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ence1
stringlengths
0
73.2k
sentence2
stringlengths
0
64.7k
国王:带素(前7年-22年) 高句丽: 国王:琉璃王(前19年-18年) 新罗: 国王:南解次次雄(4年-24年) 贵霜帝国 翕侯:赫拉欧斯(1年-3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 Eppillus(7年-15年) 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Aderk(前2年-30年) 马科曼尼 国王:Marbod(前9年-19年) 罗马帝国 皇帝:提比略(14年-37年) 中东 卡帕多细亚 国王:阿西劳斯(前36年-17日) 科马吉尼 国王:Antiochus III(前12年-17年) 奈巴提亚 国王:Aretas IV Philopatris(前9年-40年) 奥斯若恩 国王:Abgar
国王:Juba II(前25年-23年) 亚洲 中国: 新朝: 皇帝:王莽(8年-23年) 匈奴 单于:乌累若鞮单于(13年-18年) 朝鲜 百济: 国王:温祚王(前18年-28年) 东扶余: 国王:带素(前7年-22年) 高句丽: 国王:琉璃王(前19年-18年) 新罗: 国王:南解次次雄(4年-24年) 贵霜帝国
各国领袖 非洲 库施 国王:Natakamani(前1年-20年) 毛里塔尼亚 国王:Juba II(前25年-23年) 亚洲 中国: 新朝: 皇帝:王莽(8年-23年) 匈奴 单于:乌累若鞮单于(13年-18年) 朝鲜 百济: 国王:温祚王(前18年-28年) 东扶余: 国王:带素(前7年-22年)
朝鲜 百济: 国王:温祚王(前18年-28年) 东扶余: 国王:带素(前7年-22年) 高句丽: 国王:琉璃王(前19年-18年) 新罗: 国王:南解次次雄(4年-24年) 贵霜帝国 翕侯:赫拉欧斯(1年-3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Aderk(前2年-30年) 马科曼尼 国王:Marbod(前9年-19年) 罗马帝国 皇帝:提比略(14年-37年) 中东 卡帕多细亚 国王:阿西劳斯(前36年-17日)
单于:乌累若鞮单于(13年-18年) 朝鲜 百济: 国王:温祚王(前18年-28年) 东扶余: 国王:带素(前7年-22年) 高句丽: 国王:琉璃王(前19年-18年) 新罗: 国王:南解次次雄(4年-24年) 贵霜帝国 翕侯:赫拉欧斯(1年-3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Aderk(前2年-30年) 马科曼尼 国王:Marbod(前9年-19年) 罗马帝国 皇帝:提比略(14年-37年) 中东 卡帕多细亚 国王:阿西劳斯(前36年-17年) 科马吉尼 国王:Antiochus III(前12年-17年) 奈巴提亚 国王:Aretas
国王:Aderk(前2年-30年) 马科曼尼 国王:Marbod(前9年-19年) 罗马帝国 皇帝:提比略(14年-37年) 中东 卡帕多细亚 国王:阿西劳斯(前36年-17年) 科马吉尼 国王:Antiochus III(前12年-17年) 奈巴提亚 国王:Aretas IV Philopatris(前9年-40年) 奥斯若恩 国王:Abgar V(13年-50年) 安息 国王:阿尔达班三世(10年-38年) 本都 - 皮托多里斯,本都女王(西元前8年-西元23年) 出生 逝世 蒂托·李维,罗马历史学家(出生约前59年,78岁) 許癸努斯,拉丁作家 参见 7年
单于: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18年-46年) 朝鲜 百济: 国王:温祚王(前18年-28年) 东扶余: 国王:带素(前7年-22年) 高句丽: 国王: 琉璃王(前19年-18年) 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南解次次雄(4年-24年) 贵霜帝国 翕侯:赫拉欧斯(1年-3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Aderk(前2年-30年) 马科曼尼 国王:Marbod(前9年-19年) 罗马帝国 皇帝:提比略(14年-37年)
朝鲜 百济: 国王:温祚王(前18年-28年) 东扶余: 国王:带素(前7年-22年) 高句丽: 国王: 琉璃王(前19年-18年) 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南解次次雄(4年-24年) 贵霜帝国 翕侯:赫拉欧斯(1年-3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Aderk(前2年-30年) 马科曼尼 国王:Marbod(前9年-19年) 罗马帝国 皇帝:提比略(14年-37年) 中东 奈巴提亚 国王:Aretas IV Philopatris(前9年-40年) 奥斯若恩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南解次次雄(4年-24年) 贵霜帝国 翕侯:赫拉欧斯(1年-3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Aderk(前2年-30年) 马科曼尼 国王:Marbod(前9年-19年) 罗马帝国 皇帝:提比略(14年-37年) 中东 奈巴提亚 国王:Aretas IV Philopatris(前9年-40年) 奥斯若恩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Aderk(前2年-30年) 马科曼尼 国王:Marbod(前9年-19年) 罗马帝国 皇帝:提比略(14年-37年) 中东 奈巴提亚 国王:Aretas IV Philopatris(前9年-40年) 奥斯若恩 国王:Abgar V(13年-50年) 安息 国王:阿尔达班三世(10年-38年) 本都 - 皮托多里斯,本都女王(西元前8年-西元23年) 出生 逝世 日耳曼尼庫斯,羅馬帝國第一任皇帝奧古斯都的養孫和大侄子,第二任皇帝提比略的養子和侄子,第三任皇帝卡利古拉之父,第四任皇帝克勞狄一世的兄弟,第五任皇帝尼祿的外祖父。
Natakamani(前1年-20年) Shorkaror(20年-30年) 毛里塔尼亚 国王:Juba II(前25年-23年) 亚洲 中国: 新朝: 皇帝:王莽(8年-23年) 匈奴 单于: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18年-46年) 朝鲜 百济: 国王:温祚王(前18年-28年) 东扶余: 国王:带素(前7年-22年) 高句丽: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南解次次雄(4年-24年) 贵霜帝国 翕侯:赫拉欧斯(1年-30年)
东扶余: 国王:带素(前7年-22年) 高句丽: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南解次次雄(4年-24年) 贵霜帝国 翕侯:赫拉欧斯(1年-3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Aderk(前2年-30年) 罗马帝国 皇帝:提比略(14年-37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Aderk(前2年-30年) 罗马帝国 皇帝:提比略(14年-37年) 中东 奈巴提亚 国王:Aretas IV Philopatris(前9年-40年) 奥斯若恩 国王:Abgar V(13年-50年) 安息 国王:阿尔达班三世(10年-38年) 本都 - 皮托多里斯,本都女王(西元前8年-西元23年)
中国: 新朝: 皇帝:王莽(8年-23年) 反新势力:秦丰 匈奴 单于: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18年-46年) 朝鲜 百济: 国王:温祚王(前18年-28年) 东扶余: 国王:带素(前7年-22年) 高句丽: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南解次次雄(4年-24年) 贵霜帝国 翕侯:赫拉欧斯(1年-3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Aderk(前2年-30年) 罗马帝国 皇帝:提比略(14年-37年) 中东
高句丽: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南解次次雄(4年-24年) 贵霜帝国 翕侯:赫拉欧斯(1年-3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Aderk(前2年-30年) 罗马帝国 皇帝:提比略(14年-37年) 中东 奈巴提亚 国王:Aretas IV Philopatris(前9年-40年) 奥斯若恩 国王:Abgar V(13年-50年) 安息 国王:阿尔达班三世(10年-38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Aderk(前2年-30年) 罗马帝国 皇帝:提比略(14年-37年) 中东 奈巴提亚 国王:Aretas IV Philopatris(前9年-40年) 奥斯若恩 国王:Abgar V(13年-50年) 安息 国王:阿尔达班三世(10年-38年) 本都 - 皮托多里斯,本都女王(西元前8年-西元23年) 出生 逝世 参见 22年国家领导人列表
正月,綠林軍諸部合兵擊破新莽將領甄阜、梁丘賜,遂號劉玄為「更始將軍」。 二月辛巳(3月11日),後劉玄其為劉姓宗室,遂在淯水邊被擁立為帝,大赦天下,建元更始。 四月,劉縯奪取宛城。 六月劉玄入都宛城,大封宗室諸將。他嫉劉縯、劉秀兄弟威名,便誅殺劉縯。 昆陽之戰:劉玄軍,在昆陽大破新朝王莽40餘萬主力部隊。 劉歆與衛將軍王涉、大司馬董忠合謀劫持王莽,投降更始帝,機密洩漏事敗。 10月4日:西漢綠林軍攻入長安。 綠林軍在昆陽之戰獲勝後,更始帝遣王匡攻洛陽,申屠建、李松攻武關,三輔震動,各地豪強紛紛誅殺新莽的州牧郡守,用漢年號,服從更始政令。 十月,更始帝定都洛陽。 各国领袖 非洲 库施 国王:Shorkaror(20年-30年) 毛里塔尼亚 国王: Juba II(前25年-23年) Ptolemy(23年-40年) 亚洲 中国 新朝:王莽(8年-23年) 汉朝:汉更始帝(23年-25年) 反新势力:秦丰、隗嚣、李宪 匈奴 单于: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18年-46年) 朝鲜 百济: 国王:温祚王(前18年-28年)
匈奴 单于: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18年-46年) 朝鲜 百济: 国王:温祚王(前18年-28年) 高句丽: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南解次次雄(4年-24年) 贵霜帝国 翕侯:赫拉欧斯(1年-3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Aderk(前2年-30年) 罗马帝国 皇帝:提比略(14年-37年)
非洲 库施 国王:Shorkaror(20年-30年) 毛里塔尼亚 国王:Ptolemy(23年-40年) 亚洲 中国 汉朝: 皇帝:汉更始帝(23年-25年) 割据势力:王郎、秦丰、隗嚣、李宪、田戎 匈奴 单于: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18年-46年) 朝鲜 百济: 国王:温祚王(前18年-28年) 高句丽:
百济: 国王:温祚王(前18年-28年) 高句丽: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 南解次次雄(4年-24年) 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翕侯:赫拉欧斯(1年-3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Aderk(前2年-30年) 罗马帝国 皇帝:提比略(14年-37年) 中东 奈巴提亚
8月5日——刘秀與更始政權公開決裂,于河北稱帝,建立東漢,是为东汉光武帝。 七月,劉秀奪得更始帝派朱鮪駐守的洛陽。 九月,赤眉軍攻入長安,更始帝單騎逃走,赤眉军立刘盆子为帝。 十月,投降赤眉,將璽綬送給赤眉擁立的皇帝劉盆子。赤眉將領張卬為絕後患,派人將更始帝縊死。 11月27日——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于洛阳。 各国领袖 非洲 库施 国王:Shorkaror(20年-30年) 毛里塔尼亚 国王:Ptolemy(23年-40年) 亚洲 中国 汉朝:汉更始帝(23年-25年) 东汉:汉光武帝(25年-57年) 割据势力:秦丰、隗嚣、李宪、田戎、刘永、刘盆子、公孙述、刘婴 匈奴 单于: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18年-46年) 朝鲜
割据势力:秦丰、隗嚣、李宪、田戎、刘永、刘盆子、公孙述、刘婴 匈奴 单于: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18年-46年) 朝鲜 百济: 国王:温祚王(前18年-28年) 高句丽: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翕侯:赫拉欧斯(1年-3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Aderk(前2年-30年) 罗马帝国 皇帝:提比略(14年-37年) 中东 奈巴提亚 国王:Aretas IV Philopatris(前9年-40年)
中国 东汉: 皇帝:汉光武帝(25年-57年) 割据势力:秦丰、隗嚣、李宪、田戎、刘永、刘盆子、公孙述、彭宠、延岑 匈奴 单于: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18年-46年) 朝鲜 百济: 国王:温祚王(前18年-28年) 高句丽: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翕侯:赫拉欧斯(1年-3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Aderk(前2年-30年)
朝鲜 百济: 国王:温祚王(前18年-28年) 高句丽: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翕侯:赫拉欧斯(1年-3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Aderk(前2年-30年) 罗马帝国 皇帝:提比略(14年-37年) 中东 奈巴提亚 国王:Aretas IV
匈奴 单于: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18年-46年) 朝鲜 百济: 国王:温祚王(前18年-28年) 高句丽: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翕侯:赫拉欧斯(1年-3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Aderk(前2年-30年) 罗马帝国 皇帝:提比略(14年-37年) 中东 奈巴提亚 国王:Aretas IV
朝鲜 百济: 国王:温祚王(前18年-28年) 高句丽: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翕侯:赫拉欧斯(1年-3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割据势力:秦丰、隗嚣、李宪、田戎、刘纡、董宪、张步、公孙述、彭宠、延岑 匈奴 单于: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18年-46年) 朝鲜 百济: 国王: 温祚王(前18年-28年) 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翕侯:赫拉欧斯(1年-3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Ptolemy(23年-40年) 亚洲 中国 东汉: 皇帝:汉光武帝(25年-57年) 割据势力:秦丰、隗嚣、李宪、田戎、刘纡、董宪、张步、公孙述、彭宠、延岑 匈奴 单于: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18年-46年) 朝鲜 百济: 国王: 温祚王(前18年-28年) 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翕侯:赫拉欧斯(1年-3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非洲 库施 国王:Shorkaror(20年-30年) 毛里塔尼亚 国王:Ptolemy(23年-40年) 亚洲 中国 东汉: 皇帝:汉光武帝(25年-57年) 割据势力:秦丰、隗嚣、李宪、田戎、刘纡、董宪、张步、公孙述、彭宠、延岑、庞萌、卢芳 匈奴 单于: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18年-46年) 朝鲜 百济: 国王: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翕侯:赫拉欧斯(1年-3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Aderk(前2年-30年) 罗马帝国 皇帝:提比略(14年-37年) 中东 奈巴提亚 国王:Aretas IV Philopatris(前9年-40年) 奥斯若恩 国王:Abgar V(13年-50年) 安息 国王:阿尔达班三世(10年-38年) 出生 逝世 莉薇婭,是恺撒·奧古斯都(屋大維)的妻子 参见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翕侯:赫拉欧斯(1年-30年)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 阿德列基(前2年-30年) 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罗马帝国
国王: Shorkaror(20年-30年) Pisakar(30年-40年) 毛里塔尼亚 国王:Ptolemy(23年-40年) 亚洲 中国 东汉: 皇帝:汉光武帝(25年-57年) 割据势力:隗嚣、李宪、董宪、公孙述、庞萌、卢芳 匈奴 单于: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18年-46年) 朝鲜 百济: 国王: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翕侯:赫拉欧斯(1年-30年)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罗马帝国 皇帝:提比略(14年-37年) 中东 奈巴提亚 国王:Aretas IV Philopatris(前9年-40年) 奥斯若恩 国王:Abgar V(13年-50年) 安息
中国 东汉: 皇帝:汉光武帝(25年-57年) 割据势力:隗嚣、公孙述、卢芳 匈奴 单于: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18年-46年) 朝鲜 百济: 国王: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罗马帝国 皇帝:提比略(14年-37年) 中东 奈巴提亚 国王:Aretas IV Philopatris(前9年-40年) 奥斯若恩 国王:Abgar V(13年-50年) 安息 国王:阿尔达班三世(10年-38年) 出生 奧托(32年-69年)37岁,罗马皇帝。 班固(32年-92年)60岁,中國史学家。 班超(32年-102年)70岁,中國外交家。 逝世 参见 2年 3 als:30er#32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罗马帝国 皇帝:提比略(14年-37年) 中东 奈巴提亚 国王:Aretas IV Philopatris(前9年-40年) 奥斯若恩 国王:Abgar V(13年-50年) 安息 国王:阿尔达班三世(10年-38年) 出生 奧托(32年-69年)37岁,罗马皇帝。 班固(32年-92年)60岁,中國史学家。 班超(32年-102年)70岁,中國外交家。 逝世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罗马帝国 皇帝:提比略(14年-37年) 中东 奈巴提亚 国王:Aretas IV Philopatris(前9年-40年) 奥斯若恩
高句丽: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罗马帝国 皇帝:提比略(14年-37年) 中东 奈巴提亚 国王:Aretas IV Philopatris(前9年-40年) 奥斯若恩 国王:Abgar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罗马帝国 皇帝:提比略(14年-37年) 中东 奈巴提亚 国王:Aretas IV Philopatris(前9年-40年) 奥斯若恩 国王:Abgar V(13年-50年) 安息 国王:阿尔达班三世(10年-38年) 出生 張道陵 逝世 馮異,東漢著名軍事家,雲台二十八將之一 参见
漢光武帝平定隴西隗純,結束歷時四年的隴西之戰。 东汉大司马吴汉率领讨虏将军王霸、横野大将军王常、建义大将军朱佑、破奸将军侯进等率兵5万进军高柳县(今山西阳高县),与匈奴所立汉帝卢芳的部将贾览、闵堪作战。 各国领袖 非洲 库施 国王:Pisakar(30年-40年) 毛里塔尼亚 国王:Ptolemy(23年-40年) 亚洲 中国 东汉: 皇帝:汉光武帝(25年-57年) 割据势力:公孙述、隗纯、卢芳 匈奴 单于: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18年-46年) 朝鲜 百济: 国王: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漢光武帝派兵征討公孫述,來歙與蓋延、馬成攻克下辨(今甘肅成縣西北),乘勝進軍,未久,來歙被刺客殺害。北路漢軍改由馬成指揮。公孫述派人刺殺岑彭,漢軍退出武陽。岑彭遇害後,吳漢接替伐蜀。吳漢一開始貪功受挫,不久撤走,與部下劉尚會合。 各国领袖 非洲 库施 国王:Pisakar(30年-40年) 毛里塔尼亚 国王:Ptolemy(23年-40年) 亚洲 中国 东汉: 皇帝:汉光武帝(25年-57年) 割据势力:公孙述、卢芳 匈奴 单于: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18年-46年) 朝鲜 百济: 国王: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罗马帝国 皇帝:提比略(14年-37年) 中东 奈巴提亚 国王:Aretas IV Philopatris(前9年-40年) 奥斯若恩 国王:Abgar V(13年-50年) 安息 国王(内战导致政权并立): 阿尔达班三世(10年-38年) 梯里达底三世(35年-36年) 出生 11月8日——涅爾瓦(Marcus Cocceius Nerva,又譯內爾瓦、教會文獻漢譯尼法王),羅馬帝國五賢帝時代的第一位君主。 逝世 参见 5年 3
猶太行省總督本丟·彼拉多被召回羅馬。 各国领袖 非洲 库施 国王:Pisakar(30年-40年) 毛里塔尼亚 国王:Ptolemy(23年-40年) 亚洲 中国 东汉: 皇帝:汉光武帝(25年-57年) 割据势力:公孙述、卢芳 匈奴 单于: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18年-46年) 朝鲜 百济: 国王: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皇帝:汉光武帝(25年-57年) 割据势力:公孙述、卢芳 匈奴 单于: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18年-46年) 朝鲜 百济: 国王: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朝鲜 百济: 国王: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罗马帝国 皇帝:
亚洲 中国 东汉: 皇帝:汉光武帝(25年-57年) 割据势力:卢芳 匈奴 单于: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18年-46年) 朝鲜 百济: 国王: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皇帝:汉光武帝(25年-57年) 匈奴 单于: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18年-46年) 朝鲜 百济: 国王: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罗马帝国 皇帝:卡利古拉(37年-41年) 中东 科马吉尼 国王:Antiochus IV(38年)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罗马帝国 皇帝:卡利古拉(37年-41年) 中东 科马吉尼 国王:Antiochus IV(38年) 奈巴提亚 国王:Aretas IV Philopatris(前9年-40年)
IV Philopatris(前9年-40年) 奥斯若恩 国王:Abgar V(13年-50年) 安息 国王(内战导致政权并立): 瓦尔达内斯一世(38年-47年) 戈塔尔泽斯二世(38年-51年) 出生 盧坎,羅馬詩人 逝世 参见 9年 3
中国 东汉: 皇帝:汉光武帝(25年-57年) 朝鲜 百济: 国王: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罗马帝国 皇帝:卡利古拉(37年-41年) 中东 奈巴提亚
国王: Pisakar(30年-40年) Amanitaraqide(40年-50年) 毛里塔尼亚 国王:Ptolemy(23年-40年) 亚洲 中国 东汉: 皇帝:汉光武帝(25年-57年) 朝鲜 百济: 国王: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欧洲 阿特雷巴特 国王:Verica(15年-40年) 卡图维勒尼 国王:Cunobelinus(9年-40年)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罗马帝国 皇帝:卡利古拉(37年-41年) 中东 奈巴提亚 国王: Aretas IV Philopatris(前9年-40年) Malichus II(40年-70年) 奥斯若恩 国王:Abgar
−891 k J/mol) CH4+ M* → CH3 + H + M CH4 + O2 → CH3 + H2O CH4 + HO2 → CH3 + 2 OH CH4 + OH → CH3 + H2O O2 + H → O + OH CH4 + O → CH3 + OH CH3 + O2 → CH2O + OH CH2O + O → CHO + OH CH2O + OH → CHO + H2O CH2O + H → CHO + H2 CHO + O → CO + OH CHO + OH → CO + H2O CHO + H → CO + H2 H2 + O → H + OH H2 + OH
O → CH3 + OH CH3 + O2 → CH2O + OH CH2O + O → CHO + OH CH2O + OH → CHO + H2O CH2O + H → CHO + H2 CHO + O → CO + OH CHO + OH → CO + H2O CHO + H → CO + H2 H2 + O → H + OH H2 + OH → H + H2O CO + OH → CO2
人口信息 分布范围 人们对生活于(13万年前)之前的早期尼安德特人了解不多,信息大多来自位于西欧的洞穴遗址。自13万年前开始,典型尼安德特人的化石记录显著增多,分布范围遍及欧洲东部、中部和西部,地中海附近,以及亚洲西南、中部和北部,直至西伯利亚阿尔泰山脉。早期尼安德特人的活动范围似乎局限于如今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 ,不过也有向东扩展定居点的趋势。法国西南部是早期和晚期尼安德特人活动密度最大的区域。 已发现最南部的遗址是位于黎凡特的;之前报告的位于北非和的尼安德特人遗址后被证实其居民为智人。最东边的遗址是位于西伯利亚东经85度的丹尼索瓦洞穴;以及在广东省发现的马坝人,其为一个具备尼安德特人特征的头骨,不过这也可能是趋同演化的结果。最北部遗址位于北纬55度,此外在北纬50-53度也有疑似尼安德特人遗迹,不过这些位置的活动痕迹可能因冰川扩张而难以探索。古人类学家认为上述原因(以及缺乏对该地区的详细研究)也可作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缺少尼安德特人活动踪迹的解释。曾在北纬60度东欧平原发现中石器时代人工制品,但这些作品更可能是出自现代智人之手。2017年的一项研究指出,尼安德特人曾于13万年前到达北美大陆,并在加利福尼亚州留下踪迹,但关于这个结论仍有许多争论。 尚不清楚末次冰期(丹斯高-厄施格周期)气候波动对尼安德特人的影响。温暖气候可促使森林扩张,阻碍巨型动物群的活动,而寒冷气候则相反。尼安德特人可能偏好温暖气候。他们的种群数量可能在寒冷时期(但并非极端严寒时)达到峰值,例如在海洋同位素第8和第5阶段,对应30万年和19.1万年前的薩勒冰期。冰川退却时,他们的族群数量可能增加,而冰川扩张时,族群数量则减少。2021年,古人类学家伊斯雷·赫什科維茨()领导的小组在以色列地区挖掘出了距今14-20万年前的內謝爾拉姆拉人骸骨,这些骨头表现出尼安德特人和直立人的特征,显示出这些群体在冰期后重新在欧洲活动。 种群数量 与现代智人类似,尼安德特人可能也源于一个较小的族群,有效种群大小——群体中可有效参与繁殖的个体数量——约为3,000-12,000人。不过,尼安德特人的总人口数量并未增加,而是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这导致有微小害处的基因无法有效的通过自然选择而剔除。一些基于线粒体DNA的研究显示出不同的种群数量估测,例如稳定维持的1,000到5,000或5,000到9,000,或者是从3,000稳定增长至5.2万年的峰值25,000,而后下降直至灭绝。考古学证据显示,在现代人类和尼安德特人于欧洲共处时期,人类人口增长率是尼安德特人的十倍,尼安德特人较低的生育率、较高的婴儿死亡率或许导致其在人口方面占据劣势。对于尼安德特人族群数量过万的估算存在争议,他们持续较低的人口可以由“”得到解释:种群具备的技术有助于食物获取,种群的环境承载力由其可得到的食物总量决定,而种群数量反过来又会影响技术发展。种群数量的提高有利于技术创新,而假如种群过低,创新的频率就会在较低水平,从而无法起到促进种群数量增长的作用。这种规律解释了为何尼安德特人的石器技术发展停滞长达15万年。 在206个尼安德特人样本中,年轻群体数量显著多余其它年龄段。有80%的样本个体在20-40岁之间,这显示出当时尼安德特人生活环境充满危险。不过,也有估计认为尼安德特人的年龄金字塔与同时代现代智人相似。尼安德特人族群中的婴儿死亡率极高,生活在欧亚大陆北部群体有约43%的婴儿死亡率。 解剖特征 尼安德特人男性身高约165至168公分,女性身高约152-156公分,颅骨容量約 1,200-1,750 cm³(现代人約 1,400-1,600 cm³)。身体特征:额头平扁(眉弓到发际线的距离比现代人短得多)、下颌角圆滑,下巴不如现代人前突。骨骼强健,身體耐寒。其具体特征是肱骨、尺骨、橈骨之間的比例,和股骨、胫骨、腓骨之間的比例大於现代人。此為适应寒冷气候的典型。另外,研究亦顯示尼安德特人的牙齒的琺瑯質較現代人的祖先的為薄。 生活方式 尼安德塔人看来是相当稀少的群体,已经在法国北部发现尼安德塔人的藝術品;在艺术品中发现一颞骨,通过研究发现,它属于一个尼安德塔人。 就艺术品本身,它们的一端被切出一条沟,应该是被人用绳子绑起来的。而现代人的艺术品,则是在其中打洞,并将之用绳串起来。 在其营地发现的尼安德特人的生活用品大多是工具。但是据调查,尼安德塔人的工具在数万年當中都没有改革。因此通常认为他们的智力比现代人低。他们没有弓箭,要利用特殊的策略去围捕动物。他们会与熊等动物争夺栖身用的洞穴。 已發現的尼安德塔人遗骸都有發現被工具刮下肉的痕跡,推測他們會將死去的同伴也用來作食用,考古學家認為那是因為他們欠缺有效的狩獵技巧。 目前發現尼安德塔人似乎也會建造墓葬,據讀者文摘的一考古學家撰寫的資料表示,在北法某一洞窟發掘出來的遺址的土壤中,經土壤分析發現有花粉的痕跡化石,且其舉行方式跟今日歐美國家類似,都是對死者的墓塚進行獻花,但尼安德塔人為何會進行墓葬,從何時開始學會祭祀,成了待解之謎。 里斯本大學教授若昂·齊爾豪 (João Zilhão) 表示,尼安德特人具有使用符號和抽象思維的能力,這源於西班牙的洞穴。 命运 尼安德塔人的遗迹从中东到英国,再往南延伸到地中海的北端,甚至遠至西伯利亞,都有所发现。这些遗迹有骨骸、营地、工具,甚至艺术品。尼安德塔人的遗迹消失的时候,大概正是在智人进入欧洲的时候。 早期學說認為尼安德特人在現代人的入侵下已經絕種。可能是由于气候突然寒冷起来;尼安德塔人为避寒而躲进山谷;群体之间缺乏联系,近亲交配增多;加上現代人与之的竞争,导致了尼安德塔人的灭亡 。 美國科學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2019年11月27日刊登的最新研究:《近親繁殖,阿利效應和隨機性可能足以說明尼安德特人滅絕》,研究內容推測尼安德塔人滅絕可能有3個因素: 第1個因素是近親繁殖,這會損害人口的適應度,根據這份新研究引用的先前研究,尼安德塔人的生殖適應力比現代人類低4成。 第2個因素是「阿利效應」(Allee effect),「阿利效應」指族群密度低於某個門檻時,生育率會低於死亡率(因為配偶選擇有限),人口太少導致外出打獵者少、無法保護食物不被動物吃掉、無法養育孩子,造成族群進一步縮小,終致滅絕。 第3個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性別比的自然波動,科學家指出,智人抵達歐洲與近東地區時,尼安德塔人的人口數很少,僅約1萬人至7萬人,因此近親繁殖、或是出生率、死亡率、性別比的自然波動都可能導致他們滅亡。 著有《入侵者》(The Invaders)一書的人類學家帕特希普曼(Pat Shipman)認為,在現代人類的祖先將尼安德塔人趕上絕路的過程中,狗很可能扮演了關鍵角色。還有一種猜測,那就是他們的滅亡是因為他們的眼睛太大,需要利用過多腦部空間去處理視覺信息,這讓他們在進化過程中處於劣勢。
Proof that Neanderthals ate crabs is another 'nail in the coffin' for primitive cave dweller stereotypes - Phys.org February 7, 2023 Human Timeline (Interactive) – Smithsonian,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ugust 2016). : Includes Neanderthal mtDNA sequences GenBank records for H. s. neanderthalensis maintained by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NCBI) 尼安德塔人身世之謎
昆山地处太湖平原。全境地势低平,河湖众多,吴淞江、娄江横穿东西。主要湖泊有西北部的阳澄湖,南部的淀山湖、澄湖、傀儡湖。其中阳澄湖是中国最著名的淡水螃蟹产地。 气候 昆山地处热带南部季风,属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17.5.8;年平均降水量1127.5毫米,年平均日照时间1975.5小时。。 经济 昆山东面毗邻上海,有京沪铁路横贯。经济发达,2018年GDP为3,875亿元,超过国内近一半的省会城市全市GDP,是中国第一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20,000美元的县级城市,2004年至2018年连续十四年位列中国百强县的第一位。因为临近上海,境内设立的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自1990年代以来吸引了大量的台资和外资企业投资建厂,其中较知名的有台展集團、南寶樹脂、唯君電子、捷安特自行車、威京集團、日月光集團、富士康科技集團、正文科技集團、统一企业、南亚电子、仁宝电脑、欣兴电子、纬创资通、神達電腦、正崴科技、禧玛诺、科迪制冷设备、伦飞电脑、蓝天电脑、今皓集團、和碩聯合科技等。由于长驻昆山經商和工作的臺湾人眾多,故當地有“小台北”的外号。 2012年,昆山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25亿元,工业总产值8,520.5亿元,服务业增加值1,07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0.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7.54亿美元,新增注册内资251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865.7亿美元,其中出口555.2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7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4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563元。 2016年,有報道指富士康在崑山的工廠改用機械人技術後,員工人數從11萬人減至5萬人。 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特产有奧灶麵、周庄万三蹄、周市爊鸭和正仪青团子等。 政治 政治结构 昆山市是苏州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江苏省试点省直管县级市之一。市委书记周伟,市长陈丽艳。中国共产党昆山市委员会、昆山市人民政府、昆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山市委员会驻昆山市前进中路108号。 行政区划 下辖11个镇: 。 交通 国道 过境。
气候 昆山地处热带南部季风,属亚热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17.5.8;年平均降水量1127.5毫米,年平均日照时间1975.5小时。。 经济 昆山东面毗邻上海,有京沪铁路横贯。经济发达,2018年GDP为3,875亿元,超过国内近一半的省会城市全市GDP,是中国第一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突破20,000美元的县级城市,2004年至2018年连续十四年位列中国百强县的第一位。因为临近上海,境内设立的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自1990年代以来吸引了大量的台资和外资企业投资建厂,其中较知名的有台展集團、南寶樹脂、唯君電子、捷安特自行車、威京集團、日月光集團、富士康科技集團、正文科技集團、统一企业、南亚电子、仁宝电脑、欣兴电子、纬创资通、神達電腦、正崴科技、禧玛诺、科迪制冷设备、伦飞电脑、蓝天电脑、今皓集團、和碩聯合科技等。由于长驻昆山經商和工作的臺湾人眾多,故當地有“小台北”的外号。 2012年,昆山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25亿元,工业总产值8,520.5亿元,服务业增加值1,07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0.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7.54亿美元,新增注册内资251亿元,实现进出口总额865.7亿美元,其中出口555.2亿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7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74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563元。 2016年,有報道指富士康在崑山的工廠改用機械人技術後,員工人數從11萬人減至5萬人。 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特产有奧灶麵、周庄万三蹄、周市爊鸭和正仪青团子等。 政治 政治结构 昆山市是苏州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江苏省试点省直管县级市之一。市委书记周伟,市长陈丽艳。中国共产党昆山市委员会、昆山市人民政府、昆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昆山市委员会驻昆山市前进中路108号。 行政区划 下辖11个镇: 。 交通 国道 过境。 铁路 京沪铁路、沪宁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经过昆山市,设有昆山站、昆山南站、阳澄湖站、花桥站等车站。从昆山南站前往上海的高铁只需要20分钟左右。 城市轨道交通 2023年6月,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数据,昆山共运营城市轨道交通2条线,运营里程43公里。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中的花桥站、光明路站、兆丰路站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花桥镇,并由昆山市轨道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完成建设。上海地铁11号线也是中国大陆第一个跨省轨道交通线路。 苏州轨道交通11号线经过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花桥镇,与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于花桥站与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的唯亭站换乘。 省道 S339 S224
祖籍青浦,1947年8月28日出生於崇明,香港演藝界人士及人大執委 陈云:曾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常务副总理 顾刚:首位华裔澳大利亚两院院士(科学院院士和技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郭连学:上海东隆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服装协会第六届副会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泉山遗址 -{崧}-泽遗址 青龙镇遗址 交通 轨道交通 :徐泾东站,蟠祥路站(建设中) :諸光路站-东方绿舟站,西岑站(建设中) (建设中):徐乐北路站-水乡客厅站
汪明荃: 祖籍青浦,1947年8月28日出生於崇明,香港演藝界人士及人大執委 陈云:曾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常务副总理 顾刚:首位华裔澳大利亚两院院士(科学院院士和技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郭连学:上海东隆羽绒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服装协会第六届副会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泉山遗址 -{崧}-泽遗址 青龙镇遗址 交通 轨道交通 :徐泾东站,蟠祥路站(建设中) :諸光路站-东方绿舟站,西岑站(建设中) (建设中):徐乐北路站-水乡客厅站
历史 古代 鸡西因地处鸡冠山(满语:鸡冠噶珊)之西而得名。古为肃慎、女真、高句丽等部游猎之地。唐时期属渤海国(今黑龙江省宁安县)。金代、元代、明代时期,历属胡里改路、辽阳行省、奴儿干都司管辖。清朝初年,由于满人入关,加之黑龙江作为女真族的发源地,被清王朝称之为“龙兴之地”,采取封禁的政策,鸡西地区人口锐减。顺治十年(1653年),清政府加强了对于黑龙江流域的行政管理,改变了明代所形成的卫所制度,将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土地划归宁古塔昂邦章京管辖。康熙元年(1662年)改设宁古塔将军,并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将治所由宁古塔迁至吉林乌拉,始称吉林将军,原宁古塔将军改称宁古塔副都统。包括鸡西在内的广大乌苏里江流域在这一时期内有大批居民从事垦荒、采参等行业,逐渐成为粮食药材基地。 近代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开放封禁政策,东北地区涌入大量移民。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政府在今黑龙江省密山市设蜜山府,鸡西地区也在其管辖范围之内。这一时期,鸡西境内陆续发现煤炭资源。1914年9月,经原吉林省农矿厅批准,奉天商人袁大章在哈尔滨成立密西煤矿公司,开采地址在密山西北150华里的西大坡,并于1916年移至今恒山矿老一井。这标志着鸡西煤炭正规生产的开端。1924年1月,吉林省政府实业厅与俄国商人谢结斯签订《中俄官商合办梨树沟小碱场沟煤矿合同》,成立穆棱煤矿公司(设于哈尔滨),由中俄共管穆棱煤矿(今鸡西市梨树区)。至1931年,共生产原煤163.1万吨。1932年,以开采穆棱矿区煤炭、木材为主业的日本国际运输株式会社成立。1933年,穆棱煤矿改为日俄共管,鸡西地区亦沦为日本殖民地。1934年,发现滴道煤田。1935年6月,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满铁”)同满洲炭矿株式会社(“满炭”)争夺滴道煤矿的开发权,满洲国政府裁定该矿由满炭直营。旋即,满炭在滴道街(今鸡西市滴道区)成立密山炭矿株式会社。同年12月15日,四甲没站(今鸡西站)建成通车,因其位于鸡冠山之西,故称为“鸡西驿”,“鸡西”一称由此出现。日本人大肆涌入鸡西地区。1938年秋,满炭兴建滴道洗煤厂,并于1943年8月建成投产,时为亚洲最大洗煤厂。 1941年9月1日,东安省在今鸡西市设置鸡宁县(取义平安),为省辖县;县长为日本人久保田丰。日治时期,鸡宁县人民特别是广大矿工进行了殊死抵抗。据统计,满洲国政权在鸡西矿区共计制造万人坑七处,炼人炉五座,残害矿工十余万人;且由于不注重安全生产,曾发生多起死亡百余人的特别重大安全事故。1945年8月9日,苏联军队逼近矿区,时任滴道炭矿矿长富槛一郎下令破坏了恒山、滴道、城子河、穆棱等煤矿以及柳毛石墨矿。 现代 1945年8月12日,苏联远东军进入鸡宁县城。鸡西地区得以解放。8月15日,苏联军队驻穆棱司令部指挥矿区开始恢复生产。1946年,中共东北局将鸡宁、密山等地确定为解放战争的大后方和根据地。1946年6月,东北经济贸易委员会成立东北工矿处,统一管理全东北的工厂、矿山、森林,办公地点设在哈尔滨市。1947年10月18日,成立东北工矿处鸡西办事处,并于1948年7月15日在该办事处的基础上成立了鸡西矿务局,领导鸡西境内的各煤矿以及鸡西煤矿总机厂。1949年7月30日,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改鸡宁县为鸡西县,为当时的松江省所管辖。1954年6月19日,松江省撤销,鸡西县划归黑龙江省管辖。到1956年,全县总人口增长到234,154人,比1949年增长83.3%;原煤产量达到500万吨。1956年12月18日,国务院决定撤销鸡西县,设立鸡西市(地级),辖鸡冠、滴道、恒山、麻山、梨树五区。1957年3月7日,鸡西市正式成立。1958年8月,降为县级市,划归牡丹江专区代管。1966年2月恢复为地级市。1970年10月,设立城子河区。1983年,将鸡东县划归鸡西市管辖。60-80年代是鸡西煤炭工业高速发展的时期,煤炭产量大幅度增长;到1991年,鸡西矿务局原煤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并曾援建内蒙古伊敏河等煤矿。1992年,原为牡丹江市代管的密山市改为鸡西市代管。1993年,虎林县划归鸡西市管辖,并于1996年10月11日改为虎林市。至此,鸡西市形成现有版图。90年代末,由于经济体制改革,鸡西作为一座大型煤矿,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加之政府控制下的煤炭价格过低,鸡西的煤炭行业出现大幅度亏损,曾出现过连续68个月拖欠矿工工资的现象,并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煤炭产量一度锐减。尔后,随着煤炭行业形势好转和企业的改制,全市煤炭生产逐步恢复到了年产量3000万吨的水平,经济走上了高速发展的良性轨道。 地理 地貌 鸡西市位于三江平原南缘,境内大部分地区属长白山北脉的老爷岭与完达山的接合部,以丘陵地带为主。全市土地面积22351平方千米,平原占40%,丘陵占50%,其余为大小湖泊河流等水系。境内有面积为4380平方千米的中俄界湖兴凯湖;主要河流有穆棱河、乌苏里江、松阿察河等,均属黑龙江流域。境内最高峰为完达山山脉主峰神顶峰,海拔831米。全境森林覆盖率为29.7%。 矿产 煤炭总储量80亿吨,年产量3000余万吨。 石墨总储量7.8亿吨,居亚洲首位,年产量7万吨。 硅线石储量6700万吨,亦居亚洲之首,年产量3000吨。 大理岩地质储量6.3亿吨,尚未大规模开采。 金储量5吨左右,年产量100余千克。 重金属铂、钯的储量分别为3.29吨,5.66吨。 气候 鸡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冬季寒冷、漫长且干燥;但由于距日本海较近,受海洋的影响和调节,夏季比较凉爽,降雨集中在5月至9月;春秋两季短。1月平均气温−16.4℃,7月平均气温21.9℃,年平均气温3.6℃,极端最低温度−34.7℃,极端最高温度37.6℃;年降水量541.8毫米。 政治 现任领导 行政区划 鸡西市现辖6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市辖区:鸡冠区、恒山区、滴道区、梨树区、城子河区、麻山区 县级市:虎林市、密山市 县:鸡东县 人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1,502,060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862,165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360,105人,下降19.34%,年平均增长率为-2.13%。其中,男性人口为757,067人,占总人口的50.4%;女性人口为744,993人,占总人口的49.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1.62。0-14岁的人口为137,811人,占总人口的9.17%;15-59岁的人口为985,463人,占总人口的65.61%;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78,786人,占总人口的25.22%,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60,011人,占总人口的17.31%。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091,691人,占总人口的72.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10,369人,占总人口的27.32%。
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42.5亿元,增长23.1% 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4.99亿美元,增长4.1% (以上均为2009年数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刀背山墓地 旅游 鸡西依托丰富的自然生态以及人文历史资源,主打以生态为主要特征的旅游品牌。根据景区的区域特征,可分为环市区旅游集合区、环兴凯湖景区和环乌苏里江景区三大板块。 興凱湖 興凱湖,古稱北琴海,是東北亞地區最大的淡水湖,面積約4380平方千米,坐落於中國東北黑龍江省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邊界。在滿語中,“興凱”(Khanka)的意思是水從高處流往低處的地方。興凱湖被一條長達90公里的天然沙壩分為大興凱湖與小興凱湖兩個部份。湖岸中國一側多為細軟沙灘,俄羅斯一側則為沼澤濕地。由於面積較大,其景致與海濱無異。1996年,江澤民和葉利欽代表中俄兩國政府簽署了《關於興凱湖保護生態的協定》,興凱湖成為中俄共同開發的自然保護區。2008年12月19日,興凱湖國家自然保護區晋升為國家地質公園。 湖中特產興凱湖大白魚(翘嘴红鲌)為中國四大淡水名魚(松江鱸,黃河鯉,興凱湖鲌,松花江鮭)之一,體型頎長,肉嫩味鮮,清香爽口。興凱湖白魚的鮮美肉質乃由湖中獨特的生物鏈所致,湖中特有的白蝦為其主要食物。興凱湖當地有湖水清燉白魚的吃法,其湯色白如乳,魚肉鮮嫩異常。另一種傳統吃法為清蒸,其特殊風味有“賽蟹肉”之稱,品味極佳。 烏蘇裡江 烏蘇裡江為中俄界河,在伯力匯入黑龍江,全長890km,流域面積187,000平方千米。烏蘇裡江穿行在中國完達山山脈與俄羅斯錫霍特山脈之間的山谷中,自然資源豐富,是中國少數幾條未經污染的河流之一,江中盛產“三花五羅”等名貴淡水魚類。1969年3月2日,中國同蘇聯在江上的珍寶島爆發了軍事衝突。現在,珍寶島已成為國家森林公園與國家自然保護區。此外,江畔還有“東方馬其諾防線”虎頭要塞遺址以及“東方第一廟”關帝廟等旅遊區。近年来游人增多,也有作家到此采风,诗人陈运和一路留下不尽亲身感受留下文学作品。 特色飲食 雞西地區是朝鮮族的傳統聚居地之一。冷麵作為朝鮮族的特色風味飲食,在雞西歷經幾十年的發展、創新,放寬了選材範圍,融合了朝鮮及中國東北飲食風味,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冷麵飲食文化。在雞西,吃冷麵既是指“冷麵”,又指“冷麵菜”。冷麵的選材限於蕎麥與小麥,加工過程保持了“現吃現壓”,冷麵湯則口感清冽,令人回味無窮。經典辣菜則有幹豆腐、桔梗、豆泡、海桔梗、明太魚等五十多種,口味都是:辣、香、鮮。近幾年,流行一種“鴨食菜”的吃法,即將各種辣菜放于一個盆中,加入些許冷麵湯、老醋、辣椒油等作料,混在一起,別有一番風味。此外還有朝鮮風味的狗肉、魚鍋,輔以當地特產的“麻格里”米酒,使得品嘗過美食的外地遊客,都是一臉“禁不住唾津的潛溢”的樣子。 教育 高等院校 黑龙江工业学院 黑龙江科技学院鸡西校区 职业教育 黑龙江技师学院 鸡西职教中心 省重点高中 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 鸡西市实验中学(原鸡西矿业集团第一中学) 鸡西市第四中学
市辖区:向阳区、工农区、南山区、兴安区、东山区、兴山区 县:萝北县、绥滨县 人口 2022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94.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6.6万人。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891,271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58,665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167,394人,下降15.81%,年平均增长率为-1.71%。其中,男性人口为445,771人,占总人口的50.02%;女性人口为445,500人,占总人口的49.98%。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0.06。0-14岁的人口为77,421人,占总人口的8.69%;15-59岁的人口为597,050人,占总人口的66.99%;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16,800人,占总人口的24.32%,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6,649人,占总人口的16.45%。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736,416人,占总人口的82.6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54,855人,占总人口的17.37%。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868,269人,占97.42%;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3,002人,占2.58%。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166,185人,下降16.06%,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29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1,209人,下降4.99%,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29个百分点。其中,满族人口减少474人,下降4.41%,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14个百分点;朝鲜族人口增加81人,增长1.33%,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12个百分点。 人文 各地以鹤岗命名的道路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鹤岗路 上海市宝山区鹤岗路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鹤岗路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鹤岗路 经济 鹤岗市以煤及相关产业为经济支柱,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约70%。黑龙江龙煤矿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鹤岗分公司的前身鹤岗矿务局,曾是全国第四大矿务局,目前年产原煤和煤制品1200万吨。同时有以煤炭为基础的钢铁和制砖产业。如今在五号水库附近有药厂一家,为三晶千鹤药厂,生产的药运往省内各地。 財政重整 2021年12月,鶴崗市政府日公佈取消公開招聘政府基層工作人員計劃,原因是財力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要實施「地方政府财政重整」。內地媒體指鶴崗或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首個要「財政重整」的地級市。鶴崗市經濟衰敗的原因包括:(1)人口不斷外流,2013年至2021年,鶴崗市區人口減少達17.12%。(2)房價暴跌,2021年時樓價每平方米只有1000元,是全国平均房价最低的城市之一。出租市場更慘淡,不少業主只要求租客支付暖費與物業管理費。 交通 城市市区面积小,交通线路少,但是除部分高峰时段的部分地点外,基本不会发生堵车现象。城市有多条公交路线,几乎覆盖了城区的大部分。 铁路 鹤岗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煤炭基地,铁路交通十分便利。目前,主要的铁路线路有鹤岗铁路和鹤北铁路两条。每天都有往返哈尔滨、佳木斯、鹤北等地的客运列车。 公路 鹤岗境内目前拥有通往哈尔滨、大连、伊春等地的高等级公路,鹤岗至名山口的高等级公路直接与俄罗斯相连。 高速公路 (鹤岗-大连) (鹤岗-哈尔滨) 国道 、过境。 省道 水运 黑龙江航线位于鹤岗北部,在俄罗斯伯力与松花江和乌苏里江相接,冬季封冻。境内绥滨口岸为国务院批准的水运开放口岸。 公交 景点 国家级森林公园 鹤岗国家森林公园 黑龙江三峡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矿山公园 黑龙江鹤岗市国家矿山公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奥里米城址 中兴城址 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旧址) 南大营 名山口岸 教育 全市拥有全日制高等学校1所,招生1492人,在校生2926人,毕业生915人。中等专业学校7所,招生1271人,在校生5629人,毕业生1464人。普通中学50所,招生13231人,在校生37982人,毕业生14886人。小学36所,招生3606人,在校生29771人,毕业生4427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35人,在校生191人。幼儿园144所,在园幼儿12045人。 高等院校 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学 鹤岗市第一中学 鹤岗市第二中学 鹤岗市第三中学 鹤岗市第四中学 鹤岗市第五中学
財政重整 2021年12月,鶴崗市政府日公佈取消公開招聘政府基層工作人員計劃,原因是財力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要實施「地方政府财政重整」。內地媒體指鶴崗或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以來,首個要「財政重整」的地級市。鶴崗市經濟衰敗的原因包括:(1)人口不斷外流,2013年至2021年,鶴崗市區人口減少達17.12%。(2)房價暴跌,2021年時樓價每平方米只有1000元,是全国平均房价最低的城市之一。出租市場更慘淡,不少業主只要求租客支付暖費與物業管理費。 交通 城市市区面积小,交通线路少,但是除部分高峰时段的部分地点外,基本不会发生堵车现象。城市有多条公交路线,几乎覆盖了城区的大部分。 铁路 鹤岗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煤炭基地,铁路交通十分便利。目前,主要的铁路线路有鹤岗铁路和鹤北铁路两条。每天都有往返哈尔滨、佳木斯、鹤北等地的客运列车。 公路 鹤岗境内目前拥有通往哈尔滨、大连、伊春等地的高等级公路,鹤岗至名山口的高等级公路直接与俄罗斯相连。 高速公路 (鹤岗-大连) (鹤岗-哈尔滨) 国道 、过境。 省道 水运 黑龙江航线位于鹤岗北部,在俄罗斯伯力与松花江和乌苏里江相接,冬季封冻。境内绥滨口岸为国务院批准的水运开放口岸。 公交 景点 国家级森林公园 鹤岗国家森林公园 黑龙江三峡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矿山公园 黑龙江鹤岗市国家矿山公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奥里米城址 中兴城址 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旧址) 南大营 名山口岸 教育 全市拥有全日制高等学校1所,招生1492人,在校生2926人,毕业生915人。中等专业学校7所,招生1271人,在校生5629人,毕业生1464人。普通中学50所,招生13231人,在校生37982人,毕业生14886人。小学36所,招生3606人,在校生29771人,毕业生4427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招生35人,在校生191人。幼儿园144所,在园幼儿12045人。 高等院校 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学 鹤岗市第一中学 鹤岗市第二中学 鹤岗市第三中学 鹤岗市第四中学 鹤岗市第五中学 鹤岗市第六中学 鹤岗市第八中学 鹤岗市第十中学(鹤岗市第二中学东山校区) 鹤岗市十二中学(鹤岗市第四中学南山校区) 鹤岗市十三中学 鹤岗市十四中学 鹤岗市十五中学(鹤岗市第二中学天水湖校区) 鹤岗市十七中学 鹤岗市十八中学 鹤岗市十九中学(鹤岗市第四中学五指山校区) 鹤岗市二十一中学 鹤岗市二十二中学 鹤岗市二十四中学 鹤岗市二十五中学 鹤岗市二十六中学 鹤岗市二十七中学 鹤岗市私立育才中学 鹤岗市私立新北方学校 名人
地理位置在北纬45°46′至46°55′,东经124°19′至125°12′之间,东南距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市150公里,西北距齐齐哈尔市139公里。全市总面积22161平方千米,其中市区5107平方千米。大庆市地处松嫩平原西部,地域平坦,平均海拔146米。 气候 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降水偏少,冬长严寒,夏秋凉爽。全市年平均气温4.2℃,最冷月平均气温-18.5℃,极端最低气温-39.2℃;最热月平均气温23.3℃,极端最高气温39.8℃,年均无霜期143 d;年均风速3.8 m/s,年>16级风日数为30 d;年降水427.5 mm,年蒸发635 mm,年干燥度为1.2,大陆度为78.9;年日照时数为2 726 h,年太阳总辐射量491.4 kJ/cm2。大庆拥有丰富的自然湿地,湿地面积占全国已知湿地面积的1/3。 政治 现任领导 行政区划 大庆市现辖5个市辖区、3个县、1个自治县。 市辖区:萨尔图区、龙凤区、让胡路区、红岗区、大同区 县:肇州县、肇源县、林甸县 自治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人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781,562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04,532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122,970人,下降4.23%,年平均增长率为-0.43%。其中,男性人口为1,379,294人,占总人口的49.59%;女性人口为1,402,268人,占总人口的50.4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98.36。0-14岁的人口为310,589人,占总人口的11.17%;15-59岁的人口为1,884,133人,占总人口的67.74%;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586,840人,占总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98,530人,占总人口的14.33%。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016,139人,占总人口的72.4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765,423人,占总人口的27.52%。 民族 全市有少数民族31个,其中超过1000人的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和回族还有锡伯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687,755人,占96.6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93,807人,占3.3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115,680人,下降4.13%,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11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7,290人,下降7.21%,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11个百分点。其中,蒙古族人口减少11,866人,下降18.44%,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33个百分点;满族人口增加788人,增长3.46%,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6个百分点;朝鲜族人口增加2,190人,增长40.3%,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9个百分点。 资源 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地热等,西部地区有较充足的风力资源。 草原上盛产防风、黄芩、桔梗、甘草等野生中药材。 经济 大庆是中国第一大油田大庆油田所在地,为中国石油化工产业中心,围绕原油加工形成的产业链在中国石化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到2011年,大庆油田已累计生产原油21亿吨。2012年,全市GDP总量为4000.5亿元(633.74亿美元),第二产业比重高达80.9%,第三产业比重仅为15.3%。工业增加值3,157.4亿元,占GDP比重达到78.9%。原油产量4000万吨,天然气产量33.7亿立米,原油加工量1286.5万吨。大庆的农业畜牧业经济占有重要地位,主要粮食产品有玉米、水稻、大豆和薯类,牛奶产量,生猪、牛和羊等大型牲畜等饲养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占有较大比重。大庆市粮食总产量达650万吨,其中玉米产量达到540.4万吨,水稻79.4万吨,大豆7万吨,甜菜9.6万吨,蔬菜121.8万吨。 石化产业 大庆油区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几个大型油区之一。除石油勘探和油田开发外,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工业发展很快石油化工产品有燃料油、润滑油、化纤、化肥、乙烯等80多种。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建材、轻纺、塑料、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工业也得到发展。 汽车产业 沃尔沃大庆整车制造基地位于大庆市高新区龙兴路33号。大庆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是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沃尔沃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整车生产企业。公司于2014年9月开始量产,2015年引进了沃尔沃瑞典总部最新研发的可拓展整车生产平台技术(SPA)平台,实现了模块化设计与生产,工厂生产自动化程度达到70%,设计产能达到每两分钟下线一台车,大幅提升成本效益和产品优势,大庆沃尔沃已成为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最先进的生产制造基地之一。 农牧业 大庆有草原16.8万公顷,畜牧业发达,2012年畜牧业产值147.7亿元,建有多处牧场,饲养奶牛、黄牛、东北细毛羊。农业主要作物是玉米、高粱、大豆、水稻。经济作物主要有甜菜和葵花籽、板蓝根、万寿菊等。 旅游景点 大庆旅游自然主要包括天然湖泊.、温泉等自然生态资源,古代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和现代石油石化工业景观。大庆有“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的美誉。 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金宝遗址,大庆第一口油井。 湿地:当奈湿地(属扎龙湿地的一部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庆鹤鸣湖湿地 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名单: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大庆黑鱼湖生态园、大庆城市规划展示馆、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连环湖温泉景区、林甸县北国温泉养生休闲广场、 国家级森林公园:大庆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红旗泡水库红湖旅游区 城区重要城市广场、公园:大庆时代广场、大庆石油广场、大庆城市森林公园、大庆黎明湖公园、大庆油田乐园 美食 坑烤:即地坑烧烤,就是在地上挖个坑,将食物放入坑内烤熟,据说早在明清时期东北民间就有类似烹饪手法。坑烤发展到近现代,工艺、口感经过了无数次改良,品种也由单一的烤肉,演变到烤土豆、鸡蛋、玉米、笨鸡、乳鸽、鹌鹑、羊排等。过去,在东北农村,人们曾经用灶坑,或在田间地头就地挖坑熏烤食物。据了解,在大庆石油会战年代,工人们的工作环境往往是“头上青天一顶,脚下荒原一片”。在那时,能吃上一口热饭,也是一种奢望。智慧的石油会战人,将坑烤这一吃法运用到了工作间歇,在荒原上挖坑烧砖,烤制土豆等随手可得的廉价食材,既保证了不耽误工作时间,又为艰苦的工作提供了身体必须的营养。 东北大板:东北大板是由黑龙江省大庆市一家名叫红宝石的公司生产的雪糕,红宝石成立于1992年,其新产品系列东北大板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爆红,并一路由京城席卷至申城。东北大板,2013年诞生 ,2014年爆红网络,采用新鲜纯天然水果或新西兰复原奶制作,包含原味奶、草原奶、巧克力和草莓味“四味”以及咖啡色、白色、橙黄色、暗红色“四色”,造型简单、口味浓郁。 美食乐月饼、点心:口味独特的当地面包,蛋糕,月饼,点心生产商,尤其生产的月饼口感细腻香甜。 交通
历史 大庆地区清初为蒙旗杜尔伯特的游猎地,一直设有定居村落。1898年俄罗斯帝国修建中东铁路时,在此建立了萨尔图站。1904年开始放荒招垦,村屯渐多。1906年在安达任民镇设置了安达抚民府,1913年改为安达县。满洲国成立後萨尔图被改为兴仁镇。1946年又恢复萨尔图名字。1947年中共成立之東北行政委員會在萨尔图一带建立了几个牧场,1955年合并为红色草原牧场。 195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开始布置在松辽盆地寻找石油。1958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设立松辽石油勘探局。同年,勘探局在黑龙江省安达县、吉林省前郭縣分别开钻了松基一井和松基二井,这两口井都没有成功出油。1958年10月,松辽石油勘探局基准井研究队将松基三井选址在肇州县大同镇,随后在11月29日获得石油工业部批准。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喷出工业油流,成功发现油田。11月,时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提出将大同镇改为大庆镇,以纪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时发现油田,也避免了将来改设市时与山西省大同市重名。石油工业部也将新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不久,黑龙江省将原大同镇及附近的油区设为大庆区。 1960年,石油工业部发动松辽石油会战。同年4月底,安达县撤销,改设安达市,大庆区成为安达市辖区。1964年至1965年,国家决定对大庆油田采用政企合一体制,撤销安达市,恢复安达县,设立安达特区以管理大庆油田,对外仍称安达市。 1979年12月14日,安达特区改名大庆市,由黑龙江省直辖。1992年8月21日,国务院批准原属齐齐哈尔市的林甸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和原属绥化地区的肇州县、肇源县划归大庆市。 地理 地理位置在北纬45°46′至46°55′,东经124°19′至125°12′之间,东南距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市150公里,西北距齐齐哈尔市139公里。全市总面积22161平方千米,其中市区5107平方千米。大庆市地处松嫩平原西部,地域平坦,平均海拔146米。 气候 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降水偏少,冬长严寒,夏秋凉爽。全市年平均气温4.2℃,最冷月平均气温-18.5℃,极端最低气温-39.2℃;最热月平均气温23.3℃,极端最高气温39.8℃,年均无霜期143 d;年均风速3.8 m/s,年>16级风日数为30 d;年降水427.5 mm,年蒸发635 mm,年干燥度为1.2,大陆度为78.9;年日照时数为2 726 h,年太阳总辐射量491.4 kJ/cm2。大庆拥有丰富的自然湿地,湿地面积占全国已知湿地面积的1/3。 政治 现任领导 行政区划 大庆市现辖5个市辖区、3个县、1个自治县。 市辖区:萨尔图区、龙凤区、让胡路区、红岗区、大同区 县:肇州县、肇源县、林甸县 自治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人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781,562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04,532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122,970人,下降4.23%,年平均增长率为-0.43%。其中,男性人口为1,379,294人,占总人口的49.59%;女性人口为1,402,268人,占总人口的50.4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98.36。0-14岁的人口为310,589人,占总人口的11.17%;15-59岁的人口为1,884,133人,占总人口的67.74%;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586,840人,占总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98,530人,占总人口的14.33%。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016,139人,占总人口的72.4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765,423人,占总人口的27.52%。 民族 全市有少数民族31个,其中超过1000人的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和回族还有锡伯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687,755人,占96.6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93,807人,占3.3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115,680人,下降4.13%,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11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7,290人,下降7.21%,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11个百分点。其中,蒙古族人口减少11,866人,下降18.44%,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33个百分点;满族人口增加788人,增长3.46%,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6个百分点;朝鲜族人口增加2,190人,增长40.3%,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9个百分点。 资源 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地热等,西部地区有较充足的风力资源。 草原上盛产防风、黄芩、桔梗、甘草等野生中药材。 经济 大庆是中国第一大油田大庆油田所在地,为中国石油化工产业中心,围绕原油加工形成的产业链在中国石化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到2011年,大庆油田已累计生产原油21亿吨。2012年,全市GDP总量为4000.5亿元(633.74亿美元),第二产业比重高达80.9%,第三产业比重仅为15.3%。工业增加值3,157.4亿元,占GDP比重达到78.9%。原油产量4000万吨,天然气产量33.7亿立米,原油加工量1286.5万吨。大庆的农业畜牧业经济占有重要地位,主要粮食产品有玉米、水稻、大豆和薯类,牛奶产量,生猪、牛和羊等大型牲畜等饲养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占有较大比重。大庆市粮食总产量达650万吨,其中玉米产量达到540.4万吨,水稻79.4万吨,大豆7万吨,甜菜9.6万吨,蔬菜121.8万吨。 石化产业 大庆油区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几个大型油区之一。除石油勘探和油田开发外,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工业发展很快石油化工产品有燃料油、润滑油、化纤、化肥、乙烯等80多种。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建材、轻纺、塑料、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工业也得到发展。 汽车产业 沃尔沃大庆整车制造基地位于大庆市高新区龙兴路33号。大庆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是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沃尔沃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组建的整车生产企业。公司于2014年9月开始量产,2015年引进了沃尔沃瑞典总部最新研发的可拓展整车生产平台技术(SPA)平台,实现了模块化设计与生产,工厂生产自动化程度达到70%,设计产能达到每两分钟下线一台车,大幅提升成本效益和产品优势,大庆沃尔沃已成为沃尔沃汽车集团全球最先进的生产制造基地之一。 农牧业 大庆有草原16.8万公顷,畜牧业发达,2012年畜牧业产值147.7亿元,建有多处牧场,饲养奶牛、黄牛、东北细毛羊。农业主要作物是玉米、高粱、大豆、水稻。经济作物主要有甜菜和葵花籽、板蓝根、万寿菊等。 旅游景点 大庆旅游自然主要包括天然湖泊.、温泉等自然生态资源,古代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和现代石油石化工业景观。大庆有“绿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国温泉之乡”的美誉。 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金宝遗址,大庆第一口油井。 湿地:当奈湿地(属扎龙湿地的一部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大庆鹤鸣湖湿地 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名单: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大庆黑鱼湖生态园、大庆城市规划展示馆、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连环湖温泉景区、林甸县北国温泉养生休闲广场、 国家级森林公园:大庆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红旗泡水库红湖旅游区 城区重要城市广场、公园:大庆时代广场、大庆石油广场、大庆城市森林公园、大庆黎明湖公园、大庆油田乐园 美食
黑河 (灌河),中国河南省东南部河流,灌河的一条支流; 黑河 (泥河),中国安徽省中北部河流,泥黑河的一部分; 黑河 (四川),中国黄河的支流,流经四川省和甘肃省; 黑河 (陕西),在中国陕西省境内的一条河流,是西安市的重要水源地; 黑河 (泾河),流经中国甘肃省东部和陕西省长武县,是泾河右岸支流; 黑河 (白河),流经中国北京市和河北省的一条河流,白河的支流; 黑河
(陕西),在中国陕西省境内的一条河流,是西安市的重要水源地; 黑河 (泾河),流经中国甘肃省东部和陕西省长武县,是泾河右岸支流; 黑河 (白河),流经中国北京市和河北省的一条河流,白河的支流; 黑河 (浍河),位于中国山西省西南部的一条河流,浍河的左岸支流; 黑河 (热曲),位于中国青海省玛多县的一条河流,热曲的左岸支流; 黑河 (牙买加河流),牙买加最长的河流; 黑河 (毛里求斯),毛里求斯西部的一條河流。基於這條河而命名的地方還有以下幾個地名: 黑河區; 黑河峽; 內格羅河 (亞馬遜河)(),又名黑河,亞馬遜河支流;
地理 漠河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中国的最北方。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7′—124°20′,北纬52°10′—53°33′。东与塔河县接壤,西与内蒙古额尔古纳市交界,南与内蒙古根河市为邻,北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界河黑龙江,自上游河口算起,边境线长242公里,境内南北宽150公里,总面积18,427平方公里。漠河市面积占大兴安岭地区总面积的21.6%,占全省总面积的3.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4.64人。除黑龙江之外,境内最大河流为额木尔河,发源于伊勒呼里山北麓,流经境内230公里,于本市兴安镇古城岛注入黑龙江。 市内的北红村是中國最北的村莊,位於(),比號稱中國最北的「北极村」()更北,但尚未發展旅遊事業,故知名度不如后者。 气候 漠河市在中国最北端毗邻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地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柯本气候分类法:Dwc),天气严寒而且常年温度较低。冬季气温一般在-40℃以下,是全中国气温最低的县份。年平均气温为-3.9℃;平均低温低于0度的时间达8个月;平均无霜期只有86.2日;年平均降水量452.1毫米;全年主风向为西北风。漠河市一月份平均温度-28.2°C,冬天最低气温仅-52.3°C(1969年2月13日,中国现有气象资料中的极端最低气温记录)。七月份平均温度为18.3°C,最高温可达39.3°C。 2023年1月20日上午7時48分,漠河市氣溫測到-50℃的低溫,這是自漠河市從1969年2月15日後,54年以來再現-50℃的極寒天氣。1月22日7时,漠河市最低气温降至零下53摄氏度,打破漠河市此前最低气温的历史极值零下52.3摄氏度。 国界 漠河市境所辖14个界桩,国界线长242千米。 交通 漠河機場 漠河火车站 終點。
汉晋属鲜卑,隋唐属室韦,金属上京蒲峪路,元属岭北行省,明属奴尔干都司木河卫,清代属黑龙江副都统辖区,为索伦部游猎之地。 1860年(清咸丰十年),漠河村(今北极村)开始有人居住。 1866年(清同治五年),漠河发展为通往胭脂沟的江上驿站。 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十二月),開辦漠河金礦。1888年,清朝政府于老沟开办漠河金矿。金矿兴起,“兵民辐辏,商贾繁荣,屹然为边重镇”。 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漠河落入於俄。至1906年(光緒三十二年)才被清廷收復。 1908年8月5日(清光绪三十四年七月初九日),清廷批准设置漠河直隶厅,驻漠河,列入“缓设名单” 。。同年,討論由嫩江之源開闢山道,卒以工費浩繁中止。1909年(清宣统元年),设置漠河总卡官,驻漠河,节制洛古河、讷钦哈达、漠河、乌苏里、巴尔嘎力、额木尔、开库康、安罗卡伦。总卡官于翌年6月7日(清宣统二年五月初一日),“接管地方一切事务”。隶属瑷珲兵备道。 1914年(民国三年)5月8日,奉令将漠河总卡衙门改设漠河设治局,驻漠河街,隶属黑河道。1917年由设治局改升为二等县城所在地。县署驻漠河街。全县共划分两个行政区,管辖21个村屯。1929年2月,撤销道制,改由黑龙江省直辖。同年4月,由二等县提升为一等县。东北沦陷后,初由黑龙江省管辖,1934年12月改隶黑河省。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隶属黑龙江省。1947年3月,撤销漠河县,并入呼玛县为第五区,区辖漠河、额木尔、马伦、开库康4个乡。1948年1月,将斯大辽克以西划给内蒙古自治区管辖,确定洛古河以上第一号航标灯为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分界点。 1956年,撤区实行乡村制,设漠河、额木尔、马伦、开库康4个乡。乡下设村,共6个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实行乡村合一制,改乡为人民公社,即漠河、额木尔、马伦、开库康4个人民公社,公社下设生产大队,共12个生产大队。1970年在原漠河县境内设立古莲、阿木尔两个区(县级),区设公社。1976年将阿木区辖图强公社划出,设立图强区(县级),三个区均为政企合一制。 1981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重新设置漠河县,以呼玛县北部的漠河、兴安两个公社和大兴安岭地区所属的阿木尔、图强、古莲3个区为漠河县的行政区域。其行政区管辖原阿木尔、图强、古莲和待开发的无人区富克山4个区。辖西林吉(原属古莲区)、图强(原属图强区),劲涛(原属阿木尔区原名阿木尔镇)3个镇和漠河、兴安(原名额木尔)2个公社。马伦、开库康公社划归塔河县。1981年8月16日,正式成立县人民政府,驻西林吉镇,归大兴安岭地区管辖。老县城漠河村为漠河乡政府所在地。 1990年底全县行政区划管辖为西林吉镇(县城,设一个桥北街道办事处,13个居民委员会,7个自然屯);图强镇(下设育英一个街道办事处,10个居民委员会);劲涛镇(下设长缨一个办事处,13个居民委员会);漠河乡(下设3个村民委员会;3个自然屯);兴安乡(下设5个村民委员会,5个自然屯)。 201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漠河县设立县级漠河市。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漠河市常住人口为54036人。 2010年,总人口为83,414人,其中,西林吉镇40,944人、图强镇20,896人、阿木爾鎮18,312人、兴安镇(额木尔乡)1,063人、北极镇(漠河乡)2,199人。 行政区划 下辖6个镇: 。 境内有西林吉、图强、阿木尔三个林业局及所属古莲河露天煤矿、漠河发电厂。
