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ence1
stringlengths 0
73.2k
| sentence2
stringlengths 0
64.7k
|
---|---|
台灣文化史 印度文化史 日本文化史 学科 文学史 艺术史 宗教史 生活史 | 欧洲文化史 美国文化史 东方文化史 中国文化史 台灣文化史 印度文化史 日本文化史 学科 文学史 艺术史 宗教史 生活史 科学史 哲学史 |
心理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期一直是属于哲学的范畴,直到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威廉·馮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標誌着现代心理学的开端。冯特也是第一个将自己称为“心理学家”的人。 正如赫爾曼·艾賓浩斯說:「心理學有著悠久的過去,但只有短暫的歷史。」 文化大革命时期,心理学被认为是资产阶级伪科学 心理学史 中國古代心理學史 中國古代認為人的性情思想是由一定的器官承擔的,並且其活動會在器官上反映出來,如“心之官則思”(《孟子》),“人精在腦”、“頭者神之所居”(《春秋元命苞》)。“神形合一”、“形神相印”等思想在《黃帝內經》等涉及醫學心理的著作中有很多闡述和應用。 西方古代心理学史 西方上古心理学史 西方的上古心理學史(哲學心理學)一般認為是起始於公元前322年至十五世紀的文藝復興為止。 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柏拉圖、亞里士多德。 柏拉圖的二元並存理念強調人性有兩個世界,一為身體所處之現實世界,一為靈魂所處之理性世界,並主觀的認為靈魂在理性、感情及慾望三者間的關係是以理性為中心,有學者認為其影響後來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與超我。而其也提出了對於知識來源問題的解釋,強調知識是先天俱備。 亞里士多德對於心身關係的解釋與研究方法影響後來十九世紀的心理學,其提出的一元論否定柏拉圖的二元論。對於知識來源的問題,不同於柏拉圖的知識源自先天俱備,提出實在論(realism),強調知識由後天習得。實在論對於十七世紀的經驗主義有深遠的影響。 中世紀心理学史 早在8世紀時,伊斯蘭世界就已經開始設有精神病院(insane asylums),而伊斯蘭的醫師更開始研究及發展「思想的疾病」的治療方法 。這些研究都成為了心理學的先驅研究。 近代心理学史 近代心理學史一般認為起始於十五世紀的文藝復興運動之時至十九世紀末實驗心理學家馮特創立構造主義為止。 主要的代表人物有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茲、康德等。 其間的流變主要在於改變之前基督教經院學派所強調的以神為中心,改以探討人性,文藝復興運動其間產生的三大學派,分別是理性主義、經驗主義與浪漫主義,其探討的心身關係、天性與教養、知識來源、自由意志與決定論這四大議題,對於後來的心理學產生深遠的影響,並在後期產生了以人為本為研究重點的學者,例如繆勒就是一位以人為本的實驗心理學家。 现代心理学史 | 二十世紀早期的自然科學偏向機械式宇宙觀,因此當時的心理學家提出行為主義的研究方法,並認為不應探討意識這種無法量化且模糊不清的議題,其行為主義深受當時的學界風氣支持,且藉由行為主義方法得來的資料遠比精神分析方法得來的資料有說服力,而精神分析因其研究方法有太多的問題,且太過於主觀的判定,導致大多數的心理學家都急於與精神分析劃清關係,並不斷強調心理學不是研究意識的學問。行為學派的代表心理學家包括伊萬·巴甫洛夫、約翰·華生、史金納等。 行為主義盛行其間的心理學派,除了行為主義與精神分析外,還有從存在主義延申出來的存在心理學並進一步於二十世紀六零年代演變出人本主義,被稱為除行為學派和精神分析以外,心理學上的「第三勢力」。人本主義的代表人物包括:卡爾·羅哲斯和亞伯拉罕·馬斯洛等。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起,隨著醫療科技和實驗方的進步,例如EEG(脑电图)和MRI(磁共振成像)等技術的出現,為認知心理學、腦神經心理學等研究領域帶來高速的發展。另一方面, 社會心理學承繼完形心理學的基礎,以及二次大戰後的社會需要,亦成為了心理學研究上的一股新勢力。 社會心理學的代表人物包括:庫爾特·勒溫、菲臘·津巴多、所羅門·阿希等。 以上的學派都對現代心理學有深淺不一的影響,有些學派的理論內容可能已被推翻而只剩下一些名詞還被延用於心理學之中,有些學派的理念隨著科技的發展再度受到重視,因此心理學史是由不斷的嘗試錯誤與修正所累積下來的歷史。 地域 西方心理学史 欧洲心理学史 英国心理学史 美国心理学史 东方心理学史 中国心理学史 |
美术史分类 (按时间) 史前美术史 古代美术史 中国古代美术史 欧洲古代美术史 印度古代美术史 阿拉伯古代美术史 非洲古代美术史 美洲古代美术史 澳洲古代美术史 近代美术史 西方近代美术史 中国近代美术史 日本近代美术史 拉丁美洲近代美术史 现代美术史 (按地区) 中国美术史 西方美术史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参见 美学 | et scultori italiani, da Cimabue insino a' tempi nostri),是第一部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史著作,作者是意大利艺术家乔尔乔·瓦萨里,该书从13世纪佛罗伦萨画家契马布埃开始,一直写到16世纪的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寫到書的最末卷是他自己。文艺复兴一词就来源于此书。首版由Lorenzo Torrentino印刷出版于1550年的佛羅倫薩。1568年再版,並加上了藝術家肖像。 最早提出美术史这个名词的是溫克爾曼。他是第一位在他的著作中对古代美术作品进行仔细的风格历史研究的人。18世纪末约翰·多米尼克·菲奥里洛在哥廷根大学奠定了美术史的学术基础。浪漫主义为美术史带来了另一个推动。卡尔·鲁穆尔和古斯塔夫·弗里德里希·瓦根为美术科学奠定了基础。他们和其他历史学家如雅各·布克哈特、卡尔·尤斯蒂等建立了一个新的学术科学,他们将美术结合在文化史中来研究。除此之外随着对美术作品收藏兴趣的产生和发展,人们开始对艺术品进行分类的研究。从这个研究方向中产生了实证主义的美术史流向(乔瓦尼·莫雷利、高特弗里特·森佩尔等)。第三个流向来自哲学和美学,一直到后来也有许多美术史学家将美术史与哲学结合在一起研究,比如海因里希·沃尔夫林(Heinrich Wölfflin,1864-1945)、阿比·瓦尔堡等。 美术史分类 (按时间) 史前美术史 古代美术史 中国古代美术史 欧洲古代美术史 印度古代美术史 阿拉伯古代美术史 |
Gradibus展示了数学在医学上的应用,尤其是在药理学。这包括了数学上的发展去测定药物的强度和一个能让医生预先知道病人的病的最重要的那几天的系统。腊泽斯辑录了许多依据他自己经验的临床个案和提供了很有用的关于许多疾病的记录。他的《医学全书》介绍了麻疹和天花,并在欧洲非常有影响力。在他的《对于盖伦的疑惑》中,腊泽斯是第一个运用实验方法证明盖伦的体液理论和亚里士多德的四元素说的错误。 宰赫拉威被看成是现代外科学之父。他编纂了《医学的方法》(阿拉伯語:كتاب التصريف لمن عجز عن التأليف)。那是一本30卷的医学百科全书。伊斯兰教徒和欧洲人的医学院都有教授这本书直到17世纪。他用了许多外科器械,包括那些特别给女人的器械、肠线、钳子、结扎线、外科针、手术刀、刮匙、牵引器、外科匙、探针、外科钩、扩张器、锯和石膏。 阿维森纳被认为是现代医学之父和历史上其中一个最伟大的思想家和医学学者。他编纂的《医学正典》(1020年,阿拉伯語:القانون في الط,亦作《回回藥方》)和《治疗之书》(11世纪,阿拉伯語:الشفاء)维持了作为伊斯兰教徒和欧洲人的标准课本直到17世纪。阿维森纳的贡献包括在研究生理学中介绍了系统的实验和测量、通过接触传染的传染病的发现、隔离的介绍以限制通过接触传染的疾病的传播、试验中的药物和临床实验的介绍、首次关于细菌和病毒的介绍、从胸膜炎中区分出纵隔、结核能通过接触传染的特性、通过水和土壤传播的疾病、首次对皮肤疾病的详细描述、性病、性反常、神经病、用冰来治疗发热和从药理学中区分出医学。从药理学中区分出医学对于制药的科学的发展非常重要。 現代醫學 解剖學 細菌論 在19世纪30年代的意大利,研究出家蚕是由微生物所引起。与此同时,德国的泰奥多尔·施旺领导了对酵母发酵机理的研究,并提出发酵过程是由活体微生物所引起。当时的领袖化学家李比希等人只研究发酵过程的物理化学基础,主张发酵是无机化学过程,并指施旺的有机体导致发酵的理论是向活力论倒退。 在1847年的维也纳,伊格纳兹·塞麦尔维斯(1818–1865)在研究产褥热时,发现让医生在接生前洗手可以极大地极少产妇的死亡率。但是他的发现不为大多数同行所认可,并遭到排挤和攻击。 1857年,法国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确认了施旺的发酵实验,并支持酵母是一种微生物的假说。他还暗示此类微生物活动可能也是传染病的病因。1860年,巴斯德的丁酸细菌发酵实验报告启发法国人发现了一种相似的物种。达万尼发现的是炭疽病的病原体炭疽杆菌,他当时称其为“杆状体”(bacteridia)。但其他人则不以为然地认为这种“杆状体”只是炭疽病的副产物。英国外科医生约瑟夫·李斯特则认真地对待这一发现,进而在1865年引入了外用的消毒药水。 德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科赫留意到德国同行费迪南德·科恩的一篇关于细菌孢子阶段的报告,进而发现了“杆状体”的生命周期。科赫鉴定了致病物的孢子,并将其注射到动物体内,由此复现了炭疽病的发病过程。这是当时和的一大突破。巴斯德的团队补充了细菌的生态学研究,并确认孢子在自然界中的生态学角色。科赫则在1878年发表了一篇关于伤口细菌病理学的里程碑式的论著《关于伤口感染病人的病因学研究》()。 1881年,科赫又报告发现了结核杆菌(当时称其为“瘤状属杆菌”(tubercle bacillus)),强化了自己先前的学说和整个细菌论的历史地位。几年后,科赫和总结出了著名的柯霍氏法则。 外科手術 現代醫院 專題 疾病史 藥學史 尽管没有确切的记录表明什么时候植物开始被使用在医学用途,在法国的拉斯考克斯山洞发现的壁画描述了药草的使用,按照放射性碳定年法,这可追溯到公元前13,000至25,000年。随着时间的过去,经过反复的试验,早期的部落群体对药草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醫學教育 醫療機構 醫學倫理 醫病關係 参考文献 註釋 參見 科學史 | 同样,已知最早的女医生——Pessechet在埃及第四王朝时期的古埃及实行医术。她的头衔是“女医生的女管理人”。除了作为管理人的角色,她也让在塞易斯的医学院的接生员们毕业。 巴比伦医学 最古老的关于医学的巴比伦文献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前半部的古巴比伦时期。最详尽的巴比伦医学文献却是在巴比伦国王Adad-apla-iddina(公元前1069年至1046年)统治时期的由博尔西帕城的医生Esagil-kin-apli所写的《诊断手册》。 随同当代古埃及医学,巴比伦人介绍了诊断、预后、身体检查和药方的概念。此外,《诊断手册》介绍了治疗和病因学的方法及经验主义、逻辑学和诊断、预后和治疗的合理性的使用。此文献包含了一份含有许多病症的名单并经常详述了试验上的观察和用来结合在病人身上所观察的病症与其诊断及预后的合理的规则。 《诊断手册》以一组合理的公理和假设为基础,其中包括了一些现代看法即通过视察病人的症状,我们可能确定病人的疾病、病因、病情的发展及复原的机会。病人的病症及疾病可通过一些医学上的方法如绷带、油和药丸来治疗。 波斯医学 波斯的医学的学习与实施有一个长且成果丰硕的历史。波斯在东西方的交叉处的位置使它成为古希腊和印度医学发展的中心。许多贡献被加入到这个知识体中在伊朗被伊斯兰化之前及之后。 波斯的第一代医生在Jundishapur学院接受训练。医学医院有时候被声称已被发明。例如:腊泽斯成为第一位系统地使用在医学用途上使用酒精的医生。 《医学全书》是一本由伊朗化学家腊泽斯编纂的最完整的书。在这本书里,腊泽斯记录了来自他自己经验的临床个案和提供了各种疾病非常有用的记录。 介绍了麻疹和天花的由腊泽斯编纂的《Kitab fi al-jadari wa-al-hasbah》在欧洲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Mutazilite (一间伊斯兰教神学学校)哲学家和医生阿维森纳是另一位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他的《医学正典》有时候被认为是医学史上最著名的书。它曾经是欧洲的标准书本直到启蒙时代。 中国医学 中国也发展了一个巨大的传统医学体系。许多传统的中国医学的哲学源自道教的医生对疾病做实际的观察,并反映了经典的中国人信仰,即人类的体验表达了起因的原则能影响所有程度的环境。这些起因的原则,无论是物质的、精神的或神秘的,以宇宙的自然秩序的表达有因果关系。 《黄帝内经》記述了黄帝与岐伯關於醫藥健康的談話,傳統上被認為是中醫學最早的系統專著。然而經考證其成書年代約在戰國時期,也受到當時的哲學思想所影響,可以說是提綱挈領的指導了中醫的理論。 在汉朝时,作为长沙太守的张仲景在公元2世纪末编纂了《伤寒杂病论》。晋朝针灸学的提倡者皇甫谧也在他的《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提起了黄帝。在唐朝时期,王冰声称找到了黄帝内经的原著,并大量地扩充和修改了它。在公元11世纪(宋朝),因为朝廷的命令,《黄帝内经》再次被修订成接近今天的版本。這本經典是传统中国医学基础的重要代表作品。 希伯来医学 我们大部分对于希伯来人的医学的认识来自于《摩西五经》。它包含了各种与健康有关的法律和仪式,例如隔离受到感染的病人、处理了尸体后需洗澡及将排泄物和粪便埋在远离营地的地方。尽管遵守这些条规确实为健康带来好处,但犹太教徒相信执行这些仪式和禁忌纯粹是为了完成上帝的意愿,而没有隐藏的意图。Max Neuberger 在他的《医学的历史》说:“这些条规关注疾病的预防、流行病的抑制、性病和卖淫的抑制、皮肤的照顾、洗澡、食物、住所与衣服、劳工条规、性生活、人民的纪律等。这些条规中的许多条规例如:安息日的休息、行割礼(犹太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仪式,在仪式里进行割包皮活动)、关于食物的法律(禁止猪肉和血)、关于月经、临盆妇女和淋病患者的条规、麻风病患者的隔离和露营的保健,考虑到天气的情况,令人意外的合理。”(Neuburger的《医学的历史》,牛津大学出版社,1910年,第一卷,第38页) 歐洲醫學 自从1991年在奥地利及意大利的阿尔卑斯山上发现冰人奥茨,人們開始察覺到医学的历史要比想像中源遠流長。他大约46岁,身上超过40处有纹身。根據醫學分析,大部分纹身的位置是他曾经有过疾病或疼痛(如关节炎)的地方。他在公元前3300年過世,而他的尸体是欧洲所保存的最古老的木乃伊,如今被保留在意大利波尔查诺的博物馆中。希臘時代曾經有幾十年的時間法律允許醫生可以將奴隸或犯人活活解剖來做研究,但後來又禁止活人解剖。 因为亚洲和欧洲社会的发展,信仰系统被不同的自然系统所取代。希腊人自希波克拉底开始就发展了一个体液医学系统,治疗被认为是恢复体内体液的平衡。《古代医学》一部关于医学专题著作,由希波克拉底大约于公元前400年所编纂。类似的看法在中国和印度也得到支持。在希腊,自从盖伦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医学的要旨是通过控制饮食和卫生来维护健康。解剖学的知识非常有限,只有很少外科或其他治疗。靠着和病人的良好关系,医生处理微小的病痛及安慰病人恶劣的情况,但在发生流行病时,一开始发生在城市和动物的驯养,然后在全世界流行,医生的作用不大。 希波克拉底被看作是现代医学之父,而他的跟随者首先描述许多疾病及医学状况。他被赋予荣誉因为他首先描述了(手指与脚趾的末端扩大,指甲闪闪发亮且不正常弯曲的情形),是慢性化脓肺病、肺癌和发绀的心脏病的重要症状。因为这个原因,畸形的手指有时候被称为“希波克拉底手指”。希波克拉底也是第一位在预后描述“希波克拉底面容”的医生。莎士比亚在《亨利五世》(戏剧)中在描述法斯塔夫之死时著名地间接提到对“希波克拉底面容”的描述。 希波克拉底将疾病分类成急性、慢性、地方性及流行性并使用了术语例如恶化、复发、消退、病情急转、突发、巅峰和康复。另一个希波克拉底的主要贡献可以在症状学、物理的发现、外科治疗和胸积脓症的预后的描述中找到。希波克拉底是第一位备有文件证明的胸外科医生,而他的发现仍然正确。 盖伦进行了许多大胆创新的手术,包括脑和眼的手术,在那之后的大约两千年没有人尝试进行过脑和眼的手术。后来在中世纪的欧洲,盖伦在解剖学的文章成为中世纪医生的大学课程的支柱,然而他们在医学的发展停滞不前。然而在16世纪30年代,比利时的解剖学家和医生安德烈亚斯·维塞利亚斯进行了一项将许多盖伦用希腊文书写的文章翻译成拉丁文的计划。维塞利亚斯最著名的作品——《人体结构》极大地受到盖伦的文章的影响。盖伦和阿维森纳的作品尤其是包含了他们两人的学说的《医学正典》被翻译成拉丁文。《医学正典》维持为欧洲医学教育最具权威的书直到16世纪。 罗马人发明了许多外科器械,包括第一个特别给女人的器械,而且在外科上使用了钳子、手术刀、烧灼剂、剪刀、缝针、探针和扩张器。罗马人也是白内障手术的先驱者。 中世纪的医学逐步发展的科学和宗教的混合物。在早期的中世纪,随着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准的医学知识主要基于仅存的保存在修道院或其它地方的希腊和罗马的文章。关于疾病的治疗和起源的概念并不是完全是世俗的,而也基于宗教的看法。因素例如命运、罪恶和星的影响被认为和物理因素相当。 欧利拜休斯是拜占庭帝国最伟大的医学知识编纂者。一些他和其他拜占庭帝国的医生的作品被翻译成拉丁文,甚至到了启蒙时代和理性的时代,被翻译成英文和法文。最后一位伟大的拜占庭帝国的医生是居住在14世纪早期的君士坦丁堡的Actuarius。 医学显然不是博雅教育的七大范畴之一,因此被看成是手工艺甚于科学。然而,医学、法律学和神学分别是欧洲12世纪的第一所大学的學院。 |
2010. The Early English Trade unions: Documents from Home Office Papers in the Public Record Office by A. Aspinall Magnificent Journey: The Rise of the Trade unions, by Francis Williams Trade unions by Allan Flanders Trade Union Government and Administration in Great Britain by B C Roberts Union density and specialist/professional unions in Sweden by Anders Kjellberg, Lund University: Studies in Social Policy, Industrial Relations, Working Life and Mobility. Research Reports 2013:2 Union Power: The Growth and Challenge in Perspective by Claud Cockburn Directory of Employer's Associations, Trade unions, Joint Organisations "The Decline in Swedish Union Density since 2007" by Anders Kjellberg, Nordic Journal of Working Life Studies (NJWLS) Vol. 1. No 1 (August 2011), pp. 67–93. The History of the TUC (Trades Union Congress) 1868–1968: A pictorial Survey of a Social Revolution – Illustrated with Contemporary Prints, Documents and Photographs, edited by Lionel Birch Lipton, Charles (1967). The Trade Union Movement of Canada: 1827–1959. Third ed. Toronto, Ont.: New Canada Publications, 1973. N.B.: On verso of t.p.: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Canadian Social Publications, Montréal, Québec, 1967." ISBN 978-0-919600-02-7 pbk. Ness, Immanuel (2014). New Forms of Worker Organization: The Syndicalist and Autonomist Restoration of Class-Struggle Unionism . PM Press. ISBN 978-1-60486-956-9 Panitch, Leo & Swartz, Donald (2003). From consent to coercion: The assault on trade union freedoms, third edition. Ontario: Garamound Press. Phil Dine (2007). State of the Unions: How Labor Can Strengthen the Middle Class, Improve Our Economy, and Regain Political Influence, McGraw-Hill Professional. ISBN 978-0-07-148844-0 Charles A. Orr, "Trade Unionism in Colonial Africa" Journal of Modern African Studies, 4 (1966), pp. 65–81 Keasbey, Lindley M.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在美国,由于工会成本过高,许多服务被外包给亚洲、拉美和非洲劳工,使得其它国家在劳工上获得比较优势,在这些地区购买廉价无组织劳工能获得更多利润。呼吁放任资本主义的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指出工会导致工资升高(提供给工会成员),减少工作机会,如果有些行业存在工会而另一些没有,那么非工会行业工资就相对较少。 歷史上著名的工會 京汉铁路总工会 全总、全红总 总工会 (法国) 全国劳工联盟-伊比利亚无政府主义联合会 德意志劳工阵线(1933~1945) 全國產業總工會(台灣,2000.5.1~) 新北市毛紡織業職業工會 (台灣,1984.10.16~) 参考文献 更多阅读 Acocella, Nicola & Ciccarone, Giuseppe (1997), ‘Trade unions, non neutrality and stagflation’, in: ‘Public Choice’, n. 2, April. The Government of British Trade unions: A study of Apathy and the Democratic Process in the Transport and General Worker Union by Joseph Goldstein European Commission, Directorate General for Employment, Social Affairs & Inclusion: Industrial Relations in Europe 2010. The Early English Trade unions: Documents from Home Office Papers in the Public Record Office by A. Aspinall Magnificent Journey: The Rise of the Trade unions, by Francis Williams Trade unions by Allan Flanders Trade Union Government and Administration in Great Britain by B C Roberts Union density and specialist/professional unions in Sweden by Anders Kjellberg, Lund University: Studies in Social Policy, Industrial Relations, Working Life and Mobility. Research Reports 2013:2 Union Power: The Growth and Challenge in Perspective by Claud Cockburn Directory of Employer's Associations, Trade unions, Joint Organisations "The Decline in Swedish Union Density since 2007" by Anders Kjellberg, Nordic Journal of Working Life Studies (NJWLS) Vol. 1. No 1 (August 2011), pp. 67–93. The History of the TUC (Trades Union Congress) 1868–1968: A pictorial Survey of a Social Revolution – Illustrated with Contemporary Prints, Documents and Photographs, edited by Lionel Birch Lipton, Charles (1967). The Trade Union Movement of Canada: 1827–1959. Third ed. Toronto, Ont.: New Canada Publications, 1973. N.B.: On verso of t.p.: "Originally published by Canadian Social Publications, Montréal, Québec, 1967." ISBN 978-0-919600-02-7 pbk. Ness, Immanuel (2014). New Forms of Worker Organization: The Syndicalist and Autonomist Restoration of Class-Struggle Unionism . PM Press. ISBN |
2006 2:00 am ET BBC News: Q&A New planets proposal Wednesday, 16 August 2006, 13:36 GMT 14:36 UK Astronomers Find First Earth-like Planet in Habitable Zone ESO - 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Astronomical Research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27 April 2007 Found: one Earth-like planet Astronomers use gravity lensing to spot homely planets. By Mark Peplow, | Definition 16 August 2006 2:00 am ET BBC News: Q&A New planets proposal Wednesday, 16 August 2006, 13:36 GMT 14:36 UK Astronomers Find First Earth-like Planet in Habitable Zone ESO - 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Astronomical Research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27 April 2007 Found: one Earth-like planet Astronomers use |
介质是气体的激光器,此种激光器通过放电得到激发。 氦氖激光器:最重要的红光放射源(632.8 nm)。一般功率比较低(0.5~50 mW)。 二氧化碳激光器:波长约10.6 μm(红外线),重要的工业激光。 一氧化碳激光器:波长约6-8 μm(红外线),只在冷却的条件下工作。 氮气激光器:337.1 nm(紫外线)。 氩离子激光器:具有多个波长,457.9 nm(8%)、476.5 nm(12%)、488.0 nm(20%)、496.5 nm(12%)、501.7 nm(5%)、514.5 nm(43%,由蓝光到绿光)。功率从15mW到50W。激光表演中最常用的。 氦镉激光器:最重要的蓝光(442nm)和近紫外激光源(325nm)。 氪离子激光器:具有多个波长,350.7nm、356.4nm、476.2nm、482.5nm、520.6nm、530.9nm、586.2nm、647.1nm(最强)、676.4nm、752.5nm、799.3nm(从蓝光到深红光)。功率可到6W,能耗较大,价格较高。 氧离子激光器 氙离子激光器 混合气体激光器:不含纯气体,而是几种气体的混合物(一般为氩、氪等)。 准分子激光器:比如KrF(248 nm)、XeF(351-353 nm)、ArF(193 nm)、XeCl(308 nm)、F2(157 nm,均为紫外线)。 金属蒸汽激光器:比如铜蒸汽激光器,波长介于510.6-578.2 nm之间。由于很好的加强性,可以不用谐振镜。 金属卤化物激光器:比如溴化铜激光器,波长介于510.6-578.2 nm之间。由于很好的加强性,可以不用谐振镜。 化学激发激光器是一种特殊的形式。激发通过媒介中的化学反应来进行。媒介是一次性的,使用后就被消耗掉了。对于高功率的条件及军事领域是非常理想的。 盐酸激光器 碘激光器 固体激光器 介质是固体的激光器,此种工作物质通过灯、半导体激光器阵列、其他激光器光照泵浦得到激发。热透镜效应是大多数固体激光器的一项缺陷。 红宝石激光器: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1960年7月7日,美国青年科学家梅曼宣布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诞生,这台激光器就是红宝石激光器。 掺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器:最常用的固体激光器,工作波长一般为1064 nm,这一波长为四能级系统,还有其他能级可以输出其他波长的激光。常透過KTP, BBO, LBO 等非線性晶體轉換為 532 nm, 355 nm, 266 nm 波長光源。 掺钕钒酸钇(Nd:YVO4)激光器:低功率应用最广泛的固体激光器,工作波长一般为1064nm,可以通过KTP,LBO非线性晶体倍频后产生532nm的雷射進行波長的轉換。 掺镱钇铝石榴石(Yb:YAG)激光器:适用于高功率输出,这种材料的碟片激光器在激光工业加工领域有很强优势。 钛蓝宝石激光器:具有较宽的波长调节范围(670nm~1200nm) 光纤激光器:用掺有稀土元素的玻璃(SiO2)光纤作为增益介质。 半导体激光器 半导体激光器是电驱动的二极管。施加电流产生的大量电子与空穴复合时,便产生受激发射作用的光增益。在晶体的解理面端点处的反射形成光学谐振腔,通常是利用兩種不同的材料來形成共振腔,尽管有些设计是把共振腔放在半导体晶体的外面。 商业激光二极管的发射波长是从375nm到3500nm。低到中等功率激光二极管被应用于激光打印机、CD/DVD播放机和激光指示器。应用于工业切割焊接,工业激光二极管的最高功率已经达到了10 kW (70dBm)。 染料激光器 染料激光器使用有機染料作为增益介质。 | 命名的混乱给科学界和教育界带来极大的不便。1964年冬天,中国全国第三届光量子放大器学术报告会在上海召开,研究并通过对专有名词的统一翻譯和命名。会议召开前,《光受激发射情报》杂志编辑部给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写了一封信,请他给laser取一个中文名字。不久,钱学森回信建议命名为“-{激光}-”。这一名字表现出光的本质、又描述了这类光和传统光的不同,即“激”体现了受激发生、激发态等意义。这一名称在会上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赞同,因此中国大陆对laser有了统一的汉语名称。 在港澳地区“-{激光}-”和“-{雷射}-”两词都通用,而台灣一開始便使用“-{雷射}-”這一翻譯,從未使用“-{激光}-”這個名詞;新加坡有時也音譯為“-{鐳射}-”,但激光的性质实际上和鐳這種放射性重金属的裂变射线毫无关系。 原理 辐射 电子的运动状态可以分为不同的能级,电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会释放出相应能量的电磁波(所谓自发辐射)。一般的发光体中,这些电子释放光子的动作是随机的,所释放出的光子也没有相同的特性,例如钨丝灯发出的光。 当外加能量以电场、光子、化学等方式注入到一个能级系统并为之吸收的话,会导致电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当自发辐射产生的光子碰到这些因外加能量而跃上高能级的电子时,这些高能级的电子会因受诱导而迁到低能级并释放出光子(所谓受激辐射),受激辐射的所有光学特性跟原来的自发辐射包括:频率、相位、前进方向等会是一样的,这些受激辐射的光子碰到其他因外加能量而跃上高能级的电子时,又会再产更多同样的光子,最後光的强度越来越大(即光线能量被放大了),而与一般的光不同的是所有的光子都有相同的频率、相位(同調性)、前进方向。 要做到光放大,就要产生一个高能级电子比低能量级电子数目多的环境,即居量反轉,这样才有机会让高能级电子碰上光子来释放新的光子,而不是随机释放。 一般激光产生器有三个基本要素: 「激發來源」():又称“泵浦源”,把能量供给低能级的电子,激发使其成为高能级电子,能量供给的方式有电荷放电、光子、化学作用等。 「增益介質」():被激发、释放光子的电子所在的物质,其物理特性会影响所产生激光的波长等特性。 「共振腔」():是两面互相平行的镜子,一面全反射,一面半反射。作用是把光线在反射镜间来回反射,目的是使被激发的光多次经过增益介质以得到足够的放大,当放大到可以穿透半反射镜时,激光便从半反射镜发射出去。因此,此半反镜也被称为输出耦合镜(output coupler)。两镜面之间的距离也对输出的激光波长有着选择作用,只有在两镜间的距离能产生共振的波长才能产生激光。 居量反轉() 在一个二级系统中,一个电子自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和自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的概率是一样的。为了达到光放大的作用,在高能级必须有更多的电子,使得受激辐射发生的概率更高。这个状态称为居量反轉。出于这个原因,所以以光子激发的二级系统是无法实现激光的,所以激光一般是以通过三级系统和四级系统得到实现。在三级系统中,电子受激跃迁到高能级后,便很快转为亚稳态。由此激光媒介被激发为高能态,居量反轉得到实现。 激光器 激光器是利用受激辐射原理發射激光的器件,不同结构的激光器的工作原理不尽相同。 通过光、电或其他办法对物质进行激发,使得其中一部分粒子激发到能量较高的状态,当这种状态的粒子数大于能量较低状态的粒子数时,由于受激辐射,物质就能对某一波长的光辐射产生放大作用,也就是这种波长的光辐射通过物质时,发射强度会放大,并与入射光波位、频率和方向一致的光辐射,这种称为激光放大器。 若把激发的物质放置于共振腔内,光辐射在共振腔内沿轴线方向往复反射传播,多次通过物质,光辐射被放大许多倍,形成一束强度大、方向集中的激光,这就是激光振荡器。 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DPSS)具有效率高、结构紧凑、光束质量好、性能稳定、寿命长等优点,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尤其是单频运转,在光谱学、相干通讯、激光雷达、引力波深测、光学数据存储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激光器的分类有很多方式,例如按照工作状态、工作物质的种类、输出波长的波段、输出激光波长是否可以调节、激光器的用途等特点分类。 按工作状态分 连续激光器(Continuous Wave Laser,CW Laser) 脉冲激光器(Pulse Laser) 调Q(Q-Switch), 又稱Q開關,通过改变谐振腔的Q值,把储存在激活媒质中的能量瞬时释放出来,以获得一定脉冲宽度的激光强辐射的方法, 又可分為主動式及被動式兩種。Q代表品质因数(Q factor),用来表示谐振腔的质量,其定义为(2π/週期)*(谐振腔内储存的能量/每秒损失的能量), 此作法输出的脉宽可以达到纳秒级别。 电光调Q 声光调Q 染料调Q 鎖模技術(输出脉宽可以達到飞秒级别) 脉冲泵浦(泵浦源本身是脉冲) 按工作物质分 根据产生激光的媒质,可以把激光器分为液體激光器、气体激光器和固体激光器等。而現在最常見的半導體激光器算是固体激光器的一種。 气体激光器 介质是气体的激光器,此种激光器通过放电得到激发。 氦氖激光器:最重要的红光放射源(632.8 nm)。一般功率比较低(0.5~50 mW)。 二氧化碳激光器:波长约10.6 μm(红外线),重要的工业激光。 一氧化碳激光器:波长约6-8 μm(红外线),只在冷却的条件下工作。 氮气激光器:337.1 nm(紫外线)。 氩离子激光器:具有多个波长,457.9 nm(8%)、476.5 nm(12%)、488.0 nm(20%)、496.5 nm(12%)、501.7 nm(5%)、514.5 nm(43%,由蓝光到绿光)。功率从15mW到50W。激光表演中最常用的。 氦镉激光器:最重要的蓝光(442nm)和近紫外激光源(325nm)。 氪离子激光器:具有多个波长,350.7nm、356.4nm、476.2nm、482.5nm、520.6nm、530.9nm、586.2nm、647.1nm(最强)、676.4nm、752.5nm、799.3nm(从蓝光到深红光)。功率可到6W,能耗较大,价格较高。 氧离子激光器 氙离子激光器 |
飾 陳忠(有線電視) 電視電影 1996年:《失鎗48小時》 1996年:《夜之女》 電影 電視節目 主持(無綫電視) 1986年:棋逢敵手 嘉賓及演出(無綫電視) 嘉賓(其他) 2008年:樂壇風雲50年(亞洲電視) 2013年:明星私相簿(有線娛樂新聞台) 2015年:ATV歲月如歌大賞(亞洲電視) 廣告 2019年:GNT 腦活素(與戴耀明) 2021年:唯聽助聽器 音樂作品 專輯 1978年:巨星 1979年:浣花洗劍錄 1980年:怒劍鳴 1981年:情謎 1982年:男子漢 1983年:豹子胆 1984年:浪子嬌娃 2002年:獅子山問答 精選輯 1982年:李龍基精選 1997年:多一點精選輯 (十二) 李龍基:人生曲 2002年:星聲傳集 - 李龍基 2009年:EMI 至愛經典系列:李龍基 獎項 2021年:AEG音樂頒獎典禮2021——鑽石殿堂歌手 注釋 參考來源 | 飾 陸文初 2012年:《火速救兵II》 第3集 急救先鋒 飾 楊明佳 2017年:《手語隨想曲5》 第6集 「奇幻劇場」演出 電視劇(其他) 2003年:《靈異偵緝檔案》 飾 陳忠(有線電視) 電視電影 1996年:《失鎗48小時》 1996年:《夜之女》 電影 電視節目 主持(無綫電視) 1986年:棋逢敵手 嘉賓及演出(無綫電視) 嘉賓(其他) 2008年:樂壇風雲50年(亞洲電視) 2013年:明星私相簿(有線娛樂新聞台) 2015年:ATV歲月如歌大賞(亞洲電視) 廣告 2019年:GNT 腦活素(與戴耀明) 2021年:唯聽助聽器 音樂作品 專輯 1978年:巨星 1979年:浣花洗劍錄 1980年:怒劍鳴 1981年:情謎 1982年:男子漢 1983年:豹子胆 1984年:浪子嬌娃 2002年:獅子山問答 精選輯 1982年:李龍基精選 1997年:多一點精選輯 (十二) 李龍基:人生曲 2002年:星聲傳集 - 李龍基 2009年:EMI 至愛經典系列:李龍基 獎項 2021年:AEG音樂頒獎典禮2021——鑽石殿堂歌手 注釋 |
单刀会遗址(始建于三国时期) 栖霞寺(原名宝泉寺,始建于东晋(373年)) 白鹿寺(始建于唐代宪宗元和年间) 裴公亭(始建年代不详,为纪念唐代名相裴休所建) 斗魁塔(始建于清乾隆12年即1747年)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 赫山区是湖南省益阳市的市辖区,位于湖南省中部偏北,属南洞庭湖滨湖区。全区总面积1280平方公里,GDP总量(国内生产总值)32.31亿元(2002年),总人口85.94万人(2002年)。赫山区目前仍为农业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水产养殖比较发达,全区竹林面积达19万亩(约合1270公顷),竹制品已形成产业。 历史沿革 赫山区因区内有闻名的“赫山庙”而得名,成立于1994年4月7日。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益阳地区、县级益阳市和益阳县,设立地级益阳市。赫山区的行政體製上繼承原益阳县。地级益阳市设立资阳区和赫山区二个市辖区。赫山区辖原县级益阳市的黄泥湖、金花湖两个乡和桃花仑、会龙山两个街道办事处,原益阳县的大部分地区包括赫山、衡龙桥、沧水铺、欧江岔、泉交河、兰溪、八字哨、泥江口、新市渡、谢林港10个镇和提卡子、岳家桥、大泉、樊家庙、白石塘、槐奇岭、珠波塘、上湖、牌口、张家塘、羊舞岭、羊角、石笋、笔架山、泞湖、烂泥湖、千家洲、天成垸、邓石桥19个乡,区政府驻地为原益阳县政府所在地赫山镇。參見益陽歷史 地理 赫山区地域上东临湘阴县、长沙市望城区,南界宁乡市,西接桃江县,北抵沅江市,西北连资阳区。地理坐标为北纬28°16'至28°53',东经112°11'至112°43';全区东西宽53公里,南北长67公里,总面积1280平方公里。 |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聯合國的正式中文文件记录一度以繁-{}-體中文为正式语文之一,但自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的中國席位之後,简化字作为联合国的正式语文。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際地位,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气象组织等其他国际组织也采用简化字。大多数国家因与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外交关系,也接受了简化字和普通话作为中文规范。 新加坡在1969年曾推出自己的《简体字表》(有别于中国字形),新加坡于1974年正式采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简化字总表》,马来西亚的汉字简化工作稍晚于新加坡,在1981年2月出版了《简化字总表》。 缅甸佤邦的官方文字为简体中文。 繁体字在简化字普及前曾经是汉字在海外华人圈中主流,唐人街上的商業招貼及中文媒体、汉语教学曾一律使用繁体字。《环球时报》引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改革開放以前,美国的漢語教學一直延续着繁体字的传统。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大陆留美博士毕业,他们开始编写简化字的中文教材。截止2006年,美国2300多所高中开办中文“先修课程”,采用简化字的比率已有一半。 由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往往居于国际交往强势地位,半个世纪以来近30年,外国人学习中文基本使用简化字。 1990年后,中国教育机构推出一系列面向外国非中文使用者的汉语水平考试(HSK,被称为“汉语托福”),以简体中文为标准。 港台俗字大多來自民間流傳的簡筆字或古字,其中有一些与日本新字体以及簡化字相同或相似。日本除了官方簡化的新字體外,民間也有使用不規範的「」用於速記。曾有人建議統一中日簡字,但因種種原因未能實現。 名詞解釋 简化字: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64年公布,1986年修订的《简化字总表》为标准,对应的是“繁-{}-体字”。 简体字:历史上乃指笔画较少的俗體字,与简化字意思有所不同。 简体中文:是美國公司微软推出的Windows操作系统其中一个汉语版本,为中国大陆所定制,使用“GB2312”和“GB18030」编码,其所用字体皆以简化字为基准。 繁简之爭 支持簡化字的人士通常主張簡化字的字形一些是古來有之,如「-{云}-」與「-{雲}-」本義相同,是異體字的關係,並主要來自于行书与草书的楷书化、許多偏旁等來自草書,其類推簡化字也因而來自草書。 反對者認為簡化字只是借用了古有之字的字形,而未必沿用了該字的本意,因而不能認為是古以有之,如「-{廣}-」和「-{广}-」本是兩不同的字,後者卻被用作前者的簡化字,而草書楷化並無先例,本質還是在造新字。 参见 汉语 二簡字 汉字简化 漢字簡化爭論 漢字拉丁化 國語、普通话 注释 參考資料 引用 来源 李乐毅:《简化字源》 張書岩:《簡化字溯源》,ISBN 978-7-80126-303-2 (網路文本) 蘇培成:《漢字簡化字與繁-{}-體字對照字典》 《语言文字规范手册》,语文出版社 | 在馬來西亞,大部分華人可對繁-{}-體字完整閱讀,但書寫多用簡化字。 大五碼為繁體中文最常用的電腦編碼;常用的簡體中文編碼為GB 2312、GBK或GB 18030。在GB 18030和Unicode下可以同時使用繁體字、簡化字和傳承字。 在文字學上,繁體字較可以符合中文字的六書裡,屬於獨體造字法的象形與指事,與屬於合字造字法的會意和形聲,這四種造字原則。部分簡化字則較難直接表達出中文字的此一特性。 影响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法律规定,简化字已取代繁-{}-体字成为中国大陆的规范汉字,而繁-{}-体字、異體字则被定为不规范汉字。日常使用汉字,字形要以《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公布的7千多个汉字为依据,包括簡化字和未被簡化的傳承字,而繁-{}-体字(收錄於該表的附表)不在这7千多个汉字之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七条规定下列情形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文物古迹; 姓氏中的异体字; 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题词和招牌的手书字; 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聯合國的正式中文文件记录一度以繁-{}-體中文为正式语文之一,但自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的中國席位之後,简化字作为联合国的正式语文。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際地位,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气象组织等其他国际组织也采用简化字。大多数国家因与中華人民共和國有外交关系,也接受了简化字和普通话作为中文规范。 新加坡在1969年曾推出自己的《简体字表》(有别于中国字形),新加坡于1974年正式采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的《简化字总表》,马来西亚的汉字简化工作稍晚于新加坡,在1981年2月出版了《简化字总表》。 缅甸佤邦的官方文字为简体中文。 繁体字在简化字普及前曾经是汉字在海外华人圈中主流,唐人街上的商業招貼及中文媒体、汉语教学曾一律使用繁体字。《环球时报》引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改革開放以前,美国的漢語教學一直延续着繁体字的传统。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大陆留美博士毕业,他们开始编写简化字的中文教材。截止2006年,美国2300多所高中开办中文“先修课程”,采用简化字的比率已有一半。 由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往往居于国际交往强势地位,半个世纪以来近30年,外国人学习中文基本使用简化字。 1990年后,中国教育机构推出一系列面向外国非中文使用者的汉语水平考试(HSK,被称为“汉语托福”),以简体中文为标准。 港台俗字大多來自民間流傳的簡筆字或古字,其中有一些与日本新字体以及簡化字相同或相似。日本除了官方簡化的新字體外,民間也有使用不規範的「」用於速記。曾有人建議統一中日簡字,但因種種原因未能實現。 名詞解釋 简化字: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64年公布,1986年修订的《简化字总表》为标准,对应的是“繁-{}-体字”。 简体字:历史上乃指笔画较少的俗體字,与简化字意思有所不同。 简体中文:是美國公司微软推出的Windows操作系统其中一个汉语版本,为中国大陆所定制,使用“GB2312”和“GB18030」编码,其所用字体皆以简化字为基准。 繁简之爭 支持簡化字的人士通常主張簡化字的字形一些是古來有之,如「-{云}-」與「-{雲}-」本義相同,是異體字的關係,並主要來自于行书与草书的楷书化、許多偏旁等來自草書,其類推簡化字也因而來自草書。 反對者認為簡化字只是借用了古有之字的字形,而未必沿用了該字的本意,因而不能認為是古以有之,如「-{廣}-」和「-{广}-」本是兩不同的字,後者卻被用作前者的簡化字,而草書楷化並無先例,本質還是在造新字。 参见 汉语 二簡字 汉字简化 漢字簡化爭論 漢字拉丁化 國語、普通话 注释 參考資料 引用 来源 李乐毅:《简化字源》 張書岩:《簡化字溯源》,ISBN 978-7-80126-303-2 (網路文本) 蘇培成:《漢字簡化字與繁-{}-體字對照字典》 |
航天飞机是历史上第一种可操作且可重复使用的轨道航天器,每个航天飞机轨道器的设计使用寿命都有十年,能发射一百次,而且后来还得以延长。发射时的航天飞机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分别是载有人员和有效载荷的轨道器,外储箱和两个固体助推器。 航空航天局和空军各机构分别负责航空飞机任务的不同领域。肯尼迪航天中心负责赤道轨道任务的发射、着陆和周转操作(所有任务都在此发射);空军下属的范登堡空軍基地负责极轨道任务的发射、着陆和周转(从未使用);林顿·约翰逊太空中心负责所有航天飞机运作的指挥协调,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负责主发动机、外储箱和固体助推器,斯坦尼斯航天中心负责测试主发动机,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管理全球测控网。 轨道器 轨道器包含火箭和飞行器双重设计元素,既能像火箭般垂直发射,又能像滑翔机一样着陆。机身分成三部分,为乘员舱、货舱、发动机舱和飞行操纵提供支持。航天飞机主发动机舱在轨道器后部,发射时提供推力,还有轨道机动系统确保轨道器能在太空进入、更换和退出轨道。两侧的三角翼长18米,内边缘(机翼后侧)与机身呈81°角,外缘(机翼前侧)呈45°。两翼内外都有升降副翼,航天飞机再入时能与两翼之间位于发动机下方、用来控制横轴的襟翼一起提供飞行控制功能。轨道器的垂尾后仰45°,上面的方向舵能拆分开来起减速作用。垂尾还包含两部分减速伞系统,能在轨道器着陆后减速。轨道器采用伸缩式起落架,由前起落架和两个主起落架组成,每个都有两个轮胎,前起落架还有电动液压转向功能。 机组人员 航天飞机的机组人员组成因任务而异。每次测试飞行仅有两名机组人员,指令长和飞行员各一人,两人都是合格的飞行员,能驾驶轨道器飞行和着陆。包括实验、货物运送、舱外活动在内的各种轨道任务主要由任务专家执行,他们出发前均已接受对应培训。航空航天局在航天飞机计划早期安排载荷专家与送货任务一起出行,载荷专家大多是送货任务买单公司的系统专家。因STS-51-L失事丧生的格里高利·賈維斯是最后一名跟随航天飞机飞行的载荷专家,此后除飞行员外,其他机组人员都是任务专家。STS-51-C和STS-51-J任务均有同一名航天工程师作为军方代表随行,因为两次任务都有美国国家侦察局的货物。航天飞机任务通常配有七名机组人员,STS-61-A配有八人。 乘员舱 所有航天飞机任务的乘员舱都有三层甲板,是经过加压的居住区。驾驶舱除指令长和飞行员的两个座位外,还有为其他机组人员准备的两到四个位置。中层甲板位于驾驶舱下方,是厨房和床位所在,还有三到四个座位。中层甲板配有气闸,能支持两名宇航员的舱外活动,还能进入太空实验室。中层甲板下面是设备舱,装有环境控制和废物管理系统。 前四次航天飞机任务的宇航员身穿改良版美国空军高空全压制服,其中包括航天器上升和下降期间穿戴的全压头盔。从第五次任务STS-5到“挑战者号”失事时止,机组人员身着浅蓝色一体式诺梅克斯()飞行制服并配气体分压头盔。“挑战者号”失事后,新任务的机组人员改穿局部加压服,是空军高空压力制服的局部加压版。1994年,高级逃生系统航天服取代发射和进入制服,在碰到紧急情况时更能保障宇航员安全。“哥伦比亚号”本在前四次任务配有修改过的SR-71黑鳥式偵察機零零弹射椅,但在STS-4任务后停用,STS-9任务后拆除。 飞行甲板位于乘员舱顶层,是轨道器飞行控制功能所在。指令长坐在左前方座位,飞行员坐在右前方,还有为其他机组人员准备的两到四个座位。仪表板包含2100多个显示屏或控制器,指令长和飞行员都配有抬头显示器和控制杆,用于在动力飞行时操控发动机,同时在无动力飞行时控制轨道器。两个座位都有方向舵控制器,可以在飞行中转舵或在前起落架着陆后控制轮子的方向。轨道器起初装有多功能阴极射线管显示系统,能显示并操作飞行信息。显示系统向指令长、飞行员及后面的座位显示飞行信息,同时还能控制抬头显示器的信息。1998年,“亚特兰提斯号”升级多功能电子显示系统,除飞行仪表升级成玻璃驾驶舱外,还把八台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换成11块多功能彩色数字屏幕。多功能电子显示系统于2000年5月随STS-98任务飞上蓝天,其他轨道器全部升级。飞行甲板后方装有能观察货舱的窗户,还有控制摇控机械臂移动货物的控制杆。此外,飞行甲板后方装有能检视货舱的闭路电视显示器。 中层甲板包含机组人员设备舱、休息区、厨房、医疗设备和卫生站。人员使用模块化储物柜存放设备,储物柜能按需扩大或缩小,还有安装后常态化的地板隔间。中层甲板的左舷舱口是机组人员在地球上进出轨道器的门路。此外,每个轨道器起初都在中层甲板装有内部气闸,但“发现号”、“亚特兰提斯号”和“奋进号”后来用货舱的外部气闸和轨道器对接系统取代内部气闸,改善对接和平号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的操作。 飞行系统 轨道器配有航空电子系统,能在大气层内飞行时提供信息和操作功能。航空电子器件包括三个微波扫描光束着陆系统、三个陀螺仪、三个战术空中导航系统、三个加速规、两个雷达高度计、两个气压高度计、三个姿态指引仪、两个马赫表,以及两个C模式应答机。再入期间,机组人员会在速度降至五马赫以下时启动两个空气数据探针。轨道器有三个惯性测量单元,可在飞行任务始终用于制导和导航,还有两个能在轨道飞行时对齐惯性测量单元的星跟踪器,能在轨道时自动或手动对齐恒星。1991年,航空航天局开始用惯性导航系统升级惯性测量单元,新版本提供的位置信息更加精确。1993年,航空航天局用STS-51首次把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送入太空。1997年,霍尼韦尔开始集成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用于取代惯性测量单元、惯性导航系统和战术空中导航系统,后在2007年8月的STS-118任务首飞。 机组人员在轨道飞行期间主要使用S波段无线电联络,支持语间和数据通信。四个S波段无线电中有两个是相位调制收发器,能发送和接收信息;另外两个是频率调制发送器,用于向航空航天局传送数据。S波段无线电只能在视线范围内操作,所以轨道器入轨后,航空航天局需采用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和航天测控和数据采集网地面站与轨道器通讯。此外,轨道器货舱外部还配有高带宽Ku波段无线电,能充当交会雷达。轨道器另外还配有两个特高頻无线电,可用于联络航空交通管制和执行舱外活动的宇航员。 航天飞机的线传飞控系统完全靠数据处理系统主计算机控制。数据处理系统操控轨道器的飞行控制功能和推进器,并在发射时控制外储箱和固体助推器。数据处理系统包含五台通用计算机、两个磁带大容量存储单元,以及监测航天飞机部件的各种传感器。原配通用计算机是IBMAP-101B,采用单独的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处理器,以及非易失型固态存储器。1991至1993年间,轨道器的通用计算机升级成AP-101S,存储和处理能力更强,并将中央处理器和输入/输出处理器功能并入单个处理器缩小设备体积、减轻重量。四台通用计算机装载航空飞机专用的主航空电子软件系统,能操控所有飞行过程。上升、机动、再入和着陆期间,四台装载主航空电子软件系统的通用计算机同步运作,产生四倍冗余,能对结果查错。如果出现软件错误,导致四台计算机都生成错误报告,第五台通用计算机将启动使用不同软件的后备飞行系统,能够在上升、轨道飞行、再入时控制航天飞机,但不足以完成整个任务。五台通用计算机分别放在中层甲板的三个独立隔间,这样万一某台计算机冷却风扇故障,其他计算机仍能稳定工作。抵达轨道后,机组人员把部分通用计算机的功能从制导、导航与控制切换到系统管理和负载,支持任务执行。因飞行软件需在跨年时重置轨道器计算机,所以航天飞机任务不能在12月到1月执行。不过,航空航天局工程师在2007年找到解决办法,此后的航天飞机任务不受跨年问题限制。 航天飞机任务通常会携带便携式通用支持计算机,能够与轨道器的计算机和通讯套件集成,并监控科学和负载数据。早期任务携带的Grid Compass和便携式通用支持计算机都是历史上很早的笔记本电脑,之后的任务开始采用苹果公司和英特尔的笔记本电脑。 货仓 货舱占据轨道器的大部分机身,为航天飞机有效载荷提供货运空间。货舱长18米,宽4.6米,能容纳直径最大为4.6米的圆柱形负载。货舱两边各铰接两扇舱门,提供相对气密的密封空间,能在起飞和再入时防止货物因高温损坏。舱内货物在縱樑的附着口上固定,舱门还能用于散发轨道器的热量,抵达轨道时就能打开来排热。 根据任务需求,轨道器能结合各种附加部件,如轨道实验室、用于把货物运到更远位置的助推器、遥控机械臂系统,以及延长任务时间需要的部件。为减少轨道器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时的燃料损耗,科学家研发空间站至航天飞机电力传送系统,能转换空间站电量并传送给轨道器。“发现号”和“奋进号”都装有空间站至航天飞机电力传送系统,在STS-118任务期间首次应用。 遥控机械臂系统 遥控机械臂系统又称加拿大臂,是连接货舱的机械臂,用于抓取或操作货物,也能在宇舱员舱外活动时充当移动平台。遥控机械臂系统由加拿大晶石航天公司制作,宇航员能在轨道器飞行甲板通过窗户和闭路电视操纵。遥控机械臂支持六自由度,机械臂的三个位置共有六个关节。原版机械臂可抓取或操作最重29吨的货物,之后又大幅提升到270吨。 太空实验室 太空实验室模块是欧洲资助的加压实验室,装在货舱内,用于轨道飞行期间的科学实验。模块由两截组成,均长2.7米,装在货舱尾端,以便在飞行期间保持重心。宇航员通过2.7米或5.8米的通道进入模块,两条通道均同气闸相连。太空实验室的设施用托盘存放,其中既有实验设备,又有计算机和供电设备。截至1999年,太空实验室设备共随航天飞机升空28次,研究项目包括天文学、微重力、雷达和生命科学。这些设备还在哈勃望远境维护、空间站补给等任务中发挥作用。太空实验室模块先在STS-2和STS-3任务测试,首次完整任务是STS-9。 航天飞机主发动机 航天飞机主发动机共有三台,又称“RS-25”发动机,位于轨道器机身尾部并呈三角形排列。轨道器上升期间,发动机的俯仰角能偏移±10.5°,偏航角偏移±8.5°来改变推力方向,进而调整航天飞机朝向。发动机使用钛合金制作且能重复使用,而且与轨道器独立,能在着陆后拆除和替换。“RS-25”属分级燃烧循环低温发动机,使用液氧和液氢为燃料,燃烧室压比过去任何液体火箭都高。原配发动机的主燃烧室能在最大226.5巴的压力下运作。发动机喷嘴高287厘米,内径229厘米,采用1080条液氢内部管线冷却,并由绝缘和烧蚀材料隔热。 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经过多次改善提升动力和可靠程度。洛克达因在开发阶段确定,发动机能在推力达到原有规定104%时保持安全稳定运行。为保证发动机推力值与以前的文档和软件一致,航空航天局把原版规定推力值定为100%,但让发动机保持输出更高推力。“RS-25”的升级版分别称为一型和二型,其中2001年的二型发动机推力水平达到109%,同时因喷管喉部更大,燃烧室压降至207.5巴。正常情况下使用的最大推力是104%,任务中止等紧急情况才会使用106%或109%。 轨道机动系统 轨道机动系统包含两个位于尾部的AJ10-190发动机及对应推进剂存储箱。发动机的燃料是一甲基肼和氧化剂四氧化二氮,存储箱最多能装载2140公斤一甲基肼和3526公斤四氧化二氮。轨道机动系统发动机在主发动机熄火后用于注入轨道,此后还会在变更轨道和再入前的脱轨时启用。每个轨道机动系统发动机可产生27080牛顿推力,整个系统能提供305 m/s的ΔV。 隔热系统 轨道器表面带有隔热保护层,再入期间受隔热系统保护。过去的美国航天器基本采用烧蚀隔热罩,但为重复使用设计的轨道器也需要配备能多次使用的隔热罩。再入时,隔热系统外侧的温度高达1600°C,但必须保证轨道器的铝质外壳温度低于180°C。航天飞机隔热系统主要由四类隔热瓦组成,轨道器前锥和两翼前缘的温度超过1300°C,由碳纤维强化碳质复合材料保护。1998年,科研人员开发加厚型碳纤维强化碳质复合材料并装上航天飞机,防止机体因微流星体和太空垃圾受损,并在隔热瓦损坏导致“哥伦比亚号”灾难后进一步改善。从STS-114任务开始,轨道器均配有机翼前缘碰撞检测系统,发现任何潜在损伤都能向机组人员预警。轨道器底面及其他温度最高的位置都有耐高温且可重复使用的表面绝缘材料保护。轨道器上部涂有可重复使用的白色低温表面绝缘层,适合在温度低于650°C时提供保护。货舱门和机翼部分上表面涂有可重复使用的化学纤维绝缘层,能抵抗低于370°C的温度。 外储箱 航天飞机外储箱用于携带主发动机的推进剂,并将轨道器与固体助推器连接。外储箱高47米,直径8.4米,由相互独立的小箱组成,分别装有液氧和液氢。液氧箱高15米,位于外储箱前上方;液氢箱高29米,占据外储箱绝大部分体积。轨道器通过两块脐带板与外储箱连接,脐带板中包含五条推进剂脐带、两条电力脐带和前后结构连接件。外储箱外部覆有橙色喷涂泡沫,确保外储箱能承受上升期间的热量。 外储箱从起飞开始持续向航天飞机主发动机提供推进剂直至主发动机熄火,并在熄火18秒后脱离轨道器,脱离过程可自动或手动触发。脱离时轨道器缩回脐带板,脐带封闭以防过量推进剂进入轨道器。结构连接件上的螺栓切断后,外储箱便脱离轨道器。此时外储箱前上方会排出氧气,促使箱体翻滚,确保它在再入前解体。外储箱是航天飞机上唯一不可重复使用的主要部件,脱离后沿弹道落入印度洋或太平洋。 前两次任务STS-1和STS-2的外储箱表面涂有270公斤阻燃乳胶漆,防止箱体受紫外线辐射破坏。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泡沫就能起到同样的保护作用,所以从STS-3开始外箱体不再加涂乳胶漆。STS-6任务首次采用重量减轻4.7吨的轻型箱,减掉的重量来自部分箱壁金属变薄,取消液氢箱的部分元件。1998年,STS-91任务首次采用2195铝锂合金制成的超轻型外储箱,强度比2219铝锂合金前辈提高四成,密度降低一成,箱体再轻3.4吨,航天飞机从此能向国际空间站高倾角轨道运送更多重物。 固体助推器 固体助推器在航天飞机起飞和上升阶段提供71.4%的推力,是人类放飞的最大固体推进剂发动机。每枚固体助推器高45米,宽3.7米,重68吨,钢质外壳约厚13毫米。固体助推器由固体推进剂发动机、鼻锥和火箭喷嘴组成,其中固体推进剂发动机占据绝大部分机体,由11钢壳组成,内含四截药柱;鼻锥装有分离发动机和降落伞系统,用于分离后的地面回收;火箭喷嘴能向各方向转动最多8°,以提供飞行调整功能。 每个火箭发动机装有500吨固体火箭推进剂,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航天器装配大楼装配成型。除为发射第一阶段提供推力外,固体助推器还起支撑轨道器和外储箱结构的作用,因为只有固体助推器与移动发射平台连接。固体助推器在发射前五分钟解除保险,并且必须在航天飞机主发动机顺利点火后采用电子方式点火。每枚原版固体助推器提供1.25万牛顿推力,从STS-8任务开始提升到1.33万牛顿。固体助推器通常在起飞约两分钟后耗完燃料,然后在距地面约46公里高空脱离,随后打开稳定伞和主降落伞,落入大海后由两艘MV自由之星号(分别是和)姐妹舰的工作人员回收。送回卡纳维拉尔角后并经工作人员清理和拆解后,火箭发动机、点火器和喷嘴送往赛奥科公司翻新,在之后的飞行任务中重新使用。 航天飞机计划期间,固体助推器经过多次重新设计。STS-6和STS-7使用的固体助推器箱体内壁减薄0.1毫米,所以比前几次任务的助推器轻2.3吨,但之后的研究结果表明这样内壁又太薄,所以从STS-8开始到STS-26止采用比原版薄0.076毫米的箱体,每枚助推器比原版轻1.8吨。“挑战者号”的失事原因是O形环在低温下失效,固体助推器于是经过重新设计确保密封效果不受温度影响。 支援运载工具 航天飞机的运作离不开各种运载工具和基础设施,方便运输、建筑和工作人员进出。航天飞机运输车将移动发射平台和航天飞机运到发射点。航天飞机运输飞机是两架改装的波音747,能负上轨道器飞行。第一架航天飞机运输飞机编号“N905NA”,于1975年首飞,用于执行进近与着陆测试,并且1991年前每次发射任务都是她从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把轨道器运到肯尼迪航天中心。第二架航天飞机运输飞机编号“N911NA”,于1988年收购,首次任务是把“奋进号”从工厂送到肯尼迪航天中心。航天飞机退役后,“N905NA”放在林顿·约翰逊太空中心展览,“N911NA”在加利福尼亚州棕榈谷的乔·戴维斯遗产空中公园展示。机组人员运输车是由机场旅客运输车改装,在轨道器着陆后带宇航员离开。航天飞机发射当天,宇航员从操作与测试大楼的机组人员宿舍乘宇航员转送车前往发射平台。NASA铁路拥有三台机车,用于将固体助推器各截药柱分别从泰特斯维尔通过佛罗里达东海岸铁路运到肯尼迪航天中心。 | 飞行甲板位于乘员舱顶层,是轨道器飞行控制功能所在。指令长坐在左前方座位,飞行员坐在右前方,还有为其他机组人员准备的两到四个座位。仪表板包含2100多个显示屏或控制器,指令长和飞行员都配有抬头显示器和控制杆,用于在动力飞行时操控发动机,同时在无动力飞行时控制轨道器。两个座位都有方向舵控制器,可以在飞行中转舵或在前起落架着陆后控制轮子的方向。轨道器起初装有多功能阴极射线管显示系统,能显示并操作飞行信息。显示系统向指令长、飞行员及后面的座位显示飞行信息,同时还能控制抬头显示器的信息。1998年,“亚特兰提斯号”升级多功能电子显示系统,除飞行仪表升级成玻璃驾驶舱外,还把八台阴极射线管显示器换成11块多功能彩色数字屏幕。多功能电子显示系统于2000年5月随STS-98任务飞上蓝天,其他轨道器全部升级。飞行甲板后方装有能观察货舱的窗户,还有控制摇控机械臂移动货物的控制杆。此外,飞行甲板后方装有能检视货舱的闭路电视显示器。 中层甲板包含机组人员设备舱、休息区、厨房、医疗设备和卫生站。人员使用模块化储物柜存放设备,储物柜能按需扩大或缩小,还有安装后常态化的地板隔间。中层甲板的左舷舱口是机组人员在地球上进出轨道器的门路。此外,每个轨道器起初都在中层甲板装有内部气闸,但“发现号”、“亚特兰提斯号”和“奋进号”后来用货舱的外部气闸和轨道器对接系统取代内部气闸,改善对接和平号空间站和国际空间站的操作。 飞行系统 轨道器配有航空电子系统,能在大气层内飞行时提供信息和操作功能。航空电子器件包括三个微波扫描光束着陆系统、三个陀螺仪、三个战术空中导航系统、三个加速规、两个雷达高度计、两个气压高度计、三个姿态指引仪、两个马赫表,以及两个C模式应答机。再入期间,机组人员会在速度降至五马赫以下时启动两个空气数据探针。轨道器有三个惯性测量单元,可在飞行任务始终用于制导和导航,还有两个能在轨道飞行时对齐惯性测量单元的星跟踪器,能在轨道时自动或手动对齐恒星。1991年,航空航天局开始用惯性导航系统升级惯性测量单元,新版本提供的位置信息更加精确。1993年,航空航天局用STS-51首次把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送入太空。1997年,霍尼韦尔开始集成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用于取代惯性测量单元、惯性导航系统和战术空中导航系统,后在2007年8月的STS-118任务首飞。 机组人员在轨道飞行期间主要使用S波段无线电联络,支持语间和数据通信。四个S波段无线电中有两个是相位调制收发器,能发送和接收信息;另外两个是频率调制发送器,用于向航空航天局传送数据。S波段无线电只能在视线范围内操作,所以轨道器入轨后,航空航天局需采用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系统和航天测控和数据采集网地面站与轨道器通讯。此外,轨道器货舱外部还配有高带宽Ku波段无线电,能充当交会雷达。轨道器另外还配有两个特高頻无线电,可用于联络航空交通管制和执行舱外活动的宇航员。 航天飞机的线传飞控系统完全靠数据处理系统主计算机控制。数据处理系统操控轨道器的飞行控制功能和推进器,并在发射时控制外储箱和固体助推器。数据处理系统包含五台通用计算机、两个磁带大容量存储单元,以及监测航天飞机部件的各种传感器。原配通用计算机是IBMAP-101B,采用单独的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处理器,以及非易失型固态存储器。1991至1993年间,轨道器的通用计算机升级成AP-101S,存储和处理能力更强,并将中央处理器和输入/输出处理器功能并入单个处理器缩小设备体积、减轻重量。四台通用计算机装载航空飞机专用的主航空电子软件系统,能操控所有飞行过程。上升、机动、再入和着陆期间,四台装载主航空电子软件系统的通用计算机同步运作,产生四倍冗余,能对结果查错。如果出现软件错误,导致四台计算机都生成错误报告,第五台通用计算机将启动使用不同软件的后备飞行系统,能够在上升、轨道飞行、再入时控制航天飞机,但不足以完成整个任务。五台通用计算机分别放在中层甲板的三个独立隔间,这样万一某台计算机冷却风扇故障,其他计算机仍能稳定工作。抵达轨道后,机组人员把部分通用计算机的功能从制导、导航与控制切换到系统管理和负载,支持任务执行。因飞行软件需在跨年时重置轨道器计算机,所以航天飞机任务不能在12月到1月执行。不过,航空航天局工程师在2007年找到解决办法,此后的航天飞机任务不受跨年问题限制。 航天飞机任务通常会携带便携式通用支持计算机,能够与轨道器的计算机和通讯套件集成,并监控科学和负载数据。早期任务携带的Grid Compass和便携式通用支持计算机都是历史上很早的笔记本电脑,之后的任务开始采用苹果公司和英特尔的笔记本电脑。 货仓 货舱占据轨道器的大部分机身,为航天飞机有效载荷提供货运空间。货舱长18米,宽4.6米,能容纳直径最大为4.6米的圆柱形负载。货舱两边各铰接两扇舱门,提供相对气密的密封空间,能在起飞和再入时防止货物因高温损坏。舱内货物在縱樑的附着口上固定,舱门还能用于散发轨道器的热量,抵达轨道时就能打开来排热。 根据任务需求,轨道器能结合各种附加部件,如轨道实验室、用于把货物运到更远位置的助推器、遥控机械臂系统,以及延长任务时间需要的部件。为减少轨道器与国际空间站对接时的燃料损耗,科学家研发空间站至航天飞机电力传送系统,能转换空间站电量并传送给轨道器。“发现号”和“奋进号”都装有空间站至航天飞机电力传送系统,在STS-118任务期间首次应用。 遥控机械臂系统 遥控机械臂系统又称加拿大臂,是连接货舱的机械臂,用于抓取或操作货物,也能在宇舱员舱外活动时充当移动平台。遥控机械臂系统由加拿大晶石航天公司制作,宇航员能在轨道器飞行甲板通过窗户和闭路电视操纵。遥控机械臂支持六自由度,机械臂的三个位置共有六个关节。原版机械臂可抓取或操作最重29吨的货物,之后又大幅提升到270吨。 太空实验室 太空实验室模块是欧洲资助的加压实验室,装在货舱内,用于轨道飞行期间的科学实验。模块由两截组成,均长2.7米,装在货舱尾端,以便在飞行期间保持重心。宇航员通过2.7米或5.8米的通道进入模块,两条通道均同气闸相连。太空实验室的设施用托盘存放,其中既有实验设备,又有计算机和供电设备。截至1999年,太空实验室设备共随航天飞机升空28次,研究项目包括天文学、微重力、雷达和生命科学。这些设备还在哈勃望远境维护、空间站补给等任务中发挥作用。太空实验室模块先在STS-2和STS-3任务测试,首次完整任务是STS-9。 航天飞机主发动机 航天飞机主发动机共有三台,又称“RS-25”发动机,位于轨道器机身尾部并呈三角形排列。轨道器上升期间,发动机的俯仰角能偏移±10.5°,偏航角偏移±8.5°来改变推力方向,进而调整航天飞机朝向。发动机使用钛合金制作且能重复使用,而且与轨道器独立,能在着陆后拆除和替换。“RS-25”属分级燃烧循环低温发动机,使用液氧和液氢为燃料,燃烧室压比过去任何液体火箭都高。原配发动机的主燃烧室能在最大226.5巴的压力下运作。发动机喷嘴高287厘米,内径229厘米,采用1080条液氢内部管线冷却,并由绝缘和烧蚀材料隔热。 航天飞机主发动机经过多次改善提升动力和可靠程度。洛克达因在开发阶段确定,发动机能在推力达到原有规定104%时保持安全稳定运行。为保证发动机推力值与以前的文档和软件一致,航空航天局把原版规定推力值定为100%,但让发动机保持输出更高推力。“RS-25”的升级版分别称为一型和二型,其中2001年的二型发动机推力水平达到109%,同时因喷管喉部更大,燃烧室压降至207.5巴。正常情况下使用的最大推力是104%,任务中止等紧急情况才会使用106%或109%。 轨道机动系统 轨道机动系统包含两个位于尾部的AJ10-190发动机及对应推进剂存储箱。发动机的燃料是一甲基肼和氧化剂四氧化二氮,存储箱最多能装载2140公斤一甲基肼和3526公斤四氧化二氮。轨道机动系统发动机在主发动机熄火后用于注入轨道,此后还会在变更轨道和再入前的脱轨时启用。每个轨道机动系统发动机可产生27080牛顿推力,整个系统能提供305 m/s的ΔV。 隔热系统 轨道器表面带有隔热保护层,再入期间受隔热系统保护。过去的美国航天器基本采用烧蚀隔热罩,但为重复使用设计的轨道器也需要配备能多次使用的隔热罩。再入时,隔热系统外侧的温度高达1600°C,但必须保证轨道器的铝质外壳温度低于180°C。航天飞机隔热系统主要由四类隔热瓦组成,轨道器前锥和两翼前缘的温度超过1300°C,由碳纤维强化碳质复合材料保护。1998年,科研人员开发加厚型碳纤维强化碳质复合材料并装上航天飞机,防止机体因微流星体和太空垃圾受损,并在隔热瓦损坏导致“哥伦比亚号”灾难后进一步改善。从STS-114任务开始,轨道器均配有机翼前缘碰撞检测系统,发现任何潜在损伤都能向机组人员预警。轨道器底面及其他温度最高的位置都有耐高温且可重复使用的表面绝缘材料保护。轨道器上部涂有可重复使用的白色低温表面绝缘层,适合在温度低于650°C时提供保护。货舱门和机翼部分上表面涂有可重复使用的化学纤维绝缘层,能抵抗低于370°C的温度。 外储箱 航天飞机外储箱用于携带主发动机的推进剂,并将轨道器与固体助推器连接。外储箱高47米,直径8.4米,由相互独立的小箱组成,分别装有液氧和液氢。液氧箱高15米,位于外储箱前上方;液氢箱高29米,占据外储箱绝大部分体积。轨道器通过两块脐带板与外储箱连接,脐带板中包含五条推进剂脐带、两条电力脐带和前后结构连接件。外储箱外部覆有橙色喷涂泡沫,确保外储箱能承受上升期间的热量。 外储箱从起飞开始持续向航天飞机主发动机提供推进剂直至主发动机熄火,并在熄火18秒后脱离轨道器,脱离过程可自动或手动触发。脱离时轨道器缩回脐带板,脐带封闭以防过量推进剂进入轨道器。结构连接件上的螺栓切断后,外储箱便脱离轨道器。此时外储箱前上方会排出氧气,促使箱体翻滚,确保它在再入前解体。外储箱是航天飞机上唯一不可重复使用的主要部件,脱离后沿弹道落入印度洋或太平洋。 前两次任务STS-1和STS-2的外储箱表面涂有270公斤阻燃乳胶漆,防止箱体受紫外线辐射破坏。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泡沫就能起到同样的保护作用,所以从STS-3开始外箱体不再加涂乳胶漆。STS-6任务首次采用重量减轻4.7吨的轻型箱,减掉的重量来自部分箱壁金属变薄,取消液氢箱的部分元件。1998年,STS-91任务首次采用2195铝锂合金制成的超轻型外储箱,强度比2219铝锂合金前辈提高四成,密度降低一成,箱体再轻3.4吨,航天飞机从此能向国际空间站高倾角轨道运送更多重物。 固体助推器 固体助推器在航天飞机起飞和上升阶段提供71.4%的推力,是人类放飞的最大固体推进剂发动机。每枚固体助推器高45米,宽3.7米,重68吨,钢质外壳约厚13毫米。固体助推器由固体推进剂发动机、鼻锥和火箭喷嘴组成,其中固体推进剂发动机占据绝大部分机体,由11钢壳组成,内含四截药柱;鼻锥装有分离发动机和降落伞系统,用于分离后的地面回收;火箭喷嘴能向各方向转动最多8°,以提供飞行调整功能。 每个火箭发动机装有500吨固体火箭推进剂,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航天器装配大楼装配成型。除为发射第一阶段提供推力外,固体助推器还起支撑轨道器和外储箱结构的作用,因为只有固体助推器与移动发射平台连接。固体助推器在发射前五分钟解除保险,并且必须在航天飞机主发动机顺利点火后采用电子方式点火。每枚原版固体助推器提供1.25万牛顿推力,从STS-8任务开始提升到1.33万牛顿。固体助推器通常在起飞约两分钟后耗完燃料,然后在距地面约46公里高空脱离,随后打开稳定伞和主降落伞,落入大海后由两艘MV自由之星号(分别是和)姐妹舰的工作人员回收。送回卡纳维拉尔角后并经工作人员清理和拆解后,火箭发动机、点火器和喷嘴送往赛奥科公司翻新,在之后的飞行任务中重新使用。 航天飞机计划期间,固体助推器经过多次重新设计。STS-6和STS-7使用的固体助推器箱体内壁减薄0.1毫米,所以比前几次任务的助推器轻2.3吨,但之后的研究结果表明这样内壁又太薄,所以从STS-8开始到STS-26止采用比原版薄0.076毫米的箱体,每枚助推器比原版轻1.8吨。“挑战者号”的失事原因是O形环在低温下失效,固体助推器于是经过重新设计确保密封效果不受温度影响。 支援运载工具 航天飞机的运作离不开各种运载工具和基础设施,方便运输、建筑和工作人员进出。航天飞机运输车将移动发射平台和航天飞机运到发射点。航天飞机运输飞机是两架改装的波音747,能负上轨道器飞行。第一架航天飞机运输飞机编号“N905NA”,于1975年首飞,用于执行进近与着陆测试,并且1991年前每次发射任务都是她从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把轨道器运到肯尼迪航天中心。第二架航天飞机运输飞机编号“N911NA”,于1988年收购,首次任务是把“奋进号”从工厂送到肯尼迪航天中心。航天飞机退役后,“N905NA”放在林顿·约翰逊太空中心展览,“N911NA”在加利福尼亚州棕榈谷的乔·戴维斯遗产空中公园展示。机组人员运输车是由机场旅客运输车改装,在轨道器着陆后带宇航员离开。航天飞机发射当天,宇航员从操作与测试大楼的机组人员宿舍乘宇航员转送车前往发射平台。NASA铁路拥有三台机车,用于将固体助推器各截药柱分别从泰特斯维尔通过佛罗里达东海岸铁路运到肯尼迪航天中心。 任务简介 发射准备 航天飞机发射前基本是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航天器装配大楼完成准备。固体助推器在移动发射平台装配并附上外储箱,轨道器在轨道器处理设施装好后运到航天器装配大楼,再用起重机转至头部朝上的垂直方向并与外储箱配对。所有部件组合完成后,航天飞机运输车将整个移动发射平台运到5.6公里外拥有两个发射台的39号发射复合体。航天飞机抵达其中一个发射台后与固定和旋转服务设施连接,该设施能提供维护、货物装载和人员运输功能。机组人员在发射前三小时抵达发射台并进入轨道器,轨道器在发射前两小时关闭。发射前5小时35分,液氧和液氢开始注入通过脐带同轨道器连接的外储箱。发射前3小时45分,液氢完成快速注入,液氧在15分钟后完成。由于液氧和液氢都会蒸发,因此两个储存罐都会继续缓慢加注直至发射前一刻。 航空航天局的天气发射标准考虑范围包括降水、温度、云量、雷电预测、风力和温度。航天飞机不会在可能遭雷击时发射,因为发射后产生的尾烟可传导电流、引发雷击,阿波罗12号就曾遇到这种情况。航空航天局还规定,航空飞机不能在发射点方圆19公里范围出现砧状云时发射。航天飞机发射气象官员保持监测气象条件,直至发射的最终决定下达。除发射点的天气外,航天飞机意外中止时至少要有一个跨大西洋中止着陆场和固体助推器的回收点天气在可接受范围。 发射 任务机组人员和发射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在倒计时期间完成系统检查。根据预置计划,发射前20分钟和九分钟各有一次休息时间,用于解决各种问题和其他准备工作。发射九分钟前的休息时间过后,倒计时由发射控制中心的地面发射定序器自动控制,能在感应到航天飞机任何系统出现重大问题时自动中止。发射前3分45秒,发动机开始平衡环架测试并在发射前2分15秒完成。发射前31秒,地面发射处理系统将控制权移交轨道器的通用计算机。发射前16秒,通用计算机解除固体助推器保险,声音抑制系统开始把110万升水注入固体助推器和移动发射平台下的沟渠,防止轨道器在起飞时受声学能量和导流槽及移动发射平台反射的火箭排气损伤。发射前十秒,每个喷管下方的氢点火器启动,用于在点火前清除锥形喷气孔内部残留的氢气。如果这些气体没有燃掉,机载传感器可能跳闸,还可能在点火前导致航天飞机超压和爆炸。发射前9.5秒,液氢罐前阀打开,准备启动发动机。 发射前6.6秒,主发动机以120毫秒间隔依次点火。三台主发动机都要在发射前三秒达到九成额定推力输出,否则通用计算机将判定冗余集启动定序器中止,发射失败。如果三台发动机都在发射前三秒达到额定性能,下方喷嘴将转回发射角度,同时两台固体助推器都在预定发射时间点火。发射前6.6秒至3秒期间,主发动机刚刚点火但固体助推器还用螺栓固定在发射台上,抵消的推力令航天飞机向外储箱方向倾斜65厘米,然后有三秒钟时间确保航天飞机各主要部件在固体助推器点火前基本恢复垂直。倒计时结束时,用于固定助推器的八个爆炸螺栓引爆,最后的连接断开,主发动机达到100%推力同时固体助推器点火。0.23秒后,固体助推器已积累升空所需的足够推力,燃烧室压在发射0.6秒后达到最大值。此外,林顿·约翰逊太空中心在发射时开始从发射控制中心接手飞行控制权。 发射四秒后,航天飞机已升至距地面22米,主发动机推力提升到104.5%。发射约七秒后,航天飞机在距地面约110米处转为朝向地面以减轻空气应力,还能改善通信和导航方位。持续上升20至30秒、距地面约2700米时,主发动机推力降至65%到72%,在达到最大动压时减少最大空气动力。此外,固体助推器能通过药柱截面变化控制推力。通用计算机能根据固体推进器性能动态调节主发动机功率。 发射约123秒后,航天飞机距地面已有46公里,绑定固体助推器的紧固件松脱,固体助推器还会继续上升,在到达距地67公里的拱點后打开降落伞掉入大西洋,航天飞机使用主发动机继续爬升。早期任务的轨道器升空后一直朝向地面,与百慕大库珀岛的追踪站保持联络;但从STS-87开始,轨道器就在发射6分钟后回转至头部朝上,通过跟踪和数据中继卫星联络。发射7分30秒后,主发动机减少燃料供应,将轨道器加速度限制在三倍重力加速度。主发动机熄火前六秒(通常是在发射后8分30秒),推力降至67%。通用计算机控制外储箱分离,并抛弃剩余的液氧和液氢,以防进入轨道后漏气。外储箱继续沿弹道掉落并在返回大气层时解体,部分碎片落入印度洋或太平洋。 早期任务入轨需要两次启动轨道机动系统,第一次将轨道器抬升到远地点,第二次令轨道器沿轨道绕行。从STS-38任务开始,航天飞机直接利用主发动机到达最佳远地点,再用轨道机动系统发动机入轨。轨道高度和倾角由任务需要决定,最高的达到620公里,最低220公里。 轨道飞行 航天飞机进入的轨道由飞行任务决定。根据设计阶段的构想,航天飞机将以越来越低的发射成本部署商用或政府卫星。早期任务经常运送卫星,轨道器进入的轨道类型便由这些卫星决定。“挑战者号”失事后,许多商用货物改用三角洲2號運載火箭之类消耗型商业火箭运送。虽然此后的航天飞机依然会有商用货物运送,但大部分任务已转为运输科学货物,如哈勃空间望远镜、太空实验室,以及伽利略号探测器。从STS-74开始,轨道器经常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进入21世纪后,多架航天飞机参与国际空间站建设。大部分任务需要在轨道逗留数天乃至两星期,而且在配有延时设施时还能进一步延长时间。STS-80共持续17天15小时,是历时最长的航天飞机任务。 再入和着陆 脱离轨道约四小时前,机组人员开始关闭货舱门、排放多余热量并收回Ku波段天线,为轨道器再入做准备。轨道器翻转至底面朝上,尾部优先脱轨,返回大气层前约20分钟开始启动轨道机动系统并持续两到四分钟。接下来轨道器转至头部朝前并前倾至40度攻角,前方的反推力系统排空燃料并在返回大气层前禁用。根据预先设定,轨道器会在距地120公里高空开始再入,此时速度约为25马赫。再入过程由通用计算机控制,遵循预设攻角,以防隔热系统遇到的温度太高或其他不安全情况。通用计算机还控制轨道器通过S形机动减速,仅利用横滚轴转向,从而在不改变攻角的前提下抵消多余速度。轨道器尾部的反推力系统在下降阶段禁用,进入低层大气后,轨道器副翼、升降舵和方向舵都能发挥作用。轨道器在距地46公里时打开垂尾上的空气制动器。着陆前8分44秒,机组人员启动空气数据探针,并开始把攻角降至36°。轨道器滑翔比和升阻比的最大比值随速度显著变化,范围从高超音速时的1.3提升到亚音速的4.9。轨道器朝航向校准柱飞行,这样的校准柱共有两个,距跑道中线两端均为48公里,轨道器此时最后一次调整方向,抵消多余的能量后进近并着陆。机组人员在轨道器速度降至亚音速后手动控制飞行。 轨道器在离地三千米处开始进近和着陆阶段,此时的飞机速度为每秒150米。轨道器呈-20°或-18°下滑,每秒下降51米。减速板用于保持速度稳定,机组人员在距地610米时将滑行角度调整到-1.5°。起落架在着陆前十秒放出,此时轨道器离地还有91米,滑翔速度每秒150米。最终的拉平动作将轨道器下降速度降至每秒0.9米,着陆速度根据轨道器重量不同在每秒100至150米范围。起落架着陆后,机组人员将垂尾内的减速伞放出,并在速度低于每秒72米时开始车轮制动。车轮停转后,机组人员关闭飞行控件准备离开。 着陆场 位于肯尼迪航天中心的航天飞机着陆设施是航天飞机主着陆场,133次成功着陆中有78次是在这里。如果着陆条件不利,航天飞机可以推迟或在别处着陆,其中首选备用着陆场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共有54次成功着陆。此外,“哥伦比亚号”完成STS-3任务后在新墨西哥州白沙导弹靶场着陆,但因这里的沙子富含石膏,航天飞机不得不经过大量后处理,STS-107任务失事后,“哥伦比亚号”残骸中仍然发现部分白沙靶场的沙子。选择备用着陆场后,轨道器需用航天飞机运输飞机送回卡纳维拉尔角。 除预先计划的着陆场外,还有85个商定的紧急着陆场,在遇到各种情况被迫中止任务时使用,其中58个不在美国。紧急着陆场的选定主要考虑政治关系、天气条件、需有至少2300米长的跑道,以及战术空中导航系统和测距仪设备。此外,轨道器仅配有特高頻无线电,所以他国着陆场无法直接与机组人员交流。美国东岸设施计划用于东岸中止着陆,欧洲和非洲的着陆场计划用于越洋中止着陆。这些设施大都为航天飞机紧急着陆备有设备和人员,但从未投入使用。 着陆后程序 |
