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stringlengths 3
87
| article
stringlengths 18
11k
| text
stringlengths 316
11.3k
|
---|---|---|
edX網上課程6年教育1800萬人 一丹獎得主越洋分享開放平台
|
網上學習平台edX創辦人及行政總裁Anant Agarwal教授奪得2018年「一丹教育發展獎」。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涉及教育的部分,有指要令香港的「學與教更具啟發性和滿足感」。全球獎金最高的教育獎項「一丹教育獎」兩位得主將於12月初赴港分享教學心得,其經驗值得本港參考。
2012年被評為MOOC(大規模網路開放課程)之年,美國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共創的網上學習平台edX於同年創立,提供全球超過130間大學及機構的網上課程,大部分教學內容更是免費,6年來讓1800萬人受惠。
非牟利模式 設開源軟件系統
edX脫穎而出成為行業領先者,其行政總裁Anant Agarwal直言,這歸功於以非牟利機構模式營運、設立開源軟件平台系統,以及高質素學習體驗。一般企業以盈利最大化,甚或爭取更多投資者為目標,edX卻沒取創投基金一分錢。
除了來自哈佛和麻省理工的資金,edX收入包括課程提供者的加盟費、課程畢業證書行政費及慈善家的大額捐獻。平台現時有150名員工,他期望兩年後實現收支平衡,將集中開拓東南亞市場。
Anant Agarwal透露,edX有些課程已採用人工智能(AI),提供個人化學習體驗,或以機器學習評定文章等級;甚至藉虛擬實境(VR)及擴增實境(AR),建立虛擬實驗室等。
edX網上學習平台料將於兩年後收支平衡。
用戶多年輕人 讚睇片勝睇書
edX的用戶年齡中位數為26歲,23歲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關係歷史碩士生張思齊來自香港,是典型用戶群裏的學生,她說:「我最欣賞教學影片提供字幕,更易理解內容,比自己看書有趣。」另一位edX印度校友Amol Bhave,17歲時選讀edX首個課程「電路與電子」,數天後利用麻省理工的開放教材,自製後續課程教學網站。未幾,他獲麻省理工取錄,大學畢業後在Facebook擔任軟件工程師。他建議工作繁重的人,可透過edX持續學習新知識。
科大主動爭取合作
edX亦吸引香港多間大學,例如科技大學、香港大學、理工大學,以至內地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與其合作。科大工程教育創新中心主任龐鼎全教授更主動致電Anant Agarwal牽線,「他待人友善,目光遠大,其願景與科大教研並重的想法相通,科大全面支持MOOC。」
龐鼎全任教的「Java計算機程式入門」,在2016年亦榮登edX最受歡迎課程榜第六位,提高了科大的國際知名度。
徐淑梅.美國波士頓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edX網上課程6年教育1800萬人 一丹獎得主越洋分享開放平台 [/INST] 網上學習平台edX創辦人及行政總裁Anant Agarwal教授奪得2018年「一丹教育發展獎」。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10月發表的《施政報告》涉及教育的部分,有指要令香港的「學與教更具啟發性和滿足感」。全球獎金最高的教育獎項「一丹教育獎」兩位得主將於12月初赴港分享教學心得,其經驗值得本港參考。
2012年被評為MOOC(大規模網路開放課程)之年,美國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共創的網上學習平台edX於同年創立,提供全球超過130間大學及機構的網上課程,大部分教學內容更是免費,6年來讓1800萬人受惠。
非牟利模式 設開源軟件系統
edX脫穎而出成為行業領先者,其行政總裁Anant Agarwal直言,這歸功於以非牟利機構模式營運、設立開源軟件平台系統,以及高質素學習體驗。一般企業以盈利最大化,甚或爭取更多投資者為目標,edX卻沒取創投基金一分錢。
除了來自哈佛和麻省理工的資金,edX收入包括課程提供者的加盟費、課程畢業證書行政費及慈善家的大額捐獻。平台現時有150名員工,他期望兩年後實現收支平衡,將集中開拓東南亞市場。
Anant Agarwal透露,edX有些課程已採用人工智能(AI),提供個人化學習體驗,或以機器學習評定文章等級;甚至藉虛擬實境(VR)及擴增實境(AR),建立虛擬實驗室等。
edX網上學習平台料將於兩年後收支平衡。
用戶多年輕人 讚睇片勝睇書
edX的用戶年齡中位數為26歲,23歲的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關係歷史碩士生張思齊來自香港,是典型用戶群裏的學生,她說:「我最欣賞教學影片提供字幕,更易理解內容,比自己看書有趣。」另一位edX印度校友Amol Bhave,17歲時選讀edX首個課程「電路與電子」,數天後利用麻省理工的開放教材,自製後續課程教學網站。未幾,他獲麻省理工取錄,大學畢業後在Facebook擔任軟件工程師。他建議工作繁重的人,可透過edX持續學習新知識。
科大主動爭取合作
edX亦吸引香港多間大學,例如科技大學、香港大學、理工大學,以至內地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與其合作。科大工程教育創新中心主任龐鼎全教授更主動致電Anant Agarwal牽線,「他待人友善,目光遠大,其願景與科大教研並重的想法相通,科大全面支持MOOC。」
龐鼎全任教的「Java計算機程式入門」,在2016年亦榮登edX最受歡迎課程榜第六位,提高了科大的國際知名度。
徐淑梅.美國波士頓 </s>
|
習近平促加快拓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昨日下午就人工智能發展現狀和趨勢,舉行第9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強調,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成為中國能否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的戰略問題。
習近平指出,要深刻認識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大意義,加強領導,做好規劃,促進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發展。
他重申,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並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此外,要深入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特點,加強和產業融合,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供給側改革為主線
習近平又提到,要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契機,在質量、效率及動力變革中發揮人工智能作用,提高生產率。
同時,要培育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的人工智能企業和產業,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與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
習近平指出,要深刻認識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大意義。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習近平促加快拓人工智能 [/INST]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昨日下午就人工智能發展現狀和趨勢,舉行第9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強調,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成為中國能否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的戰略問題。
習近平指出,要深刻認識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大意義,加強領導,做好規劃,促進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發展。
他重申,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並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此外,要深入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特點,加強和產業融合,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
供給側改革為主線
習近平又提到,要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契機,在質量、效率及動力變革中發揮人工智能作用,提高生產率。
同時,要培育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的人工智能企業和產業,構建數據驅動、人機協同、跨界融合與共創分享的智能經濟形態。
習近平指出,要深刻認識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大意義。 </s>
|
谷歌撥2億推動AI公益
|
專家小組將於明年初揀選最佳提案,每個項目的資助計劃將會是度身訂造。
在外界及員工一片反對聲音下,Google高調退出美軍科研計劃,近日更宣布「AI社會公益倡議」(AI for Social Good Initiative),旨在尋求有關人工智能(AI)、人道及環保的社會公益項目,又計劃明年舉辦「AI Impact Challenge」,並預留2500萬美元(約1.95億港元)資助基金,加速全球相關項目的發展。
Google於周一(29日)舉行的發布活動上,展示現有多個AI研究項目,包括分析長達17萬小時的座頭鯨歌聲錄音,配合谷歌的機器學習技術,減少鯨魚與船隻碰撞而傷亡。
此外,谷歌亦展示電腦視覺技術偵察癌細胞、以眼睛圖像檢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還有預測洪水、餘震等自然災害的成果。
團體可交建議書申請
該公司將撥出2500萬美元資助基金,讓世界各地的非牟利組織、學術界和社會企業申請,他們須提交有關如何以AI幫助解決某些問題的建議,成功獲批的團體還可加入Launchpad Accelerator計劃,與數據科學非牟利組織DataKind合作。專家小組將於明年初揀選最佳提案,每個項目的資助計劃將會是度身訂造。
Google的競爭對手亞馬遜(Amazon)及微軟(Microsoft),近年亦曾推出類似社會公益活動。亞馬遜透露,自2013年起曾通過Amazon Smile計劃,累計向慈善機構捐款逾一億美元(約7.8億港元)。美國、英國及德國消費者,其網購消費額的0.5%撥捐他們選擇的慈善團體,惟亞馬遜沒透露受惠機構詳情。微軟上周透過旗下網站表示,去年曾向非牟利機構捐贈逾14億美元(約109.2億港元)的軟件及服務。
谷歌預留2500萬美元(約1.95億港元)資助基金,旨在尋求有關人工智能(AI)、人道及環保的社會公益項目。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谷歌撥2億推動AI公益 [/INST] 專家小組將於明年初揀選最佳提案,每個項目的資助計劃將會是度身訂造。
在外界及員工一片反對聲音下,Google高調退出美軍科研計劃,近日更宣布「AI社會公益倡議」(AI for Social Good Initiative),旨在尋求有關人工智能(AI)、人道及環保的社會公益項目,又計劃明年舉辦「AI Impact Challenge」,並預留2500萬美元(約1.95億港元)資助基金,加速全球相關項目的發展。
Google於周一(29日)舉行的發布活動上,展示現有多個AI研究項目,包括分析長達17萬小時的座頭鯨歌聲錄音,配合谷歌的機器學習技術,減少鯨魚與船隻碰撞而傷亡。
此外,谷歌亦展示電腦視覺技術偵察癌細胞、以眼睛圖像檢測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還有預測洪水、餘震等自然災害的成果。
團體可交建議書申請
該公司將撥出2500萬美元資助基金,讓世界各地的非牟利組織、學術界和社會企業申請,他們須提交有關如何以AI幫助解決某些問題的建議,成功獲批的團體還可加入Launchpad Accelerator計劃,與數據科學非牟利組織DataKind合作。專家小組將於明年初揀選最佳提案,每個項目的資助計劃將會是度身訂造。
Google的競爭對手亞馬遜(Amazon)及微軟(Microsoft),近年亦曾推出類似社會公益活動。亞馬遜透露,自2013年起曾通過Amazon Smile計劃,累計向慈善機構捐款逾一億美元(約7.8億港元)。美國、英國及德國消費者,其網購消費額的0.5%撥捐他們選擇的慈善團體,惟亞馬遜沒透露受惠機構詳情。微軟上周透過旗下網站表示,去年曾向非牟利機構捐贈逾14億美元(約109.2億港元)的軟件及服務。
谷歌預留2500萬美元(約1.95億港元)資助基金,旨在尋求有關人工智能(AI)、人道及環保的社會公益項目。 </s>
|
星AI方案商吸億元 LINE領投
|
AnyMind Group獲得逾億元B輪融資;圖為該公司行政總裁及聯合創辦人十河宏輔、營運總監及聯合創辦人小堤音彥。
人工智能(AI)解決方案公司AnyMind Group周一(29日)宣布,獲得最新B輪融資1340萬美元(約1.05億港元),本輪由即時通訊軟件開發商LINE Corporation,以及SPARX Group營運、豐田汽車與三井住友銀行成立的投資基金Mirai Creation Fund領投。
該公司前身為AdAsia Holdings,早於2016年成立,現為AdAsia Holdings、TalentMind、CastingAsia的母公司,總部位於新加坡。旗下子公司TalentMind為一間具有多層AI篩選及配對功能的求職者管理平台,在亞洲擁有逾150個企業會員;另一子公司CastingAsia為網紅行銷平台,根據品牌廣告客戶的要求,提供逾3萬名網紅(KOL)及微網紅的配對服務。
至於AdAsia Holdings,則為廣告商及市場推廣公司等,提供廣告科技的解決方案,透過AI技術為網絡媒體整合、優化多個廣告客戶的需求,以及提升網絡廣告版位的動態競價,目前亞洲與800個網絡媒體合作,透過展示式廣告、原生廣告及影片廣告。
擴大市佔 加強招聘
繼去年4月獲得由集富亞洲(JAFCO Asia)及Dream Incubator注資的1200萬美元A輪融資後,AnyMind Group總融資額已達2790萬美元(約2.18億港元),上述股東亦以共同投資形式參與B輪融資。新資金將用作擴大集團在廣告技術、網紅推廣及人力資源等市場份額,並加強招募AI及廣告人才。
該公司曾於去年10月收購日本媒體交易商FourM及本港媒體交易商Acqua Media,擴大亞洲數碼媒體業務的影響力。該集團已擴展至全球11地區,各地設有13個辦公室,全球員工由去年的90人,增至現時逾330人。
AnyMind Group行政總裁兼聯合創辦人十河宏輔透露,為了保持公司旗下3大行業產品的發展速度,會把現有工程資源擴大4倍,並將於曼谷及東京辦公室增設更多產品研發職位。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星AI方案商吸億元 LINE領投 [/INST] AnyMind Group獲得逾億元B輪融資;圖為該公司行政總裁及聯合創辦人十河宏輔、營運總監及聯合創辦人小堤音彥。
人工智能(AI)解決方案公司AnyMind Group周一(29日)宣布,獲得最新B輪融資1340萬美元(約1.05億港元),本輪由即時通訊軟件開發商LINE Corporation,以及SPARX Group營運、豐田汽車與三井住友銀行成立的投資基金Mirai Creation Fund領投。
該公司前身為AdAsia Holdings,早於2016年成立,現為AdAsia Holdings、TalentMind、CastingAsia的母公司,總部位於新加坡。旗下子公司TalentMind為一間具有多層AI篩選及配對功能的求職者管理平台,在亞洲擁有逾150個企業會員;另一子公司CastingAsia為網紅行銷平台,根據品牌廣告客戶的要求,提供逾3萬名網紅(KOL)及微網紅的配對服務。
至於AdAsia Holdings,則為廣告商及市場推廣公司等,提供廣告科技的解決方案,透過AI技術為網絡媒體整合、優化多個廣告客戶的需求,以及提升網絡廣告版位的動態競價,目前亞洲與800個網絡媒體合作,透過展示式廣告、原生廣告及影片廣告。
擴大市佔 加強招聘
繼去年4月獲得由集富亞洲(JAFCO Asia)及Dream Incubator注資的1200萬美元A輪融資後,AnyMind Group總融資額已達2790萬美元(約2.18億港元),上述股東亦以共同投資形式參與B輪融資。新資金將用作擴大集團在廣告技術、網紅推廣及人力資源等市場份額,並加強招募AI及廣告人才。
該公司曾於去年10月收購日本媒體交易商FourM及本港媒體交易商Acqua Media,擴大亞洲數碼媒體業務的影響力。該集團已擴展至全球11地區,各地設有13個辦公室,全球員工由去年的90人,增至現時逾330人。
AnyMind Group行政總裁兼聯合創辦人十河宏輔透露,為了保持公司旗下3大行業產品的發展速度,會把現有工程資源擴大4倍,並將於曼谷及東京辦公室增設更多產品研發職位。 </s>
|
Expedia「旅遊教練」力吸自由行客
|
創新科技及大數據應用日趨流行,網上旅行社Expedia利用創新科技自動電腦程式,為客人設計旅遊行程。該公司表示,期望利用新形式客戶服務,吸引初次計劃以自由行方式旅遊的人士,為公司拓展新客源。
迄今服務逾3萬人次
Expedia東北亞區高級市場經理曾婉怡表示,今年5月推出Chatbot 「旅遊教練」,免費為客人實時解答旅遊問題及編排外遊行程。「旅遊教練」團隊有逾10人,他們會在Facebook Messenger平台回應客戶訊息,而客人可選擇用自動電腦程式或真人安排行程及回答旅遊問題。
她表示,公司於一年前開始籌備並投資7位數字研發「旅遊教練」,由於不少港人工作繁忙,無時間自行搜集資料編排行程,相信「旅遊教練」有助解決旅客的煩惱,搜集資料也更省時方便。
曾婉怡指「旅遊教練」所編行程,暫以港人五大旅遊熱點為主。
由今年5月推出「旅遊教練」至9月,曾婉怡稱期內合共有逾3萬人次使用,日均約400人次,已提供約1.6萬份旅遊行程建議予客戶。數據顯示,客人回應計劃外遊時選擇的旅伴,有34%屬親人,其次才是伴侶及朋友,反映現時家庭旅遊數目有所增加。
她解釋,家庭旅遊以往多向傳統旅行社查詢資料,也普遍選擇參加旅行團,但現時他們亦開始嘗試以自由行方式外遊。故公司冀藉上述服務吸引該批以往多是「跟團」、現時改為自由行的客戶,以及初次編排自由行旅程的人士。
資料庫含1500景點食肆
「旅遊教練」主要功能是為客人編製旅遊行程,以港人五大最愛旅遊目的地,包括台北、大阪、東京、曼谷及首爾為主。目前公司資料庫已有500個景點及1000間餐廳,可組合出過百萬個行程,電腦系統會因應客戶選擇,度身訂造行程建議。曾婉怡透露,旅遊教練團隊日均花費10小時更新有關新景點及餐廳推介。問及客人使用「旅遊教練」服務後,會否有助提升網站訂酒店次數時,曾婉怡稱客人使用服務後未必一定同在網站訂酒店,是次服務僅希望為客人提供個人化旅遊行程。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Expedia「旅遊教練」力吸自由行客 [/INST] 創新科技及大數據應用日趨流行,網上旅行社Expedia利用創新科技自動電腦程式,為客人設計旅遊行程。該公司表示,期望利用新形式客戶服務,吸引初次計劃以自由行方式旅遊的人士,為公司拓展新客源。
迄今服務逾3萬人次
Expedia東北亞區高級市場經理曾婉怡表示,今年5月推出Chatbot 「旅遊教練」,免費為客人實時解答旅遊問題及編排外遊行程。「旅遊教練」團隊有逾10人,他們會在Facebook Messenger平台回應客戶訊息,而客人可選擇用自動電腦程式或真人安排行程及回答旅遊問題。
她表示,公司於一年前開始籌備並投資7位數字研發「旅遊教練」,由於不少港人工作繁忙,無時間自行搜集資料編排行程,相信「旅遊教練」有助解決旅客的煩惱,搜集資料也更省時方便。
曾婉怡指「旅遊教練」所編行程,暫以港人五大旅遊熱點為主。
由今年5月推出「旅遊教練」至9月,曾婉怡稱期內合共有逾3萬人次使用,日均約400人次,已提供約1.6萬份旅遊行程建議予客戶。數據顯示,客人回應計劃外遊時選擇的旅伴,有34%屬親人,其次才是伴侶及朋友,反映現時家庭旅遊數目有所增加。
她解釋,家庭旅遊以往多向傳統旅行社查詢資料,也普遍選擇參加旅行團,但現時他們亦開始嘗試以自由行方式外遊。故公司冀藉上述服務吸引該批以往多是「跟團」、現時改為自由行的客戶,以及初次編排自由行旅程的人士。
資料庫含1500景點食肆
「旅遊教練」主要功能是為客人編製旅遊行程,以港人五大最愛旅遊目的地,包括台北、大阪、東京、曼谷及首爾為主。目前公司資料庫已有500個景點及1000間餐廳,可組合出過百萬個行程,電腦系統會因應客戶選擇,度身訂造行程建議。曾婉怡透露,旅遊教練團隊日均花費10小時更新有關新景點及餐廳推介。問及客人使用「旅遊教練」服務後,會否有助提升網站訂酒店次數時,曾婉怡稱客人使用服務後未必一定同在網站訂酒店,是次服務僅希望為客人提供個人化旅遊行程。 </s>
|
科技園斥60億支援創科
|
黃克強認為深港兩地經常交流,在創科發展上可以互補優勢。
立法會早前正式撥款100億元注入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目前首階段將使用50億至60億元推出一系列支援服務予初創企業,其中包括新增創業前期計劃「STEP」,加強其他加速器項目、基金等,冀未來5年培育1500間初創企業。
冀5年培育1500間企業
科技園擬投入20億元用於扶植初創企業成長,包括推出「STEP」計劃支援創業前期的創科公司或個人,在起步階段提供10萬元資助;並會增撥資源於現有培育計劃Incu-App、Incu-Tech計劃;同時着力推動生物科技──Incu-Bio計劃,對每間公司的研發支援金額提升至最多400萬元。
為鼓勵本地及海外初創、大型企業進駐,科技園亦會擲30億元資助,符合條件的公司可獲最多3個月免租優惠,最多節省75萬元。黃克強透露,希望措施能吸引人工智能(AI)、醫療科技、智慧城市、金融科技相關的公司進駐。
另外數億元用作為夥伴公司鋪路,包括推行住宿支援計劃,以津貼形式資助在科學園做研發工作的海外人才,並加碼科技術企業投資基金至2億元。
至於餘下約40億至50億元將用於何處理,黃克強提到,第二階段計劃正在籌備中,須待董事會批准,部分會用於購買設備。問到如何檢討撥款成效,他指管理層每兩周均會開會討論,董事會每季召開會議,內部亦設有KPI(關鍵績效指標)。科技園至今已培育500間創科公司,他期望未來5年可達1500間。
對比深圳的創科產業,他認為本港追得很快,上一份《財政預算案》撥出500億元予創科發展,力度前所未有,兩地亦經常交流,可以互補優勢。
為鼓勵本地及海外初創、大型企業進駐,科技園亦會擲30億元資助,符合條件的公司可獲最多3個月免租優惠。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科技園斥60億支援創科 [/INST] 黃克強認為深港兩地經常交流,在創科發展上可以互補優勢。
立法會早前正式撥款100億元注入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目前首階段將使用50億至60億元推出一系列支援服務予初創企業,其中包括新增創業前期計劃「STEP」,加強其他加速器項目、基金等,冀未來5年培育1500間初創企業。
冀5年培育1500間企業
科技園擬投入20億元用於扶植初創企業成長,包括推出「STEP」計劃支援創業前期的創科公司或個人,在起步階段提供10萬元資助;並會增撥資源於現有培育計劃Incu-App、Incu-Tech計劃;同時着力推動生物科技──Incu-Bio計劃,對每間公司的研發支援金額提升至最多400萬元。
為鼓勵本地及海外初創、大型企業進駐,科技園亦會擲30億元資助,符合條件的公司可獲最多3個月免租優惠,最多節省75萬元。黃克強透露,希望措施能吸引人工智能(AI)、醫療科技、智慧城市、金融科技相關的公司進駐。
另外數億元用作為夥伴公司鋪路,包括推行住宿支援計劃,以津貼形式資助在科學園做研發工作的海外人才,並加碼科技術企業投資基金至2億元。
至於餘下約40億至50億元將用於何處理,黃克強提到,第二階段計劃正在籌備中,須待董事會批准,部分會用於購買設備。問到如何檢討撥款成效,他指管理層每兩周均會開會討論,董事會每季召開會議,內部亦設有KPI(關鍵績效指標)。科技園至今已培育500間創科公司,他期望未來5年可達1500間。
對比深圳的創科產業,他認為本港追得很快,上一份《財政預算案》撥出500億元予創科發展,力度前所未有,兩地亦經常交流,可以互補優勢。
為鼓勵本地及海外初創、大型企業進駐,科技園亦會擲30億元資助,符合條件的公司可獲最多3個月免租優惠。 </s>
|
美區塊鏈工程師 平均年薪133萬
|
加密貨幣價格自高峰回落不少,無礙涉足區塊鏈的人才繼續成為市場瘋搶的對象。美國三藩市獵頭公司Hired的報告指出,於軟件開發領域中,區塊鏈工程師最吃香,平均年薪達17.5萬美元,不比人工智能專家遜色。
主力物色科技人才的Hired,在美國13個城市訪問了1萬間公司及9.8萬名求職者。綜合去年數據發現,三藩市就業前景最佳,當地人才年薪平均有14.2萬美元,一般軟件工程師平均年薪僅13.5萬美元。
運輸科企出手最豪
事實上,Facebook、IBM、亞馬遜、微軟等大型科企近年積極研究區塊鏈項目,金融機構亦有意搶人,如推出智能合約債券等,專才需求因而比去年底大增3倍,高於任何專業工程職位。在各行各業之中,又以運輸相關科企最願意重金招聘。
如果以種族而言,白人待遇最為優厚,平均年薪為13.6萬美元,比亞洲13.3萬美元稍多。至於年紀方面,20歲至34歲的科技人才初期叫價比市價為低,但市場激烈競爭下,最終待遇多數會較預期好;而步入45歲收入最多,平均年薪為15.1萬美元。
據美國財經頻道CNBC報道,區塊鏈工程師Dustin Welden今年3月受聘於發票交易平台Globys,負責把會計服務與區塊鏈結合起來。Welden坦言每天登入社交平台LinkedIn時都持續收到面試邀請。
最後,Hired列出最搶手的職位:如後端工程師、系統工程師、解決方案架構師等。有意入行的區塊鏈專才必須懂得網絡、資料庫設計、密碼運算技巧,更要掌握多種程式碼,例如Java、JavaScript、C++、Go、Solidity及Python等,技術門檻絕不簡單。
隨着美國科企搶攻區塊鏈,熟悉多種編碼的科技人,已成為重金禮聘的對象。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美區塊鏈工程師 平均年薪133萬 [/INST] 加密貨幣價格自高峰回落不少,無礙涉足區塊鏈的人才繼續成為市場瘋搶的對象。美國三藩市獵頭公司Hired的報告指出,於軟件開發領域中,區塊鏈工程師最吃香,平均年薪達17.5萬美元,不比人工智能專家遜色。
主力物色科技人才的Hired,在美國13個城市訪問了1萬間公司及9.8萬名求職者。綜合去年數據發現,三藩市就業前景最佳,當地人才年薪平均有14.2萬美元,一般軟件工程師平均年薪僅13.5萬美元。
運輸科企出手最豪
事實上,Facebook、IBM、亞馬遜、微軟等大型科企近年積極研究區塊鏈項目,金融機構亦有意搶人,如推出智能合約債券等,專才需求因而比去年底大增3倍,高於任何專業工程職位。在各行各業之中,又以運輸相關科企最願意重金招聘。
如果以種族而言,白人待遇最為優厚,平均年薪為13.6萬美元,比亞洲13.3萬美元稍多。至於年紀方面,20歲至34歲的科技人才初期叫價比市價為低,但市場激烈競爭下,最終待遇多數會較預期好;而步入45歲收入最多,平均年薪為15.1萬美元。
據美國財經頻道CNBC報道,區塊鏈工程師Dustin Welden今年3月受聘於發票交易平台Globys,負責把會計服務與區塊鏈結合起來。Welden坦言每天登入社交平台LinkedIn時都持續收到面試邀請。
最後,Hired列出最搶手的職位:如後端工程師、系統工程師、解決方案架構師等。有意入行的區塊鏈專才必須懂得網絡、資料庫設計、密碼運算技巧,更要掌握多種程式碼,例如Java、JavaScript、C++、Go、Solidity及Python等,技術門檻絕不簡單。
隨着美國科企搶攻區塊鏈,熟悉多種編碼的科技人,已成為重金禮聘的對象。 </s>
|
Dyson星洲設廠生產電動車 總裁稱成本貴 勝在高技術勞動力
|
Dyson創辦人戴森雖然曾批評中國的知識產權問題,惟亦透露Dyson發展重心將傾向亞洲。
以吸塵機、風筒等家電聞名的英國著名家電公司Dyson正進軍電動車市場,昨天宣布首座電動車車廠將坐落在寸金尺土的新加坡,預料2021年便可完成首輛電動車生產。這是新加坡時隔38年再獲車廠青睞,儘管該國地少租貴,但當地高科技環境、完善供應鏈等吸引了Dyson,將進一步加強新加坡邁向高科技產品樞紐的形象。
料2021年起交付
Dyson行政總裁羅恩(Jim Rowan)稱,新加坡的廠房將於今年12月開始動工,預料2020年竣工,並於2021年交付首輛電動車。Dyson早前稱,將投資20億英鎊(約203億港元)設立電動車業務,其中2億鎊用於英國本土,用作研發及在威爾特郡(Wiltshire)興建汽車測試中心。
新加坡是全球營商成本最高昂的地方之一,而且人口不足600萬,加上政府致力紓緩交通擠塞問題,汽車很昂貴,市場狹小。特斯拉(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去年曾稱,新加坡對電動車不夠支持。羅恩承認新加坡是成本相對較高的地區,但能提供高技術勞動力、連接高增長市場及擁有廣闊供應鏈,是生產高技術機械及電動車的理想地方。
Dyson本身於新加坡已有3項物業,包括位於工業區的數碼摩打製造廠房及位於科技園的人工智能(AI)研發中心,共僱有約1100名員工。羅恩稱,這些基礎加上新加坡本身的優勢,令新加坡從英國及其他亞洲地點等選擇中脫穎而出。
亞洲為發展重心
彭博預測,中國至少直至2040年前仍會是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而Dyson的首要對手Tesla日前宣布將於中國上海設立首座海外車廠。Dyson創辦人戴森(James Dyson)曾批評中國的知識產權問題,惟亦透露公司發展重心將傾向亞洲。Dyson去年的收入增長有近四分之三來自亞洲。
新加坡的製造產業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約兩成,素來視外來工業投資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催化劑,會提供稅務優惠及各類營商輔助,增加投資誘因,今次引來Dyson設廠被視為新加坡的重大勝利。美國的福特(Ford Motor)1941年於新加坡設立東南亞首座車廠,惟1980年撤出,當地便一直再無車廠。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Dyson星洲設廠生產電動車 總裁稱成本貴 勝在高技術勞動力 [/INST] Dyson創辦人戴森雖然曾批評中國的知識產權問題,惟亦透露Dyson發展重心將傾向亞洲。
以吸塵機、風筒等家電聞名的英國著名家電公司Dyson正進軍電動車市場,昨天宣布首座電動車車廠將坐落在寸金尺土的新加坡,預料2021年便可完成首輛電動車生產。這是新加坡時隔38年再獲車廠青睞,儘管該國地少租貴,但當地高科技環境、完善供應鏈等吸引了Dyson,將進一步加強新加坡邁向高科技產品樞紐的形象。
料2021年起交付
Dyson行政總裁羅恩(Jim Rowan)稱,新加坡的廠房將於今年12月開始動工,預料2020年竣工,並於2021年交付首輛電動車。Dyson早前稱,將投資20億英鎊(約203億港元)設立電動車業務,其中2億鎊用於英國本土,用作研發及在威爾特郡(Wiltshire)興建汽車測試中心。
新加坡是全球營商成本最高昂的地方之一,而且人口不足600萬,加上政府致力紓緩交通擠塞問題,汽車很昂貴,市場狹小。特斯拉(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去年曾稱,新加坡對電動車不夠支持。羅恩承認新加坡是成本相對較高的地區,但能提供高技術勞動力、連接高增長市場及擁有廣闊供應鏈,是生產高技術機械及電動車的理想地方。
Dyson本身於新加坡已有3項物業,包括位於工業區的數碼摩打製造廠房及位於科技園的人工智能(AI)研發中心,共僱有約1100名員工。羅恩稱,這些基礎加上新加坡本身的優勢,令新加坡從英國及其他亞洲地點等選擇中脫穎而出。
亞洲為發展重心
彭博預測,中國至少直至2040年前仍會是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而Dyson的首要對手Tesla日前宣布將於中國上海設立首座海外車廠。Dyson創辦人戴森(James Dyson)曾批評中國的知識產權問題,惟亦透露公司發展重心將傾向亞洲。Dyson去年的收入增長有近四分之三來自亞洲。
新加坡的製造產業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約兩成,素來視外來工業投資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催化劑,會提供稅務優惠及各類營商輔助,增加投資誘因,今次引來Dyson設廠被視為新加坡的重大勝利。美國的福特(Ford Motor)1941年於新加坡設立東南亞首座車廠,惟1980年撤出,當地便一直再無車廠。 </s>
|
金融護老拓AI應用 港擁雙語文化優勢
|
馮雁指出,本港人工智能研究經費並不足夠。
新一份《施政報告》計劃投入280億元發展創科,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系教授、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馮雁出席「打造香港成為國際人工智能中心」研討會時指出,本港對人工智能(AI)的研究經費並不足夠。她稱,全球只有約10萬名人工智能專才,需要吸引更多海外博士畢業生來港教授人工智能學科,才可以培養相關人才。
科大教授盼加快資助審批
馮雁又表示,人工智能以中文和英文為兩大陣營,香港的雙語文化擁有優勢,可向金融、健康護老行業的應用發展。她稱,人工智能的商業化周期愈來愈短,不少產品僅需要6個月便可推出市面,反映市場需求,惟申請本港政府資助動輒花數月,希望政府可提高效率。
商湯科技香港公司總經理尚海龍亦認為,香港距離成為科技創新中心仍需要一段時間,日本自1996年起投入資源發展科學技術,近年始出產諾貝爾得獎者,所以《施政報告》的建議並非一時三刻可見效。
尚海龍稱,商湯現有約2500名員工,當中150名為博士畢業生,公司亦加強與學界合作。他認為,香港不少高級人才流失至內地或外國,缺乏製造業或上下游產業,需要想辦法保持本地研發能力。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尚海龍透露,商湯科技為澳門政府提供澳門至珠海路段的車牌及人臉辨識,希望香港政府在採用新技術上持更開放的態度。
尚海龍認為,香港距離成為科技創新中心仍需要一段時間,《施政報告》的建議並非一時三刻可見效。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金融護老拓AI應用 港擁雙語文化優勢 [/INST] 馮雁指出,本港人工智能研究經費並不足夠。
新一份《施政報告》計劃投入280億元發展創科,香港科技大學電子與計算機工程學系教授、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馮雁出席「打造香港成為國際人工智能中心」研討會時指出,本港對人工智能(AI)的研究經費並不足夠。她稱,全球只有約10萬名人工智能專才,需要吸引更多海外博士畢業生來港教授人工智能學科,才可以培養相關人才。
科大教授盼加快資助審批
馮雁又表示,人工智能以中文和英文為兩大陣營,香港的雙語文化擁有優勢,可向金融、健康護老行業的應用發展。她稱,人工智能的商業化周期愈來愈短,不少產品僅需要6個月便可推出市面,反映市場需求,惟申請本港政府資助動輒花數月,希望政府可提高效率。
商湯科技香港公司總經理尚海龍亦認為,香港距離成為科技創新中心仍需要一段時間,日本自1996年起投入資源發展科學技術,近年始出產諾貝爾得獎者,所以《施政報告》的建議並非一時三刻可見效。
尚海龍稱,商湯現有約2500名員工,當中150名為博士畢業生,公司亦加強與學界合作。他認為,香港不少高級人才流失至內地或外國,缺乏製造業或上下游產業,需要想辦法保持本地研發能力。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尚海龍透露,商湯科技為澳門政府提供澳門至珠海路段的車牌及人臉辨識,希望香港政府在採用新技術上持更開放的態度。
尚海龍認為,香港距離成為科技創新中心仍需要一段時間,《施政報告》的建議並非一時三刻可見效。 </s>
|
HKAI Lab正式營運 首輪七家初創遷入
|
左起:張建鋒、黃克強及湯曉鷗昨一起出席實驗室開幕儀式。
為培育本地人工智能(AI)技術及數據人才,阿里巴巴、商湯科技(SenseTime)及香港科技園攜手成立的非牟利項目「香港人工智能及數據實驗室」(HKAI Lab),本月正式投入營運。項目由三方合共投資逾1000萬元,將以「初創公司加速器計劃」的模式運作,首輪入選的初創企業共有7間,每間可獲由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提供的10萬美元啟動資金、雲端運算、AI資源及深度學習支援。
或可與阿里商湯合作
商湯創始人湯曉鷗昨於開幕儀式指出,AI雖屬基礎,但可廣泛應用至各行各業,期望實驗室能營造更理想的科研和創業氛圍,吸引更多創科人才和企業落戶香港。阿里首席技術官張建鋒則表示,香港擁有優秀科研人才及多元包容的營商環境,深信實驗室能助香港優秀初創獲更大發展,共同提升香港在區內創科中心的地位。
現時實驗室的「初創公司加速器計劃」,每年接受兩輪申請,每輪挑選8至10間具潛質的初創參加。在為期6個月的計劃內,初創除可獲得資金、AI資源及工作空間等支援外,更有機會與阿里、商湯及其他本地或海外企業展開合作,與潛在投資者及商界代表交流,發掘更多機遇。
至於首輪獲選的7間初創,本月已遷入實驗室,分別專注於城市規劃、網紅行銷、B2B方案、金融科技、建築物檢測及社交網絡等範疇。科技園行政總裁黃克強表明,公司未來希望透過加速器計劃,每年支援10至20間實驗室內的AI初創,長遠目標是將香港發展為人工智能技術解決方案中心。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HKAI Lab正式營運 首輪七家初創遷入 [/INST] 左起:張建鋒、黃克強及湯曉鷗昨一起出席實驗室開幕儀式。
為培育本地人工智能(AI)技術及數據人才,阿里巴巴、商湯科技(SenseTime)及香港科技園攜手成立的非牟利項目「香港人工智能及數據實驗室」(HKAI Lab),本月正式投入營運。項目由三方合共投資逾1000萬元,將以「初創公司加速器計劃」的模式運作,首輪入選的初創企業共有7間,每間可獲由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提供的10萬美元啟動資金、雲端運算、AI資源及深度學習支援。
或可與阿里商湯合作
商湯創始人湯曉鷗昨於開幕儀式指出,AI雖屬基礎,但可廣泛應用至各行各業,期望實驗室能營造更理想的科研和創業氛圍,吸引更多創科人才和企業落戶香港。阿里首席技術官張建鋒則表示,香港擁有優秀科研人才及多元包容的營商環境,深信實驗室能助香港優秀初創獲更大發展,共同提升香港在區內創科中心的地位。
現時實驗室的「初創公司加速器計劃」,每年接受兩輪申請,每輪挑選8至10間具潛質的初創參加。在為期6個月的計劃內,初創除可獲得資金、AI資源及工作空間等支援外,更有機會與阿里、商湯及其他本地或海外企業展開合作,與潛在投資者及商界代表交流,發掘更多機遇。
至於首輪獲選的7間初創,本月已遷入實驗室,分別專注於城市規劃、網紅行銷、B2B方案、金融科技、建築物檢測及社交網絡等範疇。科技園行政總裁黃克強表明,公司未來希望透過加速器計劃,每年支援10至20間實驗室內的AI初創,長遠目標是將香港發展為人工智能技術解決方案中心。 </s>
|
貝索斯懶理反對 促科企與美軍合作
|
貝索斯坦言,不會把生命的任何一分鐘,花在對社會及文明沒貢獻的事情上。
人工智能倘應用到軍事上,監控科技或成為戰爭武器,這類應用一直遭科企員工強烈反對。亞馬遜(Amazon)創辦人貝索斯(Jeff Bezos)卻在一個場合發言時指出,管理層的工作就是做正確決定,即使不受員工歡迎,大型科企亦應與軍方合作,否則美國將陷入困境。
亞馬遜或奪政府項目
繼不再續簽無人機合作專案後,Google早前再宣布,退出價值百億美元的「JEDI」政府項目。該項目旨在讓美國國防部把旗下海量數據,轉移到商業雲端服務體系上。
外界分析認為,當Google退出競標後,亞馬遜最有可能頂上,成為該合約的得主,合約期可長達10年。
事實上,貝索斯旗下的太空探索企業Blue Origin上周獲得美國空軍青睞,達成發射服務協議(LSA)夥伴關係,從23億美元的火箭訂單之中,分到當中的5億美元(約39億港元)。除了在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建設發射場,美國空軍更打算明年在Blue Origin投資逾10億美元,把人類送上亞軌道(Suborbital)空間。
背棄國防部會遇麻煩
對於濫用科技的憂慮,貝索斯表明技術總有正反兩面,他出席三藩市「Wired25」科技大會時坦言,希望有一個與眾不同的願景,「我不會把生命的任何一分鐘,花在對社會及文明沒貢獻的事情上。」此外,他又認為,若大型科企背棄國防部便會遇到大麻煩,因美國需要被保護。
貝索斯繼續指摘社交媒體,強調這些平台會加劇身份政治及部落主義,「現時互聯網是一種確認偏見的機器,你有一個觀點,做一些搜索,便會發現同樣的觀點,從而強化了自己的想法。」
Blue Origin近日跟美國空軍合作,獲得5億美元的火箭訂單。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貝索斯懶理反對 促科企與美軍合作 [/INST] 貝索斯坦言,不會把生命的任何一分鐘,花在對社會及文明沒貢獻的事情上。
人工智能倘應用到軍事上,監控科技或成為戰爭武器,這類應用一直遭科企員工強烈反對。亞馬遜(Amazon)創辦人貝索斯(Jeff Bezos)卻在一個場合發言時指出,管理層的工作就是做正確決定,即使不受員工歡迎,大型科企亦應與軍方合作,否則美國將陷入困境。
亞馬遜或奪政府項目
繼不再續簽無人機合作專案後,Google早前再宣布,退出價值百億美元的「JEDI」政府項目。該項目旨在讓美國國防部把旗下海量數據,轉移到商業雲端服務體系上。
外界分析認為,當Google退出競標後,亞馬遜最有可能頂上,成為該合約的得主,合約期可長達10年。
事實上,貝索斯旗下的太空探索企業Blue Origin上周獲得美國空軍青睞,達成發射服務協議(LSA)夥伴關係,從23億美元的火箭訂單之中,分到當中的5億美元(約39億港元)。除了在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建設發射場,美國空軍更打算明年在Blue Origin投資逾10億美元,把人類送上亞軌道(Suborbital)空間。
背棄國防部會遇麻煩
對於濫用科技的憂慮,貝索斯表明技術總有正反兩面,他出席三藩市「Wired25」科技大會時坦言,希望有一個與眾不同的願景,「我不會把生命的任何一分鐘,花在對社會及文明沒貢獻的事情上。」此外,他又認為,若大型科企背棄國防部便會遇到大麻煩,因美國需要被保護。
貝索斯繼續指摘社交媒體,強調這些平台會加劇身份政治及部落主義,「現時互聯網是一種確認偏見的機器,你有一個觀點,做一些搜索,便會發現同樣的觀點,從而強化了自己的想法。」
Blue Origin近日跟美國空軍合作,獲得5億美元的火箭訂單。 </s>
|
MIT擲78億建AI院校 跨學科裝備新世代 明秋開課
|
設計獨特的史塔特科技中心,為MIT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所在地。
人工智能(AI)熱潮勢不可擋,全球頂尖學府不敢怠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周一宣布,將斥資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成立一間專攻AI的跨學科院校,致力裝備新世代科技人才,以迎接未來的機遇及挑戰。
黑石主席捐逾27億
新學院是MIT自1950年以來,最重要的架構改革之一,項目現已籌得三分之二經費,當中獲美國私募巨頭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主席蘇世民(Stephen Schwarzman)捐出3.5億美元(約27.3億港元),故該院校將命名為「MIT Schwarzman College of Computing」,聚焦教育、研究及創新等範圍,並會跟MIT現有5大學院合作。
新大樓預料於2022年竣工,佔地約15萬方呎,目標明年9月開學,MIT聘請新院長之餘,亦增設50個教席。課程以跨學科設計,除了AI、電腦科學、數據科學等,更包含理論及道德倫理,向學生傳授價值觀。不論日後做什麼職業,確保他們畢業前預先準備妥當。
蘇世民向《紐約時報》說:「無論什麼原因,我認為我們一直滯後。」他跟阿里巴巴主席馬雲見面後,更確信AI技術足以改變世界,又期望MIT建新學院能吸引其他人投資美國相關技術,繼續領先全球。
港創新中心助交流
為拉近中美兩國的科技距離,阿里今年9月成立「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聯同系內的研究機構達摩院,一同研發人工智能(AI)晶片及量子晶片,最快明年推出首款神經網絡晶片,或用於無人駕駛、智慧城市、智能物流等領域。
作為一所大型研究大學,MIT於去年9月亦在本港成立創新中心(Innovation Node),並落戶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的九龍塘大樓。MIT師生將會來港交流、實習及舉行研討會,讓兩地院校學生攜手發展創新項目。
新大學將教育每個學科的學生,負責任地使用及開發AI運算技術。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宣布將斥資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成立一間專攻AI的跨學科大學。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MIT擲78億建AI院校 跨學科裝備新世代 明秋開課 [/INST] 設計獨特的史塔特科技中心,為MIT電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所在地。
人工智能(AI)熱潮勢不可擋,全球頂尖學府不敢怠慢。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周一宣布,將斥資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成立一間專攻AI的跨學科院校,致力裝備新世代科技人才,以迎接未來的機遇及挑戰。
黑石主席捐逾27億
新學院是MIT自1950年以來,最重要的架構改革之一,項目現已籌得三分之二經費,當中獲美國私募巨頭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主席蘇世民(Stephen Schwarzman)捐出3.5億美元(約27.3億港元),故該院校將命名為「MIT Schwarzman College of Computing」,聚焦教育、研究及創新等範圍,並會跟MIT現有5大學院合作。
新大樓預料於2022年竣工,佔地約15萬方呎,目標明年9月開學,MIT聘請新院長之餘,亦增設50個教席。課程以跨學科設計,除了AI、電腦科學、數據科學等,更包含理論及道德倫理,向學生傳授價值觀。不論日後做什麼職業,確保他們畢業前預先準備妥當。
蘇世民向《紐約時報》說:「無論什麼原因,我認為我們一直滯後。」他跟阿里巴巴主席馬雲見面後,更確信AI技術足以改變世界,又期望MIT建新學院能吸引其他人投資美國相關技術,繼續領先全球。
港創新中心助交流
為拉近中美兩國的科技距離,阿里今年9月成立「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聯同系內的研究機構達摩院,一同研發人工智能(AI)晶片及量子晶片,最快明年推出首款神經網絡晶片,或用於無人駕駛、智慧城市、智能物流等領域。
作為一所大型研究大學,MIT於去年9月亦在本港成立創新中心(Innovation Node),並落戶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的九龍塘大樓。MIT師生將會來港交流、實習及舉行研討會,讓兩地院校學生攜手發展創新項目。
新大學將教育每個學科的學生,負責任地使用及開發AI運算技術。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宣布將斥資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成立一間專攻AI的跨學科大學。 </s>
|
蘋果傳7.8億購「AI樂壇星探」
|
為改善Apple Music 用戶的使用體驗,傳蘋果收購音樂分析初創Asaii。
根據美國新聞網站Axios引述消息人士報道,蘋果公司(Apple Inc.)已收購音樂分析引擎初創Asaii,以加強蘋果的音樂內容推薦,抗衡來自Spotify的競爭,涉及交易價格不足1億美元(約7.8億港元)。
加強音樂推薦撼Spotify
Asaii於2016年創辦,專注以人工智能(AI)機器學習技術,從社交平台Facebook(fb)、Twitter、Instagram,以及Apple Music、 Spotify、YouTube及SoundCloud等音樂串流平台提取數據,有助提拔有潛力的樂壇新人。Asaii在官網明言,該公司的機器學習演算法,在藝人作品上榜前10星期,已能在網上發現得到。
Asaii的創辦人為Sony Theakanath、Austin Chen及Chris Zhang,他們分別曾効力蘋果公司、fb及Uber等科企。外國網站Music Ally引述消息人士稱,Asaii上月曾向客戶發放電郵,透露公司將於本月(10月14日)終止業務運作。
根據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本年度最新報告指出,付費模式佔2018年上年度整體美國音樂串流收入的75%。
路透報道,截至本年4月,蘋果Apple Music全球有4800萬用戶,其中4000萬為付費用戶;Spotify的全球高端用戶則有7100萬,上述兩者月費均為9.99美元(約78港元﹚。由於Spotify與規模較小的音樂人直接合作,因此今次蘋果收購Asaii,有助加強競爭力。
截至本年4月,蘋果Apple Music全球有4800萬用戶,其中4000萬為付費用戶。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蘋果傳7.8億購「AI樂壇星探」 [/INST] 為改善Apple Music 用戶的使用體驗,傳蘋果收購音樂分析初創Asaii。
根據美國新聞網站Axios引述消息人士報道,蘋果公司(Apple Inc.)已收購音樂分析引擎初創Asaii,以加強蘋果的音樂內容推薦,抗衡來自Spotify的競爭,涉及交易價格不足1億美元(約7.8億港元)。
加強音樂推薦撼Spotify
Asaii於2016年創辦,專注以人工智能(AI)機器學習技術,從社交平台Facebook(fb)、Twitter、Instagram,以及Apple Music、 Spotify、YouTube及SoundCloud等音樂串流平台提取數據,有助提拔有潛力的樂壇新人。Asaii在官網明言,該公司的機器學習演算法,在藝人作品上榜前10星期,已能在網上發現得到。
Asaii的創辦人為Sony Theakanath、Austin Chen及Chris Zhang,他們分別曾効力蘋果公司、fb及Uber等科企。外國網站Music Ally引述消息人士稱,Asaii上月曾向客戶發放電郵,透露公司將於本月(10月14日)終止業務運作。
根據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本年度最新報告指出,付費模式佔2018年上年度整體美國音樂串流收入的75%。
路透報道,截至本年4月,蘋果Apple Music全球有4800萬用戶,其中4000萬為付費用戶;Spotify的全球高端用戶則有7100萬,上述兩者月費均為9.99美元(約78港元﹚。由於Spotify與規模較小的音樂人直接合作,因此今次蘋果收購Asaii,有助加強競爭力。
截至本年4月,蘋果Apple Music全球有4800萬用戶,其中4000萬為付費用戶。 </s>
|
小i機器人立足香港劍指東南亞
|
小i機器人創辦人袁輝稱,公司正計劃上市,香港為其中一個考慮地點。
近年人工智能(AI)公司如雨後春筍,從聊天機械人到圖像辨識,不少已應用於商業市場。內地AI技術公司小i機器人以AI大腦為定位,主攻語音客服領域,內地前50大銀行中有八至九成採用,成功將產品商業化。創辦人兼董事長袁輝表示,公司盼以香港為基礎,向東南亞市場發展。
滙豐中銀俱為客戶
小i機器人早於2001年成立,是內地最早一批踏入AI技術研究的公司。袁輝表示,公司經歷了兩個7年,「第一個七年做通用AI、第二個七年做狹義AI」,後者可處理特定問題,現時應用於銀行、金融、電訊業及政府客戶。公司的核心技術為自然語言處理、深度語義交互,故業務集中於語音客服,其AI客服能理解語音內容,並給予相關回應。袁輝以公司客戶為例,曾為內地一間銀行節省多達9000名客戶服務人員,若以一人年薪10萬元計,即價值9億元。
小i機器人去年進駐科學園,袁輝稱近年進入香港市場,滙豐、中銀國際均為客戶,台灣市場則有中華電信、富士康、華碩等。他認為香港的雙語文化有利公司發展中、英兩語並行,小i機器人學習新語言約需6至9個月,實際上已為部分客戶如華為、工商銀行提供英語版客服。
袁輝指未來十年將迎來第三次AI浪潮,小i機器人擬向八大範疇發展,包括智能化的客服、金融、城市、辦公、醫療、機械人、硬件及製造。近期阿里、聯想(00992)等科技企業均提倡智能製造,惟他直言智能工廠無法一蹴而就。2015年小i機器人曾以「智臻智能」名稱在新三板掛牌,獲阿里巴巴及寬帶資本投資,惟過去數年持續虧損,今年已退市。袁輝透露公司正計劃上市,香港為其中一個重要考慮地點。去年上半年公司營收為6511.61萬元(人民幣.下同),虧損1032.75萬元,但他強調去年已扭虧為盈,而研發開支約佔收入30%。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小i機器人立足香港劍指東南亞 [/INST] 小i機器人創辦人袁輝稱,公司正計劃上市,香港為其中一個考慮地點。
近年人工智能(AI)公司如雨後春筍,從聊天機械人到圖像辨識,不少已應用於商業市場。內地AI技術公司小i機器人以AI大腦為定位,主攻語音客服領域,內地前50大銀行中有八至九成採用,成功將產品商業化。創辦人兼董事長袁輝表示,公司盼以香港為基礎,向東南亞市場發展。
滙豐中銀俱為客戶
小i機器人早於2001年成立,是內地最早一批踏入AI技術研究的公司。袁輝表示,公司經歷了兩個7年,「第一個七年做通用AI、第二個七年做狹義AI」,後者可處理特定問題,現時應用於銀行、金融、電訊業及政府客戶。公司的核心技術為自然語言處理、深度語義交互,故業務集中於語音客服,其AI客服能理解語音內容,並給予相關回應。袁輝以公司客戶為例,曾為內地一間銀行節省多達9000名客戶服務人員,若以一人年薪10萬元計,即價值9億元。
小i機器人去年進駐科學園,袁輝稱近年進入香港市場,滙豐、中銀國際均為客戶,台灣市場則有中華電信、富士康、華碩等。他認為香港的雙語文化有利公司發展中、英兩語並行,小i機器人學習新語言約需6至9個月,實際上已為部分客戶如華為、工商銀行提供英語版客服。
袁輝指未來十年將迎來第三次AI浪潮,小i機器人擬向八大範疇發展,包括智能化的客服、金融、城市、辦公、醫療、機械人、硬件及製造。近期阿里、聯想(00992)等科技企業均提倡智能製造,惟他直言智能工廠無法一蹴而就。2015年小i機器人曾以「智臻智能」名稱在新三板掛牌,獲阿里巴巴及寬帶資本投資,惟過去數年持續虧損,今年已退市。袁輝透露公司正計劃上市,香港為其中一個重要考慮地點。去年上半年公司營收為6511.61萬元(人民幣.下同),虧損1032.75萬元,但他強調去年已扭虧為盈,而研發開支約佔收入30%。 </s>
|
是否存在科技間諜?
|
科技沒有國界,但知識產權需要嚴格保護。
美國參眾兩院重點關注中國「千人計劃」學者一事,早有跡象。今年五月,眾議院通過一項國防授權法案,允許國防部中止向參與中國、伊朗、朝鮮或俄羅斯的人才計劃的個人,提供資金獎勵。當時,該修正案的提出者指出,如果中國學者正在參加「千人計劃」類項目,可能無法獲得美國國防部的教育培訓以及研究經費。
內地還有不少類似「千人計劃」的海外高層人才引進計劃,包括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中科院「百人計劃」、「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以及其他部門和各省、區、市的人才引進項目,不過,內地很多單位會把自己引進的千人學者名單在網上公布。這些都為FBI提供了直接資訊。
目前內地獨角獸公司中,大部分創始成員都有美國學習、工作背景,而各大科技公司的AI負責人,也多以留美背景為主。美國在人工智能基礎科研領域一直走在前面,有美國科研背景的創始人,更能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參與這些人才引進計劃的華人專家學者,能夠獲得一百萬至二百萬元人民幣的資助經費,回國工作後,薪資水準也會高出崗位平均工資的二至四倍,此外還有不少特殊福利。
美國是移民國家,近幾十年,美國科學家中,移民比例增長迅速,一時間,人心惶惶,美中之間是否存在「科技間諜」?
科技沒有國界,但知識產權需要嚴格保護。國與國之間判定間諜行為相對容易,一旦去到企業層面,似乎就很難輕易判定是非。對中國來說,一旦遭遇技術封鎖,不少涉及前沿技術的行業發展將受限。
當然,大背景還是中美貿易戰的升級。
美國科學家移民比例增長迅速,美中之間是否存在「科技間諜」?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是否存在科技間諜? [/INST] 科技沒有國界,但知識產權需要嚴格保護。
美國參眾兩院重點關注中國「千人計劃」學者一事,早有跡象。今年五月,眾議院通過一項國防授權法案,允許國防部中止向參與中國、伊朗、朝鮮或俄羅斯的人才計劃的個人,提供資金獎勵。當時,該修正案的提出者指出,如果中國學者正在參加「千人計劃」類項目,可能無法獲得美國國防部的教育培訓以及研究經費。
內地還有不少類似「千人計劃」的海外高層人才引進計劃,包括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中科院「百人計劃」、「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以及其他部門和各省、區、市的人才引進項目,不過,內地很多單位會把自己引進的千人學者名單在網上公布。這些都為FBI提供了直接資訊。
目前內地獨角獸公司中,大部分創始成員都有美國學習、工作背景,而各大科技公司的AI負責人,也多以留美背景為主。美國在人工智能基礎科研領域一直走在前面,有美國科研背景的創始人,更能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參與這些人才引進計劃的華人專家學者,能夠獲得一百萬至二百萬元人民幣的資助經費,回國工作後,薪資水準也會高出崗位平均工資的二至四倍,此外還有不少特殊福利。
美國是移民國家,近幾十年,美國科學家中,移民比例增長迅速,一時間,人心惶惶,美中之間是否存在「科技間諜」?