Imaginative from the Works of George Gissing ed. Alfred C. Gissing,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Virginia Woolf (London & New York, 1929)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傳记 Bell, Quentin. Virginia Woolf: a Biography. Vol. I: Virginia Stephen 1882 to 1912. London: Hogarth Press. 1972. Bell, Quentin. Virginia Woolf: a Biography. Vol. II: Virginia Woolf 1912 to 1941. London: Hogarth Press. 1972. Bell, Quentin. Virginia Woolf: A Biography. Rev. ed.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96. Bennett, Maxwell. Virginia Woolf and Neuropsychiatry. Dordrecht, London: Springer, 2013. Briggs, Julia. Virginia Woolf: An Inner Life. Orlando, FL: Harcourt, 2006. . Caramago, Thomas D. The Flight of the Mind: Virginia Woolf's Art and Manic-Depressive Illnes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Curtis, Anthony. "Virginia Woolf: Bloomsbury & Beyond", Haus Books, 2006. Dalsimer, Katherine. Virginia Woolf: Becoming a Writer.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 Dally, Peter. The 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 Manic Depression and the Life of Virginia Woolf. New York: St. Martin's Griffin, 2001. Dunn, Jane. A Very Close Conspiracy: Vanessa Bell and Virginia Woolf. Boston: Little, Brown, 1990. Gordon, Lyndall. Virginia Woolf: A Writer's Life. New York: Norton, 1984. Gruber, Ruth. Virginia Woolf: The Will to Create as a Woman. New York: Carroll & Graf, 2005. Forrester, Viviane. Virginia Woolf: A Portrait. United States: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5. King, James. Virginia Woolf. New York: Norton, 1994. Leaska, Mitchell. Granite and Rainbow: The Hidden Life of Virginia Woolf.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1998. Lee, Hermione. Virginia Woolf. New York: Knopf, 1997. Nicolson, Nigel. Virginia Woolf. New York: Penguin, 2000. Poole, Roger. The Unknown Virginia Woolf.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Reid, Panthea. Art and Affection: A Life of Virginia Woolf.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Rosenman, Ellen Bayuk. The Invisible Presence: Virginia Woolf and the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Baton Roug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6. Szasz, Thomas. "My Madness Saved Me": The Madness and Marriage of Virginia Woolf. New Brunswick, NJ :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6. 文學主題 Blair, Emily. Virginia Woolf and the Nineteenth-century Domestic Novel.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7. . Dalgarno, Emily. Virginia Woolf and the Visible World.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 DeSalvo, Louise. Virginia Woolf: The Impact of Childhood Sexual Abuse on Her Life and Work. Boston: Little, Brown, 1989. Goldman, Jane. The Feminist Aesthetics of Virginia Woolf.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 Hussey, Mark. Virginia Woolf and War. Syracuse: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1991. . Miller, C. Ruth. Virginia Woolf: The Frames of Art and Lif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8. . Paul, Janis M. The Victorian Heritage of Virginia Woolf: The External World in Her Novels. 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 1988. . Transue, Pamela J. Virginia Woolf and the Politics of Style.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6. . 相冊 Monk's House photograph album 1 (1863–1938) – 2 (1909–1922) – 3 (1890–1933) – 4 (1890–1947) – 5 (1892–1938) – 6 (1850–1900) 其他 Bishop, Edward. A Virginia Woolf Chronology. Boston: G. K. Hall, 1989. Hall, Sarah M.. The Bedside, Bathtub and Armchair Companion to Virginia Woolf and Bloomsbury. London, New York: Continuum, 2007. Jaillant, Lise. ‘Classics behind Plate Glass’: the Hogarth Press and the Uniform Edition of the Works of Virginia Woolf, in Cheap Modernism: Expanding Markets, Publishers' Series and the Avant-Garde (Edinburgh UP, 2017). Sellers, Susan. Vanessa & Virginia.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09. 外部链接 Virginia Woolf Papers at the Mortimer Rare Book Collection, Smith College Special Collections 現代主義 英国小说家 女性作家 雙性戀作家 女性主義者 女性主義 倫敦大學校友 英國自殺者 倫敦人 女性自殺者 倫敦國王學院校友
A Biography (1933, more explicitly cross-genre: fiction as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tale by Flush, a dog; non-fiction in the sense of telling the story of the owner of the dog, 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 reprinted in 2005 by Persephone Books Roger Fry: A Biography (1940, usually characterised as non-fiction, however: "[Woolf's] novelistic skills worked against her talent as a biographer, for her impressionistic observations jostled uncomfortably with the simultaneous need to marshal a multitude of facts.") 非小說 Modern Fiction (1919) The Common Reader (1925) 自己的房間 (1929) On Being Ill (1930) The London Scene (1931) The Common Reader: Second Series (1932) Three Guineas (1938) The Death of the Moth and Other Essays (1942) The Moment and Other Essays (1947) The Captain's Death Bed And Other Essays (1950) Granite and Rainbow (1958) Books and Portraits (1978) Women And Writing (1979) Collected Essays (six volumes) 戲劇 Freshwater: A Comedy (performed in 1923, revised in 1935, and published in 1976) 翻譯作品 Stavrogin's Confession & the Plan of 'The Life of a Great Sinner, from the notes of Fyodor Dostoevsky, translated in partnership with S. S. Koteliansky (1922) 自傳式寫作及日記 A Writer's Diary (1953)—Extracts from the complete diary Moments of Being (1976) A Moment's Liberty: the shorter diary (1990) The Diary of Virginia Woolf (five volumes)—Diary of Virginia Woolf from 1915 to 1941 Passionate Apprentice: The Early Journals, 1897–1909 (1990) Travels With Virginia Woolf (1993)—Greek travel diary of Virginia Woolf, edited by Jan Morris The Platform of Time: Memoirs of Family and Friends, Expanded Edition, edited by S. P. Rosenbaum (London, Hesperus, 2008) 書信 Congenial Spirits: The Selected Letters (1993) The Letters of Virginia Woolf 1888–1941 (six volumes, 1975–1980) Paper Darts: The Illustrated Letters of Virginia Woolf (1991) 序 Selections Autobiographical and Imaginative from the Works of George Gissing ed. Alfred C. Gissing,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Virginia Woolf (London & New York, 1929) 参考资料 延伸阅读 傳记 Bell, Quentin. Virginia Woolf: a Biography. Vol. I: Virginia Stephen 1882 to 1912. London: Hogarth Press. 1972. Bell, Quentin. Virginia Woolf: a Biography. Vol. II: Virginia Woolf 1912 to 1941. London: Hogarth Press. 1972. Bell, Quentin. Virginia Woolf: A Biography. Rev. ed.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96. Bennett, Maxwell. Virginia Woolf and Neuropsychiatry. Dordrecht, London: Springer, 2013. Briggs, Julia. Virginia Woolf: An Inner Life. Orlando, FL: Harcourt, 2006. . Caramago, Thomas D. The Flight of the Mind: Virginia Woolf's Art and Manic-Depressive Illnes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Curtis, Anthony. "Virginia Woolf: Bloomsbury & Beyond", Haus Books, 2006. Dalsimer, Katherine. Virginia Woolf: Becoming a Writer.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2. . Dally, Peter. The 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 Manic Depression and the Life of Virginia Woolf. New York: St. Martin's Griffin,
相比中国同规模城市,吉林公交车数量不足,车隔时间长,收车时间较早,次要街路公交线路覆盖不足等现象,但近年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2015年,市交通局拟整合市郊27条承包线路,届时,吉林的公交系统将会更加完善。 轨道交通 吉林市拟建设单轨铁路(官方称之为“跨座式轨道交通”)。先导段线路已经确定,预计于2016年6月开工,2018年7月竣工,将连接江南、江北、市中心和南部新城,并三跨松花江。整体工程全长169千米,共5条线,将于2050年全面完工。 航空 吉林机场原为空军二台子机场,始建于1952年。1988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建设民用支线机场,1991年4月1日民用开航。自从2005年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建成后,吉林市和长春市共用这个机场,原吉林二台子机场改为纯军用机场。 龙嘉机场有大巴往返于吉林市江城广场,在2011年长吉城际铁路开通后,动车组列车可直接开进航站楼地下,使得两市与龙嘉机场的交通更加便捷。 教育 高等院校 北华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吉林医药学院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中学 吉林市第一中学校 吉化第一高级中学 吉林二中 吉林毓文中学 吉林四中 吉林市第五中学校 吉林七中 吉林九中 吉林十二中学 松花江中学 江城中学 吉林市实验中学 吉化第六中学 吉化第九中学 田家炳中学(原吉林铁路第一中学) 凇城中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著名景观 松花湖 北大湖滑雪场 雾凇 庆岭 吉林一号陨石 乌拉街满族镇 吉林耶稣圣心堂 朱雀山 松江中路 龙潭山 北山风景区 友好城市 伏尔加格勒 纳霍德卡 斯波坎 库比蒂诺 松江市 山形市 艾伯特王子城 万景台区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吉林市人民政府 J
奉系军阀张作霖由于不满当时在铁路上受日、俄的牵制,决心修建自己控制的铁路,于是主持修建了奉海铁路和吉海铁路。前者于1925年7月开工,1927年9月竣工,后者于1927年6月开工,1929年5月竣工。这两段铁路如今合称沈吉铁路,全长446千米,起点为辽宁省沈阳市,终点为吉林。这条铁路在分流哈大铁路的货车上起了重要作用。 吉舒铁路从吉林至舒兰,建于1941年,使得列车从吉林经长图铁路、拉滨铁路到达哈尔滨运程缩短了68千米。 由于京哈铁路的兴建,使得长春的地理位置要比吉林更加优越,在1954年,吉林省省会迁至长春。 客运站 吉林站目前为吉林铁路枢纽内唯一的客运站,并不办理货运业务。经过铁路有长图铁路、沈吉铁路、吉舒铁路和长珲城際鐵路。吉林银行吉林分行及市内各铁路客票代售点可代售火车票。 公路 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4615公里(2007年),有国道2条,省道6条,县道28条。 、过境。 于1995年5月18日开工,1997年9月9日通车,工程按六车道布设路基,初期铺设四车道,长春至龙嘉国际机场段四改六工程已于2009年施工;龙嘉至吉林段四改六工程于2017年9月25日开工,工期2年。工程还获得了交通部“詹天佑奖”的提名。 于2008年9月28日正式通车。 吉林段(吉林至草市)于2011年9月30日建成通车,吉林市绕城高速(吉林外环)2012年年底通车。辽宁段(沈阳至草市)已经于2010年9月27日通车。 此外,还有吉黑高速公路在建设中。 市区主要道路有解放大路、吉林大街、雾凇大路、松江路、滨江路、恒山路、遵义路、和平路、越山路、珲春街、长春路等;主要跨松花江桥梁有临江门大桥、吉林大桥、江湾大桥、雾凇大桥、龙潭桥、哈龙桥等。 公共交通 公交车 吉林市公交现有线路80多条,大多数线路均归属于吉林市城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也有兴平公交、方舟客运等公司经营的民营线路以及城市客运公司经营的近郊线路。吉林市的公交线路可通达整个市区和部分临近郊区。 吉林公交配车品牌以一汽(大连)、宇通为主。按长度可分为12米、10.5米、9米、8.5米、7.5米单机车辆和11米双层巴士,按燃料可分为油电混合动力、CNG、LNG和柴油车辆。市区线路多为10米以上的大型车辆,近郊线路多为9米以下的小型车辆 市区线路大部分为可刷卡的无人售票车,公交车票价投币均为1元,使用吉林市城市通卡普通卡为0.9元,学生卡0.5元,65岁以上老人可办理老人卡免费乘坐。其中46路是吉林市客流最大的线路,也是吉林市唯一拥有双层巴士的线路。 吉林市公交首班最早的线路是8路(上行始发4:50),末班最晚的是46路(下行始发21:36),7路、8路、42路、46路等为工人先锋号线路。 市区亦有私营线路——808路(万利城大润发——伊利花园 朝阳花园),票价1元。运行时间为每天05:50-18:30。 相比中国同规模城市,吉林公交车数量不足,车隔时间长,收车时间较早,次要街路公交线路覆盖不足等现象,但近年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2015年,市交通局拟整合市郊27条承包线路,届时,吉林的公交系统将会更加完善。 轨道交通 吉林市拟建设单轨铁路(官方称之为“跨座式轨道交通”)。先导段线路已经确定,预计于2016年6月开工,2018年7月竣工,将连接江南、江北、市中心和南部新城,并三跨松花江。整体工程全长169千米,共5条线,将于2050年全面完工。 航空 吉林机场原为空军二台子机场,始建于1952年。1988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建设民用支线机场,1991年4月1日民用开航。自从2005年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建成后,吉林市和长春市共用这个机场,原吉林二台子机场改为纯军用机场。 龙嘉机场有大巴往返于吉林市江城广场,在2011年长吉城际铁路开通后,动车组列车可直接开进航站楼地下,使得两市与龙嘉机场的交通更加便捷。 教育 高等院校 北华大学 东北电力大学 吉林化工学院 吉林医药学院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中学 吉林市第一中学校 吉化第一高级中学 吉林二中 吉林毓文中学 吉林四中 吉林市第五中学校 吉林七中 吉林九中 吉林十二中学 松花江中学 江城中学 吉林市实验中学 吉化第六中学 吉化第九中学 田家炳中学(原吉林铁路第一中学) 凇城中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著名景观 松花湖 北大湖滑雪场 雾凇 庆岭 吉林一号陨石 乌拉街满族镇 吉林耶稣圣心堂 朱雀山 松江中路
交通 东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之一。京哈、平齐、四梅铁路和哈大客运专线在此交汇。北哈、阿柴干线公路在此交会。 四平火车站位于铁西区英雄大路,是全国18大编组站之一,沈阳铁路局直属一等站。京哈、平齐、四梅、哈大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等多条铁路在市区交汇,客货向北通向长春,哈尔滨和黑龙江大部分城市,向南通向沈阳、大连、北京和国内大部分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战略位置显著。上下行自动化驼峰,站线79条,客场规模为3台(1侧2岛)10线,客流流动方向为上进下出。车站接发列车日均330列,编解列车日均80多列。 四平东站位于紫气大路东起始端,地处哈大客运专线节点位置。四平东站站台型式为2台6线,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为1000人,预计2030年年发送量1104万人。站房综合楼批复面积为5300平方米,其中旅客客运面积为4000平方米,其他设备用房面积为1300平方米。广场与站台面高差为-3.68米,车站形式为线侧下式车站,进出站形式为“下进下出”。 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大庆至广州、长春至深圳高速公路(长深高速公路)和国省道贯穿四平东西南北。 四平居东北交通中心,公铁交通十分发达,是哈大、平齐、四梅铁路交汇处。四平站是东北十大客货混合编组站之一,一昼夜编组和通过客、货列车百余列,并有京哈、集锡、明沈三条干线公路由此经过。是东北中部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军事上的战略要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解放战争中,著名的四平战役发生于此,有“英雄城”之称。又是吉辽两省经济交流的“桥头堡”。 高速公路:,集通高速公路,,,长营高速公路,铁朝高速公路(京四高速),伊辽高速公路与长双高速公路。 国道:,,。四平市还有一条环城一级公路,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与,,相连。 四平距大连国际航运中心550公里,距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仅1个多小时车程,四平本地的军民两用机场即将开通国内航班。 教育 2000年末,四平市共有普通高校3所,在校生9538人;中等专业学校10所,在校生11013人;普通中学194所,在校生16.46万人;农、职业中学16所,在校生7750人;小学1262所,在校生30.9万人。 其中有省重点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前身为四平师范学院。学校在上个90年代以来有较快发展,在东北高校中的地位日益显现。 还有吉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四平职业大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胜古迹 现存有叶赫古城遗址,辽、金时代的昭苏城遗址等古迹多处。纪念地有革命烈士纪念塔、烈士陵园。 媒体 四平广播电视台(相关条目:四平广播电视台主频道) 四平日报 文化 美食 李连贵熏肉大饼 猪肉炖粉条 朝鲜冷面 名人 对外交往 四平市与日本长野县须坂市、美国威斯康星州沃索市、俄罗斯马哈奇卡拉市建立友好城市。全市有三资企业近300家。共有60多处较大的宾馆和饭店,其中包括三星级的四平宾馆、吉平宾馆以及二星级的红嘴宾馆。 注释 参考文献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1,814,733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292,220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477,487人,下降20.83%,年平均增长率为-2.31%。其中,男性人口为904,701人,占总人口的49.85%;女性人口为910,032人,占总人口的50.1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99.41。0-14岁的人口为214,768人,占总人口的11.83%;15-59岁的人口为1,155,658人,占总人口的63.68%;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44,307人,占总人口的24.48%,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06,398人,占总人口的16.88%。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35,799人,占总人口的51.5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878,934人,占总人口的48.43%。 民族 全市有汉、满、蒙古、回、朝鲜、壮、锡伯等30个民族。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632,366人,占89.9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82,367人,占10.05%。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445,604人,下降21.44%,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7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31,883人,下降14.88%,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7个百分点。其中,满族人口减少43,762人,下降22.57%,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19个百分点;朝鲜族人口增加8,590人,增长236.51%,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52个百分点;蒙古族人口增加3,286人,增长43.57%,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27个百分点。 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各种矿藏达37种。金属矿藏主要有铁、锰、铜、锌、金、银等, 其中银的储量全国第一,世界第二。非金属矿藏主要有石灰石、硅灰石、大理石、膨润土、石英砂的储量居世界前列。地下资源主要有煤。 土特产有红花、圆参、山里红、榛子、海棠。盛产葡萄、红果、人参、鹿茸、甜菜、蘑菇和野生药材。 经济 这里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和肥沃的黑土地适合于农作物的生长,玉米、水稻、大豆、葵花籽、小麦等优势突出;其中玉米和葵花籽的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第一位。全市粮食总产量、出口量均占全国第一位,总产量连年突破50亿千克。畜牧业也比较发达,猪、牛、羊禽也连续几年呈两位数增长,是国家重点牛、羊肉、填鸭生产基地。 工业以机械、能源、化工、食品为主体,有电子、纺织、军工、电力、钢铁、卷烟、造纸40多个行业,省以上优质产品250多种。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的产品有联合收割机、轮式装载机、鼓风机、改装汽车、钨钼制品、玻璃、卷烟等。 交通 东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之一。京哈、平齐、四梅铁路和哈大客运专线在此交汇。北哈、阿柴干线公路在此交会。 四平火车站位于铁西区英雄大路,是全国18大编组站之一,沈阳铁路局直属一等站。京哈、平齐、四梅、哈大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等多条铁路在市区交汇,客货向北通向长春,哈尔滨和黑龙江大部分城市,向南通向沈阳、大连、北京和国内大部分城市,地理位置优越,战略位置显著。上下行自动化驼峰,站线79条,客场规模为3台(1侧2岛)10线,客流流动方向为上进下出。车站接发列车日均330列,编解列车日均80多列。 四平东站位于紫气大路东起始端,地处哈大客运专线节点位置。四平东站站台型式为2台6线,旅客最高聚集人数为1000人,预计2030年年发送量1104万人。站房综合楼批复面积为5300平方米,其中旅客客运面积为4000平方米,其他设备用房面积为1300平方米。广场与站台面高差为-3.68米,车站形式为线侧下式车站,进出站形式为“下进下出”。 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大庆至广州、长春至深圳高速公路(长深高速公路)和国省道贯穿四平东西南北。 四平居东北交通中心,公铁交通十分发达,是哈大、平齐、四梅铁路交汇处。四平站是东北十大客货混合编组站之一,一昼夜编组和通过客、货列车百余列,并有京哈、集锡、明沈三条干线公路由此经过。是东北中部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军事上的战略要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解放战争中,著名的四平战役发生于此,有“英雄城”之称。又是吉辽两省经济交流的“桥头堡”。 高速公路:,集通高速公路,,,长营高速公路,铁朝高速公路(京四高速),伊辽高速公路与长双高速公路。 国道:,,。四平市还有一条环城一级公路,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与,,相连。 四平距大连国际航运中心550公里,距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仅1个多小时车程,四平本地的军民两用机场即将开通国内航班。 教育 2000年末,四平市共有普通高校3所,在校生9538人;中等专业学校10所,在校生11013人;普通中学194所,在校生16.46万人;农、职业中学16所,在校生7750人;小学1262所,在校生30.9万人。 其中有省重点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前身为四平师范学院。学校在上个90年代以来有较快发展,在东北高校中的地位日益显现。 还有吉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四平职业大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胜古迹 现存有叶赫古城遗址,辽、金时代的昭苏城遗址等古迹多处。纪念地有革命烈士纪念塔、烈士陵园。 媒体 四平广播电视台(相关条目:四平广播电视台主频道) 四平日报 文化
2010年5月,八道江区更名为浑江区。 地理 政治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市委书记 蔡彰(1993年5月-1996年5月) 张恩祥(1996年4月-1998年10月) 王纯(1998年10月-2001年12月) 朱彤(2001年12月-2003年4月) 阎宝泰(2003年4月-2006年8月) 周化辰(2006年7月-2008年1月) 李伟(2008年1月-2015年9月) 张志军(2015年9月-2019年9月) 王冰(2019年11月-2021年6月) 谢忠岩(2021年6月-) 市长 高德祥(1985年3月-1986年1月) 张凤山(1986年1月-1988年1月) 尹永祥(1989年3月-1991年2月) 张恩祥(1991年2月-1996年4月) 王纯(1996年4月-1998年11月) 朱彤(1998年12月-2001年12月)
白山市现辖2个市辖区、2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辖区:浑江区、江源区 县级市:临江市 县:抚松县、靖宇县 自治县: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人口 截至2022年底,白山市人口90.62万人,比上年底减少1.7万人,比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减少4.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2.45万人、乡村人口为18.1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0.36万人,出生率为3.94‰;死亡人口1.05万人,死亡率为11.4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54‰。人口性别比为98.47(以女性为100)。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951,866人(不含长白山管委会,下同)。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279,175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327,309人,下降25.59%,年平均增长率为-2.91%。其中,男性人口为475,119人,占总人口的49.91%;女性人口为476,747人,占总人口的50.0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99.66。0-14岁的人口为104,434人,占总人口的10.97%;15-59岁的人口为606,346人,占总人口的63.7%;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41,086人,占总人口的25.3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67,750人,占总人口的17.62%。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755,047人,占总人口的79.3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96,819人,占总人口的20.68%。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909,332人,占95.5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2,534人,占4.4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347,668人,下降27.66%,占总人口比例下降1.45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3,407人,增长8.71%,占总人口比例增加1.45个百分点。其中,朝鲜族人口增加642人,增长3.59%,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57个百分点;满族人口增加1,767人,增长11.29%,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62个百分点。 交通 过境。 过境。 2018年11月20日,S13辉临高速辉南~白山段通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光塔 宝山—六道沟冶铜遗址 干沟子墓群 四保临江战役指挥部旧址 新屯子西山遗址 鸭绿江上游积石墓群 石人血泪山死难矿工纪念地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白山市人民政府 吉
1958年,原由省直辖的通化市划归通化专署领导。将东丰县划归四平专区。撤销长白县,设立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海龙县迁驻梅河口镇。通化专区辖1市、8县、1自治县。 1960年,撤销通化县,并入通化市;撤销临江县,改设浑江市(驻八道江镇)。通化专区辖2市、6县、1自治县。 1962年,恢复通化县(驻通化市)。通化专区辖2市、7县、1自治县。 1965年,辑安县改名为集安县(驻集安镇)。 1970年,通化专区改称通化地区,地区驻通化市。辖通化、浑江(驻八道江镇)2市及通化(驻通化市)、抚松、柳河、海龙(驻梅河口镇)、辉南(驻朝阳镇)、集安、靖宇等7县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1971年,通化县迁驻快大茂镇。通化地区辖2市、7县、1自治县。 1985年,撤销通化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通化市升格为地级市,并将通化地区的通化、集安2县划归通化市管辖。浑江市升格为地级市,并将通化地区的抚松、靖宇2县和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划归浑江市管辖。撤销海龙县,设立梅河口市(地级),以原海龙县的行政区域为梅河口市的行政区域,并将通化地区的辉南、柳河2县划归梅河口市管辖。 1985年,梅河口市改为县级市,将辉南、柳河2县划归通化市管辖。 1986年9月8日,国务院批准设立通化市东昌区、二道江区。 1988年3月16日,国务院同意撤销集安县,设立集安市(县级)。以原集安县的行政区域为集安市的行政区域。1988年4月4日,集安市归通化市代管。 2005年,对梅河口市、通化县、柳河县、辉南县的部分乡镇行政区划进行优化调整。其中,梅河口市调整3个,由24个乡镇变为21个,乡镇平均幅员面积为100.4平方千米,平均人口为21465人;通化县调整5个,由21个乡镇变为16个,乡镇平均幅员面积为233.03平方千米,平均人口为15270人;柳河县调整3个,由22个乡镇变为19个,乡镇平均幅员面积为176平方千米,平均人口为18000人;辉南县调整6个,由17个乡镇变为11个,乡镇平均幅员面积为207平方千米,平均人口为32666人。全市调整后,由102个乡镇变为85个。 地理 地处东经125°71'至126°44',北纬40°52'至42°49'之间。其东接白山市,西邻辽宁省的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南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慈江道隔鸭绿江相望(边境长约204公里),北连辽源市的东丰、吉林市的磐石、桦甸等县(市)毗邻。南北长238公里,东西宽108公里。全境幅员15195平方公里,占吉林省总面积的8.1%,市区位于浑江两岸的阶地上,面积为761平方公里。 通化市2/3以上的面积为山区,属长白山系。南部是鸭绿江与浑江之间的老岭山区,中部是浑江与辉发河之间的龙岗山,北部为低山丘陵区,是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南向北沉降,形成南高北低的地势地貌。海拔最高的老岭山脉东老秃顶子为1589米,最低海拔集安市凉水朝鲜族乡杨木村为108米。 气候 通化市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气候变化分明。根据通化气象站(1956-2000)年观测资料特征值统计,冬季长达5个月,严寒而干燥,夏季炎热而短促。历年最高气温36.1℃,最低气温-38.7℃,历年最长冰冻期183天,最大冻土深度1.5米,最大积雪厚度52厘米,最大降水量1130.6毫升。主导风向西南风,多年平均风速2.3m/s,平均无霜期136天。气候的基本特征是高温、平温、低温周期性明显,主要灾害性天气是低温冷害、早霜、干旱、风雹。 政治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市委书记 王国发(1986年8月-1993年1月) 赵家治(1993年1月-1994年7月) 王儒林(1994年10月-1997年10月) 王月皓(1997年10月-2000年1月) 牛海军(2000年1月-2003年4月) 高广滨(2003年4月-2007年5月) 张安顺(2007年6月-2011年4月) 刘保威(2011年4月-2015年4月) 金育辉(2015年3月-2017年2月) 王志厚(2017年12月-2019年7月) 高志国(2019年7月-2023年1月) 孙简(2023年1月-)
历任领导 市委书记 王国发(1986年8月-1993年1月) 赵家治(1993年1月-1994年7月) 王儒林(1994年10月-1997年10月) 王月皓(1997年10月-2000年1月) 牛海军(2000年1月-2003年4月) 高广滨(2003年4月-2007年5月) 张安顺(2007年6月-2011年4月) 刘保威(2011年4月-2015年4月) 金育辉(2015年3月-2017年2月) 王志厚(2017年12月-2019年7月) 高志国(2019年7月-2023年1月) 孙简(2023年1月-) 市长 孙幼民(1985年3月-1990年2月) 齐秉昌(1990年2月-1992年10月) 王儒林(1992年10月-1994年10月) 王月皓(1994年10月-1997年10月) 李锦斌(1997年10月-2001年7月) 张勇(2001年7月-2005年9月) 张安顺(2005年10月-2007年6月) 隋忠诚(2007年7月-2009年5月) 田玉林(2009年5月-2014年4月) 乔恒(2014年5月-2016年10月) 刘化文(2016年10月-2019年3月) 李平(2019年3月-2021年12月) 高山(2021年12月-) 行政区划 通化市现辖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市辖区:东昌区、二道江区 县级市:梅河口市、集安市 县:通化县、柳河县、辉南县 此外,通化市还设立国家级通化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人口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325242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7278人,增长0.75%。年平均增长率为0.07%。其中,男性为1184032人,占总人口的50.92%;女性为1141210人,占总人口的49.08%。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75。0-14岁的人口为270497人,占总人口的11.63%;15-64岁的人口为1862454人,占总人口的80.10%;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92291人,占总人口的8.27%。截至2017年底,通化市总人口为217.1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62万人,出生率为7.46‰,比上年上升0.93‰;死亡人口3.3678万人,死亡率为15.51‰,比上年上升9.1‰;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8.04‰,比上年下降10.24‰(上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19‰)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1,812,114人(含梅河口市,下同)。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324,439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512,325人,下降22.04%,年平均增长率为-2.46%。其中,男性人口为905,916人,占总人口的49.99%;女性人口为906,198人,占总人口的50.0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99.97。0-14岁的人口为206,814人,占总人口的11.41%;15-59岁的人口为1,145,173人,占总人口的63.2%;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60,127人,占总人口的25.39%,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09,951人,占总人口的17.1%。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085,368人,占总人口的59.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726,746人,占总人口的40.1%。 截至2022年底,通化市户籍总人口为151.6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8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5093人,出生率为3.35‰。 民族 通化市有汉族、满族、朝鲜族、回族等24个民族。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627,886人,占89.8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84,228人,占10.1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497,836人,下降23.42%,占总人口比例下降1.62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14,489人,下降7.29%,占总人口比例增加1.62个百分点。其中,满族人口减少6,815人,下降6.34%,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93个百分点;朝鲜族人口减少8,926人,下降11.03%,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49个百分点。 交通 、过境。 0公里起点。 文物保护单位 文化和旅游 通化市旅游资源丰富。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集安市的“洞沟古墓群”
过境。 集双高速起点。 梅集铁路过境。 文化和旅游 世界文化遗产: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霸王朝山城遗址,良茂墓群,洞沟古墓群,丸都山城与国内城 丸都城遺址,座落在現吉林省集安市西面的丸都山上,距集安市區2.5公里左右,海拔最高處為676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特产 集安边条人参、集安冰葡萄酒、集安板栗、集安鸭绿江咸鸭蛋: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参考文献
0公里起点。 过境。 过境。 集双高速起点。 梅集铁路过境。 文化和旅游 世界文化遗产: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霸王朝山城遗址,良茂墓群,洞沟古墓群,丸都山城与国内城 丸都城遺址,座落在現吉林省集安市西面的丸都山上,距集安市區2.5公里左右,海拔最高處為676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三會 國家分類 統一企業中國 統一企業越南 統一企業泰國 旗下大型商場 統一夢時代購物中心(Dream Mall) 統一時代百貨 品牌據點 Mister Donut統一多拿滋(台灣·上海) 統一生機(台灣) 和食sato(台灣) 星巴克(台灣) 7-Eleven(台灣·菲律賓·上海·浙江) 康是美(台灣·深圳) 酷聖石(大中華區) 博客來網路書店 21風味館 聖娜多堡(台灣·武漢) 聖德科斯 法寶超市(北京) 統一銀座(山東) Unimart超市(越南) 統一精工 速邁樂加油站(台灣) 宅配 統一速達(黑貓宅急便) 專聯科技(foodomo) 油脂 大統益 :為統一集團與國內的泰華油脂工業、大成長城企業合資設立的油脂公司,並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 美食家 證券 統一綜合証劵 統一投信 統一投顧 統一期貨 建設 太子建設 ( 臺證所:2511) 其他 大統營實業 萬通人力集團 PINOH品諾家電 南臺科技大學 統一7-ELEVEn獅 統一行動牛奶車 PEC-GO線上訂 統一速邁自販 相關產品 茶品 茶裏王系列 麥香系列(部分全家便利商店分店未販售375ml系列,檸檬紅茶僅在7-eleven販售) 飲冰室茶集 純喫茶(全家便利商店未販售檸檬綠茶、烏龍青茶) 濃韻系列(全家便利商店未販售日式綠茶) 烏龍茶 日式綠茶 7-ELEVEn iseLect(代工) 經典茶飲 茶攤手搖風 嚴選素材(咖啡) 美研社 玫瑰花果茶(2002年上市,2015年停賣,2019年重新上市;委託宏全國際製造) 速食麵/麵條 統一麵 統一脆麵 統一調合米粉
其他關聯組織 企業家高層聯誼組織 三三會 國家分類 統一企業中國 統一企業越南 統一企業泰國 旗下大型商場 統一夢時代購物中心(Dream Mall) 統一時代百貨 品牌據點 Mister Donut統一多拿滋(台灣·上海) 統一生機(台灣) 和食sato(台灣) 星巴克(台灣) 7-Eleven(台灣·菲律賓·上海·浙江) 康是美(台灣·深圳) 酷聖石(大中華區) 博客來網路書店 21風味館 聖娜多堡(台灣·武漢) 聖德科斯 法寶超市(北京) 統一銀座(山東) Unimart超市(越南) 統一精工 速邁樂加油站(台灣) 宅配 統一速達(黑貓宅急便) 專聯科技(foodomo) 油脂 大統益 :為統一集團與國內的泰華油脂工業、大成長城企業合資設立的油脂公司,並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 美食家 證券 統一綜合証劵 統一投信 統一投顧 統一期貨 建設 太子建設 ( 臺證所:2511) 其他 大統營實業 萬通人力集團 PINOH品諾家電 南臺科技大學 統一7-ELEVEn獅 統一行動牛奶車 PEC-GO線上訂 統一速邁自販 相關產品 茶品 茶裏王系列 麥香系列(部分全家便利商店分店未販售375ml系列,檸檬紅茶僅在7-eleven販售) 飲冰室茶集
汤岗子温泉 玉佛苑(为首批中国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二一九公园 白云山 张学良故居 名人 友好城市 国际 谢菲尔德 英国 1983 尼崎市 日本 1983 布尔萨 土耳其 1991 利佩茨克 俄罗斯 1992 伯明翰 (亚拉巴马州) 美国 1996 安山市 韩国 1997 霍隆 以色列 2000 国内 北京市 东城区 北京市 西城区 福建省 厦门市 浙江省 杭州市 广东省 广州市 陕西省 宝鸡市
高句麗 唐代(618-907年):今鞍山市大部境域,唐初为高句丽所割,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收归唐朝统割。在今辽东地区实行道、府、州制。分属河北道安东都府辽城州都督府、安市州和河北道燕州辽两县,巫闾守捉城。 辽代(907-1125年):今鞍山市境域原有州县数度易名,均隶属东京道辽阳府。 金代(1115-1234年):今鞍山市境域隶属于东京路与其管辖的曷苏馆路。 元代(1271-1368年):今鞍山市城区及海城市境域隶属于辽阳路辽阳县(今辽阳市)。今台安县境域隶属于广宁府路望平县。岫岩满族自治县隶属盖州路。 明代(1368-1644年):今鞍山市境域隶属辽东郡指挥使司辽中卫、海州卫、广宁卫、盖州卫。 清代(1644-1911年):今鞍山市境域分别隶属于奉天府辽阳州、海城县、锦州府镇安县和盖平县、奉天行省东边道。 中华民国(1912-1949年):今鞍山市城区境域隶属辽阳县、海城县;今海城市境域为海城县。今台安县境域为镇安县,后改为黑山县,后又设置台安县;今岫岩满族自治县为岫岩县。1937年,鞍山正式建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949年,鞍山市城区境域隶属人民政府(1952年11月15日改为沈阳行政委员会)。1953年,为中央直辖市。海城县、岫岩县隶属辽东省政府。台安县隶属辽西省政府。1954年鞍山市(城区境域)为省辖市隶属辽宁省。1959年,管辖辽阳市和海城县;同时撤消辽阳县建制,并入辽阳市。台安县为沈阳市所辖。岫岩县隶属安东市(1965年改名丹东市)。1961年4月29日,恢复辽阳县建制,辽阳市、县分置,均隶属鞍山市。1965年12月16日,辽阳县、海城县划归辽宁省辽南专区管辖。1968年12月26日,撤销辽南专区,海城县划归营口市管辖。1973年1月1日,国务院批准鞍山市管辖海城县。1976年1月1日,国务院批准,台安县由盘锦垦区改为鞍山市管辖。1985年1月17日,国务院决定,撤销海城县,建立海城市(县级市);撤销岫岩县,成立岫岩满族自治县,1991年12月16日,国务院批准将丹东市管辖的岫岩满族自治县划归为鞍山市管辖。 地理 鞍山市地处辽宁省中部,地理位置是东经122度55分至123度13分,北纬40度27分至41度34分。东北与辽阳县毗邻,西与大洼县相连,南与大石桥市、庄河市、凤城市接壤。市中心距辽宁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沈阳89公里,东距煤铁之都本溪96公里,南距滨城大连308公里,西南距营口鲅鱼圈港120公里,西距盘锦市103公里。是中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素称“钢都”。人口约364.6万。因市南郊有一对形似马鞍的山而得名。 鞍山全境南北最长175 公里,东西最宽133公里。现辖铁东、铁西、立山、千山四个城区和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代管县级海城市。其中市区面积624平方公里,人口145.6万人。鞍山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千山纵贯东部。西部为辽河平原。境内有太子河、沙河、浑河、饶阳河四大河流。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708mm,最多为1042mm(1986年),最少为384mm(1989年)。年平均气温为9.6℃,最高为11.3℃(1998年),最低为8.4℃(1976年)。鞍山的气温波动幅度很大,历史上极端最低气温为-30.4℃,极端最高气温为36.9℃。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8%,最高为67%、最低为52%。湿度的月记变化也比较大,一年中3、4月份最低,平均为47~49%,7、8月份最高,可达75%左右。鞍山市日照比较充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43小时,最多2716小时(1975年),最少2303小时(1990年)。生长季(4~9月份)的日照时数也有1200~1400小时基本可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鞍山资源丰富,市区周围铁矿储量逾百亿吨,有大孤山、齐大山、东鞍山、西鞍山、弓长岭等铁矿山,占全国储量的四分之一;南部和东南部是菱镁矿富集地带,约占世界储量的四分之一;滑石矿是中国三大产地之一,储量居世界之首;岫岩地区素有“玉石之乡”的美称,拥有丰富的玉石资源;此外,农产品资源、地热资源、旅游资源等也相当丰富。 政治 现任领导 行政区划 鞍山市现辖4个市辖区、1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辖区: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千山区 县:台安县 自治县:岫岩满族自治县 县级市:海城市 除正式行政区划外,鞍山市还设立以下经济功能区:国家级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道湾经济开发区、汤岗子新城、鞍山文化旅游开发区、千山风景名胜区、玉佛山风景区 人口 2022年全市户籍总人口330.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8万人。 其中,市辖区人口142.2万人。 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176.9万人,农村人口153.7万人;男性165.0万人,女性165.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分别为49.91%和50.09%。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3,325,372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645,884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320,512人,下降8.79%,年平均增长率为-0.92%。其中,男性人口为1,665,873人,占总人口的50.1%;女性人口为1,659,499人,占总人口的49.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0.38。0-14岁的人口为347,577人,占总人口的10.45%;15-59岁的人口为2,071,271人,占总人口的62.29%;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906,524人,占总人口的27.26%,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12,861人,占总人口的18.43%。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479,691人,占总人口的74.5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845,681人,占总人口的25.43%。 民族 全市共有32个民族,即汉、满、回、朝鲜、蒙古、锡伯、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侗、瑶、白、土家、哈尼、傣、黎、傈僳、佤、畲、水、纳西、柯尔克孜、土、达斡尔、仡佬、俄罗斯、鄂温克、鄂伦春、拉祜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836,339人,占85.2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89,033人,占14.71%。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265,134人,下降8.55%,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23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55,378人,下降10.17%,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23个百分点。其中,满族人口减少53,596人,下降10.63%,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28个百分点。 宗教 全市共有五教,即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 资源 鞍山市有磁铁矿、褐铁矿、菱镁矿、滑石、玉石等矿藏资源。 著名特产有南果梨和岫岩玉。由岫岩“玉石王”雕刻而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玉佛就置于坐落在市区的玉佛苑中。 经济 鞍山冶铁业有悠久历史。早在汉武帝时就有采矿及冶铁业,唐朝以后更加发达。鞍山钢铁公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早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工业以钢铁为主,还有冶金、石油、化工、机械、建材、电子、纺织、食品、服装、皮革等。农业作物有玉米、高粱、水稻、大豆、柞蚕等。 交通 公路 、京哈、沈大、沈营、铁长等干线公路。 、等。 铁路 哈大铁路(鞍山站)、哈大高铁(鞍山西站)等铁路 航空 鞍山腾鳌机场位于鞍山市区西南12公里,为军民合用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可降波音737等中型以下客机。目前开通的航线有:鞍山 - 北京(大兴),鞍山 - 上海,鞍山 - 广州,鞍山-成都,鞍山-南京。 文化 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 鞍山师范学院 高级中学 鞍山市第一中学,鞍山市鞍钢高级中学,鞍山市第八中学,鞍山市第三中学 ,鞍山市第六中学,鞍山市第十三中学,鞍山市新元高级中学,鞍山市第九高级中学,鞍山市第二十四中学,鞍山市华育高级中学,鞍山市第五中学。 初级中学 鞍山市第二十六中学,鞍山市第二中学,鞍山市华育高新区学校(初中部),鞍山市第四十八中学, 鞍山市第五十一中学,鞍山市第十二中学,鞍山市第四十六中学,鞍山市育才中学,华育外国语实验学校,鞍山市第二十五中学,鞍山市第四十五中学,鞍山市第十八中学,鞍山市第十四中学,鞍山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原第六十七中学),鞍山市第十一中学(红拖中学),鞍山市东方中学。 小学 二一九小学,华育高新区学校(小学部),实验小学,钢都小学,常青小学,湖南小学,通山小学,胜利小学,烈士山小学,山南小学,中华小学,菁华小学,居义小学,公益小学,共同小学,共和小学,逸夫小学,新华街小学,南长甸小学,东长甸小学,和平小学,健康小学,风光小学,长大小学,民生小学,跃进小学,中华小学,育才小学,黎明小学,红星小学,孟泰小学,红拖小学(原红旗拖拉机制造厂子弟小学,原北灵山小学与其合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城仙人洞遗址
慈清寺坐落在龙首山北峰之巅,原名秀峰寺、水潮寺,又称三清观。寺院为一座古朴的四合院落式建筑,有正殿、东西配殿、藏经阁、醉翁楼。院落前还有半墙、宿云两座碑亭。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檐下有廊,横枋有鲜艳的彩绘。殿内供释迦牟尼等三尊佛像,并立有八大金刚泥塑。 醉翁楼原为山门,1921年重建时改为木结构硬山式二层小楼,一楼为进出寺院的通道,二楼原为文人墨客品苟赋诗之处,现改为贵客休息室,藏有多幅名人题咏龙首山的书画。 秀峰寺塔位于慈清寺南百米处,为八角九级实心密檐式砖塔,也建于明弘治年间,1591年重修。塔身有砖雕佛像、佛龛。 秀峰寺塔的北面有陶然亭,南面是滴翠亭,滴翠亭南有魁星楼。秀峰寺塔的东面还有一座小石亭,亭内的石碑上记载着古塔的重修经过。慈清寺1988年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银冈书院 在龙首山下有一座书院,叫做“银冈书院”。这座书院的创建者是清顺治年间进士、湖广道御史郝浴。郝浴字冰涤,号雪海,后更号为复阳。他少有才名。为人刚直不阿。巡抚四川期间,因弹劾当时权贵吴三桂,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九月贬谪奉天。顺治十五年为寻访剩人和尚来到铁岭,在南门内建此书院,收授门徒,广交学者名流。郝浴在铁岭居住了近十八年,直到康熙十四年(1675年)吴三桂反清被诛才得以官复原职。郝浴走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将他的书房辟为郝公祠,用来供奉和祭祠。银冈书院一直是辽海地区的著名学府。停科举后,这里改为小学堂,二年后又改为劝学所。1910年春,12岁的周恩来随伯父来到东北,曾入银冈书院学习半年。 银冈书院现占地约1500平米,建筑面积约420平方米,保留清代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15间,由门房、东西厢房、正房及郝公祠组成。为缅怀周恩来同志,1979年正式将书院辟为“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1988年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 象征 2002年4月经铁岭市人大常委会确定铁岭市市花为百合花、市树为枫树。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铁岭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辽 T
气候 政治 现任领导 行政区划 铁岭市现辖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市辖区:银州区、清河区 县级市:调兵山市、开原市 县:铁岭县、西丰县、昌图县 此外,铁岭市还设立铁岭经济开发区。(1995年12月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是辽宁省唯一的农牧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和县级行政管理权。) 人口 2022年末,全市总人口(户籍人口)达280.5万人,在总人口中,市辖区人口41.0万人,占14.6%;县(市)区人口239.5万人,占85.4%;城镇人口121.0万人,占43.1%;乡村人口159.5万人,占56.9%。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388,294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717,732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329,438人,下降12.12%,年平均增长率为-1.28%。其中,男性人口为1,194,753人,占总人口的50.03%;女性人口为1,193,541人,占总人口的49.9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0.1。0-14岁的人口为239,259人,占总人口的10.02%;15-59岁的人口为1,508,353人,占总人口的63.16%;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40,682人,占总人口的26.8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41,573人,占总人口的18.49%。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318,021人,占总人口的55.1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070,273人,占总人口的44.81%。 民族 铁岭市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境内有汉、满、朝鲜、蒙古、回、锡伯、维吾尔、俄罗斯等31个民族。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838,821人,占76.9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549,473人,占23.01%。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273,277人,下降12.94%,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72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56,161人,下降9.27%,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72个百分点。其中,满族人口减少53,849人,下降9.96%,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49个百分点;锡伯族人口减少1,986人,下降8.55%,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3个百分点;朝鲜族人口减少830人,下降4.6%,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6个百分点;蒙古族人口增加847人,增长7.5%,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9个百分点。 交通 过境。 哈大客运专线、哈大铁路和铁法铁路经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团山遗址 城子山山城 四面城城址 银冈书院 旅游 龙首山 龙首山位于铁岭市银州区内,东枕柴河,西窥城廓,横贯银州南北。东西宽1公里,南北长3公里,最高峰海拔156米。因它从东南奔驰而来,到了柴河岸边突然昂起,象巨龙的头,故名龙首山,它是铁岭著名的风景区,每年五月里,山岗上、山谷里开满色彩艳丽的蔷薇,醉人的花香随风飘荡。这里的春光美,秋景更为雅致。凉爽的秋风吹红了漫山枫叶,在层层密密的树丛中,游人不断。“龙首寻秋”是柴河八景之一。龙首山历史悠久,是清康熙皇帝东巡驻跸的地方。近年来,龙首山几经开发建设。登临其上,可观赏诸多的文物古迹,俯瞰古城新貌。
孙兆林(2005年7月-2011年3月) 都本伟(2011年3月-2015年4月) 戴炜(2015年4月-2016年9月) 王力威(2016年9月-2021年1月) 杨军生(2021年1月-2022年6月) 何志勇(2022年6月-) 行政区划 葫芦岛市现辖3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辖区:连山区、龙港区、南票区 县级市:兴城市 县:绥中县、建昌县 此外,葫芦岛市还设立以下经济管理区:葫芦岛经济开发区、杨家杖子经济开发区。 人口 2022年初,全市总户数98.9万户,总人口271.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95.7万人,占总人口的35.3%;乡村人口175.7万人,占总人口的64.7%。男性人口138.1万人,占总人口的50.9%;女性人口133.3万人,占总人口的49.1%;性别比为104:100。全年人口出生率为5.21‰,人口死亡率为5.67‰。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434,194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623,541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189,347人,下降7.22%,年平均增长率为-0.75%。其中,男性人口为1,230,001人,占总人口的50.53%;女性人口为1,204,193人,占总人口的49.4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2.14。0-14岁的人口为314,043人,占总人口的12.9%;15-59岁的人口为1,498,216人,占总人口的61.55%;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21,935人,占总人口的25.55%,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25,474人,占总人口的17.48%。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332,975人,占总人口的54.7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101,219人,占总人口的45.24%。 民族 葫芦岛是多民族聚居区,有汉、满、蒙古、回、朝鲜、锡伯、苗、彝、黎、土家、壮、达斡尔、藏、仫佬、俄罗斯、维吾尔、布衣、侗等27个民族。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758,863人,占72.2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675,331人,占27.7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144,546人,下降7.59%,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29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44,801人,下降6.22%,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29个百分点。其中,满族人口减少48,047人,下降7.17%,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1个百分点;蒙古族人口增加1,644人,增长4.45%,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18个百分点。 交通 过境。 沈山铁路和京哈铁路过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旅游 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给葫芦岛市留下了大量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如九门口长城、觉华岛、兴城的明代古城等。 学校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校区 辽宁财贸学院 葫芦岛市第一高级中学 葫芦岛市第二高级中学 葫芦岛市实验高中 葫芦岛市龙港区风华中学 葫芦岛市实验中学
1989年6月12日,中国国务院批准锦西市升格为地级市,归辽宁省管辖。实行市管县的领导体制,将原锦州市管辖的锦西市(县级)、兴城市(县级)、绥中县、南票区、葫芦岛区和朝阳市管辖的建昌县划归锦西市领导。根据新的区划撤销原锦西市(县级),改称连山区。1994年9月20日,锦西市更名为葫芦岛市,原葫芦岛区更名为龙港区。 地理 葫芦岛市中心地理方位为东经120°38`,北纬 40°56`,地处辽宁省西南部,东邻锦州,西接绥中县,南临渤海辽东湾,与辽宁省的大连、营口,河北省的秦皇岛、唐山,天津市,山东省的烟台、青岛等市构成环渤海经济圈,是辽宁省的西大门,为旅行者进入辽宁省的第一座城市。 政治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市委书记 于均波(1989年10月-1991年8月) 胡国庆(1991年8月-1995年5月) 吴登庸(1995年5月-1999年11月) 骆琳(1999年11月-2000年11月) 张东生(2000年11月-2005年5月) 陈晓鲲(2005年5月-2011年3月) 孙兆林(2011年3月-2015年4月) 都本伟(2015年4月-2016年2月) 孙轶(2016年2月-2018年2月) 王健(2018年8月-2021年3月) 王大南(2021年3月-2022年4月) 杨军生(2022年5月-) 市长 赵祥(1990年3月-1996年1月) 张东生(1996年2月-2000年11月) 刘铭(2000年11月-2004年3月) 张竞强(2004年3月-2005年7月) 孙兆林(2005年7月-2011年3月) 都本伟(2011年3月-2015年4月) 戴炜(2015年4月-2016年9月) 王力威(2016年9月-2021年1月) 杨军生(2021年1月-2022年6月) 何志勇(2022年6月-) 行政区划 葫芦岛市现辖3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辖区:连山区、龙港区、南票区 县级市:兴城市 县:绥中县、建昌县 此外,葫芦岛市还设立以下经济管理区:葫芦岛经济开发区、杨家杖子经济开发区。 人口
北镇庙 崇兴寺双塔 广济寺古建筑群 万佛堂石窟 广宁城 龙岗墓群 班吉塔 广胜寺塔 教育科研 高等院校 渤海大學 遼寧工業大學 锦州医科大学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市辖区公立普通高级中学 锦州中学 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锦州第一高级中学 锦州第二高级中学 锦州铁路高级中学 锦州太和高级中学 (招生重点太和区生源) 锦州第十九中学高中部(招生重点汤河子工业区铁合金、女儿河纺织、女儿河造纸企业职工子弟) 锦州第四高级中学 (招生重点锦州经济技术区暨锦州滨海新区生源) 锦州第三高级中学 建校于1998年,以军事高等院校、地方重点大学国防学兵队输送后备军官为办学特色,校址黑山县黑山镇,由于国防政策、资金及生源各种原因,处于停办状态。 旅游观光 医巫闾山:位于北镇市和义县交界处,古称于微闾山,周时被封为五大镇山之北镇。 奉国寺: 位于义县城内东北,为国内所仅存的辽代建筑。寺中大雄宝殿以“过去七佛”作为主尊供奉,十分罕见,故又被称为“大佛寺”。 笔架山风景区:位于锦州滨海新区内,面对渤海,毗邻锦州港。从海岸到笔架山岛有一条砂石路,把海岸和山岛连在一起,随着潮涨潮落而时隐时现,被称为“天桥”。 义县万佛堂:位于义县城西北9公里的万佛堂村,前临大凌河,背倚福山。建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是辽宁境内最早、最大的石窟群。 辽沈战役纪念馆:成立于1959年,新馆于1988年10月31日对外开放,坐落在锦州火车站东侧铁路桥的北面。 北普陀山:位于锦州市西北郊7公里处,山上有关外佛教圣地观音洞。 名人 友好城市 高冈 安加尔斯克 坡州 三河 普列文 奥克兰 托木斯克
崇兴寺双塔 广济寺古建筑群 万佛堂石窟 广宁城 龙岗墓群 班吉塔 广胜寺塔 教育科研 高等院校 渤海大學 遼寧工業大學 锦州医科大学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市辖区公立普通高级中学 锦州中学 渤海大学附属高级中学 锦州第一高级中学 锦州第二高级中学 锦州铁路高级中学 锦州太和高级中学 (招生重点太和区生源) 锦州第十九中学高中部(招生重点汤河子工业区铁合金、女儿河纺织、女儿河造纸企业职工子弟) 锦州第四高级中学 (招生重点锦州经济技术区暨锦州滨海新区生源) 锦州第三高级中学 建校于1998年,以军事高等院校、地方重点大学国防学兵队输送后备军官为办学特色,校址黑山县黑山镇,由于国防政策、资金及生源各种原因,处于停办状态。 旅游观光 医巫闾山:位于北镇市和义县交界处,古称于微闾山,周时被封为五大镇山之北镇。 奉国寺: 位于义县城内东北,为国内所仅存的辽代建筑。寺中大雄宝殿以“过去七佛”作为主尊供奉,十分罕见,故又被称为“大佛寺”。 笔架山风景区:位于锦州滨海新区内,面对渤海,毗邻锦州港。从海岸到笔架山岛有一条砂石路,把海岸和山岛连在一起,随着潮涨潮落而时隐时现,被称为“天桥”。 义县万佛堂:位于义县城西北9公里的万佛堂村,前临大凌河,背倚福山。建于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年)是辽宁境内最早、最大的石窟群。 辽沈战役纪念馆:成立于1959年,新馆于1988年10月31日对外开放,坐落在锦州火车站东侧铁路桥的北面。 北普陀山:位于锦州市西北郊7公里处,山上有关外佛教圣地观音洞。 名人 友好城市 高冈 安加尔斯克 坡州 三河 普列文 奥克兰 托木斯克 论山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锦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辽 J
全市边界线总长471.8公里。其中与沈阳市苏家屯区接界63.6公里;与本溪市接界67.4公里;与本溪满族自治县接界27.3公里;与凤城市接界8.7公里;与岫岩县接界44.2公里;与海城市接界61.5公里;与鞍山市接界91.7公里;与台安县接界5.4公里;与沈阳市辽中区接界102公里。 地势地貌 辽阳市地处辽东低山丘陵与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其地貌类型齐全,分异规律清楚,层状地貌典型,地貌分区规整。自东南部边界白云山到西北部界河(浑河)畔,地势由高到低,从中山、低山、高丘陵、低丘陵、台地到平原,层次分明,海拔由千米以上到50米以下,依次跌落,构成了东南高,西北低的同向倾斜缓降地势。界临岫岩、凤城和本溪县,境内水泉乡是辽阳地区最高点,大黑山是境内第一高峰,海拔1181米;最低点是界临海城市、台安县和辽中县的唐马寨和穆家镇。 地质 辽阳属华北地层区辽东分区、出露的主要地层比较复杂,由老至新可分为前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迭系、侏罗系、第四系等8个地层系。 第四系地层是辽阳地区分布面积较广的地质现象,西部近下辽河平原区第四系地层以河流冲积相为主,并且极为发育,其厚度由山前向西逐渐加大,山前区平均地层厚度约70余米,至沈(阳)大(连)公路一带逐渐加大到近百米,至浑河边缘其厚度增至300米左右。辽阳东部山区第四系地层不甚发育,只沿汤河、兰河河谷呈条带状分布。其成因主要有冲积、冲洪积、坡洪积及风积、冰碛等类型。 水文 辽阳地区的地质、地貌、气候特征以及其地质构造条件,决定辽阳地区属富成水地区。为辽阳、鞍山市约200万城区人口生活用水,鞍钢、辽化两个超大型企业和辽鞍两市工业用水,以及辽阳约150万亩农田灌溉和农村120万人生活用水的全部水源。首山水源以每年2.3亿立方米地下水供应鞍山地区。近十年来,由于局部地区集中开采,造成大面积区域漏斗。因此,辽阳水源已趋吃紧形势。 辽阳市境内共有流程5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86条,其中10公里以上的大小河流29条,主要河流有太子河、浑河、汤河、细河、北沙河等。这些河流组成了太子河、浑河两大水系。 气候 辽阳居辽东半岛北部腹地,西南边陲距渤海岸70公里,东南边界距黄海岸100公里,宏观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全年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春季回暖快,温暖少雨,多西南风,蒸发量大,日照时间较长,易春旱。夏季炎热多雨,盛行东南风,湿度大,降水集中。 辽阳地区因地貌形态差异,其气候特征亦各不相同。温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形成于东部低山丘陵地带,包括辽阳县的水泉、甜水、寒岭、河栏、上麻屯、塔子岭、吉洞峪、隆昌、八会、下达河等乡镇和弓长岭区的南部,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形成于北部丘陵平原地带,包括灯塔市的柳河子、鸡冠山、西大窑、铧子、灯塔、沙浒、柳条寨、古城街道、西马峰等地及王家镇的北部,辽阳县的兰家镇、小屯镇,弓长岭区的安平乡,太子河区的东京陵乡。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形成于西部沿河平原区,包括辽阳县的首山、沙岭、黄泥洼、刘二堡、柳壕、穆家、小北河、唐马寨等乡镇,灯塔市的佟二堡镇、王家镇大部。 辽阳地区年平均气温为8.4摄氏度。其中冬季平均气温为-8.6摄氏度;春季平均气温为9.5摄氏度;夏季平均气温为23.4摄氏度;秋季平均气温为9.5摄氏度。 辽阳地区年降水量分布总趋势为山区多于平原,但季节降水分布各有差异,夏季降水自西北向东南递增,冬季则由南向北递减。年降水量平均值为700-800毫米,其中冬季降水平均值为30-40毫米;春季降水平均值为100-110毫米;夏季降水平均值为400-500毫米;秋季降水平均值为160-180毫米。 政治 现任领导 行政区划 辽阳市现辖5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辖区:白塔区、文圣区、宏伟区、弓长岭区、太子河区 县级市:灯塔市 县:辽阳县 辽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辽阳市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宏伟区合署办公。 人口 概况 2022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170.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1万人。 在户籍总人口中,城镇人口75.4万人,农村人口94.7万人;男性人口85.0万人,女性人口85.1万人。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1,604,580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858,768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254,188人,下降13.68%,年平均增长率为-1.46%。其中,男性人口为800,602人,占总人口的49.89%;女性人口为803,978人,占总人口的50.1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99.58。0-14岁的人口为157,689人,占总人口的9.83%;15-59岁的人口为999,107人,占总人口的62.27%;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47,784人,占总人口的27.91%,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12,262人,占总人口的19.46%。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071,626人,占总人口的66.7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32,954人,占总人口的33.21%。 民族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辽阳市汉族占总人口99.5%,少数民族占总人口0.05%。辽阳市共有27个民族,1721211人。其中汉族1596219人,占92.74%;26个少数民族124976人,占7.26%。其中满族105959人,占总人口6.16%;回族7938人,占总人口0.46%;朝鲜族6024人,占0.35%;蒙古族2331人,占0.13%;锡伯族1823人,占0.11%;其它民族有藏族391人;壮族196人;土家族67人;苗族66人;瑶族45人;彝族28人;高山族15人;俄罗斯族14人;侗族14人;哈尼族11人;白族9人; 族8人;水族7人;布依族6人;纳西族5人;景颇族5人;傣族4人;鄂温克族4人;达斡尔族3人;维吾尔族2人;鄂伦春族1人,这些民族共计占总人口0.05%。少数民族分布在白塔区10068人;文圣区9112人;宏伟区5628人;弓长岭区2906人;太子河区10487人;辽阳县54282人;灯塔市34439人。 辽阳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满族、回族、朝鲜族、蒙古族、锡伯族,于1989年先后分别成立了少数民族联谊会。建有3个少数民族乡,19个少数民族村。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480,535人,占92.2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4,045人,占7.7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249,544人,下降14.42%,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81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4,644人,下降3.61%,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81个百分点。其中,满族人口减少5,690人,下降5.35%,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55个百分点;蒙古族人口增加1,230人,增长22.41%,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12个百分点。 经济 概况 截至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859.7亿元,同比下降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0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385.1亿元,下降7.0%;第三产业增加值378.7亿元,增长3.7%。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105元,比上年增长0.7%。 第一产业 辽阳是中国和辽宁省商品粮基地和瘦肉型猪、淡水鱼养殖重点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达,西部平原盛产水稻、玉米和淡水鱼,东部山区盛产山楂、南果梨。还是瘦肉型猪、淡水鱼养殖基地。以高产优质粮田、蔬菜温室大棚、畜牧业(黄牛、生猪、肉鸡)、林果业、淡水养殖业为重点开发。 种植业 2021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4.1千公顷。其中,玉米播种面积85.2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1千公顷;豆类播种面积1.0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2千公顷;稻谷播种面积46.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9千公顷;薯类播种面积1.8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3千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5.4千公顷,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5.6千公顷,增加0.9千公顷;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5.5千公顷,增加0.5千公顷。果园面积12.0千公顷。 2021年粮食总产量109.0万吨。其中,稻谷产量37.2万吨,玉米产量70.8万吨,油料产量2.5万吨,比上年增加0.1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76.7万吨,比上年增加1.1万吨;水果产量24.4万吨,比上年增加0.6万吨。 2021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82.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3%。全年机耕面积144.32千公顷;耕种收机械化率92.2%。主要作物良种覆盖率100%。化肥施用量(折纯)4.7万吨,比上年减少0.04万吨。农村土地流转56.2千公顷。 养殖业 2021年猪牛羊禽肉产量16.3万吨。其中,猪肉产量6.9万吨,增长9.0%;牛肉产量1.0万吨,增长18.2%;羊肉产量0.4万吨,增长21.5%;禽肉产量8.0万吨,增长7.6%。禽蛋产量14.1万吨,比上年增长8.2%。牛奶产量0.8万吨,全年生猪出栏87.5万头。 2021年末淡水养殖面积2667公顷,比2020年减少380公顷。全年水产品产量9.1万吨。 第二产业 工业类型 辽阳市工业门类包括石油化纤、轻工、纺织、冶金、化学、机械、电子、建筑材料、能源、医药和食品加工等十几个主要行业。其中,化纤工业是中国国家重点基地之一。辽阳石油化纤工业公司是中国以引进装置为主,具有现代化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的特大型石油化纤联合企业。辽阳有中国最大的制药机械厂和全国造纸机械、工业纸板生产基地,铁合金厂。 工业发展 辽阳乡镇企业形成了以矿业开发、建材、钢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旅游鞋和服装加工为主的一批有影响的乡镇企业集团。钢模板、纺织袋、铝型材、旅游鞋、皮装加工等行业在中国有较大影响。 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6.7%。 分经济类型看,集体企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6.4%,股份制企业下降0.7%。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制造业下降8.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 第三产业 概况 辽阳市2021全年进出口总额4.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1.9%。其中,出口总额3.2亿美元,下降23.2%;进口总额1.4亿美元,增长32.9%。从人民币口径看,进出口总额30.1亿元,其中,出口总额20.9亿元,进口总额9.2亿元。