火箭 人造衛星 航天飞机 猎户座飞船 不明飞行物 空间站 和平号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 星艦 宇宙探索 | 航天器(),又名-{zh-hans:太空载具; zh-hant:太空載具}-、-{zh-tw:太空船; zh-hk:太空飛行器; zh-cn:太空船}-或太空飛船,是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中,基本按照天体力学的规律运动的各种飞行器。航天器与自然天体 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可以受控改变其运行轨道或进行回收。常见的航天器包括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航天飞机和各种空间站等。航天器要完成其任务必须具备发射场、运载器、航天测控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用户站台以及回收设施等的配合。如果需要載人,更需要攜帶維生資源、生命維持系統、成員觀察訓練程序的協助。V2火箭可算是世界上第一個航天器。 分类 航天器根据是否载人分为无人航天器和载人航天器。无人航天器根据是否环绕地球运行则被分为人造衛星和空间探测器。按照航天器的用途和结构形式,还可以将它们进一步进行细分。如下图: 参见 |
整数运算器 浮点运算器 | 整数运算器 浮点运算器 |
80387,80387DX (i387DX) 80487SX(i487SX,配合80486SX使用,實際上487SX則是一顆完整的486DX,插上後會完全取代486SX的工作) 80486DX等級以上的CPU均內建FPU Motorola 68881 68882 68040等級以上的CPU均內建FPU(68LC040及68EC040為了節省成本則無FPU) 参见 科学计数法 执行单元 計算機算術 | 8087 80287 80387,80387DX (i387DX) 80487SX(i487SX,配合80486SX使用,實際上487SX則是一顆完整的486DX,插上後會完全取代486SX的工作) 80486DX等級以上的CPU均內建FPU Motorola 68881 68882 68040等級以上的CPU均內建FPU(68LC040及68EC040為了節省成本則無FPU) |
河北乐亭故居 | 北京李大钊故居 李大钊生前在北京前后共有过五处居所。1920年-1922年居住在西城区石驸马后宅35号,也就是现在的新文化街文华胡同24号的三合院是李大钊在北京留居时间最长的居所,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开辟为李大钊故居。 |
1972年:JIRO,日本樂手,GLAY貝斯手。 1972年:阿姆,美國饒舌歌手、音樂製作人、演員。 1972年:蔡坤奇,台灣歌手、唱片製作人。 1972年:怀克里夫·让,海地裔美國饒舌歌手、唱片製作人、社會活動家,2010年登記參選海地總統。 1973年:吳聲武,台灣棒球教練。 1974年:吳文忻,香港演員。 1974年:當知項欠,中國藏族製片人,紀錄片《-{zh-hans:不再恐惧; zh-hant:無懼;}-》拍攝者。 1976年:林淑敏,香港藝人。 1976年:許紹洋,香港藝人。 1977年:平山浩行,日本男演員。 1979年:丁小芹,台灣演員。 1979年:奇米·雷克南,芬蘭一級方程式赛車車手。 1980年:高嘉瑜,台灣政治人物,現任立法委員。 1980年:叶卡捷琳娜·加莫娃,俄羅斯排球運動員。 1981年:陳詩慧,香港女歌手、填詞人。 1981年:孟盛楠,中國節目女主持人。 1981年:今井翼,日本藝人、歌手。 1985年:何璐怡,香港女配音員。 1987年:湯怡,香港藝人。 1988年:大島優子,日本女子偶像團體AKB48隊長。 1988年:松坂桃李,日本模特兒、演員。 1988年:相羽亞衣奈,日本女性聲優、歌手。 1989年:陳易希,香港發明家。 1989年:柄本時生,日本男演員。 1991年:焦浩軒,香港男演員。 1992年:櫻庭奈奈美,日本女演員。 1993年:鄭兆村,臺灣男子田徑運動員。 1995年:阿列克謝·米蘭丘克,俄羅斯職業足球運動員。 1996年:尤浩然,中國男演員。 2002年:Lily,韓國女子偶像團體NMIXX成員。 逝世 1505年:伊凡三世,莫斯科大公。(1440年出生) 1687年:揆一,瑞典貴族、荷蘭東印度公司官員,最後一任臺灣長官。(1615年出生) 1806年:让-雅克·德萨林,海地革命領導人,獨立後稱帝,加冕為雅克一世。(1758年出生) 1849年:弗雷德里克·蕭邦,波兰钢琴演奏家、作曲家。(1810年出生) 1887年:古斯塔夫·基爾霍夫,德國物理學家。(1824年出生) 1897年:莱昂·波尔曼,法國作曲家、管風琴家。(1862年出生) 1907年:古斯塔夫·基爾霍夫,德國物理學家。(1824年出生) 1937年:約瑟夫·布魯斯·伊斯梅,英國航運業商人,白星航運董事長兼總經理,鐵達尼號生還者。(1862年出生) 1938年:卡爾·考茨基,捷克-奧地利哲學家、記者、馬克思主義者。(1854年出生) 1958年:郑振铎,文学家、社会科学家。(1898年出生) 1963年:雅克·阿達馬,法國數學家。(1865年出生) 1967年:爱新觉罗·溥仪,大清帝國皇帝,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1906年出生) 1989年:馬克·克林,蘇聯數學家。(1907年出生) | 1951年:普拉博沃·蘇比安托,印尼政治人物。 1957年:齊豫,台灣女歌手。 1957年:李艷秋,台灣著名記者、主播、電視節目主持人。 1959年:諾姆·麥克唐納,加拿大演員、作家、製作人。(2021年逝世) 1960年:劉佳,中國女演員。 1960年:陳敏兒,香港女藝人。 1960年:羅伯·馬歇爾,美國戲劇、電影導演、編舞家。 1964年:李芳雯,台灣演員。 1966年:馬克·加蒂斯,英國演員、編劇、小說作家。 1967年:德米特里·謝爾蓋耶維奇·佩斯科夫,俄羅斯外交官、翻譯、突厥學學者。 1968年:廖敏雄,台灣棒球選手。 1968年:小幡洋子,日本藝人、歌手。 1969年:伍德·哈瑞斯,美國演員。 1969年:厄尼·艾爾斯,南非職業高爾夫球選手。 1972年:JIRO,日本樂手,GLAY貝斯手。 1972年:阿姆,美國饒舌歌手、音樂製作人、演員。 1972年:蔡坤奇,台灣歌手、唱片製作人。 1972年:怀克里夫·让,海地裔美國饒舌歌手、唱片製作人、社會活動家,2010年登記參選海地總統。 1973年:吳聲武,台灣棒球教練。 1974年:吳文忻,香港演員。 1974年:當知項欠,中國藏族製片人,紀錄片《-{zh-hans:不再恐惧; zh-hant:無懼;}-》拍攝者。 1976年:林淑敏,香港藝人。 1976年:許紹洋,香港藝人。 1977年:平山浩行,日本男演員。 1979年:丁小芹,台灣演員。 1979年:奇米·雷克南,芬蘭一級方程式赛車車手。 1980年:高嘉瑜,台灣政治人物,現任立法委員。 1980年:叶卡捷琳娜·加莫娃,俄羅斯排球運動員。 1981年:陳詩慧,香港女歌手、填詞人。 1981年:孟盛楠,中國節目女主持人。 1981年:今井翼,日本藝人、歌手。 1985年:何璐怡,香港女配音員。 1987年:湯怡,香港藝人。 1988年:大島優子,日本女子偶像團體AKB48隊長。 1988年:松坂桃李,日本模特兒、演員。 1988年:相羽亞衣奈,日本女性聲優、歌手。 1989年:陳易希,香港發明家。 1989年:柄本時生,日本男演員。 1991年:焦浩軒,香港男演員。 1992年:櫻庭奈奈美,日本女演員。 1993年:鄭兆村,臺灣男子田徑運動員。 1995年:阿列克謝·米蘭丘克,俄羅斯職業足球運動員。 1996年:尤浩然,中國男演員。 2002年:Lily,韓國女子偶像團體NMIXX成員。 逝世 1505年:伊凡三世,莫斯科大公。(1440年出生) 1687年:揆一,瑞典貴族、荷蘭東印度公司官員,最後一任臺灣長官。(1615年出生) 1806年:让-雅克·德萨林,海地革命領導人,獨立後稱帝,加冕為雅克一世。(1758年出生) 1849年:弗雷德里克·蕭邦,波兰钢琴演奏家、作曲家。(1810年出生) 1887年:古斯塔夫·基爾霍夫,德國物理學家。(1824年出生) 1897年:莱昂·波尔曼,法國作曲家、管風琴家。(1862年出生) |
月球勘测者号 月球矿藏制图 月球侦查轨道器 水星计划 水手10号 信使号 金星计划 水手2号 水手5号 水手10号 先驱者金星计划 麦哲伦 火星计划 水手4号 水手6号 水手7号 水手8号 水手9号 海盗1及2号 火星观测者号 火星探路者号 火星气候轨道器 火星极地着陆器 火星环球测量者 火星奥德赛号 火星探测车 火星侦查轨道器 凤凰号 火星科学实验室 火星2011 天体生物学实验室 好奇號計劃(無人駕駛探索器) 火星偵察兵計畫 木星计划 先驱者10号 伽利略号 朱诺号 土星计划 卡西尼-惠更斯号(与ESA一同进行) 冥王星计划 新视野号 多行星计划 先驱者11号 – 土星和木星 水手10号 – 金星和水星 旅行者1号 – 木星和土星 旅行者2号 –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小行星/彗星计划 NEAR舒梅克号 深空1号 星辰号 深度撞击号 曙光号 | 月球计划 游騎兵计畫 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 月球轨道计畫 测量员计畫 克莱门汀号 月球勘测者号 月球矿藏制图 月球侦查轨道器 水星计划 水手10号 信使号 金星计划 水手2号 水手5号 水手10号 先驱者金星计划 麦哲伦 火星计划 水手4号 水手6号 水手7号 水手8号 水手9号 海盗1及2号 火星观测者号 火星探路者号 火星气候轨道器 火星极地着陆器 火星环球测量者 火星奥德赛号 火星探测车 火星侦查轨道器 凤凰号 火星科学实验室 火星2011 天体生物学实验室 好奇號計劃(無人駕駛探索器) 火星偵察兵計畫 木星计划 先驱者10号 伽利略号 朱诺号 土星计划 卡西尼-惠更斯号(与ESA一同进行) 冥王星计划 新视野号 多行星计划 先驱者11号 – 土星和木星 水手10号 – 金星和水星 旅行者1号 – 木星和土星 旅行者2号 –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小行星/彗星计划 NEAR舒梅克号 深空1号 星辰号 深度撞击号 曙光号 宇宙天文台(大型軌道天文台計畫) 哈勃太空望远镜 – 与ESA一同开发 康普顿伽瑪射线天文台 昌德拉X射线天文台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 其他 冥王星-古柏帶特快車(已取消,由新地平线号代替) 太阳神号 參見 美国航天航空学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
市长 周万龙(1997年1月-1999年7月) 王侠(1999年7月-2001年2月) 张社年(2001年4月-2005年9月) 陈强(2005年9月-2011年1月) 梁宏贤(2011年1月-2016年10月) 薛占海(2016年10月-2022年3月) 严汉平(2022年3月-) 行政区划 延安市下辖2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辖区:宝塔区、安塞区 县级市:子长市 县:延长县、延川县、志丹县、吴起县、甘泉县、富县、洛川县、宜川县、黄龙县、黄陵县 人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282,581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187,00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95,572人,增长4.37%,年平均增长率为0.43%。其中,男性人口为1,192,560人,占总人口的52.25%;女性人口为1,090,021人,占总人口的47.7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9.41。0-14岁的人口为481,349人,占总人口的21.09%;15-59岁的人口为1,445,797人,占总人口的63.34%;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55,435人,占总人口的15.57%,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35,166人,占总人口的10.3%。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400,750人,占总人口的61.3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881,831人,占总人口的38.63%。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280,330人,占99.90%;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251人,占0.10%。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94,828人,增长4.34%,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3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44人,增长49.37%,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3个百分点。 交通 航空 延安二十里堡机场始建于1936年1月,由原国民党东北军张学良、17路军杨虎城所部修建,西安事变后被红军接管。延安机场是中国共产党整修和使用管理的第一个红色机场。1958年10月1日,中国民用航空延安航空站在原东关机场成立并正式开通延安-西安航班,延安机场是陕西省内继西安之后第二个建站并开通民用航班的机场。 2009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迁建工程立项,8月28日机场迁建工程试验段开工建设。新机场仍将按照军用二级、民航4C级标准建设,计划修建一条长2800米、宽45米的跑道,一条平行的滑行道,满足B737、A320系列飞机全载使用要求。 2018年11月8日零时起,延安南泥湾机场正式启用,延安二十里堡机场原来开通的所有航班全部转至延安南泥湾机场执行。 延安南泥湾机场现已开通延安至北京、西安、上海、重庆、厦门、广州、青岛、沈阳、杭州、南京、深圳、海口、天津等地的航线,使延安机场成为西北地区唯一与三大枢纽机场通航的支线机场。 铁路 延安站始建于1992年,是包西铁路上的重要车站之一,由西安铁路局管辖的二等车站。主要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整车、零担、集装箱货物发到;办理整车货物承运前保管;不办理整车爆炸品及一级氧化剂发到。延安站现已有发往西安、神木、宝鸡、榆林、太原、石家庄、上海、天津、北京、齐齐哈尔、成都等方向的近30趟列车。2012年,延安至西安北动车开通,成为陕北地区首列动车组列车,延安至西安2小时15分即可到达。 延安北站隶属于西安铁路局,原有既有线9股道,机务段1处,货物线2条,粮库专用线、卸油线、延长油库专用线、长庆油田专用线、救援列车停留线各1条。2011年包西线全线开通后,站线股道有效长由850米延长至1050米,换装信号联锁设备。 公路 延安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市区内有延安汽车站、延安汽车南站两个客运车站。可以到达延安各县以及西安、榆林、平凉、临汾、兰州、吴忠、西峰、石家庄、洛阳、乌海、北京、银川、太原、包头等地。 东起吴堡、经绥德、子洲、靖边,至定边,进入宁夏境内。 东起宜川、经黄龙、洛川、富县,至雷家角,进入甘肃境内。 东起延安、志丹,至吴起。 东起延安、延长、延川,至延水关,进入山西境内。 和北通榆林、包头,南至铜川、西安。 北可以到榆林,南可以至西安。 西起富县、宜川,进入山西境内。 过境。 市内交通 公交 延安市区大多数公交车为空调车,实行全程单一票价,普通车采用壹元一票制(29路除外,为贰元一票制),空调车采用贰元一票制,K302路采用伍元一票制,机场巴士采用贰拾元一票制。 出租车 延安的出租车运营公司有神州集团和延运集团,延安的出租车的起步价为7元,公里租价为1元/公里。 名胜 壶口瀑布:黄河上最著名的瀑布。 黄帝陵:黄帝的陵墓。 宝塔山:初创于唐代宗大曆年间,有延安宝塔、宝塔山摩崖石刻等。 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南泥湾等中共中央在陕北时的遗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人 参见 延安整风运动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陕西地级市 陕 陕 | 王侠(2001年2月-2006年5月) 李希(2006年5月-2011年5月) 姚引良(2011年5月-2015年6月) 徐新荣(2015年6月-2021年1月) 赵刚(2021年1月-2023年1月) 蒿慧杰(2023年1月-) 市长 周万龙(1997年1月-1999年7月) 王侠(1999年7月-2001年2月) 张社年(2001年4月-2005年9月) 陈强(2005年9月-2011年1月) 梁宏贤(2011年1月-2016年10月) 薛占海(2016年10月-2022年3月) 严汉平(2022年3月-) 行政区划 延安市下辖2个市辖区、10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辖区:宝塔区、安塞区 县级市:子长市 县:延长县、延川县、志丹县、吴起县、甘泉县、富县、洛川县、宜川县、黄龙县、黄陵县 人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282,581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187,00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95,572人,增长4.37%,年平均增长率为0.43%。其中,男性人口为1,192,560人,占总人口的52.25%;女性人口为1,090,021人,占总人口的47.7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9.41。0-14岁的人口为481,349人,占总人口的21.09%;15-59岁的人口为1,445,797人,占总人口的63.34%;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55,435人,占总人口的15.57%,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35,166人,占总人口的10.3%。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400,750人,占总人口的61.3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881,831人,占总人口的38.63%。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280,330人,占99.90%;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251人,占0.10%。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94,828人,增长4.34%,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3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744人,增长49.37%,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3个百分点。 交通 航空 延安二十里堡机场始建于1936年1月,由原国民党东北军张学良、17路军杨虎城所部修建,西安事变后被红军接管。延安机场是中国共产党整修和使用管理的第一个红色机场。1958年10月1日,中国民用航空延安航空站在原东关机场成立并正式开通延安-西安航班,延安机场是陕西省内继西安之后第二个建站并开通民用航班的机场。 2009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迁建工程立项,8月28日机场迁建工程试验段开工建设。新机场仍将按照军用二级、民航4C级标准建设,计划修建一条长2800米、宽45米的跑道,一条平行的滑行道,满足B737、A320系列飞机全载使用要求。 2018年11月8日零时起,延安南泥湾机场正式启用,延安二十里堡机场原来开通的所有航班全部转至延安南泥湾机场执行。 延安南泥湾机场现已开通延安至北京、西安、上海、重庆、厦门、广州、青岛、沈阳、杭州、南京、深圳、海口、天津等地的航线,使延安机场成为西北地区唯一与三大枢纽机场通航的支线机场。 铁路 延安站始建于1992年,是包西铁路上的重要车站之一,由西安铁路局管辖的二等车站。主要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整车、零担、集装箱货物发到;办理整车货物承运前保管;不办理整车爆炸品及一级氧化剂发到。延安站现已有发往西安、神木、宝鸡、榆林、太原、石家庄、上海、天津、北京、齐齐哈尔、成都等方向的近30趟列车。2012年,延安至西安北动车开通,成为陕北地区首列动车组列车,延安至西安2小时15分即可到达。 延安北站隶属于西安铁路局,原有既有线9股道,机务段1处,货物线2条,粮库专用线、卸油线、延长油库专用线、长庆油田专用线、救援列车停留线各1条。2011年包西线全线开通后,站线股道有效长由850米延长至1050米,换装信号联锁设备。 公路 延安公路交通十分便利,市区内有延安汽车站、延安汽车南站两个客运车站。可以到达延安各县以及西安、榆林、平凉、临汾、兰州、吴忠、西峰、石家庄、洛阳、乌海、北京、银川、太原、包头等地。 东起吴堡、经绥德、子洲、靖边,至定边,进入宁夏境内。 东起宜川、经黄龙、洛川、富县,至雷家角,进入甘肃境内。 东起延安、志丹,至吴起。 东起延安、延长、延川,至延水关,进入山西境内。 和北通榆林、包头,南至铜川、西安。 北可以到榆林,南可以至西安。 西起富县、宜川,进入山西境内。 过境。 市内交通 公交 延安市区大多数公交车为空调车,实行全程单一票价,普通车采用壹元一票制(29路除外,为贰元一票制),空调车采用贰元一票制,K302路采用伍元一票制,机场巴士采用贰拾元一票制。 出租车 延安的出租车运营公司有神州集团和延运集团,延安的出租车的起步价为7元,公里租价为1元/公里。 名胜 壶口瀑布:黄河上最著名的瀑布。 黄帝陵:黄帝的陵墓。 宝塔山:初创于唐代宗大曆年间,有延安宝塔、宝塔山摩崖石刻等。 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南泥湾等中共中央在陕北时的遗迹。 |
裴章传,筆名文遠,安徽長豐縣人,先后出版了多部长篇历史小说。如反映清代的太平天国和洋务派时期的中国生活的《李鸿章》、《洪秀全》等。 参考文献 | P裴 P裴 |
现代 戰後,敦克爾克在廢墟上重建。城市規模超過戰前,并成為法國第三大港,年吞吐量達3500萬噸。緊靠港口建立起法國最大的現代化鋼鐵聯合企業,利用良好的港口條件和進口的富礦石及煉焦煤,生產全法國1/4以上的鋼鐵。 敦克爾克西郊的格拉沃利訥核電站有6座反應堆,裝機總容量546萬千瓦,規模居法國之最,在世界上也名列前茅。 该市依託港口還興起了煉油、化工和農產品加工等其他工業。 截至2009年,敦刻尔克港拥有18个码头和1个物流园区,包括用于冷冻和冷藏食品、碳氢化合物、谷物等的大型仓储设施。敦刻尔克虽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港口依然完成贸易货物吞吐量5770万吨,创下了历史新高。 2010年7月9日,敦刻尔克港与上海港签署友好合作关系备忘录,双方在海运、铁路和河流等各种物流运输领域互相交流合作。 教育 北加萊高等藝術學院(敦克爾克校區) () 滨海大学(敦克爾克校區) () 友好城市 敦刻尔克友好城市列表(括号内为起始年份) 图集 参见 法國法蘭德斯 法国铁路车站列表 《愛.誘.罪》(Atonement)(2007年电影) - 其中一段長鏡頭部份描寫敦刻尔克大撤退 《敦刻尔克大行动》(2017年电影) 参考资料 外部連結 | 十三世紀末,敦克爾克統治者、当皮埃尔家族的居伊伯爵與法國交戰,但敦克爾克市民卻幫助法王腓力四世對抗丹皮耶家族。丹皮耶家族雖然在1297年的,但是五年后于金马刺战役中戰勝法國,取得敦克爾克的實質統治權,對此地進行報復。不過,該地繼任人羅貝爾三世賦予了此地以更多的城市權。弗兰德伯爵路易一世在位期間的1323至1328年,爆發了,被法國軍隊鎮壓。 英法百年戰爭期間,路易一世臣屬於法王與英國交戰,他更封鎖海路貿易,導致敦克爾克市民再次暴動。1346年,路易一世在克雷西会战中陣亡,其子路易二世繼位。他與英國講和,使貿易再度興盛,敦克爾克的港口也爲之擴張。但是天主教會大分裂當中,教宗乌尔巴诺六世的英國支持者登陸此地,攻陷本城並水灌附近的村落。尽管其後法王查理六世驅逐了入侵者,敦克爾克内外都遭到嚴重破壞。 1384年,路易二世逝世,由於他沒有子嗣,弗兰德家族斷絕,敦克爾克由勃艮第伯爵菲利普二世獲得。他擴建本城的防禦工事,並建造比利时和法国的钟楼用來計時。由於本城位處要衝,以致招致各國君主覬覦,(自1395年)、(自1435年)、奧地利大公馬克西米利安一世(自1477年)相繼擁有此地。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在1477年娶勃艮第的瑪麗爲妻;瑪麗是瓦卢瓦王朝勃艮第公爵勇士查理之下的第一繼位人。由於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是腓特烈三世之子,他取得敦克爾克之後法王路易十一立即奪走弗兰德地區。可是1479年,奧地利在中擊敗法國,而且瑪麗在1482年去世,促使阿拉斯條約簽訂,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於是獲得弗兰德地區。由是,此地(包括敦克爾克)便併入哈布斯堡家族的尼德蘭,直到1582年荷兰共和国建立,此地歸入南尼德蘭,作爲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的采邑。 私掠海盜基地 此後的歷史内,西班牙、荷蘭聯合王國、英國、法國依然在不斷爭奪敦克爾克。八十年戰爭初期,荷蘭起義軍自1577年起掌控著此城。1583年,帕爾馬公爵亞歷山大·法爾內塞為西班牙重奪此地,之後此地便成爲馳名的敦克爾克私掠海盜的根據地。這群海盜最終在1646年,由於法軍攻陷此城而失去根據地,但是西軍在六年后的1652年收復失地。1658年,法英聯軍與西班牙在敦克爾克附近交戰(鄧寇克之戰),法英大勝,轉而進攻敦克爾克,爆發,最終城池失守,此地也因爲成爲英法同盟中法國給英國的酬謝而歸入英國統治。 1662年,英格兰国王查理二世以当时320,000英镑的价格将敦克爾克卖给法国。法國將此地修建成港口堡壘,加築了十個突出的城廓,又在1670年代增筑了可容納三十艘戰艦的船塢,更有雙重水閘將缸内水位維持在退潮水平。而從港口通往海口的堤道則在1678年竣工,途徑沿海沙床,通道兩側用河堤固定。數年后又建成五座堡壘保護河堤,1701年再建一座新堡壘。1713年,烏得勒支和約簽訂,以上港口設施、堡壘、堤道統統遭到撤除。 路易十四在位期間,不少再次以敦克爾克為根據地,包括著名的。鐵面人也是在敦克爾克被捕。十八世紀著名的私掠海盜與妻子兼夥伴便是在這裡賣出贓物。1763年簽署的英法巴黎條約有條文限制法國為敦克爾克修築防禦工事的權利,法國便不易以此為基地侵略英國,以紓解英國的擔憂。 第二次世界大戰 敦克爾克以二战中1940年发生在这里的敦克爾克战役和英法军队大撤退而闻名。1940年五月爆發二戰的法國戰役,英國派出遠征軍到法國本土援助法國,可是由於德軍進展神速,英軍與法軍被切斷。英軍撤退到敦克爾克港口並遭到德軍團團包圍。一直以來的見解認爲若非希特勒下令停止進軍,出動納粹德國空軍轟炸敦克爾克,英軍將蒙受滅頂之災。可是根據德國A集團軍的官方戰爭日記,是集團軍司令格尔德·冯·伦德施泰特下令停止前進,而希特拉在此命令頒佈后數小時才追認之。正因爲有此停頓,容許了英軍有幾日時間著手自海路撤退。温斯顿·丘吉尔下令執行發電機行動徵發一切可用船隻,超過九百艘,來運送人員,拯救了338,226名人員(包括123,000法軍),其後邱吉爾稱之爲敦克爾克奇跡。儘管盟軍遺下了超過四万輛車輛及無數軍備補給在法國,本次行動拯救出的精良士卒還是更有價值。未及撤退的四万人,有部分被俘獲、亦有被迫經由各條路線,包括中立的西班牙回到本國。 1944年,盟軍在諾曼底登陸之後往東北挺進。九月,試圖光復此城,可是德軍不肯交出這座已經改成堡壘的城市。盟軍於是包圍並攻擊此城,當中出力尤殊的是。最終在1945年五月九日,德軍將領向捷軍准將無條件投降。德國佔領期間,敦克爾克受到盟軍轟炸而遭逢慘重破壞。 战后重建 二战使该城市摧毁了70%以上,港口几乎被完全摧毁。1957年,敦刻尔克工厂重新开始运转,加速了整个城市的重建。到1963年,人口从7万增加到了20万。 从1970年开始,该地开始着重发展旅游业,进行了旅游海滩度假地的一系列建设。1989年,造船厂关闭,该市提出了海港现代化的计划。从2005年开始,该市开始利用造船厂的荒地进行住宅建设。 人口 敦刻尔克的犯罪率为每1千居民中3.88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家庭 就业 方言 敦克爾克目前有不少使用荷蘭語的社群,使用的方言屬於西佛蘭德語底下的,雖然與十九世紀相比,目前法語在當地有排擠掉荷蘭語使用的狀況。 政治 |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Bellman, Jonathan (2000). "Chopin and His Imitators: Notated Emulations of the "True Style" of Performance", in 19th-Century Music, vol. 24, no. 2 (Autumn, 2000), pp. 149–60. Bowers, Faubion (1996). Scriabin: A Biography. Mineola, NY: Dover Publications. . Brown, Maurice (1980). "Nocturne", in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ed. Stanley Sadie (20 vols.).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 Vol. 13, pp. 258–59. Chopin, Frédéric, (1988), tr. and ed. E. L. Voynich. Chopin's Letters.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Conway, David (2012). Jewry in Music: Entry to the Profession from the Enlightenment to Richard Wagn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oke, Charles (1966). "Chopin and Liszt with a Ghostly Twist" in Notes, Second Series, vol. 22, no. 2 (Winter, 1965 – Winter, 1966), pp. 855–61 De Val, Dorothy, and Cyril Ehrlich. "Repertory and Canon", in David Rowland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Piano, 176–9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Downes, Stephen (2001). "Eros and PanEuropeanism", in Harry White and Michael Murphy (eds.), Musical Constructions of Nationalism: Essays on the History and Ideology of European Musical Culture 1800–1945, Cork: Cork University Press, pp. 51–71. . Ferguson, Howard (1980). "Study", in Stanley Sadie (ed.),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London: Macmillan, vol. 18, pp. 304–05. Golos, George S. (1960). "Some Slavic Predecessors of Chopin" in The Musical Quarterly vol. 46 no. 4, pp. 437–47. Hamilton, Kenneth (2008). After the Golden Age: Romantic Pianism and Modern Performa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edley, Arthur et al. (2005). "Chopin, Frédéric (François),"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15th ed., vol. 3, pp. 263–64. Hedley, Arthur and Maurice Brown (1980). "Chopin, Fryderyk Franciszek [Frédéric François]", sections 1–6 in S. Sadie (ed.)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London: Macmillan, vol. 4, pp. 292–98. Hutchings, A.G.B. (1968). "The Romantic Era", in Alec Robertson and Denis Stevens (eds.), The Pelican History of Music 3: Classical and Romantic,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pp. 99–139. Jones, J. Barrie (1998a). "Piano music for concert hall and salon c. 1830–1900", in David Rowland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Piano, | 1817年,撒克逊宫被俄军征用,华沙中学搬到卡齊米日宮。蕭邦家因此也搬到卡齊米日宮附近。大约在这之后不久,蕭邦受邀到美景宮当康斯坦丁·巴甫洛維奇之子的玩伴,他还为巴甫洛维奇创作了一首进行曲。 教育 1823年9月至1826年间,蕭邦在华沙中学读书。一年级时曾随捷克音乐家威廉·乌费尔(Wilhelm Würfel)学习管风琴。1826年秋,他进入华沙音乐学院(今蕭邦音樂大學),开始师从西里西亚来的作曲家约瑟夫·艾斯納(Józef Elsner)学习乐理及作曲。业余时间,他也经常在华沙的沙龙和音乐厅演出。1825年5月,他在一场音乐会上演奏了伊格纳兹·莫谢莱斯的协奏曲,因此得到亚历山大一世的注意。沙皇请他去弹钢琴,送给了他一枚钻石戒指。1825年6月10日,他演奏了他的《c小调回旋曲》,这使得他首次获得外国媒体的关注,《音樂廣訊報》报道称「他是一个富有音乐创意的人」。 1824年和1825年,他在波兰的小村萨伐尼亚(Szafarnia)度假,得到他父亲的学生多米尼克·杰万诺夫斯基(Dominik Dziewanowski) 的招待。他在那里首次接触到波兰的民间音乐。 1827年,在他的妹妹艾米莉亚去世不久后,全家搬到恰普斯基宮南面的新家。他在华沙结识了约瑟夫·扎列斯基(Józef Bohdan Zaleski)等年轻才俊,爱上了年轻的歌手康丝坦雅·哥拉德科斯卡(Konstancja Gladkowska)。根据肖邦1830年5月15日写的一封信,他的《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就是为康丝坦雅·哥拉德科斯卡所写的。 巴黎時期 因反抗沙俄的波兰十一月起义失败,波兰发生大移民潮,蕭邦在1830年末离开华沙。他本来是想去意大利,但是意大利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因此选择了巴黎。他在1831年9月抵达巴黎,之后余生再没有回到波兰。他在1835年获得法国公民身份,改用法语名,后来旅行时用的也是法国护照。但是蕭邦的传记作家亚当·查莫斯基(Adam Zamoyski)说,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法国人,不太喜欢说法语,仍认为自己是一个波兰人。 蕭邦很快爱上了这座城市,巴黎的建筑和大城市氛围深深吸引着蕭邦,他在一份寄回波兰的信中写道,巴黎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他在巴黎先是拜他的偶像法国籍德国钢琴家和作曲家卡尔克布雷纳为师,继续学习钢琴,但是他感觉受到了教学方式的限制,课程只进行了不到一个月。蕭邦在巴黎参加音乐会的演出以赚取生活费,起先蕭邦还未出名,收入仅够糊口,后来一位极具影响力的资助者带蕭邦参加了银行家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一次接待活动,蕭邦的钢琴演奏打动了客人,转眼间赢得了一大批的钢琴学生,其中的大部分是女学生。蕭邦通过音乐会、作曲和教授钢琴课,从1833年起便有了稳定的收入,经济上没有了后顾之忧,蕭邦甚至有一辆私人马车和随从,他的衣服都是用高档的材料制成。而相比之下,19世纪的其他音乐家如理查德·瓦格纳和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则还需要指望着资助者的赞助。在巴黎期間蕭邦做了多次訪問,1834年,他和费迪南·希勒共同訪問了在亚琛举行的的萊茵河畔音樂節。蕭邦、希勒還有孟德爾頌三人在此次音樂節中碰面并一起去了杜塞尔多夫、科布伦茨和科隆,他們三人彼此欣賞對方的音樂才華,并互相學習和切磋了音樂技藝。 蕭邦交友广泛,他的好友包括诗人缪塞、巴尔扎克、海涅和亚当·密茨凯维奇,画家德拉克罗瓦,音乐家李斯特、费迪南·希勒,以及女作家乔治·桑。蕭邦在李斯特家第一次见到了身着男装、抽着烟的乔治·桑,剛開始並對她無好感,甚至當面問旁人說:「她真的是個女人嗎?」,但隨著喬治·桑對他的追求,蕭邦開始對她倾心。 乔治·桑 1837年蕭邦因为与18岁的玛利亚·伍德岑斯卡(Maria Wodzińska)一段不幸的恋情,陷入了生活危机,正在这时,他邂逅了比他大6岁的乔治·桑,这使得他又重拾了精神上的信心。 第一眼见到乔治·桑,蕭邦就感受到了她与玛利亚的截然不同,玛利亚是个典型的大家闺秀,而诗人乔治·桑看上去却是十分高傲和极具自我意识。但是蕭邦与乔治·桑的恋情却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一方面,乔治·桑是一个热情似火的女人,受到许多年轻才俊的男性追求;另一方面,乔治·桑后来销毁了大部分寄给她的信件,使得人们无法确定蕭邦同她之间的真正关系。 1838年11月乔治·桑带着她的两个孩子莫里斯和索朗热(Solange)移居西班牙的馬略卡島。而蕭邦也一同搬到了馬略卡,蕭邦一生患有肺結核,他也希望温暖的气候能够缓解他的病痛,但是事与愿违,莫里斯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而蕭邦的肺结核却因为房间条件差,加上糟糕的天气,发展成了肺炎。98天后蕭邦和乔治·桑离开了馬略卡,这段旅程虽短,但是对蕭邦和乔治·桑都印象深刻,乔治·桑将这段经历记录在了她的小说《》中。 1839年到1843年的夏天,蕭邦都是在乔治·桑位于家乡诺昂的庄园里度过的。这是一些宁静的日子,蕭邦在此期间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著名的波兰舞曲《英雄》。 蕭邦和乔治·桑的恋情在1847年画上了句号,两人都没有公开分手的原因。当时乔治·桑的女儿索朗热爱上了贫困潦倒的雕刻家August Clésinger,这引发了乔治·桑一家的家庭矛盾,乔治·桑变得非常好战,当蕭邦得知索朗热和August Clésinger秘密订婚的消息后,非但没有反对,还表现出来赞同,这使得乔治·桑大为恼火。 末年 1842年开始,蕭邦出现健康问题。1842年2月21日在巴黎举办完一场独奏音乐会后,他在一封信中说:“我不得不整天躺在床上,我的嘴巴和扁桃体太疼了” 。1844年末,前去拜访蕭邦,发现蕭邦“几乎无法行动,腰弯得像打开一半的小刀,很明显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研究者指出他可能还患有,这导致他在钢琴上看到了幻象。 蕭邦1848年在巴黎和大提琴家(Auguste Franchomme)举办了他在巴黎的最后一次音乐会。法國二月革命爆发后,他于1848年4月在学生的劝说下前往伦敦。 他住在伦敦多佛街(Dover Street),约翰·布洛德伍德父子公司给他提供了一架大钢琴。他的第一场演出在斯塔福德府举办,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与会。阿尔伯特亲王本人也颇有音乐修养,曾专门走到蕭邦身边观看他的演奏技法。布洛德伍德父子公司也给他安排过音乐会,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和珍妮·林德曾来看过他的演出。他在伦敦也教过一些学生,学费高达一小时一畿尼。而要请他出席私人音乐会则需要付20畿尼。8月28日,他在曼彻斯特音乐厅与和(Lorenzo Salvi)同台演出。 在简·斯特灵的邀请下,他前往苏格兰,曾住在爱丁堡附近的考尔德府(Calder House)和伦弗鲁郡的(Johnstone Castle)。这两者都是斯特灵家的产业。简对蕭邦怀有爱慕之情,但蕭邦拒绝了她。9月27日,他在格拉斯哥演出 ,10月4日又在爱丁堡演出。同年11月16日,他的最后一场公开演出在伦敦的市政厅举办。这时的蕭邦已经病入膏肓,体重不足45公斤。 11月底,他返回了巴黎。虽然饱受病痛的折磨,他仍没有停止教授钢琴。1849年夏,他的朋友们为他在巴黎十六区找了一个公寓,租金由一名他的崇拜者垫付。 去世 1849年6月,蕭邦的姐姐路德维卡和她的丈夫来巴黎探望蕭邦。9月,在简·斯特灵的资助下,他搬入旺多姆广场12号居住 。他的病情在10月15日急剧恶化,在他的请求下,他的朋友戴芬妮·波多絲卡(Delphine Potocka)、弗朗肖姆为他演奏了大提琴。他请求夏尔-瓦朗坦·阿尔康帮他完成《演奏法草稿》(Projet de Méthode) 。10月17日夜间接近2点时,蕭邦去世,陪在他病床边的是路德维卡、马塞利娜·察托斯卡(Marcelina Czartoryska)、乔治·桑的女儿索朗热和他的好朋友托马斯·阿尔布雷克特(Thomas Albrecht)。索朗热的丈夫克莱辛格(Clésinger)在晚些时候给蕭邦的左手和脸拓下模型。 他的葬礼两周后(10月30日)在巴黎的马德莱娜教堂举办。想参加的人太多,但只有受邀请的人才能入内。葬礼上演奏的是莫扎特的《安魂曲》,参演的是Jeanne-Anaïs Castellan(女高音)、Pauline Viardot(次女高音)、Alexis Dupont(男高音)和Luigi Lablache(男低音)。此外,蕭邦自己的《e小调第4号前奏曲》和《b小调第6号前奏曲》也在葬礼上演出。管风琴家为路易·勒费比尔-韋利(Louis Lefébure-Wélynd)。 他葬于巴黎市内的拉雪兹神父公墓,下葬时演奏的是他的《第二号钢琴奏鸣曲》中的《葬礼进行曲》。他的葬礼和墓碑加起来一块花去五千多法郎,都由简·斯特灵支付。此外,简还支付了路德维卡返回华沙所需的路费。蕭邦的心脏由他的医生让·克吕韦耶(Jean Cruveilhier)取出,按其遗愿由姐姐在1850年带回波兰,放在圣十字圣殿里。乔治·桑写给肖邦的两百封信也由路德维卡保存,不过她在1851年又把它们还给了乔治·桑,后者将这些信件销毁。 蕭邦究竟身患何病至今存疑。他的死亡证明上写的是肺结核,他的医生让·克吕韦耶是当时治疗肺结核的专家。但也有学者指出他患的可能是囊胞性纤维症、肝硬化或。2014年,一些科学家研究了蕭邦留下的心脏,在2017年的《美国医学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上发文称蕭邦患的可能是肺结核引起的心包炎。 作品 蕭邦的作品以鋼琴曲為主,雖然他不少作品技巧頗為艱深,但是他從來不會以炫技為最終目的,蕭邦的作品更注重詩意和細膩的情感。 独奏曲 作为一个波兰作曲家,蕭邦为故乡的波蘭舞曲和玛祖卡奠定新風格,貢獻甚大。其中最早的作品是1817年的G小调波兰舞曲,那时蕭邦年僅7岁。蕭邦一生都在作波兰舞曲,年轻时候的许多波兰舞曲作品最后都没有发表,因为他认为这些作品过于单调。蕭邦先是专注于先驱卡尔·马利亚·冯·韦伯和约翰·尼波默克·胡梅尔的作品,此后在巴黎完成的作品中充满了蕭邦对家乡波兰的渴望和思念,他部分现存的波兰舞曲(如第1、5、6號等),都有一段华彩乐章作为开场。 玛祖卡与波兰舞曲不同,在19世纪初还是相当崭新的音乐形式,但很快就风靡了全欧洲。蕭邦不仅在城市沙龙中听玛祖卡,也在波兰听民俗原始形态的玛祖卡,他的瑪祖卡最具特色的是完美運用了半音阶,从Op. 6(1830年—1832年)起的玛祖卡多使用循环的形式。 可是蕭邦的这些作品并不适合于舞蹈,因为它们大都节奏过快,他的华尔兹作品也是如此。蕭邦的华尔兹多是为沙龙而寫。 另一类蕭邦所发展的音乐形式是夜曲,蕭邦共有21部夜曲作品,他的夜曲作品深受爱尔兰作曲家和钢琴家、夜曲的发明者约翰·菲尔德的影响,而蕭邦的夜曲作品听上去更加和谐,充满变换的韵律,曲调也更加灵活,有美声唱法的风格。 24首钢琴前奏曲创作于蕭邦在马略卡的短暂旅程中,按照循環五度的順序,从C大调开始,到d小调结束,大小调交替。 27首钢琴练习曲,作品Op.10和Op.25各12首,新练习曲3首,后三首乃蕭邦去世后才发表的作品,对弹奏技术的要求很高,同时又非常适合于音乐会上的演出,代表作品有C小调《革命练习曲》(Op. 10 No. 12)。蕭邦将练习曲带入了全新境界,此前的练习曲,比如-{zh-hans:卡尔·车尔尼; zh-hant:卡爾·徹爾尼}-的练习曲,大都只专注于教学目的,而后来的李斯特·费伦茨、亚历山大·史克里亚宾和克劳德·德彪西也拓展了練習曲的風格。一直是历代钢琴家和音乐学生必练曲目和钢琴技巧的里程碑,因此為众多钢琴家演奏和录制。 除此之外,蕭邦还作有4首叙事曲和4首诙谐曲,都是相当精緻的作品。 蕭邦的即兴曲作品中,代表作品是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它是在蕭邦去世后才发表的,因为蕭邦在作曲完毕后才发现,作品的中段与波希米亚作曲家伊格納茲·莫謝萊斯(1794年—1870年)的一首钢琴作品惊人地相似,所以蕭邦不愿意将其发表。 奏鸣曲 蕭邦大量的钢琴作品中只有3部奏鸣曲,当时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对音乐形式的严格要求,使得蕭邦无法自如掌握,或者蕭邦可能是根本不愿意受形式所约束。蕭邦的第一部奏鸣曲是早期作品,献给了他的老师Józef Elsner,他的第三部奏鸣曲(Op.58,1844年)是一部纪念作品。 最受欢迎的是《第二号钢琴奏鸣曲》(Op.35),其中的第三乐章是著名的《葬禮进行曲》(Marche Funèbre)。 协奏曲 除了独奏作品外,蕭邦还有2部钢琴协奏曲:e小调第1号(Op.11)和f小调第2号(Op.21)。 除了协奏曲外,蕭邦还作有几首钢琴与乐队的单乐章作品,如「來!讓我們手挽著手」變奏曲(Op.2)、波蘭歌曲大幻想曲(Op.13)、克拉克維克(Op.14)、華麗的行板與大波蘭舞曲(Op.22)。 乐器 在华沙生活时,蕭邦曾用布克霍尔茨的钢琴进行创作和演奏。 之后蕭邦在巴黎生活时,向普莱耶尔购买了一架钢琴。他对普莱耶尔钢琴的评价是“完美极致”(没有别的钢琴可以超越!)。 李斯特在巴黎结识了蕭邦,并形容蕭邦的普莱耶尔钢琴的声音是 “水晶与水的结合”。 蕭邦位于伦敦的房子里有三架钢琴,他在信中提到:“我有一个大客厅,里面有三架钢琴,分别是普莱耶尔、布洛德伍德和埃拉德。” 2018年,由保罗·麦克诺提制作的蕭邦布克霍尔茨钢琴复制版首次在波兰国家歌剧院(Teatr Wielki)公开亮相,并被华沙蕭邦学会用于其举办的第一届国际蕭邦时期乐器比赛中。 專輯節選 阿列克谢·鲁比莫夫. Chopin, Bach, Mozart, Beethoven. At Chopin’s Home Piano. 普莱耶尔公司 1843 Krzysztof Książek. Fryderyk Chopin, Karol Kurpiński. Piano Concerto No.2 f-moll (solo version), Mazurkas, Ballade; Fugue & Coda B-dur. 弗雷德里克·布克霍尔茨 (保罗·麦克诺提) 薇薇安娜·索弗罗尼茨基,谢尔盖·伊斯托明。Viviana Sofronitsky, Sergei Istomin. Fryderyk Chopin. Complete works for cello and piano. 普莱耶尔公司 1830 (保罗·麦克诺提) 迪娜约菲。Dina Yoffe. Fryderyk Chopin. Piano Concertos No. 1 & 2, version for one piano. 普莱耶尔公司 1848, 埃拉德钢琴 1838 福田理子,托米亚斯·科赫。Riko Fukuda, Tomias Koch. Chopin, Mendelssohn, Moscheles, Hiller, Liszt. Grand duo Œuvres pour duo de pianofortes. 康拉德·葛雷夫 1830, 1845 托马兹·里特。Tomasz Ritter. Fryderyk Chopin. Sonata in B Minor, Ballade in F minor, Polonaises, Mazurkas. Karol Kurpinski. Polonaise in D minor. 埃拉德钢琴 1837, 普莱耶尔公司 1842, 弗雷德里克·布克霍尔茨 (保罗·麦克诺提) 纪念 為了紀念蕭邦,波兰华沙每五年舉行一次蕭邦國際鋼琴比賽。 另外以下事物以其命名: 小行星蕭邦3784(Asteroid 3784 Chopin) 华沙肖邦机场 註釋 參考資料 參照 專書 Ashbrooke, William (n.d). "Chopin", in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Opera online, accessed 4 August 2014. . Atwood, William G. (1999). The Parisian Worlds of Frédéric Chopin.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 Bellman, Jonathan (2000). "Chopin and His Imitators: Notated Emulations of the "True Style" of Performance", in 19th-Century Music, vol. 24, no. 2 (Autumn, 2000), pp. 149–60. Bowers, Faubion (1996). Scriabin: A Biography. Mineola, NY: Dover Publications. . Brown, Maurice (1980). "Nocturne", in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ed. Stanley Sadie (20 vols.).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 Vol. 13, pp. 258–59. Chopin, Frédéric, (1988), tr. and ed. E. L. Voynich. Chopin's Letters.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Conway, David (2012). Jewry in Music: Entry to the Profession from the Enlightenment to Richard Wagn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oke, Charles (1966). "Chopin and Liszt with a Ghostly Twist" in Notes, Second Series, vol. 22, no. 2 (Winter, 1965 – Winter, 1966), pp. 855–61 De Val, Dorothy, and Cyril Ehrlich. "Repertory and Canon", in David Rowland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e Piano, 176–9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Downes, Stephen (2001). "Eros and PanEuropeanism", in Harry White and Michael Murphy (eds.), Musical Constructions of Nationalism: Essays on the History and Ideology of European Musical Culture 1800–1945, Cork: Cork University Press, pp. 51–71. . Ferguson, Howard (1980). "Study", in Stanley Sadie (ed.),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London: Macmillan, vol. 18, pp. 304–05. Golos, George S. (1960). "Some Slavic Predecessors of Chopin" in The Musical Quarterly vol. 46 no. 4, pp. 437–47. Hamilton, Kenneth (2008). After the Golden Age: Romantic Pianism and Modern Performanc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edley, Arthur et al. (2005). "Chopin, Frédéric (François)," Encyclopædia |
淨土宗主要採用這種說法。印光法師認為使用十念計數念佛法可以攝受五停心觀中的念佛數息二觀。從某些淨土宗古德的著述來看,認為念佛勝於五停心觀。 受天台宗與淨土宗影響,漢傳佛教中主要以念佛來取代界分別觀,界分別觀因而少人修習。智顗將五停心觀列為小乘三賢中的初賢。天台宗,也將不淨觀、八背捨、九次第定、師子奮迅、超越三昧,合稱為五禪。 漢傳佛教天台宗將五停心判為「藏教」禪修,又增以「通教」、「別教」、「圓教」之五停心,別為解說 分別解說 在三賢位中,在修四念处之前,应首先修习的五种禅观之一,以降伏世俗心绪和欲望,使心思安定下来。这就是: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数息观和界分別觀,分别对治贪欲、嗔恚、愚痴、散乱之心、我见。《坐禪三昧經》將念佛視為可對治上述各心混合間雜及除滅餘重罪的法門。 不净观 观察原来觉得洁净美好的事物的不净之相,是停止贪欲的方法。适合贪着心多的人修习。欲界最重貪為男女欲貪,以白骨觀,九想觀來對治,以漸斷除對男女色及對色身的貪愛不捨,而能斷身見,乃至斷三縳結,證初果。進修解脫法門,得解脫。 慈悲观 观察一切有情的可怜之相,發起慈悲心,樂對眾生與樂拔苦,因而停止嗔恚的方法。适合嗔恚多的人修习。蓋瞋火燒心難止息故,在修學禅定前,藉观想一切有情的可怜之相,产生慈悲之念,以對治嗔恚;说嗔恚多的人应主修此观。《四教义》卷四:“嗔恚多者,对治修慈。” 因缘观 在禅定状态中观想十二因缘之理,认识三世因果相续,以退治不明佛理者的“愚痴”。谓“愚痴”多者应修此观。《四教义》卷四:“愚痴多者,对治修因缘观。” 数息观 数息观是梵文Ānāpāna-smṛti的意译,亦作“持息念”;音译“安那般那”、“阿那波那’,略写“安般”;直译“念出息入息’,梵汉并举,译作“安般守意”。坐禅时藉专心计数呼吸(出入息)次数無有錯數,從一數到十,使分散浮躁的精神(意根意識)专注於一境,进入禅定意境。东汉时安世高曾译《安般守意经》,专讲修持此禅观法。适合散心多的人修习。 界分別觀 | 此外,《阿含經》中也出現以不淨觀、慈心觀、無常觀、安那般那念並舉,將數息、不淨觀、與四無量心並舉;不淨觀、慈心觀與因緣觀並舉,此亦合稱做三良藥,可對治三毒。《大毘婆沙論》記載了以分別十八界的名、自相、共相而將其略入十二處,作為聞思修三慧的入門修行方法。 說一切有部瑜伽師僧伽羅叉造《修行道地經》,提出對治情欲、瞋怒、愚癡、多想念、憍慢等的五種禪法。前四者為不淨觀、慈心觀、觀因緣、數息,大致對應於《雜阿含經》、《增壹阿含》所提。對治我慢的觀無常,則是以在塜間觀察人死後,皆化為白骨,等而無異來修習。瑜伽師地論則是以界分別觀來對治我慢。說一切有部論師法救在《雜心論》中,提出不淨觀、數息觀與界分別觀,同列作三度門。說一切有部所傳的禪修法,由二甘露門開始,結合界分別觀,最終至涅槃,以此三種禪觀為禪修基礎。 北傳佛教記載 姚秦時代,由鳩摩羅什傳入中國的五門禪法,以念佛來取代界分別觀。稍後天台宗智顗在解說五停心觀時,將此說法也列入。智顗認為,界方便觀可以破除境界逼障,與念佛功能相同,且念佛為大乘菩薩法門。界分別觀則被判為小乘佛教禪觀,所以可以用念佛來取代界分別觀。 淨土宗主要採用這種說法。印光法師認為使用十念計數念佛法可以攝受五停心觀中的念佛數息二觀。從某些淨土宗古德的著述來看,認為念佛勝於五停心觀。 受天台宗與淨土宗影響,漢傳佛教中主要以念佛來取代界分別觀,界分別觀因而少人修習。智顗將五停心觀列為小乘三賢中的初賢。天台宗,也將不淨觀、八背捨、九次第定、師子奮迅、超越三昧,合稱為五禪。 漢傳佛教天台宗將五停心判為「藏教」禪修,又增以「通教」、「別教」、「圓教」之五停心,別為解說 分別解說 在三賢位中,在修四念处之前,应首先修习的五种禅观之一,以降伏世俗心绪和欲望,使心思安定下来。这就是: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数息观和界分別觀,分别对治贪欲、嗔恚、愚痴、散乱之心、我见。《坐禪三昧經》將念佛視為可對治上述各心混合間雜及除滅餘重罪的法門。 不净观 |
龍樹《大智度論》中,將一切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三者,並列合稱三法印: 《成實論》中有相同記載,大乘佛教佛經中亦有記載。 其他法印說 諸佛教印 七佛通戒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聖法印 《雜阿含經》中,將隨順三解脫門,觀察無常,離慢知見,得清淨見,稱之為「聖法印」。 《瑜伽師地論》解釋了「聖法印」,由遍知無常等八相,出離過患,善遍知『一切法中無有我性』。 四法印 《增壹阿含經》中將一切行無常、苦、無我,涅槃,並列為四法本末。《瑜伽師地論》中,稱之為四種法嗢拖南():一切諸行皆是無常、苦,一切法無有我,涅槃寂静,此四者為佛菩薩欲令有情清淨,依三解脫門,而說的記事教導。 《大智度論》中記載另一種法印,將無常、無我、無相與涅槃寂滅,四者合稱四法印。 五法印 | 《雜阿含經》中,將隨順三解脫門,觀察無常,離慢知見,得清淨見,稱之為「聖法印」。 《瑜伽師地論》解釋了「聖法印」,由遍知無常等八相,出離過患,善遍知『一切法中無有我性』。 四法印 《增壹阿含經》中將一切行無常、苦、無我,涅槃,並列為四法本末。《瑜伽師地論》中,稱之為四種法嗢拖南():一切諸行皆是無常、苦,一切法無有我,涅槃寂静,此四者為佛菩薩欲令有情清淨,依三解脫門,而說的記事教導。 《大智度論》中記載另一種法印,將無常、無我、無相與涅槃寂滅,四者合稱四法印。 五法印 根據《維摩詰經》,有五法印的說法,即無常(諸行無常),苦(諸漏是苦),空(諸法本空),無我(諸法無我),寂滅(涅槃寂靜)五者。 實相印 《妙法蓮華經》中有實相印。天台宗智者大師在《法華玄義》中,以諸法實相為一實相印,為大乘佛教的判準。 解說 漢傳佛教以三法印印證佛經的真偽,最典型論述如智顗《妙法蓮華經玄義》: |
南傳上座部 南傳上座部佛教的經律源出於斯里蘭卡分別說部傳統,在覺音尊者《清淨道論》中有一種叫做「有輪」的時分緣起,採用了三世二重因果解說,但並不等同於《俱舍論》等詮釋的分位緣起。 下面簡述引自達摩難陀長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麼》,是對《巴利經藏》有關經文的直接解讀: 緣於「無明」(貪、嗔、癡等煩惱)而產生「行」(造作諸業)。 緣於「行」(造作諸業)而產生「識」(業識)。 緣於「識」(業識)而產生「名色」(物質與識神)。 緣於「名色」(物質與識神)而產生「六入處」(眼、耳、鼻、舌、身、意)。 緣於「六入處」(眼、耳、鼻、舌、身、意)而產生「觸」(六識藉六根接觸六塵)。 緣於「觸」(外境接觸)而產生「受」(苦、樂,無苦無樂的覺受)。 緣於「受」(苦、樂的感受)而產生「愛」(對境生愛欲)。 緣於「愛」(對境生愛欲)而產生「取」(追求造作)。 緣於「取」(追求造作)而產生「有」(在追求中造業行成來世的命運)。 緣於「有」(業因完成)而產生「生」(在受於身)。 緣於「生」(在受於身)而產生「老死」(未來身之老死)。 大乘佛教闡述 大乘佛教龍樹《大智度論》解釋為:說十二因緣有三種,凡夫所見,二乘及未得無生忍法菩薩所觀,從得無生忍法乃至坐道場菩薩所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深觀第三種十二因緣,觀諸法實相,畢竟空,無所有無所得,亦不著是事故,於眾生中而生大悲。 中觀學派 龍樹《大智度論》記載: 龍樹《中論》有類似記載,梵志青目釋其為「聲聞法入第一義道」,清辯論師釋其為「世諦緣起」。 瑜伽行唯識學派 《瑜伽師地論》記載: 此說在詮釋《雜阿含經·二九八經》同時,介入了五種子(識、名色、六處、觸、受種子),唯識學派中曾流行以五種子為五緣起支的二世一重因果學說。 現代學術及教派闡述 | 大乘佛教龍樹《大智度論》解釋為:說十二因緣有三種,凡夫所見,二乘及未得無生忍法菩薩所觀,從得無生忍法乃至坐道場菩薩所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深觀第三種十二因緣,觀諸法實相,畢竟空,無所有無所得,亦不著是事故,於眾生中而生大悲。 中觀學派 龍樹《大智度論》記載: 龍樹《中論》有類似記載,梵志青目釋其為「聲聞法入第一義道」,清辯論師釋其為「世諦緣起」。 瑜伽行唯識學派 《瑜伽師地論》記載: 此說在詮釋《雜阿含經·二九八經》同時,介入了五種子(識、名色、六處、觸、受種子),唯識學派中曾流行以五種子為五緣起支的二世一重因果學說。 現代學術及教派闡述 現代學術界和新興教派直接分析《阿含經》和《巴利經藏》等,也會有自己的見解。因各式說法眾多,其關注度與傳統說法不可比擬,下文不再詳細羅列。 水野弘元 水野弘元在《原始佛教的特質》中稱:「由於原始經典本身,對十二緣起沒有一定的明確解說,且部派佛教以低俗的形式誤傳,所以今日不論是西洋學者之間,或東方佛教學者之間,對十二緣起沒有一定的解釋,而産生種種說法,甚至曾在學界中展開熱烈的論戰。」 原始佛教(中道僧團) 隨佛尊者,2008年在其編著的《相應菩提道次第》及2014年公開發表的、《十二因緣之原說與奧義》中,根據漢譯《雜阿含經》、南傳《相應部》當中七事修多羅的古老共說,提出原始佛教教義,指出十二因緣是「以六處為分位」,不是部派所傳說的「以識為分位」,不同於《舍利弗阿毘曇論》、 《發智論》、《大毘婆沙論》 、《俱舍論》、《清淨道論》、與《大智度論》、 |
返回艙是載人飞船的核心艙段,也是整個飛船的控制中心,返回座艙不僅和其他艙段一樣要承受起飛、上升和軌道運行階段的各種應力和環境條件,而且還要经受再入大氣層和返回地面階段的減速過載和氣動加熱。 軌道艙是太空人在軌道上的工作場所,裏面裝有各種實驗儀器和設備; 服務艙通常安裝推進系統、電源和氣源等設備,對飛船起服務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参见 神舟飞船 阿波罗计划 联盟号宇宙飞船 龍飛船2號 | 載人飞船組成 載人飞船大多由乘員返回艙、軌道艙、服務艙等部分組成,登月飛船還具有登月艙。 返回艙是載人飞船的核心艙段,也是整個飛船的控制中心,返回座艙不僅和其他艙段一樣要承受起飛、上升和軌道運行階段的各種應力和環境條件,而且還要经受再入大氣層和返回地面階段的減速過載和氣動加熱。 軌道艙是太空人在軌道上的工作場所,裏面裝有各種實驗儀器和設備; 服務艙通常安裝推進系統、電源和氣源等設備,對飛船起服務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参见 神舟飞船 |
Minister)的稱號。1982年4月被選為澳大利亚自由黨的联邦副領袖;先後在1985年至1989年和1995年至2007年间,擔任自由党的联邦领袖。 1983年自由黨聯盟下台後,他曾於1985年至1989年擔任在野自由黨黨魁,之後於1987年的大選敗給霍克,1989年辭職,其後他渡過了政治生涯上的低潮。但他的政治對手都低估了他的強韌,使他在1995年再次成為自由黨黨魁,並於1996年3月在联邦議員大选中擊敗保羅·基廷,結束工黨長達十三年執政,他也出任国家总理;期間除了因國會議事或公務處理之需而居於在坎培拉的總理官邸,否則他住於雪梨的時間居多。1998年大選他差點下台,聯盟而微弱差距勝出,但總得票少於工黨。2001年9月11日,九一一事件发生的当时,霍华德正在美国华盛顿访问,亲身经历了事件的全程。随后,在2001年大選中,受惠於九一一事件及反恐戰爭,他質疑工黨未能強硬反恐,再次勝出。由於澳大利亞採取君主立憲制(澳大利亞是英聯邦成員,仍以澳洲君主為國家元首由英國君主兼任,由澳洲君主委任的總督行使國家元首的權力),只要多數黨或多數聯盟同意,身兼國會議員職務的總理,在任期方面沒有設限;所以經常在報章被譏笑為“沒有選擇中的選擇”。在2004年的選舉中,霍華德第三度成功連任,从而超越了鲍勃·霍克,成為澳大利亚任期第二長的總理。 自2007年开始,霍華德的民意支持率持續下跌,并最终在2007年年底举行的大選中,因為削弱了工人權益,為反对党領袖陸克文所擊敗;結束了他長達十一年九個月聯邦總理任期,同時失去已经擔任了33年的联邦众议院议席,繼而完全退出了政壇。他亦成為自1929年布魯斯後,第二位輸掉大選同時輸掉自己議席的總理。 评价 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莫哈末曾严厉批评霍华德,认为他的观点是种族主义者。 荣誉 外国勋章奖章 旭日大绶章(日本,2013年11月3日公布) | 1974年,霍華德當選當時仍為悉尼郊區的貝內隆選區(本尼朗)的眾議員。當1975年12月马尔科姆·弗雷泽成立新內閣,他起用霍華德擔任联邦政府的商业和消费部长;其後於1977年12月再升任財政部长,時年38歲,被時人冠以“男孩财政部长”(Boy Financial Minister)的稱號。1982年4月被選為澳大利亚自由黨的联邦副領袖;先後在1985年至1989年和1995年至2007年间,擔任自由党的联邦领袖。 1983年自由黨聯盟下台後,他曾於1985年至1989年擔任在野自由黨黨魁,之後於1987年的大選敗給霍克,1989年辭職,其後他渡過了政治生涯上的低潮。但他的政治對手都低估了他的強韌,使他在1995年再次成為自由黨黨魁,並於1996年3月在联邦議員大选中擊敗保羅·基廷,結束工黨長達十三年執政,他也出任国家总理;期間除了因國會議事或公務處理之需而居於在坎培拉的總理官邸,否則他住於雪梨的時間居多。1998年大選他差點下台,聯盟而微弱差距勝出,但總得票少於工黨。2001年9月11日,九一一事件发生的当时,霍华德正在美国华盛顿访问,亲身经历了事件的全程。随后,在2001年大選中,受惠於九一一事件及反恐戰爭,他質疑工黨未能強硬反恐,再次勝出。由於澳大利亞採取君主立憲制(澳大利亞是英聯邦成員,仍以澳洲君主為國家元首由英國君主兼任,由澳洲君主委任的總督行使國家元首的權力),只要多數黨或多數聯盟同意,身兼國會議員職務的總理,在任期方面沒有設限;所以經常在報章被譏笑為“沒有選擇中的選擇”。在2004年的選舉中,霍華德第三度成功連任,从而超越了鲍勃·霍克,成為澳大利亚任期第二長的總理。 自2007年开始,霍華德的民意支持率持續下跌,并最终在2007年年底举行的大選中,因為削弱了工人權益,為反对党領袖陸克文所擊敗;結束了他長達十一年九個月聯邦總理任期,同時失去已经擔任了33年的联邦众议院议席,繼而完全退出了政壇。他亦成為自1929年布魯斯後,第二位輸掉大選同時輸掉自己議席的總理。 评价 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莫哈末曾严厉批评霍华德,认为他的观点是种族主义者。 荣誉 外国勋章奖章 旭日大绶章(日本,2013年11月3日公布) 參見 失竊的一代 参考文献 澳大利亚总理 |
16,在1607年發行,的Sinfonie musicali, op. 18,在1610年發行,海因里希·许茨的, op. 6及Symphoniarum sacrarum secunda pars, op. 10,分別在1629年及1647年發行。其中只有維當那的作品是純器樂的世俗音樂,其他的都是聖樂的聲樂作品,其中有些也有器樂伴奏。 16至17世纪,交響曲用来称呼歌剧和清唱剧中的序曲和间奏曲,这时声乐已经排除在了交響曲的概念以外,“交響曲”从此成为纯粹的器乐曲。 發展 18世紀 18世纪初,序曲和间奏曲开始脱离歌剧,並开始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这对交響曲的发展起重要的作用,意大利那不勒斯的作曲家亞歷山大·史卡拉第在自己的作品中为序曲奠定“快板-慢板-快板”(舞曲风格)的三段体式,给后来的交響曲的乐章格式建立了最基本的格式。乔万尼·巴蒂斯塔·萨马丁尼將快板當中具對比性的兩個動機括寫,則是後來奏鳴曲式第一、第二主題的濫觴。 18世纪下半叶,德国的曼海姆乐派在序曲的创作中开创主调音乐的手法,提高乐器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的戏剧性,并在三段式序曲的基础上增加了快板的终曲,就形成了4乐章器乐套曲的雏形。另外,維也納方面的米歇尔·海顿等人對交響曲輕盈、典雅的風格也有所貢獻。 约瑟夫·海顿(米歇尔·海顿之兄)寫於1759年的第1號交響曲,被視為近代交響曲的開端。之後海顿、莫札特和贝多芬等人把维也纳古典乐派发展到了巅峰的状态,也使得交響曲进入黄金时期。 19世紀 贝多芬把交響曲的内涵和思想性发展到更高境界,现代意义上的交響曲概念從這个时期形成。 从贝多芬去世到1848年革命期间,4乐章的传统交响曲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方面都没有太大的革新。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在他的第8和第9交响曲中展现了他的才能和对未来音乐的预示。如果不是因为作曲家的早逝,欧洲19世纪的音乐史很可能就此改写。 与贝多芬同时代的德国作曲家路易斯·施波爾一生创作9首交响曲。在第九交响曲中更是融合了传统交响曲和标题音乐的很多特征与因素,这一点可谓后来法国的埃克托·白遼士提出标题音乐的先声。 同时期却稍晚的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一生共创作5首交响曲,其中最为著名的和。然而对后代作曲家影响更大的却是第2和第5号。的副标题為「赞美诗」,在这里作曲家没有采用传统的4乐章曲式,而是以一种巴赫时期的清唱剧模式来构建整个作品,他自己称之为“为独唱,合唱与乐队而作的圣经经文交响康塔塔”。又称为「宗教改革交响曲」,作曲家虽然仍旧采用了传统的4乐章曲式,可许多重要主题确是直接引用马丁·路德的众赞歌“上帝是我们坚强的堡垒”以及“德累斯顿阿门”。 在门德尔松去世的时候,德奥音乐已经严重分裂为两大阵营,以李斯特·费伦茨、理察·華格納、安東·布魯克納为首的「新德意志乐派」,和以约翰内斯·勃拉姆斯、音乐理论家爱德华·汉斯力克为首的「保守派」。两者之间的争论和分歧主要是如何界定音乐的性质和内容。在新德意志乐派看来,音乐不仅仅是作为纯粹和抽象的声音艺术和音乐的绝对美,而更应该与文学、诗、哲学及各种意识形态联系。对他们来说,音乐不再是呈现客观美的过程,而是主观意志的直接表现,音乐则是这种表现的方式。而保守派则坚信音乐是一种纯粹的结构与形式之美,在交响曲这个体裁里滥用文字暗示和诗歌隐喻会导致这种已经趋于完美的经典形式走向崩溃。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一生共创作四首完整的交响曲,全按照经典的四乐章构架、奏鸣曲式、回旋曲式等传统体裁创作,在贝多芬等诸位古典大师的盛名之下仍具独创性,无论在和声还是曲式方面,布拉姆斯都大大地扩展了这一体裁。第4號交響曲作于1885年,在末乐章里,他更是将已经被大多数作曲家抛弃的古老变奏曲式帕萨卡利亚舞曲(passacaglia)运用得炉火纯青,整个乐章在33段变奏之后结束于一片彻底的悲剧与毁灭中。作为一个内心相当感性与伤感的布拉姆斯,却一生效忠于古典大师的音乐与精神,在这里,他情感与理智的冲突终于在这样一个完美的形式中得到最好呈现,而伴随着它的结束,整个古典交响曲的大厦也随之轰然倒塌了。 同时期的布鲁克纳虽然一生倾心于瓦格纳的艺术,而且也一直被保守派攻击,但他却留下了9首在形式上非常古典的交响曲,其中除了未完成的第9,其他都具备4个乐章,而所有的首乐章又都按照大型奏鸣曲式来写作。布鲁克纳一生任职于教堂,且為有声誉的管风琴家,他当时的同行却常常讥讽其交響曲过于庞大笨拙,并且在配器上过于单一,往往把乐队当作管风琴的另一种表现载体。确实,在他早中期的一些作品中,这样的缺点的确存在,但他晚年的最后3部交响曲却完全摆脱了这些毛病。在最后一首交响曲里,和声的运用已经非常大胆,调性的功能在某些段落已经相当模糊,这一点由他的学生古斯塔夫·马勒发展到了极限,到最后才由勋伯格终结了调性写作的时代。 20世紀及21世紀 古斯塔夫·馬勒在20世紀初寫了長篇幅,大規模的交響曲。他的第8號交響曲因為需要許多樂師及二個合唱曲參與表演,稱為「千人交響曲」。他的第3號交響曲多半的演奏時間約100分鐘,是固定演出的交響曲中時間最長的幾首樂曲之一。20世紀中也有許多作曲家的樂曲稱為「交響曲」,但其形式及內容有進一步的變化。像是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及卡尔·尼尔森繼續創作傳統的四樂章交響曲。也有其他作曲家有不同的作品,像是让·西贝柳斯的也是他最後一部交響曲,只有一個樂章,而阿兰·霍夫哈奈斯在1949年至1950年所寫的第9號交響曲,則有24個樂章。而哈維格·布萊恩的歌德交響曲於1974年曾被健力士世界紀錄大全列為演奏時間最長和所需人數最多的交響曲。縱使現時已有其他作曲家所寫的交響曲,長度和演奏時間都比本曲為長,不過若只論曾作公開演奏及被灌錄成唱片的話,仍以本曲為紀錄保持者。 在19世紀末,開始出現將傳統四樂章的交響曲整合到較具包含性單一形式的構想,曾被稱為"two-dimensional symphonic form" ,在阿诺德·勋伯格的(1909年)是關鍵的轉捩點,之後在1920年代有他的單一樂章德國交響曲,包括寇特·威爾的第1號交響曲(1921年)、的Chamber Symphony(1923年),及, Op. 25 (1923), and 的1926交響曲。 不過有些作曲家還是有一些命名上的傾向。將樂曲命名為交響曲表示某程度的複雜以及目地性。而小交響曲(sinfonietta)則用來表示一些相較於交響曲,較短,較現代,或是「較輕快」的樂曲,例如謝爾蓋·謝爾蓋耶維奇·普羅科菲耶夫為管弦樂團寫的。 樂曲結構 歷來有所謂「交響曲就是管弦樂的奏鳴曲」之說,從18世紀交響曲蓬勃發展開始,基於奏鳴曲的架構而開展的交響曲寫作技巧,成為這個曲種的核心概念。一部经典交響曲的结构基本如下: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快板,有时有一个慢速度引子——通常是奏鸣曲式,并且是整部作品智慧的核心。 | 不過有些作曲家還是有一些命名上的傾向。將樂曲命名為交響曲表示某程度的複雜以及目地性。而小交響曲(sinfonietta)則用來表示一些相較於交響曲,較短,較現代,或是「較輕快」的樂曲,例如謝爾蓋·謝爾蓋耶維奇·普羅科菲耶夫為管弦樂團寫的。 樂曲結構 歷來有所謂「交響曲就是管弦樂的奏鳴曲」之說,從18世紀交響曲蓬勃發展開始,基於奏鳴曲的架構而開展的交響曲寫作技巧,成為這個曲種的核心概念。一部经典交響曲的结构基本如下: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快板,有时有一个慢速度引子——通常是奏鸣曲式,并且是整部作品智慧的核心。 第二乐章:又称慢乐章,复三部曲式或变奏曲,慢板 第三乐章:又称小步舞曲乐章,一般是三段体,中、快板 第四乐章:又称终乐章,奏鸣曲或回旋曲式,快板。在早期的交响曲作品中,第四乐章通常是短小而且分量轻的一个乐章,但是作曲家后来开始感到需要有某种能够与第一乐章取得平衡并为其补充实质内容的音乐。 樂隊 交響曲是由管弦樂團演奏,每个国家乃至每个城市都以拥有一支水準精湛的管弦樂團而感到自豪,如柏林愛樂樂團、阿姆斯特丹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維也納愛樂樂團、萊比錫布商大廈管弦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倫敦交響樂團、柏林國家歌劇院管弦樂團、德勒斯登國家管弦樂團等。 著名作曲家及作品 海頓/G大調第九十四號交響曲(驚愕交響曲) 海頓/D大調第一零一號交響曲(時鐘交響曲) 莫札特/降E大調第三十九交響曲 莫札特/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 莫札特/C大調第四十一交響曲(朱彼特交響曲) 貝多芬/降E大調第三號交響曲(英雄交響曲) 貝多芬/c小調第五號交響曲(命運交響曲) 貝多芬/F大調第六號交響曲(田園交響曲) 貝多芬/A大調第七號交響曲 貝多芬/d小調第九交響曲(合唱交響曲) 舒伯特/b小調第八號交響曲(未完成交響曲) 舒伯特/C大調第九號交響曲(偉大交響曲) 白遼士/幻想交響曲 布拉姆斯/c小調第一號交響曲 布拉姆斯/F大調第三號交響曲 布魯克納/降E大調第四號交響曲(浪漫交響曲) 布魯克納/E大調第七號交響曲 德弗札克/e小調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交響曲) 柴可夫斯基/b小調第六號交響曲(悲愴交響曲) 馬勒/c小調第二號交響曲(復活交響曲) 馬勒/升c小調第五號交響曲 |
軼事 在蘇聯時期,蘇聯中央電視台曾四次在重大突發事件播放《天鵝湖》墊片,直到政府為新聞定稿,才終止播放《天鵝湖》。 在1982年勃列日涅夫、1984年安德羅波夫、1985年契爾年科等蘇聯最高領導人去世時,電視台皆在訃聞發表前播放《天鵝湖》墊片。 在這種背景下使用《天鵝湖》的最後一個也是最常被引用的例子是1991年8月的蘇聯未遂政變,導致蘇聯解體。 當俄羅斯獨立新聞頻道 Dozhd(也稱為“TV Rain”)因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的審查法而被迫關閉時,該台選擇以《天鵝湖》結束其最後一期新聞廣播,以提及其在1991年的使用。 参考文献 參照 其它 托马斯·科尔哈瑟:《柴科夫斯基部分作品介绍》里天鹅湖一节, Mainz u. a., Schott 1996年, 13-31页。 参看 黑天鹅:2010年美国电影 胡桃夹子 睡美人 春之祭 吉赛尔 外部連接 Tchaikovsky: Swan Lake - The Kirov Ballet The complete ballet on YouTube П. Е. | 芭蕾舞评论家克莱门·克利斯普认为,《天鹅湖》从那时开始,就不断地被重新研究,重新思考,重新编排,重新锤炼。演出时间首先是被拖长了,后来经过调整,再后来又普遍被缩短了, 其他演绎 著名的版本有乔治·巴兰奇(纽约),鲍尔迈斯特(莫斯科),奥日里可夫斯基(巴塞尔)和约翰·克兰科(斯图加特1972/73)。 最出名的新版本是约翰·乃奥迈尔的于2002年在汉堡首演的《天鹅湖插图》。 全曲录音版本 普列文指挥伦敦交响乐团(EMI) 小澤征爾指揮波士頓交響樂團(DG) 理查德·波寧吉指揮國家愛樂樂團(Decca) 沃尔夫冈·萨瓦利希指揮費城樂團(EMI) 夏尔·迪图瓦指揮蒙特利尔交响乐团(Decca) 叶夫尼·斯威特兰诺夫指挥苏联国家交响乐团(BMG) 弗拉基米尔·费多谢耶夫指挥苏联广播交响乐团(OLYMPIA) 軼事 在蘇聯時期,蘇聯中央電視台曾四次在重大突發事件播放《天鵝湖》墊片,直到政府為新聞定稿,才終止播放《天鵝湖》。 在1982年勃列日涅夫、1984年安德羅波夫、1985年契爾年科等蘇聯最高領導人去世時,電視台皆在訃聞發表前播放《天鵝湖》墊片。 在這種背景下使用《天鵝湖》的最後一個也是最常被引用的例子是1991年8月的蘇聯未遂政變,導致蘇聯解體。 當俄羅斯獨立新聞頻道 Dozhd(也稱為“TV Rain”)因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的審查法而被迫關閉時,該台選擇以《天鵝湖》結束其最後一期新聞廣播,以提及其在1991年的使用。 参考文献 參照 其它 托马斯·科尔哈瑟:《柴科夫斯基部分作品介绍》里天鹅湖一节, Mainz u. a., Schott 1996年, 13-31页。 参看 黑天鹅:2010年美国电影 胡桃夹子 睡美人 春之祭 吉赛尔 外部連接 Tchaikovsky: |
Discrimination Against Indigenous Populations, J. Martinez Cobo, United Nations Special Rapporteur (1987) Report of the African Commission's Working Group of Experts on Indigenous Populations/Communities, November 2003 , La nouvelle question indigène. Peuples autochthones et ordre mondial (en co-direction avec Frédéric Déroche, Gérard Fritz et Raphaël Porteilla), Paris, L'Harmattan, 2006. , L'humanité face à la mondialisation. Droit des peuples et environnement (en co-direction avec Charalambos Apostolidis et Gérard Fritz), Paris, L'Harmattan, 1997. Indigenous Peoples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An Encyclopedia, by Bruce E. Johansen. Westport, Connecticut, Greenwood Press, 2003. 506p., ISBN 978-0-313-32398-0 外部連結 協會 UNEP Indigenous People's Website IFAD and indigenous peoples (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 赫哲族 藏族 (青藏高原一帶原住民) 琉球民族(琉球群島原住民) 阿伊努族(日本北海道、千島群島和薩哈林島原住民) 大和民族(日本列島的原住民) 北亞 尼夫赫人 堪察加人 楚科奇人 東南亞 科羅威人(印尼巴布亞省東南部原住民) 尼格利陀人(被認為是東南亞最早的原住民) 米南佳保人(印尼西蘇門答臘省原住民) 阿提族(菲律賓班乃島的矮黑人族群) 阿埃塔人 伊萬特人(菲律賓巴丹群島的主要民族) 馬尼人(泰國唯一的矮黑人族群) 南亞 安達曼人(印度安達曼群島的原住民) 大安達曼人 加洛瓦人 翁奇人 桑提內爾人 阿洪姆人 朱提雅人 那加人 努里斯坦人 夏爾巴人 吠陀人 辛那人 巴爾蒂人 西亞 貝都因人 亞述人 庫德族 亞茲迪人 美洲 美洲原住民 美國原住民 因纽特人 加拿大第一民族 瑪雅人 瓦斯特克族 索西族 克丘亞人 印加人 卡雅波人 艾馬拉人 查魯亞人 (烏拉圭的原住民) 歐洲 塞爾特人(歐洲原住民),屬印歐民族 薩米人,分佈於拉普蘭地區,包括今天瑞典兩萬人、挪威北部四萬人、芬蘭六千五百人和俄羅斯科拉半島的部分地區。 皮克特人(蘇格蘭原住民) 巴斯克人,巴斯克地區的原住民,不屬印歐民族。 伊利里亚人,巴爾幹半島伊利里亚地區原住民之一。 薩拉卡察尼人,希臘的原住民 切爾克斯人 科米人 薩莫耶德人 涅涅茨人 古普魯士人 索布人 非洲 俾格米人 特瓦族(大湖地區最古老的民族) 巴卡人 尼格羅人 班圖人 桑人 關切人(特內里費島的原住民) 馬迪班(索馬利亞人的氏族) 大洋洲 澳洲原住民 托雷斯海峽島民 新西蘭毛利人 查莫罗人 玻里尼西亞人 美拉尼西亞人 密克羅尼西亞人 巴布亞人 相關條目 種族滅絕 文化滅絕 原住民特色與社會組織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联合国土著人民权利宣言》 United Nations Working Group on |
如克爾克島、姆列特島、布拉奇島、帕島、拉布島、洛希尼島、科爾丘拉島、維斯島、茨雷斯島、赫瓦爾島等。 沿岸城市 :威尼斯、第里雅斯特、安科納、佩斯卡拉、巴里、里米尼、布林迪西等 :科佩爾、皮蘭、伊佐拉等 :里耶卡、斯普利特、杜布羅夫尼克、普拉、扎達爾等 :巴爾、科托、布德瓦、烏爾齊尼等 :都拉斯、夫羅勒等 圖集 | :科佩爾、皮蘭、伊佐拉等 :里耶卡、斯普利特、杜布羅夫尼克、普拉、扎達爾等 :巴爾、科托、布德瓦、烏爾齊尼等 :都拉斯、夫羅勒等 圖集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亚得里亚海东岸天气预报 参见 |
