-1.html | backupninja是Debian系统(以及基于Debian的发行版)中一个强大的、高度可配置的备份软件。在[前一篇文章](http://linux.cn/article-5096-1.html)中,我们探讨了如何安装backupninja以及如何设置两个备份操作并执行。然而,那些只是冰山一角。这一次,我们要讨论如何定制 Handler 和 Helper ,使用这些功能定制策略以完成任何备份需要。

### 回顾 backupninja
backupninja的一个独特的地方是它可以完全抛弃/etc/backup.d中的纯文本配置文件和操作文件,软件自己会搞定。另外,我们可以编写自定义脚本(又叫 “handler”)放在/usr/share/backupninja 目录下来完成不同类型的备份操作。此外,可以通过ninjahelper的基于ncurses的交互式菜单(又叫“helper”)来指导我们创建一些配置文件,使得人工错误降到最低。
### 创建定制的Handler与Helper
这一节的目标是创建一个脚本,将home目录以**gzip**或**bzip2**压缩包的形式备份起来,不包括音乐与视频文件。我们将这个文件命名为home,将它放在/usr/backup/ninja目录下。
尽管你可以使用默认的tar handler(参考 /usr/share/backupninja/tar 与 /usr/share/backupninja/tar.helper)来达到这个效果,但是我们使用这种方法来展示如何创建实用的 handler 脚本与基于 ncurses 的 helper。你可以根据你的需求来决定如何运用这里的方法。
由于 handlers 来源于主脚本,所以无需以#!/bin/bash开始的释伴行(shebang line)。
我们编写的 handler (/usr/share/backupninja/home)如下所示。已经详细注释了。getconf 函数用来读取备份操作的配置文件。如果你指定了一个变量的值,那么它会覆盖配置文件中对应变量的值:
```
#/home 目录 handler 脚本
# 每个备份文件会通过 FQDN 来鉴别主机
getconf backupname
# 备份文件的保存目录
getconf backupdir
# 默认压缩
getconf compress
# 包含 /home 目录
getconf includes
#不包含 *.mp3 与 *.mp4 文件
getconf excludes
# 要打包备份文件的默认扩展名
getconf EXTENSION
# tar 程序的绝对路径
getconf TAR `which tar`
# date 程序的绝对路径
getconf DATE `which date`
# 日期格式
DATEFORMAT="%Y-%m-%d"
# 如果备份目录不存在,以致命错误退出
if [ ! -d "$backupdir" ]
then
mkdir -p "$backupdir" || fatal "Can not make directory $backupdir"
fi
# 如果备份目录不可写,同样以致命错误退出
if [ ! -w "$backupdir" ]
then
fatal "Directory $backupdir is not writable"
fi
# 根据压缩格式选择对应的tar选项
case $compress in
"gzip")
compress_option="-z"
EXTENSION="tar.gz"
;;
"bzip")
compress_option="-j"
EXTENSION="tar.bz2"
;;
"none")
compress_option=""
;;
*)
warning "Unknown compress filter ($tar_compress)"
compress_option=""
EXTENSION="tar.gz"
;;
esac
# 不包含一些文件类型/目录
exclude_options=""
for i in $excludes
do
exclude_options="$exclude_options --exclude $i"
done
# 调试信息,执行备份操作
debug "Running backup: " $TAR -c -p -v $compress_option $exclude_options \
-f "$backupdir/$backupname-"`$DATE "+$DATEFORMAT"`".$EXTENSION" \
$includes
# 将标准输出重定向到以.list为扩展的文件
# 将标准错误输出重定向到以.err为扩展的文件
$TAR -c -p -v $compress_option $exclude_options \
-f "$backupdir/$backupname-"`$DATE "+$DATEFORMAT"`".$EXTENSION" \
$includes \
> "$backupdir/$backupname-"`$DATE "+$DATEFORMAT"`.list \
2> "$backupdir/$backupname-"`$DATE "+$DATEFORMAT"`.err
[ $? -ne 0 ] && fatal "Tar backup failed"
```
接下来我们将要创建helper文件(/usr/share/backupninja/home.helper)。这样,hendlers将会以菜单的形式在**ninjahelper**中显示:
```
# 备份操作描述,以下划线分割单词
HELPERS="$HELPERS home:backup_of_home_directories"
home_wizard() {
home_title="Home action wizard"
backupname=`hostname --fqdn`
# 指定备份操作的时间
inputBox "$home_title" "When to run this action?" "everyday at 01"
[ $? = 1 ] && return
home_when_run="when = $REPLY"
# 指定备份文件名
inputBox "$home_title" "\"Name\" of backups" "$backupname"
[ $? = 1 ] && return
home_backupname="backupname = $REPLY"
backupname="$REPLY"
# 指定保存备份文件的默认路径
inputBox "$home_title" "Directory where to store the backups" "/var/backups/home"
[ $? = 1 ] && return
home_backupdir="backupdir = $REPLY"
# 指定复选框的默认值
radioBox "$home_title" "Compression" \
"none" "No compression" off \
"gzip" "Compress with gzip" on \
"bzip" "Compress with bzip" off
[ $? = 1 ] && return;
result="$REPLY"
home_compress="compress = $REPLY "
REPLY=
while [ -z "$REPLY" ]; do
formBegin "$home_title: Includes"
formItem "Include:" /home/gacanepa
formDisplay
[ $? = 0 ] || return 1
home_includes="includes = "
for i in $REPLY; do
[ -n "$i" ] && home_includes="$home_includes $i"
done
done
REPLY=
while [ -z "$REPLY" ]; do
formBegin "$home_title: Excludes"
formItem "Exclude:" *.mp3
formItem "Exclude:" *.mp4
# 按需增加多个“Exclude”文本框指定其他不须包含的内容
formItem "Exclude:"
formItem "Exclude:"
formDisplay
[ $? = 0 ] || return 1
home_excludes="excludes = "
for i in $REPLY; do
[ -n "$i" ] && home_excludes="$home_excludes $i"
done
done
# 保存配置
get_next_filename $configdirectory/10.home
cat > $next_filename <<EOF
$home_when_run
$home_backupname
$home_backupdir
$home_compress
$home_includes
$home_excludes
# tar 程序的路径,必须为GNU tar
TAR `which tar`
DATE `which date`
DATEFORMAT "%Y-%m-%d"
EXTENSION tar
EOF
# 将配置文件的权限改为600
chmod 600 $next_filename
}
```
### 运行 ninjahelper
当创建了名为home的handler脚本以及对应的home.helper后,运行ninjahelper命令创建一个新的备份操作。
```
#ninjahelper
```
选择 create a new backup action(创建一个新的备份操作)。

接下来将看到可选的操作类型,这里选择“backup of home directories"(备份home目录):

然后会显示在helper中设置的默认值(这里只显示了3个)。可以编辑文本框中的值。注意,关于“when”变量的语法,参考文档的日程安排章节。



当完成备份操作的创建后,它会显示在ninjahelper的初始化菜单中:

按回车键显示这个备份操作的选项。因为它非常简单,所以我们可以随便对它进行一些实验。
注意,“run this action now"(立即运行)选项会不顾日程表安排的时间而立即进行备份操作:

备份操作会发生一些错误,debug会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以帮助你定位错误并纠正。例如,当备份操作有错误并且没有被纠正,那么当它运行时将会打印出如下所示的错误信息。

上面的图片告诉我们,用于完成备份操作的连接没有建立,因为它所需要链接的远程主机似乎宕机了。另外,在helper文件中指定的目标目录不存在。当纠正这些问题后,重新开始备份操作。
需要牢记的事情:
* 当你在/usr/share/backupninja 下新建了一个自定义脚本(如foobar)来处理特殊的备份操作时,那么你还需要编写与之对应的helper(foobar.helper)文件,ninjahelper 将通过它生成名为10.foobar(下一个操作为11,以此类推)的文件,保存在/etc/backup.d目录下,而这个文件才是备份操作的真正的配置文件。
* 可以通过ninjahelper设定好备份操作的执行时间,或按照“when”变量中设置的频率来执行。
### 总结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如何从头创建我们自己的备份操作,以及如何向ninjahelper添加相关的菜单以生成对应的配置文件。通过[上一篇](http://linux.cn/article-5096-1.html)与这一篇文章,我希望我已经给出了足够好的理由让你继续研究,或者至少应该尝试一下。
---
via: <http://xmodulo.com/create-custom-backup-plan-debian.html>
作者:[Gabriel Cánepa](http://xmodulo.com/author/gabriel) 译者:[SPccman](https://github.com/SPccma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图灵赠书]《算法的乐趣》点评赠书 | 本书从一系列有趣的生活实例出发,全面介绍了构造算法的基础方法及其广泛应用,生动地展现了算法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算法的概念、常用的算法结构以及实现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算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物理实验、计算机图形学、数字音频处理等。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7/160603azvqolv19ovwqq51.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7/160603azvqolv19ovwqq51.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算法",
"图书",
"活动"
] | 活动 | {
"viewnum": 7920,
"commentnum": 26,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83.63.119.10",
"message": "算法应该抽象的很好,这就导致了难理解。就算理解了,在没有实战经验的情况下,你不知道怎么用,在遇到适合的使用的时候也不一定能反应过来。这本书使用一些有趣的实例进行讲解,确实印象深刻且易于理解。",
"username": "来自 - 广东广州 的 Firefox/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4-07T17:08:25"
},
{
"postip": "183.63.119.10",
"message": "算法应该抽象的很好,这就导致了难理解。就算理解了,在没有实战经验的情况下,你不知道怎么用,在遇到适合的使用的时候也不一定能反应过来。这本书使用一些有趣的实例进行讲解,确实印象深刻且易于理解。",
"username": "Jamie",
"date": "2015-04-07T17:10:21"
},
{
"postip": "114.111.166.41",
"message": "通过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出算法,并用算法来解决这些有趣的问题,让人觉得不枯燥,有学习的欲望",
"username": "hermione",
"date": "2015-04-07T19:17:51"
},
{
"postip": "218.25.35.19",
"message": "没有算法,就没有软件.没有高效率的算法,就不会有高效率的软件",
"username": "chenyx",
"date": "2015-04-08T08:05:18"
},
{
"postip": "59.188.253.198",
"message": "对于程序员来说,算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的算法教程晦涩难懂,道行尚浅的入门者往往在通向大神的路上夭折,作者另辟蹊径从一系列有趣的生活实例出发,不但使得趣味性大大增加,而且这样是入门门槛也会因此而降低,从此学习算法不再枯燥,值得一看。",
"username": "来自 - 香港 的 Chrome/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4-08T10:09:43"
},
{
"postip": "111.11.85.5",
"message": "对于程序员来说,算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的算法教程晦涩难懂,道行尚浅的入门者往往在通向大神的路上夭折,作者另辟蹊径从一系列有趣的生活实例出发,不但使得趣味性大大增加,而且这样是入门门槛也会因此而降低,从此学习算法不再枯燥,值得一看。",
"username": "良昭",
"date": "2015-04-08T10:10:10"
},
{
"postip": "119.255.41.233",
"message": "通过贴合实际的示例,介绍了算法的各个方面。相比传统的算法书籍生动许多。和算法讲解搭配的配图很合适,同时没有大段的代码堆砌。适合程序员拓展眼界,开阔思维。",
"username": "taxus",
"date": "2015-04-08T10:46:03"
},
{
"postip": "114.246.160.9",
"message": "程序是算法的体现,算法是要有程序来体现,因此程序就是算法,通过算法来实现程序之道",
"username": "mkj_mkj",
"date": "2015-04-08T10:59:36"
},
{
"postip": "202.105.45.122",
"message": "曾经有人说:学软件最重要的是思想,思想由算法而变,看过一些算法的深表赞同。看了一下,是一本算法类的好书",
"username": "suriealli",
"date": "2015-04-08T11:22:19"
},
{
"postip": "218.17.99.82",
"message": "算法很重要,可是我不会算法!!悲催",
"username": "来自 - 广东深圳 的 Mozilla/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4-08T11:53:37"
},
{
"postip": "171.213.0.128",
"message": "1+1 = 3 不是等于2",
"username": "浮生一梦",
"date": "2015-04-08T12:17:53"
},
{
"postip": "113.108.202.203",
"message": "这本书既有各种大名鼎鼎的算法,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及各种插值算法,也有不起眼的排序和概率计算算法。讲解浅显易懂而不失深度和严谨,对程序员有很大的启发意义。算法也是将数学原理用到计算机编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求可以得到呀",
"username": "disylee",
"date": "2015-04-08T13:02:10"
},
{
"postip": "58.215.78.58",
"message": "编程思想算法很重要",
"username": "晨风",
"date": "2015-04-08T13:23:20"
},
{
"postip": "14.23.136.224",
"message": "这本书有很多很基础的算法,也有很多比较高大上的算法,介绍的挺全面的!!!",
"username": "来自 - 广东广州 的 Chrome/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4-08T21:12:55"
},
{
"postip": "14.23.136.224",
"message": "这本书有很多很基础的算法,也有很多比较高大上的算法,介绍的挺全面的!!!",
"username": "来自 - 广东广州 的 Chrome/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4-08T21:13:52"
},
{
"postip": "222.20.48.121",
"message": "原来是学长的书阿,果断有工科男的笔风,最近找工作遇到好多算法的东东,这本书很有帮助",
"username": "LouisWei",
"date": "2015-04-09T11:15:39"
},
{
"postip": "123.14.10.234",
"message": "就像本书简介中介绍的:小到寥寥数行代码即可展现一个神奇的功能,好的算法才能写出好的代码,别人看看起来会很舒服。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算法,编程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username": "Rootman",
"date": "2015-04-09T16:35:29"
},
{
"postip": "113.57.179.98",
"message": "学过Gale-Shapley算法还能帮助程序猿找到女朋友,快来看吧。",
"username": "liuadam",
"date": "2015-04-09T16:53:34"
},
{
"postip": "116.247.112.34",
"message": "typedef struct tarPartner{<br />\r\n char name[20];<br />\r\n int next;<br />\r\n int current;<br />\r\n int pCount;<br />\r\n int perfect[SINGLE_COUNT];<br />\r\n}S_PARTNER;<br />\r\n<br />\r\nint FindFreePartner(S_PARTNER * singles, int count)<br />\r\n{<br />\r\n int i = 0;<br />\r\n<br />\r\n for (i = 0; i < count; i++){<br />\r\n if ((singles<i>.current == -1) && (singles<i>.pCount != SINGLE_COUNT)){<br />\r\n return i;<br />\r\n }<br />\r\n }<br />\r\n return -1;<br />\r\n}<br />\r\n<br />\r\nint GetPerfectPosition(S_PARTNER * single, int id)<br />\r\n{<br />\r\n int i = 0;<br />\r\n<br />\r\n for (i = 0; i < SINGLE_COUNT; i++){<br />\r\n if (single<i>.perfect<i> == id){<br />\r\n return i;<br />\r\n }<br />\r\n }<br />\r\n return 0x7FFFFFFF;<br />\r\n}<br />\r\n<br />\r\nint main(void)<br />\r\n{<br />\r\n int i = 0;<br />\r\n S_PARTNER man[SINGLE_COUNT];<br />\r\n S_PARTNER women[SINGLE_COUNT];<br />\r\n<br />\r\n for (i = 0; i < SINGLE_COUNT; i++){<br />\r\n memset(&man<i>, 0x0, sizeof(S_PARTNER));<br />\r\n memset(&women<i>, 0x0, sizeof(S_PARTNER));<br />\r\n man<i>.current = -1;<br />\r\n women<i>.current = -1;<br />\r\n }<br />\r\n strcpy(man[0].name, "liyapeng");<br />\r\n strcpy(man[1].name, "xietingfeng");<br />\r\n strcpy(man[2].name, "douwei");<br />\r\n<br />\r\n strcpy(women[0].name, "wangfei");<br />\r\n strcpy(women[1].name, "zhangbaizhi");<br />\r\n strcpy(women[2].name, "zhouxun");<br />\r\n<br />\r\n man[0].p",
"username": "来自 - 上海 的 Chrome/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4-10T10:44:47"
},
{
"postip": "58.218.37.154",
"message":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步骤,程序是算法的代码实现,算法要依靠程序来完成功能,算法是程序的灵魂!",
"username": "Yaso-T",
"date": "2015-04-10T10:45:54"
},
{
"postip": "120.200.148.136",
"message": "算法一直是程序的灵魂如果算法不精,写出来的程序一定不好,臃肿效率低下,我们就应该这样的学习这门课程",
"username": "teddy",
"date": "2015-04-11T10:29:26"
},
{
"postip": "121.27.182.105",
"message": "算法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本书的作者用实际的代码和例子来说明各种算法的有趣性,从而深入理解算法的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算法真的很有趣。",
"username": "LinuxLearning",
"date": "2015-04-12T13:28:55"
},
{
"postip": "219.143.136.185",
"message": "人好多啊。。。",
"username": "Nerver",
"date": "2015-04-13T10:55:22"
},
{
"postip": "106.37.8.120",
"message": "我感觉这本书讲解算法没有那么枯燥,也使用了真代码而不是伪代码。事例讲解,很好。",
"username": "来自 - 北京 的 Chrome/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4-13T15:01:27"
},
{
"postip": "222.240.177.34",
"message": "感觉算法都是那么回事,尤其是将算法的书,大概都是前篇一律的讲下来,当然有个别好的书,但是这个别中有几乎抄袭了算法导论,没有什么新意,没有自己的知识框架",
"username": "Aquarius",
"date": "2015-04-13T20:09:37"
},
{
"postip": "123.114.52.87",
"message": "算法在一直改变着我们生活的世界,它是编程语言的灵魂,希望拜读这本《算法的乐趣》在敲代码过程中,体会其中的算法带给我们的无穷乐趣。",
"username": "KINGJAMES",
"date": "2015-04-13T21:16:05"
}
] | [] | 本书从一系列有趣的生活实例出发,全面介绍了构造算法的基础方法及其广泛应用,生动地展现了算法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算法的概念、常用的算法结构以及实现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算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物理实验、计算机图形学、数字音频处理等。 | 2015-04-07T16:43:00 | 2015-04-07T16:43:00 | 5,219 | /article-5219-1.html | **一本书玩转算法,尽享算法的乐趣!**

### 活动内容
活动时间:2015年4月7日-2015年4月14日
**活动形式一** :在新浪微博关注[@LINUX中国](http://linux.cn/home.php?mod=space&uid=16101) [@图灵教育](http://weibo.com/turingbooks) 转发本微博即可。
微博地址:<http://weibo.com/1772191555/CcbjdbzEI>
**活动形式二:**在Linux中国([http://linux.cn](http://linux.cn/))试读图书样张,并进行评论,说说你喜爱它的理由。
活动奖品:《算法的乐趣》图书一本(共5本)
**特此注意:**
**1、本站论坛评论方式参与的用户,评论前需登录您的Linux中国账号,匿名评论无效**
**2、微博用户参与活动,活动结束后注意查看**[@Linux中国\_笑语彦然](http://weibo.com/2797972581)** 微博公布的中奖名单或留意您的微博私信,本站用户参与活动,注意查看您注册Linux中国时所填写的邮箱。 我们会通过微博私信以及电子邮件两种方式获取您的邮寄信息。**
### 基本信息
作者: 王晓华
丛书名: 图灵原创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85376
出版日期:2015 年4月
开本:16开
页码:420
版次:1-1
### 编辑推荐
CSDN超人气博主、算法专栏达人王晓华力作
淋漓尽致展现算法本质,广泛涵盖常用算法结构及其应用
一本书玩转算法,尽享算法乐趣
###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一系列有趣的生活实例出发,全面介绍了构造算法的基础方法及其广泛应用,生动地展现了算法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算法的概念、常用的算法结构以及实现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算法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物理实验、计算机图形学、数字音频处理等。其中,既有各种大名鼎鼎的算法,如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离散傅里叶变换算法及各种插值算法,也有不起眼的排序和概率计算算法。讲解浅显易懂而不失深度和严谨,对程序员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书中所有的示例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算法解决问题的本质,让你爱上算法,乐在其中。
本书适合软件开发人员、编程和算法爱好者以及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阅读。
算法之大,大到可以囊括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算法之小,小到寥寥数行代码即可展现一个神奇的功能。算法的应用和乐趣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历法和二十四节气计算使用的是霍纳法则和求解一元高次方程的牛顿迭代法;
音频播放器跳动的实时频谱背后是离散傅立叶变换算法;
DOS时代著名的PCX图像文件格式使用的是简单有效的RLE压缩算法;
RSA加密算法的光环之下是朴实的欧几里德算法、蒙哥马利算法和米勒-拉宾算法;
井字棋、黑白棋、五子棋和俄罗斯方块游戏背后是各种有趣的AI算法;
华容道游戏求解的简单穷举算法中还蕴藏着对棋盘状态的哈希算法;
遗传算法神秘不可测,但用遗传算法求解0-1背包问题只用了60多行代码……
一本书带你走进色彩缤纷的算法世界,让你尽享算法的乐趣。
### 作者简介
王晓华
200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目前在中兴通讯上海研发中心从事光纤接入网通讯设备开发,担任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业务软件开发经理,参与开发的PON设备在全球部署过亿线,为数亿家庭提供宽带接入服务。
业余时间喜欢研究算法和写作博客(http://blog.csdn.net/orbit),最大的乐趣就是用程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为了方便使用Visual Studio 6.0开发软件,曾特意编写并开源了一个tabbar插件;
为了文档安全,开发了一个基于layerFSD技术的透明文件加密系统;
使用Source Insight软件觉得不习惯,于是以外挂的形式开发了TabSiPlus插件……
算法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期待我们会有更多发现!
**试读样章:**[【第一章】](http://images.china-pub.com/ebook3770001-3775000/3771027/ch01.pdf) [【第七章】](http://images.china-pub.com/ebook3770001-3775000/3771027/ch07.pdf)
**购买链接:**<http://product.china-pub.com/3771027>
|
|||||
如何在Ubuntu上修复“Not Enough Free Disk Space On /boot” | SK | http://www.unixmen.com/how-to-fix-not-enough-free-disk-space-on-boot-in-ubuntu/ | 提问:如何在Ubuntu上修复Not Enough Free Disk Space On /boot错误? 今天,当我在升级Lubuntu 14.04的时候遇到了下面这个错误,但是很简单。 Not Enough Free Disk Space On /boot 这是因为我的 /boot 分区被不再需要的旧内核与包塞满了。 回答: 我听说Ubuntu Tweak中的Computer Janitor功能可以删除不想要的垃圾文件。使用Computer Janitor,你可以将你的系统清理成像新安装的那样。Janitor会删除: 程序缓存(Firefox/Chrome 缓存、软件中心缓存); 略缩图缓存; apt缓存; 旧内核; 包的配置; 不再需要的包。 如果你还没有安装这个工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7/223403nw4q215kx8l2mqx7.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7/223403nw4q215kx8l2mqx7.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ubuntu tweak"
] | 技术 | {
"viewnum": 12080,
"commentnum": 9,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1.31.118.80",
"message": "这是因为boot积累了太多旧的linux kernel,用apt-get autoclean, apt-get autoremove是不会自动清除老kernel的,但是可以用 apt-get purge linux-image-3.13.0-24-generic",
"username": "refactor",
"date": "2015-04-08T10:56:34"
},
{
"postip": "175.12.151.124",
"message": "(1)uname -r 查看当前使用的内核;<br />\r\n(2)dpkg --get-selections | grep linux 查看系统中有哪些内核启动项;<br />\r\n(3)sudo apt-get remove linux-image-XXXXX-generic 删除旧内核启动项;<br />\r\n(4)sudo apt-get remove linux-headers-2.6.32-21<br />\r\n sudo apt-get remove linux-headers-2.6.32-21-generic 卸载内核相关的头文件;<br />\r\n<br />\r\n(5)删除完后,再用命令:dpkg --get-selections | grep linux 查看当前内核启动选项相关信息:<br />\r\nlinux-headers-2.6.32-21 已经没有了,被删除了<br />\r\nlinux-headers-2.6.32-21-generic已经没有了,被删除了<br />\r\nlinux-image-2.6.32-21-generic 显示为deinstall,表示被卸载删除了<br />\r\n(6)sudo update-grub 更新开机启动控制文件.",
"username": "Esteem",
"date": "2015-04-08T11:30:38"
},
{
"postip": "175.12.151.124",
"message": "以防万一,我一般在系统中保存两个临近版本的内核.",
"username": "Esteem",
"date": "2015-04-08T11:32:17"
},
{
"postip": "123.114.52.87",
"message": "这是对的!",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4-08T12:58:26"
},
{
"postip": "123.114.52.87",
"message": "这是直指人心的做法,其实本文用ubuntu tweak,并不是很对症。",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4-08T12:59:53"
},
{
"postip": "119.4.252.142",
"message": "这是我的方案,先执行<br />\r\n<br />\r\nsudo yum autoremove "$(rpm --query --all | grep --ignore-case '^kernel-' | grep --invert-match $(uname --kernel-release | cut --delimiter='-' --fields=1))"<br />\r\n<br />\r\n也可以先执行<br />\r\n<br />\r\nrpm --query --all | grep --ignore-case '^kernel-' | grep --invert-match $(uname --kernel-release | cut --delimiter='-' --fields=1)<br />\r\n<br />\r\n人工确认没有问题后再执行。<br />\r\n<br />\r\n最后是最早写的 deb 的方法,有一段时间没有用了,用之前要测试一下。<br />\r\n<br />\r\ndpkg --list | grep -i 'linux-[hi]' | grep -i -v 'linux-image-generic' | grep -i -v 'linux-headers-generic' | grep -i -v $(uname --kernel-release | sed 's/-generic//g') | awk '{print $2}' | tr '\\n' ' '",
"username": "来自 - 四川成都 的 Chrome/Linux 用户",
"date": "2015-04-08T13:49:47"
},
{
"postip": "119.4.252.142",
"message": "我一般是在使用新内核一段时间没有问题,就把旧内核清理了。",
"username": "来自 - 四川成都 的 Chrome/Linux 用户",
"date": "2015-04-08T13:51:19"
},
{
"postip": "27.129.155.37",
"message": "直接不分/boot分区就毛事没有了",
"username": "来自 - 河北保定 的 Chrome/Linux 用户",
"date": "2015-04-10T11:09:31"
},
{
"postip": "106.120.101.58",
"message": "别的分区不分可以,但是我认为 /boot 和 /var 应该分出来,理由如下:<br />\r\n1、/boot 分出来,有利于处理引导问题,如果引导出现问题了,你单独制作一个引导分区会方便一些<br />\r\n2、/var 分出来的原因是,/var 下存储了大量的日志,一方面日志频繁写入,该分区的硬件损坏的几率高一些,另外一方面,日志增长有时候是不可预计的,所以建议分出去。",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4-10T13:21:09"
}
] | [] | 提问:如何在Ubuntu上修复Not Enough Free Disk Space On /boot错误? 今天,当我在升级Lubuntu 14.04的时候遇到了下面这个错误,但是很简单。 Not Enough Free Disk Space On /boot 这是因为我的 /boot 分区被不再需要的旧内核与包塞满了。 回答: 我听说Ubuntu Tweak中的Computer Janitor功能可以删除不想要的垃圾文件。使用Computer Janitor,你可以将你的系统清理成像新安装的那样。Janitor会删除: 程序缓存(Firefox/Chrome 缓存、软件中心缓存); 略缩图缓存; apt缓存; 旧内核; 包的配置; 不再需要的包。 如果你还没有安装这个工 | 2015-04-08T10:32:00 | 2015-04-08T10:32:00 | 5,222 | /article-5222-1.html | ### 提问:如何在Ubuntu上修复“Not Enough Free Disk Space On /boot”错误?
今天,当我在升级Lubuntu 14.04的时候遇到了下面这个错误,但是很简单。
>
> “Not Enough Free Disk Space On /boot”
>
>
>

这是因为我的 /boot 分区被不再需要的旧内核与包塞满了。
### 回答:
我听说Ubuntu Tweak中的**Computer Janitor**功能可以删除不想要的垃圾文件。使用Computer Janitor,你可以将你的系统清理成像新安装的那样。Janitor会删除:
* 程序缓存(Firefox/Chrome 缓存、软件中心缓存);
* 略缩图缓存;
* apt缓存;
* 旧内核;
* 包的配置;
* 不再需要的包。
如果你还没有安装这个工具,参考下面的链接
* **[如何安装和使用Ubuntu Tweak](http://linux.cn/article-3335-1.html)**
要删除不需要的垃圾文件,打开Ubuntu Tweak,点击 **Janitor** 选项。

选择你想要删除的文件的选框,并点击 **Clean** 按钮。

Janitor现在就开始清理你的系统了。

真酷!系统清理完成了。

我重启启动了软件更新。这个没再遇到问题了。

就是这样。当然也有其他的方法可以清理系统。但是,这个方法很容易学。我们可以只点击几次鼠标就可以清理系统。
干杯!
---
via: <http://www.unixmen.com/how-to-fix-not-enough-free-disk-space-on-boot-in-ubuntu/>
作者:[SK](https://www.unixmen.com/author/sk/)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有问必答:Perl中本地时间和UNIX时间戳间相互转换 | Dan Nanni | http://ask.xmodulo.com/convert-local-time-unix-timestamp-perl.html | 问题: 在Perl语言中,我需要转换易读的日期和时间到对应的UNIX时间戳,反之亦然。你可以给我一些将日期及时间转换到UNIX时间戳的Perl代码例子吗?或者相反,转换UNIX时间戳到可读的日期和时间。 当你的Perl脚本需要解决时间信息,这里有两种方法来表示和处理日期和时间。一种方法是易读的时间表示(例,"Sat Mar 14 10:14:05 EDT 2015"),另外一种是使用UNIX时间戳(也叫新纪元时间),这是从1970年1月1日到今所经过的时间秒数。每一种方法都有它自己的优劣势,取决于你的需要,也许也就需要转换一种格式到另一种。 Perl中转换本地时间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7/225546ffzm313q37awa1fk.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7/225546ffzm313q37awa1fk.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Vic020 | false | [
"perl",
"时间转换"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6725,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问题: 在Perl语言中,我需要转换易读的日期和时间到对应的UNIX时间戳,反之亦然。你可以给我一些将日期及时间转换到UNIX时间戳的Perl代码例子吗?或者相反,转换UNIX时间戳到可读的日期和时间。 当你的Perl脚本需要解决时间信息,这里有两种方法来表示和处理日期和时间。一种方法是易读的时间表示(例,"Sat Mar 14 10:14:05 EDT 2015"),另外一种是使用UNIX时间戳(也叫新纪元时间),这是从1970年1月1日到今所经过的时间秒数。每一种方法都有它自己的优劣势,取决于你的需要,也许也就需要转换一种格式到另一种。 Perl中转换本地时间 | 2015-04-08T11:52:00 | 2015-04-08T11:52:00 | 5,223 | /article-5223-1.html |
>
> **问题**: 在Perl语言中,我需要转换易读的日期和时间到对应的UNIX时间戳,反之亦然。你可以给我一些将日期及时间转换到UNIX时间戳的Perl代码例子吗?或者相反,转换UNIX时间戳到可读的日期和时间。
>
>
>
当你的Perl脚本需要解决时间信息,这里有两种方法来表示和处理日期和时间。一种方法是易读的时间表示(例,"Sat Mar 14 10:14:05 EDT 2015"),另外一种是使用UNIX时间戳(也叫“新纪元时间”),这是从1970年1月1日到今所经过的时间秒数。每一种方法都有它自己的优劣势,取决于你的需要,也许也就需要转换一种格式到另一种。

### Perl中转换本地时间到UNIX时间戳
为了从日期字符串中获得UNIX时间,可以使用Date::Parse模块中str2time()函数。此函数可以处理多种格式,例如:
* Sat Mar 14 10:14:05 EDT 2015
* 3/14/2015 10:14:05 -0400
* 14/Mar/15 10:14:05
* 14 Mar 15 10:14:05
```
use Date::Parse;
my $local_time = "Sat Mar 14 10:14:05 EDT 2015";
# 1426342445 will be stored in $unix_time
my $unix_time = str2time($local_time);
```
Date:Parse 模块支持多种语言(英语,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和时区。例如:
```
use Date::Parse;
use Date::Language;
my $lang = Date::Language->new('French');
my $unix_time = $lang->str2time("12:14:05, Ago 16, 2014 (CEST)");
```
### Perl中UNIX时间戳到易读的日期和时间
如果你想要转换UNIX时间戳到易读的格式,可以使用localtime()函数,此函数可以转换UNIX时间戳为一个9元素列表。然后你可以使用返回的list构造任何你需要的可读格式。这里有一个代码片段:
```
# $sec, $min, $hour: 秒,分,时
# $mday: 月中的某天 (0-31)
# $mon: 月份,范围 0 (一月) 至 11 (十二月)
# $year: 年份,与1900年的差值(2015年为2015-1900=115)
# $wday: 星期,范围 0 (星期天) 至 6 (星期六)
# $yday: 年中的某天,范围 0 至 364 (或 365 闰年)
# $isdst: 是否是夏令时
my ($sec, $min, $hour, $mday, $mon, $year, $wday, $yday, $isdst) = localtime($unix_timestamp);
# necessary conversion of $mon and $year
$mon += 1;
$year += 1900;
print "Current time: $year-$mon-$mday $hour:$min:$sec\n";
```
---
via: <http://ask.xmodulo.com/convert-local-time-unix-timestamp-perl.html>
作者:[Dan Nanni](http://ask.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VicYu/Vic020](http://vicyu.ne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PHP 5.5 / PHP5.6 / PHP-NG 和 HHVM 哪个性能更好? | Mark Gavalda | https://kinsta.com/blog/real-world-wordpress-benchmarks-with-php5-5-php5-6-php-ng-and-hhvm/ | 摘要:在一个基于Vagrant的本地环境中,可能是某个错误的原因,导致HHVM测试结果很差;在HHVM伙伴们协助下,该原因仍在研究中!然而,在DigitalOcean的一个4GB虚拟机中,HHVM甚至盖过了最新版的PHP-NG的风头! 结论:它们反映出HHVM的功效更佳(在JIT热启动后),虽然出于某些原因,我们不能在所有装备中获取这些结果。 如果你记得我们在几个月前写过一篇文章,那时WordPress 3.9表明是完全支持HHVM的,当时是那么令我们欢欣鼓舞。最初的基准测试结果显示,HHVM要比驱动着当前所有PHP构建的Zend引擎高级得多。后来,问题就出来了: HHVM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7/234331p3bmkxwx500xxf5s.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07/234331p3bmkxwx500xxf5s.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OLinux | false | [
"PHP",
"PHP-NG",
"HHVM"
] | 技术 | {
"viewnum": 10034,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摘要:在一个基于Vagrant的本地环境中,可能是某个错误的原因,导致HHVM测试结果很差;在HHVM伙伴们协助下,该原因仍在研究中!然而,在DigitalOcean的一个4GB虚拟机中,HHVM甚至盖过了最新版的PHP-NG的风头! 结论:它们反映出HHVM的功效更佳(在JIT热启动后),虽然出于某些原因,我们不能在所有装备中获取这些结果。 如果你记得我们在几个月前写过一篇文章,那时WordPress 3.9表明是完全支持HHVM的,当时是那么令我们欢欣鼓舞。最初的基准测试结果显示,HHVM要比驱动着当前所有PHP构建的Zend引擎高级得多。后来,问题就出来了: HHVM | 2015-04-08T09:40:00 | 2015-04-08T09:40:00 | 5,224 | /article-5224-1.html | **摘要:在一个基于Vagrant的本地环境中,可能是某个错误的原因,导致HHVM测试结果很差;在HHVM伙伴们协助下,该原因仍在研究中!然而,在DigitalOcean的一个4GB虚拟机中,HHVM甚至盖过了最新版的PHP-NG的风头!**

**结论:它们反映出HHVM的功效更佳(在JIT热启动后),虽然出于某些原因,我们不能在所有装备中获取这些结果。**
如果你记得我们[在几个月前写过一篇文章](https://kinsta.com/blog/hhvm-and-wordpress/),那时WordPress 3.9表明是完全支持HHVM的,当时是那么令我们欢欣鼓舞。最初的基准测试结果显示,HHVM要比驱动着当前所有PHP构建的Zend引擎高级得多。后来,问题就出来了:
* HHVM只能以单个用户运行,这意味着(在共享环境中)安全性差了
* HHVM在崩溃后不会自动重启,而不幸的是,它至今仍然经常发生
* HHVM在启动时使用大量内存,虽然,它和同规模的PHP-FPM比较,单个请求的内存使用量更低
很显然,你不得不根据你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你的站点)的需求采取折中方案,然而这值得吗?切换到HHVM后,你期望获得多少性能改善呢?
在Kinsta,我们真的想要测试所有新技术,并通常会优化这一切来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最佳的环境。今天,我最终花了点时间来配置测试环境并进行了一些测试来对比两个不同的构建,一个是全新出炉的WordPress安装,另外一个则添加了大量内容的WooCommerce!为了计量脚本的运行时间,我只是简单地添加了
```
<?php timer_stop(1); ?>
```
这一行到footer.php的/body标记前。
这里是配置环境的详情:
* DigitalOcean 4GB 雨滴容器 (2 CPU核心, 4GB RAM)
* Ubuntu 14.04, MariaDB10
* 测试站点: 已导入演示内容的Munditia主题,WooCommerce 2.1.12 & WordPress 3.9.1
* PHP 5.5.9, PHP 5.5.15, PHP 5.6.0 RC2, PHP-NG (20140718-git-6cc487d)和HHVM 3.2.0 (版本是PHP 5.6.99-hhvm)
**没有进一步大费周章,这些就是我的测试结果,数值越低越好,以秒为单位:**
### DigitalOcean 4GB 雨滴容器
单位是秒,运行10次,越低越好

看起来似乎PHP-NG在它首次运行后就获得了峰值性能!HHVM需要更多几次重载,但是它们的性能貌似差不多!我等不及PHP-NG合并到开发主干了!:)
一分钟命中数,越高越好。

**PHP 5.5.15禁用OpCache**
* 执行: **236 hits**
* 可用性: 100.00 %
* 消耗时间: 59.03 secs
* 传输的数据: 2.40 MB
* 回应时间: 2.47 secs
* 执行率: 4.00 trans/sec
* 吞吐量: 0.04 MB/sec
* 并发数: 9.87
* 成功的执行: 236
* 失败的执行: 0
* 最长执行: 4.44
* 最短执行: 0.48
**PHP 5.5.15启用OpCache**
* 执行: **441 hits**
* 可用性: 100.00 %
* 消耗时间: 59.55 secs
* 传输的数据: 4.48 MB
* 回应时间: 1.34 secs
* 执行率: 7.41 trans/sec
* 吞吐量: 0.08 MB/sec
* 并发数: 9.91
* 成功的执行: 441
* 失败的执行: 0
* 最长执行: 2.19
* 最短执行: 0.64
**PHP 5.6 RC2禁用OpCache**
* 执行: **207 hits**
* 可用性: 100.00 %
* 消耗时间: 59.87 secs
* 传输的数据: 2.10 MB
* 回应时间: 2.80 secs
* 执行率: 3.46 trans/sec
* 吞吐量: 0.04 MB/sec
* 并发数: 9.68
* 成功的执行: 207
* 失败的执行: 0
* 最长执行: 3.65
* 最短执行: 0.54
**PHP 5.6 RC2启用OpCache**
* 执行: **412 hits**
* 可用性: 100.00 %
* 消耗时间: 59.03 secs
* 传输的数据: 4.18 MB
* 回应时间: 1.42 secs
* 执行率: 6.98 trans/sec
* 吞吐量: 0.07 MB/sec
* 并发数: 9.88
* 成功的执行: 412
* 失败的执行: 0
* 最长执行: 1.93
* 最短执行: 0.34
**HHVM 3.2.0(版本是PHP 5.6.99-hhvm)**
* 执行: **955 hits**
* 可用性: 100.00 %
* 消耗时间: 59.69 secs
* 传输的数据: 9.18 MB
* 回应时间: 0.62 secs
* 执行率: 16.00 trans/sec
* 吞吐量: 0.15 MB/sec
* 并发数: 9.94
* 成功的执行: 955
* 失败的执行: 0
* 最长执行: 0.85
* 最短执行: 0.23
**PHP-NG启用OpCache(构建: Jul 29 2014)**
* 执行: **849 hits**
* 可用性: 100.00 %
* 消耗时间: 59.88 secs
* 传输的数据: 8.63 MB
* 回应时间: 0.70 secs
* 执行率: 14.18 trans/sec
* 吞吐量: 0.14 MB/sec
* 并发数: 9.94
* 成功的执行: 849
* 失败的执行: 0
* 最长执行: 1.06
* 最短执行: 0.13
**注意:这里节略了前一次的测试结果(有误),如感兴趣请访问原文查看。**
---
via: <https://kinsta.com/blog/real-world-wordpress-benchmarks-with-php5-5-php5-6-php-ng-and-hhvm/>
作者:[Mark Gavalda](https://kinsta.com/blog/author/kinstadmin/) 译者:[GOLinux](https://github.com/GOLinu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最好的 PHP 框架”调查报告(2015版) | http://www.sitepoint.com/best-php-framework-2015-sitepoint-survey-results/ | 一个月前,我们就开始了一年一度SitePoint框架人气调查。这个月结束后, 我们需要花点时间来看看结果。 共收到了7800多份问卷,远远超过我们迄今为止做的任何调查,甚至在过滤掉无效的问卷后,我们最终得到的有效参与者仍然很多。 首先第一件事情,如我们所承诺的,你可以在此下载详细的报告。请随便使用它 如果你对一些图表感兴趣,请与我们分享你的想法!可以阅读原文中的数据部分了解详细信息。 2015年最流行的框架 框架的赢家 要查看下面图片或全屏幕版本,只需点击它们。或在新的标签页打开他们。 正如预期的那样,Laravel再次远远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0/110136x4tl1p2ttr424tup.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0/110136x4tl1p2ttr424tup.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PHP",
"框架"
] | 观点 | {
"viewnum": 9582,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1.8.107.178",
"message": "有个W开头的是啥,咋没上榜",
"username": "文剑一飞",
"date": "2015-04-10T15:08:13"
}
] | [] | 一个月前,我们就开始了一年一度SitePoint框架人气调查。这个月结束后, 我们需要花点时间来看看结果。 共收到了7800多份问卷,远远超过我们迄今为止做的任何调查,甚至在过滤掉无效的问卷后,我们最终得到的有效参与者仍然很多。 首先第一件事情,如我们所承诺的,你可以在此下载详细的报告。请随便使用它 如果你对一些图表感兴趣,请与我们分享你的想法!可以阅读原文中的数据部分了解详细信息。 2015年最流行的框架 框架的赢家 要查看下面图片或全屏幕版本,只需点击它们。或在新的标签页打开他们。 正如预期的那样,Laravel再次远远 | 2015-04-10T10:51:00 | 2015-04-10T10:51:00 | 5,234 | /article-5234-1.html | 一个月前,我们就开始了一年一度SitePoint框架人气调查。这个月结束后, 我们需要花点时间来看看结果。 共收到了7800多份问卷,远远超过我们迄今为止做的任何调查,甚至在过滤掉无效的问卷后,我们最终得到的有效参与者仍然很多。

首先第一件事情,如我们所承诺的,你可以在此 [下载](https://github.com/sitepoint-editors/php-fw-survey-2015) 详细的报告。请随便使用它 – 如果你对一些图表感兴趣,请与我们分享你的想法!可以阅读[原文](http://www.sitepoint.com/best-php-framework-2015-sitepoint-survey-results/)中的“数据”部分了解详细信息。
2015年最流行的框架
-----------
### 框架的赢家
要查看下面图片或全屏幕版本,只需点击它们。 或在新的标签页打开他们。
正如预期的那样,**Laravel**再次远远胜出。
[](https://img.linux.net.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0/110137qnqddxgdrqrlm9mj.png)
[](https://img.linux.net.cn/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0/110138ugb4e52uryud5a44.png)
有一些人可能会担心,部分框架的分支版本可能影响Laravel的胜出,但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合并其他的框架的各个版本,Laravel也能获胜。
下面将以表格形式来呈现数据, 只是因为我没有时间做漂亮的图表。我会尽快更新图表。
### 按国家统计框架
下面我们来看看所有超过50票的国家,这些都是他们最喜欢使用框架: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家 | 总票数 | 工作中最爱 | 票数 | 个人最爱 | 票数 |
| United States | 819 | Laravel | 219 | Laravel | 293 |
| Czech Republic | 770 | Nette | 611 | Nette | 639 |
| United Kingdom | 496 | Laravel | 138 | Laravel | 166 |
| Germany | 428 | Symfony2 | 76 | Laravel | 100 |
| France | 343 | Symfony2 | 149 | Symfony2 | 136 |
| Brazil | 305 | Laravel | 100 | Laravel | 111 |
| India | 287 | Laravel | 62 | Laravel | 77 |
| Ukraine | 263 | PHPixie | 66 | PHPixie | 67 |
| Indonesia | 242 | CodeIgniter | 77 | Laravel | 64 |
| Russian Federation | 235 | Yii 2 | 53 | Yii 2 | 72 |
| Poland | 216 | Symfony2 | 52 | Symfony2 | 46 |
| Netherlands | 209 | Laravel | 64 | Laravel | 84 |
| Romania | 183 | Symfony2 | 49 | Symfony2 | 48 |
| Canada | 138 | Laravel | 40 | Laravel | 52 |
| Spain | 131 | Symfony2 | 47 | Symfony2 | 43 |
| Vietnam | 112 | Laravel | 34 | Laravel | 43 |
| Iran | 101 | Laravel | 34 | Laravel | 35 |
| Italy | 100 | Laravel | 20 | Laravel | 25 |
| Australia | 99 | Laravel | 30 | Laravel | 39 |
| Slovakia | 94 | Nette | 48 | Nette | 47 |
| Belgium | 79 | Laravel | 26 | Laravel | 31 |
| Serbia | 78 | Laravel | 20 | Laravel | 29 |
| Hungary | 73 | Laravel | 17 | Laravel | 19 |
| Turkey | 71 | Laravel | 26 | Laravel | 28 |
| Mexico | 68 | Laravel | 22 | Laravel | 21 |
| Bulgaria | 66 | Laravel | 13 | Laravel | 20 |
| Lithuania | 65 | Symfony2 | 22 | Laravel | 26 |
| Thailand | 58 | CodeIgniter | 14 | Laravel | 16 |
| Pakistan | 57 | CodeIgniter | 14 | CodeIgniter | 13 |
| Philippines | 54 | Laravel | 15 | Laravel | 16 |
| Argentina | 52 | Laravel | 16 | Laravel | 21 |
| Bangladesh | 51 | Laravel | 18 | Laravel | 16 |
| Belarus | 51 | Symfony2 | 20 | Symfony2 | 19 |
| Portugal | 50 | Laravel | 12 | Laravel | 17 |
这是一个有趣的趋势观察。大多数英语国家青睐Laravel,而法国则对Symfony忠诚 – 这是它们自己的产品。有趣的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大部分捷克人(在本调查中第二活跃的国家!)青睐Nette – 这个框架在西方世界知之甚少,而乌克兰最喜欢的当地框架 – PHPixie。当你观察前五名的国家会觉得更加有趣 – 不只是赢家– 你可以自己看看!
### 按年龄分组框架
最后,如果我们看看各年龄组的前5名框架,我们得到这样的结果:
| | |
| --- | --- |
| 小于18岁 | 票数:131 |
| 工作中最爱 | 票数 | 个人最爱 | 票数 |
| PHPixie | 73 | PHPixie | 73 |
| Laravel | 24 | Laravel | 27 |
| Nette | 8 | Nette | 9 |
| No Framework | 6 | No Framework | 5 |
| CodeIgniter | 4 | Symfony2 | 4 |
| | |
| --- | --- |
| 18 – 25 岁 | 票数:2433 |
| 工作中最爱 | 票数 | 个人最爱 | 票数 |
| Laravel | 604 | Laravel | 720 |
| Nette | 329 | Nette | 338 |
| PHPixie | 259 | PHPixie | 259 |
| Symfony2 | 258 | Symfony2 | 255 |
| CodeIgniter | 178 | Yii 2 | 194 |
| | |
| --- | --- |
| 26 – 35 岁 | 票数:3870 |
| 工作中最爱 | 票数 | 个人最爱 | 票数 |
| Laravel | 788 | Laravel | 1049 |
| Symfony2 | 636 | Symfony2 | 597 |
| CodeIgniter | 292 | Yii 2 | 323 |
| Nette | 285 | Nette | 303 |
| Yii 2 | 258 | CodeIgniter | 235 |
| | |
| --- | --- |
| 36 – 45 岁 | 票数:1044 |
| 工作中最爱 | 票数 | 个人最爱 | 票数 |
| Laravel | 191 | Laravel | 249 |
| Symfony2 | 146 | Symfony2 | 134 |
| CodeIgniter | 91 | Yii 2 | 79 |
| Zend Framework 2 | 77 | Zend Framework 2 | 71 |
| Company Internal Framework | 73 | CodeIgniter | 68 |
| | |
| --- | --- |
| 45 岁以上 | 票数:252 |
| 工作中最爱 | 票数 | 个人最爱 | 票数 |
| Laravel | 52 | Laravel | 66 |
| CodeIgniter | 31 | No Framework | 29 |
| Symfony2 | 23 | CodeIgniter | 27 |
| No Framework | 21 | Yii 2 | 22 |
| Yii 2 | 19 | Zend Framework 2 | 14 |
Laravel再次领先所有框架,Symfony紧随其后,除了在最小年龄组的情况中 – PHPixie 也许是由于在学校中培训的原因?结果并不出乎意料,除了最小年龄组和最老年龄组似乎并不使用框架。最明显的是CodeIgniter,即便是现在,仍保持着很强的传统势力和忠实的用户群。
有趣的是,与去年同期相比Phalcon的人气急剧下降,甚至跌出了排行榜,这也许是由于样本量大增的原因?
不幸的是,由于去年一些抱怨,我们在本次调查没有包括性别数据。这本来是一个有趣的载体。
(注:本文是节译,完整报告请查看原文)。
|
|||
Linux 4.0 发布——我是一只羊 | Linus Torvalds | https://lkml.org/lkml/2015/4/12/178 | 就在周日,Linus 如期发布了 Linux 4.0,这个版本的代号被称为Hurr durr I'ma sheep: 日期: 2015/4/12 15:41:30 周日 -0700主题: Linux 4.0 发布来自: 我是一只羊 那么,我决定按照正常的计划发布 4.0 了,因为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而且我下周会去一个大学访问,我希望这不会非常影响到合并窗口,希望吧。 从 linux-next 分支和最终大小上看,Linux 4.0是一个相当小的发布版本(LCTT 译注:linux-next是Stephen Rothwell创造的分支,主要用于放一些将在下一周期合并进内核主支的补丁)。但是这个小是相对而言的,它仍然包含了超过一万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3/225922hlubukzpd9n7k1ab.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3/225922hlubukzpd9n7k1ab.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内核",
"Linux"
] | 新闻 | {
"viewnum": 10420,
"commentnum": 5,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1.8.107.178",
"message": "羊年?",
"username": "文剑一飞",
"date": "2015-04-14T09:12:17"
},
{
"postip": "106.120.101.58",
"message":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今年是羊年——国外讨论应该是哪个羊(sheep?goat?),然后就用这个代号了?",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4-14T09:46:41"
},
{
"postip": "166.111.138.125",
"message": "我会说我感觉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看多了么?",
"username": "来自 - 北京清华大学 的 Chrome/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4-14T17:35:47"
},
{
"postip": "114.245.12.164",
"message": "居然有了一个新网站: https://imasheep.hurrdurr.org/",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4-15T21:48:10"
},
{
"postip": "222.173.107.116",
"message": "是不是该强调一下是绵羊?哈哈!",
"username": "绿色圣光",
"date": "2015-04-16T15:21:55"
}
] | [
{
"raid": 4928,
"displayorder": 0
},
{
"raid": 5322,
"displayorder": 0
},
{
"raid": 5124,
"displayorder": 1
},
{
"raid": 5272,
"displayorder": 2
}
] | 就在周日,Linus 如期发布了 Linux 4.0,这个版本的代号被称为Hurr durr I'ma sheep: 日期: 2015/4/12 15:41:30 周日 -0700主题: Linux 4.0 发布来自: 我是一只羊 那么,我决定按照正常的计划发布 4.0 了,因为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而且我下周会去一个大学访问,我希望这不会非常影响到合并窗口,希望吧。 从 linux-next 分支和最终大小上看,Linux 4.0是一个相当小的发布版本(LCTT 译注:linux-next是Stephen Rothwell创造的分支,主要用于放一些将在下一周期合并进内核主支的补丁)。但是这个小是相对而言的,它仍然包含了超过一万 | 2015-04-14T07:00:00 | 2015-04-14T07:00:00 | 5,259 | /article-5259-1.html | 
就在周日,Linus 如期发布了 Linux 4.0,这个版本的代号被称为“**[Hurr durr I'ma sheep](https://imasheep.hurrdurr.org/)**”:
>
> 日期: 2015/4/12 15:41:30 周日 -0700
> 主题: Linux 4.0 发布
> 来自: 我是一只羊
>
>
>
> 那么,我决定按照正常的计划发布 4.0 了,因为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而且我下周会去一个大学访问,我希望这不会非常影响到合并窗口,希望吧。
>
>
> 从 linux-next 分支和最终大小上看,Linux 4.0是一个相当小的发布版本(LCTT 译注:linux-next是Stephen Rothwell创造的分支,主要用于放一些将在下一周期合并进内核主支的补丁)。但是这个“小”是相对而言的,它仍然包含了超过一万个的非合并提交。不过,我们肯定会有更大的发布版本(估计之后的 linux-next 4.1 会更大)。
>
>
> 一切都很好,这完全符合“v4.0 应该是一个**稳定的**发布版本”的要求,而不是带有很多新的体验性功能的发布版本。我个人非常喜欢按照时间进行发布,而不是过去那种有了重大功能才进行发布的做法。
>
>
> 也就是说,4.0里面没有什么特别有趣的东西。从 git 上的统计来看,这个发布版本不仅仅达成了 50 万个提交数的新成就,也跨越了 400 万个 git 对象数量的限制。有趣的是(从数字的角度看),Linux 3.0 时我们超过了 25 万提交数和 200 万个 git 对象数量,看起来真有规律(其实完全是巧合)。
>
>
> [ 另外一个趣事:我们原来使用的 BK 版本库(LCTT 译注:bitkeeper)有着提交数用16位二进制存储的限制,所以25万提交数量已经很多了,因为我们使用 BK 的那些年就提交了将近65000次。当然,我们使用 BK 才3年,而换到 git 近十年了。无论如何,这说明我们的开发工作快了**许多**。]
>
>
> 就功能而言,4.0 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新内核的补丁主要是基础架构方面的,实际上,这并不是版本号改变的原因,我们可能在其它的(小)版本中有更大的改变。所以,这只是一个“按部就班”的发布而已。
>
>
> 弄下来体验一下吧,
>
>
> 我们全是羊 —— Linus Torvalds
>
>
>
4.0虽说是没有什么特别新的功能,不过还是有几个值得关注的亮点:
* Live Patching——不用重启为内核打补丁的机制;
* parallel NFS (pNFS)子系统支持FlexFile布局;
* ubifs文件系统支持多队列块层;
* Btrfs 文件系统更新,支持 Intel Quark X1000 SoC和基于MIPS32 Release 6的处理器;
* VirtIO 1.0;
* 可信计算TPM 2.0支持;
|
||
如何配置使用 HTTP 严格传输安全(HSTS) | Remy van Elst | https://raymii.org/s/tutorials/HTTP_Strict_Transport_Security_for_Apache_NGINX_and_Lighttpd.html | HTTP 严格传输安全(HSTS)是一种安全功能,web 服务器通过它来告诉浏览器仅用 HTTPS 来与之通讯,而不是使用 HTTP。本文会说明如何在 Apache2、Nginx 和 Lighttpd 上如何启用 HSTS。在主流的 web 服务器上测试通过: Nginx1.1.19、 Lighttpd 1.4.28 和Apache 2.2.22 ,环境为 Ubuntu 12.04、 Debian 6 7 和 CentOS 6,只需要调整部分参数就可以工作在其它的发行版上。 什么是 HTTP 严格传输安全? 引用自Mozilla Developer Network: 如果一个 web 服务器支持 HTTP 访问,并将其重定向到 HTTPS 访问的话,那么访问者在重定向前的初始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4/142928nt90umljtulb8nte.gif.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4/142928nt90umljtulb8nte.gif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HSTS",
"https"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43960,
"commentnum": 4,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61.81.10",
"message": "强迫症发作 <br />\r\n“重定向会可能会被破坏” <br />\r\n两个“会”看起来很怪异。。。。。。",
"username": "maowu122",
"date": "2015-04-15T08:59:34"
},
{
"postip": "114.253.242.203",
"message": "语误,马上改~",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4-15T12:18:20"
},
{
"postip": "60.189.103.62",
"message": "挖~问个问题 开启HSTS后 切换回HTTP不使用SSL会不会也给强制切换到HTTPS。。无限循环?",
"username": "来自浙江台州的 Chrome 4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1-23T09:22:17"
},
{
"postip": "111.201.14.53",
"message": "是的,如果你是用 301/302 切换回去,那就这样了——如果你用preload HSTS ,那更完了。。。",
"username": "linux [Chrome 47.0|Mac 10.11]",
"date": "2016-01-23T22:45:08"
}
] | [
{
"raid": 5282,
"displayorder": 0
},
{
"raid": 5374,
"displayorder": 0
}
] | HTTP 严格传输安全(HSTS)是一种安全功能,web 服务器通过它来告诉浏览器仅用 HTTPS 来与之通讯,而不是使用 HTTP。本文会说明如何在 Apache2、Nginx 和 Lighttpd 上如何启用 HSTS。在主流的 web 服务器上测试通过: Nginx1.1.19、 Lighttpd 1.4.28 和Apache 2.2.22 ,环境为 Ubuntu 12.04、 Debian 6 7 和 CentOS 6,只需要调整部分参数就可以工作在其它的发行版上。 什么是 HTTP 严格传输安全? 引用自Mozilla Developer Network: 如果一个 web 服务器支持 HTTP 访问,并将其重定向到 HTTPS 访问的话,那么访问者在重定向前的初始 | 2015-04-15T08:40:00 | 2015-04-15T08:40:00 | 5,266 | /article-5266-1.html | HTTP 严格传输安全(HSTS)是一种安全功能,web 服务器通过它来告诉浏览器仅用 HTTPS 来与之通讯,而不是使用 HTTP。本文会说明如何在 Apache2、Nginx 和 Lighttpd 上如何启用 HSTS。在主流的 web 服务器上测试通过: Nginx 1.1.19、 Lighttpd 1.4.28 和 Apache 2.2.22 ,环境为 Ubuntu 12.04、 Debian 6 & 7 和 CentOS 6,只需要调整部分参数就可以工作在其它的发行版上。

### 什么是 HTTP 严格传输安全?
引用自 [Mozilla Developer Network](https://developer.mozilla.org/en-US/docs/Security/HTTP_Strict_Transport_Security):
>
> 如果一个 web 服务器支持 HTTP 访问,并将其重定向到 HTTPS 访问的话,那么访问者在重定向前的初始会话是非加密的。举个例子,比如访问者输入 http://www.foo.com/ 或直接输入 foo.com 时。
>
>
> 这就给了中间人攻击的一个机会,重定向可能会被破坏,从而定向到一个恶意站点而不是应该访问的加密页面。
>
>
> HTTP 严格传输安全(HSTS)功能使 Web 服务器告知浏览器绝不使用 HTTP 访问,在浏览器端自动将所有到该站点的 HTTP 访问替换为 HTTPS 访问。
>
>
>
以下引自[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HTTP%E4%B8%A5%E6%A0%BC%E4%BC%A0%E8%BE%93%E5%AE%89%E5%85%A8):
>
> HSTS 可以用来抵御 SSL 剥离攻击。SSL 剥离攻击是中间人攻击的一种,由 Moxie Marlinspike 于2009年发明。他在当年的黑帽大会上发表的题为 “New Tricks For Defeating SSL In Practice” 的演讲中将这种攻击方式公开。SSL剥离的实施方法是阻止浏览器与服务器创建HTTPS连接。它的前提是用户很少直接在地址栏输入https://,用户总是通过点击链接或3xx重定向,从HTTP页面进入HTTPS页面。所以攻击者可以在用户访问HTTP页面时替换所有https://开头的链接为http://,达到阻止HTTPS的目的。<sup class="reference" id="cite_ref-9"></sup>
>
>
> HSTS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SSL剥离攻击,因为只要浏览器曾经与服务器创建过一次安全连接,之后浏览器会强制使用HTTPS,即使链接被换成了HTTP。
>
>
> 另外,如果中间人使用自己的自签名证书来进行攻击,浏览器会给出警告,但是许多用户会忽略警告。HSTS解决了这一问题,一旦服务器发送了HSTS字段,用户将不再允许忽略警告。
>
>
>
场景举例:
>
> 当你通过一个无线路由器的免费 WiFi 访问你的网银时,很不幸的,这个免费 WiFi 也许就是由黑客的笔记本所提供的,他们会劫持你的原始请求,并将其重定向到克隆的网银站点,然后,你的所有的隐私数据都曝光在黑客眼下。
>
>
> 严格传输安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之前使用 HTTPS 访问过你的网银,而且网银的站点支持 HSTS,那么你的浏览器就知道应该只使用 HTTPS,无论你是否输入了 HTTPS。这样就防范了中间人劫持攻击。
>
>
>
注意,如果你之前没有使用 HTTPS 访问过该站点,那么 HSTS 是不奏效的。网站需要通过 HTTPS 协议告诉你的浏览器它支持 HSTS。
服务器开启 HSTS 的方法是,当客户端通过HTTPS发出请求时,在服务器返回的 HTTP 响应头中包含 `Strict-Transport-Security` 字段。非加密传输时设置的HSTS字段无效。
### 在 Apache2 中设置 HSTS
编辑你的 apache 配置文件(如 `/etc/apache2/sites-enabled/website.conf` 和 `/etc/apache2/httpd.conf ),并加以下行到你的 HTTPS` VirtualHost:
```
# Optionally load the headers module:
LoadModule headers_module modules/mod_headers.so
<VirtualHost 67.89.123.45:443>
Header always set Strict-Transport-Security "max-age=63072000; includeSubdomains; preload"
</VirtualHost>
```
现在你的 web 站点在每次访问时都会发送该请求头,失效时间是两年(秒数)。这个失效时间每次都会设置为两年后,所以,明天你访问时,它会设置为明天的两年后。
你只能在 HTTPS 虚拟机中设置这个头,而不能设置在 HTTP 虚拟机中。
要将你的访问者重定向到对应 HTTPS 站点,可使用如下设置:
```
<VirtualHost *:80>
[...]
ServerName example.com
Redirect permanent / https://example.com/
</VirtualHost>
```
如果仅仅是做重定向的话,甚至不需要设置 DocumentRoot。
你也可以使用 mod\_rewrite 来做重定向,但是上述的方式更简单更安全。不过,mod\_rewrite 可以重定向页面到对应的 HTTPS 页面,而上述配置则只重定向到“/”:
```
<VirtualHost *:80>
[...]
<IfModule mod_rewrite.c>
RewriteEngine On
RewriteCond %{HTTPS} off
RewriteRule (.*) https://%{HTTP_HOST}%{REQUEST_URI}
</IfModule>
</VirtualHost>
```
不要忘记重启 Apache。
### Lighttpd
对于 lighttpd 来说很简单,将下述配置增加到你的 Lighttpd 配置文件(例如:`/etc/lighttpd/lighttpd.conf):`
```
server.modules += ( "mod_setenv" )
$HTTP["scheme"] == "https" {
setenv.add-response-header = ( "Strict-Transport-Security" => "max-age=63072000; includeSubdomains; preload")
}
```
重启 Lighttpd。失效时间也是两年。
### Nginx
Nginx 甚至更简单,将下述行添加到你的 HTTPS 配置的 server 块中:
```
add_header Strict-Transport-Security "max-age=63072000; includeSubdomains; preload";
```
不要忘记重启 Nginx。
|
||
稳定版 elementary OS Freya 正式发布!多图预览+百度云盘下载! | Mr小眼儿 | 经过一年半开发,稳定版 elementary OS Freya 于4月11号正式发布了!elementary OS 采用 Ubuntu LTS 长期支持版本,Freya 采用的就是 Ubuntu 14.04 LTS,而它的上一个正式版本 Luna ,发布于2013年的8月,采用的则是 Ubuntu 12.04 LTS。
新版本 Freya 拥有超过1100个 bug 修复和新特性,我摘出了一些简单翻译如下:
重新设计的多任务预览
新的可交互的通知栏,添加了通知设置面板,支持免打扰模式
全新风格的样式表、图标、标题栏,菜单和对话框改为圆角,改进动画效果,添加透明面板效果(这个很赞!)
更多更好的emoji表情,对web上的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4/143021bioiemik9vcetlvz.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4/143021bioiemik9vcetlvz.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elementary OS",
"Freya"
] | 新闻 | {
"viewnum": 51948,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7838,
"displayorder": 0
}
] | 经过一年半开发,稳定版 elementary OS Freya 于4月11号正式发布了!elementary OS 采用 Ubuntu LTS 长期支持版本,Freya 采用的就是 Ubuntu 14.04 LTS,而它的上一个正式版本 Luna ,发布于2013年的8月,采用的则是 Ubuntu 12.04 LTS。
新版本 Freya 拥有超过1100个 bug 修复和新特性,我摘出了一些简单翻译如下:
重新设计的多任务预览
新的可交互的通知栏,添加了通知设置面板,支持免打扰模式
全新风格的样式表、图标、标题栏,菜单和对话框改为圆角,改进动画效果,添加透明面板效果(这个很赞!)
更多更好的emoji表情,对web上的 | 2015-04-14T14:43:00 | 2015-04-14T14:43:00 | 5,267 | /article-5267-1.html | 经过一年半开发,稳定版 elementary OS Freya 于4月11号正式发布了!elementary OS 采用 Ubuntu LTS 长期支持版本,Freya 采用的就是 Ubuntu 14.04 LTS;而它的上一个正式版本 Luna ,发布于2013年的8月,采用的则是 Ubuntu 12.04 LTS。


新版本 Freya 拥有超过1100个 bug 修复和新特性,我摘出了一些简单翻译如下:
* 重新设计的多任务预览
* 新的可交互的通知栏,添加了通知设置面板,支持免打扰模式
* 全新风格的样式表、图标、标题栏,菜单和对话框改为圆角,改进动画效果,添加透明面板效果(这个很赞!)
* 更多更好的emoji表情,对web上的微软字体支持更好
* 新的防火墙工具,增加隐私模式
* 大幅改进的应用菜单支持“快速列表”、搜索拖放、简单的数学运算
* 更新了一些软件包,如Linux 3.16, Gtk 3.14, Vala 0.26
* 支持UEFI
* 新的无限网络捕获助手,wifi更容易
* 重新设计了显示、用户账户、应用程序、日期时间等设置
* 统一登录与锁屏界面
* 支持文件与终端搜索
* 终端中粘贴 sudo 时会有警告
* 重新设计了Photos工具,全新的 Calculator, Camera, 以及 Videos 应用
* 支持在线日历(Google 和 CalDAV)
* 改善 Samba 支持
### 下载
下载的话,官网有[下载链接](http://elementary.io/)。说到官网,以前的域名是elementaryos.org,不知什么时候起,换成了[elementary.io](http://elementary.io/),输入老域名也会跳转到新域名。
官方镜像有32位和64位两个版本,我下载下来后上传到百度网盘,方便国内各位有共同审美爱好的Linuxer~
* 32位: elementaryos-freya-i386.20150411.iso <http://pan.baidu.com/s/1i3ipGs1>
* 64位:elementaryos-freya-amd64.20150411.iso <http://pan.baidu.com/s/1c0s9nnq>
### 预览
下面是转自softpedia的多图预览,大家先尝尝鲜!这两天我再抽空亲自做一个中文版体验。


|
||||
VirturalBox 终于进入到 5.0 世代 | Serdar Yegulalp | http://www.infoworld.com/article/2905098/virtualization/oracle-virtualbox-5-0-beta-is-finally-here.html | 本月初,甲骨文公司的桌面虚拟化软件获得了近五年来的第一次重大改版,但是更像是改进而不是革命性的的变化。 VirtualBox,由Sun公司创建,现在由甲骨文管理的开源虚拟化系统,获得了近5年来第一次的主版本更新发布。 从发行说明和测试版本身的表现来看,别期望任何真正革命性的改变。在此版本中,VirtualBox在视觉上和技术上都做了一些改进,但和VMware相比,它的主要优势仍然是相同核心功能的开源实现。 VirtualBox 4.0的最后一个主要版本在2010年12月发布,它采用了新的图形化用户界面,新的虚拟化硬件和重组的项目设计,进行了重大的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4/211717pzqtqqmw0v5qambq.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4/211717pzqtqqmw0v5qambq.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VirtualBox"
] | 新闻 | {
"viewnum": 7242,
"commentnum": 4,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05.175.205.241",
"message": "这货可算更新了!!<br />\r\n还以为Oracle不维护它了呢。。。",
"username": "三青泉",
"date": "2015-04-15T08:42:25"
},
{
"postip": "221.226.1.254",
"message": "蛮喜欢它的小巧,不过对VirtualBox的了解还只停留在局限...但从使用感觉上它比VM的虚拟磁盘效率高一点~==!没有具体参数 不喜勿喷~个人感觉而已~",
"username": "丶Nature",
"date": "2015-04-15T10:55:09"
},
{
"postip": "111.181.40.181",
"message": "Test",
"username": "来自 - 湖北鄂州 的 Safari/Linux 用户",
"date": "2015-04-16T20:06:22"
},
{
"postip": "175.12.150.82",
"message": "一直VMware的路过……",
"username": "Esteem",
"date": "2015-04-21T22:32:19"
}
] | [] | 本月初,甲骨文公司的桌面虚拟化软件获得了近五年来的第一次重大改版,但是更像是改进而不是革命性的的变化。 VirtualBox,由Sun公司创建,现在由甲骨文管理的开源虚拟化系统,获得了近5年来第一次的主版本更新发布。 从发行说明和测试版本身的表现来看,别期望任何真正革命性的改变。在此版本中,VirtualBox在视觉上和技术上都做了一些改进,但和VMware相比,它的主要优势仍然是相同核心功能的开源实现。 VirtualBox 4.0的最后一个主要版本在2010年12月发布,它采用了新的图形化用户界面,新的虚拟化硬件和重组的项目设计,进行了重大的 | 2015-04-15T07:16:00 | 2015-04-15T07:16:00 | 5,268 | /article-5268-1.html | **本月初,甲骨文公司的桌面虚拟化软件获得了近五年来的第一次重大改版,但是更像是改进而不是革命性的的变化。**
VirtualBox,由Sun公司创建,现在由甲骨文管理的开源虚拟化系统,获得了近5年来第一次的主版本更新发布。
从发行说明和测试版本身的表现来看,别期望任何真正革命性的改变。在此版本中,VirtualBox在视觉上和技术上都做了一些改进,但和VMware相比,它的主要优势仍然是相同核心功能的开源实现。
VirtualBox 4.0的最后一个主要版本在2010年12月发布,它采用了新的图形化用户界面,新的虚拟化硬件和重组的项目设计,进行了重大的改版。但项目主要版本的发布步伐缓慢,上一次重要版本(版本4.3)在2013年底才发布。从那时起,一切都被正式称为“维护”发布。

*VirtualBox 5.0的第一个测试版增加了编辑菜单,VM窗口的快捷方式图标等功能,如下面所示。*
VirtualBox 5.0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对硬件辅助虚拟化指令集扩展的支持。AES-NI指令集通常用于加密时的硬件加速,SSE 4.1和SSE 4.2指令集都包括在其中。另外一点是支持Windows和Linux客户机的半虚拟化,一个抽象主机音响设备的新的架构以及支持客户机中的USB 3(xHCI)控制器。
大部分可用性更新都是对 VirtualBox 图形化用户界面的改进。一个大的变化就是支持给单个虚拟主机自定义菜单和工具栏,这样很少或者从不使用的选项就可以彻底删除。另外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在VirtualBox接口内部对虚拟磁盘进行加密,而不依赖于客户机操作系统自身的磁盘加密功能(假设有的话)。
甲骨文公司提醒由于这是个测试版软件,需要谨慎对待。当然,主界面和客户机系统界面的某个角落打着红黑相间的测试警告标志。但之前VirtualBox发行版(4.3.26)上创建的Windows 10虚拟机启动和运行都没问题,5.0版本中添加的VirtualBox客户机功能--更好的视频支持,双向复制和粘贴,以及其它功能--在安装的时候也没有问题。(从4.3.18版本就改进了对 Windows 10的支持)。
虽然没有明确指出5.0的最终版什么时候会发布,但是甲骨文公司[建议用户](https://forums.virtualbox.org/viewtopic.php?f=15&t=66904)在非生产环境中下载和使用测试版,并在[测试版反馈论坛](https://forums.virtualbox.org/viewforum.php?f=15)中提交bug报告。
---
via: <http://www.infoworld.com/article/2905098/virtualization/oracle-virtualbox-5-0-beta-is-finally-here.html>
作者:[Serdar Yegulalp](http://www.infoworld.com/author/Serdar-Yegulalp/)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Exaile 3.4.1 概览:一个全功能的GNOME音乐播放器 | Craciun Dan | http://www.tuxarena.com/2014/11/exaile-3-4-1-overview-a-feature-complete-gnome-music-player/ | Exaile 在过去两年显得有些平静,也许只有一个或者两个稳定版发布,但尽管如此,在功能方面,它是一个和Rhythmbox或者Banshee相匹敌的全功能GNOME音乐播放器。不过,在过去的两个月,在"Were not dead yet"的口号下,他们推出了一个新的稳定版3.4,同时在11月1日还推出了3.4.1增量版本。事实上,Exaile有很多的功能,我可以继续写很多的文章而不是在一篇文章里全部介绍到,就让我们来看一下一些最显著的特点吧。 Exaile是基于GTK-2,用Python写的音乐播放器,它能很好地兼容GNOME,有和旧的Amarok1.4或者Clementine非常类似的界面,以及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4/222219bctd7dtb4z3kdkcd.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4/222219bctd7dtb4z3kdkcd.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Exaile",
"媒体播放器"
] | 分享 | {
"viewnum": 8987,
"commentnum": 2,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3.79.45.116",
"message": "虽然曾经很喜欢 Amarok,但是现在不是很喜欢这种比较复杂的了。",
"username": "绿色圣光",
"date": "2015-04-14T22:13:10"
},
{
"postip": "218.106.145.6",
"message": "我去。。。验证码填错内容都没了。。。。<br />\r\n在翻译之余,能否进行中文环境测试,毕竟中文环境和英文环境还是有区别的,英文使用者肯定不会考虑中文乱码问题之类的东西吧。",
"username": "来自 - 福建福州 的 Chrome/Linux 用户",
"date": "2015-04-14T23:50:18"
}
] | [] | Exaile 在过去两年显得有些平静,也许只有一个或者两个稳定版发布,但尽管如此,在功能方面,它是一个和Rhythmbox或者Banshee相匹敌的全功能GNOME音乐播放器。不过,在过去的两个月,在"Were not dead yet"的口号下,他们推出了一个新的稳定版3.4,同时在11月1日还推出了3.4.1增量版本。事实上,Exaile有很多的功能,我可以继续写很多的文章而不是在一篇文章里全部介绍到,就让我们来看一下一些最显著的特点吧。 Exaile是基于GTK-2,用Python写的音乐播放器,它能很好地兼容GNOME,有和旧的Amarok1.4或者Clementine非常类似的界面,以及 | 2015-04-15T08:26:00 | 2015-04-15T08:26:00 | 5,269 | /article-5269-1.html | **Exaile** 在过去两年显得有些平静,也许只有一个或者两个稳定版发布,但尽管如此,在功能方面,它是一个和[Rhythmbox](https://wiki.gnome.org/Apps/Rhythmbox)或者[Banshee](http://banshee.fm/)相匹敌的全功能GNOME音乐播放器。不过,在过去的两个月,在"We’re not dead yet"的口号下,他们推出了一个新的稳定版3.4,同时在11月1日还推出了3.4.1增量版本。事实上,Exaile有很多的功能,我可以继续写很多的文章而不是在一篇文章里全部介绍到,就让我们来看一下一些最显著的特点吧。

[Exaile](http://www.exaile.org/)是基于GTK-2,用Python写的音乐播放器,它能很好地兼容GNOME,有和旧的Amarok1.4或者Clementine非常类似的界面,以及一些很好的功能。界面主要由两个面板组成,两个都支持标签。左边的面板提供对音乐集,网络音频,智能和自定义播放列表,文件浏览,播客,组标签以及歌词的访问,窗口的主要部分是播放列表(支持多个列表,以标签方式组织的播放列表)和控制按钮。
Exaile的界面和Clementine或者Amarok1.4非常相似,可以显示或者隐藏左边的标签。

版本3.4增加了很多新的主要功能和更改,而3.4.1是一个小的bug修复版本。版本3.4的新功能包括类似Icecast的新插件,歌词同步,播放列表分析器,Soma.fm,以及新的更简单的插件API。用户界面和一般操作也作了修改,包括可以在多个面板显示播放列表,关闭左边的面板以及更好的BPM用户界面集成。
第一次打开Exaile你可以添加歌曲文件夹到音乐集中-你也可以选择添加文件夹并设置在打开Exaile的时候是否监视或者扫描这些文件夹:

Exaile的功能几乎不尽其数。你可以在音乐集中组织音乐,听播客,对音乐进行评分,编辑标签,查看文件属性,排列歌曲,查看歌曲和封面,按照多种方式排序播放列表,更改播放行为和外观风格。
均衡器,封面管理以及收听网络电台:

自动检测本地专辑封面,可以全尺寸显示,放大或者缩小:

首选项窗口允许配置Exaile的各个方面,包括启用或者禁用插件,外观,系统托盘集成或者播放模式。外观设置允许你更改标签的布局,显示或者隐藏便签栏,启用或者禁用透明性或者禁用启动画面。


