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stringlengths
5
75
author
stringlengths
0
48
fromurl
stringlengths
0
185
summary
stringlengths
4
460
pic
stringlengths
32
70
largepic
stringlengths
0
69
titlepic
bool
2 classes
thumb
bool
2 classes
islctt
bool
2 classes
selector
stringclasses
14 values
translator
stringlengths
0
45
reviewer
stringclasses
27 values
editorchoice
bool
2 classes
tags
sequence
category
stringclasses
20 values
count
dict
comments_data
list
related
list
excerpt
stringlengths
4
460
date
timestamp[s]
updated
timestamp[s]
id
int64
1
16.6k
permalink
stringlengths
17
21
content
stringlengths
116
82.2k
Linux有问必答:如何找出Linux中内置模块的信息
Dan Nanni
http://ask.xmodulo.com/find-information-builtin-kernel-modules-linux.html
提问:我想要知道Linux系统中内核内置的模块,以及每个模块有哪些参数。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到内置模块和设备驱动的列表,以及它们的详细信息呢? 现代Linux内核正在随着时间变化而迅速增长,以支持大量的硬件、文件系统和网络功能。在此期间,可加载模块(loadable kernel modules,)的引入防止内核变得越来越臃肿,以及在不同的环境中灵活地扩展功能及硬件支持,而不必重新构建内核。 最新的Linux发行版的内核只带了相对较小的内置模块(built-in modules),其余的特定硬件驱动或者自定义功能作为可加载模块来让你选择地加载或卸载。 内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1/232711yq6p65ccibc9cyxp.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1/232711yq6p65ccibc9cyxp.jpg
false
false
true
geekpi
false
[ "内核", "模块", "LKM" ]
技术
{ "viewnum": 11360, "commentnum": 1,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10.73.135.142", "message": "good", "username": "来自广西来宾的 Chrome 46.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1-02T11:42:47" } ]
[]
提问:我想要知道Linux系统中内核内置的模块,以及每个模块有哪些参数。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到内置模块和设备驱动的列表,以及它们的详细信息呢? 现代Linux内核正在随着时间变化而迅速增长,以支持大量的硬件、文件系统和网络功能。在此期间,可加载模块(loadable kernel modules,)的引入防止内核变得越来越臃肿,以及在不同的环境中灵活地扩展功能及硬件支持,而不必重新构建内核。 最新的Linux发行版的内核只带了相对较小的内置模块(built-in modules),其余的特定硬件驱动或者自定义功能作为可加载模块来让你选择地加载或卸载。 内
2015-11-02T08:00:00
2015-11-02T08:00:00
6,511
/article-6511-1.html
> > **提问**:我想要知道Linux系统中内核内置的模块,以及每个模块有哪些参数。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到内置模块和设备驱动的列表,以及它们的详细信息呢? > > > 现代Linux内核正在随着时间变化而迅速增长,以支持大量的硬件、文件系统和网络功能。在此期间,“可加载模块(loadable kernel modules,[LKM])”的引入防止内核变得越来越臃肿,以及在不同的环境中灵活地扩展功能及硬件支持,而不必重新构建内核。 最新的Linux发行版的内核只带了相对较小的“内置模块(built-in modules)”,其余的特定硬件驱动或者自定义功能作为“可加载模块”来让你选择地加载或卸载。 内置模块被静态地编译进了内核。不像可加载内核模块可以动态地使用`modprobe`、`insmod`、`rmmod`、`modinfo`或者`lsmod`等命令地加载、卸载、查询模块,内置的模块总是在启动时就加载进了内核,不会被这些命令管理。 ### 找出内置模块列表 要得到内置模块列表,运行下面的命令。 ``` $ cat /lib/modules/$(uname -r)/modules.builtin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1/232711yq6p65ccibc9cyxp.jpg) 你也可以用下面的命令来查看有哪些内置模块: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1/232714azzxxj4lj7mmqltm.jpg) ### 找出内置模块参数 每个内核模块无论是内置的还是可加载的都有一系列的参数。对于可加载模块,`modinfo`命令可以显示它们的参数信息。然而这个命令对内置模块没有用。你会得到下面的错误。 ``` modinfo: ERROR: Module XXXXXX not found. ``` 如果你想要查看内置模块的参数,以及它们的值,你可以在 **/sys/module** 下检查它们的内容。 在 /sys/module目录下,你可以找到内核模块(包含内置和可加载的)命名的子目录。进入每个模块目录,这里有个“parameters”目录,列出了这个模块所有的参数。 比如你要找出tcp\_cubic(内核默认的TCP实现)模块的参数。你可以这么做: ``` $ ls /sys/module/tcp_cubic/parameters ``` 接着阅读这个文件查看每个参数的值。 ``` $ cat /sys/module/tcp_cubic/parameters/tcp_friendliness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1/232716riqyd474ir934iq4.jpg) --- via: <http://ask.xmodulo.com/find-information-builtin-kernel-modules-linux.html> 作者:[Dan Nanni](http://ask.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RHCE 系列(三):如何使用 Linux 工具集生成和发送系统活动报告
Gabriel Cánepa
http://www.tecmint.com/linux-performance-monitoring-and-file-system-statistics-reports/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师,你经常需要生成一些显示系统资源利用率的报告,以便确保:1)正在合理利用系统,2)防止出现瓶颈,3)确保可扩展性,以及其它原因。 RHCE 第三部分:监视 Linux 性能活动报告 除了著名的用于检测磁盘、内存和 CPU 使用率的原生 Linux 工具 - 可以给出很多例子,红帽企业版 Linux 7 还提供了另外两个可以为你的报告更多数据的工具套装:sysstat 和 dstat。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介绍两者,但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传统工具的使用。 原生 Linux 工具 使用 df,你可以报告磁盘空间以及文件系统的 inode 使用情况。你需要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2/231737aynkjyjd8zlhmysz.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2/231737aynkjyjd8zlhmysz.jpg
false
false
true
ictlyh
false
[ "RHCE", "sysstat", "dstat" ]
技术
{ "viewnum": 7991, "commentnum": 0, "favtimes": 7,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师,你经常需要生成一些显示系统资源利用率的报告,以便确保:1)正在合理利用系统,2)防止出现瓶颈,3)确保可扩展性,以及其它原因。 RHCE 第三部分:监视 Linux 性能活动报告 除了著名的用于检测磁盘、内存和 CPU 使用率的原生 Linux 工具 - 可以给出很多例子,红帽企业版 Linux 7 还提供了另外两个可以为你的报告更多数据的工具套装:sysstat 和 dstat。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介绍两者,但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传统工具的使用。 原生 Linux 工具 使用 df,你可以报告磁盘空间以及文件系统的 inode 使用情况。你需要
2015-11-03T08:15:00
2015-11-03T08:15:00
6,512
/article-6512-1.html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师,你经常需要生成一些显示系统资源利用率的报告,以便确保:1)正在合理利用系统,2)防止出现瓶颈,3)确保可扩展性,以及其它原因。 ![监视 Linux 性能活动报告](/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2/231737aynkjyjd8zlhmysz.jpg) *RHCE 第三部分:监视 Linux 性能活动报告* 除了著名的用于检测磁盘、内存和 CPU 使用率的原生 Linux 工具 - 可以给出很多例子,红帽企业版 Linux 7 还提供了另外两个可以为你的报告更多数据的工具套装:sysstat 和 dstat。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介绍两者,但首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传统工具的使用。 ### 原生 Linux 工具 使用 df,你可以报告磁盘空间以及文件系统的 inode 使用情况。你需要监视这两者,因为缺少磁盘空间会阻止你保存更多文件(甚至会导致系统崩溃),就像耗尽 inode 意味着你不能将文件链接到对应的数据结构,从而导致同样的结果:你不能将那些文件保存到磁盘中。 ``` # df -h [以人类可读形式显示输出] # df -h --total [生成总计] ``` ![检查 Linux 总的磁盘使用](/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2/231739ozt4jzmccgpz3tzp.png) *检查 Linux 总的磁盘使用* ``` # df -i [显示文件系统的 inode 数目] # df -i --total [生成总计] ``` ![检查 Linux 总的 inode 数目](/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2/231740vslc6rayybrvofa3.png) *检查 Linux 总的 inode 数目* 用 du,你可以估计文件、目录或文件系统的文件空间使用。 举个例子,让我们来看看 /home 目录使用了多少空间,它包括了所有用户的个人文件。第一条命令会返回整个 /home 目录当前使用的所有空间,第二条命令会显示子目录的分类列表: ``` # du -sch /home # du -sch /home/* ``` ![检查 Linux 目录磁盘大小](/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2/231741r33uhlr43bucla3w.png) *检查 Linux 目录磁盘大小* 别错过了: * [检查 Linux 磁盘空间使用的 12 个 ‘df’ 命令例子](/article-6466-1.html) * [查看文件/目录磁盘使用的 10 个 ‘du’ 命令例子](http://www.tecmint.com/check-linux-disk-usage-of-files-and-directories/) 另一个你工具集中不容忽视的工具就是 vmstat。它允许你查看进程、CPU 和 内存使用、磁盘活动以及其它的大概信息。 如果不带参数运行,vmstat 会返回自从上一次启动后的平均信息。尽管你可能以这种方式使用该命令有一段时间了,再看一些系统使用率的例子会有更多帮助,例如在例子中定义了时间间隔。 例如 ``` # vmstat 5 10 ``` 会每个 5 秒返回 10 个事例: ![检查 Linux 系统性能](/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2/231743ybuuc14eqjvzk13s.png) *检查 Linux 系统性能* 正如你从上面图片看到的,vmstat 的输出分为很多列:proc(process)、memory、swap、io、system、和 CPU。每个字段的意义可以在 vmstat man 手册的 FIELD DESCRIPTION 部分找到。 在哪里 vmstat 可以派上用场呢?让我们在 yum 升级之前和升级时检查系统行为: ``` # vmstat -a 1 5 ``` ![Vmstat Linux 性能监视](/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2/231755h927jth6ton2h9c2.png) *Vmstat Linux 性能监视* 请注意当磁盘上的文件被更改时,活跃内存的数量增加,写到磁盘的块数目(bo)和属于用户进程的 CPU 时间(us)也是这样。 或者直接保存一个大文件到磁盘时(由 dsync 标志引发): ``` # vmstat -a 1 5 # dd if=/dev/zero of=dummy.out bs=1M count=1000 oflag=dsync ``` ![Vmstat Linux 磁盘性能监视](/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2/231758n7giw2g9nzp478i7.png) *Vmstat Linux 磁盘性能监视*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块被写入到磁盘(bo),这正如预期的那样,同时 CPU 处理任务之前等待 IO 操作完成的时间(wa)也增加了。 **别错过**: [Vmstat – Linux 性能监视](/article-4024-1.html) ### 其它 Linux 工具 正如本文介绍部分提到的,这里有其它的工具你可以用来检测系统状态和利用率(不仅红帽,其它主流发行版的官方支持库中也提供了这些工具)。 sysstat 软件包包含以下工具: * sar (收集、报告、或者保存系统活动信息)。 * sadf (以多种方式显示 sar 收集的数据)。 * mpstat (报告处理器相关的统计信息)。 * iostat (报告 CPU 统计信息和设备以及分区的 IO统计信息)。 * pidstat (报告 Linux 任务统计信息)。 * nfsiostat (报告 NFS 的输出/输出统计信息)。 * cifsiostat (报告 CIFS 统计信息) * sa1 (收集并保存二进制数据到系统活动每日数据文件中)。 * sa2 (在 /var/log/sa 目录写入每日报告)。 dstat 比这些工具所提供的功能更多一些,并且提供了更多的计数器和更大的灵活性。你可以通过运行 yum info sysstat 或者 yum info dstat 找到每个工具完整的介绍,或者安装完成后分别查看每个工具的 man 手册。 安装两个软件包: ``` # yum update && yum install sysstat dstat ``` sysstat 主要的配置文件是 `/etc/sysconfig/sysstat`。你可以在该文件中找到下面的参数: ``` # How long to keep log files (in days). # If value is greater than 28, then log files are kept in # multiple directories, one for each month. HISTORY=28 # Compress (using gzip or bzip2) sa and sar files older than (in days): COMPRESSAFTER=31 # Parameters for the system activity data collector (see sadc manual page) # which are us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log files. SADC_OPTIONS="-S DISK" # Compression program to use. ZIP="bzip2" ``` sysstat 安装完成后,`/etc/cron.d/sysstat` 中会添加和启用两个 cron 任务。第一个任务每 10 分钟运行系统活动计数工具,并在 `/var/log/sa/saXX` 中保存报告,其中 XX 是该月的一天。 因此,`/var/log/sa/sa05` 会包括该月份第 5 天所有的系统活动报告。这里假设我们在上面的配置文件中对 HISTORY 变量使用默认的值: ``` */10 * * * * root /usr/lib64/sa/sa1 1 1 ``` 第二个任务在每天夜间 11:53 生成每日进程计数总结并把它保存到 `/var/log/sa/sarXX` 文件,其中 XX 和之前例子中的含义相同: ``` 53 23 * * * root /usr/lib64/sa/sa2 -A ``` 例如,你可能想要输出该月份第 6 天从上午 9:30 到晚上 5:30 的系统统计信息到一个 LibreOffice Calc 或 Microsoft Excel 可以查看的 .csv 文件(这样就可以让你创建表格和图片了): ``` # sadf -s 09:30:00 -e 17:30:00 -dh /var/log/sa/sa06 -- | sed 's/;/,/g' > system_stats20150806.csv ``` 你可以在上面的 sadf 命令中用 -j 标记代替 -d 以 JSON 格式输出系统统计信息,这当你在 web 应用中使用这些数据的时候非常有用。 ![Linux 系统统计信息](/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2/231804b9wq9s5vwmz5ft5v.png) *Linux 系统统计信息* 最后,让我们看看 dstat 提供什么功能。请注意如果不带参数运行,dstat 默认使用 -cdngy(表示 CPU、磁盘、网络、内存页、和系统统计信息),并每秒添加一行(可以在任何时候用 Ctrl + C 中断执行): ``` # dstat ``` ![Linux 磁盘统计检测](/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2/231805zlrfz0v1lt400r1r.png) *Linux 磁盘统计检测* 要输出统计信息到 .csv 文件,可以用 -output 标记后面跟一个文件名称。让我们来看看在 LibreOffice Calc 中该文件看起来是怎样的: ![检测 Linux 统计信息输出](/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2/231808t1d5u0720qa5793t.png) *检测 Linux 统计信息输出* 为了更多的阅读体验,我强烈建议你查看 [dstat](http://www.tecmint.com/wp-content/pdf/dstat.pdf) 和 [sysstat](http://www.tecmint.com/wp-content/pdf/sysstat.pdf) 的 pdf 格式 man 手册。你会找到其它能帮助你创建自定义的详细系统活动报告的选项。 **别错过**: [Sysstat – Linux 的使用活动检测工具](/article-4028-1.html) ### 总结 在该指南中我们解释了如何使用 Linux 原生工具以及 RHEL 7 提供的特定工具来生成系统使用报告。在某种情况下,你可能像依赖最好的朋友那样依赖这些报告。 你很可能使用过这篇指南中我们没有介绍到的其它工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用下面的表单和社区中的其他成员一起分享吧,也可以是任何其它的建议/疑问/或者评论。 我们期待你的回复。 --- via: <http://www.tecmint.com/linux-performance-monitoring-and-file-system-statistics-reports/> 作者:[Gabriel Cánepa](http://www.tecmint.com/author/gacanepa/)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推荐新手使用 Arch Linux 入门
@Locez
http://locez.com/Linux/mylinuxroad/
Arch Linux 就前面的几篇文章来说,我一直是以 Ubuntu 与 Fedora 作为新手入门的系统,但是其实我真正想推荐的是 Arch ,经过前面的学习,或许你对 Linux 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现在如果你想加速你的步伐,也许可以看看本文。如果要问为什么学习 Linux ,我也只能回答 Just for fun 。 本文基本上是我个人见解,有不正确的地方恳请批评指正,另外本文只是推荐 Arch ,并没有说 Arch 是最适合新手的。 我的 Linux 学习之路 谈起我的 Linux 学习之路,时间其实并不长,2014 年的 5 月份左右才加入 Linux 中国的群,才开始了解这个系统,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3/125335ssqoqh2qjqbsk9h2.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3/125335ssqoqh2qjqbsk9h2.png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 "Arch" ]
观点
{ "viewnum": 58257, "commentnum": 39, "favtimes": 8,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222.210.164.118", "message": "赞一个,从2010左右开始从gentoo转到arch用到现在,非常不错<br />\r\nmirrors.163.com上的 archlinux-cn源不错,推荐, 学rust的话,直接就有经常更新的git版",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Liebao|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1-03T15:08:34" }, { "postip": "27.223.99.140", "message": "确实,用 Arch 遇到了问题的话,基本都能在 Arch Wiki 上找到答案。",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1.0|Windows 7]", "date": "2015-11-03T15:18:34" }, { "postip": "220.248.238.51", "message": "我也是入门菜鸟,刚开始选Ubuntu感觉资源耗费与Windows8没多大区别,想转Linuxmint,现在楼主推荐Archlinux,还真不知如何选择了。", "username": "来自安徽合肥的 Chrome 45.0|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15-11-03T15:38:35" }, { "postip": "111.205.180.176", "message": "开个玩笑——作者是因为开qq卡转而使用Linux吗",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46.0|Fedora 用户", "date": "2015-11-03T16:00:14" }, { "postip": "117.32.216.60", "message": "现在哪还有那么多512内存的机子,Ubuntu入门估计是最好的,我学校都是使用ubuntu入门的,", "username": "struggling- [Chrome 46.0|Windows 7]", "date": "2015-11-03T16:21:48" }, { "postip": "115.60.6.250", "message": "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那我也从debian转向arch试试", "username": "老沙 [Maxthon 4.4|Windows 7]", "date": "2015-11-03T16:50:11" }, { "postip": "182.138.127.4", "message": "真不建议新手入门arch,除非你能读懂那些wiki并且愿意花大把时间去弄它。",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6.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1-03T17:07:50" }, { "postip": "180.170.215.195", "message": "尝试过arch,并且学习到了不少知识,确实是非常赞的系统。然而作为日常使用和学习工具,我觉得还是Ubuntu比较好,一些生物信息软件一般有Ubuntu版本和redhat版本。", "username": "snowhawkyrf [Chrome 46.0|GNU/Linux]", "date": "2015-11-03T18:43:32" }, { "postip": "117.151.48.239", "message": "不知滚挂的滋味如何", "username": "来自湖北的 Chrome 46.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1-03T19:42:08" }, { "postip": "14.215.80.67", "message": "其实,作者的电脑复活不是arch的功劳,而是lxde。用lubuntu一样流畅", "username": "来自广东佛山的 Firefox 41.0|Ubuntu 用户", "date": "2015-11-03T20:46:11" }, { "postip": "61.188.187.60", "message": "为何是win7", "username": "来自四川南充的 Firefox 41.0|Ubuntu 用户", "date": "2015-11-03T20:50:41" }, { "postip": "218.89.219.239", "message": "linux是必须的开发环境,现在差不多一年前全转到虚拟机跑linux,用个QQ都麻烦,其他很多工具也不方便<br />\r\n高效完成工作是第一位",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Liebao|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1-03T21:11:27" }, { "postip": "218.89.219.239", "message": "今天把一台一年多没升级的笔记本给升了一遍,开机直接挂了,后来仔细看记录,是因为新版的systemd处理/etc/fstab机制,在systemd控制台下修改一下/etc/fstab后重启,搞定",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Liebao|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1-03T21:13:34" }, { "postip": "14.18.243.134", "message": "加油!!", "username": "vio [Chrome 45.0|Windows 10]", "date": "2015-11-03T21:24:31" }, { "postip": "14.215.165.181", "message": "嵌入式行业,之前装64位的arch使用32位的交叉编译没能解决,后来放弃了", "username": "来自广东佛山的 Chrome 4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1-03T21:25:36" }, { "postip": "116.208.224.101", "message": "arch linux 用户路过。。。不玩游戏不登windows", "username": "来自湖北随州的 Chrome 46.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1-03T21:58:28" }, { "postip": "220.248.238.51", "message": "比较了一下,新手比较推荐Lubuntu,Arch命令太多了安装也有难度。", "username": "来自安徽合肥的 Chrome 45.0|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15-11-03T23:02:04" }, { "postip": "110.178.52.220", "message": "有时间学一下吧,已经不只有一个人这样说了", "username": "我是读书人 [Opera 33.0|Windows 7]", "date": "2015-11-03T23:13:56" }, { "postip": "182.202.93.215", "message": "能安QQ吗?", "username": "来自辽宁抚顺的 UC Browser 10.7|Android 4.0 用户", "date": "2015-11-04T08:53:52" }, { "postip": "113.108.131.85", "message": "我已经习惯了debian系列,不想再花时间去搞arch了,毕竟需要学习成本的!",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46.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1-04T12:21:33" }, { "postip": "112.81.230.213", "message": "arch路过", "username": "来自江苏无锡的 Chrome 48.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1-04T14:43:01" }, { "postip": "116.253.217.185", "message": "为何是WIN7???/", "username": "来自广西南宁的 Iceweasel 38.3|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1-04T16:29:02" }, { "postip": "183.45.95.225", "message": "因为那系统只是存在硬盘上", "username": "来自广东珠海的 Chrome 46.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1-05T17:18:52" }, { "postip": "218.88.120.206", "message": "Linux archvbox 4.2.5-1-ARCH #1 SMP PREEMPT Tue Oct 27 08:13:28 CET 2015 x86_64 GNU/Linux<br />\r\n<br />\r\n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虚拟机, 转到虚拟机下开发有一段时间了<br />\r\nlinux天天用,嵌入式linux开发离不开linux平台",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Liebao|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1-05T22:37:42" }, { "postip": "117.135.226.30", "message": "我也正在打算学习", "username": "来自贵州的 WeChat 6.3|Android 5.0 用户", "date": "2015-11-06T00:12:12" }, { "postip": "60.166.20.206", "message": "基本上现在Linux的老鸟大多数就是两种选择Arch和Gentoo。。。<br />\r\n我是笔记本上用Arch,台式机上用Gentoo。。", "username": "来自安徽合肥的 Firefox 42.0|Mac 10.11 用户", "date": "2015-11-08T16:44:11" }, { "postip": "121.48.179.47", "message": "我当年入门用的RedHat的官方教材,使用的是CentOS 5.4系统,后来升级到了CentOS 6.4.&nbsp;&nbsp;之前做项目曾使用过LUbuntu,但是最爱的还是CentOS,可能用习惯了就不想换了,RedHat Linux也用过,但是没用过RHEL(这玩意和CentOS使用上没什么区别)。虚拟机装了五六个,用于不同的用途,都是CentOS系统,物理机双系统依然是CentOS,自己买的VPS还是CentOS。到现在我的系统是CentOS6.4,虽然CentOS已经更新到了7.1,但是我并不追求更新速度,能做开发就行了。做内核相关都在虚拟机里,真机经不起折腾,也没有专门的调试机。。。", "username": "山鹰Sniper03 [Chrome 30.0|Windows 7]", "date": "2015-11-08T22:38:44" }, { "postip": "59.172.176.84", "message": "如果尝鲜还可以,但是要是要稳定要安全,还是别试了,把自己唯一一台主力机玩挂是非常蛋疼的事情。arch的wiki非常不错,但是用系统还是用系统上的软件,软件装上去,还是一样用。特别是linux,感觉arch就是专门给注重玩系统的人的,而我只是用系统,用系统上的软件完成自己的事情,所以觉得把arch和gentoo推荐给新手,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事,因为大部分新手缺乏时间、知识和耐心",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Iceweasel 38.4|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1-09T16:00:20" }, { "postip": "123.235.227.120", "message": "自己用用挺好,开发环境敢用 arch 就是勇士了。", "username": "TimePower [Chrome 46.0|GNU/Linux]", "date": "2015-11-09T21:33:47" }, { "postip": "211.162.33.32", "message": "用了archlinux,再用其他发行版本感觉就不自由了。", "username": "7th [Firefox 42.0|GNU/Linux]", "date": "2015-11-09T22:18:24" }, { "postip": "115.60.4.179", "message": "是在虚拟机里面尝试的。这个东西确实有点复杂了,不过对于喜欢折腾的人而言,还是很不错的。", "username": "来自河南郑州的 Maxthon 4.4|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15-11-10T05:52:37" }, { "postip": "114.245.1.95", "message": "啊哈,好久没见到你了,老朋友~",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1-10T10:20:14" }, { "postip": "110.83.81.188", "message": "我每天都有上,只是没有很积极评论而已。", "username": "7th [Firefox 42.0|GNU/Linux]", "date": "2015-11-10T11:02:37" }, { "postip": "112.96.115.101", "message": "archlinux是给linux老手用的. 安装基本系统后需要自己安装其它系统软件. 新手都可能不知到linux源里软件做什么用的. 使用archlinux相当于自己部署一个完整操作系统. 网上很多使用建议也是错误的. 以前linux启动用init.rc, 现在使用统一的systemd, 这个不是LSB标准. 国内搞的linux版本都不成功, 中科的红旗linux破产. 要说的是全世界的程序员维护linux, 已经是相当完美的从操作系统. 一般新用户装一个opensuse, 中级用户装fedora, archlinux, debian等等大的版本, 高级用户自己编译系统LFS可作可参考.&nbsp;&nbsp;偶用linux超过10年. 这个是心得.&nbsp;&nbsp;在",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2.0|Fedora 用户", "date": "2015-12-02T21:51:05" }, { "postip": "112.96.115.101", "message": "以前linux用户最困扰的问题是字体显示问题, 现在都解决了. truetype和opentype字体版权和次像素平滑现在都不是问题. 专利过期. 谷歌和adobe贡献unicode字库和渲染引擎. 下周开始linux系统安装更新后全部清晰平滑. freetype 2.6.2显著改善字体显示. 使用linux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是不要安装win的simsun, 谷歌和adobe的思源字体漂亮, 自由免费. X字体配置Xresource, 字体清晰平滑. 不过新的Wayland显示驱动还没有完善显示,有点锯齿. 学习好linux, 才能如今长城防火墙, 那个超级计算机网络可能是使用RedHat linux集群.",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2.0|Fedora 用户", "date": "2015-12-02T21:59:37" }, { "postip": "112.96.115.101", "message": "以前自己想找几个人合作搞个linux分发版,现在看看全世界的linux分发版已经相当完美的没有法补充了,所以放弃.&nbsp;&nbsp;在ARM平板上运行64位linux有前途, 有兴趣的朋友联系. ARM cpu 几瓦功耗, 搞个超级本肯定大有市场,完全打败现在的安卓平板. 运行本纪代码与运行JAVA虚拟机的安卓不是一个级别.",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2.0|Fedora 用户", "date": "2015-12-02T22:05:23" }, { "postip": "112.96.115.101", "message": "要成为计算机高手&lt;不要被大公司玩弄,浪费宝贵时间. 干嘛要在linux里装QQ? 大部分的安卓手机死亡都是QQ在里面装了很多垃圾, 导致系统碎片严重. 直至变成砖头.",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2.0|Fedora 用户", "date": "2015-12-02T22:13:35" }, { "postip": "125.88.24.123", "message": "其中也有这么一方面的原因,但是大部分原因是听闻了 Linux 有多传奇而已!", "username": "Loki-A [Microsoft Edge 13.10586|Windows 10]", "date": "2016-06-07T16:04:07" }, { "postip": "116.228.209.98", "message": "我也有这个想法,加我qq:490272997",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Chrome 56.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7-03-24T15:36:16" } ]
[]
Arch Linux 就前面的几篇文章来说,我一直是以 Ubuntu 与 Fedora 作为新手入门的系统,但是其实我真正想推荐的是 Arch ,经过前面的学习,或许你对 Linux 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现在如果你想加速你的步伐,也许可以看看本文。如果要问为什么学习 Linux ,我也只能回答 Just for fun 。 本文基本上是我个人见解,有不正确的地方恳请批评指正,另外本文只是推荐 Arch ,并没有说 Arch 是最适合新手的。 我的 Linux 学习之路 谈起我的 Linux 学习之路,时间其实并不长,2014 年的 5 月份左右才加入 Linux 中国的群,才开始了解这个系统,
2015-11-03T12:53:00
2015-11-03T12:53:00
6,513
/article-6513-1.html
就前面的几篇文章来说,我一直是[以 Ubuntu 与 Fedora 作为新手入门的系统](/article-5893-1.html),但是其实我真正想推荐的是 Arch ,经过前面的学习,或许你对 Linux 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现在如果你想加速你的步伐,也许可以看看本文。如果要问为什么学习 Linux ,我也只能回答 Just for fun 。 本文基本上是我个人见解,有不正确的地方恳请批评指正,另外本文只是推荐 Arch ,并没有说 Arch 是最适合新手的。 ![Arch Linux](/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3/125335ssqoqh2qjqbsk9h2.png) *Arch Linux* ### 我的 Linux 学习之路 谈起我的 Linux 学习之路,时间其实并不长,2014 年的 5 月份左右才加入 [Linux 中国](https://linux.cn/)的群,才开始了解这个系统,并且因为是高三了,我也不可能花太多时间在学习 Linux 这个系统上的,但是我的经验却使我花了相对很少的时间,已经能达到把 Linux 当作自己的桌面系统的程度了。 一切的起因只因为我电脑仅有 512 Mb 的内存,这使得我这个一直以来的 xp 用户,最后连上个 QQ 都能卡死,这样忍受了很久,终于我去寻找解决的方法了。或许是因为我的想法的原因,解决方法并不是去为电脑升级硬件,而是寻找代替 xp 的系统,这时候 Linux 进入了我的眼球,到处都在说 Linux 轻便简洁,以及只需几十兆内存便可流畅运行。当然这时候我搜索出来的肯定是传说中的对新手最友好的 Ubuntu 了,最后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安装了它,当时是很开心的,觉得自己终于能换个系统玩了,可以摆脱过去卡机了。但事实是证明我天真了,Ubuntu 的 Unity 桌面,我的老古董机子根本吃不消,玩起来更卡了,甚至后来装 XUbuntu 也无济于事,遇到问题的时候,我去搜索答案能搜出来,但是答案却是基本是无效的,面对这种情况,我当时玩 Ubuntu 是什么东西也没学到的。 Ubuntu 的体验令我有点沮丧,再者它也不适合我机子。后来我又知道了 Debian ,这个发行版据称稳定健壮。我这次怀着犹豫的心情去安装了,安装过程不像 Ubuntu 那样顺利,记得应该遇到过一点问题,但还是解决了。这次的 Debian 安装让我很满意,我的电脑像复活了一样,再也不会卡顿了。然而面对 Debian 我能干什么?我后来发现我什么也没干,我不了解任何东西,我也只会用鼠标点点,右键查看一下属性,双击点个**可执行文件** 。就这样过了一两个星期(我是只有周末才有半天从学校回来碰个电脑的),有一天,我看到 Linux 中国的群里在讨论一个名为 **Arch** 的发行版,出于好奇我去搜索了一番,这便是我与 Arch 相遇的开始。 Arch Linux 的设计理念是 **轻量** 、 **简洁。**这点正符合我心意,二话不说我就开始了我的 Arch 之旅。当时我还不懂什么是命令行,安装过程完全是参照 Arch Wiki 的过程,虽然不懂为什么,但是我却是一次安装成功,看着自己一步一步敲命令安装的系统当时特有成就感。 Arch Wiki 提供了一条龙服务,刚安装完系统的 Arch 是不带桌面的,但是 Arch Wiki 提供了详细的桌面配置过程,以及输入法配置过程。查看自己的内存使用情况, LXDE + 32 位的 Arch Linux,我的内存占用才 70 M 左右,我知道我这次找到了真爱,于是一直使用 Arch 至今,也感谢我的电脑配置低,不然我很可能就停留在 Ubuntu 了。 ### 使用 Arch Linux 的优势 至于我为什么要推荐 Arch Linux ?对于一个新手,它相对其他发行版有哪些优势呢? 不少人会说 Arch 太难了,不适合新手,对新手并不友好。可我却不这么认为,难是因为你站在了一个较高的起点,而这个高的起点会使你更快地进步,更快地了解 Linux 。Arch 所带给我的就是这样一种学习体验。我从不会到会,再到教别人所用的时间并不长,也许有人会说我只是个特例,那么这篇文章就是写给那些想成为特例的人。学习是靠自己的,只要自己有心,又有什么学不会呢?最近 “Linux 中国-新手村” QQ 群里的许多新人,总是自己一上来就要答案,但是却不曾想过,自己为这个问题做了什么尝试,自己是否有毅力去坚持学习 Linux ? 下面是自己认为推荐 Arch 的一些理由,仅代表我个人的观点: * Arch 使你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入门,但相应地,你会需要付出一点耐心去学习,并且你会学的更快 * Arch Wiki 非常丰富,就是我们遇到问题时解决的利器。在遇到问题时先去 Arch Wiki 搜索一下,基本可以解决,这比搜索引擎搜索出来的 Blog 或别人写的一点笔记要靠谱的多 * Arch 采用滚动更新的方式,因此你不用再考虑以后升级系统需要重装的问题 * Arch 除了基础的软件包外,不会附加一些多余的东西,所以你的系统基本上是你所需要的东西 * Arch 的 pacman 是非常简单高效的包管理工具,帮助你轻松管理系统 * Arch 的 AUR 仓库包含大量软件包,只需一个 makepkg 命令即可构建,非常方便 基于上面的一些原因,我认为 Arch 其实是适合新手的。 首先它比其他大多数发行版要自由;其次它没有预先安装的图形包管理工具,这使得我们必须在终端下完成我们的大部分操作,这将是我们从 Windows 鼠标模式逃离出来的一种动力与压力,因为你拿着鼠标没什么可干的;最后便是 Arch Wiki 对于绝大多数软件包要如何配置,遇到问题怎么去解决,都有详细的说明,这对于新手来说肯定是一个福音。 我推荐 Arch 其实是把自己置于一个相对的窘迫的境地(但是其实笔者不觉得这是困境,我当时对 Arch 是一见钟情的,怀着极大的兴趣把 Arch 收下了),只有这样才会激活你的动力,战胜它,你就赢了自己,收获了技能,如果选择放弃,那么可能你不适合这种学习方式。 ### 结束 可以说我学习 Linux 基本都得益于 Arch 的 Wiki ,是它为我解决了很多问题,再也不用像无头苍蝇一样去搜索答案,当然你使用其他发行版也可以参照 Arch Wiki ,不要浪费了这份宝贵的资源。另外如果你是真心想学习 Linux ,我推荐你看看 Linus 的自传 《just for fun》,还有鸟哥的 《鸟哥的 Linux 私房菜》。Linus 的自传会使你明白一小部分关于 Linux 的故事,我所做的也只是 just for fun ;而鸟哥的书则可以作为一本入门的书籍,鸟哥写的太详细了,选读部分内容就好。最后祝各位能在接下来的学习之路,奋勇向前。
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如何帮助您成为更优秀的开发人员
Happy Bear
http://www.happybearsoftware.com/how-learning-data-structures-and-algorithms-makes-you-a-better-developer
&quot;相较于其它方式,我一直热衷于推崇围绕数据设计代码,我想这也是Git能够如此成功的一大原因在我看来,区别程序员优劣的一大标准就在于他是否认为自己设计的代码还是数据结构更为重要。&quot; -- Linus Torvalds &quot;优秀的数据结构与简陋的代码组合远比反之的组合更好。&quot; -- Eric S. Raymond, 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 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会让您成为一名出色的程序员。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在您的个人知识库中,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的相关知识储备越多,您将越多具备应对并解决各类繁杂问题的能力。掌握了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4/105841baudirudadtaajn6.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4/105841baudirudadtaajn6.jpg
false
false
true
icybreaker
false
[ "算法", "数据结构", "编程", "程序员" ]
观点
{ "viewnum": 8578, "commentnum": 4,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223.79.32.237", "message": "嗯,努力中!", "username": "绿色圣光 [Iceweasel 38.2|GNU/Linux]", "date": "2015-11-05T00:19:05" }, { "postip": "223.99.196.81", "message": "求一本让初涉编程的菜鸟大彻大悟的算法书,可否推荐", "username": "zhangyu [Chrome 43.0|Windows 7]", "date": "2015-12-13T15:05:59"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没有这种圣经。",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2-13T20:07:49" }, { "postip": "114.111.166.31", "message": "算法导论",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4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1-16T17:35:10" } ]
[]
&quot;相较于其它方式,我一直热衷于推崇围绕数据设计代码,我想这也是Git能够如此成功的一大原因在我看来,区别程序员优劣的一大标准就在于他是否认为自己设计的代码还是数据结构更为重要。&quot; -- Linus Torvalds &quot;优秀的数据结构与简陋的代码组合远比反之的组合更好。&quot; -- Eric S. Raymond, 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 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会让您成为一名出色的程序员。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在您的个人知识库中,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的相关知识储备越多,您将越多具备应对并解决各类繁杂问题的能力。掌握了
2015-11-04T10:00:00
2015-11-04T10:00:00
6,516
/article-6516-1.html
> > "相较于其它方式,我一直热衷于推崇围绕数据设计代码,我想这也是Git能够如此成功的一大原因[…]在我看来,区别程序员优劣的一大标准就在于他是否认为自己设计的代码还是数据结构更为重要。" > > > -- Linus Torvalds > > > --- > > "优秀的数据结构与简陋的代码组合远比反之的组合更好。" > > > -- Eric S. Raymond, The Cathedral and The Bazaar > > >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4/105841baudirudadtaajn6.jpg) 学习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会让您成为一名出色的程序员。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在您的个人知识库中,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的相关知识储备越多,您将越多具备应对并解决各类繁杂问题的能力。掌握了这种思维模式,您还将有能力针对新问题提出更多以前想不到的漂亮的解决方案。 您将*更深入地*了解,计算机如何完成各项操作。无论您是否是直接使用给定的算法,它都影响着您作出的各种技术决定。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内存分配到RDBMS的内在工作机制,以及网络协议如何实现将数据从地球的一个角落发送至另一个角落,这些大大小小的工作的完成,都离不开基础的数据结构与算法,理解并掌握它将会让您更了解计算机的运作机理。 对算法广泛深入的学习能为您储备解决方案来应对大体系的问题。之前建模困难时遇到的问题如今通常都能融合进经典的数据结构中得到很好地解决。即使是最基础的数据结构,只要对它进行足够深入的钻研,您将会发现在每天的编程任务中都能经常用到这些知识。 有了这种思维模式,在遇到磨棱两可的问题时,您将能够想出新奇的解决方案。即使最初并没有打算用数据结构与算法解决相应问题的情况,当真正用它们解决这些问题时您会发现它们将非常有用。要意识到这一点,您至少要对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的基础知识有深入直观的认识。 理论认识就讲到这里,让我们一起看看下面几个例子。 ### 最短路径问题 我们想要开发一个软件来计算从一个国际机场出发到另一个国际机场的最短距离。假设我们受限于以下路线: ![Dijkstra 算法](/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3/225616qjhyblzb2j7xtvuv.svg) 从这张画出机场各自之间的距离以及目的地的图中,我们如何才能找到最短距离,比方说从赫尔辛基到伦敦?**[Dijkstra算法](http://en.wikipedia.org/wiki/Dijkstra's_algorithm)**是能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得到正确答案的适用算法。 在所有可能的解法中,如果您曾经遇到过这类问题,知道可以用Dijkstra算法求解,您大可不必从零开始实现它,只需***知道***该算法的代码库能帮助您解决相关的实现问题。 如果你深入到该算法的实现中,您将深入理解一项著名的重要图论算法。您会发现实际上该算法比较消耗资源,因此名为[A\*](http://en.wikipedia.org/wiki/A*_search_algorithm)的扩展经常用于代替该算法。这个算法应用广泛,从机器人寻路的功能实现到TCP数据包路由,以及GPS寻径问题都能应用到这个算法。 ### 先后排序问题 您想要在<ruby> 开放式在线课程 <rp> ( </rp> <rt>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rt> <rp> ) </rp></ruby>平台上(如Udemy或Khan学院)学习某课程,有些课程之间彼此依赖。例如,用户学习<ruby> 牛顿力学 <rp> ( </rp> <rt> Newtonian Mechanics </rt> <rp> ) </rp></ruby>课程前必须先修<ruby> 微积分 <rp> ( </rp> <rt> Calculus </rt> <rp> ) </rp></ruby>课程,课程之间可以有多种依赖关系。用YAML表述举例如下: ``` # Mapping from course name to requirements # # If you're a physcist or a mathematicisn and you're reading this, sincere # apologies for the completely made-up dependency tree :) courses: arithmetic: [] algebra: [arithmetic] trigonometry: [algebra] calculus: [algebra, trigonometry] geometry: [algebra] mechanics: [calculus, trigonometry] atomic_physics: [mechanics, calculus] electromagnetism: [calculus, atomic_physics] radioactivity: [algebra, atomic_physics] astrophysics: [radioactivity, calculus] quantumn_mechanics: [atomic_physics, radioactivity, calculus] ``` 鉴于以上这些依赖关系,作为一名用户,我希望系统能帮我列出必修课列表,让我在之后可以选择任意一门课程学习。如果我选择了微积分(calculus)课程,我希望系统能返回以下列表: ``` arithmetic -> algebra -> trigonometry -> calculus ``` 这里有两个潜在的重要约束条件: * 返回的必修课列表中,每门课都与下一门课存在依赖关系 * 我们不希望列表中有任何重复课程 这是解决数据间依赖关系的例子,解决该问题的排序算法称作<ruby> 拓扑排序算法 <rp> ( </rp> <rt> tsort,topological sort </rt> <rp> ) </rp></ruby>。它适用于解决上述我们用YAML列出的依赖关系图的情况,以下是在图中显示的相关结果(其中箭头代表`需要先修的课程`): ![拓扑排序算法](/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3/225617kzd8zlnvooiabno9.svg) 拓扑排序算法的实现就是从如上所示的图中找到满足各层次要求的依赖关系。因此如果我们只列出包含`radioactivity`和与它有依赖关系的子图,运行tsort排序,会得到如下的顺序表: ``` arithmetic algebra trigonometry calculus mechanics atomic_physics radioactivity ``` 这符合我们上面描述的需求,用户只需选出`radioactivity`,就能得到在此之前所有必修课程的有序列表。 在运用该排序算法之前,我们甚至不需要深入了解算法的实现细节。一般来说,你可能选择的各种编程语言在其标准库中都会有相应的算法实现。即使最坏的情况,Unix也会默认安装`tsort`程序,运行`man tsort` 来了解该程序。 ### 其它拓扑排序适用场合 * **类似`make`的工具** 可以让您声明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这里拓扑排序算法将从底层实现具有依赖关系的任务顺序执行的功能。 * **具有`require`指令的编程语言**适用于要运行当前文件需先运行另一个文件的情况。这里拓扑排序用于识别文件运行顺序以保证每个文件只加载一次,且满足所有文件间的依赖关系要求。 * **带有甘特图的项目管理工具**。甘特图能直观列出给定任务的所有依赖关系,在这些依赖关系之上能提供给用户任务完成的预估时间。我不常用到甘特图,但这些绘制甘特图的工具很可能会用到拓扑排序算法。 ### 霍夫曼编码实现数据压缩 <ruby> <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Huffman_coding"> 霍夫曼编码 </a> <rp> ( </rp> <rt> Huffman coding </rt> <rp> ) </rp></ruby>是一种用于无损数据压缩的编码算法。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分析要压缩的数据,再为每个字符创建一个二进制编码。字符出现的越频繁,编码赋值越小。因此在一个数据集中`e`可能会编码为`111`,而`x`会编码为`10010`。创建了这种编码模式,就可以串联无定界符,也能正确地进行解码。 在gzip中使用的DEFLATE算法就结合了霍夫曼编码与LZ77一同用于实现数据压缩功能。gzip应用领域很广,特别适用于文件压缩(以`.gz`为扩展名的文件)以及用于数据传输中的http请求与应答。 学会实现并使用霍夫曼编码有如下益处: * 您会理解为什么较大的压缩文件会获得较好的整体压缩效果(如压缩的越多,压缩率也越高)。这也是SPDY协议得以推崇的原因之一:在复杂的HTTP请求/响应过程数据有更好的压缩效果。 * 您会了解数据传输过程中如果想要压缩JavaScript/CSS文件,运行压缩软件是完全没有意义的。PNG文件也是类似,因为它们已经使用DEFLATE算法完成了压缩。 * 如果您试图强行破译加密的信息,您可能会发现由于重复数据压缩质量更好,密文给定位的数据压缩率将帮助您确定相关的<ruby> <a href="http://en.wikipedia.org/wiki/Block_cipher_mode_of_operation"> 分组密码工作模式 </a> <rp> ( </rp> <rt> block cipher mode of operation </rt> <rp> ) </rp></ruby>。 ### 下一步选择学习什么是困难的 作为一名程序员应当做好持续学习的准备。为了成为一名web开发人员,您需要了解标记语言以及Ruby/Python、正则表达式、SQL、JavaScript等高级编程语言,还需要了解HTTP的工作原理,如何运行UNIX终端以及面向对象的编程艺术。您很难有效地预览到未来的职业全景,因此选择下一步要学习哪些知识是困难的。 我没有快速学习的能力,因此我不得不在时间花费上非常谨慎。我希望尽可能地学习到有持久生命力的技能,即不会在几年内就过时的技术。这意味着我也会犹豫这周是要学习JavaScript框架还是那些新的编程语言。 只要占主导地位的计算模型体系不变,我们如今使用的数据结构与算法在未来也必定会以另外的形式继续适用。您可以放心地将时间投入到深入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知识中,它们将会成为您作为一名程序员的职业生涯中一笔长期巨大的财富。 --- via: <http://www.happybearsoftware.com/how-learning-data-structures-and-algorithms-makes-you-a-better-developer> 作者:[Happy Bear](http://www.happybearsoftware.com/) 译者:[icybreaker](https://github.com/icybreaker) 校对:[Caroline](https://github.com/carolinewuyan)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如何在 GNOME 3 中显示桌面
Abhishek
http://itsfoss.com/show-desktop-gnome-3/
你如何在 GNOME 3 中显示桌面?GNOME是一个很棒的桌面环境但是它更加专注于在程序间切换。如果你想关闭所有运行中的窗口,仅仅显示桌面呢? 在Windows中,你可以按下Windows+D。在Ubuntu Unity中,可以用Ctrl+Super+D快捷键。不过由于一些原因,GNOME禁用了显示桌面的快捷键。 当你按下Super+D或者Ctrl+Super+D,什么都不会发生。如果你想要看到桌面,你得一个个最小化窗口。如果你有好几个打开的窗口那么这会非常不方便。 在本教程中,我将会向你展示在GNOME 3中添加显示桌面的快捷键。 在GNOME 3 中添加显示桌面的快捷键 我在本教程的使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4/214531giqo7wf0k004nb44.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4/214531giqo7wf0k004nb44.jpg
false
false
true
geekpi
false
[ "Gnome", "桌面", "快捷键" ]
桌面应用
{ "viewnum": 13714, "commentnum": 1,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58.32.203.135", "message": "这都是小 trick 了,来点实用的", "username": "LouisWei [Chrome 45.0|Windows 7]", "date": "2015-11-05T09:02:09" } ]
[]
你如何在 GNOME 3 中显示桌面?GNOME是一个很棒的桌面环境但是它更加专注于在程序间切换。如果你想关闭所有运行中的窗口,仅仅显示桌面呢? 在Windows中,你可以按下Windows+D。在Ubuntu Unity中,可以用Ctrl+Super+D快捷键。不过由于一些原因,GNOME禁用了显示桌面的快捷键。 当你按下Super+D或者Ctrl+Super+D,什么都不会发生。如果你想要看到桌面,你得一个个最小化窗口。如果你有好几个打开的窗口那么这会非常不方便。 在本教程中,我将会向你展示在GNOME 3中添加显示桌面的快捷键。 在GNOME 3 中添加显示桌面的快捷键 我在本教程的使
2015-11-05T08:00:00
2015-11-05T08:00:00
6,524
/article-6524-1.html
![How to show desktop in GNOME 3](/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4/214531giqo7wf0k004nb44.jpg) 你**如何在 GNOME 3 中显示桌面**?GNOME是一个很棒的桌面环境但是它更加专注于在程序间切换。如果你想关闭所有运行中的窗口,仅仅显示桌面呢? 在Windows中,你可以按下Windows+D。在Ubuntu Unity中,可以用Ctrl+Super+D快捷键。不过由于一些原因,GNOME禁用了显示桌面的快捷键。 当你按下Super+D或者Ctrl+Super+D,什么都不会发生。如果你想要看到桌面,你得一个个最小化窗口。如果你有好几个打开的窗口那么这会非常不方便。 在本教程中,我将会向你展示在[GNOME 3](https://www.gnome.org/gnome-3/)中添加显示桌面的快捷键。 ### 在GNOME 3 中添加显示桌面的快捷键 我在本教程的使用的是带有GNOME 3.18的[Antergos Linux](http://itsfoss.com/tag/antergos/),但是这些步骤对于任何GNOME 3版本的Linux发行版都适用。同时,Antergos也使用了[Numix主题](/article-3281-1.html)作为默认主题。因此你也许不会看到平常的GNOME图标。但是我相信步骤是一目了然的,很容易就能理解。 #### 第一步 进入系统设置。点击右上角,在下拉列表中,点击系统设置图标。 ![System Settings in GNOME Antergos Linux](/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4/214532a51tz8rygh1yb1ga.png) #### 第二步 当你在系统设置中时,寻找Keyboard设置。 ![Keyboard settings in GNOME 3](/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4/214533l5jfyfncvut5dtn8.png) #### 第三步 在这里,选择**Shortcuts**标签并在左边拦选择**Navigation**。向下滚动一点查找**Hide all normal windows**。你会看见它已经被禁用了。 ![Shortcut keys in GNOME 3](/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4/214535y5dmpd8ugp3capyl.jpg) #### 第四步 在“Hide all normla windows”上面点击一下。你会看到它变成了**New accelerator**。现在无论你按下哪个键,它都会被指定为显示桌面的快捷键。 如果你不小心按下了错误的组合键,只要按下退格它就会被禁用。再次点击并使用需要的组合键。 ![Shortcut key edit in GNOME 3](/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4/214539waz4e4tne4ij9jut.jpg) #### 第五步 一旦设置了组合键,只要关闭系统设置。不用保存设置因为更改是立即生效的。在本例中,我使用Ctrl+Super+D来与我在Ubuntu Unity中的使用习惯保持一致。 ![Keyboard shortcut edit in GNOME](/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4/214542vb22b737yx22bdlb.jpg) 就是这样。享受GNOME 3中的显示桌面快捷键吧。我希望这篇教程对你们有用。有任何问题、建议或者留言都欢迎:) --- via: <http://itsfoss.com/show-desktop-gnome-3/> 作者:[Abhishek](http://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Caroline](https://github.com/carolinewuyan)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如何在 Antergos/Arch Linux 中使用 iPhone
Abhishek
http://itsfoss.com/iphone-antergos-linux/
在Arch Linux中使用iPhone遇到麻烦了么?iPhone和Linux从来都没有很好地集成。本教程中,我会向你展示如何在Antergos Linux中使用iPhone,对于同样基于Arch的的Linux发行版如Manjaro也应该同样管用。 我最近购买了一台全新的iPhone 6S,当我连接到Antergos Linux中要拷贝一些照片时,它完全没有检测到它。我看见iPhone正在被充电并且我已经允许了iPhone信任这台电脑,但是还是完全没有检测到。我尝试运行dmseg但是没有关于iPhone或者Apple的信息。有趣的是我当我安装好了libimobiledevice,这个就可以解决iPhone在Ubuntu中的挂载问题。 我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4/223435xdp04bscjuu0tddb.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4/223435xdp04bscjuu0tddb.jpg
false
false
true
geekpi
false
[ "iPhone" ]
桌面应用
{ "viewnum": 8250, "commentnum": 2,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223.73.107.168", "message": "然而我还买不起", "username": "来自广东茂名的 Chrome 46.0|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15-11-06T09:31:36" }, { "postip": "61.181.89.20", "message": "能不能不这么麻烦,还要输入命令,KDE下可不这样的", "username": "来自天津的 Opera 33.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1-06T09:40:36" } ]
[]
在Arch Linux中使用iPhone遇到麻烦了么?iPhone和Linux从来都没有很好地集成。本教程中,我会向你展示如何在Antergos Linux中使用iPhone,对于同样基于Arch的的Linux发行版如Manjaro也应该同样管用。 我最近购买了一台全新的iPhone 6S,当我连接到Antergos Linux中要拷贝一些照片时,它完全没有检测到它。我看见iPhone正在被充电并且我已经允许了iPhone信任这台电脑,但是还是完全没有检测到。我尝试运行dmseg但是没有关于iPhone或者Apple的信息。有趣的是我当我安装好了libimobiledevice,这个就可以解决iPhone在Ubuntu中的挂载问题。 我
2015-11-06T08:32:00
2015-11-06T08:32:00
6,525
/article-6525-1.html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4/223435xdp04bscjuu0tddb.jpg) 在Arch Linux中使用iPhone遇到麻烦了么?iPhone和Linux从来都没有很好地集成。本教程中,我会向你展示如何在Antergos Linux中使用iPhone,对于同样基于Arch的的Linux发行版如Manjaro也应该同样管用。 我最近购买了一台全新的iPhone 6S,当我连接到Antergos Linux中要拷贝一些照片时,它完全没有检测到它。我看见iPhone正在被充电并且我已经允许了iPhone“信任这台电脑”,但是还是完全没有检测到。我尝试运行`dmseg`但是没有关于iPhone或者Apple的信息。有趣的是我当我安装好了[libimobiledevice](http://www.libimobiledevice.org/),这个就可以解决[iPhone在Ubuntu中的挂载问题](http://itsfoss.com/mount-iphone-ipad-ios-7-ubuntu-13-10/)。 我会向你展示如何在Antergos中使用运行iOS 9的iPhone 6S。这会有更多的命令行,但是我假设你用的是ArchLinux,并不惧怕使用终端(也不应该惧怕)。 ### 在Arch Linux中挂载iPhone **第一步**:如果已经插入,请拔下你的iPhone。 **第二步**:现在,打开终端输入下面的命令来安装必要的包。如果它们已经安装过了也没有关系。 ``` sudo pacman -Sy ifuse usbmuxd libplist libimobiledevice ``` **第三步**: 这些库和程序安装完成后,重启系统。 ``` sudo reboot ``` **第四步**:创建一个iPhone的挂载目录,我建议在家目录中创建一个iPhone目录。 ``` mkdir ~/iPhone ``` **第五步**:解锁你的手机并插入,如果询问是否信任该计算机,请允许信任。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4/223437bwsc6i67lowd0bx9.jpg) **第六步**: 看看这时iPhone是否已经被机器识别了。 ``` dmesg | grep -i iphone ``` 这时就该显示iPhone和Apple的结果了。就像这样: ``` [ 31.003392] ipheth 2-1:4.2: Apple iPhone USB Ethernet device attached [ 40.950883] ipheth 2-1:4.2: Apple iPhone USB Ethernet now disconnected [ 47.471897] ipheth 2-1:4.2: Apple iPhone USB Ethernet device attached [ 82.967116] ipheth 2-1:4.2: Apple iPhone USB Ethernet now disconnected [ 106.735932] ipheth 2-1:4.2: Apple iPhone USB Ethernet device attached ``` 这意味着这时iPhone已经被Antergos/Arch成功地识别了。 **第七步**: 设置完成后是时候挂载iPhone了,使用下面的命令: ``` ifuse ~/iPhone ``` 由于我们在家目录中创建了挂载目录,你不需要root权限就可以在家目录中看见。如果命令成功了,你就不会看见任何输出。 回到Files看下iPhone是否已经识别。对于我而言,在Antergos中看上去这样: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4/223439jweu7uxz0k2oq2og.jpg) 你可以在这个目录中访问文件。从这里复制文件或者复制到里面。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4/223440e5grq35hjchiivgl.jpg) **第八步**: 当你想要卸载的时候,使用这个命令: ``` sudo umount ~/iPhone ``` ### 对你有用么? 我知道这并不是非常方便和理想,iPhone应该像其他USB设备那样工作,但是事情并不总是像人们想的那样。好的是一点小的DIY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带来了一点成就感(至少对我而言)。我必须要说的是Antergos应该修复这个问题让iPhone可以默认挂载。 这个技巧对你有用么?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者建议,欢迎留下评论。 --- via: <http://itsfoss.com/iphone-antergos-linux/> 作者:[Abhishek](http://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RHCE 系列(四): 使用 Shell 脚本自动化 Linux 系统维护任务
Gabriel Cánepa
http://www.tecmint.com/using-shell-script-to-automate-linux-system-maintenance-tasks/
之前我听说高效的系统管理员的一个特点是懒惰。一开始看起来很矛盾,但作者接下来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RHCE 系列:第四部分 - 自动化 Linux 系统维护任务 如果一个系统管理员花费大量的时间解决问题以及做重复的工作,你就应该怀疑他这么做是否正确。换句话说,一个高效的系统管理员/工程师应该制定一个计划使得其尽量花费少的时间去做重复的工作,以及通过使用本系列中第三部分 使用 Linux 工具集监视系统活动报告 介绍的工具来预见问题。因此,尽管看起来他/她没有做很多的工作,但那是因为 shell 脚本帮助完成了他的/她的大部分任务,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4/225001vtqsnzkwsiibqtln.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4/225001vtqsnzkwsiibqtln.png
false
false
true
ictlyh
false
[ "RHCE" ]
技术
{ "viewnum": 12913, "commentnum": 2, "favtimes": 1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211.157.174.250", "message": "源站的内容真心不错,很值得linuxer去看看!", "username": "贵在坚持 [Chrome 45.0|Windows 8.1]", "date": "2015-11-05T11:39:52" }, { "postip": "183.192.62.99", "message": "hao",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Firefox 42.0|Ubuntu 用户", "date": "2015-11-29T11:22:45" } ]
[ { "raid": 6531, "displayorder": 0 } ]
之前我听说高效的系统管理员的一个特点是懒惰。一开始看起来很矛盾,但作者接下来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RHCE 系列:第四部分 - 自动化 Linux 系统维护任务 如果一个系统管理员花费大量的时间解决问题以及做重复的工作,你就应该怀疑他这么做是否正确。换句话说,一个高效的系统管理员/工程师应该制定一个计划使得其尽量花费少的时间去做重复的工作,以及通过使用本系列中第三部分 使用 Linux 工具集监视系统活动报告 介绍的工具来预见问题。因此,尽管看起来他/她没有做很多的工作,但那是因为 shell 脚本帮助完成了他的/她的大部分任务,
2015-11-05T09:48:00
2015-11-05T09:48:00
6,526
/article-6526-1.html