科技沒有國界,但知識產權需要嚴格保護。國與國之間判定間諜行為相對容易,一旦去到企業層面,似乎就很難輕易判定是非。對中國來說,一旦遭遇技術封鎖,不少涉及前沿技術的行業發展將受限。
當然,大背景還是中美貿易戰的升級。
美國科學家移民比例增長迅速,美中之間是否存在「科技間諜」? </s>
|
fb首推智能視訊裝置Portal
|
fb新推出的智能視訊通話裝置Portal,售價由199美元至349美元不等。
全球最大社交網站Facebook(fb)周一發表首款智能視像通訊裝置Portal,能連接fb Messenger提供視像通話服務,又支援亞馬遜Alexa人工智能(AI)語音助理,每次最多可跟7位朋友遙距對話。
跟7人同時對話 支援Alexa
負責fb Portal項目的營銷主管Dave Kaufman指出,目前每月有4億fb用戶使用Messenger視訊功能,去年視像通話人次更錄得170億。Kaufman期望,用戶以Portal連繫千里以外的朋友,恍如置身同一空間交談。
硬件規格方面,Portal內置廣角鏡頭、4個麥克風(前後各二)、喇叭,並支援背景降噪功能,從而優化視像通話內容,又支援亞馬遜Alexa語音助理。其主打的140度廣角鏡頭,採用1200萬像素規格,配備2D感應技術,能實時捕捉鏡頭前的人物位置,自動把畫面放大至面部位置,惟暫時無法追蹤寵物動作。
Portal支援亞馬遜Alexa語音助理。其主打的140度廣角鏡頭,採用1200萬像素規格。
加密傳送 多招保私隱
用戶通過Portal的視像聊天,更可使用AR(擴增實境)特效功能「Story Time」,自行配搭各種卡通面具及背景,跟孩子享受視像講故事時間。此外,Portal支援第三方應用程式,例如使用Spotify及Pandora播放音樂,惟不支援YouTube短片分享平台,甚至fb旗下的WhatsApp、Instagram Direct等通訊平台;反觀亞馬遜 Echo、Google Home等類似裝置,則支援其他視訊平台。
針對用戶對私隱安全的關注,Portal棄用人臉識別技術,設有實體開關鍵,隨時可關掉麥克風及鏡頭。該公司承諾產品不含錄製功能、不儲存視訊紀錄,其視訊傳送均通過加密技術處理;用戶與Alexa的對話內容,亦不會被上傳到fb保存。
兩款呎吋 最平1552元
Portal分別有兩款設計,10.1吋版本定價為199美元(約1552港元);15.6吋屏幕的Portal+,定價為349美元(約2722港元),產品暫只在美國推出,最快11月中旬出貨。
每月有4億fb用戶使用Messenger視訊功能,去年視像通話人次更錄得170億。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fb首推智能視訊裝置Portal [/INST] fb新推出的智能視訊通話裝置Portal,售價由199美元至349美元不等。
全球最大社交網站Facebook(fb)周一發表首款智能視像通訊裝置Portal,能連接fb Messenger提供視像通話服務,又支援亞馬遜Alexa人工智能(AI)語音助理,每次最多可跟7位朋友遙距對話。
跟7人同時對話 支援Alexa
負責fb Portal項目的營銷主管Dave Kaufman指出,目前每月有4億fb用戶使用Messenger視訊功能,去年視像通話人次更錄得170億。Kaufman期望,用戶以Portal連繫千里以外的朋友,恍如置身同一空間交談。
硬件規格方面,Portal內置廣角鏡頭、4個麥克風(前後各二)、喇叭,並支援背景降噪功能,從而優化視像通話內容,又支援亞馬遜Alexa語音助理。其主打的140度廣角鏡頭,採用1200萬像素規格,配備2D感應技術,能實時捕捉鏡頭前的人物位置,自動把畫面放大至面部位置,惟暫時無法追蹤寵物動作。
Portal支援亞馬遜Alexa語音助理。其主打的140度廣角鏡頭,採用1200萬像素規格。
加密傳送 多招保私隱
用戶通過Portal的視像聊天,更可使用AR(擴增實境)特效功能「Story Time」,自行配搭各種卡通面具及背景,跟孩子享受視像講故事時間。此外,Portal支援第三方應用程式,例如使用Spotify及Pandora播放音樂,惟不支援YouTube短片分享平台,甚至fb旗下的WhatsApp、Instagram Direct等通訊平台;反觀亞馬遜 Echo、Google Home等類似裝置,則支援其他視訊平台。
針對用戶對私隱安全的關注,Portal棄用人臉識別技術,設有實體開關鍵,隨時可關掉麥克風及鏡頭。該公司承諾產品不含錄製功能、不儲存視訊紀錄,其視訊傳送均通過加密技術處理;用戶與Alexa的對話內容,亦不會被上傳到fb保存。
兩款呎吋 最平1552元
Portal分別有兩款設計,10.1吋版本定價為199美元(約1552港元);15.6吋屏幕的Portal+,定價為349美元(約2722港元),產品暫只在美國推出,最快11月中旬出貨。
每月有4億fb用戶使用Messenger視訊功能,去年視像通話人次更錄得170億。 </s>
|
AI研新藥獲紅杉注1.2億 京企冀加速開發臨床應用
|
深度智耀整個團隊約有百人,AI及新藥研發人才各佔一半。
科技媒體36氪報道,內地人工智能(AI)新藥研發企業「深度智耀」(Deep Intelligent Pharma)已獲得近1500萬美元(約1.17億港元)B輪融資,由紅杉中國獨家投資,新資金將用於業務拓展及醫藥研發上。
深度智耀去年10月成立,總部設於北京,除了上海、瀋陽,該公司在美國波士頓、矽谷亦有辦公室。去年12月已吸引真格基金注意,獨家投資Pre-A輪數百萬美元後,又得到A輪追加投資。
藥物由早期設計到上市,必須經過多期臨床研究,亦消耗大量人力資源,例如查閱文獻、數據編程,加上註冊審批等手續,往往花上10年時間。深度智耀主要以AI技術加速早期藥物發現,以及藥物的臨床研究。
人才跨界融合最大挑戰
深度智耀創始人及CEO李星於北京大學藥學院畢業後,先後於輝瑞、賽諾菲、強生等跨國藥企的新藥研發部門任職逾12年,曾主導強生在亞太區的首個AI項目——基於神經網絡的註冊申報資料翻譯引擎。
「深度智耀」獲得約1.17億港元B輪融資,圖為該公司創始人李星。
在創新方式研發藥物方面,內地比外國遲起步,這是因為AI製藥技術門檻較高,亦須收集數據建立培訓系統。李星接受36氪訪問時直言,醫藥專家及AI工程師人才跨界融合,可說是當前的最大挑戰。她指出,現時團隊約有百人,AI及新藥研發人才比例各佔一半。未來業界競爭的重點在於產品質素、落地速度及價格上;市場布局方面,該公司初期會鎖定中國、北美及日本,繼而逐步向全球各地擴張。
系統有助行業節省成本
輝瑞、GSK、強生、羅氏等業界巨擘近年在AI製藥動作多多,癌症是全球最致命的疾病之一,輝瑞2016年夥拍IBM Watson,利用後者的超級電腦運算力,包括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NLP)及其他認知推理技術,加快腫瘤免疫療法的研究進程。
美國藥品研究與製造商協會(PhRMA)的數據顯示,研究及成功開發一種新藥物,平均成本需26億美元(約202.8億港元)。
根據TechEmergence的研究報告,若AI令新藥研發成功率由12%提升至14%,整個生物製藥行業將可節省數十億美元。
藥物由早期設計到上市,必須經過多期臨床研究,亦消耗大量人力資源。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AI研新藥獲紅杉注1.2億 京企冀加速開發臨床應用 [/INST] 深度智耀整個團隊約有百人,AI及新藥研發人才各佔一半。
科技媒體36氪報道,內地人工智能(AI)新藥研發企業「深度智耀」(Deep Intelligent Pharma)已獲得近1500萬美元(約1.17億港元)B輪融資,由紅杉中國獨家投資,新資金將用於業務拓展及醫藥研發上。
深度智耀去年10月成立,總部設於北京,除了上海、瀋陽,該公司在美國波士頓、矽谷亦有辦公室。去年12月已吸引真格基金注意,獨家投資Pre-A輪數百萬美元後,又得到A輪追加投資。
藥物由早期設計到上市,必須經過多期臨床研究,亦消耗大量人力資源,例如查閱文獻、數據編程,加上註冊審批等手續,往往花上10年時間。深度智耀主要以AI技術加速早期藥物發現,以及藥物的臨床研究。
人才跨界融合最大挑戰
深度智耀創始人及CEO李星於北京大學藥學院畢業後,先後於輝瑞、賽諾菲、強生等跨國藥企的新藥研發部門任職逾12年,曾主導強生在亞太區的首個AI項目——基於神經網絡的註冊申報資料翻譯引擎。
「深度智耀」獲得約1.17億港元B輪融資,圖為該公司創始人李星。
在創新方式研發藥物方面,內地比外國遲起步,這是因為AI製藥技術門檻較高,亦須收集數據建立培訓系統。李星接受36氪訪問時直言,醫藥專家及AI工程師人才跨界融合,可說是當前的最大挑戰。她指出,現時團隊約有百人,AI及新藥研發人才比例各佔一半。未來業界競爭的重點在於產品質素、落地速度及價格上;市場布局方面,該公司初期會鎖定中國、北美及日本,繼而逐步向全球各地擴張。
系統有助行業節省成本
輝瑞、GSK、強生、羅氏等業界巨擘近年在AI製藥動作多多,癌症是全球最致命的疾病之一,輝瑞2016年夥拍IBM Watson,利用後者的超級電腦運算力,包括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NLP)及其他認知推理技術,加快腫瘤免疫療法的研究進程。
美國藥品研究與製造商協會(PhRMA)的數據顯示,研究及成功開發一種新藥物,平均成本需26億美元(約202.8億港元)。
根據TechEmergence的研究報告,若AI令新藥研發成功率由12%提升至14%,整個生物製藥行業將可節省數十億美元。
藥物由早期設計到上市,必須經過多期臨床研究,亦消耗大量人力資源。 </s>
|
李景輝冀創意連繫世界 離蘋果展拳腳 港人籃球App揚名
|
港人林天然(右一)及李景輝(右二)研發的HomeCourt,獲NBA球星拿殊(左二)投資。
用戶只要在iPhone安裝應用程式HomeCourt,用鏡頭瞄準球場範圍,即可收集和分析多種數據,有助籃球員做針對性訓練。(受訪者提供)
蘋果公司上月舉行新產品發布會,講台上出現了港人的身影,他就是在香港土生土長、曾在蘋果公司工作8年多的李景輝。他以NEX Team共同創辦人兼行政總裁身份,介紹其開發的運動科學應用程式(App)HomeCourt。
這款手機App標榜用人工智能(AI)技術收集和分析運動數據,協助球員提升投籃技巧。用戶毋須於球場或籃球外掛特定感應器,只要把已安裝HomeCourt的iPhone穩定置於三腳架或地上,再以機身鏡頭瞄準球場範圍,App會自動辨識籃框、球場、三分線和球員等目標,按鍵後即可追蹤投籃動作。若球員成功射入,App就會在操作介面上,於投籃位置標示圓點,射失的話就出現紅色交叉。
不斷嘗試 第15個念頭跑出
新推出的iPhone Xs、Xs Max或XR由於已內建A12 Bionic處理器,程式更可實時追蹤球員位置、投籃姿勢及預測拋物線,同步探測投籃類型、球員雙腳角度、球速,以至出手(Release)角度、時間、高度等數據。球員在球場哪個區域發揮較佳,左手或右手的射籃準繩度較高,均可在HomeCourt上一目了然,方便日後作針對性訓練。
身在三藩市的李景輝及拍檔林天然透過視像電話接受本報越洋專訪,李景輝回憶研發HomeCourt的背景,他笑說:「我每個星期都會打籃球,有一晚太太和女兒專程到球場睇我打波,通常這些情況都是一球不入。」
李景輝坦言,HomeCourt是第15個,亦是目前唯一實現的念頭。
在摯親面前「失威」後,李景輝想研發一個小工具,自動剪輯球賽精華片段,好讓妻女明白他的真正實力,更希望工具捕捉球場活動數據,化身籃球員提升球技恩物,於是成就了今天的HomeCourt。
當時剛辭職離開蘋果公司的李景輝早有創業打算,「想用一些有趣意念跟世界連繫,有些事情在搞初創時才有機會體驗得到。」他坦言,自己曾有14個創業念頭,但通通是秘密,而HomeCourt是第15個,亦是目前唯一實現的一個。
李景輝找來3位蘋果公司的舊同事一同研發HomeCourt,並拍攝地區籃球隊練習和比賽的情況。他們利用蘋果去年發布的AI機器學習框架「Core ML」,讓系統辨識籃球目標、何謂投籃成功等,同時收集各方意見,了解產品的切入點。
獲球星拿殊林書豪投資
HomeCourt於今年7月正式推出,目前首30日免費無限試用。試用期結束後,用戶每月首300次射籃繼續免費,或每月支付7.99美元換取無限次使用。值得一提的是,NBA勁旅波士頓塞爾特人、費城76人和侯斯頓火箭,皆以HomeCourt訓練球隊。李景輝強調,NBA球隊和一般用家所使用的HomeCourt功能一樣,「過往NBA球隊大花金錢安裝不同攝錄機和感應器(收集訓練數據),現在普通人用一部iPhone都做到相同效果。」
只要把已安裝HomeCourt的iPhone穩定置於三腳架或地上,再以機身鏡頭瞄準球場範圍,App會自動辨識籃框、球場、三分線和球員等目標。
HomeCourt的投資者不乏球壇名宿,包括剛於今年入選NBA名人堂、曾兩奪NBA最有價值球員的拿殊(Steve Nash),以及亞特蘭大鷹隊華裔球星林書豪、達拉斯獨行俠班主庫班(Mark Cuban)等。李景輝透露,尚有其他NBA界別以外的投資者,目前籌得的資金約有400萬美元(約3120萬港元),又強調運動數據化是營運目標,寄望將來技術能擴展至其他運動項目。
三藩市創業生態勝香港
李景輝與林天然均指出,三藩市灣區的創業生態優於香港,皆因人人都有創業夢,也願意交流意見,「只要你有一些世上前所未有、能為用戶帶來良好體驗的東西,這裏(灣區)的人自然會留意你,甚至想參與其中,哪怕是投資或掏腰包買你的產品。」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李景輝冀創意連繫世界 離蘋果展拳腳 港人籃球App揚名 [/INST] 港人林天然(右一)及李景輝(右二)研發的HomeCourt,獲NBA球星拿殊(左二)投資。
用戶只要在iPhone安裝應用程式HomeCourt,用鏡頭瞄準球場範圍,即可收集和分析多種數據,有助籃球員做針對性訓練。(受訪者提供)
蘋果公司上月舉行新產品發布會,講台上出現了港人的身影,他就是在香港土生土長、曾在蘋果公司工作8年多的李景輝。他以NEX Team共同創辦人兼行政總裁身份,介紹其開發的運動科學應用程式(App)HomeCourt。
這款手機App標榜用人工智能(AI)技術收集和分析運動數據,協助球員提升投籃技巧。用戶毋須於球場或籃球外掛特定感應器,只要把已安裝HomeCourt的iPhone穩定置於三腳架或地上,再以機身鏡頭瞄準球場範圍,App會自動辨識籃框、球場、三分線和球員等目標,按鍵後即可追蹤投籃動作。若球員成功射入,App就會在操作介面上,於投籃位置標示圓點,射失的話就出現紅色交叉。
不斷嘗試 第15個念頭跑出
新推出的iPhone Xs、Xs Max或XR由於已內建A12 Bionic處理器,程式更可實時追蹤球員位置、投籃姿勢及預測拋物線,同步探測投籃類型、球員雙腳角度、球速,以至出手(Release)角度、時間、高度等數據。球員在球場哪個區域發揮較佳,左手或右手的射籃準繩度較高,均可在HomeCourt上一目了然,方便日後作針對性訓練。
身在三藩市的李景輝及拍檔林天然透過視像電話接受本報越洋專訪,李景輝回憶研發HomeCourt的背景,他笑說:「我每個星期都會打籃球,有一晚太太和女兒專程到球場睇我打波,通常這些情況都是一球不入。」
李景輝坦言,HomeCourt是第15個,亦是目前唯一實現的念頭。
在摯親面前「失威」後,李景輝想研發一個小工具,自動剪輯球賽精華片段,好讓妻女明白他的真正實力,更希望工具捕捉球場活動數據,化身籃球員提升球技恩物,於是成就了今天的HomeCourt。
當時剛辭職離開蘋果公司的李景輝早有創業打算,「想用一些有趣意念跟世界連繫,有些事情在搞初創時才有機會體驗得到。」他坦言,自己曾有14個創業念頭,但通通是秘密,而HomeCourt是第15個,亦是目前唯一實現的一個。
李景輝找來3位蘋果公司的舊同事一同研發HomeCourt,並拍攝地區籃球隊練習和比賽的情況。他們利用蘋果去年發布的AI機器學習框架「Core ML」,讓系統辨識籃球目標、何謂投籃成功等,同時收集各方意見,了解產品的切入點。
獲球星拿殊林書豪投資
HomeCourt於今年7月正式推出,目前首30日免費無限試用。試用期結束後,用戶每月首300次射籃繼續免費,或每月支付7.99美元換取無限次使用。值得一提的是,NBA勁旅波士頓塞爾特人、費城76人和侯斯頓火箭,皆以HomeCourt訓練球隊。李景輝強調,NBA球隊和一般用家所使用的HomeCourt功能一樣,「過往NBA球隊大花金錢安裝不同攝錄機和感應器(收集訓練數據),現在普通人用一部iPhone都做到相同效果。」
只要把已安裝HomeCourt的iPhone穩定置於三腳架或地上,再以機身鏡頭瞄準球場範圍,App會自動辨識籃框、球場、三分線和球員等目標。
HomeCourt的投資者不乏球壇名宿,包括剛於今年入選NBA名人堂、曾兩奪NBA最有價值球員的拿殊(Steve Nash),以及亞特蘭大鷹隊華裔球星林書豪、達拉斯獨行俠班主庫班(Mark Cuban)等。李景輝透露,尚有其他NBA界別以外的投資者,目前籌得的資金約有400萬美元(約3120萬港元),又強調運動數據化是營運目標,寄望將來技術能擴展至其他運動項目。
三藩市創業生態勝香港
李景輝與林天然均指出,三藩市灣區的創業生態優於香港,皆因人人都有創業夢,也願意交流意見,「只要你有一些世上前所未有、能為用戶帶來良好體驗的東西,這裏(灣區)的人自然會留意你,甚至想參與其中,哪怕是投資或掏腰包買你的產品。」 </s>
|
豐田軟銀組合營拓自駕技術 業務涉醫療車等 初期投入1.4億
|
豐田與軟銀宣布成立聯營公司;左起為宮川潤一、孫正義、豐田章男及友山茂樹一同出席發布會。
日本企業界兩大巨無霸雙劍合璧,發掘自動駕駛的商機。豐田車廠與軟銀集團(SoftBank)宣布成立聯營公司,合作開發以自動駕駛技術為基礎的汽車服務,例如醫院穿梭巴士,兩間公司預期,未來會愈來愈少人選擇駕駛自己的汽車,將為他們開拓一個龐大的全新市場。
豐田和軟銀非常重視這次合作,軟銀社長孫正義和副社長宮川潤一、豐田社長豐田章男和副社長友山茂樹均有出席發布會。豐田章男表示,公司嘗試把傳統汽車製造帶到新領域,然後發現軟銀對汽車前景的看法與他們一致,因此決定合作。
軟銀佔50.25%股權
兩家公司初期將投入20億日圓(約1.37億港元)組建一家新公司,名為MONET Technologies,MONET是英文「移動網絡」(mobility network)的縮寫,軟銀佔50.25%股權,豐田佔49.75%,潛在業務領域包括送餐、穿梭巴士、提供體檢服務的醫療車等。
MONET將把豐田作為聯網汽車訊息基礎的「移動服務平台(MSPF)」與軟銀的「物聯網平台」結合,預計於2020年代後期推出使用豐田e-Palette電動車的自動駕駛服務,軟銀就負責提供收集和分析運輸數據的技術,確保汽車準時到達正確的地點。
豐田期望日後可以建立一系列車身體積如穿梭巴士的自駕車隊,提供多種服務,例如作為逐次付費的流動餐廳和酒店。豐田是基於這個概念建造e-Palette,亞馬遜、滴滴出行、Uber和必勝客是該項目的早期合作夥伴,豐田計劃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期間使用e-Palette接載運動員和嘉賓。
大企業憂競爭落後
這是豐田和軟銀第一次攜手,一間日本最大車廠與當地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巨頭都要合作,反映即使是資金雄厚的大企業也擔心在開發自動駕駛和聯網汽車的競爭中落後。
最近有不少自動駕駛相關的合作協議公布,周三亦有兩宗,日本另一大車廠本田出資27.5億美元買入美國通用汽車(GM)自駕技術附屬Cruise的5.7%股權,德國車廠戴姆勒(Daimler)與法國的雷諾(Renault)考慮擴大合作範圍至電池、自駕汽車和移動服務。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豐田軟銀組合營拓自駕技術 業務涉醫療車等 初期投入1.4億 [/INST] 豐田與軟銀宣布成立聯營公司;左起為宮川潤一、孫正義、豐田章男及友山茂樹一同出席發布會。
日本企業界兩大巨無霸雙劍合璧,發掘自動駕駛的商機。豐田車廠與軟銀集團(SoftBank)宣布成立聯營公司,合作開發以自動駕駛技術為基礎的汽車服務,例如醫院穿梭巴士,兩間公司預期,未來會愈來愈少人選擇駕駛自己的汽車,將為他們開拓一個龐大的全新市場。
豐田和軟銀非常重視這次合作,軟銀社長孫正義和副社長宮川潤一、豐田社長豐田章男和副社長友山茂樹均有出席發布會。豐田章男表示,公司嘗試把傳統汽車製造帶到新領域,然後發現軟銀對汽車前景的看法與他們一致,因此決定合作。
軟銀佔50.25%股權
兩家公司初期將投入20億日圓(約1.37億港元)組建一家新公司,名為MONET Technologies,MONET是英文「移動網絡」(mobility network)的縮寫,軟銀佔50.25%股權,豐田佔49.75%,潛在業務領域包括送餐、穿梭巴士、提供體檢服務的醫療車等。
MONET將把豐田作為聯網汽車訊息基礎的「移動服務平台(MSPF)」與軟銀的「物聯網平台」結合,預計於2020年代後期推出使用豐田e-Palette電動車的自動駕駛服務,軟銀就負責提供收集和分析運輸數據的技術,確保汽車準時到達正確的地點。
豐田期望日後可以建立一系列車身體積如穿梭巴士的自駕車隊,提供多種服務,例如作為逐次付費的流動餐廳和酒店。豐田是基於這個概念建造e-Palette,亞馬遜、滴滴出行、Uber和必勝客是該項目的早期合作夥伴,豐田計劃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期間使用e-Palette接載運動員和嘉賓。
大企業憂競爭落後
這是豐田和軟銀第一次攜手,一間日本最大車廠與當地最具影響力的科技巨頭都要合作,反映即使是資金雄厚的大企業也擔心在開發自動駕駛和聯網汽車的競爭中落後。
最近有不少自動駕駛相關的合作協議公布,周三亦有兩宗,日本另一大車廠本田出資27.5億美元買入美國通用汽車(GM)自駕技術附屬Cruise的5.7%股權,德國車廠戴姆勒(Daimler)與法國的雷諾(Renault)考慮擴大合作範圍至電池、自駕汽車和移動服務。 </s>
|
僅30%市民視港為智慧城市 落後東京星洲
|
尉俐妮認為,調查結果顯示香港在數碼轉型方面仍然需要努力。
香港政府銳意發展智慧城市,但是有調查發現成效並不明顯。Google香港發表《智慧數碼城市白皮書》,結果顯示僅三成市民視香港為智慧城市,排名落後於東京及新加坡。Google香港銷售及營運董事總經理尉俐妮(Leonie Valentine)表示,香港人觀念傳統,加上研究人工智能(AI)及數據分析等範疇的人才不足,限制了本港智慧城市的發展。
14%指港府投放足夠資源
Google香港委託Ipsos深入研究本地消費者對智慧城市的認知和科技的應用,以及商業機構的數碼轉型進程。調查顯示,整體消費者數碼指數(CDI)為2.44(以5分為滿分),按年微升0.09,其中55歲至64歲受訪者出現較明顯升幅。雖然港府在2018/19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撥款500億元予創科發展,卻只有14%受訪公眾認為政府投入足夠資源,把香港轉型為智慧城市,較去年21%為低。
是次特別調查了市民對醫療數碼化的看法,結果發現有55%受訪者期望醫療數碼化可帶來更快捷、更準確的診斷,亦有近四成受訪公眾歡迎由人工智能支援的問症應用,並透過網上聊天工具與醫生對話以便進行初步問症。《白皮書》認為,公私營機構應加強合作,善用數據作出趨勢分析和預測,通過科技解決醫療問題、提升效率,以減輕醫生和醫療系統的負擔。
至於企業方面,大集團與中小企對數碼化投資的取態亦不一樣。85%大型企業過去一年增加在數碼科技的投資,93%更預計未來兩年會持續加碼;然而,只有一半中小企認同數碼化是公司未來重要一環。
中小企數碼參與不及穗深
尉俐妮認為,結果顯示香港在數碼轉型方面仍然需要努力,中小企業的數碼參與度落後於大灣區內鄰近城市如深圳和廣州。她又提到,80%港人願意學習新科技,尤其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程式編寫及數據分析。《白皮書》亦建議,長遠需培育本地創科人才應付需求,政府應考慮將計算機科學和設計思維納入中小學課程,鼓勵學童發展基礎電腦科學(CS),並為教師及在職人士提供培訓,才能解決缺乏數碼科技專才的情況。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僅30%市民視港為智慧城市 落後東京星洲 [/INST] 尉俐妮認為,調查結果顯示香港在數碼轉型方面仍然需要努力。
香港政府銳意發展智慧城市,但是有調查發現成效並不明顯。Google香港發表《智慧數碼城市白皮書》,結果顯示僅三成市民視香港為智慧城市,排名落後於東京及新加坡。Google香港銷售及營運董事總經理尉俐妮(Leonie Valentine)表示,香港人觀念傳統,加上研究人工智能(AI)及數據分析等範疇的人才不足,限制了本港智慧城市的發展。
14%指港府投放足夠資源
Google香港委託Ipsos深入研究本地消費者對智慧城市的認知和科技的應用,以及商業機構的數碼轉型進程。調查顯示,整體消費者數碼指數(CDI)為2.44(以5分為滿分),按年微升0.09,其中55歲至64歲受訪者出現較明顯升幅。雖然港府在2018/19年度《財政預算案》中撥款500億元予創科發展,卻只有14%受訪公眾認為政府投入足夠資源,把香港轉型為智慧城市,較去年21%為低。
是次特別調查了市民對醫療數碼化的看法,結果發現有55%受訪者期望醫療數碼化可帶來更快捷、更準確的診斷,亦有近四成受訪公眾歡迎由人工智能支援的問症應用,並透過網上聊天工具與醫生對話以便進行初步問症。《白皮書》認為,公私營機構應加強合作,善用數據作出趨勢分析和預測,通過科技解決醫療問題、提升效率,以減輕醫生和醫療系統的負擔。
至於企業方面,大集團與中小企對數碼化投資的取態亦不一樣。85%大型企業過去一年增加在數碼科技的投資,93%更預計未來兩年會持續加碼;然而,只有一半中小企認同數碼化是公司未來重要一環。
中小企數碼參與不及穗深
尉俐妮認為,結果顯示香港在數碼轉型方面仍然需要努力,中小企業的數碼參與度落後於大灣區內鄰近城市如深圳和廣州。她又提到,80%港人願意學習新科技,尤其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程式編寫及數據分析。《白皮書》亦建議,長遠需培育本地創科人才應付需求,政府應考慮將計算機科學和設計思維納入中小學課程,鼓勵學童發展基礎電腦科學(CS),並為教師及在職人士提供培訓,才能解決缺乏數碼科技專才的情況。 </s>
|
美網民人口近飽和 七成七用智能手機
|
皮尤近日發表的調查報告指,目前近九成美國人上網,數字跟過去兩年分別不大。
美國智庫皮尤(Pew Research Center)近日發表的調查發現,美國過去十年數碼科技極速普及,惟自2016年起升幅逐漸放緩,反映當地網民人口已近飽和。
據調查資料顯示,現時當地使用互聯網的人口有89%、社交媒體的有69%、智能手機的有77%、平板機的有53%,整體比例跟兩年前大致相同。擁有桌面或筆記簿電腦的用戶,則由2016年的78%下降至本年初的73%。
當中有65%的受訪者裝有家居寬頻服務;沒安裝家居寬頻的人,他們只用智能手機上網,佔比從2016年的12%,大幅攀升至今年的20%。
八成智能喇叭用戶聽即時資訊
隨着Amazon Echo、Google Home等智能喇叭湧現,帶動美國人投奔智能家居、物聯網熱潮。市場研究機構尼爾森(Nielsen)上周有調查指出,2018年第二季有24%受訪家庭擁有智能喇叭,較本年第一季上升兩個百分點。當中有40%家庭持有多台裝置,62%剛於過去6個月首次使用此類產品;另外,45%受訪者透露,正計劃為家庭添置上述設備。
使用智能喇叭的受訪者中,九成人主要用作收聽音樂,約八成人藉此獲悉天氣、交通狀況等實時訊息;也有68%受訪者表示,他們用來收聽新聞、計時響鬧,或跟語音助手閒聊。
此外,透過智能喇叭連接手機的用戶佔整體人數32%;連接電視機的佔23%;接駁立體音響裝置的佔18%,其次為照明、電子磅、保安系統、雪櫃、門鎖等。一般而言,用戶慣於周末使用智能喇叭,平均使用時間為72分鐘;平日則為65分鐘,較常於傍晚時分啟用。
九成人以智能喇叭收聽音樂。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美網民人口近飽和 七成七用智能手機 [/INST] 皮尤近日發表的調查報告指,目前近九成美國人上網,數字跟過去兩年分別不大。
美國智庫皮尤(Pew Research Center)近日發表的調查發現,美國過去十年數碼科技極速普及,惟自2016年起升幅逐漸放緩,反映當地網民人口已近飽和。
據調查資料顯示,現時當地使用互聯網的人口有89%、社交媒體的有69%、智能手機的有77%、平板機的有53%,整體比例跟兩年前大致相同。擁有桌面或筆記簿電腦的用戶,則由2016年的78%下降至本年初的73%。
當中有65%的受訪者裝有家居寬頻服務;沒安裝家居寬頻的人,他們只用智能手機上網,佔比從2016年的12%,大幅攀升至今年的20%。
八成智能喇叭用戶聽即時資訊
隨着Amazon Echo、Google Home等智能喇叭湧現,帶動美國人投奔智能家居、物聯網熱潮。市場研究機構尼爾森(Nielsen)上周有調查指出,2018年第二季有24%受訪家庭擁有智能喇叭,較本年第一季上升兩個百分點。當中有40%家庭持有多台裝置,62%剛於過去6個月首次使用此類產品;另外,45%受訪者透露,正計劃為家庭添置上述設備。
使用智能喇叭的受訪者中,九成人主要用作收聽音樂,約八成人藉此獲悉天氣、交通狀況等實時訊息;也有68%受訪者表示,他們用來收聽新聞、計時響鬧,或跟語音助手閒聊。
此外,透過智能喇叭連接手機的用戶佔整體人數32%;連接電視機的佔23%;接駁立體音響裝置的佔18%,其次為照明、電子磅、保安系統、雪櫃、門鎖等。一般而言,用戶慣於周末使用智能喇叭,平均使用時間為72分鐘;平日則為65分鐘,較常於傍晚時分啟用。
九成人以智能喇叭收聽音樂。 </s>
|
Google購Chatbot初創吸人才 看好AI客戶服務發展
|
Onward三位聯合創辦人將加盟Google;圖中為CEO Pramod Thammaiah。
不少企業現時都愛引進人工智能(AI)技術擔任客戶服務工作,藉聊天機械人(Chatbot)從資料庫提取預設答案,自動回應客戶的提問。美國科技網站TechCrunch報道,谷歌(Google)已收購一間小型初創Onward,期望團隊開發新工具,把客戶服務及銷售流程自動化,惟未有公布收購細節。
Onward於2015年成立,總部位於美國三藩市,該公司對上一次集資已是2016年8月,當時籌得12萬美元(約93.6萬港元),金額不算多。今次交易完成後,公司創辦人及其團隊,包括其行政總裁Pramod Thammaiah,將加盟Google。
度身解答 回覆僅需40秒
該平台主打產品是虛擬購物助手Agent Q,用戶只要向它發短訊,即可查詢推薦產品。除了機器學習,系統更會根據地點、登入狀態、過去活動等條件,度身解答相關問題;據稱平均僅花40秒,即可回應客戶的訴求,並可自動化回覆四成訊息。
Onward團隊認為,企業時間十分寶貴,與其把有限的客服資源花在頻繁但低回報的查詢上,不如善用人工智能分流,讓員工解答複雜、高價值的事項。此外,更可以把聊天客服工具,跟Shopify、Zendesk、HubSpot、Salesforce等產品結合,為客戶提供更佳體驗。
無獨有偶,蘋果公司亦擴大Apple Business Chat的業務規模,昨天宣布在美國及海外地區,增加15間合作夥伴。
香港方面,本地的初創公司利用AI語音技術辨析中國方言,提升客戶中心的服務水平。舉例如有光科技(Fano Labs),其系統不但可處理文字查詢,更可對應廣東話口語,去年底獲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s)注資。
全球行業規模逾百億
調查機構Global Market Insights今年6月發報告指出,聊天機械人的全球市場規模至2024年將逾13.4億美元(約104.5億港元)。在社交媒體、訂單處理的需求推動下,聊天機械人在客服範疇的發展較為樂觀,去年在行業的比例達43%。
Onward介面簡潔,四成訊息可自動回應。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Google購Chatbot初創吸人才 看好AI客戶服務發展 [/INST] Onward三位聯合創辦人將加盟Google;圖中為CEO Pramod Thammaiah。
不少企業現時都愛引進人工智能(AI)技術擔任客戶服務工作,藉聊天機械人(Chatbot)從資料庫提取預設答案,自動回應客戶的提問。美國科技網站TechCrunch報道,谷歌(Google)已收購一間小型初創Onward,期望團隊開發新工具,把客戶服務及銷售流程自動化,惟未有公布收購細節。
Onward於2015年成立,總部位於美國三藩市,該公司對上一次集資已是2016年8月,當時籌得12萬美元(約93.6萬港元),金額不算多。今次交易完成後,公司創辦人及其團隊,包括其行政總裁Pramod Thammaiah,將加盟Google。
度身解答 回覆僅需40秒
該平台主打產品是虛擬購物助手Agent Q,用戶只要向它發短訊,即可查詢推薦產品。除了機器學習,系統更會根據地點、登入狀態、過去活動等條件,度身解答相關問題;據稱平均僅花40秒,即可回應客戶的訴求,並可自動化回覆四成訊息。
Onward團隊認為,企業時間十分寶貴,與其把有限的客服資源花在頻繁但低回報的查詢上,不如善用人工智能分流,讓員工解答複雜、高價值的事項。此外,更可以把聊天客服工具,跟Shopify、Zendesk、HubSpot、Salesforce等產品結合,為客戶提供更佳體驗。
無獨有偶,蘋果公司亦擴大Apple Business Chat的業務規模,昨天宣布在美國及海外地區,增加15間合作夥伴。
香港方面,本地的初創公司利用AI語音技術辨析中國方言,提升客戶中心的服務水平。舉例如有光科技(Fano Labs),其系統不但可處理文字查詢,更可對應廣東話口語,去年底獲維港投資(Horizons Ventures)注資。
全球行業規模逾百億
調查機構Global Market Insights今年6月發報告指出,聊天機械人的全球市場規模至2024年將逾13.4億美元(約104.5億港元)。在社交媒體、訂單處理的需求推動下,聊天機械人在客服範疇的發展較為樂觀,去年在行業的比例達43%。
Onward介面簡潔,四成訊息可自動回應。 </s>
|
AI與貿易戰
|
有助贏得選舉的事,特朗普會不惜一切去做。
2018年秋季,中美貿易戰迫在眉睫, 除非有重大改變的事件發生,否則以現在的發展方向看來,確令人感到前景黯淡。
美國總統特朗普是個機會主義者,有助他贏得選舉的事,會不惜一切去做。他留意的是美國傳媒對他的反應,忘記全球暖化、拯救地球、為全球爭取尊重和自由等工作,也沒有對有需要的人施予援手。他熱中推高美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緒,對抗國家未來的競爭對手。我預料與美國有貿易來往的香港和中國公司將面臨重大困難,尤其在即將來臨的聖誕購物旺季。
這個月有兩本談及人工智能(AI)的書籍出版。先是李開復的新書《AI新世界》,詳細闡述中國有極大潛力在未來的人工智能和機械人戰爭中勝出。這書雖然剛剛出版,我猜應該寫於2017年,當時作者就無法預料會出現「中美貿易戰」這重大事件。近期出版的書不少都提出中國科技崛起,將成為全球超級大國的看法,此外《中國製造2025》戰略計劃等等,無疑都燃起美國老鷹隊與中國開戰的決心。
第二本是歷史學家Noah的《21世紀的21堂課》,他之前撰寫暢銷書《人類大歷史》(Sapiens)和《人類大命運》(Homo Deus),兩書分別闡述人類過往的歷史及預示人類的未來,而此書的「21堂課」則是關於「此時此地」。
書中提及3個重大的改變將挑戰人類未來:第一是資訊科技改革,包括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第二是生物科技,讓人類能交換身體部件及延長壽命;第三是地球的生態破壞。作者算是個悲觀主義者,他不斷提到當下人類的狀況:工作被取代、戰禍頻生、選舉及新聞被控制等。我邊讀邊想到我們的將來如何黯淡無望,無疑會感到乏力和激動,何況當時還未爆發貿易戰。而這兩本極具影響力的書同時出版,明確預示我們正處於改變的大時代。
然而,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寧願從光明一面看待事物。未知的將來正是有危亦有機,不同行業正出現大分裂,價值鏈中技術改變、新模式行業交叉衍生,老行業的玩家將被無法預知從何而來的玩家擊敗。舊制度下,擁有房地產就有權力及能控制商業,但將來數據是AI和機械人的基礎,擁有數據才可控制一切。
在此情況下,企業家精神愈來愈重要:懂得批判思維、學會學習,不怕改變,要隨時靈活應變。此外,敢於創新,願意離開舒適區,願意接受失敗並從失敗中快速學習等特質,都有助我們迎接未知的未來。
李開復的新書《AI新世界》,詳細闡述中國有極大潛力在未來的人工智能和機械人戰爭中勝出。
更多黃岳永文章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AI與貿易戰 [/INST] 有助贏得選舉的事,特朗普會不惜一切去做。
2018年秋季,中美貿易戰迫在眉睫, 除非有重大改變的事件發生,否則以現在的發展方向看來,確令人感到前景黯淡。
美國總統特朗普是個機會主義者,有助他贏得選舉的事,會不惜一切去做。他留意的是美國傳媒對他的反應,忘記全球暖化、拯救地球、為全球爭取尊重和自由等工作,也沒有對有需要的人施予援手。他熱中推高美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緒,對抗國家未來的競爭對手。我預料與美國有貿易來往的香港和中國公司將面臨重大困難,尤其在即將來臨的聖誕購物旺季。
這個月有兩本談及人工智能(AI)的書籍出版。先是李開復的新書《AI新世界》,詳細闡述中國有極大潛力在未來的人工智能和機械人戰爭中勝出。這書雖然剛剛出版,我猜應該寫於2017年,當時作者就無法預料會出現「中美貿易戰」這重大事件。近期出版的書不少都提出中國科技崛起,將成為全球超級大國的看法,此外《中國製造2025》戰略計劃等等,無疑都燃起美國老鷹隊與中國開戰的決心。
第二本是歷史學家Noah的《21世紀的21堂課》,他之前撰寫暢銷書《人類大歷史》(Sapiens)和《人類大命運》(Homo Deus),兩書分別闡述人類過往的歷史及預示人類的未來,而此書的「21堂課」則是關於「此時此地」。
書中提及3個重大的改變將挑戰人類未來:第一是資訊科技改革,包括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第二是生物科技,讓人類能交換身體部件及延長壽命;第三是地球的生態破壞。作者算是個悲觀主義者,他不斷提到當下人類的狀況:工作被取代、戰禍頻生、選舉及新聞被控制等。我邊讀邊想到我們的將來如何黯淡無望,無疑會感到乏力和激動,何況當時還未爆發貿易戰。而這兩本極具影響力的書同時出版,明確預示我們正處於改變的大時代。
然而,我是一個樂觀主義者,寧願從光明一面看待事物。未知的將來正是有危亦有機,不同行業正出現大分裂,價值鏈中技術改變、新模式行業交叉衍生,老行業的玩家將被無法預知從何而來的玩家擊敗。舊制度下,擁有房地產就有權力及能控制商業,但將來數據是AI和機械人的基礎,擁有數據才可控制一切。
在此情況下,企業家精神愈來愈重要:懂得批判思維、學會學習,不怕改變,要隨時靈活應變。此外,敢於創新,願意離開舒適區,願意接受失敗並從失敗中快速學習等特質,都有助我們迎接未知的未來。
李開復的新書《AI新世界》,詳細闡述中國有極大潛力在未來的人工智能和機械人戰爭中勝出。
更多黃岳永文章 </s>
|
人工智能衍生新問題
|
有報道指出,亞馬遜每天調整價格超過250萬次。
從人類有交易活動以來,價格競爭便一直存在,在人工智能的數據驅動下,價格戰又是如何演化的呢?有報道指出,亞馬遜每天調整價格超過250萬次,利用價格優化策略(分段、分時、高峰、低谷),得以輕鬆把利潤增長率維持在25%。據零售業媒體Retail Dive統計,在所有13個商品大類中,亞馬遜有12個大類的商品每日線上價格要低於沃爾瑪和Target。由於批發折扣、價格促銷、免費送貨等優惠可以結合在客戶忠誠度計劃之中,能為企業帶來更好的客戶保留及新客戶獲取。
在不同階段,「人、貨、場」加入價格區別的複雜性也有很大差異,比如通過提升商品設計(例如特別顏色)和商品品質(例如全球保修)調整價格來吸引細分客戶。當然,除了價值優勢之外,要在電子商務稱王的其他因素,還包括強大的搜索及推薦系統、低成本運營、快速物流等等。惟不可不知的是,類似亞馬遜的平台,包括阿里的天貓,都是同時允許協力商家在其嚴格監管規則下銷售商品。協力廠商市場競爭激烈且高度透明,固然是價格降低的原因,但也增加監管商品品質及價格倒掛的難度,使用人工智能代替人工審核,可增加效率並減少誤差。
沃爾瑪是零售業體量最龐大的領導者之一,該公司在全球28個國家擁有2萬多家門店,他們推出Data Cafe營運數量眾多的門店,協助滿足每周2.5億客戶的需求。據《商業內幕》雜誌報道,從2016年開始,沃爾瑪就在積極嘗試以低於亞馬遜的價格銷售商品;到2017年年底時,沃爾瑪的商品價格已經與亞馬遜拉近。
須知道,真實營運中做到即時監控動態價值,抓取亞馬遜網站上6.06億件商品的資訊,是一場財力與技術的較量。然後,從獲取價格差異資訊到產出自動化應對策略,對比在舊世界中會涉及多少部門的審批,可想而知有多複雜。我在阿里曾有類似經歷,價格的不可逆轉性遠比我們想像更大,在透明的電子商務平台中,無底線的價格戰可以同時傷害行業、賣家、買家,亦是一場艱難的競賽,耗費大量資源,來贏得忠誠的客戶及獲取市場份額,難怪行內有人這樣總結電子商務的痛苦,「我們每天操着賣白粉的心,賣着白菜的價格。」
資訊透明化、人工智能的自動化能力,為社會帶來了進步,卻又衍生了新的問題。
到2017年年底時,沃爾瑪的商品價格已經與亞馬遜拉近。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人工智能衍生新問題 [/INST] 有報道指出,亞馬遜每天調整價格超過250萬次。
從人類有交易活動以來,價格競爭便一直存在,在人工智能的數據驅動下,價格戰又是如何演化的呢?有報道指出,亞馬遜每天調整價格超過250萬次,利用價格優化策略(分段、分時、高峰、低谷),得以輕鬆把利潤增長率維持在25%。據零售業媒體Retail Dive統計,在所有13個商品大類中,亞馬遜有12個大類的商品每日線上價格要低於沃爾瑪和Target。由於批發折扣、價格促銷、免費送貨等優惠可以結合在客戶忠誠度計劃之中,能為企業帶來更好的客戶保留及新客戶獲取。
在不同階段,「人、貨、場」加入價格區別的複雜性也有很大差異,比如通過提升商品設計(例如特別顏色)和商品品質(例如全球保修)調整價格來吸引細分客戶。當然,除了價值優勢之外,要在電子商務稱王的其他因素,還包括強大的搜索及推薦系統、低成本運營、快速物流等等。惟不可不知的是,類似亞馬遜的平台,包括阿里的天貓,都是同時允許協力商家在其嚴格監管規則下銷售商品。協力廠商市場競爭激烈且高度透明,固然是價格降低的原因,但也增加監管商品品質及價格倒掛的難度,使用人工智能代替人工審核,可增加效率並減少誤差。
沃爾瑪是零售業體量最龐大的領導者之一,該公司在全球28個國家擁有2萬多家門店,他們推出Data Cafe營運數量眾多的門店,協助滿足每周2.5億客戶的需求。據《商業內幕》雜誌報道,從2016年開始,沃爾瑪就在積極嘗試以低於亞馬遜的價格銷售商品;到2017年年底時,沃爾瑪的商品價格已經與亞馬遜拉近。
須知道,真實營運中做到即時監控動態價值,抓取亞馬遜網站上6.06億件商品的資訊,是一場財力與技術的較量。然後,從獲取價格差異資訊到產出自動化應對策略,對比在舊世界中會涉及多少部門的審批,可想而知有多複雜。我在阿里曾有類似經歷,價格的不可逆轉性遠比我們想像更大,在透明的電子商務平台中,無底線的價格戰可以同時傷害行業、賣家、買家,亦是一場艱難的競賽,耗費大量資源,來贏得忠誠的客戶及獲取市場份額,難怪行內有人這樣總結電子商務的痛苦,「我們每天操着賣白粉的心,賣着白菜的價格。」
資訊透明化、人工智能的自動化能力,為社會帶來了進步,卻又衍生了新的問題。
到2017年年底時,沃爾瑪的商品價格已經與亞馬遜拉近。 </s>
|
眾籌獲支持感動
|
Ambi Labs研發的人工智能冷氣調控裝置Ambi Climate,以AI演算法自動調控冷氣溫度。
回想Ambi Labs創業之初,李尚行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2014年Kickstarter眾籌獲得超過11.4萬美元(約89萬港元)的資金。他坦言:「當時Ambi Climate只有初步概念,未有實體產品供消費者參詳,惟他們仍樂意付款支持,讓我很感動。」其後,更有人於參展期間,向他表示用了產品3年多,鼓勵他繼續發展下去。
Ambi Labs的團隊來自世界各地,李尚行表示,他沒有刻意聘請多國員工,該公司卻雲集了英國、法國、荷蘭、新加坡、菲律賓等10個國籍的人才。他指公司文化較開放,員工之間積極共融及協作。
尋投資者建策略關係
除了早年的Kickstarter眾籌活動,Ambi Labs未有任何融資計劃。李尚行透露,現正尋找合適的投資者,冀雙方建立策略關係,以配合公司業務拓展,「永遠歡迎融資,但融資計劃及市場銷售方面,並非公司的首要考慮。我反而擔心由一間只有10人的初創,發展為今天30人的公司,管理層的方針該如何因時制宜。」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眾籌獲支持感動 [/INST] Ambi Labs研發的人工智能冷氣調控裝置Ambi Climate,以AI演算法自動調控冷氣溫度。
回想Ambi Labs創業之初,李尚行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2014年Kickstarter眾籌獲得超過11.4萬美元(約89萬港元)的資金。他坦言:「當時Ambi Climate只有初步概念,未有實體產品供消費者參詳,惟他們仍樂意付款支持,讓我很感動。」其後,更有人於參展期間,向他表示用了產品3年多,鼓勵他繼續發展下去。
Ambi Labs的團隊來自世界各地,李尚行表示,他沒有刻意聘請多國員工,該公司卻雲集了英國、法國、荷蘭、新加坡、菲律賓等10個國籍的人才。他指公司文化較開放,員工之間積極共融及協作。
尋投資者建策略關係
除了早年的Kickstarter眾籌活動,Ambi Labs未有任何融資計劃。李尚行透露,現正尋找合適的投資者,冀雙方建立策略關係,以配合公司業務拓展,「永遠歡迎融資,但融資計劃及市場銷售方面,並非公司的首要考慮。我反而擔心由一間只有10人的初創,發展為今天30人的公司,管理層的方針該如何因時制宜。」 </s>
|
Alexa聲控冷氣慳電 港初創研發 屋主離家自動關
|
Ambi Labs行政總裁李尚行堅持每季為產品展開市場調查。
有否想像過只說一句「我很熱」,冷氣機便隨即送上涼風,離家亦能自動關機?如此貼心的技術不再是電影橋段,港產物聯網(IoT)初創Ambi Labs研發的人工智能(AI)冷氣調控裝置Ambi Climate,現已支援亞馬遜Alexa聲控功能,能以機器學習掌握用戶冷熱偏好,再以AI演算法自動調控冷氣溫度。
Ambi Labs創辦於2012年,曾於2014年Echelon Satellite初創競賽奪冠,其後代表香港參加Echelon 2014,與9間亞洲頂級創業公司較勁下脫穎而出。時至2015年,Ambi Labs踏上國際科技論壇RISE Conference,於舉辦單位的Pitch環節中勝出,備受國際評審員及市場肯定。
AI調校個人化溫度
公司發展看似平步青雲,現實又豈盡如人意?Ambi Labs行政總裁李尚行坦言,創業初期曾向消費者推廣其產品效能,卻被大潑冷水,對方說:「一年365日,我天天24小時均用23度冷氣,有什麼問題呢?」他解釋,部分消費者寧可耗電,仍習慣調低冷氣溫度。
針對家居節能的Ambi Climate,通過應用程式介面(API)連接全球天文台網絡,再把內置感應器偵察到的溫度、濕度及光線等,與天文台的天氣數據結合。系統還會利用機器學習,分析用戶的操作習慣,再把冷氣的設定根據喜好自動調校出舒適的個人化溫度。
紐電企泰樓盤齊引入
「由於受不同環境因素影響,如濕度、光線,以至人體新陳代謝轉變等,即使室內有相同溫度,我們的反應也不一樣。」時至今日,Ambi Climate的銷售網絡已由香港擴展至美國、新加坡、泰國、日本等地,零售點也十分多元化,從本地網購平台HKTVmall到國際的亞馬遜;大眾化的豐澤到高端的連卡佛,都能買到。
現時第二代Ambi Climate已能兼容亞馬遜Alexa智能語音助理,讓用戶可以聲控發出指令,隨意開關及調校冷氣系統。配合全新推出的地理位置功能,冷氣機會隨用戶接近住所時自動開啟,人離開時則自動關掉,感應範圍由200米至5000米不等。
談到開拓海外企業市場,Ambi Labs今年中與紐西蘭電力公司Meridian Energry合作,將旗下產品銷售至當地。另一方面,上月聯同泰國大型地產商Panjapol Property,把Ambi Climate引入曼谷全新樓盤Craft Ploenchit之中,賣點是為當地住戶節省用電量。
口音影響效果待改善
Ambi Labs發展漸上軌道,不如昔日般崎嶇曲折,惟其產品性能仍備受批評。網民普遍認為,Ambi Climate的聲控效果,以至對用戶舒適度的反應,仍與預期有落差。李尚行解釋,第二代引入的Alexa語音助理系統,主要根據供應商及官方詞典的英文發音標準,用戶必須以完整句子向Alexa發出指令。全球各地的發音難免略有偏差,未來會致力改善。
至於個人化功能方面,李尚行明言,這關乎機器學習的操練問題:「AI機器學習依靠資料分析,若用戶提供的數據愈多,愈能深化學習。一般而言,只須輸入3至4次回饋,機器已大致掌握;若能提供20次以上數據,得出效果當然更佳。」李尚行認為,教育消費者認識AI技術是Ambi Labs的分內事,從Ambi Labs創業至今,他堅持每季為產品展開市場調查,透過收集坊間意見予以改善,期望為用戶帶來不一樣體驗。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Alexa聲控冷氣慳電 港初創研發 屋主離家自動關 [/INST] Ambi Labs行政總裁李尚行堅持每季為產品展開市場調查。
有否想像過只說一句「我很熱」,冷氣機便隨即送上涼風,離家亦能自動關機?如此貼心的技術不再是電影橋段,港產物聯網(IoT)初創Ambi Labs研發的人工智能(AI)冷氣調控裝置Ambi Climate,現已支援亞馬遜Alexa聲控功能,能以機器學習掌握用戶冷熱偏好,再以AI演算法自動調控冷氣溫度。
Ambi Labs創辦於2012年,曾於2014年Echelon Satellite初創競賽奪冠,其後代表香港參加Echelon 2014,與9間亞洲頂級創業公司較勁下脫穎而出。時至2015年,Ambi Labs踏上國際科技論壇RISE Conference,於舉辦單位的Pitch環節中勝出,備受國際評審員及市場肯定。
AI調校個人化溫度
公司發展看似平步青雲,現實又豈盡如人意?Ambi Labs行政總裁李尚行坦言,創業初期曾向消費者推廣其產品效能,卻被大潑冷水,對方說:「一年365日,我天天24小時均用23度冷氣,有什麼問題呢?」他解釋,部分消費者寧可耗電,仍習慣調低冷氣溫度。
針對家居節能的Ambi Climate,通過應用程式介面(API)連接全球天文台網絡,再把內置感應器偵察到的溫度、濕度及光線等,與天文台的天氣數據結合。系統還會利用機器學習,分析用戶的操作習慣,再把冷氣的設定根據喜好自動調校出舒適的個人化溫度。
紐電企泰樓盤齊引入
「由於受不同環境因素影響,如濕度、光線,以至人體新陳代謝轉變等,即使室內有相同溫度,我們的反應也不一樣。」時至今日,Ambi Climate的銷售網絡已由香港擴展至美國、新加坡、泰國、日本等地,零售點也十分多元化,從本地網購平台HKTVmall到國際的亞馬遜;大眾化的豐澤到高端的連卡佛,都能買到。
現時第二代Ambi Climate已能兼容亞馬遜Alexa智能語音助理,讓用戶可以聲控發出指令,隨意開關及調校冷氣系統。配合全新推出的地理位置功能,冷氣機會隨用戶接近住所時自動開啟,人離開時則自動關掉,感應範圍由200米至5000米不等。
談到開拓海外企業市場,Ambi Labs今年中與紐西蘭電力公司Meridian Energry合作,將旗下產品銷售至當地。另一方面,上月聯同泰國大型地產商Panjapol Property,把Ambi Climate引入曼谷全新樓盤Craft Ploenchit之中,賣點是為當地住戶節省用電量。
口音影響效果待改善
Ambi Labs發展漸上軌道,不如昔日般崎嶇曲折,惟其產品性能仍備受批評。網民普遍認為,Ambi Climate的聲控效果,以至對用戶舒適度的反應,仍與預期有落差。李尚行解釋,第二代引入的Alexa語音助理系統,主要根據供應商及官方詞典的英文發音標準,用戶必須以完整句子向Alexa發出指令。全球各地的發音難免略有偏差,未來會致力改善。
至於個人化功能方面,李尚行明言,這關乎機器學習的操練問題:「AI機器學習依靠資料分析,若用戶提供的數據愈多,愈能深化學習。一般而言,只須輸入3至4次回饋,機器已大致掌握;若能提供20次以上數據,得出效果當然更佳。」李尚行認為,教育消費者認識AI技術是Ambi Labs的分內事,從Ambi Labs創業至今,他堅持每季為產品展開市場調查,透過收集坊間意見予以改善,期望為用戶帶來不一樣體驗。 </s>
|
阿里攻半導體 明年推AI晶片
|
張建鋒表示,將於明年下半年推出的「AliNPU」晶片,或用於無人駕駛等領域。
早前中興通訊(00763)被禁向美國供應商採購零部件,暴露中國在晶片技術的弱勢,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昨宣布成立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聯同系內的研究機構達摩院一同研發晶片,最快明年下半年推出首款神經網絡晶片,應用於人工智能。
阿里首席技術官張建鋒在雲棲大會上表示,集團每日處理大量數據,希望能夠高效地處理這些數據。阿里去年成立科技研究院達摩院,豪擲千億引入頂尖科學家,其中一項任務是投放資源研發晶片,基於雲端的模型訓練、針對物聯網應用研究人工智能晶片。
新公司取名平頭哥
張建鋒指出,達摩院將於明年下半年推出首款自主研發人工智能推理晶片「AliNPU」,或用於無人駕駛、智慧城市和智能物流等領域。目標是建立一個基於雲端的物聯網基礎設施,為阿里數據中心提供計算能力,推動智能家居、智能物流等物聯網業務發展。
至於新成立的子公司平頭哥半導體,亦會專注製造人工智能晶片、嵌入式處理器等領域,進一步支持阿里日益壯大的雲端及物聯網業務。平頭哥是一種棲息於熱帶雨林及草原的動物,亦稱為蜜獾,寓意勇猛頑強。實際上,阿里正部署研發顛覆性創新技術,4月收購的內地晶片公司中天微系統,是內地唯一大規模量產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的公司。達摩院則計劃建立量子實驗室,開始自主研發量子處理器,張建鋒稱,希望能夠在兩至三年內發布量子晶片。
首席執行官張勇認為,阿里是技術推動的公司,「五新」策略中以新技術為引擎。阿里雲成立10年,支援各項業務,使阿里逐漸演變成一個獨特的經濟體。雲服務市場高速發展,阿里雲總裁胡曉明表示,阿里雲為全球第三大雲服務供應商,僅次於亞馬遜及微軟。現時重點市場為內地及亞洲,不過隨着集團走出去,阿里雲的業務已拓展至24個國家,期望內地及海外業務長遠比例達一半一半。
外資數據內地存放未放心
胡曉明指出,對比其他業務,「雲服務」全球化的困難較大,海外企業存放數據於中國公司在心理和技術上面對挑戰。因此,阿里雲積極融入不同國家法律,取得合規認證,並把數據本地化,即儲存數據於當地的數據中心。阿里已在印度建立自己的數據中心,希望複製內地經驗至該區。他指阿里雲會繼續加大投入,並未因為盈利能力而有壓力。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阿里攻半導體 明年推AI晶片 [/INST] 張建鋒表示,將於明年下半年推出的「AliNPU」晶片,或用於無人駕駛等領域。
早前中興通訊(00763)被禁向美國供應商採購零部件,暴露中國在晶片技術的弱勢,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昨宣布成立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聯同系內的研究機構達摩院一同研發晶片,最快明年下半年推出首款神經網絡晶片,應用於人工智能。
阿里首席技術官張建鋒在雲棲大會上表示,集團每日處理大量數據,希望能夠高效地處理這些數據。阿里去年成立科技研究院達摩院,豪擲千億引入頂尖科學家,其中一項任務是投放資源研發晶片,基於雲端的模型訓練、針對物聯網應用研究人工智能晶片。
新公司取名平頭哥
張建鋒指出,達摩院將於明年下半年推出首款自主研發人工智能推理晶片「AliNPU」,或用於無人駕駛、智慧城市和智能物流等領域。目標是建立一個基於雲端的物聯網基礎設施,為阿里數據中心提供計算能力,推動智能家居、智能物流等物聯網業務發展。
至於新成立的子公司平頭哥半導體,亦會專注製造人工智能晶片、嵌入式處理器等領域,進一步支持阿里日益壯大的雲端及物聯網業務。平頭哥是一種棲息於熱帶雨林及草原的動物,亦稱為蜜獾,寓意勇猛頑強。實際上,阿里正部署研發顛覆性創新技術,4月收購的內地晶片公司中天微系統,是內地唯一大規模量產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的公司。達摩院則計劃建立量子實驗室,開始自主研發量子處理器,張建鋒稱,希望能夠在兩至三年內發布量子晶片。
首席執行官張勇認為,阿里是技術推動的公司,「五新」策略中以新技術為引擎。阿里雲成立10年,支援各項業務,使阿里逐漸演變成一個獨特的經濟體。雲服務市場高速發展,阿里雲總裁胡曉明表示,阿里雲為全球第三大雲服務供應商,僅次於亞馬遜及微軟。現時重點市場為內地及亞洲,不過隨着集團走出去,阿里雲的業務已拓展至24個國家,期望內地及海外業務長遠比例達一半一半。
外資數據內地存放未放心
胡曉明指出,對比其他業務,「雲服務」全球化的困難較大,海外企業存放數據於中國公司在心理和技術上面對挑戰。因此,阿里雲積極融入不同國家法律,取得合規認證,並把數據本地化,即儲存數據於當地的數據中心。阿里已在印度建立自己的數據中心,希望複製內地經驗至該區。他指阿里雲會繼續加大投入,並未因為盈利能力而有壓力。 </s>
|
周凱旋:維港慎選項目推動AI
|
周凱旋稱,維港投資模式是由李嘉誠個人承擔投資風險,收益撥入基金會。
李嘉誠基金會董事兼維港投資創辦人周凱旋昨日在上海出席「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並發表演講。周凱旋直言,維港投資並非一個基金,維港投資是為創始人李嘉誠對創新和顛覆性技術的興趣服務,維港投資的模式是李嘉誠個人承擔投資風險,但收益則撥入基金會,支持基金會的慈善使命。
由於維港投資並非風投基金, 沒有資金投放的壓力,會投資與李嘉誠的傳統業務有協同效應、能夠解決巨大問題、探索未來願景、推進未來的顛覆性科技等相關項目,例如Apple的Siri、開發AlphaGo的DeepMind、VIV等等。周凱旋指出,現今是人工智能(AI)總動員的時代,不斷加快的技術變革優化服務,近年全球投資AI公司的熱度大增,惟當中有大量炒作,成功退出炒作的少之又少。維港投資這樣的微型機構,十分謹慎選擇投資對象,聚焦在與傳統板塊的IA(Intelligence Augmentation)和推動未來的AI項目。
最近領投海洋數據平台
她透露,維港投資最近投資了一家名為Saildrone的公司,創始人希望從不同的角度了解海洋數據。Saildrone的無人船隊遨遊四海,廉價高效地提供實時海洋數據平台,維港投資不僅領投這家公司,更贊助了一個研究項目,用100萬美元贊助兩隻無人Saildrone,環繞南極270天並在5個研究主題上收集數據。
雖然很多人認為,數據是AI或機器學習的燃料,但她提醒,依賴過去的數據計算未來並非最明智,因為算法可以把人們的固有偏見放大,「訊息過載」可以帶來沉重代價。
周透露,維港投資最近投資了一家名為Saildrone的公司,創始人希望從不同的角度了解海洋數據。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周凱旋:維港慎選項目推動AI [/INST] 周凱旋稱,維港投資模式是由李嘉誠個人承擔投資風險,收益撥入基金會。
李嘉誠基金會董事兼維港投資創辦人周凱旋昨日在上海出席「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並發表演講。周凱旋直言,維港投資並非一個基金,維港投資是為創始人李嘉誠對創新和顛覆性技術的興趣服務,維港投資的模式是李嘉誠個人承擔投資風險,但收益則撥入基金會,支持基金會的慈善使命。
由於維港投資並非風投基金, 沒有資金投放的壓力,會投資與李嘉誠的傳統業務有協同效應、能夠解決巨大問題、探索未來願景、推進未來的顛覆性科技等相關項目,例如Apple的Siri、開發AlphaGo的DeepMind、VIV等等。周凱旋指出,現今是人工智能(AI)總動員的時代,不斷加快的技術變革優化服務,近年全球投資AI公司的熱度大增,惟當中有大量炒作,成功退出炒作的少之又少。維港投資這樣的微型機構,十分謹慎選擇投資對象,聚焦在與傳統板塊的IA(Intelligence Augmentation)和推動未來的AI項目。
最近領投海洋數據平台
她透露,維港投資最近投資了一家名為Saildrone的公司,創始人希望從不同的角度了解海洋數據。Saildrone的無人船隊遨遊四海,廉價高效地提供實時海洋數據平台,維港投資不僅領投這家公司,更贊助了一個研究項目,用100萬美元贊助兩隻無人Saildrone,環繞南極270天並在5個研究主題上收集數據。
雖然很多人認為,數據是AI或機器學習的燃料,但她提醒,依賴過去的數據計算未來並非最明智,因為算法可以把人們的固有偏見放大,「訊息過載」可以帶來沉重代價。
周透露,維港投資最近投資了一家名為Saildrone的公司,創始人希望從不同的角度了解海洋數據。 </s>
|
亞馬遜推Alexa微波爐等八裝置
|
美國財經頻道CNBC引述內部文件指出,全球最大網上零售商亞馬遜打算今年內推出8種支援Alexa智能語音功能的硬件裝置,包括微波爐、擴音器、重低音喇叭、汽車配件等,將人工智能融入家電之中,產品詳情料於本月底公布。
年內登場 月底公布詳情
除了現有的智能喇叭系列,亞馬遜一直想豐富產品線,以開拓全新的銷售渠道,跟Sonos及GE等廠商直接競爭。家電是連接家居的關鍵,如微波爐加入聲控功能,令它成為廚房的中心,配合Alexa智能語音助手,即可收集及分析用戶數據,用作市場營銷等用途。
為促成Alexa語音應用落地,亞馬遜在今年2月底,斥資約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收購智能門鈴製造商Ring。此外,亞馬遜又夥拍地產發展商Lennar,向部分新樓買家贈送Echo智能喇叭,以銀彈擴大市佔率。
多元發展策略漸見成效,在本月初舉行德國柏林電子產品博覽會IFA上,亞馬遜智能家居副總裁Daniel Rausch透露,Alexa已與逾2萬款智能設備整合,合作品牌亦增至3500多個,覆蓋家居、汽車、辦公室及酒店等場景應用。
隨着物聯網及智能家居流行,調查機構Global Market Insights今年7月預測指出,智能喇叭的出貨量持續向好,推算2024年的全球市場規模,將增至300億美元(約2340億港元)。
亞馬遜旗下的Echo智能喇叭,內置Alexa智能語音功能。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亞馬遜推Alexa微波爐等八裝置 [/INST] 美國財經頻道CNBC引述內部文件指出,全球最大網上零售商亞馬遜打算今年內推出8種支援Alexa智能語音功能的硬件裝置,包括微波爐、擴音器、重低音喇叭、汽車配件等,將人工智能融入家電之中,產品詳情料於本月底公布。
年內登場 月底公布詳情
除了現有的智能喇叭系列,亞馬遜一直想豐富產品線,以開拓全新的銷售渠道,跟Sonos及GE等廠商直接競爭。家電是連接家居的關鍵,如微波爐加入聲控功能,令它成為廚房的中心,配合Alexa智能語音助手,即可收集及分析用戶數據,用作市場營銷等用途。
為促成Alexa語音應用落地,亞馬遜在今年2月底,斥資約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收購智能門鈴製造商Ring。此外,亞馬遜又夥拍地產發展商Lennar,向部分新樓買家贈送Echo智能喇叭,以銀彈擴大市佔率。
多元發展策略漸見成效,在本月初舉行德國柏林電子產品博覽會IFA上,亞馬遜智能家居副總裁Daniel Rausch透露,Alexa已與逾2萬款智能設備整合,合作品牌亦增至3500多個,覆蓋家居、汽車、辦公室及酒店等場景應用。
隨着物聯網及智能家居流行,調查機構Global Market Insights今年7月預測指出,智能喇叭的出貨量持續向好,推算2024年的全球市場規模,將增至300億美元(約2340億港元)。
亞馬遜旗下的Echo智能喇叭,內置Alexa智能語音功能。 </s>
|
谷歌攻機器學習 睇好金融導航潛力
|
於上海舉行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今踏入第二日,科企巨頭谷歌以「AI觸手可及」為題舉行子論壇。
Google全球副總裁兼工程研究員Jay Yagnik於台上表示,人工智能(AI)於金融、旅行、汽車、媒體等行業均極具發展潛力,諸如個性化金融產品、道路識別和導航、旅遊產品動態定價等均需用上AI。他又認為,AI的發展,須符合3個條件:使應用和服務更有用(Making apps and services more useful)、扶持創新(Helping others innovations)和解決人類巨大挑戰(Solving for humanity’s big challenges)。
他透露,不少人們幾乎每天都會用到的Google應用程式,均憑藉AI提升使用體驗。例如在手機內的Google相簿,透過關鍵字搜尋(例如「上星期」、「上海」、「食物」等),即可搜尋特定照片,省卻從海量的照片中「大海撈針」的不便,堪稱小改變、大改善的例子。
Google全球副總裁兼工程研究員Jay Yagnik指,AI發展須使應用和服務更有用、扶持創新和解決人類巨大挑戰。