系统托盘集成提供了一个快速播放或者暂停音乐,对音乐评分或者更改音乐列表播放模式(随机,重复或者动态)的菜单。


我相信Exaile数不尽的功能使它成为音乐播放器的完美选择,尤其是对于GNOME用户。每个用户都会对丰富多样的选项和高度可配置的方式感到满意。
### 在Ubuntu 14.04 和 14.10上安装Exaile 3.4.1
从源码编译并安装和简单明了。首先获取依赖包:
```
sudo apt-get build-dep exaile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gst0.10
```
从[下载页面](http://www.exaile.org/download/)(或者直接点击[这里](https://github.com/exaile-dev/exaile/archive/3.4.1.tar.gz))下载源码包,然后解压:
```
tar -xf exaile-3.4.1.tar.gz
```
更改工作目录到exaile-3.4.1然后运行下面的命令:
```
make
sudo make install
```
二进制可执行文件将被安装为 **/usr/local/bin/exaile**.
---
via: <http://www.tuxarena.com/2014/11/exaile-3-4-1-overview-a-feature-complete-gnome-music-player/>
作者:Craciun Dan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内核4.0功能:实时内核补丁,支持PS3 | Joey-Elijah Sneddon | http://www.omgubuntu.co.uk/2015/04/linux-kernel-4-0-new-features | Linux Torvalds 在Linux内核邮件列表里发布了Linux内核新的稳定版。 Linux 4.0,代号为Hurr durr Im a sheep,带来了一小系列新硬件支持,驱动改进,性能调整,错误修复等。 但是其实没有太多的更新的必要,Torvalds 写到: 功能方面,4.0 并没有那么多特别的。虽然在内核补丁设施上做了很多工作,但事实上 我们在其它版本中有更大的改变。所以这仅仅是一次按部就班的发布。 Linus 补充说Linux 4.1 可能是一个大版本。 Linux内核4.0新功能 无需重启安装内核更新 你肯定遇到过内核更新需要重启你的Linux系统而被打断工作,这并不是你一个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5/140650lqqnsrcuyu1nqte8.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5/140650lqqnsrcuyu1nqte8.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 新闻 | {
"viewnum": 7838,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2.20.48.121",
"message": "喜闻支持Quark SoC,手上的Galileo已经好久没上电运行了",
"username": "LouisWei",
"date": "2015-04-15T17:53:24"
}
] | [
{
"raid": 4206,
"displayorder": 0
},
{
"raid": 5259,
"displayorder": 0
},
{
"raid": 7888,
"displayorder": 0
},
{
"raid": 4656,
"displayorder": 1
}
] | Linux Torvalds 在Linux内核邮件列表里发布了Linux内核新的稳定版。 Linux 4.0,代号为Hurr durr Im a sheep,带来了一小系列新硬件支持,驱动改进,性能调整,错误修复等。 但是其实没有太多的更新的必要,Torvalds 写到: 功能方面,4.0 并没有那么多特别的。虽然在内核补丁设施上做了很多工作,但事实上 我们在其它版本中有更大的改变。所以这仅仅是一次按部就班的发布。 Linus 补充说Linux 4.1 可能是一个大版本。 Linux内核4.0新功能 无需重启安装内核更新 你肯定遇到过内核更新需要重启你的Linux系统而被打断工作,这并不是你一个 | 2015-04-15T14:06:47 | 2015-04-15T14:06:47 | 5,272 | /article-5272-1.html | **Linux Torvalds 在Linux内核邮件列表里[发布](http://linux.cn/article-5259-1.html)了Linux内核新的稳定版。**
Linux 4.0,代号为‘Hurr durr I’m a sheep’,带来了一小系列新硬件支持,驱动改进,性能调整,错误修复等。
但是其实没有太多的更新的必要,Torvalds 写到:
>
> 功能方面,4.0 并没有那么多特别的。虽然在内核补丁设施上做了很多工作,但事实上[...] 我们在其它版本中有更大的改变。所以这仅仅是一次“按部就班”的发布。
>
>
>
Linus 补充说Linux 4.1 可能是一个“大版本”。
### Linux内核4.0新功能
**无需重启安装内核更新**
你肯定遇到过内核更新需要重启你的Linux系统而被打断工作,这并不是你一个人遇到的问题。这对于桌面操作系统来说是个小小的不便,对于服务器来说却是大问题。

*内核更新无需重启*
实时给Linux内核安装/使用安全补丁而不需要重启,多年来一直是Linux爱好者希望实现的事情。
一些第三方项目,例如[Oracle 的 KSplice](http://www.omgubuntu.co.uk/2009/10/how-to-install-kernel-updates-without-rebooting)和红帽的 Kpatch,已经为一些特定的发行版提供实时补丁的功能。
对于服务器,企业单位以及关键任务正常运行,实现实时内核补丁是一个相当大的问题。
好消息是Linux 4.0 使得重启系统以完成内核更新成为了过去。
如果不是完全不需要重启,也是基本不需要。
在最新的发行版中,实现了支持免重启安装补丁的最初基础,为有经验的系统管理员发挥 Linux 4.0的优势做好了准备。
桌面Linux发行版也应该能够利用这个功能的优势(但考虑到在最终用户端配置免重启功能会比较复杂而有一些路要走)。
在以后的4.x系列中,这个基础功能会持续完善和改进。我希望我们能更多听到它的一些信息。
#### 其它改进
尽管被认为是一次小版本的发布,最新的Linux内核还是带来了一系列的硬件改进,新的驱动以及性能调整。 它们包括:
* 针对Intel ‘Skylake’ 平台的改进
* 支持Intel Quark SoC
* 改善Linux在Playstation 3上运行的系列补丁
* TOpen-source AMD Radeon驱动支持DisplayPort音频
* 各种HID驱动调整,包括Lenovo紧凑型键盘,Wacom Cintiq 27QHD
* 东芝电源设置驱动器增加了USB睡眠/充电功能,快速充电,睡眠/音乐等
* 文件系统调整,包括F2FS, BtrfFS等
### 在Ubuntu上安装Linux内核4.0
尽管被归为稳定版本,但目前而言,**桌面用户和新用户没有必要去升级**。
如果从[Canonical的主线内核文档](http://kernel.ubuntu.com/%7Ekernel-ppa/mainline/?C=N;O=D)抓取合适的安装包或者冒着第三方PPA库的风险在Ubuntu 15.04测试版安装Linux4.0,那么这种急躁或者不娴熟可能会带来问题。
Ubuntu 15.04 Vivid Vervet 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发布并会附带Ubuntu内核 3.19(Ubuntu的内核是由Linux内核以及一些上游发行版还没有接受的 Ubuntu 特定的补丁组成)。
---
via: <http://www.omgubuntu.co.uk/2015/04/linux-kernel-4-0-new-features>
作者:[Joey-Elijah Sneddon](https://plus.google.com/117485690627814051450/?rel=author)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红帽开发者工具集3.1测试版发布了 | Steven J. Vaughan-Nichols | http://www.zdnet.com/article/red-hat-developer-toolset-3-1-beta-arrives/ | 摘要:想要试试最新的红帽企业版Linux 6/7的开发者工具?测试版已经发布啦。 这是DevOps也不能完全解决的程序员和系统管理员之间永恒的问题之一。系统管理员想要最稳定的操作系统,而程序员想要最新最棒的开发工具。红帽公司对这个两难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用最新的稳定版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RHEL)去测试这些新品牌工具,然后向开发者发布。 红帽开发者工具集 红帽刚刚公布了给开发者的最新玩具:红帽开发者工具集 3.1。现在可以获得这些最热门工具包的测试版了。 这次更新包括: GNUCompiler Collection (GCC) 4.9: 最新的GCC上游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5/210331ce8ir3o1mufuzow9.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5/210331ce8ir3o1mufuzow9.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RHEL"
] | 新闻 | {
"viewnum": 4713,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摘要:想要试试最新的红帽企业版Linux 6/7的开发者工具?测试版已经发布啦。 这是DevOps也不能完全解决的程序员和系统管理员之间永恒的问题之一。系统管理员想要最稳定的操作系统,而程序员想要最新最棒的开发工具。红帽公司对这个两难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用最新的稳定版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RHEL)去测试这些新品牌工具,然后向开发者发布。 红帽开发者工具集 红帽刚刚公布了给开发者的最新玩具:红帽开发者工具集 3.1。现在可以获得这些最热门工具包的测试版了。 这次更新包括: GNUCompiler Collection (GCC) 4.9: 最新的GCC上游 | 2015-04-15T21:03:00 | 2015-04-15T21:03:00 | 5,273 | /article-5273-1.html |
>
> **摘要**:想要试试最新的红帽企业版Linux 6/7的开发者工具?测试版已经发布啦。
>
>
>
这是[DevOps](http://blogs.csc.com/2015/02/03/devops-theory-for-beginners/)也不能完全解决的程序员和系统管理员之间永恒的问题之一。系统管理员想要最稳定的操作系统,而程序员想要最新最棒的开发工具。[红帽公司](http://www.redhat.com/en)对这个两难问题的解决方法就是用最新的稳定版[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RHEL)](http://www.redhat.com/en/technologies/linux-platforms/enterprise-linux)去测试这些新品牌工具,然后向开发者发布。

*红帽开发者工具集*
红帽刚刚公布了给开发者的最新玩具:[红帽开发者工具集 3.1](http://www.redhat.com/en/about/blog/red-hat-developer-toolset-31-beta-now-available)。现在可以获得这些最热门工具包的测试版了。
这次更新包括:
[GNUCompiler Collection (GCC) 4.9](https://gcc.gnu.org/gcc-4.9/): 最新的GCC上游稳定版本,提供多处改进和bug修复。
[Eclipse 4.4.1](https://projects.eclipse.org/projects/eclipse/releases/4.4.1): 支持Java 8 以及更新的Eclipse CDT(8.5)版本,Eclipse Linux Tools (3.1), Eclipse Mylyn (3.14), 和 Eclipse Egit/Jgit (3.6.1)
众多其它的更新包: 包括 GDB 7.8.2, elfutils 0.161, memstomp 0.1.5, SystemTap 2.6, Valgrind 3.10.1, Dyninst 8.2.1, 以及 ltrace 0.7.91.
用这些开发工具,你可以给RHEL 6 和 7.x 开发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可以在RHEL上运行,不管是物理机,虚拟机还是云环境。它们也可以在红帽提供的Platform-as-a-Service (PaaS)服务[OpenShift](https://www.openshift.com/)上运行。
这些新的开发者程序集包括可以运行在[AMD64 和 Intel 64 架构](https://access.redhat.com/documentation/en-US/Red_Hat_Developer_Toolset/3-Beta/html/3.1_Release_Notes/System_Requirements.html)上RHEL 7的包。尽管这些工具都是64位的,你也可以用它们创建或者修改32位的二进制文件。
在运行任何这些程序之前,你应该安装RHEL所有最近的更新。要安装这个测试工具集,你的系统需要订阅“可选渠道”来获取所有红帽开发者工具集需要的工具链包。
另外,如果已经安装了早期版本的工具集,可能会遇到[安装Toolkit 3.1 时的一些问题](https://access.redhat.com/documentation/en-US/Red_Hat_Developer_Toolset/3-Beta/html/3.1_Release_Notes/DTS3.1_Release.html#Known_Issues)。尽管这些问题很容易解决,在安装新的工具集之前还是应该大概看一下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
最后,你可能注意到一些最令人激动的工具,例如 Docker,Kubernetes以及其它容器工具并没有提供。因为它们在最新的发行版[RHEL 7.1](http://www.zdnet.com/article/red-hat-7-1-is-here-centos-7-1-is-coming-soon/) 和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 Atomic Host (RHELAH)](http://www.zdnet.com/article/red-hat-buys-into-docker-containers-with-atomic-host/)中。[红帽和Docker已成为合作伙伴](http://www.zdnet.com/article/red-hat-partners-with-docker-to-create-linuxdocker-software-stack/),要获取这些支持容器的程序,你需要转换到支持Docker的RHEL版本上来。
---
via: <http://www.zdnet.com/article/red-hat-developer-toolset-3-1-beta-arrives/>
作者:[Steven J. Vaughan-Nichols](http://www.zdnet.com/meet-the-team/us/sjvn/)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Torvalds: 写linux内核的人更加容易找工作 | Jon Gold | http://www.infoworld.com/article/2885339/application-development/torvalds-people-who-start-writing-kernel-code-get-hired-really-quickly.html | 相比起以往,linux内核开发这么专业的事情,在最近发布的《谁在编写 Linux》报告中,其无偿贡献者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这个报道由linux基金会撰写,上年有11.8%的内核开发是由无偿贡献者完成,相比2012年的14.6%下滑了19%。基金会说贡献者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即使是这样,在最新的《谁在编写 Linux》报告里,无偿贡献者还是最大的单一贡献来源,共做了11968 处修改,占整体的12.4%。然而,linux基金会说,企业贡献者共同占比越来越多,超过80%的内核贡献是由有偿的专业开发者完成的。 根据 linus Torvalds 说,这个有偿开发者趋势不会对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5/222557btzvvevrtre3kref.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5/222557btzvvevrtre3kref.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haimingfg | false | [
"Linux",
"内核"
] | 观点 | {
"viewnum": 10794,
"commentnum": 12,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0.73.135.66",
"message": "linus简历:“I am Linus,created Linux. ”",
"username": "来自 - 广西来宾 的 Chrome/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4-16T07:56:07"
},
{
"postip": "106.185.35.124",
"message": "写linux内核的人更加容易找工作 <br />\r\n这不是废话吗。",
"username": "来自 - 日本 的 Firefox/Linux 用户",
"date": "2015-04-16T09:03:42"
},
{
"postip": "121.48.191.209",
"message": "简历上要是写 “Linux内核XXX补丁提交者” ,应该会增色不少吧。",
"username": "山鹰Sniper03",
"date": "2015-04-16T09:08:34"
},
{
"postip": "221.226.1.254",
"message": "一般这么牛逼的人,也不会让自己生活过的太差,总要有些生活追求嘛~大公司挖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username": "丶Nature",
"date": "2015-04-16T10:37:15"
},
{
"postip": "106.120.101.58",
"message": "其实这篇文章的意思是,写 Linux 内核的人更容易找到好工作——比如被国际一流的企业高薪聘去。",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4-16T12:01:09"
},
{
"postip": "60.247.119.214",
"message": "Linus需要写简历吗?",
"username": "kashu",
"date": "2015-04-16T17:42:49"
},
{
"postip": "61.53.64.219",
"message": "想问一下笔者学Linux内核都需要什么技能啊?",
"username": "自演自醉",
"date": "2015-05-20T19:28:50"
},
{
"postip": "123.120.68.28",
"message": "一般来说,应该需要:<br />\r\n<br />\r\n1、C 语言功力<br />\r\n2、良好的数学基础、逻辑基础<br />\r\n3、学习过操作系统原理课程<br />\r\n4、较好的英文水平<br />\r\n<br />\r\n但是,如果你仅仅针对内核的一部分,比如某个驱动,某个实现的功能,那你了解那个部分就行。<br />\r\n<br />\r\n另外,如果你就是想做一个内核贡献者,而感觉自己没那么多能力——你可以去挑错,比如拼写错误,文档错误,这些也是会被接受和承认的——我记得就有个很小很小的孩子挑了一个 typo,然后成为最小的内核贡献者了。:D<br />\r\n<br />\r\n哦哦,最后,其实以上都是废话,真正只需要一条——热爱!",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5-20T21:14:28"
},
{
"postip": "61.53.64.219",
"message": "谢谢你喽~",
"username": "自演自醉",
"date": "2015-05-21T19:27:50"
},
{
"postip": "112.96.109.105",
"message": "英语真的要好..:-P",
"username": "来自 - 广东广州 的 Safari/Linux 用户",
"date": "2015-06-10T08:29:08"
},
{
"postip": "120.204.177.235",
"message": "Linux BSP/Driver Architecture<br />\r\n<br />\r\nResponsibility<br />\r\n1、 为新的硬件设计、开发和测试设备驱动,并撰写文档;<br />\r\n2、 负责Linux嵌入式产品底层驱动、软件的开发,主要包括Linux内核的裁剪与移植、 bootloader和驱动开发、调试和优化<br />\r\n3、 与硬件工程师沟通合作,完成驱动、接口的配置,完成开发项目<br />\r\n4、 优化Linux内核和驱动;<br />\r\nQualification:<br />\r\n1、 本科以上学历,计算机科学或相关专业;<br />\r\n2、 精通Uboot,嵌入式Linux Kernel and file system的移植<br />\r\n3、 熟悉Linux嵌入式系统,掌握Linux驱动开发;2-5年的LINUX驱动经验,有ALSA, BT/WIFI, I2C, I2S",
"username": "来自 - 上海 的 Chrome/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6-30T17:12:07"
},
{
"postip": "120.204.177.235",
"message": "4、 拥有丰富的 C / C + +开发经验;<br />\r\n5、 熟悉测试设备,如示波器;<br />\r\n<br />\r\n<br />\r\nKey words:<br />\r\nLinux kernel<br />\r\nALSA architecture and ALSA Driver<br />\r\nBSP development<br />\r\n<br />\r\n<br />\r\n联系方式:<br />\r\[email protected]<br />\r\nQQ:2839007150",
"username": "来自 - 上海 的 Chrome/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6-30T17:12:55"
}
] | [] | 相比起以往,linux内核开发这么专业的事情,在最近发布的《谁在编写 Linux》报告中,其无偿贡献者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这个报道由linux基金会撰写,上年有11.8%的内核开发是由无偿贡献者完成,相比2012年的14.6%下滑了19%。基金会说贡献者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即使是这样,在最新的《谁在编写 Linux》报告里,无偿贡献者还是最大的单一贡献来源,共做了11968 处修改,占整体的12.4%。然而,linux基金会说,企业贡献者共同占比越来越多,超过80%的内核贡献是由有偿的专业开发者完成的。 根据 linus Torvalds 说,这个有偿开发者趋势不会对 | 2015-04-16T07:25:00 | 2015-04-16T07:25:00 | 5,275 | /article-5275-1.html | 相比起以往,linux内核开发这么专业的事情,在最近发布的《谁在编写 Linux》报告中,其无偿贡献者降到了历史最低水平。
这个报道由linux基金会撰写,上年有11.8%的内核开发是由无偿贡献者完成,相比2012年的14.6%下滑了19%。基金会说贡献者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即使是这样,在最新的《谁在编写 Linux》报告里,无偿贡献者还是最大的单一贡献来源,共做了11968 处修改,占整体的12.4%。然而,linux基金会说,企业贡献者共同占比越来越多,超过80%的内核贡献是由有偿的专业开发者完成的。
根据 linus Torvalds 说,这个有偿开发者趋势不会对内核开发的本身有太多改变。
他向《Network World》说,“我认为不会改变太多的一个原因是,其实并不是‘无偿贡献者离开了’,而是‘编写内核的人很快就被雇走了’。”
Torvalds讲到,linux开发的改变有很多其他原因,很自然的,新的贡献者会经常冒出来;有很多原来的开发者,有的有着10年的经验,被很多对linux感兴趣的公司抢去了。
他说:“开始我们是自愿者,但我们后来也很高兴被请去开发linux。”
Torvalds 开始抽离了他的开发角色,根据报道在3.10的内核版本里面他个人发布了329个补丁,占04%。逐渐地,各个子系统的维护人员自己开始做代码检查与合并。
---
via: <http://www.infoworld.com/article/2885339/application-development/torvalds-people-who-start-writing-kernel-code-get-hired-really-quickly.html>
作者:[Jon Gold](http://www.infoworld.com/author/Jon-Gold/) 译者:[haimingfg](https://github.com/haimingf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 CentOS/RHEL 中为 Apache Tomcat 绑定 IPv4 地址 | Arun Pyasi |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bind-apache-tomcat-ipv4-centos/ |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在CentOS 7 Linux分布式系统中为Tomcat绑定IPv4。 Apache Tomcat 是由Apache 软件基金会 开发的开源web服务器和servlet容器。它实现了Java Servlet,JavaServer页面(JSP),Java的统一表达式语言,以及Sun Microsystems的Java的WebSocket规范,并提供了一个运行java代码的web服务器环境。 如果由于tomcat默认绑定到IPv6而导致我们的web服务器不能正常工作,就有必要将tomcat绑定到IPv4。众所周知,IPv6是为设备分配IP地址的现代方法,虽然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得到应用,但是现在并没有得到完全应用。由于没有用处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5/225640vhs29ms614zz9y45.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5/225640vhs29ms614zz9y45.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Tomcat"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8411,
"commentnum": 1,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73.163.142.90",
"message": "学习了",
"username": "来自 - 美国 的 Chrome/Linux 用户",
"date": "2015-04-17T02:34:19"
}
] | [] |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在CentOS 7 Linux分布式系统中为Tomcat绑定IPv4。 Apache Tomcat 是由Apache 软件基金会 开发的开源web服务器和servlet容器。它实现了Java Servlet,JavaServer页面(JSP),Java的统一表达式语言,以及Sun Microsystems的Java的WebSocket规范,并提供了一个运行java代码的web服务器环境。 如果由于tomcat默认绑定到IPv6而导致我们的web服务器不能正常工作,就有必要将tomcat绑定到IPv4。众所周知,IPv6是为设备分配IP地址的现代方法,虽然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得到应用,但是现在并没有得到完全应用。由于没有用处 | 2015-04-16T08:53:00 | 2015-04-16T08:53:00 | 5,277 | /article-5277-1.html |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如何在CentOS 7 Linux分布式系统中为Tomcat绑定IPv4。
**Apache Tomcat** 是由[Apache 软件基金会](http://www.apache.org/) 开发的开源web服务器和servlet容器。它实现了Java Servlet,JavaServer页面(JSP),Java的统一表达式语言,以及Sun Microsystems的Java的WebSocket规范,并提供了一个运行java代码的web服务器环境。

如果由于tomcat默认绑定到IPv6而导致我们的web服务器不能正常工作,就有必要将tomcat绑定到IPv4。众所周知,IPv6是为设备分配IP地址的现代方法,虽然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得到应用,但是现在并没有得到完全应用。由于没有用处,目前我们并不需要将我们的Tomcat服务器向IPv6转换,我们应该将其绑定到IPv4。
在开始将tomcat绑定到IPv4之前,我们应该确保在我们的CentOS 7中已经安装了tomcat。可以看这个[如何在CentOS 7.0服务器中安装tomcat 8](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install-tomcat-8-centos-7/)的指导。
### 1. 切换到tomcat用户
首先,我们要切换到 **tomcat** 用户。我们可以通过在shell或者终端中运行 **su tomcat** 命令完成。
```
# su tomcat
```

### 2. 找到文件 Catalina.sh
现在我们要进入Apache Tomcat安装目录下的bin文件夹,通常是 **/usr/share/apache-tomcat-8.0.x/bin/**, 这里的x是 Apache Tomcat发行版的子版本号。因为我的CentOS 7服务器中安装的版本是8.0.18,这里我的目录是 **/usr/share/apache-tomcat-8.0.18/bin/**。
```
$ cd /usr/share/apache-tomcat-8.0.18/bin
```
**注意:请用你系统中安装的Apache Tomcat的版本号替换8.0.18。**
在bin目录中,有一个名字是catalina.sh的脚本文件。这就是我们要编辑的文件,我们将在里面增加一行将tomcat绑定到IPv4的配置信息。你可以通过在shell或者终端中运行命令 **ls** 来查看这个文件。
```
$ ls
```

### 3. 配置 Catalina.sh
如图所示,我们将在catalina.sh脚本文件的最后增加一行 `JAVA_OPTS= "$JAVA_OPTS -Djava.net.preferIPv4Stack=true -Djava.net.preferIPv4Addresses"`。我们可以使用我们喜欢的文本编辑器来编辑这个文件,例如nano、vim等等。这里我们使用nano。
```
$ nano catalina.sh
```

然后,如下图所示,将该行增加到文件。

现在,我们已经将配置信息增加到文件中。保存文件并退出nano。
### 4. 重启
现在,我们通过重启tomcat服务器使配置生效。我们要先运行shutdown.sh,然后运行startup.sh。
```
$ ./shutdown.sh
```
运行可执行文件startup.sh:
```
$ ./startup.sh
```

这将重启我们的tomcat服务器并加载将服务器绑定到IPv4的配置信息。
### 结尾
好了,我们终于将我们运行在CentOS 7 Linux发行版上的tomcat服务器绑定到IPv4上了。尽管IPv6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得到应用,但由于现在还没有使用,如果因为将你的Tomcat服务器绑定到IPv6上而使得你的tomcat服务器不工作,就有必要将tomcat绑定到IPv4上,这也很简单。如果你有任何疑问,建议,反馈,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写下来,让我们知道有什么需要增加或者改进。非常感谢!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bind-apache-tomcat-ipv4-centos/>
作者:[Arun Pyasi](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p/)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在 Apache、NGINX 和 Lighttpd 上启用 HTTP 公钥固定扩展(HPKP) | Remy van Elst | https://raymii.org/s/articles/HTTP_Public_Key_Pinning_Extension_HPKP.html | 编者按:前段时间,Google 报告说 CNNIC 签发的一个中级 CA 签发了一个伪造的 Google 证书,从而导致 Google 和 Mozilla 在其产品中取消了对 CNNIC 后继签发的证书信任。 本文就来讲述一下,这种伪造证书是如何被 Google 发现的,其技术机制是什么?如何在网站服务器上实现伪造证书防御和报告机制。 公钥固定(Public Key Pinning)是指一个证书链中必须包含一个白名单中的公钥,也就是说只有被列入白名单的证书签发机构(CA)才能为某个域名*.example.com签发证书,而不是你的浏览器中所存储的任何 CA 都可以为之签发。本文讲述了这种机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6/182724cfrflf9lw44xxich.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6/182724cfrflf9lw44xxich.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HTTPS",
"HPKP",
"HSTS"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9165,
"commentnum": 4,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3.114.59.60",
"message": "求Apache2 开启https的教程,win和linux的都可以,网上找到的都和模糊",
"username": "来自 - 北京 的 Chrome/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4-16T20:38:28"
},
{
"postip": "14.205.15.39",
"message": "感谢文章的翻译和发布者,我的网站也启用hpkp了",
"username": "来自云南大理的 Chrome 5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12-20T10:42:57"
},
{
"postip": "183.198.26.223",
"message": "【握手】",
"username": "linux [Chrome 55.0|Mac 10.11]",
"date": "2016-12-20T12:59:50"
},
{
"postip": "117.176.109.253",
"message": "友情提示:<br />\r\nChrome 68 开始弃用 HPKP,在 Chrome 72 正式移除 HPKP。<br />\r\n所以不用配置这玩意了。",
"username": "来自四川南充的 Chrome 70.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22-01-21T20:09:21"
}
] | [
{
"raid": 5266,
"displayorder": 0
},
{
"raid": 5374,
"displayorder": 0
}
] | 编者按:前段时间,Google 报告说 CNNIC 签发的一个中级 CA 签发了一个伪造的 Google 证书,从而导致 Google 和 Mozilla 在其产品中取消了对 CNNIC 后继签发的证书信任。 本文就来讲述一下,这种伪造证书是如何被 Google 发现的,其技术机制是什么?如何在网站服务器上实现伪造证书防御和报告机制。 公钥固定(Public Key Pinning)是指一个证书链中必须包含一个白名单中的公钥,也就是说只有被列入白名单的证书签发机构(CA)才能为某个域名*.example.com签发证书,而不是你的浏览器中所存储的任何 CA 都可以为之签发。本文讲述了这种机 | 2015-04-16T18:27:21 | 2015-04-16T18:27:21 | 5,282 | /article-5282-1.html |
>
> 编者按:前段时间,Google 报告说 CNNIC 签发的一个中级 CA 签发了一个伪造的 Google 证书,从而导致 Google 和 Mozilla 在其产品中取消了对 CNNIC 后继签发的证书信任。
>
>
> 本文就来讲述一下,这种伪造证书是如何被 Google 发现的,其技术机制是什么?如何在网站服务器上实现伪造证书防御和报告机制。
>
>
>
公钥固定(Public Key Pinning)是指一个证书链中必须包含一个白名单中的公钥,也就是说只有被列入白名单的证书签发机构(CA)才能为某个域名`*.example.com`签发证书,而不是你的浏览器中所存储的任何 CA 都可以为之签发。本文讲述了这种机制的背景知识,并提供了 Apache、 Lighttpd 和 NGINX 上的配置范例。

### HTTP 公钥固定扩展
用你使用的银行做个例子,它一直使用 CA 公司 A 为其签发证书。但是在当前的证书体系下,CA 公司 B、CA 公司 C 和 NSA 的 CA 都能给你的银行创建证书,而你的浏览器会毫无疑虑的接受它们,因为这些公司都是你所信任的根 CA。
如果你的银行实现了 HPKP 并固定了它们的第一个中级证书(来自 CA 公司 A),那么浏览器将不会接受来自CA 公司 B 和 CA 公司 C 的证书,即便它们也有一个有效的信任链。HPKP 也允许你的浏览器将这种违例行为报告给该银行,以便银行知道被伪造证书攻击了。
HTTP 公钥固定扩展是一个从2011年开始开发的针对 HTTP 用户代理(即浏览器)的公钥固定标准。它由 Google 发起,甚至在 Chrome 中实现的固定机制可以使用一个人工维护的网站公钥固定列表,这个列表包含了固定的几个网站的公钥签名。(LCTT 译注:Chrome 和 FireFox 32 及以后版本都支持公钥固定机制,并使用内置的人工维护的公钥固定列表数据,这些数据随着浏览器软件的更新而更新,主要包括几个大型站点。目前还只有 Chrome 38+ 支持通过 HTTP 响应头传递公钥固定信息。)
以下是 HPKP 的几个功能简述:
* HPKP 是在 HTTP 层面设置的,使用 `Public-Key-Pins` (PKP)响应头。
* 该规则的保留周期通过 max-age 参数设置,单位是秒。
* PKP 响应头只能用于正确的安全加密通讯里面。
* 如果出现了多个这样的响应头,则只处理第一个。
* 固定机制可以使用`includeSubDomains`参数扩展到子域。
* 当接收到一个新的 PKP 响应头时,它会覆盖之前存储的公钥固定和元数据。
* 公钥固定是用哈希算法生成的,其实是一个“主题公钥信息(SKPI)”指纹。
本文首先会介绍一些 HPKP 工作的原理,接下来我们会展示给你如何得到需要的指纹并配置到 web 服务器中。
### SPKI 指纹 - 理论
以下摘自 Adam Langley 的[帖子](http://www.imperialviolet.org/2011/05/04/pinning.html),我们哈希的是一个公钥,而不是证书:
>
> 通常来说,对证书进行哈希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案,但是其实这是错的。不能这样做的原因是 CA 证书可以不断重新签发:同一个公钥、主题名可以对应多个证书,而这些证书有不同的延展或失效时间。浏览器从下至上地在证书池中构建证书链时,另外一个版本的证书可能就替代匹配了你原本所期望的证书。
>
>
> 举个例子,StartSSL 有两个根证书:一个是以 SHA1 签名的,另外是一个是 SHA256。如果你希望固定住 StartSSL 作为你的 CA,那么你该使用哪个证书呢?你也许可以使用这两个,但是如果我不告诉你,你怎么会知道还有一个根证书呢?
>
>
> 相反地,对公钥进行哈希则不会有这个问题:
>
>
> 浏览器假定子证书是固定不动的:它总是证书链的起点。子证书所携带的签名一定是一个有效的签名,它来自其父证书给这个证书专门签发的。这就是说,父证书的公钥相对于子证书来说是固定的。所以可推论公钥链是固定的。
>
>
> 唯一的问题是你不能固定到一个交叉认证的根证书上。举个例子,GoDaddy 的根证书是 Valicert 签名的,这是为了让那些不能识别 GoDaddy 根证书的老客户可以信任其证书。然而,你不能固定到 Valicert 上,因为新的客户在证书链上发现了 GoDaddy 证书就会停止上溯(LCTT 译注:所以就找不到固定信息了)。
>
>
> 此外,我们是对 SubjectPublicKeyInfo(SPKI)进行哈希而不是对公钥位串。SPKI 包括了公钥类型、公钥自身及其相关参数。这很重要,因为如果对公钥进行哈希就有可能导致发生曲解攻击。对于一个 Diffie-Hellman 公钥而言:如果仅对公钥进行哈希,而不是对完整的 SPKI,那么攻击者可以使用同样的公钥而让客户端将其解释为其它组。同样地,这样也有可能强制将一个 RSA 密钥当成 DSA 密钥解释等等。
>
>
>
### 固定在哪里
你应该固定在什么地方?固定你自己的公钥并不是一个最好的办法。你的密钥也许会改变或撤销。你也许会使用多个证书,经常轮换证书的话密钥就改变了。也许由于服务器被入侵而撤销证书。
最容易但是不是太安全的方法是固定第一个中级 CA 证书。该证书是签名在你的网站证书之上的,所以签发该证书的 CA 的公钥肯定是在证书链上的。
采用这种方法你可以从同一个 CA 更新你的证书而不用担心固定信息不对。如果该 CA 发行了一个不同的根证书,也许你会遇到一些问题,对此并没有太好的解决方案。不过你可以通过如下做法来减轻这种问题的影响:
* 从一个不同的 CA 申请一个备用的证书,并固定该备份。
RFC 里面说你至少需要做两个固定。一个是当前连接所使用的证书链上的,另外一个是备份的。
另外的固定是对备份公钥的,它可以是来自另外一个给你签发证书的不同 CA 的 SKPI 指纹。
在这个问题上还有一种**更安全**的方法,就是事先创建好至少三个独立的公钥(使用 OpenSSL,参见[此页](https://raymii.org/s/software/OpenSSL_Command_Generator.html) 了解 Javascript OpenSSL 命令生成器),并将其中两个备份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离线存储、不要放到网上。
为这三个证书创建 SPKI 指纹并固定它们,然后仅使用第一个作为当前的证书。当需要时,你可以使用备份密钥之一。不过你需要让 CA 给你做签名来生成证书对,这可能需要几天,依你的 CA 的工作情况而定。
对于 HPKP 来说这没有问题,因为我们使用的是公钥的 SPKI 哈希,而不是证书。失效或不同的 CA 签名链并不影响。
如果你按照上述方法生成并安全存储了至少三个独立的密钥,并固定它们,也可以防止你的 CA 撤销你的网站证书并签发一个假证书时出现问题。
### SPKI 指纹
可以使用如下的 OpenSSL 命令来生成 SPKI 指纹,它出现在 [RFC 草案](https://tools.ietf.org/html/draft-ietf-websec-key-pinning-21#appendix-A) 中:
```
openssl x509 -noout -in certificate.pem -pubkey | \
openssl asn1parse -noout -inform pem -out public.key;
openssl dgst -sha256 -binary public.key | openssl enc -base64
```
结果:
```
klO23nT2ehFDXCfx3eHTDRESMz3asj1muO+4aIdjiuY=
```
上面输入的 `certificate.pem` 文件是本站(https://raymii.org)的证书链中第一个证书。(在写本文时, `COMODO RSA Domain Validation Secure Server CA, 序列号 2B:2E:6E:EA:D9:75:36:6C:14:8A:6E:DB:A3:7C:8C:07` )。
你也需要同样对你的另外两个备份公钥生成指纹。
### 故障
在写本文时(2015/1),唯一支持 HPKP 的浏览器(chrome)有一个严重的问题:Chrome 并不能够区分 HSTS 和 HPKP 响应头中的 max-age 和 includeSubdomains 参数。也就是说,如果你的 HSTS 和 HPKP 设置了不同的 max-age 和 includeSubdomains 参数,它们会互相搞乱。关于这个故障的更多信息参见:<https://code.google.com/p/chromium/issues/detail?id=444511>。感谢 Scott Helme([https://scotthelme.co.uk](https://scotthelme.co.uk/))发现并告诉我这个 Chromium 项目的问题。
### Web 服务器配置
下面你可以看到三个主流 Web 服务器的配置方法。这只是一个 HTTP 响应头,绝大多数 Web 服务器都可以设置它。它只需要设置到 HTTPS 网站上。
下面的例子固定到 `COMODO RSA Domain Validation Secure Server CA` 及备份的 `Comodo PositiveSSL` CA 上,30天失效期,包括所有的子域。
#### Apache
编辑你的 Apache 配置文件(如 `/etc/apache2/sites-enabled/website.conf 或 /etc/apache2/httpd.conf`),并添加下列行到你的 VirtualHost 中:
```
# 如需要,载入 headers 模块。
LoadModule headers_module modules/mod_headers.so
Header set Public-Key-Pins "pin-sha256=\"klO23nT2ehFDXCfx3eHTDRESMz3asj1muO+4aIdjiuY=\"; pin-sha256=\"633lt352PKRXbOwf4xSEa1M517scpD3l5f79xMD9r9Q=\"; max-age=2592000; includeSubDomains"
```
#### Lighttpd
Lighttpd 更简单一些,将下列行添加到你的 Lighttpd 配置文件(如 `/etc/lighttpd/lighttpd.conf`):
```
server.modules += ( "mod_setenv" )
$HTTP["scheme"] == "https" {
setenv.add-response-header = ( "Public-Key-Pins" => "pin-sha256=\"klO23nT2ehFDXCfx3eHTDRESMz3asj1muO+4aIdjiuY=\"; pin-sha256=\"633lt352PKRXbOwf4xSEa1M517scpD3l5f79xMD9r9Q=\"; max-age=2592000; includeSubDomains")
}
```
#### NGINX
NGINX 的配置更简短。添加以下行到你的 HTTPS 配置的 server 块中:
```
add_header Public-Key-Pins 'pin-sha256="klO23nT2ehFDXCfx3eHTDRESMz3asj1muO+4aIdjiuY="; pin-sha256="633lt352PKRXbOwf4xSEa1M517scpD3l5f79xMD9r9Q="; max-age=2592000; includeSubDomains';
```
### 报告功能
HPKP 报告功能允许浏览器报告任何违例给你。
如果你在响应头中添加了附加的 `report-uri="http://example.org/hpkp-report"` 参数,并用该 URI 处理接收到的数据的话,客户端会在发现违例时发送报告给你。这个报告是以 POST 方式发送到你指定的 report-uri 上,并以类似下面的 JSON 格式:
```
{
"date-time": "2014-12-26T11:52:10Z",
"hostname": "www.example.org",
"port": 443,
"effective-expiration-date": "2014-12-31T12:59:59",
"include-subdomains": true,
"served-certificate-chain": [
"-----BEGINCERTIFICATE-----\nMIIAuyg[...]tqU0CkVDNx\n-----ENDCERTIFICATE-----"
],
"validated-certificate-chain": [
"-----BEGINCERTIFICATE-----\nEBDCCygAwIBA[...]PX4WecNx\n-----ENDCERTIFICATE-----"
],
"known-pins": [
"pin-sha256=\"dUezRu9zOECb901Md727xWltNsj0e6qzGk\"",
"pin-sha256=\"E9CqVKB9+xZ9INDbd+2eRQozqbQ2yXLYc\""
]
}
```
### 非强制,只报告
HPKP 也可以设置为非强制的,可以使用 `Public-Key-Pins-Report-Only` 来只发送违例报告给你。
这样可以让你在网站不可访问或 HPKP 配置不正确时不固定,之后你可以将这个响应头改为 `Public-Key-Pins` 来强制固定。
---
via: <https://raymii.org/s/articles/HTTP_Public_Key_Pinning_Extension_HPKP.html>
作者:[Remy van Elst](https://raymii.org/) 译者:[wxy](https://github.com/wxy)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10个所需的IT技能,助你职场成功 | Avishek Kumar | http://www.tecmint.com/famous-it-skills-in-demand-that-will-get-you-hired/ | 在本篇中,我们将指点顶尖的IT技能,这会帮助你找到理想的工作。这些资料和统计结果是会伴随市场和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只要有任何主要的变化,我们会尽可能地更新列表。所有的统计数据基于最近的,全球一些IT公司的招聘信息和需求。 1. VMware VMware公司设计的虚拟化和云计算软件高居榜首。VMware首次宣布商业支持x86架构的虚拟化。VMware的招聘需求在上个季度已经增长至16%。 最新稳定发行版: 11.0 2. MySQL 这款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憾居第二。直到2013年,MySQL都还是第二大使用广泛的RDBMS(注: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8/225806hh6f6nooonlcna2o.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8/225806hh6f6nooonlcna2o.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i-cuckoo | false | [
"工作",
"招聘"
] | 职业生涯 | {
"viewnum": 9250,
"commentnum": 4,
"favtimes": 5,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19.136.74.172",
"message": "噢噢,产品技能……",
"username": "文剑一飞",
"date": "2015-04-19T10:38:57"
},
{
"postip": "14.123.201.205",
"message": "最好学习postgresql,mysql不咋好用",
"username": "来自 - 广东珠海 的 Chrome/Linux 用户",
"date": "2015-04-19T11:54:30"
},
{
"postip": "114.83.245.171",
"message": "PL\\sql 的确下降了好多....工作都不好找了",
"username": "hyplove",
"date": "2015-04-19T16:53:46"
},
{
"postip": "183.198.2.157",
"message": "Apache和tomcat有什么区别?",
"username": "来自 - 河北石家庄 的 Safari/Linux 用户",
"date": "2015-04-22T01:35:41"
}
] | [] | 在本篇中,我们将指点顶尖的IT技能,这会帮助你找到理想的工作。这些资料和统计结果是会伴随市场和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只要有任何主要的变化,我们会尽可能地更新列表。所有的统计数据基于最近的,全球一些IT公司的招聘信息和需求。 1. VMware VMware公司设计的虚拟化和云计算软件高居榜首。VMware首次宣布商业支持x86架构的虚拟化。VMware的招聘需求在上个季度已经增长至16%。 最新稳定发行版: 11.0 2. MySQL 这款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憾居第二。直到2013年,MySQL都还是第二大使用广泛的RDBMS(注: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 | 2015-04-19T09:54:00 | 2015-04-19T09:54:00 | 5,303 | /article-5303-1.html | 在本篇中,我们将指点顶尖的IT技能,这会帮助你找到理想的工作。这些资料和统计结果是会伴随市场和需求的变化而变化的。只要有任何主要的变化,我们会尽可能地更新列表。所有的统计数据基于最近的,全球一些IT公司的招聘信息和需求。

### 1. VMware
VMware公司设计的虚拟化和云计算软件高居榜首。VMware首次宣布商业支持x86架构的虚拟化。VMware的招聘需求在上个季度已经增长至16%。
最新稳定发行版: 11.0
### 2. MySQL
这款开源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憾居第二。直到2013年,MySQL都还是第二大使用广泛的RDBMS(注: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上季度MySQL的招聘需求已经达到了11%。非常著名的MarialDB就是来自被甲骨文公司收购之后的MySQL的分支。值得掌握。
最新稳定发行版: 5.6.23
### 3. Apache
这个跨平台的开源网页(HTTP)服务器位居第三。截至上个季度,Apache的招聘需求已经超过了13%。
最新稳定发行版: 2.4.12
### 4. AWS
AWS是亚马逊网站提供的所有远程计算服务的集合,AWS排在第四位。上个季度,AWS的招聘需求已经呈现出将近14%的增长。
### 5. Puppet
Puppet作为配置管理系统被应用在设置IT基础架构,它排在第五位。它用Ruby语言编写,属于客户端-服务器型的结构。上个季度puppet的招聘需求已经增长超过9%。
最新稳定发行版: 3.7.3
### 6. Hadoop
Hadoop是用Java编写的一款开源软件框架,用于处理大数据。列表中Hadoop位列第六。对Hadoop的招聘需求在上个季度已经下降了0.2个百分点。
最新稳定发行版: 2.6.0
### 7. Git
Linux Torvalds最初编写的著名版本控制系统Git排在了第七。Git的招聘需求在上个季度已经超过了7%。
最新稳定发行版: 2.3.4
### 8. Oracle PL/SQL
Oracle公司开发的SQL扩展版,占据第八的位置。PL/SQL从Oracle 7后就包含在Oracle数据库中。它在上个季度已经呈现将近8%的衰退。
### 9. Tomcat
这个开源网页服务器和服务程序容器出现在了第九的位置。在上个季度,它已经表现出需求增长,将近15%。
最新稳定发行版: 8.0.15
### 10. SAP
这款最著名的企业资源规划软件排在了第十。上个季度SAP在需求市场表现出将近3.5%的增长。
具体数据表格如下:
| 1. | VMware | **16% +** |
| 2. | MySQL | **11% +** |
| 3. | Apache | **13% +** |
| 4. | Amazon web services (AWS) | **14% +** |
| 5. | Puppet | **9% +** |
| 6. | Hadoop | **0.2% +** |
| 7. | Git | **7% +** |
| 8. | Oracle PL/SQL | **8% -** |
| 9. | Tomcat | **15% +** |
| 10. | SAP | **3.5% +** |
这篇文章就到这里,我会积极跟进这个系列的下一部分。敬请期待,保持联系,积极评论。不要忘了给我们提供你的反馈。喜欢的话就分享吧,让更多人认识我们。
---
via: <http://www.tecmint.com/famous-it-skills-in-demand-that-will-get-you-hired/>
作者:[Avishek Kumar](http://www.tecmint.com/author/avishek/) 译者:[wi-cuckoo](https://github.com/wi-cuckoo) 校对:[Caroline](https://github.com/carolinewuyan)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Docker容器中运行GUI程序 | Arun Pyasi |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run-gui-apps-docker-container/ | 各位,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在Docker之中运行GUI程序。我们可以轻易地在Docker容器中运行大多数GUI程序且不出错。Docker是一个开源项目,提供了一个打包、分发和运行任意程序的轻量级容器的开放平台。它没有语言支持、框架或者打包系统的限制,并可以运行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从小型的家用电脑到高端的服务器都可以运行。这让人们可以打包不同的包用于部署和扩展网络应用,数据库和后端服务而不必依赖于特定的栈或者提供商。 下面是我们该如何在Docker容器中运行GUI程序的简单步骤。本教程中,我们会用Firefox作为例子。 1. 安装 Docker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8/232858p2oz2upa22bpwa22.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8/232858p2oz2upa22bpwa22.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Docker",
"GUI"
] | 容器与云 | {
"viewnum": 26186,
"commentnum": 7,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2.20.48.246",
"message": "然而我并没有运行成功",
"username": "LouisWei",
"date": "2015-05-23T13:55:11"
},
{
"postip": "60.166.58.226",
"message": "你可能需要设置xhost",
"username": "来自 - 安徽合肥 的 Firefox/Linux 用户",
"date": "2015-06-15T15:29:48"
},
{
"postip": "60.166.58.226",
"message": "(process:227): GLib-CRITICAL **: g_slice_set_config: assertion 'sys_page_size == 0' failed<br />\r\n这种错误不知到你可遇到过?<br />\r\n我是archlinux系统",
"username": "来自 - 安徽合肥 的 Firefox/Linux 用户",
"date": "2015-06-15T15:30:56"
},
{
"postip": "222.20.48.16",
"message": "最近我一直在看docker如何运行一个gui程序, 但别人写的dockerfile都有所不同, 我还是没能探索一条普适的方法",
"username": "LouisWei",
"date": "2015-06-15T21:19:39"
},
{
"postip": "106.120.220.78",
"message": "确实这个好像是没有普适的方法,但是目前看起来就这几个方式。",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6-16T13:37:57"
},
{
"postip": "222.128.9.171",
"message": "DISPLAY=$DISPLAY 不生效<br />\r\nDISPLAY=docker0IP$DISPLAY <br />\r\n加上 ifconfig 里 docker0 ip的这样是可以的",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103.0|Mac 10.15 用户",
"date": "2022-07-08T10:38:38"
},
{
"postip": "222.128.9.171",
"message": "DISPLAY=$DISPLAY 不生效<br />\r\nDISPLAY=docker0IP$DISPLAY <br />\r\n加上 ifconfig 里 docker0 ip的这样是可以的",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103.0|Mac 10.15 用户",
"date": "2022-07-08T10:38:41"
}
] | [] | 各位,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在Docker之中运行GUI程序。我们可以轻易地在Docker容器中运行大多数GUI程序且不出错。Docker是一个开源项目,提供了一个打包、分发和运行任意程序的轻量级容器的开放平台。它没有语言支持、框架或者打包系统的限制,并可以运行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从小型的家用电脑到高端的服务器都可以运行。这让人们可以打包不同的包用于部署和扩展网络应用,数据库和后端服务而不必依赖于特定的栈或者提供商。 下面是我们该如何在Docker容器中运行GUI程序的简单步骤。本教程中,我们会用Firefox作为例子。 1. 安装 Docker | 2015-04-20T08:10:00 | 2015-04-20T08:10:00 | 5,304 | /article-5304-1.html | 各位,今天我们将学习如何在[Docker](http://docker.io/)之中运行GUI程序。我们可以轻易地在Docker容器中运行大多数GUI程序且不出错。Docker是一个开源项目,提供了一个打包、分发和运行任意程序的轻量级容器的开放平台。它没有语言支持、框架或者打包系统的限制,并可以运行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从小型的家用电脑到高端的服务器都可以运行。这让人们可以打包不同的包用于部署和扩展网络应用,数据库和后端服务而不必依赖于特定的栈或者提供商。

下面是我们该如何在Docker容器中运行GUI程序的简单步骤。本教程中,我们会用Firefox作为例子。
### 1. 安装 Docker
在开始前,我们首先得确保在Linux主机中已经安装了Docker。这里,我运行的是CentOS 7 主机,我们将运行yum管理器和下面的命令来安装Docker。
```
# yum install docker
```

```
# systemctl restart docker.service
```
### 2. 创建 Dockerfile
现在,Docker守护进程已经在运行中了,我们现在准备创建自己的Firefox Docker容器。我们要创建一个Dockerfile,在其中我们要输入需要的配置来创建一个可以工作的Firefox容器。为了运行 Docker 镜像我们需要使用最新版本的CentOS。要创建 Docker 镜像,我们需要用文本编辑器创建一个名为Dockerfile的文件。
```
# nano Dockerfile
```
接着,在Dockerfile中添加下面的行并保存。
```
#!/bin/bash
FROM centos:7
RUN yum install -y firefox
# 用你自己的 uid /gid 替换下面的0
RUN export uid=0 gid=0
RUN mkdir -p /home/developer
RUN echo "developer:x:${uid}:${gid}:Developer,,,:/home/developer:/bin/bash" >> /etc/passwd
RUN echo "developer:x:${uid}:" >> /etc/group
RUN echo "developer ALL=(ALL) NOPASSWD: ALL" >> /etc/sudoers
RUN chmod 0440 /etc/sudoers
RUN chown ${uid}:${gid} -R /home/developer
USER developer
ENV HOME /home/developer
CMD /usr/bin/firefox
```

**注意:在第四行的配置中,用你自己的用户和组id来替换0。 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命令在shell或者终端中得到uid和gid。**
```
# id $USER
```

### 3. 构造Docker容器
下面我们就要根据上面的Dockerfile构建一个容器。它会安装firefox浏览器和它需要的包。它接着会设置用户权限并让它可以工作。这里镜像名是firefox,你可以根据你的需要命名。
```
# docker build --rm -t firefox .
```

### 4. 运行Docker容器
现在,如果一切顺利,我们现在可以在运行在CentOS 7镜像中的Docker容器里面运行我们的GUI程序也就是Firefox浏览器了。
```
# docker run -ti --rm -e DISPLAY=$DISPLAY -v /tmp/.X11-unix:/tmp/.X11-unix firefox
```
### 总结
在Docker容器中运行GUI程序是一次很棒的体验,它对你的主机文件系统没有任何的伤害。它完全依赖你的Docker容器。本教程中,我尝试了CentOS 7 Docker中的Firefox。我们可以用这个技术尝试更多的GUI程序。如果你有任何问题、建议、反馈请在下面的评论栏中写下来,这样我们可以提升或更新我们的内容。谢谢!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run-gui-apps-docker-container/>
作者:[Arun Pyasi](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p/)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在 Ubuntu14.10/Mint7 上安装 Gnome Flashback 经典桌面 | Silver Moon | http://www.binarytides.com/install-gnome-flashback-ubuntu/ | 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Unity桌面,Gnome Flashback桌面环境是一个简单的并且很棒的选择,让你能找回曾经经典的桌面。 Gnome Flashback基于GTK3并提供与原先gnome桌面视觉上相似的界面。 Gnome Flashback的另一个改变是采用了源自mint和xface的MATE桌面,但无论mint还是xface都是基于GTK2的。 安装 Gnome Flashback 在你的ubuntu上安装以下包即可: $ sudo apt-get install gnome-session-flashback 然后注销返回到登录界面,单击密码输入框右上角的徽标型按钮,即可选择桌面环境。可供选择的有Gnome Flashback (Metacity) 会话模式和Gnome F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0/134422exq411ycntc1rrv7.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0/134422exq411ycntc1rrv7.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martin2011qi | false | [
"桌面",
"Gnome Flashback"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11406,
"commentnum": 4,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75.12.145.131",
"message": "话说用了Ubuntu后转到CentOS的GUI那叫一个受罪。",
"username": "Esteem",
"date": "2015-04-20T17:58:04"
},
{
"postip": "221.226.1.254",
"message": "可以尝试定制,或者最新的7 还不错",
"username": "丶Nature",
"date": "2015-04-20T21:23:53"
},
{
"postip": "123.120.79.254",
"message": "CENTOS 你用啥 GUI 啊。。。",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4-20T21:32:57"
},
{
"postip": "123.120.79.254",
"message": "CENTOS 你用啥 GUI 啊。。。",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4-20T21:33:06"
}
] | [] | 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Unity桌面,Gnome Flashback桌面环境是一个简单的并且很棒的选择,让你能找回曾经经典的桌面。 Gnome Flashback基于GTK3并提供与原先gnome桌面视觉上相似的界面。 Gnome Flashback的另一个改变是采用了源自mint和xface的MATE桌面,但无论mint还是xface都是基于GTK2的。 安装 Gnome Flashback 在你的ubuntu上安装以下包即可: $ sudo apt-get install gnome-session-flashback 然后注销返回到登录界面,单击密码输入框右上角的徽标型按钮,即可选择桌面环境。可供选择的有Gnome Flashback (Metacity) 会话模式和Gnome F | 2015-04-20T13:40:00 | 2015-04-20T13:40:00 | 5,310 | /article-5310-1.html | 如果你不喜欢现在的Unity桌面,[Gnome Flashback](https://wiki.gnome.org/action/show/Projects/GnomeFlashback?action=show&redirect=GnomeFlashback)桌面环境是一个简单的并且很棒的选择,让你能找回曾经经典的桌面。
Gnome Flashback基于GTK3并提供与原先gnome桌面视觉上相似的界面。
Gnome Flashback的另一个改变是采用了源自mint和xface的MATE桌面,但无论mint还是xface都是基于GTK2的。
### 安装 Gnome Flashback
在你的ubuntu上安装以下包即可:
```
$ sudo apt-get install gnome-session-flashback
```
然后注销返回到登录界面,单击密码输入框右上角的徽标型按钮,即可选择桌面环境。可供选择的有Gnome Flashback (Metacity) 会话模式和Gnome Flashback (Compiz)会话模式。
Metacity更轻更快,而Compiz则能带给你更棒的桌面效果。下面是我使用gnome flashback桌面的截图。
桌面采用了elementary OS的壁纸和Plank dock并且移除了底部面板。这些都会在这篇教程中涉及到。

在安装好gnome flashback桌面以后也许你对效果还不满意,这样你可能需要执行接下来的一系列操作来对它进行微调。
### 1. 安装 Gnome Tweak Tool
Gnome Tweak Tool能够帮助你定制比如字体、主题等,这些在Unity桌面的控制中心是十分困难,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 sudo apt-get install gnome-tweak-tool
```
启动按步骤: 应用程序 > 系统工具 > 首选项 > Tweak Tool
### 2. 在面板上添加小应用
默认的右键点击面板是没有效果的。你可以尝试在右键点击面板的同时按住键盘上的Alt+Super (win)键,这样就会出现定制面板的相关选项。
你可以修改或删除面板,并在上面添加些小应用。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移除了底部面板,并用Plank dock来代替它的位置。
在顶部面板的中间添加一个显示时间的小应用。通过配置使它显示时间和天气。
同样的添加一个工作空间切换器到顶部面板,并创建合适个数的工作空间。
### 3. 将窗口标题栏的按钮右置
在ubuntu中,最小化、最大化和关闭按钮默认是在标题栏左侧的。需要稍作手脚才能让他们乖乖回到右边去。
想让窗口的按钮到右边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这是我在askubuntu上找到的。
```
$ gsettings set org.gnome.desktop.wm.preferences button-layout 'menu:minimize,maximize,close'
```
### 4.安装 Plank dock
plank dock位于屏幕底部,用于启动应用和切换打开的窗口。它会在必要的时间隐藏自己,并在需要的时候出现。elementary OS使用的dock就是plank dock。
运行以下命令安装: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ricotz/docky -y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plank -y
```
现在启动:应用程序 > 附件 > Plank。若想让它开机自动启动,找到 应用程序 > 系统工具 > 首选项 > 启动应用程序 并将“plank”的命令加到列表中。
### 5. 安装 Conky 系统监视器
Conky非常酷,它用系统的中如CPU和内存使用率的统计值来装饰桌面。它不太占资源,并且绝大部分情况下运行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运行如下命令安装:
```
$ sudo apt-add-repository -y ppa:teejee2008/ppa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conky-manager
```
现在启动:应用程序 > 附件 > Conky Manager ,选择你想在桌面上显示的部件。Conky Manager同样可以配置到启动项中。
### 6. 安装CCSM
如果你更愿意使用Gnome Flashback (Compiz),那么CCSM将是你配置桌面特效的得力助手。
运行以下命令安装:
```
$ sudo apt-get install compizconfig-settings-manager
```
启动按步骤: 应用程序 > 系统工具 > 首选项 > CompizConfig Settings Manager.
>
> 在虚拟机中经常会发生compiz会话中装饰窗口消失。可以通过启动Compiz设置,并启用"Copy to texture"插件,注销后重新登录即可。
>
>
>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Compiz 会话会比Metacity慢。
---
via: <http://www.binarytides.com/install-gnome-flashback-ubuntu/>
作者:[Silver Moon](https://plus.google.com/117145272367995638274/posts) 译者:[martin2011qi](https://github.com/martin2011q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 Shell脚本面试25问 | Pradeep Kumar | http://www.linuxtechi.com/linux-shell-scripting-interview-questions-answers/ | Q:1 Shell脚本是什么、它是必需的吗? 答:一个Shell脚本是一个文本文件,包含一个或多个命令。作为系统管理员,我们经常需要使用多个命令来完成一项任务,我们可以添加这些所有命令在一个文本文件(Shell脚本)来完成这些日常工作任务。 Q:2 什么是默认登录shell,如何改变指定用户的登录shell 答:在Linux操作系统,/bin/bash是默认登录shell,是在创建用户时分配的。使用chsh命令可以改变默认的shell。示例如下所示: # chsh 用户名 -s 新shell # chsh linuxtechi -s /bin/sh Q:3 可以在shell脚本中使用哪些类型的变量? 答:在shell脚本,我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0/150204htfznh8zzw3alua8.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0/150204htfznh8zzw3alua8.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Vic020 | false | [] | 技术 | {
"viewnum": 20981,
"commentnum": 8,
"favtimes": 18,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1.31.20.73",
"message": "good",
"username": "XYJK1002",
"date": "2015-04-20T16:15:16"
},
{
"postip": "221.226.1.254",
"message": "这也是shell基础了~",
"username": "丶Nature",
"date": "2015-04-20T19:11:41"
},
{
"postip": "117.136.0.228",
"message": "求 Q23 范例",
"username": "来自 - 北京 的 Chrome/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5-14T00:13:20"
},
{
"postip": "39.169.156.71",
"message": "Q23是怎么回事? 哪位帮助解释一下……",
"username": "kashu [Firefox 39.0|Ubuntu]",
"date": "2015-08-03T22:33:03"
},
{
"postip": "123.120.50.14",
"message": "这有什么问题么?",
"username": "linux [Chrome 44.0|Mac 10.10]",
"date": "2015-08-04T00:27:47"
},
{
"postip": "39.178.226.21",
"message": "do { sleep 3 && echo 123; } while ( : )<br />\r\n运行不了,我写的有问题吗?<br />\r\n<br />\r\nbash: syntax error near unexpected token `do'",
"username": "kashu [Firefox 39.0|Ubuntu]",
"date": "2015-08-04T17:32:35"
},
{
"postip": "123.120.50.14",
"message": "果然是不行,这个得研究下。",
"username": "linux [Chrome 44.0|Mac 10.10]",
"date": "2015-08-04T20:35:45"
},
{
"postip": "39.178.226.21",
"message": "其实我想说的是,这老外写这文章时是不是搞错了?<br />\r\nshell里有这样的语法吗? 是不是和别的的编程语言弄混淆了……<br />\r\n<br />\r\n我昨天给那老外的博客留言问他,现在还没看到留言和回复,可能是还没审核留言吧",
"username": "kashu [Firefox 39.0|Ubuntu]",
"date": "2015-08-04T22:39:10"
}
] | [] | Q:1 Shell脚本是什么、它是必需的吗? 答:一个Shell脚本是一个文本文件,包含一个或多个命令。作为系统管理员,我们经常需要使用多个命令来完成一项任务,我们可以添加这些所有命令在一个文本文件(Shell脚本)来完成这些日常工作任务。 Q:2 什么是默认登录shell,如何改变指定用户的登录shell 答:在Linux操作系统,/bin/bash是默认登录shell,是在创建用户时分配的。使用chsh命令可以改变默认的shell。示例如下所示: # chsh 用户名 -s 新shell # chsh linuxtechi -s /bin/sh Q:3 可以在shell脚本中使用哪些类型的变量? 答:在shell脚本,我 | 2015-04-20T15:02:00 | 2015-04-20T15:02:00 | 5,311 | /article-5311-1.html | 
### Q:1 Shell脚本是什么、它是必需的吗?
答:一个Shell脚本是一个文本文件,包含一个或多个命令。作为系统管理员,我们经常需要使用多个命令来完成一项任务,我们可以添加这些所有命令在一个文本文件(Shell脚本)来完成这些日常工作任务。
### Q:2 什么是默认登录shell,如何改变指定用户的登录shell
答:在Linux操作系统,“/bin/bash”是默认登录shell,是在创建用户时分配的。使用chsh命令可以改变默认的shell。示例如下所示:
```
# chsh <用户名> -s <新shell>
# chsh linuxtechi -s /bin/sh
```
### Q:3 可以在shell脚本中使用哪些类型的变量?
答:在shell脚本,我们可以使用两种类型的变量:
* 系统定义变量
* 用户定义变量
系统变量是由系统系统自己创建的。这些变量通常由大写字母组成,可以通过“**set**”命令查看。
用户变量由系统用户来生成和定义,变量的值可以通过命令“`echo $<变量名>`”查看。
### Q:4 如何将标准输出和错误输出同时重定向到同一位置?
答:这里有两个方法来实现:
方法一:
```
2>&1 (如# ls /usr/share/doc > out.txt 2>&1 )
```
方法二:
```
&> (如# ls /usr/share/doc &> out.txt )
```
### Q:5 shell脚本中“if”语法如何嵌套?
答:基础语法如下:
```
if [ 条件 ]
then
命令1
命令2
…..
else
if [ 条件 ]
then
命令1
命令2
….
else
命令1
命令2
…..
fi
fi
```
### Q:6 shell脚本中“$?”标记的用途是什么? ?
答:在写一个shell脚本时,如果你想要检查前一命令是否执行成功,在if条件中使用“$?”可以来检查前一命令的结束状态。简单的例子如下:
```
root@localhost:~# ls /usr/bin/shar
/usr/bin/shar
root@localhost:~# echo $?
0
```
如果结束状态是0,说明前一个命令执行成功。
```
root@localhost:~# ls /usr/bin/share
ls: cannot access /usr/bin/share: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root@localhost:~# echo $?
2
```
如果结束状态不是0,说明命令执行失败。
### Q:7 在shell脚本中如何比较两个数字 ?
答:在if-then中使用测试命令( -gt 等)来比较两个数字,例子如下:
```
#!/bin/bash
x=10
y=20
if [ $x -gt $y ]
then
echo “x is greater than y”
else
echo “y is greater than x”
fi
```
### Q:8 shell脚本中break命令的作用 ?
答:break命令一个简单的用途是退出执行中的循环。我们可以在while和until循环中使用break命令跳出循环。
### Q:9 shell脚本中continue命令的作用 ?
答:continue命令不同于break命令,它只跳出当前循环的迭代,而不是**整个**循环。continue命令很多时候是很有用的,例如错误发生,但我们依然希望继续执行大循环的时候。
### Q:10 告诉我shell脚本中Case语句的语法 ?
答:基础语法如下:
```
case 变量 in
值1)
命令1
命令2
…..
最后命令
!!
值2)
命令1
命令2
……
最后命令
;;
esac
```
### Q:11 shell脚本中while循环语法 ?
答:如同for循环,while循环只要条件成立就重复它的命令块。不同于for循环,while循环会不断迭代,直到它的条件不为真。基础语法:
```
while [ 条件 ]
do
命令…
done
```
### Q:12 如何使脚本可执行 ?
答:使用chmod命令来使脚本可执行。例子如下:
```
# chmod a+x myscript.sh
```
### Q:13 “#!/bin/bash”的作用 ?
答:#!/bin/bash是shell脚本的第一行,称为释伴(shebang)行。这里#符号叫做hash,而! 叫做 bang。它的意思是命令通过 /bin/bash 来执行。
### Q:14 shell脚本中for循环语法 ?
答:for循环的基础语法:
```
for 变量 in 循环列表
do
命令1
命令2
….
最后命令
done
```
### Q:15 如何调试shell脚本 ?
答:使用'-x'参数(sh -x myscript.sh)可以调试shell脚本。另一个种方法是使用‘-nv’参数( sh -nv myscript.sh)。
### Q:16 shell脚本如何比较字符串?
答:test命令可以用来比较字符串。测试命令会通过比较字符串中的每一个字符来比较。
### Q:17 Bourne shell(bash) 中有哪些特殊的变量 ?
答:下面的表列出了Bourne shell为命令行设置的特殊变量。
| 内建变量 | 解释 |
| $0 | 命令行中的脚本名字 |
| $1 | 第一个命令行参数 |
| $2 | 第二个命令行参数 |
| ….. | ……. |
| $9 | 第九个命令行参数 |
| $# | 命令行参数的数量 |
| $\* | 所有命令行参数,以空格隔开 |
### Q:18 How to test files in a shell script ?
### Q:18 在shell脚本中,如何测试文件 ?
答:test命令可以用来测试文件。基础用法如下表格:
| Test | 用法 |
| -d 文件名 | 如果文件存在并且是目录,返回true |
| -e 文件名 | 如果文件存在,返回true |
| -f 文件名 | 如果文件存在并且是普通文件,返回true |
| -r 文件名 | 如果文件存在并可读,返回true |
| -s 文件名 | 如果文件存在并且不为空,返回true |
| -w 文件名 | 如果文件存在并可写,返回true |
| -x 文件名 | 如果文件存在并可执行,返回true |
### Q:19 在shell脚本中,如何写入注释 ?
答:注释可以用来描述一个脚本可以做什么和它是如何工作的。每一行注释以#开头。例子如下:
```
#!/bin/bash
# This is a command
echo “I am logged in as $USER”
```
### Q:20 如何让 shell 就脚本得到来自终端的输入?
答:read命令可以读取来自终端(使用键盘)的数据。read命令得到用户的输入并置于你给出的变量中。例子如下:
```
# vi /tmp/test.sh
#!/bin/bash
echo ‘Please enter your name’
read name
echo “My Name is $name”
# ./test.sh
Please enter your name
LinuxTechi
My Name is LinuxTechi
```
### Q:21 如何取消变量或取消变量赋值 ?
答:“unset”命令用于取消变量或取消变量赋值。语法如下所示:
```
# unset <变量名>
```
### Q:22 如何执行算术运算 ?
答:有两种方法来执行算术运算:
1.使用`expr`命令(# expr 5 + 2) 2.用一个美元符号和方括号(`$[ 表达式 ]`)例如:test=$[16 + 4] ; test=$[16 + 4]
### Q:23 do-while语句的基本格式 ?
答:do-while语句类似于while语句,但检查条件语句之前先执行命令(LCTT 译注:意即至少执行一次。)。下面是用do-while语句的语法
```
do
{
命令
} while (条件)
```
### Q:24 在shell脚本如何定义函数呢 ?
答:函数是拥有名字的代码块。当我们定义代码块,我们就可以在我们的脚本调用函数名字,该块就会被执行。示例如下所示:
```
$ diskusage () { df -h ; }
译注:下面是我给的shell函数语法,原文没有
[ function ] 函数名 [()]
{
命令;
[return int;]
}
```
### Q:25 如何在shell脚本中使用BC(bash计算器) ?
答:使用下列格式,在shell脚本中使用bc:
```
variable=`echo “options; expression” | bc`
```
(题图来自:wonderhowto.com)
---
via: <http://www.linuxtechi.com/linux-shell-scripting-interview-questions-answers/>
作者:[Pradeep Kumar](http://www.linuxtechi.com/author/pradeep/) 译者:[VicYu/Vic020](http://vicyu.ne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有问必答:如何在树莓派上安装USB网络摄像头 | Kristophorus Hadiono | http://ask.xmodulo.com/install-usb-webcam-raspberry-pi.html | Question: 我可以在树莓派上使用标准的USB网络摄像头么?我该如何检查USB网络摄像头与树莓派是否兼容?另外我该如何在树莓派上安装它? 如果你想在树莓上拍照或者录影,你可以安装树莓派的摄像头板。如果你不想要为摄像头模块花费额外的金钱,那有另外一个方法,就是你常见的USB 摄像头。你可能已经在PC上安装过了。 本教程中,我会展示如何在树莓派上设置摄像头。我们假设你使用的系统是Raspbian。 在此之前,你最好检查一下你的摄像头是否在这些已知与树莓派兼容的摄像头之中。如果你的摄像头不在这个兼容列表中,不要丧气,仍然有可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0/154051paxqqq020qjsyq02.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0/154051paxqqq020qjsyq02.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树莓派",
"摄像头"
] | 树莓派 | {
"viewnum": 28063,
"commentnum": 1,
"favtimes": 5,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1.48.192.231",
"message": "Hi,<br />\r\nfswebcam安装失败,不能获取是怎么回事,翻墙吗?",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四川大学的 Chrome 54.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11-08T18:56:21"
}
] | [] | Question: 我可以在树莓派上使用标准的USB网络摄像头么?我该如何检查USB网络摄像头与树莓派是否兼容?另外我该如何在树莓派上安装它? 如果你想在树莓上拍照或者录影,你可以安装树莓派的摄像头板。如果你不想要为摄像头模块花费额外的金钱,那有另外一个方法,就是你常见的USB 摄像头。你可能已经在PC上安装过了。 本教程中,我会展示如何在树莓派上设置摄像头。我们假设你使用的系统是Raspbian。 在此之前,你最好检查一下你的摄像头是否在这些已知与树莓派兼容的摄像头之中。如果你的摄像头不在这个兼容列表中,不要丧气,仍然有可 | 2015-04-20T17:38:00 | 2015-04-20T17:38:00 | 5,312 | /article-5312-1.html |
>
> **Question**: 我可以在树莓派上使用标准的USB网络摄像头么?我该如何检查USB网络摄像头与树莓派是否兼容?另外我该如何在树莓派上安装它?
>
>
>
如果你想在树莓上拍照或者录影,你可以安装[树莓派的摄像头板](http://xmodulo.com/install-raspberry-pi-camera-board.html)。如果你不想要为摄像头模块花费额外的金钱,那有另外一个方法,就是你常见的[USB 摄像头](http://xmodulo.com/go/usb_webcam)。你可能已经在PC上安装过了。

本教程中,我会展示如何在树莓派上设置摄像头。我们假设你使用的系统是Raspbian。
在此之前,你最好检查一下你的摄像头是否在[这些](http://elinux.org/RPi_USB_Webcams)已知与树莓派兼容的摄像头之中。如果你的摄像头不在这个兼容列表中,不要丧气,仍然有可能树莓派能检测到你的摄像头。
### 检查USB摄像头是否雨树莓派兼容
要检查你的摄像头是否可以被树莓派检测到,将它插入到树莓派的USB口中,然后输入下面的命令。
```
$ lsusb
```
如果输出中没有你的摄像头,那么有可能你的树莓派的电源无法供应足够的电力给你的摄像头。这时你可以给你的摄像头用独立的电源线,比如[有源USB hub](http://xmodulo.com/go/usb_powerhub),并重新输入lsusb命令。如果摄像头还是不能被识别,我们只有建议你购买其他树莓派支持的摄像头了。

在上面的截屏中,USB摄像头被识别为“1e4e:0102”,但是没有显示摄像头的制造商。当你在笔记本的Fedora 20中使用它时,它可以成功的检测到“1e4e:0102 Cubeternet GL-UPC822 UVC WebCam”。
另外一个可以检查摄像头是否被树莓派支持的方法是检查/dev目录。如果有/dev/video0,那么这暗示树莓派支持你的摄像头。
### 用USB Webcam拍照片
当USB摄像头成功挂载到树莓派上之后,下一步就是拍一些照片来验证它的功能了。
要想拍摄照片,你要安装fswebcam,这是一款小型摄像头程序。你可以直接通过Raspbian的仓库来安装fswebcam。
```
$ sudo apt-get install fswebcam
```
fswebcam安装完成后,在终端中运行下面的命令来抓去一张来自摄像头的照片:
```
$ fswebcam --no-banner -r 640x480 image.jpg
```
这条命令可以抓取一张640x480分辨率的照片,并且用jpg格式保存。它不会在照片的底部留下任何水印.