之前我听说高效的系统管理员的一个特点是懒惰。一开始看起来很矛盾,但作者接下来解释了其中的原因: ![自动化 Linux 系统维护任务](/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4/225001vtqsnzkwsiibqtln.png) *RHCE 系列:第四部分 - 自动化 Linux 系统维护任务* 如果一个系统管理员花费大量的时间解决问题以及做重复的工作,你就应该怀疑他这么做是否正确。换句话说,一个高效的系统管理员/工程师应该制定一个计划使得其尽量花费少的时间去做重复的工作,以及通过使用本系列中第三部分 [使用 Linux 工具集监视系统活动报告](/article-6512-1.html) 介绍的工具来预见问题。因此,尽管看起来他/她没有做很多的工作,但那是因为 shell 脚本帮助完成了他的/她的大部分任务,这也就是本章我们将要探讨的东西。 ### 什么是 shell 脚本? 简单的说,shell 脚本就是一个由 shell 一步一步执行的程序,而 shell 是在 Linux 内核和最终用户之间提供接口的另一个程序。 默认情况下,RHEL 7 中用户使用的 shell 是 bash(/bin/bash)。如果你想知道详细的信息和历史背景,你可以查看这个[维基页面](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sh_%28Unix_shell%29)。 关于这个 shell 提供的众多功能的介绍,可以查看 **man 手册**,也可以从 ([Bash 命令](http://www.tecmint.com/wp-content/pdf/bash.pdf))处下载 PDF 格式。除此之外,假设你已经熟悉 Linux 命令(否则我强烈建议你首先看一下 **Tecmint.com** 中的文章 [从新手到系统管理员指南](http://www.tecmint.com/60-commands-of-linux-a-guide-from-newbies-to-system-administrator/) )。现在让我们开始吧。 ### 写一个脚本显示系统信息 为了方便,首先让我们新建一个目录用于保存我们的 shell 脚本: ``` # mkdir scripts # cd scripts ``` 然后用喜欢的文本编辑器打开新的文本文件 `system_info.sh`。我们首先在头部插入一些注释以及一些命令: ``` #!/bin/bash # RHCE 系列第四部分示例脚本 # 该脚本会返回以下这些系统信息: # -主机名称: echo -e "\e[31;43m***** HOSTNAME INFORMATION *****\e[0m" hostnamectl echo "" # -文件系统磁盘空间使用: echo -e "\e[31;43m***** FILE SYSTEM DISK SPACE USAGE *****\e[0m" df -h echo "" # -系统空闲和使用中的内存: echo -e "\e[31;43m ***** FREE AND USED MEMORY *****\e[0m" free echo "" # -系统启动时间: echo -e "\e[31;43m***** SYSTEM UPTIME AND LOAD *****\e[0m" uptime echo "" # -登录的用户: echo -e "\e[31;43m***** CURRENTLY LOGGED-IN USERS *****\e[0m" who echo "" # -使用内存最多的 5 个进程 echo -e "\e[31;43m***** TOP 5 MEMORY-CONSUMING PROCESSES *****\e[0m" ps -eo %mem,%cpu,comm --sort=-%mem | head -n 6 echo "" echo -e "\e[1;32mDone.\e[0m" ``` 然后,给脚本可执行权限: ``` # chmod +x system_info.sh ``` 运行脚本: ``` ./system_info.sh ``` 注意为了更好的可视化效果各部分标题都用颜色显示: ![服务器监视 Shell 脚本](/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4/225004xk7aapo8odn1pdd7.png) *服务器监视 Shell 脚本* 颜色功能是由以下命令提供的: ``` echo -e "\e[COLOR1;COLOR2m<YOUR TEXT HERE>\e[0m" ``` 其中 COLOR1 和 COLOR2 是前景色和背景色([Arch Linux Wiki](https://wiki.archlinux.org/index.php/Color_Bash_Prompt) 有更多的信息和选项解释), 是你想用颜色显示的字符串。 ### 使任务自动化 你想使其自动化的任务可能因情况而不同。因此,我们不可能在一篇文章中覆盖所有可能的场景,但是我们会介绍使用 shell 脚本可以使其自动化的三种典型任务: 1) 更新本地文件数据库, 2) 查找(或者删除)有 777 权限的文件, 以及 3) 文件系统使用超过定义的阀值时发出警告。 让我们在脚本目录中新建一个名为 `auto_tasks.sh` 的文件并添加以下内容: ``` #!/bin/bash # 自动化任务示例脚本: # -更新本地文件数据库: echo -e "\e[4;32mUPDATING LOCAL FILE DATABASE\e[0m" updatedb if [ $? == 0 ]; then echo "The local file database was updated correctly." else echo "The local file database was not updated correctly." fi echo "" # -查找 和/或 删除有 777 权限的文件。 echo -e "\e[4;32mLOOKING FOR FILES WITH 777 PERMISSIONS\e[0m" # Enable either option (comment out the other line), but not both. # Option 1: Delete files without prompting for confirmation. Assumes GNU version of find. #find -type f -perm 0777 -delete # Option 2: Ask for confirmation before deleting files. More portable across systems. find -type f -perm 0777 -exec rm -i {} +; echo "" # -文件系统使用率超过定义的阀值时发出警告 echo -e "\e[4;32mCHECKING FILE SYSTEM USAGE\e[0m" THRESHOLD=30 while read line; do # This variable stores the file system path as a string FILESYSTEM=$(echo $line | awk '{print $1}') # This variable stores the use percentage (XX%) PERCENTAGE=$(echo $line | awk '{print $5}') # Use percentage without the % sign. USAGE=${PERCENTAGE%?} if [ $USAGE -gt $THRESHOLD ]; then echo "The remaining available space in $FILESYSTEM is critically low. Used: $PERCENTAGE" fi done < <(df -h --total | grep -vi filesystem) ``` 请注意该脚本最后一行两个 `<` 符号之间有个空格。 ![查找 777 权限文件的 Shell 脚本](/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4/225005dyi8as23sg2aylzj.png) *查找 777 权限文件的 Shell 脚本* ### 使用 Cron 想更进一步提高效率,你不会想只是坐在你的电脑前手动执行这些脚本。相反,你会使用 cron 来调度这些任务周期性地执行,并把结果通过邮件发动给预先指定的接收者,或者将它们保存到使用 web 浏览器可以查看的文件中。 下面的脚本(filesystem\_usage.sh)会运行有名的 **df -h** 命令,格式化输出到 HTML 表格并保存到 **report.html** 文件中: ``` #!/bin/bash # 演示使用 shell 脚本创建 HTML 报告的示例脚本 # Web directory WEB_DIR=/var/www/html # A little CSS and table layout to make the report look a little nicer echo "<HTML> <HEAD> <style> .titulo{font-size: 1em; color: white; background:#0863CE; padding: 0.1em 0.2em;} table { border-collapse:collapse; } table, td, th { border:1px solid black; } </style>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 </HEAD> <BODY>" > $WEB_DIR/report.html # View hostname and insert it at the top of the html body HOST=$(hostname) echo "Filesystem usage for host <strong>$HOST</strong><br> Last updated: <strong>$(date)</strong><br><br> <table border='1'> <tr><th class='titulo'>Filesystem</td> <th class='titulo'>Size</td> <th class='titulo'>Use %</td> </tr>" >> $WEB_DIR/report.html # Read the output of df -h line by line while read line; do echo "<tr><td align='center'>" >> $WEB_DIR/report.html echo $line | awk '{print $1}' >> $WEB_DIR/report.html echo "</td><td align='center'>" >> $WEB_DIR/report.html echo $line | awk '{print $2}' >> $WEB_DIR/report.html echo "</td><td align='center'>" >> $WEB_DIR/report.html echo $line | awk '{print $5}' >> $WEB_DIR/report.html echo "</td></tr>" >> $WEB_DIR/report.html done < <(df -h | grep -vi filesystem) echo "</table></BODY></HTML>" >> $WEB_DIR/report.html ``` 在我们的 **RHEL 7** 服务器(**192.168.0.18**)中,看起来像下面这样: ![服务器监视报告](/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4/225008za1cii1ni12cwg1e.png) *服务器监视报告* 你可以添加任何你想要的信息到那个报告中。添加下面的 crontab 条目在每天下午的 1:30 运行该脚本: ``` 30 13 * * * /root/scripts/filesystem_usage.sh ``` ### 总结 你很可能想起各种其他想要自动化的任务;正如你看到的,使用 shell 脚本能极大的简化任务。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就告诉我们吧,别犹豫在下面的表格中添加你自己的想法或评论。 --- via: <http://www.tecmint.com/using-shell-script-to-automate-linux-system-maintenance-tasks/> 作者:[Gabriel Cánepa](http://www.tecmint.com/author/gacanepa/) 译者:[ictlyh](https://github.com/ictly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安卓编年史(6):安卓1.0——谷歌系app和实体硬件的引入
Ron Amadeo
http://arstechnica.com/gadgets/2016/10/building-android-a-40000-word-history-of-googles-mobile-os/6/
T-Mobile G1 安卓1.0谷歌系app和实体硬件的引入 到了2008年10月,安卓1.0已经准备好发布,这个系统在T-Mobile G1(又以HTC Dream为人周知)上初次登台。G1进入了被iPhone 3G和Nokia 1680 classic所主宰的市场。(这些手机并列获得了2008年销量最佳手机称号,各自卖出了350万台。)G1的具体销量数字已难以获得,但T-Mobile宣称截至2009年4月该设备的销量突破了100万台。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这在竞争中都处于落后地位。 G1拥有单核528Mhz的ARM 11处理器,一个Adreno 130的GPU,192MB内存,以及多达256MB的存储空间提供给系统以及应用使用。它
/data/attachment/album/201611/27/201348qcqsqn6t7ba4qc6a.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611/27/201348qcqsqn6t7ba4qc6a.jpg
true
false
true
alim0x
false
[ "Android", "安卓编年史" ]
观点
{ "viewnum": 5782,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raid": 4471, "displayorder": 0 }, { "raid": 6542, "displayorder": 0 } ]
T-Mobile G1 安卓1.0谷歌系app和实体硬件的引入 到了2008年10月,安卓1.0已经准备好发布,这个系统在T-Mobile G1(又以HTC Dream为人周知)上初次登台。G1进入了被iPhone 3G和Nokia 1680 classic所主宰的市场。(这些手机并列获得了2008年销量最佳手机称号,各自卖出了350万台。)G1的具体销量数字已难以获得,但T-Mobile宣称截至2009年4月该设备的销量突破了100万台。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这在竞争中都处于落后地位。 G1拥有单核528Mhz的ARM 11处理器,一个Adreno 130的GPU,192MB内存,以及多达256MB的存储空间提供给系统以及应用使用。它
2015-11-05T14:07:00
2015-11-05T14:07:00
6,527
/article-6527-1.html
![](/data/attachment/album/201611/27/201348qcqsqn6t7ba4qc6a.jpg) ![T-Mobile G1](/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5/000908f8jrf2muzj0zt280.jpg) *T-Mobile G1 [T-Mobile 供图]* ### 安卓 1.0——谷歌系 app 和实体硬件的引入 到了 2008 年 10 月,安卓 1.0 已经准备好发布,这个系统在 [T-Mobile G1](http://arstechnica.com/gadgets/2008/10/android-g1-review/)(又以 HTC Dream 为人周知)上初次登台。G1 进入了被 iPhone 3G 和 [Nokia 1680 classic](http://en.wikipedia.org/wiki/Nokia_1680_classic) 所主宰的市场。(这些手机并列获得了 2008 年[销量最佳手机](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best-selling_mobile_phones#2008)称号,各自卖出了 350 万台。)G1 的具体销量数字已难以获得,但 T-Mobile 宣称截至 2009 年 4 月该设备的销量突破了 100 万台。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这在竞争中都处于落后地位。 G1 拥有单核 528Mhz 的 ARM 11 处理器,一个 Adreno 130 的 GPU,192MB 内存,以及多达 256MB 的存储空间提供给系统以及应用使用。它有一块 3.2 英寸、320x480 分辨率的显示屏,被布置在一个含有实体全键盘的滑动结构之上。所以尽管安卓软件的确走过了很长的一段路,硬件也是的。时至今日,我们可以在一个厂商提供手表中得到比这更好的参数:最新的[三星智能手表](http://arstechnica.com/gadgets/2014/04/review-we-wear-samsungs-galaxy-gear-and-galaxy-fit-so-you-dont-have-to/)拥有 512MB 内存以及 1GHz 的双核处理器。 当 iPhone 有着最少数量的按键的时候,G1 确实完全相反的,按键几乎支持每个硬件控制。它有拨通和挂断按钮,home 键,后退,以及菜单键,一个相机快门键,音量控制键,一个轨迹球,当然,还有 50 个键盘按键。未来安卓设备将会慢慢离开按键多多的界面设计,几乎每部新旗舰都在减少按键的数量。 但是这是第一次,人们见到了运行在实机上的安卓,而不是跑在一个令人沮丧的慢吞吞的模拟器上。安卓 1.0 没有 iPhone 那样顺滑流畅,闪亮耀眼,或拥有那么多的新闻报道。它也不像 Windows Mobile 6.5 那样才华横溢。但这仍然是个好的开始。 ![安卓1.0和0.9的默认应用列表。](/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5/000909pb0bg0570p5k5k6b.png) *安卓 1.0 和 0.9 的默认应用列表。[Ron Amadeo供图]* 安卓 1.0 的核心与两个月前发布的 beta 版本相比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引人注目的不同,但这个消费产品带来了不少应用,包括一套完整的谷歌系应用。日历,电子邮件,Gmail,即时通讯,市场,设置,语音拨号,以及 YouTube 都是全新登场。那时候,音乐是智能手机上占据主宰地位的媒体类型,其王者是 iTunes 音乐商店。谷歌没有自家的音乐服务,所以它选择了亚马逊并绑定了亚马逊 MP3 商店。 安卓最重要的新增内容是首次登场的谷歌商店,叫做“安卓市场 Beta”。与此同时大部分公司满足于将它们的软件目录称作各种“应用商店”——意思是一个出售应用的商店,并且只出售应用——谷歌明显有着更大的野心。它搭配了一个更为通用的名字,“安卓市场”。这个名字的想法是安卓市场不仅仅拥有应用,还拥有一切你的安卓设备所需要的东西。 ![第一个安卓市场客户端。截图展示了主页,“我的下载”,一个应用页面,以及一个应用权限页面。](/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5/000911be4off7je13fjl7f.png) *第一个安卓市场客户端。截图展示了主页,“我的下载”,一个应用页面,以及一个应用权限页面。[[Google](http://android-developers.blogspot.com/2008/08/android-market-user-driven-content.html)供图]* 那时候,安卓市场只提供应用和游戏,开发者们甚至还不能为它们收费。苹果的 App Store 相对与安卓市场有 4 个月的先发优势,但是谷歌的主要差异化在于安卓的商店几乎是完全开放的。在 iPhone 上,应用受制于苹果的审查,必须遵循设计和技术指南。潜在的新应用不允许在功能上复制已有应用。在安卓市场,开发者可以自由地做任何想做的,包括开发替代已有的应用。控制的缺失导致福祸相依。它允许开发者革新已有的功能,但同时意味着甚至是毫无价值的垃圾应用也被允许进入市场。 时至今日,这个安卓市场的客户端是又一个不再能够和谷歌服务器通讯的应用。幸运的是,它也是在因特网上被[真正记录](http://android-developers.blogspot.com/2008/08/android-market-user-driven-content.html)的为数不多的早期安卓应用之一。主页提供了通向一般区域的连接,像应用,游戏,搜索,以及下载,顶部有横向滚动显示的特色应用图标。搜索结果和“我的下载”页面以滚动列表的方式显示应用,显示应用名,开发者,费用(在那时都是免费的),以及评分。单独的应用页面展示了一个简短的描述、安装数、用户评论和评分,以及最重要的安装按钮。早期的安卓市场不支持图片,开发者唯一能使用的区域是应用描述,还有着 500 字的限制。这使得类似维护一个更新日志变的十分困难,因为只有描述的位置可以供其使用。 就在安装之前,安卓市场显示了应用所需要的权限。这是苹果直至 2012 年之前都避免做的,那年一个 iOS 应用被发现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完整的通讯录上传](http://arstechnica.com/gadgets/2012/02/path-addresses-privacy-controversy-but-social-apps-remain-a-risk-to-users/)到云端。权限显示给出了一个完整的应用用到的权限列表,尽管这个版本强迫用户同意应用权限。界面有个“OK”按钮,但是除了后退按钮没有办法取消。 ![Gmail展示收件箱,打开菜单的收件箱。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5/000911q3h2il05agf8r84h.png) *Gmail 展示收件箱,打开菜单的收件箱。[Ron Amadeo供图]* 下一个重要的应用也许就是 Gmail。大多数基本的功能此时已经准备好了。未读邮件以加粗显示,标签是个有颜色的标记。在收件箱中每封独立邮件显示着主题,发件人,以及一个会话中的回复数。Gmail 加星标志也在这里——快速点击即可给邮件加星或取消。一如往常,对于早期版本的安卓,菜单里有收件箱视图应有的所有按钮。但是,一旦打开了一封邮件,界面看起来就更加的现代了,“回复”和“转发”按钮永久固定在了屏幕底部。单独回复可以点击它们来展开和收缩。 圆角,阴影,以及气泡图标给了整个应用“卡通”的外表,但是这是个好的开始。安卓的功能第一哲学真正从此开始:Gmail 支持标签,邮件会话,搜索,以及邮件推送。 ![Gmail在安卓1.0的标签视图,写邮件界面,以及设置。](/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5/000912mclul0uoqtpuqlyg.png) *Gmail 在安卓 1.0 的标签视图,写邮件界面,以及设置。[Ron Amadeo 供图]* 但是如果你认为 Gmail 很丑,电子邮件应用又拉低了下限。它没有分离的收件箱或文件夹视图——所有东西都糊在一个界面。应用呈现给你一个文件夹列表,点击一个文件夹会以内嵌的方式展开内容。未读邮件左侧有条绿色的线指示,这就是电子邮件应用的界面。这个应用支持 IMAP 和 POP3,但是没有 Exchange。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5/000912ftzpb8bj71pq4b7a.jpg) [Ron Amadeo](http://arstechnica.com/author/ronamadeo) / Ron是Ars Technica的评论编缉,专注于安卓系统和谷歌产品。他总是在追寻新鲜事物,还喜欢拆解事物看看它们到底是怎么运作的。[@RonAmadeo](https://twitter.com/RonAmadeo) --- via: <http://arstechnica.com/gadgets/2014/06/building-android-a-40000-word-history-of-googles-mobile-os/6/> 译者:[alim0x](https://github.com/alim0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RHCE 系列(五):如何在 RHEL 7 中管理系统日志(配置、轮换以及导入到数据库)
Gabriel Cánepa
http://www.tecmint.com/manage-linux-system-logs-using-rsyslogd-and-logrotate/
为了确保你的 RHEL 7 系统安全,你需要通过查看日志文件来监控系统中发生的所有活动。这样,你就可以检测到任何不正常或有潜在破坏的活动并进行系统故障排除或者其它恰当的操作。 RHCE 考试 - 第五部分:使用 Rsyslog 和 Logrotate 管理系统日志 在 RHEL 7 中,rsyslogd 守护进程负责系统日志,它从 /etc/rsyslog.conf(该文件指定所有系统日志的默认路径)和 /etc/rsyslog.d 中的所有文件(如果有的话)读取配置信息。 Rsyslogd 配置 快速浏览一下 rsyslog.conf 会是一个好的开端。该文件分为 3 个主要部分:模块(rsyslong 按照模块化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5/125611y2uyy9mmozzuyv7m.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5/125611y2uyy9mmozzuyv7m.jpg
false
false
true
ictlyh
false
[ "RHCE" ]
系统运维
{ "viewnum": 11605, "commentnum": 4, "favtimes": 9,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postip": "124.93.196.9", "message": "不错,学习了", "username": "neteric [Firefox 41.0|Windows 10]", "date": "2015-11-07T17:52:15" }, { "postip": "117.32.132.75", "message": "感谢翻译这么到位的,感谢分享,辛苦了", "username": "mefirst_love [Firefox 41.0|Windows 10]", "date": "2015-11-10T10:53:27" }, { "postip": "223.99.196.124", "message": "感谢作者,感谢翻译!!", "username": "来自山东的 Chrome 43.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2-12T15:01:41" }, { "postip": "183.131.11.57", "message": "感谢作者,感谢翻译!!", "username": "夜域诡士 [Firefox 38.0|GNU/Linux]", "date": "2015-12-24T15:19:22" } ]
[ { "raid": 6526, "displayorder": 0 }, { "raid": 6550, "displayorder": 0 } ]
为了确保你的 RHEL 7 系统安全,你需要通过查看日志文件来监控系统中发生的所有活动。这样,你就可以检测到任何不正常或有潜在破坏的活动并进行系统故障排除或者其它恰当的操作。 RHCE 考试 - 第五部分:使用 Rsyslog 和 Logrotate 管理系统日志 在 RHEL 7 中,rsyslogd 守护进程负责系统日志,它从 /etc/rsyslog.conf(该文件指定所有系统日志的默认路径)和 /etc/rsyslog.d 中的所有文件(如果有的话)读取配置信息。 Rsyslogd 配置 快速浏览一下 rsyslog.conf 会是一个好的开端。该文件分为 3 个主要部分:模块(rsyslong 按照模块化
2015-11-06T09:53:00
2015-11-06T09:53:00
6,531
/article-6531-1.html
为了确保你的 RHEL 7 系统安全,你需要通过查看日志文件来监控系统中发生的所有活动。这样,你就可以检测到任何不正常或有潜在破坏的活动并进行系统故障排除或者其它恰当的操作。 ![Linux 中使用 Rsyslog 和 Logrotate 轮换日志文件](/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5/125611y2uyy9mmozzuyv7m.jpg) *RHCE 考试 - 第五部分:使用 Rsyslog 和 Logrotate 管理系统日志* 在 RHEL 7 中,[rsyslogd](http://www.tecmint.com/wp-content/pdf/rsyslogd.pdf) 守护进程负责系统日志,它从 /etc/rsyslog.conf(该文件指定所有系统日志的默认路径)和 /etc/rsyslog.d 中的所有文件(如果有的话)读取配置信息。 ### Rsyslogd 配置 快速浏览一下 [rsyslog.conf](http://www.tecmint.com/wp-content/pdf/rsyslog.conf.pdf) 会是一个好的开端。该文件分为 3 个主要部分:模块(rsyslong 按照模块化设计),全局指令(用于设置 rsyslogd 守护进程的全局属性),以及规则。正如你可能猜想的,最后一个部分指示记录或显示什么以及在哪里保存(也称为<ruby> 选择子 <rp> ( </rp> <rt> selector </rt> <rp> ) </rp></ruby>),这也是这篇文章关注的重点。 rsyslog.conf 中典型的一行如下所示: ![Rsyslogd 配置](/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5/125612ccuxx237l1lbmaxj.png) *Rsyslogd 配置* 在上面的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选择子包括了一个或多个用分号分隔的<ruby> “设备:优先级” <rp> ( </rp> <rt> Facility:Priority </rt> <rp> ) </rp></ruby>对,其中设备描述了消息类型(参考 [RFC 3164 4.1.1 章节](https://tools.ietf.org/html/rfc3164#section-4.1.1),查看 rsyslog 可用的完整设备列表),优先级指示它的严重性,这可能是以下几种之一: * debug * info * notice * warning * err * crit * alert * emerg 尽管 none 并不是一个优先级,不过它意味着指定设备没有任何优先级。 **注意**:给定一个优先级表示该优先级以及之上的消息都应该记录到日志中。因此,上面例子中的行指示 rsyslogd 守护进程记录所有优先级为 info 以及以上(不管是什么设备)的除了属于 mail、authpriv、以及 cron 服务(不考虑来自这些设备的消息)的消息到 /var/log/messages。 你也可以使用逗号将多个设备分为一组,对同组中的设备使用相同的优先级。例如下面这行: ``` *.info;mail.none;authpriv.none;cron.none /var/log/messages ``` 也可以这样写: ``` *.info;mail,authpriv,cron.none /var/log/messages ``` 换句话说,mail、authpriv 以及 cron 被分为一组,并使用关键字 none。 #### 创建自定义日志文件 要把所有的守护进程消息记录到 /var/log/tecmint.log,我们需要在 rsyslog.conf 或者 /etc/rsyslog.d 目录中的单独文件(这样易于管理)添加下面一行: ``` daemon.* /var/log/tecmint.log ``` 然后重启守护进程(注意服务名称不以 d 结尾): ``` # systemctl restart rsyslog ``` 在随便重启两个守护进程之前和之后查看下自定义日志的内容: ![Linux 创建自定义日志文件](/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5/125616hozb920700x1wbou.png) *创建自定义日志文件* 作为一个自学练习,我建议你重点关注设备和优先级,添加额外的消息到已有的日志文件或者像上面那样创建一个新的日志文件。 ### 使用 Logrotate 轮换日志 为了防止日志文件无限制增长,logrotate 工具用于轮换、压缩、移除或者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日志,从而减轻管理会产生大量日志文件系统的困难。(译者注:[日志轮换](https://en.wikipedia.org/wiki/Log_rotation)(rotate)是系统管理中归档每天产生的日志文件的自动化过程) Logrotate 作为一个 cron 任务(/etc/cron.daily/logrotate)每天运行,并从 /etc/logrotate.conf 和 /etc/logrotate.d 中的文件(如果有的话)读取配置信息。 对于 rsyslog,即使你可以在主文件中为指定服务包含设置,为每个服务创建单独的配置文件能帮助你更好地组织设置。 让我们来看一个典型的 logrotate.conf: ![Logrotate 配置](/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5/125622lti103gx7kk33pgi.png) *Logrotate 配置* 在上面的例子中,logrotate 会为 /var/log/wtmp 进行以下操作:尝试每个月轮换一次,但至少文件要大于 1MB,然后用 0664 权限、用户 root、组 utmp 创建一个新的日志文件。下一步只保存一个归档日志,正如轮换指令指定的: ![每月 Logrotate 日志](/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5/125623lraxnglzd2d32d62.png) *每月 Logrotate 日志* 让我们再来看看 /etc/logrotate.d/httpd 中的另一个例子: ![轮换 Apache 日志文件](/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5/125627v2ghs5p1pppp1pi1.png) *轮换 Apache 日志文件* 你可以在 logrotate 的 man 手册([man logrotate](http://www.tecmint.com/wp-content/pdf/logrotate.pdf) 和 [man logrotate.conf](http://www.tecmint.com/wp-content/pdf/logrotate.conf.pdf))中阅读更多有关它的设置。为了方便你的阅读,本文还提供了两篇文章的 PDF 格式。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师,很可能由你决定多久按照什么格式保存一次日志,这取决于你是否有一个单独的分区/逻辑卷给 `/var`。否则,你真的要考虑删除旧日志以节省存储空间。另一方面,根据你公司和客户内部的政策,为了以后的安全审核,你可能必须要保留多个日志。 #### 保存日志到数据库 当然检查日志可能是一个很繁琐的工作(即使有类似 grep 工具和正则表达式的帮助)。因为这个原因,rsyslog 允许我们把它们导出到数据库(OTB 支持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 MySQL、MariaDB、PostgreSQL 和 Oracle 等)。 指南的这部分假设你已经在要管理日志的 RHEL 7 上安装了 MariaDB 服务器和客户端: ``` # yum update && yum install mariadb mariadb-server mariadb-client rsyslog-mysql # systemctl enable mariadb && systemctl start mariadb ``` 然后使用 `mysql_secure_installation` 工具为 root 用户设置密码以及其它安全考量: ![保证 MySQL 数据库安全](/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5/125629xsi14yo1k12y4mi5.png) *保证 MySQL 数据库安全* 注意:如果你不想用 MariaDB root 用户插入日志消息到数据库,你也可以配置用另一个用户账户。如何实现的介绍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范围,但在 [MariaDB 知识](https://mariadb.com/kb/en/mariadb/create-user/) 中有详细解析。为了简单在这篇指南中我们会使用 root 账户。 下一步,从 [GitHub](https://github.com/sematext/rsyslog/blob/master/plugins/ommysql/createDB.sql) 下载 createDB.sql 脚本并导入到你的数据库服务器: ``` # mysql -u root -p < createDB.sql ``` ![保存服务器日志到数据库](/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5/125633a2ad02ldaab2hppp.png) *保存服务器日志到数据库* 最后,添加下面的行到 /etc/rsyslog.conf: ``` $ModLoad ommysql $ActionOmmysqlServerPort 3306 *.* :ommysql:localhost,Syslog,root,YourPasswordHere ``` 重启 rsyslog 和数据库服务器: ``` # systemctl restart rsyslog # systemctl restart mariadb ``` #### 使用 SQL 语法查询日志 现在执行一些会改变日志的操作(例如停止和启动服务),然后登录到你的数据库服务器并使用标准的 SQL 命令显示和查询日志: ``` USE Syslog; SELECT ReceivedAt, Message FROM SystemEvents; ``` ![在数据库中查询日志](/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5/125637h5dmcmpi5aomeum4.png) *在数据库中查询日志* ### 总结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如何设置系统日志,如果轮换日志以及为了简化查询如何重定向消息到数据库。我们希望这些技巧能对你准备 [RHCE 考试](/article-6451-1.html) 和日常工作有所帮助。 正如往常,非常欢迎你的反馈。用下面的表单和我们联系吧。 --- via: <http://www.tecmint.com/manage-linux-system-logs-using-rsyslogd-and-logrotate/> 作者:[Gabriel Cánepa](http://www.tecmint.com/author/gacanepa/) 译者:[ictlyh](http://www.mutouxiaogui.cn/blo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安卓编年史(7):Android 1.1——第一个真正的增量更新
Ron Amadeo
http://arstechnica.com/gadgets/2016/10/building-android-a-40000-word-history-of-googles-mobile-os/7/
安卓 1.0 发布四个半月后,2009 年 2 月,安卓在安卓 1.1 中得到了它的第一个公开更新。系统方面没有太多变化,谷歌向 1.1 中添加的新东西现如今也都已被关闭。
/data/attachment/album/201611/27/201413kfjjro616aszedof.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611/27/201413kfjjro616aszedof.jpg
true
false
true
alim0x
false
[ "Android", "安卓编年史" ]
观点
{ "viewnum": 5302,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raid": 6527, "displayorder": 0 }, { "raid": 7991, "displayorder": 0 } ]
安卓 1.0 发布四个半月后,2009 年 2 月,安卓在安卓 1.1 中得到了它的第一个公开更新。系统方面没有太多变化,谷歌向 1.1 中添加的新东西现如今也都已被关闭。
2015-11-06T15:23:00
2015-11-06T15:23:00
6,542
/article-6542-1.html
![](/data/attachment/album/201611/27/201413kfjjro616aszedof.jpg) ![电子邮件应用的所有界面。前两张截图展示了标签/收件箱结合的视图,最后一张截图展示了一封邮件。](/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6/152333l0h8ry8hbz7ede8w.png) *电子邮件应用的所有界面。前两张截图展示了标签/收件箱结合的视图,最后一张截图展示了一封邮件。 [Ron Amadeo供图]* 邮件视图是——令人惊讶的!居然是白色。安卓的电子邮件应用从历史角度来说算是个打了折扣的 Gmail 应用,你可以在这里看到紧密的联系。读邮件以及写邮件视图几乎没有任何修改地就从 Gmail 那里直接取过来使用。 ![即时通讯应用。截图展示了服务提供商选择界面,朋友列表,以及一个对话。](/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6/152334tjz259gqlqafqa29.png) *即时通讯应用。截图展示了服务提供商选择界面,朋友列表,以及一个对话。[Ron Amadeo供图]* 在 Google Hangouts 之前,甚至是 Google Talk 之前,就有了“IM”——安卓1.0带来的唯一一个即时通讯客户端。令人惊奇的是,它支持多种 IM 服务:用户可以从 AIM、Google Talk、Windows Live Messenger 以及 Yahoo 中挑选。还记得操作系统开发者什么时候关心过互通性吗? 朋友列表是黑色背景界面,如果在聊天中则带有白色聊天气泡。状态用一个带颜色的圆形来指示,右侧的小安卓机器人指示出某人正在使用移动设备。IM 应用相比 Google Hangouts 远比它有沟通性,这真是十分神奇的。绿色代表着某人正在使用设备并且已经登录,黄色代表着他们登录了但处于空闲状态,红色代表他们手动设置状态为忙,不想被打扰,灰色表示离线。现在 Hangouts 只显示用户是否打开了应用。 聊天对话界面明显基于信息应用,聊天的背景从白色和蓝色被换成了白色和绿色。但是没人更改信息输入框的颜色,所以加上橙色的高亮效果,界面共使用了白色,绿色,蓝色和橙色。 ![安卓1.0上的YouTube。截图展示了主界面,打开菜单的主界面,分类界面,视频播放界面。](/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6/152335v1wuz4gke5aku535.png) *安卓1.0上的 YouTube。截图展示了主界面,打开菜单的主界面,分类界面,视频播放界面。[Ron Amadeo供图]* 以 G1 的 320p 屏幕和 3G 网络速度,YouTube 可能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手机上的表现,但谷歌的视频服务在安卓 1.0 上就被置入发布了。主界面看起来就像是安卓市场调整过的版本,顶部带有一个横向滚动选择部分,下面有垂直滚动分类列表。谷歌的一些分类选择还真是奇怪:“最热门”和“最多观看”有什么区别? 这是一个谷歌没有意识到 YouTube 最终能达到多庞大的标志——有一个视频分类是“最近更新”。在今天,每分钟有[100 小时时长的视频](http://www.youtube.com/yt/press/statistics.html)上传到 Youtube 上,如果这个分类能正常工作的话,它会是一个快速滚动的视频列表,快到以至于变为一片无法阅读的模糊。 菜单含有搜索,喜爱,分类,设置。设置(没有该图片)是有史以来最简陋的,只有个清除搜索历史的选项。分类都是一样的平淡,仅仅是个黑色的文本列表。 最后一张截图展示了视频播放界面,只支持横屏模式。尽管自动隐藏的播放控制有个进度条,但它还是很奇怪地包含了后退和前进按钮。 ![YouTube的视频菜单,描述页面,评论。](/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6/152336oyqhdxe3bxz5qx8n.png) *YouTube 的视频菜单,描述页面,评论。[Ron Amadeo供图]* 每个视频的更多选项可以通过点击菜单按钮来打开。在这里你可以把视频标记为“喜爱”,查看详细信息,以及阅读评论。所有的这些界面,和视频播放一样,是锁定横屏模式的。 然而“共享”不会打开一个对话框,它只是向 Gmail 邮件中加入了视频的链接。想要把链接通过短信或即时消息发送给别人是不可能的。你可以阅读评论,但是没办法评价他们或发表自己的评论。你同样无法给视频评分或赞。 ![相机应用的拍照界面,菜单,照片浏览模式。](/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6/152336bvy8bbsll8q8lq6e.png) *相机应用的拍照界面,菜单,照片浏览模式。[Ron Amadeo供图]* 在实体机上跑真正的安卓意味着相机功能可以正常运作,即便那里没什么太多可关注的。左边的黑色方块是相机的界面,原本应该显示取景器图像,但 SDK 的截图工具没办法捕捉下来。G1 有个硬件实体的拍照键(还记得吗?),所以相机没必要有个屏幕上的快门键。相机没有曝光,白平衡,或 HDR 设置——你可以拍摄照片,仅此而已。 菜单按钮显示两个选项:跳转到相册应用和带有两个选项的设置界面。第一个设置选项是是否给照片加上地理标记,第二个是在每次拍摄后显示提示菜单,你可以在上面右边看到截图。同样的,你目前还只能拍照——还不支持视频拍摄。 ![日历的月视图,打开菜单的周视图,日视图,以及日程。](/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6/152337b97wgr079blkx0xr.png) *日历的月视图,打开菜单的周视图,日视图,以及日程。[Ron Amadeo供图]* 就像这个时期的大多数应用一样,日历的主命令界面是菜单。菜单用来切换视图,添加新事件,导航至当天,选择要显示的日程,以及打开设置。菜单扮演着每个单独按钮的入口的作用。 月视图不能显示约会事件的文字。每个日期旁边有个侧边,约会会显示为侧边上的绿色部分,通过位置来表示约会是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周视图同样不能显示预约文字——G1 的 320×480 的显示屏像素还不够密——所以你会在日历中看到一个带有颜色指示条的白块。唯一一个显示文字的是日程和日视图。你可以用滑动来切换日期——左右滑动切换周和日,上下滑动切换月份和日程。 ![设置主界面,无线设置,关于页面的底部。](/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6/152338rsdsbkaxx8askt7s.png) *设置主界面,无线设置,关于页面的底部。[Ron Amadeo供图]* 安卓 1.0 最终带来了设置界面。这个界面是个带有文字的黑白界面,粗略地分为各个部分。每个列表项边上的下箭头让人误以为点击它会展开折叠的更多东西,但是触摸列表项的任何位置只会加载下一屏幕。所有的界面看起来确实无趣,都差不多一样,但是,嘿,这可是设置啊。 任何带有开/关状态的选项都使用了卡通风格的复选框。安卓 1.0 最初的复选框真是奇怪——就算是在“未选中”状态时,它们还是有个灰色的勾选标记在里面。安卓把勾选标记当作了灯泡,打开时亮起来,关闭的时候变得黯淡,但这不是复选框的工作方式。然而我们最终还是见到了“关于”页面。安卓 1.0 运行 Linux 内核 2.6.25 版本。 设置界面意味着我们终于可以打开安全设置并更改锁屏。安卓 1.0 只有两种风格,安卓 0.9 那样的灰色方形锁屏,以及需要你在 9 个点组成的网格中画出图案的图形解锁。像这样的滑动图案相比 PIN 码更加容易记忆和输入,尽管它没有增加多少安全性。 ![语音拨号,图形锁屏,电池低电量警告,时间设置。](/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6/152338qqhhlqwifhz10aau.png) *语音拨号,图形锁屏,电池低电量警告,时间设置。[Ron Amadeo供图]* 语音功能和语音拨号一同来到了 1.0。这个特性以各种功能实现在 AOSP 徘徊了一段时间,然而它是一个简单的拨打号码和联系人的语音命令应用。语音拨号是个和谷歌未来的语音产品完全无关的应用,它的工作方式和非智能机上的语音拨号一样。 关于最后一个值得注意的,当电池电量低于百分之十五的时候会触发低电量弹窗。这是个有趣的图案,它把电源线错误的一端插入手机。谷歌,那可不是(现在依然不是)手机应该有的充电方式。 安卓 1.0 是个伟大的开端,但是功能上仍然有许多缺失。强制配备了实体键盘和大量硬件按钮,因为不带有十字方向键或轨迹球的安卓设备依然不被允许销售。另外,基本的智能手机功能比如自动旋转依然缺失。内置应用不可能像今天这样通过安卓市场来更新。所有的谷歌系应用和系统交织在一起。如果谷歌想要升级一个单独的应用,需要通过运营商推送整个系统的更新。安卓依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 安卓 1.1——第一个真正的增量更新 ![安卓1.1的所有新特性:语音搜索,安卓市场付费应用支持,谷歌纵横,设置中的新“系统更新”选项。](/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6/152339evx2ubh7vhyyx2bw.png) *安卓 1.1 的所有新特性:语音搜索,安卓市场付费应用支持,谷歌纵横,设置中的新“系统更新”选项。[Ron Amadeo供图]* 安卓 1.0 发布四个半月后,2009 年 2 月,安卓在安卓 1.1 中得到了它的第一个公开更新。系统方面没有太多变化,谷歌向 1.1 中添加的新东西现如今也都已被关闭。谷歌语音搜索是安卓向云端语音搜索的第一个突击,它在应用抽屉里有自己的图标。尽管这个应用已经不能与谷歌服务器通讯,你可以[在 iPhone 上](http://www.youtube.com/watch?v=y3z7Tw1K17A)看到它以前是怎么工作的。它还没有语音操作,但你可以说出想要搜索的,结果会显示在一个简单的谷歌搜索中。 安卓市场添加了对付费应用的支持,但是就像 beta 客户端中一样,这个版本的安卓市场已经不能连接 Google Play 服务器。我们最多能够看到分类界面,你可以在免费应用、付费应用和全部应用中选择。 地图添加了[谷歌纵横](http://arstechnica.com/information-technology/2009/02/google-tries-location-based-social-networking-with-latitude/),一个向朋友分享自己位置的方法。纵横在几个月前为了支持 Google+ 而被关闭并且不再能够工作。地图菜单里有个纵横的选项,但点击它现在只会打开一个带载入中圆圈的画面,并永远停留在这里。 安卓世界的系统更新来得更加迅速——或者至少是一条在运营商和OEM推送之前获得更新的途径——谷歌也在“关于手机”界面添加了检查系统更新按钮。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6/152340t5s6xkob1i2bxi8s.jpg) [Ron Amadeo](http://arstechnica.com/author/ronamadeo) / Ron是Ars Technica的评论编缉,专注于安卓系统和谷歌产品。他总是在追寻新鲜事物,还喜欢拆解事物看看它们到底是怎么运作的。[@RonAmadeo](https://twitter.com/RonAmadeo) --- via: <http://arstechnica.com/gadgets/2014/06/building-android-a-40000-word-history-of-googles-mobile-os/7/> 译者:[alim0x](https://github.com/alim0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与 Linux 一起学习:学习数学
Attila Orosz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learn-linux-maths/
与 Linux 一起学习的所有文章: 与 Linux 一起学习:学习打字 与 Linux 一起学习:学习物理 与 Linux 一起学习:学习音乐 与 Linux 一起学习:学习地理 与 Linux 一起学习:学习数学 Linux 提供了大量的教育软件和许多优秀的工具来帮助各种年龄段和年级的学生学习和练习各种各样的习题,这通常是以交互的方式进行。与 Linux 一起学习这一系列的文章则为这些各种各样的教育软件和应用提供了一个介绍。 数学是计算机的核心。如果有人预期一个类如 GNU/ Linux 这样的伟大的操作系统精确而严格,那么这就是数学所起到的作用。如果你在寻求一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7/003153s5q188d2l8zisi4d.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7/003153s5q188d2l8zisi4d.png
false
false
true
KnightJoker
false
[ "数学", "gnuplot", "maxima" ]
桌面应用
{ "viewnum": 12217, "commentnum": 4,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21.18.107.66", "message": "learning to type .学习类型?<br />\r\n我怎么觉得应该是 学习打字啊", "username": "来自河北保定的 Firefox 41.0|Windows Server 2003 用户", "date": "2015-11-07T09:48:12" }, { "postip": "114.253.20.11", "message": "哦,真是,。。赶快修改。。",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1-07T20:36:39"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bc 也是。",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6.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1-09T09:07:50" }, { "postip": "114.245.1.95", "message": "确实应该提一提 bc",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1-09T18:52:48" } ]
[ { "raid": 6902, "displayorder": 0 }, { "raid": 6903, "displayorder": 0 }, { "raid": 6913, "displayorder": 0 }, { "raid": 6912, "displayorder": 2 } ]
与 Linux 一起学习的所有文章: 与 Linux 一起学习:学习打字 与 Linux 一起学习:学习物理 与 Linux 一起学习:学习音乐 与 Linux 一起学习:学习地理 与 Linux 一起学习:学习数学 Linux 提供了大量的教育软件和许多优秀的工具来帮助各种年龄段和年级的学生学习和练习各种各样的习题,这通常是以交互的方式进行。与 Linux 一起学习这一系列的文章则为这些各种各样的教育软件和应用提供了一个介绍。 数学是计算机的核心。如果有人预期一个类如 GNU/ Linux 这样的伟大的操作系统精确而严格,那么这就是数学所起到的作用。如果你在寻求一
2015-11-07T09:29:00
2015-11-07T09:29:00
6,546
/article-6546-1.html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7/003153s5q188d2l8zisi4d.png) “与 Linux 一起学习”的所有文章: * [与 Linux 一起学习:学习打字](/article-6902-1.html) * [与 Linux 一起学习:学习物理](/article-6903-1.html) * [与 Linux 一起学习:学习音乐](/article-6912-1.html) * [与 Linux 一起学习:学习地理](/article-6913-1.html) * [与 Linux 一起学习:学习数学](/article-6546-1.html) Linux 提供了大量的教育软件和许多优秀的工具来帮助各种年龄段和年级的学生学习和练习各种各样的习题,这通常是以交互的方式进行。“与 Linux 一起学习”这一系列的文章则为这些各种各样的教育软件和应用提供了一个介绍。 数学是计算机的核心。如果有人预期一个类如 GNU/ Linux 这样的伟大的操作系统精确而严格,那么这就是数学所起到的作用。如果你在寻求一些数学应用程序,那么你将不会感到失望。Linux 提供了很多优秀的工具使得数学看起来和你曾经做过的一样令人畏惧,但实际上他们会简化你使用它的方式。 ### Gnuplot Gnuplot 是一个适用于不同平台的命令行脚本化和多功能的图形工具。尽管它的名字中带有“GNU”,但是它并不是 GNU 操作系统的一部分。虽然不是自由授权,但它是免费软件(这意味着它受版权保护,但免费使用)。 要在 Ubuntu 系统(或者衍生系统)上安装 `gnuplot`,输入: ``` sudo apt-get install gnuplot gnuplot-x11 ``` 进入一个终端窗口。启动该程序,输入: ``` gnuplot ``` 你会看到一个简单的命令行界面: ![learnmath-gnuplot](/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7/003156r97hl7fwnfh33o3h.png) 在其中您可以直接输入函数开始。绘图命令将绘制一个曲线图。 输入内容,例如, ``` plot sin(x)/x ``` 随着`gnuplot的`提示,将会打开一个新的窗口,图像便会在里面呈现。 ![learnmath-gnuplot-plot1](/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7/003157e6sln6uflh5bi6db.png) 你也可以即时设置设置这个图的不同属性,比如像这样指定“title” ``` plot sin(x) title 'Sine Function', tan(x) title 'Tangent' ``` ![learnmath-gnuplot-plot2](/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7/003159lruo3mu3uuvlzy20.png) 你可以做的更深入一点,使用`splot`命令绘制3D图形: ``` splot sin(x*y/20) ``` ![learnmath-gnuplot-plot3](/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7/003201zyi07ytzzog7iwdn.png) 这个图形窗口有几个基本的配置选项, ![learnmath-gnuplot-options](/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7/003201hvxasx2ovkspbh3k.png) 但是`gnuplot`的真正力量在于在它的命令行和脚本功能,`gnuplot`更完整的文档在[Duke大学网站](http://people.duke.edu/%7Ehpgavin/gnuplot.html)上面[找到](http://www.gnuplot.info/documentation.html),带有这个了不起的教程的原始版本。 ### Maxima [Maxima](http://maxima.sourceforge.net/) 是一个源于 Macsyma 开发的一个计算机代数系统,根据它的 SourceForge 页面所述: > > “Maxima 是一个操作符号和数值表达式的系统,包括微分,积分,泰勒级数,拉普拉斯变换,常微分方程,线性方程组,多项式,集合,列表,向量,矩阵和张量等。Maxima 通过精确的分数,任意精度的整数和可变精度浮点数产生高精度的计算结果。Maxima 可以以二维和三维的方式绘制函数和数据。“ > > > 大多数Ubuntu衍生系统都有 Maxima 二进制包以及它的图形界面,要安装这些软件包,输入: ``` sudo apt-get install maxima xmaxima wxmaxima ``` 在终端窗口中,Maxima 是一个没有什么 UI 的命令行工具,但如果你开始 wxmaxima,你会进入一个简单但功能强大的图形用户界面。 ![learnmath-maxima](/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7/003202nmi9cdcvli5martw.png) 你可以通过简单的输入来开始。(提示:回车会增加更多的行,如果你想计算一个表达式,使用“Shift + Enter”。) Maxima 可以用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因此也可以作为一个计算器: ![learnmath-maxima-1and1](/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7/003202luk45znpup7m7an4.png) 以及一些更复杂的问题: ![learnmath-maxima-functions](/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7/003204iud689j38733bd79.png) 它使用`gnuplot`使得绘制简单: ![learnmath-maxima-plot](/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7/003205pez1fgersrassf9f.png) 或者绘制一些复杂的图形。 ![learnmath-maxima-plot2](/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7/003207v52y9nbysz9r69bq.png) (它需要 gnuplot-X11 的软件包来显示它们。) 除了将表达式表示为图形,Maxima 也可以用 latex 格式导出它们,或者通过右键快捷菜单进行一些常用操作. ![learnmath-maxima-menu](/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7/003207d37ny4o64roabcsy.png) 不过其主菜单还是提供了大量重磅功能,当然 Maxima 的功能远不止如此,这里也有一个广泛使用的[在线文档](http://maxima.sourceforge.net/documentation.html)。 ### 总结 数学不是一门容易的学科,这些在 Linux 上的优秀软件也没有使得数学更加容易,但是这些应用使得使用数学变得更加的简单和方便。以上两种应用都只是介绍一下 Linux 所提供的。如果你是认真从事数学和需要更多的功能与丰富的文档,那你更应该看看这些 [Mathbuntu](http://www.mathbuntu.org/) 项目。 --- via: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learn-linux-maths/> 作者:[Attila Orosz](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author/attilaorosz/) 译者:[KnightJoker](https://github.com/KnightJoker/KnightJoker) 校对:[wxyD](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Linux有问必答: 当使用代理服务器连接互联网时如何安装 Ubuntu 桌面版
Dan Nanni
http://ask.xmodulo.com/install-ubuntu-desktop-behind-proxy.html
提问: 我的电脑连接到的公司网络是使用HTTP代理连上互联网的。当我想使用CD-ROM安装Ubuntu时,安装在尝试获取文件时被停滞了,可能是由于代理的原因。然而问题是Ubuntu的安装程序从来没有在安装过程中提示我配置代理。我该怎样通过代理服务器安装Ubuntu桌面版? 不像Ubuntu服务器版,Ubuntu桌面版的安装非常自动化,没有留下太多的自定义空间,就像自定义磁盘分区,手动网络设置,包选择等等。虽然这种简单的,一键安装被认为是用户友好的,但却是那些寻找高级安装模式来定制自己的Ubuntu桌面安装的用户不希望的。 除此之外,默认的Ubun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7/195250sz4w0i413h1s3l4u.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7/195250sz4w0i413h1s3l4u.jpg
false
false
true
geekpi
false
[ "Ubuntu", "代理服务器" ]
桌面应用
{ "viewnum": 6776,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13.132.109.152", "message": "为什么要用命令启动安装程序?桌面上不是放着一个吗?", "username": "来自陕西西安的 Firefox 42.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1-08T22:54:07" } ]
[]
提问: 我的电脑连接到的公司网络是使用HTTP代理连上互联网的。当我想使用CD-ROM安装Ubuntu时,安装在尝试获取文件时被停滞了,可能是由于代理的原因。然而问题是Ubuntu的安装程序从来没有在安装过程中提示我配置代理。我该怎样通过代理服务器安装Ubuntu桌面版? 不像Ubuntu服务器版,Ubuntu桌面版的安装非常自动化,没有留下太多的自定义空间,就像自定义磁盘分区,手动网络设置,包选择等等。虽然这种简单的,一键安装被认为是用户友好的,但却是那些寻找高级安装模式来定制自己的Ubuntu桌面安装的用户不希望的。 除此之外,默认的Ubun
2015-11-07T19:52:47
2015-11-07T19:52:47
6,549
/article-6549-1.html
> > **提问:** 我的电脑连接到的公司网络是使用HTTP代理连上互联网的。当我想使用CD-ROM安装Ubuntu时,安装在尝试获取文件时被停滞了,可能是由于代理的原因。然而问题是Ubuntu的安装程序从来没有在安装过程中提示我配置代理。我该怎样通过代理服务器安装Ubuntu桌面版? > > > 不像Ubuntu服务器版,Ubuntu桌面版的安装非常自动化,没有留下太多的自定义空间,就像自定义磁盘分区,手动网络设置,包选择等等。虽然这种简单的,一键安装被认为是用户友好的,但却是那些寻找“高级安装模式”来定制自己的Ubuntu桌面安装的用户不希望的。 除此之外,默认的Ubuntu桌面版安装器的一个大问题是缺少代理设置。如果你电脑在代理后面,你会看到Ubuntu在准备下载文件的时候停滞了。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7/195250sz4w0i413h1s3l4u.jpg) 这篇文章描述了如何解除Ubuntu安装限制以及**如何通过代理服务器安装Ubuntu桌面**。 基本的想法是这样的。首先启动到live Ubuntu桌面中而不是直接启动Ubuntu安装器,配置代理设置并且手动在live Ubuntu中启动Ubuntu安装器。下面是步骤。 从Ubuntu桌面版CD/DVD或者USB启动后,在欢迎页面点击“Try Ubuntu”。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7/195251i9sz6olwsllllliu.jpg) 当你进入live Ubuntu后,点击左边的设置图标。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7/195252f91141ef14ddv0vk.jpg) 进入网络菜单。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7/195252q7jb5cevbfzbt3jv.jpg) 手动配置代理。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7/195252elnhfzozls9n1hdh.jpg) 接下来,打开终端。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7/195253vf9mmnrmyqpvwprp.jpg) 输入下面的命令进入root会话。 ``` $ sudo su ``` 最后以root权限输入下面的命令。 ``` # ubiquity gtk_ui ``` 它会启动基于GUI的Ubuntu安装器。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7/195253a42t3p9sgjxjp33j.jpg) 接着完成剩余的安装。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7/195254ctnp09njrrknmmbm.jpg) --- via: <http://ask.xmodulo.com/install-ubuntu-desktop-behind-proxy.html> 作者:[Dan Nanni](http://ask.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在 Ubuntu 14.04 中配置 PXE 服务器
Hitesh Jethva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configure-pxe-server-ubuntu/
PXE(预启动执行环境(Preboot Execution Environment))服务器允许用户从网络中启动 Linux 发行版并且可以不需要 Linux ISO 镜像就能同时在数百台 PC 中安装。如果你客户端的计算机没有 CD/DVD 或USB 引导盘,或者如果你想在大型企业中同时安装多台计算机,那么 PXE 服务器可以帮你节省时间和金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告诉你如何在 Ubuntu 14.04 配置 PXE 服务器。 配置网络 开始前,你需要先设置 PXE 服务器使用静态 IP。在你的系统中要使用静态 IP 地址,需要编辑 /etc/network/interfaces 文件。 打开 /etc/network/interfaces 文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8/233125iu4dcjdgjs4mrgp8.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8/233125iu4dcjdgjs4mrgp8.jpg
false
false
true
strugglingyouth
false
[ "PXE", "安装", "tftp" ]
系统运维
{ "viewnum": 14314, "commentnum": 4,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20.71.168.59", "message": "aaa", "username": "来自新疆的 Chrome 45.0|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15-11-09T13:33:30" }, { "postip": "27.223.99.130", "message": "一直没用到过这个,原来是这样用的。",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1.0|Windows 7]", "date": "2015-11-09T16:07:55" }, { "postip": "223.223.181.198", "message": "首先需要被安装的服务器能获取到PXE服务器上DHCP服务分出的地址,然后安装完成后需要每台服务器去配置IP地址....如果是10台以上岂不是很麻烦....",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3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1-09T17:09:58" }, { "postip": "221.226.1.254", "message": "额,我觉得总比一台一台安装系统省心很多吧?<br />\r\n也有大牛,写了脚本去搞~~<br />\r\n回题:tftp换成nfs很好用~", "username": "丶Nature [Chrome 45.0|Windows 7]", "date": "2015-11-23T17:25:47" } ]
[]
PXE(预启动执行环境(Preboot Execution Environment))服务器允许用户从网络中启动 Linux 发行版并且可以不需要 Linux ISO 镜像就能同时在数百台 PC 中安装。如果你客户端的计算机没有 CD/DVD 或USB 引导盘,或者如果你想在大型企业中同时安装多台计算机,那么 PXE 服务器可以帮你节省时间和金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告诉你如何在 Ubuntu 14.04 配置 PXE 服务器。 配置网络 开始前,你需要先设置 PXE 服务器使用静态 IP。在你的系统中要使用静态 IP 地址,需要编辑 /etc/network/interfaces 文件。 打开 /etc/network/interfaces 文
2015-11-09T10:27:00
2015-11-09T10:27:00
6,553
/article-6553-1.html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8/233125iu4dcjdgjs4mrgp8.jpg) PXE(<ruby> 预启动执行环境 <rp> ( </rp> <rt> Preboot Execution Environment </rt> <rp> ) </rp></ruby>)服务器允许用户从网络中启动 Linux 发行版并且可以不需要 Linux ISO 镜像就能同时在数百台 PC 中安装。如果你客户端的计算机没有 CD/DVD 或USB 引导盘,或者如果你想在大型企业中同时安装多台计算机,那么 PXE 服务器可以帮你节省时间和金钱。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告诉你如何在 Ubuntu 14.04 配置 PXE 服务器。 ### 配置网络 开始前,你需要先设置 PXE 服务器使用静态 IP。在你的系统中要使用静态 IP 地址,需要编辑 “/etc/network/interfaces” 文件。 打开 “/etc/network/interfaces” 文件. ``` sudo nano /etc/network/interfaces ``` 作如下修改: ``` # 回环网络接口 auto lo iface lo inet loopback # 主网络接口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1.20 netmas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1.1 dns-nameservers 8.8.8.8 ``` 保存文件并退出。这将设置其 IP 地址为“192.168.1.20”。然后重新启动网络服务。 ``` sudo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 ### 安装 DHCP, TFTP 和 NFS: DHCP,TFTP 和 NFS 是 PXE 服务器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需要更新你的系统并安装所有需要的软件包。 为此,运行以下命令: ```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isc-dhcp-Server inetutils-inetd tftpd-hpa syslinux nfs-kernel-Server ``` ### 配置 DHCP 服务: DHCP 代表<ruby>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rp> ( </rp> <rt>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rt> <rp> ) </rp></ruby>,它主要用于动态分配网络配置参数,如用于接口和服务的 IP 地址。在 PXE 环境中,DHCP 服务器允许客户端请求并自动获得一个 IP 地址来访问网络。 1、编辑 “/etc/default/dhcp3-server” 文件. ``` sudo nano /etc/default/dhcp3-server ``` 作如下修改: ``` INTERFACES="eth0" ``` 保存 (Ctrl + o) 并退出 (Ctrl + x) 文件. 2、编辑 “/etc/dhcp3/dhcpd.conf” 文件: ``` sudo nano /etc/dhcp/dhcpd.conf ``` 作如下修改: ``` default-lease-time 600; max-lease-time 7200; subnet 192.168.1.0 netmask 255.255.255.0 { range 192.168.1.21 192.168.1.240; option subnet-mask 255.255.255.0; option routers 192.168.1.20; option broadcast-address 192.168.1.255; filename "pxelinux.0"; next-Server 192.168.1.20; } ``` 保存文件并退出。 3、启动 DHCP 服务. ``` sudo /etc/init.d/isc-dhcp-server start ``` ### 配置 TFTP 服务器: TFTP 是一种文件传输协议,类似于 FTP,但它不用进行用户认证也不能列出目录。TFTP 服务器总是监听网络上的 PXE 客户端的请求。当它检测到网络中有 PXE 客户端请求 PXE 服务时,它将提供包含引导菜单的网络数据包。 1、配置 TFTP 时,需要编辑 “/etc/inetd.conf” 文件. ``` sudo nano /etc/inetd.conf ``` 作如下修改: ``` tftp dgram udp wait root /usr/sbin/in.tftpd /usr/sbin/in.tftpd -s /var/lib/tftpboot ``` 保存文件并退出。 2、编辑 “/etc/default/tftpd-hpa” 文件。 ``` sudo nano /etc/default/tftpd-hpa ``` 作如下修改: ``` TFTP_USERNAME="tftp" TFTP_DIRECTORY="/var/lib/tftpboot" TFTP_ADDRESS="[:0.0.0.0:]:69" TFTP_OPTIONS="--secure" RUN_DAEMON="yes" OPTIONS="-l -s /var/lib/tftpboot" ``` 保存文件并退出。 3、 使用 `xinetd` 让 boot 服务在每次系统开机时自动启动,并启动tftpd服务。 ``` sudo update-inetd --enable BOOT sudo service tftpd-hpa start ``` 4、检查状态。 ``` sudo netstat -lu ``` 它将如下所示: ``` 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 udp 0 0 *:tftp *:* ``` ### 配置 PXE 启动文件 现在,你需要将 PXE 引导文件 “pxelinux.0” 放在 TFTP 根目录下。为 TFTP 创建目录结构,并从 “/usr/lib/syslinux/” 复制 syslinux 提供的所有引导程序文件到 “/var/lib/tftpboot/” 下,操作如下: ``` sudo mkdir /var/lib/tftpboot sudo mkdir /var/lib/tftpboot/pxelinux.cfg sudo mkdir -p /var/lib/tftpboot/Ubuntu/14.04/amd64/ sudo cp /usr/lib/syslinux/vesamenu.c32 /var/lib/tftpboot/ sudo cp /usr/lib/syslinux/pxelinux.0 /var/lib/tftpboot/ ``` #### 设置 PXELINUX 配置文件 PXE 配置文件定义了 PXE 客户端启动时显示的菜单,它能引导并与 TFTP 服务器关联。默认情况下,当一个 PXE 客户端启动时,它会使用自己的 MAC 地址指定要读取的配置文件,所以我们需要创建一个包含可引导内核列表的默认文件。 编辑 PXE 服务器配置文件,使用有效的安装选项。 编辑 “/var/lib/tftpboot/pxelinux.cfg/default”: ``` sudo nano /var/lib/tftpboot/pxelinux.cfg/default ``` 作如下修改: ``` DEFAULT vesamenu.c32 TIMEOUT 100 PROMPT 0 MENU INCLUDE pxelinux.cfg/PXE.conf NOESCAPE 1 LABEL Try Ubuntu 14.04 Desktop MENU LABEL Try Ubuntu 14.04 Desktop kernel Ubuntu/vmlinuz append boot=casper netboot=nfs nfsroot=192.168.1.20:/var/lib/tftpboot/Ubuntu/14.04/amd64 initrd=Ubuntu/initrd.lz quiet splash ENDTEXT LABEL Install Ubuntu 14.04 Desktop MENU LABEL Install Ubuntu 14.04 Desktop kernel Ubuntu/vmlinuz append boot=casper automatic-ubiquity netboot=nfs nfsroot=192.168.1.20:/var/lib/tftpboot/Ubuntu/14.04/amd64 initrd=Ubuntu/initrd.lz quiet splash ENDTEXT ``` 保存文件并退出。 编辑 “/var/lib/tftpboot/pxelinux.cfg/pxe.conf” 文件。 ``` sudo nano /var/lib/tftpboot/pxelinux.cfg/pxe.conf ``` 作如下修改: ``` MENU TITLE PXE Server NOESCAPE 1 ALLOWOPTIONS 1 PROMPT 0 MENU WIDTH 80 MENU ROWS 14 MENU TABMSGROW 24 MENU MARGIN 10 MENU COLOR border 30;44 #ffffffff #00000000 std ``` 保存文件并退出。 ### 为 PXE 服务器添加 Ubuntu 14.04 桌面启动镜像 对于这一步需要 Ubuntu 内核和 initrd 文件。要获得这些文件,你需要 Ubuntu 14.04 桌面 ISO 镜像。你可以通过以下命令下载 Ubuntu 14.04 ISO 镜像到 /mnt 目录: ``` sudo cd /mnt sudo wget http://releases.ubuntu.com/14.04/ubuntu-14.04.3-desktop-amd64.iso ``` **注意**: 下载用的 URL 可能会改变,因为 ISO 镜像会进行更新。如果上面的网址无法访问,看看[这个网站](http://releases.ubuntu.com/14.04/),了解最新的下载链接。 挂载 ISO 文件,使用以下命令将所有文件复制到 TFTP文件夹中: ``` sudo mount -o loop /mnt/ubuntu-14.04.3-desktop-amd64.iso /media/ sudo cp -r /media/* /var/lib/tftpboot/Ubuntu/14.04/amd64/ sudo cp -r /media/.disk /var/lib/tftpboot/Ubuntu/14.04/amd64/ sudo cp /media/casper/initrd.lz /media/casper/vmlinuz /var/lib/tftpboot/Ubuntu/ ``` ### 将导出的 ISO 目录配置到 NFS 服务器上 现在,你需要通过 NFS 协议来设置“安装源镜像( Installation Source Mirrors)”。你还可以使用 HTTP 和 FTP 来安装源镜像。在这里,我已经使用 NFS 输出 ISO 内容。 要配置 NFS 服务器,你需要编辑 “/etc/exports” 文件。 ``` sudo nano /etc/exports ``` 作如下修改: ``` /var/lib/tftpboot/Ubuntu/14.04/amd64 *(ro,async,no_root_squash,no_subtree_check) ``` 保存文件并退出。为使更改生效,输出并启动 NFS 服务。 ``` sudo exportfs -a sudo /etc/init.d/nfs-kernel-server start ``` 现在,你的 PXE 服务器已经准备就绪。 ### 配置网络引导 PXE 客户端 PXE 客户端可以是任何支持 PXE 网络引导的计算机系统。现在,你的客户端只需要在系统的 BIOS 中设置 “从网络引导(Boot From Network)” 选项就可以启动并安装 Ubuntu 14.04 桌面。 现在准备出发吧 - 用网络引导启动你的 PXE 客户端计算机,你现在应该看到一个子菜单,显示了我们创建的 Ubuntu 14.04 桌面的菜单项。 ![pxe](/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08/233127m0lsvog6wk00solv.png) ### 结论 配置使用 PXE 服务器从网络启动安装能提高效率和节省时间。你可以在本地网络中同时安装数百个客户端。所有你需要的只是一个 PXE 服务器和能启动 PXE 的客户端。试试吧,如果这个对你有用请让我们知道。 参考: * [PXE Server wiki](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eboot_Execution_Environment) * [PXE Server Ubuntu](https://help.ubuntu.com/community/PXEInstallServer) 图片来源: [fupsol*unl*20](https://www.flickr.com/photos/jhcalderon/3681926417/) --- via: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configure-pxe-server-ubuntu/> 作者:[Hitesh Jethva](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author/hiteshjethva/) 译者:[strugglingyouth](https://github.com/strugglingyout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SSL/TLS 加密新纪元 - Let's Encrypt