Jay於子論壇完結後接受《StartupBeat》訪問時指,AI為人類帶來巨大衝擊,但盲目追求AI,或將之妖魔化,皆非良好取態,「(發展的基本)不單單是科技本身,更在於它的應用,應是對人類和社會有益。」他認為人們應恪守這原則,所以一些急需應付,或影響大量人口的問題,例如是醫療健康、環境保護、能源、防洪之類,在AI發展和應用上都獲優先處理。
AI發展需雲端配合
Google AI 醫療影像產品經理Lily Peng亦提到,醫療範疇適合透過機器學習和算法(Algorithm)提升效率,皆因醫生要查看的數據量龐大,而目前應用例子包括透過視網膜眼底圖像,診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以及檢測皮膚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若要進一步發展,則需要擴大臨床應用和監管。
她接受訪問時提到,香港在醫療健康方面發展向來不俗,技術、人才和醫療教育都不缺,「不過,當有新工具例如是AI,一些相關的IT基建和配套都需要提升,舉例是雲端,因為雲端可提升運算和做實驗效率 ;而目前香港醫療健康方面的雲端應用,以數據儲存為主。」她又指,要推動醫療發展數碼化,需加強醫療和電腦科學兩方面專家的合作,「所以建立合作平台也很重要。」
Lily 表示,雖然培養一名醫生成本不菲,但AI在醫療上的作用,不是要取代醫生以減省所需成本,而是研發工具協助醫生工作,「正如計數機和試算表也不會代替會計師,因為會計師是專業的,不止是將數字加減起來。醫療影像讓醫生發現病人有何問題,再針對治療。」
Google AI醫療影像產品經理Lily Peng強調,AI發展需雲端技術配合。
開元平台助收集資料
AI發展由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驅動,Google不少AI相關方面的研發,亦為提升機器學習和識別圖像能力而準備,例如微信小程序「猜畫小歌」、由Google於2013年12月成立的藝術與文化項目巴黎研究所(Google Arts & Culture Lab )開發,以AI配對隨手塗鴉和世界名作的「Draw to Art」,以及「Move Mirror」等,分別透過手繪素描、人體搖擺姿勢等組成的數據集(Data Set)提升機器識別圖像功能。
Jay認為,如何繼續改良技術和訓練機器學習能力,是發展AI目前所要面對的挑戰。Google在2015年推出機器學習系統「TensorFlow」,最大賣點是開源(Open-source),容許開發者建立自己系統和進行深度神經網絡(Deep Neural Networks,DNN)研究,促進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發展,而Google亦得以收集和整理大量資料以訓練機器學習系統。TensorFlow工程總監Rajat Monga透露,平台至今的全球下載量已超過1700萬,當中約200萬來自中國,美團點評(03690)等科技公司亦是用家,透過TensorFlow分類圖片訊息。
Google開發的「Draw to Art」和「Move Mirror」等,分別透過手繪素描、人體搖擺姿勢等組成的數據集,提升機器識別圖像功能。
陳子健 · 上海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谷歌攻機器學習 睇好金融導航潛力 [/INST] 於上海舉行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今踏入第二日,科企巨頭谷歌以「AI觸手可及」為題舉行子論壇。
Google全球副總裁兼工程研究員Jay Yagnik於台上表示,人工智能(AI)於金融、旅行、汽車、媒體等行業均極具發展潛力,諸如個性化金融產品、道路識別和導航、旅遊產品動態定價等均需用上AI。他又認為,AI的發展,須符合3個條件:使應用和服務更有用(Making apps and services more useful)、扶持創新(Helping others innovations)和解決人類巨大挑戰(Solving for humanity’s big challenges)。
他透露,不少人們幾乎每天都會用到的Google應用程式,均憑藉AI提升使用體驗。例如在手機內的Google相簿,透過關鍵字搜尋(例如「上星期」、「上海」、「食物」等),即可搜尋特定照片,省卻從海量的照片中「大海撈針」的不便,堪稱小改變、大改善的例子。
Google全球副總裁兼工程研究員Jay Yagnik指,AI發展須使應用和服務更有用、扶持創新和解決人類巨大挑戰。
Jay於子論壇完結後接受《StartupBeat》訪問時指,AI為人類帶來巨大衝擊,但盲目追求AI,或將之妖魔化,皆非良好取態,「(發展的基本)不單單是科技本身,更在於它的應用,應是對人類和社會有益。」他認為人們應恪守這原則,所以一些急需應付,或影響大量人口的問題,例如是醫療健康、環境保護、能源、防洪之類,在AI發展和應用上都獲優先處理。
AI發展需雲端配合
Google AI 醫療影像產品經理Lily Peng亦提到,醫療範疇適合透過機器學習和算法(Algorithm)提升效率,皆因醫生要查看的數據量龐大,而目前應用例子包括透過視網膜眼底圖像,診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以及檢測皮膚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若要進一步發展,則需要擴大臨床應用和監管。
她接受訪問時提到,香港在醫療健康方面發展向來不俗,技術、人才和醫療教育都不缺,「不過,當有新工具例如是AI,一些相關的IT基建和配套都需要提升,舉例是雲端,因為雲端可提升運算和做實驗效率 ;而目前香港醫療健康方面的雲端應用,以數據儲存為主。」她又指,要推動醫療發展數碼化,需加強醫療和電腦科學兩方面專家的合作,「所以建立合作平台也很重要。」
Lily 表示,雖然培養一名醫生成本不菲,但AI在醫療上的作用,不是要取代醫生以減省所需成本,而是研發工具協助醫生工作,「正如計數機和試算表也不會代替會計師,因為會計師是專業的,不止是將數字加減起來。醫療影像讓醫生發現病人有何問題,再針對治療。」
Google AI醫療影像產品經理Lily Peng強調,AI發展需雲端技術配合。
開元平台助收集資料
AI發展由機器學習、深度學習驅動,Google不少AI相關方面的研發,亦為提升機器學習和識別圖像能力而準備,例如微信小程序「猜畫小歌」、由Google於2013年12月成立的藝術與文化項目巴黎研究所(Google Arts & Culture Lab )開發,以AI配對隨手塗鴉和世界名作的「Draw to Art」,以及「Move Mirror」等,分別透過手繪素描、人體搖擺姿勢等組成的數據集(Data Set)提升機器識別圖像功能。
Jay認為,如何繼續改良技術和訓練機器學習能力,是發展AI目前所要面對的挑戰。Google在2015年推出機器學習系統「TensorFlow」,最大賣點是開源(Open-source),容許開發者建立自己系統和進行深度神經網絡(Deep Neural Networks,DNN)研究,促進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發展,而Google亦得以收集和整理大量資料以訓練機器學習系統。TensorFlow工程總監Rajat Monga透露,平台至今的全球下載量已超過1700萬,當中約200萬來自中國,美團點評(03690)等科技公司亦是用家,透過TensorFlow分類圖片訊息。
Google開發的「Draw to Art」和「Move Mirror」等,分別透過手繪素描、人體搖擺姿勢等組成的數據集,提升機器識別圖像功能。
陳子健 · 上海 </s>
|
習近平倡AI領域共享成果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海揭幕
|
人工智能技術,成為中美兩國科技較量焦點之一。
美國向中國發動貿易戰,矛頭直指「中國製造2025」相關產品,意圖限制中國在創新科技產業的發展,其中影響最深遠的人工智能(AI)技術,成為中美兩國科技較量焦點之一。昨天中方舉行「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除了有內地各大科網巨子出席,國家主席習近平【圖】亦致賀信,強調中方願意在技術交流、數據共享、應用市場等方面與各國展開交流合作,共享數碼經濟發展機遇。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由中國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等主辦,昨天起一連3日在上海舉行,內地四大科技公司「BATJ」(百度、阿里、騰訊、京東)之中唯獨京東創辦人劉強東未有出席。
開幕禮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致詞,他說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基礎研究,大舉增加相關研究投資,並會提高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未來中國政府將以需求為導向,以信息化、智能化促進高質量發展,也會為企業家創新、科研創新提供支持,提供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
馬化騰:AI成「萬能鑰匙」
騰訊(00700)主席馬化騰表示,AI處於發展初期,但未來這一技術可能會變成「萬能鑰匙」,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他認為,上海發展AI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智能晶片、軟件、硬件服務已經形成全產業鏈布局,並能吸引全球最優秀的科技人才,為創新應用提供大數據和應用場景。最近騰訊的華東總部已落戶上海,與上海市的合作將全面升級,騰訊尤其會在上海聚焦發展AI產業,把先進技術應用於文化創意、智慧城市、智慧零售、民生健康等領域。
馬雲:結合製造業升級
阿里巴巴主席馬雲更豪言,未來成功的製造業,一定是善用AI技術的企業,不懂應用AI技術的企業都會進入失敗領域。他稱,未來30年AI技術將深入社會各個層面,徹底重塑傳統製造業。未來10年至15年傳統製造業面臨的痛苦將遠超今天想像,企業如果不能由規模化、標準化轉向個性化、智能化轉型,將很難存活下去。而AI技術再先進,如果不能和製造業結合推動轉型升級,也將失去意義。
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指出,一百年前幾台紡織機器已是現代化,他小時候在馬路上聞到汽油味道似乎就是現代化,20年前覺得資訊化便是現代化,時至今天,現代化的定義應該是人工智能化。他認為,企業對技術滲透率的需求提升,對大部分企業而言,如何在趨勢下擁抱AI,盡快使自身AI化將是發展重點。他不擔心AI發展會導致失業率上升,由於每次革新都會帶動新產業。
小米(01810)董事長雷軍直言,人類已進入AI時代,所有的巨頭都在討論AI。小米兩年前便決定把AI作為最重要戰略,小米發展AI的優勢在於擁有海量用戶群、設備數據,選擇的突破口就是物聯網(IoT)。截至6月底,小米已連接1.15億台消費類IoT設備,隨5G時代到來,物聯網(IoT)設備將比移動時代再增長一個數量級。
習近平在賀信中說,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範圍蓬勃興起,正深刻改變眾人的生產及生活方式。把握好這發展機遇,處理好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就業、道德倫理、政府治理等方面提出的新課題,需要各國加深合作、共同探討。中國願在人工智能領域與各國共推發展、共護安全、共享成果。他強調,中國正致力於實現高質量發展,人工智能發展應用將提高經濟社會發展智能化水平,改善公共服務和城市管理能力。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習近平倡AI領域共享成果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海揭幕 [/INST] 人工智能技術,成為中美兩國科技較量焦點之一。
美國向中國發動貿易戰,矛頭直指「中國製造2025」相關產品,意圖限制中國在創新科技產業的發展,其中影響最深遠的人工智能(AI)技術,成為中美兩國科技較量焦點之一。昨天中方舉行「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除了有內地各大科網巨子出席,國家主席習近平【圖】亦致賀信,強調中方願意在技術交流、數據共享、應用市場等方面與各國展開交流合作,共享數碼經濟發展機遇。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由中國發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等主辦,昨天起一連3日在上海舉行,內地四大科技公司「BATJ」(百度、阿里、騰訊、京東)之中唯獨京東創辦人劉強東未有出席。
開幕禮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致詞,他說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基礎研究,大舉增加相關研究投資,並會提高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未來中國政府將以需求為導向,以信息化、智能化促進高質量發展,也會為企業家創新、科研創新提供支持,提供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
馬化騰:AI成「萬能鑰匙」
騰訊(00700)主席馬化騰表示,AI處於發展初期,但未來這一技術可能會變成「萬能鑰匙」,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他認為,上海發展AI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智能晶片、軟件、硬件服務已經形成全產業鏈布局,並能吸引全球最優秀的科技人才,為創新應用提供大數據和應用場景。最近騰訊的華東總部已落戶上海,與上海市的合作將全面升級,騰訊尤其會在上海聚焦發展AI產業,把先進技術應用於文化創意、智慧城市、智慧零售、民生健康等領域。
馬雲:結合製造業升級
阿里巴巴主席馬雲更豪言,未來成功的製造業,一定是善用AI技術的企業,不懂應用AI技術的企業都會進入失敗領域。他稱,未來30年AI技術將深入社會各個層面,徹底重塑傳統製造業。未來10年至15年傳統製造業面臨的痛苦將遠超今天想像,企業如果不能由規模化、標準化轉向個性化、智能化轉型,將很難存活下去。而AI技術再先進,如果不能和製造業結合推動轉型升級,也將失去意義。
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指出,一百年前幾台紡織機器已是現代化,他小時候在馬路上聞到汽油味道似乎就是現代化,20年前覺得資訊化便是現代化,時至今天,現代化的定義應該是人工智能化。他認為,企業對技術滲透率的需求提升,對大部分企業而言,如何在趨勢下擁抱AI,盡快使自身AI化將是發展重點。他不擔心AI發展會導致失業率上升,由於每次革新都會帶動新產業。
小米(01810)董事長雷軍直言,人類已進入AI時代,所有的巨頭都在討論AI。小米兩年前便決定把AI作為最重要戰略,小米發展AI的優勢在於擁有海量用戶群、設備數據,選擇的突破口就是物聯網(IoT)。截至6月底,小米已連接1.15億台消費類IoT設備,隨5G時代到來,物聯網(IoT)設備將比移動時代再增長一個數量級。
習近平在賀信中說,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範圍蓬勃興起,正深刻改變眾人的生產及生活方式。把握好這發展機遇,處理好人工智能在法律、安全、就業、道德倫理、政府治理等方面提出的新課題,需要各國加深合作、共同探討。中國願在人工智能領域與各國共推發展、共護安全、共享成果。他強調,中國正致力於實現高質量發展,人工智能發展應用將提高經濟社會發展智能化水平,改善公共服務和城市管理能力。 </s>
|
改革邁創科時代 內陸起跑線移前
|
現時內陸省份早已與外界印象中相去甚遠。安徽省合肥的產業園區規模龐大,全省擁有20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路透社資料圖片﹚
40年過去,中國的改革開放進入另一個境界,創科正成為潮流,全國各地一提「改革」即聯繫到創新科技。在觀察內地這股創科新潮流時,外界會發現一個與需要積累和基礎的工業時代十分不同的現象,就是內陸省份和沿海的「起跑線」忽然拉近了,後發者似乎更具改革優勢。
本報記者近日隨「改革開放40周年港澳媒體安徽採訪團」參觀了安徽省多地,發現這個內陸省份早已與外界印象中相去甚遠。
天時地利人和助科研
安徽有多個發展成中國科技大省的優勢,首先有地利,它位處中國中部,而且與「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一體化」息息相關;安徽目前擁有合肥、 馬鞍山、蕪湖3座國家級創新型城市。
其次有天時,工信部辦公廳、國務院信息發展規劃處領導2013年10月專程赴安徽調研,把中國聲谷列入國家發展戰略規劃,藉着發展園區,在「互聯網+、智能終端、智慧城市、移動健康」四大產業方向進行布局。處於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核心腹地的中國聲谷,吸引科大訊飛、華米科技等300多家創新型科技企業,形成了從基礎研究、技術開發、平台支撐到產業發展及應用的人工智能(AI)產業鏈。中國聲谷今年將力爭實現龍頭企業基本齊全,大型企業集中入住。
現時安徽的AI技術已經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記者於科大訊飛所見,AI已經在多個領域應用。(新華社資料圖片﹚
安徽省政府今年6月亦推出未來3年《新一代AI產業發展規劃》,目標是到2020年,AI產業規模超過150億元(人民幣.下同),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
記者所見,單單是省會合肥的產業園區規模已經很龐大,而全省還有20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其中國家級5個,它不僅將相關企業集中起來(高新科技企業4310家),還吸引人才、投資者和資金,為企業發展帶來推動力,可見已形成產業鏈的關係,助力互相發展,而且這種好處還延伸到國外去。
為傳媒介紹京東方的人員說,原材料玻璃基板部分來自美國企業康寧,但由於已發展出互利共生的關係,他不怕美國貿易戰會蔓延至這個領域,「(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會動他們進口的物料。」言下之意,就是投鼠忌器,相關美國企業亦會受傷。
安徽三大產業適用AI
安徽的優勢當然還少不了人和。人才的培育和聚集人才是發展科研不可或缺的,安徽省有知名學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和安徽大學等學府,每年培訓出大量科研人才。去年末,省內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28.4萬人,按年上升1.7%;科研機構5360個。
現在,AI已經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記者到科大訊飛所見,AI已經在多個領域應用。比方在手機方面,用戶已經可以完全靠聲控打字,軟件的反應快而準;更重要的是,其AI能認出多種方言和語言。
其他的應用還有即時傳譯,能夠同時翻譯至少兩種語言。服務員示範在教育方面批改學生手寫中英文章,學鋼琴都能夠用得上AI。如此一來,大大方便用戶學習,但同時亦對一些現有工種構成威脅,比如從事即時傳譯的人就要當心了。
從應用領域來看,汽車、家電、機械人是AI技術應用及產業化的三大領域,這恰好都是安徽的優勢產業。位於合肥的江淮汽車未來發展的方向就是新能源汽車,還要做到智能網聯汽車,以後不但不用自己開車,還可以大大減少道路意外。
京東方則擁有半導體顯示領域領先優勢,對手機、平板電腦、手提電腦、顯示器和電視機等智慧端口產品快速升級換代產生巨大推動作用,將帶來萬億級的市場機會。
還有位於蕪湖的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公司,是內地產銷規模最大的工業自動化廠商之一,其產品是工廠自動化的重要一環,著名車廠快意佳士拿亦是其客戶。京東方、合肥晶合集成電路等公司都採取幾乎無人的方式生產,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和精準度,又降低生產成本。
雖然蕪湖和池州都是安徽省的地級市,但蕪湖亦擁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還正在培育機械人及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微電子、新型顯示等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池州則憑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優勢,把大健康產業作為新的經濟支柱產業加以重點培育。
安徽省委宣傳部長虞愛華信心滿滿地說,安徽做改革先鋒,創新推動發展,現在經濟表現是「好於預期,領先中部,快於全國」。數據顯示,安徽省今年上半年全省生產總值14264億元,按年增長8.3%,居全國第六位。
人工智能產業基地中國聲谷處於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核心腹地,吸引科大訊飛、華米科技等300多家創新型科技企業。
陳知行.安徽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改革邁創科時代 內陸起跑線移前 [/INST] 現時內陸省份早已與外界印象中相去甚遠。安徽省合肥的產業園區規模龐大,全省擁有20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路透社資料圖片﹚
40年過去,中國的改革開放進入另一個境界,創科正成為潮流,全國各地一提「改革」即聯繫到創新科技。在觀察內地這股創科新潮流時,外界會發現一個與需要積累和基礎的工業時代十分不同的現象,就是內陸省份和沿海的「起跑線」忽然拉近了,後發者似乎更具改革優勢。
本報記者近日隨「改革開放40周年港澳媒體安徽採訪團」參觀了安徽省多地,發現這個內陸省份早已與外界印象中相去甚遠。
天時地利人和助科研
安徽有多個發展成中國科技大省的優勢,首先有地利,它位處中國中部,而且與「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一體化」息息相關;安徽目前擁有合肥、 馬鞍山、蕪湖3座國家級創新型城市。
其次有天時,工信部辦公廳、國務院信息發展規劃處領導2013年10月專程赴安徽調研,把中國聲谷列入國家發展戰略規劃,藉着發展園區,在「互聯網+、智能終端、智慧城市、移動健康」四大產業方向進行布局。處於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核心腹地的中國聲谷,吸引科大訊飛、華米科技等300多家創新型科技企業,形成了從基礎研究、技術開發、平台支撐到產業發展及應用的人工智能(AI)產業鏈。中國聲谷今年將力爭實現龍頭企業基本齊全,大型企業集中入住。
現時安徽的AI技術已經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記者於科大訊飛所見,AI已經在多個領域應用。(新華社資料圖片﹚
安徽省政府今年6月亦推出未來3年《新一代AI產業發展規劃》,目標是到2020年,AI產業規模超過150億元(人民幣.下同),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
記者所見,單單是省會合肥的產業園區規模已經很龐大,而全省還有20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其中國家級5個,它不僅將相關企業集中起來(高新科技企業4310家),還吸引人才、投資者和資金,為企業發展帶來推動力,可見已形成產業鏈的關係,助力互相發展,而且這種好處還延伸到國外去。
為傳媒介紹京東方的人員說,原材料玻璃基板部分來自美國企業康寧,但由於已發展出互利共生的關係,他不怕美國貿易戰會蔓延至這個領域,「(美國總統)特朗普不會動他們進口的物料。」言下之意,就是投鼠忌器,相關美國企業亦會受傷。
安徽三大產業適用AI
安徽的優勢當然還少不了人和。人才的培育和聚集人才是發展科研不可或缺的,安徽省有知名學府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和安徽大學等學府,每年培訓出大量科研人才。去年末,省內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28.4萬人,按年上升1.7%;科研機構5360個。
現在,AI已經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記者到科大訊飛所見,AI已經在多個領域應用。比方在手機方面,用戶已經可以完全靠聲控打字,軟件的反應快而準;更重要的是,其AI能認出多種方言和語言。
其他的應用還有即時傳譯,能夠同時翻譯至少兩種語言。服務員示範在教育方面批改學生手寫中英文章,學鋼琴都能夠用得上AI。如此一來,大大方便用戶學習,但同時亦對一些現有工種構成威脅,比如從事即時傳譯的人就要當心了。
從應用領域來看,汽車、家電、機械人是AI技術應用及產業化的三大領域,這恰好都是安徽的優勢產業。位於合肥的江淮汽車未來發展的方向就是新能源汽車,還要做到智能網聯汽車,以後不但不用自己開車,還可以大大減少道路意外。
京東方則擁有半導體顯示領域領先優勢,對手機、平板電腦、手提電腦、顯示器和電視機等智慧端口產品快速升級換代產生巨大推動作用,將帶來萬億級的市場機會。
還有位於蕪湖的埃夫特智能裝備股份公司,是內地產銷規模最大的工業自動化廠商之一,其產品是工廠自動化的重要一環,著名車廠快意佳士拿亦是其客戶。京東方、合肥晶合集成電路等公司都採取幾乎無人的方式生產,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和精準度,又降低生產成本。
雖然蕪湖和池州都是安徽省的地級市,但蕪湖亦擁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還正在培育機械人及智能裝備、新能源汽車、微電子、新型顯示等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池州則憑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優勢,把大健康產業作為新的經濟支柱產業加以重點培育。
安徽省委宣傳部長虞愛華信心滿滿地說,安徽做改革先鋒,創新推動發展,現在經濟表現是「好於預期,領先中部,快於全國」。數據顯示,安徽省今年上半年全省生產總值14264億元,按年增長8.3%,居全國第六位。
人工智能產業基地中國聲谷處於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核心腹地,吸引科大訊飛、華米科技等300多家創新型科技企業。
陳知行.安徽 </s>
|
首間智慧型醫院 重社會責任
|
馮康認為,成立智慧型醫院,以物聯網支援病人求醫流程等,可減少醫院藥物和消耗品的浪費。(黃俊耀攝﹚
由馮康領軍籌建的中文大學醫院,預計最快2020年首季投入服務,屆時將成為本港第13間私家醫院,提供600張病床;他透露,14層高的大樓,現已蓋到第11層,正採購大型儀器如磁力共振和電腦掃描等。
藉套餐收費增透明度
由於醫院定位為非牟利私院,獲政府借貸40億元,須負起社會責任,重責之一是為求診病人減省不能預見的開支,為達目標,未開源先節流,會發展為首間智慧型醫院,利用資訊科技系統和人工智能(AI),控制物流開支減成本。
馮康又說,中大醫院的基本定位是社會責任,收費要合理和高透明度,以配合政府政策,尤其是自願醫保和醫療改革,若以西洋象棋比喻,「我們是一隻棋子,由政府指揮,當然希望自己是一隻后(Queen),而不是一隻卒,在整個(醫療)系統發揮作用,與各業界合作,其他私院既是競爭者,也是合作夥伴,協助改善香港醫療體系。」
宏大目標如何實踐?他解釋,病人怕光顧私家醫院,最大原因是難預計開支,「本來以為10萬元可解決,最後付出卻可能是20萬元、30萬元,我們要利用套餐價,增加收費透明度和可預測成本,做一個手術確保是10萬元就可出院,無其他額外收費,這是很重要的元素。」
擬引機械人配藥省成本
口講容易,馮康認為要說到做到其實很難,因醫院最大開支是醫護薪酬,相關開支不能慳,成為智慧型醫院,可達到病歷無紙化,以物聯網支援病人求醫流程等,減少醫院藥物和消耗品的浪費。
「在公院,藥物上到病房,醫生更改成分後,如果用不完送回藥房,會因安全問題丟掉;而消耗品有6個星期或兩個月儲存量,會『責』住錢,是成本的一部分,如果物料流量控制得好,就不用儲存太多。」
另外,中大醫院亦計劃仿效外國,引入機械人配藥,除了省成本外,也可減少出錯。
馮康於2016年與一眾嘉賓主持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動土典禮。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首間智慧型醫院 重社會責任 [/INST] 馮康認為,成立智慧型醫院,以物聯網支援病人求醫流程等,可減少醫院藥物和消耗品的浪費。(黃俊耀攝﹚
由馮康領軍籌建的中文大學醫院,預計最快2020年首季投入服務,屆時將成為本港第13間私家醫院,提供600張病床;他透露,14層高的大樓,現已蓋到第11層,正採購大型儀器如磁力共振和電腦掃描等。
藉套餐收費增透明度
由於醫院定位為非牟利私院,獲政府借貸40億元,須負起社會責任,重責之一是為求診病人減省不能預見的開支,為達目標,未開源先節流,會發展為首間智慧型醫院,利用資訊科技系統和人工智能(AI),控制物流開支減成本。
馮康又說,中大醫院的基本定位是社會責任,收費要合理和高透明度,以配合政府政策,尤其是自願醫保和醫療改革,若以西洋象棋比喻,「我們是一隻棋子,由政府指揮,當然希望自己是一隻后(Queen),而不是一隻卒,在整個(醫療)系統發揮作用,與各業界合作,其他私院既是競爭者,也是合作夥伴,協助改善香港醫療體系。」
宏大目標如何實踐?他解釋,病人怕光顧私家醫院,最大原因是難預計開支,「本來以為10萬元可解決,最後付出卻可能是20萬元、30萬元,我們要利用套餐價,增加收費透明度和可預測成本,做一個手術確保是10萬元就可出院,無其他額外收費,這是很重要的元素。」
擬引機械人配藥省成本
口講容易,馮康認為要說到做到其實很難,因醫院最大開支是醫護薪酬,相關開支不能慳,成為智慧型醫院,可達到病歷無紙化,以物聯網支援病人求醫流程等,減少醫院藥物和消耗品的浪費。
「在公院,藥物上到病房,醫生更改成分後,如果用不完送回藥房,會因安全問題丟掉;而消耗品有6個星期或兩個月儲存量,會『責』住錢,是成本的一部分,如果物料流量控制得好,就不用儲存太多。」
另外,中大醫院亦計劃仿效外國,引入機械人配藥,除了省成本外,也可減少出錯。
馮康於2016年與一眾嘉賓主持香港中文大學醫院動土典禮。 </s>
|
最怕AI搶飯碗
|
學者姬高羅馥曾表示,最恐懼「流氓AI」會加害人類的都是白人男性,皆因AI打擊了他們的自信。
日本人歡迎AI(人工智能),視之為日本社會的一分子。英美的知識分子和科學家,樂觀的認為AI可以帶來人機融合,使人類進化到更高階段,逃離注定滅亡的太陽系。悲觀的則認為,將來人類不是淪為「機械人的寵物」就是給AI取代甚至消滅。
為什麼有些英美的知識分子會如此悲觀?讀哲學出身、現任劍橋大學高級研究院士、曾當英國外交官的史提夫基傅(Stephen Cave),提出一個頗堪玩味的解釋。他認為:幾千年來,西方文化都極重智能(Intelligence),智能帶來知識、科學、工業文明,AI亦是智能的產物。可是,另一方面,智能亦帶來破壞、壓迫與剝削。西方人很容易想到:《聖經舊約》的《創世記》稱「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而現代人則「照着自己的形象造AI」,人憑智能掠奪地上萬物,一旦AI智能超越人類時,人就如俎上之肉,任由AI宰割了!人類怎能不恐懼呢?
心安理得歧視
今人說的智能,近乎古希臘哲學家說的「理性」或「理智」。哲學家就是愛智的人,喜歡用智能探求物質世界之理、人的心理和行為之理,乃至「最終的真實」。凡人皆有智能,但不是人人都愛智,只有哲學家才肯全心全力用智能去認識萬物之理,是以柏拉圖主張城邦應由哲學家君主統治,因只有哲學家才明理,知道如何公義地統治人民。
如此界定智能,即產生歧視。亞里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他在《政治學》一書中也認為,有些人生下來就應「治人」,其他人應「治於人」。為什麼?因為「治人」者生而愛智,受教育則成上智,應當「治人」。歧視女性的亞里士多德認為女性不愛智,所以女性沒有資格「治人」,只能「治於人」。野蠻人和奴隸低智,只能「治於人」。孟子亦有類似的主張。他認為社會應分工,人分兩類,「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並稱這是「天下之通義」。孟子說的「心」,正是今人說的智能!
《聖經舊約》的《創世記》稱「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而現代人則「照着自己的形象造AI」。
直至啟蒙時代,西方人都是以智能為標準,分別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動物既沒有智能,又沒有「理性」,應由人類管理和任意處置。《創世記》第1章第26節有云:「(神)使他們(神所創造的人類)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這段話,神不止講一次,在第1章第28節再講一次。啟蒙時代的哲學家不過用「理性」取代神的意旨,複述《創世記》這段話的意思。連康德也說:沒有「理性」之物(Beings),「只有作為工具的價值, 因而只能稱作「東西」(Things)」。死物、動物甚至人類,若果沒有「理性」,也只是「東西」。
由此可見,縱使是上智、應該非常「理性」的哲學家,也難逃時代的盲點。思想深邃如康德,活於十八世紀,那是歐洲大國環球掠奪殖民地、剝削其資源、奴役其人民、買賣黑奴等的時代,也無法避免為種族主義張目。在當時歐洲人眼中,黑奴和殖民地的百姓都是智能低下,應「治於(白)人」的「東西」。憑此「信念」,白人殖民者和種族主義者可以心安理得地歧視、壓榨以至打殺其他種族而全無內疚。
婦女被迫絕育
達爾文的演化論發表後,其表弟高爾敦(Francis Galton)進而倡導優生學,並研究用科學方法測量人的智能,後來法國人比奈(Alfred Binet)與施蒙(Theodore Simon)發明測量孩童智能的方法,成為智商(IQ)測驗的先驅。在上世紀二十至三十年代的美國,智商測驗為優生學服務,政府大條道理強迫智商低的人(大多數是婦女、窮人、殘疾人和移民)絕育,單單加州就有2萬多名婦女因為智商低而被迫絕育。
創辦紐約大學AI Now Institute的學者姬高羅馥(Kate Crawford)曾表示,最恐懼「流氓AI」(Rogue AI)會加害人類的都是白人男性,皆因這幾百年來,白男都自視比其他種族優越和高智能,AI卻打擊了他們的自信,令他們感到自卑,並害怕「流氓AI」會搶去他們的飯碗。
美國的另類右派白男一直憎恨奧巴馬,並堅信他不是美國人,就是「白人優越感」作祟。他們支持的特朗普,卻豪言他的內閣是「有史以來IQ最高的內閣」,可見以智能合理化歧視的想法,並未掃進歷史的垃圾桶裏!
智能帶來知識與科學,亦帶來破壞與剝削,讀哲學出身的史提夫基傅曾提出這論調。
更多占飛文章: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最怕AI搶飯碗 [/INST] 學者姬高羅馥曾表示,最恐懼「流氓AI」會加害人類的都是白人男性,皆因AI打擊了他們的自信。
日本人歡迎AI(人工智能),視之為日本社會的一分子。英美的知識分子和科學家,樂觀的認為AI可以帶來人機融合,使人類進化到更高階段,逃離注定滅亡的太陽系。悲觀的則認為,將來人類不是淪為「機械人的寵物」就是給AI取代甚至消滅。
為什麼有些英美的知識分子會如此悲觀?讀哲學出身、現任劍橋大學高級研究院士、曾當英國外交官的史提夫基傅(Stephen Cave),提出一個頗堪玩味的解釋。他認為:幾千年來,西方文化都極重智能(Intelligence),智能帶來知識、科學、工業文明,AI亦是智能的產物。可是,另一方面,智能亦帶來破壞、壓迫與剝削。西方人很容易想到:《聖經舊約》的《創世記》稱「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而現代人則「照着自己的形象造AI」,人憑智能掠奪地上萬物,一旦AI智能超越人類時,人就如俎上之肉,任由AI宰割了!人類怎能不恐懼呢?
心安理得歧視
今人說的智能,近乎古希臘哲學家說的「理性」或「理智」。哲學家就是愛智的人,喜歡用智能探求物質世界之理、人的心理和行為之理,乃至「最終的真實」。凡人皆有智能,但不是人人都愛智,只有哲學家才肯全心全力用智能去認識萬物之理,是以柏拉圖主張城邦應由哲學家君主統治,因只有哲學家才明理,知道如何公義地統治人民。
如此界定智能,即產生歧視。亞里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他在《政治學》一書中也認為,有些人生下來就應「治人」,其他人應「治於人」。為什麼?因為「治人」者生而愛智,受教育則成上智,應當「治人」。歧視女性的亞里士多德認為女性不愛智,所以女性沒有資格「治人」,只能「治於人」。野蠻人和奴隸低智,只能「治於人」。孟子亦有類似的主張。他認為社會應分工,人分兩類,「或勞心,或勞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並稱這是「天下之通義」。孟子說的「心」,正是今人說的智能!
《聖經舊約》的《創世記》稱「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而現代人則「照着自己的形象造AI」。
直至啟蒙時代,西方人都是以智能為標準,分別統治者和被統治者。動物既沒有智能,又沒有「理性」,應由人類管理和任意處置。《創世記》第1章第26節有云:「(神)使他們(神所創造的人類)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這段話,神不止講一次,在第1章第28節再講一次。啟蒙時代的哲學家不過用「理性」取代神的意旨,複述《創世記》這段話的意思。連康德也說:沒有「理性」之物(Beings),「只有作為工具的價值, 因而只能稱作「東西」(Things)」。死物、動物甚至人類,若果沒有「理性」,也只是「東西」。
由此可見,縱使是上智、應該非常「理性」的哲學家,也難逃時代的盲點。思想深邃如康德,活於十八世紀,那是歐洲大國環球掠奪殖民地、剝削其資源、奴役其人民、買賣黑奴等的時代,也無法避免為種族主義張目。在當時歐洲人眼中,黑奴和殖民地的百姓都是智能低下,應「治於(白)人」的「東西」。憑此「信念」,白人殖民者和種族主義者可以心安理得地歧視、壓榨以至打殺其他種族而全無內疚。
婦女被迫絕育
達爾文的演化論發表後,其表弟高爾敦(Francis Galton)進而倡導優生學,並研究用科學方法測量人的智能,後來法國人比奈(Alfred Binet)與施蒙(Theodore Simon)發明測量孩童智能的方法,成為智商(IQ)測驗的先驅。在上世紀二十至三十年代的美國,智商測驗為優生學服務,政府大條道理強迫智商低的人(大多數是婦女、窮人、殘疾人和移民)絕育,單單加州就有2萬多名婦女因為智商低而被迫絕育。
創辦紐約大學AI Now Institute的學者姬高羅馥(Kate Crawford)曾表示,最恐懼「流氓AI」(Rogue AI)會加害人類的都是白人男性,皆因這幾百年來,白男都自視比其他種族優越和高智能,AI卻打擊了他們的自信,令他們感到自卑,並害怕「流氓AI」會搶去他們的飯碗。
美國的另類右派白男一直憎恨奧巴馬,並堅信他不是美國人,就是「白人優越感」作祟。他們支持的特朗普,卻豪言他的內閣是「有史以來IQ最高的內閣」,可見以智能合理化歧視的想法,並未掃進歷史的垃圾桶裏!
智能帶來知識與科學,亦帶來破壞與剝削,讀哲學出身的史提夫基傅曾提出這論調。
更多占飛文章: </s>
|
實名制打擊電子黃牛黨
|
重複利用機械人程式即可快速大量購票,影響市民搶購機會。
近年,天王級的歌手舉辦演唱會,場場爆滿,而排隊黨、黃牛黨等等問題亦愈見猖獗。繼上次黃子華棟篤笑在發售門票時出現的問題之後,今次又輪到天王劉德華開演唱會,門票未發售就出現市民預早幾天去排隊等候購票,最後不幸發生斬人事件。事件發生後,主辦單位決定取消在門市發售門票,改為全部由網上訂購,希望杜絕排隊黨以及發生不必要的衝突。
藉機械人程式搶購
不過我認為這樣做只是「斬腳趾,避沙蟲」,主辦單位並沒有汲取上次黃子華發售棟篤笑門票時的教訓,因為現在的黃牛黨已非常先進,會利用「機械人程式」在網上大量購買門票,就算限制一個市民只能夠購買4張門票,這些「電子黃牛黨」還是會利用大量不同的信用卡,重複利用機械人程式購票,因此真正希望買票的市民成功搶購的機會很小,這些門票最終還是會落入電子黃牛黨手中,然而劉德華的粉絲因為要支持華仔,結果還是要向黃牛黨低頭。
康文署回覆傳媒查詢時,認為有能力阻截機械人程式購票,亦會加強系統的容量,令更多市民可以購票。然而,強如蘋果電腦網站,也會有大量機械人程式搶購iPhone,我希望康文署真的有能力可以抵擋這些機械人程式。
而且,就算城市電腦售票網加大容量,黃牛黨亦會利用更多機械人程式及鍵盤戰士去搶購門票,更會引來黑客攻擊伺服器,結果能夠買到門票的市民可能只是極少數。網上也有教學教導市民怎樣用特別程式購票,最後系統能否負荷也是未知之數。
打擊電子黃牛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採用實名制,上一次久石讓音樂會已經採用實名制,效果非常好。其實採用實名制可以要求市民先到票站核對身份證明文件,然後取票;又或者可以在場館外抽樣檢查身份證明文件等等,這樣市民便不會購買黃牛飛,黃牛黨也不敢大量購入門票。
外地演唱會早已採用實名制,香港的主辦單位也應該審慎考慮。香港政府更應該盡快立例,打擊包括網上及實體門票的炒賣活動,令到這些不法分子不能再操控門票的銷售。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實名制打擊電子黃牛黨 [/INST] 重複利用機械人程式即可快速大量購票,影響市民搶購機會。
近年,天王級的歌手舉辦演唱會,場場爆滿,而排隊黨、黃牛黨等等問題亦愈見猖獗。繼上次黃子華棟篤笑在發售門票時出現的問題之後,今次又輪到天王劉德華開演唱會,門票未發售就出現市民預早幾天去排隊等候購票,最後不幸發生斬人事件。事件發生後,主辦單位決定取消在門市發售門票,改為全部由網上訂購,希望杜絕排隊黨以及發生不必要的衝突。
藉機械人程式搶購
不過我認為這樣做只是「斬腳趾,避沙蟲」,主辦單位並沒有汲取上次黃子華發售棟篤笑門票時的教訓,因為現在的黃牛黨已非常先進,會利用「機械人程式」在網上大量購買門票,就算限制一個市民只能夠購買4張門票,這些「電子黃牛黨」還是會利用大量不同的信用卡,重複利用機械人程式購票,因此真正希望買票的市民成功搶購的機會很小,這些門票最終還是會落入電子黃牛黨手中,然而劉德華的粉絲因為要支持華仔,結果還是要向黃牛黨低頭。
康文署回覆傳媒查詢時,認為有能力阻截機械人程式購票,亦會加強系統的容量,令更多市民可以購票。然而,強如蘋果電腦網站,也會有大量機械人程式搶購iPhone,我希望康文署真的有能力可以抵擋這些機械人程式。
而且,就算城市電腦售票網加大容量,黃牛黨亦會利用更多機械人程式及鍵盤戰士去搶購門票,更會引來黑客攻擊伺服器,結果能夠買到門票的市民可能只是極少數。網上也有教學教導市民怎樣用特別程式購票,最後系統能否負荷也是未知之數。
打擊電子黃牛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採用實名制,上一次久石讓音樂會已經採用實名制,效果非常好。其實採用實名制可以要求市民先到票站核對身份證明文件,然後取票;又或者可以在場館外抽樣檢查身份證明文件等等,這樣市民便不會購買黃牛飛,黃牛黨也不敢大量購入門票。
外地演唱會早已採用實名制,香港的主辦單位也應該審慎考慮。香港政府更應該盡快立例,打擊包括網上及實體門票的炒賣活動,令到這些不法分子不能再操控門票的銷售。 </s>
|
港聊天機械人攻中小企
|
顏昭輝期望以AI技術自動分析客戶需求,減少行銷的溝通成本。
近年人工智能(AI)技術急速發展,全球科網巨頭爭相利用科技簡化工序,達致更高利潤的生產效益,聊天機械人(Chatbot)應運而生,以AI演算法取代以往的傳統客服,為大小企業縮短溝通手續與時間。
MemePR創辦人及執行長顏昭輝早年於香港中文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畢業後,於電訊盈科(00008)由管理實習生做起,擔任資訊科技顧問長達12年,後來又專門為企業提供商業及財務諮詢服務,屬業內少數兼具科技和金融顧問經驗的專才。創辦MemePR之前,他曾加入科技初創Picowork,負責制訂戰略及投資者關係。
機緣巧合下,他在一家雲端互聯網初創認識了資深台灣市場營銷專家張文亭。二人有志以科技改變市場銷售配對的複雜局面,於是顏昭輝毅然辭職創辦MemePR,為市場營銷出謀獻策。
分析客戶需要 提供建議
MemePR於2016年成立,是一家結合AI及網絡行銷的平台公司,現時MemePR的MemeBot採用了AI聊天機械人技術,有助在洽商、策劃廣告等過程中節省時間,化繁為簡。公司透過MemeBot自動分析客戶需求,經互聯網成功下單後,MemeBot隨即提供6至7個建議方案,一經確認,系統會自動聯繫媒體供應商。
目前,MemePR的業務及合作夥伴,遍及中、港、台、東南亞、日本、美國等地。顏昭輝說:「有些企業有優秀的產品及構思,但缺乏市場銷售策略,尤其中小企,他們未必有充足預算。若勉強實行推廣,便難以專注業務運作。我們看到這些痛點,設法以科技解決問題。」
他直言,AI聊天機械人可成為契機,透過為客戶提供即時方案、即時報價及關鍵績效指標(KPI),協助客戶快速決策,他們不須聘請市場部的專責員工,亦降低了資源錯誤投放的風險。
客戶只要在聊天機械人上,輸入產業類別、預算、對象及目的地,即可獲得行銷企劃的詳細情報。
港負責銷售 台灣主研發
顏昭輝坦言,創業初期得不到家人認同,「我父親在港營商多年,難以理解MemePR的商業模式,他不明白我在做什麼,為何奔跑於港、台兩地,更認為我不值得犧牲原有的穩定工作。」
他續稱,創業初期難關多、挑戰大,須為品牌爭取市場認同,也難免面對時間考驗。為驗證商業模式是否可行,顏昭輝毋懼碰壁,硬着頭皮向媒體朋友推銷產品,「一邊找媒體供應商,一邊接觸客戶」,屢次失敗後終獲認同。首單交易成功建立口碑後,訂單業務亦接踵而來。
MemePR在港台均設有辦公室,香港專責銷售項目,台灣則主力研發。顏昭輝解釋,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穩定客源;台灣以科技起家,是科技人才的滙聚點,而且在台灣創業成本容易掌握。顏昭輝憶述,當年本港的初創氣氛淡薄、租金昂貴,科技人才亦難求,於是決定把MemePR研發重心移師台灣。
他指台灣初創氛圍較佳,能感染一群熱血年輕人,他們只要認同公司理念,便會自己訂下以兩三年為期限,盡其所能為公司「追夢」。反觀本土工程師,未必渴望在中小企大展拳腳,傾向考慮公司的薪酬待遇、福利、規模大小等,而且認為夢想不切實際。
MemePR成立約兩年,發展並非一帆風順,港台團隊的合作開始出現文化差異。顏昭輝解釋,兩岸的溝通方式不一,港人說話方式較直接,台灣人則較婉轉,交談中或有八成為客套話,只有兩成為重點。港人若以「有限」的普通話表達,容易造成誤解。
目前該公司擁有約100個客戶,全球合作夥伴逾2000個,現正進行融資。顏昭輝表示,「我有個特別的理念,當產品真正趨向成熟階段,足以驗證整個商業模式的價值,才會開始融資。」在收支平衡上,MemePR算是站穩陣腳,並錄得足夠盈餘。最近,MemePR跟內地科技創投媒體36氪(36Kr)合作,計劃在北京開設辦公室。此外,未來打算深化MemeBot的數據資料庫,為客戶提供更多元化選擇。
MemePR期望以聊天機械人,為大小企業縮短溝通手續與時間。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港聊天機械人攻中小企 [/INST] 顏昭輝期望以AI技術自動分析客戶需求,減少行銷的溝通成本。
近年人工智能(AI)技術急速發展,全球科網巨頭爭相利用科技簡化工序,達致更高利潤的生產效益,聊天機械人(Chatbot)應運而生,以AI演算法取代以往的傳統客服,為大小企業縮短溝通手續與時間。
MemePR創辦人及執行長顏昭輝早年於香港中文大學計算機科學系畢業後,於電訊盈科(00008)由管理實習生做起,擔任資訊科技顧問長達12年,後來又專門為企業提供商業及財務諮詢服務,屬業內少數兼具科技和金融顧問經驗的專才。創辦MemePR之前,他曾加入科技初創Picowork,負責制訂戰略及投資者關係。
機緣巧合下,他在一家雲端互聯網初創認識了資深台灣市場營銷專家張文亭。二人有志以科技改變市場銷售配對的複雜局面,於是顏昭輝毅然辭職創辦MemePR,為市場營銷出謀獻策。
分析客戶需要 提供建議
MemePR於2016年成立,是一家結合AI及網絡行銷的平台公司,現時MemePR的MemeBot採用了AI聊天機械人技術,有助在洽商、策劃廣告等過程中節省時間,化繁為簡。公司透過MemeBot自動分析客戶需求,經互聯網成功下單後,MemeBot隨即提供6至7個建議方案,一經確認,系統會自動聯繫媒體供應商。
目前,MemePR的業務及合作夥伴,遍及中、港、台、東南亞、日本、美國等地。顏昭輝說:「有些企業有優秀的產品及構思,但缺乏市場銷售策略,尤其中小企,他們未必有充足預算。若勉強實行推廣,便難以專注業務運作。我們看到這些痛點,設法以科技解決問題。」
他直言,AI聊天機械人可成為契機,透過為客戶提供即時方案、即時報價及關鍵績效指標(KPI),協助客戶快速決策,他們不須聘請市場部的專責員工,亦降低了資源錯誤投放的風險。
客戶只要在聊天機械人上,輸入產業類別、預算、對象及目的地,即可獲得行銷企劃的詳細情報。
港負責銷售 台灣主研發
顏昭輝坦言,創業初期得不到家人認同,「我父親在港營商多年,難以理解MemePR的商業模式,他不明白我在做什麼,為何奔跑於港、台兩地,更認為我不值得犧牲原有的穩定工作。」
他續稱,創業初期難關多、挑戰大,須為品牌爭取市場認同,也難免面對時間考驗。為驗證商業模式是否可行,顏昭輝毋懼碰壁,硬着頭皮向媒體朋友推銷產品,「一邊找媒體供應商,一邊接觸客戶」,屢次失敗後終獲認同。首單交易成功建立口碑後,訂單業務亦接踵而來。
MemePR在港台均設有辦公室,香港專責銷售項目,台灣則主力研發。顏昭輝解釋,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穩定客源;台灣以科技起家,是科技人才的滙聚點,而且在台灣創業成本容易掌握。顏昭輝憶述,當年本港的初創氣氛淡薄、租金昂貴,科技人才亦難求,於是決定把MemePR研發重心移師台灣。
他指台灣初創氛圍較佳,能感染一群熱血年輕人,他們只要認同公司理念,便會自己訂下以兩三年為期限,盡其所能為公司「追夢」。反觀本土工程師,未必渴望在中小企大展拳腳,傾向考慮公司的薪酬待遇、福利、規模大小等,而且認為夢想不切實際。
MemePR成立約兩年,發展並非一帆風順,港台團隊的合作開始出現文化差異。顏昭輝解釋,兩岸的溝通方式不一,港人說話方式較直接,台灣人則較婉轉,交談中或有八成為客套話,只有兩成為重點。港人若以「有限」的普通話表達,容易造成誤解。
目前該公司擁有約100個客戶,全球合作夥伴逾2000個,現正進行融資。顏昭輝表示,「我有個特別的理念,當產品真正趨向成熟階段,足以驗證整個商業模式的價值,才會開始融資。」在收支平衡上,MemePR算是站穩陣腳,並錄得足夠盈餘。最近,MemePR跟內地科技創投媒體36氪(36Kr)合作,計劃在北京開設辦公室。此外,未來打算深化MemeBot的數據資料庫,為客戶提供更多元化選擇。
MemePR期望以聊天機械人,為大小企業縮短溝通手續與時間。 </s>
|
七家初創透視未來
|
Datarobot提供了大量演算法和工具,用來開發和部署機器學習和AI項目。
史丹福經濟政策研究所的《高科技專利申請的若干事實》研究發現,自2010年以來,機器學習專利申請量呈爆炸式增長,微軟和Alphabet目前處於領先地位,其中微軟更擁有2075項專利(2000年至2015年間),而亞洲區的Samsung和Sony也位列十大。
報告又列出25家值得關注的機器學習創業公司,我特別從中找出7家個人認為代表了未來數據中台自動化趨勢的公司給大家參考,也順便論證此一趨勢。
1. Anodot
利用機器學習優勢,對企業賴以開展日常運作的各種數據集進行建模,不斷尋找潛在業務模式。如同很多機器學習創業公司,Anodot的AI平台利用持續學習能力,試圖消除數據盲點,量化各種數據集的根源,並提供即時異常探測。
2. Cinnamon
依靠機器學習和AI技術,從非結構化檔案中自動提取數據。幾位聯合創始人在推薦引擎的設計和優化方面擁有豐富經驗,曾經開發過幾款有趣產品,包括Lapis Engine,非常精準地把使用者和產品的向量化資訊結合起來,提供準確的推薦和匹配。
3. Dataiku
設計和發布了Data Science Studio平台,目標是涵蓋端到端的所有步驟,把原始數據變成易於維護的數據驅動型應用,擁有直觀的互動式工作區,能夠縮短實現數據驅動所需的裝載、預處理、測試、部署迴圈。
4. DataRobot
企業級自動化機器學習平台,旨在讓技能水平不一樣的員工都可使用,提供了大量演算法和工具,用來開發和部署機器學習和AI項目,包括數百種開源機器學習演算法。
5. DataVisor
利用機器學習來發現金融數據中的異常,防止可能的數據洩露、銀行欺詐和其他類型的金融服務業犯罪活動。利用無監督學習技術,在造成損失之前精確地識別攻擊活動。
6. Innovaccer
開發基於AI和機器學習的系統,協助醫療機構整合來自多個分散式來源的複雜數據,為醫療人員提供寶貴意見。
7. Tamr
在MIT研究取得成功後,開始打造商業級解決方案,旨在利用機器學習解決對大量不同數據進行關聯和充實的難題,數據統一專案所需時間可縮減90%。
自2010年以來,機器學習專利申請量呈爆炸式增長。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七家初創透視未來 [/INST] Datarobot提供了大量演算法和工具,用來開發和部署機器學習和AI項目。
史丹福經濟政策研究所的《高科技專利申請的若干事實》研究發現,自2010年以來,機器學習專利申請量呈爆炸式增長,微軟和Alphabet目前處於領先地位,其中微軟更擁有2075項專利(2000年至2015年間),而亞洲區的Samsung和Sony也位列十大。
報告又列出25家值得關注的機器學習創業公司,我特別從中找出7家個人認為代表了未來數據中台自動化趨勢的公司給大家參考,也順便論證此一趨勢。
1. Anodot
利用機器學習優勢,對企業賴以開展日常運作的各種數據集進行建模,不斷尋找潛在業務模式。如同很多機器學習創業公司,Anodot的AI平台利用持續學習能力,試圖消除數據盲點,量化各種數據集的根源,並提供即時異常探測。
2. Cinnamon
依靠機器學習和AI技術,從非結構化檔案中自動提取數據。幾位聯合創始人在推薦引擎的設計和優化方面擁有豐富經驗,曾經開發過幾款有趣產品,包括Lapis Engine,非常精準地把使用者和產品的向量化資訊結合起來,提供準確的推薦和匹配。
3. Dataiku
設計和發布了Data Science Studio平台,目標是涵蓋端到端的所有步驟,把原始數據變成易於維護的數據驅動型應用,擁有直觀的互動式工作區,能夠縮短實現數據驅動所需的裝載、預處理、測試、部署迴圈。
4. DataRobot
企業級自動化機器學習平台,旨在讓技能水平不一樣的員工都可使用,提供了大量演算法和工具,用來開發和部署機器學習和AI項目,包括數百種開源機器學習演算法。
5. DataVisor
利用機器學習來發現金融數據中的異常,防止可能的數據洩露、銀行欺詐和其他類型的金融服務業犯罪活動。利用無監督學習技術,在造成損失之前精確地識別攻擊活動。
6. Innovaccer
開發基於AI和機器學習的系統,協助醫療機構整合來自多個分散式來源的複雜數據,為醫療人員提供寶貴意見。
7. Tamr
在MIT研究取得成功後,開始打造商業級解決方案,旨在利用機器學習解決對大量不同數據進行關聯和充實的難題,數據統一專案所需時間可縮減90%。
自2010年以來,機器學習專利申請量呈爆炸式增長。 </s>
|
亞馬遜Alexa支援兩萬款智能設備
|
Alexa業務涉足180個國家及地區,旗下開發人員社群共有數十萬人。
亞馬遜(Amazon)近日於2018德國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IFA)宣布,旗下人工智能助手Alexa已與逾2萬款智能設備整合,較年初激增5倍;合作品牌亦由年初1200個大增至3500多個。
覆蓋家居商業應用
2014年推出的Alexa,初期應用於亞馬遜智能喇叭Echo,能接收語音識別指令,以提供即時資訊查詢、搜索、播歌以至購物等語音控制服務。透過連接應用程式介面(API),現已適用於手機、電視及智能設備上,覆蓋家居、汽車、辦公室及酒店等場景應用。
智能家居副總裁Daniel Rausch笑言,Alexa年初至今已為全球用戶唱出百萬次生日歌,說了多達一億個笑話,他稱:「Alexa不只會唱歌,其語音功能可提高我們合作夥伴的銷售額。」Rausch舉例說,一名22歲大學生利用Alexa語音系統開發了應用程式Word of the Day,每月獲利1萬美元(約7.8萬港元)。今年的IFA為Alexa陣營增添3個生力軍,包括華為的AI Cube智能喇叭、華碩的ZenBook筆記簿型電腦,以及耶魯的Sync家庭警報系統。
私隱安全最大憂慮
目前Alexa業務涉足180個國家及地區,旗下開發人員社群共有數十萬人,涵蓋戴爾、聯想、華為、TCL、海爾及Bose等知名企業。亞馬遜計劃把Alexa融入未來生活,讓旗下的數百萬用戶隨時隨地使用有關服務。
不過,現時市場競爭激烈,亞馬遜Alexa的對手眾多,例如蘋果的Siri、Google AI語音助理、微軟Cortana及三星Bixby。自Facebook爆出劍橋分析醜聞後,外界進一步關注數據私隱安全問題,或窒礙語音助理的應用。
港初創聲控冷氣系統
本地物聯網初創Ambi Labs旗下冷氣調控裝置Ambi Climate,亦加入了支援亞馬遜Alexa語音控制功能,可以透過語音操控,隨意開關及調校冷氣系統。
日後除了可透過IFTTT整合Google Home語音控制功能,Ambi Climate全新推出的地理位置功能,冷氣機會隨用戶接近住所時自動開啟,用戶離開住所時亦會自動關掉。此外,Ambi Climate又採用AI感應器,透過分析用戶數據,達致舒適及節能效果。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亞馬遜Alexa支援兩萬款智能設備 [/INST] Alexa業務涉足180個國家及地區,旗下開發人員社群共有數十萬人。
亞馬遜(Amazon)近日於2018德國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IFA)宣布,旗下人工智能助手Alexa已與逾2萬款智能設備整合,較年初激增5倍;合作品牌亦由年初1200個大增至3500多個。
覆蓋家居商業應用
2014年推出的Alexa,初期應用於亞馬遜智能喇叭Echo,能接收語音識別指令,以提供即時資訊查詢、搜索、播歌以至購物等語音控制服務。透過連接應用程式介面(API),現已適用於手機、電視及智能設備上,覆蓋家居、汽車、辦公室及酒店等場景應用。
智能家居副總裁Daniel Rausch笑言,Alexa年初至今已為全球用戶唱出百萬次生日歌,說了多達一億個笑話,他稱:「Alexa不只會唱歌,其語音功能可提高我們合作夥伴的銷售額。」Rausch舉例說,一名22歲大學生利用Alexa語音系統開發了應用程式Word of the Day,每月獲利1萬美元(約7.8萬港元)。今年的IFA為Alexa陣營增添3個生力軍,包括華為的AI Cube智能喇叭、華碩的ZenBook筆記簿型電腦,以及耶魯的Sync家庭警報系統。
私隱安全最大憂慮
目前Alexa業務涉足180個國家及地區,旗下開發人員社群共有數十萬人,涵蓋戴爾、聯想、華為、TCL、海爾及Bose等知名企業。亞馬遜計劃把Alexa融入未來生活,讓旗下的數百萬用戶隨時隨地使用有關服務。
不過,現時市場競爭激烈,亞馬遜Alexa的對手眾多,例如蘋果的Siri、Google AI語音助理、微軟Cortana及三星Bixby。自Facebook爆出劍橋分析醜聞後,外界進一步關注數據私隱安全問題,或窒礙語音助理的應用。
港初創聲控冷氣系統
本地物聯網初創Ambi Labs旗下冷氣調控裝置Ambi Climate,亦加入了支援亞馬遜Alexa語音控制功能,可以透過語音操控,隨意開關及調校冷氣系統。
日後除了可透過IFTTT整合Google Home語音控制功能,Ambi Climate全新推出的地理位置功能,冷氣機會隨用戶接近住所時自動開啟,用戶離開住所時亦會自動關掉。此外,Ambi Climate又採用AI感應器,透過分析用戶數據,達致舒適及節能效果。 </s>
|
人工智能 難超越人
|
人有慾望和需要,因而人有目標,而這個目標還會因時而異。
自從AI(人工智能)面世以來,就有兩派意見。一派以霍金為首,認為AI終會超越人類,消滅人類。另一派則認為,AI既是人的受造物,縱使在許多方面比人類更出色,最終都無法超越人類。當AI能力愈來愈強,棋力遠勝人類,又識作曲、繪畫、寫詩、寫小說、談話等等,超越人類派更振振有詞了。
已故的美國科學家明斯基(Marvin Minsky)認為,終有一日AI會「進化」出思想意識。深度學習似乎證實了明斯基的預言。AlphaGo還要用人類棋譜學習下棋,AlphaGo Zero像周伯通般左、右手對弈3天,已天下無敵。可是,AlphaGo Zero學習的是「完全資訊博弈」遊戲,現實世界卻是「不完全資訊」。正如一些電腦科學家所言,現時深度學習需要大數據,比如要AI認識一物,分分鐘要給它看該物1500萬張影像,還可能會出錯。電腦科學家曾給AI看一張哈士奇(雪橇犬)的照片,AI竟誤認那是一頭狼。
沒有常識
人有常識(Common Sense),AI沒有。放一個蘋果在桌上,人憑常識已知道除非有人動它,否則蘋果會一直留在桌上。AI沒有這個常識,它不會作出這個判斷,除非你問AI,它才會憑牛頓力學的知識答你:蘋果會一直留在桌上。
醫學的AI會斷症,但那是經過深度學習大數據(Big Data)得來的「知識」:它可從X光片或磁力共振掃描中發現腫瘤,比人類更準確。可是,遇上奇難雜症(沒有大數據的病),AI可能束手無策。人腦無法駕馭大數據,但人類擅長憑小數據(Small Data)學習,甚至是「一次過學習」(One-shot Learning)。老經驗的偵探只須看過疑犯一眼便能認出。AI能嗎?又比如人看一張疑似尼斯湖水怪的照片,很快推斷這是否水怪,但沒有「真正」尼斯湖水怪大數據的AI能推斷出來嗎?AI最終能「一次過學習」嗎?目前,沒有電腦科學家敢保證AI能做得到。
現時,電腦科學家正教導AI如何小數據學習和「一次過學習」,問題是這需要人去標記數據,而這需要大量的人力及時間,屬於「高成本」學習,而且可能將人類的「認知偏差」(Cognitive Bias)誤置入AI裏。
AI擅長從大數據學習,優點是無「情」無「慾」,AI沒有愛,仍然可以做好工作。
現任英國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認知科學研究教授的馬嘉烈寶頓(Margaret Boden),1972年已發表她第一篇AI論文,2016年還做過霍金的助手。她在今年6月劍橋大學的演講中指出:AI跟人類最大的分別是,人會關心(Care),AI不會。大多數醫生會關心病人。病人復元,醫生會感到滿足。醫不好,醫生會沮喪。AI呢?病人復元,AI完成任務,但不會高興和滿足。醫不好,AI亦不會沮喪。因為AI「事不關己,己不勞心」。正如馬嘉烈寶頓所言:對AI來說,nothing matters。
人會關心,因為人有慾望、有需要,AI只有人給它的目標。人有慾望和需要,因而人有目標,而這個目標還會因時而異。舉個例子,男子看到一個漂亮的女孩子在溜冰,為了追求她,他去學溜冰。當女孩子拒絕他的追求後,他已喜歡上溜冰。他繼續學習,以求有朝一日可以出席國際比賽爭獎牌,揚名聲顯父母及為港爭光。AI會像人類般轉移目標嗎?
無情無慾
說到人的需要和慾望,馬嘉烈寶頓引用美國心理學家馬斯勞(Abraham Maslow)的分法。人第一層需要是生存,跟住需要安全感、法律與秩序,第三層是愛與歸屬感,包括友誼、愛情、家庭、社區和國家。第四層的需要是自我肯定和別人的尊敬。第五層是自我實現(Self-Actualisation)。香港中學生都讀過這5個層次的需要。他們可能不知道,往後馬斯勞加上探險、美感和宗教等3層需要,合共8層。
終有一日,AI的認知和理性思維(Reasoning)能力可能遠勝人類,AI還可能有意識,甚至自我。可是,有了意識和自我的AI,會有馬斯勞筆下的8層需要嗎?也許AI需要生存和安全,但很難想像AI會需要愛、歸屬感、尊敬、美感和宗教等需要。為什麼這樣說?人類沒有愛,會哀傷痛苦,工作做不好。AI沒有愛,仍然可以做好工作。假如AI沒有愛,工作就做得不好,那人類幹嗎要創造AI呢?AI的優點就是無「情」、無「慾」,為什麼這樣的AI會威脅人類的生存呢?