这就是fswebcam下640x480分辨率的结果。

下面的例子是没有定义分辨率的照片。图片是偏蓝的,并且默认的分辨率是358x288。

---
via: <http://ask.xmodulo.com/install-usb-webcam-raspberry-pi.html>
作者:[Kristophorus Hadiono](http://ask.xmodulo.com/author/kristophorus)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 Ubuntu 中再次登录时还原上次运行的应用 | Arun Pyasi | http://linoxide.com/ubuntu-how-to/remember-running-applications-ubuntu/ | 在你的 Ubuntu 里,如果你需要处理一些工作,你并不需要关闭正运行着的那些应用,只需要管理一下窗口,并打开那些工作需要的应用就行。然而,如果你需要离开处理些别的事情或你的机器电量低使得你必须马上关闭电脑,这些程序可能就需要关闭终止了。不过幸运的是,你可以让 Ubuntu 记住所有你正运行的应用并在你下一次登录时还原它们。 自动保存会话 现在,为了让我们的 Ubuntu 记住当前会话中正运行的应用并在我们下一次登录时还原它们,我们将会使用到 dconf-editor。这个工具代替了前一个 Ubuntu 版本里安装的 gconf-editor,但默认情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0/160603toj0pm722q7ag72a.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0/160603toj0pm722q7ag72a.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FSSlc | false | [
"休眠",
"恢复"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11792,
"commentnum": 0,
"favtimes": 5,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在你的 Ubuntu 里,如果你需要处理一些工作,你并不需要关闭正运行着的那些应用,只需要管理一下窗口,并打开那些工作需要的应用就行。然而,如果你需要离开处理些别的事情或你的机器电量低使得你必须马上关闭电脑,这些程序可能就需要关闭终止了。不过幸运的是,你可以让 Ubuntu 记住所有你正运行的应用并在你下一次登录时还原它们。 自动保存会话 现在,为了让我们的 Ubuntu 记住当前会话中正运行的应用并在我们下一次登录时还原它们,我们将会使用到 dconf-editor。这个工具代替了前一个 Ubuntu 版本里安装的 gconf-editor,但默认情 | 2015-04-20T19:01:00 | 2015-04-20T19:01:00 | 5,313 | /article-5313-1.html | 在你的 Ubuntu 里,如果你需要处理一些工作,你并不需要关闭正运行着的那些应用,只需要管理一下窗口,并打开那些工作需要的应用就行。然而,如果你需要离开处理些别的事情或你的机器电量低使得你必须马上关闭电脑,这些程序可能就需要关闭终止了。不过幸运的是,你可以让 Ubuntu 记住所有你正运行的应用并在你下一次登录时还原它们。

### 自动保存会话
现在,为了让我们的 Ubuntu 记住当前会话中正运行的应用并在我们下一次登录时还原它们,我们将会使用到 `dconf-editor`。这个工具代替了前一个 Ubuntu 版本里安装的 `gconf-editor`,但默认情况下现在这个 Ubuntu 版本(注:这里指的是 Ubuntu 14.04 LTS) 并没有安装。为了安装 `dconf-editor`, 你需要运行 `sudo apt-get install dconf-editor`命令:
```
$ sudo apt-get install dconf-tools
```
一旦 `dconf-editor` 安装完毕,你就可以从应用菜单(注:这里指的是 Unity Dash)里打开它,或者你可以通过直接在终端里运行,或使用 `alt+f2` 运行下面的命令来启动它:
```
$ dconf-editor
```
在 “dconf Editor” 窗口中,在左边窗格里点击临近 "org" 的右箭头来展开这个选项的分支。

然后在 “org” 下,点击临近 “gnome” 的右箭头。

接着在 “gnome” 下点击 “gnome-session”。在右边窗格里,选择 “auto-save-session” 选项框并将它开启。

在你确认对刚才的选项打钩之后,点击默认情况下位于窗口左上角的关闭按钮(X)来关闭 “Dconf Editor”。

在你登出并再登录回来时,所有你正运行的应用就可以被还原了。
欢呼吧,我们已经成功地配置了我们的 Ubuntu 14.04 LTS "Trusty" 来自动记住我们上一次会话中正在运行的应用。
除了关机后恢复应用之外,还可以通过休眠来达成类似的功能。
### 休眠功能
现在,在这个教程里,我们也将学会 **如何在 Ubuntu 14.04 LTS 里开启休眠功能** :
在开始之前,在键盘上按 `Ctrl+Alt+T` 来开启终端。在它开启以后,运行:
```
sudo pm-hibernate
```
在你的电脑关闭后,再重新开启它。这时,你开启的应用被重新打开了吗?如果休眠功能没有发挥作用,请检查你的交换分区大小,它至少要和你可用 RAM 大小相当。
你可以在系统监视器里查看你的交换分区大小,系统监视器可以通过在应用菜单或在终端里运行下面的命令来开启:
```
$ gnome-system-monitor
```
#### 在系统托盘里启用休眠功能:
系统托盘里面的会话指示器现在使用 logind 而不是 upower 了。默认情况下,在 upower 和 logind 中,休眠菜单都被禁用了。
为了开启它的休眠菜单,依次运行下面的命令来编辑配置文件:
```
sudo -i
cd /var/lib/polkit-1/localauthority/50-local.d/
gedit com.ubuntu.enable-hibernate.pkla
```
**提示:假如对你来说,这个配置文件并没有起到作用,请替换上面代码中的 /var/lib 为 /etc 来试试另一个配置文件**
复制并粘贴下面的代码到文件中并保存:
```
[Re-enable hibernate by default in upower]
Identity=unix-user:*
Action=org.freedesktop.upower.hibernate
ResultActive=yes
[Re-enable hibernate by default in logind]
Identity=unix-user:*
Action=org.freedesktop.login1.hibernate
ResultActive=yes
```
重启你的电脑就可以了。
#### 当你盖上笔记本的后盖时,让它休眠:
1. 通过下面的命令编辑文件 “/etc/systemd/logind.conf” :
```
$ sudo nano /etc/systemd/logind.conf
```
2. 将 **#HandleLidSwitch=suspend** (挂起)这一行改为 **HandleLidSwitch=hibernate** (休眠)并保存文件;
3. 运行下面的命令或重启你的电脑来应用更改:
```
$ sudo restart systemd-logind
```
就是这样。 成功了吗?现在我们设置了 dconf 并开启了休眠功能 :) 这样,无论你是关机还是直接合上笔记本盖子,你的 Ubuntu 将能够完全记住你开启的应用和窗口了。
---
via: <http://linoxide.com/ubuntu-how-to/remember-running-applications-ubuntu/>
作者:[Arun Pyasi](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p/) 译者:[FSSlc](https://github.com/FSSlc)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直击 Elementary OS 0.3 Freya - 下载和安装指南 | Aun Raza | http://linoxide.com/ubuntu-how-to/elementary-os-0-3-freya-install-guide/ | Elementary OS是一个以Ubuntu为基础的轻量级操作系统,广受欢迎。目前已经发行了三个版本,而第四个版本将会以即将到来的Ubuntu16.04为基础开发。 Jupiter (0.1): 第一个Elementary OS稳定发行版基于Ubuntu 10.10,在2011年三月发布。 Luna (0.2): 第二个Elementary OS稳定发行版基于Ubuntu 12.04,于2012年11月发布。 Freya (0.3): 第三个Elementary OS稳定发行版基于Ubuntu 14.04的,2015年二月8号发布。 Loki (0.4): 未来Elementary OS第四版,计划以Ubuntu16.04为基础,并且提供更新服务直到2021年。 Freya是目前最新的Elementary O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0/223120m4mqoryw6r4yzpci.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0/223120m4mqoryw6r4yzpci.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wi-cuckoo | false | [
"Elementary OS"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21500,
"commentnum": 6,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2.211.244.125",
"message": "请教一下,是用什么软件将镜像写入usb的?",
"username": "sunriders",
"date": "2015-04-21T09:08:47"
},
{
"postip": "221.6.159.249",
"message": "你可以下载深度Linux制作的启动器制作软件,可以很方便的制作Linux发行版的USB启动盘",
"username": "朩ダo○",
"date": "2015-04-21T09:20:59"
},
{
"postip": "222.20.48.52",
"message": "在win下用大白菜,ultraiso都可以",
"username": "LouisWei",
"date": "2015-04-21T12:30:27"
},
{
"postip": "124.126.185.152",
"message": "界面非常好看,很像苹果系统的界面,个人感觉苹果的UI和UE做的是非常好的。",
"username": "张洪坤",
"date": "2015-04-22T09:20:15"
},
{
"postip": "213.233.85.95",
"message": "硬盘会响,",
"username": "来自 - 罗马尼亚 的 Mozilla/Mac 用户",
"date": "2015-04-27T22:54:56"
},
{
"postip": "213.233.85.95",
"message": "硬盘会响,",
"username": "来自 - 罗马尼亚 的 Mozilla/Mac 用户",
"date": "2015-04-27T22:54:58"
}
] | [] | Elementary OS是一个以Ubuntu为基础的轻量级操作系统,广受欢迎。目前已经发行了三个版本,而第四个版本将会以即将到来的Ubuntu16.04为基础开发。 Jupiter (0.1): 第一个Elementary OS稳定发行版基于Ubuntu 10.10,在2011年三月发布。 Luna (0.2): 第二个Elementary OS稳定发行版基于Ubuntu 12.04,于2012年11月发布。 Freya (0.3): 第三个Elementary OS稳定发行版基于Ubuntu 14.04的,2015年二月8号发布。 Loki (0.4): 未来Elementary OS第四版,计划以Ubuntu16.04为基础,并且提供更新服务直到2021年。 Freya是目前最新的Elementary O | 2015-04-21T08:16:00 | 2015-04-21T08:16:00 | 5,314 | /article-5314-1.html | Elementary OS是一个以Ubuntu为基础的轻量级操作系统,广受欢迎。目前已经发行了三个版本,而第四个版本将会以即将到来的Ubuntu16.04为基础开发。
* **Jupiter (0.1)**: 第一个Elementary OS稳定发行版基于Ubuntu 10.10,在2011年三月发布。
* **Luna (0.2)**: 第二个Elementary OS稳定发行版基于Ubuntu 12.04,于2012年11月发布。
* **Freya (0.3)**: 第三个Elementary OS稳定发行版基于Ubuntu 14.04的,2015年二月8号发布。
* **Loki (0.4)**: 未来Elementary OS第四版,计划以Ubuntu16.04为基础,并且提供更新服务直到2021年。
Freya是目前最新的Elementary OS版本(0.3)。最初是被命名为ISIS,但是后来改了,是为了避免与同名的恐怖组织产生任何的联系。Freya有一些非常不错的预装应用。

### 突出的特性
这里列举了一些特性,但并非Elementary OS 0.3的所有特性。
* 更好的交互性消息通知,可在通知设定面板设定系统级别的“Do Not Disturb(不要打扰)”模式。
* 最新版Elementary OS提供更好的emoji表情支持,及内置替换了网页应用中的微软核心字体。
* “隐私模式”是一个新的防火墙工具,易于使用,可以帮助保护电脑免遭恶意脚本和应用的攻击。
* 统一风格的登入和锁定界面。
* 改进了界面效果和功能的应用中心菜单,包括快速操作列表,搜索拖放,支持快速数学计算。
* 重新设计的多任务视图提供了更多以应用为中心的功能。
* 更新了软件栈(Linux 3.16, Gtk 3.14 和Vala 0.26),更好的支持和增强了最新开发的应用。
* 支持UEFI。
* 通过新的联网助手,WiFi连接变得更容易。
### 下载64位&32位版本
* [Elementary OS Freya 64 bit](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elementaryos/files/stable/elementaryos-freya-amd64.20150411.iso/download)
* [Elementary OS Freya 32 bit](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elementaryos/files/stable/elementaryos-freya-i386.20150411.iso/download)
### 安装Elementary OS 0.3 (Freya)
下载Elementary OS 0.3的ISO文件,并且写入到一个USB启动盘或者DVD/CD。支持32位和64位的架构。当计算机从Elementary OS ISO文件启动后,有两个选项可用,不安装而仅试用,或直接安装到计算机里。这里选择第二项。Elmentary OS也可以与已有操作系统并存安装,构成双重启动。

在进行下面的步骤之前会检查系统要求和资源有效性。如果你的系统有足够的资源,点击继续。

安装向导提供许多安装形式。选取最适合你的选项,通常大多数都选用第一个选项:“擦除磁盘以安装elementary”。选择该选项,必须保证你的原有数据都已经正确备份了,因为磁盘(分区)擦除后,其上所有的数据就会丢失。

接下来的对话框显示了Elementary OS所使用和需要格式化的磁盘分区列表,确保数据完整后点击继续。

选择你的地理位置,确定时区,点击继续。

选择你的语言,点击继续。

填入你的信息,选择一个高强度的超级用户/管理员密码,点击继续。

当你的信息提供后,核心安装进程就会启动,正在安装的组件的详细信息会在一个小对话框里随进度条一闪而过。

恭喜你!最新的Elementary OS 0.3 (Freya)已经安装完成了。此时需要重启来更新和完整注册,恭喜。

启动时,Elementary OS将显示它优雅的logo,然后会出现密码保护的管理员登入和游客访问选项。游客访问有相当多的限制功能,而且没有安装软件的权限。

下图是新安装的Elementary OS 0.3的画面。

### 个性化桌面
Elementary OS 0.3以其轻巧和美观而为我们熟知。每个人有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计算机使用习惯,桌面反映出每一个计算机使用者的个人偏好。如其他操作系统一样,Elementary OS 0.3也提供了许多选项来个性化配置桌面,包括壁纸,字体大小,主题等等。
基本的个性化配置,点击Applications > System Settings > Desktop
我们可以改变壁纸,泊板(dock)和启用桌面热角。
默认提供了很少的壁纸,更多的可以从网上下载或者从你的相机传输过来。

Elementary OS真正的美丽在于优雅的泊板。桌面上没有任何图标,泊板上的应用图标显示逼真,通过它可以快速访问常用应用。

用户可以定制桌面的四个热角的功能。

通过安装elementary tweaks工具来更深入的个性化定制。
可以使用如下命令,将它的稳定版的PPA添加到高级软件包管理工具(APT)仓库。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mpstark/elementary-tweaks-daily
```

当 PPA 添加到仓库后,我们需要用以下命令更新仓库
```
sudo apt-get update
```

更新仓库后,我们就可以安装elementary-tweaks,用以下命令完成
```
sudo apt-get install elementary-tweaks
```

我们可以在Application > System Settings下的个人区域的看到增加了一个Tweaks项目。它现在可以给我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定制选项。

为了进一步定制,我们也安装了gnome桌面系统的tweak工具,以演示解锁桌面。
```
sudo apt-get install gnome-tweak-tool
```

### 总结
Elementary OS十分接近Linux发行版Ubuntu,它的优缺点两方面也都十分相似。Elementary OS在外观和体验上都十分轻巧和优雅,并且正在快速地走向成熟。它有潜力成为Windows和OS X操作系统之外的第三选择。最新的Elementary OS 0.3(Freya)以其良好的功能基础而迅速流行。想了解更多信息,最近的更新和下载,请访问其官方[网站](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elementaryos/files/stable/elementaryos-freya-amd64.20150411.iso/download)。
---
via: <http://linoxide.com/ubuntu-how-to/elementary-os-0-3-freya-install-guide/>
作者:[Aun Raza](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rz/) 译者:[wi-cuckoo](https://github.com/wi-cuckoo)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Prips - 打印指定范围内的IP地址 | ruchi | http://www.ubuntugeek.com/prips-print-ip-address-on-a-given-range.html | prips是一个可以打印出指定范围内所有ip地址的一个工具。它可以增强那些只能同时工作在一个主机上的工具的可用性。 在ubuntu上安装prips 打开终端并输入下面的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prips 使用prips prips语法 prips start end prips CIDR-block 可用选项 prips接受下面的命令行选项: -c -- 以CIDR形式打印范围。 -d 分隔符 -- 用ASCII码作为分隔符,0 = 分隔符 = 255。 -e -- 排除输出的范围。 -f 格式 -- 设置地址格式 (hex:16进制, dec:10进制, 或者dot:以点分隔). -i 增长 -- 设置增长上限 Prips示例 显示保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0/233142zczi0lo6i4moc3cc.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0/233142zczi0lo6i4moc3cc.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IP"
] | 技术 | {
"viewnum": 6945,
"commentnum": 3,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1.22.29.121",
"message": "文章中prips 192.168.32/24应该修改为prips 192.168.32.0/24",
"username": "ryt",
"date": "2015-04-21T14:11:39"
},
{
"postip": "123.120.79.254",
"message": "应该都行。",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4-21T21:44:27"
},
{
"postip": "127.0.0.1",
"message": "我在我的电脑上试了,但是不行",
"username": "ryt",
"date": "2015-04-24T11:49:08"
}
] | [] | prips是一个可以打印出指定范围内所有ip地址的一个工具。它可以增强那些只能同时工作在一个主机上的工具的可用性。 在ubuntu上安装prips 打开终端并输入下面的命令 sudo apt-get install prips 使用prips prips语法 prips start end prips CIDR-block 可用选项 prips接受下面的命令行选项: -c -- 以CIDR形式打印范围。 -d 分隔符 -- 用ASCII码作为分隔符,0 = 分隔符 = 255。 -e -- 排除输出的范围。 -f 格式 -- 设置地址格式 (hex:16进制, dec:10进制, 或者dot:以点分隔). -i 增长 -- 设置增长上限 Prips示例 显示保 | 2015-04-21T13:12:00 | 2015-04-21T13:12:00 | 5,315 | /article-5315-1.html | prips是一个可以打印出指定范围内所有ip地址的一个工具。它可以增强那些只能同时工作在一个主机上的工具的可用性。

### 在ubuntu上安装prips
打开终端并输入下面的命令
```
sudo apt-get install prips
```
### 使用prips
prips语法
```
prips [-c] [-d delim] [-e exclude] [-f format] [-i incr] start end
prips [-c] [-d delim] [-e exclude] [-f format] [-i incr] CIDR-block
```
### 可用选项
prips接受下面的命令行选项:
* -c -- 以CIDR形式打印范围。
* -d 分隔符 -- 用ASCII码作为分隔符,0 <= 分隔符 <= 255。
* -e -- 排除输出的范围。
* -f 格式 -- 设置地址格式 (hex:16进制, dec:10进制, 或者dot:以点分隔).
* -i 增长 -- 设置增长上限
### Prips示例
显示保留的子网内的所有地址:
```
prips 192.168.32.0 192.168.32.255
```
同上面一样,使用CIDR标示:
```
prips 192.168.32/24
```
只显示A类保留子网内所有可用的地址,用空格而不是换行作为分隔符:
```
prips -d 32 10.0.0.1 10.255.255.255
```
每块显示4个ip地址:
```
prips -i 4 192.168.32.7 192.168.33.5
```
打印包含两个地址的最小CIDR块。
```
prips -c 192.168.32.5 192.168.32.11
```
---
via: <http://www.ubuntugeek.com/prips-print-ip-address-on-a-given-range.html>
作者:[ruchi](http://www.ubuntugeek.com/author/ubuntufix)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Ubuntu/CentOS上安装Linux内核4.0 | Arun Pyasi | http://linoxide.com/how-tos/install-linux-kernel-4-0-elrepo-source/ | 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一下如何从Elrepo或者源代码来安装最新的Linux内核4.0。代号为Hurr durr I'm a sheep的Linux内核4.0是目前为止最新的主干内核。它是稳定版3.19.4之后发布的内核。4月12日是所有的开源运动爱好者的大日子,Linux Torvalds宣布了Linux内核4.0的发布,它现在就已经可用了。由于包括了一些很棒的功能,例如无重启补丁(实时补丁),新的升级驱动,最新的硬件支持以及很多有趣的功能都有新的版本,它原本被期望是一次重要版本。但是实际上内核4.0并不认为是期望中的重要版本,Linus 表示期望4.1会是一个更重要的版本。实时补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1/231433qrnq7b7nzd36zi26.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1/231433qrnq7b7nzd36zi26.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true | [
"内核",
"Linux"
] | 技术 | {
"viewnum": 27028,
"commentnum": 11,
"favtimes": 1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1.238.32.162",
"message": "虚拟机中试试",
"username": "崖山一劫",
"date": "2015-04-22T15:03:26"
},
{
"postip": "121.23.241.113",
"message": "小白决定oenSUSE下试一试",
"username": "来自 - 河北廊坊 的 Chrome/Linux 用户",
"date": "2015-04-24T01:40:55"
},
{
"postip": "36.97.65.181",
"message": "试试",
"username": "来自 - 浙江 的 Firefox/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4-24T16:14:26"
},
{
"postip": "60.10.58.81",
"message": "测试可行,但是xfce环境 root账户用zypper update后不稳定...A卡驱动也打不了...已滚回3.19",
"username": "来自 - 河北廊坊 的 Chrome/Linux 用户",
"date": "2015-04-25T17:40:14"
},
{
"postip": "111.161.97.61",
"message": "ubuntu的,命令不全啊,拜托",
"username": "崖山一劫",
"date": "2015-05-01T20:06:04"
},
{
"postip": "123.120.91.14",
"message": "??哪里不全?请帮忙挑错啊~",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5-01T23:43:46"
},
{
"postip": "111.161.97.61",
"message": "貌似ubuntu,没有下载linux-image的命令<br />\r\n<br />\r\nwget http://kernel.ubuntu.com/~kernel-ppa/mainline/v4.0-vivid/linux-image-4.0.0-040000-generic_4.0.0-040000.201504121935_i386.deb<br />\r\nwget http://kernel.ubuntu.com/~kernel-ppa/mainline/v4.0-vivid/linux-headers-4.0.0-040000-generic_4.0.0-040000.201504121935_i386.deb<br />\r\nTo install them run the following command.<br />\r\nsudo dpkg -i linux-headers-4.0.0*.deb linux-image-4.0.0*.deb<br />\r\nAfter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finishes, restart your computer. Th",
"username": "崖山一劫",
"date": "2015-05-02T15:50:58"
},
{
"postip": "199.101.117.194",
"message": "谢谢您的指正!确实是我编发时漏了一行。已经修改了~~",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5-03T00:37:53"
},
{
"postip": "58.248.200.78",
"message": "cannot find LILO.<br />\r\nmake modules_install install 那一步",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4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09-01T18:11:22"
},
{
"postip": "194.251.119.198",
"message": "centos的ElRepo安装,那些命令都成功了,之后查看内核版本,为什么显示的还是原来的版本呢?",
"username": "来自芬兰的 Chrome 53.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9-30T13:05:05"
},
{
"postip": "114.229.50.79",
"message": "重启下,在进入的时候选择你安装的内核。",
"username": "来自江苏镇江的 Chrome 4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12-29T21:51:38"
}
] | [
{
"raid": 5259,
"displayorder": 0
}
] | 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一下如何从Elrepo或者源代码来安装最新的Linux内核4.0。代号为Hurr durr I'm a sheep的Linux内核4.0是目前为止最新的主干内核。它是稳定版3.19.4之后发布的内核。4月12日是所有的开源运动爱好者的大日子,Linux Torvalds宣布了Linux内核4.0的发布,它现在就已经可用了。由于包括了一些很棒的功能,例如无重启补丁(实时补丁),新的升级驱动,最新的硬件支持以及很多有趣的功能都有新的版本,它原本被期望是一次重要版本。但是实际上内核4.0并不认为是期望中的重要版本,Linus 表示期望4.1会是一个更重要的版本。实时补 | 2015-04-22T10:08:00 | 2015-04-22T10:08:00 | 5,322 | /article-5322-1.html | 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一下如何从Elrepo或者源代码来安装最新的Linux内核4.0。代号为‘Hurr durr I'm a sheep’的Linux内核4.0是目前为止最新的主干内核。它是稳定版3.19.4之后发布的内核。4月12日是所有的开源运动爱好者的大日子,Linux Torvalds宣布了Linux内核4.0的发布,它现在就已经可用了。由于包括了一些很棒的功能,例如无重启补丁(实时补丁),新的升级驱动,最新的硬件支持以及很多有趣的功能都有新的版本,它原本被期望是一次重要版本。但是实际上内核4.0并不认为是期望中的重要版本,Linus 表示期望4.1会是一个更重要的版本。实时补丁功能已经集成到了SUSE企业版Linux操作系统上。你可以在[发布公告](http://linux.cn/article-5259-1.html)上查看关于这次发布的更多详细内容。

>
> **警告**: 安装新的内核可能会导致你的系统不可用或不稳定。如果你仍然使用以下命令继续安装,请确保备份所有重要数据到外部硬盘。
>
>
>
在Ubuntu 15.04上安装Linux内核4.0
--------------------------
如果你正在使用Linux的发行版Ubuntu 15.04,你可以直接通过Ubuntu内核网站安装。在你的Ubuntu15.04上安装最新的Linux内核4.0,你需要在shell或终端中在root访问权限下运行以下命令。
### 在 64位 Ubuntu 15.04
```
$ wget http://kernel.ubuntu.com/~kernel-ppa/mainline/v4.0-vivid/linux-image-4.0.0-040000-generic_4.0.0-040000.201504121935_amd64.deb
$ wget http://kernel.ubuntu.com/~kernel-ppa/mainline/v4.0-vivid/linux-headers-4.0.0-040000-generic_4.0.0-040000.201504121935_amd64.deb
$ sudo dpkg -i linux-headers-4.0.0*.deb linux-image-4.0.0*.deb
```
### 在 32位 Ubuntu 15.04
```
$ wget http://kernel.ubuntu.com/~kernel-ppa/mainline/v4.0-vivid/linux-image-4.0.0-040000-generic_4.0.0-040000.201504121935_i386.deb
$ wget http://kernel.ubuntu.com/~kernel-ppa/mainline/v4.0-vivid/linux-headers-4.0.0-040000-generic_4.0.0-040000.201504121935_i386.deb
$ sudo dpkg -i linux-headers-4.0.0*.deb linux-image-4.0.0*.deb
```
在CentOS 7上安装Linux内核4.0
----------------------
我们可以用两种简单的方式在CentOS 7上安装Linux内核4.0。
1. 从Elrepo软件仓库安装
2. 从源代码编译安装
我们首先用ElRepo安装,这是最简单的方式:
### 使用 Elrepo 安装
#### **1. 下载和安装ELRepo**
我们首先下载ELRepo的GPG密钥并安装relrepo-release安装包。因为我们用的是CentOS 7,我们使用以下命令安装elrepo-release-7.0-2.el7.elrepo.noarch.rpm。
注: 如果你启用了secure boot,请查看[这个网页获取更多信息](http://elrepo.org/tiki/SecureBootKey)。
```
# rpm --import https://www.elrepo.org/RPM-GPG-KEY-elrepo.org
# rpm -Uvh http://www.elrepo.org/elrepo-release-7.0-2.el7.elrepo.noarch.rpm
```

#### **2. 升级Linux内核到4.0版本**
现在,我们准备从ELRepo软件仓库安装最新的稳定版内核4.0。安装它我们需要在CentOS 7的shell或者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
```
# yum --enablerepo=elrepo-kernel install kernel-ml
```

上面的命令会自动安装为CentOS 7构建的Linux内核4.0。
现在,下面的是另一种方式,通过编译源代码安装最新的内核4.0。
### 从源代码编译安装
#### **1. 安装依赖软件**
首先我们需要为编译linux内核安装依赖的软件。要完成这些,我们需要在一个终端或者shell中运行以下命令。
```
# yum groupinstall "Development Tools"
# yum install gcc ncurses ncurses-devel
```

然后,我们会升级我们的整个系统。
```
# yum update
```
#### **2. 下载源代码**
现在我们通过wget命令从Linux内核的官方仓库中下载最新发布的linux内核4.0的源代码。你也可以使用你的浏览器直接从[kernel.org](http://kernel.org/)网站下载内核。
```
# cd /tmp/
# wget https://www.kernel.org/pub/linux/kernel/v4.x/linux-4.0.tar.xz
```

#### **3. 解压tar压缩包**
文件下载好后我们在/usr/src/文件夹下用以下命令解压。
```
# tar -xf linux-4.0.tar.xz -C /usr/src/
# cd /usr/src/linux-4.0/
```

#### **4. 配置**
配置Linux内核有两种选择的。我们可以创建一个新的自定义配置文件或者使用已有的配置文件来构建和安装Linux内核。这都取决于你自己的需要。
##### **配置新的内核**
现在我们在shell或终端中运行make menuconfig命令来配置Linux内核。我们执行以下命令后会显示一个包含所有菜单的弹出窗口。在这里我们可以选择我们新的内核配置。如果你不熟悉这些菜单,那就敲击ESC键两次退出。
```
# make menuconfig
```

##### **已有的配置**
如果你想用已有的配置文件配置你最新的内核,那就输入下面的命令。如果你对配置有任何调整,你可以选择Y或者N,或者仅仅是按Enter键继续。
```
# make oldconfig
```
#### 5. 编译Linux内核
下一步,我们会执行make命令来编译内核4.0。取决于你的系统配置,编译至少需要20-30分钟。
注:如果编译内核的时候出现`bc command not found`的错误,你可以用**yum install bc**命令安装bc修复这个错误。
```
# make
```

#### 6. 安装Linux内核4.0
编译完成后,我们终于要在你的Linux系统上安装**内核**了。下面的命令会在/boot目录下创建文件并且在Grub 菜单中新建一个内核条目。
```
# make modules_install install
```
#### 7. 验证内核
安装完最新的内核4.0后我们希望能验证它。做这些我们只需要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如果所有都进展顺利,我们会看到内核版本,例如4.0出现在输出列表中。
```
# uname -r
```
结论
--
好了,我们成功地在我们的CentOS 7操作系统上安装了最新的Linux内核版本4.0。通常并不需要升级linux内核,因为和之前版本运行良好的硬件可能并不适合新的版本。我们要确保它包括能使你的硬件正常工作的功能和配件。但大部分情况下,新的稳定版本内核能使你的硬件性能更好。因此,如果你有任何问题,评论,反馈,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注明,让我们知道需要增加或者删除什么问题。多谢!享受最新的稳定版Linux内核4.0吧 :-)
---
via: <http://linoxide.com/how-tos/install-linux-kernel-4-0-elrepo-source/>
作者:[Arun Pyasi](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p/)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微博活动】Linux中国微博5w粉丝活动 | Linuxer and 乡亲们,Linux中国微博5w粉丝活动粗暴来袭,即日起至4月30日,关注@Linux中国转发置顶微博(http://weibo.com/1772191555/CeAy6m9lq)并@ 一位互粉好友,即有机会获赠我们为大家准备的挨踢必备装备,移动电源、鼠标等你来拿,转发数每超过100送出一个U盘,礼品活动结束后统一抽奖派送,好礼堆成羴(shan)有胆你就来。 礼品展示 (小米移动电源) (罗技无线鼠标) (ADATA U盘) 全家福 :-D 活动链接:http://weibo.com/1772191555/CeAy6m9lq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3/164824add0i72ikpm0zy92.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3/164824add0i72ikpm0zy92.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粉丝",
"活动"
] | 活动 | {
"viewnum": 3831,
"commentnum": 6,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60.247.119.214",
"message": "5W,恭喜恭喜! 已经@ 了<br />\r\n我的无线鼠标坏了,好想要……",
"username": "kashu",
"date": "2015-04-23T19:54:22"
},
{
"postip": "222.20.48.52",
"message": "能不能给站内会员一点福利阿",
"username": "LouisWei",
"date": "2015-04-23T21:55:27"
},
{
"postip": "222.130.140.157",
"message": "站内我们有做点评赠书的活动,下周一预计会有新活动上线,详情请关注Linux中国一周热点或者活动栏目详情",
"username": "caroline",
"date": "2015-04-24T09:24:24"
},
{
"postip": "219.136.74.73",
"message": "USB3.0U盘?",
"username": "文剑一飞",
"date": "2015-04-24T23:17:09"
},
{
"postip": "222.130.140.157",
"message": "我就是那五万分之一哇!在一次微博活动中获得了赠书,开始关注linux中国,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就是酱紫建立起来的 希望我们的社区越来越好",
"username": "KINGJAMES",
"date": "2015-04-28T16:58:28"
},
{
"postip": "112.10.78.174",
"message": "我也是那五万分之一,但一样不是那幸运的获奖者之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一直没有建立起来",
"username": "ZMOM1031",
"date": "2015-04-28T17:59:27"
}
] | [] | Linuxer and 乡亲们,Linux中国微博5w粉丝活动粗暴来袭,即日起至4月30日,关注@Linux中国转发置顶微博(http://weibo.com/1772191555/CeAy6m9lq)并@ 一位互粉好友,即有机会获赠我们为大家准备的挨踢必备装备,移动电源、鼠标等你来拿,转发数每超过100送出一个U盘,礼品活动结束后统一抽奖派送,好礼堆成羴(shan)有胆你就来。 礼品展示 (小米移动电源) (罗技无线鼠标) (ADATA U盘) 全家福 :-D 活动链接:http://weibo.com/1772191555/CeAy6m9lq | 2015-04-23T17:20:48 | 2015-04-23T17:20:48 | 5,327 | /article-5327-1.html | 
Linuxer and 乡亲们,Linux中国微博5w粉丝活动粗暴来袭,即日起至4月30日,关注[@Linux中国](http://weibo.com/n/Linux%E4%B8%AD%E5%9B%BD?from=feed&loc=at) 转发置顶微博(<http://weibo.com/1772191555/CeAy6m9lq>)并@ 一位互粉好友,即有机会获赠我们为大家准备的“挨踢”必备装备,移动电源、鼠标等你来拿,转发数每超过100送出一个U盘,礼品活动结束后统一抽奖派送,好礼堆成羴(shan)有胆你就来。
### 礼品展示

(小米移动电源)

(罗技无线鼠标)

(ADATA U盘)

全家福 :-D
**活动链接:**<http://weibo.com/1772191555/CeAy6m9lq>
|
|||||
系统管理员的容器时代之殇 | Erich Schubert | http://www.vitavonni.de/blog/201503/2015031201-the-sad-state-of-sysadmin-in-the-age-of-containers.html | 系统管理现在处于一个癫狂的时代,一片混乱。 我并不是抱怨老式系统管理员们,他们还是知道如何让系统工作起来,知道怎么更新系统和如何升级扩容。 这篇吐槽是关于容器、预构建虚拟机镜像的,它们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混乱,它们的脑子里面就根本没有可信和升级的概念。 (题图来自crtdot.com) 举个 Hadoop 的例子,似乎就没有人知道如何从头构建一份 Hadoop,它那令人头昏眼花的依赖关系、版本需求和构建工具让人云山雾罩。所有这些神奇的工具仍然是通过传统的 make 命令构建的,每个工具都是它自己带的,彼此不兼容,你得按照没有复用意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4/110730gbipl8bl0ke88ejc.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4/110730gbipl8bl0ke88ejc.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true | [
"系统管理员",
"Docker",
"容器"
] | 观点 | {
"viewnum": 6729,
"commentnum": 4,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4.254.61.170",
"message": "这也是我一直担心的。<br />\r\n<br />\r\n但似乎目前无解。即使有验证、签名。但谁又去保证这些被签名的 “App”的安全呢?<br />\r\n<br />\r\ngcc 被写入恶意代码的事儿在开源界肯定是普遍存在的吧。",
"username": "soli",
"date": "2015-04-24T12:28:43"
},
{
"postip": "121.8.107.178",
"message": "审核需要资金支持,这也是基金会和厂商存在的原因",
"username": "文剑一飞",
"date": "2015-04-24T20:53:34"
},
{
"postip": "111.201.10.150",
"message": "我们来搞一个 docker 镜像验证评估的网站吧。",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4-24T22:39:07"
},
{
"postip": "121.8.107.178",
"message": "应该叫审查代码,不是审核代码……",
"username": "文剑一飞",
"date": "2015-04-26T22:02:11"
}
] | [] | 系统管理现在处于一个癫狂的时代,一片混乱。 我并不是抱怨老式系统管理员们,他们还是知道如何让系统工作起来,知道怎么更新系统和如何升级扩容。 这篇吐槽是关于容器、预构建虚拟机镜像的,它们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混乱,它们的脑子里面就根本没有可信和升级的概念。 (题图来自crtdot.com) 举个 Hadoop 的例子,似乎就没有人知道如何从头构建一份 Hadoop,它那令人头昏眼花的依赖关系、版本需求和构建工具让人云山雾罩。所有这些神奇的工具仍然是通过传统的 make 命令构建的,每个工具都是它自己带的,彼此不兼容,你得按照没有复用意 | 2015-04-24T11:07:27 | 2015-04-24T11:07:27 | 5,328 | /article-5328-1.html | 系统管理现在处于一个癫狂的时代,一片混乱。
我并不是抱怨老式系统管理员们,他们还是知道如何让系统工作起来,知道怎么更新系统和如何升级扩容。
这篇吐槽是关于容器、预构建虚拟机镜像的,它们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混乱,它们的脑子里面就根本没有“可信”和“升级”的概念。

(题图来自 crtdot.com)
举个 Hadoop 的例子,**似乎就没有人知道如何从头构建一份 Hadoop**,它那令人头昏眼花的依赖关系、版本需求和构建工具让人云山雾罩。所有这些“神奇”的工具仍然是通过传统的 make 命令构建的,每个工具都是它自己带的,彼此不兼容,你得按照没有复用意义的“当日路线图”来构建。因为没有人能从头构建,所以现在**大家都从一些不定是哪个的网站去下载已经编译好的二进制**,基本上**没有任何认证和签名**。
这是 NSA 和病毒们的天堂啊!**不需要搞什么破解和漏洞挖掘**,只需要弄个“APP”、虚拟机或 Docker 镜像,人们就会把这些恶意代码弄到他们的网络里面去。
[Debian 的 Hadoop 维基页](https://wiki.debian.org/Hadoop)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基本上,从 2010 年开始人们就已经放弃了从源代码构建一个 Debian 上可用的 Hadoop 包了。
要构建 Apache Bigtop,你首先需要安装 puppet3,然后用它从互联网上下载一些魔法般数据。以 sudo 的权限启动 puppet ,顺便给 NSA 开个后门(举个例子,它会下载和安装一个过期的预编译的 JDK——因为它认为你太笨了,不会安装 Java),然后期待它能顺利构建而不是抛出200行的毫无用处的报错跟踪。
我没有开玩笑,它会试着执行像下面这样的脚本:
```
/bin/bash -c "wget http://www.scala-lang.org/files/archive/scala-2.10.3.deb ; dpkg -x ./scala-2.10.3.deb /"
```
注意,甚至这并没有正常的安装这个包,而只是将其解压缩到你的根目录下!下载时也没有检查任何签名、没有通过 SSL(脚本来自 [Bigtop 的 puppet 清单](https://github.com/apache/bigtop/blob/master/bigtop_toolchain/manifests/scala.pp))。
即便你的构建正常工作了,它也会通过 Maven 下载来自互联网的没有签名的二进制代码,并用这些来构建。
不再写一些干净的、模块化的架构,所有这些现在都牵扯在混乱的依赖里面。我上次看到, hadoop 的类路径已经有 100 多个 jar 了,现在?我打赌它肯定有 150 个了。那些 HBaseGiraphFlumeCrunchPigHiveMahoutSolrSparkElasticsearch 以及 Apache 家族的其它东东都是这样混乱。
所谓**软件栈**,现在的意思是“我也不知道我实际上用的是啥”。
**Maven** 、**ivy** 和 **sbt** 这些即用的工具其实就是让你的系统从互联网下载那些无签名的二进制数据并运行在你的计算机上。
再加上容器,哦天哪,更乱了。
是否想过给容器进行**安全更新**?
基本上,Docker 的思路就是下载一个未签名的二进制并运行它,然后期望它不要将任何后门放到你的公司网络里面去。
这就像是我在90年代时在 Windows 上下载的共享软件一样。什么时候会出现第一个带有 Ask 工具条的 Docker 镜像呢?第一个通过 Docker 镜像传播的互联网蠕虫呢?
回到前些年,Linux 发行版努力着提供一个安全的操作系统,带有签名的软件包、可信的网络、甚至还能完全的重新构建。
而现在呢?什么东西都已经 Windows 化了,到处是疯狂的“App”,你下载,你运行,根本不管是否安全,是否能升级到下个版本。因为你就是“过把瘾就死”!
**更新**:其实在 Docker 之前就有这样的作法了,Docker 只是一个新的 'curl | sudo bash' 而已。是的,这就是主流的、在你的数据中心下载并运行一个不可信软件的方法。这太糟糕了,真的。之前,系统管理员还在努力的防御安全漏洞,现在,他们自称“devops”了,然后很 happy 地把这些东西弄到他们的网络里面了!
|
||
只有几百个字节大小的国际象棋程序 | Frazer Kline | http://www.linuxlinks.com/article/20150222033906262/ChessBytes.html | 当我在这里提到了 ZX81 电脑时,我已经暴露了我的年龄。ZX81 是一个由英国开发者(Sincilair 研究所)生产的家庭电脑,它拥有"高达" 1KB 的内存!上面的 1KB 并不是打印错误,这个家庭电脑确实只配置有 1KB 的板载内存。但这个内存大小上的限制并没有阻止爱好者制作种类繁多的软件。事实上,这个机器引发了一代编程奇才的出现,这让他们掌握了让程序在该机上运行起来的技能。这个机器可以通过一个 16 KB 的内存卡来进行升级,这就提供了更多的编程可能。但未经扩展的 1KB 机器仍然激励着编程者们发布卓越的软件。 我最喜爱的 ZX81 游戏有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5/184013j9unqq7xqqzu9zpo.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5/184013j9unqq7xqqzu9zpo.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FSSlc | false | [
"游戏",
"国际象棋"
] | 分享 | {
"viewnum": 13114,
"commentnum": 1,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3.79.45.86",
"message": "佩服!但是我不会玩国际象棋……",
"username": "绿色圣光",
"date": "2015-04-25T23:33:34"
}
] | [] | 当我在这里提到了 ZX81 电脑时,我已经暴露了我的年龄。ZX81 是一个由英国开发者(Sincilair 研究所)生产的家庭电脑,它拥有"高达" 1KB 的内存!上面的 1KB 并不是打印错误,这个家庭电脑确实只配置有 1KB 的板载内存。但这个内存大小上的限制并没有阻止爱好者制作种类繁多的软件。事实上,这个机器引发了一代编程奇才的出现,这让他们掌握了让程序在该机上运行起来的技能。这个机器可以通过一个 16 KB 的内存卡来进行升级,这就提供了更多的编程可能。但未经扩展的 1KB 机器仍然激励着编程者们发布卓越的软件。 我最喜爱的 ZX81 游戏有 | 2015-04-25T18:40:10 | 2015-04-25T18:40:10 | 5,329 | /article-5329-1.html | 当我在这里提到了 ZX81 电脑时,我已经暴露了我的年龄。ZX81 是一个由英国开发者(Sincilair 研究所)生产的家庭电脑,它拥有"高达" 1KB 的内存!上面的 1KB 并不是打印错误,这个家庭电脑确实只配置有 1KB 的板载内存。但这个内存大小上的限制并没有阻止爱好者制作种类繁多的软件。事实上,这个机器引发了一代编程奇才的出现,这让他们掌握了让程序在该机上运行起来的技能。这个机器可以通过一个 16 KB 的内存卡来进行升级,这就提供了更多的编程可能。但未经扩展的 1KB 机器仍然激励着编程者们发布卓越的软件。

我最喜爱的 ZX81 游戏有: 模拟飞行(Flight Simulation), 3D 版怪物迷宫(3D Monster Maze), 小蜜蜂(Galaxians), 以及最重要的 1K ZX Chess。 只有最后一个程序是为未扩展版的 ZX81 电脑设计的。事实上,David Horne 开发的 1K ZX Chess 只使用了仅仅 672 字节的 RAM(LCTT 译注:如果读者有兴趣,可以看看[这里](http://users.ox.ac.uk/%7Euzdm0006/scans/1kchess/)对该程序的代码及解释)。尽管如此,该游戏尽力去实现大多数的国际象棋规则,并提供了一个计算机虚拟对手。虽然一些重要的规则被忽略了(如:王车易位,兵的升变,和吃过路兵) (LCTT 译注:参考了[这里](http://zh.wikibooks.org/zh/%E5%9B%BD%E9%99%85%E8%B1%A1%E6%A3%8B/%E8%A7%84%E5%88%99)和[这里](http://en.wikipedia.org/wiki/Rules_of_chess)),但能够和人工智能相对抗,这仍然令人惊讶。这个游戏占据了我逝去的青春里的相当一部分。
1K ZX Chess 保持了在所有计算机上国际象棋的最小实现的地位长达 33 年之久,直到今年由 BootChess 打破了该记录,紧接着由 Toledo AtomChess 打破。这三个程序都没有实现所有的国际象棋规则,所以为了完整性,我介绍了我最喜爱的那些实现了所有国际象棋规则的极小的国际象棋。
Linux 有着一系列极其强大的国际象棋引擎,如 Stockfish, Critter, Togo II, Crafty, GNU Chess 和 Komodo 。 在这篇文章精选的国际象棋程序虽敌不过这些好的国际象棋程序,但它们展示了使用微不足道的代码库究竟可以实现多少东西。
---
### Toledo Atomchess

你可能已经看到了大量有关 BootChess 新闻报道,这个只用 487 字节写就的国际象棋程序,一举打破了先前最小的国际象棋程序 1K ZX Chess 的记录。所以,Óscar Toledo Gutiérrez 挽起袖子自己编写了一个更加紧凑的国际象棋游戏。Toledo Atomchess 是仅有 481 字节的 x86 汇编代码,都能放到引导扇区里。 在难以置信的代码大小下,这个引擎实现了一个可玩的国际象棋游戏。
特点包括:
* 基本的棋子移动
* 用 ASCII 文本表现的棋盘
* 以代数形式来输入移动(注:如 D2D4)
* 3 层的搜索深度
显然,为了将这个国际象棋程序压缩到 481 字节中,作者必须做出某些牺牲,这些局限包括:
* 没有兵的升变
* 没有王车易位
* 没有吃过路兵
* 没有移动确认
该作者也使用 C,JavaScript 和 Java 来写这个国际象棋程序,每种实现都非常小。
* 网站: [nanochess.org/chess6.html](http://nanochess.org/chess6.html)
* 开发者: Óscar Toledo Gutiérrez
* 协议: 非商业用途可免费使用
* 版本号: -
---
### BootChess

BootChess 是一个国际象棋的极其小巧的计算机实现。这个程序被塞进到仅仅 487 字节里,并可运行在 Windows, Mac OS X 和 Linux 等操作系统。BootChess 的棋盘和棋子单独用文本表示,其中 P 代表兵, Q 用来代表王后,以及“点”代表空白格子。
特点包括:
* 象棋棋盘和用户输入的形象的文本表示
* 引导扇区大小(512 字节)的可玩的象棋游戏
* 只需 x86 bios 硬件引导程序(没有软件依赖)
* 所有主要的正规移动包括双兵开局
* 兵升变为王后(与 1k ZX Chess 相反)
* 名为 taxiMax > minMax half-ply 的 CPU 人工智能
* 硬编码的西班牙白子开局
同样,它也存在一些重要的限制。这些遗漏的功能包括:
* 兵的低升变(升变为非王后的棋子)
* 吃过路兵
* 没有王车易位
* 3 次位置重复和局规则(注:下一步之前,同样的移动出现了两次;可以参考[这里](http://www.netplaces.com/chess-basics/ending-the-game/three-position-repetition.htm))
* 50 步移动和局规则(注:在连续的50个回合内,双方既没有棋子被吃掉,也没有兵被移动过,则和局;可以参考[这里](http://www.chessvariants.org/d.chess/chess.html))
* 没有开放式和封闭式布局
* 一个或多个 minMAX/negaMax 全层人工智能
* 网站: [www.pouet.net/prod.php?which=64962](http://www.pouet.net/prod.php?which=64962)
* 开发者: Olivier "Baudsurfer/RSi" Poudade
* 协议: WTFPL v2
* 版本号: .02
---
### Micro-Max

Micro-Max 是一个用 133 行 C 语言写就的象棋源程序。
作者实现了一个 hash 变换表,该引擎检查输入移动的合法性,以及支持 FIDE(注: World Chess Federation 缩写,参见其[官网](https://www.fide.com/)) 的全部规则,除了低升变。
特点包括:
* 递归的 negamax 搜索
* 反夺的静态搜索
* 反夺规则的扩展
* 迭代深化
* 最佳移动优先的 `排序`
* 存储分数和最佳移动的 Hash 表
* 完整的 FIDE 规则(除了低位升变)和移动合法性检查
还有一个 1433个字符的较大版本,但允许你使用完整的 FIDE 规则的低升变。
* 网站: [home.hccnet.nl/h.g.muller/max-src2.html](http://home.hccnet.nl/h.g.muller/max-src2.html)
* 开发者: Harm Geert Muller
* 协议: The MIT License
* 版本号: 3.2
---
via: <http://www.linuxlinks.com/article/20150222033906262/ChessBytes.html>
作者:Frazer Kline 译者:[FSSlc](https://github.com/FSSlc)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Mydumper - MySQL数据库备份工具 | ruchi | http://www.ubuntugeek.com/mydumper-mysql-database-backup-tool.html | Mydumper 是 MySQL 数据库服务器备份工具,它比 MySQL 自带的 mysqldump 快很多。它还有在转储的同时获取远程服务器二进制日志文件的能力。 Mydumper 的优势 并行能力 (因此有高速度) 和性能 (高效的代码避免了耗费 CPU 处理能力的字符集转换过程) 更容易管理输出 (每个表都对应独立的文件,转储元数据等,便于查看/解析数据) 一致性 :跨线程维护快照, 提供精确的主从日志定位等。 可管理性 : 支持用 PCRE 来包含/排除指定的数据库和表(LCTT译注:PCRE,Perl Compatible Regular Expression,Perl兼容正则表达式) 在Ubuntu上安装 myd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5/200000idm2x42b2nd2jfnn.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5/200000idm2x42b2nd2jfnn.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MySQL",
"Mydumper"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0873,
"commentnum": 0,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Mydumper 是 MySQL 数据库服务器备份工具,它比 MySQL 自带的 mysqldump 快很多。它还有在转储的同时获取远程服务器二进制日志文件的能力。 Mydumper 的优势 并行能力 (因此有高速度) 和性能 (高效的代码避免了耗费 CPU 处理能力的字符集转换过程) 更容易管理输出 (每个表都对应独立的文件,转储元数据等,便于查看/解析数据) 一致性 :跨线程维护快照, 提供精确的主从日志定位等。 可管理性 : 支持用 PCRE 来包含/排除指定的数据库和表(LCTT译注:PCRE,Perl Compatible Regular Expression,Perl兼容正则表达式) 在Ubuntu上安装 myd | 2015-04-25T19:59:00 | 2015-04-25T19:59:00 | 5,330 | /article-5330-1.html | Mydumper 是 MySQL 数据库服务器备份工具,它比 MySQL 自带的 mysqldump 快很多。它还有在转储的同时获取远程服务器二进制日志文件的能力。

### Mydumper 的优势
* 并行能力 (因此有高速度) 和性能 (高效的代码避免了耗费 CPU 处理能力的字符集转换过程)
* 更容易管理输出 (每个表都对应独立的文件,转储元数据等,便于查看/解析数据)
* 一致性 :跨线程维护快照, 提供精确的主从日志定位等。
* 可管理性 : 支持用 PCRE 来包含/排除指定的数据库和表(LCTT译注:PCRE,Perl Compatible Regular Expression,Perl兼容正则表达式)
### 在Ubuntu上安装 mydumper
打开终端运行以下命令
```
sudo apt-get install mydumper
```
### 使用 Mydumper
#### 语法
```
mydumper [options]
```
应用程序选项:
* -B, --database 要转储的数据库
* -T, --tables-list 逗号分隔的转储表列表(不会被正则表达式排除)
* -o, --outputdir 保存输出文件的目录
* -s, --statement-size 插入语句的字节大小, 默认是1000000个字节
* -r, --rows 把表按行数切块
* -c, --compress 压缩输出文件
* -e, --build-empty-files 空表也输出文件
* -x, --regex 匹配‘db.table’的正则表达式
* -i, --ignore-engines 以逗号分隔的被忽略的存储引擎列表
* -m, --no-schemas 不转储表架构
* -k, --no-locks 不执行临时共享读锁。警告: 这会导致备份的不一致性
* -l, --long-query-guard 设置长查询的计时器秒数,默认是60秒
* --kill-long-queries 杀死长查询 (而不是退出程序)
* -b, --binlogs 获取二进制日志文件快照并转储数据
* -D, --daemon 开启守护进程模式
* -I, --snapshot-interval 每个转储快照之间的间隔时间(分钟), 需要开启 --daemon, 默认是60分钟
* -L, --logfile 日志文件的名字,默认是stdout
* -h, --host 要连接的主机
* -u, --user 有转储权限的用户名
* -p, --password 用户密码
* -P, --port 连接的TCP/IP端口
* -S, --socket 用于连接的Unix套接字文件
* -t, --threads 使用的线程数,默认是4
* -C, --compress-protocol 在MySQL连接上使用压缩
* -V, --version 查看程序版本号
* -v, --verbose 输出信息的等级, 0 = silent, 1 = errors, 2 = warnings, 3 = info, 默认是2
#### Mydumper 例子
```
mydumper \
--database=$DB_NAME \
--host=$DB_HOST \
--user=$DB_USER \
--password=$DB_PASS \
--outputdir=$DB_DUMP \
--rows=500000 \
--compress \
--build-empty-files \
--threads=2 \
--compress-protocol
```
Mydumper 输出数据的说明
Mydumper 不直接指定输出的文件,而是输出到文件夹的文件中。--outputdir 选项指定要使用的目录名称。
输出分为两部分
**表结构**
对数据库中的每个表,创建一个包含 CREATE TABLE 语句的文件。文件命名为:
dbname.tablename-schema.sql.gz
**数据**
每个表名跟着按 --rows 参数所切块的数量, 创建文件名字为:
dbname.tablename.0000n.sql.gz
"n"从0开始.
你可以使用Myloader恢复这些备份
```
myloader \
--database=$DB_NAME \
--directory=$DB_DUMP \
--queries-per-transaction=50000 \
--threads=10 \
--compress-protocol \
--verbose=3
```
---
via: <http://www.ubuntugeek.com/mydumper-mysql-database-backup-tool.html>
作者:[ruchi](http://www.ubuntugeek.com/author/ubuntufix)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GitHub 上最流行的编程语言 | Justin Mares | https://www.loggly.com/blog/the-most-popular-programming-languages-in-to-github-since-2012/ | 编程语言不仅仅是开发者用来创建程序或表达算法的工具,它们也是对创造力进行编码和解码的仪器。通过观察编程语言的历史,我们在追求为解决问题找到一个更好的方法,促进协作,构建好的产品以及重用他人的工作上得到一个独特的观点。 我们有大约 70% 的客户向我们的服务发送应用日志,因此我们能追踪哪种语言是最流行的,以及哪种语言获得了开发人员的关注。 基于从2012年以来的历史的GitHub 归档和GitHut数据,我们分析了GitHub上大部分开发者的动作并绘制成你下面看到的信息图表。我们主要关注: 活跃库的数量,这是反应了人们正在研究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5/220443zzg0df20mm20c0yl.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5/220443zzg0df20mm20c0yl.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GitHub",
"编程语言"
] | 观点 | {
"viewnum": 9314,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编程语言不仅仅是开发者用来创建程序或表达算法的工具,它们也是对创造力进行编码和解码的仪器。通过观察编程语言的历史,我们在追求为解决问题找到一个更好的方法,促进协作,构建好的产品以及重用他人的工作上得到一个独特的观点。 我们有大约 70% 的客户向我们的服务发送应用日志,因此我们能追踪哪种语言是最流行的,以及哪种语言获得了开发人员的关注。 基于从2012年以来的历史的GitHub 归档和GitHut数据,我们分析了GitHub上大部分开发者的动作并绘制成你下面看到的信息图表。我们主要关注: 活跃库的数量,这是反应了人们正在研究 | 2015-04-25T21:56:00 | 2015-04-25T21:56:00 | 5,331 | /article-5331-1.html | 
编程语言不仅仅是开发者用来创建程序或表达算法的工具,它们也是对创造力进行编码和解码的仪器。通过观察编程语言的历史,我们在追求为解决问题找到一个更好的方法,促进协作,构建好的产品以及重用他人的工作上得到一个独特的观点。
我们有大约 70% 的客户向我们的服务发送应用日志,因此我们能追踪哪种语言是最流行的,以及哪种语言获得了开发人员的关注。
基于从2012年以来的历史的[GitHub 归档](https://www.githubarchive.org/)和[GitHut](http://githut.info/)数据,我们分析了GitHub上大部分开发者的动作并绘制成你下面看到的信息图表。我们主要关注:
* 活跃库的数量,这是反应了人们正在研究的项目的有用度量。
* 每种语言总的推送数量以及每个库的平均推送次数。这些指标是由某种语言编写的项目的创新效率的指示器。
* 每个库新的fork数和发现的问题数目,这也显示了活跃度和创新性。
* 每个库新的观察者,这是开发人员兴趣的指示器。
查看信息图表并告诉我们你的想法!在你的同龄人中是怎么选择你使用的语言的?

---
via: <https://www.loggly.com/blog/the-most-popular-programming-languages-in-to-github-since-2012/>
作者:[Justin Mares](https://www.loggly.com/blog/author/guest/)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怎样用 WPScan,Nmap 和 Nikto 扫描和检查一个 WordPress 站点的安全性 | anismaj | http://www.unixmen.com/scan-check-wordpress-website-security-using-wpscan-nmap-nikto/ | 介绍 数百万个网站用着 WordPress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WordPress 是众多内容管理系统中对开发者最友好的,本质上说你可以用它做任何事情。不幸的是,每天都有些吓人的报告说某个主要的网站被黑了,或者某个重要的数据库被泄露了之类的,吓得人一愣一愣的。 如果你还没有安装 WordPress ,可以看下下面的文章。 在基于 Debian 的系统上: 如何在 Ubuntu 上安装 WordPress 在基于 RPM 的系统上: 如何在 CentOS 上安装 WordPress 我之前的文章 如何安全加固 WordPress 站点 里面列出的备忘录为读者维护 WordPress 的安全提供了一点帮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5/225948j6druzvrwmu6swwc.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5/225948j6druzvrwmu6swwc.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boredivan | false | [
"WordPress",
"网站安全",
"wpscan",
"nmap"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9854,
"commentnum": 1,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10.209.89.135",
"message": "谢谢,找了好久",
"username": "来自 - 香港 的 Firefox/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6-04T15:57:12"
}
] | [] | 介绍 数百万个网站用着 WordPress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WordPress 是众多内容管理系统中对开发者最友好的,本质上说你可以用它做任何事情。不幸的是,每天都有些吓人的报告说某个主要的网站被黑了,或者某个重要的数据库被泄露了之类的,吓得人一愣一愣的。 如果你还没有安装 WordPress ,可以看下下面的文章。 在基于 Debian 的系统上: 如何在 Ubuntu 上安装 WordPress 在基于 RPM 的系统上: 如何在 CentOS 上安装 WordPress 我之前的文章 如何安全加固 WordPress 站点 里面列出的备忘录为读者维护 WordPress 的安全提供了一点帮 | 2015-04-26T07:52:00 | 2015-04-26T07:52:00 | 5,332 | /article-5332-1.html | ### 介绍
数百万个网站用着 WordPress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WordPress 是众多内容管理系统中对开发者最友好的,本质上说你可以用它做任何事情。不幸的是,每天都有些吓人的报告说某个主要的网站被黑了,或者某个重要的数据库被泄露了之类的,吓得人一愣一愣的。
如果你还没有安装 WordPress ,可以看下下面的文章。
在基于 Debian 的系统上:
* [如何在 Ubuntu 上安装 WordPress](http://www.unixmen.com/install-wordpress-ubuntu-14-10/)
在基于 RPM 的系统上:
* [如何在 CentOS 上安装 WordPress](http://www.unixmen.com/install-configure-wordpress-4-0-benny-centos-7/)
我之前的文章 [如何安全加固 WordPress 站点](http://www.unixmen.com/secure-wordpress-website/) 里面列出的**备忘录**为读者维护 WordPress 的安全提供了一点帮助。
在这篇文章里面,我将介绍 **wpscan** 的安装过程,以及怎样使用 wpscan 来定位那些已知的会让你的站点变得易受攻击的插件和主题。还有怎样安装和使用一款免费的网络探索和攻击的安全扫描软件 **nmap** 。最后展示的是使用 **nikto** 的步骤。

(题图来自:codersmount.com)
### 用 WPScan 测试 WordPress 中易受攻击的插件和主题
**WPScan** 是一个 WordPress 黑盒安全扫描软件,用 Ruby 写成,它是专门用来寻找已知的 WordPress 的弱点的。它为安全专家和 WordPress 管理员提供了一条评估他们的 WordPress 站点的途径。它的基于开源代码,在 GPLv3 下发行。
#### 下载和安装 WPScan
在我们开始安装之前,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 wpscan 不能在 Windows 下工作,所以你需要使用一台 Linux 或者 OS X 的机器来完成下面的事情。如果你只有 Windows 的系统,拿你可以下载一个 Virtualbox 然后在虚拟机里面安装任何你喜欢的 Linux 发行版本。
WPScan 的源代码放在 Github 上,所以需要先安装 git(LCTT 译注:其实你也可以直接从 Github 上下载打包的源代码,而不必非得装 git )。
```
sudo apt-get install git
```
git 装好了,我们就要安装 wpscan 的依赖包了。
```
sudo apt-get install libcurl4-gnutls-dev libopenssl-ruby libxml2 libxml2-dev libxslt1-dev ruby-dev ruby1.9.3
```
把 wpscan 从 github 上 clone 下来。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wpscanteam/wpscan.git
```
现在我们可以进入这个新建立的 wpscan 目录,通过 bundler 安装必要的 ruby 包。
```
cd wpscan
sudo gem install bundler && bundle install --without test development
```
现在 wpscan 装好了,我们就可以用它来搜索我们 WordPress 站点潜在的易受攻击的文件。wpcan 最重要的方面是它能列出不仅是插件和主题,也能列出用户和缩略图的功能。WPScan 也可以用来暴力破解 WordPress —— 但这不是本文要讨论的内容。
#### 更新 WPScan
```
ruby wpscan.rb --update
```
#### 列举插件
要列出所有插件,只需要加上 “--enumerate p” 参数,就像这样:
```
ruby wpscan.rb --url http(s)://www.yoursiteurl.com --enumerate p
```
或者仅仅列出易受攻击的插件:
```
ruby wpscan.rb --url http(s)://www.yoursiteurl.com --enumerate vp
```
下面是一些例子:
```
| Name: ukiscet
| Location: http://********.com/wp-content/plugins/akismet/
| Name: audio-player
| Location: http://********.com/wp-content/plugins/audio-player/
|
| * Title: Audio Player - player.swf playerID Parameter XSS
| * Reference: http://seclists.org/bugtraq/2013/Feb/35
| * Reference: http://secunia.com/advisories/52083
| * Reference: http://osvdb.org/89963
| * Fixed in: 2.0.4.6
| Name: bbpress - v2.3.2
| Location: http://********.com/wp-content/plugins/bbpress/
| Readme: http://********.com/wp-content/plugins/bbpress/readme.txt
|
| * Title: BBPress - Multiple Script Malformed Input Path Disclosure
| * Reference: http://xforce.iss.net/xforce/xfdb/78244
| * Reference: http://packetstormsecurity.com/files/116123/
| * Reference: http://osvdb.org/86399
| * Reference: http://www.exploit-db.com/exploits/22396/
|
| * Title: BBPress - forum.php page Parameter SQL Injection
| * Reference: http://xforce.iss.net/xforce/xfdb/78244
| * Reference: http://packetstormsecurity.com/files/116123/
| * Reference: http://osvdb.org/86400
| * Reference: http://www.exploit-db.com/exploits/22396/
| Name: contact
| Location: http://********.com/wp-content/plugins/contact/
```
#### 列举主题
列举主题和列举插件差不多,只要用"--enumerate t"就可以了。
```
ruby wpscan.rb --url http(s)://www.host-name.com --enumerate t
```
或者只列出易受攻击的主题:
```
ruby wpscan.rb --url http(s)://www.host-name.com --enumerate vt
```
例子的输出:
```
| Name: path
| Location: http://********.com/wp-content/themes/path/
| Style URL: http://********.com/wp-content/themes/path/style.css
| Description:
| Name: pub
| Location: http://********.com/wp-content/themes/pub/
| Style URL: http://********.com/wp-content/themes/pub/style.css
| Description:
| Name: rockstar
| Location: http://********.com/wp-content/themes/rockstar/
| Style URL: http://********.com/wp-content/themes/rockstar/style.css
| Description:
|
| * Title: WooThemes WooFramework Remote Unauthenticated Shortcode Execution
| * Reference: https://gist.github.com/2523147
| Name: twentyten
| Location: http://********.com/wp-content/themes/twentyten/
| Style URL: http://********.com/wp-content/themes/twentyten/style.css
| Description:
```
#### 列举用户
WPscan 也可以用来列举某个 WordPress 站点的用户和有效的登录记录。攻击者常常这么做——为了获得一个用户清单,好进行暴力破解。
```
ruby wpscan.rb --url http(s)://www.host-name.com --enumerate u
```
#### 列举 Timthumb 文件
关于 WPscan ,我要说的最后一个功能是列举 timthub (缩略图)相关的文件。近年来,timthumb 已经成为攻击者眼里的一个常见目标,因为无数的漏洞被找出来并发到论坛上、邮件列表等等地方。用下面的命令可以通过 wpscan 找出易受攻击的 timthub 文件:
```
ruby wpscan.rb --url http(s)://www.host-name.com --enumerate tt
```
### 用 Nmap 扫描你 VPS 的开放端口
**Nmap** 是一个开源的用于网络探索和安全审查方面的工具。它可以迅速扫描巨大的网络,也可一单机使用。Nmap 用原始 IP 数据包通过不同寻常的方法判断网络里那些主机是正在工作的,那些主机上都提供了什么服务(应用名称和版本),是什么操作系统(以及版本),用的什么类型的防火墙,以及很多其他特征。
#### 在 Debian 和 Ubuntu 上下载和安装 nmap
要在基于 Debian 和 Ubuntu 的操作系统上安装 nmap ,运行下面的命令:
```
sudo apt-get install nmap
```
**输出样例**
```
Reading package lists... Done
Building dependency tree
Reading state information... Done
The following NEW packages will be installed:
nmap
0 upgraded, 1 newly installed, 0 to remove and 2 not upgraded.
Need to get 1,643 kB of archives.
After this operation, 6,913 kB of additional disk space will be used.
Get:1 http://mirrors.service.networklayer.com/ubuntu/ precise/main nmap amd64 5.21-1.1ubuntu1 [1,643 kB]
Fetched 1,643 kB in 0s (16.4 MB/s)
Selecting previously unselected package nmap.
(Reading database ... 56834 files and directories currently installed.)
Unpacking nmap (from .../nmap_5.21-1.1ubuntu1_amd64.deb) ...
Processing triggers for man-db ...
Setting up nmap (5.21-1.1ubuntu1) ...
```
#### 举个例子
输出 nmap 的版本:
```
nmap -V
```
或者
```
nmap --version
```
**输出样例**
```
Nmap version 5.21 ( http://nmap.org )
```
#### 在 Centos 上下载和安装 nmap
要在基于 RHEL 的 Linux 上面安装 nmap ,输入下面的命令:
```
yum install nmap
```
**输出样例**
```
Loaded plugins: protectbase, rhnplugin, security
0 packages excluded due to repository protections
Setting up Install Process
Resolving Dependencies
--> Running transaction check
---> Package nmap.x86_64 2:5.51-2.el6 will be installed
--> Finished Dependency Resolution
Dependencies Resolved
================================================================================
Package Arch Version Repository Size
================================================================================
Installing:
nmap x86_64 2:5.51-2.el6 rhel-x86_64-server-6 2.8 M
Transaction Summary
================================================================================
Install 1 Package(s)
Total download size: 2.8 M
Installed size: 0
Is this ok [y/N]: y
Downloading Packages:
nmap-5.51-2.el6.x86_64.rpm | 2.8 MB 00:00
Running rpm_check_debug
Running Transaction Test
Transaction Test Succeeded
Running Transaction
Installing : 2:nmap-5.51-2.el6.x86_64 1/1
Verifying : 2:nmap-5.51-2.el6.x86_64 1/1
Installed:
nmap.x86_64 2:5.51-2.el6
Complete!
```
#### 举个例子
输出 nmap 版本号:
```
nmap --version
```
**输出样例**
```
Nmap version 5.51 ( http://nmap.org )
```
#### 用 Nmap 扫描端口
你可以用 nmap 来获得很多关于你的服务器的信息,它可以让你站在对你的网站不怀好意的人的角度看你自己的网站。
因此,请仅用它测试你自己的服务器或者在行动之前通知服务器的所有者。
nmap 的作者提供了一个测试服务器:
```
scanme.nmap.org
```
有些命令可能会耗时较长:
要扫描一个 IP 地址或者一个主机名(全称域名),运行:
```
nmap 192.168.1.1
```
输出样例:

扫描以获得主机的操作系统:
```
sudo nmap -O 192.168.1.1
```
加上“-”或者“/24”来一次性扫描某个范围里面的多个主机:
```
sudo nmap -PN xxx.xxx.xxx.xxx-yyy
```
扫描某个范围内可用的服务:
```
sudo nmap -sP network_address_range
```
扫描 IP 地址时部进行反向 DNS 解析。多数情况下这会加快你获得结果的速度:
```
sudo nmap -n remote_host
```
扫描一个特定端口而不是所有常用端口:
```
sudo nmap -p port_number remote_host
```
扫描一个网络,找出哪些服务器在线,分别运行了什么服务。
这就是传说中的主机探索或者 ping 扫描:
```
nmap -sP 192.168.1.0/24
```
输出样例:
```
Host 192.168.1.1 is up (0.00035s latency).
MAC Address: BC:AE:C5:C3:16:93 (Unknown)
Host 192.168.1.2 is up (0.0038s latency).
MAC Address: 74:44:01:40:57:FB (Unknown)
Host 192.168.1.5 is up.
Host nas03 (192.168.1.12) is up (0.0091s latency).
MAC Address: 00:11:32:11:15:FC (Synology Incorporated)
Nmap done: 256 IP addresses (4 hosts up) scanned in 2.80 second
```
理解端口配置和如何发现你的服务器上的攻击目标只是确保你的信息和你的 VPS 安全的第一步。
### 用 Nikto 扫描你网站的缺陷
[Nikto](http://www.unixmen.com/install-nikto-web-scanner-check-vulnerabilities) 网络扫描器是一个开源的 web 服务器的扫描软件,它可以用来扫描 web 服务器上的恶意的程序和文件。Nikto 也可以用来检查软件版本是否过期。Nikto 能进行简单而快速地扫描以发现服务器上危险的文件和程序。扫描结束后会给出一个日志文件。`
#### 在 Linux 服务器上下载和安装 Nikto
Perl 在 Linux 上是预先安装好的,所以你只需要从[项目页面](https://cirt.net/nikto/)下载 nikto ,解压到一个目录里面,然后开始测试。
```
wget https://cirt.net/nikto/nikto-2.1.4.tar.gz
```
你可以用某个归档管理工具解包,或者如下同时使用 tar 和 gzip :
```
tar zxvf nikto-2.1.4.tar.gz
cd nikto-2.1.4
perl nikto.pl
```
安装正确的话会得到这样的结果:
```
- ***** SSL support not available (see docs for SSL install) *****
- Nikto v2.1.4
---------------------------------------------------------------------------
+ ERROR: No host specified
-config+ Use this config file
-Cgidirs+ scan these CGI dirs: 'none', 'all', or values like "/cgi/ /cgi-a/"
-dbcheck check database and other key files for syntax errors
-Display+ Turn on/off display outputs
-evasion+ ids evasion technique
-Format+ save file (-o) format
-host+ target host
-Help Extended help information
-id+ Host authentication to use, format is id:pass or id:pass:realm
-list-plugins List all available plugins
-mutate+ Guess additional file names
-mutate-options+ Provide extra information for mutations
-output+ Write output to this file
-nocache Disables the URI cache
-nossl Disables using SSL
-no404 Disables 404 checks
-port+ Port to use (default 80)
-Plugins+ List of plugins to run (default: ALL)
-root+ Prepend root value to all requests, format is /directory
-ssl Force ssl mode on port
-Single Single request mode
-timeout+ Timeout (default 2 seconds)
-Tuning+ Scan tuning
-update Update databases and plugins from CIRT.net
-vhost+ Virtual host (for Host header)
-Version Print plugin and database versions
+ requires a value
Note: This is the short help output. Use -H for full help.
```
这个报错只是告诉我们没有给出必要的参数。SSL 支持可以通过安装相关的 perl ssl 模块得到(sudo apt-get install libnet-ssleay-perl)。
#### 更新 nikto 数据库
在开始使用之前我们需要先更新 nikto 数据库:
```
/usr/local/bin/nikto.pl -update
```
下面的命令可以列出可用的 nikto 插件。
```
nikto.pl -list-plugins // To list the installed plugins //
```
#### 扫描以寻找缺陷
我们用一个 url 来在做个简单的测试。
```
perl nikto.pl -h http://www.host-name.com
```
**输出样例**
会有十分冗长的输出,可能一开始会让人感到困惑。许多 Nikto 的警报会返回 OSVDB 序号。这是由开源缺陷数据库(<http://osvdb.org/>)所指定。你可以在 OSVDB 上找出相关缺陷的深入说明。
```
$ nikto -h http://www.host-name.com
- Nikto v2.1.4
---------------------------------------------------------------------------
+ Target IP: 1.2.3.4
+ Target Hostname: host-name.com
+ Target Port: 80
+ Start Time: 2012-08-11 14:27:31
---------------------------------------------------------------------------
+ Server: Apache/2.2.22 (FreeBSD) mod_ssl/2.2.22 OpenSSL/1.0.1c DAV/2
+ robots.txt contains 4 entries which should be manually viewed.
+ mod_ssl/2.2.22 appears to be outdated (current is at least 2.8.31) (may depend on server version)
+ ETag header found on server, inode: 5918348, size: 121, mtime: 0x48fc943691040
+ mod_ssl/2.2.22 OpenSSL/1.0.1c DAV/2 - mod_ssl 2.8.7 and lower are vulnerable to a remote buffer overflow which may allow a remote shell (difficult to exploit). CVE-2002-0082, OSVDB-756.
+ Allowed HTTP Methods: GET, HEAD, POST, OPTIONS, TRACE
+ OSVDB-877: HTTP TRACE method is active, suggesting the host is vulnerable to XST
+ /lists/admin/: PHPList pre 2.6.4 contains a number of vulnerabilities including remote administrative access, harvesting user info and more. Default login to admin interface is admin/phplist
+ OSVDB-2322: /gallery/search.php?searchstring=<script>alert(document.cookie)</script>: Gallery 1.3.4 and below is vulnerable to Cross Site Scripting (XSS). Upgrade to the latest version. http://www.securityfocus.com/bid/8288.
+ OSVDB-7022: /calendar.php?year=<script>alert(document.cookie);</script>&month=03&day=05: DCP-Portal v5.3.1 is vulnerable to Cross Site Scripting (XSS). http://www.cert.org/advisories/CA-2000-02.html.
+ OSVDB-3233: /phpinfo.php: Contains PHP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OSVDB-3092: /system/: This might be interesting...
+ OSVDB-3092: /template/: This may be interesting as the directory may hold sensitive files or reveal system information.
+ OSVDB-3092: /updates/: This might be interesting...
+ OSVDB-3092: /README: README file found.
+ 6448 items checked: 1 error(s) and 14 item(s) reported on remote host
+ End Time: 2012-08-11 15:52:57 (5126 seconds)
---------------------------------------------------------------------------
+ 1 host(s) tested
$
```
**Nikto** 是一个非常轻量级的通用工具。因为 Nikto 是用 Perl 写的,所以它可以在几乎任何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上运行。
希望这篇文章能在你检查 wordpress 站点的缺陷的时候给你一些提示。我之前的文章[如何安全加固 WordPress 站点](http://www.unixmen.com/secure-wordpress-website/)记录了一个**清单**,可以让你保护你的 WordPress 站点的工作变得更简单。
有想说的,留下你的评论。
---
via: <http://www.unixmen.com/scan-check-wordpress-website-security-using-wpscan-nmap-nikto/>
作者:[anismaj](http://www.unixmen.com/author/anis/) 译者:[boredivan](https://github.com/borediva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 有问必答:如何在Linux中修复“fatal error: lame/lame.h: No such file or dir | Dan Nanni | http://ask.xmodulo.com/fatal-error-lame-no-such-file-or-directory.html | 提问: 我尝试着在Linux中编译视频编码器,但是编译提示出错:fatal error: lame/lame.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我该如何修复这个错误? 下面的编译错误说明你的系统没有安装LAME库和它的开发文件。 fatal error: lame/lame.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LAME("LAME Ain't an MP3 Encoder")是一个流行的LPGL授权的MP3编码器。许多视频编码工具使用或者支持LAME,如 FFmpeg、 VLC、 Audacity、 K3b、 RipperX等。 要修复这个编译错误,你需要安装LAME库和开发文件,按照下面的来。 在Debian、Ubuntu或者Linux Mint上安装LAME库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6/104330xjhjhhkjs28jhsra.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6/104330xjhjhhkjs28jhsra.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lame"
] | 技术 | {
"viewnum": 6706,
"commentnum": 4,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4.111.167.141",
"message": "记得上次是x264的文章吧……<br />\r\nubuntu:sudo apt-get build-dep package 安装相关的编译环境<br />\r\n其他的发行版,缺什么装什么。",
"username": "来自 - 北京 的 Firefox/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4-26T11:59:26"
},
{
"postip": "112.10.175.86",
"message": "名称 :lame-devel<br />\r\n架构 :i686<br />\r\n版本 :3.99.5<br />\r\n发布 :1.el6<br />\r\n大小 :25 k<br />\r\n源 :rpmfusion-free-updates/x86_64<br />\r\n简介 : Development files for lame<br />\r\n网址 :http://lame.sourceforge.net/<br />\r\n协议 : GPLv2+<br />\r\n描述 : This package development files for lame.",
"username": "linlover",
"date": "2015-04-26T14:57:35"
},
{
"postip": "106.120.101.58",
"message": "嗯,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不知道外国人怎么呆成这样。。。不知道举一反三么。。",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4-27T09:18:33"
},
{
"postip": "60.13.186.221",
"message": "噢!",
"username": "许杰",
"date": "2015-04-27T13:00:33"
}
] | [] | 提问: 我尝试着在Linux中编译视频编码器,但是编译提示出错:fatal error: lame/lame.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我该如何修复这个错误? 下面的编译错误说明你的系统没有安装LAME库和它的开发文件。 fatal error: lame/lame.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LAME("LAME Ain't an MP3 Encoder")是一个流行的LPGL授权的MP3编码器。许多视频编码工具使用或者支持LAME,如 FFmpeg、 VLC、 Audacity、 K3b、 RipperX等。 要修复这个编译错误,你需要安装LAME库和开发文件,按照下面的来。 在Debian、Ubuntu或者Linux Mint上安装LAME库 | 2015-04-26T10:43:25 | 2015-04-26T10:43:25 | 5,333 | /article-5333-1.html |
>
> **提问**: 我尝试着在Linux中编译视频编码器,但是编译提示出错:“fatal error: lame/lame.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我该如何修复这个错误?
>
>
>
下面的编译错误说明你的系统没有安装LAME库和它的开发文件。
```
fatal error: lame/lame.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LAME](http://lame.sourceforge.net/)("LAME Ain't an MP3 Encoder")是一个流行的LPGL授权的MP3编码器。许多视频编码工具使用或者支持LAME,如 [FFmpeg](http://ask.xmodulo.com/compile-ffmpeg-ubuntu-debian.html)、 VLC、 [Audacity](http://xmodulo.com/how-to-cut-split-or-edit-mp3-file-on-linux.html)、 K3b、 RipperX等。
要修复这个编译错误,你需要安装LAME库和开发文件,按照下面的来。
### 在Debian、Ubuntu或者Linux Mint上安装LAME库和安装文件
Debian和它的衍生版在基础库中已经提供了LAME库,因此可以用apt-get直接安装。
```
$ sudo apt-get install libmp3lame-dev
```
### 在Fedora、CentOS/RHEL上安装LAME库和安装文件
在基于RED HAT的版本中,LAME在RPM Fusion的免费仓库中就有,那么你需要先设置[RPM Fusion (免费)仓库](http://xmodulo.com/how-to-install-rpm-fusion-on-fedora.html)。
RPM Fusion设置完成后,如下安装LAME开发包。
```
$ sudo yum --enablerepo=rpmfusion-free-updates install lame-devel
```
在2015年1月,RPM Fusion仓库已经不可以在CentOS/RHEL 7中可用了。因此,这个方法不能用在CentOS/RHEL 7 中。这时你就要从源码安装LAME库了(下面会描述)。
### 在Debian、Ubuntu或者Linux Mint中从源码编译LAME库
如果你希望用不同的编译选项安装自定义的LAME库,你需要自己编译。下面是怎样在基于Debian的系统中编译和安装LAME库(和它的头文件)。
```
$ sudo apt-get install gcc git
$ wget http://downloads.sourceforge.net/project/lame/lame/3.99/lame-3.99.5.tar.gz
$ tar -xzf lame-3.99.5.tar.gz
$ cd lame-3.99.5
$ ./configure --enable-static --enable-shared
$ make
$ sudo make install
```
注意当你运行上面的配置步骤时,你可以根据你的需求启用会禁止不同的选项。运行下面的命令查看不同的编译选项。
```
$ ./configure --help
```
共享/静态的LAME库默认安装在 /usr/local/lib。要让共享库可以被其他程序使用,完成最后一步:
用编辑器打开 /etc/ld.so.conf,加入下面这行。
```
/usr/local/lib
```
接着运行下面的命令,这会将/usr/local/lib中的共享库添加到动态加载缓存中,因此LAME库就可以被其他程序调用了。
```
$ sudo ldconfig
```
### 在Fedora或者CentOS/RHEL中从源码编译LAME库
如果你的发行版(比如 CentOS 7)没有提供预编译的LAME库,或者你想要自定义LAME库,你需要从源码自己编译。下面是在基于Red Hat的系统中编译安装LAME库的方法。
```
$ sudo yum install gcc git
$ wget http://downloads.sourceforge.net/project/lame/lame/3.99/lame-3.99.5.tar.gz
$ tar -xzf lame-3.99.5.tar.gz
$ cd lame-3.99.5
$ ./configure --enable-static --enable-shared
$ make
$ sudo make install
```
运行make之前,你可以在configure中带上合适的选项自定义编译选项。你可以用下面的命令检查可用的选项:
```
$ ./configure --help
```
最后你需要完成最后一步,因为安装在/usr/local/lib的LAME共享库可能在其他程序中不可用。
在/etc/ld.so.conf中添加下面这行:
```
/usr/local/lib
```
接着运行下面的命令。这会添加 /usr/local/lib中的共享库(包括LAME)到动态加载缓存中,让其他程序可以访问到。
```
$ sudo ldconfig
```

---
via: <http://ask.xmodulo.com/fatal-error-lame-no-such-file-or-directory.html>
作者:[Dan Nanni](http://ask.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设置 Linux 上 SSH 登录的 Email 提醒 | skytech | http://www.ehowstuff.com/how-to-get-email-alerts-for-ssh-login-on-linux-server/ | 虚拟私有服务器 (VPS)上启用 SSH 服务使得该服务器暴露到互联网中,为黑客攻击提供了机会,尤其是当 VPS 还允许root 直接访问时。VPS 应该为每次 SSH 登录成功尝试配置一个自动的 email 警告。 VPS 服务器的所有者会得到各种 SSH 服务器访问日志的通知,例如登录者、登录时间以及来源 IP 地址等信息。这是一个对于服务器拥有者来说,保护服务器避免未知登录尝试的重要安全关注点。这是因为如果黑客使用暴力破解方式通过 SSH 来登录到你的 VPS 的话,后果很严重。在本文中,我会解释如何在 CentOS 6、 CentOS 7、 RHEL 6 和 RHEL 7上为所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6/110109vuuse6eh1ukk4553.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6/110109vuuse6eh1ukk4553.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theo-l | false | [
"SSH",
"安全"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2767,
"commentnum": 3,
"favtimes": 8,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6.22.165.69",
"message": "实用性不够",
"username": "lyhabc",
"date": "2015-04-26T15:54:56"
},
{
"postip": "58.250.93.62",
"message": "登陆vps给自己发邮件就好了,防止被破解",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e 47.0|Windows 8 用户",
"date": "2016-01-11T01:57:45"
},
{
"postip": "125.79.144.19",
"message": "正需要这个,不错。",
"username": "来自福建三明的 Firefox 54.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7-07-07T14:58:23"
}
] | [] | 虚拟私有服务器 (VPS)上启用 SSH 服务使得该服务器暴露到互联网中,为黑客攻击提供了机会,尤其是当 VPS 还允许root 直接访问时。VPS 应该为每次 SSH 登录成功尝试配置一个自动的 email 警告。 VPS 服务器的所有者会得到各种 SSH 服务器访问日志的通知,例如登录者、登录时间以及来源 IP 地址等信息。这是一个对于服务器拥有者来说,保护服务器避免未知登录尝试的重要安全关注点。这是因为如果黑客使用暴力破解方式通过 SSH 来登录到你的 VPS 的话,后果很严重。在本文中,我会解释如何在 CentOS 6、 CentOS 7、 RHEL 6 和 RHEL 7上为所 | 2015-04-26T11:01:08 | 2015-04-26T11:01:08 | 5,334 | /article-5334-1.html | 
虚拟私有服务器 (VPS)上启用 SSH 服务使得该服务器暴露到互联网中,为黑客攻击提供了机会,尤其是当 VPS 还允许root 直接访问时。VPS 应该为每次 SSH 登录成功尝试配置一个自动的 email 警告。 VPS 服务器的所有者会得到各种 SSH 服务器访问日志的通知,例如登录者、登录时间以及来源 IP 地址等信息。这是一个对于服务器拥有者来说,保护服务器避免未知登录尝试的重要安全关注点。这是因为如果黑客使用暴力破解方式通过 SSH 来登录到你的 VPS 的话,后果很严重。在本文中,我会解释如何在 CentOS 6、 CentOS 7、 RHEL 6 和 RHEL 7上为所有的 SSH 用户登录设置一个 email 警告。
1. 使用root用户登录到你的服务器;
2. 在全局源定义处配置警告(/etc/bashrc),这样就会对 root 用户以及普通用户都生效:
```
[root@vps ~]# vi /etc/bashrc
```
将下面的内容加入到上述文件的尾部。
```
echo 'ALERT - Root Shell Access (vps.ehowstuff.com) on:' `date` `who` | mail -s "Alert: Root Access from `who | cut -d'(' -f2 | cut -d')' -f1`" [email protected]
```
3. 你也可以选择性地让警告只对 root 用户生效:
```
[root@vps ~]# vi .bashrc
```
将下面的内容添加到/root/.bashrc的尾部:
```
echo 'ALERT - Root Shell Access (vps.ehowstuff.com) on:' `date` `who` | mail -s "Alert: Root Access from `who | cut -d'(' -f2 | cut -d')' -f1`" [email protected]
```
整个配置文件样例:
```
# .bashrc
# User specific aliases and functions
alias rm='rm -i'
alias cp='cp -i'
alias mv='mv -i'
# Source global definitions
if [ -f /etc/bashrc ]; then
. /etc/bashrc
fi
echo 'ALERT - Root Shell Access (vps.ehowstuff.com) on:' `date` `who` | mail -s "Alert: Root Access from `who | cut -d'(' -f2 | cut -d')' -f1`" [email protected]
```
4. 你也可以选择性地让警告只对特定的普通用户生效(例如 skytech):
```
[root@vps ~]# vi /home/skytech/.bashrc
```
将下面的内容加入到/home/skytech/.bashrc文件尾部:
```
echo 'ALERT - Root Shell Access (vps.ehowstuff.com) on:' `date` `who` | mail -s "Alert: Root Access from `who | cut -d'(' -f2 | cut -d')' -f1`" [email protected]
```
---
via: <http://www.ehowstuff.com/how-to-get-email-alerts-for-ssh-login-on-linux-server/>
作者:[skytech](http://www.ehowstuff.com/author/mhstar/) 译者:[theo-l](https://github.com/theo-l)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怎样在 CentOS 7.0 上安装和配置 VNC 服务器 | Arun Pyasi |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install-configure-vnc-server-centos-7-0/ | 这是一个关于怎样在你的 CentOS 7 上安装配置 VNC 服务的教程。当然这个教程也适合 RHEL 7 。在这个教程里,我们将学习什么是 VNC 以及怎样在 CentOS 7 上安装配置 VNC 服务器。 我们都知道,作为一个系统管理员,大多数时间是通过网络管理服务器的。在管理服务器的过程中很少会用到图形界面,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用 SSH 来完成我们的管理任务。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配置 VNC 来提供一个连接我们 CentOS 7 服务器的方法。VNC 允许我们开启一个远程图形会话来连接我们的服务器,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网络远程访问服务器的图形界面了。 VNC 服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6/112812oz6l6tnr6trnmluc.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6/112812oz6l6tnr6trnmluc.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boredivan | false | [
"VNC"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38697,
"commentnum": 10,
"favtimes": 18,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6.22.165.69",
"message": "实用",
"username": "lyhabc",
"date": "2015-04-26T21:10:32"
},
{
"postip": "183.157.160.45",
"message": "centos的桌面程序到底怎么选呢?",
"username": "storenyang",
"date": "2015-04-28T19:50:22"
},
{
"postip": "123.120.91.14",
"message": "不选也罢",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4-28T20:34:31"
},
{
"postip": "116.52.158.194",
"message": "我一直觉得VNC很麻烦,在看了之后,感觉也是很简单的说。",
"username": "桫椤慢慢",
"date": "2015-06-08T16:42:14"
},
{
"postip": "113.106.110.254",
"message": "写得很好。我配置完成后,在Windows上用tigerVNC连接很爽,<a href=\"http://pan.baidu.com/s/1o6NBztg\" target=\"_blank\">http://pan.baidu.com/s/1o6NBztg</a>",
"username": "Randall_J [Chrome 31.0|Windows 7]",
"date": "2015-11-26T16:44:00"
},
{
"postip": "58.62.220.204",
"message": "版主好啊,一路下来配置都没出现问题。为什么连接不上呢?用的是Tightvnc viewer,端口是填的1啊!",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4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01T09:15:05"
},
{
"postip": "222.204.54.200",
"message": "启动时报错<br />\r\n[root@iZwz9eh9ld1ffvzr3af3xgZ ~]# sudo systemctl start vncserver@:1.service<br />\r\nJob for vncserver@:1.service failed because a configured resource limit was exceeded. See "systemctl status vncserver@:1.service" and "journalctl -xe" for details.",
"username": "来自江西南昌南昌大学的 Firefox 54.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7-07-17T16:35:52"
},
{
"postip": "124.127.132.6",
"message": "试试: rm -rf /tmp/.X110unix/*",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50.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7-08-23T09:57:15"
},
{
"postip": "27.38.240.16",
"message": "非常感谢,看了好多文章,楼主这篇终于成了!其实当我看到开篇楼主说:<br />\r\n<br />\r\n注意:以下命令必须以 root 权限运行。要切换到 root ,请在终端下运行“sudo -s”,当然不包括双引号(“”)<br />\r\n<br />\r\n楼主连引号这个细节都注意到了,赞?<br />\r\n------------------------------<br />\r\n我也碰到Job for vncserver@:1.service failed because a configured resource limit was exceeded. 这个问题了,但是我没管它,貌似后继也没啥事,vnc确实能用。<br />\r\n<br />\r\n还有就是首次登录x-window的时候密码无论如何显示“sorry,that didnt work,please try again" , 碰到这个情况只需要",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e 6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5-12T01:08:24"
},
{
"postip": "27.38.240.16",
"message": "非常感谢,看了好多文章,楼主这篇终于成了!其实当我看到开篇楼主说:<br />\r\n<br />\r\n注意:以下命令必须以 root 权限运行。要切换到 root ,请在终端下运行“sudo -s”,当然不包括双引号(“”)<br />\r\n<br />\r\n楼主连引号这个细节都注意到了,赞?<br />\r\n------------------------------<br />\r\n我也碰到Job for vncserver@:1.service failed because a configured resource limit was exceeded. 这个问题了,但是我没管它,貌似后继也没啥事,vnc确实能用。<br />\r\n<br />\r\n还有就是首次登录x-window的时候密码无论如何显示“sorry,that didnt work,please try again" , 碰到这个情况只需要",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e 6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5-12T01:08:27"
}
] | [] | 这是一个关于怎样在你的 CentOS 7 上安装配置 VNC 服务的教程。当然这个教程也适合 RHEL 7 。在这个教程里,我们将学习什么是 VNC 以及怎样在 CentOS 7 上安装配置 VNC 服务器。 我们都知道,作为一个系统管理员,大多数时间是通过网络管理服务器的。在管理服务器的过程中很少会用到图形界面,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用 SSH 来完成我们的管理任务。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配置 VNC 来提供一个连接我们 CentOS 7 服务器的方法。VNC 允许我们开启一个远程图形会话来连接我们的服务器,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网络远程访问服务器的图形界面了。 VNC 服 | 2015-04-26T14:24:00 | 2015-04-26T14:24:00 | 5,335 | /article-5335-1.html | 这是一个关于怎样在你的 CentOS 7 上安装配置 [VNC](http://en.wikipedia.org/wiki/Virtual_Network_Computing) 服务的教程。当然这个教程也适合 RHEL 7 。在这个教程里,我们将学习什么是 VNC 以及怎样在 CentOS 7 上安装配置 [VNC 服务器](http://en.wikipedia.org/wiki/Virtual_Network_Computing)。
我们都知道,作为一个系统管理员,大多数时间是通过网络管理服务器的。在管理服务器的过程中很少会用到图形界面,多数情况下我们只是用 SSH 来完成我们的管理任务。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配置 VNC 来提供一个连接我们 CentOS 7 服务器的方法。VNC 允许我们开启一个远程图形会话来连接我们的服务器,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网络远程访问服务器的图形界面了。
VNC 服务器是一个自由开源软件,它可以让用户可以远程访问服务器的桌面环境。另外连接 VNC 服务器需要使用 VNC viewer 这个客户端。

一些 VNC 服务器的优点:
* 远程的图形管理方式让工作变得简单方便。
* 剪贴板可以在 CentOS 服务器主机和 VNC 客户端机器之间共享。
* CentOS 服务器上也可以安装图形工具,让管理能力变得更强大。
* 只要安装了 VNC 客户端,通过任何操作系统都可以管理 CentOS 服务器了。
* 比 ssh 图形转发和 RDP 连接更可靠。
那么,让我们开始安装 VNC 服务器之旅吧。我们需要按照下面的步骤一步一步来搭建一个可用的 VNC。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可用的桌面环境(X-Window),如果没有的话要先安装一个。
**注意:以下命令必须以 root 权限运行。要切换到 root ,请在终端下运行“sudo -s”,当然不包括双引号(“”)**
### 1. 安装 X-Window
首先我们需要安装 [X-Window](http://en.wikipedia.org/wiki/X_Window_System),在终端中运行下面的命令,安装会花费一点时间。
```
# yum check-update
# yum groupinstall "X Window System"
```