现任领导 行政区划 辽阳市现辖5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辖区:白塔区、文圣区、宏伟区、弓长岭区、太子河区 县级市:灯塔市 县:辽阳县 辽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辽阳市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宏伟区合署办公。 人口 概况 2022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170.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1.1万人。 在户籍总人口中,城镇人口75.4万人,农村人口94.7万人;男性人口85.0万人,女性人口85.1万人。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1,604,580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858,768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254,188人,下降13.68%,年平均增长率为-1.46%。其中,男性人口为800,602人,占总人口的49.89%;女性人口为803,978人,占总人口的50.1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99.58。0-14岁的人口为157,689人,占总人口的9.83%;15-59岁的人口为999,107人,占总人口的62.27%;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47,784人,占总人口的27.91%,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12,262人,占总人口的19.46%。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071,626人,占总人口的66.7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32,954人,占总人口的33.21%。 民族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辽阳市汉族占总人口99.5%,少数民族占总人口0.05%。辽阳市共有27个民族,1721211人。其中汉族1596219人,占92.74%;26个少数民族124976人,占7.26%。其中满族105959人,占总人口6.16%;回族7938人,占总人口0.46%;朝鲜族6024人,占0.35%;蒙古族2331人,占0.13%;锡伯族1823人,占0.11%;其它民族有藏族391人;壮族196人;土家族67人;苗族66人;瑶族45人;彝族28人;高山族15人;俄罗斯族14人;侗族14人;哈尼族11人;白族9人; 族8人;水族7人;布依族6人;纳西族5人;景颇族5人;傣族4人;鄂温克族4人;达斡尔族3人;维吾尔族2人;鄂伦春族1人,这些民族共计占总人口0.05%。少数民族分布在白塔区10068人;文圣区9112人;宏伟区5628人;弓长岭区2906人;太子河区10487人;辽阳县54282人;灯塔市34439人。 辽阳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满族、回族、朝鲜族、蒙古族、锡伯族,于1989年先后分别成立了少数民族联谊会。建有3个少数民族乡,19个少数民族村。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480,535人,占92.2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4,045人,占7.7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249,544人,下降14.42%,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81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4,644人,下降3.61%,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81个百分点。其中,满族人口减少5,690人,下降5.35%,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55个百分点;蒙古族人口增加1,230人,增长22.41%,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12个百分点。 经济 概况 截至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859.7亿元,同比下降1.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6.0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385.1亿元,下降7.0%;第三产业增加值378.7亿元,增长3.7%。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4105元,比上年增长0.7%。 第一产业 辽阳是中国和辽宁省商品粮基地和瘦肉型猪、淡水鱼养殖重点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达,西部平原盛产水稻、玉米和淡水鱼,东部山区盛产山楂、南果梨。还是瘦肉型猪、淡水鱼养殖基地。以高产优质粮田、蔬菜温室大棚、畜牧业(黄牛、生猪、肉鸡)、林果业、淡水养殖业为重点开发。 种植业 2021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4.1千公顷。其中,玉米播种面积85.2千公顷,比上年增加1.1千公顷;豆类播种面积1.0千公顷,比上年增加0.2千公顷;稻谷播种面积46.1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9千公顷;薯类播种面积1.8千公顷,比上年减少0.3千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5.4千公顷,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5.6千公顷,增加0.9千公顷;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5.5千公顷,增加0.5千公顷。果园面积12.0千公顷。 2021年粮食总产量109.0万吨。其中,稻谷产量37.2万吨,玉米产量70.8万吨,油料产量2.5万吨,比上年增加0.1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76.7万吨,比上年增加1.1万吨;水果产量24.4万吨,比上年增加0.6万吨。 2021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82.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3%。全年机耕面积144.32千公顷;耕种收机械化率92.2%。主要作物良种覆盖率100%。化肥施用量(折纯)4.7万吨,比上年减少0.04万吨。农村土地流转56.2千公顷。 养殖业 2021年猪牛羊禽肉产量16.3万吨。其中,猪肉产量6.9万吨,增长9.0%;牛肉产量1.0万吨,增长18.2%;羊肉产量0.4万吨,增长21.5%;禽肉产量8.0万吨,增长7.6%。禽蛋产量14.1万吨,比上年增长8.2%。牛奶产量0.8万吨,全年生猪出栏87.5万头。 2021年末淡水养殖面积2667公顷,比2020年减少380公顷。全年水产品产量9.1万吨。 第二产业 工业类型 辽阳市工业门类包括石油化纤、轻工、纺织、冶金、化学、机械、电子、建筑材料、能源、医药和食品加工等十几个主要行业。其中,化纤工业是中国国家重点基地之一。辽阳石油化纤工业公司是中国以引进装置为主,具有现代化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的特大型石油化纤联合企业。辽阳有中国最大的制药机械厂和全国造纸机械、工业纸板生产基地,铁合金厂。 工业发展 辽阳乡镇企业形成了以矿业开发、建材、钢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旅游鞋和服装加工为主的一批有影响的乡镇企业集团。钢模板、纺织袋、铝型材、旅游鞋、皮装加工等行业在中国有较大影响。 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6.7%。 分经济类型看,集体企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6.4%,股份制企业下降0.7%。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制造业下降8.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 第三产业 概况 辽阳市2021全年进出口总额4.7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1.9%。其中,出口总额3.2亿美元,下降23.2%;进口总额1.4亿美元,增长32.9%。从人民币口径看,进出口总额30.1亿元,其中,出口总额20.9亿元,进口总额9.2亿元。 2021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1341.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6%;旅游总收入103.9亿元,下降13.7%。年末星级以上宾馆6家,其中五星级宾馆1家。年末旅行社38家,比上年增加1家。中国国家级旅游景区26个,比上年增加4个。 裘皮业 辽阳佟二堡是中国皮草生产、加工、销售三大基地之一,有皮草之都的称呼。截至2022年,佟二堡已建成总面积54万平方米的八大皮装裘皮加工园区,年生产能力400万件(套),产业相关从业人员3万余人。2020年11月,皮草类抖音电商直播基地落户佟二堡海宁皮革城。电商直播也已经在佟二堡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全镇现有平台主播1800余人,电商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近2万人,2021年,佟二堡皮装裘皮实现市场销售额142亿元,其中电商销售额45亿元。 交通 铁路 辽阳市共有专用铁路、铁路专用线36条,其中:专用铁路5条,铁路专用线31条;线路总长289.33公里。线路分布在全市七个行政区,分别由辽阳站、首山站、灯塔站、张台子站、小屯站、安平站、寒岭站对企业发送货物。 哈大高速铁路、沈大铁路、辽溪铁路途径辽阳站。 公路 (原称沈大高速)过境,设有灯塔、辽阳北、辽阳、辽阳县四个出口,以及井泉服务区。 (原称本辽辽高速)过境,设有弓长岭、辽阳南、首山等五个出口。 过境。(当地人称“西道”) 沈营线(当地人称“东道”)、沈环线过境。 辽阳市长途客运总站位于白塔区中华大街一段三号,有通往通化、磐石、北京、赤峰、济南、天津、长春、丹东、阜新、辽中等地的营运线路。 截至2021年底,辽阳市拥有各级公路3944.835公里(含城管段2.92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条,国道1条,省道10条,县道24条,乡级公路192条,专用公路6条,村级公路965条。 航空 距离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约60km 社会 教育 概况 辽阳是东北教育办学最早的城市之一,官办、民办教育比较兴盛,比较著名的是清朝时期的“襄平书院”,与萃升书院、银冈书院并称东北三大书院。到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学校(幼儿园)726所,在校生194593人,在校教职工20075人。 基础教育 全市共有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幼儿园地)716所:学前教育阶段共有幼儿园528所,其中城区304所,镇区11所,乡村109所。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学校170所,其中小学107所,初中6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5所。高中教育阶段共有学校13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11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有6所高中为省级示范性高中。特殊教育学校共有4所,其中城区3所,镇区1所。工读学校1所。全市基础学校在校生158953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3298人,小学在校生66144人,初中在校生38022人,高中在校生21229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260人。 职业教育 全市共有高(中)职业院校10所:高等职业院校2所(省建筑职院、辽阳职院),高职在校生2.2万人,教职工1322人,专任教师1200人,共有22个院系,88个专业。中职学校8所,(省机电学校、市技师学院、辽阳卫校、辽阳一职专、辽阳一职专、辽阳县、灯塔市)、民办职业学校1所(金华职高),中职在校生1.4万人人,教职工1032人,专任教师907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有60个专业,其中19个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 高等院校 医疗卫生 截至2021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548个。其中,医院55个,卫生院3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站)8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83个,村卫生室892个,门诊部22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33个,其他卫生机构12个。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77个。年末各类卫生机构床位1.46万张,各类卫生机构人员共1646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3084人。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269人,注册护士5885人。 体育 80年代前辽阳市体育设施只有一个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的体育馆和一个占地14625平方米的射击场。80年代后,辽阳市先后建成了具有现代化设施的体育场,游泳馆等。90年代又建成了体育中学教学楼及重竞技训练馆。1996年,辽阳市在城区和乡镇建立103个社会体育指导站。2019年10月,辽阳市举办了“2019辽阳首届国际马拉松赛”。 辽阳市的著名体育名人有:王义夫、戴国宏
阜新正式建市后,隶属于锦州省,阜新街改为海州区。同时实行废县存旗制,撤销阜新县,存土默特左翼旗。阜新市辖海州、新邱、太平、孙家湾、协和、城南、城北、高山、兴隆、红叶、东岗11个区。第二年,撤孙家湾区,设新兴区。阜新市公署设市长、副市长各1人。到1945年日本投降,4任市长均为日本人:稻叶贤一、西芳雄、广部忠彦、山口民二。3任副市长有两名中国人:王兴义、徐谦德,1名臺灣人:中江千里(黄千里)。初期市公署下设庶务、行政、财务、工务、警务、保健卫生等6个科,后又增设地政科,有股长以上官吏67人。区公所为市公署直辖,各区设区长1人,下分民济、财务、行政、实业、庶务等系。全市共划为72街,街公所设街长和文书。为了统治和镇压阜新人民,统治当局在市区西部修建兵营,驻扎重兵,并先后设置了警察署、法院、监狱、“思想矫正院”、“工人辅导所”、宪兵队、炭矿警备队等,设有各种刑罚。全市共设27个警察派出所,警察机构的主要官吏一律由日本人充当。日本帝国主义統治阜新时期,累计从阜新掠夺煤炭2527.5万吨,阜新死难劳工多达6.8万人。 1940年1月阜新设市时,市区人口为146214人。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阜新的统治机构随之解体,官吏和日本人纷纷逃亡,矿山停产,大批劳工流散还乡,市区人口骤减为3万人。 1945年“八一五”日本投降后不久,苏联红军进驻阜新市。9月10日,八路军冀热辽军区和中共辽西地委派干部和部队接收阜新市,成立了中共阜新工委(后地委)、辽西专署阜新办事处(后阜新专署)、阜新卫戍区司令部(后阜新军分区),建立了工委领导下的阜新市政府。12月底,中共阜新地委率地、市、县党政军机关和部队撤往阜新县北部地区,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1946年1月,国民党军队占据阜新市,成立国民党阜新市政府,7月将阜新市与阜新县合并为阜新县,同时保留土默特左翼旗。1948年3月18日,阜新地区全境解放,恢复阜新市。阜新市与阜新县分治。1952年2月,阜新市由县级市升为地级市。彰武县在清代是皇家牧场,名养息牧牧场,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7月19日设县。1959年1月5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1958年4月7 日撤销阜新县,成立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和彰武县划归阜新市领导。 地理 阜新北为科尔沁沙地,东接辽河平原,西靠热河山地,为辽河与大凌河流域上中游浅山丘陵区域。总土地面积155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564万亩;有林地面积460万亩。丘陵山地占58%;风沙地占8%;平原占23%。主要山脉有乌兰木图山、骆驼山、大青山、伊马图山等。主要河流有绕阳河、柳河、 牛河、大凌河、细河、秀水河等。 阜新是“中国玛瑙之都”,玛瑙储量占全国50%以上,玛瑙制品产量占全国90%以上。 气候 该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7.6℃。年均降水量481毫米,大水面蒸发量1789毫米,无霜期154天。 政治 现任领导 行政区划 阜新市现辖5个市辖区、1个县、1个自治县。 市辖区:海州区、新邱区、太平区、清河门区、细河区 县:彰武县 自治县:阜新蒙古族自治县 此外,阜新市还设立以下经济管理区:阜新经济开发区、阜新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人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1,647,280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819,339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172,059人,下降9.46%,年平均增长率为-0.99%。其中,男性人口为812,522人,占总人口的49.33%;女性人口为834,758人,占总人口的50.6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97.34。0-14岁的人口为171,577人,占总人口的10.42%;15-59岁的人口为1,042,303人,占总人口的63.27%;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33,400人,占总人口的26.31%,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86,866人,占总人口的17.41%。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015,622人,占总人口的61.6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31,658人,占总人口的38.35%。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401,922人,占85.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45,358人,占14.8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150,700人,下降9.71%,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23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21,359人,下降8.01%,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23个百分点。其中,蒙古族人口减少25,373人,下降12.5%,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37个百分点;满族人口增加2,582人,增长4.93%,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46个百分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海遗址 阜新万人坑 关山辽墓 东塔山塔 塔营子塔 特产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1,647,280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819,339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172,059人,下降9.46%,年平均增长率为-0.99%。其中,男性人口为812,522人,占总人口的49.33%;女性人口为834,758人,占总人口的50.6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97.34。0-14岁的人口为171,577人,占总人口的10.42%;15-59岁的人口为1,042,303人,占总人口的63.27%;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33,400人,占总人口的26.31%,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86,866人,占总人口的17.41%。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015,622人,占总人口的61.6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31,658人,占总人口的38.35%。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401,922人,占85.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45,358人,占14.8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150,700人,下降9.71%,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23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21,359人,下降8.01%,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23个百分点。其中,蒙古族人口减少25,373人,下降12.5%,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37个百分点;满族人口增加2,582人,增长4.93%,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46个百分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海遗址 阜新万人坑 关山辽墓 东塔山塔 塔营子塔 特产 阜新是世界玛瑙资源的主要产地、加工地、集散地。阜新玛瑙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珍贵的水胆玛瑙在国内久享盛名。 交通 铁路 境内有京沈客运专线、新义铁路,大郑铁路。主要车站有高铁站:阜新站和普通铁路车站:阜新南站。 公路 与、相接;等多条公路,交通四通八达。 教育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阜新市第十一中学
2016年纪念抗震40周年之际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第二十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十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 2022年6月10日凌晨,唐山发生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及讨论。事件导致唐山“全国文明城市”资格被停止。。 地理 位置坐标 唐山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和环渤海中心地带,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隔滦河与秦皇岛市相望,西与天津市毗邻;介于东经117°30'—119°19'、北纬38°55'—40°20'之间,东西广约130千米,南北袤约150千米,总面积14,341.47平方千米。市中心区位于全境的中西部,东至秦皇岛125千米,南距渤海40千米,西南至天津108千米,至石家庄366千米,西北至北京154千米。 地形地貌 唐山地区北部为燕山沉降带,南部为华北坳陷带,按地貌单元分为北部低山丘陵区、中部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区和南部滨海平原区。全境地势北高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山地海拔高度一般为50~600m,最高点为迁西县北部的八面峰,海拔为842m;中部山前洪积、冲积平原海拔50m以下,地势平坦;南部和西南部为滨海盐碱地和洼地草泊,海拔为1.5~10m。 河流水系 流经唐山境内的河流有70条,主要是滦河、冀东沿海和北三河三大水系。滦河水系主要包括滦河、青龙河、澈河、长河、横河和清河;冀东沿海水系主要有陡河和沙河,在唐山境内单独入海的有溯河、小青龙河和双龙河等;北三河水系主要由北运河、蓟运河和潮白河组成。全境多年平均径流深108.5mm,其中山区178.5mm,平原区65.5mm。 气候类型 唐山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春季多风少雨,蒸发量大,空气干燥,回暖快;夏季多东南风,炎热多雨;秋季多晴好天气,降温快,风速小;冬季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全年平均气温12℃左右。降水量集中在6~8月份,常有暴雨,多年平均降雨量660mm;一般初霜期在十月中旬,终霜期至次年四月份,无霜期158~205天。 自然资源 唐山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有煤、铁、金、石灰岩、白云岩、石油、天然气等。煤炭储量主要分布在古冶、开平、丰南、路南、路北、玉田等区县,开滦煤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开采历史;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迁西、迁安、遵化、滦州等县市,是全国七大铁矿产区之一。金矿主要分布在迁西县。唐山大陆海岸线长近230公里,沿海一带港口、岛屿、滩涂、渔业、盐业、油气等海洋资源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2017年达37.2%,拥有7个国家森林公园和省级森林公园。全市水资源也较为充沛,1980年代建设的引滦入津工程,将滦河上游的潘家口水库和大黑汀水库的水引入天津市,扭转了天津的缺水局面,保证了数百万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天津工业用水。 政治 党政领导 根据《中国共产党党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由中国共产党唐山市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国共产党唐山市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在唐山市的领导机关;中共唐山市委在中国共产党唐山市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中国共产党河北省委员会的指示和中国共产党唐山市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唐山市的工作,定期向中共河北省委报告工作;唐山市人民代表大会是唐山市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唐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唐山市人民政府是唐山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唐山市国家行政机关,对唐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和河北省人民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唐山市委员会是唐山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 目前中共唐山市委(十一届)书记为武卫东,市人大常委会(十六届)主任为杨洁(女),市政府(十六届)市长为田国良,市政协(十三届)主席为苏铁成;其中市委书记一职因兼省委常委而为省部级副职,其余均为厅局级正职。 唐山市监察委员会于2018年2月正式成立。唐山市监察委员会是由唐山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向其负责的国家监察机关,与中国共产党唐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合署办公,机构规格为副厅局级。 行政区划 唐山市现辖7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共14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市辖区:路南区、路北区、古冶区、开平区、丰南区、丰润区、曹妃甸区 县:滦南县、乐亭县、迁西县、玉田县 县级市:遵化市、迁安市、滦州市 另设5+1个直属功能区: 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成立,2010年升格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河北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1993年成立,省级经济开发区) 河北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2003年成立,省级经济开发区) 唐山市汉沽管理区(2003年成立,县级行政管理区) 唐山国际旅游岛(2011年成立,2018年被评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2020年5月正式纳入唐山市委、市政府管理序列) 社会 人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7,717,983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7,577,28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40,694人,增长1.86%,年平均增长率为0.18%。其中,男性人口为3,921,523人,占总人口的50.81%;女性人口为3,796,460人,占总人口的49.1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29。0-14岁的人口为1,278,373人,占总人口的16.56%;15-59岁的人口为4,678,975人,占总人口的60.62%;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760,635人,占总人口的22.81%,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232,975人,占总人口的15.98%。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963,907人,占总人口的64.3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754,076人,占总人口的35.68% 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96.4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12.26万人,乡村人口284.1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4.32%。2018年末户籍总人口758.08万人,其中,男性382.94万人,占50.51%;女性375.14万人,占49.49%。全年出生人口7.68万人,出生率10.15‰;死亡人口3.07万人,死亡率4.06‰;人口自然增长率6.09‰。唐山外来人口中以东北人居多。 民族 全市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51个,总计35.9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75%,居全省第三位,是河北省散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城市之一。少数民族中以满族人口为最多,有28.77万人,占绝大多数;其次为回族,3万多人;再次为壮族和蒙古族,各1万多人;四者合计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6%以上。少数民族人口超过万人的区县(市)有:遵化市11.45万人,玉田县4.78万人,丰润区3.19万人,迁安市2.99万人,路北区2.38万人,丰南区2.23万人,滦南县1.96万人,迁西县1.53万人,滦州市1.37万人。全市有3个民族乡和2个少数民族主体镇,全部位于遵化市境内,分别是西下营满族乡、汤泉满族乡、东陵满族乡和马兰峪镇、石门镇(此二镇皆以满族人口为主体)——遵化满族人口最多,盖因满清皇家陵寝之清东陵位于遵化之故。全市228个民族村分布在全市各区县(市),其中满族村199个、回族村28个、满回联合村1个。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425,614人,占96.21%;满族人口为228,586人,占2.96%;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63,783人,占0.8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98,893人,增长1.35%,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48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41,801人,增长16.68%,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48个百分点。其中,满族人口增加29,239人,增长14.67%,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33个百分点。 宗教 主要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五大宗教。在路北区有佛教寺院大唐兴国禅寺、两座基督教堂(分别在伍家庄街、西外环)。各市区都有几座天主堂。路南区(和平路)和开平区有清真寺。道教名观玉清观在开平区,1976年毁于唐山地震,后来道士董崇文投资1200万元,在开平老城北门外重建,今唐山道教协会即坐落于此。 方言 唐山话,与普通话语音差异比较明显,主要是扬声发作降调,口音以市区及古冶最为纯正。已故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赵丽蓉表演的小品,多以「唐山味儿」为其语言特色。滦州、滦南、乐亭等地口音接近,是所谓昌南乐(昌指昌黎)地方话。丰润口音接近市区,但亦有声调上的细微差别。迁西、迁安口音相近,发音较硬。丰南、唐海口音也很特别。 经济 唐山是一个具有过百年历史的工业城市,也是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和「北方瓷都」。1877年在唐山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唐山至胥各庄的鐵路)及与之配套的胥各庄修车厂(即今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第一个现代化煤矿开滦煤矿,第一座耐火材料厂,第一座也是20世纪中国最大的水泥厂。唐山是中国北方瓷都,也是目前中国卫生瓷和工业瓷最大的生产基地。开滦煤矿是焦煤产量最大的煤矿。 唐山市至今已形成钢铁、能源、建材、化工、机械、陶瓷等支柱产业,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2010年,习近平到唐山考察工作时,对唐山提出了「三个努力建成」目标,即努力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 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442.41亿元,位列全省第一,比上年增长11.7%。;全部财政收入555.5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55.6亿元,分别增长26.6%和3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785元和9460元,分别增长11.4%和13.8%居河北首位。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別为486.53亿元、3269.89亿元、1686.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71626元,折合11090美元,比河北省平均高出超过一倍。 农业 工业 唐山的民用工业肇始于晚清「洋务运动」,首开中国工业化之先河。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朝部分洋务派官员认识到英法联军坚船利炮的威力,遂发起以「师夷制夷」「中体西用」为主导的洋务运动。主要是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军用工业,生产新式武器,建立新式军队。随后,为解决军用工业的原料、资金、运输问题,进而兴办民用工业、采矿业和运输业,以达到「求强」「求富」、抵制西方列强侵略的目的。洋务运动中期的1876 年,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委派上海招商局总办唐廷枢到冀东开平一带勘察煤铁资源。1878 年,经李鸿章奏请清廷批准,唐廷枢挂牌成立开平矿务局,开始选址建矿。1881 年,开平矿务局唐山煤矿正式投产(开平矿务局与其后创办的滦州官矿公司合并后称开滦矿务局)。开平矿务局的兴办,带动了交通运输、水泥陶瓷、纺织机械、商贸流通等产业的发展,在唐山诞生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多项第一,如第一座现代化煤矿、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件卫生陶瓷,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并使唐山从一片荒僻村落发展成一座新兴工业城市。尤其是唐胥铁路向东经古冶、山海关延伸到奉天(沈阳),向西通达北平(北京),使京奉铁路全线贯通,成为连接关内外的铁路运输大动脉,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铁路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到二十世纪30 年代中期,唐山工业已颇具规模,商贸流通相应发展。然而由于战乱频仍,至中共建政前夕,唐山工矿企业亦面临经营困难等诸多问题,中共领导的工人运动风起云涌,京奉铁路大罢工、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震惊中外,毛泽东主席盛赞开滦煤矿、京奉铁路工人「特别能战斗」。 1948 年12 月13 日,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的命令,唐山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对开滦等大型厂矿企业实行军管,同时将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对属于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的唐山发电厂、冀北电力公司唐山分公司、唐山铁路工厂、唐山矾土矿等十几个工矿企业收归国有;对含有官僚资本股份的华新纺织厂,没收其官僚资本,实行人民政府与民族资本合营;对中英合资的开滦煤矿实行军管,派驻军代表监督生产,1952年5月,应资方总经理的要求,由人民政府代管。同时,对河保修械所、省营光华造纸厂、唐山轧花厂等12个规模较小的工矿企业进行接管,使之成为国营企业。1954年4月22日,毛泽东主席亲临启新水泥厂视察,促成启新实现公私合营,鼓舞和促进了唐山乃至全国「三大改造」的进程。1956年1月,唐山60个工商行业1629户厂企全部实现公私合营。 1956年9月,党的八大作出将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根据国家下达的基建任务比1955年增长6倍的实际情况,唐山工业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和「先进生产者」运动,努力增产原煤、钢材、电力和矾土等原材料。1956至1957年,累计完成基建投资2.04亿元。开滦马家沟矿复矿和风井建设,唐山电厂一期扩建,启新水泥厂卑家店矿建设,唐山钢厂炼钢车间改建,德盛瓷厂及唐山机械厂厂房建设陆续竣工投产。至1957年底,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0.5亿元,比1952年增长55.95%。其中工业产值5.69亿元,增长98.67%。主要工业产品大幅度增长。与1952年相比,钢24.5万吨,增长2.71倍。钢材11.3万吨,增长2.05倍。原煤838.7万吨,增长49.1%。发电量4.55亿度,增长47.57%。水泥60.6万吨,增长89.38%。日用陶瓷2161.3万件,增长76%。全民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5686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6.72个百分点。以 「文化大革命」初期,全国工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煤炭产量大幅度下滑,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局面。1968年初开滦革委会成立后,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工业学大庆」「抓革命促生产」运动,生产形势趋于好转。1968年比1967年增产煤炭214万吨,总产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宝贵能源。周恩来总理充分肯定开滦为国家做出的突出贡献,盛赞开滦是「出了力、救了急、立了功」的先进单位,是一面红旗。1970年,开滦原煤产量达到1664.2万吨,超产253.3万吨,创造建矿以来最高超产记录,超额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1973年12月,《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他们特别能战斗——记开滦煤矿的革命矿风》一文,宣传开滦大战「四五」翻番、煤炭产量连年大幅度增长的事迹。「四五」期间,累计生产原煤1.05亿吨,五年为国家多生产煤炭2000多万吨,为缓解全国煤炭供应紧张状况做出了卓越贡献。1975年2月,《人民日报》发表述评《近百年老矿——开滦煤矿成为全国煤炭战线的先进典型》。随即,全国工业尤其是煤炭战线迅速掀起「学大庆,赶开滦」运动。1968至197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2%,其中1975年达到28亿元,增长1.68倍。 1976年发生的大地震,使唐山工业尤其是市区工业遭受极其严重损失,工业建筑物70­80%倒塌,生产和交通设施、设备严重损毁,全部企业停工停产。在全国军民的鼎力支持下,广大职工积极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贾庵子变电站震后15个小时即开始受电和供电,38个小时恢复主要街道照明,72个小时开始陆续对开滦矿井供电。8月7日,开滦马家沟矿生产出震后第一车煤炭,至1977年3月,开滦各矿全面恢复生产。8月25日,唐山钢铁公司炼出第一炉钢,至1977年9月全面复产。唐山电厂于震后第14天并网发电,1976年11月全部完成抢修任务,发电能力达到震前水平。至1977年3月,全市692个市(县、区)属企业有666个恢复生产。随着新唐山恢复建设,在新建建国路繁商区、工人医院、市图书馆、唐山饭店等大型公有商贸设施的同时,新建、续建了冀东水泥厂、陡河电厂、开滦范各庄洗煤厂等一批大型骨干企业。1978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7.87亿元,比震前的1975年增长3.4%。其中工业产值29.23亿元,增长4.5%。1986年抗震救灾十周年之际,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7.4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8.06亿元,占41.6%。 震后四十年来,唐山工业历经十年重建、十年振兴、二十多年快速发展,进入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新阶段。随着唐山港和曹妃甸的开发建设,生产力布局向沿海推进,同时,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新上高技术、高附加值项目,强化产业结构的前瞻性和战略性调整。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尤其是钢铁、水泥),实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展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阶段,工业发展一是速度加快。2005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27.6亿元、人均2.85万元,全部财政收入226.5亿元,均居全省首位,成为河北省第一经济强市。其中,工业总产值1076.1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53.1%,比1985年增长43.3倍。1978年人均生产总值均为全国和全省的1.4倍,2007年分别达到2.0倍和1.9倍。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3537.5亿元,跨入全国城市经济发展「3000亿元俱乐部」行列。其中工业经济举足轻重,全国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的地位愈加巩固。2015年唐山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中排第25位,在地级城市中居第10位。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106.1亿元,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3772.6亿元,占53.1%。二是规模壮大。2017年,全市营业收入超1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709家,其中超50亿元的46家,超100亿元的21家。有14个企业入选中国制造业500强。冀东水泥、三友碱业、开元电器等新生代企业,具有百年历史的开滦集团、唐车公司和唐钢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至2015年,开滦连续四年进入世界企业500强。2006年,唐钢集团跃入全球十大钢铁企业行列。2008年,运营时速350公里(2011年最高试验速度为每小时487.3公里)的「和谐号」高速动车在唐车公司成功下线,并创造出运营速度、载客量、节能环保、舒适度「四个世界第一」的骄人业绩。三是结构优化。淘汰落后产品、开发高端产品取得显著成效。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高速动车、磁悬浮列车、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石墨烯、汽车板、莫代尔纤维等高科技、高效益新产品应运而生。一直以来,唐山工业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享有很高声誉。在北京奥运「鸟巢」、世博会中国馆、三峡工程、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中央电视台新址等重大工程,上海卢浦大桥、美国旧金山新海湾大桥等40多座世界著名桥梁,首都机场、京沪高铁、广深高速等重要交通枢纽干线,以及「神舟」五号、「嫦娥1号」、特种装甲车等航天、国防和军工领域,唐山工业产品均做出了重要贡献。四是品质提高。2017年,全市拥有惠达、蓝贝、三友等驰名商标47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707.7亿元,同比增长75.1%。 服务业 开发区 国家级开发区 唐山曹妃甸经济技术开发区 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曹妃甸综合保税区 省级开发区 河北丰南经济开发区 河北丰润经济开发区 河北乐亭经济开发区 河北滦南经济开发区 河北滦州经济开发区 河北迁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北迁安东部经济开发区) 河北迁安经济开发区 河北迁西经济开发区 河北唐山城南经济开发区 河北唐山古冶经济开发区 河北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 河北唐山汉沽经济开发区 河北唐山开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北唐山开平经济开发区) 河北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 河北唐山南堡经济开发区 河北唐山西部经济开发区 河北玉田经济开发区 河北遵化经济开发区 知名企业 开滦集团 河钢集团唐钢公司 首钢京唐公司 首钢迁钢公司 津西钢铁
城市之源 唐山因煤而兴。早在明永乐年间,今唐山之地就有民间开采利用煤炭的纪录;到清同治年间,土法采煤日益增多。随着晚清洋务运动的兴起,为满足近代军工企业和轮船等的燃煤需求,清政府遂批准洋务派试办新式煤窑。光绪二年(1876年)11月,上海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受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的委派,偕英国矿师到直隶永平府滦州(今河北省滦州市)所属开平镇(今唐山市开平区)踏勘煤铁矿,取样分寄北京同文馆及英国进行检验、证实煤铁成色甚佳后,开始筹办开平矿务。光绪四年(1878)7月,唐廷枢在开平镇正式设立开平矿务局(开滦矿务局前身,现为开滦集团),不久即在开平西南二十里的唐山(今大城山)以南乔家屯村附近用西法凿井开矿采煤。此乃唐山开埠肇始。光绪七年(1881)秋天,开平煤矿正式投产出煤,此后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很快占领天津的「洋煤」市场。官督商办的开平矿务局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股份制煤矿企业,也是晚清洋务运动所创办的一系列新式煤矿中规模最大、效益最显著的一个,被当时上海出版的天主教会中文报刊《益闻录》赞为「中国第一佳矿」。为解决运煤问题,开平矿务局于1881年修筑了一条由唐山至丰润胥各庄(今唐山市丰南区)全长约二十华里的铁路,即著名的唐胥铁路,是为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伴随唐胥铁路诞生的还有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中国火箭号」(Rocket of China)机车(又称「龙号」机车)、最早的铁路工厂——胥各庄修车厂(今中车唐山公司前身)。1889年,唐廷枢又在唐山(今大城山)南麓创建了唐山细绵土厂(细绵土即英文水泥cement的音译),这是中国大陆最早的水泥生产企业,1891年生产出中国第一桶水泥,后几经波折发展成为民国时期著名民族企业启新洋灰公司。此外,开平矿务局还建立了其他一些附属企业,如机械制修厂、砖瓦厂、焦碳厂、采石场等,并促进了当地传统陶瓷业的近代工业化,生产出中国最早的建筑陶瓷(陶瓷砖、釉面砖)和卫生陶瓷。唐山因此而成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有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之誉。 开平矿务局的兴办和发展,带来开平镇唐山(今大城山)乔家屯一带人口的增加、工矿聚落的形成和工商业的繁荣,成为唐山城市之源。从1880到1886年间,开平矿务局陆续买下乔家屯周围740亩土地,建起工场厂房、办公及住宅等建筑设施。作为用西法采煤的新式煤矿,开平煤矿矿井的钻探、开凿、排水、通风、提升等都使用英国机器,又在井上建有绞车房、蒸汽锅炉房、机械修理厂等工厂设施,因而需要有近代工厂生产经验的熟练工人;而最初乔家屯乃阖村烟户只18家的荒僻村落,很少有人接触过近代机器,唐廷枢于是从原籍广东招聘了最早的一批技术工人。随着开平煤矿生产规模的扩大、唐胥铁路的建成及铁路工厂的建立,又陆续有广东人等因乡友而投身此地,从而在煤矿附近形成规模较大的广东村。广东村事务由开平矿务局直接管辖。光绪十八年(1892),唐廷枢逝世,开平矿务局为纪念他的功绩,遂改广东村为唐山镇。光绪二十年(1894),开平矿务局在扩大界址的基础上建立丰滦唐山镇(所辖区域分属丰润县和滦州管辖),由此形成唐山市行政区域的前身。到19世纪末,新兴工矿聚落加上临近各村落,唐山已拥有不下三万人,华洋杂处,移民云集,「外商辅辏,市肆纷阗」,已是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城镇,成为滦州、丰润地区的最大经济中心。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唐山已形成以开滦煤矿、铁路工厂、启新洋灰公司、华新纺织厂四大企业为骨干和若干中小企业为辅助的近代工业体系,道路街巷纵横交错,市井商贸繁盛一方,成为中国北方著名的工商业城市,时有「小天津」之称。 市名由来 唐山本为山名,即今市区路北境内的大城山(1930年代为相区别而改为現名),與中國的別稱——唐山——無關。大城山原名唐山,一般认为其名始于后唐。据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刊本《滦州志》记载,「唐山在亮甲山西二里,周回数里,复岭重岗。其东麓则陡河萦带,有流泉十数道注之。相传后唐李嗣源曾屯兵于此,立石城二百余丈,基址尚在。又后唐姜将军斩蛟有功,葬于此,后人建庙祠之。山以唐名,实由于此。」 又据该书卷九「封域下·邱墓」:「后唐姜将军墓,城西一百二十里唐山下。元州人张勖后唐姜将军墓志铭云:将军庙碑,在滦州石城县唐山洞贞观内。谨按后唐清泰间,将军受命持节,北镇榆关碣石,有县曰石城,有山曰唐山,山麓有水曰唐溪。形势幽阻,林壑疏迤,北接浭阳,南连沧海,东西形势,延蔓百里。将军乃建城郭而居之。唐溪之水,有蛟为害,触岸崩崖,波涛汹涌,居民苦之。将军奋怒提剑,斩蛟于溪上,民咸以为神也。及将军殁,葬于山岭。厥后唐溪之民感其功,恩其德,建庙于溪侧,时致祭焉。将军有二夫人,七子七女,皆得配享本庙,崇奉益盛。每岁上巳,适为将军诞辰,居民争祭,号其庙曰神庆,远近车马骈臻,不啻千数。祥云道人纠尚义之士,殚力输财,创殿于庙东,厨室宫堂,种种皆具。长春真人题曰洞贞观云。至元四年,庙忽颓毁,时有拟真散人重修之,至元九年工始竣。夫庙之显晦固乘乎时,而将军之功则千古一日也。友人王子中请余文,余本乡人,故记其始末,刻之石云。」 不过对于后唐姜将军庙碑上的说法,清康熙五十年刊本《永平府志》已提出质疑:「姜将军庙在滦州西唐山麓。碑云:『将军仕后唐清泰间,镇碣石之石城。时有蛟为民害,将军斩之。人怀其惠,立庙祀焉。』此地自后唐天成初,已属契丹,安得清泰间,乃属于唐乎?此碑记之不可信者也。」 另有唐山之名源于唐太宗东征高句丽、往返两次途经今唐山之地、曾屯兵于大城山之上的说法,此说未能在史书上查到确切的记载,多年来虽流传广泛却难以立论。唐太宗东征高句丽,在唐山一带留有很多民间传说和曹妃甸的地名,但缺乏史料实证,史学界一般认为民间传说不足为据。但「唐山桥」建于唐朝一说,明《永平府志》所载,具有参考价值。据明万历版《永平府志》卷二「津粱」:「唐山桥在州(指滦州——引者)西一百里,唐太宗建。」 近代唐山由山名到地名的演变,与开平矿务局的兴办和发展直接相关。清光绪四年(1878),唐廷枢在滦州开平镇(今唐山市开平区)设立开平矿务局,在距开平西南20里的唐山(今大城山)以南用西法开矿采煤,后又修筑铁路、开办工厂,带来该地(唐山南麓乔家屯一带)人口的增加、工商业的繁盛,唐山由此逐渐用以指称在此兴起的工矿聚落集镇。迟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已有唐山集的称谓。据上引光绪本《滦州志》卷八「封域中·市镇」中的记载:「新设:唐山集。城西南一百二十里新设煤矿铁路,外商辅辏,市肆纷阗,四九日集。」至于唐山镇设立的确切时间,目前似无直接的证据来源,研究者多沿用早期市情资料上的说法:光绪三年(1877)设乔屯镇,光绪二十四年(1898)改乔屯镇为唐山镇。但据唐山市地方志办公室:唐山镇初为广东村——随着开平煤矿的开采,唐廷枢从原籍广东以及福建、山东等地招聘的技术工人开始聚居矿区附近,逐渐形成规模较大的广东村,广东村事务由开平矿务局直接管辖。光绪十八年(1892),唐廷枢逝世,开平矿务局为纪念他的功绩,遂改广东村为唐山镇。光绪二十年(1894),开平矿务局在扩大界址的基础上建立丰滦唐山镇(所辖区域分属丰润县与滦州两地管辖),由此形成唐山城市行政区域的雏形。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31年5月印行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一书中,也指「唐山镇本名广东村」。 建置沿革 今唐山辖境,商朝时属孤竹国。春秋时期东部、北部为山戎、肥如、令支之地,西部为燕国、无终之土。战国时期为燕地。秦朝时属辽西郡和右北平郡。西汉时为幽州右北平郡和辽西郡地。东汉时东部为幽州辽西郡海阳、令支、肥如3县之地,西部为幽州右北平郡无终、徐无、俊靡、土垠4县之地。西晋改右北平郡为北平郡,以徐无为治所,与辽西郡同属幽州。公元386年,鲜卑人拓跋圭建立北魏,设平州,治所设在令支(今迁安),辖辽西和北平两郡。隋朝时分属冀州北平郡卢龙县和渔阳郡无终县。唐朝时为河北道平州、蓟州之地。五代后梁时陷于契丹,辽国时属南京道。金国时为中都路平州、滦州、蓟州所分。元朝时属中书省直辖的「腹里」(指元大都及周边地区),为大都路蓟州和永平路辖境。明朝时属京师(北直隶)顺天府蓟州和永平府。清朝时属直隶省永平府和遵化直隶州。 清光绪年间,直隶永平府滦州开平镇西南20里的唐山(今大城山)以南乔家屯村一带,随着开平煤矿的开采和唐胥铁路的建成通车,逐渐形成新兴的工矿聚落集镇。光绪十八年(1892),开平矿务局改广东村(开平煤矿工人聚落,因早期技术工人多为广东人而得名)为唐山镇,此为唐山市正式名称之始。民国二年(1913)2月,滦州改为滦县,唐山镇隶属滦县第八区。民国十四年(1925)6月,北京临时执政府下令,自7月起在直隶省部分城镇施行「市自治制」,设立唐山市(注:为自治性质,非一级政府),「以唐山镇为其区域」,同时将邢台唐山县恢复旧名尧山县,但唐山市设立之事因故未实施。民国十七年(1928)6月,直隶省改名河北省。民国二十年(1931),经河北省政府批准,正式将滦县乔屯、丰润县老谢庄等12个村作为唐山特种公安局管辖范围,称丰滦唐山镇,但教育、税务管理权仍分属两县。1938年1月,冀东防共自治政府鉴于唐山具有经济、政治上的特殊地位,设立唐山市。唐山成为冀东地区的中心城市。1945年8月,日本投降以后,国民党军队接管唐山。1946年4月,河北省政府委员会明令唐山设市。1948年12月12日,解放军占领唐山,随即成立军事管制委员会。1949年6月,唐山市军管会市政办事处改组为唐山市人民政府。 1949年10月中共成立时,唐山市为河北省辖市,下辖第一区至第十二区。1955年3月,唐山市人民政府改称唐山市人民委员会。1958年4月,唐山市划归唐山专区领导,降为专辖市;同年8月,唐山专员公署驻地由昌黎县迁至唐山市。1959年6月,经中共中央决定,唐山市为全国45个开放城市之一;河北省决定唐山专署和唐山市人委合置。1960年4月,中共国务院正式批准撤销唐山专区,其所辖市、县划归唐山市领导,唐山市改为省辖市。1961年5月,国务院批准恢复唐山专区建制,唐山专、市分开,唐山市再次成为专辖市。1968年1月,唐山专区改称唐山地区,唐山市即为地辖市;唐山市人民委员会改称唐山市革命委员会。(1967年12月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共领导人、毛泽东亲信陈伯达在唐山发起清洗活动,包括唐山市委第一书记杨远在内的批干部和党员被当做国民党和叛徒遭受迫害,8万余干部群众被迫害,其中近3000人死亡。) 1978年3月,唐山市复为省辖市。1982年10月,撤销唐山市革命委员会,改回唐山市人民政府。唐山市辖路南区、路北区、东矿区、开平区、新区。1983年3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唐山地区,实行市管县体制,将原唐山地区所辖的丰润、丰南、滦县、滦南、遵化、迁安、迁西、玉田、唐海9县划归唐山市,抚宁、昌黎、卢龙、乐亭4个县划归秦皇岛市;同年5月,国务院批准又将乐亭县由秦皇岛市划归唐山市。1984年12月,国务院批准唐山市为全国13个「较大的市」之一。1992年2月,撤销遵化县,设立县级遵化市,由唐山市代管。1994年4月,撤销丰南县,设立县级丰南市,由唐山市代管。1995年1月,东矿区更名为古冶区。1996年10月,撤销迁安县,设立县级迁安市,由唐山市代管。2002年2月,撤销县级丰南市,设立唐山市丰南区;撤销丰润县和唐山市新区,合并设立唐山市丰润区。2012年7月,撤销唐海县,设立唐山市曹妃甸区。2018年9月,撤销滦县,设立县级滦州市,由唐山市代管。 近现代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整个城市毁于一旦,震后历经十年恢复重建。 1990年代以来唐山经济社会发展较快。成为华北地区京津唐经济区域的重要工业城市。 1991年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城市运动会。 2016年纪念抗震40周年之际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第三次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第二十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十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 2022年6月10日凌晨,唐山发生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及讨论。事件导致唐山“全国文明城市”资格被停止。。 地理 位置坐标 唐山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和环渤海中心地带,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隔滦河与秦皇岛市相望,西与天津市毗邻;介于东经117°30'—119°19'、北纬38°55'—40°20'之间,东西广约130千米,南北袤约150千米,总面积14,341.47平方千米。市中心区位于全境的中西部,东至秦皇岛125千米,南距渤海40千米,西南至天津108千米,至石家庄366千米,西北至北京154千米。 地形地貌 唐山地区北部为燕山沉降带,南部为华北坳陷带,按地貌单元分为北部低山丘陵区、中部山前洪积、冲积平原区和南部滨海平原区。全境地势北高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山地海拔高度一般为50~600m,最高点为迁西县北部的八面峰,海拔为842m;中部山前洪积、冲积平原海拔50m以下,地势平坦;南部和西南部为滨海盐碱地和洼地草泊,海拔为1.5~10m。 河流水系 流经唐山境内的河流有70条,主要是滦河、冀东沿海和北三河三大水系。滦河水系主要包括滦河、青龙河、澈河、长河、横河和清河;冀东沿海水系主要有陡河和沙河,在唐山境内单独入海的有溯河、小青龙河和双龙河等;北三河水系主要由北运河、蓟运河和潮白河组成。全境多年平均径流深108.5mm,其中山区178.5mm,平原区65.5mm。 气候类型 唐山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春季多风少雨,蒸发量大,空气干燥,回暖快;夏季多东南风,炎热多雨;秋季多晴好天气,降温快,风速小;冬季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全年平均气温12℃左右。降水量集中在6~8月份,常有暴雨,多年平均降雨量660mm;一般初霜期在十月中旬,终霜期至次年四月份,无霜期158~205天。 自然资源 唐山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有煤、铁、金、石灰岩、白云岩、石油、天然气等。煤炭储量主要分布在古冶、开平、丰南、路南、路北、玉田等区县,开滦煤矿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开采历史;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迁西、迁安、遵化、滦州等县市,是全国七大铁矿产区之一。金矿主要分布在迁西县。唐山大陆海岸线长近230公里,沿海一带港口、岛屿、滩涂、渔业、盐业、油气等海洋资源丰富。全市森林覆盖率2017年达37.2%,拥有7个国家森林公园和省级森林公园。全市水资源也较为充沛,1980年代建设的引滦入津工程,将滦河上游的潘家口水库和大黑汀水库的水引入天津市,扭转了天津的缺水局面,保证了数百万城市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天津工业用水。 政治 党政领导 根据《中国共产党党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由中国共产党唐山市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国共产党唐山市委员会,是中国共产党在唐山市的领导机关;中共唐山市委在中国共产党唐山市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中国共产党河北省委员会的指示和中国共产党唐山市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唐山市的工作,定期向中共河北省委报告工作;唐山市人民代表大会是唐山市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唐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唐山市人民政府是唐山市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唐山市国家行政机关,对唐山市人民代表大会和河北省人民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唐山市委员会是唐山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 目前中共唐山市委(十一届)书记为武卫东,市人大常委会(十六届)主任为杨洁(女),市政府(十六届)市长为田国良,市政协(十三届)主席为苏铁成;其中市委书记一职因兼省委常委而为省部级副职,其余均为厅局级正职。 唐山市监察委员会于2018年2月正式成立。唐山市监察委员会是由唐山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向其负责的国家监察机关,与中国共产党唐山市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合署办公,机构规格为副厅局级。 行政区划 唐山市现辖7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共14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市辖区:路南区、路北区、古冶区、开平区、丰南区、丰润区、曹妃甸区 县:滦南县、乐亭县、迁西县、玉田县 县级市:遵化市、迁安市、滦州市 另设5+1个直属功能区: 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成立,2010年升格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河北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1993年成立,省级经济开发区) 河北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2003年成立,省级经济开发区) 唐山市汉沽管理区(2003年成立,县级行政管理区) 唐山国际旅游岛(2011年成立,2018年被评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京冀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2020年5月正式纳入唐山市委、市政府管理序列) 社会 人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7,717,983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7,577,28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40,694人,增长1.86%,年平均增长率为0.18%。其中,男性人口为3,921,523人,占总人口的50.81%;女性人口为3,796,460人,占总人口的49.1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29。0-14岁的人口为1,278,373人,占总人口的16.56%;15-59岁的人口为4,678,975人,占总人口的60.62%;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760,635人,占总人口的22.81%,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232,975人,占总人口的15.98%。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4,963,907人,占总人口的64.3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754,076人,占总人口的35.68% 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96.4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12.26万人,乡村人口284.1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4.32%。2018年末户籍总人口758.08万人,其中,男性382.94万人,占50.51%;女性375.14万人,占49.49%。全年出生人口7.68万人,出生率10.15‰;死亡人口3.07万人,死亡率4.06‰;人口自然增长率6.09‰。唐山外来人口中以东北人居多。 民族 全市人口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51个,总计35.9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4.75%,居全省第三位,是河北省散居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城市之一。少数民族中以满族人口为最多,有28.77万人,占绝大多数;其次为回族,3万多人;再次为壮族和蒙古族,各1万多人;四者合计占全市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6%以上。少数民族人口超过万人的区县(市)有:遵化市11.45万人,玉田县4.78万人,丰润区3.19万人,迁安市2.99万人,路北区2.38万人,丰南区2.23万人,滦南县1.96万人,迁西县1.53万人,滦州市1.37万人。全市有3个民族乡和2个少数民族主体镇,全部位于遵化市境内,分别是西下营满族乡、汤泉满族乡、东陵满族乡和马兰峪镇、石门镇(此二镇皆以满族人口为主体)——遵化满族人口最多,盖因满清皇家陵寝之清东陵位于遵化之故。全市228个民族村分布在全市各区县(市),其中满族村199个、回族村28个、满回联合村1个。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425,614人,占96.21%;满族人口为228,586人,占2.96%;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63,783人,占0.8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98,893人,增长1.35%,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48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41,801人,增长16.68%,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48个百分点。其中,满族人口增加29,239人,增长14.67%,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33个百分点。 宗教 主要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五大宗教。在路北区有佛教寺院大唐兴国禅寺、两座基督教堂(分别在伍家庄街、西外环)。各市区都有几座天主堂。路南区(和平路)和开平区有清真寺。道教名观玉清观在开平区,1976年毁于唐山地震,后来道士董崇文投资1200万元,在开平老城北门外重建,今唐山道教协会即坐落于此。 方言 唐山话,与普通话语音差异比较明显,主要是扬声发作降调,口音以市区及古冶最为纯正。已故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赵丽蓉表演的小品,多以「唐山味儿」为其语言特色。滦州、滦南、乐亭等地口音接近,是所谓昌南乐(昌指昌黎)地方话。丰润口音接近市区,但亦有声调上的细微差别。迁西、迁安口音相近,发音较硬。丰南、唐海口音也很特别。 经济 唐山是一个具有过百年历史的工业城市,也是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和「北方瓷都」。1877年在唐山修建了中国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唐山至胥各庄的鐵路)及与之配套的胥各庄修车厂(即今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第一个现代化煤矿开滦煤矿,第一座耐火材料厂,第一座也是20世纪中国最大的水泥厂。唐山是中国北方瓷都,也是目前中国卫生瓷和工业瓷最大的生产基地。开滦煤矿是焦煤产量最大的煤矿。 唐山市至今已形成钢铁、能源、建材、化工、机械、陶瓷等支柱产业,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 2010年,习近平到唐山考察工作时,对唐山提出了「三个努力建成」目标,即努力建成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 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442.41亿元,位列全省第一,比上年增长11.7%。;全部财政收入555.5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55.6亿元,分别增长26.6%和30.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785元和9460元,分别增长11.4%和13.8%居河北首位。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別为486.53亿元、3269.89亿元、1686.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71626元,折合11090美元,比河北省平均高出超过一倍。 农业 工业 唐山的民用工业肇始于晚清「洋务运动」,首开中国工业化之先河。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朝部分洋务派官员认识到英法联军坚船利炮的威力,遂发起以「师夷制夷」「中体西用」为主导的洋务运动。主要是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军用工业,生产新式武器,建立新式军队。随后,为解决军用工业的原料、资金、运输问题,进而兴办民用工业、采矿业和运输业,以达到「求强」「求富」、抵制西方列强侵略的目的。洋务运动中期的1876 年,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委派上海招商局总办唐廷枢到冀东开平一带勘察煤铁资源。1878 年,经李鸿章奏请清廷批准,唐廷枢挂牌成立开平矿务局,开始选址建矿。1881 年,开平矿务局唐山煤矿正式投产(开平矿务局与其后创办的滦州官矿公司合并后称开滦矿务局)。开平矿务局的兴办,带动了交通运输、水泥陶瓷、纺织机械、商贸流通等产业的发展,在唐山诞生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多项第一,如第一座现代化煤矿、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桶机制水泥、第一件卫生陶瓷,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并使唐山从一片荒僻村落发展成一座新兴工业城市。尤其是唐胥铁路向东经古冶、山海关延伸到奉天(沈阳),向西通达北平(北京),使京奉铁路全线贯通,成为连接关内外的铁路运输大动脉,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铁路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到二十世纪30 年代中期,唐山工业已颇具规模,商贸流通相应发展。然而由于战乱频仍,至中共建政前夕,唐山工矿企业亦面临经营困难等诸多问题,中共领导的工人运动风起云涌,京奉铁路大罢工、开滦五矿同盟大罢工震惊中外,毛泽东主席盛赞开滦煤矿、京奉铁路工人「特别能战斗」。 1948 年12 月13 日,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的命令,唐山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布对开滦等大型厂矿企业实行军管,同时将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对属于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的唐山发电厂、冀北电力公司唐山分公司、唐山铁路工厂、唐山矾土矿等十几个工矿企业收归国有;对含有官僚资本股份的华新纺织厂,没收其官僚资本,实行人民政府与民族资本合营;对中英合资的开滦煤矿实行军管,派驻军代表监督生产,1952年5月,应资方总经理的要求,由人民政府代管。同时,对河保修械所、省营光华造纸厂、唐山轧花厂等12个规模较小的工矿企业进行接管,使之成为国营企业。1954年4月22日,毛泽东主席亲临启新水泥厂视察,促成启新实现公私合营,鼓舞和促进了唐山乃至全国「三大改造」的进程。1956年1月,唐山60个工商行业1629户厂企全部实现公私合营。 1956年9月,党的八大作出将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根据国家下达的基建任务比1955年增长6倍的实际情况,唐山工业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和「先进生产者」运动,努力增产原煤、钢材、电力和矾土等原材料。1956至1957年,累计完成基建投资2.04亿元。开滦马家沟矿复矿和风井建设,唐山电厂一期扩建,启新水泥厂卑家店矿建设,唐山钢厂炼钢车间改建,德盛瓷厂及唐山机械厂厂房建设陆续竣工投产。至1957年底,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0.5亿元,比1952年增长55.95%。其中工业产值5.69亿元,增长98.67%。主要工业产品大幅度增长。与1952年相比,钢24.5万吨,增长2.71倍。钢材11.3万吨,增长2.05倍。原煤838.7万吨,增长49.1%。发电量4.55亿度,增长47.57%。水泥60.6万吨,增长89.38%。日用陶瓷2161.3万件,增长76%。全民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5686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6.72个百分点。以 「文化大革命」初期,全国工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煤炭产量大幅度下滑,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局面。1968年初开滦革委会成立后,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工业学大庆」「抓革命促生产」运动,生产形势趋于好转。1968年比1967年增产煤炭214万吨,总产量占全国的六分之一,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宝贵能源。周恩来总理充分肯定开滦为国家做出的突出贡献,盛赞开滦是「出了力、救了急、立了功」的先进单位,是一面红旗。1970年,开滦原煤产量达到1664.2万吨,超产253.3万吨,创造建矿以来最高超产记录,超额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1973年12月,《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他们特别能战斗——记开滦煤矿的革命矿风》一文,宣传开滦大战「四五」翻番、煤炭产量连年大幅度增长的事迹。「四五」期间,累计生产原煤1.05亿吨,五年为国家多生产煤炭2000多万吨,为缓解全国煤炭供应紧张状况做出了卓越贡献。1975年2月,《人民日报》发表述评《近百年老矿——开滦煤矿成为全国煤炭战线的先进典型》。随即,全国工业尤其是煤炭战线迅速掀起「学大庆,赶开滦」运动。1968至197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2%,其中1975年达到28亿元,增长1.68倍。 1976年发生的大地震,使唐山工业尤其是市区工业遭受极其严重损失,工业建筑物70­80%倒塌,生产和交通设施、设备严重损毁,全部企业停工停产。在全国军民的鼎力支持下,广大职工积极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贾庵子变电站震后15个小时即开始受电和供电,38个小时恢复主要街道照明,72个小时开始陆续对开滦矿井供电。8月7日,开滦马家沟矿生产出震后第一车煤炭,至1977年3月,开滦各矿全面恢复生产。8月25日,唐山钢铁公司炼出第一炉钢,至1977年9月全面复产。唐山电厂于震后第14天并网发电,1976年11月全部完成抢修任务,发电能力达到震前水平。至1977年3月,全市692个市(县、区)属企业有666个恢复生产。随着新唐山恢复建设,在新建建国路繁商区、工人医院、市图书馆、唐山饭店等大型公有商贸设施的同时,新建、续建了冀东水泥厂、陡河电厂、开滦范各庄洗煤厂等一批大型骨干企业。1978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7.87亿元,比震前的1975年增长3.4%。其中工业产值29.23亿元,增长4.5%。1986年抗震救灾十周年之际,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7.44亿元,其中工业产值28.06亿元,占41.6%。 震后四十年来,唐山工业历经十年重建、十年振兴、二十多年快速发展,进入优化结构、转型升级新阶段。随着唐山港和曹妃甸的开发建设,生产力布局向沿海推进,同时,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新上高技术、高附加值项目,强化产业结构的前瞻性和战略性调整。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尤其是钢铁、水泥),实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展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个阶段,工业发展一是速度加快。2005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27.6亿元、人均2.85万元,全部财政收入226.5亿元,均居全省首位,成为河北省第一经济强市。其中,工业总产值1076.1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53.1%,比1985年增长43.3倍。1978年人均生产总值均为全国和全省的1.4倍,2007年分别达到2.0倍和1.9倍。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3537.5亿元,跨入全国城市经济发展「3000亿元俱乐部」行列。其中工业经济举足轻重,全国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的地位愈加巩固。2015年唐山的经济总量,在全国城市中排第25位,在地级城市中居第10位。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7106.1亿元,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3772.6亿元,占53.1%。二是规模壮大。2017年,全市营业收入超1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709家,其中超50亿元的46家,超100亿元的21家。有14个企业入选中国制造业500强。冀东水泥、三友碱业、开元电器等新生代企业,具有百年历史的开滦集团、唐车公司和唐钢集团等国有大型企业。至2015年,开滦连续四年进入世界企业500强。2006年,唐钢集团跃入全球十大钢铁企业行列。2008年,运营时速350公里(2011年最高试验速度为每小时487.3公里)的「和谐号」高速动车在唐车公司成功下线,并创造出运营速度、载客量、节能环保、舒适度「四个世界第一」的骄人业绩。三是结构优化。淘汰落后产品、开发高端产品取得显著成效。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高速动车、磁悬浮列车、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石墨烯、汽车板、莫代尔纤维等高科技、高效益新产品应运而生。一直以来,唐山工业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享有很高声誉。在北京奥运「鸟巢」、世博会中国馆、三峡工程、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中央电视台新址等重大工程,上海卢浦大桥、美国旧金山新海湾大桥等40多座世界著名桥梁,首都机场、京沪高铁、广深高速等重要交通枢纽干线,以及「神舟」五号、「嫦娥1号」、特种装甲车等航天、国防和军工领域,唐山工业产品均做出了重要贡献。四是品质提高。2017年,全市拥有惠达、蓝贝、三友等驰名商标47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707.7亿元,同比增长75.1%。 服务业 开发区 国家级开发区 唐山曹妃甸经济技术开发区 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曹妃甸综合保税区 省级开发区 河北丰南经济开发区 河北丰润经济开发区 河北乐亭经济开发区 河北滦南经济开发区 河北滦州经济开发区 河北迁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北迁安东部经济开发区) 河北迁安经济开发区 河北迁西经济开发区 河北唐山城南经济开发区 河北唐山古冶经济开发区 河北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 河北唐山汉沽经济开发区 河北唐山开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北唐山开平经济开发区) 河北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 河北唐山南堡经济开发区 河北唐山西部经济开发区 河北玉田经济开发区 河北遵化经济开发区 知名企业 开滦集团 河钢集团唐钢公司 首钢京唐公司 首钢迁钢公司 津西钢铁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冀东发展集团 冀东油田 三友化工 唐山港口集团 惠达陶瓷 二十二冶 开诚智能 亚特重工 唐山松下 庞大汽贸 唐山百货大楼集团 唐山文旅集团 交通 唐山地处华北地区通往东北地区的交通要道,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境内铁路、公路交织成网、四通八达,目前已实现县县通高速和京津唐1小时经济圈。随着津秦客运专线的通车、京唐城际铁路的开工建设,将与京津形成「半小时」经济圈。唐山港「一港三区」(京唐港区、曹妃甸港区和丰南港区),是中国北方地区性重要港口,辐射华北西北广大地区。唐山三女河机场是河北省内第四个正式营运的民航机场。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2018年12月印发的《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中,唐山市被明确为港口型和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铁路 唐山是中国铁路交通的源头,1881年开平矿务局修筑的唐山至胥各庄全长约20华里的唐胥铁路,是中国自建的第一条标准轨铁路,当时的主要运营任务是承担开平煤矿的煤炭运输,开平煤矿(今开滦唐山矿)成为中国铁路的起点。唐胥铁路后来向西延伸到天津、北京,向东延伸至山海关,成为京山铁路的一部分。唐山市路南、路北两区名称中的「路」最初就是指京山铁路。位于今路南区的唐山南站,原为唐山的主要客运站唐山站,其前身(俗称老车站,位于现建国路天桥东侧老站道口处)随唐胥铁路而诞生,是中国第一座火车站,后迁建于现址,1907年开始运营。1996年因京山铁路压煤改线而被新唐山站所取代。 今穿越唐山境内的铁路主要有京哈铁路、津山铁路、大秦铁路、津秦高铁(津秦铁路客运专线)、京唐城际铁路、张唐铁路、迁曹铁路、唐曹铁路(在建)、环渤海城际铁路(规划中)、唐遵城际铁路(规划中)、津承城际铁路(规划中)等。唐山市市区范围内主要车站有唐山站(位于路北区)、唐山北站(位于丰润区)、唐山西站(位于高新技术开发区)、唐山南站(位于路南区)、曹妃甸港站(位于曹妃甸区)和曹妃甸东站(位于曹妃甸区)。 公路 高速公路:、、京秦高速、唐津高速、承唐高速、唐廊高速、唐港高速、西外环高速公路、唐曹高速、沿海高速、迁曹高速 国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里长城—山海关 北戴河秦行宫遗址 源影寺塔 万里长城—九门口 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山海关八国联军营盘旧址 北戴河近代建筑群 板厂峪窑址群遗址 永平府城墙 秦皇岛港口近代建筑群 耀华玻璃厂旧址 旅遊 著名的旅遊勝地北戴河、南戴河、昌黎黃金海岸和天下第一關山海关以及青龙满族自治县的祖山自然风景区。 知名的旅游景点有:天下第一关、老龙头、孟姜女庙、角山、鸽子窝、老虎石、联峰山、海洋馆、翡翠岛、中國夢碑及北戴河秦始皇东巡行宫遗址等。 秦皇岛野生动物园于 1995 年开园,是中国第二大野生动物园。 教育 高等教育 燕山大学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秦皇岛校区) 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校区 华北理工大学秦皇岛分院(秦皇岛市卫生学校)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欧美学院 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中国海关管理干部学院 中等教育 秦皇岛市第一中学 抚宁区第一中学 秦皇岛市实验中学(河北秦皇岛外国语学校) 山海关区第一中学 燕山大学附属中学 新世纪高级中学 秦皇岛市第三中学 秦皇岛市第五中学 秦皇岛市第七中学 其他 历史文献记载表明,最早这里曾是文明昌盛的孤竹古国,被孔子尊为“古之贤人”的伯夷、叔齐,就生长于此。 友好城市 友好城市 富山縣富山市 1981年5月7日 俄亥俄州托萊多
