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mpt
stringlengths 12
334
| target
stringlengths 0
272
|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越王非常高兴,答应照计行动。
|
越王大说,许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送给子贡黄金百镒,宝剑一把,良矛二支。
|
送子贡金百镒,剑一,良矛二。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子贡没有接受,就走了。
|
子贡不受,遂行。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子贡回报吴王说: 我郑重地把大王的话告诉了越王,越王非常惶恐,说: 我很不走运,从小就失去了父亲,又不自量力,触犯吴国而获罪,军队被打败,自身受屈辱,栖居在会稽山上,国家成了荒凉的废墟,仰赖大王的恩赐,使我能够捧着祭品而祭祀祖宗,我至死也不敢忘怀,怎么另有其他的打算!
|
报吴王曰: 臣敬以大王之言告越王,越王大恐,曰: 孤不幸,少失先人,内不自量,抵罪於吴,军败身辱,栖于会稽,国为虚莽,赖大王之赐,使得奉俎豆而修祭祀,死不敢忘,何谋之敢虑!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过了五天,越国派大夫文种以头叩地对吴王说: 东海役使之臣勾践谨派使者文种,来修好您的属下近臣,托他们向大王问候。
|
後五日,越使大夫种顿首言於吴王曰: 东海役臣孤句践使者臣种,敢修下吏问於左右。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今我私下听说大王将要发动正义之师,讨伐强暴,扶持弱小,困扼残暴的齐国而安抚周朝王室,请求出动越国境内全部军队三千人,勾践请求亲自披挂铠甲、拿着锐利的武器,甘愿在前面去冒箭石的危险。
|
今窃闻大王将兴大义,诛彊救弱,困暴齐而抚周室,请悉起境内士卒三千人,孤请自被坚执锐,以先受矢石。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因此派越国卑贱的臣子文种进献祖先珍藏的宝器,铠甲十二件,斧头、屈卢矛、步光剑、用来作贵军吏的贺礼。
|
因越贱臣种奉先人藏器,甲二十领,鈇屈卢之矛,步光之剑,以贺军吏。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吴王听了非常高兴,把文种的话告诉子贡说: 越王想亲自跟随我攻打齐国,可以吗?
|
吴王大说,以告子贡曰: 越王欲身从寡人伐齐,可乎?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子贡回答说: 不可以。
|
子贡曰: 不可。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使人家国内空虚,调动人家所有的人马,还要人家的国君跟着出征,这是不道义的。
|
夫空人之国,悉人之众,又从其君,不义。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你可接受他的礼物,允许他派出军队,辞却他的国君随行。
|
君受其币,许其师,而辞其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吴王同意了,就辞谢越王。
|
吴王许诺,乃谢越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于是吴王就是调动了九个郡的兵力去攻打齐国。
|
於是吴王乃遂发九郡兵伐齐。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子贡因而离开吴国前往晋国,对晋国国君说: 我听说,不事先谋划好计策,就不能应付突然来的变化,不事先治理好军队,就不能战胜敌人。
|
子贡因去之晋,谓晋君曰: 臣闻之,虑不先定不可以应卒,兵不先辨不可以胜敌。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齐国和吴国即将开战,如果那场战争吴国不能取得胜利,越国必定会趁机扰乱它;和齐国一战取得了胜利,吴王一定会带他的军队逼近晋国。 晋非常恐慌,说: 那该怎么办呢?
|
今夫齐与吴将战,彼战而不胜,越乱之必矣;与齐战而胜,必以其兵临晋。 晋君大恐,曰: 为之柰何?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子贡说: 整治好武器,休养士卒,等着吴军的到来。
|
子贡曰: 修兵休卒以待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晋君依照他的话做了。
|
晋君许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子贡离开晋国前往鲁国。
|
子贡去而之鲁。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吴王果然和齐国人在艾陵打了一仗,把齐军打得大败,俘虏了七个将军的士兵而不肯班师回国,果然带兵逼近晋国,和晋国人在黄池相遇。
|
吴王果与齐人战於艾陵,大破齐师,获七将军之兵而不归,果以兵临晋,与晋人相遇黄池之上。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吴晋两国争雄,晋国人攻击吴国,大败吴军。
|
吴晋争彊。晋人击之,大败吴师。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越王听到吴军惨败的消息,就渡过江去袭击吴国,直打到离吴国都城七里的路程才安营扎寨。
|
越王闻之,涉江袭吴,去城七里而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吴王听到这个消息,离开晋国返回吴国,和越国军队在五湖一带作战。
|
吴王闻之,去晋而归,与越战於五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多次战斗都失败了,连城门都守不住了,于是越军包围了王宫,杀死了吴王夫差和他的国相。
|
三战不胜,城门不守,越遂围王宫,杀夫差而戮其相。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灭掉吴国三年后,越国称霸东。
|
破吴三年,东向而霸。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所以,子贡这一出行,保全了鲁国,扰乱了齐国,灭掉了吴国,使晋国强大而使越国称霸。
|
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彊晋而霸越。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子贡一次出使,使各国形势发生了相应变化,十年当中,齐、鲁、吴、晋、越五国的形势各自有了变化。
|
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子贡擅长囤积居奇,贱买贵卖,随着供需情况转手谋取利润。
|
子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赀。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喜欢宣扬别人的长处,也不隐瞒别人的过失。
|
喜扬人之美,不能匿人之过。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曾出任过鲁国和卫国的国相,家产积累千金,最终死在齐国。
|
常相鲁卫,家累千金,卒终于齐。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言偃,是吴国人,字子游。
|
言偃,吴人,字子游。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比孔子小四十五岁。
|
少孔子四十五岁。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子游受业以后,出任武城的长官。
|
子游既已受业,为武城宰。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孔子路过武城,听到弹琴唱歌的声音。
|
孔子过,闻弦歌之声。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孔子微微地笑了,说: 杀鸡何必用宰牛刀呢?