vizv
https://github.com/vizv
根据 Let's Encrypt 官方博客消息,Let's Encrypt 服务将在下周(11 月 16 日)正式对外开放。 Let's Encrypt 项目是由互联网安全研究小组(ISRG,Internet Security Research Group)主导并开发的一个新型数字证书认证机构(CA,Certificate Authority)。该项目旨在开发一个自由且开放的自动化 CA 套件,并向公众提供相关的证书免费签发服务以降低安全通讯的财务、技术和教育成本。在过去的一年中,互联网安全研究小组拟定了 ACME 协议草案,并首次实现了使用该协议的应用套件:服务端 Boulder 和客户端 letsencrypt。 至于为什么 Let's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1/083937alelmdbkrmweezwt.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1/083937alelmdbkrmweezwt.jpg
false
false
false
true
[ "https", "ssl" ]
技术
{ "viewnum": 15952, "commentnum": 7, "favtimes": 5,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11.193.223.148", "message": "不错",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Sina Weibo 5.5|iOS 9.1 用户", "date": "2015-11-11T12:11:45" }, { "postip": "183.221.12.77", "message": "很屌的样子",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ium 45.0|Ubuntu 用户", "date": "2015-11-11T13:38:40" }, { "postip": "183.6.175.195", "message": "坐等正常发布", "username": "arhool [Chrome 31.0|Windows 7]", "date": "2015-11-12T16:30:21" }, { "postip": "218.28.140.190", "message": "个人认为Let's Encrypt也不过那样:<br />\r\n1,认证需要安装客户端,加大服务器管理难度<br />\r\n2,证书只提供90天的有效期,相对于其它最多提供2年有效证书的CA来说没什么特点", "username": "来自河南郑州的 Chrome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1-16T16:50:39" }, { "postip": "123.120.89.18", "message": "确实,虽然这两点都是有专门的考量,但是对于我等已经熟悉了 SSL 配置的人,反而觉得不适合。<br />\r\n对这两点,我觉得他们的考量是:<br />\r\n1、有个客户端可以自动配置和更新,对于嫌配置麻烦的人来说很方便<br />\r\n2、短期应该是避免证书失窃的考虑,反正可以自动更新",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1-16T18:40:32" }, { "postip": "218.28.140.190", "message": "我觉得他们这一手倒不是怕用户证书失窃,不是有CRL嘛。这样反倒是像推APP的增加用户粘性似的。可能最大的问题是网站所有权认证。<br />\r\n所以我觉得他们很有必要再搞一个网页版的自助申请渠道,把证书期限延长到2年,毕竟其使命是促进互联网安全嘛,如果不这样,我为什么不使用其它更方面免费的startssl, wosign呢?", "username": "来自河南郑州的 Chrome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1-19T09:33:22" }, { "postip": "202.120.40.105", "message": "支持!非常适合需要证书,但是又无力承担证书费用的用户,这是对互联网安全的一大贡献。", "username": "来自上海上海交通大学的 Chrome 46.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1-25T09:42:55" } ]
[ { "raid": 7926, "displayorder": 0 } ]
根据 Let's Encrypt 官方博客消息,Let's Encrypt 服务将在下周(11 月 16 日)正式对外开放。 Let's Encrypt 项目是由互联网安全研究小组(ISRG,Internet Security Research Group)主导并开发的一个新型数字证书认证机构(CA,Certificate Authority)。该项目旨在开发一个自由且开放的自动化 CA 套件,并向公众提供相关的证书免费签发服务以降低安全通讯的财务、技术和教育成本。在过去的一年中,互联网安全研究小组拟定了 ACME 协议草案,并首次实现了使用该协议的应用套件:服务端 Boulder 和客户端 letsencrypt。 至于为什么 Let's
2015-11-11T08:40:00
2015-11-11T08:40:00
6,565
/article-6565-1.html
根据 Let's Encrypt 官方博客消息,Let's Encrypt 服务将在下周(11 月 16 日)正式对外开放。 Let's Encrypt 项目是由<ruby> 互联网安全研究小组 <rp> ( </rp> <rt> ISRG,Internet Security Research Group </rt> <rp> ) </rp></ruby>主导并开发的一个新型<ruby> 数字证书认证机构 <rp> ( </rp> <rt> CA,Certificate Authority </rt> <rp> ) </rp></ruby>。该项目旨在开发一个自由且开放的自动化 CA 套件,并向公众提供相关的证书**免费签发服务**以降低安全通讯的财务、技术和教育成本。在过去的一年中,互联网安全研究小组拟定了 [ACME 协议草案](https://github.com/letsencrypt/acme-spec),并首次实现了使用该协议的应用套件:服务端 [Boulder](https://github.com/letsencrypt/boulder) 和客户端 [letsencrypt](https://github.com/letsencrypt/letsencrypt)。 至于为什么 Let's Encrypt 让我们如此激动,以及 HTTPS 协议如何保护我们的通讯请参考[浅谈 HTTPS 和 SSL/TLS 协议的背景与基础](/article-5175-1.html)。 ![Let's Encrypt](/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1/083937alelmdbkrmweezwt.jpg) (题图来自:muylinux.com) ### ACME 协议 Let's Encrypt 的诞生离不开 ACME(<ruby> <a href="https://github.com/letsencrypt/acme-spec"> 自动证书管理环境 </a> <rp> ( </rp> <rt> Automated Certificate Management Environment </rt> <rp> ) </rp></ruby>)协议的拟定。 说到 ACME 协议,我们不得不提一下传统 CA 的认证方式。Let's Encrypt 服务所签发的证书为<ruby> 域名认证证书 <rp> ( </rp> <rt> DV,Domain-validated Certificate </rt> <rp> ) </rp></ruby>,签发这类证书需要域名所有者完成以下至少一种<ruby> 挑战 <rp> ( </rp> <rt> Challenge </rt> <rp> ) </rp></ruby>以证明自己对域名的所有权: * 验证申请人对域名的 Whois 信息中邮箱的控制权; * 验证申请人对域名的常见管理员邮箱(如以 `admin@`、`postmaster@` 开头的邮箱等)的控制权; * 在 DNS 的 TXT 记录中发布一条 CA 提供的字符串; * 在包含域名的网址中特定路径发布一条 CA 提供的字符串。 不难发现,其中最容易实现自动化的一种操作必然为最后一条,ACME 协议中的 [Simple HTTP](https://letsencrypt.github.io/acme-spec/#simple-http) 认证即是用一种类似的方法对从未签发过任何证书的域名进行认证。该协议要求在访问 `http://域名/.well-known/acme-challenge/指定字符串` 时返回特定的字符串。 然而实现该协议的客户端 [letsencrypt](https://github.com/letsencrypt/letsencrypt) 做了更多——它不仅可以通过 ACME 协议配合服务端 [Boulder](https://github.com/letsencrypt/boulder) 的域名进行<ruby> 独立 <rp> ( </rp> <rt> standalone </rt> <rp> ) </rp></ruby>的认证工作,同时还可以自动配置常见的服务器软件(目前支持 Nginx 和 Apache)以完成认证。 ### Let's Encrypt 免费证书签发服务 对于大多数网站管理员来讲,想要对自己的 Web 服务器进行加密需要一笔不小的支出进行证书签发并且难以配置。根据早些年 SSL Labs 公布的 [2010 年互联网 SSL 调查报告(PDF)](https://community.qualys.com/servlet/JiveServlet/download/38-1636/Qualys_SSL_Labs-State_of_SSL_2010-v1.6.pdf) 指出超过半数的 Web 服务器没能正确使用 Web 服务器证书,主要的问题有证书不被浏览器信任、证书和域名不匹配、证书过期、证书信任链没有正确配置、使用已知有缺陷的协议和算法等。而且证书过期后的续签和泄漏后的吊销仍需进行繁琐的人工操作。 幸运的是 Let's Encrypt 免费证书签发服务在经历了漫长的开发和测试之后终于来临,在 Let's Encrypt 官方 CA 被广泛信任之前,IdenTrust 的根证书对 Let's Encrypt 的二级 CA 进行了交叉签名使得大部分浏览器已经信任 Let's Encrypt 签发的证书。 ### 使用 letsencrypt 由于当前 Let's Encrypt 官方的证书签发服务还未公开,你只能尝试开发版本。这个版本会签发一个 CA 标识为 `happy hacker fake CA` 的测试证书,注意这个证书不受信任。 要获取开发版本请直接: ```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letsencrypt/letsencrypt ``` 以下的[使用方法](https://letsencrypt.org/howitworks/)摘自 Let's Encrypt 官方网站。 #### 签发证书 `letsencrypt` 工具可以协助你处理证书请求和验证工作。 **自动配置 Web 服务器** 下面的操作将会自动帮你将新证书配置到 Nginx 和 Apache 中。 ``` $ letsencrypt run ``` **独立签发证书** 下面的操作将会将新证书置于当前目录下。 ``` $ letsencrypt -d example.com auth ``` #### 续签证书 默认情况下 `letsencrypt` 工具将协助你跟踪当前证书的有效期限并在需要时自动帮你续签。如果需要手动续签,执行下面的操作。 ``` $ letsencrypt renew --cert-path example-cert.pem ``` #### 吊销证书 列出当前托管的证书菜单以吊销。 ``` $ letsencrypt revoke ``` 你也可以吊销某一个证书或者属于某个私钥的所有证书。 ``` $ letsencrypt revoke --cert-path example-cert.pem ``` ``` $ letsencrypt revoke --key-path example-key.pem ``` ### Docker 化 letsencrypt 如果你不想让 letsencrypt 自动配置你的 Web 服务器的话,使用 Docker 跑一份独立的版本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你所要做的只是在装有 Docker 的系统中执行: ``` $ sudo docker run -it --rm -p 443:443 -p 80:80 --name letsencrypt \ -v "/etc/letsencrypt:/etc/letsencrypt" \ -v "/var/lib/letsencrypt:/var/lib/letsencrypt" \ quay.io/letsencrypt/letsencrypt:latest auth ``` 你就可以快速的为自己的 Web 服务器签发一个免费而且受信任的 DV 证书啦! ### Let's Encrypt 的注意事项 * Let's Encrypt 当前发行的 DV 证书仅能验证域名的所有权,并不能验证其所有者身份; * Let's Encrypt 不像其他 CA 那样对安全事故有保险赔付; * Let's Encrypt 目前不提供 Wildcard 证书; * Let's Encrypt 的有效时间仅为 90 天,逾期需要续签(可自动续签)。 对于 Let's Encrypt 的介绍就到这里,让我们一起目睹这场互联网的安全革命吧。
Ubuntu 软件中心将在 16.04 LTS 中被替换
Sam Tran
http://www.omgubuntu.co.uk/2015/11/the-ubuntu-software-centre-is-being-replace-in-16-04-lts
Ubuntu 软件中心将在 Ubuntu 16.04 LTS 中被替换。 Ubuntu Xenial Xerus 桌面用户将会发现,这个熟悉的(并有些繁琐的)Ubuntu 软件中心将不再可用。 按照目前的计划,GNOME 的 软件应用(Software application)将作为基于 Unity 7 的桌面的默认包管理工具。 GNOME 软件应用 作为这次变化的一个结果是,会新开发插件来支持软件中心的评级、评论和应用程序付费的功能。 该决定是在伦敦的 Canonical 总部最近举行的一次桌面峰会中通过的。 相对于 Ubuntu 软件中心,我们认为我们在 GNOME 软件中心(sic)添加 Snaps 支持上能做的更好。所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2/221244xqqsyrkbqmmskfs9.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2/221244xqqsyrkbqmmskfs9.jpg
false
false
true
strugglingyouth
false
[ "Ubuntu", "软件中心" ]
新闻
{ "viewnum": 8242,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27.223.99.130", "message": "支持。虽然我不用 UBUNTU。",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2.0|Windows 7]", "date": "2015-11-13T12:33:28" } ]
[]
Ubuntu 软件中心将在 Ubuntu 16.04 LTS 中被替换。 Ubuntu Xenial Xerus 桌面用户将会发现,这个熟悉的(并有些繁琐的)Ubuntu 软件中心将不再可用。 按照目前的计划,GNOME 的 软件应用(Software application)将作为基于 Unity 7 的桌面的默认包管理工具。 GNOME 软件应用 作为这次变化的一个结果是,会新开发插件来支持软件中心的评级、评论和应用程序付费的功能。 该决定是在伦敦的 Canonical 总部最近举行的一次桌面峰会中通过的。 相对于 Ubuntu 软件中心,我们认为我们在 GNOME 软件中心(sic)添加 Snaps 支持上能做的更好。所
2015-11-13T07:11:00
2015-11-13T07:11:00
6,570
/article-6570-1.html
![The USC Will Be Replaced](/wp-content/uploads/2011/09/usc1.jpg) *Ubuntu 软件中心将在 Ubuntu 16.04 LTS 中被替换。* Ubuntu Xenial Xerus 桌面用户将会发现,这个熟悉的(并有些繁琐的)Ubuntu 软件中心将不再可用。 按照目前的计划,GNOME 的<ruby> <a href="https://wiki.gnome.org/Apps/Software"> 软件应用 </a> <rp> ( </rp> <rt> Software application </rt> <rp> ) </rp></ruby>将作为基于 Unity 7 的桌面的默认包管理工具。 ![GNOME Software](/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2/221244xqqsyrkbqmmskfs9.jpg) *GNOME 软件应用* 作为这次变化的一个结果是,会新开发插件来支持软件中心的评级、评论和应用程序付费的功能。 该决定是在伦敦的 Canonical 总部最近举行的一次桌面峰会中通过的。 “相对于 Ubuntu 软件中心,我们认为我们在 GNOME 软件中心(sic)添加 Snaps 支持上能做的更好。所以,现在看起来我们将使用 GNOME 软件中心来取代 [Ubuntu 软件中心]”,Ubuntu 桌面经理 Will Cooke 在 Ubuntu 在线峰会解释说。 GNOME 3.18 架构与也将出现在 Ubuntu 16.04 中,其中一些应用程序将更新到 GNOME 3.20 , ‘这么做也是有道理的’,Will Cooke 补充说。 我们最近在 Twitter 上做了一项民意调查,询问如何在 Ubuntu 上安装软件。结果表明,只有少数人怀念现在的软件中心... 你使用什么方式在 Ubuntu 上安装软件? * 软件中心 * 终端 ### 在 Ubuntu 16.04 其他应用程序也将会减少 Ubuntu 软件中心并不是唯一一个在 Xenial Xerus 中被丢弃的。 光盘刻录工具 Brasero 和即时通讯工具 Empathy 也将从默认镜像中删除。 虽然这些应用程序还在不断的开发,但随着笔记本减少了光驱以及基于移动网络的聊天服务,它们看起来越来越过时了。 如果你还在使用它们请不要惊慌:Brasero 和 Empathy 将 **仍然可以通过存档在 Ubuntu 上安装**。 也并不全是丢弃和替换,默认还包括了一个新的桌面应用程序:GNOME 日历。 --- via: <http://www.omgubuntu.co.uk/2015/11/the-ubuntu-software-centre-is-being-replace-in-16-04-lts> 作者:[Sam Tran](https://plus.google.com/111008502832304483939?rel=author) 译者:[strugglingyouth](https://github.com/strugglingyout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那些奇特的 Linux 发行版本
Manuel Jose
http://www.techdrivein.com/2015/08/the-strangest-most-unique-linux-distros.html
从大多数消费者所关注的诸如 Ubuntu,Fedora,Mint 或 elementary OS 到更加复杂、轻量级和企业级的诸如 Slackware,Arch Linux 或 RHEL,这些发行版本我都已经见识过了。除了这些,难道没有其他别的了吗?其实 Linux 的生态系统是非常多样化的,对每个人来说,总有一款适合你。下面就让我们讨论一些稀奇古怪的小众 Linux 发行版本吧,它们代表着开源平台真正的多样性。 Puppy Linux 它是一个仅有一个普通 DVD 光盘容量十分之一大小的操作系统,这就是 Puppy Linux。整个操作系统仅有 100MB 大小!并且它还可以从内存中运行,这使得它运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2/231139azolqtc551cn7l6n.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2/231139azolqtc551cn7l6n.png
false
false
true
FSSlc
false
[ "Linux", "发行版" ]
分享
{ "viewnum": 17991, "commentnum": 7, "favtimes": 6,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83.202.88.25", "message": "slitaz竟然没有,ttylinux竟然没有", "username": "来自山西大同的 Sogou Explorer 2|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1-13T11:36:09" }, { "postip": "27.223.99.130", "message": "PapyrOS 有意思。<br />\r\nQubes 前提假设是不存在完美的没有 bug 的桌面环境。这个还需要假设么?<br />\r\nHannah Montana Linux 真是太逗了!是 Hannah Montana 的粉丝搞来示爱的么?",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2.0|Windows 7]", "date": "2015-11-13T12:32:08" }, { "postip": "123.235.227.120", "message": "金属党们也是闲的蛋疼啊,我感觉还是自杀Linux好玩,可过配着自杀倾向听哈哈。", "username": "来自山东青岛的 Chrome Mobile 46.0|Android 5.1 用户", "date": "2015-11-13T13:48:41"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即便是那些超小型的 Linux 发行版,其超小型也是指的 ISO 或硬盘需求很小,但是内存的话,我没见过可以在不足 100MB 内存运行的,哪怕其用的是传统 init 做初始化。",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6.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1-13T15:19:03" }, { "postip": "115.60.65.203", "message": "这些奇特的linux版本还真是不常见啊", "username": "来自河南郑州的 Microsoft Edge 13.10586|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1-15T18:33:51" }, { "postip": "14.210.45.17", "message": "我见过一个叫BasicLinux的,只有两张3.5吋软盘大小,只需12MB内存,还有一个非常简陋的图形界面。", "username": "来自广东湛江的 Firefox 42.0|Ubuntu 用户", "date": "2015-11-25T21:44:18" }, { "postip": "112.96.128.139", "message": "还是完整规范发行版opensuse, ubuntu入门者好, 高手就用archlinux或Fedora, debian发行版.&nbsp;&nbsp;不过有些版本需要自己编译freetype启动次像素平滑, 属于侵犯专利行为. 不可以公司使用.",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2.0|Fedora 用户", "date": "2015-12-11T22:06:14" } ]
[]
从大多数消费者所关注的诸如 Ubuntu,Fedora,Mint 或 elementary OS 到更加复杂、轻量级和企业级的诸如 Slackware,Arch Linux 或 RHEL,这些发行版本我都已经见识过了。除了这些,难道没有其他别的了吗?其实 Linux 的生态系统是非常多样化的,对每个人来说,总有一款适合你。下面就让我们讨论一些稀奇古怪的小众 Linux 发行版本吧,它们代表着开源平台真正的多样性。 Puppy Linux 它是一个仅有一个普通 DVD 光盘容量十分之一大小的操作系统,这就是 Puppy Linux。整个操作系统仅有 100MB 大小!并且它还可以从内存中运行,这使得它运
2015-11-13T08:10:00
2015-11-13T08:10:00
6,572
/article-6572-1.html
从大多数消费者所关注的诸如 Ubuntu,Fedora,Mint 或 elementary OS 到更加复杂、轻量级和企业级的诸如 Slackware,Arch Linux 或 RHEL,这些发行版本我都已经见识过了。除了这些,难道没有其他别的了吗?其实 Linux 的生态系统是非常多样化的,对每个人来说,总有一款适合你。下面就让我们讨论一些稀奇古怪的小众 Linux 发行版本吧,它们代表着开源平台真正的多样性。 ### Puppy Linux ![Puppy Linux](/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2/231139azolqtc551cn7l6n.png) 它是一个仅有一个普通 DVD 光盘容量十分之一大小的操作系统,这就是 Puppy Linux。整个操作系统仅有 100MB 大小!并且它还可以从内存中运行,这使得它运行极快,即便是在老式的 PC 机上。 在操作系统启动后,你甚至可以移除启动介质!还有什么比这个更好的吗? 系统所需的资源极小,大多数的硬件都会被自动检测到,并且它预装了能够满足你基本需求的软件。[在这里体验 Puppy Linux 吧](http://puppylinux.org/main/Overview%20and%20Getting%20Started.htm). ### Suicide Linux(自杀 Linux) ![Suicide Linux(自杀 Linux)](/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2/231304wbyxb9ru5h8esnz0.jpg) 这个名字吓到你了吗?我想应该是。 ‘任何时候 -注意是任何时候-一旦你远程输入不正确的命令,解释器都会创造性地将它重定向为 `rm -rf /` 命令,然后擦除你的硬盘’。它就是这么简单。我真的很想知道谁自信到将[Suicide Linux](http://qntm.org/suicide) 安装到生产机上。 **警告:千万不要在生产机上尝试这个!** 假如你感兴趣的话,现在可以通过一个简洁的[DEB 包](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suicide-linux/files/)来获取到它。 ### PapyrOS ![PapyrOS](/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2/231335gs8sbz3200c6nqon.png) 它的 “奇怪”是好的方面。PapyrOS 正尝试着将 Android 的 material 设计语言引入到新的 Linux 发行版本上。尽管这个项目还处于早期阶段,看起来它已经很有前景。该项目的网页上说该系统已经完成了 80%,随后人们可以期待它的第一个 Alpha 发行版本。在该项目被宣告提出时,我们做了 [PapyrOS](http://www.techdrivein.com/2015/02/papyros-material-design-linux-coming-soon.html) 的小幅报道,从它的外观上看,它甚至可能会引领潮流。假如你感兴趣的话,可在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ommunities/109966288908859324845/stream/3262a3d3-0797-4344-bbe0-56c3adaacb69) 上关注该项目并可通过 [BountySource](https://www.bountysource.com/teams/papyros) 来贡献出你的力量。 ### Qubes OS ![Qubes OS](/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2/231400q4uudpdud990uu4y.png) Qubes 是一个开源的操作系统,其设计通过使用<ruby> <a href="https://en.wikipedia.org/wiki/Compartmentalization_(information_security)"> 安全分级 </a> <rp> ( </rp> <rt> Security by Compartmentalization </rt> <rp> ) </rp></ruby>的方法,来提供强安全性。其前提假设是不存在完美的没有 bug 的桌面环境。并通过实现一个‘<ruby> 安全隔离 <rp> ( </rp> <rt> Security by Isolation </rt> <rp> ) </rp></ruby>’ 的方法,[Qubes Linux](https://www.qubes-os.org/)试图去解决这些问题。Qubes 基于 Xen、X 视窗系统和 Linux,并可运行大多数的 Linux 应用,支持大多数的 Linux 驱动。Qubes 入选了 Access Innovation Prize 2014 for Endpoint Security Solution 决赛名单。 ### Ubuntu Satanic Edition ![Ubuntu Satanic Edition](/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2/231742w9wfv39cucnvjnuf.jpg) Ubuntu SE 是一个基于 Ubuntu 的发行版本。通过一个含有主题、壁纸甚至来源于某些天才新晋艺术家的重金属音乐的综合软件包,“它同时带来了最好的自由软件和免费的金属音乐” 。尽管这个项目看起来不再积极开发了, Ubuntu Satanic Edition 甚至在其名字上都显得奇异。 [Ubuntu SE (Slightly NSFW)](http://ubuntusatanic.org/)。 ### Tiny Core Linux ![Tiny Core Linux](/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2/231622p07a0rkdkfdkeafc.png) Puppy Linux 还不够小?试试这个吧。 Tiny Core Linux 是一个 12MB 大小的图形化 Linux 桌面!是的,你没有看错。一个主要的补充说明:它不是一个完整的桌面,也并不完全支持所有的硬件。它只含有能够启动进入一个非常小巧的 X 桌面,支持有线网络连接的核心部件。它甚至还有一个名为 Micro Core Linux 的没有 GUI 的版本,仅有 9MB 大小。[Tiny Core Linux](http://tinycorelinux.net/)。 ### NixOS ![NixOS](/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2/231808rr2rek8eg89je39v.png) 它是一个资深用户所关注的 Linux 发行版本,有着独特的打包和配置管理方式。在其他的发行版本中,诸如升级的操作可能是非常危险的。升级一个软件包可能会引起其他包无法使用,而升级整个系统感觉还不如重新安装一个。在那些你不能安全地测试由一个配置的改变所带来的结果的更改之上,它们通常没有“重来”这个选项。在 NixOS 中,整个系统由 Nix 包管理器按照一个纯功能性的构建语言的描述来构建。这意味着构建一个新的配置并不会重写先前的配置。大多数其他的特色功能也遵循着这个模式。Nix 相互隔离地存储所有的软件包。有关 NixOS 的更多内容请看[这里](https://nixos.org/)。 ### GoboLinux ![GoboLinux](/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2/231825rteo7d4171tzo1zt.jpg) 这是另一个非常奇特的 Linux 发行版本。它与其他系统如此不同的原因是它有着独特的重新整理的文件系统。它有着自己独特的子目录树,其中存储着所有的文件和程序。GoboLinux 没有专门的包数据库,因为其文件系统就是它的数据库。在某些方面,这类重整有些类似于 OS X 上所看到的功能。 ### Hannah Montana Linux ![Hannah Montana Linux](/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2/231841j7d4z4nsaxzagzr7.jpg) 它是一个基于 Kubuntu 的 Linux 发行版本,它有着<ruby> 汉娜·蒙塔娜 <rp> ( </rp> <rt> Hannah Montana </rt> <rp> ) </rp></ruby> 主题的开机启动界面、KDM(KDE Display Manager)、图标集、ksplash、plasma、颜色主题和壁纸(I'm so sorry)。[这是它的链接](http://hannahmontana.sourceforge.net/)。这个项目现在不再活跃了。 ### RLSD Linux 它是一个极其精简、小巧、轻量和安全可靠的,基于 Linux 文本的操作系统。开发者称 “它是一个独特的发行版本,提供一系列的控制台应用和自带的安全特性,对黑客或许有吸引力。” [RLSD Linux](http://rlsd2.dimakrasner.com/). 我们还错过了某些更加奇特的发行版本吗?请让我们知晓吧。 --- via: <http://www.techdrivein.com/2015/08/the-strangest-most-unique-linux-distros.html> 作者:Manuel Jose 译者:[FSSlc](https://github.com/FSSlc)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Linux 有问必答:如何在debian及其衍生发行版中改变默认的 Java 版本
Dan Nanni
http://ask.xmodulo.com/change-default-java-version-linux.html
提问:当我尝试在Linux中运行一个Java程序时,我遇到了一个错误。看上去像程序编译所使用的Java版本与我本地的不同。我该如何在Linux上切换默认的Java版本? 当Java程序编译时,编译环境会设置一个target变量来设置程序可以运行的最低Java版本。如果你Linux系统上运行的程序不能满足最低的JRE版本要求,那么你会在运行的时候遇到下面的错误。 Exception in thread &quot;main&quot; java.lang.UnsupportedClassVersionError: com/xmodulo/hmon/gui/NetConf : Unsupported major.minor version 51.0 比如,程序在Java JRE 1.7下编译,但是系统只有J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6/001124yixixswnwri0kryr.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6/001124yixixswnwri0kryr.jpg
false
false
true
geekpi
false
[ "java" ]
技术
{ "viewnum": 5143, "commentnum": 3, "favtimes": 2,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postip": "223.240.36.49", "message": "update-alternatives是debian系列的发行版特有的命令,在其他的Linux中无法使用,建议修改标题为&quot;在debian及其衍生发行版中改变默认的 Java 版本&quot;。。。。", "username": "枫落夜舞 [Firefox 42.0|Windows 10]", "date": "2015-11-16T12:17:57" }, { "postip": "123.120.89.18", "message": "谢谢!",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1-16T18:42:15" }, { "postip": "59.172.188.89", "message": "实际上在centos/fedora系只需要把命令改成alternatives就行了。",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Firefox 42.0|Fedora 用户", "date": "2015-11-18T09:41:52" } ]
[]
提问:当我尝试在Linux中运行一个Java程序时,我遇到了一个错误。看上去像程序编译所使用的Java版本与我本地的不同。我该如何在Linux上切换默认的Java版本? 当Java程序编译时,编译环境会设置一个target变量来设置程序可以运行的最低Java版本。如果你Linux系统上运行的程序不能满足最低的JRE版本要求,那么你会在运行的时候遇到下面的错误。 Exception in thread &quot;main&quot; java.lang.UnsupportedClassVersionError: com/xmodulo/hmon/gui/NetConf : Unsupported major.minor version 51.0 比如,程序在Java JRE 1.7下编译,但是系统只有J
2015-11-16T08:05:00
2015-11-16T08:05:00
6,585
/article-6585-1.html
> > **提问**:当我尝试在Linux中运行一个Java程序时,我遇到了一个错误。看上去像程序编译所使用的Java版本与我本地的不同。我该如何在Linux上切换默认的Java版本? > > > 当Java程序编译时,编译环境会设置一个“target”变量来设置程序可以运行的最低Java版本。如果你Linux系统上运行的程序不能满足最低的JRE版本要求,那么你会在运行的时候遇到下面的错误。 ``` Exception in thread "main" java.lang.UnsupportedClassVersionError: com/xmodulo/hmon/gui/NetConf : Unsupported major.minor version 51.0 ``` 比如,程序在Java JRE 1.7下编译,但是系统只有Java JRE 1.6。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6/001124yixixswnwri0kryr.jpg)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需要改变默认的Java版本到Java JRE 1.7或者更高(假设JRE已经安装了)。 首先,试用下面的update-alternatives命令**检查你系统上可用的Java版本**: ``` $ sudo update-alternatives --display java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6/001134bkktx3x859cscu5f.jpg) 本例中,总共安装了4个不同的Java版本:OpenJDK JRE 1.6、Oracle Java JRE 1.6、OpenJDK JRE 1.7 和 Oracle Java JRE 1.7。现在默认的Java版本是OpenJDK JRE 1.6。 如果没有安装需要的Java JRE,你可以参考[这些指导](http://ask.xmodulo.com/install-java-runtime-linux.html)来完成安装。 现在有可用的候选版本,你可以用下面的命令在可用的Java JRE之间**切换默认的Java版本**: ``` $ sudo update-alternatives --config java ``` 看到提示的时候,选择你想试用的Java版本。本例中,我们选择Oracle Java JRE 1.7。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6/001134edxwy2dd9l9ya2tw.jpg) 现在用下面的命令验证默认的Java版本。 ``` $ java -version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6/001135i0aq1cwjxt5wj9qj.jpg) 最后,如果你定义了JAVA\_HOME环境变量,根据你设置的Java版本更新变量。 --- via: <http://ask.xmodulo.com/change-default-java-version-linux.html> 作者:[Dan Nanni](http://ask.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如何在 Linux 上使用 SSHfs 挂载一个远程文件系统
Derrik Diener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sshfs-mount-remote-filesystem-linux/
你曾经想过用安全 shell 挂载一个远程文件系统到本地吗?如果有的话,SSHfs 也许就是你所需要的。它通过使用 SSH 和 Fuse(LCTT 译注:Filesystem in Userspace,用户态文件系统,是 Linux 中用于挂载某些网络空间,如 SSH,到本地文件系统的模块) 允许你挂载远程计算机(或者服务器)到本地。 注意: 这篇文章假设你明白SSH 如何工作并在你的系统中配置 SSH。 准备 在使用 SSHfs 挂载之前,需要进行一些设置 - 在你的系统上安装 SSHfs 以及 fuse 软件包。你还需要为 fuse 创建一个组,添加用户到组,并创建远程文件系统将会驻留的目录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6/010840b4jipb9sursbj6ir.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6/010840b4jipb9sursbj6ir.jpg
false
false
true
ictlyh
false
[ "SSHfs", "ssh" ]
技术
{ "viewnum": 13026, "commentnum": 1, "favtimes": 6,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postip": "125.33.48.69", "message": "hao",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Internet Explorer 1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1-17T19:07:46" } ]
[]
你曾经想过用安全 shell 挂载一个远程文件系统到本地吗?如果有的话,SSHfs 也许就是你所需要的。它通过使用 SSH 和 Fuse(LCTT 译注:Filesystem in Userspace,用户态文件系统,是 Linux 中用于挂载某些网络空间,如 SSH,到本地文件系统的模块) 允许你挂载远程计算机(或者服务器)到本地。 注意: 这篇文章假设你明白SSH 如何工作并在你的系统中配置 SSH。 准备 在使用 SSHfs 挂载之前,需要进行一些设置 - 在你的系统上安装 SSHfs 以及 fuse 软件包。你还需要为 fuse 创建一个组,添加用户到组,并创建远程文件系统将会驻留的目录
2015-11-16T09:49:00
2015-11-16T09:49:00
6,586
/article-6586-1.html
你曾经想过用安全 shell 挂载一个远程文件系统到本地吗?如果有的话,SSHfs 也许就是你所需要的。它通过使用 SSH 和 Fuse(LCTT 译注:Filesystem in Userspace,用户态文件系统,是 Linux 中用于挂载某些网络空间,如 SSH,到本地文件系统的模块) 允许你挂载远程计算机(或者服务器)到本地。 **注意**: 这篇文章假设你明白[SSH 如何工作并在你的系统中配置 SSH](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setup-ssh-ubuntu/)。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6/010840b4jipb9sursbj6ir.jpg) ### 准备 在使用 SSHfs 挂载之前,需要进行一些设置 - 在你的系统上安装 SSHfs 以及 fuse 软件包。你还需要为 fuse 创建一个组,添加用户到组,并创建远程文件系统将会驻留的目录。 要在 Ubuntu Linux 上安装两个软件包,只需要在终端窗口输入以下命令: ``` sudo apt-get install sshfs fuse ``` ![ubuntu 安装 sshfs-fuse](/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6/010935gjnjcrc6rztc86t8.jpg) 如果你使用的不是 Ubuntu,那就在你的发行版软件包管理器中搜索软件包名称。最好搜索和 fuse 或 SSHfs 相关的关键字,因为取决于你运行的系统,软件包名称可能稍微有些不同。 在你的系统上安装完软件包之后,就该创建好 fuse 组了。在你安装 fuse 的时候,应该会在你的系统上创建一个组。如果没有的话,在终端窗口中输入以下命令以便在你的 Linux 系统中创建组: ``` sudo groupadd fuse ``` 添加了组之后,把你的用户添加到这个组。 ``` sudo gpasswd -a "$USER" fuse ``` ![sshfs 添加用户到组 fuse](/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6/010936rvva653999996125.png) 别担心上面命令的 `$USER`。shell 会自动用你自己的用户名替换。处理了和组相关的工作之后,就是时候创建要挂载远程文件的目录了。 ``` mkdir ~/remote_folder ``` 在你的系统上创建了本地目录之后,就可以通过 SSHfs 挂载远程文件系统了。 ### 挂载远程文件系统 要在你的机器上挂载远程文件系统,你需要在终端窗口中输入一段较长的命令。 ``` sshfs -o idmap=user [email protected]:/remote/file/system/ ~/remote ``` ![sshfs 挂载文件系统到本地目录1](/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6/010936wz1qe2555tzqlzik.png) **注意**: 也可以通过 SSH 密钥文件挂载 SSHfs 文件系统。只需要在上面的命中用 `sshfs -o IdentityFile=~/.ssh/keyfile`, 替换 `sshfs -o idmap=user` 部分。 输入这个命令之后,会提示你输入远程用户的密码。如果登录成功了,你的远程文件系统就会被挂载到之前创建的 `~/remote_folder` 目录。 ![sshfs挂载文件系统到本地目录2](/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6/010937toiotinelfoohxuy.jpg) 使用完了你的远程文件系统,想要卸载它?容易吗?只需要在终端输入下面的命令: ``` sudo umount ~/remote_folder ``` 这个简单的命令会断开远程连接同时清空 remote\_folder 目录。 ### 总结 在 Linux 上有很多工具可以用于访问远程文件并挂载到本地。但是如之前所说,如果有的话,也只有很少的工具能充分利用 SSH 的强大功能。我希望在这篇指南的帮助下,也能认识到 SSHfs 是一个多么强大的工具。 你觉得 SSHfs 怎么样呢?在下面的评论框里告诉我们吧! --- via: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sshfs-mount-remote-filesystem-linux/> 作者:[Derrik Diener](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author/derrikdiener/) 译者:[ictlyh](http://mutouxiaogui.cn/blo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LastPass 的开源替代品
http://www.linuxlinks.com/article/20151108125950773/LastPassAlternatives.html
LastPass是一个跨平台的密码管理程序。在Linux平台中,它可作为Firefox, Chrome和Opera浏览器的插件使用。LastPass Sesame支持Ubuntu/Debian与Fedora系统。此外,LastPass还有安装在Firefox Portable的便携版,可将其安装在USB设备上。再加上适用于Ubuntu/Debian, Fedora和openSUSE的LastPass Pocket, 其具有良好的跨平台覆盖性。虽然LastPass备受好评,但它是一个专有软件。此外,LastPass最近被LogMeIn收购。如果你在找一个开源的替代品,这篇文章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们正面临着信息大爆炸。无论你是要在线经营生意,找工作,还是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6/233826bg12i1ym4pg6ut8z.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6/233826bg12i1ym4pg6ut8z.jpg
false
false
true
StdioA
false
[ "LastPass", "密码" ]
分享
{ "viewnum": 7394, "commentnum": 2,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11.205.180.176", "message": "lastpass真正好用之处在于他有安全易用的浏览器插件",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46.0|Fedora 用户", "date": "2015-11-17T08:35:24" }, { "postip": "113.88.64.38", "message": "KeePassX足够了", "username": "POCMON [Firefox 42.0|Ubuntu]", "date": "2015-11-17T16:05:52" } ]
[]
LastPass是一个跨平台的密码管理程序。在Linux平台中,它可作为Firefox, Chrome和Opera浏览器的插件使用。LastPass Sesame支持Ubuntu/Debian与Fedora系统。此外,LastPass还有安装在Firefox Portable的便携版,可将其安装在USB设备上。再加上适用于Ubuntu/Debian, Fedora和openSUSE的LastPass Pocket, 其具有良好的跨平台覆盖性。虽然LastPass备受好评,但它是一个专有软件。此外,LastPass最近被LogMeIn收购。如果你在找一个开源的替代品,这篇文章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 我们正面临着信息大爆炸。无论你是要在线经营生意,找工作,还是
2015-11-16T23:53:33
2015-11-16T23:53:33
6,589
/article-6589-1.html
LastPass是一个跨平台的密码管理程序。在Linux平台中,它可作为Firefox, Chrome和Opera浏览器的插件使用。LastPass Sesame支持Ubuntu/Debian与Fedora系统。此外,LastPass还有安装在Firefox Portable的便携版,可将其安装在USB设备上。再加上适用于Ubuntu/Debian, Fedora和openSUSE的LastPass Pocket, 其具有良好的跨平台覆盖性。虽然LastPass备受好评,但它是一个专有软件。此外,LastPass最近被LogMeIn收购。如果你在找一个开源的替代品,这篇文章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6/233826bg12i1ym4pg6ut8z.jpg) 我们正面临着信息大爆炸。无论你是要在线经营生意,找工作,还是只为了休闲来进行阅读,互联网都是一个海量的信息源。在这种情况下,长期保留信息是很困难的。然而,及时地获取某些特定信息非常重要。密码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作为一个电脑用户,你可能会面临在不同服务或网站使用相同或不同密码的困境。这个事情非常复杂,因为有些网站会限制你对密码的选择。比如,一个网站可能会限制密码的最小位数,大写字母,数字或者特殊字符,这使得在所有网站使用统一密码变得不可能。更重要的是,不在不同网站中使用同一密码有安全方面的原因。这样就不可避免地意味着人们经常会有很多密码要记。一个解决方案是将所有的密码写下来。然而,这种做法也极度的不安全。 为了解决需要记忆无穷多串密码的问题,目前比较流行的解决方案是使用密码管理软件。事实上,这类软件对于活跃的互联网用户来说极为实用。它使得你获取、管理和安全保存所有密码变得极为容易,而大多数密码都是用软件或文件系统加密过的。因此,用户只需要记住一个简单的密码就可以获取到其它所有密码。密码管理软件鼓励用户对于不同服务去采用独一无二的,非直观的高强度的密码。 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Linux软件的质量,我将介绍4款优秀的、可替代LastPass的开源软件。 ### KeePassX ![KeePassX](/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6/235131rfrvvg6ur9rarlqv.png) KeePassX是KeePass的多平台移植,是一款开源、跨平台的密码管理软件。这款软件可以帮助你以安全的方式保管密码。你可以将所有密码保存在一个数据库中,而这个数据库被一个主密码或密码盘来保管。这使得用户只需要记住一个单一的主密码或插入密码盘即可解锁整个数据库。 密码数据库使用AES(即Rijndael)或者TwoFish算法进行加密,密钥长度为256位。 该软件功能包括: * 管理模式丰富 + 通过标题使每条密码更容易被识别 - 可设置密码过期时间 - 可插入附件 - 可为不同分组或密码自定义标志 - 在分组中对密码排序 * 搜索功能:可在特定分组或整个数据库中搜索 * 自动键入: 这个功能允许你在登录网站时只需要按下几个键。KeePassX可以帮助你输入剩下的密码。自动键入通过读取当前窗口的标题,对密码数据库进行搜索来获取相应的密码 * 数据库安全性强,用户可通过密码或一个密钥文件(可存储在CD或U盘中)访问数据库(或两者) * 安全密码自动生成 * 具有预防措施,获取用星号隐藏的密码并检查其安全性 * 加密 - 用256位密钥,通过AES(高级加密标准)或TwoFish算法加密数据库, * 密码可以导入或导出。可从PwManager文件(*.pwm)或KWallet文件(*.xml)中导入密码,可导出为文本(\*.txt)格式。 --- * 软件官网:[www.keepassx.org](http://www.keepassx.org/) * 开发者:KeepassX Team * 软件许可证:GNU GPL V2 * 版本号:0.4.3 ### Encryptr ![Encryptr](/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6/235210fatu4u4izk4ah6fw.png) Encryptr是一个开源的、零知识(zero-knowledge)的、基于云端的密码管理/电子钱包软件,以Crypton为基础开发。Crypton是一个Javascript库,允许开发者利用其开发应用来上传文件至服务器,而服务器无法知道用户所存储的文件内容。 Encryptr可将你的敏感信息,比如密码、信用卡数据、PIN码、或认证码存储在云端。然而,由于它基于零知识的Cypton框架开发,Encryptr可保证只有用户才拥有访问或读取秘密信息的权限。 由于其跨平台的特性,Encryptr允许用户随时随地、安全地通过一个账户从云端获取机密信息。 软件特性包括: * 使用非常安全的零知识Crypton框架,只在你的本地加密/解密数据 * 易于使用 * 基于云端 * 可存储三种类型的数据:密码、信用卡账号以及通用的键值对 * 可对每条密码设置“备注”项 * 过滤和搜索密码 * 对密码进行本地加密缓存,以节省载入时间 --- * 软件官网: [encryptr.org](https://encryptr.org/) * 开发者: Tommy Williams * 软件许可证: GNU GPL v3 * 版本号: 1.2.0 ### RatticDB ![RatticDB](/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6/235237rbwaul5av3xbiwsl.png) RatticDB是一个开源的、基于Django的密码管理服务。 RatticDB被设计为一个“密码生命周期管理工具”而不是单单一个“密码存储工具”。RatticDB致力于及时提醒用户哪些密码在何时需要更改。它不提供应用层面的密码加密。 软件特性包括: * 简洁的ACL设计 * 可改变队列功能,可让用户知晓何时需要更改某应用的密码 * 支持Ansible配置 --- * 软件官网: [rattic.org](http://rattic.org/) * 开发者: Daniel Hall * 软件许可证: GNU GPL v2 * 版本号: 1.3.1 ### Seahorse ![Seahorse](/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6/235322oz746z47nq47onn4.png) Seahorse是一个GnuPG(GNU隐私保护软件)的Gnome前端界面。它的目标是提供一个易于使用密钥管理工具,以及一个易于使用的界面来控制加密操作。 Seahorse是一个工具,用来提供安全传输和数据存储服务。数据加密和数字密钥生成操作可以轻易通过GUI来操作,密钥管理操作也可以轻易通过直观的界面来进行。 此外,Seahorse包含一个Gedit插件,可以使用鹦鹉螺文件管理器管理文件,一个管理剪贴板中事物的小程序,一个存储私密密码的代理,还有一个GnuPG和OpenSSH的密钥管理工具。 软件特性包括: * 对文本进行加密/解密/签名 * 管理密钥及密钥环 * 将密钥及密钥环与密钥服务器同步 * 密码签名及发布 * 将密码缓存起来,无需多次重复键入 * 对密钥及密钥环进行备份 * 可添加一个GDK支持格式的图片作为OpenGPG图片ID * 生成SSH密钥,对其进行验证及储存 * 多语言支持 --- * 软件官网: [www.gnome.org/projects/seahorse](http://www.gnome.org/projects/seahorse/) * 开发者: Jacob Perkins, Jose Carlos, Garcia Sogo, Jean Schurger, Stef Walter, Adam Schreiber * 软件许可证: GNU GPL v2 * 版本号: 3.18.0 --- via: <http://www.linuxlinks.com/article/20151108125950773/LastPassAlternatives.html> 译者:[StdioA](https://github.com/StdioA)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Linux 有问必答:如何在 Linux 上自动设置 JAVA_HOME 环境变量
Dan Nanni
http://ask.xmodulo.com/set-java_home-environment-variable-linux.html
问题:我需要在我的 Linux 机器上编译 Java 程序。为此我已经安装了 JDK (Java Development Kit),而现在我正试图设置 JAVA_HOME 环境变量使其指向安装好的 JDK 。关于在 Linux 上设置 JAVA_HOME 环境变量,最受推崇的办法是什么? 许多 Java 程序或基于 Java 的集成开发环境 (IDE)都需要设置好 JAVA_HOME 环境变量。该变量应指向 Java 开发工具包 (JDK)或 Java 运行时环境 (JRE)的安装目录。JDK 不仅包含了 JRE 提供的一切,还带有用于编译 Java 程序的额外的二进制代码和库文件(例如编译器,调试器及 JavaDoc 文档生成器)。JDK 是用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7/131929scdx6dsxsweeawqj.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7/131929scdx6dsxsweeawqj.png
false
false
true
Ricky-Gong
false
[ "java", "JAVA_HOME" ]
技术
{ "viewnum": 7522, "commentnum": 2, "favtimes": 5,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13.88.64.38", "message": "这个技巧要保留,原来都没有想过要这样做~<br />\r\n还是思维跟不上呀~", "username": "POCMON [Firefox 42.0|Ubuntu]", "date": "2015-11-18T10:29:31" }, { "postip": "119.145.82.82", "message": "使用这个技巧还是需要小心一些东西的:<br />\r\n若只装了一个jdk,那jdk需要安装在bash可以自动找到的位置;<br />\r\n如果装了多个,那就要管理好环境变量,或者设置好update-alternatives。<br />\r\n不然这个命令很可能会把环境变量设置错。", "username": "Tessedar [Chrome 42.0|GNU/Linux]", "date": "2015-11-18T13:30:02" } ]
[]
问题:我需要在我的 Linux 机器上编译 Java 程序。为此我已经安装了 JDK (Java Development Kit),而现在我正试图设置 JAVA_HOME 环境变量使其指向安装好的 JDK 。关于在 Linux 上设置 JAVA_HOME 环境变量,最受推崇的办法是什么? 许多 Java 程序或基于 Java 的集成开发环境 (IDE)都需要设置好 JAVA_HOME 环境变量。该变量应指向 Java 开发工具包 (JDK)或 Java 运行时环境 (JRE)的安装目录。JDK 不仅包含了 JRE 提供的一切,还带有用于编译 Java 程序的额外的二进制代码和库文件(例如编译器,调试器及 JavaDoc 文档生成器)。JDK 是用
2015-11-17T13:19:40
2015-11-17T13:19:40
6,592
/article-6592-1.html
> > **问题**:我需要在我的 Linux 机器上编译 Java 程序。为此我已经安装了 JDK (Java Development Kit),而现在我正试图设置 JAVA\_HOME 环境变量使其指向安装好的 JDK 。关于在 Linux 上设置 JAVA\_HOME 环境变量,最受推崇的办法是什么? > > > 许多 Java 程序或基于 Java 的*集成开发环境* (IDE)都需要设置好 JAVA\_HOME 环境变量。该变量应指向 *Java 开发工具包* (JDK)或 *Java 运行时环境* (JRE)的安装目录。JDK 不仅包含了 JRE 提供的一切,还带有用于编译 Java 程序的额外的二进制代码和库文件(例如编译器,调试器及 JavaDoc 文档生成器)。JDK 是用来构建 Java 程序的,如果只是运行已经构建好的 Java 程序,单独一份 JRE 就足够了。 当您正试图设置 JAVA\_HOME 环境变量时,麻烦的事情在于 JAVA\_HOME 变量需要根据以下几点而改变:(1) 您是否安装了 JDK 或 JRE;(2) 您安装了哪个版本;(3) 您安装的是 Oracle JDK 还是 Open JDK。 因此每当您的开发环境或运行时环境发生改变(例如为 JDK 更新版本)时,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JAVA\_HOME 变量,而这种做法是繁重且缺乏效率的。 以下 `export` 命令能为您**自动设置** JAVA\_HOME 环境变量,而无须顾及上述的因素。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7/131929scdx6dsxsweeawqj.png) 若您安装的是 JRE: ``` export JAVA_HOME=$(dirname $(dirname $(readlink -f $(which java)))) ``` 若您安装的是 JDK: ``` export JAVA_HOME=$(dirname $(dirname $(readlink -f $(which javac)))) ``` 根据您的情况,将上述命令中的一条写入 ~/.bashrc(或 /etc/profile)文件中,它就会永久地设置好 JAVA\_HOME 变量。 注意,由于 java 或 javac 可以建立起多个层次的符号链接,为此"readlink -f"命令是用来获取它们真正的执行路径的。 举个例子,假如您安装的是 Oracle JRE 7,那么上述的第一条 export 命令将自动设置 JAVA\_HOME 为: ``` /usr/lib/jvm/java-7-oracle/jre ``` 若您安装的是 Open JDK 第8版,那么第二条 export 命令将设置 JAVA\_HOME 为: ``` /usr/lib/jvm/java-8-openjdk-amd64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7/131941nki1kf7gv9g5nkcg.jpg) 简而言之,这些 export 命令会在您重装/升级您的JDK/JRE,或[更换默认 Java 版本](http://ask.xmodulo.com/change-default-java-version-linux.html)时自动更新 JAVA\_HOME 变量。您不再需要手动调整它。 --- via: <http://ask.xmodulo.com/set-java_home-environment-variable-linux.html> 作者:[Dan Nanni](http://ask.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Ricky-Gong](https://github.com/Ricky-Gon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RHCE 系列(七):在 Linux 客户端配置基于 Kerberos 身份验证的 NFS 服务器
Gabriel Cánepa
http://www.tecmint.com/setting-up-nfs-server-with-kerberos-based-authentication/
在本系列的前一篇文章,我们回顾了如何在可能包括多种类型操作系统的网络上配置 Samba 共享。现在,如果你需要为一组类 Unix 客户端配置文件共享,很自然的你会想到网络文件系统,或简称 NFS。 RHCE 系列:第七部分 - 设置使用 Kerberos 进行身份验证的 NFS 服务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介绍配置基于 Kerberos 身份验证的 NFS 共享的整个流程。假设你已经配置好了一个 NFS 服务器和一个客户端。如果还没有,可以参考 安装和配置 NFS 服务器 - 它列出了需要安装的依赖软件包并解释了在进行下一步之前如何在服务器上进行初始化配置。 另外,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7/133903qgfa1npbdfaqanye.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7/133903qgfa1npbdfaqanye.jpg
false
false
true
ictlyh
false
[ "RHCE" ]
技术
{ "viewnum": 12659, "commentnum": 1, "favtimes": 7,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36.24.147.179", "message": "能否补充抓包分析进行挂载时的认证流程分析,因为我搭建一个环境看起来基于kerberos进行NFS的共享,但是实际客户端首次认证发送明文中,用户名不台准确", "username": "来自浙江杭州的 Chrome 86.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0-11-04T20:21:39" } ]
[ { "raid": 6550, "displayorder": 0 }, { "raid": 6696, "displayorder": 0 } ]
在本系列的前一篇文章,我们回顾了如何在可能包括多种类型操作系统的网络上配置 Samba 共享。现在,如果你需要为一组类 Unix 客户端配置文件共享,很自然的你会想到网络文件系统,或简称 NFS。 RHCE 系列:第七部分 - 设置使用 Kerberos 进行身份验证的 NFS 服务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介绍配置基于 Kerberos 身份验证的 NFS 共享的整个流程。假设你已经配置好了一个 NFS 服务器和一个客户端。如果还没有,可以参考 安装和配置 NFS 服务器 - 它列出了需要安装的依赖软件包并解释了在进行下一步之前如何在服务器上进行初始化配置。 另外,
2015-11-17T13:38:59
2015-11-17T13:38:59
6,593
/article-6593-1.html
在本系列的前一篇文章,我们回顾了[如何在可能包括多种类型操作系统的网络上配置 Samba 共享](/article-6550-1.html)。现在,如果你需要为一组类 Unix 客户端配置文件共享,很自然的你会想到网络文件系统,或简称 NFS。 ![设置使用 Kerberos 进行身份验证的 NFS 服务器](/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7/133903qgfa1npbdfaqanye.jpg) *RHCE 系列:第七部分 - 设置使用 Kerberos 进行身份验证的 NFS 服务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介绍配置基于 Kerberos 身份验证的 NFS 共享的整个流程。假设你已经配置好了一个 NFS 服务器和一个客户端。如果还没有,可以参考 [安装和配置 NFS 服务器](http://www.tecmint.com/configure-nfs-server/) - 它列出了需要安装的依赖软件包并解释了在进行下一步之前如何在服务器上进行初始化配置。 另外,你可能还需要配置 [SELinux](http://www.tecmint.com/selinux-essentials-and-control-filesystem-access/) 和 [firewalld](http://www.tecmint.com/firewalld-rules-for-centos-7/) 以允许通过 NFS 进行文件共享。 下面的例子假设你的 NFS 共享目录在 box2 的 /nfs: ``` # semanage fcontext -a -t public_content_rw_t "/nfs(/.*)?" # restorecon -R /nfs # setsebool -P nfs_export_all_rw on # setsebool -P nfs_export_all_ro on ``` (其中 -P 标记指示重启持久有效)。 最后,别忘了: #### 创建 NFS 组并配置 NFS 共享目录 1、 新建一个名为 nfs 的组并给它添加用户 nfsnobody,然后更改 /nfs 目录的权限为 0770,组属主为 nfs。于是,nfsnobody(对应请求用户)在共享目录有写的权限,你就不需要在 /etc/exports 文件中使用 no*root*squash(LCTT 译注:设为 root\_squash 意味着在访问 NFS 服务器上的文件时,客户机上的 root 用户不会被当作 root 用户来对待)。 ``` # groupadd nfs # usermod -a -G nfs nfsnobody # chmod 0770 /nfs # chgrp nfs /nfs ``` 2、 像下面那样更改 export 文件(/etc/exports)只允许从 box1 使用 Kerberos 安全验证的访问(sec=krb5)。 **注意**:anongid 的值设置为之前新建的组 nfs 的 GID: **exports – 添加 NFS 共享** ``` /nfs box1(rw,sec=krb5,anongid=1004) ``` 3、 再次 exprot(-r)所有(-a)NFS 共享。为输出添加详情(-v)是个好主意,因为它提供了发生错误时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 ``` # exportfs -arv ``` 4、 重启并启用 NFS 服务器以及相关服务。注意你不需要启动 nfs-lock 和 nfs-idmapd,因为系统启动时其它服务会自动启动它们: ``` # systemctl restart rpcbind nfs-server nfs-lock nfs-idmap # systemctl enable rpcbind nfs-server ``` #### 测试环境和其它前提要求 在这篇指南中我们使用下面的测试环境: * 客户端机器 [box1: 192.168.0.18] * NFS / Kerberos 服务器 [box2: 192.168.0.20] (也称为密钥分发中心,简称 KDC)。 **注意**:Kerberos 服务是至关重要的认证方案。 正如你看到的,为了简便,NFS 服务器和 KDC 在同一台机器上,当然如果你有更多可用机器你也可以把它们安装在不同的机器上。两台机器都在 `mydomain.com` 域。 最后同样重要的是,Kerberos 要求客户端和服务器中至少有一个域名解析的基本方式和[网络时间协议](http://www.tecmint.com/install-ntp-server-in-centos/)服务,因为 Kerberos 身份验证的安全一部分基于时间戳。 为了配置域名解析,我们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中编辑 /etc/hosts 文件: **host 文件 – 为域添加 DNS** ``` 192.168.0.18 box1.mydomain.com box1 192.168.0.20 box2.mydomain.com box2 ``` 在 RHEL 7 中,chrony 是用于 NTP 同步的默认软件: ``` # yum install chrony # systemctl start chronyd # systemctl enable chronyd ``` 为了确保 chrony 确实在和时间服务器同步你系统的时间,你可能要输入下面的命令两到三次,确保时间偏差尽可能接近 0: ``` # chronyc tracking ``` ![用 Chrony 同步服务器时间](/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7/133905jvmlzzmjv3s0j3sj.png) *用 Chrony 同步服务器时间* ### 安装和配置 Kerberos 要设置 KDC,首先在客户端和服务器安装下面的软件包(客户端不需要 server 软件包): ``` # yum update && yum install krb5-server krb5-workstation pam_krb5 ``` 安装完成后,编辑配置文件(/etc/krb5.conf 和 /var/kerberos/krb5kdc/kadm5.acl),像下面那样用 `mydomain.com` 替换所有 example.com。 下一步,确保 Kerberos 能功过防火墙并启动/启用相关服务。 **重要**:客户端也必须启动和启用 nfs-secure: ``` #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service=kerberos # systemctl start krb5kdc kadmin nfs-secure # systemctl enable krb5kdc kadmin nfs-secure ``` 现在创建 Kerberos 数据库(请注意这可能会需要一点时间,因为它会和你的系统进行多次交互)。为了加速这个过程,我打开了另一个终端并运行了 `ping -f localhost` 30 到 45 秒): ``` # kdb5_util create -s ``` ![创建 Kerberos 数据库](/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7/133906kky7dpmvvbbopzb7.png) *创建 Kerberos 数据库* 下一步,使用 kadmin.local 工具为 root 创建管理权限: ``` # kadmin.local # addprinc root/admin ``` 添加 Kerberos 服务器到数据库: ``` # addprinc -randkey host/box2.mydomain.com ``` 在客户端(box1)和服务器(box2)上对 NFS 服务同样操作。请注意下面的截图中在退出前我忘了在 box1 上进行操作: ``` # addprinc -randkey nfs/box2.mydomain.com # addprinc -randkey nfs/box1.mydomain.com ``` 输入 quit 和回车键退出: ![添加 Kerberos 到 NFS 服务器](/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7/133907ftbi4zib2ha45z5r.png) *添加 Kerberos 到 NFS 服务器* 为 root/admin 获取和缓存<ruby> 票据授权票据 <rp> ( </rp> <rt> ticket-granting ticket </rt> <rp> ) </rp></ruby>: ``` # kinit root/admin # klist ``` ![缓存 Kerberos](/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7/133909gngoug2k0uyy27jg.png) *缓存 Kerberos* 真正使用 Kerberos 之前的最后一步是保存被授权使用 Kerberos 身份验证的规则到一个密钥表文件(在服务器中): ``` # kdadmin.local # ktadd host/box2.mydomain.com # ktadd nfs/box2.mydomain.com # ktadd nfs/box1.mydomain.com ``` 最后,挂载共享目录并进行一个写测试: ``` # mount -t nfs4 -o sec=krb5 box2:/nfs /mnt # echo "Hello from Tecmint.com" > /mnt/greeting.txt ``` ![挂载 NFS 共享](/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7/133909k17nngefyg7yqspg.png) *挂载 NFS 共享* 现在让我们卸载共享,在客户端中重命名密钥表文件(模拟它不存在)然后试着再次挂载共享目录: ``` # umount /mnt # mv /etc/krb5.keytab /etc/krb5.keytab.orig ``` ![挂载/卸载 Kerberos NFS 共享](/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7/133911w8o8ptp6jqzj3tpo.png) *挂载/卸载 Kerberos NFS 共享* 现在你可以使用基于 Kerberos 身份验证的 NFS 共享了。 ### 总结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如何设置带 Kerberos 身份验证的 NFS。和我们在这篇指南中介绍的相比,该主题还有很多相关内容,可以在 [Kerberos 手册](http://web.mit.edu/kerberos/krb5-1.12/doc/admin/admin_commands/) 查看,另外至少可以说 Kerberos 有一点棘手,如果你在测试或实现中遇到了任何问题或需要帮助,别犹豫在下面的评论框中告诉我们吧。 --- via: <http://www.tecmint.com/setting-up-nfs-server-with-kerberos-based-authentication/> 作者:[Gabriel Cánepa](http://www.tecmint.com/author/gacanepa/) 译者:[ictlyh](http://www.mutouxiaogui.cn/blo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一位开发者的 Linux 容器之旅