```
#yum install gnome-classic-session gnome-terminal nautilus-open-terminal control-center liberation-mono-fonts
```

```
### 设置默认启动图形界面
# unlink /etc/systemd/system/default.target
# ln -sf /lib/systemd/system/graphical.target /etc/systemd/system/default.target
```

```
# reboot
```
在服务器重启之后,我们就有了一个工作着的 CentOS 7 桌面环境了。
现在,我们要在服务器上安装 VNC 服务器了。
### 2. 安装 VNC 服务器
现在要在我们的 CentOS 7 上安装 VNC 服务器了。我们需要执行下面的命令。
```
# yum install tigervnc-server -y
```

### 3. 配置 VNC
然后,我们需要在 `/etc/systemd/system/` 目录里创建一个配置文件。我们可以将 `/lib/systemd/sytem/[email protected]` 拷贝一份配置文件范例过来。
```
# cp /lib/systemd/system/[email protected] /etc/systemd/system/vncserver@:1.service
```

接着我们用自己最喜欢的编辑器(这儿我们用的 **nano** )打开 `/etc/systemd/system/vncserver@:1.service` ,找到下面这几行,用自己的用户名替换掉 。举例来说,我的用户名是 linoxide 所以我用 linoxide 来替换掉 :
```
ExecStart=/sbin/runuser -l <USER> -c "/usr/bin/vncserver %i"
PIDFile=/home/<USER>/.vnc/%H%i.pid
```
替换成
```
ExecStart=/sbin/runuser -l linoxide -c "/usr/bin/vncserver %i"
PIDFile=/home/linoxide/.vnc/%H%i.pid
```
如果是 root 用户则
```
ExecStart=/sbin/runuser -l root -c "/usr/bin/vncserver %i"
PIDFile=/root/.vnc/%H%i.pid
```

好了,下面重启 systemd 。
```
# systemctl daemon-reload
```
最后还要设置一下用户的 VNC 密码。要设置某个用户的密码,必须要有能通过 sudo 切换到用户的权限,这里我用 linoxide 的权限,执行“`su linoxide`”就可以了。
```
# su linoxide
$ sudo vncpasswd
```

**确保你输入的密码多于6个字符**
### 4. 开启服务
用下面的命令(永久地)开启服务:
```
$ sudo systemctl enable vncserver@:1.service
```
启动服务。
```
$ sudo systemctl start vncserver@:1.service
```
### 5. 防火墙设置
我们需要配置防火墙来让 VNC 服务正常工作。
```
$ sudo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service vnc-server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firewalld.service
```

现在就可以用 IP 和端口号(LCTT 译注:例如 192.168.1.1:1 ,这里的端口不是服务器的端口,而是视 VNC 连接数的多少从1开始排序)来连接 VNC 服务器了。
### 6. 用 VNC 客户端连接服务器
好了,现在已经完成了 VNC 服务器的安装了。要使用 VNC 连接服务器,我们还需要一个在本地计算机上安装的仅供连接远程计算机使用的 VNC 客户端。

你可以用像 [Tightvnc viewer](http://www.tightvnc.com/) 和 [Realvnc viewer](https://www.realvnc.com/) 的客户端来连接到服务器。
要用更多的用户连接,需要创建配置文件和端口,请回到第3步,添加一个新的用户和端口。你需要创建 `vncserver@:2.service` 并替换配置文件里的用户名和之后步骤里相应的文件名、端口号。**请确保你登录 VNC 服务器用的是你之前配置 VNC 密码的时候使用的那个用户名**。
VNC 服务本身使用的是5900端口。鉴于有不同的用户使用 VNC ,每个人的连接都会获得不同的端口。配置文件名里面的数字告诉 VNC 服务器把服务运行在5900的子端口上。在我们这个例子里,第一个 VNC 服务会运行在5901(5900 + 1)端口上,之后的依次增加,运行在5900 + x 号端口上。其中 x 是指之后用户的配置文件名 `vncserver@:x.service` 里面的 x 。
在建立连接之前,我们需要知道服务器的 IP 地址和端口。IP 地址是一台计算机在网络中的独特的识别号码。我的服务器的 IP 地址是96.126.120.92,VNC 用户端口是1。
执行下面的命令可以获得服务器的公网 IP 地址(LCTT 译注:如果你的服务器放在内网或使用动态地址的话,可以这样获得其公网 IP 地址)。
```
# curl -s checkip.dyndns.org|sed -e 's/.*Current IP Address: //' -e 's/<.*$//'
```
### 总结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在运行 CentOS 7 / RHEL 7 的服务器上安装配置好了 VNC 服务器。VNC 是自由开源软件中最简单的一种能实现远程控制服务器的工具,也是一款优秀的 Teamviewer Remote Access 替代品。VNC 允许一个安装了 VNC 客户端的用户远程控制一台安装了 VNC 服务的服务器。下面还有一些经常使用的相关命令。好好玩!
#### 其他命令:
* 关闭 VNC 服务。
```
# systemctl stop vncserver@:1.service
```
* 禁止 VNC 服务开机启动。
```
# systemctl disable vncserver@:1.service
```
* 关闭防火墙。
```
#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install-configure-vnc-server-centos-7-0/>
作者:[Arun Pyasi](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p/) 译者:[boredivan](https://github.com/borediva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Debian 8 "Jessie" 发布! | https://www.debian.org/News/2015/20150426 | 2015年4月25日 ,在经历了近24个月的持续开发之后,Debian 项目自豪地宣布最新的稳定版本8的发布(代号 Jessie ),归功于Debian安全团队和Debian长期支持团队的工作,该版本将在接下来的5年内获得支持。 Jessie 与新的默认 init 系统 systemd 一同到来。systemd 套件提供了许多激动人心的特性,如更快的启动速度、系统服务的 cgroups 支持、以及独立出部分服务的可能性。不过,sysvinit init系统在 Jessie 中依然可用。 在 Wheezy 中引入的 UEFI 支持(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统一的可扩展固件接口)同样在 Jessie 中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6/204308k3p5us1urfk42q1p.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6/204308k3p5us1urfk42q1p.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alim0x | false | [
"Debian",
"Debian 8",
"Jessie"
] | 新闻 | {
"viewnum": 10398,
"commentnum": 5,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6.22.165.69",
"message": "历时两年,厉害,一如既往地能够就地无痛升级,无需强制停机 跟CentOS一样,yum update就可以升级不错",
"username": "lyhabc",
"date": "2015-04-26T22:16:38"
},
{
"postip": "1.180.11.28",
"message": "不过,sysvinit init系统在 “Jessie” 中依然可用。<br />\r\n<br />\r\n啥意思啊,都运行着?",
"username": "zxciddee",
"date": "2015-04-27T00:24:11"
},
{
"postip": "106.120.101.58",
"message": "就是你不爽 systemd 的话,你可以换成 sysvinit",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4-27T09:48:14"
},
{
"postip": "113.99.15.235",
"message": "终于出来了..",
"username": "来自 - 广东广州 的 Firefox/Linux 用户",
"date": "2015-04-27T10:47:17"
},
{
"postip": "119.4.252.118",
"message": "现在才出,已经换发行版了。",
"username": "来自 - 四川成都 的 Chrome/Linux 用户",
"date": "2015-04-27T13:44:03"
}
] | [
{
"raid": 8621,
"displayorder": 0
}
] | 2015年4月25日 ,在经历了近24个月的持续开发之后,Debian 项目自豪地宣布最新的稳定版本8的发布(代号 Jessie ),归功于Debian安全团队和Debian长期支持团队的工作,该版本将在接下来的5年内获得支持。 Jessie 与新的默认 init 系统 systemd 一同到来。systemd 套件提供了许多激动人心的特性,如更快的启动速度、系统服务的 cgroups 支持、以及独立出部分服务的可能性。不过,sysvinit init系统在 Jessie 中依然可用。 在 Wheezy 中引入的 UEFI 支持(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统一的可扩展固件接口)同样在 Jessie 中 | 2015-04-26T20:43:05 | 2015-04-26T20:43:05 | 5,336 | /article-5336-1.html | **2015年4月25日** ,在经历了近24个月的持续开发之后,Debian 项目自豪地宣布最新的稳定版本8的发布(代号 “**Jessie**” ),归功于[Debian安全团队](http://security-team.debian.org/)和[Debian长期支持](https://wiki.debian.org/LTS)团队的工作,该版本将在接下来的5年内获得支持。

“**Jessie**” 与新的默认 init 系统 `systemd` 一同到来。`systemd` 套件提供了许多激动人心的特性,如更快的启动速度、系统服务的 cgroups 支持、以及独立出部分服务的可能性。不过,`sysvinit` init系统在 “**Jessie**” 中依然可用。
在 “**Wheezy**” 中引入的 UEFI 支持(*“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统一的可扩展固件接口)同样在 “**Jessie**” 中得到了大幅改进。其中包含了许多已知固件 bug 的临时性解决方案,支持32位系统上的UEFI,也支持64位内核运行在32位 UEFI 固件上(后者仅被包含在我们的 `amd64/i386` “multi-arch” 安装介质中)。
自上个版本发布以来,Debian 项目的成员同样对我们的支持服务做出了重要改进。其中之一是[可浏览所有 Debian 的源码](https://www.debian.org/News/weekly/2013/14/#sources),该服务目前放在 [sources.debian.net](https://sources.debian.net/)。当然,在超过20000个源码包里想要找到正确的文件确实令人望而生畏。因此,我们同样十分高兴地上线 [Debian 代码搜索](https://www.debian.org/News/weekly/2014/17/#DCS),它放在 [codesearch.debian.net](https://codesearch.debian.net/)。这两项服务都由一个完全重写并且更加反应敏捷的[包追踪系统](https://tracker.debian.org/)提供。
该版本包含大量的软件包更新,如:
* Apache 2.4.10
* Asterisk 11.13.1
* GIMP 2.8.14
* 一个GNOME桌面环境 3.14 的升级版本
* GCC 编译器 4.9.2
* Icedove 31.6.0 (一个 Mozilla Thunderbird 的再发布版本)
* Iceweasel 31.6.0esr (一个 Mozilla Firefox 的再发布版本)
* KDE Plasma Workspaces 和 KDE Applications 4.11.13
* LibreOffice 4.3.3
* Linux 3.16.7-ctk9
* MariaDB 10.0.16 和 MySQL 5.5.42
* Nagios 3.5.1
* OpenJDK 7u75
* Perl 5.20.2
* PHP 5.6.7
* PostgreSQL 9.4.1
* Python 2.7.9 和 3.4.2
* Samba 4.1.17
* Tomcat 7.0.56 和 8.0.14
* Xen Hypervisor 4.4.1
* Xfce 4.10桌面环境
* 超过43000个其它可供使用的软件包,从将近20100个源码包编译而来
与如此之多的软件包选择和照例的广泛架构支持,Debian 再次向它的目标:成为通用操作系统迈出正确的一步。Debian 适用于各种不同情形:从桌面系统到上网本;从开发服务器到集群系统;以及数据库,web,或存储服务器。同时,在此基础之上的质量保证工作,如对 Debian 上所有包的自动安装和升级测试,让 “**Jessie**” 可以满足用户拥有一个稳定的 Debian 版本的高期望值。
总共支持十种架构:32位PC/Intel IA-32(`i386`),64位PC/Intel EM64T / x86-64 (`amd64`),Motorola/IBM PowerPC (旧硬件的`powerpc`和新的64位`ppc64el`(little-endian)),MIPS (`mips` 大端和 `mipsel`小端),IBM S/390 (64位 `s390x`)以及 ARM 新老32位硬件的`armel`和`armhf`,加上给新64位 *“AArch64”* 架构的`arm64`。
### 想尝试一下?
如果你仅仅是想在不安装的情况下体验 Debian 8 “**Jessie**”,你可以使用一个特殊的镜像,即 live 镜像,可以用在 CD,U 盘以及网络启动设置上。最先只有 `amd64` 和 `i386` 架构提供这些镜像。Live 镜像同样可以用来安装 Debian。更多信息请访问 [Debian Live 主页](http://live.debian.net/)。
但是如果你想安装 Debian 到你的计算机的话,有不少安装媒介可供你选择,如蓝光碟,DVD,CD 以及 U 盘,或者从网络安装。有几种桌面环境:GNOME,KDE Plasma 桌面及 Plasma 应用,Xfce 以及 LXDE,它们可以从CD镜像中安装,也可以从 CD/DVD 的启动菜单里选择想要的桌面环境。另外,同样提供了多架构 CD 和 DVD,可以从单一磁盘选择安装不同架构的系统。或者你还可以创建可启动 U 盘安装媒介(参看[安装指南](https://www.debian.org/releases/jessie/installmanual)获得更多细节)。对云用户,Debian 还提供了[预构建 OpenStack 镜像](http://cdimage.debian.org/cdimage/openstack/current/)可供使用。
安装镜像现在同样可以通过 [bittorrent](https://www.debian.org/CD/torrent-cd/)(推荐下载方式),[jigdo](https://www.debian.org/CD/jigdo-cd/#which) 或 [HTTP](https://www.debian.org/CD/http-ftp/) 下载,查看[Debian 光盘](https://www.debian.org/CD/)获得更进一步的信息。“**Jessie**” 不久将提供实体 DVD,CD-ROM,以及无数[供应商](https://www.debian.org/CD/vendors)的蓝光碟。
### 升级 Debian
如果从前一个版本 Debian 7(代号 “**Wheezy**” )升级到 Debian 8,大部分配置情况 apt-get 包管理工具都能够自动解决。Debian 系统一如既往地能够就地无痛升级,无需强制停机。强烈推荐阅读[发行注记](https://www.debian.org/releases/jessie/releasenotes)和[安装指南](https://www.debian.org/releases/jessie/installmanual)来了解可能存在的问题,并了解安装和升级建议。发行注记会在发布后的几周内进一步改进,并翻译成其他语言。
关于 Debian
---------
Debian 是一个自由操作系统,由成千上万来自全世界的志愿者通过互联网协作开发。Debian 项目的关键力量是它的志愿者基础,它对 Debian 社群契约和自由软件的贡献,以及对提供最好的操作系统可能的承诺。Debian 8是其前进方向上又一重要一步。
联系信息
----
获取更多信息,请访问 Debian 主页 <https://www.debian.org/> 或发送电子邮件至[[email protected]](mailto:[email protected])。
---
via: <https://www.debian.org/News/2015/20150426>
译者:[alim0x](https://github.com/alim0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在Linux上安装使用‘Go for it!’备忘软件 | Abhishek | http://itsfoss.com/go-for-it-to-do-app-in-linux/ | 你在 Linux 桌面是如何管理任务和备忘的?我喜欢用 Ubuntu 的粘帖便签很久了。但是我要面对与其他设备同步的麻烦,特别是我的智能手机。这就是我为什么选择使用 Google Keep 的原因了。 Google Keep 是一款功能丰富的软件,我十分喜爱,而且喜欢到把它叫做 Linux 的 Evernote 地步。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一款功能丰富的备忘录软件。极简主义是目前的主流,很多人喜欢。如果你是极简主义的追求者之一,而且正在寻找一款开源的备忘录软件,那么你应该试一试 Go For It!。 Go For It!高效的Linux桌面软件 Go For It!是一款简洁的备忘软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7/102743gcjp3cv7jp4kkz66.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7/102743gcjp3cv7jp4kkz66.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i-cuckoo | false | [
"备忘软件"
] | 分享 | {
"viewnum": 14033,
"commentnum": 7,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231.48.232",
"message": "ubuntu下有金山快盘可以代替dropbox",
"username": "来自 - 北京 的 Chrome/Linux 用户",
"date": "2015-04-27T10:59:04"
},
{
"postip": "60.247.119.214",
"message": "我一直用115网盘<br />\r\n<br />\r\nhttp://pc.115.com/download/linux/115yun_linux_v4.0.1.deb<br />\r\n最新版本:V4.0.1.0<br />\r\n运行环境:ubuntu 12.04LTS(含)以上<br />\r\n发布时间:2015-03-23<br />\r\n<br />\r\n官方网站:http://pc.115.com/linux.html",
"username": "kashu",
"date": "2015-04-27T11:21:14"
},
{
"postip": "175.12.146.239",
"message": "我倒现在都还是往电脑边框上贴便利贴……习惯了。",
"username": "Esteem",
"date": "2015-04-27T12:04:23"
},
{
"postip": "221.6.159.249",
"message": "感觉坚果云更加合适一些,而且速度极快",
"username": "朩ダo○",
"date": "2015-04-27T14:58:51"
},
{
"postip": "221.238.32.162",
"message": "坚果云比金山快盘好的地方就是,它是差异同步。我在金山快盘下,有个word文档比较大,就修改了一个字,它给我重新上传了一遍。",
"username": "崖山一劫",
"date": "2015-04-27T15:57:00"
},
{
"postip": "60.247.119.214",
"message": "坚果云,我是第一次听这名字。<br />\r\n我是115的早期用户(那时国内好像还没几个好用的网盘服务商吧?),我的免费帐号现在有15TB的存储空间,估计是用不完了……",
"username": "kashu",
"date": "2015-04-27T19:52:24"
},
{
"postip": "58.210.86.30",
"message": "对容量要求不高的话,网盘用seafile也不错,可以在终端下使用,还可以自己配置数据存储服务器。",
"username": "AlvisZhao",
"date": "2015-04-28T16:46:53"
}
] | [] | 你在 Linux 桌面是如何管理任务和备忘的?我喜欢用 Ubuntu 的粘帖便签很久了。但是我要面对与其他设备同步的麻烦,特别是我的智能手机。这就是我为什么选择使用 Google Keep 的原因了。 Google Keep 是一款功能丰富的软件,我十分喜爱,而且喜欢到把它叫做 Linux 的 Evernote 地步。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一款功能丰富的备忘录软件。极简主义是目前的主流,很多人喜欢。如果你是极简主义的追求者之一,而且正在寻找一款开源的备忘录软件,那么你应该试一试 Go For It!。 Go For It!高效的Linux桌面软件 Go For It!是一款简洁的备忘软 | 2015-04-27T10:27:41 | 2015-04-27T10:27:41 | 5,337 | /article-5337-1.html | 
你在 Linux 桌面是如何管理任务和备忘的?我喜欢[用 Ubuntu 的粘帖便签](http://itsfoss.com/indicator-stickynotes-windows-like-sticky-note-app-for-ubuntu/)很久了。但是我要面对与其他设备同步的麻烦,特别是我的智能手机。这就是我为什么选择使用 [Google Keep](http://itsfoss.com/install-google-keep-ubuntu-1310/) 的原因了。
Google Keep 是一款功能丰富的软件,我十分喜爱,而且喜欢到把它叫做 [Linux 的 Evernote](http://itsfoss.com/5-evernote-alternatives-linux/) 地步。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一款功能丰富的备忘录软件。极简主义是目前的主流,很多人喜欢。如果你是极简主义的追求者之一,而且正在寻找一款开源的备忘录软件,那么你应该试一试 [Go For It!](http://manuel-kehl.de/projects/go-for-it/)。
### Go For It!高效的Linux桌面软件
Go For It!是一款简洁的备忘软件,借助定时提醒帮助你专注于工作。所以,当你添加一个任务到列表后,可以附上一个定时器。到设定时间后,它就会提醒你去做任务。你可以看看其帅哥开发者 [Manuel Kehl](http://manuel-kehl.de/about-me/) 制作的视频(youtube 视频)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nw556C9FZQ>
### 安装 Go For It!
要在 Ubuntu 15.04,14.04 和其他基于 Ubuntu 的Linux 发行版,如Linux Mint, elementary OS Freya 等上面安装 Go For It!请使用这款软件官方的 PPA: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mank319/go-for-it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go-for-it
```
你也可以下载 .deb 包,Windows 安装包和源代码,链接如下:
* [Download source code](https://github.com/mank319/Go-For-It)
* [Download .deb binaries](https://launchpad.net/%7Emank319/+archive/ubuntu/go-for-it)
* [Download for Windows](http://manuel-kehl.de/projects/go-for-it/download-windows-version/)
### 在Linux桌面使用 Go For It!
Go For It!使用真心方便。你只需添加任务到列表中,任务会自动存入 todo.txt 文件中。

每个任务默认定时25分钟。

任务一旦完成,就会被自动存档到 done.txt 文件中。根据设置,它会在规定的时间间隔或者任务过期前不久,发送桌面提醒:

你可以从配置里面修改所有的偏好。

目前一切都看着挺好。但是在智能手机上使用体验怎样呢?如果你不能使它在不同设备间同步,那这款高效软件就是不完整的。好消息是 Go For It!是基于 [todo.txt](http://todotxt.com/) 的,这意味着你可以用第三方软件和像 Dropbox 一样的云服务来使用它。
### 在安卓手机和平板上使用Go For It!
在这里你需要做一些工作。首先的首先,在 Linux 和你的安卓手机上安装 Dropbox,如果之前没有安装的话。下一步你要做的就是要配置 Go For It!和 **修改 todo.txt 的目录到 Dropbox 的路径下**。
然后,你得去下载 [Simpletask Andriod app](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nl.mpcjanssen.todotxtholo&hl=en)。这是免费的应用。安装它。当你第一次运行 Simletask 的时候,你会被要求关联你的账号到 Dropbox:

一旦你完成了 Simpletask 与 Dropbox 的关联,就可以打开应用了。如果你已经修改了 Go For It 的配置,将文件保存到Dropbox 上,你就应该可以在 Simpletask 里看到。而如果你没有看到,点击应用底部的设置,选择 Open Todo file 的选项:

现在,你应该可以看到 Simpletask 同步的任务了。
### 总结
对于 Simpletask,你就可以以类似[标记语言工具](http://itsfoss.com/install-latex-ubuntu-1404/)的风格使用它。对于小巧和专注而言,Go For It!是一款不错的备忘软件。一个干净的界面是额外的加分点。如果拥有它自己的手机应用就更好了,但是我们也有临时替代方案了。
底层来讲,Go For It! 不会运行在后台。这就是说,你不得不让它一直保持运行。它甚至没有一个最小化的按钮,这有一点小小的烦扰。我想要看到的是有一个小的指示程序,运行在后台,并且快速进入主面板,这肯定会提升其可用性。
试试 Go For It!吧,分享一下你的使用体验。在 Linux 桌面上,你还使用了哪些其他的备忘软件?比起其他你最喜欢的同类应用,Go For It!怎么样?
---
via: <http://itsfoss.com/go-for-it-to-do-app-in-linux/>
作者:[Abhishek](http://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译者:[wi-cuckoo](https://github.com/wi-cuckoo)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Papyrus:开源笔记管理工具 | Abhishek | http://itsfoss.com/papyrus-open-source-note-manager/ | 在上一篇帖子中,我们介绍了待办事项管理软件Go For It!。今天我们将介绍一款名为Papyrus的开源笔记软件 Papyrus 是Kaqaz 笔记管理的一个分支,使用 Qt5 开发。它不仅有简洁、易用的界面,(其宣称)还具备了较好的安全性。由于强调简洁,我觉得 Papyrus 与 OneNote 比较相像。你可以将你的笔记像"纸张"一样分类整理,还可以给他们添加标签进行分组。够简单的吧! Papyrus 的特性: 虽然 Papyrus 强调简洁,它依然有很多丰富的功能。它的一些主要功能如下: 按类别和标签管理笔记 高级搜索选项 触屏模式 全屏选项 备份至 Dropbox/硬盘/外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7/103532ftwifdiyuvnefhwu.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7/103532ftwifdiyuvnefhwu.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KevinSJ | false | [
"笔记软件",
"Papyrus"
] | 分享 | {
"viewnum": 11094,
"commentnum": 1,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1.238.32.162",
"message": "功能太简洁了,我还是用为知吧",
"username": "崖山一劫",
"date": "2015-04-28T10:38:47"
}
] | [] | 在上一篇帖子中,我们介绍了待办事项管理软件Go For It!。今天我们将介绍一款名为Papyrus的开源笔记软件 Papyrus 是Kaqaz 笔记管理的一个分支,使用 Qt5 开发。它不仅有简洁、易用的界面,(其宣称)还具备了较好的安全性。由于强调简洁,我觉得 Papyrus 与 OneNote 比较相像。你可以将你的笔记像"纸张"一样分类整理,还可以给他们添加标签进行分组。够简单的吧! Papyrus 的特性: 虽然 Papyrus 强调简洁,它依然有很多丰富的功能。它的一些主要功能如下: 按类别和标签管理笔记 高级搜索选项 触屏模式 全屏选项 备份至 Dropbox/硬盘/外 | 2015-04-28T08:34:00 | 2015-04-28T08:34:00 | 5,338 | /article-5338-1.html | 
在上一篇帖子中,我们介绍了[待办事项管理软件Go For It!](http://linux.cn/article-5337-1.html)。今天我们将介绍一款名为**Papyrus的开源笔记软件**
[Papyrus](http://aseman.co/en/products/papyrus/) 是[Kaqaz 笔记管理](https://github.com/sialan-labs/kaqaz/)的一个分支,使用 Qt5 开发。它不仅有简洁、易用的界面,(其宣称)还具备了较好的安全性。由于强调简洁,我觉得 Papyrus 与 OneNote 比较相像。你可以将你的笔记像"纸张"一样分类整理,还可以给他们添加标签进行分组。够简单的吧!
Papyrus 的特性:
------------
虽然 Papyrus 强调简洁,它依然有很多丰富的功能。它的一些主要功能如下:
* 按类别和标签管理笔记
* 高级搜索选项
* 触屏模式
* 全屏选项
* 备份至 Dropbox/硬盘/外部存储
* 允许加密某些页面
* 可与其他软件共享笔记
* 与 Dropbox 加密同步
* 除 Linux 外,还可在 Android,Windows 和 OS X 使用
### 安装 Papyrus
Papyrus 为 Android 用户提供了 APK 安装包。Windows 和 OS X 也有安装文件。Linux 用户还可以获取程序的源码。Ubuntu 及其它基于 Ubuntu 的发行版可以使用 .deb 包进行安装。根据你的系统及习惯,你可以从 Papyrus 的下载页面中获取不同的文件:
* [下载 Papyrus](http://aseman.co/en/products/papyrus/)
### 软件截图
以下是此软件的一些截图:




试试Papyrus吧,你会喜欢上它的。在下方评论区和我们分享你的使用经验吧。
(LCTT译注:此软件暂无中文版)
---
via: <http://itsfoss.com/papyrus-open-source-note-manager/>
作者:[Abhishek](http://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译者:[KevinSJ](https://github.com/KevinSJ) 校对:[Caroline](https://github.com/carolinewuyan)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走向 Docker | Michelangelo Chasseur | http://cocoahunter.com/2015/01/23/docker-1/ | 这是系列的第一篇文章,这系列讲述了我的公司如何把基础服务从PaaS迁移到Docker上。如果你愿意,你可以直接跳过介绍(这篇文章)直接看技术相关的话题(链接在页面的底部)。 上个月,我一直在折腾开发环境。这是我个人故事和经验,关于尝试用Docker简化Rails应用的部署过程。 当我在2012年创建我的公司 Touchware时,我还是一个独立开发者。很多事情很小,不复杂,他们不需要很多维护,他们也不需要部署到很多机器上。经过过去一年的发展,我们成长了很多(我们现在是是拥有10个人的团队)而且我们的服务端的程序和API无论在范围和规模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7/211511spw0shxsaaamxa80.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7/211511spw0shxsaaamxa80.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mtunique | false | [
"Docker"
] | 观点 | {
"viewnum": 6136,
"commentnum": 3,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18.92.252.162",
"message": "盼2、3部分!",
"username": "heirychen",
"date": "2015-04-27T14:27:22"
},
{
"postip": "124.202.200.74",
"message": "期待后续文章,千万别太监了",
"username": "YALY",
"date": "2015-04-27T16:06:57"
},
{
"postip": "111.201.10.150",
"message": "哈哈,是啊,这篇已经翻译出来比较久了,但是后继两篇还没人翻译,我去督促下~~",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4-27T21:00:35"
}
] | [
{
"raid": 5379,
"displayorder": 0
},
{
"raid": 5408,
"displayorder": 1
}
] | 这是系列的第一篇文章,这系列讲述了我的公司如何把基础服务从PaaS迁移到Docker上。如果你愿意,你可以直接跳过介绍(这篇文章)直接看技术相关的话题(链接在页面的底部)。 上个月,我一直在折腾开发环境。这是我个人故事和经验,关于尝试用Docker简化Rails应用的部署过程。 当我在2012年创建我的公司 Touchware时,我还是一个独立开发者。很多事情很小,不复杂,他们不需要很多维护,他们也不需要部署到很多机器上。经过过去一年的发展,我们成长了很多(我们现在是是拥有10个人的团队)而且我们的服务端的程序和API无论在范围和规模 | 2015-04-27T10:55:00 | 2015-04-27T10:55:00 | 5,339 | /article-5339-1.html | 
[TL;DR] 这是系列的第一篇文章,这系列讲述了我的公司如何把基础服务从PaaS迁移到Docker上。如果你愿意,你可以直接跳过介绍(这篇文章)直接看技术相关的话题(链接在页面的底部)。
---
上个月,我一直在折腾开发环境。这是我个人故事和经验,关于尝试用Docker简化Rails应用的部署过程。
当我在2012年创建我的公司 – [Touchware](http://www.touchwa.re/)时,我还是一个独立开发者。很多事情很小,不复杂,他们不需要很多维护,他们也不需要部署到很多机器上。经过过去一年的发展,我们成长了很多(我们现在是是拥有10个人的团队)而且我们的服务端的程序和API无论在范围和规模方面都有增长。
### 第1步 - Heroku
我们还是个小公司,我们需要让事情运行地尽可能平稳。当我们寻找可行的解决方案时,我们打算坚持用那些可以帮助我们减轻对硬件依赖负担的工具。由于我们主要开发Rails应用,而Heroku对RoR、常用的数据库和缓存(Postgres/Mongo/Redis等)有很好的支持,最明智的选择就是用[Heroku](http://www.heroku.com) 。我们就是这样做的。
Heroku有很好的技术支持和文档,使得部署非常轻松。唯一的问题是,当你处于起步阶段,你需要很多开销。这不是最好的选择,真的。
### 第2步 - Dokku
为了尝试并降低成本,我们决定试试Dokku。[Dokku](https://github.com/progrium/dokku),引用GitHub上的一句话
>
> Docker 驱动的 mini-Heroku,只用了一百来行的 bash 脚本
>
>
>
我们启用的[DigitalOcean](http://www.digitalocean.com)上的很多台机器,都预装了Dokku。Dokku非常像Heroku,但是当你有复杂的项目需要调整配置参数或者是需要特殊的依赖时,它就不能胜任了。我们有一个应用,它需要对图片进行多次转换,我们把我们Rails应用的托管到基于Dokku的Docker容器,但是无法安装一个适合版本的imagemagick到里面。尽管我们还有很多应用运行在Dokku上,但我们还是不得不把一些迁移回Heroku。
### 第3步 - Docker
几个月前,由于开发环境和生产环境的问题重新出现,我决定试试Docker。简单来说,Docker让开发者容器化应用、简化部署。由于一个Docker容器本质上已经包含项目运行所需要的所有依赖,只要它能在你的笔记本上运行地很好,你就能确保它将也能在任何一个别的远程服务器的生产环境上运行,包括Amazon的EC2和DigitalOcean上的VPS。
就我个人的看法来说,Docker 特别有意思的原因是:
* 它促进了模块化和关注点分离:你只需要去考虑应用的逻辑部分(负载均衡:1个容器;数据库:1个容器;web服务器:1个容器);
* 在部署的配置上非常灵活:容器可以被部署在各种硬件上,也可以容易地重新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和不同的提供商;
* 它允许非常细粒度地优化应用的运行环境:你可以利用你的容器来创建镜像,所以你有很多选择来配置环境。
它也有一些缺点:
* 它的学习曲线非常的陡峭(这是从一个软件开发者的角度来看,而不是经验丰富的运维人员);
* 搭建环境不简单,尤其是还需要自己搭建一个私有的registry/repository (后面有关于它的详细内容)。
下面是一些提示。这个系列的最后一周,我将把他们和一些新的放在一起。
---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看到如何建立一个半自动化的基于Docker的部署系统。
* [建立私有的Docker registry](/article-5379-1.html)
* [自动化部署基于 Docker 的 Rails 应用](/article-5408-1.html)
---
via: <http://cocoahunter.com/2015/01/23/docker-1/>
作者:[Michelangelo Chasseur](http://cocoahunter.com/author/michelangelo/) 译者:[mtunique](https://github.com/mtunique)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Picty:让图片管理变简单 | SK | http://www.unixmen.com/picty-managing-photos-made-easy/ | 关于Picty Picty是个免费,简单,却强大的照片收藏管理器,它可以帮助你管理你的照片。它是围绕着元数据管理和图像无损处理设计的。Picty目前同时支持在线(基于网页的)和离线(本地的)收藏集。在本地的收藏集中,图片将被保存在一个本地的文件夹及其子文件夹中。为了加快用户主目录里图片的查询速度,它会维持一个数据库。在在线(基于网页的)收藏集中,你可以通过网页浏览器上传并分享图片。拥有适当权限的个人用户可以把图片分享给任何人,而且用户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收藏集,收藏集也可以分享给多个用户。有个简单的界面可以通过传输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7/141615z9ch5kddkefuto8d.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7/141615z9ch5kddkefuto8d.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H-mudcup | false | [
"Picty",
"图片管理"
] | 分享 | {
"viewnum": 8026,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关于Picty Picty是个免费,简单,却强大的照片收藏管理器,它可以帮助你管理你的照片。它是围绕着元数据管理和图像无损处理设计的。Picty目前同时支持在线(基于网页的)和离线(本地的)收藏集。在本地的收藏集中,图片将被保存在一个本地的文件夹及其子文件夹中。为了加快用户主目录里图片的查询速度,它会维持一个数据库。在在线(基于网页的)收藏集中,你可以通过网页浏览器上传并分享图片。拥有适当权限的个人用户可以把图片分享给任何人,而且用户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收藏集,收藏集也可以分享给多个用户。有个简单的界面可以通过传输 | 2015-04-27T14:16:11 | 2015-04-27T14:16:11 | 5,340 | /article-5340-1.html | 
### 关于Picty
**Picty**是个免费,简单,却强大的照片收藏管理器,它可以帮助你管理你的照片。它是围绕着**元数据**管理和图像**无损**处理设计的。Picty目前同时支持在线(基于网页的)和离线(本地的)收藏集。在本地的收藏集中,图片将被保存在一个本地的文件夹及其子文件夹中。为了加快用户主目录里图片的查询速度,它会维持一个数据库。在在线(基于网页的)收藏集中,你可以通过网页浏览器上传并分享图片。拥有适当权限的个人用户可以把图片分享给任何人,而且用户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收藏集,收藏集也可以分享给多个用户。有个简单的界面可以通过传输插件在收藏集之间传输图片。
你可以从你的相机或任何设备中下载任何数量的照片。除此之外,Picty允许你在下载前浏览在你相机里的图片集。Picty是个轻量级的应用,界面清爽。它支持Linux和Windows平台。
### 功能
* 支持大相片集(20000张以上)。
* 同时打开多个收藏集,还可以在它们之间传照片。
* 收藏集包括:
+ 本地文件系统中保存图片的文件夹。
+ 相机、电话及其他媒体设备中的图片。
+ 图片保存服务(目前支持Flickr)
* Picty不是把相片“导入”到它的数据库中,它仅仅提供了一个界面来访问它们,不管它们保存在哪。为了保持迅速的反应以及能使你在离线时浏览图片的能力,Picty会保存缩略图和元数据的缓存。
* 以业界标准格式Exif、IPTC和Xmp读写元数据。
* 无损的方法:
+ Picty把所有改变包括图像编辑以元数据的方式写入。例如,一个图片可以以任何方式剪切保存,原来的图像仍然保存在该文件里。
+ 修改会保存在Picty的收藏集缓存中直到你把你对元数据的修改保存到图片中,所以你能很容易撤销你不喜欢的未保存的修改。
* 基本图片编辑功能:
+ 目前支持基本的图像增强,如亮度、对比度、色彩、剪切以及矫正。
+ 将要推出一些工具改进及更多工具。(红眼消除、拉伸、弯曲、噪声消除)
* 图片标签:
+ 使用标准的IPTC和Xmp关键词为图片做标签。
+ 一个树状标签图让你能很容易的管理标签和在收藏集内导航。
* 文件夹视图:
+ 按照目录的结构对你的图片收藏集进行导航
* 支持多屏显示
+ Picty可以设置成让你在一个屏幕上浏览你的收藏集同时在另一个屏幕上全屏显示图片。
* 可个性化
+ 可以为外部工具创建快捷方式
+ 支持插件——目前提供的功能中有许多(标签和文件夹视图以及所有的图片编辑工具)都可以通过插件提供。
+ 使用Python编写——内置电池(batteries included)!
### 安装方法
#### 1、从PPA安装
Picty开发人员为Ubuntu这样的基于 Debian的发行版创建了一个PPA,让安装更简单。
要在Ubuntu和它的衍生版上安装,请运行以下命令: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damien-moore/ppa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picty
```
#### 2、从源文件安装
此外,你还可以从源文件安装。首先安装如下依赖项。
```
sudo apt-get install bzr python-pyinotify python-pyexiv2 python-gtk2 python-gnome2 dcraw python-osmgpsmap python-flickrapi
```
然后,使用下面这个命令得到最新版本:
```
bzr branch lp:picty
```
要运行Picty,先转到Picty所在的目录,然后输入:
```
cd picty
bin/picty
```
要想更新到最新版,请运行:
```
cd picty
bzr pull
```
### 使用方法
可以从目录或Unity Dash启动Picty。

你可以选择已存在的收藏集、设备或目录。这里让我们创建一个**新收藏集** ,请先点击新收藏集(New Collection)按钮。进入收藏集,然后浏览到你保存图片的地方。最后,点击**创建(Create)**按钮。


你可以对每张图片进行修改,旋转,添加/移除标签,设置描述。只需右击任何一个图片然后爱做什么做什么。
访问下面这个Google组可以得到更多关于Picty相片管理器的信息和支持。
* <http://groups.google.com/group/pictyphotomanager>
干杯!
---
via: <http://www.unixmen.com/picty-managing-photos-made-easy/>
作者:[SK](http://www.unixmen.com/author/sk/) 译者:[H-mudcup](https://github.com/H-mudcup)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安装完最小化 RHEL/CentOS 7 后需要做的 30 件事情(一) | Avishek Kumar | http://www.tecmint.com/things-to-do-after-minimal-rhel-centos-7-installation/ | CentOS 是一个工业标准的 Linux 发行版,是红帽企业版 Linux 的衍生版本。你安装完后马上就可以使用,但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你的系统,你需要进行一些升级、安装新的软件包、配置特定服务和应用程序等操作。 这篇文章介绍了 安装完 RHEL/CentOS 7 后需要做的 30 件事情。阅读帖子的时候请先完成 RHEL/CentOS 最小化安装,这是首选的企业和生产环境。如果还没有,你可以按照下面的指南,它会告诉你两者的最小化安装方法。 最小化安装 CentOS 7 最小化安装 RHEL 7 我们会基于工业标准的需求来介绍以下列出的这些重要工作。我们希望这些东西在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7/151948jz881a61rj66up58.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7/151948jz881a61rj66up58.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CentOS 7",
"RHEL 7"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85573,
"commentnum": 8,
"favtimes": 2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49.77.137.87",
"message": "mark",
"username": "二次元萌控森",
"date": "2015-04-27T16:40:40"
},
{
"postip": "220.231.48.232",
"message": "所以说不要最小化安装",
"username": "来自 - 北京 的 Chrome/Linux 用户",
"date": "2015-04-27T16:50:57"
},
{
"postip": "112.10.63.181",
"message": "应该是会去做的**事情,不一定需要,具体安装&配置什么还是要看需求的。<br />\r\n东西装多了占储存,端口开多了不安全,权限过大的配置,会造成安全隐患",
"username": "ZMOM1031",
"date": "2015-04-27T16:58:03"
},
{
"postip": "111.201.10.150",
"message": "是的,具体还是要看需求,这里只是列出常见的一些任务罢了。",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4-27T20:59:40"
},
{
"postip": "111.201.10.150",
"message": "我倒是建议最小化安装,然后需要什么安装什么比较好。",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4-27T21:00:03"
},
{
"postip": "221.226.1.254",
"message": "我还是比较喜欢5系列安装模式,可以精简自己选择组件安装~只要一个base加常用的软件就好了,从6开始我就晕了",
"username": "丶Nature",
"date": "2015-04-30T15:04:53"
},
{
"postip": "123.12.132.26",
"message": "firewall-cmd –add-service=http 你确认是对的?",
"username": "来自河南周口的 Internet Explorer 8.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30T18:34:11"
},
{
"postip": "116.23.249.46",
"message": "应该是firewall-cmd --add-service=http",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Microsoft Edge 14.14393|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12-19T09:45:43"
}
] | [
{
"raid": 5342,
"displayorder": 0
}
] | CentOS 是一个工业标准的 Linux 发行版,是红帽企业版 Linux 的衍生版本。你安装完后马上就可以使用,但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你的系统,你需要进行一些升级、安装新的软件包、配置特定服务和应用程序等操作。 这篇文章介绍了 安装完 RHEL/CentOS 7 后需要做的 30 件事情。阅读帖子的时候请先完成 RHEL/CentOS 最小化安装,这是首选的企业和生产环境。如果还没有,你可以按照下面的指南,它会告诉你两者的最小化安装方法。 最小化安装 CentOS 7 最小化安装 RHEL 7 我们会基于工业标准的需求来介绍以下列出的这些重要工作。我们希望这些东西在 | 2015-04-27T15:19:00 | 2015-04-27T15:19:00 | 5,341 | /article-5341-1.html | 
CentOS 是一个工业标准的 Linux 发行版,是红帽企业版 Linux 的衍生版本。你安装完后马上就可以使用,但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你的系统,你需要进行一些升级、安装新的软件包、配置特定服务和应用程序等操作。
这篇文章介绍了 “安装完 RHEL/CentOS 7 后需要做的 30 件事情”。阅读帖子的时候请先完成 RHEL/CentOS 最小化安装,这是首选的企业和生产环境。如果还没有,你可以按照下面的指南,它会告诉你两者的最小化安装方法。
* [最小化安装 CentOS 7](http://www.tecmint.com/centos-7-installation/)
* [最小化安装 RHEL 7](http://www.tecmint.com/redhat-enterprise-linux-7-installation/)
我们会基于工业标准的需求来介绍以下列出的这些重要工作。我们希望这些东西在你配置服务器的时候能有所帮助。
1. 注册并启用红帽订阅
2. 使用静态 IP 地址配置网络
3. 设置服务器的主机名称
4. 更新或升级最小化安装的 CentOS
5. 安装命令行 Web 浏览器
6. 安装 Apache HTTP 服务器
7. 安装 PHP
8. 安装 MariaDB 数据库
9. 安装并配置 SSH 服务器
10. 安装 GCC (GNU 编译器集)
11. 安装 Java
12. 安装 Apache Tomcat
13. 安装 Nmap 检查开放端口
14. 配置防火墙
15. 安装 Wget
16. 安装 Telnet
17. 安装 Webmin
18. 启用第三方库
19. 安装 7-zip 工具
20. 安装 NTFS-3G 驱动
21. 安装 Vsftpd FTP 服务器
22. 安装和配置 sudo
23. 安装并启用 SELinux
24. 安装 Rootkit Hunter
25. 安装 Linux Malware Detect (LMD)
26. 用 Speedtest-cli 测试服务器带宽
27. 配置 Cron 作业
28. 安装 Owncloud
29. 启用 VirtualBox 虚拟化
30. 用密码保护 GRUB
(LCTT 译注:关于 CentOS/RHEL 7的更多信息,请参考专题:<http://www.linux.cn/topic-centos7.html> )
### 1. 注册并启用红帽订阅
RHEL 7 最小化安装完成后,就应该注册并启用系统红帽订阅库, 并执行一个完整的系统更新。这只当你有一个可用的红帽订阅时才能有用。你要注册才能启用官方红帽系统库,并时不时进行操作系统更新。(LCTT 译注:订阅服务是收费的)
在下面的指南中我们已经包括了一个如何注册并激活红帽订阅的详细说明。
* [在 RHEL 7 中注册并启用红帽订阅](http://www.tecmint.com/enable-redhat-subscription-reposiories-and-updates-for-rhel-7/)
**注意**: 这一步仅适用于有一个有效订阅的红帽企业版 Linux。如果你用的是 CentOS 服务器,请查看后面的章节。
### 2. 使用静态 IP 地址配置网络
你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为你的 CentOS 服务器配置静态 IP 地址、路由以及 DNS。我们会使用 ip 命令代替 ifconfig 命令。当然,ifconfig 命令对于大部分 Linux 发行版来说还是可用的,还能从默认库安装。
```
# yum install net-tools [它提供 ifconfig 工具,如果你不习惯 ip 命令,还可以使用它]
```

(LCTT 译注:关于 ip 命令的使用,请参照:<http://www.linux.cn/article-3631-1.html> )
但正如我之前说,我们会使用 ip 命令来配置静态 IP 地址。所以,确认你首先检查了当前的 IP 地址。
```
# ip addr show
```

现在用你的编辑器打开并编辑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p0s3 (LCTT 译注:你的网卡名称可能不同,如果希望修改为老式网卡名称,参考:<http://www.linux.cn/article-4045-1.html> )。这里,我使用 vi 编辑器,另外你要确保你是 root 用户才能保存更改。
```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p0s3
```
我们会编辑文件中的四个地方。注意下面的四个地方并保证不碰任何其它的东西。也保留双引号,在它们中间输入你的数据。
```
IPADDR = "[在这里输入你的静态 IP]"
GATEWAY = "[输入你的默认网关]"
DNS1 = "[你的DNS 1]"
DNS2 = "[你的DNS 2]"
```
更改了 ‘ifcfg-enp0s3’ 之后,它看起来像下面的图片。注意你的 IP,网关和 DNS 可能会变化,请和你的 ISP(译者注: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即给你提供接入的服务的电信或 IDC) 确认。保存并退出。

*网络详情*
重启网络服务并检查 IP 是否和分配的一样。如果一切都顺利,用 Ping 查看网络状态。
```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

*重启网络服务*
重启网络后,确认检查了 IP 地址和网络状态。
```
# ip addr show
# ping -c4 google.com
```

*验证 IP 地址*

*检查网络状态*
(LCTT 译注:关于设置静态 IP 地址的更多信息,请参照:<http://www.linux.cn/article-3977-1.html> )
### 3. 设置服务器的主机名称
下一步是更改 CentOS 服务器的主机名称。查看当前分配的主机名称。
```
# echo $HOSTNAME
```

*查看系统主机名称*
要设置新的主机名称,我们需要编辑 ‘/etc/hostsname’ 文件并用想要的名称替换旧的主机名称。
```
# vi /etc/hostname
```

*在 CentOS 中设置主机名称*
设置完了主机名称之后,务必注销后重新登录确认主机名称。登录后检查新的主机名称。
```
$ echo $HOSTNAME
```

*确认主机名称*
你也可以用 ‘hostname’ 命令查看你当前的主机名。
```
$ hostname
```
(LCTT 译注:关于设置静态、瞬态和灵活主机名的更多信息,请参考:<http://www.linux.cn/article-3937-1.html> )
### 4. 更新或升级最小化安装的 CentOS
这样做除了更新安装已有的软件最新版本以及安全升级,不会安装任何新的软件。总的来说更新(update)和升级(upgrade)是相同的,除了事实上 升级 = 更新 + 更新时进行废弃处理。
```
# yum update && yum upgrade
```

*更新最小化安装的 CentOS 服务器*
**重要**: 你也可以运行下面的命令,这不会弹出软件更新的提示,你也就不需要输入 ‘y’ 接受更改。
然而,查看服务器上会发生的变化总是一个好主意,尤其是在生产中。因此使用下面的命令虽然可以为你自动更新和升级,但并不推荐。
```
# yum -y update && yum -y upgrade
```
### 5. 安装命令行 Web 浏览器
大部分情况下,尤其是在生产环境中,我们通常用没有 GUI 的命令行安装 CentOS,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有一个能通过终端查看网站的命令行浏览工具。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我们打算安装名为 ‘links’ 的著名工具。
```
# yum install links
```

*Links: 命令行 Web 浏览器*
请查看我们的文章 [用 links 工具命令行浏览 Web](http://www.tecmint.com/command-line-web-browsers/) 了解用 links 工具浏览 web 的方法和例子。
### 6. 安装 Apache HTTP 服务器
不管你因为什么原因使用服务器,大部分情况下你都需要一个 HTTP 服务器运行网站、多媒体、用户端脚本和很多其它的东西。
```
# yum install httpd
```

*安装 Apache 服务器*
如果你想更改 Apache HTTP 服务器的默认端口号(80)为其它端口,你需要编辑配置文件 ‘/etc/httpd/conf/httpd.conf’ 并查找以下面开始的行:
```
LISTEN 80
```
把端口号 ‘80’ 改为其它任何端口(例如 3221),保存并退出。

*更改 Apache 端口*
增加刚才分配给 Apache 的端口通过防火墙,然后重新加载防火墙。
允许 http 服务通过防火墙(永久)。
```
# firewall-cmd –add-service=http
```
允许 3221 号端口通过防火墙(永久)。
```
#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port=3221/tcp
```
重新加载防火墙。
```
# firewall-cmd –reload
```
(LCTT 译注:关于 firewall 的进一步使用,请参照:<http://www.linux.cn/article-4425-1.html> )
完成上面的所有事情之后,是时候重启 Apache HTTP 服务器了,然后新的端口号才能生效。
```
# systemctl restart httpd.service
```
现在添加 Apache 服务到系统层使其随系统自动启动。
```
# systemctl start httpd.service
# systemctl enable httpd.service
```
(LCTT 译注:关于 systemctl 的进一步使用,请参照:<http://www.linux.cn/article-3719-1.html> )
如下图所示,用 links 命令行工具 验证 Apache HTTP 服务器。
```
# links 127.0.0.1
```

*验证 Apache 状态*
---
via: <http://www.tecmint.com/things-to-do-after-minimal-rhel-centos-7-installation/>
作者:[Avishek Kumar](http://www.tecmint.com/author/avishek/)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安装完最小化 RHEL/CentOS 7 后需要做的 30 件事情(二) | Avishek Kumar | http://www.tecmint.com/things-to-do-after-minimal-rhel-centos-7-installation/2/ | 7. 安装 PHP PHP 是用于 web 基础服务的服务器端脚本语言。它也经常被用作通用编程语言。在最小化安装的 CentOS 中安装 PHP: # yum install php 安装完 php 之后,确认重启 Apache 服务以便在 Web 浏览器中渲染 PHP。 # systemctl restart httpd.service 下一步,通过在 Apache 文档根目录下创建下面的 php 脚本验证 PHP。 # echo -e "?php\nphpinfo();\n?" /var/www/html/phpinfo.php 现在在 Linux 命令行中查看我们刚才创建的 PHP 文件(phpinfo.php)。 # php /var/www/html/phpinfo.php 或者 # links http://127.0.0.1/phpinfo.php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7/151948jz881a61rj66up58.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7/151948jz881a61rj66up58.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CentOS 7",
"RHEL 7"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25883,
"commentnum": 2,
"favtimes": 1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0.163.121.35",
"message": "用户就这样被忽悠的装上了 PHP",
"username": "来自 - 云南昆明 的 Mozilla/Mac 用户",
"date": "2015-04-29T14:12:40"
},
{
"postip": "123.120.91.14",
"message": "哈哈哈,还有 JAVA。。。",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4-30T00:14:19"
}
] | [
{
"raid": 5341,
"displayorder": 0
},
{
"raid": 5351,
"displayorder": 0
}
] | 7. 安装 PHP PHP 是用于 web 基础服务的服务器端脚本语言。它也经常被用作通用编程语言。在最小化安装的 CentOS 中安装 PHP: # yum install php 安装完 php 之后,确认重启 Apache 服务以便在 Web 浏览器中渲染 PHP。 # systemctl restart httpd.service 下一步,通过在 Apache 文档根目录下创建下面的 php 脚本验证 PHP。 # echo -e "?php\nphpinfo();\n?" /var/www/html/phpinfo.php 现在在 Linux 命令行中查看我们刚才创建的 PHP 文件(phpinfo.php)。 # php /var/www/html/phpinfo.php 或者 # links http://127.0.0.1/phpinfo.php | 2015-04-28T10:06:00 | 2015-04-28T10:06:00 | 5,342 | /article-5342-1.html | 
### 7. 安装 PHP
PHP 是用于 web 基础服务的服务器端脚本语言。它也经常被用作通用编程语言。在最小化安装的 CentOS 中安装 PHP:
```
# yum install php
```
安装完 php 之后,确认重启 Apache 服务以便在 Web 浏览器中渲染 PHP。
```
# systemctl restart httpd.service
```
下一步,通过在 Apache 文档根目录下创建下面的 php 脚本验证 PHP。
```
# echo -e "<?php\nphpinfo();\n?>" > /var/www/html/phpinfo.php
```
现在在 Linux 命令行中查看我们刚才创建的 PHP 文件(phpinfo.php)。
```
# php /var/www/html/phpinfo.php
或者
# links http://127.0.0.1/phpinfo.php
```

*验证 PHP*
### 8. 安装 MariaDB 数据库
MariaDB 是 MySQL 的一个分支。RHEL 以及它的衍生版已经从 MySQL 迁移到 MariaDB。这是一个主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也是一个你必须拥有的工具。不管你在配置怎样的服务器,或迟或早你都会需要它。在最小化安装的 CentOS 上安装 MariaDB,如下所示:
```
# yum install mariadb-server mariadb
```

*安装 MariaDB 数据库*
启动 MariaDB 并配置它开机时自动启动。
```
# systemctl start mariadb.service
# systemctl enable mariadb.service
```
允许 mysql(mariadb) 服务通过防火墙(LCTT 译注:如果你的 MariaDB 只用在本机,则务必不要设置防火墙允许通过,使用 UNIX Socket 连接你的数据库;如果需要在别的服务器上连接数据库,则尽量使用内部网络,而不要将数据库服务暴露在公开的互联网上。)
```
# firewall-cmd –add-service=mysql
```
现在是时候确保 MariaDB 服务器安全了(LCTT 译注:这个步骤主要是设置 mysql 管理密码)。
```
# /usr/bin/mysql_secure_installation
```

*保护 MariaDB 数据库*
请阅读:
* [在 CentOS 7.0 上安装 LAMP (Linux, Apache, MariaDB, PHP/PhpMyAdmin)](http://www.tecmint.com/install-lamp-in-centos-7/)
* [在 CentOS 7.0 上创建 Apache 虚拟主机](http://www.tecmint.com/apache-virtual-hosting-in-centos/)
### 9. 安装和配置 SSH 服务器
SSH 即 Secure Shell,是 Linux 远程管理的默认协议。 SSH 是随最小化 CentOS 服务器中安装运行的最重要的软件之一。
检查当前已安装的 SSH 版本。
```
# SSH -V
```

*检查 SSH 版本*
使用更安全的 SSH 协议,而不是默认的协议,并更改端口号进一步加强安全。编辑 SSH 的配置文件 ‘/etc/ssh/ssh\_config’。
去掉下面行的注释或者从协议行中删除 1,然后行看起来像这样(LCTT 译注: SSH v1 是过期废弃的不安全协议):
```
# Protocol 2,1 (原来)
Protocol 2 (现在)
```
这个改变强制 SSH 使用 协议 2,它被认为比协议 1 更安全,同时也确保在配置中更改端口号 22 为其它。

*保护 SSH 登录*
取消 SSH 中的‘root login’, 只允许通过普通用户账号登录后才能使用 su 切换到 root,以进一步加强安全。请打开并编辑配置文件 ‘/etc/ssh/sshd\_config’ 并更改 PermitRootLogin yes 为 PermitRootLogin no。
```
# PermitRootLogin yes (原来)
PermitRootLogin no (现在)
```

*取消 SSH Root 直接登录*
最后,重启 SSH 服务启用更改。
```
# systemctl restart sshd.service
```
请查看:
* [加密和保护 SSH 服务器的 5 个最佳实践](http://www.tecmint.com/5-best-practices-to-secure-and-protect-ssh-server/)
* [5 个简单步骤实现使用 SSH Keygen 无密码登录 SSH](http://www.tecmint.com/ssh-passwordless-login-using-ssh-keygen-in-5-easy-steps/)
* [在 PuTTY 中实现 “无密码 SSH 密钥验证”](http://www.tecmint.com/ssh-passwordless-login-with-putty/)
### 10. 安装 GCC (GNU 编译器集)
GCC 即 GNU 编译器集,是一个 GNU 项目开发的支持多种编程语言的编译系统(LCTT 译注:在你需要自己编译构建软件时需要它)。在最小化安装的 CentOS 没有默认安装。运行下面的命令安装 gcc 编译器。
```
# yum install gcc
```

*在 CentOS 上安装 GCC*
检查安装的 gcc 版本。
```
# gcc --version
```

*检查 GCC 版本*
### 11. 安装 Java
Java是一种通用的基于类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在最小化 CentOS 服务器中没有默认安装(LCTT 译注:如果你没有任何 Java 应用,可以不用装它)。按照下面命令从库中安装 Java。
```
# yum install java
```

*安装 Java*
检查安装的 Java 版本。
```
# java -version
```

*检查 Java 版本*
---
via: <http://www.tecmint.com/things-to-do-after-minimal-rhel-centos-7-installation/2/>
作者:[Avishek Kumar](http://www.tecmint.com/author/avishek/)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七周七并发模型》点评赠书获奖名单 | 恭喜微博用户@AlanLiuyang@袁野Mio@WispZhan 以及本站用户 shane、夜域诡士获赠《七周七并发模型》》图书,微博用户请查收微博消息,并私信回复@Linux中国_笑语彦然 本站用户请查收您注册Linux中国时预留邮箱的邮件并回复。 特此注意: 1、本站论坛评论方式参与的用户,评论前需登录您的Linux中国账号,匿名评论无效 2、微博用户参与活动,活动结束后注意查看@Linux中国_笑语彦然微博公布的中奖名单或留意您的微博私信,本站用户参与活动,注意查看您注册Linux中国时所填写的邮箱。 我们会通过微博私信以及电子邮件两种方式获取您的邮寄信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6/172141w8tu7kzbqu1kmdmz.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16/172141w8tu7kzbqu1kmdmz.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图书",
"活动"
] | 中奖名单 | {
"viewnum": 3318,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恭喜微博用户@AlanLiuyang@袁野Mio@WispZhan 以及本站用户 shane、夜域诡士获赠《七周七并发模型》》图书,微博用户请查收微博消息,并私信回复@Linux中国_笑语彦然 本站用户请查收您注册Linux中国时预留邮箱的邮件并回复。 特此注意: 1、本站论坛评论方式参与的用户,评论前需登录您的Linux中国账号,匿名评论无效 2、微博用户参与活动,活动结束后注意查看@Linux中国_笑语彦然微博公布的中奖名单或留意您的微博私信,本站用户参与活动,注意查看您注册Linux中国时所填写的邮箱。 我们会通过微博私信以及电子邮件两种方式获取您的邮寄信 | 2015-04-27T17:17:27 | 2015-04-27T17:17:27 | 5,343 | /article-5343-1.html |

恭喜微博用户[@AlanLiuyang](http://weibo.com/n/AlanLiuyang?from=feed&loc=at) [@袁野Mio](http://weibo.com/n/%E8%A2%81%E9%87%8EMio?from=feed&loc=at) [@WispZhan](http://weibo.com/n/WispZhan?from=feed&loc=at) 以及本站用户 shane、夜域诡士获赠《七周七并发模型》》图书,微博用户请查收微博消息,并私信回复@Linux中国\_笑语彦然 本站用户请查收您注册Linux中国时预留邮箱的邮件并回复。
**特此注意:**
**1、本站论坛评论方式参与的用户,评论前需登录您的Linux中国账号,匿名评论无效**
**2、微博用户参与活动,活动结束后注意查看**[@Linux中国\_笑语彦然](http://weibo.com/2797972581)** 微博公布的中奖名单或留意您的微博私信,本站用户参与活动,注意查看您注册Linux中国时所填写的邮箱。 我们会通过微博私信以及电子邮件两种方式获取您的邮寄信息。**
|
|||||
GNOME-Pie 0.6.1 应用启动器发布,酷炫新特性[多图+视频]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GNOME-Pie-0-6-Application-Launcher-Released-with-Many-New-Features-Video-478914.shtml | Simon Schneegans 高兴地宣布他的 GNOME-Pie 0.6.1 已可供下载使用。GNOME-Pie 是一个可以在包括 GNOME 和 Unity 在内的多种桌面环境中作为应用启动器的小工具。 GNOME-Pie 0.6.1 看起来是个主要版本更新,引入了许多新特性,比如支持半个或四分之一圆,可选择每个启动器想要的形状,也可以自动根据位置调整形状(圆形,半个或四分之一圆),以及多彩的动态图标。 此外,软件现在还适配若干类dock应用,包括elementary OS 的 Plank,Ubuntu 的 Unity,以及通用的 Docky。一些已有的 GNOME-Pie 主题也已更新,还引入了全新的为半圆启动器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8/133705rs36o6n66jj1cl66.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8/133705rs36o6n66jj1cl66.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alim0x | false | [
"GNOME-Pie"
] | 分享 | {
"viewnum": 5342,
"commentnum": 5,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18.94.159.98",
"message": "挺有意思的",
"username": "FancyGod",
"date": "2015-04-28T14:55:50"
},
{
"postip": "222.173.107.116",
"message": "以前 Windows 平台上很流行这个东西啊!",
"username": "绿色圣光",
"date": "2015-04-28T16:22:25"
},
{
"postip": "124.202.200.74",
"message": "一直钟情于GNOME2,如果再实现类似于Unity桌面的搜索功能就棒极了,果断使用,不知道MATE现在进化到什么程度了,一会整整",
"username": "YALY",
"date": "2015-04-29T09:42:18"
},
{
"postip": "218.7.150.9",
"message": "我的文件夹书签里已经有不少的内容了,可是为什么调用这个小程序后,却看不到书签呢?",
"username": "来自 - 黑龙江大庆 的 Chrome/Linux 用户",
"date": "2015-04-30T08:51:45"
},
{
"postip": "218.7.150.9",
"message": "视频中的背景音乐还是相当不错的,不知道是什么曲子 ?",
"username": "来自 - 黑龙江大庆 的 Chrome/Linux 用户",
"date": "2015-04-30T09:58:05"
}
] | [] | Simon Schneegans 高兴地宣布他的 GNOME-Pie 0.6.1 已可供下载使用。GNOME-Pie 是一个可以在包括 GNOME 和 Unity 在内的多种桌面环境中作为应用启动器的小工具。 GNOME-Pie 0.6.1 看起来是个主要版本更新,引入了许多新特性,比如支持半个或四分之一圆,可选择每个启动器想要的形状,也可以自动根据位置调整形状(圆形,半个或四分之一圆),以及多彩的动态图标。 此外,软件现在还适配若干类dock应用,包括elementary OS 的 Plank,Ubuntu 的 Unity,以及通用的 Docky。一些已有的 GNOME-Pie 主题也已更新,还引入了全新的为半圆启动器 | 2015-04-28T13:37:00 | 2015-04-28T13:37:00 | 5,348 | /article-5348-1.html | **Simon Schneegans 高兴地[宣布](http://simmesimme.github.io/news/2015/04/18/gnome-pie-061/)他的 GNOME-Pie 0.6.1 已可供下载使用。GNOME-Pie 是一个可以在包括 GNOME 和 Unity 在内的多种桌面环境中作为应用启动器的小工具。**

GNOME-Pie 0.6.1 看起来是个主要版本更新,引入了许多新特性,比如支持半个或四分之一圆,可选择每个启动器想要的形状,也可以自动根据位置调整形状(圆形,半个或四分之一圆),以及多彩的动态图标。
此外,软件现在还适配若干类dock应用,包括elementary OS 的 Plank,Ubuntu 的 Unity,以及通用的 Docky。一些已有的 GNOME-Pie 主题也已更新,还引入了全新的为半圆启动器布局设计的主题 Simple。
“Gnome-Pie 新版本已发布,实际上已经发布了两个版本:0.6.0和之后的0.6.1,修复了[issue #73](https://github.com/Simmesimme/Gnome-Pie/issues/73),”Simon Schneegans 在发布声明上说道,“新版本修复了许多 bug,还带来了许多新特性!”
### 现在就可在Ubuntu上安装GNOME-Pie
Ubuntu 及其衍生版用户现在就可通过 Simon Schneegans 的PPA源安装 GNOME-Pie。只需打开终端,运行下列命令即可。GNOME-Pie 适用于 Ubuntu 14.04 LTS,14.10和15.04。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simonschneegans/testing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gnome-pie
```
其他 GNU/Linux 发行版用户可以从官网下载 GNOME-Pie 0.6.1 的源代码,或者近期在系统的软件源中搜索新版GNOME-Pie。








---
via: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GNOME-Pie-0-6-Application-Launcher-Released-with-Many-New-Features-Video-478914.shtml>
译者:[alim0x](https://github.com/alim0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15 个‘ls’命令的面试问题(一) | Avishek Kumar | http://www.tecmint.com/ls-command-interview-questions/ | Unix或类Unix系统中的文件列表命令ls是最基础并且使用的最广泛的命令行中工具之一。它是一个POSIX兼容工具,在GNU基本工具集以及BSD各种变体上都可以使用。ls命令可以结合大量的选项来达到想要的结果。 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通过相关的样例来深入讨论文件列表命令。 15个ls命令问题。 1. 如何列出目录中的文件? 答:linux文件列表命令ls就是干这个的。 # ls 列出文件 同时,我们也可以使用echo(回显)命令与一个通配符(*)参数来雷锤目录中的所有文件。 # echo * 列出所有的文件。 2. 如何只使用echo命令来只列出所有目录? # echo */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8/140834nqjfd1715c87fa16.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8/140834nqjfd1715c87fa16.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theo-l | false | [
"面试",
"命令",
"ls"
] | 技术 | {
"viewnum": 24107,
"commentnum": 6,
"favtimes": 1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2.10.78.174",
"message": "原来只列出所有目录可以用echo啊,我一直用"ls -l | grep ^d"",
"username": "ZMOM1031",
"date": "2015-04-28T14:57:06"
},
{
"postip": "221.237.41.237",
"message": "echo * 是把所有文件和目录都列出来。",
"username": "来自 - 四川成都 的 Chrome/Linux 用户",
"date": "2015-04-28T21:23:11"
},
{
"postip": "112.10.78.174",
"message": "我说的是“echo */”",
"username": "ZMOM1031",
"date": "2015-04-28T21:55:36"
},
{
"postip": "106.185.25.127",
"message": "“数字'5'表示符号链接(有5个符号链接)”,关于这句,应该是硬链接数目,不是符号链接吧。",
"username": "来自 - 日本 的 Firefox/Linux 用户",
"date": "2015-04-29T11:59:09"
},
{
"postip": "123.120.91.14",
"message": "是的,谢谢指正~~我马上修改。",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4-29T23:29:03"
},
{
"postip": "123.120.91.14",
"message": "是的,谢谢指正~~我马上修改。",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4-29T23:29:06"
}
] | [
{
"raid": 5350,
"displayorder": 0
},
{
"raid": 5531,
"displayorder": 0
}
] | Unix或类Unix系统中的文件列表命令ls是最基础并且使用的最广泛的命令行中工具之一。它是一个POSIX兼容工具,在GNU基本工具集以及BSD各种变体上都可以使用。ls命令可以结合大量的选项来达到想要的结果。 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通过相关的样例来深入讨论文件列表命令。 15个ls命令问题。 1. 如何列出目录中的文件? 答:linux文件列表命令ls就是干这个的。 # ls 列出文件 同时,我们也可以使用echo(回显)命令与一个通配符(*)参数来雷锤目录中的所有文件。 # echo * 列出所有的文件。 2. 如何只使用echo命令来只列出所有目录? # echo */ | 2015-04-28T14:08:00 | 2015-04-28T14:08:00 | 5,349 | /article-5349-1.html | Unix或类Unix系统中的“文件列表”命令“ls”是最基础并且使用的最广泛的命令行中工具之一。它是一个POSIX兼容工具,在GNU基本工具集以及BSD各种变体上都可以使用。“ls”命令可以结合大量的选项来达到想要的结果。
这篇文章的目的在于通过相关的样例来深入讨论文件列表命令。

*15个“ls”命令问题。*
### 1. 如何列出目录中的文件?
答:linux文件列表命令“ls”就是干这个的。
```
# ls
```

*列出文件*
同时,我们也可以使用“echo(回显)”命令与一个通配符(\*)参数来雷锤目录中的所有文件。
```
# echo *
```

*列出所有的文件。*
### 2. 如何只使用echo命令来只列出所有目录?
```
# echo */
```

*列出所有的目录*
### 3. 怎样列出一个目录中的所有文件, 包括隐藏的以“.”开头的文件?
答:我们需要将“-a”选项与“ls”命令一起使用。
```
# ls -a
```

*列出所有的隐藏文件。*
### 4. 如何列出目录中除了 “当前目录 .”和“父目录 ..”之外的所有文件,包括隐藏文件?
答: 我们需要将“-A”选项与“ls”命令一起使用
```
# ls -A
```

*别列出指代当前目录和父目录的文件*
### 5. 如何使用长格式打印出当前目录内容?
答: 我们需要将“-l”选项与“ls”命令一起使用。
```
# ls -l
```

*列出文件的长格式。*
上面的样例中,其输出结果看起来向下面这样。
```
drwxr-xr-x 5 avi tecmint 4096 Sep 30 11:31 Binary
```
上面的drwxr-xr-x 是文件的权限,分别代表了文件所有者,所属组以及“整个世界”。 所有者具有读(r),写(w)以及执行(x)等权限。 该文件所属组具有读(r)和执行(x)但是没有写的权限,整个世界的其他可以访问到该文件的人也具有相同权限。
* 开头的‘d’意味着这是一个目录
* 数字'5'表示链接数为5
* 文件 Binary归属于用户 “avi”以及用户组 "tecmint"
* Sep 30 11:31 表示文件最后一次的访问日期与时间。
### 6. 假如让你来将目录中的内容以长格式列表打印,并且显示出隐藏的“点文件”,你会如何实现?
答: 我们需要同时将"-a"和"-l"选项与“ls”命令一起使用(LCTT 译注:单字符选项可以合并写)。
```
# ls -la
```

*打印目录内容*
此外,如果我们不想列出“当前目录”和"父目录",可以将“-A”和“-l”选项同“ls”命令一起使用。
```
# ls -lA
```
### 7. 如何找到每个文件的创建者?
答: 我们需要结合 “--author”和 "-l"选项来打印出每个文件的创建者。
```
# ls --author -l
```

*列出文件创建者。*
### 8. 如何对用转义字符打印出非显示字符?
答:我们只需要使用“-b”选项来对非显示字符进行转义打印
```
# ls -b
```

### 9. 用指定特定的单位格式来列出文件和目录的大小,你会如何实现?
答: 在此可以同时使用选项“-block-size=scale”和“-l”,但是我们需要用特定的单位如M,K等来替换‘scale’参数。
```
# ls --block-size=M -l
# ls --block-size=K -l
```

*列出文件大小单位格式。*
### 10. 列出目录中的文件,但是不显示备份文件,即那些文件名以‘~’结尾的文件
答: 选项‘-B’赶来救驾。
```
# ls -B
```

*列出非备份文件*
### 11. 将目录中的所有文件按照名称进行排序,并显示其最后修改时间信息?
答: 为了实现这个需求,我们需要同时将“-c”和"-l"选项与命令一起使用。
```
# ls -cl
```

*文件排序*
### 12. 将目录中的文件按照修改时间进行排序,并显示相关联的信息。
答: 我们需要同时使用3个选项:'-l','-t','-c' 来对文件使用修改时间排序,最新的修改时间排在最前。
```
# ls -ltc
```

*按照修改时间对文件排序。*
### 13. 如何控制‘ls’命令的输出颜色的有无?
答: 需要使用选项‘--color=parameter’,参数具有三种不同值,“auto(自动)”,“always(一直)”,“never(无色)”。
```
# ls --color=never
# ls --color=auto
# ls --color=always
```

*ls的输出颜色*
### 14. 假如只需要列出目录本身,而不是目录的内容,你会如何做?
答:在此“-d”选项就会显得很顺手。
```
# ls -d
```

*列出目录本身*
### 15. 为长格式列表命令"ls -l"创建一个别名“ll”,并将其结果输出到一个文件而不是标准输出中。
答:在上述的这个场景中,我们需要将别名添加到.bashrc文件中,然后使用重定向操作符将输出写入到文件而不是标准输出中。我们将会使用编辑器nano。
```
# ls -a
# nano .bashrc
# ll >> ll.txt
# nano ll.txt
```