耀华玻璃厂旧址 旅遊 著名的旅遊勝地北戴河、南戴河、昌黎黃金海岸和天下第一關山海关以及青龙满族自治县的祖山自然风景区。 知名的旅游景点有:天下第一关、老龙头、孟姜女庙、角山、鸽子窝、老虎石、联峰山、海洋馆、翡翠岛、中國夢碑及北戴河秦始皇东巡行宫遗址等。 秦皇岛野生动物园于 1995 年开园,是中国第二大野生动物园。 教育 高等教育 燕山大学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秦皇岛校区) 东北石油大学秦皇岛校区 华北理工大学秦皇岛分院(秦皇岛市卫生学校)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欧美学院 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中国海关管理干部学院 中等教育 秦皇岛市第一中学 抚宁区第一中学 秦皇岛市实验中学(河北秦皇岛外国语学校) 山海关区第一中学 燕山大学附属中学 新世纪高级中学 秦皇岛市第三中学 秦皇岛市第五中学 秦皇岛市第七中学 其他 历史文献记载表明,最早这里曾是文明昌盛的孤竹古国,被孔子尊为“古之贤人”的伯夷、叔齐,就生长于此。 友好城市 友好城市 富山縣富山市 1981年5月7日 俄亥俄州托萊多 1985年10月28日 馬爾凱佩萨罗 1985年11月7日 北海道苫小牧市 1998年9月1日 京畿道九里市 2021年5月18日 友好交流城市 京都府宮津市 1987年7月6日 布法罗市东伦敦市 1999年6月10日
武卫东(2021年5月-2022年4月) 赵文锋(2022年7月-) 市长 杨德庆(1993年3月-1998年3月) 张宝义(1998年3月-2002年12月) 高金浩(2002年12月-2006年9月) 郑雪碧(2006年9月-2011年1月) 王晓东(2011年1月-2012年1月) 侯亮(2012年1月-2015年7月) 马宇骏(2015年8月-2016年10月) 武卫东(2016年10月-2021年5月) 赵文锋(2021年5月-2022年8月) 李克良(2022年8月-) 行政区划 张家口市现辖6个市辖区、10个县,市人民政府驻长城西大街10号市府大楼,原通泰大厦。 市辖区:桥西区、桥东区、宣化区、下花园区、万全区、崇礼区 县: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蔚县、阳原县、怀安县、怀来县、涿鹿县、赤城县 此外,张家口市设立以下3个行政管理区:国家级张家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塞北管理区、察北管理区。 人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4,118,908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345,485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226,577人,下降5.21%,年平均增长率为-0.53%。其中,男性人口为2,080,437人,占总人口的50.51%;女性人口为2,038,471人,占总人口的49.4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2.06。0-14岁的人口为626,893人,占总人口的15.22%;15-59岁的人口为2,460,012人,占总人口的59.72%;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32,003人,占总人口的25.06%,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26,615人,占总人口的17.64%。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722,683人,占总人口的66.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396,225人,占总人口的33.9%。 民族 张家口在历史上就一直是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交往、贸易流通、长期融会的重要之地。民族构成以汉族为主,此外还有回族、满族、蒙古族、藏族、朝鲜族、白族、维吾尔族、彝族、黎族、壮族、侗族、布依族、高山族、土家族、苗族、哈萨克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瑶族、哈尼族、傣族、畲族、拉祜族、锡伯族、鄂温克族等2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共计7万余人,其中人数超过万人的有回族和满族。少数民族分布在市区和各县,呈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全市现共有2个民族乡,91民族村。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056,064人,占98.4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62,844人,占1.5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225,611人,下降5.27%,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6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966人,下降1.51%,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6个百分点。 宗教 全市现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五种宗教。信教群众12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5%左右,其中尤以天主教(六万余人)和伊斯兰教(近四万人)信众为最多。现有教职人员二百余人。有天主教爱国会、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基督教教务委员会、伊斯兰教协会、佛教协会筹备组等六个宗教组织。已开放宗教活动场所173处,其中天主教123处,基督教11处,伊斯兰教34处,佛教3处,道教2处,比较著名的宗教场所(含遗迹)有杨家坪圣母神慰院、若瑟总修院、天主教宣化教区、天主教西湾子教区和新华街清真寺等,杨家坪圣母神慰院是天主教内最严谨的隐修会——严规熙笃会(Trappist)于1883年在张家口附近太行山区建立的该会亚洲第一座隐修院,1947年解散。 经济 农业:产玉米、高粱、谷子、小麦、莜麦、葵花、菜籽、蚕豆、豌豆、芸豆、绿豆、薯类(含马铃薯)等作物及各种蔬菜。 工业:以轻纺、机械、冶金、电力、食品、化工为主。毛皮、制革与毛麻纺工业较发达,素称皮都,产品称口羔、口皮。 综述 2020年,张家口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878.4亿元,比上年增长3.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2020年,张家口市新增就业5751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696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4%。 2020年,张家口市CPI累计上涨1.9%,低于全省0.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6个百分点。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五升三降。食品烟酒、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五类商品及服务价格比上年分别增长7.8%、0.1%、0.3%、0.6%和2.8%;衣着、居住、交通和通信三类价格比上年分别下降0.5%、1.4%和2.6%。 2020年,张家口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6.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3%,拉动经济增长2.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2%,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9.7%;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下降8.2%,比上年降低2.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风力发电行业增加值增长3.0%,太阳能发电行业增加值增长14.9%。 2020年,张家口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325.3亿元,比上年下降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5.5亿元,增长4.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46.1亿元,增长5.0%。其中教育支出87.8亿元,增长3.5%;科学技术支出3.7亿元,增长55.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7.1亿元,增长6.9%;卫生健康支出62.3亿元,增长19.1%;农林水事务支出141.8亿元,增长9.4%。 2020年,张家口市生产总值实现1600.1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7.7亿元,比上年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430.9亿元,比上年增长2.2%;第三产业增加值901.4亿元,比上年增长4.3%。三次产业比例由2019年的15.7:28.2:56.1调整为16.7:26.9:56.4。 2020年,张家口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增幅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提高10.7、8.8和5个百分点。其中,建设项目投资下降2.3%;房地产企业开发投资增长16.3%。拉动张家口市固投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新能源投资拉动明显。受风光电并网优惠政策影响,风能投资同比增长50.4%,带动新能源投资同比增长44.5%。二是工业投资较快增长。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52.4%,带动张家口市工业投资增长27.8%。三是冰雪产业投资大幅增长。张家口市冰雪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0.8%。四是新开工项目个数增加。张家口市新开工建设项目621个,同比增加87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5.6%。 资源 全市土地总面积5529万亩,桑干河、洋河、潮白河等河流流经境内,沿河形成的河川盆地土质肥沃,灌溉条件好,有利于发展农业和水果业,是全市粮食和水果的主产区。 已发现各类矿产83种,已探明储量的矿种33种。一些大宗矿产如煤、铁、金、铅、锌、膨润土、沸石、石墨、磷矿等均在河北省占有重要地位。 水资源总量21.9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87立方米。 现有林地面积1059万亩,森林覆盖率20.4%,三北防护林工程穿越市境。 现有野生陆生植物120科513属、1343种。 特产 张家口有著名的三宝:山药(“药”读音yek,入声)、莜面、大皮袄。“山药”是张家口人对土豆的惯称,而并非药材山药,此称呼广泛使用在晋语的大包和张呼片地区,同时晋语和官话的过渡区比如延庆,也使用;“莜面”指的是莜麦(裸燕麦)粉,是张家口人喜欢的主要食品之一,延庆人也常食用;“大皮袄”是指张家口地区由于海拔较高,冬季气候寒冷,蒙古地区出产的皮料也会在这里集合,所以出产的皮衣很有名,张家口是中国著名的“皮都”之一。 此外,张家口的特产还有宣化牛奶葡萄、萤石等。内蒙古草原出产的一种滋味鲜美的白蘑菇也会在张家口集散,并因张家口而得名“口蘑”。 交通 在主城区南部9公里处设有张家口宁远机场,为国内支线机场。 张家口市境内有京包铁路(京張鐵路为其中一段)、丰沙铁路、沙蔚铁路、大秦铁路,另外宣庞铁路、宣烟铁路通矿区。张集铁路亦于2011年4月28日开通,后与张唐铁路(张家口到唐山曹妃甸)合并为唐呼铁路。京张城际铁路原预计于2009年8月左右开工建设,经过多次延期后,于2016年上半年开工,2019年12月30日与呼张客运专线(张家口至内蒙古呼和浩特,与京张城际铁路、集包铁路第二双线呼包段构成京包客运专线)和大张客运专线(张家口至山西大同)一同竣工。近期规划还有张准铁路(规划中)、太锡铁路(建设中)。现铁路通车总里程580多公里。 公路方面,有、、、、、、(丹东至拉萨国道主干线)、、京化高速公路、张石高速公路以及19条省级公路穿越市境,张承高速公路(通行段至崇礼北收费站,崇礼北至承德为施工段)、张涿高速公路(2013年12月31日张涿高速全线贯通)。截止2007年年中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95万公里,位居河北省第一。 城区现有公共交通线路30条,并已开通发往河北省内、省外以及本市各县的多条长途客运线路。2023年9月,张家口入选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媒体 张家口市内媒体涵盖了电视、广播、报纸等众多形式,主要媒体包括: 张家口电视台 张家口电视一台(新闻综合频道) 张家口电视二台(综合影视频道) 张家口电视三台(综合文艺频道) 张家口日报 张家口晚报 张家口广播电视报 张家口广播电台 张家口广播电台一台(新闻综合广播频道)调频107.4兆赫,中波1566千赫 张家口广播电台二台(综合文艺广播频道)调频100兆赫,中波900千赫 张家口广播电台三台(交通生活广播频道)调频98.6兆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胜古迹 张家口古遗址多,分布面广。境内存有战国、秦、北魏、北齐、金、明6个时期10段长城,总长约2500千米,延伸市区和12个县。古长城的“大境门”是长城的重要关隘之一。阳原县“泥河湾遗址”是旧石器时代的遗址,有“世界标准地层”。涿鹿矾山是“黄帝战蚩尤”的古战场,黄帝城、黄帝泉、轩辕湖、黄帝祠、蚩尤三寨、蚩尤泉、上下七旗、釜山、桥山、蚩尤坟等许多历史古迹犹存。 张家口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市属各县留有许多古城址。著名的有蔚县代王城,是古时诸侯国之一的代国都城;沽源县小宏城,北魏时为御夷故城;赤城县境内的雄关独石口,有“朔方天险”、“上谷咽喉”之称;宣化城汉属上谷郡地,唐末五代属武州,辽、金、元为州府治,明代为九边之一;万全城、鸡鸣驿城,部分砖墙保存尚好。 张家口境内古墓葬很多。有蔚县代王城汉墓群,怀安县汉墓群(分布于3个乡6个村境内)为西汉古墓群,万全区老龙湾汉墓群,宣化辽壁画墓,赤城有明代名将杨洪墓。 全市共有2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座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多处全国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宣化、蔚县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蔚县暖泉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 (参见:鸡鸣驿) 此外,还有大境门、清远楼、镇朔楼、水母宫、赐儿山云泉寺、张世卿壁画墓、泥河湾遗址、土木堡等名胜古迹。 长远规划 张家口市是京津冀城市群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2月2日,国务院批准了《张家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年)》 未来的张家口市域内规划期末,本市城镇等级规模结构分为四级,首级市域中心城市为张家口市区(桥东区、桥西区);第二级为5个中小城市,即沙城(怀来县)、张北、蔚州(今蔚县)3个中等城市,涿鹿、阳原2个小城市;第三级为柴沟堡、西湾子等7个县城,第四级为84个建制镇。 依据城市现状布局及未来城市空间趋势,主城区划分为7个片区: 市中心划分为城北片区、红旗楼片区、南站片区、铁路南片区。 宣化城区划分为古城片区、新城片区。 下花园城区分为下花园片区。 城市主中心位于市中心区的纬二路和纬三路一带,形成行政办公,文化娱乐,金融贸易为主的新区中心。两个次中心分别位于宣化城区和下花园城区,形成金融贸易、文化娱乐中心。 市中心区将沿清水河两岸富有变化的建筑、景观结点和沿河绿带相串联,形成既有整体感,又有节奏感的城市滨河景观风貌。沿八角台向北经赐儿山、水母宫、东太平山、西太平山,构成自然景观风貌,与沿河休闲轴遥相呼应。 城区北端的大境门是扼守京都的北大门,在这里,以大境门为主体,借助山势河流,开辟广场,增设绿地,无疑是“跨越雄关”的一大胜景。 主城区将选择合适地段结合张家口的山川风貌、地域文化及社会经济特征设置城市八景,即:
现代 1949年10月至11月间,爆发张家口鼠疫,造成75人死亡。1952年12月察哈尔省建制撤销,察南专区、察北专区合并后称张家口专区,划归河北省,张家口市为河北省省辖市,并为专区治所。1955年宣化市划入。1958年5月张家口市改属张家口专区。1959年5月撤销张家口专区,所辖各县划归张家口市。1961年5月复置张家口专区,张家口市及所属各县隶属之。1967年12月,张家口专区改称张家口地区,辖张家口市,县属不变。1981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在张家口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军事演习,即华北大演习。胡耀邦、邓小平、赵紫阳、李先念、华国锋参加。演习结束后在张家口机场举行阅兵。1983年宣化县划入,1983年11月,张家口市改为河北省省辖市。1993年7月1日,张家口地区和张家口市合并,称张家口市。1995年5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张家口市对外开放(即开始在张家口适用改革开放政策),相对于其他城市开放较晚。 1998年1月10日中午11时52分左右,张北地区一带发生里氏6.2级强烈地震。此次地震涉及张北、尚义、康保、万全四县19个乡、200多个行政村,以及北京、天津、内蒙古等地。造成49人死亡、362人重伤、11077人轻伤,10多万间房屋倒塌,4.4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8.36亿元。 2013年11月5日,张家口市与北京市联合申请2022年冠名为2022北京冬奥会的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2015年7月底申请成功。 2016年1月,张家口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获国务院批复,撤销宣化县、宣化区,设立新的宣化区,以原宣化县、宣化区的行政区域为新的宣化区的行政区域,政府驻地在原宣化区人民政府驻地;撤销万全县、崇礼县,设立万全区、崇礼区,管辖范围和政府驻地不变。 2018年11月28日凌晨零时40分,张家口桥东区大仓盖镇盛华化工有限公司附近发生一起爆炸起火事故。该起事故造成24人死亡(其中一人为医治无效死亡),21人受伤,过火的大货车38辆、小型车12辆。明火在凌晨2时48分基本扑灭。 地理 张家口市处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冀西北山间盆地,北靠坝上高原,南为洋河谷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跨东经113度50分至116度30分、北纬39度30分至42度10分,南北最大距离近300公里、东西最大距离约228公里,以大马群山分水岭为界,分北部坝上、南部坝下两个自然地理区域。属中温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406毫米,年均温10.3 ℃。 位于蔚县、涿鹿交界处的小五台山平均海拔2000米,其中主峰东台最高,达2882米,为河北省最高峰。 主城区地处清水河两岸,东、西、北三面环山,只有南面是小面积平原,长城从北面山上蜿蜒而过,平均海拔725米。在城区内就可看到,主城区由于地形原因呈南北狭长状分布。 由于气候原因,城区四周的山上曾经很少有绿色植物覆盖,经过市民多年的齐心努力,现已建立了数个森林公园及众多的景点,风景怡人。 政治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市委书记 刘健生(1993年2月-1994年9月) 冯文海(1994年9月-1997年12月) 杨德庆(1997年12月-2003年12月) 刘永瑞(2003年12月-2006年11月) 宋太平(2006年11月-2008年1月) 许宁(2008年1月-2012年1月) 王晓东(2012年1月-2013年12月) 邢国辉(2013年12月-2015年7月) 侯亮(2015年7月-2017年2月) 回建(2017年2月-2021年5月) 武卫东(2021年5月-2022年4月) 赵文锋(2022年7月-) 市长 杨德庆(1993年3月-1998年3月) 张宝义(1998年3月-2002年12月) 高金浩(2002年12月-2006年9月) 郑雪碧(2006年9月-2011年1月) 王晓东(2011年1月-2012年1月) 侯亮(2012年1月-2015年7月) 马宇骏(2015年8月-2016年10月) 武卫东(2016年10月-2021年5月) 赵文锋(2021年5月-2022年8月) 李克良(2022年8月-) 行政区划 张家口市现辖6个市辖区、10个县,市人民政府驻长城西大街10号市府大楼,原通泰大厦。 市辖区:桥西区、桥东区、宣化区、下花园区、万全区、崇礼区 县: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蔚县、阳原县、怀安县、怀来县、涿鹿县、赤城县 此外,张家口市设立以下3个行政管理区:国家级张家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塞北管理区、察北管理区。 人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4,118,908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345,485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226,577人,下降5.21%,年平均增长率为-0.53%。其中,男性人口为2,080,437人,占总人口的50.51%;女性人口为2,038,471人,占总人口的49.4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2.06。0-14岁的人口为626,893人,占总人口的15.22%;15-59岁的人口为2,460,012人,占总人口的59.72%;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32,003人,占总人口的25.06%,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26,615人,占总人口的17.64%。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722,683人,占总人口的66.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396,225人,占总人口的33.9%。 民族 张家口在历史上就一直是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交往、贸易流通、长期融会的重要之地。民族构成以汉族为主,此外还有回族、满族、蒙古族、藏族、朝鲜族、白族、维吾尔族、彝族、黎族、壮族、侗族、布依族、高山族、土家族、苗族、哈萨克族、达斡尔族、俄罗斯族、瑶族、哈尼族、傣族、畲族、拉祜族、锡伯族、鄂温克族等2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共计7万余人,其中人数超过万人的有回族和满族。少数民族分布在市区和各县,呈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全市现共有2个民族乡,91民族村。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056,064人,占98.4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62,844人,占1.5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225,611人,下降5.27%,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6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966人,下降1.51%,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6个百分点。 宗教 全市现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五种宗教。信教群众12万余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5%左右,其中尤以天主教(六万余人)和伊斯兰教(近四万人)信众为最多。现有教职人员二百余人。有天主教爱国会、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基督教教务委员会、伊斯兰教协会、佛教协会筹备组等六个宗教组织。已开放宗教活动场所173处,其中天主教123处,基督教11处,伊斯兰教34处,佛教3处,道教2处,比较著名的宗教场所(含遗迹)有杨家坪圣母神慰院、若瑟总修院、天主教宣化教区、天主教西湾子教区和新华街清真寺等,杨家坪圣母神慰院是天主教内最严谨的隐修会——严规熙笃会(Trappist)于1883年在张家口附近太行山区建立的该会亚洲第一座隐修院,1947年解散。 经济 农业:产玉米、高粱、谷子、小麦、莜麦、葵花、菜籽、蚕豆、豌豆、芸豆、绿豆、薯类(含马铃薯)等作物及各种蔬菜。 工业:以轻纺、机械、冶金、电力、食品、化工为主。毛皮、制革与毛麻纺工业较发达,素称皮都,产品称口羔、口皮。 综述 2020年,张家口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实现878.4亿元,比上年增长3.8%;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4.9%,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2020年,张家口市新增就业57518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696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4%。 2020年,张家口市CPI累计上涨1.9%,低于全省0.2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6个百分点。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五升三降。食品烟酒、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五类商品及服务价格比上年分别增长7.8%、0.1%、0.3%、0.6%和2.8%;衣着、居住、交通和通信三类价格比上年分别下降0.5%、1.4%和2.6%。 2020年,张家口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6.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6.3%,拉动经济增长2.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2%,占规上工业比重达39.7%;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下降8.2%,比上年降低2.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风力发电行业增加值增长3.0%,太阳能发电行业增加值增长14.9%。 2020年,张家口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325.3亿元,比上年下降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5.5亿元,增长4.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46.1亿元,增长5.0%。其中教育支出87.8亿元,增长3.5%;科学技术支出3.7亿元,增长55.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7.1亿元,增长6.9%;卫生健康支出62.3亿元,增长19.1%;农林水事务支出141.8亿元,增长9.4%。 2020年,张家口市生产总值实现1600.1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7.7亿元,比上年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430.9亿元,比上年增长2.2%;第三产业增加值901.4亿元,比上年增长4.3%。三次产业比例由2019年的15.7:28.2:56.1调整为16.7:26.9:56.4。 2020年,张家口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增幅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提高10.7、8.8和5个百分点。其中,建设项目投资下降2.3%;房地产企业开发投资增长16.3%。拉动张家口市固投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新能源投资拉动明显。受风光电并网优惠政策影响,风能投资同比增长50.4%,带动新能源投资同比增长44.5%。二是工业投资较快增长。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52.4%,带动张家口市工业投资增长27.8%。三是冰雪产业投资大幅增长。张家口市冰雪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10.8%。四是新开工项目个数增加。张家口市新开工建设项目621个,同比增加87个,完成投资同比增长5.6%。 资源 全市土地总面积5529万亩,桑干河、洋河、潮白河等河流流经境内,沿河形成的河川盆地土质肥沃,灌溉条件好,有利于发展农业和水果业,是全市粮食和水果的主产区。 已发现各类矿产83种,已探明储量的矿种33种。一些大宗矿产如煤、铁、金、铅、锌、膨润土、沸石、石墨、磷矿等均在河北省占有重要地位。 水资源总量21.9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87立方米。 现有林地面积1059万亩,森林覆盖率20.4%,三北防护林工程穿越市境。 现有野生陆生植物120科513属、1343种。 特产 张家口有著名的三宝:山药(“药”读音yek,入声)、莜面、大皮袄。“山药”是张家口人对土豆的惯称,而并非药材山药,此称呼广泛使用在晋语的大包和张呼片地区,同时晋语和官话的过渡区比如延庆,也使用;“莜面”指的是莜麦(裸燕麦)粉,是张家口人喜欢的主要食品之一,延庆人也常食用;“大皮袄”是指张家口地区由于海拔较高,冬季气候寒冷,蒙古地区出产的皮料也会在这里集合,所以出产的皮衣很有名,张家口是中国著名的“皮都”之一。 此外,张家口的特产还有宣化牛奶葡萄、萤石等。内蒙古草原出产的一种滋味鲜美的白蘑菇也会在张家口集散,并因张家口而得名“口蘑”。 交通 在主城区南部9公里处设有张家口宁远机场,为国内支线机场。 张家口市境内有京包铁路(京張鐵路为其中一段)、丰沙铁路、沙蔚铁路、大秦铁路,另外宣庞铁路、宣烟铁路通矿区。张集铁路亦于2011年4月28日开通,后与张唐铁路(张家口到唐山曹妃甸)合并为唐呼铁路。京张城际铁路原预计于2009年8月左右开工建设,经过多次延期后,于2016年上半年开工,2019年12月30日与呼张客运专线(张家口至内蒙古呼和浩特,与京张城际铁路、集包铁路第二双线呼包段构成京包客运专线)和大张客运专线(张家口至山西大同)一同竣工。近期规划还有张准铁路(规划中)、太锡铁路(建设中)。现铁路通车总里程580多公里。 公路方面,有、、、、、、(丹东至拉萨国道主干线)、、京化高速公路、张石高速公路以及19条省级公路穿越市境,张承高速公路(通行段至崇礼北收费站,崇礼北至承德为施工段)、张涿高速公路(2013年12月31日张涿高速全线贯通)。截止2007年年中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95万公里,位居河北省第一。 城区现有公共交通线路30条,并已开通发往河北省内、省外以及本市各县的多条长途客运线路。2023年9月,张家口入选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媒体 张家口市内媒体涵盖了电视、广播、报纸等众多形式,主要媒体包括: 张家口电视台 张家口电视一台(新闻综合频道) 张家口电视二台(综合影视频道) 张家口电视三台(综合文艺频道) 张家口日报 张家口晚报 张家口广播电视报 张家口广播电台 张家口广播电台一台(新闻综合广播频道)调频107.4兆赫,中波1566千赫 张家口广播电台二台(综合文艺广播频道)调频100兆赫,中波900千赫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制,改沧州为沧县,属直隶省渤海道,次年改属津海道。1928年废道制。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沧县属河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7年6月,中国共产党军队发动青沧战役占领沧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8月,降沧州为沧镇,划沧县、青县、黄骅、建国(今沧县、河间交界)、任丘、河间、献县、肃宁、交河、泊头镇、沧镇为沧县专区。1958年撤销沧县专区,并入天津专区。1961年复设沧州专区,并设沧州市,为专署驻地。1968年沧州专区改称沧州地区。1983年,沧州市升为省辖市,并划入沧州地区的沧县。1986年将青县划归沧州市。1993年撤销沧州地区,所属县市划归沧州市。 地理 沧州位于河北省东部,接近渤海,与天津市、河北省的廊坊市、保定市、衡水市以及山东省的德州市、滨州市接壤。沧州地处环渤海中心地带,是河北省确定的“两环”(环京津、环渤海)开放一线地区,也是京津通往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要冲。大运河也穿过沧州。 气候 沧州属半湿润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光照充足,雨热同季,降水集中。1月平均气温−3.0℃,7月平均气温26.5℃。年平均气温12.9℃。全年降水量605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7和8月占60%左右。年日照时数2662.7小时。 水资源 沧州水资源极为短缺。由于成陆时间短,沧州的浅表地下水为苦咸水;深井地下水高氟,超标3到6倍,造成严重的地区性氟骨症流行。1960年代以前,沧州大运河沿岸使用运河水。但是自南运河断流以后,就只能引用高氟地下水。沧州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192立方米,为全国的8%。沧州市区,40万人长期饮用高氟水。为此,大浪淀水库1957年、1977年、1995年三次上马,1997年1月建成蓄水,每年可向市区供水8121万立方米,基本解决了沧州市区的地区性饮用水氟中毒问题。 沧州东部12县(市、区)各城区、以及222万农村人口到“十二五”末全部告别苦咸水、高氟水,通过集中供水工程饮用上达标的引黄河水。 沧州西部四县市,计划2014年启动引长江水集中供水工程,主要工程是修建80多公里的干渠和若干水库。远期,沧州市计划建成日产20万立方米淡化海水。 2000年起,以国家、河北省开始解决人饮安全工程,在沧州农村联村建设采取深井水、通过反渗透净化设备的降氟水厂。 政治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市委书记 吴振华(1993年6月-1997年12月) 薄绍铨(1997年12月-2000年4月) 张庆华(2000年12月-2005年1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8月,降沧州为沧镇,划沧县、青县、黄骅、建国(今沧县、河间交界)、任丘、河间、献县、肃宁、交河、泊头镇、沧镇为沧县专区。1958年撤销沧县专区,并入天津专区。1961年复设沧州专区,并设沧州市,为专署驻地。1968年沧州专区改称沧州地区。1983年,沧州市升为省辖市,并划入沧州地区的沧县。1986年将青县划归沧州市。1993年撤销沧州地区,所属县市划归沧州市。 地理 沧州位于河北省东部,接近渤海,与天津市、河北省的廊坊市、保定市、衡水市以及山东省的德州市、滨州市接壤。沧州地处环渤海中心地带,是河北省确定的“两环”(环京津、环渤海)开放一线地区,也是京津通往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要冲。大运河也穿过沧州。 气候 沧州属半湿润的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光照充足,雨热同季,降水集中。1月平均气温−3.0℃,7月平均气温26.5℃。年平均气温12.9℃。全年降水量605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7和8月占60%左右。年日照时数2662.7小时。 水资源 沧州水资源极为短缺。由于成陆时间短,沧州的浅表地下水为苦咸水;深井地下水高氟,超标3到6倍,造成严重的地区性氟骨症流行。1960年代以前,沧州大运河沿岸使用运河水。但是自南运河断流以后,就只能引用高氟地下水。沧州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192立方米,为全国的8%。沧州市区,40万人长期饮用高氟水。为此,大浪淀水库1957年、1977年、1995年三次上马,1997年1月建成蓄水,每年可向市区供水8121万立方米,基本解决了沧州市区的地区性饮用水氟中毒问题。 沧州东部12县(市、区)各城区、以及222万农村人口到“十二五”末全部告别苦咸水、高氟水,通过集中供水工程饮用上达标的引黄河水。 沧州西部四县市,计划2014年启动引长江水集中供水工程,主要工程是修建80多公里的干渠和若干水库。远期,沧州市计划建成日产20万立方米淡化海水。 2000年起,以国家、河北省开始解决人饮安全工程,在沧州农村联村建设采取深井水、通过反渗透净化设备的降氟水厂。 政治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市委书记 吴振华(1993年6月-1997年12月) 薄绍铨(1997年12月-2000年4月) 张庆华(2000年12月-2005年1月) 郭华(2005年1月-2013年2月) 焦彦龙(2013年2月-2014年9月) 商黎光(2014年9月-2016年11月) 杨慧(2016年11月-2020年8月) 王景武(2020年8月-2021年6月) 康彦民(2021年6月-) 市长 薄绍铨(1993年6月-1997年12月) 张庆华(1997年12月-2000年12月) 赵维椿(2000年12月-2002年12月)
交通 公路 7条高速公路通过廊坊。、过境。 铁路 1898年京山铁路(北京-山海关)在廊坊设站,成为近代廊坊发展的开端。京沪高铁贯穿廊坊,每天有43趟列车停靠,北达北京只需19-21分钟,南通天津也只是20分钟,实现半小时生活圈。京雄城际铁路在固安县设固安东站,在廊坊下属的霸州市设霸州北站。 轨道交通 於2019年9月25日啟用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有一部分座落於廊坊市廣陽區,另一部分則在北京市大興區。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将大兴机场与北京市丰台区相连。 此外城际铁路联络线以及通武廊市域铁路经过廊坊,而北京地铁平谷线经过廊坊下属的三河市。 教育 高等学校 中国石油管道学院(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学院) 廊坊师范学院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 中国人民警察大学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华北科技学院 防灾科技学院 燕京理工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燕郊) 炮兵导弹学院 中等学校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中学 廊坊一中 廊坊二中(廊坊艺术高中) 廊坊三中 廊坊四中 廊坊五中 廊坊六中 廊坊七中 廊坊八中(廊坊外国语学校) 廊坊九中 廊坊十中 廊坊十二中 廊坊十四中(廊坊第一实验中学) 廊坊十五中 廊坊十七中(银河学校) 廊坊十八中 三河一中 三河二中 文化遗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建群(2001年12月-2003年12月) 吴显国(2003年12月-2005年3月) 王增力(2005年3月-2008年1月) 赵世洪(2008年1月-2013年12月) 王晓东(2013年12月-2016年6月) 冯韶慧(2016年6月-2020年10月) 杨晓和(2020年10月-2022年4月) 王立彤(2022年7月-2023年7月) 李国勇(2023年7月-) 市长 赵诚(1989年3月-1998年3月) 王辅捷(1998年3月-1999年9月) 孙建群(1999年9月-2001年12月) 吴显国(2001年12月-2003年12月) 王爱民(2003年12月-2011年12月) 聂瑞平(2011年12月-2013年2月) 冯韶慧(2013年2月-2016年7月) 陈平(2016年8月-2019年7月) 赵革(2019年12月-2020年8月) 杨燕伟(2020年8月-2022年8月) 李国勇(2022年8月-2023年7月) 刘媛(2023年7月-) 行政区划 廊坊市现辖2个市辖区、5个县、1个自治县,代管2个县级市。 市辖区:安次区、广阳区 县级市:霸州市、三河市 县:固安县、永清县、香河县、大城县、文安县 自治县:大厂回族自治县 其中三河市、香河县与大厂县夹在北京市和天津市之间,并不与廊坊市主体相连,在京津和廊坊常被称作“北三县”。北三县共同构成中国境内面积最大的省间飞地。 此外,廊坊市设立以下经济管理区:国家级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燕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人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5,464,087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358,83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105,248人,增长25.36%,年平均增长率为2.29%。其中,男性人口为2,791,276人,占总人口的51.08%;女性人口为2,672,811人,占总人口的48.9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4.43。0-14岁的人口为1,083,072人,占总人口的19.82%;15-59岁的人口为3,460,521人,占总人口的63.33%;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920,494人,占总人口的16.85%,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38,332人,占总人口的11.68%。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543,106人,占总人口的64.8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920,981人,占总人口的35.16%。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5,295,411人,占96.91%;回族人口为68,823人,占1.26%;满族人口为58,664人,占1.07%;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41,189人,占0.75%。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1,049,237人,增长24.71%,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5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56,011人,增长49.71%,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5个百分点。其中,回族人口增加5,547人,增长8.77%,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19个百分点;满族人口增加24,352人,增长70.97%,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29个百分点。
1960年5月3日,保定市第二次升为地级市,由河北省直辖,设路东区、路西区、清苑区、满城区、完县区。1961年5月23日,保定市再次降格为县级市,划归保定专区,并路东、路西区为市区,清苑、满城、完县撤区设县。1961年7月,设立新市区,1962年9月,设北市区和南市区。 1966年5月,河北省人民委员会由天津迁回保定,保定再次成为河北省省会。1968年2月,河北省革命委员会于石家庄成立,取代了河北省人民委员会。1968年8月,保定专区改称保定地区。 1983年11月15日,保定市第三次升为地级市,并改由省直辖,并将满城县划归保定市。1986年5月,清苑县划归保定市。1994年12月,保定地区和地级保定市合并,组建新的地级保定市。 2014年,河北省《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将保定定位为“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疏解的服务区。”为此保定规划1149平方公里承接北京功能疏解。 2015年5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新市区更名为竞秀区;北市区和南市区合并为莲池区;满城县、清苑县、徐水县,撤县设区。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北京、天津、保定腹地的雄县、安新县、容城县及周边区域,成立河北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 地理 保定位于中国河北省中西部,在太行山脉东麓。北邻首都北京,南邻石家庄市,西邻山西省,东邻廊坊市。地理座标介于东经113°40'~116°20',北纬38°10'~40°00'之间。以平原为主。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570毫米,年均气温12.0℃。 境内地形分为山区(含中山区、地山区和丘陵地区)、平原与洼淀区。山区约占总面积的49.68%,最高山为阜平县歪头山,海拔2286米,此为驼梁山,海拔2281米。平原约占总面积的47%,洼淀区约占3.23%。 名山 北岳恒山:即常山、大茂山。位于涞源、阜平、唐县三县交界。主峰位于唐县。其历史可上溯到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据《史记·封禅书》记载,舜曾经到恒山祭祀。汉文帝时,因避讳缘故,恒山曾改名为常山。清顺治十七年,北岳改祀山西浑源玄岳山,玄岳山更名恒山。恒山遂更名大茂山。今曲阳县存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岳庙。今河北古北岳国家森林公园即位于大茂山地区。 狼牙山:位于易县西部,又称狼山,以其形如狼牙得名,是保定八景“狼峰竞秀”之一,保定市竞秀区也得名于此。因狼牙山五壮士而广为人知,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白石山:涞源县白石山镇境内的一座山,为AAAAA级景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 釜山:位于徐水区,为黄帝与诸侯大会天下的地方,黄帝在此被推为盟主,即“合符釜山”。资治通鉴记载位于武遂,即今保定市徐水区遂城镇一带。 河流 河流主要为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永定河流经辖区东北部。境内大清河水系分为南北两支,长10公里以上的山区河道有99条,河流成扇形分布于全市,除山区外,平原多位季节性河流。 大清河南支主要有潴龙河、孝义河、唐河、清水河、府河、漕河、瀑河、萍河等汇入白洋淀。北支主要北拒马河和南拒马河。北拒马河含胡良河、琉璃河、小清河。南据马河含北易水、中易水、马村河、兰沟河。两河在高碑店市白沟镇相汇后成大清河,白沟引河与白洋淀连通。 白洋淀在市境东部,由白洋淀、藻杂淀、烧车淀、捞王淀等10公顷以上的大小99个淀泊组成,东西长39.5公里,南北宽28.5公里,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十方院水位10.5米似的相应面积)。 南水北调中线纵贯市境,西部山区还有王快、西大洋、安格庄、龙门4座大型水库,90多座中、小型水库。 资源 西部山区矿产资源有铜、铁、煤、铅、锌、钼、铝及石棉、云母、花岗石、大理石、石灰石、高岭土等50余种,东部平原、洼地有石油、天然气、地热等能源矿藏。2012年,被国土资源部授予“中国温泉之城”的称号。 地缘 保定毗邻北京,自古有“都南屏翰,冀北干城”之称,与北京、天津在地理上构成等边三角形,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在京津冀一体化规划中,与北京市、天津市、廊坊市一同被列为核心功能区。 政治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市委书记 张士儒(1994年12月-1997年12月) 么金铎(1997年12月-2001年7月) 王珽玖(2001年7月-2005年11月) 王昆山(2005年11月-2006年9月) 宋长瑞(2006年9月-2008年1月) 宋太平(2008年1月-2012年1月) 许宁(2012年1月-2013年2月) 聂瑞平(2013年2月-2020年5月) 党晓龙(2020年5月-) 市长 么金铎(1994年12月-1997年12月) 李建昌(1997年12月-1998年12月) 付志方(1998年12月-2001年12月) 王昆山(2002年1月-2006年1月) 于群(2006年1月-2009年12月) 李谦(2009年12月-2012年12月) 马誉峰(2012年12月-2016年10月) 郭建英(2016年10月-2021年4月) 闫继红(2021年4月-) 行政区划 保定市现辖5个市辖区、15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 市辖区:竞秀区、莲池区、满城区、清苑区、徐水区 县级市:涿州市、定州市、安国市、高碑店市 县:涞水县、阜平县、定兴县、唐县、高阳县、容城县、涞源县、望都县、安新县、易县、曲阳县、蠡县、顺平县、博野县、雄县 此外,保定市设立以下经济管理区:国家级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电谷大王店产业园区(位于徐水区大王店镇)、白沟新城(党工委和管委会的驻地在高碑店市白沟镇)。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设立国家级河北雄安新区,辖区包括保定市雄县、安新县、容城县及附近部分区域。 人口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1119.44万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60.51万人,增长5.71%。年平均增长率为0.56%。其中,男性人口为565.10万人,占50.48%;女性人口为554.34万人,占49.5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1.94。0-14岁人口为191.58万人,占17.11%;15-64岁人口为837.06万人,占74.78%;65岁及以上人口为90.8万人,占8.11%。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行政区划范围常住人口为11437217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1194382人相比,增加242835人,增长2.17%,年平均增长率为0.21%。保定市现有管辖范围(以下均不含定州、雄安新区数据)为9242610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946843人相比,增加295767人,增长3.31%,年平均增长率为0.33%。 其中,男性人口为4648184人,占50.29%; 女性人口为4594426人,占49.71%。总人口性别比为 101.17。0-14 岁人口为 1807357 人,占 19.55%;15-59 岁人口为 5607821 人,占 60.67%;60 岁及以 上人口为 1827432 人,占 19.77%,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1301425 人,占14.08%。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5281340人,占 57.1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 3961270 人,占 42.86%。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083465 人;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 口为1228422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833907人; 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305994 人(以上各种受教育 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依据 2021 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测算,2021 年全市常住人口(不含定州雄安)为 919.52 万人,较上年末减少 4.87 万人,占全省比重为 12.35%,位列石家庄市、邯郸市之后,居全省第三位。其中男性 人口 455.47 万人,女性人口 464.05 万人,人口性别比为 98.15。 受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双重下降等因素影响,人口总量略有下降。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8.45%,比上年提高 1.31 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但人口结构性矛盾凸显,出生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程度 加深等问题需予关注。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9,066,504人,占98.0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76,106人,占1.91%。其中,满族人口为91,934人,占0.99%;回族人口为54,862人,占0.59%。 经济 保定市在2004年中国大陆城市竞争力排名中排名第99名,工业已初具规模,主要產業有食品、纺织、卷烟、印刷、造纸、机械、汽车、化工等。其中乐凯集团是中国最大感光胶片、磁性材料生產商。天鹅集团是大型化纤生产企业。天威集团为大型变压器制造厂商。“第一個五年計劃”时期建成的西郊“八大厂”至今仍是全市工业经济骨干,包括当时全国156个重点项目当中的胶片厂、化纤厂、造纸厂、热电厂、蓄电池厂5个企业;694个限上项目中的变压器厂、通用机械厂(铸机厂)、棉纺厂3个企业;近年来,随着企业不断改革和发展,出現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宝硕集团、长城汽车集团、八达集团、凌云工业集团、三利集团、启发集团、安药集团、康达集团、巨力集团、立中集团等一批新的骨干企业,也有一些因京津冀协同发展而生、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服务雄安新区的企业,如京投公司旗下、位于满城区的河北京车轨道交通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保定市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認定的「国家太阳能综合利用科技示范市」,低碳发展融入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输变电、电力储能等领域形成集群发展优势。目前相关企业已达到180餘家。作为“十城万盏”LED照明试点城市。目前城市楼宇实施光热工程,道路照明、交通信号、园林景区、公园绿地全面实现太阳能供电改造,年节电2100万度,减排二氧化碳1.7万吨。位于高新区,結合五星级酒店与太阳能光伏发电于一体的电谷大厦,是保定作為“中国电谷”和新能源产业的标志性建筑。 县域经济有较快发展,如容城服装业、高阳纺织业、安国中药材加工业、蠡县皮革加工业、白沟的箱包等区域特色经济。 農產與特产 保定农业有耕地10.27万公顷。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附近满城区出产草莓,顺平县出产桃與蘋果等。並有被稱為「保定三宝」的三項著名特產铁球、面酱、春不老。其餘特產特产还有槐茂酱菜、酸枣、核桃、白沟箱包、蠡县皮革、望都辣椒,及驴肉火烧、骨渣丸子、牛肉罩饼等小吃。 交通 铁路 保定站始建于1899年,随京广铁路的前身芦保铁路开通,现为北京局集团所辖一等站,和负责接发高铁列车的保定东站一起作为保定市区的主要客运站。保定是“Y”字形铁路枢纽,京广铁路斜贯市境、津保铁路从徐水区徐水站出发向东连接天津西站。除此之外还有保满地方铁路通山区、朔黄铁路通过保定南部、京原铁路通过保定北部。市境内,京广线上主要有涿州(涿州东)、高碑店(高碑店东)、徐水、定州(定州东)等站;津保线上设有徐水、白洋淀、白沟等站;京原线上主要设有野三坡、百里峡、白涧、涞源等站。 已经开通的京广高速铁路和津保城际铁路,可实现到北京40分钟和到天津50分钟的公交化联系,进一步巩固了区位地位优势,使保定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港。 规划中的雄忻高速铁路自东北向西南斜贯市境、京港台客运专线经过保定市东部、石雄城际铁路起自保定东站,经过保定南部县市。 公路 境內高速公路有、沧榆高速公路(保沧、保阜)、(津雄)、、北京大外环高速、及。高速通车里程在河北各地级市中为最多。 0公里起点。 、、过境。 航空 保定市中心北距北京134.6公里,东距天津145公里,南距石家庄127公里,150公里范围之内拥有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石家庄正定机场四大航空港。市中心的城市候机楼设有通往首都国际机场、大兴国际机场及正定机场的班车。 水运 保定河流众多,水路运输兴旺,城南府河可通航去往白洋淀、天津方向。1949年7月,府河河道疏浚,津保航道全线恢复通航,在保定刘守庙码头设立了府河航运管理站。后由于连年干旱等原因,内河航运完全停止,1960年代码头废弃。2013年11月市政府将府河航运管理站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点。目前保定可通过公路及津保铁路、朔黄铁路连接天津港、黄骅港两大出海口。 公共交通 保定市公共交通发达,是国家“公交都市”试点建设城市之一。保定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和河北保定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分别运营市区公交路线及市郊、县域公交路线。经营市区公交客运线路66条,定制公交线路10条,客运量每天40余万人次。运行长途客运线600余条,日发班次4000余个,日输送旅客38万人次。设有双源无轨电车线路40余公里。 另外,保定境內有838和917快车两条公交线路可直接进入北京市 轨道交通 规划中的雄安轨道交通R1线西起自保定东站,预留与保定规划的城市轨道交通衔接条件。R1线向东经过雄安新区起步区,并连接雄安站、大兴机场,与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贯通运行。R1线同时设计了通往保定市徐水区、白沟镇的支线。 教育 根据河北统计年鉴2021年数据,保定市拥有高级中学99所(不含定州雄安新区为77所),省级示范性高中35所,中等职业学校76所(不含定州雄安新区为64所),初级中学396所(不含定州雄安新区为319所),普通小学2137所(不含定州雄安新区为1639所),特殊教育学校23所(不含定州雄安新区为19所)。 本科院校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河北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国家律师学院) 河北金融学院 保定学院 河北科技学院 保定理工学院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独立学院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停办、逐步整合到母体河北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专科院校 保定开放大学 职业教育 冀中职业学院(定州) 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口为1228422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833907人; 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305994 人(以上各种受教育 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依据 2021 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结果测算,2021 年全市常住人口(不含定州雄安)为 919.52 万人,较上年末减少 4.87 万人,占全省比重为 12.35%,位列石家庄市、邯郸市之后,居全省第三位。其中男性 人口 455.47 万人,女性人口 464.05 万人,人口性别比为 98.15。 受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双重下降等因素影响,人口总量略有下降。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8.45%,比上年提高 1.31 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但人口结构性矛盾凸显,出生人口减少、人口老龄化程度 加深等问题需予关注。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9,066,504人,占98.0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76,106人,占1.91%。其中,满族人口为91,934人,占0.99%;回族人口为54,862人,占0.59%。 经济 保定市在2004年中国大陆城市竞争力排名中排名第99名,工业已初具规模,主要產業有食品、纺织、卷烟、印刷、造纸、机械、汽车、化工等。其中乐凯集团是中国最大感光胶片、磁性材料生產商。天鹅集团是大型化纤生产企业。天威集团为大型变压器制造厂商。“第一個五年計劃”时期建成的西郊“八大厂”至今仍是全市工业经济骨干,包括当时全国156个重点项目当中的胶片厂、化纤厂、造纸厂、热电厂、蓄电池厂5个企业;694个限上项目中的变压器厂、通用机械厂(铸机厂)、棉纺厂3个企业;近年来,随着企业不断改革和发展,出現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宝硕集团、长城汽车集团、八达集团、凌云工业集团、三利集团、启发集团、安药集团、康达集团、巨力集团、立中集团等一批新的骨干企业,也有一些因京津冀协同发展而生、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服务雄安新区的企业,如京投公司旗下、位于满城区的河北京车轨道交通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保定市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認定的「国家太阳能综合利用科技示范市」,低碳发展融入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输变电、电力储能等领域形成集群发展优势。目前相关企业已达到180餘家。作为“十城万盏”LED照明试点城市。目前城市楼宇实施光热工程,道路照明、交通信号、园林景区、公园绿地全面实现太阳能供电改造,年节电2100万度,减排二氧化碳1.7万吨。位于高新区,結合五星级酒店与太阳能光伏发电于一体的电谷大厦,是保定作為“中国电谷”和新能源产业的标志性建筑。 县域经济有较快发展,如容城服装业、高阳纺织业、安国中药材加工业、蠡县皮革加工业、白沟的箱包等区域特色经济。 農產與特产 保定农业有耕地10.27万公顷。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附近满城区出产草莓,顺平县出产桃與蘋果等。並有被稱為「保定三宝」的三項著名特產铁球、面酱、春不老。其餘特產特产还有槐茂酱菜、酸枣、核桃、白沟箱包、蠡县皮革、望都辣椒,及驴肉火烧、骨渣丸子、牛肉罩饼等小吃。 交通 铁路 保定站始建于1899年,随京广铁路的前身芦保铁路开通,现为北京局集团所辖一等站,和负责接发高铁列车的保定东站一起作为保定市区的主要客运站。保定是“Y”字形铁路枢纽,京广铁路斜贯市境、津保铁路从徐水区徐水站出发向东连接天津西站。除此之外还有保满地方铁路通山区、朔黄铁路通过保定南部、京原铁路通过保定北部。市境内,京广线上主要有涿州(涿州东)、高碑店(高碑店东)、徐水、定州(定州东)等站;津保线上设有徐水、白洋淀、白沟等站;京原线上主要设有野三坡、百里峡、白涧、涞源等站。 已经开通的京广高速铁路和津保城际铁路,可实现到北京40分钟和到天津50分钟的公交化联系,进一步巩固了区位地位优势,使保定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港。 规划中的雄忻高速铁路自东北向西南斜贯市境、京港台客运专线经过保定市东部、石雄城际铁路起自保定东站,经过保定南部县市。 公路 境內高速公路有、沧榆高速公路(保沧、保阜)、(津雄)、、北京大外环高速、及。高速通车里程在河北各地级市中为最多。 0公里起点。 、、过境。 航空 保定市中心北距北京134.6公里,东距天津145公里,南距石家庄127公里,150公里范围之内拥有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石家庄正定机场四大航空港。市中心的城市候机楼设有通往首都国际机场、大兴国际机场及正定机场的班车。 水运 保定河流众多,水路运输兴旺,城南府河可通航去往白洋淀、天津方向。1949年7月,府河河道疏浚,津保航道全线恢复通航,在保定刘守庙码头设立了府河航运管理站。后由于连年干旱等原因,内河航运完全停止,1960年代码头废弃。2013年11月市政府将府河航运管理站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点。目前保定可通过公路及津保铁路、朔黄铁路连接天津港、黄骅港两大出海口。 公共交通 保定市公共交通发达,是国家“公交都市”试点建设城市之一。保定市公共交通总公司和河北保定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分别运营市区公交路线及市郊、县域公交路线。经营市区公交客运线路66条,定制公交线路10条,客运量每天40余万人次。运行长途客运线600余条,日发班次4000余个,日输送旅客38万人次。设有双源无轨电车线路40余公里。 另外,保定境內有838和917快车两条公交线路可直接进入北京市 轨道交通 规划中的雄安轨道交通R1线西起自保定东站,预留与保定规划的城市轨道交通衔接条件。R1线向东经过雄安新区起步区,并连接雄安站、大兴机场,与北京地铁大兴机场线贯通运行。R1线同时设计了通往保定市徐水区、白沟镇的支线。 教育 根据河北统计年鉴2021年数据,保定市拥有高级中学99所(不含定州雄安新区为77所),省级示范性高中35所,中等职业学校76所(不含定州雄安新区为64所),初级中学396所(不含定州雄安新区为319所),普通小学2137所(不含定州雄安新区为1639所),特殊教育学校23所(不含定州雄安新区为19所)。 本科院校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河北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国家律师学院) 河北金融学院 保定学院 河北科技学院 保定理工学院 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独立学院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停办、逐步整合到母体河北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现代科技学院 专科院校 保定开放大学 职业教育 冀中职业学院(定州) 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保定新兴工业技工学校 保定市女子职业中专学校 保定四中 保定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 保定虎振技工学校 保定技师学院(保定工程技术学校) 保定畿辅职业高级中学 莲池区第二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高中 市辖区: 保定一中、保定一中实验学校 保定二中 保定三中、保定三中实验学校 保定七中 保定外国语中学(初中为保定第十七中学) 保定市田家炳中学 保定市爱和城高级中学 保定美术中学 保定市同济中学 保定东方双语学校 保定容大中学] 保定英华高级中学 保定中恒高级中学(贺阳衡水一中高级中学) 河北满城中学 保定市第二十八中学(满城区) 徐水区第一中学 徐水区综合中学 徐水天源学校 徐水区巩固庄中学 清苑区第一中学 清苑区清苑中学 保定市泽龙实验中学 (泽龙高级中学)(清苑区) 保定明大高级中学(清苑区) 清苑区臧村中学 清苑区李庄中学 各县、市: 河北省涿州中学 涿州市第二中学 涿州市衡卓精英高级中学 涿州市第三中学 保定市物探中心学校一分校 保定市物探中心学校四分校 保定市物探中心学校六分校 涿州市静雅学校 定州中学 河北安国中学 安国第一中学 河北祁州中学 高碑店一中 高碑店三中 高碑店市新城紫泉中学 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 白沟新城第一中学 蠡县第一中学 蠡县第二中学 蠡县南庄中学 蠡县大百尺中学 蠡县育才高级中学 阜平中学 曲阳县第一高级中学 曲阳县永宁中学 曲阳县第四高级中学 曲阳县第五高级中学 保定万衡高级中学(曲阳)
2016年7月19日至21日,邢台市发生洪水灾害。由连续强降雨所引发的洪水造成邢台市大范围受灾,灾情涉及邢台市境内所有县、市、区。特别是7月19日夜间,七里河发生洪水决堤,进入包括东汪镇大贤村在内的12个村庄,造成多名人员死亡或失踪,灾情极为严重。截至7月24日7点统计,洪灾已造成邢台市130人死亡,110人失踪,河北受灾人口达904万。 地理 地貌 邢台市位于太行山山脉南段东麓和华北平原交汇处,形成西边高东边低的地势,从西向东为山地、丘陵和平原的地形排列,以平原为主。其中山地占全市总面积的14.21%,面积为1767.31平方公里,海拔高度500米以上,最高点为不老青山主峰十字圪梁,海拔1822米;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15.29%,面积为1901.32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为500~100米;平原占全市总面积的70.50%,海拔高度为100~30米,坡度1/500~1/10000。 气候 环境 水文 邢台市全境共有河流21条,除东部界河卫运河外,均属于海河流域子牙河和黑龙港两大水系,河道总长度1052公里,堤防1121公里。行洪河道16条,排沥河道5条。滏阳河由南向北流经全市,分为滏西和黑龙港两部分,卫运河只是掠东部边境而过,没有支流汇入。 邢台穿过城区的河流有小黄河、牛尾河、茶棚沟和围寨河。 资源 邢台市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矿、铁矿、岩盐、建材类矿产、地热等资源。全市已发现的矿产有46种(其中燃料矿产2种,金属矿产8种,非金属矿产34种,水汽矿产2种)。截至2018年底,全市共有矿山180个,其中大型矿山12个,中型矿山36个,小型矿山132个。 政治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市委书记 靳庆和(1993年7月-1994年5月) 王建忠(1994年5月-1997年12月) 荀凤栖(1997年12月-1998年12月) 臧胜业(1998年12月-2000年12月) 柳宝全(2000年12月-2002年12月) 董经纬(2002年12月-2008年11月) 姜德果(2008年11月-2011年12月) 王爱民(2011年12月-2014年9月) 张古江(2014年9月-2016年12月) 王会勇(2016年12月-2018年12月) 朱政学(2018年12月-2019年12月) 钱三雄(2019年12月-2022年5月) 杨猛(2023年2月-) 市长 邹本真(1993年7月-1994年5月) 王建忠(1994年5月-1994年11月) 郭庚茂(1994年11月-1998年1月) 马兰翠(1998年1月-2001年6月) 张洪义(2001年6月-2004年10月) 姜德果(2004年10月-2008年11月) 刘大群(2008年11月-2013年2月) 孟祥伟(2013年2月-2015年9月) 董晓宇(2015年10月-2021年4月) 宋华英(2021年4月-) 行政区划 邢台市现辖4个市辖区、1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市辖区:襄都区、信都区、任泽区、南和区 县级市:南宫市、沙河市 县:临城县、内丘县、柏乡县、隆尧县、宁晋县、巨鹿县、新河县、广宗县、平乡县、威县、清河县、临西县 另外,邢台市设立以下管理区:邢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邢东新区、大曹庄管理区。 人口 截至2022年末,邢台市常住人口702.5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6.2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88.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25%,比上年末提高0.51个百分点。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7,111,106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7,104,103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7,003人,增长0.1%,年平均增长率为0.01%。其中,男性人口为3,589,652人,占总人口的50.48%;女性人口为3,521,454人,占总人口的49.5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1.94。0-14岁的人口为1,714,425人,占总人口的24.11%;15-59岁的人口为4,087,191人,占总人口的57.48%;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309,490人,占总人口的18.41%,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921,416人,占总人口的12.96%。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846,965人,占总人口的54.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264,141人,占总人口的45.9%。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081,706人,占99.5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9,400人,占0.41%。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2,175人,下降0.03%,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13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9,178人,增长45.39%,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13个百分点。 交通 联外交通 铁路 境内主要有 京广高速铁路、 京广铁路、 京九铁路、 邯黄铁路。 其中办理客运业务的火车站有: 京广高速铁路:邢台东站。 京广铁路:邢台站、临城站、沙河市站。 京九铁路:清河城站。 公路
、、、、太行山高速 省级高速公路 、 国道 、、、、 市内交通 公交车 参见:邢台公交 出租车 公共自行车 2016年12月,邢台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在襄都区和信都区共设立50个网点,与叮嗒出行公司合作。 2017年暑期和2020春季,ofo和哈罗单车都曾短暂出现邢台街头,遭到邢台城管以未备案为由进行清理共享单车。 2017年11月,增设“叮嗒出行”的“共享单车”,采取定点借还车和采用电子围栏方式进行管理,无法随意停放该自行车,与公共自行车使用方法无异。 2021年12月19日,邢台市公共自行车停止运营。2022年下半年“叮嗒出行”的“共享单车”停止运营。 经济 食品医药制造、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钢铁深加工、新型建材、新能源、煤化工被称作邢台七大产业。 商业 横贯襄都区和信都区的中兴大街是传统商业区域,有中北-新世纪广场襄都商圈和信都中兴西大街商圈等传统商圈,以及新兴的世贸天街商圈。 近年来,在新华北路和团结东大街交叉口的天一广场和开元路和泉南东大街交叉口的万达广场逐渐形成大型新兴商圈。 企業 境內的食品企業有今麥郎以及中国最大的挂面生产企业、成立於1996年的河北金沙河面业集团。 名胜古迹 大唐帝陵 唐高宗李治为保护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之陵,建初陵、启运陵,二陵共茔,全称“大唐帝陵”。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城南6公里的魏庄乡王尹村北200米处。 扁鹊庙 扁鹊庙,又名鹊王庙、鹊山祠、鹊山神应王庙。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城西21。8公里的神头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乾隆十五年《顺德府志》记载:“鹊山庙者,祀扁鹊也”。 内丘扁鹊庙,始建年代久远。据《魏书·地形志》载:“中丘前汉属常山,后汉,晋属赵国,晋乱罢,太和二十一年,复有中丘城,伯阳城,鹊山祠”。太和即北魏孝文帝年号,二十一年即公元497年,中丘即今内丘县。 至元五年 (1268年)《国朝重修鹊山神应王庙》碑记:“汉唐以来,像而祀之旧矣,五季之未,数经残记。 周显健中安国军节度使陈思让为重修之,是时碑刻已有王称”。 清康熙七年(1668年)《内丘县志》记:“鹊山庙在鹊山下,汉唐已有之,不详始建,宋仁宗玺封神应王,元学士王鹗,明谕德谢迁有记,三月初旬,来祀者方千里,历代诗文不可胜记”。 据庙内现藏碑刻记载:在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修其房廊,“光华四出”;复经宋神宗熙宁二年 (1069年)修缮后,“重檐密庑,森然如翼,巍然可观”;金明昌元年(1190年),内丘县令赵实率众监修后画檐雕梁,所以称之“其庙自古以来未有似今完备者哉”。 大蒙古国国朝龙兴癸未岁(1223年),节度副使苏仲毅然昌率重葺旧基,元提点太医颜天翼纠材募工,重修之,后经明成化二十三年 (1487年)、万历六年(1587年)、万历十三年 (1585年)、天启元年(1621年)、清光绪二十二年 (1896年)等修缮。 开元寺 邢台开元寺,位于邢台市邢州北路中段,唐开元年间敕建,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为我国历代名刹,是佛教曹洞宗的祖庭之一,也是禅宗二祖的传钵之地和禅宗七祖神会大师的驻锡之地,元代皇家寺院,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全国各地的开元寺中,以邢台开元寺为大宗。开元寺历届住持多为得道高僧,自唐玄宗李隆基下诏敕建后,周世宗柴荣又诏建了大圣塔,宋徽宗赵佶赐名为圆照塔,此塔高108米,为古代中国之最,1250年元世祖忽必烈赐名为大开元寺,列为皇家寺院,明代时期,古刹春游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清代时期,野寺钟声为邢台八景之一。 清风楼 清风楼,位于河北省邢台市襄都区,府前南街北端,原顺德府衙南。据《顺德府志》记载,清风楼“建自唐、宋”,后因战乱等故被毁坏。明朝宪宗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顺德知府黎光亨不惜巨资重新修建。重建后的清风楼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为重檐歇山式结构,楼高7丈余,下面砖石筑台,上面斗拱飞檐,气宇轩昂,庄严雄伟。清风楼为河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邢台市的城市原点所在,郡楼远眺自古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