Bob Reselman
https://deis.com/blog/2015/developer-journey-linux-containers
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使得我的应用程序进入到全世界的 DevOps 云计算之类的东西对我来说仍然有一点神秘。但随着时间流逝,我意识到理解大规模的机器增减和应用程序部署的来龙去脉对一个开发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知识。这类似于成为一个专业的音乐家,当然你肯定需要知道如何使用你的乐器,但是,如果你不知道一个录音棚是如何工作的,或者如何适应一个交响乐团,那么你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会变得非常困难。 在软件开发的世界里,使你的代码进入我们的更大的世界如同把它编写出来一样重要。DevOps 重要,而且是很重要。 因此,为了弥合开发(Dev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7/163121admm2d8mdmssmizz.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7/163121admm2d8mdmssmizz.jpg
false
false
true
ictlyh
false
[ "容器", "Deis" ]
容器与云
{ "viewnum": 13898, "commentnum": 0, "favtimes": 6,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raid": 7276, "displayorder": 0 } ]
我告诉你一个秘密:使得我的应用程序进入到全世界的 DevOps 云计算之类的东西对我来说仍然有一点神秘。但随着时间流逝,我意识到理解大规模的机器增减和应用程序部署的来龙去脉对一个开发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知识。这类似于成为一个专业的音乐家,当然你肯定需要知道如何使用你的乐器,但是,如果你不知道一个录音棚是如何工作的,或者如何适应一个交响乐团,那么你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会变得非常困难。 在软件开发的世界里,使你的代码进入我们的更大的世界如同把它编写出来一样重要。DevOps 重要,而且是很重要。 因此,为了弥合开发(Dev
2015-11-17T16:31:00
2015-11-17T16:31:00
6,594
/article-6594-1.html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7/163121admm2d8mdmssmizz.jpg) 我告诉你一个秘密:DevOps 云计算之类的东西可以把我的程序运行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这对我来说仍然有一点神秘。但随着时间流逝,我意识到理解大规模的机器增减和应用程序部署的来龙去脉对一个开发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知识。这类似于成为一个专业的音乐家,当然你肯定需要知道如何使用你的乐器,但是,如果你不知道一个录音棚是如何工作的,或者如何适应一个交响乐团,那么你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会变得非常困难。 在软件开发的世界里,使你的代码进入我们的更大的世界如同把它编写出来一样重要。DevOps 重要,而且是很重要。 因此,为了弥合<ruby> 开发 <rp> ( </rp> <rt> Dev </rt> <rp> ) </rp></ruby>和<ruby> 部署 <rp> ( </rp> <rt> Ops </rt> <rp> ) </rp></ruby>之间的空隙,我会从头开始介绍容器技术。为什么是容器?因为有强力的证据表明,容器是机器抽象的下一步:使计算机成为场所而不再是一个东西。理解容器是我们共同的旅程。 在这篇文章中,我会介绍<ruby> 容器化 <rp> ( </rp> <rt> containerization </rt> <rp> ) </rp></ruby>背后的概念。包括容器和虚拟机的区别,以及容器构建背后的逻辑以及它是如何适应应用程序架构的。我会探讨轻量级的 Linux 操作系统是如何适应容器生态系统。我还会讨论使用镜像创建可重用的容器。最后我会介绍容器集群如何使你的应用程序可以快速扩展。 在后面的文章中,我会一步一步向你介绍容器化一个示例应用程序的过程,以及如何为你的应用程序容器创建一个托管集群。同时,我会向你展示如何使用 Deis 将你的示例应用程序部署到你本地系统以及多种云供应商的虚拟机上。 让我们开始吧。 ### 虚拟机的好处 为了理解容器如何适应事物发展,你首先要了解容器的前任:虚拟机。 <ruby> <a href="https://en.wikipedia.org/wiki/Virtual_machine"> 虚拟机 </a> <rp> ( </rp> <rt> virtual machine(VM) </rt> <rp> ) </rp></ruby>是运行在物理宿主机上的软件抽象。配置一个虚拟机就像是购买一台计算机:你需要定义你想要的 CPU 数目、RAM 和磁盘存储容量。配置好了机器后,你为它加载操作系统,以及你想让虚拟机支持的任何服务器或者应用程序。 虚拟机允许你在一台硬件主机上运行多个模拟计算机。这是一个简单的示意图: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7/163123u069dqy8rqxb70xq.png) 虚拟机可以让你能充分利用你的硬件资源。你可以购买一台巨大的、轰隆作响的机器,然后在上面运行多个虚拟机。你可以有一个数据库虚拟机以及很多运行相同版本的定制应用程序的虚拟机所构成的集群。你可以在有限的硬件资源获得很多的扩展能力。如果你觉得你需要更多的虚拟机而且你的宿主硬件还有容量,你可以添加任何你需要的虚拟机。或者,如果你不再需要一个虚拟机,你可以关闭该虚拟机并删除虚拟机镜像。 ### 虚拟机的局限 但是,虚拟机确实有局限。 如上面所示,假如你在一个主机上创建了三个虚拟机。主机有 12 个 CPU,48 GB 内存和 3TB 的存储空间。每个虚拟机配置为有 4 个 CPU,16 GB 内存和 1TB 存储空间。到现在为止,一切都还好。主机有这个容量。 但这里有个缺陷。所有分配给一个虚拟机的资源,无论是什么,都是专有的。每台机器都分配了 16 GB 的内存。但是,如果第一个虚拟机永不会使用超过 1GB 分配的内存,剩余的 15 GB 就会被浪费在那里。如果第三个虚拟机只使用分配的 1TB 存储空间中的 100GB,其余的 900GB 就成为浪费空间。 这里没有资源的流动。每台虚拟机拥有分配给它的所有资源。因此,在某种方式上我们又回到了虚拟机之前,把大部分金钱花费在未使用的资源上。 虚拟机还有*另一个*缺陷。让它们跑起来需要很长时间。如果你处于基础设施需要快速增长的情形,即使增加虚拟机是自动的,你仍然会发现你的很多时间都浪费在等待机器上线。 ### 来到:容器 概念上来说,容器是一个 Linux 进程,Linux 认为它只是一个运行中的进程。该进程只知道它被告知的东西。另外,在容器化方面,该容器进程也分配了它自己的 IP 地址。这点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讲三遍,这是第二遍。**在容器化方面,容器进程有它自己的 IP 地址。**一旦给予了一个 IP 地址,该进程就是宿主网络中可识别的资源。然后,你可以在容器管理器上运行命令,使容器 IP 映射到主机中能访问公网的 IP 地址。建立了该映射,无论出于什么意图和目的,容器就是网络上一个可访问的独立机器,从概念上类似于虚拟机。 这是第三遍,容器是拥有不同 IP 地址从而使其成为网络上可识别的独立 Linux 进程。下面是一个示意图: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7/163124ws3kgoeuownwgnw8.png) 容器/进程以动态、合作的方式共享主机上的资源。如果容器只需要 1GB 内存,它就只会使用 1GB。如果它需要 4GB,就会使用 4GB。CPU 和存储空间利用也是如此。CPU、内存和存储空间的分配是动态的,和典型虚拟机的静态方式不同。所有这些资源的共享都由容器管理器来管理。 最后,容器能非常快速地启动。 因此,容器的好处是:**你获得了虚拟机独立和封装的好处,而抛弃了静态资源专有的缺陷**。另外,由于容器能快速加载到内存,在扩展到多个容器时你能获得更好的性能。 ### 容器托管、配置和管理 托管容器的计算机运行着被剥离的只剩下主要部分的某个 Linux 版本。现在,宿主计算机流行的底层操作系统是之前提到的 [CoreOS](https://coreos.com/using-coreos/)。当然还有其它,例如 [Red Hat Atomic Host](http://www.projectatomic.io/) 和 [Ubuntu Snappy](https://developer.ubuntu.com/en/snappy/)。 该 Linux 操作系统被所有容器所共享,减少了容器足迹的重复和冗余。每个容器只包括该容器特有的部分。下面是一个示意图: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7/163128imddsxrrbsg7lus4.png) 你可以用它所需的组件来配置容器。一个容器组件被称为<ruby> 层 <rp> ( </rp> <rt> layer </rt> <rp> ) </rp></ruby>。层是一个容器镜像,(你会在后面的部分看到更多关于容器镜像的介绍)。你从一个基本层开始,这通常是你想在容器中使用的操作系统。(容器管理器只提供你所要的操作系统在宿主操作系统中不存在的部分。)当你构建你的容器配置时,你需要添加层,例如你想要添加网络服务器时这个层就是 Apache,如果容器要运行脚本,则需要添加 PHP 或 Python 运行时环境。 分层非常灵活。如果应用程序或者服务容器需要 PHP 5.2 版本,你相应地配置该容器即可。如果你有另一个应用程序或者服务需要 PHP 5.6 版本,没问题,你可以使用 PHP 5.6 配置该容器。不像虚拟机,更改一个版本的运行时依赖时你需要经过大量的配置和安装过程;对于容器你只需要在容器配置文件中重新定义层。 所有上面描述的容器的各种功能都由一个称为<ruby> 容器管理器 <rp> ( </rp> <rt> container manager </rt> <rp> ) </rp></ruby>的软件控制。现在,最流行的容器管理器是 [Docker](https://www.docker.com/) 和 [Rocket](https://coreos.com/blog/rocket/)。上面的示意图展示了容器管理器是 Docker,宿主操作系统是 CentOS 的主机情景。 ### 容器由镜像构成 当你需要将我们的应用程序构建到容器时,你就要编译镜像。镜像代表了你的容器需要完成其工作的容器模板。(容器里可以在容器里面,如下图)。镜像存储在<ruby> 注册库 <rp> ( </rp> <rt> registry </rt> <rp> ) </rp></ruby>中,注册库通过网络访问。 从概念上讲,注册库类似于一个使用 Java 的人眼中的 [Maven](https://en.wikipedia.org/wiki/Apache_Maven) 仓库、使用 .NET 的人眼中的 [NuGet](https://www.nuget.org/) 服务器。你会创建一个列出了你应用程序所需镜像的容器配置文件。然后你使用容器管理器创建一个包括了你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及从容器注册库中下载的部分资源。例如,如果你的应用程序包括了一些 PHP 文件,你的容器配置文件会声明你会从注册库中获取 PHP 运行时环境。另外,你还要使用容器配置文件声明需要复制到容器文件系统中的 .php 文件。容器管理器会封装你应用程序的所有东西为一个独立容器,该容器将会在容器管理器的管理下运行在宿主计算机上。 这是一个容器创建背后概念的示意图: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7/163130wo0cago8xdxz08md.png) 让我们仔细看看这个示意图。 (1)代表一个定义了你容器所需东西以及你容器如何构建的容器配置文件。当你在主机上运行容器时,容器管理器会读取该配置文件,从云上的注册库中获取你需要的容器镜像,(2)将镜像作为层添加到你的容器中。 另外,如果组成镜像需要其它镜像,容器管理器也会获取这些镜像并把它们作为层添加进来。(3)容器管理器会将需要的文件复制到容器中。 如果你使用了<ruby> 配置 <rp> ( </rp> <rt> provisioning </rt> <rp> ) </rp></ruby>服务,例如 [Deis](http://deis.com/learn),你刚刚创建的应用程序容器做成镜像,(4)配置服务会将它部署到你选择的云供应商上,比如类似 AWS 和 Rackspace 云供应商。 ### 集群中的容器 好了。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了容器比虚拟机提供了更好的配置灵活性和资源利用率。但是,这并不是全部。 容器真正的灵活是在集群中。记住,每个容器有一个独立的 IP 地址。因此,能把它放到负载均衡器后面。将容器放到负载均衡器后面,这就上升了一个层面。 你可以在一个负载均衡容器后运行容器集群以获得更高的性能和高可用计算。这是一个例子: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7/163131r17c16mk6hhkmbyq.png) 假如你开发了一个资源密集型的应用程序,例如图片处理。使用类似 [Deis](http://deis.com/learn) 的容器配置技术,你可以创建一个包括了你图片处理程序以及你图片处理程序需要的所有资源的容器镜像。然后,你可以部署一个或多个容器镜像到主机上的负载均衡器下。一旦创建了容器镜像,你可以随时使用它。当系统繁忙时可以添加更多的容器实例来满足手中的工作。 这里还有更多好消息。每次添加实例到环境中时,你不需要手动配置负载均衡器以便接受你的容器镜像。你可以使用服务发现技术让容器告知均衡器它可用。然后,一旦获知,均衡器就会将流量分发到新的结点。 ### 全部放在一起 容器技术完善了虚拟机缺失的部分。类似 CoreOS、RHEL Atomic、和 Ubuntu 的 Snappy 宿主操作系统,和类似 Docker 和 Rocket 的容器管理技术结合起来,使得容器变得日益流行。 尽管容器变得更加越来越普遍,掌握它们还是需要一段时间。但是,一旦你懂得了它们的窍门,你可以使用类似 [Deis](http://deis.com/learn) 这样的配置技术使容器创建和部署变得更加简单。 从概念上理解容器和进一步实际使用它们完成工作一样重要。但我认为不实际动手把想法付诸实践,概念也难以理解。因此,我们该系列的下一阶段就是:创建一些容器。 --- via: <https://deis.com/blog/2015/developer-journey-linux-containers> 作者:[Bob Reselman](https://deis.com/blog) 译者:[ictlyh](http://www.mutouxiaogui.cn/blo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在 Linux 下安装复古终端
Abhishek Prakash
http://itsfoss.com/cool-retro-term/
你有怀旧情节?那就试试 安装复古终端应用 cool-retro-term 来一瞥过去的时光吧。顾名思义,cool-retro-term 是一个兼具酷炫和怀旧的终端。 你还记得那段遍地都是 CRT 显示器、终端屏幕闪烁不停的时光吗?现在你并不需要穿越到过去来见证那段时光。假如你观看背景设置在上世纪 90 年代的电影,你就可以看到大量带有绿色或黑底白字的显像管显示器。这种极客光环让它们看起来非常酷! 若你已经厌倦了你机器中终端的外表,正寻找某些炫酷且新奇的东西,则 cool-retro-term 将会带给你一个复古的终端外表,使你可以重温过去。你也可以改变它的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8/150218h6zi9ii2i50k0k9k.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8/150218h6zi9ii2i50k0k9k.jpg
true
false
true
FSSlc
false
[ "终端" ]
分享
{ "viewnum": 10284, "commentnum": 6,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16.231.82.161", "message": "酷,但好像没啥用", "username": "Vito [Firefox 42.0|Windows 7]", "date": "2015-11-18T15:38:50" }, { "postip": "27.223.99.130", "message": "Just for fun.",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2.0|Windows 7]", "date": "2015-11-18T18:21:21" }, { "postip": "101.81.96.123", "message": "就是装逼啦", "username": "LouisWei [Firefox 31.0|GNU/Linux]", "date": "2015-11-18T20:50:11" }, { "postip": "61.188.187.60", "message": "just for be", "username": "来自四川南充的 Firefox 42.0|Ubuntu 用户", "date": "2015-11-18T22:15:21" }, { "postip": "113.88.64.152", "message": "等穷的只剩下电脑了,就安装这个,好和身份统一!", "username": "POCMON [Firefox 42.0|Ubuntu]", "date": "2015-11-19T18:33:04" }, { "postip": "58.211.16.243", "message": "娱乐用", "username": "来自江苏苏州的 Firefox 31.0|FreeBSD 用户", "date": "2015-12-18T15:19:44" } ]
[]
你有怀旧情节?那就试试 安装复古终端应用 cool-retro-term 来一瞥过去的时光吧。顾名思义,cool-retro-term 是一个兼具酷炫和怀旧的终端。 你还记得那段遍地都是 CRT 显示器、终端屏幕闪烁不停的时光吗?现在你并不需要穿越到过去来见证那段时光。假如你观看背景设置在上世纪 90 年代的电影,你就可以看到大量带有绿色或黑底白字的显像管显示器。这种极客光环让它们看起来非常酷! 若你已经厌倦了你机器中终端的外表,正寻找某些炫酷且新奇的东西,则 cool-retro-term 将会带给你一个复古的终端外表,使你可以重温过去。你也可以改变它的
2015-11-18T15:01:00
2015-11-18T15:01:00
6,599
/article-6599-1.html
![Retro Terminal in Linux](/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8/150218h6zi9ii2i50k0k9k.jpg) 你有怀旧情节?那就试试 **安装复古终端应用** [cool-retro-term](https://github.com/Swordfish90/cool-retro-term) 来一瞥过去的时光吧。顾名思义,`cool-retro-term` 是一个兼具酷炫和怀旧的终端。 你还记得那段遍地都是 CRT 显示器、终端屏幕闪烁不停的时光吗?现在你并不需要穿越到过去来见证那段时光。假如你观看背景设置在上世纪 90 年代的电影,你就可以看到大量带有绿色或黑底白字的显像管显示器。这种极客光环让它们看起来非常酷! 若你已经厌倦了你机器中终端的外表,正寻找某些炫酷且‘新奇’的东西,则 `cool-retro-term` 将会带给你一个复古的终端外表,使你可以重温过去。你也可以改变它的颜色、动画类型并添加一些额外的特效。 下面是不同外观下 `cool-retro-term` 的一些截图: ![Retro Terminal](/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8/150224uywndz244di4gf4p.jpg) ![Retro Terminal Linux](/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8/150235d1cqt8htftxeutws.jpg) ![Vintage Terminal](/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18/150240eoeiriretqicjaej.jpg) ### 在基于 Ubuntu 的 Linux 发行版本下安装 cool-retro-term 如果想在基于 Ubuntu 的 Linux 发行版本下安装 cool-retro-term,例如 Linux Mint,elementary OS, Linux Lite 等,可以使用下面的 PPA: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noobslab/apps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cool-retro-term ``` ### 在基于 Arch 的 Linux 发行版本下安装 cool-retro-term 若你想在诸如 [Antergos](http://itsfoss.com/tag/antergos/) 和 [Manjaro](https://manjaro.github.io/) 等基于 Arch 的 Linux 发行版本下安装 cool-retro-term ,则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 sudo pacman -S cool-retro-term ``` ### 从源代码安装 cool-retro-term 如果你想从源代码安装这个应用,那么首先你需要安装一些依赖。在基于 Ubuntu 的发行版本中,已知的依赖有: ``` sudo apt-get install git build-essential qmlscene qt5-qmake qt5-default qtdeclarative5-dev qtdeclarative5-controls-plugin qtdeclarative5-qtquick2-plugin libqt5qml-graphicaleffects qtdeclarative5-dialogs-plugin qtdeclarative5-localstorage-plugin qtdeclarative5-window-plugin ``` 对于其他发行版本,已知的依赖可以在 [cool-retro-term 的 github 页面](https://github.com/Swordfish90/cool-retro-term) 中找到。 现在使用下面的命令来编译这个程序吧: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Swordfish90/cool-retro-term.git cd cool-retro-term qmake && make ``` 一旦程序编译成功,你就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来运行它了: ``` ./cool-retro-term ``` 假如你想把这个应用放在程序菜单中以便快速找到,这样你就不用再每次手动地用命令来启动它,则你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 sudo cp cool-retro-term.desktop /usr/share/applications ``` 在这里你可以学到更多的终端技巧。在 Linux 中享受这个复古的终端吧 :) 稿件来自: [Abhishek Prakash](http://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 via: <http://itsfoss.com/cool-retro-term/> 作者:[Abhishek Prakash](http://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译者:[FSSlc](https://github.com/FSSlc)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在 Linux 命令行下使用 Mop 监视股票价格
Himanshu Arora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monitor-stock-prices-ubuntu-command-line/
有一份隐性收入通常很不错,特别是当你可以轻松的协调业余和全职工作。如果你的日常工作使用了联网的电脑,交易股票就是一个获取额外收入的很流行的选项。 但是目前只有很少的股票监视软件可以运行在 linux 上,其中大多数还是基于图形界面的。如果你是一个 Linux 专家,并且大量的工作时间是在没有图形界面的电脑上呢?你是不是就没办法了?不,还是有一些命令行下的股票追踪工具,包括Mop,也就是本文要聊一聊的工具。 Mop Mop,如上所述,是一个命令行下连续显示和更新美股和独立股票信息的工具。使用 GO 语言实现的,是 Michael Dvork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0/225639ozw2app34cphg22a.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0/225639ozw2app34cphg22a.jpg
false
false
true
oska874
false
[ "股票" ]
分享
{ "viewnum": 8746,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有一份隐性收入通常很不错,特别是当你可以轻松的协调业余和全职工作。如果你的日常工作使用了联网的电脑,交易股票就是一个获取额外收入的很流行的选项。 但是目前只有很少的股票监视软件可以运行在 linux 上,其中大多数还是基于图形界面的。如果你是一个 Linux 专家,并且大量的工作时间是在没有图形界面的电脑上呢?你是不是就没办法了?不,还是有一些命令行下的股票追踪工具,包括Mop,也就是本文要聊一聊的工具。 Mop Mop,如上所述,是一个命令行下连续显示和更新美股和独立股票信息的工具。使用 GO 语言实现的,是 Michael Dvork
2015-11-21T10:55:00
2015-11-21T10:55:00
6,617
/article-6617-1.html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0/225639ozw2app34cphg22a.jpg) 有一份隐性收入通常很不错,特别是当你可以轻松的协调业余和全职工作。如果你的日常工作使用了联网的电脑,交易股票就是一个获取额外收入的很流行的选项。 但是目前只有很少的股票监视软件可以运行在 linux 上,其中大多数还是基于图形界面的。如果你是一个 Linux 专家,并且大量的工作时间是在没有图形界面的电脑上呢?你是不是就没办法了?不,还是有一些命令行下的股票追踪工具,包括Mop,也就是本文要聊一聊的工具。 ### Mop Mop,如上所述,是一个命令行下连续显示和更新美股和独立股票信息的工具。使用 GO 语言实现的,是 Michael Dvorkin 的智慧结晶。 ### 下载安装 因为这个项目使用 GO 实现的,所以你要做的第一步是在你的计算机上安装这种编程语言,下面就是在 Debian 系的系统,比如 Ubuntu 上安装 GO 的步骤: ``` sudo apt-get install golang mkdir ~/workspace echo 'export GOPATH="$HOME/workspace"' >> ~/.bashrc source ~/.bashrc ``` GO 安装好后的下一步是安装 Mop 工具和配置环境,你要做的是运行下面的命令: ``` sudo apt-get install git go get github.com/michaeldv/mop cd $GOPATH/src/github.com/michaeldv/mop make install export PATH="$PATH:$GOPATH/bin" ``` 完成之后就可以运行下面的命令执行 Mop: ``` cmd ``` ### 特性 当你第一次运行 Mop 时,你会看到类似下面的输出信息: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0/225641q99im99ma0w9mrmf.jpg) 如你所见,这些输出信息—— 周期性自动刷新 ——包含了主要几个交易所和个股的信息。 ### 添加删除股票 Mop 允许你轻松的从输出列表上添加/删除个股信息。要添加,你全部要做的是按“+”和输入股票名称。举个例子,下图就是添加 Facebook (FB) 到列表里。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0/225643lukfeu4yen82nn8z.png) 我按下了“+”键,就出现了包含文本“Add tickers:”的一列,提示我添加股票名称—— 我添加了 FB 然后按下回车。输出列表更新了,我添加的新股票也出现在列表了: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0/225644bj3rqfns93n9wre1.png) 类似的,你可以使用“-”键和提供股票名称删除一个股票。 #### 根据价格分组 还有一个把股票分组的办法:依据他们的股价升跌,你所要做的就是按下“g”键。接下来,股票会分组显示:升的在一起使用绿色字体显示,而下跌的股票会黑色字体显示。 如下所示: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0/225645a2uaemnhdrthue2l.png) #### 列排序 Mop 同时也允许你根据不同的列类型改变排序规则。这种用法需要你按下“o”(这个命令默认使用第一列的值来排序),然后使用左右键来选择你要排序的列。完成之后按下回车对内容重新排序。 举个例子,下面的截图就是根据输出内容的第一列、按照字母表排序之后的结果。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0/225645xzokt5bce1yv78o8.png) **注意**: 为了更好的理解,和前面的截屏对比一下。 #### 其他选项 其它的可用选项包括“p”:暂停市场和股票信息更新,“q”或者“esc” 来退出命令行程序,“?”显示帮助页。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0/225646itvwsvs67crs4rtr.png) ### 结论 Mop 是一个基础的股票监控工具,并没有提供太多的特性,只提供了它所声称的功能。很明显,这个工具并不是为专业股票交易者提供的,而仅仅为你在只有命令行的机器上得体的提供了一个跟踪股票信息的选择。 --- via: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monitor-stock-prices-ubuntu-command-line/> 作者:[Himanshu Arora](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author/himanshu/) 译者:[oska874](https://github.com/oska874)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Nautilus 的文件搜索将迎来巨大提升
Joey-Elijah Sneddon
http://www.omgubuntu.co.uk/2015/10/new-nautilus-search-filter-ui
在Nautilus中搜索零散文件和文件夹将会将会变得相当简单。 GNOME文件管理器中正在开发一个新的搜索过滤器。它大量使用 GNOME 漂亮的弹出式菜单,以通过简单的方法来缩小搜索结果并精确地找到你所需要的。 开发者Georges Stavracas正致力于开发新的UI,他说这个新的界面更干净、更合理、更直观。 根据他上传到Youtube的视频来展示的新方式-他还没有嵌入它-他没有错。 他在他的博客中写到: Nautilus 有非常复杂但是强大的内部组成,它允许我们做很多事情。事实上在代码上存在各种可能。那么,为何它曾经看上去这么糟糕? 这个问题的部分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0/231943wz6hmrm36nqwvvov.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0/231943wz6hmrm36nqwvvov.jpg
false
false
true
geekpi
false
[ "Nautilus" ]
新闻
{ "viewnum": 4949,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在Nautilus中搜索零散文件和文件夹将会将会变得相当简单。 GNOME文件管理器中正在开发一个新的搜索过滤器。它大量使用 GNOME 漂亮的弹出式菜单,以通过简单的方法来缩小搜索结果并精确地找到你所需要的。 开发者Georges Stavracas正致力于开发新的UI,他说这个新的界面更干净、更合理、更直观。 根据他上传到Youtube的视频来展示的新方式-他还没有嵌入它-他没有错。 他在他的博客中写到: Nautilus 有非常复杂但是强大的内部组成,它允许我们做很多事情。事实上在代码上存在各种可能。那么,为何它曾经看上去这么糟糕? 这个问题的部分
2015-11-22T09:18:00
2015-11-22T09:18:00
6,618
/article-6618-1.html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0/231943wz6hmrm36nqwvvov.jpg) *在Nautilus中搜索零散文件和文件夹将会将会变得相当简单。* [GNOME文件管理器](https://wiki.gnome.org/Apps/Nautilus)中正在开发一个新的**搜索过滤器**。它大量使用 GNOME 漂亮的弹出式菜单,以通过简单的方法来缩小搜索结果并精确地找到你所需要的。 开发者Georges Stavracas正致力于开发新的UI,他[说](http://feaneron.com/2015/10/12/the-new-search-for-gnome-files-aka-nautilus/)这个新的界面“更干净、更合理、更直观”。 根据他[上传到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2sPRXDzmUw)的视频来展示的新方式-他还没有嵌入它-他没有错。 > > 他在他的博客中写到:“ Nautilus 有非常复杂但是强大的内部组成,它允许我们做很多事情。事实上在代码上存在各种可能。那么,为何它曾经看上去这么糟糕?” > > > 这个问题的部分原因比较令人吃惊:新的搜索过滤器界面向用户展示了“强大的内部组成”。搜索结果可以根据类型、名字或者日期范围来进行过滤。 对于像 Nautilus 这类 app 的任何修改有可能让一些用户不安,因此像这样帮助性的、直接的新UI会带来一些争议。 虽然对于不满的担心貌似会影响进度(毫无疑问,虽然像[移除类型优先搜索](http://www.omgubuntu.co.uk/2014/01/ubuntu-14-04-nautilus-type-ahead-patch)的争议自2014年以来一直在争论)。GNOME 3.18 在[上个月发布了](http://www.omgubuntu.co.uk/2015/09/gnome-3-18-release-new-features),给 Nautilus 引入了新的文件进度对话框,以及远程共享的更好整合,包括 Google Drive。 Stavracas 的搜索过滤器还没被合并进 Files 的 trunk 中,但是复刻的搜索 UI 已经初步计划在明年春天的 GNOME 3.20 中实现。 --- via: <http://www.omgubuntu.co.uk/2015/10/new-nautilus-search-filter-ui> 作者:[Joey-Elijah Sneddon](https://plus.google.com/117485690627814051450/?rel=author)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Caroline](https://github.com/carolinewuyan)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Nmap 7 发布
https://nmap.org/7/
Nmap是一款历史悠久的网络扫描工具,已经有18年的历史了。它由 Gordon Lyon 所设计,可以用来快速探测网络上的计算机主机及其服务。Nmap 会发送特定的数据包给目标主机/网络,然后根据返回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探知目标主机是否存活、操作系统类型、网络协议细节、网络服务特性和安全缺陷等。 Nmap 6是在2012年5月发布的,最新版本历时3年半时间的开发,包含将近3200个代码递交。主要更新如下: 1. Nmap Scripting Engine (NSE) 增加了很多功能 Nmap 核心已经稳定,NSE 子系统中增加了越来越多的新功能。相比 Nmap 6 增加了171个新脚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1/101847jkev3vl9mwydysly.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1/101847jkev3vl9mwydysly.jpg
false
false
true
wxy
false
[ "Nmap" ]
新闻
{ "viewnum": 5667,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Nmap是一款历史悠久的网络扫描工具,已经有18年的历史了。它由 Gordon Lyon 所设计,可以用来快速探测网络上的计算机主机及其服务。Nmap 会发送特定的数据包给目标主机/网络,然后根据返回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探知目标主机是否存活、操作系统类型、网络协议细节、网络服务特性和安全缺陷等。 Nmap 6是在2012年5月发布的,最新版本历时3年半时间的开发,包含将近3200个代码递交。主要更新如下: 1. Nmap Scripting Engine (NSE) 增加了很多功能 Nmap 核心已经稳定,NSE 子系统中增加了越来越多的新功能。相比 Nmap 6 增加了171个新脚
2015-11-21T10:26:04
2015-11-21T10:26:04
6,619
/article-6619-1.html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1/101847jkev3vl9mwydysly.jpg) [Nmap](https://nmap.org/) 是一款历史悠久的网络扫描工具,已经有18年的历史了。它由 Gordon Lyon 所设计,可以用来快速探测网络上的计算机主机及其服务。Nmap 会发送特定的数据包给目标主机/网络,然后根据返回的数据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探知目标主机是否存活、操作系统类型、网络协议细节、网络服务特性和安全缺陷等。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1/102608euf2yjyfi11r1fh1.png) Nmap 6是在2012年5月发布的,[最新版本](https://nmap.org/7/)历时3年半时间的开发,包含将近3200个代码递交。主要更新如下: ### **1. Nmap Scripting Engine (NSE) 增加了很多功能** Nmap 核心已经稳定,NSE 子系统中增加了越来越多的新功能。相比 Nmap 6 增加了171个新脚本和20个库,比如 [firewall-bypass](https://nmap.org/nsedoc/scripts/firewall-bypass.html)、 [supermicro-ipmi-conf](https://nmap.org/nsedoc/scripts/supermicro-ipmi-conf.html)、 [oracle-brute-stealth](https://nmap.org/nsedoc/scripts/oracle-brute-stealth.html) 和 [ssl-heartbleed](https://nmap.org/nsedoc/scripts/ssl-heartbleed.html) 等。NSE 现在功能更加强大了,脚本可以通过它使用更强力的核心功能,比如主机发现([dns-ip6-arpa-scan](https://nmap.org/nsedoc/scripts/dns-ip6-arpa-scan.html))、版本扫描([ike-version](https://nmap.org/nsedoc/scripts/ike-version.html)、 [snmp-info](https://nmap.org/nsedoc/scripts/snmp-info.html) 等)和 RPC grinding ([rpc-grind](https://nmap.org/nsedoc/scripts/rpc-grind.html))。 ### **2. 成熟的 IPv6 支持** Nmap 6 中的重大提升之一是 IPv6 扫描的改进 ,而在 Nmap 7 中对此支持就更加完善了,包括支持 CIDR 风格的地址范围、空余扫描、并发的反向 DNS 解析、更多的 NSE 脚本支持 IPv6。 ### **3. 基础架构升级** 虽然已经是有18年历史的项目,但是我们并不固步自封地守着残破的基础架构不放。Nmap 项目持续地跟进最新的技术,加强开发过程以服务日益增多的用户。比如说,我们将 nmap.org 网站全部转换到 SSL 上来避免二进制程序被木马感染和减少窥探风险。我们在大部分工作流中使用了 [Git 版本控制系统](https://git-scm.com/),并在 [Github 上建立了官方的 Nmap subversion 版本库镜像](https://github.com/nmap/nmap) ,我们鼓励大家提交代码补丁到 Github 上去。我们也创建了一个 [官方的 bug 跟踪系统](https://github.com/nmap/nmap/issues/),也放在 Github 上。通过这样的跟踪 bug 和接受功能请求的方式降低了缺陷的数量。 ### **4. 扫描更快** 18年来,Nmap 不断刷新了网络同步扫描的速度上限,这个版本也不例外。新的 Nsock 引擎极大提升了在 Windows 和 BSD 系统上的性能,<ruby> 目标重排 <rp> ( </rp> <rt> target reordering </rt> <rp> ) </rp></ruby>防止了多宿主系统上的隐蔽死角,NSE 优化带来了更快的 -sV 扫描。 ### **5. SSL/TLS 扫描解决方案的选择** TLS 及其前身 SSL 是网站安全的基础,所以当类似心脏流血、 POODLE 和 FREAK 这样的大漏洞出现时,Nmap 的应对就是 NSE 漏洞检测脚本。整个重写了的 [ssl-enum-ciphers](https://nmap.org/nsedoc/scripts/ssl-enum-ciphers.html) 脚本可以更快地进行 TLS 部署问题的分析,也优化了版本探测功能,可以更快的检测最新的 TLS 握手的版本。 ### **6. 增强 Ncat** 我们非常兴奋而自豪地宣布:Ncat 在 RedHat/Fedora 系列的发行版中成为了默认提供“netcat” 和“nc”命令的软件包!这是我们大量修正了错误和增强了对 netcat 选项兼容性的结果。另一个让人兴奋的地方是增加了一个嵌入式的 Lua 接口,可以创建简单的跨平台的守护进程和流量的过滤器。 ### **7. 无与伦比的可移植性** Nmap 在跨平台方面做的非常棒,它可以运行在各种高深的、古老的系统上。而我们的二进制程序则对最新的流行操作系统保持紧密更新。Nmap 可以完全运行在从 Windows 10 到 Windows Vista 的操作系统上,根据大家的需求,我们甚至在 Windows XP 上也可以运行——虽然我们建议他们升级系统。 Mac OS X 则支持从 10.8 Mountain Lion 到 10.11 El Capitan。此外,我们更新了 Solaris 和 AIX 的支持。当然,Linux 用户,那就更没的说了。
如何在 CentOS 7.0 上配置 Ceph 存储
Kashif Siddique
http://linoxide.com/storage/setup-red-hat-ceph-storage-centos-7-0/
Ceph 是一个将数据存储在单一分布式计算机集群上的开源软件平台。当你计划构建一个云时,你首先需要决定如何实现你的存储。开源的 Ceph 是红帽原生技术之一,它基于称为 RADOS 的对象存储系统,用一组网关 API 表示块、文件、和对象模式中的数据。由于它自身开源的特性,这种便携存储平台能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上安装和使用。Ceph 集群的拓扑结构是按照备份和信息分布设计的,这种内在设计能提供数据完整性。它的设计目标就是容错、通过正确配置能运行于商业硬件和一些更高级的系统。 Ceph 能在任何 Linux 发行版上安装,但为了能正确运行,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171650gqt6y2brqq8q4ty7.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171650gqt6y2brqq8q4ty7.png
false
false
true
ictlyh
false
[ "Ceph", "云存储" ]
系统运维
{ "viewnum": 11333, "commentnum": 0, "favtimes": 5,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Ceph 是一个将数据存储在单一分布式计算机集群上的开源软件平台。当你计划构建一个云时,你首先需要决定如何实现你的存储。开源的 Ceph 是红帽原生技术之一,它基于称为 RADOS 的对象存储系统,用一组网关 API 表示块、文件、和对象模式中的数据。由于它自身开源的特性,这种便携存储平台能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上安装和使用。Ceph 集群的拓扑结构是按照备份和信息分布设计的,这种内在设计能提供数据完整性。它的设计目标就是容错、通过正确配置能运行于商业硬件和一些更高级的系统。 Ceph 能在任何 Linux 发行版上安装,但为了能正确运行,
2015-11-22T17:22:36
2015-11-22T17:22:36
6,624
/article-6624-1.html
Ceph 是一个将数据存储在单一分布式计算机集群上的开源软件平台。当你计划构建一个云时,你首先需要决定如何实现你的存储。开源的 Ceph 是红帽原生技术之一,它基于称为 RADOS 的对象存储系统,用一组网关 API 表示块、文件、和对象模式中的数据。由于它自身开源的特性,这种便携存储平台能在公有云和私有云上安装和使用。Ceph 集群的拓扑结构是按照备份和信息分布设计的,这种内在设计能提供数据完整性。它的设计目标就是容错、通过正确配置能运行于商业硬件和一些更高级的系统。 Ceph 能在任何 Linux 发行版上安装,但为了能正确运行,它需要最近的内核以及其它最新的库。在这篇指南中,我们会使用最小化安装的 CentOS-7.0。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171650gqt6y2brqq8q4ty7.png) ### 系统资源 ``` **CEPH-STORAGE** OS: CentOS Linux 7 (Core) RAM:1 GB CPU:1 CPU DISK: 20 Network: 45.79.136.163 FQDN: ceph-storage.linoxide.com **CEPH-NODE** OS: CentOS Linux 7 (Core) RAM:1 GB CPU:1 CPU DISK: 20 Network: 45.79.171.138 FQDN: ceph-node.linoxide.com ``` ### 安装前的配置 在安装 Ceph 存储之前,我们要在每个节点上完成一些步骤。第一件事情就是确保每个节点的网络已经配置好并且能相互访问。 **配置 Hosts** 要在每个节点上配置 hosts 条目,要像下面这样打开默认的 hosts 配置文件(LCTT 译注:或者做相应的 DNS 解析)。 ``` # vi /etc/hosts ``` --- ``` 45.79.136.163 ceph-storage ceph-storage.linoxide.com 45.79.171.138 ceph-node ceph-node.linoxide.com ``` **安装 VMware 工具** 工作环境是 VMWare 虚拟环境时,推荐你安装它的 open VM 工具。你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安装。 ``` # yum install -y open-vm-tools ``` **配置防火墙** 如果你正在使用启用了防火墙的限制性环境,确保在你的 Ceph 存储管理节点和客户端节点中开放了以下的端口。 > > 你必须在你的 Admin Calamari 节点开放 80、2003、以及4505-4506 端口,并且允许通过 80 号端口访问到 Ceph 或 Calamari 管理节点,以便你网络中的客户端能访问 Calamari web 用户界面。 > > > 你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在 CentOS 7 中启动并启用防火墙。 ``` #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 ``` 运行以下命令使 Admin Calamari 节点开放上面提到的端口。 ``` #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0/tcp --permanent #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2003/tcp --permanent #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4505-4506/tcp --permanent # firewall-cmd --reload ``` 在 Ceph Monitor 节点,你要在防火墙中允许通过以下端口。 ``` #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6789/tcp --permanent ``` 然后允许以下默认端口列表,以便能和客户端以及监控节点交互,并发送数据到其它 OSD。 ``` #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6800-7300/tcp --permanent ``` 如果你工作在非生产环境,建议你停用防火墙以及 SELinux 设置,在我们的测试环境中我们会停用防火墙以及 SELinux。 ``` #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 **系统升级** 现在升级你的系统并重启使所需更改生效。 ``` # yum update # shutdown -r 0 ``` ### 设置 Ceph 用户 现在我们会新建一个单独的 sudo 用户用于在每个节点安装 ceph-deploy工具,并允许该用户无密码访问每个节点,因为它需要在 Ceph 节点上安装软件和配置文件而不会有输入密码提示。 运行下面的命令在 ceph-storage 主机上新建有独立 home 目录的新用户。 ``` [root@ceph-storage ~]# useradd -d /home/ceph -m ceph [root@ceph-storage ~]# passwd ceph ``` 节点中新建的每个用户都要有 sudo 权限,你可以使用下面展示的命令赋予 sudo 权限。 ``` [root@ceph-storage ~]# echo "ceph ALL = (root) NOPASSWD:ALL" | sudo tee /etc/sudoers.d/ceph ceph ALL = (root) NOPASSWD:ALL [root@ceph-storage ~]# sudo chmod 0440 /etc/sudoers.d/ceph ``` ### 设置 SSH 密钥 现在我们会在 Ceph 管理节点生成 ssh 密钥并把密钥复制到每个 Ceph 集群节点。 在 ceph-node 运行下面的命令复制它的 ssh 密钥到 ceph-storage。 ``` [root@ceph-node ~]# ssh-keygen Generating public/private rsa key pair. Enter file in which to save the key (/root/.ssh/id_rsa): Created directory '/root/.ssh'. Enter passphrase (empty for no passphrase): Enter same passphrase again: Your identification has been saved in /root/.ssh/id_rsa. Your public key has been saved in /root/.ssh/id_rsa.pub. The key fingerprint is: 5b:*:*:*:*:*:*:*:*:*:c9 root@ceph-node The key's randomart image is: +--[ RSA 2048]----+ ``` --- ``` [root@ceph-node ~]# ssh-copy-id ceph@ceph-storage ``` ![SSH key](/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172239jldoo6qay763zoo6.png) ### 配置 PID 数目 要配置 PID 数目的值,我们会使用下面的命令检查默认的内核值。默认情况下,是一个小的最大线程数 32768。 如下图所示通过编辑系统配置文件配置该值为一个更大的数。 ![更改 PID 值](/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172240uda7i37i8ggypv7p.png) ### 配置管理节点服务器 配置并验证了所有网络后,我们现在使用 ceph 用户安装 ceph-deploy。通过打开文件检查 hosts 条目(LCTT 译注:你也可以用 DNS 解析来完成)。 ``` # vim /etc/hosts ceph-storage 45.79.136.163 ceph-node 45.79.171.138 ``` 运行下面的命令添加它的库。 ``` # rpm -Uhv http://ceph.com/rpm-giant/el7/noarch/ceph-release-1-0.el7.noarch.rpm ``` ![添加 Ceph 仓仓库](/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172240c16xjn6bnqhyyq78.png) 或者创建一个新文件并更新 Ceph 库参数,别忘了替换你当前的 Release 和版本号。 ``` [root@ceph-storage ~]# vi /etc/yum.repos.d/ceph.repo ``` --- ``` [ceph-noarch] name=Ceph noarch packages baseurl=http://ceph.com/rpm-{ceph-release}/{distro}/noarch enabled=1 gpgcheck=1 type=rpm-md gpgkey=https://ceph.com/git/?p=ceph.git;a=blob_plain;f=keys/release.asc ``` 之后更新你的系统并安装 ceph-deploy 软件包。 ### 安装 ceph-deploy 软件包 我们运行下面的命令以及 ceph-deploy 安装命令来更新系统以及最新的 ceph 库和其它软件包。 ``` #yum update -y && yum install ceph-deploy -y ``` ### 配置集群 使用下面的命令在 ceph 管理节点上新建一个目录并进入新目录,用于收集所有输出文件和日志。 ``` # mkdir ~/ceph-cluster # cd ~/ceph-cluster ``` --- ``` # ceph-deploy new storage ``` ![设置 ceph 集群](/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172241tchhr2fqtnjl5cnl.png) 如果成功执行了上面的命令,你会看到它新建了配置文件。 现在配置 Ceph 默认的配置文件,用任意编辑器打开它并在会影响你公共网络的 global 参数下面添加以下两行。 ``` # vim ceph.conf osd pool default size = 1 public network = 45.79.0.0/16 ``` ### 安装 Ceph 现在我们准备在和 Ceph 集群关联的每个节点上安装 Ceph。我们使用下面的命令在 ceph-storage 和 ceph-node 上安装 Ceph。 ``` # ceph-deploy install ceph-node ceph-storage ``` ![安装 ceph](/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172241jjgjbjbgbzbvvh5n.png) 处理所有所需仓库和安装所需软件包会需要一些时间。 当两个节点上的 ceph 安装过程都完成后,我们下一步会通过在相同节点上运行以下命令创建监视器并收集密钥。 ``` # ceph-deploy mon create-initial ``` ![Ceph 初始化监视器](/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172242hybyb9duf07afzc9.png) ### 设置 OSD 和 OSD 守护进程 现在我们会设置磁盘存储,首先运行下面的命令列出你所有可用的磁盘。 ``` # ceph-deploy disk list ceph-storage ``` 结果中会列出你存储节点中使用的磁盘,你会用它们来创建 OSD。让我们运行以下命令,请使用你的磁盘名称。 ``` # ceph-deploy disk zap storage:sda # ceph-deploy disk zap storage:sdb ``` 为了最后完成 OSD 配置,运行下面的命令配置日志磁盘以及数据磁盘。 ``` # ceph-deploy osd prepare storage:sdb:/dev/sda # ceph-deploy osd activate storage:/dev/sdb1:/dev/sda1 ``` 你需要在所有节点上运行相同的命令,它会清除你磁盘上的所有东西。之后为了集群能运转起来,我们需要使用以下命令从 ceph 管理节点复制不同的密钥和配置文件到所有相关节点。 ``` # ceph-deploy admin ceph-node ceph-storage ``` ### 测试 Ceph 我们快完成了 Ceph 集群设置,让我们在 ceph 管理节点上运行下面的命令检查正在运行的 ceph 状态。 ``` # ceph status # ceph health HEALTH_OK ``` 如果你在 ceph status 中没有看到任何错误信息,就意味着你成功地在 CentOS 7 上安装了 ceph 存储集群。 ### 总结 在这篇详细的文章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两台安装了 CentOS 7 的虚拟机设置 Ceph 存储集群,这能用于备份或者作为用于其它虚拟机的本地存储。我们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帮助。当你试着安装的时候记得分享你的经验。 --- via: <http://linoxide.com/storage/setup-red-hat-ceph-storage-centos-7-0/> 作者:[Kashif Siddique](http://linoxide.com/author/kashifs/) 译者:[ictlyh](http://mutouxiaogui.cn/blo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修复 Shell 脚本在 Ubuntu 中的默认打开方式
Abhishek
http://itsfoss.com/shell-script-opens-text-editor/
当你双击一个脚本(.sh文件)的时候,你想要做的是什么?通常的想法是执行它。但是在Ubuntu下面却不是这样,或者我应该更确切地说是在Files(Nautilus)中。你可能会疯狂地大叫运行文件,运行文件,但是文件没有运行而是用Gedit打开了。 我知道你也许会说文件有可执行权限么?我会说是的。脚本有可执行权限但是当我双击它的时候,它还是用文本编辑器打开了。我不希望这样,如果你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我想你也许也想要这样。 我知道你或许已经被建议在终端下面执行,我知道这个可行,但是这不是一个在GUI下不能运行的借口是么? 这篇教程中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175818bng2njj12j1nm3g2.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175818bng2njj12j1nm3g2.jpg
false
false
true
geekpi
false
[ "shell", "脚本" ]
桌面应用
{ "viewnum": 10394, "commentnum": 3,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16.230.23.0", "message": "Executable Text Files --&gt;选项<br />\r\n强烈要求你的 翻译插件", "username": "多多号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1-25T18:27:28" }, { "postip": "123.118.178.118", "message": "\b没明白。",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1-25T23:11:44" }, { "postip": "194.179.55.202", "message": "我建议加上这么两点:<br />\r\n<br />\r\n1. 在脚本首行加上shebang:<br />\r\n<br />\r\n#!/bin/bash<br />\r\n<br />\r\n2. 在.sh文件的属性里面,勾选“允许作为可执行文件允许”,否则你的方法不会奏效。当然也等同于chmod加上x选项。", "username": "来自西班牙的 Chromium 52.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9-27T18:26:50" } ]
[]
当你双击一个脚本(.sh文件)的时候,你想要做的是什么?通常的想法是执行它。但是在Ubuntu下面却不是这样,或者我应该更确切地说是在Files(Nautilus)中。你可能会疯狂地大叫运行文件,运行文件,但是文件没有运行而是用Gedit打开了。 我知道你也许会说文件有可执行权限么?我会说是的。脚本有可执行权限但是当我双击它的时候,它还是用文本编辑器打开了。我不希望这样,如果你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我想你也许也想要这样。 我知道你或许已经被建议在终端下面执行,我知道这个可行,但是这不是一个在GUI下不能运行的借口是么? 这篇教程中
2015-11-22T17:58:16
2015-11-22T17:58:16
6,625
/article-6625-1.html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175818bng2njj12j1nm3g2.jpg) 当你双击一个脚本(.sh文件)的时候,你想要做的是什么?通常的想法是执行它。但是在Ubuntu下面却不是这样,或者我应该更确切地说是在Files(Nautilus)中。你可能会疯狂地大叫“运行文件,运行文件”,但是文件没有运行而是用Gedit打开了。 我知道你也许会说文件有可执行权限么?我会说是的。脚本有可执行权限但是当我双击它的时候,它还是用文本编辑器打开了。我不希望这样,如果你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我想你也许也想要这样。 我知道你或许已经被建议在终端下面执行,我知道这个可行,但是这不是一个在GUI下不能运行的借口是么? 这篇教程中,我们会看到**如何在双击后运行shell脚本。** #### 修复在Ubuntu中shell脚本用文本编辑器打开的方式 shell脚本用文件编辑器打开的原因是Files(Ubuntu中的文件管理器)中的默认行为设置。在更早的版本中,它或许会询问你是否运行文件或者用编辑器打开。默认的行为在新的版本中被修改了。 要修复这个,进入文件管理器,并在菜单中点击**选项**: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175819v5mj0tk4mmebwnuk.png) 接下来在<ruby> 文件选项 <rp> ( </rp> <rt> Files Preferences </rt> <rp> ) </rp></ruby>中进入<ruby> 行为 <rp> ( </rp> <rt> Behavior </rt> <rp> ) </rp></ruby>标签中,你会看到<ruby> 可执行的文本文件 <rp> ( </rp> <rt> Executable Text Files </rt> <rp> ) </rp></ruby>选项。 默认情况下,它被设置成“<ruby> 在打开时显示文本文件 <rp> ( </rp> <rt> View executable text files when they are opend </rt> <rp> ) </rp></ruby>”。我建议你把它改成“<ruby> 每次询问 <rp> ( </rp> <rt> Ask each time </rt> <rp> ) </rp></ruby>”,这样你可以选择是执行还是编辑了,当然了你也可以选择“<ruby> 在打开时云可执行文本文件 <rp> ( </rp> <rt> Run executable text files when they are opend </rt> <rp> ) </rp></ruby>”。你可以自行选择。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175819y0egonhccdg34bpn.png) 我希望这个贴士可以帮你修复这个小“问题”。欢迎提出问题和建议。 --- via: <http://itsfoss.com/shell-script-opens-text-editor/> 作者:[Abhishek](http://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如何在 Ubuntu 上用 Go For It 管理您的待办清单
Himanshu Arora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to-do-lists-ubuntu-go-for-it/
任务管理可以说是工作及日常生活中最重要也最具挑战性的事情之一。当您在工作中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时,您的表现将与您管理任务的能力直接挂钩。 若您的工作有部分需要在电脑上完成,那么您一定很乐意知道,有多款应用软件自称可以为您减轻任务管理的负担。即便这些软件中的大多数都是为 Windows 用户服务的,在 Linux 系统中仍然有不少选择。在本文中,我们就来讨论这样一款软件:Go For It. Go For It Go For It (GFI) 由 Manuel Kehl 开发,他声称:这是款简单易用且时尚优雅的生产力软件,以待办清单(To-Do List)为主打特色,并整合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225913zndscf1h9kd9111y.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225913zndscf1h9kd9111y.jpg
false
false
true
Ricky-Gong
false
[ "生产力" ]
分享
{ "viewnum": 7877,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任务管理可以说是工作及日常生活中最重要也最具挑战性的事情之一。当您在工作中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时,您的表现将与您管理任务的能力直接挂钩。 若您的工作有部分需要在电脑上完成,那么您一定很乐意知道,有多款应用软件自称可以为您减轻任务管理的负担。即便这些软件中的大多数都是为 Windows 用户服务的,在 Linux 系统中仍然有不少选择。在本文中,我们就来讨论这样一款软件:Go For It. Go For It Go For It (GFI) 由 Manuel Kehl 开发,他声称:这是款简单易用且时尚优雅的生产力软件,以待办清单(To-Do List)为主打特色,并整合
2015-11-23T08:30:00
2015-11-23T08:30:00
6,627
/article-6627-1.html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225913zndscf1h9kd9111y.jpg) 任务管理可以说是工作及日常生活中最重要也最具挑战性的事情之一。当您在工作中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时,您的表现将与您管理任务的能力直接挂钩。 若您的工作有部分需要在电脑上完成,那么您一定很乐意知道,有多款应用软件自称可以为您减轻任务管理的负担。即便这些软件中的大多数都是为 Windows 用户服务的,在 Linux 系统中仍然有不少选择。在本文中,我们就来讨论这样一款软件:Go For It. ### Go For It [Go For It](http://manuel-kehl.de/projects/go-for-it/) (GFI) 由 Manuel Kehl 开发,他声称:“这是款简单易用且时尚优雅的生产力软件,以<ruby> 待办清单 <rp> ( </rp> <rt> To-Do List </rt> <rp> ) </rp></ruby>为主打特色,并整合了一个能让你专注于当前事务的定时器。”这款软件的定时器功能尤其有趣,它还可以让您在继续工作之前暂停下来,放松一段时间。 ### 下载并安装 使用基于 Debian 系统(如Ubuntu)的用户可以通过运行以下终端命令轻松地安装这款软件: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mank319/go-for-it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go-for-it ``` 以上命令执行完毕后,您就可以使用这条命令运行这款应用软件了: ``` go-for-it ``` ### 使用及配置 当你第一次运行 GFI 时,它的界面是长这样的: ![gfi-first-run](/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225914gecamjzqrwg48sh3.png) 可以看到,界面由三个标签页组成,分别是<ruby> 待办 <rp> ( </rp> <rt> To-Do </rt> <rp> ) </rp></ruby>,<ruby> 定时器 <rp> ( </rp> <rt> Timer </rt> <rp> ) </rp></ruby>和<ruby> 完成 <rp> ( </rp> <rt> Done </rt> <rp> ) </rp></ruby>。*待办*页是一个任务列表(上图所示的4个任务是默认生成的——您可以点击头部的方框删除它们),*定时器*页内含有任务定时器,而*完成*页则是已完成任务的列表。底部有个文本框,您可以在此输入任务描述,并点击“+”号将任务添加到上面的列表中。 举个例子,我将一个名为“MTE-research-work”的任务添加到了列表中,并点击选中了它,如下图所示: ![gfi-task-added](/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225914leapgwzo4du97sp4.png) 然后我进入*定时器*页,在这里我可以看到一个为当前“MTE-reaserch-work”任务设定的定时器,定时25分钟。 ![gfi-active-task-timer](/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225914i4suqv4v4zrvo4ov.png) 当然,您可以将定时器设定为你喜欢的任何值。然而我并没有修改,而是直接点击下方的“<ruby> 开始 <rp> ( </rp> <rt> Start </rt> <rp> ) </rp></ruby>”按钮启动定时器。一旦剩余时间为60秒,GFI 就会给出一个提示。 ![gfi-first-notification-new](/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225914t0gmd38tkwdjmgd8.jpg) 一旦时间到,它会提醒我休息5分钟。 ![gfi-time-up-notification-new](/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225915n3vdk6v33dhhvvvq.jpg) 5分钟过后,我可以为我的任务再次开启定时器。 ![gfi-break-time-up-new](/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225915b0cuhhuz8ucm6k6r.jpg) 任务完成以后,您可以点击*定时器*页中的“<ruby> 完成 <rp> ( </rp> <rt> Done </rt> <rp> ) </rp></ruby>”按钮,然后这个任务就会从*待办*页被转移到*完成*页。 ![gfi-task-done](/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225915kgs48tjjqqjb8wns.png) GFI 也能让您稍微调整一些它的设置。例如,下图所示的设置窗口就包含了一些选项,让您修改默认的任务时长,休息时长和提示时刻。 ![gfi-settings](/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225916tn1se3ayj7mya3zg.png) 值得一提的是,GFI 是以 TODO.txt 格式保存待办清单的,这种格式方便了移动设备之间的同步,也让您能使用其他前端程序来编辑任务——更多详情请阅读[这里](http://todotxt.com/)。 您还可以通过[视频]("http://www.youtube.com/mnw556C9FZQ)观看 GFI 的动态展示。 ### 结论 正如您所看到的,GFI 是一款简洁明了且易于使用的任务管理软件。虽然它没有提供非常丰富的功能,但它实现了它的承诺,定时器的整合特别有用。如果您正在寻找一款实现了基础功能,并且开源的 Linux 任务管理软件,Go For It 值得您一试。 --- via: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to-do-lists-ubuntu-go-for-it/> 作者:[Himanshu Arora](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author/himanshu/) 译者:[Ricky-Gong](https://github.com/Ricky-Gong) 校对:[Caroline](https://github.com/carolinewuyan)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N1:下一代开源邮件客户端
Abhishek
http://itsfoss.com/n1-open-source-email-client/
当我们谈论到Linux中的邮件客户端,通常 Thunderbird、Geary 和 Evolution 就会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作为对这些大咖们的挑战,一款新的开源邮件客户端正在涌入市场。 设计和功能 N1是一个设计与功能并重的新一代开源邮件客户端。作为一个开源软件,N1目前支持 Linux 和 Mac OS X,Windows的版本还在开发中。 N1宣传它自己为可扩展的开源邮件客户端,因为它包含了 Javascript 插件框架,任何人都可以为它创建强大的新功能。可扩展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功能,它帮助开源编辑器Atom变得流行。N1同样把重点放在了可扩展上面。 除了可扩展性,N1同样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232152bodvx3nh4atdub7b.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232152bodvx3nh4atdub7b.png
false
false
true
geekpi
false
[ "邮件", "客户端" ]
分享
{ "viewnum": 17314, "commentnum": 14,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24.205.76.99", "message": "请问如何在gnome online account或evolution中添加qq.com或live.com的exchange类型账户呢?我想同步日历。谢谢!", "username": "furskytl [Chrome 46.0|GNU/Linux]", "date": "2015-11-24T08:53:15" }, { "postip": "221.215.1.254", "message": "有谁试过没?发表一下评论?",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2.0|Windows 7]", "date": "2015-11-24T09:23:47" }, { "postip": "61.150.43.67", "message": "只有deb的。。。", "username": "qiansen [Chrome 46.0|GNU/Linux]", "date": "2015-11-24T09:42:18" }, { "postip": "106.36.212.200", "message": "已经不需要邀请,直接下载,不过在linux下点Download只会下载DEB包", "username": "血族使天 [Firefox 42.0|GNU/Linux]", "date": "2015-11-24T09:52:05" }, { "postip": "101.81.134.225", "message": "又是一个next generation",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Firefox 42.0|Fedora 用户", "date": "2015-11-24T10:35:38" }, { "postip": "219.130.236.139", "message": "有其他链接可以到github源码包", "username": "Nic [Firefox 42.0|Windows 7]", "date": "2015-11-24T13:14:39" }, { "postip": "219.130.236.139", "message": "原文说window版还在开发中,但是用windows打开链接已经可以下载exe了,是不是文章有点旧了????", "username": "Nic [Firefox 42.0|Windows 7]", "date": "2015-11-24T13:16:34" }, { "postip": "119.80.150.244", "message": "不用邀请就可以下DEB的包了,在github里也有其它版本的,这文章是不是很早以前的?",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Firefox 42.0|Ubuntu 用户", "date": "2015-11-24T21:19:31" }, { "postip": "114.255.40.44", "message": "国内的一些邮件服务不太好添加进去,我拿QQ邮箱试过了。", "username": "Sephiroth [Firefox 42.0|Ubuntu]", "date": "2015-11-25T14:02:56" }, { "postip": "117.146.18.228", "message": "成功添加sina邮箱,收发正常。但是新浪要进设置打开IMAP、SMTP等等的服务,你的QQ邮箱不会没开吧?", "username": "miradil [Firefox 42.0|Windows 7]", "date": "2015-11-26T13:45:15" }, { "postip": "114.255.40.44", "message": "对着QQ提供的教程步骤开服务的,照着要求用了QQ的授权码当密码来登录,提交账号密码后各种连接超时,搞了老半天没响应。昨天晚上又不知怎么的,点开N1想再搞搞,突然它又自己连上了QQ的邮件服务器拉取了内容,也真是奇葩。。。。。", "username": "Sephiroth [Chrome 46.0|Windows 7]", "date": "2015-11-26T23:04:00" }, { "postip": "121.229.162.83", "message": "腾讯的邮箱的确不太行,应该是网的锅,我那边只能拉取发件箱的少数邮件,收件箱半个小时没下来",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京的 Chrome 46.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1-28T13:05:45" }, { "postip": "114.255.40.44", "message": "这个软件的feedback窗口有问题,在ubuntu下偶尔会出现关不掉的bug,其他用户也遇到过类似情况吗?我在他们的github上反馈了这个问题,如果有类似问题的用户欢迎来github上响应(反馈链接 https://github.com/nylas/N1/issues/668 )。", "username": "Sephiroth [Firefox 42.0|Ubuntu]", "date": "2015-12-12T15:42:44" }, { "postip": "218.75.133.243", "message": "80多M的邮箱客户端,也是醉了", "username": "来自湖南常德的 Chrome 4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2-31T15:43:38" } ]