*为ls命令创建别名。*
先到此为止,别忘了在下面的评论中提出你们的宝贵意见,我会再次带着另外的有趣的文章在此闪亮登场。
### 参考阅读:
* [10 个‘ls’命令的面试问题(二)](http://www.tecmint.com/ls-interview-questions/)
* [Linux中15个基础的'ls'命令](http://linux.cn/article-5109-1.html)
---
via: <http://www.tecmint.com/ls-command-interview-questions/>
作者:[Avishek Kumar](http://www.tecmint.com/author/avishek/) 译者:[theo-l](https://github.com/theo-l) 校对:[校对者ID](https://github.com/%E6%A0%A1%E5%AF%B9%E8%80%85ID)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10 个‘ls’命令面试的问题(二) | Ravi Saive | http://www.tecmint.com/ls-interview-questions/ | 这是关于文件列表命令的第二篇文章,继续探讨ls命令的其他方面。该系列的第一篇文章受到了社区的高度关注,如果你错过了该系列的第一部分,可以访问以下地址: 15 个ls命令的面试问题(一) 这篇文章通过样例来很好地展现ls命令的深入应用,我们加倍小心地来写这篇文章来保持其简洁可理解性,同时又能提供最全面的服务。 10 ls 命令面试的问题 16. 假如你想要以长列表的形式列出目录中的内容,但是不打印文件创建者名称以及文件所属组。看看输出有何不同之处。 a. ls 命令在与-l选项一起使用时会将文件以长列表格式输出。 # ls -l 以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8/144458nffwcu3u7zhbmgw3.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8/144458nffwcu3u7zhbmgw3.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theo-l | false | [
"ls",
"面试",
"命令"
] | 技术 | {
"viewnum": 10257,
"commentnum": 5,
"favtimes": 7,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4.202.200.74",
"message": "厉害!原来ls也这么好玩,从来没有注意过-1这个选项,从此,awk和sort的使用频率要降低了",
"username": "YALY",
"date": "2015-04-29T09:51:44"
},
{
"postip": "121.8.107.178",
"message": "man一下,你会发现每个命令如此花心",
"username": "文剑一飞",
"date": "2015-04-29T20:09:17"
},
{
"postip": "211.81.255.2",
"message": "感觉ls命令太强大了",
"username": "ryt",
"date": "2015-04-30T15:21:03"
},
{
"postip": "122.234.219.165",
"message": "ls --group-directories-first 这个命令我敲了报错呢?提示如下:<br />\r\n ls:无法识别的选项“--group-directories-first”",
"username": "来自浙江杭州的 Chrome 3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2-25T16:48:52"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你的 ls 版本可能过于老了,没事。",
"username": "linux [Chrome 47.0|Mac 10.11]",
"date": "2015-12-26T09:38:04"
}
] | [
{
"raid": 5349,
"displayorder": 0
},
{
"raid": 5531,
"displayorder": 0
}
] | 这是关于文件列表命令的第二篇文章,继续探讨ls命令的其他方面。该系列的第一篇文章受到了社区的高度关注,如果你错过了该系列的第一部分,可以访问以下地址: 15 个ls命令的面试问题(一) 这篇文章通过样例来很好地展现ls命令的深入应用,我们加倍小心地来写这篇文章来保持其简洁可理解性,同时又能提供最全面的服务。 10 ls 命令面试的问题 16. 假如你想要以长列表的形式列出目录中的内容,但是不打印文件创建者名称以及文件所属组。看看输出有何不同之处。 a. ls 命令在与-l选项一起使用时会将文件以长列表格式输出。 # ls -l 以 | 2015-04-29T08:40:00 | 2015-04-29T08:40:00 | 5,350 | /article-5350-1.html | 这是关于文件列表命令的第二篇文章,继续探讨‘ls’命令的其他方面。该系列的第一篇文章受到了社区的高度关注,如果你错过了该系列的第一部分,可以访问以下地址:
* [15 个‘ls’命令的面试问题(一)](http://linux.cn/article-5349-1.html)
这篇文章通过样例来很好地展现‘ls’命令的深入应用,我们加倍小心地来写这篇文章来保持其简洁可理解性,同时又能提供最全面的服务。

*10 ‘ls’ 命令面试的问题*
### 16. 假如你想要以长列表的形式列出目录中的内容,但是不打印文件创建者名称以及文件所属组。看看输出有何不同之处。
a. ls 命令在与‘-l’选项一起使用时会将文件以长列表格式输出。
```
# ls -l
```

*以长格式列出文件*
b. ls 命令在与‘-l’和‘--author’一起使用时,会将文件以长列表格式输出并带有文件创建者的名称信息。
```
# ls -l --author
```

*列出文件的创建者*
c. ls 命令在与‘-g’选项 一起将会列出文件名但是不带属主名称。
```
# ls -g
```

*列出文件但不列出属主*
d. ls 命令在与'-G'和‘-l’选项一起将会使用长列表格式列出文件名称但是不带文件所属组名称。
```
# ls -Gl
```

*列出文件但是不列出所属组*
### 17. 使用易读格式打印出当前目录中的文件以及文件夹的大小,你会如何做?
这里我们需要使用'-h'选项(人类可阅读的、易读的)同‘-l’或‘-s’选项与ls命令一起使用来得到想要的输出。
```
# ls -hl
```

*以易读格式的长列表列出文件*
```
# ls -hs
```

*以易读格式的短列表列出文件*
**注意**: ‘-h’选项使用1024(计算机中的标准)的幂,文件或文件夹的大小分别以K,M和G作为输出单位。
### 18. 既然‘-h’选项是使用1024的幂作为标准来输出大小,那么ls命令是否还支持其他的幂值呢?
存在一个选项 ‘--si’与选项‘-h’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以使用1000的幂,后者使用1024的幂。
```
# ls --si
```
所以'--si'也可以与‘-l’选项一起使用来按照1000的幂来输出文件夹的大小,并且以长列表格式显示。
```
# ls --si -l
```
(LCTT 译注:此处原文参数有误,附图也不对,因此删除之。--si 参数是双连线参数,而且有的版本的 ls 并不支持该参数)
### 19. 假如要你使用逗号‘,’作为分隔符来打印一个目录中的内容,可以吗? 对于长列表形式也可行吗?
当然!linux的ls命令当与其选项‘-m’一起使用时可以在打印目录内容时以逗号‘,’分割。由于逗号分割的内容是水平填充的,ls命令不能在垂直列出内容时使用逗号来分割内容。
```
# ls -m
```

*以逗号分隔显示内容*
当使用长列表格式时,‘-m’选项就没有什么效果了。
```
# ls -ml
```

*长列表不能使用逗号分隔列表*
### 20. 有办法将目录的内容逆序打印出来吗?
可以!上面的情形可以轻松地通过'-r'选项搞定,该选项将输出顺序倒置。这个选项也可以与‘-l’选项一起使用。
```
# ls -r
```

*逆序列出*
```
# ls -rl
```

*逆序长列表*
### 21. 如果你被分配一个任务,来递归地打印各个子目录,你会如何应付?注意,只针对子目录而不是文件哦。
小意思!使用“-R”选项就可以轻轻松松拿下,它也可以更进一步地与其他选项如‘-l’和‘-m’选项等组合使用。
```
# ls -R
```

*递归列出子目录*
### 22. 如何按照文件大小对其进行排序?
linux命令行选项'-S'赋予了ls命令这个超能力。按照文件大小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
```
# ls -S
```
 *按文件大小排序*
按照文件大小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
```
# ls -Sr
```

*从小到大的排序*
### 23. 按照一行一个文件列出目录中的内容,并且不带额外信息的方式
选项‘-1’在此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使用‘-1’选项来使用ls命令可以将目录中的内容按照一行一个文件并且不带额外信息的方式进行输出。
```
# ls -1
```

*不带其他信息,一行一个列出文件*
### 24. 现在委派给你一个任务,你必须将目录中的内容输出到终端而且需要使用双引号引起来,你会如何做?
有一个选项‘-Q’会将ls命令的输出内容用双引号引起来。
```
# ls -Q
```

*输出的文件名用引号引起来*
### 25. 想象一下你正在与一个包含有很多文件和文件夹的目录打交道,你需要使目录名显示在文件名之前,你如何做?
```
# ls --group-directories-first
```

*目录优先显示*
先点到为止,我们会马上提供该系列文章的下一部分。别换频道,关注我们。 另外别忘了在下面的评论中提出你们宝贵的反馈信息,喜欢就分享,帮助我们得到更好的传播吧!
---
via: <http://www.tecmint.com/ls-interview-questions/>
作者:[Ravi Saive](http://www.tecmint.com/author/admin/) 译者:[theo-l](https://github.com/theo-l)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安装完最小化 RHEL/CentOS 7 后需要做的 30 件事情(三) | Avishek Kumar | http://www.tecmint.com/things-to-do-after-minimal-rhel-centos-7-installation/3/ | 12. 安装 Apache Tomcat Tomcat 是由 Apache 设计的用来运行 Java HTTP web 服务器的 servlet 容器。按照下面的方法安装 tomcat,但需要指出的是安装 tomcat 之前必须先安装 Java。 # yum install tomcat 安装 Apache Tomcat 安装完 tomcat 之后,启动 tomcat 服务。 # systemctl start tomcat 查看 tomcat 版本。 # /usr/sbin/tomcat version 查看 tomcat 版本 允许 tomcat 服务和默认端口(8080) 通过防火墙并重新加载设置。 #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080/tcp --permanent # firewall-cmd reload 现在该保护 tomcat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7/151948jz881a61rj66up58.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7/151948jz881a61rj66up58.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CentOS 7",
"RHEL 7"
] | 技术 | {
"viewnum": 18627,
"commentnum": 0,
"favtimes": 1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5342,
"displayorder": 0
},
{
"raid": 5366,
"displayorder": 0
}
] | 12. 安装 Apache Tomcat Tomcat 是由 Apache 设计的用来运行 Java HTTP web 服务器的 servlet 容器。按照下面的方法安装 tomcat,但需要指出的是安装 tomcat 之前必须先安装 Java。 # yum install tomcat 安装 Apache Tomcat 安装完 tomcat 之后,启动 tomcat 服务。 # systemctl start tomcat 查看 tomcat 版本。 # /usr/sbin/tomcat version 查看 tomcat 版本 允许 tomcat 服务和默认端口(8080) 通过防火墙并重新加载设置。 #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080/tcp --permanent # firewall-cmd reload 现在该保护 tomcat | 2015-04-29T08:02:00 | 2015-04-29T08:02:00 | 5,351 | /article-5351-1.html | 
### 12. 安装 Apache Tomcat
Tomcat 是由 Apache 设计的用来运行 Java HTTP web 服务器的 servlet 容器。按照下面的方法安装 tomcat,但需要指出的是安装 tomcat 之前必须先安装 Java。
```
# yum install tomcat
```

*安装 Apache Tomcat*
安装完 tomcat 之后,启动 tomcat 服务。
```
# systemctl start tomcat
```
查看 tomcat 版本。
```
# /usr/sbin/tomcat version
```

*查看 tomcat 版本*
允许 tomcat 服务和默认端口(8080) 通过防火墙并重新加载设置。
```
#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080/tcp --permanent
# firewall-cmd –reload
```
现在该保护 tomcat 服务器了,添加一个用于访问和管理的用户和密码。我们需要编辑文件 ‘/etc/tomcat/tomcat-users.xml’。查看类似下面的部分:
```
<tomcat-users>
....
</tomcat-users>
<role rolename="manager-gui"/>
<role rolename="manager-script"/>
<role rolename="manager-jmx"/>
<role rolename="manager-status"/>
<role rolename="admin-gui"/>
<role rolename="admin-script"/>
<user username="tecmint" password="tecmint" roles="manager-gui,manager-script,manager-jmx,manager-status,admin-gui,admin-script"/>
</tomcat-users>
```

*保护 Tomcat*
我们在这里添加用户 “tecmint” 到 tomcat 的管理员/管理组中,使用 “tecmint” 作为密码。先停止再启动 tomcat 服务以使更改生效,并添加 tomcat 服务到随系统启动。
```
# systemctl stop tomcat
# systemctl start tomcat
# systemctl enable tomcat.service
```
请阅读: [在 RHEL/CentOS 7.0/6.x 中安装和配置 Apache Tomcat 8.0.9](http://www.tecmint.com/install-apache-tomcat-in-centos/)
### 13. 安装 Nmap 监视开放端口
Nmap 网络映射器用来分析网络,通过运行它可以发现网络的映射关系。nmap 并没有默认安装,你需要从库中安装它。
```
# yum install nmap
```

*安装 Nmap 监视工具*
列出主机中所有的开放端口以及对应使用它们的服务。
```
# namp 127.0.01
```
!监视开放端口](<http://www.tecmint.com/wp-content/uploads/2015/04/Monitor-Open-Ports.jpeg>)
*监视开放端口*
你也可以使用 firewall-cmd 列出所有端口,但我发现 nmap 更有用。
```
# firewall-cmd –list-ports
```

*在防火墙中检查开放端口*
请阅读: [Nmap 监视开放端口的 29 个有用命令](http://linux.cn/article-2561-1.html)
### 14. 配置 FirewallD
firewalld 是动态管理服务器的防火墙服务。在 CentOS 7 中 Firewalld 移除了 iptables 服务。在红帽企业版 Linux 和它的衍生版中默认安装了 Firewalld。如果有 iptables 的话为了使每个更改生效需要清空所有旧的规则然后创建新规则。
然而用firewalld,不需要清空并重新创建新规则就可以实现更改生效。
检查 Firewalld 是否运行。
```
#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或
# firewall-cmd –state
```

*检查 Firewalld 状态*
获取所有的区域列表。
```
# firewall-cmd --get-zones
```

*检查 Firewalld 区域*
在切换之前先获取区域的详细信息。
```
# firewall-cmd --zone=work --list-all
```

*检查区域详情*
获取默认区域。
```
# firewall-cmd --get-default-zone
```

*Firewalld 默认区域*
切换到另一个区域,比如 ‘work’。
```
# firewall-cmd --set-default-zone=work
```

*切换 Firewalld 区域*
列出区域中的所有服务。
```
# firewall-cmd --list-services
```

*列出 Firewalld 区域的服务*
添加临时服务,比如 http,然后重载 firewalld。
```
# firewall-cmd --add-service=http
# firewall-cmd –reload
```

*添加临时 http 服务*
添加永久服务,比如 http,然后重载 firewalld。
```
# firewall-cmd --add-service=http --permanent
# firewall-cmd --reload
```

*添加永久 http 服务*
删除临时服务,比如 http。
```
# firewall-cmd --remove-service=http
# firewall-cmd --reload
```

*删除临时 Firewalld 服务*
删除永久服务,比如 http
```
# firewall-cmd --zone=work --remove-service=http --permanent
# firewall-cmd --reload
```

*删除永久服务*
允许一个临时端口(比如 331)。
```
# firewall-cmd --add-port=331/tcp
# firewall-cmd --reload
```

*打开临时端口*
允许一个永久端口(比如 331)。
```
# firewall-cmd --add-port=331/tcp --permanent
# firewall-cmd --reload
```

*打开永久端口*
阻塞/移除临时端口(比如 331)。
```
# firewall-cmd --remove-port=331/tcp
# firewall-cmd --reload
```

*移除临时端口*
阻塞/移除永久端口(比如 331)。
```
# firewall-cmd --remove-port=331/tcp --permanent
# firewall-cmd --reload
```

*移除永久端口*
停用 firewalld。
```
#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 firewall-cmd --state
```

*停用 Firewalld 服务*
启用 firewalld。
```
#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
#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 firewall-cmd --state
```

*启用 Firewalld*
* [如何在 RHEL/CentOS 7 中配置 ‘Firewalld’](http://linux.cn/article-4425-1.html)
* [配置和管理 Firewalld 的有用 ‘Firewalld’ 规则](http://www.tecmint.com/firewalld-rules-for-centos-7/)
### 15. 安装 Wget
Wget 是从 web 服务器获取(下载)内容的命令行工具。它是你使用 wget 命令获取 web 内容或下载任何文件必须要有的重要工具。
```
# yum install wget
```

*安装 Wget 工具*
关于在终端中如何使用 wget 命令下载文件的方法和实际例子,请阅读[10 个 Wget 命令例子](http://linux.cn/article-4129-1.html)。
### 16. 安装 Telnet 客户端
Telnet 是通过 TCP/IP 允许用户登录到相同网络上的另一台计算机的网络协议。和远程计算机的连接建立后,它就成为了一个允许你在自己的计算机上用所有提供给你的权限和远程主机交互的虚拟终端。(LCTT 译注:除非你真的需要,不要安装 telnet 服务,也不要用 telnet 客户端连接另外一个 telnet 服务,因为 telnet 是明文传输的。不过如下用 telnet 客户端检测另外一个服务的端口是否工作是常用的操作。)
Telnet 对于检查远程计算机或主机的监听端口也非常有用。
```
# yum install telnet
# telnet google.com 80
```

*Telnet 端口检查*
---
via: <http://www.tecmint.com/things-to-do-after-minimal-rhel-centos-7-installation/3/>
作者:[Avishek Kumar](http://www.tecmint.com/author/avishek/)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校对者ID](https://github.com/%E6%A0%A1%E5%AF%B9%E8%80%85ID)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在 Linux 中以交互方式实时查看Apache web访问统计 | Gabriel Cánepa | http://xmodulo.com/interactive-apache-web-server-log-analyzer-linux.html | 无论你是在网站托管业务,还是在自己的VPS上运行几个网站,你总会有需要显示访客统计信息,例如前几的访客、访问请求的文件(无论动态或者静态)、所用的带宽、客户端的浏览器,和访问的来源网站,等等。 GoAccess 是一款用于Apache或者Nginx的命令行日志分析器和交互式查看器。使用这款工具,你不仅可以浏览到之前提及的相关数据,还可以通过分析网站服务器日志来进一步挖掘数据 - 而且这一切都是在一个终端窗口实时输出的。由于今天的大多数web服务器都使用Debian的衍生版或者基于RedHat的发行版来作为底层操作系统,所以本文中我告诉你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9/134906rthi2i52qde4yo7a.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9/134906rthi2i52qde4yo7a.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disylee | false | [
"日志",
"GoAccess"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9594,
"commentnum": 1,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2.20.48.52",
"message": "我google一些教程安上epel包,结果yum update就报错了, 直接从源码安装吧, ./configure就出错了,这是闹哪样.",
"username": "LouisWei",
"date": "2015-05-04T17:10:29"
}
] | [] | 无论你是在网站托管业务,还是在自己的VPS上运行几个网站,你总会有需要显示访客统计信息,例如前几的访客、访问请求的文件(无论动态或者静态)、所用的带宽、客户端的浏览器,和访问的来源网站,等等。 GoAccess 是一款用于Apache或者Nginx的命令行日志分析器和交互式查看器。使用这款工具,你不仅可以浏览到之前提及的相关数据,还可以通过分析网站服务器日志来进一步挖掘数据 - 而且这一切都是在一个终端窗口实时输出的。由于今天的大多数web服务器都使用Debian的衍生版或者基于RedHat的发行版来作为底层操作系统,所以本文中我告诉你 | 2015-04-29T10:03:00 | 2015-04-29T10:03:00 | 5,352 | /article-5352-1.html | 无论你是在网站托管业务,还是在自己的VPS上运行几个网站,你总会有需要显示访客统计信息,例如前几的访客、访问请求的文件(无论动态或者静态)、所用的带宽、客户端的浏览器,和访问的来源网站,等等。
[GoAccess](http://goaccess.io/) 是一款用于Apache或者Nginx的命令行日志分析器和交互式查看器。使用这款工具,你不仅可以浏览到之前提及的相关数据,还可以通过分析网站服务器日志来进一步挖掘数据 - 而且**这一切都是在一个终端窗口实时输出的**。由于今天的[大多数web服务器](http://w3techs.com/technologies/details/os-linux/all/all)都使用Debian的衍生版或者基于RedHat的发行版来作为底层操作系统,所以本文中我告诉你如何在Debian和CentOS中安装和使用GoAccess。

### 在Linux系统安装GoAccess
在Debian,Ubuntu及其衍生版本,运行以下命令来安装GoAccess:
```
# aptitude install goaccess
```
在CentOS中,你将需要使你的[EPEL 仓库](http://linux.cn/article-2324-1.html)可用然后执行以下命令:
```
# yum install goaccess
```
在Fedora,同样使用yum命令:
```
# yum install goaccess
```
如果你想从源码安装GoAccess来使用更多功能(例如 GeoIP 定位功能),需要在你的操作系统安装[必需的依赖包](http://goaccess.io/download#dependencies),然后按以下步骤进行:
```
# wget http://tar.goaccess.io/goaccess-0.8.5.tar.gz
# tar -xzvf goaccess-0.8.5.tar.gz
# cd goaccess-0.8.5/
# ./configure --enable-geoip
# make
# make install
```
以上安装的版本是 0.8.5,但是你也可以在该软件的网站[下载页](http://goaccess.io/download)确认是否是最新版本。
由于GoAccess不需要后续的配置,一旦安装你就可以马上使用。
### 运行 GoAccess
开始使用GoAccess,只需要对它指定你的Apache访问日志。
对于Debian及其衍生版本:
```
# goaccess -f /var/log/apache2/access.log
```
基于红帽的发行版:
```
# goaccess -f /var/log/httpd/access_log
```
当你第一次启动GoAccess,你将会看到如下的屏幕中选择日期和日志格式。正如前面所述,你可以按空格键进行选择,并按F10确认。至于日期和日志格式,你可能需要参考[Apache 文档](http://httpd.apache.org/docs/2.4/logs.html)来刷新你的记忆。
在这个例子中,选择常见日志格式(Common Log Format(CLF)):

然后按F10 确认。你将会从屏幕上看到统计数据。为了简洁起见,这里只显示了首部,也就是日志文件的摘要,如下图所示:

### 通过 GoAccess来浏览网站服务器统计数据
你可以按向下的箭头滚动页面,你会发现以下区域,它们是按请求排序的。这里提及的目录顺序可能会根据你的发行版或者你所选的安装方式(从源和库)不同而不同:
1. 每天唯一访客(来自同样IP、同一日期和同一浏览器的请求被认为是是唯一访问)

2. 请求的文件(网页URL)

3. 请求的静态文件(例如,.png文件,.js文件等等)
4. 来源的URLs(每一个URL请求的出处)
5. HTTP 404 未找到的响应代码

6. 操作系统
7. 浏览器
8. 主机地址(客户端IP地址)

9. HTTP 状态代码

10. 前几位的来源站点
11. 来自谷歌搜索引擎的前几位的关键字
如果你想要检查已经存档的日志,你可以通过管道将它们发送给GoAccess,如下:
在Debian及其衍生版本:
```
# zcat -f /var/log/apache2/access.log* | goaccess
```
在基于红帽的发行版:
```
# cat /var/log/httpd/access* | goaccess
```
如果你需要上述部分的详细报告(1至11项),直接按下其序号再按O(大写o),就可以显示出你需要的详细视图。下面的图像显示5-O的输出(先按5,再按O)

如果要显示GeoIP位置信息,打开主机部分的详细视图,如前面所述,你将会看到正在请求你的服务器的客户端IP地址所在的位置。

如果你的系统还不是很忙碌,以上提及的章节将不会显示大量的信息,但是这种情形可以通过在你网站服务器越来越多的请求发生改变。
### 保存用于离线分析的报告
有时候你不想每次都实时去检查你的系统状态,可以保存一份在线的分析文件或打印出来。要生成一个HTML报告,只需要通过之前提到GoAccess命令,将输出来重定向到一个HTML文件即可。然后,用web浏览器来将这份报告打开即可。
```
# zcat -f /var/log/apache2/access.log* | goaccess > /var/www/webserverstats.html
```
一旦报告生成,你将需要点击展开的链接来显示每个类别详细的视图信息:

可以查看youtube视频:<https://youtu.be/UVbLuaOpYdg> 。
正如我们通过这篇文章讨论,GoAccess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工具,它能给系统管理员实时提供可视的HTTP 统计分析。虽然GoAccess的默认输出是标准输出,但是你也可以将他们保存到JSON,HTML或者CSV文件。这种转换可以让 GoAccess在监控和显示网站服务器的统计数据时更有用。
---
via: <http://xmodulo.com/interactive-apache-web-server-log-analyzer-linux.html>
作者:[Gabriel Cánepa](http://xmodulo.com/author/gabriel) 译者:[disylee](https://github.com/disylee)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安装完最小化 RHEL/CentOS 7 后需要做的 30 件事情(四) | Avishek Kumar | http://www.tecmint.com/things-to-do-after-minimal-rhel-centos-7-installation/4/ | 17. 安装 Webmin Webmin 是基于 Web 的 Linux 配置工具。它像一个中央系统,用于配置各种系统设置,比如用户、磁盘分配、服务以及 HTTP 服务器、Apache、MySQL 等的配置。 # wget http://prdownloads.sourceforge.net/webadmin/webmin-1.740-1.noarch.rpm # rpm -ivh webmin-*.rpm 安装 Webmin 安装完 webmin 后,你会在终端上得到一个消息,提示你用 root 密码在端口 10000 登录你的主机 (http://ip-address:10000)。 如果运行的是无接口的服务器你可以转发端口然后从有接口的服务器上访问它。(LCTT 译注:无接口服务器指没有访问接口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7/151948jz881a61rj66up58.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7/151948jz881a61rj66up58.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RHEL 7",
"CentOS 7"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5075,
"commentnum": 2,
"favtimes": 9,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3.200.205.189",
"message": "ffffff好",
"username": "来自 - 陕西西安 的 Safari/Linux 用户",
"date": "2015-05-01T22:22:31"
},
{
"postip": "113.200.205.189",
"message": "ffffff好",
"username": "来自 - 陕西西安 的 Safari/Linux 用户",
"date": "2015-05-01T22:22:40"
}
] | [
{
"raid": 5351,
"displayorder": 0
},
{
"raid": 5367,
"displayorder": 0
}
] | 17. 安装 Webmin Webmin 是基于 Web 的 Linux 配置工具。它像一个中央系统,用于配置各种系统设置,比如用户、磁盘分配、服务以及 HTTP 服务器、Apache、MySQL 等的配置。 # wget http://prdownloads.sourceforge.net/webadmin/webmin-1.740-1.noarch.rpm # rpm -ivh webmin-*.rpm 安装 Webmin 安装完 webmin 后,你会在终端上得到一个消息,提示你用 root 密码在端口 10000 登录你的主机 (http://ip-address:10000)。 如果运行的是无接口的服务器你可以转发端口然后从有接口的服务器上访问它。(LCTT 译注:无接口服务器指没有访问接口 | 2015-05-01T18:22:00 | 2015-05-01T18:22:00 | 5,366 | /article-5366-1.html | 
### 17. 安装 Webmin
Webmin 是基于 Web 的 Linux 配置工具。它像一个中央系统,用于配置各种系统设置,比如用户、磁盘分配、服务以及 HTTP 服务器、Apache、MySQL 等的配置。
```
# wget http://prdownloads.sourceforge.net/webadmin/webmin-1.740-1.noarch.rpm
# rpm -ivh webmin-*.rpm
```

*安装 Webmin*
安装完 webmin 后,你会在终端上得到一个消息,提示你用 root 密码在端口 10000 登录你的主机 (http://ip-address:10000)。 如果运行的是无用户界面服务器你可以转发端口然后从有用户界面的机器上访问它。(LCTT 译注:无用户界面[headless]服务器指没有监视器和鼠标键盘等外设的服务器,在此次场景,你可以用其他有显示器和键盘鼠标的机器上访问它。)
### 18. 启用第三方库
添加不受信任的库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尤其是在生产环境中,这可能导致致命的问题。但仅作为例子在这里我们会添加一些社区证实可信任的库,以安装第三方工具和软件包。
为企业版 Linux(EPEL)库添加额外的软件包。
```
# yum install epel-release
```
添加社区企业版 Linux (Community Enterprise Linux)库:
```
# rpm -Uvh http://www.elrepo.org/elrepo-release-7.0-2.el7.elrepo.noarch.rpm
```

*安装 Epel 库*
**注意!** 添加第三方库的时候尤其需要注意。
### 19. 安装 7-zip 工具
在最小化安装 CentOS 时你并没有获得类似 unzip 或者 untar 的工具。我们可以选择根据需要来安装每个工具,或一个能处理所有格式的工具。7-zip 就是一个能压缩和解压所有已知类型文件的工具。
```
# yum install p7zip
```

*安装 7zip 工具*
**注意**: 该软件包从 Fedora EPEL 7 的库中下载和安装。
### 20. 安装 NTFS-3G 驱动
NTFS-3G,一个很小但非常有用的 NTFS 驱动,在大部分类 UNIX 发行版上都可用。它对于挂载和访问 Windows NTFS 文件系统很有用。尽管也有其它可用的替代品,比如 Tuxera,但 NTFS-3G 是使用最广泛的。
```
# yum install ntfs-3g
```

*安装 NTFS-3G 用于挂载 Windows 分区*
ntfs-3g 安装完成之后,你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挂载 Windows NTFS 分区(我的 Windows 分区是 /dev/sda5)。
```
# mount -ro ntfs-3g /dev/sda5 /mnt
# cd /mnt
# ls -l
```
### 21. 安装 Vsftpd FTP 服务器
VSFTPD 表示 Very Secure File Transfer Protocol Daemon,是用于类 UNIX 系统的 FTP 服务器。它是现今最高效和安全的 FTP 服务器之一。
```
# yum install vsftpd
```

*安装 Vsftpd FTP*
编辑配置文件 ‘/etc/vsftpd/vsftpd.conf’ 用于保护 vsftpd。
```
# vi /etc/vsftpd/vsftpd.conf
```
编辑一些值并使其它行保留原样,除非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
anonymous_enable=NO
local_enable=YES
write_enable=YES
chroot_local_user=YES
```
你也可以更改端口号,记得让 vsftpd 端口通过防火墙。
```
# firewall-cmd --add-port=21/tcp
# firewall-cmd --reload
```
下一步重启 vsftpd 并启用开机自动启动。
```
# systemctl restart vsftpd
# systemctl enable vsftpd
```
### 22. 安装和配置 sudo
sudo 通常被称为 super do 或者 suitable user do,是一个类 UNIX 操作系统中用其它用户的安全权限执行程序的软件。让我们来看看怎样配置 sudo。
```
# visudo
```
这会打开 /etc/sudoers 并进行编辑

*sudoers 文件*
1. 给一个已经创建好的用户(比如 tecmint)赋予所有权限(等同于 root)。
```
tecmint ALL=(ALL) ALL
```
2. 如果给一个已经创建好的用户(比如 tecmint)赋予除了重启和关闭服务器以外的所有权限(等同于 root)。
首先,再一次打开文件并编辑如下内容:
```
cmnd_Alias nopermit = /sbin/shutdown, /sbin/reboot
```
然后,用逻辑操作符(!)添加该别名。
```
tecmint ALL=(ALL) ALL,!nopermit
```
3. 如果准许一个组(比如 debian)运行一些 root 权限命令,比如(增加或删除用户)。
```
cmnd_Alias permit = /usr/sbin/useradd, /usr/sbin/userdel
```
然后,给组 debian 增加权限。
```
debian ALL=(ALL) permit
```
### 23. 安装并启用 SELinux
SELinux 表示 Security-Enhanced Linux,是内核级别的安全模块。
```
# yum install selinux-policy
```

*安装 SElinux 策略*
查看 SELinux 当前模式。
```
# getenforce
```

*查看 SELinux 模式*
输出是 Enforcing,意味着 SELinux 策略已经生效。
如果需要调试,可以临时设置 selinux 模式为允许。不需要重启。
```
# setenforce 0
```
调试完了之后再次设置 selinux 为强制模式,无需重启。
```
# setenforce 1
```
(LCTT 译注:在生产环境中,SELinux 固然会提升安全,但是也确实会给应用部署和运行带来不少麻烦。具体是否部署,需要根据情况而定。)
### 24. 安装 Rootkit Hunter
Rootkit Hunter,简写为 RKhunter,是在 Linux 系统中扫描 rootkits 和其它可能有害攻击的程序。
```
# yum install rkhunter
```

*安装 Rootkit Hunter*
在 Linux 中,从脚本文件以计划作业的形式运行 rkhunter 或者手动扫描有害攻击。
```
# rkhunter --check
```

*扫描 rootkits*

*RootKit 扫描结果*
---
via: <http://www.tecmint.com/things-to-do-after-minimal-rhel-centos-7-installation/4/>
作者:[Avishek Kumar](http://www.tecmint.com/author/avishek/)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安装完最小化 RHEL/CentOS 7 后需要做的 30 件事情(五) | Avishek Kumar | http://www.tecmint.com/things-to-do-after-minimal-rhel-centos-7-installation/5/ | 25. 安装 Linux Malware Detect (LMD) Linux Malware Detect (LMD) 是 GNU GPLv2 协议下发布的开源 Linux 恶意程序扫描器,它是特别为面临威胁的主机环境所设计的。LMD 完整的安装、配置以及使用方法可以查看: 安装 LMD 并和 ClamAV 一起使用作为反病毒引擎 26. 用 Speedtest-cli 测试服务器带宽 speedtest-cli 是用 python 写的用于测试网络下载和上传带宽的工具。关于 speedtest-cli 工具的完整安装和使用请阅读我们的文章用命令行查看 Linux 服务器带宽 27. 配置 Cron 任务 这是最广泛使用的软件工具之一。它是一个任务调度器,比如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7/151948jz881a61rj66up58.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7/151948jz881a61rj66up58.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RHEL 7",
"CentOS 7"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1183,
"commentnum": 1,
"favtimes": 8,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7.136.85.240",
"message": "man",
"username": "来自 - 的 Safari/Mac 用户",
"date": "2015-05-03T13:25:55"
}
] | [
{
"raid": 5366,
"displayorder": 0
}
] | 25. 安装 Linux Malware Detect (LMD) Linux Malware Detect (LMD) 是 GNU GPLv2 协议下发布的开源 Linux 恶意程序扫描器,它是特别为面临威胁的主机环境所设计的。LMD 完整的安装、配置以及使用方法可以查看: 安装 LMD 并和 ClamAV 一起使用作为反病毒引擎 26. 用 Speedtest-cli 测试服务器带宽 speedtest-cli 是用 python 写的用于测试网络下载和上传带宽的工具。关于 speedtest-cli 工具的完整安装和使用请阅读我们的文章用命令行查看 Linux 服务器带宽 27. 配置 Cron 任务 这是最广泛使用的软件工具之一。它是一个任务调度器,比如 | 2015-05-02T08:28:00 | 2015-05-02T08:28:00 | 5,367 | /article-5367-1.html | 
### 25. 安装 Linux Malware Detect (LMD)
Linux Malware Detect (LMD) 是 GNU GPLv2 协议下发布的开源 Linux 恶意程序扫描器,它是特别为面临威胁的主机环境所设计的。LMD 完整的安装、配置以及使用方法可以查看:
* [安装 LMD 并和 ClamAV 一起使用作为反病毒引擎](/article-5156-1.html)
### 26. 用 Speedtest-cli 测试服务器带宽
speedtest-cli 是用 python 写的用于测试网络下载和上传带宽的工具。关于 speedtest-cli 工具的完整安装和使用请阅读我们的文章[用命令行查看 Linux 服务器带宽](/article-3796-1.html)
### 27. 配置 Cron 任务
这是最广泛使用的软件工具之一。它是一个任务调度器,比如,现在安排一个以后可以自动运行的作业。它用于未处理记录的日志和维护,以及其它日常工作,比如常规备份。所有的调度都写在文件 /etc/crontab 中。
crontab 文件包含下面的 6 个域:
```
分 时 日期 月份 星期 命令
(0-59) (0-23) (1-31) (1/jan-12/dec) (0-6/sun-sat) Command/script
```

*Crontab 域*
要在每天 04:30 运行一个 cron 任务(比如运行 /home/$USER/script.sh)。
```
分 时 日期 月份 星期 命令
30 4 * * * speedtest-cli
```
就把下面的条目增加到 crontab 文件 ‘/etc/crontab/’。
```
30 4 * * * /home/$user/script.sh
```
把上面一行增加到 crontab 之后,它会在每天的 04:30 am 自动运行,输出取决于脚本文件的内容。另外脚本也可以用命令代替。关于更多 cron 任务的例子,可以阅读[Linux 上的 11 个 Cron 任务例子](http://www.tecmint.com/11-cron-scheduling-task-examples-in-linux/)
### 28. 安装 Owncloud
Owncloud 是一个基于 HTTP 的数据同步、文件共享和远程文件存储应用。更多关于安装 owncloud 的内容,你可以阅读这篇文章:[在 Linux 上创建个人/私有云存储](/article-2494-1.html)
### 29. 启用 Virtualbox 虚拟化
虚拟化是创建虚拟操作系统、硬件和网络的过程,是当今最热门的技术之一。我们会详细地讨论如何安装和配置虚拟化。
我们的最小化 CentOS 服务器是一个无用户界面服务器(LCTT 译注:无用户界面[headless]服务器指没有监视器和鼠标键盘等外设的服务器)。我们通过安装下面的软件包,让它可以托管虚拟机,虚拟机可通过 HTTP 访问。
```
# yum groupinstall 'Development Tools' SDL kernel-devel kernel-headers dkms
```

*安装开发工具*
更改工作目录到 ‘/etc/yum.repos.d/’ 并下载 VirtualBox 库。
```
# wget -q http://download.virtualbox.org/virtualbox/debian/oracle_vbox.asc
```
安装刚下载的密钥。
```
# rpm --import oracle_vbox.asc
```
升级并安装 VirtualBox。
```
# yum update && yum install virtualbox-4.3
```
下一步,下载和安装 VirtualBox 扩展包。
```
# wget http://download.virtualbox.org/virtualbox/4.3.12/Oracle_VM_VirtualBox_Extension_Pack-4.3.12-93733.vbox-extpack
# VBoxManage extpack install Oracle_VM_VirtualBox_Extension_Pack-4.3.12-93733.vbox-extpack
```

*安装 VirtualBox 扩展包*

*正在安装 VirtualBox 扩展包*
添加用户 ‘vbox’ 用于管理 VirtualBox 并把它添加到组 vboxusers 中。
```
# adduser vbox
# passwd vobx
# usermod -G vboxusers vbox
```
安装 HTTPD 服务器。
```
# yum install httpd
```
安装 PHP (支持 soap 扩展)。
```
# yum install php php-devel php-common php-soap php-gd
```
下载 phpVirtualBox(一个 PHP 写的开源的 VirtualBox 用户界面)。
```
# wget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phpvirtualbox/files/phpvirtualbox-4.3-1.zip
```
解压 zip 文件并把解压后的文件夹复制到 HTTP 工作目录。
```
# unzip phpvirtualbox-4.*.zip
# cp phpvirtualbox-4.3-1 -R /var/www/html
```
下一步,重命名文件 /var/www/html/phpvirtualbox/config.php-example 为 var/www/html/phpvirtualbox/config.php。
```
# mv config.php.example config.php
```
打开配置文件并添加我们上一步创建的 ‘username ’ 和 ‘password’。
```
# vi config.php
```
最后,重启 VirtualBox 和 HTTP 服务器。
```
# service vbox-service restart
# service httpd restart
```
转发端口并从一个有用户界面的服务器上访问它。
```
http://192.168.0.15/phpvirtualbox-4.3-1/
```

*登录 PHP Virtualbox*

*PHP Virtualbox 面板*
---
via: <http://www.tecmint.com/things-to-do-after-minimal-rhel-centos-7-installation/5/>
作者:[Avishek Kumar](http://www.tecmint.com/author/avishek/)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安装完最小化 RHEL/CentOS 7 后需要做的 30 件事情(六) | Avishek Kumar | http://www.tecmint.com/things-to-do-after-minimal-rhel-centos-7-installation/6/ | 30. 用密码保护 GRUB 用密码保护你的 boot 引导程序这样你就可以在启动时获得额外的安全保障。同时你也可以在实物层面获得保护。通过在引导时给 GRUB 加锁防止任何无授权访问来保护你的服务器。 首先备份两个文件,这样如果有任何错误出现,你可以有回滚的选择。备份 /etc/grub2/grub.cfg 为 /etc/grub2/grub.cfg.old。 # cp /boot/grub2/grub.cfg /boot/grub2/grub.cfg.old 同样,备份 /etc/grub.d/10_linux 为 /etc/grub.d/10_linux.old。 # cp /etc/grub.d/10_linux /etc/grub.d/10_linux.old 打开文件 /etc/grub.d/10_linux 并在文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7/151948jz881a61rj66up58.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4/27/151948jz881a61rj66up58.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RHEL 7",
"CentOS 7"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1798,
"commentnum": 1,
"favtimes": 1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2.10.238.150",
"message": "不错,为您点赞!:)",
"username": "linlover",
"date": "2015-05-04T01:06:13"
}
] | [] | 30. 用密码保护 GRUB 用密码保护你的 boot 引导程序这样你就可以在启动时获得额外的安全保障。同时你也可以在实物层面获得保护。通过在引导时给 GRUB 加锁防止任何无授权访问来保护你的服务器。 首先备份两个文件,这样如果有任何错误出现,你可以有回滚的选择。备份 /etc/grub2/grub.cfg 为 /etc/grub2/grub.cfg.old。 # cp /boot/grub2/grub.cfg /boot/grub2/grub.cfg.old 同样,备份 /etc/grub.d/10_linux 为 /etc/grub.d/10_linux.old。 # cp /etc/grub.d/10_linux /etc/grub.d/10_linux.old 打开文件 /etc/grub.d/10_linux 并在文 | 2015-05-03T08:41:00 | 2015-05-03T08:41:00 | 5,368 | /article-5368-1.html | 
### 30. 用密码保护 GRUB
用密码保护你的 boot 引导程序这样你就可以在启动时获得额外的安全保障。同时你也可以在实物层面获得保护。通过在引导时给 GRUB 加锁防止任何无授权访问来保护你的服务器。
首先备份两个文件,这样如果有任何错误出现,你可以有回滚的选择。备份 ‘/etc/grub2/grub.cfg’ 为 ‘/etc/grub2/grub.cfg.old’。
```
# cp /boot/grub2/grub.cfg /boot/grub2/grub.cfg.old
```
同样,备份 ‘/etc/grub.d/10\_linux’ 为 ‘/etc/grub.d/10\_linux.old’。
```
# cp /etc/grub.d/10_linux /etc/grub.d/10_linux.old
```
打开文件 ‘/etc/grub.d/10\_linux’ 并在文件末尾添加下列行。
```
cat <<EOF
set superusers="tecmint"
Password tecmint avi@123
EOF
```

*密码保护 Grub*
注意在上面的文件中,用你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代替 “tecmint” 和 “avi@123”。
现在通过运行下面的命令生成新的 grub.cfg 文件。
```
# grub2-mkconfig --output=/boot/grub2/grub.cfg
```

*生成 Grub 文件*
创建 grub.cfg 文件之后,重启机器并敲击 ‘e’ 进入编辑。你会发现它会要求你输入 “有效验证” 来编辑 boot 菜单。

*有密码保护的 Boot 菜单*
输入登录验证之后,你就可以编辑 grub boot 菜单。

*Grub 菜单文件*
你也可以用加密的密码代替上一步的明文密码。首先按照下面推荐的生成加密密码。
```
# grub2-mkpasswd-pbkdf2
[两次输入密码]
```

*生成加密的 Grub 密码*
打开 ‘/etc/grub.d/10\_linux’ 文件并在文件末尾添加下列行。
```
cat <<EOF
set superusers=”tecmint”
Password_pbkdf2 tecmint
grub.pbkdf2.sha512...你的加密密码...
EOF
```

*加密 Grub 密码*
用你系统上生成的密码代替原来的密码,别忘了交叉检查密码。
同样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你也需要像上面那样生成 grub.cfg。重启并敲击 ‘e’ 进入编辑,会提示你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我们已经介绍了大部分工业标准发行版 RHEL 7 和 CentOS 7 安装后必要的操作。如果你发现我们缺少了一些点或者你有新的东西可以扩充这篇文章,你可以和我们一起分享,我们会通过扩充在这篇文章中包括你的分享。
---
via: <http://www.tecmint.com/things-to-do-after-minimal-rhel-centos-7-installation/6/>
作者:[vishek Kumar](http://www.tecmint.com/author/avishek/)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 的 ‘sort’命令的14个有用的范例(一) | Avishek Kumar | http://www.tecmint.com/sort-command-linux/ | Sort是用于对单个或多个文本文件内容进行排序的Linux程序。Sort命令以空格作为字段分隔符,将一行分割为多个关键字对文件进行排序。需要注意的是除非你将输出重定向到文件中,否则Sort命令并不对文件内容进行实际的排序(即文件内容没有修改),只是将文件内容按有序输出。 本文的目标是通过14个实际的范例让你更深刻的理解如何在Linux中使用sort命令。 1、 首先我们将会创建一个用于执行sort命令的文本文件(tecmint.txt)。工作路径是/home/$USER/Desktop/tecmint。 下面命令中的-e选项将启用\转义,将\n解析成换行 $ echo -e "computer\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2/102959wecogvuagsouuvke.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2/102959wecogvuagsouuvke.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cvsher | false | [
"命令",
"sort"
] | 技术 | {
"viewnum": 37366,
"commentnum": 3,
"favtimes": 1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1.161.97.61",
"message": "不错,一步步的跟着学,基本掌握了",
"username": "崖山一劫",
"date": "2015-05-02T15:47:58"
},
{
"postip": "211.81.255.2",
"message": "这篇总结的很好,感觉很受益",
"username": "ryt",
"date": "2015-05-02T19:59:16"
},
{
"postip": "180.154.181.104",
"message": "我就想知道他用啥软件做的gif",
"username": "来自 - 上海 的 Mozilla/Mac 用户",
"date": "2015-05-03T00:40:51"
}
] | [
{
"raid": 5373,
"displayorder": 0
}
] | Sort是用于对单个或多个文本文件内容进行排序的Linux程序。Sort命令以空格作为字段分隔符,将一行分割为多个关键字对文件进行排序。需要注意的是除非你将输出重定向到文件中,否则Sort命令并不对文件内容进行实际的排序(即文件内容没有修改),只是将文件内容按有序输出。 本文的目标是通过14个实际的范例让你更深刻的理解如何在Linux中使用sort命令。 1、 首先我们将会创建一个用于执行sort命令的文本文件(tecmint.txt)。工作路径是/home/$USER/Desktop/tecmint。 下面命令中的-e选项将启用\转义,将\n解析成换行 $ echo -e "computer\ | 2015-05-02T10:29:58 | 2015-05-02T10:29:58 | 5,372 | /article-5372-1.html | Sort是用于对单个或多个文本文件内容进行排序的Linux程序。Sort命令以空格作为字段分隔符,将一行分割为多个关键字对文件进行排序。需要注意的是除非你将输出重定向到文件中,否则Sort命令并不对文件内容进行实际的排序(即文件内容没有修改),只是将文件内容按有序输出。
本文的目标是通过14个实际的范例让你更深刻的理解如何在Linux中使用sort命令。

1、 首先我们将会创建一个用于执行‘sort’命令的文本文件(tecmint.txt)。工作路径是‘/home/$USER/Desktop/tecmint’。
下面命令中的‘-e’选项将启用‘\’转义,将‘\n’解析成换行
```
$ echo -e "computer\nmouse\nLAPTOP\ndata\nRedHat\nlaptop\ndebian\nlaptop" > tecmint.txt
```

2、 在开始学习‘sort’命令前,我们先看看文件的内容及其显示方式。
```
$ cat tecmint.txt
```

3、 现在,使用如下命令对文件内容进行排序。
```
$ sort tecmint.txt
```

**注意**:上面的命令并不对文件内容进行实际的排序,仅仅是将其内容按有序方式输出。
4、 对文件‘tecmint.txt’文件内容排序,并将排序后的内容输出到名为sorted.txt的文件中,然后使用[cat](http://www.tecmint.com/13-basic-cat-command-examples-in-linux/)命令查看验证sorted.txt文件的内容。
```
$ sort tecmint.txt > sorted.txt
$ cat sorted.txt
```

5、 现在使用‘-r’参数对‘tecmint.txt’文件内容进行逆序排序,并将输出内容重定向到‘reversesorted.txt’文件中,并使用cat命令查看文件的内容。
```
$ sort -r tecmint.txt > reversesorted.txt
$ cat reversesorted.txt
```

6、 创建一个新文件(lsl.txt),文件内容为在home目录下执行‘ls -l’命令的输出。
```
$ ls -l /home/$USER > /home/$USER/Desktop/tecmint/lsl.txt
$ cat lsl.txt
```

我们将会看到对其他字段进行排序的例子,而不是对默认的开始字符进行排序。
7、 基于第二列(符号连接的数量)对文件‘lsl.txt’进行排序。
```
$ sort -nk2 lsl.txt
```
**注意**:上面例子中的‘-n’参数表示对数值内容进行排序。当想基于文件中的数值列对文件进行排序时,必须要使用‘-n’参数。

8、 基于第9列(文件和目录的名称,非数值)对文件‘lsl.txt’进行排序。
```
$ sort -k9 lsl.txt
```

9、 sort命令并非仅能对文件进行排序,我们还可以通过管道将命令的输出内容重定向到sort命令中。
```
$ ls -l /home/$USER | sort -nk5
```

10、 对文件tecmint.txt进行排序,并删除重复的行。然后检查重复的行是否已经删除了。
```
$ cat tecmint.txt
$ sort -u tecmint.txt
```

目前我们发现的排序规则:
除非指定了‘-r’参数,否则排序的优先级按下面规则排序
* 以数字开头的行优先级最高
* 以小写字母开头的行优先级次之
* 待排序内容按字典序进行排序
* 默认情况下,‘sort’命令将带排序内容的每行关键字当作一个字符串进行字典序排序(数字优先级最高,参看规则 1)
11、 在当前位置创建第三个文件‘lsla.txt’,其内容用‘ls -lA’命令的输出内容填充。
```
$ ls -lA /home/$USER > /home/$USER/Desktop/tecmint/lsla.txt
$ cat lsla.txt
```

了解ls命令的读者都知道‘ls -lA’ 等于 ‘ls -l’ + 隐藏文件,所以这两个文件的大部分内容都是相同的。
12、 对上面两个文件内容进行排序输出。
```
$ sort lsl.txt lsla.txt
```

注意文件和目录的重复
13、 现在我们看看怎样对两个文件进行排序、合并,并且删除重复行。
```
$ sort -u lsl.txt lsla.txt
```

此时,我们注意到重复的行已经被删除了,我们可以将输出内容重定向到文件中。
14、 我们同样可以基于多列对文件内容进行排序。基于第2,5(数值)和9(非数值)列对‘ls -l’命令的输出进行排序。
```
$ ls -l /home/$USER | sort -t "," -nk2,5 -k9
```

先到此为止了,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会学习到‘sort’命令更多的详细例子。届时敬请关注我们。保持分享精神。若喜欢本文,敬请将本文分享给你的朋友。
---
via: <http://www.tecmint.com/sort-command-linux/>
作者:[Avishek Kumar](http://www.tecmint.com/author/avishek/) 译者:[cvsher](https://github.com/cvsher)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 的 'sort'命令的七个有趣实例(二) | Avishek Kumar | http://www.tecmint.com/linux-sort-command-examples/ |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们已经探讨了关于sort命令的多个例子,如果你错过了这篇文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进行阅读。今天的这篇文章作为上一篇文章的继续,将讨论关于sort命令的剩余用法,与上一篇一起作为Linux sort命令的完整指南。 Linux 的 sort命令的14个有用的范例(一) 在我们继续深入之前,先创建一个文本文档month.txt,并且将上一次给出的数据填进去。 $ echo -e "mar\ndec\noct\nsep\nfeb\naug" month.txt $ cat month.txt 15、 通过使用M选项,对month.txt文件按照月份顺序进行排序。 $ sort -M month.txt 注意:sort命令需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2/102959wecogvuagsouuvke.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2/102959wecogvuagsouuvke.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DongShuaike | false | [
"命令",
"sort"
] | 技术 | {
"viewnum": 14843,
"commentnum": 2,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11.81.255.2",
"message": "不错!",
"username": "ryt",
"date": "2015-05-05T07:41:53"
},
{
"postip": "106.117.235.212",
"message": "请问您的这个 gif 动画使用什么软件制作的?",
"username": "来自河北唐山的 Firefox 42.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1-17T15:46:23"
}
] | [
{
"raid": 5372,
"displayorder": 0
}
] |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们已经探讨了关于sort命令的多个例子,如果你错过了这篇文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进行阅读。今天的这篇文章作为上一篇文章的继续,将讨论关于sort命令的剩余用法,与上一篇一起作为Linux sort命令的完整指南。 Linux 的 sort命令的14个有用的范例(一) 在我们继续深入之前,先创建一个文本文档month.txt,并且将上一次给出的数据填进去。 $ echo -e "mar\ndec\noct\nsep\nfeb\naug" month.txt $ cat month.txt 15、 通过使用M选项,对month.txt文件按照月份顺序进行排序。 $ sort -M month.txt 注意:sort命令需 | 2015-05-04T08:54:00 | 2015-05-04T08:54:00 | 5,373 | /article-5373-1.html | 在[上一篇文章](http://www.tecmint.com/sort-command-linux/)里,我们已经探讨了关于sort命令的多个例子,如果你错过了这篇文章,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进行阅读。今天的这篇文章作为上一篇文章的继续,将讨论关于sort命令的剩余用法,与上一篇一起作为Linux ‘sort’命令的完整指南。
* [Linux 的 ‘sort’命令的14个有用的范例(一)](http://www.tecmint.com/sort-command-linux/)

在我们继续深入之前,先创建一个文本文档‘month.txt’,并且将上一次给出的数据填进去。
```
$ echo -e "mar\ndec\noct\nsep\nfeb\naug" > month.txt
$ cat month.txt
```

15、 通过使用’M‘选项,对’month.txt‘文件按照月份顺序进行排序。
```
$ sort -M month.txt
```
**注意**:‘sort’命令需要至少3个字符来确认月份名称。

16、 把数据整理成方便人们阅读的形式,比如1K、2M、3G、2T,这里面的K、G、M、T代表千、兆、吉、梯。 (LCTT 译注:此处命令有误,ls 命令应该增加 -h 参数,径改之)
```
$ ls -lh /home/$USER | sort -h -k5
```

17、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在例子4中创建了一个名为‘sorted.txt’的文件,在例子6中创建了一个‘lsl.txt’。‘sorted.txt'已经排好序了而’lsl.txt‘还没有。让我们使用sort命令来检查两个文件是否已经排好序。
```
$ sort -c sorted.txt
```

如果它返回0,则表示文件已经排好序。
```
$ sort -c lsl.txt
```

报告无序。存在矛盾……
18、 如果文字之间的分隔符是空格,sort命令自动地将空格后的东西当做一个新文字单元,如果分隔符不是空格呢?
考虑这样一个文本文件,里面的内容可以由除了空格之外的任何符号分隔,比如‘|’,‘\’,‘+’,‘.’等……
创建一个分隔符为+的文本文件。使用‘cat‘命令查看文件内容。
```
$ echo -e "21+linux+server+production\n11+debian+RedHat+CentOS\n131+Apache+Mysql+PHP\n7+Shell Scripting+python+perl\n111+postfix+exim+sendmail" > delimiter.txt
```
---
```
$ cat delimiter.txt
```

现在基于由数字组成的第一个域来进行排序。
```
$ sort -t '+' -nk1 delimiter.txt
```

然后再基于非数字的第四个域排序。

如果分隔符是制表符,你需要在’+‘的位置上用$’\t’代替,如上例所示。
19、 对主用户目录下使用‘ls -l’命令得到的结果基于第五列(‘文件大小’)进行一个乱序排列。
```
$ ls -l /home/avi/ | sort -k5 -R
```

每一次你运行上面的脚本,你得到结果可能都不一样,因为结果是随机生成的。
正如我在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规则2所说——sort命令会将以小写字母开始的行排在大写字母开始的行前面。看一下上一篇文章的例3,字符串‘laptop’在‘LAPTOP’前出现。
20、 如何覆盖默认的排序优先权?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先将环境变量LC\_ALL的值设置为C。在命令行提示栏中运行下面的代码。
```
$ export LC_ALL=C
```
然后以非默认优先权的方式对‘tecmint.txt’文件重新排序。
```
$ sort tecmint.txt
```

*覆盖排序优先权*
不要忘记与example 3中得到的输出结果做比较,并且你可以使用‘-f’,又叫‘-ignore-case’(忽略大小写)的选项来获取更有序的输出。
```
$ sort -f tecmint.txt
```

21、 给两个输入文件进行‘sort‘,然后把它们连接成一行!
我们创建两个文本文档’file1.txt‘以及’file2.txt‘,并用数据填充,如下所示,并用’cat‘命令查看文件的内容。
```
$ echo -e “5 Reliable\n2 Fast\n3 Secure\n1 open-source\n4 customizable” > file1.txt
$ cat file1.txt
```

用如下数据填充’file2.txt‘。
```
$ echo -e “3 RedHat\n1 Debian\n5 Ubuntu\n2 Kali\n4 Fedora” > file2.txt
$ cat file2.txt
```

现在我们对两个文件进行排序并连接。
```
$ join <(sort -n file1.txt) <(sort file2.txt)
```

我所要讲的全部内容就在这里了,希望与各位保持联系,也希望各位经常来逛逛。有反馈就在下面评论吧。
---
via: <http://www.tecmint.com/linux-sort-command-examples/>
作者:[Avishek Kumar](http://www.tecmint.com/author/avishek/) 译者:[DongShuaike](https://github.com/DongShuaike)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增强 nginx 的 SSL 安全性 | Remy van Elst | https://raymii.org/s/tutorials/Strong_SSL_Security_On_nginx.html | 本文向你介绍如何在 nginx 服务器上设置健壮的 SSL 安全机制。我们通过禁用 SSL 压缩来降低 CRIME 攻击威胁;禁用协议上存在安全缺陷的 SSLv3 及更低版本,并设置更健壮的加密套件(cipher suite)来尽可能启用前向安全性(Forward Secrecy);此外,我们还启用了 HSTS 和 HPKP。这样我们就拥有了一个健壮而可经受考验的 SSL 配置,并可以在 Qually Labs 的 SSL 测试中得到 A 级评分。 如果不求甚解的话,可以从 https://cipherli.st 上找到 nginx 、Apache 和 Lighttpd 的安全设置,复制粘帖即可。 本教程在 Digital Ocean 的 VPS 上测试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3/180656c9rra95g25gghdg5.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3/180656c9rra95g25gghdg5.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true | [
"SSL",
"OpenSSL",
"https",
"nginx"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24070,
"commentnum": 4,
"favtimes": 6,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39.168.48.170",
"message": "我在看这篇文章的同时,在Qually Labs 的 SSL 测试了贵站,发现评级为F级,<br />\r\n存在"This server is vulnerable to the OpenSSL Padding Oracle vulnerability (CVE-2016-2107) and insecure. "<br />\r\nAnd Grade set to F.",
"username": "来自39.168.48.170的 Firefox 4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7-04T20:58:43"
},
{
"postip": "123.120.84.114",
"message": "额!",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7-05T18:09:20"
},
{
"postip": "123.120.84.114",
"message": "谢谢,满血复活!",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7-05T18:25:48"
},
{
"postip": "117.176.109.253",
"message": "友情提示:<br />\r\n从 Chrome 68 开始弃用 HPKP,在 Chrome 72 正式移除 HPKP。<br />\r\n所以不用配置这玩意了。",
"username": "来自四川南充的 Chrome 70.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22-01-21T20:11:19"
}
] | [
{
"raid": 5165,
"displayorder": 0
},
{
"raid": 5266,
"displayorder": 1
},
{
"raid": 5282,
"displayorder": 2
}
] | 本文向你介绍如何在 nginx 服务器上设置健壮的 SSL 安全机制。我们通过禁用 SSL 压缩来降低 CRIME 攻击威胁;禁用协议上存在安全缺陷的 SSLv3 及更低版本,并设置更健壮的加密套件(cipher suite)来尽可能启用前向安全性(Forward Secrecy);此外,我们还启用了 HSTS 和 HPKP。这样我们就拥有了一个健壮而可经受考验的 SSL 配置,并可以在 Qually Labs 的 SSL 测试中得到 A 级评分。 如果不求甚解的话,可以从 https://cipherli.st 上找到 nginx 、Apache 和 Lighttpd 的安全设置,复制粘帖即可。 本教程在 Digital Ocean 的 VPS 上测试 | 2015-05-04T09:00:00 | 2015-05-04T09:00:00 | 5,374 | /article-5374-1.html | [](https://www.ssllabs.com/ssltest/analyze.html?d=raymii.org)
本文向你介绍如何在 nginx 服务器上设置健壮的 SSL 安全机制。我们通过禁用 SSL 压缩来降低 CRIME 攻击威胁;禁用协议上存在安全缺陷的 SSLv3 及更低版本,并设置更健壮的<ruby> 加密套件 <rp> ( </rp> <rt> cipher suite </rt> <rp> ) </rp></ruby>来尽可能启用<ruby> 前向安全性 <rp> ( </rp> <rt> Forward Secrecy </rt> <rp> ) </rp></ruby>;此外,我们还启用了 HSTS 和 HPKP。这样我们就拥有了一个健壮而可经受考验的 SSL 配置,并可以在 Qually Labs 的 SSL 测试中得到 A 级评分。
如果不求甚解的话,可以从 [https://cipherli.st](https://cipherli.st/) 上找到 nginx 、Apache 和 Lighttpd 的安全设置,复制粘帖即可。
本教程在 Digital Ocean 的 VPS 上测试通过。如果你喜欢这篇教程,想要支持作者的站点的话,购买 Digital Ocean 的 VPS 时请使用如下链接:<https://www.digitalocean.com/?refcode=7435ae6b8212> 。
本教程可以通过[发布于 2014/1/21 的](http://blog.ivanristic.com/2014/01/ssl-labs-stricter-security-requirements-for-2014.html) SSL 实验室测试的严格要求(我之前就通过了测试,如果你按照本文操作就可以得到一个 A+ 评分)。
* [本教程也可用于 Apache](https://raymii.org/s/tutorials/Strong_SSL_Security_On_Apache2.html)
* [本教程也可用于 Lighttpd](https://raymii.org/s/tutorials/Pass_the_SSL_Labs_Test_on_Lighttpd_%28Mitigate_the_CRIME_and_BEAST_attack_-_Disable_SSLv2_-_Enable_PFS%29.html)
* [本教程也可用于 FreeBSD, NetBSD 和 OpenBSD 上的 nginx ,放在 BSD Now 播客上](http://www.bsdnow.tv/episodes/2014_08_20-engineering_nginx): <http://www.bsdnow.tv/tutorials/nginx>
你可以从下列链接中找到这方面的进一步内容:
* [野兽攻击(BEAST)](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ansport_Layer_Security#BEAST_attack)
* [罪恶攻击(CRIME)](https://en.wikipedia.org/wiki/CRIME_%28security_exploit%29)
* [怪物攻击(FREAK )](http://blog.cryptographyengineering.com/2015/03/attack-of-week-freak-or-factoring-nsa.html)
* [心血漏洞(Heartbleed)](http://heartbleed.com/)
* [完备的前向安全性(Perfect Forward Secrecy)](https://en.wikipedia.org/wiki/Perfect_forward_secrecy)
* [RC4 和 BEAST 的处理](https://en.wikipedia.org/wiki/Transport_Layer_Security#Dealing_with_RC4_and_BEAST)
我们需要编辑 nginx 的配置,在 Ubuntu/Debian 上是 `/etc/nginx/sited-enabled/yoursite.com`,在 RHEL/CentOS 上是 `/etc/nginx/conf.d/nginx.conf`。
本文中,我们需要编辑443端口(SSL)的 `server` 配置中的部分。在文末你可以看到完整的配置例子。
*在编辑之前切记备份一下配置文件!*
### 野兽攻击(BEAST)和 RC4
简单的说,<ruby> 野兽攻击 <rp> ( </rp> <rt> BEAST </rt> <rp> ) </rp></ruby>就是通过篡改一个加密算法的 <ruby> 密码块链 <rp> ( </rp> <rt> CBC,cipher block chaining </rt> <rp> ) </rp></ruby>的模式,从而可以对部分编码流量悄悄解码。更多信息参照上面的链接。
针对<ruby> 野兽攻击 <rp> ( </rp> <rt> BEAST </rt> <rp> ) </rp></ruby>,较新的浏览器已经启用了客户端缓解方案。推荐方案是禁用 TLS 1.0 的所有加密算法,仅允许 RC4 算法。然而,[针对 RC4 算法的攻击也越来越多](http://www.isg.rhul.ac.uk/tls/) ,很多已经从理论上逐步发展为实际可行的攻击方式。此外,有理由相信 NSA 已经实现了他们所谓的“大突破”——攻破 RC4 。
禁用 RC4 会有几个后果。其一,当用户使用老旧的浏览器时,比如 Windows XP 上的 IE 会用 3DES 来替代 RC4。3DES 要比 RC4 更安全,但是它的计算成本更高,你的服务器就需要为这些用户付出更多的处理成本。其二,RC4 算法能减轻<ruby> 野兽攻击 <rp> ( </rp> <rt> BEAST </rt> <rp> ) </rp></ruby>的危害,如果禁用 RC4 会导致 TLS 1.0 用户会换到更容易受攻击的 AES-CBC 算法上(通常服务器端的对<ruby> 野兽攻击 <rp> ( </rp> <rt> BEAST </rt> <rp> ) </rp></ruby>的“修复方法”是让 RC4 优先于其它算法)。我认为 RC4 的风险要高于<ruby> 野兽攻击 <rp> ( </rp> <rt> BEAST </rt> <rp> ) </rp></ruby>的风险。事实上,有了客户端缓解方案(Chrome 和 Firefox 提供了缓解方案),<ruby> 野兽攻击 <rp> ( </rp> <rt> BEAST </rt> <rp> ) </rp></ruby>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而 RC4 的风险却在增长:随着时间推移,对加密算法的破解会越来越多。
### 怪物攻击(FREAK)
<ruby> 怪物攻击 <rp> ( </rp> <rt> FREAK </rt> <rp> ) </rp></ruby>是一种中间人攻击,它是由来自 [INRIA、微软研究院和 IMDEA](https://www.smacktls.com/) 的密码学家们所发现的。<ruby> 怪物攻击 <rp> ( </rp> <rt> FREAK </rt> <rp> ) </rp></ruby>的缩写来自“<ruby> RSA 出口密钥因子分解 <rp> ( </rp> <rt> Factoring RSA-EXPORT Keys </rt> <rp> ) </rp></ruby>”
这个漏洞可上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当时美国政府禁止出口加密软件,除非其使用编码密钥长度不超过512位的出口加密套件。
这造成了一些现在的 TLS 客户端存在一个缺陷,这些客户端包括: 苹果的 SecureTransport 、OpenSSL。这个缺陷会导致它们会接受出口降级 RSA 密钥,即便客户端并没有要求使用出口降级 RSA 密钥。这个缺陷带来的影响很讨厌:在客户端存在缺陷,且服务器支持出口降级 RSA 密钥时,会发生中间人攻击,从而导致连接的强度降低。
攻击分为两个组成部分:首先是服务器必须接受“<ruby> 出口降级 RSA 密钥 <rp> ( </rp> <rt> export grade RSA </rt> <rp> ) </rp></ruby>”。
中间人攻击可以按如下流程:
* 在客户端的 Hello 消息中,要求标准的 RSA 加密套件。
* 中间人攻击者修改该消息为<ruby> ‘输出级 RSA 密钥’ <rp> ( </rp> <rt> export RSA </rt> <rp> ) </rp></ruby>。
* 服务器回应一个512位的输出级 RSA 密钥,并以其长期密钥签名。
* 由于 OpenSSL/SecureTransport 的缺陷,客户端会接受这个弱密钥。
* 攻击者根据 RSA 模数分解因子来恢复相应的 RSA 解密密钥。
* 当客户端编码<ruby> ‘预主密码’ <rp> ( </rp> <rt> pre-master secret </rt> <rp> ) </rp></ruby>给服务器时,攻击者现在就可以解码它并恢复 TLS 的<ruby> ‘主密码’ <rp> ( </rp> <rt> master secret </rt> <rp> ) </rp></ruby>。
* 从这里开始,攻击者就能看到了传输的明文并注入任何东西了。
本文所提供的加密套件不启用输出降级加密,请确认你的 OpenSSL 是最新的,也强烈建议你将客户端也升级到新的版本。
### 心血漏洞(Heartbleed)
<ruby> 心血漏洞 <rp> ( </rp> <rt> Heartbleed </rt> <rp> ) </rp></ruby> 是一个于2014年4月公布的 OpenSSL 加密库的漏洞,它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传输层安全(TLS)协议的实现。无论是服务器端还是客户端在 TLS 中使用了有缺陷的 OpenSSL,都可以被利用该缺陷。由于它是因 DTLS 心跳扩展(RFC 6520)中的输入验证不正确(缺少了边界检查)而导致的,所以该漏洞根据“心跳”而命名。这个漏洞是一种缓存区超读漏洞,它可以读取到本不应该读取的数据。
哪个版本的 OpenSSL 受到<ruby> 心血漏洞 <rp> ( </rp> <rt> Heartbleed </rt> <rp> ) </rp></ruby>的影响?
各版本情况如下:
* OpenSSL 1.0.1 直到 1.0.1f (包括)**存在**该缺陷
* OpenSSL 1.0.1g **没有**该缺陷
* OpenSSL 1.0.0 分支**没有**该缺陷
* OpenSSL 0.9.8 分支**没有**该缺陷
这个缺陷是2011年12月引入到 OpenSSL 中的,并随着 2012年3月14日 OpenSSL 发布的 1.0.1 而泛滥。2014年4月7日发布的 OpenSSL 1.0.1g 修复了该漏洞。
升级你的 OpenSSL 就可以避免该缺陷。
### SSL 压缩(罪恶攻击 CRIME)
<ruby> 罪恶攻击 <rp> ( </rp> <rt> CRIME </rt> <rp> ) </rp></ruby>使用 SSL 压缩来完成它的魔法,SSL 压缩在下述版本是默认关闭的: nginx 1.1.6及更高/1.0.9及更高(如果使用了 OpenSSL 1.0.0及更高), nginx 1.3.2及更高/1.2.2及更高(如果使用较旧版本的 OpenSSL)。
如果你使用一个早期版本的 nginx 或 OpenSSL,而且你的发行版没有向后移植该选项,那么你需要重新编译没有一个 ZLIB 支持的 OpenSSL。这会禁止 OpenSSL 使用 DEFLATE 压缩方式。如果你禁用了这个,你仍然可以使用常规的 HTML DEFLATE 压缩。
### SSLv2 和 SSLv3
SSLv2 是不安全的,所以我们需要禁用它。我们也禁用 SSLv3,因为 TLS 1.0 在遭受到降级攻击时,会允许攻击者强制连接使用 SSLv3,从而禁用了<ruby> 前向安全性 <rp> ( </rp> <rt> forward secrecy </rt> <rp> ) </rp></ruby>。
如下编辑配置文件:
```
ssl_protocols TLSv1 TLSv1.1 TLSv1.2;
```
### 卷毛狗攻击(POODLE)和 TLS-FALLBACK-SCSV
SSLv3 会受到[卷毛狗漏洞(POODLE)](https://raymii.org/s/articles/Check_servers_for_the_Poodle_bug.html)的攻击。这是禁用 SSLv3 的主要原因之一。
Google 提出了一个名为 [TLS\_FALLBACK\_SCSV](https://tools.ietf.org/html/draft-ietf-tls-downgrade-scsv-00) 的SSL/TLS 扩展,它用于防止强制 SSL 降级。如果你升级 到下述的 OpenSSL 版本会自动启用它。
* OpenSSL 1.0.1 带有 TLS\_FALLBACK\_SCSV 1.0.1j 及更高。
* OpenSSL 1.0.0 带有 TLS\_FALLBACK\_SCSV 1.0.0o 及更高。
* OpenSSL 0.9.8 带有 TLS\_FALLBACK\_SCSV 0.9.8zc 及更高。
[更多信息请参照 NGINX 文档](http://wiki.nginx.org/HttpSslModule#ssl_protocols)。
### 加密套件(cipher suite)
<ruby> 前向安全性 <rp> ( </rp> <rt> Forward Secrecy </rt> <rp> ) </rp></ruby>用于在长期密钥被破解时确保会话密钥的完整性。<ruby> 完备的前向安全性 <rp> ( </rp> <rt> PFS,Perfect Forward Secrecy </rt> <rp> ) </rp></ruby>是指强制在每个/每次会话中推导新的密钥。
这就是说,泄露的私钥并不能用来解密(之前)记录下来的 SSL 通讯。
提供<ruby> 完备的前向安全性 <rp> ( </rp> <rt> PFS,Perfect Forward Secrecy </rt> <rp> ) </rp></ruby>功能的是那些使用了一种 Diffie-Hellman 密钥交换的短暂形式的加密套件。它们的缺点是系统开销较大,不过可以使用椭圆曲线的变体来改进。
以下两个加密套件是我推荐的,之后[Mozilla 基金会](https://wiki.mozilla.org/Security/Server_Side_TLS)也推荐了。
推荐的加密套件:
```
ssl_ciphers 'AES128+EECDH:AES128+EDH';
```
向后兼容的推荐的加密套件(IE6/WinXP):
```
ssl_ciphers "ECDHE-RSA-AES256-GCM-SHA384:ECDHE-RSA-AES128-GCM-SHA256:DHE-RSA-AES256-GCM-SHA384:DHE-RSA-AES128-GCM-SHA256:ECDHE-RSA-AES256-SHA384:ECDHE-RSA-AES128-SHA256:ECDHE-RSA-AES256-SHA:ECDHE-RSA-AES128-SHA:DHE-RSA-AES256-SHA256:DHE-RSA-AES128-SHA256:DHE-RSA-AES256-SHA:DHE-RSA-AES128-SHA:ECDHE-RSA-DES-CBC3-SHA:EDH-RSA-DES-CBC3-SHA:AES256-GCM-SHA384:AES128-GCM-SHA256:AES256-SHA256:AES128-SHA256:AES256-SHA:AES128-SHA:DES-CBC3-SHA:HIGH:!aNULL:!eNULL:!EXPORT:!DES:!MD5:!PSK:!RC4";
```
如果你的 OpenSSL 版本比较旧,不可用的加密算法会自动丢弃。应该一直使用上述的完整套件,让 OpenSSL 选择一个它所支持的。
加密套件的顺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其决定了优先选择哪个算法。上述优先推荐的算法中提供了PFS(完备的前向安全性)。
较旧版本的 OpenSSL 也许不能支持这个算法的完整列表,AES-GCM 和一些 ECDHE 算法是相当新的,在 Ubuntu 和 RHEL 中所带的绝大多数 OpenSSL 版本中不支持。
#### 优先顺序的逻辑
* ECDHE+AESGCM 加密是首选的。它们是 TLS 1.2 加密算法,现在还没有广泛支持。当前还没有对它们的已知攻击。
* PFS 加密套件好一些,首选 ECDHE,然后是 DHE。
* AES 128 要好于 AES 256。有一个关于 AES256 带来的安全提升程度是否值回成本的[讨论](http://www.mail-archive.com/[email protected]/msg11247.html),结果是显而易见的。目前,AES128 要更值一些,因为它提供了不错的安全水准,确实很快,而且看起来对时序攻击更有抵抗力。
* 在向后兼容的加密套件里面,AES 要优于 3DES。在 TLS 1.1及其以上,减轻了针对 AES 的<ruby> 野兽攻击 <rp> ( </rp> <rt> BEAST </rt> <rp> ) </rp></ruby>的威胁,而在 TLS 1.0上则难以实现该攻击。在非向后兼容的加密套件里面,不支持 3DES。
* RC4 整个不支持了。3DES 用于向后兼容。参看 [#RC4\_weaknesses](https://wiki.mozilla.org/Security/Server_Side_TLS#RC4_weaknesses) 中的讨论。
#### 强制丢弃的算法
* aNULL 包含了非验证的 Diffie-Hellman 密钥交换,这会受到<ruby> 中间人 <rp> ( </rp> <rt> MITM </rt> <rp> ) </rp></ruby>攻击
* eNULL 包含了无加密的算法(明文)
* EXPORT 是老旧的弱加密算法,是被美国法律标示为可出口的
* RC4 包含的加密算法使用了已弃用的 ARCFOUR 算法
* DES 包含的加密算法使用了弃用的数据加密标准(DES)
* SSLv2 包含了定义在旧版本 SSL 标准中的所有算法,现已弃用
* MD5 包含了使用已弃用的 MD5 作为哈希算法的所有算法
### 更多设置
确保你也添加了如下行:
```
ssl_prefer_server_ciphers on;
ssl_session_cache shared:SSL:10m;
```
在一个 SSLv3 或 TLSv1 握手过程中选择一个加密算法时,一般使用客户端的首选算法。如果设置了上述配置,则会替代地使用服务器端的首选算法。
* [关于 ssl\_prefer\_server\_ciphers 的更多信息](http://wiki.nginx.org/HttpSslModule#ssl_prefer_server_ciphers)
* [关于 ssl\_ciphers 的更多信息](http://wiki.nginx.org/HttpSslModule#ssl_ciphers)
### 前向安全性和 Diffie Hellman Ephemeral (DHE)参数
<ruby> 前向安全性 <rp> ( </rp> <rt> Forward Secrecy </rt> <rp> ) </rp></ruby>的概念很简单:客户端和服务器协商一个永不重用的密钥,并在会话结束时销毁它。服务器上的 RSA 私钥用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 Diffie-Hellman 密钥交换签名。从 Diffie-Hellman 握手中获取的预主密钥会用于之后的编码。因为预主密钥是特定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的某个连接,并且只用在一个限定的时间内,所以称作<ruby> 短暂模式 <rp> ( </rp> <rt> Ephemeral </rt> <rp> ) </rp></ruby>。
使用了前向安全性,如果一个攻击者取得了一个服务器的私钥,他是不能解码之前的通讯信息的。这个私钥仅用于 Diffie Hellman 握手签名,并不会泄露预主密钥。Diffie Hellman 算法会确保预主密钥绝不会离开客户端和服务器,而且不能被中间人攻击所拦截。
所有版本的 nginx(如1.4.4)都依赖于 OpenSSL 给 Diffie-Hellman (DH)的输入参数。不幸的是,这意味着 Diffie-Hellman Ephemeral(DHE)将使用 OpenSSL 的默认设置,包括一个用于密钥交换的1024位密钥。因为我们正在使用2048位证书,DHE 客户端就会使用一个要比非 DHE 客户端更弱的密钥交换。
我们需要生成一个更强壮的 DHE 参数:
```
cd /etc/ssl/certs
openssl dhparam -out dhparam.pem 4096
```
然后告诉 nginx 将其用作 DHE 密钥交换:
```
ssl_dhparam /etc/ssl/certs/dhparam.pem;
```
### OCSP 装订(Stapling)
当连接到一个服务器时,客户端应该使用<ruby> 证书吊销列表 <rp> ( </rp> <rt> CRL,Certificate Revocation List </rt> <rp> ) </rp></ruby>或<ruby> 在线证书状态协议 <rp> ( </rp> <rt> OCSP,Online Certificate Status Protocol </rt> <rp> ) </rp></ruby>记录来校验服务器证书的有效性。CRL 的问题是它已经增长的太大了,永远也下载不完了。
OCSP 更轻量级一些,因为我们每次只请求一条记录。但是副作用是当连接到一个服务器时必须对第三方 OCSP 响应器发起 OCSP 请求,这就增加了延迟和带来了潜在隐患。事实上,CA 所运营的 OCSP 响应器非常不可靠,浏览器如果不能及时收到答复,就会静默失败。攻击者通过 DoS 攻击一个 OCSP 响应器可以禁用其校验功能,这样就降低了安全性。
解决方法是允许服务器在 TLS 握手中发送缓存的 OCSP 记录,以绕开 OCSP 响应器。这个机制节省了客户端和 OCSP 响应器之间的通讯,称作 OCSP 装订。
客户端会在它的 CLIENT HELLO 中告知其支持 status\_request TLS 扩展,服务器仅在客户端请求它的时候才发送缓存的 OCSP 响应。
大多数服务器最多会缓存 OCSP 响应48小时。服务器会按照常规的间隔连接到 CA 的 OCSP 响应器来获取刷新的 OCSP 记录。OCSP 响应器的位置可以从签名的证书中的<ruby> 授权信息访问 <rp> ( </rp> <rt> Authority Information Access </rt> <rp> ) </rp></ruby>字段中获得。
* [阅读我的教程:在 NGINX 中启用 OCSP 装订](https://raymii.org/s/tutorials/OCSP_Stapling_on_nginx.html)
### HTTP 严格传输安全(HSTS)
如有可能,你应该启用 [HTTP 严格传输安全(HSTS)](https://en.wikipedia.org/wiki/HTTP_Strict_Transport_Security),它会引导浏览器和你的站点之间的通讯仅通过 HTTPS。
* [阅读我关于 HSTS 的文章,了解如何配置它](/article-5266-1.html)
### HTTP 公钥固定扩展(HPKP)
你也应该启用 [HTTP 公钥固定扩展(HPKP)](https://wiki.mozilla.org/SecurityEngineering/Public_Key_Pinning)。
公钥固定的意思是一个证书链必须包括一个白名单中的公钥。它确保仅有白名单中的 CA 才能够为某个域名签署证书,而不是你的浏览器中存储的任何 CA。
我已经写了一篇[关于 HPKP 的背景理论及在 Apache、Lighttpd 和 NGINX 中配置例子的文章](/article-5282-1.html)。
### 配置范例
```
server {
listen [::]:443 default_server;
ssl on;
ssl_certificate_key /etc/ssl/cert/raymii_org.pem;
ssl_certificate /etc/ssl/cert/ca-bundle.pem;
ssl_ciphers 'AES128+EECDH:AES128+EDH:!aNULL';
ssl_protocols TLSv1 TLSv1.1 TLSv1.2;
ssl_session_cache shared:SSL:10m;
ssl_stapling on;
ssl_stapling_verify on;
resolver 8.8.4.4 8.8.8.8 valid=300s;
resolver_timeout 10s;
ssl_prefer_server_ciphers on;
ssl_dhparam /etc/ssl/certs/dhparam.pem;
add_header Strict-Transport-Security max-age=63072000;
add_header X-Frame-Options DENY;
add_header X-Content-Type-Options nosniff;
root /var/www/;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server_name raymii.org;
}
```
### 结尾
如果你使用了上述配置,你需要重启 nginx:
```
# 首先检查配置文件是否正确
/etc/init.d/nginx configtest
# 然后重启
/etc/init.d/nginx restart
```
现在使用 [SSL Labs 测试](https://www.ssllabs.com/ssltest/)来看看你是否能得到一个漂亮的“A”。当然了,你也得到了一个安全的、强壮的、经得起考验的 SSL 配置!
* [参考 Mozilla 关于这方面的内容](https://wiki.mozilla.org/Security/Server_Side_TLS)
---
via: <https://raymii.org/s/tutorials/Strong_SSL_Security_On_nginx.html>
作者:[Remy van Elst](https://raymii.org/) 译者:[wxy](https://github.com/wxy)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环境音播放器:让人放松的声音,保持你的创造力 | Joey-Elijah Sneddon | http://www.omgubuntu.co.uk/2015/04/ambient-noise-player-app-for-ubuntu-linux | 对于某些人来说雨声是个令人安心的声音 如果我想变得非常有效率,我不能听正常的音乐。它会使我分心,我会开始跟着唱或者让我想起另一首歌,结局就是我在自己的音乐库里到处戳并且反正,你懂的。 同样我也不能在寂静的环境中工作(虽然和6只猫生活在一起意味着这不太可能)但是无规律的刺耳声音和突然地咔哒声以及猫叫声会打破寂静。 我的解决办法是听环境音。 我发现它能帮助我消除大脑的里的胡思乱想,提供了一个声景覆盖了猫咪玩耍的声音。 环境音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背景噪音;雨滴在窗户上敲打的声音,咖啡店里人们聊天的嗡嗡声,风中鸟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3/223347cfqyuqtxtqxmzz3u.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3/223347cfqyuqtxtqxmzz3u.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H-mudcup | false | [
"Ambient Noise"
] | 分享 | {
"viewnum": 8529,
"commentnum": 2,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1.6.159.249",
"message": "感觉这类应用更适合开发成一个插件哈,要不然每多装一个音乐类程序,都会在ubuntu的音量菜单下多一项,虽然有方法将其去除,不过终归不是好方法,何不做成系统内现有音乐程序的一种环境音播放模式呢?启动该模式后,就开始播放环境音,并完全屏蔽掉音乐库以及音乐库内的其它音乐。这样同样也可以起到这样的效果呀。话说,这个程序内自带的8个高品质的环境音音频,啊哈,可以不安装这个程序,直接把这8个环境音提取出来,放在那单曲循环听,不过这样好像很没有调调哇",
"username": "朩ダo○",
"date": "2015-05-04T15:57:24"
},
{
"postip": "117.139.208.10",
"message": "yaourt -S anoise<br />\r\n……",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Firefox 53.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7-05-27T17:52:24"
}
] | [] | 对于某些人来说雨声是个令人安心的声音 如果我想变得非常有效率,我不能听正常的音乐。它会使我分心,我会开始跟着唱或者让我想起另一首歌,结局就是我在自己的音乐库里到处戳并且反正,你懂的。 同样我也不能在寂静的环境中工作(虽然和6只猫生活在一起意味着这不太可能)但是无规律的刺耳声音和突然地咔哒声以及猫叫声会打破寂静。 我的解决办法是听环境音。 我发现它能帮助我消除大脑的里的胡思乱想,提供了一个声景覆盖了猫咪玩耍的声音。 环境音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背景噪音;雨滴在窗户上敲打的声音,咖啡店里人们聊天的嗡嗡声,风中鸟 | 2015-05-04T07:32:00 | 2015-05-04T07:32:00 | 5,377 | /article-5377-1.html | 
*对于某些人来说雨声是个令人安心的声音*
**如果我想变得非常有效率,我不能听‘正常’的音乐。它会使我分心,我会开始跟着唱或者让我想起另一首歌,结局就是我在自己的音乐库里到处戳并且……反正,你懂的。**
同样我也不能在寂静的环境中工作(虽然和6只猫生活在一起意味着这不太可能)但是无规律的刺耳声音和突然地咔哒声以及猫叫声会打破寂静。
我的解决办法是听**环境音**。
我发现它能帮助我消除大脑的里的胡思乱想,提供了一个声景覆盖了猫咪玩耍的声音。
环境音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背景噪音;雨滴在窗户上敲打的声音,咖啡店里人们聊天的嗡嗡声,风中鸟儿们闲聊的声音,等等。
倾听这些声音会强迫一个疯狂运行的大脑减速,重新沉静下来重新把精力聚集到重要的事情上。
### 适用于Ubuntu的环境音应用

Google Play和苹果应用商店充满了环境音和白噪声的应用。现在,在Ubuntu里有同样的应用了。
‘[Ambient Noise (环境音)](http://anoise.tuxfamily.org/) ’——人如其名,这是一个专门被设计成播放这种声音的音频播放器。他甚至可以同Ubuntu声音菜单整合到一起,给你‘选择,点击即放松’的体验。
这个应用(又被称为‘ANoise播放器’,由Marcos Costales制作)带有**8个高品质音频**。
这8个预设音频涵盖了多种环境,从下雨时有节奏的声音,到夜晚大自然静谧的旋律,还有下午熙熙攘攘的咖啡店的嗡嗡声。
### 在Ubuntu上安装ANoise播放器
适用于Ubuntu的环境音播放器是个免费的应用而且可以从它专用的PPA里安装。
要这样安装请先打开一个新的终端窗口运行: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costales/anoise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anoise
```
安装好以后只需从Unity Dash(或桌面环境里类同的地方)里打开它,通过声音菜单选择你喜欢的环境音然后……放松吧!这个应用甚至记得你上次用的环境音。
即便如此,你还是要试一试看它是否能满足你的需要。我要说的是让我知道你是怎么想的,但是我将会专心致志到听不到你的声音——你可能也会这样!
---
via: <http://www.omgubuntu.co.uk/2015/04/ambient-noise-player-app-for-ubuntu-linux>
作者:[Joey-Elijah Sneddon](https://plus.google.com/117485690627814051450/?rel=author) 译者:[H-mudcup](https://github.com/H-mudcup)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SuperTuxKart 0.9 已发行 —— Linux 中最好的竞速类游戏越来越棒了! | Joey-Elijah Sneddon | http://www.omgubuntu.co.uk/2015/04/supertuxkart-0-9-released | 热门竞速类游戏 SuperTuxKart 的新版本已经打包发行登陆下载服务器 Super Tux Kart 0.9 发行海报 SuperTuxKart 0.9 相较前一版本做了巨大的升级,内部运行着刚出炉的新引擎(有个炫酷的名字叫Antarctica(南极洲)),目的是要呈现更加炫酷的图形环境,从阴影到场景的纵深,外加卡丁车更好的物理效果。 突出的图形表现也增加了对显卡的要求。SuperTuxKart 开发人员给玩家的建议是,要有图像处理能力比得上(或者,想要完美的话,要超过) Intel HD Graphics 3000, NVIDIA GeForce 8600 或 AMD Radeon HD 3650 的显卡。 其他改变 SuperTux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3/223841ke8fjzejwcwzvl7d.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3/223841ke8fjzejwcwzvl7d.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H-mudcup | false | [
"SuperTuxKart"
] | 分享 | {
"viewnum": 5872,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3.81.192.214",
"message": "大四的时候玩得好过瘾呢!",
"username": "绿色圣光",
"date": "2015-05-06T20:33:57"
}
] | [] | 热门竞速类游戏 SuperTuxKart 的新版本已经打包发行登陆下载服务器 Super Tux Kart 0.9 发行海报 SuperTuxKart 0.9 相较前一版本做了巨大的升级,内部运行着刚出炉的新引擎(有个炫酷的名字叫Antarctica(南极洲)),目的是要呈现更加炫酷的图形环境,从阴影到场景的纵深,外加卡丁车更好的物理效果。 突出的图形表现也增加了对显卡的要求。SuperTuxKart 开发人员给玩家的建议是,要有图像处理能力比得上(或者,想要完美的话,要超过) Intel HD Graphics 3000, NVIDIA GeForce 8600 或 AMD Radeon HD 3650 的显卡。 其他改变 SuperTux | 2015-05-04T13:38:00 | 2015-05-04T13:38:00 | 5,378 | /article-5378-1.html | **热门竞速类游戏 SuperTuxKart 的新版本已经[打包发行](http://supertuxkart.blogspot.co.uk/2015/04/supertuxkart-09-released.html)登陆下载服务器**