馬嘉烈寶頓教授指出AI跟人類最大的分別是人會關心,AI不會。
相片:網上圖片
撰文 : 占飛
更多占飛文章: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人工智能 難超越人 [/INST] 人有慾望和需要,因而人有目標,而這個目標還會因時而異。
自從AI(人工智能)面世以來,就有兩派意見。一派以霍金為首,認為AI終會超越人類,消滅人類。另一派則認為,AI既是人的受造物,縱使在許多方面比人類更出色,最終都無法超越人類。當AI能力愈來愈強,棋力遠勝人類,又識作曲、繪畫、寫詩、寫小說、談話等等,超越人類派更振振有詞了。
已故的美國科學家明斯基(Marvin Minsky)認為,終有一日AI會「進化」出思想意識。深度學習似乎證實了明斯基的預言。AlphaGo還要用人類棋譜學習下棋,AlphaGo Zero像周伯通般左、右手對弈3天,已天下無敵。可是,AlphaGo Zero學習的是「完全資訊博弈」遊戲,現實世界卻是「不完全資訊」。正如一些電腦科學家所言,現時深度學習需要大數據,比如要AI認識一物,分分鐘要給它看該物1500萬張影像,還可能會出錯。電腦科學家曾給AI看一張哈士奇(雪橇犬)的照片,AI竟誤認那是一頭狼。
沒有常識
人有常識(Common Sense),AI沒有。放一個蘋果在桌上,人憑常識已知道除非有人動它,否則蘋果會一直留在桌上。AI沒有這個常識,它不會作出這個判斷,除非你問AI,它才會憑牛頓力學的知識答你:蘋果會一直留在桌上。
醫學的AI會斷症,但那是經過深度學習大數據(Big Data)得來的「知識」:它可從X光片或磁力共振掃描中發現腫瘤,比人類更準確。可是,遇上奇難雜症(沒有大數據的病),AI可能束手無策。人腦無法駕馭大數據,但人類擅長憑小數據(Small Data)學習,甚至是「一次過學習」(One-shot Learning)。老經驗的偵探只須看過疑犯一眼便能認出。AI能嗎?又比如人看一張疑似尼斯湖水怪的照片,很快推斷這是否水怪,但沒有「真正」尼斯湖水怪大數據的AI能推斷出來嗎?AI最終能「一次過學習」嗎?目前,沒有電腦科學家敢保證AI能做得到。
現時,電腦科學家正教導AI如何小數據學習和「一次過學習」,問題是這需要人去標記數據,而這需要大量的人力及時間,屬於「高成本」學習,而且可能將人類的「認知偏差」(Cognitive Bias)誤置入AI裏。
AI擅長從大數據學習,優點是無「情」無「慾」,AI沒有愛,仍然可以做好工作。
現任英國薩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認知科學研究教授的馬嘉烈寶頓(Margaret Boden),1972年已發表她第一篇AI論文,2016年還做過霍金的助手。她在今年6月劍橋大學的演講中指出:AI跟人類最大的分別是,人會關心(Care),AI不會。大多數醫生會關心病人。病人復元,醫生會感到滿足。醫不好,醫生會沮喪。AI呢?病人復元,AI完成任務,但不會高興和滿足。醫不好,AI亦不會沮喪。因為AI「事不關己,己不勞心」。正如馬嘉烈寶頓所言:對AI來說,nothing matters。
人會關心,因為人有慾望、有需要,AI只有人給它的目標。人有慾望和需要,因而人有目標,而這個目標還會因時而異。舉個例子,男子看到一個漂亮的女孩子在溜冰,為了追求她,他去學溜冰。當女孩子拒絕他的追求後,他已喜歡上溜冰。他繼續學習,以求有朝一日可以出席國際比賽爭獎牌,揚名聲顯父母及為港爭光。AI會像人類般轉移目標嗎?
無情無慾
說到人的需要和慾望,馬嘉烈寶頓引用美國心理學家馬斯勞(Abraham Maslow)的分法。人第一層需要是生存,跟住需要安全感、法律與秩序,第三層是愛與歸屬感,包括友誼、愛情、家庭、社區和國家。第四層的需要是自我肯定和別人的尊敬。第五層是自我實現(Self-Actualisation)。香港中學生都讀過這5個層次的需要。他們可能不知道,往後馬斯勞加上探險、美感和宗教等3層需要,合共8層。
終有一日,AI的認知和理性思維(Reasoning)能力可能遠勝人類,AI還可能有意識,甚至自我。可是,有了意識和自我的AI,會有馬斯勞筆下的8層需要嗎?也許AI需要生存和安全,但很難想像AI會需要愛、歸屬感、尊敬、美感和宗教等需要。為什麼這樣說?人類沒有愛,會哀傷痛苦,工作做不好。AI沒有愛,仍然可以做好工作。假如AI沒有愛,工作就做得不好,那人類幹嗎要創造AI呢?AI的優點就是無「情」、無「慾」,為什麼這樣的AI會威脅人類的生存呢?
馬嘉烈寶頓教授指出AI跟人類最大的分別是人會關心,AI不會。
相片:網上圖片
撰文 : 占飛
更多占飛文章: </s>
|
摩通挖谷歌AI猛人過檔
|
Apoorv Saxena過去負責管理Google的雲AI產品。
隨着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的發展,金融業未來幾年可能會出現更多創新和巨變。各投行都不敢怠慢,紛紛重金搶人才。據CNBC報道,摩根大通繼今年5月聘請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機器學習專家後,最近又向谷歌挖角雲AI產品管理負責人Apoorv Saxena,負責該行的人工智能和機械人學習業務,同時他亦將擔任摩通的資產和財富管理人工智能技術方面的負責人。
矽谷科技企業和華爾街的金融巨頭都在爭奪人工智能專家,相關人才變得十分搶手,一些富經驗的專才年薪可超過百萬美元。報道更指出,近期摩通三分一新聘的員工皆為金融業以外的專才。
人工智能料取代一成投行職位
目前,許多華爾街的職位已被機械人和自動化程式替代,例如瑞銀使用AI對客戶的行為模式進行分析,提供財富管理方案。
據金融諮詢機構Opimas預計,到2025年,華爾街將有10%的投行職位被AI取代,為數約達23萬人。資產管理、證券服務、銷售與交易、財富管理等業務部門將是重點瘦身對象。
報道指出,近期摩通三分一新聘的員工皆為金融業以外的專才。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摩通挖谷歌AI猛人過檔 [/INST] Apoorv Saxena過去負責管理Google的雲AI產品。
隨着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的發展,金融業未來幾年可能會出現更多創新和巨變。各投行都不敢怠慢,紛紛重金搶人才。據CNBC報道,摩根大通繼今年5月聘請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機器學習專家後,最近又向谷歌挖角雲AI產品管理負責人Apoorv Saxena,負責該行的人工智能和機械人學習業務,同時他亦將擔任摩通的資產和財富管理人工智能技術方面的負責人。
矽谷科技企業和華爾街的金融巨頭都在爭奪人工智能專家,相關人才變得十分搶手,一些富經驗的專才年薪可超過百萬美元。報道更指出,近期摩通三分一新聘的員工皆為金融業以外的專才。
人工智能料取代一成投行職位
目前,許多華爾街的職位已被機械人和自動化程式替代,例如瑞銀使用AI對客戶的行為模式進行分析,提供財富管理方案。
據金融諮詢機構Opimas預計,到2025年,華爾街將有10%的投行職位被AI取代,為數約達23萬人。資產管理、證券服務、銷售與交易、財富管理等業務部門將是重點瘦身對象。
報道指出,近期摩通三分一新聘的員工皆為金融業以外的專才。 </s>
|
微軟AI強化雲端管理 Microsoft 365增影片語音轉文字
|
微軟新增語音轉文本功能,成新版本的賣點。
人工智能(AI)用途廣泛,過去一些繁瑣工夫已可交由機器代勞。微軟周二(28日)宣布,今年內升級旗下的Microsoft 365服務,利用AI提高內容管理效率,讓全球企業釋放人手。新方案將適用於兩大平台,分別是雲端儲存服務OneDrive for Business,以及內容協作平台SharePoint。
圖像識別 關鍵字搜檔案
當雲端塞滿大量檔案,特別是圖像、影片及錄音時,往往涉及多種文件格式,只要事前把內容篩選,利用AI的圖像識別能力,用戶只須輸入關鍵字,即可配對相應檔案,如處理雜費開支時輸入地址、店名等資料,即可極速在平台上找出手機拍攝的收據。
根據官方資料,除了面部檢測技術識別影片內的人物,新版本另一賣點是新增了「語音到文本」功能。換言之,當存取影片或錄音時,AI會把語音部分自動翻譯為文字,毋須用戶逐段收聽,惟未知會否支援中文。字幕將以時間劃分,並保留各修改版本,以免錯過重要訊息。
追蹤喜好 推薦存取文件
智能共享方面,除了記錄訪問統計訊息,AI亦會追蹤用戶喜好,再因應工作習慣,例如閱讀時間、修改動作等,推薦存取相關文件。此外,若有人在會議上影相,OneDrive等手機應用程式會彈出智能提示,要求拍攝一方向會議參加者共享檔案。
針對勒索程式在網上肆虐,微軟以AI機器學習盡早揪出系統漏洞,識別潛在的網絡攻擊。OneDrive儲存的檔案將保留30天紀錄,萬一資料被黑客加密,亦可恢復及補救文件,減輕企業蒙受的損失。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微軟AI強化雲端管理 Microsoft 365增影片語音轉文字 [/INST] 微軟新增語音轉文本功能,成新版本的賣點。
人工智能(AI)用途廣泛,過去一些繁瑣工夫已可交由機器代勞。微軟周二(28日)宣布,今年內升級旗下的Microsoft 365服務,利用AI提高內容管理效率,讓全球企業釋放人手。新方案將適用於兩大平台,分別是雲端儲存服務OneDrive for Business,以及內容協作平台SharePoint。
圖像識別 關鍵字搜檔案
當雲端塞滿大量檔案,特別是圖像、影片及錄音時,往往涉及多種文件格式,只要事前把內容篩選,利用AI的圖像識別能力,用戶只須輸入關鍵字,即可配對相應檔案,如處理雜費開支時輸入地址、店名等資料,即可極速在平台上找出手機拍攝的收據。
根據官方資料,除了面部檢測技術識別影片內的人物,新版本另一賣點是新增了「語音到文本」功能。換言之,當存取影片或錄音時,AI會把語音部分自動翻譯為文字,毋須用戶逐段收聽,惟未知會否支援中文。字幕將以時間劃分,並保留各修改版本,以免錯過重要訊息。
追蹤喜好 推薦存取文件
智能共享方面,除了記錄訪問統計訊息,AI亦會追蹤用戶喜好,再因應工作習慣,例如閱讀時間、修改動作等,推薦存取相關文件。此外,若有人在會議上影相,OneDrive等手機應用程式會彈出智能提示,要求拍攝一方向會議參加者共享檔案。
針對勒索程式在網上肆虐,微軟以AI機器學習盡早揪出系統漏洞,識別潛在的網絡攻擊。OneDrive儲存的檔案將保留30天紀錄,萬一資料被黑客加密,亦可恢復及補救文件,減輕企業蒙受的損失。 </s>
|
無人智能速遞倉下月試運 落戶科學園 全自動操作
|
機械人速遞中心利用面部識別系統提高安全性。
香港科技園公司聯同精銳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於香港科學園設立全港首個機械人速遞中心(RobEX Centre)的智能倉庫,以全自動、無人操作技術,打破傳統倉庫的營運模式,下月將安排業界測試,隨後開放公眾使用。
嶄新系統減少出錯
RobEX Centre倉庫佔地179方米;前台及後勤作業空間,分別為24.2及4.84方米,採用自動移動機械人、智能倉庫管理系統、面部識別等嶄新技術。該中心的科技策劃由精銳動力、Altali、Master Dynamic及比斯系統等科學園企業研發並提供服務。
倉庫的智能系統可計算出最合適的存放模式,充分利用空間;大數據分析繁忙時間及天氣對包裹的影響,以便安排應變措施,減少在儲存及運送過程中出現人為錯誤;面部識別系統有助提高安全,避免第三方誤取貨物。
機械人不但會自行充電,更懂得避開其他機械人,確保運作暢順。
無人全自動化的智能倉庫,主要以自助形式運作,智能移動機械人能自行充電、自主往來倉庫及前台,自動感應並避開其他機械人。客戶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或中心的前台操作面板登入系統,以手機號碼、短訊驗證碼(SMS)或面部識別系統確認身份,24小時隨時存取包裹。
10月進駐石硤尾
精銳動力首席執行官周定漢指出,現時倉庫設有95個貨架,每個貨架有12格;倉庫設置3個智能移動機械人,各承重量高達500公斤。他表示,RobEX Centre將於10月中下旬,於九龍石硤尾增設分部,預料明年將擁5%至10%的市佔率。
香港科技園行政總裁黃克強認為,物流業是本港的支柱產業,RobEX Centre的成立,向業界展示創新科技的營運模式。科學園作為港府指定的「智慧社區」,期望能繼續落實更多創新技術及服務,推動本港邁向智慧城市。
機械人速遞中心首個倉庫落戶科學園,將於下月測試營運。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無人智能速遞倉下月試運 落戶科學園 全自動操作 [/INST] 機械人速遞中心利用面部識別系統提高安全性。
香港科技園公司聯同精銳動力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於香港科學園設立全港首個機械人速遞中心(RobEX Centre)的智能倉庫,以全自動、無人操作技術,打破傳統倉庫的營運模式,下月將安排業界測試,隨後開放公眾使用。
嶄新系統減少出錯
RobEX Centre倉庫佔地179方米;前台及後勤作業空間,分別為24.2及4.84方米,採用自動移動機械人、智能倉庫管理系統、面部識別等嶄新技術。該中心的科技策劃由精銳動力、Altali、Master Dynamic及比斯系統等科學園企業研發並提供服務。
倉庫的智能系統可計算出最合適的存放模式,充分利用空間;大數據分析繁忙時間及天氣對包裹的影響,以便安排應變措施,減少在儲存及運送過程中出現人為錯誤;面部識別系統有助提高安全,避免第三方誤取貨物。
機械人不但會自行充電,更懂得避開其他機械人,確保運作暢順。
無人全自動化的智能倉庫,主要以自助形式運作,智能移動機械人能自行充電、自主往來倉庫及前台,自動感應並避開其他機械人。客戶可透過手機應用程式,或中心的前台操作面板登入系統,以手機號碼、短訊驗證碼(SMS)或面部識別系統確認身份,24小時隨時存取包裹。
10月進駐石硤尾
精銳動力首席執行官周定漢指出,現時倉庫設有95個貨架,每個貨架有12格;倉庫設置3個智能移動機械人,各承重量高達500公斤。他表示,RobEX Centre將於10月中下旬,於九龍石硤尾增設分部,預料明年將擁5%至10%的市佔率。
香港科技園行政總裁黃克強認為,物流業是本港的支柱產業,RobEX Centre的成立,向業界展示創新科技的營運模式。科學園作為港府指定的「智慧社區」,期望能繼續落實更多創新技術及服務,推動本港邁向智慧城市。
機械人速遞中心首個倉庫落戶科學園,將於下月測試營運。 </s>
|
AI繪畫方程式
|
Edmond de Belamy是首幅拍賣的AI繪製肖像畫。
紐約佳士得今年10月將舉行一場名為Prints & Multiples藝術拍賣會,當中有人工智能(AI)繪製的肖像畫,亦為首次人工智能繪畫拍賣;佳士得倫敦市中心畫廊懸掛一幅名為Edmond de Belamy的肖像畫,右下角簽名為數學方程式,此為法國藝術團隊Obvious所採用的簽名式。
由3名巴黎藝術家聯合創立的藝術團隊Obvious,所採用的是「生成式對抗網絡」(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GAN)演算法,分析15000幅十四至十九世紀的繪畫,從中學習風格演變過程,然後創造出Belamy系列繪畫,包括Le Comte、La Comtesse、Le Baron及La Baronne de Belamy;今年2月,Obvious將首幅畫作Le Comte de Belamy售予巴黎收藏家拉瑟雷(Nicolas Laugero-Lasserre),價格1萬歐羅(約91170港元)。
生成器與鑑別器
主辦10月拍賣會的佳士得專家勞埃德(Richard Lloyd)說道,那是一幅肖像畫,「就像250年來所販售的藝術品」。在佳士得的倫敦市中心畫廊白牆上,懸掛一幅金色畫框的作品,畫中主角是一名身穿清教徒式黑色衣服的男子,樣子看來有些迷惘。
Obvious的聯合創始人之一維尼爾(Gauthier Vernier)說道:「整個過程旨在讓人類盡量少參與作品的完成。」他與另兩名25歲的創始人去年4月共同創立團隊,此後透過教授電腦藝術史,展示如何創造繪畫的整個過程,Obvious至今共創作11幅畫作。
所有畫作俱令人迷惑,看起來就像十八世紀的畫作,Obvious採用生成對抗網絡,此為演算法,最早由現為谷歌大腦的科學研究員古德費羅(Ian Goodfellow)在2014年創製。他在蒙特利爾大學時曾撰寫一篇頗具影響力的論文,當中就介紹此種演算法。
作品的簽名並非一般文字,而是一個數學方程式。
首先,Obvious對網絡上的訊息實行編碼,以符合他們的標準;在Obvious負責大量技術工作的人工智能博士生卡塞勒斯–杜普雷(Hugo Caselles-Dupré)說道,「那就像製造一部單車,如果遺漏一個部件,就不會起到任何作用了」;團隊在藝術百科全書(WikiArt)收集15000幅十四世紀至十九世紀的畫像,輸入演算法,其中包括兩部分──生成器(Generator)與鑑別器(Discriminator);此名博士生說道,生成器學習畫像規則,「例如任何人物都有兩隻眼睛和一個鼻子」,過程耗時大約兩天,然後根據規則創造新的圖像,與此同時,鑑別器鑑別圖像,推測哪些來自於數據集的畫像,哪些是來自生成器的虛假畫像。
當生成器試圖騙過鑑別器時,會從每次失敗中學習。當成功騙過鑑別器時,就有一個新的圖像,並對現有的15000幅圖像作簡單複製或拼湊;卡塞勒斯-杜普雷說:「將之看作第15001張圖片吧,那是原創圖像。」他們將此一新藝術稱為「GAN主義」(GAN-ism)。
團隊的第三位成員福特雷爾(Pierre Fautrel)則有此說法,其人工智能創造的畫作比之在博客或網站上所展示的人工智能藝術品更加值得欣賞,他說道︰「保守的藝術界或更接受實體作品,他們明白我們並非試圖欺騙藝術界,而是真的想成為現代藝術家。」
攝影與微型肖像
雖然Obvious的畫作至目前為止,仍然尚未確定可否被稱為藝術(勞埃德亦如此認為),但團隊對於人們對畫作的興趣卻感到十分驚訝;福特雷爾說道,關於團隊對藝術的看法有一點非常實在,就是他們3名成員當中,「無人會對藝術毫不在意,至於觀看者的反應,要麼就是喜歡,要麼就是討厭,但沒有人會不在乎」。
與哲學問題一樣,有關人工智能能力不斷增強的討論,常常引發人們對失業的擔憂和疑慮。一些人認為,人工智能只需按下一個按鈕,就可創造出成千上萬種創新乃至獨特的圖像,那對賦予藝術品價值的「罕有」原則,無疑構成空前的威脅。
然而,卡塞勒斯-杜普雷卻堅稱,他們並無將人工智能畫作視為可大量生產的人類替代品,他將今天的人工智能實驗,比作十九世紀中期攝影機的出現,當時微型肖像藝術家失業了;他說:「當時人們說攝影並非真正藝術,拍照的人就像機器,我們一直認為,攝影已成為藝術分支。」
法國藝術團隊Obvious的3名創始人和AI畫作Le Comte de Belamy。
相片:網上圖片
撰文 : 占飛
更多占飛文章: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AI繪畫方程式 [/INST] Edmond de Belamy是首幅拍賣的AI繪製肖像畫。
紐約佳士得今年10月將舉行一場名為Prints & Multiples藝術拍賣會,當中有人工智能(AI)繪製的肖像畫,亦為首次人工智能繪畫拍賣;佳士得倫敦市中心畫廊懸掛一幅名為Edmond de Belamy的肖像畫,右下角簽名為數學方程式,此為法國藝術團隊Obvious所採用的簽名式。
由3名巴黎藝術家聯合創立的藝術團隊Obvious,所採用的是「生成式對抗網絡」(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 GAN)演算法,分析15000幅十四至十九世紀的繪畫,從中學習風格演變過程,然後創造出Belamy系列繪畫,包括Le Comte、La Comtesse、Le Baron及La Baronne de Belamy;今年2月,Obvious將首幅畫作Le Comte de Belamy售予巴黎收藏家拉瑟雷(Nicolas Laugero-Lasserre),價格1萬歐羅(約91170港元)。
生成器與鑑別器
主辦10月拍賣會的佳士得專家勞埃德(Richard Lloyd)說道,那是一幅肖像畫,「就像250年來所販售的藝術品」。在佳士得的倫敦市中心畫廊白牆上,懸掛一幅金色畫框的作品,畫中主角是一名身穿清教徒式黑色衣服的男子,樣子看來有些迷惘。
Obvious的聯合創始人之一維尼爾(Gauthier Vernier)說道:「整個過程旨在讓人類盡量少參與作品的完成。」他與另兩名25歲的創始人去年4月共同創立團隊,此後透過教授電腦藝術史,展示如何創造繪畫的整個過程,Obvious至今共創作11幅畫作。
所有畫作俱令人迷惑,看起來就像十八世紀的畫作,Obvious採用生成對抗網絡,此為演算法,最早由現為谷歌大腦的科學研究員古德費羅(Ian Goodfellow)在2014年創製。他在蒙特利爾大學時曾撰寫一篇頗具影響力的論文,當中就介紹此種演算法。
作品的簽名並非一般文字,而是一個數學方程式。
首先,Obvious對網絡上的訊息實行編碼,以符合他們的標準;在Obvious負責大量技術工作的人工智能博士生卡塞勒斯–杜普雷(Hugo Caselles-Dupré)說道,「那就像製造一部單車,如果遺漏一個部件,就不會起到任何作用了」;團隊在藝術百科全書(WikiArt)收集15000幅十四世紀至十九世紀的畫像,輸入演算法,其中包括兩部分──生成器(Generator)與鑑別器(Discriminator);此名博士生說道,生成器學習畫像規則,「例如任何人物都有兩隻眼睛和一個鼻子」,過程耗時大約兩天,然後根據規則創造新的圖像,與此同時,鑑別器鑑別圖像,推測哪些來自於數據集的畫像,哪些是來自生成器的虛假畫像。
當生成器試圖騙過鑑別器時,會從每次失敗中學習。當成功騙過鑑別器時,就有一個新的圖像,並對現有的15000幅圖像作簡單複製或拼湊;卡塞勒斯-杜普雷說:「將之看作第15001張圖片吧,那是原創圖像。」他們將此一新藝術稱為「GAN主義」(GAN-ism)。
團隊的第三位成員福特雷爾(Pierre Fautrel)則有此說法,其人工智能創造的畫作比之在博客或網站上所展示的人工智能藝術品更加值得欣賞,他說道︰「保守的藝術界或更接受實體作品,他們明白我們並非試圖欺騙藝術界,而是真的想成為現代藝術家。」
攝影與微型肖像
雖然Obvious的畫作至目前為止,仍然尚未確定可否被稱為藝術(勞埃德亦如此認為),但團隊對於人們對畫作的興趣卻感到十分驚訝;福特雷爾說道,關於團隊對藝術的看法有一點非常實在,就是他們3名成員當中,「無人會對藝術毫不在意,至於觀看者的反應,要麼就是喜歡,要麼就是討厭,但沒有人會不在乎」。
與哲學問題一樣,有關人工智能能力不斷增強的討論,常常引發人們對失業的擔憂和疑慮。一些人認為,人工智能只需按下一個按鈕,就可創造出成千上萬種創新乃至獨特的圖像,那對賦予藝術品價值的「罕有」原則,無疑構成空前的威脅。
然而,卡塞勒斯-杜普雷卻堅稱,他們並無將人工智能畫作視為可大量生產的人類替代品,他將今天的人工智能實驗,比作十九世紀中期攝影機的出現,當時微型肖像藝術家失業了;他說:「當時人們說攝影並非真正藝術,拍照的人就像機器,我們一直認為,攝影已成為藝術分支。」
法國藝術團隊Obvious的3名創始人和AI畫作Le Comte de Belamy。
相片:網上圖片
撰文 : 占飛
更多占飛文章: </s>
|
大數據帶來行銷長尾時代
|
GAN 生成式對抗網絡的出現,令機器學習得以左右互搏。
正好為好友陳亮途(Hugo)新書《行銷長尾》寫序,忽然勾起了年輕時的一些回憶。我與Hugo相識30年,正好穿越了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年代。在這段豐富日子,行銷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起初大家對互聯網抱着懷疑態度,要向大老闆解釋什麼是Pageview和UV也不是容易的事。
大約由1998年開始,大家瘋狂地把內容數碼化,懷着有內容就有流量,有流量就有廣告的夢想。結果,這個虛幻的「內容為王」年代轉瞬即逝,慘烈的結果與粗暴式的行銷不無關係,因為廣告主怎能為無效的行銷埋單呢?
經歷了千禧年科網經濟泡沫爆破後,痛定思痛的行銷界開始醞釀兩個嶄新的行銷方向,分別是behaviour targeting和real time bidding。可惜巧婦難為無米炊,兩種方式都需要大量數據的支援才可有理想效果。適逢智能手機帶動線上與線下場景融合,「行為 x 位置數據」成為了大數據指數式增長的推動力,更加重要的是大數據所驅動的數位行銷如箭在弦。
Hugo在書中提出的行銷長尾現象,亦隨着客戶消費的「前中後行為」數據收集而愈見明顯,顧客行為數據在幾年間變得不再稀缺。行銷人員以往能充分營運幾十個用戶標籤已經不容易,惟面對海量數據的年代,每個使用者的標籤又何止上千。
適逢機器學習和雲計算為此配合得天衣無縫,無監督學習、GAN(生成式對抗網絡)等技術可以加速從大數據找出長尾客戶。例如既喜歡日本料理,又喜歡某品牌化妝品的消費者,可能正是某款智能手機應該定位的潛在客戶。再使用這個核心用戶群去圈定更多的類似廣告群,這個曾經享負盛名的人群定位演算法稱為Lookalike,在阿里叫達摩劍。然後阿里更推出了自動化生產內容的產品「魯班」,左右互搏,達摩劍與魯班正好形成了數據的閉環。
一口氣說了數位化行銷的30年,我和Hugo都走過了「內容為王」到「數據為王」的歷程,感慨頗豐。感覺行銷這兩個字的定義也被改寫,這也正是該書提出的觀點—行銷長尾的時代來了。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大數據帶來行銷長尾時代 [/INST] GAN 生成式對抗網絡的出現,令機器學習得以左右互搏。
正好為好友陳亮途(Hugo)新書《行銷長尾》寫序,忽然勾起了年輕時的一些回憶。我與Hugo相識30年,正好穿越了互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年代。在這段豐富日子,行銷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起初大家對互聯網抱着懷疑態度,要向大老闆解釋什麼是Pageview和UV也不是容易的事。
大約由1998年開始,大家瘋狂地把內容數碼化,懷着有內容就有流量,有流量就有廣告的夢想。結果,這個虛幻的「內容為王」年代轉瞬即逝,慘烈的結果與粗暴式的行銷不無關係,因為廣告主怎能為無效的行銷埋單呢?
經歷了千禧年科網經濟泡沫爆破後,痛定思痛的行銷界開始醞釀兩個嶄新的行銷方向,分別是behaviour targeting和real time bidding。可惜巧婦難為無米炊,兩種方式都需要大量數據的支援才可有理想效果。適逢智能手機帶動線上與線下場景融合,「行為 x 位置數據」成為了大數據指數式增長的推動力,更加重要的是大數據所驅動的數位行銷如箭在弦。
Hugo在書中提出的行銷長尾現象,亦隨着客戶消費的「前中後行為」數據收集而愈見明顯,顧客行為數據在幾年間變得不再稀缺。行銷人員以往能充分營運幾十個用戶標籤已經不容易,惟面對海量數據的年代,每個使用者的標籤又何止上千。
適逢機器學習和雲計算為此配合得天衣無縫,無監督學習、GAN(生成式對抗網絡)等技術可以加速從大數據找出長尾客戶。例如既喜歡日本料理,又喜歡某品牌化妝品的消費者,可能正是某款智能手機應該定位的潛在客戶。再使用這個核心用戶群去圈定更多的類似廣告群,這個曾經享負盛名的人群定位演算法稱為Lookalike,在阿里叫達摩劍。然後阿里更推出了自動化生產內容的產品「魯班」,左右互搏,達摩劍與魯班正好形成了數據的閉環。
一口氣說了數位化行銷的30年,我和Hugo都走過了「內容為王」到「數據為王」的歷程,感慨頗豐。感覺行銷這兩個字的定義也被改寫,這也正是該書提出的觀點—行銷長尾的時代來了。 </s>
|
NASA開發星球定位導航
|
自從有了全球衞星定位系統地圖導航後,即使是「路癡」也能成功到達目的地,美國太空總署在英特爾一項活動上,示範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未來的太空人「星球導航」。
NASA的邊境開發實驗室(FDL)近日結束了為期8周的夏季計劃,活動包括尋找太陽系外行星、發送探測器近距離觀察太陽,並致力運用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技術,輔以神經網絡訓練AI,解決太空旅行面對的問題。
拍攝虛擬月球準確定位
地面定位用途廣泛,尤其在地球以外建立基地時,例如月球和火星等,除了須顧及基本的生存條件外,亦要兼顧其他因素,諸如資源位置、陷阱黑點等,如要在外太空現場採礦或發電,都會用上大量機械人,萬一誤闖禁地,隨時可導致儀器操作不穩。
FDL研究團隊為測試定位準確程度,首先建立一個虛擬月球,拍攝240萬張天體照片,再輸入AI系統作訓練用途,證明系統足以在虛擬月球的表面完成導航任務。
倘系統落實應用,屆時月球上的太空人只須用鏡頭記錄周圍環境,經神經網絡分析影像後,系統將配對所在地點,並提供導航路線,帶領太空人繞過沿途的障礙物。
針對無邊際的宇宙空間,NASA科學家希望藉着追蹤脈衝星的X射線輻射,可如燈塔般作三維定位。
國際太空站在今年1月針對4顆脈衝星通過首次導航測試,其最高精密度達5公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太空人可毋須跟地球通訊之下,仍能藉新技術準確調整太空船航道,向太陽系以外進發。
NASA近日開發星球導航技術,有助未來太空探索。
AI仔細記錄周圍環境的特點,讓探測車繞過沿途的障礙物。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NASA開發星球定位導航 [/INST] 自從有了全球衞星定位系統地圖導航後,即使是「路癡」也能成功到達目的地,美國太空總署在英特爾一項活動上,示範以人工智能技術為未來的太空人「星球導航」。
NASA的邊境開發實驗室(FDL)近日結束了為期8周的夏季計劃,活動包括尋找太陽系外行星、發送探測器近距離觀察太陽,並致力運用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技術,輔以神經網絡訓練AI,解決太空旅行面對的問題。
拍攝虛擬月球準確定位
地面定位用途廣泛,尤其在地球以外建立基地時,例如月球和火星等,除了須顧及基本的生存條件外,亦要兼顧其他因素,諸如資源位置、陷阱黑點等,如要在外太空現場採礦或發電,都會用上大量機械人,萬一誤闖禁地,隨時可導致儀器操作不穩。
FDL研究團隊為測試定位準確程度,首先建立一個虛擬月球,拍攝240萬張天體照片,再輸入AI系統作訓練用途,證明系統足以在虛擬月球的表面完成導航任務。
倘系統落實應用,屆時月球上的太空人只須用鏡頭記錄周圍環境,經神經網絡分析影像後,系統將配對所在地點,並提供導航路線,帶領太空人繞過沿途的障礙物。
針對無邊際的宇宙空間,NASA科學家希望藉着追蹤脈衝星的X射線輻射,可如燈塔般作三維定位。
國際太空站在今年1月針對4顆脈衝星通過首次導航測試,其最高精密度達5公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太空人可毋須跟地球通訊之下,仍能藉新技術準確調整太空船航道,向太陽系以外進發。
NASA近日開發星球導航技術,有助未來太空探索。
AI仔細記錄周圍環境的特點,讓探測車繞過沿途的障礙物。 </s>
|
商湯促政府培育自家人才 應帶頭採購香港製造
|
尚海龍指,「單靠向外吸納永遠不會足夠,長遠一定要自己培育人才。」
香港政府近年揚言要積極推動創科發展,但人才、技術等方面不足仍是首要難題。港產AI「獨角獸」商湯科技香港公司總經理尚海龍表示,科技人才缺乏是各地創科企業所面對的難題,近年熱捧的區塊鏈、AI及生物科技等技術人才更是全球稀缺;公司雖留意到港府較着力研究如何吸納海外科技人才,但他認為,相關措施是欠缺長遠眼光,「單靠向外吸納永遠不會足夠,長遠一定要自己培育人才。」
科技教育宜自中學開始
尚海龍表示,香港創科發展起步較遲,問題根源在於教育未能追趕科技發展趨勢。他以AI為例,即使修讀相關學科的大學生,以至碩士生,他們對AI技術亦只有皮毛認知,「我們僱用這班畢業生,往往要再花幾年時間培訓他們成為技術人才。」他認為,科技教育應更普及化,如推前至中學便開始接觸基本知識。
商湯為本港少數成功的初創企業,前後經過5輪融資,合共取得逾16億美元(逾125億港元)的融資額,目前估值超過45億美元(逾353億港元)。尚海龍表示,外界普遍只關心初創公司的估值及融資額,對於公司的業務及技術突破,卻少有過問。
他提到,香港現有約2000多間初創企業,但失敗率高達九成,不少優秀概念因資金鏈斷裂而終止,「失敗個案中,有約三分一企業具備技術、執行力,甚至已取得IP專利,好可惜無法發展下去。」對於部分企業因欠缺落地場景,尚海龍提議港府可為初企提供應用場景,甚或帶頭優先採購香港創科企業的成果。他坦言,商湯大部分研發成果並非在港取得實踐,「Made in Hong Kong的成果,自己政府都不支持,是好奇怪。」
港市場細 須多出外找合作
尚海龍亦稱,香港部分初企視野不夠開放,發展時「不望神州」,只想對應香港市場,規模太細、缺乏完整生態,最終亦難長遠發展。他認為,初企應好好利用香港國際化的優勢,多點走出去找市場、找合作。商湯在香港以外,於內地、日本及新加坡等地都設有AI實驗室,上周更宣布在美國新澤西成立AI醫療實驗室。
尚海龍表示,公司成立至今,累計研發開支約十多億元人民幣,對比其他科技巨企,如Google每年研發開支約120億美元,他認為商湯的人才及研發資金仍有不足。而在不同地區設立實驗室,可因應各地優勢及產業作研發,實現人才互補,加上中國為全球最具潛力市場,相信未來發展可再加速。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商湯促政府培育自家人才 應帶頭採購香港製造 [/INST] 尚海龍指,「單靠向外吸納永遠不會足夠,長遠一定要自己培育人才。」
香港政府近年揚言要積極推動創科發展,但人才、技術等方面不足仍是首要難題。港產AI「獨角獸」商湯科技香港公司總經理尚海龍表示,科技人才缺乏是各地創科企業所面對的難題,近年熱捧的區塊鏈、AI及生物科技等技術人才更是全球稀缺;公司雖留意到港府較着力研究如何吸納海外科技人才,但他認為,相關措施是欠缺長遠眼光,「單靠向外吸納永遠不會足夠,長遠一定要自己培育人才。」
科技教育宜自中學開始
尚海龍表示,香港創科發展起步較遲,問題根源在於教育未能追趕科技發展趨勢。他以AI為例,即使修讀相關學科的大學生,以至碩士生,他們對AI技術亦只有皮毛認知,「我們僱用這班畢業生,往往要再花幾年時間培訓他們成為技術人才。」他認為,科技教育應更普及化,如推前至中學便開始接觸基本知識。
商湯為本港少數成功的初創企業,前後經過5輪融資,合共取得逾16億美元(逾125億港元)的融資額,目前估值超過45億美元(逾353億港元)。尚海龍表示,外界普遍只關心初創公司的估值及融資額,對於公司的業務及技術突破,卻少有過問。
他提到,香港現有約2000多間初創企業,但失敗率高達九成,不少優秀概念因資金鏈斷裂而終止,「失敗個案中,有約三分一企業具備技術、執行力,甚至已取得IP專利,好可惜無法發展下去。」對於部分企業因欠缺落地場景,尚海龍提議港府可為初企提供應用場景,甚或帶頭優先採購香港創科企業的成果。他坦言,商湯大部分研發成果並非在港取得實踐,「Made in Hong Kong的成果,自己政府都不支持,是好奇怪。」
港市場細 須多出外找合作
尚海龍亦稱,香港部分初企視野不夠開放,發展時「不望神州」,只想對應香港市場,規模太細、缺乏完整生態,最終亦難長遠發展。他認為,初企應好好利用香港國際化的優勢,多點走出去找市場、找合作。商湯在香港以外,於內地、日本及新加坡等地都設有AI實驗室,上周更宣布在美國新澤西成立AI醫療實驗室。
尚海龍表示,公司成立至今,累計研發開支約十多億元人民幣,對比其他科技巨企,如Google每年研發開支約120億美元,他認為商湯的人才及研發資金仍有不足。而在不同地區設立實驗室,可因應各地優勢及產業作研發,實現人才互補,加上中國為全球最具潛力市場,相信未來發展可再加速。 </s>
|
初創專才人脈擴展關鍵
|
鄧淑明認為,創人脈薄弱,不利籌措資金或擴展業務。
這幾年我經常擔任創科比賽評審或導師,接觸的年輕人不限於本地,也有不少來自內地。雖然各有賣點,但初生之犢的滿腔熱誠和衝勁則完全一致。
例如早前應邀參加由香港大學SPACE企業研究院和中國商業學院主辦的「港大講堂」論壇,主題是「中國模式─機遇與挑戰」。這次活動規模龐大,集合了來自北京、上海、成都、廣州、深圳、香港六地的千名校友,論壇在5日4夜的郵輪之旅中舉行,據大會指出,選擇郵輪是「因為海洋文化象徵勇敢、冒險向前的精神,是所有中國企業家都需要擁有的精神」。
我除了和論壇參與者交流有關人工智能和智慧城市的創新與實踐,如何為中國創造競爭優勢外,也聽到曾鈺成、陳冠中等知名校友的精闢觀點。我同時應邀為創科香港基金會(Hong Kong X Foundation)名為「X-Plan」的項目擔任導師。活動揀選20多家中港初創分別與不同導師面談,每家公司必須在15分鐘內介紹自己、講解面對的困難並尋求導師的建議。而我指導的幾家公司,發展階段各有不同,有重技術研發,也有重市場開拓。
譬如有公司結合智慧硬件、電腦視覺、機器學習,打造出一個無人機巡邏檢查平台,無人機起飛後可自主完成目標物的拍攝、問題診斷、回收與充電。運營了只有一年半,公司已與歐洲最大的無人機巡邏檢查公司合作,也和內地第二大的風機供應商進行試點合作,成績實在不錯;另一家技術型初創把視覺智能技術和深度學習運用於工業用機械人系統中,與「中國製造2025」的路向非常吻合。還有初創以人工智能、虛擬實境及遊戲,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公司想在推動科技教育的同時,弘揚中國傳統建築的「榫卯」技藝。一所公司則想到透過大數據分析求職者的潛能,以配對合適的工作。
每家公司各有特色,惟同樣認為「人」的因素是發展的主要樽頸。這裏所指的「人」,既代表公司的科研或市務人才不足,令業務裹足不前,也暗示初創人脈薄弱,不利籌措資金或擴展業務。
作為過來人,我也經歷過這些掙扎。如何拆解?篇幅關係,下次再談。
「港大講堂」論壇在5日4夜的郵輪之旅中舉行。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初創專才人脈擴展關鍵 [/INST] 鄧淑明認為,創人脈薄弱,不利籌措資金或擴展業務。
這幾年我經常擔任創科比賽評審或導師,接觸的年輕人不限於本地,也有不少來自內地。雖然各有賣點,但初生之犢的滿腔熱誠和衝勁則完全一致。
例如早前應邀參加由香港大學SPACE企業研究院和中國商業學院主辦的「港大講堂」論壇,主題是「中國模式─機遇與挑戰」。這次活動規模龐大,集合了來自北京、上海、成都、廣州、深圳、香港六地的千名校友,論壇在5日4夜的郵輪之旅中舉行,據大會指出,選擇郵輪是「因為海洋文化象徵勇敢、冒險向前的精神,是所有中國企業家都需要擁有的精神」。
我除了和論壇參與者交流有關人工智能和智慧城市的創新與實踐,如何為中國創造競爭優勢外,也聽到曾鈺成、陳冠中等知名校友的精闢觀點。我同時應邀為創科香港基金會(Hong Kong X Foundation)名為「X-Plan」的項目擔任導師。活動揀選20多家中港初創分別與不同導師面談,每家公司必須在15分鐘內介紹自己、講解面對的困難並尋求導師的建議。而我指導的幾家公司,發展階段各有不同,有重技術研發,也有重市場開拓。
譬如有公司結合智慧硬件、電腦視覺、機器學習,打造出一個無人機巡邏檢查平台,無人機起飛後可自主完成目標物的拍攝、問題診斷、回收與充電。運營了只有一年半,公司已與歐洲最大的無人機巡邏檢查公司合作,也和內地第二大的風機供應商進行試點合作,成績實在不錯;另一家技術型初創把視覺智能技術和深度學習運用於工業用機械人系統中,與「中國製造2025」的路向非常吻合。還有初創以人工智能、虛擬實境及遊戲,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公司想在推動科技教育的同時,弘揚中國傳統建築的「榫卯」技藝。一所公司則想到透過大數據分析求職者的潛能,以配對合適的工作。
每家公司各有特色,惟同樣認為「人」的因素是發展的主要樽頸。這裏所指的「人」,既代表公司的科研或市務人才不足,令業務裹足不前,也暗示初創人脈薄弱,不利籌措資金或擴展業務。
作為過來人,我也經歷過這些掙扎。如何拆解?篇幅關係,下次再談。
「港大講堂」論壇在5日4夜的郵輪之旅中舉行。 </s>
|
預言AI淘汰半數地產員工
|
施禮賢大膽預言,「現時房地產業一半人員職位功能,可能在未來5年內由機器與科技代替。」
近年互聯網科技顛覆各行業的模式及生態,人工智能(AI)等新技術冒起,甚至被視為有力逐步取代人手;從事傳統地產業的施禮賢也大膽預言,「現時房地產業一半人員職位功能,可能在未來5年內由機器與科技代替。」故要帶領公司團隊積極擁抱科技,學習創新的企業文化。
傳統地產業也可應用新科技,施禮賢提到近年屬下新設不少涉及科技的新職位,包括無人機操作員,而專研地理資訊系統(GIS)的測量員數目也大增;相反,一些傳統功能職位則會縮減,「在這個辦公室內,現時約50%人員,可能在5年內不會再發揮作用,要轉住其他崗位。」
管理層須了解千禧世代
他以地產租賃和銷售代理業務為例,「如果市場資訊(透過互聯網)變得更方便和值得信賴,代理商應該加入客戶服務人員的功能,照顧客戶,給予更親近、個性化的服務。」
隨着「千禧世代(millennials)」(1981年至1994年出生)接棒成為社會主要勞動力,工作模式逐步演變,帶動共享工作空間近年在全球興起。高力國際在灣仔中環廣場的辦公室,早前就裝修及重整,未來將會擁有共用辦公桌、開放辦公室等新設施。施禮賢稱:「新設計讓員工保持流動,負責投資業務的人可能坐在辦公室租賃部旁邊,這會產生交流、對話,新意念與變化。」
千禧世代在職場常受詬病,被指缺乏責任感、忠誠度低和懶惰;如何與這世代相處及交流成為很多企業上司的煩惱;施禮賢卻指出,不宜過於籠統地對一代人貼上標籤,應多加容納他們的特質,管理層要改變的是自己的心態。
施禮賢提到,有很多員工皆無地產業背景,因更希望公司團隊擁有不同角度和觀點去工作,「工作需要的地產知識,他們可以在這裏(公司)學到。」在合適環境下,「愛跳槽」的千禧世代也願意留効,「他們很多在這裏工作了5至10年呢」。
更多「周一人物」文章: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預言AI淘汰半數地產員工 [/INST] 施禮賢大膽預言,「現時房地產業一半人員職位功能,可能在未來5年內由機器與科技代替。」
近年互聯網科技顛覆各行業的模式及生態,人工智能(AI)等新技術冒起,甚至被視為有力逐步取代人手;從事傳統地產業的施禮賢也大膽預言,「現時房地產業一半人員職位功能,可能在未來5年內由機器與科技代替。」故要帶領公司團隊積極擁抱科技,學習創新的企業文化。
傳統地產業也可應用新科技,施禮賢提到近年屬下新設不少涉及科技的新職位,包括無人機操作員,而專研地理資訊系統(GIS)的測量員數目也大增;相反,一些傳統功能職位則會縮減,「在這個辦公室內,現時約50%人員,可能在5年內不會再發揮作用,要轉住其他崗位。」
管理層須了解千禧世代
他以地產租賃和銷售代理業務為例,「如果市場資訊(透過互聯網)變得更方便和值得信賴,代理商應該加入客戶服務人員的功能,照顧客戶,給予更親近、個性化的服務。」
隨着「千禧世代(millennials)」(1981年至1994年出生)接棒成為社會主要勞動力,工作模式逐步演變,帶動共享工作空間近年在全球興起。高力國際在灣仔中環廣場的辦公室,早前就裝修及重整,未來將會擁有共用辦公桌、開放辦公室等新設施。施禮賢稱:「新設計讓員工保持流動,負責投資業務的人可能坐在辦公室租賃部旁邊,這會產生交流、對話,新意念與變化。」
千禧世代在職場常受詬病,被指缺乏責任感、忠誠度低和懶惰;如何與這世代相處及交流成為很多企業上司的煩惱;施禮賢卻指出,不宜過於籠統地對一代人貼上標籤,應多加容納他們的特質,管理層要改變的是自己的心態。
施禮賢提到,有很多員工皆無地產業背景,因更希望公司團隊擁有不同角度和觀點去工作,「工作需要的地產知識,他們可以在這裏(公司)學到。」在合適環境下,「愛跳槽」的千禧世代也願意留効,「他們很多在這裏工作了5至10年呢」。
更多「周一人物」文章: </s>
|
AI醫療發展三大障礙
|
有報告指出,AI雖然潛力龐大,但短期內難以在醫療界廣泛運用。
顧問公司埃森哲(Accenture)估計,10個AI應用會在10年內為美國醫療界每年節省達1500億美元(1.177萬億港元)。
10個最有價值的AI應用中,首推機械手術助手。從手術前的病歴分析、手術時引導醫生,到之後歸納經驗改進技術,AI助手估計在2026年前可為醫療增值達400億美元。排第二和第三的AI應用是虛擬護士助手和改善行政流程,AI可分別減少200億和180億美元的營運成本。
人工智能(AI)會在未來十多二十年取代醫生、律師等專業人士的說法近年甚囂塵上,但理論歸理論,現實卻困阻重重。早前顧問公司麥肯錫在美國進行調查,發現醫療界對高新科技如機器學習態度非常審慎,僅有一兩成被訪者表示會考慮使用。報告指出,AI雖然潛力龐大,但短期內難以在醫療界廣泛運用。
醫護並非特別抗拒新科技,而是與該行業的獨特性有關。
首先,AI需要海量資料去學習,而蒐集分散在不同醫療機構的數據相當艱巨。兩年前香港正式推出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可是使用量仍然有待提高,現時雖然有逾73萬個病人登記,但每月透過系統取覽病人紀錄最多4萬次或大約5%,原因是參與機構以醫院為主,私家診所、化驗室等參與度不高,情況和美國類似,估計全美四分一醫院和四成以上的私家醫生沒有使用電子病歷系統,即使參加了也未必願意和其他機構分享資訊。AI因缺乏優質而大量的數據,無從學習。
其次,私隱問題惹人疑慮,這更是AI在醫療界發展的重大難題。英國官方的國民保健署(NHS)因為提供全面的免費醫療服務,所以擁有國民由出生到死亡的資料,數據量不成問題,因此政府寄望科技公司能以演算法,迅速找到癌病的早期患者。然而,公眾除了擔心私隱問題,對於私人公司以公眾數據牟利也有爭議。
第三,技術問題是另一阻礙。AI的演算法往往「黑箱作業」,雖然以歷史數據來看,它判斷力驚人,惟研究員自己也難以解釋斷症原委。那麼,病人如何放心把生命交託予AI?監管部門又如何預防電腦不當的診斷?有失誤時責任誰屬?
目前,AI的效用雖然已得到不少認可,但暫時人類受惠有限,要廣為造福人群,我們還要跨過不少障礙。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AI醫療發展三大障礙 [/INST] 有報告指出,AI雖然潛力龐大,但短期內難以在醫療界廣泛運用。
顧問公司埃森哲(Accenture)估計,10個AI應用會在10年內為美國醫療界每年節省達1500億美元(1.177萬億港元)。
10個最有價值的AI應用中,首推機械手術助手。從手術前的病歴分析、手術時引導醫生,到之後歸納經驗改進技術,AI助手估計在2026年前可為醫療增值達400億美元。排第二和第三的AI應用是虛擬護士助手和改善行政流程,AI可分別減少200億和180億美元的營運成本。
人工智能(AI)會在未來十多二十年取代醫生、律師等專業人士的說法近年甚囂塵上,但理論歸理論,現實卻困阻重重。早前顧問公司麥肯錫在美國進行調查,發現醫療界對高新科技如機器學習態度非常審慎,僅有一兩成被訪者表示會考慮使用。報告指出,AI雖然潛力龐大,但短期內難以在醫療界廣泛運用。
醫護並非特別抗拒新科技,而是與該行業的獨特性有關。
首先,AI需要海量資料去學習,而蒐集分散在不同醫療機構的數據相當艱巨。兩年前香港正式推出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可是使用量仍然有待提高,現時雖然有逾73萬個病人登記,但每月透過系統取覽病人紀錄最多4萬次或大約5%,原因是參與機構以醫院為主,私家診所、化驗室等參與度不高,情況和美國類似,估計全美四分一醫院和四成以上的私家醫生沒有使用電子病歷系統,即使參加了也未必願意和其他機構分享資訊。AI因缺乏優質而大量的數據,無從學習。
其次,私隱問題惹人疑慮,這更是AI在醫療界發展的重大難題。英國官方的國民保健署(NHS)因為提供全面的免費醫療服務,所以擁有國民由出生到死亡的資料,數據量不成問題,因此政府寄望科技公司能以演算法,迅速找到癌病的早期患者。然而,公眾除了擔心私隱問題,對於私人公司以公眾數據牟利也有爭議。
第三,技術問題是另一阻礙。AI的演算法往往「黑箱作業」,雖然以歷史數據來看,它判斷力驚人,惟研究員自己也難以解釋斷症原委。那麼,病人如何放心把生命交託予AI?監管部門又如何預防電腦不當的診斷?有失誤時責任誰屬?
目前,AI的效用雖然已得到不少認可,但暫時人類受惠有限,要廣為造福人群,我們還要跨過不少障礙。 </s>
|
平安好醫生夥Grab攻東南亞 11億向平保購萬家醫療
|
王濤強調,平安好醫生在收購萬家醫療後,未來會繼續物色提供人工智能創新技術的公司,以進行資本合作。
上市剛3個月的平安好醫生(01833)公布首份中期業績,同時宣布多項業務部署,包括與東南亞召車平台Grab組成合營公司,平安好醫生及Grab各持股70%及30%,合營註冊資本為2000萬美元(約1.57億港元),雙方會按比例出資,合營公司日後將透過移動平台,於東南亞從事包括在線醫療服務、消費型醫療服務、健康商城及健康管理等業務。另外,平安好醫生亦擬斥9.8億元(人民幣.下同),向大股東平保(02318)收購初級醫療機構增值服務商萬家醫療。
Grab客戶基礎成優勢
平安好醫生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濤認為,公司可透過與Grab的合作,推動東南亞健康管理及健康評測等服務,一舉進軍多個東南亞市場,因目前Grab已在東南亞多個國家如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擁有龐大客戶基礎,未來公司亦會在東南亞以外的海外市場,尋求合作空間,例如法國等。
另外,平安好醫生同時以總代價9.8億元(約11.35億港元)收購平保旗下的萬家醫療全部股權,以整合線上線下醫療資源,並為用戶設立中國最大基層家庭醫療服務平台。
萬家醫療主要為中國初級醫療機構提供技術增值服務,例如協助統一初級醫療機構的服務質量、提升經營效率等。王濤指出,萬家醫療優勢主要在於雲端醫療服務,旗下逾6萬家登記診所中,有3.7萬家已與雲端診所連接,將有利平安好醫生擴大連線診所的數目。
王濤認為,公司可透過與Grab的合作,一舉進軍多個東南亞市場。
中期虧損收窄 收入增倍半
平安好醫生截至6月底止,上半年虧損按年輕微收窄至4.44億元,去年同期蝕4.56億元;每股虧損0.5元,不派中期息。期內,收入按年大增1.5倍,至11.23億元,其中家庭醫生收入按年漲91.4%;健康商城收入按年勁升3.03倍;健康管理及互動則按年飆1.19倍。
王濤提到,今年上半年虧損已有所收窄,雖未確定何時扭虧,但隨着公司加強與平保及第三方企業的合作,每項業務均料可提升盈利能力,對未來收入及利潤增長有信心。
不過,該公司上半年毛利率按年大幅下跌14.2個百分點,至27.5%。首席財務官欣榮表示,主要是由於家庭醫生新產品「就醫360」初推出的收費策略較保守,以及增長最多的健康商城毛利率一貫較低。截至6月底,公司註冊用戶達2.28億人,較去年底升18.3%;6月份月活躍用戶達4860萬人,按年增50.9%。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平安好醫生夥Grab攻東南亞 11億向平保購萬家醫療 [/INST] 王濤強調,平安好醫生在收購萬家醫療後,未來會繼續物色提供人工智能創新技術的公司,以進行資本合作。
上市剛3個月的平安好醫生(01833)公布首份中期業績,同時宣布多項業務部署,包括與東南亞召車平台Grab組成合營公司,平安好醫生及Grab各持股70%及30%,合營註冊資本為2000萬美元(約1.57億港元),雙方會按比例出資,合營公司日後將透過移動平台,於東南亞從事包括在線醫療服務、消費型醫療服務、健康商城及健康管理等業務。另外,平安好醫生亦擬斥9.8億元(人民幣.下同),向大股東平保(02318)收購初級醫療機構增值服務商萬家醫療。
Grab客戶基礎成優勢
平安好醫生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濤認為,公司可透過與Grab的合作,推動東南亞健康管理及健康評測等服務,一舉進軍多個東南亞市場,因目前Grab已在東南亞多個國家如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擁有龐大客戶基礎,未來公司亦會在東南亞以外的海外市場,尋求合作空間,例如法國等。
另外,平安好醫生同時以總代價9.8億元(約11.35億港元)收購平保旗下的萬家醫療全部股權,以整合線上線下醫療資源,並為用戶設立中國最大基層家庭醫療服務平台。
萬家醫療主要為中國初級醫療機構提供技術增值服務,例如協助統一初級醫療機構的服務質量、提升經營效率等。王濤指出,萬家醫療優勢主要在於雲端醫療服務,旗下逾6萬家登記診所中,有3.7萬家已與雲端診所連接,將有利平安好醫生擴大連線診所的數目。
王濤認為,公司可透過與Grab的合作,一舉進軍多個東南亞市場。
中期虧損收窄 收入增倍半
平安好醫生截至6月底止,上半年虧損按年輕微收窄至4.44億元,去年同期蝕4.56億元;每股虧損0.5元,不派中期息。期內,收入按年大增1.5倍,至11.23億元,其中家庭醫生收入按年漲91.4%;健康商城收入按年勁升3.03倍;健康管理及互動則按年飆1.19倍。
王濤提到,今年上半年虧損已有所收窄,雖未確定何時扭虧,但隨着公司加強與平保及第三方企業的合作,每項業務均料可提升盈利能力,對未來收入及利潤增長有信心。
不過,該公司上半年毛利率按年大幅下跌14.2個百分點,至27.5%。首席財務官欣榮表示,主要是由於家庭醫生新產品「就醫360」初推出的收費策略較保守,以及增長最多的健康商城毛利率一貫較低。截至6月底,公司註冊用戶達2.28億人,較去年底升18.3%;6月份月活躍用戶達4860萬人,按年增50.9%。 </s>
|
DeepMind斷眼疾準過名醫 辨別50種病症 掃描分析僅數秒
|
DeepMind與倫敦Moorfields眼科聯合研究,在997個患者的眼睛掃描上作測試。
根據周一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期刊發表的初步研究報告,Google旗下附屬公司DeepMind的人工智能(AI)技術在診斷眼科疾病的判斷較一些知名眼科醫生更準確,而且能判斷超過50種眼疾,研究人員希望這項技術可以幫助確定需要緊急治療的患者,減少延誤。
DeepMind與倫敦Moorfields眼科聯合研究,在997個患者的眼睛掃描上作測試,DeepMind的AI技術在轉介眼科醫生的判斷上,比Moorfields的8名視網膜專家更準確,DeepMind技術的出錯率為5.5%,而8位專家的誤差比率在6.7%至24.1%之間。這項技術在急需治療的個案上,更是完全沒有出錯。
這項技術還可以馬上作出掃描分析,數秒內完成,有別於一般患者需要等上數天才能讓專科醫生完成圖像分析。Moorfields顧問眼科專家基恩(Pearse Keane)形容,研究結果令人震驚。這項AI技術可以分析3D視網膜掃描,找出50多種眼科疾病的徵兆,如青光眼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AI技術可分析3D視網膜掃描,找出50多種眼科疾病徵兆。
英國公院料3年內採用
AI開發了兩個神經網絡,一個神經網絡用來分析掃描,以識別患病區域,另一個則用來向臨床醫生做轉介,同時提供診斷建議。神經網絡是一種機器學習,可以發現模式,並利用大量數據作預測。
基恩表示,在研發時已經考慮到非常具體的實際應用,預期這個技術3年內可應用在英國的公營醫療系統NHS上。
DeepMind目前有一個可用於診斷腎病風險的應用程式,但被指對私隱保護不足。英國政府一個小組在6月曾提出如果NHS與DeepMind合作,該公司可能會利用所得資金和數據來實現壟斷性利潤。
DeepMind技術的出錯率為5.5%,這項技術在急需治療的個案上,更是完全沒有出錯。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DeepMind斷眼疾準過名醫 辨別50種病症 掃描分析僅數秒 [/INST] DeepMind與倫敦Moorfields眼科聯合研究,在997個患者的眼睛掃描上作測試。
根據周一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期刊發表的初步研究報告,Google旗下附屬公司DeepMind的人工智能(AI)技術在診斷眼科疾病的判斷較一些知名眼科醫生更準確,而且能判斷超過50種眼疾,研究人員希望這項技術可以幫助確定需要緊急治療的患者,減少延誤。
DeepMind與倫敦Moorfields眼科聯合研究,在997個患者的眼睛掃描上作測試,DeepMind的AI技術在轉介眼科醫生的判斷上,比Moorfields的8名視網膜專家更準確,DeepMind技術的出錯率為5.5%,而8位專家的誤差比率在6.7%至24.1%之間。這項技術在急需治療的個案上,更是完全沒有出錯。
這項技術還可以馬上作出掃描分析,數秒內完成,有別於一般患者需要等上數天才能讓專科醫生完成圖像分析。Moorfields顧問眼科專家基恩(Pearse Keane)形容,研究結果令人震驚。這項AI技術可以分析3D視網膜掃描,找出50多種眼科疾病的徵兆,如青光眼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AI技術可分析3D視網膜掃描,找出50多種眼科疾病徵兆。
英國公院料3年內採用
AI開發了兩個神經網絡,一個神經網絡用來分析掃描,以識別患病區域,另一個則用來向臨床醫生做轉介,同時提供診斷建議。神經網絡是一種機器學習,可以發現模式,並利用大量數據作預測。
基恩表示,在研發時已經考慮到非常具體的實際應用,預期這個技術3年內可應用在英國的公營醫療系統NHS上。
DeepMind目前有一個可用於診斷腎病風險的應用程式,但被指對私隱保護不足。英國政府一個小組在6月曾提出如果NHS與DeepMind合作,該公司可能會利用所得資金和數據來實現壟斷性利潤。
DeepMind技術的出錯率為5.5%,這項技術在急需治療的個案上,更是完全沒有出錯。 </s>
|
FiveAI自駕車倫敦路試 鋪路明年底推無人的士
|
FiveAI正式在倫敦地區開展路試,為明年推行自駕的士鋪路。
在無人自動駕駛車研發上,中美兩國全力推進,英國亦不敢怠慢。當地一間人工智能初創FiveAI宣布,在倫敦外圍測試自動駕駛汽車,期望以歐洲自家技術,與優步(Uber)及Waymo競爭,為明年底在倫敦推行自動的士服務鋪路。
收集數據10個月
據Business Insider網站報道,今次FiveAI將派出5輛自駕車,在倫敦外圍地區投入測試,用大約10個月時間收集地面數據;位於駕駛艙的司機會一直沿途候命,以應付各種突發情況。為方便路人識別,車隊採用天藍色設計,並強調其相機不會識別路人身份,符合歐盟的《一般數據保護條例》(GDPR)。
現時美國的Uber、Tesla及Google均積極開發無人自駕車系統,Uber更吸金逾10億美元準備發展。於2015年創辦的FiveAI於去年9月籌得A輪融資,金額為3500萬美元(約2.73億港元)。與大型美國公司相比,FiveAI手上資金相對較少。
FiveAI行政總裁Stan Boland稱,冀公司的自駕技術應用於不同車輛上。
FiveAI行政總裁Stan Boland接受訪問時坦言:「在歐洲,我們的城市始於中世紀時期,由村莊建造,設計複雜且密度高,居民的行為亦不同。我認為,在歐洲城市(推行自駕車),比美國城市困難得多。」FiveAI期望其自駕技術,可應用於不同車輛上,甚至授權予汽車生產商。
法日目標2020年應市
綜觀全球其他地區,均為推行自駕服務訂立明確的時間表。據《歐洲汽車新聞》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已任命高官專責制定相關政策,在國家層面推動無人自駕車,最快2020年起在街上行走。正在籌備東京奧運的日本,同樣以2020年為目標,在路上正式推出自駕車。
國家發展藍圖方面,中國各省、市級政府主管部門,自今年5月1日起,可以依照當地的情況,辦理自駕車路試工作。當局目標是2020年時,自駕車的行駛比率達到路上車輛的一半,並擬於2025年實現普及。
騰訊(00700)今年5月首獲網聯汽車路測牌,百度CEO李彥宏聲言,自駕車三五年後可上路。香港首部自駕汽車於去年7月在西九文化區園內試行,但上路未有確實日期。
車隊採用天藍色設計,在倫敦外圍地區投入測試,用大約10個月時間收集地面數據。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FiveAI自駕車倫敦路試 鋪路明年底推無人的士 [/INST] FiveAI正式在倫敦地區開展路試,為明年推行自駕的士鋪路。
在無人自動駕駛車研發上,中美兩國全力推進,英國亦不敢怠慢。當地一間人工智能初創FiveAI宣布,在倫敦外圍測試自動駕駛汽車,期望以歐洲自家技術,與優步(Uber)及Waymo競爭,為明年底在倫敦推行自動的士服務鋪路。
收集數據10個月
據Business Insider網站報道,今次FiveAI將派出5輛自駕車,在倫敦外圍地區投入測試,用大約10個月時間收集地面數據;位於駕駛艙的司機會一直沿途候命,以應付各種突發情況。為方便路人識別,車隊採用天藍色設計,並強調其相機不會識別路人身份,符合歐盟的《一般數據保護條例》(GDPR)。
現時美國的Uber、Tesla及Google均積極開發無人自駕車系統,Uber更吸金逾10億美元準備發展。於2015年創辦的FiveAI於去年9月籌得A輪融資,金額為3500萬美元(約2.73億港元)。與大型美國公司相比,FiveAI手上資金相對較少。
FiveAI行政總裁Stan Boland稱,冀公司的自駕技術應用於不同車輛上。
FiveAI行政總裁Stan Boland接受訪問時坦言:「在歐洲,我們的城市始於中世紀時期,由村莊建造,設計複雜且密度高,居民的行為亦不同。我認為,在歐洲城市(推行自駕車),比美國城市困難得多。」FiveAI期望其自駕技術,可應用於不同車輛上,甚至授權予汽車生產商。
法日目標2020年應市
綜觀全球其他地區,均為推行自駕服務訂立明確的時間表。據《歐洲汽車新聞》報道,法國總統馬克龍已任命高官專責制定相關政策,在國家層面推動無人自駕車,最快2020年起在街上行走。正在籌備東京奧運的日本,同樣以2020年為目標,在路上正式推出自駕車。
國家發展藍圖方面,中國各省、市級政府主管部門,自今年5月1日起,可以依照當地的情況,辦理自駕車路試工作。當局目標是2020年時,自駕車的行駛比率達到路上車輛的一半,並擬於2025年實現普及。
騰訊(00700)今年5月首獲網聯汽車路測牌,百度CEO李彥宏聲言,自駕車三五年後可上路。香港首部自駕汽車於去年7月在西九文化區園內試行,但上路未有確實日期。
車隊採用天藍色設計,在倫敦外圍地區投入測試,用大約10個月時間收集地面數據。 </s>
|
不拘一格培育多元人才
|
競爭力排首位的瑞士,其商業和法律、資訊科技,以及社會科學和新聞傳播人員最多。
今年西班牙IESE商學院的《智慧城市排名》,香港位居全球第九,在亞洲地區排第四。該商學院提到一個城市如何以自己的優勢定位,並以此規劃長遠策略,不但有利長治久安,也可以令城市再上一層樓。
例如丹麥的哥本哈根冀成為零碳排放的城市,並以2025年為目標;倫敦要做世界金融科技之都,它的沙箱、伊斯蘭金融有口皆碑;新加坡致力打造成智慧國家,當地的「智慧政府」是許多地方的學習對象。
香港又怎樣?過往數十年,外來人才令香港由小漁港蜕變成國際大都會,今天政府鋭意引入更多人才發展創科,然而要有利社會發展,人才多樣化其實甚為關鍵。
若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17年全球創新指數》中名列前茅的國家,再跟專業社交網站領英(LinkedIn)的全球人才「專業領域」分布比對,可得出有趣的結論。專業領域有(1)藝術和人文學科、(2)商業行政和法律、(3)教育、(4)工程、建築和製造、(5)醫療福利相關、(6)資訊科技、(7)自然科學和數學、(8)服務,以及(9)社會科學和新聞傳播等。
被指競爭力超群的首10個國家,譬如瑞士、荷蘭、美國等,在上述各個專業範疇人數都比較平均。競爭力排首位的瑞士,其商業和法律、資訊科技,以及社會科學和新聞傳播人員最多,但也不過分別佔總數的17%至18%,該國在九項專業領域中,五個範疇都各自只佔總數一至兩成,荷蘭情況也相近。這些國家亦不乏「冷門」人才,美國的藝術工作者達9%。相反,有些國家呈現某一類專業特別密集的情況,如烏拉圭有近四成人以資訊科技為專業,是多國中最高的,但全球創新排名不見突出。
為什麼?因為創科的重點在於新穎的意念,故此美國人工智能方面的頂尖學府,如麻省理工和史丹福大學,近年不約而同要求主修電腦科的學生同時修讀其他學科,如語文、音樂、經濟等,希望在交叉互動下擦出創意的火花。因此我近年倡議STEAM教育,即在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之外,也需加入增進人文素養的藝術,藉此培養學生的多元智能,促進想像力,有助突破框框。
香港一直以來的強項,除了法治、制度之外,正如馬雲所說,就是包容和開放的精神。要繼續鞏固這些優勢,教育是最佳的方法。因此我希望政府在引入科技專才的同時,不忘培育我們的新一代多方面發展,不拘一格,這才是長遠的致勝之道。
創科的重點在於新穎的意念,麻省理工在近年,均要求主修電腦科的學生,同時修讀其他學科。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不拘一格培育多元人才 [/INST] 競爭力排首位的瑞士,其商業和法律、資訊科技,以及社會科學和新聞傳播人員最多。
今年西班牙IESE商學院的《智慧城市排名》,香港位居全球第九,在亞洲地區排第四。該商學院提到一個城市如何以自己的優勢定位,並以此規劃長遠策略,不但有利長治久安,也可以令城市再上一層樓。
例如丹麥的哥本哈根冀成為零碳排放的城市,並以2025年為目標;倫敦要做世界金融科技之都,它的沙箱、伊斯蘭金融有口皆碑;新加坡致力打造成智慧國家,當地的「智慧政府」是許多地方的學習對象。
香港又怎樣?過往數十年,外來人才令香港由小漁港蜕變成國際大都會,今天政府鋭意引入更多人才發展創科,然而要有利社會發展,人才多樣化其實甚為關鍵。
若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17年全球創新指數》中名列前茅的國家,再跟專業社交網站領英(LinkedIn)的全球人才「專業領域」分布比對,可得出有趣的結論。專業領域有(1)藝術和人文學科、(2)商業行政和法律、(3)教育、(4)工程、建築和製造、(5)醫療福利相關、(6)資訊科技、(7)自然科學和數學、(8)服務,以及(9)社會科學和新聞傳播等。
被指競爭力超群的首10個國家,譬如瑞士、荷蘭、美國等,在上述各個專業範疇人數都比較平均。競爭力排首位的瑞士,其商業和法律、資訊科技,以及社會科學和新聞傳播人員最多,但也不過分別佔總數的17%至18%,該國在九項專業領域中,五個範疇都各自只佔總數一至兩成,荷蘭情況也相近。這些國家亦不乏「冷門」人才,美國的藝術工作者達9%。相反,有些國家呈現某一類專業特別密集的情況,如烏拉圭有近四成人以資訊科技為專業,是多國中最高的,但全球創新排名不見突出。
為什麼?因為創科的重點在於新穎的意念,故此美國人工智能方面的頂尖學府,如麻省理工和史丹福大學,近年不約而同要求主修電腦科的學生同時修讀其他學科,如語文、音樂、經濟等,希望在交叉互動下擦出創意的火花。因此我近年倡議STEAM教育,即在STEM(科學、科技、工程和數學)之外,也需加入增進人文素養的藝術,藉此培養學生的多元智能,促進想像力,有助突破框框。
香港一直以來的強項,除了法治、制度之外,正如馬雲所說,就是包容和開放的精神。要繼續鞏固這些優勢,教育是最佳的方法。因此我希望政府在引入科技專才的同時,不忘培育我們的新一代多方面發展,不拘一格,這才是長遠的致勝之道。
創科的重點在於新穎的意念,麻省理工在近年,均要求主修電腦科的學生,同時修讀其他學科。 </s>
|
教師智慧與人工智能
|
假如教師的工作就是想學生輸送訊息和資料,那麼教師就必然會被機器所替代。
上周提到上海劉京海校長開創的「學程包」,通過Apps,讓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文內提到這是從「以教為主」轉化為「以學為主」的重要過程:趨向學生學習的個別化,充分運用教師的智慧,而且可以掌握數據而細微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但又指出,教師需要與科技人員緊密合作,也同時要進一步掌握科技。其中一個訊息,是教師比以前更重要了,而不是被取代了。
機器智能 替代教師?