[]
当我们谈论到Linux中的邮件客户端,通常 Thunderbird、Geary 和 Evolution 就会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作为对这些大咖们的挑战,一款新的开源邮件客户端正在涌入市场。 设计和功能 N1是一个设计与功能并重的新一代开源邮件客户端。作为一个开源软件,N1目前支持 Linux 和 Mac OS X,Windows的版本还在开发中。 N1宣传它自己为可扩展的开源邮件客户端,因为它包含了 Javascript 插件框架,任何人都可以为它创建强大的新功能。可扩展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功能,它帮助开源编辑器Atom变得流行。N1同样把重点放在了可扩展上面。 除了可扩展性,N1同样
2015-11-24T08:20:00
2015-11-24T08:20:00
6,628
/article-6628-1.html
![N1 Open Source email client](/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232152bodvx3nh4atdub7b.png) 当我们谈论到Linux中的邮件客户端,通常 Thunderbird、Geary 和 [Evolution](https://help.gnome.org/users/evolution/stable/) 就会出现在我们的脑海。作为对这些大咖们的挑战,一款新的开源邮件客户端正在涌入市场。 ### 设计和功能 [N1](https://nylas.com/N1/)是一个设计与功能并重的新一代开源邮件客户端。作为一个开源软件,N1目前支持 Linux 和 Mac OS X,Windows的版本还在开发中。 N1宣传它自己为“可扩展的开源邮件客户端”,因为它包含了 Javascript 插件框架,任何人都可以为它创建强大的新功能。可扩展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功能,它帮助[开源编辑器Atom](http://itsfoss.com/atom-stable-released/)变得流行。N1同样把重点放在了可扩展上面。 除了可扩展性,N1同样着重设计了程序的外观。下面N1的截图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N1 Open Source email client on Mac OS X](/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232153vv10gu0g7n37vvjn.jpg) *Mac OS X上的N1客户端。图片来自:N1* 除了这个功能,N1兼容上百个邮件服务提供商,包括Gmail、Yahoo、iCloud、Microsoft Exchange等等,这个桌面应用提供了离线功能。 ### 目前只能邀请使用 我不知道为什么每个人都选择了 OnePlus 的‘只能邀请使用’的市场策略。目前,N1桌面端只能被邀请才能下载。你可以用下面的链接请求一个邀请。N1团队会在几天内邮件给你下载链接。 * [请求N1邀请](https://invite.nylas.com/download) ### 感兴趣了么? 我并不是桌面邮件客户端的粉丝,但是 N1 的确引起了我的兴趣,让我想要试一试。你呢? --- via: <http://itsfoss.com/n1-open-source-email-client/> 作者:[Abhishek](http://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Caroline](https://github.com/carolinewuyan)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如何在 Linux 上从 NetworkManager 切换为 systemd-network
Dan Nanni
http://xmodulo.com/switch-from-networkmanager-to-systemd-networkd.html
在 Linux 世界里,对 systemd 的采用一直是激烈争论的主题,它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的战火仍然在燃烧。到了今天,大部分主流 Linux 发行版都已经采用了 systemd 作为默认的初始化(init)系统。 正如其作者所说,作为一个 从未完成、从未完善、但一直追随技术进步 的系统,systemd 已经不只是一个初始化进程,它被设计为一个更广泛的系统以及服务管理平台,这个平台是一个包含了不断增长的核心系统进程、库和工具的生态系统。 systemd 的其中一部分是 systemd-networkd,它负责 systemd 生态中的网络配置。使用 systemd-networkd,你可以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234939mvxpgfanhaftwtbw.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234939mvxpgfanhaftwtbw.jpg
false
false
true
ictlyh
false
[ "systemd", "网络" ]
技术
{ "viewnum": 14377, "commentnum": 5, "favtimes": 5,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postip": "27.223.99.130", "message": "systemd 目前都已经接管了哪些功能?",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2.0|Windows 7]", "date": "2015-11-23T12:29:10" }, { "postip": "123.118.182.220", "message": "我们就等着 Systemd-OS 啦——简称 SOS",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1-23T19:37:11" }, { "postip": "222.89.167.26", "message": "马", "username": "superafk [WeChat 6.3|Android 5.1]", "date": "2015-11-24T17:26:51" }, { "postip": "221.219.144.226", "message": "总觉得用nmcli命令比修改配置文件更可靠不容易出错,还是先坚持用NetworkManager吧。", "username": "jinga50334 [Chrome 46.0|GNU/Linux]", "date": "2015-11-27T10:24:49" }, { "postip": "221.10.57.63", "message": "7.0是一个飞跃,每天看一点、了解一点、学习一点,点滴积累。", "username": "来自四川雅安的 WeChat 6.3|Android 5.0 用户", "date": "2015-11-28T22:46:36" } ]
[]
在 Linux 世界里,对 systemd 的采用一直是激烈争论的主题,它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的战火仍然在燃烧。到了今天,大部分主流 Linux 发行版都已经采用了 systemd 作为默认的初始化(init)系统。 正如其作者所说,作为一个 从未完成、从未完善、但一直追随技术进步 的系统,systemd 已经不只是一个初始化进程,它被设计为一个更广泛的系统以及服务管理平台,这个平台是一个包含了不断增长的核心系统进程、库和工具的生态系统。 systemd 的其中一部分是 systemd-networkd,它负责 systemd 生态中的网络配置。使用 systemd-networkd,你可以
2015-11-23T10:45:00
2015-11-23T10:45:00
6,629
/article-6629-1.html
在 Linux 世界里,对 [systemd](http://xmodulo.com/use-systemd-system-administration-debian.html) 的采用一直是激烈争论的主题,它的支持者和反对者之间的战火仍然在燃烧。到了今天,大部分主流 Linux 发行版都已经采用了 systemd 作为默认的<ruby> 初始化 <rp> ( </rp> <rt> init </rt> <rp> ) </rp></ruby>系统。 正如其作者所说,作为一个 “从未完成、从未完善、但一直追随技术进步” 的系统,systemd 已经不只是一个初始化进程,它被设计为一个更广泛的系统以及服务管理平台,这个平台是一个包含了不断增长的核心系统进程、库和工具的生态系统。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234939mvxpgfanhaftwtbw.jpg) **systemd** 的其中一部分是 **systemd-networkd**,它负责 systemd 生态中的网络配置。使用 systemd-networkd,你可以为网络设备配置基础的 DHCP/静态 IP 网络。它还可以配置虚拟网络功能,例如网桥、隧道和 VLAN。systemd-networkd 目前还不能直接支持无线网络,但你可以使用 wpa\_supplicant 服务配置无线适配器,然后把它和 **systemd-networkd** 联系起来。 在很多 Linux 发行版中,NetworkManager 仍然作为默认的网络配置管理器。和 NetworkManager 相比,**systemd-networkd** 仍处于积极的开发状态,还缺少一些功能。例如,它还不能像 NetworkManager 那样能让你的计算机在任何时候通过多种接口保持连接。它还没有为更高层面的脚本编程提供 ifup/ifdown 钩子函数。但是,systemd-networkd 和其它 systemd 组件(例如用于域名解析的 **resolved**、NTP 的**timesyncd**,用于命名的 udevd)结合的非常好。随着时间增长,**systemd-networkd**只会在 systemd 环境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如果你对 **systemd-networkd** 的进步感到高兴,从 NetworkManager 切换到 systemd-networkd 是值得你考虑的一件事。如果你强烈反对 systemd,对 NetworkManager 或[基础网络服务](http://xmodulo.com/disable-network-manager-linux.html)感到很满意,那也很好。 但对于那些想尝试 systemd-networkd 的人,可以继续看下去,在这篇指南中学会在 Linux 中怎么从 NetworkManager 切换到 systemd-networkd。 ### 需求 systemd 210 及其更高版本提供了 systemd-networkd。因此诸如 Debian 8 "Jessie" (systemd 215)、 Fedora 21 (systemd 217)、 Ubuntu 15.04 (systemd 219) 或更高版本的 Linux 发行版和 systemd-networkd 兼容。 对于其它发行版,在开始下一步之前先检查一下你的 systemd 版本。 ``` $ systemctl --version ``` ### 从 NetworkManager 切换到 Systemd-networkd 从 NetworkManager 切换到 systemd-networkd 其实非常简答(反过来也一样)。 首先,按照下面这样先停用 NetworkManager 服务,然后启用 systemd-networkd。 ``` $ sudo systemctl disable NetworkManager $ sudo systemctl enable systemd-networkd ``` 你还要启用 **systemd-resolved** 服务,systemd-networkd用它来进行域名解析。该服务还实现了一个缓存式 DNS 服务器。 ``` $ sudo systemctl enable systemd-resolved $ sudo systemctl start systemd-resolved ``` 当启动后,**systemd-resolved** 就会在 /run/systemd 目录下某个地方创建它自己的 resolv.conf。但是,把 DNS 解析信息存放在 /etc/resolv.conf 是更普遍的做法,很多应用程序也会依赖于 /etc/resolv.conf。因此为了兼容性,按照下面的方式创建一个到 /etc/resolv.conf 的符号链接。 ``` $ sudo rm /etc/resolv.conf $ sudo ln -s /run/systemd/resolve/resolv.conf /etc/resolv.conf ``` ### 用 systemd-networkd 配置网络连接 要用 systemd-networkd 配置网络服务,你必须指定带.network 扩展名的配置信息文本文件。这些网络配置文件保存到 /etc/systemd/network 并从这里加载。当有多个文件时,systemd-networkd 会按照字母顺序一个个加载并处理。 首先创建 /etc/systemd/network 目录。 ``` $ sudo mkdir /etc/systemd/network ``` #### DHCP 网络 首先来配置 DHCP 网络。对于此,先要创建下面的配置文件。文件名可以任意,但记住文件是按照字母顺序处理的。 ``` $ sudo vi /etc/systemd/network/20-dhcp.network ``` --- ``` [Match] Name=enp3* [Network] DHCP=yes ``` 正如你上面看到的,每个网络配置文件包括了一个或多个 “sections”,每个 “section”都用 [XXX] 开头。每个 section 包括了一个或多个键值对。`[Match]` 部分决定这个配置文件配置哪个(些)网络设备。例如,这个文件匹配所有名称以 ens3 开头的网络设备(例如 enp3s0、 enp3s1、 enp3s2 等等)对于匹配的接口,然后启用 [Network] 部分指定的 DHCP 网络配置。 ### 静态 IP 网络 如果你想给网络设备分配一个静态 IP 地址,那就新建下面的配置文件。 ``` $ sudo vi /etc/systemd/network/10-static-enp3s0.network ``` --- ``` [Match] Name=enp3s0 [Network] Address=192.168.10.50/24 Gateway=192.168.10.1 DNS=8.8.8.8 ``` 正如你猜测的, enp3s0 接口地址会被指定为 192.168.10.50/24,默认网关是 192.168.10.1, DNS 服务器是 8.8.8.8。这里微妙的一点是,接口名 enp3s0 事实上也匹配了之前 DHCP 配置中定义的模式规则。但是,根据词汇顺序,文件 "10-static-enp3s0.network" 在 "20-dhcp.network" 之前被处理,对于 enp3s0 接口静态配置比 DHCP 配置有更高的优先级。 一旦你完成了创建配置文件,重启 systemd-networkd 服务或者重启机器。 ```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systemd-networkd ``` 运行以下命令检查服务状态: ``` $ systemctl status systemd-networkd $ systemctl status systemd-resolved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2/234954e7a6toyokasovoyh.jpg) ### 用 systemd-networkd 配置虚拟网络设备 **systemd-networkd** 同样允许你配置虚拟网络设备,例如网桥、VLAN、隧道、VXLAN、绑定等。你必须在用 .netdev 作为扩展名的文件中配置这些虚拟设备。 这里我展示了如何配置一个桥接接口。 #### Linux 网桥 如果你想创建一个 Linux 网桥(br0) 并把物理接口(eth1) 添加到网桥,你可以新建下面的配置。 ``` $ sudo vi /etc/systemd/network/bridge-br0.netdev ``` --- ``` [NetDev] Name=br0 Kind=bridge ``` 然后按照下面这样用 .network 文件配置网桥接口 br0 和从接口 eth1。 ``` $ sudo vi /etc/systemd/network/bridge-br0-slave.network ``` --- ``` [Match] Name=eth1 [Network] Bridge=br0 ``` --- ``` $ sudo vi /etc/systemd/network/bridge-br0.network ``` --- ``` [Match] Name=br0 [Network] Address=192.168.10.100/24 Gateway=192.168.10.1 DNS=8.8.8.8 ``` 最后,重启 systemd-networkd。 ```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systemd-networkd ``` 你可以用 [brctl 工具](http://xmodulo.com/how-to-configure-linux-bridge-interface.html) 来验证是否创建好了网桥 br0。 ### 总结 当 systemd 誓言成为 Linux 的系统管理器时,有类似 systemd-networkd 的东西来管理网络配置也就不足为奇。但是在现阶段,systemd-networkd 看起来更适合于网络配置相对稳定的服务器环境。对于桌面/笔记本环境,它们有多种临时有线/无线接口,NetworkManager 仍然是比较好的选择。 对于想进一步了解 systemd-networkd 的人,可以参考官方[man 手册](http://www.freedesktop.org/software/systemd/man/systemd.network.html)了解完整的支持列表和关键点。 --- via: <http://xmodulo.com/switch-from-networkmanager-to-systemd-networkd.html> 作者:[Dan Nanni](http://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ictlyh](http://mutouxiaogui.cn/blo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Fedora 24 考虑将 systemd 分成两个软件包
Marius Nestor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fedora-developers-discuss-systemd-package-split-for-fedora-24-linux-496544.shtml
来自 Redhat 的 Fedora 平台和程序经理 Jan Kurik 宣布了一个功能建议,这是给目前已经进入了开发周期的 Fedora 24 的第一份功能建议。 这些新功能建议之一是,在 Fedora 24 中将 systemd 包分割出两个子包:systemd-udev 和 systemd-container。不出所料,这让 Fedora 的开发宣告邮件列表炸了锅,要知道,这两个 systemd 子包都是可选的。 systemd-container 子包将包含所有用于启动和管理容器和虚拟机的工具,以帮助 Fedora 用户应用这些技术;而 systemd-udev 子包将包含 udev 守护进程(udevd)和各种硬件相关的工具。 这些子包都会包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3/155719df886pl67n5p877l.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3/155719df886pl67n5p877l.jpg
true
false
true
wxy
false
[ "Fedora", "systemd" ]
新闻
{ "viewnum": 5740, "commentnum": 1,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210.36.46.242", "message": "这速度。。。。。", "username": "XYJK1002 [Chrome 31.0|Windows 7]", "date": "2015-11-23T16:29:42" } ]
[ { "raid": 7626, "displayorder": 0 } ]
来自 Redhat 的 Fedora 平台和程序经理 Jan Kurik 宣布了一个功能建议,这是给目前已经进入了开发周期的 Fedora 24 的第一份功能建议。 这些新功能建议之一是,在 Fedora 24 中将 systemd 包分割出两个子包:systemd-udev 和 systemd-container。不出所料,这让 Fedora 的开发宣告邮件列表炸了锅,要知道,这两个 systemd 子包都是可选的。 systemd-container 子包将包含所有用于启动和管理容器和虚拟机的工具,以帮助 Fedora 用户应用这些技术;而 systemd-udev 子包将包含 udev 守护进程(udevd)和各种硬件相关的工具。 这些子包都会包
2015-11-23T15:57:00
2015-11-23T15:57:00
6,631
/article-6631-1.html
![Fedora](/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3/155719df886pl67n5p877l.jpg) 来自 Redhat 的 Fedora 平台和程序经理 Jan Kurik 宣布了一个功能建议,这是给目前已经进入了开发周期的 Fedora 24 的第一份功能建议。 这些[新功能建议之一](https://lists.fedoraproject.org/archives/list/devel-announce%40lists.fedoraproject.org/thread/EOX5J7FUK6SQJK2OHZTDAN2K5ZM2L4LU/)是,在 Fedora 24 中将 systemd 包分割出两个子包:systemd-udev 和 systemd-container。不出所料,这让 Fedora 的开发宣告邮件列表炸了锅,要知道,这两个 systemd 子包都是可选的。 systemd-container 子包将包含所有用于启动和管理容器和虚拟机的工具,以帮助 Fedora 用户应用这些技术;而 systemd-udev 子包将包含 udev 守护进程(udevd)和各种硬件相关的工具。 ### 这些子包都会包含什么? 看起来 Fedora 开发者们已经讨论过了哪些工具会包含在这些新的子包中。对于 systemd-container.rpm, 它应该包括 systemd-pull、 systemd-nspawn、 machinectl、 systemd-machined 和 systemd-importd。 而 systemd-udev.rpm 将包括硬件数据库、udev 规则,以及 udevadm 和system-udevd 工具。 要实现这些子包,Fedora 开发者需要将这些相关的依赖都加上。 此外,Anaconda 安装器也需要更新来使 systemd-udev 子包成为 Fedora 24 的默认安装包。无论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Fedora 即将到来的更新。
超神们:15 位健在的世界级程序员!
Phil Johnson
http://www.itworld.com/article/2823547/enterprise-software/158256-superclass-14-of-the-world-s-best-living-programmers.html
当开发人员说起世界顶级程序员时,他们的名字往往会被提及。 好像现在程序员有很多,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程序员。但是哪些程序员更好呢? 虽然这很难客观评价,不过在这个话题确实是开发者们津津乐道的。ITworld 深入程序员社区,避开四溅的争执口水,试图找出可能存在的所谓共识。事实证明,屈指可数的某些名字经常是讨论的焦点。 图片来源: tom_bullock CC BY 2.0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世界顶级的程序员吧! 玛格丽特汉密尔顿(Margaret Hamilton) 图片来源: NASA 成就: 阿波罗飞行控制软件背后的大脑 生平: 查尔斯斯塔克德雷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4/020058lffr5xk9son375s5.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4/020058lffr5xk9son375s5.jpg
false
false
true
martin2011qi
true
[ "程序员" ]
观点
{ "viewnum": 17771, "commentnum": 6, "favtimes": 9,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21.22.88.34", "message": "最可怕的是不从宏观考虑,比如吃了一个鸡蛋糕好吃,却不知道鸡蛋是什么", "username": "icanfigure [UC Browser 10.8|Android 4.4]", "date": "2015-11-24T10:20:50" }, { "postip": "83.171.31.54", "message": "吐槽一下翻译,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指加州理工,不是什么“加利福尼亚技术研究所”。。。", "username": "BIAOXYZ [Maxthon 4.4|Windows 7]", "date": "2015-11-25T22:09:18" }, { "postip": "123.118.178.118", "message": "\b谢谢!",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1-25T23:03:25" }, { "postip": "180.175.98.159", "message": "崇拜一下", "username": "galen23 [QQ Browser 9.0|Windows 7]", "date": "2015-11-26T09:08:23" }, { "postip": "221.12.59.212", "message": "居然木有高斯林大神~", "username": "来自浙江宁波的 Chrome 4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2-07T16:14:33" }, { "postip": "221.207.235.210", "message": "比尔盖茨 扎克伯格一些科技大佬的编程能力和他们差多少呢", "username": "来自黑龙江哈尔滨的 Firefox 41.0|Fedora 用户", "date": "2015-12-12T15:57:41" } ]
[]
当开发人员说起世界顶级程序员时,他们的名字往往会被提及。 好像现在程序员有很多,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程序员。但是哪些程序员更好呢? 虽然这很难客观评价,不过在这个话题确实是开发者们津津乐道的。ITworld 深入程序员社区,避开四溅的争执口水,试图找出可能存在的所谓共识。事实证明,屈指可数的某些名字经常是讨论的焦点。 图片来源: tom_bullock CC BY 2.0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世界顶级的程序员吧! 玛格丽特汉密尔顿(Margaret Hamilton) 图片来源: NASA 成就: 阿波罗飞行控制软件背后的大脑 生平: 查尔斯斯塔克德雷
2015-11-24T10:00:00
2015-11-24T10:00:00
6,633
/article-6633-1.html
当开发人员说起世界顶级程序员时,他们的名字往往会被提及。 好像现在程序员有很多,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程序员。但是哪些程序员更好呢? 虽然这很难客观评价,不过在这个话题确实是开发者们津津乐道的。ITworld 深入程序员社区,避开四溅的争执口水,试图找出可能存在的所谓共识。事实证明,屈指可数的某些名字经常是讨论的焦点。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4/020058lffr5xk9son375s5.jpg) *图片来源: [tom\_bullock CC BY 2.0](https://www.flickr.com/photos/tombullock/15713223772)*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世界顶级的程序员吧! ### <ruby> 玛格丽特·汉密尔顿 <rp> ( </rp> <rt> Margaret Hamilton </rt> <rp> ) </rp></ruby>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4/020059wah98rq71p797ia7.jpg) *图片来源: [NASA](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Margaret_Hamilton_in_action.jpg)* **成就: 阿波罗飞行控制软件背后的大脑** 生平: <ruby> 查尔斯·斯塔克·德雷珀实验室 <rp> ( </rp> <rt> Charles Stark Draper Laboratory </rt> <rp> ) </rp></ruby>软件工程部的主任,以她为首的团队负责设计和打造 NASA 的阿波罗的舰载飞行控制器软件和<ruby> 空间实验室 <rp> ( </rp> <rt> Skylab </rt> <rp> ) </rp></ruby>的任务。基于阿波罗这段的工作经历,她又后续开发了<ruby> <a href="http://www.htius.com/Articles/r12ham.pdf"> 通用系统语言 </a> <rp> ( </rp> <rt> Universal Systems Language </rt> <rp> ) </rp></ruby>和<ruby> <a href="http://www.htius.com/Articles/Inside_DBTF.htm"> 开发先于事实 </a> <rp> ( </rp> <rt> Development Before the Fact </rt> <rp> ) </rp></ruby>的范例。开创了[异步软件、优先调度和超可靠的软件设计](http://www.nasa.gov/home/hqnews/2003/sep/HQ_03281_Hamilton_Honor.html)理念。被认为发明了“<ruby> <a href="http://www.nasa.gov/50th/50th_magazine/scientists.html"> 软件工程 </a> <rp> ( </rp> <rt> software engineering </rt> <rp> ) </rp></ruby>”一词。1986年获<ruby> <a href="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JcmV0wfQEoYC&amp;pg=PA321&amp;lpg=PA321&amp;dq=ada+lovelace+award+1986&amp;source=bl&amp;ots=qGdBKsUa3G&amp;sig=bkTftPAhM1vZ_3VgPcv-38ggSNo&amp;hl=en&amp;sa=X&amp;ved=0CDkQ6AEwBGoVChMI3paoxJHWxwIVA3I-Ch1whwPn#v=onepage&amp;q=ada%20lovelace%20award%201986&amp;f=false"> 奥古斯塔·埃达·洛夫莱斯奖 </a> <rp> ( </rp> <rt> Augusta Ada Lovelace Award </rt> <rp> ) </rp></ruby>,2003年获<ruby> <a href="http://history.nasa.gov/alsj/a11/a11Hamilton.html"> NASA 杰出太空行动奖 </a> <rp> ( </rp> <rt> Exceptional Space Act Award </rt> <rp> ) </rp></ruby>。 评论: > > “汉密尔顿发明了测试,使美国计算机工程规范了很多” —— [ford\_beeblebrox](https://www.reddit.com/r/pics/comments/2oyd1y/margaret_hamilton_with_her_code_lead_software/cmrswof) > > > “我认为在她之前(不敬地说,包括<ruby> 高德纳 <rp> ( </rp> <rt> Knuth </rt> <rp> ) </rp></ruby>在内的)计算机编程是(另一种形式上留存的)数学分支。然而这个宇宙飞船的飞行控制系统明确地将编程带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 [Dan Allen](http://qr.ae/RFEZLk) > > > “... 她引入了‘软件工程’这个术语 — 并作出了最好的示范。” —— [David Hamilton](http://qr.ae/RFEZUn) > > > “真是个坏家伙” —— [Drukered](https://www.reddit.com/r/pics/comments/2oyd1y/margaret_hamilton_with_her_code_lead_software/cmrv9u9) > > > ### <ruby> 唐纳德·克努斯 <rp> ( </rp> <rt> Donald Knuth </rt> <rp> ) </rp></ruby>,即 高德纳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4/020059w1vi6f6826p69928.jpg) *图片来源: [vonguard CC BY-SA 2.0](https://www.flickr.com/photos/44451574@N00/5347112697)* **成就: 《<ruby> 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rp> ( </rp> <rt> 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TAOCP </rt> <rp> ) </rp></ruby>》 作者** 生平: 撰写了[编程理论的权威书籍](http://cs.stanford.edu/%7Euno/taocp.html)。发明了数字排版系统 Tex。1971年,[ACM(美国计算机协会)<ruby></ruby>](http://awards.acm.org/award_winners/knuth_1013846.cfm)[葛丽丝·穆雷·霍普奖](http://awards.acm.org/award_winners/knuth_1013846.cfm)(Grace Murray Hopper Award) 的首位获奖者。1974年获 ACM<ruby> <a href="http://amturing.acm.org/award_winners/knuth_1013846.cfm"> 图灵奖 </a> <rp> ( </rp> <rt> A. M. Turing </rt> <rp> ) </rp></ruby>,1979年获<ruby> <a href="http://www.nsf.gov/od/nms/recip_details.jsp?recip_id=198"> 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a> <rp> ( </rp> <rt> 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 </rt> <rp> ) </rp></ruby>,1995年获 IEEE <ruby> <a href="http://www.ieee.org/documents/von_neumann_rl.pdf"> 约翰·冯·诺依曼奖章 </a> <rp> ( </rp> <rt> John von Neumann Medal </rt> <rp> ) </rp></ruby>。1998年入选<ruby> 计算机历史博物馆 <rp> ( </rp> <rt> Computer History Museum </rt> <rp> ) </rp></ruby><ruby> <a href="http://www.computerhistory.org/fellowawards/hall/bios/Donald,Knuth/"> 名人录 </a> <rp> ( </rp> <rt> Hall of Fellows </rt> <rp> ) </rp></ruby>。 评论: > > “... 写的<ruby> 《计算机编程艺术》 <rp> ( </rp> <rt> The Art of Computer Programming,TAOCP </rt> <rp> ) </rp></ruby>可能是有史以来计算机编程方面最大的贡献。”—— [佚名](http://www.quora.com/Who-are-the-best-programmers-in-Silicon-Valley-and-why/answers/3063) > > > “唐·克努斯的 TeX 是我所用过的计算机程序中唯一一个几乎没有 bug 的。真是让人印象深刻!”—— [Jaap Weel](http://www.quora.com/Respected-Software-Engineers/Who-are-some-of-the-best-programmers-in-the-world/answer/Jaap-Weel) > > > “如果你要问我的话,我只能说太棒了!” —— [Mitch Rees-Jones](http://qr.ae/RFE94x) > > > ### <ruby> 肯·汤普逊 <rp> ( </rp> <rt> Ken Thompson </rt> <rp> ) </rp></ruby>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4/020059gwsntkks76ps0q98.jpg) *图片来源: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http://amturing.acm.org/photo/thompson_4588371.cfm)* **成就: Unix 之父** 生平:与<ruby> <a href="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oVQTPbD6UY"> 丹尼斯·里奇 </a> <rp> ( </rp> <rt> Dennis Ritchie </rt> <rp> ) </rp></ruby>共同创造了 Unix。创造了 [B 语言](https://www.bell-labs.com/usr/dmr/www/bintro.html)、[UTF-8 字符编码方案](http://doc.cat-v.org/bell_labs/utf-8_history)、[ed 文本编辑器](http://c2.com/cgi/wiki?EdIsTheStandardTextEditor),同时也是 Go 语言的共同开发者。(和里奇)共同获得1983年的<ruby> <a href="http://amturing.acm.org/award_winners/thompson_4588371.cfm"> 图灵奖 </a> <rp> ( </rp> <rt> A.M. Turing Award </rt> <rp> ) </rp></ruby>,1994年获<ruby> <a href="http://www.computer.org/portal/web/awards/cp-thompson"> IEEE 计算机先驱奖 </a> <rp> ( </rp> <rt> IEEE Computer Pioneer Award </rt> <rp> ) </rp></ruby>,1998年获颁<ruby> <a href="http://www.uspto.gov/about/nmti/recipients/1998.jsp"> 美国国家科技奖章 </a> <rp> ( </rp> <rt> National Medal of Technology </rt> <rp> ) </rp></ruby>。在1997年入选<ruby> 计算机历史博物馆 <rp> ( </rp> <rt> Computer History Museum </rt> <rp> ) </rp></ruby><ruby> <a href="http://www.computerhistory.org/fellowawards/hall/bios/Ken,Thompson/"> 名人录 </a> <rp> ( </rp> <rt> Hall of Fellows </rt> <rp> ) </rp></ruby>。 评论: > > “... 可能是有史以来最能成事的程序员了。Unix 内核,Unix 工具,国际象棋程序世界冠军 Belle,Plan 9,Go 语言。” —— [Pete Prokopowicz](http://www.quora.com/Computer-Programming/Who-is-the-best-programmer-in-the-world-right-now/answer/Pete-Prokopowicz-1) > > > “肯所做出的贡献,据我所知无人能及,是如此的根本、实用、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时至今日仍在使用。” —— [Jan Jannink](http://qr.ae/RFEWBY) > > > ### <ruby> 理查德·斯托曼 <rp> ( </rp> <rt> Richard Stallman </rt> <rp> ) </rp></ruby>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4/020059yz9hgwlizdykgkg2.jpg) *图片来源: [Jiel Beaumadier CC BY-SA 3.0](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Jielbeaumadier_richard_stallman_2010.jpg)* **成就: Emacs 和 GCC 缔造者** 生平: 成立了<ruby> <a href="https://groups.google.com/forum/#!msg/net.unix-wizards/8twfRPM79u0/1xlglzrWrU0J"> GNU 工程 </a> <rp> ( </rp> <rt> GNU Project </rt> <rp> ) </rp></ruby>,并创造了它的许多核心工具,如 [Emacs、GCC、GDB](http://www.emacswiki.org/emacs/RichardStallman) 和 [GNU Make](https://www.gnu.org/gnu/thegnuproject.html)。还创办了<ruby> <a href="http://www.emacswiki.org/emacs/FreeSoftwareFoundation"> 自由软件基金会 </a> <rp> ( </rp> <rt>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rt> <rp> ) </rp></ruby>。1990年荣获 ACM 的<ruby> <a href="http://awards.acm.org/award_winners/stallman_9380313.cfm"> 葛丽丝·穆雷·霍普奖 </a> <rp> ( </rp> <rt> Grace Murray Hopper Award </rt> <rp> ) </rp></ruby>,1998年获<ruby> <a href="https://w2.eff.org/awards/pioneer/1998.php"> EFF 先驱奖 </a> <rp> ( </rp> <rt> EFF Pioneer Award </rt> <rp> ) </rp></ruby>. 评论: > > “... 在 Symbolics 对阵 LMI 的战斗中,独自一人与一众 Lisp 黑客好手对码。” —— [Srinivasan Krishnan](http://www.quora.com/Respected-Software-Engineers/Who-are-some-of-the-best-programmers-in-the-world/answer/Greg-Naughton/comment/4146397) > > > “通过他在编程上的精湛造诣与强大信念,开辟了一整套编程与计算机的亚文化。” —— [Dan Dunay](http://qr.ae/RFEaib) > > > “我可以不赞同这位伟人的很多方面,不必盖棺论定,他不可否认都已经是一位伟大的程序员了。” —— [Marko Poutiainen](http://www.quora.com/Software-Engineering/Who-are-some-of-the-greatest-currently-active-software-architects-in-the-world/answer/Marko-Poutiainen) > > > “试想 Linux 如果没有 GNU 工程的前期工作会怎么样。(多亏了)斯托曼的炸弹!” —— [John Burnette](http://qr.ae/RFEUqp) > > > ### <ruby> 安德斯·海尔斯伯格 <rp> ( </rp> <rt> Anders Hejlsberg </rt> <rp> ) </rp></ruby>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4/020059fpeuxkb9z5sm9cmx.jpg) *图片来源: [D.Begley CC BY 2.0](https://www.flickr.com/photos/begley/2979906130)* **成就: 创造了 Turbo Pascal** 生平: [Turbo Pascal 的原作者](http://www.taoyue.com/tutorials/pascal/history.html),是最流行的 Pascal 编译器和第一个集成开发环境。而后,[领导了 Turbo Pascal 的继任者 Delphi](http://c2.com/cgi/wiki?AndersHejlsberg) 的构建。[C# 的主要设计师和架构师](http://www.microsoft.com/about/technicalrecognition/anders-hejlsberg.aspx)。2001年荣获<ruby> <a href="http://www.drdobbs.com/windows/dr-dobbs-excellence-in-programming-award/184404602"> Dr. Dobb 的杰出编程奖 </a> <rp> ( </rp> <rt> Dr. Dobb's Excellence in Programming Award </rt> <rp> ) </rp></ruby>。 评论: > > “他用汇编语言为当时两个主流的 PC 操作系统(DOS 和 CPM)编写了 [Pascal] 编译器。用它来编译、链接并运行仅需几秒钟而不是几分钟。” —— [Steve Wood](http://qr.ae/RFEZrv) > > > “我佩服他 - 他创造了我最喜欢的开发工具,陪伴着我度过了三个关键的时期直至我成为一位专业的软件工程师。” —— [Stefan Kiryazov](http://www.quora.com/Software-Engineering/Who-are-some-of-the-greatest-currently-active-software-architects-in-the-world/answer/Stefan-Kiryazov) > > > ### Doug Cuttin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4/020059qj7cu02ejtu8u8e7.jpg) *图片来源: [vonguard CC BY-SA 2.0](https://www.flickr.com/photos/vonguard/4076389963/)* **成就: 创造了 Lucene** 生平: [开发了 Lucene 搜索引擎以及 Web 爬虫 Nutch](http://www.wizards-of-os.org/archiv/sprecher/a_c/doug_cutting.html) 和用于大型数据集的分布式处理套件 [Hadoop](http://hadoop.apache.org/)。一位强有力的开源支持者(Lucene、Nutch 以及 Hadoop 都是开源的)。前<ruby> <a href="https://www.linkedin.com/in/cutting"> Apache 软件基金 </a> <rp> ( </rp> <rt> 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 </rt> <rp> ) </rp></ruby>[的理事](https://www.linkedin.com/in/cutting)。 评论: > > “...他就是那个既写出了优秀搜索框架(lucene/solr),又为世界开启大数据之门(hadoop)的男人。” —— [Rajesh Rao](http://www.quora.com/Respected-Software-Engineers/Who-are-some-of-the-best-programmers-in-the-world/answer/Shalin-Shekhar-Mangar/comment/2293071) > > > “他在 Lucene 和 Hadoop(及其它工程)的创造/工作中为世界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和就业...” —— [Amit Nithianandan](http://www.quora.com/Who-are-the-best-programmers-in-Silicon-Valley-and-why/answer/Amit-Nithianandan) > > > ### Sanjay Ghemawat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4/020100s3oqllitt46ptzq3.jpg) *图片来源: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http://awards.acm.org/award_winners/ghemawat_1482280.cfm)* **成就: 谷歌核心架构师** 生平: [协助设计和实现了一些谷歌大型分布式系统的功能](http://research.google.com/pubs/SanjayGhemawat.html),包括 MapReduce、BigTable、Spanner 和<ruby> 谷歌文件系统 <rp> ( </rp> <rt> Google File System </rt> <rp> ) </rp></ruby>。[创造了 Unix 的 ical](http://www.quora.com/Google/Who-is-Sanjay-Ghemawat) 日历系统。2009年入选<ruby> <a href="http://www8.nationalacademies.org/onpinews/newsitem.aspx?RecordID=02062009"> 美国国家工程院 </a> <rp> ( </rp> <rt>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rt> <rp> ) </rp></ruby>。2012年荣获<ruby> <a href="http://awards.acm.org/award_winners/ghemawat_1482280.cfm"> ACM-Infosys 基金计算机科学奖 </a> <rp> ( </rp> <rt> ACM-Infosys Foundation Award in the Computing Sciences </rt> <rp> ) </rp></ruby>。 评论: > > “Jeff Dean的僚机。” —— [Ahmet Alp Balkan](http://www.quora.com/Google/Who-is-Sanjay-Ghemawat/answer/Ahmet-Alp-Balkan) > > > ### Jeff Dean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4/020100ucrcul0fhfhpf4r7.jpg) *图片来源: [Google](http://research.google.com/people/jeff/index.html)* **成就: 谷歌搜索索引背后的大脑** 生平:协助设计和实现了[许多谷歌大型分布式系统的功能](http://research.google.com/people/jeff/index.html),包括网页爬虫,索引搜索,AdSense,MapReduce,BigTable 和 Spanner。2009年入选<ruby> <a href="http://www8.nationalacademies.org/onpinews/newsitem.aspx?RecordID=02062009"> 美国国家工程院 </a> <rp> ( </rp> <rt> 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rt> <rp> ) </rp></ruby>。2012年荣获ACM 的<ruby> <a href="http://news.cs.washington.edu/2012/10/10/uw-cse-ph-d-alum-jeff-dean-wins-2012-sigops-mark-weiser-award/"> SIGOPS 马克·维瑟奖 </a> <rp> ( </rp> <rt> SIGOPS Mark Weiser Award </rt> <rp> ) </rp></ruby>及<ruby> <a href="http://awards.acm.org/award_winners/dean_2879385.cfm"> ACM-Infosys基金计算机科学奖 </a> <rp> ( </rp> <rt> ACM-Infosys Foundation Award in the Computing Sciences </rt> <rp> ) </rp></ruby>。 评论: > > “... 带来了在数据挖掘(GFS、MapReduce、BigTable)上的突破。” —— [Natu Lauchande](http://www.quora.com/Computer-Programming/Who-is-the-best-programmer-in-the-world-right-now/answer/Natu-Lauchande) > > > “... 设计、构建并部署 MapReduce 和 BigTable,和以及数不清的其它东西” —— [Erik Goldman](http://www.quora.com/Respected-Software-Engineers/Who-are-some-of-the-best-programmers-in-the-world/answer/Cosmin-Negruseri/comment/28399) > > > ### <ruby> 林纳斯·托瓦兹 <rp> ( </rp> <rt> Linus Torvalds </rt> <rp> ) </rp></ruby>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4/020100enqggz4d1teprrot.jpg) *图片来源: [Krd CC BY-SA 4.0](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LinuxCon_Europe_Linus_Torvalds_05.jpg)* **成就: Linux缔造者** 生平:创造了 [Linux 内核](http://www.linuxfoundation.org/about/staff#torvalds)与[开源的版本控制系统 Git](http://git-scm.com/book/en/Getting-Started-A-Short-History-of-Git)。收获了许多奖项和荣誉,包括有1998年的<ruby> <a href="https://w2.eff.org/awards/pioneer/1998.php"> EFF 先驱奖 </a> <rp> ( </rp> <rt> EFF Pioneer Award </rt> <rp> ) </rp></ruby>,2000年荣获<ruby> 英国电脑学会 <rp> ( </rp> <rt> British Computer Society </rt> <rp> ) </rp></ruby>授予的[洛夫莱斯勋章](http://www.bcs.org/content/ConWebDoc/14769)(Lovelace Medal),2012年荣获<ruby> <a href="http://www.zdnet.com/blog/open-source/linus-torvalds-wins-the-tech-equivalent-of-a-nobel-prize-the-millennium-technology-prize/10789"> 千禧技术奖 </a> <rp> ( </rp> <rt> Millenium Technology Prize </rt> <rp> ) </rp></ruby>还有2014年<ruby> IEEE计算机学会 <rp> ( </rp> <rt> IEEE Computer Society </rt> <rp> ) </rp></ruby>授予的<ruby> <a href="http://www.computer.org/portal/web/pressroom/Linus-Torvalds-Named-Recipient-of-the-2014-IEEE-Computer-Society-Computer-Pioneer-Award"> 计算机先驱奖 </a> <rp> ( </rp> <rt> Computer Pioneer Award </rt> <rp> ) </rp></ruby>。同样入选了2008年的<ruby> 计算机历史博物馆 <rp> ( </rp> <rt> Computer History Museum </rt> <rp> ) </rp></ruby><ruby> <a href="http://www.computerhistory.org/fellowawards/hall/bios/Linus,Torvalds/"> 名人录 </a> <rp> ( </rp> <rt> Hall of Fellows </rt> <rp> ) </rp></ruby>与2012年的<ruby> <a href="http://www.internethalloffame.org/inductees/linus-torvalds"> 互联网名人堂 </a> <rp> ( </rp> <rt> Internet Hall of Fame </rt> <rp> ) </rp></ruby>。 评论: > > “他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就写出了 Linux 内核,而 GNU Hurd(GNU 开发的内核)历经25年的开发却丝毫没有准备发布的意思。他的成就就是带来了希望。” —— [Erich Ficker](http://qr.ae/RFEeeo) > > > “托沃兹可能是程序员的程序员。” —— [Dan Allen](http://qr.ae/RFEZLk) > > > “他真的很棒。” —— [Alok Tripathy](http://www.quora.com/Software-Engineering/Who-are-some-of-the-greatest-currently-active-software-architects-in-the-world/answer/Alok-Tripathy-1) > > > ### <ruby> 约翰·卡马克 <rp> ( </rp> <rt> John Carmack </rt> <rp> ) </rp></ruby>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4/020100x472q16vvv2v6a76.jpg) *图片来源: [QuakeCon CC BY 2.0](https://www.flickr.com/photos/quakecon/9434713998)* **成就: 毁灭战士的缔造者** 生平: ID 社联合创始人,打造了<ruby> 德军总部3D <rp> ( </rp> <rt> Wolfenstein 3D </rt> <rp> ) </rp></ruby>、<ruby> 毁灭战士 <rp> ( </rp> <rt> Doom </rt> <rp> ) </rp></ruby>和<ruby> 雷神之锤 <rp> ( </rp> <rt> Quake </rt> <rp> ) </rp></ruby>等所谓的即时 FPS 游戏。引领了<ruby> <a href="http://thegamershub.net/2012/04/gaming-gods-john-carmack/"> 切片适配刷新 </a> <rp> ( </rp> <rt> adaptive tile refresh </rt> <rp> ) </rp></ruby>,<ruby> <a href="http://www.shamusyoung.com/twentysidedtale/?p=4759"> 二叉空间分割 </a> <rp> ( </rp> <rt> binary space partitioning </rt> <rp> ) </rp></ruby>,<ruby> 表面缓存 <rp> ( </rp> <rt> surface caching </rt> <rp> ) </rp></ruby>等开创性的计算机图像技术。2001年入选<ruby> <a href="http://www.interactive.org/special_awards/details.asp?idSpecialAwards=6"> 互动艺术与科学学会名人堂 </a> <rp> ( </rp> <rt> Academy of Interactive Arts and Sciences Hall of Fame </rt> <rp> ) </rp></ruby>,2007年和2008年荣获工程技术类<ruby> <a href="http://www.itworld.com/article/2951105/it-management/a-fly-named-for-bill-gates-and-9-other-unusual-honors-for-tech-s-elite.html#slide8"> 艾美奖 </a> <rp> ( </rp> <rt> Emmy awards </rt> <rp> ) </rp></ruby>并于2010年由<ruby> <a href="http://www.gamechoiceawards.com/archive/lifetime.html"> 游戏开发者甄选奖 </a> <rp> ( </rp> <rt> Game Developers Choice Awards </rt> <rp> ) </rp></ruby>授予终生成就奖。 评论: > > “他在写第一个渲染引擎的时候不到20岁。这家伙这是个天才。我若有他四分之一的天赋便心满意足了。” —— [Alex Dolinsky](http://qr.ae/RFEEgr) > > > “... <ruby> 德军总部3D <rp> ( </rp> <rt> Wolfenstein 3D </rt> <rp> ) </rp></ruby>、<ruby> 毁灭战士 <rp> ( </rp> <rt> Doom </rt> <rp> ) </rp></ruby>还有<ruby> 雷神之锤 <rp> ( </rp> <rt> Quake </rt> <rp> ) </rp></ruby>在那时都是革命性的,影响了一代游戏设计师。” —— [dniblock](http://www.itworld.com/answers/topic/software/question/whos-best-living-programmer#comment-424562) > > > “一个周末他几乎可以写出任何东西....” —— [Greg Naughton](http://www.quora.com/Respected-Software-Engineers/Who-are-some-of-the-best-programmers-in-the-world/answer/Greg-Naughton) > > > “他是编程界的莫扎特... ” —— [Chris Morris](http://money.cnn.com/2003/08/21/commentary/game_over/column_gaming/) > > > ### <ruby> 法布里斯·贝拉 <rp> ( </rp> <rt> Fabrice Bellard </rt> <rp> ) </rp></ruby>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4/020100fz35577asktias55.jpg) *图片来源: [Duff](http://dufoli.wordpress.com/2007/06/23/ammmmaaaazing-night/)* **成就: 创造了 QEMU** 生平: 创造了[一系列耳熟能详的开源软件](http://bellard.org/),其中包括硬件模拟和虚拟化的平台 QEMU,用于处理多媒体数据的 FFmpeg,<ruby> 微型C编译器 <rp> ( </rp> <rt> Tiny C Compiler </rt> <rp> ) </rp></ruby>和 一个可执行文件压缩软件 LZEXE。2000年和2001年<ruby> C语言混乱代码大赛 <rp> ( </rp> <rt> Obfuscated C Code Contest </rt> <rp> ) </rp></ruby>的[获胜者](http://www.ioccc.org/winners.html#B)并在2011年荣获<ruby> <a href="http://www.oscon.com/oscon2011/public/schedule/detail/21161"> Google-O'Reilly 开源奖 </a> <rp> ( </rp> <rt> Google-O'Reilly Open Source Award </rt> <rp> ) </rp></ruby>。[计算 Pi 最多位数](http://bellard.org/pi/pi2700e9/)的前世界纪录保持着。 评论: > > “我觉得法布里斯·贝拉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显著而又震撼。” —— [raphinou](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7850797) > > > “法布里斯·贝拉是世界上最高产的程序员...” —— [Pavan Yara](http://www.quora.com/Respected-Software-Engineers/Who-are-some-of-the-best-programmers-in-the-world/answer/Erik-Frey/comment/1718701) > > > “他就像软件工程界的<ruby> 尼古拉·特斯拉 <rp> ( </rp> <rt> Nikola Tesla </rt> <rp> ) </rp></ruby>。” —— [Michael Valladolid](http://www.quora.com/Respected-Software-Engineers/Who-are-some-of-the-best-programmers-in-the-world/answer/Erik-Frey/comment/2454450) > > > “自80年代以来,他一直高产出一系列的成功作品。” —— [Michael Biggins](http://qr.ae/RFEjhZ) > > > ### Jon Skeet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4/020100u37obt9or4grd8zi.jpg) *图片来源: [Craig Murphy CC BY 2.0](https://www.flickr.com/photos/craigmurphy/4325516497)* **成就: Stack Overflow 的传说级贡献者** 生平: Google 工程师,<ruby> <a href="http://www.amazon.co.uk/gp/product/1935182471?ie=UTF8&amp;tag=developetutor-21&amp;linkCode=as2&amp;camp=1634&amp;creative=19450&amp;creativeASIN=1935182471"> 深入解析C# </a> <rp> ( </rp> <rt> C# in Depth </rt> <rp> ) </rp></ruby>的作者。保持着[有史以来在 Stack Overflow 上最高的声誉](http://stackexchange.com/leagues/1/alltime/stackoverflow),平均每月解答390个问题。 评论: > > “他根本不需要调试器,只要他盯一下代码,错误之处自会原形毕露。” —— [Steven A. Lowe](http://meta.stackexchange.com/a/9156) > > > “如果他的代码没有通过编译,那编译器应该道歉。” —— [Dan Dyer](http://meta.stackexchange.com/a/9138) > > > “他根本不需要什么编程规范,他的代码就是编程规范。” —— [佚名](http://meta.stackexchange.com/a/9182) > > > ### <ruby> 亚当·安捷罗 <rp> ( </rp> <rt> Adam D'Angelo </rt> <rp> ) </rp></ruby>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4/020101dm7myfhjhmk7j81s.jpg) *图片来源: [Philip Neustrom CC BY 2.0](https://www.flickr.com/photos/philipn/5326344032)* **成就: Quora 的创办人之一** 生平: 还是 Facebook 工程师时,[为其搭建了 news feed 功能的基础](http://www.crunchbase.com/person/adam-d-angelo)。直至其离开并联合创始了 Quora,已经成为了 Facebook 的CTO和工程 VP。2001年以高中生的身份在<ruby> 美国计算机奥林匹克 <rp> ( </rp> <rt> USA Computing Olympiad </rt> <rp> ) </rp></ruby>上[第八位完成比赛](http://www.exeter.edu/documents/Exeter_Bulletin/fall_01/oncampus.html)。2004年ACM<ruby> 国际大学生编程大赛 <rp> ( </rp> <rt> 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 </rt> <rp> ) </rp></ruby>[获得银牌的团队](http://icpc.baylor.edu/community/results-2004) -<ruby> 加州理工学院 <rp> ( </rp> <rt>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rt> <rp> ) </rp></ruby>的成员。2005年入围 Topcoder 大学生<ruby> <a href="https://www.topcoder.com/tc?module=Static&amp;d1=pressroom&amp;d2=pr_022205"> 算法编程挑战赛 </a> <rp> ( </rp> <rt> Algorithm Coding Competition </rt> <rp> ) </rp></ruby>。 评论: > > “一位程序设计全才。” —— [佚名](http://qr.ae/RFfOfe) > > > "我做的每个好东西,他都已有了六个。" ——<ruby> <a href="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in-new-alleged-ims-mark-zuckerberg-talks-about-adam-dangelo-2012-9#ixzz369FcQoLB"> 马克.扎克伯格 </a> <rp> ( </rp> <rt> Mark Zuckerberg </rt> <rp> ) </rp></ruby> > > > ### Petr Mitrechev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4/020101ijsssl0ss17jb7bz.jpg) *图片来源: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hackercup/photos/a.329665040399024.91563.133954286636768/553381194694073/?type=1)* **成就: 有史以来最具竞技能力的程序员之一** 生平: 在<ruby> 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 <rp> ( </rp> <rt> 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rt> <rp> ) </rp></ruby>中[两次获得金牌](http://stats.ioinformatics.org/people/1849)(2000,2002)。在2006,[赢得 Google Code Jam](http://googlepress.blogspot.com/2006/10/google-announces-winner-of-global-code_27.html) 同时也是[TopCoder Open 算法大赛冠军](http://community.topcoder.com/tc?module=SimpleStats&c=coder_achievements&d1=statistics&d2=coderAchievements&cr=10574855)。也同样,两次赢得<ruby> Facebook黑客杯 <rp> ( </rp> <rt> Facebook Hacker Cup </rt> <rp> ) </rp></ruby>([2011](https://www.facebook.com/notes/facebook-hacker-cup/facebook-hacker-cup-finals/208549245827651),[2013](https://www.facebook.com/hackercup/photos/a.329665040399024.91563.133954286636768/553381194694073/?type=1))。写这篇文章的时候,[TopCoder 榜中排第二](http://community.topcoder.com/tc?module=AlgoRank) (即:Petr)、在 [Codeforces 榜同样排第二](http://codeforces.com/ratings)。 评论: > > “他是竞技程序员的偶像,即使在印度也是如此...” —— [Kavish Dwivedi](http://www.quora.com/Respected-Software-Engineers/Who-are-some-of-the-best-programmers-in-the-world/answer/Venkateswaran-Vicky/comment/1960855) > > > ### Gennady Korotkevich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4/020101e1gqfcjfsfzvgg91.jpg) *图片来源: [Ishandutta2007 CC BY-SA 3.0](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Gennady_Korot.jpg)* **成就: 竞技编程小神童** 生平: <ruby> 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 <rp> ( </rp> <rt> International Olympiad in Informatics </rt> <rp> ) </rp></ruby>中最小参赛者(11岁),[6次获得金牌](http://stats.ioinformatics.org/people/804) (2007-2012)。2013年 ACM 国际大学生编程大赛(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获胜队伍](http://icpc.baylor.edu/regionals/finder/world-finals-2013/standings)成员及2014<ruby> <a href="https://www.facebook.com/hackercup/posts/10152022955628845"> Facebook 黑客杯 </a> <rp> ( </rp> <rt> Facebook Hacker Cup </rt> <rp> ) </rp></ruby>获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Codeforces 榜排名第一](http://codeforces.com/ratings) (即:Tourist)、[TopCoder榜第一](http://community.topcoder.com/tc?module=AlgoRank)。 评论: > > “一个编程神童!” —— [Prateek Joshi](http://www.quora.com/Computer-Programming/Who-is-the-best-programmer-in-the-world-right-now/answer/Prateek-Joshi) > > > “Gennady 真是棒,也是为什么我在白俄罗斯拥有一个强大开发团队的例证。” —— [Chris Howard](http://www.quora.com/Computer-Programming/Who-is-the-best-programmer-in-the-world-right-now/answer/Prateek-Joshi/comment/4720779) > > > “Tourist 真是天才” —— [Nuka Shrinivas Rao](http://www.quora.com/Computer-Programming/Who-is-the-best-programmer-in-the-world-right-now/answer/Prateek-Joshi/comment/4880549) > > > --- via: <http://www.itworld.com/article/2823547/enterprise-software/158256-superclass-14-of-the-world-s-best-living-programmers.html#slide1> 作者:[Phil Johnson](http://www.itworld.com/author/Phil-Johnson/) 译者:[martin2011qi](https://github.com/martin2011q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试试咱们“Linux中国”网站文章的“打印”阅读模式
wxy
这两天我们增加了一点小的体验功能,给网站文章提供了一个新的阅读模式:打印。 当大家使用电脑阅读文章时,往往看到一篇好的文章,想收藏起来,有的同学就会利用手边的打印机打印出来,或者制作成 PDF 文档。但是网页上除了主体内容之外还有侧边栏、菜单、页尾,甚至还有广告这实在太影响心情,处女座的不能忍。 作为具有用户体验洁癖的主页君,早已对此不满,只是一直懒癌发作当然给自己的理由是,太忙了 :O 终于,终于花了不多的时间,搞定了,早知道没这么麻烦不就早弄好了 好了,废话太多了,Follow Me: 在文章的这个地方,你看到了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7/000536kgxrro9x5mgg46wf.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7/000536kgxrro9x5mgg46wf.jpg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 "Linux中国" ]
新闻