第二宇宙速度 第二宇宙速度,亦即地球的逃逸速度,是指在地球上發射的物體擺脫地球引力束縛,飛離地球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若航天器已到達近地軌道的高度,航天器的脫離速度約為10.9千米/秒。 第三宇宙速度 第三宇宙速度,亦即太陽的逃逸速度,是指在地球上發射的物體擺脫太陽引力束縛,飛出太陽系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本來,在地球軌道上,要脫離太陽引力所需的初始速度為42.1千米/秒,但地球繞太陽公轉時令地面所有物體已具有29.8千米/秒的初始速度,故此若沿地球公轉方向發射,只需在脫離地球引力以外額外再加上12.3千米/秒的速度。 第四宇宙速度 第四宇宙速度是指在地球上發射的物體擺脫銀河系引力束縛,飛出銀河系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但由於人們尚未知道銀河系的準確大小與質量,因此只能粗略估算,其數值在525千米/秒以上。而實際上,仍然沒有航天器能夠達到這個速度。 航天动力学 航天动力学是研究航天器和运载器在飞行中所受的力及其在力作用下的运动的学科,其中主要是对引力和推进作用的研究。航天动力学的研究可以使航天器不需要额外的推进剂而准时到达目的地。 非火箭轨道推进方法包括太阳帆、磁化帆,和使用重力弹弓效应。 航天返回阶段 再入 由于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返回大气层时航天器的速度极高,因此非破坏性返回的过程一般需要有特殊的措施来保护航天器避免受到气动力加热和震动、冲击等损害。再入原理由Harry Julian Allen提出.而從原理中顯示,鈍形隔熱板效率最佳,因為返回式航天器的摩擦熱與阻力係數成反比,即阻力愈大,熱負荷愈低。 着陆 航天器下降到约15km的高空,速度已减少到亚音速。为了保证安全着陆,需要采取进一步的减速措施。弹道式再入航天器常采取降落伞作为着陆减速手段。 回收 着陆成功后的航天器,其乘员和货物可以回收。在某些情况下,航天器降落时就可以回收:当航天器还在降落伞下降落,它可以通过特殊设计的飞机回收。这种半空回收技术用于间谍卫星的回收。 航天活动分类 载人航天 载人航天是由宇航员执行的太空探索,可以由单人或多人执行。载人航天需使用载人航天器进行。 历史上首次载人航天任务是发射于1961年4月12日的东方1号,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在环绕地球轨道一周后安全返回地球。1963年6月16日,苏联宇航员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执行东方6号任务时成为了第一名进入太空的女性。1966年,美国的双子星11号创造了最高地球轨道记录,飞行高度达1374千米。发射和修理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两次航天飞机任务也曾达到600千米左右的飞行高度。2003年,中國的神舟五號宇航员杨利伟,成功围绕地球十四圈,中國為第三個成功進行载人航天的國家。 到今天为止,载人航天飞行目标在地球轨道之外的任务只限于月球,尽管月球本身也是地球的卫星。第一次去月球的载人任务阿波罗8号中,三位宇航员曾进入月球轨道。阿波罗10号第二次环绕了月球,在月球轨道进行了登月航天器的测试。 人造卫星 人造衛星是由人類建造的航天器的一种,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种。人造卫星以太空飛行載具如运载火箭、太空梭等發射到太空中,像天然衛星一樣環繞地球或其它行星运行。 太空探索 太空探索是指以物理手段探索地球以外物体以及探索太空时涉及到的任何技术, 科学政策。人类历史上最著名并最有影响力的一次太空探索是在冷战美苏太空竞赛期间第一个人类成功踏上月球。 太空旅游 太空旅游指非以執行任務(例如進行實驗或工作)為目的,而搭乘太空船參與太空飛行。在蘇聯解體後,由於太空船的操作成本極大,同時要付給哈薩克拜科努爾太空中心地租與使用場地費,俄國為籌措經費,開放了民間金錢贊助,報酬即為可讓贊助者搭乘太空船進入太空,因此大多數太空遊客為支付大筆費用的億萬富翁。由於NASA的太空任務僅供國際專門科研之用,故現今太空旅遊仍以俄國為主。 航天器与发射系统 航天器是指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中,基本按照天体力学的规律运动的各种飞行器。航天器与自然天体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可以受控改变其运行轨道或进行回收。常见的航天器包括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航天飞机和各种空间站等。航天器要完成其任务必须具备发射场、运载器、航天测控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用户站台以及回收设施等的配合。 航天器推进 太空飛行器推進是任何加速太空飛行器和人造卫星的方法,目前已知具有許多方式,每一種方式都有弱點與優點。目前許多推進方式是採用火箭。 发射系统 发射系统用于将有效载荷从地球表面运送到外层空间。 | 到今天为止,载人航天飞行目标在地球轨道之外的任务只限于月球,尽管月球本身也是地球的卫星。第一次去月球的载人任务阿波罗8号中,三位宇航员曾进入月球轨道。阿波罗10号第二次环绕了月球,在月球轨道进行了登月航天器的测试。 人造卫星 人造衛星是由人類建造的航天器的一种,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种。人造卫星以太空飛行載具如运载火箭、太空梭等發射到太空中,像天然衛星一樣環繞地球或其它行星运行。 太空探索 太空探索是指以物理手段探索地球以外物体以及探索太空时涉及到的任何技术, 科学政策。人类历史上最著名并最有影响力的一次太空探索是在冷战美苏太空竞赛期间第一个人类成功踏上月球。 太空旅游 太空旅游指非以執行任務(例如進行實驗或工作)為目的,而搭乘太空船參與太空飛行。在蘇聯解體後,由於太空船的操作成本極大,同時要付給哈薩克拜科努爾太空中心地租與使用場地費,俄國為籌措經費,開放了民間金錢贊助,報酬即為可讓贊助者搭乘太空船進入太空,因此大多數太空遊客為支付大筆費用的億萬富翁。由於NASA的太空任務僅供國際專門科研之用,故現今太空旅遊仍以俄國為主。 航天器与发射系统 航天器是指在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中,基本按照天体力学的规律运动的各种飞行器。航天器与自然天体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可以受控改变其运行轨道或进行回收。常见的航天器包括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航天飞机和各种空间站等。航天器要完成其任务必须具备发射场、运载器、航天测控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用户站台以及回收设施等的配合。 航天器推进 太空飛行器推進是任何加速太空飛行器和人造卫星的方法,目前已知具有許多方式,每一種方式都有弱點與優點。目前許多推進方式是採用火箭。 发射系统 发射系统用于将有效载荷从地球表面运送到外层空间。 一次性使用 一次性使用运载系统使用一次性的运载火箭把载荷发射入太空。顾名思义,一次性的运载火箭火箭只使用一次,火箭的各部件发射后不会被回收并用于其他的发射。由于现今的运载火箭都是一次性的,所以一次性的运载火箭也可以简称为运载火箭。运载火箭一般由多節火箭串联而成,在火箭飞行逐级使用并逐级抛弃。 可重复使用 指能夠部分或全部回收火箭部件,並重複使用的發射系統。到目前為止,各國已飛行了幾種可完全重用的次軌道飛行系統和可部分重用的軌道飛行系統。 挑戰 航天器災難 為了讓航天器進入軌道,所有的运载火箭都包含了大量的燃料,因此存在能量突然大量釋放的風險,而且可能會造成災難性的影響。像德尔塔-2运载火箭在1997年1月17日在起飛後13秒爆炸,當時16公里外的商店橱窗有因爆炸影響而破裂。 航天器內是個較可以預期的環境,但仍然有意外的卸壓或設備(尤其是新開發導入的設備)失效的可能性。 2004年時在荷蘭成立,目的在促進在航天系統安全上的跨國合作及科學研究。 失重 在微重力的環境中(例如在地球軌道的太空船中),太空人會體驗到失重的情形。短暫的失重會造成,是因為前庭系統的紊亂引起的噁心症狀。長時的失重會造成一些健康上的問題,最明顯的是骨質流失,而且可能有部份是永久性的,微重力也會造成肌肉及心血管組織的顯著機能失調。 |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Human outpost 行星際網路 散逸层 卡門線 外太空條約 私人太空航行 太陽風 太空署 太空和生存 太空殖民 太空探測 太空科學 太空站 太空科技 太空航行 星際和星系際物質知識年表 太陽系探測年表 太空飛行年表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Intergalactic Space, Natural History, Feb 1998 Profits set to soar in outer space Newscientist Space X | 星系際介質被認為主要是電離氣體的原因是以地球的標準來看,它的溫度被認為是相當高的(雖然有些地區以天文物理的標準來看只是溫暖)。當氣體由空洞進入星系際介質,它被加熱至105K到 107K,這是足夠讓氫原子在碰撞時被撞出的電子成為自由電子,像這種溫度的星系際介質被稱為溫熱星系際介質(WHIM)。電腦的模擬顯示,在宇宙中約有一半的原子物質可能存在於這種溫熱、稀薄的狀態。當氣體從溫熱星系際介質的纖維狀結構進入星系團的宇宙斯狀結構的界面時,它的溫度會升得更高,溫度可以達到108K或更高。 相关内容 航空 航天 天文學 宇宙論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Human outpost 行星際網路 散逸层 卡門線 外太空條約 私人太空航行 太陽風 太空署 太空和生存 太空殖民 太空探測 太空科學 太空站 太空科技 太空航行 星際和星系際物質知識年表 太陽系探測年表 太空飛行年表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Intergalactic Space, Natural |
is only one China, but agree to differ on its definition”被臺灣的馬英九政府解讀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認爲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承認了「九二共識」的含義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惟新華社發佈的中文新聞稿則只出現了「九二共識」一詞,並沒有解釋其含義,更沒有出現「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也未對此進行任何解釋。 2015年,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稱,「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中的中國,指的是中華民國。曾表示洪秀柱的一中同表與一中各表內容幾乎相同,支持她的立場,但在出訪尼加拉瓜時,認為洪秀柱的一中同表雖然沒有超出一中各表的範圍,但如果解釋不清,最好還是回到一中各表。在同年11月7日的兩岸領導人會面時,馬英九當面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及「中華民國」,而習近平表情平靜,並未反駁,他提出一中各表的基礎是《中華民國憲法》規定。 2016年,台灣藝人周子瑜举中華民國國旗,经黄安举报為支持台獨,是為周子瑜國旗事件。之後周子瑜发布影片道歉並称自己是中国人。國民黨總統候選人競選總部主委胡志強認為出身於台灣的周子瑜拿中華民國國旗是典型的一中各表。 在蔡英文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後,王在希在北京接見台灣31大專院校學生組成的青年訪問團時,在閉門會議中提出「各表一中」。他認為,用一中各表來表述九二共識,是一種錯誤的扭曲,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不可能接受「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的說法,應改用各表一中。2019年,王在希在談話中,認為根據習五點,九二共識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並謀求中國統一。國民黨長期以來所說的一中各表,是對九二共識的一種扭曲。 對於一中各表的態度 中華民國政府 臺方建議「一中各表」 為了兩岸文書驗證事宜,海基會於1992年10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香港展開協商。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提出「一個中國」政治性議題,而無法獲得具體結果,台灣方面於1992年11月3日建議各自以口頭聲明方式表達。 互換函件,尊重並接受 兩會當年函電往來雖非雙方同時簽字的協議,1992年11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協會來電,11月6日又正式來函均表示,對於海基會提出「以口頭方式各自表達」表示充分尊重並接受;即兩會對「一個中國」涵義有不同的認知,雙方可各自以口頭聲明方式表述不同立場。 各自表述,擱置爭議,務實協商 由於雙方表述文字甚多,隔日媒體報導濃縮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精簡表達涵義。當時並無「九二共識」之名稱,但確已達成「一中各表」的共識,台灣方面主張「一中」就是中華民國。 | recognize there is only one China, but agree to differ on its definition”被臺灣的馬英九政府解讀為「一個中國、各自表述」,認爲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承認了「九二共識」的含義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惟新華社發佈的中文新聞稿則只出現了「九二共識」一詞,並沒有解釋其含義,更沒有出現「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也未對此進行任何解釋。 2015年,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稱,「一個中國、各自表述」中的中國,指的是中華民國。曾表示洪秀柱的一中同表與一中各表內容幾乎相同,支持她的立場,但在出訪尼加拉瓜時,認為洪秀柱的一中同表雖然沒有超出一中各表的範圍,但如果解釋不清,最好還是回到一中各表。在同年11月7日的兩岸領導人會面時,馬英九當面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提及「中華民國」,而習近平表情平靜,並未反駁,他提出一中各表的基礎是《中華民國憲法》規定。 2016年,台灣藝人周子瑜举中華民國國旗,经黄安举报為支持台獨,是為周子瑜國旗事件。之後周子瑜发布影片道歉並称自己是中国人。國民黨總統候選人競選總部主委胡志強認為出身於台灣的周子瑜拿中華民國國旗是典型的一中各表。 在蔡英文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後,王在希在北京接見台灣31大專院校學生組成的青年訪問團時,在閉門會議中提出「各表一中」。他認為,用一中各表來表述九二共識,是一種錯誤的扭曲,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不可能接受「一個中國就是中華民國」的說法,應改用各表一中。2019年,王在希在談話中,認為根據習五點,九二共識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並謀求中國統一。國民黨長期以來所說的一中各表,是對九二共識的一種扭曲。 對於一中各表的態度 中華民國政府 臺方建議「一中各表」 為了兩岸文書驗證事宜,海基會於1992年10月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香港展開協商。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方面提出「一個中國」政治性議題,而無法獲得具體結果,台灣方面於1992年11月3日建議各自以口頭聲明方式表達。 互換函件,尊重並接受 |
車輛裝配大樓(VAB),一個 130,000,000 立方英尺(3,700,000 m 3)的機庫,竣工時,VAB 是世界上體積最大的建築。 一個能夠沿履帶運送 5,440 噸貨物到兩個發射台中的任何一個的運輸車; 一個 446 英尺 (136 m) 的移動服務結構,具有三個移動發射平台,每個平台包含一個固定發射臍帶塔; 發射控制中心 新聞媒體設施 LC-39A和LC-39B发射场 39(LC-39)发射场最初是為土星五號建造的,用於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自1972年阿波羅計劃結束以來,每一次 NASA 載人太空飛行都會使用LC-39發射,包括Skylab(1973年)、阿波羅-聯盟號測試項目(1975 年)和航天飛機計劃(1981-2011 年)。 LC-39A和LC-39B被交替使用,它们就在大西洋岸边几米的地方。它们互相之间的距离为2.7千米。今天的航天飞机比当时的土星5号火箭低得多,因此它们被裁短了。今天它们的高度为81.3米(避雷针没有算入)。 为了防止整个设施和正在起飞的航天器被发射时所造成的声波摧毁,在起飞后几秒钟内向发射场的下部喷射一百多万立升水。虽然如此在土星5号发射时约20千米以外的泰特斯维尔还常常有窗户被震破。发射场东北和西北角上是圆柱体的氢和氧燃料仓,每个仓可以容纳330万立升冷凝液态的燃料。为了防止爆炸的危险,航天飞机的外部燃料箱在起飞前不久才會被裝滿。 LC-48綜合发射场 LC-48綜合发射场是一個正在建設的小型發射器和航天器的多用途發射場。它將位於LC-39A的北邊,南邊是SLC-41。LC-48 將被建造為“潔净墊”,以支持具有不同推進劑需求的多個發射系統。雖然最初只計劃有一個墊子,但該綜合體能夠在以後擴展到兩個。 航天飞机着陆设施 航天飞机着陆设施位于组装建筑物西北约3.2千米处,它主要由一条4572米长和91米宽的跑道组成。通过一条柏油路它与宇宙飞船处理厂相连。假如航天飞机不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降落的话它会被一架波音747背負运送到肯尼迪航天中心,然后直接在跑道上从飞机背上卸下来。 参观者中心 | LC-39A和LC-39B被交替使用,它们就在大西洋岸边几米的地方。它们互相之间的距离为2.7千米。今天的航天飞机比当时的土星5号火箭低得多,因此它们被裁短了。今天它们的高度为81.3米(避雷针没有算入)。 为了防止整个设施和正在起飞的航天器被发射时所造成的声波摧毁,在起飞后几秒钟内向发射场的下部喷射一百多万立升水。虽然如此在土星5号发射时约20千米以外的泰特斯维尔还常常有窗户被震破。发射场东北和西北角上是圆柱体的氢和氧燃料仓,每个仓可以容纳330万立升冷凝液态的燃料。为了防止爆炸的危险,航天飞机的外部燃料箱在起飞前不久才會被裝滿。 LC-48綜合发射场 LC-48綜合发射场是一個正在建設的小型發射器和航天器的多用途發射場。它將位於LC-39A的北邊,南邊是SLC-41。LC-48 將被建造為“潔净墊”,以支持具有不同推進劑需求的多個發射系統。雖然最初只計劃有一個墊子,但該綜合體能夠在以後擴展到兩個。 航天飞机着陆设施 航天飞机着陆设施位于组装建筑物西北约3.2千米处,它主要由一条4572米长和91米宽的跑道组成。通过一条柏油路它与宇宙飞船处理厂相连。假如航天飞机不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降落的话它会被一架波音747背負运送到肯尼迪航天中心,然后直接在跑道上从飞机背上卸下来。 参观者中心 肯尼迪航天中心参观者中心是一个私人企业,它的運作不依靠美国政府资助。它包括数个博物馆、两个IMAX电影院和不同的汽车导游来让游客从近处看通常看不到的、不公开的地方。入门票中包括汽车运送到39号发射场的观察点和运送到阿波罗-土星5号中心。这个中心是一个存放着一个重造的土星5号火箭和其它展览品的大博物馆。在这些展览中有一个重建的阿波罗时期的射击训练场,在那里游客可以重新体验阿波罗的起飞,还有一处地方游客可以重新体会阿波罗11号的着陆。 参观者中心还包括两个由宇航员纪念基金会组织的两个设施。其中最显眼的是太空纪念镜(Space Mirror Memorial),这是一块刻有殉职的宇航员的名字的巨大的黑色花岗岩镜。它由一整块光滑的黑色大理石构成,被分为90个更小的区域。24位牺牲的宇航员的名字被分散地刻在花岗岩镜上,在同一场事故中牺牲的宇航员们被刻在同一区域,或者是相邻的区域。附近的大理石墙里记载着这些宇航员的简短生平。另一个由基金会组织的设施是太空教育中心,其中包括为教师提供材料的资料中心等。 历史 1949年美国总统哈利·S·杜鲁门在卡纳维尔角设立了实验导弹的联合长距离试验场。这个地方对这样的实验非常有利,因为导弹可以飞向大西洋,而且它比美国其它任何地方离赤道都要近,在赤道附近火箭可以利用地球自转的加速度。美国的第一次亚轨道火箭飞行是在卡纳维尔角获得成功的。 1951年美国空军在巴那那河海军空军基地(Banana River Naval Air Station)附近建立了空军导弹测试中心。苏联的卫星1号发射成功后,1958年美国的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成立,卡纳维尔角被改造为一个重要发射场。木星-C探空火箭、北极星导弹、雷神火箭、擎天神系列火箭、泰坦火箭和民兵导弹都是在这里成功试验的。雷神后来成为今天主要使用的德尔塔系列火箭的基础,德尔塔火箭是1962年7月1日运载電星1號时首次启用的。 登月计划被宣布后卡纳维尔角的操作范围增大扩展到了邻近的梅里特岛上。1962年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开始买地,通过购买它获得了340平方公里,又通过与佛罗里达州的谈判获得了226平方公里。1962年7月这里被命名为发射操作中心。1963年11月为纪念刚刚被刺杀的约翰·肯尼迪总统它被改名为约翰·肯尼迪航天中心。环绕的卡纳维尔角也一度被整體改名为肯尼迪角,但当地人对这个新名字不满,因此1973年它又被改回去了,不過太空中心則確定要維持總統命名。 登月计划共分三个阶段:水星计划、双子座计划和阿波罗计划。水星计划的目标是将人送上地球轨道后再将他们接回来。这个计划于1957年10月开始,使用的是大力神火箭,运载的是水星负荷。一开始的试验使用的是红石火箭,它们将宇航员送到亚轨道飞行,其中包括1961年5月5日艾伦·谢泼德和7月21日维吉尔·格里森的15分钟的的飞行。第一位被大力神运载的宇航员是约翰·格伦,他的飞行是在1962年2月20日进行的。 通过水星计划的经验美国设置了装载两人的双子座运载舱,发射火箭是泰坦二号火箭。第一次双子座发射是在1965年3月23日,宇航员是约翰·杨和弗吉尔·格里森。双子座四号是第一次宇航员登出飞行器的试验,宇航员是爱德华·怀特。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共起飞过12次双子座飞船。 阿波罗计划使用的是三级的土星5号火箭(高111米,直径为10米),制造厂是波音(第一级)、北美航空工业公司(引擎和第二级)和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第三级)。北美航空工业公司还制造了指挥和服务舱,登月舱是由格鲁曼飞机工程公司制造的。IBM、麻省理工学院和通用电气公司提供仪表。 肯尼迪航天中心的新发射中心,39号发射中心共耗费了8亿美元。它包括一个能够同时组装4个土星5号火箭的组装建筑物,一个能够运输5440吨的运输设施,一个136米高的服务结构和一个控制中心。整个建设于1962年11月开始,发射场于1965年10月完工,组装建筑物于1965年6月完工,基础建设於1966年底完成。从1967年到1973年从39号发射中心共发射了13颗土星5号火箭。 39号发射中心启用以前在34号发射中心进行了一系列的土星1号和土星1B的试验。1967年1月27日发生的阿波罗-土星204号(阿波罗1号)的大火造成三名宇航员丧身就是在34号发射中心发生的。 土星5号的试验飞行(阿波罗4号)是在1967年10月30日进行的,第一次载人飞行(阿波罗7号)是1968年10月11日进行的。1968年12月24日和25日阿波罗8号绕月球环绕了10圈。阿波罗9号和阿波罗10号测试登月舱。阿波罗11号于1969年7月16日起飞,7月20日在登月。此后所有的阿波罗飞船都是从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飞的,一直到1972年12月的阿波罗17号。 空军决定对能够提升重负载的泰坦火箭进一步改进,为此他们在肯尼迪航天中心以南建立了卡纳维尔角空军40号发射中心和卡纳维尔角空军41号发射中心来发射空军的泰坦3号和泰坦4号火箭。泰坦3号的负载与土星1B的差不多,但要便宜得多。这两个发射中心被用来发射间谍、通讯、气象卫星和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行星探测器。本来空军还打算进行自己的载人飞行,但这些计划后来被取消了。 肯尼迪航天中心在阿波罗计划的同时继续研究非载人火箭。1966年5月30日从卡纳维尔角空军36号发射中心一枚大力神-半人马火箭发射了美国第一颗在月球上软着陆的探测器。此后从这里还发射了另外5颗月球探测器。从1974年到1977年大力神-半人马火箭成为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重负载火箭,用它从借给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41号发射中心发射了海盗计划和旅行者计划的探测器。后来从这里还发射了美国最强大的不载人火箭,土星4号。 1973年土星5号火箭也是将天空实验室送入轨道的运载火箭。为了适应土星1B的发射,39B号发射场被稍微改变。1973年从这里发射了三次载人赴太空实验室的飞行。1975年从这里发射了阿波罗-联盟测试计划。 肯尼迪航天中心也是航天飞机的发射场和降落地。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是1981年4月12日首次发射的。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过程中爆炸被毁后到1988年9月29日航天飞机的发射一度中断。 2004年9月,肯尼迪航天中心部分结构被飓风弗朗西丝摧毁。飞行器组装建筑物的南边和东边有一千多块1.2x3米大的瓦片被揭落,使得整个建筑物3700平方米被暴露在外面。航天飞机防热瓦的生产工厂也遭破坏,部分屋顶被揭开,内部受到严重水害。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肯尼迪航天中心官网 KSC参观者中心网站 美国航天发射中心 佛罗里达州交通建筑物 |
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关,当年改观星台为观象台,隶属于钦天监,地理位置不变,制度沿用明制,此后不久终止了南京鸡鸣山的观测活动。康熙七年(1668年),鸡鸣山的全部设备被运回北京,此后并未投入使用,部分仪器在之后仪器的制造当中被熔。康熙八年(1669年)钦天监副南怀仁上疏改造观象台的仪器,获得批准。新仪器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制作完毕,此次重制的设备分别为天体仪、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和纪限仪,采用的标准为西式的360°和60进制的欧洲标准。而原采用360.25°划分圆周的明制设备被替换到了观象台下。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由法国人纪理安监制,造出了整合地平仪和象限仪功能的“地平经纬仪”,为此台上的仪器摆放有所调整,观象台东侧北半部向东扩建。乾隆九年(1744年),清高宗在视察观象台后,认为明制天文仪器只有浑仪最古老且最具本土特色,于是钦天监和德国人戴进贤设计了一座“三辰公晷仪”,经过多次修改后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铸成“玑衡抚辰仪”。为安放玑衡抚辰仪,观象台东南侧向东扩建5米,形成现有结构。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时将明正统年间和成化年间铸造的两座天球仪熔毁,改铸成了两只铜狮子。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后,古观象台上的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象限仪、地平经纬仪、明制简仪被法国抢走,存放于法国驻华使馆;明制浑仪、清制天体仪、玑衡抚辰仪、地平经仪和纪限仪则被德国掠至波茨坦离宫。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法国驻华使馆归还了全部天文仪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为了不影响观测工作,赶制完成的小地平经纬仪,与折半天体仪被安放于观象台上继续使用。自雍正二年(1724年)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气象观测资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气象观测记录。 中华民国 1912年11月,北洋政府于古观象台成立中央观象台。1913年,台内了设立气象科,自此观象台承接了气象观测、天气预报和地磁测定工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21年,根据《凡尔赛条约》,德国将先前掠走的天文仪器归还至北京。1929年,中央观象台更名为国立天文陈列馆,停止天文观测活动,同时以原有气象科为基础成立北平测候所,保留气象工作站职能。1930年,北平测候所改建为北平气象台。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明制浑仪、明制简仪、明制漏壶、明制圭表、明制壶漏、小地平经纬仪和折半天体仪被全部转移至南京的紫金山天文台,以防被日军抢走,观象台仅剩清制仪器。1937年北平为日军所占,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将北平气象台更名為华北气象台。1945年日本战败后,國民政府将华北气象台復名北平气象台,不久后又更名回华北气象台,继续从事地面、高空气象观测,并进行短时天气预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华北气象台被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气象局接管。1956年,北京天文馆接收了古观象台,并将其被辟为北京古代天文仪器陈列馆,当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59年后,古观象台先后为北京市物资局供应站、北京市科协幼儿园和中央科技馆等单位用作办公驻地,陈列设施只向科学工作者开放。1967年,修建中的北京地铁建国门段要通过古观象台地下,经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示后改道。1978年,古观象台重新交还北京天文馆。1979年8月17日,古观象台东北角被大雨冲垮,经维修之后观象台内部被掏空,改建为两层展厅,紫微殿等附属建筑也全部被辟为展览用房。同年,古观象台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紫微殿落架大修,同年古观象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古观象台展厅正式对外开放。20世纪90年代时,技术人员在观象台上的仪器中发现了170余处残损。1994年,北京市政府根据技术人员反馈,决定维修古观象台的清代仪器,修复方案于1995年2月制定完成。北京市文物局于3月24日批复同意修复方案。7月27日正式开工,11月底全部完工,12月14日验收通过。2003年,紫微殿再次重修,耗时共计5个月。2005年12月8日,古观象台因南院的多间违规民居等因素而被北京市文物局勒令一年內限期整改。 布局 古观象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立交桥西南,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可分为观象台和四合院两个部分。其中观象台为灰砖城堡式高台,东西长24米,南北宽20米,高14米,台顶南、西、北三面安放有大型铜制仪器,自东南向西北依次为赤道经纬仪、纪限仪、地平经纬仪、地平经仪、黄道经纬仪、天体仪、象限仪、玑衡抚辰仪,均为清制。四合院位于观象台西侧,内有紫微殿、滴漏堂和晷影堂。紫微殿为正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大脊顶,屋顶覆有灰筒瓦,东西两侧各建有一座配殿。紫微殿左侧安放有明制浑仪,右侧安放有明制简仪。紫微殿东侧小房间为滴漏堂。晷影堂位于紫微殿东南,面阔三间。 图集 注释 参考 外部链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华北气象台被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气象局接管。1956年,北京天文馆接收了古观象台,并将其被辟为北京古代天文仪器陈列馆,当年5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1959年后,古观象台先后为北京市物资局供应站、北京市科协幼儿园和中央科技馆等单位用作办公驻地,陈列设施只向科学工作者开放。1967年,修建中的北京地铁建国门段要通过古观象台地下,经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示后改道。1978年,古观象台重新交还北京天文馆。1979年8月17日,古观象台东北角被大雨冲垮,经维修之后观象台内部被掏空,改建为两层展厅,紫微殿等附属建筑也全部被辟为展览用房。同年,古观象台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紫微殿落架大修,同年古观象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古观象台展厅正式对外开放。20世纪90年代时,技术人员在观象台上的仪器中发现了170余处残损。1994年,北京市政府根据技术人员反馈,决定维修古观象台的清代仪器,修复方案于1995年2月制定完成。北京市文物局于3月24日批复同意修复方案。7月27日正式开工,11月底全部完工,12月14日验收通过。2003年,紫微殿再次重修,耗时共计5个月。2005年12月8日,古观象台因南院的多间违规民居等因素而被北京市文物局勒令一年內限期整改。 布局 古观象台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立交桥西南,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可分为观象台和四合院两个部分。其中观象台为灰砖城堡式高台,东西长24米,南北宽20米,高14米,台顶南、西、北三面安放有大型铜制仪器,自东南向西北依次为赤道经纬仪、纪限仪、地平经纬仪、地平经仪、黄道经纬仪、天体仪、象限仪、玑衡抚辰仪,均为清制。四合院位于观象台西侧,内有紫微殿、滴漏堂和晷影堂。紫微殿为正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大脊顶,屋顶覆有灰筒瓦,东西两侧各建有一座配殿。紫微殿左侧安放有明制浑仪,右侧安放有明制简仪。紫微殿东侧小房间为滴漏堂。晷影堂位于紫微殿东南,面阔三间。 图集 注释 参考 外部链接 参见 钦天监 北京天文馆 商丘火星台 洛阳灵台 鸡鸣山观星台 |
二月,張士誠派部將呂珍圍攻安丰,劉福通戰死,韓林兒被朱元璋救出,被朱元璋安置在滁州,仍然被奉為皇帝。 三月,朱元璋渡江解圍安豐。 四月,陳友諒趁朱元璋率主力救援安豐,江南空虛之際大舉兵圍朱元璋侄子朱文正鎮守的洪都(今南昌),史稱洪都保衛戰。 七月,朱文正堅守洪都85日後朱元璋率領援軍趕來,陳友諒撤圍退入鄱陽湖,七月二十一日(8月30日)與朱元璋爆發鄱陽湖之戰。 八月二十六日(10月4日),陳友諒企圖突圍退回武昌,中流箭而死,張定邊與陳友諒次子陳理逃回武昌。 九月,張定邊等人在武昌立陳友諒次子陳理稱帝,改元德壽。 九月,張士誠自称吴王,以其弟張士信為丞相,用黃敬夫、蔡彥文、葉德新三人為參軍,不再歸順元朝。 明玉珍建明夏。 緬甸 | 九月,張定邊等人在武昌立陳友諒次子陳理稱帝,改元德壽。 九月,張士誠自称吴王,以其弟張士信為丞相,用黃敬夫、蔡彥文、葉德新三人為參軍,不再歸順元朝。 明玉珍建明夏。 緬甸 彬牙王朝的那臘都王因實皆國王明標(前任國王德勒帕耶艾的姐夫)非王族血統,於是派人邀請孟卯國王多基法(即麓川思可法)一起攻打實皆。 歐洲 法國國王約翰二世四子菲利普二世被封為瓦盧瓦王朝的第一位勃艮第公爵。 |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 《鄭振鐸全集》10 一 文學大綱 《鄭振鐸全集》11 二 文學大綱 《鄭振鐸全集》12 三 文學大綱 《鄭振鐸全集》13 兒童文學 《鄭振鐸全集》14 藝術‧考古文論 《近百年古城古墓發掘史》藝術‧考古文論 《鄭振鐸全集》15 外國文學文論 《俄國文學史略》 《泰戈爾傳》俄國文學史略 《鄭振鐸全集》16 書信書信 《鄭振鐸全集》17 日記 題跋日記 題跋 《鄭振鐸全集》18 希臘羅馬神話與傳說中的戀愛故事 希臘神話與英雄傳說 《鄭振鐸全集》19 灰色馬 沙寧 《鄭振鐸全集》20 泰戈爾詩選 高加索民間故事 民俗學淺說 雜譯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学者——郑振铎 《郑振铎世界文库》 Zhen振 长乐人 永嘉人 浙江省温州中学校友 北京交通大學校友 浙江作家 福建作家 五四運動人物 中国文学理论家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作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家 使用笔名的作家 輔仁大學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教授 燕京大學教授 國立暨南大學教授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中国民主促进会理事会理事 | 《鄭振鐸全集》7 中國俗文學史 《鄭振鐸全集》8 一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 《鄭振鐸全集》9 二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 《鄭振鐸全集》10 一 文學大綱 《鄭振鐸全集》11 二 文學大綱 《鄭振鐸全集》12 三 文學大綱 《鄭振鐸全集》13 兒童文學 《鄭振鐸全集》14 藝術‧考古文論 《近百年古城古墓發掘史》藝術‧考古文論 《鄭振鐸全集》15 外國文學文論 《俄國文學史略》 《泰戈爾傳》俄國文學史略 《鄭振鐸全集》16 書信書信 《鄭振鐸全集》17 日記 題跋日記 題跋 《鄭振鐸全集》18 希臘羅馬神話與傳說中的戀愛故事 希臘神話與英雄傳說 《鄭振鐸全集》19 灰色馬 沙寧 《鄭振鐸全集》20 泰戈爾詩選 高加索民間故事 民俗學淺說 雜譯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学者——郑振铎 《郑振铎世界文库》 Zhen振 长乐人 永嘉人 浙江省温州中学校友 北京交通大學校友 浙江作家 福建作家 五四運動人物 中国文学理论家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作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家 使用笔名的作家 輔仁大學教授 |
法家是中国历史上研究提倡以法制国(有別於現代法學之法治國思想)之思想学派,春秋戰國時期從未有組織或學派稱作「法家」,而只是在西漢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指》将一派命名为「法家」。《漢书·艺文志》列为“九流”之一。法家成熟很晚,但渊源很早,其思想源头可上追溯於夏商理官。春秋战国时期管仲、李悝、子产、吳起、商鞅、慎子、申子、乐毅、剧辛等人予以发展,遂成为一学派,於战国末期由韓非集其大成。漢代時对其学说加以总结、综合,其思想則成治理国家的基礎。 法家的治国思想完全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来审视战国时期的问题。法家学说的作者本身并不是统治者,但希望通过其思想為统治者所任用。法家指出统治者如何有效组织和控制政府,使国家财富和领土得到最大限度的增加。法家认为,要扩大疆域、增加财富,只能以君主专制,即统治者在其领域内的绝对个人权力,才能实现。 法家在战国时期盛行的各种思想学派中脱颖而出。依靠法家思想,商鞅在公元前360-338年期间,在秦国推行了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是秦国能统一六国的重要原因。 起源与发展 历史背景 法家是中國古代在中国兴起的众多思想思潮之一。在春秋战国严重的制度危机的背景下,产生了异常丰富政治思想,也被后世认为是百家争鸣的年代。 周代的社会将人分为两大类:庶民和世袭贵族。世袭贵族效忠于地方上的封地统治者,并获得官职和政治权力。封地统治者则对周天子效忠。 周朝奉行礼和刑的原则,礼只对贵族适用,而刑只对庶民适用(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 周代初始,周王根据个人能力、君臣关系和军事实力,对政府保持严格控制。由于中央集权体制尚未发达,他们把权力通过分封制下放给诸侯。 当周王无法再授予新的封地时,其势力便开始衰落,而诸侯开始认同自己的地区而非中央, 诸侯便开始了长期的分裂敌对关系。 贵族家族因其祖上的威望而变得非常重要,拥有巨大的权力。 到了春秋时期(公元前771-476年),周朝的政治结构逐渐解体。周朝的世界陷入了对立的诸侯国之间、诸侯和臣下的贵族世家之间、贵族世家之间、贵族世家内部的对立支系之间的斗争中。政治上,诸侯开始直接任命其国家官员,为其出谋划策、管理国家。从松散的封建制度逐渐成就了一定的官僚化与中央集权。致使世袭特权的衰落,并带来“从上至下的社会改革”。在公元前四世纪,各诸侯国一定程度实现中央集权,但彼此的争斗進而加剧,也就进入了战国时期。 在经济上,铁器的引入彻底改变了农业。农业产量提高促进了荒地的开发和人口的增长,同时加速了城市化和经济的商业化。在军事上,产生了弓弩等新技术以及新的军事组织形式,使贵族式的战车军队被农民应征入伍的大规模步兵军队所取代,从而使战争的规模和复杂性急剧增加。而在社会上,诸侯国中的世袭贵族部分為更广泛的“士”所取代,而士族的地位主要取决于其能力,而非血统。这些深刻的变化需要用新的方法来处理各种行政、经济、军事、社会和伦理问题。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大多与时俱进,各家各派都试图以其思想,来实现社会政治的稳定。随着战争愈加血腥、有破坏性,在没有足够的外交手段来解决冲突的情况下,大多数思想家和政治家都认识到,天下一统是实现和平与稳定的唯一途径。如何实现统一、稳定天下,便成为各家思想争相探讨的核心话题。法家对这个问题提供了最令人信服的答案,也因此成就了此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一些主要的法家思想家,如商鞅,是其时代中重要的改革者。法家在行政和社会上多有创新,最愿意摒弃过去规范,更务实,更注重结果。另一方面,法家对传统文化和道德持轻视态度,对接受过的士族批判的态度,赢得了相当大的敌意。从长期来看,西汉时期司马谈的观察似乎正确:法家方针在短期内非常有效,但从长期来看,吸引力就大打折扣。相比之下,儒家学说通常被认为是中国的主要思想。儒家反对法律专制,虽然刑法最早在公元前6世纪,便已刻制在青铜器上。对于儒家来说,经典是知识的来源。 正统儒家多认为,组织上的细节不需由君主和大臣考虑,而应留给其下属,并希望臣屬制衡统治者。 法家的起源 有学者认为法家起源于管夷吾。管仲重视教育,其改革使国家直接在村级实行征税和经济专制,并将行政责任从贵族转移到专业官僚身上。管仲辅佐齐桓公,在国内行政管理方面进行改革,包括户籍登记、划定国家内部的行政区、颁布法律,并将其抄录下来,张贴在全国各地,供主公的臣民参考。 从管仲的活动中,可以看出两个主要特点。第一,管仲的基本理念是,要提高政府行政能力,以达成齐桓公的称霸的心愿,需要一定程度的官僚专业知识。第二个特点是更彻底地背离了传统的规范。管仲承认,有效统治不能仅依靠贤君作为道德楷模,而必须有赏罚和刑法。这与周朝封建结构的基本信念背道而驰,因为周朝的封建结构在此前希望通过贵族领袖人格魅力,以尧、舜的方式,仅以道德改造来实现有序统治。 在管仲之前,有学者认为,普遍观念是颁行法律,就等于君主承认自身德行有缺失,破坏统治合法性。管仲的法典以及齐国取得的突出成就,使刑法在社会中的作用受承认。而法的作用也是法家的重要支柱。虽然如此,管仲却并非哲学家,也无意发展思想理论。因此,现在通常认为商鞅、申不害、慎到及韩非四人为法家的代表人物。 法家著作 汉代列举的十部法家典籍中,有两部相对完整地传世,另外两部仅有極不残缺的片段。现存成书最早的是《商君书》,据称为商鞅所著。商鞅是秦国的政治家、其变法改革导致了秦国崛起,成为周代大国。《商君书》部分章节几乎可以肯定是商鞅本人所写,而另一些章节可能出自他的弟子和追随者之手,但也有少数章节是在他死后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才著成的。尽管如此,《商君书》的思想观点相对一致,很可能反映了商鞅学派的思想。 现存的第二本著作为《韩非子》,据称为韩非所著。《韩非子》保存相当完好,汉代所列举的五十五个章节均得以传世。关于全书是否为韩非所撰,仍有争论。各章之间在文体和论证方式上的巨大差异,使不少学者怀疑《韩非子》为多人所作。另一方面,这些差异是反映了韩非思想的成熟过程,或是为了适应不同受众,而且大多数篇章呈现出连贯一致的观点,所以大多数篇章也可能确实出自韩非之手。《韩非子》被认为在哲学上和文学上,都比《尚书》更有吸引力,在中国、日本和西方都有较多的研究。 此外,有部分内容传世的法家著作包括《申子》和《慎子》。其他几部文献在思想上契合法家思想,如《管子》中的数章。《管子》名义上由齐国改革家管仲(公元前645年)所著,但实际上是在公元前四世纪至二世纪之间产生的。另一部著作为《吕氏春秋》,《吕氏春秋》雖為雜家作品,但收錄不少關於法家思想的篇章。(约公元前240年)。 不同时代的法家 春秋时代 立法目的 《管子》:法者,所以興功懼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大意是說「法律政令具有懲惡揚善、確定權利義務歸屬、維護統治秩序等作用。」 齐国稷下学派慎到:立天子君也。天下无一贵,则理无由通,通理以为天下也。权衡,所以立公正也;书契,所以立公信也;度量,所以立公审也;法制礼籍,所以立公义也。 管子官营经济 管子偏向利用行政垄断商业手段囤积财富。譬如,行政特许行业“官山海”,囤积居奇“以重射輕,以賤泄平”,对外采用重商主义经济战略。齐国在管仲治理下,以增加国库财富为目标,因为依管仲之见,一者,民众贫困可使社会太平安分(貧困就會以食為第一要務,確保執政者地位),二者,国家需要大量钱财以购置兵车打仗。 战国秦汉法家 战国时期,与东方诸国不同,西方几个诸侯国发展公有制和奴隶制经济,并压制国内市场和商业发展。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改变了战国时代的秦国,因此常被誉为法家的首要代表人物。商鞅出身于魏国,但于秦国执政了大约二十年,期內彻底改变秦国。商鞅变法的特点是实行中央集权、由政府管理经济、创建新的税收制度、实行度量衡(在当时非常重要)、加大扩军强军;而后世最强调的则是其实行的严酷刑法。 | 不同时代的法家 春秋时代 立法目的 《管子》:法者,所以興功懼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大意是說「法律政令具有懲惡揚善、確定權利義務歸屬、維護統治秩序等作用。」 齐国稷下学派慎到:立天子君也。天下无一贵,则理无由通,通理以为天下也。权衡,所以立公正也;书契,所以立公信也;度量,所以立公审也;法制礼籍,所以立公义也。 管子官营经济 管子偏向利用行政垄断商业手段囤积财富。譬如,行政特许行业“官山海”,囤积居奇“以重射輕,以賤泄平”,对外采用重商主义经济战略。齐国在管仲治理下,以增加国库财富为目标,因为依管仲之见,一者,民众贫困可使社会太平安分(貧困就會以食為第一要務,確保執政者地位),二者,国家需要大量钱财以购置兵车打仗。 战国秦汉法家 战国时期,与东方诸国不同,西方几个诸侯国发展公有制和奴隶制经济,并压制国内市场和商业发展。 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改变了战国时代的秦国,因此常被誉为法家的首要代表人物。商鞅出身于魏国,但于秦国执政了大约二十年,期內彻底改变秦国。商鞅变法的特点是实行中央集权、由政府管理经济、创建新的税收制度、实行度量衡(在当时非常重要)、加大扩军强军;而后世最强调的则是其实行的严酷刑法。 为实现中央集权,商鞅进行土地改革。“开阡陌封疆”标准化地块大小,建立国家授田制。“设相告以坐”建立连坐问责。“重市关之租”提升关卡收费和市场租金。“军功爵”以军功论爵位废除世袭贵族。“平斗桶、权衡、丈尺”建立标准度量衡。 韩非 戰國時期人物韓非(著《韓非子》)匯聚了儒、道、法的「法」、「術」、「勢」三派思想,乃「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韓非在儒家荀子的理論上,吸收了关于人性的简介,認為人是“性惡”,进而他认为这种性惡,不但對普通人,就連親子間關係也是這種特質。韓非對道家老子《老子》也有所研究,能運用老子的無為等思想闡發自己的想法。韩非研究了各種法家學說后,總結出「法」、「術」、「勢」三者,缺一不可;主张君主必須配合運用此三者,并控制臣民的经济独立和人身自由,才能建立有效统治。 根据《史记》记载,韩非作为韩国公子,著書《韩非子》,因口吃、言語不流畅,未能當上官員,秦王政看了《韩非子》一書,極為讚賞,一心想要見韓非,韓非的同窗李斯當時是秦国大臣,設計迫其入秦国朝见,入秦後,韓非被李斯設局監禁,害死於獄中,故韓非一直没有能参與什麼大政。 名家鄧析也曾被列入法家,《四庫全書》將其歸入子部法家類,其首倡「刑名之論」,操「兩可之說」,被視為玩弄巧辯之術,講究邏輯哲學,「刑名不一」,采取混淆概念,寻找司法、行政的漏洞,是法家的对手,後代大多把他們列入名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们作为伴生品,與主流法家一起推进了法家的发展。 从封建到专制中央集权和郡县制 秦朝李斯建立的郡县制和君主独裁的中央集权以侵略战争为目标,高税收和重徭役。 意识形态扫荡:先采用焚書坑儒消除过去的各种宗教哲学流派,之后上“行督責書”,汉武帝时代开始独尊儒术,形成“表儒内法”(或“儒家法家化”)的中国王朝特色国体。 考古发现 目前发现的最早考古证据,为湖北省云梦县云梦楚王城大量出土的竹简——云梦秦简——和「封泥印」,记录了大量法条、判例、执行方法和执法经过,可能是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流传过来的,说明那时奴隶制和计划经济的国家形态。体现了秦汉时期的伍什连坐、奴隶制、“国家授田制”法条、法例。 商鞅变法土地制度问题:由于西汉的大儒董仲舒认为“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故中国学者坚持商鞅是私有化土地。而楚地出土的云梦秦简明确土地是不能买卖的,另一方面,《商君书》记载又与楚地的“秦律”竹间一致。 法儒關係 春秋戰國時期從未有組織或學派叫「法家」,而只是在西漢司馬談的《論六家要旨》命名「法家」。但往往所謂法家代表人物都由儒家培養出來。例如:儒家代表人物荀子的兩位學生韓非子和李斯都被歸類為法家。而孔子弟子、孔門十哲之一子夏在晉國西河地方辦學,培養很多法家代表人物例如李克、吳起等。 钱穆说:“魏文侯是先秦政治界一大怪杰。文侯实为春秋转变战国的一大关鍵。文侯手下有子贡弟子田子方,子夏及其弟子李悝、段干木,又曾子之子曾申的弟子吴起等。曾子、子游、有子等在积弱的鲁国,只好讲些仪文小节的礼,幸亏得李悝、吴起等在魏从事政治活动,始将儒道发扬光大。故孔子死后,儒家形成鲁魏两派......法家乃是从儒家出来的。儒家在初时只讲礼,只讲政治活动,到后来曾子等人却退化来讲仪文小节。但传到魏国去的一派却仍然从事政治活动,遂把儒家原来的宗旨发扬光大。通常总认曾子、孟子一派为后来儒家的正宗,其实就儒家的本旨论,法家毋宁算是儒家的正宗,曾子孟子等在鲁国的一支反而是别派。」 评价 古代学者观点 中国古代對法家的評價,多認為其將人性的灰暗面描述的太過刻薄,而忽略人性的光輝面。 |
琵琶 柳琴 秦琴 独絃琴 文琴 文枕琴 火不思 彈撥爾 都塔爾 考姆孜 冬不拉 札木聶 击弦樂器 筑 扬琴 吹管樂器 箎 箫 洞簫 高音笙 中音笙 低音笙 倍大低音笙 埙 笛 竽 排簫或鳳簫 筚篥 梆笛 新笛 曲笛 唢吶(高唢) 唢吶(中唢) 唢吶(次中唢) 唢呐(海笛) 哨角 巴烏 葫蘆絲 苗笛 敲擊樂器 編鐘或特钟 編磬或特磬 鼓(小堂鼓、扁鼓、大鼓、缸鼓、戰鼓、杖鼓、排鼓、板鼓等等) 柷 缶 扬琴(敲打弦線)(亦有樂團將之歸納為撥弦類) 鈸(大鈸、小鈸等等) 锣(京鑼、大鑼、風鑼、泰來鑼、小鑼、雲鑼、叫鑼、十面鑼等等) 木魚、沙的、梆子、板(以木為主的體鳴樂器) 鈴(碰鈴,手鈴等等) 搖鼓 渔鼓 敔 快板(大板,小板) 拍板 梨花片 四塊或四寶 響盞 雙音(雙鈴、雙鐘、雙鉦) 参考文献 Lee | 筑 扬琴 吹管樂器 箎 箫 洞簫 高音笙 中音笙 低音笙 倍大低音笙 埙 笛 竽 排簫或鳳簫 筚篥 梆笛 新笛 曲笛 唢吶(高唢) 唢吶(中唢) 唢吶(次中唢) 唢呐(海笛) 哨角 巴烏 葫蘆絲 苗笛 敲擊樂器 編鐘或特钟 編磬或特磬 鼓(小堂鼓、扁鼓、大鼓、缸鼓、戰鼓、杖鼓、排鼓、板鼓等等) 柷 缶 扬琴(敲打弦線)(亦有樂團將之歸納為撥弦類) 鈸(大鈸、小鈸等等) 锣(京鑼、大鑼、風鑼、泰來鑼、小鑼、雲鑼、叫鑼、十面鑼等等) 木魚、沙的、梆子、板(以木為主的體鳴樂器) 鈴(碰鈴,手鈴等等) 搖鼓 渔鼓 敔 快板(大板,小板) 拍板 梨花片 四塊或四寶 響盞 雙音(雙鈴、雙鐘、雙鉦) 参考文献 Lee Yuan-Yuan and Shen, Sinyan.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s (Chinese |
S/m)和绝缘体( < S/m)之间,一般为 ~ S/m 。 半導體的能帶結構 半導體中的電子所具有的能量被限制在基態與自由電子之間的幾個能帶裡,在能帶內部電子能量處於準連續狀態,而能帶之間則有帶隙相隔開,電子不能處於帶隙內。當電子在基態時,相當於此電子被束縛在原子核附近;而相反地,如果電子具備了自由電子所需要的能量,那麼就能完全離開此材料。每個能帶都有數個相對應的量子態,而這些量子態中,能量較低的都已經被電子所填滿。這些已經被電子填滿的量子態中,能量最高的就被稱為價電帶。半導體和絕緣體在正常情況下,幾乎所有電子都在價電帶或是其下的量子態裡,因此沒有自由電子可供導電。 半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差異在於兩者之間能帶間隙寬度不同,亦即電子欲從價帶跳入導電帶時所必須獲得的最低能量不一樣。通常能帶間隙寬度小於3電子伏特(eV)者為半導體,以上為絕緣體。 在絕對零度時,固體材料中的所有電子都在價帶中,而導電帶為完全空置。當溫度開始上升,高於絕對零度時,有些電子可能會獲得能量而進入導電帶中。導電帶是所有能夠讓電子在獲得外加電場的能量後,移動穿過晶體、形成電流的最低能帶,所以導電帶的位置就緊鄰價電帶之上,而導電帶和價電帶之間的差距即是能帶間隙。通常對半導體而言,能帶間隙的大小約為1電子伏特上下。在導電帶中,和電流形成相關的電子通常稱為自由電子。根據包利不相容原理,同一個量子態內不能有兩個電子,所以絕對零度時,費米能級以下的能帶包括價電帶全部被填滿。由於在填滿的能帶內,具有相反方向動量的電子數目相等,所以宏觀上不能載流。在有限溫度,由熱激發產生的導電帶電子和價電帶電洞使得導電帶和價電帶都未被填滿,因而在外電場下可以觀測到宏觀凈電流。 在價電帶內的電子獲得能量後便可躍升到導電帶,而這便會在價帶內留下一個空缺,也就是所謂的電洞。導電帶中的電子和價電帶中的電洞都對電流傳遞有貢獻,電洞本身不會移動,但是其它電子可以移動到這個電洞上面,等效於電洞本身往反方向移動。相對於帶負電的電子,電洞的電性為正電。 由化學鍵結的觀點來看,獲得足夠能量、進入導電帶的電子也等於有足夠能量可以打破電子與固體原子間的共價鍵,而變成自由電子,進而對電流傳導做出貢獻。 半導體和導體之間有個顯著的不同是半導體的電流傳導同時來自電子與電洞的貢獻,而導體的費米能階則已經在導帶內,因此電子不需要很大的能量即可找到空缺的量子態供其跳躍、造成電流傳導。 固體材料內的電子能量分布遵循費米-狄拉克分佈。在絕對零度時,材料內電子的最高能量即為費米能階,當溫度高於絕對零度時,費米能階為所有能階中,被電子占據機率等於0.5的能階。半導體材料內電子能量分布為溫度的函數也使其導電特性受到溫度很大的影響,當溫度很低時,可以跳到導電帶的電子較少,因此導電性也會變得較差。 能量-動量色散 上述關於能帶結構的內容為了簡化,因此跳過了一個重要的現象,稱為能量的色散(dispersion of energy)。同一個能帶內之所以會有不同能量的量子態,原因是能帶的電子具有不同波向量或者「k-向量」。在[學]]中,k-向量即為粒子的動量,不同的材料會有不同的能量-動量關係(E-k relationship)。 能量-動量色散關係式能決定電子或電洞的等效質量(effective mass),以代表,公式如下: 等效質量可視為聯繫量子力學與古典力學的一個參數。這個參數對於半導體材料而言十分重要,例如它和電子或電洞的遷移率(electrons or holes mobility)有高度關聯。電子或電洞的遷移率對於半導體元件的載子傳輸是相當基本的參數。 電子和電洞的等效質量不相等,這也造成了兩者的遷移率不同,進而讓「N-通道」和「P-通道」的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導電性不同。 准确的说应该是动量变化为零,因为任何时候动量都是守恒的,不能说不必牵涉 半導體材料的導電帶底部和價電帶頂端在「能量-動量座標」上可能會處在不同的k值,這種材料叫做間接能帶材料(in-direct bandgap material),例如矽或是鍺。相對地,如果某種材料的導帶底部和價帶頂端有相同的k值,這種材料稱為直接能帶材料(direct bandgap material),最常見的例子是砷化鎵。電子在直接能隙材料的價帶與導帶的躍遷不涉及晶格動量的改變,因此發光的效率高過間接能隙材料甚多,砷化鎵也因此是光電半導體元件中最常見的材料之一。 載流子的產生與復合 當離子化的輻射能量落在半導體時,可能會讓價帶中的電子吸收到足夠能量而躍遷至導帶,並在價帶中產生一個電洞,這種過程叫做電子-電洞對的產生(generation of electron-hole pair)。而其他夠大的能量,如熱能,也可以同樣產生出電子-電洞對。 電子-電洞對則會經由復合的過程而被消滅。根據能量守恆的觀念,在導帶中的電子必須回到價帶,將所得到的能量釋放出來。能量釋放的形式包括熱能或輻射能,而這兩種能量量子化後的表徵分別是聲子以及光子。 對於處在穩態的半導體而言,電子-電洞對的產生與復合速率是相等的。而在一個已給定的溫度下,電子-電洞對的數量可由量子統計求得。量子力學處理此類問題時必須同時遵守能量以及動量守恆。 半導體的摻雜 半導體之所以能廣泛應用在今日的數位世界中,憑藉的就是其能藉由在本質半導體加入雜質改變其特性,這個過程稱之為摻雜。摻雜進入本質半導體的雜質濃度與極性皆會對半導體的導電特性產生很大的影響。而摻雜過的半導體則稱為雜質半導體。 摻雜物 哪種材料適合作為某種半導體材料的摻雜物需視兩者的原子特性而定。一般而言,摻雜物依照其帶給被摻雜材料的電荷正負被區分為施體(donor)與受體。施體原子帶來的價電子多會與被摻雜的材料原子產生共價鍵,進而被束縛。而沒有和被摻雜材料原子產生共價鍵的電子則會被施體原子微弱地束縛住,這個電子又稱為施體電子。和本征半導體的價電子比起來,施體電子躍遷至導帶所需的能量較低,比較容易在半導體材料的晶格中移動,產生電流。雖然施體電子獲得能量會躍遷至導帶,但並不會和本征半導體一樣留下一個電洞,施體原子在失去了電子後只會固定在半導體材料的晶格中。因此這種因為摻雜而獲得多餘電子提供傳導的半導體稱為n型半導體,n代表帶負電荷的電子。 和施體相對的,受體原子進入半導體晶格後,因為其價電子數目比半導體原子的價電子數量少,等效上會帶來一個的空位,這個多出的空位即可視為電洞。受體摻雜後的半導體稱為p型半導體,p代表帶正電荷的電洞。 以一個矽的本征半導體來說明摻雜的影響。矽有四個價電子,常用於矽的摻雜物有三價與五價的元素。當只有三個價電子的三價元素如硼摻雜至矽半導體中時,硼扮演的即是受體的角色,摻雜了硼的矽半導體就是p型半導體。反過來說,如果五價元素如磷摻雜至矽半導體時,磷扮演施體的角色,摻雜磷的矽半導體成為n型半導體。 一個半導體材料有可能先後摻雜施體與受體,而如何決定此外質半導體為n型或p型必須視摻雜後的半導體中,受體帶來的電洞濃度較高或是施體帶來的電子濃度較高,亦即何者為此外質半導體的多數載流子(majority carrier)。和多數載流子相對的是少數載流子(minority carrier)。對於半導體元件的工作原理分析而言,少數載流子在半導體中的行為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半導體材料的製造 為了滿足量產上的需求,半導體的電性必須是可預測並且穩定的,因此包括摻雜物的純度以及半導體晶格結構的品質都必須嚴格要求。常見的品質問題包括晶格的位错(dislocation)、孪晶面(twins)或是(stacking fault) 都會影響半導體材料的特性。對於一個半導體元件而言,材料晶格的缺陷(晶体缺陷)通常是影響元件性能的主因。 目前用來成長高純度單晶半導體材料最常見的方法稱為柴可拉斯基製程(鋼鐵場常見工法)。這種製程將一個單晶的晶種(seed)放入溶解的同材質液體中,再以旋轉的方式緩緩向上拉起。在晶種被拉起時,溶質將會沿著固體和液體的介面固化,而旋轉則可讓溶質的溫度均勻。 全球半導體製造企業 爾必達於2012年5月宣告破產,2013年7月由美光完成併購。 全球十大半導體公司 截止到2020年6月,根據TTM對全球半導體公司收入的追踪,整理出全球十大半導體公司(此列表僅限於直接或者通過美國或加拿大公開交易的公司,一般外國的公司會每半年提交報告一詞,因此滯後時間會更長,所有數據截止2020年6月18日,所有數據由YCharts提供10 Biggest Semiconductor Companies 應用 半导体器件可以通过结构和材料上的设计达到控制电流传输的目的,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各种处理不同信号的电路。这是半导体在当前电子技术中广泛应用的原因。 延伸閱讀 材料科學 導體 絕緣體 半导体材料 PN结 物理学 固體物理學 物理化学 热力学 電路學 电子学 | 除了藉由摻雜的過程永久改變電性外,半導體亦可因為施加於其上的電場改變而動態地變化。半導體材料也因為這樣的特性,很適合用來作為電路元件,例如電晶體。電晶體屬於主動式的(有源)半導體元件(active semiconductor devices),當主動元件和被動式的(无源)半導體元件(passive semiconductor devices)如電阻器或是電容器組合起來時,可以用來設計各式各樣的集成电路產品,例如微處理器。 當電子從導帶掉回價帶時,減少的能量可能會以光的形式釋放出來。這種過程是製造發光二極體以及半導體雷射的基礎,在商業應用上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相反地,半導體也可以吸收光子,透過光電效應而激發出在價帶的電子,產生電訊號。這即是光探测器的來源,在光纖通訊或是太陽能電池的領域是最重要的元件,也是相機中CMOS Image Sensor主要的運作原理。 半導體有可能是單一元素組成,例如矽。也可以是兩種或是多種元素的化合物,常見的化合物半導體有砷化鎵或是(aluminium gallium indium phosphide, AlGaInP)等。合金也是半導體材料的來源之一,如矽鍺或是(aluminium gallium arsenide, AlGaAs)等。 半导体的电导率 在常温下,半导体的电导率介于金属导体(~ S/m)和绝缘体( < S/m)之间,一般为 ~ S/m 。 半導體的能帶結構 半導體中的電子所具有的能量被限制在基態與自由電子之間的幾個能帶裡,在能帶內部電子能量處於準連續狀態,而能帶之間則有帶隙相隔開,電子不能處於帶隙內。當電子在基態時,相當於此電子被束縛在原子核附近;而相反地,如果電子具備了自由電子所需要的能量,那麼就能完全離開此材料。每個能帶都有數個相對應的量子態,而這些量子態中,能量較低的都已經被電子所填滿。這些已經被電子填滿的量子態中,能量最高的就被稱為價電帶。半導體和絕緣體在正常情況下,幾乎所有電子都在價電帶或是其下的量子態裡,因此沒有自由電子可供導電。 半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差異在於兩者之間能帶間隙寬度不同,亦即電子欲從價帶跳入導電帶時所必須獲得的最低能量不一樣。通常能帶間隙寬度小於3電子伏特(eV)者為半導體,以上為絕緣體。 在絕對零度時,固體材料中的所有電子都在價帶中,而導電帶為完全空置。當溫度開始上升,高於絕對零度時,有些電子可能會獲得能量而進入導電帶中。導電帶是所有能夠讓電子在獲得外加電場的能量後,移動穿過晶體、形成電流的最低能帶,所以導電帶的位置就緊鄰價電帶之上,而導電帶和價電帶之間的差距即是能帶間隙。通常對半導體而言,能帶間隙的大小約為1電子伏特上下。在導電帶中,和電流形成相關的電子通常稱為自由電子。根據包利不相容原理,同一個量子態內不能有兩個電子,所以絕對零度時,費米能級以下的能帶包括價電帶全部被填滿。由於在填滿的能帶內,具有相反方向動量的電子數目相等,所以宏觀上不能載流。在有限溫度,由熱激發產生的導電帶電子和價電帶電洞使得導電帶和價電帶都未被填滿,因而在外電場下可以觀測到宏觀凈電流。 在價電帶內的電子獲得能量後便可躍升到導電帶,而這便會在價帶內留下一個空缺,也就是所謂的電洞。導電帶中的電子和價電帶中的電洞都對電流傳遞有貢獻,電洞本身不會移動,但是其它電子可以移動到這個電洞上面,等效於電洞本身往反方向移動。相對於帶負電的電子,電洞的電性為正電。 由化學鍵結的觀點來看,獲得足夠能量、進入導電帶的電子也等於有足夠能量可以打破電子與固體原子間的共價鍵,而變成自由電子,進而對電流傳導做出貢獻。 半導體和導體之間有個顯著的不同是半導體的電流傳導同時來自電子與電洞的貢獻,而導體的費米能階則已經在導帶內,因此電子不需要很大的能量即可找到空缺的量子態供其跳躍、造成電流傳導。 固體材料內的電子能量分布遵循費米-狄拉克分佈。在絕對零度時,材料內電子的最高能量即為費米能階,當溫度高於絕對零度時,費米能階為所有能階中,被電子占據機率等於0.5的能階。半導體材料內電子能量分布為溫度的函數也使其導電特性受到溫度很大的影響,當溫度很低時,可以跳到導電帶的電子較少,因此導電性也會變得較差。 能量-動量色散 上述關於能帶結構的內容為了簡化,因此跳過了一個重要的現象,稱為能量的色散(dispersion of energy)。同一個能帶內之所以會有不同能量的量子態,原因是能帶的電子具有不同波向量或者「k-向量」。在[學]]中,k-向量即為粒子的動量,不同的材料會有不同的能量-動量關係(E-k relationship)。 能量-動量色散關係式能決定電子或電洞的等效質量(effective mass),以代表,公式如下: 等效質量可視為聯繫量子力學與古典力學的一個參數。這個參數對於半導體材料而言十分重要,例如它和電子或電洞的遷移率(electrons or holes mobility)有高度關聯。電子或電洞的遷移率對於半導體元件的載子傳輸是相當基本的參數。 電子和電洞的等效質量不相等,這也造成了兩者的遷移率不同,進而讓「N-通道」和「P-通道」的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導電性不同。 准确的说应该是动量变化为零,因为任何时候动量都是守恒的,不能说不必牵涉 半導體材料的導電帶底部和價電帶頂端在「能量-動量座標」上可能會處在不同的k值,這種材料叫做間接能帶材料(in-direct bandgap material),例如矽或是鍺。相對地,如果某種材料的導帶底部和價帶頂端有相同的k值,這種材料稱為直接能帶材料(direct bandgap material),最常見的例子是砷化鎵。電子在直接能隙材料的價帶與導帶的躍遷不涉及晶格動量的改變,因此發光的效率高過間接能隙材料甚多,砷化鎵也因此是光電半導體元件中最常見的材料之一。 載流子的產生與復合 當離子化的輻射能量落在半導體時,可能會讓價帶中的電子吸收到足夠能量而躍遷至導帶,並在價帶中產生一個電洞,這種過程叫做電子-電洞對的產生(generation of electron-hole pair)。而其他夠大的能量,如熱能,也可以同樣產生出電子-電洞對。 電子-電洞對則會經由復合的過程而被消滅。根據能量守恆的觀念,在導帶中的電子必須回到價帶,將所得到的能量釋放出來。能量釋放的形式包括熱能或輻射能,而這兩種能量量子化後的表徵分別是聲子以及光子。 對於處在穩態的半導體而言,電子-電洞對的產生與復合速率是相等的。而在一個已給定的溫度下,電子-電洞對的數量可由量子統計求得。量子力學處理此類問題時必須同時遵守能量以及動量守恆。 半導體的摻雜 半導體之所以能廣泛應用在今日的數位世界中,憑藉的就是其能藉由在本質半導體加入雜質改變其特性,這個過程稱之為摻雜。摻雜進入本質半導體的雜質濃度與極性皆會對半導體的導電特性產生很大的影響。而摻雜過的半導體則稱為雜質半導體。 摻雜物 哪種材料適合作為某種半導體材料的摻雜物需視兩者的原子特性而定。一般而言,摻雜物依照其帶給被摻雜材料的電荷正負被區分為施體(donor)與受體。施體原子帶來的價電子多會與被摻雜的材料原子產生共價鍵,進而被束縛。而沒有和被摻雜材料原子產生共價鍵的電子則會被施體原子微弱地束縛住,這個電子又稱為施體電子。和本征半導體的價電子比起來,施體電子躍遷至導帶所需的能量較低,比較容易在半導體材料的晶格中移動,產生電流。雖然施體電子獲得能量會躍遷至導帶,但並不會和本征半導體一樣留下一個電洞,施體原子在失去了電子後只會固定在半導體材料的晶格中。因此這種因為摻雜而獲得多餘電子提供傳導的半導體稱為n型半導體,n代表帶負電荷的電子。 和施體相對的,受體原子進入半導體晶格後,因為其價電子數目比半導體原子的價電子數量少,等效上會帶來一個的空位,這個多出的空位即可視為電洞。受體摻雜後的半導體稱為p型半導體,p代表帶正電荷的電洞。 以一個矽的本征半導體來說明摻雜的影響。矽有四個價電子,常用於矽的摻雜物有三價與五價的元素。當只有三個價電子的三價元素如硼摻雜至矽半導體中時,硼扮演的即是受體的角色,摻雜了硼的矽半導體就是p型半導體。反過來說,如果五價元素如磷摻雜至矽半導體時,磷扮演施體的角色,摻雜磷的矽半導體成為n型半導體。 一個半導體材料有可能先後摻雜施體與受體,而如何決定此外質半導體為n型或p型必須視摻雜後的半導體中,受體帶來的電洞濃度較高或是施體帶來的電子濃度較高,亦即何者為此外質半導體的多數載流子(majority carrier)。和多數載流子相對的是少數載流子(minority |
长笛:2 双簧管:2 B调单簧管:2 巴松管:2 铜管乐器 F调圆号:4 F调小号:2 长号:3(次中音两支,低音一支) 定音鼓 弦乐器 第一、第二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 依照工具書《管弦樂作品手冊》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簡記為"2 2 2 2—4 2 3 0—tmp—str"。 結構 本樂曲共分為三個樂章。 第一樂章 不太快的和极其庄严的快板—生气勃勃的快板(Allegro non | 除去独奏钢琴之外,该作品所需乐队规模中等。 独奏钢琴 木管乐器 长笛:2 双簧管:2 B调单簧管:2 巴松管:2 铜管乐器 F调圆号:4 F调小号:2 长号:3(次中音两支,低音一支) 定音鼓 弦乐器 第一、第二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 依照工具書《管弦樂作品手冊》指示,上述之配器可簡記為"2 2 2 2—4 2 3 0—tmp—str"。 結構 |
羅馬主教權高於其他地區主教,有以下八個原因: 羅馬是羅馬帝國的首都。 羅馬城曾在羅馬皇帝尼祿時期被放火燒城,做為屠殺基督徒的藉口。相傳宗徒保祿與伯多祿在此次迫害中殉道,羅馬城受到帝國最大的迫害,因此受到基督徒欽佩。 羅馬教會曾慷慨救濟災荒,特別是對耶路撒冷。 330年,罗马帝國遷都拜占庭後,羅馬主教就成了西方教會領袖。 東方教會受希臘文化影響、傾向神祕主義、較為感性,而羅馬代表的西方教會受羅馬法影響,重視用邏輯推理、嚴謹的方式解讀聖經,因此公元4至5世紀,東方教會在爭論神學問題常找羅馬主教來主持公道。 羅馬教會人才輩出,有許多傑出神學家。 基於對的解釋,認為伯多祿是羅馬教會首任主教,所以羅馬主教繼聖伯多祿之後擁有主教正統。 由於《聖經》在整個中世紀並不普及,都由各地主教解釋《聖經》,主教權威甚至高於《聖經》,同時基督教信仰也在這時期控制整個西方世界,羅馬教會有了教廷的稱呼,羅馬宗主教也有了教宗的稱呼,其影響力及影響範圍甚至超過政權,政權的執政者也都受教宗的加冕,教宗可以從各地教會獲得捐稅,掌握神職人員的任用以及教會司法權。 一直到13世紀下半叶,英法兩國的君王,因自身利益不願受外來勢力影響,無法容忍羅馬教會干涉國內政治,公元14到15世紀,英、法在神職人員任用及教會司法權上便歸到君主手上,但仍向羅馬教廷納稅。 中古時期,由於神職人員的腐敗,教廷勢力漸漸低落,公元1300年左右,義大利和法國彼此爭奪對教會的影響力,教宗克勉五世被法蘭西國王菲利浦四世擄到法蘭西王國的亞維儂(現為法國領地),是為亞維儂教廷,形成七任教宗都在亞維儂治事的亞維儂時期。 1378年教會遷回羅馬,並選出意大利籍的继任教宗烏爾班六世,而後其中的13位紅衣主教另立一位法国人克雷芒七世为教宗,兩方爭執不休,公元1409年,巴黎大學的教授們提議召開比薩會議,會議中決議將兩位教宗都廢黜,另立一位新教宗,然而此次會中,烏爾班六世跟克雷芒七世都沒有出席,各國仍自擁各自認定的教宗,因此比薩會議後形成了有三個教宗的局面。 一直到1415年的康士坦斯大公會議,才正式取消了三個教宗的職位,消除了教會的分裂,也把教宗的權力限制在立法團體——即大公會議,但仍無法解決教廷腐敗的問題。在公元1517年,在馬丁路德的德意志宗教改革中,因為馬丁路德在數次與教廷的辯論中,始終堅持聖經權威高過主教權威的論點,持此觀點的基督新教便由大公教會分裂出來,新教也稱為抗羅宗、更正教、抗議宗或廣泛稱為基督教會,日內瓦的喀爾文、蘇黎士的慈運理等神學家紛紛崛起,加上英國國王亨利八世與教廷的齟齬,變成全歐洲的宗教改革。原來的大公教會,一般也稱為天主教,便仍保存原來的教廷與教宗制度,而新教由於馬丁路德人人皆司祭的觀點,強調每個個人都可以藉由讀經、禱告直接明白上帝的旨意,不需透過主教或神職人員做為媒介,因此產生了非主教制的教會體系,但依然有維持主教制的新教教會,如聖公宗。 頭銜 教宗的完整頭銜是:羅馬教區主教、、宗徒長伯多祿之繼承人、普世教會最高教長、意大利首席主教、羅馬教省都主教、梵蒂岡城國元首及天主眾僕之僕()() 2006年《宗座年鑑》刪除了「西方宗主教」()的稱呼。它的上一次修訂在1969年,把「天主眾僕之僕」加於名號之中,並刪除了「光榮在位」的語句。 由於教宗在中世紀時擁有超乎西欧世俗君王的精神地位,曾被明末天主教传教士译为“教化皇”,继而影响周边使用汉字的国家。 另外在西方世界,教宗有時也會被敬稱為「聖父」(),其意為「神聖的父親」,與三位一體所指的聖父不同。 | 教宗被天主教會認為是耶穌在當今世界的代表,其主要任務即是領導耶穌建立的教會,並將信仰傳佈到世界各個角落。教宗的被稱為「聖座」,是以教宗為中心構成的教務領導團體。聖座除了負責管理羅馬的天主教會,還具有代表與領導整個天主教會的功能;現今亦為國際法承認的主權實體,可與世界各國締結外交關係。 除了宗教职务之外,教宗也是梵蒂岡城國的国家元首,該國由聖座管治。梵蒂冈整个被意大利首都罗马包围,1870年之前,教宗统治的区域一度拓展到整个意大利中部,其领土——即教宗国,被称为「圣伯多祿的遗产」。尽管授予教宗对这些领土的统辖权的文件,也就是所谓的《-{君士坦丁}-御赐教产谕》,在15世纪被证明只是偽造文書,但教宗对教宗国的统治还是延续至1870年意大利统一,而意大利王國和聖座之间最终的政治协议一直到1929年的《拉特朗条约》才得以实现。1948年通過的《意大利共和國憲法》,再次確定該條約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歷任羅馬教宗 任職方式 教宗是由樞機組成的樞機團召開秘密會議互選產生的,一旦當選就是終身職,但中途可辭職。前任教宗逝世或辭職後,至繼任教宗選出前的職位空缺期,被稱為「宗座出缺」。現今的教宗选举制度是在1268年至1271年的三年空位期之後,於1274年由里昂第二次大公會議採用的,包括樞機團在選舉時必須與外界隔離的規定;而教宗選舉在1492年起固定於梵蒂岡的西斯廷禮拜堂舉行迄今。 近況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于1978年以58岁之齡當选教宗,也是自哈德良六世(1522年至1523年間在位)以来首位非意大利人教宗,其於2005年4月2日逝世後,於4月2日到18日期間產生职位宗座出缺,4月18日开始的教宗选举秘密會議,用了不足1天即選出德国籍枢机若瑟·拉青格為新任教宗,為本篤十六世。 聖座发言人于2013年2月11日宣布,時年85岁的教宗本笃十六世因健康因素於2月28日歐洲中部時間晚上8点正式退位,成为西元1415年以来,首位主动请辞的教宗。 2013年3月13日,梵蒂岡宣佈阿根廷的枢机豪爾赫·馬里奧·伯格里奧當選教宗,名號為方濟各,他是教宗額我略三世以後一千二百年來,首位非出身歐洲的教宗;亦是天主教史中首位來自美洲與南半球的教宗、首位耶穌會出身的教宗。 2022年12月31日,高齡95歲的前任教宗本笃十六世病逝於其退位後的隱居處 : 教會之母修道院(Mater Ecclesiae)。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聖座 聖座 天主教头衔 1 領袖列表 |
above Sydney Harbor. Then China’s nouveau riche arrived),披露了这件事的原委。此豪宅2014年5月正在按计划拆毁新建中,所以总投资要大于旧房屋的购买价格。 与马建、肖建华的关系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曾庆红据称是前国安部副部长马建的后台,马建国安部副部长的职位正是曾庆红一手安排的。马建是曾庆红苦心经营的“江西帮”的主要人马之一。另外,中国商人肖建华曾为某些中国高层充当投资顾问,业务横跨银行、保险和投资基金等领域。港媒此前披露肖建华是曾庆红家族的利益代言人,肖建华的巨额财富与曾庆红的儿子曾伟有着密切关系。 遭调查传闻 2014年8月6日,香港《苹果日报》报道曾庆红侄女、“花样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CEO兼大股东曾宝宝被中纪委“带走调查”。2014年9月16日,香港《明报》报导,12日曾庆红在大陆著名音乐家周巍峙吊唁仪式上露面,而大陆媒体并没有对此报导。2014年9月29日至30日,曾庆红年内第三次露面,分别出席了国庆65周年音乐会和国庆招待会。有媒体将曾庆红出席招待会的视频表情进行解析,发现曾庆红“不再像往常一样满面笑容,而是难以排解的满脸忧郁”。2014年11月,河北省公布亿元水官马超群的违纪违法问题,马超群干爹被指曾庆红,但未得到证实。 中紀委批“慶親王” 2015年2月15日,中紀委监察部網站刊文《大清「裸官」庆亲王的作风问题》批評大清慶親王奕劻,爆紅網絡,文章稱「慶親王奕劻工作能力很差,名聲也不太好,官運卻好得出奇。自1884年到大清倒台的27年中,他先後負責外事、海軍、財政等重要部門,最後升到首席軍機大臣、內閣總理大臣」。網民猜測喻指「曾經的慶親王太紅了」,是借古諷今指江澤民嫡系曾慶紅,直白點出曾慶紅大勢不妙。但曾慶紅前秘書施芝鸿激动澄清传闻,说他是庆亲王可笑至极。且庆亲王有可能暗指的是贾庆林。 2015年5月18日,自由亚洲电台刊登时政评论员胡平文章。该文引用习近平王岐山对当下反腐败形势的概括是“两军对垒,呈胶着状态”,谈到一般人都认为两军中另一军的头面人物是指江泽民和曾庆红。讨论了曾庆红秘书施芝鸿在今年两会上主动发言为曾庆红辩护,认为其背后必有支持力量,也间接说明习近平要打大老虎曾庆红一说并非无因。文章认为美国学者沈大伟表现出“扬曾抑习”倾向,把曾庆红看作渐进政治改革的推手是不可信的。作者的结论是习江所带领的两军之间的争斗已你死我活,一场恶斗在所难免,目前形势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2015年6月12日,周永康被通报已被判无期徒刑的第二天,澎湃新闻以《晚清“大老虎”庆亲王在汇丰到底存了多少钱?》报导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发表传记《庆亲王》,还原“大老虎”腐化堕落经过,该传记封面写着“你懂的”。 2015年7月23日,在令计划被通报“双开”移送司法后的第三天,新华网以《庆亲王从“从零开始”政坛火箭蹿升》为题报导庆亲王,称庆亲王隐忍和低调,权力伸展和布局是“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对上级是逆来顺受唯唯诺诺后再想法“遇见红灯绕着走”,是最后一位「铁帽子王」,大清政界最大冷门。 荣誉 外国勋章奖章 (多哥,2004年6月24日于卡拉会议大厦颁发):对多哥进行正式访问。 註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新華網曾慶紅活動報道專集 Qing 吉安人 Qing 北京工业学院校友 中国共产党党员 (1960年入党) 中共中央党校校长 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 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部长 中共上海市委秘书长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 | 1989年的六四事件成为曾庆红仕途转折点,随着其上司、时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江泽民当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曾的职位不断升迁。1989年7月,在江泽民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不到一个月后,曾庆红被调往中央任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并在1993年3月接替温家宝出任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中央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書記。1997年9月19日,曾庆红在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和中央书记处书记,跻身党和国家领导人行列,并继续兼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和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书记至1999年3月,之后曾庆红出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主管组织和人事管理事务。 在中央工作期间,曾庆红大力协助江泽民,先后参与整肃“杨家将”,打倒陈希同、削弱李鹏,请出薄一波、迫使乔石退休,开展“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教育,推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主导中共十六大人事并安插江派人马。 2002年11月15日,63岁的曾庆红在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第五),进入最高领导层,成为正国级领导人,并连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排名第一),在党内分管党建、组织事务并协助分管外交事务。同年12月,曾庆红接替胡锦涛出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在2003年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曾庆红接替胡锦涛当选国家副主席,不过有177张反对票、190张弃权票,得票率为87.5%。2003年7月,曾庆红出任新成立的中央港澳工作协调小组组长,分管港澳事务。虽然曾庆红在党内排行第五,但是由于其与江泽民的关系,外界认为曾庆红在当时是除总书记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以外最有实权的领导人。 退休生活 2007年10月22日,68岁的曾庆红因年龄原因在中共十七届一中全会后卸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书记,并于同年12月21日卸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2008年3月15日,曾庆红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卸下國家副主席職務退休,其国家副主席一职由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接任。 有多位政论人士,例如高新都认为习近平能够力压胡锦涛长期栽培的李克强成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接班人,曾庆红所起的作用很大,江泽民、曾庆红的盘算是先阻止胡锦涛的人马上台,然后培养江派人马采取邓小平废黜华国锋的方式,罢免甚至逮捕习近平,再次掌控全局。而当習近平權力穩固後,曾慶紅於2019年5月訪問家鄉江西吉安時,向群眾高声称赞习近平的领导: 著作 《关于党的建设工作》(上下),2010-06中央文献出版社 家族 父親:曾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部长 母亲:邓六金 妻子:王鳳清(1940年11月—),山东牟平人。曾担任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原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 2004 年8月,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的美国质量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Quality - ASQ )第58届年会上,获美国质量协会颁发2003/04年度“质量特别奖”。在美国质量协会50多年的历史中,将“质量特别奖”颁发给中国人还是第一次。 兒子:曾偉,從事石油貿易。據稱曾偉是上海大眾汽車集團、上海東方航空公司、北京現代汽車集團的後台老板。 儿媳:蔣梅,原為央視《影視同期聲》節目的主持人,現任中國房地產開發商人和集團非執行董事。 二弟:曾慶淮,曾任中国文化部官员,亦官亦商,颇具争议。 侄女:曾寶寶,曾慶淮女兒, 2009年11月25日,花樣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01777,HK)在香港正式掛牌。創辦人兼執行董事曾寶寶身家也達到約70.8 億港元,足以躋身胡潤內地女富豪榜前20位。 三弟:曾慶洋,軍事科學院軍制研究部部長,少将军衔。 四弟:曾慶源,任空軍後勤部副部長,少将军衔。 妹妹:曾海生,總參管理保障部政委,少将军衔。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侄女:王晓玲,广州副市长兼纪委书记,涉嫌违法犯罪,遭多次实名举报。 批评与争议 据估计,曾庆红在国内外的资产达上百亿元;曾庆红退休后,为自家亲戚朋友在上海、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等地的国家机关部门安排工作,人数达40人。2010年4月清明节前夕,曾庆红在江西叮嘱干部要加强自身建设、抵挡住诱惑。到2010年10月9日,由乔石、宋平、尉健行等原中共领导人提议的“老同志特别组织生活会”在北京西山宾馆召开,主题为“老同志要保持晚节,管教好家属子女”。曾庆红在会上被一眾元老批判,称其是偽君子。曾庆红在这次生活会上做了自我检查,承认自己有五大错误,包括退休后在生活上搞特殊化,对自己家属管教不严,对自己的亲戚在工作上做了特殊安排,造成恶劣影响等。曾庆红在会上请求得到宽恕,但却没有交代儿子曾伟的巨额家产的资金来源。 澳洲豪宅葵阁墨 據媒體報導,2007年,其儿子曾偉移民澳大利亞。2008年,斥巨資3240萬澳幣(约3000万美元,按当时的汇率,折合人民币2.5亿元)購買悉尼的一處房產,是Point |