這裏且繼續探討一下最後這個命題:科技是否會取代教師?這是一個全世界都關注的命題。說關注,那是中性的,因為不知道人們是帶着正面的心情而期待,還是帶着負面的心情而擔憂;又或者兩者都不是。這牽涉到:什麼是教師的智慧?
機器人、人工智能的討論鋪天蓋地而來。一方面聽到的是有多少工作職位將會被機器替代而消失。聽說美國的律師與會計師行業,都認定很多基本的工序會被機器替代,因此甚至有認為整個行業會面臨消失。大數據的來臨,甚至令醫院都會受到挑戰。理由是,只需要有了大數據,病人很容易根據個人數據就能得到診斷、得到治療方案;例如據說日本已經有了利用大數據診治早期胃癌的例子。
於是有人推斷,教師的工作,必將被機器人所替代。認真一點的,會說:假如教師的工作就是想學生輸送訊息和資料,那麼教師就必然會被機器所替代。上周關於「學程包」的介紹,觸及了一個基本的問題:教師的功能是什麼?
上周介紹的「學程包」,是根據教師的特點和風格,「度身訂造」的。筆者以為,就像目前的ppt一樣,是跟隨個別教師的;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學程包」。而不是一般想像,根據學生學習過程的大數據,弄成一個巨型的App,理論上可以適合任何學生的學習;學生就在這大數據的海洋中,完成自己的學習。教師於是退居幕後,只做設計。
假如是後者,大數據與機器就能夠代替教師。而且,教師的腦,按數據的量和運轉速度,會愈來愈比不上電腦。但是,在與劉京海校長的談話中,他提到「教學不只是有科學的規律,還有藝術的規律」。也許藝術部分,不應該叫「規律」,但是的確有硬性規律以外的東西,不是機器可以輕易捕捉的。
全世界的教師,其實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學理念和方法。在不習慣教師互相溝通的社會,教師進課堂第一件事就是把門關上,成為自己的「獨有天地」。香港在1970年代以前,也大概如此。現在,教師的互相溝通、分享經驗、共享資料,在香港已是教育界的常態,已經是一種文化。在中國內地,教師有組織的「教研」,已經是學校體系結構的一部分,在國際上頗為突出。教學可以說一開始就是群體運作。但是最後,在課堂上,還是每一位教師按照自己的特點,發揮自己的長處;同樣的教案,都會有不同的演繹;不同的學生,也需要有不同的教學策略。
共享互通 各自精采!
因此,上海的「學程包」,按照教師的個別特點「度身訂造」,是符合實際的,是真正發揮了教師的優勢。但又說明,「學程包」的科技,是增潤了教師的教學(學習個別化、學生主動性、跟蹤學習過程),因而學習過程更加細緻了。而不是把學習過程程式化,教師的角色就逐漸變得可有可無。相反,對教師的要求更加高了。但這又帶出另外一個問題。教師可以有自己的理念和方法,對同樣的內容和不同的學生,可以有自己的處理辦法。但是要所有的前線教師都能夠把自己的教學經驗,加以總結、分析,而且足夠讓科技人員能夠據此設計Apps,這中間也許有不少的難度。
人工智能的討論鋪天蓋地而來,一方面聽到的是有多少工作職位,將會被機器替代而消失,教師的功能又是什麼?
細問之下,原來那些Apps設計和開發的過程一點都不簡單,分3個步驟。第一步,前線教師與公認有經驗的教師(一般是教研員、特級教師)共同針對一個主題,探討學生的學習過程和需求,提出一個初步想法,工程師根據初步想法設計開發第一版。第二步,讓前線教師試用,發現問題,修改產生第二版。然後由教師在學生中試用,再次修改完成第三稿。第三稿大致就是成品了。
但那還不是故事的終點。有些Apps,在一所學校用了,有其他學校覺得需要修改的;技術人員就按照需求修改。因此,同一個課,其實已經出了很多版本,放在雲平台上;其他學校就可以有較多的選擇。因此,雖然還沒有做到像ppt一樣,每位教師可以自己在案頭操作,但是已經有了許多按教師特點和學校特殊需要塑造的Apps,供教師選擇或修改。技術人員告訴筆者,他們也在盡量地開發「教師友好」的技術,讓教師可以自行製作和修改。也的確有教師開始嘗試自己製作適合自己的Apps。碰到較為複雜的設計,才需要技術人員幫助。
與ppt,不一樣,做ppt的時候,想得比較多的是「我怎麼教」;做Apps的時候,滿腦子是「學生怎麼學」。
這裏其實對於學習,提出了3個層次。最基本是學生個人的學習,需要發揮他們自己的「學習智慧」;上一層是前線教師由教學得到的、關於一群學生學習的智慧;最上層是「特級教師」——公認有豐富經驗的教師——他們是累積了許多年、不同場合的、對學生學習的理解和研究,這是少數教師才有的智慧。
如此,則一個「學程包」的成功,凝結着3層的智慧,而由工程師把它們作Apps的演繹。沒有這些智慧,設計出來的科技,不會得來真正的學習。
教師智慧 先決條件?
這在筆者心目中引起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中國教師的「教研」,是世界出名的。教學研究,基本上是教師的專業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教學的前提。也因此中國內地教師上課的節數很少,而花很多時間做教研。這在其他教育體系,是極為少有的。在其他地方,近年也有所謂「教課研究」(Lesson Study),但是其規模、深度、延續性,與中國的教研體系,無法相比。
也因此,中國有「名師」這個概念,主要是「教書很有辦法」,筆者聽過不少這些有經驗的教師的精采授課。就是說,有那麼一批教師,他們身上凝結了教學的深厚經驗;而且這是教育體系結構的一部分。這在其他教育體系,也是極少。比如說,讀者也許看過不少美國教師奮鬥的故事,這些都是有心的教師,但是極少介紹他們的教學法。
延伸下去,假如要學上海「學程包」這種經驗,是否有這麼一些深厚的學生學習的智慧,是一個先決條件。沒有這個先決條件,就會弄出不切實際的科學技術,反而容易破壞了教學的生態,也會違反學習的規律。
第二個問題:我們常常說「教少些、學多些」(新加坡、北京都有人提過),筆者毫不懷疑其中的真理,把「教」充塞了學校的環境,學生就沒有了主動學習空間,沒有了學會學習的機會。但是,學生的智慧到底是源於個人,終於個人的。靠他們個人自身的力量,就能夠煥發出學習的智慧?於是在筆者腦海中,盤旋着一個問號:到底教師的智慧是什麼?「教」與「學」,到底是怎樣的一個關係?教師的智慧,與學生的學習,又是怎樣的一個關係?
更多程介明文章: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教師智慧與人工智能 [/INST] 假如教師的工作就是想學生輸送訊息和資料,那麼教師就必然會被機器所替代。
上周提到上海劉京海校長開創的「學程包」,通過Apps,讓學生成為主動的學習者。文內提到這是從「以教為主」轉化為「以學為主」的重要過程:趨向學生學習的個別化,充分運用教師的智慧,而且可以掌握數據而細微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但又指出,教師需要與科技人員緊密合作,也同時要進一步掌握科技。其中一個訊息,是教師比以前更重要了,而不是被取代了。
機器智能 替代教師?
這裏且繼續探討一下最後這個命題:科技是否會取代教師?這是一個全世界都關注的命題。說關注,那是中性的,因為不知道人們是帶着正面的心情而期待,還是帶着負面的心情而擔憂;又或者兩者都不是。這牽涉到:什麼是教師的智慧?
機器人、人工智能的討論鋪天蓋地而來。一方面聽到的是有多少工作職位將會被機器替代而消失。聽說美國的律師與會計師行業,都認定很多基本的工序會被機器替代,因此甚至有認為整個行業會面臨消失。大數據的來臨,甚至令醫院都會受到挑戰。理由是,只需要有了大數據,病人很容易根據個人數據就能得到診斷、得到治療方案;例如據說日本已經有了利用大數據診治早期胃癌的例子。
於是有人推斷,教師的工作,必將被機器人所替代。認真一點的,會說:假如教師的工作就是想學生輸送訊息和資料,那麼教師就必然會被機器所替代。上周關於「學程包」的介紹,觸及了一個基本的問題:教師的功能是什麼?
上周介紹的「學程包」,是根據教師的特點和風格,「度身訂造」的。筆者以為,就像目前的ppt一樣,是跟隨個別教師的;不同的教師會有不同的「學程包」。而不是一般想像,根據學生學習過程的大數據,弄成一個巨型的App,理論上可以適合任何學生的學習;學生就在這大數據的海洋中,完成自己的學習。教師於是退居幕後,只做設計。
假如是後者,大數據與機器就能夠代替教師。而且,教師的腦,按數據的量和運轉速度,會愈來愈比不上電腦。但是,在與劉京海校長的談話中,他提到「教學不只是有科學的規律,還有藝術的規律」。也許藝術部分,不應該叫「規律」,但是的確有硬性規律以外的東西,不是機器可以輕易捕捉的。
全世界的教師,其實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學理念和方法。在不習慣教師互相溝通的社會,教師進課堂第一件事就是把門關上,成為自己的「獨有天地」。香港在1970年代以前,也大概如此。現在,教師的互相溝通、分享經驗、共享資料,在香港已是教育界的常態,已經是一種文化。在中國內地,教師有組織的「教研」,已經是學校體系結構的一部分,在國際上頗為突出。教學可以說一開始就是群體運作。但是最後,在課堂上,還是每一位教師按照自己的特點,發揮自己的長處;同樣的教案,都會有不同的演繹;不同的學生,也需要有不同的教學策略。
共享互通 各自精采!
因此,上海的「學程包」,按照教師的個別特點「度身訂造」,是符合實際的,是真正發揮了教師的優勢。但又說明,「學程包」的科技,是增潤了教師的教學(學習個別化、學生主動性、跟蹤學習過程),因而學習過程更加細緻了。而不是把學習過程程式化,教師的角色就逐漸變得可有可無。相反,對教師的要求更加高了。但這又帶出另外一個問題。教師可以有自己的理念和方法,對同樣的內容和不同的學生,可以有自己的處理辦法。但是要所有的前線教師都能夠把自己的教學經驗,加以總結、分析,而且足夠讓科技人員能夠據此設計Apps,這中間也許有不少的難度。
人工智能的討論鋪天蓋地而來,一方面聽到的是有多少工作職位,將會被機器替代而消失,教師的功能又是什麼?
細問之下,原來那些Apps設計和開發的過程一點都不簡單,分3個步驟。第一步,前線教師與公認有經驗的教師(一般是教研員、特級教師)共同針對一個主題,探討學生的學習過程和需求,提出一個初步想法,工程師根據初步想法設計開發第一版。第二步,讓前線教師試用,發現問題,修改產生第二版。然後由教師在學生中試用,再次修改完成第三稿。第三稿大致就是成品了。
但那還不是故事的終點。有些Apps,在一所學校用了,有其他學校覺得需要修改的;技術人員就按照需求修改。因此,同一個課,其實已經出了很多版本,放在雲平台上;其他學校就可以有較多的選擇。因此,雖然還沒有做到像ppt一樣,每位教師可以自己在案頭操作,但是已經有了許多按教師特點和學校特殊需要塑造的Apps,供教師選擇或修改。技術人員告訴筆者,他們也在盡量地開發「教師友好」的技術,讓教師可以自行製作和修改。也的確有教師開始嘗試自己製作適合自己的Apps。碰到較為複雜的設計,才需要技術人員幫助。
與ppt,不一樣,做ppt的時候,想得比較多的是「我怎麼教」;做Apps的時候,滿腦子是「學生怎麼學」。
這裏其實對於學習,提出了3個層次。最基本是學生個人的學習,需要發揮他們自己的「學習智慧」;上一層是前線教師由教學得到的、關於一群學生學習的智慧;最上層是「特級教師」——公認有豐富經驗的教師——他們是累積了許多年、不同場合的、對學生學習的理解和研究,這是少數教師才有的智慧。
如此,則一個「學程包」的成功,凝結着3層的智慧,而由工程師把它們作Apps的演繹。沒有這些智慧,設計出來的科技,不會得來真正的學習。
教師智慧 先決條件?
這在筆者心目中引起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中國教師的「教研」,是世界出名的。教學研究,基本上是教師的專業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教學的前提。也因此中國內地教師上課的節數很少,而花很多時間做教研。這在其他教育體系,是極為少有的。在其他地方,近年也有所謂「教課研究」(Lesson Study),但是其規模、深度、延續性,與中國的教研體系,無法相比。
也因此,中國有「名師」這個概念,主要是「教書很有辦法」,筆者聽過不少這些有經驗的教師的精采授課。就是說,有那麼一批教師,他們身上凝結了教學的深厚經驗;而且這是教育體系結構的一部分。這在其他教育體系,也是極少。比如說,讀者也許看過不少美國教師奮鬥的故事,這些都是有心的教師,但是極少介紹他們的教學法。
延伸下去,假如要學上海「學程包」這種經驗,是否有這麼一些深厚的學生學習的智慧,是一個先決條件。沒有這個先決條件,就會弄出不切實際的科學技術,反而容易破壞了教學的生態,也會違反學習的規律。
第二個問題:我們常常說「教少些、學多些」(新加坡、北京都有人提過),筆者毫不懷疑其中的真理,把「教」充塞了學校的環境,學生就沒有了主動學習空間,沒有了學會學習的機會。但是,學生的智慧到底是源於個人,終於個人的。靠他們個人自身的力量,就能夠煥發出學習的智慧?於是在筆者腦海中,盤旋着一個問號:到底教師的智慧是什麼?「教」與「學」,到底是怎樣的一個關係?教師的智慧,與學生的學習,又是怎樣的一個關係?
更多程介明文章: </s>
|
企業生存須清楚定位
|
放手讓員工探索,才能孕育出更多意念和發明。
商業世界從來沒有永遠贏家,跟不上時代轉型最終被甩在後頭甚至黯然離場的企業比比皆是。上周和讀者分享Wired雜誌的英國總編輯David Rowan提出的七大「錦囊」,今天繼續談餘下的四個建議,看看可否讓企業重新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
讓員工盡情發展所長 (Empower your talent)是Rowan提出的第四點建議。能夠將員工所長發揚光大的最佳例子,當然要數Google神秘實驗室X,其成立目的就是為了讓員工將任何天馬行空的想像付諸實行,市值接近1000億美元的無人自動駕駛車公司Waymo便是在此「出世」。要知道在21世紀,創業精神是企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放手讓員工探索和走出comfort zone,即使失敗也沒有關係的態度,才能孕育出更多意念和發明。
他提出的第五點是「跟着數據走」(Follow the data)。從Facebook、Google及中國電子商貿快速發展,已知現今世代是「得數據者得天下」。當數據成為每個行業發展的基礎,現時慣用的marketing理論或財務模型很快便會過時。多國政府及企業已就此趨勢加緊應對,如新加坡政府便積極訓練員工拋棄舊思維,以數據制訂未來政策的實施方向。
這引申出第六個建議「找到自己的盲點」(Find your blind spot),人們通常很容易忽略自己的盲點,當我與年輕人交談時,對這一點尤其感受良多。老實說,不少年輕人都固執得令人訝異,又以年輕優秀的創業者或企業家最為普遍。然而,沒有充分收集分析數據了解市場,便侃侃而談自己各項「偉論」,對初創公司而言絕對是高風險低回報的行為,更可能是公司日後的死因。
Rowan提出的最後一點是企業應該「跨過界」,進入不同領域碰撞出火花(Enable collision),因為跨界發展遠比起閉門造車更能發揮公司的潛力。不久的將來,機器人做手術、人工智能(AI)幫助學習、按數據指導交通、以eLogistic處理剩餘食物,甚至利用網絡來扶貧等,跨界的交叉合作模式將愈來愈多。Steven Jobs在2007年發表世界第一部iPhone,當時沒有人會想到一部智能電話會改變世界,更想不到在11年後,美國蘋果公司的市值突破一萬億美元,成為首家達成這個里程碑的上市公司。世界改變的步伐愈來愈快,企業必須認清自己未來方向和定位,方能繼續生存和邁向成功。
現時不少人年輕人,在沒有充分分析數據下就作出偉論,容易忽略自己的盲點。
(二之二)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企業生存須清楚定位 [/INST] 放手讓員工探索,才能孕育出更多意念和發明。
商業世界從來沒有永遠贏家,跟不上時代轉型最終被甩在後頭甚至黯然離場的企業比比皆是。上周和讀者分享Wired雜誌的英國總編輯David Rowan提出的七大「錦囊」,今天繼續談餘下的四個建議,看看可否讓企業重新思考未來的發展方向。
讓員工盡情發展所長 (Empower your talent)是Rowan提出的第四點建議。能夠將員工所長發揚光大的最佳例子,當然要數Google神秘實驗室X,其成立目的就是為了讓員工將任何天馬行空的想像付諸實行,市值接近1000億美元的無人自動駕駛車公司Waymo便是在此「出世」。要知道在21世紀,創業精神是企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放手讓員工探索和走出comfort zone,即使失敗也沒有關係的態度,才能孕育出更多意念和發明。
他提出的第五點是「跟着數據走」(Follow the data)。從Facebook、Google及中國電子商貿快速發展,已知現今世代是「得數據者得天下」。當數據成為每個行業發展的基礎,現時慣用的marketing理論或財務模型很快便會過時。多國政府及企業已就此趨勢加緊應對,如新加坡政府便積極訓練員工拋棄舊思維,以數據制訂未來政策的實施方向。
這引申出第六個建議「找到自己的盲點」(Find your blind spot),人們通常很容易忽略自己的盲點,當我與年輕人交談時,對這一點尤其感受良多。老實說,不少年輕人都固執得令人訝異,又以年輕優秀的創業者或企業家最為普遍。然而,沒有充分收集分析數據了解市場,便侃侃而談自己各項「偉論」,對初創公司而言絕對是高風險低回報的行為,更可能是公司日後的死因。
Rowan提出的最後一點是企業應該「跨過界」,進入不同領域碰撞出火花(Enable collision),因為跨界發展遠比起閉門造車更能發揮公司的潛力。不久的將來,機器人做手術、人工智能(AI)幫助學習、按數據指導交通、以eLogistic處理剩餘食物,甚至利用網絡來扶貧等,跨界的交叉合作模式將愈來愈多。Steven Jobs在2007年發表世界第一部iPhone,當時沒有人會想到一部智能電話會改變世界,更想不到在11年後,美國蘋果公司的市值突破一萬億美元,成為首家達成這個里程碑的上市公司。世界改變的步伐愈來愈快,企業必須認清自己未來方向和定位,方能繼續生存和邁向成功。
現時不少人年輕人,在沒有充分分析數據下就作出偉論,容易忽略自己的盲點。
(二之二) </s>
|
澳谷吸2886萬 年內推機械人
|
「澳谷智能」將投資中國南部的機器人研發中心,計劃於本年內推出首台商用機械人。
香港科技園科技創業培育公司「澳谷智能」(August Robotics),於今年6月種子輪融資中,獲注370萬美元(約2886萬港元)。本輪融資由Blackbird Ventures創投領投,澳洲科技公司Atlassian聯合創辦人Mike Cannon-Brookes(經其私人公司Grok Ventures投資)、資深風險投資家Roger Allen及知名商人John Wylie跟投。該公司將運用此輪融資,投入中國南部的機械人研發中心,計劃於本年內推出首台商用機械人。
來自澳洲 看中香港地理優勢
澳谷智能創辦人Alex Wyatt來自澳洲,曾獲選為牛津大學「羅德學人」(Rhodes Scholars),其公司於2017年落戶香港科學園,並加入「科技創業培育計劃」,透過其支援與商界夥伴及投資者聯繫,開拓中國內地市場。
Alex Wyatt直言,計劃為其初創公司提供莫大支持。他又說,香港作為亞洲區域中心,與國際市場緊密接軌,不但擁有獨特地理優勢,亦毗鄰硬件及電子零件供應鏈,為其業務發展的理想基地。
香港科技園首席科技總監戴紹龍表示,現時人工智能(AI)及機械人技術潛力無限,亦是科技園重點支援及發展的範疇之一。澳谷智能取得之成果,再次印證本港對AI及機械人技術領域的支援。
澳谷智能成立於2016年,總部設於香港,為一家純高科技創新企業,致力透過機械人與人類共同協作,實現企業流程高度自動化。其研發中心位於中國南方,專門機械人系列將分銷全球,主要市場包括西歐、北美及亞太地區。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澳谷吸2886萬 年內推機械人 [/INST] 「澳谷智能」將投資中國南部的機器人研發中心,計劃於本年內推出首台商用機械人。
香港科技園科技創業培育公司「澳谷智能」(August Robotics),於今年6月種子輪融資中,獲注370萬美元(約2886萬港元)。本輪融資由Blackbird Ventures創投領投,澳洲科技公司Atlassian聯合創辦人Mike Cannon-Brookes(經其私人公司Grok Ventures投資)、資深風險投資家Roger Allen及知名商人John Wylie跟投。該公司將運用此輪融資,投入中國南部的機械人研發中心,計劃於本年內推出首台商用機械人。
來自澳洲 看中香港地理優勢
澳谷智能創辦人Alex Wyatt來自澳洲,曾獲選為牛津大學「羅德學人」(Rhodes Scholars),其公司於2017年落戶香港科學園,並加入「科技創業培育計劃」,透過其支援與商界夥伴及投資者聯繫,開拓中國內地市場。
Alex Wyatt直言,計劃為其初創公司提供莫大支持。他又說,香港作為亞洲區域中心,與國際市場緊密接軌,不但擁有獨特地理優勢,亦毗鄰硬件及電子零件供應鏈,為其業務發展的理想基地。
香港科技園首席科技總監戴紹龍表示,現時人工智能(AI)及機械人技術潛力無限,亦是科技園重點支援及發展的範疇之一。澳谷智能取得之成果,再次印證本港對AI及機械人技術領域的支援。
澳谷智能成立於2016年,總部設於香港,為一家純高科技創新企業,致力透過機械人與人類共同協作,實現企業流程高度自動化。其研發中心位於中國南方,專門機械人系列將分銷全球,主要市場包括西歐、北美及亞太地區。 </s>
|
AI解決方案商AnyMind 收購港企 Acqua Media
|
繼去年收購FourM媒體管理諮詢公司後,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公司AnyMind Group宣布收購程序化廣告公司平台Acqua Media,為旗下子公司AdAsia Holdings鞏固了在香港、北京、台灣、悉尼等地區的市場佔有率,但實際作價未有透露。Acqua Media 的創辦人錢鵬,將會以香港區總經理身份加入AnyMind Group。
錢鵬曾在CommercialAsia.com、PCCW、SAS 及Yahoo 擔任多個職位,他將會加入AnyMind Group 的管理團隊,並兼任AnyMind Group 旗下子公司AdAsia Holdings的Publisher Engagement 區域董事,領導公司在香港、台灣、內地及澳洲的媒體供應商平台業務。Acqua Media 旗下的員工,將全部併入AnyMind Group。
成立於2013年的Acqua Media,專注於程序化廣告供應方技術及優化服務,每月為網絡媒體及應用程式開發商等客戶群創造平均83億的曝光率,其影響力覆蓋香港、內地、台灣、澳洲等地逾252個網站媒體平台。錢鵬坦言,是次合作為公司帶來更強的業務拓展能力,透過人工智能技術,打入過往難以開拓的高增長領域,為此深感興奮。
AnyMind Group創始於2018年,為AdAsia Holdings、TalentMind 及CastingAsia 的母公司,致力為各行業提供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現於全球擁有逾300名員工。旗下子公司AdAsia Holdings為AnyMind Group前身,於2016年成立,為廣告商及媒體發佈商提供網絡廣告、廣告收益最佳化的綜合解決方案、市場推廣策略等服務。
AnyMind Group 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十河宏輔(Kosuke Sogo)表示,收購為公司帶來更可觀收益,同時為Acqua Media增強客戶發展潛力,期望旗下子公司能於2019年前達到每月300億曝光率的目標。
AdAsia Holdings 於2016年4月創辦,屬於 AnyMind Group 的子公司,為廣告商及媒體發布商提供市場推廣策略、網站優化等諮詢服務。
Acqua Media 旗下的員工,將全部併入AnyMind Group。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AI解決方案商AnyMind 收購港企 Acqua Media [/INST] 繼去年收購FourM媒體管理諮詢公司後,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公司AnyMind Group宣布收購程序化廣告公司平台Acqua Media,為旗下子公司AdAsia Holdings鞏固了在香港、北京、台灣、悉尼等地區的市場佔有率,但實際作價未有透露。Acqua Media 的創辦人錢鵬,將會以香港區總經理身份加入AnyMind Group。
錢鵬曾在CommercialAsia.com、PCCW、SAS 及Yahoo 擔任多個職位,他將會加入AnyMind Group 的管理團隊,並兼任AnyMind Group 旗下子公司AdAsia Holdings的Publisher Engagement 區域董事,領導公司在香港、台灣、內地及澳洲的媒體供應商平台業務。Acqua Media 旗下的員工,將全部併入AnyMind Group。
成立於2013年的Acqua Media,專注於程序化廣告供應方技術及優化服務,每月為網絡媒體及應用程式開發商等客戶群創造平均83億的曝光率,其影響力覆蓋香港、內地、台灣、澳洲等地逾252個網站媒體平台。錢鵬坦言,是次合作為公司帶來更強的業務拓展能力,透過人工智能技術,打入過往難以開拓的高增長領域,為此深感興奮。
AnyMind Group創始於2018年,為AdAsia Holdings、TalentMind 及CastingAsia 的母公司,致力為各行業提供人工智能解決方案,現於全球擁有逾300名員工。旗下子公司AdAsia Holdings為AnyMind Group前身,於2016年成立,為廣告商及媒體發佈商提供網絡廣告、廣告收益最佳化的綜合解決方案、市場推廣策略等服務。
AnyMind Group 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十河宏輔(Kosuke Sogo)表示,收購為公司帶來更可觀收益,同時為Acqua Media增強客戶發展潛力,期望旗下子公司能於2019年前達到每月300億曝光率的目標。
AdAsia Holdings 於2016年4月創辦,屬於 AnyMind Group 的子公司,為廣告商及媒體發布商提供市場推廣策略、網站優化等諮詢服務。
Acqua Media 旗下的員工,將全部併入AnyMind Group。 </s>
|
數據中台服務對象廣泛
|
為了促進中台效率,阿里巴巴內部建立了數據公共層。
簡單地看,數據中台有點像一條生產流水線,從原始數據收集,到提煉成穩定的生產材料。在這過程中,需要有一套生產管理流程體系,用以保證數據品質、時效性、一致性等關鍵點。數據中台隨着數據生命周期的各階段(產生、存儲、增強、使用、傳輸、共用共創、更新、銷毀等)而建立,服務的對象可以是IT研發者、數據科學專家、產品經理、分析師、決策管理者等。
不過,上述比喻其實不無漏洞,起碼忽略了3點:一、數據可被無限次使用所衍生的迴圈;二、把多源異構的數據組合起來(有人叫作Stitch)的難度及品質問題;三、當業務發生變化時,平台的柔性適應力。
加快生產 減重複性
為了促進中台效率,阿里巴巴內部建立了數據公共層,首先是對於線上及離線的數據按交叉使用量、緊缺風險等進行盤點,基於現況及未來需要作中長期戰略規劃。這裏滙聚了阿里內部共用得最頻繁或者最關鍵的數據,這些資源有如生產中所需要的半成品,可以加快生產速度及減低重複性。公共層作為中台的一部分,積累了集團最關鍵的數據資源,同時也是最具備柔性及品質保障的主數據。
一切數據都是因應業務目標驅動而形成,產生於業務且又服務於業務。數據生產過程中極其重要的一類數據,被稱為中繼數據,又叫數據中的數據。對中繼數據管理得當,就可以讓數據在生產過程變得更精準、穩定及可被追溯。中繼數據管理須記錄生產過程中各項數據因素,包括生命周期、調度情況、品質保障、安全監控、數據字典、數據血緣關係等。中繼數據是數據中台的精髓,有利於數據在生命周期中的監督、成本管理或分攤、追蹤數據價值。因此,一般數據中台的價值體現可以根據數據開發能否化繁為簡作為考核,進一步理解就是數據反覆運算同步的效率。
數據中台賦能改革.三之二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數據中台服務對象廣泛 [/INST] 為了促進中台效率,阿里巴巴內部建立了數據公共層。
簡單地看,數據中台有點像一條生產流水線,從原始數據收集,到提煉成穩定的生產材料。在這過程中,需要有一套生產管理流程體系,用以保證數據品質、時效性、一致性等關鍵點。數據中台隨着數據生命周期的各階段(產生、存儲、增強、使用、傳輸、共用共創、更新、銷毀等)而建立,服務的對象可以是IT研發者、數據科學專家、產品經理、分析師、決策管理者等。
不過,上述比喻其實不無漏洞,起碼忽略了3點:一、數據可被無限次使用所衍生的迴圈;二、把多源異構的數據組合起來(有人叫作Stitch)的難度及品質問題;三、當業務發生變化時,平台的柔性適應力。
加快生產 減重複性
為了促進中台效率,阿里巴巴內部建立了數據公共層,首先是對於線上及離線的數據按交叉使用量、緊缺風險等進行盤點,基於現況及未來需要作中長期戰略規劃。這裏滙聚了阿里內部共用得最頻繁或者最關鍵的數據,這些資源有如生產中所需要的半成品,可以加快生產速度及減低重複性。公共層作為中台的一部分,積累了集團最關鍵的數據資源,同時也是最具備柔性及品質保障的主數據。
一切數據都是因應業務目標驅動而形成,產生於業務且又服務於業務。數據生產過程中極其重要的一類數據,被稱為中繼數據,又叫數據中的數據。對中繼數據管理得當,就可以讓數據在生產過程變得更精準、穩定及可被追溯。中繼數據管理須記錄生產過程中各項數據因素,包括生命周期、調度情況、品質保障、安全監控、數據字典、數據血緣關係等。中繼數據是數據中台的精髓,有利於數據在生命周期中的監督、成本管理或分攤、追蹤數據價值。因此,一般數據中台的價值體現可以根據數據開發能否化繁為簡作為考核,進一步理解就是數據反覆運算同步的效率。
數據中台賦能改革.三之二 </s>
|
Tesla研超高效能自動車晶片
|
特斯拉將自行研發AI自駕晶片,以減少對輝達的依賴。
美國最大電動車生產商特斯拉(Tesla)上周公布第二季業績,虧損擴大至7.2億美元。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透露,正開發人工智能(AI)運算晶片,效能預料將提升達10倍,計劃明年推出。
目前,Tesla旗下自動車系統均採用台灣晶片廠商輝達(Nvidia)的圖像處理器(GPU),來年將被Tesla名為Hardware 3的AI運算晶片取代,冀擺脫對Nvidia的依賴。
前蘋果猛將加盟新作
馬斯克指,過往的Hardware 2在GPUs及CPU(中央處理器)之間轉換,限制了自動駕駛系統的推進。現時新開發的AI晶片擁有強勁的運算力,它每秒可處理2000格畫面,相比以往只能處理200格畫面,性能獲得10倍顯著提升。新技術更可兼容Tesla現有車型,包括Model 3、Model X及Model S等自駕系統中。
Tesla即將登場的AI運算晶片,為蘋果前工程師Pete Bannon的加盟「新作品」,他曾監督蘋果iPhone A5晶片製作程序,過去為蘋果公司効力8年,兩年前加盟Tesla,為是次AI晶片的項目主管。
Pete Bannon表示,無論是CPU或GPU的開發者,均專注於系統加速器上,惟從未有公司獨力包辦開發以至生產程序。他亦透露,Tesla即將進行Autopilot硬體的第三輪更新,現已進入路面測試階段。據台灣媒體報道,Tesla目標轉虧為盈,維持每周生產5000輛Model 3,預計至今年三季可合共生產5.5萬輛,毛利率擴至15%,並於第四季提升至20%。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Tesla研超高效能自動車晶片 [/INST] 特斯拉將自行研發AI自駕晶片,以減少對輝達的依賴。
美國最大電動車生產商特斯拉(Tesla)上周公布第二季業績,虧損擴大至7.2億美元。Tesla行政總裁馬斯克(Elon Musk)透露,正開發人工智能(AI)運算晶片,效能預料將提升達10倍,計劃明年推出。
目前,Tesla旗下自動車系統均採用台灣晶片廠商輝達(Nvidia)的圖像處理器(GPU),來年將被Tesla名為Hardware 3的AI運算晶片取代,冀擺脫對Nvidia的依賴。
前蘋果猛將加盟新作
馬斯克指,過往的Hardware 2在GPUs及CPU(中央處理器)之間轉換,限制了自動駕駛系統的推進。現時新開發的AI晶片擁有強勁的運算力,它每秒可處理2000格畫面,相比以往只能處理200格畫面,性能獲得10倍顯著提升。新技術更可兼容Tesla現有車型,包括Model 3、Model X及Model S等自駕系統中。
Tesla即將登場的AI運算晶片,為蘋果前工程師Pete Bannon的加盟「新作品」,他曾監督蘋果iPhone A5晶片製作程序,過去為蘋果公司効力8年,兩年前加盟Tesla,為是次AI晶片的項目主管。
Pete Bannon表示,無論是CPU或GPU的開發者,均專注於系統加速器上,惟從未有公司獨力包辦開發以至生產程序。他亦透露,Tesla即將進行Autopilot硬體的第三輪更新,現已進入路面測試階段。據台灣媒體報道,Tesla目標轉虧為盈,維持每周生產5000輛Model 3,預計至今年三季可合共生產5.5萬輛,毛利率擴至15%,並於第四季提升至20%。 </s>
|
數據應用須三大支撐
|
數據愈亂,建立大數據的能力門檻愈高。
隨着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AI),以及大數據等技術發展,不僅數據體量以指數級增長,更重要的是大數據的組成(多源異構)及治理的難度,為發展帶來愈來愈多障礙。近年智慧城市興起,數據如何為城市提供驅動力再次成為焦點,怎樣的數據平台才可駕馭這個比任何大型企業都更大的「業務」架構?集中式的數據存儲適用於未來的物聯網世界嗎?政府要做什麼才可賦能數位生態?這些新舊問題混雜,筆者將根據自身經歷,在本欄以連續三篇文章作出淺釋,望能拋磚引玉。
無獨有偶,企業內的一些問題,在各地的市政府機構內部也正發生,在缺乏頂層設計之下,資訊化步伐都在追隨各個職能部門的發展,數據體系也是基於業務單元垂直積累,從而形成了煙囪式體系。垂直式數據體系的優點是緊貼場景反應敏捷,缺點是數據分散、不標準,難以共用關聯,大數據價值優勢無法實現。此外,煙囪式數據體系還會造成混亂的數據調用和拷貝,除了重複建設造成資源浪費,數據難以溯源所帶來的歧義,亦將嚴重破壞數據品質。
自從大數據時代開始,我們就注意到數據安全是最大發展障礙。數據安全問題向來令人糾結,業界致力於保護數據的同時,又要兼顧業務發展需求,任何安全原則必須契合其商業目標及風險承受能力。運作至今大約十年,大數據總體趨勢是數據外部化、服務標準化、邊緣智能化、即時回饋等,讓安全邊界愈發模糊,風險評估難度更高。以往基於靜態分層的數據安全原則,難以有效防範威脅,這時候應該回到創新科技,包括機器學習、人工智能及區塊鏈,作為解決安全問題的手段。特別是區塊鏈使用加密與分散方式解決多方互信問題,是很值得期待的新途徑。
自從大數據時代開始,數據安全是最大發展障礙。
在認同大數據是未來創新核心的前提下,需要把數據戰略的先進性、前瞻性放到優先考慮位置。否則大數據的能力會隨着粗放式營運而變得停滯不前,淪為有名無實;數據愈亂,建立大數據的能力門檻愈高,從資訊化到數據化的時間節點都會影響治理難度。管理層必須理解,從資訊化到數據化再到應用,必須有強大的技術、靈活的政策,以及開放的生態支撐,方可馬到功成。
有見於此,阿里巴巴在2013年開始提出建設數據中台的概念;根據執行過程,再加上筆者離開阿里之後的觀察,針對數據中台有幾點看法想跟大家分享,不論大型企業或地區政府都值得參考。
數據中台賦能改革.三之一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數據應用須三大支撐 [/INST] 數據愈亂,建立大數據的能力門檻愈高。
隨着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AI),以及大數據等技術發展,不僅數據體量以指數級增長,更重要的是大數據的組成(多源異構)及治理的難度,為發展帶來愈來愈多障礙。近年智慧城市興起,數據如何為城市提供驅動力再次成為焦點,怎樣的數據平台才可駕馭這個比任何大型企業都更大的「業務」架構?集中式的數據存儲適用於未來的物聯網世界嗎?政府要做什麼才可賦能數位生態?這些新舊問題混雜,筆者將根據自身經歷,在本欄以連續三篇文章作出淺釋,望能拋磚引玉。
無獨有偶,企業內的一些問題,在各地的市政府機構內部也正發生,在缺乏頂層設計之下,資訊化步伐都在追隨各個職能部門的發展,數據體系也是基於業務單元垂直積累,從而形成了煙囪式體系。垂直式數據體系的優點是緊貼場景反應敏捷,缺點是數據分散、不標準,難以共用關聯,大數據價值優勢無法實現。此外,煙囪式數據體系還會造成混亂的數據調用和拷貝,除了重複建設造成資源浪費,數據難以溯源所帶來的歧義,亦將嚴重破壞數據品質。
自從大數據時代開始,我們就注意到數據安全是最大發展障礙。數據安全問題向來令人糾結,業界致力於保護數據的同時,又要兼顧業務發展需求,任何安全原則必須契合其商業目標及風險承受能力。運作至今大約十年,大數據總體趨勢是數據外部化、服務標準化、邊緣智能化、即時回饋等,讓安全邊界愈發模糊,風險評估難度更高。以往基於靜態分層的數據安全原則,難以有效防範威脅,這時候應該回到創新科技,包括機器學習、人工智能及區塊鏈,作為解決安全問題的手段。特別是區塊鏈使用加密與分散方式解決多方互信問題,是很值得期待的新途徑。
自從大數據時代開始,數據安全是最大發展障礙。
在認同大數據是未來創新核心的前提下,需要把數據戰略的先進性、前瞻性放到優先考慮位置。否則大數據的能力會隨着粗放式營運而變得停滯不前,淪為有名無實;數據愈亂,建立大數據的能力門檻愈高,從資訊化到數據化的時間節點都會影響治理難度。管理層必須理解,從資訊化到數據化再到應用,必須有強大的技術、靈活的政策,以及開放的生態支撐,方可馬到功成。
有見於此,阿里巴巴在2013年開始提出建設數據中台的概念;根據執行過程,再加上筆者離開阿里之後的觀察,針對數據中台有幾點看法想跟大家分享,不論大型企業或地區政府都值得參考。
數據中台賦能改革.三之一 </s>
|
劉小鷹今年主攻區塊鏈 豪言投資千初創 劍指獨角獸
|
劉小鷹強調,投資初創僅是副業,主業仍是打理上市公司。
老鷹基金創始人劉小鷹最為人熟悉的事跡,相信是20多歲便成為諾基亞(Nokia)的中國總代理,並在30多歲時帶領自己創立的中國長遠(00110)(當時稱為長遠電信網絡)上市,成為2000年首隻於創業板掛牌的股票。2012年成立老鷹基金的他,曾揚言要投資1000間初創,區塊鏈更是近期的新貴。
跳出上市公司框架,劉小鷹亦是天使投資者,在內地鼎鼎有名。「假設每年投資33個項目,30年就可以有999個」,到目前為止,累計投資項目近200個,平均每間的投資額是50萬美元,當中部分是自掏荷包。他強調,主業仍是打理上市公司,投資初創僅是副業,「就好像很多人買樓收租一樣。」
以小博大 「九生一死」
劉小鷹7月中來港出席「亞太區塊鏈創科峰會」,他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老鷹基金一般投資的初創,多數其產品已面世,有初步營運數據之餘,發展藍圖亦見清晰,正需要一筆新資金大展拳腳。
由於老鷹基金在內地初創界,會協助初創梳理商業模式,包括介紹客人、戰略合作夥伴,以至下一輪融資的投資者、相關行業的專家等,協助初創加快成長。這種合作模式,對初創吸引力不小,老鷹基金也得以「用天使輪的價錢,來作Pre-A輪投資」。
劉小鷹豪言,當不少人都說初創「九死一生」,而老鷹基金投資初創,卻是「九生一死」,失敗率僅約10%。他解釋,初創死因林林總總,有些是產品不為市場接受又未能轉型;有些是資金耗盡,但又未取得下一輪融資;也有部分是因為共同創辦人之間意見分歧。
堅持天地人法則
「我也有看錯的時候,例如我曾投資6位數字資金,於一間專幫品牌營運電商平台的初創,一開始創辦人向我大談發展藍圖,但投資後無法簽下有實力的客人,於是轉型做一個自家的電商平台,要自行承擔壓貨的風險。這相比代客營運網店,根本是兩碼子的事,我不再投下去,他們又找不到新一輪融資,最後公司就結束了。」
對於投資初創,劉小鷹有三大法則,「第一,要看『天』,即是認清未來趨勢,別投錯方向;第二是『地』,要分析項目或產品是否落到地。」他提到,初創的產品或項目多少有修正空間,「所以還要看『人』,創辦團隊可靠的話,自會懂得調整優化。」
劉小鷹強調:「做天使投資者,先要提升自己,特別是新行業的了解。」例如協助所投資的初創,更易取得客戶數據、尋找人才和宣傳等;又期望所投資的初創公司,能有潛質成為獨角獸(Unicorn)。
劉小鷹決心投資1000間初創,「天地人」更是他三大法則。
收成期入場門檻高
老鷹基金通常在每一年均重點研究一項創新科技範疇。以2013年至2017年為例,依次為手機遊戲、線上到線下(O2O)、擴增實境(AR)及虛擬實境(VR)、共享經濟與人工智能(AI)及新零售。
劉小鷹說:「2014年O2O初創湧現,死了大部分,剩下的在今明兩年,應該開始賺錢,甚至上市。初創成立5年至7年後就是收成期,若那時才去投資相關初創,入場門檻就會很高。」
今年老鷹基金主打研究區塊鏈,「(投資初創)『唔等得㗎』!睇中就要扑槌。若到出年才落手,就只能投資於A輪或之後,成本就會高;當然好處是屆時區塊鏈初創應會發展得比現時成熟。」他又透露,作為創投人,資金不可完全向趨勢傾斜,「因為當投資項目跑出後,你都要追加新資金,最好採取分散投資策略。」
劉小鷹認為,區塊鏈是未來10年的科技大趨勢。上月初,他更獲區塊鏈身份驗證平台Nuggets委任為董事會主席,「訊息互聯網(1.0)和流動、社交互聯網(2.0)後,就來到屬於互聯網3.0的區塊鏈,也是所謂『價值互聯網』。」
無100%完美新技術
區塊鏈技術將訊息變成代碼,涉及到加密經濟、分散式記賬及不可竄改等特點,讓交易透明度更高。但他進一步解釋,沒有新技術是100%完美,「區塊鏈存在風險,(虛擬)錢包亦有被盜的可能。從投資層面而言,現在以ICO等首次代幣發行,可以籌集幾千萬元,甚至逾億元資金,但一間產品未落地的初創,團隊又只得十多人,要這麼多錢幹嗎?」
隨着愈來愈多初創公司,標榜自己運用區塊鏈技術,劉小鷹在投資項目時,坦言會加倍謹慎,「會看看創始團隊中,有沒有區塊鏈專家,以及如何藉這技術,解決互聯網的問題。如最終都辦不到,為何仍要用區塊鏈?」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劉小鷹今年主攻區塊鏈 豪言投資千初創 劍指獨角獸 [/INST] 劉小鷹強調,投資初創僅是副業,主業仍是打理上市公司。
老鷹基金創始人劉小鷹最為人熟悉的事跡,相信是20多歲便成為諾基亞(Nokia)的中國總代理,並在30多歲時帶領自己創立的中國長遠(00110)(當時稱為長遠電信網絡)上市,成為2000年首隻於創業板掛牌的股票。2012年成立老鷹基金的他,曾揚言要投資1000間初創,區塊鏈更是近期的新貴。
跳出上市公司框架,劉小鷹亦是天使投資者,在內地鼎鼎有名。「假設每年投資33個項目,30年就可以有999個」,到目前為止,累計投資項目近200個,平均每間的投資額是50萬美元,當中部分是自掏荷包。他強調,主業仍是打理上市公司,投資初創僅是副業,「就好像很多人買樓收租一樣。」
以小博大 「九生一死」
劉小鷹7月中來港出席「亞太區塊鏈創科峰會」,他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老鷹基金一般投資的初創,多數其產品已面世,有初步營運數據之餘,發展藍圖亦見清晰,正需要一筆新資金大展拳腳。
由於老鷹基金在內地初創界,會協助初創梳理商業模式,包括介紹客人、戰略合作夥伴,以至下一輪融資的投資者、相關行業的專家等,協助初創加快成長。這種合作模式,對初創吸引力不小,老鷹基金也得以「用天使輪的價錢,來作Pre-A輪投資」。
劉小鷹豪言,當不少人都說初創「九死一生」,而老鷹基金投資初創,卻是「九生一死」,失敗率僅約10%。他解釋,初創死因林林總總,有些是產品不為市場接受又未能轉型;有些是資金耗盡,但又未取得下一輪融資;也有部分是因為共同創辦人之間意見分歧。
堅持天地人法則
「我也有看錯的時候,例如我曾投資6位數字資金,於一間專幫品牌營運電商平台的初創,一開始創辦人向我大談發展藍圖,但投資後無法簽下有實力的客人,於是轉型做一個自家的電商平台,要自行承擔壓貨的風險。這相比代客營運網店,根本是兩碼子的事,我不再投下去,他們又找不到新一輪融資,最後公司就結束了。」
對於投資初創,劉小鷹有三大法則,「第一,要看『天』,即是認清未來趨勢,別投錯方向;第二是『地』,要分析項目或產品是否落到地。」他提到,初創的產品或項目多少有修正空間,「所以還要看『人』,創辦團隊可靠的話,自會懂得調整優化。」
劉小鷹強調:「做天使投資者,先要提升自己,特別是新行業的了解。」例如協助所投資的初創,更易取得客戶數據、尋找人才和宣傳等;又期望所投資的初創公司,能有潛質成為獨角獸(Unicorn)。
劉小鷹決心投資1000間初創,「天地人」更是他三大法則。
收成期入場門檻高
老鷹基金通常在每一年均重點研究一項創新科技範疇。以2013年至2017年為例,依次為手機遊戲、線上到線下(O2O)、擴增實境(AR)及虛擬實境(VR)、共享經濟與人工智能(AI)及新零售。
劉小鷹說:「2014年O2O初創湧現,死了大部分,剩下的在今明兩年,應該開始賺錢,甚至上市。初創成立5年至7年後就是收成期,若那時才去投資相關初創,入場門檻就會很高。」
今年老鷹基金主打研究區塊鏈,「(投資初創)『唔等得㗎』!睇中就要扑槌。若到出年才落手,就只能投資於A輪或之後,成本就會高;當然好處是屆時區塊鏈初創應會發展得比現時成熟。」他又透露,作為創投人,資金不可完全向趨勢傾斜,「因為當投資項目跑出後,你都要追加新資金,最好採取分散投資策略。」
劉小鷹認為,區塊鏈是未來10年的科技大趨勢。上月初,他更獲區塊鏈身份驗證平台Nuggets委任為董事會主席,「訊息互聯網(1.0)和流動、社交互聯網(2.0)後,就來到屬於互聯網3.0的區塊鏈,也是所謂『價值互聯網』。」
無100%完美新技術
區塊鏈技術將訊息變成代碼,涉及到加密經濟、分散式記賬及不可竄改等特點,讓交易透明度更高。但他進一步解釋,沒有新技術是100%完美,「區塊鏈存在風險,(虛擬)錢包亦有被盜的可能。從投資層面而言,現在以ICO等首次代幣發行,可以籌集幾千萬元,甚至逾億元資金,但一間產品未落地的初創,團隊又只得十多人,要這麼多錢幹嗎?」
隨着愈來愈多初創公司,標榜自己運用區塊鏈技術,劉小鷹在投資項目時,坦言會加倍謹慎,「會看看創始團隊中,有沒有區塊鏈專家,以及如何藉這技術,解決互聯網的問題。如最終都辦不到,為何仍要用區塊鏈?」 </s>
|
海闊天空成政府投資夥伴 本土VC助港初創尋夢
|
文立認為本地不少初創項目,未準備好已要求融資,難獲投資者支持。
電訊網絡服務供應商第一線集團行政總裁文立,近年搖身一變成為創投家,去年9月聯合創辦海闊天空創投基金(Beyond Ventures),打正旗號投資港產初創。基金上周更獲港府委任為旗下「創科創投基金」共同投資夥伴之一,強調「香港需要本土的VC(風險投資)基金」。
率先參股五本地薑
文立接受本報訪問時介紹,基金規模目前高達12億港元,當中三分一資金來自文立與其餘聯合創辦人弘毅投資、eGarden Ventures聯合創辦人方仁宙、合興(00047)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洪明基。該基金以香港九十年代搖滾樂隊Beyond歌曲《海闊天空》命名,寓意與本土初創一同追尋夢想。
初創企業興起是全球趨勢,惟香港常被批評政府支援不足、初創難成氣候。不過,文立指出,基金已投資包括商湯科技、Prenetics、視野機器人等5家「本地薑」,具潛力的港產初創「較我(成立基金前)預計的多」。他又以香港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商湯科技為例,「其實香港有很多大學教授,他們有傑出的底層技術研究成果,問題是如何應用。」
告誡紙上談兵難融資
作為香港第一代「IT人」,文立早於1994年與兄長創立互聯網公司LinkAGE Online,後在科網狂潮時創辦網絡供應商第一線集團。他在2000年科網泡沫爆破期間,曾一度欠債數千萬港元,其後成功帶領公司翻身。直至2014年,他以逾15億港元作價把部分業務出售予美國上市公司世紀互聯。
於去年9月創立的海闊天空創投,上周獲委任為港府「創科創投基金」共同投資夥伴。
回顧過往創業經驗,文立坦言:「出去籌錢是很辛苦的,要經歷無數人去質疑你、否定你。」故此,現在身為創投人,每年接觸逾200個本地初創項目,他會分外重視創業者能否以有限資源造出成績。可是,他見到「很多(創業團隊)根本都未準備好,或只得一份計劃(書)、未開始經營……投資者為何要信任你、投資資金給你?」
企業加速器、初創孵化器等,各種創業支援計劃如雨後春筍;中國創投基金以至科網巨擘,投資初創更是「瘋狂撒錢」。文立承認「內地錢多」,但認為香港初創爭取中資支持並非容易,因為「對方在業務規模等要求較高」,直言他們面對來自全國、全球的競爭,反而較以往更難生存。提到港交所(00388)容許科技公司以「同股不同權」方式上市,文立認為,「股票市場有明顯Home Bias(本地偏好),中港公司在香港上市肯定估值較高、有較多投資者購買。」
同股不同權不利散戶
談到新制會否忽略小股東權益,文立不諱言「同股不同權」始終對小股東不利,「現實上,我看到不少公司為應付股東,被迫做出較短視的行為」,提醒投資者「後果自負,信管理層就買,不信就不買」。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海闊天空成政府投資夥伴 本土VC助港初創尋夢 [/INST] 文立認為本地不少初創項目,未準備好已要求融資,難獲投資者支持。
電訊網絡服務供應商第一線集團行政總裁文立,近年搖身一變成為創投家,去年9月聯合創辦海闊天空創投基金(Beyond Ventures),打正旗號投資港產初創。基金上周更獲港府委任為旗下「創科創投基金」共同投資夥伴之一,強調「香港需要本土的VC(風險投資)基金」。
率先參股五本地薑
文立接受本報訪問時介紹,基金規模目前高達12億港元,當中三分一資金來自文立與其餘聯合創辦人弘毅投資、eGarden Ventures聯合創辦人方仁宙、合興(00047)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洪明基。該基金以香港九十年代搖滾樂隊Beyond歌曲《海闊天空》命名,寓意與本土初創一同追尋夢想。
初創企業興起是全球趨勢,惟香港常被批評政府支援不足、初創難成氣候。不過,文立指出,基金已投資包括商湯科技、Prenetics、視野機器人等5家「本地薑」,具潛力的港產初創「較我(成立基金前)預計的多」。他又以香港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商湯科技為例,「其實香港有很多大學教授,他們有傑出的底層技術研究成果,問題是如何應用。」
告誡紙上談兵難融資
作為香港第一代「IT人」,文立早於1994年與兄長創立互聯網公司LinkAGE Online,後在科網狂潮時創辦網絡供應商第一線集團。他在2000年科網泡沫爆破期間,曾一度欠債數千萬港元,其後成功帶領公司翻身。直至2014年,他以逾15億港元作價把部分業務出售予美國上市公司世紀互聯。
於去年9月創立的海闊天空創投,上周獲委任為港府「創科創投基金」共同投資夥伴。
回顧過往創業經驗,文立坦言:「出去籌錢是很辛苦的,要經歷無數人去質疑你、否定你。」故此,現在身為創投人,每年接觸逾200個本地初創項目,他會分外重視創業者能否以有限資源造出成績。可是,他見到「很多(創業團隊)根本都未準備好,或只得一份計劃(書)、未開始經營……投資者為何要信任你、投資資金給你?」
企業加速器、初創孵化器等,各種創業支援計劃如雨後春筍;中國創投基金以至科網巨擘,投資初創更是「瘋狂撒錢」。文立承認「內地錢多」,但認為香港初創爭取中資支持並非容易,因為「對方在業務規模等要求較高」,直言他們面對來自全國、全球的競爭,反而較以往更難生存。提到港交所(00388)容許科技公司以「同股不同權」方式上市,文立認為,「股票市場有明顯Home Bias(本地偏好),中港公司在香港上市肯定估值較高、有較多投資者購買。」
同股不同權不利散戶
談到新制會否忽略小股東權益,文立不諱言「同股不同權」始終對小股東不利,「現實上,我看到不少公司為應付股東,被迫做出較短視的行為」,提醒投資者「後果自負,信管理層就買,不信就不買」。 </s>
|
創科三大新趨勢
|
要令AI更加聰明,不是找人類訓練它,而是找另一個AI,互相對決。
上回講到人工智能不斷發展,很多人為此興奮不已,也有人擔心工作不保。但大家有否想過,互聯網飛躍帶來的問題,其實都啟發了我們關於未來趨勢的思考,須知道機會都在問題之中。我雖不是科技預言家,但因工作之便,讓我有幸參與很多創新科技專案,有3個觀察後的現象想跟大家分享:
一、數據安全大隱患
例如最近數據洩露及網絡行騙事件愈發頻繁,因此驗證身份和保護隱私的新方法將改變商業格局。區塊鏈技術提供了更健全、真實、加密的記錄,任何人都能輕鬆加以核實。區塊鏈有助於在多邊合作中取得互相信賴,例如創業公司Shopin打造了基於區塊鏈的「購物者全面概況」,每個商戶收集到的顧客資訊在區塊鏈的管理下都可以分別存放,只有得到消費者允許才可解密共用。區塊鏈解決了信任問題,又可帶來數據共用的便利。這種去中心化的技術正在經歷實際落地的考驗,我覺得在18個月內此技術會見到重大突破。
二、GAN助機器學習提速突破
想讓你的AI變得更聰明?那就讓它和另一個AI決一勝負。在這種決鬥場下,一個AI試圖創造一幅逼真的圖像,另一個AI試圖確定這幅圖像的真假,任何領域都能被電腦類比,諸如語音、視頻或者你想要處理的任何東西。這個概念被稱為「生成式對抗網絡」(GAN),原則上可用於任何問題域的智能系統。通過GAN迅速「自我進步」,可望帶來醫學、技術、交通和其他重要領域的突破。
三、數據中台成創新引擎
過去一年,我到過很多大型企業作客或擔任顧問,直到最近也參與了北京、貴州、香港科學園等地的數據平台建設,才發覺有良好體系及架構的「數據中台」(提煉數據的容器)很缺乏。什麼是數據中台?數據從收集到能穩定使用,其實有如工廠的車間,需要一套精密的生產流程管理去保證品質、時效等。
我個人認為,數據中台的精華在於「主數據」,在阿里的時候我又稱之為集團的數據公共層。公共數據結集了公司內共用得最頻繁或者最關鍵的數據,這些資源有如生產中所需要的半成品,能加快生產速度及減低重複性。數據中台必備的另一元素,就是數據生產過程中的數據,這種「數據中的數據」又叫中繼數據,對優化中台很有意義。一般而言,數據中台的實力可以根據開發數據能否化繁為簡作出考核,或者說是當業務出現變更後,數據能有多快更新同步。
以上分享或有以偏概全之嫌,謹作拋磚引玉。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創科三大新趨勢 [/INST] 要令AI更加聰明,不是找人類訓練它,而是找另一個AI,互相對決。
上回講到人工智能不斷發展,很多人為此興奮不已,也有人擔心工作不保。但大家有否想過,互聯網飛躍帶來的問題,其實都啟發了我們關於未來趨勢的思考,須知道機會都在問題之中。我雖不是科技預言家,但因工作之便,讓我有幸參與很多創新科技專案,有3個觀察後的現象想跟大家分享:
一、數據安全大隱患
例如最近數據洩露及網絡行騙事件愈發頻繁,因此驗證身份和保護隱私的新方法將改變商業格局。區塊鏈技術提供了更健全、真實、加密的記錄,任何人都能輕鬆加以核實。區塊鏈有助於在多邊合作中取得互相信賴,例如創業公司Shopin打造了基於區塊鏈的「購物者全面概況」,每個商戶收集到的顧客資訊在區塊鏈的管理下都可以分別存放,只有得到消費者允許才可解密共用。區塊鏈解決了信任問題,又可帶來數據共用的便利。這種去中心化的技術正在經歷實際落地的考驗,我覺得在18個月內此技術會見到重大突破。
二、GAN助機器學習提速突破
想讓你的AI變得更聰明?那就讓它和另一個AI決一勝負。在這種決鬥場下,一個AI試圖創造一幅逼真的圖像,另一個AI試圖確定這幅圖像的真假,任何領域都能被電腦類比,諸如語音、視頻或者你想要處理的任何東西。這個概念被稱為「生成式對抗網絡」(GAN),原則上可用於任何問題域的智能系統。通過GAN迅速「自我進步」,可望帶來醫學、技術、交通和其他重要領域的突破。
三、數據中台成創新引擎
過去一年,我到過很多大型企業作客或擔任顧問,直到最近也參與了北京、貴州、香港科學園等地的數據平台建設,才發覺有良好體系及架構的「數據中台」(提煉數據的容器)很缺乏。什麼是數據中台?數據從收集到能穩定使用,其實有如工廠的車間,需要一套精密的生產流程管理去保證品質、時效等。
我個人認為,數據中台的精華在於「主數據」,在阿里的時候我又稱之為集團的數據公共層。公共數據結集了公司內共用得最頻繁或者最關鍵的數據,這些資源有如生產中所需要的半成品,能加快生產速度及減低重複性。數據中台必備的另一元素,就是數據生產過程中的數據,這種「數據中的數據」又叫中繼數據,對優化中台很有意義。一般而言,數據中台的實力可以根據開發數據能否化繁為簡作出考核,或者說是當業務出現變更後,數據能有多快更新同步。
以上分享或有以偏概全之嫌,謹作拋磚引玉。 </s>
|
商湯有望獲軟銀注資78億
|
港產獨角獸商湯科技專門開發大規模人臉和圖片識別系統。
外電引述消息透露,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旗下軟銀願景基金(Vision Fund),計劃向港產獨角獸、研究人臉辨析技術的商湯科技投資近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知情人士指出,願景基金和商湯仍正在磋商有關交易,最終細節或有所調整。
估值351億 最貴獨角獸
商湯拒絕就傳聞置評,願景基金亦暫未作出回應。事實上,商湯科技今年已經宣布進行兩次融資,總額超過12億美元(約94億港元),投資者包括阿里巴巴、新加坡淡馬錫及富達國際。
其中商湯在5月宣布完成6.2億美元(約48.36億港元)的C+輪融資後,最新估值超過45億美元(約351億港元),為全球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
獲阿里巴巴入股後,商湯科技聯合創辦人徐冰曾指暫時未有上市時間表,只稱「還在準備中」,但就認為允許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集資是對初創很重要的政策。
另一方面,軟銀已把中國作為願景基金的主要投資目標之一,其基金規模達千億元,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科技投資者,押注包括機械人、網約車、電子商務和半導體等行業,除滴滴出行及眾安在綫(06060),今年亦斥資320億美元收購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 Holdings,軟銀相信ARM將成為AI未來發展的關鍵。
商湯科技為香港科學園的產物,由香港中文大學團隊於2014年創立,專門開發大規模人臉和圖片識別系統,可應用於內地規模龐大的監控系統。其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徐立曾表示,香港近年遊行,包括2014年雨傘運動,本地警方亦有依靠商湯科技的技術作人流管制。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商湯有望獲軟銀注資78億 [/INST] 港產獨角獸商湯科技專門開發大規模人臉和圖片識別系統。
外電引述消息透露,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旗下軟銀願景基金(Vision Fund),計劃向港產獨角獸、研究人臉辨析技術的商湯科技投資近10億美元(約78億港元)。知情人士指出,願景基金和商湯仍正在磋商有關交易,最終細節或有所調整。
估值351億 最貴獨角獸
商湯拒絕就傳聞置評,願景基金亦暫未作出回應。事實上,商湯科技今年已經宣布進行兩次融資,總額超過12億美元(約94億港元),投資者包括阿里巴巴、新加坡淡馬錫及富達國際。
其中商湯在5月宣布完成6.2億美元(約48.36億港元)的C+輪融資後,最新估值超過45億美元(約351億港元),為全球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獨角獸」企業。
獲阿里巴巴入股後,商湯科技聯合創辦人徐冰曾指暫時未有上市時間表,只稱「還在準備中」,但就認為允許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集資是對初創很重要的政策。
另一方面,軟銀已把中國作為願景基金的主要投資目標之一,其基金規模達千億元,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科技投資者,押注包括機械人、網約車、電子商務和半導體等行業,除滴滴出行及眾安在綫(06060),今年亦斥資320億美元收購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 Holdings,軟銀相信ARM將成為AI未來發展的關鍵。
商湯科技為香港科學園的產物,由香港中文大學團隊於2014年創立,專門開發大規模人臉和圖片識別系統,可應用於內地規模龐大的監控系統。其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徐立曾表示,香港近年遊行,包括2014年雨傘運動,本地警方亦有依靠商湯科技的技術作人流管制。 </s>
|
滴滴軟銀組合資攻日召車
|
朱景士稱,滴滴的數據平台可協助當地的士企業提高營運效率。
滴滴出行將打入日本召車市場,並將以大阪為首站。滴滴宣布,與軟銀成立合資公司,為日本居民和遊客提供的士叫車服務和智能交通解決方案,同時亦會引入滴滴的數據平台,協助的士公司提高營運效率。
擬秋季起大阪運營
滴滴計劃今年秋季起在大阪運營,其後陸續進入京都、福岡、東京等主要城市。滴滴大中華版App將推出定制化日本漫遊功能,提供App內中、日文字訊息實時互譯,以及當地中文客戶服務。屆時內地、香港和台灣用戶可直接使用滴滴大中華版App在日本叫的士。
技術方面,滴滴日本將引入中國的數據平台,滴滴副總裁兼滴滴日本CEO朱景士稱,可協助當地的士企業提高營運效率,改善用戶滿意度。
日本即將迎來2020年東京奧運會,合資公司冀幫助日本的士行業把握生意增長機遇。滴滴總裁柳青表示,人工智能(AI)技術可為的士行業、公共交通帶來新發展,期待與交通界合作夥伴展開廣泛合作。軟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宮內謙亦指出,藉雙方優勢,相信合資公司會為日本的消費者及的士公司創造新價值。
滴滴目前用戶總數超過5.5億,逾200萬的士司機提供服務。集團與全球7間主要移動出行企業建立合作網絡,隨着日本App上線,滴滴國際版將在日本、澳大利亞(澳洲)、墨西哥等海外市場實現漫遊服務,標誌滴滴逐步踏入國際市場。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滴滴軟銀組合資攻日召車 [/INST] 朱景士稱,滴滴的數據平台可協助當地的士企業提高營運效率。
滴滴出行將打入日本召車市場,並將以大阪為首站。滴滴宣布,與軟銀成立合資公司,為日本居民和遊客提供的士叫車服務和智能交通解決方案,同時亦會引入滴滴的數據平台,協助的士公司提高營運效率。
擬秋季起大阪運營
滴滴計劃今年秋季起在大阪運營,其後陸續進入京都、福岡、東京等主要城市。滴滴大中華版App將推出定制化日本漫遊功能,提供App內中、日文字訊息實時互譯,以及當地中文客戶服務。屆時內地、香港和台灣用戶可直接使用滴滴大中華版App在日本叫的士。
技術方面,滴滴日本將引入中國的數據平台,滴滴副總裁兼滴滴日本CEO朱景士稱,可協助當地的士企業提高營運效率,改善用戶滿意度。
日本即將迎來2020年東京奧運會,合資公司冀幫助日本的士行業把握生意增長機遇。滴滴總裁柳青表示,人工智能(AI)技術可為的士行業、公共交通帶來新發展,期待與交通界合作夥伴展開廣泛合作。軟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宮內謙亦指出,藉雙方優勢,相信合資公司會為日本的消費者及的士公司創造新價值。