流经衡水境内的较大河流有潴龙河、滹沱河、滏阳河、滏阳新河、滏东排河、索泸河——老盐河、清凉江、江江河、卫运河——南运河9条,分属海河水系的4个河系。其中潴龙河属大清河系,滹沱河、滏阳河、滏阳新河属子牙河系,滏东排河属南大排水河系,索泸河——老盐河、清凉江、江江河属南大排水河系,卫运河——南运河属漳卫南运河系。 气候特点 衡水属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冷暖干湿差异较大。夏季受太平洋副高边缘的偏南气流影响,潮温闷热,降水集中,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气候干冷,雨雪稀少,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增温快,秋季多秋高气爽天气,有时有连阴雨天气发生。农业气候资源较丰富,但是自然灾害也频频发生,干旱、冰雹、洪涝、低温、大风等,常给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生物资源 作物类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甘薯、黍子、稻谷、荞麦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向日葵、食用菌、烟草等。蔬菜瓜果类主要有:白菜、菠菜、芹菜、茄子、西红柿、豆角、白萝卜、辣椒、茴香、葱、蒜、韭菜、笋、冬瓜、北瓜、西瓜、南瓜、西葫芦、甜瓜、黄瓜、土豆等。 家畜主要有:猪、羊、牛、驴、骡、马、兔、驼、鹿等。野生类被驯化饲养的有狐、貂、貉等。家禽主要有鸡、鸭、鹅。近些年国内引进并已在衡水市养殖的野生禽类有山鸡、火鸡、珍珠鸡、鹧鸪、鹌鹑及观赏鸟类。水产主要有罗非鱼、河蟹、甲鱼、优质鲫鱼、白鲳、白鲨、黑鱼、鲶鱼、美国回鱼、青虾、鳝鱼、泥鳅、蚌类等。 政治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市委书记 白润璋(1996年6月-1997年12月) 刘德忠(1997年12月-2002年12月) 李俊渠(2003年1月-2006年7月) 景春华(2006年7月-2008年10月) 陈贵(2008年10月-2010年4月) 刘可为(2010年5月-2013年1月) 李谦(2013年1月-2017年4月) 王景武(2017年9月-2020年8月) 赵革(2020年8月-2022年1月) 吴晓华(2022年1月-) 市长 刘德忠(1996年5月-1997年12月) 李俊渠(1997年12月-2003年1月) 冀纯堂(2003年1月-2006年11月) 高宏志(2006年11月-2012年1月) 杨慧(2012年1月-2016年11月) 王景武(2017年2月-2017年9月) 吕志成(2017年9月-2018年10月) 吴晓华(2018年12月-2022年1月) 董晓航(2022年1月-) 行政区划 衡水市现辖2个市辖区、8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辖区:桃城区、冀州区 县级市:深州市 县:枣强县、武邑县、武强县、饶阳县、安平县、故城县、景县、阜城县 此外,衡水市还设立以下经济功能区:衡水滨湖新区、衡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人口 2022年末,全市常住总人口416.65万人。 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34.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34%,比上年末提高0.53个百分点。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4,212,933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340,773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127,840人,下降2.95%,年平均增长率为-0.3%。其中,男性人口为2,125,607人,占总人口的50.45%;女性人口为2,087,326人,占总人口的49.5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1.83。0-14岁的人口为817,557人,占总人口的19.41%;15-59岁的人口为2,475,722人,占总人口的58.76%;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919,654人,占总人口的21.8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69,889人,占总人口的15.9%。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306,235人,占总人口的54.7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906,698人,占总人口的45.26%。 衡水北部四个县市:深州市、武强县、饶阳县和安平县,因语言相近和文化相通,合称“深武饶安”。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199,867人,占99.6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3,066人,占0.31%。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136,223人,下降3.14%,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2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8,383人,增长179.01%,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2个百分点。 经济 农业 盛产小麦、玉米、高粱、棉花、花生、大豆、蘋果、鴨梨、蜜桃、大棗等。 工业 主要有机械、化工、紡織、發電、釀酒、建材、年畫等。 综合交通枢纽 普铁:京九铁路、石德铁路、邯黄铁路(在建)、朔黄铁路衡水支线(十三五规划)、衡濮开周潢铁路(十三五规划)5条普铁。 客运专线(高铁):石济客运专线、京九高铁京衡段(十二五规划)2条高铁。 城际客运专线(城际高铁):石衡沧港城际(在建)、德衡保城际(十三五规划)、邯衡城际(冀东南十三五规划)3条城际高铁。 地铁规划(4条):1号规划线普铁衡水站地铁站~高铁衡水北站地铁站~大麻森地铁站;2号规划线普铁衡水站地铁站~衡水中学地铁站~普铁衡水东站地铁站;3号规划线普铁衡水站地铁站~滨湖新区地铁站~普铁冀州站地铁站;4号规划线普铁衡水站地铁站~市府地铁站~赵家圈地铁站。 高速公路:、、、衡水昔阳高速公路(在建)、邢台衡水高速公路(在建)、任阜景德济高速公路(十三五规划)6条高速公路。 国道:(计划改拓)、(计划改拓)、、4条国道。 省道:、、、、、、、、、、、计12条省道。 公交线路(市内目前有35条公交线路):其中3、4、5、6、7、8、9、10、12、13、14、15、17、18、19、20、22、26路公交车都是从普铁衡水站(公交汽车站)始发,通往市内各地,11路为长途公交线路不在市内行走,坐1、9、19路到小辛集下车换乘11路车,16路公交车从张团马始发、终点站衡水中学路口(衡水科技学校)。衡水~冀州(106国道)101路、衡水~武邑102路、衡水~枣强103路、衡水~清凉店104路、衡水~郑河沿(中湖大道)105路、衡水~深州106路、衡水~安平107路、衡水~饶阳108路、衡水~武强109路、衡水~阜城110路、衡水~景县111路、衡水~南宫201路、衡水~德州202路。 机场空运(1): 衡水国际机场(在改扩建,原故城军用机场)。 铁路车站(4): 普铁衡水站(京九普铁、石徳普铁、衡潢普铁~客运普铁专用站);普铁衡水东站(邯黄普铁~客运、货运普铁专用站,在建);高铁衡水北站(石衡沧津城际高铁、京九高铁、青太高铁~客运高铁专用站,在建)、普铁衡水西站(衡潢普铁、京九普铁、石徳普铁、朔黄普铁衡水支线~货运普铁专用站,在建);高铁衡水南站(在建)。 长途汽车站(4):汽车总站(普铁衡水站附近,全国各地、山西等西向发车发车)、汽车东站(桃城区河东街办,山东等东向发车)、汽车北站(高铁衡水北站附近,规划阶段,全国各地、京津等北向发车)、汽车南站(地铁滨湖新区站附近,规划阶段,河南等南向发车)。 内水运输码头站(1):衡水湖中转码头。 传统特产 衡水老白干酒有1800多年的历史,,深州蜜桃早在汉代即为贡品。 土地资源 衡水市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平原中地形变化较大,高差多为30厘米~50厘米,有的可达1米左右,构成明显的岗、坡、洼等不同地貌类型。缓岗为古河道遗留下来的自然堤,一般沿古河道呈带状分布,比附近地 面相对高出1米~3.5米。饶阳、安平境内缓岗地貌十分普遍。微斜平地分布最广,是缓岗向洼地过渡的地貌单元。洼地分布也很多,仅万亩以上大型洼地就有46个, 其中冀州市、桃城区界内的千顷洼为全市最大洼淀,总面积达75平方公里。 据第二次土壤普查,衡水市共有3个土纲,4个土类,7个亚类,26个土属,111个土种。面积最大为潮土土类。全市潮土亚类面积43.40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2.10%,广泛分布于各县市区,是农用土地主要土壤类型。其土层深厚,质地多变,但以轻壤土为主,部分为砂质和粘质。土壤矿质养分较为丰富,但有机质、速效氮、磷养份缺乏,易受旱、涝、盐碱化威胁,历年以种植业为主。脱潮土面积14.33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0.4%,广泛分布于古河道自然堤缓岗及高平地处。该土类地下水质好,无洪涝盐碱威胁,水利条件好的地段,多是粮、棉高产区。 根据2006年河北省土地调查统计年鉴,全市土地总面积为1325.7万亩。其中耕地856.3万亩,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4.6%,耕地中有旱地296.7万亩、水浇地550.3万亩、菜地9.3万亩,分别占耕地总面积34.7%、64.3%、1.0%;园地80.0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7%;林地18.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1.8%;牧草地1.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0.1%;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81.3万亩,占13.7%;交通用地10.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0.8%;未利用土地47.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3.6%。 矿产资源 衡水市目前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地热、矿泉水和砖瓦用粘土资源等4个矿种。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深州市、饶阳县、武强县。11个县市区均有地热异常显示,地热资源已被开发利用的有桃城区、深州市;砖瓦用粘土资源全市广泛分布,并已大量开采,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全市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油气资源 目前已查明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深州市、饶阳县、武强县一带,有深南油田、深西油田、留楚油田等。分布面积约91平方公里,查明的石油储量约3000多万吨,原油日产量约1500吨。油气藏类型属古潜山油气藏和第三系油气藏。1996年在饶阳县与深州市交界处探明溪村油区,储量约600万吨。 地热资源 属新能源,衡水市特有的地层构造为地热资源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热储条件。全市平均地温梯度值3.16℃/100米,略高于大地梯度背景值(3℃/100米),垂向上可分为三个热储层。一是上第三系中低温热水。开采深度为300米~1200米,水温在23℃~50℃,矿化度较低,水量较大。二是下第三系高矿化热水。开采深度在1000米~1500米以上,水温可达50℃~80℃,矿化度较高,由于目前综合利用条件限制,暂不宜开发。三是古潜山基 岩高温热水及凹陷区上第三系高温热水。 基岩高温热水埋深在1500米~2500米以深,水温60℃以上,矿化度较低,水量较大,水头高,具备很好的开发前景。 据《衡水地热田普查报告》表明,衡水市桃城区中低温地热田,计算面积556平方公里,2000米深地温平均为68℃~80℃,热水体积储量51868×106立方米,开采储量为1471.45×106立方米,可采热储量为523.497×1016 J(合12552385167×106kcal),有效利用资源热量折合标准煤约1亿吨。属中等规模热田。 水资源 降水 2003年衡水市降水量为56.6亿立方米,平均降水量为642.1毫米,比多年平均降水量(522.5毫米)多119.6毫米。比上年降水量(340.7毫米)多301.4毫米,为近年来第一个丰水年份,从总的情况看,2003年衡水市降水无论从区域分布还是从年内分配上都是不均匀的,这也是衡水市降水的主要特征。 地表水 自产水量。2003年全市平均径流深14.4毫米,自产径流量为12660.6万立方米,仅为多年平均径流深(19.1毫米)的75.4%。 入出境水量。2003年总入境水量13.7亿立方米,其中清凉江入境量最大为8.74亿立方米(主要为引黄济津输水),其次是卫运河,入境水量为4.35亿立方米。全市总出境水量为12.3亿立方米,其中清凉江出境量最大为7.25亿立方米,卫运河出境水量次之为4.31亿方米。全市各河流入出境水量差为1.39亿立方米,其中3517万立米入蓄衡水湖。2003年石津渠总引水量为0.92亿立方米,比上年引水量(1.15亿立方米)少20.0%。 地下水资源
宝云塔 (桃城区) 衡水湖(桃城区、冀州区) 景州塔(景县) 周亞夫墓(景县) 慶林寺塔(故城县) 深州盈亿义仓(深州市) 文物古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封氏墓群 开福寺舍利塔 逯家庄壁画墓 北齐高氏墓群 宝云塔 庆林寺塔 冀州古城遗址 衡水安济桥 深州盈亿义仓 冀州古城址 竹林寺遗址 位于北关村东北300米处。据传,古时在冀州城北有一座山,在此常出现海市蜃楼幻景,可以隐隐看见亭台楼阁悬于空中,“初旭微霞,水云相映”,犹如仙境,被传为三个仙山之一的紫微山。明朝时冀州州守常命人将此云幻奇景绘图以传,嘉靖年间一位冀州官吏召集能工巧匠,依照海市蜃楼幻景,在州城东北修建竹林寺,香火极盛,后因洪水冲击等原因而毁废。清朝末年,当地百姓曾自行投资,在遗址上重新修建竹林寺,但也早已毁坏。遗址原来三面环水,南面有一狭长通道与岸连接,衡水湖蓄水后,通道没入水中,遗址成为湖中一岛。1993年北关村在古遗址上建了一座殿⒁。古寺内铜佛像原在冀县文化馆保藏,十年动乱期间被砸毁,现只存竹林寺碑⒂,由冀州市文物所收藏。 古碑刻 竹林寺碑 原在冀州镇北关村东北方向的竹林寺遗址上,现由市文保所收藏。碑长1.16米、宽0.6米、厚0.22米,只有半截可辨字迹。据旧志⒃载,碑记为清乾隆十七年刻,其文为“冀为古郡城,内外不少名刹,东有泰宁,西有开元,南有南禅,而称为最盛者咸以此之竹林寺为首焉。”此碑为国家三级文物。 南潭记碑 原在小寨乡南尉迟村东南300米处,现由市文保所收藏。此碑为青石,长1.06米,宽0.55米,厚0.1米。历城范李撰文,谭杰刻石,楷书。碑文记载明嘉靖六年洪水情况:“滹沱、滏阳交会泛滥,遂东流于此,汇而为潭。厥后,诸水频固,而此潭益深。”碑文中还载有“村人谓其中有神物居之”等。此碑大部分保存完好。 三友柏碑 三友柏碑原在旧城文庙内,现存于冀州中学。据清康熙年间《冀州志》称:“柏偏于殿之右旁,一身三干,苍古异常,未考植于何代,知州陈素以三友命名,有文勒石,镌文浅,日久莫辨。”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冀州州守陈嘉会作《三友柏记》云:“侯欲惠柏之祥乎?柏之种植未考何代。昔侯淡仙陈公心异是木,勒石以记颜曰:‘三友柏’。并称之为‘柏瑞’”。此柏毁于兵火,但“三友柏”碑今仍存,阳面刻有“三友柏”三个行书大字,阴面刻有《三友柏碑记》楷书碑文,碑文清晰,碑高七尺二寸,宽二尺七寸,厚七寸四分。 古石雕 大石磨 石磨原在北关竹林寺,两扇,每扇厚43厘米,直径164厘米,磨眼直径23厘米。相传袁绍坐冀州的时候,冀州城内一个名叫李三娘的仙女,每逢双日在城外海子里用此水磨磨面,每逢单日就趁着夜色骑着神牛给老百姓送面粉。据考证,此磨为汉代水碓磨。现于兵法城保存。 石井栏 原位于冀州镇刘家埝村东300米。经考证,此石刻为唐代开元年间造的井口。该石井栏外呈正方形,内呈圆形,两面空白,两面有字,刻字右起竖写,每面有字30行,每行满格14字,共约720字,除标题、镌刻年代外,由序言、诗颂、井主和施主姓名几部分组成。该石似为义井井口,义井颂碑文为楷书阴刻。现石刻已移至冀州镇二铺竹林寺内,保存较完好,为国家三级文物。 边仙姑石像 位于旧城文化馆原址院内。为明代石雕,头部断裂并有磕伤。石像高175厘米、宽48厘米、厚45厘米,面部端庄,神态和善,留有长发,胸部露铠甲,稳坐,两手置于膝部,右手紧握宝剑,左手手心向上,食指指向下方,右脚踩龟、龙。造型逼真,立体感强。 古墓葬 南门古墓 坐落在旧城南门东侧20米处。据旧志载:“南门内左有张耳祠,宋建隆中立,元末兵废,遗址尚存,下有张耳墓。”张耳系西汉初王侯,封于冀州。1982年3月,河北省文物局进行了发掘,墓葬为一砖砌多室墓,墓室、墓道都用瓷砖砌筑,已被严重破坏,墓室内仅残留陶器碎片。据专家分析,此墓年代为东汉晚期,非张耳之墓。 西元头墓 坐落在旧城西1公里,封土高5米,东西长40米,南北长31米,占地面积1240平方米。据旧志记载:“西元头村东北有元渤海郡吴泽世庆墓志,孙郑李村南有老娘墓、元东陆先生冯复墓碑。”当地群众将此墓俗称为袁绍的“四女坟”。1968年有人于封土西南角挖出一道砖墙,后被有关部门制止,并将砖墙埋好。1981年上半年又有动土现象,但破坏不严重,封土基本完好。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冢 坐落在冀州旧城北七里,封土高10米,占地面积380平方米。建国初,有人将前冢挖一洞,发现里面有砖砌墓室,墓砖有20斤、24斤、40斤三种,墓道高6尺,宽4尺多,弯曲不直,里面有很多墓室,后用土掩埋。冢上原有一座菩萨庙,庙内有一铁钟,钟上铸有“道光三年重修”字样。十年动乱期间,庙被拆除。1969年此墓又遭人为破坏,出土文物有金镂玉衣片、铜器、陶器等,被鉴定为汉代文物。此墓虽遭部分破坏,但仍有一部分保存完好,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后冢 位于前冢北二里,冢高14米,东西、南北各长60米,占地3600平方米,地下物尚未遭破坏。据分析,可能是汉墓。后冢封土比前冢高大得多,其埋藏文物应更为丰富。此冢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的文物较多,其中委托衡水市文物保管所代管的文物有:国家二级文物4件,均为汉代文物;国家三级文物9件,其中汉代文物2件,唐代文物1件,金代文物3件,明代文物1件;尚未确定年代的文物2件。在冀州市文保所保存的文物有:汉代文物239件(片),金代文物1件,尚未确定年代的文物5件,其中最珍贵的是汉代金缕玉衣片。冀州市旅游局受文保所委托,也保藏有许多文物,有自仰韶、半坡文化以后历代遗存文物,数量较多,由于未经文物部门鉴定,文物的具体年代尚未确定。 教育 高职 衡水学院 衡水职业技术学院 中学 衡水中学 衡水二中 冀州中学 武邑中学 教育园区 衡水科技工程学校 衡水卫生学校 衡水铁路电气化学校 名人 孝文窦皇后 窦婴 董仲舒 邳彤 崔骃 崔瑗 崔寔 房植 赵苞 崔琰 牵招 张载 张协 张亢 释道安 高允 冯跋 冯素弗 冯弘 文成文明皇后 高欢 高澄 高洋 兰陵王
石家庄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京津石高新技术产业带的重要城市,位于环渤海经济圈内,是全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生物产业基地之一,同时还是河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石家庄是一座由近代铁路的开通而发展起来的新兴都市,位于京广、石德、石太等铁路,及石太、京广和石济客运专线的交汇处,是重要的铁路枢纽。石家庄亦是中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 历史 考古 石家庄地區人文历史確實是十分久远。位于井陉县东元村的旧石器时代远古人类遗迹,距今约30万年;加上位于平山县的沕沕水原始人洞穴遗址都充份說明,起碼在旧石器时代中期石家庄地区即有远古人类生活。 市域境内还发现了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迹160多处。在正定县南杨庄村(今属石家庄市长安区)距今约6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大量的陶器和人类饲养家蚕最古老的文物证据。市内的白佛口文化遗址距今约6000-7000年,是市境内发现的平原地区人类遗址。 藁城县台西村商代文化遗址全国重要的商代文化遗址之一,在此发现了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青铜器等文物。鹿泉市北胡庄村发现了距今约4000-3600年的商代文化遗址。在平山县三汲乡发现了中山国王室墓葬,并发掘了一批珍贵文物,其中的“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座”是国内第一次发现的先秦时期案架实物。 先秦时期 此区域是西周鲜虞人的活动范围,后属中山国和赵国所在范围。市域内的灵寿是中山国的都城,与邯郸赵王城,易县燕下都,是河北省内战国时期的三座古都。 秦汉时期 秦始皇攻占赵国后,设恒山郡,但范围较小,不包括北面的恒山,治所在东垣县(今石家庄市东)。 西汉时,汉高祖沿恒山郡置。吕后掌权时期,恒山郡改封恒山王刘不疑,成为恒山国,不过仅仅七年之后,元老列侯夷滅諸呂,第三任恒山王刘朝即在兵變後被杀,国废为郡,同时又为了刚刚登基的新帝汉文帝刘恒避讳,而改称常山郡,且范围扩大,北至恒山南至逢山长谷一带。漢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封常山宪王劉舜之子刘平为真定王,割常山郡治所真定县及附近数县置真定國。 東漢建武二年(26年),光武帝封西漢真定王劉楊之子劉得為真定王。建武十三年(37年),貶真定王劉得為真定侯,真定國併入常山郡。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时期,常山郡西南分置乐平郡,元氏县归属赵国,范围进一步缩小,郡治迁移回汉初的真定县(今正定县)。西晋沿置,统县减少到8个,不过恒山仍在境内上曲阳县西北。 十六国北朝各代基本沿用郡治,归属于定州,北周改称恒州。部分属赵州,北魏设殷州,北齐时改称。 隋唐时期 隋朝统一后,又称恒山郡,统县八,仍治真定。唐朝建立改郡为州,称恒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又改回常山郡,唐肃宗再废郡制时再称恒州,之后又为了避唐穆宗讳改为镇州。 安史之亂後,鎮州為割據的成德軍節度使駐地。 五代十国至宋金时期 922年九月廿九,晉軍主帥李存審(符存審)攻破鎮州,割據當地的張處瑾、張處球及弟張處琪及張文禮妻(未知是否張處瑾母)被俘押送至李存勖處,應赵國人請求,斬為肉泥(趙人請而醢之),張文禮的屍體在市上被車裂,赵國滅亡。后唐改镇州置,曾建为北都。其后省复多变。后晋改恒州,后汉复改镇州,又升真定府,后周又改为镇州。北宋时辖境略有变动,庆历八年(1048年)升为真定府,治所在真定县(今正定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井陉、元氏、栾城、藁城、新乐、行唐、阜平之间地。为真定府路治。北宋、金朝时为河北西路治。 1126年,金軍攻佔真定府,知府李邈被俘,不屈而死。 元代 “石家庄”这一名称最早的記載是在元大德四年(1300年)的《大元真定府获鹿县龙泉院营建记碑》。该石碑背面写有“大元西寧州軍州事兼行獲鹿縣”字样,并按地理位置顺序列明重修龙泉院施财主人名和村庄地名录,其中记载有尹村、五里庄、西檀村、尖陵、义堂、塔冢、孙村、孔寨、张营、南间良、刘营、李村、东三教、西三教、北栗村、范村、休门、石家庄(碑文中“庄”字皆为简写)、闫村、石桥等90多个村庄。 注: 起碼在元代,石家莊已經是這一區域的一條重要村落。 这一发现尚未得到广泛认同,有观点认为石家庄起源于真定衛的一个军屯和官庄,由马、-{于}-、谷、赵、殷等姓氏的军屯官兵和后裔定居成村。在这个村庄的始创者中,石姓军官地位最高,故名石家庄。石姓绝后,村名却留了下来。与此相关的另一观点认为:军屯于此的共有十大姓氏,村子始名为“十家庄”,后逐步演变为“石家庄”。 本地区的真定路在元代是元大都以南的一座名城,吳佩芬曾经留下了对其的相关记述。元代葛邏祿乃賢所著《河朔访古记》中也曾记载道:“大抵真定极为繁丽者,盖国朝与宋约同灭金,蔡城既破,遂以上地归宋,人民则国朝尽迁于此,故汴梁、郑州之人多居真定,于是有故都之遗风焉“。还是元杂剧的重要发祥地。著名元曲作家白朴曾在此地创作。 明清时期 明洪武元年,真定路复为府。辖境东部扩至今定州、深州及南宫等市境。 在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的《重修毗卢寺碑记》上再次提及“石家庄”之地名。 直到清康熙年间废除军屯制后,石家庄才成为真定府获鹿县的一个村庄。清光绪《获鹿县志》记载:“石家庄,县东南三十五里,街道六,庙宇六,井泉四。” 清雍正元年(1723年),避雍正帝讳,真定府改为正定府。 清末民初 20世纪初期,石家庄村只有93户人家,578人,面积约0.1平方公里。1902年由法国和比利时修建的京汉铁路从这里经过,设立一个站点,因石家庄名气不大,就以相距不远的振头镇命名,称为振头站;1907年正太铁路(正定府到太原府)通车,正太铁路为了避免在滹沱河上建桥,在石家庄和京汉铁路连接,将正太铁路起点由正定改为石家庄,石家庄成为两条铁路的交汇点,并逐渐成为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同一年,横跨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的河北省第一座铁路公路立交桥“大石桥”竣工,从此石家庄以大石桥为界分为了桥东区、桥西区。 由于铁路交通汇聚导致的工商业发展,民国14年(1925年),石家庄村街区面积已经达到1.8平方公里,经当时北洋政府批准,和铁路以东的休门村合并,首尾各取一字,成立石门市(此「市」應當理解為「行政建制镇」)。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普通市组织大纲》,规定了设立普通市的条件,石门市因不符合建市要求被取消。但是石门市的城市化进程没有因此受到阻碍,到20世纪30年代初,人口增加到6.3万,产业工人总数已达1.6万,面积扩大到18平方公里,逐渐取代正定成为这一地区经济、交通的中心。 1937年10月10日,日本侵略军占领石门,将华北地区日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驻扎在此。日軍十分看重石门的交通地位,采取一系列手段,把石门培植成长期侵占华北的军事基地。一方面拓展城市规模,强化城市的军事地位。另一方面在这里扶植傀儡政权,1938年1月15日扶植设立了伪“石门市政公署筹备处”。1939年伪河北省公署呈文给伪华北临时政府行政委员会称:“石门地当冲要,居京汉路中枢,正太路起点,物产集中,工商荟萃,人口虽不足三十万,而政治,经济具有特殊情形,拟请准予设市”。同年10月7日王克敏签发《行政委员会指令(秘字第1027号)》,批准石门设市。1941年,石家庄至德州的铁路建成通车,更加强化了石家庄在交通运输上的重要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時期 1947年11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石门,在石门市建立第一个以城市为中心的人民政权。1947年11月18日石家庄民主市政府成立,市长为柯广施。同年12月26日,华北人民政府在石家庄成立,标志着其政治中心地位的初步确立。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河北石家庄宣布成立。中国人民银行是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合并组成的。同年,中国人民银行在石家庄发行第一套人民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是“一五”国家重点发展的十四个城市之一。 1950年6月27日,建立井陉矿区(辖39個村),归石家庄市管轄;8月22日,将郊区四个区合为两个区,即原五、八区合为新五区,原六、七区合为新六区。1953年12月21日,郊区两个区合为一个郊区(后改称振头区)。1955年1月14日,石家庄市第一区改称新华区,第二区改称永安区,第三区改称东华区,第四区改称和平区。1956年4月30日,市内五个区改为三个区,即京广铁路以西原新华、永安两区合为桥西区;京广铁路以东原东华、和平两区合为桥东区;建设大街以东(含建设大街)为长安区。 1958至1967年间,石家庄的行政区划曾发生多次变动。1967年,河北省时任省会天津恢复成为直辖市,而次年由于当时的河北省省会保定市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形势混乱,经毛泽东批准,河北省省会于1968年1月29日以“备战备荒”迁至石家庄至今。 1978年3月11日,石家庄市改为省辖市。1979年红卫区改称桥西区。 自1983年起,原石家庄地区诸县陆续被划归石家庄市管辖,最终石家庄地区在1993年6月被正式撤销,与原省辖市石家庄市合并为新的石家庄市。 20世纪90年代起石家庄市的城建开始快速发展,在最初的二十年间石家庄市以东部、南部的平原地区为主要发展方向。自2010年其逐渐将发展中心转移至西部临近太行山地带与北部滹沱河沿岸。 2001年3月16日,石家庄发生一起恶性爆炸刑事案件,造成108人死亡,38人受伤。此前凶手靳如超还在云南谋杀1人。事后被广西警方捉获,同年因犯有故意杀人罪、爆炸罪,被石家庄中级法院判处死刑并交付执行。 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石家庄将多个临近乡镇与市辖区合并,并在市郊区与附近数个乡镇的基础上成立了裕华区。2014年9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石家庄桥东区被撤销,原辖区分别划给桥西区与长安区。同时,将石家庄周边的藁城、栾城、鹿泉等县改为市辖区。 除行政区划的变动外,石家庄市民中一直存在着关于城市名称的议论,主要有改回原名“石门”或者以历史悠久的市区北邻县“正定”为名两种意见。曾有政协委员正式提出此类建议,唯其未获广泛民意支持而作罢。 2008年,石家庄举行“三年大变样”活动,整个活动持续至2010年结束。“三年大变样”活动改善了石家庄的城镇面貌,提升了石家庄的城镇化率。不過也有一些居民对其中的一些政府拆迁态度有争议。 2021年,因石家庄新冠肺炎疫情形式嚴峻,全市于1月5日起实行封闭式管理。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市內一切地铁线路和公交线路、火车站一并于1月9日起停运,同年2月19日,石家庄的公共交通恢复运营。 地理 石家庄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华北平原北部偏西,属于环渤海经济圈,是京津冀城市群中京保石发展轴的南部顶点,位于北纬37°27′~38°47′,东经113°30′~115°20′之间,东面与衡水接壤,南面与邢台毗连,西面与山西接壤,北面连接保定。南北最长处约148.018千米,东西最宽处约175.383千米,总面积14,060.14平方公里(如不含辛集),市中心距北京市中心约263公里,市中心距离渤海约276公里。 石家庄市位于太行山山地和华北平原两大地貌的交接位置,石家庄夏季温度偏高就是这种地貌特征造成的,地貌由西向东依次排列为中山、低山、丘陵、盆地、平原。所谓“头枕太行山,脚踏渤海湾,中间一片大平原”就是对石家庄地理位置的描述。绵延千里的太行山有八条东西通行的交通要道,称为“太行八陉”,其中的第五陉以娘子关为省界连接了石家庄与山西省太原市,发源于太行山腹地的滹沱河由此通道进入华北平原,东部的平原即是由滹沱河冲刷而成。太行山山地位于市域西部,包括井陉县、井陉矿区全部及平山、赞皇、行唐、灵寿、鹿泉、元氏六区县(市)的山区部分,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50%;东部基本为滹沱河冲洪积平原,包括新乐、无极、深泽、辛集、晋州、藁城、高邑、赵县、栾城、正定、石家庄城区的全部及平山、赞皇、行唐、灵寿、鹿泉、元氏六区县(市)的平原部分。 西部平山到石家庄市区坡度为1/1400-1/1200,石家庄到东部辛集坡度为1/1200-1/1400。辖区内大地构造,属山西地台和渤海凹陷之间的接壤地带,地势东低西高差距大,地貌复杂。西部太行山地,海拔在1000米左右,山峦重叠,地势高耸。中部及东部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地处平山的最高山峰驼梁海拔2281米,为河北省境内的第五峰,是石家庄的制高点。东部平原,按其成因属太行山山前冲洪积平原,海拔一般在30-100米,其中辛集市北庞村海拔28米,为辖区内的最低点。石家庄市区二环路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西北角81.5米,东南角64.3米。 政治 现任领导 行政区划 市辖区面积2241.8平方千米,京广铁路南北向纵穿石家庄市中心,市内主要商业街中山路东西向横穿市中心,将横长矩形的石家庄市区分为四块,沿铁路“桥”指铁路跨越公路的桥西南为桥西区、西北为新华区、东北为长安区、东南为裕华区,东部为石家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另外在井陉县境内有一块石家庄市区的飞地——井陉矿区。 石家庄市现辖8个市辖区、11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市辖区: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井陉矿区、裕华区、藁城区、鹿泉区、栾城区 县级市:辛集市、晋州市、新乐市(其中辛集市已成为省直管县试点,数据不计入石家庄市) 县:井陉县、正定县、行唐县、灵寿县、高邑县、深泽县、赞皇县、无极县、平山县、元氏县、赵县 另外,石家庄市设立以下经济管理区:国家级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北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正定新区。 人口 近代石家庄的人口增长主要来自外地移民。1947年,石家庄成为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国民党手中夺取的第一个大中型城市,中国共产党接管石家庄时的市区总人口为12万人,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市区总人口增加到27万多人,在近两年的时间内增加15万人,增长倍余。1953年,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时,石家庄市区总人口增长到32万人,1960年,石家庄市区的总人口已经达到65万。1968年,因文革动乱,河北省省会自保定迁到石家庄之后,石家庄市区人口总数又经历了一次较大幅度的增长。到1980年,市区人口已经突破100万大关,成为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截止到2017年底,石家庄市区人口突破450万。 在60年的时间里,石家庄市的市区人口增加20多倍。2009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77.41万人,比上年增加10.93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14.65‰,死亡率6.25‰,自然增长率8.4‰。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10163788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818365人,增长8.76%,年平均增长率为0.84%。其中,男性人口为5087913人,占50.06%;女性人口为5075875人,占49.9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0.24。0-14岁人口为1548125人,占15.23%;15-64岁人口为7789753人,占76.64%;65岁及以上人口为825910人,占8.13%。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5月6日上午在北京发布《2011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对294个城市进行幸福感调查结果显示,在294个城市中,石家庄市居民幸福感排名第一,但此结果引起各大论坛网友的强烈质疑。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11,235,086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163,78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071,298人,增长10.54%,年平均增长率为1.01%。其中,男性人口为5,634,151人,占总人口的50.15%;女性人口为5,600,935人,占总人口的49.8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0.59。0-14岁的人口为2,168,697人,占总人口的19.3%;15-59岁的人口为6,991,115人,占总人口的62.23%;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075,274人,占总人口的18.47%,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4,856人,占总人口的12.86%。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7,884,379人,占总人口的70.1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350,707人,占总人口的29.82%。 截至2022年末,石家庄市常住总人口1122.3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01.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2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1.44%,比上年末提高0.35个百分点。
市区内道路走向一般为正东西,或正南北。其中东西走向的名为“某某路”,南北走向的名为“某某街”。 环路:一环路(由和平路、体育大街、槐安路、中华大街四条路组成)、二环路,三环路 东西向主要通道:和平路、中山路、裕华路、槐安路 南北向主要通道:友谊大街、中华大街、平安大街、建设大街、体育大街、建华大街、翟营大街、谈固大街 公交车 石家庄公共汽车由石家庄市公共交通总公司管理营运,截止2015年底,运营车辆4403辆,其中天然气公交车3611辆,空调车1935辆;拥有运营线路229条。 市区公交票价一般为1元(117路为2元),一般于每年的6月至9月,11月15日至翌年3月15日开放冷、暖空调,票价在原有票价基础上加收1元。 公交IC卡有A、B、C、D四种。A、B。C卡押金20元,D卡收取工本费5元,补办收取7元工本费(D卡5元)。A卡可在任意线路使用,B、C、D卡及爱心卡仅可在部分线路使用(大部分城区内的1元公交、117路、通往正定/鹿泉公交的市内段)。 轨道交通 石家庄轨道交通规划了6条线路组成(但是在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了11条线路)。地铁1号线与3号线一期已于2017年6月26日投入试运营,1号线二期于2019年6月26日开通试运营,地铁3号线二期北段于2020年1月21日开通试运营。2020年8月26日,石家庄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运营。2021年4月6日,石家庄地铁3号线一期东段及二期工程建成通车。 地铁1号线西起西王站,东至福泽站。2号线北通柳辛庄站,南至嘉华路站。3号线北通西三庄站,东至乐乡站。 出租车 石家庄市出租车起步价为3公里8元,超过3公里后每公里1.6元,超过6公里后,每公里运价另加收50%空驶费,往返载客不收空驶费;停车(乘客要求、等候交通信号灯、交通堵塞等)每等候5分钟增加1公里运价,不足5分钟不收费,往返租车费按车公里运价的90%计价;23:00至05:00之间乘车,每公里加收0.2元。 禁(限)摩托车 2021年12月15日,石家庄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再次发布《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区道路通行管理的通告》,宣布摩托车(包括燃油、电动两、三轮车)禁止在市区三环路(含主路、辅路)范围以内(含)行驶,军用、警用、消防用摩托车在执行公务时不受限制,行业类保障民生车辆(如邮政快递、送水、送气、送奶等),由行业主管部门负责落实“四统一”(统一型号尺寸、统一颜色标识、统一编码编号、统一持证上岗),在过渡期内采取限量管控措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 石家庄市中心旅游资源相对其他旅游城市来说比较短缺,但郊区以及下辖县市尤其是西山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苍岩山、嶂石岩),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五岳寨)。 共有A级景区23家。其中5A级1家,4A级18家,3A级3家,2A级2家。 AAAAA级景区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1948.5~1949.3) AAAA级景区 AAA级景区 仙台山景区 紫云山景区 正定荣国府:是拍摄电视剧《红楼梦》时所修建的外景地 AA级景区 清凉山 赵云庙 其他 国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西柏坡及其周边景区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教育 高等院校 拥有高等学校50所,其中本科院校19所,专科院校25所,另有军队院校6所。 本科院校: 专科院校: 军事院校: 中学 普通中学487所,在校生56.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01所,在校生27.4万人。 小学 小学1825所,在校生64.7万人。全市幼儿园546所,在园人数17.5万人。部分小学: 医疗 全市共有医院27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4个,医院拥有床位51288张。 文化 概况 明清时期石家庄地区称为正定府,正定曾古称常山、真定,是一座千年古城,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北临保定宋祖陵,南接隆尧唐祖陵,并且与保定、北京在历史上并称为“北方三雄镇”。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为全国县级市第二,仅次于河南省登封市。城内古建筑极多,共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九楼”包括阳和楼、开元寺钟楼、崇因寺藏经楼、府前街钟鼓楼、隆兴寺大悲阁、御书楼、集庆阁、慈氏阁和转轮藏楼,其中的钟楼上,悬挂着重11吨的唐代古钟,千年不坠。“四塔”包括临济寺的澄灵塔、开元寺的须弥塔、天宁寺的凌霄塔和广惠寺的华塔,四塔均为佛教舍利塔。“八大寺”中有开元寺、广惠寺、临济寺、天宁寺、隆兴寺、崇因寺、宏济寺和舍利寺。 藁城地区的藁城宫灯发源于东汉,距今约2000年,其中由以“红纱灯”闻名,2006年被列入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辛集市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农民画盛行。 石家庄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27个,艺术表演场所22个。文化馆、群艺馆25个,公共图书馆21个,藏书量280万册。广播综合覆盖率99.2%,电视综合覆盖率99.1%。(2004年) 方言 由于石家庄市区的历史只有不到一百年,且人口开始大规模涌入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因此石家庄市区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方言,而是以普通话为主要交流口语。 历史更加久远的周边县区如鹿泉、正定、藁城等地,居民所操方言多属冀鲁官话石济片赵深小片,其中鹿泉话也因鹿泉是石家庄市区发展早期的主要人口来源而被很多人认为是石家庄的本地方言。 石家庄西部周边县区如平山、元氏、赞皇等地,居民所操方言被认知多属晋语方言区如张呼片等,河北省西部的城市有部分被认知为晋语方言区,如北部的张家口市属晋语张呼片、南部的邯郸市以及邢台市的部分地区属晋语邯新片和石家庄西部县区。 饮食 石家庄本地菜属河北菜系,特点是粗犷大气,擅长溜、炒、爆、炸、拔丝,并善用鲜汤。口味咸鲜,以咸为主。石家庄的本地常见特色小吃有缸炉烧饼、金凤扒鸡、煎饼馃子、饸饹面、熏肉大饼、安徽牛肉板面等。市区内除本地菜馆之外亦能找到来自全国各地的移民所带来的当地菜肴。赵县的雪花梨也受到广泛欢迎。 戏曲 石家庄地方戏剧剧种丝弦起源于元末明初,迄今已有500余年,第一批被国务院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著名演出团体是石家庄丝弦剧团。著名的地方戏种还有深泽坠子。井陉县的民间秧歌-井陉拉花曾在全国民间舞蹈大赛获奖并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有流行于晋州、无极一带的官伞等民间秧歌舞。正定的常山战鼓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四大名鼓之一。本地区的民间音乐历史悠久,如“小放牛”等。井陉县的抬皇杠发源于明代,是一种无伴奏民间集体舞蹈。 建筑 位于赵县建于隋朝横跨洨河的赵州桥是目前世界最古老的现存完好的大跨度单孔敞肩坦弧石拱桥。建于1000多年前金代的苍岩山悬空寺建于两面垂直的峭壁之间,跨度15米,悬于高空之上,下临百米深渊。 宗教 佛教:坐落在正定的临济寺是佛教临济宗的发源地,由义玄禅师于1000多年前在此创建。柏林禅寺是禅茶文化的发源地,曾有从谂禅师(赵州古佛),禅语“吃茶去”。建于隋朝的隆兴寺有1400多年的历史,原名“龙兴寺”,由清康熙皇帝赐名“隆兴寺”,内有宋太祖赵匡胤敕造的高七丈三尺(21.3米)铜质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以及国内最大的铜质千佛尊、中国最古老的木制转轮藏,造型独特的摩尼殿,殿内五彩悬塑倒坐观音,中国现存最早的楷书刻隋龙藏寺碑,共六处国宝级文物。石家庄市内有少量基督徒和穆斯林(伊斯兰教信徒)群体。 体育 石家庄现有参加NBL的河北翔蓝篮球队、参加中国足球甲级联赛的石家庄功夫足球俱乐部与参加中国足球协会室内五人制足球超级联赛的石家庄福美足球俱乐部。 市区内主要体育活动场所为中山东路上的裕彤体育场及河北体育馆附近,另在正定县建有河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现代文化 石家庄被本地年轻人戏称为“国际庄”和“Rock Home Town(分别为“石”“家”“庄”三个字的英语直译,组合起来亦有“摇滚之乡”之意)”。曾是《通俗歌曲》与《我爱摇滚乐》两本已停刊摇滚杂志的编辑部所在地。亦出现了以万能青年旅店(万青)为代表的众多独立摇滚乐队。目前每年都会多个音乐节在石家庄市举行,如石家庄本土创办的星光音乐节。 公园与广场 石家庄市内公园大多免费向游人开放,这些公园以及市内的几座广场是市民晚间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 石家庄市内有一条环绕核心区域的人工河,名为民心河。该河原本为石家庄市的排污明渠,出于改善市区环境的目的,石家庄市在1997至1999年间将明渠污水改入地下输入桥东、桥西污水处理厂,在地上疏浚河道并在河道两岸新建、改建22座公园、游园,工程建成后,城市增加水面面积249.66万平方米,新增绿化面积140万平方米。。但是,对于民心河景区秩序的长期管理和维护,似乎仍然需要改善。 主要公园 主要广场 人民广场 石家庄火车站广场(解放广场) 河北省博物馆广场(省会文化广场) 气候 历任领导人 市长: 友好城市 注释
清朝统治中原后,于1662年重修了开封城池,并将河南省治、开封府治均设置在开封。由于开封在明末遭遇的严重破坏,与历代相比,清代开封的经济黯然失色,手工业、商业、服务业都呈衰落的态势。但是,开封毕竟是省会,它仍具备商品集散地的重要作用。清代末年,开封是河南境内重要的革命中心。1904年,李元庆在城郊号召农民进行抗粮斗争。辛亥革命时,在开封从事秘密活动的同盟会,聚集各种革命力量,并响应武昌起义,企图发动武装起义,但以失败告终。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开封在建置方面稍有变化。1913年,开封府被撤销,清末成立的归陈许郑道被改为豫东道,祥符县被改名为开封县。省会、道治、县治均设开封。1927年,豫东道被废除,筹建开封市。1929年,开封市正式成立,一年后又撤市。从1938年6月到1945年8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开封,开封成为占領下的河南省省会,设立豫东道、开封市等行政區劃。光复后,国民政府恢复了沦陷前的建置。 1948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攻克开封,因战略需要,旋即撤离。同年10月24日再次占领开封。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4年10月,河南省省会由开封迁至平漢鐵路(京廣鐵路)与陇海铁路十字路口上的重鎮鄭州市。 自然地理 开封地处东经113°52′15″-115°15′42″,北纬34°11′45″-35°01′20″,南北宽约92公里,东西长约126公里,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95平方公里,东距黄海500公里,临商丘市,西距省会郑州72公里,南接许昌市和周口市,北依黄河与新乡市和濮阳市隔河相望。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部位。 开封市所在的豫东平原位于黄河下游大冲积扇南翼,属黄河冲积平原,第四系全新地层,其成因为黄河冲积物,质地疏松。海拔69米至78米。这里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良好,结构稳定,有利于各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林木覆盖率高。 开封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较少。年平均气温14.24-14.50℃之间,无霜期213-215天,年均降雨量平均640毫米,林木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政治 现任领导 行政区划 开封市现辖5个市辖区、4个县。 市辖区:龙亭区、顺河回族区、鼓楼区、禹王台区、祥符区 县:杞县、通许县、尉氏县、兰考县 自2011年6月起,兰考县成为河南省省直管试点县,赋予部分省辖市享有的经济和财政管理权限,但行政上仍由开封市领导。 在正式行政区划外,开封市还设立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前称汴西新区)、国家级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人口 开封当地居民原以汉族的河南人为主,历史上,开封人口在同一时期最辉煌的时代当属金代,人口达138万。明朝末期的1642年,李自成攻打开封,明军扒开黄河淹没开封城,城中人口由37万人减少至3万余人。近代,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开封人口约为36万,而同时期的洛阳和郑州分别只有7万和3万。1954年,河南省会自开封迁移至郑州后,有将近7万人迁至郑州。大批城市精英从开封流出,留下来的大部分是小生产者及其后代,他们成为开封城市人口的主体。 几十年来,开封人口组成结构呈固化状态,人口增长依靠自然繁衍,总量平稳增长,很少有来自外地的移民。外出人口大于流入人口,外出人口以省外为主,根据2011年的统计,到沿海发达地区及大城市务工的有31.6万人,占67.5%,到周边县市及中等城市务工的有11.2万人,占23.8%。全市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人口分布正逐步趋向城镇,三分之一强的人口居住城镇。家庭户类型以二代户为主,2009年,全市以父母子女居住的二代户类型占所有家庭户类型的59.58%,三人户和四人户占51.24%,反映出家庭户规模向小型化、核心化发展的趋势。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4,824,016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676,483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47,533人,增长3.15%,年平均增长率为0.31%。其中,男性人口为2,445,455人,占总人口的50.69%;女性人口为2,378,561人,占总人口的49.3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2.81。0-14岁的人口为1,136,933人,占总人口的23.57%;15-59岁的人口为2,756,293人,占总人口的57.14%;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930,790人,占总人口的19.29%,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84,965人,占总人口的14.2%。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500,493人,占总人口的51.8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323,523人,占总人口的48.17%。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69.4万人,比2021年末减少8.9万人,主要原因是2022年3月尉氏县岗李乡、大马乡划归郑州市管辖。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238.2万人,占50.75%;女性231.2万人,占49.25%;人口性别比为103.03(以女性为100)。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758,068人,占98.6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65,948人,占1.3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155,216人,增长3.37%,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21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7,683人,下降10.43%,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21个百分点。 交通
明清时期 明朝初年,朱元璋为定都何地犹豫不决。洪武元年(1368年)三月,徐达带领北伐军攻取山东和河南,此时许多人向朱元璋建议定都汴梁。四月朱元璋来到汴梁考察,并将汴梁改称为开封府,考察结果令朱元璋满意,于是决定定地于此,并把应天也定为都城,实行两京制。但在八月初二时,明朝的北伐军大破大都(今北京)。八月下旬,有鉴于形势有变,在权衡开封的利弊后,朱元璋最终决定定都南京。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第五子朱橚封周王在此就藩。明成祖永乐八年(1410年)黄河泛滥,这一年秋,河堤决口,坏开封旧城,致使1.4万户人口罹难,淹没农田7500余顷,到十二月又坏城200余丈。明思宗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的叛军三次攻打开封,在第三次攻城中,为了水淹叛军,官兵趁黄河涨水,连夜开挖城北的朱家寨和马家口,顿时开封变成一片汪洋,城里水深数丈,整座开封城,淤于水下,全城37万人只幸存3万人。 清朝统治中原后,于1662年重修了开封城池,并将河南省治、开封府治均设置在开封。由于开封在明末遭遇的严重破坏,与历代相比,清代开封的经济黯然失色,手工业、商业、服务业都呈衰落的态势。但是,开封毕竟是省会,它仍具备商品集散地的重要作用。清代末年,开封是河南境内重要的革命中心。1904年,李元庆在城郊号召农民进行抗粮斗争。辛亥革命时,在开封从事秘密活动的同盟会,聚集各种革命力量,并响应武昌起义,企图发动武装起义,但以失败告终。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开封在建置方面稍有变化。1913年,开封府被撤销,清末成立的归陈许郑道被改为豫东道,祥符县被改名为开封县。省会、道治、县治均设开封。1927年,豫东道被废除,筹建开封市。1929年,开封市正式成立,一年后又撤市。从1938年6月到1945年8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开封,开封成为占領下的河南省省会,设立豫东道、开封市等行政區劃。光复后,国民政府恢复了沦陷前的建置。 1948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攻克开封,因战略需要,旋即撤离。同年10月24日再次占领开封。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4年10月,河南省省会由开封迁至平漢鐵路(京廣鐵路)与陇海铁路十字路口上的重鎮鄭州市。 自然地理 开封地处东经113°52′15″-115°15′42″,北纬34°11′45″-35°01′20″,南北宽约92公里,东西长约126公里,总面积644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95平方公里,东距黄海500公里,临商丘市,西距省会郑州72公里,南接许昌市和周口市,北依黄河与新乡市和濮阳市隔河相望。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部位。 开封市所在的豫东平原位于黄河下游大冲积扇南翼,属黄河冲积平原,第四系全新地层,其成因为黄河冲积物,质地疏松。海拔69米至78米。这里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良好,结构稳定,有利于各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林木覆盖率高。 开封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较少。年平均气温14.24-14.50℃之间,无霜期213-215天,年均降雨量平均640毫米,林木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政治 现任领导 行政区划 开封市现辖5个市辖区、4个县。 市辖区:龙亭区、顺河回族区、鼓楼区、禹王台区、祥符区 县:杞县、通许县、尉氏县、兰考县 自2011年6月起,兰考县成为河南省省直管试点县,赋予部分省辖市享有的经济和财政管理权限,但行政上仍由开封市领导。 在正式行政区划外,开封市还设立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前称汴西新区)、国家级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人口 开封当地居民原以汉族的河南人为主,历史上,开封人口在同一时期最辉煌的时代当属金代,人口达138万。明朝末期的1642年,李自成攻打开封,明军扒开黄河淹没开封城,城中人口由37万人减少至3万余人。近代,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开封人口约为36万,而同时期的洛阳和郑州分别只有7万和3万。1954年,河南省会自开封迁移至郑州后,有将近7万人迁至郑州。大批城市精英从开封流出,留下来的大部分是小生产者及其后代,他们成为开封城市人口的主体。 几十年来,开封人口组成结构呈固化状态,人口增长依靠自然繁衍,总量平稳增长,很少有来自外地的移民。外出人口大于流入人口,外出人口以省外为主,根据2011年的统计,到沿海发达地区及大城市务工的有31.6万人,占67.5%,到周边县市及中等城市务工的有11.2万人,占23.8%。全市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人口分布正逐步趋向城镇,三分之一强的人口居住城镇。家庭户类型以二代户为主,2009年,全市以父母子女居住的二代户类型占所有家庭户类型的59.58%,三人户和四人户占51.24%,反映出家庭户规模向小型化、核心化发展的趋势。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4,824,016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676,483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47,533人,增长3.15%,年平均增长率为0.31%。其中,男性人口为2,445,455人,占总人口的50.69%;女性人口为2,378,561人,占总人口的49.3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2.81。0-14岁的人口为1,136,933人,占总人口的23.57%;15-59岁的人口为2,756,293人,占总人口的57.14%;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930,790人,占总人口的19.29%,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84,965人,占总人口的14.2%。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500,493人,占总人口的51.8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323,523人,占总人口的48.17%。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69.4万人,比2021年末减少8.9万人,主要原因是2022年3月尉氏县岗李乡、大马乡划归郑州市管辖。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238.2万人,占50.75%;女性231.2万人,占49.25%;人口性别比为103.03(以女性为100)。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758,068人,占98.6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65,948人,占1.3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155,216人,增长3.37%,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21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7,683人,下降10.43%,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21个百分点。 交通 航空 开封市境内的机场有开封南郊机场,为军用机场,不开放民航使用。距离开封市最近的民航机场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距开封市中心约55千米。根据2018年统计数据,新郑机场是中部六省客货运规模最大的机场,为河南省的空中门户,可通航国内外上百座城市。 从开封市中心可通过前往新郑机场。此外,郑开城际铁路开通后,开行有从宋城路站前往新郑机场站的城际动车组列车,全程用时约53分钟。 铁路 开封地处内陆与沿海之间,距全国重要交通枢纽郑州仅70公里。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陇海铁路从开封市内穿过;徐兰客运专线是陆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封市区西北部设开封北站。郑徐客专西起郑州市,在郑州东站与徐兰、郑渝、郑阜、京广等多条高速铁路衔接;东至徐州市,在徐州东站与京沪高速铁路衔接,未来还将通过徐连客运专线东延至连云港。郑开城际铁路于2014年底投入运营,连接宋城路站和郑州市的主要高速铁路车站郑州东站,在郑开两大都市间乘坐城际动车组列车只需20分钟即可到达,极大地促进了郑开城市一体化进程。 以下是开封市的主要铁路客运车站: 陇海铁路:开封站 徐兰客运专线:开封北站 郑开城际铁路:宋城路站 公路 开封境内共有5条国道过境,经开封贯通东西,并连接黄河沿线诸省市,沿途经东部的兰考县和杞县纵贯南北,此外还有、和过境。郑开大道总长为39.2公里,是一条连接郑州与开封的快速路,起始于郑州市金水东路和东四环的相交处,向东穿越京港澳高速公路,连接到开封市大梁路西端,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从郑州市区到开封仅需30分钟。 高速公路方面,(京开高速)纵贯开封南北,向北5小时可达中国首都北京;东西大动脉横贯东西,构成郑、汴、洛黄河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向东北可直达山东沿海地区。此外,开封境内还有、、和4条省级高速过境,其中设计速度为每小时120公里,双向四车道,设杏花营、南苑两个出入口和开封金明服务区、开封南停车区,经郑民高速从开封往来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仅需约30分钟。为向西南联通河南的许昌、平顶山、南阳等城市的交通动脉。 开封长途汽车客运站共有六个,分别为火车站广场东北角的开封汽车客运总站、迎宾路客运西站、相国寺客运站、汴京大道东段客运东站、金明区金明汽车站和西区汽车站。 市内交通
经济 2019年,商丘市GDP2911.20亿元,比2018年增长7.4%。2019年三产业结构比例为14.7∶41.0∶44.3。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1.71亿元,比2018年增长11.7%。 农业 商丘市是国家粮食主产核心示范区,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23亿斤。然而机械化程度仍然较低。2009年蔬菜小区种植面积23.2万亩,食用菌种植面积439万平方米。肉制品和乳制品年加工能力分别达到46.1万吨、14.4万吨。2008年全市规模化种植小区总数发展到60个,总规模达到65万亩,6个产品为河南省名牌产品,7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此外,农业产业化程序也在不断推进。商丘市大力发展农产品精加工业。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65万亩 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19家 累积获得国家级品牌农产品166个 工业 商丘市初步形成了煤炭、电力、冶金、制冷、轻纺、食品、铸造、化工等工业体系,以煤油化工、煤电铝及铝深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制造为四大优势产业。 永夏矿区为国家规划的煤化工产业基地之一。年产50万吨甲醇项目已经投产,二甲醚项目土建工程也已经结束。 2008年商丘市总电解铝能力为90万吨每年,年电解铝加工能力4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246万千瓦,年产原煤能力1600万吨。形成为煤-电-铝-铝深加工产业链条。 2008年商丘市有各类食品加工企业2112家,其中限额以上企业166家。主要产品有小麦粉,配混饲料,饮料酒,乳制品,方便面,速冻食品,冷冻肉等。 商丘市规划10个工业集聚区的建设,总规划面积140.8平方公里。2008年新建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企业300家,投产240家,所有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03亿元。 商丘市积极实行国企改革和战略重组。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对商丘振华玻璃厂的收购,南京雨润集团与商丘福源集团,商丘银河纺织与商丘九天纺织的合资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神火集团与商电铝业集团、永煤集团与安化集团也实施了战略重组。 商丘市共有3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3种产品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 2022总年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较2017年增长25.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796家,较2017年增长56.9% 服务业 商丘市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品牌,着力发展宫灯制作、草编、柳编、木雕、刺绣、剪纸、泥塑、唢呐、杂技等地方特色文化。民权县王公庄画虎产业逐步壮大。王公庄也被誉为“中国画虎第一村”。 商丘市信息、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较快,现代物流体系逐步建立,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5个物流枢纽城市之一。 商丘市旅游业发展较快。2019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343.9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3.4亿元。 2022总年度商丘市快递行业居全国第39名 2022总年度增加值较2017年增长67.5%,占经济总量比重达43% 交通 商丘市是豫、鲁、苏、皖四省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商丘市以铁路建设为主线,以高速公路为骨架,积极发展航运和水运,建设陆水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铁路 商丘市是中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京九铁路与陇海铁路在商丘市交汇。其中陇海铁路在商丘市境内124.3公里,京九铁路在商丘市境内58.7公里。徐兰客运专线以及商杭客运专线(商丘—阜阳—合肥—芜湖—杭州)也交汇于商丘,使商丘成为一个高铁枢纽城市。 陇海铁路(自东向西):杨集站,夏邑县站,虞城县站, 张阁庄站,北东闸站,商丘站,商丘西站,谢集站,宁陵县站,民权站,内黄集站 京九铁路(自北向南):商丘北站,商丘南站,伊尹站,木兰站 徐兰客运专线(自东向西):永城北站,商丘站,民权北站 商杭客运专线(自北向南):商丘站,商丘东站 公路 高速公路:商丘市共有6条高速公路,分别为、济广高速公路、商登高速公路、郑民高速公路、商南高速公路与永登高速公路(永城市至郑州登封市)。商丘已形成环城高速公路体系。 国道:商丘市境内共有国道4条,分别为,、、。 省道:商丘市境内共有省道12条,全长1234公里。分别为 ,,,,,, ,,,,,。 航空 位于商丘市观堂乡的商丘军用机场正在被改造为军民合用机场,属于国内4D级支线民航机场,占地约400亩。机场建成后,将开辟商丘至北京、哈尔滨、大连、上海、广州、西安等多条航线。 水运 沱浍河(沱河与浍河)航运工程已被交通运输部和河南省列入“十一五”内河航运发展规划。工程建成后,将会实现与安徽省、长江的对接及长三角地区的水路联通。 城市交通 市内有6条公路干线,52条运营线路,连接豫、皖、苏、鲁4省许多县市。 能源 煤炭 商丘煤炭开采集中于永夏煤田,其含煤面积为2056平方千米,远景资源量近100亿吨。2000年底保有资源储量25.56亿吨。目前探明煤层25层,其中可采或局部可采的有7层。主要煤种为无烟煤,有少量贫煤和瘦煤。另在柘城县慈圣镇,胡襄镇和睢阳区探得煤资源。 文化 方言 商丘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商阜片,和同属中原官话的开封话和徐州话有很多的相似处,但也有不同。商丘东部与商丘西部的方言有一定的差异。 地方戏 四平调是商丘的地方戏,形成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是由花鼓发展演变而来的,以说唱音乐为起源。现在商丘市有四平调剧团。 特产 商丘市的特产有林河大曲、蓝牌啤酒、鸳鸯转香壶、宋绣、胡芹、虞城小磨香油、柘城烟叶、酥制培乳、柘丝、民权干红葡萄酒、张弓酒、睢酒、山羊板皮、白糖豆腐乳、贾寨五香豆腐干、营盘煮羊肉、惠楼山药、金顶谢花酥梨、虞城刻瓷、民权贡品麻花、虞城红富士、孟家烧鸡、垛子羊肉、麦仁驴肉、香君南瓜仁、琥珀冬瓜、蟹黄扒广肚、炎帝乳鸽、李白醉鲈鱼、银杏妙百合等。 饮食 商丘人绝大多数以面为主食,商丘本地小吃也很有特色,其中夏邑会亭镇小吃种类最多。 宗教 商丘市存在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新教、伊斯兰教五种主要宗教。现在不少寺庙成为商丘市的旅游景点。 传媒 商丘有广播电台1座(商丘人民广播电台),中波转播台2座,电视台1座(商丘电视台),6个县均建有广播电视台。 商丘市主流平面媒体为商丘日报和京九晚报。 教育
刘新民(1997年12月-2003年2月) 刘满仓(2003年2月-2008年1月) 王保存(2008年3月-2011年4月) 陶明伦(2011年5月-2015年4月) 魏小东(2015年4月-2016年8月) 王战营(2016年8月-2021年7月) 付静(2021年7月-2021年9月) 李国胜(2021年9月-) 市长 史培德(1997年12月-2001年6月) 刘满仓(2001年6月-2003年2月) 毛凤兰(2003年2月-2005年5月) 王保存(2005年5月-2008年3月) 陶明伦(2008年3月-2011年6月) 余学友(2011年6月-2014年4月) 李公乐(2014年4月-2016年5月) 张建慧(2016年5月-2021年8月) 摆向阳(2021年8月-) 行政区划 商丘市下辖2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辖区:梁园区、睢阳区 县级市:永城市 县:民权县、睢县、宁陵县、柘城县、虞城县、夏邑县 商丘经济开发区为商丘市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 人口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73万,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69.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03.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7.81%,比上年末提高0.6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6.5万人。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7,816,831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7,362,975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453,856人,增长6.16%,年平均增长率为0.6%。其中,男性人口为3,886,568人,占总人口的49.72%;女性人口为3,930,263人,占总人口的50.28%。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98.89。0-14岁的人口为1,986,996人,占总人口的25.42%;15-59岁的人口为4,411,766人,占总人口的56.44%;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18,069人,占总人口的18.14%,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95,845人,占总人口的14.02%。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610,205人,占总人口的46.1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206,626人,占总人口的53.81%。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694,299人,占98.4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2,532人,占1.5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449,482人,增长6.2%,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4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4,374人,增长3.7%,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4个百分点。 商丘市有民族成份33个,居民绝大多数为汉族,另有回、满、苗、黎、壮、彝、白、瑶、朝鲜等32个少数民族。 城市建设 2011年底,商丘市城镇化水平达到40.2%,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57.7平方公里,城镇总人口达到359万人。商丘市中心城区面积达到105平方公里,人口120万人。 商丘市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等称号。 经济 2019年,商丘市GDP2911.20亿元,比2018年增长7.4%。2019年三产业结构比例为14.7∶41.0∶44.3。2019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1.71亿元,比2018年增长11.7%。 农业 商丘市是国家粮食主产核心示范区,201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123亿斤。然而机械化程度仍然较低。2009年蔬菜小区种植面积23.2万亩,食用菌种植面积439万平方米。肉制品和乳制品年加工能力分别达到46.1万吨、14.4万吨。2008年全市规模化种植小区总数发展到60个,总规模达到65万亩,6个产品为河南省名牌产品,7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此外,农业产业化程序也在不断推进。商丘市大力发展农产品精加工业。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65万亩 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219家 累积获得国家级品牌农产品166个 工业 商丘市初步形成了煤炭、电力、冶金、制冷、轻纺、食品、铸造、化工等工业体系,以煤油化工、煤电铝及铝深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制造为四大优势产业。 永夏矿区为国家规划的煤化工产业基地之一。年产50万吨甲醇项目已经投产,二甲醚项目土建工程也已经结束。 2008年商丘市总电解铝能力为90万吨每年,年电解铝加工能力40万吨。发电装机容量246万千瓦,年产原煤能力1600万吨。形成为煤-电-铝-铝深加工产业链条。 2008年商丘市有各类食品加工企业2112家,其中限额以上企业166家。主要产品有小麦粉,配混饲料,饮料酒,乳制品,方便面,速冻食品,冷冻肉等。
秦汉魏晋南北朝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三十六郡,今安阳市所辖地区大致属邯郸郡。始置安阳县。秦末属河内郡和邯郸郡。 西汉初年,废安阳县并入荡阴县,此后直到西晋才得以重置。此间今安阳市所辖地区西部属河内郡,东部属魏郡(治所在邺城,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自东汉至西晋统一前,河内郡属司隶校尉部管辖范围,魏郡则属冀州管辖范围。 东汉末年属袁绍势力范围。204年,曹操打败袁绍,攻取邺,重建邺城,使邺城成为东汉实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自封为魏王,定魏国之都于此;220年,曹丕篡汉,迁都洛阳,邺仍然陪都,为“五都”之一。此时,今安阳市所辖地区仍分归魏郡(治邺)与河内郡管辖。 西晋时期,属司州魏郡(统8县,林虑县(今林州市)属司州汲郡)。十六国时期,仍属魏郡管辖。同时,邺先后成为后赵、冉魏、前燕三国的都城。 南北朝时期,北魏道武帝天兴四年(401年),在邺立相州。此时邺已经成为相州、魏郡、邺县三级治所。东魏初年,邺成为东魏的都城,安阳县与汤阴县一起并入邺县。武定八年(550年)七月,高洋(高欢次子)篡魏,改国号为“齐”,仍都邺。北齐统治极为残暴,后于577年灭于北周。北周静帝时,杨坚辅政。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隋公兼丞相杨坚镇压了对自己不服的相州(今安阳)总管尉迟迥,为了防止河北反杨势力死灰复燃,遂下令火焚邺城,相州、魏郡和邺县及所有居民一并南迁至安阳城。从此安阳城代替邺城成为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新邺城,原旧邺县地划入安阳县,同时安阳县更名为邺县。原旧邺县地置灵芝县。 隋唐以后 隋开皇三年(583年)隋文帝废天下诸郡,实行州县二级制,安阳城为相州、邺县治所。开皇十年(590年)邺县治所迁回原地邺,复安阳县建制。隋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废诸州总管府,实行郡县二级制,废相州,存魏郡,治安阳,领11县。隋末今滑县一带翟让、李密领导的瓦岗军起义,是隋末农民起义的重要部分。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魏郡为相州,领8县。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分天下为十道,相州隶属于河北道。唐天宝元年(742年)至乾元元年(758年),相州一度改称“邺郡”。安史之乱期间,安阳城又是一个大战场,连年战争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破坏,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灾难。宝应元年(762年),唐雍王李适讨伐驻相州的史朝义(史思明之子)叛军,史朝义部将薛嵩(薛仁贵之孙)向唐节度使李抱玉投降。唐朝便在相州等六州置昭义军,以薛嵩为昭义军节度使,治所在相州。唐末藩镇割据时期,相州属魏博节度使管辖。唐肃宗乾元初,时值安史之乱末期,于魏州、博州置魏博军,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 宋初,相州隶属河北西路,并置彰德军节度。 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相州升为彰德府,领5县(一说4县)。 元至元初改“彰德府”置“彰德路”,直接隶属于中书省。 明清时期大体属河南省,复为“彰德府”。领6县1州(磁州)。 近现代史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初,安阳仍为彰德府治所。1913年改彰德府为安阳县,属河南省豫北道(1914年改为河北道)。1927年,道级行政区被废除,安阳县归河南省直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1949年5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安阳,成立安阳市;8月1日,成立平原省,安阳市为省辖市。1952年11月30日,撤销平原省,安阳市划归河南省,仍为省辖市。1983年,国务院决定把安阳县、林县、浚县、汤阴县、淇县划归安阳市,实行以市带县体制。1986年2月,河南省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将淇县、浚县划归鹤壁市,将濮阳市属的内黄县、滑县划归安阳市。 地理 位置范围 安阳市位于东经113°37′-114°58′,北纬35°13′-36°22′之间,东与濮阳市毗邻,西与山西省长治市接壤,南与新乡、鹤壁两市相接,北隔漳河与河北省邯郸市相望。按直线距离计算,北距北京约460公里,南到郑州约160公里。市域总面积741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为543.6平方公里。 地势地形 安阳市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倾斜,横跨中国地势的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地形多种多样,以平原为主。平原、山地、丘陵、泊洼分别占总面积的53.8%、29.7%、10.8%、5.7%。大致以京广铁路为界,西部系太行山东麓的山地、丘陵、盆地,东部属于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最高峰是林州市境内的四方垴,海拔1632米;最低点是滑县的金堤河沿岸,海拔50米。 气候 安阳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半湿润地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多大风。夏季炎热,降水集中。年平均气温14.1℃。1月最冷,平均气温-0.9℃;7月最热,平均气温27.0℃。极端最低气温-21.7℃(1951年1月12日),极端最高气温43.2℃(2009年6月25日)。年平均气压1001.5毫巴,年平均日照时数约2225小时,无霜期约210天,年平均降水量约557毫米,最大日降水量249.2毫米。 安阳市气候学上的冬季长约140天,夏季长约110天,而春季和秋季的过渡期均为50多天,因而本地冬夏较长,春秋较短。受季风等因素影响,夏季以偏南风为主,雨水充沛,天气炎热;秋季晴和,日照充足;冬春季则盛行北风,较为干旱,有浮尘天气。 水文 安阳市地表水资源贫乏,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8.67亿立方米。河流属于雨水补给类型,水位变化深受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的影响,由于安阳市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所以径流年内年际变化大,夏秋水位高,冬春为枯水期。 安阳市除滑县东部为黄河流域外,其余大部分均属海河流域的漳卫南运河水系,主要河流有卫河、漳河、洹河(安阳河)、汤河、淇河等。 政治 现任领导 区划沿革 1949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命名为安阳市,属平原省,为省辖市。1952年10月,平原省撤销,安阳市改属河南省,仍为省辖市。1958年12月,安阳市属新乡专区辖市。1961年10月,划归安阳专区辖市。1982年3月,复为省辖市。1983年,国务院决定把安阳县、林县、浚县、汤阴县、淇县划归安阳市,实行以市带县体制。1986年2月,河南省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将淇县、浚县划归鹤壁市,将濮阳市属的内黄县、滑县划归安阳市。1994年1月,撤销林县,设立县级林州市。2002年12月,撤销铁西区、郊区,将两区的各一部分合并设立殷都区,将郊区和安阳县的各一部分合并设立龙安区,将郊区剩余部分连同安阳县的部分乡镇一起并入北关区、文峰区。 行政区划 安阳市现辖4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辖区:文峰区、北关区、殷都区、龙安区 县级市:林州市 县:安阳县、汤阴县、滑县、内黄县 此外,安阳市还设立国家级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安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人口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541.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96.3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45.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4.69%,比上年末提高0.62个百分点。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5,477,614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5,173,18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304,426人,增长5.88%,年平均增长率为0.57%。其中,男性人口为2,688,180人,占总人口的49.08%;女性人口为2,789,434人,占总人口的50.9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96.37。0-14岁的人口为1,337,229人,占总人口的24.41%;15-59岁的人口为3,137,065人,占总人口的57.27%;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3,320人,占总人口的18.32%,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26,777人,占总人口的13.27%。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905,280人,占总人口的53.0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572,334人,占总人口的46.96%。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5,469,772人,占99.8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842人,占0.1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302,319人,增长5.85%,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3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107人,增长36.74%,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3个百分点。 安阳市有汉、回、蒙古、满、壮、苗、藏、彝等43个民族。 城市规划与建设 安阳城市建设历史可以上溯到3300年前的商朝后期,那时的安阳叫“殷”,是商朝的都城,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之后,城市逐渐被废弃,沦为废墟,即殷墟。一直到秦始皇十一年(前236年)才再修城墙。北魏天兴元年(398年)重修。明洪武元年(1368年),安阳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新城高二丈五尺,厚二丈,外砖内土,有城门4个,各城门之上均建有楼宇,四个城角建有巍峨的角楼;城内有雄伟壮观的三重檐鼓楼,北大街有凌空欲飞的钟楼,城垣外有宽十丈、深一丈的护城河。自此,安阳老城定型,延续至今。今天安阳老城内的钟楼、鼓楼、三角湖的西南角楼等建筑均为明初的遗迹。清朝官府曾对老城进行三次修复。至清末有街道90余条,主干道为东、西、南、北大街,东西大街全长1657米,南北大街全长1548米,宽9米以上。南北向街道共有18条,谓“十八罗汉街”。大街小巷纵横交错,有“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的称誉。 截止到2010年底,建成区现有市政道路210条,总长度320公里,总面积811.4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8.23%,绿地率33.6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45平方米。城市内道路纵横交织,东西向多称“某某大道”,南北向多称“某某路”。东西向主干道自北向南有人民大道-安钢大道、文峰大道、文明大道、文昌大道、黄河大道、长江大道等,横贯东西的文明大道是目前安阳市最长的大道,西起南林高速安阳西出口,东至京广客运专线;文峰大道有安阳的“长安街”之称,其中段为安阳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也是安阳老城的中心;南北向主干道自东向西有海兴路、光明路、朝霞路、永明路、中华路、平原路、东风路、红旗路、彰德路、铁西路、梅东路、华祥路等,中华路是安阳最长的纵向道路,连接安阳、汤阴两地,并计划与邯郸中华大街相连,形成北起邯郸、南至汤阴的城际快速道路。目前,安阳城区正在逐步向东扩展,建设重心逐渐东移。规划中的安阳新区就位于城市的东边,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将其功能定位为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现代化复合型功能区、对外开放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先导区、豫晋冀交界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物流中心。 经济 根据初步核算的结果,2012年安阳市实现生产总值1593亿元,大致居河南省第6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1340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1.7:58.1:30.2。 2011年,安阳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合计77.3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53.65亿元。 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1042元,比上年增长12.6%;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11863元(2011年),增长12.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618元,增长13.6%;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4304元(2011年),增长15.5%。 位于安阳市区南部的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2年8月4日成立,是国家级显示器件产业园和中国光伏产业示范基地,以生化医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光伏新能源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产业为优势产业。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安阳林州市东北部,为河南省第8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更是中国中西部地区首家县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产业有高端装备制造孵化园、生物科技产业园、钢铁装备产业园、汽车装备产业园和电子信息产业园。 工业 安阳市是河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现已形成以钢铁、电子、机械、电力、轻纺、烟草等为主的工业体系。重点规划有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2010年,安阳市工业增加值73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648亿元,增长19.7%,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位增长,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8.5%;实现利润183亿元,增加34%。有11家企业入选河南省工业企业100强,占河南省总数的九分之一。安阳钢铁集团是国家特大型钢铁企业,河南省内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安阳是中国第二个中国光伏产业示范基地,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合作共建了中国第二个太阳能中心光伏产业化与技术研发基地,目前已形成了安阳高新区光伏产业园区等三个园区,有林州中升、河南新能、凤凰光伏、安彩高科等光伏骨干企业6家,配套企业10多家,已经初步形成多晶硅和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两大产业链。 安阳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有铁、煤炭、石灰岩、大理石、石膏等20多种。安阳市东临中原油田,濮阳至安阳的天然气管线长达100多千米,为安阳市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农业 安阳市是河南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有耕地面积613万亩,主产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籽、芝麻等,是国家规划的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等农产品优势区域,是国家确定的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市。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395万亩,占小麦总面积的86.7%。2012年安阳市粮食总产量为349.6万吨。 商业