钢琴从外形上主要分成與(三角鋼琴)()。直立式钢琴的琴弦為交错安装,既省空间亦具備音色和音量。平台式钢琴是钢琴最原始的形态,现在一般都用于音乐会的演奏。 鋼琴由弦列、音板、支架、键盘系统(包括黑白琴键和击弦音棰,共88个琴键)、踏板机械(包括顶杆和踏板)和外壳共六大部分组成。直立式钢琴、平台式钢琴 基本结构是一样的。 左踏板 作用是讓聲量減少三分之一,聽起來稍微小聲一點。中踏板有兩種,如是 直立式鋼琴 是讓聲量大幅減少,聽起來 很小聲,適合長時間練習,因此名稱是 ();如是 平台式鋼琴 則是延長指定音鍵 ();右踏板 是延長所有音鍵。 演奏方法 鋼琴用大譜表記譜。需要時,可用兩行高音譜表或兩行低音譜表記譜。亦有作曲家嘗試用其他方式記譜,目的用於增加演奏家的發揮空間或表達更多感情,但是并不常見。 演奏技巧 鋼琴的演奏技巧十分豐富,可以自如地彈奏各種音階、半音音階,各種音程的跳動,各種雙音、和弦以及各種複雜的樂曲。 單音的運用及八度或數個八度的重複。 各種音程的雙音。 各種三音組成的和弦。八度音程重複的(完全重複或不完全重複的)三音和弦。 各種四音和弦及四音和弦的八度重複。 各種旋律與伴奏的織體。 各種類型的對位(複調)結構。 各種結構的綜合音型。 踏板的運用。一般鋼琴有三個踏板,左邊為弱音踏板,踩下該踏板後,餘音甚少,多用於弱奏;右邊為延音踏板,踩下該踏板後,琴音可延長,聲音響亮,多用於長時值音符或強音的演奏。中間的腳踏會因應鋼琴的設計而有不同用途,多數為減音腳踏,用法不只是踏一下,而是要踏下後再向左推,而有部份設計是踏一下是啟動,再踏一下是關閉;踏下減音踏板後,有一塊絨布隔在琴鎚與琴弦之間,以減底聲量;但減音系統有一個壞處,因為所有琴弦由一塊絨布覆蓋,震動可能會伸延到其它的琴弦,從而影響音準;另一種中間腳踏的用途是「特定連音踩板」,用途主要是用作選定琴鍵去延音,用法是先彈下琴鍵不放,踩下「特定延音踏板」不放,沒有選的音沒有餘音,通常有特定延音的鋼琴也有「減音裝置」,以手掣操控,通常在琴鍵之下的左右兩邊。 轉調。 作品與曲目 鋼琴做為近現代最為主要的樂器之一,為之創作的作品數量也十分可觀,且為橫跨多領域的音樂家所喜。 古典音樂 在古典音樂文獻上,鋼琴自十八世紀中期(即古典主義時期)開始受到重視,作曲家與樂器商之間呈現相生的關係,製造方打造出結構堅強、性能更佳的新型號鋼琴,音樂效果更加豐富的作品遂應運而生,透過聽眾的消費與回饋,刺激更進步的樂器快速被生產、製造。在這一股熱潮當中,十九世紀的鋼琴家李斯特可說是音樂歷史上第一位鋼琴巨星,他所寫作的眾多作品要求精湛的演奏技巧,直到今天都是鋼琴演奏者的一大挑戰。 以下,列出鋼琴領域中出名困難的一些曲目: 贝多芬第廿九號鋼琴奏鳴曲 蕭邦《冬風練習曲》 李斯特《超技練習曲》(Études d'exécution transcendante) 巴拉基列夫《伊斯拉美》(Islamey) 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什卡》 拉威爾《夜之幽灵》(Gaspard de la nuit) 钢琴品牌 奥地利 貝森朵夫 Bösendorfer 貝森朵夫鋼琴廠有限公司()是一家奥地利钢琴制造公司,其母公司是日本山叶株式会社。 不同于一般的钢琴制造商,贝森朵夫是唯一一家生产92键以及97键的三角钢琴的厂商(一般钢琴为88键)。 贝森朵夫钢琴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钢琴制造商之一,该品牌由伊格納茲·貝森朵夫于1828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创立。其制造的三角钢琴以顶级的品质闻名于世。1839年,公司接受当时奥地利皇帝斐迪南一世的皇家委任状专门为皇室提供顶级三角钢琴。 纳茨去世后,他的儿子路德维希·贝森朵夫于1859年接管公司的运营并于1860年将公司迁至新址,后来成为贝森朵夫音乐厅。从1872年至1913年关闭,它一直是维也纳首屈一指的音乐厅。1909年,公司被一名叫卡尔·胡特尔斯特拉瑟的商人买下,并于1966年售予晶寶國際公司。直至2002年,公司被奥地利Bawag P.S.K.银行购得,公司股权又回到了奥地利人手中。但是2007年12月20日,Bawag P.S.K.银行又把公司所有的股权卖给了日本的山叶株式会社。目前台灣總代理為德斯特樂器。 捷克 佩卓夫(Petrof)為一個捷克鋼琴品牌。有約140年歷史。音色圓厚、透明。 中国 珠江鋼琴 廣州珠江鋼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州珠江鋼琴集團股份、廣州珠江鋼琴集團、廣州珠江鋼琴,以及珠江鋼琴(),於1956年由广州市政府設立當時名為「广州市珠江钢琴工业公司」,以及「广州珠江钢琴集团有限公司」,而主要股東為广州无线电集团有限公司,屬於一个生产钢琴及其他乐器的厂商。 而主要生產及銷售各種類型鋼琴產品,而品牌包括「愷撤寶」、「珠江」、「里特米勒」,以及「京珠」,董事長為施少斌,總部位於广州市荔湾区芳村花地大道南渔尾西路8号。 長江鋼琴 | 钢琴品牌 奥地利 貝森朵夫 Bösendorfer 貝森朵夫鋼琴廠有限公司()是一家奥地利钢琴制造公司,其母公司是日本山叶株式会社。 不同于一般的钢琴制造商,贝森朵夫是唯一一家生产92键以及97键的三角钢琴的厂商(一般钢琴为88键)。 贝森朵夫钢琴厂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钢琴制造商之一,该品牌由伊格納茲·貝森朵夫于1828年在奥地利维也纳创立。其制造的三角钢琴以顶级的品质闻名于世。1839年,公司接受当时奥地利皇帝斐迪南一世的皇家委任状专门为皇室提供顶级三角钢琴。 纳茨去世后,他的儿子路德维希·贝森朵夫于1859年接管公司的运营并于1860年将公司迁至新址,后来成为贝森朵夫音乐厅。从1872年至1913年关闭,它一直是维也纳首屈一指的音乐厅。1909年,公司被一名叫卡尔·胡特尔斯特拉瑟的商人买下,并于1966年售予晶寶國際公司。直至2002年,公司被奥地利Bawag P.S.K.银行购得,公司股权又回到了奥地利人手中。但是2007年12月20日,Bawag P.S.K.银行又把公司所有的股权卖给了日本的山叶株式会社。目前台灣總代理為德斯特樂器。 捷克 佩卓夫(Petrof)為一個捷克鋼琴品牌。有約140年歷史。音色圓厚、透明。 中国 珠江鋼琴 廣州珠江鋼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州珠江鋼琴集團股份、廣州珠江鋼琴集團、廣州珠江鋼琴,以及珠江鋼琴(),於1956年由广州市政府設立當時名為「广州市珠江钢琴工业公司」,以及「广州珠江钢琴集团有限公司」,而主要股東為广州无线电集团有限公司,屬於一个生产钢琴及其他乐器的厂商。 而主要生產及銷售各種類型鋼琴產品,而品牌包括「愷撤寶」、「珠江」、「里特米勒」,以及「京珠」,董事長為施少斌,總部位於广州市荔湾区芳村花地大道南渔尾西路8号。 長江鋼琴 Yangtze River 長江鋼琴,是柏斯音樂集團旗下中國鋼琴品牌 ,創立於2009年的長江鋼琴. 德国 贝希斯坦 C. Bechstein 貝希斯坦鋼琴(C. Bechstein Pianofortefabrik AG)由卡爾·貝希斯坦創立於1853年。 奥古斯特·福斯特 August Förster 奧古斯特·福斯特(德語:August Förster)是德國一間鋼琴製造商,公司全稱為「奧古斯特·福斯特鋼琴製造有限責任公司」(德語:August Förster GmbH Kunsthandwerklicher Flügel-und-Pianobau)。公司名又擁有「August Forster」、「August Foerster」等非官方拼寫。公司擁有約40名員工,年產三角鋼琴約120台,年產立式鋼琴約150台。 意大利 法奇奧里 FAZIOLI 法吉歐利(FAZIOLI)是1979年成立的意大利頂級三角鋼琴製造公司。每年僅從唯一的工廠手工生產110架鋼琴。台灣地區於2008年由琴峰樂器擔任台灣總代理公司。 日本 河合樂器 KAWAI 河合乐器製造公司(英文:Kawai Musical Instruments Manufacturing Co., Ltd.,KAWAI)是一間著名钢琴製造公司,由日本人河合小市创建的。公司总部位于日本静冈县滨松市中区寺島町200番地。 山葉樂器 YAMAHA 山葉株式會社(英文:Yamaha Corporation)是一家生產樂器、音響設備及音效產品的日本公司,現時是世界上最大的樂器生產商。 美国 梅森翰姆林 Mason & Hamlin 史坦威 Steinway & Sons 史坦威公司(Steinway & Sons)是一家美國及德國高檔鋼琴製造公司,亦是高檔鋼琴中最爲知名的。 著名演奏家 参考資料 參照 书目 Piano ma non solo, Jean-Pierre Thiollet, Anagramme Ed., 可以指 Paris, 2012. ISBN 978-2-35035-333-3 88 notes |
荀子主張任用賢能。他反對禪讓的做法,認同國君是世襲的,但要以賢人為宰相。不同於孟子,荀子已接受了新興的官僚制度。政務君主不必直接親自處理,而是由不世襲的宰相負責,這種想法和法家思想相近。國家運作上最關鍵的三大官職,是「宰爵」、「司徒」、「司馬」,角色分別是祭司、掌握國土人民及軍事三項。荀子再三肯定臣下要忠於國君,但也了解到比干、伍子胥等忠臣因進諫而遇害,提出作為臣下,面對暴君時可以明哲保身,以免因諍諫而遇害。荀子認為真正的臣子是「社稷之臣」,忠於國家。信陵君違抗王命,盜取虎符出兵攻秦,荀子讚揚他的抗命行為,認為他忠於社稷。軍事方面,荀子認為民眾的士氣和信任是致勝的基本條件。仁義之師能夠移風易俗。發動戰爭,是為了重建秩序,避免人民失序或受害,方為正當,不可為了爭奪。 制度 荀子強調確立禮制,禮制是社會秩序的最高原則,區分是非的最高準則,有劃分等級的作用,使「貴賤有等,長幼有差」。君王要整合國家的全部資源,並按禮義原則公正地適當分配,藉著制定禮義,區分社會成員,以社會階級、社會關係、職業地位與能力等條件來定立分配物品的標準,決定社會各階層所得的資源,管控消費,也分配社會各階層應盡的權利與義務,從而使社會井然有序。而禮分別等級的準則,並非武斷而為,而是按個人的賢能而決定,上承孔子「以德致位」的理想。荀子希望每個人都知道自己適當的身份,享有什麼資源,並依禮行事。禮制確立後,人人安守本份,減少紛爭,節制了人的欲望,使眾人在有限的資源上達到均富和公道,避免貧富懸殊,長遠來說可以提升國人的物質生活,使社會安定,人民安樂。 荀子重視禮法制度。荀子既然相信人性本惡,自私無處不在,因而需要受禮法控制,透過社會政治措施加以改變。荀子所言的禮,與廣義的「法」意思相近,而與封建制度下的舊禮不盡相同,他有時禮法並稱,將禮與法相提並論,傾向主張外在的控制,禮儀從個人道德修養的媒介,變為社會控制的手段。禮鼓勵利他的正面行為,法則通過懲罰對付自私的負面行為,禮法互補,共同維繫社會秩序,規定貴賤上下,把百姓按職業分類。荀子在一定程度上承認法律的重要性,對慎到所標榜的刑與法有充分認識。孔子否定刑罰有教化作用,荀子則承認刑罰的威懾力,單靠正面的引導不足以改變社會,教化須透過賞罰措施來執行,而古代聖賢也用賞罰制度補充禮。以禮修身是君子獨一無二的特徵,庶人則缺乏禮制教育,亦不能自我約束,故須以法律管治。荀子這種將禮與法相提並論的觀點,可說偏離了儒家思想。 荀子認為法律不及禮制重要。禮與法兩者之中,要維持社會秩序,主要靠的仍是禮而不是法,法律只能用於百姓,對於士人還是應用禮樂。法治固然重要,但必須以禮治為本,禮的實踐,是推行法律的基礎,此關係不可顛倒。能否在朝廷建立禮節,將影響對衙門和民眾的管理,人民的教化應始於朝廷禮義的建立。荀子也認為人比「法」更重要,要治國必須有賴君子而不能單獨倚靠法制,與孔子意思相近,而與法家有根本不同。 君權 荀子提倡「尊君」之說,與法家申、韓有相近之處,而與孟子大相徑庭。君主制國家是保持社會秩序的前提,政治組織由君主產生,政治生活由君主維持,定立和監督全國臣民的權利義務,治亂繫於一人,因此必須尊君。荀子希望用君長的禮義,救人性的偏失,君主能約束臣民,防止他們的貪婪破壞社會。聖王的權威是絕對的,他是道德榜樣,臣民導師,能帶來秩序,為臣民所仿傚,移風易俗,不用刑罰,真正實現天下太平。荀子不贊成對君主權力作制度性的限制,以免引發國家內亂;他甚至支持臣下像喪父一樣為君主守喪三年。在孔、孟的政治思想中,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但對荀子來說,個人卻沒有獨善的理由。不少學者認為荀子強調忠君之道,強化君權。黃俊傑認為,荀子所要傳達的是君臣關係的絕對性,臣下對君主必須服從,基本上與戰國晚期君主權力高漲的歷史背景相符合。 不過荀子的尊君,仍與法家以君主為政治主體的觀點有根本不同。荀子尊君是因為君主有重要職務,君主猶如高貴威嚴的公僕。作為國君的條件,是組織社會與國家的能力,解決社會民生問題,其出現乃是為人民的福祉(《荀子·大略》: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基於受人信賴而掌管權力,而不是為謀求自身的利益。此外與和法家不同的是,荀子不認為應把權力完全賦予國君,他指出君主不可以獨攬大權,要君臣分工,各有職守,打破世襲與門閥,建立專論才能的文官制度。荀子支持世襲王朝,接受平庸君主在位的現實,而主張君主清靜無為,遠離實際政務運作,將實際政務委托給大臣,由大臣代替君主執行。周成王與周公就是君主與賢相的典範組合。荀子的最終理想是君主為一個象徵元首,其功能主要是儀式性的,君主要能夠選拔適當的宰相而不過分干預,讓宰相能以君主的名義治國。 孔、孟重視君主的道德而不強調其權勢,法家申不害和商鞅則只重視君主的權勢而不強調其道德;荀子綜合二說,兩者並重。統一天下之君,必須有禮義和忠信的品德,心要誠懇。能達成仁義之德的諸侯,便具備統一天下的資格。君主制度有不同的模式,一是理想的聖王,一是普通的君主,在沒有真正王者的世界裏,君主的命令並非神聖,忠臣可以違抗君主的命令,例如竊取兵符的魏國信陵君。佐藤將之認為,荀子支持臣下按照自己對國家利益的判斷,來決定是否聽從君主的想法,並無集中君權。但臣下不遵守王命的權利,只限於為了國家社稷的最高利益,一個人不能因個人道德考慮而藐視君主命令。人民的認可,是政治權力的直接基礎,暴君失去民心(《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不能盡其職責,則尊嚴喪失,可以廢位或誅滅,跟孟子說法相似。荀子抨擊現實世界中的君主,認為暴君失德將失去統治的合法性,認可湯、武革命,但沒有像孟子那樣,明確支持在現實世界中造反和推翻暴君。 時局評論 荀子認為當時秦國可以稱為霸主,但尚未足以稱「王」。秦國佔有地理優勢,老百姓風俗樸實,服從官長,音樂和服裝都很正派;官吏則恭敬行事,認真盡責,上層官員則奉公守法,不結黨營私,君主不必辦事,而事情亦可做妥,行政效率很高。秦國四代都能戰勝其他諸侯,並非僥幸。他認為當時秦國的強大是史無前例的,但也認為專靠武力的方法,其勝利是有止境,開拓土地不如提高道德威望重要,必須起用有文化道德的人治國,才能號令天下諸侯。他指出秦國一直擔心受天下諸侯聯合對抗,批評秦國沒有儒者的教導,跟治國的理想標準還有巨大差距。荀子雖然深入了解秦國優勢,但並未看出短時間內將天下一統。他並認為即使天下統一,還是應該保留封建制度。 社會經濟 荀子贊成社會分工和合群合作,以免互相爭奪和工作怠惰。人類不能與野獸競爭,必須合群,形成社會組織,才能生存。社會組織中,人必須分工,各有職守,互相幫助,社會上各種人,都按一己的能力而取得其地位,社會資源的分配,應該合乎正義的原則。荀子支持封建制度,天子有天下,諸侯有國家,士大夫有田邑,官吏有俸祿,農民商人工人都是庶人,要努力工作,才可以穿衣吃飯。君子與小人的界限,要嚴格劃分,把勞心者和勞力者分為兩個不可動的階級,後者要服從前者。社會雖然不平等,但同時社會成員卻可從資源爭奪中解脫出來,保障大家的安全,得以共享公共福利。人們的社會地位即使並不相同,但仍可以互相監督,確保特權階級不會逃避應有責任。故大多數人都認識到,如果要得到安全與和平,就須存在社會分工。認為,荀子具有社會契約的觀念。 荀子指出要國富民足,應「節用裕民」,國君和官員都節儉不浪費,並要減輕賦稅,協助人民增加生產。人欲是無窮的,必須加以限制,合乎物資供給的數量。他主張減少浪費資源,與墨家思想表面上有相似之處,但荀子認為在禮制許可的程度下,人民乃可享樂,如果資源處理得當,人的欲望是能到滿足的。為了百姓生計,政府應該輕徭薄賦,並協助流通財物,使天下物產以有易無,互相供給。物欲是生產的動機,不可一味抑制,要增加生產,必須改善生產者的生活,發揮他們的積極性。農業是財富根源。從人民生活是否飽足,可以看出國政的治亂。 自然論 荀子傾向唯物論,認為「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自然和物質世界獨立於人的主觀意識,自然界依照自己的規律運行,沒有目的,無所作為,獨立於人類社會,社會事情的好壞,都不能感動自然界。天地是道德中立的,天人界線分明,天不會干預人間事務。所謂天命和災異與政治和人事無關,應破除迷信,不用畏懼災異;自然界的不正常現象,並非社會將有災禍的預兆,天人感應說是虛構的,否定有神論和目的論。先秦諸子中,荀子的唯物主義思想是最徹底的,其天人界限,帶有一種以人類為中心的人文主義,並傾向自然主義,有異於孔、孟的天;孔、孟的天是命之主宰,荀子的天則純是自然,對天的解釋接近道家,他和莊子一樣劃分天人界限,只是把價值觀翻轉過來:天並不具有神意,亦不關心人類的命運,與人事也不呼應。然而,荀子也認為天地及日月的永恒運行,是統治者所應效法的對象;統治者不僅呈現天地的秩序,也應仿效天地對萬物的撫養功能。 中國思想史上,宰制自然的觀念,以荀子所論最為果斷。他提出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想,批評道家的宿命論和只知順應天命。國家治亂並非天命,人定勝天。社會組織和社會秩序是人類獨有的,是自然界的一個特殊領域。人是自然界的一部份,但又能作天地萬物的主人,與天、地並立而為三。但荀子認為不必深入研究自然,因為人無論如何都不能對自然界有完全的了解,即使知道很多,還是跟無知者沒有分別,不如不求甚解。李約瑟認為,荀子「否定了理論性探索的重要性」,其好奇心只限於對人直接有用者,可說是反科學的。 荀子認為「氣」是萬物的根本和基本要素,萬物都有氣。自然界的各種變化,來自陰陽二氣的消長與變化。荀子給萬物分類,最低等的是只由氣組成的死物,其次是有生命的植物,接著是有知覺的動物,最高等是兼具氣、生命、知覺和思想的人類,群體生活是人類生活的特質。荀子這種分階層的世界觀,反駁莊子和惠施把人和蟲混同於一的想法。動物和人類共有的叫「血氣」,和人類的智能相比,血氣是低一層次的。每個人的「氣」都有差別,因而有些人剛勁積極,有些人則萎靡懶惰。 宗教 荀子排除超自然力量對人的影響。祭祀不在乎是否真的有神袛,關鍵在於人的態度要誠懇。他反對用占卜或祈禱來尋求或影響天意,不相信有鬼,認為鬼只是人因恐懼而起的幻覺,否定鬼神的存在。但他還是主張保留傳統宗教儀式,像求雨、喪禮和祭祀這類宗教儀式,可以作為一種點綴和裝飾,發洩和滿足人的感情。宗教活動也可以維護等級制度,例如喪禮中天子所用的棺椁要用九層,其餘按等級遞減;貴族可以建立宗廟,而百姓則不能。荀子也批評相術,認為人的貴賤禍福與形相無關。 認知與語言 荀子的心術論包括兩個層次,一方面可能受孟子所影響,強調「誠」與修身,一方面強調靜態的心,以正確地掌握外界現象。心是神智的最高主宰,人有五種感官,而心能把五官所得的感覺綜合起來。心能保持虛靜清明,認識事物就能較為全面,對外物的認識就像鏡子對外物反映,這種說法和莊子相似。心並須保持「一」的狀態,以統一繁多的知識,用類推演繹的方法,以知道和應付自然界與社會的變化。人只要知道一般就足夠,不必對具體事物作具體研究。荀子批判一般人的認識能力,認為人絕不可能認識絕對普遍之真理。人要以理性制情感,心要「虛一而靜」,才能認識真理。但荀子也相信,君子的理性能力有超理性的來源。他誇大心的作用,認為心能「大清明」後,就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可能受道家思想影響,他心目中的聖人,包含有神秘主義的道家成分,聖人的心大大超出理性智能之上,能與「天」同化,不受阻礙或蒙蔽,達到真正的客觀,能調配全部的新知識。 語言方面,荀子認為清晰的語言是聖王的成果。萬物的名稱起源於遠古,通過約定俗成而賦予名稱的意義,就制度、官位與禮法而言,聖王確定其名稱,再約定俗成。 著作 荀子著作有數萬字,與孔、孟相比,荀子文章對問題的陳述更完整,對論題的推衍更充分。司马迁记载,荀子晚年对其大量的著作进行了整理,但这些著作并没有存世,现存著作全部来自于刘向整理。西漢末年,宫廷史官劉向整理皇室藏書,收集了322篇(篇为竹简文献的单位)荀子的著作,并认定其中290篇为重复的。刘向編輯出32篇荀子的著作,并合稱《孫卿書》。这些数字表明,荀子的文章已经独立流传了两个世纪左右。818年,楊倞校勘與注解《孫卿書》,改動了部份篇章和段落的次序,重新命名為《荀子》,這文本成為後世《荀子》各種版本的祖本。 今天普遍的共识是,《荀子》为散文集,主要为荀子所作,但书的组织肯定有改变之处。刘向的资料来源多样,比如《议兵》称荀子为孙卿子,而荀子不会如此自称I,233-39。又比如,在《非相》篇,只有开篇的几句是论述相学的,其余的文段似乎都是刘向不太知道该归于哪一篇的散文。此外,还有一些章节是一般的指导性材料,以及很少有人研究的诗词和韵文谜语。因此,重构荀子的论点需要跨章阅读,从整体上看,该书传达了一个独特的哲学立场,但个别章节本身有时是不连贯的。今本《荀子》大概有91000多字。 影響 思想方面 荀子深化和開拓了儒家思想,充分詮釋了孔子沒有詳細說明的人性與天道觀,豐富了儒學傳統。儒家一些有關孝的思想以及《孝經》中若干章節源自荀子。有學者認為,荀子對「誠」的闡釋,影響了《中庸》思想的形成。荀子許多理論和觀念,保存在《禮記》中。荀子在儒門中特別著重文獻知識,經學傳授也往往追溯源於荀子,漢代傳授《詩經》的三個學派「魯詩」、「韓詩」和「毛詩」都淵源自荀子的詩學。荀子接受了貴族世襲制的衰落與官僚制的興起,西漢初年儒家可能受了荀子政治觀念的影響,適應了中央集權制的做法。荀子的門人弟子「著書布天下」,他們承先啟後,對漢初文化復興舉足輕重。漢代思想家深受荀子影響。賈誼有關禮制的觀點,深受荀子思想薰陶;西漢初期的韓嬰受荀子啟發,在其《韓詩外傳》中引錄荀子有關修身的著作;董仲舒反對孟子的性善論,受到荀子影響,其學說也發揚了荀學;劉向亦非常尊敬荀子。東漢時王充、仲長統、孔融三人對孝道的批評,部份繼承荀子的觀念。宋代司馬光受荀子影響,贊同荀子而反對孟子人民有權革命的主張。荀子也影響了日本儒學,如荻生徂徠的思想受益於荀子。 荀子可能促進了法家的發展。因韓非、李斯都是荀子學生,有學者認為荀子可說是法家先驅,亦有學者反駁此說,因為法家的形成早在荀子之前。荀子觀點與法家學說有相通之處,其性惡論為韓非所繼承,荀子主張用暴力對付百家爭鳴,韓非和李斯都發揮這種思想。孔子誅杀少正卯的故事,最早見於《荀子》,後來少正卯就成為離經叛道的代名詞。荀子強調秩序,助長了專制獨裁政治的發展,「可能為權威主義的興起提供意識形態的基礎」。 政治方面 荀子影響了中國後世的政治文化。認為,荀子可說是中華帝國的締造者,他對戰國時代思想與政治的直接影響不及墨子或商鞅,對士大夫精神文化的長期貢獻不能與孔孟老莊相比,但他對秦漢以後歷來王朝及傳統政治文化的影響,卻超過其他思想家,他和韓非的思想代表了戰國時代政治思想的頂峰,為塑造帝制政治文化作出決定性貢獻。漢代政體與荀子思想有許多相似之處,包括經學教育、禮法並用、禮制的等級性、關注百姓經濟生活、限制臣下權力同時又保留臣子的尊嚴和進諫的權力。荀子建立禮制的哲學基礎,提倡禮的重要性,集禮治理論之大成,其理論使漢朝官員明白禮制對治理國家的重要性,從而建立朝廷的禮制。漢朝禮制的理論來自荀子,司馬遷對禮制意義和內容的理解,也是根據荀子,《史記:禮書》主要摘錄自荀子〈禮論〉一篇。荀子關於君主與士人關係的思想,對漢代以下有巨大影響。佐藤將之認為,荀子對東亞中、日、韓三國的國家、社會以及倫理觀都產生「整體性的重大影響」,改變了東亞的道德觀和倫理意識。 文學方面 有人認為荀子的〈賦篇〉是漢賦起源之一。〈賦篇〉採用主客問答的形式開頭,運用鋪陳和排比的手法,與後來的漢賦相似。 地位 | 荀子重視禮法制度。荀子既然相信人性本惡,自私無處不在,因而需要受禮法控制,透過社會政治措施加以改變。荀子所言的禮,與廣義的「法」意思相近,而與封建制度下的舊禮不盡相同,他有時禮法並稱,將禮與法相提並論,傾向主張外在的控制,禮儀從個人道德修養的媒介,變為社會控制的手段。禮鼓勵利他的正面行為,法則通過懲罰對付自私的負面行為,禮法互補,共同維繫社會秩序,規定貴賤上下,把百姓按職業分類。荀子在一定程度上承認法律的重要性,對慎到所標榜的刑與法有充分認識。孔子否定刑罰有教化作用,荀子則承認刑罰的威懾力,單靠正面的引導不足以改變社會,教化須透過賞罰措施來執行,而古代聖賢也用賞罰制度補充禮。以禮修身是君子獨一無二的特徵,庶人則缺乏禮制教育,亦不能自我約束,故須以法律管治。荀子這種將禮與法相提並論的觀點,可說偏離了儒家思想。 荀子認為法律不及禮制重要。禮與法兩者之中,要維持社會秩序,主要靠的仍是禮而不是法,法律只能用於百姓,對於士人還是應用禮樂。法治固然重要,但必須以禮治為本,禮的實踐,是推行法律的基礎,此關係不可顛倒。能否在朝廷建立禮節,將影響對衙門和民眾的管理,人民的教化應始於朝廷禮義的建立。荀子也認為人比「法」更重要,要治國必須有賴君子而不能單獨倚靠法制,與孔子意思相近,而與法家有根本不同。 君權 荀子提倡「尊君」之說,與法家申、韓有相近之處,而與孟子大相徑庭。君主制國家是保持社會秩序的前提,政治組織由君主產生,政治生活由君主維持,定立和監督全國臣民的權利義務,治亂繫於一人,因此必須尊君。荀子希望用君長的禮義,救人性的偏失,君主能約束臣民,防止他們的貪婪破壞社會。聖王的權威是絕對的,他是道德榜樣,臣民導師,能帶來秩序,為臣民所仿傚,移風易俗,不用刑罰,真正實現天下太平。荀子不贊成對君主權力作制度性的限制,以免引發國家內亂;他甚至支持臣下像喪父一樣為君主守喪三年。在孔、孟的政治思想中,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但對荀子來說,個人卻沒有獨善的理由。不少學者認為荀子強調忠君之道,強化君權。黃俊傑認為,荀子所要傳達的是君臣關係的絕對性,臣下對君主必須服從,基本上與戰國晚期君主權力高漲的歷史背景相符合。 不過荀子的尊君,仍與法家以君主為政治主體的觀點有根本不同。荀子尊君是因為君主有重要職務,君主猶如高貴威嚴的公僕。作為國君的條件,是組織社會與國家的能力,解決社會民生問題,其出現乃是為人民的福祉(《荀子·大略》: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基於受人信賴而掌管權力,而不是為謀求自身的利益。此外與和法家不同的是,荀子不認為應把權力完全賦予國君,他指出君主不可以獨攬大權,要君臣分工,各有職守,打破世襲與門閥,建立專論才能的文官制度。荀子支持世襲王朝,接受平庸君主在位的現實,而主張君主清靜無為,遠離實際政務運作,將實際政務委托給大臣,由大臣代替君主執行。周成王與周公就是君主與賢相的典範組合。荀子的最終理想是君主為一個象徵元首,其功能主要是儀式性的,君主要能夠選拔適當的宰相而不過分干預,讓宰相能以君主的名義治國。 孔、孟重視君主的道德而不強調其權勢,法家申不害和商鞅則只重視君主的權勢而不強調其道德;荀子綜合二說,兩者並重。統一天下之君,必須有禮義和忠信的品德,心要誠懇。能達成仁義之德的諸侯,便具備統一天下的資格。君主制度有不同的模式,一是理想的聖王,一是普通的君主,在沒有真正王者的世界裏,君主的命令並非神聖,忠臣可以違抗君主的命令,例如竊取兵符的魏國信陵君。佐藤將之認為,荀子支持臣下按照自己對國家利益的判斷,來決定是否聽從君主的想法,並無集中君權。但臣下不遵守王命的權利,只限於為了國家社稷的最高利益,一個人不能因個人道德考慮而藐視君主命令。人民的認可,是政治權力的直接基礎,暴君失去民心(《荀子·王制》: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不能盡其職責,則尊嚴喪失,可以廢位或誅滅,跟孟子說法相似。荀子抨擊現實世界中的君主,認為暴君失德將失去統治的合法性,認可湯、武革命,但沒有像孟子那樣,明確支持在現實世界中造反和推翻暴君。 時局評論 荀子認為當時秦國可以稱為霸主,但尚未足以稱「王」。秦國佔有地理優勢,老百姓風俗樸實,服從官長,音樂和服裝都很正派;官吏則恭敬行事,認真盡責,上層官員則奉公守法,不結黨營私,君主不必辦事,而事情亦可做妥,行政效率很高。秦國四代都能戰勝其他諸侯,並非僥幸。他認為當時秦國的強大是史無前例的,但也認為專靠武力的方法,其勝利是有止境,開拓土地不如提高道德威望重要,必須起用有文化道德的人治國,才能號令天下諸侯。他指出秦國一直擔心受天下諸侯聯合對抗,批評秦國沒有儒者的教導,跟治國的理想標準還有巨大差距。荀子雖然深入了解秦國優勢,但並未看出短時間內將天下一統。他並認為即使天下統一,還是應該保留封建制度。 社會經濟 荀子贊成社會分工和合群合作,以免互相爭奪和工作怠惰。人類不能與野獸競爭,必須合群,形成社會組織,才能生存。社會組織中,人必須分工,各有職守,互相幫助,社會上各種人,都按一己的能力而取得其地位,社會資源的分配,應該合乎正義的原則。荀子支持封建制度,天子有天下,諸侯有國家,士大夫有田邑,官吏有俸祿,農民商人工人都是庶人,要努力工作,才可以穿衣吃飯。君子與小人的界限,要嚴格劃分,把勞心者和勞力者分為兩個不可動的階級,後者要服從前者。社會雖然不平等,但同時社會成員卻可從資源爭奪中解脫出來,保障大家的安全,得以共享公共福利。人們的社會地位即使並不相同,但仍可以互相監督,確保特權階級不會逃避應有責任。故大多數人都認識到,如果要得到安全與和平,就須存在社會分工。認為,荀子具有社會契約的觀念。 荀子指出要國富民足,應「節用裕民」,國君和官員都節儉不浪費,並要減輕賦稅,協助人民增加生產。人欲是無窮的,必須加以限制,合乎物資供給的數量。他主張減少浪費資源,與墨家思想表面上有相似之處,但荀子認為在禮制許可的程度下,人民乃可享樂,如果資源處理得當,人的欲望是能到滿足的。為了百姓生計,政府應該輕徭薄賦,並協助流通財物,使天下物產以有易無,互相供給。物欲是生產的動機,不可一味抑制,要增加生產,必須改善生產者的生活,發揮他們的積極性。農業是財富根源。從人民生活是否飽足,可以看出國政的治亂。 自然論 荀子傾向唯物論,認為「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自然和物質世界獨立於人的主觀意識,自然界依照自己的規律運行,沒有目的,無所作為,獨立於人類社會,社會事情的好壞,都不能感動自然界。天地是道德中立的,天人界線分明,天不會干預人間事務。所謂天命和災異與政治和人事無關,應破除迷信,不用畏懼災異;自然界的不正常現象,並非社會將有災禍的預兆,天人感應說是虛構的,否定有神論和目的論。先秦諸子中,荀子的唯物主義思想是最徹底的,其天人界限,帶有一種以人類為中心的人文主義,並傾向自然主義,有異於孔、孟的天;孔、孟的天是命之主宰,荀子的天則純是自然,對天的解釋接近道家,他和莊子一樣劃分天人界限,只是把價值觀翻轉過來:天並不具有神意,亦不關心人類的命運,與人事也不呼應。然而,荀子也認為天地及日月的永恒運行,是統治者所應效法的對象;統治者不僅呈現天地的秩序,也應仿效天地對萬物的撫養功能。 中國思想史上,宰制自然的觀念,以荀子所論最為果斷。他提出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思想,批評道家的宿命論和只知順應天命。國家治亂並非天命,人定勝天。社會組織和社會秩序是人類獨有的,是自然界的一個特殊領域。人是自然界的一部份,但又能作天地萬物的主人,與天、地並立而為三。但荀子認為不必深入研究自然,因為人無論如何都不能對自然界有完全的了解,即使知道很多,還是跟無知者沒有分別,不如不求甚解。李約瑟認為,荀子「否定了理論性探索的重要性」,其好奇心只限於對人直接有用者,可說是反科學的。 荀子認為「氣」是萬物的根本和基本要素,萬物都有氣。自然界的各種變化,來自陰陽二氣的消長與變化。荀子給萬物分類,最低等的是只由氣組成的死物,其次是有生命的植物,接著是有知覺的動物,最高等是兼具氣、生命、知覺和思想的人類,群體生活是人類生活的特質。荀子這種分階層的世界觀,反駁莊子和惠施把人和蟲混同於一的想法。動物和人類共有的叫「血氣」,和人類的智能相比,血氣是低一層次的。每個人的「氣」都有差別,因而有些人剛勁積極,有些人則萎靡懶惰。 宗教 荀子排除超自然力量對人的影響。祭祀不在乎是否真的有神袛,關鍵在於人的態度要誠懇。他反對用占卜或祈禱來尋求或影響天意,不相信有鬼,認為鬼只是人因恐懼而起的幻覺,否定鬼神的存在。但他還是主張保留傳統宗教儀式,像求雨、喪禮和祭祀這類宗教儀式,可以作為一種點綴和裝飾,發洩和滿足人的感情。宗教活動也可以維護等級制度,例如喪禮中天子所用的棺椁要用九層,其餘按等級遞減;貴族可以建立宗廟,而百姓則不能。荀子也批評相術,認為人的貴賤禍福與形相無關。 認知與語言 荀子的心術論包括兩個層次,一方面可能受孟子所影響,強調「誠」與修身,一方面強調靜態的心,以正確地掌握外界現象。心是神智的最高主宰,人有五種感官,而心能把五官所得的感覺綜合起來。心能保持虛靜清明,認識事物就能較為全面,對外物的認識就像鏡子對外物反映,這種說法和莊子相似。心並須保持「一」的狀態,以統一繁多的知識,用類推演繹的方法,以知道和應付自然界與社會的變化。人只要知道一般就足夠,不必對具體事物作具體研究。荀子批判一般人的認識能力,認為人絕不可能認識絕對普遍之真理。人要以理性制情感,心要「虛一而靜」,才能認識真理。但荀子也相信,君子的理性能力有超理性的來源。他誇大心的作用,認為心能「大清明」後,就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可能受道家思想影響,他心目中的聖人,包含有神秘主義的道家成分,聖人的心大大超出理性智能之上,能與「天」同化,不受阻礙或蒙蔽,達到真正的客觀,能調配全部的新知識。 語言方面,荀子認為清晰的語言是聖王的成果。萬物的名稱起源於遠古,通過約定俗成而賦予名稱的意義,就制度、官位與禮法而言,聖王確定其名稱,再約定俗成。 著作 荀子著作有數萬字,與孔、孟相比,荀子文章對問題的陳述更完整,對論題的推衍更充分。司马迁记载,荀子晚年对其大量的著作进行了整理,但这些著作并没有存世,现存著作全部来自于刘向整理。西漢末年,宫廷史官劉向整理皇室藏書,收集了322篇(篇为竹简文献的单位)荀子的著作,并认定其中290篇为重复的。刘向編輯出32篇荀子的著作,并合稱《孫卿書》。这些数字表明,荀子的文章已经独立流传了两个世纪左右。818年,楊倞校勘與注解《孫卿書》,改動了部份篇章和段落的次序,重新命名為《荀子》,這文本成為後世《荀子》各種版本的祖本。 今天普遍的共识是,《荀子》为散文集,主要为荀子所作,但书的组织肯定有改变之处。刘向的资料来源多样,比如《议兵》称荀子为孙卿子,而荀子不会如此自称I,233-39。又比如,在《非相》篇,只有开篇的几句是论述相学的,其余的文段似乎都是刘向不太知道该归于哪一篇的散文。此外,还有一些章节是一般的指导性材料,以及很少有人研究的诗词和韵文谜语。因此,重构荀子的论点需要跨章阅读,从整体上看,该书传达了一个独特的哲学立场,但个别章节本身有时是不连贯的。今本《荀子》大概有91000多字。 影響 思想方面 |
地力之教 進行「盡地力之教」,其發展農業生產,但主要為鼓勵農民精耕細作,推廣成功的耕作經驗,提高糧食產量。 行平糴法 李悝在經濟方面,並且實行「善平糴」政策,國家在豐年以平價購買餘糧,荒年以平價售出,以平抑糧價;政治上實行法治,廢除維護旧貴族特權的世卿世祿制度,獎勵有功於國家的人,按照功勞和能力提拔官吏,如任命吳起為西河守,用西門豹治鄴。變法後,魏國國力增強,成為戰國初期強國之一。 法經制定 《法經》。 他還彙集當時各國法律編成六篇《法經》,包括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法和具法,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法典,其內容主要闡述如何維持治安、緝捕盜賊、防止人民反叛及對犯罪者的判刑等等。六篇中,〈具法〉一篇為全書的目錄。商鞅聽說秦孝公雄才大略,便攜帶《法經》到秦國,以該書作他變法內容的藍本,成就了歷史著名的「商鞅變法」。《法經》現僅存篇目,內容雖已失傳,但仍可於《秦律》及從今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發掘出的「秦簡」中反映出一部分來。 延伸阅读 参考註釋 参考文献 | 地力之教 進行「盡地力之教」,其發展農業生產,但主要為鼓勵農民精耕細作,推廣成功的耕作經驗,提高糧食產量。 行平糴法 李悝在經濟方面,並且實行「善平糴」政策,國家在豐年以平價購買餘糧,荒年以平價售出,以平抑糧價;政治上實行法治,廢除維護旧貴族特權的世卿世祿制度,獎勵有功於國家的人,按照功勞和能力提拔官吏,如任命吳起為西河守,用西門豹治鄴。變法後,魏國國力增強,成為戰國初期強國之一。 法經制定 《法經》。 他還彙集當時各國法律編成六篇《法經》,包括盜法、賊法、囚法、捕法、雜法和具法,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法典,其內容主要闡述如何維持治安、緝捕盜賊、防止人民反叛及對犯罪者的判刑等等。六篇中,〈具法〉一篇為全書的目錄。商鞅聽說秦孝公雄才大略,便攜帶《法經》到秦國,以該書作他變法內容的藍本,成就了歷史著名的「商鞅變法」。《法經》現僅存篇目,內容雖已失傳,但仍可於《秦律》及從今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發掘出的「秦簡」中反映出一部分來。 延伸阅读 参考註釋 |
尚賢:尊重人才,把人才問題看成是國家政治中的頭等大事,主張賢者在位,能者稱職。 節葬:厚葬久喪會使國家貧窮、人民寡少、政治混亂,必須加以廢止。 節用:提倡極其刻苦樸素的生活,是極端救世的苦行學派,強調要做到不增加費用又要有利於人民。 非樂:從社會功利的角度出發,認為貴族所採用的禮樂制度,皆屬浪費而不實用,除加重人民負擔,也會影響國家經濟。 非命:不承認有「命定」的存在,認為人力定可勝過命運。如果人們相信命運,則只會使人們聽從命運的安排,進而懈志懶惰、喪失進取之心。 天志:認為天是有人格、有意志的,扮演主宰人倫秩序、施予賞善罰惡的能力與角色。 明鬼:墨子明鬼的目的,主要是想借助超人间的权威以限制当时统治集团 的残暴统治。 兼愛:認為天下之所以亂,是因為人們之間缺乏無分別的愛,只要人們平等互愛、視人如己,就不會有不孝慈、盜賊、侵奪之事。 非攻:主張兼愛天下,放棄戰爭,以為攻伐是不義且不利的事。 非儒: 此篇主要是批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礼义思想。墨子反对儒家婚丧之礼,实则是反对“亲有差”。又指责儒家的礼乐与政事、生产皆无益,又通过晏婴等之口,讽刺孔子与君与民都是口头上讲仁义,实际上鼓励叛乱,惑乱人民。 科學研究 墨子建立中国古代第一个逻辑学体系——墨家逻辑,主要以三物论为代表,三物分别为故、理、类。 墨子還是一個傑出的科學家,在力學、幾何學、代數學、光學等方面,都有重大貢獻,爲當時諸子所望塵莫及。墨子在《墨经》精到地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力的概念和力矩原理,提出“力”、“动”与“止”的定义。关于槓桿原理,亦提出了“重”、“权”(力)、“称头”(重臂)、“称尾”(力臂)等概念。《墨经》中提出了“端”、“尺”、“区”、“穴”等概念,大致相当于近代几何学上的点、线、面、体。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最早的針孔成像实验,在当时就知道了光的直线传播。他也提出了“粒子论”的雛形,关于“端”的论述,指出“端”是不占有空间的,是物体不可再細分的最小单位。 墨子的科学成就被中外众多学者称赞。蔡元培认为:“先秦唯墨子頗治科學”。墨子号人力飞机便是向墨子的“刻木为鸢,飞之三日”致敬。為向墨子在光學領域的突出成就致敬,中國將全球首顆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命名為“墨子號”。 注释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書籍 孫詒讓《墨子閒詁》 延伸阅读 参閲 《墨子》、墨家 墨学国际研讨会、墨子国际研究中心 鲁班、徐光启 墨子号人力飞机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延伸阅读 相关阅读 戴卡琳:〈墨家“十论”是否代表墨翟的思想? 〉. 《墨子》全文在线阅读 (简繁体注释翻译)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墨子》全文与《墨子白话今译》 | 節用:提倡極其刻苦樸素的生活,是極端救世的苦行學派,強調要做到不增加費用又要有利於人民。 非樂:從社會功利的角度出發,認為貴族所採用的禮樂制度,皆屬浪費而不實用,除加重人民負擔,也會影響國家經濟。 非命:不承認有「命定」的存在,認為人力定可勝過命運。如果人們相信命運,則只會使人們聽從命運的安排,進而懈志懶惰、喪失進取之心。 天志:認為天是有人格、有意志的,扮演主宰人倫秩序、施予賞善罰惡的能力與角色。 明鬼:墨子明鬼的目的,主要是想借助超人间的权威以限制当时统治集团 的残暴统治。 兼愛:認為天下之所以亂,是因為人們之間缺乏無分別的愛,只要人們平等互愛、視人如己,就不會有不孝慈、盜賊、侵奪之事。 非攻:主張兼愛天下,放棄戰爭,以為攻伐是不義且不利的事。 非儒: 此篇主要是批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礼义思想。墨子反对儒家婚丧之礼,实则是反对“亲有差”。又指责儒家的礼乐与政事、生产皆无益,又通过晏婴等之口,讽刺孔子与君与民都是口头上讲仁义,实际上鼓励叛乱,惑乱人民。 科學研究 墨子建立中国古代第一个逻辑学体系——墨家逻辑,主要以三物论为代表,三物分别为故、理、类。 墨子還是一個傑出的科學家,在力學、幾何學、代數學、光學等方面,都有重大貢獻,爲當時諸子所望塵莫及。墨子在《墨经》精到地阐述了经典力学中力的概念和力矩原理,提出“力”、“动”与“止”的定义。关于槓桿原理,亦提出了“重”、“权”(力)、“称头”(重臂)、“称尾”(力臂)等概念。《墨经》中提出了“端”、“尺”、“区”、“穴”等概念,大致相当于近代几何学上的点、线、面、体。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最早的針孔成像实验,在当时就知道了光的直线传播。他也提出了“粒子论”的雛形,关于“端”的论述,指出“端”是不占有空间的,是物体不可再細分的最小单位。 墨子的科学成就被中外众多学者称赞。蔡元培认为:“先秦唯墨子頗治科學”。墨子号人力飞机便是向墨子的“刻木为鸢,飞之三日”致敬。為向墨子在光學領域的突出成就致敬,中國將全球首顆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命名為“墨子號”。 注释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書籍 孫詒讓《墨子閒詁》 延伸阅读 参閲 《墨子》、墨家 墨学国际研讨会、墨子国际研究中心 鲁班、徐光启 墨子号人力飞机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延伸阅读 相关阅读 戴卡琳:〈墨家“十论”是否代表墨翟的思想? 〉. 《墨子》全文在线阅读 (简繁体注释翻译)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墨子》全文与《墨子白话今译》 ;《墨子》原文和英譯 《墨子閒詁》 (繁体) 影视作品 电影《墨子》介绍(豆瓣) 电影《墨子》观看(1905电影网) 中国思想家 中国逻辑学家 中国光学家 |
商鞅的新法在秦国实行一年后,百姓到国都抱怨新法不方便的人数以千计。此时正逢太子驷触犯新法,商鞅認為新法之所以不能顺利实行,是因为有贵族带头违反。因为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又不能施以刑罚,于是就处罚了太子之傅公子虔,以黥刑处罚了太子之师公孙贾。后公子虔又触犯新法,被处劓刑。自此,秦国人就都遵守新法。商鞅的新法在秦国实行十年后,国内百姓都非常高兴。秦国人路不拾遗,山中没有盗贼,家家富裕充足。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怯于私斗,乡村、城镇秩序安定。百姓之中有当初说新法不方便现今说方便的,商鞅指责他们是扰乱教化之民,将他们全部迁往边疆,此后百姓之中再无人敢议论新法。 经过第一次变法后,秦国国力开始强大。前358年,秦国在西山(今河南省熊耳山以西)击败韩国的军队。前357年,楚宣王派右尹黑来迎娶秦孝公的女儿,与秦国联姻。前355年,秦孝公与魏惠王在杜平(今陕西省澄城县东)会盟,结束了秦国长期不与中原诸侯会盟的局面,後封為大良造 第二次变法 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北依高原,南临渭河,顺渭河而下可直入黄河,终南山与渭河之间可直通函谷关。为便于向函谷关以东发展,秦孝公于前350年命商鞅征调士卒,按照鲁国、卫国的国都规模修筑冀阙宫廷,营造新都,并于次年将国都从栎阳(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东南)迁至咸阳,同时命商鞅在秦国国内进行第二次变法。主要内容为: 经过第二次变法后,秦国国力更加强大。周显王派使臣赐予秦孝公霸主的称号,诸侯各国都派使者前来祝贺。前348年,韩昭侯亲自前往秦国,与秦孝公签订停战盟约。前342年,秦孝公派太子驷率领西戎九十二国朝见周显王,显示了秦国西方霸主的地位。 河西之战 收复河西失地、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是秦献公、秦孝公两代国君的愿望。秦孝公继位后,更是将收复河西失地作为国家的首要任务之一。前354年,赵国进攻魏国的盟国卫国,夺取了漆及富丘两地(均在今河南省长垣县),此举招致了魏国的干涉,魏国派兵包围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秦孝公则趁魏军主力出击之机,派军队偷袭魏国,进攻魏河西长城重要据点元里(今陕西省澄城县南),大败魏军,歼灭守军7000人并占领少梁(今陕西省韩城市西南),此战为秦孝公时期收复河西失地的序幕。经过两次变法后的秦国国力强大,而商鞅作为收复河西的主将,在战争中显示了他的军事及外交才能。 安邑、固阳之战 前353年,赵成侯派使者向齐国求援,齐威王派兵分两路救援赵国,一路齐军与宋国景㪨、卫国公孙仓所率部队會合,围攻魏国的襄陵(今河南省睢县)。同年,魏军主力攻破赵国首都邯郸,但在桂陵之战被另一路由田忌、孙膑所率领的齐国军队击败。楚宣王也派大将景舍率兵救援赵国,夺取了魏国睢水、濊水之间的土地。秦孝公趁魏国国内空虚之机,于前352年任命商鞅为大良造,率兵长驱直入,包围魏国并占领魏国旧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魏惠王急忙派军队在上郡要地固阳(即定阳,今陕西省延安市东)以东修建崤山长城(东南起崤山,西北至黄河)来阻止秦军的进攻。前351年,商鞅又率兵包围并占领固阳。 前352年,魏惠王调用韩国的军队击败包围襄陵的齐、宋、卫联军,齐国被迫请楚国大将景舍出面调停,各国休战。前351年,魏惠王与赵成侯在漳河边结盟,撤出赵国首都邯郸。魏国陆续与各国和谈后,集中兵力向西反攻,夺回安邑并包围固阳。为争取时间在国内进行第二次变法,秦孝公于前350年与魏惠王在彤地(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西南)会盟修好,缓和了两国紧张的关系。 逢泽会盟 魏惠王以朝见周天子为名,召集泗上十二诸侯举行会盟,图谋攻秦。秦孝公下令加强防守,并采纳商鞅“尊魏为王”的策略来改变魏国进攻秦国的意图。前344年,秦孝公派商鞅游说魏惠王,劝说他除了号令宋、卫、邹、鲁等十二个小国外,还要向北联合燕国,向东攻打齐国,迫使赵国屈服;向西联合秦国,向南攻打楚国,迫使韩国屈服,这样霸业可成。商鞅还建议魏惠王顺从天下之志,先行称王,再图霸业。魏惠王听从商鞅的游说开始称王,按照天子的规格大建宫室,制作丹衣和九施、七星之旗,并召集各小国参加逢泽(今河南省开封市南)会盟,秦公子少官和赵肃侯也应邀参加,诸侯会盟后又前往朝见周天子。魏惠王僭越礼制的行为引起了齐、楚等国的愤怒,诸侯纷纷倒向齐国。 西鄙之战 前341年,魏国在马陵之战遭受齐国重创,主将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商鞅趁机对秦孝公说:“秦国和魏国的关系,就像人得了心腹疾病,不是魏国兼并秦国,就是秦国吞并魏国。魏国地处山岭险要的西部,占据崤山以东,与秦国以黄河为界。形势有利时就向西侵犯秦国,不利时就向东扩展领地。如今君上圣明贤能,秦国繁荣昌盛。而魏国刚刚被齐国击败,可以趁此良机攻打魏国。魏国抵挡不住秦国的攻势,必然要向东撤退。魏国一向东撤退,秦国就占据了黄河和崤山险固的地势,向东可以控制各国诸侯,这可是一统天下的帝王基业啊!”秦孝公采纳商鞅的建议,决定趁魏国实力尚未恢复之机,大举攻魏。 前341年,秦国联合齐、赵两国攻打魏国。同年九月,秦孝公派商鞅进攻魏河东,魏派公子卬迎战。两军对峙时,商鞅派使者送信给公子卬,说:“我当初与公子相处的很快乐,如今你我成了敌对两国的将领,不忍心相互攻击,我可以与公子当面相见,订立盟约,痛痛快快地喝几杯然后各自撤兵,让秦魏两国相安无事。”公子卬赴会时被商鞅埋伏的甲士俘虏,商鞅趁机攻击魏军,魏军大败。魏惠王被迫割让河西部分土地求和,此时魏惠王说:“寡人真后悔没有听公叔痤的话。”商鞅因战功获封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赵良的警告 商鞅在秦国執政二十一年,招來贵族宗室怨恨。赵良通过孟兰皋去见商鞅,商鞅对他说:“当初秦国的习俗和戎狄一样,父子不分开,男女老少同居一室。如今我改变了秦国的教化,使他们男女有别,分居而住。我征调士卒大造宫廷城阙,把秦国营建的像鲁国、卫国一样。您看我治理秦国,与五羖大夫百里奚比,谁更有才干?”赵良说:“那五羖大夫,是楚国偏僻的乡下人,他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想当面去拜见却苦于没有路费,就把自己卖给秦国人,穿着粗布短衣给人家喂牛。秦穆公知道这件事后把他提拔起来,凌驾于万人之上,秦国没有人不满意。他出任秦相期间,向东讨伐过郑国,三次拥立晋国的国君,一次出兵救晋;他在秦国境内施行德化,巴国前来纳贡;他施德政于诸侯,四方少数民族前来朝见,由余听说后,不远万里赶来敲门投奔。五羖大夫出任秦相,劳累不坐车,酷暑炎热不打伞,走遍国中不用随从的车辆,不带武装防卫,他的功名永载史册,他的德行施教于后代。五羖大夫死时,秦国不论男女都痛哭流涕,连小孩子也不唱歌谣,正在舂米的人也因悲哀而不发出相应的呼声,这就是五羖大夫的德行啊。如今您能够见到秦君,靠的是秦君宠臣景监的推荐介绍,这就谈不上什么名声了。身为秦国国相不为百姓造福而大规模地营建宫阙,这就谈不上为国家建立功业了。惩治太子的师傅,用严刑酷法残害百姓,这是积累怨恨、聚积祸患啊。教化百姓比命令百姓更深入人心,百姓模仿君臣的行为比命令百姓更为迅速。如今您却违情背理地建立权威、变更法度,这不是对百姓施行教化啊。您又在封地南面称君,天天用新法来逼迫秦国的贵族子弟。公子虔闭门不出已经八年了,您又杀死祝欢,用黥刑处罚公孙贾。这几件事,都不是得人心的。您一出门,后边就跟着数以十计的战车,车上都是顶盔贯甲、身强力壮、持矛操戟的贴身警卫,您离开这些警卫肯定不敢自己出门。您的处境就好比早晨的露水,面临很快消亡的危险。您还打算要延长自己的寿命吗?那为什么不把封地交还给秦国,到偏僻荒远的地方浇园自耕;劝秦君重用那些隐居山林的贤才,赡养老人,抚育孤儿,使父兄相互敬重;依功序爵,尊崇有德之士,这样才可以稍保平安。您还要贪图封地的富有,以独揽秦国的国政为宠幸,聚集百姓的怨恨,秦君一旦舍弃宾客而不能当朝,秦国想要拘捕您的人还能少吗?您丧身的日子就会像抬起脚来那样迅速地到来。”但商鞅最终没有听从赵良的劝告。 作法自斃 前338年,秦孝公病危,《战国策》记载秦孝公想传位于商鞅,商鞅推辞不接受。 赵良警告的五个月后,秦孝公去世,其子秦惠文君继位。 商鞅想要告老退休,有人向秦惠文君说:“大臣功高盖主就会危害国家社稷,对身边的人过于亲近就会惹来杀身之祸。现如今秦国的男女老幼只知道商鞅的新法,而不知道君上您。况且君上您与商鞅有仇,愿君上早下决断。”公子虔等人也告发商鞅謀反,秦惠文君于是派人捉拿商鞅。商鞅逃至邊關,晚上想住宿旅店,因未带身份證件,店主不知道是商鞅本人,害怕新法連坐而不敢留宿。商鞅感叹道:“制定的法律竟然遗害到了这种地步!” 这就是成语“作法自毙”的来历。 商鞅带领亲属及手下随从逃亡至魏国,魏将穰疵怨恨商鞅用欺骗的手段俘虏公子卬、击败魏军,将其驱逐回秦国。商鞅回秦后被迫潜回封地,发动邑兵攻打郑县(今陕西省华县)。秦惠文君派兵攻打,商鞅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秦惠文君同时下令诛灭商鞅全族。商鞅死后,他所推行的新法并没有被废除,而是一直影响着秦国乃至以后的秦朝。 著作 《汉书·艺文志》在法家论著中记载商鞅著有《商君》29篇,兵家权谋论著中著有《公孙鞅》27篇。其中《公孙鞅》已失传,现存的《商君书》共有24篇,其中第16篇刑约和第21篇御盗内容已失传。此外,《群书治要·卷三十六》还摘录有《商君书·六法》一段文字。 《商君书》又称《商子》,是由商鞅的言行和思想及法家后学著作汇编而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作品之一。书中主张以法治国、重农抑商、重战尚武、重刑轻赏,贬斥儒家学说、纵横家及游侠。以下为《商君书》的篇目及主要内容: 此外,《汉书·艺文志》在农家论著中记载有《神农》二十篇,颜师古引刘向的《七略·别录》认为此书疑为李悝和商鞅所著。 思想 商鞅的思想可分为两方面,他具有法家共有的思想,此外他还具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前者使商鞅成为法家的一个派系,后者使商鞅的思想具有自己的特色。 共同思想 法家认为政治目标要固定,而政治手段需要灵活。为实现政治目标要调动所有的政策和组织,灵活的采用相应的手段,以便实现这个目标,法家掌握权力后通过变法革新就是基于这个理论。商鞅在变法之争时提到的“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就成为了秦国政治的指导原则,使秦国领先于山东六国。其次,法家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商鞅执法不避权贵、刑上大夫表明了他坚决贯彻了法家的这一主张。最后,法家还有一个共性就是“明法”,商鞅一样抱着这种态度和精神来推行政治改革,让百姓知晓法律。例如蔡泽游说范雎时曾说:“夫商君为秦孝公明法令”,韩非也说商鞅“燔诗书而明法令”,可见商鞅不但在言论上明法,在行动上也以此为目标。 独立思想 商鞅独立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商鞅主张全农的经济政策,为此他颁布了《垦草令》,制定出二十种重农和开垦荒地的办法。一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刺激农业发展,一方面打压工商业。其次,商鞅主张重刑厚赏。商鞅认为人的本性是趋利畏罪的,只要重刑厚赏,就可以很好的治理人民,使国家安定。为此商鞅一方面制定严酷的刑法治理人民,一方面重赏立信。韩非在《韩非子·奸劫弑臣第十四》中评价商鞅的什伍连坐法:“犯之者其诛重而必,告之者其赏厚而信”可为明证。再次,商鞅主张重战尚武,具有军国主义思想。商鞅通晓法家、兵家两家思想,兼有政治、军事的双重性格,这使他不但重法,而且重兵。商鞅反复强调政治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取得军事上的成功,为此商鞅鼓励对外发动战争以及按军功彰显荣耀,并在变法时颁布了奖励军功的法令。最后,商鞅主张国家应统一民众的心智,制定统一的制度,实现统一的目标。商鞅治理秦国,使百姓专注于农耕和兵战两件事,全国各个阶层及各行各业的人必须从事农业和军事有关的活动,剥夺百姓独立的思想和行动,全国的政策法规都必须针对重农重战的国策来制定。为此,商鞅还为秦国制定了统一的赋税和度量衡制度。 影响 商鞅的思想在商鞅死后经过发展逐渐形成一门学派,郑良树称为商鞅学派。商鞅学派经过建立、开拓、发展、定型和后劲五个阶段,配合秦的历史,逐渐成为主宰秦国乃至秦朝的思想主流。 评价 正面评价 革法明教 商鞅通过变法将秦国改造成富裕强大之国,为秦国将来统一六国,建立一统天下的秦朝,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历朝历代对于商鞅进行的富国强兵的变法都有极高的评价,例如: 蔡泽评价商鞅:夫商君为秦孝公明法令,禁奸本,尊爵必赏,有罪必罚,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俗,劝民耕农利土,一室无二事,力田稸积,习战陈之事,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成秦国之业。李斯评价商鞅: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评价商鞅:鞅去卫适秦,能明其术,强霸孝公,后世遵其法。桑弘羊称赞商鞅: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器械完饰,蓄积有余、夫商君起布衣,自魏入秦,期年而相之,革法明教,而秦人大治。故兵动而地割,兵休而国富…功如丘山,名传后世。刘向评价商鞅:秦孝公保崤函之固,以广雍州之地,东并河西,北收上郡,国富兵彊,长雄诸侯,周室归籍,四方来贺,为战国霸君,秦遂以彊,六世而并诸侯,亦皆商君之谋也。 北宋的王安石曾赋诗称赞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梁启超的作品《中国六大政治家》将商鞅与管仲、诸葛亮、李德裕、王安石和张居正并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麦孟华给予了商鞅“法学之巨子,政治家之雄”的极高评价。陈启天评价商鞅的变法“不但创造了秦国的命运,而且决定了秦后二千年的政治历史”,商鞅是一位“革新的、实行的大政治家”。毛泽东对商鞅评价很高,说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青年毛泽东写道:商鞅的新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福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贪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他还称赞商鞅“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彻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仅限于当时,更影响了中国数千年”。 尽公不为私 商鞅执法不避权贵,治理国家殚精竭虑、尽公不为私的精神也得到了广泛的肯定。范雎评价商鞅:夫公孙鞅事孝公,极身毋二,尽公不还死,信赏罚以致治,竭智能,示请素,蒙怨咎,欺旧交,虏魏公子卬,卒为秦禽将,破敌军,攘地千里。韩非称赞商鞅: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战国策》称赞商鞅: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强大。刘向评价商鞅:夫商君极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使民内急耕织之业以富国,外重战伐之赏以劝戎士。法令必行,内不私贵宠,外不偏疏远。是以令行而禁止,法出而奸息。 军事才能 | 商鞅的新法在秦国实行一年后,百姓到国都抱怨新法不方便的人数以千计。此时正逢太子驷触犯新法,商鞅認為新法之所以不能顺利实行,是因为有贵族带头违反。因为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又不能施以刑罚,于是就处罚了太子之傅公子虔,以黥刑处罚了太子之师公孙贾。后公子虔又触犯新法,被处劓刑。自此,秦国人就都遵守新法。商鞅的新法在秦国实行十年后,国内百姓都非常高兴。秦国人路不拾遗,山中没有盗贼,家家富裕充足。人民勇于为国家打仗,怯于私斗,乡村、城镇秩序安定。百姓之中有当初说新法不方便现今说方便的,商鞅指责他们是扰乱教化之民,将他们全部迁往边疆,此后百姓之中再无人敢议论新法。 经过第一次变法后,秦国国力开始强大。前358年,秦国在西山(今河南省熊耳山以西)击败韩国的军队。前357年,楚宣王派右尹黑来迎娶秦孝公的女儿,与秦国联姻。前355年,秦孝公与魏惠王在杜平(今陕西省澄城县东)会盟,结束了秦国长期不与中原诸侯会盟的局面,後封為大良造 第二次变法 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位于关中平原中部,北依高原,南临渭河,顺渭河而下可直入黄河,终南山与渭河之间可直通函谷关。为便于向函谷关以东发展,秦孝公于前350年命商鞅征调士卒,按照鲁国、卫国的国都规模修筑冀阙宫廷,营造新都,并于次年将国都从栎阳(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东南)迁至咸阳,同时命商鞅在秦国国内进行第二次变法。主要内容为: 经过第二次变法后,秦国国力更加强大。周显王派使臣赐予秦孝公霸主的称号,诸侯各国都派使者前来祝贺。前348年,韩昭侯亲自前往秦国,与秦孝公签订停战盟约。前342年,秦孝公派太子驷率领西戎九十二国朝见周显王,显示了秦国西方霸主的地位。 河西之战 收复河西失地、恢复秦穆公时期的霸业是秦献公、秦孝公两代国君的愿望。秦孝公继位后,更是将收复河西失地作为国家的首要任务之一。前354年,赵国进攻魏国的盟国卫国,夺取了漆及富丘两地(均在今河南省长垣县),此举招致了魏国的干涉,魏国派兵包围赵国首都邯郸(今河北省邯郸市)。秦孝公则趁魏军主力出击之机,派军队偷袭魏国,进攻魏河西长城重要据点元里(今陕西省澄城县南),大败魏军,歼灭守军7000人并占领少梁(今陕西省韩城市西南),此战为秦孝公时期收复河西失地的序幕。经过两次变法后的秦国国力强大,而商鞅作为收复河西的主将,在战争中显示了他的军事及外交才能。 安邑、固阳之战 前353年,赵成侯派使者向齐国求援,齐威王派兵分两路救援赵国,一路齐军与宋国景㪨、卫国公孙仓所率部队會合,围攻魏国的襄陵(今河南省睢县)。同年,魏军主力攻破赵国首都邯郸,但在桂陵之战被另一路由田忌、孙膑所率领的齐国军队击败。楚宣王也派大将景舍率兵救援赵国,夺取了魏国睢水、濊水之间的土地。秦孝公趁魏国国内空虚之机,于前352年任命商鞅为大良造,率兵长驱直入,包围魏国并占领魏国旧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北)。魏惠王急忙派军队在上郡要地固阳(即定阳,今陕西省延安市东)以东修建崤山长城(东南起崤山,西北至黄河)来阻止秦军的进攻。前351年,商鞅又率兵包围并占领固阳。 前352年,魏惠王调用韩国的军队击败包围襄陵的齐、宋、卫联军,齐国被迫请楚国大将景舍出面调停,各国休战。前351年,魏惠王与赵成侯在漳河边结盟,撤出赵国首都邯郸。魏国陆续与各国和谈后,集中兵力向西反攻,夺回安邑并包围固阳。为争取时间在国内进行第二次变法,秦孝公于前350年与魏惠王在彤地(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西南)会盟修好,缓和了两国紧张的关系。 逢泽会盟 魏惠王以朝见周天子为名,召集泗上十二诸侯举行会盟,图谋攻秦。秦孝公下令加强防守,并采纳商鞅“尊魏为王”的策略来改变魏国进攻秦国的意图。前344年,秦孝公派商鞅游说魏惠王,劝说他除了号令宋、卫、邹、鲁等十二个小国外,还要向北联合燕国,向东攻打齐国,迫使赵国屈服;向西联合秦国,向南攻打楚国,迫使韩国屈服,这样霸业可成。商鞅还建议魏惠王顺从天下之志,先行称王,再图霸业。魏惠王听从商鞅的游说开始称王,按照天子的规格大建宫室,制作丹衣和九施、七星之旗,并召集各小国参加逢泽(今河南省开封市南)会盟,秦公子少官和赵肃侯也应邀参加,诸侯会盟后又前往朝见周天子。魏惠王僭越礼制的行为引起了齐、楚等国的愤怒,诸侯纷纷倒向齐国。 西鄙之战 前341年,魏国在马陵之战遭受齐国重创,主将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商鞅趁机对秦孝公说:“秦国和魏国的关系,就像人得了心腹疾病,不是魏国兼并秦国,就是秦国吞并魏国。魏国地处山岭险要的西部,占据崤山以东,与秦国以黄河为界。形势有利时就向西侵犯秦国,不利时就向东扩展领地。如今君上圣明贤能,秦国繁荣昌盛。而魏国刚刚被齐国击败,可以趁此良机攻打魏国。魏国抵挡不住秦国的攻势,必然要向东撤退。魏国一向东撤退,秦国就占据了黄河和崤山险固的地势,向东可以控制各国诸侯,这可是一统天下的帝王基业啊!”秦孝公采纳商鞅的建议,决定趁魏国实力尚未恢复之机,大举攻魏。 前341年,秦国联合齐、赵两国攻打魏国。同年九月,秦孝公派商鞅进攻魏河东,魏派公子卬迎战。两军对峙时,商鞅派使者送信给公子卬,说:“我当初与公子相处的很快乐,如今你我成了敌对两国的将领,不忍心相互攻击,我可以与公子当面相见,订立盟约,痛痛快快地喝几杯然后各自撤兵,让秦魏两国相安无事。”公子卬赴会时被商鞅埋伏的甲士俘虏,商鞅趁机攻击魏军,魏军大败。魏惠王被迫割让河西部分土地求和,此时魏惠王说:“寡人真后悔没有听公叔痤的话。”商鞅因战功获封于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赵良的警告 商鞅在秦国執政二十一年,招來贵族宗室怨恨。赵良通过孟兰皋去见商鞅,商鞅对他说:“当初秦国的习俗和戎狄一样,父子不分开,男女老少同居一室。如今我改变了秦国的教化,使他们男女有别,分居而住。我征调士卒大造宫廷城阙,把秦国营建的像鲁国、卫国一样。您看我治理秦国,与五羖大夫百里奚比,谁更有才干?”赵良说:“那五羖大夫,是楚国偏僻的乡下人,他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想当面去拜见却苦于没有路费,就把自己卖给秦国人,穿着粗布短衣给人家喂牛。秦穆公知道这件事后把他提拔起来,凌驾于万人之上,秦国没有人不满意。他出任秦相期间,向东讨伐过郑国,三次拥立晋国的国君,一次出兵救晋;他在秦国境内施行德化,巴国前来纳贡;他施德政于诸侯,四方少数民族前来朝见,由余听说后,不远万里赶来敲门投奔。五羖大夫出任秦相,劳累不坐车,酷暑炎热不打伞,走遍国中不用随从的车辆,不带武装防卫,他的功名永载史册,他的德行施教于后代。五羖大夫死时,秦国不论男女都痛哭流涕,连小孩子也不唱歌谣,正在舂米的人也因悲哀而不发出相应的呼声,这就是五羖大夫的德行啊。如今您能够见到秦君,靠的是秦君宠臣景监的推荐介绍,这就谈不上什么名声了。身为秦国国相不为百姓造福而大规模地营建宫阙,这就谈不上为国家建立功业了。惩治太子的师傅,用严刑酷法残害百姓,这是积累怨恨、聚积祸患啊。教化百姓比命令百姓更深入人心,百姓模仿君臣的行为比命令百姓更为迅速。如今您却违情背理地建立权威、变更法度,这不是对百姓施行教化啊。您又在封地南面称君,天天用新法来逼迫秦国的贵族子弟。公子虔闭门不出已经八年了,您又杀死祝欢,用黥刑处罚公孙贾。这几件事,都不是得人心的。您一出门,后边就跟着数以十计的战车,车上都是顶盔贯甲、身强力壮、持矛操戟的贴身警卫,您离开这些警卫肯定不敢自己出门。您的处境就好比早晨的露水,面临很快消亡的危险。您还打算要延长自己的寿命吗?那为什么不把封地交还给秦国,到偏僻荒远的地方浇园自耕;劝秦君重用那些隐居山林的贤才,赡养老人,抚育孤儿,使父兄相互敬重;依功序爵,尊崇有德之士,这样才可以稍保平安。您还要贪图封地的富有,以独揽秦国的国政为宠幸,聚集百姓的怨恨,秦君一旦舍弃宾客而不能当朝,秦国想要拘捕您的人还能少吗?您丧身的日子就会像抬起脚来那样迅速地到来。”但商鞅最终没有听从赵良的劝告。 作法自斃 前338年,秦孝公病危,《战国策》记载秦孝公想传位于商鞅,商鞅推辞不接受。 赵良警告的五个月后,秦孝公去世,其子秦惠文君继位。 商鞅想要告老退休,有人向秦惠文君说:“大臣功高盖主就会危害国家社稷,对身边的人过于亲近就会惹来杀身之祸。现如今秦国的男女老幼只知道商鞅的新法,而不知道君上您。况且君上您与商鞅有仇,愿君上早下决断。”公子虔等人也告发商鞅謀反,秦惠文君于是派人捉拿商鞅。商鞅逃至邊關,晚上想住宿旅店,因未带身份證件,店主不知道是商鞅本人,害怕新法連坐而不敢留宿。商鞅感叹道:“制定的法律竟然遗害到了这种地步!” 这就是成语“作法自毙”的来历。 商鞅带领亲属及手下随从逃亡至魏国,魏将穰疵怨恨商鞅用欺骗的手段俘虏公子卬、击败魏军,将其驱逐回秦国。商鞅回秦后被迫潜回封地,发动邑兵攻打郑县(今陕西省华县)。秦惠文君派兵攻打,商鞅战败死于彤地,其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秦惠文君同时下令诛灭商鞅全族。商鞅死后,他所推行的新法并没有被废除,而是一直影响着秦国乃至以后的秦朝。 著作 《汉书·艺文志》在法家论著中记载商鞅著有《商君》29篇,兵家权谋论著中著有《公孙鞅》27篇。其中《公孙鞅》已失传,现存的《商君书》共有24篇,其中第16篇刑约和第21篇御盗内容已失传。此外,《群书治要·卷三十六》还摘录有《商君书·六法》一段文字。 《商君书》又称《商子》,是由商鞅的言行和思想及法家后学著作汇编而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作品之一。书中主张以法治国、重农抑商、重战尚武、重刑轻赏,贬斥儒家学说、纵横家及游侠。以下为《商君书》的篇目及主要内容: 此外,《汉书·艺文志》在农家论著中记载有《神农》二十篇,颜师古引刘向的《七略·别录》认为此书疑为李悝和商鞅所著。 思想 商鞅的思想可分为两方面,他具有法家共有的思想,此外他还具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前者使商鞅成为法家的一个派系,后者使商鞅的思想具有自己的特色。 共同思想 法家认为政治目标要固定,而政治手段需要灵活。为实现政治目标要调动所有的政策和组织,灵活的采用相应的手段,以便实现这个目标,法家掌握权力后通过变法革新就是基于这个理论。商鞅在变法之争时提到的“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就成为了秦国政治的指导原则,使秦国领先于山东六国。其次,法家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商鞅执法不避权贵、刑上大夫表明了他坚决贯彻了法家的这一主张。最后,法家还有一个共性就是“明法”,商鞅一样抱着这种态度和精神来推行政治改革,让百姓知晓法律。例如蔡泽游说范雎时曾说:“夫商君为秦孝公明法令”,韩非也说商鞅“燔诗书而明法令”,可见商鞅不但在言论上明法,在行动上也以此为目标。 独立思想 商鞅独立的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商鞅主张全农的经济政策,为此他颁布了《垦草令》,制定出二十种重农和开垦荒地的办法。一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刺激农业发展,一方面打压工商业。其次,商鞅主张重刑厚赏。商鞅认为人的本性是趋利畏罪的,只要重刑厚赏,就可以很好的治理人民,使国家安定。为此商鞅一方面制定严酷的刑法治理人民,一方面重赏立信。韩非在《韩非子·奸劫弑臣第十四》中评价商鞅的什伍连坐法:“犯之者其诛重而必,告之者其赏厚而信”可为明证。再次,商鞅主张重战尚武,具有军国主义思想。商鞅通晓法家、兵家两家思想,兼有政治、军事的双重性格,这使他不但重法,而且重兵。商鞅反复强调政治改革的目的,就是要取得军事上的成功,为此商鞅鼓励对外发动战争以及按军功彰显荣耀,并在变法时颁布了奖励军功的法令。最后,商鞅主张国家应统一民众的心智,制定统一的制度,实现统一的目标。商鞅治理秦国,使百姓专注于农耕和兵战两件事,全国各个阶层及各行各业的人必须从事农业和军事有关的活动,剥夺百姓独立的思想和行动,全国的政策法规都必须针对重农重战的国策来制定。为此,商鞅还为秦国制定了统一的赋税和度量衡制度。 影响 商鞅的思想在商鞅死后经过发展逐渐形成一门学派,郑良树称为商鞅学派。商鞅学派经过建立、开拓、发展、定型和后劲五个阶段,配合秦的历史,逐渐成为主宰秦国乃至秦朝的思想主流。 评价 正面评价 革法明教 商鞅通过变法将秦国改造成富裕强大之国,为秦国将来统一六国,建立一统天下的秦朝,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历朝历代对于商鞅进行的富国强兵的变法都有极高的评价,例如: 蔡泽评价商鞅:夫商君为秦孝公明法令,禁奸本,尊爵必赏,有罪必罚,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俗,劝民耕农利土,一室无二事,力田稸积,习战陈之事,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成秦国之业。李斯评价商鞅: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评价商鞅:鞅去卫适秦,能明其术,强霸孝公,后世遵其法。桑弘羊称赞商鞅:昔商君相秦也,内立法度,严刑罚,饬政教,奸伪无所容。外设百倍之利,收山泽之税,国富民强,器械完饰,蓄积有余、夫商君起布衣,自魏入秦,期年而相之,革法明教,而秦人大治。故兵动而地割,兵休而国富…功如丘山,名传后世。刘向评价商鞅:秦孝公保崤函之固,以广雍州之地,东并河西,北收上郡,国富兵彊,长雄诸侯,周室归籍,四方来贺,为战国霸君,秦遂以彊,六世而并诸侯,亦皆商君之谋也。 北宋的王安石曾赋诗称赞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梁启超的作品《中国六大政治家》将商鞅与管仲、诸葛亮、李德裕、王安石和张居正并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麦孟华给予了商鞅“法学之巨子,政治家之雄”的极高评价。陈启天评价商鞅的变法“不但创造了秦国的命运,而且决定了秦后二千年的政治历史”,商鞅是一位“革新的、实行的大政治家”。毛泽东对商鞅评价很高,说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青年毛泽东写道:商鞅的新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福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贪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他还称赞商鞅“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彻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仅限于当时,更影响了中国数千年”。 尽公不为私 商鞅执法不避权贵,治理国家殚精竭虑、尽公不为私的精神也得到了广泛的肯定。范雎评价商鞅:夫公孙鞅事孝公,极身毋二,尽公不还死,信赏罚以致治,竭智能,示请素,蒙怨咎,欺旧交,虏魏公子卬,卒为秦禽将,破敌军,攘地千里。韩非称赞商鞅:塞私门之请而遂公家之劳。《战国策》称赞商鞅: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無私,罰不諱強大,賞不私親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後,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强大。刘向评价商鞅:夫商君极身无二虑,尽公不顾私,使民内急耕织之业以富国,外重战伐之赏以劝戎士。法令必行,内不私贵宠,外不偏疏远。是以令行而禁止,法出而奸息。 军事才能 此外,商鞅作为统帅为秦国攻城略地,拓地千里,许多著作将商鞅与当时的名将并称。《汉书·刑法志》将商鞅与吴国的孙武、齐国的孙膑、魏国的吴起并称;《荀子·议兵篇》将商鞅与齐国的田单、楚国的庄蹻、燕国的乐毅并称。 负面评价 人性刻薄 司马迁对商鞅评价不高,他认为商鞅用肤浅的帝王之术取悦秦孝公、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走门路这些不光彩手段获得重用后,在秦国国内采用近乎“暴力”的手段进行快速改革、处罚公子虔、欺骗公子卬、不听赵良的劝告,这些足以证明他是个刻薄少恩的人。 加剧贫富悬殊 董仲舒批评说:商鞅废除井田,导致“富者田连仟伯,贫者亡立锥之地”。班固认为商鞅变法加剧了百姓的贫富悬殊以及诸侯国之间相互兼并,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安定。班固还批评商鞅鼓励发动战争,致使横尸遍野、生灵涂炭。 滥用酷刑 商鞅变法时所设的連坐之法,增加肉刑、大辟,有鑿頂、抽肋、鑊烹之刑。商鞅执法严酷,曾在渭河边一日处决囚犯七百人,河水因此变红,号哭之声惊天动地。商鞅严格执法、滥用酷刑的行为招致普遍的怨恨,汉昭帝时的贤良文学也认为商鞅的严酷刑法是造成秦朝快速灭亡的重要原因,《旧唐书》甚至将商鞅称为酷吏。 弱民至上 记录商鞅言行的《商君书》作为一部法家学派作品,其中充斥着大量弱民政策以及法家士子为帝王稳固政权,剥夺百姓人权的观点。例如:《商君书》中认为国家与人民是矛盾的关系。人民强大,则国家虚弱。所以想要国家强大,则必须削弱人民。能够战胜强敌、称霸天下的国家,必须制服本国的人民。只有使人民自主性低、朴实忠厚、以及服從規矩,人民才不易结成强大的力量来对抗国家和君主,这样国家才会容易治理,君主的地位才会牢固。《商君书》中认为人性本恶,必须承认人之恶性,治理国家要以恶治善才能使国家强大。《商君书》中主张重刑轻赏,他认为加重刑罚,减少奖赏,是君主爱护民众,民众就会拼命争夺奖赏;增加奖赏,减轻刑罚,是君主不爱护民众,民众就不会为奖赏而拼死奋斗。 贬斥儒家学说 |
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秦莊襄王以不韋為相邦,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同年,东周君与诸侯谋秦,吕不韦奉命诛杀东周君,灭东周国。 秦莊襄王三年(前247年),秦莊襄王病故,嬴政繼位,即後之秦始皇。嬴政年方十三歲,尊呂不韋為「仲父」。 呂不韋執政後,推行下列政策:開疆拓土,奪取韓趙魏大量城池,使秦國成功分割東方六國為南北部分,為統一戰爭的勝利奠定基礎。廣納人才,呂不韋廣招門客,為秦國蓄積大量人才。加強基礎建設,興建鄭國渠等水利工程,促進秦國農業生產。推行文化建設,招攬門客編寫呂氏春秋,並公布於咸陽門市以彰顯其權威性。 呂不韋常與太后私通,後因恐祸及己,竟找到一個陽具巨大的男子嫪毐,偽成宦官進宮侍奉太后,且甚得太后專寵,太后與嫪毐生下二子。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秦王政發現太后與呂、嫪姦情,不但有私生子,更傳出秦王政也是為呂不韋之子。秦王政下令调查,嫪毐作乱,秦王政派吕不韦、昌平君、昌文君将其平定诛杀,再毒殺母親趙氏與嫪的私生子,並軟禁母親趙氏。 流放 嫪毐叛亂牵连吕不韦,秦王政打算誅殺呂不韋,但呂不韋畢竟令秦王政父親得以登上秦王之位,有擁立之功,而且有眾多呂不韋門客求情,於是打消了判處呂不韋死刑的念頭。秦王政十年(前237年)十月,秦王政以失職為名罷免吕不韦的相國职务,並把呂不韋放逐到其領地。 不過一年過後,吕不韦仍然名聲顯赫,有不少來自各诸侯国的宾客使者,專程拜訪呂不韋。秦王政惟恐呂不韋叛乱,在秦王政十二年(前235年)向他賜下一封敕書,大致內容如下: 呂不韋一家被發配蜀地,想到秦王政不會放過自己,惟有飲鴆自殺,遺體被其食客偷偷安葬在洛邑北邙山。 秦王政对于呂不韋的舊部,與參加呂不韋葬禮的賓客,採取下列措施: 對於出身自六國的呂不韋門客,一律驅逐出境。 對於俸禄在六百石以上的秦國官員、參加呂不韋葬禮者,即剝奪其官爵,流放至房陵。 對於俸祿在五百石以下的秦國官員、沒參加呂不韋葬禮者,亦流放至房陵,但不剝奪其爵位。 呂氏春秋 呂不韋生前“招致天下遊士”,有鑑如荀況及其學生,都喜歡著书立说以名揚天下,吕不韦因而授意他的食客編撰《呂氏春秋》,寫成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萬言。書成之後,呂不韋自覺《呂氏春秋》已經包含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因此對該書充滿信心,并将它公布在咸阳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呂不韋聲言若有人能對《呂氏春秋》增删一字的話,賞千金,竟無人改之,此即「一字千金」之由來。 影視文化 亞洲電視劇集秦始皇,由王偉飾演呂不韋,1986年 香港電視劇集尋秦記,由郭峰飾演呂不韋, | 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秦莊襄王以不韋為相邦,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陽十萬戶。同年,东周君与诸侯谋秦,吕不韦奉命诛杀东周君,灭东周国。 秦莊襄王三年(前247年),秦莊襄王病故,嬴政繼位,即後之秦始皇。嬴政年方十三歲,尊呂不韋為「仲父」。 呂不韋執政後,推行下列政策:開疆拓土,奪取韓趙魏大量城池,使秦國成功分割東方六國為南北部分,為統一戰爭的勝利奠定基礎。廣納人才,呂不韋廣招門客,為秦國蓄積大量人才。加強基礎建設,興建鄭國渠等水利工程,促進秦國農業生產。推行文化建設,招攬門客編寫呂氏春秋,並公布於咸陽門市以彰顯其權威性。 呂不韋常與太后私通,後因恐祸及己,竟找到一個陽具巨大的男子嫪毐,偽成宦官進宮侍奉太后,且甚得太后專寵,太后與嫪毐生下二子。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秦王政發現太后與呂、嫪姦情,不但有私生子,更傳出秦王政也是為呂不韋之子。秦王政下令调查,嫪毐作乱,秦王政派吕不韦、昌平君、昌文君将其平定诛杀,再毒殺母親趙氏與嫪的私生子,並軟禁母親趙氏。 流放 嫪毐叛亂牵连吕不韦,秦王政打算誅殺呂不韋,但呂不韋畢竟令秦王政父親得以登上秦王之位,有擁立之功,而且有眾多呂不韋門客求情,於是打消了判處呂不韋死刑的念頭。秦王政十年(前237年)十月,秦王政以失職為名罷免吕不韦的相國职务,並把呂不韋放逐到其領地。 不過一年過後,吕不韦仍然名聲顯赫,有不少來自各诸侯国的宾客使者,專程拜訪呂不韋。秦王政惟恐呂不韋叛乱,在秦王政十二年(前235年)向他賜下一封敕書,大致內容如下: 呂不韋一家被發配蜀地,想到秦王政不會放過自己,惟有飲鴆自殺,遺體被其食客偷偷安葬在洛邑北邙山。 秦王政对于呂不韋的舊部,與參加呂不韋葬禮的賓客,採取下列措施: 對於出身自六國的呂不韋門客,一律驅逐出境。 對於俸禄在六百石以上的秦國官員、參加呂不韋葬禮者,即剝奪其官爵,流放至房陵。 對於俸祿在五百石以下的秦國官員、沒參加呂不韋葬禮者,亦流放至房陵,但不剝奪其爵位。 呂氏春秋 呂不韋生前“招致天下遊士”,有鑑如荀況及其學生,都喜歡著书立说以名揚天下,吕不韦因而授意他的食客編撰《呂氏春秋》,寫成八覽、六論、十二紀,共二十萬言。書成之後,呂不韋自覺《呂氏春秋》已經包含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因此對該書充滿信心,并将它公布在咸阳城门,上面悬挂着一千金的赏金,遍请诸侯各国的游士宾客。呂不韋聲言若有人能對《呂氏春秋》增删一字的話,賞千金,竟無人改之,此即「一字千金」之由來。 影視文化 亞洲電視劇集秦始皇,由王偉飾演呂不韋,1986年 香港電視劇集尋秦記,由郭峰飾演呂不韋, 2001年 由周曉文執導的電視劇《乱世英雄呂不韋》,由張鐵林飾演呂不韋,2001年 由李惠民執導的電視劇《荆轲传奇》,由張鐵林飾演呂不韋,2004年 由李惠民執導的電視劇《宰相小甘罗》,由吕良伟飾演呂不韋,2002年 李達超執導的《皓鑭傳》, 由聶遠飾演呂不韋, 2018年 由延艺执导的《大秦赋》,由段奕宏饰演吕不韦,2020年 影視作品 動畫 漫畫 |