滴滴目前用戶總數超過5.5億,逾200萬的士司機提供服務。集團與全球7間主要移動出行企業建立合作網絡,隨着日本App上線,滴滴國際版將在日本、澳大利亞(澳洲)、墨西哥等海外市場實現漫遊服務,標誌滴滴逐步踏入國際市場。 </s>
|
Farseer用大數據掌輿情 助公關券商洞悉先機
|
投行出身的陳敬倫於三年前創立Farseer,以AI分析大數據,助客戶監控網上輿情。
網民時常戲謔「做人冇公關死得」,公關要時刻為公司或客戶,留意市場上任何利好或負面消息,更要掌握社交平台的正反觀點,確是專業但惱人的工作;現年30多歲、投行出身的陳敬倫創立了Farseer(洞視科技),是一個大數據分析平台,透過收集各地媒體、網上論壇、社交平台、投行報告等資訊,助客戶掌握網上輿情。
投行出身 辭職創業
Farseer的輿情監控服務旨在減輕公關工作量,創辦人陳敬倫卻從沒做過公關,他於美國讀大學時主修管理資訊系統(MIS),回流返港後在花旗銀行、瑞銀(UBS)等投行任職,每天都在市場訊息、各種數據中打滾,10年轉眼過去。
近年人人北望神州,他雖時常中港兩邊走,但漸漸發現要掌握內地資本動向,過程一點也不容易。畢竟資訊繁多,難以逐一整理,他早已期望有一個綜合平台,為商界人士梳理及分析一切市場訊息。
自金融海嘯後,於投資銀行工作不再是人人稱羨的筍工,其後陳敬倫遇上了一位具備互聯網科技背景的投行客人,雙方一拍即合,遂決心辭職創業,開發Farseer系統。
Farseer系統並不繁複,用戶第一步須按個人關心的題目,自訂關鍵詞及搜尋準則。陳敬倫指出,「客戶關心的,不外乎是自己公司、競爭對手,或者產業鏈上下游的消息。」之後,系統會每日按時,或依照用戶的設置,發送所有跟題目及關鍵詞相關的新訊息,用戶可透過電郵等查看。
AI分析 準繩度增
基本上,關鍵詞數目並無上限,更可按業務、市場實際情況,隨時改動或加減。陳敬倫強調,字眼宜一矢中的,方向切忌太籠統,「假如關鍵詞是『Donald Trump』的話,你每日均會收到海量訊息;若在以上關鍵字的基礎上,同時追加『Tax Reform』,搜尋結果就準確得多。」
除了電腦系統之外,Farseer亦有手機應用程式,「客戶可視乎情況,為系統加入個別設定,當出現了一定數目(例如5條)的負面訊息時,會立即在手機收到推送通知」。陳敬倫指出,Farseer系統的人工智能(AI)技術,足以分辨每則訊息的性質,例如正面、中性,抑或負面訊息。
以「中美貿易戰開打」為例,對華為等牽涉其中的企業而言,這可說是一則負面訊息;惟在對沖基金投資者角度來說,觀點可能恰好相反。系統的「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功能,將不斷學習用戶對訊息的取態,從而改善分析結果的準繩度。
Farseer團隊擅長撰寫報告,並以AI分析大數據,助客戶監控網上輿情。
內地券商渴求港股訊息
陳敬倫透露,目前Farseer的客戶有公關公司、上市公司投資關係部門、對沖基金,以及開設了通識教育科的學校。除了被動接收訊息及通知,用戶亦可主動以Farseer系統,搜尋不同投行報告、香港交易所(00388)公告,以至分析員的聯絡資料、券商持倉狀況、不同行業初創公司的融資情況等。
「現時不少內地券商,都會幫散戶投資港股,卻未必有港股相關數據。有見及此,我們跟他們合作,提供港股沽空金額、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CCASS)等市場數據,不止於文字訊息。當然,對方亦會分享一些數據,助我們向客人改善服務。」
客戶正式選用Farseer服務之前,一般都會免費試用幾個星期。期間,Farseer團隊會跟客戶商討細節,例如打算訂閱哪些功能、員工登入系統數目,以便微調各項服務內容。他補充說,所有訊息可以整理成一份完整報告,「客戶更可自訂檔案格式,甚至貼上公司標誌,把整份報告一鍵下載回來使用。」
有助關公災難拆彈
人人都怕「關公災難」,不論個人至公司層面,危機管理的重要性實在不言而喻,「公關每天也要為客戶預備新聞摘要之類的檔案,過去依靠人手完成,內容亦未必涵蓋微信公眾號等社交媒體,或『今日頭條』等新聞網站資訊。我們系統的特點,在於整合不同地區、不同性質的訊息。」
陳敬倫提到,客人即使是某大品牌或公司,倘若坊間湧現大量負評,Farseer亦不會幫客人「拆彈」,因那是對方公關的職責,但會在數據層面給予分析及意見。
他舉例,曾有某間由名人創辦的餐廳遭內地網民在社交媒體狙擊,令其管理層大為頭痛。於是,對方透過Farseer平台,每日留意餐廳相關的訊息,並委託Farseer團隊撰寫分析報告。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Farseer用大數據掌輿情 助公關券商洞悉先機 [/INST] 投行出身的陳敬倫於三年前創立Farseer,以AI分析大數據,助客戶監控網上輿情。
網民時常戲謔「做人冇公關死得」,公關要時刻為公司或客戶,留意市場上任何利好或負面消息,更要掌握社交平台的正反觀點,確是專業但惱人的工作;現年30多歲、投行出身的陳敬倫創立了Farseer(洞視科技),是一個大數據分析平台,透過收集各地媒體、網上論壇、社交平台、投行報告等資訊,助客戶掌握網上輿情。
投行出身 辭職創業
Farseer的輿情監控服務旨在減輕公關工作量,創辦人陳敬倫卻從沒做過公關,他於美國讀大學時主修管理資訊系統(MIS),回流返港後在花旗銀行、瑞銀(UBS)等投行任職,每天都在市場訊息、各種數據中打滾,10年轉眼過去。
近年人人北望神州,他雖時常中港兩邊走,但漸漸發現要掌握內地資本動向,過程一點也不容易。畢竟資訊繁多,難以逐一整理,他早已期望有一個綜合平台,為商界人士梳理及分析一切市場訊息。
自金融海嘯後,於投資銀行工作不再是人人稱羨的筍工,其後陳敬倫遇上了一位具備互聯網科技背景的投行客人,雙方一拍即合,遂決心辭職創業,開發Farseer系統。
Farseer系統並不繁複,用戶第一步須按個人關心的題目,自訂關鍵詞及搜尋準則。陳敬倫指出,「客戶關心的,不外乎是自己公司、競爭對手,或者產業鏈上下游的消息。」之後,系統會每日按時,或依照用戶的設置,發送所有跟題目及關鍵詞相關的新訊息,用戶可透過電郵等查看。
AI分析 準繩度增
基本上,關鍵詞數目並無上限,更可按業務、市場實際情況,隨時改動或加減。陳敬倫強調,字眼宜一矢中的,方向切忌太籠統,「假如關鍵詞是『Donald Trump』的話,你每日均會收到海量訊息;若在以上關鍵字的基礎上,同時追加『Tax Reform』,搜尋結果就準確得多。」
除了電腦系統之外,Farseer亦有手機應用程式,「客戶可視乎情況,為系統加入個別設定,當出現了一定數目(例如5條)的負面訊息時,會立即在手機收到推送通知」。陳敬倫指出,Farseer系統的人工智能(AI)技術,足以分辨每則訊息的性質,例如正面、中性,抑或負面訊息。
以「中美貿易戰開打」為例,對華為等牽涉其中的企業而言,這可說是一則負面訊息;惟在對沖基金投資者角度來說,觀點可能恰好相反。系統的「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功能,將不斷學習用戶對訊息的取態,從而改善分析結果的準繩度。
Farseer團隊擅長撰寫報告,並以AI分析大數據,助客戶監控網上輿情。
內地券商渴求港股訊息
陳敬倫透露,目前Farseer的客戶有公關公司、上市公司投資關係部門、對沖基金,以及開設了通識教育科的學校。除了被動接收訊息及通知,用戶亦可主動以Farseer系統,搜尋不同投行報告、香港交易所(00388)公告,以至分析員的聯絡資料、券商持倉狀況、不同行業初創公司的融資情況等。
「現時不少內地券商,都會幫散戶投資港股,卻未必有港股相關數據。有見及此,我們跟他們合作,提供港股沽空金額、中央結算及交收系統(CCASS)等市場數據,不止於文字訊息。當然,對方亦會分享一些數據,助我們向客人改善服務。」
客戶正式選用Farseer服務之前,一般都會免費試用幾個星期。期間,Farseer團隊會跟客戶商討細節,例如打算訂閱哪些功能、員工登入系統數目,以便微調各項服務內容。他補充說,所有訊息可以整理成一份完整報告,「客戶更可自訂檔案格式,甚至貼上公司標誌,把整份報告一鍵下載回來使用。」
有助關公災難拆彈
人人都怕「關公災難」,不論個人至公司層面,危機管理的重要性實在不言而喻,「公關每天也要為客戶預備新聞摘要之類的檔案,過去依靠人手完成,內容亦未必涵蓋微信公眾號等社交媒體,或『今日頭條』等新聞網站資訊。我們系統的特點,在於整合不同地區、不同性質的訊息。」
陳敬倫提到,客人即使是某大品牌或公司,倘若坊間湧現大量負評,Farseer亦不會幫客人「拆彈」,因那是對方公關的職責,但會在數據層面給予分析及意見。
他舉例,曾有某間由名人創辦的餐廳遭內地網民在社交媒體狙擊,令其管理層大為頭痛。於是,對方透過Farseer平台,每日留意餐廳相關的訊息,並委託Farseer團隊撰寫分析報告。 </s>
|
預視人工智能未來世界
|
過去一年,大灣區9個城市的高新技術企業招聘職位平均增長47%,東莞的增長更高達77%。雖然科技似乎在蠶食人類的工作崗位,但對AI人才的需求卻在加速增長。有專家認為,與AI相關的招聘職位在過去3年已翻了一倍。
AI和自動化將以某種方式,影響就業的幾乎所有方面,例如美國銀行的客服機械人、 Facebook的跟蹤圖片圈人(tagging)、Stitchfix為時尚服裝顧客提供先送貨後付款的猜你喜歡服務。愈來愈多行業和領域等待被機械學習和深度學習顛覆與強化。暫且不說會否讓社會上的工作職位大幅減少,先讓我們分析一下它會如何影響我們的未來生活,下面幾個典型例子可能讓你有更直觀的感受。
一、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會看到涉及自動駕駛汽車測試項目的車禍和事故。惟未來幾年,為了消除這些缺陷,AI專家正研究各種各樣技術,加強自動駕駛時觀察周圍環境和作出反應的能力。
我們不時會看到涉及自動駕駛汽車測試項目的車禍和事故,AI專家正研究各種各樣技術,加強自動駕駛時觀察周圍環境和作出反應的能力。
二、沒有幾個行業擁有和金融業一樣多的歷史數據。AI可以協助金融機構在向客戶提供服務方面變得更有效率,比如識別用戶身份(KYC)、防止欺詐、智能投資顧問等。我們還看到幾家大型金融機構逐漸向技術傾斜,收購創新公司和招募AI人才,以便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上保持競爭優勢。據說某大美國銀行的2018年技術預算超過100億美元,而其中AI將是絕對主力。展望今後,技術創新的步伐只會加快,AI、機械人技術、機械學習、分散式賬本和大數據將塑造我們的未來。
三、醫療科技能換來健康嗎?這願景絕對不是用AI取代醫療人員,而是強化他們的能力,實現24/7全天候醫療,讓更多人便捷地享受醫療服務,更準確地診斷和治療疾病,幫助我們管理自己的健康狀況和採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由於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的進步,AI聊天機械人和數位化助手的下一步是理解意圖和情境,科技通過對話的地點、時間、身份、面部表情及說話的語氣來識別語言之外的資訊,讓機械人能夠進行更智慧的對話,完成更複雜的任務。
未來人工智能再不是遙不可及技術,而是家家戶戶都能感受到的東西。企業為免被淘汰,必須加快學習未來創新的基礎原素ABCD──A是人工智能(AI)、B是區塊鏈(Blockchain)、C是雲端服務(Cloud)、D是大數據(Big Data)。
(編者按:車品覺著作《覺悟.大數據》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預視人工智能未來世界 [/INST] 過去一年,大灣區9個城市的高新技術企業招聘職位平均增長47%,東莞的增長更高達77%。雖然科技似乎在蠶食人類的工作崗位,但對AI人才的需求卻在加速增長。有專家認為,與AI相關的招聘職位在過去3年已翻了一倍。
AI和自動化將以某種方式,影響就業的幾乎所有方面,例如美國銀行的客服機械人、 Facebook的跟蹤圖片圈人(tagging)、Stitchfix為時尚服裝顧客提供先送貨後付款的猜你喜歡服務。愈來愈多行業和領域等待被機械學習和深度學習顛覆與強化。暫且不說會否讓社會上的工作職位大幅減少,先讓我們分析一下它會如何影響我們的未來生活,下面幾個典型例子可能讓你有更直觀的感受。
一、每隔一段時間,我們就會看到涉及自動駕駛汽車測試項目的車禍和事故。惟未來幾年,為了消除這些缺陷,AI專家正研究各種各樣技術,加強自動駕駛時觀察周圍環境和作出反應的能力。
我們不時會看到涉及自動駕駛汽車測試項目的車禍和事故,AI專家正研究各種各樣技術,加強自動駕駛時觀察周圍環境和作出反應的能力。
二、沒有幾個行業擁有和金融業一樣多的歷史數據。AI可以協助金融機構在向客戶提供服務方面變得更有效率,比如識別用戶身份(KYC)、防止欺詐、智能投資顧問等。我們還看到幾家大型金融機構逐漸向技術傾斜,收購創新公司和招募AI人才,以便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上保持競爭優勢。據說某大美國銀行的2018年技術預算超過100億美元,而其中AI將是絕對主力。展望今後,技術創新的步伐只會加快,AI、機械人技術、機械學習、分散式賬本和大數據將塑造我們的未來。
三、醫療科技能換來健康嗎?這願景絕對不是用AI取代醫療人員,而是強化他們的能力,實現24/7全天候醫療,讓更多人便捷地享受醫療服務,更準確地診斷和治療疾病,幫助我們管理自己的健康狀況和採取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由於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的進步,AI聊天機械人和數位化助手的下一步是理解意圖和情境,科技通過對話的地點、時間、身份、面部表情及說話的語氣來識別語言之外的資訊,讓機械人能夠進行更智慧的對話,完成更複雜的任務。
未來人工智能再不是遙不可及技術,而是家家戶戶都能感受到的東西。企業為免被淘汰,必須加快學習未來創新的基礎原素ABCD──A是人工智能(AI)、B是區塊鏈(Blockchain)、C是雲端服務(Cloud)、D是大數據(Big Data)。
(編者按:車品覺著作《覺悟.大數據》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s>
|
Google Photo整理旅行回憶
|
不少人習慣旅行時,以手機瘋狂拍照,但日後找相還相當麻煩。
旅行時瘋狂拍照,但回家後要如何將相片整理歸類則是一大難題。科技進步令到記憶體容量愈來愈大,但即使可以將照片全部存儲,日後找回照片還是相當麻煩。諸如在龐大的照片庫中找不到想要的照片,又或是看不出照片紀錄了什麼事件的情況時有發生。
對於走到哪裏都要拍照留念並跟朋友分享的人,建議不要使用WhatsApp一類應用程式來分享照片,因為檔案太大,手機容量會不夠用;反而可考慮透過iCloud或是Google Photo將相片備份到雲端儲存器上,以相簿形式跟朋友分享。坊間的相片應用程式還設有自動整理功能,可以打造自己的獨家相簿。
以Google Photo為例,除了善於搜尋外,更能自動將照片分類整合。即使用戶懶得分類也沒關係,程式會根據一些比較「大路」的方法歸納相片,如人物、寵物、地點等,需要找照片便可以根據這些分類方法下手。如果向應用程式全面開放你的相片庫,可用的功能會更多。透過自動標籤,Google Photo可按特定要求將相片全面分析並搜尋,例如用戶要搜尋某一特定人物,Google的AI人面識別系統便可以在圖片庫中找出所有目標人物出現的照片。
用戶亦可以按地點、時間、事件或是物件等不同主題進行搜尋。例如將地點及時間併在一起的「去年+澳門」,Google Photo便會找出去年在澳門拍攝的照片,又或是以事件來搜尋,例如「生日」,程式便會以生日相關的物件作為篩選條件,例如有蠟燭或是生日蛋糕的照片便是搜尋的目標。
貓狗等寵物固然是常用的搜尋主題,即使物件如紙張、錢幣、iPad等亦可以作為搜索標籤,不同主題或標籤可互相配合,以達至更精準的搜尋結果。Google Photo 還能根據主題來製作「微電影」,讓用戶不用整理照片也能找出需要的回憶。
在感激AI強大功能的同時,市民亦付出一定程度的私隱作出代價。以我個人而言,一早已經將雲端相簿設定為個人模式,至於使用這些方便易用服務所需付出的代價,我想暫時還是可以接受的。
Google Photo將相片備份到雲端儲存器上,以相簿形式跟朋友分享。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Google Photo整理旅行回憶 [/INST] 不少人習慣旅行時,以手機瘋狂拍照,但日後找相還相當麻煩。
旅行時瘋狂拍照,但回家後要如何將相片整理歸類則是一大難題。科技進步令到記憶體容量愈來愈大,但即使可以將照片全部存儲,日後找回照片還是相當麻煩。諸如在龐大的照片庫中找不到想要的照片,又或是看不出照片紀錄了什麼事件的情況時有發生。
對於走到哪裏都要拍照留念並跟朋友分享的人,建議不要使用WhatsApp一類應用程式來分享照片,因為檔案太大,手機容量會不夠用;反而可考慮透過iCloud或是Google Photo將相片備份到雲端儲存器上,以相簿形式跟朋友分享。坊間的相片應用程式還設有自動整理功能,可以打造自己的獨家相簿。
以Google Photo為例,除了善於搜尋外,更能自動將照片分類整合。即使用戶懶得分類也沒關係,程式會根據一些比較「大路」的方法歸納相片,如人物、寵物、地點等,需要找照片便可以根據這些分類方法下手。如果向應用程式全面開放你的相片庫,可用的功能會更多。透過自動標籤,Google Photo可按特定要求將相片全面分析並搜尋,例如用戶要搜尋某一特定人物,Google的AI人面識別系統便可以在圖片庫中找出所有目標人物出現的照片。
用戶亦可以按地點、時間、事件或是物件等不同主題進行搜尋。例如將地點及時間併在一起的「去年+澳門」,Google Photo便會找出去年在澳門拍攝的照片,又或是以事件來搜尋,例如「生日」,程式便會以生日相關的物件作為篩選條件,例如有蠟燭或是生日蛋糕的照片便是搜尋的目標。
貓狗等寵物固然是常用的搜尋主題,即使物件如紙張、錢幣、iPad等亦可以作為搜索標籤,不同主題或標籤可互相配合,以達至更精準的搜尋結果。Google Photo 還能根據主題來製作「微電影」,讓用戶不用整理照片也能找出需要的回憶。
在感激AI強大功能的同時,市民亦付出一定程度的私隱作出代價。以我個人而言,一早已經將雲端相簿設定為個人模式,至於使用這些方便易用服務所需付出的代價,我想暫時還是可以接受的。
Google Photo將相片備份到雲端儲存器上,以相簿形式跟朋友分享。 </s>
|
蘋果前華裔工程師偷機密
|
張小浪涉嫌在離職前,竊取蘋果自駕車商業機密,懷疑將之交予新僱主小鵬汽車。
美國總統特朗普抨擊中國強制外資轉移科技技術之際,蘋果公司華裔前工程師張小浪被起訴,勢令中美貿易衝突惡化。張小浪涉嫌在離職前竊取蘋果研發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商業機密,懷疑把資料交予新僱主、中國初創企業小鵬汽車,他上周六(7日)在加州聖何塞國際機場準備登機前往中國時被美國警方拘捕,檢察官周一向聯邦法院提出起訴。
檢察官指控張小浪今年4月離開蘋果前,從公司電腦下載一些包含機密訊息的文檔,例如工程原理圖、技術手冊和報告。張小浪向聯邦調查局(FBI)承認,曾把蘋果的自動無人駕駛技術文件下載到他妻子的筆記簿電腦上。
張小浪作為蘋果自駕車開發團隊的硬件工程師,獲授權進入公司機密數據庫,他4月放完侍產假後向蘋果辭職,並表明會轉職到中國小鵬汽車。起訴書提到,蘋果發現他在辭職前頻繁返回辦公室及登入公司網絡,覺得有可疑。
新僱主小鵬汽車稱不知情
蘋果表示,非常重視保密及保護知識產權,正與有關當局研究事件。小鵬汽車發聲明強調,事前毫不知情,同時透露,張小浪5月初加入公司時的簽署文件上,確認自己在知識產權方面沒有違規行為,小鵬汽車會配合美方的調查。財新網引述小鵬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夏珩說,張小浪是小鵬汽車在美國的研發人員,並非技術主管人員,只是普通員工。
訴訟文件讓外界首次知道蘋果研發自駕技術的一些資訊,例如約有5000名員工參與自動駕駛計劃,當中2700人是「核心」成員,可以取得機密資料。
小鵬汽車發聲明強調,事前毫不知情。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蘋果前華裔工程師偷機密 [/INST] 張小浪涉嫌在離職前,竊取蘋果自駕車商業機密,懷疑將之交予新僱主小鵬汽車。
美國總統特朗普抨擊中國強制外資轉移科技技術之際,蘋果公司華裔前工程師張小浪被起訴,勢令中美貿易衝突惡化。張小浪涉嫌在離職前竊取蘋果研發自動駕駛汽車技術的商業機密,懷疑把資料交予新僱主、中國初創企業小鵬汽車,他上周六(7日)在加州聖何塞國際機場準備登機前往中國時被美國警方拘捕,檢察官周一向聯邦法院提出起訴。
檢察官指控張小浪今年4月離開蘋果前,從公司電腦下載一些包含機密訊息的文檔,例如工程原理圖、技術手冊和報告。張小浪向聯邦調查局(FBI)承認,曾把蘋果的自動無人駕駛技術文件下載到他妻子的筆記簿電腦上。
張小浪作為蘋果自駕車開發團隊的硬件工程師,獲授權進入公司機密數據庫,他4月放完侍產假後向蘋果辭職,並表明會轉職到中國小鵬汽車。起訴書提到,蘋果發現他在辭職前頻繁返回辦公室及登入公司網絡,覺得有可疑。
新僱主小鵬汽車稱不知情
蘋果表示,非常重視保密及保護知識產權,正與有關當局研究事件。小鵬汽車發聲明強調,事前毫不知情,同時透露,張小浪5月初加入公司時的簽署文件上,確認自己在知識產權方面沒有違規行為,小鵬汽車會配合美方的調查。財新網引述小鵬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夏珩說,張小浪是小鵬汽車在美國的研發人員,並非技術主管人員,只是普通員工。
訴訟文件讓外界首次知道蘋果研發自駕技術的一些資訊,例如約有5000名員工參與自動駕駛計劃,當中2700人是「核心」成員,可以取得機密資料。
小鵬汽車發聲明強調,事前毫不知情。 </s>
|
本港28%工作易被AI取代
|
楊荃荃說,高風險的產業最快會在10年至20年內受到AI衝擊。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和牛津大學對香港就業市場受智能化衝擊作出研究,研究顯示,在本港370萬就業人口中,約28%的工作處於智能化高風險,即容易被人工智能(AI)所代替,意味在未來10年至20年中,有70%機會被智能化技術取代。有18%工種面臨的風險低於30%,惟較低風險的工種並非不會被智能化,而是較慢受到衝擊。
四大產業受衝擊風險高
「一國兩制」研究主任楊荃荃表示,近年人工智能發展迅速,為社會及經濟帶來改變,同時引發對人工智能取代人類勞動力的擔憂,是次引用外國類似研究方法作出研究。該研究發現,需要複雜管理、社交和照顧他人能力的工種,如教育行政人員、護士、餐廳和酒店經理、首席執行官被人工智能取代的風險都低於10%;另一方面,容易受人工智能取代的高風險工種包括一般秘書、出納員、速遞員、會計師、核數師及法務助理等。
本港方面,楊荃荃指出,本港產業集中在四大支柱,包括金融服務、旅遊、貿易及物流及專業服務,這些產業面對人工智能衝擊風險較高。四大產業對經濟貢獻逾56%,聘請47%就業人口;而較不容易受到人工智能衝擊的,包括文化藝術、醫療、教育及創新,合共對經濟貢獻只有8%,聘用11%就業人口,若以現行的就業結構,在人工智能時代,香港會失去核心競爭力。
她認為,高風險的產業最快會在10年至20年內受到衝擊,香港經濟結構需要轉型,以迎合人工智能時代來臨,又指有些工種不會被淘汰,需要人機互動,因此要培訓人才操控機械。
對於本港發展人工智能,該中心作出多項建議,包括政府應鼓勵企業使用創新科技及投入科技培訓,而且政府應發揮示範作用,優先採用本地科技企業的技術;法律方面,應及早審議與修訂未能跟上行業發展情況的法律和行業規範與標準等,創造有利於人工智能發展的監管環境。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本港28%工作易被AI取代 [/INST] 楊荃荃說,高風險的產業最快會在10年至20年內受到AI衝擊。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和牛津大學對香港就業市場受智能化衝擊作出研究,研究顯示,在本港370萬就業人口中,約28%的工作處於智能化高風險,即容易被人工智能(AI)所代替,意味在未來10年至20年中,有70%機會被智能化技術取代。有18%工種面臨的風險低於30%,惟較低風險的工種並非不會被智能化,而是較慢受到衝擊。
四大產業受衝擊風險高
「一國兩制」研究主任楊荃荃表示,近年人工智能發展迅速,為社會及經濟帶來改變,同時引發對人工智能取代人類勞動力的擔憂,是次引用外國類似研究方法作出研究。該研究發現,需要複雜管理、社交和照顧他人能力的工種,如教育行政人員、護士、餐廳和酒店經理、首席執行官被人工智能取代的風險都低於10%;另一方面,容易受人工智能取代的高風險工種包括一般秘書、出納員、速遞員、會計師、核數師及法務助理等。
本港方面,楊荃荃指出,本港產業集中在四大支柱,包括金融服務、旅遊、貿易及物流及專業服務,這些產業面對人工智能衝擊風險較高。四大產業對經濟貢獻逾56%,聘請47%就業人口;而較不容易受到人工智能衝擊的,包括文化藝術、醫療、教育及創新,合共對經濟貢獻只有8%,聘用11%就業人口,若以現行的就業結構,在人工智能時代,香港會失去核心競爭力。
她認為,高風險的產業最快會在10年至20年內受到衝擊,香港經濟結構需要轉型,以迎合人工智能時代來臨,又指有些工種不會被淘汰,需要人機互動,因此要培訓人才操控機械。
對於本港發展人工智能,該中心作出多項建議,包括政府應鼓勵企業使用創新科技及投入科技培訓,而且政府應發揮示範作用,優先採用本地科技企業的技術;法律方面,應及早審議與修訂未能跟上行業發展情況的法律和行業規範與標準等,創造有利於人工智能發展的監管環境。 </s>
|
圖像生成術慳水慳力
|
如果給出一幅地表的衞星圖像,那麼從地面上看這個地區將會呈現何種模樣?
古語有云「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又說「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可見人類試圖通過觀察一個片面來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古已有之,只是一些視角要待人造衞星、高解像攝錄器、無人機的發明後才可全面實現。從前跟隨長輩學習堪輿的時候,登山涉水方能理解山龍(脈)及水流結聚的走勢,真想不到現今能調節角度的鳥瞰圖居然唾手可得。
隨着人工智能的發展,研究人員正致力於解決一葉知秋的「逆向」問題:如果給出一幅地表的衞星圖像,那麼從地面上看這個地區將會呈現何種模樣?這樣的人工圖像能實現嗎?加州大學使用了嶄新的生成式對抗網路(GAN),即是兩周前我提及的兩個神經網路左右互搏(生成及判別)的演算法,通過分析衞星俯瞰圖像,A演算法可以生成地面仿真圖像,B演算法則利用地面真實圖像和該地區衞星圖像來訓練判別真偽的能力。
前提是數據集的品質非常重要,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選取了倫敦71×71公里、總共1.6萬組兩兩對應的俯瞰圖像和地面真實圖像來訓練演算法判別。下一步是把4000幅特定地點的衞星俯瞰圖像輸入生成器,利用判別的回饋與地面真實圖像相比作「左右互搏」。
判別土地用途準確率高
結果非常有意思,系統根據俯瞰圖像生成的圖像貼近現實,生成的圖像捕捉到地面基本特徵,比如是否有道路,是農村還是城市等等。惟不出所料,它們缺乏真實圖像的更多細節。這項技術很巧妙,但用處有多大?城市規劃中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根據用途對土地進行分類,比如是工業區、住宅區還是商貿區域。結果顯示在確定土地用途時,圖像生成技術的準確率為73%,而傳統方法的準確率只有65%。
生成式對抗網路提供了更省時省力收集土地用途的全新方法,我甚至認為,如果在前述的71X71公里範圍內能夠收集足夠的移動手機數據,GAN有機會從俯瞰圖生成出關聯區域的人類經濟活動,這值得我們期待。
過往要登山涉水,方能理解山龍(脈)及水流結聚的走勢。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圖像生成術慳水慳力 [/INST] 如果給出一幅地表的衞星圖像,那麼從地面上看這個地區將會呈現何種模樣?
古語有云「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又說「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可見人類試圖通過觀察一個片面來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古已有之,只是一些視角要待人造衞星、高解像攝錄器、無人機的發明後才可全面實現。從前跟隨長輩學習堪輿的時候,登山涉水方能理解山龍(脈)及水流結聚的走勢,真想不到現今能調節角度的鳥瞰圖居然唾手可得。
隨着人工智能的發展,研究人員正致力於解決一葉知秋的「逆向」問題:如果給出一幅地表的衞星圖像,那麼從地面上看這個地區將會呈現何種模樣?這樣的人工圖像能實現嗎?加州大學使用了嶄新的生成式對抗網路(GAN),即是兩周前我提及的兩個神經網路左右互搏(生成及判別)的演算法,通過分析衞星俯瞰圖像,A演算法可以生成地面仿真圖像,B演算法則利用地面真實圖像和該地區衞星圖像來訓練判別真偽的能力。
前提是數據集的品質非常重要,加州大學的研究人員選取了倫敦71×71公里、總共1.6萬組兩兩對應的俯瞰圖像和地面真實圖像來訓練演算法判別。下一步是把4000幅特定地點的衞星俯瞰圖像輸入生成器,利用判別的回饋與地面真實圖像相比作「左右互搏」。
判別土地用途準確率高
結果非常有意思,系統根據俯瞰圖像生成的圖像貼近現實,生成的圖像捕捉到地面基本特徵,比如是否有道路,是農村還是城市等等。惟不出所料,它們缺乏真實圖像的更多細節。這項技術很巧妙,但用處有多大?城市規劃中的一個重要任務,是根據用途對土地進行分類,比如是工業區、住宅區還是商貿區域。結果顯示在確定土地用途時,圖像生成技術的準確率為73%,而傳統方法的準確率只有65%。
生成式對抗網路提供了更省時省力收集土地用途的全新方法,我甚至認為,如果在前述的71X71公里範圍內能夠收集足夠的移動手機數據,GAN有機會從俯瞰圖生成出關聯區域的人類經濟活動,這值得我們期待。
過往要登山涉水,方能理解山龍(脈)及水流結聚的走勢。 </s>
|
港Al人才研究潛力優厚
|
本地不乏出色的AI科研成果,Hanson Robotics開發的港產機械人Sophia便是一例。
香港高等教育以質素卓越見稱,師生向來是各方招攬的對象,例如騰訊(00700)在2015年與香港科技大學建立人工智能(AI)聯合實驗室;百度今年初先後到中文大學、香港大學和科大招募實習生;港大和阿里巴巴4年前在杭州合設人工智能研究院。科大更是首家亞洲機構獲邀加入由Amazon、Google、Facebook、微軟等科技巨頭創立的國際組織Partnership on AI(PAI),與普林斯頓大學、牛津大學等國際知名學府共同合作探討人工智能的發展。
我們有關AI的研究份量驕人,根據全球最大索引摘要資料庫Scopus的統計,在論文被引用次數及影響力(H-index)方面,香港在全球排名第10;《日經亞洲評論》去年底分析包括微軟、Google和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在AI論文的影響力時,亦指香港有3間大學位列全球100大之內。
本地大學除AI研究了得,研發成果也屢獲肯定,如中大早於2014年研發出準確度逾99%的自動人臉識別系統,成為全球之冠;另一團隊則於2017年成功應用AI判讀肺癌及乳腺癌的影像,準確率也高達九成,大幅提升臨床診斷的效率。
AI也造就了香港罕見的「獨角獸」(估值達10億美元的初創)。商湯科技憑着其原創技術,成立短短3年便已打響名號。去年商湯與中大組成聯合實驗室,於全球兩大頂級視覺學術會議─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的「電腦視覺與模式識別國際會議」(CVPR)和「智慧電腦通訊與處理國際會議」(ICCP)中論文的發表量,更是領先於Google、Facebook等國際巨頭,居亞洲第一。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即將出爐,促進香港與內地的緊密聯繫,將有利創科資源交流,再加上香港政府先後投放了不少資源推動科技研發,並訂下發展藍圖,也對香港進一步把AI的科研成果發揚光大,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實,香港AI實力之強恐怕連香港人自己也感到驚喜萬分。無疑,目前我們的「獨角獸」數目寥寥可數,但現在我們已坐享天時、地利、人和,相信假以時日,香港能像矽谷和西雅圖般,炮製出如Amazon、Google、Facebook等巨企,令香港可以再揚名立萬。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港Al人才研究潛力優厚 [/INST] 本地不乏出色的AI科研成果,Hanson Robotics開發的港產機械人Sophia便是一例。
香港高等教育以質素卓越見稱,師生向來是各方招攬的對象,例如騰訊(00700)在2015年與香港科技大學建立人工智能(AI)聯合實驗室;百度今年初先後到中文大學、香港大學和科大招募實習生;港大和阿里巴巴4年前在杭州合設人工智能研究院。科大更是首家亞洲機構獲邀加入由Amazon、Google、Facebook、微軟等科技巨頭創立的國際組織Partnership on AI(PAI),與普林斯頓大學、牛津大學等國際知名學府共同合作探討人工智能的發展。
我們有關AI的研究份量驕人,根據全球最大索引摘要資料庫Scopus的統計,在論文被引用次數及影響力(H-index)方面,香港在全球排名第10;《日經亞洲評論》去年底分析包括微軟、Google和全球大學和科研機構在AI論文的影響力時,亦指香港有3間大學位列全球100大之內。
本地大學除AI研究了得,研發成果也屢獲肯定,如中大早於2014年研發出準確度逾99%的自動人臉識別系統,成為全球之冠;另一團隊則於2017年成功應用AI判讀肺癌及乳腺癌的影像,準確率也高達九成,大幅提升臨床診斷的效率。
AI也造就了香港罕見的「獨角獸」(估值達10億美元的初創)。商湯科技憑着其原創技術,成立短短3年便已打響名號。去年商湯與中大組成聯合實驗室,於全球兩大頂級視覺學術會議─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的「電腦視覺與模式識別國際會議」(CVPR)和「智慧電腦通訊與處理國際會議」(ICCP)中論文的發表量,更是領先於Google、Facebook等國際巨頭,居亞洲第一。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即將出爐,促進香港與內地的緊密聯繫,將有利創科資源交流,再加上香港政府先後投放了不少資源推動科技研發,並訂下發展藍圖,也對香港進一步把AI的科研成果發揚光大,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實,香港AI實力之強恐怕連香港人自己也感到驚喜萬分。無疑,目前我們的「獨角獸」數目寥寥可數,但現在我們已坐享天時、地利、人和,相信假以時日,香港能像矽谷和西雅圖般,炮製出如Amazon、Google、Facebook等巨企,令香港可以再揚名立萬。 </s>
|
人工智能算命
|
電腦本來就善於計一條「死數」,但人工智能卻可補上「術」的部分,讓推算更具體,更貼近現實。
最近幾年人工智能成為熱門話題,很大的原因是近幾年谷歌一個人工智能系統AlphaGo戰勝了世界圍棋高手,因而聲名大噪。我有一位圍棋下得不錯的長輩,對此總是苦笑。還記得數年前,他仍在說電腦恐怕還得花上100年才能在圍棋盤上贏到人類,可謂大跌眼鏡。
人工智能的應用範圍非常大,可以大到金融巿場分析,也可以小至跟你下棋消遣,又或者做語言翻譯,都是跟大眾息息相關而不易察覺的地方。
回想自八十年代中,就陸續出現「電腦算命」的軟件。那時我就見到一些算命電腦放在商場裏營運,好像也要幾十元算一次,不算便宜。有算八字的,也有算紫微斗數的。為了好奇,我也有玩過,推算結果當然只是一笑置之,但也看到不少人希望算命更具規範,減低算命先生的自由心證,這是以科學態度對待術數,是正確的研究方向。
我經常說,算命之道,是推算了基本事象之後,需要結合世情去作出較具體演繹,結合過程中,算命師無法離開其主觀意識而作推斷,可是若太過自由心證,也就是說「術」太多而「數」太少,那就變成常稱的「術士」了。
西方人喜研占星,也因此令不少人誤會了術數就是統計學。
補救不足
人工智能實在可補這方面不足,或者可這樣說,電腦本來就善於計一條「死數」,但人工智能卻可補上「術」的部分,讓推算更具體,更貼近現實,我認為是可行的。然而,這需要有足夠的資料去支持這件事,即所謂「大數據」是也,那就需要投入資源去做。
例如論婚姻,很多一望而知的「硬訣」,用電腦不難分析出來。舉例來說, 「天干連三字,幾重婚姻事」、「夫宮逢沖」、「劫重無財」……都主婚姻失敗,只要統計一下這類八字徵驗的準繩度,這就可逐步確認、修正,甚而發展祿命法的各種法訣,電腦人工於此就可派上用場。
西方人喜研占星,他們早就向這方面發展,也做了大量統計,也因此令不少人誤會了術數就是統計學,靠統計來設計出來的一門學問,事實當然並非如此。他們沒有留意的是,統計工序只是應用於「尾門」的「驗貨」階段,而非開發的根本之道。因為即使「天干連三字」這條訣很準,你也不能忽略那是因比劫代表「情敵」,否則你就無法繼續從比劫所坐的地支去推算各情敵的特質,推算結果就流於片面。可是不少術數愛好者就很喜歡搞曖昧,認為不清不楚更方便他們任意演繹,但這樣豈是治學之道呢。
其他陳一言文章: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人工智能算命 [/INST] 電腦本來就善於計一條「死數」,但人工智能卻可補上「術」的部分,讓推算更具體,更貼近現實。
最近幾年人工智能成為熱門話題,很大的原因是近幾年谷歌一個人工智能系統AlphaGo戰勝了世界圍棋高手,因而聲名大噪。我有一位圍棋下得不錯的長輩,對此總是苦笑。還記得數年前,他仍在說電腦恐怕還得花上100年才能在圍棋盤上贏到人類,可謂大跌眼鏡。
人工智能的應用範圍非常大,可以大到金融巿場分析,也可以小至跟你下棋消遣,又或者做語言翻譯,都是跟大眾息息相關而不易察覺的地方。
回想自八十年代中,就陸續出現「電腦算命」的軟件。那時我就見到一些算命電腦放在商場裏營運,好像也要幾十元算一次,不算便宜。有算八字的,也有算紫微斗數的。為了好奇,我也有玩過,推算結果當然只是一笑置之,但也看到不少人希望算命更具規範,減低算命先生的自由心證,這是以科學態度對待術數,是正確的研究方向。
我經常說,算命之道,是推算了基本事象之後,需要結合世情去作出較具體演繹,結合過程中,算命師無法離開其主觀意識而作推斷,可是若太過自由心證,也就是說「術」太多而「數」太少,那就變成常稱的「術士」了。
西方人喜研占星,也因此令不少人誤會了術數就是統計學。
補救不足
人工智能實在可補這方面不足,或者可這樣說,電腦本來就善於計一條「死數」,但人工智能卻可補上「術」的部分,讓推算更具體,更貼近現實,我認為是可行的。然而,這需要有足夠的資料去支持這件事,即所謂「大數據」是也,那就需要投入資源去做。
例如論婚姻,很多一望而知的「硬訣」,用電腦不難分析出來。舉例來說, 「天干連三字,幾重婚姻事」、「夫宮逢沖」、「劫重無財」……都主婚姻失敗,只要統計一下這類八字徵驗的準繩度,這就可逐步確認、修正,甚而發展祿命法的各種法訣,電腦人工於此就可派上用場。
西方人喜研占星,他們早就向這方面發展,也做了大量統計,也因此令不少人誤會了術數就是統計學,靠統計來設計出來的一門學問,事實當然並非如此。他們沒有留意的是,統計工序只是應用於「尾門」的「驗貨」階段,而非開發的根本之道。因為即使「天干連三字」這條訣很準,你也不能忽略那是因比劫代表「情敵」,否則你就無法繼續從比劫所坐的地支去推算各情敵的特質,推算結果就流於片面。可是不少術數愛好者就很喜歡搞曖昧,認為不清不楚更方便他們任意演繹,但這樣豈是治學之道呢。
其他陳一言文章: </s>
|
滙豐預測未來6大新職 IT吃香
|
滙豐強調,因數碼科技人才持續短缺,終身學習及積極提升員工技能,將變得至關重要。
世界瞬息萬變,各行各業為免落後形勢均積極轉型;滙豐昨發布全新報告,探討銀行業未來發展,預測業界將出現6個出乎意料新職位,包括混合實境體驗設計師(Mixed Reality Experience Designer)、演算工程技師(Algorithm Mechanic)、對話界面設計師(Conversational Interface Designer)、綜合服務顧問(Universal Service Advisor)、數碼處理工程師(Digital Process Engineer),以及合作夥伴把關人員(Partnership Gateway Enabler)。
報告指出,以上6大未來職位均顯示,一系列互通技能將會興起,但滙豐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全球創新與合作總監、電子服務平台亞太區主管鄺禮安(Andrew Connell)認為,人工智能並不會取代人類智慧,反而可把先進科技與人類獨有優勢融合,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
互通技能將興起
報告將該些人類優勢統稱為「3Cs」,即好奇心(Curiosity)、創意(Creativity)和溝通(Communication),又強調因數碼科技人才持續短缺,終身學習及積極提升員工技能,將變得至關重要。而為配合轉型,滙豐現正招聘逾1000名數碼人才,包括UI(使用者界面)設計師、數碼產品經理、軟件工程師、解決方案架構師、探索測試員及交付經理。
配合轉型,滙豐現正招聘逾1000名數碼人才。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滙豐預測未來6大新職 IT吃香 [/INST] 滙豐強調,因數碼科技人才持續短缺,終身學習及積極提升員工技能,將變得至關重要。
世界瞬息萬變,各行各業為免落後形勢均積極轉型;滙豐昨發布全新報告,探討銀行業未來發展,預測業界將出現6個出乎意料新職位,包括混合實境體驗設計師(Mixed Reality Experience Designer)、演算工程技師(Algorithm Mechanic)、對話界面設計師(Conversational Interface Designer)、綜合服務顧問(Universal Service Advisor)、數碼處理工程師(Digital Process Engineer),以及合作夥伴把關人員(Partnership Gateway Enabler)。
報告指出,以上6大未來職位均顯示,一系列互通技能將會興起,但滙豐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全球創新與合作總監、電子服務平台亞太區主管鄺禮安(Andrew Connell)認為,人工智能並不會取代人類智慧,反而可把先進科技與人類獨有優勢融合,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
互通技能將興起
報告將該些人類優勢統稱為「3Cs」,即好奇心(Curiosity)、創意(Creativity)和溝通(Communication),又強調因數碼科技人才持續短缺,終身學習及積極提升員工技能,將變得至關重要。而為配合轉型,滙豐現正招聘逾1000名數碼人才,包括UI(使用者界面)設計師、數碼產品經理、軟件工程師、解決方案架構師、探索測試員及交付經理。
配合轉型,滙豐現正招聘逾1000名數碼人才。 </s>
|
電子化自訂旅程話咁易
|
在雲端存儲技術及人工智能的幫助下,為自己制訂獨一無二旅遊行程絕對不是難事。
暑假即將來臨,相信不少父母已經策劃好親子旅遊。近年愈來愈多港人喜歡幾個家庭一起出行,沿途有伴之餘孩子亦可與同齡人多多相處。以往這類多人參與的旅遊多是幫襯旅行社,如今在科技的幫忙下,自己籌辦獨家「旅行團」亦相當容易。
開始計劃行程前,先在Google創建一個旅行日曆分享予參與家庭,然後再着手制訂旅程、預訂酒店及機票等。與參加旅行團不同,自訂行程可因應團員的喜好預定路線,需要較多資料蒐集;不過,這正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分,因為籌備工作幾乎等同一次模擬旅行。
例如想在旅程中一嘗當地知名小吃或米芝蓮餐廳,自然會多多留意相關食記或文章,「啱心水」便可以利用軟件的剪貼功能,將網頁或圖片剪貼儲存及標示在地圖上,計劃行程時便方便得多。
手機屏幕截圖亦是整合的方法之一,有時與朋友在WhatsApp討論,可以只截取有用的部分為圖片,例如Phone screen stitcher等應用程式將圖片組合起來作資料。至於如我一樣習慣使用紙筆記事的人,可以利用手機來拍照儲存,亦是一個簡單方便的做法。
若覺得拍照截圖不方便,可以使用電子筆記幫手,如Evernote這些應用程式已經配備OCR功能,可以掃描手寫筆記、辨識字體並記錄,對於時常靈光一閃而須記下瑣碎意念的我相當有用,亦方便與朋友分享。雲端功能可以讓資料同步至所有指定設備,省去不少麻煩和時間。用Evernote來製作旅遊筆記亦不錯,我會先為心水目的地建立獨立檔案,例如「Travel.Italy」,當看到有用的資料便剪貼收集,需要時便可以輕易找到。
與大部分香港人一樣,我亦喜歡到日本旅遊,尤其喜愛閱覽日本的旅遊雜誌,貪其資料詳細又夠快夠新。在Kono和Kindle這些電子書平台,100元以內的月費便可以無限量閱讀來自日本、中國內地、台灣和香港不下20本最新的旅遊雜誌,每見到有用資料我便截圖儲存,實在是自訂行程的好幫手。
從建立Google旅行日曆、使用Google地圖和KML製作事先標示住宿、車站、景點、美食等相關位置的個人化地圖,配合不同截圖及網頁剪貼來自製獨家旅遊手冊,在雲端存儲技術及人工智能(AI)的幫助下,為自己制訂獨一無二旅遊行程絕對不是難事,在即將來臨的暑假,不妨利用科技讓旅行變得更加豐富精采。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電子化自訂旅程話咁易 [/INST] 在雲端存儲技術及人工智能的幫助下,為自己制訂獨一無二旅遊行程絕對不是難事。
暑假即將來臨,相信不少父母已經策劃好親子旅遊。近年愈來愈多港人喜歡幾個家庭一起出行,沿途有伴之餘孩子亦可與同齡人多多相處。以往這類多人參與的旅遊多是幫襯旅行社,如今在科技的幫忙下,自己籌辦獨家「旅行團」亦相當容易。
開始計劃行程前,先在Google創建一個旅行日曆分享予參與家庭,然後再着手制訂旅程、預訂酒店及機票等。與參加旅行團不同,自訂行程可因應團員的喜好預定路線,需要較多資料蒐集;不過,這正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分,因為籌備工作幾乎等同一次模擬旅行。
例如想在旅程中一嘗當地知名小吃或米芝蓮餐廳,自然會多多留意相關食記或文章,「啱心水」便可以利用軟件的剪貼功能,將網頁或圖片剪貼儲存及標示在地圖上,計劃行程時便方便得多。
手機屏幕截圖亦是整合的方法之一,有時與朋友在WhatsApp討論,可以只截取有用的部分為圖片,例如Phone screen stitcher等應用程式將圖片組合起來作資料。至於如我一樣習慣使用紙筆記事的人,可以利用手機來拍照儲存,亦是一個簡單方便的做法。
若覺得拍照截圖不方便,可以使用電子筆記幫手,如Evernote這些應用程式已經配備OCR功能,可以掃描手寫筆記、辨識字體並記錄,對於時常靈光一閃而須記下瑣碎意念的我相當有用,亦方便與朋友分享。雲端功能可以讓資料同步至所有指定設備,省去不少麻煩和時間。用Evernote來製作旅遊筆記亦不錯,我會先為心水目的地建立獨立檔案,例如「Travel.Italy」,當看到有用的資料便剪貼收集,需要時便可以輕易找到。
與大部分香港人一樣,我亦喜歡到日本旅遊,尤其喜愛閱覽日本的旅遊雜誌,貪其資料詳細又夠快夠新。在Kono和Kindle這些電子書平台,100元以內的月費便可以無限量閱讀來自日本、中國內地、台灣和香港不下20本最新的旅遊雜誌,每見到有用資料我便截圖儲存,實在是自訂行程的好幫手。
從建立Google旅行日曆、使用Google地圖和KML製作事先標示住宿、車站、景點、美食等相關位置的個人化地圖,配合不同截圖及網頁剪貼來自製獨家旅遊手冊,在雲端存儲技術及人工智能(AI)的幫助下,為自己制訂獨一無二旅遊行程絕對不是難事,在即將來臨的暑假,不妨利用科技讓旅行變得更加豐富精采。 </s>
|
創業勿跟風 應反思專長
|
趙子翹建議,初創應思考自己的專長,以及核心競爭力在哪。
創奇思集團(Cherrypicks)成立於2000年,惟近年已售予內地科企網龍(00777),趙子翹仍擔任行政總裁一職至今。他也有擔任天使投資者,投資過本地人工智能(AI)初創Fano Labs。問他看好哪些科技熱潮時,他指數據、AI、智慧城市、電子教育都是熱門詞,「但範圍這麼廣泛,初創應思考自己的專長,以及核心競爭力在哪,到底是想透過上述科技的哪些技術,解決什麼社會或商業痛點,創造社會價值。」他坦言,之前流行的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如今已不及AI熱門;亦有不少人留意生物科技,但其研發時間很漫長。故此,若單單跟隨科技熱潮而決定創業或投資項目,只會沒完沒了。
自嘲「優點」賣盤如輸晒
趙子翹在創業路上經歷無數次高低起跌;科網股泡沫爆破更令他向創投基金籌得的500萬美元創業資本,瞬間化為烏有。後來,他在內地開發社交媒體「優點」,這個針對大學生的平台,燒錢之快超出想像。雖然「優點」比Facebook更早出現,但最終離不開賣盤厄運,再輾轉落在人人網手上。
對於當年賣掉「優點」,趙子翹以「輸晒」形容。記者大膽估計,倘若他沒有「輸晒」,說不定成為另一位社交網教主,「我從沒想過自己會成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甚至及得上他0.1%。不過,若當時有位『白武士』願意提供一些過渡資金(Bridge Financing),事情或者會改寫。」後來看到蘋果iPhone面世,趙子翹即轉型開發手機App,終找到他事業的新藍海。
本地初創創奇思已被內地科企網龍收歸旗下。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創業勿跟風 應反思專長 [/INST] 趙子翹建議,初創應思考自己的專長,以及核心競爭力在哪。
創奇思集團(Cherrypicks)成立於2000年,惟近年已售予內地科企網龍(00777),趙子翹仍擔任行政總裁一職至今。他也有擔任天使投資者,投資過本地人工智能(AI)初創Fano Labs。問他看好哪些科技熱潮時,他指數據、AI、智慧城市、電子教育都是熱門詞,「但範圍這麼廣泛,初創應思考自己的專長,以及核心競爭力在哪,到底是想透過上述科技的哪些技術,解決什麼社會或商業痛點,創造社會價值。」他坦言,之前流行的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如今已不及AI熱門;亦有不少人留意生物科技,但其研發時間很漫長。故此,若單單跟隨科技熱潮而決定創業或投資項目,只會沒完沒了。
自嘲「優點」賣盤如輸晒
趙子翹在創業路上經歷無數次高低起跌;科網股泡沫爆破更令他向創投基金籌得的500萬美元創業資本,瞬間化為烏有。後來,他在內地開發社交媒體「優點」,這個針對大學生的平台,燒錢之快超出想像。雖然「優點」比Facebook更早出現,但最終離不開賣盤厄運,再輾轉落在人人網手上。
對於當年賣掉「優點」,趙子翹以「輸晒」形容。記者大膽估計,倘若他沒有「輸晒」,說不定成為另一位社交網教主,「我從沒想過自己會成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甚至及得上他0.1%。不過,若當時有位『白武士』願意提供一些過渡資金(Bridge Financing),事情或者會改寫。」後來看到蘋果iPhone面世,趙子翹即轉型開發手機App,終找到他事業的新藍海。
本地初創創奇思已被內地科企網龍收歸旗下。 </s>
|
港可成中國數據樞紐 趙子翹:自由廉潔法治具優勢
|
趙子翹寄語香港初創,應尋求跟本地、內地或「一帶一路」國家大企業合作的機會。
不少港人常用的應用程式(App),原來出自本地科企創奇思集團(Cherrypicks)的手筆。該公司創辦人趙子翹的創業故事,更成為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的研究個案。去年趙子翹多了一個新身份──貿發局「一帶一路委員會」成員,任務之一正是「協助初創及中小企業拓展『一帶一路』業務」。
趙子翹上星期出席會展「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時接受本報專訪,提到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年4月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提出的「21世紀數字絲綢之路」,加上不少「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亦有意在首都、重點商業城市,甚至延伸城市發展智慧城市,為本港中小企及初創帶來發展機會。
以東南亞的緬甸為例,當地仍有七成人口尚未有電力供應。本港初創雖然未必有能力在當地建發電廠,卻可供應太陽能板等設備,提供離網(off-the-grid)電力,或者在燈柱上鋪設WiFi。本港中小企也可藉電商平台,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接駁互聯網的城市居民促銷產品。
政策拆牆鬆綁助初創
本地創科發展看似已被內地趕過,但趙子翹強調,香港始終有其獨特地位和優勢,「當國家要建設『數字絲綢之路』,香港可扮演中國的數據中心樞紐,因為香港無論如何都是全中國最自由的城市,而且廉潔、知識產權政策清晰,行普通法兼有『一國兩制』,全世界的大企業都會很安心把數據存放於香港。『香港』這個品牌,不容輕視。」
趙子翹又指出,對於香港公司開拓新市場,政府可扮演協調者角色,在政策上「拆牆鬆綁」。例如與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簽署避免雙重徵稅協定和投資保護協定等,甚至為遠赴外國參展的初創提供資助,「以創新科技署的科技券計劃(TVP)為例,鼓勵中小企多運用科技方案接觸新市場,這些都是很好的業界支援。」
重點發展毋須「瓣瓣掂」
為應付創科行業人才短缺問題,政府5月公布的「科技人才入境計劃」,讓本地合資格的科技公司,透過輸入海外和內地科技人才來港。趙子翹認為,人才短缺是各國以至各間科技公司均須面對的難題,他強調「若科技人才政策傾向保護自己,就會落後他人。」
內地IT學科每年畢業生人數,隨時等於香港的整體人口。然而,內地科技應用蓬勃,科技人才仍供不應求。他解釋,「當人家連種米、養豬都用上人工智能(AI)技術時,香港仍停留於討論銀行業該如何應用AI及輸入科技人才。」
惟趙子翹認為,輸入海外人才屬短期措施,中期措施是要令科技人才的能力建構(Capacity Building)有所提升,「舉例,若覺得AI在未來10年非常重要,就要提升AI方面的能力。當然,我們不需要瓣瓣都掂,揀幾瓣就夠。」他指共享經濟、電子錢包等,在內地發展已相當成熟,香港未必有優勢,可考慮重點發展其他範疇,例如金融科技、智慧城市、AI、生物科技等。
趙子翹直言,中美兩國都有不少超級富豪和企業家來自科技行業;反觀香港的富豪,卻幾乎清一色是地產商,「過去,我們在地產和金融業取得成功,卻相對忽視互聯網相關學科,甚至覺得修讀IT的人才,個個都像機械人般一言不發。」
教育始終是長遠措施,他坦言,這涉及人們的心態問題,要改革科技教育,比上述短、中期措施更難,期望隨着STEM教育備受關注,「在20年後見到的大部分本港畢業生,都有志投身科技工作上。」
趙子翹指,對香港公司開拓新市場,政府可扮演協調者角色。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港可成中國數據樞紐 趙子翹:自由廉潔法治具優勢 [/INST] 趙子翹寄語香港初創,應尋求跟本地、內地或「一帶一路」國家大企業合作的機會。
不少港人常用的應用程式(App),原來出自本地科企創奇思集團(Cherrypicks)的手筆。該公司創辦人趙子翹的創業故事,更成為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的研究個案。去年趙子翹多了一個新身份──貿發局「一帶一路委員會」成員,任務之一正是「協助初創及中小企業拓展『一帶一路』業務」。
趙子翹上星期出席會展「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時接受本報專訪,提到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年4月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提出的「21世紀數字絲綢之路」,加上不少「一帶一路」發展中國家亦有意在首都、重點商業城市,甚至延伸城市發展智慧城市,為本港中小企及初創帶來發展機會。
以東南亞的緬甸為例,當地仍有七成人口尚未有電力供應。本港初創雖然未必有能力在當地建發電廠,卻可供應太陽能板等設備,提供離網(off-the-grid)電力,或者在燈柱上鋪設WiFi。本港中小企也可藉電商平台,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接駁互聯網的城市居民促銷產品。
政策拆牆鬆綁助初創
本地創科發展看似已被內地趕過,但趙子翹強調,香港始終有其獨特地位和優勢,「當國家要建設『數字絲綢之路』,香港可扮演中國的數據中心樞紐,因為香港無論如何都是全中國最自由的城市,而且廉潔、知識產權政策清晰,行普通法兼有『一國兩制』,全世界的大企業都會很安心把數據存放於香港。『香港』這個品牌,不容輕視。」
趙子翹又指出,對於香港公司開拓新市場,政府可扮演協調者角色,在政策上「拆牆鬆綁」。例如與新加坡、馬來西亞等東盟國家簽署避免雙重徵稅協定和投資保護協定等,甚至為遠赴外國參展的初創提供資助,「以創新科技署的科技券計劃(TVP)為例,鼓勵中小企多運用科技方案接觸新市場,這些都是很好的業界支援。」
重點發展毋須「瓣瓣掂」
為應付創科行業人才短缺問題,政府5月公布的「科技人才入境計劃」,讓本地合資格的科技公司,透過輸入海外和內地科技人才來港。趙子翹認為,人才短缺是各國以至各間科技公司均須面對的難題,他強調「若科技人才政策傾向保護自己,就會落後他人。」
內地IT學科每年畢業生人數,隨時等於香港的整體人口。然而,內地科技應用蓬勃,科技人才仍供不應求。他解釋,「當人家連種米、養豬都用上人工智能(AI)技術時,香港仍停留於討論銀行業該如何應用AI及輸入科技人才。」
惟趙子翹認為,輸入海外人才屬短期措施,中期措施是要令科技人才的能力建構(Capacity Building)有所提升,「舉例,若覺得AI在未來10年非常重要,就要提升AI方面的能力。當然,我們不需要瓣瓣都掂,揀幾瓣就夠。」他指共享經濟、電子錢包等,在內地發展已相當成熟,香港未必有優勢,可考慮重點發展其他範疇,例如金融科技、智慧城市、AI、生物科技等。
趙子翹直言,中美兩國都有不少超級富豪和企業家來自科技行業;反觀香港的富豪,卻幾乎清一色是地產商,「過去,我們在地產和金融業取得成功,卻相對忽視互聯網相關學科,甚至覺得修讀IT的人才,個個都像機械人般一言不發。」
教育始終是長遠措施,他坦言,這涉及人們的心態問題,要改革科技教育,比上述短、中期措施更難,期望隨着STEM教育備受關注,「在20年後見到的大部分本港畢業生,都有志投身科技工作上。」
趙子翹指,對香港公司開拓新市場,政府可扮演協調者角色。 </s>
|
追加共享單車定位資料 Citymapper 助用戶彈性接駁
|
在全球各地利用龐大數據網絡,為用戶提供點對點交通規劃的Citymapper,近日將無樁式共享單車及電動滑板車,納入其不斷擴展的服務範圍內,並與內地共享單車巨頭Ofo以及Mobike展開合作,率先在英國倫敦提供交通導航服務。
Citymapper是次在無樁式共享單車上的延伸,將Ofo以及Mobike複雜的大數據,以點對點的地圖定位導航方式呈現,有望鼓勵更多人以單車接駁其他交通工具,以緩解公共交通工具泛濫的混亂局面。
Ofo英國總經理Joseph Seal-Driver表示,共享單車的優點在於靈活性,至於與Citymapper的合作,旨在為了將Ofo的靈活性推進至更高層次,未來期望Ofo的版圖能擴大至整個倫敦。
近年無樁式共享單車在全球掀起熱潮,用戶可透過智能手機程式為單車定位、解鎖,車輛用後亦可隨意停泊在行人路上。以無樁式共享單車計,現時Ofo在倫敦擁有2800架車,而Mobike則擁有4000輛。這服務方式雖方便出行,惟大批單車的湧入,令各城市交通管理造成混亂。
一站匯聚交通選項
Citymapper總裁兼業務負責人Omid Ashtari表示,他們目標是要建立一個匯集所有交通選項的應用程式,包括巴士、無樁式共享單車、電動滑板車等﹔而與Ofo的整合是產品的自然延伸,推動創新交通工具以應付市場需求,並期望未來的城市能減少汽車的使用。
自2011年面世的公共交通搜尋應用程式Citymapper,致力為客戶提供城市交通數據,包括地下鐵、巴士、單車、步行等交通方式的所需時間以及地圖定位服務,推出不久廣受大眾歡迎,現已覆蓋39個城市的交通網絡,包括香港、倫敦、紐約、首爾等地,並曾籌集了5000萬美元(約3.9億港元)的資金,近年更開拓自家商業巴士及無樁式共享單車等領域,緊貼市場的交通趨勢。
Citymapper今次整合Ofo及Mobike的大數據,鼓勵用戶使用更多共享單車服務。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追加共享單車定位資料 Citymapper 助用戶彈性接駁 [/INST] 在全球各地利用龐大數據網絡,為用戶提供點對點交通規劃的Citymapper,近日將無樁式共享單車及電動滑板車,納入其不斷擴展的服務範圍內,並與內地共享單車巨頭Ofo以及Mobike展開合作,率先在英國倫敦提供交通導航服務。
Citymapper是次在無樁式共享單車上的延伸,將Ofo以及Mobike複雜的大數據,以點對點的地圖定位導航方式呈現,有望鼓勵更多人以單車接駁其他交通工具,以緩解公共交通工具泛濫的混亂局面。
Ofo英國總經理Joseph Seal-Driver表示,共享單車的優點在於靈活性,至於與Citymapper的合作,旨在為了將Ofo的靈活性推進至更高層次,未來期望Ofo的版圖能擴大至整個倫敦。
近年無樁式共享單車在全球掀起熱潮,用戶可透過智能手機程式為單車定位、解鎖,車輛用後亦可隨意停泊在行人路上。以無樁式共享單車計,現時Ofo在倫敦擁有2800架車,而Mobike則擁有4000輛。這服務方式雖方便出行,惟大批單車的湧入,令各城市交通管理造成混亂。
一站匯聚交通選項
Citymapper總裁兼業務負責人Omid Ashtari表示,他們目標是要建立一個匯集所有交通選項的應用程式,包括巴士、無樁式共享單車、電動滑板車等﹔而與Ofo的整合是產品的自然延伸,推動創新交通工具以應付市場需求,並期望未來的城市能減少汽車的使用。
自2011年面世的公共交通搜尋應用程式Citymapper,致力為客戶提供城市交通數據,包括地下鐵、巴士、單車、步行等交通方式的所需時間以及地圖定位服務,推出不久廣受大眾歡迎,現已覆蓋39個城市的交通網絡,包括香港、倫敦、紐約、首爾等地,並曾籌集了5000萬美元(約3.9億港元)的資金,近年更開拓自家商業巴士及無樁式共享單車等領域,緊貼市場的交通趨勢。
Citymapper今次整合Ofo及Mobike的大數據,鼓勵用戶使用更多共享單車服務。 </s>
|
數據產品經理人才難尋
|
優秀的產品經理奇貨可居,尤其是炙手可熱的數據產品經理。
創科公司最難找到什麼人才?大家很容易會想起數據科學家、AI專家等。但我個人認為,企業在digital transformation過程中更需要的,是既懂業務又懂技術的人才。我接觸過的眾多CEO,無不感嘆優秀的產品經理奇貨可居,尤其是炙手可熱的數據產品經理。為了讓大家更深入理解這個職業,我把最近在美國《福布斯》刊出的幾條產品經理面試常見Q&A,再加入我的經驗為數據部分補充,供大家作參考:
1. 你如何看市場有多大?