*Super Tux Kart 0.9 发行海报*
SuperTuxKart 0.9 相较前一版本做了巨大的升级,内部运行着刚出炉的新引擎(有个炫酷的名字叫‘Antarctica(南极洲)’),目的是要呈现更加炫酷的图形环境,从阴影到场景的纵深,外加卡丁车更好的物理效果。
突出的图形表现也增加了对显卡的要求。SuperTuxKart 开发人员给玩家的建议是,要有图像处理能力比得上(或者,想要完美的话,要超过) Intel HD Graphics 3000, NVIDIA GeForce 8600 或 AMD Radeon HD 3650 的显卡。
### 其他改变
SuperTuxKart 0.9 中与图像的改善同样吸引人眼球的是一对**全新赛道**,新的卡丁车,新的在线账户可以记录和分享**全新推出的成就系统**里赢得的徽章,以及大量的改装和涂装的微调。
点击播放下面的官方发行视频,看看基于调色器的 STK 0.9 所散发的光辉吧。(youtube 视频:<https://www.youtube.com/0FEwDH7XU9Q> )
Ubuntu 用户可以从项目网站上下载新发行版已编译的二进制文件。
* [下载 SuperTuxKart 0.9](http://supertuxkart.sourceforge.net/Downloads)
---
via: <http://www.omgubuntu.co.uk/2015/04/supertuxkart-0-9-released>
作者:[Joey-Elijah Sneddon](https://plus.google.com/117485690627814051450/?rel=author) 译者:[H-mudcup](https://github.com/H-mudcup)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搭建一个私有的Docker registry | Michelangelo Chasseur | 这是系列的第二篇文章,这系列讲述了我的公司如何把基础服务从PaaS迁移到Docker上 第一篇文章: 我谈到了接触Docker之前的经历; 第三篇文章: 我展示如何使创建镜像的过程自动化以及如何用Docker部署一个Rails应用。 为什么需要搭建一个私有的registry呢?嗯,对于新手来说,Docker Hub(一个Docker公共仓库)只允许你拥有一个免费的私有版本库(repo)。其他的公司也开始提供类似服务,但是价格可不便宜。另外,如果你需要用Docker部署一个用于生产环境的应用,恐怕你不希望将这些镜像放在公开的Docker Hub上吧! 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非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3/235052rf8iq6i6x1xiz8qo.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3/235052rf8iq6i6x1xiz8qo.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DongShuaike | true | [
"Docker",
"registry"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22779,
"commentnum": 2,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1.8.107.178",
"message": "昨晚我创建了一个空的repo,然后看着不知道有啥用",
"username": "文剑一飞",
"date": "2015-05-04T14:01:11"
},
{
"postip": "114.245.14.203",
"message": "等下一篇~~",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5-04T16:48:34"
}
] | [
{
"raid": 5339,
"displayorder": 0
},
{
"raid": 5346,
"displayorder": 1
},
{
"raid": 5408,
"displayorder": 2
}
] | 这是系列的第二篇文章,这系列讲述了我的公司如何把基础服务从PaaS迁移到Docker上 第一篇文章: 我谈到了接触Docker之前的经历; 第三篇文章: 我展示如何使创建镜像的过程自动化以及如何用Docker部署一个Rails应用。 为什么需要搭建一个私有的registry呢?嗯,对于新手来说,Docker Hub(一个Docker公共仓库)只允许你拥有一个免费的私有版本库(repo)。其他的公司也开始提供类似服务,但是价格可不便宜。另外,如果你需要用Docker部署一个用于生产环境的应用,恐怕你不希望将这些镜像放在公开的Docker Hub上吧! 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非 | 2015-05-04T10:48:00 | 2015-05-04T10:48:00 | 5,379 | /article-5379-1.html | 
[TL;DR] 这是系列的第二篇文章,这系列讲述了我的公司如何把基础服务从PaaS迁移到Docker上
* [第一篇文章](/article-5339-1.html): 我谈到了接触Docker之前的经历;
* [第三篇文章](/article-5408-1.html): 我展示如何使创建镜像的过程自动化以及如何用Docker部署一个Rails应用。
---
为什么需要搭建一个私有的registry呢?嗯,对于新手来说,Docker Hub(一个Docker公共仓库)只允许你拥有一个免费的私有版本库(repo)。其他的公司也开始提供类似服务,但是价格可不便宜。另外,如果你需要用Docker部署一个用于生产环境的应用,恐怕你不希望将这些镜像放在公开的Docker Hub上吧!
这篇文章提供了一个非常务实的方法来处理搭建私有Docker registry时出现的各种错综复杂的情况。我们将会使用一个运行于DigitalOcean(之后简称为DO)的非常小巧的512MB VPS 实例。并且我会假定你已经了解了Docker的基本概念,因为我必须集中精力在复杂的事情上!
### 本地搭建
首先你需要安装**boot2docker**以及docker CLI。如果你已经搭建好了基本的Docker环境,你可以直接跳过这一步。
从终端运行以下命令(我假设你使用OS X,使用 HomeBrew 来安装相关软件,你可以根据你的环境使用不同的包管理软件来安装):
```
brew install boot2docker docker
```
如果一切顺利(想要了解搭建docker环境的完整指南,请参阅 <http://boot2docker.io/>) ,你现在就能够通过如下命令启动一个 Docker 运行于其中的虚拟机:
```
boot2docker up
```
按照屏幕显示的说明,复制粘贴book2docker在终端输出的命令。如果你现在运行`docker ps`命令,终端将有以下显示。
```
CONTAINER ID IMAGE COMMAND CREATED STATUS PORTS NAMES
```
好了,Docker已经准备就绪,这就够了,我们回过头去搭建registry。
### 创建服务器
登录进你的DO账号,选择一个预安装了Docker的镜像文件,创建一个新的Drople。(本文写成时选择的是 Image > Applications > Docker 1.4.1 on 14.04)

你将会以邮件的方式收到一个根用户凭证。登录进去,然后运行`docker ps`命令来查看系统状态。
### 搭建AWS S3
我们现在将使用Amazo Simple Storage Service(S3)作为我们registry/repository的存储层。我们将需要创建一个桶(bucket)以及用户凭证(user credentials)来允许我们的docker容器访问它。
登录到我们的AWS账号(如果没有,就申请一个<http://aws.amazon.com/>),在控制台选择S3(Simpole Storage Service)。

点击 **Create Bucket**,为你的桶输入一个名字(把它记下来,我们一会需要用到它),然后点击**Create**。

OK!我们已经搭建好存储部分了。
### 设置AWS访问凭证
我们现在将要创建一个新的用户。退回到AWS控制台然后选择IAM(Identity & Access Management)。

在dashboard的左边,点击Users。然后选择 **Create New Users**。
如图所示:

输入一个用户名(例如 docker-registry)然后点击Create。写下(或者下载csv文件)你的Access Key以及Secret Access Key。回到你的用户列表然后选择你刚刚创建的用户。
在Permission section下面,点击Attach User Policy。之后在下一屏,选择Custom Policy。

custom policy的内容如下:
```
{
"Version": "2012-10-17",
"Statement": [
{
"Sid": "SomeStatement",
"Effect": "Allow",
"Action": [
"s3:*"
],
"Resource": [
"arn:aws:s3:::docker-registry-bucket-name/*",
"arn:aws:s3:::docker-registry-bucket-name"
]
}
]
}
```
这个配置将允许用户(也就是regitstry)来对桶上的内容进行操作(读/写)(确保使用你之前创建AWS S3时使用的桶名)。总结一下:当你想把你的Docker镜像从你的本机推送到仓库中时,服务器就会将他们上传到S3。
### 安装registry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的DO服务器,SSH登录其上。我们将要[使用](https://github.com/docker/docker-registry/)一个[官方Docker registry镜像](https://registry.hub.docker.com/_/registry/)。
输入如下命令,开启registry。
```
docker run \
-e SETTINGS_FLAVOR=s3 \
-e AWS_BUCKET=bucket-name \
-e STORAGE_PATH=/registry \
-e AWS_KEY=your_aws_key \
-e AWS_SECRET=your_aws_secret \
-e SEARCH_BACKEND=sqlalchemy \
-p 5000:5000 \
--name registry \
-d \
registry
```
Docker将会从Docker Hub上拉取所需的文件系统分层(fs layers)并启动守护容器(daemonised container)。
### 测试registry
如果上述操作奏效,你可以通过ping命令,或者查找它的内容来测试registry(虽然这个时候容器还是空的)。
我们的registry非常基础,而且没有提供任何“验明正身”的方式。因为添加身份验证可不是一件轻松事(至少我认为没有一种部署方法是简单的,像是为了证明你努力过似的),我觉得“查询/拉取/推送”仓库内容的最简单方法就是通过SSH通道的未加密连接(通过HTTP)。
打开SSH通道的操作非常简单:
```
ssh -N -L 5000:localhost:5000 root@your_registry.com
```
这条命令建立了一条从registry服务器(前面执行`docker run`命令的时候我们见过它)的5000号端口到本机的5000号端口之间的 SSH 管道连接。
如果你现在用浏览器访问 <http://localhost:5000/v1/_ping>,将会看到下面这个非常简短的回复。
```
{}
```
这个意味着registry工作正常。你还可以通过登录 <http://localhost:5000/v1/search> 来查看registry内容,内容相似:
```
{
"num_results": 2,
"query": "",
"results": [
{
"description": "",
"name": "username/first-repo"
},
{
"description": "",
"name": "username/second-repo"
}
]
}
```
### 创建一个镜像
我们现在创建一个非常简单的Docker镜像,来检验我们新弄好的registry。在我们的本机上,用如下内容创建一个Dockerfile(这里只有一点代码,在下一篇文章里我将会展示给你如何将一个Rails应用绑定进Docker容器中。):
```
# ruby 2.2.0 的基础镜像
FROM ruby:2.2.0
MAINTAINER Michelangelo Chasseur <[email protected]>
```
并创建它:
```
docker build -t localhost:5000/username/repo-name .
```
`localhost:5000`这个部分非常重要:Docker镜像名的最前面一个部分将告知`docker push`命令我们将要把我们的镜像推送到哪里。在我们这个例子当中,因为我们要通过SSH管道连接远程的私有registry,`localhost:5000`精确地指向了我们的registry。
如果一切顺利,当命令执行完成返回后,你可以输入`docker images`命令来列出新近创建的镜像。执行它看看会出现什么现象?
### 推送到仓库
接下来是更好玩的部分。实现我所描述的东西着实花了我一点时间,所以如果你第一次读的话就耐心一点吧,跟着我一起操作。我知道接下来的东西会非常复杂(如果你不自动化这个过程就一定会这样),但是我保证到最后你一定都能明白。在下一篇文章里我将会使用到一大波shell脚本和Rake任务,通过它们实现自动化并且用简单的命令实现部署Rails应用。
你在终端上运行的docker命令实际上都是使用boot2docker虚拟机来运行容器及各种东西。所以当你执行像`docker push some_repo`这样的命令时,是boot2docker虚拟机在与registry交互,而不是我们自己的机器。
接下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为了将Docker镜像推送到远端的私有仓库,SSH管道需要在boot2docker虚拟机上配置好,而不是在你的本地机器上配置。
有许多种方法实现它。我给你展示最简短的一种(可能不是最容易理解的,但是能够帮助你实现自动化)
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对 SSH 做最后一点工作。
### 设置 SSH
让我们把boot2docker 的 SSH key添加到远端服务器的“已知主机”里面。我们可以使用ssh-copy-id工具完成,通过下面的命令就可以安装上它了:
```
brew install ssh-copy-id
```
然后运行:
```
ssh-copy-id -i /Users/username/.ssh/id_boot2docker [email protected]
```
用你ssh key的真实路径代替`/Users/username/.ssh/id_boot2docker`。
这样做能够让我们免密码登录SSH。
现在我们来测试以下:
```
boot2docker ssh "ssh -o 'StrictHostKeyChecking no' -i /Users/michelangelo/.ssh/id_boot2docker -N -L 5000:localhost:5000 [email protected] &" &
```
分开阐述:
* `boot2docker ssh`允许你以参数的形式传递给boot2docker虚拟机一条执行的命令;
* 最后面那个`&`表明这条命令将在后台执行;
* `ssh -o 'StrictHostKeyChecking no' -i /Users/michelangelo/.ssh/id_boot2docker -N -L 5000:localhost:5000 [email protected] &`是boot2docker虚拟机实际运行的命令;
+ `-o 'StrictHostKeyChecking no'`——不提示安全问题;
+ `-i /Users/michelangelo/.ssh/id_boot2docker`指出虚拟机使用哪个SSH key来进行身份验证。(注意这里的key应该是你前面添加到远程仓库的那个)
+ 最后我们将打开一条端口5000映射到localhost:5000的SSH通道。
### 从其他服务器上拉取
你现在将可以通过下面的简单命令将你的镜像推送到远端仓库:
```
docker push localhost:5000/username/repo_name
```
在下一篇[文章](/article-5408-1.html)中,我们将会了解到如何自动化处理这些事务,并且真正地容器化一个Rails应用。请继续收听!
如有错误,请不吝指出。祝你Docker之路顺利!
---
via: <http://cocoahunter.com/2015/01/23/docker-2/>
作者:[Michelangelo Chasseur](http://cocoahunter.com/author/michelangelo/) 译者:[DongShuaike](https://github.com/DongShuaike)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ubuntu14.04上安装轻量级的Budgie桌面(v8) | Arun Pyasi | http://linoxide.com/ubuntu-how-to/install-lightweight-budgie-v8-desktop-ubuntu/ | Budgie是为Linux发行版定制的旗舰桌面,也是一个定制工程。为思想前卫的用户设计,致力于简单和简洁。它的一个巨大优势是它不是别的项目的fork版本,是从都到尾都独立的。 Budgie桌面与GNOME栈紧密结合,使用先进的技术从而提供一个可选择的桌面体验。出于开源理念,这个桌面之后也能在别的Linux发行版中看到。 现在Budgie能够通过面板的设置达到和GNOME2桌面相似的使用体验。 0.8版的特点 任务栏:支持应用锁定到任务栏 任务栏:使用.desktop文件来配置quicklists菜单 任务栏:使用.desktop文件来配置图标分辨率 任务栏:支持有通知时蓝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4/163651ftzrgqtkwvg7jqgf.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4/163651ftzrgqtkwvg7jqgf.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johnhoow | false | [
"Budgie"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8311,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Budgie是为Linux发行版定制的旗舰桌面,也是一个定制工程。为思想前卫的用户设计,致力于简单和简洁。它的一个巨大优势是它不是别的项目的fork版本,是从都到尾都独立的。 Budgie桌面与GNOME栈紧密结合,使用先进的技术从而提供一个可选择的桌面体验。出于开源理念,这个桌面之后也能在别的Linux发行版中看到。 现在Budgie能够通过面板的设置达到和GNOME2桌面相似的使用体验。 0.8版的特点 任务栏:支持应用锁定到任务栏 任务栏:使用.desktop文件来配置quicklists菜单 任务栏:使用.desktop文件来配置图标分辨率 任务栏:支持有通知时蓝 | 2015-05-04T16:40:00 | 2015-05-04T16:40:00 | 5,381 | /article-5381-1.html | Budgie是为Linux发行版定制的旗舰桌面,也是一个定制工程。为思想前卫的用户设计,致力于简单和简洁。它的一个巨大优势是它不是别的项目的fork版本,是从都到尾都独立的。

[Budgie桌面](https://evolve-os.com/budgie/)与GNOME栈紧密结合,使用先进的技术从而提供一个可选择的桌面体验。出于开源理念,这个桌面之后也能在别的Linux发行版中看到。
现在Budgie能够通过面板的设置达到和GNOME2桌面相似的使用体验。
### 0.8版的特点
* 任务栏:支持应用锁定到任务栏
* 任务栏:使用.desktop文件来配置quicklists菜单
* 任务栏:使用.desktop文件来配置图标分辨率
* 任务栏:支持有通知时蓝色闪烁
* 面板:支持默认深色主体
* 添加菜单条的小组件
* 面板:自动隐藏菜单条和工具条(这配置为手动)
* 面板:支持屏幕边缘处阴影
* 面板:动态支持gnome面板主题
* 运行对话框:虚拟刷新
* Budgie菜单: 增加紧凑模式,并默认采用
* Budgie菜单: 按照使用顺序排列菜单项
* Budgie菜单: 移除旧的电源选项
* 编辑器: 在UI中增加所有的菜单选项
* 支持从GNOME 3.10 升级到3.16
* wm: 关闭工作区的动画(v8之后)
* wm: 改变壁纸时更好的动画
### 重要信息
* Budgie [0.8版发行版](https://evolve-os.com/2014/11/16/courageous-budgie-v8-released/)目前只是beta
* 无本地网络管理;可以通过使用ubuntu的小组件解决
* Budgie 是为Evolve OS设计的,因此这个PPA可能会有bug
* GNOME 主题比Ubuntu本地的主题效果更好
* Ubuntu的滚动栏将不在工作
* 如果你想了解的更多可以访问Evolve OS网站
### 安装
现在,我们将在Ubuntu14.04 LTS中安装我们自己的轻量级Budgie桌面。首先,我们要把PPA源添加到我们的Ubuntu中。执行以下命令: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evolve-os/ppa
```

添加完ppa之后,运行下面的命令更新本地软件仓库。
```
$ sudo apt-get update
```
然后只要执行下面的命令安装
```
$ sudo apt-get install budgie-desktop
```

**注意**
这是一个活跃的开发版本,一些主要的功能可能还不是特别的完善,如:没有网络管理器,没有音量控制组件(可以使用键盘控制),无通知系统并且无法将app锁定到任务栏。
有一个临时解决方案可以禁用叠加滚动栏:设置另外一个默认主题,然后从终端退出当前会话:
```
$ gnome-session-quit
```

### 登录Budgie会话
安装完成之后,我们能在登录时选择进入budgie桌面。

### 注销当前用户
```
$ budgie-sessioon --logout
```
### 结论
嗨,现在我们已经成功的在 Ubuntu 14.04 LTS 上安装了轻量级 Budgie 桌面环境。Budgie桌面当前正在开发过程中,因此有目前有很多功能的缺失。虽然它是基于Gnome 的 GTK3,但不是完全的复制。Budgie是完全从零开始实现,它的设计是优雅的并且正在不断的完善。如果你有任何问题、评论,请在下面的评论框发表。愿你喜欢 Budgie 桌面 0.8 。
---
via: <http://linoxide.com/ubuntu-how-to/install-lightweight-budgie-v8-desktop-ubuntu/>
作者:[Arun Pyasi](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p/) 译者:[johnhoow](https://github.com/johnhoo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在 Linux 中用 nmcli 命令绑定多块网卡 | Arun Pyasi | http://linoxide.com/linux-command/interface-nics-bonding-linux/ |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在 CentOS 7.x 中如何用 nmcli(Network Manager Command Line Interface:网络管理命令行接口)进行网卡绑定。 网卡(接口)绑定是将多块 网卡 逻辑地连接到一起从而允许故障转移或者提高吞吐率的方法。提高服务器网络可用性的一个方式是使用多个网卡。Linux 绑定驱动程序提供了一种将多个网卡聚合到一个逻辑的绑定接口的方法。这是个新的实现绑定的方法,并不影响 linux 内核中旧绑定驱动。 网卡绑定为我们提供了两个主要的好处: 高带宽 冗余/弹性 现在让我们在 CentOS 7 上配置网卡绑定吧。我们需要决定选取哪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4/215715sevw9ec4brcvkcp9.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4/215715sevw9ec4brcvkcp9.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nmcli",
"网卡绑定"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6898,
"commentnum": 3,
"favtimes": 6,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11.157.174.250",
"message": "https://access.redhat.com/documentation/en-US/Red_Hat_Enterprise_Linux/7/html/Networking_Guide/index.html<br />\r\n看来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啊!",
"username": "贵在坚持",
"date": "2015-05-05T17:37:30"
},
{
"postip": "223.81.192.214",
"message": "这个真的很有用!",
"username": "绿色圣光",
"date": "2015-05-06T20:21:42"
},
{
"postip": "111.20.112.126",
"message": "在TEAM模式下,是否需要在交换机端进行端口汇聚操作呢??哪位出来详细讲讲TEAM的几种网卡绑定模式和BOND几种绑定模式的区别吧",
"username": "来自陕西西安的 Chrome 52.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7-26T16:41:14"
}
] | [] |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在 CentOS 7.x 中如何用 nmcli(Network Manager Command Line Interface:网络管理命令行接口)进行网卡绑定。 网卡(接口)绑定是将多块 网卡 逻辑地连接到一起从而允许故障转移或者提高吞吐率的方法。提高服务器网络可用性的一个方式是使用多个网卡。Linux 绑定驱动程序提供了一种将多个网卡聚合到一个逻辑的绑定接口的方法。这是个新的实现绑定的方法,并不影响 linux 内核中旧绑定驱动。 网卡绑定为我们提供了两个主要的好处: 高带宽 冗余/弹性 现在让我们在 CentOS 7 上配置网卡绑定吧。我们需要决定选取哪 | 2015-05-05T08:52:00 | 2015-05-05T08:52:00 | 5,384 | /article-5384-1.html |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在 CentOS 7.x 中如何用 nmcli(Network Manager Command Line Interface:网络管理命令行接口)进行网卡绑定。
网卡(接口)绑定是将多块 **网卡** 逻辑地连接到一起从而允许故障转移或者提高吞吐率的方法。提高服务器网络可用性的一个方式是使用多个网卡。Linux 绑定驱动程序提供了一种将多个网卡聚合到一个逻辑的绑定接口的方法。这是个新的实现绑定的方法,并不影响 linux 内核中旧绑定驱动。

**网卡绑定为我们提供了两个主要的好处:**
1. **高带宽**
2. **冗余/弹性**
现在让我们在 CentOS 7 上配置网卡绑定吧。我们需要决定选取哪些接口配置成一个组接口(Team interface)。
运行 **ip link** 命令查看系统中可用的接口。
```
$ ip link
```

这里我们使用 **eno16777736** 和 **eno33554960** 网卡在 “主动备份” 模式下创建一个组接口。(译者注:关于不同模式可以参考:[多网卡的7种bond模式原理](http://support.huawei.com/ecommunity/bbs/10155553.html))
按照下面的语法,用 **nmcli** 命令为网络组接口创建一个连接。
```
# nmcli con add type team con-name CNAME ifname INAME [config JSON]
```
**CNAME** 指代连接的名称,**INAME** 是接口名称,**JSON** (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指定所使用的处理器(runner)。**JSON** 语法格式如下:
```
'{"runner":{"name":"METHOD"}}'
```
**METHOD** 是以下的其中一个:**broadcast、activebackup、roundrobin、loadbalance** 或者 **lacp**。
### 1. 创建组接口
现在让我们来创建组接口。这是我们创建组接口所使用的命令。
```
# nmcli con add type team con-name team0 ifname team0 config '{"runner":{"name":"activebackup"}}'
```

运行 **# nmcli con show** 命令验证组接口配置。
```
# nmcli con show
```

### 2. 添加从设备
现在让我们添加从设备到主设备 team0。这是添加从设备的语法:
```
# nmcli con add type team-slave con-name CNAME ifname INAME master TEAM
```
在这里我们添加 **eno16777736** 和 **eno33554960** 作为 **team0** 接口的从设备。
```
# nmcli con add type team-slave con-name team0-port1 ifname eno16777736 master team0
# nmcli con add type team-slave con-name team0-port2 ifname eno33554960 master team0
```

再次用命令 **#nmcli con show** 验证连接配置。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从设备配置信息。
```
#nmcli con show
```

### 3. 分配 IP 地址
上面的命令会在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目录下创建需要的配置文件。
现在让我们为 team0 接口分配一个 IP 地址并启用这个连接。这是进行 IP 分配的命令。
```
# nmcli con mod team0 ipv4.addresses "192.168.1.24/24 192.168.1.1"
# nmcli con mod team0 ipv4.method manual
# nmcli con up team0
```

### 4. 验证绑定
用 **#ip add show team0** 命令验证 IP 地址信息。
```
#ip add show team0
```

现在用 **teamdctl** 命令检查 **主动备份** 配置功能。
```
# teamdctl team0 state
```

现在让我们把激活的端口断开连接并再次检查状态来确认主动备份配置是否像希望的那样工作。
```
# nmcli dev dis eno33554960
```

断开激活端口后再次用命令 **#teamdctl team0 state** 检查状态。
```
# teamdctl team0 state
```

是的,它运行良好!!我们会使用下面的命令连接回到 team0 的断开的连接。
```
#nmcli dev con eno33554960
```

我们还有一个 **teamnl** 命令可以显示 **teamnl** 命令的一些选项。
用下面的命令检查在 team0 运行的端口。
```
# teamnl team0 ports
```

显示 **team0** 当前活动的端口。
```
# teamnl team0 getoption activeport
```

好了,我们已经成功地配置了网卡绑定 :-) ,如果有任何反馈,请告诉我们。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command/interface-nics-bonding-linux/>
作者:[Arun Pyasi](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p/)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在 FreeBSD 10.1中安装 Mate 桌面 | M.el Khamlichi | http://www.unixmen.com/install-mate-desktop-freebsd-10-1/ | FreeBSD是全文本模式的系统,然而有些新用户想要使用GUI桌面环境。这个教程就是帮助你在Freebsd 10.1中安装Mate桌面。 下面是我的系统细节: root@Freebsd-unixmen:~ # uname -a FreeBSD Freebsd-unixmen 10.1-RELEASE FreeBSD 10.1-RELEASE #0 r274401: Tue Nov 11 21:02:49 UTC 2014 [email protected]:/usr/obj/usr/src/sys/GENERIC amd64 root@Freebsd-unixmen:~ 要在FreeBSD 10.1 中开始安装Mate桌面,按照下面的步骤。 pkg install xf86-video-fbdev mate-desktop mate xorg 在 /etc/rc.conf 中加入下面的行 moused_en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4/220515m790kl2qp910o5ol.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4/220515m790kl2qp910o5ol.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FreeBSD",
"Mate"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32671,
"commentnum": 4,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7.19.99.2",
"message": "如果要安装中文支持呢?",
"username": "风铃叮当",
"date": "2015-05-05T15:00:35"
},
{
"postip": "112.10.238.91",
"message": "http://www.freebsd.org/doc/en_US.ISO8859-1/books/handbook/x11-wm.html",
"username": "linlover",
"date": "2015-05-06T00:27:15"
},
{
"postip": "58.40.207.104",
"message": "推荐一款我自己很喜欢的gnome2 的主题 nimbus ,这个是solaris 11默认的主题。样式很喜欢!",
"username": "hyplove",
"date": "2015-05-06T15:34:59"
},
{
"postip": "171.82.183.158",
"message": "同问",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Chrome Mobile 58.0|Android 7.1 用户",
"date": "2017-06-08T16:38:17"
}
] | [] | FreeBSD是全文本模式的系统,然而有些新用户想要使用GUI桌面环境。这个教程就是帮助你在Freebsd 10.1中安装Mate桌面。 下面是我的系统细节: root@Freebsd-unixmen:~ # uname -a FreeBSD Freebsd-unixmen 10.1-RELEASE FreeBSD 10.1-RELEASE #0 r274401: Tue Nov 11 21:02:49 UTC 2014 [email protected]:/usr/obj/usr/src/sys/GENERIC amd64 root@Freebsd-unixmen:~ 要在FreeBSD 10.1 中开始安装Mate桌面,按照下面的步骤。 pkg install xf86-video-fbdev mate-desktop mate xorg 在 /etc/rc.conf 中加入下面的行 moused_en | 2015-05-05T14:03:00 | 2015-05-05T14:03:00 | 5,385 | /article-5385-1.html | 
FreeBSD是全文本模式的系统,然而有些新用户想要使用GUI桌面环境。这个教程就是帮助你在Freebsd 10.1中安装Mate桌面。
下面是我的系统细节:
```
root@Freebsd-unixmen:~ # uname -a
FreeBSD Freebsd-unixmen 10.1-RELEASE FreeBSD 10.1-RELEASE #0 r274401: Tue Nov 11 21:02:49 UTC 2014 [email protected]:/usr/obj/usr/src/sys/GENERIC amd64
root@Freebsd-unixmen:~
```
要在FreeBSD 10.1 中开始安装Mate桌面,按照下面的步骤。
```
pkg install xf86-video-fbdev mate-desktop mate xorg
```
### 在 /etc/rc.conf 中加入下面的行
```
moused_enable="YES"
dbus_enable="YES"
hald_enable="YES"
```
### 测试安装
```
xinit mate-session
```

Mate本身没有显示管理器。因此我们会使用其他的显示管理器如XDM、GDM、slim等等来作为登录管理器。这里让我们看看如何在Mate桌面中配置Slim DM
### 安装 Slim
```
pkg install slim
```
在**/etc/rc.conf**中加入下面的行:
```
slim_enable="YES"
```
在用户的家目录下的.xinitrc文件加入下面的行。
```
exec mate-session
```
重启电脑。现在在你登录Mate时就会进入Slim登录界面了。


就是这样。干杯!
---
via: <http://www.unixmen.com/install-mate-desktop-freebsd-10-1/>
作者:[M.el Khamlichi](http://www.unixmen.com/author/pirat9/)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EvilAP_Defender:可以警示和攻击 WIFI 热点陷阱的工具 | Lucian Constantin | 开发人员称,EvilAP_Defender甚至可以攻击流氓Wi-Fi接入点 这是一个新的开源工具,可以定期扫描一个区域,以防出现恶意 Wi-Fi 接入点,同时如果发现情况会提醒网络管理员。 这个工具叫做 EvilAP_Defender,是为监测攻击者所配置的恶意接入点而专门设计的,这些接入点冒用合法的名字诱导用户连接上。 这类接入点被称做假面猎手(evil twin),使得黑客们可以从所接入的设备上监听互联网信息流。这可以被用来窃取证书、钓鱼网站等等。 大多数用户设置他们的计算机和设备可以自动连接一些无线网络,比如家里的或者工作地方的网络。通常,当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8/003841xt0x300roxt16499.gif.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8/003841xt0x300roxt16499.gif | false | false | true | wi-cuckoo | false | [
"EvilAP_Defender"
] | 技术 | {
"viewnum": 4609,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2.24.17.125",
"message": "哈哈,以毒攻毒的工具出现咯,不过这倒是那些提供无线wifi接入的营业场所可以利用来保护其顾客利益的不错工具,未来的商业wifi运营商可以好好利用这款工具。",
"username": "朩ダo○",
"date": "2015-05-08T12:37:09"
}
] | [] | 开发人员称,EvilAP_Defender甚至可以攻击流氓Wi-Fi接入点 这是一个新的开源工具,可以定期扫描一个区域,以防出现恶意 Wi-Fi 接入点,同时如果发现情况会提醒网络管理员。 这个工具叫做 EvilAP_Defender,是为监测攻击者所配置的恶意接入点而专门设计的,这些接入点冒用合法的名字诱导用户连接上。 这类接入点被称做假面猎手(evil twin),使得黑客们可以从所接入的设备上监听互联网信息流。这可以被用来窃取证书、钓鱼网站等等。 大多数用户设置他们的计算机和设备可以自动连接一些无线网络,比如家里的或者工作地方的网络。通常,当 | 2015-05-08T07:34:00 | 2015-05-08T07:34:00 | 5,407 | /article-5407-1.html | **开发人员称,EvilAP\_Defender甚至可以攻击流氓Wi-Fi接入点**
****
这是一个新的开源工具,可以定期扫描一个区域,以防出现恶意 Wi-Fi 接入点,同时如果发现情况会提醒网络管理员。
这个工具叫做 EvilAP\_Defender,是为监测攻击者所配置的恶意接入点而专门设计的,这些接入点冒用合法的名字诱导用户连接上。
这类接入点被称做假面猎手(evil twin),使得黑客们可以从所接入的设备上监听互联网信息流。这可以被用来窃取证书、钓鱼网站等等。
大多数用户设置他们的计算机和设备可以自动连接一些无线网络,比如家里的或者工作地方的网络。通常,当面对两个同名的无线网络时,即SSID相同,有时候甚至连MAC地址(BSSID)也相同,这时候大多数设备会自动连接信号较强的一个。
这使得假面猎手攻击容易实现,因为SSID和BSSID都可以伪造。
[EvilAP\_Defender](https://github.com/moha99sa/EvilAP_Defender/blob/master/README.TXT)是一个叫Mohamed Idris的人用Python语言编写,公布在GitHub上面。它可以使用一个计算机的无线网卡来发现流氓接入点,这些坏蛋们复制了一个真实接入点的SSID,BSSID,甚至是其他的参数如通道,密码,隐私协议和认证信息等等。
该工具首先以学习模式运行,以便发现合法的接入点[AP],并且将其加入白名单。然后可以切换到正常模式,开始扫描未认证的接入点。
如果一个恶意[AP]被发现了,该工具会用电子邮件提醒网络管理员,但是开发者也打算在未来加入短信提醒功能。
该工具还有一个保护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应用会发起一个denial-of-service [DoS]攻击反抗恶意接入点,为管理员采取防卫措施赢得一些时间。
“DoS 将仅仅针对有着相同SSID的而BSSID(AP的MAC地址)不同或者不同信道的流氓 AP,”Idris在这款工具的文档中说道。“这是为了避免攻击到你的正常网络。”
尽管如此,用户应该切记在许多国家,攻击别人的接入点很多时候都是非法的,甚至是一个看起来像是攻击者操控的恶意接入点。
要能够运行这款工具,需要Aircrack-ng无线网套装,一个支持Aircrack-ng的无线网卡,MySQL和Python运行环境。
---
via: <http://www.infoworld.com/article/2905725/security0/this-tool-can-alert-you-about-evil-twin-access-points-in-the-area.html>
作者:[Lucian Constantin](http://www.infoworld.com/author/Lucian-Constantin/) 译者:[wi-cuckoo](https://github.com/wi-cuckoo)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自动化部署基于 Docker 的 Rails 应用 | Michelangelo Chasseur | http://cocoahunter.com/2015/01/23/docker-3/ | 这是系列文章的第三篇,讲述了我的公司是如何将基础设施从PaaS移植到Docker上的。 第一部分:谈论了我接触Docker之前的经历; 第二部分:一步步搭建一个安全而又私有的registry。 在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里,我们将用一个实例来学习如何自动化整个部署过程。 基本的Rails应用程序 现在让我们启动一个基本的Rails应用。为了更好的展示,我使用Ruby 2.2.0和Rails 4.1.1 在终端运行: $ rvm use 2.2.0 $ rails new cd docker-test 创建一个基本的控制器: $ rails g controller welcome index ,然后编辑 routes.rb ,以便让该项目的根指向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8/011441atgttbjg9yengpbp.jpe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8/011441atgttbjg9yengpbp.jpeg | false | false | true | DongShuaike | false |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7712,
"commentnum": 1,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6.226.26.48",
"message": "good",
"username": "来自 - 上海 的 Chrome/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5-08T11:30:34"
}
] | [
{
"raid": 5339,
"displayorder": 0
},
{
"raid": 5379,
"displayorder": 0
}
] | 这是系列文章的第三篇,讲述了我的公司是如何将基础设施从PaaS移植到Docker上的。 第一部分:谈论了我接触Docker之前的经历; 第二部分:一步步搭建一个安全而又私有的registry。 在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里,我们将用一个实例来学习如何自动化整个部署过程。 基本的Rails应用程序 现在让我们启动一个基本的Rails应用。为了更好的展示,我使用Ruby 2.2.0和Rails 4.1.1 在终端运行: $ rvm use 2.2.0 $ rails new cd docker-test 创建一个基本的控制器: $ rails g controller welcome index ,然后编辑 routes.rb ,以便让该项目的根指向 | 2015-05-08T09:12:00 | 2015-05-08T09:12:00 | 5,408 | /article-5408-1.html | 
[TL;DR] 这是系列文章的第三篇,讲述了我的公司是如何将基础设施从PaaS移植到Docker上的。
* [第一部分](/article-5339-1.html):谈论了我接触Docker之前的经历;
* [第二部分](/article-5379-1.html):一步步搭建一个安全而又私有的registry。
---
在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里,我们将用一个实例来学习如何自动化整个部署过程。
### 基本的Rails应用程序
现在让我们启动一个基本的Rails应用。为了更好的展示,我使用Ruby 2.2.0和Rails 4.1.1
在终端运行:
```
$ rvm use 2.2.0
$ rails new && cd docker-test
```
创建一个基本的控制器:
```
$ rails g controller welcome index
```
……,然后编辑 `routes.rb` ,以便让该项目的根指向我们新创建的welcome#index方法:
```
root 'welcome#index'
```
在终端运行 `rails s` ,然后打开浏览器,登录[http://localhost:3000](http://localhost:3000/),你会进入到索引界面当中。我们不准备给应用加上多么神奇的东西,这只是一个基础的实例,当我们将要创建并部署容器的时候,用它来验证一切是否运行正常。
### 安装webserver
我们打算使用Unicorn当做我们的webserver。在Gemfile中添加 `gem 'unicorn'`和 `gem 'foreman'`然后将它bundle起来(运行 `bundle install`命令)。
启动Rails应用时,需要先配置好Unicorn,所以我们将一个**unicorn.rb**文件放在**config**目录下。[这里有一个Unicorn配置文件的例子](https://gist.github.com/chasseurmic/0dad4d692ff499761b20),你可以直接复制粘贴Gist的内容。
接下来,在项目的根目录下添加一个Procfile,以便可以使用foreman启动应用,内容为下:
```
web: bundle exec unicorn -p $PORT -c ./config/unicorn.rb
```
现在运行**foreman start**命令启动应用,一切都将正常运行,并且你将能够在[http://localhost:5000](http://localhost:5000/)上看到一个正在运行的应用。
### 构建一个Docker镜像
现在我们构建一个镜像来运行我们的应用。在这个Rails项目的根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Dockerfile**的文件,然后粘贴进以下内容:
```
# 基于镜像 ruby 2.2.0
FROM ruby:2.2.0
# 安装所需的库和依赖
RUN apt-get update && apt-get install -qy nodejs postgresql-client sqlite3 --no-install-recommends && rm -rf /var/lib/apt/lists/*
# 设置 Rails 版本
ENV RAILS_VERSION 4.1.1
# 安装 Rails
RUN gem install rails --version "$RAILS_VERSION"
# 创建代码所运行的目录
RUN mkdir -p /usr/src/app
WORKDIR /usr/src/app
# 使 webserver 可以在容器外面访问
EXPOSE 3000
# 设置环境变量
ENV PORT=3000
# 启动 web 应用
CMD ["foreman","start"]
# 安装所需的 gems
ADD Gemfile /usr/src/app/Gemfile
ADD Gemfile.lock /usr/src/app/Gemfile.lock
RUN bundle install --without development test
# 将 rails 项目(和 Dockerfile 同一个目录)添加到项目目录
ADD ./ /usr/src/app
# 运行 rake 任务
RUN RAILS_ENV=production rake db:create db:migrate
```
使用上述Dockerfile,执行下列命令创建一个镜像(确保**boot2docker**已经启动并在运行当中):
```
$ docker build -t localhost:5000/your_username/docker-test .
```
然后,如果一切正常,长长的日志输出的最后一行应该类似于:
```
Successfully built 82e48769506c
$ docker images
REPOSITORY TAG IMAGE ID CREATED VIRTUAL SIZE
localhost:5000/your_username/docker-test latest 82e48769506c About a minute ago 884.2 MB
```
让我们运行一下容器试试!
```
$ docker run -d -p 3000:3000 --name docker-test localhost:5000/your_username/docker-test
```
通过你的boot2docker虚拟机的3000号端口(我的是[http://192.168.59.103:3000](http://192.168.59.103:3000/)),你可以观察你的Rails应用。(如果不清楚你的boot2docker虚拟地址,输入`$ boot2docker ip`命令查看。)
### 使用shell脚本进行自动化部署
前面的文章(指文章1和文章2)已经告诉了你如何将新创建的镜像推送到私有registry中,并将其部署在服务器上,所以我们跳过这一部分直接开始自动化进程。
我们将要定义3个shell脚本,然后最后使用rake将它们捆绑在一起。
### 清除
每当我们创建镜像的时候,
* 停止并重启boot2docker;
* 去除Docker孤儿镜像(那些没有标签,并且不再被容器所使用的镜像们)。
在你的工程根目录下的**clean.sh**文件中输入下列命令。
```
echo Restarting boot2docker...
boot2docker down
boot2docker up
echo Exporting Docker variables...
sleep 1
export DOCKER_HOST=tcp://192.168.59.103:2376
export DOCKER_CERT_PATH=/Users/user/.boot2docker/certs/boot2docker-vm
export DOCKER_TLS_VERIFY=1
sleep 1
echo Removing orphaned images without tags...
docker images | grep "<none>" | awk '{print $3}' | xargs docker rmi
```
给脚本加上执行权限:
```
$ chmod +x clean.sh
```
### 构建
构建的过程基本上和之前我们所做的(docker build)内容相似。在工程的根目录下创建一个**build.sh**脚本,填写如下内容:
```
docker build -t localhost:5000/your_username/docker-test .
```
记得给脚本执行权限。
### 部署
最后,创建一个**deploy.sh**脚本,在里面填进如下内容:
```
# 打开 boot2docker 到私有注册库的 SSH 连接
boot2docker ssh "ssh -o 'StrictHostKeyChecking no' -i /Users/username/.ssh/id_boot2docker -N -L 5000:localhost:5000 [email protected] &" &
# 在推送前先确认该 SSH 通道是开放的。
echo Waiting 5 seconds before pushing image.
echo 5...
sleep 1
echo 4...
sleep 1
echo 3...
sleep 1
echo 2...
sleep 1
echo 1...
sleep 1
# Push image onto remote registry / repo
echo Starting push!
docker push localhost:5000/username/docker-test
```
如果你不理解这其中的含义,请先仔细阅读这部分[第二部分](/article-5379-1.html)。
给脚本加上执行权限。
### 使用rake将以上所有绑定
现在的情况是,每次你想要部署你的应用时,你都需要单独运行这三个脚本。
1. clean
2. build
3. deploy / push
这一点都不费工夫,可是事实上开发者比你想象的要懒得多!那么咱们就索性再懒一点!
我们最后再把工作好好整理一番,我们现在要将三个脚本通过rake捆绑在一起。
为了更简单一点,你可以在工程根目录下已经存在的Rakefile中添加几行代码,打开Rakefile文件,把下列内容粘贴进去。
```
namespace :docker do
desc "Remove docker container"
task :clean do
sh './clean.sh'
end
desc "Build Docker image"
task :build => [:clean] do
sh './build.sh'
end
desc "Deploy Docker image"
task :deploy => [:build] do
sh './deploy.sh'
end
end
```
即使你不清楚rake的语法(其实你真应该去了解一下,这玩意太酷了!),上面的内容也是很显然的吧。我们在一个命名空间(docker)里声明了三个任务。
三个任务是:
* rake docker:clean
* rake docker:build
* rake docker:deploy
Deploy独立于build,build独立于clean。所以每次我们输入命令运行的时候。
```
$ rake docker:deploy
```
所有的脚本都会按照顺序执行。
### 测试
现在我们来看看是否一切正常,你只需要在app的代码里做一个小改动:
```
$ rake docker:deploy
```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一旦镜像文件被上传(第一次可能花费较长的时间),你就可以ssh登录产品服务器,并且(通过SSH管道)把docker镜像拉取到服务器并运行了。多么简单!
也许你需要一段时间来习惯,但是一旦成功,它几乎与用Heroku部署一样简单。
备注:像往常一样,请让我了解到你的意见。我不敢保证这种方法是最好,最快,或者最安全的Docker开发的方法,但是这东西对我们确实奏效。
---
via: <http://cocoahunter.com/2015/01/23/docker-3/>
作者:[Michelangelo Chasseur](http://cocoahunter.com/author/michelangelo/) 译者:[DongShuaike](https://github.com/DongShuaike)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修复 apt-get update 无法添加新的 CD-ROM 的错误 | Abhishek | http://itsfoss.com/fix-failed-fetch-cdrom-aptget-update-add-cdroms/ | 这些天我正在体验Elementary OS Freya,在这期间,我遇到了一个非常常见的更新错误:Failed to fetch cdrom Please use apt-cdrom to make this CD-ROM recognized by APT. apt-get update cannot be used to add new CD-ROMs。完整的错误在运行apt-get update后看上去像这样: W: Failed to fetch cdrom://elementary OS 0.3 Freya Daily amd64 (20150208)/dists/trusty/main/binary-amd64/Packages Please use apt-cdrom to make this CD-ROM recognized by APT. apt-get update cannot be used to add new CD-ROMs W: Failed to fetc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8/102935lutcjkyukbzjb0cl.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8/102935lutcjkyukbzjb0cl.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apt-get"
] | 技术 | {
"viewnum": 13823,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1.238.32.162",
"message": "看了本文,逆向思维,我大概知道了,要是在无法联网情况下,如何配置apt本地源",
"username": "来自 - 天津 的 Firefox/Windows 用户",
"date": "2015-05-08T16:54:36"
}
] | [] | 这些天我正在体验Elementary OS Freya,在这期间,我遇到了一个非常常见的更新错误:Failed to fetch cdrom Please use apt-cdrom to make this CD-ROM recognized by APT. apt-get update cannot be used to add new CD-ROMs。完整的错误在运行apt-get update后看上去像这样: W: Failed to fetch cdrom://elementary OS 0.3 Freya Daily amd64 (20150208)/dists/trusty/main/binary-amd64/Packages Please use apt-cdrom to make this CD-ROM recognized by APT. apt-get update cannot be used to add new CD-ROMs W: Failed to fetc | 2015-05-08T10:29:34 | 2015-05-08T10:29:34 | 5,409 | /article-5409-1.html | 
这些天我正在体验Elementary OS Freya,在这期间,我遇到了一个非常常见的更新错误:**Failed to fetch cdrom Please use apt-cdrom to make this CD-ROM recognized by APT. apt-get update cannot be used to add new CD-ROMs**。完整的错误在运行apt-get update后看上去像这样:
>
> W: Failed to fetch cdrom://elementary OS 0.3 *Freya* – Daily amd64 (20150208)/dists/trusty/main/binary-amd64/Packages Please use apt-cdrom to make this CD-ROM recognized by APT. apt-get update cannot be used to add new CD-ROMs
>
>
> W: Failed to fetch cdrom://elementary OS 0.3 *Freya* – Daily amd64 (20150208)/dists/trusty/restricted/binary-amd64/Packages Please use apt-cdrom to make this CD-ROM recognized by APT. apt-get update cannot be used to add new CD-ROMs
>
>
> E: Some index files failed to download. They have been ignored, or old ones used instead.
>
>
>
本篇中,我们会了解如何修复这个错误。
### 修复apt-get update无法添加新的CD-ROM的错误
这个错误的原因是cdrom已经被包含在源之中。要修复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它从软件源中移除。
在Ubuntu中,找到“软件与更新”:

在Ubuntu Software的第一个标签中,找到cdrom,如果它是勾选的,那么取消勾选。

关闭软件源并再次运行更新。现在应该可以用了。
### 进一步故障排除:
上面描述的方法已经修复了这个**apt-get update cannot be used to add new CD-ROMs**错误。但是这个方法对我无效,因为cdrom的选项这时是灰色的,因为我使用的live版本。

现在要修复我们的问题了,我们是要采用命令行路线。打开终端并查看软件源中包含了哪些源:
```
cat /etc/apt/sources.list
```
我的输出是下面这样:
```
deb cdrom:[elementary OS 0.3 _Freya_ – Daily amd64 (20150208)]/ trusty main restricted
deb http://archive.ubuntu.com/ubuntu/ trus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archive.ubuntu.com/ubuntu/ trus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security.ubuntu.com/ubuntu/ trusty-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security.ubuntu.com/ubuntu/ trusty-security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 http://archive.ubuntu.com/ubuntu/ trusty-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deb-src http://archive.ubuntu.com/ubuntu/ trusty-update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
在上面的第一行中。它包含了cdrom。我们需要用‘#’来注释掉这行:
```
#deb cdrom:[elementary OS 0.3 _Freya_ – Daily amd64 (20150208)]/ trusty main restricted
```
要用下面的命令来:
```
sudo gedit /etc/apt/sources.list
```
在你编辑完软件源后,再次运行apt-get update。“apt-get update cannot be used to add new CD-ROMs”这个错误应该已经修复了。如果你还遇到其他的问题,看一下这篇收集了大部分[Ubuntu常见更新错误修复](http://itsfoss.com/fix-update-errors-ubuntu-1404/)的文章。
我希望这篇教程对你有用。如果你还有其他的问题和建议,请在下面留言。
---
via: <http://itsfoss.com/fix-failed-fetch-cdrom-aptget-update-add-cdroms/>
作者:[Abhishek](http://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在 RedHat/CentOS 7.x 中使用 nmcli 命令管理网络 | Adrian Dinu | http://linoxide.com/linux-command/nmcli-tool-red-hat-centos-7/ |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 与 CentOS 7 中默认的网络服务由 NetworkManager 提供,这是动态控制及配置网络的守护进程,它用于保持当前网络设备及连接处于工作状态,同时也支持传统的 ifcfg 类型的配置文件。 NetworkManager 可以用于以下类型的连接:Ethernet,VLANS,Bridges,Bonds,Teams,Wi-Fi,mobile boradband(如移动3G)以及 IP-over-InfiniBand。针对与这些网络类型,NetworkManager 可以配置他们的网络别名,IP 地址,静态路由,DNS,VPN连接以及很多其它的特殊参数。 可以用命令行工具 nmcli 来控制 NetworkManager。 nmc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8/104619yi1ioj1xrokaxkrx.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8/104619yi1ioj1xrokaxkrx.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SPccman | false | [
"NetworkManager",
"nmcli"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24077,
"commentnum": 1,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18.17.194.210",
"message":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username": "alpha [Chrome 58.0|Windows 7]",
"date": "2017-05-04T10:51:30"
}
] | [] |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 与 CentOS 7 中默认的网络服务由 NetworkManager 提供,这是动态控制及配置网络的守护进程,它用于保持当前网络设备及连接处于工作状态,同时也支持传统的 ifcfg 类型的配置文件。 NetworkManager 可以用于以下类型的连接:Ethernet,VLANS,Bridges,Bonds,Teams,Wi-Fi,mobile boradband(如移动3G)以及 IP-over-InfiniBand。针对与这些网络类型,NetworkManager 可以配置他们的网络别名,IP 地址,静态路由,DNS,VPN连接以及很多其它的特殊参数。 可以用命令行工具 nmcli 来控制 NetworkManager。 nmc | 2015-05-08T10:46:37 | 2015-05-08T10:46:37 | 5,410 | /article-5410-1.html |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7**](https://access.redhat.com/documentation/en-US/Red_Hat_Enterprise_Linux/7/html/7.0_Release_Notes/) 与 **CentOS 7** 中默认的网络服务由 **NetworkManager** 提供,这是动态控制及配置网络的守护进程,它用于保持当前网络设备及连接处于工作状态,同时也支持传统的 ifcfg 类型的配置文件。
NetworkManager 可以用于以下类型的连接:Ethernet,VLANS,Bridges,Bonds,Teams,Wi-Fi,mobile boradband(如移动3G)以及 IP-over-InfiniBand。针对与这些网络类型,NetworkManager 可以配置他们的网络别名,IP 地址,静态路由,DNS,VPN连接以及很多其它的特殊参数。
可以用命令行工具 nmcli 来控制 NetworkManager。

### nmcli 用法
```
# nmcli [ OPTIONS ] OBJECT { COMMAND | help }
```
我们可以通过 TAB 键补全命令,当你忘记这个命令的语法时只需要按下 TAB 就可以看到选项列表。

使用 nmcli 的一些例子:
```
# nmcli general status
```
这条命令将 NetworkManager 的所有状态都打印出来。
```
# nmcli connection show
```
显示所有连接。
```
# nmcli connection show -a
```
仅显示当前活动的连接。
```
# nmcli device status
```
列出 NetworkManager 识别出的设备列表及他们的状态。

### 启动/停止 网络接口
使用 nmcli 工具启动或停止网络接口,与 ifconfig 的 up/down 是一样的。
使用下列命令停止某个接口:
```
# nmcli device disconnect eno16777736
```
下列命令用来启动接口:
```
# nmcli device connect eno16777736
```
### 添加静态IP的以太网连接
以下命令可以添加一个静态IP地址的以太网连接:
```
# nmcli connection add type ethernet con-name NAME_OF_CONNECTION ifname interface-name ip4 IP_ADDRESS gw4 GW_ADDRESS
```
根据你需要的配置更改 NAME\_OF\_CONNECTION,IP\_ADDRESS, GW\_ADDRESS 参数(如果不需要网关的话可以省略最后一部分)。
```
# nmcli connection add type ethernet con-name NEW ifname eno16777736 ip4 192.168.1.141 gw4 192.168.1.1
```
使用下列命令设置DNS服务器:
```
# nmcli connection modify NEW ipv4.dns "8.8.8.8 8.8.4.4"
```
下列命令启动新的 Ethernet 连接:
```
# nmcli connection up NEW ifname eno16777736
```
查看新连接的配置信息:
```
# nmcli -p connection show NEW
```

### 增加一个使用 DHCP 的新连接
增加新的连接,使用DHCP自动分配IP地址,网关,DNS等,你要做的就是将命令行后 ip/gw 地址部分去掉就行了,DHCP会自动分配这些参数。
例,在 eno 16777736 设备上配置一个 名为 NEW\_DHCP 的 DHCP 连接
```
# nmcli connection add type ethernet con-name NEW_DHCP ifname eno16777736
```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command/nmcli-tool-red-hat-centos-7/>
作者:[Adrian Dinu](http://linoxide.com/author/adriand/) 译者:[SPccman](https://github.com/SPccma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有问必答:如何在Linux下禁用IPv6 | Dan Nanni | http://ask.xmodulo.com/disable-ipv6-linux.html | 问题:我发现我的一个应用程序在尝试通过IPv6建立连接,但是由于我们本地网络不允许分配IPv6的流量,IPv6连接会超时,应用程序的连接会回退到IPv4,这样就会造成不必要的延迟。由于我目前对IPv6没有任何需求,所以我想在我的Linux主机上禁用IPv6。有什么比较合适的方法呢? IPv6被认为是IPv4互联网上的传统32位地址空间的替代产品,它用来解决现有IPv4地址空间即将耗尽的问题。然而,由于已经有大量主机、设备用IPv4连接到了互联网上,所以想在一夜之间将它们全部切换到IPv6几乎是不可能的。许多IPv4到IPv6的转换机制(例如:双协议栈、网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9/203853n903vr6v6revnrun.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9/203853n903vr6v6revnrun.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ZTinoZ | false | [
"IPv6"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41432,
"commentnum": 3,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1.161.127.254",
"message": "学习了,先禁用了,目前根本用不到",
"username": "崖山一劫",
"date": "2015-05-10T00:05:44"
},
{
"postip": "111.113.23.4",
"message": "我不会告诉你 学校到额网络支持IPV6,所以除了google之外的网站可以进的去 ,qiang 很少",
"username": "NNext",
"date": "2015-05-12T13:29:47"
},
{
"postip": "106.120.101.58",
"message": "所以,其实国家在普及 IPv6上虽然喊了很多年,但是其实很消极,事实上,也有墙的因素。",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5-12T15:08:33"
}
] | [] | 问题:我发现我的一个应用程序在尝试通过IPv6建立连接,但是由于我们本地网络不允许分配IPv6的流量,IPv6连接会超时,应用程序的连接会回退到IPv4,这样就会造成不必要的延迟。由于我目前对IPv6没有任何需求,所以我想在我的Linux主机上禁用IPv6。有什么比较合适的方法呢? IPv6被认为是IPv4互联网上的传统32位地址空间的替代产品,它用来解决现有IPv4地址空间即将耗尽的问题。然而,由于已经有大量主机、设备用IPv4连接到了互联网上,所以想在一夜之间将它们全部切换到IPv6几乎是不可能的。许多IPv4到IPv6的转换机制(例如:双协议栈、网 | 2015-05-09T20:40:14 | 2015-05-09T20:40:14 | 5,417 | /article-5417-1.html |
>
> **问题**:我发现我的一个应用程序在尝试通过IPv6建立连接,但是由于我们本地网络不允许分配IPv6的流量,IPv6连接会超时,应用程序的连接会回退到IPv4,这样就会造成不必要的延迟。由于我目前对IPv6没有任何需求,所以我想在我的Linux主机上禁用IPv6。有什么比较合适的方法呢?
>
>
>
IPv6被认为是IPv4——互联网上的传统32位地址空间——的替代产品,它用来解决现有IPv4地址空间即将耗尽的问题。然而,由于已经有大量主机、设备用IPv4连接到了互联网上,所以想在一夜之间将它们全部切换到IPv6几乎是不可能的。许多IPv4到IPv6的转换机制(例如:双协议栈、网络隧道、代理) 已经被提出来用来促进IPv6能被采用,并且很多应用也正在进行重写,如我们所提倡的,来增加对IPv6的支持。有一件事情可以确定,就是在可预见的未来里IPv4和IPv6势必将共存。

理想情况下,[向IPv6过渡的进程](http://www.google.com/intl/en/ipv6/statistics.html)不应该被最终的用户所看见,但是IPv4/IPv6混合环境有时会让你碰到各种源于IPv4和IPv6之间不经意间的相互碰撞的问题。举个例子,你会碰到应用程序超时的问题,比如apt-get或ssh尝试通过IPv6连接失败、DNS服务器意外清空了IPv6的AAAA记录、或者你支持IPv6的设备不兼容你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遗留下的IPv4网络,等等等等。
当然这不意味着你应该盲目地在你的Linux机器上禁用IPv6。鉴于IPv6许诺的种种好处,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最终还是要充分拥抱它的,但是作为给最终用户进行故障排除过程的一部分,如果IPv6确实是罪魁祸首,那你可以尝试去关闭它。
这里有一些让你在Linux中部分(例如:对于某个特定的网络接口)或全部禁用IPv6的小技巧。这些小贴士应该适用于所有主流的Linux发行版包括Ubuntu、Debian、Linux Mint、CentOS、Fedora、RHEL以及Arch Linux。
### 查看IPv6在Linux中是否被启用
所有现代Linux发行版默认都自动启用IPv6。为了能看到IPv6在你的Linux中是否被激活,可以使用ifconfig或ip命令。如果你在输入这些命令之后看到"inet6"字样的输出,那就意味着你的Linux系统启用了IPv6。
```
$ ifconfig
```

```
$ ip addr
```

### 临时禁用IPv6
如果你想要在你的Linux系统上临时关闭IPv6,你可以用 /proc 文件系统。"临时"的意思是我们所做的禁用IPv6的更改在系统重启后将不被保存。IPv6会在你的Linux机器重启后再次被启用。
要将一个特定的网络接口禁用IPv6,使用以下命令:
```
$ sudo sh -c 'echo 1 > /proc/sys/net/ipv6/conf/<interface-name>/disable_ipv6'
```
举个例子,将eth0接口禁用IPv6:
```
$ sudo sh -c 'echo 1 > /proc/sys/net/ipv6/conf/eth0/disable_ipv6'
```

重新启用eth0接口的IPv6:
```
$ sudo sh -c 'echo 0 > /proc/sys/net/ipv6/conf/eth0/disable_ipv6'
```
如果你想要将整个系统所有接口包括回环接口禁用IPv6,使用以下命令:
```
$ sudo sh -c 'echo 1 > /proc/sys/net/ipv6/conf/all/disable_ipv6'
```
### 永久禁用IPv6
以上方法是不能永久禁用IPv6的,你一旦重启系统IPv6还是会被启用。如果你想要永久关闭它,有几个方法你可以试试。
#### 方法一
第一种方法是通过 /etc/sysctl.conf 文件对 /proc 进行永久修改。
换句话说,就是用文本编辑器打开 /etc/sysctl.conf 然后添加以下内容:
```
# 禁用整个系统所有接口的IPv6
net.ipv6.conf.all.disable_ipv6 = 1
# 禁用某一个指定接口的IPv6(例如:eth0, lo)
net.ipv6.conf.lo.disable_ipv6 = 1
net.ipv6.conf.eth0.disable_ipv6 = 1
```
在 /etc/sysctl.conf 使这些更改生效,运行以下命令:
```
$ sudo sysctl -p /etc/sysctl.conf
```
或者直接重启。
#### 方法二
另一个永久禁用IPv6的方法是在开机的时候传递一个必要的内核参数。
用文本编辑器打开 /etc/default/grub 并给GRUB*CMDLINE*LINUX变量添加"ipv6.disable=1"。
```
$ sudo vi /etc/default/grub
```
---
```
GRUB_CMDLINE_LINUX="xxxxx ipv6.disable=1"
```
上面的"xxxxx"代表任何已有的内核参数,在它后面添加"ipv6.disable=1"。

最后,不要忘记用以下方法保存对GRUB/GRUB2的修改:
Debian、Ubuntu或Linux Mint系统:
```
$ sudo update-grub
```
Fedora、CentOS/RHEL系统:
```
$ sudo grub2-mkconfig -o /boot/grub2/grub.cfg
```
现在只要你重启你的Linux系统,IPv6就会完全被禁用。
### 禁用IPv6之后的其它可选步骤
这里有一些在你禁用IPv6后需要考虑的可选步骤,这是因为当你在内核里禁用IPv6后,其它程序也许仍然会尝试使用IPv6。在大多数情况下,应用程序的这种行为不太会影响到什么,但是出于效率或安全方面的原因,你可以为他们禁用IPv6。
#### /etc/hosts
根据你的设置, /etc/hosts 会包含一条或多条IPv6的hosts和它们的地址。用文本编辑器打开 /etc/hosts 并注释掉包含IPv6 hosts的脚本行。
```
$ sudo vi /etc/hosts
```
---
```
# comment these IPv6 hosts
# ::1 ip6-localhost ip6-loopback
# fe00::0 ip6-localnet
# ff00::0 ip6-mcastprefix
# ff02::1 ip6-allnodes
# ff02::2 ip6-allrouters
```
#### Network Manager
如果你在用NetworkManager来管理你的网络设置,你可以在NetworkManager里禁用IPv6。在NetworkManager打开wired connection,点击"IPv6 Settings"选项并在"Method"一栏选择"Ignore",保存退出。

#### SSH服务
默认情况下,OpenSSH服务(sshd)会去尝试捆绑IPv4和IPv6的地址。
要强制sshd只捆绑IPv4地址,用文本编辑器打开 /etc/ssh/sshd\_config 并添加以下行。inet只适用于IPv4,而inet6是适用于IPv6的。
```
$ sudo vi /etc/ssh/sshd_config
```
---
```
AddressFamily inet
```
然后重启sshd服务。
---
via: <http://ask.xmodulo.com/disable-ipv6-linux.html>
作者:[Dan Nanni](http://ask.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ZTinoZ](https://github.com/ZTinoZ)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25个 Git 进阶技巧 | Andy Jeffries | https://www.andyjeffries.co.uk/25-tips-for-intermediate-git-users/ | 我已经使用git差不多18个月了,觉得自己对它应该已经非常了解。然后来自GitHub的Scott Chacon过来给LVS做培训(LVS是一个赌博软件供应商和开发商,从2013年开始的合同),而我在第一天里就学到了很多。 作为一个对git感觉良好的人,我觉得分享从社区里掌握的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也许能帮某人解决问题而不用做太深入研究。 基本技巧 1. 安装后的第一步 在安装好git后,你第一件该做的事是设置你的名字和电子邮箱,因为每次提交都要用到这些信息: $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Some One" $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someone@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9/220247v3k9499t5ov03kvv.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9/220247v3k9499t5ov03kvv.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zpl1025 | false | [
"git"
] | 技术 | {
"viewnum": 24787,
"commentnum": 2,
"favtimes": 1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18.247.244.25",
"message": "很好的文章,学习了",
"username": "来自 - 北京 的 Chrome/Linux 用户",
"date": "2015-05-12T16:53:17"
},
{
"postip": "218.30.180.179",
"message": "楼主总结的很实用啊。赞!",
"username": "来自 - 北京 的 Chrome/Linux 用户",
"date": "2015-05-12T17:31:59"
}
] | [] | 我已经使用git差不多18个月了,觉得自己对它应该已经非常了解。然后来自GitHub的Scott Chacon过来给LVS做培训(LVS是一个赌博软件供应商和开发商,从2013年开始的合同),而我在第一天里就学到了很多。 作为一个对git感觉良好的人,我觉得分享从社区里掌握的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也许能帮某人解决问题而不用做太深入研究。 基本技巧 1. 安装后的第一步 在安装好git后,你第一件该做的事是设置你的名字和电子邮箱,因为每次提交都要用到这些信息: $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Some One" $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someone@g | 2015-05-11T07:53:00 | 2015-05-11T07:53:00 | 5,418 | /article-5418-1.html | 我已经使用git差不多18个月了,觉得自己对它应该已经非常了解。然后来自GitHub的[Scott Chacon](http://gitcasts.com/about)过来给LVS做培训([LVS是一个赌博软件供应商和开发商](http://www.lvs.co.uk/),从2013年开始的合同),而我在第一天里就学到了很多。
作为一个对git感觉良好的人,我觉得分享从社区里掌握的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也许能帮某人解决问题而不用做太深入研究。