唐沈佺期有《入卫作》: 现代阿垅有《念奴娇 咏荆轲》: 1990年中華電視台八點檔國語連續劇《六壯士之易水寒》主題曲,詞曲靳鐵章: 然而宋朝司馬光則不認為荊軻刺秦王是義舉(前文提及治國應舉,見連結): 荊軻懷其豢養之私,不顧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強燕而弱秦,不亦愚乎!故揚子論之,以要離為蛛蝥之靡,聶政為壯士之靡,荊軻為刺客之靡,皆不可謂之義。又曰:「荊軻,君子盜諸!」善哉!(此文收錄於資治通鑑,俱有政治眼光,影射新黨王安石等人) 相关娛樂作品 电影 《荆轲刺秦王》 電子遊戲 《Fate/Grand Order》 《忘川風華錄》 电视剧 《刺客列传》1990年 《火烧阿房宫》1996年 罗飞宇 | 太子丹與荊軻商議行刺秦王政,必須先取悅他而接近他,如果獻上燕国督亢的地圖,秦王政一定樂於接見。太子丹曾在秦國做過人質,知秦王疑心重,連殿前武士都不准攜帶刀劍,外國使節晉見更不得配劍,所以要將匕首藏在地圖內,在替秦王展示地圖,秦王專心聆聽簡報時,趁機行刺,若未刺及秦王的要害則使其不會斃命,因此在匕首上淬上劇毒,只要划破秦王身體的任何部位,都會毒發身亡。於是荊軻去趙國的榆次找到鑄劍名匠徐夫人(男,姓徐,名夫人),鑄造淬有劇毒的匕首,可以見血封喉。 後來荆轲對太子丹说:“只憑一張燕国督亢的地圖,未必能取信秦王政,一定還要有一信物。从秦国逃来的樊於期将军,秦王悬赏金千斤邑万家来要他的首级。如果用樊将军的首级和燕国督亢的地圖献给秦王,秦王一定会接见我,这是我就可以报答您了。”太子丹驚訝地说:“樊将军在穷途末路的时候来投奔我,我不能這樣背信忘義的杀他,请您另想办法。” 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就私下见樊於期,说:“秦国迫害将军也太厉害了,父母宗族都被杀了,又悬赏金千斤邑万家来要你的首级,将军怎么办?”樊於期说:“每次我想到这事,就恨透了秦王,但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荆轲说:“现在有一条计策可以解燕国的忧患,报将军的仇,怎么样?”樊於期问何計?荆轲说:“希望得到将军的項上人頭献给秦王,秦王一定开心地来接见我,这时我左手抓住他的袖子,右手用匕首刺进他的胸膛,将军觉得怎么样?”樊於期知能报仇,毅然自刎。太子听说这事,急忙赶来,伏尸痛哭,用匣子盛其首級並貼上封條。 燕国有勇士秦舞阳,人们都不敢正眼看他。秦舞阳被指定担任荆轲的副手。过了很久,荆轲仍遲遲未行。太子丹以为荆轲反悔了,就说:“荆卿难道有别的想法吗?我请求让秦舞阳先去秦国吧。”荆轲大怒,斥责太子道:“太子为何心急?我之所以留下,是想等我的朋友一起。既然太子催促,那我们现在就走吧。” 不久荆轲與秦舞阳出发前去秦国。太子和宾客都穿白衣在易水北岸送別荆轲。在易水边,祭过道路之神,就要上路了。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用变徵调唱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用来又用羽声歌唱,史書上說,高漸離擊筑,荊軻唱得太悲壯了,以至於聽者嗔目,髮盡上指。 行刺秦王 荆轲到了秦国后,重赂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蒙嘉先对秦王说:「燕王非常惧怕大王您,不敢带兵抵抗,愿意带领整个国家投降,做个郡县的小吏,可以奉守先王的宗庙。恐惧到自己不能说,谨派使者带樊於期的头和燕国督亢的地图献上。」秦王大喜,就穿朝服,设九宾,来接见燕国的使者。荆轲手捧装樊於期的头的匣子,秦舞阳手捧地图跟在后面。到了殿上,秦舞陽的脸色忽然变得很恐惧,群臣感到奇怪。荆轲回头看了下秦舞阳,笑着说:「北方蛮夷小人,没有见过天子的威严,所以恐惧。请大王原谅。」秦王对荆轲说:「把秦舞阳拿的地图拿来。」荆轲把地图拿来,秦王打开地图,图穷而匕显。荆轲左手抓住秦王袖子,右手用匕首刺秦王。秦王大惊,挣断衣袖站起来想要拔剑,却剑身太长拔不出来。荆轲追秦王,秦王绕着柱子逃跑。大臣们都惊慌失措,武士都在殿下,没有诏谕不能上殿。这时侍医夏无且把一个药囊向荆轲扔去,荆轲伸手挡了一下,群臣一齐喊:「大王背剑。」秦王趁这时把剑转到背后拔出,回头砍断荆轲的左腿。荆轲倒地,将匕首扔向秦王,没有刺中,只刺中铜柱。秦王向荆轲连砍八剑,荆轲自知失败,靠在柱上笑着对秦王说:「我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想生擒你,迫使你把诸侯的土地归还。」武士冲上殿来,杀掉荆轲。秦王半晌没有回过神来。 后世评价 荆轲在后世一直是作为反抗强暴的壯士形象出现的,后人多有吟咏。 东晋陶渊明有《咏荆轲》: 唐骆宾王有《于易水送人》: 唐沈佺期有《入卫作》: 现代阿垅有《念奴娇 咏荆轲》: 1990年中華電視台八點檔國語連續劇《六壯士之易水寒》主題曲,詞曲靳鐵章: 然而宋朝司馬光則不認為荊軻刺秦王是義舉(前文提及治國應舉,見連結): 荊軻懷其豢養之私,不顧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強燕而弱秦,不亦愚乎!故揚子論之,以要離為蛛蝥之靡,聶政為壯士之靡,荊軻為刺客之靡,皆不可謂之義。又曰:「荊軻,君子盜諸!」善哉!(此文收錄於資治通鑑,俱有政治眼光,影射新黨王安石等人) 相关娛樂作品 电影 《荆轲刺秦王》 |
突厥化 尽管“突厥人的侵入始于匈奴时代及之后”,但是几乎没有证据表明“突厥人在那儿永久定居了下来”。突厥人最早对该地区的较大的入侵开始于塞尔柱帝国时期并且在这一时期加快了入侵的步伐。语言上的相似性证明了乌古斯突厥人是从现今的土库曼斯坦地区向阿塞拜疆地区迁移的。人口迁移量直到蒙古时期仍居高不下,因为伊尔汗国(蒙古帝国四大汗国之一)的很多军队都是由突厥人组成。到了萨菲王朝时期,阿塞拜疆地区的突厥化在红头部落的影响下仍在延续。阿塞拜疆(Azerbaijan)这一称法源于突厥化前的当地地名Azarbayjan或Adarbayjan,这展现出了一种逐渐发展的语言转换过程——当地地名在突厥化过程中以另一种形式幸存了下来。多数专业学者把占主导地位的当地非突厥语民族在语言上的突厥化以及和突厥小部落的同化看作是阿泽尔人最有可能的起源。 遗传学 一些新的遗传研究表明现在的人类人口结构的紊乱可能没有和以前的思想一样重要,人类人口的全体遗传结构可能不会随着移民事件而改变,譬如在阿塞拜疆人中的例子,阿塞拜疆共和国的阿塞人的大部分基因与其他的高加索人相似比如亚美尼亚人,且在伊朗境内的阿塞拜疆区的人与其他伊朗人相似。 剑桥大学的研究 最近的一个关于伊朗遗传景观的研究由剑桥大学Maziar Ashrafian 波拿巴(伊朗籍阿塞拜疆人)教授带领的一个由遗传学家组成的团队完成。 波拿巴指出他的团队已经对不同语种的人广泛地进行了DNA检验,包括在伊朗的印欧语系和非印欧语系的人。 该项研究发现伊朗籍阿塞拜疆人没有相似的第十三因子,并且在安纳托利亚和欧洲土耳其人中发现了其他的遗传标记。然而,这些像伊朗籍阿塞拜疆人的膜补体调节蛋白和线粒体DNA的遗传第十三因子和其他遗传特性和伊朗籍波斯人是相同的。 高加索的研究 2003年的研究发现:“Y染色体 单倍体 表明 说印欧语的亚美尼亚人和说土耳其语的阿塞拜疆人(阿塞拜疆共和国的)的遗传基因在高加索的地域邻居比在其他地区使用他们语言的邻居更相似。” 这项研究的作者表示它表明本地的高加索人语种的替代。来自于亚洲中部的一项关于有限的遗传掺合物的证据(特别是单倍体H12),特别是土耳其人,他们比他们的邻居――格鲁吉尼亚人和亚美尼亚人,更高 线粒体DNA分析表明和伊朗人的主要关系是通过一个更大的仅次于高加索区的西欧人口群体,根据一项不包括阿塞人的研究,但包括在其他研究中那些和阿塞人群居的格魯吉亞人。 这个来自于检测的结论表明高加索籍阿塞人拥有一个复杂的人口关系,为了更大地相似性,包括高加索人,伊朗和附件的东方人,欧洲人和土耳其人。其他的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的遗传分析显示高加索人口是欧洲人和附近的东方人之间的遗传媒介物,但是总的来说他们和附近的东方人更接近。 另一项由俄罗斯遗传学杂志的研究,把阿塞拜疆籍伊朗人(讲塔里什语和塔特语的人)跟土耳其籍阿塞拜疆人联系到一起: “人口的遗传结构检测了其他说伊朗语的人(波斯人和来自伊朗,奥塞特,塔吉克的库尔德人)和阿塞拜疆人,结果表明来自阿塞拜疆讲伊朗语的人比居住在其他区域讲伊朗语的人更接近与阿塞拜疆人。 人种学 历史上伊朗籍阿塞拜疆人和高加索人中讲土耳其语的人称他们自己或被他人提及的为穆斯林,土耳其人或阿贾姆人(被库尔德人称作), 并且宗教身份盛行超过了种族身份。在19世纪当南部的高加索属于俄罗斯帝国的版图时,俄罗斯当局,提及到所有的土耳其人例如塔特人,把阿塞人定义为阿塞拜疆人或南高加索塔塔尔人,来区别于其他土耳其人。 俄国的布罗克豪斯和艾芙隆百科字典,在19世纪90年代发表,也把阿塞拜疆人指代为Aderbeijans (адербейджаны) 。 依据上述百科全书里的土耳其塔特人的标题: 一些学者(亚德林采夫,哈鲁津,尚特)表示要改变某些土耳其籍塔特人的用语,他们和土耳其人没有共同点,比如,把阿塞拜疆籍塔特人(伊朗族)叫作阿塞拜疆人(адербайджаны)。” 人种学也被约瑟夫·德尼克称作: “ 纯粹的语言组织和人体组织不一样:因此讲一口土耳其语在高加索和波斯的阿塞拜疆人,已经跟讲波斯语的Hadjemi-波斯人拥有同样的体型。” 人口统计和社会团体 阿塞拜疆人在世界上的总人口数大概在两千四百万到三千三百万之间,但具体的数目很难核实。他们大多居住在阿塞拜疆共和国和伊朗的阿塞拜疆区。伊朗境内的阿塞拜疆人大多生活在西北省份,总人口在一千六百万到二千三百万之间。阿塞拜疆共和国大概有七百六十万的阿塞拜疆人。此外,还有数百万的阿塞拜疆人则漂泊在邻国乃至世界的各个角落。在土耳其、格鲁吉亚、俄罗斯、英国、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中都存在着数目可观的阿塞拜疆人团体。 尽管阿塞拜疆定期的进行人口普查,所得出的人口统计数字应该是可靠的,但生活在伊朗的阿塞拜疆人口数目依然成谜。从上世纪早期开始,历届的伊朗政府一直在公布多民族的人口总数的问题上进行回避。非官方的统计数字中阿塞拜疆人占伊朗总人口数的20–24%。但许多的伊朗学者坚称阿塞拜疆人可能占到伊朗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这些学者包括尼奇·凯迪(Nikki Keddie)、帕特里夏·希金斯(Patricia J. Higgins)、沙荣·阿克海威(Shahrough Akhavi)、阿里·瑞扎·希克侯莱斯拉米(Ali Reza Sheikholeslami)等等。 阿塞拜疆和伊朗之外兴起了一个规模很大的阿塞拜疆人国外团体。依照Ethnologue百科全书上关于阿塞拜疆人的1993年统计资料,当时有大概一百万的操阿国北部方言的阿塞拜疆人分布在南达吉斯坦、亚美尼亚、爱沙尼亚、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中。从其他的资料来源 ,例如人口普查等,可以确认阿塞拜疆人当时遍布了前苏联。Ethnologue百科全书中关于阿塞拜疆人在亚美尼亚的统计数字是过时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反政府武装发起的独立战争使得当地的阿塞拜疆人口无法统计。Ethnologue后来又报道说有另外的一百万阿塞拜疆人生活在伊朗之外,但这些数字并不能说明情况。就好像是生活在伊拉克的那些土耳其人,尽管和土耳其人同一种族,意识形态已大相径庭。 阿塞拜疆共和国内 阿塞拜疆人绝对是阿塞拜疆人口最多的种族(超过九成),他们普遍的代表了阿国绝大部分的意识形态。而他们生活在伊朗的同袍情况则不同,这些人大多数已被数十年前苏联宣扬的无神论所同化。苏联人同时还降低了他们的文盲率,识字的人占到了大约98.8%。但尽管城市教育普及度高,农村的教育工作相对还很差。另一个类似的城乡差异则体现在卫生保健上。 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的战争,对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造成近百万的国民流失,国家财政也赤字不断。阿塞拜疆通过石油工业获得利润,但其政府的高度腐败使得繁荣富强成为泡影。许多阿塞拜疆人对本国的政治进程感到心灰意冷。阿塞拜疆的现任总统伊哈姆·阿里耶夫(Ilham Aliyev)曾经被描述为“纵容腐败,暴力镇压政见不同者,正是祸根”。尽管有这么多的问题存在,阿塞拜疆的经济还是出现了复苏的迹象,同时出现一个活跃的反对党,坚定的为提高普通阿塞拜疆人的生活品质而努力。 伊朗境内 阿塞拜疆人大多出现在伊朗的西北省份中:东阿塞拜疆省、阿尔达比爾、赞简、哈馬丹的部分地区、加兹溫、东阿塞拜疆省和马卡兹。其余的人则居住在德黑兰省、法爾斯省等其他的地区。一般来说,由于先前伊朗学术界倡导的伊朗伊斯兰教改革,阿塞拜疆人在伊朗被当作一个“意识相通,语言不同的少数民族”。尽管冲突仍然存在,阿塞拜疆人在伊朗还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中都有自己的代表,这些阶层有“政客、军人、知识分子三个等级,而宗教中的等级划分也是如此。” 统一使用伊朗语的政策《巴列维条款》曾让阿塞拜疆人满怀怨恨,该条款禁止在政府机关、学校和报刊中使用阿塞拜疆语。但随着1979年的伊朗革命的到来,新政府不再将重点放在民族对立,而是将宗教意识形态的统一视为一体化的主要因素。一个由阿亚图拉·卡泽穆·希瑞曼德瑞所率领的阿塞拜疆民族主义团体,在伊斯兰教革命政府执政时期出现了。他们呼吁更高的区域自治权,以及修改宪法,让无神论者和反对党合法化;但遭到政府拒绝。在2006年5月,一副触怒了许多阿塞拜疆人的漫画的发表,激起了在伊朗的阿塞拜疆人的骚动。该漫画由马纳·耐耶斯塔尼所绘,这场争议由漫画的作者和编辑均被解职而告终。 伊朗的民族多样性 尽管有一些偶尔的摩擦,但阿塞拜疆人和伊朗波斯人其实本为同根生。现在伊朗籍阿塞拜疆人的生活条件就和波斯人的几乎一摸一样。“居住在城市的阿塞拜疆人和波斯人的生活方式无异,并且在一些两民族兼有的城市,上流社会存在相当多的通婚现象。同样,一些阿塞拜疆村民和波斯村民的风俗也无很大差异。” 安德鲁·伯克这样描述阿塞拜疆人: | 高加索的研究 2003年的研究发现:“Y染色体 单倍体 表明 说印欧语的亚美尼亚人和说土耳其语的阿塞拜疆人(阿塞拜疆共和国的)的遗传基因在高加索的地域邻居比在其他地区使用他们语言的邻居更相似。” 这项研究的作者表示它表明本地的高加索人语种的替代。来自于亚洲中部的一项关于有限的遗传掺合物的证据(特别是单倍体H12),特别是土耳其人,他们比他们的邻居――格鲁吉尼亚人和亚美尼亚人,更高 线粒体DNA分析表明和伊朗人的主要关系是通过一个更大的仅次于高加索区的西欧人口群体,根据一项不包括阿塞人的研究,但包括在其他研究中那些和阿塞人群居的格魯吉亞人。 这个来自于检测的结论表明高加索籍阿塞人拥有一个复杂的人口关系,为了更大地相似性,包括高加索人,伊朗和附件的东方人,欧洲人和土耳其人。其他的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的遗传分析显示高加索人口是欧洲人和附近的东方人之间的遗传媒介物,但是总的来说他们和附近的东方人更接近。 另一项由俄罗斯遗传学杂志的研究,把阿塞拜疆籍伊朗人(讲塔里什语和塔特语的人)跟土耳其籍阿塞拜疆人联系到一起: “人口的遗传结构检测了其他说伊朗语的人(波斯人和来自伊朗,奥塞特,塔吉克的库尔德人)和阿塞拜疆人,结果表明来自阿塞拜疆讲伊朗语的人比居住在其他区域讲伊朗语的人更接近与阿塞拜疆人。 人种学 历史上伊朗籍阿塞拜疆人和高加索人中讲土耳其语的人称他们自己或被他人提及的为穆斯林,土耳其人或阿贾姆人(被库尔德人称作), 并且宗教身份盛行超过了种族身份。在19世纪当南部的高加索属于俄罗斯帝国的版图时,俄罗斯当局,提及到所有的土耳其人例如塔特人,把阿塞人定义为阿塞拜疆人或南高加索塔塔尔人,来区别于其他土耳其人。 俄国的布罗克豪斯和艾芙隆百科字典,在19世纪90年代发表,也把阿塞拜疆人指代为Aderbeijans (адербейджаны) 。 依据上述百科全书里的土耳其塔特人的标题: 一些学者(亚德林采夫,哈鲁津,尚特)表示要改变某些土耳其籍塔特人的用语,他们和土耳其人没有共同点,比如,把阿塞拜疆籍塔特人(伊朗族)叫作阿塞拜疆人(адербайджаны)。” 人种学也被约瑟夫·德尼克称作: “ 纯粹的语言组织和人体组织不一样:因此讲一口土耳其语在高加索和波斯的阿塞拜疆人,已经跟讲波斯语的Hadjemi-波斯人拥有同样的体型。” 人口统计和社会团体 阿塞拜疆人在世界上的总人口数大概在两千四百万到三千三百万之间,但具体的数目很难核实。他们大多居住在阿塞拜疆共和国和伊朗的阿塞拜疆区。伊朗境内的阿塞拜疆人大多生活在西北省份,总人口在一千六百万到二千三百万之间。阿塞拜疆共和国大概有七百六十万的阿塞拜疆人。此外,还有数百万的阿塞拜疆人则漂泊在邻国乃至世界的各个角落。在土耳其、格鲁吉亚、俄罗斯、英国、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家中都存在着数目可观的阿塞拜疆人团体。 尽管阿塞拜疆定期的进行人口普查,所得出的人口统计数字应该是可靠的,但生活在伊朗的阿塞拜疆人口数目依然成谜。从上世纪早期开始,历届的伊朗政府一直在公布多民族的人口总数的问题上进行回避。非官方的统计数字中阿塞拜疆人占伊朗总人口数的20–24%。但许多的伊朗学者坚称阿塞拜疆人可能占到伊朗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这些学者包括尼奇·凯迪(Nikki Keddie)、帕特里夏·希金斯(Patricia J. Higgins)、沙荣·阿克海威(Shahrough Akhavi)、阿里·瑞扎·希克侯莱斯拉米(Ali Reza Sheikholeslami)等等。 阿塞拜疆和伊朗之外兴起了一个规模很大的阿塞拜疆人国外团体。依照Ethnologue百科全书上关于阿塞拜疆人的1993年统计资料,当时有大概一百万的操阿国北部方言的阿塞拜疆人分布在南达吉斯坦、亚美尼亚、爱沙尼亚、格鲁吉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之中。从其他的资料来源 ,例如人口普查等,可以确认阿塞拜疆人当时遍布了前苏联。Ethnologue百科全书中关于阿塞拜疆人在亚美尼亚的统计数字是过时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反政府武装发起的独立战争使得当地的阿塞拜疆人口无法统计。Ethnologue后来又报道说有另外的一百万阿塞拜疆人生活在伊朗之外,但这些数字并不能说明情况。就好像是生活在伊拉克的那些土耳其人,尽管和土耳其人同一种族,意识形态已大相径庭。 阿塞拜疆共和国内 阿塞拜疆人绝对是阿塞拜疆人口最多的种族(超过九成),他们普遍的代表了阿国绝大部分的意识形态。而他们生活在伊朗的同袍情况则不同,这些人大多数已被数十年前苏联宣扬的无神论所同化。苏联人同时还降低了他们的文盲率,识字的人占到了大约98.8%。但尽管城市教育普及度高,农村的教育工作相对还很差。另一个类似的城乡差异则体现在卫生保健上。 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在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的战争,对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造成近百万的国民流失,国家财政也赤字不断。阿塞拜疆通过石油工业获得利润,但其政府的高度腐败使得繁荣富强成为泡影。许多阿塞拜疆人对本国的政治进程感到心灰意冷。阿塞拜疆的现任总统伊哈姆·阿里耶夫(Ilham Aliyev)曾经被描述为“纵容腐败,暴力镇压政见不同者,正是祸根”。尽管有这么多的问题存在,阿塞拜疆的经济还是出现了复苏的迹象,同时出现一个活跃的反对党,坚定的为提高普通阿塞拜疆人的生活品质而努力。 伊朗境内 阿塞拜疆人大多出现在伊朗的西北省份中:东阿塞拜疆省、阿尔达比爾、赞简、哈馬丹的部分地区、加兹溫、东阿塞拜疆省和马卡兹。其余的人则居住在德黑兰省、法爾斯省等其他的地区。一般来说,由于先前伊朗学术界倡导的伊朗伊斯兰教改革,阿塞拜疆人在伊朗被当作一个“意识相通,语言不同的少数民族”。尽管冲突仍然存在,阿塞拜疆人在伊朗还在社会的各个阶层中都有自己的代表,这些阶层有“政客、军人、知识分子三个等级,而宗教中的等级划分也是如此。” 统一使用伊朗语的政策《巴列维条款》曾让阿塞拜疆人满怀怨恨,该条款禁止在政府机关、学校和报刊中使用阿塞拜疆语。但随着1979年的伊朗革命的到来,新政府不再将重点放在民族对立,而是将宗教意识形态的统一视为一体化的主要因素。一个由阿亚图拉·卡泽穆·希瑞曼德瑞所率领的阿塞拜疆民族主义团体,在伊斯兰教革命政府执政时期出现了。他们呼吁更高的区域自治权,以及修改宪法,让无神论者和反对党合法化;但遭到政府拒绝。在2006年5月,一副触怒了许多阿塞拜疆人的漫画的发表,激起了在伊朗的阿塞拜疆人的骚动。该漫画由马纳·耐耶斯塔尼所绘,这场争议由漫画的作者和编辑均被解职而告终。 |
國家實用藝術博物館——展示吉爾吉斯傳統手工藝品。 吉爾吉斯白宮——現今吉爾吉斯坦總統官邸,亦是前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黨總部。 阿拉套廣場——國家獨立紀念碑設於此廣場,每天在這裡皆有軍隊換軍儀式。 鄧小平大街——一條東西走向的雙向6線行車大街,長3.5公里,寬約25公尺,在大街東端,矗立著一座2公尺高的紅色花崗巖紀念碑,碑的正面用中文、吉爾吉斯文和俄文寫著:「此街以中國卓越的社會和政治活動家鄧小平的名字命名」。此大道於1996年由當時的市長命名的。 阿拉亞卡國家公園(Ala Archa National Park) 國際關係 姊妹城市 武汉市,2016年7月 科羅拉多泉,1994年 阿拉木圖,1997年12月 阿斯塔納,2011年 伊茲密爾 明斯克,2008年10月11日 德黑蘭,1994年5月23日 加茲溫,2003年4月14日 凱姆尼茲,1997年3月19日 龜尾市,1991年8月14日 大邱廣域市,1991年4月14日 多哈,2014年12月8日 合作城市 烏魯木齊,1992年9月8日 北京,1995年3月20日 銀川市,2000年5月23日 廣州,2004年12月1日 米阿斯,1993年9月7日 葉卡捷琳堡,1996年12月13日 莫斯科,1997年8月6日 喀山,1998年12月3日 布哈拉,1993年12月4日 塔什干,1996年10月30日 参考资料 參閲 東干語 伏龍芝軍事學院 外部連結 The Spektator (archive) – society, culture, and travel articles on Kyrgyzstan and Bishkek city guide 吉尔吉斯斯坦城市 | 年,俄羅斯帝國在堡壘的原址上建立了一個定居點,其原名“Pishpek”。位於俄羅斯突厥斯坦及其塞米雷奇州的總督轄區內。 1925年,在俄羅斯突厥斯坦成立,並將比什凯克提升為首都地位。1926 年,蘇聯共產黨以出生於此的布爾什維克軍事領袖米哈伊尔·瓦西里维奇·伏龙芝的名字,將這座城市重新命名為伏龍芝 。1936年,伏龍芝市成為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首都,1991年蘇聯解體後,吉爾吉斯斯坦議會將首都名稱改為比什凱克。 比什凱克海拔約800公尺(2,600 英尺),城市在天山山脈延伸的阿拉圖山脈的北部邊緣。這些山脈高達 4,895公尺(16,060 英尺)。在城市的北部,肥沃而起伏的草原向北延伸到鄰近的哈薩克。當前的比什凱克是一座擁有寬闊林蔭大道和大理石公共建築的城市,城市各地周圍環繞著眾多蘇聯風格的公寓樓。還有數以千計的小型私人建造的房屋,大部分位於市中心之外。街道呈網格狀。 地名沿革 比什凱克是吉爾吉斯族人自古以來對該市的稱呼,其吉爾吉斯語的意思是「攪拌馬奶的棒子」。 1878年俄國人將該地稱為必茨伯克(俄語:Пишпек),1926年吉爾吉斯加入蘇聯,成為其中一個加盟共和國——吉爾吉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比什凱克亦成為此加盟共和國首府,為紀念在吉爾吉斯出生的蘇聯和吉爾吉斯共產黨軍事家米哈伊尔·伏龙芝,當地政府將比什凱克改稱為伏龍芝(俄語:Фрунзе)。 隨著吉爾吉斯於1991年脫離蘇聯獨立,吉爾吉斯斯坦政府於同年2月7日恢復比什凱克的地名。 歷史 比什凱克是中亞地區的古代重鎮,是古代絲綢之路其中一條經過天山山脈,貫通西域和中亞草原的要道所經的驛站。 1825年,烏兹別克族人與浩罕族人在該處建立泥造的堡壘。後來在1862年沙俄吞併浩罕地區,將泥堡大肆破壞,再將該地區發展為俄國的軍事要塞。 現代的比什凱克市由俄羅斯人於1877年在這裡建立軍事設施開始,俄羅斯人認為這裡土地肥沃,適合農耕,故大力鼓勵俄羅斯農民到當時稱作「必茨伯克」的比什凱克務農。1950年代起,大量重工業投資投入到當時稱作「伏龍芝」的比什凱克,但大型重工業隨著蘇聯的瓦解而停滯和萎縮下來。 自吉爾吉斯斯坦在1991年起成為獨立國家,比什凱克恢復其原名,該市的經濟發展迅速。 吉爾吉斯斯坦政府允許美國戰機使用該市的瑪納斯國際機場(Manas International Airport),作為美國對伊拉克及阿富汗作戰的空軍基地。 氣候 经济 比什凯克流通吉尔吉斯斯坦的货币,索姆。索姆的币值有规律的浮动,但到2009年9月为止,对美元的平均汇率为43索姆兑1美元。比什凯克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出产大量的水果、蔬菜和家畜,在偏远地区并行着实物交易的制度。比什凯克的大街通常布满了卖农产品的商人,整条街犹如一个大市场。在市中心的主要地段具有更加城市化的景观,如银行、商铺、市场和购物商场。最受欢迎的是当下流行的工匠制作的手工艺品;包括雕塑、雕刻品、油画以及以自然岩石为材料的雕塑。除此之外,在城市東北方的多爾多伊市場,是該市主要的批發市場。 房地產 與後蘇聯國家的許多城市一樣,自蘇聯解體以來,比什凱克的房地產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在蘇聯時代,房屋由政府統一分配,但在獨立後已經轉為私有制。 雖然小家庭住宅逐漸受到居民的歡迎,但大多數居民依舊居住在蘇聯時代的公寓裡。儘管吉爾吉斯經濟逐漸恢復成長,但住房市場供給的增長十分緩慢,新建築數量不多。由於需求和供給的嚴重失衡,住房價格大幅上漲——在2001年到2002年間,價格翻了一倍。 那些無力承擔高房價的居民,特別是來自農村和省級小城鎮的新移民,往往不得不選擇居住於近郊的棚戶區。棚戶區內的居住人口估計可達40萬人,約佔城市總人口的30%。雖然許多定居點缺乏電力和自來水等基礎設施,但最近當地政府已開始提供這些基本服務。 人口 比什凱克是吉爾吉斯人口最多的城市,2021年估計人口為107萬4075人。從城市建立時到蘇聯解體前,俄羅斯人和其他歐洲人後裔(主要是烏克蘭人和德國人)佔該市人口的大多數。根據1970年的人口普查,吉爾吉斯人僅佔城市人口的12.3%,而歐洲人佔城市總人口的比例則高達80%。現在比什凱克是一個以吉爾吉斯人為主的城市,75%的居民是吉爾吉斯人,而歐洲人只佔城市總人口的15%。 儘管如此,對年輕一代而言,俄語仍然是其主要語言,而吉爾吉斯語的使用比率仍然持續下滑。 交通 |
地名 弗洛伊德 (阿肯色州) 弗洛伊德 (加利福尼亚州弗雷斯诺县) 弗洛伊德 (加利福尼亚州格伦县) 弗洛伊德 (爱荷华州) 弗洛伊德 (密苏里州雷县) 弗洛伊德 (密苏里州华盛顿县) 弗洛伊德 (新墨西哥州) | 弗洛伊德 (新墨西哥州) 弗洛伊德 (纽约州) 弗洛伊德 (德克萨斯州) 弗洛伊德 (弗吉尼亚州) 弗洛伊德县 (消歧义) 弗洛伊德河,密苏里河支流 弗洛伊德镇区 (消歧义) 其他 弗洛伊德 (电影)(Freud: The Secret Passion),1962年电影 弗洛伊德 (迷你剧),1984年迷你剧 弗洛伊德 (电视剧),2020年电视剧 |
美国自伊斯兰革命后就从未进口伊朗石油,而欧盟也已对伊朗实施制裁,禁止成员国与伊朗续签石油进口协议。2005年末,中国與伊朗签署了一项价值1000亿美元的石油合作协议,兩国彼此成為石油贸易的重要伙伴。 伊朗積極建議石油輸出國組織擺脫美元,另尋計價單位,伊朗並於2008年4月30日宣佈在對外石油交易中,已完全停用美元為結算單位,在歐洲使用歐元結算,在亞洲用日圓或人民币结算。 2012年5月8日,伊朗驻阿联酋大使表示,伊朗接受供应给中国的原油部份以人民币支付。 人口 伊朗曾一度實施計劃生育政策。2012年8月2日,伊朗衛生部証實,伊朗已經廢除計劃生育政策,希望能夠迎來一個“嬰兒潮”,令伊朗人口增加一倍。 2022年估計,伊朗總人口數為86,758,304人。 民族及宗教 伊朗人口到2018年达到8200万,其中有波斯人(61%)、亞塞拜然人(16%)、庫德人(10%)、卢尔人(6%)、阿拉伯人(2%)、俾路支人(2%)、土库曼人(2%)及其他民族(1%)。最大的少数民族是亞塞拜然人。 全国人口89%信奉伊斯兰教什叶派,9%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其余2%信奉其他宗教(基督教、琐罗亚斯德教、猶太教、曼达教派和巴哈伊教等)。信奉基督教的主要为亞美尼亞人和亚述人,其中亚述人仍使用古老的阿拉米语。 主要城市 文化 伊朗在藝術、音樂、建築、詩歌、哲學、文学等方面,都具有悠久的歷史。 波斯語已有超過2,500年的歷史,留下了可觀的文獻記錄。波斯文學舉世都予以很高的評價,詩人如:哈菲茲、魯米、歐瑪爾·海亞姆、尼扎米、萨迪·设拉兹和菲爾多西等留下許多佳作,伊朗詩韻和歌詞的優美,也獲得全世界的讚譽。 尋求社會的正義和公平是伊朗文化的重要特性。敬老尊賢和對外賓的殷勤款待也是伊朗傳統禮儀的一部份。 伊朗曆的新年納吾肉孜節是在每年3月20日或3月21日的春分慶祝。納吾肉孜節在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名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傑作之一。 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後,伊朗採取了強硬的措施來杜絕同性戀現象。根據伊斯蘭法,同性戀的行為是非法和有罪的。但是霍梅尼曾颁布教法允许变性手术。因此伊朗经常存在同性恋者接受变性手术,而后与对方合法结合的状况。 電影 過去的25年中,伊朗電影在全世界影展得到廣泛的認同,獲得過300項的國際獎項。阿巴斯·奇亞羅斯塔米是著名導演之一,阿斯哈·法哈蒂更獲得2次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伊朗境內,所有媒體都受到國家直接或者間接控制,並且必須有伊斯蘭教義指導部的批准,才能公開運作。這也包括網際網路。但網路已經成為在年輕人中獲取資料訊息和自我表現的流行方式。 飲食 有美食家認為:伊朗饮食與其它中東的烹飪間有非常多共通點,但是更精緻和更富于想像力,就像一塊華麗的波斯地毯一樣的多彩和複雜。 科技 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於2008年8月15日宣布,伊朗将会于近期发射本国第一颗自行研制的人造卫星。用于发射卫星的火箭和发射架等设施完全由伊朗自行研发。據伊朗通讯社祚8月17日援引军方发表的声明说,军方当天成功发射“信使号”火箭,并将一颗名为“希望号”的自制人造卫星送上太空。此次发射的目的是对卫星运载过程、远程发射系统、地面控制中心、地面信息站和指挥系统等进行全面测试。据报道,卫星目前已成功进入预定轨道,一切进展顺利,达到了所有预期目标。而艾哈迈迪-内贾德也出席了卫星发射仪式。 伊朗提煉濃縮鈾被認為發展核武計劃,欧美威脅制裁其石油出口,伊朗揚言封鎖霍尔木兹海峡作為反擊。 2015年7月14日,伊朗與美國、中国、俄罗斯、英國、德国、法国六大國經過漫長談判後,就限制伊朗發展核武及解除對伊朗的制裁問題達成協議。该全面协议由正文及五个技术附件组成,五个技术附件分别涉及核、制裁、民用核能合作、联委会及实施等五方面内容。伊朗还同意15年内将铀浓缩浓度限制在不超过3.67%的范围内,联合国对伊朗的弹道导弹制裁将保留8年、常規武器5年。 交通 伊朗境內計有公路179388公里(2003年),鐵路8367公里(2006年),機場331座(2007年),河運航道850公里(2006年)。 其他主题 伊朗五宝:石油、地毯、黑鱼子酱、开心果和藏红花。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The Office of the Supreme Leader Sayyid Ali Khamenei(伊朗精神領袖官方網站) Fars News Agency(伊朗法斯通讯社) خبرگزاري فارس(伊朗法斯通讯社) The World Factbook: Iran,CIA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对外广播电台华语台 参见 白色革命 英蘇入侵伊朗 伊朗伊斯兰革命 兩伊戰爭 伊朗绿色革命 中国-伊朗关系 亞 西亞國家 亞 亞 亞 |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称伊朗(,,),1935年前被外界称為波斯,地處西亚伊朗高原之上,气候炎熱干燥,其北部紧靠裏海、南瀕波斯灣和阿拉伯海。伊朗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北部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为邻,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庫爾德斯坦。国土面积为1,648,195平方公里。人口8318万人,为多民族国家,其主体民族为波斯人,约占总人口的61%,其余有阿塞拜疆人、库尔德人、阿拉伯人等。官方语言为波斯语。国教為伊斯兰教什叶派十二伊玛目宗,信众超过全国人口的90%,宪法承认的其余教派有伊斯兰教逊尼派、祆教、犹太教、基督宗教等。首都為德黑兰。 伊朗高原文明发源於公元前28世纪建立的古埃兰王国和之后建立的米底王国。公元前550年,由居鲁士大帝建立了大一统的古代大帝国波斯帝国。公元7世纪中叶,波斯的萨珊王朝被阿拉伯征服,包括伊朗高原的中东地区开始伊斯兰化,而曾占统治地位的祆教则日渐式微。近代,波斯逐渐沦为英国和俄罗斯的半殖民地。1925年,巴列維王朝建立。二戰后,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逐渐摆脱英、苏两国对伊朗的控制,奉行亲美的市場化政策,雖然是君主專制,但開明的经济建设,使国家获得较大发展,在中东地区获得了较大的影响力。1979年初,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爆发,王朝政权很快被推翻,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同年底发生美国驻伊使馆人质事件,伊朗此後轉為反美的先鋒,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交恶。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实行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伊斯兰教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最高领袖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由伊斯兰教神职人员组成的专家会议选举产生,霍梅尼为首任最高领袖,现任最高领袖为赛义德阿里·侯赛尼·哈梅内伊。伊朗政府实行总统共和制,总统是继最高领袖之后的国家第二号领导人,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但不是军事统帅,由全民普选产生,现任总统为易卜拉欣·萊希,第一副总统为艾沙格·贾汉基里。伊朗最高立法机构为伊斯兰议会,实行一院制,现任议长为阿里·拉里贾尼。伊朗司法总监是伊朗的司法最高首脑,由最高领袖任命,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则由司法总监任命,现任司法总监为萨迪格·拉里贾尼。 石油产业是伊朗的支柱,伊朗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产国、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二大石油输出国。伊朗的货币名称为里亚尔。 語源 伊朗(ایران)一詞源於薩珊王朝中古波斯語ērān,意思是屬於伊朗人的,又用來指伊朗人所居住的大伊朗地區。該詞已知最早出現在(Naqsh-e Rustam)的浮雕。在浮雕的中古波斯語銘文中,國王阿爾達希爾一世的頭銜是ardašīr šāhān šāh ērān,旁邊的安息語(Parthian language)寫作ardašīr šāhān šāh aryān意思是「伊朗人的萬王之王」。伊朗在原始伊朗語寫為aryānām,《波斯古經》的阿維斯陀語寫作airyānąm,意思是屬於雅利安人的。在梵語中,“雅利安”的词源आर्य(),就是指“光榮,可敬、高貴”的意思。在歷史上,古希臘人則是以波斯(Persís),這個取自古波斯語Pārsa(阿契美尼德帝國居魯士大帝出身的部族名)的詞彙,來稱呼伊朗。 1935年諾魯茲節,巴列維王朝君主禮薩汗發表國書,對外正式用伊朗的名稱取代波斯。1959年,王朝政權宣佈伊朗和波斯可互相代換。 历史 古代時期 包括伊朗在内的西亞(又稱中東地區)遠在舊石器時代已有人类居住,约3000年前已建立一些邦國,當時曾稱為埃蘭,然後又先後經歷了亚述、米底王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等。 西元前4世紀中葉,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國力式微,遭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大帝所滅。亚历山大大帝死後帝國分裂,伊朗一帶落入塞琉古帝国手中,之後又經歷了波斯的安息和萨珊王朝。 中古與近代時期 637年,阿拉伯帝国的穆斯林军在卡迪西亚战役打败波斯萨珊王朝的军队,攻占其首都泰西封,開始了伊斯蘭對波斯的征服,同时也终结了波斯地区的琐罗亚斯德教文化。倭马亚王朝後,蒙古帝國入侵並滅亡了伊朗一帶的小國,並建立了伊兒汗國,後汗國滅亡,帖木兒帝國又相繼统治伊朗。 16世紀初,伊斯瑪儀一世抗拒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建立萨非王朝,並以伊斯兰教什葉派為國教。18世紀初赞德王朝、卡扎尔王朝相继崛起,但因長期戰亂,國勢衰竭,屢次受到外國入侵。俄羅斯帝國攫取大片領土。英俄為了防堵德國勢力深入中東,1907年協議瓜分波斯,俄國控有北部,英國佔有南部,僅留中間作為緩衝區,仍由卡扎尔王朝治理。 巴列维王朝時期 1921年2月21日,礼萨·汗上校發動軍事政變,佔據德黑蘭,1925年取得王位,建立巴列维王朝,於1935年改國名為伊朗。1941年礼萨·汗遜位,由其子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繼位。巴列維執政時期,美國為了獲得伊朗的石油及保持在中東的利益,大力扶持巴列维王朝,伊朗強大的軍力儼然成為波斯灣地區的警察。 1951年4月28日,伊朗伊斯兰议会以79票赞成、12票反对提名摩萨台为首相,穆罕默德·摩萨台1951年至1953年间出任民选的伊朗首相,但之後在1953年被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动的政变推翻。摩萨台是一位作家、行政官员、律师、议员和政治家,具有王室和贵族背景。他在任伊朗首相期间实施渐进式的社会改革,包括推行失业补偿金制度、立例规定雇主向患病或受伤的员工提供福利、以及解放佃农,令他们不再受地主强制劳役。此外,他又规定地主贡献租金收益的20%到一个基金,用以资助一些比如兴建公共浴堂、农村住房和害虫防治等的市政发展项目。 其为在首相任内最瞩目的举动:把被美国与英国占有的石油资源,实现了国有化,归伊朗人所有。例:在国有化以前,伊朗石油业自1913年起一直由英伊石油公司(后称英国石油,简称BP)掌控,而英伊石油公司背后则由英国政府操控。 在英国军情六处要求下,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动了一场阿賈克斯行動,成功在1953年8月19日推翻時任首相摩萨台,讓巴列维國王重新上台,導致部分伊朗人不滿。 1963年巴列維國王宣布施行白色革命,依照美國的藍圖來進行伊朗的農業與工業改革,例如土地改革、給予婦女選舉權、森林水源收歸國有、工人參加分紅並限制宗教勢力等措施。另外,還簽下了在伊朗的美國軍事人員可以享受治外法权,犯罪不受伊朗法庭審判,而是交給美國處理。伊斯蘭教宗教領袖賽義德·魯霍拉·霍梅尼大力反對,巴列維國王逮捕了霍梅尼,最後於1964年11月4日將霍梅尼強行驅逐出境。 伊斯蘭共和國時期 霍梅尼時代 1977年起,伊朗爆发大规模的反对国王的群众运动。1978年,各地游行示威不断升级,群众抬着霍梅尼的画像,高呼“打倒国王,建立伊斯兰教国家”的口号。1978年8月,国王巴列维更换内阁,宣布对首都德黑兰等12个大城市实行军事管制,并出动大批军警镇压反对者。在德黑兰,有数千示威者傷亡,由白色革命累积的不满情绪至此达到了巅峰,最终引发了伊朗伊斯蘭革命。全国各地大规模的示威和罢工造成石油工业停产,交通中断。伊朗军方宣布不介入的態度,令政局更加失控,伊朗陷入全国性的动乱。 1979年1月16日,国王礼萨·巴列维被迫出国“长期度假”,委任沙普尔·巴赫蒂亚尔组织内阁。2月1日,霍梅尼结束长达15年的流亡生活,由巴黎回到德黑兰,宣布廢除君主立宪制度,成立伊斯兰临时革命政府。2月11日霍梅尼任命为伊朗总理正式接管政权,巴列维王朝覆亡。4月1日霍梅尼宣布改國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舉行公民投票,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制度。10月,伊朗流亡国王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疗淋巴瘤,德黑兰穆斯林群众愤而占领美国使馆,扣留使馆人员,史称伊朗人质危机,自此美國與伊朗斷交。 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在美國與蘇聯支援大量武器下與伊朗進行兩伊戰爭,直到1988年8月20日停火,伊朗受損不少,但伊拉克更被這場戰爭拖得民窮財盡。戰爭期間,1988年美軍護衞艦在波斯灣被伊朗封鎖海峽的水雷炸傷,即派企業號航母戰鬥群報復,炸毀伊朗的錫里石油鑽井平台,擊沉伊朗喬森號導彈巡邏艇。 哈梅内伊時代 1997年當選的溫和派哈塔米總統致力於改革,同時向西方釋放出和解訊號。可惜由於美國與阿富汗及伊拉克進行戰爭,從東西兩面威脅伊朗的國家安全,美國總統小布什將伊朗定性為邪恶轴心,哈塔米的和解政策在伊朗國內漸漸不受歡迎,受到保守派抨擊。和解進程在2005年內賈德當選之後戛然而止。 2003年伊拉克被美英為主的聯合部隊佔領。由於美軍與伊朗相鄰,加深雙方對立,伊朗為了防範美軍入侵而大舉備戰。 冷战后,伊朗从美俄两國都获得了巨大的政治利益,而且都并非出于美俄的本意,被称为悄然的崛起。 首先,伊拉克因波斯灣戰爭陷入國際孤立,而苏联解体后,重新独立了一个什叶派的穆斯林国家阿塞拜疆,扩充了伊朗在伊斯兰世界的發言權,而且什叶派内部非常团结,特别是宗教学术界交流极为密切,因此扩充了伊朗的政治势力;而另一个从苏联独立的国家塔吉克斯坦,其主体民族就是古代波斯人的后裔,塔吉克语是波斯语的一种方言,这又无形之中扩充了伊朗的文化势力范围。 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推翻了阿富汗南方的普什图族的塔利班政权,让北方的主要民族塔吉克族(波斯人后裔)走向政权中心,这无疑又让波斯人获得了更大的政治利益;之后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推翻了伊拉克逊尼派的萨达姆政权,什叶派以其占多数的人口成为伊拉克的新政权主体,而伊拉克什叶派的精英阶层大多曾在什叶派宗教中心伊朗就读深造,美国除去了伊朗在两伊战争中的死敌,留给伊朗一个亲密的什叶派伙伴。至此,伊朗西方的什叶宗教带和东方的波斯文化带各自连成一片,成为伊朗崛起的双翼。 另一方面,随着新世纪能源价格飙升,伊朗又从中获取巨大经济利益。 2003年初,伊朗宣布提炼出核电站燃料铀,引发伊朗核问题,并遭到一系列制裁。2015年7月14日,伊朗核问题六国在维也纳签订伊朗核协议,通过解除部分对伊制裁换取伊朗减少铀浓缩活动。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美国再度对伊强硬。2018年5月,美国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11月初,美国对伊朗实施石油出口制裁,但允许中国大陆、日本、印度、韩国、台湾、土耳其、意大利和希腊在半年内可以继续进口伊朗石油而免遭美国制裁。2019年5月2日开始,美国对所有进口伊朗石油的国家实施制裁。 2020年1月3日,伊朗第二大權勢人物卡西姆·蘇萊曼尼被美國刺殺,這大大加劇了兩國之間現有的緊張關係。三天后,在對美軍發動的報復性襲擊中,一架載有176名乘客和機組人員的民用飛機在伊朗首都附近被伊斯蘭革命衛隊擊落,最初被否認,國際調查導致政府在否認了三天后承認用地對空導彈將飛機擊落,稱其為“人為錯誤”。這是自1988年伊朗655航班以來伊朗最嚴重的飛機擊落事件。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於伊朗截止至2020年12月造成至少110萬人感染,其中52000多人因此丧生。確診或喪生者不乏重要名人。包含埃沙格·賈漢吉里確診,穆罕默德·米尔-穆罕默迪喪生。 2022年9月14日,一名22歲伊朗庫爾德族女子瑪莎·阿米尼因其頭巾佩戴方式未符合政府規範,被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執法部隊下屬的道德警察逮捕,警方聲稱阿米尼在車站因突發心衰而倒地,並於9月16日宣告死亡,但目擊者稱她生前遭到警察毆打,從她的腦部掃描結果看出,她的頭部出現骨折、出血以及腦水腫等症狀,結果全國爆發自2019年以來最大規模的示威,要求推翻43年來的政權和廢除強制佩戴頭巾的法律。 地理 伊朗位於亞洲西南方之中東地區,属西亚,西北與阿塞拜疆(界長432公里)和亞美尼亞(界長35公里)為鄰,東北部與土庫曼(界長992公里)接壤,東鄰阿富汗(界長936公里)和巴基斯坦(界長909公里),西接伊拉克(界長1458公里)和土耳其(界長499公里),中北部緊靠裡海(海岸線長650公里)、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阿曼灣(海岸線長1,770公里)。面積1,648,000平方公里(陆域面積1,636,000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2,000平方公里),居世界第十六位。 地貌大多是由高原、盆地或山脈所構成,只有在海邊的一小部分是平原。境内最大的高原为伊朗高原。人口較多的西部是多山地形,由高加索山脈、札格羅斯山脈和厄爾布爾士山脈等構成。 整體而言,伊朗大多數地區屬乾燥或半乾燥氣候,降雨集中在十月至四月間,平均年降雨量在250-{zh-hans:毫米; zh-hant:公釐;}-以下。 政治 伊朗是一个由什叶派主导的伊斯兰共和制国家。伊斯兰教在伊朗拥有至高无上的道德权威,是公共生活的最高准则。伊朗的建国领袖即明确拒绝西方民主体制,首任最高领袖霍梅尼清楚地表示,在理想的政体中,国家权力应该由乌理玛执掌,议会仅有有限的权力。伊朗的穆斯林激进派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将本国归入“意识形态指导型”国家,同苏联并列。 伊朗是一个多党制的国家,有着较为发达的选举制度,选举结果能在相当程度上反应真实民意,类似威权政府,伊朗在一定限度内容忍公民生活方式的多元选择权。这种将神权统治和民主选举相结合的“伊斯兰共和国”迄今仍是独一无二的政治体制。最高领袖、专家会议、宪法监督委员会与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权力更大,最高权力并不在世俗政府手中。 最高領袖 伊朗最高领袖是伊朗政治、宗教的最高领导人,也是军队和伊斯兰革命卫队的总司令,实行终身制。现任伊朗最高领袖为阿里·哈梅內伊。首任伊朗最高领袖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病逝于1989年6月3日,次日专家会议推举总统阿里·哈梅內伊为最高精神领袖。伊朗專家會議负责选举、监督、罢免最高领袖,由86人组成。专家会议每8年选举一次,按伊朗各省人口比例,由选民投票从宗教法学家中选出。专家会议每年举行两次会议。最近一次专家会议选举举办于2016年2月26日。 監督委員會 宪法监护委员会由12名成员组成,任期6年。其中,6名宗教法学家由最高领袖任命,6名普通法学家由司法总监提名、经议会批准后任职。宪法监护委员会的职权包括:监督专家会议、总统、议会选举和公民投票;批准议员资格;解释宪法;审议、批准议会通过的议案,确认其是否与违背伊斯兰教义和宪法,将违反教义、宪法的议案退回议会修改、审议。如果宪法监护委员会和议会对议案的矛盾不能解决,由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仲裁。 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是伊朗最高领袖的顾问机构,负责调解议会与宪法监护委员会立法上的矛盾,帮助最高领袖监督、实施国家大政方针。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成员任期为5年。主席与其他成员由最高领袖直接任命。伊朗行政、立法、司法机关的最高领导人、宪法监护委员会中的6位宗教法学家等人是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的法定成员。磋商政务时,内阁部长、议会委员会负责人可以成为委员会的临时成员。 總統 伊朗采用总统内阁制。伊朗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总统可以任命数位副总统,可以任命一名第一副总统主持内阁工作。内阁成员由总统提名、议会批准。总统并不掌握最高军事权力。总统的权力很大程度上受到最高领袖和宗教势力的制约。伊朗总统任期4年,可连任一次,由选民直接选出。总统候选人需要通过宪法监护委员会的资格审查,选举结果需要宪法监护委员会通过,最后由最高领袖任命总统。现任总统是2021年6月选举获胜的易卜拉欣·莱希。 立法機關 伊朗实行一院制,伊斯兰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议会由290位议员组成。议员任期4年,可连选连任,由选民直接选举。议会有权提出、审议法案,通过预算、决算,罢免总统,对部长进行不信任投票。议会通过的法案需要宪法监护委员会批准才能生效。最近一次议会选举是在2016年2月26日进行的。 法律 |
Amati II,1649-1740),尼古拉·阿玛蒂(Nicolo Amati,1596-1684) 瓜奈里家族(義大利),包括:安德雷亞·瓜奈里(Andrea Guarneri,1626-1698),曼图阿(義大利北部城市)的皮埃特羅·瓜奈里(Pietro of Mantua,1655-1720),朱塞佩·瓜奈里(Giuseppe Guarneri/Joseph filius Andreae,1666-1739),(威尼斯的)皮埃特羅·瓜奈里(Pietro Guarneri,1695-1762),朱塞佩·瓜奈里·德爾·傑素(Giuseppe Guarneri del Gesu,1698-1744) 家族(義大利克雷莫納)。 雅各·史坦納(Jacob Stainer,1617-1683,蒂罗尔地区) 初始设计 谈到小提琴的设计,就必然要涉及古提琴原始设计者的艺术观点和技术方法。现代的数学是技术学的工具,但在文艺复兴时期数学是艺术的启蒙,比例和序列是美学研究的要素,并且为所有的艺术家所采用。大师级的小提琴制作者,不仅仅是个數學家而且是个真正的艺术家,小提琴的整体协调和一致主宰着整个设计。 小提琴的外形可以认为是由许多弧形线条构成的,用圆弧可以近似地画出小提琴轮廓的草图,但也并非都是圆弧。原始设计者先用圆规画出各段相联的弧,再用艺术的眼光修正和弯曲成最终形状的弧线。用笔和刀在制作时修改图样,修光修滑一条由足够数量的圆弧所构成的曲线。小提琴顶部和底部的曲线,就是采用经典的设计桥拱的方法设计的,也有人认为像篮子提把的形状。琴板弧度的形状像垂链线,旋首则是仿照古希腊柱子上优美的螺旋形设计的。当然,除去使用圆弧之外,也可能采取一些其他的线条。 圆规和直尺既是古代几何学家又是中世纪建筑学家的工具,也是设计乐器的工具。一般的乐器设计者,试着在不同的位置处安放圆心和圆弧,经多次试验画出乐器的轮廓。但大师级的乐器设计者是经过缜密的构思后,才设计出既美观而又符合演奏要求的外形,同时还周密地考虑到内外的一致性,以及声学的谐和性,使制作的提琴不仅外形优美、演奏方便,更重要的是具有动听而又感人的音色、洪亮而又丰满的力度、极具穿透力的音量和抑扬顿挫控制如意的品质。 结构 小提琴包括琴身(包括琴头、琴颈、指板和共鸣箱)、琴弦系统(包括弦轴、挂弦板、琴马和琴弦)和琴弓。琴身为木制结构,以槭木和云杉为原材料配合制造的音色最佳;琴弦一般为金属丝;琴弓由马尾毛制成。 琴身 背板(back):琴身背部的硬木 低音梁(bass bar):靠琴马低音脚一侧纵向粘在面板里面 蜂针(bee-sting):饰缘伸入琴角,经过斜接缝的黑色部分 尾木(bottom block) 段(bouts):小提琴两侧的弧形部位;琴颈末端外弧为上段,腰部内弧叫做中段或C段,琴尾部外弧为下段 腮托(chin rest):弯曲的木板或塑料板,固定在小提琴上,当演奏者用下巴固定小提琴时,可以提供舒适性和稳定性。 眼(eye):琴头外侧部件,一圈螺旋形上升的终止点 f孔(f-holes):又叫音孔,面板每一侧的f形开口 微调钩(fine-tuner):用于微小的音准调整,比起弦轴更容易 指板(fingerboard):是指在乐器琴弦下面粘在琴颈上的木质黑色光滑表面 榫眼(mortise):琴身上的一个缝隙,用于固定琴颈突出的相等尺寸,使它们能够连接在一起 琴颈(neck):指板后的长木条。(指板粘于琴颈之上) 侧板(琴框,ribs):是指构成小提琴侧面的木片,在上板和下板的外缘之间,并将琴身的琴盒包围起来 尾枕(琴鞍)(saddle):一小长方形木块,通常是用黑檀木制作,用于减轻琴弦对琴身施加的压力。位于小提琴的尾部,腮托的下方或旁边,支撑着小提琴的弦尾绳 琴头(scroll):琴的最上端,位于弦轴箱的上方。可以通过其特有的卷曲设计来识别 音柱(soundpost):在琴马高音脚一边,垂直立在面板和背板之间 旋首(volutes):琴头的螺旋形部分 琴弦系统 琴马、:支撑琴弦的薄木片 弦枕(nut):保持琴弦位置的木块 弦轴(peg):拉紧琴弦 弦轴箱(pegbox):琴颈上挖空的部位,以使四个弦轴穿过 系弦板(拉弦板、弦总,tailpiece):系琴弦的硬木 弦尾绳(tailgut):将系弦板挂在尾柱上的羊肠线或尼龙绳 琴弦 小提琴有四根弦,从粗到细的定音依次是G、D、A、E。每一根空弦之间相差的音程都是纯五度;每根空弦都能在不同的把位上奏出完整的音列;每根空弦能奏出的音域都在两个八度左右。 演奏 小提琴演奏時,是將小提琴夾在左手、左肩下巴之間,用右手拉琴弓,左手除了握住琴頸外,依樂曲需要也可能要按住特定弦的特定位置,以調整小提琴的音高。 小提琴演奏時可以站著或是坐著,小提琴手在獨奏時多半會站著。當室內樂演奏或是在交響樂團演奏時多半會坐著,但也有例外。若是坐著演奏,小提琴手需調整右腿位置,以免影響琴弓的移動。 小提琴的學習不容易,尤其是初學時發出的聲音不好聽,學習又比较枯燥,為一大瓶頸。學習小提琴的人需要花數年的時間練習,才能成為好的小提琴手。一開始可以從一些不需要手部複雜及精確動作的曲子開始,如《小星星》。在練習這些較簡單的曲子時,也會建立一些練習其他演奏技巧時需要的基礎技巧,例如琴弓和小提琴的握法。當小提琴手對雙手的技巧越來越有把握時,練習的曲目也就會越來越困難。有必要時,小提琴手也需要學習可以使樂曲增色的演奏技巧,包括演奏揉音、右手琴弓平順的移動。 小提琴手一開始要學習將手指放在可以使小提琴發出正確音高的位置,這稱為,小提琴手也要練習揉音,控制按弦手指使音高有高低起伏的效果。 小提琴除了之外,還有許多的特殊技巧。例如滑音(portamento)、滑奏(glissando)及泛音等,小提琴也可以演奏、和弦或變格定弦等演奏方式。還有拋弓、跳弓等。 音樂風格 古典音樂 自巴洛克時期,小提琴就已是古典音樂中的重要樂器之一。原因有很多,小提琴的音色和其他樂器有明顯的不同,因此適合演奏旋律。若是由優秀的小提琴手演奏,小提琴可以很敏捷的處理快速且複雜的樂句。 一個交響樂團多半會有很多人演奏小提琴,一般會分為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兩組,作曲時一般會將第一小提琴演奏旋律,多半會較複雜,用到高把位。再由第二小提琴演奏泛音,伴奏或是較第一小提琴低八度以上的旋律。弦樂四重奏一般會包括兩把小提琴,分別擔任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再加上中提琴,低音樂器一般會用大提琴,偶爾會用低音提琴代替。 流行音樂 一直到1970年代為止,大部份的流行音樂都還使用弓弦樂器,在1920年代及1930年代初期的流行音樂使用的特別多。從1935到1945年代搖擺樂興起,弦樂器的聲音認為不符合搖擺樂的即興風格,因此流行音樂使用弓弦樂器的比例巨幅的下降。在之後,弦樂器是1940年代末到1950年代中期的常見的成份之一。1970年代的迪斯可音樂流行.因此繼續了大量在流行迪斯可樂團中使用弦樂器的風潮,例如等。 1980年代電子音樂興起,由於小提琴的聲音被電子合成的弦樂代替,因此小提琴的使用又開始減少。在搖滾樂中很少用到小提琴,但在前衛搖滾中曾有些使用小提琴的歷史(如電光交響樂團、深紅之王等)。 在粵劇、粵曲、粵樂裡的應用 1920年代,司徒夢岩、尹自重、呂文成等樂師引進小提琴給粵曲、粵劇、粵樂伴奏,現時已是最常見的棚面(樂隊)頭架(領奏樂器)。 著名小提琴家 錄音年代之前 科雷利(Arcangelo Corelli,1653年-1713年) 维瓦尔第(Antonio Lucio Vivaldi,1678年-1741年) 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1750年) 塔替尼(Giuseppe Tartini,1692年-1770年) 斯塔米茨(Jan Václav Antonín Stamic,1717年-1757年) 利奥波德·莫扎特(Johann Georg Leopold Mozart,1719年-1787年) 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791年) 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1782年-1840年) 施波尔(Louis Spohr,1784年-1859年) 维厄当(Henri François Joseph Vieuxtemps,1820年-1881年) 拉罗(Édouard-Victoire-Antoine Lalo,1823年-1892年) 约阿希姆(Joachim József,1831年-1907年) 维尼亚夫斯基(Henryk Wieniawski,1835年-1880年) 奥尔(Leopold Auer,1845年-1930年) 萨拉萨蒂(Pablo Martín Melitón de Sarasate y Navascués,1844年-1908年) 伊萨伊(Eugène-Auguste Ysaÿe,1858年-1931年) 克莱斯勒(Fritz Kreisler,1875年-1962年) 埃内斯库(Georges Enescu,1881年-1955年) 二十世紀名家 艾尔曼(Mischa Elman,1891-1967年) 海菲兹(Jascha Heifetz,1901年-1987年) 米尔斯坦(Nathan Milstein,1904年-1992年) 大卫·-{zh-hans:奥伊斯特拉赫;zh-hk:奧伊斯特拉赫;zh-tw:歐伊斯特拉赫;}-(David Oistrakh,1908年-1974年) 马思聪(1912年-1987年) 維格·桑鐸(Végh Sándor,1912年-1997年) 許奈德漢(Wolfgang Schneiderhan,1915年-2002年) 耶胡迪·-{zh-hans:梅纽因;zh-hk:梅紐因;zh-tw:曼紐因;}-(Yehudi Menuhin,1916年-1999年) 謝林(Henryk Szeryng,1918年-1988年) 斯特恩(Isaac Stern,1920年-2001年) 葛羅米歐(Arthur Grumiaux,1921年-1986年) (Josef Hassid,1923年-1950年) 柯岗(Leonid Kogan,1924年-1982年) 拉賓(Michael Rabin,1936年-1972年) 盛中国(1941年-2018年9月7日) 活躍於二十一世紀者 阿卡多(Salvatore Accardo,1941年9月26日-) 西崎崇子(,1944年4月14日-) 帕尔曼(Itzhak Perlman,1945年8月31日-) 康投侯福(Jean-Jacques KANTOROW,1945年10月3日-) 基頓·克雷默(Gidon Kremer,1947年2月27日-) 祖克曼(Pinchas Zukerman,1948年7月16日-) 鄭京和(정경화 Kyung-Wha Chung,1948年3月26日-) 奈吉爾·甘迺迪(Nigel | 胡乃元(Nai-Yuan Hu,1961年2月13日-) 布拉赫(Kolja Blacher,1963年-) 薛伟(1963年-) 貝爾(Joshua David Bell,1967年12月9日-) 五嶋綠(,1971年10月25日-) 陈美(Vanessa-Mae Vanakorn Nicholson,1978年10月27日-) 加勒特(David Garrett,1980年9月4日-) 張永宙(Sarah Chang,1980年12月10日-) 科埃托(Amaury Coeytaux,1984年-) 费舍尔(Julia Fischer,1983年6月15日-) (Ilya Gringolts,1982年7月2日-) 揚森(Janine Jansen,1978年1月7日-) 黃蒙拉(Mengla Huang,1980年1月8日-) 李傳韻(Chuanyun Li,1980年-) 吕思清(Lü Siqing,1969年11月26日-) 穆特(Anne Sophie Mutter,1963年-) (Gordan Nikolitch , 1968年-) (Rachel Podger,1968年-) 列賓(Vadim Repin,1971年8月31日-) 沙汉姆(Gil Shaham,1971年2月19日-) 諏訪內晶子(,1972年2月7日-) 凡格羅夫(Maxim Vengerov,1974年8月20日-) 卢塞夫(Svetlin Roussev,1976年-) 哈恩(Hilary Hahn,1979年11月27日-) 石川綾子(,1984年6月17日-) 陳銳(Ray Chen,1989年3月6日-) 林品任(Richard Lin,1993年7月6日-) 曾宇謙(Yu-Chien Tseng,1994年8月24日-) 吴迪(Di Wu,1987年-) (,1987年3月16日-) 金本索里(김봄소리 Bomsori Kim,1989年12月13日-) 王裕凱 (Yu Kai Wang,1999年-) (1984-) 小提琴著名作品 维瓦尔第-四季 巴哈-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 帕格尼尼-二十四随想曲 莫札特-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 莫札特-E小調第二十一號小提琴奏鳴曲 貝多芬-D大調小提琴协奏曲 貝多芬-Opus 24:F大调第五号春天小提琴奏鸣曲 貝多芬-Opus 47:A大调第九号小提琴奏鸣曲 布拉姆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孟德爾頌孟德爾頌小提琴协奏曲 西贝柳斯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薩拉沙泰-流浪者之歌 马思聪-思乡曲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小提琴著名比赛 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赛 ( 意大利 热那亚 ) 伊丽莎白女皇国际小提琴比赛 ( 比利时 布鲁塞尔 ) 柴科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 ( 俄罗斯 莫斯科 |
A-E:五度(A、B、C、D、E) A-G:七度(A、B、C、D、E、F、G) 音數 半音數目是指音程內所含半音的個數。西方樂理中雖然有全音和半音的概念,但計算音程時,一直來都只採用單一的量度單位-半音。,即計算全音和半音的數量,以「1」代表全音,以「½」代表半音,因而得出稱為音數(又称全音数)的數額,不同的音程有各自的音數。優點是簡單易明,但缺點是不同的音程,由於在列時的全音、全音個數不同,度數相同。 音程分類 音級與音數,就是構成音程的兩個要素。在這麼多音級、音數的排列組合中,每種組合都有它們自己的特性(音數不同,度數相同,聲響效果不同)。 在樂理上,主要有七種基本型態:大音程、小音程、純音程(又稱完全音程)、增音程、減音程、倍增音程、倍減音程。而從這些基本型當中,又可依據音程內含的「音級」、「音數」再往下細分,列舉如下: 上表中提及了兩個現時極罕用的音程名稱:「倍增」()及「倍減」()音程。從理論層面,倍增及倍減音程是存在的,但作曲家實際記譜時,通常都會考慮音高的標示會否令演奏者出現混淆不清的情況,亦會顧及在調性,和聲,模進等其他因素是否相配合。「倍增」和「倍減」音程與雙升號()或雙降號()亦有著密切的關係,撇除刻意的寫法,一般來說,同時間或鄰近同時出現雙升號或雙降號的情況是極罕見的。 事实上,倍倍增/减、倍倍倍增/减以及倍倍倍倍增/减也是理论上存在的,例如B-F'就是一个倍倍倍倍减五度音程,但是出于同样的原因,这些音程在实际作品中出现的几率更加的罕见,可以说是几乎没有。 即使是現代音樂,同樣作曲家亦會以演奏者的角度去考慮記譜。如十二音技法中雖然容許異名同音的記譜方式,但作曲家決定採用升音或降音,最終還是要從樂句,甚至是觀感去考慮。出現太多不切實際的記音,往往令人覺得作曲家專業度不足的印象。這也說明了倍增音程及倍減音程一直以來都不被重視的原因。 在一般的公開音樂考試中,考生在聽力測試部份只需要使用大音程、小音程、純音程及三全音的名稱作答便可以,而書寫部份亦只會涉及使用增音程和減音程,倍增音程及倍減音程早已摒除在考核內容之外。 旋律與和聲 兩個音先後發聲的音程稱為「旋律音程」,同時發聲的為「和聲音程」。 單與複 八度以內的音程稱為“單音程”,超過八度則為“複音程”,但增八度和倍增八度仍是單音程。 每个复音程都有对应的单音程,将复音程的度数减去七,如果得数小于等于八,则该音程为原复音程所对应的单音程,如果大于八,则将其得数继续减七,直到小于等于八为止。 复音程的性质与其对应的单音程的性质相同。例如:如右图所示,大十度对应的单音程是大三度,这两个音程都是大音程。 協和與不協和 聽起來和諧的音程即“協和音程”,反之則為“不協和音程”。最和諧的是純一度和純八度,它们属于完全协和音程,其次是純四度和純五度,它们也属于完全协和音程;大小三度和大小六度為不完全協和音程;大小二度、大小七度和所有增/減音程、倍增/倍減音程都是不協和音程。 | 計算音程,必須以下列兩個元素作為指標: 音級 音級是指兩音之間包括幾個基本音。在樂理上,習慣以「度」來表示兩音之間的距離。在五線譜中,每個「線」、每個「間」都代表一個音級,當兩個音在同一個「線」或「間」時,稱為一度。若兩個音是在相鄰的「間」與「線」上,就稱為二度。其它度數以此類推。 例如以A為根音,分別以F、E、G為冠音: A-F:六度(A、B、C、D、E、F) A-E:五度(A、B、C、D、E) A-G:七度(A、B、C、D、E、F、G) 音數 半音數目是指音程內所含半音的個數。西方樂理中雖然有全音和半音的概念,但計算音程時,一直來都只採用單一的量度單位-半音。,即計算全音和半音的數量,以「1」代表全音,以「½」代表半音,因而得出稱為音數(又称全音数)的數額,不同的音程有各自的音數。優點是簡單易明,但缺點是不同的音程,由於在列時的全音、全音個數不同,度數相同。 音程分類 音級與音數,就是構成音程的兩個要素。在這麼多音級、音數的排列組合中,每種組合都有它們自己的特性(音數不同,度數相同,聲響效果不同)。 在樂理上,主要有七種基本型態:大音程、小音程、純音程(又稱完全音程)、增音程、減音程、倍增音程、倍減音程。而從這些基本型當中,又可依據音程內含的「音級」、「音數」再往下細分,列舉如下: 上表中提及了兩個現時極罕用的音程名稱:「倍增」()及「倍減」()音程。從理論層面,倍增及倍減音程是存在的,但作曲家實際記譜時,通常都會考慮音高的標示會否令演奏者出現混淆不清的情況,亦會顧及在調性,和聲,模進等其他因素是否相配合。「倍增」和「倍減」音程與雙升號()或雙降號()亦有著密切的關係,撇除刻意的寫法,一般來說,同時間或鄰近同時出現雙升號或雙降號的情況是極罕見的。 事实上,倍倍增/减、倍倍倍增/减以及倍倍倍倍增/减也是理论上存在的,例如B-F'就是一个倍倍倍倍减五度音程,但是出于同样的原因,这些音程在实际作品中出现的几率更加的罕见,可以说是几乎没有。 即使是現代音樂,同樣作曲家亦會以演奏者的角度去考慮記譜。如十二音技法中雖然容許異名同音的記譜方式,但作曲家決定採用升音或降音,最終還是要從樂句,甚至是觀感去考慮。出現太多不切實際的記音,往往令人覺得作曲家專業度不足的印象。這也說明了倍增音程及倍減音程一直以來都不被重視的原因。 |
参考 | 参考 |
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簡稱為IEEE,英文读作“”)是一个建立於1963年1月1日的国际性电子技术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亦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技术组织之一,擁有來自175個國家的42萬會員。 除設立於美國紐約市的總部以外,亦在全球150多個國家擁有分會,並且還有35個專業學會及2個聯合會。其每年均會發表多種雜誌、學報、書籍,亦舉辦至少300次的專業會議。 目前IEEE在工業界所定義的標準有著極大的影響。 概述 IEEE定位在「科学和教育,并直接面向电子电气工程、通讯、计算机工程、计算机科学理论和原理研究的组织,以及相关工程分支的艺术和科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IEEE承担着多个科学期刊和会议组织者的角色。它也是一个广泛的工业标准开发者,主要领域包括电能、能源、生物技术和保健、信息技术、信息安全、通讯、消费电子、运输、航天技术和纳米技术。在教育领域IEEE积极发展和参与,例如在高等院校推行电子工程课程的学校授权体制。 IEEE制定了全世界电子和电气还有计算机科学领域30%的文献,另外它还制定了超过900个现行工业标准。每年它还发起或者合作举办超过300次国际技术会议。IEEE由37个协会组成,还组织了相关的专门技术领域,每年本地组织有规律的召开超过300次会议。IEEE出版广泛的同级评审期刊,是主要的国际标准机构(900现行标准,700研发中标准)。 IEEE大多数成员是电子工程师,计算机工程师和计算机科学家,不过因为组织广泛的兴趣也吸引了其它学科的工程师(例如: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生物、物理和数学)。 IEEE坐落于美国纽约州,1963年由無線電工程師協會(IRE,创立于1912年)和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AIEE,创建于1884年)合并而成,它有一个区域和技术互为补充的组织结构,以地理位置或者技术中心作为组织单位(例如IEEE 费城分会和IEEE计算机协会)。它管理着推荐规则和执行计划的分散组织(例如IEEE-USA明确服务于美国的成员、专业人士和公众)。 著名主席和當時的名稱 (AIEE, 1889年-1890年) 电话发明者亚历山大·贝尔(AIEE, 1891年-1892年) (AIEE, 1901年-1902年) 歐文·朗繆爾(IRE, 1923年) 李·德富雷斯特(IRE, 1930年) 「矽谷之父」弗雷德里克·特曼(IRE, 1941年) 惠普创始人威廉·休利特(IRE, 1954年) (IRE, 1959年; IEEE, 1963年) (IEEE, 1978年) 历史 著重的主要是有线通讯(电报和电话),照明和电力系统。关心的大多是无线电工程,它由2个更小的组织组成,无线和电报工程师协会和无线电协会。随着1930年代电子学的兴起,电气工程大抵上也成了IRE的成员,但是电子管技术的应用变得如此广泛以至于IRE和AIEE领域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二战以后,两个组织竞争日益加剧,1961年两个组织的领导人果断决定将二者合并,终于1963年1月1日合并成立IEEE。 2012年,哥本哈根大學助教Radu Dragusin發現IEEE的網站將網站日誌檔案及緩衝檔案的資料夾設為公開FTP,導致99979名會員的帳號密碼及其活動記錄外洩,約為全體會員數目41.1萬的24%。 著名委员会和格式 IEEE 754──浮点算法规范 IEEE 802──局域网及城域网 IEEE 802.11──无线网络 IEEE 802.16──無線寛頻網路 IEEE 829──软件测试文书 ──未来总线Futurebus IEEE 1003──POSIX IEEE 1076──VHDL(VHSIC硬件描述语言) IEEE 1149.1──JTAG ──Open Firmware IEEE 1284──-{zh-hant: 並列埠; zh-hans: 并口}- IEEE P1363──公钥密码 IEEE 1364——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 IEEE 1394──串行总线「火线」 IEEE 1619──存储安全 ──PLC ──軟件生命週期過程(IT) 常见标准 IEEE 802.1──高级接口High Level Interface(Internetworking) IEEE 802.1d──生成树协议 IEEE 802.1p──General Registration Protocol IEEE 802.1q──虚拟局域网 IEEE 802.1ad──虛擬區域網路堆疊(Vlan Stackiing;QinQ) IEEE 802.1x──基于端口的访问控制(Port | 802.3ae──万兆乙太網 IEEE 802.4──令牌通行总线 IEEE 802.5──令牌通行环(Token-Passing Ring) IEEE 802.6──城域网 IEEE 802.7──宽带局域网(Brandband LAN) IEEE 802.8──光纤局域网 IEEE 802.9──集成数据和语音网络 IEEE 802.9a──IsoENET(proposed) IEEE 802.10──网络安全(Network Security) IEEE 802.11──無線區域網路 IEEE 802.12──100VG-AnyLAN(Voice Grade - Sprache geeignet) IEEE 802.14──有线电视 IEEE 802.15──無線個人區域網路 IEEE 802.16──無線寛頻網路 IEEE 802.17──弹性分组环(Resilient Packet Ring) IEEE 1789──使用PWM方法調節照明及顯示器亮度時、避免造成健康風險的標準。 所設獎項 IEEE榮譽獎章 IEEE愛迪生獎章 IEEE西澤潤一獎 IEEE理察·衛斯里·漢明獎章 IEEE约翰·冯·诺依曼奖 貝爾獎 争议 2019年5月29日,网络上曝光的邮件显示,由于美国政府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IEEE向旗下刊物的主编提出这样的要求:禁止来自华为的同僚担任审稿人或编辑。 IEEE随后在其中文官网上发表中英文声明,承认发布禁令。 此事在学术圈引起轩然大波,接连有北大、清华的两名学者宣布退出IEEE编委。中国计算机学会发表声明,暂时中止与IEEE旗下通信学会ComSoc的交流与合作,不建议CCF会员向任何ComSoc主办的会议和刊物投稿,建议CCF会员不参加ComSoc主办的刊物和会议的审稿和其他学术评价活动。有评论认为这代表全球最大技术学术机构向政治弯腰,IEEE是在滥用它作为平台的先发优势,透支自己的国际信誉。早前IEEE就曾因禁运的原因,禁止伊朗学者担任会议的大会主席或者财务官;还曾禁止古巴、伊朗、利比亚和苏丹学者向IEEE任何出版物发表文章。6月2日,中国科协所属十大学会发表声明,指出 “敦促IEEE清醒认识事件对全球科学共同体所造成的危害”。 数天后,2019年6月3日,IEEE官网发布中英文声明,确认解除对华为的禁令。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IEEE网站 IEEE亞太區(Region 10)官方網站 IEEE中国官方网站 IEEE中国官方微博 台北區IEEE官方網站 台南區IEEE官方網站 香港區IEEE官方網站 澳門區IEEE官方網站 IEEE北京分會 IEEE成都分會 東京區IEEE官方網站 AIEE-IRE merger的历史 IEEE标准下载 参見 IEEE计算机协会 IEEE微波理论和技术协会 ,IEE - 在英国的类似IEEE的组织 國際工程技術學會(Institution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IET) - 在英国的类似IEEE的组织 工程倫理 总部在纽约市的国际组织 纽约市非营利组织 标准制订机构 工程协会 |
本區域國家自古以來的經濟發展多數都是依賴傳統的農業和畜牧業。自從该地區發現石油之後,石油工業的興起,使這些產油國地區的經濟发生劇烈變化。 民族 阿拉伯人(貝都因人、科普特人、德鲁兹人) 波斯人(帕西人) 突厥人 庫德人(雅兹迪人) 猶太人(法拉沙人) 柏柏爾人(圖阿雷格人) 亞述人 切爾克斯人 哈扎拉人 加告兹人 布拉灰人 宗教信仰 本區域的多數國家以信仰伊斯蘭教為主,所以中東地區可說是伊斯蘭世界,但也有一些人信奉基督教與猶太教。伊斯蘭教穆斯林和猶太人之間經常發生衝突的原因,除了一般認為的宗教信仰差異外,主要還是政治因素,雙方內部都有激進分子不斷加劇對立,進而演變成全面衝突與流血事件,甚至演變成區域性的軍事戰爭。 本區域是除佛教外的世界三大宗教的發源地,基督教(此指基督宗教,包括所有基督教派)及伊斯蘭教皆發源與此。亞伯拉罕諸教(即猶太教、基督教及伊斯蘭教)皆以耶路撒冷為聖地。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出生地麥加及辭世地麥地那也在這地區中的阿拉伯半島。猶太人視巴勒斯坦為耶和華應許之地,而基督教亦起源於巴勒斯坦,後來才向希臘人和羅馬人傳教,穆斯林亦視古都斯(耶路撒冷)為第三聖地。 除了伊斯蘭教、猶太教及基督教(主要是東正教和東儀天主教)以外,中東地區的少數派宗教還有以色列和伊朗的巴哈伊教、伊朗的瑣羅亞斯德教(拜火教)、伊拉克的雅兹迪教和曼達教(拜星教),以及伊拉克亞述人的東方亞述教會、亞美尼亞人的使徒教會等基督教的小派别。 歷史 中東地區位於歐亞大陸、非洲、地中海以及印度洋之間。這裡是許多宗教以及精神信仰的誕生地,如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摩尼教以及巴哈伊信仰等。在歷史上,中東地區一直以來都是世界事務交通的一個中心地區,可是也因為位於這個交界地帶,是一個在經濟、文化以及宗教方面都十分敏感的地區,也經常會有動亂週期。 人類歷史上的古文明有兩個發源於此地,即古埃及文明及美索不達米亞文明,雖然在西元前就衰亡,但這些文明曾存在的基本價值觀和文獻卻對未來的社會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現代中東開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一戰中,鄂圖曼帝國加入了同盟國並被協約國打敗後,在英法等列強的提議下根據《色佛爾條約》以及《洛桑條約》被拆分成多個國家。在這一轉變過程中的其他事件包括在1948年建立以色列,和以英國和法國为主的歐洲列強在20世紀60年代末的最終離去。它們的影響在某些部分從20世紀70年代起由美國所取代。 20世紀初,中東的許多國家發現了大量的石油儲備,從而給這一地區帶來了新的戰略與經濟上的重要性。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石油儲量豐富的國家於1945年開始大量開採石油並銷往世界各地,為這一地區帶來了大量的財富。1960年在巴格達成立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一直未中東國家所主導。石油的力量,一定程度上支持中東的世界影響力。 在冷戰時期,中東是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蘇聯及其盟友的必爭之地。一方為美國及其主導的北約國家,另一方為蘇聯及其主導的華約國家,這兩方在這一地區爭相在政治上和意識形態上與各國家發展盟友關系。在整個20世紀和21世紀,該地區的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勢力之間爆發過諸多衝突,期間也有短暂的平和與寬容。 國家及地區 傳統中東地區 大中東地區 {|class="wikitable sortable" |- !國家名稱 !rowspan="1"| 國旗 !面積(平方公里) !面積(平方英里) ! 人口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 首都 !GDP(購買力平價) !人均GDP !貨幣 ! 政府 !官方語言 |- style="background:#ececec;" |- | | | | style="text-align:right;"| 39,907,500 | {{convert|61.12 | 喀布尔 | $729.11億 (2018年估計) | $2,024 (2018年估計) | 阿富汗尼 | 单一制伊斯兰酋长国 | 普什图语 |- | | | | style="text-align:right;"| 42,200,000 | {{convert|17.7 | 阿爾及爾 | $5,861.75億(2022年估計) | $4,294(2022年估計) | 阿爾及利亞第納爾 | 单一制半總統制 | 阿拉伯語、标准阿尔及利亚柏柏尔语 |- | | | | style="text-align:right;"| 2,957,500 | {{convert|99.24 | 葉里溫 | $468.64億(2022年估計) | $15,817(2022年估計) | 亚美尼亚德拉姆 | 单一制議會制 | 亞美尼亞語 |- | | | | style="text-align:right;"| 10,246,000 | {{convert|118.3 | 巴库 | $1,756.58億(2022年估計) | $17,153(2022年估計) | 阿塞拜疆马纳特 | 单一制一党优势制半總統制 | 亞塞拜然語 |- | | | | style="text-align:right;"| 850,688 | {{convert|457 | 莫洛尼 | $13.10億(2022年估計) | $1,371(2022年估計) | 葛摩法郎 | 联邦共和国总统制 | 葛摩語,阿拉伯語,法語 |- | | | | style="text-align:right;"| 810,179 | {{convert|34.9 | 吉布地市 | $67.74億(2022年估計) | $6,666(2022年估計) | 吉布地法郎 | 半总统制 共和制单一制 | 阿拉伯語,法語 |- | | | | style="text-align:right;"| 5,750,433 | {{convert|48.89 | 阿斯馬拉 | | | style="text-align:right;"| 39,907,500 | {{convert|61.12 | 喀布尔 | $729.11億 (2018年估計) | $2,024 (2018年估計) | 阿富汗尼 | 单一制伊斯兰酋长国 | 普什图语 |- | | | | style="text-align:right;"| 42,200,000 | {{convert|17.7 | 阿爾及爾 | $5,861.75億(2022年估計) | $4,294(2022年估計) | 阿爾及利亞第納爾 | 单一制半總統制 | 阿拉伯語、标准阿尔及利亚柏柏尔语 |- | | | | style="text-align:right;"| 2,957,500 | {{convert|99.24 | 葉里溫 | $468.64億(2022年估計) | $15,817(2022年估計) | 亚美尼亚德拉姆 | 单一制議會制 | 亞美尼亞語 |- | | | | style="text-align:right;"| 10,246,000 | {{convert|118.3 | 巴库 | $1,756.58億(2022年估計) | $17,153(2022年估計) | 阿塞拜疆马纳特 | 单一制一党优势制半總統制 | 亞塞拜然語 |- | | | | style="text-align:right;"| 850,688 | {{convert|457 | 莫洛尼 | $13.10億(2022年估計) | $1,371(2022年估計) | 葛摩法郎 | 联邦共和国总统制 | 葛摩語,阿拉伯語,法語 |- | | | | style="text-align:right;"| 810,179 | {{convert|34.9 | 吉布地市 | $67.74億(2022年估計) | $6,666(2022年估計) | 吉布地法郎 | 半总统制 共和制单一制 | 阿拉伯語,法語 |- | | | | style="text-align:right;"| 5,750,433 | {{convert|48.89 | 阿斯馬拉 | $76.95億(2022年估計) | $701(2022年估計) | 厄立特里亚纳克法 | 总统制一党制 | 提格利尼亞語、阿拉伯語、英語 |- | | | | style="text-align:right;"| 4,052,224 | {{convert|58.1 | |
How To Play Popular Piano In 10 Easy Lessons. Fireside Books. . Stanley Sadie and John Tyrrell, eds. (2001).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 Surmani, Andrew (2004). Essentials of Music Theory: A Complete Self-Study Course for All Musicians. . 延伸閱讀 Benward, Bruce & Saker, Marilyn (2002). Music in Theory and Practice, Volumes I & II (7th ed.). New York: McGraw Hill. | Semiology of Music (Musicologie générale et sémiologue, 1987). Translated by Carolyn Abbate (1990). . Norman Monath, Norman (1984). How To Play Popular Piano In 10 Easy Lessons. Fireside Books. . Stanley Sadie and John Tyrrell, eds. (2001).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 Surmani, Andrew (2004). Essentials of Music Theory: A Complete Self-Study Course for All Musicians. . 延伸閱讀 |
Engineering):有关航空器(含固定翼飞机、直升机、自旋翼机、滑翔机、巡航导弹、气球、飞艇)等大气层内飞行器的设计、试验和生产的工程领域。 航天工程(Astronautical Engineering):有关航天器(含宇宙飞船、空间探测器、人造卫星、空间站、运载火箭、着陆器)等大气层外飞行器的设计、试验和生产的工程领域。 参考文献 | Engineering):有关航空器(含固定翼飞机、直升机、自旋翼机、滑翔机、巡航导弹、气球、飞艇)等大气层内飞行器的设计、试验和生产的工程领域。 航天工程(Astronautical Engineering):有关航天器(含宇宙飞船、空间探测器、人造卫星、空间站、运载火箭、着陆器)等大气层外飞行器的设计、试验和生产的工程领域。 参考文献 |