{ "viewnum": 5712, "commentnum": 3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21.22.29.121", "message": "这个功能不错!", "username": "ryt [Chrome 46.0|GNU/Linux]", "date": "2015-11-27T08:57:20" }, { "postip": "59.76.43.11", "message": "非常赞的功能~", "username": "西风冷香 [Firefox 42.0|GNU/Linux]", "date": "2015-11-27T09:44:22" }, { "postip": "171.221.131.45", "message": "这个是很好的功能@!~", "username": "sunriders [Firefox 42.0|Ubuntu]", "date": "2015-11-27T09:57:22" }, { "postip": "182.150.135.161", "message": "简直不能再赞", "username": "第7段材料 [Chromium 45.0|Ubuntu]", "date": "2015-11-27T10:09:38" }, { "postip": "124.42.102.140", "message": "还缺一个关闭打印的按钮。",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4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1-27T10:12:27" }, { "postip": "123.118.178.118", "message": "嗯,返回的按钮。谢谢~",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1-27T10:14:27" }, { "postip": "157.122.157.22", "message": "非常赞的功能~界面清爽~", "username": "来自广东的 Chrome 46.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1-27T11:45:50" }, { "postip": "27.223.99.130", "message": "暂时只能用浏览器的返回了。",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2.0|Windows 7]", "date": "2015-11-27T12:36:41"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希望包含评论,以及按 ESC 返回普通页面。",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6.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1-27T13:33:00" }, { "postip": "219.130.237.24", "message": "很好支持~~~~~~~", "username": "Nic [Firefox 42.0|Windows 7]", "date": "2015-11-27T13:40:22" }, { "postip": "123.118.178.118", "message": "按 esc 和弄个关闭按钮返回是个不错的建议,但是评论,似乎不合打印的初始想法?",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1-27T14:00:34" }, { "postip": "112.66.192.5", "message": "非常非常棒的改进,好像你是第一个这么做的网站", "username": "来自海南海口的 Chrome 36.0|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15-11-27T14:20:22" }, { "postip": "123.118.178.118", "message": "OK,搞定,右侧顶部有关闭按钮,点击返回完整阅读页面,按下 esc 也可以返回。~",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1-27T14:57:33" }, { "postip": "123.118.178.118", "message": "不是不是,不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就好啦~",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1-27T14:57:56" }, { "postip": "113.88.67.125", "message": "好人呀,终于不用再往ZIM里复制与粘贴了~", "username": "POCMON [Firefox 42.0|Ubuntu]", "date": "2015-11-27T17:35:02" }, { "postip": "124.172.170.173", "message": "不错,非常干净", "username": "玩物 [Chrome 45.0|Windows 7]", "date": "2015-11-27T17:40:29" }, { "postip": "114.255.40.44", "message": "呃,火狐浏览器貌似自带了这个功能。。。。。", "username": "Sephiroth [Firefox 42.0|Ubuntu]", "date": "2015-11-27T17:54:39" }, { "postip": "61.158.134.195", "message": "如果linux.cn有夜间模式就好了", "username": "experience [Chrome 46.0|GNU/Linux]", "date": "2015-11-28T13:01:02" }, { "postip": "123.118.178.118", "message": "这个。。。也不是不行。。。其实我之前就想过,根据一天的时间来自动调整背景色和文字颜色。",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1-28T23:08:04" }, { "postip": "42.81.66.201", "message": "在我的电脑上,打印出来的效果没Edge的阅读模式打印出来的好,但是阅读模式带不上版权信息", "username": "maowu122 [Chrome 46.0|Windows 10]", "date": "2015-11-29T23:37:01"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差别在什么地方,我没用过 edge,没法体验,你给说说,我看看能不能改进下。",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1-29T23:57:37" }, { "postip": "221.204.170.84", "message": "我不知道怎么描述,我等下截个图放网盘里给你看,但是Edge的阅读模式有时候进不去(-_-)", "username": "maowu122 [Chrome 46.0|Windows 10]", "date": "2015-11-30T00:12:44" }, { "postip": "42.81.66.201", "message": "http://pan.baidu.com/s/1c0gCGFY<br />\r\n这是PDF,现在进不去edge的阅读模式了,edge的阅读模式只有之前保存的一篇", "username": "maowu122 [Chrome 46.0|Windows 10]", "date": "2015-11-30T00:37:35" }, { "postip": "222.222.216.164", "message": "感觉diaodiao的", "username": "堕落小生 [Opera 33.0|Windows XP]", "date": "2015-11-30T08:43:06"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你的意思是,它把背景色、外框都去掉了?",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1-30T09:00:23"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谢谢您的反馈!我现在修改了打印板式,网页显示时如果没有背景色和外框是比较难看的——但是打印时,会忽略背景色和外框,这样看起来还不错。您试试?",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1-30T09:29:20" }, { "postip": "183.134.46.34", "message": "应该说只是把正文抓取出来而已,iReader是一个类似的chrome插件", "username": "maowu122 [Chrome 46.0|Windows 10]", "date": "2015-11-30T12:24:33" }, { "postip": "183.134.46.34", "message": "现在看起来好太多了,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图片没法调大小,如果图片太大就会跑到下一页,上一页就会有一大片空白", "username": "maowu122 [Chrome 46.0|Windows 10]", "date": "2015-11-30T12:26:17"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嗯,我也发现这个问题了,暂时不知道该怎么解决。",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1-30T12:58:25" }, { "postip": "211.96.170.141", "message": "给每个图片加一个调整按扭好像有点多余,也许只能由浏览器插件来解决了^_^", "username": "maowu122 [Chrome 38.0|Android 5.0]", "date": "2015-12-06T01:11:27" } ]
[]
这两天我们增加了一点小的体验功能,给网站文章提供了一个新的阅读模式:打印。 当大家使用电脑阅读文章时,往往看到一篇好的文章,想收藏起来,有的同学就会利用手边的打印机打印出来,或者制作成 PDF 文档。但是网页上除了主体内容之外还有侧边栏、菜单、页尾,甚至还有广告这实在太影响心情,处女座的不能忍。 作为具有用户体验洁癖的主页君,早已对此不满,只是一直懒癌发作当然给自己的理由是,太忙了 :O 终于,终于花了不多的时间,搞定了,早知道没这么麻烦不就早弄好了 好了,废话太多了,Follow Me: 在文章的这个地方,你看到了
2015-11-27T08:01:00
2015-11-27T08:01:00
6,649
/article-6649-1.html
这两天我们增加了一点小的体验功能,给网站文章提供了一个新的阅读模式:**打印**。 当大家使用电脑阅读文章时,往往看到一篇好的文章,想收藏起来,有的同学就会利用手边的打印机打印出来,或者制作成 PDF 文档。但是网页上除了主体内容之外还有侧边栏、菜单、页尾,甚至还有广告——这实在太影响心情,处女座的不能忍。 作为具有用户体验洁癖的主页君,早已对此不满,只是一直懒癌发作——当然给自己的理由是,太忙了 :O 终于,终于花了不多的时间,搞定了,早知道没这么麻烦不就早弄好了…… 好了,废话太多了,Follow Me: 在文章的这个地方,你看到了,有个打印机的图标 ![这里有个打印机的图标](/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7/000536kgxrro9x5mgg46wf.jpg) (写到这里,突然恍然大悟,原来因为主页君刚刚买了一台电脑,没什么可打印的,才有动力做这个打印模式啊!) 点击这个图标,你就会看到干干净净的文章啦——没有广告! 甚至连顶部菜单、右侧边栏、底部页尾都统统没有!好了,你可以打印了——要是想环保的话,就打印成 PDF 吧。 默认的内容呈现宽度是和原来的内容宽度一样的,当然,如果你有个宽幅面的打印机,那肯定不能让两侧留白这么多。嗯,贴心的主页君自然也不会无视。看这个位置: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9/193326csclet2wt4kl3lgs.jpg) 点击它,“坐和放宽”,再点即可恢复。对于键盘党来说,肯定这个时候希望有快捷键,那么按下`TAB` 试试吧。 根据网友们的建议,又增加了一个关闭“打印”阅读模式的按钮: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9/193437j3l84ri8103vnkrc.jpg) 点击右侧顶部这个按钮,即可关闭“打印”阅读模式,返回完整阅读模式。当然,你直接按下`ESC` 按钮也是可以的~谢谢大家的建议。 不过,微信上的朋友们可能不太爽——这没啥差别嘛。因为这主要是给桌面用户用的嘛——当然,万恶的页头页尾和广告,也是统统没有了。怎么样,用手机打印一个试试? 希望我们的点滴进步都能给您带来愉悦,谢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 马上访问“[Linux 中国](https://linux.cn/)”体验吧!
好奇 Linux?试试云端的 Linux 桌面
http://www.linuxlinks.com/article/20151003095334682/LinuxCloud.html
Linux 在桌面操作系统市场上只占据了非常小的份额,从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估计只有2%的市场份额;对比来看,丰富多变的 Windows 系统占据了接近90%的市场份额。对于 Linux 来说,要挑战 Windows 在桌面操作系统市场的垄断,需要有一个让用户学习不同的操作系统的简单方式。如果你相信传统的 Windows 用户会再买一台机器来使用 Linux,那你就太天真了。我们只能去试想用户重新分区,设置引导程序来使用双系统,或者跳过所有步骤回到一个最简单的方法。 我们实验过一系列让用户试操作 Linux 的无风险的使用方法,不涉及任何分区管理,包括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7/063922gvj4i44y4ozjljz4.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7/063922gvj4i44y4ozjljz4.jpg
false
false
true
sevenot
false
[ "Linux" ]
分享
{ "viewnum": 10796, "commentnum": 4,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71.213.63.165", "message": "国内的朋友想要云端Linux桌面,可以直接来实验楼(shiyanlou.com),可以保存云端环境、支持SSH直连,相当于在云端有一台独享的Linux开发机", "username": "实验楼石伟 [Firefox 42.0|Windows 8.1]", "date": "2015-11-27T10:00:12" }, { "postip": "182.150.135.161", "message": "这个可以有,我当时用的时候还是不错,只是docker有点问题,不知道现在解决没有,帮你们支持下,我有个师兄还在实验楼做课程", "username": "第7段材料 [Chromium 45.0|Ubuntu]", "date": "2015-11-27T10:05:19" }, { "postip": "36.110.42.165", "message": "没法直接注册,只能提交申请,然后等着对方审批", "username": "lupus721 [Chrome 46.0|Windows 10]", "date": "2015-11-27T10:30:44" }, { "postip": "113.88.67.125", "message": "之前二个月还在说,能不能有云上的LINUX桌面,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人提供服务了~<br />\r\n再说一句:有没有云上的妹子呢?<br />\r\n哈哈哈....是不是要二个月之后看结果!", "username": "POCMON [Firefox 42.0|Ubuntu]", "date": "2015-11-27T17:31:07" } ]
[]
Linux 在桌面操作系统市场上只占据了非常小的份额,从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估计只有2%的市场份额;对比来看,丰富多变的 Windows 系统占据了接近90%的市场份额。对于 Linux 来说,要挑战 Windows 在桌面操作系统市场的垄断,需要有一个让用户学习不同的操作系统的简单方式。如果你相信传统的 Windows 用户会再买一台机器来使用 Linux,那你就太天真了。我们只能去试想用户重新分区,设置引导程序来使用双系统,或者跳过所有步骤回到一个最简单的方法。 我们实验过一系列让用户试操作 Linux 的无风险的使用方法,不涉及任何分区管理,包括
2015-11-27T06:34:00
2015-11-27T06:34:00
6,650
/article-6650-1.html
Linux 在桌面操作系统市场上只占据了非常小的份额,从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估计只有2%的市场份额;对比来看,丰富多变的 Windows 系统占据了接近90%的市场份额。对于 Linux 来说,要挑战 Windows 在桌面操作系统市场的垄断,需要有一个让用户学习不同的操作系统的简单方式。如果你相信传统的 Windows 用户会再买一台机器来使用 Linux,那你就太天真了。我们只能去试想用户重新分区,设置引导程序来使用双系统,或者跳过所有步骤回到一个最简单的方法。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7/063922gvj4i44y4ozjljz4.jpg) 我们实验过一系列让用户试操作 Linux 的无风险的使用方法,不涉及任何分区管理,包括 CD/DVD 光盘、USB 存储棒和桌面虚拟化软件等等。通过实验,我强烈推荐使用 VMware 的 VMware Player 或者 Oracle VirtualBox 虚拟机,对于桌面操作系统或者便携式电脑的用户,这是一种安装运行多操作系统的相对简单而且免费的的方法。每一台虚拟机和其他虚拟机相隔离,但是共享 CPU、内存、网络接口等等。虚拟机仍需要一定的资源来安装运行 Linux,也需要一台相当强劲的主机。但对于一个好奇心不大的人,这样做实在是太麻烦了。 要打破用户传统的使用观念是非常困难的。很多 Windows 用户可以尝试使用 Linux 提供的自由软件,但也有太多要学习的 Linux 系统知识。这会花掉他们相当一部分时间才能习惯 Linux 的工作方式。 当然了,对于一个第一次在 Linux 上操作的新手,有没有一个更高效的方法呢?答案是肯定的,接着往下看看云实验平台。 ### LabxNow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7/063935drpz2wl6lmpnn5w5.jpg) LabxNow 提供了一个免费服务,方便广大用户通过浏览器来访问远程 Linux 桌面。开发者将其加强为一个用户个人远程实验室(用户可以在系统里运行、开发任何程序),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通过互联网登入远程实验室。 这项服务现在可以为个人用户提供2核处理器,4GB RAM和10GB的固态硬盘,运行在128G RAM的4 AMD 6272处理器上。 #### 配置参数: * 系统镜像:基于 Ubuntu 14.04 的 Xface 4.10,RHEL 6.5,CentOS(Gnome桌面),Oracle * 硬件: CPU - 1核或者2核;内存: 512MB, 1GB, 2GB or 4GB * 超快的网络数据传输 * 可以运行在所有流行的浏览器上 * 可以安装任意程序,可以运行任何程序 –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方法,可以随意做实验学习你想学的任何知识,没有 一点风险 * 添加、删除、管理、制定虚拟机非常方便 * 支持虚拟机共享,远程桌面 你所需要的只是一台有稳定网络的设备。不用担心虚拟专用系统(VPS)、域名、或者硬件带来的高费用。LabxNow提供了一个在 Ubuntu、RHEL 和 CentOS 上实验的非常好的方法。它给 Windows 用户提供一个极好的环境,让他们探索美妙的 Linux 世界。说得深入一点,它可以让用户随时随地在里面工作,而没有了要在每台设备上安装 Linux 的压力。点击下面这个链接进入 [www.labxnow.org/labxweb/](https://www.labxnow.org/labxweb/)。 另外还有一些其它服务(大部分是收费服务)可以让用户使用 Linux,包括 Cloudsigma 环境的7天使用权和Icebergs.io (通过HTML5实现root权限)。但是现在,我推荐 LabxNow。 --- 来自: <http://www.linuxlinks.com/article/20151003095334682/LinuxCloud.html> 译者:[sevenot](https://github.com/seveno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Linux 有问必答:如何知道当前正在使用的 shell 是哪个?
Dan Nanni
http://ask.xmodulo.com/which-shell-am-i-using.html
问题: 我经常在命令行中切换 shell。是否有一个快速简便的方法来找出我当前正在使用的 shell 呢?此外,我怎么能找到当前 shell 的版本? 找到你当前正在使用的 Shell 版本 有多种方式可以查看你目前在使用什么 shell,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使用 shell 的特殊参数。 其一,一个名为 &quot;$$&quot; 的特殊参数 表示当前你正在运行的 shell 实例的 PID。此参数是只读的,不能被修改。所以,下面的命令也将显示你正在运行的 shell 的名字: $ ps -p $$ PID TTY TIME CMD 21666 pts/4 00:00:00 bash 上述命令可在所有可用的 shell 中工作。 如果你不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7/065300nnznqys2g616ovgw.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7/065300nnznqys2g616ovgw.jpg
false
false
true
strugglingyouth
false
[ "shell" ]
技术
{ "viewnum": 9785, "commentnum": 6,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59.77.43.185", "message": "第一方法中的代码ps-p $$就为ps -p $$,ps与-p之间有空格", "username": "来自福建漳州厦门大学漳州校区的 Firefox 42.0|Ubuntu 用户", "date": "2015-11-27T17:33:18" }, { "postip": "123.118.178.118", "message": "有的啊?难道你那边不显示?",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1-27T19:13:58" }, { "postip": "14.150.215.92", "message": "你好,请问下这种黑色背景,浅蓝色边框,绿色竖线是用什么工具来做出来的?命令行的编辑工具", "username": "妖精的羁绊 [Chrome 11.0|GNU/Linux]", "date": "2015-11-28T06:59:19" }, { "postip": "123.118.178.118", "message": "就是个 css 而已,可以自行查看 css 源码。",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1-28T07:49:02" }, { "postip": "112.96.115.101", "message": "使用哪个shell都差不多, 基本上都兼容. linux使用systemd后, shell编程 基本上就不用了.",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2.0|Fedora 用户", "date": "2015-12-02T23:18:03" }, { "postip": "112.96.115.101", "message": "linux系统里面 python和perl功能最强大,是实现自动化的关键.",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2.0|Fedora 用户", "date": "2015-12-02T23:19:27" } ]
[]
问题: 我经常在命令行中切换 shell。是否有一个快速简便的方法来找出我当前正在使用的 shell 呢?此外,我怎么能找到当前 shell 的版本? 找到你当前正在使用的 Shell 版本 有多种方式可以查看你目前在使用什么 shell,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使用 shell 的特殊参数。 其一,一个名为 &quot;$$&quot; 的特殊参数 表示当前你正在运行的 shell 实例的 PID。此参数是只读的,不能被修改。所以,下面的命令也将显示你正在运行的 shell 的名字: $ ps -p $$ PID TTY TIME CMD 21666 pts/4 00:00:00 bash 上述命令可在所有可用的 shell 中工作。 如果你不
2015-11-27T07:50:00
2015-11-27T07:50:00
6,651
/article-6651-1.html
> > **问题**: 我经常在命令行中切换 shell。是否有一个快速简便的方法来找出我当前正在使用的 shell 呢?此外,我怎么能找到当前 shell 的版本? > > > ### 找到你当前正在使用的 Shell 版本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7/065300nnznqys2g616ovgw.jpg) 有多种方式可以查看你目前在使用什么 shell,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使用 shell 的特殊参数。 其一,[一个名为 "$$" 的特殊参数](http://ask.xmodulo.com/process-id-pid-shell-script.html) 表示当前你正在运行的 shell 实例的 PID。此参数是只读的,不能被修改。所以,下面的命令也将显示你正在运行的 shell 的名字: ``` $ ps -p $$ PID TTY TIME CMD 21666 pts/4 00:00:00 bash ``` 上述命令可在所有可用的 shell 中工作。 如果你不使用 csh,找到当前使用的 shell 的另外一个办法是使用特殊参数 “$0” ,它表示当前正在运行的 shell 或 shell 脚本的名称。这是 Bash 的一个特殊参数,但也可用在其他 shell 中,如 sh、zsh、tcsh 或 dash。使用 echo 命令可以查看你目前正在使用的 shell 的名称。 ``` $ echo $0 bash ``` 不要被一个叫做 $SHELL 的单独的环境变量所迷惑,它被设置为你的默认 shell 的完整路径。因此,这个变量并不一定指向你当前使用的 shell。例如,即使你在终端中调用不同的 shell,$SHELL 也保持不变。 ``` $ echo $SHELL /bin/shell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7/065311b9q9bwn8wvc9qc2c.jpg) 因此,找出当前的shell,你应该使用 $$ 或 $0,但不是 $SHELL。 ### 找出当前 Shell 的版本 一旦你知道你使用的是哪个 shell,你可能想知道此 shell 的版本。为此,在命令行中输入 shell 并在后面加上 “--version” 参数可以查看版本信息。例如: **对于** bash **shell** : ``` $ bash --version GNU bash, version 4.3.30(1)-release (x86_64-pc-linux-gnu) Copyright (C) 2013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Inc. License GPLv3+: GNU GPL version 3 or later This is free software; you are free to change and redistribute it. There is NO WARRANTY, to the extent permitted by law. ``` **对于** zsh **shell**: ``` $ zsh --version zsh 5.0.7 (x86_64-pc-linux-gnu) ``` **对于** tcsh **shell**: $ tcsh --version ``` tcsh 6.18.01 (Astron) 2012-02-14 (x86_64-unknown-linux) options wide,nls,dl,al,kan,rh,nd,color,filec ``` 对于某些 shell,你还可以使用 shell 特定的变量(例如,$BASH*VERSION 或 $ZSH*VERSION)。 ``` $ echo $BASH_VERSION 4.3.8(1)-release ``` --- via: <http://ask.xmodulo.com/which-shell-am-i-using.html> 作者:[Dan Nanni](http://ask.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strugglingyouth](https://github.com/strugglingyout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用浏览器管理 Docker
Arun Pyasi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setup-dockerui-web-interface-docker/
Docker 越来越流行了。在一个容器里面而不是虚拟机里运行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是一种非常棒的技术和想法。docker 已经通过节省工作时间来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系统管理员和开发人员。这是一个开源技术,提供一个平台来把应用程序当作容器来打包、分发、共享和运行,而不用关注主机上运行的操作系统是什么。它没有开发语言、框架或打包系统的限制,并且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运行,从小型计算机到高端服务器都可以。 运行 docker 容器和管理它们可能会花费一点点努力和时间,所以现在有一款基于 web 的应用程序-DockerUI,可以让管理和运行容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9/224158l666f0sgss66ggh8.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9/224158l666f0sgss66ggh8.jpg
false
false
true
oska874
false
[ "Docker", "DockerUI" ]
系统运维
{ "viewnum": 10961, "commentnum": 0, "favtimes": 8,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Docker 越来越流行了。在一个容器里面而不是虚拟机里运行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是一种非常棒的技术和想法。docker 已经通过节省工作时间来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系统管理员和开发人员。这是一个开源技术,提供一个平台来把应用程序当作容器来打包、分发、共享和运行,而不用关注主机上运行的操作系统是什么。它没有开发语言、框架或打包系统的限制,并且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运行,从小型计算机到高端服务器都可以。 运行 docker 容器和管理它们可能会花费一点点努力和时间,所以现在有一款基于 web 的应用程序-DockerUI,可以让管理和运行容
2015-11-30T07:34:00
2015-11-30T07:34:00
6,661
/article-6661-1.html
Docker 越来越流行了。在一个容器里面而不是虚拟机里运行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是一种非常棒的技术和想法。docker 已经通过节省工作时间来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系统管理员和开发人员。这是一个开源技术,提供一个平台来把应用程序当作容器来打包、分发、共享和运行,而不用关注主机上运行的操作系统是什么。它没有开发语言、框架或打包系统的限制,并且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运行,从小型计算机到高端服务器都可以。 运行 docker 容器和管理它们可能会花费一点点努力和时间,所以现在有一款基于 web 的应用程序-DockerUI,可以让管理和运行容器变得很简单。DockerUI 是一个对那些不熟悉 Linux 命令行,但又很想运行容器化程序的人很有帮助的工具。DockerUI 是一个开源的基于 web 的应用程序,它最值得称道的是它华丽的设计和用来运行和管理 docker 的简洁的操作界面。 下面会介绍如何在 Linux 上安装配置 DockerUI。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9/224158l666f0sgss66ggh8.jpg) ### 1. 安装 docker 首先,我们需要安装 docker。我们得感谢 docker 的开发者,让我们可以简单的在主流 linux 发行版上安装 docker。为了安装 docker,我们得在对应的发行版上使用下面的命令。 #### Ubuntu/Fedora/CentOS/RHEL/Debian docker 维护者已经写了一个非常棒的脚本,用它可以在 Ubuntu 15.04/14.10/14.04、 CentOS 6.x/7、 Fedora 22、 RHEL 7 和 Debian 8.x 这几个 linux 发行版上安装 docker。这个脚本可以识别出我们的机器上运行的 linux 的发行版本,然后将需要的源库添加到文件系统、并更新本地的安装源目录,最后安装 docker 及其依赖库。要使用这个脚本安装docker,我们需要在 root 用户或者 sudo 权限下运行如下的命令, ``` # curl -sSL https://get.docker.com/ | sh ``` #### OpenSuse/SUSE Linux 企业版 要在运行了 OpenSuse 13.1/13.2 或者 SUSE Linux Enterprise Server 12 的机器上安装 docker,我们只需要简单的执行zypper 命令。运行下面的命令就可以安装最新版本的docker: ``` # zypper in docker ``` #### ArchLinux docker 在 ArchLinux 的官方源和社区维护的 AUR 库中可以找到。所以在 ArchLinux 上我们有两种方式来安装 docker。使用官方源安装,需要执行下面的 pacman 命令: ``` # pacman -S docker ``` 如果要从社区源 AUR 安装 docker,需要执行下面的命令: ``` # yaourt -S docker-git ``` ### 2. 启动 安装好 docker 之后,我们需要运行 docker 守护进程,然后才能运行并管理 docker 容器。我们需要使用下列命令来确认 docker 守护进程已经安装并运行了。 #### 在 SysVinit 上 ``` # service docker start ``` #### 在Systemd 上 ``` # systemctl start docker ``` ### 3. 安装 DockerUI 安装 DockerUI 比安装 docker 要简单很多。我们仅仅需要从 docker 注册库上拉取 dockerui ,然后在容器里面运行。要完成这些,我们只需要简单的执行下面的命令: ``` # docker run -d -p 9000:9000 --privileged -v /var/run/docker.sock:/var/run/docker.sock dockerui/dockerui ``` ![Starting DockerUI Container](/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9/223551oc0kco9q70kwe7qg.png) 在上面的命令里,dockerui 使用的默认端口是9000,我们需要使用`-p` 命令映射默认端口。使用`-v` 标志我们可以指定docker 的 socket。如果主机使用了 SELinux 那么就得使用`--privileged` 标志。 执行完上面的命令后,我们要检查 DockerUI 容器是否运行了,或者使用下面的命令检查: ``` # docker ps ``` ![Running Docker Containers](/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9/223624vay03skfhpwu6f6x.png) ### 4. 拉取 docker 镜像 现在我们还不能直接使用 DockerUI 拉取镜像,所以我们需要在命令行下拉取 docker 镜像。要完成这些我们需要执行下面的命令。 ``` # docker pull ubuntu ``` ![Docker Image Pull](/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9/223644evo4r4a4loeopo0l.png) 上面的命令将会从 docker 官方源 [Docker Hub](https://hub.docker.com/)拉取一个标志为 ubuntu 的镜像。类似的我们可以从 Hub 拉取需要的其它镜像。 ### 4. 管理 启动了 DockerUI 容器之后,我们可以用它来执行启动、暂停、终止、删除以及 DockerUI 提供的其它操作 docker 容器的命令。 首先,我们需要在 web 浏览器里面打开 dockerui:在浏览器里面输入 http://ip-address:9000 或者 [http://mydomain.com:9000,具体要根据你的系统配置。默认情况下登录不需要认证,但是可以配置我们的](http://mydomain.com:9000%EF%BC%8C%E5%85%B7%E4%BD%93%E8%A6%81%E6%A0%B9%E6%8D%AE%E4%BD%A0%E7%9A%84%E7%B3%BB%E7%BB%9F%E9%85%8D%E7%BD%AE%E3%80%82%E9%BB%98%E8%AE%A4%E6%83%85%E5%86%B5%E4%B8%8B%E7%99%BB%E5%BD%95%E4%B8%8D%E9%9C%80%E8%A6%81%E8%AE%A4%E8%AF%81%EF%BC%8C%E4%BD%86%E6%98%AF%E5%8F%AF%E4%BB%A5%E9%85%8D%E7%BD%AE%E6%88%91%E4%BB%AC%E7%9A%84) web 服务器来要求登录认证。要启动一个容器,我们需要有包含我们要运行的程序的镜像。 #### 创建 创建容器我们需要在 Images 页面里,点击我们想创建的容器的镜像 id。然后点击 `Create` 按钮,接下来我们就会被要求输入创建容器所需要的属性。这些都完成之后,我们需要点击按钮`Create` 完成最终的创建。 ![Creating Docker Container](/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9/223707t51sf19qj195ao1k.png) #### 停止 要停止一个容器,我们只需要跳转到`Containers` 页面,然后选取要停止的容器。然后在 Action 的子菜单里面按下 Stop 就行了。 ![Managing Container](/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29/223726fwnpsafnab11p2aw.png) #### 暂停与恢复 要暂停一个容器,只需要简单的选取目标容器,然后点击 Pause 就行了。恢复一个容器只需要在 Actions 的子菜单里面点击 Unpause 就行了。 #### 删除 类似于我们上面完成的任务,杀掉或者删除一个容器或镜像也是很简单的。只需要检查、选择容器或镜像,然后点击 Kill 或者 Remove 就行了。 ### 结论 DockerUI 使用了 docker 远程 API 提供了一个很棒的管理 docker 容器的 web 界面。它的开发者们完全使用 HTML 和 JS 设计、开发了这个应用。目前这个程序还处于开发中,并且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完成,所以我们并不推荐将它应用在生产环境。它可以帮助用户简单的完成管理容器和镜像,而且只需要一点点工作。如果想要为 DockerUI 做贡献,可以访问它们的 [Github 仓库](https://github.com/crosbymichael/dockerui/)。如果有问题、建议、反馈,请写在下面的评论框,这样我们就可以修改或者更新我们的内容。谢谢。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setup-dockerui-web-interface-docker/> 作者:[Arun Pyasi](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p/) 译者:[oska874](https://github.com/oska874)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在 Ubuntu 15.10 上安装 Intel Graphics 安装器
Ji m
http://ubuntuhandbook.org/index.php/2015/11/install-intel-graphics-installer-in-ubuntu-15-10/
Intel 最近发布了一个新版本的 Linux Graphics 安装器。在新版本中,将不支持 Ubuntu 15.04,而必须用 Ubuntu 15.10 Wily。 Linux 版 Intel Graphics 安装器可以让你很容易的为你的 Intel Graphics 硬件安装最新版的图形与视频驱动。它能保证你一直使用最新的增强与优化功能,并能够安装到 Intel Graphics Stack 中,来保证你在你的 Intel 图形硬件下,享受到最佳的用户体验。现在 Linux 版的 Intel Graphics 安装器支持最新版的 Ubuntu。 安装 1. 从这个链接页面中下载该安装器。当前支持 Ubuntu 15.10 的版本是1.2.1版。你可以在系统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30/003240nf6xgamxwd2xk3am.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30/003240nf6xgamxwd2xk3am.jpg
false
false
true
XLCYun
false
[ "Intel", "显卡" ]
桌面应用
{ "viewnum": 8643, "commentnum": 1,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12.24.26.147", "message": "成功了,非常感谢!", "username": "来自江苏镇江的 Firefox 42.0|Ubuntu 用户", "date": "2015-12-01T13:39:21" } ]
[]
Intel 最近发布了一个新版本的 Linux Graphics 安装器。在新版本中,将不支持 Ubuntu 15.04,而必须用 Ubuntu 15.10 Wily。 Linux 版 Intel Graphics 安装器可以让你很容易的为你的 Intel Graphics 硬件安装最新版的图形与视频驱动。它能保证你一直使用最新的增强与优化功能,并能够安装到 Intel Graphics Stack 中,来保证你在你的 Intel 图形硬件下,享受到最佳的用户体验。现在 Linux 版的 Intel Graphics 安装器支持最新版的 Ubuntu。 安装 1. 从这个链接页面中下载该安装器。当前支持 Ubuntu 15.10 的版本是1.2.1版。你可以在系统
2015-11-30T08:31:00
2015-11-30T08:31:00
6,662
/article-6662-1.html
![Intel graphics installer](/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30/003240nf6xgamxwd2xk3am.jpg) Intel 最近发布了一个新版本的 Linux Graphics 安装器。在新版本中,将不支持 Ubuntu 15.04,而必须用 Ubuntu 15.10 Wily。 > > Linux 版 Intel® Graphics 安装器可以让你很容易的为你的 Intel Graphics 硬件安装最新版的图形与视频驱动。它能保证你一直使用最新的增强与优化功能,并能够安装到 Intel Graphics Stack 中,来保证你在你的 Intel 图形硬件下,享受到最佳的用户体验。*现在 Linux 版的 Intel® Graphics 安装器支持最新版的 Ubuntu。* > > > ![intel-graphics-installer](/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30/003241fyk5kc3e2czv7vcq.jpg) ### 安装 **1.** 从[这个链接页面](https://01.org/linuxgraphics/downloads)中下载该安装器。当前支持 Ubuntu 15.10 的版本是1.2.1版。你可以在**系统设置 -> 详细信息**中检查你的操作系统(32位或64位)的类型。 ![download-intel-graphics-installer](/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30/003242arvzzhivr9ih4dbd.jpg) **2.** 一旦下载完成,到下载目录中点击 .deb 安装包,用 Ubuntu 软件中心打开它,然最后点击“安装”按钮。 ![install-via-software-center](/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30/003242o7g51cdks0p9h375.jpg) **3.** 为了让系统信任 Intel Graphics 安装器,你需要通过下面的命令来为它添加密钥。 用快捷键`Ctrl+Alt+T`或者在 Unity Dash 中的“应用程序启动器”中打开终端。依次粘贴运行下面的命令。 ``` wget --no-check-certificate https://download.01.org/gfx/RPM-GPG-KEY-ilg -O - | sudo apt-key add - wget --no-check-certificate https://download.01.org/gfx/RPM-GPG-KEY-ilg-2 -O - | sudo apt-key add - ``` ![trust-intel](/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30/003243sjana404j0pyzwh4.jpg) 注意:在运行第一个命令的过程中,如果密钥下载完成后,光标停住不动并且一直闪烁的话,就像上面图片显示的那样,输入你的密码(输入时不会看到什么有变化)然后回车就行了。 最后通过 Unity Dash 或应用程序启动器打开 Intel Graphics 安装器。 --- via: <http://ubuntuhandbook.org/index.php/2015/11/install-intel-graphics-installer-in-ubuntu-15-10/> 作者:[Ji m](http://ubuntuhandbook.org/index.php/about/) 译者:[XLCYun](https://github.com/XLCYu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如何在 Ubuntu 15.10,14.04 中安装 NVIDIA 358.16 驱动程序
Ji m
http://ubuntuhandbook.org/index.php/2015/11/install-nvidia-358-16-driver-ubuntu-15-10/
NVIDIA 358.16 NVIDIA 358 系列的第一个稳定版本已经发布,并对 358.09 中(测试版)做了一些修正,以及一些小的改进。 NVIDIA 358 增加了一个新的 nvidia-modeset.ko 内核模块,可以配合 nvidia.ko 内核模块工作来调用 GPU 显示引擎。在以后发布版本中,nvidia-modeset.ko 内核驱动程序将被用于模式设置接口的基础,该接口由内核的直接渲染管理器(DRM)所提供。 新的驱动程序也有新的 GLX 协议扩展,以及在 OpenGL 驱动中分配大量内存的系统内存分配新机制。新的 GPU GeForce 805A 和 GeForce GTX 960A 都支持。NVIDIA 358.16 也支持 X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30/004624v8xte85t9z6ip6xv.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30/004624v8xte85t9z6ip6xv.png
false
false
true
strugglingyouth
false
[ "显卡", "驱动" ]
桌面应用
{ "viewnum": 10099, "commentnum": 6,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27.223.99.130", "message": "转A之后,直接用开源驱动,再也没有这些烦恼了……",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2.0|Windows 7]", "date": "2015-12-01T09:39:56" }, { "postip": "115.60.66.55", "message": "学习学习", "username": "来自河南郑州的 UC Browser 10.8|Android 4.4 用户", "date": "2015-12-02T21:58:22" }, { "postip": "115.60.66.55", "message": "看看学习学习", "username": "来自河南郑州的 UC Browser 10.8|Android 4.4 用户", "date": "2015-12-02T21:59:44" }, { "postip": "112.96.115.101", "message": "nvidia的驱动不支持Wayland, 只有X驱动. linux未来是要用wayland取代X的. X的代码很老旧, 现在液晶显示, 那些老旧代码过时,导致显示速度. 或者X需要重新规划精简代码. 否则会被淘汰. nvidia这个华人公司显卡做的不错,但是拒绝驱动. 被linus sniffed! 三大显卡中只有intel开源驱动最好,但集成显卡性能很差.",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2.0|Fedora 用户", "date": "2015-12-02T22:50:43" }, { "postip": "202.197.9.8", "message": "试了,不行……装完之后系统卡死,自动注销后输密码无法进入桌面,只能卸载", "username": "Kali-J [Firefox 43.0|Ubuntu]", "date": "2015-12-28T13:46:37" }, { "postip": "128.199.135.117", "message": "so bad!!!!", "username": "Evolet [Chrome 49.0|GNU/Linux]", "date": "2016-03-28T22:53:11" } ]
[]
NVIDIA 358.16 NVIDIA 358 系列的第一个稳定版本已经发布,并对 358.09 中(测试版)做了一些修正,以及一些小的改进。 NVIDIA 358 增加了一个新的 nvidia-modeset.ko 内核模块,可以配合 nvidia.ko 内核模块工作来调用 GPU 显示引擎。在以后发布版本中,nvidia-modeset.ko 内核驱动程序将被用于模式设置接口的基础,该接口由内核的直接渲染管理器(DRM)所提供。 新的驱动程序也有新的 GLX 协议扩展,以及在 OpenGL 驱动中分配大量内存的系统内存分配新机制。新的 GPU GeForce 805A 和 GeForce GTX 960A 都支持。NVIDIA 358.16 也支持 X
2015-12-01T08:45:00
2015-12-01T08:45:00
6,663
/article-6663-1.html
![nvidia-logo-1](/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30/004624v8xte85t9z6ip6xv.png) [NVIDIA 358.16](http://www.nvidia.com/Download/driverResults.aspx/95921/en-us) —— NVIDIA 358 系列的第一个稳定版本已经发布,并对 358.09 中(测试版)做了一些修正,以及一些小的改进。 NVIDIA 358 增加了一个新的 **nvidia-modeset.ko** 内核模块,可以配合 nvidia.ko 内核模块工作来调用 GPU 显示引擎。在以后发布版本中,**nvidia-modeset.ko** 内核驱动程序将被用于模式设置接口的基础,该接口由内核的直接渲染管理器(DRM)所提供。 新的驱动程序也有新的 GLX 协议扩展,以及在 OpenGL 驱动中分配大量内存的系统内存分配新机制。新的 GPU **GeForce 805A** 和 **GeForce GTX 960A** 都支持。NVIDIA 358.16 也支持 X.Org 1.18 服务器和 OpenGL 4.3。 ### 如何在 Ubuntu 中安装 NVIDIA 358.16 : > > **请不要在生产设备上安装,除非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以及如何才能恢复。** > > > 对于官方的二进制文件,请到 [nvidia.com/object/unix.html](http://www.nvidia.com/Download/driverResults.aspx/95921/en-us) 查看。 对于那些喜欢 Ubuntu PPA 的,我建议你使用 [显卡驱动 PPA](http://www.nvidia.com/object/unix.html)。到目前为止,支持 Ubuntu 16.04, Ubuntu 15.10, Ubuntu 15.04, Ubuntu 14.04。 **1. 添加 PPA.** 通过按 `Ctrl+Alt+T` 快捷键来从 Unity 桌面打开终端。当打启动应用后,粘贴下面的命令并按回车键: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graphics-drivers/ppa ``` ![nvidia-ppa](/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30/004624puus08uz09f79uuf.jpg) 它会要求你输入密码。输入密码后,密码不会显示在屏幕上,按 Enter 继续。 **2. 刷新并安装新的驱动程序** 添加 PPA 后,逐一运行下面的命令刷新软件库并安装新的驱动程序: ```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nvidia-358 nvidia-settings ``` ### (如果需要的话,) 卸载: 开机从 GRUB 菜单进入恢复模式,进入根控制台。然后逐一运行下面的命令: 重新挂载文件系统为可写: ``` mount -o remount,rw / ``` 删除所有的 nvidia 包: ``` apt-get purge nvidia* ``` 最后返回菜单并重新启动: ``` reboot ``` 要禁用/删除显卡驱动 PPA,点击系统设置下的**软件和更新**,然后导航到**其他软件**标签。 --- via: <http://ubuntuhandbook.org/index.php/2015/11/install-nvidia-358-16-driver-ubuntu-15-10/> 作者:[Ji m](http://ubuntuhandbook.org/index.php/about/) 译者:[strugglingyouth](https://github.com/strugglingyout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如何在 Linux 终端下创建新的文件系统/分区
Derrik Diener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create-file-systems-partitions-terminal-linux/
在 Linux 中创建分区或新的文件系统通常意味着一件事:安装 Gnome Parted 分区编辑器(GParted)。对于大多数 Linux 用户而言,这是唯一的办法。不过,你是否考虑过在终端创建这些分区和文件系统?当然可以!以下就是方法! 使用 CFdisk 创建一个基本的 Linux 分区 以下是如何在命令行中创建一个基本的 Linux 分区的正确方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打开你的终端。若你已打开,你需要找到你想要创建分区的磁盘。这可以使用一个简单的命令来找到。 lsblk 当你运行了 lsblk,你应该会看到当前系统上每个磁盘的详细列表。看看这个列表,然后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30/010226fsjxv1ajaavkbjj7.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30/010226fsjxv1ajaavkbjj7.png
false
false
true
strugglingyouth
false
[ "分区", "文件系统", "CFdisk" ]
技术
{ "viewnum": 17746, "commentnum": 5, "favtimes": 7,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不是还有 parted 吗?",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6.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01T09:20:35" }, { "postip": "27.223.99.130", "message": "fdisk gdisk …",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2.0|Windows 7]", "date": "2015-12-01T09:40:29" }, { "postip": "183.49.41.160", "message": "是的,很有意思",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WeChat 6.3|iOS 8.2 用户", "date": "2015-12-02T22:13:10" }, { "postip": "112.96.115.101", "message": "使用linux系统的人, 这个是最简单的啦.",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2.0|Fedora 用户", "date": "2015-12-02T22:44:31" }, { "postip": "221.237.179.108", "message": "不错", "username": "w761556759 [Chrome 45.0|Windows 7]", "date": "2016-04-22T18:03:48" } ]
[]
在 Linux 中创建分区或新的文件系统通常意味着一件事:安装 Gnome Parted 分区编辑器(GParted)。对于大多数 Linux 用户而言,这是唯一的办法。不过,你是否考虑过在终端创建这些分区和文件系统?当然可以!以下就是方法! 使用 CFdisk 创建一个基本的 Linux 分区 以下是如何在命令行中创建一个基本的 Linux 分区的正确方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打开你的终端。若你已打开,你需要找到你想要创建分区的磁盘。这可以使用一个简单的命令来找到。 lsblk 当你运行了 lsblk,你应该会看到当前系统上每个磁盘的详细列表。看看这个列表,然后
2015-12-01T09:00:00
2015-12-01T09:00:00
6,664
/article-6664-1.html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30/010226fsjxv1ajaavkbjj7.png) 在 Linux 中创建分区或新的文件系统通常意味着一件事:安装 Gnome Parted 分区编辑器(GParted)。对于大多数 Linux 用户而言,这是唯一的办法。不过,你是否考虑过在终端创建这些分区和文件系统?当然可以!以下就是方法! ### 使用 CFdisk 创建一个基本的 Linux 分区 以下是如何在命令行中创建一个基本的 Linux 分区的正确方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打开你的终端。若你已打开,你需要找到你想要创建分区的磁盘。这可以使用一个简单的命令来找到。 ``` lsblk ``` ![cfdisk-lsblk](/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30/010226qc0o50hcokokm515.png) 当你运行了 `lsblk`,你应该会看到当前系统上每个磁盘的详细列表。看看这个列表,然后找出你想要使用的磁盘。在本文中,我将使用 `sdb` 来进行演示。 在终端输入这个命令。它会显示一个功能强大的基于终端的分区编辑程序。 ``` sudo cfdisk /dev/sdb ``` ![cfdisk-empty-layout](/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30/010226wkalek56f5vy5a85.png) **注意**: 使用在 `lsblk` 命令输出的你想要使用的磁盘来替换 `sdb`。 当输入此命令后,你将进入分区编辑器中,然后访问你想改变的磁盘。 由于磁盘分区的不同,这取决于用户的需求,这部分的指南将在 **如何建立一个分离的 Linux home/root 分区布局**。 首先,需要创建根分区。这需要根据磁盘的字节数来进行分割。我测试的磁盘是 32 GB。 在 CFdisk 中使用键盘上的方向键选择需要分配的空间。你找到后,请使用箭头键选择 [ NEW ],然后按 Enter 键。 ![cfdisk-create-root-partition](/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30/010227jmz93ou2o3o1b3on.png) 该程序会要求你输入分区大小。一旦你指定好大小后,按 Enter 键。这将被称为根分区(或 /dev/sdb1)。 接下来该创建 home 分区(/dev/sdb2)了。你需要在 CFdisk 中再选择一些空闲分区。使用箭头选择 [ NEW ] 选项,然后按 Enter 键。输入你的 home 分区的大小,然后按 Enter 键来创建它。 ![cfdisk-create-home-partition](/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30/010227trp7cc75z4n0rddr.png) 最后,需要创建交换分区。像前两次一样,先找一些空闲分区,并使用箭头选择 [ NEW ] 选项。之后,算下你 Linux 想使用多大的交换分区。 **注意**: 交换分区通常和计算机的内存差不多大。 ![cfdisk-specify-partition-type-swap](/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30/010227mhjsoscx2qfsz4nz.png) 现在,创建了交换分区,该指定其类型。使用上下箭头来选择它。之后,使用左右箭头选择 [ TYPE ] 。找到 Linux swap 选项,然后按 Enter 键。 ![cfdisk-write-partition-table](/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30/010227hixwtd5boif7qhdv.jpg) 所有分区创建后。然后就是将其写入到磁盘。使用右箭头键,选择 [ WRITE ] 选项,然后按 Enter 键。这将直接将新创建的分布写入到磁盘中。 ### 使用 mkfs 创建文件系统 有时候,你并不需要一个整个重新分区,你只想要创建一个文件系统而已。你可以在终端直接使用 `mkfs` 命令来实现。 ![cfdisk-mkfs-list-partitions-lsblk](/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30/010228pcmfycgyw22a2dg2.png) 首先,找出你要使用的磁盘。在终端输入 `lsblk` 找出来。它会打印出列表,之后只要找到你想创建文件系统的分区或盘符。 在这个例子中,我将使用第二个硬盘的 `/dev/sdb1` 作为第一个分区。可以对 `/dev/sdb` 使用 mkfs(这将会使用整个分区)。 ![cfdisk-mkfs-make-file-system-ext4](/data/attachment/album/201511/30/010228k5z33xbzdxoxvutx.png) 要在一个特定的分区上创建新文件系统,只需输入 ``` sudo mkfs.ext4 /dev/sdb1 ``` 在终端。应当指出的是,`mkfs.ext4` 可以换成任何你想要使用的的文件系统。 ### 结论 虽然使用图形工具编辑文件系统和分区更容易,但终端可以说是更有效的。终端的加载速度更快,点击几个按钮即可。GParted 和其它工具一样,它也是一个完整的工具。我希望在本教程的帮助下,你会明白如何在终端中高效的编辑文件系统。 你是否更喜欢使用基于终端的方法在 Linux 上编辑分区?不管是不是,请在下面告诉我们。 --- via: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create-file-systems-partitions-terminal-linux/> 作者:[Derrik Diener](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author/derrikdiener/) 译者:[strugglingyouth](https://github.com/strugglingyout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UNIX 家族小史
M.el Khamlichi
http://www.unixmen.com/brief-history-aix-hp-ux-solaris-bsd-linux/
要记住,当一扇门在你面前关闭的时候,另一扇门就会打开。肯汤普森(Ken Thompson)和丹尼斯里奇(Dennis Richie)两个人就是这句名言很好的实例。他们俩是20世纪最优秀的信息技术专家之二,因为他们创造了最具影响力和创新性的软件之一: UNIX。 (题图来自:wikimedia.org,CC BY-SA 3.0) UNIX 系统诞生于贝尔实验室 UNIX 最开始的名字是 UNICS (UN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ervice),它有一个大家庭,并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UNIX的祖父是 CTSS (Compatible Time Sharing System),它的父亲是 Multics (MULTiplexed Inf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1/085036marlozcc4xcjo9ci.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1/085036marlozcc4xcjo9ci.jpg
false
false
true
zpl1025
true
[ "UNIX" ]
观点
{ "viewnum": 9018, "commentnum": 2,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223.73.1.243", "message": "&quot;并且使用了阻止商业发行的授权&quot; ——描述不准确。",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IE Mobile 11.0|Windows Phone 8.1 用户", "date": "2015-12-03T06:59:17"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原文是“and under a license which prohibited commercial distribution” ,您觉得怎么翻译比较合适?",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2-03T15:53:26" } ]
[]
要记住,当一扇门在你面前关闭的时候,另一扇门就会打开。肯汤普森(Ken Thompson)和丹尼斯里奇(Dennis Richie)两个人就是这句名言很好的实例。他们俩是20世纪最优秀的信息技术专家之二,因为他们创造了最具影响力和创新性的软件之一: UNIX。 (题图来自:wikimedia.org,CC BY-SA 3.0) UNIX 系统诞生于贝尔实验室 UNIX 最开始的名字是 UNICS (UN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ervice),它有一个大家庭,并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UNIX的祖父是 CTSS (Compatible Time Sharing System),它的父亲是 Multics (MULTiplexed Inf
2015-12-01T08:59:00
2015-12-01T08:59:00
6,668
/article-6668-1.html
要记住,当一扇门在你面前关闭的时候,另一扇门就会打开。<ruby> <a href="http://www.unixmen.com/ken-thompson-unix-systems-father/"> 肯·汤普森 </a> <rp> ( </rp> <rt> Ken Thompson </rt> <rp> ) </rp></ruby> 和<ruby> <a href="http://www.unixmen.com/dennis-m-ritchie-father-c-programming-language/"> 丹尼斯·里奇 </a> <rp> ( </rp> <rt> Dennis Richie </rt> <rp> ) </rp></ruby>两个人就是这句名言很好的实例。他们俩是**20世纪**最优秀的信息技术专家之二,因为他们创造了最具影响力和创新性的软件之一: **UNIX**。 ![用于推广 UNIX,以车牌形式出现](/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1/085036marlozcc4xcjo9ci.jpg) (题图来自:[wikimedia.org](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Actual_DEC_UNIX_License_Plate_DSC_0317.jpg),CC BY-SA 3.0) ### UNIX 系统诞生于贝尔实验室 **UNIX** 最开始的名字是 **UNICS** (**UN**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ervice),它有一个大家庭,并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UNIX的祖父是 **CTSS** (**C**ompatible **T**ime **S**haring **S**ystem),它的父亲是 **Multics** (**MULT**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ervice),这个系统能支持大量用户通过交互式<ruby> 分时 <rp> ( </rp> <rt> timesharing </rt> <rp> ) </rp></ruby>的方式使用大型机。 UNIX 诞生于 **1969** 年,由**肯·汤普森**以及后来加入的**丹尼斯·里奇**共同完成。这两位优秀的研究员和科学家在一个**通用电器 GE**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合作项目里工作,项目目标是开发一个叫 Multics 的交互式分时系统。 Multics 的目标是整合分时技术以及当时其他先进技术,允许用户在远程终端通过电话(拨号)登录到主机,然后可以编辑文档,阅读电子邮件,运行计算器,等等。 在之后的五年里,AT&T 公司为 Multics 项目投入了数百万美元。他们购买了 GE-645 大型机,聚集了贝尔实验室的顶级研究人员,例如肯·汤普森、 Stuart Feldman、丹尼斯·里奇、<ruby> 道格拉斯·麦克罗伊 <rp> ( </rp> <rt> M. Douglas McIlroy </rt> <rp> ) </rp></ruby>、 Joseph F. Ossanna 以及 Robert Morris。但是项目目标太过激进,进度严重滞后。最后,AT&T 高层决定放弃这个项目。 贝尔实验室的管理层决定停止这个让许多研究人员无比纠结的操作系统上的所有遗留工作。不过要感谢汤普森,里奇和一些其他研究员,他们把老板的命令丢到一边,并继续在实验室里满怀热心地忘我工作,最终孵化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UNIX。 UNIX 的第一声啼哭是在一台 PDP-7 微型机上,它是汤普森测试自己在操作系统设计上的点子的机器,也是汤普森和 里奇一起玩 Space and Travel 游戏的模拟器。 > > “我们想要的不仅是一个优秀的编程环境,而是能围绕这个系统形成团体。按我们自己的经验,通过远程访问和分时主机实现的公共计算,本质上不只是用终端输入程序代替打孔机而已,而是鼓励密切沟通。”丹尼斯·里奇说。 > > > UNIX 是第一个靠近理想的系统,在这里程序员可以坐在机器前自由摆弄程序,探索各种可能性并随手测试。在 UNIX 整个生命周期里,它吸引了大量因其他操作系统限制而投身过来的高手做出无私贡献,因此它的功能模型一直保持上升趋势。 UNIX 在 1970 年因为 PDP-11/20 获得了首次资金注入,之后正式更名为 UNIX 并支持在 PDP-11/20 上运行。UNIX 带来的第一次用于实际场景中是在 1971 年,贝尔实验室的专利部门配备来做文字处理。 ### UNIX 上的 C 语言革命 丹尼斯·里奇在 1972 年发明了一种叫 “**C**” 的高级编程语言 ,之后他和肯·汤普森决定用 “C” 重写 UNIX 系统,来支持更好的移植性。他们在那一年里编写和调试了差不多 100,000 行代码。在迁移到 “C” 语言后,系统可移植性非常好,只需要修改一小部分机器相关的代码就可以将 UNIX 移植到其他计算机平台上。 UNIX 第一次公开露面是 1973 年丹尼斯·里奇和肯·汤普森在<ruby> 操作系统原理 <rp> ( </rp> <rt> Operating Systems Principles </rt> <rp> ) </rp></ruby>上发表的一篇论文,然后 AT&T 发布了 UNIX 系统第 5 版,并授权给教育机构使用,之后在 1975 年第一次以 **$20.000** 的价格授权企业使用 UNIX 第 6 版。应用最广泛的是 1980 年发布的 UNIX 第 7 版,任何人都可以购买授权,只是授权条款非常严格。授权内容包括源代码,以及用 PDP-11 汇编语言写的及其相关内核。反正,各种版本 UNIX 系统完全由它的用户手册确定。 ### UNIX 分支演化 ![UNIX 分支演化](/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1/084203t49995lxl94c1pnt.png) (来自 wikipedia.org,CC BY-SA 3.0) ### AIX 系统 在 **1983** 年,**微软**计划开发 **Xenix** 作为 MS-DOS 的多用户版继任者,他们在那一年花了 $8,000 搭建了一台拥有 **512 KB** 内存以及 **10 MB**硬盘并运行 Xenix 的 Altos 586。而到 1984 年为止,全世界 UNIX System V 第二版的安装数量已经超过了 100,000 。在 1986 年发布了包含因特网域名服务的 4.3BSD,而且 **IBM** 宣布 **AIX 系统**的安装数已经超过 250,000。AIX 基于 Unix System V 开发,这套系统拥有 BSD 风格的根文件系统,是两者的结合。 AIX 第一次引入了 **日志文件系统 (JFS)** 以及集成LVM(<ruby> 逻辑卷管理器 <rp> ( </rp> <rt> Logical Volume Manager </rt> <rp> ) </rp></ruby>)。IBM 在 1989 年将 AIX 移植到自己的 RS/6000 平台。2001 年发布的 5L 版是一个突破性的版本,提供了 Linux 友好性以及支持 Power4 服务器的逻辑分区。 在 2004 年发布的 AIX 5.3 引入了支持APV(<ruby> 高级电源虚拟化 <rp> ( </rp> <rt> Advanced Power Virtualization </rt> <rp> ) </rp></ruby>)的虚拟化技术,支持对称多线程、微分区,以及共享处理器池。 在 2007 年,IBM 同时发布 AIX 6.1 和 Power6 架构,开始加强自己的虚拟化产品。他们还将高级电源虚拟化重新包装成 PowerVM。 这次改进包括被称为 WPARs 的负载分区形式,类似于 Solaris 的 zones/Containers,但是功能更强。 ### HP-UX 系统 **HP-UX**(<ruby> 惠普 UNIX <rp> ( </rp> <rt> Hewlett-Packard’s UNIX </rt> <rp> ) </rp></ruby>) 源于 System V 第 3 版。这套系统一开始只支持 PA-RISC HP 9000 平台。HP-UX 第 1 版发布于 1984 年。 HP-UX 第 9 版引入了 SAM,一个基于字符的图形用户界面 (GUI),用户可以用来管理整个系统。在 1995 年发布的第 10 版,调整了系统文件分布以及目录结构,变得有点类似 AT&T SVR4。 第 11 版发布于 1997 年。这是 HP 第一个支持 64 位寻址的版本。不过在 2000 年重新发布成 11i,因为 HP 为特定的信息技术用途,引入了<ruby> 操作环境 <rp> ( </rp> <rt> operating environments </rt> <rp> ) </rp></ruby>和<ruby> 分级应用 <rp> ( </rp> <rt> layered applications </rt> <rp> ) </rp></ruby>的<ruby> 捆绑组 <rp> ( </rp> <rt> bundled groups </rt> <rp> ) </rp></ruby>。 在 2001 年发布的 11.20 版宣称支持<ruby> 安腾 <rp> ( </rp> <rt> Itanium </rt> <rp> ) </rp></ruby>系统。HP-UX 是第一个使用 ACLs(<ruby> 访问控制列表 <rp> ( </rp> <rt> Access Control Lists </rt> <rp> ) </rp></ruby>)管理文件权限的 UNIX 系统,也是首先支持内建<ruby> 逻辑卷管理器 <rp> ( </rp> <rt> Logical Volume Manager </rt> <rp> ) </rp></ruby>的系统之一。 如今,HP-UX 因为 HP 和 Veritas 的合作关系使用了 Veritas 作为主文件系统。 HP-UX 目前的最新版本是 11iv3, update 4。 ### Solaris 系统 Sun 的 UNIX 版本是 **Solaris**,用来接替 1992 年创建的 **SunOS**。SunOS 一开始基于 BSD(<ruby> 伯克利软件发行版 <rp> ( </rp> <rt> 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 </rt> <rp> ) </rp></ruby>)风格的 UNIX,但是 SunOS 5.0 版以及之后的版本都是基于重新包装为 Solaris 的 Unix System V 第 4 版。 SunOS 1.0 版于 1983 年发布,用于支持 Sun-1 和 Sun-2 平台。随后在 1985 年发布了 2.0 版。在 1987 年,Sun 和 AT&T 宣布合作一个项目以 SVR4 为基础将 System V 和 BSD 合并成一个版本。 Solaris 2.4 是 Sun 发布的第一个 Sparc/x86 版本。1994 年 11 月份发布的 SunOS 4.1.4 版是最后一个版本。Solaris 7 是首个 64 位 Ultra Sparc 版本,加入了对文件系统元数据记录的原生支持。 Solaris 9 发布于 2002 年,支持 Linux 特性以及 <ruby> Solaris 卷管理器 <rp> ( </rp> <rt> Solaris Volume Manager </rt> <rp> ) </rp></ruby>。之后,2005 年发布了 Solaris 10,带来许多创新,比如支持 Solaris Containers,新的 ZFS 文件系统,以及<ruby> 逻辑域 <rp> ( </rp> <rt> Logical Domains </rt> <rp> ) </rp></ruby>。 目前 Solaris 最新的版本是 第 10 版,最后的更新发布于 2008 年。 (LCTT 译注:据微信网友 @atoningfang涛 指出,[Solaris 11.3](https://en.wikipedia.org/wiki/Solaris_(operating_system)#Version_history) 才是当前最新版本,发布于 2015/8/26。) ### Linux 到了 1991 年,用来替代商业操作系统的<ruby> 自由 <rp> ( </rp> <rt> free </rt> <rp> ) </rp></ruby>操作系统的需求日渐高涨。因此,**Linus Torvalds** 开始构建一个自由的操作系统,最终成为 **Linux**。Linux 最开始只有一些 “C” 文件,并且使用了阻止商业发行的授权。Linux 是一个类 UNIX 系统但又不尽相同。 2015 年发布了基于 GNU Public License (GPL)授权的 3.18 版。IBM 声称有超过 1800 万行开源代码开源给开发者。 如今 GNU Public License 是应用最广泛的自由软件授权方式。根据开源软件原则,这份授权允许个人和企业自由分发、运行、通过拷贝共享、学习,以及修改软件源码。 ### UNIX vs. Linux:技术概要 * Linux 鼓励多样性,Linux 的开发人员来自各种背景,有更多不同经验和意见。 * Linux 比 UNIX 支持更多的平台和架构。 * UNIX 商业版本的开发人员针对特定目标平台以及用户设计他们的操作系统。 * **Linux 比 UNIX 有更好的安全性**,更少受病毒或恶意软件攻击。截止到现在,Linux 上大约有 60-100 种病毒,但是没有任何一种还在传播。另一方面,UNIX 上大约有 85-120 种病毒,但是其中有一些还在传播中。 * 由于 UNIX 命令、工具和元素很少改变,甚至很多接口和命令行参数在后续 UNIX 版本中一直沿用。 * 有些 Linux 开发项目以自愿为基础进行资助,比如 Debian。其他项目会维护一个和商业 Linux 的社区版,比如 SUSE 的 openSUSE 以及红帽的 Fedora。 * 传统 UNIX 是纵向扩展,而另一方面 Linux 是横向扩展。 --- via: <http://www.unixmen.com/brief-history-aix-hp-ux-solaris-bsd-linux/> 作者:[M.el Khamlichi](http://www.unixmen.com/author/pirat9/) 译者:[zpl1025](https://github.com/zpl1025) 校对:[Caroline](https://github.com/carolinewuyan)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每个 HTTP/2 连接会发送一条隐藏的秘密信息!