|
孔子莞尔而笑曰: 割鸡焉用牛刀?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子游说: 从前我听先生说过: 有才德的人学了礼乐,就会涵养仁心,爱护人民;普通人学了礼乐,就会谨守法规,容易使唤。
|
子游曰: 昔者偃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孔子对随行的学生们说: 诸位,言偃的话是对的。
|
孔子曰: 二三子,偃之言是也。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我刚才说的那句话不过是开玩笑罢了。
|
前言戏之耳。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孔子认为子游熟习文章博学。
|
孔子以为子游习於文学。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卜商,字子夏。
|
卜商字子夏。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比孔子小四十四岁。
|
少孔子四十四岁。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子夏问道: 姣美的笑容妩媚动人啊,明沏的眼珠流动生辉啊,信佛洁白的生绡染上了绚烂的文彩 ,这三句是什么意思?
|
子夏问: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孔子回答说: 绘画要先有洁白的底子,然后再彩饰图画。
|
子曰: 绘事後素。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子夏说: 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之后呢?
|
曰: 礼後乎?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孔子说: 卜商啊,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
|
孔子曰: 商始可与言诗已矣。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子贡问道: 颛孙师和卜商那一位更强些?
|
子贡问: 师与商孰贤?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孔子说: 师么,有些过分,商么,有些赶不上。
|
子曰: 师也过,商也不及。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子贡说: 那么颛孙师好一些吗?
|
然则师愈与?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孔子说: 过分和赶不上同样是不完美的。
|
曰: 过犹不及。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孔子对子夏说: 你要立志作个有才德的读书人,不要作浅薄不正派的读书人。
|
子谓子夏曰: 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孔子逝世后,子夏定居河西教授学生,成了魏文侯的教师。
|
孔子既没,子夏居西河教授,为魏文侯师。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子夏的儿子死了,把眼睛都哭瞎了。颛孙师,是陈国人,字子张。
|
其子死,哭之失明。颛孙师,陈人,字子张。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比孔子小四十八岁。
|
少孔子四十八岁。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子张向孔子学习求取官职俸禄的方法。孔子说: 多听人家说,对疑难未解的,不要妄加评论,其余有把屋的要谨慎地说出,能少犯错误;多看人家行事,对疑难未解的,不要妄加行动,其余有把握的要谨慎地行动,能减少懊悔。
|
子张问干禄,孔子曰: 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说话的错误少、行动的懊悔少,你要求取的官职俸禄就在里面了。
|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有一天子张跟随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被围困,子张问怎样才能处处行得通。
|
他日从在陈蔡间,困,问行。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孔子说: 说话要忠诚信实,行为要真诚恭敬,即使在南蛮北狄也行得通;说话不忠诚信实,行为不真诚恭敬,即使是在本乡本土,能行得通吗?
|
孔子曰: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国行也;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站着的时候,就象 忠信笃敬 几个字呈现在眼前;坐在车上,就象 忠信笃敬 几个字挂在车前的横木上,做到这种地步之后,就到处行得通了。
|
立则见其参於前也,在舆则见其倚於衡,夫然後行。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子张就把这些话写在束腰的大带子上。
|
子张书诸绅。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子张问: 读书人怎样做才可以叫通达了呢?
|
子张问: 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孔子说: 你所说的通达,是指的什么呢?