電子提琴 可歸入電子樂器一類,可調節音量,方便在晚間練習,部分樂器制造者和音樂家開發和使用,如陳美(Vanessa-Mae Vanakorn Nicholson)和BOND使用的是電子提琴。 民間音樂中使用 在歐美有些鄉間地方或民間音樂演奏家,使用一些鮮為人知和不為主流西洋古典音樂使用的提琴,如「古斯莱琴」、「加登琴」和「尼克爾哈巴琴」等。 中國音樂中使用的提琴 提琴一词有时用于称呼中國的昆曲、广东音乐、潮州音樂、福建和台湾音乐中的胡琴类乐器。 崑曲 椰子殼做琴筒,蒙桐木面板,形狀類似板胡。 粵樂 有竹製的竹提琴(琴筒竹製,蒙桐木板面,潮州音樂叫做竹弦)和椰子殼做琴筒的提琴(類似板胡)。 二弦 (粵樂)、竹提琴、月琴是最早期的「三架頭」組合,后來發展出「硬弓五架頭」:二弦、竹提琴、月琴、三弦、橫簫(笛)。 潮樂 提琴一詞於黃宗識〈潮州音樂在台灣〉等文有提及,潮語的提弦(就是提琴,有時寫作提胡,潮語、台灣閩南語皆稱胡琴叫弦)是經過改造的廣東高胡(粵胡),定純5度,張鋼弦或絲弦,有時亦指民樂二胡。 潮州儒家樂(外江詩;漢樂)用竹弦(竹提琴)做頭手(頭手弦,領奏胡琴)。 東亞地區使用的提琴 韓國 奚琴(朝鮮語:해금),是一種源於中國東北地區的古代民族奚人的樂器,再傳至中原地區和朝鮮半島的傳統樂器,為弓絃樂器。由棍狀頸、空心木質音箱和兩條絲弦構成。與二胡演奏類似,演奏時需要演奏者彎腰、把奚琴垂直放在膝上來演奏。 日本 胡弓(こきゅう)是日本的一種弓弦樂器。最初見於文獻是日本江戶時代初期,略晚於三味線。起源未有定論,但一般認為與東南亞的一些民族樂器相近。大致和日本地歌、箏曲的形成是同一時期,為當時的盲人音樂演奏家所使用、傳承至今。 琉球 琉球胡弓(クーチョー,胡弓),又稱沖繩胡弓,琴身形狀和音色與日本的不同。琴身使用黑檀等材料,琴筒是碗狀,因為古代直接使用對半撥開的椰子殼,使用蛇皮。弦本來是3根,但普及的也有4弦。 臺灣 台灣北管音樂的古路(福路;舊路)用殼子弦(殼仔弦)做頭手(頭手弦;主弦,領奏胡琴),稱為提弦(提絃),意即提琴(胡琴台語叫做弦;絃),福路多唱梆子系曲調:梆子腔、緊中慢、慢中緊、十二丈等,還有二凡(即梆黃中的二黃;二王,又寫作二逢)、四空門、平板(類似二凡的曲調)等曲調。相對於古路(福路;舊路)的北管新路(西路;西皮)用京胡做主弦(領奏胡琴),稱為吊規子,曲調以西皮、二黃為主,還有撥子、二黃平(四平調)等。台灣的歌仔戲名稱多用殼子弦,較少用提弦。 越南 越南的彈二(Đàn nhị)與二胡形制大致相同。 蒙古 馬頭琴蒙語稱為莫林胡爾(蒙古語:ᠮᠥᠷᠢᠨ ᠬᠣᠭᠣᠷ,鮑培轉寫:Morin Quur,西里爾字母:морин хуур)或綽爾,是蒙古族常用的一種弓弦樂器,其與朝爾琴共同的祖先馬尾胡琴為唐宋弓弦胡琴的一種。 傳說從前牧人懷念死去的小馬,取小馬的腿骨為柱,頭骨為筒,尾毛為弓弦,製作成二弦琴,由於通常在琴杆的頂部按小馬模樣雕有一個馬頭而得名馬頭琴。 | 或 viola da gamba)和柔音中提琴(viola d'amore),在古典主義音樂時代為了樂團需要標準化的樂器,而淘汰了此類運弓和指控上與樂團主力樂器的小提琴相差較遠的樂器,代以外觀和運弓較接近小提琴的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但後來部分古典音樂演奏家和樂團追求比普通古典音樂更古樸的音色,重新訂造和使用仿古樂器,維奧爾琴更在電影《日出時讓悲傷終結》(Tous les matins du monde)中,重新推廣到觀眾眼前。 電子提琴 可歸入電子樂器一類,可調節音量,方便在晚間練習,部分樂器制造者和音樂家開發和使用,如陳美(Vanessa-Mae Vanakorn Nicholson)和BOND使用的是電子提琴。 民間音樂中使用 在歐美有些鄉間地方或民間音樂演奏家,使用一些鮮為人知和不為主流西洋古典音樂使用的提琴,如「古斯莱琴」、「加登琴」和「尼克爾哈巴琴」等。 中國音樂中使用的提琴 提琴一词有时用于称呼中國的昆曲、广东音乐、潮州音樂、福建和台湾音乐中的胡琴类乐器。 崑曲 椰子殼做琴筒,蒙桐木面板,形狀類似板胡。 粵樂 有竹製的竹提琴(琴筒竹製,蒙桐木板面,潮州音樂叫做竹弦)和椰子殼做琴筒的提琴(類似板胡)。 二弦 (粵樂)、竹提琴、月琴是最早期的「三架頭」組合,后來發展出「硬弓五架頭」:二弦、竹提琴、月琴、三弦、橫簫(笛)。 潮樂 提琴一詞於黃宗識〈潮州音樂在台灣〉等文有提及,潮語的提弦(就是提琴,有時寫作提胡,潮語、台灣閩南語皆稱胡琴叫弦)是經過改造的廣東高胡(粵胡),定純5度,張鋼弦或絲弦,有時亦指民樂二胡。 潮州儒家樂(外江詩;漢樂)用竹弦(竹提琴)做頭手(頭手弦,領奏胡琴)。 東亞地區使用的提琴 韓國 奚琴(朝鮮語:해금),是一種源於中國東北地區的古代民族奚人的樂器,再傳至中原地區和朝鮮半島的傳統樂器,為弓絃樂器。由棍狀頸、空心木質音箱和兩條絲弦構成。與二胡演奏類似,演奏時需要演奏者彎腰、把奚琴垂直放在膝上來演奏。 日本 胡弓(こきゅう)是日本的一種弓弦樂器。最初見於文獻是日本江戶時代初期,略晚於三味線。起源未有定論,但一般認為與東南亞的一些民族樂器相近。大致和日本地歌、箏曲的形成是同一時期,為當時的盲人音樂演奏家所使用、傳承至今。 琉球 琉球胡弓(クーチョー,胡弓),又稱沖繩胡弓,琴身形狀和音色與日本的不同。琴身使用黑檀等材料,琴筒是碗狀,因為古代直接使用對半撥開的椰子殼,使用蛇皮。弦本來是3根,但普及的也有4弦。 臺灣 台灣北管音樂的古路(福路;舊路)用殼子弦(殼仔弦)做頭手(頭手弦;主弦,領奏胡琴),稱為提弦(提絃),意即提琴(胡琴台語叫做弦;絃),福路多唱梆子系曲調:梆子腔、緊中慢、慢中緊、十二丈等,還有二凡(即梆黃中的二黃;二王,又寫作二逢)、四空門、平板(類似二凡的曲調)等曲調。相對於古路(福路;舊路)的北管新路(西路;西皮)用京胡做主弦(領奏胡琴),稱為吊規子,曲調以西皮、二黃為主,還有撥子、二黃平(四平調)等。台灣的歌仔戲名稱多用殼子弦,較少用提弦。 越南 越南的彈二(Đàn |
民間音樂提琴類 古斯莱 中國民族樂器 胡琴類 高胡(高音二胡、粵胡) 二胡(南胡) 中胡(中音二胡) 椰胡 板胡 京胡(胡琴) 京二胡 墜胡 雷琴 | 弓弦乐器可以表现极强到极弱范围很大的力度变化,可以制造各种浓稠和稀薄的音响效果。无论是合奏还是独奏,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弓弦乐器在古今的作曲家与演奏家的创作和演出中,演奏技巧和表现能力都日趋完美。 中国民族乐器中的弓弦乐器,又稱拉弦樂器,以各种形制的胡琴为主,如二胡、京胡、板胡等。 弓弦樂器列表 西洋樂器 提琴類 小提琴 中提琴 大提琴 低音提琴 三弦低音提琴 古提琴類 柔音中提琴 維奧爾琴 民間音樂提琴類 |
1906年:坂口安吾,日本小說家。(1955年逝世) 1910年:陳鲤庭,中國剧家、電影導演、電影理论家(2013年逝世) 1928年: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务院總理、全國人大常委会委員長。(2019年逝世) 1934年:莫琳·克里夫,英國記者。(2021年逝世) 1934年:美智子上皇后,日本第125代天皇明仁的皇后,為日本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后。 1946年: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奧地利猶太裔小說家、劇作家、詩人。 1947年:拿督斯里哈迪阿旺,马来西亚伊斯兰党主席。 1949年:瓦列里·博爾佐夫,烏克蘭男子短跑運動員、體育政治人物,曾任國際奧委會委員。 1948年:羅樂林,香港男演員。 1954年:克劳迪奥·拉涅利,意大利足球領隊。 1954年:傅聲,香港電影演員。(1983年逝世) 1957年:鞏漢林,中國男演員。 1958年:史考特·霍爾,美國職業摔角選手。(2022年逝世) 1958年:陳秀珠,香港女演員。 1960年:帕維爾·格魯季寧,俄羅斯政治人物。 1961年:-{zh-hans:伊恩·拉什; zh-hk:伊恩·魯殊; zh-tw:伊恩·拉什;}-,威爾斯職業足球運動員。 1962年:王傑,台灣男歌手、音樂製作人。 1967年:黃智賢,香港男演員。 1967年:魏駿傑,香港男演員。 1967年:吳婉芳,香港女歌手。 1967年:李健和,香港足球運動員。 1968年:拿督魏家祥博士,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兼马华第十一任总会长。 1970年:王賢誌,香港男藝人。 1971年:遠近孝一,日本男性聲優。 1971年:史努比狗狗,美國饒舌歌手。 1971年:艾迪·瓊斯,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 1976年:陳志康,香港足球運動員。 1977年:洪玛奈,柬埔寨政治人物,現任柬埔寨首相。 1979年:約翰·卡拉辛斯基,美國男演員、導演、製片人、編劇。 1979年:納吉絲·法赫利,美國女藝人。 1980年:李崗霖,台灣男歌手。 1980年:彭曉彤,台灣女演員。 1980年:李運慶,台灣男演員。 1983年:山田孝之,日本男演員。 1987年:何以奇,台灣女演員。 1988年:新垣里沙,日本女歌手、早安少女組成員。 1988年:坎蒂絲·史汪尼普,南非女模特兒。 1988年:蔡小潔,台灣女藝人。 1988年:馬龍,中國乒乓球運動員。 1990年:蔡慧欣,香港女藝人。 1992年:BM,韓國男女混聲團體KARD成員。 1994年:許魏洲,中國男藝人。 1996年:梁靖崑,中國男子乒乓球運動員。 1996年:安東尼·西尼蘇卡·金廷,印尼男子羽球運動員。 1997年:前田大然,日本職業足球運動員。 1997年:安德烈·魯布列夫,俄羅斯網球運動員。 1998年:ReoNa,日本女歌手。 | 1910年:陳鲤庭,中國剧家、電影導演、電影理论家(2013年逝世) 1928年: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务院總理、全國人大常委会委員長。(2019年逝世) 1934年:莫琳·克里夫,英國記者。(2021年逝世) 1934年:美智子上皇后,日本第125代天皇明仁的皇后,為日本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后。 1946年: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奧地利猶太裔小說家、劇作家、詩人。 1947年:拿督斯里哈迪阿旺,马来西亚伊斯兰党主席。 1949年:瓦列里·博爾佐夫,烏克蘭男子短跑運動員、體育政治人物,曾任國際奧委會委員。 1948年:羅樂林,香港男演員。 1954年:克劳迪奥·拉涅利,意大利足球領隊。 1954年:傅聲,香港電影演員。(1983年逝世) 1957年:鞏漢林,中國男演員。 1958年:史考特·霍爾,美國職業摔角選手。(2022年逝世) 1958年:陳秀珠,香港女演員。 1960年:帕維爾·格魯季寧,俄羅斯政治人物。 1961年:-{zh-hans:伊恩·拉什; zh-hk:伊恩·魯殊; zh-tw:伊恩·拉什;}-,威爾斯職業足球運動員。 1962年:王傑,台灣男歌手、音樂製作人。 1967年:黃智賢,香港男演員。 1967年:魏駿傑,香港男演員。 1967年:吳婉芳,香港女歌手。 1967年:李健和,香港足球運動員。 1968年:拿督魏家祥博士,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兼马华第十一任总会长。 1970年:王賢誌,香港男藝人。 1971年:遠近孝一,日本男性聲優。 1971年:史努比狗狗,美國饒舌歌手。 1971年:艾迪·瓊斯,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 1976年:陳志康,香港足球運動員。 1977年:洪玛奈,柬埔寨政治人物,現任柬埔寨首相。 1979年:約翰·卡拉辛斯基,美國男演員、導演、製片人、編劇。 1979年:納吉絲·法赫利,美國女藝人。 1980年:李崗霖,台灣男歌手。 1980年:彭曉彤,台灣女演員。 1980年:李運慶,台灣男演員。 1983年:山田孝之,日本男演員。 1987年:何以奇,台灣女演員。 1988年:新垣里沙,日本女歌手、早安少女組成員。 1988年:坎蒂絲·史汪尼普,南非女模特兒。 1988年:蔡小潔,台灣女藝人。 1988年:馬龍,中國乒乓球運動員。 1990年:蔡慧欣,香港女藝人。 1992年:BM,韓國男女混聲團體KARD成員。 1994年:許魏洲,中國男藝人。 1996年:梁靖崑,中國男子乒乓球運動員。 1996年:安東尼·西尼蘇卡·金廷,印尼男子羽球運動員。 1997年:前田大然,日本職業足球運動員。 1997年:安德烈·魯布列夫,俄羅斯網球運動員。 |
高峰退却(2007年至今) 2007年7月推出涉及爱情、环保、全球暖化、人生态度等多个主题的国语唱片《一只牛的异想世界》,有幽默、欢笑、感伤和温暖等丰富的情感;曲风也很多元化,既有“刘式情歌”,也有软式Hip-Hop的街头舞曲以及R&B。主打的《牧笛》是一首讲述牛郎与织女爱情传说的情歌,方文山填詞的《一》是刘德华很少演绎的中国风曲目,赢得07年度RoadShow至尊音乐颁奖礼至尊歌曲,并为刘赢得日本MTV音乐录影带大奖最优秀BuzzAsia大中华区歌手大奖,专辑唯一的粤语歌《只想抱抱》为道地绿茶广告曲,成为07年度新城劲爆颁奖礼劲爆歌曲和劲爆原创广告歌曲。同年12月5日刘德华正式加盟寰亚集团老板林建岳旗下的東亞唱片,成為東亞一哥。同时发行新曲加精选集《Everyone is No. 1》,主打歌《Everyone is No.1》是刘德华与李安修为2008年北京残奥会创作的奥运歌曲,目的是激励残疾运动员,另一首新歌《一起嗌》是年底红馆16场跨年演唱会的主题曲。2008年在台北、新加坡和悉尼三地各举办了两场海外巡回演唱会。 2009年2月推出的《希望·爱》希望在经济逆境之中带给乐迷一份“希望”和“爱”,包括4首国语歌以及十首粤语新歌共14首歌曲,《长途伴侣》、《你是我所有》、《未到伤心处》为其中的代表作,它成为09年度IFPI香港唱片销量大奖十大销量广东唱片。同年7月发行的粤语精选集《长途伴侣》收录了10首道地绿茶广告歌曲。当年“Wonderful World”中国巡回演唱会在广州、合肥等9个城市上演,连同07年的呼和浩特、南宁等15站16场在内,该系列演唱会一共在24个中国内地城市举行。 至2010年,劉德華發行的新歌專輯有50多張,整个1990年代到2000年代前期,刘一直处于华语歌坛的颠峰状态;2000年代中后期,由于新生代歌手的崛起和其本人年龄的因素,导致新歌影响力不如从前,不过其唱片销量还是一直有一定的保证。至2000年代,刘德华的唱片销量在各地累计超过4800万张,为华语歌手中的佼佼者。 在入行30周年之际,为了用自己的歌声诠释那些曾经影响自己的经典作品,刘德华于2010年10月推出了以翻唱许冠杰、邓丽君、蔡琴等人的名曲为主的怀旧专辑《忘不了的》,它以1970年代和80年代的国语、粤语经典老歌为主,《掌声响起》、《大眼睛》、《孤儿泪》、《最爱是谁》等20多首老歌都被他唱出了新的味道,当中仅有的两首新歌《珍爱舞台》与《I Don't Wanna Say Goodbye》分别为“Unforgettable”演唱会的国语版主题曲和粤语版主题曲,专辑成为2010年度IFPI香港唱片销量大奖十大销量广东唱片。“Unforgettable”演唱会率先一连20场在2010年底的香港红馆上演,之后于2011年4月至5月在北京、郑州、天津等11个城市又展开中国巡回。2012年在香港发行粤语精选唱片《我們的劉德華》,成为2012年度IFP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最高銷量廣東唱片,劉德華也成为全年最高銷量香港男歌手。2013年刘德华又开启了以“ALways”为主题的巡回演唱会,9月至12月先后在上海、南京、广州、北京、大连和台北这六座城市举办了18场室内个唱,据台湾媒体报道,这18场演唱会总票房超过10.5亿新台币(约2.12亿人民币),以场均1170万人民币票房成为年度华语演唱会场均票房的冠军。 2015年2月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献唱自己填词的亲情歌曲《回家的路》,这是他第四次登上春晚现场表演,距离上次在2005年春晚上演唱《恭喜发财》已有十年之久。2018年12月,时隔八年后刘德华再次在香港红馆举行连续20场的跨年演唱会,12月28日因為喉嚨發炎而在演出现场宣布取消餘下的演出,后来他争取到了2020年2月的红馆档期以便把余下的7场补回来,然而2020年1月在武汉爆发的肺炎疫情又令其香港演唱会被迫取消、内地巡回演唱会推迟举行,后来又于2021年2月宣布因疫情因素被迫取消内地演唱会。2020年12月,刘德华推出的首张数字专辑《演·唱》上线,由奔跑怪物宣传营销,收录他近年演绎的新作与电影、广告主题曲共17首歌曲,其中由他原唱的13首作品均由他本人亲自作词。 创作及合作 劉德華在創作方面主要擅长于填词工作,且主要为个人演唱作品效力,为其他歌手创作的总数只有20多首。他创作的第一首歌是1990年的《如果你是我的传说》,当时是在好友小美的支持和鼓励下才完成的。至今他一共参与了超过150首歌曲的填词工作,其中大多数由个人单独完成,尤其是自2003年以来,他填词的作品占个人专辑的比例明显增多,例如《如果有一天》、《Coffee or Tea》、《再说一次我爱你》、《声音》、《一只牛的异想世界》和《演·唱》这多张唱片他个人填词的都在5首以上。填词是刘德华表达个人想法的一个主要途径,他的早期填词作品如《来生缘》、《谢谢你的爱》、《情人 Happy Birthday》等集中讲爱情,后来慢慢地将话题写得很广阔,写出很多不同风格的歌词,例如1999年的《回家真好》讲述家庭亲情,2000年的《你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骄傲》是送给FANS的,2003年的《如果有一天》阐释了人生哲理,《17岁》是讲个人的成长经历,2006年的《心肝宝贝》是送给乙肝患者的慈善主题曲。香港著名音乐人黄沾曾批评刘德华填词“不会有什么大成绩”,后来也夸口称赞刘德华填词有很大进步。 刘德华的创作才华也获得了多个奖项的认可:1998年与1999年连续获得商业电台举办的叱吒乐坛流行榜叱吒唱作人大奖,2001年获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唱作歌星银奖,2006年获最受欢迎唱作歌星金奖;2006年与2007年连续成为新城劲爆颁奖礼全球劲爆创作歌手。比較知名的優秀个人作品有《絕望的笑容》、《如果你是我的傳說》、《來生緣》、《謝謝你的愛》(粵語版)、《這一生是給你一個》、《情深的一句》、《你是我的女人》、《愛你一萬年》、《心只有你》、《男人哭吧不是罪》、《當我遇上你》、《心藍》、《你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驕傲》等,與別人合填的有《冰雨》、《17歲》、《如果你有事》、《恭喜發財》、《再說一次我愛你》以及《Everyone is No.1》等。同時作詞作曲的有《天天想你》(與巫啟賢聯合作曲)、《如果有一天》、《幸福這麼遠那麼甜》和《餘生一起過》等。 杜自持、李安修、陳耀川和陳德建這四位音乐人是劉德華音乐事业上最重要的合作搭档。其中杜自持除了為他作曲及編曲其極大多數的粵語歌曲外,更是劉德華歷年來大部份演唱會的音樂總監;陳耀川是刘德华90年代的“御用”作曲人,參與作曲的以《忘情水》、《天意》、《真永遠》、《相思成灾》、《中國人》最具代表性;陳德建參與作曲的有《當我遇上你》、《為愛瘦一次》、《我的胖侶》和《Everyone is No.1》等,他也參與了許多劉德華唱片的監製工作;而来自台湾的李安修無疑是劉德華音樂上最親密的合作夥伴,他不僅參與了《忘情水》、《天意》、《真永遠》、《相思成灾》、《中國人》、《木魚與金魚》、《練習》、《再說一次我愛你》等多首經典歌曲的作詞工作,還一直以來長期担任劉德華唱片的總監一职,李安修因此有“刘德华御用创作人”之称。 主要奖项 劉德華獲得的流行歌曲獎項已超400个,為至今華語樂壇獲獎最多的流行歌手。早在2000年就已經以累計收穫292個音樂獎項成為粵語歌手之冠而榮登健力士世界記錄當中。其中在無綫電視舉辦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累計共有21首歌曲獲得十大勁歌金曲獎,其中91年有三首同時獲獎,92年与93年各有两首获奖,他獲得六次最受歡迎男歌星(1990-1992、1994、1999、2004年)和十次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1993、1995-1996、2000-2006年),这些荣誉皆为男歌手之冠,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作为歌曲奖最高荣誉的金曲金奖他却一直没有获得过。在香港電台舉辦的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上獲得七次全國最受歡迎男歌手獎(2000-2006年)和15次優秀流行歌手大獎(1994到2008年度),從1990到2006年度共有21首半(《无间道》为合唱曲)歌曲獲得中文金曲獎,仅次于张学友的23首半,另有11首國語歌獲得優秀國語歌曲獎,其中金獎有《不能沒有你》、《忘情水》、《中國人》、《笨小孩》、《木魚與金魚》和《我不夠愛你》六首,銀獎有《真永遠》、《相思成災》和《練習》三首,銅獎有《我的心只可容納你》和《再說一次我愛你》這兩首。在新城劲爆颁奖礼上他多次成为大赢家,共获得八次“新城全球劲爆歌手奖”、八次“新城劲爆亚洲歌手大奖”以及八次“新城劲爆男歌手奖”,皆为歌手之冠;而在新城国语力颁奖礼上他也多次成为国语力歌王和国语力香港歌手大奖得主。以及在1998、1999、2001及2002年度奪得四台聯頒音樂大獎傳媒大獎歌手獎,四度成為四大音樂頒獎典禮最大贏家。 除了香港本土,刘德华也获得了台湾、中国大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日本与韩国,以及北美一些机构授予的许多流行歌手荣誉。在Channel V主办的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上,从1994年至2002年刘德华共有10首歌曲入选榜中榜年度20大金曲,96至98年连续三届获得传媒推荐奖,1999年与2000年分别荣获跨世纪男歌手和最受欢迎歌手大奖。在亞洲七家華語電台共同舉辦的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上,从2001年到2006年他共有6首歌曲入选排行榜20大金曲,并在2002年的第二屆、2003年的第三屆和2006年的第六屆先后三次获得最受歡迎男歌手獎,至今为获该荣誉最多的男歌手。其他地区奖项还有:1990年代台湾民生报金曲龙虎榜多届最受欢迎歌手,1992年北京电视台的最受欢迎歌星奖,1993年上海电视台的最受欢迎天王和四川国际电视节最受欢迎歌星奖,1993年至1998年连续获日本杂志《Club香港仔》评选的全日本明星人气奖及最受欢迎外国歌手第一名,1993年韩国电视台评选的全亚洲最受欢迎男歌手,1994年加拿大多伦多美加华语电台至爱男歌手,94年、95年、98年、99年和2001年新加坡金曲奖最受欢迎男歌手,1995年泰国最受欢迎男歌手,1995年与1996年连续获得Channel V与美国Billboard杂志联合颁发的亚洲最受欢迎歌手奖,以及1997年澳洲中文广播电台评选的97年度南半球最受欢迎男歌手等等。 演唱会 1991年,刘德华凭借其在电影方面的影响力,在韩国汉城(今首尔)首爾奧林匹克體操競技場举办了一场演唱会,这是他举办的首场个人演唱会。1992年赴美国与加拿大举办的八场个唱为其首次巡回演出。1993年1月,首次於紅磡體育館舉辦了20场的在港個人演唱會。之后1994年与1996年又各举办了20场,1999年、2001年与2004年的夏季各举办15场,2007年、2010年和2018年年底各举办了16场、20场和13场(2018年原定20场,因喉咙发炎被迫取消了7场)的跨年演出,累计起来目前他已在香港红馆开唱154场。1993年刘德华首次到中国大陆展开了23场的室内巡回演唱会,为其首次中国巡演活动。1997年与1998年在内地累计举办20场;2000年的中国巡演在济南、沈阳等10个城市展开。2001年与2002年的“夏日Fiesta”巡演合计在武汉、大连、南昌、西安等10个城市举行。2004年至2005年的“Vision Tour”中国巡回在上海、苏州、西安、无锡等19个城市上演。2007年的“Wonderful World”中国巡回从呼和浩特开始到成都结束共在15个城市举办,其中上海站一连举办了两场;2009年继续进行了广州、合肥等9个城市的“Wonderful World”中国巡回个唱。2011年在北京、郑州和天津等11站举办“Unforgettable”中国巡回演出。2013年开启的“ALways”中国巡回个唱选择在上海、南京、广州、北京和大连这五座城市的体育馆举行,以达到同香港红馆四面台一样的室内效果。至今刘德华已在中国大陆各城市举办了132场个人演唱会,其中上海为其举办场次最多的内地城市。由于创下过许多城市的票房上座和現場火暴記錄,刘德华也被一些中国媒体和演出商誉为“華語歌壇票房第一人”。 除了香港和中国大陆,刘德华也多次到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北美的温哥华和多伦多等华人聚集的城市举办演唱会。从1991年到2013年之间除了2006年和2012年外,刘德华每年都举办了多场演唱会,其中1996年以累计举办47场为其演唱会最多的一年。其演唱会顺序大多都是先在香港举办连续多场的个唱,然后再到各地巡演,不过2007年与2013年这两年却以中国巡演为开端,然后才赴其他地区举办。在演出内容上,香港本土以粤语歌曲为主,各地巡演则以国语歌曲为主,而《一起走过的日子》和《忘情水》这两首经典代表作是其演唱频率最多的歌曲。刘德华在每次巡演前都会学习一些新的舞蹈以表演给歌迷,如2001年的拉丁舞与2004年的踢踏舞。其演出现场经常以劲歌热舞为开端,中间会安插一些表演和歌唱同时进行的以爱情为主题的音乐剧,而且从头到尾刘德华与歌迷、观众交流互动的机会比较多。由于多年来刘德华陆续演绎了许多首广为流行和传唱的经典歌曲,因此《谢谢你的爱》、《忘情水》、《天意》、《中国人》、《笨小孩》、《冰雨》、《爱你一万年》、《练习》等名曲在个唱上常常会引起集体大合唱。从1994年至今,刘德华已发行11张个唱影碟,其中在香港红馆录制的有1994、1996、1999、2001、2004、2007和2010年共七张,2002年的《你是我的骄傲演唱会》于12月6日在香港伊利沙伯体育馆举办,是为庆祝他入行20年而专门为三千名华仔天地会员举办的一次免费演出。另外三张冠名为中国巡回演唱会的影碟,分别是在2004年的北京工人体育场、2007年和2011年的上海体育场录制的,这开创了歌手在北京和上海这两大能容纳6万名以上观众的体育场发行演唱会影碟的先河,其中北京演唱会不仅入选中国演出家协会评选的「2004中国十大演出盛事」,而且还是2004年中国单场演出票房最高的一场演出。 劉德華2018年12月在香港舉行红館演唱會因身體不適被迫腰斬,他其後宣佈2020年舉辦除了7場補場外,還會加開5場演出。2019年9月,劉德華在新加坡演唱會中度過58歲生日,獲過萬粉絲齊唱生日歌。2022年9月3日晚20点,刘德华在抖音直播间举办了一场“把我唱给你听”线上演唱会,这是他继2021年出道40周年在抖音直播后第二次在抖音直播,从开始的《笨小孩》到最后的《17岁》,2小时的演出的在线观看人数最终达到3.5亿人次,各项观看数据创造了云演唱会的直播记录。 個人生活 戀情緋聞 1981年刘德华當TVB训练班學員時期有一位已交往3年多的圈外初戀女友,却由于聚少離多两人在太平山頂分手(女方提出)。因合作《神鵰俠侶》刘德华爱上了“小龙女”陈玉莲,不过在向她表白爱意时被拒,当时她心有所属。1983年秋劉德華到台灣拍张彻电影《上海灘十三太保》,當年的新藝城電影公司公關介紹他與瓊瑤的電影公司的艺人喻可欣認識,當時正值走紅时期的劉德華公開與喻可欣的戀情,但兩人三年後分手。喻可欣撰写的回忆录《情海星空——我与刘德华》于2005年出版,该书披露了当时两人相恋的过程。關之琳與劉德華合作了十多部電影,劉曾公開表示欣賞她,更直指對方是他的最佳情人,而關之琳亦曾也間接承認劉德華很帥,評價他是「很全面的演員」,「拍戲時很照顧人……讓人很有安全感,是絕種好男人」加上双方的粉絲支持此配對,故緋聞傳得鬧哄哄;直至1998年,劉堅稱两人從沒谈过恋爱。 家庭生活 劉德華妻子是马来西亚的閩南人模特兒朱丽倩,兩人於1986年經劉德華的朋友介紹認識,有传当年是葉倩文介绍,另說是劉德華當時的經紀人張國忠介紹的,因朱麗倩與張國忠是親戚。1990年代到2000年代媒體不斷報導兩人交往之消息,但皆未獲雙方正面承認。2008年兩人聯名捐款一萬元做善事,加上朱麗倩現身劉德華演唱會,因而被疑早已結婚。直到2009年,朱麗倩的父親於馬來西亞過世,劉德華的名字出現在訃告上,二人的關係才正式公開,媒体还證實兩人已於2008年在拉斯維加斯註冊結婚,劉德華於媒體刊出结婚报道的當日於其官方網站「華仔天地」發表留言《對不起》,表示「我慚愧未能守住我的承諾先告訴大家,讓信任我的家人、朋友、媒體朋友難堪,對不起。正在工作當中,一時間不能盡訴,容後向你們說明白——華仔」。 2011年11月28日,劉德華在其官方網站發表一篇名為《報喜》的文章,其中提到「吾家有喜」證實了妻子已懷孕的消息。次年5月9日,朱麗倩在香港養和醫院產下一女。5月13日,他在官網以「一切安好」為題向粉絲們報喜,之后為女兒取名為劉向蕙,英文名是“Hanna”,古英文意指“優雅與歡欣的女神”,现就读于滬江維多利亞學校。朱丽倩跟刘德华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平时习惯吃素食。刘也承認朱丽倩懷孕至孕後的一段时间,因為月嫂不會準備素食餐,所以所有膳食都是由劉德華和家人處理。 興趣愛好 劉德華篤信佛教,法名慧果,其師父是臺灣靈巖山寺上妙下蓮老和尚。为了在香港演唱会上表演二胡演奏,1996年他趁在长春拍电影的空闲时间在当地颇有名气的二胡教授刘汉臣家学习了两个月的二胡演奏。2000年3月22日,劉德華在北京舉行拜師儀式,拜川劇大師彭登怀為師以學習“變臉”絕技,并学会了初步的变脸技巧。劉德華在生活中熱愛寫書法和打保齡球,其中他抄寫的《心經》更是送給好友梅艷芳的禮物,但在2004年1月1日,即梅艷芳冥壽後兩天被拍賣。此外,他亦對造型頗有研究,因為還沒出道時劉德華曾做过髮型設計師。另外,劉德華堅持每天喝一點混合果汁,比如蘋果加紅蘿蔔一起榨的汁,以保持自身的健康。 主要事件 遭「無綫」雪藏 1983年,演過《神鵰俠侶》在無綫電視正當紅的劉德華不願在續約5年的合同上簽字,因為他堅信5年中自己的事業會有一個大的飛越。因為TVB不允許他把演藝重心放在電影,他要求公司將年期縮短但遭到了拒絕。於是激怒了無綫高層的他便遭到了雪藏——沒有戲拍和在新聞媒體露臉的機會。那段日子除了偶爾參與體育、郵政、兒童聯歡會之類的活動之外,便無主要演出機會。而在這段空閒的日子裡,他反覆觀看自己以前演的電視錄像帶找出自己的不足,他也觀看別人的片子記下別人的長處,然後思索改進自己的表演方法。此外,他還勤練體格時常健身運動、經常練歌學習音樂。期間他也曾數次主動找無綫高層,希望通過談判來化解自己和公司之間的矛盾,但雙方一直沒有達成共識。 1986年在邵逸夫主席的出面調解下,雙方摒棄前嫌,握手言和,簽下新合約。而有關這次續約的內容(續約時間、簽約劇目、薪酬數額等),雙方都沒有向外界披露。長達400天的雪藏事件是他出道以來遭受的最大打擊。之後他就拼命拍戲、接拍了許多電影,其中以追女仔類型的喜劇片和古惑仔類型的江湖片為主。 與「天幕」的訴訟 1991年劉德華創立天幕製作有限公司,他從演員轉型為幕后投資者,是希望擁有自己的電影公司,可以幫助他拍攝更多不同類型的電影,也圓他的電影夢。起初經營頗為成功,也賺到不少錢。后期,因天幕經營失敗令劉德華虧損4000多萬港币。2000年麥紹棠以上市公司中建電訊名義注資天幕公司,劉德華签约成為天幕公司旗下藝人。 2002年,雙方的經理人合約於该年初屆滿,只剩下合夥關係,但雙方合作夥伴關係惡化。劉德華向天幕公司追討拖欠了他1500萬港元的演員酬金,中建電訊透過旗下附屬公司Noble Trend International Inc.(NTII)入稟高等法院,控告劉德華及他操控的(简称)違約,令中建電訊失去出售一批總值1億5360萬港元股份的機會,向劉德華索取上述巨額賠償。中建電訊更向法院申請禁制令,全面封殺劉德華为其他公司做唱片、接拍影视和廣告等演出机会,等於全面封殺劉的演藝事業,結果禁制令成功,使得劉德華在禁制令生效期間估計損失收入上億元。最終雙方在丽新集团老板林建岳的調停下達成和解協議。 承認為乙型肝炎帶原者 2006年8月30日,劉德華以乙型肝炎防治宣傳大使身份到北京友誼醫院探訪兩名乙肝及肝癌病人,並送上新碟鼓勵他們積極面對病魔。其後他到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2006肝炎防治宣傳教育活動啟動」記者會,宣布將擔任大使兩年,還與林家棟合作拍攝宣傳片,由他填詞的《心肝寶貝》作主題曲。出席記者會期間劉德華坦承少年時驗血後得知自己也是乙肝帶原者,當時醫生指他還年輕,沒有大礙,他說:「預防勝於治療,這個病患癌比率較高,所以我年年都做身體檢查,不過我不太擔心,沒甚影響。」 杨丽娟事件 发生于2007年3月的杨丽娟父亲杨勤冀跳海自杀事件曾轰动一时。杨丽娟本是甘肃兰州人,后于1994年迷上了刘德华,此后便沉溺于想见刘德华之中。其父母为达成女儿心愿倾家荡产,父亲还曾卖过肾,并于2007年筹募旅费到香港终于见到刘德华;然而,当3月25日杨丽娟在歌迷会上已如愿见到刘德华並合影後,她却并不满足于只与刘德华合影纪念。次日凌晨,杨父在香港跳海自杀,留下的遗愿只是希望刘德华再单独见女儿一面。刘德华曾于2006年在媒体上斥责杨丽娟让父卖肾是“不忠不孝”,事后对杨父的死感到“伤悲”,他也担心以后再发生其他粉丝的疯狂举动,并找心理医生帮忙。 该事件发生后引起媒体广泛报道和网友的热议,绝大多数人认为杨丽娟的追星行为太激进太过偏执,是导致他父亲自杀的根源。此外也引起许多热议的话题,例如父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年轻人要理智追星首先要有正常的个人生活,追星要学习偶像的优点等等;而一些媒体为了制造吸引目光的报道曾资助过杨丽娟去见刘德华,则引起了公众对媒体就杨丽娟之前报道的方式和过错责任的反思和指责。 勇救歌迷事件 2007年11月13日,平面媒體以劉德華在電影《天若有情》的角色“華Dee(英雄)上身”,來形容劉德華在11月6日成都演唱會中揮拳意圖阻止保安員圍毆一位歌迷的事件。根據報導,一位年轻的男歌迷在突破保安的重重封鎖後來到舞臺前,向劉德華獻花及跟他握手後,該歌迷就被十多名保安包圍及圍毆。劉德華在舞台上大聲喝止保安的粗鲁行为,然而保安人員未理會,於是劉德華立即由高達兩米的高臺跳落地面,為歌迷顺利解圍并护送离开。劉的此举令全场6万多观众感动和喝彩,该事件经过报道后获得许多网民的热烈反响和赞扬。事後劉德華也重申,歌迷應該遵守場內大會的秩序。 泰國墜馬事故 2017年1月17日,劉德華在泰國南部的寇立為道地飲品拍攝廣告片時,出意外從馬背上摔了下來,造成盆骨有撕裂傷。當時有數匹馬在場,他所騎的馬忽然失控,將他拋下,被馬蹄踩到腰脊令腰脊骨裂。之后立刻被送去泰國一間醫院治療,因為腰脊受傷,行動不便,必須坐醫療專機回港,再接受香港醫生診治。專機當晚午夜到港,隨即送往養和醫院接受治療。 2017年3月10日,刘德华宣布出院回家,他表示自己很快就能够站起来。同年8月,为电影《侠盗联盟》进行宣传活动而正式复出工作。 支持東大嶼山填海工程 2018年,劉德華公開為團結香港基金拍攝影片《讓下一代看見》,片長約三分半鐘,他在影片中支持面積1,700公頃的東大嶼填海工程,指人工島填海「可取」。因此他受到一些人士的批評,並指其身為保育大使卻謀殺生態環境。其後特首林鄭月娥公開表揚劉的支持,對其能夠勇於表達意見感到欽佩,惟對劉被一些人侮辱、人身攻擊感到不公道,稱自己和劉德華都遭到網絡欺凌,認為「光有科技知識而無品德道德的人,如網絡黑客,對社會構成危險。」她並祝願劉的演唱會成功。 奥迪广告文案抄袭事件 2022年5月21日,是中国传统节气“小满”,刘德华在其抖音账号、一汽奥迪在各官方渠道发布了由刘德华主演的视频广告《人生小满》,该视频引发大量关注和转发。当晚,抖音账号“北大满哥”发表视频,称该广告视频涉嫌抄袭他在2021年5月21日的一条视频文案。5月22日,奥迪发布声明称该视频由创意代理公司M&CSaatchi提报并执行,因监管不力、审核不严向刘德华和“北大满哥”道歉并下架广告视频。数小时后,广告创意代理方上思广告声明称视频文案确实抄袭了“北大满哥”的“小满”视频中的文案内容,并向“满哥”道歉;不过有媒体报道显示,拍摄此广告的导演彭杨军还有其他作品涉嫌抄袭(比如2021年8月为BMW8系x良仓制作的创意广告)。同日下午,刘德华在官方后援会华仔天地发文表示:“对原创我是百分百的尊重,今次事件,对于广告团队在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满哥造成的困扰,我个人深感遗憾。Audi和广告公司现正认真处理中。”5月25日“满哥”表示,两个公司的负责人向他进行了当面道歉,他愿意接受这份道歉。并称三方已达成协议,他将免费授权让广告使用文案。 公益活動 劉德華笃信佛教、热心公益事业,如为1991年华东水灾、1999年台灣921大地震、2001年内蒙古雪灾、2004年印度洋海啸、2008年汶川大地震、2009年台湾八八水灾、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2011年東日本大震災等举办的各类慈善演出和募捐活动都能看到他积极投入的身影。他也曾先后担任多个组织单位的公益活动大使,并拍摄了不少公益宣傳片,如“愛在陽光下—預防艾滋病”公益宣傳片、“愛盲行動”公益宣傳片和“中國產品質量電子監管網”公益宣傳片等等。 他本人于1994年成立了「劉德華慈善基金有限公司」,旨在支持弱勢社群及幫助有需要的人士。而他对残疾人也非常关心,自从1992年巴塞罗那残奥会后,他每年都会拿出10万元港币资助香港残障运动员,他也因此与香港“痉挛飞人”、三届残奥会金牌得主苏桦伟保持着很好的私人关系。2007年励志歌曲《Everyone Is NO.1》的MV是他个人出资150万港币花3天时间辛苦拍摄的,以此来激励更多伤残人士勇敢生活和拼搏。他对残障运动员的付出也让他于2010年4月当选「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及副理事长,而在2011年6月则再次被推选为该基金会副理事长,2013年12月他又当选为「香港残疾人奥委会暨伤残人士体育协会」副会长。 代言廣告 劉德華代言过的廣告有天馬摩托車、雅馬哈摩托車、比德文電動車、本田謳歌(ACURA)TL轎車、一汽大众奥迪A8L等品牌等車類产品;爱立信手机、金立手機、傑科DVD、三星VCD、鐵達時手錶、瑞士司馬錶(Cyma)、卡地亚TANK腕表等電子产品;貴人鳥運動鞋、班尼路(BALENO)服飾、天蠶衣內衣、羅蒙西服、南極人內衣、百年潤發洗髮水、名人洗髮水、奧尼首烏洗髮露、安安草本精華洗髮水、胃康牙膏、和成衛浴、海飞丝洗发水等生活日用品;麥城啤酒、百事可樂、威士忌酒、雀巢咖啡、旭日昇冰茶、生力啤酒、道地綠茶(2000年至今)等饮料;以及OSIM天王椅按摩椅、關鍵旅遊、雪亮眼鏡、太陽活力旅行社、東亞銀行信用卡、梦天木门、芝华仕沙发等其他品牌。 演出作品 刘德华至今一共参演了20多部电视剧(其中主演11部)和超过160部电影(其中主演120多部),自1991年至今一共投资了30多部电影和两部电视剧(《方谬神探》和《東方華爾街》)。1982年首次主演电视剧《猎鹰》,最後一部主演电视剧是1987年的《天狼劫》。刘德华出演的首部電影是吳小雲執導的《彩雲曲》。第一部担任重要角色的电影是1982年許鞍華執導的《投奔怒海》,第一部担任主演的作品是1983年霍耀良执导的《毁灭号地车》。1988年的《旺角卡门》使其首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1989年有14部电影上映,是其参演作品最多的一年。1997年投资并监制的独立电影《香港製造》成为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凭借1999年的《暗战》首次赢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2000年李仁港执导的《阿虎》是刘德华的第100部电影。2004年刘德华先后凭借《大只佬》和《无间道3》分别在香港金像奖和金马奖上获得最佳男主角奖。2011年作品《桃姐》让刘德华同时成为金马奖和香港金像奖的双料影帝。2013年杜琪峰导演的《盲探》为刘德华首次夺得国际影展影帝荣誉。2014年、2018年和2022年没有一部主演作品上映(2014年仅客串了《金鸡SSS》),为其历年来作品最少的年份。最新主演作品為2023年1月上映的中国科幻片《流浪地球2》。 音樂作品 1985年至今刘德华一共发行粤语专辑25张,国语专辑20张,其他唱片(不包括纯粹的精选集)10张,若包括精选集、演唱会专辑和电影原声大碟等各类唱片在内,总计超过100张。历年主要专辑如下: 演唱會 榮譽與形象 作为演员和制片人,劉德華囊括的表演獎項包括香港電影金像獎、台湾金马奖、香港電影金紫荊獎、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演藝動力大獎和华表奖最佳男演员奖,他也是中國電影百年百位優秀演員、釜山國際電影節亞洲最有貢獻電影人大獎和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年度傑出電影人得主;作为歌手和填词人,劉德華获得了诸如十大勁歌金曲獎、十大中文金曲獎、新城勁爆頒獎禮、新城國語力頒獎禮、叱吒樂壇流行榜、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和IFP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等许多奖杯的肯定,為至今獲獎最多的香港男歌手。身为艺人和公众名人,他集香港十大杰出青年、世界十大杰出青年、香港演藝學院榮譽院士、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太平紳士、《福布斯》2011中國名人榜第一名、星岛新闻集团文化演艺组2011杰出领袖、香港回归十五周年功勋人物、香港树仁大学荣誉文学博士等许多名誉头衔于一身。 尽管刘德华在影视和歌唱事业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不过一路走来他也受到过不少挫折和批评。他既投资制作了如《香港制造》、《阿虎》、《疯狂的石头》、《打擂台》和《桃姐》等多部佳作,也曾因《战神传说》、《天与地》和《1/2次同床》等多部作品累计亏损了许多钱并因此借债。一方面他主演了许多电影,曾长期被一些人认为是个靠帅气走红的“偶像派”,尤其在2000年凭《暗战》获得香港金像奖最佳男主角以前演技受到很大质疑,此后他的演出越来越获得广泛的肯定和认同。他的许多电影质量参差不一,既有卖座的佳片如《无间道》和《瘦身男女》,也有口碑很差的作品,如2013年的《天机:富春山居图》让人质疑他“接片没有底线”,他对此坦诚有时候“高估了自己眼光”,而杜琪峰则称这是刘不够自私、太讲人情造成的结果。刘德华在乐坛初期发展很不顺利,曾因唱功差被前辈谭咏麟劝说离开歌坛,后来靠磨练自己的唱功演唱出了许多经典歌曲。 刘德华对事业的投入和收获,对朋友、家人和粉丝的亲密态度,他与媒体所保持的良好关系以及他在人际交往中留下的好口碑,一直以来都让刘德华以勤奋努力、健康向上、全能艺人等正面形象著称,不过2009年8月当刘德华与朱丽倩的结婚事实被曝光后,刘德华曾因之前的否认说法而被一些人批评为“大话天王”。刘德华是在影视歌三个领域都取得成功的为数不多的一个艺人,在华语地区乃至亚洲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被公认为华语娱乐圈的“常青树”。出生于普通阶层的刘德华凭个人努力成为“大众偶像”和年轻人学习的楷模,更被港人誉为“民间特首”,以及香港青少年学生心目中的头号奋斗目标。 2018年楊光宇先生以劉德華(Lautakwah)命名55381號小行星,表揚他為粵語流行音樂做出了巨大貢獻。 相關研究书籍 | 1985年劉德華進軍樂壇,在香港華納唱片有意簽他為旗下歌手及無綫電視高層建議下加盟华星唱片,推出了第一張專輯《只知道此刻愛你》,共包括《只知道此刻爱你》等计13首粤语歌曲,其稚嫩的唱腔未獲得很大回響,但與張學友、鄺美雲一起入圍最佳新人獎。1986年转入百代唱片后至1989年这四年间,相继推出了《情感的禁区》、《回到你身边》、《回到你身边&法内情》、《劉德華》、《爱的连线》、《共你伤心过》共计六张唱片,其中1987年發行的《情感的禁區》中的同名主打歌《情感的禁區》成为其第一首成功流行的歌曲,1989年《回到你身边&法内情》是其首张国语唱片,1988年《回到你身边》中的《永远记得你》、1989年《劉德華》中翻唱自英文摇滚歌曲的《》以及1989年《共你伤心过》中的《流浪》这几首粤语歌数年后经常为劉德華所演唱而让歌迷所熟悉。整体上来讲,85至89年这段时期是刘德华在歌坛的探索期,音乐成绩不仅平平,其在歌唱技巧方面与成功歌手也有比较大的差距,演员出身的他在歌坛的发展前景当时并不为外界所看好。 全盛期(1990年-2006年) 1990年在进入宝艺星唱片后,刘德华迎来了歌唱事业的春天。5月發行的《可不可以》销量达三白金,同名主打歌《可不可以》为其赢得香港电台颁发的十大中文金曲獎,是其获得的第一个重要歌曲奖项。同年推出的國語專輯《如果你是我的傳說》热卖四白金,主打歌《如果你是我的傳說》开始流行于台湾、中国大陆和东南亚等地,刘德华因此获得台湾《民生报》主办的金曲龙虎榜最受欢迎歌手称号,也被认为是成功打入国语歌市场的第一位香港歌手。12月推出另一张粤语专辑《再会了》的同名主打歌赢得90年度TVB颁发的十大劲歌金曲奖,最后更是勇夺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星奖,让刘德华成为继谭咏麟和张国荣后,又一位获此大奖的男歌手。 1991年6月推出《愛不完》專輯,在港年度銷量超過四白金(20萬張)。9月另一張熱賣專輯《一起走過的日子》銷量超越四白金(20萬張),是91年三張銷量最高的專輯之一(另兩張為張學友的《一顆不變心》及黎明的《是愛、是緣》)。而《愛不完》及《一起走過的日子》更同時入選寶麗金於1999年推出的《20世紀最強中文大碟》20強(備註:從五十張歷年寶系唱片公司最高銷量的唱片當中,再經樂迷、音樂人及傳媒等….票選出二十張最強大碟)。1992年12月於華納唱片發行的粵語專輯《真我的風采》達至八白金唱片(即40萬張)的銷量。1991年和1992年刘德华以大热姿态继续包揽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星奖,奠定了其在香港乐坛的偶像地位。在1992年的偶像熱潮下,劉德華與張學友、黎明、郭富城被傳媒封為「四大天王」。 另一方面,刘德华继续巩固其国语影响力,1991年至1992年相继推出了三张国语大碟《我和我追逐的梦》、《来生缘》和《谢谢你的爱》,这些唱片与同名主打歌继续在台湾和中国大陆等地保持热销和流行地位,《来生缘》台湾销量达十白金,刘德华于1992年当选北京电视台最受欢迎歌星奖以及台湾《民生报》主办的“台湾十大偶像选举”第一名,此后刘德华在歌坛事业的红火让其连续五届蝉联这一荣誉(该选举一共举办了1992到1997年六届)。1992年刘德华到美国与加拿大举办了八场个人演唱会,成为其首次巡演活动。 刘德华于1992年加入飞碟唱片后,相继推出《真情难收》、《答案就是你》、《一生一次》、《爱意》、《忘情水》、《五时三十分》和《天意》这多张唱片。其中《答案就是你》和《五时三十分》成为他的经典粤语唱片,前者包括《答案就是你》、《暗里着迷》、《你是我的梦》、《这一生是给你一个》、《开心的马骝》和《永远寂寞》多首经典歌曲,《永远寂寞》获得93年度十大中文金曲奖;后者则有《花花世界》、《口琴别恋》、《谁人知》和《钻石眼泪》这四首主要作品,《谁人知》成为94年度十大劲歌金曲和十大中文金曲双料金曲。1994年发行《忘情水》和《天意》是刘德华的经典国语唱片,《忘情水》获得了包括94年度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国语歌曲金奖、十大中文金曲奖和优秀国语歌曲金奖,以及华语榜中榜金曲奖在内的许多歌曲大奖,《忘情水》在亚洲销量超过300万张成为当年的大卖作品,也是刘德华本人销量最高的一张唱片。《忘情水》和《天意》在台湾的销量也位列前矛。此外,《一生一次》中的《不能没有你》赢得93年度十大中文金曲奖优秀国语歌曲,《爱意》中的《情人Happy Birthday》获得93年度十大劲歌金曲。刘德华又以大热态势拿下1993年度十大劲歌金曲国内最受欢迎香港男歌星和1994年度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星奖,93年在红磡体育馆举办的20场“真我的风采”演唱会为其第一次香港个唱,93年首次在中国大陆的上海、北京、重庆等地展开了23场的室内巡回演唱会。1994年再次在香港红馆举办了一连20场的演唱会。此时大红的刘德华受邀参加95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唱了名曲《忘情水》,扩大了自己在中國大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1995年8月的国语专辑《真永远》是刘德华当年加盟艺能动音后的首张作品,同名主打歌《真永远》获得95年度十大中文金曲和全球华人至尊金曲奖,而《爱火烧不尽》是其主演电影《大冒险家》的片尾曲,励志歌曲《今天》后来也广为流传。1995年12月的粤语专辑《情未鸟》中的《情未鸟》成为95年度十大劲歌金曲和十大中文金曲双料金曲,另一首代表作《情深的一句》为其主演电影《烈火战车》的主题曲。1996年相继发行了《相思成灾》和《因为爱》两张国语唱片,歌曲《相思成灾》获得96年度十大中文金曲奖优秀国语歌曲银奖和新城金心国语歌钻石奖,歌曲《因为爱》获得96年度十大劲歌金曲奖最受欢迎国语歌曲铜奖以及华语榜中榜金曲奖。1996年的粤语唱片《在乎您》主要有《倒转地球》、《一个人睡》和《潮水》三首名曲,前者是刘德华96年在红馆举办的20场演唱会的主题歌,《一个人睡》获得十大劲歌金曲奖,《潮水》是较受刘个人喜爱的个人作词作品。此外劉德華於1996年亦錄製了歌唱生涯首張且唯一一首日文歌曲《再一次擁抱》(日語:もう一度抱きしめたい),並於日本發行同名EP,於台灣及香港發行同名單曲專輯。 1997年的国语专辑《爱如此神奇》主要收集了多首翻唱自其他歌手的经典歌曲,新曲主要有《爱如此神奇》和《中国人》,《爱如此神奇》入选第四届华语榜中榜20大金曲,《中国人》是为迎接香港回归、歌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歌曲,专辑名列97年度金曲龙虎榜国语大碟专辑第5名。《中国人》后来成为刘德华参加中國大陸晚会和香港回归纪念活动时经常演唱的一首名曲。1997年12月发行了《真生命》和《爱在刻骨铭心时》两张专辑,粤语歌《真生命》成为97年度十大劲歌金曲,国语唱片《爱在刻骨铭心时》则因包括《孤星泪》、《冰雨》、《偷回忆的人》和《世界第一等》四首经典作品而成为其经典唱片,《孤星泪》和《冰雨》后来成为传唱度很高的经典情歌,《世界第一等》由伍佰创作,是刘德华演唱的唯一一首臺语歌。《爱在刻骨铭心时》成为金曲龙虎榜1998年国语十大专辑之一。 1998年发行粤语专辑《你是我的女人》与国语专辑《笨小孩精选》两张唱片,前者唱片里包括主打歌《你是我的女人》、《他的女人》等多首刘德华个人填词作品,刘与美国萨克斯大师肯尼·基合作的《你是我的女人》成为98年度十大劲歌金曲和十大中文金曲双料金曲,以及98年醉心龙虎榜十大金曲第2位和新城电台年度劲爆歌曲。《笨小孩精选》主要收录历年许多经典国语歌曲,包括《忘情水》、《天意》、《一生一次》和《真情难收》在内的四首歌被新编重唱成另一种味道,而新歌《笨小孩》由刘德华与柯受良、吴宗宪合唱,是刘德华根据个人经历创作的一首励志歌曲,赢得98年度十大劲歌金曲奖最受欢迎国语歌金奖、十大中文金曲奖优秀国语歌曲金奖、劲爆国语歌曲等多个大奖。 1999年上半年推出的国语专辑《人间爱》收录了多首与内地音乐人合作的歌曲,如高枫3首,丁蕾1首,李泉1首,由于融入大量内地流行音乐元素,因此成为一张风格新颖、大陆味道浓重的专辑。其中讲述人生哲理的《木鱼与金鱼》获得99年度十大中文金曲优秀国语歌曲金奖,《男朋友》为其主演电影《黑马王子》的主题曲,另外《都怪我》、《会说话的哑巴》和《回家真好》都有一定的流行度;下半年推出粤语专辑《爱无知》获得Music Tower 全年唱片大奖,《爱无知》与《痛》为其中代表作。当年八月他以金发造型在红馆举办一连15场的演唱会,主题曲是刘德华为「西藏慈善音乐会」献唱的单曲《愛你一萬年》,这首大气的抒情歌曲入选99年度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国语歌曲金奖和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20大金曲,也为刘德华赢得华语音乐榜中榜「跨世纪男歌手」称号。99演唱会影碟的普及使之后来成为歌迷的最爱,为其最经典的一次个唱演出。 2000年8月发行国语唱片《男人的爱》由上海音乐才子李泉、香港制作人陈德建、台湾流行音乐强手刘天健及徐德昌等多位顶尖音乐人参与创作,这些制作人分别从不同角度探讨男人的爱,主打歌《男人哭吧不是罪》由刘本人填词并唱出了一股很浑厚的男人心声,获得2000年度十大中文金曲奖,刘与陈慧琳合唱的《我不够爱你》获得2000年度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国语歌曲金奖和中文金曲奖优秀国语歌曲奖金奖,以上两首也同时入选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20大金曲,刘德华更是赢得华语榜中榜「最受欢迎歌手大奖」称号。此外,《享用我的姓》、《没有你的城市》和《爱情新活力》质量也不俗,令《男人的爱》成为其唱片代表作。12月推出的粤语专辑《心蓝》,因包括《心蓝》、《当我遇上你》、《微笑》和《缺陷美》四首主要歌曲成为其粤语唱片代表作,《心蓝》获得香港乐坛评议会最受欢迎年度流行金曲金奖,作为其主演电影《阿虎》主题曲的《当我遇上你》成为2000年度十大劲歌金曲,《微笑》为《阿虎》的电影插曲,《缺陷美》为TVB电视《美丽人生》主题曲。 2001年6月发行国语唱片《天开了》,主打歌《我的心只可容纳你》是刘德华为其代言的道地绿茶创作的广告歌,作曲人赵增熹藉由弦乐来表现山水的绵延与人类的深情,获得01年度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国语歌曲铜奖和十大中文金曲奖优秀国语歌曲奖铜奖,并入选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20大金曲,《踢出个未来》是刘德华为周星驰电影《少林足球》创作的主题曲,获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提名。8月发行的《夏日Fiesta》收录7首歌曲,主推的劲歌《夏日Fiesta》是当年8月红馆15场演唱会的主题曲,成为01年度十大劲歌金曲奖和十大中文金曲奖双料金曲;其他还包括电影《瘦身男女》插曲《我的伴侣》、《为爱瘦一次》,以及励志的《少林足球》插曲《男儿志》。 2002年7月推出的国语唱片《美丽的一天》是刘德华加入加际娱乐后的首张作品,包括10首国语和一首粤语歌,歌曲灵感全部来自10个感人的真实故事。《练习》获得十大中文金曲优秀国语歌曲银奖和全国最受欢迎中文流行歌曲银奖,以及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最广泛演出国语歌曲奖和第三届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20大金曲,说唱的《黑蝙蝠中队》入选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20大金曲,《天生天养》成为02年度十大中文金曲和十大劲歌金曲双料金曲。该唱片为刘赢得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最受欢迎男歌手荣誉,作为刘德华当年发行的唯一一张唱片,自此结束了其一直以来的一年内发行多张唱片的历史,标志着他将事业重心逐渐转向电影领域。 2003年6月发行的《如果有一天》包括9首粤语和一首国语《月老》,其中六首由刘德华参与创作,刘德华作曲填词创作的《如果有一天》为道地绿茶广告歌,藉此鼓励非典疫情过后的港人仍要以坚强乐观态度面对逆境,获得03年度十大劲歌金曲奖,另一首主要歌曲《17岁》由刘德华与徐继宗联合作词,回顾了刘从17岁踏入训练班到2002年的演艺生涯。2004年8月推出的又一张粤语专辑《Coffee or Tea》延续了刘德华参与创作六首歌的路线,由他与林夕包揽了所有11首歌曲的填词工作,两人通过对生活、身边事的观察道出自己所体味到的人生感慨,道地绿茶广告主题曲《常言道》获得04年度十大中文金曲奖以及十大劲歌金曲奖最受欢迎广告歌曲银奖,《按摩女郎》成为04年度十大劲歌金曲,《影帝无用》与《无须担心》是刘向其粉丝表达的心声之作。04年8月底开始在红馆举办一连15场的“Vision Tour”演唱会,随后于同年与2005年在中国的19座城市举办了“Vision Tour”巡回个唱。当年刘德华不仅蝉联十大劲歌金曲奖亚太区最受欢迎香港男歌星,而且还第六次获得最受欢迎男歌星,成为史上首位同时获得这两大荣誉的男歌手。 时隔三年之后,刘德华于2005年8月又推出一张全情歌的国语唱片《再说一次我爱你》,专辑以一个纯爱故事为架构,用十首歌独特地诠释不同角色对爱情的感受。主打歌《再说一次我爱你》由刘德华与金牌搭档李安修联手填词,为刘德华主演的悲剧爱情片《再说一次我爱你》的电影主题曲,获得05年十大中文金曲奖和优秀流行国语歌曲奖铜奖、05年度十大劲歌金曲奖最受欢迎华语歌曲金奖,以及入选第六届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年度20大金曲,该唱片亚洲销量超过150万张,并成为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最佳专辑,更为刘德华赢得第三次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最受欢迎男歌手荣誉。同年底发行的《继续谈情(新曲+精选)》收录28首歌曲,其中新歌主要包括主打的《继续谈情》、道地绿茶广告主题曲《我得你》、电影《无间道》主题曲的独唱版和2005年拜年歌曲《恭喜发财》,《继续谈情》成为05年度十大劲歌金曲,《恭喜发财》最早是刘德华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曲目,后来成为商家在春节期间经常播放的一首喜庆拜年歌。 2006年8月发行的粤语新碟《声音》是一张关注人性、缓解压力的唱片,刘德华填词的《张开眼睛》为道地极品乌龙茶广告歌,获得06年度十大劲歌金曲和最受欢迎广告歌曲金奖,以及RoadShow至尊音乐颁奖礼至尊歌曲;《累斗累》成为06年度十大中文金曲;专辑成为2006年度新城劲爆颁奖礼劲爆创作专辑。其中唯一的一首国语歌《心肝宝贝》是刘德华填词的慈善歌曲,成为中国乙肝防治疾病教育暨首届全国“爱肝日”主题曲。该年度是刘德华最后一次参加十大劲歌金曲和十大中文金曲颁奖礼,标志着音乐事业占其演艺生涯的比重开始明显下调。 高峰退却(2007年至今) 2007年7月推出涉及爱情、环保、全球暖化、人生态度等多个主题的国语唱片《一只牛的异想世界》,有幽默、欢笑、感伤和温暖等丰富的情感;曲风也很多元化,既有“刘式情歌”,也有软式Hip-Hop的街头舞曲以及R&B。主打的《牧笛》是一首讲述牛郎与织女爱情传说的情歌,方文山填詞的《一》是刘德华很少演绎的中国风曲目,赢得07年度RoadShow至尊音乐颁奖礼至尊歌曲,并为刘赢得日本MTV音乐录影带大奖最优秀BuzzAsia大中华区歌手大奖,专辑唯一的粤语歌《只想抱抱》为道地绿茶广告曲,成为07年度新城劲爆颁奖礼劲爆歌曲和劲爆原创广告歌曲。同年12月5日刘德华正式加盟寰亚集团老板林建岳旗下的東亞唱片,成為東亞一哥。同时发行新曲加精选集《Everyone is No. 1》,主打歌《Everyone is No.1》是刘德华与李安修为2008年北京残奥会创作的奥运歌曲,目的是激励残疾运动员,另一首新歌《一起嗌》是年底红馆16场跨年演唱会的主题曲。2008年在台北、新加坡和悉尼三地各举办了两场海外巡回演唱会。 2009年2月推出的《希望·爱》希望在经济逆境之中带给乐迷一份“希望”和“爱”,包括4首国语歌以及十首粤语新歌共14首歌曲,《长途伴侣》、《你是我所有》、《未到伤心处》为其中的代表作,它成为09年度IFPI香港唱片销量大奖十大销量广东唱片。同年7月发行的粤语精选集《长途伴侣》收录了10首道地绿茶广告歌曲。当年“Wonderful World”中国巡回演唱会在广州、合肥等9个城市上演,连同07年的呼和浩特、南宁等15站16场在内,该系列演唱会一共在24个中国内地城市举行。 至2010年,劉德華發行的新歌專輯有50多張,整个1990年代到2000年代前期,刘一直处于华语歌坛的颠峰状态;2000年代中后期,由于新生代歌手的崛起和其本人年龄的因素,导致新歌影响力不如从前,不过其唱片销量还是一直有一定的保证。至2000年代,刘德华的唱片销量在各地累计超过4800万张,为华语歌手中的佼佼者。 在入行30周年之际,为了用自己的歌声诠释那些曾经影响自己的经典作品,刘德华于2010年10月推出了以翻唱许冠杰、邓丽君、蔡琴等人的名曲为主的怀旧专辑《忘不了的》,它以1970年代和80年代的国语、粤语经典老歌为主,《掌声响起》、《大眼睛》、《孤儿泪》、《最爱是谁》等20多首老歌都被他唱出了新的味道,当中仅有的两首新歌《珍爱舞台》与《I Don't Wanna Say Goodbye》分别为“Unforgettable”演唱会的国语版主题曲和粤语版主题曲,专辑成为2010年度IFPI香港唱片销量大奖十大销量广东唱片。“Unforgettable”演唱会率先一连20场在2010年底的香港红馆上演,之后于2011年4月至5月在北京、郑州、天津等11个城市又展开中国巡回。2012年在香港发行粤语精选唱片《我們的劉德華》,成为2012年度IFP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最高銷量廣東唱片,劉德華也成为全年最高銷量香港男歌手。2013年刘德华又开启了以“ALways”为主题的巡回演唱会,9月至12月先后在上海、南京、广州、北京、大连和台北这六座城市举办了18场室内个唱,据台湾媒体报道,这18场演唱会总票房超过10.5亿新台币(约2.12亿人民币),以场均1170万人民币票房成为年度华语演唱会场均票房的冠军。 2015年2月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献唱自己填词的亲情歌曲《回家的路》,这是他第四次登上春晚现场表演,距离上次在2005年春晚上演唱《恭喜发财》已有十年之久。2018年12月,时隔八年后刘德华再次在香港红馆举行连续20场的跨年演唱会,12月28日因為喉嚨發炎而在演出现场宣布取消餘下的演出,后来他争取到了2020年2月的红馆档期以便把余下的7场补回来,然而2020年1月在武汉爆发的肺炎疫情又令其香港演唱会被迫取消、内地巡回演唱会推迟举行,后来又于2021年2月宣布因疫情因素被迫取消内地演唱会。2020年12月,刘德华推出的首张数字专辑《演·唱》上线,由奔跑怪物宣传营销,收录他近年演绎的新作与电影、广告主题曲共17首歌曲,其中由他原唱的13首作品均由他本人亲自作词。 创作及合作 劉德華在創作方面主要擅长于填词工作,且主要为个人演唱作品效力,为其他歌手创作的总数只有20多首。他创作的第一首歌是1990年的《如果你是我的传说》,当时是在好友小美的支持和鼓励下才完成的。至今他一共参与了超过150首歌曲的填词工作,其中大多数由个人单独完成,尤其是自2003年以来,他填词的作品占个人专辑的比例明显增多,例如《如果有一天》、《Coffee or Tea》、《再说一次我爱你》、《声音》、《一只牛的异想世界》和《演·唱》这多张唱片他个人填词的都在5首以上。填词是刘德华表达个人想法的一个主要途径,他的早期填词作品如《来生缘》、《谢谢你的爱》、《情人 Happy Birthday》等集中讲爱情,后来慢慢地将话题写得很广阔,写出很多不同风格的歌词,例如1999年的《回家真好》讲述家庭亲情,2000年的《你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骄傲》是送给FANS的,2003年的《如果有一天》阐释了人生哲理,《17岁》是讲个人的成长经历,2006年的《心肝宝贝》是送给乙肝患者的慈善主题曲。香港著名音乐人黄沾曾批评刘德华填词“不会有什么大成绩”,后来也夸口称赞刘德华填词有很大进步。 刘德华的创作才华也获得了多个奖项的认可:1998年与1999年连续获得商业电台举办的叱吒乐坛流行榜叱吒唱作人大奖,2001年获十大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唱作歌星银奖,2006年获最受欢迎唱作歌星金奖;2006年与2007年连续成为新城劲爆颁奖礼全球劲爆创作歌手。比較知名的優秀个人作品有《絕望的笑容》、《如果你是我的傳說》、《來生緣》、《謝謝你的愛》(粵語版)、《這一生是給你一個》、《情深的一句》、《你是我的女人》、《愛你一萬年》、《心只有你》、《男人哭吧不是罪》、《當我遇上你》、《心藍》、《你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驕傲》等,與別人合填的有《冰雨》、《17歲》、《如果你有事》、《恭喜發財》、《再說一次我愛你》以及《Everyone is No.1》等。同時作詞作曲的有《天天想你》(與巫啟賢聯合作曲)、《如果有一天》、《幸福這麼遠那麼甜》和《餘生一起過》等。 杜自持、李安修、陳耀川和陳德建這四位音乐人是劉德華音乐事业上最重要的合作搭档。其中杜自持除了為他作曲及編曲其極大多數的粵語歌曲外,更是劉德華歷年來大部份演唱會的音樂總監;陳耀川是刘德华90年代的“御用”作曲人,參與作曲的以《忘情水》、《天意》、《真永遠》、《相思成灾》、《中國人》最具代表性;陳德建參與作曲的有《當我遇上你》、《為愛瘦一次》、《我的胖侶》和《Everyone is No.1》等,他也參與了許多劉德華唱片的監製工作;而来自台湾的李安修無疑是劉德華音樂上最親密的合作夥伴,他不僅參與了《忘情水》、《天意》、《真永遠》、《相思成灾》、《中國人》、《木魚與金魚》、《練習》、《再說一次我愛你》等多首經典歌曲的作詞工作,還一直以來長期担任劉德華唱片的總監一职,李安修因此有“刘德华御用创作人”之称。 主要奖项 劉德華獲得的流行歌曲獎項已超400个,為至今華語樂壇獲獎最多的流行歌手。早在2000年就已經以累計收穫292個音樂獎項成為粵語歌手之冠而榮登健力士世界記錄當中。其中在無綫電視舉辦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典禮上累計共有21首歌曲獲得十大勁歌金曲獎,其中91年有三首同時獲獎,92年与93年各有两首获奖,他獲得六次最受歡迎男歌星(1990-1992、1994、1999、2004年)和十次亞太區最受歡迎香港男歌星(1993、1995-1996、2000-2006年),这些荣誉皆为男歌手之冠,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作为歌曲奖最高荣誉的金曲金奖他却一直没有获得过。在香港電台舉辦的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上獲得七次全國最受歡迎男歌手獎(2000-2006年)和15次優秀流行歌手大獎(1994到2008年度),從1990到2006年度共有21首半(《无间道》为合唱曲)歌曲獲得中文金曲獎,仅次于张学友的23首半,另有11首國語歌獲得優秀國語歌曲獎,其中金獎有《不能沒有你》、《忘情水》、《中國人》、《笨小孩》、《木魚與金魚》和《我不夠愛你》六首,銀獎有《真永遠》、《相思成災》和《練習》三首,銅獎有《我的心只可容納你》和《再說一次我愛你》這兩首。在新城劲爆颁奖礼上他多次成为大赢家,共获得八次“新城全球劲爆歌手奖”、八次“新城劲爆亚洲歌手大奖”以及八次“新城劲爆男歌手奖”,皆为歌手之冠;而在新城国语力颁奖礼上他也多次成为国语力歌王和国语力香港歌手大奖得主。以及在1998、1999、2001及2002年度奪得四台聯頒音樂大獎傳媒大獎歌手獎,四度成為四大音樂頒獎典禮最大贏家。 除了香港本土,刘德华也获得了台湾、中国大陆、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日本与韩国,以及北美一些机构授予的许多流行歌手荣誉。在Channel V主办的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上,从1994年至2002年刘德华共有10首歌曲入选榜中榜年度20大金曲,96至98年连续三届获得传媒推荐奖,1999年与2000年分别荣获跨世纪男歌手和最受欢迎歌手大奖。在亞洲七家華語電台共同舉辦的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上,从2001年到2006年他共有6首歌曲入选排行榜20大金曲,并在2002年的第二屆、2003年的第三屆和2006年的第六屆先后三次获得最受歡迎男歌手獎,至今为获该荣誉最多的男歌手。其他地区奖项还有:1990年代台湾民生报金曲龙虎榜多届最受欢迎歌手,1992年北京电视台的最受欢迎歌星奖,1993年上海电视台的最受欢迎天王和四川国际电视节最受欢迎歌星奖,1993年至1998年连续获日本杂志《Club香港仔》评选的全日本明星人气奖及最受欢迎外国歌手第一名,1993年韩国电视台评选的全亚洲最受欢迎男歌手,1994年加拿大多伦多美加华语电台至爱男歌手,94年、95年、98年、99年和2001年新加坡金曲奖最受欢迎男歌手,1995年泰国最受欢迎男歌手,1995年与1996年连续获得Channel V与美国Billboard杂志联合颁发的亚洲最受欢迎歌手奖,以及1997年澳洲中文广播电台评选的97年度南半球最受欢迎男歌手等等。 演唱会 1991年,刘德华凭借其在电影方面的影响力,在韩国汉城(今首尔)首爾奧林匹克體操競技場举办了一场演唱会,这是他举办的首场个人演唱会。1992年赴美国与加拿大举办的八场个唱为其首次巡回演出。1993年1月,首次於紅磡體育館舉辦了20场的在港個人演唱會。之后1994年与1996年又各举办了20场,1999年、2001年与2004年的夏季各举办15场,2007年、2010年和2018年年底各举办了16场、20场和13场(2018年原定20场,因喉咙发炎被迫取消了7场)的跨年演出,累计起来目前他已在香港红馆开唱154场。1993年刘德华首次到中国大陆展开了23场的室内巡回演唱会,为其首次中国巡演活动。1997年与1998年在内地累计举办20场;2000年的中国巡演在济南、沈阳等10个城市展开。2001年与2002年的“夏日Fiesta”巡演合计在武汉、大连、南昌、西安等10个城市举行。2004年至2005年的“Vision Tour”中国巡回在上海、苏州、西安、无锡等19个城市上演。2007年的“Wonderful World”中国巡回从呼和浩特开始到成都结束共在15个城市举办,其中上海站一连举办了两场;2009年继续进行了广州、合肥等9个城市的“Wonderful World”中国巡回个唱。2011年在北京、郑州和天津等11站举办“Unforgettable”中国巡回演出。2013年开启的“ALways”中国巡回个唱选择在上海、南京、广州、北京和大连这五座城市的体育馆举行,以达到同香港红馆四面台一样的室内效果。至今刘德华已在中国大陆各城市举办了132场个人演唱会,其中上海为其举办场次最多的内地城市。由于创下过许多城市的票房上座和現場火暴記錄,刘德华也被一些中国媒体和演出商誉为“華語歌壇票房第一人”。 除了香港和中国大陆,刘德华也多次到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北美的温哥华和多伦多等华人聚集的城市举办演唱会。从1991年到2013年之间除了2006年和2012年外,刘德华每年都举办了多场演唱会,其中1996年以累计举办47场为其演唱会最多的一年。其演唱会顺序大多都是先在香港举办连续多场的个唱,然后再到各地巡演,不过2007年与2013年这两年却以中国巡演为开端,然后才赴其他地区举办。在演出内容上,香港本土以粤语歌曲为主,各地巡演则以国语歌曲为主,而《一起走过的日子》和《忘情水》这两首经典代表作是其演唱频率最多的歌曲。刘德华在每次巡演前都会学习一些新的舞蹈以表演给歌迷,如2001年的拉丁舞与2004年的踢踏舞。其演出现场经常以劲歌热舞为开端,中间会安插一些表演和歌唱同时进行的以爱情为主题的音乐剧,而且从头到尾刘德华与歌迷、观众交流互动的机会比较多。由于多年来刘德华陆续演绎了许多首广为流行和传唱的经典歌曲,因此《谢谢你的爱》、《忘情水》、《天意》、《中国人》、《笨小孩》、《冰雨》、《爱你一万年》、《练习》等名曲在个唱上常常会引起集体大合唱。从1994年至今,刘德华已发行11张个唱影碟,其中在香港红馆录制的有1994、1996、1999、2001、2004、2007和2010年共七张,2002年的《你是我的骄傲演唱会》于12月6日在香港伊利沙伯体育馆举办,是为庆祝他入行20年而专门为三千名华仔天地会员举办的一次免费演出。另外三张冠名为中国巡回演唱会的影碟,分别是在2004年的北京工人体育场、2007年和2011年的上海体育场录制的,这开创了歌手在北京和上海这两大能容纳6万名以上观众的体育场发行演唱会影碟的先河,其中北京演唱会不仅入选中国演出家协会评选的「2004中国十大演出盛事」,而且还是2004年中国单场演出票房最高的一场演出。 劉德華2018年12月在香港舉行红館演唱會因身體不適被迫腰斬,他其後宣佈2020年舉辦除了7場補場外,還會加開5場演出。2019年9月,劉德華在新加坡演唱會中度過58歲生日,獲過萬粉絲齊唱生日歌。2022年9月3日晚20点,刘德华在抖音直播间举办了一场“把我唱给你听”线上演唱会,这是他继2021年出道40周年在抖音直播后第二次在抖音直播,从开始的《笨小孩》到最后的《17岁》,2小时的演出的在线观看人数最终达到3.5亿人次,各项观看数据创造了云演唱会的直播记录。 個人生活 |
clavycordes. In crowns form his reward iiii libres.】 而關於小鍵琴的最早圖畫,據說是在那不勒斯的創作的一幅壁畫之中,當時大約為1435年。大約在1440年,阿勞特的手稿及德國音樂家菲爾東的論著《音樂精義》裏,有小鍵琴結構圖示和說明。現存的最早的小鍵琴製造於1537年,現放存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內;而另一個小鍵琴則是在1543年,由多美尼科製造。現放存在萊比錫、卡爾·馬克思大學的樂器博物館之內。在流行使用風琴的時代;風琴師一般都是使用踏板大鍵琴 (英:pedal harpsichord) 和踏板小鍵琴 (英:pedal clavichord) 作為練習的樂器。 最早的小鍵琴於1404年便已經出現。現今所保存的最早製造的小鍵琴,是由 Domenico da Pesaro (1533-1575) 於1543年製造。1601年1月24日, 意大利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Matteo Ricci)去到北京, 帶著他多年積累的禮物向萬曆皇帝獻禮。這些禮物包括機械鐘錶, 宗教物品和小鍵琴這種樂器。利瑪竇的同工龐迪我 (Diego de Pantoja 1571-1618) 曾經亦跟隨利瑪竇去到當時的大明, 教導明神宗彈奏小鍵琴。 最初期的小鍵琴, 只是使用一根或兩根琴絃。當鍵琴的切槌敲在琴絃上,依振動的長短而形成高低音。這種小鍵琴也被稱為琴格小鍵琴 (英:fretted clavichord)。由於兩個或四個一組相鄰的音;通常共同敲打在一個琴絃上,因此鄰近幾個的音,就無法同時彈奏了。18世紀早期所製造的小鍵琴,通常都是琴格小鍵琴。後來;由於技術不斷進步,小鍵琴發展到每個音都擁有自己的琴絃,稱為無琴格的小鍵琴 (英:unfretted clavichord)。15世紀初小鍵琴都是始於4個8度音階範圍,但到18世紀就增加到5個8度或更高的音階。到了16世紀至18世紀,小鍵琴在歐洲才慢慢地普及起來。其主要盛行在德語的國家,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以及伊比利亞半島。由於鍵盤樂器演奏漸漸被古鋼琴及現代鋼琴所取代,到了1850年之後,小鍵琴才幾乎被人完全遺忘。 20世紀-現在 小鍵琴到了今天主要由文藝復興,巴洛克和古典音樂愛好者演奏。時至今日,小鍵琴在各地有不斷復興之勢, 除了吸引了不少對西洋古樂研究者的興趣和高度關注之外, 它們還吸引了許多感興趣的買家,並在全球各地大量翻新和製造。現在,全世界各地也成立了許多小鍵琴協會。而在過去,已有大約400多種有關小鍵琴樂器的錄音問世。20世紀最著名的小鍵琴音樂家,當數克利斯朵夫·霍格伍德 (Christopher Hogwood, 1941-2014), 1992年他成為了英國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古樂教授;此外,還有來自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音樂教授瑟斯頓·達特 (Thurston Dart, 1921-1971)。 小鍵琴也以其他類型的音樂而受到關注,其形式為電子小鍵琴(clavinet),它使用磁性拾音器來產生及放大信號。史提夫·汪達(Stevie Wonder)在他的許多歌曲中都使用了電子小鍵琴,例如“Superstition”和“Higher Ground”。電子小鍵琴通過具有吉他踏板效果的樂器放大器來演奏,這通常與20世紀70年代的放克迪斯科搖滾舞曲相關聯。盖伊·西格斯沃思(Guy Sigsworth)在碧玉(Björk)的現代舞台上演奏了小鍵琴,特別是在“All Is Full of Love”的錄音室的錄音中。碧玉還在她2007年專輯“Volta”的歌曲“My Juvenile”中大量使用甚至演奏這種特有的樂器。多莉·艾莫絲(Tori Amos)在她的專輯“Boys for Pele”中的“Little Amsterdam”以及在2007年專輯“American Doll Posse”中的歌曲“Smokey Joe”也使用小鍵琴這種樂器。 多莉·艾莫絲還在她2004年錄製的“Not David Bowie”中使用了電子小鍵琴,這是她2006年的“A Piano:The Collection”套裝的一部分。1976年,奧斯卡·彼得森(Oscar Peterson 1925-2007)在小鍵琴上演奏波吉和貝絲(Porgy And Bess)的歌曲。凱斯·傑瑞(Keith Jarrett)還錄製了一張名為“Book of Ways”(1986) 的專輯,其中他演奏了一系列的小鍵琴的即興創作。披頭士樂隊的“For No One”(1966) 以保羅·麥卡特尼演奏小鍵琴為特色。而里克·威克曼(Rick Wakeman)在“地球中心之旅”(Journey to the Earth of the Earth)專輯中的“戰鬥”(The Battle)中亦用了電子小鍵琴來演奏。 小鍵琴結構 鍵琴外形 小鍵琴的好處是盒狀、琴身體積細小,對必須經常前往不同的地方演出的演奏者來說,攜帶和修理都很方便。小鍵琴的一般外形是一個帶有鍵盤的長方形盒子,底部由四隻腳撐起來。但有些是沒有腳的,可以放在桌上彈奏。 雖然小鍵琴通常是單排鍵盤的手動樂器,但也有踏板式的小鍵琴 (pedal clavichord),以提供多個鍵盤來彈奏。由於踏板式小鍵琴增加了一個踏板琴弦,即是其中多了一個用於低音的踏板鍵盤,因而變相也可以提供個人用來當作練習風琴了。 關於腳踏式的小鍵琴(見右上第一幅圖),一位荷蘭學者斯佩爾斯特拉·喬爾 (Speerstra Joel) 在2004年提出了一個有趣的案例, 即巴哈的“8小前奏曲和賦格曲”, 現在被認為是偽作, 實際上可能是真的。鍵盤樂器的作曲似乎不適合管風琴,但斯佩爾斯特拉·喬爾卻認為它們在踏板式的小鍵琴上是慣用的。正如斯佩爾斯特拉·喬爾和彼得·威廉斯 (Peter Williams) 在2003年的時候也指出的那樣,巴哈的6個管風琴奏鳴曲之三重奏(BWV 525-530)的鍵盤部分的音域很少低於高音C調,因此演奏者可以在一個手動的踏板小鍵琴上演奏,將左手向下移動8度,而這個做法亦是18世紀的演奏習慣。 基礎結構 小鍵琴是根據測弦器的原理發展而成的。其發聲的結構主要由琴碼、弦軸、琴弦、齒軌、楔槌、全弦固定製音結、銷釘、琴鍵、平衡軌等部分組成。其中,全弦固定製音結是小鍵琴的製音裝置。這種製音結是用布條編織並固定在每一根琴弦上。由於製音結的作用,使得小鍵琴無論怎樣擊弦,琴弦都不是全段都發音的。小鍵琴內部將一組琴弦用琴馬橫拉於共鳴箱上,琴身的左下側裝有一套鍵盤,鍵盤通過一組機械裝置連接一組裝有金屬頭的鍵子。 比較圖表 小鍵琴的基礎結構分為有琴格和無琴格的兩種結構。它們彼此都各有優缺點(見下表)。 聲音效果 小鍵琴的琴弦從左側的掛鉤導軌橫向延伸到右側的調弦軸。琴弦當中都是經過彎曲的木橋。鍵盤是帶有小金屬黃銅切線的槓桿, 其形狀和尺寸類似於位於遠端的平頭螺絲刀的頭部。琴弦一般都是由黃銅製成, 或者黃銅和鐵的組合,通常排列成對。按下琴鍵時,切線撞擊上方琴弦。只要按住琴鍵,它就會與琴弦保持接觸。每個音可以通過更猛或更柔和的方式來改變,並且透過改變對弦的切線的力(稱為Bebung)也可以影響音高。當放開琴鍵時,切線失去與琴弦的接觸,並且琴弦的振動會立即被阻尼布條所壓靜。 小鍵琴的彈奏動作在所有鍵盤樂器中是比較獨特的, 因為彈奏動作的一部分不但啟動聲音的振動, 同時也限定振動弦的端點, 從而確定其音高。演奏者按動琴鍵; 小鍵琴的鍵子便抬起用銅楔槌擊打琴弦發出聲音。由於演奏者的手指與聲音產生之間具有這種緊密的接觸, 小鍵琴因而成為演奏者最貼心的鍵盤樂器。儘管小鍵琴有許多或者甚至是嚴重的限制; 例如包括是彈奏出極低的音量, 但是它還是具有相當的表現力。小鍵琴和鋼琴不同的是, 小鍵琴楔槌不是立刻離開琴弦, 而是保持在弦上的壓力。這樣, 玩家的手指能夠保持在弦上的壓力, 控制小鍵琴琴鍵的持續時間和音量, 直到手指離開琴鍵, 這樣便能產生出某些微妙的音調膨脹的變化效果以及一種獨特的擊弦顫音。 優點 小鍵琴可以用手指控制音量, 並且可以產生出細微的音色變化的效果, 所以它不但織體優美柔和、富有歌唱性, 而且音質清脆古朴、精緻獨特而帶有韻味。由於小鍵琴產生的音量較低, 故便於作曲家在家中勤於練習、寫曲或模仿演奏而不會打擾他人。 缺點 小鍵琴的缺點是音量較弱 (約僅在 pp【極弱】∼ mp【中弱】之間), 音色不太明亮, 厚度頗差, 共鳴度低, 表現力因此顯得單薄。而且小鍵琴琴鍵較少, 音域比現代鋼琴至少少兩個8度; 一般只有4個8度, 所以音域顯得狹窄、變化較少。同時, 小鍵琴本身受到機械結構的限制, 演奏快速和節奏複雜的樂句會有一定程度上的困難, 所以它一般只適合在家中練習或在小型演奏會上使用。由於功能性不強, 音量小且不及大鍵琴, 小鍵琴後來在18世紀大鍵琴盛行的年代逐漸被取代了。 小鍵琴曲目 大約在1400年至1800年期間為大鍵琴和管風琴寫的大部分音樂的曲目, 其實都可以在小鍵琴上演奏。不過, 它音量不夠大,除了為柔和的巴洛克長笛或獨唱歌手提供伴奏之外; 難以參與室內樂演奏。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哈的兒子卡爾·飛利浦·愛馬努埃爾·巴哈是該樂器的忠實支持者, 他與大多數德國同時代人都將其視為中央鍵盤樂器, 用於表演、教學、作曲和練習。在普魯士宮廷擔任樂師之前,C. P. E. 巴哈亦早已擁有擁有小鍵琴了。C. P. E. 巴哈高度重視即興表演能力。這也給當時著名的音樂理論家查爾·斯伯尼博士(Charles Burney 1726-1814), 於1772年一次前往漢堡訪問巴赫時,見到巴赫對小鍵琴的精湛運用和掌握,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在巴赫去世前幾年, 即1781年, 他將他心愛的小鍵琴獻給了一位來自庫蘭 | 演奏快速和節奏複雜的樂句會有一定程度上的困難, 所以它一般只適合在家中練習或在小型演奏會上使用。由於功能性不強, 音量小且不及大鍵琴, 小鍵琴後來在18世紀大鍵琴盛行的年代逐漸被取代了。 小鍵琴曲目 大約在1400年至1800年期間為大鍵琴和管風琴寫的大部分音樂的曲目, 其實都可以在小鍵琴上演奏。不過, 它音量不夠大,除了為柔和的巴洛克長笛或獨唱歌手提供伴奏之外; 難以參與室內樂演奏。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哈的兒子卡爾·飛利浦·愛馬努埃爾·巴哈是該樂器的忠實支持者, 他與大多數德國同時代人都將其視為中央鍵盤樂器, 用於表演、教學、作曲和練習。在普魯士宮廷擔任樂師之前,C. P. E. 巴哈亦早已擁有擁有小鍵琴了。C. P. E. 巴哈高度重視即興表演能力。這也給當時著名的音樂理論家查爾·斯伯尼博士(Charles Burney 1726-1814), 於1772年一次前往漢堡訪問巴赫時,見到巴赫對小鍵琴的精湛運用和掌握,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在巴赫去世前幾年, 即1781年, 他將他心愛的小鍵琴獻給了一位來自庫蘭 (Kurland) 的年輕貴族。雖然有琴格的小鍵琴演奏某一些曲目比較困難, 但是一些學者卻認為, 在巴哈的平均律鍵盤曲集演奏之中, 這種小鍵琴其實是可以克服這種困難的 (Loucks(1992))。 在最近的小鍵琴灌錄之中,克利斯朵夫·霍格伍德(巴哈的秘密, 韓德爾的秘密和莫扎特的秘密)的錄音開闢了新的天地。霍格伍德指出,這些著名的作曲家,通常都會在家中秘密地演奏小鍵琴。在英格蘭,作曲家赫伯特·豪威爾斯 (Herbert Howells 1892-1983)為小鍵琴(蘭伯特的小鍵琴和豪威爾斯的小鍵琴)寫了兩個重要的作品集,而斯蒂芬·道奇森 (Stephen Dodgson 1924-2013)則為小鍵琴這種樂器,寫了兩個組曲。 小鍵琴其他圖集 参见 大鍵琴 古鋼琴 現代鋼琴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小鍵琴協會: 英國小鍵琴協會 波士頓小鍵琴協會 德國小鍵琴協會 瑞士小鍵琴協會 小鍵琴製作 如何製作小鍵琴及其步驟 相關樂器珍藏 美國紐約市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所珍藏歷史悠久的小鍵琴: 1763年 Christian Kintzing 所製造的小鍵琴 來自德國新維德市 1765年 John Christopher Jesse 所製造的小鍵琴 來自德國哈伯斯塔特市 18世紀 School of Johann Heinrich Gräbner 所製造的小鍵琴 來自德國德勒斯登市 位於英國薩里郡 The Cobbe Collection Trust in association with National Trust 所珍藏的的小鍵琴: 非常罕有的1750-1775年西班牙或葡萄牙製造的小鍵琴 據說多梅尼科·斯卡拉蒂尤其對該等樂器演奏會非常熟悉 1784年由 Christian Gotthelf Hoffmann 在德國的羅內堡市所製造的最具有撒克遜風格的小鍵琴 其他小鍵琴相關介紹 小鍵琴的介紹 Bernard Brauchli ,劍橋大學出版社 有踏板的小鍵琴 ,Yves Rechsteiner, 2001年 小鍵琴的基本結構介紹 ,Heinrich Schütz 小鍵琴國際 (Het Nederlands Clavichord Genootschap & Clavichord International) 小鍵琴試聽 樂器: 紐珀特小鍵琴 恰空F小調, J. Pachelbel,作曲 Noa Leigh Kleisen 演奏 樂器: 紐珀特小鍵琴 意大利慢動作協奏曲, G. Sigsworth 作曲,Guy Sigsworth 演奏 |