安阳市气候学上的冬季长约140天,夏季长约110天,而春季和秋季的过渡期均为50多天,因而本地冬夏较长,春秋较短。受季风等因素影响,夏季以偏南风为主,雨水充沛,天气炎热;秋季晴和,日照充足;冬春季则盛行北风,较为干旱,有浮尘天气。 水文 安阳市地表水资源贫乏,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8.67亿立方米。河流属于雨水补给类型,水位变化深受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的影响,由于安阳市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所以径流年内年际变化大,夏秋水位高,冬春为枯水期。 安阳市除滑县东部为黄河流域外,其余大部分均属海河流域的漳卫南运河水系,主要河流有卫河、漳河、洹河(安阳河)、汤河、淇河等。 政治 现任领导 区划沿革 1949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命名为安阳市,属平原省,为省辖市。1952年10月,平原省撤销,安阳市改属河南省,仍为省辖市。1958年12月,安阳市属新乡专区辖市。1961年10月,划归安阳专区辖市。1982年3月,复为省辖市。1983年,国务院决定把安阳县、林县、浚县、汤阴县、淇县划归安阳市,实行以市带县体制。1986年2月,河南省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将淇县、浚县划归鹤壁市,将濮阳市属的内黄县、滑县划归安阳市。1994年1月,撤销林县,设立县级林州市。2002年12月,撤销铁西区、郊区,将两区的各一部分合并设立殷都区,将郊区和安阳县的各一部分合并设立龙安区,将郊区剩余部分连同安阳县的部分乡镇一起并入北关区、文峰区。 行政区划 安阳市现辖4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辖区:文峰区、北关区、殷都区、龙安区 县级市:林州市 县:安阳县、汤阴县、滑县、内黄县 此外,安阳市还设立国家级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安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人口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541.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96.3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45.4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4.69%,比上年末提高0.62个百分点。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5,477,614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5,173,18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304,426人,增长5.88%,年平均增长率为0.57%。其中,男性人口为2,688,180人,占总人口的49.08%;女性人口为2,789,434人,占总人口的50.9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96.37。0-14岁的人口为1,337,229人,占总人口的24.41%;15-59岁的人口为3,137,065人,占总人口的57.27%;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3,320人,占总人口的18.32%,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26,777人,占总人口的13.27%。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905,280人,占总人口的53.0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572,334人,占总人口的46.96%。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5,469,772人,占99.8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842人,占0.1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302,319人,增长5.85%,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3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107人,增长36.74%,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3个百分点。 安阳市有汉、回、蒙古、满、壮、苗、藏、彝等43个民族。 城市规划与建设 安阳城市建设历史可以上溯到3300年前的商朝后期,那时的安阳叫“殷”,是商朝的都城,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之后,城市逐渐被废弃,沦为废墟,即殷墟。一直到秦始皇十一年(前236年)才再修城墙。北魏天兴元年(398年)重修。明洪武元年(1368年),安阳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新城高二丈五尺,厚二丈,外砖内土,有城门4个,各城门之上均建有楼宇,四个城角建有巍峨的角楼;城内有雄伟壮观的三重檐鼓楼,北大街有凌空欲飞的钟楼,城垣外有宽十丈、深一丈的护城河。自此,安阳老城定型,延续至今。今天安阳老城内的钟楼、鼓楼、三角湖的西南角楼等建筑均为明初的遗迹。清朝官府曾对老城进行三次修复。至清末有街道90余条,主干道为东、西、南、北大街,东西大街全长1657米,南北大街全长1548米,宽9米以上。南北向街道共有18条,谓“十八罗汉街”。大街小巷纵横交错,有“九府十八巷七十二胡同”的称誉。 截止到2010年底,建成区现有市政道路210条,总长度320公里,总面积811.47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38.23%,绿地率33.6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45平方米。城市内道路纵横交织,东西向多称“某某大道”,南北向多称“某某路”。东西向主干道自北向南有人民大道-安钢大道、文峰大道、文明大道、文昌大道、黄河大道、长江大道等,横贯东西的文明大道是目前安阳市最长的大道,西起南林高速安阳西出口,东至京广客运专线;文峰大道有安阳的“长安街”之称,其中段为安阳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之一,也是安阳老城的中心;南北向主干道自东向西有海兴路、光明路、朝霞路、永明路、中华路、平原路、东风路、红旗路、彰德路、铁西路、梅东路、华祥路等,中华路是安阳最长的纵向道路,连接安阳、汤阴两地,并计划与邯郸中华大街相连,形成北起邯郸、南至汤阴的城际快速道路。目前,安阳城区正在逐步向东扩展,建设重心逐渐东移。规划中的安阳新区就位于城市的东边,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将其功能定位为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现代化复合型功能区、对外开放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先导区、豫晋冀交界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物流中心。 经济 根据初步核算的结果,2012年安阳市实现生产总值1593亿元,大致居河南省第6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31340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1.7:58.1:30.2。 2011年,安阳市完成地方财政收入(一般预算)合计77.36亿元,其中税收收入53.65亿元。 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1042元,比上年增长12.6%;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11863元(2011年),增长12.4%。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618元,增长13.6%;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4304元(2011年),增长15.5%。 位于安阳市区南部的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2年8月4日成立,是国家级显示器件产业园和中国光伏产业示范基地,以生化医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光伏新能源产业、机械装备制造产业为优势产业。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安阳林州市东北部,为河南省第8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更是中国中西部地区首家县域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产业有高端装备制造孵化园、生物科技产业园、钢铁装备产业园、汽车装备产业园和电子信息产业园。 工业 安阳市是河南省重要的工业基地,现已形成以钢铁、电子、机械、电力、轻纺、烟草等为主的工业体系。重点规划有9个省级产业集聚区。2010年,安阳市工业增加值73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648亿元,增长19.7%,连续9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高位增长,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8.5%;实现利润183亿元,增加34%。有11家企业入选河南省工业企业100强,占河南省总数的九分之一。安阳钢铁集团是国家特大型钢铁企业,河南省内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安阳是中国第二个中国光伏产业示范基地,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合作共建了中国第二个太阳能中心光伏产业化与技术研发基地,目前已形成了安阳高新区光伏产业园区等三个园区,有林州中升、河南新能、凤凰光伏、安彩高科等光伏骨干企业6家,配套企业10多家,已经初步形成多晶硅和非晶硅薄膜电池生产两大产业链。 安阳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有铁、煤炭、石灰岩、大理石、石膏等20多种。安阳市东临中原油田,濮阳至安阳的天然气管线长达100多千米,为安阳市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农业 安阳市是河南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有耕地面积613万亩,主产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籽、芝麻等,是国家规划的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等农产品优势区域,是国家确定的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市。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395万亩,占小麦总面积的86.7%。2012年安阳市粮食总产量为349.6万吨。 商业 2012年,安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69.1亿元,增长15.4%,连续保持15%以上的增幅。其中批发业实现零售额为77.5亿元,零售业实现零售额为329.8亿元,住宿业和餐饮业分别实现零售额3.6亿元和58.2亿元。 安阳的商业中心主要在文峰中路、北大街、红旗路、唐子巷,最具有代表性的商场有凯德广场(沃尔玛)、丹尼斯、 万达广场 、银座商城等。此外,安阳还有一些专业批发市场,如柏庄内衣市场、豫北蔬菜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豫北苗木花卉市场等。 交通 安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有“豫北重镇”、“三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中原经济区5个区域物流枢纽之一。 铁路 京广铁路纵贯市区,在安阳市境内从北至南有柏庄、安阳、宝莲寺、汤阴、宜沟五站,从安阳站向北到北京里程为508公里,动车组最快运行时间4小时6分钟;向南至河南省省会郑州为180公里,动车组最快运行时间1小时30分钟。安阳火车站成立于1905年,归郑州铁路局管辖,为一等站。另有安李(珍)、石(涧)林(钢)、汤(阴)鹤(壁集)、汤(阴)台(前)四条铁路支线。 京广高速铁路北京至郑州段已于2012年12月26日正式通车运营。该线穿过安阳市区东部,设有安阳东站。由安阳东站向北至北京西站,高速动车组列车最快运行时间2小时20分钟;向南至郑州东站,高速动车组列车最快运行时间42分钟。 晋中南铁路从安阳市境内穿过,设有红旗渠站、安阳西站、汤阴东站、五陵站、井店站,其中汤阴东站以东沿既有汤台铁路增建二线。目前已建成通车。建成后,安阳市将形成“二纵一横”的铁路格局。 公路 安阳市处于豫北地区,且大部分为平原地形,公路四通八达。2011年公路客运周转量47.8亿人公里。 南北方向的,与东西方向的南林高速纵横交错,形成十字型交通骨架。除此之外,经过安阳市境的高速公路还有、、(规划)、。 纵贯市区。此外,经过安阳市境的重要公路还有,,等。 航空 安阳目前正计划在汤阴县瓦岗乡建设安阳豫东北机场,机场设计为民用支线机场,距市区约28公里。 公共交通 安阳市区主要的公共交通运输方式是公共汽车及出租汽车。 公共汽车 安阳市区的公交车服务由安阳市公共交通总公司运营。安阳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成立于1958年,运营车辆647台,营运线路48条,线路总长度688.5公里,年营运里程3500万公里,年均客运量7660万人次。 科教 安阳市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科技综合实力较为雄厚,截止到2012年底,拥有科研院所8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9家。全年申请专利1758件,授权951件,科技成果推广率达到90%以上。著名的科研院所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坐落在安阳小屯殷墟保护区,是世界殷商文化研究的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位于安阳开发区,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棉花专业科研机构和全国棉花科研中心。 2011年底,安阳市共有科研活动人员15759人,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者4685人。 2012年底,安阳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701所,在校生106.94万人(2011年),教职工6.58万人(2011年),其中专任老师5.57万人(2011年)。高等院校6所,其中河南省属师范类普通高校安阳师范学院和安阳市属理工类普通高校安阳工学院均坐落在市区南部的高新区;普通高中37所,中等职业学校18所,初中260所,小学1401所,特殊教育学校8所,幼儿园910所,职业技术培训学校61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9%,全市被本专科院校录取27480人,录取率78.89%。 安阳市2011年末共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5个,公共图书馆7个。 高校 安阳工学院 安阳师范学院 安阳学院 中国航空运动学院(筹)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 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普通中学(市直属) 高级中学 初级中学 完全中学 安阳市实验中学(高中部已更名为安阳市第三十九中学,初中部已更名为安阳市第六中学)
县:新乡县、获嘉县、原阳县、延津县、封丘县 除正式行政区划外,新乡市还设立以下经济功能区:国家级新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西工生活区。 人口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16.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63.9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52.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01%,比上年末提高0.6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4.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90‰;死亡人口4.6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40‰;自然减少人口0.3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5‰。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6,251,929人。其中,男性人口占50.23%;女性人口占49.7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0.91。0-14岁人口占23.17%;15-59岁人口占59.15%;60岁及以上人口占17.6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04%。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743;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0163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7885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0994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源自新乡的姓氏有:姜(包括吕、尚、卢、崔、丁、高、申、穆、邱、章、柴、柯、厉、齐、贺、聂、桓、望、易、骆、年、魏、盖、查、阚、余、陆、左、右、明、景、许、谢、纪、戎、薄、平、麻、晏、封、连、绍、雍、饶、东郭、赖、毋、谷)、林(包括王、柴、孙、辜、李)、毛、封、汲、凡、共(包括龚、洪、恭、段)胙(作)、宁、燕等。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6,202,678人,占99.2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9,251人,占0.7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542,167人,增长9.58%,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5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1,571人,增长3.29%,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5个百分点。 交通 铁路:京广铁路、新兖铁路、新月铁路、京廣高速鐵路、济郑高速铁路 高速公路:、长济高速、郑焦晋高速 国道: 教育 高等教育 中等教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胜古跡 百泉 潞簡王墓 凤凰山 比干庙 关帝庙 万仙山 白云寺 石门景区 齐王寨 八里沟 回龙风景区
2019年7月,撤销长垣县,设立县级长垣市,以原长垣县的行政区域为长垣市的行政区域,长垣市人民政府驻蒲西街道人民路368号,长垣市由河南省直辖,新乡市代管。 自然地理 新乡市地处河南省北部,位于东经113度23分至114度59分,北纬34度53分至35度50分。距首都北京600公里,距省会郑州80公里。它东接油城濮阳,与鲁西相连;南邻黄河,与郑州、开封隔河相望;西接焦作,并与山西接壤;北依太行,与鹤壁、安阳毗邻。 新乡境内地形以平原为主,北部也有山区。 面积8169平方公里,其中中市区规划面积625平方公里(现有实际面积186.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8.4万亩。 政治 现任领导 行政区划 新乡市现辖4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市辖区:红旗区、卫滨区、凤泉区、牧野区 县级市:卫辉市、辉县市、长垣市 县:新乡县、获嘉县、原阳县、延津县、封丘县 除正式行政区划外,新乡市还设立以下经济功能区:国家级新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西工生活区。 人口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16.6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63.9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52.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9.01%,比上年末提高0.62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4.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90‰;死亡人口4.6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40‰;自然减少人口0.3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5‰。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6,251,929人。其中,男性人口占50.23%;女性人口占49.7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0.91。0-14岁人口占23.17%;15-59岁人口占59.15%;60岁及以上人口占17.6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04%。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743;拥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0163人;拥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7885人;拥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0994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源自新乡的姓氏有:姜(包括吕、尚、卢、崔、丁、高、申、穆、邱、章、柴、柯、厉、齐、贺、聂、桓、望、易、骆、年、魏、盖、查、阚、余、陆、左、右、明、景、许、谢、纪、戎、薄、平、麻、晏、封、连、绍、雍、饶、东郭、赖、毋、谷)、林(包括王、柴、孙、辜、李)、毛、封、汲、凡、共(包括龚、洪、恭、段)胙(作)、宁、燕等。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6,202,678人,占99.2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49,251人,占0.7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542,167人,增长9.58%,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5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1,571人,增长3.29%,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5个百分点。 交通 铁路:京广铁路、新兖铁路、新月铁路、京廣高速鐵路、济郑高速铁路 高速公路:、长济高速、郑焦晋高速 国道: 教育 高等教育 中等教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胜古跡 百泉 潞簡王墓 凤凰山 比干庙 关帝庙 万仙山 白云寺 石门景区 齐王寨 八里沟 回龙风景区
县级市:禹州市、长葛市 县:鄢陵县、襄城县 为有效管辖,另设有副厅级规格的许昌新区,正县级规格的许昌市东城区、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新城区。 人口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4307199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189199人,增长4.59%,年平均增长率0.45%。其中,男性人口为2206488人,占51.23%;女性人口为2100711人,占48.7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5.04。0-14岁人口为848782人,占19.71%;15-64岁人口为3076143人,占71.42%;65岁及以上人口为382274人,占8.88%。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4,379,998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307,48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72,510人,增长1.68%,年平均增长率为0.17%。其中,男性人口为2,212,302人,占总人口的50.51%;女性人口为2,167,696人,占总人口的49.4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2.06。0-14岁的人口为976,556人,占总人口的22.3%;15-59岁的人口为2,540,786人,占总人口的58.01%;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62,656人,占总人口的19.7%,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55,100人,占总人口的14.96%。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345,380人,占总人口的53.5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034,618人,占总人口的46.45%。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38.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41.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5.18%,比上年末提高0.6个百分点。 民族 许昌市以汉族人口为主,有34个少数民族,共约7万多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65%。其中回族73045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5%以上,满族831人,蒙古族326人,其它31个少数民族共计1870人。在这些少数民族总人口中,农业人口50367人,非农业人口25705人。全市96个乡(镇、办)均有少数民族居住,其中少数民族聚居村60个,少数民族千人以上的乡(镇、办)28个,民族乡(镇)3个(禹州市山货回族乡、许昌县艾庄回族乡、襄城县颍桥回族镇),少数民族万人以上的县(市、区)3个(禹州市19165人、襄城县18451人、魏都区15300人)。96个乡(镇、办)均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分布具有典型的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321,381人,占98.6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58,617人,占1.3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72,921人,增长1.72%,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3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411人,下降0.7%,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3个百分点。 交通 航空 许昌境内并无机场,最邻近的民航机场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距许昌市区约60千米,从许昌市区可经前往新郑机场。另有郑许市域铁路在建,建成后将成为连接许昌市、长葛市、郑州航空港区和新郑机场的空铁联运地铁线路。 规划有许昌航空客货枢纽港,是郑州国际机场管理有限公司为配合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港建设,而在许昌规划建设的一个以航站楼为依托、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多种业态并举的临空产业集聚区。港区规划总占地面积1000亩,总投资12.4亿元。已经开工建设。 铁路 高铁:京廣客运专线、郑渝客运专线、郑合客运专线 高铁站点:许昌东站、许昌北站、长葛北站、禹州站、鄢陵站 普铁:京广铁路、孟平铁路、平禹铁路 普铁站点:许昌站、长葛站 城际铁路:郑州—许昌城际铁路、许昌—漯河城际铁路、许昌—平顶山城际铁路。 地方铁路:禹郸铁路 地铁:郑许市域铁路(在建) 主要站点有:许昌客运综合枢纽站、许昌中心客运站、许昌灵井站分别是衔接京广高速铁路客运站、京广铁路客运站、郑渝高速铁路客运站的综合枢纽站,禹州客运综合枢纽站为衔接淮海铁路客运站(禹州)的综合枢纽站,鄢陵客运综合枢纽站为衔接淮海铁路客运站(鄢陵)的综合枢纽站。 公路 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40公里,、、贯穿南北,横穿东西,“米”字型高速公路网(许昌至北京、许昌至港澳、许昌至南阳、许昌至开封、许昌至洛阳、许昌至亳州)已经形成。 经济 2019年全年全市生产总值3395.7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2.3亿元,增长2.0%;第二产业增加值1834.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1399.0亿元,增长6.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4.0%,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1.2%。人均生产总值76312元,比上年增长6.5%。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河南省统计局对各省辖市2018年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为3140.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2.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19.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69.3亿元。 农业 许昌是中国首批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节水农业灌溉示范市、河南省农业信息化示范市。近年来,特色农业不断发展。全市花木面积50万亩,品种2400多个,年产花木13.8亿株,成为中国最大的花木生产销售基地;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是中国四大中药材集散地之一,是中国批准的17家中药材交易市场之一;许昌烟叶是中国浓香型烟叶的代表,形成了集优质烟草科研、教育、种植、复烤、储运、卷烟生产、烟草机械制造为一体的烟草体系,卷烟年生产能力110万大箱;优质小麦、优质大豆、优质生猪、优质“三粉”四大农产品加工产业快速发展,是河南省主要生猪加工基地之一。 工业 许昌市工业体系齐全,特别是在烟草加工方面历史悠久,已形成了以电力装备、金刚石制品、发制品、能源、纺织、建材等为支柱的工业体系。許昌假髮製造業發達,生產的假髮行銷全球,許昌因此得名「假髮之都」。 许昌知名企業有“许继电气”、“黄河旋风”、“瑞贝卡”、“远东传动”、“众品食业”、“元化生物”、“森源电气”7家上市公司,以及“中川国际”、“天宇电气”两家控股上市公司。2017年许昌实现社会总产值2642.1亿元,在河南省居第四位。其他著名公司有许昌胖东来、河南中烟许昌卷烟总厂(生产金许昌和帝豪香烟)、河南一峰实业有限公司、河南瑞和泰实业集团和三鼎集团。 2017年中国工业百强县(市),河南上榜有9个县市,其中包括禹州市(70位)和长葛市(72位)。 教育 许昌市有许昌学院、河南农业大学许昌校区、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许昌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和许昌陶瓷职业技术学院五所高等院校。 许昌地区有七所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分别为许昌高级中学、襄城县高级中学、禹州市高级中学、鄢陵县第一高级中学、长葛市第二高级中学、许昌县第三高级中学和长葛市第一高级中学。 体育 主要体育场馆有许昌市体育场、许昌市体育馆(1975年投入使用)、许昌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2010年10月投入使用),以及建设中的许昌市体育会展中心。市体育会展中心占地506亩,建设有“一场三馆一中心”,其中体育场座席32398个,预计2023年12月完工。 媒体 许昌电视台成立于1987年12月,是许昌市主流媒体之一,现有新闻综合频道、公共频道、科教频道3个频道。 许昌报业传媒集团现有《许昌日报》、《许昌晨报》、《长葛报》、《今日魏都》、《许昌晨报小记者》、许昌融智传媒、许昌城市电视、许昌网、许昌手机报、《许昌开天广告DM》等媒体。 旅游 许昌旅游特色鲜明,目前已形成了“曹魏故都-智慧之旅、宜居花城-休闲之旅、神垕古镇-体验之旅”三大旅游品牌。 2013至2014年,春秋楼、灞陵桥、大鸿寨、花都温泉小镇、西湖公园、文峰塔、国家花木博览园、许都公园、紫云山和钧官窑遗址被专家和市民评选为“许昌十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国文化系列 许昌著名的三国遗迹遗址有80多处,如记录汉魏更迭的“三绝碑”,蔡邕真迹《尹宙碑》和画圣吴道子为关羽造像的《勒马挺风图》等。 汉魏故城:位于许昌县张潘镇古城村,距许昌市18公里。据民国廿二年《许昌县志》记载:“许昌古城(即汉魏故城)在城东30里,围九里一百二十九步。相传曹操所筑,今存遗址。”至今城垣轮廓依稀可辨,夯地土层清晰可见,汉砖瓦块俯拾皆是。1986年,该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东邻周口市,西接平顶山市,南界漯河市,北依省会郑州市,距离省会80公里。地处东经113°03′~114°19′、北纬33°16′~34°24′。 地形地貌 许昌属伏牛山余脉向豫东平原的过渡带,东西长124公里,地势由西向东倾斜。西部为伏牛山余脉的中低山丘陵地带,最高海拔1150.6米。中部为基底构造缓慢上升和遭受剥蚀而形成的岗区,中东部均为黄淮冲积平原,最低海拔50.4米,境内75%的面积为平原,25%的面积为山岗,境内较大的河流有北汝河、颖河、双洎河和清泥河,水资源总量年平均5.1亿立方米。 气候 许昌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热量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多旱、涝、风、雹等气象灾害。全市四季气候总的特征是: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晴和气爽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历年年平均气温在14.3℃~14.6℃,日照228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671.1—736.0毫米,无霜期217天。 政治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市委书记 王光鹏(1986年2月-1988年6月) 戴保兴(1988年6月-1994年8月) 李长铎(1994年8月-1998年2月) 孔玉芳(1998年2月-2000年12月) 刘春良(2000年12月-2006年1月) 毛万春(2006年1月-2010年7月) 李亚(2010年7月-2013年4月) 王树山(2013年4月-2016年5月) 武国定(2016年5月-2018年2月) 胡五岳(2018年9月-2021年7月) 史根治(2021年7月-) 市长 戴保兴(1986年2月-1988年6月) 王日新(1988年6月-1992年2月) 牛学忠(1992年2月-1998年2月) 刘春良(1998年2月-2000年12月) 毛万春(2001年1月-2006年2月) 李亚(2006年2月-2010年7月) 张国晖(2010年10月-2015年3月) 武国定(2015年3月-2016年5月) 胡五岳(2016年5月-2019年3月) 史根治(2019年3月-2021年7月) 刘涛(2021年7月-) 行政区划 许昌市下辖2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市辖区:魏都区、建安区 县级市:禹州市、长葛市 县:鄢陵县、襄城县 为有效管辖,另设有副厅级规格的许昌新区,正县级规格的许昌市东城区、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新城区。 人口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4307199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189199人,增长4.59%,年平均增长率0.45%。其中,男性人口为2206488人,占51.23%;女性人口为2100711人,占48.7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5.04。0-14岁人口为848782人,占19.71%;15-64岁人口为3076143人,占71.42%;65岁及以上人口为382274人,占8.88%。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4,379,998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307,48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72,510人,增长1.68%,年平均增长率为0.17%。其中,男性人口为2,212,302人,占总人口的50.51%;女性人口为2,167,696人,占总人口的49.49%。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2.06。0-14岁的人口为976,556人,占总人口的22.3%;15-59岁的人口为2,540,786人,占总人口的58.01%;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62,656人,占总人口的19.7%,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55,100人,占总人口的14.96%。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345,380人,占总人口的53.5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034,618人,占总人口的46.45%。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38.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41.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5.18%,比上年末提高0.6个百分点。 民族 许昌市以汉族人口为主,有34个少数民族,共约7万多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65%。其中回族73045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5%以上,满族831人,蒙古族326人,其它31个少数民族共计1870人。在这些少数民族总人口中,农业人口50367人,非农业人口25705人。全市96个乡(镇、办)均有少数民族居住,其中少数民族聚居村60个,少数民族千人以上的乡(镇、办)28个,民族乡(镇)3个(禹州市山货回族乡、许昌县艾庄回族乡、襄城县颍桥回族镇),少数民族万人以上的县(市、区)3个(禹州市19165人、襄城县18451人、魏都区15300人)。96个乡(镇、办)均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分布具有典型的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321,381人,占98.6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58,617人,占1.3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72,921人,增长1.72%,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3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411人,下降0.7%,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3个百分点。 交通
漯河在成为全国食品加工基地的基础上,正在形成中部地区重要的造纸基地和全省重要的盐化工基地。 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1,578.4亿元。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625元,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098元。 工业 京汉铁路通车为漯河工业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如今,食品工业是漯河的支柱产业。中国肉类第一品牌双汇集团总部位于漯河,其控股母公司万洲国际(原双汇国际)是全球最大的猪肉食品跨国公司,曾于2016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除此之外,漯河市还拥有全国最大的方便面生产企业之一南街村集团、全国第一家葡萄糖饮料生产企业澳的利集团、分割出口企业汇通集团、绿色食品企业龙云集团和北徐集团等。 农业 2019年全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406.6万亩。全年粮食产量187.4万吨。 文化 饮食文化 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每年5月于漯河市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自2019年始,在11月还有中国(漯河)食品交易会举行。 知名小吃 桥梁文化 漯河境内有古代桥梁(未含临颍县、舞阳县)65座,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小商桥等古桥10多座。漯河市建成区(2030年规划区)内有已建桥梁210座、在建桥梁8座、拟建桥梁4座、规划桥梁21座,被誉为“中原桥城”。这些桥梁中,竣工于1964年7月15日的“老大桥”(交通路沙河大桥)是采用现代经典力学的第一批T梁桥之一,“丁湾桥”(人民路澧河桥)是改革开放初期常见的刚架拱桥,近年新建的桥梁则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 艺术与“非遗” 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已经公布了两批4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中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美术 主要有农民画、剪纸、糖塑、刺绣等,多以民间生产、生活为主要内容题材。 舞阳县的农民画产生于1958年“大跃进”时代,曾于2014年入选中宣部“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系列公益广告。 舞蹈 表演形式有龙舞、狮子舞、铜器舞、旱船、高跷、肘阁、秧歌、腰鼓、杂耍等十多种类型。 音乐与戏曲 主要是以吹奏为主的鼓吹乐和以弹拨为主的丝弦乐,乐器包括唢呐、笙、笛、坠琴、古筝、扬琴、鼓、锣、铙、镲等等。 明清时期漯河境内盛演罗戏和卷戏,清末时豫剧、越调、曲剧逐渐兴盛起来。如今罗戏和卷戏已绝迹。由于长期与“宛梆”艺人同台演出、受到其他类型戏剧的影响,漯河豫剧演员在唱腔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沙河调”,成为豫剧四大流派之一。以清唱为主的民间小调和漯河号子曾在漯河地区流行。劳动号子有打夯号子、打油号子和船工号子等,尤以“沙河船工号子”最具特色。 电影 1965年天津人牛某携带放映机在漯河新华舞台放映无声武侠片,吸引了大量观众。1949年河南省电影团漯河分团建立,建设了漯河人民电影院,是漯河第一个专业影院。 社会 漯河市在河南省城市宜居程度排名中位居前列。 人口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36.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33.8万人,乡村常住人口10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6.5%,比上年末提高0.64个百分点。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367,490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544,266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176,776人,下降6.95%,年平均增长率为-0.72%。其中,男性人口为1,186,981人,占总人口的50.14%;女性人口为1,180,509人,占总人口的49.86%。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0.55。0-14岁的人口为481,435人,占总人口的20.34%;15-59岁的人口为1,388,273人,占总人口的58.64%;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97,782人,占总人口的2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78,684人,占总人口的16%。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298,358人,占总人口的54.8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069,132人,占总人口的45.16%。 在人口结构方面,漯河正面临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全市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6%。 民族 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344,102人,占99.0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3,388人,占0.9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175,192人,下降6.95%,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1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1,584人,下降6.34%,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1个百分点。 全市有回族、蒙古族、满族、维吾尔族等38个少数民族,共3.8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4%;其中回族3.77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7%,蒙古族231人,满族248人,其他民族702人,分布在全市每个乡镇(办)。 方言 漯河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中原官话郑曹片。漯河方言大体分为三种,一种是不分类团音,无舌尖后音;一种是分尖团音,分舌尖前后音;另一种是分尖团音,舌尖前后声母混读。 教育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149所,在校生51万人,专任教师2.9万人。其中:高校3所,在校生3.45万人,专任教师2,077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4所,在校生2.94万人,专任教师1,593人;普通高中17所,在校生4.73万人,专任教师2,994人;普通初中100所,在校生9.57万人,专任教师7,471人;小学499所,在校生20.51万人,专任教师1.02万人;特殊教育学校6所,在校生431人,专任教师103人;幼儿教育学校(幼儿园)510所,在校(园)幼儿9.8万人,专任教师4,850人。 义务教育 全市累计达标义务教育学校586所,所有县区全部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 普通高中 {{columns-list|2| 第一批次 漯河市高级中学(漯河一高、漯河高中) 漯河市第四高级中学 漯河市第五高级中学 漯河市实验高级中学 舞阳县第一高级中学 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 第二批次 漯河市第二高级中学 漯河市第三高级中学 召陵区实验高级中学 郾城区高级中学 郾城区实验高级中学 临颍县第二高级中学 临颍县第三高级中学 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 舞阳县第二高级中学 第三批次 漯河市许慎高级中学 漯河市宇华实验学校 漯河市周彦生艺术高级中学 高等教育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工业大学漯河工学院)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共有3所高等专科院校,前两所为公办学校,后者为民办学校。2016年5月,河南工业大学漯河工学院正式揭牌。 科研 全市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40家,有市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90家。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3家。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8家;省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1家。 宗教 漯河市现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均有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信教群众遍布全市各个乡镇(办)。伊斯兰教于明朝随回族迁入而传入,天主教于1922年传入。 环境 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澧河水质持续保持在二类标准要求,取水水质达标率100%,是全省水质保持最好的过境河流之一。沙河稳定保持或优于三类水体,是全省最好的城市过境河流之一。市区还建设了了幸福渠生态水系,作为“海绵城市”建设和绿化提升的重要途径。 漯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7.48%,绿化覆盖率42.2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41平方米。 医疗卫生
临颍县第二高级中学 临颍县第三高级中学 临颍县南街高级中学 舞阳县第二高级中学 第三批次 漯河市许慎高级中学 漯河市宇华实验学校 漯河市周彦生艺术高级中学 高等教育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工业大学漯河工学院)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共有3所高等专科院校,前两所为公办学校,后者为民办学校。2016年5月,河南工业大学漯河工学院正式揭牌。 科研 全市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40家,有市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90家。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3家。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8家;省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1家。 宗教 漯河市现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均有批准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信教群众遍布全市各个乡镇(办)。伊斯兰教于明朝随回族迁入而传入,天主教于1922年传入。 环境 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澧河水质持续保持在二类标准要求,取水水质达标率100%,是全省水质保持最好的过境河流之一。沙河稳定保持或优于三类水体,是全省最好的城市过境河流之一。市区还建设了了幸福渠生态水系,作为“海绵城市”建设和绿化提升的重要途径。 漯河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7.48%,绿化覆盖率42.2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41平方米。 医疗卫生 漯河市共有卫生机构1,824个,包含:医院、卫生院11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6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6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15,355张。卫生技术人员16,18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956人,注册护士6,860人。 目前有两所三级甲等医院:分别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漯河市中心医院(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及三级甲等中医院漯河市中医院。 体育 目前,漯河每年举办环沙澧河国际半程马拉松等赛事。 交通 漯河是国家二类交通枢纽城市,素有“豫南通衢”之称。 公共交通 漯河市公交集团现有城市公交线路20条,拥有公交车1,029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790辆。 铁路 京广铁路纵贯南北,漯宝铁路向西与焦柳铁路相连,漯阜铁路向东连接京九铁路。京广高速铁路在漯河亦设有漯河西站。四条铁路在漯境内构成十字交叉,使漯河站成为全国一级的枢纽编组大站。 根据《河南省贯彻落实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以及《河南省贯彻落实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方案》,规划建设洛阳—平顶山—漯河—周口城际铁路。 公路 、、、及数条省道贯穿全境,构成全国重要的铁路和高速公路“双十字”交通枢纽。 航运 漯河港占地面积522.3亩,设计年吞吐量460万吨,包括11个500吨级的泊位和1个工作船泊位。其中一期建设9个泊位。航道工程按四级航道标准设计,可通行500吨级船舶。漯河港也是河南省已建成的所有港口中功能最齐全、设备最先进、占地面积最大的港口。 航空 市区距郑州新郑国际机场不足2小时车程。 名胜古迹与旅游 漯河现有5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沙澧河风景区、神州鸟园(原名开源森林公园、金凤凰鸟文化乐园)、小商桥、许慎文化园和南街村。其中,沙澧河风景区还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体育公园”。有国家3A级旅游景区6处,2A级旅游景区1处。星级酒店10家,旅行社28家。 文物与古迹 目前漯河市已发现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61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8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35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7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他古迹 许南阁祠:位于漯河四高东校区旁。由清代山东东阿周世臣所建,内设“太尉南阁祭酒讳许慎字叔重之位”。 杨再兴墓:位于临颍县城南12公里处,世称“忠墓”。墓地20余亩,呈长方形,有祭庙1座,清代建筑。门前立清康熙、雍正、道光和同治年间的石碑5通,其中康熙年间2通,一是《宋统制杨将军之墓》碑,高2.6米;二是《宋统制杨将军墓》碑,高2.6米,字大1寸,行草相间,均为名宦沈近思撰文,滕之瑚书丹,碑文表达了对将军的敬仰之情。其他碑刻多记载将军的战绩和后人的颂词。庙后为墓冢,高6.6米,冢前有一断碑,字迹不清,隐约可识“再兴坟墓”4个字,相传为岳飞枪尖镌刻。 三绝碑:三绝碑是“受禅表”及“公卿将军上尊号奏”两通石碑的通称。位于临颍县繁城镇汉献帝庙,庙内原有建筑已毁于兵燹,现修建有保护房和西厢房。“受禅表”与“公卿将军上尊号奏”两通石碑立于保护房内,系魏黄初元年所树,具体记载了魏公卿将军劝进及汉献帝禅位于曹丕的历史经过。 城隍庙、开元寺:位于舞阳县城西大街路北,总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是一处以明、清建筑为主体的古代建筑群落,现存古代建筑54间,属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隍庙、开元寺在古代为两院,一佛一道。 山陕会馆:位于舞阳县北舞渡镇。为明清之时山西商人和陕西商人联合所建,会馆中有一座清朝道光五年建造的彩牌楼,被誉为“河南清代牌楼建筑之冠”。 化身台兴国寺:位于郾城区龙城镇。知名寺院。 樊哙墓:位于舞阳县。是鸿门宴上将军樊侯的墓冢。原来规模较大,现墓高仅1米多,与一般人的墓冢相若。 受降亭、受降碑:1945年日军2971部队战败在漯河投降后,漯河人民捐款树碑,修建了全国唯一的受降亭,并把当时接受日军投降的竹木街改名为受降路。1947年,该亭毁于战火。2014年5月1日,受降亭在河上街景区重建完成。
明仍置汝宁府,隶河南布政使司。明初撤确山县入汝阳县。洪武十四年(1382年)复置确山县。成化十年(1474年)崇简王朱见泽就藩汝宁府,并置驿站,始有“驻马店”一名。成化十一年(1475年),确山县改隶信阳州。弘治二年(1489年)确山县复归汝宁府。清因明制。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在驻马店设汝确分县,民国初废。 民国二年(1913年),全国废府,故废汝宁府,改汝阳县为汝南县,隶豫南道,次年改为汝阳道。1927年废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设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驻汝南县。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今境属中共豫皖苏解放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设立确山专区,并设驻马店市为专署驻地;同年确山专区并入信阳专区,驻马店市由信阳专区领导。1952年驻马店撤市改镇,并入确山县,1953年复置,1958年再并入确山县。1965年7月,析信阳专区遂平、西平、上蔡、汝南、平舆、新蔡、正阳、确山、泌阳9县设立驻马店专区,专署驻确山县驻马店镇。1969年驻马店专区改称驻马店地区。1980年复置驻马店市,由驻马店地区领导。2000年6月,撤销驻马店地区,设立地级驻马店市,原县级驻马店市改置驿城区。 1975年8月,台风尼娜为河南等地带来暴雨,最终引致河南“75·8”溃坝事件。驻马店地区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以及数十座中小型水库同时垮坝溃决,造成29个县市被淹,1100万亩农田受到毁灭性的灾害,1100万人受灾,24万人死亡,倒塌房屋596万间,冲走耕畜30.23万头,猪72万头,京广线被冲毁102公里。2005年该事件被美国《探索频道》评为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人为技术灾难第一名。 自然地理 驻马店市位于北纬32°18' -- 33°35 ' ,东经113°10' -- 115°12',东西长191.5公里,南北宽137.5公里,总面积1508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8.9%。东与安徽阜阳接壤,西与南阳相连,北与周口、漯河和平顶山交界,南与信阳毗邻。 地貌 主要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等地貌类型。平原面积广阔,全市80%左右的土地均为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山地包括豫南桐柏山向西延伸的余脉,山地面积为1950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3%。 水系 从北到南依次是:洪河、汝河、溱头河。河流都是淮河和长江的支流,分东西两个流向。向东流者属淮河的支流,向西流者为长江的支流。两者均发源于西部山区的山谷地带。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5条,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42条。 气候 驻马店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稍微冷,夏闷热,春秋暖较长。1月平均温1.3℃,7月平均温27.2℃;全年气温14.9℃,降水集中在6至8月,为980毫米,日照充足,约1930小时。 政治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市委书记 卢大伟(2001年1月-2004年1月) 宋璇涛(2004年2月-2008年1月) 化有勋(2008年3月-2011年5月) 马正跃(2011年5月-2013年4月) 刘国庆(2013年4月-2014年4月)
隋开皇初改舒州为豫州,废汝南郡。开皇三年(583年)移安昌县至今确山县城。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安昌县为朗山县。仁寿四年(604年)改豫州置溱州。大业二年(606年)改溱州为蔡州,复置上蔡县,并设汝阳县(今汝南县)。大业三年(607年)复为汝南郡,治汝阳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豫州。天宝元年(742年)复改汝南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豫州。宝应元年(762年)为避唐代宗李豫讳,改豫州为蔡州,五代因之。 宋于蔡州置淮康军。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因避宋圣祖赵玄朗之讳,改朗山县为确山县。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蔡州被金攻陷。金泰和八年(1208年)于蔡州置镇南军。金朝末年,金哀宗由汴梁迁都于蔡州。天兴三年(1234年),南宋与蒙古帝国联军攻陷蔡州城,金朝亡。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升蔡州为汝宁府,隶河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 明仍置汝宁府,隶河南布政使司。明初撤确山县入汝阳县。洪武十四年(1382年)复置确山县。成化十年(1474年)崇简王朱见泽就藩汝宁府,并置驿站,始有“驻马店”一名。成化十一年(1475年),确山县改隶信阳州。弘治二年(1489年)确山县复归汝宁府。清因明制。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在驻马店设汝确分县,民国初废。 民国二年(1913年),全国废府,故废汝宁府,改汝阳县为汝南县,隶豫南道,次年改为汝阳道。1927年废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设河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驻汝南县。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今境属中共豫皖苏解放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设立确山专区,并设驻马店市为专署驻地;同年确山专区并入信阳专区,驻马店市由信阳专区领导。1952年驻马店撤市改镇,并入确山县,1953年复置,1958年再并入确山县。1965年7月,析信阳专区遂平、西平、上蔡、汝南、平舆、新蔡、正阳、确山、泌阳9县设立驻马店专区,专署驻确山县驻马店镇。1969年驻马店专区改称驻马店地区。1980年复置驻马店市,由驻马店地区领导。2000年6月,撤销驻马店地区,设立地级驻马店市,原县级驻马店市改置驿城区。 1975年8月,台风尼娜为河南等地带来暴雨,最终引致河南“75·8”溃坝事件。驻马店地区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以及数十座中小型水库同时垮坝溃决,造成29个县市被淹,1100万亩农田受到毁灭性的灾害,1100万人受灾,24万人死亡,倒塌房屋596万间,冲走耕畜30.23万头,猪72万头,京广线被冲毁102公里。2005年该事件被美国《探索频道》评为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人为技术灾难第一名。 自然地理 驻马店市位于北纬32°18' -- 33°35 ' ,东经113°10' -- 115°12',东西长191.5公里,南北宽137.5公里,总面积1508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8.9%。东与安徽阜阳接壤,西与南阳相连,北与周口、漯河和平顶山交界,南与信阳毗邻。 地貌 主要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等地貌类型。平原面积广阔,全市80%左右的土地均为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山地包括豫南桐柏山向西延伸的余脉,山地面积为1950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3%。 水系 从北到南依次是:洪河、汝河、溱头河。河流都是淮河和长江的支流,分东西两个流向。向东流者属淮河的支流,向西流者为长江的支流。两者均发源于西部山区的山谷地带。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5条,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有42条。 气候 驻马店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稍微冷,夏闷热,春秋暖较长。1月平均温1.3℃,7月平均温27.2℃;全年气温14.9℃,降水集中在6至8月,为980毫米,日照充足,约1930小时。 政治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市委书记 卢大伟(2001年1月-2004年1月) 宋璇涛(2004年2月-2008年1月) 化有勋(2008年3月-2011年5月) 马正跃(2011年5月-2013年4月) 刘国庆(2013年4月-2014年4月) 余学友(2014年4月-2017年11月) 陈星(2017年12月-2021年7月) 蒿慧杰(2021年7月-2021年9月) 鲍常勇(2021年9月-) 市长
乔新江(2012年5月-2016年5月) 尚朝阳(2016年5月-2021年7月) 蔡松涛(2021年7月-2021年12月) 陈志伟(2021年12月-) 行政区划 信阳市下轄2个市轄區、8个縣。 市辖区:浉河区、平桥区 县:固始县、罗山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潢川县、淮滨县、息县 自2011年6月起,固始县成为河南省省直管试点县,赋予部分省辖市享有的经济和财政管理权限,但行政上仍由信阳市领导。 2017年9月6日,河南省委决定,自2018年1月1日起,对固始县、鹿邑县、新蔡县等10个县(市)结束省管县体制。 除正式行政区划外,信阳市还设立以下经济功能区:羊山新区、南湾湖风景区、上天梯管理区、鸡公山管理区、信阳工业城。 人口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16.6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19.1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97.4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76%,比上年末提高0.62个百分点。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6,234,401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6,109,106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25,295人,增长2.05%,年平均增长率为0.2%。其中,男性人口为3,096,479人,占总人口的49.67%;女性人口为3,137,922人,占总人口的50.3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98.68。0-14岁的人口为1,475,608人,占总人口的23.67%;15-59岁的人口为3,557,559人,占总人口的57.06%;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201,234人,占总人口的19.27%,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947,373人,占总人口的15.2%。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124,683人,占总人口的50.1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109,718人,占总人口的49.88%。 据考证,黄、潘、赖、罗、廖、孙、蒋、白、傅等姓都源于信阳。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6,202,944人,占99.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1,457人,占0.5%。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121,014人,增长1.99%,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6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4,281人,增长15.75%,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6个百分点。 社会 文化 信阳地处中原、江淮之间,中原文化、楚文化、吴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俗文化。皮影戏、花鼓戏、光州大鼓、地灯戏等远近闻名的民间歌舞涉及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茶为媒的信阳国际茶文化节在每年4月28日至30日举办。 方言 明朝末期,李自成攻陷光州后进行大规模屠城,致使该地人口剧减。清王朝建立后,朝廷下令将江西等地百姓迁入,同时期湖广、闽、赣迁四川,信阳一带的部分居民是江西南昌、九江及闽、粤、赣交界地区的客家人后裔。清初赣语和客家话开始在信阳地区流通,之后经过数百年与河南、安徽和湖北本地居民的融合交往,信阳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西南官话、江淮官话、中原官话交杂的方言,在学术上信阳方言的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一般划歸為中原官話信蚌片。 饮食 信阳绝大部分地处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为典型的江淮地区,是河南省唯一以米为主食的地区。在各种饮食习惯及烹饪技法上也都是具有江淮特色。信阳菜历经千年积淀和发展,以原汁原味、鲜香酥爽的独特风格而香动全国16省56市。罗山大肠汤、商城桶鲜鱼、信阳热干面、信阳糍粑、潢川光州贡面、潢川甲鱼、潢川黄岗鱼汤、鸡蛋灌饼等。信阳盛产南湾鱼,信阳烤鱼自然成为信阳的著名小吃。 教育 本科 信阳师范学院 信阳农林学院 信阳学院 (原师院“华锐学院”) 中国国际茶学院 (在建) 军校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机务士官学校(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航空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阳分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大学信阳分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阳陆军学院(已撤销) 专科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 信阳航空职业学院 大别山艺术职业学院(筹) 固始河源科技职业学院 (筹) 河南工业大学光山应用技术学院(筹)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16.6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19.1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97.4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1.76%,比上年末提高0.62个百分点。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6,234,401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6,109,106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25,295人,增长2.05%,年平均增长率为0.2%。其中,男性人口为3,096,479人,占总人口的49.67%;女性人口为3,137,922人,占总人口的50.3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98.68。0-14岁的人口为1,475,608人,占总人口的23.67%;15-59岁的人口为3,557,559人,占总人口的57.06%;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201,234人,占总人口的19.27%,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947,373人,占总人口的15.2%。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124,683人,占总人口的50.1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109,718人,占总人口的49.88%。 据考证,黄、潘、赖、罗、廖、孙、蒋、白、傅等姓都源于信阳。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6,202,944人,占99.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1,457人,占0.5%。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121,014人,增长1.99%,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6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4,281人,增长15.75%,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6个百分点。 社会 文化 信阳地处中原、江淮之间,中原文化、楚文化、吴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俗文化。皮影戏、花鼓戏、光州大鼓、地灯戏等远近闻名的民间歌舞涉及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茶为媒的信阳国际茶文化节在每年4月28日至30日举办。 方言 明朝末期,李自成攻陷光州后进行大规模屠城,致使该地人口剧减。清王朝建立后,朝廷下令将江西等地百姓迁入,同时期湖广、闽、赣迁四川,信阳一带的部分居民是江西南昌、九江及闽、粤、赣交界地区的客家人后裔。清初赣语和客家话开始在信阳地区流通,之后经过数百年与河南、安徽和湖北本地居民的融合交往,信阳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西南官话、江淮官话、中原官话交杂的方言,在学术上信阳方言的归属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一般划歸為中原官話信蚌片。 饮食 信阳绝大部分地处淮河以南,长江以北,为典型的江淮地区,是河南省唯一以米为主食的地区。在各种饮食习惯及烹饪技法上也都是具有江淮特色。信阳菜历经千年积淀和发展,以原汁原味、鲜香酥爽的独特风格而香动全国16省56市。罗山大肠汤、商城桶鲜鱼、信阳热干面、信阳糍粑、潢川光州贡面、潢川甲鱼、潢川黄岗鱼汤、鸡蛋灌饼等。信阳盛产南湾鱼,信阳烤鱼自然成为信阳的著名小吃。 教育 本科 信阳师范学院 信阳农林学院 信阳学院 (原师院“华锐学院”) 中国国际茶学院 (在建) 军校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机务士官学校(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航空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信阳分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大学信阳分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阳陆军学院(已撤销) 专科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3.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9.39万人,乡村常住人口84.3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61%,比上年末提高0.58个百分点。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034,872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234,018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199,146人,下降8.91%,年平均增长率为-0.93%。其中,男性人口为1,029,093人,占总人口的50.57%;女性人口为1,005,779人,占总人口的49.4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2.32。0-14岁的人口为373,060人,占总人口的18.33%;15-59岁的人口为1,259,192人,占总人口的61.88%;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02,620人,占总人口的19.79%,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78,400人,占总人口的13.68%。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165,164人,占总人口的57.2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869,708人,占总人口的42.74%。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025,301人,占99.5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9,571人,占0.4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198,157人,下降8.91%,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989人,下降9.37%,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个百分点。 交通 三门峡市交通便利,境内有陇海铁路(连云港—兰州)、浩吉铁路(浩勒报吉—吉安)、徐兰客运专线(徐州—兰州)、(连云港-霍尔果斯)、(呼和浩特—北海)、(连云港—天水)、(呼和浩特—北海)等交通干线。 铁路 国家干线 陇海铁路:三门峡站,三门峡西站,灵宝站,渑池站,义马站 徐兰客运专线:三门峡南站,灵宝西站,渑池南站 地方铁路 湖大铁路(2004年前办理过通勤客运,2004年后主要运送石油,现在增加旅游列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 熊耳山景区,位于卢氏县境内,2013年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天鹅湖湿地公园,每年冬季有数万只从西伯利亚飞来的天鹅在此过冬,为中国内陆最大的白天鹅栖息地。 三门峡大坝 函谷关 虢国遗址博物馆 茅津渡遗址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河南地级市 豫 中原经济区城市