John Graham
http://blog.jgc.org/2015/11/the-secret-message-hidden-in-every.html
如果你监听过 HTTP/2 连接的建立过程,你也许会注意到在每个连接建立时都会发送一条这样的报文。如下: 即以下文本: PRI * HTTP2.0 SM 如果将 HTTP2.0 以及换行从其中去掉,那么我们就得到了PRISM!这是什么?是斯诺登所揭露的 NSA 的棱镜计划!只要是 HTTP/2.0 连接,都会在一开头就发送这样的报文。 是你的 HTTP/2.0 连接被 NSA 监控了么?不是!这条消息代表了你的服务器真正支持了 HTTP/2.0,它是一个用于识别的魔法字符串。 它在 RFC7540Section 3.5中描述如下: 在 HTTP/2 中,每个端点都需要发送一个连接引语作为所用协议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1/174610yw4ng4q75cwfwk5c.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1/174610yw4ng4q75cwfwk5c.png
false
false
true
wxy
false
[ "PRISM", "NSA", "HTTP/2.0" ]
新闻
{ "viewnum": 8869, "commentnum": 2,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27.223.99.130", "message": "哈哈",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2.0|Windows 7]", "date": "2015-12-01T18:29:12" }, { "postip": "114.255.40.44", "message": "黑得漂亮!", "username": "Sephiroth [Firefox 42.0|Ubuntu]", "date": "2015-12-01T21:46:51" } ]
[]
如果你监听过 HTTP/2 连接的建立过程,你也许会注意到在每个连接建立时都会发送一条这样的报文。如下: 即以下文本: PRI * HTTP2.0 SM 如果将 HTTP2.0 以及换行从其中去掉,那么我们就得到了PRISM!这是什么?是斯诺登所揭露的 NSA 的棱镜计划!只要是 HTTP/2.0 连接,都会在一开头就发送这样的报文。 是你的 HTTP/2.0 连接被 NSA 监控了么?不是!这条消息代表了你的服务器真正支持了 HTTP/2.0,它是一个用于识别的魔法字符串。 它在 RFC7540Section 3.5中描述如下: 在 HTTP/2 中,每个端点都需要发送一个连接引语作为所用协议
2015-12-01T17:55:00
2015-12-01T17:55:00
6,670
/article-6670-1.html
![PRISM](/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1/174610yw4ng4q75cwfwk5c.png) 如果你监听过 HTTP/2 连接的建立过程,你也许会注意到在每个连接建立时都会发送一条这样的报文。如下: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1/171643b56fb677699sskne.png) 即以下文本: ``` PRI * HTTP2.0 SM ``` 如果将 HTTP2.0 以及换行从其中去掉,那么我们就得到了“**PRISM**”!——这是什么?是斯诺登所揭露的 NSA 的“棱镜计划”!只要是 HTTP/2.0 连接,都会在一开头就发送这样的报文。 是你的 HTTP/2.0 连接被 NSA 监控了么?不是!这条消息代表了你的服务器真正支持了 HTTP/2.0,它是一个用于识别的魔法字符串。 它在 [RFC7540](https://tools.ietf.org/html/rfc7540) [Section 3.5](https://tools.ietf.org/html/rfc7540#section-3.5) 中描述如下: > > 在 HTTP/2 中,每个端点都需要发送一个连接引语作为所用协议的最终确认,并用于建立 HTTP/2 连接的初始设置。客户端和服务器发送不同的连接引语。 > > > 客户端的连接引语以24个字节开始,以16进制表示如下: > > > **0x505249202a20485454502f322e300d0a0d0a534d0d0a0d0a** > > > 即以下列字符串开始: “**PRI \*** **HTTP/2.0\r\n\r\nSM\r\n\r\n”**。 > > > 事实上,这个魔法字符串原本是“FOOBA”:在 2013/5/29 发布的 [draft-ietf-httpbis-http2-03](https://tools.ietf.org/html/draft-ietf-httpbis-http2-03#section-3.2) 中它还是这个样子:“**FOO \* HTTP/2.0\r\n\r\nBA\r\n\r\n**”。 而在同年6月份斯诺登事件沸沸扬扬之后,7/8发布的 [draft-ietf-httpbis-http2-04](https://tools.ietf.org/html/draft-ietf-httpbis-http2-04) 中就变成了“**PRI \* HTTP/2.0\r\n\r\nSM\r\n\r\n**”。 所以,你知道了吧?这个古怪的字符串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对 NSA 的嘲讽。
Enlightenment E20 发布
https://phab.enlightenment.org/phame/live/3/post/e20_release/
E20 的开发已经告一段落了。在这 441 天期间,50 位以上的开发者提交了 1890 个补丁。报告了 25 个以上的Coverity 分析问题,解决了 165 个问题(根据提交信息得知)。bug 汇报之王 @ApB 共提交了 231 个问题,虽然只有其中 70% 得到了解决,但是依然为我们帮了大忙。 非常感谢每位做出贡献的人,无论是提交补丁、撰写文档、汇报问题还是简单地在 IRC 上提供反馈。 新版本亮点 对Wayland的完整支持 新的屏幕管理架构和对话框 新的声音混音器架构及部件 Elementary 替换了许多内部部件 改进了 FreeBSD 支持 Geolocation 模块 完整的更新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2/220827i9pyzhgkep79yxjk.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2/220827i9pyzhgkep79yxjk.jpg
false
false
true
wxy
false
[ "Enlightenment" ]
新闻
{ "viewnum": 5762,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27.223.99.130", "message": "都到 20 了啊?印象中还是 E17 呢。",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2.0|Windows 7]", "date": "2015-12-03T12:37:22" }, { "postip": "124.205.76.1", "message": "完全没有E17那时的惊艳感觉了",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4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1-09T19:45:37" } ]
[]
E20 的开发已经告一段落了。在这 441 天期间,50 位以上的开发者提交了 1890 个补丁。报告了 25 个以上的Coverity 分析问题,解决了 165 个问题(根据提交信息得知)。bug 汇报之王 @ApB 共提交了 231 个问题,虽然只有其中 70% 得到了解决,但是依然为我们帮了大忙。 非常感谢每位做出贡献的人,无论是提交补丁、撰写文档、汇报问题还是简单地在 IRC 上提供反馈。 新版本亮点 对Wayland的完整支持 新的屏幕管理架构和对话框 新的声音混音器架构及部件 Elementary 替换了许多内部部件 改进了 FreeBSD 支持 Geolocation 模块 完整的更新
2015-12-03T07:33:00
2015-12-03T07:33:00
6,675
/article-6675-1.html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2/220827i9pyzhgkep79yxjk.jpg) E20 的开发已经告一段落了。在这 441 天期间,50 位以上的开发者提交了 1890 个补丁。报告了 25 个以上的 Coverity 分析问题,解决了 165 个问题(根据提交信息得知)。bug 汇报之王 [@ApB](https://phab.enlightenment.org/p/ApB/) 共提交了 231 个问题,虽然只有其中 70% 得到了解决,但是依然为我们帮了大忙。 非常感谢每位做出贡献的人,无论是提交补丁、撰写文档、汇报问题还是简单地在 IRC 上提供反馈。 ### 新版本亮点 * 对 [Wayland](https://git.enlightenment.org/core/enlightenment.git/tree/README.wayland) 的完整支持 * 新的屏幕管理架构和对话框 * 新的声音混音器架构及部件 * Elementary 替换了许多内部部件 * 改进了 FreeBSD 支持 * Geolocation 模块 完整的更新日志 [在此](https://git.enlightenment.org/core/enlightenment.git/tree/NEWS?id=v0.20.0)。 ### 下载 | | | | --- | --- | | **链接** | **SHA256** | | [Enlightenment DR 0.20.0 GZIP](http://download.enlightenment.org/rel/apps/enlightenment/enlightenment-0.20.0.tar.gz) | 2e59533d5576e7c96a40af0885540aa0990b4a5a60b578cf990f6bc5daa365a9 | | [Enlightenment DR 0.20.0 XZ](http://download.enlightenment.org/rel/apps/enlightenment/enlightenment-0.20.0.tar.xz) | bb5f257dc91f67f321c5960556e8c4029ce9a42aace3e3d4d880986d418d9157 | ### 构建和依赖 如果你已经安装了 EFL 和 Elementary,你也许应该在编译安装它们之前,删除它们的头文件和库文件,以避免出现编译冲突。请以下列顺序编译这些依赖: 1. [EFL](https://phab.enlightenment.org/diffusion/EFL) ([说明](https://git.enlightenment.org/core/efl.git/tree/README)) 2. [Elementary](https://phab.enlightenment.org/diffusion/ELM) ([说明](https://git.enlightenment.org/core/elementary.git/tree/README)) 3. [Emotion Generic Players](https://phab.enlightenment.org/diffusion/EGP) ([说明](https://git.enlightenment.org/core/emotion_generic_players.git/tree/README)) 4. [Evas Generic Loaders](https://phab.enlightenment.org/diffusion/EGL) ([说明](https://git.enlightenment.org/core/evas_generic_loaders.git/tree/README)) **注意:** E20 依赖于 EFL **v1.15.2** 及更新版本来支持 X11 混合,如需要支持 Wayland 则需要1.16。
LNAV:基于 Ncurses 的日志文件阅读器
ruchi
http://www.ubuntugeek.com/lnav-ncurses-based-log-file-viewer.html
日志文件导航器(Logfile Navigator,简称 lnav),是一个基于 curses 的,用于查看和分析日志文件的工具。和文本阅读器/编辑器相比, lnav 的好处是它充分利用了可以从日志文件中获取的语义信息,例如时间戳和日志等级。利用这些额外的语义信息, lnav 可以处理像这样的事情:来自不同文件的交错的信息;按照时间生成信息直方图;支持在文件中导航的快捷键。它希望使用这些功能可以使得用户可以快速有效地定位和解决问题。 lnav 功能 支持以下日志文件格式: Syslog、Apache 访问日志、strace、tcsh 历史以及常见的带时间戳的日志文件。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2/231752xz4aklpb0fisxhss.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2/231752xz4aklpb0fisxhss.png
false
false
true
ictlyh
false
[ "日志", "lnav" ]
分享
{ "viewnum": 8414, "commentnum": 2,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4.113.43.245", "message": "好东西,试试看。", "username": "古日亚瑟 [Firefox 42.0|Ubuntu]", "date": "2015-12-03T10:03:17" }, { "postip": "113.200.214.102", "message": "@有道云笔记", "username": "五花大绑编狼 [Firefox 51.0|Windows 7]", "date": "2017-04-14T12:00:39" } ]
[]
日志文件导航器(Logfile Navigator,简称 lnav),是一个基于 curses 的,用于查看和分析日志文件的工具。和文本阅读器/编辑器相比, lnav 的好处是它充分利用了可以从日志文件中获取的语义信息,例如时间戳和日志等级。利用这些额外的语义信息, lnav 可以处理像这样的事情:来自不同文件的交错的信息;按照时间生成信息直方图;支持在文件中导航的快捷键。它希望使用这些功能可以使得用户可以快速有效地定位和解决问题。 lnav 功能 支持以下日志文件格式: Syslog、Apache 访问日志、strace、tcsh 历史以及常见的带时间戳的日志文件。
2015-12-02T23:17:49
2015-12-02T23:17:49
6,677
/article-6677-1.html
日志文件导航器(Logfile Navigator,简称 lnav),是一个基于 curses 的,用于查看和分析日志文件的工具。和文本阅读器/编辑器相比, lnav 的好处是它充分利用了可以从日志文件中获取的语义信息,例如时间戳和日志等级。利用这些额外的语义信息, lnav 可以处理像这样的事情:来自不同文件的交错的信息;按照时间生成信息直方图;支持在文件中导航的快捷键。它希望使用这些功能可以使得用户可以快速有效地定位和解决问题。 ### lnav 功能 #### 支持以下日志文件格式: Syslog、Apache 访问日志、strace、tcsh 历史以及常见的带时间戳的日志文件。读入文件的时候回自动检测文件格式。 #### 直方图视图: 以时间区划来显示日志信息数量。这对于大概了解在一长段时间内发生了什么非常有用。 #### 过滤器: 只显示那些匹配或不匹配一些正则表达式的行。对于移除大量你不感兴趣的日志行非常有用。 #### 即时操作: 在你输入到时候会同时完成检索;当添加了新日志行的时候会自动加载和搜索;加载行的时候会应用过滤器;另外,还会在你输入 SQL 查询的时候检查其正确性。 #### 自动显示后文: 日志文件视图会自动往下滚动到新添加到文件中的行。只需要向上滚动就可以锁定当前视图,然后向下滚动到底部恢复显示后文。 #### 按照日期顺序排序行: 从所有文件中加载的日志行会按照日期进行排序。使得你不需要手动从不同文件中收集日志信息。 #### 语法高亮: 错误和警告会用红色和黄色显示。高亮还可用于: SQL 关键字、XML 标签、Java 文件行号和括起来的字符串。 #### 导航: 有快捷键用于跳转到下一个或上一个错误或警告,按照指定的时间向后或向前翻页。 #### 用 SQL 查询日志: 每个日志文件行都相当于数据库中的一行,可以使用 SQL 进行查询。可以使用的列取决于查看的日志文件类型。 #### 命令和搜索历史: 会自动保存你之前输入的命令和搜素,因此你可以在会话之间使用它们。 ####  压缩文件: 会实时自动检测和解压压缩的日志文件。 ### 在 ubuntu 15.10 上安装 lnav 打开终端运行下面的命令 ``` sudo apt-get install lnav ``` ### 使用 lnav 如果你想使用 lnav 查看日志,你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默认它会显示 syslogs ``` lnav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2/231752xz4aklpb0fisxhss.png) 如果你想查看特定的日志,那么需要指定路径。如果你想看 CPU 日志,在你的终端里运行下面的命令 ``` lnav /var/log/cups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2/231753f33vmrlrwln5e3vg.png) --- via: <http://www.ubuntugeek.com/lnav-ncurses-based-log-file-viewer.html> 作者:[ruchi](http://www.ubuntugeek.com/author/ubuntufix) 译者:[ictlyh](http://mutouxiaogui.cn/blo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如何在 Ubuntu 服务器中配置 AWStats
Hitesh Jethva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set-up-awstats-ubuntu/
AWStats 是一个开源的网站分析报告工具,可以生成强大的网站、流媒体、FTP 或邮件服务器的访问统计图。此日志分析器以 CGI 或命令行方式进行工作,并在网页中以图表的形式尽可能的显示你日志中所有的信息。它可以部分读取信息文件,以便能够频繁并快速处理大量的日志文件。它支持绝大多数 Web 服务器日志文件格式,包括 Apache,IIS 等。 本文将帮助你在 Ubuntu 上安装配置 AWStats。 安装 AWStats 包 默认情况下,AWStats 的包可以在 Ubuntu 仓库中找到。 可以通过运行下面的命令来安装: sudo apt-get install awstats 接下来,你需要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3/063949bt53ex3otbdzxjdx.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3/063949bt53ex3otbdzxjdx.jpg
false
false
true
strugglingyouth
false
[ "AWStats", "日志" ]
系统运维
{ "viewnum": 9896,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AWStats 是一个开源的网站分析报告工具,可以生成强大的网站、流媒体、FTP 或邮件服务器的访问统计图。此日志分析器以 CGI 或命令行方式进行工作,并在网页中以图表的形式尽可能的显示你日志中所有的信息。它可以部分读取信息文件,以便能够频繁并快速处理大量的日志文件。它支持绝大多数 Web 服务器日志文件格式,包括 Apache,IIS 等。 本文将帮助你在 Ubuntu 上安装配置 AWStats。 安装 AWStats 包 默认情况下,AWStats 的包可以在 Ubuntu 仓库中找到。 可以通过运行下面的命令来安装: sudo apt-get install awstats 接下来,你需要
2015-12-03T10:38:00
2015-12-03T10:38:00
6,678
/article-6678-1.html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3/063949bt53ex3otbdzxjdx.jpg) AWStats 是一个开源的网站分析报告工具,可以生成强大的网站、流媒体、FTP 或邮件服务器的访问统计图。此日志分析器以 CGI 或命令行方式进行工作,并在网页中以图表的形式尽可能的显示你日志中所有的信息。它可以“部分”读取信息文件,以便能够频繁并快速处理大量的日志文件。它支持绝大多数 Web 服务器日志文件格式,包括 Apache,IIS 等。 本文将帮助你在 Ubuntu 上安装配置 AWStats。 ### 安装 AWStats 包 默认情况下,AWStats 的包可以在 Ubuntu 仓库中找到。 可以通过运行下面的命令来安装: ``` sudo apt-get install awstats ``` 接下来,你需要启用 Apache 的 CGI 模块。 运行以下命令来启动 CGI: ``` sudo a2enmod cgi ``` 现在,重新启动 Apache 以使改变生效。 ``` sudo /etc/init.d/apache2 restart ``` ### 配置 AWStats 你需要为你想要查看统计的每个域或网站创建一个配置文件。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将为 “test.com” 创建一个配置文件。 要完成此步,你可以通过复制 AWStats 的默认配置文件来配置你要统计的域。 ``` sudo cp /etc/awstats/awstats.conf /etc/awstats/awstats.test.com.conf ``` 现在,你需要在配置文件中做一些修改: ``` sudo nano /etc/awstats/awstats.test.com.conf ``` 像下面这样修改一下: ``` # Change to Apache log file, by default it's /var/log/apache2/access.log LogFile="/var/log/apache2/access.log" # Change to the website domain name SiteDomain="test.com" HostAliases="www.test.com localhost 127.0.0.1" # When this parameter is set to 1, AWStats adds a button on report page to allow to "update" statistics from a web browser AllowToUpdateStatsFromBrowser=1 ``` 保存并关闭文件。 修改配置文件后,你需要用服务器的当前日志建立初步统计。你可以这样做: ``` sudo /usr/lib/cgi-bin/awstats.pl -config=test.com -update ``` 输出会是这个样子: ![awtstats](/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3/063950x1vki1ii21011v45.png) ### 为 Apache 配置 AWStats 接下来,你需要配置 Apache2 来显示统计数据。现在你需要将 “cgi-bin” 文件夹中的内容复制到 Apache 默认根目录下。默认它是在 “/usr/lib/cgi-bin”。 运行以下命令来完成此步: ``` sudo cp -r /usr/lib/cgi-bin /var/www/html/ sudo chown www-data:www-data /var/www/html/cgi-bin/ sudo chmod -R 755 /var/www/html/cgi-bin/ ``` ### 测试 AWStats 现在,您可以通过访问 url “http://your-server-ip/cgi-bin/awstats.pl?config=test.com.” 来查看 AWStats 的页面。 它的页面像下面这样: ![awstats_page](/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3/063950ph7krr1771iwccht.jpg) ### 设置定时任务来更新日志 建议你创建一个定时任务,使用新创建的日志条目定期更新 AWStats 的数据库,然后统计会定期更新。这也将节省你的时间。 要做到这一点,你需要编辑 “/etc/crontab” 文件: ``` sudo nano /etc/crontab ``` 添加下面那一行来让 AWStats 每十分钟更新一次。 ``` */10 * * * * root /usr/lib/cgi-bin/awstats.pl -config=test.com -update ``` 保存并关闭文件。 ### 结论 AWStats 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让你对网站的状况了如指掌,并能协助你分析网站。它非常容易安装和配置。如果你有任何疑问,请在下面发表评论。 --- via: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set-up-awstats-ubuntu/> 作者:[Hitesh Jethva](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author/hiteshjethva/) 译者:[strugglingyouth](https://github.com/strugglingyout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基础:tar 命令使用介绍
howtoforge
https://www.howtoforge.com/tutorial/linux-tar-command/
Linux tar 命令是归档或分发文件时的强大武器。GNU tar 归档包可以包含多个文件和目录,还能保留其文件权限,它还支持多种压缩格式。Tar 表示 &quot;Tape Archiver&quot;,这种格式是 POSIX 标准。 Tar 文件格式 tar 压缩等级简介: 无压缩 没有压缩的文件用 .tar 结尾。 Gzip 压缩 Gzip 格式是 tar 使用最广泛的压缩格式,它能快速压缩和提取文件。用 gzip 压缩的文件通常用 .tar.gz 或 .tgz 结尾。这里有一些如何创建和解压 tar.gz 文件的例子。 Bzip2 压缩 和 Gzip 格式相比 Bzip2 提供了更好的压缩比。创建压缩文件也比较慢,通常采用 .tar.bz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3/065134arm11mnqcqofs11o.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3/065134arm11mnqcqofs11o.png
false
false
true
ictlyh
false
[ "tar" ]
技术
{ "viewnum": 23965, "commentnum": 8,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24.127.183.209", "message": "这个文章质量不高",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46.0|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15-12-03T18:59:15" }, { "postip": "106.3.78.207", "message": "对于初学者还是有用的。", "username": "Slience [Chrome 46.0|Windows 7]", "date": "2015-12-03T19:08:54" }, { "postip": "45.32.26.98", "message": "额,演示使用putty啊,没有使用Linux进行操作演示吗?", "username": "7th [Firefox 42.0|GNU/Linux]", "date": "2015-12-03T20:57:51"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原文如此。。可能是作者习惯吧。",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2-03T21:02:02"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确实,很初级。。。",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2-03T21:02:21" }, { "postip": "120.199.6.230", "message": "文章对初学者还是大有帮助的,谢谢作者啦!!", "username": "plantingcool [QQ Browser 9.2|Windows 7]", "date": "2015-12-11T11:12:30" }, { "postip": "27.152.169.42", "message": "谢谢分享,对初学linux很有帮助!", "username": "zhengbin1030 [Opera 35.0|Windows 10]", "date": "2016-02-18T14:22:36" }, { "postip": "211.99.254.243", "message": "学习了",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Firefox 48.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8-18T09:47:08" } ]
[]
Linux tar 命令是归档或分发文件时的强大武器。GNU tar 归档包可以包含多个文件和目录,还能保留其文件权限,它还支持多种压缩格式。Tar 表示 &quot;Tape Archiver&quot;,这种格式是 POSIX 标准。 Tar 文件格式 tar 压缩等级简介: 无压缩 没有压缩的文件用 .tar 结尾。 Gzip 压缩 Gzip 格式是 tar 使用最广泛的压缩格式,它能快速压缩和提取文件。用 gzip 压缩的文件通常用 .tar.gz 或 .tgz 结尾。这里有一些如何创建和解压 tar.gz 文件的例子。 Bzip2 压缩 和 Gzip 格式相比 Bzip2 提供了更好的压缩比。创建压缩文件也比较慢,通常采用 .tar.bz
2015-12-03T11:00:00
2015-12-03T11:00:00
6,679
/article-6679-1.html
Linux [tar](https://en.wikipedia.org/wiki/Tar_(computing)) 命令是归档或分发文件时的强大武器。GNU tar 归档包可以包含多个文件和目录,还能保留其文件权限,它还支持多种压缩格式。Tar 表示 "**T**ape **Ar**chiver",这种格式是 POSIX 标准。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3/065134arm11mnqcqofs11o.png) ### Tar 文件格式 tar 压缩等级简介: * **无压缩** 没有压缩的文件用 .tar 结尾。 * **Gzip 压缩** Gzip 格式是 tar 使用最广泛的压缩格式,它能快速压缩和提取文件。用 gzip 压缩的文件通常用 .tar.gz 或 .tgz 结尾。这里有一些如何[创建](http://www.faqforge.com/linux/create-tar-gz/)和[解压](http://www.faqforge.com/linux/extract-tar-gz/) tar.gz 文件的例子。 * **Bzip2 压缩** 和 Gzip 格式相比 Bzip2 提供了更好的压缩比。创建压缩文件也比较慢,通常采用 .tar.bz2 结尾。 * **Lzip(LAMA)压缩** Lizp 压缩结合了 Gzip 快速的优势,以及和 Bzip2 类似(甚至更好) 的压缩率。尽管有这些好处,这个格式并没有得到广泛使用。 * **Lzop 压缩** 这个压缩选项也许是 tar 最快的压缩格式,它的压缩率和 gzip 类似,但也没有广泛使用。 常见的格式是 tar.gz 和 tar.bz2。如果你想快速压缩,那么就是用 gzip。如果归档文件大小比较重要,就是用 tar.bz2。 ### tar 命令用来干什么? 下面是一些使用 tar 命令的常见情形。 * 备份服务器或桌面系统 * 文档归档 * 软件分发 ### 安装 tar 大部分 Linux 系统默认都安装了 tar。如果没有,这里有安装 tar 的命令。 #### CentOS 在 CentOS 中,以 root 用户在 shell 中执行下面的命令安装 tar。 ``` yum install tar ``` #### Ubuntu 下面的命令会在 Ubuntu 上安装 tar。“sudo” 命令确保 apt 命令是以 root 权限运行的。 ``` sudo apt-get install tar ``` #### Debian 下面的 apt 命令在 Debian 上安装 tar。 ``` apt-get install tar ``` #### Windows tar 命令在 Windows 也可以使用,你可以从 Gunwin 项目<http://gnuwin32.sourceforge.net/packages/gtar.htm>中下载它。 ### 创建 tar.gz 文件 下面是在 shell 中运行 [tar 命令](http://www.faqforge.com/linux/tar-command/) 的一些例子。下面我会解释这些命令行选项。 ``` tar pczf myarchive.tar.gz /home/till/mydocuments ``` 这个命令会创建归档文件 myarchive.tar.gz,其中包括了路径 /home/till/mydocuments 中的文件和目录。**命令行选项解释**: * **[p]** 这个选项表示 “preserve”,它指示 tar 在归档文件中保留文件属主和权限信息。 * **[c]** 表示创建。要创建文件时不能缺少这个选项。 * **[z]** z 选项启用 gzip 压缩。 * **[f]** file 选项告诉 tar 创建一个归档文件。如果没有这个选项 tar 会把输出发送到标准输出( LCTT 译注:如果没有指定,标准输出默认是屏幕,显然你不会想在屏幕上显示一堆乱码,通常你可以用管道符号送到其它程序去)。 #### Tar 命令示例 **示例 1: 备份 /etc 目录** 创建 /etc 配置目录的一个备份。备份保存在 root 目录。 ``` tar pczvf /root/etc.tar.gz /etc ``` ![用 tar 备份 /etc 目录](/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3/065148d5fthw6wpzzwe6wt.png) 要以 root 用户运行命令确保 /etc 中的所有文件都会被包含在备份中。这次,我在命令中添加了 [v] 选项。这个选项表示 verbose,它告诉 tar 显示所有被包含到归档文件中的文件名。 **示例 2: 备份你的 /home 目录** 创建你的 home 目录的备份。备份会被保存到 /backup 目录。 ``` tar czf /backup/myuser.tar.gz /home/myuser ``` 用你的用户名替换 myuser。这个命令中,我省略了 [p] 选项,也就不会保存权限。 **示例 3: 基于文件的 MySQL 数据库备份** 在大部分 Linux 发行版中,MySQL 数据库保存在 /var/lib/mysql。你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来查看: ``` ls /var/lib/mysql ``` ![使用 tar 基于文件备份 MySQL](/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3/065149amomzog7ulhln0zm.png) 用 tar 备份 MySQL 数据文件时为了保持数据一致性,首先停用数据库服务器。备份会被写到 /backup 目录。 1) 创建 backup 目录 ``` mkdir /backup chmod 600 /backup ``` 2) 停止 MySQL,用 tar 进行备份并重新启动数据库。 ``` service mysql stop tar pczf /backup/mysql.tar.gz /var/lib/mysql service mysql start ls -lah /backup ``` ![基于文件的 MySQL 备份](/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3/065151e3q2aba89fasazj1.png) ### 提取 tar.gz 文件 提取 tar.gz 文件的命令是: ``` tar xzf myarchive.tar.gz ``` #### tar 命令选项解释 * **[x]** x 表示提取,提取 tar 文件时这个命令不可缺少。 * **[z]** z 选项告诉 tar 要解压的归档文件是 gzip 格式。 * **[f]** 该选项告诉 tar 从一个文件中读取归档内容,本例中是 myarchive.tar.gz。 上面的 tar 命令会安静地提取 tar.gz 文件,除非有错误信息。如果你想要看提取了哪些文件,那么添加 “v” 选项。 ``` tar xzvf myarchive.tar.gz ``` **[v]** 选项表示 verbose,它会向你显示解压的文件名。 ![提取 tar.gz 文件](/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3/065152zwswhbnyh8y8hee7.png) --- via: <https://www.howtoforge.com/tutorial/linux-tar-command/> 作者:[howtoforge](https://www.howtoforge.com/) 译者:[ictlyh](http://mutouxiaogui.cn/blo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如何在 Ubuntu 16.04,15.10,14.04 中安装 GIMP 2.8.16
Ji m
http://ubuntuhandbook.org/index.php/2015/11/how-to-install-gimp-2-8-16-in-ubuntu-16-04-15-10-14-04/
GIMP 图像编辑器 2.8.16 版本在其20岁生日时发布了。下面是如何安装或升级 GIMP 在 Ubuntu 16.04, Ubuntu 15.10, Ubuntu 14.04, Ubuntu 12.04 及其衍生版本中,如 Linux Mint 17.x/13, Elementary OS Freya。 GIMP 2.8.16 支持 OpenRaster 文件中的层组,修复了 PSD 中的层组支持以及各种用户界面改进,修复了 OSX 上的构建系统,以及更多新的变化。请阅读 官方声明。 如何安装或升级: 多亏了 Otto Meier,Ubuntu PPA 中最新的 GIMP 包可用于当前所有的 Ubuntu 版本和其衍生版。 1. 添加 GIMP PPA 从 Unity Dash 中打开终端,或通过 Ctrl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3/074612zreh2jzy8z8pysru.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3/074612zreh2jzy8z8pysru.png
false
false
true
strugglingyouth
false
[ "GIMP" ]
分享
{ "viewnum": 10748, "commentnum": 4,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222.210.108.99", "message": "16.04出来了吗",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ium 45.0|Ubuntu 用户", "date": "2015-12-03T15:30:15"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测试版~",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2-03T15:48:36" }, { "postip": "222.211.246.43", "message": "文章中命令行的字体和颜色一直很喜欢,有无调教教程?", "username": "sunriders [Firefox 42.0|Windows XP]", "date": "2015-12-03T16:27:21"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哈哈,不止一个人这样问了——其实 css 是公开的,大家看就可以拉~~欢迎抄袭~~",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2-03T21:02:55" } ]
[]
GIMP 图像编辑器 2.8.16 版本在其20岁生日时发布了。下面是如何安装或升级 GIMP 在 Ubuntu 16.04, Ubuntu 15.10, Ubuntu 14.04, Ubuntu 12.04 及其衍生版本中,如 Linux Mint 17.x/13, Elementary OS Freya。 GIMP 2.8.16 支持 OpenRaster 文件中的层组,修复了 PSD 中的层组支持以及各种用户界面改进,修复了 OSX 上的构建系统,以及更多新的变化。请阅读 官方声明。 如何安装或升级: 多亏了 Otto Meier,Ubuntu PPA 中最新的 GIMP 包可用于当前所有的 Ubuntu 版本和其衍生版。 1. 添加 GIMP PPA 从 Unity Dash 中打开终端,或通过 Ctrl
2015-12-03T13:45:00
2015-12-03T13:45:00
6,680
/article-6680-1.html
![GIMP 2.8.16](/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3/074612zreh2jzy8z8pysru.png) GIMP 图像编辑器 2.8.16 版本在其20岁生日时发布了。下面是如何安装或升级 GIMP 在 Ubuntu 16.04, Ubuntu 15.10, Ubuntu 14.04, Ubuntu 12.04 及其衍生版本中,如 Linux Mint 17.x/13, Elementary OS Freya。 GIMP 2.8.16 支持 OpenRaster 文件中的层组,修复了 PSD 中的层组支持以及各种用户界面改进,修复了 OSX 上的构建系统,以及更多新的变化。请阅读 [官方声明](http://www.gimp.org/news/2015/11/22/20-years-of-gimp-release-of-gimp-2816/)。 ![GIMP image editor 2.8,16](/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3/074613evzxo3o1xfujlsmf.jpg) ### 如何安装或升级: 多亏了 Otto Meier,[Ubuntu PPA](https://launchpad.net/%7Eotto-kesselgulasch/+archive/ubuntu/gimp) 中最新的 GIMP 包可用于当前所有的 Ubuntu 版本和其衍生版。 **1. 添加 GIMP PPA** 从 Unity Dash 中打开终端,或通过 Ctrl+Alt+T 快捷键打开。在它打开它后,粘贴下面的命令并回车: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otto-kesselgulasch/gimp ``` ![add GIMP PPA](/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3/074613mgdm6xc6g4cxx9ze.jpg) 输入你的密码,密码不会在终端显示,然后回车继续。 **2. 安装或升级编辑器** 在添加了 PPA 后,启动 **Software Updater**(在 Mint 中是 Software Manager)。检查更新后,你将看到 GIMP 的更新列表。点击 “Install Now” 进行升级。 ![upgrade-gimp2816](/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3/074614pmc7hlyqgqy3j3ja.jpg) 对于那些喜欢 Linux 命令的,按顺序执行下面的命令,刷新仓库的缓存然后安装 GIMP: ```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gimp ``` **3. (可选的) 卸载** 如果你想卸载或降级 GIMP 图像编辑器。从软件中心直接删除它,或者按顺序运行下面的命令来将 PPA 清除并降级软件: ``` sudo apt-get install ppa-purge sudo ppa-purge ppa:otto-kesselgulasch/gimp ``` 就这样。玩的愉快! --- via: <http://ubuntuhandbook.org/index.php/2015/11/how-to-install-gimp-2-8-16-in-ubuntu-16-04-15-10-14-04/> 作者:[Ji m](http://ubuntuhandbook.org/index.php/about/) 译者:[strugglingyouth](https://github.com/strugglingyout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PHP 7.0.0 正式版发布!