and insight, Fachbuchreihe Das Musikinstrument 83, Bergkirchen : Bochinsky, . A study (written in English and German) of harpsichord building by a leading figure in the modern revival of historically authentic methods of building. Zuckermann, Wolfgang (1969) The Modern Harpsichord: twentieth century instruments and their makers, New York : October House, 參見 古鋼琴 鋼琴 小鍵琴 外部連結 大鍵琴協會 英國大鍵琴協會 相關樂器珍藏 美國紐約市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所珍藏的一些歷史悠久的大鍵琴: 比利時安特衛普1650年的大鍵琴 Jan Couchet 意大利羅馬1675年的黃金大鍵琴 Michele Todini 17世紀晚期意大利的大鍵琴 1928年法國巴黎的大鍵琴 Pleyel et Cie 南非約翰尼斯堡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Witwatersrand)的 Hans Adler Memorial 珍藏系列中三具歷史悠久的大鍵琴 16世紀雕刻的大鍵琴 The Wanda Landowska 1752年的大鍵琴 Ferdinand Weber 1750年意大利的大鍵琴 位於英國薩里郡 The Cobbe Collection Trust in association with National Trust 所珍藏的的大鍵琴: 1622年 Girolama Zenti & Viterbo 為義大利麥第奇家族所製造的大鍵琴 大鍵琴相關歷史 16世紀和17世紀意大利大鍵琴的製作 Shortridge 著 收聽大鍵琴相關演奏 收聽各種大鍵琴的演奏 Sala del Cembalo : 免費的大鍵琴演奏相關文件 Les Cyclopes : 3:57分鐘,由Jean-Phillipe Rameau 作曲;Elaine Comparone 演奏 大鍵琴相關圖片 『大鍵琴照片』: 早期弦樂鍵盤樂器的照片 大鍵琴工匠的相關採訪 採訪美國大鍵琴工匠 Jack Peters 採訪加拿大大鍵琴工匠 Craig Tomlinson 探討大鍵琴相關技術問題 大鍵琴工匠 Paul Y. Irvin 討論技術問題 倫敦聖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 London) 音樂表演文憑考試範圍 英國皇家音樂學院聯合委員會(Associated Board of the Royal Schools of Music, ABRSM) 皇家音樂學院聯合委員會網頁簡介 大鍵琴4級-8級考試: 資料、要求、考試範圍 樂理1級–8級考試: 資料、要求、考試範圍 ARSM, DipABRSM, LRSM & FRSM 文憑考試 鍵盤樂器 | 大鍵琴每個琴鍵都是一個槓桿,其支點在琴鍵的中間。演奏者按下琴鍵時,琴鍵的另一端抬起,將安裝有撥子(一片楔形的羽毛管,現在多用塑料製成)的推桿抬起,從而撥動琴弦(見右上方圖)。當演奏者抬起琴鍵時,推桿落下,此時推桿上的撥子會轉過一定角度從而繞過琴弦以避免再次撥動。當按鍵回位後,位於推桿頂端的製音器按住琴弦以阻尼琴弦的震動。 大鍵琴聲音較現代鋼琴略小(範圍約 – ),而且此種發音機制無法控制音量,不像現代鋼琴這樣可以依手指力量的大小,彈出不同強度或持續較久的音,更無法彈奏出漸強或漸弱的效果。至於音域方面(見右下方圖),大鍵琴的鍵盤大約維持在四個半至五個8度音階,而兩組鍵盤的實際音域,則大約為五個半至七個8度。由於工業革命以前的西方樂器,例如古小提琴(vielle)和古大提琴(viola de Gamba)等的琴弦由羊腸線製成,因此比現代同類的樂器音律較為低,所以以前的大鍵琴大多都維持在4個半至5個8度音階左右,其聲音頻率為415赫茲。現在製作的大鍵琴已有移位440赫茲的裝置,故此可以同時滿足與古樂器以及現代樂器樂隊合作演奏的要求。 大鍵琴的調校音律比較特殊。由於大鍵琴的琴弦都是固定在木質音板上,琴弦纖細而且張力小,所以大鍵琴維護往往需要顧及室溫和濕度。不同的溫度、濕度隨時會影響大鍵琴的演出效果。所以大鍵琴每到一個地方,在演出之前和在每段演出之間都需要不斷地測試和調音,以保證音準。鋼琴琴弦繃在鋼架上能承受巨大的張力,所以調音就沒有大鍵琴要求得那麼嚴謹和頻密。鋼琴除了特別重要的演出以外,一般只需定期調音便可。而大鍵琴的調節音律的工作通常都是演奏者自己來進行,鋼琴則是專職的調音師負責,演奏者一般都不用考慮給鋼琴調節音律。 製作 製作大鍵琴的用料一般都選擇採用風乾多年的優質木材,以確保琴身在使用多年後不會變形。鍵琴的材料總是來自於世界上不同的地方。其中,大鍵琴共鳴板主要使用羅馬尼亞松木或云杉木;琴架選用櫸木或加拿大松木;白色琴鍵以往使用象牙,後來使用了黃楊木;深色琴鍵使用烏木或非洲紅木;琴箱有胡桃木或芬蘭樺木壓製成堅硬的夾合板。此外,用材還涉及橡木和柚木等優質木材。大鍵琴的構造原理是由琴鍵帶動頂桿並由撥子撥弦發音的,撥子以前是用鳥類羽毛根管而削成,後來撥弦裝置改用了一種聚甲醛的塑膠材料而製成,而鋼琴是用氈包頭的琴槌來敲打琴弦發音。大鍵琴是主要以銅絲為琴弦;部分用鋼絲為琴弦,而鋼琴則主要用鋼弦,部分用銅為琴弦。大鍵琴的琴弦是用銷釘固定在木質琴板上。而鋼琴則是固定在鑄鐵弦框上,故此可以承受成極大的的張力以產生不同的音響效果。大鍵琴沒有踏板,延音完全依靠手指彈奏琴鍵的控制。雙鍵盤的大鍵琴通過轉換鍵盤,使頂桿對於琴弦作出多種結合,以達到改變和控制音的力度以及實現強弱音量變化的作用。 外型和音色 一般認為大鍵琴誕生都是自意大利,發展於荷蘭,其後再傳播到德國、法國以及英國等地。欧洲每个国家的大键琴都有其特色,以義大利和弗蘭德(現尼德蘭、比利時一帶)較著名。大鍵琴琴身通常為三角型,琴身長寬度約為143×84公分至260×105公分左右,表面裝飾圖案頗具特色,襯托出整體結構的華麗與貴氣。大鍵琴一般有一至两层键盘,每层键盘有音栓可以控制不同音色,或两层联动;且有2至5個踏板及木栓,可控制鍵盤除了彈出本音之外還可同時奏出高8度或者低8度的音階。一部18世紀晚期製造的法國型號或德國型號的雙排鍵盤的大鍵琴,通常在上下層鍵盤都各有兩個8尺長和一個下層鍵盤的4尺長的音栓。一個音栓基本上就有一組弦。不過,有些意大利型號的單層鍵盤的大鍵琴,雖有兩個8尺的音栓,但只擁有一組弦,只是在撥弦的位置部分有所不同罷了。至於琴弦的金屬採用方面,佛萊芒型號、法國型號以及少部分的德國型號的大鍵琴均用鐵弦,而在低音區則用銅弦。意大利型號與另外少部分德國型號的大鍵琴全部採用銅弦。它們的弦橋和弦枕的結構完全不同,原因是比較起其他型號的大鍵琴,它們的琴身更長,故此撥弦的裝置並不平行於鍵盤。音區越低,撥弦點的距離則越靠近弦的中間部分。18世紀晚期製造的法國型號和德國型號的大鍵琴都比較笨重,一部雙層鍵盤的大鍵琴,通常都超過一個普通成年男士的平均體重(即70公斤),而佛萊芒型號的大鍵琴就比較輕得多。意大利型號的大鍵琴是所有型號之中的最輕身的一種。 大鍵琴的基本構造一般都離不開意大利型號、佛萊芒型號、法國型號和德國型號四種: 意大利型號的大鍵琴都總是單排鍵盤,音箱比較長而薄,迴響較少,聲音傳播距離相對較遠,適合與小型樂隊合作的演奏。且該種大鍵琴重量一般較輕,易於搬運。意大利型號的大鍵琴的琴身一般都是選用較為鮮明的色調。其中比較著名的製造商有 Giovanni Battista Giusti,Carlo Grimaldi 等。因為弦撥的位置及琴弦的材質,是所有大鍵琴中聲音最貼近維吉那琴的一種。 佛萊芒型號大鍵琴的單排鍵盤比較少見,一般都是雙排鍵盤,因此,它們的表現力相對纖細、圓潤和豐富,可與12甚至15人組成的大型樂隊合作演出室內樂。佛萊芒型號的大鍵琴音箱的四周、音板和內外琴蓋上一般都繪以多彩絢麗的風景、人物或花鳥畫。 法國型號的大鍵琴是在佛萊芒型號的大鍵琴的基礎上改良而製造出來的,它們的音箱比較厚,聲音因此較為飽滿和圓潤。混響較重,聲音的延續時間較長。雙排鍵盤,音色變化更為豐富。法國型號的大鍵琴則在佛萊芒型號的大鍵琴的華麗和浪漫造型基礎之上更加注重豪華奢侈、動感激情結合的視覺效果;例如以金色鑲嵌琴身周邊的裝飾,以彰顯巴洛克藝術、上流社會以及皇室宮廷的風範。 德國型號的大鍵琴出現比較遲,它跟法國型號的大鍵琴模仿自弗蘭芒地區的製造的傳統和風格有所不同。德國製造商偏向於設計和生產具有意大利以及法國風格的大鍵琴。德國型號的大鍵琴的一個顯著的特點是擁有彎型的琴箱。在琴箱末端的形狀與其他的型號的大鍵琴分別最大。 大鍵琴音域一般維持在4個半至5個8度音階,它的音色效果甜美精緻,清脆明亮、高雅华丽。巴洛克时期的作曲家十分喜爱这种乐器。如巴赫曾为大键琴写作大量作品。大键琴的表現力雖然比現代鋼琴較為豐富、獨特,不過缺点是音量較小,厚度頗差,聲音的強弱以及力度變化不夠明顯,共鳴度不高。大鍵琴也有摺疊式的大鍵琴(folding harpsichord)和腳踏式的大鍵琴(pedal harpsichord)。 大鍵琴家族 大鍵琴一般都有翼狀的琴身,與現代鋼琴非常類似。不過大鍵琴的比例相比於現代鋼琴更窄並且更長,而且琴蓋和內部的支撐桿亦比鋼琴更輕。大鍵琴也被製造成其它的形狀,比如維吉那琴(一種小長方形的樂器)、斯平納琴(一種被製成具有多邊形狀的大鍵琴)以及豎式擊弦鍵琴(一種相對不太普及的直立式大鍵琴)。在16世紀至19世紀期間,維吉那琴和斯平納琴這兩種琴通常都是交替出現。 折叠式大键琴(archicembalo) 是義大利作曲家尼古拉·維琴蒂諾(Nicola Vicentino)製造的鍵琴。archi 在希臘語中,有專長的意思。普通的鍵盤樂器都建立在十二平均律上,而折叠式大键琴則是三十一平均律,最顯著的特點,就是鍵盤上的一大堆4分音的小黑鍵。 奧塔維諾琴(ottavino)體積較大鍵琴少很多。自文藝復興時代大鍵琴發明之後開始,尤其是流行於歐洲的低地國一帶。該等樂器,直到19世紀末都深受意大利的家庭樂器演奏者歡迎。 豎式擊弦鍵琴(clavicytherium),其音板和絃的排列都與鍵盤成直角的擊弦鍵琴,形狀類似於豎式鋼琴。這種設計使樂器所占面積大為縮小,這樣琴弦就可以長到充分鳴響所需要的長度。 斯平納琴(spinet),小型大鍵琴,通常設計為翼形,有一套單根的弦,與鍵盤形成斜角30度的狀態。它是大型大鍵琴的所衍生的類型,17世紀末和18世紀曾在英國地區大量生產。英國日記作家塞缪尔·皮普斯曾多次提及這種樂器。 維吉那琴(vriginals),是一個更小,更簡單的矩形大鍵琴,每個獨立音符都各有一個琴弦;與鍵盤平行,鍵盤位於琴殼的旁邊。由於撥弦點的變換能奏出不同的音色。維吉那琴主要盛行於文藝復興以及巴洛克音樂時期前期。 著名作品 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為大鍵琴創作了555首的奏鳴曲。 約翰·塞巴斯蒂安·巴哈的平均律键盘曲集、各6首英國組曲(Englische Suiten)、法國組曲(Französische Suiten)、(Toccatas)、哥德堡变奏曲(Goldberg-Variationen)等都是著名的大鍵琴獨奏曲;另外他亦創作及根據其他作曲家的作品改編,寫成了多首大鍵琴協奏曲作品。 第5號勃蘭登堡協奏曲(Brandenburgische Konzert No. 5),作品1050 大鍵琴和弦樂的協奏曲,作品1052–1059 多個大鍵琴和弦樂協奏曲,作品1060–1065 長笛和大键琴奏鳴曲,作品1030–1032 维奥尔琴和大键琴奏鳴曲,作品1027–1029 小提琴和大键琴奏鳴曲,作品1014–1019 小提琴和大鍵琴組曲,作品1025 英國组曲,作品806–811 狂想曲與賦格曲,作品903–908,以及917–920 法國序曲,作品831 法國组曲,作品812–817 戈德堡變奏曲,作品988 二部与三部创意曲 (Inventionen und Sinfonias) 意大利協奏曲(Italienisches Konzert),作品971 帕替塔(Partitas), 作品825–830 前奏曲和賦格曲,作品894–902,以及921–943 格奥尔格·弗里德里希·韩德尔: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組曲(Suiten Nos. 1–8) 弗朗索瓦·库普兰為大鍵琴創作了四冊作品集,合共達234首。 威廉·伯德是文藝復興時期中創作大鍵琴音樂最著名的一位,他所輯成的大鍵琴曲集超過40套,當中最出名的是《娜維爾夫人的曲集》(My Ladye Nevells Booke of Virginal Music)。 圖集 註釋 參考文獻 參照 文獻 Boalch, Donald H. (1995) Makers of the Harpsichord and Clavichord, 1440–1840, 3rd ed., with updates by Andreas H. Roth and Charles Moul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A catalogue, originating with work by Boalch in the 1950s, of all extant historical instruments. An authoritative survey by a leading builder of how early harpsichords were built and how the harpsichord evolved over time in different national traditions. Kottick, Edward (1987)The Harpsichord Owner's Guide.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Kottick, Edward (2003) A History of the Harpsichord,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An extensive survey by a leading contemporary scholar. The New Grove: Early Keyboard Instruments. Macmillan, 1989 . (material from here is also available online in Grove Music Online) O'Brien, Grant (1990) Ruckers, a harpsichord and virginal building tra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Covers the innovations of the Ruckers family, the founders of the Flemish tradition. Russell, Raymond (1973)The Harpsichord and Clavichord: an introductory study, 2nd ed., London : Faber and Faber, |
- - - - - - ¬)來區別。8va不存在疊音的作用,因此得出來的效果依然是單音旋律。 以古斯塔夫·馬勒的第1號交響曲為例子:其中在第4樂章,第1小提琴在練習號36中,第二聲部出現了連續的八度移高記號,直接最後一小節前為止。在八度移高記號的範圍內所奏出的音,和第一聲部以實音記譜的音高是相同的。 八度移低記號(8vb、8va bassa) 和八度移高記號相反,當需要把過低的附加線消除時,便會將該段部份移高一個純八度記譜,並在底部加上8vb、8va bassa或8以作識別((眾數為a尾))。同樣適用的範圍,亦會以斷續線(_ _ _ _ _ _ | 八度(,亦稱為完全八度)是音程的一種,它的組成是由2個相同音名但來自不同音域所組成。兩音的距離為12個半音,而頻率的比例是2:1,換而言之,較高音的頻率為較低音的兩倍。而這個比例,不論是運用平分律、純律或是畢氏音程都是相同的。 在古代中國音樂理論中,八度譜記稱為均。 純八度是和聲學中第二簡單的音程關係(最簡單的是純一度)。亦被喻為是「音樂上最常用的音程」 在泛音列中,第1音和第2音的音程關係便是純八度。純八度音程往往給人一種非常舒暢的感覺,這和兩音的頻率重疊有關係,由於兩者成倍數關係,因此其正弦波的疊加波型並不會出現不協調音程中起伏不平的波段,反而能達至互補的作用,因而製造出一份和諧感。又因人耳在聽到純八度和聲時,會有將兩個音當成同一個音的傾向,因此,這樣的關係又可被稱為等價八度(octave equivalence)。另一方面,又由於音程所產生的共鳴感,令聽者感覺以八度音程行進的旋律,音色會比單旋律的彈奏更為豐富。 記號 八度記號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 八度移高記號(8a、8va) 當需要把過高的附加線消除時,便會將該部份移低一個純八度記譜,並在頂部加上8a、8va或8以作識別,這是取自意大利文中「八度」(ottava),而適用的範圍,亦會以斷續線(- - - - - - - - - ¬)來區別。8va不存在疊音的作用,因此得出來的效果依然是單音旋律。 以古斯塔夫·馬勒的第1號交響曲為例子:其中在第4樂章,第1小提琴在練習號36中,第二聲部出現了連續的八度移高記號,直接最後一小節前為止。在八度移高記號的範圍內所奏出的音,和第一聲部以實音記譜的音高是相同的。 八度移低記號(8vb、8va bassa) 和八度移高記號相反,當需要把過低的附加線消除時,便會將該段部份移高一個純八度記譜,並在底部加上8vb、8va bassa或8以作識別((眾數為a尾))。同樣適用的範圍,亦會以斷續線(_ _ |
日本彌生時代開始(前300年—300年)。 歐洲 前298年—前290年,。 第一次(前264年—前241年)、第二次(前218年—前201年)布匿战争,罗马和迦太基争夺西地中海霸权。 前259年,羅馬佔領科西嘉島和撒丁島。 前241年,第一次布匿戰爭終止,西西里併入羅馬帝國。 前216年,坎尼戰役,迦太基戰勝,佔領卡普阿。 前202年10月19日--大西庇阿於扎馬戰役擊敗漢尼拔。 前201年,第二次布匿戰爭結束,迦太基向羅馬割地賠款求和,此後再無力與羅馬抗衡。 罗马征服西班牙。 前295年,羅馬人贏得了意大利中部,並向南推進,兵臨希臘殖民城市塔倫坦城下。希臘人經過兩次「皮洛士勝利」後,被迫撤離。 前294年,曼提尼亞戰役,斯巴達國王阿希達穆斯四世被馬其頓國王德米特里一世擊敗。 前281年,庫魯佩迪安戰役,塞琉古一世戰勝利西馬科斯。 前281年,托勒密·克勞諾斯刺殺塞琉古一世。 前280年,在大希腊城邦的邀请下,皮洛士入侵罗马。罗马人首次在战争中遭遇大象,大敗。 前279年,凱爾特人一族建立辛吉杜努姆(即現今的貝爾格勒)及現今的澤蒙。 前277年,馬其頓國王安提柯二世打敗侵入希臘的高盧人。 前275年,貝內文托戰役: 羅馬軍隊在這一戰役中徹底打敗希臘伊庇魯斯的軍隊。 前272年,伊庇魯斯統帥皮洛士在戰鬥中被殺,亞歷山大二世統治伊庇魯斯。 前265年,羅馬統一義大利半島,成為地中海的強國。 前254年,羅馬共和國佔領巴勒莫市。 前241年,推行改革的斯巴達國王亞基斯四世被反對者殺害。 前229年,腓力五世成為名義上的馬其頓國王。 前229年,斯巴達與亞該亞同盟再次爆發戰爭。 前227年,羅馬帝國把西西里島作為一省,是羅馬設置行省之始。 前226年,簽訂埃布羅協議,以伊比利半島埃布羅河作為羅馬共和國與迦太基的分界。 前222年,塞拉西亞戰役,馬其頓和亞該亞同盟聯軍打敗斯巴達。 前221年,漢尼拔成為迦太基在西班牙的司令。 前218年,馬爾他加入羅馬共和國。 前218年,漢尼拔穿過阿爾卑斯山入侵義大利。 前215年—前205年,第一次馬其頓戰爭,為羅馬軍事介入希臘之始。 前211年,羅馬嚴懲倒向漢尼拔的同盟者,攻陷西西里島上的敘拉古和卡普亞。 中東 前275年,巴比倫的居民遷移到其他地方,巴比倫王國沒落。 前274年–前271年),第一次敍利亞戰爭。 前223年,安條克三世繼承兄長塞琉古三世成為塞琉古王朝國王。 前217年,拉菲亚戰役,又名加沙戰役(Battle of Gaza),埃及戰勝塞琉古帝國。 中亞 斯基泰佔據粟特 ,即現今的烏茲別克。 南亞 旃陀羅笈多建立孔雀王朝 前261年,阿育王征服東印度的羯陵伽。 前206年,呾义始羅為敘利亞所灭 非洲 前246年,托勒密三世上位於埃及法老。 托勒密平定昔蘭尼地區的暴亂,並納入自己管轄。 天灾与人祸 前213年,秦始皇焚书坑儒。 文化与娱乐 前280年,羅得島太陽神銅像建成。 前264年,三對角鬥士競賽,是歷史上第一次記錄的角鬥士比拼。 | 前222年,塞拉西亞戰役,馬其頓和亞該亞同盟聯軍打敗斯巴達。 前221年,漢尼拔成為迦太基在西班牙的司令。 前218年,馬爾他加入羅馬共和國。 前218年,漢尼拔穿過阿爾卑斯山入侵義大利。 前215年—前205年,第一次馬其頓戰爭,為羅馬軍事介入希臘之始。 前211年,羅馬嚴懲倒向漢尼拔的同盟者,攻陷西西里島上的敘拉古和卡普亞。 中東 前275年,巴比倫的居民遷移到其他地方,巴比倫王國沒落。 前274年–前271年),第一次敍利亞戰爭。 前223年,安條克三世繼承兄長塞琉古三世成為塞琉古王朝國王。 前217年,拉菲亚戰役,又名加沙戰役(Battle of Gaza),埃及戰勝塞琉古帝國。 中亞 斯基泰佔據粟特 ,即現今的烏茲別克。 南亞 旃陀羅笈多建立孔雀王朝 前261年,阿育王征服東印度的羯陵伽。 前206年,呾义始羅為敘利亞所灭 非洲 前246年,托勒密三世上位於埃及法老。 托勒密平定昔蘭尼地區的暴亂,並納入自己管轄。 天灾与人祸 前213年,秦始皇焚书坑儒。 文化与娱乐 前280年,羅得島太陽神銅像建成。 前264年,三對角鬥士競賽,是歷史上第一次記錄的角鬥士比拼。 前247年,《呂氏春秋》可能於此年前後著成。 墨西哥提奧提華坎於本世紀開始。 霍普韦尔文化在現在美國的俄亥俄州出現。 社會與經濟 秦朝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從公元前300年燕國遣大將秦開在此屯兵戍邊、建立候城算起,瀋陽建城已有2300余年。 前287年,羅馬共和國平民和貴族人權平等。 前283年,埃及托勒密王朝開始建造索斯特拉特設計的亞歷山大燈塔。 前247年,湖州建城。 前222年,义乌建乌伤县治。 前202年,西漢立無錫縣。 前202年,開始建設長沙。 印度商旅定期來到阿拉伯半島。 疾病与医学 环境与自然资源 前256年,蜀郡守李冰及其子開始建造都江堰,約前215年完工。 前246年,韓國水工鄭國開始建造鄭國渠,約十年後完工。 宗教與哲學 前273年,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繼位,成為佛教的大保護者。 前247年,阿育王派子到斯里蘭卡傳播佛教。 重要人物 世界领导人 非洲 托勒密一世 美洲 亚洲 秦始皇,秦二世,中国 |
科学技术 李冰 郑国 战争与政治 李悝变法 吴起变法 申不害变法 邹忌变法 商鞅变法 前343年—前341年,第一次萨莫奈戰爭(Samnite War)。 前327年—前326年,亚历山大大帝灭亡波斯,东征至印度。 前326年—前304年,第二次萨莫奈戰爭(Samnite War)。 天灾人祸 前373年,希臘古城赫里克因海嘯而陸沉。 文化娱乐 战国策 社會與經濟 疾病与医学 环境与自然资源 宗教與哲學 亞里士多德在《論靈魂》(De | 疾病与医学 环境与自然资源 宗教與哲學 亞里士多德在《論靈魂》(De Anima)裡以形上學的角度討論人與植物、動物的差別。 重要人物 世界领导人 非洲 美洲 亚洲 中國 秦国 秦孝公 秦惠王 秦昭襄王 商鞅 張儀 魏國 魏文侯 魏惠王 李悝 公孫衍 趙國 藺相如 欧洲 |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的首都永珍為該國唯一的直轄市(老撾語:ນະຄອນຫລວງ,nakhonluang)。 柬埔寨原設有四個市(高棉语:,krong)直属中央,2008年时除首都金邊市外悉改制为省。 泰國的首都曼谷為該國唯一的特別區(泰語:และปริมณฑล),有時中文皆譯為直轄市,不隸屬於任何一個一級行政區府。 马来西亚設有三個联邦直辖区(馬來語:,),中文有時也譯為聯邦直轄市、直轄市。其直屬中央聯邦政府,不隸任何州屬。吉隆坡為法定首都及最大城市,纳闽為國際离岸金融中心,最新成立的聯邦直轄區布城則為行政首都。 中亞 哈薩克共和國的直轄市(俄:городреспубликанскогоподчинения,哈:қаласы)意為共和國直屬城市,目前設有三市 吉爾吉斯的直轄市(;)意為共和國直屬城市,目前設有兩市,分別為該國第一、二大城,也是首都和第二首都(法定)。 烏茲別克設有一個直轄市(烏茲別克語:shahri):-{塔什干}-市,為該國首都。為中亞第一大城,蘇聯時期為蘇聯第四大城。 土庫曼設有一個直轄市(土库曼语:şäheri):阿什哈巴德市,為該國首都。 東歐 俄羅斯聯邦直轄市(),與其餘各聯邦主體()權力相同,目前設有莫斯科、聖彼得堡及塞瓦斯托波尔三个直辖市。其中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為俄羅斯聯邦前兩大城市,在蘇聯時期,亦為全蘇聯前兩大城市。而塞瓦斯托波尔在2014年克里米亞歸屬公投后,宣布和克里米亞共和國一起从乌克兰独立。塞瓦斯托波尔以联邦直辖市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并被编入克里米亚联邦管区。但此公投并未获得乌克兰或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 烏克蘭設有兩個特殊地位城市(又稱直轄市)(),分別是基輔以及塞瓦斯托波爾。基輔為該國的首都,塞瓦斯托波尔在2014年被俄羅斯軍事吞并,目前在俄罗斯联邦的实际掌控之下。 白俄羅斯共和國設有一個直轄市:明斯克市,即該國首都。 摩爾多瓦共和国設有三個直轄都會區(摩爾多瓦語:municipii),其中基希訥烏市為該國首都;而本德爾市實際上為德涅斯特河沿岸实际管理。 在Wikisource上的摩爾多瓦行政區劃法№764-XV/2001. 埃塞俄比亚設有兩個直轄市,阿迪斯阿貝巴市以及德雷達瓦市,其中阿迪斯阿貝巴市為該國首都。 对比 | 对比 注释 参考文献 參見 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建制 聯邦直轄區 聯邦地區 行政区划单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市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单位 韩国行政区划单位 越南行政区划单位 蒙古国一级行政区 老挝行政区划 柬埔寨行政区划 泰国一级行政区 馬來西亞行政區劃 哈薩克斯坦行政區劃 吉尔吉斯斯坦行政区划 乌兹别克斯坦行政区划 |
agianst note); 第二对位:两个音符与一个音符间的对位 (Two notes against one); 第三对位:一组音符(泛称,包含三个、四个或六个等音符构成的一组)与一个音符间的对位 (Four notes against one); 第四对位:延留音对位(Notes offset against each other); 华彩对位(Florid counterpoint,将以上四种综合运用的对位手法) 后世的音乐理论家基本沿用了Fux的模式,但偶尔会对规则加以变通或修改。一个例子是路易吉·凱魯比尼. 分类对位法总则 分类对位法适用于除罗克里安以外的所有调式(伊奥利亚调式、多利亚调式, 弗里吉亚调式, 利底安调式, 米索利底安调式和爱奥利亚调式). 以下规则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对位创作。对于创作中的每个声部而言,必须遵守如下规则: 对所有类型的对位,以下规则适用于不同声部的组织: 必须以完全协和音开始。 以低音声部為判斷聲響的基準。 不得出现声部交叉 不得出现声部超越 不得出现平行五度 不得出现平行八度 不得出现高音声部跳进的隐伏五度 不得出现高音声部跳进的隐伏八度 | 不得出现高音声部跳进的隐伏五度 不得出现高音声部跳进的隐伏八度 平行三度不得连续出现四次或四次以上 平行六度不得连续出现四次或四次以上 第一对位 以1個全音符對1個全音符 第二对位 以2個2分音符對1個全音符 第三对位 以3~6個分音符對1個全音符,其中比较常见的是以4个四分音符对1个全音符。 第四对位 以2分音符的切分節奏對1個全音符 第五对位(华彩对位) 採取混合節奏與 1個全音符相對 派生对位 Contrapuntal derivations 非协和对位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书籍 参见 和声 外部链接 音乐理论 |
對題 (聲部III) / 低音 待所有的聲部呈示完畢之後,賦格的呈示部結束。 賦格曲的發展手法主要是主題進入的呈示部分和由其他素材構成的插句交替出現。 除了上述的觀點,賦格的結構也可以看作類似於類似於奏鳴曲式,有前後兩次呈示主題的呈示部和再現部,其間有發展,但是不同的是,賦格的發展比較短,一般僅僅為插句和主題的自由進入。插句是從主題發展出的其他的旋律,作為連接性的過渡,而賦格的再現部與呈示部使用相同的主題和對題,但是形成對位的手法經常有著很大的區別,這使得賦格的再現部分往往成為情感的高潮所在。 賦格當中也經常出現多個插句(Episode,也叫做間插段),每一次出現插句都引出主題的再一次相繼進入(有時稱為中間部),可能在不同的調上,不同的方式,這樣的賦格就難以歸入類似奏鳴曲的三段體,而應視為是前述的主題進入的呈示部分和由其他素材構成的插句交替出現。中間部開始時主題常在主調的關係調上進入,以與呈示部中的主題形成調式色彩的對比,其後可轉入其他近系調。 賦格主題進入的形式可以比較自由,使用擴大、縮小、倒影、裂解等手法,主題也可以不完全地進入,作小的改動等等。而插句則起到連接的作用,保證和促進賦格的連貫流暢,插句的選擇和主題進入的方式,都是衡量賦格的重要標準。 賦格的主題再現有時使用叫做密接合應(Stretto)的技巧,就是每一個聲部進入的時候並不等待前一個聲部完全結束,而出現同一個主題在多個聲部上以一定的時間和音高差距疊置的現象,好像主題被自身從中間切入,這裡由於大大增加的緊張感,往往就是賦格的高潮。 以下簡單整理: 呈示部:是賦格曲的開始部分,有一個主題和一個對應的答題,互相對題伴隨著依次在各聲部進行陳述; 間插段:在主題展開以前插入的部分段落; 中間部:對呈示部的主題以各種變形方式展開,進一步地豐富所要表達的內容; 再現部和尾聲:結束部分。 分类 赋格通常按照声部的数目命名,两个声部的就称为二声部赋格,三个的称为三声部赋格,五个的就是五声部赋格。赋格具体的声部数量不定,少的只有两个声部,多的可以有七,八个甚至更多,一般情况下赋格有三个或四个声部。 另一种常见的分类是主题的数目,单一主题的就称为单赋格或單主題赋格。有两个主题的称为雙主題赋格,可以两个主题作为赋格的主题和对题同时进入,也可以两个主题分别呈示和发展,然后在再现的时候同时出现形成对位。依此类推,三个主题的赋格就称为三主題赋格,如此等等。但实际上,四主題赋格已经非常罕见了。 根据所使用的对位技法不同,还可以分为严格赋格曲和自由赋格曲。 赋格可以单独成曲,即赋格曲,也可以作为套曲的段落出现,还可以和前奏曲 (包括前奏曲,展技曲,帕萨卡牙等等) 一起,组成前奏曲与赋格的形式。 在大型乐曲当中,常常有赋格段出现,即有着赋格呈示部同样的主题在各个声部上不同音高和时间的相继的进入,但是不一定有插句和完整的发展和再现。赋格段常常作为主调音乐中奏鸣曲式的发展部,对奏鸣曲的主部和副部主题加以赋格手法的发展,而在赋格段的结尾回到原乐曲的主调风格。 另外有小賦格(fughetta),指那些發展較少,主題重複進入比較簡單的賦格。 参见 里切尔卡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Adobe Flash)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 - 對題 - 自由的素材 (聲部II) \ 相差五度 主題 - 對題 - 自由的素材 (聲部I) / 答題 -對題 (聲部IV) \ 相差八度 主題 - 對題 (聲部III) / 低音 待所有的聲部呈示完畢之後,賦格的呈示部結束。 賦格曲的發展手法主要是主題進入的呈示部分和由其他素材構成的插句交替出現。 |
西洋音樂的音名在各語言中稍有不同。英語從下至上使用A至G,中文地區則沿用這叫法,德語以H代替B。意大利語和法語則基於《聖約翰讚美詩》(Ut Queant Laxis)的歌詞,從下至上稱為Ut、Re、Mi、Fa、Sol、La(對應的英語音名為C、D、E、F、G、A),意大利語再把Ut改作Do,La之後又加上Si(英語音名為B),而俄語則照意大利語的準則。日語中是使用伊呂波從下至上稱為(對應的英語音名為C、D、E、F、G、A、B)。 而變音記號,中文在音名前加上「升」、「降」、「重升」、「重降」;英語、意大利語、法語在音名後加上♯、、♭、;德語基本上是加上-is、-isis、-es、-eses的語尾,但降E用“es”、降A用“as”、降H用“B”;日語則是在在音名前加上「」、「」、「」、「」。 八度 需要區別不同八度的音高時,則會在音名後加上數字,中央C是c1,高八度是c2,低八度是c 。德語中的中央C是c1,高八度是c2,低八度是c,再低八度是大階C,更低八度是C1。而日語則基於德語,中央C是,高八度是,低八度是,再低八度是平假名,更低八度是。 東亞傳統音樂 東亞稱音高的名稱為律名。 中國在一個八度中的所有十二個半音都設有名稱,則十二律。基準音是黃鐘,然後每半音上升,則是大呂、太簇、夾鐘、姑洗、仲呂、蕤賓、林鐘、夷則、南呂、無射、應鐘,高黃鐘八度的音又稱為清黃鍾。而基準音黃鐘在不同時代有不同的音高,現在等同西方的C。 日本雅樂則稱D為,然後每半音上升,則是、、、、、、、、、、。 而不同樂器又會有不同叫法,如三味線稱為一本至十二本。 參見 唱名 参考資料 Eric Taylor, The AB Guide to Music Theory | of Music(Publishing) Ltd, 1989, Chapter 2: Introduction to Pitch, 2/1 Pitch names and notation (P.7-12), ISBN 1-85472-446-0 音名 / 唱名 《史記》中記載的「律數」 音樂理論 |
E 进行到高八度的 E,构成音分别为:1 ♭2 ♭3 4 5 ♭6 ♭7 1 Lydian(利底亚调式) 自然大调的 IV 级音阶,由 C 大调的 F 进行到高八度的 F,构成音分别为:1 2 3 ♯4 5 6 7 1 Mixo-lydian(混合利底亚调式) 自然大调的 V 级音阶,由 C 大调的 G 进行到高八度的 G,构成音分别为:1 2 3 4 5 6 ♭7 1 Aeolian(爱奥利亚调式) | 1 Mixo-lydian(混合利底亚调式) 自然大调的 V 级音阶,由 C 大调的 G 进行到高八度的 G,构成音分别为:1 2 3 4 5 6 ♭7 1 Aeolian(爱奥利亚调式) 也称为自然小调,自然大调的 VI 级音阶,由 C 大调的 A 进行到高八度的 A,构成音分别为:1 2 ♭3 4 5 ♭6 ♭7 1 Locrian(洛可里亚调式) 自然大调的 VII 级音阶,由 C 大调的 B 进行到高八度的 B,构成音分别为:1 ♭2 ♭3 4 ♭5 ♭6 ♭7 1 大调式(即為Ionian調式):由七个音组成的一种调式,其中稳定音(I、III、V级)合起来组成一个大三和弦(主三和弦)。 小调式(即為Aeolian調式):由七个音组成的一种调式,其中稳定音(I、III、V级)合起来组成一个小三和弦(主三和弦)。 一般来讲,C,C♯/D♭,D,D♯/E♭,E,F,F♯/G♭,G,G♯/A♭,A,A♯/B♭,B中的任何一个音都包括了兩个调:一个同名的大调以及这个大调的平行小调。(實際上包括了七個調,只是另外五個調比較不常用而已,尤其是Locrian,它幾乎只是理論上存在的一種調) 除此之外一个调中还能包括其他一些不常用的调式。比如中世纪欧洲的中古调式,以及其他各国的民族调式,如中国的传统五声调式。 调的五度循环 G调就是以G为主音,根据音程结构推算出G调的音阶结构是:G,A,B,C,D,E,♯F 也就是等于将C调的每一个音(C,D,E,F,G,A,B )都提高纯五度的结果。这样的循环叫做调的五度循环。即: 从C调往上——G调——D调——A调——E调——B调——♯F调——♯C调,每产生一个新的调,调号中就增加一个升号(见变音记号)。 从C调往下——F调——♭B调——♭E调——♭A调——♭D调——♭G调——♭C调,每产生一个新的调,调号中就增加一个降号(见变音记号)。 |
基本音级的音程关系是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 参考来源 | 基本音级即C,D,E,F,G,A,B七个音。 基本音级的音程关系是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大二度——(小二度) |
Language 26, 210–231. Haugen, Einar (1956): “Review of Gneuss 1955”. Language 32, 761–766. . Koch, Peter (2002): “Lexical Typology from a Cognitive and Linguistic Point of View”. In: Cruse, D. Alan et al. (eds.): Lexicology: An International on the Nature and Structure of Words and Vocabularies/Lexikologie: Ein internationales Handbuch zur Natur und Struktur von Wörtern und Wortschätzen. Berlin/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1142–1178. Oksaar, Els (1996): “The history of contact linguistics as a discipline”. In: Goebl, Hans et al. (eds.): Kontaktlinguistik/contact linguistics/linguistique de contact: ein internationales Handbuch zeitgenössischer Forschung/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research/manuel international des recherches contemporaines. Berlin/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1–12. Stanforth, Anthony W. (2002): “Effects of language contact on the vocabulary: an overview”. In: Cruse, D. Alan et al. (eds.) (2002): Lexikologie: ein internationales Handbuch zur Natur und Struktur von Wörtern | und neuer Vorschlag”. In: Kolb, Herbert / Lauffer, Hartmut (eds.) (1977): Sprachliche Interferenz: Festschrift für Werner Betz zum 65. Geburtstag. Tübingen: Niemeyer, p. 36–56. Gneuss, Helmut (1955): Lehnbildungen und Lehnbedeutungen im Altenglischen. Berlin: Schmidt. Joachim Grzega (2003): “Borrowing as a Word-Finding Process in Cognitive Historical Onomasiology”, Onomasiology Online 4, 22–42. Grzega, Joachim (2004): Bezeichnungswandel: Wie, Warum, Wozu? Heidelberg: Winter. Haugen, Einar (1950): “The analysis of linguistic borrowing”. Language 26, 210–231. Haugen, Einar (1956): “Review of Gneuss 1955”. Language 32, 761–766. . Koch, Peter (2002): “Lexical Typology from a Cognitive and Linguistic Point of View”. In: Cruse, D. Alan et al. (eds.): Lexicology: An International on the Nature and Structure of Words and Vocabularies/Lexikologie: Ein internationales Handbuch zur Natur und Struktur von Wörtern und Wortschätzen. Berlin/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1142–1178. Oksaar, Els (1996): “The history of contact linguistics as a discipline”. In: Goebl, Hans et al. (eds.): Kontaktlinguistik/contact linguistics/linguistique de contact: ein |
在英国,伯明翰,利物浦,伦敦,曼彻斯特和纽卡斯尔泰恩河畔,都有一些唐人街。在利物浦的唐人街被认为是欧洲的唐人街中历史最悠久的。 伦敦的唐人街建立与十九世纪末期,坐落于莱姆豪斯区。曼彻斯特的唐人街则位于其市中心。 唐人街的特点 中国式建筑风格 作為旅遊勝地的大型唐人街,入口處大多有高大的紅色拱形結構——牌坊,特別搶眼,有時也會有威嚴的石獅子,用來迎客。有些唐人街也可以看到其他建築風格,比如雪梨唐人街的誼園,域多利大門前的石獅子等。伊朗的加奇薩蘭唐人街也有很多中式風格建築。 中国的牌坊上一般都有题字。历史上来讲,这些牌坊都是被作为礼物,由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或是当地政府(旧金山的唐人街)乃至商业组织,捐赠给某个城市的。古巴哈瓦那的长期被忽视的唐人街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到了很多材料,用来进行唐人街的逐步翻新。牌坊的建造资金一般来自当地华人社区的捐资。有一些牌坊大到可以横跨整个路口,而有一些则比较小,无论在高度上还是宽度上。牌坊可以用木头建造,也可以用石头或钢来建造。在装饰上,有的很简单,也有的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中文标志 在唐人街很容易見到中國特色。很多商店門前標誌都採用中國書法。也有很多其他唐人街,如加利福尼亞奧克蘭市的唐人街,使用英文和中文雙語街道標誌。 在华盛顿的唐人街,当地政府要求唐人街内商店的店面标志必须要翻译成汉字,无论这个商店是不是中国人开的。就连一些国家连锁店如星巴克咖啡、CVS药店等也都要遵从这个规定。 中国餐厅 很多唐人街都是以美食为核心的,因此,对于想吃中国菜以及其他亚洲料理如越南菜、泰国菜、马来西亚菜的人们来说,世界各地的唐人街通常是理想去处。有些唐人街,比如新加坡的唐人街,已经发展出了具有当地特色的中国菜。唐人街的餐厅不仅是当地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一种社会性的聚集场所。在很多西方国家的唐人街中,餐厅的工作是可能是那些贫穷的移民所能找到的唯一工作,特别是那些无法熟练运用当地语言进行交流的人。很多唐人街都会有“正宗餐厅”和“游客餐厅”之分。 一般来说,主要为移民提供正宗中国菜的餐厅并不符合人们对于唐人街餐厅的刻板印象。由于华裔移民的增多以及很多文化对不同口味菜肴的接纳,现存的美式中国菜馆和加拿大式中餐馆已被不少人看作一种不合时宜的存在,但是它们的顾客仍然很大,也能获得很大的利润。在很多唐人街已经有了不少规模较大的地道的广东海鲜餐厅。这些餐厅专门做客家菜、四川菜、上海菜、福州菜等。也有一些小餐厅在经营熟食。 广东海鲜餐厅 典型的广东海鲜酒家一般都会有一个很大的饭厅,大厅中有华丽的装饰和设计。海鲜酒家自然擅长于烹调海鲜,比如一些昂贵的龙虾、螃蟹、对虾、蛤蚌、牡蛎等。在开始烹调前,这些活海鲜一般都放在鱼缸里。有一些海鲜酒家会在早晨至下午的时间段内提供点心。服务生会一边推着装有热气腾腾的菜肴和点心的手推车,一边为食客报菜名。这些餐厅也往往是婚礼、宴会及其他特殊活动的举办地。 这类餐厅于20世纪六十年代在香港发展起来并迅速走向繁荣和流行,随后就开始在海外的唐人街开设。由于海鲜酒家价格较高,并且想开设和管理这类酒家所需要的资本较多(因为需要更高水平的员工),这类酒家一般都开设在发达国家的唐人街及其卫星社区,以及相当富裕的中国移民社区,尤其是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这些香港移民很多的地方。比较贫穷的移民们一般是开不起这类餐厅的,尽管他们也在这类餐厅工作。一般情况下,在比较老的唐人街,这类餐厅更少。例如,在加拿大温哥华的唐人街几乎没有这类餐厅,然而在其郊区如里士满、不列颠哥伦比亚则有海鲜酒家。海鲜酒家间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因此,海鲜酒家的老板们想尽办法,甚至“挖墙脚”,来获得那些最出色的厨师。这些厨师大多数来自香港。 烧腊店 此外,还有一种中餐厅叫做中式烧烤熟食餐厅,被称作“烧腊店”,有时也被稱为“面家”。这种餐厅一般在规模和装饰上要略逊一筹,一般会买一些更便宜的食物,比如云吞面,炒粉,扬州炒饭,粥等等。他们一般也会把半熟的烤鸭和烤乳猪挂在橱窗里,这也是世界各地唐人街的一景。这些餐厅也会卖一些如叉烧肉、内脏、鸡爪子等西方食客不太熟悉的中国菜。 这类餐厅的食物一般是为外卖准备的。这类餐厅中有一些名声不太好,被认为是“低级小餐馆”,糟糕的服务也广受诟病,然而其他的一些餐馆则是干净亮堂的,也有现代化装饰和用心服务的侍者。 越南移民,包括华裔人士和非中国人,在很多唐人街开设了餐厅,出售越南河粉牛肉面条汤以及弗朗哥-越南三明治。有些移民开设餐厅主打潮州菜,也有些唐人街中有不少“泛亚餐厅”,让顾客在一个屋檐下尝到各种不同的亚洲面条。 本地化的中国菜 杂碎与炒面馆(美国) 一般都有霓虹灯招牌,这些餐厅主要是为非中国顾客提供杂碎或炒面,这些菜也可以在标准的烧烤店和外卖店吃到。 Chifa(秘鲁) Chifa 是秘鲁首都利马的唐人街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一种混合了广式中国菜和秘鲁当地风味的秘鲁中餐厅。Chifa源自广东话“饎飯”,秘鲁人说西班牙语,发音就变成了“Chifa”,其原意就是做饭。这种餐厅很受秘鲁当地人的喜爱。 唐人街的年度大事 在一些重大活动比如游行,节日,中国杂技表演,武術表演,机动游戏举行之时,应活动的组织者、推动者要求,很多唐人街往往会封闭街道。小一点的节日活动可能也会在唐人街中的停车场、操场、公园、学校内举行。 農曆新年(春節) 很多唐人街庆祝春节都离不开舞龙和舞狮,以及与之相伴的由铙钹的声音、锣的叮当声、敲击硬木拍板的声音、用力击鼓的声音以及响亮的鞭炮声混合而成的独特节奏。这些表演一般都在商店门前举行,表演中,狮子试图去吃莴苣头或是去抓一个橘子放到嘴里。在狮子的戏服下一般有两位演员,表演中会出现很多令人惊叹的绝技。舞龙的表演者则通常是以大组的形式进行表演,他们的精彩表演让管状的龙的戏服仿佛有了生命。作为对表演的回报,店主们通常会给表演者们一些钱。这些表演者们一般是属于当地的武术俱乐部。 讽刺的是,不少人认为,比起中国自身,舞龙和舞狮在海外唐人街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这种矛盾恐怕要归因于清朝统治之下的帝制中国的政治与社会动荡,使得包括舞龙舞狮在内的传统中国习俗难以繁荣发展。此外,在早期的中国政权下,这些习俗几乎被消灭了。然而幸运的是,由于華人移民遍布世界各地(东南亚有大規模華裔社群),这些传统的中国舞蹈得以在海外唐人街继续表演和传承。 中国新年的舞龙舞狮主要是为了吓走妖魔鬼怪,为社区带来好运。有时候也会专门邀请演员来表演,以庆祝唐人街一个新生意的开张,比如一个餐厅或银行。这种时候,祝福者们(通常是家人、批发商、社区组织等)往往会把庆祝用的花环、缠有彩带的绿色植物放在店铺门前,以祈求将来生意兴隆。 中秋节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一般在九月到十月之间,正日為中国农历的八月十五,很多商家也会借这个机会售卖月饼。 唐人街选美大赛 有些唐人街会举办一年一度的“唐人街小姐”选为大赛,比如“纽约唐人街小姐”、“旧金山唐人街小姐”、“菲律宾唐人街小姐/先生”、“夏威夷唐人街小姐”、“休斯顿唐人街小姐”、“亚特兰大唐人街小姐”等。 参见 唐人街列表 中国城客运路线 小西貢 小廣州 小蘇州 | 隨著種族歧視的觀念消失,半世紀以來,各國政府紛紛開放參政權予華裔,使華人的地位在外國趨於公平,在西方國家新一代的華人移民和當地土生土長的華裔人士由於高科技、企管和專業背景,許多家庭甚至於有經濟能力在高級住宅區居住。北美以及澳洲很多大型都會區更已進入「後唐人街」時代,即唐人街外的華人人口和商業活動已遠超過原唐人街,而且華人人口和商業活動不再是聚集在某個社區,而是在市郊多個相鄰社區裡,散居在主流或其他少數族裔當中。「後唐人街」的例子包括美國加州洛杉磯地區的聖蓋博谷;舊金山灣區的矽谷;紐約皇后區的法拉盛;加拿大溫哥華地區的列治文市和本那比市;與及多倫多地區的士嘉堡區、萬錦。在澳洲計有墨爾本的博士山、韋弗利谷;悉尼的車士活、寶活及好市圍市 ; 布里斯本的森尼班克。 部分唐人街位置 非洲 在非洲,有三个规模相对较大、值得一提的唐人街,分别坐落在非洲的东部沿海国家: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和南非。 美洲 华人移民最早于19世纪中叶抵达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美洲诸国,随后华人移民聚集区变成了唐人街最早的雏形。现今最主要的几个唐人街坐落在美国及加拿大东西两岸大都市区,如纽约、旧金山、洛杉矶、温哥华、多伦多等。 美国 美国华裔在纽约市的曼哈顿、法拉盛、布鲁克林和它们的周边区域占有较高人口比例,其中曼哈顿下东城的华埠是东海岸历史最悠久的华人聚居区,早在1850-1870年间就已经出现。由于下城的地价愈加高昂,后来美国的华人,尤其是偷渡或非法居留者因为收入低,只能迁往他处居住,因此形成了法拉盛华埠。在中西部,芝加哥的唐人街也出现很早。到1900年时,芝加哥的华人社团已经初具规模,而且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中西部唯一的华人聚居区,直到1980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非法移民潮和2000年前后的留学热才使得很多城市也出现了(新式)唐人街。美国西岸的旧金山作为一个重要太平洋港口城市,因为与中国仅相隔太平洋而且与东亚贸易关系密切,拥有西半球历史最悠久的唐人街,其起源一般被认为是1850年代修建太平洋铁路的华工在美国定居后形成的。華盛頓也有唐人街。2000年后,由于华人移民出现高学历化、精英化的趋势,很多华人不满足于市中心唐人街不佳的居住和出行条件而选择住在郊区高档社区,很多大城市的市郊也出现了新唐人街甚至华人城市,例如加州的蒙特雷公园、尔湾和圣何塞。这些新唐人街与老唐人街有很大的不同,老唐人街往往位于市中心,道路狭窄、绿化欠缺、住宅单元狭小老旧等问题,而郊区的新唐人街则与周边区域融为一体,居住环境和质量更好,因此导致了新老移民群体的地域和文化上的分割。 加拿大 位于加拿大西岸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是华人移民最早入驻的省份,其省府维多利亚市的唐人街是加拿大历史最悠久、全美州继旧金山历史第二悠久的唐人街。该省最大城市温哥华的唐人街是加拿大面积最大的唐人街。同属于温哥华都市区的列治文市、本拿比市的华人密度也较高,据加拿大政府2011年人口普查,华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3%及33.9%,其中前者常被称作“小香港”。 多伦多最大的唐人街大概范围在市中心多伦多大学主校区偏西南的登打士街西(Dundas Street West)和士巴丹拿道(Spadina Aveneue) ,交汇处有两个大型购物中心,唐人街的招牌都是中英双语,是多伦多最繁忙的社区之一,附近华裔居民居住密度较高。 拉丁美洲 在拉丁美洲,最古老的唐人街坐落在墨西哥,其时间至少要追溯至十七世纪早期。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一些来自香港、澳门的移民纷纷落脚拉丁美洲。拉丁美洲的唐人街有中国和拉丁美洲混血的最早移民和来自东亚的近期移民。大多数亚洲—拉丁美洲人有广东或客家的血统。 对于拉丁美洲中国居民的后裔,其人数难以统计。 除墨西哥城唐人街之外,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和秘鲁的首都利马也有较著名的唐人街。 亚洲 唐人街在亚洲分布很广,并且拥有很大的人口密度。其居民往往是东亚和南亚的華僑和一些祖籍在中国南方,特别是福建、广东、海南的華人。早在唐朝,就已经有唐人街在比如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菲律宾,泰国,越南等这些国家生根发芽,它们在清朝有了较大的发展,并且在二十世纪的时候欣欣向荣。日本最大的唐人街是橫濱中華街,另有神戶南京町、長崎新地中華街。在西亞中东地區的唐人街,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等相比,正在成为新的中国移民目的地。比如,在伊朗和杜拜新建的唐人街,与世界其他地方的飞地有着很大的区别。杜拜拥有華人地區以外世界上最大的中国风格的购物街。 大洋洲 墨尔本的唐人街坐落在墨尔本中心商务区和小柏克街东端中心。它从斯旺斯顿大街开始,一直到展览大街。这个唐人街是在1851年,正处淘金热时期,发展起来的,并且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由于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摧毁了其唐人街,墨尔本的这个唐人街被认为是亚洲外最持久的。 悉尼的主要唐人街坐落在沙瑟大街。它从东部的中央车站一直延伸到西部的情人港,并且是澳洲最大的唐人街。 阿德莱德的唐人街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建造的,并且在八十年代进行了翻新。它坐落在中央市场和中央车站附近。 此外,布里斯班和佩斯也有一定规模的唐人街。 欧洲 一些市区的唐人街坐落在欧洲各国家的首都和主要城市。在英格兰的伦敦、伯明翰和曼彻斯特,都有规模较大的唐人街。德国漢堡唐人街遺址標示著在百年前的舊時代裡曾建有華人社群,此外德國境內並無較形規模者,近代僅在法蘭克福以及柏林的利希滕贝格、夏洛滕堡附近存在部分中国新移民的經濟活動。新中国移民現象也出現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以及英国卡迪夫,自2011年起,安普当局发现中国社区呈涌现的趋势,卡迪夫的市参议会正在计划对城中的中国人进行确认。 坐落于巴黎第十三区的唐人街是全欧洲规模最大的。很多越南人,特别是來自越南的避难華裔,都在巴黎的北面美丽城和里昂安家落户。意大利的米兰、罗马和普拉托都有唐人街。而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和海牙,也都有唐人街存在。 在英国,伯明翰,利物浦,伦敦,曼彻斯特和纽卡斯尔泰恩河畔,都有一些唐人街。在利物浦的唐人街被认为是欧洲的唐人街中历史最悠久的。 伦敦的唐人街建立与十九世纪末期,坐落于莱姆豪斯区。曼彻斯特的唐人街则位于其市中心。 唐人街的特点 中国式建筑风格 作為旅遊勝地的大型唐人街,入口處大多有高大的紅色拱形結構——牌坊,特別搶眼,有時也會有威嚴的石獅子,用來迎客。有些唐人街也可以看到其他建築風格,比如雪梨唐人街的誼園,域多利大門前的石獅子等。伊朗的加奇薩蘭唐人街也有很多中式風格建築。 中国的牌坊上一般都有题字。历史上来讲,这些牌坊都是被作为礼物,由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或是当地政府(旧金山的唐人街)乃至商业组织,捐赠给某个城市的。古巴哈瓦那的长期被忽视的唐人街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到了很多材料,用来进行唐人街的逐步翻新。牌坊的建造资金一般来自当地华人社区的捐资。有一些牌坊大到可以横跨整个路口,而有一些则比较小,无论在高度上还是宽度上。牌坊可以用木头建造,也可以用石头或钢来建造。在装饰上,有的很简单,也有的是经过精心设计的。 中文标志 在唐人街很容易見到中國特色。很多商店門前標誌都採用中國書法。也有很多其他唐人街,如加利福尼亞奧克蘭市的唐人街,使用英文和中文雙語街道標誌。 |
Uaxaclajuun Ub'aah K'awiil (675–738) 蒂卡尔 – Jasaw Chan K'awiil I (682–732) 帕伦克 – Chan Bahlum II, (684–702) 亚洲 中国 (武周) - 武则天,中国皇帝 (690–705) 日本 (飞鸟时代) - 持统天皇,日本天皇 (686–697) 朝鲜半岛 (统一新罗) - 孝昭王,新罗王 (692–702) 吐蕃 - 赤都松赞,吐蕃赞普 (677–704) 后突厥 - 默啜,突厥可汗 (692–716) 契丹 - 李尽忠,无上可汗 | 丕平二世, 宫相 (687–714) 西哥特王国 - Egica (687–702) 保加利亚第一帝国 - 捷尔维尔(695–715) 伏尔加保加利亚 – Kotrag (675–710) 弗里西亚王国 –Redbad (678–719) 伦巴底王国 - Cunipert (689–700) 英格兰 (七国时代) - 东盎格利亚 - Ealdwulf (664–713) 埃塞克斯王国 - Sigeheard (694–709) Swæfred (694–709) 肯特王国 - Wihtred(690–725) 默西亚王国 - Æthelred (675–704) 诺森布里亚 - Aldfrith (685–704) 萨塞克斯王国 - 韦塞克斯 - Ine (688–726) 苏格兰 达尔里阿达 - 斯特拉斯克莱德王国 - 威尔士 - 格威尼德王国 - 波伊斯王国 出生 |
2020年:國泰航空宣布大幅裁員8,500人,其中5,300名為香港員工,並宣布有35年歷史的國泰港龍航空即日停止營運。 出生 1328年:朱元璋,明朝开國皇帝。(1398年逝世) 1659年:格奥尔格·恩斯特·斯塔尔,德國化學家、醫生,燃素說和活力說創始人。(1734年逝世) 1675年:東山天皇,日本第113代天皇。(1710年逝世) 1687年:尼古拉一世·伯努利,瑞士數學家。(1759年逝世) 1757年:皮埃尔·弗朗索瓦·夏尔·奥热罗,法國元帥。(1816年逝世) 1772年:塞缪爾·泰勒·柯勒律治,英國詩人、文評家,英國浪漫主義文學奠基人之一。(1834年逝世) 1790年:阿爾方斯·德·拉馬丁,法國浪漫主義詩人、作家、政治家。(1869年逝世) 1833年: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化學家、發明家。(1896年逝世) 1874年:陳嘉庚,華僑企業家、慈善家、革命家。(1961年逝世) 1894年:江戶川亂步,日本推理作家。(1965年逝世) 1904年:弗朗西斯卡·塞爾薩·多斯桑托斯,巴西超級人瑞。(2021年逝世) 1908年:韋洛坡,印尼政治人物,第7任印尼總理。(1981年逝世) 1911年:瑪麗·布萊爾,美國女畫家、迪士尼動畫色彩設計師。(1978年逝世) 1911年:-{zh-hans:乔治·索尔蒂;zh-hk:喬治·索爾蒂;zh-tw:喬治·蕭提;}-,匈牙利指揮大師。(1997年逝世) 1914年:馬丁·加德納,美國業餘數學大師、魔術師、懷疑論者。(2010年逝世) 1917年:-{zh-cn:迪齐·吉莱斯皮; zh-tw:迪吉.葛拉斯彼;}-,美國爵士小號手、樂隊領袖、歌手、作曲家。(1993年逝世) 1921年:馬爾康·亞諾,英國作曲家。(2006年逝世) 1924年:陈平,马来亚共产党最后一任总书记。(2013年逝世) 1928年:余光中,中華民國作家、詩人。(2017年逝世) 1929年:娥蘇拉·勒瑰恩,美國科幻、奇幻與女性主義與青少年兒童文學作家。(2018年逝世) 1930年:伊万·西拉耶夫,俄羅斯政治人物,前任蘇聯總理。(2023年逝世) 1932年:策纳伊·帕尔,匈牙利前足球運動員、教练。(2013年逝世) 1933年:弗朗西斯科·亨托,西班牙男子足球運動員。(2022年逝世) 1949年:本雅明·内塔尼亞胡,以色列政治人物,第13、17任以色列總理。 1949年:卡洛斯·維加,維德角政治人物,第2任維德角總理。 1950年:羅納德·麦克内爾,非裔美國人太空人。(1986年逝世) 1950年:張嘉年,香港演員。 1953年:-{zh-cn:彼得·曼德尔森;zh-hk:文德森;zh-tw:彼得·曼德爾森}-,英國「新工黨」關鍵人物之一。 1955年:濱田靖一,日本政治人物,現任日本防衛大臣。 1957年:沃爾夫岡·克特勒,德國物理學家,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1958年:安德烈·海姆,俄羅斯裔荷蘭物理學家,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1959年:渡邊謙,日本男演員。 1960年:千住明,日本作曲家。 1960年:布魯斯特·卡利,美國數字圖書館員、電腦工程師、資訊科技企業家。 1961年:蔡明,中國女演員。 1962年:德魯·格里芬,美國新聞記者。(2022年逝世) 1962年:伊藤美紀,日本女性聲優。 1963年:謝震武,台灣律師、電視節目主持人。 1964年:鄧以海,香港海關關長 1966年:方駿釗,無綫電視監製 1967年:恩斯,英格蘭足球領隊。 1970年:古天樂,香港演員。 1971年:黃維德,台灣演員。 1971年:張崇德,香港歌手。 1972年:森田成一,日本男性聲優。 1972年:菱田正和,日本動畫導演。 1972年:莎佛朗·布洛斯,英國女演員。 1973年:列拉·奧爾巴赫,俄羅斯作曲家、詩歌、散文作家。 1976年:安德鲁·斯科特,愛爾蘭演員。 1977年:福田健二,日本足球運動員。 1978年:乙一,日本小說家。 1980年:金·卡戴珊,美國社會名流、娛樂界名媛、電視名人、模特、演員、商人。 1981年:石采薇,臺灣女性配音員。 1982年:李慧思,香港女模特兒。 1982年:李宗偉,馬來西亞男子羽球運動員。 1982年:櫻井浩美,日本女性聲優。 1984年:曾沛慈,台灣藝人。 1984年:周宜霈,台灣歌手。 | 1930年:伊万·西拉耶夫,俄羅斯政治人物,前任蘇聯總理。(2023年逝世) 1932年:策纳伊·帕尔,匈牙利前足球運動員、教练。(2013年逝世) 1933年:弗朗西斯科·亨托,西班牙男子足球運動員。(2022年逝世) 1949年:本雅明·内塔尼亞胡,以色列政治人物,第13、17任以色列總理。 1949年:卡洛斯·維加,維德角政治人物,第2任維德角總理。 1950年:羅納德·麦克内爾,非裔美國人太空人。(1986年逝世) 1950年:張嘉年,香港演員。 1953年:-{zh-cn:彼得·曼德尔森;zh-hk:文德森;zh-tw:彼得·曼德爾森}-,英國「新工黨」關鍵人物之一。 1955年:濱田靖一,日本政治人物,現任日本防衛大臣。 1957年:沃爾夫岡·克特勒,德國物理學家,20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1958年:安德烈·海姆,俄羅斯裔荷蘭物理學家,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1959年:渡邊謙,日本男演員。 1960年:千住明,日本作曲家。 1960年:布魯斯特·卡利,美國數字圖書館員、電腦工程師、資訊科技企業家。 1961年:蔡明,中國女演員。 1962年:德魯·格里芬,美國新聞記者。(2022年逝世) 1962年:伊藤美紀,日本女性聲優。 1963年:謝震武,台灣律師、電視節目主持人。 1964年:鄧以海,香港海關關長 1966年:方駿釗,無綫電視監製 1967年:恩斯,英格蘭足球領隊。 1970年:古天樂,香港演員。 1971年:黃維德,台灣演員。 1971年:張崇德,香港歌手。 1972年:森田成一,日本男性聲優。 1972年:菱田正和,日本動畫導演。 1972年:莎佛朗·布洛斯,英國女演員。 1973年:列拉·奧爾巴赫,俄羅斯作曲家、詩歌、散文作家。 1976年:安德鲁·斯科特,愛爾蘭演員。 1977年:福田健二,日本足球運動員。 1978年:乙一,日本小說家。 1980年:金·卡戴珊,美國社會名流、娛樂界名媛、電視名人、模特、演員、商人。 1981年:石采薇,臺灣女性配音員。 1982年:李慧思,香港女模特兒。 1982年:李宗偉,馬來西亞男子羽球運動員。 1982年:櫻井浩美,日本女性聲優。 1984年:曾沛慈,台灣藝人。 1984年:周宜霈,台灣歌手。 1986年:李振昌,台灣旅美棒球選手。 1987年:鍾采羲,香港模特兒。 1987年:趙哲妤,香港模特兒。 1988年:劉欣宜,香港模特兒。 1989年:May'n,日本女歌手。 1990年:-{zh-hans:里基·鲁维奥;zh-hant:里奇·魯比奧;zh-tw:瑞奇·魯比歐;zh-hk:歷奇·盧比奧;zh-mo:歷奇·盧比奧;}-,西班牙籃球運動員。 1990年:馬克西姆·瓦謝爾-拉格拉夫,法國西洋棋特級大師。 1992年:宋芸樺,台灣演員。 1992年:鄧伦,中國男演員。 1992年:林穎彤,香港女演員。 1992年:伯納德·托米奇,德裔澳洲職業網球運動員。 1993年:凱里耶,芬蘭男歌手、詞曲作家。 |
是一种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编辑软件编辑的内容与打印或製作成成品时的外观相似,如打印文件、网页或幻灯片。所见即所得意味着用户界面支持用户在创建文档的同时查看与最终结果非常相似的东西。通常,所见即所得意味着能够直接操作文档的布局,而不需要输入或记住各种布局命令的名称。 历史 在所见即所得技术出现之前,文本在编辑器中出现时使用的是系统标准的字体和样式,很少有布局(边距、间距等)的提示。用户需要输入特殊的非打印控制代码来表示某些文本应该是粗体、斜体或不同的字体与大小。在这种环境下,文本编辑器和文字处理器之间区别很小。 这些应用程序通常使用某种特定的标记语言来定义代码和标签(tag)。每个程序的格式标准都不一样,从一个软件换到另一个软件要付出很大的学习成本。 由于标签和代码能够存储复杂的格式化信息,如今某些软件中仍然会使用它。但是,当标签在编辑器中可见时,它们在未格式化的文本中占据了空间,因此会破坏所需的布局和流程。 Bravo是由巴特勒·兰普森 、 查尔斯·西蒙尼及其同事于 1974 年在帕罗奥多研究中心为施乐奥托制作的文档准备程序,一般认为它是第一个采用所见即所得技术的程序, 显示带有格式的文本。Alto 显示器(72PPI)设计成了可以看到一整页文本,然后在激光打印机上打印的形式。当文本在屏幕上布局时,使用72PPI的字体文件,但在打印时,则使用300PPI的字体文件。结果,人们偶尔会发现字符、单词略有偏差——这个问题持续至今。 Bravo是商业软件,最终包含在Xerox Star中的软件可以看作它的直系后代。 1978 年末,与Bravo的工作并行但互相独立,惠普开发并发布了第一个商业的所见即所得软件,用于制作幻灯片。第一个版本名为BRUNO,在HP 1000小型计算机上运行,利用HP 2640 — HP 的第一个位图计算机终端。 BRUNO随后被移植到 HP-3000 并重新发布为“HP Draw”。 1981年,MicroPro公司宣传其WordStar文字处理器具有所见即所得功能, 但它的显示仅限于以所见即所得方式显示格式化的文本;屏幕上可以直接显示粗体和斜体文本,而不是各种被标签或控制字符所包围。1983年,《读者周刊》以 "所见即所得 "的口号为其Stickybear教育软件做广告,并附有Apple II图形的照片,但1970年代和1980年代初的家用电脑缺乏显示所见即所得文件所必需的复杂图形功能,这意味着这种应用通常局限于用途有限的高端工作站,而这些工作站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过于昂贵。随着技术进步让更便宜的位图显示器得以生产,所见即所得软件开始出现在更流行的计算机中,包括 1983 年发布的用于Apple Lisa的LisaWrite和 1984 年发布的用于Apple Macintosh的MacWrite 。 苹果Macintosh系统最初的设计,是为了能够轻松调整屏幕分辨率和苹果出售的ImageWriter点阵打印机的分辨率:屏幕为72PPI,打印机为144DPI。因此,在MacWrite和MacPaint等程序中,屏幕显示的比例和尺寸很容易转化为打印输出。如果把纸举到屏幕上,打印出来的图像将与屏幕上的图像大小相同,但分辨率是屏幕的两倍。由于ImageWriter是唯一与Macintosh打印机端口物理兼容的打印机型号,这创造了一个有效的封闭系统。后来,当使用外部显示器的Mac出现时,分辨率被固定为屏幕的大小,以达到72DPI。这些分辨率往往与当时PC世界中常见的VGA标准分辨率不同。因此,虽然Macintosh 15英寸(38厘米)显示器具有与PC相同的640×480分辨率,但16英寸(41厘米)的屏幕将被固定在832×624,而不是PC使用的800×600分辨率。随着第三方点阵打印机以及激光打印机和多同步显示器的引入,分辨率甚至偏离了屏幕分辨率的倍数,使得真正的所见即所得更难实现。 参见 可视编辑器 可视化编辑器 (MediaWiki)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The Jargon File entry for WYSIWYG What has WYSIWYG done | has had as of 1996. XML: WYSIWYG to WYSIWYM – A brief look at XML document authoring An article on existing XML authoring software (May 2005) ATPM.com's WYSIWYG: Is it What |
三武滅佛 註釋 參考文獻 司馬光,《資治通鑑》 靈魂 南齐文化 魏晉南北朝哲學 南北朝佛教 | 在現今,一些佛敎徒認為在范縝所身處的時期,不少佛敎徒並沒有堅持無我論,因此范縝所批駁的觀點實際上並非佛敎教義的一部份。 一些佛學研究人認為范縝所作的《神滅論》邏輯性強,遠比當時試圖以儒教典籍、神話故事和個人經歷等等來抨擊《神滅論》的佛敎僧尼更勝一籌,然而,他們從大乘佛教的角度出發,認為范縝終究無法完全證明自己所持有的觀點是正確的,原因是這是關乎本體論的問題,范縝所提出的證據並不充足。 相關條目 神不滅論 三武滅佛 註釋 參考文獻 |
降號(Flat,标记为)会将其依附的基本音降低半音,符號形似小寫字母b,以沿用葛麗果聖歌時代的紐姆記譜法中用以區分的“另一種B音”所創立的符號,書寫時,圓圈位呈上圓而下尖。 重升號(Double Sharp,标记为)会将其依附的基本音升高两个半音,符號為如一個小寫字母x,但四邊的邊位略為加粗。自然音音乐中,升高兩個半音後的音高通常等同於另一個自然音,因此在調號升降記號不多時較少使用重升號。但調性音樂中如果出現B大調、升F大調、升C大調等調號,重升號音便有機會出現,如F、C等。 蕭邦的升c小調夜曲中,就出現了不少F、C。 重降號(Double Flat,标记为)会将其依附的基本音降低两个半音。符號為兩個降號緊貼在一起。它和重升號一樣較少使用,通常在降D大調、降G大調、降C大調這類降號較多的調性音樂中有可能出現, ,如B、E等。 另外,增六和弦里也可能出现重降号,例如降D大調的第六音為B,因此其重属增六和弦的根音為B。 還原號(Natural,标记为)会將其依附的基本音还原为原本音高,寫法类似升號,但减去了左下角和右上角的突出部份。如果需要将重升号和重降号还原为升号或降号,则应该在升降号的前面增加一个还原号,如和。 辅助变音记号 实际记谱中,为了帮助演奏者更顺畅地识谱,可以使用原本不需要添加的辅助变音记号(或叫提示变音记号、保险变音记号,英语:courtesy accidental/cautionary | 2.如果在同一行五线谱中,有变音记号的小节紧邻的下一个小节出现了同音级的音符,而这个音符不需要变音记号,则建议使用辅助变音记号。 3.如果因为旋律或和声的某些特点,需要使用辅助变音记号来强调某些音符,则可以使用辅助变音记号。 微分音音乐中的变音记号 现代音乐中有时会出现以25音分(四分之一音)为单位的临时变音记号,用来描述微分音音乐中的特殊音响效果。 参考文献 记谱法 |
音数为1的一度称为倍增一度。如D—D#,F—F,A#—A,B—B等。 音数为1的二度称为大二度。如:B—C#,E—F,B—A,D—E,A#-G#等。 半音的音数是2分之1。 音数为2分之1的一度称为增一度。如C—C#,D—D,F#—F,A—A等。 | 音数为2分之1的二度称为小二度。如:B—C,E—F,C#—D,D—E,G—A等。 半音 键盘乐器上,相邻的两个音就构成半音关系。 半音只能指两个音之间的关系,一个音是无法称为半音的。半音分为自然半音和变化半音两种。 自然半音就是由相邻的基本音级及它们的变化音级构成的半音,如B—C,E—F,C—D,G—A,Fx—G#等。 自然半音在音程上称为小二度。 |
音樂理論 记谱法 | 音樂理論 |
此外还有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流派(如赫鲁晓夫主义、卡达尔主义、胡萨克主义、胡志明思想等)以及非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流派(如基督教共产主义、无政府共产主义等)。 現存共产党法定执政國家 當前由共产党长期執政的國家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古巴共和國。朝鲜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虽为劳动党一党专政,但其不再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而是以金日成金正日主義為唯一指導思想。現存的社会主义國家目前都有階級、政黨、警察和軍隊存在,以保證生產資料的生產、使用、收益和處分,因此按共產主義理論,这四国普遍认为仍然處於前社會主义甚至国家资本主义阶段。 争议 名词的滥用 在冷战时期,美国等资本主义阵营国家用“共产主义国家(communist state)”来称呼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但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認為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来说,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并不存在“国家”这一概念,且马列主义者认为,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是由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中间的一个过渡阶段,由於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例如苏联)都尚未进入共产主义阶段,所以严格上来说并不能用“共产主义国家”这一名词来称呼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 自由、乌托邦与强制 社会民主主义学者秦晖认为,共产主义是争议性很大的学说,支持者强调其正义性和正确性,反对者则批评它是乌托邦从而造成了20世纪的灾难因此是邪恶的。不妨先假定共产主义就是乌托邦。“乌托邦”无非是不能实现之事,并不等于灾难和极权主义。“乌托邦”不可怕,可怕的是强制。把自己的乌托邦理想强加于别人的身上,是极权主义的做法;不允许别人有乌托邦理想,也是极权主义的做法;前者造成红色恐怖,后者造成白色恐怖。不论是以“共产主义者”自居的亲苏分子,还是反共主义者,都只顾及了自己的意志而无视了他人的自由。 告别乌托邦往往很容易,走出强制却非常困难。为“理想”而强制的可能变少,为私利而强制的却很多;倚仗强权“化私为公”的会变少,倚仗强权“化公为私”的却会变多。而告别强制则需要制约权力。一种政治理想是否为乌托邦不是首要问题,其关键在于是否尊重个体的自我意愿。造成苏东国家灾难的,是由于其一党专政、集中制、中央计划经济、强制集体化,而并非因为乌托邦理想。而只要“有乌托邦而无强制”,在成熟民主社会中,乌托邦就能通过对现实的批判而促进现实社会的进步。 许多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这个论点极大程度忽视了巴黎公社和苏联的建立论证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存在性(即马克思提及的历史唯物主义),也忽略了修正主义的存在和阻碍修正主义出现的批判思想的存在(列宁提过的批判批判再团结)还有关于阶级斗争的论点。 谴责 從二十世紀的東歐至現有的共產主義國家,许多共产主义政权遭遇了其大规模侵犯人权的指控。根据《共產主義黑皮書》编者斯特凡·库尔图瓦的估计,全世界因为共产主义而死亡的人数,在八千五百万人至一亿人之间。2006年欧洲委员会议员大会在法国斯特拉斯堡表决《国际社会谴责极权共产政权的必要性》决议,该决议表示“对极权共产主义大规模违反人权的谴责以及表示对受害者的同情、理解和认定”。此决议在投票阶段中获99票赞同,42票反对,12票弃权,另有164名代表未列席。此后,捷克前总统瓦茨拉夫·哈维尔和后来担任德国总统的约阿希姆·高克提出《关于欧洲良知和谴责共产主义罪行布拉格宣言》,作为响应欧洲议会设立了欧洲斯大林主义和纳粹主义受害人纪念日。美國總統唐纳德·特朗普譴責称“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都经过了尝试,它导致了苦难、腐败和腐朽。社会主义对权力的渴望导致扩张、侵略和压迫。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应该抵制社会主义及其给每个人带来的苦难。” 2018年,当时的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访问中国,在他的四川大学发表演讲中提醒中国年轻人,马克思主义曾经为德国和东欧带来浩劫。 参见 社会主义 理想国 空想社会主义 科學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运动 共产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 反共主义 去共产主义化 無條件基本收入 歷史唯物主義 共产党列表 各国共产主义 世俗宗教 后稀缺 社會文化進化論 基布兹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马克思主义互联网档案馆 主义 日語借詞 政治经济学 | 基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可知,理论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目标是在社会生产力得到高度的发展后,绝大部分社会劳动力被完全的闲置下来,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通过提取社会的公共资源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就是释放社会的劳动力来达到个人的自由生活、自由工作和自我发展的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由于私有制社会里个人财产的不平等,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性而形成无法解决的社会矛盾;在私有制的体系裡由于绝大部分的个人财产十分有限,从而限制了个人的生活、工作与行动。因此人们对私有制社会分配形式的缺陷越来越感到明显,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得到高度的发展后,绝大部分的人们仍旧得为钱而工作来囤积自己的私有财产,然后才能根据自己的财产来做自己想做的事,这种分配形式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里,体现了落后、僵化、不够文明的社会分配形式和社会管理方式。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的意识形态也在不断的提升,人类社会需要不断的进步,将产生一个更合理、更人道、更文明的社会必然取代不平等、不公平社会的结果。 根据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关于共产主义的解释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因此,共产主义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在《共產黨宣言》的第二章無產者與共產黨人中,有提及過共產黨人的目標就是「消滅私有制」以達成共產化,並使社會均富,並避免一切對人民利益相左的事務,總而言之,共產主義就是主張透過消滅私有產權達成解放全人類的一種思想。 渊源 早期共產主義 早期的共产主义包括原始共產主義和空想社会主义。根据马克思理论,人類的原始社會也是共產主義社會。因為原始社會中,財產是共有的,每一人都為一個平等的貢獻者,為共同利益工作,並分享所有東西。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继承人类学家摩尔根的发现,系统地论述了人类历史早期的情况、私有制的起源和原始共产主义的消亡。 事实上,在十九世紀前,歐洲已經開始有構建平等社會的思想的萌生,也有不少描述理想社會的文學作品。但由於這段時期的共產主義思想比較純粹是對理想國度的追求而缺乏充分的科學性、且缺乏唯物主義元素,因此亦被稱為空想社會主義(或稱烏托邦主義)。与空想社會主義相对的则是科學社会主義,后者发生在近代。基督教亦是共产主义思想的源头之一。 -{zh-cn:哈耶克; zh-tw:海耶克;}-的老师,自由主义学者米瑟斯:“从过去千百年来不断更新力量的基督教千禧年说,只需再迈出一步,便有了哲学千禧年说,即18世纪对基督教的理想主义解释;然后经由圣西门,黑格尔和魏特林,便有了马克思和列宁。” 發展和實踐 現代共產主義運動起源於十九世紀西歐的工人運動,以德國籍猶太裔學者卡爾·馬克思的理論為基礎,以各國共產黨或類似名稱的共產主義政黨為組織基礎,成為社會經濟發展滯後國家內部貧窮階層以暴力反抗不合理政治秩序的社會運動的主流,深刻地影響了人類社會在20世紀的內部衝突、動蕩以及大範圍的社會秩序重建。 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被马克思主义者認為是最早的共產主義運動,它代表着集权统治突然丧失的真空状态。拿破仑的最终获胜,使得罗伯斯庇尔的追随者清晰的认识到,政治必须和军事结合才能实现。當左翼代表上帝宣布再次审判世界的时候,二十世纪整个前五六十年,也就成左翼運動崛起光輝起始里程碑。但有人認為它是無政府主義,也有人認為它是社會主義的早期實驗。馬克思認為它是對他的共產主義理論的一個有力證明,但马克思没有就共产主义和预言中的社会主义给出实际的解决方案。而俄羅斯無政府主義之父巴枯寧則主张是無政府主義,因為它既沒有依賴於一個先鋒隊,也沒有掌控國家或者企圖建立一個新的革命政府。 当时美国驻法国大使伊莱休·B·沃什伯恩的日记被历史学家的书《伟大旅程》大段引用,反共主义者以此說明公社社员是一帮“强盗、杀手和暴徒”:“我实在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写出我的憎恶……(他们)威胁要毁灭巴黎,把所有人在投降之前烧死在废墟中”。事实上在战斗中,社员们放火烧掉了杜伊勒里宫、卢浮图书馆、市政厅、司法宫、警察府、王宫和很多其他地方,还有人去烧巴黎圣母院不过被扑灭了。从市政厅到法国银行的下水道被埋上地雷,当时在巴黎的英国人埃德温·蔡尔德(d. Edwin Child)写道:“女人都像疯虎一样,到处洒汽油,他们战斗时越是怒火旺盛就越光荣似的。” 十月革命 1917年11月7日(俄儒略历10月25日),十月革命爆发,由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政變,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推翻了俄罗斯克伦斯基领导的俄国临时政府,在建政後激進、恐怖的政策引發俄國內戰,之後由布爾什維克領導的紅軍戰勝了与之执政理念相左的白軍及來自各個資本主義國家的干涉軍。1922年12月30日,由布爾什維克控制下的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和南高加索聯邦共同組成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成立。這次的革命被認為是共產主義的一次重大勝利,是二十世紀共產主義運動的序幕,觸發了此後共產主義運動在全球範圍的擴張,許多國家或地區的共產主義運動也因此得到了更多支持。也造成了共產主義國家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長達大半個世紀的對立。 各国革命与建设 共产主义在世界各地因各个国家的具体国情不同而形式多样,个别将生产资料部分私有化的国家被正统社会主义者和国家视为“修正主义”。在部分国家,一些共产主义政党仍然采用议会制方式获取政权并进行一定程度的共产主义改革。以下是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及其建设与改革: 苏联和东欧 苏联诞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斯大林主义对当时世界上的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主导性影响,而东欧国家则在受苏联输出意识形态的同时结合本国的国情进行了相应的改造。 列宁主义 列宁主义是列宁提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共产主义者一般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并称为马克思列宁主义,被广泛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继承和发展。 列宁认为并非只有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共产主义,其他社会形态也可能实现共产主义。他提出了社会主义这一夹在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的社会形态,并认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早期阶段。列宁主义受到了布朗基主义和俄国民粹派的很大影响,这使得其相对于经典的馬克思主義有一定程度的威权主义倾向。布朗基是十九世纪法国秘密社团领导人,第一国际内的暴力革命派,巴黎公社的军事领袖。布朗基主义的要义是坚信:不管生产力的发展处于什么水平,只凭革命暴力就可以创造出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新世界。而且布朗基主义也认为可以由少数人作为“先锋队”进行密谋而统领多数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20世纪初发展的列宁主义,主张通过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先锋队领导工人进行暴力革命的手段,武装夺取政权。 托洛茨基主义 托洛茨基主義是托洛茨基基於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所提出的理論。托洛茨基自視為布爾什維克列寧主義者、正統馬克思主義的擁護者,主張建立列寧式的無產階級先鋒隊政黨。托洛茨基主義是对列宁主义的发展和繼承,其政治信條與斯大林主義、毛澤東主義有很大的不同,認為一个国家因物質基礎問題不能建成社会主义,因而有必要在世界範圍內進行永久革命。托洛茨基主义也主张在无产阶级专政下无产阶级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主制度,例如工人民主、普选权、新闻自由、对生产资料的民主管理等等,而以斯大林主義為指導的苏联、东欧等国则被视为“畸形的官僚工人国家”。托洛茨基主義因為對國際主義等原則的堅持而被認為是馬克思主義中的左翼。全世界有數目眾多的團體仍將自己描述為托洛茨基主義者,並自視為堅持了托派的傳統(儘管他們對托派有著許多不同的解釋)。 斯大林主义 斯大林主义是指控制苏联和受苏联影响的共产主义国家,在苏联共产党总书记约瑟夫·斯大林统治下及其之后的共产主义理论。事实上,斯大林自己并不承认自己创立了與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列的理論分支,一直以来斯大林都自视为列宁的学生,但有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历史学者却会用复合名词“马克思列宁斯大林主义”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来表明它的历史继承性。但是很多反斯大林的托洛茨基主义者们认为斯大林主义是冒用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借口的一个反革命政策,而在實際上導致社會走向極權主義。许多民主倾向的左派都认为斯大林主义根本不是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而是国家资本主义乃至“现代封建国家”。而斯大林派则自认为与列宁主义有大量共同点。斯大林激进的现代化改革也并非他本人的原创,它们主要是列宁战时共产主义的改革和发展。该政策主要特点在于大规模实施国有化,从农村强制征收谷物和粗放式的劳动指挥。劳动纪律十分严格,迟到和缺勤都将会遭受严厉的处罚。并且, 斯大林突出了农民阶级的重要性(如中国)。其经济政策也使得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快速完成了工业化。 霍查主义 霍查主义是指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一书记恩维尔·霍查的思想和实践。霍查在阿尔巴尼亚通过高度集权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改造,将一个封建的、以宗族为基础的落后农业国强制转变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国家,并用强硬手段消灭了宗教,使阿尔巴尼亚被称之为“欧洲的一盏伟大的社会主义的明灯”。霍查以“真正的斯大林主义者”自居,强烈谴责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是修正主义,认为毛泽东思想是农民的民粹主义思想而非无产阶级革命思想,正是其农业民粹主义导致了文化大革命和红色高棉的罪行。 铁托主义 铁托在南斯拉夫采用较温和的分权模式治理国家。南斯拉夫较早地与苏联决裂,实行介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之间的经济模式,实行工人自治,由工人委员会管理工厂和企业。 欧美 诞生于欧美国家的其他共产主义流派有卢森堡主义、德莱昂主义、工团共产主义、左翼共产主义、自治主义、欧洲共产主义等。其中一些反对列宁主义的共产主义者有时也自称自由意志马克思主义者。 卢森堡主义 |