### 基本技巧
#### 1. 安装后的第一步
在安装好git后,你第一件该做的事是设置你的名字和电子邮箱,因为每次提交都要用到这些信息:
```
$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Some One"
$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email protected]"
```
#### 2. Git是基于指针的
保存在git里的一切都是文件。当你创建一个提交的时候,会建立一个包含你的提交信息和相关数据(名字,邮件地址,日期/时间,前一个提交,等等)的文件,并把它链接到一个树文件中。这个树文件中包含了对象或其他树的列表。这里的提到的对象(或二进制大对象)是和本次提交相关的实际内容(它也是一个文件,另外,尽管文件名并没有包含在对象里,但是存储在树中)。所有这些文件都使用对象的SHA-1哈希值作为文件名。
用这种方式,分支和标签就是简单的文件(基本上是这样),包含指向该提交的SHA-1哈希值。使用这些索引会带来优秀的灵活性和速度,比如创建一个新分支就是简单地用分支名字和所分出的那个提交的SHA-1索引来创建一个文件。当然,你不需要自己做这些,而只要使用Git命令行工具(或者GUI),但是实际上就是这么简单。
你也许听说过叫HEAD的索引。这只是简单的一个文件,包含了你当前指向的那个提交的SHA-1索引值。如果你正在解决一次合并冲突然后看到了HEAD,这并不是一个特别的分支或分支上的一个必需的特殊位置,只是标明你当前所在位置。
所有的分支指针都保存在.git/refs/heads里,HEAD在.git/HEAD里,而标签保存在.git/refs/tags里 - 自己可以随便进去看看。
#### 3. 两个爸爸(父节点) - 你没看错!
在历史中查看一个合并提交的信息时,你将看到有两个父节点(不同于工作副本上的常规提交的情况)。第一个父节点是你所在的分支,第二个是你合并过来的分支。
#### 4. 合并冲突
目前我相信你碰到过合并冲突并且解决过。通常是编辑一下文件,去掉<<<<,====,>>>>标志,保留需要留下的代码。有时能够看到这两个修改之前的代码会很不错,比如,在这两个现在冲突的分支之前的改动。下面是一种方式:
```
$ git diff --merge
diff --cc dummy.rb
index 5175dde,0c65895..4a00477
--- a/dummy.rb
+++ b/dummy.rb
@@@ -1,5 -1,5 +1,5 @@@
class MyFoo
def say
- puts "Bonjour"
- puts "Hello world"
++ puts "Annyong Haseyo"
end
end
```
如果是二进制文件,比较差异就没那么简单了...通常你要做的就是测试这个二进制文件的两个版本来决定保留哪个(或者在二进制文件编辑器里手工复制冲突部分)。从一个特定分支获取文件拷贝(比如说你在合并master和feature123两个分支):
```
$ git checkout master flash/foo.fla # 或者...
$ git checkout feature132 flash/foo.fla
$ # 然后...
$ git add flash/foo.fla
```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git输出文件 - 你可以输出到另外的文件名,然后当你决定了要用哪个后,再将选定的正确文件复制为正常的文件名:
```
$ git show master:flash/foo.fla > master-foo.fla
$ git show feature132:flash/foo.fla > feature132-foo.fla
$ # 检出master-foo.fla和feature132-foo.fla
$ # 假如说我们决定来自feature132的文件是正确的
$ rm flash/foo.fla
$ mv feature132-foo.fla flash/foo.fla
$ rm master-foo.fla
$ git add flash/foo.fla
```
更新:感谢Carl在原博客文章上评论里的提醒,你实际上可以用“git checkout —ours flash/foo.fla”和“git checkout —theirs flash/foo.fla”来检出特定版本的文件,而不用记住你在合并的分支名字。就我个人来说喜欢更精确一点,但这也是一种方式...
记着在解决完冲突后要将文件加入提交(像我上面做的那样)。
### 服务器,分支和标签
#### 5. 远端服务器
git的一个超强大的功能就是可以有不止一个远端服务器(实际上你一直都在一个本地仓库上工作)。你并不是一定都要有这些服务器的写权限,你可以有多个可以读取的服务器(用来合并他们的工作)然后写入到另外一个仓库。添加一个新的远端服务器很简单:
```
$ git remote add john [email protected]:johnsomeone/someproject.git
```
如果你想查看远端服务器的信息可以这样做:
```
# 显示每个远端服务器的URL
$ git remote -v
# 提供更多详细信息
$ git remote show name
```
你随时都可以查看本地分支和远端分支的差异:
```
$ git diff master..john/master
```
你也可以查看没有在远端分支上的HEAD的改动:
```
$ git log remote/branch..
# 注意:..后面没有结束的特定引用
```
#### 6. 标签
在git里有两种类型的标签 - 轻量级标签和带注释标签。记住技巧2里说过git是基于指针的,这两者之间的差异也很简单。轻量级标签只是一个简单的指向一次提交的带名字指针。你随时都可以将它指向另一个提交。带注释标签是一个指向标签对象的带名字指针,带有自己的信息和历史。因为有自己的信息,它可以根据需要用GPG签名。
建立这两种类型的标签都很简单(只有一个命令行开关的差异)
```
$ git tag to-be-tested
$ git tag -a v1.1.0 # 会提示输入标签的信息
```
#### 7. 建立分支
在git里建立分支非常简单(而且像闪电一样快,因为它只需要创建一个小于100字节的文件)。用普通方式建立新分支并切换过去:
```
$ git branch feature132
$ git checkout feature132
```
当然,如果你确定自己直接切换到新建的分支,可以用一个命令实现:
```
$ git checkout -b feature132
```
如果你想重命名一个本地分支也很简单(可以显示发生了什么的较长的方式):
```
$ git checkout -b twitter-experiment feature132
$ git branch -d feature132
```
更新:你也可以(像Brian Palmer在原博客文章的评论里提出的)只用“git branch”的-m开关在一个命令里实现(像Mike提出的,如果你只指定了一个分支参数,就会重命名当前分支):
```
$ git branch -m twitter-experiment
$ git branch -m feature132 twitter-experiment
```
#### 8. 合并分支
也许在将来的某个时候,你希望将改动合并。有两种方式:
```
$ git checkout master
$ git merge feature83 # 或者...
$ git rebase feature83
```
merge和rebase之间的差别是merge会尝试处理改动并建立一个新的混合了两者的提交。rebase会尝试把你从一个分支最后一次分离后的所有改动,一个个加到该分支的HEAD上。不过,在已经将分支推到远端服务器后不要再rebase了 - 这会引起冲突/问题。
如果你不确定在哪些分支上还有独有的工作 - 所以你也不知道哪些分支需要合并而哪些可以删除,git branch有两个开关可以帮你:
```
# 显示已经全部合并到当前分支的分支
$ git branch --merged
# 显示没有合并到当前分支的分支
$ git branch --no-merged
```
#### 9. 远端分支
如果你在本地有一个分支希望推到远端服务器上,你可以用一行命令推送上去:
```
$ git push origin twitter-experiment:refs/heads/twitter-experiment
# origin是我们服务器的名字,而twitter-experiment是分支名字
```
更新:感谢Erlend在原博客文章上的评论 - 这个实际上和`git push origin twitter-experiment`效果一样,不过使用完整的语法,你可以在两者之间使用不同的分支名(这样本地分支可以是`add-ssl-support`而远端是`issue-1723`)。
如果你想在远端服务器上删除一个分支(注意分支名前面的冒号):
```
$ git push origin :twitter-experiment
```
如果你想查看所有远端分支的状态可以这样做:
```
$ git remote show origin
```
这个命令可能会列出服务器上一些以前有过但现在已经不在了的分支。如果碰到这种情况你可以用下面的命令从你本地分支里清理掉:
```
$ git remote prune
```
最后,如果你想在本地跟踪一个远端分支,普通的方式是:
```
$ git branch --track myfeature origin/myfeature
$ git checkout myfeature
```
不过,新版的git在使用-b标记检出分支时会自动设定跟踪:
```
$ git checkout -b myfeature origin/myfeature
```
### 在储藏点,索引和文件系统中保存内容
#### 10. 储藏
在git里你可以把当前工作状态放进一个储藏堆栈中,然后可以再取出来。最简单的情形是下面这样:
```
$ git stash
# 做点其他事情...
$ git stash pop
```
许多人建议使用`git stash apply`来代替pop,不过如果这样做的话最后会遗留一个很长的储藏列表。而“pop”会在全部加载后自动从堆栈中移除。如果使用过`git stash apply`,你也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从堆栈上移除最后一项:
```
$ git stash drop
```
git会基于当前的提交信息自动创建评论。如果你更希望有自定义信息的话(因为它可能和前一个提交没有任何联系):
```
$ git stash save "My stash message"
```
如果你希望从列表中取出一个特定的储藏点(不一定非得是最后一个)可以先列出它们然后用下面的方式取出:
```
$ git stash list
stash@{0}: On master: Changed to German
stash@{1}: On master: Language is now Italian
$ git stash apply stash@{1}
```
#### 11. 交互式添加
在subversion的世界里你只能修改文件然后提交所有改动。而在git里你有强大得多的方式来提交部分文件或者甚至是部分补丁。提交部分文件或文件中的部分改动你需要进入交互式模式:
```
$ git add -i
staged unstaged path
*** Commands ***
1: status 2: update 3: revert 4: add untracked
5: patch 6: diff 7: quit 8: help
What now>
```
这会让你进入一个基于菜单的交互式提示。你可以使用命令中的数字或高亮的字母(如果你在终端里打开了高亮的话)来进入相应的模式。然后就只是输入你希望操作的文件的数字了(你可以使用这样的格式,1或者1-4或2,4,7)。
如果你想进入补丁模式(交互式模式下按‘p’或‘5’),你也可以直接进入:
```
$ git add -p
diff --git a/dummy.rb b/dummy.rb
index 4a00477..f856fb0 100644
--- a/dummy.rb
+++ b/dummy.rb
@@ -1,5 +1,5 @@
class MyFoo
def say
- puts "Annyong Haseyo"
+ puts "Guten Tag"
end
end
Stage this hunk [y,n,q,a,d,/,e,?]?
```
你可以看到下方会有一些选项供选择用来添加该文件的这个改动、该文件的所有改动,等等。使用‘?’命令可以详细解释这些选项。
#### 12. 从文件系统里保存/取回改动
有些项目(比如Git项目本身)在git文件系统中直接保存额外文件而并没有将它们加入到版本控制中。
让我们从在git中存储一个随机文件开始:
```
$ echo "Foo" | git hash-object -w --stdin
51fc03a9bb365fae74fd2bf66517b30bf48020cb
```
这样这个目标文件就已经保存到数据库中了,但是如果你没有设定一个指向它的指针的话它会被当做垃圾回收。最简单的方式是设定一个标签:
```
$ git tag myfile 51fc03a9bb365fae74fd2bf66517b30bf48020cb
```
注意这里我们使用了标签myfile。当我们需要使用这个文件的时候可以这样做:
```
$ git cat-file blob myfile
```
这个对于一些工具文件很有用,开发者可能会用到(密码,GPG密钥,等等)但是又不希望每次都检出到硬盘(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
### 日志以及有哪些改动?
#### 13. 查看日志
长时间使用 Git 的话,不会没用过‘git log’来查看最近的提交。不过,有一些技巧来更好地应用。比如,你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来查看每次提交的具体改动:
```
$ git log -p
```
或者你可以仅仅查看有哪些文件改动:
```
$ git log --stat
```
有个很不错的别名你可以试试,会显示简短提交名和一个不错的分支图并在一行里显示提交信息(有点像gitk,但是是在命令行下):
```
$ git config --global alias.lol "log --pretty=oneline --abbrev-commit --graph --decorate"
$ git lol
* 4d2409a (master) Oops, meant that to be in Korean
* 169b845 Hello world
```
#### 14. 搜索日志
如果你想找特定提交者可以这样做:
```
$ git log --author=Andy
```
更新:感谢Johannes的评论,我已经去掉了之前这里的一些有混淆的地方。
或者你想在提交信息里找一些相关字段:
```
$ git log --grep="Something in the message"
```
也有一个更强大的叫做pickaxe的命令用来查找包含了删除或添加的某个特定内容的提交(比如,该内容第一次出现或被删除)。这可以告诉你什么时候增加了一行(但这一行里的某个字符后面被改动过就不行了):
```
$ git log -S "TODO: Check for admin status"
```
假如你改动了一个特定的文件,比如`lib/foo.rb`
```
$ git log lib/foo.rb
```
比如说你有一个`feature/132`分支和`feature/145`分支,然后你想看看这两个分支上不在master分支里的提交(注意<sup> 符号是不在的意思):</sup>
```
$ git log feature/132 feature/145 ^master
```
你也可以使用ActiveSupport格式的日期来缩小到某个日期范围:
```
$ git log --since=2.months.ago --until=1.day.ago
```
默认情况下会用OR来组合查询,但你可以轻易地改为AND(如果你有超过一条的查询标准)
```
$ git log --since=2.months.ago --until=1.day.ago --author=andy -S "something" --all-match
```
#### 15. 查看/修改版本
有很多方式可以用来引用一个版本,看你记得哪个:
```
$ git show 12a86bc38 # 根据版本
$ git show v1.0.1 # 根据标签
$ git show feature132 # 根据分支名
$ git show 12a86bc38^ # 一次提交的父节点
$ git show 12a86bc38~2 # 一次提交的祖父节点
$ git show feature132@{yesterday} # 时间相关
$ git show feature132@{2.hours.ago} # 时间相关
```
注意和之前部分有些不同,末尾的<sup> 的意思是该提交的父节点</sup> - 开始位置的<sup> 的意思是不在这个分支。</sup>
#### 16. 选择范围
最简单的方式:
```
$ git log origin/master..new
# [old]..[new] - 所有你还没有推送的提交
```
你也可以省略[new],将使用当前的HEAD。
### 时光回溯和后悔药
#### 17. 重置改动
如果你还没有提交的话可以用下面的命令轻松地取消改动:
```
$ git reset HEAD lib/foo.rb
```
通常会使用‘unstage’的别名,因为上面的看上去有些不直观。
```
$ git config --global alias.unstage "reset HEAD"
$ git unstage lib/foo.rb
```
如果你已经提交了该文件,你可以做两件事 - 如果是最后一次提交你还可以改正:
```
$ git commit --amend
```
这会取消最后一次提交,把工作分支回退到提交前标记了所有改动的状态,而且提交信息也都准备好可以修改或直接提交。
如果你已经提交过多次而且希望全部回退,你可以将分支重置到合适的位置。
```
$ git checkout feature132
$ git reset --hard HEAD~2
```
如果你实际上希望将分支指向一个完全不同的SHA1(也许你要将一个分支的HEAD替换到另一个分支,或者之后的某次提交)你可以使用下面的较长的方式:
```
$ git checkout FOO
$ git reset --hard SHA
```
实际上有一个快速的方式(不需要先把你的工作分支切换到FOO再前进到SHA):
```
$ git update-ref refs/heads/FOO SHA
```
#### 18. 提交到了错误的分支
好吧,假如说你已经提交到了master,但却应该创建一个叫experimental的主题分支更合适。要移动这些改动,你可以在当前位置创建分支,回退HEAD再检出新分支:
```
$ git branch experimental # 创建一个指向当前master的位置的指针
$ git reset --hard master~3 # 移动master分支的指针到3个版本之前
$ git checkout experimental
```
如果你的改动是在分支的分支的分支上会更复杂。那样你需要做的是将分支基础切换到其他地方:
```
$ git branch newtopic STARTPOINT
$ git rebase oldtopic --onto newtopic
```
#### 19. 交互式切换基础
这是一个我之前看过展示却没真正理解过的很赞的功能,现在觉得它就很简单了。假如说你提交了3次但是你希望更改顺序或编辑(或者合并):
```
$ git rebase -i master~3
```
然后这会启动你的编辑器并带有一些指令。你所要做的就是修改这些指令来选择/插入/编辑(或者删除)提交和保存/退出。然后在编辑完后你可以用`git rebase --continue`命令来让每一条指令生效。
如果你有修改,将会切换到你提交时所处的状态,之后你需要使用命令git commit --amend来编辑。
**注意:在rebase的时候千万不要提交 - 只能先添加然后使用参数--continue,--skip或--abort。**
#### 20. 清理
如果你提交了一些内容到你的分支(也许你从SVN导入了一些旧仓库),然后你希望把某个文件从历史记录中全部删掉:
```
$ git filter-branch --tree-filter 'rm -f *.class' HEAD
```
如果你已经推送到origin了,但之后提交了一些垃圾改动,你也可以在推送前在本地系统里这样做:
```
$ git filter-branch --tree-filter 'rm -f *.class' origin/master..HEAD
```
### 其他技巧
#### 21. 你查看过的前一个引用
如果你知道自己之前查看过一个SHA-1,但是随后做了一些重置/回退的操作,你可以使用reflog命令来列出最近查看过的SHA-1记录:
```
$ git reflog
$ git log -g # 和上面一样,但是使用'log'格式输出
```
#### 22. 分支命名
一个可爱的小技巧 - 别忘了分支名并不限于a-z和0-9。名字中可以用/和.将非常方便用来建立伪命名空间或版本,例如:
```
$ # 生成版本132的改动历史
$ git shortlog release/132 ^release/131
$ # 贴上v1.0.1的标签
$ git tag v1.0.1 release/132
```
#### 23. 找出谁是凶手
通常找出来谁改动了某个文件里的某行代码会很有用。实现这个功能的最简单命令是:
```
$ git blame FILE
```
有时候这些改动来自其他文件(如果你合并了两个文件,或者你移动了某个函数)所以你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
$ # 显示内容来自哪个文件
$ git blame -C FILE
```
有时候通过点击各个改动然后回到很早很早以前来跟踪改动会很不错。有一个很好的内建GUI命令来做这个:
```
$ git gui blame FILE
```
#### 24. 数据维护
通常git不需要经常维护,它把自己照顾的很好。不过,你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查看数据统计:
```
$ git count-objects -v
```
如果占用很多空间的话,你可以选择在你的本地仓库做垃圾回收。这不会影响推送或其他人,却会让一些命令运行更快而且减少空间占用:
```
$ git gc
```
经常运行完整性检查也很有意义:
```
$ git fsck --full
```
你也可以在末尾加上`--auto`参数(如果你在服务器上通过crontab经常/每天都运行这个命令的话),然后它只会在必要的时候才执行fsck动作。
在检查的时候,看到“dangling”或“unreachable”是正常的,通常这是由回退HEAD或切换基础的结果。而看到“missing”或“sha1 mismatch”就不对了...找专业人士帮忙吧!
#### 25. 恢复遗失的分支
如果你使用-D参数删除了experimental分支,可以用下面的命令重新建立:
```
$ git branch experimental SHA1_OF_HASH
```
如果你最近访问过的话,你通常可以用git reflog来找到SHA1哈希值。
另一种方式是使用`git fsck —lost-found`。其中一个dangling的提交就是丢失的HEAD(它只是已删除分支的HEAD,而HEAD<sup> 被引用为当前的HEAD所以它并不处于dangling状态)</sup>
### 搞定!
哇,这是我写过的最长的一篇博客,我希望有人能觉得有用。如果你这么觉得,或者你有任何疑问请在评论里留言让我知道...
---
via: <https://www.andyjeffries.co.uk/25-tips-for-intermediate-git-users/>
作者:[Andy Jeffries](https://www.andyjeffries.co.uk/author/andy-jeffries/) 译者:[zpl1025](https://github.com/zpl1025)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修复 Ubuntu 上“...script returned error exit status 1”的错误 | SK | http://www.unixmen.com/linux-basics-how-to-fix-e-varcacheaptarchives-subprocess-new-pre-removal-script-returned-error-exit-status-1-in-ubuntu/ | 今天,我在更新VirtualBox新版本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 E: /var/cache/apt/archives/ subprocess new pre-removal script returned error exit status 1 解决: 我google了一下并找到了方法。下面是我解决的方法。 sudo apt-get clean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upgrade 这样几乎可以修复这个问题了。 如果你仍然有问题,那就试试下面的命令: sudo dpkg --configure -a sudo apt-get -f install 或者你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从Oracle VirtualBox官网下载最新版本并安装。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dpkg -i virtualbox-4.3_4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9/220717k9khaaa0k1683q2q.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9/220717k9khaaa0k1683q2q.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 技术 | {
"viewnum": 8530,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今天,我在更新VirtualBox新版本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 E: /var/cache/apt/archives/ subprocess new pre-removal script returned error exit status 1 解决: 我google了一下并找到了方法。下面是我解决的方法。 sudo apt-get clean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upgrade 这样几乎可以修复这个问题了。 如果你仍然有问题,那就试试下面的命令: sudo dpkg --configure -a sudo apt-get -f install 或者你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从Oracle VirtualBox官网下载最新版本并安装。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dpkg -i virtualbox-4.3_4 | 2015-05-10T09:05:00 | 2015-05-10T09:05:00 | 5,419 | /article-5419-1.html | 今天,我在更新VirtualBox新版本的时候遇到了一个问题。
>
> E: /var/cache/apt/archives/ subprocess new pre-removal script returned error exit status 1
>
>
>

### 解决:
我google了一下并找到了方法。下面是我解决的方法。
```
sudo apt-get clean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upgrade
```
这样几乎可以修复这个问题了。
如果你仍然有问题,那就试试下面的命令:
```
sudo dpkg --configure -a
sudo apt-get -f install
```
或者你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从[Oracle VirtualBox](https://www.virtualbox.org/wiki/Downloads)官网下载最新版本并安装。
```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dpkg -i virtualbox-4.3_4.3.24-98716~Ubuntu~raring_amd64.deb
sudo apt-get -f install
sudo apt-get autoclean && sudo apt-get autoremove
```
干杯!
---
via: <http://www.unixmen.com/linux-basics-how-to-fix-e-varcacheaptarchives-subprocess-new-pre-removal-script-returned-error-exit-status-1-in-ubuntu/>
作者:[SK](https://www.unixmen.com/author/sk/)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使用 Prey 定位被盗的 Ubuntu 笔记本与智能电话 | Aun Raza | http://linoxide.com/ubuntu-how-to/anti-theft-application-prey-ubuntu/ | Prey是一款跨平台的开源工具,可以帮助你找回被盗的笔记本,台式机,平板和智能手机。它已经获得了广泛的流行,声称帮助找回了成百上千台丢失的笔记本和智能手机。Prey的使用特别简单,首先安装在你的笔记本或者手机上,当你的设备不见了,用你的账号登入Prey网站,并且标记你的设备为丢失。只要小偷将设备接入网络,Prey就会马上发送设备的地理位置给你。如果你的笔记本有摄像头,它还会拍下该死的贼。 Prey占用很小的系统资源;你不会对你的设备运行有任何影响。你也可以配合其他你已经在设备上安装的防盗软件使用。Prey在你的设备与Pre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9/222242k1bqi6shsb7zzaix.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09/222242k1bqi6shsb7zzaix.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i-cuckoo | false | [
"Prey"
] | 技术 | {
"viewnum": 5164,
"commentnum": 5,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62.243.155.223",
"message": "首先抹盘.....",
"username": "来自 - 美国 的 Firefox/Linux 用户",
"date": "2015-05-10T10:51:22"
},
{
"postip": "183.15.63.248",
"message": "先关网卡",
"username": "POCMON",
"date": "2015-05-10T11:17:04"
},
{
"postip": "119.2.0.98",
"message": "个人版,54美元1年<br />\r\n不能免费用?",
"username": "kashu",
"date": "2015-05-10T13:21:31"
},
{
"postip": "125.92.182.43",
"message": "存储加密 才是真理",
"username": "来自 - 广东中山 的 Firefox/Linux 用户",
"date": "2015-05-10T14:18:20"
},
{
"postip": "125.92.182.43",
"message": "存储加密 才是真理",
"username": "来自 - 广东中山 的 Firefox/Linux 用户",
"date": "2015-05-10T14:18:21"
}
] | [] | Prey是一款跨平台的开源工具,可以帮助你找回被盗的笔记本,台式机,平板和智能手机。它已经获得了广泛的流行,声称帮助找回了成百上千台丢失的笔记本和智能手机。Prey的使用特别简单,首先安装在你的笔记本或者手机上,当你的设备不见了,用你的账号登入Prey网站,并且标记你的设备为丢失。只要小偷将设备接入网络,Prey就会马上发送设备的地理位置给你。如果你的笔记本有摄像头,它还会拍下该死的贼。 Prey占用很小的系统资源;你不会对你的设备运行有任何影响。你也可以配合其他你已经在设备上安装的防盗软件使用。Prey在你的设备与Pre | 2015-05-10T10:15:00 | 2015-05-10T10:15:00 | 5,420 | /article-5420-1.html | Prey是一款跨平台的开源工具,可以帮助你找回被盗的笔记本,台式机,平板和智能手机。它已经获得了广泛的流行,声称帮助找回了成百上千台丢失的笔记本和智能手机。Prey的使用特别简单,首先安装在你的笔记本或者手机上,当你的设备不见了,用你的账号登入Prey网站,并且标记你的设备为“丢失”。只要小偷将设备接入网络,Prey就会马上发送设备的地理位置给你。如果你的笔记本有摄像头,它还会拍下该死的贼。
Prey占用很小的系统资源;你不会对你的设备运行有任何影响。你也可以配合其他你已经在设备上安装的防盗软件使用。Prey在你的设备与Prey服务器之间采用安全加密的通道进行数据传输。

### 在Ubuntu上安装并配置Prey
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在Ubuntu上安装和配置Prey,需要提醒的是,在配置过程中,我们必须到Prey官网进行账号注册。一旦完成上述工作,Prey将会开始监视你的设备了。免费的账号最多可以监视三个设备,如果你需要添加更多的设备,你就需要购买合适的的套餐了。
可以想象Prey多么流行与被广泛使用,它现在已经被添加到了官方的软件库中了。这意味着你不要往软件包管理器添加任何PPA。很简单,登录你的终端,运行以下的命令来安装它:
```
sudo apt-get install prey
```


Prey是十分轻巧的软件,只使用了系统几兆的空间,安装完成后,从Application >> Prey启动,之后它会询问你进行相关配置。
选择“New User”,如果你是第一次使用的话。

第二步实际上就是官网注册的流程。请提供你的用户名,邮箱地址和密码,来申清一个免费的账号。

点击“Apply”完成,所有工作搞定,现在你的计算机被Prey保护了。

登录你最新建立的[Prey 账号](https://preyproject.com/),你就应该可以在“Devices”菜单下看见你的设备信息了。

只要你的笔记本或者任何其他设备丢失了,就登录你的Prey网站账号,然后点击“Set Device to Missing”选项修改设备状态为“missing”。

从这里选择定时报告,并点击“Yes,my device is missing”。定时报告选项是指一段时间间隔后,软件会更新并发送给你设备的地理位置。它还会从网页界面那发邮件给你,只要设备的状态改变了。

而一旦被盗的设备接入了互联网,Prey就会马上发送报告给你,包括设备的地理位置和IP地址。

点击报告链接,你应该会看到设备的地理位置和IP地址。

Prey有一个明显的不足。它需要你的设备接入互联网才会发送地理位置给你,如果小偷比较聪明,在接入网络前将你的设备磁盘格式化了,那么你就永远不会收到设备被发现的报告了。但是这里仍然是有一个方法克服这个不足,确保添加一个BIOS密码,并且禁用从可移除的设备里启动系统。
### 结论
这是一款小巧,非常有用的安全保护应用,可以让你在一个地方追踪你所有的设备,尽管不完美,但是仍然提供了找回被盗设备的机会。它在Linux,Windows和Mac平台上无缝运行。以上就是[Prey](https://preyproject.com/plans)完整使用的所有细节。
---
via: <http://linoxide.com/ubuntu-how-to/anti-theft-application-prey-ubuntu/>
作者:[Aun Raza](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rz/) 译者:[wi-cuckoo](https://github.com/wi-cuckoo)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在Ubuntu中安装Visual Studio Code | Abhishek | http://itsfoss.com/install-visual-studio-code-ubuntu/ | 微软令人意外地发布了Visual Studio Code,并支持主要的桌面平台,当然包括linux。如果你是一名需要在ubuntu工作的web开发人员,你可以非常轻松的安装Visual Studio Code。 我将要使用Ubuntu Make来安装Visual Studio Code。Ubuntu Make,就是以前的Ubuntu开发者工具中心,是一个命令行工具,帮助用户快速安装各种开发工具、语言和IDE。也可以使用Ubuntu Make轻松安装Android Studio 和其他IDE,如Eclipse。本文将展示如何在Ubuntu中使用Ubuntu Make安装Visual Studio Code。(译注:也可以直接去微软官网下载安装包) 安装微软Visual Stu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0/212136v2fq7ob3pp7s723o.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0/212136v2fq7ob3pp7s723o.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Vic020 | false | [
"Visual Studio Code",
"微软"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63992,
"commentnum": 12,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1.113.23.4",
"message": "make",
"username": "NNext",
"date": "2015-05-12T13:24:05"
},
{
"postip": "113.118.66.121",
"message": "win xp+linux 32虚拟机,貌似都不适合",
"username": "rxping",
"date": "2015-05-15T12:48:23"
},
{
"postip": "114.241.194.44",
"message": "下载后 为啥没有出现vs code的图标呢",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58.0|Mac 10.11 用户",
"date": "2017-06-08T10:34:08"
},
{
"postip": "14.130.155.73",
"message": "ERROR: Package requirements can't be met: [Errno 1] Operation not permitted<br />\r\n我在安装的时候出现了这个错误 怎么解决",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Firefox 54.0|Ubuntu 用户",
"date": "2017-08-13T20:16:13"
},
{
"postip": "111.186.114.63",
"message": "sudo 试试",
"username": "来自上海上海大学的 Firefox 55.0|Ubuntu 用户",
"date": "2017-08-18T15:55:55"
},
{
"postip": "211.162.81.87",
"message": "web改成ide",
"username": "来自广东的 Chrome 72.0|Mac 10.14 用户",
"date": "2019-03-23T21:18:23"
},
{
"postip": "106.120.206.178",
"message": "我报错umake web: error: argument framework: invalid choice: 'visual-studio-code' (choose from 'firefox-dev', 'phantomjs')",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74.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5-25T14:45:34"
},
{
"postip": "106.120.206.178",
"message": "我报错umake web: error: argument framework: invalid choice: 'visual-studio-code' (choose from 'firefox-dev', 'phantomjs')",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74.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5-25T14:45:38"
},
{
"postip": "106.120.206.178",
"message": "我报错umake web: error: argument framework: invalid choice: 'visual-studio-code' (choose from 'firefox-dev', 'phantomjs')",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74.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5-25T14:45:39"
},
{
"postip": "106.120.206.178",
"message": "我报错umake web: error: argument framework: invalid choice: 'visual-studio-code' (choose from 'firefox-dev', 'phantomjs')",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74.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5-25T14:45:39"
},
{
"postip": "220.174.83.148",
"message": "umake web visual-studio-code<br />\r\nweb change ide",
"username": "来自海南三亚的 Chrome 7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20-01-20T00:31:48"
},
{
"postip": "113.118.102.156",
"message": "报错的把web改成ide<br />\r\numake ide visual-studio-code",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e 89.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1-03-24T15:58:48"
}
] | [] | 微软令人意外地发布了Visual Studio Code,并支持主要的桌面平台,当然包括linux。如果你是一名需要在ubuntu工作的web开发人员,你可以非常轻松的安装Visual Studio Code。 我将要使用Ubuntu Make来安装Visual Studio Code。Ubuntu Make,就是以前的Ubuntu开发者工具中心,是一个命令行工具,帮助用户快速安装各种开发工具、语言和IDE。也可以使用Ubuntu Make轻松安装Android Studio 和其他IDE,如Eclipse。本文将展示如何在Ubuntu中使用Ubuntu Make安装Visual Studio Code。(译注:也可以直接去微软官网下载安装包) 安装微软Visual Stu | 2015-05-11T08:20:00 | 2015-05-11T08:20:00 | 5,423 | /article-5423-1.html | 
微软令人意外地[发布了Visual Studio Code](/article-5376-1.html),并支持主要的桌面平台,当然包括linux。如果你是一名需要在ubuntu工作的web开发人员,你可以**非常轻松的安装Visual Studio Code**。
我将要使用[Ubuntu Make](https://wiki.ubuntu.com/ubuntu-make)来安装Visual Studio Code。Ubuntu Make,就是以前的Ubuntu开发者工具中心,是一个命令行工具,帮助用户快速安装各种开发工具、语言和IDE。也可以使用Ubuntu Make轻松[安装Android Studio](http://itsfoss.com/install-android-studio-ubuntu-linux/) 和其他IDE,如Eclipse。本文将展示**如何在Ubuntu中使用Ubuntu Make安装Visual Studio Code**。(译注:也可以直接去微软官网下载安装包)
### 安装微软Visual Studio Code
开始之前,首先需要安装Ubuntu Make。虽然Ubuntu Make存在Ubuntu15.04官方库中,**但是需要Ubuntu Make 0.7以上版本才能安装Visual Studio**。所以,需要通过官方PPA更新到最新的Ubuntu Make。此PPA支持Ubuntu 14.04, 14.10 和 15.04。
注意,**仅支持64位版本**。
打开终端,使用下列命令,通过官方PPA来安装Ubuntu Make: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ubuntu-desktop/ubuntu-make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ubuntu-make
```
安装Ubuntu Make完后,接着使用下列命令安装Visual Studio Code:
```
umake web visual-studio-code
```
安装过程中,将会询问安装路径,如下图:

在抛出一堆要求和条件后,它会询问你是否确认安装Visual Studio Code。输入‘a’来确定:

确定之后,安装程序会开始下载并安装。安装完成后,你可以发现Visual Studio Code 图标已经出现在了Unity启动器上。点击图标开始运行!下图是Ubuntu 15.04 Unity的截图:

### 卸载Visual Studio Code
卸载Visual Studio Code,同样使用Ubuntu Make命令。如下:
```
umake web visual-studio-code --remove
```
如果你不打算使用Ubuntu Make,也可以通过微软官方下载安装文件。
* [下载Visual Studio Code Linux版](https://code.visualstudio.com/Download)
怎样!是不是超级简单就可以安装Visual Studio Code,这都归功于Ubuntu Make。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到你。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给我留言。
---
via: <http://itsfoss.com/install-visual-studio-code-ubuntu/>
作者:[Abhishek](http://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译者:[Vic020/VicYu](http://vicyu.ne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使用Vault安全的存储密码和API密钥 | Aun Raza | http://linoxide.com/how-tos/secure-secret-store-vault/ | Vault是用来安全的获取秘密信息的工具,它可以保存密码、API密钥、证书等信息。Vault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来访问秘密信息,其具有健壮的访问控制机制和丰富的事件日志。 对关键信息的授权访问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尤其是当有许多用户角色,并且用户请求不同的关键信息时,例如用不同权限登录数据库的登录配置,用于外部服务的API密钥,SOA通信的证书等。当保密信息由不同的平台进行管理,并使用一些自定义的配置时,情况变得更糟,因此,安全的存储、管理审计日志几乎是不可能的。但Vault为这种复杂情况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突出特点 数据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0/225346geeym2zywo8w22gi.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0/225346geeym2zywo8w22gi.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wwy-hust | false | [
"Vault",
"密码"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7297,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Vault是用来安全的获取秘密信息的工具,它可以保存密码、API密钥、证书等信息。Vault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来访问秘密信息,其具有健壮的访问控制机制和丰富的事件日志。 对关键信息的授权访问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尤其是当有许多用户角色,并且用户请求不同的关键信息时,例如用不同权限登录数据库的登录配置,用于外部服务的API密钥,SOA通信的证书等。当保密信息由不同的平台进行管理,并使用一些自定义的配置时,情况变得更糟,因此,安全的存储、管理审计日志几乎是不可能的。但Vault为这种复杂情况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突出特点 数据 | 2015-05-11T10:48:00 | 2015-05-11T10:48:00 | 5,424 | /article-5424-1.html | Vault是用来安全的获取秘密信息的工具,它可以保存密码、API密钥、证书等信息。Vault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接口来访问秘密信息,其具有健壮的访问控制机制和丰富的事件日志。
对关键信息的授权访问是一个困难的问题,尤其是当有许多用户角色,并且用户请求不同的关键信息时,例如用不同权限登录数据库的登录配置,用于外部服务的API密钥,SOA通信的证书等。当保密信息由不同的平台进行管理,并使用一些自定义的配置时,情况变得更糟,因此,安全的存储、管理审计日志几乎是不可能的。但Vault为这种复杂情况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 突出特点
**数据加密**:Vault能够在不存储数据的情况下对数据进行加密、解密。开发者们便可以存储加密后的数据而无需开发自己的加密技术,Vault还允许安全团队自定义安全参数。
**安全密码存储**:Vault在将秘密信息(API密钥、密码、证书)存储到持久化存储之前对数据进行加密。因此,如果有人偶尔拿到了存储的数据,这也没有任何意义,除非加密后的信息能被解密。
**动态密码**:Vault可以随时为AWS、SQL数据库等类似的系统产生密码。比如,如果应用需要访问AWS S3 桶,它向Vault请求AWS密钥对,Vault将给出带有租期的所需秘密信息。一旦租用期过期,这个秘密信息就不再存储。
**租赁和更新**:Vault给出的秘密信息带有租期,一旦租用期过期,它便立刻收回秘密信息,如果应用仍需要该秘密信息,则可以通过API更新租用期。
**撤销**:在租用期到期之前,Vault可以撤销一个秘密信息或者一个秘密信息树。
### 安装Vault
有两种方式来安装使用Vault。
**1. 预编译的Vault二进制** 能用于所有的Linux发行版,下载地址如下,下载之后,解压并将它放在系统PATH路径下,以方便调用。
* [下载预编译的二进制 Vault (32-bit)](https://dl.bintray.com/mitchellh/vault/vault_0.1.0_linux_386.zip)
* [下载预编译的二进制 Vault (64-bit)](https://dl.bintray.com/mitchellh/vault/vault_0.1.0_linux_amd64.zip)
* [下载预编译的二进制 Vault (ARM)](https://dl.bintray.com/mitchellh/vault/vault_0.1.0_linux_arm.zip)