- ) 行政区划 三门峡市下辖2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市辖区:湖滨区、陕州区 县级市:义马市、灵宝市 县:渑池县、卢氏县 经济 据统计,2020年三门峡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450.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实际增长3.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6.9亿元,较上年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687.3亿元,增速3.4%;第三产业增加值616.5亿元,增速2.7%。 人口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03.7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9.39万人,乡村常住人口84.3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8.61%,比上年末提高0.58个百分点。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034,872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234,018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199,146人,下降8.91%,年平均增长率为-0.93%。其中,男性人口为1,029,093人,占总人口的50.57%;女性人口为1,005,779人,占总人口的49.43%。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2.32。0-14岁的人口为373,060人,占总人口的18.33%;15-59岁的人口为1,259,192人,占总人口的61.88%;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02,620人,占总人口的19.79%,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78,400人,占总人口的13.68%。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165,164人,占总人口的57.2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869,708人,占总人口的42.74%。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025,301人,占99.5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9,571人,占0.47%。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198,157人,下降8.91%,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989人,下降9.37%,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个百分点。 交通 三门峡市交通便利,境内有陇海铁路(连云港—兰州)、浩吉铁路(浩勒报吉—吉安)、徐兰客运专线(徐州—兰州)、(连云港-霍尔果斯)、(呼和浩特—北海)、(连云港—天水)、(呼和浩特—北海)等交通干线。 铁路 国家干线 陇海铁路:三门峡站,三门峡西站,灵宝站,渑池站,义马站 徐兰客运专线:三门峡南站,灵宝西站,渑池南站 地方铁路 湖大铁路(2004年前办理过通勤客运,2004年后主要运送石油,现在增加旅游列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 熊耳山景区,位于卢氏县境内,2013年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天鹅湖湿地公园,每年冬季有数万只从西伯利亚飞来的天鹅在此过冬,为中国内陆最大的白天鹅栖息地。 三门峡大坝 函谷关 虢国遗址博物馆 茅津渡遗址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河南地级市
平宜国家高速(筹建)过境 过境 过境 过境 过境 国道 过境 过境 过境 过境 过境 过境 资源 矿产资源有煤、锰、盐、铁、铝、萤石、石膏等几十种。 原煤储量103亿吨,是华东和中南地区最大的煤田,素有“中原煤仓”之称。 盐储量2300亿吨,居河南省第一位,是中国第二大井盐产地。 拥有白龟山水库、昭平台水库、燕山水库、石漫滩水库、孤石滩水库等,在内陆城市中水资源比较丰富。 经济 新中国建立后,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平顶山市的经济快速发展,工业以煤炭和电力为主,其中,平顶山矿区曾是中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之后,钢铁、纺织、化工等产业也有所发展,截止2009年,非煤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提高到65%以上,煤炭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到19%。锦纶帘子布、超高压断路器、特厚钢板等产品在中国国内市场占有率处于绝对优势。平顶山市整体经济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主要企业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是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中平能化集团是世界三大帘子布生产企业之一,也是国家确定的发展为超亿吨级大型煤炭生产基地。2008年度中平能化集团销售收入达到680亿元,拥有上市公司平煤股份和神马股份。 中电投旗下的姚孟电厂是中国第一座全部由亚临界参数机组装备起来的百万级火力发电企业。拥有四台300MW燃煤汽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它的电力通过六条220KV高压输电线路和两条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送入华中电网。 宝丰县宝丰酒业是全省乃至全国都出名的酒厂,所产的宝丰酒在全国各省都有销售,更远销海外,出口东南亚。 国家电网旗下的中电装备平高集团,是中国高压、超高压、特高压开关重大装备研发制造基地,是全国三大高压开关制造企业之一。公司拥有4家分公司,14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其中平高电气为上市公司。2010年2月9日,平高正式成为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的一员。 文化 一年一度的宝丰马街书会,绵延700余年不衰,被誉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由此宝丰被中国曲协命名为“曲艺之乡”,平顶山被命名为“中国曲艺城”。每年的正月十三到十五是马街书会的会期,期间,来自河南省内外的说书艺人负鼓携琴,汇集于此,规模壮观。据马街广严寺及火神庙的碑文记载,元朝延佑年间,马街书会已经初具规模,每年约有千名艺人前来说书,清代同治年间尤为兴盛。 教育 高等教育 河南城建学院(原平顶山工学院) 平顶山学院(原平顶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原中平能化集团技工学校)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原平顶山电大) 平顶山教育学院 高中 平顶山市一中 平顶山第一高级中学 平顶山二中
中华民国 1947年5月16日,中共中央为了实施挺进中原战略,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中原局,1948年4月13日至5月16日,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驻扎于叶县,5月17日至11月13日迁至宝丰县。 从1948年5月2日至6月3日,中原军先后发起宛西、宛东战役,将老河口、西峡口以东,南阳以西广大地区的十余座城镇全部占领。与此同时,中原军区还在平顶山境内建立中原制药厂、豫西军工处兵工厂分厂、中原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前身)和中原军政大学(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前身),以此来建设和巩固不断扩大的领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今平顶山地级市辖境分别由洛阳专区、许昌专区管辖,今平顶山市辖区分属叶县、宝丰县。1953年,国家开始勘探平顶山煤矿。1954年,中南煤炭管理局设立平顶山煤矿筹备处。1956年,中共平顶山矿区委员会、许昌专署平顶山办事处相继成立。1957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省辖市平顶山市,以叶县、宝丰县的六个乡镇作为平顶山市的行政区域。 自然地理 平顶山市处于豫西山地和淮河平原的过渡地带。西部以山地为主,最高山峰位于鲁山县西部边界的尧山,海拔2153.1米。东部以平原为主。在低山和平原之间,分布着高低起伏的丘陵。从北往南看,大体有三列山地夹两组河谷平原。北部是箕山,中部是外方山的东段及平顶山市区以北的落凫山等低山,南部则是伏牛山东段及其余脉。北部夹北汝河冲积平原,南部夹沙河、澧河等冲积平原。其海拔高度大多在300-700米之间,具有西高东低的特征。 平顶山市境内的河流均属淮河水系,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主要河流有沙河、北汝河和澧河等。沙河发源于鲁山县尧山,流经鲁山县、湛河区,在叶县流入舞阳县境,境内流长175.8公里,流域面积3910.4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1.2亿立方米。北汝河发源于洛阳市嵩县东部跑马岭,经洛阳市汝阳县入境,流经汝州市、郏县、宝丰县、叶县,在襄城县丁营乡汇入沙河。澧河发源于南阳市方城县,自叶县常村乡入境,在漯河市西部汇入沙河,境内流长60公里,境内流域面积253.3平方公里,其河流湛河貫穿城區東西向。 平顶山市属北亚热带北部,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适宜多种农作物和动植物的生长。春季气温回升快,少雨多风;夏季高温多雨,降水量集中且不稳定,年际变化大;秋季风高地燥,昼夜温差大;冬季雨雪偏少,干冷多风。 政治 现任领导 区划沿革 平顶山境域古属豫州,殷商时期有应、桀部落。西周时期是周武王宗室应侯的封地应国(今叶县及宝丰县一带)。秦代,分属颖川郡、三川郡和南阳郡。汉代分属河南郡和颖川郡。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置北襄城郡高阳县(后归汉广郡直至北齐天保元年废),县境有高阳山,县治在今高阳里。隋朝时,分属襄城郡和颖川郡。唐代先后分属汝州、许州和襄城郡。宋元起至明清,平顶山境域分属汝州(后汝州直隶州)、许州和裕州,主城区位于汝州宝丰县和裕州叶县之间。 中华民国初年,平顶山境内分属河洛道、汝阳道,后分属豫南道、豫东道和豫西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平顶山地区分属洛阳专区和许昌专区。1957年3月,始设平顶山市。1964年3月,平顶山市升级为平顶山特区,实行双重领导,以煤炭部领导为主,河南省领导为辅。1968年3月,平顶山市恢复为省辖市。 行政区划 平顶山市下辖4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市辖区:新华区、卫东区、石龙区、湛河区 县级市:舞钢市、汝州市 县:宝丰县、叶县、鲁山县、郏县 人口 截止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为4904367人,男女性别比为51.44:48.56,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20.24%;15-64岁人口占70.96%;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0%。平顶山市的汉族人口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回族。少数民族人口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回族和满族以叶县分布最多。蒙古族在各区县均有分布,超过1000人的有叶县、湛河区,其中湛河区北渡乡荆山村聚居人口最多,也是平顶山市蒙古族的历史发源地。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4,987,137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904,70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82,436人,增长1.68%,年平均增长率为0.17%。其中,男性人口为2,519,725人,占总人口的50.52%;女性人口为2,467,412人,占总人口的49.48%。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2.12。0-14岁的人口为1,235,829人,占总人口的24.78%;15-59岁的人口为2,838,884人,占总人口的56.92%;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912,424人,占总人口的18.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74,900人,占总人口的13.53%。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664,125人,占总人口的53.4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323,012人,占总人口的46.58%。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96.1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73.3万人,乡村常住人口222.8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08%,比上年末提高0.63个百分点。 民族 平顶山市的汉族人口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回族。少数民族人口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回族和满族以叶县分布最多。蒙古族在各区县均有分布,超过1000人的有叶县、湛河区,其中湛河区北渡乡荆山村聚居人口最多,也是平顶山市蒙古族的历史发源地。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4,922,030人,占98.6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65,107人,占1.31%。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84,807人,增长1.75%,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7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2,371人,下降3.51%,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7个百分点。 交通 高速铁路 郑渝高速铁路 呼南高速铁路 洛周客运专线(规划中) 铁路 焦柳铁路 孟宝铁路
沁阳市第一中学 沁阳永威学校 武陟县第一中学 温县第一高级中学 修武县第一中学 旅游 焦作旅游资源丰富。国家5A级景区3处、国家4A级景区4处、国家3A级景区4处,太行山在焦作连绵百余公里,从东到西分布着1000多处景点。2006年2月,世界旅游评估中心和世界旅游推广峰会全球秘书处授予焦作旅游服务“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焦作市是中国首获此殊荣的城市。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和河南省政府每隔4年在焦作市举办的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亦吸引大批游客。 自然景观 云台山,位于修武县以北,1987年被列为河南省级风景名胜区之首。老潭沟瀑布,上接蓝天,下连石坪,落差310多米,十分壮观。温盘峪则被誉为“盆景峡谷”。人文景观有汉献帝陵墓及避暑台,“竹林七贤”隐居著述地一百家岩及其遗址嵇康淬剑池、刘伶醒酒台以及孙登长啸台等。茱萸峰海拔1300多米,唐代诗人王维的著名诗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写于这一地区。有"世界地质公园之父"之称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主任伊德博士在实地考察云台山后称: 青天河,位于博爱县境内,199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7年被评为“河南省十佳风景名胜区”。 有古道、大泉湖、月山寺、石佛滩、凤凰岭五大区域、108个景点组成的青天河风景名胜区,面积45.2平方公里。 群英湖,地处太行山前沿,面积约25平方公里,跨越焦作市区、修武县、博爱县与山西省晋城市地界。群英湖风景区内景点集中,分布均匀。河流、湖泊深秀,高山、峡谷险峻,悬崖、溶洞遍布,奇峰、怪石林立。有寺庙、古树,有台地、草坪,有丛林、花卉及多种野生动植物。还有众多古迹和中国神话传说。群英湖坝高100.5米,是中国最高的砌石坝。 万仙山,由郭亮、南坪、罗姐寨、三湖四部分组成。郭亮洞长1200米,开凿时留下的支撑廊顶的天然石柱,形成了崖下的照明窗口,万仙山景区的红龙洞、白龙洞、黄龙洞内,钟乳石倒悬,千姿百态,形神各异。 人文景观 邘国故城,位于沁阳县西北15公里邘邰村东。邘国是商代鄂侯封地。西周时期,鄂侯南迁,周武王将此地分封给其子邘叔。现遗址仅存北墙,东西长820米,宽17-22米,高2-7米。邘城西北角的外部为邘国古墓群,未发掘。邘城西北约1公里处,还有一小城,为战国时期修筑,清代进行了修缮,四城门额上有石刻城门名字"迎旭"、"古邘城"等,现城墙残存极少,但尚保存有"古邘城"石刻遗物。 1963年6月成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窄涧谷太平寺摩崖造像,位于沁阳县西北30公里的太行山脉北侧的悬谷山峭壁上。现存三窟六龛,分别雕刻菩萨、佛僧、道士、天王像、金刚经文,其中一窟的四壁雕刻造像1251尊,唐至清历代皆有。1963年6月成为河南省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韩愈墓,位于孟州市区西6公里处,洛(阳)常(平)公路北侧,紫金山阳坡之麓,是河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3级旅游景区,总面积100余亩,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陵墓。 月山寺,位于博爱县月山镇境内,原名明月山寺。主要有连环井、七星塔、望景台、金鸡叫、苍公洞等景点。月山寺历史上曾与白马寺、少林寺并称为中原三大名寺,八极拳发源地,为豫北地区最大的佛教活动场所。 嘉应观,位于武陟县城东南12公里处,距焦作市区35公里,总面积9.3平方公里,是雍正皇帝为祭祀河神、封赏历代治河功臣,而修建的庙宇。始建于雍正元年(1723年),历时四年建成。建筑包括山门、御碑亭、治河功臣殿、中大殿、禹王阁等。 焦作影视城,它展现了华夏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历史风貌,再现了东周夯土筑台之风,许多背景自三代上古到魏晋的古装剧在这里取景。影视城位于焦作市北郊凤凰山上,是中国中央电视台与焦作市政府合作修建的大型影视剧拍摄制作基地,距焦作市区1公里,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居全国四大影视城之首。 焦作市博物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人 城市荣誉 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 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 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国家双拥模范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篮球城市
县级市:沁阳市、孟州市 县:修武县、博爱县、武陟县、温县 此外,焦作市设立了以下经济管理区: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焦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人口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52.3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26.74万人,乡村常住人口125.6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35%,比上年末提高0.62个百分点。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7.65‰;人口死亡率为7.42‰;自然增长率为0.23‰。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3,521,078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40,101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19,023人,下降0.54%,年平均增长率为-0.05%。其中,男性人口为1,775,405人,占总人口的50.42%;女性人口为1,745,673人,占总人口的49.58%。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1.7。0-14岁的人口为658,766人,占总人口的18.71%;15-59岁的人口为2,197,420人,占总人口的62.41%;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64,892人,占总人口的18.88%,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67,473人,占总人口的13.28%。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219,389人,占总人口的63.0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301,689人,占总人口的36.97%。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451,008人,占98.0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0,070人,占1.9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17,059人,下降0.49%,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4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1,964人,下降2.73%,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4个百分点。 经济 农业 焦作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棉花、油料及其它经济作物,是河南省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是全国著名的粮食高产区和优良的小麦种子繁育基地之一。 2009年以来,焦作市开始发展特色农业,沁阳市“一村一品”专业村有32个,蔬菜种植面积18.5万亩,紫陵仙鸿果业专业合作社的梨、葡萄被认定为河南省名牌产品。孟州建成了广惠园区、新西兰红梨园区、北开仪苹果园区3个农业核心示范区。博爱县发展蔬菜特色农业,开发标准化生产田12万亩,建成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2.1万座。武陟县目前已形成农业发展特色专业村91个、专业乡镇2个。修武县将食用菌种植、观光农业和高效农业作为支柱产业,并建成了西夏庄园现代农业园区,2009年被确定为省级畜牧业发展重点县。温县以山药、菊花、生地、牛夕“四大怀药”生产加工为主,开发绿色食品生产田2000亩,4种怀药产品被省有关部门认定为绿色食品。 工业 焦作工业由过去单一的煤炭工业发展成为以能源、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汽车零部件制造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五大云集产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综合效益指数均居全省前3位。 另外,焦作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的投资,美国爱依斯、英国普林斯顿、韩国电力公社、新加坡RB公司、香港华润、内蒙古蒙牛、黑龙江中植、甘肃兰澳、江苏嘉华、南通远大置业、上海骏利、北京瑞联,厦门重工,奇瑞,中国兵装,中国兵工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入驻焦作,投资领域涉及电力、环保、食品加工、冶金、房地产等行业。 交通 焦作地处黄河南北之通道,扼晋豫两省之要冲,自古就是豫西北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也是中原入晋的一个重要通道。焦枝、焦太、焦新、月侯四条铁路贯穿境内,有月山、待王两个较大的货运编组站,铁路交通便利,焦作铁路一直以来都是国家铁路货运重要路线,晋煤外运以及焦作煤炭的外运提供了重要运输保障。高速公路与国家干线高速公路连通,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全市公路总里程达4953公里,公路密度121.6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郑州-焦作-晋城高速公路的率先竣工,开辟了新时期中原内陆入晋的新通道。焦作至郑州城际铁路于2015年6月26日正式开通,全程最短用时34分钟。 铁路 焦柳(焦作--柳州) 焦太(焦作--太原) 焦新(焦作--新乡) 侯月(月山--侯马) 郑焦城际铁路(焦作--郑州) 旅游快速通道 2010年-2015年,焦作规划的主要旅游快速通道有六条,全长324.446Km,拟由:林邓线、常付线、获轵线、云郑线、焦桐线、焦作至荥阳黄河大桥组成。这六条道路分为两横四纵,届时将形成一个环形的旅游快速通道,把全市的各主要风景名胜区连接在一起。 高速公路 郑焦晋高速公路、长济高速公路、济洛高速公路、焦桐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地方高速公路与国家干线高速公路连通,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乡乡通二级”、“村村通硬化路”。 截至2013年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04公里。 文化 方言 焦作话处于河南话(中原官话)和山西话(晋语)的接合带。市区通行河南话与普通话,县域通行焦作话。 教育 高等教育 河南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焦作路矿学堂在此成立,后改为焦作工学院。焦作工学院旧址后由中南煤炭学校迁入,2004年更名为河南理工大学。 焦作大学 高中教育 焦作市第一中学 焦作市第十一中学 沁阳市第一中学 沁阳永威学校 武陟县第一中学 温县第一高级中学 修武县第一中学 旅游 焦作旅游资源丰富。国家5A级景区3处、国家4A级景区4处、国家3A级景区4处,太行山在焦作连绵百余公里,从东到西分布着1000多处景点。2006年2月,世界旅游评估中心和世界旅游推广峰会全球秘书处授予焦作旅游服务“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焦作市是中国首获此殊荣的城市。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和河南省政府每隔4年在焦作市举办的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亦吸引大批游客。 自然景观 云台山,位于修武县以北,1987年被列为河南省级风景名胜区之首。老潭沟瀑布,上接蓝天,下连石坪,落差310多米,十分壮观。温盘峪则被誉为“盆景峡谷”。人文景观有汉献帝陵墓及避暑台,“竹林七贤”隐居著述地一百家岩及其遗址嵇康淬剑池、刘伶醒酒台以及孙登长啸台等。茱萸峰海拔1300多米,唐代诗人王维的著名诗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写于这一地区。有"世界地质公园之父"之称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学部主任伊德博士在实地考察云台山后称: 青天河,位于博爱县境内,1990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7年被评为“河南省十佳风景名胜区”。 有古道、大泉湖、月山寺、石佛滩、凤凰岭五大区域、108个景点组成的青天河风景名胜区,面积45.2平方公里。 群英湖,地处太行山前沿,面积约25平方公里,跨越焦作市区、修武县、博爱县与山西省晋城市地界。群英湖风景区内景点集中,分布均匀。河流、湖泊深秀,高山、峡谷险峻,悬崖、溶洞遍布,奇峰、怪石林立。有寺庙、古树,有台地、草坪,有丛林、花卉及多种野生动植物。还有众多古迹和中国神话传说。群英湖坝高100.5米,是中国最高的砌石坝。 万仙山,由郭亮、南坪、罗姐寨、三湖四部分组成。郭亮洞长1200米,开凿时留下的支撑廊顶的天然石柱,形成了崖下的照明窗口,万仙山景区的红龙洞、白龙洞、黄龙洞内,钟乳石倒悬,千姿百态,形神各异。 人文景观 邘国故城,位于沁阳县西北15公里邘邰村东。邘国是商代鄂侯封地。西周时期,鄂侯南迁,周武王将此地分封给其子邘叔。现遗址仅存北墙,东西长820米,宽17-22米,高2-7米。邘城西北角的外部为邘国古墓群,未发掘。邘城西北约1公里处,还有一小城,为战国时期修筑,清代进行了修缮,四城门额上有石刻城门名字"迎旭"、"古邘城"等,现城墙残存极少,但尚保存有"古邘城"石刻遗物。
裴休,状元,唐朝宰相; 金山法海,唐朝状元,镇江金山寺开山之祖,《白蛇传》角色法海的原型; 徐商,进士出身,唐朝宰相; 卫哲治,清朝山东布政使、安徽巡抚、工部尚书; 李钟玄,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第一副司令员、北京卫戍区政治委员; 王文学,山西省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翟明国,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 徐敬业,重庆市政协主席; 李洱,作家、教授; 特产 济源冬凌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参考文献 J
文化和旅游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王屋山 中国省级风景名胜区:五龙口风景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人 张禹,西汉丞相; 裴休,状元,唐朝宰相; 金山法海,唐朝状元,镇江金山寺开山之祖,《白蛇传》角色法海的原型; 徐商,进士出身,唐朝宰相; 卫哲治,清朝山东布政使、安徽巡抚、工部尚书; 李钟玄,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第一副司令员、北京卫戍区政治委员; 王文学,山西省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翟明国,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 徐敬业,重庆市政协主席; 李洱,作家、教授; 特产 济源冬凌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明清时期,周家口是西北与江南物资交流的重要枢纽,曾被称为河南四大商业重镇之一。明朝初年,随着沙颍河漕运的开通而开始发展,最初的集镇也逐渐由沙河北岸扩展到南岸。为了满足两岸商贾往来的需要,一户姓周的人家在南岸的子午街(今川汇区老街)开辟了第一个渡口,“周家口”也因此得名。明代万历年间,贾鲁河河道疏浚完成,于是周家口成为南接江淮,北通山陕的重要商品集散地。清初的五十年间,贾鲁河疏浚达十次,以确保河运畅通。清朝乾隆年间,周家口镇的发展达到顶峰,开辟渡口16个,拥有街道116条,常住居民数万人,流动人口达数十万人。清朝中后期,海运逐渐取代河运成为南北物资运输的主要渠道。1843年,黄河在中牟决口,致使贾鲁河淤积,贾鲁河北上开封的航道被阻,自此再未恢复。周家口镇的商业开始走向萧条。1853年至1854年,太平天国的北伐军与清军在此激战。1857年-1866年间,捻军战乱波及周家口,镇内的许多庙宇建筑“三次焚毁,几至于尽”。 近现代史 1901年京汉铁路全线通车。周口以西数十公里的漯河因地处铁路沿线而吸引了大量商民,周口也彻底告别了明清時期“万家灯火侔江浦,千帆云集似汉皋”的繁华(此詩句出自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湖北江夏縣人熊廷弼赴京趕科考路過周家渡口的詩作《过周家口》,他同年進士,詩中「汉皋」指他家鄉江夏縣的漢口鎮,漢口鎮與周家口鎮均為明代興起的水運樞紐)。1938年抗日戰爭時,國民革命軍在黄河花园口戰略性决堤,正值汛期的黄河改道,顺贾鲁河、颍河而下。周口一带成为黄泛重灾区,受灾长达九年之久。同年8月,多个县被日军攻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口镇曾先后隶属于商水,淮阳。1965年设立周口专区(后改为周口地区)。2000年,周口地区改为地级周口市。2011年6月30日轄縣鹿邑縣成為省直管縣。 地理 周口地处黄淮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然坡降为1/5000-1/7000。海拔高度为35.5-64.3米。大致以川汇区至太康一线为界,线西海拔高度为50—64.3米 周口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冷少雪,夏季炎热多雨。 一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为 1.8 ℃;七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7.3 ℃。全年平均气温15.0 ℃。 全市平均霜期为146天,无霜期219天。 政治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市委书记 王平(2001年1月-2003年2月) 董光峰(2003年2月-2006年12月) 毛超峰(2006年12月-2011年12月) 徐光(2011年12月-2017年2月) 刘继标(2017年2月-2021年7月) 安伟(2021年7月-2022年1月) 张建慧(2022年1月-) 市长 张海钦(2001年1月-2003年2月) 高德领(2003年2月-2006年12月) 徐光(2006年12月-2011年12月) 岳文海(2011年12月-2013年6月) 刘继标(2013年6月-2017年2月) 丁福浩(2017年2月-2021年7月) 吉建军(2021年7月-) 行政区划 周口市现辖2个市辖区、7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辖区:川汇区、淮阳区 县级市:项城市 县:扶沟县、西华县、商水县、沈丘县、郸城县、太康县、鹿邑县 此外,周口市还设立以下经济管理区:周口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原市东新区)、周口经济技术开发区。 自2011年6月起,鹿邑县成为河南省省直管试点县,赋予部分省辖市享有的经济和财政管理权限,但行政上仍由周口市领导。 人口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81.20万人,比2021年末减少4.10万人。 与2021年减少16.57万人相比,降幅缩小。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9,026,015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953,793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72,222人,增长0.81%,年平均增长率为0.08%。其中,男性人口为4,454,317人,占总人口的49.35%;女性人口为4,571,698人,占总人口的50.6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97.43。0-14岁的人口为2,249,038人,占总人口的24.92%;15-59岁的人口为4,994,001人,占总人口的55.33%;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782,976人,占总人口的19.75%,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370,270人,占总人口的15.18%。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843,339人,占总人口的42.5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182,676人,占总人口的57.42%。 民族
刘继标(2013年6月-2017年2月) 丁福浩(2017年2月-2021年7月) 吉建军(2021年7月-) 行政区划 周口市现辖2个市辖区、7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市辖区:川汇区、淮阳区 县级市:项城市 县:扶沟县、西华县、商水县、沈丘县、郸城县、太康县、鹿邑县 此外,周口市还设立以下经济管理区:周口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原市东新区)、周口经济技术开发区。 自2011年6月起,鹿邑县成为河南省省直管试点县,赋予部分省辖市享有的经济和财政管理权限,但行政上仍由周口市领导。 人口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81.20万人,比2021年末减少4.10万人。 与2021年减少16.57万人相比,降幅缩小。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9,026,015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953,793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72,222人,增长0.81%,年平均增长率为0.08%。其中,男性人口为4,454,317人,占总人口的49.35%;女性人口为4,571,698人,占总人口的50.6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97.43。0-14岁的人口为2,249,038人,占总人口的24.92%;15-59岁的人口为4,994,001人,占总人口的55.33%;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782,976人,占总人口的19.75%,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370,270人,占总人口的15.18%。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843,339人,占总人口的42.5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182,676人,占总人口的57.42%。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8,899,159人,占98.5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6,856人,占1.41%。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74,304人,增长0.84%,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3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2,082人,下降1.61%,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3个百分点。 周口市共有回、满、蒙古等33个少数民族,16.6万多人,少数民族人口居河南省第二位,其中回族人口15.8万,回族人口居河南省第一位。少数民族人口万人以上的县市区6个,千人以上的乡镇40个(含回族镇3个),民族聚居村130个。 姓氏 周口总人口超过千万,是一个人口大市。据官方统计,2006年6月底全市本地人口共有1084姓,人口数量最多的18个姓氏依次为:王、张、李、刘、赵、陈、杨、郭、孙、朱、马、周、高、徐、韩、吴、梁、胡;周口市是华夏姓氏的重要起源地之一。起源于周口以及历史郡望在周口的姓氏达130多个。 经济 农业 周口是中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目前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达1865万亩,总产量143.3亿斤,占河南省总产量的13.3%;棉花年播种面积199.3万亩,总产量3.4亿斤,占全省总产量的26%,居河南首位;油料作物总产量5.5亿斤,占全省总产量的7%,居全省第二位。农副产品方面,生猪存栏量1008.77万头;黄牛存栏量270.56万头;羊存栏量570.6万只;鸡存栏量4.75亿只。周口皮革生产、加工历史悠久,素有“北有张家口,南有周家口”皮都之称。丰富优质的皮革原材料,为制革业的加工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周口市林木资源丰富,素有“中原林海”之称。森林覆盖率达18%,林木积蓄量800万立方米。 工业 周口市工业发展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导,已形成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为支柱以电力、机械、皮革皮毛为特色的工业体系。并涌现出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工业品牌,著名企业有: 河南莲花集团,位于项城市,“莲花”牌味精先后获得24块国内国际金奖,其生产能力跻身世界同行业四强,单厂产量居世界第一; 河南宋河酒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鹿邑县枣集镇,该厂生产的高、低度宋河粮液酒获国家金奖,进入国家名酒行列; 河南祥龙四五酒业有限公司,位于川汇区,已经形成了豫商系列、四五老窖系列、老酒系列等10多个系列,高、中、低档60多个品种。2008年9月5日,河南祥龙四五酒业有限公司在新加坡证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河南省首家实现上市的白酒企业,也是中国首个在海外实现上市的白酒酿造企业; 交通 铁路 漯阜铁路 禹郸铁路 郑阜高速铁路 高速公路 国道 航运 依托航运发展起来的周口市,其境内的航道曾在20世纪中叶兴修水利时完全中断。近年来,沙颍河复航续建工程陆续开展。2005年,周口港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目前部分河道已实现了季节性通航。 文化 周口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市,是中华龙文化、姓氏文化、道家文化、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龙文化 《左传》、《三皇本纪》载人文始祖伏羲降生的时候,有“龙瑞”出现,故“以龙纪官,号曰龙师”。穆仁先所著的《序·周口——中国“神话之都”》一书中载:“伏羲先后征服九大部落。伏羲最开始的图腾是蟒蛇,其他部落也都有自己的图腾。伏羲每征服一个部落,便在自己的蟒蛇图腾上添加这个部落图腾的一部分。经过多年的征服,伏羲在蟒蛇图腾上加上了老虎的眼,长鲸的须,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红鲤的鳞,白鲨的尾。于是,一个新的图腾形象产生了。新的图腾叫什么名字呢?是年九月初五,伏羲在召集九大部落首领商讨结盟大事时,忽然乌云四合,天空划过一道闪电,那耀眼的闪光极像新的图腾,紧接着传来‘轰隆隆’一阵巨响。伏羲顿有所悟,他就把新图腾定名为‘龙’。” 节会
市区搬迁 市区经历了三次搬迁。1957年,市区选在鹤壁集,随着二矿、三矿的建设,1957年12月市区南移到中山;后又随着五矿、六矿的建设,1959年,市区又从中山迁到现在的老区大湖。随着矿区的发展,市区的周围基本上都是塌陷区,城市的发展受到制约。1992年,鹤壁在东南浚县淇县交界处建立淇滨经济开发区,随着规模的扩大,1999年5月市政治中心迁到淇滨区,目前新区已成为鹤壁市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地理 鹤壁位于河南北部,太行山东麓,与华北平原接连。 政治 现任领导 行政区划 鹤壁市下辖3个市辖区、2个县。 市辖区:鹤山区、山城区、淇滨区 县:浚县、淇县 人口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57.2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7.9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9.2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29%,比上年末提高0.58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6‰;死亡人口1.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1‰;自然增加人口0.1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45‰。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1,565,973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569,208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3,235人,下降0.21%,年平均增长率为-0.02%。其中,男性人口为792,316人,占总人口的50.6%;女性人口为773,657人,占总人口的49.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2.41。0-14岁的人口为339,116人,占总人口的21.66%;15-59岁的人口为969,400人,占总人口的61.9%;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57,457人,占总人口的16.44%,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87,128人,占总人口的11.95%。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55,004人,占总人口的60.9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10,969人,占总人口的39.02%。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563,490人,占99.84%;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483人,占0.16%。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4,151人,下降0.26%,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6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916人,增长58.46%,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6个百分点。 资源 矿产资源有煤、硫铁矿、陶土、铝矾土、白云岩等。九十年代发现大量金属镁资源。是中国重要煤炭基地之一。 经济 有煤炭、机械、化工、纺织等工业。所产汽车配件质量在国内名列前茅。耐火砖、铸铁管、釉面砖等先后打入国际市场。 农业盛产小麦、玉米、谷子、红薯、柿子、苹果。 著名的淇河三珍:淇河鲫鱼、缠丝鸭蛋、冬凌草。
名称典故 “鹤壁”一名最早见于《金史》,相传古时有双鹤栖于南山之峭壁,逐名其山为“鹤山”,其村为“鹤壁”。亦有一说为其名源于道士在饭店影壁上所画白鹤可起舞的神话传说。 建制沿革 商代最后一位君主帝辛(被后人贬称商纣王)定都于沫邑,后改为朝歌,即今淇县。商末,帝辛与周武王决战于此。武王灭商后,封帝辛之子武庚为诸侯,统治朝歌一带,并派管叔、蔡叔、霍叔监视其举动,称“三监”。周武王封康叔为卫侯,春秋初为卫国属地,朝歌曾为卫国都城,后被晋所占。《左传》记曰:鲁襄公二十三年(前550年)齐“伐晋,取朝歌”。齐景公三十八年(前510年)设中牟邑,即今鹤壁市山城区。三家分晋后为赵国地。赵献子元年(前423年),赵国将都城迁至中牟邑。后被魏所占。 汉代至三国分属河内郡荡阴县(今鹤壁市区)、朝歌县(今淇县)及魏郡黎阳县(今浚县)。东汉建安十七年(212年)荡阴县、朝歌县改属魏郡。西晋泰始元年(265年)朝歌县属汲郡。东晋永和七年(351年)于黎阳县置黎阳郡。太元十四年(389年)废黎阳郡复黎阳县入汲郡。 北魏天兴四年(401年)析冀州置相州,治邺县(今河北省临漳县邺镇)。永安元年(528年)分黎阳县置东黎县。东魏天平元年(534年)改相州为司州,废荡阴县入邺县,于黎阳县置黎州。天平二年(535年)置魏德县。北齐年间废魏德县、东黎县。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司州复为相州。宣政元年(578年)分汲郡置卫州,治枋头城(今浚县西南)。大象二年(580年)相州移治安阳城(今安阳市)。 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荡阴县。开皇十六年(596年)改荡阴县为荡源县,属黎州。大業二年(606年)改朝歌县为卫县,改卫州为汲郡,废黎州。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卫州,卫县属之,次年于黎阳县复置黎州。武德六年(623年)改荡源县为汤阴县。貞觀元年(627年)卫州移治汲县(今卫辉市)。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废卫县,元祐初复置。政和五年(1115年)改黎州为濬州,仍治黎阳县。宣和初汤阴县改属濬州,后复属相州。金明昌三年(1192年)升相州为彰德府。 元宪宗五年(1255年)于卫县西鹿台乡置淇州,属卫辉路,卫县废为集,并置临淇县;濬州属大名路;汤阴县属彰德路。至元三年(1266年)废临淇县入淇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淇州为淇县,属卫辉府;改濬州为濬县,属大名府;汤阴县属彰德府。清代因之。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存县,淇县、濬县、汤阴县均属河南省河北道。1928年废道制。1932年,三县属河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濬县、淇县、汤阴三县属平原省安阳专区。1953年平原省撤销,安阳专区改属河南省。1954年,淇县并入汤阴县。1956年9月建鹤壁矿区。1957年3月,析汤阴县7个乡及3个村之地置鹤壁市,为省辖市,委托安阳专区领导,后改为省直接领导。1958年12月,安阳专区撤销,鹤壁市归新乡专区领导。1960年10月,安阳专区的汤阴县划归鹤壁市。1961年11月,汤阴县又复归安阳专区;同年设山城、鹤山两个市辖区。1961年12月恢复安阳专区,鹤壁市又改属之。1962年恢复淇县建制。1966年设立郊区。1986年1月,将安阳市的浚县、淇县划归鹤壁市管辖。2001年12月,郊区更名为淇滨区。 市区搬迁 市区经历了三次搬迁。1957年,市区选在鹤壁集,随着二矿、三矿的建设,1957年12月市区南移到中山;后又随着五矿、六矿的建设,1959年,市区又从中山迁到现在的老区大湖。随着矿区的发展,市区的周围基本上都是塌陷区,城市的发展受到制约。1992年,鹤壁在东南浚县淇县交界处建立淇滨经济开发区,随着规模的扩大,1999年5月市政治中心迁到淇滨区,目前新区已成为鹤壁市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地理 鹤壁位于河南北部,太行山东麓,与华北平原接连。 政治 现任领导 行政区划 鹤壁市下辖3个市辖区、2个县。 市辖区:鹤山区、山城区、淇滨区 县:浚县、淇县 人口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57.2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7.9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9.29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29%,比上年末提高0.58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1.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7.56‰;死亡人口1.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1‰;自然增加人口0.1万人,自然增长率为0.45‰。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1,565,973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569,208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3,235人,下降0.21%,年平均增长率为-0.02%。其中,男性人口为792,316人,占总人口的50.6%;女性人口为773,657人,占总人口的49.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2.41。0-14岁的人口为339,116人,占总人口的21.66%;15-59岁的人口为969,400人,占总人口的61.9%;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57,457人,占总人口的16.44%,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87,128人,占总人口的11.95%。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55,004人,占总人口的60.9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10,969人,占总人口的39.02%。 民族
行政区划 德州市现辖2个市辖区、7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市辖区:德城区、陵城区 县级市:乐陵市、禹城市 县:宁津县、庆云县、临邑县、齐河县、平原县、夏津县、武城县 此外,德州市设立以下经济开发区: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 人口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57.4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8.0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26%,比上年末提高0.86个百分点。2022年人口出生率5.17‰,死亡率5.94‰,自然增长率-0.77‰。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5,611,194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5,568,235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42,959人,增长0.77%,年平均增长率为0.08%。其中,男性人口为2,821,403人,占总人口的50.28%;女性人口为2,789,791人,占总人口的49.7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1.13。0-14岁的人口为1,092,033人,占总人口的19.46%;15-59岁的人口为3,356,051人,占总人口的59.81%;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163,110人,占总人口的20.7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59,848人,占总人口的15.32%。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990,953人,占总人口的53.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620,241人,占总人口的46.7%。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556.82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了27.45万人。增长5.19%,年平均增长0.51%。其中,男性为281.87万人,占总人口的50.62%;女性为274.95万人,占总人口的49.38%,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2.52。0-14岁的人口为92.69万人,占16.65%;15-64岁的人口为414.68万人,占74.47%;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9.45万人,占8.88%。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5,534,830人,占98.64%;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6,364人,占1.36%。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40,821人,增长0.74%,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3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138人,增长2.88%,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3个百分点。 交通 德州是华北交通的关键地点,历史上和当前都有众多重要交通线路途径德州。京杭运河由德州市经过,目前则是众多铁路和高速公路的交汇处。 铁路 京沪线、京沪高铁、石济客运专线、石德线 高速公路 、、德上高速、京沪高速、青银高速、东吕高速、济聊高速、济南绕城高速、滨德高速公路、京德高速、德郓高速(在建) 国道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禄王墓 教育 德州市的教育程度在山东省处于中游水平。教育质量较好的学校多位于德城区内。德州学院(公办本科院校)为德州市主要的高等教育机构。德州市比较有名的学校有:德州一中、德州五中、德州九中、乐陵市实验中学、武城二中、德州市实验小学、德州学院、山东华宇工学院(民办本科院校)等。 高等教育院校 德州学院 山东华宇工学院
行政区划 德州市现辖2个市辖区、7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市辖区:德城区、陵城区 县级市:乐陵市、禹城市 县:宁津县、庆云县、临邑县、齐河县、平原县、夏津县、武城县 此外,德州市设立以下经济开发区: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 人口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57.4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8.0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26%,比上年末提高0.86个百分点。2022年人口出生率5.17‰,死亡率5.94‰,自然增长率-0.77‰。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5,611,194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5,568,235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42,959人,增长0.77%,年平均增长率为0.08%。其中,男性人口为2,821,403人,占总人口的50.28%;女性人口为2,789,791人,占总人口的49.7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1.13。0-14岁的人口为1,092,033人,占总人口的19.46%;15-59岁的人口为3,356,051人,占总人口的59.81%;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163,110人,占总人口的20.7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59,848人,占总人口的15.32%。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990,953人,占总人口的53.3%;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620,241人,占总人口的46.7%。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556.82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了27.45万人。增长5.19%,年平均增长0.51%。其中,男性为281.87万人,占总人口的50.62%;女性为274.95万人,占总人口的49.38%,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2.52。0-14岁的人口为92.69万人,占16.65%;15-64岁的人口为414.68万人,占74.47%;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49.45万人,占8.88%。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5,534,830人,占98.64%;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6,364人,占1.36%。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40,821人,增长0.74%,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3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138人,增长2.88%,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3个百分点。 交通 德州是华北交通的关键地点,历史上和当前都有众多重要交通线路途径德州。京杭运河由德州市经过,目前则是众多铁路和高速公路的交汇处。 铁路 京沪线、京沪高铁、石济客运专线、石德线 高速公路 、、德上高速、京沪高速、青银高速、东吕高速、济聊高速、济南绕城高速、滨德高速公路、京德高速、德郓高速(在建)
建制 滁州是建置于中国隋朝至清朝的一个州,州城治新昌县(即清流县),辖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区、来安县、全椒县全境、明光市部分区域及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六合区部分区域。 古代 先秦时,滁州市境内建钟离国、棠邑、卑梁邑等诸侯国与封地。春秋时,东部天长市(卑梁)属吴国,今天滁州市其他大部分地方属于楚国。 秦始皇帝一统中原,设郡县制。滁州市境内属九江郡,建棠邑县、阴陵县、东城县、广陵县、东阳县等县。汉设州刺史制,滁州市境内属扬州刺史部,建棠邑侯国、建阳县、全椒县(侯国)、阴陵县、东城县、曲阳县、钟离县(侯国)、高邮县、广陵县、江都县等县(侯国)。 汉末天下大乱,中原地区先后建立三个国家。滁州市境内分属魏国扬州淮南郡(滁州大部分县)与吴国扬州(天长大部)。县置基本沿袭汉制。晋朝重新一统天下,滁州市境内属扬州淮南郡。 晋末天下再度混乱,以淮河为界划分若干国家。滁州市境内在南北朝前期属于南朝,后期南朝黯弱,丧失大片江北土地,滁州市境内诸县遂入北朝。 隋承北周,复大一统。首建州县制,弃州郡县制。滁州市境内设豪州(辖钟离县、定远县等县)、滁州(辖新昌县、全椒县)、扬州(辖石梁县、盱眙县等县),隋末建郡县制,滁州市境内三州更名为“钟离郡”、“永阳郡”、“江都郡”。唐立道州县制,滁州市境内三州全属淮南道,州、县沿袭隋置。唐天宝年间,天长由高邮,江都,六合等县化地而立。唐末藩镇割据,滁州市境内所有州县先后为吴国、南唐辖地,南唐丢失江北土地后,滁州市全境入后周。 北宋承袭后周,立路州县制。滁州市境内属淮南路,后淮南路分东西路,滁州市境内各州自东向西分属淮南东路(辖滁州、扬州、泗州)及淮南西路(辖濠州)。南宋沿袭北宋建置外,另设盱眙军、天长军、招信军。 元立行省制,下设路、州、县。滁州市境内属河南江北行省,下设扬州路(辖滁州)、淮安路(辖泗州)、安丰路(辖濠州)。 明立承宣布政使司制,下设府(州)、散州(县)。凤阳县成为明帝国都城,称“中都”。不久后中都营造中止,滁州市境内直属京师(南京)管辖,设滁州(辖州城、来安县、全椒县)、凤阳府(辖凤阳县、临淮县、定远县、盱眙县、天长县)。 清立省制,下设袭明置。滁州市全境初属江南省,后江南省拆为安徽、江苏两省。滁州(辖州城、来安县、全椒县)、凤阳府(辖凤阳县、定远县)、泗州(辖盱眙县、天长县)均属安徽省。 近现代 民国初年,全国废府州厅改县,立省县制。滁州改为滁县,初期属安徽省淮泗道,1932年到1936年滁县、来安、凤阳等隶属于第四区,天长县等属第七区。1936年再次改制为第五区,专署初驻滁县,民国27年(1938年)2月改驻含山县,辖滁县、天长、来安、全椒、和县、含山等6县。民国21年(1932年)11月增领嘉山县。今滁州市定远县、凤阳县属于第四区。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丧失对该区域部分地区的控制力,该区域先后为汪精卫政权、共产党苏皖边区政府控制,形成与国民政府并存的局面。抗日战争结束后,该区域部分地区重归国民政府管辖。第二次国共内战中,滁县作为民国首都南京的江北屏障被解放军攻克。1949年1月,解放军占领滁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建立了滁县专区(曾短暂的并入蚌埠专区)、滁县地区,80年代后,推广地级市区划制,滁县地区于90年代设置滁州市。代管的天长县和嘉山县也相继设立天长市和明光市。 人口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05.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3.1%。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3,987,054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937,868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49,186人,增长1.25%,年平均增长率为0.12%。其中,男性人口为2,052,337人,占总人口的51.48%;女性人口为1,934,717人,占总人口的48.5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6.08。0-14岁的人口为648,179人,占总人口的16.26%;15-59岁的人口为2,547,294人,占总人口的63.89%;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91,581人,占总人口的19.85%,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36,867人,占总人口的15.97%。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465,704人,占总人口的61.84%;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521,350人,占总人口的38.16%。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949,058人,占99.05%;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7,996人,占0.95%。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50,220人,增长1.29%,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4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1,034人,下降2.65%,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4个百分点。 方言 滁州内部方言大致上属于江淮官话的不同口音。历史上早期方言为吴语,东晋后逐渐与中原口音差距变小,至南宋时候已经完全演化为江淮话。滁州内除了全椒、来安外,天长等地与滁州在历史上均无隶属关系,联系较少,口音差距也较大。 地理 政治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市委书记 吴天栋(1992年12月-1995年11月) 张春生(1995年11月-1998年3月) 何成国(1998年4月-2001年4月) 汪国才(2001年4月-2008年2月) 韩先聪(2008年2月-2012年2月) 江山(2012年2月-2014年4月) 李明(2014年4月-2016年8月) 姚玉舟(2016年8月-2016年11月) 张祥安(2017年7月-2021年3月) 许继伟(2021年4月-) 市长 陈天庚(1993年7月-1995年11月) 何成国(1995年11月-1998年4月)
滁州交通技工学校 私立学校 滁州新锐学校 滁州青华中校 滁州新英中学 滁州博世双语学校 滁州市第十一中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 半塔保卫战旧址 琅琊山摩崖石刻及碑刻 池河太平桥 琅琊寺无梁殿 安徽省文物保護單位 醉翁亭 豐樂亭 旅游 琅琊山 琅琊寺 醉翁亭 丰乐亭 南京太仆寺 清流关 西涧湖 皇甫山 彩云洞 白鹭岛 皖东烈士陵园 神山 太平桥 国光楼 明皇陵 明中都皇城遗址 狼巷迷谷 韭山洞 护国寺 女山湖 交通 公路 高速公路 宁洛高速 沪陕高速 宁连高速 京台高速 明徐高速 长深高速 滁新高速 马滁扬高速 国道
英国慈善家 英國飛行員 维珍集团人物 下級勳位爵士 TED演讲人 失讀症者 英国动力运动人物 伦敦作家 伦敦企业家
维珍集团人物 下級勳位爵士 TED演讲人 失讀症者 英国动力运动人物 伦敦作家
克劳狄一世(41年-54年) 中东 科马吉尼 国王:Antiochus IV(41年-72年) 奈巴提亚 国王:Malichus II(40年-70年) 奥斯若恩 国王:Abgar V(13年-50年) 安息 国王(内战导致政权并立):
各国领袖 非洲 库施 国王:Amanitaraqide(40年-50年) 亚洲 中国 东汉: 皇帝:汉光武帝(25年-57年) 朝鲜 百济: 国王: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罗马帝国 皇帝: 卡利古拉(37年-41年)
国君是一国之主,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所有官员的上司。战国时代以前,国君称为“-{后}-”或“王”。王是至尊的意思,代表上天统治人民,又称为“天子”、“天王”。春秋之后,诸侯国也开始称王。到了战国,有的诸侯国甚至称“帝”,但是未成定制。到了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才开始使用皇帝的称呼,并一直沿袭到清朝的灭亡。受此影响,皇帝的正妻称为皇后,皇帝的母亲称为皇太后。历史上的一些少数民族政权,国君的称号也不一样,例如: 单于(匈奴) 昆莫(乌孙) 候娄訇勒(高车) 可汗(鲜卑、回纥、柔然、突厥、契丹、蒙古) 赞普(吐蕃) 宰相 宰相是国君之下最高的行政长官,辅助国君处理政事,是最大的官。历代叫法不一,只是一个通称,具体职称有丞相、相国、尚书令、尚书仆射、中书令、侍中等。 中央各部门长官 从西周开始,政府部门开始分化。西周分为六个部门,各设长官: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到了秦朝统一后,进行了重大调整,形成了所谓的“九卿”。 九卿包括: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和历法、医疗) 郎中令(宫廷守卫、议论) 卫尉(掌管宫门警卫、朝贡) 太仆(掌管皇帝的车马和全国的马政) 廷尉(掌管司法) 典客(管理少数民族) 宗正(管理皇族事务) 治粟内史(管理国家财政) 少府(管理皇帝的财政,以及国家政务) 另外执金吾掌管京城治安,将作大匠掌管土木营建,大长秋管皇后旨意的传达和后宫事务管理。他们与九卿合称“十二卿”。 魏晋以后,中央机构又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尚书机构迅速发展。秦朝时的尚书台只是属于少府下面的一个机构。魏晋以后尚书台从少府中独立出来,改名为尚书省,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尚书省下分为各曹。到了隋唐时期,渐渐演化为六部,一直沿用到清朝。即: 吏部掌管官员的任免考核 户部掌管全国的土地、财政 礼部掌管祭祀、教育和科举 兵部掌管军事 刑部掌管司法 工部掌管土木建筑和交通 六部形成后,九卿职权大大缩小了,称为九寺,沿用到明清的为五寺。 武官 西周时不设武官,官员文武兼管。到了春秋时期晋国设置中、上、下三军,国君任命军队统帅,才开始有了武官的设置,但是三军将领仍然兼管政事。秦汉以后,武官的设置大致可以分为: 警卫皇宫和京师的军队将领 掌管军事行政的武职 领兵作战的将帅 西汉时,太尉(后改称大司马,东汉时又改了回来)掌管全国的军事行政,统兵作战的武官有大将军、车骑将军等,还有名目繁多的杂号将军。魏晋以后,大司马、太尉、大将军等成为了虚衔,没有实权。都督中外诸军事或大都督是全国最高统帅。 西魏、北周实行府兵制。全国分为100个府,每府以郎将统领。隋朝和唐朝继续实行府兵制。中央禁军设十六卫。都督管数州的军事。唐高宗以后,都督带使持节的,称为节度使。中唐以后,府兵制破坏,从募兵中组成中央禁军,共十个军。其中神策军实力最强,设护军中尉和中护军,为禁军统帅。唐代战时有元帅、副元帅为最高统帅。元帅一般以皇太子、亲王担任,实际并不出征,遣大臣担任副元帅,负实际责任。中唐以后又以宦官监军,称都监。唐代还有经略使、招讨使、制置使、团练使等职,为临时指挥一方战事的统帅,多为节度使、观察使、刺史等担任。 五代后周设殿前司,以都点检为禁军统帅。宋朝时,正规军称为禁兵。由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分别统领。教练武艺的军官称为都教头,教头。禁军调度权归枢密院,由皇帝亲自指挥。南宋时,禁军已经不存在,收编了诸将所辖部队,称为御前军。出兵时其统兵将领称为“某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 辽朝守卫京师的部队称为“御帐亲军”,设侍卫司统领。警卫皇帝的部队称为“宫卫骑军”,设宿卫司统领。北枢密院掌契丹兵马,南枢密院掌汉人兵马。作战时设天下兵马大元帅。金朝的皇帝亲军由殿前都点检司统领。战时设元帅府,由都元帅指挥。元朝成吉思汗的卫队称为“怯薜”。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 明朝军队实行卫所制。皇帝亲军初为十二卫,后来增至二十六卫,锦衣卫就是其中之一。 清朝军队分为八旗和绿营两大系统。临时征召的部队称为勇军,例如曾国藩的湘军就是这种。 监官与谏官 中国古代职官的一个特点就是监官的发达。监官是监察各级官吏的。谏官则是规劝君主的过失,使其改正。随着专制体制的加强,到了明朝时,监官与谏官已经合并,统称为言官。 监官的设置始于战国,秦朝时设立御史大夫,兼有监察职能。直到西汉设刺史一职,秩六百石,位下大夫,专问地方豪强、郡国二千石及其子弟。 谏官在西周时虽然没有专职,但是公卿大夫都有进谏的职责。春秋初年齐桓公设大谏,为谏官设置的开始。秦汉时有谏官之职但是没有专门机构。隋唐时,门下省逐渐成为谏官的主要机构。辽以后,谏官名存实亡,甚至不复存在。明清时,谏官的性质与监官相近。 君主的秘书与文学侍从
宋代基本上为两省制,中书、门下合为一省,另以枢密院管军、三司掌财赋。元丰改制前,各级官职均为代表品秩的虚衔,“非奉敕不治本官事”。政务以差遣官为之。元丰改制后,始以本官理政。 元代以中书省统领百官,颇类汉时的相府制度。中书省置令,往往为皇太子兼任,实际政务由中书令之下的左右丞相处理。军事制度延续宋制,以枢密院统军。与宋代不同的是,元代的枢密院直接指挥战事,并得于战区设立行枢密院。元代监察机构特别发达,御史台权力极大,远非前代与后世可比。元代官制的另一个特点是宗教官署权力极大、而工匠、手工业管理机构也很发达。 明、清 朱元璋称吴王,建国金陵的时候,官制一同元朝,间有损益。建立明朝之后,仿唐宋故事厘定官制,以中书省统辖六部,中书省置丞相。明洪武十三年,以胡惟庸谋反,废中书省、丞相官,诏永为例。以六部尚书任天下事,等于是皇帝兼首相。置大学士以充皇帝顾问兼理文字。明成祖始以大学士入文渊阁办事,参与机务,后世称“内阁”,而仍以翰林院为名。明仁宗起,内阁有代皇帝批答大臣表章、草拟敕令的权力,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但因为明太祖后世嗣君不得置丞相的诏令,遂以“辅臣”称之。 清廷入关,以范文程、洪承畴建言,仿明制设立内阁等百官制度。但是军国大事往往以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形式决定之,内阁奉行而已。雍正设军机处,直属皇帝、简满汉大臣入军机处办事,另立奏摺制度,集大权于皇帝一身,内阁徒具形式。 职官的分类 中国的职官系统非常复杂,变化也比较多,下面简要介绍了各种类型的职官的沿革。 国君 国君是一国之主,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所有官员的上司。战国时代以前,国君称为“-{后}-”或“王”。王是至尊的意思,代表上天统治人民,又称为“天子”、“天王”。春秋之后,诸侯国也开始称王。到了战国,有的诸侯国甚至称“帝”,但是未成定制。到了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才开始使用皇帝的称呼,并一直沿袭到清朝的灭亡。受此影响,皇帝的正妻称为皇后,皇帝的母亲称为皇太后。历史上的一些少数民族政权,国君的称号也不一样,例如: 单于(匈奴) 昆莫(乌孙) 候娄訇勒(高车) 可汗(鲜卑、回纥、柔然、突厥、契丹、蒙古) 赞普(吐蕃) 宰相 宰相是国君之下最高的行政长官,辅助国君处理政事,是最大的官。历代叫法不一,只是一个通称,具体职称有丞相、相国、尚书令、尚书仆射、中书令、侍中等。 中央各部门长官 从西周开始,政府部门开始分化。西周分为六个部门,各设长官: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到了秦朝统一后,进行了重大调整,形成了所谓的“九卿”。 九卿包括: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和历法、医疗) 郎中令(宫廷守卫、议论) 卫尉(掌管宫门警卫、朝贡) 太仆(掌管皇帝的车马和全国的马政) 廷尉(掌管司法) 典客(管理少数民族) 宗正(管理皇族事务) 治粟内史(管理国家财政) 少府(管理皇帝的财政,以及国家政务) 另外执金吾掌管京城治安,将作大匠掌管土木营建,大长秋管皇后旨意的传达和后宫事务管理。他们与九卿合称“十二卿”。 魏晋以后,中央机构又进行了一次大的调整,尚书机构迅速发展。秦朝时的尚书台只是属于少府下面的一个机构。魏晋以后尚书台从少府中独立出来,改名为尚书省,成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尚书省下分为各曹。到了隋唐时期,渐渐演化为六部,一直沿用到清朝。即: 吏部掌管官员的任免考核 户部掌管全国的土地、财政 礼部掌管祭祀、教育和科举 兵部掌管军事 刑部掌管司法 工部掌管土木建筑和交通 六部形成后,九卿职权大大缩小了,称为九寺,沿用到明清的为五寺。 武官 西周时不设武官,官员文武兼管。到了春秋时期晋国设置中、上、下三军,国君任命军队统帅,才开始有了武官的设置,但是三军将领仍然兼管政事。秦汉以后,武官的设置大致可以分为: 警卫皇宫和京师的军队将领 掌管军事行政的武职 领兵作战的将帅 西汉时,太尉(后改称大司马,东汉时又改了回来)掌管全国的军事行政,统兵作战的武官有大将军、车骑将军等,还有名目繁多的杂号将军。魏晋以后,大司马、太尉、大将军等成为了虚衔,没有实权。都督中外诸军事或大都督是全国最高统帅。 西魏、北周实行府兵制。全国分为100个府,每府以郎将统领。隋朝和唐朝继续实行府兵制。中央禁军设十六卫。都督管数州的军事。唐高宗以后,都督带使持节的,称为节度使。中唐以后,府兵制破坏,从募兵中组成中央禁军,共十个军。其中神策军实力最强,设护军中尉和中护军,为禁军统帅。唐代战时有元帅、副元帅为最高统帅。元帅一般以皇太子、亲王担任,实际并不出征,遣大臣担任副元帅,负实际责任。中唐以后又以宦官监军,称都监。唐代还有经略使、招讨使、制置使、团练使等职,为临时指挥一方战事的统帅,多为节度使、观察使、刺史等担任。 五代后周设殿前司,以都点检为禁军统帅。宋朝时,正规军称为禁兵。由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分别统领。教练武艺的军官称为都教头,教头。禁军调度权归枢密院,由皇帝亲自指挥。南宋时,禁军已经不存在,收编了诸将所辖部队,称为御前军。出兵时其统兵将领称为“某州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 辽朝守卫京师的部队称为“御帐亲军”,设侍卫司统领。警卫皇帝的部队称为“宫卫骑军”,设宿卫司统领。北枢密院掌契丹兵马,南枢密院掌汉人兵马。作战时设天下兵马大元帅。金朝的皇帝亲军由殿前都点检司统领。战时设元帅府,由都元帅指挥。元朝成吉思汗的卫队称为“怯薜”。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 明朝军队实行卫所制。皇帝亲军初为十二卫,后来增至二十六卫,锦衣卫就是其中之一。 清朝军队分为八旗和绿营两大系统。临时征召的部队称为勇军,例如曾国藩的湘军就是这种。 监官与谏官 中国古代职官的一个特点就是监官的发达。监官是监察各级官吏的。谏官则是规劝君主的过失,使其改正。随着专制体制的加强,到了明朝时,监官与谏官已经合并,统称为言官。 监官的设置始于战国,秦朝时设立御史大夫,兼有监察职能。直到西汉设刺史一职,秩六百石,位下大夫,专问地方豪强、郡国二千石及其子弟。 谏官在西周时虽然没有专职,但是公卿大夫都有进谏的职责。春秋初年齐桓公设大谏,为谏官设置的开始。秦汉时有谏官之职但是没有专门机构。隋唐时,门下省逐渐成为谏官的主要机构。辽以后,谏官名存实亡,甚至不复存在。明清时,谏官的性质与监官相近。 君主的秘书与文学侍从 君主的秘书是源于史官。主要负责君主诏令的起草、君主言行的记载、官书的编撰等。在商朝时就已经有太史、内史等富于秘书性质的官职。 秦汉时期,御史大夫为秘书之长。魏晋以后,中书省掌管秘书的工作。唐玄宗时设翰林待诏职,负责起草诏书和作为文学侍从;唐开元二十六年,以翰林供奉改称翰林学士,置翰林学士院,学士之职,“本以文学言语被顾问,出入侍从,因得参谋议、纳谏诤,其礼尤宠”。
Pavlov,前NKVD军官在俄刊《情报与反情报新闻》上写文就称是苏联伪造来煽动欧美的反日倾向的。 现代日本学术界有认为是出自时任参谋本部作战科参谋铃木贞一中佐之手。 證明造假的观点 多數主流歷史學者认为这个奏折是伪造: 一直以來都只发现奏折的汉文版本,而不见日语原文。 曾作为「日本图谋征服世界的证据」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被提出,可是美国籍辩护律师反驳「文章的记述矛盾点多」,另外,盟军在日本的档案中从未发现该文件的存在。结果,有关「日本图谋征服世界的证据」不足,没有成立。 有日本历史家推测,制造了田中奏折的,就是收到奏折文本的张学良秘书王家楨。在细节上错漏百出。譬如:其格式——署名、行文、乃至呈递流程——均不符合上奏天皇的固定规制,逾制、冒犯之处甚多;再如,对许多关键事件的描述错得离谱: 上奏天皇只能經由內大臣,並沒有宮內大臣這條管道。 文中提到田中在歐美旅行之歸途受到中國人攻擊。→是在上海遭到朝鮮人攻擊。無弄錯自身經歷可能。 文中提到“先帝密召山县有朋,……妥议打开(九国公约)之策”。→但山縣有朋1922年1月已死。九国公约成立于1922年2月。 文中提到中國政府建造了吉海鐵路。→上表文時間為昭和2年(1927年),中國吉海鐵路竣工是上表後兩年後的事。(吉海铁路确实于1927年開工,1929年才竣工) 本年(昭和2年)予定於東京開辦国際工業電気大会。→當時沒有這個大會,倒是国際工業動力会議首辦於昭和4年10月。 此上奏文不符日本上奏文的格式。 此上奏文之用句,與日本當時的用詞大相逕庭。 內容、日期表記錯誤極多,如宮內大臣「一木喜德郎」誤為「一木喜德」。 雖有諸國語言,卻獨獨沒有日文版,非但原文不存,連傳述版皆無。 台灣商人偷偷潛入日本天皇皇居,躲匿書房二日,抄寫翻譯而出,如同间谍小说一般离奇。而王家祯的回忆却声称其是从政友会一名干部的书记员处得到,相互矛盾,苏联对外情报局(SVR)更声称是1927年他们在首尔的特工偷的。→然而過程依然是一個謎。 重光葵曾经对中国公使要求中国政府取缔市面上的田中奏折,说不知来历,也许是军队中的极端分子所写的构想,然后被人得去假冒成政府文件。 彼得弗莱明1939年就曾经模仿田中奏折的泄漏方式写了小说,暗示了英国人早在那时就知道是假作。 反对造假的观点 日方投降之前曾大量销毁文件及证据,从此种行为推测不排除其销毁此证据的可能性。 该奏折在战败之前是机密内容,而此类内容经常在一定时间后销毁,字词错误仅是传抄中出现的问题。 中国官员在国联指出该文件抄自日本皇家书库后,日本当局随即将书库官员小下勇以下28人全部免职。而蔡智堪也遭到拘捕,财产损失殆尽。这些事情从侧面证明了《田中奏折》很可能存在。 九國會議召開時間為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山縣有朋死於1922年2月1日,有足夠時間接受「大正先帝密召」。 大正以後,日本大臣奏章已無固定格式,且此文是以代奏形式呈送給昭和天皇的東方會議紀錄整理。 中國學界質疑真實性 2005年12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与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访问团举行座谈会时,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長蔣立峰表示,希望日方今後要進一步了解中國的歷史研究,看歷史、寫歷史必須客觀、全面。例如關於《田中奏摺》的真實性問題,中國史學界也是眾說紛紜,相當一部分學者認為《田中奏摺》為後來偽造的。 參考資料 外部链接