優秀的產品經理更着眼於需求細分,從實際出發把握市場脈搏。例如,所有人都知道「企業雲」是個大市場,但能指出中小型與大型企業差異策略的產品經理會做得更好。大數據更可作為產品經理驗證市場情況的眼睛,是核心的量化手段。
2. 你如何向客戶驗證產品創意?
產品經理不僅要找出解決辦法,也要驗證問題。這就是有些產品雖然沒人說不好,卻仍以失敗告終的原因。產品的創意都是大膽假設小心驗證的結果,而數據埋點及收集是驗證創意的最直接辦法。例如一些大型互聯網產品,每天都有上千個AB Test在驗證不同的創意。
3. 你如何描述產品的工程要求?
產品經理需要確定效果和限制,而不僅是提供功能上的設計。例如,對於開發一款大數據的行銷雲來說,產品經理會要求想辦法控制成本和合規性,還要兼顧數據的品質及演算法的效率、穩定性等問題。
4. 你的產品很棒,但賣得不好,該怎麼辦?
產品經理是產品的最終責任人,必須把產品的功能和定位與市場現實狀況聯繫起來。他們還要明白,何時對行銷模型的修改施加影響,何時應該調整產品。從數據分析上,你能夠在產品設計之初便給出量化優劣的指標嗎?核心用戶群是怎樣的?這些都應該提早有預判。
5. 你的產品增長得很快,怎樣可以更快?
管理增長是產品管理的最大挑戰之一。成長型企業裏的大多數人可以借勢而起,但他們未必能在新環境中重現成功。在微軟有一個說法,如果產品增長得很快,但產品經理無法解讀增長的原因,也視同失敗。
產品經理這工作如同坐過山車,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沮喪。尤其是加入大數據及AI,智能產品如虎添翼,但能否培養出駕馭它的數據產品經理,是很多企業眼前難題。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數據產品經理人才難尋 [/INST] 優秀的產品經理奇貨可居,尤其是炙手可熱的數據產品經理。
創科公司最難找到什麼人才?大家很容易會想起數據科學家、AI專家等。但我個人認為,企業在digital transformation過程中更需要的,是既懂業務又懂技術的人才。我接觸過的眾多CEO,無不感嘆優秀的產品經理奇貨可居,尤其是炙手可熱的數據產品經理。為了讓大家更深入理解這個職業,我把最近在美國《福布斯》刊出的幾條產品經理面試常見Q&A,再加入我的經驗為數據部分補充,供大家作參考:
1. 你如何看市場有多大?
優秀的產品經理更着眼於需求細分,從實際出發把握市場脈搏。例如,所有人都知道「企業雲」是個大市場,但能指出中小型與大型企業差異策略的產品經理會做得更好。大數據更可作為產品經理驗證市場情況的眼睛,是核心的量化手段。
2. 你如何向客戶驗證產品創意?
產品經理不僅要找出解決辦法,也要驗證問題。這就是有些產品雖然沒人說不好,卻仍以失敗告終的原因。產品的創意都是大膽假設小心驗證的結果,而數據埋點及收集是驗證創意的最直接辦法。例如一些大型互聯網產品,每天都有上千個AB Test在驗證不同的創意。
3. 你如何描述產品的工程要求?
產品經理需要確定效果和限制,而不僅是提供功能上的設計。例如,對於開發一款大數據的行銷雲來說,產品經理會要求想辦法控制成本和合規性,還要兼顧數據的品質及演算法的效率、穩定性等問題。
4. 你的產品很棒,但賣得不好,該怎麼辦?
產品經理是產品的最終責任人,必須把產品的功能和定位與市場現實狀況聯繫起來。他們還要明白,何時對行銷模型的修改施加影響,何時應該調整產品。從數據分析上,你能夠在產品設計之初便給出量化優劣的指標嗎?核心用戶群是怎樣的?這些都應該提早有預判。
5. 你的產品增長得很快,怎樣可以更快?
管理增長是產品管理的最大挑戰之一。成長型企業裏的大多數人可以借勢而起,但他們未必能在新環境中重現成功。在微軟有一個說法,如果產品增長得很快,但產品經理無法解讀增長的原因,也視同失敗。
產品經理這工作如同坐過山車,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沮喪。尤其是加入大數據及AI,智能產品如虎添翼,但能否培養出駕馭它的數據產品經理,是很多企業眼前難題。 </s>
|
港產AI醫療影像篩檢初創 視見科技吸億元闖海外
|
視見科技創始團隊除了聯席CEO陳浩,還有擔任首席科學家的中大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王平安教授。
據內地科技媒體36氪報道,港產人工智能(AI)醫療影像初創「視見科技」,近日獲「招商局創投」追加融資,加上今年3月由「深創投」領投的6000萬元(人民幣.下同)A輪融資,以及去年「聯想創投」領投約2000萬元Pre-A輪融資,集資總額至今已達1億元人民幣(約1.2億港元)。本輪融資後,視見科技將致力研發醫療產品,並推進臨床應用場景探索,進一步加快公司的發展步伐,有意進軍海外醫療市場。
提升斷症準確度
視見科技成立於2017年2月,團隊來自香港中文大學醫學影像計算分析實驗室;聯合創辦人、中大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王平安教授擔任公司首席科學家。視見科技同年加入香港科技園的「創業培育計劃」,目前專注於運用計算機醫學影像分析技術,以減輕醫生的工作量,亦提升斷症準確度。
視見科技創辦人兼聯席CEO陳浩表示,中國病理註冊醫生實際上不足一萬人,醫生短缺達10萬人以上。此外,醫療影像數據如X光、電腦斷層掃描、磁力共振等醫學放射影像數據每年增長30%。面對數據量龐大而人手不足,醫生每天的工作量大增,需要不斷加班來維持醫院運作。
以診斷肺癌為例,過去醫生以肉眼觀察肺部CT圖像,需要在大量斷層掃描圖像中,尋找細小的陰影及患處,每次診斷耗時約需5分鐘,而且容易出錯;現通過機器學習訓練的AI演算法,有助醫生短至30秒內,迅速找出病變位置。
日服務逾5000人次
視見科技提供的輔助診斷及治療方案,現每日為逾5000人次提供服務,並計劃今年與100家醫院建立合作關係,為拓展海外醫療市場鋪路。
視見科技提供多項影像分析服務,例如CT/MRI三維器官建模、肺癌及宮頸癌等篩查。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港產AI醫療影像篩檢初創 視見科技吸億元闖海外 [/INST] 視見科技創始團隊除了聯席CEO陳浩,還有擔任首席科學家的中大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王平安教授。
據內地科技媒體36氪報道,港產人工智能(AI)醫療影像初創「視見科技」,近日獲「招商局創投」追加融資,加上今年3月由「深創投」領投的6000萬元(人民幣.下同)A輪融資,以及去年「聯想創投」領投約2000萬元Pre-A輪融資,集資總額至今已達1億元人民幣(約1.2億港元)。本輪融資後,視見科技將致力研發醫療產品,並推進臨床應用場景探索,進一步加快公司的發展步伐,有意進軍海外醫療市場。
提升斷症準確度
視見科技成立於2017年2月,團隊來自香港中文大學醫學影像計算分析實驗室;聯合創辦人、中大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系王平安教授擔任公司首席科學家。視見科技同年加入香港科技園的「創業培育計劃」,目前專注於運用計算機醫學影像分析技術,以減輕醫生的工作量,亦提升斷症準確度。
視見科技創辦人兼聯席CEO陳浩表示,中國病理註冊醫生實際上不足一萬人,醫生短缺達10萬人以上。此外,醫療影像數據如X光、電腦斷層掃描、磁力共振等醫學放射影像數據每年增長30%。面對數據量龐大而人手不足,醫生每天的工作量大增,需要不斷加班來維持醫院運作。
以診斷肺癌為例,過去醫生以肉眼觀察肺部CT圖像,需要在大量斷層掃描圖像中,尋找細小的陰影及患處,每次診斷耗時約需5分鐘,而且容易出錯;現通過機器學習訓練的AI演算法,有助醫生短至30秒內,迅速找出病變位置。
日服務逾5000人次
視見科技提供的輔助診斷及治療方案,現每日為逾5000人次提供服務,並計劃今年與100家醫院建立合作關係,為拓展海外醫療市場鋪路。
視見科技提供多項影像分析服務,例如CT/MRI三維器官建模、肺癌及宮頸癌等篩查。 </s>
|
禾連健康吸5.85億 商湯領投
|
禾連健康近日獲得商湯科技投資,加快醫院場景落地。
近日,浙江禾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禾連健康」)宣布完成7500萬美元(約5.85億港元)B輪融資,並由港產人工智能(AI)獨角獸商湯科技率先領投,萬向投資、杭州聯創投資等機構跟投。禾連健康在此輪融資後,將躍身成為市場估值近10億美元的初創。
禾連健康聯合創辦人兼副總裁葉安平指出,這筆資金會用於鞏固醫院智能管理系統的技術,包括AI、物聯網及大數據等綜合實力,吸納更多基層醫生加盟「小禾醫助」平台,以加強醫療保健服務。
葉安平更透露,禾連健康已擬定2020年的計劃方向,期望屆時的技術層面足以達標,為1億用戶提供全流程、全智能、全家庭成員的保健服務,務求令旗下用戶「不要生病」、「不怕生病」。
躍升為「準獨角獸」
商湯科技聯合創辦人徐冰解釋,今次投資是看準禾連健康於中國醫院場景的創科領導地位,以及其醫院物聯網的獨特應用優勢。憑着引入商湯自身的AI科技技術,將深化禾連健康的智慧型醫療領域,更促使它搖身躍升為市值近10億美元的準獨角獸公司。
禾連健康在2014年成立,前身為連連集團無線事業部,專注於醫療互聯網產業發展,去年10月曾獲得通和毓承、遠毅資本等投資者垂青,當時A輪融資約6000萬元人民幣。據了解,禾連健康的智能網絡已覆蓋245個城市、1700多家大型醫院,為9億人次門診,其服務的註冊醫生更超過140萬。
現時商湯科技專注於電腦視覺、深度學習技術及醫學成像等領域,上月底與香港科技園公司將聯手成立創業加速器「香港人工智能實驗室」(HKAI Lab),並隨即吸納富達國際、Hopu Capital、Silver Lake及Tiger Global領投的6.2億美元C+輪融資。
是次在禾連健康的戰略性領投,再一步鞏固商湯於「AI獨角獸」的全球領導地位。
除了醫護人員,AI、物聯網及大數據等,將用作提升醫療質素。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禾連健康吸5.85億 商湯領投 [/INST] 禾連健康近日獲得商湯科技投資,加快醫院場景落地。
近日,浙江禾連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禾連健康」)宣布完成7500萬美元(約5.85億港元)B輪融資,並由港產人工智能(AI)獨角獸商湯科技率先領投,萬向投資、杭州聯創投資等機構跟投。禾連健康在此輪融資後,將躍身成為市場估值近10億美元的初創。
禾連健康聯合創辦人兼副總裁葉安平指出,這筆資金會用於鞏固醫院智能管理系統的技術,包括AI、物聯網及大數據等綜合實力,吸納更多基層醫生加盟「小禾醫助」平台,以加強醫療保健服務。
葉安平更透露,禾連健康已擬定2020年的計劃方向,期望屆時的技術層面足以達標,為1億用戶提供全流程、全智能、全家庭成員的保健服務,務求令旗下用戶「不要生病」、「不怕生病」。
躍升為「準獨角獸」
商湯科技聯合創辦人徐冰解釋,今次投資是看準禾連健康於中國醫院場景的創科領導地位,以及其醫院物聯網的獨特應用優勢。憑着引入商湯自身的AI科技技術,將深化禾連健康的智慧型醫療領域,更促使它搖身躍升為市值近10億美元的準獨角獸公司。
禾連健康在2014年成立,前身為連連集團無線事業部,專注於醫療互聯網產業發展,去年10月曾獲得通和毓承、遠毅資本等投資者垂青,當時A輪融資約6000萬元人民幣。據了解,禾連健康的智能網絡已覆蓋245個城市、1700多家大型醫院,為9億人次門診,其服務的註冊醫生更超過140萬。
現時商湯科技專注於電腦視覺、深度學習技術及醫學成像等領域,上月底與香港科技園公司將聯手成立創業加速器「香港人工智能實驗室」(HKAI Lab),並隨即吸納富達國際、Hopu Capital、Silver Lake及Tiger Global領投的6.2億美元C+輪融資。
是次在禾連健康的戰略性領投,再一步鞏固商湯於「AI獨角獸」的全球領導地位。
除了醫護人員,AI、物聯網及大數據等,將用作提升醫療質素。 </s>
|
大灣區智能車合作夥伴深圳成立
|
中國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有助推動智能駕駛發展。
各行各業均放眼粵港澳大灣區機遇。深圳市政府日前聯合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發起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智能汽車合作夥伴」。
首批合作夥伴有近100家企業,包括比亞迪(01211)、騰訊(00700)、華為、特斯拉(Tesla)、博世、日本電裝、商湯、Roadstar.ai等,覆蓋整車製造、感知技術、算法與芯片、應用、試驗示範等領域,同時亦有融資機構與高校智庫參與其中,可謂聲勢浩大。
比亞迪騰訊參與其中
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吳優在致詞時提到,「粵港澳大灣區智能汽車合作夥伴」透過吸引跨國企業加入,展開跨國合作,鼓勵多邊技術交流,與各國智能汽車業界形成良性互動,建立智能汽車技術與應用的全球共同體,助力交通行業的智能化變革。深圳將充分利用人工智慧、新一代通信技術、新能源汽車製造與營運等優勢,整合各細分行業資源,為合作夥伴企業提供常規交流平台。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表示,智能駕駛發展前景非常可觀,形容電動汽車與智能汽車是孖生兄弟,而中國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未來將繼續推動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
深圳市日前發起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智能汽車合作夥伴」。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大灣區智能車合作夥伴深圳成立 [/INST] 中國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有助推動智能駕駛發展。
各行各業均放眼粵港澳大灣區機遇。深圳市政府日前聯合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發起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智能汽車合作夥伴」。
首批合作夥伴有近100家企業,包括比亞迪(01211)、騰訊(00700)、華為、特斯拉(Tesla)、博世、日本電裝、商湯、Roadstar.ai等,覆蓋整車製造、感知技術、算法與芯片、應用、試驗示範等領域,同時亦有融資機構與高校智庫參與其中,可謂聲勢浩大。
比亞迪騰訊參與其中
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吳優在致詞時提到,「粵港澳大灣區智能汽車合作夥伴」透過吸引跨國企業加入,展開跨國合作,鼓勵多邊技術交流,與各國智能汽車業界形成良性互動,建立智能汽車技術與應用的全球共同體,助力交通行業的智能化變革。深圳將充分利用人工智慧、新一代通信技術、新能源汽車製造與營運等優勢,整合各細分行業資源,為合作夥伴企業提供常規交流平台。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長明表示,智能駕駛發展前景非常可觀,形容電動汽車與智能汽車是孖生兄弟,而中國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未來將繼續推動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
深圳市日前發起成立「粵港澳大灣區智能汽車合作夥伴」。 </s>
|
亞馬遜人臉辨識惹恐慌 15萬人促煞停
|
透過視像鏡頭結合臉部辨識技術,成為監控社會的神器。
反對科網企業監控社會活動的聲音持續升溫。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周一連同70多個團體提交15萬個簽名,向亞馬遜行政總裁貝索斯(Jeff Bezos)施壓,再次要求他停止開發Rekognition人臉辨識技術,聯署人士包括10多名亞馬遜小股東。
憂被政權濫用監控
這封公開聯署信件中,ACLU擔心政府將藉Rekognition建立一個自動追蹤任何人的系統,不論市民有否犯罪,警方都可知道誰人參與抗議活動,擔心有關技術會被濫用,甚至售予外國政權。亞馬遜的小股東則認為,若技術方面出現偏差,或對有色人種、移民構成不公平,這不但威脅民眾的私隱,還可能為公司帶來巨大風險,對股價產生負面影響。
根據亞馬遜旗下AWS網站的服務說明,Rekognition技術可針對相片或影片,分析現場人物的臉部屬性,如判斷情緒、年齡範圍、是否睜開眼、穿戴眼鏡等條件,更可追蹤他們的移動路徑,適用於身份驗證、計算人數及公共安全等場合。
事實上,亞馬遜並非唯一向執法部門銷售圖像識別軟件的公司。Google早前被指跟美軍合作,研究在無人機視頻中,以人工智能(AI)識別物體;微軟亦為旗下雲端存儲平台提供臉部識別功能。
至於內地市場,透過視像鏡頭結合臉部辨識技術,已成監控社會的神器,如中國杭州推出AI監控系統「天曜」,實現機器視覺替代交警巡邏。一旦發現各類交通異常事件,從發生到報警的過程只需少於20秒。早前,內地公安憑人臉監控系統在歌手張學友的演唱會上拘捕通緝犯。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亞馬遜人臉辨識惹恐慌 15萬人促煞停 [/INST] 透過視像鏡頭結合臉部辨識技術,成為監控社會的神器。
反對科網企業監控社會活動的聲音持續升溫。美國公民自由聯盟(ACLU)周一連同70多個團體提交15萬個簽名,向亞馬遜行政總裁貝索斯(Jeff Bezos)施壓,再次要求他停止開發Rekognition人臉辨識技術,聯署人士包括10多名亞馬遜小股東。
憂被政權濫用監控
這封公開聯署信件中,ACLU擔心政府將藉Rekognition建立一個自動追蹤任何人的系統,不論市民有否犯罪,警方都可知道誰人參與抗議活動,擔心有關技術會被濫用,甚至售予外國政權。亞馬遜的小股東則認為,若技術方面出現偏差,或對有色人種、移民構成不公平,這不但威脅民眾的私隱,還可能為公司帶來巨大風險,對股價產生負面影響。
根據亞馬遜旗下AWS網站的服務說明,Rekognition技術可針對相片或影片,分析現場人物的臉部屬性,如判斷情緒、年齡範圍、是否睜開眼、穿戴眼鏡等條件,更可追蹤他們的移動路徑,適用於身份驗證、計算人數及公共安全等場合。
事實上,亞馬遜並非唯一向執法部門銷售圖像識別軟件的公司。Google早前被指跟美軍合作,研究在無人機視頻中,以人工智能(AI)識別物體;微軟亦為旗下雲端存儲平台提供臉部識別功能。
至於內地市場,透過視像鏡頭結合臉部辨識技術,已成監控社會的神器,如中國杭州推出AI監控系統「天曜」,實現機器視覺替代交警巡邏。一旦發現各類交通異常事件,從發生到報警的過程只需少於20秒。早前,內地公安憑人臉監控系統在歌手張學友的演唱會上拘捕通緝犯。 </s>
|
提升競爭力 從引發學習興趣開始
|
在1984年的科幻電影《未來戰士》中,阿諾舒華辛力加飾演來自未來的機械人,躲在廉價旅館內焊接受損的身體部件,清潔工人路過嗅到異味,問房內的阿諾「裏面是否有死貓」,智能機械人阿諾腦內即時彈出幾個回應的選項:「是」/「不是」/「請稍後再回來」/「滾開」,電腦揀選了最後一個回應。就因為這樣一個「合情合理」的回覆,令清潔工人毫不猶豫地走開了……
這樣像真人般反應、能欺騙到你的人工智能(Al),以生於百多年前英國科學家圖靈的準則,才是真正的AI。故此,即使AlphaGo能在圍棋界天下無敵,或只花10分鐘就從2000萬份醫療論文中判斷罕見白血病的Watson也未算,因為如果你問它附近有什麼餐廳,或叫它評價你今天的打扮,恐怕它不懂回應。
AI仍然處於發展初階,即每種AI只擅長某個範疇,但是已經潛力無限,更預期未來可以翻轉教室,顛覆數十年如一日的教學模式。
AI協助教與學例子
雖然目前AI仍然處於發展初階,即每種AI只擅長某個範疇,但是已經潛力無限,更預期未來可以翻轉教室,顛覆數十年如一日的教學模式,讓老師擺脫如批改作業這些困身的工作,也為學生度身訂造課程,引發學習興趣。例如AI能辦到以下這些工作:
.批改作業自動化
實驗以機器學習和預測模型批改了16000份功課,結果AI和真人的評分有高達九成相同;
.虛擬助教解答學生常見問題
美國有教導AI的大學教授以虛擬電腦助教解答300個學生常有的問題,試驗了4個月而學生全然不覺;
.度身訂造課程
應用電腦視覺和深度學習,透過追蹤學生的眼球和滑鼠活動,感知他們何時注意力開始分散、感到疑惑或沉悶;學生究竟嘗試了多少次和多久,才能正確回答問題;
.分析學生的能力、興趣、取向和潛質
透過課堂互動、社交媒體活動等,找出學生最佳的學習方式,甚至配對就業市場。
鄧淑明博士兼任主席的Esri中國(香港)在兩年前推出了亞洲首個免費電子學習項目「Map in Learning」(MiL)計劃。
老師角色更加關鍵
AI分擔了老師繁重的日常工作後,老師的角色會變得更重要,不過重心是專注於「增值」。
例如發現很多學生都在同一作業犯上相似的錯誤,即是課程內容有問題,老師便要跟進。更關鍵的是,可以引導學生發揮所長,積極面對前路,成為他們的人生導師。
不過,AI在教育界仍未普及,根據顧問公司麥肯錫去年對全球10個國家(包括亞洲的中日韓,以及歐美大國)的問卷,調查14個行業中3000多間機構的管理層對引進AI的看法,結論是教育界對AI異常審慎,與汽車業和互聯網公司的積極形成強烈對比。哪我們今天可以如何改變傳統的授課模式,引發年輕人的學習興趣?
電子學習推動改變
我兼任主席的Esri中國(香港)在兩年前推出了亞洲首個免費電子學習項目「Map in Learning」(MiL)計劃,讓全港中小學生享用政府和企業專用的地理資訊系統軟件ArcGIS Online,透過這個軟件,促進年輕人解決難題的能力和提升創造力。
例如有同學運用這個軟件製作專題時,以油麻地家庭入息和長者人口統計數據,編訂「貧富分布圖」;又到新界作實地考察,在手機輸入GPS定位,製成「農地使用分布圖」;或者根據各區的人口特徵、氣溫和樓宇資料,從而研究「熱島效應」現象。觀乎不少同學興致勃勃的表現,我深信這個軟件確能啟發他們的探究精神。
早前馬雲在香港大學演說,指未來的競爭不在知識,而是在於創造力、想像力和獨立思考。因此我期望同學透過MiL計劃,除了增加學習趣味外,未來更能為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和智慧城市出一分力。
AI分擔了老師繁重的日常工作後,老師的角色會變得更重要,不過重心卻是專注於「增值」。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提升競爭力 從引發學習興趣開始 [/INST] 在1984年的科幻電影《未來戰士》中,阿諾舒華辛力加飾演來自未來的機械人,躲在廉價旅館內焊接受損的身體部件,清潔工人路過嗅到異味,問房內的阿諾「裏面是否有死貓」,智能機械人阿諾腦內即時彈出幾個回應的選項:「是」/「不是」/「請稍後再回來」/「滾開」,電腦揀選了最後一個回應。就因為這樣一個「合情合理」的回覆,令清潔工人毫不猶豫地走開了……
這樣像真人般反應、能欺騙到你的人工智能(Al),以生於百多年前英國科學家圖靈的準則,才是真正的AI。故此,即使AlphaGo能在圍棋界天下無敵,或只花10分鐘就從2000萬份醫療論文中判斷罕見白血病的Watson也未算,因為如果你問它附近有什麼餐廳,或叫它評價你今天的打扮,恐怕它不懂回應。
AI仍然處於發展初階,即每種AI只擅長某個範疇,但是已經潛力無限,更預期未來可以翻轉教室,顛覆數十年如一日的教學模式。
AI協助教與學例子
雖然目前AI仍然處於發展初階,即每種AI只擅長某個範疇,但是已經潛力無限,更預期未來可以翻轉教室,顛覆數十年如一日的教學模式,讓老師擺脫如批改作業這些困身的工作,也為學生度身訂造課程,引發學習興趣。例如AI能辦到以下這些工作:
.批改作業自動化
實驗以機器學習和預測模型批改了16000份功課,結果AI和真人的評分有高達九成相同;
.虛擬助教解答學生常見問題
美國有教導AI的大學教授以虛擬電腦助教解答300個學生常有的問題,試驗了4個月而學生全然不覺;
.度身訂造課程
應用電腦視覺和深度學習,透過追蹤學生的眼球和滑鼠活動,感知他們何時注意力開始分散、感到疑惑或沉悶;學生究竟嘗試了多少次和多久,才能正確回答問題;
.分析學生的能力、興趣、取向和潛質
透過課堂互動、社交媒體活動等,找出學生最佳的學習方式,甚至配對就業市場。
鄧淑明博士兼任主席的Esri中國(香港)在兩年前推出了亞洲首個免費電子學習項目「Map in Learning」(MiL)計劃。
老師角色更加關鍵
AI分擔了老師繁重的日常工作後,老師的角色會變得更重要,不過重心是專注於「增值」。
例如發現很多學生都在同一作業犯上相似的錯誤,即是課程內容有問題,老師便要跟進。更關鍵的是,可以引導學生發揮所長,積極面對前路,成為他們的人生導師。
不過,AI在教育界仍未普及,根據顧問公司麥肯錫去年對全球10個國家(包括亞洲的中日韓,以及歐美大國)的問卷,調查14個行業中3000多間機構的管理層對引進AI的看法,結論是教育界對AI異常審慎,與汽車業和互聯網公司的積極形成強烈對比。哪我們今天可以如何改變傳統的授課模式,引發年輕人的學習興趣?
電子學習推動改變
我兼任主席的Esri中國(香港)在兩年前推出了亞洲首個免費電子學習項目「Map in Learning」(MiL)計劃,讓全港中小學生享用政府和企業專用的地理資訊系統軟件ArcGIS Online,透過這個軟件,促進年輕人解決難題的能力和提升創造力。
例如有同學運用這個軟件製作專題時,以油麻地家庭入息和長者人口統計數據,編訂「貧富分布圖」;又到新界作實地考察,在手機輸入GPS定位,製成「農地使用分布圖」;或者根據各區的人口特徵、氣溫和樓宇資料,從而研究「熱島效應」現象。觀乎不少同學興致勃勃的表現,我深信這個軟件確能啟發他們的探究精神。
早前馬雲在香港大學演說,指未來的競爭不在知識,而是在於創造力、想像力和獨立思考。因此我期望同學透過MiL計劃,除了增加學習趣味外,未來更能為香港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和智慧城市出一分力。
AI分擔了老師繁重的日常工作後,老師的角色會變得更重要,不過重心卻是專注於「增值」。 </s>
|
AI專才有價有市
|
去年內地宣布到2030年,中國要在AI各個領域領先全球。
以往我們提到人工智能(Al),總想到一些牽涉抽象思維的活動,如捉圍棋、無人駕駛、分秒間篩選海量資料等,但要Al機械人在繁忙的鬧巿穿梭,又或像人類般靈巧地組裝一件家具卻甚為困難。因此,早前Tesla的馬斯克在Twitter中談到,車廠產能之所以遠低於預期是因為高估了機械人和自動化的能力,他直言「人類是被低估了」。
不過,今年4月在期刊Science Robotics中,刊登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團隊以IkeaBot機械人成功裝嵌了一張木椅的案例。機械人有兩條機械臂和立體相機,團隊給了組裝指令後,機械人首先「觀察」了好一輪環境,然後才開始動手工作。初時機械臂顯得笨手笨腳,部件抓不牢又對不準位置,但摸索一輪後,機械臂竟能無師自通,順暢地完成任務,前後花了20多分鐘。互動的過程中,兩條手臂合作無間,卻沒有發生碰撞。這被視為Al的一個突破,因它能自主學習,並靈活運用肢體,是邁向「人類化」的重要一步。
多享「天價」待遇
今天,Al已被視為驅動世界未來發展的關鍵之一。去年內地宣布到2030年,中國要在AI各個領域領先全球,故此國家政策全力帶動;西方則以私人企業主導,根據顧問公司麥肯錫的硏究,估計在2016年包括Google和百度等科技巨企已在AI方面花了200億至300億美元(約1560億至2340億港元),是2013年的3倍。九成經費用於研發,一成用來收購公司及網羅人才,其實不論中西方皆一致認定AI的核心推進器是尖端人才。
AI人才供不應求,因此不少從業員得享「天價」待遇。根據非牟利研究機構OpenAI公開的資料顯示,該機構從Google挖角的高級研究員Ilya Sutskever,在2016年的年薪逾190萬美元(約1482萬港元)。OpenAI在2016年剛成立時員工只有52人,卻花了超過700萬美元(約5460萬港元)在員工薪酬和福利上。同時該公司引述業內人士指出,即使缺乏商界經驗,Al專才的薪水連股票等每年報酬一般也在30萬至50萬美元(234至390萬港元)之間。另一方面,內地百度舉辦「少帥計劃」,篩選30歲以下的優秀科學家栽培,年薪亦不少於100萬人民幣(約122萬港元)。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AI專才有價有市 [/INST] 去年內地宣布到2030年,中國要在AI各個領域領先全球。
以往我們提到人工智能(Al),總想到一些牽涉抽象思維的活動,如捉圍棋、無人駕駛、分秒間篩選海量資料等,但要Al機械人在繁忙的鬧巿穿梭,又或像人類般靈巧地組裝一件家具卻甚為困難。因此,早前Tesla的馬斯克在Twitter中談到,車廠產能之所以遠低於預期是因為高估了機械人和自動化的能力,他直言「人類是被低估了」。
不過,今年4月在期刊Science Robotics中,刊登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團隊以IkeaBot機械人成功裝嵌了一張木椅的案例。機械人有兩條機械臂和立體相機,團隊給了組裝指令後,機械人首先「觀察」了好一輪環境,然後才開始動手工作。初時機械臂顯得笨手笨腳,部件抓不牢又對不準位置,但摸索一輪後,機械臂竟能無師自通,順暢地完成任務,前後花了20多分鐘。互動的過程中,兩條手臂合作無間,卻沒有發生碰撞。這被視為Al的一個突破,因它能自主學習,並靈活運用肢體,是邁向「人類化」的重要一步。
多享「天價」待遇
今天,Al已被視為驅動世界未來發展的關鍵之一。去年內地宣布到2030年,中國要在AI各個領域領先全球,故此國家政策全力帶動;西方則以私人企業主導,根據顧問公司麥肯錫的硏究,估計在2016年包括Google和百度等科技巨企已在AI方面花了200億至300億美元(約1560億至2340億港元),是2013年的3倍。九成經費用於研發,一成用來收購公司及網羅人才,其實不論中西方皆一致認定AI的核心推進器是尖端人才。
AI人才供不應求,因此不少從業員得享「天價」待遇。根據非牟利研究機構OpenAI公開的資料顯示,該機構從Google挖角的高級研究員Ilya Sutskever,在2016年的年薪逾190萬美元(約1482萬港元)。OpenAI在2016年剛成立時員工只有52人,卻花了超過700萬美元(約5460萬港元)在員工薪酬和福利上。同時該公司引述業內人士指出,即使缺乏商界經驗,Al專才的薪水連股票等每年報酬一般也在30萬至50萬美元(234至390萬港元)之間。另一方面,內地百度舉辦「少帥計劃」,篩選30歲以下的優秀科學家栽培,年薪亦不少於100萬人民幣(約122萬港元)。 </s>
|
瞄準「帶路」市場 京數據獨角獸擬攻港
|
崔曉波指,「移動觀象台」在港澳應用後,可推廣到東南亞。
內地大數據產業發展蓬勃,造就業內公司迅速冒起。數據智能服務公司TalkingData在7年間發展迅速,估值已躋身「獨角獸」(市值達到10億美元或以上而仍未上市的初創企業)行列。其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崔曉波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總部位於北京的TalkingData有意南下,在香港建立數據技術研發及營業基地。
可實時監測人流位置
成立於2011年的TalkingData,初期由收集及分析流動裝置數據、向應用程式開發商提供服務起家,現已是全國最大的第三方數據服務公司之一。旗下客戶主要可分為金融業、零售業、互聯網公司及政府機構四大類,包括騰訊(00700)、百度、小米等科網巨擘,亦有中國銀聯、招商銀行(03968)、中國銀行(02388)、中國平安(02318)等金融企業。
TalkingData的下一步將南下拓展新市場,崔曉波表示,該公司有意在香港建立基地,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東南亞市場,並已跟港澳政府展開溝通,計劃在粵港澳大灣區應用其數據研究成果。
該公司一個名為「移動觀象台」的實時監測平台,可以監測個別地區的人流及位置變化,例如內地旅客在港澳地區的動態,了解遊客對當地商業、交通情況的影響。崔曉波坦言:「這技術應用在香港和澳門後,就可推廣到東南亞……(他們)亦須針對當地旅遊及零售業,建立動態監測的指標。」
政府科網企業供資料
以大數據分析城市與人群發展,是TalkingData的應用發展重點之一;該公司以人工智能(AI)分析人群屬性,可應用於探索城市規劃及治理上。崔曉波透露,未來擬夥拍中國國家統計局,應用技術於全國人口普查。被問到TalkingData的大數據來源,崔曉波解釋,政府部門提供煤、電、水費、交通等公營服務數據,但其他大部分都來自流動互聯網,包括電訊商、科網公司如百度、騰訊等。
以該公司與北京市政府的研究項目為例,崔曉波提到可以「收集到人群使用的手機品牌、生活區域,分析他們的職業大概是什麼、在哪些寫字樓、住在什麼檔次的小區」。
強調不保存敏感訊息
在大數據蓬勃發展的同時,個人私隱保障亦備受重視。歐盟國家上月底實施《一般數據保護條例》(GDPR),保障用戶對個人數據的控制權。條例寫明不管公司位於何處,只要在歐盟境內開展業務,或處理歐盟居民的數據,違規者的最高罰款將達2000萬歐羅或公司全球收入的4%,金額以較高者為準。即使中國企業,如違反GDPR規定,亦將受到處罰。
被問到私隱保障問題,崔曉波受訪時強調,TalkingData不會收集姓名、電話號碼等個人敏感資料;此外,收集得來的原始數據,更會進行清洗、聚合及匿名處理等程序。他坦言,「在(大數據分析技術)應用方面,內地市場比較大膽,因為不少數據應用都屬於探索類型。如要有一個成熟模式後才去做,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瞄準「帶路」市場 京數據獨角獸擬攻港 [/INST] 崔曉波指,「移動觀象台」在港澳應用後,可推廣到東南亞。
內地大數據產業發展蓬勃,造就業內公司迅速冒起。數據智能服務公司TalkingData在7年間發展迅速,估值已躋身「獨角獸」(市值達到10億美元或以上而仍未上市的初創企業)行列。其創辦人兼行政總裁崔曉波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總部位於北京的TalkingData有意南下,在香港建立數據技術研發及營業基地。
可實時監測人流位置
成立於2011年的TalkingData,初期由收集及分析流動裝置數據、向應用程式開發商提供服務起家,現已是全國最大的第三方數據服務公司之一。旗下客戶主要可分為金融業、零售業、互聯網公司及政府機構四大類,包括騰訊(00700)、百度、小米等科網巨擘,亦有中國銀聯、招商銀行(03968)、中國銀行(02388)、中國平安(02318)等金融企業。
TalkingData的下一步將南下拓展新市場,崔曉波表示,該公司有意在香港建立基地,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東南亞市場,並已跟港澳政府展開溝通,計劃在粵港澳大灣區應用其數據研究成果。
該公司一個名為「移動觀象台」的實時監測平台,可以監測個別地區的人流及位置變化,例如內地旅客在港澳地區的動態,了解遊客對當地商業、交通情況的影響。崔曉波坦言:「這技術應用在香港和澳門後,就可推廣到東南亞……(他們)亦須針對當地旅遊及零售業,建立動態監測的指標。」
政府科網企業供資料
以大數據分析城市與人群發展,是TalkingData的應用發展重點之一;該公司以人工智能(AI)分析人群屬性,可應用於探索城市規劃及治理上。崔曉波透露,未來擬夥拍中國國家統計局,應用技術於全國人口普查。被問到TalkingData的大數據來源,崔曉波解釋,政府部門提供煤、電、水費、交通等公營服務數據,但其他大部分都來自流動互聯網,包括電訊商、科網公司如百度、騰訊等。
以該公司與北京市政府的研究項目為例,崔曉波提到可以「收集到人群使用的手機品牌、生活區域,分析他們的職業大概是什麼、在哪些寫字樓、住在什麼檔次的小區」。
強調不保存敏感訊息
在大數據蓬勃發展的同時,個人私隱保障亦備受重視。歐盟國家上月底實施《一般數據保護條例》(GDPR),保障用戶對個人數據的控制權。條例寫明不管公司位於何處,只要在歐盟境內開展業務,或處理歐盟居民的數據,違規者的最高罰款將達2000萬歐羅或公司全球收入的4%,金額以較高者為準。即使中國企業,如違反GDPR規定,亦將受到處罰。
被問到私隱保障問題,崔曉波受訪時強調,TalkingData不會收集姓名、電話號碼等個人敏感資料;此外,收集得來的原始數據,更會進行清洗、聚合及匿名處理等程序。他坦言,「在(大數據分析技術)應用方面,內地市場比較大膽,因為不少數據應用都屬於探索類型。如要有一個成熟模式後才去做,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s>
|
內地新車明年起強制裝識別芯片 擴大社會監控 可防汽車恐襲
|
惟由明年開始,中國所有新車在登記時,都需要安裝無線射頻識別芯片。
繼以天眼、人臉識別系統實現自動化監控全民後,內地當局再出新招掌握全國汽車動向。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2019年1月起,中國所有新車落地都將強制安裝無線射頻識別(RFID)芯片,實現全面電子化管理。專家認為,這將大大擴充中國現有的社會監控網絡。
知情人士指出,國家公安部正籌備一個覆蓋全境的車輛電子識別系統,系統使用RFID芯片技術追蹤路上車輛。有關計劃將從今年7月開始試行,直到年底,車主在登記新車時可自願選擇是否安裝芯片。惟由明年開始,所有新車在登記時都需要安裝。
有助解決交通擠塞
中國去年底發布了一些汽車追蹤計劃的細節,但當局沒有說明引入系統的理由。公安部下屬的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起草與此相關的技術標準。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早於2014年底已披露,新系統可用來解決交通擠塞及汽車恐怖襲擊等日趨嚴重的問題,這些問題尤其對公眾安全造成嚴重挑戰和威脅。
RFID技術是一種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的通訊技術,毋須在識別系統和追蹤目標之間建立任何機械或光學接觸,所以在應用方面有流動性強、可靠度高的特點。
現時中國各地政府通常透過車牌的視頻影像追蹤汽車。
芯片會安裝在新車的擋風玻璃上,車輛在通過道路上安裝的芯片識別設備(例如道路龍門架)時,設備便會讀出車牌號碼和車輛顏色等資訊,並把這些數據送往公安部門。惟與全球定位系統(GPS)不同,RFID技術並不能實時顯示車輛的位置。
無錫和深圳於2016年相繼展開RFID芯片車輛應用的試點項目,這門技術首先被應用到當地的士、貨車和公共巴士上,可是,所收集的資訊不包括個人資料。
毋懼霧霾與假車牌
儘管現時中國各地政府通常透過車牌的視頻影像追蹤汽車,而閉路電視遠較RFID閱讀器便宜,麻省理工教授薩爾馬(Sanjay Sarma)認為,RFID的優勢包括可在霧霾下操作,而且資料處理速度更快。即使車主使用假車牌,RFID系統仍可獲得汽車資訊。
哈佛大學伯克曼(Berkman Klein)互聯網與社會研究中心研究員格林(Ben Green)表示,在中國威權體制下,很難想像這套系統的主要用途並非執法監控等社會控制形式。
人權監察中國研究員王松蓮指出,這就像大舉監控工具箱內的另一件法寶,能夠透過追蹤汽車,使已掌控的一連串數據點附上大量位置細節。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內地新車明年起強制裝識別芯片 擴大社會監控 可防汽車恐襲 [/INST] 惟由明年開始,中國所有新車在登記時,都需要安裝無線射頻識別芯片。
繼以天眼、人臉識別系統實現自動化監控全民後,內地當局再出新招掌握全國汽車動向。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2019年1月起,中國所有新車落地都將強制安裝無線射頻識別(RFID)芯片,實現全面電子化管理。專家認為,這將大大擴充中國現有的社會監控網絡。
知情人士指出,國家公安部正籌備一個覆蓋全境的車輛電子識別系統,系統使用RFID芯片技術追蹤路上車輛。有關計劃將從今年7月開始試行,直到年底,車主在登記新車時可自願選擇是否安裝芯片。惟由明年開始,所有新車在登記時都需要安裝。
有助解決交通擠塞
中國去年底發布了一些汽車追蹤計劃的細節,但當局沒有說明引入系統的理由。公安部下屬的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起草與此相關的技術標準。交通管理科學研究所早於2014年底已披露,新系統可用來解決交通擠塞及汽車恐怖襲擊等日趨嚴重的問題,這些問題尤其對公眾安全造成嚴重挑戰和威脅。
RFID技術是一種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的通訊技術,毋須在識別系統和追蹤目標之間建立任何機械或光學接觸,所以在應用方面有流動性強、可靠度高的特點。
現時中國各地政府通常透過車牌的視頻影像追蹤汽車。
芯片會安裝在新車的擋風玻璃上,車輛在通過道路上安裝的芯片識別設備(例如道路龍門架)時,設備便會讀出車牌號碼和車輛顏色等資訊,並把這些數據送往公安部門。惟與全球定位系統(GPS)不同,RFID技術並不能實時顯示車輛的位置。
無錫和深圳於2016年相繼展開RFID芯片車輛應用的試點項目,這門技術首先被應用到當地的士、貨車和公共巴士上,可是,所收集的資訊不包括個人資料。
毋懼霧霾與假車牌
儘管現時中國各地政府通常透過車牌的視頻影像追蹤汽車,而閉路電視遠較RFID閱讀器便宜,麻省理工教授薩爾馬(Sanjay Sarma)認為,RFID的優勢包括可在霧霾下操作,而且資料處理速度更快。即使車主使用假車牌,RFID系統仍可獲得汽車資訊。
哈佛大學伯克曼(Berkman Klein)互聯網與社會研究中心研究員格林(Ben Green)表示,在中國威權體制下,很難想像這套系統的主要用途並非執法監控等社會控制形式。
人權監察中國研究員王松蓮指出,這就像大舉監控工具箱內的另一件法寶,能夠透過追蹤汽車,使已掌控的一連串數據點附上大量位置細節。 </s>
|
GAN左右互搏 AI進化不靠人
|
GAN的神奇就在於兩個神經網路相互對抗,不斷試圖勝過對方。
過去幾年來,深度學習技術取得矚目進展,深度學習系統可以從足夠多的圖像進行學習,識別人臉情緒指數、X光片病症判斷等。這種方法已經讓一系列新事物成為可能,譬如自動駕駛汽車及聊天機器人。然而,儘管基於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系統能夠學習識別事物,它們卻一直不擅長創造事物。
直到最近,GAN(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演算法為深度學習賦予新的想像力。Google科學家Ian Goodfellow在一次閒談中得到了讓兩個神經網路相互對抗的靈感,發明了被稱為「生成對抗網路」的演算法。GAN的神奇就在於兩個神經網路的相互對抗,模擬了一個「偽造者」和一個「鑑別師」之間的你來我往,兩者都在不斷試圖勝過對方,是不是有點金庸小說中周伯通的左右互搏呢?這項技術在機器學習領域引發了繼深度學習後另一個熱潮。
深度學習重大飛躍
香港科技大學的楊強教授就曾經用GAN方法,讓人工智能寫出「大數據」書法字體為我的新書封面所用。你可以想像為一個學生(機器學習A)努力臨摹名家字帖,在這過程中嚴格的老師(機器學習B)不斷給予回饋,直到連老師都被以假亂真為止。周而復始,A的書法水準會隨着不斷回饋而達到高手水平。這樣做不僅可以讓人工智能畫出漂亮圖畫或創作音樂,還可以減少人工智能在認識世界事物時對人類指導的依賴。未來,電腦將會更好地消化原始數據,在沒有人類指導的情況下自行搞清楚如何學習。這將標誌着人工智能領域所謂的「無監督學習」取得重大飛躍。
GAN最明顯的應用不僅在那些涉及大量圖像的領域,例如時裝及室內設計,更可以用於分析藥物治療效果。Facebook首席人工智慧科學家Yann LeCun把GAN稱為「過去20年深度學習領域最酷的想法」。
Google科學家Ian Goodfellow發明了「生成對抗網路」的演算法。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GAN左右互搏 AI進化不靠人 [/INST] GAN的神奇就在於兩個神經網路相互對抗,不斷試圖勝過對方。
過去幾年來,深度學習技術取得矚目進展,深度學習系統可以從足夠多的圖像進行學習,識別人臉情緒指數、X光片病症判斷等。這種方法已經讓一系列新事物成為可能,譬如自動駕駛汽車及聊天機器人。然而,儘管基於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系統能夠學習識別事物,它們卻一直不擅長創造事物。
直到最近,GAN(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演算法為深度學習賦予新的想像力。Google科學家Ian Goodfellow在一次閒談中得到了讓兩個神經網路相互對抗的靈感,發明了被稱為「生成對抗網路」的演算法。GAN的神奇就在於兩個神經網路的相互對抗,模擬了一個「偽造者」和一個「鑑別師」之間的你來我往,兩者都在不斷試圖勝過對方,是不是有點金庸小說中周伯通的左右互搏呢?這項技術在機器學習領域引發了繼深度學習後另一個熱潮。
深度學習重大飛躍
香港科技大學的楊強教授就曾經用GAN方法,讓人工智能寫出「大數據」書法字體為我的新書封面所用。你可以想像為一個學生(機器學習A)努力臨摹名家字帖,在這過程中嚴格的老師(機器學習B)不斷給予回饋,直到連老師都被以假亂真為止。周而復始,A的書法水準會隨着不斷回饋而達到高手水平。這樣做不僅可以讓人工智能畫出漂亮圖畫或創作音樂,還可以減少人工智能在認識世界事物時對人類指導的依賴。未來,電腦將會更好地消化原始數據,在沒有人類指導的情況下自行搞清楚如何學習。這將標誌着人工智能領域所謂的「無監督學習」取得重大飛躍。
GAN最明顯的應用不僅在那些涉及大量圖像的領域,例如時裝及室內設計,更可以用於分析藥物治療效果。Facebook首席人工智慧科學家Yann LeCun把GAN稱為「過去20年深度學習領域最酷的想法」。
Google科學家Ian Goodfellow發明了「生成對抗網路」的演算法。 </s>
|
NDN數碼營銷跟科技走 進軍AI大數據區塊鏈
|
安宇昭形容,自己的核心工作其實是以科技實現營銷。當科技不斷改變,難免要涉獵不同領域。
如果某公司名字是創辦人姓名的諧音,你或會認為他多數自我中心。安宇昭(英文名Andy Ann)16年前用自己名字的諧音,創立公司NDN Group(New Digital Noise Group),為企業提供數碼營銷方案。
如今集團旗下9間子公司,涉足11個不同範疇,包括手機廣告、市場營銷、數據分析、社交媒體,最近更進軍人工智能(AI)及區塊鏈(Blockchain)領域,整合新科技輔助企業做市場營銷。在瞬息萬變的科技業如何愈做愈多「瓣數」?全靠安宇昭每當遇到市場情況轉變時,總能四両撥千斤,將危機變成創業新機會。
安宇昭營商多年,早已放下自我中心,更信奉數據決策,「我跟同事講,發電郵畀客,電郵嘅標題要根據A/B Testing結果,睇吓(轉化率)NDN高啲,定係New Digital Noise高啲。」他還跟同事打賭,「我擺杯酒出嚟,邊個輸咗要請對方飲。」
測試結果出來,採用New Digital Noise字眼的電郵標題,轉化率約有19%,相反一直沿用的NDN僅4%,「一個測試完咗,知道B好過A。我哋會繼續試B1/B2,到知道B2較好,就到B2a/B2b咁試,不斷優化。」
頭炮蘭桂坊電視機仔廣告
安宇昭當年辭工創業,頭炮是蘭桂坊戶外電視廣告。專門在酒吧、餐廳安裝電子螢幕。 「當時想法,年輕人鍾意夜浦,何不直接在餐廳、酒吧裝電視機仔,賣廣告。那時地鐵、巴士仍未有廣告螢幕,我們算是第一代電子廣告。因為無對手,推出近一百家公司接洽。」
第一個創業危機,是沙士,很多餐廳酒吧執笠。安宇昭表示,即使沒有沙士,普通餐廳平均18個月倒閉,他知道要變陣。 這時候,剛好WiFi開始普及,有間新公司叫Y5ZONE,安宇昭看到轉機。「佢有wifi技術,但無網點,我們有點,可以拍住上,幫商舖起wifi,同時放電子螢幕。」
就這樣,安宇昭成立了第二間合資公司,殺出蘭柱坊,網點由小店變成大型連鎖店,例如Pacific Coffee和加州紅,當年唱K點歌的廣告,都由他們代理。最後,連最難簽的麥當勞,也成了合作伙伴。 「佢地要生意增長,要開24小時,但係點樣吸引人流?就係畀免費wifi啲人,同裝電子螢幕。」
安宇昭憶述,好日子維持了幾年,但到10、11年左右,忽然又遇上瓶頸,「當時我們的麥當勞螢幕,唔可以有聲,生意即刻跌。」當年「被靜音」不止他們,巴士電視也同一遭遇。安宇昭認為理由是shift mobile,大家看自己的手機螢幕就足夠。
有危就有機,安宇昭再發揮四両撥千斤的本領,找了一家行內有名的手機軟件開發公司,合資開了另一間公司,專做手機廣告平台,當年的OpenRice、九巴、商台等手機App,廣告都由他們代理。
這段時期,安宇昭有精神有餘力,另外搞了一個以婚嫁為主題的媒體,進入內地市場;又投資了一間電子書公司,又搞過ecommerce生意,但有各自局限,不是輸晒,就是賣盤離場。
「你呢啲都叫大數據?」
安宇昭其後又創辦了一間名為Klarity的數據分析公司,初時的目標是收集及儲存全球大品牌的社交數據,並提供分析服務,覆蓋平台中西合璧,包括Facebook、YouTube、LINE,以至內地的新浪微博、微信、優酷等。惟後來發現生意的營運成本極高,平均每月儲存15億數據集,遍及6.5萬個品牌;資料又要翻譯,變成22種語言。
這趟生意無法四両撥千斤,單靠企業客戶難以存活,他知道要靠融資了。當時見過145個投資者,有些人的說話頗「難頂」,「你呢啲都叫大數據?你識唔識?」
當時的主要競爭對手,通通有品牌、有全球網絡,融資額3000萬美元起,至1.6億美元不等,Klarity沒有明顯優勢。即使安宇昭見慣大客,也以「做得好辛苦」形容這段時期。2015年終獲得知名創業加速器500 Startups垂青,成功融資100萬美元(約780萬港元),「我要多謝我拍檔,佢份人就好Stubborn,好『㒼(音萌)塞』。我覺得Data太貴,係佢堅持要儲。」
NDN Group旗下有9間子公司,涉足11個不同範疇。
其他數據分析公司,數據放一年就扔掉;他們卻由2010年一直儲到現在。後來,連競爭對手Meltwater亦要向他們買數據,由敵人變成朋友,最後更直接收購了Klarity。
今時今日,人工智能及區塊鏈等技術仍未完全成熟,但市場趨之若鶩,情況有點似iPhone及Facebook面世初期。NDN引述Tractica的調查報告指出,全球人工智能系統到了2024年,收入將高達111億美元(約865.8億港元),當中以亞太區佔最大份額。
投資初創低成本留人才
根據往績,安宇昭對新科技機會有敏銳觸覺,而他涉足以上兩個領域,都是由投資初創開始。集團旗下兩間子公司,分別是創投NDN Ventures及共享工作間NDNX,為初創提供種子資金及工作地方。當中最吸引的賣點,還是集團超過1600個企業客戶資源。他們支持的初創,包括AI聊天機械人Rocketbots、以區塊鏈提升廣告效率的項目NOIZ等。公司去年為恒生銀行引入DORI人工智能助理,正式開拓了一門新「瓣數」。
安宇昭要同時兼顧多種業務,由社交媒體,到大數據,甚至人工智能及區塊鏈,或予人「博而不專」的印象。他的核心工作,其實是以科技實現營銷。當科技不斷改變,難免要涉獵不同領域。昔日是「營銷溝通」,今天是「營銷科技」。
安宇昭認為,「對客戶而言,我們角色是Chief Marketing Technologist,而不是Chief Marketing Officer。」
安宇昭透露,他們的關連初創中,部分創辦人其實是公司前員工;他們想辭工創業,公司就入股投資,提供客戶資源、辦公空間。安宇昭笑稱,這安排「既可留住人才,又唔使出糧」,原來又是他那四両撥千斤的本領。
安子介孻孫 創業靠自幹
安宇昭讀大學主修心理,副修經濟。畢業後加入4A廣告公司。「當時我那組,有機會見個大客,但我係新人無份。我覺得創意唔應該講階層,而係睇能力。」
他問同事,公司大老闆當年何時升至合伙人?答案是38歲。當時正值01年,發生了911恐襲,安宇昭覺得不能再等。返工僅兩個月,就向公司請辭創業。今天的他,正是38歲。
他的另一個身份,是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安子介的孻孫。我直接問他,他的連環創業路,家裡有否出錢支持?
