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0
274
| input
stringlengths 0
321
|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 | 袁盎是楚地人,字丝。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 | 他的父亲曾经与强盗为伍,后来移居安陵。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 | 吕后时期,袁盎曾经当过吕禄的家臣。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 | 等到汉文帝即位的时候,袁盎的哥哥袁哙保举他做了中郎。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 | 绛侯周勃担任丞相,朝觐之后,便急急忙忙地走出朝廷,很是踌躇满志。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上礼之恭,常自送之。 | 皇上对他非常恭敬,常常亲自送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袁盎进曰: 陛下以丞相何如人? | 袁盎进谏说: 陛下以为丞相绛侯是什么样的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上曰: 社稷臣。 | 皇上说: 他是国家的重臣。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盎曰: 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 | 袁盎说: 绛侯是通常所说的功臣,并不是国家的重臣。国家的重臣能与皇上生死与共。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 | 当年吕后的时候,吕氏家族掌权,擅自封王,以致刘家的天下就像细微的丝带一样勉强维系着,几乎快要断绝。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 这个期间,绛侯周勃当太尉,掌握兵权,不能匡正汉室的倾危。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適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 | 吕后逝世,大臣们一起共同反对吕氏家族,太尉掌握兵权,又恰好遇到那个成功的机会,所以他是通常所说的功臣,而不是国家的重臣。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 | 丞相如果对皇上表现出骄傲的神色,而陛下却谦虚退让,臣下与主上都违背了礼节,我私下认为陛下不应该采取这种态度。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 | 后来的朝会上,皇上逐渐威严起来,丞相也逐渐敬畏起来。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已而绛侯望袁盎曰: 吾与而兄善,今兒廷毁我! | 过了不久,丞相怨恨袁盎说: 我与你的兄长袁哙有交情,现在你小子却在朝廷上毁谤我!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盎遂不谢。 | 袁盎也不向他谢罪。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徵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 | 等到绛侯被免除了丞相的职位,回到自己的封国,封国中有人上书告发他谋反,于是绛侯被召进京,囚禁在监狱中。皇族中的一些公侯都不敢替他说话,只有袁盎声明绛侯没有罪。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绛侯得释,盎颇有力。 | 绛侯得以被释放,袁盎出了不少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 绛侯于是与袁盎倾心结交。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淮南厉王朝,杀辟阳侯,居处骄甚。 | 淮南王刘长来京朝见的时候,杀死了辟阳侯,他平时待人处事也相当骄横。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袁盎谏曰: 诸侯大骄必生患,可適削地。 | 袁盎劝谏皇上说: 诸侯太过骄横,必然会发生祸患,可以适当地削减他们的封地。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上弗用。淮南王益横。 | 皇上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淮南王更加骄横。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及棘蒲侯柴武太子谋反事觉,治,连淮南王,淮南王徵,上因迁之蜀,轞车传送。 | 等到棘蒲侯柴武的太子准备造反的事被发觉,追查治罪,这件事牵连到了淮南王,淮南王被征召,皇上便将他贬谪到蜀地去,用囚车传送。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袁盎时为中郎将,乃谏曰: 陛下素骄淮南王,弗稍禁,以至此,今又暴摧折之。 | 袁盎当时担任中郎将,便劝谏说: 陛下向来骄纵淮南王,不稍稍加以限制,以至落到了现在这种地步,如今又突然摧折他。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淮南王为人刚,如有遇雾露行道死,陛下竟为以天下之大弗能容,有杀弟之名,柰何? | 淮南王为人刚直,万一在路上遇到风寒而死在半途中,陛下就会被认为以天下之大却容不得他,而背上杀死弟弟的恶名,到时怎么办呢?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上弗听,遂行之。 | 皇上不听,终于那样办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淮南王至雍,病死,闻,上辍食,哭甚哀。 | 淮南王到了雍地就病死了,这个消息传来,皇上不吃也不喝,哭得很悲哀。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盎入,顿首请罪。 | 袁盎进入,叩头请罪。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上曰: 以不用公言至此。 | 皇上说: 因为没有采用你的意见,所以才落得这样的结果。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盎曰: 上自宽,此往事,岂可悔哉! | 袁盎说: 皇上请自我宽心,这已经是过去的事了,难道还可以追悔吗!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且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此不足以毁名。 | 再说陛下有三种高出世人的行为,这件事不足以毁坏您的名声。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上曰: 吾高世行三者何事? | 皇上说: 我高于世人的行为是哪三种?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盎曰: 陛下居代时,太后尝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汤药非陛下口所尝弗进。 | 袁盎说: 陛下住在代国的时候,太后曾经患病,三年的时间,陛下不曾合眼,也不脱下衣服睡觉,凡汤药不是陛下亲口所尝过的,就不准进奉给太后。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夫曾参以布衣犹难之,今陛下亲以王者脩之,过曾参孝远矣。 | 曾参作为贫民尚且难以做到这样,现在陛下以君王的身份实践了它,比起曾参的孝来那是超过得很多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夫诸吕用事,大臣专制,然陛下从代乘六传驰不测之渊,虽贲育之勇不及陛下。 | 诸吕当权时,大臣独断专行,而陛下从代地乘坐六辆下等马拉的车子,奔驰到祸福难料的京城来,即使是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比不上陛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陛下至代邸,西向让天子位者再,南面让天子位者三。 | 陛下到达代国在京城的客馆,面向西两次辞让天子位,面向南坐着有三次辞让天子位。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夫许由一让,而陛下五以天下让,过许由四矣。 | 许由辞让天下也只是一次,而陛下五次将天下辞让,超过许由四次之多啊。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且陛下迁淮南王,欲以苦其志,使改过,有司卫不谨,故病死。 | 再说陛下贬谪淮南王,是想让他的心志受些劳苦,使他改正过错,由于官吏护卫得不谨慎,所以他才病死。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於是上乃解,曰: 将柰何? | 于是皇上才感到宽解,说道: 那以后怎么办呢?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盎曰: 淮南王有三子,唯在陛下耳。 | 袁盎说: 淮南王有三个儿子,随陛下安排罢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於是文帝立其三子皆为王。 | 于是文帝便把淮南王的三个儿子都封为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盎由此名重朝廷。 | 而袁盎也因此在朝廷中名声大振。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袁盎常引大体慷慨。 | 袁盎常常称引大义,说得慷慨激昂。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宦者赵同以数幸,常害袁盎,袁盎患之。 | 宦官赵同因为不只一次地受到皇上的宠幸,常常暗中伤害袁盎,袁盎为此感到忧虑。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盎兄子种为常侍骑,持节夹乘,说盎曰: 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 | 袁盎的侄儿袁种担任侍从骑士,手持符节护卫在皇帝左右。袁种劝说袁盎说: 你和他相斗,在朝廷上侮辱他,使他所毁谤的话不起作用。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孝文帝出,赵同参乘,袁盎伏车前曰: 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 | 汉文帝出巡,赵同陪同乘车,袁盎伏在车前,说道: 我听说陪同天子共乘高大车舆的人,都是天下的英雄豪杰。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馀人载! | 如今汉王朝虽然缺乏人才,陛下为什么单单要和受过刀锯切割的人同坐一辆车呢!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於是上笑,下赵同。赵同泣下车。 | 于是皇上笑着让赵同下去,赵同流着眼泪下了车。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文帝从霸陵上,欲西驰下峻阪。 | 文帝从霸陵上山,打算从西边的陡坡奔驰而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袁盎骑,并车揽辔。 | 袁盎骑着马,靠在车边挽住了马缰绳。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上曰: 将军怯邪? | 皇上说: 将军害怕了吗?