按阎宝航的说法,他是从张学良秘书王家桢处得到的“田中奏折”抄本,“震惊之下,(我)如获至宝,遂商得筹备会同意,译成英文,印出二百本,分送英、美、加等出席(第三次太平洋)会议的代表,这是《田中奏折》公布于世的开始。” 西方 《田中奏折》在1934年被譯成英文,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常以此作為應該敵視日本的原因。当代西方著作有的把它与锡安长老会纪要(著名的政治伪造文件)并列。 一度誤認奏章為林快青所得 林快青,名雨齋,1909年生於台灣,原名林添財。十八九歲時去日本就學,後在政友會幹事長山本條太郎處當繕寫員。無意中發現黨魁田中首相交寫的一份侵略中國的奏摺,於是將原文抄下一份,交給三十餘歲張姓青年。此件為田中另一奏摺。蔡智堪直到1953年9月初此說被聯合報刊出後才公開發表談話,此前未公開事實是因為正與山下勇討還房產,恐對交涉乃至對全家不利。其次是認為王家楨以外交部次長地位,承諾山下勇三萬美金竟食言,是政治上的無道義。國民黨黨史會主任委員羅家倫以人字第一三四〇號函台灣省黨部,-{云}-:「田中奏摺一事,經本會查證結果,係蔡智堪而非於林快青」 造假质疑 1930年,日本的外务省向中国国民政府抗议,称田中奏折是伪造。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同盟国没有找到田中奏折原件。 有历史研究者认为田中奏折是苏联情报部门伪造的,目的在于引日本「南进派」進攻东南亚,遏制日本軍事势力「北进派」進攻苏联,从而缓解苏联东西面临兩面作戰的压力。1995年Vitaliy Pavlov,前NKVD军官在俄刊《情报与反情报新闻》上写文就称是苏联伪造来煽动欧美的反日倾向的。 现代日本学术界有认为是出自时任参谋本部作战科参谋铃木贞一中佐之手。 證明造假的观点 多數主流歷史學者认为这个奏折是伪造: 一直以來都只发现奏折的汉文版本,而不见日语原文。 曾作为「日本图谋征服世界的证据」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被提出,可是美国籍辩护律师反驳「文章的记述矛盾点多」,另外,盟军在日本的档案中从未发现该文件的存在。结果,有关「日本图谋征服世界的证据」不足,没有成立。 有日本历史家推测,制造了田中奏折的,就是收到奏折文本的张学良秘书王家楨。在细节上错漏百出。譬如:其格式——署名、行文、乃至呈递流程——均不符合上奏天皇的固定规制,逾制、冒犯之处甚多;再如,对许多关键事件的描述错得离谱: 上奏天皇只能經由內大臣,並沒有宮內大臣這條管道。 文中提到田中在歐美旅行之歸途受到中國人攻擊。→是在上海遭到朝鮮人攻擊。無弄錯自身經歷可能。 文中提到“先帝密召山县有朋,……妥议打开(九国公约)之策”。→但山縣有朋1922年1月已死。九国公约成立于1922年2月。 文中提到中國政府建造了吉海鐵路。→上表文時間為昭和2年(1927年),中國吉海鐵路竣工是上表後兩年後的事。(吉海铁路确实于1927年開工,1929年才竣工) 本年(昭和2年)予定於東京開辦国際工業電気大会。→當時沒有這個大會,倒是国際工業動力会議首辦於昭和4年10月。 此上奏文不符日本上奏文的格式。 此上奏文之用句,與日本當時的用詞大相逕庭。 內容、日期表記錯誤極多,如宮內大臣「一木喜德郎」誤為「一木喜德」。 雖有諸國語言,卻獨獨沒有日文版,非但原文不存,連傳述版皆無。 台灣商人偷偷潛入日本天皇皇居,躲匿書房二日,抄寫翻譯而出,如同间谍小说一般离奇。而王家祯的回忆却声称其是从政友会一名干部的书记员处得到,相互矛盾,苏联对外情报局(SVR)更声称是1927年他们在首尔的特工偷的。→然而過程依然是一個謎。 重光葵曾经对中国公使要求中国政府取缔市面上的田中奏折,说不知来历,也许是军队中的极端分子所写的构想,然后被人得去假冒成政府文件。 彼得弗莱明1939年就曾经模仿田中奏折的泄漏方式写了小说,暗示了英国人早在那时就知道是假作。 反对造假的观点
Grade),然後再考剩下的模組,獲得A Level的科目等級。 一些以前的英國殖民地,如香港、新加坡、馬耳他、南非、斯里蘭卡也會舉行相近類型的考試,但由於教育制度已經發生改變,在這些地方的GCE O-Level課程通常已在風格、系統上有了較大轉變。 現時,英國本土一共有六個考試局,分別是、CIE、、Edexcel、及。其中CIE及Edexcel在世界各地都有舉辦有關考試,由英國文化協會或當地的教育機構協辦。 参见 英國普通教育高級程度證書 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普通水準)會考 香港中學會考 外部連結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 其他考試及評核(英國)
A-Level)。 1988年,英国的GCE O-Level考试由新的「普通中等教育证书」(中等教育普通證書,简称 GCSE)所取代,但是在一些英联邦国家(如马来西亚),O-Level考試存在至2006年,主要原因是GCSE的課程內容較原來的GCE O-Level為淺,與他們本身的教學水平不符。 1989年英国政府修訂了高级程度考试模式,增加了GCE 'AS' Level(高级补充程度考试),学生可以在参加GCE A-Level的同时参加GCE 'AS' Level考试。在引入模組概念後,大部份科目的A Level會有4或6個模組,而AS Level則會有一半數量的模組。選擇應試模組一般沒有限制,但大學可能會因為是否一次獲得的問題對申請人評分有所調整。考生一般會先考首2/3個,獲得AS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分析数据显示,张家界全市少数民族1,152,480人,占全省少数民族的17.98%,少数民族总人数居全省第3位;占地区人口的77.19%;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有33个民族分布。全市有土家族人口1,021,238人,占地区人口的68.40%,占湖南土家族人口的38.69%,占全国土家族人口的12.71%,为土家族主要聚居地。白族人口104,163人,占地区人口的6.98%,占湖南白族人口的82.93%居湖南第1位;占全国白族人口的5.59%,为白族主要聚居地之一。苗族23,883人,占地区人口的1.60%,占湖南苗族人口的1.24%居第4位。 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77,952人,占24.9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139,075人,占75.0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12,456人,增长3.41%,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19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6,422人,增长2.37%,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19个百分点。其中,土家族人口增加24,113人,增长2.44%,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12个百分点;白族人口增加257人,增长0.27%,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15个百分点;苗族人口减少500人,下降2.08%,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7个百分点。 经济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甘薯、油菜和豆类。主要矿藏有煤、铁、镍、钼。工业有农机、水泥、氮肥、棉毛纺织等。 物产 张家界椪柑、湘西黄牛、茅岩莓茶、菊花芯柚。 旅游 张家界因旅游建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赋予了张家界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市拥有国家5A级景区2处,4A级景区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 境内最为重要的景区为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它由中国大陸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和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索溪峪自然保护区、杨家界四大景区组成。1982年9月,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1988年8月,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被列入国家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成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07年,张家界武陵源旅游区成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主要景点 永定区: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天门山寺、普光禅寺、老院子、玉皇洞石窟、秀华山馆、土家风情园、回龙公园、天门狐仙、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省委旧址 武陵源区:武陵源风景区、黄龙洞、宝峰湖、魅力湘西、紫霞观、溪布街 慈利县:“南武当”五雷山、张家界大峡谷、江垭温泉 桑植县:贺龙故居、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茅岩河九天洞旅游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边产业 张家界旅游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周边诸多产业。天门狐仙、魅力湘西和烟雨张家界等文艺演出项目是张家界极为重要的文化品牌,由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张家界国际乡村音乐周已经成为该市两年一度的音乐狂欢盛事。 旅游炒作 为配合旅游炒作,提高景区知名度,张家界市先后举办了1999年天门山世界特技飞行大赛、2006年俄罗斯空军特技飞行表演、赛买提·艾山无保护走钢丝、天门山冰冻活人大赛、弗雷迪·诺克无保护挑战天门山索道、法国“蜘蛛侠”马今攀爬百龙天梯、让伊夫·布朗杜天门公路轮滑等活动,翼装飞行世锦赛亦固定在张家界天门山举办。而原市长赵小明在世博会上卖空气、南天一柱更名哈利路亚峰等行为更是引起了媒体的广泛讨论,宝峰湖、武陵源等景区相继以裸体秀的行为艺术进行旅游炒作,因挑战社会底线而遭到广泛抨击。 过度开发 武陵源风景区由于过度开发和“向公众科普地球科学知识不足”,先后于1998年和2013年两度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摘去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资格的黄牌警告。尔后,當局投入巨资,拆除了大量违规建筑物,对森林和水体进行了恢复性保护,新建了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和一批标牌,并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复评。天门山风景区由于破坏性开发和商业炒作而广被媒体诟病,其未经审批擅自改建的天门山吊椅索道和天门山电梯项目已经对森林资源和天门洞山体造成了损伤。 交通 航空 位于市区的张家界荷花国际机场是湖南省内第二大机场,占地面积247.49公顷,为4D类机场,跑道长2600米,宽45米,共有19个停机位。2012年机场出入境旅客41529人次。 铁路 焦柳铁路穿过永定区和慈利县,为单线电气化铁路,设张家界站和慈利站两个快速车站。黔常铁路于2014年12月开工建设,2019年建成,在市区北郊设有张家界西站。2021年12月张吉怀高速铁路开通运营。 公路 由于地区湘西北山区,公路交通发展较慢,境内无普通国道,目前有、两条高速公路相连。连接市区与桑植县的张桑高速公路于2014年开工建设,预计2017年底建成通车。安慈高速公路2017年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建成通车。 0公里起点。 过境。 市内公共交通 张家界城区内公共交通以公交车、出租车和网约车为主,由于政府管理不善,主城区公共交通曾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但近年来有所改观。张家界市永定城区共有公共汽车运营线路13条,车辆较新、标识牌较清晰,但也存在尚未形成规模,无语音报站、无夜班车等问题,给民众和游客带来了一定的出行压力。城区干道的公交站采用统一的民族风格设计,别具一格。另外,出租车拒载、不打表、不找零等现象较为严重。 社会 文化 張家界擁有許多少數民族人口,因此民族文化豐富多樣。張家界土家族宗教分為信仰土王、信奉梯瑪和崇拜自然三類。土家山寨的土王廟,供奉八部大王、彭公爵主、向王天子、覃後王等;梯瑪(土司)則是民間的“活神仙”,凡驅邪趕鬼、治病救人、消災還願等,必請梯瑪;對土地神、四官神、五穀神、灶神、白虎神、獵神(梅山、張五郎)、樹神等,更是頂禮膜拜。土家人對老虎崇拜,張家​​界市永定、慈利等地不斷出土虎鈕便是例證。專家認為,虎是土家族的圖騰物。 土家族過年 土家人每年要過三次年,臘月二十九(或二十八)“過趕年”,農曆六月二十五過“六月年”,十月初一過“十月年”。 “過趕年”的晚上,寨中燃起篝火,土家人圍著篝火跳擺手舞,唱調年歌。過年是土家族人最重要的節日,比土家族的其他節日都要重要,持續時間也最長。土家族過年比漢族過年要早一天,即月大過臘月二十九,月小過臘月二十八,土家族人將這種比漢族提前一天的過年方式叫做「過趕年」。 上刀梯 在上刀梯之前,由法事主持人帶領所有參加法事的老司,圍繞木柱吟咒語,做法事。法事結束後,就由遷階的年青苗老司開始上刀梯。從第一把刀開始,一節一節往上爬,一直上到最頂端,然後在上面表演一些絕技功夫,並吹動三番牛角號。表示法事成功,考驗結束,主持法師承認上刀梯的技術過關。 吊腳樓 吊腳樓多為木質結構,早先土司王嚴禁土民蓋瓦,只許蓋杉皮、茅草,叫“只許買馬,不准蓋瓦”。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後才興蓋瓦。—般為橫排四扇三間,三柱六騎或五柱六騎,中間為堂屋,供歷代祖先神龕,是家族祭祀的核心。 湘西臘肉 張家界地處湘西北,多山,植被豐厚,盛產木材,自古至今張家界人便有熏臘肉的習俗,延續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湘西農家一般都有火坑,而肉則掛在火坑上面,下邊燒柴取暖做飯,順便將肉熏制好。湘西是高寒地區,冬季烤火時間較長,因此熏臘肉的時間也較長,這樣熏出來的臘肉可以久藏不壞,一直能吃到來年立冬。
张家界城区内公共交通以公交车、出租车和网约车为主,由于政府管理不善,主城区公共交通曾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但近年来有所改观。张家界市永定城区共有公共汽车运营线路13条,车辆较新、标识牌较清晰,但也存在尚未形成规模,无语音报站、无夜班车等问题,给民众和游客带来了一定的出行压力。城区干道的公交站采用统一的民族风格设计,别具一格。另外,出租车拒载、不打表、不找零等现象较为严重。 社会 文化 張家界擁有許多少數民族人口,因此民族文化豐富多樣。張家界土家族宗教分為信仰土王、信奉梯瑪和崇拜自然三類。土家山寨的土王廟,供奉八部大王、彭公爵主、向王天子、覃後王等;梯瑪(土司)則是民間的“活神仙”,凡驅邪趕鬼、治病救人、消災還願等,必請梯瑪;對土地神、四官神、五穀神、灶神、白虎神、獵神(梅山、張五郎)、樹神等,更是頂禮膜拜。土家人對老虎崇拜,張家​​界市永定、慈利等地不斷出土虎鈕便是例證。專家認為,虎是土家族的圖騰物。 土家族過年 土家人每年要過三次年,臘月二十九(或二十八)“過趕年”,農曆六月二十五過“六月年”,十月初一過“十月年”。 “過趕年”的晚上,寨中燃起篝火,土家人圍著篝火跳擺手舞,唱調年歌。過年是土家族人最重要的節日,比土家族的其他節日都要重要,持續時間也最長。土家族過年比漢族過年要早一天,即月大過臘月二十九,月小過臘月二十八,土家族人將這種比漢族提前一天的過年方式叫做「過趕年」。 上刀梯 在上刀梯之前,由法事主持人帶領所有參加法事的老司,圍繞木柱吟咒語,做法事。法事結束後,就由遷階的年青苗老司開始上刀梯。從第一把刀開始,一節一節往上爬,一直上到最頂端,然後在上面表演一些絕技功夫,並吹動三番牛角號。表示法事成功,考驗結束,主持法師承認上刀梯的技術過關。 吊腳樓 吊腳樓多為木質結構,早先土司王嚴禁土民蓋瓦,只許蓋杉皮、茅草,叫“只許買馬,不准蓋瓦”。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後才興蓋瓦。—般為橫排四扇三間,三柱六騎或五柱六騎,中間為堂屋,供歷代祖先神龕,是家族祭祀的核心。 湘西臘肉 張家界地處湘西北,多山,植被豐厚,盛產木材,自古至今張家界人便有熏臘肉的習俗,延續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湘西農家一般都有火坑,而肉則掛在火坑上面,下邊燒柴取暖做飯,順便將肉熏制好。湘西是高寒地區,冬季烤火時間較長,因此熏臘肉的時間也較長,這樣熏出來的臘肉可以久藏不壞,一直能吃到來年立冬。 張家界土家族飲食 张家界境内少数民族饮食以苞谷、大米、红薯、杂豆、洋芋为主拌以各种蔬菜。 張家界境內各民族多嗜好酒及酸、辣、香味食品。山民一日三餐,離不開辣椒拌菜調味。 打溜子 打溜子是土家族地區流傳最廣,土家人民非常喜愛的一種民族傳統打擊樂。凡遇土家婚嫁迎娶、逢年過節、調擺手等喜慶場合都少不了它。全套溜子小鑼(俗稱“馬鑼”,土家人叫“交子閉”)、頭鈸、二鈸、大鑼等四件擊樂組成,有些曲牌還加嗩吶、板鼓伴奏。 医疗 张家界市人民医院 张家界市中医医院 慈利县人民医院 慈利县中医医院 桑植县人民医院 武陵源区人民医院 教育 高等教育 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中等教育 张家界民族中学 张家界市第一中学 张家界天门中学 张家界市金海中学 慈利县第一中学 慈利县第二中学 桑植县第一中学 武陵源区第一中学 张家界旅游学校(中等职校) 传媒 张家界市传媒发展较为落后,均为官办或官办外包媒体,目前纸质媒体有《张家界日报》(周末分为《旅游周刊》和《民生周刊》),张家界广播电视台开设新闻频道、都市频道(原永定电视台)、旅游频道(原武陵源电视台)、娱乐频道、政法频道5套节目,合办芒果Radio张家界之声,另有湖南公共频道张家界时段采取分频外包的方式播出。慈利、桑植两县县委宣传部门均开办有县级电视台。 名人 友好城市 河东郡(2006年3年31日) 圣菲市(2009年10年29日) 鸣门市(2011年10年26日) 注释 参考文献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罗马帝国 皇帝:克劳狄一世(41年-54年) 中东 科马吉尼 国王:Antiochus IV(41年-72年) 奈巴提亚 国王:Malichus II(40年-70年) 奥斯若恩 国王:Abgar V(13年-50年) 安息'''
亚洲 中国 东汉: 皇帝:汉光武帝(25年-57年) 朝鲜 百济: 国王: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伽倻: 國王:首露王(42年-?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罗马帝国 皇帝:克劳狄一世(41年-54年)
东汉: 皇帝:汉光武帝(25年-57年) 朝鲜 百济: 国王: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大武神王(18年-44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罗马帝国 皇帝:克劳狄一世(41年-54年) 中东 科马吉尼 国王:Antiochus IV(41年-72年) 奈巴提亚 国王:Malichus
IV(41年-72年) 奈巴提亚 国王:Malichus II(40年-70年) 奥斯若恩 国王:Abgar V(13年-50年) 安息 国王(内战导致政权并立): 瓦尔达内斯一世(38年-47年) 戈塔尔泽斯二世(38年-51年) 出生 逝世
大武神王(18年-44年) 闵中王(44年-48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罗马帝国 皇帝:克劳狄一世(41年-54年) 中东 科马吉尼 国王:Antiochus IV(41年-72年) 奈巴提亚 国王:Malichus II(40年-70年) 奥斯若恩 国王:Abgar V(13年-50年) 安息 国王(内战导致政权并立): 瓦尔达内斯一世(38年-47年) 戈塔尔泽斯二世(38年-51年)
国王: 大武神王(18年-44年) 闵中王(44年-48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罗马帝国 皇帝:克劳狄一世(41年-54年) 中东 科马吉尼 国王:Antiochus IV(41年-72年) 奈巴提亚 国王:Malichus II(40年-70年) 奥斯若恩
亚洲 中国 东汉: 皇帝:汉光武帝(25年-57年) 朝鲜 百济: 国王: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闵中王(44年-48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闵中王(44年-48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罗马帝国 皇帝:克劳狄一世(41年-54年) 中东 科马吉尼 国王:Antiochus IV(41年-72年)
欧洲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罗马帝国 皇帝:克劳狄一世(41年-54年) 中东 科马吉尼 国王:Antiochus IV(41年-72年) 奈巴提亚 国王:Malichus II(40年-70年) 奥斯若恩 国王:Abgar V(13年-50年) 安息 国王(内战导致政权并立): 瓦尔达内斯一世(38年-47年) 戈塔尔泽斯二世(38年-51年) 出生 逝世 参见
朝鲜 百济: 国王: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闵中王(44年-48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罗马帝国 皇帝:克劳狄一世(41年-54年) 中东 科马吉尼 国王:Antiochus IV(41年-72年) 奈巴提亚
各国领袖 非洲 库施 国王:Amanitaraqide(40年-50年) 亚洲 中国 东汉: 皇帝:汉光武帝(25年-57年) 朝鲜 百济: 国王: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闵中王(44年-48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罗马帝国 皇帝:克劳狄一世(41年-54年) 中东
亚洲 中国 东汉: 皇帝:汉光武帝(25年-57年) 朝鲜 百济: 国王: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闵中王(44年-48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罗马帝国 皇帝:克劳狄一世(41年-54年) 中东 科马吉尼 国王:Antiochus IV(41年-72年) 奈巴提亚 国王:Malichus II(40年-70年) 奥斯若恩 国王:Abgar V(13年-50年) 安息 国王:戈塔尔泽斯二世(38年-51年) 出生 逝世 閔中王(?-48年),高句麗第4代君主。 参见
IV(41年-72年) 奈巴提亚 国王:Malichus II(40年-70年) 奥斯若恩 国王:Abgar V(13年-50年) 安息 国王:戈塔尔泽斯二世(38年-51年) 出生 逝世 閔中王(?-48年),高句麗第4代君主。 参见
皇帝:汉光武帝(25年-57年) 朝鲜 百济: 国王: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慕本王(48年-53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罗马帝国 皇帝:克劳狄一世(41年-54年)
欧洲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罗马帝国 皇帝:克劳狄一世(41年-54年) 中东 科马吉尼 国王:Antiochus IV(41年-72年) 奈巴提亚 国王:Malichus II(40年-70年) 奥斯若恩
皇帝:汉光武帝(25年-57年) 朝鲜 百济: 国王: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慕本王(48年-53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 米尔达特一世(30年-50年) 法斯曼一世(50年-58年) 罗马帝国 皇帝:克劳狄一世(41年-54年) 中东 科马吉尼 国王:Antiochus IV(41年-72年) 奈巴提亚 国王:Malichus II(40年-70年) 奥斯若恩
奈巴提亚 国王:Malichus II(40年-70年) 奥斯若恩 国王: Abgar V(13年-50年) Ma'nu V bar Abgar(50年-57年) 安息 国王(政权对立): 戈塔尔泽斯二世(38年-51年) 萨那巴雷斯(50年-65年) 出生 逝世 参见 5年 0 als:50er#50
百济: 国王: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慕本王(48年-53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法斯曼一世(50年-58年) 罗马帝国 皇帝:克劳狄一世(41年-54年) 中东 科马吉尼
国王: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慕本王(48年-53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法斯曼一世(50年-58年) 罗马帝国 皇帝:克劳狄一世(41年-54年) 中东 科马吉尼 国王:Antiochus IV(41年-72年) 奈巴提亚 国王:Malichus II(40年-70年)
大事记 各国领袖 非洲 库施 国王:Amanitenmemide(50年-62年) 亚洲 中国 东汉: 皇帝:汉光武帝(25年-57年) 朝鲜 百济: 国王: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慕本王(48年-53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法斯曼一世(50年-58年) 罗马帝国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法斯曼一世(50年-58年) 罗马帝国 皇帝:克劳狄一世(41年-54年) 中东 科马吉尼 国王:Antiochus IV(41年-72年) 奈巴提亚 国王:Malichus II(40年-70年) 奥斯若恩 国王:Ma'nu V
国王:Amanitenmemide(50年-62年) 亚洲 中国 东汉: 皇帝:汉光武帝(25年-57年) 朝鲜 百济: 国王: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 慕本王(48年-53年) 太祖王(53年-146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法斯曼一世(50年-58年)
百济: 国王: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 慕本王(48年-53年) 太祖王(53年-146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法斯曼一世(50年-58年) 罗马帝国 皇帝:克劳狄一世(41年-54年) 中东 科马吉尼 国王:Antiochus
注释 外部链接 超星网 世紀超星
超星网 世紀超星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站 中国图书馆
黄冈周边乡镇以及福建诏安县等地的会党成员纷得知黃岡被佔領後,相繼趕來参加起義隊伍。随后起義隊伍成立军政府,发行银票,并主動出擊,一部分前往汫洲抗击前來進攻的清军;另一部分攻打潮州和汕头,不過由於潮汕的清军勢力強勁,起義隊伍被擊潰,隊伍最終選擇解散。阵亡和流亡海外的革命党人為300多人。 紀念 現今,潮州市饶平县黄冈镇中山公园內有紀念起義的黄冈丁未革命纪念亭、中山亭,饶平县其他紀念起義的建築和道路還有起义纪念塑像、举义誓师处石碑、余既成纪念馆、丁未路、中山路等。2007年,孙中山孙女孙穗芳为纪念丁未潮州黄冈起义100周年题词:“辛亥先声 威震中外”! 参见
現今,潮州市饶平县黄冈镇中山公园內有紀念起義的黄冈丁未革命纪念亭、中山亭,饶平县其他紀念起義的建築和道路還有起义纪念塑像、举义誓师处石碑、余既成纪念馆、丁未路、中山路等。2007年,孙中山孙女孙穗芳为纪念丁未潮州黄冈起义100周年题词:“辛亥先声 威震中外”! 参见 黄冈丁未革命纪念亭
1928年6月国民革命军攻克北京。北洋政府军队戰敗後退據東北。1928年6月3日,北洋政府最後一任领导人張作霖途中遭日本人炸死;12月29日,其子張學良繼承政權後宣布東北易幟,除去北洋政府五色旗,改豎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服從國民政府統治,北洋政府正式宣告滅亡。。 第二次国共合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發動武装夺权。1927年9月,毛澤東率秋收暴动殘部進入江西及湖南交界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建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后,蒋介石被迫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7年9月6日,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更名“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成为中华民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消灭日本傀儡政权 1932年,日本结合部分清朝宗室以及漢人將領和權貴在中國東北地區建立满洲国,領土包括現今中國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全境以及內蒙古東部、河北省承德市。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后在中华民国境内建立多个傀儡政权,如冀東防共自治政府、華北臨時政府、蒙古聯盟自治政府、晉北自治政府、察南自治政府、中華民國維新政府等。1940年,投靠日本的汪精衛等中國國民黨黨員在南京建立「中華民國國民政府」。这些政权在1945年随着日本宣布投降都土崩瓦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二次国共内战與兩岸分立 1948年末至1949年初第二次国共内战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和平津战役的胜利,全面控制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蔣介石以中國國民黨總裁身份掌握军政大权,冀望依靠长江防线划江而治。1949年4月20日,南京政府表示《国内和平协定》比「八項和平條件」更苛刻而拒绝签字,北平和谈破裂。4月21日凌晨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攻占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全国經濟中心上海,及杭州、武汉等大城市。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推进,實際控制區域逐步扩大。1949年9月25日、26日,中華民國國軍驻疆部队和新疆省政府相继倒戈,解放軍進入新疆。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 1950年,解放军控制海南岛。1955年2月11日,中華民國國軍撤守浙江省溫嶺縣大陈岛,並撤銷浙江省政府(史稱大陳島撤退),至此除了褔建的金門、烏坵和馬祖以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完全控制中国大陆。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取得联合国的中国代表权,并逐步在國際上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奉行一个中国原則,追求国家统一,将中华民国实际控制区(即台湾地区)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支持統一的势力则被其视为分离主义。 西藏和平解放 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与噶厦谈判破裂后訴諸武力,噶厦戰敗签订《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條協定》,確立中央人民政府對西藏行使實權。這場1950年的戰事,中國人民解放軍稱之為昌都戰役,藏軍及部分英美法印的媒體或學術著作稱之為中國入侵西藏(Chinese invasion of Tibet)、吞併西藏(annexation)或侵略西藏(aggression),其後更於1959年藏區騷亂後,治權分裂的狀態結束,受到中央直接管理。1987年爆發大規模抗議事件,不久1989年六四事件爆發,官方的壓力使對立再度升高。 香港回归 1970年代末,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構思。1982年9月24日,邓小平會見英國時仼首相戴卓爾夫人時稱:“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沒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中方收回主權后容許香港擁有獨立的經濟及政治制度,並由香港人自行管理,即「港人治港、高度自治」。1983年7月12日起中英兩國政府代表團开始舉行會談。英方會談中堅持“主权换治权”,即1997年後英國繼續管治香港。双方直至第四輪會談毫無進展。第五、六輪會談中,英方不再堅持英國管治,也不謀求任何形式之共管。從1984年4月第十二輪會談後,雙方轉入討論過渡時期香港之安排和有關政權移交事項。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兩國在北京簽署關於香港問題的《中英聯合聲明》。該聲明指出:「收回香港地區(包括香港島、九龍和『新界』)是全中國人民的共同願望,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決定於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聯合王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將香港交給中華人民共和國。」 澳门回歸 1986年6月30日起,中国与葡萄牙政府就澳门回歸问题展开谈判。第一輪會談開始時,中方建議總議程分三方面,即:中國政府對澳門行使主權的有關問題、中國對澳門行使主權後的安排、過渡時期的安排。葡萄牙代表同意中国代表提出之总议程并按之讨论。经过四轮会谈,双方宣布两国已就澳门问题达成协议。1987年4月13日中葡兩國正式签订《中葡聯合聲明》及两个附件。1999年12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澳門恢复行使主權。 海峡两岸统一 历史 1895年大清在中日甲午战争战败,簽定《馬關條約》,割讓福建台湾省給日本。1941年,中華民國重庆國民政府正式對日本宣戰,同時宣布中日之间包括《馬關條約》在内的一切條約一律作廢。1943年,中、美、英三國首腦舉行开罗会议,發表《開羅宣言》,要求日本將竊取自中國之領土,包括满洲、臺灣、澎湖應歸還中華民國。 《波茨坦公告》第八条提出,《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其他小島之內。1945年日本宣告戰敗投降,與同盟國在東京灣密蘇里艦上簽訂日本降書,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根據日本降書授權發佈之《一般命令第一號》,命令在臺日軍向蔣中正投降,國民政府派員接管台湾,臺灣人民熱烈歡迎國軍進入臺灣,中華民國政府稱之為臺灣光復,但美、英等同盟國不同意中華民國政府在和平條約締結之前宣稱取得台灣主權。由於駐台的國府人員貪腐專橫,台灣人民積怨甚深,終於在1947年因緝菸血案引發台灣人民反抗治台當局的二二八事件,也引發台灣獨立運動的發展。 在1949年國共內戰失利後,蔣中正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播遷台灣。中華民國政府从1945年接管台湾到1949年退守台湾,僅有四年同時統治台灣及大陸。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臺灣是中華民國自由地區一部分,并實施長期戒嚴。1987年中華民國政府解除台灣省戒嚴令、1991年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之前,憲法框架下曾主張以國光計劃光復中國大陸、外蒙古以及俄国佔領之中華民國領土,但是實際上外蒙古早已独立,并于1961年10月加入联合国。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通過后,失去了廣泛的外交承認,但不少國家維持与台湾非官方關係,并设有在台協會(如美國在台協會)與办事处等。實際管辖区域仅限于台灣、澎湖、金門、馬祖的中華民國政府,按照中華民國憲政體制,在憲法層面上并没有正式地放弃对大陆地区的领土主權。海峡兩岸在保持台海現狀的情況下,將保持相對和平和僵持的政治關係。 中華民國政府觀點 兩蔣時代 兩位蔣總統執政時主張「建設臺灣,反攻大陸」及「反共復國」的政策,認為只有推翻共产主义,并在全中國實行三民主義,才能解救大陸同胞。蔣中正時代的中華民國政府被大部分反共產主義國家承認為中國之合法政府,认为中華民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擁有對中國大陸地區(包括外蒙古地區)及臺灣地區的主權,并將大陸地區劃為淪陷地區,將臺灣地區稱為自由地區及復興基地。以“反攻大陸,光復國土,拯救大陸同胞”作為國策,在控制區域內實行戒嚴,與中共在軍事、政治、外交甚至意識型態上嚴重對立並嚴防共產勢力滲透臺灣(漢賊不兩立政策)。蔣經國時代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代替“反攻大陸”。坚持只有中國大陸放棄共產主義,兩岸才可能統一。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共)政權採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 李登辉政府 1991年,《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終止,中華民國政府設有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來處理中國大陸的行政和人民事務,而大陸地區民众按照憲法應爲中華民國自由地區之外的中華民國國民,依《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來處理兩岸人民交流事務。 中華民國政府統一兩岸的主張,在自1991年起的歷次修改憲法、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接民選與2000年政黨輪替後,其內涵有了很大的轉變。 過去反攻大陸的口號不再提起,政府也不再公開呼籲統一,中華民國的國民教育课程更強調具以臺灣為主體性的本土化教育。关于统獨的主張非常的多元:一部分人贊成將來可以考慮與對岸統一(多數指中華民國統一兩岸);也有一部分人認為可以以歐盟、美國或加拿大的聯邦模式來統合(類似國協);也有部分人傾向於大陆政府主張的一國兩制或高度自治的主張(香港模式);另外一部分人主張直接以臺灣國號建國,拋棄中華民國在台灣的構想,或主張兩國論,中華民國等同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國與國的關係;但大部份的台灣人則主張維持目前的台海現狀,以待日後時空環境轉換再決定統一或者獨立。相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仍不放棄以武力統一台灣的政治宣示,過去中華民國政府主張以武力統一中國的主張则已近乎絕跡。 陈水扁政府 2006年2月27日,時任中華民國總統的陳水扁在主持國安高層會議後將國家統一綱領「終止適用」。 據2012年4月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調顯示,主張廣義維持現狀者佔86.2%;主張盡快獨立佔6.1%,主張盡快統一佔1.5%,主張維持現狀以後再統一佔8.2%。一般認為來自中國大陸的負面影響,最主要的原因為台灣不認可共產黨在中國大陸實行的體制以及一些事件如:六四事件、千島湖事件、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期間的台海飛彈危機(對基隆、高雄外海發射導彈),以及如中国大陆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外交戰,限制台灣的國際外交空間,並在國際場合公開抵制中華民國國旗、國歌等行為。根據多次具公信力廣泛民調,台灣絕大多數人主張維持現狀,主張儘快統一或獨立者都在一成以下。即便馬英九「一國兩區」的說法,部分民調亦顯示有六成以上民眾反對。總體來說,大部分台灣人強烈反對中共採取武力攻打台灣。 2012年6月12日,前行政院長謝長廷表示「對于民進黨的『臺獨』主張,早年推動獨立不是針對共產黨,而是被統治者反抗國民黨的統治。」
2006年2月27日,時任中華民國總統的陳水扁在主持國安高層會議後將國家統一綱領「終止適用」。 據2012年4月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調顯示,主張廣義維持現狀者佔86.2%;主張盡快獨立佔6.1%,主張盡快統一佔1.5%,主張維持現狀以後再統一佔8.2%。一般認為來自中國大陸的負面影響,最主要的原因為台灣不認可共產黨在中國大陸實行的體制以及一些事件如:六四事件、千島湖事件、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期間的台海飛彈危機(對基隆、高雄外海發射導彈),以及如中国大陆制定反分裂國家法、外交戰,限制台灣的國際外交空間,並在國際場合公開抵制中華民國國旗、國歌等行為。根據多次具公信力廣泛民調,台灣絕大多數人主張維持現狀,主張儘快統一或獨立者都在一成以下。即便馬英九「一國兩區」的說法,部分民調亦顯示有六成以上民眾反對。總體來說,大部分台灣人強烈反對中共採取武力攻打台灣。 2012年6月12日,前行政院長謝長廷表示「對于民進黨的『臺獨』主張,早年推動獨立不是針對共產黨,而是被統治者反抗國民黨的統治。」 马英九政府 2008年,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是為第二次和平的政黨輪替。他提出一個中國就是自由、民主、均富和統一的中華民國。臺灣與大陸唯一合法政府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為自由、民主、均富和統一的國家。但此「憲法一中」的表述僅用於與大陸協商時,事實上馬英九總統所領導的國民黨不但黨綱刪去了統一中國的文字表述,外交部網站亦承認了蒙古和中共建交。以「不統、不獨、不武」的說法,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灣海峽的現狀。在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基礎上恢復協商。並堅持台灣要安全、要繁榮、更要尊嚴,「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施政原則。 2008年9月4日,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接受墨西哥太陽報專訪時,稱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係。2011年2月7日,中華民國總統马英九强调未来官员在口头表达和官方公文中,只能用“中国大陆”或“大陆”来称呼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禁用“中国”。2012年12月26日,马英九重申,两岸关系是一种特殊关系,而不是国与国的关系,并指出这种特殊的关系是“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2013年10月10日,马英九在双十国庆上表示:“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 長期以來,目前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的各主要政黨包括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與親民黨都強烈反對中共用武力攻打臺灣的主張。 蔡英文政府 2016年,民進黨籍蔡英文上任後擱置了曾提出的「臺灣共識」,改採用「維持現狀」一詞,主張兩岸互相尊重了解,尊重九二歷史會談。 2019年1月2日,蔡英文召開臨時記者會回應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發表的《習五條》,表示:「始終未接受九二共識」,「堅決反對一國兩制」。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观点 1949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实际控制中國大陆,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前,曾主张以武力解放臺灣。後來中共領導人等提出和平統一構想,1979年中共下令停止炮擊金門後,鄧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構想,希望实现和平统一。在2005年颁布《反分裂國家法》提供武力的法理依据以防止台独势力直接宣布独立建国的可能。 中華人民共和國頒布過四部憲法,1978年的憲法序言中,首次提及「台灣是中國的神聖領土一部分」,1982年的憲法則修改為「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聖領土一部分」;之後並一直將之作為中國大陸主要的政治信仰之一。 中国共产党在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希望能循此方針来实现中国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香港和澳門回歸後,在這兩地引用此一方针,期望用同样的政策统一台湾,並提出未來中國統一後,台湾自治政府将享有比香港和澳门更大的自主权,甚至可以拥有军队的論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認爲海峽兩岸雙方曾達成“九二共識”,並以此為談判的基礎。2005年3月14日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一部关于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法律《反分裂国家法》,该法律的主要内容是鼓励两岸继续交流合作,但同时也提供了三种情况下中共可武力統一臺灣的法律依據。201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并于7月1日正式颁布施行,其中第十一条声称:“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和分割。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包括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2019年1月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时,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发表《习五条》。 国际社会的观点与立场 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张的一个中国原则得到大多數國際社會的承認或者認知。截至2023年4月,有182个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而一個中國原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之建立外交關係的前提,在建交公报中须做出相应承诺。 此外,截止2023年4月,有13個國家承認中華民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並同中華民國維持正式的外交關係。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从1993年至2007年,联合国大会连续15次拒绝将“台湾入联”提案列入议程。联合国法律事务厅指出,这样做是基于联大2758号决议,这一决议确定了联合国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联合国时任秘书长潘基文强调台湾申请加入联合国在法律上是行不通的。自2009年开始,台湾连续8年以“Chinese Taipei”(中华台北)名义受邀参与世界卫生大会。2016年蔡英文成為中華民國總統后,台湾收到的邀请函上第一次被加注“一个中国原则”。从2017年至今,台湾已有5年未收到参与世卫大会的邀请。 虽然美国在1978年12月16日的《中美建交公报》中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但美国国会紧接着通过了《台湾关系法》并追溯至1979年1月1日生效。美國仍然對台灣售賣軍事武器用作台灣防衛,在台灣的美國在台協會為美國國務院派駐的外交人員,享有總領事館的地位,為實際上美國在台灣的總領事館。2016年美國眾議院與參議院通過共同決議案,肯定〈六項保證〉與《台灣關係法》皆是台美關係的指引方針。2018年1月,美國眾議院通過《臺灣旅行法》。同年底《亞洲再保證倡議法》第209條款重申支持美國與台灣間政治、經濟及安全的合作;依台灣關係法、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及六項保證實現美國對台灣的承諾;反對改變台海現狀,支持兩岸都能接受的和平解決方案;亦要求美國總統應定期對台軍售,並依台灣旅行法派遣高階官員訪問台灣。2019年5月7日,美國眾議院通過《台灣保證法》,要求美國對台軍售應常態化、重啟臺美貿易協定會談,支持臺灣參與國際組織。 日本於1951年9月8日《對日和平條約》第2條日本政府放棄對台灣、澎湖等島嶼的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於1952年4月28日日本時間晚上十點三十分正式生效。 1972年日本自由民主黨總裁選舉中,日中關係就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議題,田中角榮在競選時承諾上台後要實現日中邦交正常化,得到其他候選人三木武夫和中曾根康弘的支持,選舉結果是田中大比數擊敗最大的競爭對手,當時屬於親台派的福田赳夫。7月,田中角榮出任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後,表示充分理解中國政府的「復交三原則」(即日本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政府的這一立場,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及廢除《中日和約》),中國政府也對此做出積極回應。相应内容发表于《中日联合声明》中。 2010年5月19日,日本外務省副大臣武正公一在眾議院外務委員會的會議上回答眾議員中津川博鄉質詢時表示:「日本並未承認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只是在《舊金山和約》中,日本政府放棄對台灣的主權,有關台灣的法定地位,日本政府沒有加以認定的立場」。2012年3月9日,時任日本首相野田佳彥亦作相同表示。2021年,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加藤胜信在记者会上表示“日本的立场是依据1972年日中联合公报与台湾维持非政府间的工作关系”。2021年7月5日,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表示,中國若侵犯台灣,日本政府將認定這是安全保障相關法所規定的「存亡危機事態」,有可能行使受限的集體自衛權。防衛大臣岸信夫進一步表示,實際上將視發生的個別具體狀況進行判斷,持續關注台灣情勢。 参见 香港回歸、澳門回歸、一国两制 台灣問題(海峽兩岸) 一个中国、一中各表、一中三憲、《國家統一綱領》(終極統一)、《反分裂國家法》 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兩國論、一邊一國論、台灣獨立運動 中華聯邦主義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简表 棄台論 其他尋求統一的作為 也门统一 兩德統一 四三〇事件 德奧合併 聯合愛爾蘭(尋求將北愛爾蘭與愛爾蘭統一),統一方式包含一国两制 朝鮮半島統一問題,統一方法包含一国两制 伟大理想 (希臘) 羅馬尼亞及摩爾多瓦統一運動、大羅馬尼亞 阿拉伯民族主义 泛突厥主义 泛伊斯蘭主義 欧亚经济联盟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 賽普勒斯安南計劃 哈里發國 註釋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China
欧尔班时期:2010至今 2010年,匈牙利議會選舉,社會黨大敗,得票率滑落至19.3%,在野右翼民粹主义政党青年民主主義者聯盟-匈牙利公民聯盟取得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可以擁有直接修改憲法的權力。极右翼政黨尤比克争取更好的匈牙利运动首次进入议会,得票率達16.7%。5月14日,匈牙利总统绍约姆·拉斯洛提名青民盟主席奧班·維克多担任新政府总理。5月29日,匈牙利议会以261票赞成、107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选举奧班为新政府总理,386名议员中有18名议员没有参加投票,随后奧班政府宣誓就职。 欧尔班第二次执政后,匈牙利开始放弃传统的民主方式,建立起事实上的一党制。欧尔班政府控制了匈牙利的一些民主机构,包括新闻媒体和法院。欧尔班政府已经通过法律程序建立起独裁统治。 2011年4月18日,匈牙利议会以262票赞成、44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名为《基本法》的新宪法,取代1949年的舊憲法,于2012年1月1日起生效,改国名為“匈牙利”(原为“匈牙利共和国”)。同年更改選舉制度,由兩輪投票制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並立制,议会議席減半,由386席減至199席,106席由單一選區產生,93席由比例代表制產生,比例代表制部分需要有5%的得票率才能進入議會。 2014年4月6日,匈牙利舉行第七次议会選舉,在新的選舉制度下,青民盟再次赢得选举,取得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133席),奧班第三次出任總理。 2018年3月,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发表报告,称匈牙利接近于独裁的门槛。 2018年4月9日,匈牙利舉行第八次议会選舉,青民盟再次取胜,取得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134席),奧班第四次出任總理。 2022年4月3日,匈牙利舉行第九次议会選舉,青民盟再获1席,奧班第五次出任總理。 政治 匈牙利实行多党议会制。總統由議會選舉產生,每5年选举一次,基本是禮儀性職位(虛位元首),但亦有權指定總理。 總理为政府首脑,领导匈牙利政府,由国会最大党的领袖出任,负责任命內閣部長並有權解僱部長。部長候選人必須經過一個或者多個議會委員會的聽證,並由總統正式任命。匈牙利的主要政黨為右翼的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简稱青民盟),極右派的更好的匈牙利運動,中間偏左的匈牙利社會黨,另有其他大小政黨數百個。自2010年以来,青民盟一直控制国会三分之二的席次。2018年4月8日的國會大選中,青民盟和基督教民主人民黨(基民黨,KDNP)組成的競選聯盟的得票率為48.86%,估計可以在國會199個議席中獲得133席;得票率第二高的「更好的匈牙利運動」,預計將獲得26席。 匈牙利於1989年恢復民主政治後,国民议会採取一院制,大選每4年举行。国会負責起草和通過法律,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選舉實行單一選區兩票制,2014年前國會386名議員中,單一選區佔176名,政黨比例代表則是「區域名單」52名及「全國名單」58名;值得注意的是不只單一選區,區域名單也採兩輪投票,但這是以投票率為基準,未達50%進入二輪,須達25%始可分配席次。而全國名單又稱「補償名單」,依各政黨單一選區與區域名單落選者的總票數分配,有利於補償小黨。另外特殊之處,即區域名單分配後剩下票數未足以產生議席者,只要超過當選票數三分之二即可再分配一席,差額票數從全國名單票數扣除。雖有補償效果,且政黨比例代表多於單一選區席次。2014年起施行的國會新選舉法,國會議席減半至199席,單一選區佔106席,區域與全國名單合併為「政黨名單」名單比例代表制佔93席,單一選區多於政黨比例代表席次。政黨須贏得5%以上的選票才能進入議會。 憲法法院由15人組成,由國會議員任命,可以裁決法案是否違憲。 地理 匈牙利大部份為喀尔巴阡盆地的平原,北部同斯洛伐克交界處有丘陵和山地。多瑙河將國土分為兩部,其它河流有蒂薩河與德拉瓦河,西部巴拉頓湖是主要水體,也是歐洲最大的淡水湖。世界最大的溫泉湖—黑維茲湖也在匈牙利。 首都布達佩斯有多瑙河上的明珠之稱。 气候 匈牙利地处北半球温带区内,是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交汇点,其中受大陆性气候的影响较大,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匈牙利气候变化较大,不同地区之间温差也较大,年平均气温10.8℃。夏天7月和8月的平均气温21.7℃。冬天也不很冷,1月和2月平均气温为-1.2℃。全年日照时间2038小时,南方日照时间较多。 行政区划 匈牙利是单一制国家,划分为19个州及首都布达佩斯。这些州及首都是地域統計單位命名法中的第三等级的单位。2013年初时这19个州进一步划分为174个区。这些区份再进一步划分为城市城镇及村庄,其中23个城市享有州级行政权(或称为州级市)。州级市的地方政府具有更广泛的权力,但是在行政区划上州级市属于其所在的区份,而不是单独的领土单位。州级、区级及市镇级地方政府具有不同的角色和分开的责任。州的角色基本上是行政管理上的,关注点是战略发展。而学前教育、供水、垃圾回收、养老及紧急救援等服务则由市镇来管理。 自1996年起,为了统计及规划的目的19个州和首都布达佩斯组合为7个规划统计区。这七个统计规划区为地域統計單位命名法中的第二等级的单位。七个统计规划区分别为:、、、、、和。 下列表中的数据是2004年的 經濟 该国自然资源贫乏,主要矿产是铝土,蕴藏量居欧洲第三。全国2/3的地区有地热资源。农业占重要地位,主要产品有小麦,玉米,马铃薯和甜菜。工业以机械制造,精密仪器,食品加工和纺织为主,葡萄酒酿造非常出名。 自2004年5月1日成为歐盟新成員之一,匈牙利經濟增長繼續表現出強勁勢頭。目前私有企业已贡献占该国80%以上的GDP。 2007年以後,由於全球經濟危機影響,匈牙利經濟迅速衰退。據統計,匈牙利是本次全球經濟危機的重災國之一。 为了实现2022年加入欧元区的目标,该国需要进一步的经济改革以增强市场自由化程度。 人口 人口大约有973万,马扎尔族占94%,使用马扎尔語(即匈牙利语)。首都人口有175万。 宗教 匈牙利有宗教信仰的人(77%)之中,信奉基督宗教為主,九成九是基督徒(76.4%),還有一些是回教徒與猶太教徒。 其餘無宗教信仰者,包括有無神論、不可知論等。 匈牙利人過半信奉罗马天主教(54.5%),也有東儀天主教會(0.8%)。此外基督新教的皈正宗(16.3%)和信義宗(3.3%)各有信徒。還有非常少數的東正教信徒(0.4%)、一位神論信徒(0.1%)、其他獨立教會信徒。 文化 匈牙利語屬於烏拉語系芬蘭-烏戈爾語族中的烏戈爾語支,在世界最常用語的排名是40名,在歐洲是第12名。 匈牙利教育體系分為三個等級:小孩到6歲時必須要上小學(分6、8、12年級的學校)。小學畢業後可選擇就讀語言中學(4年)、職業中學(4年)、職業學校(3年)、或專科補校(2年)。十八歲通過入學考試的學生可就讀大學(5-6年)或學院(3-4年)。 音樂 飲食 体育 足球是匈牙利的第一運動,匈牙利國家足球隊在1954年的四前鋒制曾風靡全球,且是兩次世界杯足球賽亞軍隊。 水球,現代五項,是匈牙利最著名的水中運動之一,在歷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有不錯的奪牌成績。 媒体 目前在匈牙利办报无须批准,到文教部登记即可。不少刊物有外国股份。2001年发行量较大的全国性报纸有7种,其它刊物87种。主要日报:《地铁报》、《今日一瞥》、《人民自由报》、《》、《》、《快报》、《》、《》。国营的为1880年成立。主要广播电台:(1949年成立)和,均为国营电台。此外还有和。主要电视台有国营的匈牙利电视台(1958年成立)和私营的。 交通 该国有发达的公路,铁路,空运和水路体系。首都布达佩斯是全国交通的枢纽核心。全国有铁路7685公里,公路3万零80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长度为1314公里。 參見 穆爾河國界 参考资料 外部連結 国会官网 Chief of State and Cabinet Members Hungary at UCB Libraries GovPubs Magyarorszag.hu Hungary Guide History
1956年10月,爆發匈牙利革命,后被苏联镇压。 后冷战時期:1990-2010 1989年2月1日,匈牙利与韩国建交,这是东欧集团中第一个与韩国建交的国家,随后社会主义国家陆续跟进,纷纷与韩国建交。同年10月23日,恰逢匈牙利十月事件33周年,改国名为“匈牙利共和國”,并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取消一党制,在原有憲法基礎上大幅修改憲法,以符合多党民主原則。1990年,反對黨民主論壇勝出實行多黨制的第一次议会選舉,首次出現政黨輪替。1994年,由原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改組的匈牙利社會黨獲得絕對多數地位,重新執政。 1998年,右翼的青年民主主義者聯盟-匈牙利公民聯盟的奧班·維克多勝出選舉,領導右翼聯合政府並首次担任新政府总理。2002年奧班連任失敗,左翼的匈牙利社會黨、自由民主聯盟和民主論壇以微弱優勢勝出,重新執政。 1999年,匈牙利加入北約。2004年,匈牙利加入歐盟,於2007年12月21日成為申根公約會員國。 2006年4月9日,议会選舉第一輪投票舉行,左翼的社會黨、自由民主聯盟和民主論壇以微弱優勢勝出。4月23日,议会選舉第二輪投票進行。社會黨共贏得國會386個席位中的186席,青民盟獲得164席,自民盟獲得18席,民主論壇獲得11席,其餘7席由聯合候選人和獨立候選人獲得。6月9日,以久爾恰尼·費倫茨為總理的新政府宣誓就職,由社會黨和自民盟聯合執政,成功連任。2008年自民盟退出聯合政府,社會黨組建少數政府。社會黨政府爆出嚴重醜聞,加上金融海嘯導致出現經濟危機,導致支持率大幅下降。 欧尔班时期:2010至今 2010年,匈牙利議會選舉,社會黨大敗,得票率滑落至19.3%,在野右翼民粹主义政党青年民主主義者聯盟-匈牙利公民聯盟取得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可以擁有直接修改憲法的權力。极右翼政黨尤比克争取更好的匈牙利运动首次进入议会,得票率達16.7%。5月14日,匈牙利总统绍约姆·拉斯洛提名青民盟主席奧班·維克多担任新政府总理。5月29日,匈牙利议会以261票赞成、107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选举奧班为新政府总理,386名议员中有18名议员没有参加投票,随后奧班政府宣誓就职。 欧尔班第二次执政后,匈牙利开始放弃传统的民主方式,建立起事实上的一党制。欧尔班政府控制了匈牙利的一些民主机构,包括新闻媒体和法院。欧尔班政府已经通过法律程序建立起独裁统治。 2011年4月18日,匈牙利议会以262票赞成、44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名为《基本法》的新宪法,取代1949年的舊憲法,于2012年1月1日起生效,改国名為“匈牙利”(原为“匈牙利共和国”)。同年更改選舉制度,由兩輪投票制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並立制,议会議席減半,由386席減至199席,106席由單一選區產生,93席由比例代表制產生,比例代表制部分需要有5%的得票率才能進入議會。 2014年4月6日,匈牙利舉行第七次议会選舉,在新的選舉制度下,青民盟再次赢得选举,取得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133席),奧班第三次出任總理。 2018年3月,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发表报告,称匈牙利接近于独裁的门槛。 2018年4月9日,匈牙利舉行第八次议会選舉,青民盟再次取胜,取得三分之二的絕對多數(134席),奧班第四次出任總理。 2022年4月3日,匈牙利舉行第九次议会選舉,青民盟再获1席,奧班第五次出任總理。 政治 匈牙利实行多党议会制。總統由議會選舉產生,每5年选举一次,基本是禮儀性職位(虛位元首),但亦有權指定總理。 總理为政府首脑,领导匈牙利政府,由国会最大党的领袖出任,负责任命內閣部長並有權解僱部長。部長候選人必須經過一個或者多個議會委員會的聽證,並由總統正式任命。匈牙利的主要政黨為右翼的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简稱青民盟),極右派的更好的匈牙利運動,中間偏左的匈牙利社會黨,另有其他大小政黨數百個。自2010年以来,青民盟一直控制国会三分之二的席次。2018年4月8日的國會大選中,青民盟和基督教民主人民黨(基民黨,KDNP)組成的競選聯盟的得票率為48.86%,估計可以在國會199個議席中獲得133席;得票率第二高的「更好的匈牙利運動」,預計將獲得26席。 匈牙利於1989年恢復民主政治後,国民议会採取一院制,大選每4年举行。国会負責起草和通過法律,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選舉實行單一選區兩票制,2014年前國會386名議員中,單一選區佔176名,政黨比例代表則是「區域名單」52名及「全國名單」58名;值得注意的是不只單一選區,區域名單也採兩輪投票,但這是以投票率為基準,未達50%進入二輪,須達25%始可分配席次。而全國名單又稱「補償名單」,依各政黨單一選區與區域名單落選者的總票數分配,有利於補償小黨。另外特殊之處,即區域名單分配後剩下票數未足以產生議席者,只要超過當選票數三分之二即可再分配一席,差額票數從全國名單票數扣除。雖有補償效果,且政黨比例代表多於單一選區席次。2014年起施行的國會新選舉法,國會議席減半至199席,單一選區佔106席,區域與全國名單合併為「政黨名單」名單比例代表制佔93席,單一選區多於政黨比例代表席次。政黨須贏得5%以上的選票才能進入議會。 憲法法院由15人組成,由國會議員任命,可以裁決法案是否違憲。 地理 匈牙利大部份為喀尔巴阡盆地的平原,北部同斯洛伐克交界處有丘陵和山地。多瑙河將國土分為兩部,其它河流有蒂薩河與德拉瓦河,西部巴拉頓湖是主要水體,也是歐洲最大的淡水湖。世界最大的溫泉湖—黑維茲湖也在匈牙利。 首都布達佩斯有多瑙河上的明珠之稱。 气候 匈牙利地处北半球温带区内,是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交汇点,其中受大陆性气候的影响较大,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匈牙利气候变化较大,不同地区之间温差也较大,年平均气温10.8℃。夏天7月和8月的平均气温21.7℃。冬天也不很冷,1月和2月平均气温为-1.2℃。全年日照时间2038小时,南方日照时间较多。 行政区划 匈牙利是单一制国家,划分为19个州及首都布达佩斯。这些州及首都是地域統計單位命名法中的第三等级的单位。2013年初时这19个州进一步划分为174个区。这些区份再进一步划分为城市城镇及村庄,其中23个城市享有州级行政权(或称为州级市)。州级市的地方政府具有更广泛的权力,但是在行政区划上州级市属于其所在的区份,而不是单独的领土单位。州级、区级及市镇级地方政府具有不同的角色和分开的责任。州的角色基本上是行政管理上的,关注点是战略发展。而学前教育、供水、垃圾回收、养老及紧急救援等服务则由市镇来管理。 自1996年起,为了统计及规划的目的19个州和首都布达佩斯组合为7个规划统计区。这七个统计规划区为地域統計單位命名法中的第二等级的单位。七个统计规划区分别为:、、、、、和。 下列表中的数据是2004年的 經濟 该国自然资源贫乏,主要矿产是铝土,蕴藏量居欧洲第三。全国2/3的地区有地热资源。农业占重要地位,主要产品有小麦,玉米,马铃薯和甜菜。工业以机械制造,精密仪器,食品加工和纺织为主,葡萄酒酿造非常出名。 自2004年5月1日成为歐盟新成員之一,匈牙利經濟增長繼續表現出強勁勢頭。目前私有企业已贡献占该国80%以上的GDP。 2007年以後,由於全球經濟危機影響,匈牙利經濟迅速衰退。據統計,匈牙利是本次全球經濟危機的重災國之一。 为了实现2022年加入欧元区的目标,该国需要进一步的经济改革以增强市场自由化程度。 人口 人口大约有973万,马扎尔族占94%,使用马扎尔語(即匈牙利语)。首都人口有175万。 宗教 匈牙利有宗教信仰的人(77%)之中,信奉基督宗教為主,九成九是基督徒(76.4%),還有一些是回教徒與猶太教徒。 其餘無宗教信仰者,包括有無神論、不可知論等。 匈牙利人過半信奉罗马天主教(54.5%),也有東儀天主教會(0.8%)。此外基督新教的皈正宗(16.3%)和信義宗(3.3%)各有信徒。還有非常少數的東正教信徒(0.4%)、一位神論信徒(0.1%)、其他獨立教會信徒。 文化 匈牙利語屬於烏拉語系芬蘭-烏戈爾語族中的烏戈爾語支,在世界最常用語的排名是40名,在歐洲是第12名。 匈牙利教育體系分為三個等級:小孩到6歲時必須要上小學(分6、8、12年級的學校)。小學畢業後可選擇就讀語言中學(4年)、職業中學(4年)、職業學校(3年)、或專科補校(2年)。十八歲通過入學考試的學生可就讀大學(5-6年)或學院(3-4年)。 音樂 飲食 体育 足球是匈牙利的第一運動,匈牙利國家足球隊在1954年的四前鋒制曾風靡全球,且是兩次世界杯足球賽亞軍隊。 水球,現代五項,是匈牙利最著名的水中運動之一,在歷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有不錯的奪牌成績。 媒体 目前在匈牙利办报无须批准,到文教部登记即可。不少刊物有外国股份。2001年发行量较大的全国性报纸有7种,其它刊物87种。主要日报:《地铁报》、《今日一瞥》、《人民自由报》、《》、《》、《快报》、《》、《》。国营的为1880年成立。主要广播电台:(1949年成立)和,均为国营电台。此外还有和。主要电视台有国营的匈牙利电视台(1958年成立)和私营的。 交通 该国有发达的公路,铁路,空运和水路体系。首都布达佩斯是全国交通的枢纽核心。全国有铁路7685公里,公路3万零80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总长度为1314公里。 參見 穆爾河國界 参考资料 外部連結 国会官网 Chief of State and Cabinet Members Hungary at UCB Libraries
勞工薪水降低或是停滯,多餘的錢落入資本家口袋中後並沒有創造更多就業,因為更多「投資」不代表更多「就業」,投資可能是投機性的金融遊戲或是房地產的炒作,也有可能是害怕虧損而靜態放置在低利率標的上的資金,這些都不會大量產生工作機會。 就算投資實業的資本家也可能創不出太多就業,因為很多新興行業是走精兵政策而不需要勞動大軍,例如一億美金開設的紡織廠需要5千名员工;但同樣一億美金開設的軟體公司可能只要1百名员工。最後導致總就業率並無上升,大量中產人口落入無工作的赤貧同時帶動了少量中產人口上升至富豪,社會財富結構開始逐漸扭曲。 忽略結構性失業的殺傷力,在分工越精密的先進社會,「隔行如隔山」的效應會不斷極大化,不像早期工業時代製鞋廠被開除的员工可以輕易流動至火柴廠上工,因為越原始的工業越不依賴需要長期訓練的專業能力,現今社會中被開除的軟體工程師無法去金融業找工作,反之亦然,因為需要的學歷和專業力已經不是公司老闆開一週訓練班就能培養的,有心學習新技能的员工也必須付出數年的時間重回學校,期間要背負長期無收入的壓力、學費壓力及未來就業環境又改變的風險,這形成了一種無形壁壘加大了結構性失業的嚴重度。 誤認為「總需求」可以無限制提升,凯恩斯並沒有提出當有一天總需求停滯時將怎麼處理,理論假設人會一直有新項目的需求產生而生出更多新產業的新工作機會,但是隨著科學技術進步和機械自動化,滿足同樣需求所需雇用的勞工數量日少,例如1950年每月要生產一萬輛汽車可能需要3千名员工,到了2010年因為大量電腦化及機械化,只要2百人就能操作一間同產量工廠。所以產生新產業新需求的速度必須加快才能彌補缺額,然而大量低薪或失業的人由於沒有錢消費會導致總需求的下降或無法表現,從而抑制新產業工作的出現,開始掉入惡性循環或停滯性循環。 在政府不監督勞動權益情況下,凱恩斯提出的理想無法達成。 相關條目 總體经济学 總需求 货币主义 軍事凱因斯主義 约翰·希克斯 后凯恩斯经济学 第一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第二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外部連結 凯恩斯部分著作 顧昕:〈社會凱恩斯主義與中國公共財政轉型〉(2013) 參考文獻 K K K
随着德国经济的崩溃和超通货膨胀的来临以及后来被称为大萧条的全球生产衰退的到来,对金本位,经济自动调整的特性以及以生产带动经济的模式的批评开始浮出水面。数十个不同的学派争奇斗艳。凯恩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传播着一个简单的观点:大萧条之所以产生是因为三十年代的时候在生产和投资领域有一股投机的风潮——当时的工厂和运输网络远远超出了当时个人的支付能力。 对“需求不足”的重视和他创造的允许政府能够调控经济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的形式使当时的众多年轻经济学家接受他的理论和方法。 也有众多的经济学家反对他的理论,认为导致萧条的根源不是需求的缺乏,而是对商业的信心;所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削减政府开支,从而恢复对重返金本位的信心。 理论 凱因斯在1936年出版的:《一般理論(The General Theory)》,正式提出總體經濟學觀念。凱因斯主張政府應運用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以抵銷短期經濟循環對於人民就業及所得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凱因斯的理論是在1930年代提出,當時為大蕭條時期,不僅有長期與大量失業問題,也有通貨緊縮的問題,因此貨幣政策已無法刺激經濟復甦,凱因斯因此認為要以擴大政府支出的財政政策來解決經濟大蕭條。但是凱因斯的政策同時也會造成政府預算赤字,因此也成了質疑與爭議的焦點。凱因斯認為,為了降低嚴重的失業問題,財政赤字是可以容忍的,等到經濟復甦了,生產、就業及所得自然會增加,也將增加政府的稅收,屆時財政赤字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凱因斯不認同古典經濟主義的自由放任態度。凱因斯認為人民會因為經濟蕭條及失業而受苦,凱因斯說了一句名言:「如果從長期上來看,那我們就都是死人了。(In the long run, we are all dead)」。 凯恩斯认为生产和就业的水平决定于总需求的水平。总需求是整个经济系统裡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总量。在個體经济理论中,价格、工资和利息率的自动调整会自动地使总需求趋向于充分就业的水平。凯恩斯指出当时生产和就业情况迅速恶化的现实,指出理论说得再好,事实上这个自动调节机制没有起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需求不足”是否存在。根据古典主义经济理论——《通论》以前实践中常用的说法——需求不足只是衰退和经济混乱的症状而不是原因,因而在一个正常运行的市场中是不会出现的。 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在一个经济体系中达到充分就业的关键是两点:一是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商品的价格,价格的不断变动反过来导致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二是这个系统创造的新的财富可能会被保存起来用于将来消费或者用于投资将来的生产,同样有一个供求机制决定着这个选择。存款的利息率遵循同价格一样的机制,即它是货币的价格。 即使是在“大萧条”最严重的年份,这一理论仍然把经济的崩溃解释为缺乏有力的刺激生产的机制。所以合适的办法是将劳动的薪資价格降低到维持生存的水平,导致勞動价格下降,从而购买力(就业率)就会回升。没有作为工资付出的资金将会转化为投资,也许是在其它的新产业。关闭工厂和解雇工人也是必须采取的办法。其它关键的政策措施就是平衡国家预算,可以通过增加税率達成或者通过削减财政支出。 實例
1969年:朱樺,中國歌手 1969年:斯尼薩·米哈伊洛維奇,南斯拉夫前足球運動員。(2022年逝世) 1971年:鍾定程,香港男子輪椅擊劍運動員 1971年:亚里·利特马宁,芬蘭足球運動員 1977年:何國泉,香港足球運動員 1977年:楊雁雁,馬來西亞女演員 1978年:孫協志,台灣男演員 1979年:趙永洪,香港男演員 1979年:森田剛,日本歌手 1979年:宋鐘國,韓國足球運動員 1980年:鍾盛忠,馬來西亞男藝人 1980年:中村悠一,日本男性聲優 1980年:水上悟志,日本漫畫家 1981年:阿德里安·拉莫,美國威脅分析師、駭客(2018年逝世) 1981年:李尚正,香港主持人、電影演員、撰稿人 1982年:南派三叔,中國作家 1984年:小出惠介,日本演員 1984年:-{zh-cn:特雷弗·诺亚; zh-tw:崔弗·諾亞}-,南非喜劇演員、作家、製片人、政治評論員、電視主持人 1985年:曾恩琦,台灣女藝人、模特兒 1988年:邱慧雯,台灣女藝人 1988年:奇甫倍,韓國射箭運動員 1988年:蕾哈娜,巴巴多斯歌手、作词家 1991年:張庭瑚,台灣男演員 1991年:海蒂·狄亞士,菲律賓女子舉重運動員 1993年:橋本奈奈未,日本女子偶像團體乃木坂46成員 1993年:喬治雅·顧,英國女歌手、作詞家 1993年:莊·皮雷斯,烏拉圭職業足球運動員 1994年:布里吉德·科斯蓋,肯亞女子田徑運動員 1996年:伊藤萬理華,日本女子偶像團體乃木坂46成員 2000年:米拉克·克里什托夫,匈牙利男子游泳運動員 2003年:奧莉維亞·羅德里戈,美國創作歌手、演員 2007年:梁善知,香港女藝人 逝世 757年:李璘,唐玄宗第十六子,封永王(约720年左右出生) 1258年:穆斯台綏木,最後一位阿拔斯帝國哈里發(1213年出生) 1431年:教宗瑪定五世,羅馬主教(1369年出生) 1790年:约瑟夫二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741年出生) 1841年:弗里德里希·瑟圖納,德國藥劑師、化學家,嗎啡的發明者(1783年出生) 1895年:-{zh-cn:弗雷德里克; zh-tw:法雷迪}-·道格拉斯,美國黑人政治家、演說家、作家(1818年出生) 1907年:亨利·莫瓦桑,法國化學家,19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1852年出生) 1929年:蘇兆征,中國早期工人運動領導人(1885年出生) 1929年:瑪麗雅姆·真納,巴基斯坦國父真納的夫人(1900年出生)
1915年:巴拿马运河开通。 1936年:东北抗日联军成立。 1943年:墨西哥米却肯州一块玉米田里的裂缝喷发口开始涌出岩浆,最终形成帕里库廷火山。 194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萊蕪戰役取得勝利。 1958年:中國与阿尔及利亚建交。 1962年:美国宇航员约翰·葛伦乘坐水星-宇宙神6号升空,为首个进入地球轨道的美国太空人。 1968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 1972年:耗資三億二千萬港元興建的香港紅磡海底隧道舉行貫通儀式。 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个南极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举行落成典礼。 1986年:英法簽定,開挖英法海底隧道。 1988年:亞塞拜然的納戈爾諾-卡拉巴赫自治州決定與亞美尼亞統一,引發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 1992年:英格蘭超級聯賽成立。 21世紀 2002年:埃及火車大火,370餘人死亡。 2005年:西班牙成為第一個針對欧盟宪法草案舉行公民投票的國家,投票結果以壓倒性的票數通過歐盟憲法草案。 2011年:受突尼西亞茉莉花革命的影響,部分中國異見者發起中國茉莉花革命。 2022年:中國北京市國家體育場舉行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閉幕式,其中挪威代表團贏得最多面金牌。 2022年:衣索比亞青尼羅河的衣索比亞復興大壩正式啟用發電,此為全非洲規模最大的水力發電工程。 2022年:尼泊爾聯邦議會正式批准與美國簽署的千禧年挑戰計劃協議,首都加德滿都爆發示威運動。 出生 1748年:路德·马丁,美國政治人物(1826年逝世) 1753年:路易-亚历山大·贝尔蒂埃,法国元帅兼政治人物(1815年逝世) 1757年:約翰·富勒,英國贊助家兼慈善家兼顧問(1834年逝世) 1808年:伯多祿·博里,法國天主教傳教士(1838年逝世) 1844年:路德維希·波茲曼,奧地利物理學家、哲學家(1906年逝世) 1848年:烏列爾·塞伯里,美國海軍職業軍官(1922年逝世) 1886年:石川啄木,日本詩人、小說家、評論家(1912年逝世) 1886年:库恩·贝拉,匈牙利共產主義革命家(1939年逝世) 1900年:瑪麗雅姆·真納,巴基斯坦國父真納的夫人(1929年逝世) 1901年:路易·康,美國建筑师(1974年逝世) 1901年:穆罕默德·納吉布,埃及政治人物,首任埃及總統(1984年逝世) 1902年:安塞尔·亚当斯,美國摄影家(1984年逝世) 1902年:凱薩琳·威,美國物理學家(1995年逝世) 1904年:阿列克谢·柯西金,苏联政府首腦(1980年逝世) 1920年:葉夫根尼·德拉貢諾夫,蘇聯槍械設計師,德拉古諾夫狙擊步槍設計者(1991年逝世) 1923年:維克托·阿提耶,美國政治人物,第32任奧勒岡州州長(2014年逝世) 1925年:勞勃·阿特曼,美國電影導演(2006年逝世) 1926年:鮑勃·理查茲,美國男子田徑運動員(2023年逝世) 1927年:于貝爾·德·紀梵希,法国时尚设计师(2018年逝世) 1927年:-{zh-cn:西德尼·波蒂埃; zh-tw:薛尼·鮑迪}-,美國演員、導演、作家、外交官,全世界第一位黑人奧斯卡影帝(2022年逝世) 1928年:李兆基,香港企業家、富豪 1931年:约翰·米尔诺,美国数学家 1933年:高齐云,中国哲学家(2005年逝世) 1936年:長嶋茂雄,日本職業棒球員、教練 1940年:吉米·格雷夫斯,前英格蘭職業足球運動員(2021年逝世) 1941年:林吉祥,马来西亚政治人物 1942年:米奇·麥康諾,美國政治人物,現任美國參議院少數黨領袖 1943年:安東尼奧·豬木,日本職業摔角選手,曾任日本參議員(2022年逝世) 1945年:喬治·斯穆特,美國天體物理學家、宇宙學家,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1948年:張致遠,臺灣登山家、電視製作人(2015年逝世) 1948年:克里斯托弗·皮萨里德斯,賽普勒斯-英國經濟學家,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2015年逝世) 1949年:伊凡娜·川普,捷克裔美國社交名媛、前時裝模特(2022年逝世) 1950年:志村健,日本藝人(2020年逝世) 1951年:許不了,台灣演員(1985年逝世) 1951年:戈登·布朗,英國政治人物,曾任英國首相 1954年:阿比達·帕維,巴基斯坦音乐家 1954年:派翠西亞·赫茲,美國女演員
关于存在非自愿失业条件下的均衡:在有效需求处于一定水平下的时候,非自愿失业是可能的。与古典经济学派相反,认为单纯的价格机制无法解决非自願性失业问题。 引入不稳定和预期性,建立流动性偏好倾向基础上的货币理论:投资边际效应概念引入推翻了薩伊定律和储蓄与投资之间的因果关系。 他的这些思想为政府干涉经济以摆脱经济萧条和防止提供了理论依据,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凯恩斯一生对经济学作出了极大的贡献,曾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不過也有經濟學家認為凯恩斯的政策也帶來停滯性通貨膨脹,因此也稱他為「战后滞胀病之母」。 新凱恩斯學派是20世纪50、60、70年代时,部分经济学家为应对第一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挑战而提出的。差異有以下二點: 保罗·萨缪尔森等新凱恩斯學派学者把国家干预不只視為為應對經濟危機的應急措施,而當作调节经济的基本手段,主张在萧条时采用扩张性政策刺激经济,在繁荣时采用紧缩性政策抑制经济,以求让经济平稳发展。 新凱恩斯學派除了凱恩斯學派一様重視财政政策外,也主张同時調整货币政策,以对经济的刺激更为有力。 新興凱恩斯學派是劳伦斯·鲍尔、格里高利·曼昆、戴维·罗默、奥利维尔·布兰查德、乔治·阿克洛夫、珍妮特·耶伦、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发展的,20世纪70年代時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的经济出现了“滞胀”现象,新凱恩斯學派由于无法解释该现象受到了怀疑,因此經濟學家們提出了新兴凯恩斯学。主要特色是基于工资粘性和价格粘性展开分析,它假设名义工资和产品价格是可以调整的,但是调整速度十分缓慢。 社会活动 凯恩斯不但是一个理论家,而且是一个实践家。他曾经在英国财政部印度事务部工作,任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经济学讲师,创立政治经济学俱乐部并因其最初著作《指数编制方法》而获“亚当·斯密奖”,任《经济学杂志》主编,任皇家印度通货与财政委员会委员,兼任皇家经济学会秘书,英国财政部巴黎和会代表,主持英国财政经济顾问委员会工作,出席布雷顿森林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并担任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董事。二戰後英國百廢待興,凱恩斯代表英國政府出訪美國以求得貸款協助重建。欠款至2006年12月31日始還清。 爭議 雖然凱恩斯經常被視為熱衷於改革資本主義制度的反社會主義者,他曾表達對資本主義的失敗可能會迫使公眾轉向社會共產主義或法西斯主義一事的擔憂,而且凱恩斯的一些作品表達了他對改革資本主義制度一事的期望和對於馬克思社會主義的反感,他曾多次抨擊馬克思社會主義丶 表示他認為馬克思社會主義是荒唐的和乏味的,它從未合理地解釋為何會出現經濟動蕩,而且除了主張推翻資本主義制度之外,它從未提出任何有效的建議,並且聲稱《資本論》是過時的、錯誤的和毫無用處的,這些言論表明凱恩斯從未認真地審視過馬克思的思想,並且把馬克思主義簡化為只主張讓無產階級取代資產階級的地位的馬克思社會主義以對其進行稻草人論證,但是經濟學家加里·蒙吉奧維(Gary Mongiovi)教授認為凱恩斯事實上並不擁護資本主義,而是希望以自由社會主義來取代其地位,但凱恩斯對將來社會的設想是否屬於社會主義這一問題仍有很大的爭議性,而且不像不少反共產主義者所描述的那樣,凱恩斯本人十分反對史達林主義。經濟學家愛德華·富勒(Edward W. Fuller)研究了與凱恩斯的政治經濟學思想有關的文獻,最後他得出的結論是 凱恩斯本人認為自己是一個「反對馬克思主義的社會主義者」。 批评 古典经济学家哈耶克和其他芝加哥经济学派的古典自由主义的相关人物,曾对凯恩斯主义作出过公开批评。亨利·赫兹利特批评凯恩斯在《通论》一书中的理论没有一个是真实而原创的。 與凱因斯的理念相對,約瑟夫·熊彼特认为前者的論點都是错误、具有误導性的,他指出凯恩斯的理論仅仅在特殊情况下才能成立。例如,凯恩斯假设货币的周转速度是一定的,个人或企业短期内无法加以改变此宏观经济。而熊彼特指出所有现实迹象都与这种假设相反。时至今日所试行的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不管是原始的凯恩斯主义还是被弗里德曼修正了的凯恩斯主义,都已经被企业和个人的微观经济击败。再例如,凯恩斯认为通过操纵几个简单的货币关键因素—政府开支,利率,信贷量或货币流通量就可能维持就业水平和经济繁荣稳定的永久性均衡,但熊彼特的認為符号经济作为主导经济的出现 ,反而打开了通向专制的大门。另外,熊彼特还将凯恩斯所忽略的经济体系“外面”的“边缘”的因素“创新”,作为经济体系真正的核心因素来对待。兩位20世纪最負盛名经济学家之間的分歧,在经济原理及政治观点上皆可見一斑。 主要作品 《》(1919) 《》(1923) 《》(1930) 《劝说集》(1932)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 個人傳記 《和平的代價:貨幣、民主與凱因斯的一生》(原文:The Price of Peace: Money, Democracy, and the Life of John Maynard Keynes),作者:查克里.卡特(Zachary D. Carter),中文翻譯:賴盈滿,台北市:春山出版,2022年11月22日。 相關條目 参考资料
《》(1930) 《劝说集》(1932)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 個人傳記 《和平的代價:貨幣、民主與凱因斯的一生》(原文:The Price of Peace: Money, Democracy, and the Life of John Maynard Keynes),作者:查克里.卡特(Zachary D. Carter),中文翻譯:賴盈滿,台北市:春山出版,2022年11月22日。 相關條目 参考资料 外部連結 J.M Keynes,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 1936 Professor Robert Skildesky explains J.M Keynes theories video Professor Robert Skidelsky on economist John Maynard Keynes video 英国经济学家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校友 聯合王國男爵 20世纪经济学家 英格蘭不可知論者 英格兰慈善家 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
Dorje/Praharsha Vajra 極喜金剛)出生於古印度 鄔金地區的達那郭夏洲。為此劫大圓滿人間初祖,以「大圓滿三要義」傳世利眾生。 各国领袖 非洲 库施 国王:Amanitenmemide(50年-62年) 亚洲 中国 东汉: 皇帝:汉光武帝(25年-57年) 朝鲜 百济: 国王: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太祖王(53年-146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法斯曼一世(50年-58年) 罗马帝国 皇帝:尼禄(54年-68年)
II(40年-70年) 奥斯若恩 国王:Ma'nu V bar Abgar(50年-57年) 安息 国王(政权对立): 沃洛吉斯一世(51年-78年) 萨那巴雷斯(50年-65年) 出生 愛比克泰德,希臘斯多噶派哲學家 塔西佗,羅馬帝國執政官 逝世 賈復,中國東漢軍事人物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法斯曼一世(50年-58年) 罗马帝国 皇帝:尼禄(54年-68年) 中东 科马吉尼 国王:Antiochus IV(41年-72年) 奈巴提亚 国王:Malichus II(40年-70年) 奥斯若恩 国王:Ma'nu V bar Abgar(50年-57年)
亚洲 中国 东汉: 皇帝:汉光武帝(25年-57年) 朝鲜 百济: 国王:多娄王(28年-77年) 高句丽: 国王:太祖王(53年-146年) 新罗: 国王:儒理尼师今(24年-57年) 贵霜帝国 国王:丘就却(30年-80年) 欧洲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法斯曼一世(50年-58年) 罗马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