安宇昭的答案,是其生意,多數以服務企業為主,一開始就有客戶付費,除了Klarity之外,基本上不需要額外融資,靠自己也可以。
難怪他為Klarity融資時感到痛苦。當公司有足夠收入,不用受投資者指指點點,創辦人的快樂指數理應更高。再想深一層,「不需要融資」會不會可能是原因?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NDN數碼營銷跟科技走 進軍AI大數據區塊鏈 [/INST] 安宇昭形容,自己的核心工作其實是以科技實現營銷。當科技不斷改變,難免要涉獵不同領域。
如果某公司名字是創辦人姓名的諧音,你或會認為他多數自我中心。安宇昭(英文名Andy Ann)16年前用自己名字的諧音,創立公司NDN Group(New Digital Noise Group),為企業提供數碼營銷方案。
如今集團旗下9間子公司,涉足11個不同範疇,包括手機廣告、市場營銷、數據分析、社交媒體,最近更進軍人工智能(AI)及區塊鏈(Blockchain)領域,整合新科技輔助企業做市場營銷。在瞬息萬變的科技業如何愈做愈多「瓣數」?全靠安宇昭每當遇到市場情況轉變時,總能四両撥千斤,將危機變成創業新機會。
安宇昭營商多年,早已放下自我中心,更信奉數據決策,「我跟同事講,發電郵畀客,電郵嘅標題要根據A/B Testing結果,睇吓(轉化率)NDN高啲,定係New Digital Noise高啲。」他還跟同事打賭,「我擺杯酒出嚟,邊個輸咗要請對方飲。」
測試結果出來,採用New Digital Noise字眼的電郵標題,轉化率約有19%,相反一直沿用的NDN僅4%,「一個測試完咗,知道B好過A。我哋會繼續試B1/B2,到知道B2較好,就到B2a/B2b咁試,不斷優化。」
頭炮蘭桂坊電視機仔廣告
安宇昭當年辭工創業,頭炮是蘭桂坊戶外電視廣告。專門在酒吧、餐廳安裝電子螢幕。 「當時想法,年輕人鍾意夜浦,何不直接在餐廳、酒吧裝電視機仔,賣廣告。那時地鐵、巴士仍未有廣告螢幕,我們算是第一代電子廣告。因為無對手,推出近一百家公司接洽。」
第一個創業危機,是沙士,很多餐廳酒吧執笠。安宇昭表示,即使沒有沙士,普通餐廳平均18個月倒閉,他知道要變陣。 這時候,剛好WiFi開始普及,有間新公司叫Y5ZONE,安宇昭看到轉機。「佢有wifi技術,但無網點,我們有點,可以拍住上,幫商舖起wifi,同時放電子螢幕。」
就這樣,安宇昭成立了第二間合資公司,殺出蘭柱坊,網點由小店變成大型連鎖店,例如Pacific Coffee和加州紅,當年唱K點歌的廣告,都由他們代理。最後,連最難簽的麥當勞,也成了合作伙伴。 「佢地要生意增長,要開24小時,但係點樣吸引人流?就係畀免費wifi啲人,同裝電子螢幕。」
安宇昭憶述,好日子維持了幾年,但到10、11年左右,忽然又遇上瓶頸,「當時我們的麥當勞螢幕,唔可以有聲,生意即刻跌。」當年「被靜音」不止他們,巴士電視也同一遭遇。安宇昭認為理由是shift mobile,大家看自己的手機螢幕就足夠。
有危就有機,安宇昭再發揮四両撥千斤的本領,找了一家行內有名的手機軟件開發公司,合資開了另一間公司,專做手機廣告平台,當年的OpenRice、九巴、商台等手機App,廣告都由他們代理。
這段時期,安宇昭有精神有餘力,另外搞了一個以婚嫁為主題的媒體,進入內地市場;又投資了一間電子書公司,又搞過ecommerce生意,但有各自局限,不是輸晒,就是賣盤離場。
「你呢啲都叫大數據?」
安宇昭其後又創辦了一間名為Klarity的數據分析公司,初時的目標是收集及儲存全球大品牌的社交數據,並提供分析服務,覆蓋平台中西合璧,包括Facebook、YouTube、LINE,以至內地的新浪微博、微信、優酷等。惟後來發現生意的營運成本極高,平均每月儲存15億數據集,遍及6.5萬個品牌;資料又要翻譯,變成22種語言。
這趟生意無法四両撥千斤,單靠企業客戶難以存活,他知道要靠融資了。當時見過145個投資者,有些人的說話頗「難頂」,「你呢啲都叫大數據?你識唔識?」
當時的主要競爭對手,通通有品牌、有全球網絡,融資額3000萬美元起,至1.6億美元不等,Klarity沒有明顯優勢。即使安宇昭見慣大客,也以「做得好辛苦」形容這段時期。2015年終獲得知名創業加速器500 Startups垂青,成功融資100萬美元(約780萬港元),「我要多謝我拍檔,佢份人就好Stubborn,好『㒼(音萌)塞』。我覺得Data太貴,係佢堅持要儲。」
NDN Group旗下有9間子公司,涉足11個不同範疇。
其他數據分析公司,數據放一年就扔掉;他們卻由2010年一直儲到現在。後來,連競爭對手Meltwater亦要向他們買數據,由敵人變成朋友,最後更直接收購了Klarity。
今時今日,人工智能及區塊鏈等技術仍未完全成熟,但市場趨之若鶩,情況有點似iPhone及Facebook面世初期。NDN引述Tractica的調查報告指出,全球人工智能系統到了2024年,收入將高達111億美元(約865.8億港元),當中以亞太區佔最大份額。
投資初創低成本留人才
根據往績,安宇昭對新科技機會有敏銳觸覺,而他涉足以上兩個領域,都是由投資初創開始。集團旗下兩間子公司,分別是創投NDN Ventures及共享工作間NDNX,為初創提供種子資金及工作地方。當中最吸引的賣點,還是集團超過1600個企業客戶資源。他們支持的初創,包括AI聊天機械人Rocketbots、以區塊鏈提升廣告效率的項目NOIZ等。公司去年為恒生銀行引入DORI人工智能助理,正式開拓了一門新「瓣數」。
安宇昭要同時兼顧多種業務,由社交媒體,到大數據,甚至人工智能及區塊鏈,或予人「博而不專」的印象。他的核心工作,其實是以科技實現營銷。當科技不斷改變,難免要涉獵不同領域。昔日是「營銷溝通」,今天是「營銷科技」。
安宇昭認為,「對客戶而言,我們角色是Chief Marketing Technologist,而不是Chief Marketing Officer。」
安宇昭透露,他們的關連初創中,部分創辦人其實是公司前員工;他們想辭工創業,公司就入股投資,提供客戶資源、辦公空間。安宇昭笑稱,這安排「既可留住人才,又唔使出糧」,原來又是他那四両撥千斤的本領。
安子介孻孫 創業靠自幹
安宇昭讀大學主修心理,副修經濟。畢業後加入4A廣告公司。「當時我那組,有機會見個大客,但我係新人無份。我覺得創意唔應該講階層,而係睇能力。」
他問同事,公司大老闆當年何時升至合伙人?答案是38歲。當時正值01年,發生了911恐襲,安宇昭覺得不能再等。返工僅兩個月,就向公司請辭創業。今天的他,正是38歲。
他的另一個身份,是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安子介的孻孫。我直接問他,他的連環創業路,家裡有否出錢支持?
安宇昭的答案,是其生意,多數以服務企業為主,一開始就有客戶付費,除了Klarity之外,基本上不需要額外融資,靠自己也可以。
難怪他為Klarity融資時感到痛苦。當公司有足夠收入,不用受投資者指指點點,創辦人的快樂指數理應更高。再想深一層,「不需要融資」會不會可能是原因? </s>
|
中大助港成亞洲AI研發基地
|
黃錦輝成為「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本港首批專家之一,亦是唯一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科技發展正朝人工智能(AI)方向推進,上月初北京成立半官方機構「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庫,本港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兼創新科技中心主任黃錦輝獲邀為首批專家之一,更是唯一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黃受訪分享本港AI發展,指中大致力六大範疇研發,包括其專長的語言訊息檢索和社交媒體分析、人臉辨識、機械人等,他會利用成為智庫成員的機會把本港的科研成果通過智庫推向國際,冀助香港成為亞洲AI研發基地。
黃錦輝倡設KPI評核
黃錦輝上世紀九十年代已有科研成果,就是傳媒、公關界和企業傳訊專業人員等常用的「慧科搜索」(Wiser)。他數年前主力開發系統,在海量的訊息中為用家收集並變成摘要,以節省看回之前大量訊息的時間。他近年則專注社交媒體的分析研究工作,包括開發可分辨正負面訊息及新聞的系統,甚至可找出假新聞假訊息,有關系統適用於股票金融巿場,現已有多間公司購買該系統使用。
除語言相關的AI研發,黃說中大工程學院也致力不同研發工作,如搬運機械人,只要裝上感應器和鏡頭便可按意願隨處走動,毋須像現時般單靠路軌行走;另有專家研究人臉辨識,他以年初大埔車禍為例,若利用該AI系統,可辨識司機和乘客表情,當發怒或情緒激動就會發出警報。
黃指政府近年投入大量資源在科研發展政策上,認同部分立法會議員擔憂錢是否用得其所,他建議設立成效指標(KPI),評核投放的資源是否取得效益。
中大將致力六大範疇研發,包括其專長的語言訊息檢索和社交媒體分析、人臉辨識、機械人等。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中大助港成亞洲AI研發基地 [/INST] 黃錦輝成為「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本港首批專家之一,亦是唯一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科技發展正朝人工智能(AI)方向推進,上月初北京成立半官方機構「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庫,本港中大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兼創新科技中心主任黃錦輝獲邀為首批專家之一,更是唯一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黃受訪分享本港AI發展,指中大致力六大範疇研發,包括其專長的語言訊息檢索和社交媒體分析、人臉辨識、機械人等,他會利用成為智庫成員的機會把本港的科研成果通過智庫推向國際,冀助香港成為亞洲AI研發基地。
黃錦輝倡設KPI評核
黃錦輝上世紀九十年代已有科研成果,就是傳媒、公關界和企業傳訊專業人員等常用的「慧科搜索」(Wiser)。他數年前主力開發系統,在海量的訊息中為用家收集並變成摘要,以節省看回之前大量訊息的時間。他近年則專注社交媒體的分析研究工作,包括開發可分辨正負面訊息及新聞的系統,甚至可找出假新聞假訊息,有關系統適用於股票金融巿場,現已有多間公司購買該系統使用。
除語言相關的AI研發,黃說中大工程學院也致力不同研發工作,如搬運機械人,只要裝上感應器和鏡頭便可按意願隨處走動,毋須像現時般單靠路軌行走;另有專家研究人臉辨識,他以年初大埔車禍為例,若利用該AI系統,可辨識司機和乘客表情,當發怒或情緒激動就會發出警報。
黃指政府近年投入大量資源在科研發展政策上,認同部分立法會議員擔憂錢是否用得其所,他建議設立成效指標(KPI),評核投放的資源是否取得效益。
中大將致力六大範疇研發,包括其專長的語言訊息檢索和社交媒體分析、人臉辨識、機械人等。 </s>
|
AI智能 3歲細路都不如
|
去年,中國排名第一的職業九段棋手柯潔跟AlphaGo作人機圍棋大戰,結果柯潔三連敗,不敵AlphaGo。
無人飛機、無人駕駛汽車、AlphaGo擊敗人類最佳棋手、AlphaZero更厲害,無師自通,幾個小時深度學習便戰勝AlphaGo。AI(人工智能)會寫詩、作曲、繪畫、煮菜、閱讀法律文件、初步診斷病症、跟人類談話、處理大數據……在傳媒報道下,AI近乎無所不能。今天未能,將來必能。
有些電腦科學家卻有不同的看法。紐約大學的神經科學家Gary Marcus便認為,AI的確有許多「微發現」(Microdiscoveries),做到許多人類難以做到的事情,但這些都無足掛齒,因為AI至今仍然沒有真正的「智能」(Intelligence)。AI最擅長的只是記憶和計算。論「智能」,AI尚不如3歲小兒。
今年81歲、過去半個世紀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電腦科學的朱迪亞佩爾(Judea Pearl)教授應算是專家吧!他在2011年獲頒圖靈獎,因他30多年前發明「貝氏網絡」(Bayesian Networks),教曉電腦「或然率思維」,AI斷症便是使用「或然率思維」。在他與麥堅時合著的《何故書》(The Book of Why: The New Science of Cause and Effect)中,他解釋了AI沒有「智能」的意思。
圖靈測試
1950年,電腦科學之父圖靈(Alan Turing)提出著名的「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電影《解碼遊戲》以此為名),今天稱為「圖靈測試」。假若一個普通人跟電腦用文字對談,竟然分不出對方是人抑或電腦,那電腦便真正擁有人類的「智能」了。圖靈相信:不用50年,電腦應有70%機會跟人對談5分鐘而令對方分辨不出它是人抑或機器。
圖靈太樂觀了,亦太相信電腦的潛能矣!1990年,羅布納獎(Loebner Prize)設立,每年一次舉辦圖靈測試。每次比賽有若干名評判,跟真人和AI的「聊天電腦」(Chatbot)同時以文字對談。最成功「愚弄」評判的聊天電腦,其程式編寫員可得數千美元獎金。第二三名亦有獎金。第一個程式能「愚弄」評判以為真人的電腦程式者,可獲2.5萬美元。能通過評判解密、理解及視聽考驗的程式可獲10萬美元及金章一枚。可惜至今仍沒有人可以拿走10萬美元或騙倒半數評判。聊天電腦最常犯的錯誤有二:困難的問題答得太快,不像真人要思考後才答得出。其次,聊天電腦不會打錯字。圖靈有名言:「機器不犯錯,就不可能具備人的智能。」是以AI具備人類「智能」,的確令人擔心。
AI最擅長的只是記憶和計算。論「智能」,AI尚不如3歲小兒。
佩爾進一步分析:人之異於禽獸和電腦程式在於人有「因果思維」(Causal Reasoning)。大約5萬年前,人類突然經歷了一個「認知革命」(Cognitive Revolution)——在《2001太空漫遊》一片中,阿瑟奇勒和寇比力克想像外太空來的一塊板「刺激」了猿人的進化,成為「智人」(Homo Sapiens)——人類可以想像出不同的情景,例如怎樣捕獵兔子、頭痛時吃什麼可以令頭不痛,由此建立佩爾所謂的「成因之梯」(Ladder of Causation)。
「成因之梯」最低的一級認知,佩爾名為「聯想」,是用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去觀察環境,得到資訊。禽獸和電腦感應器也懂得這樣做。圖靈主張,要將認知系統分門別類,最佳辦法是看其能處理什麼問題。此級認知處理的問題是:假如我見到……?舉例:假如見到草動,這是因為風吹過呢?還是老虎走過?
欠想像力
第二級認知,佩爾名為「干預」。觀察環境,得到資訊之後,就要行動。此級認知處理的問題是:假如我做了X,會產生什麼後果?我如何得到期望的後果Y?假如認為草動是老虎走過,便要趕快逃跑或躲起來!想更多人戒煙,大幅提高香煙價格,行嗎?
最高級即第三級的認知是反事實(Counterfactual),即是問:假如我不做X而做Y,會怎樣呢?假如我不傳球給隊友而自己射門,會不會取得入球?要回答這類問題,必須有想像力。有想像力,才有反事實思維。有反事實思維,才有藝術和科學。
佩爾認為:弱AI只有最低一級「聯想」的認知能力,強AI有第二級「干預」的認知能力,下棋能勝人類,但一天電腦程式沒有第三級反事實的認知能力,沒有想像力,就永遠都不可能有真正的人類「智能」。人類知道為什麼服食阿士匹靈可以去除頭痛,AI卻只知服食阿士匹靈可以去除頭痛,卻不知為什麼,皆因至今AI仍然沒有「因果思維」。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AI智能 3歲細路都不如 [/INST] 去年,中國排名第一的職業九段棋手柯潔跟AlphaGo作人機圍棋大戰,結果柯潔三連敗,不敵AlphaGo。
無人飛機、無人駕駛汽車、AlphaGo擊敗人類最佳棋手、AlphaZero更厲害,無師自通,幾個小時深度學習便戰勝AlphaGo。AI(人工智能)會寫詩、作曲、繪畫、煮菜、閱讀法律文件、初步診斷病症、跟人類談話、處理大數據……在傳媒報道下,AI近乎無所不能。今天未能,將來必能。
有些電腦科學家卻有不同的看法。紐約大學的神經科學家Gary Marcus便認為,AI的確有許多「微發現」(Microdiscoveries),做到許多人類難以做到的事情,但這些都無足掛齒,因為AI至今仍然沒有真正的「智能」(Intelligence)。AI最擅長的只是記憶和計算。論「智能」,AI尚不如3歲小兒。
今年81歲、過去半個世紀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電腦科學的朱迪亞佩爾(Judea Pearl)教授應算是專家吧!他在2011年獲頒圖靈獎,因他30多年前發明「貝氏網絡」(Bayesian Networks),教曉電腦「或然率思維」,AI斷症便是使用「或然率思維」。在他與麥堅時合著的《何故書》(The Book of Why: The New Science of Cause and Effect)中,他解釋了AI沒有「智能」的意思。
圖靈測試
1950年,電腦科學之父圖靈(Alan Turing)提出著名的「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電影《解碼遊戲》以此為名),今天稱為「圖靈測試」。假若一個普通人跟電腦用文字對談,竟然分不出對方是人抑或電腦,那電腦便真正擁有人類的「智能」了。圖靈相信:不用50年,電腦應有70%機會跟人對談5分鐘而令對方分辨不出它是人抑或機器。
圖靈太樂觀了,亦太相信電腦的潛能矣!1990年,羅布納獎(Loebner Prize)設立,每年一次舉辦圖靈測試。每次比賽有若干名評判,跟真人和AI的「聊天電腦」(Chatbot)同時以文字對談。最成功「愚弄」評判的聊天電腦,其程式編寫員可得數千美元獎金。第二三名亦有獎金。第一個程式能「愚弄」評判以為真人的電腦程式者,可獲2.5萬美元。能通過評判解密、理解及視聽考驗的程式可獲10萬美元及金章一枚。可惜至今仍沒有人可以拿走10萬美元或騙倒半數評判。聊天電腦最常犯的錯誤有二:困難的問題答得太快,不像真人要思考後才答得出。其次,聊天電腦不會打錯字。圖靈有名言:「機器不犯錯,就不可能具備人的智能。」是以AI具備人類「智能」,的確令人擔心。
AI最擅長的只是記憶和計算。論「智能」,AI尚不如3歲小兒。
佩爾進一步分析:人之異於禽獸和電腦程式在於人有「因果思維」(Causal Reasoning)。大約5萬年前,人類突然經歷了一個「認知革命」(Cognitive Revolution)——在《2001太空漫遊》一片中,阿瑟奇勒和寇比力克想像外太空來的一塊板「刺激」了猿人的進化,成為「智人」(Homo Sapiens)——人類可以想像出不同的情景,例如怎樣捕獵兔子、頭痛時吃什麼可以令頭不痛,由此建立佩爾所謂的「成因之梯」(Ladder of Causation)。
「成因之梯」最低的一級認知,佩爾名為「聯想」,是用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去觀察環境,得到資訊。禽獸和電腦感應器也懂得這樣做。圖靈主張,要將認知系統分門別類,最佳辦法是看其能處理什麼問題。此級認知處理的問題是:假如我見到……?舉例:假如見到草動,這是因為風吹過呢?還是老虎走過?
欠想像力
第二級認知,佩爾名為「干預」。觀察環境,得到資訊之後,就要行動。此級認知處理的問題是:假如我做了X,會產生什麼後果?我如何得到期望的後果Y?假如認為草動是老虎走過,便要趕快逃跑或躲起來!想更多人戒煙,大幅提高香煙價格,行嗎?
最高級即第三級的認知是反事實(Counterfactual),即是問:假如我不做X而做Y,會怎樣呢?假如我不傳球給隊友而自己射門,會不會取得入球?要回答這類問題,必須有想像力。有想像力,才有反事實思維。有反事實思維,才有藝術和科學。
佩爾認為:弱AI只有最低一級「聯想」的認知能力,強AI有第二級「干預」的認知能力,下棋能勝人類,但一天電腦程式沒有第三級反事實的認知能力,沒有想像力,就永遠都不可能有真正的人類「智能」。人類知道為什麼服食阿士匹靈可以去除頭痛,AI卻只知服食阿士匹靈可以去除頭痛,卻不知為什麼,皆因至今AI仍然沒有「因果思維」。 </s>
|
美四大城市坐Uber抵過揸車
|
近日有調查指,在美國五大城市之中,電召Uber出行的每周成本,比直接擁有私家車平上一大截。
美國「互聯網女王」、KPCB基金合夥人Mary Meeker剛發布《2018年互聯網趨勢報告》,當中調查了美國五大城市的數據,發現居住在紐約市、芝加哥、華盛頓和洛杉磯的用戶,他們以Uber(優步)網約車代步後,其每周出行成本比自行駕駛便宜了一大截。
紐約平均每周慳35%
該報告顯示,在美國五大主要城市中,紐約擁有私家車的成本最高,平均每周開支218美元(約1700港元),但改為電召Uber後,只花費142美元,節省高達35%。
上班族按需要召車,毋須負擔養車的各種雜費,看似比購車自用經濟,惟達拉斯(Dallas)除外。當地陸上交通網絡非常發達,擁有私家車的門檻不高,交通成本平均每周僅需65美元,電召Uber卻要181美元,較自駕貴1.78倍。
在大城市駕車返工,隱藏開支不容低估,除了基本車價,還須計算燃料、汽車保險、維修及泊車等費用。對一般用戶而言,如不介意共乘(Car Pooling)服務,可節省更多交通費,但代價是耽誤了行車時間。
六成半人拒自動駕駛
值得一提的是,Uber雖然是電召車平台,但近年力拓人工智能無人駕駛,不巧近期發生多宗自駕車事故,新聞網站Axios的網上調查指出,大多數美國人寧可相信人類操控,對自駕技術還抱懷疑態度,約65%受訪者表明,路上不願走近自駕車,亦拒絕成為座上客,只有一成人願意乘坐。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美四大城市坐Uber抵過揸車 [/INST] 近日有調查指,在美國五大城市之中,電召Uber出行的每周成本,比直接擁有私家車平上一大截。
美國「互聯網女王」、KPCB基金合夥人Mary Meeker剛發布《2018年互聯網趨勢報告》,當中調查了美國五大城市的數據,發現居住在紐約市、芝加哥、華盛頓和洛杉磯的用戶,他們以Uber(優步)網約車代步後,其每周出行成本比自行駕駛便宜了一大截。
紐約平均每周慳35%
該報告顯示,在美國五大主要城市中,紐約擁有私家車的成本最高,平均每周開支218美元(約1700港元),但改為電召Uber後,只花費142美元,節省高達35%。
上班族按需要召車,毋須負擔養車的各種雜費,看似比購車自用經濟,惟達拉斯(Dallas)除外。當地陸上交通網絡非常發達,擁有私家車的門檻不高,交通成本平均每周僅需65美元,電召Uber卻要181美元,較自駕貴1.78倍。
在大城市駕車返工,隱藏開支不容低估,除了基本車價,還須計算燃料、汽車保險、維修及泊車等費用。對一般用戶而言,如不介意共乘(Car Pooling)服務,可節省更多交通費,但代價是耽誤了行車時間。
六成半人拒自動駕駛
值得一提的是,Uber雖然是電召車平台,但近年力拓人工智能無人駕駛,不巧近期發生多宗自駕車事故,新聞網站Axios的網上調查指出,大多數美國人寧可相信人類操控,對自駕技術還抱懷疑態度,約65%受訪者表明,路上不願走近自駕車,亦拒絕成為座上客,只有一成人願意乘坐。 </s>
|
兩大原因拖慢港創科發展
|
當年首100個Google員工都來自史丹福,今時今日則在20個員工中便有一個來自史丹福。
引進外來人才是促進地區在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捷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翻查在1990年至2010年的20年間,有國際專利的400多萬位發明家的出生地和國籍,發現高達近四成的瑞士發明家生於外地,其次的盧森堡亦有三成半;美國雖然排第五,只有不足兩成,但它接受最多來自中低收入國家(如中國和印度)的移民,而這批外來發明家在美國產出的專利比土生土長的科研人員多出一倍。
全球都在爭奪人才,人工智能(AI)相關專才就更炙手可熱。那麼,香港又有多少這方面的人才?粗略推算,全港大專學府的AI人才儲備遠不足1000人,有「人工智能研究先鋒」之稱的中大多媒體實驗室雖然早於2001年已研究應用深度學習,但也要這兩年才開設全港首個深度學習選修課程及「金融科技」學士學位課程;同時,早前有港大教授估計整個港大只有100名AI相關人才。難怪金融機構如摩根大通等投訴香港科技人才不足;去年科大楊強教授更大嘆協助華為招聘人手,連50個也招不到!
香港的大學在不同的國際排名榜上常在全球和亞洲前列,但為什麼AI人才如此稀少,連帶創科氣氛也如此薄弱?
原因之一,是香港欠缺成熟的官產學研生態圈,可以把科研成果變成產品推出市場,有助改良之餘亦令科研人員分享經濟成果,一如人人稱道的「史丹福+矽谷」模式。
這個模式起源於五十年代史丹福大學成立的工業園,是矽谷的雛形。史丹福逐步在矽谷成立了眾多研究中心,向企業輸出最新的學術成果。這些中心和企業聯手開發了大量頂尖高新技術,其中七八成的成果可用於工業生產,為大學開闢收入,也為合作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最著名的例子是Google,當年首100個Google員工都來自史丹福,今時今日則在20個員工中便有一個來自史丹福。
另一個不利創科的原因,是香港市場規模太小。德國創投基金Asgard今年5月向歐洲各國政府提出促進AI初創的建議,指歐洲各國必須聯合起來,才足以建構媲美中國和美國的市場和數據規模,一如香港不能囿於本地700萬人口,應該借助大灣區近6700多萬人口,以及它與南韓、澳洲相若的經濟規模,不過建議仍有待港人消化和接納。
早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出,誰能爭取和培育到最多人才,在經濟上就會成功。故此,我希望各界都能一起擁抱創新思維,為年輕人提供更多發揮空間,香港才可以發展成為一個領先的國際創科中心。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兩大原因拖慢港創科發展 [/INST] 當年首100個Google員工都來自史丹福,今時今日則在20個員工中便有一個來自史丹福。
引進外來人才是促進地區在社會和經濟發展的捷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翻查在1990年至2010年的20年間,有國際專利的400多萬位發明家的出生地和國籍,發現高達近四成的瑞士發明家生於外地,其次的盧森堡亦有三成半;美國雖然排第五,只有不足兩成,但它接受最多來自中低收入國家(如中國和印度)的移民,而這批外來發明家在美國產出的專利比土生土長的科研人員多出一倍。
全球都在爭奪人才,人工智能(AI)相關專才就更炙手可熱。那麼,香港又有多少這方面的人才?粗略推算,全港大專學府的AI人才儲備遠不足1000人,有「人工智能研究先鋒」之稱的中大多媒體實驗室雖然早於2001年已研究應用深度學習,但也要這兩年才開設全港首個深度學習選修課程及「金融科技」學士學位課程;同時,早前有港大教授估計整個港大只有100名AI相關人才。難怪金融機構如摩根大通等投訴香港科技人才不足;去年科大楊強教授更大嘆協助華為招聘人手,連50個也招不到!
香港的大學在不同的國際排名榜上常在全球和亞洲前列,但為什麼AI人才如此稀少,連帶創科氣氛也如此薄弱?
原因之一,是香港欠缺成熟的官產學研生態圈,可以把科研成果變成產品推出市場,有助改良之餘亦令科研人員分享經濟成果,一如人人稱道的「史丹福+矽谷」模式。
這個模式起源於五十年代史丹福大學成立的工業園,是矽谷的雛形。史丹福逐步在矽谷成立了眾多研究中心,向企業輸出最新的學術成果。這些中心和企業聯手開發了大量頂尖高新技術,其中七八成的成果可用於工業生產,為大學開闢收入,也為合作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最著名的例子是Google,當年首100個Google員工都來自史丹福,今時今日則在20個員工中便有一個來自史丹福。
另一個不利創科的原因,是香港市場規模太小。德國創投基金Asgard今年5月向歐洲各國政府提出促進AI初創的建議,指歐洲各國必須聯合起來,才足以建構媲美中國和美國的市場和數據規模,一如香港不能囿於本地700萬人口,應該借助大灣區近6700多萬人口,以及它與南韓、澳洲相若的經濟規模,不過建議仍有待港人消化和接納。
早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出,誰能爭取和培育到最多人才,在經濟上就會成功。故此,我希望各界都能一起擁抱創新思維,為年輕人提供更多發揮空間,香港才可以發展成為一個領先的國際創科中心。 </s>
|
商湯再籌48億 估值超351億
|
截至目前,商湯總融資額已超過16億美元,估值超過45億美元,為全球總融資額最大、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公司。
是輪融資,由厚樸投資、銀湖投資、老虎基金、富達國際等聯合領投,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中銀集團投資、上海自貿區基金、全明星投資基金等則有份跟投。而高通創投、保利資本、世茂集團等,就以戰略投資人身份參與。
商湯本月與科技園及阿里巴巴,在港成立AI實驗室
商湯的技術應用於智慧城市、智能手機、互聯網娛樂、汽車、金融、零售等行業。近來,商湯更發布了影片內容審核平台SenseMedia、城市級視覺分析平台SenseFoundry、駕駛員監控系統SenseDrive等一系列產品。另外,增擴實景平台SenseAR,更是中國唯一的原創AR平台,打破谷歌AR Core及蘋果AR Kit,於增擴實景引擎方面的壟斷。
該公司去年起已有盈利,而其業務營收更已連續三年保持幾倍增長,今年主營業務合同收入,甚至按年增長超過10倍。近月,該公司又相繼與上海申通地鐵、成都市等簽約。
在推動研發方面,商湯除了本月與科技園及阿里巴巴,在港成立AI實驗室外,亦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簽定戰略合作,共同推進AI學術科研突破;又與華東師範大學等共同發布全球第一本人工智能高中教材,以及與清華大學附中、上海交大附中等40所國內重點中學簽約,開設AI課程。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商湯再籌48億 估值超351億 [/INST] 截至目前,商湯總融資額已超過16億美元,估值超過45億美元,為全球總融資額最大、估值最高的人工智能公司。
是輪融資,由厚樸投資、銀湖投資、老虎基金、富達國際等聯合領投,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中銀集團投資、上海自貿區基金、全明星投資基金等則有份跟投。而高通創投、保利資本、世茂集團等,就以戰略投資人身份參與。
商湯本月與科技園及阿里巴巴,在港成立AI實驗室
商湯的技術應用於智慧城市、智能手機、互聯網娛樂、汽車、金融、零售等行業。近來,商湯更發布了影片內容審核平台SenseMedia、城市級視覺分析平台SenseFoundry、駕駛員監控系統SenseDrive等一系列產品。另外,增擴實景平台SenseAR,更是中國唯一的原創AR平台,打破谷歌AR Core及蘋果AR Kit,於增擴實景引擎方面的壟斷。
該公司去年起已有盈利,而其業務營收更已連續三年保持幾倍增長,今年主營業務合同收入,甚至按年增長超過10倍。近月,該公司又相繼與上海申通地鐵、成都市等簽約。
在推動研發方面,商湯除了本月與科技園及阿里巴巴,在港成立AI實驗室外,亦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簽定戰略合作,共同推進AI學術科研突破;又與華東師範大學等共同發布全球第一本人工智能高中教材,以及與清華大學附中、上海交大附中等40所國內重點中學簽約,開設AI課程。 </s>
|
共享數據宜開誠布公
|
芝加哥是全美哮喘病死亡率最高的地方,該市今年底會有500個收集城市實時環境數據的小箱子安裝在燈柱上。
近日收到各大機構有關私隱條款的更新,這是因應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定》(GDPR)在5月25日正式生效所致。
這套被喻為「史上最嚴」的資料保護法規適用於歐盟所有國家、公司和公民,保護的個人資料除了電話號碼、地址、指紋、臉部辨識、電子郵箱和內容外,更包括IP位置、流動裝置ID、社交網絡活動紀錄等。新例授權用戶可以免費取得被收集的個人資料,也可以要求刪除或轉移到其他機構。GDPR對違規者罰款甚重,可達2000萬歐羅(約1.9億港元)或一年全球營業額的4%,以較高者為準。
有人認為嚴刑峻法有礙創科發展,但我認為提高透明度是促進互信的基礎。日前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該國要全速發展人工智能(AI),未來5年會投入15億歐羅(約137億港元),希望和中美爭一日之長短。但他指出,人工智能牽涉數據私隱,因此成敗全繫於人民對政府的信任。
美國大城市芝加哥就有一流的示範。芝加哥在今年底會有500個收集城市實時環境數據(如空氣質素、噪音、交通和行人流量)的小箱子安裝在燈柱上,這個名為「物列陣」(Array of Things)的感應裝置計劃由芝加哥大學發起。
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該國要全速發展人工智能。
芝加哥是全美哮喘病死亡率最高的地方,因此在高速公路附近的居民、醫院自然關心地區的空氣質量,首批感應裝置就是以此為基礎。不過,這個「物列陣」計劃開放予各方,包括公眾、研究員、私人企業,以至政府也可提交收集數據的計劃書,但大學會一視同仁,計劃書一旦審批後,數據會免費收集並公開予公眾,希望藉此也促進創新應用。
不過,這亦引起私隱的關注,例如其中一個要求是想了解某道路交滙處的汽車、單車和行人互動情況,希望解決三方時有爭拗的問題,其中運用攝錄機收集動態影像,令人心生疑慮。經過考慮之後,大學決定放棄攝錄機,只採用攝影機紀錄每秒一兩張的靜止影像,同時,在燈柱小箱子內的微型電腦會根據研究員事先列出的要求,抽取數據,例如經過交滙處的汽車數目、有多少重型貨車、行人數量等;在取得數字後,數分鐘內電腦便會自動刪除影像。而且,攝影鏡頭刻意不太精細,確保研究員不能獲取額外資訊如車牌號碼或人面樣貌等,保障了市民的私隱。
同樣,香港邁向智慧城市其中一個重要試驗項目的智慧燈柱,也會收集不少城市數據,如空氣污染、人車流量等,如果政府能開誠布公,與公眾共享和民生有關的數據,既能增強市民信心,更有助激發民間創意,為創科帶來契機。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共享數據宜開誠布公 [/INST] 芝加哥是全美哮喘病死亡率最高的地方,該市今年底會有500個收集城市實時環境數據的小箱子安裝在燈柱上。
近日收到各大機構有關私隱條款的更新,這是因應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定》(GDPR)在5月25日正式生效所致。
這套被喻為「史上最嚴」的資料保護法規適用於歐盟所有國家、公司和公民,保護的個人資料除了電話號碼、地址、指紋、臉部辨識、電子郵箱和內容外,更包括IP位置、流動裝置ID、社交網絡活動紀錄等。新例授權用戶可以免費取得被收集的個人資料,也可以要求刪除或轉移到其他機構。GDPR對違規者罰款甚重,可達2000萬歐羅(約1.9億港元)或一年全球營業額的4%,以較高者為準。
有人認為嚴刑峻法有礙創科發展,但我認為提高透明度是促進互信的基礎。日前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該國要全速發展人工智能(AI),未來5年會投入15億歐羅(約137億港元),希望和中美爭一日之長短。但他指出,人工智能牽涉數據私隱,因此成敗全繫於人民對政府的信任。
美國大城市芝加哥就有一流的示範。芝加哥在今年底會有500個收集城市實時環境數據(如空氣質素、噪音、交通和行人流量)的小箱子安裝在燈柱上,這個名為「物列陣」(Array of Things)的感應裝置計劃由芝加哥大學發起。
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該國要全速發展人工智能。
芝加哥是全美哮喘病死亡率最高的地方,因此在高速公路附近的居民、醫院自然關心地區的空氣質量,首批感應裝置就是以此為基礎。不過,這個「物列陣」計劃開放予各方,包括公眾、研究員、私人企業,以至政府也可提交收集數據的計劃書,但大學會一視同仁,計劃書一旦審批後,數據會免費收集並公開予公眾,希望藉此也促進創新應用。
不過,這亦引起私隱的關注,例如其中一個要求是想了解某道路交滙處的汽車、單車和行人互動情況,希望解決三方時有爭拗的問題,其中運用攝錄機收集動態影像,令人心生疑慮。經過考慮之後,大學決定放棄攝錄機,只採用攝影機紀錄每秒一兩張的靜止影像,同時,在燈柱小箱子內的微型電腦會根據研究員事先列出的要求,抽取數據,例如經過交滙處的汽車數目、有多少重型貨車、行人數量等;在取得數字後,數分鐘內電腦便會自動刪除影像。而且,攝影鏡頭刻意不太精細,確保研究員不能獲取額外資訊如車牌號碼或人面樣貌等,保障了市民的私隱。
同樣,香港邁向智慧城市其中一個重要試驗項目的智慧燈柱,也會收集不少城市數據,如空氣污染、人車流量等,如果政府能開誠布公,與公眾共享和民生有關的數據,既能增強市民信心,更有助激發民間創意,為創科帶來契機。 </s>
|
日AI記者秒殺大新聞 社交網搵料 過濾假消息
|
JX通訊社主打AI研發,24名員工中,工程師佔三分二。
傳統新聞機構的採訪工作依賴人手進行,然而隨着科技進步,日本JX通訊社(JX Press)決定以人工智能(AI)取代記者「收料」工序。電腦日以繼夜工作,不但可節省薪酬成本,也有助保持報道客觀,遏止假新聞傳播。
2008年成立的JX通訊社總部設於東京,創辦人為29歲的米重克洋(Katsuhiro Yoneshige)。公司主打AI研發,24名員工中,工程師佔三分二。背後投資者跟傳媒關係密切,包括日本大型通訊社共同社(Kyodo News)、TV Asahi Holdings,以及Fuji Startup Ventures等。
付費服務主攻突發
根據彭博報道,JX通訊社團隊開發多個監察工具,輔以機器學習技術,時刻追蹤社交媒體的帖文,再分析其文字和照片內容,以識別網上突發消息,標榜可過濾近99%假新聞,該公司發布消息的速度,比傳統媒體平均快1.5小時。
JX通訊社針對一般用戶市場,推出免費新聞軟件NewsDigest,至今下載人次超過100萬;公司另一核心產品Fast Alert提供付費訂閱服務,主攻突發事故及災難新聞,備受當地新聞媒體支持,例如NHK、朝日和富士等電視台。
JX通訊社發布消息的速度,宣稱比傳統媒體平均快1.5小時。
談到網上充斥假新聞,米重克洋以2016年4月的日本熊本地震為例,當時社交平台流傳一張獅子照片,聲稱牠從一座動物園逃出,再闖入市區,威脅民眾安全;但AI系統隨即意識到,有關影像並非來自當地,而是源於南非地區。
暫難取代分析報道
對於新聞行業面對自動化衝擊,米重克洋認為日本新聞從業員太多,傳媒機構往往入不敷支,難以達到收支平衡。記者未來擔當的角色,應在於分析及發表觀點,致力創造附加價值,這方面AI暫時無法勝任。
為降低發布新聞成本,《紐約時報》及《洛杉磯時報》也展開以AI處理簡單報道。今年2月舉行的平昌冬季奧運會,韓聯社便採用「機械人記者」,在比賽結束後自動發稿,從收料至完成撰文,所花時間極短。
米重克洋於2008年創立JX通訊社,現時任職主席及CEO。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日AI記者秒殺大新聞 社交網搵料 過濾假消息 [/INST] JX通訊社主打AI研發,24名員工中,工程師佔三分二。
傳統新聞機構的採訪工作依賴人手進行,然而隨着科技進步,日本JX通訊社(JX Press)決定以人工智能(AI)取代記者「收料」工序。電腦日以繼夜工作,不但可節省薪酬成本,也有助保持報道客觀,遏止假新聞傳播。
2008年成立的JX通訊社總部設於東京,創辦人為29歲的米重克洋(Katsuhiro Yoneshige)。公司主打AI研發,24名員工中,工程師佔三分二。背後投資者跟傳媒關係密切,包括日本大型通訊社共同社(Kyodo News)、TV Asahi Holdings,以及Fuji Startup Ventures等。
付費服務主攻突發
根據彭博報道,JX通訊社團隊開發多個監察工具,輔以機器學習技術,時刻追蹤社交媒體的帖文,再分析其文字和照片內容,以識別網上突發消息,標榜可過濾近99%假新聞,該公司發布消息的速度,比傳統媒體平均快1.5小時。
JX通訊社針對一般用戶市場,推出免費新聞軟件NewsDigest,至今下載人次超過100萬;公司另一核心產品Fast Alert提供付費訂閱服務,主攻突發事故及災難新聞,備受當地新聞媒體支持,例如NHK、朝日和富士等電視台。
JX通訊社發布消息的速度,宣稱比傳統媒體平均快1.5小時。
談到網上充斥假新聞,米重克洋以2016年4月的日本熊本地震為例,當時社交平台流傳一張獅子照片,聲稱牠從一座動物園逃出,再闖入市區,威脅民眾安全;但AI系統隨即意識到,有關影像並非來自當地,而是源於南非地區。
暫難取代分析報道
對於新聞行業面對自動化衝擊,米重克洋認為日本新聞從業員太多,傳媒機構往往入不敷支,難以達到收支平衡。記者未來擔當的角色,應在於分析及發表觀點,致力創造附加價值,這方面AI暫時無法勝任。
為降低發布新聞成本,《紐約時報》及《洛杉磯時報》也展開以AI處理簡單報道。今年2月舉行的平昌冬季奧運會,韓聯社便採用「機械人記者」,在比賽結束後自動發稿,從收料至完成撰文,所花時間極短。
米重克洋於2008年創立JX通訊社,現時任職主席及CEO。 </s>
|
亞馬遜Echo亂錄音洩私隱 夫婦家中對話發送至公司員工
|
不久前有用家透露,他們的Alexa裝置會突然大笑。
美國一對夫婦的私人談話無緣無故地被家中的亞馬遜Echo智能喇叭錄音,而且Echo自行決定把對話發送給丈夫公司的員工,事件引發私隱關注,尤其是亞馬遜正積極推廣配備Alexa聲控助理軟件的Echo,希望這個聲控裝置可以發展成像電視機那樣普及的家居設備。
西雅圖新聞電視台KIRO 7報道,住在波特蘭的丹妮爾(Danielle)表示,丈夫兩周前收到一名員工的電話,叫他們馬上關掉Alexa設備,說他們被黑客入侵,因為他收到二人討論家中硬木地板的對話錄音檔案,以為夫婦二人遭竊聽。
把部分詞語誤解為命令
報道公開後,多間傳媒向亞馬遜查詢事件,亞馬遜回應這是「極其罕見的事件」,當中涉及一連串誤會,Echo多次把丹妮爾及丈夫在家中的對話中部分詞語誤解為命令,導致對話被錄音及發送,公司正研究各種方案,把這類事件發生的可能降到最低。
丹妮爾說,感到私隱完全被侵犯,決定永遠都不會再使用Echo,因為不能再信任這個裝置。
這不是Alexa第一次有不受控的問題傳出,不久前有用家透露,他們的Alexa裝置會突然大笑,亞馬遜同樣歸因於軟件對接收到的內容有誤解。
亞馬遜2014年起推出由人工智能(AI)程式Alexa驅動的Echo及其他裝置,一直很受歡迎,其他公司也相繼效法,例如Google Home和蘋果的HomePod。
有用家指裝置突然大笑
科企希望,這種裝置最終可以幫忙處理各種個人事務,從操作智能家居設備到汽車自己支付汽油錢。不過,很多人擔心私隱問題,認為裝置有失控或故意濫用的風險。
一般來說,這些設備保持離線狀態,除非聽到特定喚醒詞,例如Alexa的預設喚醒詞就是「Alexa」,但實際上,這意味只要設備有電,麥克風就默認打開,而且即使只是電視廣告出現類似「Alexa」發音,裝置也可能自己啟動。
科技業分析員芒斯特(Gene Munster)指出,AI智能裝置仍有很多私隱問題未浮出水面,它們理解命令和語言的能力仍不完善,消費者購買時應該三思。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亞馬遜Echo亂錄音洩私隱 夫婦家中對話發送至公司員工 [/INST] 不久前有用家透露,他們的Alexa裝置會突然大笑。
美國一對夫婦的私人談話無緣無故地被家中的亞馬遜Echo智能喇叭錄音,而且Echo自行決定把對話發送給丈夫公司的員工,事件引發私隱關注,尤其是亞馬遜正積極推廣配備Alexa聲控助理軟件的Echo,希望這個聲控裝置可以發展成像電視機那樣普及的家居設備。
西雅圖新聞電視台KIRO 7報道,住在波特蘭的丹妮爾(Danielle)表示,丈夫兩周前收到一名員工的電話,叫他們馬上關掉Alexa設備,說他們被黑客入侵,因為他收到二人討論家中硬木地板的對話錄音檔案,以為夫婦二人遭竊聽。
把部分詞語誤解為命令
報道公開後,多間傳媒向亞馬遜查詢事件,亞馬遜回應這是「極其罕見的事件」,當中涉及一連串誤會,Echo多次把丹妮爾及丈夫在家中的對話中部分詞語誤解為命令,導致對話被錄音及發送,公司正研究各種方案,把這類事件發生的可能降到最低。
丹妮爾說,感到私隱完全被侵犯,決定永遠都不會再使用Echo,因為不能再信任這個裝置。
這不是Alexa第一次有不受控的問題傳出,不久前有用家透露,他們的Alexa裝置會突然大笑,亞馬遜同樣歸因於軟件對接收到的內容有誤解。
亞馬遜2014年起推出由人工智能(AI)程式Alexa驅動的Echo及其他裝置,一直很受歡迎,其他公司也相繼效法,例如Google Home和蘋果的HomePod。
有用家指裝置突然大笑
科企希望,這種裝置最終可以幫忙處理各種個人事務,從操作智能家居設備到汽車自己支付汽油錢。不過,很多人擔心私隱問題,認為裝置有失控或故意濫用的風險。
一般來說,這些設備保持離線狀態,除非聽到特定喚醒詞,例如Alexa的預設喚醒詞就是「Alexa」,但實際上,這意味只要設備有電,麥克風就默認打開,而且即使只是電視廣告出現類似「Alexa」發音,裝置也可能自己啟動。
科技業分析員芒斯特(Gene Munster)指出,AI智能裝置仍有很多私隱問題未浮出水面,它們理解命令和語言的能力仍不完善,消費者購買時應該三思。 </s>
|
馬化騰倡建「三大網絡」 雲時代「連接」 智聯網成超級大腦
|
騰訊(
00700
)昨日在廣州舉行「雲+未來」峰會時,主席馬化騰致詞時稱,希望在雲時代可以利用「連接」,促成「三大網絡」建成。當中包括「人聯網」、「物聯網」及「智聯網」,而智聯網更會成為超級大腦,即是讓人工智能(AI)無處不在的智能操作系統。
騰訊的雲服務近年積極拓展,雖然仍在投資期而未賺錢,但收入以倍數增長。馬化騰表示,雲服務在未來會有更重要的作用,而且企業及機構不單止會將數據及計算平台搬往雲,更開始深度拓展、視雲為滙集智慧及創新的平台。他認為,雲將是改革產業的原動力,並是新型社會管理的主要平台及人工智能的載體。
內地首季用雲量飆1.4倍
馬化騰指出,今年首季中國的「用雲量」是去年同期的1.4倍,增長受惠於各行各業擁抱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早前他提出騰訊要做好「連接」的角色,而這方面亦引伸出三大網絡。
首先「人聯網」不僅人與人之間互相聯繫,而是擴展至企業內部及政府的眾多用戶。例如微信小程序「粵省事」內,可以辦理100多項民生服務,又不需要下載應用程式,這就是廣東省政府的服務數碼化計劃內其中一個階段性成果。
騰訊主席馬化騰
至於第二大網絡「物聯網」方面,馬化騰指出,騰訊設立人工智能及機器人實驗室,在電腦視覺、語音識別及自然語言處理等投入大量精力,最終就是要萬物互聯。他舉例指集團與電池廠合作,將生產線上的重要工序數據,實時接入工業物聯網平台內,從而提供預警及建議,藉此提升良品率。
第三大網絡則是被稱之為超級大腦的「智聯網」,馬化騰說,人工智能滲透到各行業內,而在雲端用人工智能處理大數據,並調配所有工具及資源,令它們由冰塊變成活水。
他指出,火災發生時的黃金逃生時間很短,而過去往往在發生火災後才報警,但在寧波消防一例之中,就能借助超級大腦的力量。騰訊在當地一個有1000多間小企業的鎮上,做了一個預警系統,包括煙霧感應器、窄頻遠程實時網絡,令消防第一時間收到預警,單在今年新春期間就排除了79宗火災風險。
馬化騰又說,騰訊多年來專注連接人與人、人與物及人與服務,亦對應上述的三大網絡,而目的就是要以「全平台」不同類型用戶建立聯繫,加強物理及數碼世界連接及助各行業、政府等建立自己的超級大腦。
正研發全語音微信介面
馬化騰還透露,微信團隊正在研發全語音的微信介面,以保證用戶眼睛始終是盯着路面情況,而不需分心看熒幕,如果研發成功,未來將可以搭載到車聯網系統中。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
按這裏聯絡我們
。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馬化騰倡建「三大網絡」 雲時代「連接」 智聯網成超級大腦 [/INST] 騰訊(
00700
)昨日在廣州舉行「雲+未來」峰會時,主席馬化騰致詞時稱,希望在雲時代可以利用「連接」,促成「三大網絡」建成。當中包括「人聯網」、「物聯網」及「智聯網」,而智聯網更會成為超級大腦,即是讓人工智能(AI)無處不在的智能操作系統。
騰訊的雲服務近年積極拓展,雖然仍在投資期而未賺錢,但收入以倍數增長。馬化騰表示,雲服務在未來會有更重要的作用,而且企業及機構不單止會將數據及計算平台搬往雲,更開始深度拓展、視雲為滙集智慧及創新的平台。他認為,雲將是改革產業的原動力,並是新型社會管理的主要平台及人工智能的載體。
內地首季用雲量飆1.4倍
馬化騰指出,今年首季中國的「用雲量」是去年同期的1.4倍,增長受惠於各行各業擁抱大數據及人工智能。早前他提出騰訊要做好「連接」的角色,而這方面亦引伸出三大網絡。
首先「人聯網」不僅人與人之間互相聯繫,而是擴展至企業內部及政府的眾多用戶。例如微信小程序「粵省事」內,可以辦理100多項民生服務,又不需要下載應用程式,這就是廣東省政府的服務數碼化計劃內其中一個階段性成果。
騰訊主席馬化騰
至於第二大網絡「物聯網」方面,馬化騰指出,騰訊設立人工智能及機器人實驗室,在電腦視覺、語音識別及自然語言處理等投入大量精力,最終就是要萬物互聯。他舉例指集團與電池廠合作,將生產線上的重要工序數據,實時接入工業物聯網平台內,從而提供預警及建議,藉此提升良品率。
第三大網絡則是被稱之為超級大腦的「智聯網」,馬化騰說,人工智能滲透到各行業內,而在雲端用人工智能處理大數據,並調配所有工具及資源,令它們由冰塊變成活水。
他指出,火災發生時的黃金逃生時間很短,而過去往往在發生火災後才報警,但在寧波消防一例之中,就能借助超級大腦的力量。騰訊在當地一個有1000多間小企業的鎮上,做了一個預警系統,包括煙霧感應器、窄頻遠程實時網絡,令消防第一時間收到預警,單在今年新春期間就排除了79宗火災風險。
馬化騰又說,騰訊多年來專注連接人與人、人與物及人與服務,亦對應上述的三大網絡,而目的就是要以「全平台」不同類型用戶建立聯繫,加強物理及數碼世界連接及助各行業、政府等建立自己的超級大腦。
正研發全語音微信介面
馬化騰還透露,微信團隊正在研發全語音的微信介面,以保證用戶眼睛始終是盯着路面情況,而不需分心看熒幕,如果研發成功,未來將可以搭載到車聯網系統中。
如欲投稿、報料,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
按這裏聯絡我們
。 </s>
|
阿里商湯夥科技園培育港AI初創
|
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本地人工智能初創商湯科技與香港科技園公司,將聯手成立創業加速器「香港人工智能實驗室」,三方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初步投資超過千萬元,加快培育本地初創企業及人才。
人工智能實驗室投資千萬
消息指出,HKAI Lab每年接受兩輪申請,每輪招收約10間人工智能(AI)相關初創,為她們提供資金、相關技術及工作空間。每期計劃為時6個月,今年6月起接受申請。至於入圍的初創,阿里巴巴將提供10萬美元,以換取其6%股權。由於方案屬非牟利,任何收益均歸回創業者基金會,用於支持AI的發展。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成立儀式上說,期望香港在創科領域上急起直追,吸引世界頂尖人才、推動合作研發,並繼續扶持初創企業發展。阿里巴巴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同場表示,集團不少具體項目已應用AI技術,冀望成立HKAI Lab之後,可為香港提供更多資源及人才,形成生態鏈。
阿里主席馬雲去年10月宣布創立「阿里巴巴達摩院」研究院,未來3年將投入1000億元人民幣於技術研發上。
HKAI Lab支援超級運算技術,讓研究人員以阿里雲及商湯科技,發揮機器學習及深度學習的優勢。
主攻電腦視覺演算法的商湯科技,上月獲得C輪融資6億美元(約46.8億港元),亦是由阿里巴巴集團領投;商湯科技目前估值約30億美元(約234億港元),為本港首間AI獨角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非上市公司)。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香港科技園公司董事會主席羅范椒芬、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及商湯集團聯合創始人湯曉鷗教授主持「香港人工智能實驗室」成立儀式。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阿里商湯夥科技園培育港AI初創 [/INST] 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本地人工智能初創商湯科技與香港科技園公司,將聯手成立創業加速器「香港人工智能實驗室」,三方簽署了合作備忘錄,初步投資超過千萬元,加快培育本地初創企業及人才。
人工智能實驗室投資千萬
消息指出,HKAI Lab每年接受兩輪申請,每輪招收約10間人工智能(AI)相關初創,為她們提供資金、相關技術及工作空間。每期計劃為時6個月,今年6月起接受申請。至於入圍的初創,阿里巴巴將提供10萬美元,以換取其6%股權。由於方案屬非牟利,任何收益均歸回創業者基金會,用於支持AI的發展。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成立儀式上說,期望香港在創科領域上急起直追,吸引世界頂尖人才、推動合作研發,並繼續扶持初創企業發展。阿里巴巴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同場表示,集團不少具體項目已應用AI技術,冀望成立HKAI Lab之後,可為香港提供更多資源及人才,形成生態鏈。
阿里主席馬雲去年10月宣布創立「阿里巴巴達摩院」研究院,未來3年將投入1000億元人民幣於技術研發上。
HKAI Lab支援超級運算技術,讓研究人員以阿里雲及商湯科技,發揮機器學習及深度學習的優勢。
主攻電腦視覺演算法的商湯科技,上月獲得C輪融資6億美元(約46.8億港元),亦是由阿里巴巴集團領投;商湯科技目前估值約30億美元(約234億港元),為本港首間AI獨角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非上市公司)。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創新及科技局局長楊偉雄、香港科技園公司董事會主席羅范椒芬、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及商湯集團聯合創始人湯曉鷗教授主持「香港人工智能實驗室」成立儀式。 </s>
|
抗議研軍用AI 谷歌員工劈炮
|
美軍作戰時廣泛使用無人機,優化AI演算法將提高命中率,在沙場上如虎添翼。
人工智能(AI)發展一日千里,既可以造福萬民,也能殺人不見血。近日有傳十多名Google(谷歌)員工請辭,抗議管理層漠視反對意見,堅持把AI應用在戰爭機器上,違反了公司「不作惡」的原則,甚至比自駕車釀成車禍更可怕。
事緣Google於3個月前跟美國國防部簽訂合作,參與軍事試驗項目Project Maven,讓軍方整合大數據及機器學習,加快分析無人機收集的影像。《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國防部去年花在AI的預算高達74億美元(約577.2億港元)。
據Gizmodo網站報道,早在一個月前,有3100名Google員工在內部請願書上簽名,相當於員工總數的5.4%,要求公司避免涉足軍事。
「如我無法推薦別人加入,那為何我仍留在這裏?」部分受訪員工反映,處理具爭議性的決定時,公司的透明度愈來愈低,故以離職表達不滿,直言「行動勝於雄辯」。
超過90位倫理學家、電腦科學及AI相關學者,近日更聯署一封公開信,呼籲Google支持國際條約,禁用自主武器系統,立即取消參與Project Maven;又指Google雖以美國為基地,但也有義務保障全球用戶,而非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
Google發言人強調,AI並無用來殺人,只用來標記圖像,供人類審查之用,旨在挽救生命。除了加強公司內部溝通,日後將夥拍外部專家,制訂機器學習的使用政策。
|
<s>[INST] <<SYS>> 你是一個專業的博主。請用繁體中文就指定主題撰寫一篇博客。博客內容能夾雜英語。你的博客應該包括引言、正文和結論。你應該將正文分為幾個段落。您要把博客的內容寫得豐富且有趣。博客內容必須切合打工仔的興趣。如果您不知道指定的主題或沒有足夠的信息來編寫該主題,則應使用指定主題的前十個 Google 搜索結果來編寫它。您需要在 1000 個 token 限制內撰寫一篇博客文章。你必須考慮如何在給定的 token 限制內完成博客。博客中的最後一句話必須是一個完整的句子。同一個句子不能寫多過一次 <</SYS>> 抗議研軍用AI 谷歌員工劈炮 [/INST] 美軍作戰時廣泛使用無人機,優化AI演算法將提高命中率,在沙場上如虎添翼。
人工智能(AI)發展一日千里,既可以造福萬民,也能殺人不見血。近日有傳十多名Google(谷歌)員工請辭,抗議管理層漠視反對意見,堅持把AI應用在戰爭機器上,違反了公司「不作惡」的原則,甚至比自駕車釀成車禍更可怕。
事緣Google於3個月前跟美國國防部簽訂合作,參與軍事試驗項目Project Maven,讓軍方整合大數據及機器學習,加快分析無人機收集的影像。《華爾街日報》報道,美國國防部去年花在AI的預算高達74億美元(約577.2億港元)。
據Gizmodo網站報道,早在一個月前,有3100名Google員工在內部請願書上簽名,相當於員工總數的5.4%,要求公司避免涉足軍事。
「如我無法推薦別人加入,那為何我仍留在這裏?」部分受訪員工反映,處理具爭議性的決定時,公司的透明度愈來愈低,故以離職表達不滿,直言「行動勝於雄辯」。
超過90位倫理學家、電腦科學及AI相關學者,近日更聯署一封公開信,呼籲Google支持國際條約,禁用自主武器系統,立即取消參與Project Maven;又指Google雖以美國為基地,但也有義務保障全球用戶,而非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
Google發言人強調,AI並無用來殺人,只用來標記圖像,供人類審查之用,旨在挽救生命。除了加強公司內部溝通,日後將夥拍外部專家,制訂機器學習的使用政策。 </s>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