|
孔子曰: 何哉,尔所谓达者?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子张回答说: 在诸侯的邦国中一定要有声望,在卿大夫家里也一定要有声誉。
|
子张对曰: 在国必闻,在家必闻。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孔子说: 这是声望,不是通达。
|
孔子曰: 是闻也,非达也。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所谓通达,应当是立身正直而好义,审度别人的言论,观察别人的表情,时常想着谦恭退让,这样,在诸侯的邦国和卿大夫的封地一定能够通达。
|
夫达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国及家必达。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所说的声望,外表上好象追求仁德的样子,而实际行动上却违背仁德,自己要安然处之,毫不怀疑,这样的人在诸侯的邦国和卿大夫的封地一定能取得名望。
|
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国及家必闻。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曾参,是南武城人,字了舆,比孔子小四十六岁。
|
曾参,南武城人,字子舆。少孔子四十六岁。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孔子认为他能通达孝道,所以传授他学业。
|
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撰写了一部《孝经》。
|
作孝经。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死在鲁国。
|
死於鲁。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澹台灭明,是武城人,字子羽。
|
澹台灭明,武城人,字子羽。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比孔子小三十九岁。
|
少孔子三十九岁。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的体态相貌很丑陋。
|
状貌甚恶。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想要事奉孔子,孔子认为他资质低下。
|
欲事孔子,孔子以为材薄。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从师学习以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来不去会见公卿大夫。
|
既已受业,退而修行,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往南游历到长江,追随他的学生有三百人,他获取、给予离弃、趋就都完美无缺,他的声誉传遍了四方诸侯。
|
南游至江,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孔子听到这些事,说: 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单从相貌上判断人,对子羽的判断就错了。
|
孔子闻之,曰: 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宓不齐,字子贱。
|
宓不齐字子贱。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比孔子小三十岁。
|
少孔子三十岁。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孔子谈论宓子贱,说: 子贱真是个君子啊!
|
孔子谓 子贱君子哉!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假如鲁国没有君子,这个人又从哪儿学到这种好品德呢?
|
鲁无君子,斯焉取斯?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子贱出任单父地方长官,回来向孔子报告,说: 这个地方有五个人比我贤能,他们教给我施政治民的方法。
|
子贱为单父宰,反命於孔子,曰: 此国有贤不齐者五人,教不齐所以治者。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孔子说: 可惜呀!不齐治理的地方太小了,要是治理的地方大就差不多了。
|
孔子曰: 惜哉不齐所治者小,所治者大则庶几矣。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原宪,字子思。
|
原宪字子思。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子思问什么是耻辱。
|
子思问耻。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孔子说: 国家政治清明,可以做官领取俸禄,却不能有所见树。
|
孔子曰: 国有道,穀。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国家政治黑暗,做官领取俸禄,却不能独善其身,就是耻辱。
|
国无道,穀,耻也。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子思说: 好胜、自我夸耀、怨恨、贪欲都没有显现出来,可以算是做到了仁了吗?
|
子思曰: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乎?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孔子说: 可以说是难能可贵了,是否算是做到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
孔子曰: 可以为难矣,仁则吾弗知也。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孔子逝世以后,原宪就跑到低洼积水、野草丛生的地方隐居起来。
|
孔子卒,原宪遂亡在草泽中。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子贡做了卫国的国相,出门车马接连不断,排开丛生的野草,来到偏远简陋破败的小屋,前去看望原宪。
|
子贡相卫,而结驷连骑,排藜藿入穷阎,过谢原宪。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原宪整理好破旧的衣帽,会见子贡。
|
宪摄敝衣冠见子贡。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子贡见状替他感到羞耻,说: 难道你很困窘吗?
|
子贡耻之,曰: 夫子岂病乎?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原宪回答说: 我听说,没有财产的叫做贫穷,学习了道理而不能施行的叫做困窘。
|
原宪曰: 吾闻之,无财者谓之贫,学道而不能行者谓之病。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像我,贫穷,不是困窘啊。
|
若宪,贫也,非病也。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子贡感到很惭愧,不高兴地离去了,一辈子都为这次说错了话感到羞耻。公冶长,是齐国人,字子长。
|
子贡惭,不怿而去,终身耻其言之过也。公冶长,齐人,字子长。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孔子说: 公冶长,可以把女儿嫁给他,即使他在囚禁之中,并不是他的罪过。
|
孔子曰: 长可妻也,虽在累绁之中,非其罪也。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南宫括,字子容。
|
以其子妻之。南宫括字子容。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南宫括问孔子说: 羿擅长射箭,奡擅长荡舟,他们都不能够善终;禹、稷亲自耕种而为什么能得到天下呢?
|
问孔子曰: 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孔子不回答。
|
孔子弗答。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南子容退出后,孔子说: 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啊!这个人崇尚道德啊!
|
容出,孔子曰: 君子哉若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孔子评论他说: 国家政治清明,他会被任用;国家政治黑暗,他也不会遭受刑罚 。
|
上德哉若人! 国有道,不废;国无道,免於刑戮。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