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盎曰: 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圣主不乘危而徼幸。 | 袁盎说: 我听说家有千金的人就坐时不靠近屋檐边,家有百金财富的人站的时候不倚在楼台的栏杆上,圣明的君主,不在面临危险的时候而心存侥幸。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今陛下骋六騑,驰下峻山,如有马惊车败,陛下纵自轻,柰高庙、太后何? | 现在陛下放纵驾车的六匹马,从高坡上奔驰下来,假如有马匹受惊车辆毁坏的事,陛下纵然看轻自己,怎么对得起高祖和太后呢?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上乃止。 | 皇上终于停止。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上幸上林,皇后、慎夫人从。 | 皇上驾临上林苑,窦皇后、慎夫人跟从。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其在禁中,常同席坐。 | 她们在宫中的时候,慎夫人常常是同席而坐。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及坐,郎署长布席,袁盎引卻慎夫人坐。 | 这次,等到就坐的时候,郎署长布置坐席,袁盎把慎夫人的坐席向后拉退了一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慎夫人怒,不肯坐。 | 慎夫人生气,不肯就坐。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上亦怒,起,入禁中。 | 皇上也发怒,站起身来,回到宫中。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盎因前说曰: 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 | 袁盎就上前劝说道: 我听说尊贵和卑下有区别,那样上下才能和睦。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 | 如今陛下既然已经确定了皇后,慎夫人只不过是个妾,妾和主上怎么可以同席而坐呢!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適所以失尊卑矣。 | 这样恰恰失去了尊卑的分别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 | 再说陛下宠爱她,就重重地赏赐她吧。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適所以祸之。 | 陛下用来宠爱慎夫人的办法,其实恰好成了祸害她的根由。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陛下独不见 人彘 乎? | 陛下难道没有看见过 人彘 吗?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於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 | 皇上这才高兴,召来慎夫人,把袁盎的话告诉了她。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慎夫人赐盎金五十斤。 | 慎夫人赐给袁盎黄金五十斤。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然袁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 | 但是袁盎也因为多次直言劝谏,不能长久地留在朝廷,被调任陇西都尉。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仁爱士卒,士卒皆争为死。 | 他对士兵们仁慈爱护,士兵们都争相为他效命。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迁为齐相。 | 之后,袁盎提升为齐国丞相。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徙为吴相,辞行,种谓盎曰: 吴王骄日久,国多奸。 | 又改任吴国丞相。在辞别起程的时候,袁种对袁盎说: 吴王骄横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国中有许多奸诈之人。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今苟欲劾治,彼不上书告君,即利剑刺君矣。 | 现在如果你要揭发惩办他们的罪行,他们不是上书控告你,就是用利剑把你刺死。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南方卑湿,君能日饮,毋何,时说王曰毋反而已。 | 南方地势低洼潮湿,你最好每天喝酒,不要管什么事,时常劝说吴王不要反叛就是了。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如此幸得脱。 | 像这样你就可能侥幸摆脱祸患。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盎用种之计,吴王厚遇盎。 | 袁盎采纳了袁种的策略,吴王厚待袁盎。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盎告归,道逢丞相申屠嘉,下车拜谒,丞相从车上谢袁盎。袁盎还,愧其吏,乃之丞相舍上谒,求见丞相。 | 袁盎请假回家的时候,在路上碰到丞相申屠嘉,便下车行礼拜见,丞相只从车上表示谢意,袁盎回到家里,在下属官吏面前感到羞愧,于是到丞相府上,要求拜见丞相。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丞相良久而见之。盎因跪曰: 原请间。 | 丞相过了很长时间才出来见他,袁盎便下跪说: 希望别人回避,单独会见。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丞相曰: 使君所言公事,之曹与长史掾议,吾且奏之;即私邪,吾不受私语。 | 丞相说: 如果你所说的是公事,请到官署与长史掾吏商议,我将把你的意见报告上去;如果是私事,我不接受私下的谈话。