In D. Bradley (Ed.), Papers in South East Asian linguistics: Tibeto-Burman languages of the Himalayas (No. 14, pp. 1–71). Canberra: Pacific Linguistics. LaPolla, Randy J. with Chenglong Huang. 2003. | 羌语是中國羌族人和藏族人操的一種语言,使用者主要分布在中国四川阿坝州的汶川县、茂县、理县、松潘县和黑水县等地。羌语属汉藏语系的羌语支,藏缅语北部语群,和西夏语关系比较密切。有两种方言。北部方言行于茂县沙坝、赤不苏区、松潘县镇江、热务区和黑水大部份地区及北川县;南部方言行于茂县的凤仪、土门区、汶川县威州、绵虒、理县通化、薛城区。各方言内又有若干土语。北部方言无声调,南部方言有声调,土语中声调数量不一,多者达六个,但是声调承担的音位对立的负担并不大。属于比较保守的藏缅语,保留了大量的复辅音声母。羌語支語言在語音系統及語法方面有明顯的共同特點。 語音系統 語音方面複輔音豐富,單輔音聲母有小舌塞音和擦音,塞擦音有四套,元音有長短、捲舌、鼻化,但很少有鬆緊,韻尾大體已丟失,聲調的作用不大。 文字 尔玛文是用于拼写羌语的全音素文字,由魏久乔创制。设计灵感来源于羌族特有的羊角纹和云纹,不属于婆罗米系文字。尔玛文有41个辅音字母、5个元音符号、3个独立元音和8个标点符号。 2017年,尔玛文正式定稿,并被许多羌族人接受成为他们语言的第一个官方书写系统。关于该文字是否兼容北羌语和南羌语,或者是否只兼容其中一种语言,尚无公开信息。 2022年6月6日,尔玛文已被初步提议编码为Unicode的通用字符集,所在区段为U+16140 - U+1617F。 辅音 元音 [ 尔玛文]相关分类:元音附標文字Unicode未收錄文字中国文字 羌語語法 語法方面,人稱代詞有格,量詞與數詞結合為數量型,但不如彝語支豐富,動詞有人稱、數、體、態、式、趨向等語法範疇,用前後綴方式表達,各語言表示相同語法意義的前後綴有明顯起源上的共同性,形容詞沒有級的範疇,結構助詞比藏語支語言豐富。 詞彙方面,有較多的漢語-{A|zh-hant:借詞;zh-hans:借词}-和藏語借詞,各語言之間的同源詞一般在20%左右,最多達30%。 參考文獻 Bradley, David. (1997). Tibeto-Burman languages and classification. In D. Bradley (Ed.), Papers in South |
E - D Lydian(利底亚调式) 結構是(下行):C - B - A - G - F - E - D - C Mixo-lydian(混合利底亚调式) 結構是(下行):B - A - G - F - E - D - C - B 值得注意的是下行音階的下四音才是構成調式的核心音,上四音只是核心音同結構的延伸音排列。所以主音是下四聲的第一個音,屬音是下四聲第四個音。 另外Mixo-lydian調式的核心四音並非音階的下四音,仍然是Lydian的下四音,只不過其第一個主要音下移一個音成為主音再延伸排列而得。 中古教會調式 西方中古教會調式由七個類似於大調、小調的調式所組成。 自然大调的调式音阶可以看做由 C 大调的 7 个构成音,各自向上进行到高八度的音构成的 7 个音阶。 這些調式的名稱源自古希臘的調式名稱,但結構不同。 Ionian(伊奥尼亚调式) 也称为自然大调,自然大调的 I 级音阶,由 C 大调的 C 进行到高八度的 C,构成音分别为:1 2 3 4 5 6 7 1 Dorian(多利亚调式) 自然大调的 II 级音阶,由 C 大调的 D 进行到高八度的 D,构成音分别为:1 2 ♭3 4 5 6 ♭7 1 Phrygian(弗里几亚调式) 自然大调的 III 级音阶,由 C 大调的 E 进行到高八度的 E,构成音分别为:1 ♭2 ♭3 4 5 | Ⅶ 级音到主音,也就是导音到主音不是小二度关系,由此也与大调有所区别。 和声小调:把自然小调的 Ⅶ 级音升高半音,叫做“和声小调”。 旋律小调:把自然小调的第 Ⅵ 和 Ⅶ 级都升高半音,叫做“旋律小调”。 五声调式 五声调式是以纯五度的音程关系来排列的,由五个音所构成的调式,叫作五声调式。在中国音乐和汉文化圈音乐传统里,这五个音的名称分别是:宫、徴、商、羽、角。将这五个音移在一个八度内,它们名称的顺序是:宫、商、角、徴、羽。 五声调式有下面几种: 以宫音为主音的调式称为“宫调式”:C-D-E-G-A-C(設宮音為C,下同) 以商音为主音的调式称为“商调式”:D-E-G-A-C-D 以角音为主音的调式称为“角调式”:E-G-A-C-D-E 以徴音为主音的调式称为“徴调式”:G-A-C-D-E-G 以羽音为主音的调式称为“羽调式”:A-C-D-E-G-A 在五声音阶里,每一个音都可以成为主音,因此在每个调式的前面必须把主音的音高位置标出来,比如:以 A 做主音的宫调式,称为“A 宫调式”,F 做主音的角调式称为“F 角调式”。 在“角”和“徴”間加入“變徴”,在“羽”和“宮”間加入“變宮”就會變成七声调式。 此外,五聲音階中可以以“偏音”的形式出現“清角(F)”、“變宮(B)”、“變徴(♯F)”、“閏(♭B)”。 古希臘調式 古希臘調式溯自古希臘《荷馬時代》以後的音樂,在歐洲各地不同的生活璟境中,各自產生了不同的抒情詩,這些抒情詩用各具不同地區特色的歌調唱出。 古代希臘的調式,就是從這些歌調中產生。由於各地區的歌調都有各自不同的風格,所以所整理出來的音樂結構,便具有獨特的音樂色彩,呈示出各種不同結構的調式組織。 希臘的音樂是四聲(Tetrachord),而且是下行式的,所以構成的調式音階也是下行的。在當時的音樂裡,只存在四種調式,並以該地區的名稱作為調式的名稱: Dorian(多利亚调式) 結構是(下行):E - D - C - B - A - G - F - E Phrygian(弗里几亚调式) 結構是(下行):D - C - B - A - G - F - E - D Lydian(利底亚调式) 結構是(下行):C - B - A - G - F - E - D - C Mixo-lydian(混合利底亚调式) 結構是(下行):B - A - G - F - E - D - C - B 值得注意的是下行音階的下四音才是構成調式的核心音,上四音只是核心音同結構的延伸音排列。所以主音是下四聲的第一個音,屬音是下四聲第四個音。 |
thang dang rang dbang ste / mi rigs dang / sha mdog / pho mo / skad yig / chos lugs / srid don bcas sam / 'dod tshul gzhan dag dang / rgyal khab dang spyi tshogs kyi 'byung khungs / mkhar dbang / rigs rgyud / de min gans tshul 'di rigs gang | khab dang spyi tshogs kyi 'byung khungs / mkhar dbang / rigs rgyud / de min gans tshul 'di rigs gang yang rung bar dbye 'byed med pa'i thob dbang yod 汉译: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 参考文献 参閲 藏文字母 |
Fränzl和他的大儿子Karel。第三代包括安东宁·斯塔米茨(Antonín Stamic)和Franz Danzi。 參見 古典主義音樂 德國音樂 | 概述 乐派由在德国曼海姆的一批乐师所组成;他们当时都在曼海姆选候公理查·提沃多的宫廷乐队中工作;这支乐队以他们精湛的演奏水準而闻名。 这支乐队的贡献在于交响乐写作手法,和管弦乐队演奏风格上的创新,如:以全部写出的乐队部分取代通奏低音;以突出主旋律的主调织体取代模仿对位和赋格;演奏的时候特别强调力度的对比,以大量突发的强音,特别在大幅度渐强和渐弱的使用上开创了先河;这些演奏时候的细节处理,在之前的器乐作品中是不被重视的,但曼海姆乐派将它发扬了起来,显示了当时这些音乐家独特的美学见解。 曼海姆学派的法国弦乐技法,与捷克音乐的音色和乐曲的饱满度相结合。钢琴与前奏、折弦和减弦的突然交替出现,影响了音乐句子的构造,整体形式由于各个位置的旋转而变得戏剧性。尽管所有的东西都已经出现在其他作曲家的分句中,但扬·瓦茨拉夫·斯塔米茨(Jan Václav Stamic)第一个将这些元素固定下来,给它们一个坚定的秩序,并始终如一地应用。他将喇叭和单簧管引入管弦乐中,从而实现了音乐的新色彩。通过动态的色调和交替的键和节奏,他实现了音乐的非凡可塑性。在当时,曼海姆管弦乐团已经取得了如此大的名气,以至于家乡被称为 "德国人的音乐雅典"。 曼海姆乐派开创了经典的四个乐章的交响乐结构,并大力促进了主调音乐的发展,另外在对作品中的音乐主题形象的展开与对比,以及配器的色彩性上也作出了不少的尝试。 代表人物 曼海姆学派分为三代音乐人。除了斯塔米奇之外,其他捷克籍的艺术家也很活跃。弗朗兹·克萨韦尔·里赫特(František |
1907年:由於美國民眾向貸款銀行擠兌的情況蔓延至其他銀行和信託公司,造成1907年恐慌爆發。 1911年:由黃興領導之同盟會成員於湖南省發起辛亥长沙起义。 1934年:罪犯(外号“漂亮男孩”)在美国俄亥俄州的被联邦调查局探员击毙。 193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甘苏区吴起镇召开扩大会议,宣告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结束。 1936年:西班牙政府正式通过决议,成立国际纵队,反击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发动的军事叛乱。 1943年:二战:英国皇家空军空袭德国卡塞爾市,造成约10000人死亡,15万人无家可归。 1944年:太平洋战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莱特湾海战爆发。 1949年:苏联宣布於塞米巴拉金斯克試驗場成功試爆了第一枚核武器RDS-1原子彈,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擁有核武器技術的國家。 1953年:寮法國保護國(法屬寮國)宣布從法國獨立,國號為寮王國。 1960年:法屬蘇丹宣布從法國獨立,國號為馬利共和國。 1961年:越南战争,首名美军军事人员在越南阵亡。 1962年: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宣布对古巴实行军事封锁,并要求苏联撤出在古巴部署的导弹。 1964年:諾貝爾委員會宣布法國哲學家尚-保羅·沙特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之後他主動回絕獎項。 1964年:加拿大制定楓葉旗為国旗,以替代加拿大紅船旗。 1970年:東姑阿都拉曼宣布辞去马来西亚首相一职。 1972年: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同越南共和國總統阮文绍会谈,商讨如何结束越战,阮拒绝了美国和北越商谈的和平提议,并指责美国阴谋颠覆他的政权。 1978年:克拉科夫總教區總主教嘉祿·若瑟·沃伊蒂瓦正式被冊封罗马天主教教宗,是為「若望·保禄二世」,且為第一位波蘭裔及斯拉夫裔教宗。 1981年:十四个发展中国家和八个发达国家的首脑,在墨西哥坎昆举行关于合作与发展的国际会议,简称坎昆会议。 1983年:由於格瑞那達政府遭具有強烈社會主義傾向的新寶石黨發動革命推翻,因此美國政府决定聯同牙買加、多米尼克、巴貝多等7個加勒比海地區安全體系(RSS)盟國入侵格瑞那達。 1991年:巴尔多禄茂一世就任东正教普世牧首。 1996年:美国首次宣布北约东扩时间表。 1999年:台灣嘉義發生地震,一般認為是921大地震的餘震,但卻在當地造成比主震更大的損害。 2000年:統一獅在中華職棒11年總冠軍賽擊敗興農牛,獲得年度總冠軍。 21世紀 2001年:2001年美國炭疽攻擊事件: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两名邮局工作人员因接触有毒信件,而感染肺部炭疽死亡,另有两名工人送医。据信这是一起恐怖袭击。 2005年:奈及利亞貝爾韋尤航空210號班機在拉哥斯穆爾塔拉·穆罕默德國際機場起飛後不久墜毀,117人丧生。 2007年:YouTube正式在澳大利亞、紐西蘭上線。 2008年:印度發射首個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 2009年:微软公司全球正式发售Microsoft Windows 7。 2011年:Foxy宣布正式終止服務。 2021年:CCTV-16中央电视台奥林匹克频道试验开播。 2022年: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出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習近平第三度擔任總書記。 出生 1130年:朱熹,中國思想家(1200年逝世) 1197年:順德天皇,第84代日本天皇(1242年逝世) 1582年:錢謙益,明末清初学者、詩人(1664年逝世) 1659年:格奧爾格·恩斯特·斯塔爾,德國化學家、醫生、哲學家(1734年逝世) 1689年:若昂五世,葡萄牙和阿爾加爾維布拉干薩王朝國王(1750年逝世) 1701年:瑪麗亞·阿瑪麗亞,神聖羅馬帝國皇后(1756年逝世) 1734年:丹尼爾·布恩,美國拓荒者、探險家、民間英雄(1820年逝世) 1811年:-{zh-hans:弗朗茨·李斯特; zh-hant:法蘭茲·李斯特;}-,匈牙利鋼琴家、作曲家(1886年逝世) 1818年:勒贡特·德·列爾,法國詩人(1894年逝世) 1844年:路易·里爾,加拿大政治家,西部平原梅蒂人領袖(1885年逝世) 1858年:奥古斯塔·维多莉亚,德國皇后(1921年逝世) 1870年: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蒲宁,俄國作家,193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953年逝世) | 2022年: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選出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習近平第三度擔任總書記。 出生 1130年:朱熹,中國思想家(1200年逝世) 1197年:順德天皇,第84代日本天皇(1242年逝世) 1582年:錢謙益,明末清初学者、詩人(1664年逝世) 1659年:格奧爾格·恩斯特·斯塔爾,德國化學家、醫生、哲學家(1734年逝世) 1689年:若昂五世,葡萄牙和阿爾加爾維布拉干薩王朝國王(1750年逝世) 1701年:瑪麗亞·阿瑪麗亞,神聖羅馬帝國皇后(1756年逝世) 1734年:丹尼爾·布恩,美國拓荒者、探險家、民間英雄(1820年逝世) 1811年:-{zh-hans:弗朗茨·李斯特; zh-hant:法蘭茲·李斯特;}-,匈牙利鋼琴家、作曲家(1886年逝世) 1818年:勒贡特·德·列爾,法國詩人(1894年逝世) 1844年:路易·里爾,加拿大政治家,西部平原梅蒂人領袖(1885年逝世) 1858年:奥古斯塔·维多莉亚,德國皇后(1921年逝世) 1870年:伊凡·阿列克谢耶维奇·蒲宁,俄國作家,193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953年逝世) 1881年:克林顿·戴维孙,美國物理學家,193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1958年逝世) 1887年:約翰·里德,美國記者、詩人及共產主義激進主義者(1920年逝世) 1888年:乔治·汤姆孫,英國物理学家,1937年諾貝爾物理学獎得主(1975年逝世) 1894年:梅兰芳,中國京剧花旦(1961年逝世) 1903年:乔治·韋爾斯·比德爾,美國遺傳學家,195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1989年逝世) 1910年:陳德旺,台灣畫家(1984年逝世) 1913年:罗伯特·卡帕,匈牙利裔美籍戰地攝影記者(1954年逝世) 1913年:保大帝,越南阮朝第13任、末代君主(1997年逝世) 1917年:瓊·芳登,英國、美國女演員(2013年逝世) 1919年:多麗絲·萊辛,英國女性小說家,200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2013年逝世) 1920年:蒂莫西·利里,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作家(1996年逝世) 1923年:畢·圖曼,在1949年至1964年期間效力曼城足球會的足球守門員(2013年逝世) 1929年:列夫·耶辛,蘇聯足球運動員(1990年逝世) 1932年:于德泉,中國藥物化學家(2022年逝世) 1938年:克里斯托弗·劳埃德,美國男演員、企業家 1939年:喬治·科恩,英格蘭職業足球運動員(2022年逝世) 1939年:黑部进,日本男演員 1939年:若阿金·希薩諾,莫三比克政治人物,第2任莫三比克總統 1941年:埃瓦里斯托·卡瓦略,聖多美普林西比政治人物,前任聖多美普林西比總統(2022年逝世) 1943年:扬·德邦特,荷蘭電影導演 1943年:凱撒琳·丹尼芙,法國女影星 1946年:迪帕克·喬普拉,印度裔美國醫生、作家 1947年:葉麗儀,香港歌手 1949年:雲格,法國足球教练 1952年:田中芳樹,日本科幻小說家 1952年:傑夫·高布倫,美國男演員 1955年:比爾·坎登,美國編劇、導演、製片人 1956年:蘇嘉全,台灣政治人物 1957年:鄧婕,中國演員 1959年:余安安,香港演員 1962年:巴布·奧登科克,美國男演員、喜劇演員、導演、製作人、作家 1964年:黑面,台灣演員 1966年:薇拉莉·葛琳諾,義大利女演員 1968年:夏奇,牙買加裔美國歌手 1972年:哈維爾·米萊,阿根廷政治人物、經濟學家 1973年:鈴木一朗,日本棒球選手 1977年:格里特·尤拉克,德国女子手球運動員 1978年:張志強,台灣棒球選手 1979年:魏翔,中國演員 1980年:隋棠,台灣模特兒、演員 1981年:吳偉超,香港足球運動員 1981年:吳佩珊,台灣女歌手 1982年:凌潔,中國女子體操運動員 1983年:金高恩,韓國女歌手 |
5月5日——愛黛兒,英國歌手。 5月6日——亚历克西斯·阿金萨,法国篮球运动员。 5月9日——德永繪里,日本演員。 5月13日——余曉彤,香港模特兒。 5月18日——董永裴,韓國組合BIGBANG成員太陽。 5月18日——瀨戶康史,日本演員。 5月21日——朴奎利,韓國女藝人,團體Kara成員奎利。 5月23日——簡婕,台灣歌手、主持人。 5月28日——林睦淵(大淵),台灣饒舌歌手、頑童MJ116成員。 5月29日——程菲,中國體操運動員。 5月29日——柳下大,日本演員。 6月 6月1日——玉置成實,日本歌手。 6月3日——三浦翔平,日本演員。 6月8日——張郁婕,台灣演員。 6月11日——新垣結衣,日本演员、歌手、模特兒。 6月12日——余德龍,台灣棒球運動員 6月13日—— 古屋敬多,日本歌手。 生田龍聖,日本新聞主播。 6月15日——于朦胧,中國歌手、演員、模特 6月16日——G.Soul,韓國歌手。 6月20日——May J.,日本歌手。 6月22日——欧米·卡斯比,以色列篮球运动员。 6月23日——梁洛施,香港演员。 6月24日—— Nichkhun Buck Horvejkul,韓國男藝人,韓國男子團體2PM成員Nichkhun(尼坤)。 李曼筠,香港模特兒、演員。 6月26日—— 中西里菜,日本歌手。 加樂,臺灣流行男子演唱組合GTM成員之一。 6月28日—— 黃露瑤,台灣女藝人,為資深歌手黃西田之女。 濱田岳,日本演員。 林師傑,香港歌手,演員。 李佳玲,台灣新聞主播。 6月29日——連詩雅,香港歌手,演員。 6月30日—— 郭雪芙,台灣女藝人,女子組合Dream Girls成員。 陳明珠,台灣節目主持人。 7月 7月1日——黃得生,香港演員。 7月10日—— 許采晴,台灣演員、主持人 唐貝詩,香港女演員 7月11日——裕美,香港歌手。 7月13日——郭千瑜,香港女演員。 7月17日——郭跃,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 7月21日——德安德鲁·乔丹,美国篮球运动员。 7月22日——吉高由里子,日本演員。 7月24日——韓昇延,韓國歌手團體KARA。 7月26日—— 秋元才加,日本前AKB48成員、艺人。 鄭凱文,台灣棒球中信兄弟隊選手。 7月27日——張預東,香港男配音員。 7月28日——韓雨潔,台灣女演員。 7月29日—— 黃姵嘉,台灣女演員。 陳瑞輝,香港男子組合MIRROR成員。 7月30日——朴世榮,韓國女演員。 8月 8月1日——王若琳,台灣、歌手。 8月2日——周湯豪,台灣、歌手。 8月6日——窪田正孝,日本演员。 8月8日—— 劉品言,台灣演员、歌手。 陈志忠,马来西亚青年领袖、企业家。 达尼罗·加里纳利,意大利篮球运动员。 8月13日——譚嘉儀,香港女歌手。 8月14日——柯昱安,臺灣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副主任,負責民眾黨及立院黨團文宣規劃、網路行銷。 8月17日——戶田惠梨香,日本演员。 8月18日——G-Dragon,韓國歌手團體BIGBANG。 8月19日—— 馬詩婷,台灣女歌手,藝名夏宇童(舊藝名:小米)。 蘇暐淇,台灣演員、模特兒。 8月20日——鍵本輝,日本歌手。 8月23日——林書豪,美國籃球員。 8月24日——魯伯特·葛林,英國男演員 / 张若昀,中国男演员。 8月25日——黄光熙,韓國男歌手,韩国团体帝国之子团员。 8月28日—— 董芷涵,台灣網路紅人,台灣網路團體這群人TGOP團員董仔。 Joeman,台灣知名YouTuber 8月29日——方語昕,台灣歌手、演員。 9月 9月2日——加藤慶祐,日本藝人。 9月3日——張景嵐,台灣模特兒。 9月7日——張惠雅,前Hotcha成員。 9月14日—— 陈凯旋,马来西亚艺人 宮田俊哉,日本團體Kis-My-Ft2、舞祭組成員。 9月20日——大本彩乃,日本歌手。 9月21日—— 林哲瑄,台灣棒球運動員,富邦悍將中外野手。 鄺兆昌,香港音乐人。 比拉瓦爾·布托·扎爾達裡,巴基斯坦政治人物。 9月23日——木村了,日本演員。 9月26日——金與正,朝鮮臨時領導人。金正恩的妹妹。 9月27日——何傲兒,香港演員。 9月29日——凯文·杜兰特,美国篮球運動員。 10月 10月4日—— 金婑斌,韓國歌手Wonder Girls成員。 | 9月29日——中國进行了首枚中子弹实弹爆炸试验,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苏联后第四个拥有中子弹技术的国家。 10-12月 10月5日——智利獨裁者奧古斯托·皮諾切特在關於是否繼續連任8年的全民公投失利;55.98%的選民投下反對票,他將於1990年下台。標誌著軍事統治的結束和智利民主轉型的開始。 10月30日——巴勒斯坦人在約旦河西岸發動汽車炸彈攻擊,造成以色列人五死五傷。 11月2日——第一個經由網路傳播的電腦蠕蟲-莫里斯蠕蟲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始蔓延,感染了約6,000台Unix電腦,造成1千萬至1億美元的損失。由羅伯特·泰潘·莫里斯編寫,他最終被判3年緩刑、400小時社區服務及10,000美元罰金。 11月8日——美國總統選舉,承接罗纳德·里根的光環,喬治·赫伯特·華克·布希壓倒性當選第41任總統。 11月15日——巴勒斯坦國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宣佈成立 12月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錢其琛訪問蘇聯,中蘇關係解凍。 世界衛生組織的兩名官員詹姆士·W.邦恩和托馬斯·內特提出,訂該日為世界愛滋病日。 12月2日——班娜姬·布托就任巴基斯坦總理,成為伊斯蘭國家首位女性政府領導人。 12月7日——蘇聯亞美尼亞北部發生6.8級強烈地震,將近2萬5千人死亡、31000人受傷、40萬人無家可歸。 12月21日——泛美航空103航班遇上炸彈襲擊,在蘇格蘭邊境小鎮洛克比上空爆炸,270人罹難。 出生 1月 1月6日——釋小龍,中國演員。 1月7日——洪詩涵,台灣女艺人,前《我愛黑澀會》美眉、現任Popu Lady成員洪詩。 1月9日——李海娜,泰國藝人。 1月9日——林牧昕,台灣網路紅人,台灣網路團體這群人TGOP團員木星。 1月15日——金閔俊,韓國歌手、組合2PM成員Jun.K。 1月18日——傅于剛,台灣棒球運動員 1月22日——格雷格·奥登,美国篮球运动员。 1月27日——林柏宏,台湾演员。 2月 2月1日——東出昌大,日本演員。 2月3日——曺圭賢,韓國男艺人,韓國男子團體Super Junior團員圭賢。 2月3日—— 許展榮,台灣網路紅人,台灣網路團體這群人TGOP團員展榮。 許展瑞,台灣網路紅人,台灣網路團體這群人TGOP團員展瑞。 2月7日—— 李準,韓國艺人。 加護亞依,日本歌手。 2月8日——佐佐木希,日本演員。 2月11日——李純,中国女歌手。 2月13日——林更新,中国男演员 2月15日——草野博紀,日本艺人。 2月16日—— 金秀賢,韓國艺人。 张继科,中國乒乓球運動員。 2月18日——沈昌珉,韓國著名男艺人,韓國男子團體東方神起團員最強昌珉。 2月19日——入野自由,日本配音員。 2月20日——蕾哈娜,巴貝多女歌手。 2月21日——蔣智賢,台灣棒球富邦悍將隊選手。 2月25日——TASTY,韓國雙胞胎團體,在中國出生。 3月 3月4日—— 陳曼青,台灣女歌手、街頭藝人。 陳韋利,台灣女模特兒。 3月5日——施幸余,香港游泳運動員。 3月7日 ——尚九熙,中国德雲社相聲演員 3月9日 —— 許瀞蔆,台灣演員、歌手。 張佑維,台灣網路紅人,台灣網路團體這群人TGOP團員石頭。 3月11日——高以愛,台灣女歌手。 3月12日——王啸坤,中国歌手。 3月14日—— 马思纯,中国女演员。 史蒂芬·柯瑞,金州勇士得分後衛,3座NBA總冠軍,三分球紀錄保持人。 朱紫緹,台灣女演員。 3月28日—— 張艾亞,台灣女演員。 鄭茵聲,台灣網路紅人,台灣網路團體這群人TGOP團員茵聲。 4月 4月1日——丁海寅,韓國男演員。 4月7日—— 蘇晏霈,台灣演員。 梁証嘉,香港演员。 4月9日——陳弘璟,台灣健身教練。 4月9日——UIE,南韓歌手,演員。 4月11日——詹子晴,台灣女藝人,前黑Girl成員丫頭。 4月13日——郭永維,台灣棒球運動員 4月16日——朱一龙,中国演員。 4月17日——森田貴寛,日本搖滾樂團 ONE OK ROCK 主唱。 4月19日——小嶋陽菜,日本艺人。 4月20日——王士維,台灣網路紅人,台灣網路團體這群人TGOP團員尼克。 4月22日—— 楊時睿,台灣政治人物。 王心嫚,台灣女演員。 4月23日——嚴爵,台灣歌手,創作人。 4月24日——陳俞希,香港女演員。 4月26日——賴鴻誠,台灣棒球運動員,富邦悍將投手。 4月28日—— 胡安·馬塔,西班牙足球運動員。 徐凱希,台灣女歌手,主持人。 4月29日——許廷鏗,香港男歌手。 4月30日——安娜·德·阿玛斯,古巴女演员。 5月 5月1日—丁樂鍶,香港女藝人。 5月2日——梁心頤,台灣歌手、主持人。 5月5日——愛黛兒,英國歌手。 5月6日——亚历克西斯·阿金萨,法国篮球运动员。 5月9日——德永繪里,日本演員。 5月13日——余曉彤,香港模特兒。 5月18日——董永裴,韓國組合BIGBANG成員太陽。 5月18日——瀨戶康史,日本演員。 5月21日——朴奎利,韓國女藝人,團體Kara成員奎利。 5月23日——簡婕,台灣歌手、主持人。 5月28日——林睦淵(大淵),台灣饒舌歌手、頑童MJ116成員。 5月29日——程菲,中國體操運動員。 5月29日——柳下大,日本演員。 6月 6月1日——玉置成實,日本歌手。 6月3日——三浦翔平,日本演員。 6月8日——張郁婕,台灣演員。 6月11日——新垣結衣,日本演员、歌手、模特兒。 6月12日——余德龍,台灣棒球運動員 6月13日—— 古屋敬多,日本歌手。 生田龍聖,日本新聞主播。 6月15日——于朦胧,中國歌手、演員、模特 6月16日——G.Soul,韓國歌手。 6月20日——May J.,日本歌手。 6月22日——欧米·卡斯比,以色列篮球运动员。 6月23日——梁洛施,香港演员。 6月24日—— Nichkhun Buck Horvejkul,韓國男藝人,韓國男子團體2PM成員Nichkhun(尼坤)。 李曼筠,香港模特兒、演員。 6月26日—— 中西里菜,日本歌手。 加樂,臺灣流行男子演唱組合GTM成員之一。 6月28日—— 黃露瑤,台灣女藝人,為資深歌手黃西田之女。 濱田岳,日本演員。 林師傑,香港歌手,演員。 李佳玲,台灣新聞主播。 6月29日——連詩雅,香港歌手,演員。 6月30日—— 郭雪芙,台灣女藝人,女子組合Dream Girls成員。 陳明珠,台灣節目主持人。 7月 7月1日——黃得生,香港演員。 7月10日—— 許采晴,台灣演員、主持人 唐貝詩,香港女演員 7月11日——裕美,香港歌手。 7月13日——郭千瑜,香港女演員。 7月17日——郭跃,中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 7月21日——德安德鲁·乔丹,美国篮球运动员。 |
3月21日—— 米捷,西班牙足球員。 林泓育,台灣棒球運動員 3月22日——全宝蓝,韩国著名女艺人,韓國組合T-ara成員之一。 3月23日——史蒂文·斯崔特,美国著名影视演员。 3月24日——崔亮,中国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 3月25日—— 马科·贝里内利,意大利著名篮球运动员,三分球大赛冠军之一。 何洁,中国歌手。 凯尔·洛瑞,美国著名篮球运动员。 3月27日—— 盧凱彤,香港歌手,at17成員。(2018年逝世) 曼努埃尔·诺伊尔,德国著名足球明星,最佳守门员。 3月28日—— 詹乃蓁,台灣演員、模特兒。 Lady Gaga,美國歌手,作曲家。 3月30日——塞尔吉奥·拉莫斯,西班牙著名足球明星。 4月 4月1日——宮本駿一,日本歌手。 4月2日——安德里斯·比德林斯,拉脱维亚著名篮球运动员。 4月4日--李赫宰,韩国著名歌手、舞者、主持人,韓國男子團體Super Junior成員銀赫。 4月6日-- 森胁良太,日本足球运动员。 蔡詩芸,中國著名女歌手。 4月7日-- 周牧茵,中国女演员。 崔始源,韩国著名歌手、演员,韓國男子團體Super Junior成員始源。 4月8日——泽尻英龙华,日本著名女艺人。 4月11日—— 拉蒙·塞申斯,美国著名篮球运动员,第五位为两支球队打83场比赛的球员。 黃喬歆,台灣女藝人,前我愛黑澀會美眉。 4月14日——田中裕介,日本足球运动员。 4月16日-- 曾敏,2006亞洲小姐競選最上鏡小姐,前亞洲電視女演員。 金燕子,马来西亚著名女歌手,M-Girls成员之一。 4月17日--郑恺,中国男演员。 4月18日-- 泰勒·格里芬,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洛杉矶快船状元明星布雷克·格里芬之兄。 桑迪亚塔·盖恩斯,美国篮球运动员。 4月19日—— 周觅,中国著名男藝人,韓國組合Super Junior-M成員周覓。 米可白,台灣演員、主持人。 4月21日——罗德尼·斯塔基,美国著名篮球双能卫。 4月22日——弦子,中国著名女歌手。 4月23日——张芯瑜,台湾著名女演员。 4月24日——陆虎,中国著名男歌手。 4月26日--鄔凱雯,台灣主播。 4月30日——张楠,中国体操运动员。 5月 5月1日—— 李昶旻,韓國組合2AM成員(中心主唱、Rapper) 許蓁蓁,台灣演員、作家、主持人。 張艾莉,台灣歌手。 5月2日——白冰,中国著名女艺人。 5月4日——乔治·希尔,美国著名篮球运动员。 5月5日——王君馨,香港著名女艺人。 5月6日——戈兰·德拉季奇,-{zh-hans:斯洛文尼亚;zh-hant:斯洛文尼亞;zh-hk:斯洛文尼亞;zh-mo:斯洛文尼亞;zh-tw:斯洛維尼亞;}-著名篮球运动员。 5月8日——佐藤聰美,日本聲優。 5月9日——平原绫香,日本著名女歌手。 5月11日—— 阿布·迪亚比,法国足球明星。 曼努埃尔·申克赫伊岑,电子竞技高手。 5月13日——羅伯特·帕丁森(Robert Pattinson),英國著名影星。 5月14日——许嵩,中国大陆音乐人,内地独立音乐之标杆人物。 5月15日——曲尼次仁,中国著名女艺人。 5月16日—— 梅根·福克斯,美国著名女影星、模特。 橫尾涉,日本團體Kis-My-Ft2、舞祭組成員。 5月19日—— 马里奥·查尔默斯,美国篮球运动员,两届迈阿密热火冠军成员。 王雪晶,马来西亚著名华裔女歌手,M-Girls成员之一。 5月20日——倪安東,台灣歌手。 5月21日—— 朴素珍,韩国女艺人,韓國女子團體Girl's Day成员。 马里奥·曼祖基奇,克罗地亚著名足球明星。 5月25日—— 上野树里,日本著名女艺人。 俞西潔,台灣主持人。 5月28日——查尔斯·恩佐比亚,法国足球运动员。 5月29日—— 魯敏宇,韓國演員歌手音樂人。 丹尼尔·福克斯,英格兰足球运动员。 6月 6月1日—— 李章宇,韩国著名男艺人。 迪亚娜·门多萨,委内瑞拉著名女模特。 6月2日——李茂,中国男艺人,至上励合成员之一。 6月3日—— 拉斐爾·拿度,西班牙著名網球運動員,男子網壇傳奇。 艾尔·霍福德,多米尼加共和国篮球明星。 6月4日——朴裕千,韓國藝人,前韓國男子團體東方神起成員秘奇有天、現任韓國男子團體JYJ成員有天。 6月6日——金賢重,韓國演員、歌手,韓國男子團體SS501隊長。 6月7日——翁九九,北韓搞笑女演員、歌手,北韓 6月9日—— 吳雨霏,香港歌手。 羅力威,香港男唱作人。 6月11日——西亚·李毕福,美国著名演员。 6月12日——塞尔吉奥·罗德里格斯,西班牙著名篮球运动员。 6月14日——比嘉爱未,日本著名女演员。 6月16日—— 路易斯·穆里奇,巴西著名足球明星。 费尔南多·穆斯莱拉,乌拉圭足球运动员。 6月18日—— 康茵茵,台灣女藝人。 乔·克劳福德,美国篮球运动员。 6月19日——马文·威廉姆斯,美国著名篮球运动员。 6月21日—— 松本宽也,日本著名演员,Avex Entertainment旗下男艺人。 谢克·蒂奥特,科特迪瓦足球运动员。 6月24日——朱智賢,香港女主持及演員。 6月25日—— 王晴,台灣演員、歌手。 松浦亞彌,日本歌手。 6月26日——杰森·宾捷安,英格兰足球运动员。 6月28日—— 胡灵,中国著名女歌手。 三森铃子,日本女演员与声优、歌手。 7月 7月1日——吉奥瓦尼·莫雷诺,哥伦比亚足球运动员。 7月2日——林赛·罗韩,美国小天后、好莱坞话题女王、著名影模歌三栖巨星。 7月4日—— 增田贵久,日本演員、歌手。 欧米尔·阿西克,土耳其著名篮球运动员。 7月8日—— 王心如,台灣歌手,演員。 索尼·威姆斯,美国篮球运动员。 7月11日——劳尔·加西亚,西班牙足球运动员。 7月12日——马天宇,中国著名男歌手,演员。 7月14日——海綿寶寶 7月15日—— 陳健安,香港男歌手,演员。 熱依扎,中國女演員。 7月16日——宇野实彩子,日本名媛、文艺人物。 7月17日——洪成美,韩国女藝人,韩国女子團體天上智喜成员喜悅Dana。 7月19日——庞伟,中国著名男子射击运动员。 7月22日—— 樂瞳,香港藝人。 末永遥,日本时装模特、演员。 7月23日—— 小松彩夏,日本女演員。 宋紀妍,台灣模特兒、演員。 7月24日——林衣倩,台灣演員。 7月27日——德马雷·卡罗尔,美国篮球运动员。 7月28日——赛米·埃尔登,土耳其职业篮球运动员。 7月29日——唐逸天,香港護士。 8月 8月7日——五十嵐隼士,日本演員。(現為D☆DATE的一員) 8月11日——福原香織,日本聲優。 8月12日——劉以豪,台灣歌手、演員、模特兒、企業家 8月13日—— 林芯儀,台灣歌手。 朱梓骁,中国流行男演员、模特,主持人。 古原靖久,日本男演员,外景主持人。 8月15日——唐笑,中国大陆著名女歌手。 8月17日——鲁迪·盖伊,美国著名篮球运动员,美国梦九队冠军成员。 8月18日——罗斯·麦科马克,苏格兰著名足球运动员。 8月21日——尤塞恩·博尔特,牙買加著名短跑運動員。 8月22日—— 北川景子,日本著名女演員,模特。 | 3月 3月1日 —— 游振宜,台灣演員、藝人、皆星。 麥貝夷,香港女歌手。 3月2日 —— 樓心潼,台灣演員、歌手。 贾森·史密斯,美国篮球运动员。 3月4日 ——朴敏英,韩国著名演員。 3月5日 ——科里·布鲁尔,美国篮球运动员。 3月8日 ——朱芯儀,台灣演員、主持人、模特兒。 3月10日——孫曉慧,香港歌手,Robynn&Kendy成員。 3月11日——篠田麻里子,日本歌手,日本女子偶像团体AKB48前成員。 3月12日——丹尼·琼斯,英国著名歌手,英国流行摇滚乐队McFly成员。 3月16日—— 西奥·沃尔科特,英格兰足球最佳射手。 托尼·道格拉斯,美国篮球双能卫,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优秀毕业生。 亚历珊德拉·达达里奥,美国著名女演员。 鄭如吟,台灣藝人、演員。 3月17日 ——曹敏寶,香港女歌手。 3月21日—— 米捷,西班牙足球員。 林泓育,台灣棒球運動員 3月22日——全宝蓝,韩国著名女艺人,韓國組合T-ara成員之一。 3月23日——史蒂文·斯崔特,美国著名影视演员。 3月24日——崔亮,中国男子短道速滑运动员。 3月25日—— 马科·贝里内利,意大利著名篮球运动员,三分球大赛冠军之一。 何洁,中国歌手。 凯尔·洛瑞,美国著名篮球运动员。 3月27日—— 盧凱彤,香港歌手,at17成員。(2018年逝世) 曼努埃尔·诺伊尔,德国著名足球明星,最佳守门员。 3月28日—— 詹乃蓁,台灣演員、模特兒。 Lady Gaga,美國歌手,作曲家。 3月30日——塞尔吉奥·拉莫斯,西班牙著名足球明星。 4月 4月1日——宮本駿一,日本歌手。 4月2日——安德里斯·比德林斯,拉脱维亚著名篮球运动员。 4月4日--李赫宰,韩国著名歌手、舞者、主持人,韓國男子團體Super Junior成員銀赫。 4月6日-- 森胁良太,日本足球运动员。 蔡詩芸,中國著名女歌手。 4月7日-- 周牧茵,中国女演员。 崔始源,韩国著名歌手、演员,韓國男子團體Super Junior成員始源。 4月8日——泽尻英龙华,日本著名女艺人。 4月11日—— 拉蒙·塞申斯,美国著名篮球运动员,第五位为两支球队打83场比赛的球员。 黃喬歆,台灣女藝人,前我愛黑澀會美眉。 4月14日——田中裕介,日本足球运动员。 4月16日-- 曾敏,2006亞洲小姐競選最上鏡小姐,前亞洲電視女演員。 金燕子,马来西亚著名女歌手,M-Girls成员之一。 4月17日--郑恺,中国男演员。 4月18日-- 泰勒·格里芬,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洛杉矶快船状元明星布雷克·格里芬之兄。 桑迪亚塔·盖恩斯,美国篮球运动员。 4月19日—— 周觅,中国著名男藝人,韓國組合Super Junior-M成員周覓。 米可白,台灣演員、主持人。 4月21日——罗德尼·斯塔基,美国著名篮球双能卫。 4月22日——弦子,中国著名女歌手。 4月23日——张芯瑜,台湾著名女演员。 4月24日——陆虎,中国著名男歌手。 4月26日--鄔凱雯,台灣主播。 4月30日——张楠,中国体操运动员。 5月 5月1日—— 李昶旻,韓國組合2AM成員(中心主唱、Rapper) 許蓁蓁,台灣演員、作家、主持人。 張艾莉,台灣歌手。 5月2日——白冰,中国著名女艺人。 5月4日——乔治·希尔,美国著名篮球运动员。 5月5日——王君馨,香港著名女艺人。 5月6日——戈兰·德拉季奇,-{zh-hans:斯洛文尼亚;zh-hant:斯洛文尼亞;zh-hk:斯洛文尼亞;zh-mo:斯洛文尼亞;zh-tw:斯洛維尼亞;}-著名篮球运动员。 5月8日——佐藤聰美,日本聲優。 5月9日——平原绫香,日本著名女歌手。 5月11日—— 阿布·迪亚比,法国足球明星。 曼努埃尔·申克赫伊岑,电子竞技高手。 5月13日——羅伯特·帕丁森(Robert Pattinson),英國著名影星。 5月14日——许嵩,中国大陆音乐人,内地独立音乐之标杆人物。 5月15日——曲尼次仁,中国著名女艺人。 5月16日—— 梅根·福克斯,美国著名女影星、模特。 橫尾涉,日本團體Kis-My-Ft2、舞祭組成員。 5月19日—— 马里奥·查尔默斯,美国篮球运动员,两届迈阿密热火冠军成员。 王雪晶,马来西亚著名华裔女歌手,M-Girls成员之一。 5月20日——倪安東,台灣歌手。 5月21日—— 朴素珍,韩国女艺人,韓國女子團體Girl's Day成员。 马里奥·曼祖基奇,克罗地亚著名足球明星。 5月25日—— 上野树里,日本著名女艺人。 俞西潔,台灣主持人。 5月28日——查尔斯·恩佐比亚,法国足球运动员。 5月29日—— 魯敏宇,韓國演員歌手音樂人。 丹尼尔·福克斯,英格兰足球运动员。 6月 6月1日—— 李章宇,韩国著名男艺人。 迪亚娜·门多萨,委内瑞拉著名女模特。 6月2日——李茂,中国男艺人,至上励合成员之一。 6月3日—— 拉斐爾·拿度,西班牙著名網球運動員,男子網壇傳奇。 艾尔·霍福德,多米尼加共和国篮球明星。 6月4日——朴裕千,韓國藝人,前韓國男子團體東方神起成員秘奇有天、現任韓國男子團體JYJ成員有天。 6月6日——金賢重,韓國演員、歌手,韓國男子團體SS501隊長。 6月7日——翁九九,北韓搞笑女演員、歌手,北韓 6月9日—— 吳雨霏,香港歌手。 羅力威,香港男唱作人。 6月11日——西亚·李毕福,美国著名演员。 6月12日——塞尔吉奥·罗德里格斯,西班牙著名篮球运动员。 6月14日——比嘉爱未,日本著名女演员。 6月16日—— 路易斯·穆里奇,巴西著名足球明星。 费尔南多·穆斯莱拉,乌拉圭足球运动员。 6月18日—— 康茵茵,台灣女藝人。 乔·克劳福德,美国篮球运动员。 6月19日——马文·威廉姆斯,美国著名篮球运动员。 6月21日—— 松本宽也,日本著名演员,Avex Entertainment旗下男艺人。 谢克·蒂奥特,科特迪瓦足球运动员。 6月24日——朱智賢,香港女主持及演員。 6月25日—— 王晴,台灣演員、歌手。 松浦亞彌,日本歌手。 6月26日——杰森·宾捷安,英格兰足球运动员。 6月28日—— 胡灵,中国著名女歌手。 三森铃子,日本女演员与声优、歌手。 7月 7月1日——吉奥瓦尼·莫雷诺,哥伦比亚足球运动员。 7月2日——林赛·罗韩,美国小天后、好莱坞话题女王、著名影模歌三栖巨星。 7月4日—— 增田贵久,日本演員、歌手。 欧米尔·阿西克,土耳其著名篮球运动员。 7月8日—— 王心如,台灣歌手,演員。 索尼·威姆斯,美国篮球运动员。 7月11日——劳尔·加西亚,西班牙足球运动员。 7月12日——马天宇,中国著名男歌手,演员。 7月14日——海綿寶寶 7月15日—— 陳健安,香港男歌手,演员。 |
AllStar成員。 8月16日—— 殷寶瑩,香港女藝人。 MeiMei,台灣歌手、藝人。 8月17日——蒼井優,日本女演員。 8月19日——陳蔚而,香港演員。 8月24日——江佩瑩,馬來西亞女藝人。 8月30日——許仁杰,臺灣歌手演員。 8月31日——馬志威,香港男演員。 9月 9月3日——梶裕貴,日本男聲優。 9月9日—— J.R.史密斯,美国著名籃球運動員。 卢卡·莫德里奇,克罗地亚足球員。 9月10日—— 王子寧,台灣主持人,藝名王子若。 松田翔太,日本男演員。 9月14日——上戶彩,日本女歌手、演員。 9月17日——北山宏光,日本團體Kis-My-Ft2成員。 9月18日——张健忠,中國足球運動員。 9月19日—— 宋仲基,韓國男演員。 鄧芷茵,香港歌手。 9月23日——後藤真希,日本女歌手。 9月26日——高國輝,台灣棒球選手。 9月28日——申東熙,韩国歌手,韓國男子團體Super Junior成员神童。 9月30日——提潘,美國饒舌歌手。 10月 10月7日—— 廖亦崟,台灣主持、歌手、演員,男子組合Lollipop棒棒堂成員威廉。 陳家頤,台灣新聞主播。 10月8日—— 瑛士,日本歌手、演員。 布魯諾·馬爾斯,美國、創作型歌手。 10月9日——王溢正,台灣棒球運動員 10月12日——戴小奕,香港及中國模特兒。 10月14日——吉拉·茹迪克,乌克兰最高拉达议员,声音党领袖。 10月15日——劉峻緯,台灣主持、歌手、演員,男子組合Lollipop棒棒堂成員阿緯,原名劉俊緯。 10月24日——朗尼,英國足球員。 11月 11月2日——潘杰寧,香港主持人、演員。 11月5日—— JR(藝人),台灣主持、歌手、演員。 林逸欣,台灣歌手、演員、主持人。 可嵐,香港歌手。 田中聖,日本傑尼斯KAT-TUN成員之一。 11月7日——梁佑嘉,香港女歌手。 11月8日——陳瑋薇,台灣歌手、主持人。 11月9日——陈赫,中国大陆男藝人。 11月10日——吳敏霞,中国大陆女子跳水運動員。 11月11日——林益全,臺灣棒球選手,現效力於中華職棒義大犀牛。 11月14日——茵芙,台灣演員、模特兒、主持人。 11月20日——炎亞綸,台灣歌手、演員。 11月21日—— 陳偉霆,香港歌手。李金銘,中國大陸女演員、女歌手。 卡莉·蕾·傑普森,加拿大歌手。 11月25日——邵庭,台灣女藝人。 11月29日——田口淳之介,日本傑尼斯KAT-TUN成員之一。 11月30日—— 宮崎葵,日本女演員 滿島光,日本女演員。 12月 12月5日——窪田啓子,日本女性歌手。 12月6日——謝東閔,香港男藝人。 12月12日——貫地谷栞,日本女演員。 12月14日——劉湘怡,伊林娛樂女模特兒。 12月16日——橘慶太,日本歌手。 12月17日——緒方龍一,日本歌手。 12月23日——潘柏希,台灣演員。 12月24日——蔡芷紜,台灣演員。 12月26日——城田優,日本藝人。 | 3月29日—— 翟威廉,香港男演員。 陳康健,香港男歌手及演員。 3月29日——克里斯蒂安·福斯特,德国女子排球運動員。 4月 4月1日——古斯塔沃·阿永,墨西哥篮球运动员。 4月6日——王心恬,臺灣女模特兒。 4月9日——山下智久,日本藝人。 4月10日——許銘倢,台灣棒球選手。 4月12日——吉澤瞳,日本歌手。 4月14日——高少敏,香港舞台劇演員。 4月16日—— 罗尔·邓,英国籍苏丹著名篮球明星。 陳樂基,香港創作男歌手。 4月22日——孙骁骁,中国大陆电视剧演员及主持人。 4月26日——南奎里,韓國女歌手及演員。 5月 5月2日——莉莉·艾倫,英格蘭女歌手、主持人。 5月5日——中川翔子,日本女藝人。 5月7日——J·巴拉文(J. Balvin),哥倫比亞歌手。 5月16日——大倉忠義,日本演員、歌手,關西傑尼斯8(関ジャニ∞)成員。 5月19日——梁子駿,香港足球運動員。 5月22日—— 鄧穎芝,香港歌手。 周秀娜,香港模特兒。 5月26日——蔣祖曼,香港女演員 5月27日——姜建銘,台灣旅日棒球選手。 5月29日——徐卓,中国摄影师。 6月 6月3日——林星潼,前臺灣女子團體Twinko成員。 6月4日——盧卡斯·波多爾斯基,德國足球選手。 6月12日—— 布雷克·羅斯,软件開發者。 林奕匡,香港著名男歌手。 6月17日——五關晃一,日本男子團體 A.B.C-Z成員 6月19日——噶瑪巴·伍金赤列多吉,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6月20日—— 陶嫚曼,台灣女演員,歌手。 鄭錡鴻,台灣旅美棒球選手。 6月29日——西野翔,日本AV女優。 6月30日—— 春田菜菜,日本漫畫家。 麥可·菲爾普斯,美國游泳選手。 7月 7月1日——蕾雅·赛杜,法国女演员。 7月2日——艾希莉·提斯代爾,美國演員。 7月5日——楊奇煜,台灣歌手、演員,男子組合Lollipop棒棒堂成員小煜。 7月11日——前田亞季,日本女演員。 7月14日—— 伊澤千夏,日本AV女優。 陳肇麒,香港足球運動員。 李光洙,南韓演員、主持人。 7月15日——盧廣仲,台灣創作歌手。 7月16日—— 日笠陽子,日本聲優。 鍾舒祺,香港女歌手。 7月18日——鄧有宗,台灣搖滾樂團八三夭貝斯手。 7月19日——拉马库斯·阿尔德里奇,美国著名篮球明星。 7月21日—— 陳偉殷,台灣旅日棒球選手。 張紋嘉,香港女歌手及演員。 7月26日—— 中土居宏宜,日本男歌手(lead團員)。 加藤夏希,日本女演員。 周笔畅,中国歌手。 7月27日——許孟哲,台灣主持、歌手、演員。 7月30日——張紫櫻,香港女主持人。 8月 8月4日——鄭萃雯,香港女新聞從業員。 8月8日——林宗彥,台灣兒童節目MOMO歡樂谷主持人。 8月9日—— 洪真英,韓國女歌手、演員。 宋熙年,香港主持人。 8月12日——吳崇銘,香港歌手,組合C AllStar成員。 8月16日—— 殷寶瑩,香港女藝人。 MeiMei,台灣歌手、藝人。 8月17日——蒼井優,日本女演員。 8月19日——陳蔚而,香港演員。 8月24日——江佩瑩,馬來西亞女藝人。 8月30日——許仁杰,臺灣歌手演員。 8月31日——馬志威,香港男演員。 9月 9月3日——梶裕貴,日本男聲優。 9月9日—— J.R.史密斯,美国著名籃球運動員。 卢卡·莫德里奇,克罗地亚足球員。 9月10日—— 王子寧,台灣主持人,藝名王子若。 松田翔太,日本男演員。 9月14日——上戶彩,日本女歌手、演員。 9月17日——北山宏光,日本團體Kis-My-Ft2成員。 9月18日——张健忠,中國足球運動員。 9月19日—— 宋仲基,韓國男演員。 鄧芷茵,香港歌手。 9月23日——後藤真希,日本女歌手。 |
10月3日——尹恩惠,韓國演員、歌手 10月6日——张翰,中國演員 10月7日—— 加藤和樹,日本演員、歌手 生田斗真,日本演員、歌手 10月10日——鄭融,香港歌手 10月11日——張靚穎,中國歌手 10月12日——陽蕾,中國歌手 10月15日——海陸,中國演員 10月16日—— 成語蕎,台灣女藝人 林熹瞳,香港女演員 10月18日——李綺雯,香港女演員 10月21日—— 周怡君,台灣歌手、演員、主持 曾沛慈,台湾歌手、演員 10月24日 木村Kaela,日本歌手 陳鳳玲,新加坡女演員 10月25日——凱蒂·佩芮,美國歌手 10月26日——戚薇,中国女演员;一一楊淇,香港女演員,本名楊美玲 10月28日——袁嘉敏,香港女演員 10月29日——王壹,中國动画导演 10月30日——李承鉉,韓國藝人、演員 11月 11月1日——楊佳運,台灣搖滾樂團八三夭團長兼鍵盤手 11月3日——錦戶亮,日本演員、歌手 11月9日—— 具惠善,韓國演員 弗倫奇·蒙塔納,摩洛哥裔美國饒舌歌手 11月10日——張致恆,香港歌手、演員 11月11日——劉彥輝,台灣搖滾樂團八三夭吉他手 11月12日—— 周柏豪,香港歌手 朴珊德拉,韓國歌手,韓國女子團體2NE1成員 11月13日——MANAMI,日本创作歌手,日本音乐团体Play.goose成員 11月14日——梁麗翹,2011年度香港小姐競選國際親善小姐 11月17日——岑麗香,香港女演員 11月18日——千葉涼平,日本歌手 11月19日——李睿紳,台灣演員 11月20日——陳鵬仁,台灣教官 11月22日—— 李千那,台灣演員、歌手 史嘉蕾·喬韓森,美國演員 11月24日——衛詩雅,香港女演員 11月25日——李亞男,香港女演員 11月29日——池贤宇,韩国演員 11月30日—— 劉伊心,台灣演員 吳芷寧,明珠台新聞從業員 12月 12月1日——張棟梁,香港主持人 12月4日——張順源,馬來西亞藝人 12月5日——鍾煌,香港女演員 12月7日—— 龔柯允,馬來西亞歌手 方宥心,台灣歌手 12月9日——胡盈禎,台灣演員、主持人、模特兒 12月10日——大瀧若菜,日本女歌手 12月12日——戴夢夢,香港女歌手 12月17日——福田明日香,日本歌手 12月18日——楊潮凱,香港男演員 12月20日——徐佳瑩,台灣創作歌手 12月22日——低频猎人,瑞典歌手 12月27日—— 丁文琪,台灣女歌手 戴向宇,中國演員 12月30日——勒布朗·詹姆斯,美国篮球运动员。——賴薇如,台灣女歌手,前女子團體七朵花一員 12月31日——李家佳,臺灣女演員 逝世 诺贝尔奖 物理:卡洛·魯比亞(義大利)、西蒙·范德梅爾(荷蘭) 化学:羅伯特·布魯斯·梅里菲爾德(美國) 生理和医学:尼爾斯·傑尼(丹麥)、喬治斯·克勒(德國)、色薩·米爾斯坦(英國) 文学:雅羅斯拉夫·塞弗爾特(捷克) 和平:德斯蒙德·杜圖(南非) 经济:理查德·斯通(英國) 奥斯卡金像奖 (第57届,1985年颁发) | ,Facebook 創始人 5月20日——高鈞賢,香港男演員 5月22日——鄧洢玲,香港主持人 5月23日——蔡淇俊,香港男演員 5月26日——劉宜函,台視主播。 5月29日——卡梅隆·安东尼,NBA尼克小前鋒 5月30日——姚婷芝,香港主持人 6月 6月1日——文恩澄,香港藝人、歌手 6月3日——張安琪 (1984年),台灣女模特兒。 6月4日—— 楊丞琳,台灣藝人、歌手,前台灣女子團體4 in Love成員Rainie 陳勢安,馬來西亞男歌手 6月5日——張棋惠,台灣藝人,前台灣女子團體4 in Love成員Windie 6月9日——史奈達,荷蘭足球員 6月10日——張韋怡,香港女藝人 6月14日——林潔瑜,香港電視演員 6月15日——吳幸美,香港主持人 6月20日——鍾舒漫,香港藝人、歌手 6月25日——賴銘偉,台灣男歌手。 6月29日——陳嘉君,台灣女演員。 7月 7月2日—— 鄧小琳,香港作家(癌症患者,于2013年逝世) 沈志明,台灣演員,模特兒 7月4日——赤西仁,日本演員、歌手 7月6日——陳漢典,台灣演員,主持人 7月12日——南條愛乃,日本聲優、歌手,日本樂團fripSide成員 7月15日——溫家恒,香港男演員 7月17日——張銘祐,台灣政治評論員,公投護台灣聯盟執行總幹事 7月18日——傅千盈,香港演員 7月20日——楊秀惠,香港女演員 7月21日——蔡阿嘎,臺灣知名網路部落客 7月31日——盤翠瑩,香港新聞報導員 8月 8月3日——李杏,台灣女演員 8月7日——許瑋甯,台灣女演員,模特兒 8月8日—— 佟麗婭,中國演員 周曉涵,台灣女演員、模特兒 8月16日——大J,香港YouTuber,已於2021年底移居日本 8月20日—— 楊晨熙,台灣主持人、演員。 森山未來,日本演員 8月21日—— 麥曦茵,香港導演及編劇 陳一天,香港男藝人 8月24日—— 蕭閎仁,台灣歌手 金鐘雲,韓國藝人、演員、電台DJ,韓國男子團體Super Junior主唱 夏于乔,台灣女演員 8月26日——徐麗雯,台灣女演員、導演、編劇、作家 8月28日——羅子溢,香港男演員 9月 9月1日——平岡祐太,日本演員 9月2日——唐禹哲,台灣男演員、歌手 9月3日——葉一茜,中國歌手 9月5日—— 魏蔓,台灣女演員 顏莉敏,台灣中國國民黨籍政治人物 9月11日——安田章大,日本演員、歌手 9月15日—— 哈里王子,英國王子 唐臻,台灣演員 9月22日—— 傅穎,香港歌手、演員 徐菁遙,香港演員 高以翔,台灣男演員、模特兒(逝於2019年) 9月25日——趙又廷,台灣男演員 9月27日——艾薇兒·拉維尼,加拿大歌手 9月28日——林彥君,台灣女演員、主持人 10月 10月3日——尹恩惠,韓國演員、歌手 10月6日——张翰,中國演員 10月7日—— 加藤和樹,日本演員、歌手 生田斗真,日本演員、歌手 10月10日——鄭融,香港歌手 10月11日——張靚穎,中國歌手 10月12日——陽蕾,中國歌手 10月15日——海陸,中國演員 |
音乐理論 | 參见音乐术语列表。 |
Lute),由當時的阿拉伯-摩尔人传入欧洲,并逐渐演变成的今天的吉他。早期有關音樂的文獻,大部份都已散佚,因此在沒有確切證據的情況下,吉他的起源仍是沒有結論,但它久遠的歷史,則是顯而易見的。在埃及的許多考古資料中,曾經發現四種很像魯特琴的樂器,因此就有學者認為,這種樂器就是吉他的前身。早在紀元前一世紀左右,也有學者在今印度、巴基斯坦附近的石雕上,發現貌似吉他的魯特琴,而這種魯特琴又比埃及魯特琴還要像吉他,因此也有學者認為,吉他便是經由印、巴一帶流傳到歐洲。 演進歷程 在中世紀階段,歐洲音樂仍未發展出完整的和聲概念,因此吉他展開了漫長的演進之路: 在中世晚期的十三四世紀出現了第一種擁有像結他造型的,葫蘆型小型魯特琴。Youtube上的吉藤琴彈奏短片 文藝復興時期之初,有一種李形平背的低價中型魯特琴,稱為,youtube上的西藤琴彈奏其擁有平底和由整塊木頭制成而易制作和被手握持。 文藝復興晚期(十六世紀初)晚於上兩者出現了和梨型的魯特琴有分別,早期的接近結他葫蘆造型的大型比维拉琴。 巴洛克時期: 通过西班牙的制琴师和演奏者不断的探索和改进,吉他逐渐演變为类似现在常见的古典吉他。同时,随着吉他的发展,也产生了许多著名的吉他演奏家和教育家。另外,当时的西班牙皇室将这个“平民的小玩意”定为正式的宫廷乐器,这也使得吉他进入了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古典時期(十八世纪中后期):德国人将原来的五弦吉他改装成六弦吉他,而且皆改為單弦,不再使用弦組。这樣的改變,使得吉他的发展步入第二个黄金时期。 19世纪初:吉他的外觀開始定型,並慢慢演變成我們現今所看到的樣子,更以其独特的魅力风靡全世界,在这段期间,涌现了许多杰出的吉他演奏家和作曲家。 19世纪后期:被誉为“现代吉他之父”的弗朗西斯科·塔雷加和塞戈维亚,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改进完善了许多演奏技巧,并创作了大量且优秀的吉他作品,使得一度流行于民间的吉他,终于真正登上古典音乐的圣堂。这是吉他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黄金时期。 20世纪至今:吉他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风靡的乐器之一,其多样的风格、出色的表现力、丰富的技巧、迷人的音色无不深深吸引着人们。 吉他的分類 吉他可概略分為兩大類:其一,是歷史悠久,以木製共鳴箱擴音的木吉他。其二,是發明於二十世紀,以拾音器加上揚聲器來擴音的電吉他。木吉他常被用於古典音樂、民間音樂及流行音樂的演奏或伴奏。電吉他則是在搖滾樂、藍調、爵士樂及流行音樂中,佔有其特殊的地位。而電吉他的發明與問世,對西方流行文化及音樂發展也有很重要的影響。然而,隨著電子科技與工藝技術的進步與結合,吉他的面貌及內涵,又有了更多的轉變。現代的吉他,依據其構造方式、發聲原理、功能取向的不同,又可以再細分: 夏威夷吉他:包括夏威夷吉他和电吉他,定弦和姿势弹奏方法与西班牙吉他完全不同,以弹奏旋律为主,声音优美。 西班牙吉他,分为三类: 古典吉他:又名西班牙吉他,又名西班牙古典吉他。主要演奏古典乐曲,技巧丰富,艺术性很高,主要使用尼龙弦,声音柔和典雅。 民谣吉他:主要为歌曲伴奏或自弹自唱,可以用手指或拨片(pick匹克)弹奏,娱乐性很高,采用钢弦,声音明亮。 佛朗明哥吉他:发源于安达卢西亚地区,过去为舞蹈和歌曲伴奏,后来借鉴古典吉他技巧,艺术性得到提升可以独奏,外形和古典吉他类似,采用尼龙弦。 电吉他 :第一把电吉他是在木吉他的基础上加装拾音器連接揚聲器来扩大音量,后来大多都采用实心吉他(爵士樂還是有繼續使用空心電吉他),是现代流行音乐和摇滚乐中重要的伴奏和独奏乐器。 吉他的構造 木吉他 現今常見的木吉他,普遍都是六條或十二條琴絃,但亦有四絃、八絃、十絃的型式。而其整體由「琴頭」、「琴頸」、「琴身」三大部份所組成。 琴頭(Head) 琴頭的主要作用,在於支撐吉他前端的琴弦張力。而在外觀的設計上,琴頭正面多半會印有吉他的品牌標誌;有些客製化的吉他,則會在琴頭嵌上裝飾圖案;有些吉他則會在琴頭外緣嵌上護邊。琴頭與琴頸交界之處,也是很脆弱的部位,很容易因為碰撞而發生斷裂。 弦鈕(Tuning Heads):有齒輪式及油壓式兩種,主要用來調整琴弦的張力。琴弦張力愈高,聲調也愈高,反之則愈低。弦鈕的材質,以塑膠-金屬、木材-金屬的組合較為常見。 上弦枕(Nut):置於琴頭與琴頸的交接處,主要用來維持吉他前端琴弦和指板間的距離。弦枕上會有淺溝用以固定琴弦位置,防止滑動。弦枕的常見材質,有塑膠、駝骨、牛骨、塑鋼以及金屬等。 琴頸 琴頸和指板的材質與音色息息相關。楓木(maple)琴頸能產生明亮的聲音,並大大增強大琴體吉他的高頻表現,而桃花心木(mahogany)則會將整體音色變得更為溫暖,更具木質感。 指板:指板也對整體音色有所影響,雖然它的作用就像蛋糕上的糖衣,而不是蛋糕本身。巴西玫瑰木,以及與它相近的熱帶雨林類似木種,能增加亮度與延音,而印度玫瑰木則能夠讓中頻更肥厚。基本上只有黑檀木(Ebony)可以用在音樂會琴上,上品的黑檀木顏色烏黑而帶光澤,密度及硬度均十分高,作為指板也確實是很好的材料。產地以非洲的較好,而其他熱帶地區亦有生產,但一般均缺少光澤,密度亦稍有不如。 琴身(Body) 亦可稱為共鳴箱,木吉他賴以發聲的關鍵之處,其整體係由面板、側板及背板所接合而成。相較於琴頭與指板,琴身的面積較為寬廣,因此也是廠商常用來展現吉他裝飾藝術的重點部位。面板與背板皆是平面,但有部份木吉他因為外觀設計、聲響效果或木材用料的因素,其背板會有些微的弧度。而面板、側板及背板的木料選用,則是影響吉他音色與響度的決定性因素。 面板(Top):吉他琴體的每個部份各有所長,只是影響有深有淺,一般觀點而言,決定吉他音色表現的因素中,面板,似乎造就了琴體對於彈奏的反應,反應的速度、延音的長短、泛音的音色,以及每個音符基本音色的力度和質感。多數製琴師認為,面板用材對於樂器的音色,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常見面板材料如:桃花心木(mahogany)、紫檀木(rosewood)、楓木(maple)、黑壇木(ebony)以及雲杉木(spruce)。 面板可分為單板及合板,單板是由一整塊完整的木材所製成,音色與各方面表現都遠大於合板;合板是由品質較差的木材或是木屑以人工的方式壓合而成,音色與各方面表現較差,但因售價便宜,常用於給初學者的入門琴,其特色是琴身會经過噴漆上色,色彩較為多樣化,而單板琴多數不會這樣做(漆會影響音色的表現),而是顯現木材的原色。 琴橋(Bridge):與指板一樣,多是以質地堅硬且密度高的木料製作,主要用來支撐吉他的後段琴弦張力,並透過下弦枕把琴弦的振動傳遞至面板。琴橋上會有一個細長型的溝槽,用來放置下弦枕及拾音器;另外也會有數個圓孔排成一列或二列,用來安裝琴弦及弦釘;而圓孔的個數,則是依琴弦數量來決定。如同指板與音色的關係一般,琴橋的用料,對於整體音色沒有太大作用,但是對於琴體其他部分的音色,有所加強或影響。而琴橋在面板上的位置,是決定吉他音準的因素。 下弦枕(Saddle):常見的製作材料為塑膠、獸骨(牛骨、駝骨、象牙)或是塑鋼與金屬。下弦枕對吉他音色的影響程度,佔大部份,其主要作用是將琴弦的振動傳遞至琴橋,並決定琴弦與指板的間距。(弦枕工藝坊) 弦釘(Bridge pin):亦稱為弦栓,多以塑膠製作,所反映音質最差。市面上亦有黑檀木或其它材質的弦釘,其作用是固定安裝在琴橋上的琴弦及傳遞弦上的震動去琴身而產生音響。弦釘材質對吉他音色的有一定的影響,部分吉他廠牌使用無弦釘設計。 響孔(Sound Hole):吉他發聲的主要部位,當琴弦振動時,其振動所產生的聲音頻率,會透過下弦枕傳遞至琴橋,再由琴橋傳遞至面板,接著再擴散至側板及背板,最後在琴身內部逐漸形成共鳴,並透過背板將聲音反射到響孔外。 電吉他 運用電磁学原理,切割拾音器上磁感線引起不同頻率的電流,再利用音箱還原電流的電子樂器。 琴頭(Head) 琴头上主要是为了安装卷弦器,而且琴头上还显示了吉他的品牌、生产日期及编号等信息。 琴頸(Neck) 琴颈上面有一个个琴格,用来调节吉他的音程,琴颈的形状一般有U字型和三角形。像fender的吉他一般有21个琴格,gibson的吉他有22个琴格,现在很多吉他已经有24个琴格了,应当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适合自己的吉他。 琴身(Body) 以琴身形狀來區分,主要可分為LP、ST、TELE、SG、V等形狀。 若以特性來分,大略可分成空心(hollow body)、半空心(semi-hollow body)、腔心(chambered body)、實心(solid body)琴體之電吉他,以及各種材質製成之琴體,都與弦的共鳴略有差異,使得弦被捕捉到聲音各異其趣。而實心電吉他最早被爵士樂手兼發明家萊斯·保羅設計出來是為了解決半空心吉他較容易出現回授的問題。 實心琴體的電吉他在往後更進一步的影響了近代音樂的發展,由於對琴體本身的依賴性較不如木吉他,在造型上通常能取得較大幅度的自由。 空心、半空心、半實心由於經常地使用在爵士樂上,所以又常被稱為爵士吉他。 琴橋(Bridge) 常見的琴橋有固定式、大搖座、小搖座。 拾音器(Pick-up) 感應弦的振動並將之轉化為電子訊號之裝置。可粗略的分為單線圈(singal coil)、雙線圈(humbucker),雙線圈又可分封閉式及開放式,並有被動式及主動式之差異。 被動式為一般傳統只靠感應起電之電流做為訊號發出之拾音器,主動式為了減少對雜訊的接收,本身的感應力通常不若被動式,但此同時又造成了訊號不夠強烈,所以再加上了一枚電池給電以增強訊號。而一般電吉他會配置一至三個拾音器,配置在琴體上不同的位置,會有略異音色表現。 表演風格 古典風格:使用古典吉他 彈奏,可說是吉他演奏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對於彈奏姿勢及單音的音色處理特別講究,通常以独奏或二重奏的方式來演奏传统的古典音乐。 民謠:使用民谣吉他(鋼弦吉他)彈奏,最早是美国西部乡村音乐的伴奏乐器,現今多用於流行音樂的歌唱伴奏,可以說是最為普遍的吉他彈奏型態。 弗拉明戈():一种發源於西班牙南部的藝術形式,具有強烈節奏性,帶給人們熱情奔放的感受。除了吉他的演奏之外,通常還會伴隨歌唱及舞蹈來表現,其音樂風格亦有濃厚的拉丁民族特色。 指弹風格(FingerStyle):不限彈奏的吉他種類,也不限彈片的使用。此種彈奏風格,可說是集古典吉他、民謠吉他,再加上少部份電吉他彈奏手法與技巧於一身的綜合體,因此指彈吉他在樂曲聲響效果的表現上,可說是相當地多豐富且多元。除了古典樂曲、流行歌曲的改編與演奏之外,在另一方面,更有演奏家創作了許多有個人色彩的樂曲如押尾光太郎,鄭成河,岸部真明,Marcin Patrzalek, Andy McKee , don ross , okapi ,小松原俊,伍伍慧等等. 同時指彈也衍生出了很多技巧比如Am(attack mute )(nail attack) pm(palm mute) thumb attack 等等 法朵:發源於葡萄牙的一種傳統民歌。 搖滾風格(Rock):使用電吉他彈奏,起源於1940年代美國,配合爵士鼓、低音吉他(貝斯)、人聲演出,彈奏方式依據分類而有所不同,大部分皆注重節奏感及速彈等技巧。 技巧 滑音(Slide):按著某一格並播出聲音後,按弦手指或滑音管在琴弦持續上下滑動,使用滑音管吉他的演奏手法源於十九世紀美國小酒館中藍調樂手以酒瓶制造出獨特的響聲。 搥弦(Hammer-On):以持頸之手手指擊打琴弦。 點弦(Tapping):槌弦之外加上撥奏之手手指擊打琴弦,此演奏技巧以埃迪·范·海倫為典範。 勾弦(Pull-Off):手指擊打琴弦之後,緊接著撥動琴弦。 推弦(Bending):撥動琴弦後,壓弦的手指或上或下的扯緊琴弦來提升音高,常見於藍調類型音樂的演奏手法。 顫音(Vibrato):如同推弦,但不推弦至持續的指定音高,而是以該品格的音高為基準製造連續的起伏,作法為壓弦手按住琴弦,快速搖動。 搖桿(Vibrato Bar):搖桿通常加裝在電吉他上,通過對搖桿的操作可以改變樂音的高低,搖桿前傾可使弦的張力減低,音高下降,反之上升,而通常只有大搖座型的搖桿可以做到後傾的動作。 自然泛音(Natural Harmonics):撥奏之後,一般以持頸之手手指輕觸琴弦以分割和倍化頻率,指奏法則常使用撥湊之手的拇指撥弦,食指觸弦。 人工泛音(Artificial Harmonics):原理同自然泛音,通常是在使用撥片時,在撥奏的瞬間大拇指內側的指肉觸及琴弦來引發泛音,是為了更快速的取得泛音效果而衍生的技巧,因為分割點不同於自然泛音,所以音高與同品位的自然泛音不同。 琶音(Arpeggio):將和弦內的每個組成音個別的彈奏出來,這種技巧後來進一步催生了掃弦。 掃弦(Sweep Picking):常見於電吉他速彈上,掃弦是一種表現琶音的方式,實際上並不拘限於以合弦內音構成,而琶音亦不一定要由掃弦表現,彈奏時撥片像是刷合弦一般的迅速掠過各琴弦,另一手手指按過該合弦的組成內音的琴格。 打弦(Slap):多用於低音吉他(Bass)以及放克樂風上,這種技巧始源於早先為了彌補樂團出缺少鼓手給予一個明顯的主節奏。 迴授(Feedback):在電吉他或裝設拾音器的木吉他上使用的技巧,做為一種特效被使用著,最早僅是常出現在半空心電吉他麻煩的問題。 琴弓(Bowed Guitar):在吉他上使用提琴弓或是其它弦樂器的琴弓,大多數吉他後琴橋沒有曲線,琴弦多半落在相近的水平高度上,使得拉奏各弦較提琴不易,使用此技巧較為人知的有吉米·佩奇和Jón Þór Birgisson。 颤指(輪指):古典吉他最迷人的演奏技巧之一,指先後以彈奏手手指撥掠過琴弦。其中塔雷加(Tárrega)的《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Recuerdos de la Alhambra)》是輪指奏法的代表作。 打板 :敲打琴體的各部位的不同響聲,通常在空心吉他上表現這種帶有打擊樂器特色的技巧,常作為彈奏的轉折橋段或用來表現節奏。 右手悶音(Right Hand Muting):以右手(撥弦手)手掌輕輕蓋住下弦枕附近的弦並撥弦,使音色較不明亮,常用於電吉他彈奏。 左手悶音(Left Hand Muting):以左手(按弦手)手指輕輕壓在弦上並撥弦,發出沒有音高的扣擊聲;或撥弦後鬆開左手,使旋律中斷,常用於電吉他彈奏。 自然泛音悶音(Natural Harmonic Muting):以一隻左手(按弦手)手指輕輕壓在弦上(通常為低音弦)並撥弦,發出高音的泛音,此技巧的泛音不太在意音高為何,常用於電吉他彈奏。 速彈(Shred guitar):常見於電吉他的技巧,以十六分音符並用高速快速彈奏,使用方式諸多。 Am技巧(attack mute 或 nail attack)AM技巧,是利用右手中指无名指去击打琴弦并加上小指打板,食指回扫完成的一系列动作及声音效果。 首先将手拱起放于琴弦上方,手的发力点是中指与无名指的大关节处;其次,小指敲板的同时,微微收着的中指和无名指,借着挥动的力量,用弹出的指甲盖部分顺势击弦,同时拇指和食指有一个向外张开的动作然可以衔接拨弦或扫弦. Am 技巧的代表作有 押尾光太郎的fight ,月亮的眼泪和中国指弹演奏家的无题 pm技巧 在大鱼际打到面板的同时,用中指或者和无名指一起用指甲盖弹击弦。然后用食指往上拨然後用手指、指根和一點的手掌拍在弦上讓弦擊到指板,然後把以上3個動作排出不一樣的順序然後變成一個組合就是pm節奏型代表有押尾光太郎的landscape 知名吉他手 吉米·亨德里克斯(Jimmy Hendrix):美国摇滚吉他手,被《滚石杂志》誉为“最伟大的吉他手”。 汤米·依曼纽(Tommy Emmanuel):澳大利亚吉他手。以其复杂的指弹风格,充满活力的现场表演,以及在吉他上运用打击乐效果最为著名。有「地表上最強吉他手」之美稱。 乔·塞奇尼:美国器乐摇滚吉他手,获多项格莱美奖提名。 史帝夫·範:意大利裔美國搖滾吉他手,作曲家,製作人,養蜂人和演員。 帕克·德·路西亚(Paco de Lucia):西班牙吉他作曲家,演奏家。 费尔南多·索尔(Fernando Sor, 1778-1839):西班牙吉他作曲家、演奏家。 弗朗西斯科·塔雷加(Francisco Tárrega, 1852-1909):西班牙吉他作曲家、演奏家。 安德烈斯·塞戈維亞(Andres Segovia, 1893-1987):西班牙吉他演奏家。 朱里安·布林姆(Julian Bream, 1933-):英國吉他演奏家。 | 搖桿(Vibrato Bar):搖桿通常加裝在電吉他上,通過對搖桿的操作可以改變樂音的高低,搖桿前傾可使弦的張力減低,音高下降,反之上升,而通常只有大搖座型的搖桿可以做到後傾的動作。 自然泛音(Natural Harmonics):撥奏之後,一般以持頸之手手指輕觸琴弦以分割和倍化頻率,指奏法則常使用撥湊之手的拇指撥弦,食指觸弦。 人工泛音(Artificial Harmonics):原理同自然泛音,通常是在使用撥片時,在撥奏的瞬間大拇指內側的指肉觸及琴弦來引發泛音,是為了更快速的取得泛音效果而衍生的技巧,因為分割點不同於自然泛音,所以音高與同品位的自然泛音不同。 琶音(Arpeggio):將和弦內的每個組成音個別的彈奏出來,這種技巧後來進一步催生了掃弦。 掃弦(Sweep Picking):常見於電吉他速彈上,掃弦是一種表現琶音的方式,實際上並不拘限於以合弦內音構成,而琶音亦不一定要由掃弦表現,彈奏時撥片像是刷合弦一般的迅速掠過各琴弦,另一手手指按過該合弦的組成內音的琴格。 打弦(Slap):多用於低音吉他(Bass)以及放克樂風上,這種技巧始源於早先為了彌補樂團出缺少鼓手給予一個明顯的主節奏。 迴授(Feedback):在電吉他或裝設拾音器的木吉他上使用的技巧,做為一種特效被使用著,最早僅是常出現在半空心電吉他麻煩的問題。 琴弓(Bowed Guitar):在吉他上使用提琴弓或是其它弦樂器的琴弓,大多數吉他後琴橋沒有曲線,琴弦多半落在相近的水平高度上,使得拉奏各弦較提琴不易,使用此技巧較為人知的有吉米·佩奇和Jón Þór Birgisson。 颤指(輪指):古典吉他最迷人的演奏技巧之一,指先後以彈奏手手指撥掠過琴弦。其中塔雷加(Tárrega)的《阿爾罕布拉宮的回憶(Recuerdos de la Alhambra)》是輪指奏法的代表作。 打板 :敲打琴體的各部位的不同響聲,通常在空心吉他上表現這種帶有打擊樂器特色的技巧,常作為彈奏的轉折橋段或用來表現節奏。 右手悶音(Right Hand Muting):以右手(撥弦手)手掌輕輕蓋住下弦枕附近的弦並撥弦,使音色較不明亮,常用於電吉他彈奏。 左手悶音(Left Hand Muting):以左手(按弦手)手指輕輕壓在弦上並撥弦,發出沒有音高的扣擊聲;或撥弦後鬆開左手,使旋律中斷,常用於電吉他彈奏。 自然泛音悶音(Natural Harmonic Muting):以一隻左手(按弦手)手指輕輕壓在弦上(通常為低音弦)並撥弦,發出高音的泛音,此技巧的泛音不太在意音高為何,常用於電吉他彈奏。 速彈(Shred guitar):常見於電吉他的技巧,以十六分音符並用高速快速彈奏,使用方式諸多。 Am技巧(attack mute 或 nail attack)AM技巧,是利用右手中指无名指去击打琴弦并加上小指打板,食指回扫完成的一系列动作及声音效果。 首先将手拱起放于琴弦上方,手的发力点是中指与无名指的大关节处;其次,小指敲板的同时,微微收着的中指和无名指,借着挥动的力量,用弹出的指甲盖部分顺势击弦,同时拇指和食指有一个向外张开的动作然可以衔接拨弦或扫弦. Am 技巧的代表作有 押尾光太郎的fight ,月亮的眼泪和中国指弹演奏家的无题 pm技巧 在大鱼际打到面板的同时,用中指或者和无名指一起用指甲盖弹击弦。然后用食指往上拨然後用手指、指根和一點的手掌拍在弦上讓弦擊到指板,然後把以上3個動作排出不一樣的順序然後變成一個組合就是pm節奏型代表有押尾光太郎的landscape 知名吉他手 吉米·亨德里克斯(Jimmy Hendrix):美国摇滚吉他手,被《滚石杂志》誉为“最伟大的吉他手”。 汤米·依曼纽(Tommy Emmanuel):澳大利亚吉他手。以其复杂的指弹风格,充满活力的现场表演,以及在吉他上运用打击乐效果最为著名。有「地表上最強吉他手」之美稱。 乔·塞奇尼:美国器乐摇滚吉他手,获多项格莱美奖提名。 史帝夫·範:意大利裔美國搖滾吉他手,作曲家,製作人,養蜂人和演員。 帕克·德·路西亚(Paco de Lucia):西班牙吉他作曲家,演奏家。 费尔南多·索尔(Fernando Sor, 1778-1839):西班牙吉他作曲家、演奏家。 弗朗西斯科·塔雷加(Francisco Tárrega, 1852-1909):西班牙吉他作曲家、演奏家。 安德烈斯·塞戈維亞(Andres Segovia, 1893-1987):西班牙吉他演奏家。 朱里安·布林姆(Julian Bream, 1933-):英國吉他演奏家。 約翰·克理斯多夫·威廉斯(John Christopher Williams, 1941-):澳洲吉他演奏家。 押尾光太郎(Kotaro Oshio,1968年2月1日-):日本吉他指彈演奏家。 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1943年2月25日-2001年11月29日):英国披头士乐队吉他手。 中川砂人(Isato Nakagawa, 1947年1月30日-):日本吉他演奏家。 布莱恩·梅(Brian May, 1947年7月19日-):英国皇后乐队吉他手。 高崎晃(Takasaki Akira,1961年2月22日-):在日本前50大吉他手得到冠軍的頭銜,所以也得到「日本吉他之神」的美名,是日本搖滾樂「開山始祖」。 :日本吉他手,現任日本知名樂團B'z主吉他手兼團長,因其速彈「穩定性」及「準確性」而聞名,是全亞洲第一位獲得美國吉他大廠Gibson的Signature Model之吉他手,與高崎晃一樣擁有「日本吉他之神」的美名。 泰勒絲(Taylor Swift):美國女歌手,以自彈自唱聞名。 黃家駒(1962年-1993年):香港樂隊Beyond主音流行曲歌手及吉他手。 黃貫中(1964年-):香港樂隊Beyond吉他手。 劉笙彙(Jesse Liu):閃靈吉他手,日本ESP吉他代言人之一。 盧家宏:台灣知名指彈Fingerstyle吉他演奏家。 黃冠龍(1980年-):台灣吉他演奏家。 張逸帆(1981年-):台灣結他手,因改編Canon in D成搖滾版本Canon Rock而名聲大噪。 鄭成河(Sungha Jung):韓國指彈吉他演奏家。在他九歲時便透過Youtube上傳吉他影片而聲名大噪,被譽為"吉他小神童"。 怪獸:五月天主吉他手,本名溫尚翊,為台灣第一人獲得美國吉他名廠Gibson代言人。 石頭:五月天副吉他手,本名石錦航,為台灣第一位獲得美國吉他名廠Fender之吉他手。 PATA:亞洲天團X JAPAN吉他手。 HIDE:亞洲天團X JAPAN吉他手。 大衛·喬恩·吉爾摩:CBE(David |
知名华人 华人国王 从14世纪到18世纪,不少华人成为南洋一些国家的国王。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旅居三佛齐的華僑一千多人擁戴廣東南海人梁道明爲三佛齊国王。蘭芳共和國是1777年由客家人罗芳伯在東南亞西婆羅洲坤甸建立的公司共和國。1884年,蘭芳公司被荷蘭東印度公司擊敗而滅亡,共經歷107年。 華裔政要 近代以来,不乏有华人登上各国政治舞台。国家元首或總理,如圭亚那总统锺亚瑟、苏里南总统陈亚先、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和李显龙父子,柬埔寨首相洪森和泰國首相盈拉·欽那瓦和達新·欽那瓦等。政府高官有日本內閣府特命擔當大臣(消費者及食品安全擔當)蓮舫、马来西亚交通部长林良实、美国交通部部长赵小兰、商务部部长骆家辉、能源部部长朱棣文和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梅健華等。 华裔富商 华人学者 諾貝爾獎是包括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在内的一年一度的國際性獎勵。迄今,世界上已有900個人或組織獲得諾貝爾獎,其中有1.33%為華人。1957年獲得物理學獎的楊振寧、李政道是最早獲獎的華人,两人获奖时僅具中華民國國籍,但數年後皆取得美國國籍,有中華民國和美國雙重國籍。杨振宁于2015年放棄中華民國國籍和美國國籍,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此外还有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朱棣文、崔琦、高锟,化学奖得主钱永健、李远哲,文学奖得主高行健等。 沃尔夫奖是颁发给数学、物理、化学、医学、农业和艺术等领域的奖项,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有以色列“诺贝尔奖”之称。其中数学奖的华人得主有陈省身、丘成桐,化学奖得主邓青云等,医学奖得主钱永健,农业奖得主杨祥发。 华人艺术家 奥斯卡金像奖华人获奖者可追溯至1956年和1964年美籍华人黄宗霑两度斩获“最佳黑白片摄影奖”。美籍华人金国威導演的《徒手攀岩》獲得2019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 。 注释 参考文献 | 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是全球福州十邑华人的国际性乡会社团联谊组织,在全球各地现有64个属会,涵盖海外500多万福州籍华人,遍布世界107个国家与地区。 知名华人 华人国王 从14世纪到18世纪,不少华人成为南洋一些国家的国王。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旅居三佛齐的華僑一千多人擁戴廣東南海人梁道明爲三佛齊国王。蘭芳共和國是1777年由客家人罗芳伯在東南亞西婆羅洲坤甸建立的公司共和國。1884年,蘭芳公司被荷蘭東印度公司擊敗而滅亡,共經歷107年。 華裔政要 近代以来,不乏有华人登上各国政治舞台。国家元首或總理,如圭亚那总统锺亚瑟、苏里南总统陈亚先、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和李显龙父子,柬埔寨首相洪森和泰國首相盈拉·欽那瓦和達新·欽那瓦等。政府高官有日本內閣府特命擔當大臣(消費者及食品安全擔當)蓮舫、马来西亚交通部长林良实、美国交通部部长赵小兰、商务部部长骆家辉、能源部部长朱棣文和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梅健華等。 华裔富商 华人学者 諾貝爾獎是包括生理學或醫學獎、物理學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經濟學獎在内的一年一度的國際性獎勵。迄今,世界上已有900個人或組織獲得諾貝爾獎,其中有1.33%為華人。1957年獲得物理學獎的楊振寧、李政道是最早獲獎的華人,两人获奖时僅具中華民國國籍,但數年後皆取得美國國籍,有中華民國和美國雙重國籍。杨振宁于2015年放棄中華民國國籍和美國國籍,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此外还有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朱棣文、崔琦、高锟,化学奖得主钱永健、李远哲,文学奖得主高行健等。 沃尔夫奖是颁发给数学、物理、化学、医学、农业和艺术等领域的奖项,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有以色列“诺贝尔奖”之称。其中数学奖的华人得主有陈省身、丘成桐,化学奖得主邓青云等,医学奖得主钱永健,农业奖得主杨祥发。 华人艺术家 奥斯卡金像奖华人获奖者可追溯至1956年和1964年美籍华人黄宗霑两度斩获“最佳黑白片摄影奖”。美籍华人金国威導演的《徒手攀岩》獲得2019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 。 注释 参考文献 相關條目 汉姓、汉族 中華民族、中華文化 华工、海外華人、唐人街 華人地區、大中華地區、華語圈、儒家文化圈、漢字文化圈 唐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排华、中國人、中国移民史、中國威脅论 外部链接 谁是华人?华人是谁?,中华人民共和国 |
在臺灣,醫學院提供6年制醫學系或4年制學士後醫學系,畢業前1-2年為,可進行醫學觀察,不能執行醫療介入;畢業取得醫學士學位後可參加考試取得衛生福利部認證的。為避免醫療糾紛,2013年實習醫師階段改至取得醫師證書後接受(PGY訓練)。須經2年PGY訓練方可獨立開業,如一般科醫師。PGY訓練後多數醫師選擇各專科醫學會認可的教學醫院訓練其專科(如:內科),應徵成為「住院醫師」,與同科「主治醫師」共同照顧病患並從中學習,訓練期滿通過考試可取得專科醫師認證。部分專科設有次專科(如:心臟內科),以求更專業的治療該類病患,訓練期間為「研修醫師」(),訓練期滿通過考試可取得次專科認證。並非所有專科或次專科皆受衛生福利部認證。一般科或專科醫師自行成立醫療院所或受雇執業,則為「主治醫師」。 規範 在大多數的司法管轄區,醫生需要政府許可才能執業,除了是為了促進公共安全,也能保護政府支出,因為各國政府常提供醫療補貼。未經許可而行醫者稱為密醫。 在某些司法管轄區,例如新加坡,即使醫生僅有基本理學士學位(非醫學士),也常會在信件或名片中使用「Dr」作為稱呼。在德國等其他國家或地區,只有擁有學術醫學士學位的醫生才能自稱為醫生,另一方面,判定德國醫學士學位不符合哲學博士學位的國際標準。 績效和專業監督 醫療疏失、藥物濫用、其他醫生專業問題在全世界引起廣泛關注,特別是2000年一項重要報告發表後,開啟了病患安全運動。 參見 醫患關係 各國醫生數量列表 醫學院列表 註釋 参考文献 延伸閱讀 Bell, Whitfield J. "Medical practice in colonial America." Bulletin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31.5 (1957): 442-453 online . Hamilton, Bernice. “The Medical Professions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4#2 1951, pp. 141–169. online in Britain | America." Bulletin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31.5 (1957): 442-453 online . Hamilton, Bernice. “The Medical Professions in the Eighteenth Century.”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4#2 1951, pp. 141–169. online in Britain Holloway, Sydney WF. "Medical education in England, 1830–1858: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History 49.167 (1964): 299-324. online Keevil, John Joyce. Medicine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