*下载相应的预编译的Vault二进制版本。*

*解压下载到本地的二进制版本。*
祝贺你!您现在可以使用Vault了。

**2. 从源代码编译**是另一种在系统中安装Vault的方式。在安装Vault之前需要安装GO和GIT。
在 **Redhat系统中安装GO** 使用下面的指令:
```
sudo yum install go
```
在 **Debin系统中安装GO** 使用下面的指令:
```
sudo apt-get install golang
```
或者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gophers/go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golang-stable
```
在 **Redhat系统中安装GIT** 使用下面的命令:
```
sudo yum install git
```
在 **Debian系统中安装GIT** 使用下面的命令:
```
sudo apt-get install git
```
一旦GO和GIT都已被安装好,我们便可以开始从源码编译安装Vault。
>
> 将下列的Vault仓库拷贝至GOPATH
>
>
>
```
https://github.com/hashicorp/vault
```
>
> 测试下面的文件是否存在,如果它不存在,那么Vault没有被克隆到合适的路径。
>
>
>
```
$GOPATH/src/github.com/hashicorp/vault/main.go
```
>
> 执行下面的指令来编译Vault,并将二进制文件放到系统bin目录下。
>
>
>
```
make dev
```

### 一份Vault入门教程
我们已经编制了一份Vault的官方交互式教程,并带有它在SSH上的输出信息。
**概述**
这份教程包括下列步骤:
* 初始化并启封您的Vault
* 在Vault中对您的请求授权
* 读写秘密信息
* 密封您的Vault
#### **初始化您的Vault**
首先,我们需要为您初始化一个Vault的工作实例。在初始化过程中,您可以配置Vault的密封行为。简单起见,现在使用一个启封密钥来初始化Vault,命令如下:
```
vault init -key-shares=1 -key-threshold=1
```
您会注意到Vault在这里输出了几个密钥。不要清除您的终端,这些密钥在后面的步骤中会使用到。

#### **启封您的Vault**
当一个Vault服务器启动时,它是密封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Vault被配置为知道物理存储在哪里及如何存取它,但不知道如何对其进行解密。Vault使用加密密钥来加密数据。这个密钥由"主密钥"加密,主密钥不保存。解密主密钥需要入口密钥。在这个例子中,我们使用了一个入口密钥来解密这个主密钥。
```
vault unseal <key 1>
```

#### **为您的请求授权**
在执行任何操作之前,连接的客户端必须是被授权的。授权的过程是检验一个人或者机器是否如其所申明的那样具有正确的身份。这个身份用在向Vault发送请求时。为简单起见,我们将使用在步骤2中生成的root令牌,这个信息可以回滚终端屏幕看到。使用一个客户端令牌进行授权:
```
vault auth <root token>
```

#### **读写保密信息**
现在Vault已经被设置妥当,我们可以开始读写默认挂载的秘密后端里面的秘密信息了。写在Vault中的秘密信息首先被加密,然后被写入后端存储中。后端存储机制绝不会看到未加密的信息,并且也没有在Vault之外解密的需要。
```
vault write secret/hello value=world
```
当然,您接下来便可以读这个保密信息了:
```
vault read secret/hello
```

#### **密封您的Vault**
还有一个用I来密封Vault的API。它将丢掉现在的加密密钥并需要另一个启封过程来恢复它。密封仅需要一个拥有root权限的操作者。这是一种罕见的"打破玻璃过程"的典型部分。
这种方式中,如果检测到一个入侵,Vault数据将会立刻被锁住,以便最小化损失。如果不能访问到主密钥碎片的话,就不能再次获取数据。
```
vault seal
```

这便是入门教程的结尾。
### 总结
Vault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应用,它提供了一个可靠且安全的存储关键信息的方式。另外,它在存储前加密关键信息、审计日志维护、以租期的方式获取秘密信息,且一旦租用期过期它将立刻收回秘密信息。Vault是平台无关的,并且可以免费下载和安装。要发掘Vault的更多信息,请访问其[官方网站](https://vaultproject.io/)。
---
via: <http://linoxide.com/how-tos/secure-secret-store-vault/>
作者:[Aun Raza](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rz/) 译者:[wwy-hust](https://github.com/wwy-hus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两种方式创建你自己的 Docker 基本映像 | Arun Pyasi |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2-ways-create-docker-base-image/ | 欢迎大家,今天我们学习一下 docker 基本映像以及如何构建我们自己的 docker 基本映像。Docker 是一个开源项目,提供了一个可以打包、装载和运行任何应用的轻量级容器的开放平台。它没有语言支持、框架和打包系统的限制,从小型的家用电脑到高端服务器,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运行。这使它们可以不依赖于特定软件栈和供应商,像一块块积木一样部署和扩展网络应用、数据库和后端服务。 Docker 映像是不可更改的只读层。Docker 使用 Union File System 在只读文件系统上增加可读写的文件系统,但所有更改都发生在最顶层的可写层,而其下的只读映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1/144443z73a10fo00aafra0.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1/144443z73a10fo00aafra0.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Docker",
"镜像"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37181,
"commentnum": 2,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3.125.196.126",
"message": "sudo debootstrap trusty trusty > /dev/null<br />\r\n这个指令验证过了么?貌似是特定配置环境下的吧,本地无效啊",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UC Browser 10.6|Android 4.3 用户",
"date": "2015-09-26T00:24:01"
},
{
"postip": "36.251.248.178",
"message": "想请问一下,要自己把本地的android的iso文件,转换成docker镜像要怎么弄啊。",
"username": "来自福建泉州的 Chrome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7-06T15:38:28"
}
] | [] | 欢迎大家,今天我们学习一下 docker 基本映像以及如何构建我们自己的 docker 基本映像。Docker 是一个开源项目,提供了一个可以打包、装载和运行任何应用的轻量级容器的开放平台。它没有语言支持、框架和打包系统的限制,从小型的家用电脑到高端服务器,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运行。这使它们可以不依赖于特定软件栈和供应商,像一块块积木一样部署和扩展网络应用、数据库和后端服务。 Docker 映像是不可更改的只读层。Docker 使用 Union File System 在只读文件系统上增加可读写的文件系统,但所有更改都发生在最顶层的可写层,而其下的只读映 | 2015-05-11T14:44:40 | 2015-05-11T14:44:40 | 5,427 | /article-5427-1.html | 欢迎大家,今天我们学习一下 docker 基本映像以及如何构建我们自己的 docker 基本映像。[Docker](https://www.docker.com/) 是一个开源项目,提供了一个可以打包、装载和运行任何应用的轻量级容器的开放平台。它没有语言支持、框架和打包系统的限制,从小型的家用电脑到高端服务器,在何时何地都可以运行。这使它们可以不依赖于特定软件栈和供应商,像一块块积木一样部署和扩展网络应用、数据库和后端服务。
Docker 映像是不可更改的只读层。Docker 使用 **Union File System** 在只读文件系统上增加可读写的文件系统,但所有更改都发生在最顶层的可写层,而其下的只读映像上的原始文件仍然不会改变。由于映像不会改变,也就没有状态。基本映像是没有父类的那些映像。Docker 基本映像主要的好处是它允许我们有一个独立运行的 Linux 操作系统。

下面是我们如何可以创建自定义的基本映像的方式。
### 1. 使用 Tar 创建 Docker 基本映像
我们可以使用 tar 构建我们自己的基本映像,我们从一个运行中的 Linux 发行版开始,将其打包为基本映像。这过程可能会有些不同,它取决于我们打算构建的发行版。在 Debian 发行版中,已经预带了 debootstrap。在开始下面的步骤之前,我们需要安装 debootstrap。debootstrap 用来获取构建基本系统需要的包。这里,我们构建基于 Ubuntu 14.04 "Trusty" 的映像。要完成这些,我们需要在终端或者 shell 中运行以下命令。
```
$ sudo debootstrap trusty trusty > /dev/null
$ sudo tar -C trusty -c . | sudo docker import - trusty
```

上面的命令为当前文件夹创建了一个 tar 文件并输出到标准输出中,"docker import - trusty" 通过管道从标准输入中获取这个 tar 文件并根据它创建一个名为 trusty 的基本映像。然后,如下所示,我们将运行映像内部的一条测试命令。
```
$ docker run trusty cat /etc/lsb-release
```
[Docker GitHub Repo](https://github.com/docker/docker/blob/master/contrib/mkimage-busybox.sh) 中有一些允许我们快速构建基本映像的事例脚本.
### 2. 使用Scratch构建基本映像
在 Docker registry 中,有一个被称为 Scratch 的使用空 tar 文件构建的特殊库:
```
$ tar cv --files-from /dev/null | docker import - scratch
```

我们可以使用这个映像构建新的小容器:
```
FROM scratch
ADD script.sh /usr/local/bin/run.sh
CMD ["/usr/local/bin/run.sh"]
```
上面的 Dockerfile 文件来自一个很小的映像。这里,它首先从一个完全空的文件系统开始,然后它复制新建的 /usr/local/bin/run.sh 为 script.sh ,然后运行脚本 /usr/local/bin/run.sh。
### 结尾
这这个教程中,我们学习了如何构建一个开箱即用的自定义 Docker 基本映像。构建一个 docker 基本映像是一个很简单的任务,因为这里有很多已经可用的包和脚本。如果我们想要在里面安装想要的东西,构建 docker 基本映像非常有用。如果有任何疑问,建议或者反馈,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写下来。非常感谢!享受吧 :-)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2-ways-create-docker-base-image/>
作者:[Arun Pyasi](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p/)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既然float不能表示所有的int,那为什么在类型转换时C++将int转换成float? | wintermute | 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28010565/why-does-c-promote-an-int-to-a-float-when-a-float-cannot-represent-all-int-val/28011249#28011249 | 问题: 代码如下: int i = 23; float f = 3.14; if (i == f) // 执行某段代码 编译器会将i转换成float类型,然后比较这两个float的大小,但是float能够表示所有的int吗?为什么没有将int和float转换成double类型进行比较呢? 回答: 在整型数的演变中,当int变成unsigned时,会丢掉负数部分(有趣的是,这样的话,0u -1就是对的了)。 和C语言中的大部分机制(在C++中得到继承)一样,就硬件操作而言,常见的算术转换应该简明易懂。C语言的发明者精通他们所使用机器上的汇编语言,他们编写的C语言对他们和像他们一样编写程序的人有直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1/151113i3lzgnfjk8jkxdwe.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1/151113i3lzgnfjk8jkxdwe.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KayGuoWhu | false | [
"浮点数"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7584,
"commentnum": 0,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问题: 代码如下: int i = 23; float f = 3.14; if (i == f) // 执行某段代码 编译器会将i转换成float类型,然后比较这两个float的大小,但是float能够表示所有的int吗?为什么没有将int和float转换成double类型进行比较呢? 回答: 在整型数的演变中,当int变成unsigned时,会丢掉负数部分(有趣的是,这样的话,0u -1就是对的了)。 和C语言中的大部分机制(在C++中得到继承)一样,就硬件操作而言,常见的算术转换应该简明易懂。C语言的发明者精通他们所使用机器上的汇编语言,他们编写的C语言对他们和像他们一样编写程序的人有直 | 2015-05-11T15:11:08 | 2015-05-11T15:11:08 | 5,428 | /article-5428-1.html | ### 问题:
代码如下:
```
int i = 23;
float f = 3.14;
if (i == f) // 执行某段代码
```
编译器会将i转换成float类型,然后比较这两个float的大小,但是float能够表示所有的int吗?为什么没有将int和float转换成double类型进行比较呢?

### 回答:
在整型数的演变中,当`int`变成`unsigned`时,会丢掉负数部分(有趣的是,这样的话,`0u < -1`就是对的了)。
和C语言中的大部分机制(在C++中得到继承)一样,就硬件操作而言,常见的算术转换应该简明易懂。C语言的发明者精通他们所使用机器上的汇编语言,他们编写的C语言对他们和像他们一样编写程序的人有直接的意义,直到使用汇编语言编写(诸如UNIX内核)的程序时。
现如今,一般来说,处理器并不具有混合类型的指令系统(如float和double相加、比较int和float,诸如此类),因为如果这样做造成芯片晶圆的巨大浪费——如果你想支持更多不同的类型,你不得不实现更多的操作码。然而,在实际中,你只有实现"add int to int"、"compare float to float"和"multiply unsigned with unsigned"等功能的常见指令,这使得优先进行算术转换变得很有必要——它们是指令系统中两种类型的映射关系,它们中的大部分很有用处。
从习惯编写低级别机器代码的编程人员的角度来说,如果有了混合类型,那么在一般情况下最有可能使用的汇编指令就是那些只需要进行最少类型转换的指令。其中,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浮点数的转换,特别是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当时C语言正在被开发,计算机运行速度很慢,而浮点数的计算是通过软件完成的,所以进行转换的成本很高。这拖慢了常用算术运算的转换开发——当时只有一种操作数实现了转换(这个例外就是long到unsigned int的转换,这种转换没有任何要求,在大部分机器上都可以进行。当然并不是全部,因为总有例外情况)。
所以,编写常用的算术转换是为了完成汇编程序员在大部分时间需要做的事情:即有两种不匹配的类型,将一种转换成另一种。这也就是汇编代码所做的事情,除非有特别原因需要进行其它类型转换。对于那些习惯编写汇编代码的人来说,除非是特殊需要,才会被迫去编写一种不同的类型转换。显然,这种情况下提出编写转换是很自然的事情。虽然,你可以简单地写成这样
```
if((double) i < (double) f)
```
顺便提一下,在这个问题中有趣的是,`unsigned`的优先级高于`int`,所以把`int`和`unsigned`进行比较时,最终进行的是unsigned类型的比较(开头提到的`0u < -1`就是这个道理)。我猜测这可能是在早些时候(计算机发展初期),当时的人们认为`unsigned`比`int`在所表示的数值范围上受到的限制更小:现在还不需要符号位,所以可以使用额外的位来表示更大的数值范围。如果你觉得`int`可能会溢出,那么就使用unsigned好了——在使用16位表示的ints时这个担心会更明显。
---
via: [stackoverflow](http://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28010565/why-does-c-promote-an-int-to-a-float-when-a-float-cannot-represent-all-int-val/28011249#28011249)
作者:[wintermute](http://stackoverflow.com/users/4301306/wintermute) 译者:[KayGuoWhu](https://github.com/KayGuoWhu)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监控 Linux 容器性能的命令行神器 | B N Poornima | http://linoxide.com/how-tos/monitor-linux-containers-performance/ | ctop是一个新的基于命令行的工具,它可用于在容器层级监控进程。容器通过利用控制器组(cgroup)的资源管理功能,提供了操作系统层级的虚拟化环境。该工具从cgroup收集与内存、CPU、块输入输出的相关数据,以及拥有者、开机时间等元数据,并以人性化的格式呈现给用户,这样就可以快速对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基于所获得的数据,它可以尝试推测下层的容器技术。ctop也有助于在低内存环境中检测出谁在消耗大量的内存。 功能 ctop的一些功能如下: 收集CPU、内存和块输入输出的度量值 收集与拥有者、容器技术和任务统计相关的信息 通过任意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1/155445sj0ir9xdtx3cwfr9.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1/155445sj0ir9xdtx3cwfr9.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GOLinux | false | [
"Docker",
"容器",
"ctop"
] | 容器与云 | {
"viewnum": 8091,
"commentnum": 1,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1.6.159.253",
"message": "容器周边设施正在不断完善中哈",
"username": "朩ダo○",
"date": "2015-05-11T17:55:02"
}
] | [] | ctop是一个新的基于命令行的工具,它可用于在容器层级监控进程。容器通过利用控制器组(cgroup)的资源管理功能,提供了操作系统层级的虚拟化环境。该工具从cgroup收集与内存、CPU、块输入输出的相关数据,以及拥有者、开机时间等元数据,并以人性化的格式呈现给用户,这样就可以快速对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基于所获得的数据,它可以尝试推测下层的容器技术。ctop也有助于在低内存环境中检测出谁在消耗大量的内存。 功能 ctop的一些功能如下: 收集CPU、内存和块输入输出的度量值 收集与拥有者、容器技术和任务统计相关的信息 通过任意 | 2015-05-11T15:54:43 | 2015-05-11T15:54:43 | 5,429 | /article-5429-1.html | ctop是一个新的基于命令行的工具,它可用于在容器层级监控进程。容器通过利用控制器组(cgroup)的资源管理功能,提供了操作系统层级的虚拟化环境。该工具从cgroup收集与内存、CPU、块输入输出的相关数据,以及拥有者、开机时间等元数据,并以人性化的格式呈现给用户,这样就可以快速对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基于所获得的数据,它可以尝试推测下层的容器技术。ctop也有助于在低内存环境中检测出谁在消耗大量的内存。
### 功能
ctop的一些功能如下:
* 收集CPU、内存和块输入输出的度量值
* 收集与拥有者、容器技术和任务统计相关的信息
* 通过任意栏对信息排序
* 以树状视图显示信息
* 折叠/展开cgroup树
* 选择并跟踪cgroup/容器
* 选择显示数据刷新的时间窗口
* 暂停刷新数据
* 检测基于systemd、Docker和LXC的容器
* 基于Docker和LXC的容器的高级特性
+ 打开/连接shell以进行深度诊断
+ 停止/杀死容器类型
### 安装
**ctop**是由Python写成的,因此,除了需要Python 2.6或其更高版本外(带有内建的光标支持),别无其它外部依赖。推荐使用Python的pip进行安装,如果还没有安装pip,请先安装,然后使用pip安装ctop。
*注意:本文样例来自Ubuntu(14.10)系统*
```
$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pip
```
使用pip安装ctop:
```
poornima@poornima-Lenovo:~$ sudo pip install ctop
[sudo] password for poornima:
Downloading/unpacking ctop
Downloading ctop-0.4.0.tar.gz
Running setup.py (path:/tmp/pip_build_root/ctop/setup.py) egg_info for package ctop
Installing collected packages: ctop
Running setup.py install for ctop
changing mode of build/scripts-2.7/ctop from 644 to 755
changing mode of /usr/local/bin/ctop to 755
Successfully installed ctop
Cleaning up...
```
如果不选择使用pip安装,你也可以使用wget直接从github安装:
```
poornima@poornima-Lenovo:~$ wget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yadutaf/ctop/master/cgroup_top.py -O ctop
--2015-04-29 19:32:53--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yadutaf/ctop/master/cgroup_top.py
Resolving raw.githubusercontent.com (raw.githubusercontent.com)... 199.27.78.133
Connecting to raw.githubusercontent.com (raw.githubusercontent.com)|199.27.78.133|:443... connected.
HTTP request sent, awaiting response... 200 OK Length: 27314 (27K) [text/plain]
Saving to: ctop
100%[======================================>] 27,314 --.-K/s in 0s
2015-04-29 19:32:59 (61.0 MB/s) - ctop saved [27314/27314]
```
---
```
poornima@poornima-Lenovo:~$ chmod +x ctop
```
如果cgroup-bin包没有安装,你可能会碰到一个错误消息,你可以通过安装需要的包来解决。
```
poornima@poornima-Lenovo:~$ ./ctop
[ERROR] Failed to locate cgroup mountpoints.
poornima@poornima-Lenovo:~$ sudo apt-get install cgroup-bin
```
下面是ctop的输出样例:

*ctop屏幕*
### 用法选项
```
ctop [--tree] [--refresh=] [--columns=] [--sort-col=] [--follow=] [--fold=, ...] ctop (-h | --help)
```
当你进入ctop屏幕,可使用上(↑)和下(↓)箭头键在容器间导航。点击某个容器就选定了该容器,按q或Ctrl+C退出该容器。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上面列出的那一堆选项究竟是怎么用的吧。
**-h / --help - 显示帮助信息**
```
poornima@poornima-Lenovo:~$ ctop -h
Usage: ctop [options]
Options:
-h, --help show this help message and exit
--tree show tree view by default
--refresh=REFRESH Refresh display every <seconds>
--follow=FOLLOW Follow cgroup path
--columns=COLUMNS List of optional columns to display. Always includes
'name'
--sort-col=SORT_COL Select column to sort by initially. Can be changed
dynamically.
```
**--tree - 显示容器的树形视图**
默认情况下,会显示列表视图
当你进入ctop窗口,你可以使用F5按钮在树状/列表视图间切换。
**--fold= - 在树形视图中折叠名为 <name> 的 cgroup 路径**
该选项需要与 --tree 选项组合使用。
例子: ctop --tree --fold=/user.slice

*'ctop --fold'的输出*
在ctop窗口中,使用+/-键来展开或折叠子cgroup。
注意:在写本文时,pip仓库中还没有最新版的ctop,还不支持命令行的‘--fold’选项
**--follow= - 跟踪/高亮 cgroup 路径**
例子: ctop --follow=/user.slice/user-1000.slice
正如你在下面屏幕中所见到的那样,带有“/user.slice/user-1000.slice”路径的cgroup被高亮显示,这让用户易于跟踪,就算显示位置变了也一样。

*'ctop --follow'的输出*
你也可以使用‘f’按钮来让高亮的行跟踪选定的容器。默认情况下,跟踪是关闭的。
**--refresh= - 按指定频率刷新显示,默认1秒**
这对于按每用户需求来显示改变刷新率时很有用。使用‘p’按钮可以暂停刷新并选择文本。
**--columns= - 限定只显示选定的列。'name' 需要是第一个字段,其后跟着其它字段。默认情况下,字段包括:owner, processes,memory, cpu-sys, cpu-user, blkio, cpu-time**
例子: ctop --columns=name,owner,type,memory

*'ctop --column'的输出*
**-sort-col= - 按指定的列排序。默认使用 cpu-user 排序**
例子: ctop --sort-col=blkio
如果有Docker和LXC支持的额外容器,跟踪选项也是可用的:
```
press 'a' - 接驳到终端输出
press 'e' - 打开容器中的一个 shell
press 's' - 停止容器 (SIGTERM)
press 'k' - 杀死容器 (SIGKILL)
```
目前 Jean-Tiare Le Bigot 还在积极开发 [ctop](https://github.com/yadutaf/ctop) 中,希望我们能在该工具中见到像本地 top 命令一样的特性 :-)
---
via: <http://linoxide.com/how-tos/monitor-linux-containers-performance/>
作者:[B N Poornima](http://linoxide.com/author/bnpoornima/) 译者:[GOLinux](https://github.com/GOLinu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iptraf:一个实用的TCP/UDP网络监控工具 | Enock Seth Nyamador | http://www.unixmen.com/iptraf-tcpudp-network-monitoring-utility/ | iptraf是一个基于ncurses的IP局域网监控器,用来生成包括TCP信息、UDP计数、ICMP和OSPF信息、以太网负载信息、节点状态信息、IP校验和错误等等统计数据。 它基于ncurses的用户界面可以使用户免于记忆繁琐的命令行开关。 特征 IP流量监控器,用来显示你的网络中的IP流量变化信息。包括TCP标识信息、包以及字节计数,ICMP细节,OSPF包类型。 简单的和详细的接口统计数据,包括IP、TCP、UDP、ICMP、非IP以及其他的IP包计数、IP校验和错误,接口活动、包大小计数。 TCP和UDP服务监控器,能够显示常见的TCP和UDP应用端口上发送的和接收的包的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1/223439m7jkjvfl6fevwtmf.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1/223439m7jkjvfl6fevwtmf.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DongShuaike | false | [
"iptraf"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25544,
"commentnum": 1,
"favtimes": 6,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9.2.0.98",
"message": "最近一次更新于10年前(http://iptraf.seul.org/)<br />\r\nIPTraf 3.0.0 - September 19, 2005",
"username": "kashu",
"date": "2015-05-12T13:41:30"
}
] | [] | iptraf是一个基于ncurses的IP局域网监控器,用来生成包括TCP信息、UDP计数、ICMP和OSPF信息、以太网负载信息、节点状态信息、IP校验和错误等等统计数据。 它基于ncurses的用户界面可以使用户免于记忆繁琐的命令行开关。 特征 IP流量监控器,用来显示你的网络中的IP流量变化信息。包括TCP标识信息、包以及字节计数,ICMP细节,OSPF包类型。 简单的和详细的接口统计数据,包括IP、TCP、UDP、ICMP、非IP以及其他的IP包计数、IP校验和错误,接口活动、包大小计数。 TCP和UDP服务监控器,能够显示常见的TCP和UDP应用端口上发送的和接收的包的 | 2015-05-12T07:33:00 | 2015-05-12T07:33:00 | 5,430 | /article-5430-1.html | [iptraf](http://iptraf.seul.org/about.html)是一个基于ncurses的IP局域网监控器,用来生成包括TCP信息、UDP计数、ICMP和OSPF信息、以太网负载信息、节点状态信息、IP校验和错误等等统计数据。
它基于ncurses的用户界面可以使用户免于记忆繁琐的命令行开关。
### 特征
* IP流量监控器,用来显示你的网络中的IP流量变化信息。包括TCP标识信息、包以及字节计数,ICMP细节,OSPF包类型。
* 简单的和详细的接口统计数据,包括IP、TCP、UDP、ICMP、非IP以及其他的IP包计数、IP校验和错误,接口活动、包大小计数。
* TCP和UDP服务监控器,能够显示常见的TCP和UDP应用端口上发送的和接收的包的数量。
* 局域网数据统计模块,能够发现在线的主机,并显示其上的数据活动统计信息。
* TCP、UDP、及其他协议的显示过滤器,允许你只查看感兴趣的流量。
* 日志功能。
* 支持以太网、FDDI、ISDN、SLIP、PPP以及本地回环接口类型。
* 利用Linux内核内置的原始套接字接口,允许它(指iptraf)能够用于各种支持的网卡上
* 全屏,菜单式驱动的操作。
### 安装方法
**Ubuntu以及其衍生版本**
```
sudo apt-get install iptraf
```
**Arch Linux以及其衍生版本**
```
sudo pacman -S iptra
```
**Fedora以及其衍生版本**
```
sudo yum install iptraf
```
### 用法
如果不加任何命令行选项地运行**iptraf**命令,程序将进入一种交互模式,通过主菜单可以访问多种功能。

简易的上手导航菜单。

选择要监控的接口。

接口**ppp0**处的流量。

试试吧!
---
via: <http://www.unixmen.com/iptraf-tcpudp-network-monitoring-utility/>
作者:[Enock Seth Nyamador](http://www.unixmen.com/author/seth/) 译者:[DongShuaike](https://github.com/DongShuaike)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一大波你可能不知道的 Linux 网络工具 | Bobbin Zachariah | http://linoxide.com/monitoring-2/network-monitoring-tools-linux/ | 如果要在你的系统上监控网络,那么使用命令行工具是非常实用的,并且对于 Linux 用户来说,有着许许多多现成的工具可以使用,如: nethogs, ntopng, nload, iftop, iptraf, bmon, slurm, tcptrack, cbm, netwatch, collectl, trafshow, cacti, etherape, ipband, jnettop, netspeed 以及 speedometer。 鉴于世上有着许多的 Linux 专家和开发者,显然还存在其他的网络监控工具,但在这篇教程中,我不打算将它们所有包括在内。 上面列出的工具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但归根结底,它们都做着监控网络流量的工作,只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例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2/145257j2fumafcy1nnh1hm.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2/145257j2fumafcy1nnh1hm.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FSSlc | true | [
"网络",
"监控"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34559,
"commentnum": 4,
"favtimes": 25,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7.32.216.13",
"message": "centos上yum下不到",
"username": "struggling-",
"date": "2015-05-13T09:41:48"
},
{
"postip": "61.148.244.128",
"message": "最多只能说监测,其实一点控制功能都没提到",
"username": "来自 - 北京 的 Firefox 用户",
"date": "2015-05-13T10:13:12"
},
{
"postip": "223.72.64.178",
"message": "下nethogs,除了firefox识别出来了,其他都是出来一堆pid都是?权限还是root,想请问下有人知道怎么回事吗?",
"username": "来自 - 北京 的 Firefox/Linux 用户",
"date": "2015-05-13T23:57:39"
},
{
"postip": "117.169.214.128",
"message": "CentOS默认源里面有这几个:<br />\r\nyum install iotop iptraf dstat<br />\r\n<br />\r\nss -tunap | col 或 ss -tunap | column -t<br />\r\nnetstat -tunape | col 或 netstat -tunape | column -t<br />\r\nvmstat -w 1<br />\r\ndstat -lcdnmspyt -N eth0",
"username": "kashu",
"date": "2015-06-07T14:10:22"
}
] | [
{
"raid": 5461,
"displayorder": 0
}
] | 如果要在你的系统上监控网络,那么使用命令行工具是非常实用的,并且对于 Linux 用户来说,有着许许多多现成的工具可以使用,如: nethogs, ntopng, nload, iftop, iptraf, bmon, slurm, tcptrack, cbm, netwatch, collectl, trafshow, cacti, etherape, ipband, jnettop, netspeed 以及 speedometer。 鉴于世上有着许多的 Linux 专家和开发者,显然还存在其他的网络监控工具,但在这篇教程中,我不打算将它们所有包括在内。 上面列出的工具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但归根结底,它们都做着监控网络流量的工作,只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例 | 2015-05-12T14:52:00 | 2015-05-12T14:52:00 | 5,435 | /article-5435-1.html | 如果要在你的系统上监控网络,那么使用命令行工具是非常实用的,并且对于 Linux 用户来说,有着许许多多现成的工具可以使用,如: nethogs, ntopng, nload, iftop, iptraf, bmon, slurm, tcptrack, cbm, netwatch, collectl, trafshow, cacti, etherape, ipband, jnettop, netspeed 以及 speedometer。
鉴于世上有着许多的 Linux 专家和开发者,显然还存在其他的网络监控工具,但在这篇教程中,我不打算将它们所有包括在内。
上面列出的工具都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但归根结底,它们都做着监控网络流量的工作,只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例如 nethogs 可以被用来展示每个进程的带宽使用情况,以防你想知道究竟是哪个应用在消耗了你的整个网络资源; iftop 可以被用来展示每个套接字连接的带宽使用情况,而像 nload 这类的工具可以帮助你得到有关整个带宽的信息。
### 1) nethogs
nethogs 是一个免费的工具,当要查找哪个 PID (注:即 process identifier,进程 ID) 给你的网络流量带来了麻烦时,它是非常方便的。它按每个进程来分组带宽,而不是像大多数的工具那样按照每个协议或每个子网来划分流量。它功能丰富,同时支持 IPv4 和 IPv6,并且我认为,若你想在你的 Linux 主机上确定哪个程序正消耗着你的全部带宽,它是来做这件事的最佳的程序。
一个 Linux 用户可以使用 **nethogs** 来显示每个进程的 TCP 下载和上传速率,可以使用命令 **nethogs eth0** 来监控一个指定的设备,上面的 eth0 是那个你想获取信息的设备的名称,你还可以得到有关正在传输的数据的传输速率信息。
对我而言, nethogs 是非常容易使用的,或许是因为我非常喜欢它,以至于我总是在我的 Ubuntu 12.04 LTS 机器中使用它来监控我的网络带宽。
例如要想使用混杂模式来嗅探,可以像下面展示的命令那样使用选项 -p:
```
nethogs -p wlan0
```
假如你想更多地了解 nethogs 并深入探索它,那么请毫不犹豫地阅读我们做的关于这个网络带宽监控工具的整个教程。
(LCTT 译注:关于 nethogs 的更多信息可以参考:</article-2808-1.html> )
### 2) nload
nload 是一个控制台应用,可以被用来实时地监控网络流量和带宽使用情况,它还通过提供两个简单易懂的图表来对流量进行可视化。这个绝妙的网络监控工具还可以在监控过程中切换被监控的设备,而这可以通过按左右箭头来完成。

正如你在上面的截图中所看到的那样,由 nload 提供的图表是非常容易理解的。nload 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也展示了诸如被传输数据的总量和最小/最大网络速率等信息。
而更酷的是你只需要直接运行 nload 这个工具就行,这个命令是非常的短小且易记的:
```
nload
```
我很确信的是:我们关于如何使用 nload 的详细教程将帮助到新的 Linux 用户,甚至可以帮助那些正寻找关于 nload 信息的老手。
(LCTT 译注:关于 nload 的更新信息可以参考:</article-5114-1.html> )
### 3) slurm
slurm 是另一个 Linux 网络负载监控工具,它以一个不错的 ASCII 图来显示结果,它还支持许多按键用以交互,例如 **c** 用来切换到经典模式, **s** 切换到分图模式, **r** 用来重绘屏幕, **L** 用来启用 TX/RX 灯(注:TX,发送流量;RX,接收流量) ,**m** 用来在经典分图模式和大图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q** 退出 slurm。

在网络负载监控工具 slurm 中,还有许多其它的按键可用,你可以很容易地使用下面的命令在 man 手册中学习它们。
```
man slurm
```
slurm 在 Ubuntu 和 Debian 的官方软件仓库中可以找到,所以使用这些发行版本的用户可以像下面展示的那样,使用 apt-get 安装命令来轻松地下载它:
```
sudo apt-get install slurm
```
我们已经在一个[教程](http://linoxide.com/ubuntu-how-to/monitor-network-load-slurm-tool/)中对 slurm 的使用做了介绍,不要忘记和其它使用 Linux 的朋友分享这些知识。
### 4) iftop
当你想显示连接到网卡上的各个主机的带宽使用情况时,iftop 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根据 man 手册,**iftop** 在一个指定的接口或在它可以找到的第一个接口(假如没有任何特殊情况,它应该是一个对外的接口)上监听网络流量,并且展示出一个表格来显示当前的一对主机间的带宽使用情况。
通过在虚拟终端中使用下面的命令,Ubuntu 和 Debian 用户可以在他们的机器中轻易地安装 iftop:
```
sudo apt-get install iftop
```
在你的机器上,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通过 yum 来安装 iftop:
```
yum -y install iftop
```
(LCTT 译注:关于 nload 的更多信息请参考:</article-1843-1.html> )
### 5) collectl
collectl 可以被用来收集描述当前系统状态的数据,并且它支持如下两种模式:
* 记录模式
* 回放模式
**记录模式** 允许从一个正在运行的系统中读取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要么显示在终端中,要么写入一个或多个文件或一个套接字中。
**回放模式**
根据 man 手册,在这种模式下,数据从一个或多个由记录模式生成的数据文件中读取。
Ubuntu 和 Debian 用户可以在他们的机器上使用他们默认的包管理器来安装 colletcl。下面的命令将为他们做这个工作:
```
sudo apt-get install collectl
```
还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来安装 collectl, 因为对于这些发行版本(注:这里指的是用 yum 作为包管理器的发行版本),在它们官方的软件仓库中也含有 collectl:
```
yum install collectl
```
(LCTT 译注:关于 collectl 的更多信息请参考: </article-3154-1.html> )
### 6) Netstat
Netstat 是一个用来监控**传入和传出的网络数据包统计数据**的接口统计数据命令行工具。它会显示 TCP 连接 (包括上传和下行),路由表,及一系列的网络接口(网卡或者SDN接口)和网络协议统计数据。
Ubuntu 和 Debian 用户可以在他们的机器上使用默认的包管理器来安装 netstat。Netsta 软件被包括在 net-tools 软件包中,并可以在 shell 或虚拟终端中运行下面的命令来安装它:
```
sudo apt-get install net-tools
```
CentOS, Fedora, RHEL 用户可以在他们的机器上使用默认的包管理器来安装 netstat。Netstat 软件被包括在 net-tools 软件包中,并可以在 shell 或虚拟终端中运行下面的命令来安装它:
```
yum install net-tools
```
运行下面的命令使用 Netstat 来轻松地监控网络数据包统计数据:
```
netstat
```

更多的关于 netstat 的信息,我们可以简单地在 shell 或终端中键入 man netstat 来了解:
```
man netstat
```

(LCTT 译注:关于 netstat 的更多信息请参考:</article-2434-1.html> )
### 7) Netload
netload 命令只展示一个关于当前网络荷载和自从程序运行之后传输数据总的字节数目的简要报告,它没有更多的功能。它是 netdiag 软件的一部分。
我们可以在 fedora 中使用 yum 来安装 Netload,因为它在 fedora 的默认软件仓库中。但假如你运行的是 CentOS 或 RHEL,则我们需要安装 [rpmforge 软件仓库](http://pkgs.org/centos-7/repoforge-x86_64/netwatch-1.0c-1.el7.rf.x86_64.rpm.html)。
```
# yum install netdiag
```
Netload 是默认仓库中 netdiag 的一部分,我们可以轻易地使用下面的命令来利用 **apt** 包管理器安装 **netdiag**:
```
$ sudo apt-get install netdiag
```
为了运行 netload,我们需要确保选择了一个正在工作的网络接口的名称,如 eth0, eh1, wlan0, mon0等,然后在 shell 或虚拟终端中运行下面的命令:
```
$ netload wlan2
```
注意: 请将上面的 wlan2 替换为你想使用的网络接口名称,假如你想通过扫描了解你的网络接口名称,可以在一个虚拟终端或 shell 中运行 `ip link show` 命令。
### 8) Nagios
Nagios 是一个领先且功能强大的开源监控系统,它使得网络或系统管理员可以在服务器的各种问题影响到服务器的主要事务之前,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 有了 Nagios 系统,管理员便可以在一个单一的窗口中监控远程的 Linux 、Windows 系统、交换机、路由器和打印机等。它会显示出重要的警告并指出在你的网络或服务器中是否出现某些故障,这可以间接地帮助你在问题发生前就着手执行补救行动。
Nagios 有一个 web 界面,其中有一个图形化的活动监视器。通过浏览网页 http://localhost/nagios/ 或 http://localhost/nagios3/ 便可以登录到这个 web 界面。假如你在远程的机器上进行操作,请使用你的 IP 地址来替换 localhost,然后键入用户名和密码,我们便会看到如下图所展示的信息:

(LCTT 译注:关于 Nagios 的更多信息请参考:</article-2436-1.html> )
### 9) EtherApe
EtherApe 是一个针对 Unix 的图形化网络监控工具,它仿照了 etherman 软件。它支持链路层、IP 和 TCP 等模式,并支持以太网, FDDI, 令牌环, ISDN, PPP, SLIP 及 WLAN 设备等接口,以及一些封装格式。主机和连接随着流量和协议而改变其尺寸和颜色。它可以过滤要展示的流量,并可从一个文件或运行的网络中读取数据包。
在 CentOS、Fedora、RHEL 等 Linux 发行版本中安装 etherape 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在它们的官方软件仓库中就可以找到 etherape。我们可以像下面展示的命令那样使用 yum 包管理器来安装它:
```
yum install etherape
```
我们也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在 Ubuntu、Debian 及它们的衍生发行版本中使用 **apt** 包管理器来安装 EtherApe :
```
sudo apt-get install etherape
```
在 EtherApe 安装到你的系统之后,我们需要像下面那样以 root 权限来运行 etherape:
```
sudo etherape
```
然后, **etherape** 的 **图形用户界面** 便会被执行。接着,在菜单上面的 **捕捉** 选项下,我们可以选择 **模式**(IP,链路层,TCP) 和 **接口**。一切设定完毕后,我们需要点击 **开始** 按钮。接着我们便会看到类似下面截图的东西:

### 10) tcpflow
tcpflow 是一个命令行工具,它可以捕捉 TCP 连接(流)的部分传输数据,并以一种方便协议分析或除错的方式来存储数据。它重构了实际的数据流并将每个流存储在不同的文件中,以备日后的分析。它能识别 TCP 序列号并可以正确地重构数据流,不管是在重发还是乱序发送状态下。
通过 **apt** 包管理器在 Ubuntu 、Debian 系统中安装 tcpflow 是很容易的,因为默认情况下在官方软件仓库中可以找到它。
```
$ sudo apt-get install tcpflow
```
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通过 **yum** 包管理器在 Fedora 、CentOS 、RHEL 及它们的衍生发行版本中安装 tcpflow:
```
# yum install tcpflow
```
假如在软件仓库中没有找到它或不能通过 yum 包管理器来安装它,则我们需要像下面展示的那样从 **<http://pkgs.repoforge.org/tcpflow/>** 上手动安装它:
假如你运行 64 位的 PC:
```
# yum install --nogpgcheck http://pkgs.repoforge.org/tcpflow/tcpflow-0.21-1.2.el6.rf.x86_64.rpm
```
假如你运行 32 位的 PC:
```
# yum install --nogpgcheck http://pkgs.repoforge.org/tcpflow/tcpflow-0.21-1.2.el6.rf.i686.rpm
```
我们可以使用 tcpflow 来捕捉全部或部分 tcp 流量,并以一种简单的方式把它们写到一个可读的文件中。下面的命令就可以完成这个事情,但我们需要在一个空目录中运行下面的命令,因为它将创建诸如 x.x.x.x.y-a.a.a.a.z 格式的文件,运行之后,只需按 Ctrl-C 便可停止这个命令。
```
$ sudo tcpflow -i eth0 port 8000
```
注意:请将上面的 eth0 替换为你想捕捉的网卡接口名称。
### 11) IPTraf
[IPTraf](http://iptraf.seul.org/) 是一个针对 Linux 平台的基于控制台的网络统计应用。它生成一系列的图形,如 TCP 连接的包/字节计数、接口信息和活动指示器、 TCP/UDP 流量故障以及局域网内设备的包/字节计数。
在默认的软件仓库中可以找到 IPTraf,所以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通过 **apt** 包管理器轻松地安装 IPTraf:
```
$ sudo apt-get install iptraf
```
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通过 **yum** 包管理器轻松地安装 IPTraf:
```
# yum install iptraf
```
我们需要以管理员权限来运行 IPTraf,并带有一个有效的网络接口名。这里,我们的网络接口名为 wlan2,所以我们使用 wlan2 来作为参数:
```
$ sudo iptraf wlan2
```

开始通常的网络接口统计,键入:
```
# iptraf -g
```
查看接口 eth0 的详细统计信息,使用:
```
# iptraf -d eth0
```
查看接口 eth0 的 TCP 和 UDP 监控信息,使用:
```
# iptraf -z eth0
```
查看接口 eth0 的包的大小和数目,使用:
```
# iptraf -z eth0
```
注意:请将上面的 eth0 替换为你的接口名称。你可以通过运行`ip link show`命令来检查你的接口。
(LCTT 译注:关于 iptraf 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考:</article-5430-1.html> )
### 12) Speedometer
Speedometer 是一个小巧且简单的工具,它只用来绘出一幅包含有通过某个给定端口的上行、下行流量的好看的图。
在默认的软件仓库中可以找到 Speedometer ,所以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通过 **yum** 包管理器轻松地安装 Speedometer:
```
# yum install speedometer
```
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通过 **apt** 包管理器轻松地安装 Speedometer:
```
$ sudo apt-get install speedometer
```
Speedometer 可以简单地通过在 shell 或虚拟终端中执行下面的命令来运行:
```
$ speedometer -r wlan2 -t wlan2
```

注:请将上面的 wlan2 替换为你想要使用的网络接口名称。
### 13) Netwatch
Netwatch 是 netdiag 工具集里的一部分,它也显示当前主机和其他远程主机的连接情况,以及在每个连接中数据传输的速率。
我们可以使用 yum 在 fedora 中安装 Netwatch,因为它在 fedora 的默认软件仓库中。但若你运行着 CentOS 或 RHEL , 我们需要安装 [rpmforge 软件仓库](http://pkgs.org/centos-7/repoforge-x86_64/netwatch-1.0c-1.el7.rf.x86_64.rpm.html)。
```
# yum install netwatch
```
Netwatch 是 netdiag 的一部分,可以在默认的软件仓库中找到,所以我们可以轻松地使用下面的命令来利用 **apt** 包管理器安装 **netdiag**:
```
$ sudo apt-get install netdiag
```
为了运行 netwatch, 我们需要在虚拟终端或 shell 中执行下面的命令:
```
$ sudo netwatch -e wlan2 -nt
```

注意: 请将上面的 wlan2 替换为你想使用的网络接口名称,假如你想通过扫描了解你的网络接口名称,可以在一个虚拟终端或 shell 中运行 `ip link show` 命令。
### 14) Trafshow
Trafshow 同 netwatch 和 pktstat 一样,可以报告当前活动的连接里使用的协议和每个连接中数据传输的速率。它可以使用 pcap 类型的过滤器来筛选出特定的连接。
我们可以使用 yum 在 fedora 中安装 trafshow ,因为它在 fedora 的默认软件仓库中。但若你正运行着 CentOS 或 RHEL , 我们需要安装 [rpmforge 软件仓库](http://pkgs.org/centos-6/epel-x86_64/trafshow-5.2.3-6.el6.x86_64.rpm.html)。
```
# yum install trafshow
```
Trafshow 在默认仓库中可以找到,所以我们可以轻松地使用下面的命令来利用 **apt** 包管理器安装它:
```
$ sudo apt-get install trafshow
```
为了使用 trafshow 来执行监控任务,我们需要在虚拟终端或 shell 中执行下面的命令:
```
$ sudo trafshow -i wlan2
```

为了专门监控 tcp 连接,如下面一样添加上 tcp 参数:
```
$ sudo trafshow -i wlan2 tcp
```

注意: 请将上面的 wlan2 替换为你想使用的网络接口名称,假如你想通过扫描了解你的网络接口名称,可以在一个虚拟终端或 shell 中运行 `ip link show` 命令。
### 15) Vnstat
与大多数的其他工具相比,Vnstat 有一点不同。实际上它运行着一个后台服务或守护进程,并时刻记录着传输数据的大小。另外,它可以被用来生成一个网络使用历史记录的报告。
我们需要开启 EPEL 软件仓库,然后运行 **yum** 包管理器来安装 vnstat。
```
# yum install vnstat
```
Vnstat 在默认软件仓库中可以找到,所以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运行 **apt** 包管理器来安装它:
```
$ sudo apt-get install vnstat
```
不带有任何选项运行 vnstat 将简单地展示出从该守护进程运行后数据传输的总量。
```
$ vnstat
```

为了实时地监控带宽使用情况,使用 ‘-l’ 选项(live 模式)。然后它将以一种非常精确的方式来展示上行和下行数据所使用的带宽总量,但不会显示任何有关主机连接或进程的内部细节。
```
$ vnstat -l
```

完成了上面的步骤后,按 Ctrl-C 来停止,这将会得到如下类型的输出:

### 16) tcptrack
[tcptrack](http://linux.die.net/man/1/tcptrack) 可以展示 TCP 连接的状态,它在一个给定的网络端口上进行监听。tcptrack 监控它们的状态并展示出排序且不断更新的列表,包括来源/目标地址、带宽使用情况等信息,这与 **top** 命令的输出非常类似 。
鉴于 tcptrack 在软件仓库中,我们可以轻松地在 Debian、Ubuntu 系统中从软件仓库使用 **apt** 包管理器来安装 tcptrack。为此,我们需要在 shell 或虚拟终端中执行下面的命令:
```
$ sudo apt-get install tcptrack
```
我们可以通过 yum 在 fedora 中安装它,因为它在 fedora 的默认软件仓库中。但若你运行着 CentOS 或 RHEL 系统,我们需要安装 [rpmforge 软件仓库](http://pkgs.org/centos-6/repoforge-x86_64/tcptrack-1.4.0-1.el6.rf.x86_64.rpm.html)。为此,我们需要运行下面的命令:
```
# wget http://apt.sw.be/redhat/el6/en/x86_64/rpmforge/RPMS/rpmforge-release-0.5.3-1.el6.rf.x86_64.rpm
# rpm -Uvh rpmforge-release*rpm
# yum install tcptrack
```
注:这里我们下载了 rpmforge-release 的当前最新版本,即 0.5.3-1,你总是可以从 rpmforge 软件仓库中下载其最新版本,并请在上面的命令中替换为你下载的版本。
**tcptrack** 需要以 root 权限或超级用户身份来运行。执行 tcptrack 时,我们需要带上要监视的网络接口 TCP 连接状况的接口名称。这里我们的接口名称为 wlan2,所以如下面这样使用:
```
sudo tcptrack -i wlan2
```

假如你想监控特定的端口,则使用:
```
# tcptrack -i wlan2 port 80
```

请替换上面的 80 为你想要监控的端口号。注意: 请将上面的 wlan2 替换为你想使用的网络接口名称,假如你想通过扫描了解你的网络接口名称,可以在一个虚拟终端或 shell 中运行 `ip link show` 命令。
### 17) CBM
CBM ( Color Bandwidth Meter) 可以展示出当前所有网络设备的流量使用情况。这个程序是如此的简单,以至于都可以从它的名称中看出其功能。CBM 的源代码和新版本可以在 <http://www.isotton.com/utils/cbm/> 上找到。
鉴于 CBM 已经包含在软件仓库中,我们可以简单地使用 **apt** 包管理器从 Debian、Ubuntu 的软件仓库中安装 CBM。为此,我们需要在一个 shell 窗口或虚拟终端中运行下面的命令:
```
$ sudo apt-get install cbm
```
我们只需使用下面展示的命令来在 shell 窗口或虚拟终端中运行 cbm:
```
$ cbm
```

### 18) bmon
[Bmon](https://github.com/tgraf/bmon/) ( Bandwidth Monitoring) ,是一个用于调试和实时监控带宽的工具。这个工具能够检索各种输入模块的统计数据。它提供了多种输出方式,包括一个基于 curses 库的界面,轻量级的HTML输出,以及 ASCII 输出格式。
bmon 可以在软件仓库中找到,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使用 apt 包管理器来在 Debian、Ubuntu 中安装它。为此,我们需要在一个 shell 窗口或虚拟终端中运行下面的命令:
```
$ sudo apt-get install bmon
```
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来运行 bmon 以监视我们的网络状态:
```
$ bmon
```

### 19) tcpdump
[TCPDump](http://www.tcpdump.org/) 是一个用于网络监控和数据获取的工具。它可以为我们节省很多的时间,并可用来调试网络或服务器的相关问题。它可以打印出在某个网络接口上与布尔表达式相匹配的数据包所包含的内容的一个描述。
tcpdump 可以在 Debian、Ubuntu 的默认软件仓库中找到,我们可以简单地以 sudo 权限使用 apt 包管理器来安装它。为此,我们需要在一个 shell 窗口或虚拟终端中运行下面的命令:
```
$ sudo apt -get install tcpdump
```
tcpdump 也可以在 Fedora、CentOS、RHEL 的软件仓库中找到。我们可以像下面一样通过 yum 包管理器来安装它:
```
# yum install tcpdump
```
tcpdump 需要以 root 权限或超级用户来运行,我们需要带上我们想要监控的 TCP 连接的网络接口名称来执行 tcpdump 。在这里,我们有 wlan2 这个网络接口,所以可以像下面这样使用:
```
$ sudo tcpdump -i wlan2
```

假如你只想监视一个特定的端口,则可以运行下面的命令。下面是一个针对 80 端口(网络服务器)的例子:
```
$ sudo tcpdump -i wlan2 'port 80'
```

### 20) ntopng
[ntopng](http://www.ntop.org/) 是 ntop 的下一代版本。它是一个用于展示网络使用情况的网络探头,在一定程度上它与 top 针对进程所做的工作类似。ntopng 基于 libpcap 并且它以可移植的方式被重写,以达到可以在每一个 Unix 平台 、 MacOSX 以及 Win32 上运行的目的。
为了在 Debian,Ubuntu 系统上安装 ntopng,首先我们需要安装 **编译 ntopng 所需的依赖软件包**。你可以通过在一个 shell 窗口或一个虚拟终端中运行下面的命令来安装它们:
```
$ sudo apt-get install libpcap-dev libglib2.0-dev libgeoip-dev redis-server wget libxml2-dev build-essential checkinstall
```
现在,我们需要像下面一样针对我们的系统手动编译 ntopng :
```
$ sudo wget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ntop/files/ntopng/ntopng-1.1_6932.tgz/download
$ sudo tar zxfv ntopng-1.1_6932.tgz
$ sudo cd ntopng-1.1_6932
$ sudo ./configure
$ sudo make
$ sudo make install
```
这样,在你的 Debian 或 Ubuntu 系统上应该已经安装上了你编译的 ntopng 。
我们已经有了有关 ntopng 的使用方法的[教程](http://linoxide.com/monitoring-2/ntopng-network-monitoring-tool/),它既可以在命令行也可以在 Web 界面中使用,我们可以前往这些教程来获得有关 ntopng 的知识。
### 结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一些在 Linux 下的网络负载监控工具,这对于系统管理员甚至是新手来说,都是很有帮助的。在这篇文章中介绍的每一个工具都具有其特点,不同的选项等,但最终它们都可以帮助你来监控你的网络流量。
---
via: <http://linoxide.com/monitoring-2/network-monitoring-tools-linux/>
作者:[Bobbin Zachariah](http://linoxide.com/author/bobbin/) 译者:[FSSlc](https://github.com/FSSlc)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百度在人工智能基准测试中取得了全球第一! | ROBERT MCMILLAN | http://blogs.wsj.com/digits/2015/05/12/baidu-leads-in-artificial-intelligence-benchmark/ |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百度公司发布消息称,它取得了近来备受关注的人工智能基准测试的全球最好成绩。这归功于百度研发的秘密武器: Minwa 超级计算机。 Minwa 超级计算机通过扫描ImageNet取得了这一成绩,这是一个超过百万张图片的数据库,需要将其分类到1000个不同的类别里面。这意味着计算机需要学习法国面包和烤肉卷之间的区别,更棘手的是,甚至还要能区分来克兰小猎犬和猎狐犬之间的不同!(百度的 Minwa 包含36个服务器节点,每个节点由2个六核英特尔Xeon E5-2620处理器和4个NVIDIA Tesla K40m GPU构成。Minwa超级电脑有1.7TB设备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2/211656v8m8wxybppyzjuxb.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2/211656v8m8wxybppyzjuxb.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百度",
"超算",
"人工智能"
] | 新闻 | {
"viewnum": 8590,
"commentnum": 1,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58.20.96.39",
"message": "已曝光作弊。",
"username": "来自 - 湖南长沙 的 Firefox/Linux 用户",
"date": "2015-06-10T22:46:05"
}
] | [] |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百度公司发布消息称,它取得了近来备受关注的人工智能基准测试的全球最好成绩。这归功于百度研发的秘密武器: Minwa 超级计算机。 Minwa 超级计算机通过扫描ImageNet取得了这一成绩,这是一个超过百万张图片的数据库,需要将其分类到1000个不同的类别里面。这意味着计算机需要学习法国面包和烤肉卷之间的区别,更棘手的是,甚至还要能区分来克兰小猎犬和猎狐犬之间的不同!(百度的 Minwa 包含36个服务器节点,每个节点由2个六核英特尔Xeon E5-2620处理器和4个NVIDIA Tesla K40m GPU构成。Minwa超级电脑有1.7TB设备 | 2015-05-12T22:05:00 | 2015-05-12T22:05:00 | 5,436 | /article-5436-1.html |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百度公司发布消息称,它取得了近来备受关注的人工智能基准测试的全球最好成绩。这归功于百度研发的秘密武器: Minwa 超级计算机。
Minwa 超级计算机通过扫描 [ImageNet](http://www.image-net.org/) 取得了这一成绩,这是一个超过百万张图片的数据库,需要将其分类到1000个不同的类别里面。这意味着计算机需要学习法国面包和烤肉卷之间的区别,更棘手的是,甚至还要能区分来克兰小猎犬和猎狐犬之间的不同!(百度的 Minwa 包含36个服务器节点,每个节点由2个六核英特尔Xeon E5-2620处理器和4个NVIDIA Tesla K40m GPU构成。Minwa超级电脑有1.7TB设备内存和6.9TB主内存,今年初它在ImageNet测试中的错误率为[5.98%](http://www.valuewalk.com/2015/01/baidu-builds-minwa-supercomputer/)。)
在五年前,计算机在这方面想要超越人类似乎还很遥远,但是最近几个月以来,来自微软、谷歌,以及现在的百度的计算机已经能做的比人更好了。
通过练习,人类能正确识别除了大约 5% 之外的所有 ImageNet 图片。而现在,[微软已经取得了 4.94% 的错误率的成绩](http://blogs.technet.com/b/inside_microsoft_research/archive/2015/02/10/microsoft-researchers-algorithm-sets-imagenet-challenge-milestone.aspx),[谷歌达到了 4.8%](http://arxiv.org/pdf/1502.03167.pdf),百度则表示它将错误率降到了 4.58%!
百度和其它公司通过该测试所用的深度学习算法最近才从学术界飞跃到硅谷,但是它们已经开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产生了影响。
两年前,谷歌使用深度学习来大幅提升 Android 手机的语音识别系统。而百度则在使用一个更大的超级计算机来分析14000小时的语音数据,以提升它的中英文语音识别能力。
“我对整个社区在计算机视觉方面取得的进展感到非常兴奋!” 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说,“计算机能如此好的理解图像,不像一年前,它能做更多的事情了!”。
在未来的18个月,百度计划打造一个更大的、计算能力可达 7Pflop/s 的超级计算机!虽然这比不上世界上最顶级的超级计算机,但是依然能够排进全球前十。
深度学习站在了这项发展潮流的巅峰,越来越多的财大气粗的公司们雇佣顶尖的人工智能专家、积累庞大的数据、然后用大量的计算机资源来分析它们。
“有趣的是,处理 ImageNet 图像排名前三的队伍无一例外的都是具有大量计算机资源的大型技术公司,”吴恩达说。他的公司设计这个超级计算机的技术来自中国及其硅谷实验室建造 Minwa 的经验,他补充道。
来自 Facebook 的 Yann LeCun 领导着类似的团队,他说他的公司也在部署大型计算资源,不过他没有提到 Facebook 的计算机系统规模大小。
对于深度计算方面的能力, 谷歌、微软和百度把 ImageNet 测试当做一个“基准测试”,Yann LeCun 说。人们越来越关注更大的数据集和更有挑战性的任务,比如,目标检测和定位等。
---
**更新**(来自:<http://tech.sina.com.cn/it/2015-06-05/doc-icrvvrak2731186.shtml> ):
人工智能测试领域刚刚曝出了第一起作弊丑闻。上月,中国搜索引擎公司百度宣布其图片识别软件在精确度标准化测试中领先于谷歌。但本周二,该公司承诺是通过违反测试规则实现的这一成绩。
负责维护该测试的学术专家表示,这导致百度之前的声明毫无意义。作为该项目的负责人,百度研究员Ren Wu已经公开道歉,并表示该公司正在评估结果。百度也对该软件的技术论文进行了修订。
目前并不清楚此举是个人行为还是整个团队所为,但一家拥有数十亿美元收入的科技公司为什么要在这样一次测试中作弊呢?
百度、谷歌、Facebook等大型科技公司最近几年都投入巨资组建研发团队,专门研究深度学习技术,他们开发的机器学习软件已经在语音和图像识别领域实现了重大进展。这些公司都在不遗余力地聘请这个小领域的顶尖专家,经常会相互挖角。虽然学术界目前的人工智能标准测试数量不多,但却可以帮助这些研究团队与其他团队的成就进行对比,并向公众展开宣传。
百度通过作弊获得了不公平的优势。要进行ImageNet Challenge测试,首先需要用150万张标准图片对其进行训练,然后将代码提交给ImageNet Challenge服务器,针对这些软件之前没有见过的10万张“验证”图片进行测试。
按照规定,每周只能对代码进行两次测试,因为最终的结果包含概率因素。
百度承认,该公司使用多个电子邮件帐号在短短6个月的测试期内对其代码展开了大约200次测试——超过规定测试数量的4倍。
艾伦人工智能学院CEO表示,百度此举相当于购买了多张彩票。“如果你一周购买2张彩票,你大概有一个中奖概率。但如果你一周买200张彩票,概率就会增加。”他说。这样一来,用略有不同的代码展开多次测试,便可帮助研究团队针对一组独特的验证图片进行优化。
在这种测试中,很小的优势也会产生巨大的不同。百度曾经表示,该公司的错误率仅为4.58%,击败了谷歌3月的4.82%。但一些专家指出,这么小的领先差距在这项测试中变得越来越没有意义。但百度和其他公司仍在努力吹嘘自己的结果,甚至不惜违反规则,足以表明在机器学习领域获得领先优势对他们而言的确意义非凡。
|
||
修复 Ubuntu 14.04 从待机中唤醒后鼠标键盘出现僵死情况 | Abhishek | http://itsfoss.com/keyboard-mouse-freeze-suspend/ | 问题: 当Ubuntu14.04或14.10从睡眠和待机状态恢复时,鼠标和键盘出现僵死,不能点击也不能输入。解决这种情况是唯一方法就是按关机键强关系统,这不仅非常不便且令人恼火。因为在Ubuntu的默认情况中合上笔记本等同于切换到睡眠模式。 在这篇短文中,我们将学会如何解决Ubuntu14.04和14.10中出现的鼠标僵死问题。 Ubuntu14.04唤醒后鼠标僵死的解决办法 这个问题的是由内核升级导致的。为何导致这一情况不得而知,但是看起来好像仅需重装输入设备的驱动就能解决了。 sudo apt-get install --reinstall xserver-xorg-input-all 这则贴士源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2/230127r6gv60e826cgtltl.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2/230127r6gv60e826cgtltl.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martin2011qi | false | [
"Ubuntu"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13251,
"commentnum": 4,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61.148.244.128",
"message": "macbook 合上盖子打开就黑屏了,摸黑输入密码调亮显示器才行,有啥解决办法么?",
"username": "来自 - 北京 的 Firefox 用户",
"date": "2015-05-13T10:21:12"
},
{
"postip": "221.6.159.249",
"message": "嗯嗯,话说这一问题在ubuntu 12.04上也有遇到,当时就感到无语,一直以为是unity桌面环境不稳定导致的,看来的确应该找出来这个问题的真正原因咯,否则会很影响用户体验的。不过有趣的是,我用ubuntu14.04时到时木有再次遇到过咯。不过还是存在关机后,屏幕亮度不能记忆等缺陷。还有就是ubuntu一般在开机登录后,会先出现unity的上边栏,然后再过一会儿才会出现侧边栏以及桌面其他组件,感觉这样的逻辑有点不妙,会有让用户感觉进入桌面较慢的感觉",
"username": "朩ダo○",
"date": "2015-05-13T14:57:02"
},
{
"postip": "119.2.0.98",
"message": "之前用12.04时我也碰到过……<br />\r\n但现在用14.04这么久了还没碰到过这种问题<br />\r\n我的笔记本经常也是不关机,平时或晚上不用时就直接suspend,下次要用时直接秒开,非常方便。(电池只要给内存供着电就行了)",
"username": "kashu",
"date": "2015-05-13T16:59:28"
},
{
"postip": "221.6.159.249",
"message": "我是装在笔记本上的,不用时就直接合上盖子,用的时候再打开",
"username": "朩ダo○",
"date": "2015-05-14T15:37:33"
}
] | [] | 问题: 当Ubuntu14.04或14.10从睡眠和待机状态恢复时,鼠标和键盘出现僵死,不能点击也不能输入。解决这种情况是唯一方法就是按关机键强关系统,这不仅非常不便且令人恼火。因为在Ubuntu的默认情况中合上笔记本等同于切换到睡眠模式。 在这篇短文中,我们将学会如何解决Ubuntu14.04和14.10中出现的鼠标僵死问题。 Ubuntu14.04唤醒后鼠标僵死的解决办法 这个问题的是由内核升级导致的。为何导致这一情况不得而知,但是看起来好像仅需重装输入设备的驱动就能解决了。 sudo apt-get install --reinstall xserver-xorg-input-all 这则贴士源 | 2015-05-13T06:59:00 | 2015-05-13T06:59:00 | 5,437 | /article-5437-1.html | ### 问题:
当Ubuntu14.04或14.10从睡眠和待机状态恢复时,鼠标和键盘出现僵死,不能点击也不能输入。解决这种情况是唯一方法就是按关机键强关系统,这不仅非常不便且令人恼火。因为在Ubuntu的默认情况中合上笔记本等同于切换到睡眠模式。
在这篇短文中,我们将学会如何解决Ubuntu14.04和14.10中出现的鼠标僵死问题。

### Ubuntu14.04唤醒后鼠标僵死的解决办法
这个问题的是由内核升级导致的。为何导致这一情况不得而知,但是看起来好像仅需重装输入设备的驱动就能解决了。
```
sudo apt-get install --reinstall xserver-xorg-input-all
```
这则贴士源自一个自由开源读者Dev的提问。快试试这篇贴士,看看是否对你也有效。在一个类似的问题中,你可以[修复Ubuntu登录后无Unity界面、侧边栏和Dash的问题](http://itsfoss.com/how-to-fix-no-unity-no-launcher-no-dash-in-ubuntu-12-10-quick-tip/)。
---
via: <http://itsfoss.com/keyboard-mouse-freeze-suspend/>
作者:[Abhishek](http://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译者:[martin2011qi](https://github.com/martin2011q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11个让你吃惊的 Linux 终端命令 | Gary Newell | http://linux.about.com/od/commands/tp/11-Linux-Terminal-Commands-That-Will-Rock-Your-World.htm | 我已经用了十年的Linux了,通过今天这篇文章我将向大家展示一系列的命令、工具和技巧,我希望一开始就有人告诉我这些,而不是曾在我成长道路上绊住我。 1. 命令行日常系快捷键 如下的快捷方式非常有用,能够极大的提升你的工作效率: CTRL + U - 剪切光标前的内容 CTRL + K - 剪切光标至行末的内容 CTRL + Y - 粘贴 CTRL + E - 移动光标到行末 CTRL + A - 移动光标到行首 ALT + F - 跳向下一个空格 ALT + B - 跳回上一个空格 ALT + Backspace - 删除前一个单词 CTRL + W - 剪切光标后一个单词 Shift + Insert - 向终端内粘贴文本 那么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2/233512pz5y93dzryzy9fur.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2/233512pz5y93dzryzy9fur.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martin2011qi | false | [
"终端",
"命令"
] | 技术 | {
"viewnum": 45787,
"commentnum": 13,
"favtimes": 2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2.10.105.64",
"message": "man -H这个不错",
"username": "linlover",
"date": "2015-05-13T08:30:42"
},
{
"postip": "112.10.61.41",
"message": "Ctrl + Shift + C - 图形界面下复制虚拟终端文本<br />\r\nCtrl + Shift + V - 图形界面下粘贴虚拟终端文本<br />\r\nCtrl + D - 删除当前光标字符 没字符的直接退出终端<br />\r\nCtrl + L - 替代clear<br />\r\nreset - 终端出现乱写后使用这命令重置<br />\r\n<br />\r\n其他一时想不起来了<br />\r\n顺便说一下,Linux用了2年多,19岁,无工作,求工作,坐标杭州 :-)",
"username": "ZMOM1031",
"date": "2015-05-13T08:51:46"
},
{
"postip": "221.238.32.162",
"message": "有些命令我没见过,有些命令那么熟悉<br />\r\n<br />\r\n--(linux招待所)",
"username": "崖山一劫",
"date": "2015-05-13T11:24:35"
},
{
"postip": "119.2.0.98",
"message": "引用 “Shift + Insert - 向终端内粘贴文本”<br />\r\n重新描述一下:<br />\r\n在终端界面中使用鼠标选中相关内容之后,直接按shift + insert后就相当于复制并直接粘贴选中的内容<br />\r\n(也就是,这一个组合键把ctrl + shift + c 和 ctrl + shift + v的工作一步就做到位了,方便!)",
"username": "kashu",
"date": "2015-05-13T17:12:01"
},
{
"postip": "119.2.0.98",
"message": "man帮助文件需要有颜色其实很简单<br />\r\n下面是我的必备设置(追加到~/.bashrc文件中,然后直接source ~/.bashrc即可生效)<br />\r\n<br />\r\n# Set colors for man pages<br />\r\nman() {<br />\r\n env \\<br />\r\n LESS_TERMCAP_mb=$(printf "\\e[1;31m") \\<br />\r\n LESS_TERMCAP_md=$(printf "\\e[1;31m") \\<br />\r\n LESS_TERMCAP_me=$(printf "\\e[0m") \\<br />\r\n LESS_TERMCAP_se=$(printf "\\e[0m") \\<br />\r\n LESS_TERMCAP_so=$(printf "\\e[1;44;33m") \\<br />\r\n LESS_TERMCAP_ue=$(printf "\\e[0m") \\<br />\r\n LESS_TERMCAP_us=$(printf "\\e[1;32m") \\<br />\r\n man "$@"<br />\r\n}",
"username": "kashu",
"date": "2015-05-13T17:14:30"
},
{
"postip": "60.26.91.222",
"message": "很有用,有些忽略的tips使用时,有时候很能够提高效率",
"username": "xgeek",
"date": "2015-05-14T09:15:58"
},
{
"postip": "123.120.56.214",
"message": "其实你们都没有发现,这篇文章最令人吃惊的是题图。",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5-14T22:40:13"
},
{
"postip": "175.9.69.135",
"message": "果然很多不知道啊.<br />\r\n但是sudo 命令,我相信刚开始用linux的都知道.",
"username": "zhongjiang_nudt",
"date": "2015-05-20T00:07:14"
},
{
"postip": "106.120.101.58",
"message": "不过 sudo !! 这个命令我虽然知道,但是从来不用,因为用“!!”重复上个命令,也许是错误的,尤其是以 root 权限来执行,一旦有误非常危险!!!<br />\r\n<br />\r\n——————so,千万不要执行 sudo !!,千万不要执行 sudo !!,千万不要执行 sudo !!,重要的事情重复三遍。",
"username": "linux",
"date": "2015-05-20T09:19:48"
},
{
"postip": "218.17.122.82",
"message": "Shift + Insert - 向终端内粘贴文本<br />\r\n这条命令,好酷",
"username": "何亮 [Chrome 49.0|Windows 7]",
"date": "2016-07-19T13:53:21"
},
{
"postip": "111.126.192.180",
"message": "跪求命令行举例字体,太漂亮了",
"username": "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的 WeChat 6.3|Android 5.1 用户",
"date": "2016-09-08T23:06:32"
},
{
"postip": "123.120.70.110",
"message": "字体就是普通等宽字体啊。我想你说的是配色?哈哈,我们的配色被微信上问了许多回,我写个文章来介绍一下吧。",
"username": "linux [Chrome 52.0|Mac 10.11]",
"date": "2016-09-09T15:11:50"
},
{
"postip": "117.247.209.86",
"message": "To check whether the Alexa App is already installed on your system or not, you can write the Alexa in your search box. If the app appears in the search results then the app is already installed but if it is not displaying in the results then you can download Alexa App by choosing any of the operating systems.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both the devices are the Echo has a built in speaker which is designed to listen to music, while the Echo dot only has a small simple speaker really designed for",
"username": "来自印度的 Chrome 76.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9-09-11T14:14:58"
}
] | [] | 我已经用了十年的Linux了,通过今天这篇文章我将向大家展示一系列的命令、工具和技巧,我希望一开始就有人告诉我这些,而不是曾在我成长道路上绊住我。 1. 命令行日常系快捷键 如下的快捷方式非常有用,能够极大的提升你的工作效率: CTRL + U - 剪切光标前的内容 CTRL + K - 剪切光标至行末的内容 CTRL + Y - 粘贴 CTRL + E - 移动光标到行末 CTRL + A - 移动光标到行首 ALT + F - 跳向下一个空格 ALT + B - 跳回上一个空格 ALT + Backspace - 删除前一个单词 CTRL + W - 剪切光标后一个单词 Shift + Insert - 向终端内粘贴文本 那么 | 2015-05-13T07:28:00 | 2015-05-13T07:28:00 | 5,438 | /article-5438-1.html | 我已经用了十年的Linux了,通过今天这篇文章我将向大家展示一系列的命令、工具和技巧,我希望一开始就有人告诉我这些,而不是曾在我成长道路上绊住我。

### 1. 命令行日常系快捷键
如下的快捷方式非常有用,能够极大的提升你的工作效率:
* CTRL + U - 剪切光标前的内容
* CTRL + K - 剪切光标至行末的内容
* CTRL + Y - 粘贴
* CTRL + E - 移动光标到行末
* CTRL + A - 移动光标到行首
* ALT + F - 跳向下一个空格
* ALT + B - 跳回上一个空格
* ALT + Backspace - 删除前一个单词
* CTRL + W - 剪切光标前一个单词
* Shift + Insert - 向终端内粘贴文本
那么为了让上述内容更易理解来看下面的这行命令。
```
sudo apt-get intall programname
```
如你所见,命令中存在拼写错误,为了正常执行需要把“intall”替换成“install”。
想象现在光标正在行末,我们有很多的方法将她退回单词install并替换它。
我可以按两次ALT+B这样光标就会在如下的位置(这里用<sup> 指代光标的位置)。</sup>
```
sudo apt-get^intall programname
```
现在你可以按两下方向键并将“s”插入到install中去了。
如果你想将浏览器中的文本复制到终端,可以使用快捷键"shift + insert"。
### 2. SUDO !!
如果你还不知道这个命令,我觉得你应该好好感谢我,因为如果你不知道的话,那每次你在输入长串命令后看到“permission denied”后一定会痛苦不堪。
* sudo !!
如何使用sudo !!?很简单。试想你刚输入了如下命令:
```
apt-get install ranger
```
一定会出现“Permission denied”,除非你已经登录了足够高权限的账户。
sudo !! 就会用 sudo 的形式运行上一条命令。所以上一条命令就变成了这样:
```
sudo apt-get install ranger
```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sudo,[戳这里](http://linux.about.com/cs/linux101/g/sudo.htm)。
(**警告!主页君强烈反对使用这个命令,因为如果万一上个命令存在一些笔误或者你搞错了哪条是上一条命令,那么有可能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所以,千万不要执行这条命令!千万不要执行这条命令!千万不要执行这条命令!重要的事情重复三遍。**)
### 3. 暂停并在后台运行命令
我曾经写过一篇[如何在终端后台运行命令的指南](http://linux.about.com/od/commands/fl/How-To-Run-Linux-Programs-From-The-Terminal-In-Background-Mode.htm)。
* CTRL + Z - 暂停应用程序
* fg - 重新将程序唤到前台
如何使用这个技巧呢?
试想你正用nano编辑一个文件:
```
sudo nano abc.txt
```
文件编辑到一半你意识到你需要马上在终端输入些命令,但是nano在前台运行让你不能输入。
你可能觉得唯一的方法就是保存文件,退出 nano,运行命令以后在重新打开nano。
其实你只要按CTRL + Z,前台的命令就会暂停,画面就切回到命令行了。然后你就能运行你想要运行命令,等命令运行完后在终端窗口输入“fg”就可以回到先前暂停的任务。
有一个尝试非常有趣就是用nano打开文件,输入一些东西然后暂停会话。再用nano打开另一个文件,输入一些什么后再暂停会话。如果你输入“fg”你将回到第二个用nano打开的文件。只有退出nano再输入“fg”,你才会回到第一个用nano打开的文件。
### 4. 使用nohup在登出SSH会话后仍运行命令
如果你用ssh登录别的机器时,[nohup命令](http://linux.about.com/library/cmd/blcmdl1_nohup.htm)真的非常有用。
那么怎么使用nohup呢?
想象一下你使用ssh远程登录到另一台电脑上,你运行了一条非常耗时的命令然后退出了ssh会话,不过命令仍在执行。而nohup可以将这一场景变成现实。
举个例子,因为测试的需要,我用我的[树莓派](http://linux.about.com/od/mobiledevicesother/a/Raspberry-Pi-Computer-Running-Linux.htm)来下载发行版。我绝对不会给我的树莓派外接显示器、键盘或鼠标。
一般我总是用[SSH](http://linux.about.com/od/commands/l/blcmdl1_ssh.htm)从笔记本电脑连接到树莓派。如果我在不用nohup的情况下使用树莓派下载大型文件,那我就必须等待到下载完成后,才能登出ssh会话关掉笔记本。可如果是这样,那我为什么要使用树莓派下文件呢?
使用nohup的方法也很简单,只需如下例中在nohup后输入要执行的命令即可:
```
nohup wget http://mirror.is.co.za/mirrors/linuxmint.com/iso//stable/17.1/linuxmint-17.1-cinnamon-64bit.iso &
```
### 5. ‘在(at)’特定的时间运行Linux命令
‘nohup’命令在你用SSH连接到服务器,并在上面保持执行SSH登出前任务的时候十分有用。
想一下如果你需要在特定的时间执行相同的命令,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命令‘at’就能妥善解决这一情况。以下是‘at’使用示例。
```
at 10:38 PM Fri
at> cowsay 'hello'
at> CTRL + D
```
上面的命令能在周五下午10时38分运行程序[cowsay](http://linux.about.com/cs/linux101/g/cowsay.htm)。
使用的语法就是‘at’后追加日期时间。当at>提示符出现后就可以输入你想在那个时间运行的命令了。
CTRL + D 返回终端。
还有许多日期和时间的格式,都需要你好好翻一翻‘at’的man手册来找到更多的使用方式。
### 6. Man手册
Man手册会为你列出命令和参数的使用大纲,教你如何使用她们。Man手册看起来沉闷呆板。(我思忖她们也不是被设计来娱乐我们的)。
不过这不代表你不能做些什么来使她们变得漂亮些。
```
export PAGER=most
```
你需要安装 ‘most’;她会使你的你的man手册的色彩更加绚丽。
你可以用以下命令给man手册设定指定的行长:
```
export MANWIDTH=80
```
最后,如果你有一个可用的浏览器,你可以使用-H在默认浏览器中打开任意的man页。
```
man -H <command>
```
注意啦,以上的命令只有在你将默认的浏览器设置到环境变量$BROWSER中了之后才效果哟。
### 7. 使用htop查看和管理进程
你用哪个命令找出电脑上正在运行的进程的呢?我敢打赌是‘[ps](http://linux.about.com/od/commands/l/blcmdl1_ps.htm)’并在其后加不同的参数来得到你所想要的不同输出。
安装‘[htop](http://www.linux.com/community/blogs/133-general-linux/745323-5-commands-to-check-memory-usage-on-linux)’吧!绝对让你相见恨晚。
htop在终端中将进程以列表的方式呈现,有点类似于Windows中的任务管理器。你可以使用功能键的组合来切换排列的方式和展示出来的项。你也可以在htop中直接杀死进程。
在终端中简单的输入htop即可运行。
```
htop
```
### 8. 使用ranger浏览文件系统
如果说htop是命令行进程控制的好帮手,那么[ranger](http://ranger.nongnu.org/)就是命令行浏览文件系统的好帮手。
你在用之前可能需要先安装,不过一旦安装了以后就可以在命令行输入以下命令启动她:
```
ranger
```
在命令行窗口中ranger和一些别的文件管理器很像,但是相比上下结构布局,她是左右结构的,这意味着你按左方向键你将前进到上一个文件夹,而右方向键则会切换到下一个。
在使用前ranger的man手册还是值得一读的,这样你就可以用快捷键操作ranger了。
### 9. 取消关机
无论是在命令行还是图形用户界面[关机](http://linux.about.com/od/commands/l/blcmdl8_shutdow.htm)后,才发现自己不是真的想要关机。
```
shutdown -c
```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关机已经开始则有可能来不及停止关机。
以下是另一个可以尝试命令:
* [pkill](http://linux.about.com/library/cmd/blcmdl1_pkill.htm) shutdown
### 10. 杀死挂起进程的简单方法
想象一下,你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不明原因的僵死了。
你可以使用‘ps -ef’来找到该进程后杀掉或者使用‘htop’。
有一个更快、更容易的命令叫做[xkill](http://linux.about.com/od/funnymanpages/a/funman_xkill.htm)。
简单的在终端中输入以下命令并在窗口中点击你想杀死的应用程序。
```
xkill
```
那如果整个系统挂掉了怎么办呢?
按住键盘上的‘alt’和‘sysrq’不放,然后慢慢输入以下键:
* [REISUB](http://blog.kember.net/articles/reisub-the-gentle-linux-restart/)
这样不按电源键你的计算机也能重启了。
### 11. 下载Youtube视频
一般来说我们大多数人都喜欢看Youtube的视频,也会通过钟爱的播放器播放Youtube的流媒体。
如果你需要离线一段时间(比如:从苏格兰南部坐飞机到英格兰南部旅游的这段时间)那么你可能希望下载一些视频到存储设备中,到闲暇时观看。
你所要做的就是从包管理器中安装youtube-dl。
你可以用以下命令使用youtube-dl:
```
youtube-dl url-to-video
```
你可以在Youtubu视频页面点击分享链接得到视频的url。只要简单的复制链接在粘帖到命令行就行了(要用shift + insert快捷键哟)。
### 总结
希望你在这篇文章中得到帮助,并且在这11条中找到至少一条让你惊叹“原来可以这样”的技巧。
---
via: <http://linux.about.com/od/commands/tp/11-Linux-Terminal-Commands-That-Will-Rock-Your-World.htm>
作者:[Gary Newell](http://linux.about.com/bio/Gary-Newell-132058.htm) 译者:[martin2011qi](https://github.com/martin2011q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使用Observium来监控你的网络和服务器 | anismaj | http://www.unixmen.com/monitoring-network-servers-observium/ | 简介 在监控你的服务器、交换机或者设备时遇到过问题吗?Observium 可以满足你的需求。这是一个免费的监控系统,它可以帮助你远程监控你的服务器。它是一个由PHP编写的基于自动发现 SNMP 的网络监控平台,支持非常广泛的网络硬件和操作系统,包括 Cisco、Windows、Linux、HP、NetApp 等等。在此我会给出在 Ubuntu 12.04 上一步步地设置一个 Observium 服务器的介绍。 目前有两种不同的 observium 版本。 Observium 社区版本是一个在 QPL 开源许可证下的免费工具,这个版本是对于较小部署的最好解决方案。该版本每6个月进行一次安全性更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3/063454ojfjjz99fh7zzfqh.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3/063454ojfjjz99fh7zzfqh.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theo-l | false | [
"Observium",
"监控"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3946,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简介 在监控你的服务器、交换机或者设备时遇到过问题吗?Observium 可以满足你的需求。这是一个免费的监控系统,它可以帮助你远程监控你的服务器。它是一个由PHP编写的基于自动发现 SNMP 的网络监控平台,支持非常广泛的网络硬件和操作系统,包括 Cisco、Windows、Linux、HP、NetApp 等等。在此我会给出在 Ubuntu 12.04 上一步步地设置一个 Observium 服务器的介绍。 目前有两种不同的 observium 版本。 Observium 社区版本是一个在 QPL 开源许可证下的免费工具,这个版本是对于较小部署的最好解决方案。该版本每6个月进行一次安全性更 | 2015-05-13T10:31:00 | 2015-05-13T10:31:00 | 5,439 | /article-5439-1.html | ### 简介
在监控你的服务器、交换机或者设备时遇到过问题吗?**Observium** 可以满足你的需求。这是一个免费的监控系统,它可以帮助你远程监控你的服务器。它是一个由PHP编写的基于自动发现 SNMP 的网络监控平台,支持非常广泛的网络硬件和操作系统,包括 Cisco、Windows、Linux、HP、NetApp 等等。在此我会给出在 Ubuntu 12.04 上一步步地设置一个 **Observium** 服务器的介绍。

目前有两种不同的 **observium** 版本。
* Observium 社区版本是一个在 QPL 开源许可证下的免费工具,这个版本是对于较小部署的最好解决方案。该版本每6个月进行一次安全性更新。
* 第2个版本是 Observium 专业版,该版本采用基于 SVN 的发布机制。 会得到每日安全性更新。 该工具适用于服务提供商和企业级部署。
更多信息可以通过其[官网](http://www.observium.org/)获得。
### 系统需求
要安装 **Observium**, 需要具有一个最新安装的服务器。**Observium** 是在 Ubuntu LTS 和 Debian 系统上进行开发的,所以推荐在 Ubuntu 或 Debian 上安装 **Observium**,因为可能在别的平台上会有一些小问题。
该文章会引导你在 Ubuntu 12.04 上安装 **Observium**。对于小型的 **Observium** 安装,建议使用 256MB 内存和双核处理器的配置。
### 安装需求
在安装 **Observuim** 之前,你需要确认安装所有的依赖关系包。
首先,使用下面的命令更新你的服务器:
```
sudo apt-get update
```
然后你需要安装下列运行 Observuim 所需的全部软件包。
Observium 需要使用下面所列出的软件才能正确的运行:
* LAMP 服务器
* fping
* Net-SNMP 5.4+
* RRDtool 1.3+
* Graphviz
对于可选特性的要求:
* Ipmitool - 仅在当你想要获取服务器上的 IPMI(Intelligent Platform Management Interface 智能平台管理接口)基板控制器时。
* Libvirt-bin - 仅在当你想要使用 libvirt 进行远程 VM 主机监控时。
sudo apt-get install libapache2-mod-php5 php5-cli php5-mysql php5-gd php5-mcrypt php5-json php-pear snmp fping mysql-server mysql-client python-mysqldb rrdtool subversion whois mtr-tiny ipmitool graphviz imagemagick libvirt ipmitool
### 为 Observium 创建 MySQL 数据库及其用户。
现在你需要登录到 MySQL 中并为 **Observium** 创建数据库:
```
mysql -u root -p
```
在用户验证成功之后,你需要按照下面的命令创建该数据库。
```
CREATE DATABASE observium;
```
数据库名为 **Observium**,稍后你会需要这个信息。
现在你需要创建数据库管理员用户。
```
CREATE USER observiumadmin@localhost IDENTIFIED BY 'observiumpassword';
```
接下来,你需要给该管理员用户相应的权限来管理创建的数据库。
```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observium.* TO observiumadmin@localhost;
```
你需要将权限信息写回到磁盘中来激活新的 MySQL 用户:
```
FLUSH PRIVILEGES;
exit
```
### 下载并安装 Observium
现在我们的系统已经准备好了, 可以开始Observium的安装了。
第一步,创建 Observium 将要使用的文件目录:
```
mkdir -p /opt/observium && cd /opt
```
按本教程的目的,我们将会使用 Observium 的社区/开源版本。使用下面的命令下载并解压:
```
wget http://www.observium.org/observium-community-latest.tar.gz
tar zxvf observium-community-latest.tar.gz
```
现在进入到 Observium 目录。
```
cd observium
```
将默认的配置文件 '**config.php.default**' 复制到 '**config.php**',并将数据库配置选项填充到配置文件中:
```
cp config.php.default config.php
nano config.php
```
---
```
/ Database config
$config['db_host'] = 'localhost';
$config['db_user'] = 'observiumadmin';
$config['db_pass'] = 'observiumpassword';
$config['db_name'] = 'observium';
```
现在为 MySQL 数据库设置默认的数据库模式:
```
php includes/update/update.php
```
现在你需要创建一个文件目录来存储 rrd 文件,并修改其权限以便让 apache 能将写入到文件中。
```
mkdir rrd
chown apache:apache rrd
```
为了在出现问题时排错,你需要创建日志文件。
```
mkdir -p /var/log/observium
chown apache:apache /var/log/observium
```
现在你需要为 Observium 创建虚拟主机配置。
```
<VirtualHost *:80>
DocumentRoot /opt/observium/html/
ServerName observium.domain.com
CustomLog /var/log/observium/access_log combined
ErrorLog /var/log/observium/error_log
<Directory "/opt/observium/html/">
AllowOverride All
Options FollowSymLinks MultiViews
</Directory>
</VirtualHost>
```
下一步你需要让你的 Apache 服务器的 rewrite (重写)功能生效。
为了让 'mod\_rewrite' 生效,输入以下命令:
```
sudo a2enmod rewrite
```
该模块在下一次 Apache 服务重启之后就会生效。
```
sudo service apache2 restart
```
### 配置 Observium
在登入 Web 界面之前,你需要为 Observium 创建一个管理员账户(级别10)。
```
# cd /opt/observium
# ./adduser.php admin adminpassword 10
User admin added successfully.
```
下一步为发现和探寻任务设置一个 cron 任务,创建一个新的文件 ‘**/etc/cron.d/observium**’ 并在其中添加以下的内容。
```
33 */6 * * * root /opt/observium/discovery.php -h all >> /dev/null 2>&1
*/5 * * * * root /opt/observium/discovery.php -h new >> /dev/null 2>&1
*/5 * * * * root /opt/observium/poller-wrapper.py 1 >> /dev/null 2>&1
```
重载 cron 进程来增加新的任务。
```
# /etc/init.d/cron reload
```
好啦,你已经完成了 Observium 服务器的安装拉! 使用你的浏览器登录到 **http://<Server IP>**,然后上路吧。

尽情享受吧!
---
via: <http://www.unixmen.com/monitoring-network-servers-observium/>
作者:[anismaj](http://www.unixmen.com/author/anis/) 译者:[theo-l](http://github.com/theo-l) 校对:[wxy](http://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有问必答:如何在命令行下压缩JPEG图像 | Dan Nanni | http://ask.xmodulo.com/compress-jpeg-images-command-line-linux.html | 问题: 我有许多数码照相机拍出来的照片。我想在上传到Dropbox之前,优化和压缩下JPEG图片。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压缩JPEG图片并不损耗他们的质量? 如今拍照设备(如智能手机、数码相机)拍出来的图片分辨率越来越大。甚至3630万像素的Nikon D800已经冲入市场,并且这个趋势根本停不下来。如今的拍照设备不断地提高着照片分辨率,使得我们不得不压缩后,再上传到有储存限制、带宽限制的云。 事实上,这里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压缩JPEG图像。一个叫jpegoptim命令行工具可以帮助你无损美化JPEG图像,让你可以压缩JPEG图片而不至于牺牲他们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3/064505nhr131eqv3v3047p.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3/064505nhr131eqv3v3047p.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Vic020 | false | [
"jpegoptim",
"图片"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8175,
"commentnum": 1,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4.111.166.247",
"message": "使用 convert 不是更好?快捷方便,支持批量。甚至可以转换为pdf。",
"username": "delectate",
"date": "2015-05-13T17:04:51"
}
] | [] | 问题: 我有许多数码照相机拍出来的照片。我想在上传到Dropbox之前,优化和压缩下JPEG图片。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压缩JPEG图片并不损耗他们的质量? 如今拍照设备(如智能手机、数码相机)拍出来的图片分辨率越来越大。甚至3630万像素的Nikon D800已经冲入市场,并且这个趋势根本停不下来。如今的拍照设备不断地提高着照片分辨率,使得我们不得不压缩后,再上传到有储存限制、带宽限制的云。 事实上,这里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压缩JPEG图像。一个叫jpegoptim命令行工具可以帮助你无损美化JPEG图像,让你可以压缩JPEG图片而不至于牺牲他们 | 2015-05-13T13:41:00 | 2015-05-13T13:41:00 | 5,440 | /article-5440-1.html |
>
> **问题**: 我有许多数码照相机拍出来的照片。我想在上传到Dropbox之前,优化和压缩下JPEG图片。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压缩JPEG图片并不损耗他们的质量?
>
>
>
如今拍照设备(如智能手机、数码相机)拍出来的图片分辨率越来越大。甚至3630万像素的Nikon D800已经冲入市场,并且这个趋势根本停不下来。如今的拍照设备不断地提高着照片分辨率,使得我们不得不压缩后,再上传到有储存限制、带宽限制的云。
事实上,这里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压缩JPEG图像。一个叫“jpegoptim”命令行工具可以帮助你“无损”美化JPEG图像,让你可以压缩JPEG图片而不至于牺牲他们的质量。万一你的存储空间和带宽预算真的很少,jpegoptim也支持“有损”压缩来调整图像大小。
如果要压缩PNG图像,参考[这个指南](http://xmodulo.com/how-to-compress-png-files-on-linux.html)的例子。
### 安装jpegoptim
Ubuntu, Debian 或 Linux Mint:
```
$ sudo apt-get install jpegoptim
```
Fedora:
```
$ sudo yum install jpegoptim
```
CentOS/RHEL安装,先开启[EPEL库](/article-2324-1.html),然后运行下列命令:
```
$ sudo yum install jpegoptim
```
### 无损压缩jpeg图像
为了无损地压缩一副JPG图片,使用:
```
$ jpegoptim photo.jpg
photo.jpg 2048x1536 24bit N ICC JFIF [OK] 882178 --> 821064 bytes (6.93%), optimized.
```
注意,原始图像会被压缩后图像覆盖。
如果jpegoptim不能无损美化图像,将不会覆盖它:
```
$ jpegoptim -v photo.jpg
photo.jpg 2048x1536 24bit N ICC JFIF [OK] 821064 --> 821064 bytes (0.00%), skipped.
```
如果你想保护原始图片,使用"-d"参数指明保存目录
```
$ jpegoptim -d ./compressed photo.jpg
```
这样,压缩的图片将会保存在./compressed目录(以同样的输入文件名)
如果你想要保护文件的创建修改时间,使用"-p"参数。这样压缩后的图片会得到与原始图片相同的日期时间。
```
$ jpegoptim -d ./compressed -p photo.jpg
```
如果你只是想看看无损压缩率而不是真的想压缩它们,使用"-n"参数来模拟压缩,然后它会显示出压缩率。
```
$ jpegoptim -n photo.jpg
```
### 有损压缩JPG图像
万一你真的需要要保存在云空间上,你还可以使用有损压缩JPG图片。
这种情况下,使用"-m<质量>"选项,质量数范围0到100。(0是最好质量,100是最差质量)
例如,用50%质量压缩图片:
```
$ jpegoptim -m50 photo.jpg
photo.jpg 2048x1536 24bit N ICC JFIF [OK] 882178 --> 301780 bytes (65.79%), optimized.
```
在牺牲质量的基础上,将会得到一个更小的图片。

### 一次压缩多张JPEG图像
最常见的情况是需要压缩一个目录下的多张JPEG图像文件。为了应付这种情况,你可以使用接下来的脚本。
```
#!/bin/sh
# 压缩当前目录下所有*.jpg文件
# 保存在./compressed目录
# 并拥有与原始文件同样的修改日期
for i in *.jpg; do jpegoptim -d ./compressed -p "$i"; done
```
---
via: <http://ask.xmodulo.com/compress-jpeg-images-command-line-linux.html>
作者:[Dan Nanni](http://ask.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VicYu/Vic020](https://github.com/Vic020)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Linux中用命令行工具管理KVM虚拟环境 | Mohammad Dosoukey | http://www.tecmint.com/kvm-management-tools-to-manage-virtual-machines/ | 在我们KVM系列专题的第四部分,我们将会一起讨论下在命令行界面下来管理KVM环境。我们分别用virt-install和virsh命令行工具来创建并配置虚拟机和存储池,用qemu-img命令行工具来创建并管理磁盘映像。 Linux系统的KVM管理 在这篇文章里没有什么新的概念,我们只是用命令行工具重复之前所做过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前提条件,都是相同的过程,之前的文章我们都讨论过。 第一步: 配置存储池 Virsh命令行工具是一款管理virsh客户域的用户界面。virsh程序能在命令行中运行所给的命令以及它的参数。 本节中,我们要用它给我们的KVM环境创建存储池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3/071411m9nu9l9xcnw7kumm.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3/071411m9nu9l9xcnw7kumm.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ZTinoZ | false | [
"KVM",
"virsh",
"虚拟机"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1787,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在我们KVM系列专题的第四部分,我们将会一起讨论下在命令行界面下来管理KVM环境。我们分别用virt-install和virsh命令行工具来创建并配置虚拟机和存储池,用qemu-img命令行工具来创建并管理磁盘映像。 Linux系统的KVM管理 在这篇文章里没有什么新的概念,我们只是用命令行工具重复之前所做过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前提条件,都是相同的过程,之前的文章我们都讨论过。 第一步: 配置存储池 Virsh命令行工具是一款管理virsh客户域的用户界面。virsh程序能在命令行中运行所给的命令以及它的参数。 本节中,我们要用它给我们的KVM环境创建存储池 | 2015-05-13T15:12:00 | 2015-05-13T15:12:00 | 5,441 | /article-5441-1.html | 在我们[KVM系列专题](http://www.tecmint.com/install-and-configure-kvm-in-linux/)的第四部分,我们将会一起讨论下在命令行界面下来管理KVM环境。我们分别用‘virt-install’和virsh命令行工具来创建并配置虚拟机和存储池,用qemu-img命令行工具来创建并管理磁盘映像。

*Linux系统的KVM管理*
在这篇文章里没有什么新的概念,我们只是用命令行工具重复之前所做过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前提条件,都是相同的过程,之前的文章我们都讨论过。
### 第一步: 配置存储池
Virsh命令行工具是一款管理virsh客户域的用户界面。virsh程序能在命令行中运行所给的命令以及它的参数。
本节中,我们要用它给我们的KVM环境创建存储池。想知道关于这个工具的更多信息,用以下这条命令。
```
# man virsh
```
**1. 用virsh带pool-define-as的命令来定义新的存储池,你需要指定名字、类型和类型参数。**
本例中,我们将名字取为Spool1,类型为目录。默认情况下你可以提供五个参数给该类型:
* source-host
* source-path
* source-dev
* source-name
* target
对于目录类型,我们需要用最后一个参数“target”来指定存储池的路径,其它参数项我们可以用“-”来填充。
```
# virsh pool-define-as Spool1 dir - - - - "/mnt/personal-data/SPool1/"
```

*创建新存储池*
**2. 查看环境中我们所有的存储池,用以下命令。**
```
# virsh pool-list --all
```

*列出所有存储池*
**3. 现在我们来构造存储池了,用以下命令来构造我们刚才定义的存储池。**
```
# virsh pool-build Spool1
```

*构造存储池*
**4. 用带pool-start参数的virsh命令来激活并启动我们刚才创建并构造完成的存储池。**
```
# virsh pool-start Spool1
```

*激活存储池*
**5. 查看环境中存储池的状态,用以下命令。**
```
# virsh pool-list --all
```

*查看存储池状态*
你会发现Spool1的状态变成了已激活。
**6. 对Spool1进行配置,让它每次都能被libvirtd服务自启动。**
```
# virsh pool-autostart Spool1
```

*配置KVM存储池*
**7. 最后来看看我们新的存储池的信息吧。**
```
# virsh pool-info Spool1
```

*查看KVM存储池信息*
恭喜你,Spool1已经准备好待命,接下来我们试着创建存储卷来使用它。
### 第二步: 配置存储卷/磁盘映像
现在轮到磁盘映像了,用qemu-img命令在Spool1中创建一个新磁盘映像。获取更多细节信息,可以查看man手册。
```
# man qemu-img
```
**8. 我们应该在qemu-img命令之后指定“create, check,…”等等操作、磁盘映像格式、你想要创建的磁盘映像的路径和大小。**
```
# qemu-img create -f raw /mnt/personal-data/SPool1/SVol1.img 10G
```

*创建存储卷*
**9. 通过使用带info的qemu-img命令,你可以获取到你的新磁盘映像的一些信息。**

*查看存储卷信息*
**警告**: 不要用qemu-img命令来修改被运行中的虚拟机或任何其它进程所正在使用的映像,那样映像会被破坏。
现在是时候来创建虚拟机了。
### 第三步: 创建虚拟机
**10. 现在到最后一个环节了,在最后一步中,我们将用virt-install命令来创建虚拟机。virt-install是一个用来创建新的KVM虚拟机命令行工具,它使用“libvirt”管理程序库。想获取更多细节,同样可以查看man手册。**
```
# man virt-install
```
要创建新的KVM虚拟机,你需要用到带以下所有信息的命令。
* Name: 虚拟机的名字。
* Disk Location: 磁盘映像的位置。
* Graphics : 怎样连接VM,通常是SPICE。
* vcpu : 虚拟CPU的数量。
* ram : 以兆字节计算的已分配内存大小。
* Location : 指定安装源路径。
* Network : 指定虚拟网络,通常是virbr0网桥。
```
virt-install --name=rhel7 --disk path=/mnt/personal-data/SPool1/SVol1.img --graphics spice --vcpu=1 --ram=1024 --location=/run/media/dos/9e6f605a-f502-4e98-826e-e6376caea288/rhel-server-7.0-x86_64-dvd.iso --network bridge=virbr0
```

*创建新的虚拟机*
**11. 你会看到弹出一个virt-vierwer窗口,像是在通过它在与虚拟机通信。**

*虚拟机启动程式*

*虚拟机安装过程*
### 结论
以上就是我们KVM教程的最后一部分了,当然我们还没有完全覆盖到全部,我们只是打了个擦边球,所以现在该轮到你来好好地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源来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 [KVM Getting Started Guide](https://access.redhat.com/site/documentation/en-US/Red_Hat_Enterprise_Linux/7/html/Virtualization_Getting_Started_Guide/index.html)
* [KVM Virtualization Deployment and Administration Guide](https://access.redhat.com/site/documentation/en-US/Red_Hat_Enterprise_Linux/7/html/Virtualization_Deployment_and_Administration_Guide/index.html)
---
via: <http://www.tecmint.com/kvm-management-tools-to-manage-virtual-machines/>
作者:[Mohammad Dosoukey](http://www.tecmint.com/author/dos2009/) 译者:[ZTinoZ](https://github.com/ZTinoZ)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建立你自己的 CA 服务:OpenSSL 命令行 CA 操作快速指南 | Remy van Elst | https://raymii.org/s/tutorials/OpenSSL_command_line_Root_and_Intermediate_CA_including_OCSP_CRL%20and_revocation.html | 这些是关于使用 OpenSSL 生成证书授权(CA)、中间证书授权和末端证书的速记随笔,内容包括 OCSP、CRL 和 CA 颁发者信息,以及指定颁发和有效期限等。 我们将建立我们自己的根 CA,我们将使用根 CA 来生成一个中间 CA 的例子,我们将使用中间 CA 来签署末端用户证书。 根 CA 创建根 CA 授权目录并切换到该目录: mkdir ~/SSLCA/root/ cd ~/SSLCA/root/ 为我们的根 CA 生成一个8192位长的 SHA-256 RSA 密钥: openssl genrsa -aes256 -out rootca.key 8192 样例输出: Generating RSA private key, 8192 bit long modulus .........++ .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4/002424qm1ntrmmr1m15azf.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4/002424qm1ntrmmr1m15azf.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OLinux | false | [
"CA",
"证书"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20792,
"commentnum": 1,
"favtimes": 4,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postip": "113.111.65.148",
"message": "当用户证书请求中有 备用名称<br />\r\nCA对用户证书请求进行证书颁发时必须也把“备用名称”写到openssl.conf配置文件中,并在命令行加上“ -extensions v3_req”这个参数,这样生成的证书才含有备用名称,为啥?<br />\r\n<br />\r\n为什么CA服务器不能从 证书请求中直接获取“备用名称”,而要单独写出来?<br />\r\n我的email:zhf_sy#163.com,如果需要我可以配置文件及过程发给你",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55.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12-15T18:39:31"
}
] | [] | 这些是关于使用 OpenSSL 生成证书授权(CA)、中间证书授权和末端证书的速记随笔,内容包括 OCSP、CRL 和 CA 颁发者信息,以及指定颁发和有效期限等。 我们将建立我们自己的根 CA,我们将使用根 CA 来生成一个中间 CA 的例子,我们将使用中间 CA 来签署末端用户证书。 根 CA 创建根 CA 授权目录并切换到该目录: mkdir ~/SSLCA/root/ cd ~/SSLCA/root/ 为我们的根 CA 生成一个8192位长的 SHA-256 RSA 密钥: openssl genrsa -aes256 -out rootca.key 8192 样例输出: Generating RSA private key, 8192 bit long modulus .........++ . | 2015-05-14T08:19:00 | 2015-05-14T08:19:00 | 5,443 | /article-5443-1.html | 这些是关于使用 OpenSSL 生成证书授权(CA)、中间证书授权和末端证书的速记随笔,内容包括 OCSP、CRL 和 CA 颁发者信息,以及指定颁发和有效期限等。
我们将建立我们自己的根 CA,我们将使用根 CA 来生成一个中间 CA 的例子,我们将使用中间 CA 来签署末端用户证书。

### 根 CA
创建根 CA 授权目录并切换到该目录:
```
mkdir ~/SSLCA/root/
cd ~/SSLCA/root/
```
为我们的根 CA 生成一个8192位长的 SHA-256 RSA 密钥:
```
openssl genrsa -aes256 -out rootca.key 8192
```
样例输出:
```
Generating RSA private key, 8192 bit long modulus
.........++
....................................................................................................................++
e is 65537 (0x10001)
```
如果你想要用密码保护该密钥,请添加 `-aes256` 选项。
创建自签名根 CA 证书 `ca.crt`;你需要为你的根 CA 提供一个身份:
```
openssl req -sha256 -new -x509 -days 1826 -key rootca.key -out rootca.crt
```
样例输出:
```
You are about to be asked to enter information that will be incorporated
into your certificate request.
What you are about to enter is what is called a Distinguished Name or a DN.
There are quite a few fields but you can leave some blank
For some fields there will be a default value,
If you enter '.', the field will be left blank.
-----
Country Name (2 letter code) [AU]:NL
State or Province Name (full name) [Some-State]:Zuid Holland
Locality Name (eg, city) []:Rotterdam
Organization Name (eg, company) [Internet Widgits Pty Ltd]:Sparkling Network
Organizational Unit Name (eg, section) []:Sparkling CA
Common Name (e.g. server FQDN or YOUR name) []:Sparkling Root CA
Email Address []:
```
创建一个存储 CA 序列的文件:
```
touch certindex
echo 1000 > certserial
echo 1000 > crlnumber
```
放置 CA 配置文件,该文件持有 CRL 和 OCSP 末端的存根。
```
# vim ca.conf
[ ca ]
default_ca = myca
[ crl_ext ]
issuerAltName=issuer:copy
authorityKeyIdentifier=keyid:always
[ myca ]
dir = ./
new_certs_dir = $dir
unique_subject = no
certificate = $dir/rootca.crt
database = $dir/certindex
private_key = $dir/rootca.key
serial = $dir/certserial
default_days = 730
default_md = sha1
policy = myca_policy
x509_extensions = myca_extensions
crlnumber = $dir/crlnumber
default_crl_days = 730
[ myca_policy ]
commonName = supplied
stateOrProvinceName = supplied
countryName = optional
emailAddress = optional
organizationName = supplied
organizationalUnitName = optional
[ myca_extensions ]
basicConstraints = critical,CA:TRUE
keyUsage = critical,any
subjectKeyIdentifier = hash
authorityKeyIdentifier = keyid:always,issuer
keyUsage = digitalSignature,keyEncipherment,cRLSign,keyCertSign
extendedKeyUsage = serverAuth
crlDistributionPoints = @crl_section
subjectAltName = @alt_names
authorityInfoAccess = @ocsp_section
[ v3_ca ]
basicConstraints = critical,CA:TRUE,pathlen:0
keyUsage = critical,any
subjectKeyIdentifier = hash
authorityKeyIdentifier = keyid:always,issuer
keyUsage = digitalSignature,keyEncipherment,cRLSign,keyCertSign
extendedKeyUsage = serverAuth
crlDistributionPoints = @crl_section
subjectAltName = @alt_names
authorityInfoAccess = @ocsp_section
[alt_names]
DNS.0 = Sparkling Intermidiate CA 1
DNS.1 = Sparkling CA Intermidiate 1
[crl_section]
URI.0 = http://pki.sparklingca.com/SparklingRoot.crl
URI.1 = http://pki.backup.com/SparklingRoot.crl
[ocsp_section]
caIssuers;URI.0 = http://pki.sparklingca.com/SparklingRoot.crt
caIssuers;URI.1 = http://pki.backup.com/SparklingRoot.crt
OCSP;URI.0 = http://pki.sparklingca.com/ocsp/
OCSP;URI.1 = http://pki.backup.com/ocsp/
```
如果你需要设置某个特定的证书生效/过期日期,请添加以下内容到`[myca]`:
```
# format: YYYYMMDDHHMMSS
default_enddate = 20191222035911
default_startdate = 20181222035911
```
### 创建中间 CA
生成中间 CA (名为 intermediate1)的私钥:
```
openssl genrsa -out intermediate1.key 4096
```
生成中间 CA 的 CSR:
```
openssl req -new -sha256 -key intermediate1.key -out intermediate1.csr
```
样例输出:
```
You are about to be asked to enter information that will be incorporated
into your certificate request.
What you are about to enter is what is called a Distinguished Name or a DN.
There are quite a few fields but you can leave some blank
For some fields there will be a default value,
If you enter '.', the field will be left blank.
-----
Country Name (2 letter code) [AU]:NL
State or Province Name (full name) [Some-State]:Zuid Holland
Locality Name (eg, city) []:Rotterdam
Organization Name (eg, company) [Internet Widgits Pty Ltd]:Sparkling Network
Organizational Unit Name (eg, section) []:Sparkling CA
Common Name (e.g. server FQDN or YOUR name) []:Sparkling Intermediate CA
Email Address []:
Please enter the following 'extra' attributes
to be sent with your certificate request
A challenge password []:
An optional company name []:
```
确保中间 CA 的主体(CN)和根 CA 不同。
用根 CA 签署中间 CA 的 CSR:
```
openssl ca -batch -config ca.conf -notext -in intermediate1.csr -out intermediate1.crt
```
样例输出:
```
Using configuration from ca.conf
Check that the request matches the signature
Signature ok
The Subject's Distinguished Name is as follows
countryName :PRINTABLE:'NL'
stateOrProvinceName :ASN.1 12:'Zuid Holland'
localityName :ASN.1 12:'Rotterdam'
organizationName :ASN.1 12:'Sparkling Network'
organizationalUnitName:ASN.1 12:'Sparkling CA'
commonName :ASN.1 12:'Sparkling Intermediate CA'
Certificate is to be certified until Mar 30 15:07:43 2017 GMT (730 days)
Write out database with 1 new entries
Data Base Updated
```
生成 CRL(同时采用 PEM 和 DER 格式):
```
openssl ca -config ca.conf -gencrl -keyfile rootca.key -cert rootca.crt -out rootca.crl.pem
openssl crl -inform PEM -in rootca.crl.pem -outform DER -out rootca.crl
```
每次使用该 CA 签署证书后,请生成 CRL。
如果你需要撤销该中间证书:
```
openssl ca -config ca.conf -revoke intermediate1.crt -keyfile rootca.key -cert rootca.crt
```
### 配置中间 CA
为该中间 CA 创建一个新文件夹,然后进入该文件夹:
```
mkdir ~/SSLCA/intermediate1/
cd ~/SSLCA/intermediate1/
```
从根 CA 拷贝中间证书和密钥:
```
cp ~/SSLCA/root/intermediate1.key ./
cp ~/SSLCA/root/intermediate1.crt ./
```
创建索引文件:
```
touch certindex
echo 1000 > certserial
echo 1000 > crlnumber
```
创建一个新的 `ca.conf` 文件:
```
# vim ca.conf
[ ca ]
default_ca = myca
[ crl_ext ]
issuerAltName=issuer:copy
authorityKeyIdentifier=keyid:always
[ myca ]
dir = ./
new_certs_dir = $dir
unique_subject = no
certificate = $dir/intermediate1.crt
database = $dir/certindex
private_key = $dir/intermediate1.key
serial = $dir/certserial
default_days = 365
default_md = sha1
policy = myca_policy
x509_extensions = myca_extensions
crlnumber = $dir/crlnumber
default_crl_days = 365
[ myca_policy ]
commonName = supplied
stateOrProvinceName = supplied
countryName = optional
emailAddress = optional
organizationName = supplied
organizationalUnitName = optional
[ myca_extensions ]
basicConstraints = critical,CA:FALSE
keyUsage = critical,any
subjectKeyIdentifier = hash
authorityKeyIdentifier = keyid:always,issuer
keyUsage = digitalSignature,keyEncipherment
extendedKeyUsage = serverAuth
crlDistributionPoints = @crl_section
subjectAltName = @alt_names
authorityInfoAccess = @ocsp_section
[alt_names]
DNS.0 = example.com
DNS.1 = example.org
[crl_section]
URI.0 = http://pki.sparklingca.com/SparklingIntermidiate1.crl
URI.1 = http://pki.backup.com/SparklingIntermidiate1.crl
[ocsp_section]
caIssuers;URI.0 = http://pki.sparklingca.com/SparklingIntermediate1.crt
caIssuers;URI.1 = http://pki.backup.com/SparklingIntermediate1.crt
OCSP;URI.0 = http://pki.sparklingca.com/ocsp/
OCSP;URI.1 = http://pki.backup.com/ocsp/
```
修改 `[alt_names]` 部分,添加你需要的主体备选名。如果你不需要主体备选名,请移除该部分包括`subjectAltName = @alt_names`的行。
如果你需要设置一个指定的生效/到期日期,请添加以下内容到 `[myca]`:
```
# format: YYYYMMDDHHMMSS
default_enddate = 20191222035911
default_startdate = 20181222035911
```
生成一个空白 CRL(同时以 PEM 和 DER 格式):
```
openssl ca -config ca.conf -gencrl -keyfile rootca.key -cert rootca.crt -out rootca.crl.pem
openssl crl -inform PEM -in rootca.crl.pem -outform DER -out rootca.crl
```
### 生成末端用户证书
我们使用这个新的中间 CA 来生成一个末端用户证书,请重复以下操作来使用该 CA 为每个用户签署。
```
mkdir enduser-certs
```
生成末端用户的私钥:
```
openssl genrsa -out enduser-certs/enduser-example.com.key 4096
```
生成末端用户的 CSR:
```
openssl req -new -sha256 -key enduser-certs/enduser-example.com.key -out enduser-certs/enduser-example.com.csr
```
样例输出:
```
You are about to be asked to enter information that will be incorporated
into your certificate request.
What you are about to enter is what is called a Distinguished Name or a DN.
There are quite a few fields but you can leave some blank
For some fields there will be a default value,
If you enter '.', the field will be left blank.
-----
Country Name (2 letter code) [AU]:NL
State or Province Name (full name) [Some-State]:Noord Holland
Locality Name (eg, city) []:Amsterdam
Organization Name (eg, company) [Internet Widgits Pty Ltd]:Example Inc
Organizational Unit Name (eg, section) []:IT Dept
Common Name (e.g. server FQDN or YOUR name) []:example.com
Email Address []:
Please enter the following 'extra' attributes
to be sent with your certificate request
A challenge password []:
An optional company name []:
```
使用中间 CA 签署末端用户的 CSR:
```
openssl ca -batch -config ca.conf -notext -in enduser-certs/enduser-example.com.csr -out enduser-certs/enduser-example.com.crt
```
样例输出:
```
Using configuration from ca.conf
Check that the request matches the signature
Signature ok
The Subject's Distinguished Name is as follows
countryName :PRINTABLE:'NL'
stateOrProvinceName :ASN.1 12:'Noord Holland'
localityName :ASN.1 12:'Amsterdam'
organizationName :ASN.1 12:'Example Inc'
organizationalUnitName:ASN.1 12:'IT Dept'
commonName :ASN.1 12:'example.com'
Certificate is to be certified until Mar 30 15:18:26 2016 GMT (365 days)
Write out database with 1 new entries
Data Base Updated
```
生成 CRL(同时以 PEM 和 DER 格式):
```
openssl ca -config ca.conf -gencrl -keyfile intermediate1.key -cert intermediate1.crt -out intermediate1.crl.pem
openssl crl -inform PEM -in intermediate1.crl.pem -outform DER -out intermediate1.crl
```
每次你使用该 CA 签署证书后,都需要生成 CRL。
如果你需要撤销该末端用户证书:
```
openssl ca -config ca.conf -revoke enduser-certs/enduser-example.com.crt -keyfile intermediate1.key -cert intermediate1.crt
```
样例输出:
```
Using configuration from ca.conf
Revoking Certificate 1000.
Data Base Updated
```
通过连接根证书和中间证书来创建证书链文件。
```
cat ../root/rootca.crt intermediate1.crt > enduser-certs/enduser-example.com.chain
```
发送以下文件给末端用户:
```
enduser-example.com.crt
enduser-example.com.key
enduser-example.com.chain
```
你也可以让末端用户提供他们自己的 CSR,而只发送给他们这个 .crt 文件。不要把它从服务器删除,否则你就不能撤销了。
### 校验证书
你可以对证书链使用以下命令来验证末端用户证书:
```
openssl verify -CAfile enduser-certs/enduser-example.com.chain enduser-certs/enduser-example.com.crt
enduser-certs/enduser-example.com.crt: OK
```
你也可以针对 CRL 来验证。首先,将 PEM 格式的 CRL 和证书链相连接:
```
cat ../root/rootca.crt intermediate1.crt intermediate1.crl.pem > enduser-certs/enduser-example.com.crl.chain
```
验证证书:
```
openssl verify -crl_check -CAfile enduser-certs/enduser-example.com.crl.chain enduser-certs/enduser-example.com.crt
```
没有撤销时的输出:
```
enduser-certs/enduser-example.com.crt: OK
```
撤销后的输出如下:
```
enduser-certs/enduser-example.com.crt: CN = example.com, ST = Noord Holland, C = NL, O = Example Inc, OU = IT Dept
error 23 at 0 depth lookup:certificate revoked
```
---
via: <https://raymii.org/s/tutorials/OpenSSL_command_line_Root_and_Intermediate_CA_including_OCSP_CRL%20and_revocation.html>
作者:Remy van Elst 译者:[GOLinux](https://github.com/GOLinu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实现 ssh 无密码登录 | Dan Nanni | http://xmodulo.com/how-to-enable-ssh-login-without.html | 假设你是hostA上的一个用户"aliceA",想以用户aliceB的身份ssh到hostB上,但又不想输入密码。那么,你可以参考这篇教程实现ssh无密码登录。 首先,你需要以用户aliceA的身份登录到hostA上。 然后,使用ssh-keygen生成一对rsa公私钥,生成的密钥对会存放在~/.ssh目录下。 $ ssh-keygen -t rsa 接下来,使用下面的命令在目标主机hostB上的aliceB用户目录下创建~/.ssh目录。如果在aliceB@hostB上已经存在.ssh目录,这一步会被略过。 $ ssh aliceB@hostB mkdir -p .ssh 最后,将hostA上用户aliceA的公钥拷贝到aliceB@hostB上,来实现无密码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4/003705gnrn1j2laldacr9i.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4/003705gnrn1j2laldacr9i.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KayGuoWhu | false | [
"ssh",
"密码"
] | 技术 | {
"viewnum": 13772,
"commentnum": 4,
"favtimes": 7,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18.28.138.34",
"message": "挺有用的小技巧。不过如果密钥文件被盗……",
"username": "老沙",
"date": "2015-05-14T12:17:07"
},
{
"postip": "221.226.1.254",
"message": "需要盗用的前提是破解当前主机的权限,如果能破解当前的机器root还需要盗用密钥来破解密码?",
"username": "丶Nature",
"date": "2015-05-14T16:57:49"
},
{
"postip": "115.60.3.16",
"message": "就怕权限不是破解的……",
"username": "老沙",
"date": "2015-05-15T05:08:43"
},
{
"postip": "221.226.1.254",
"message": "还是那句话,能接触这台主机 就等于不需要密码了",
"username": "丶Nature",
"date": "2015-05-15T11:14:41"
}
] | [
{
"raid": 5493,
"displayorder": 0
},
{
"raid": 7683,
"displayorder": 0
}
] | 假设你是hostA上的一个用户"aliceA",想以用户aliceB的身份ssh到hostB上,但又不想输入密码。那么,你可以参考这篇教程实现ssh无密码登录。 首先,你需要以用户aliceA的身份登录到hostA上。 然后,使用ssh-keygen生成一对rsa公私钥,生成的密钥对会存放在~/.ssh目录下。 $ ssh-keygen -t rsa 接下来,使用下面的命令在目标主机hostB上的aliceB用户目录下创建~/.ssh目录。如果在aliceB@hostB上已经存在.ssh目录,这一步会被略过。 $ ssh aliceB@hostB mkdir -p .ssh 最后,将hostA上用户aliceA的公钥拷贝到aliceB@hostB上,来实现无密码 | 2015-05-14T11:32:00 | 2015-05-14T11:32:00 | 5,444 | /article-5444-1.html | 假设你是hostA上的一个用户"aliceA",想以用户“aliceB”的身份ssh到hostB上,但又不想输入密码。那么,你可以参考这篇教程实现ssh无密码登录。

首先,你需要以用户“aliceA”的身份登录到hostA上。
然后,使用ssh-keygen生成一对rsa公私钥,生成的密钥对会存放在~/.ssh目录下。
```
$ ssh-keygen -t rsa
```
接下来,使用下面的命令在目标主机hostB上的aliceB用户目录下创建~/.ssh目录。如果在aliceB@hostB上已经存在.ssh目录,这一步会被略过。
```
$ ssh aliceB@hostB mkdir -p .ssh
```
最后,将hostA上用户“aliceA”的公钥拷贝到aliceB@hostB上,来实现无密码ssh。
```
$ cat .ssh/id_rsa.pub | ssh aliceB@hostB 'cat >> .ssh/authorized_keys'
```
自此以后,从aliceA@hostA上ssh到aliceB@hostB上再也不需要输入密码。(LCTT 译注:上述的创建目录并复制的操作也可以通过一个 ssh-copy-id 命令一步完成:`ssh-copy-id -i ~/.ssh/id_rsa.pub aliceB@hostB`)
### 疑难解答
1. 即使在密钥认证生效后,你可能仍然需要输入SSH密码。如果遇到这种情况,请检查系统日志(如/var/log/secure)以查看是否出现下面的异常。
Authentication refused: bad ownership or modes for file /home/aliceB/.ssh/authorized\_keys
在这种情况下,密钥认证的失败是由于~/.ssh/authorized\_keys文件的权限或拥有者不正确。一般情况,如果这个文件对除了你之外的所有用户都可读,就会出现这个错误。用下面的方式改变文件的权限以修正错误。
```
$ chmod 700 ~/.ssh/authorized_keys
```
---
via: <http://xmodulo.com/how-to-enable-ssh-login-without.html>
作者:[Dan Nanni](http://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KayGuoWhu](https://github.com/KayGuoWhu)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 有问必答:如何在 Ubuntu 上配置网桥 | Dan Nanni | http://ask.xmodulo.com/configure-linux-bridge-network-manager-ubuntu.html | Question: 我需要在我的Ubuntu主机上建立一个Linux网桥,共享一个网卡给其他一些虚拟主机或在主机上创建的容器。我目前正在Ubuntu上使用网络管理器(Network Manager),所以最好能使用网络管理器来配置一个网桥。我该怎么做? 网桥是一个硬件装备,用来将两个或多个数据链路层(OSI七层模型中第二层)互联,以使得不同网段上的网络设备可以互相访问。当你想要互联一个主机里的多个虚拟机器或者以太接口时,就需要在Linux主机里有一个类似桥接的概念。这里使用的是一种软网桥。 有很多的方法来配置一个Linux网桥。举个例子,在一个无外接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4/064704jwk55ol52qtcwc3s.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05/14/064704jwk55ol52qtcwc3s.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i-cuckoo | false | [
"网桥"
] | 技术 | {
"viewnum": 8644,
"commentnum": 0,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Question: 我需要在我的Ubuntu主机上建立一个Linux网桥,共享一个网卡给其他一些虚拟主机或在主机上创建的容器。我目前正在Ubuntu上使用网络管理器(Network Manager),所以最好能使用网络管理器来配置一个网桥。我该怎么做? 网桥是一个硬件装备,用来将两个或多个数据链路层(OSI七层模型中第二层)互联,以使得不同网段上的网络设备可以互相访问。当你想要互联一个主机里的多个虚拟机器或者以太接口时,就需要在Linux主机里有一个类似桥接的概念。这里使用的是一种软网桥。 有很多的方法来配置一个Linux网桥。举个例子,在一个无外接 | 2015-05-14T13:45:00 | 2015-05-14T13:45:00 | 5,445 | /article-5445-1.html |
>
> **Question**: 我需要在我的Ubuntu主机上建立一个Linux网桥,共享一个网卡给其他一些虚拟主机或在主机上创建的容器。我目前正在Ubuntu上使用网络管理器(Network Manager),所以最好>能使用网络管理器来配置一个网桥。我该怎么做?
>
>
>
网桥是一个硬件装备,用来将两个或多个数据链路层(OSI七层模型中第二层)互联,以使得不同网段上的网络设备可以互相访问。当你想要互联一个主机里的多个虚拟机器或者以太接口时,就需要在Linux主机里有一个类似桥接的概念。这里使用的是一种软网桥。
有很多的方法来配置一个Linux网桥。举个例子,在一个无外接显示/键盘的服务器环境里,你可以使用[brct](http://xmodulo.com/how-to-configure-linux-bridge-interface.html)手动地配置一个网桥。而在桌面环境下,在网络管理器里也支持网桥设置。那就让我们测试一下如何用网络管理器配置一个网桥吧。
### 要求
为了避免[任何问题](https://bugs.launchpad.net/ubuntu/+source/network-manager/+bug/1273201),建议你的网络管理器版本为0.9.9或者更高,它用在 Ubuntu 15.04或者更新的版本。
```
$ apt-cache show network-manager | grep Version
```
---
```
Version: 0.9.10.0-4ubuntu15.1
Version: 0.9.10.0-4ubuntu15
```
### 创建一个网桥
使用网络管理器创建网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nm-connection-editor。这款GUI(图形用户界面)的工具允许你傻瓜式地配置一个网桥。
首先,启动nm-connection-editor。
```
$ nm-connection-editor
```
该编辑器的窗口会显示给你一个列表,列出目前配置好的网络连接。点击右上角的“添加”按钮,创建一个网桥。

接下来,选择“Bridge”(网桥)作为连接类型。

现在,开始配置网桥,包括它的名字和所桥接的连接。如果没有创建过其他网桥,那么默认的网桥接口会被命名为bridge0。
回顾一下,创建网桥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网桥共享你的以太网卡接口,所以你需要添加以太网卡接口到网桥。在图形界面添加一个新的“桥接的连接”可以实现上述目的。点击“Add”按钮。

选择“以太网”作为连接类型。

在“设备的 MAC 地址”区域,选择你想要从属于网桥的接口。本例中,假设该接口是eth0。

点击“常规”标签,并且选中两个复选框,分别是“当其可用时自动连接到该网络”和“所有用户都可以连接到该网络”。

切换到“IPv4 设置”标签,为网桥配置DHCP或者是静态IP地址。注意,你应该为从属的以太网卡接口eth0使用相同的IPv4设定。本例中,我们假设eth0是用过DHCP配置的。因此,此处选择“自动(DHCP)”。如果eth0被指定了一个静态IP地址,那么你也应该指定相同的IP地址给网桥。

最后,保存网桥的设置。
现在,你会看见一个新增的网桥连接被创建在“网络连接”窗口里。因为已经从属与网桥,以前配置好的有线连接 eth0 就不再需要了,所以去删除原来的有线连接吧。

这时候,网桥连接会被自动激活。从指定给eth0的IP地址被网桥接管起,你将会暂时丢失一下连接。当IP地址赋给了网桥,你将会通过网桥连接回你的以太网卡接口。你可以通过“Network”设置确认一下。

同时,检查可用的接口。提醒一下,网桥接口必须已经取代了任何你的以太网卡接口拥有的IP地址。

就这么多了,现在,网桥已经可以用了。
---
via: <http://ask.xmodulo.com/configure-linux-bridge-network-manager-ubuntu.html>
作者:[Dan Nanni](http://ask.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wi-cuckoo](https://github.com/wi-cuckoo)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Subsets and Spl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