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袁盎即跪说曰: 君为丞相,自度孰与陈平、绛侯? | 袁盎就跪着劝说道: 你当丞相,请自我权衡一下,与陈平、绛侯相比你怎么样?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丞相曰: 吾不如。 | 丞相说: 我比不上他们。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袁盎曰: 善,君即自谓不如。 | 袁盎说: 好,你自己都说比不上他们。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夫陈平、绛侯辅翼高帝,定天下,为将相,而诛诸吕,存刘氏;君乃为材官蹶张,迁为队率,积功至淮阳守,非有奇计攻城野战之功。 | 陈平、绛侯辅佐保护高祖,平定天下,当了将相,诛杀诸吕,保全了刘氏天下;您只是脚踏弓弩,才当了低级武士,又提升为队长,积累功劳做到了淮阳郡守,并没有出什么奇计,在攻城夺地、野外厮杀中立下战功。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且陛下从代来,每朝,郎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辇受其言,言不可用置之,言可受采之,未尝不称善。 | 再说陛下从代地来,每次上朝,郎官呈上奏书,他从来没有不停下车来听取他们的意见,意见不能采用的,就搁置一边,可以接受的,就采纳,从来没有人不称道赞许。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何也? | 这是为了什么呢?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则欲以致天下贤士大夫。 | 是想用这种办法来招致天下贤能的士大夫。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上日闻所不闻,明所不知,日益圣智;君今自闭钳天下之口而日益愚。 | 皇上每天听到自己从前所没听过的事情,明白以前所不曾明白的道理,一天比一天更加英明智慧;您现在自己封闭天下人的口,就一天比一天愚昧。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夫以圣主责愚相,君受祸不久矣。 | 以圣明的君主来督责愚昧的丞相,你遭受祸患的日子不远了啊!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丞相乃再拜曰: 嘉鄙野人,乃不知,将军幸教。 | 丞相于是拜了两拜,说道: 我是个粗鄙庸俗的人,就是不聪明,幸蒙将军教诲。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引入与坐,为上客。 | 申屠嘉引袁盎入内室同坐,把他作为上宾。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盎素不好晁错,晁错所居坐,盎去;盎坐,错亦去:两人未尝同堂语。 | 袁盎向来不喜欢晁错,只要有晁错在的地方,袁盎就离去;只要有袁盎在的地方,晁错也离开。两个人从来没有在一起谈过话。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及孝文帝崩,孝景帝即位,晁错为御史大夫,使吏案袁盎受吴王财物,抵罪,诏赦以为庶人。 | 等到汉文帝去世,汉景帝继位,晁错当上了御史大夫,派官吏查核袁盎接收吴王刘濞财物的事,要按罪行的轻重给予惩罚。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吴楚反,闻,晁错谓丞史曰: 夫袁盎多受吴王金钱,专为蔽匿,言不反。 | 皇帝下诏令将袁盎贬为平民。吴楚叛乱的消息传到京城,晁错对丞史说: 袁盎接收了吴王的许多金钱,专门为他遮掩,说他不会反叛。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今果反,欲请治盎宜知计谋。 | 现在反叛已成事实,我打算请求处治袁盎。他必当知道叛乱的阴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丞史曰: 事未发,治之有绝。 | 丞史说: 事情还没有暴露出来,就惩治他,可能中断叛乱阴谋。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今兵西乡,治之何益!且袁盎不宜有谋。 | 现在叛军向西进发,惩办袁盎有什么好处呢!再说袁盎也不该有什么阴谋 。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晁错犹与未决。 | 晁错犹豫不决。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人有告袁盎者,袁盎恐,夜见窦婴,为言吴所以反者,原至上前口对状。 | 有人将这件事告知了袁盎,袁盎害怕,连夜去见窦婴,向他说明吴王反叛的原因,希望能到皇上面前亲口对质。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窦婴入言上,上乃召袁盎入见。 | 窦婴进宫向皇上报告了,皇上就召袁盎进宫会见。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晁错在前,及盎请辟人赐间,错去,固恨甚。 | 晁错就在面前,等到袁盎请求皇上避开别人单独接见,晁错退了下去,心里非常怨恨。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袁盎具言吴所以反状,以错故,独急斩错以谢吴,吴兵乃可罢。 | 袁盎详细地说明了吴王谋反的情况,是因为晁错的缘故,只有立即斩杀晁错向吴王谢罪,吴军才可能停止。 | 请把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
Subsets and Splits
No saved queries yet
Save your SQL queries to embed, download, and access them later. Queries will appear here once sa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