http://php.net/archive/2015.php#id2015-12-03-1
PHP 开发团队宣布,PHP 7.0.0 已经正式发布了!这标志着 PHP 正式进入崭新的 PHP 7 时代! PHP 7.0.0 使用了新的Zend 引擎(Zend Engine),有几个重大改进和新的功能: 性能的极大提升:PHP 7 的性能接近上一个版本 PHP 5.6 的两倍 显著降低了其内存用量 支持 抽象格式树(Abstract Syntax Tree) 一致的64位支持 改进了异常(Exception)的层次结构 许多致命错误(fatal errors)转换为异常(Exceptions) 更安全的随机数生成器 去除老旧的、不支持的 SAPI 和扩展 新的空合并操作符 (??) 返回类型申明和标量类型申明 匿名类 零成本断言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4/075939j1ckzisqko4qid1k.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4/075939j1ckzisqko4qid1k.jpg
false
false
true
wxy
false
[ "PHP" ]
新闻
{ "viewnum": 7512, "commentnum": 7,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23.132.252.2", "message": "终于发布了", "username": "来自山东临沂的 Chrome 42.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2-04T11:35:39" }, { "postip": "122.13.132.199", "message": "我看到了正义联盟", "username": "来自广东的 Firefox 42.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04T13:11:31" }, { "postip": "119.97.214.98", "message": "Abstract Syntax Tree: 抽象语法书",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Chrome 4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2-07T09:54:16" }, { "postip": "119.97.214.98", "message": "树",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Chrome 4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2-07T09:54:48" }, { "postip": "111.197.250.113", "message": "哈哈,笔误——估计转载的那些也都跟着错了去了",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2-07T09:59:45" }, { "postip": "204.148.19.250", "message": "发布也没办法啊,感觉现在主流的还是5.2的,升级率应该极低啊", "username": "来自美国的 Firefox 42.0|Ubuntu 用户", "date": "2015-12-08T01:44:04" }, { "postip": "110.96.161.249", "message": "赞一个", "username": "php_xiaotong [Safari 9.0|Mac 10.11]", "date": "2015-12-12T23:21:49" } ]
[]
PHP 开发团队宣布,PHP 7.0.0 已经正式发布了!这标志着 PHP 正式进入崭新的 PHP 7 时代! PHP 7.0.0 使用了新的Zend 引擎(Zend Engine),有几个重大改进和新的功能: 性能的极大提升:PHP 7 的性能接近上一个版本 PHP 5.6 的两倍 显著降低了其内存用量 支持 抽象格式树(Abstract Syntax Tree) 一致的64位支持 改进了异常(Exception)的层次结构 许多致命错误(fatal errors)转换为异常(Exceptions) 更安全的随机数生成器 去除老旧的、不支持的 SAPI 和扩展 新的空合并操作符 (??) 返回类型申明和标量类型申明 匿名类 零成本断言
2015-12-04T08:00:00
2015-12-04T08:00:00
6,688
/article-6688-1.html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4/075939j1ckzisqko4qid1k.jpg) **PHP 开发团队宣布,PHP 7.0.0 已经正式发布了!**这标志着 PHP 正式进入崭新的 PHP 7 时代! PHP 7.0.0 使用了新的 <ruby> Zend 引擎 <rp> ( </rp> <rt> Zend Engine </rt> <rp> ) </rp></ruby>,有几个重大改进和新的功能: * 性能的极大提升:PHP 7 的性能接近上一个版本 PHP 5.6 的两倍 * 显著降低了其内存用量 * 支持 <ruby> 抽象语法树 <rp> ( </rp> <rt> Abstract Syntax Tree </rt> <rp> ) </rp></ruby> * 一致的64位支持 * 改进了<ruby> 异常 <rp> ( </rp> <rt> Exception </rt> <rp> ) </rp></ruby>的层次结构 * 许多<ruby> 致命错误 <rp> ( </rp> <rt> fatal errors </rt> <rp> ) </rp></ruby>转换为<ruby> 异常 <rp> ( </rp> <rt> Exceptions </rt> <rp> ) </rp></ruby> * 更安全的随机数生成器 * 去除老旧的、不支持的 SAPI 和扩展 * 新的空合并操作符 (??) * 返回类型申明和标量类型申明 * 匿名类 * 零成本断言 下载: * 源代码请访问 [下载页](http://www.php.net/downloads.php) * Windows 二进制可在 [windows.php.net/download/](http://windows.php.net/download/) 找到 完整的更新记录请参见 [ChangeLog](http://www.php.net/ChangeLog-7.php#7.0.0) 。 [迁移指南](http://php.net/manual/migration70.php) 已经放到了 PHP 手册当中,请关注新功能的细节和向后不兼容的变化。 由于要兼容最新的 OpenSSL 1.0.2e 发布,所以发布延误了,谢谢大家的耐心等待。 今天发布的不仅仅是 PHP 的下一代主版本,它也是我们这将近两年来的开发工作的成果。这是核心团队的殊胜成就,这与社区许多活跃成员令人难以置信的努力所分不开的。事实上,今天发布的不仅仅是一个新的版本,而是揭晓了一个潜力巨大的 PHP 新时代的到来。 这是 PHP 世界的伟大一天! 感谢所有的贡献者和支持者! (题图来自: digitalocean.com)
Linux 中国11月热点文章回顾
wxy
也许您太忙了,也许您已经被信息洪流冲刷的不能自已,所以为了节约您的时间,我们只推荐您看看上个月最热的五条文章。 从本月开始,我们每个月会总结回顾一下上个月的热点文章,希望您喜欢。 自由谈:为什么使用Linux Linux 和 Windows 哪个好?这个问题就跟纠缠豆腐脑该加糖还是加盐一样没有意义。操作系统只是一个工具,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Linux 传教士们,省省吧!自由即责任,世人多畏之。 不论到什么时候,Linux 用户都将是相对少数,这是人性决定的。如果真的理解 Linux 的哲学,那你应该明白,每一个人都可以问 我该用哪个,但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4/120912efll2clstgcgtsxu.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4/120912efll2clstgcgtsxu.jpg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 "文章" ]
分享
{ "viewnum": 4805,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也许您太忙了,也许您已经被信息洪流冲刷的不能自已,所以为了节约您的时间,我们只推荐您看看上个月最热的五条文章。 从本月开始,我们每个月会总结回顾一下上个月的热点文章,希望您喜欢。 自由谈:为什么使用Linux Linux 和 Windows 哪个好?这个问题就跟纠缠豆腐脑该加糖还是加盐一样没有意义。操作系统只是一个工具,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Linux 传教士们,省省吧!自由即责任,世人多畏之。 不论到什么时候,Linux 用户都将是相对少数,这是人性决定的。如果真的理解 Linux 的哲学,那你应该明白,每一个人都可以问 我该用哪个,但
2015-12-04T11:49:00
2015-12-04T11:49:00
6,690
/article-6690-1.html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4/120912efll2clstgcgtsxu.jpg) 也许您太忙了,也许您已经被信息洪流冲刷的不能自已,所以为了节约您的时间,我们只推荐您看看上个月最热的五条文章。 从本月开始,我们每个月会总结回顾一下上个月的热点文章,希望您喜欢。 ### [自由谈:为什么使用 Linux](/article-6530-1.html) > > Linux 和 Windows 哪个好?这个问题就跟纠缠豆腐脑该加糖还是加盐一样没有意义。操作系统只是一个工具,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Linux 传教士们,省省吧!“自由即责任,世人多畏之。” 不论到什么时候,Linux 用户都将是相对少数,这是人性决定的。如果真的理解 Linux 的哲学,那你应该明白,每一个人都可以问 “我该用哪个”,但任何人都不应管 “她/他该用哪个”。Windows 支持者们,不要再说 “Linux 我试过,太难用,跟 Windows 差距太大”。这很可能是你的真实感受,但明智的做法是装作从来没试过,不要宣扬。原因很简单:“**若无力驾驭,自由便是负担**。” > > > [![长按图片访问文章](/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4/113424zca611jlbpjpmb0j.png)](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Q4MjYwMQ==&mid=400231540&idx=1&sn=e2a5313afa4e7a51f2337cc15c1adee2#rd) ### [一起来说 Vim 语](/article-6610-1.html) > > 作为一款古老而具有持久生命力的编辑器,Vim 自有它的强大之处。很多人觉得 Vim 的学习曲线太陡峭了,为了能够把 Vim 用得风生水起,不得不记忆大量的命令。如果你是 Vim 新手,刚入门就开始面对着浩如烟海的命令逐条学习,我相信你一定会逐渐失去对它的兴趣。其实,**Vim 以一种近乎自然语言的方式帮助你完成文本的编辑工作**。只需要熟悉几条简单的语法,你就会坐在旋转座椅上前后打转,感慨美妙的生活又回来了。 > > > [![长按图片访问文章](/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4/113641ul17h2e52le2j7bl.png)](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Q4MjYwMQ==&mid=400417833&idx=1&sn=1b993f325270b3f3ebff2894df0a73e6#rd) ### [阿里巴巴技术架构首次曝光](/article-6612-1.html) > > 近日,阿里云资深技术专家沈询向外**详细披露了阿里云企业级互联网架构**,正是这套被称为“双11背后男人”的架构体系,撑起了912亿的天量交易,这套系统也正被中国石化等大型企业视为互联网转型的基石。 > > > [![长按图片访问文章](/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4/113955s85p53w4n1wk3p85.png)](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Q4MjYwMQ==&mid=400403306&idx=1&sn=b9b21836deaf637e71ae74377f16e4eb#rd) ### [超神们:15 位健在的世界级程序员!](/article-6633-1.html) > > **当开发人员说起世界顶级程序员时,他们的名字往往会被提及。** > > > 好像现在程序员有很多,其中不乏有许多优秀的程序员。但是哪些程序员更好呢? > > > 虽然这很难客观评价,不过在这个话题确实是开发者们津津乐道的。ITworld 深入程序员社区,避开四溅的争执口水,试图找出可能存在的所谓共识。事实证明,屈指可数的某些名字经常是讨论的焦点。 > > > [![长按图片关注文章](/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4/114401l3zj4d925m4dwi3u.png)](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Q4MjYwMQ==&mid=400454802&idx=1&sn=7f4c37f4186dd2a03cf6ad4c5cdcc8d8#rd) ### [我已经写了48年代码了,我感觉我还能写下去](/article-6577-1.html) > > 很多人会疑问是不是程序员最后只能转管理,是不是到了中年之后就应该放弃编程。看到这个回答后很受触动,尽力翻译出来,有不恰当的地方欢迎指出。 > > > 下个星期我就69了。**我从1967年开始编程。到现在已经48年了,从COBOL一直写到jQuery。**我已经忘掉的编程语言比很多程序员这辈子遇到的还多。我现在自己接一些项目,因为作为一个员工我完全是个工作狂,即使在我已经三十多岁的时候。我永远不会再去做一份每天工作8小时的传统编程工作。 > > > [![长按图片访问文章](/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4/114733icchbgypg9e99vfc.png)](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Q4MjYwMQ==&mid=400328002&idx=1&sn=253deb5b3566fc4a62d249cc3edcbb90#rd)
如何在 Ubuntu 15.04 中安装 puppet
Arun Pyasi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install-puppet-ubuntu-15-04/
大家好,本教程将学习如何在 ubuntu 15.04 上面安装 puppet,它可以用来管理你的服务器基础环境。puppet 是由 puppet 实验室(Puppet Labs)开发并维护的一款开源的配置管理软件,它能够帮我们自动化供给、配置和管理服务器的基础环境。不管我们管理的是几个服务器还是数以千计的计算机组成的业务报表体系,puppet 都能够使管理员从繁琐的手动配置调整中解放出来,腾出时间和精力去提系统的升整体效率。它能够确保所有自动化流程作业的一致性、可靠性以及稳定性。它让管理员和开发者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开发者更容易产出付出设计良好、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5/093245eiiz284dw4gw28i1.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5/093245eiiz284dw4gw28i1.jpg
false
false
true
ivo-wang
false
[ "puppet" ]
系统运维
{ "viewnum": 8357,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大家好,本教程将学习如何在 ubuntu 15.04 上面安装 puppet,它可以用来管理你的服务器基础环境。puppet 是由 puppet 实验室(Puppet Labs)开发并维护的一款开源的配置管理软件,它能够帮我们自动化供给、配置和管理服务器的基础环境。不管我们管理的是几个服务器还是数以千计的计算机组成的业务报表体系,puppet 都能够使管理员从繁琐的手动配置调整中解放出来,腾出时间和精力去提系统的升整体效率。它能够确保所有自动化流程作业的一致性、可靠性以及稳定性。它让管理员和开发者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开发者更容易产出付出设计良好、
2015-12-05T09:32:57
2015-12-05T09:32:57
6,692
/article-6692-1.html
大家好,本教程将学习如何在 ubuntu 15.04 上面安装 puppet,它可以用来管理你的服务器基础环境。puppet 是由 <ruby> puppet 实验室 <rp> ( </rp> <rt> Puppet Labs </rt> <rp> ) </rp></ruby>开发并维护的一款开源的配置管理软件,它能够帮我们自动化供给、配置和管理服务器的基础环境。不管我们管理的是几个服务器还是数以千计的计算机组成的业务报表体系,puppet 都能够使管理员从繁琐的手动配置调整中解放出来,腾出时间和精力去提系统的升整体效率。它能够确保所有自动化流程作业的一致性、可靠性以及稳定性。它让管理员和开发者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开发者更容易产出付出设计良好、简洁清晰的代码。puppet 提供了配置管理和数据中心自动化的两个解决方案。这两个解决方案分别是 **puppet 开源版** 和 **puppet 企业版**。puppet 开源版以 Apache 2.0 许可证发布,它是一个非常灵活、可定制的解决方案,设置初衷是帮助管理员去完成那些重复性操作工作。pupprt 企业版是一个全平台复杂 IT 环境下的成熟解决方案,它除了拥有开源版本所有优势以外还有移动端 apps、只有商业版才有的加强支持,以及模块化和集成管理等。Puppet 使用 SSL 证书来认证主控服务器与代理节点之间的通信。 本教程将要介绍如何在运行 ubuntu 15.04 的主控服务器和代理节点上面安装开源版的 puppet。在这里,我们用一台服务器做<ruby> 主控服务器 <rp> ( </rp> <rt> master </rt> <rp> ) </rp></ruby>,管理和控制剩余的当作 puppet <ruby> 代理节点 <rp> ( </rp> <rt> agent node </rt> <rp> ) </rp></ruby>的服务器,这些代理节点将依据主控服务器来进行配置。在 ubuntu 15.04 只需要简单的几步就能安装配置好 puppet,用它来管理我们的服务器基础环境非常的方便。(LCTT 译注:puppet 采用 C/S 架构,所以必须有至少有一台作为服务器,其他作为客户端处理)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5/093245eiiz284dw4gw28i1.jpg) ### 1.设置主机文件 在本教程里,我们将使用2台运行 ubuntu 15.04 “Vivid Vervet" 的主机,一台作为主控服务器,另一台作为 puppet 的代理节点。下面是我们将用到的服务器的基础信息。 * puupet 主控服务器 IP:44.55.88.6 ,主机名: puppetmaster * puppet 代理节点 IP: 45.55.86.39 ,主机名: puppetnode 我们要在代理节点和服务器这两台机器的 hosts 文件里面都添加上相应的条目,使用 root 或是 sudo 访问权限来编辑 `/etc/hosts` 文件,命令如下: ``` # nano /etc/hosts 45.55.88.6 puppetmaster.example.com puppetmaster 45.55.86.39 puppetnode.example.com puppetnode ``` 注意,puppet 主控服务器必使用 8140 端口来运行,所以请务必保证开启8140端口。 ### 2. 用 NTP 更新时间 puppet 代理节点所使用系统时间必须要准确,这样可以避免代理证书出现问题。如果有时间差异,那么证书将过期失效,所以服务器与代理节点的系统时间必须互相同步。我们使用 NTP(<ruby> Network Time Protocol <rp> ( </rp> <rt> 网络时间协议 </rt> <rp> ) </rp></ruby>)来同步时间。**在服务器与代理节点上面分别**运行以下命令来同步时间。 ``` # ntpdate pool.ntp.org 17 Jun 00:17:08 ntpdate[882]: adjust time server 66.175.209.17 offset -0.001938 sec ``` (LCTT 译注:显示类似的输出结果表示运行正常) 如果没有安装 ntp,请使用下面的命令更新你的软件仓库,安装并运行ntp服务 ``` #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y install ntp ; service ntp restart ``` ### 3. 安装主控服务器软件 安装开源版本的 puppet 有很多的方法。在本教程中我们在 puppet 实验室官网下载一个名为 puppetlabs-release 的软件包的软件源,安装后它将为我们在软件源里面添加 puppetmaster-passenger。puppetmaster-passenger 包括带有 apache 的 puppet 主控服务器。我们开始下载这个软件包: ``` # cd /tmp/ # wget https://apt.puppetlabs.com/puppetlabs-release-trusty.deb --2015-06-17 00:19:26-- https://apt.puppetlabs.com/puppetlabs-release-trusty.deb Resolving apt.puppetlabs.com (apt.puppetlabs.com)... 192.155.89.90, 2600:3c03::f03c:91ff:fedb:6b1d Connecting to apt.puppetlabs.com (apt.puppetlabs.com)|192.155.89.90|:443... connected. HTTP request sent, awaiting response... 200 OK Length: 7384 (7.2K) [application/x-debian-package] Saving to: ‘puppetlabs-release-trusty.deb’ puppetlabs-release-tr 100%[===========================>] 7.21K --.-KB/s in 0.06s 2015-06-17 00:19:26 (130 KB/s) - ‘puppetlabs-release-trusty.deb’ saved [7384/7384] ``` 下载完成,我们来安装它: ``` # dpkg -i puppetlabs-release-trusty.deb Selecting previously unselected package puppetlabs-release. (Reading database ... 85899 files and directories currently installed.) Preparing to unpack puppetlabs-release-trusty.deb ... Unpacking puppetlabs-release (1.0-11) ... Setting up puppetlabs-release (1.0-11) ... ``` 使用 apt 包管理命令更新一下本地的软件源: ``` # apt-get update ``` 现在我们就可以安装 puppetmaster-passenger 了 ``` # apt-get install puppetmaster-passenger ``` **提示**: 在安装的时候可能会报错: ``` Warning: Setting templatedir is deprecated.see http://links.puppetlabs.com/env-settings-deprecations (at /usr/lib/ruby/vendor_ruby/puppet/settings.rb:1139:in `issue_deprecation_warning') ``` 不过不用担心,忽略掉它就好,我们只需要在设置配置文件的时候把这一项禁用就行了。 如何来查看 puppet 主控服务器是否已经安装成功了呢?非常简单,只需要使用下面的命令查看它的版本就可以了。 ``` # puppet --version 3.8.1 ``` 现在我们已经安装好了 puppet 主控服务器。因为我们使用的是配合 apache 的 passenger,由 apache 来控制 puppet 主控服务器,当 apache 运行时 puppet 主控服务器才运行。 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通过停止 apache 服务来让 puppet 主控服务器停止运行。 ``` # systemctl stop apache2 ``` ### 4. 使用 Apt 工具锁定主控服务器的版本 现在已经安装了 3.8.1 版的 puppet,我们锁定这个版本不让它随意升级,因为升级会造成配置文件混乱。 使用 apt 工具来锁定它,这里我们需要使用文本编辑器来创建一个新的文件 `/etc/apt/preferences.d/00-puppet.pref`: ``` # nano /etc/apt/preferences.d/00-puppet.pref ``` 在新创建的文件里面添加以下内容: ``` # /etc/apt/preferences.d/00-puppet.pref Package: puppet puppet-common puppetmaster-passenger Pin: version 3.8* Pin-Priority: 501 ``` 这样在以后的系统软件升级中, puppet 主控服务器将不会跟随系统软件一起升级。 ### 5. 配置 Puppet 主控服务器 Puppet 主控服务器作为一个证书发行机构,需要生成它自己的证书,用于签署所有代理的证书的请求。首先我们要删除所有在该软件包安装过程中创建出来的 ssl 证书。本地默认的 puppet 证书放在 `/var/lib/puppet/ssl`。因此我们只需要使用 `rm` 命令来整个移除这些证书就可以了。 ``` # rm -rf /var/lib/puppet/ssl ``` 现在来配置该证书,在创建 puppet 主控服务器证书时,我们需要包括代理节点与主控服务器沟通所用的每个 DNS 名称。使用文本编辑器来修改服务器的配置文件 `puppet.conf`: ``` # nano /etc/puppet/puppet.conf ``` 输出的结果像下面这样 ``` [main] logdir=/var/log/puppet vardir=/var/lib/puppet ssldir=/var/lib/puppet/ssl rundir=/var/run/puppet factpath=$vardir/lib/facter templatedir=$confdir/templates [master] # These are needed when the puppetmaster is run by passenger # and can safely be removed if webrick is used. ssl_client_header = SSL_CLIENT_S_DN ssl_client_verify_header = SSL_CLIENT_VERIFY ``` 在这我们需要注释掉 `templatedir` 这行使它失效。然后在文件的 `[main]` 小节的结尾添加下面的信息。 ``` server = puppetmaster environment = production runinterval = 1h strict_variables = true certname = puppetmaster dns_alt_names = puppetmaster, puppetmaster.example.com ``` 还有很多你可能用的到的配置选项。 如果你有需要,在 Puppet 实验室有一份详细的描述文件供你阅读: [Main Config File (puppet.conf)](https://docs.puppetlabs.com/puppet/latest/reference/config_file_main.html)。 编辑完成后保存退出。 使用下面的命令来生成一个新的证书。 ``` # puppet master --verbose --no-daemonize Info: Creating a new SSL key for ca Info: Creating a new SSL certificate request for ca Info: Certificate Request fingerprint (SHA256): F6:2F:69:89:BA:A5:5E:FF:7F:94:15:6B:A7:C4:20:CE:23:C7:E3:C9:63:53:E0:F2:76:D7:2E:E0:BF:BD:A6:78 ... Notice: puppetmaster has a waiting certificate request Notice: Signed certificate request for puppetmaster Notice: Removing file Puppet::SSL::CertificateRequest puppetmaster at '/var/lib/puppet/ssl/ca/requests/puppetmaster.pem' Notice: Removing file Puppet::SSL::CertificateRequest puppetmaster at '/var/lib/puppet/ssl/certificate_requests/puppetmaster.pem' Notice: Starting Puppet master version 3.8.1 ^CNotice: Caught INT; storing stop Notice: Processing stop ``` 至此,证书已经生成。一旦我们看到 `Notice: Starting Puppet master version 3.8.1`,就表明证书就已经制作好了。我们按下 `CTRL-C` 回到 shell 命令行。 查看新生成证书的信息,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 # puppet cert list -all + "puppetmaster" (SHA256) 33:28:97:86:A1:C3:2F:73:10:D1:FB:42:DA:D5:42:69:71:84:F0:E2:8A:01:B9:58:38:90:E4:7D:B7:25:23:EC (alt names: "DNS:puppetmaster", "DNS:puppetmaster.example.com") ``` ### 6. 创建一个 Puppet 清单 默认的主<ruby> 清单 <rp> ( </rp> <rt> Manifest </rt> <rp> ) </rp></ruby>是 `/etc/puppet/manifests/site.pp`。 这个主要清单文件包括了用于在代理节点执行的配置定义。现在我们来创建一个清单文件: ``` # nano /etc/puppet/manifests/site.pp ``` 在刚打开的文件里面添加下面这几行: ``` # execute 'apt-get update' exec { 'apt-update': # exec resource named 'apt-update' command => '/usr/bin/apt-get update' # command this resource will run } # install apache2 package package { 'apache2': require => Exec['apt-update'], # require 'apt-update' before installing ensure => installed, } # ensure apache2 service is running service { 'apache2': ensure => running, } ``` 以上这几行的意思是给代理节点部署 apache web 服务。 ### 7. 运行 puppet 主控服务 已经准备好运行 puppet 主控服务器 了,那么开启 apache 服务来让它启动 ``` # systemctl start apache2 ``` 我们 puppet 主控服务器已经运行,不过它还不能管理任何代理节点。现在我们给 puppet 主控服务器添加代理节点. **提示**: 如果报错 ``` Job for apache2.service failed. see "systemctl status apache2.service" and "journalctl -xe" for details. ``` 肯定是 apache 服务器有一些问题,我们可以使用 root 或是 sudo 访问权限来运行 `apachectl start`查看它输出的日志。在本教程执行过程中, 我们发现一个 `/etc/apache2/sites-enabled/puppetmaster.conf` 的证书配置问题。修改其中的 `SSLCertificateFile /var/lib/puppet/ssl/certs/server.pem` 为 `SSLCertificateFile /var/lib/puppet/ssl/certs/puppetmaster.pem`,然后注释掉后面这行 `SSLCertificateKeyFile` 。然后在命令行重新启动 apache。 ### 8. 安装 Puppet 代理节点的软件包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 puppet 的服务器,现在需要一个可以管理的代理节点,我们将安装 puppet 代理软件到节点上去。这里我们要给每一个需要管理的节点安装代理软件,并且确保这些节点能够通过 DNS 查询到服务器主机。下面将 安装最新的代理软件到 节点 puppetnode.example.com 上。 在代理节点上使用下面的命令下载 puppet 实验室提供的软件包: ``` # cd /tmp/ # wget https://apt.puppetlabs.com/puppetlabs-release-trusty.deb\ --2015-06-17 00:54:42-- https://apt.puppetlabs.com/puppetlabs-release-trusty.deb Resolving apt.puppetlabs.com (apt.puppetlabs.com)... 192.155.89.90, 2600:3c03::f03c:91ff:fedb:6b1d Connecting to apt.puppetlabs.com (apt.puppetlabs.com)|192.155.89.90|:443... connected. HTTP request sent, awaiting response... 200 OK Length: 7384 (7.2K) [application/x-debian-package] Saving to: ‘puppetlabs-release-trusty.deb’ puppetlabs-release-tr 100%[===========================>] 7.21K --.-KB/s in 0.04s 2015-06-17 00:54:42 (162 KB/s) - ‘puppetlabs-release-trusty.deb’ saved [7384/7384] ``` 在 ubuntu 15.04 上我们使用 debian 包管理系统来安装它,命令如下: ``` # dpkg -i puppetlabs-release-trusty.deb ``` 使用 apt 包管理命令更新一下本地的软件源: ``` # apt-get update ``` 通过远程仓库安装: ``` # apt-get install puppet ``` Puppet 代理默认是不启动的。这里我们需要使用文本编辑器修改 `/etc/default/puppet` 文件,使它正常工作: ``` # nano /etc/default/puppet ``` 更改 `START` 的值改成 "`yes`" 。 ``` START=yes ``` 最后保存并退出。 ### 9. 使用 Apt 工具锁定代理软件的版本 和上面的步骤一样为防止随意升级造成的配置文件混乱,我们要使用 apt 工具来把它锁定。具体做法是使用文本编辑器创建一个文件 `/etc/apt/preferences.d/00-puppet.pref`: ``` # nano /etc/apt/preferences.d/00-puppet.pref ``` 在新建的文件里面加入如下内容 ``` # /etc/apt/preferences.d/00-puppet.pref Package: puppet puppet-common Pin: version 3.8* Pin-Priority: 501 ``` 这样 puppet 就不会随着系统软件升级而随意升级了。 ### 10. 配置 puppet 代理节点 我们需要编辑一下代理节点的 `puppet.conf` 文件,来使它运行。 ``` # nano /etc/puppet/puppet.conf ``` 它看起来和服务器的配置文件完全一样。同样注释掉 `templatedir`这行。不同的是在这里我们需要删除掉所有关于`[master]` 的部分。 假定主控服务器可以通过名字“puppet-master”访问,我们的客户端应该可以和它相互连接通信。如果不行的话,我们需要使用完整的主机域名 `puppetmaster.example.com` ``` [agent] server = puppetmaster.example.com certname = puppetnode.example.com ``` 在文件的结尾增加上面3行,增加之后文件内容像下面这样: ``` [main] logdir=/var/log/puppet vardir=/var/lib/puppet ssldir=/var/lib/puppet/ssl rundir=/var/run/puppet factpath=$vardir/lib/facter #templatedir=$confdir/templates [agent] server = puppetmaster.example.com certname = puppetnode.example.com ``` 最后保存并退出。 使用下面的命令来启动客户端软件: ``` # systemctl start puppet ```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们不会看到命令行有任何输出。 第一次运行的时候,代理节点会生成一个 ssl 证书并且给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经过签名确认后,两台机器就可以互相通信了。 **提示**: 如果这是你添加的第一个代理节点,建议你在添加其他节点前先给这个证书签名。一旦能够通过并正常运行,回过头来再添加其他代理节点。 ### 11. 在主控服务器上对证书请求进行签名 第一次运行的时候,代理节点会生成一个 ssl 证书并且给服务器发送一个签名请求。在主控服务器给代理节点服务器证书签名之后,主服务器才能和代理服务器通信并且控制代理服务器。 在主控服务器上使用下面的命令来列出当前的证书请求: ``` # puppet cert list "puppetnode.example.com" (SHA256) 31:A1:7E:23:6B:CD:7B:7D:83:98:33:8B:21:01:A6:C4:01:D5:53:3D:A0:0E:77:9A:77:AE:8F:05:4A:9A:50:B2 ``` 因为只设置了一台代理节点服务器,所以我们将只看到一个请求。看起来类似如上,代理节点的完整域名即其主机名。 注意有没有“+”号在前面,代表这个证书有没有被签名。 使用带有主机名的 `puppet cert sign`这个命令来签署这个签名请求,如下: ``` # puppet cert sign puppetnode.example.com Notice: Signed certificate request for puppetnode.example.com Notice: Removing file Puppet::SSL::CertificateRequest puppetnode.example.com at '/var/lib/puppet/ssl/ca/requests/puppetnode.example.com.pem' ``` 主控服务器现在可以通讯和控制它签名过的代理节点了。 如果想签署所有的当前请求,可以使用 `-all` 选项,如下所示: ``` # puppet cert sign --all ``` ### 12. 删除一个 Puppet 证书 如果我们想移除一个主机,或者想重建一个主机然后再添加它。下面的例子里我们将展示如何删除 puppet 主控服务器上面的一个证书。使用的命令如下: ``` # puppet cert clean hostname Notice: Revoked certificate with serial 5 Notice: Removing file Puppet::SSL::Certificate puppetnode.example.com at '/var/lib/puppet/ssl/ca/signed/puppetnode.example.com.pem' Notice: Removing file Puppet::SSL::Certificate puppetnode.example.com at '/var/lib/puppet/ssl/certs/puppetnode.example.com.pem' ``` 如果我们想查看所有的签署和未签署的请求,使用下面这条命令: ``` # puppet cert list --all + "puppetmaster" (SHA256) 33:28:97:86:A1:C3:2F:73:10:D1:FB:42:DA:D5:42:69:71:84:F0:E2:8A:01:B9:58:38:90:E4:7D:B7:25:23:EC (alt names: "DNS:puppetmaster", "DNS:puppetmaster.example.com") ``` ### 13. 部署 Puppet 清单 当配置并完成 puppet 清单后,现在我们需要部署清单到代理节点服务器上。要应用并加载主 puppet 清单,我们可以在代理节点服务器上面使用下面的命令: ``` # puppet agent --test Info: Retrieving pluginfacts Info: Retrieving plugin Info: Caching catalog for puppetnode.example.com Info: Applying configuration version '1434563858' Notice: /Stage[main]/Main/Exec[apt-update]/returns: executed successfully Notice: Finished catalog run in 10.53 seconds ``` 这里向我们展示了主清单如何立即影响到了一个单一的服务器。 如果我们打算运行的 puppet 清单与主清单没有什么关联,我们可以简单使用 `puppet apply` 带上相应的清单文件的路径即可。它仅将清单应用到我们运行该清单的代理节点上。 ``` # puppet apply /etc/puppet/manifest/test.pp ``` ### 14. 为特定节点配置清单 如果我们想部署一个清单到某个特定的节点,我们需要如下配置清单。 在主控服务器上面使用文本编辑器编辑 `/etc/puppet/manifest/site.pp`: ``` # nano /etc/puppet/manifest/site.pp ``` 添加下面的内容进去 ``` node 'puppetnode', 'puppetnode1' { # execute 'apt-get update' exec { 'apt-update': # exec resource named 'apt-update' command => '/usr/bin/apt-get update' # command this resource will run } # install apache2 package package { 'apache2': require => Exec['apt-update'], # require 'apt-update' before installing ensure => installed, } # ensure apache2 service is running service { 'apache2': ensure => running, } } ``` 这里的配置显示我们将在名为 puppetnode 和 puppetnode1 的2个指定的节点上面安装 apache 服务。这里可以添加其他我们需要安装部署的具体节点进去。 ### 15. 配置清单模块 模块对于组合任务是非常有用的,在 Puppet 社区有很多人贡献了自己的模块组件。 在主控服务器上, 我们将使用 `puppet module` 命令来安装 `puppetlabs-apache` 模块。 ``` # puppet module install puppetlabs-apache ``` **警告**: 千万不要在一个已经部署 apache 环境的机器上面使用这个模块,否则它将清空你没有被 puppet 管理的 apache 配置。 现在用文本编辑器来修改 `site.pp` : ``` # nano /etc/puppet/manifest/site.pp ``` 添加下面的内容进去,在 puppetnode 上面安装 apache 服务。 ``` node 'puppet-node' { class { 'apache': } # use apache module apache::vhost { 'example.com': # define vhost resource port => '80', docroot => '/var/www/html' } } ``` 保存退出。然后重新运行该清单来为我们的代理节点部署 apache 配置。 ### 总结 现在我们已经成功的在 ubuntu 15.04 上面部署并运行 puppet 来管理代理节点服务器的基础运行环境。我们学习了 puppet 是如何工作的,编写清单文件,节点与主机间使用 ssl 证书认证的认证过程。使用 puppet 开源软件配置管理工具在众多的代理节点上来控制、管理和配置重复性任务是非常容易的。如果你有任何的问题,建议,反馈,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完善更新,谢谢。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install-puppet-ubuntu-15-04/> 作者:[Arun Pyasi](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p/) 译者:[ivo-wang](https://github.com/ivo-wan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RHCE 系列(八):在 Apache 上使用网络安全服务(NSS)实现 HTTPS
Gabriel Cánepa
http://www.tecmint.com/create-apache-https-self-signed-certificate-using-nss/
如果你是一个负责维护和确保 web 服务器安全的系统管理员,你需要花费最大的精力确保服务器中处理和通过的数据任何时候都受到保护。 RHCE 系列:第八部分 - 使用网络安全服务(NSS)为 Apache 通过 TLS 实现 HTTPS 为了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提供更安全的连接,作为 HTTP 和 SSL(Secure Sockets Layer(安全套接层))或者最近称为 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传输层安全))的组合,产生了 HTTPS 协议。 由于一些严重的安全漏洞,SSL 已经被更健壮的 TLS 替代。由于这个原因,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解析如何通过 TLS 实现你 web 服务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5/231234fbw8pwe707wienue.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5/231234fbw8pwe707wienue.png
false
false
true
ictlyh
false
[ "RHCE", "HTTPS", "NSS" ]
技术
{ "viewnum": 10305, "commentnum": 1, "favtimes": 6,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219.130.238.109", "message": "小编辛苦了!赞一个", "username": "Nic [Firefox 42.0|Windows 7]", "date": "2015-12-06T09:36:45" } ]
[ { "raid": 6593, "displayorder": 0 }, { "raid": 6699, "displayorder": 0 } ]
如果你是一个负责维护和确保 web 服务器安全的系统管理员,你需要花费最大的精力确保服务器中处理和通过的数据任何时候都受到保护。 RHCE 系列:第八部分 - 使用网络安全服务(NSS)为 Apache 通过 TLS 实现 HTTPS 为了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提供更安全的连接,作为 HTTP 和 SSL(Secure Sockets Layer(安全套接层))或者最近称为 TLS(Transport Layer Security(传输层安全))的组合,产生了 HTTPS 协议。 由于一些严重的安全漏洞,SSL 已经被更健壮的 TLS 替代。由于这个原因,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解析如何通过 TLS 实现你 web 服务
2015-12-06T09:00:00
2015-12-06T09:00:00
6,696
/article-6696-1.html
如果你是一个负责维护和确保 web 服务器安全的系统管理员,你需要花费最大的精力确保服务器中处理和通过的数据任何时候都受到保护。 ![使用 SSL/TLS 设置 Apache HTTPS](/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5/231234fbw8pwe707wienue.png) *RHCE 系列:第八部分 - 使用网络安全服务(NSS)为 Apache 通过 TLS 实现 HTTPS* 为了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提供更安全的连接,作为 HTTP 和 SSL(<ruby> Secure Sockets Layer <rp> ( </rp> <rt> 安全套接层 </rt> <rp> ) </rp></ruby>)或者最近称为 TLS(<ruby>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rp> ( </rp> <rt> 传输层安全 </rt> <rp> ) </rp></ruby>)的组合,产生了 HTTPS 协议。 由于一些严重的安全漏洞,SSL 已经被更健壮的 TLS 替代。由于这个原因,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解析如何通过 TLS 实现你 web 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安全连接。 这里假设你已经安装并配置好了 Apache web 服务器。如果还没有,在进入下一步之前请阅读下面站点中的文章。 * [在 RHEL/CentOS 7 上安装 LAMP(Linux,MySQL/MariaDB,Apache 和 PHP)](/article-5789-1.html) ### 安装 OpenSSL 和一些工具包 首先,确保正在运行 Apache 并且允许 http 和 https 通过防火墙: ``` # systemctl start http # systemctl enable http #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service=http #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service=https ``` 然后安装一些必需的软件包: ``` # yum update && yum install openssl mod_nss crypto-utils ``` **重要**:请注意如果你想使用 OpenSSL 库而不是 NSS(<ruby> Network Security Service <rp> ( </rp> <rt> 网络安全服务 </rt> <rp> ) </rp></ruby>)实现 TLS,你可以在上面的命令中用 mod\_ssl 替换 mod\_nss(使用哪一个取决于你,但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使用 NSS,因为它更加安全,比如说,它支持最新的加密标准,比如 PKCS #11)。 如果你使用 mod\_nss,首先要卸载 mod\_ssl,反之如此。 ``` # yum remove mod_ssl ``` ### 配置 NSS(网络安全服务) 安装完 mod\_nss 之后,会创建默认的配置文件 `/etc/httpd/conf.d/nss.conf`。你应该确保所有 Listen 和 VirualHost 指令都指向 443 号端口(HTTPS 默认端口): nss.conf – 配置文件 --- ``` Listen 443 VirtualHost _default_:443 ``` 然后重启 Apache 并检查是否加载了 mod\_nss 模块: ``` # apachectl restart # httpd -M | grep nss ``` ![在 Apache 中检查 mod_nss 模块](/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5/231235mzuf4mcglmylxuf4.png) 检查 Apache 是否加载 mod\_nss 模块 下一步,在 `/etc/httpd/conf.d/nss.conf` 配置文件中做以下更改: 1、 指定 NSS 数据库目录。你可以使用默认的目录或者新建一个。本文中我们使用默认的: ``` NSSCertificateDatabase /etc/httpd/alias ``` 2、 通过保存密码到数据库目录中的 `/etc/httpd/nss-db-password.conf` 文件来避免每次系统启动时要手动输入密码: ``` NSSPassPhraseDialog file:/etc/httpd/nss-db-password.conf ``` 其中 `/etc/httpd/nss-db-password.conf` 只包含以下一行,其中 mypassword 是后面你为 NSS 数据库设置的密码: ``` internal:mypassword ``` 另外,要设置该文件的权限和属主为 0640 和 root:apache: ``` # chmod 640 /etc/httpd/nss-db-password.conf # chgrp apache /etc/httpd/nss-db-password.conf ``` 3、 由于 POODLE SSLv3 漏洞,红帽建议停用 SSL 和 TLSv1.0 之前所有版本的 TLS(更多信息可以查看[这里](https://access.redhat.com/articles/1232123))。 确保 NSSProtocol 指令的每个实例都类似下面一样(如果你没有托管其它虚拟主机,很可能只有一条): ``` NSSProtocol TLSv1.0,TLSv1.1 ``` 4、 由于这是一个自签名证书,Apache 会拒绝重启,并不会识别为有效发行人。由于这个原因,对于这种特殊情况我们还需要添加: ``` NSSEnforceValidCerts off ``` 5、 虽然并不是严格要求,为 NSS 数据库设置一个密码同样很重要: ``` # certutil -W -d /etc/httpd/alias ``` ![为 NSS 数据库设置密码](/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5/231236yo2eovtaffdedvzv.png) *为 NSS 数据库设置密码* ### 创建一个 Apache SSL 自签名证书 下一步,我们会创建一个自签名证书来让我们的客户机可以识别服务器(请注意这个方法对于生产环境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对于生产环境你应该考虑购买第三方可信证书机构验证的证书,例如 DigiCert)。 我们用 genkey 命令为 box1 创建有效期为 365 天的 NSS 兼容证书。完成这一步后: ``` # genkey --nss --days 365 box1 ``` 选择 Next: ![创建 Apache SSL 密钥](/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5/231237zsycaga2v5qm7rmk.png) *创建 Apache SSL 密钥* 你可以使用默认的密钥大小(2048),然后再次选择 Next: ![选择 Apache SSL 密钥大小](/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5/231239udizt1vqbt2vbqbh.png) *选择 Apache SSL 密钥大小* 等待系统生成随机比特: ![生成随机密钥比特](/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5/231240hct2iztw22xlq22n.png) *生成随机密钥比特* 为了加快速度,会提示你在控制台输入随机字符,正如下面的截图所示。请注意当没有从键盘接收到输入时进度条是如何停止的。然后,会让你选择: 1. 是否发送验证签名请求(CSR)到一个验证机构(CA):选择 No,因为这是一个自签名证书。 2. 为证书输入信息。 最后,会提示你输入之前给 NSS 证书设置的密码: ``` # genkey --nss --days 365 box1 ``` ![Apache NSS 证书密码](/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5/231241h8bz4efabccqc8fy.png) *Apache NSS 证书密码* 需要的话,你可以用以下命令列出现有的证书: ``` # certutil –L –d /etc/httpd/alias ``` ![列出 Apache NSS 证书](/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5/231243qli0ki5gm9zy95hk.png) *列出 Apache NSS 证书* 然后通过名字删除(如果你真的需要删除的,用你自己的证书名称替换 box1): ``` # certutil -d /etc/httpd/alias -D -n "box1" ``` 如果你需要继续进行的话,请继续阅读。 ### 测试 Apache SSL HTTPS 连接 最后,是时候测试到我们服务器的安全连接了。当你用浏览器打开 https://<web 服务器 IP 或主机名>,你会看到著名的信息 “This connection is untrusted”: ![检查 Apache SSL 连接](/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5/231250jknhchc8c8g7wic6.png) *检查 Apache SSL 连接* 在上面的情况中,你可以点击<ruby> 添加例外 <rp> ( </rp> <rt> Add Exception </rt> <rp> ) </rp></ruby> 然后<ruby> 确认安全例外 <rp> ( </rp> <rt> Confirm Security Exception </rt> <rp> ) </rp></ruby> - 但先不要这么做。让我们首先来看看证书看它的信息是否和我们之前输入的相符(如截图所示)。 要做到这点,点击上面的<ruby> 视图 <rp> ( </rp> <rt> View... </rt> <rp> ) </rp></ruby>-> <ruby> 详情 <rp> ( </rp> <rt> Details </rt> <rp> ) </rp></ruby>选项卡,当你从列表中选择发行人你应该看到这个: ![确认 Apache SSL 证书详情](/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5/231251ph47aahy7878mrae.png) *确认 Apache SSL 证书详情* 现在你可以继续,确认例外(限于此次或永久),然后会通过 https 把你带到你 web 服务器的 DocumentRoot 目录,在这里你可以使用你浏览器自带的开发者工具检查连接详情: 在火狐浏览器中,你可以通过在屏幕中右击,然后从上下文菜单中选择<ruby> 检查元素 <rp> ( </rp> <rt> Inspect Element </rt> <rp> ) </rp></ruby>启动开发者工具,尤其要看“<ruby> 网络 <rp> ( </rp> <rt> Network </rt> <rp> ) </rp></ruby>”选项卡: ![检查 Apache HTTPS 连接](/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5/231255w29pdj29fsfeejjp.png) *检查 Apache HTTPS 连接* 请注意这和之前显示的在验证过程中输入的信息一致。还有一种方式通过使用命令行工具测试连接: 左图(测试 SSLv3): ``` # openssl s_client -connect localhost:443 -ssl3 ``` 右图(测试 TLS): ``` # openssl s_client -connect localhost:443 -tls1 ``` ![测试 Apache SSL 和 TLS 连接](/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5/231308j6ckbs4bjhr14jdh.png) *测试 Apache SSL 和 TLS 连接* 参考上面的截图了解更详细信息。 ### 总结 我想你已经知道,使用 HTTPS 会增加会在你站点中输入个人信息的访客的信任(从用户名和密码到任何商业/银行账户信息)。 在那种情况下,你会希望获得由可信验证机构签名的证书,正如我们之前解释的(步骤和设置需要启用例外的证书的步骤相同,发送 CSR 到 CA 然后获得返回的签名证书);否则,就像我们的例子中一样使用自签名证书即可。 要获取更多关于使用 NSS 的详情,可以参考关于 [mod-nss](https://git.fedorahosted.org/cgit/mod_nss.git/plain/docs/mod_nss.html) 的在线帮助。如果你有任何疑问或评论,请告诉我们。 --- via: <http://www.tecmint.com/create-apache-https-self-signed-certificate-using-nss/> 作者:[Gabriel Cánepa](http://www.tecmint.com/author/gacanepa/) 译者:[ictlyh](http://www.mutouxiaogui.cn/blo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RHCE 系列(九):如何使用无客户端配置 Postfix 邮件服务器(SMTP)
Gabriel Cánepa
http://www.tecmint.com/setup-postfix-mail-server-smtp-using-null-client-on-centos/
尽管现在有很多在线联系方式,电子邮件仍然是一个人传递信息给远在世界尽头或办公室里坐在我们旁边的另一个人的有效方式。 下面的图描述了电子邮件从发送者发出直到信息到达接收者收件箱的传递过程。 电子邮件如何工作 要实现这一切,背后发生了好多事情。为了使电子邮件信息从一个客户端应用程序(例如 Thunderbird、Outlook,或者 web 邮件服务,例如 Gmail 或 Yahoo 邮件)投递到一个邮件服务器,并从其投递到目标服务器并最终到目标接收人,每个服务器上都必须有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服务。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这篇博文中介绍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6/213226iooi9z5tjhm5noca.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6/213226iooi9z5tjhm5noca.png
false
false
true
ictlyh
false
[ "RHCE", "SMTP" ]
技术
{ "viewnum": 11379, "commentnum": 0, "favtimes": 7,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raid": 6696, "displayorder": 0 } ]
尽管现在有很多在线联系方式,电子邮件仍然是一个人传递信息给远在世界尽头或办公室里坐在我们旁边的另一个人的有效方式。 下面的图描述了电子邮件从发送者发出直到信息到达接收者收件箱的传递过程。 电子邮件如何工作 要实现这一切,背后发生了好多事情。为了使电子邮件信息从一个客户端应用程序(例如 Thunderbird、Outlook,或者 web 邮件服务,例如 Gmail 或 Yahoo 邮件)投递到一个邮件服务器,并从其投递到目标服务器并最终到目标接收人,每个服务器上都必须有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服务。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这篇博文中介绍
2015-12-07T10:27:00
2015-12-07T10:27:00
6,699
/article-6699-1.html
尽管现在有很多在线联系方式,电子邮件仍然是一个人传递信息给远在世界尽头或办公室里坐在我们旁边的另一个人的有效方式。 下面的图描述了电子邮件从发送者发出直到信息到达接收者收件箱的传递过程。 ![电子邮件如何工作](/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6/213226iooi9z5tjhm5noca.png) *电子邮件如何工作* 要实现这一切,背后发生了好多事情。为了使电子邮件信息从一个客户端应用程序(例如 [Thunderbird](http://www.tecmint.com/install-thunderbird-17-in-ubuntu-xubuntu-linux-mint/)、Outlook,或者 web 邮件服务,例如 Gmail 或 Yahoo 邮件)投递到一个邮件服务器,并从其投递到目标服务器并最终到目标接收人,每个服务器上都必须有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服务。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在这篇博文中介绍如何在 RHEL 7 中设置 SMTP 服务器,从本地用户发送的邮件(甚至发送到另外一个本地用户)被<ruby> 转发 <rp> ( </rp> <rt> forward </rt> <rp> ) </rp></ruby>到一个中央邮件服务器以便于访问。 在这个考试的要求中这称为<ruby> 无客户端 <rp> ( </rp> <rt> null-client </rt> <rp> ) </rp></ruby>安装。 在我们的测试环境中将包括一个<ruby> 起源 <rp> ( </rp> <rt> originating </rt> <rp> ) </rp></ruby>邮件服务器和一个中央服务器或<ruby> 中继主机 <rp> ( </rp> <rt> relayhost </rt> <rp> ) </rp></ruby>。 * 起源邮件服务器: (主机名: box1.mydomain.com / IP: 192.168.0.18) * 中央邮件服务器: (主机名: mail.mydomain.com / IP: 192.168.0.20) 我们在两台机器中都会使用你熟知的 `/etc/hosts` 文件做名字解析: ``` 192.168.0.18 box1.mydomain.com box1 192.168.0.20 mail.mydomain.com mail ``` ### 安装 Postfix 和防火墙/SELinux 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需要(在两台机器上): **1、 安装 Postfix:** ``` # yum update && yum install postfix ``` **2、 启动服务并启用开机自动启动:** ``` # systemctl start postfix # systemctl enable postfix ``` **3、 允许邮件流量通过防火墙:** ``` #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service=smtp # firewall-cmd --add-service=smtp ``` ![在防火墙中开通邮件服务器端口](/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6/213227t16qe1egz1q2rhc2.png) *在防火墙中开通邮件服务器端口* **4、 在 box1.mydomain.com 配置 Postfix** Postfix 的主要配置文件是 `/etc/postfix/main.cf`。这个文件本身是一个很大的文本文件,因为其中包含了解释程序设置的用途的注释。 为了简洁,我们只显示了需要编辑的行(没错,在起源服务器中你需要保留 `mydestination` 为空;否则邮件会被存储到本地,而不是我们实际想要发往的中央邮件服务器): ``` myhostname = box1.mydomain.com mydomain = mydomain.com myorigin = $mydomain inet_interfaces = loopback-only mydestination = relayhost = 192.168.0.20 ``` **5、 在 mail.mydomain.com 配置 Postfix** ``` myhostname = mail.mydomain.com mydomain = mydomain.com myorigin = $mydomain inet_interfaces = all mydestination = $myhostname, localhost.$mydomain, localhost, $mydomain mynetworks = 192.168.0.0/24, 127.0.0.0/8 ``` 如果还没有设置,还要设置相关的 SELinux 布尔值永久为真: ``` # setsebool -P allow_postfix_local_write_mail_spool on ``` ![设置 Postfix SELinux 权限](/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6/213227nxrgkw0owlwwrwsx.png) *设置 Postfix SELinux 权限* 上面的 SELinux 布尔值会允许中央服务器上的 Postfix 可以写入<ruby> 邮件池 <rp> ( </rp> <rt> mail spool </rt> <rp> ) </rp></ruby>。 **6、 在两台机子上重启服务以使更改生效:** ``` # systemctl restart postfix ``` 如果 Postfix 没有正确启动,你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进行错误处理。 ``` # systemctl -l status postfix # journalctl -xn # postconf -n ``` ### 测试 Postfix 邮件服务 要测试邮件服务器,你可以使用任何<ruby> 邮件用户代理 <rp> ( </rp> <rt> Mail User Agent,MUA </rt> <rp> ) </rp></ruby>,例如 [mail 或 mutt](http://www.tecmint.com/send-mail-from-command-line-using-mutt-command/)。 由于我个人喜欢 mutt,我会在 box1 中使用它发送邮件给用户 tecmint,并把现有文件(mailbody.txt)作为信息内容: ``` # mutt -s "Part 9-RHCE series" [email protected] < mailbody.txt ``` ![测试 Postfix 邮件服务器](/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6/213228vt5sszfoeyfeeyhn.png) *测试 Postfix 邮件服务器* 现在到中央邮件服务器(mail.mydomain.com)以 tecmint 用户登录,并检查是否收到了邮件: ``` # su – tecmint # mail ``` ![检查 Postfix 邮件服务器发送](/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6/213230ffa1kjcaqwqwco5z.png) *检查 Postfix 邮件服务器发送* 如果没有收到邮件,检查 root 用户的邮件池看看是否有警告或者错误提示。你也许需要使用 [nmap 命令](http://www.tecmint.com/nmap-command-examples/)确保两台服务器运行了 SMTP 服务,并在中央邮件服务器中打开了 25 号端口: ``` # nmap -PN 192.168.0.20 ``` ![Postfix 邮件服务器错误处理](/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6/213232c424fzdii52p3q1q.png) *Postfix 邮件服务器错误处理* ### 总结 像本文中展示的设置邮件服务器和中继主机是每个系统管理员必须拥有的重要技能,也代表了理解和安装更复杂情景的基础,例如一个邮件服务器托管有多个邮件账户(甚至成百上千)的域名。 (请注意这种类型的设置需要有 DNS 服务器,这不在本文的介绍范围),但你可以参照下面的文章设置 DNS 服务器: * [在 CentOS/RHEL 07 上配置仅缓存的 DNS 服务器](http://www.tecmint.com/setup-dns-cache-server-in-centos-7/) 最后,我强烈建议你熟悉 Postfix 的配置文件(main.cf)和这个程序的帮助手册。如果有任何疑问,别犹豫,使用下面的评论框或者我们的论坛 Linuxsay.com 告诉我们吧,你会从世界各地的 Linux 高手中获得几乎是及时的帮助。 --- via: <http://www.tecmint.com/setup-postfix-mail-server-smtp-using-null-client-on-centos/> 作者:[Gabriel Cánepa](http://www.tecmint.com/author/gacanepa/) 译者:[ictlyh](https//www.mutouxiaogui.cn/blo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RHCE 系列(十):在 RHEL/CentOS 7 中设置 NTP(网络时间协议)服务器
Matei Cezar
http://www.tecmint.com/install-ntp-server-in-centos/
网络时间协议 - NTP - 是运行在传输层 123 号端口的 UDP 协议,它允许计算机通过网络同步准确时间。随着时间的流逝,计算机内部时间会出现漂移,这会导致时间不一致问题,尤其是对于服务器和客户端日志文件,或者你想要复制服务器的资源或数据库。 在 CentOS 和 RHEL 7 上安装 NTP 服务器 前置要求: CentOS 7 安装过程 RHEL 安装过程 额外要求: 注册并启用 RHEL 7 更新订阅 在 CentOS/RHCE 7 上配置静态 IP 在 CentOS/RHEL 7 上停用并移除不需要的服务 这篇指南会告诉你如何在 CentOS/RHCE 7 上安装和配置 NTP 服务器,并使用 NTP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6/222345zvhza8nvpwlhwxoo.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6/222345zvhza8nvpwlhwxoo.png
false
false
true
ictlyh
false
[ "RHCE", "NTP" ]
技术
{ "viewnum": 14058, "commentnum": 2, "favtimes": 7,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220.231.48.232", "message": "说句和文章无关的话,linux.cn的页面打印功能真是棒,超级好!!!", "username": "jinga50334 [Chrome 47.0|GNU/Linux]", "date": "2015-12-10T09:29:59"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谢谢你喜欢~",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2-11T18:18:32" } ]
[]
网络时间协议 - NTP - 是运行在传输层 123 号端口的 UDP 协议,它允许计算机通过网络同步准确时间。随着时间的流逝,计算机内部时间会出现漂移,这会导致时间不一致问题,尤其是对于服务器和客户端日志文件,或者你想要复制服务器的资源或数据库。 在 CentOS 和 RHEL 7 上安装 NTP 服务器 前置要求: CentOS 7 安装过程 RHEL 安装过程 额外要求: 注册并启用 RHEL 7 更新订阅 在 CentOS/RHCE 7 上配置静态 IP 在 CentOS/RHEL 7 上停用并移除不需要的服务 这篇指南会告诉你如何在 CentOS/RHCE 7 上安装和配置 NTP 服务器,并使用 NTP
2015-12-08T10:21:00
2015-12-08T10:21:00
6,700
/article-6700-1.html
网络时间协议 - NTP - 是运行在传输层 123 号端口的 UDP 协议,它允许计算机通过网络同步准确时间。随着时间的流逝,计算机内部时间会出现漂移,这会导致时间不一致问题,尤其是对于服务器和客户端日志文件,或者你想要复制服务器的资源或数据库。 ![在 CentOS 上安装 NTP 服务器](/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6/222345zvhza8nvpwlhwxoo.png) *在 CentOS 和 RHEL 7 上安装 NTP 服务器* #### 前置要求: * [CentOS 7 安装过程](http://www.tecmint.com/centos-7-installation/) * [RHEL 安装过程](http://www.tecmint.com/redhat-enterprise-linux-7-installation/) #### 额外要求: * [注册并启用 RHEL 7 更新订阅](http://www.tecmint.com/enable-redhat-subscription-reposiories-and-updates-for-rhel-7/) * [在 CentOS/RHCE 7 上配置静态 IP](http://www.tecmint.com/configure-network-interface-in-rhel-centos-7-0/) * [在 CentOS/RHEL 7 上停用并移除不需要的服务](http://www.tecmint.com/remove-unwanted-services-in-centos-7/) 这篇指南会告诉你如何在 CentOS/RHCE 7 上安装和配置 NTP 服务器,并使用 <ruby> NTP 公共时间服务器池 <rp> ( </rp> <rt> NTP Public Pool Time Servers </rt> <rp> ) </rp></ruby>列表中和你服务器地理位置最近的可用节点中同步时间。 #### 步骤一:安装和配置 NTP 守护进程 1、 官方 CentOS /RHEL 7 库默认提供 NTP 服务器安装包,可以通过使用下面的命令安装。 ``` # yum install ntp ``` ![在 CentOS 上安装 NTP 服务器](/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6/222347s2ygmygxymxr16qg.png) *安装 NTP 服务器* 2、 安装完服务器之后,首先到官方 <ruby> <a href="http://www.pool.ntp.org/en/"> NTP 公共时间服务器池 </a> <rp> ( </rp> <rt> NTP Public Pool Time Servers </rt> <rp> ) </rp></ruby>,选择你服务器物理位置所在的洲,然后搜索你的国家位置,然后会出现 NTP 服务器列表。 ![NTP 服务器池](/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6/222404q543a8948t4ojgto.png) *NTP 服务器池* 3、 然后打开编辑 NTP 守护进程的主配置文件,注释掉来自 pool.ntp.org 项目的公共服务器默认列表,并用类似下面截图中提供给你所在国家的列表替换。(LCTT 译注:中国使用 0.cn.pool.ntp.org 等) ![在 CentOS 中配置 NTP 服务器](/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6/222408sgrlkgg9erg70r90.png) *配置 NTP 服务器* 4、 下一步,你需要允许来自你的网络的客户端和这台服务器同步时间。为了做到这点,添加下面一行到 NTP 配置文件,其中 **restrict** 语句控制允许哪些网络查询和同步时间 - 请根据需要替换网络 IP。 ``` restrict 192.168.1.0 netmask 255.255.255.0 nomodify notrap ``` **nomodify notrap** 语句意味着不允许你的客户端配置服务器或者作为同步时间的节点。 5、 如果你需要用于错误处理的额外信息,以防你的 NTP 守护进程出现问题,添加一个 logfile 语句,用于记录所有 NTP 服务器问题到一个指定的日志文件。 ``` logfile /var/log/ntp.log ``` ![在 CentOS 中启用 NTP 日志](/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6/222417s4fzngrwdsk6fzok.png) *启用 NTP 日志* 6、 在你编辑完所有上面解释的配置并保存关闭 ntp.conf 文件后,你最终的配置看起来像下面的截图。 ![CentOS 中 NTP 服务器的配置](/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6/222444ovcx7mm3cjccmwck.png) *NTP 服务器配置* ### 步骤二:添加防火墙规则并启动 NTP 守护进程 7、 NTP 服务使用 OSI 传输层(第四层)的 123 号 UDP 端口。它是为了避免可变延迟的影响所特别设计的。要在 RHEL/CentOS 7 中开放这个端口,可以对 Firewalld 服务使用下面的命令。 ``` # firewall-cmd --add-service=ntp --permanent # firewall-cmd --reload ``` ![在 Firewall 中开放 NTP 端口](/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6/222448j7fk2gyi3g43dk2f.png) *在 Firewall 中开放 NTP 端口* 8、 你在防火墙中开放了 123 号端口之后,启动 NTP 服务器并确保系统范围内可用。用下面的命令管理服务。 ``` # systemctl start ntpd # systemctl enable ntpd # systemctl status ntpd ``` ![启动 NTP 服务](/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6/222523ubmy38e8umy8rryb.png) *启动 NTP 服务* ### 步骤三:验证服务器时间同步 9、 启动了 NTP 守护进程后,用几分钟等服务器和它的服务器池列表同步时间,然后运行下面的命令验证 NTP 节点同步状态和你的系统时间。 ``` # ntpq -p # date -R ``` ![验证 NTP 服务器时间](/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6/222527tzo4h2a4b28bcdbh.png) *验证 NTP 时间同步* 10、 如果你想查询或者和你选择的服务器池同步,你可以使用 ntpdate 命令,后面跟服务器名或服务器地址,类似下面建议的命令行示例。 ``` # ntpdate -q 0.ro.pool.ntp.org 1.ro.pool.ntp.org ``` ![同步 NTP 同步](/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6/222535x1i841o1cu1r8h4y.png) *同步 NTP 时间* ### 步骤四:设置 Windows NTP 客户端 11、 如果你的 windows 机器不是域名控制器的一部分,你可以配置 Windows 和你的 NTP服务器同步时间。在任务栏右边 -> 时间 -> 更改日期和时间设置 -> 网络时间标签 -> 更改设置 -> 和一个网络时间服务器检查同步 -> 在 Server 空格输入服务器 IP 或 FQDN -> 马上更新 -> OK。 ![和 NTP 同步 Windows 时间](/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6/222552nmgjhzhttwupuuaj.png) *和 NTP 同步 Windows 时间* 就是这些。在你的网络中配置一个本地 NTP 服务器能确保你所有的服务器和客户端有相同的时间设置,以防出现网络连接失败,并且它们彼此都相互同步。 --- via: <http://www.tecmint.com/install-ntp-server-in-centos/> 作者:[Matei Cezar](http://www.tecmint.com/author/cezarmatei/) 译者:[ictlyh](http://motouxiaogui.cn/blo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如何在 CentOS 7.x 上安装 Zephyr 测试管理工具
Kashif Siddique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setup-zephyr-tool-centos-7-x/
测试管理(Test Management)指测试人员所需要的任何的所有东西。测试管理工具用来记录测试执行的结果、计划测试活动以及汇报质量控制活动的情况。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向你介绍如何配置 Zephyr 测试管理工具,它包括了管理测试活动需要的所有东西,不需要单独安装测试活动所需要的应用程序从而降低测试人员不必要的麻烦。一旦你安装完它,你就看可以用它跟踪 bug 和缺陷,和你的团队成员协作项目任务,因为你可以轻松地共享和访问测试过程中多个项目团队的数据。 Zephyr 要求 安装和运行 Zephyr 要求满足以下最低条件。可以根据你的基础设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9/200618siq8kr5n5oc5rwvr.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9/200618siq8kr5n5oc5rwvr.png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 "测试", "Zephyr" ]
分享
{ "viewnum": 7083,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测试管理(Test Management)指测试人员所需要的任何的所有东西。测试管理工具用来记录测试执行的结果、计划测试活动以及汇报质量控制活动的情况。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向你介绍如何配置 Zephyr 测试管理工具,它包括了管理测试活动需要的所有东西,不需要单独安装测试活动所需要的应用程序从而降低测试人员不必要的麻烦。一旦你安装完它,你就看可以用它跟踪 bug 和缺陷,和你的团队成员协作项目任务,因为你可以轻松地共享和访问测试过程中多个项目团队的数据。 Zephyr 要求 安装和运行 Zephyr 要求满足以下最低条件。可以根据你的基础设
2015-12-10T09:05:00
2015-12-10T09:05:00
6,715
/article-6715-1.html
<ruby> 测试管理 <rp> ( </rp> <rt> Test Management </rt> <rp> ) </rp></ruby>指测试人员所需要的任何的所有东西。测试管理工具用来记录测试执行的结果、计划测试活动以及汇报质量控制活动的情况。在这篇文章中我们会向你介绍如何配置 Zephyr 测试管理工具,它包括了管理测试活动需要的所有东西,不需要单独安装测试活动所需要的应用程序从而降低测试人员不必要的麻烦。一旦你安装完它,你就看可以用它跟踪 bug 和缺陷,和你的团队成员协作项目任务,因为你可以轻松地共享和访问测试过程中多个项目团队的数据。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9/200618siq8kr5n5oc5rwvr.png) ### Zephyr 要求 安装和运行 Zephyr 要求满足以下最低条件。可以根据你的基础设施提高资源。我们会在 64 位 CentOS-7 系统上安装 Zephyr,几乎在所有的 Linux 操作系统中都有可用的 Zephyr 二进制发行版。 注:表格 | | | --- | | **Zephyr test management tool** | | **Linux OS** | CentOS Linux 7 (Core), 64-bit | | | **Packages** | JDK 7 或更高 , Oracle JDK 6 update | 没有事先安装的 Tomcat 和 MySQL | | **RAM** | 4 GB | 推荐 8 GB | | **CPU** | 2.0 GHZ 或更高 | | **Hard Disk** | 30 GB , 至少 5GB | 安装 Zephyr 要求你有超级用户(root)权限,并确保你已经正确配置了网络的静态 IP ,默认端口必须可用并允许通过防火墙。其中 tomcat 会使用 80/443、 8005、 8009、 8010 端口, Zephyr 内部使用 RTMP 协议的 flex 会使用 443 和 2099 号端口。 ### 安装 Java JDK 7 安装 Zephyr 首先需要安装 Java JDK 7,如果你的系统上还没有安装,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安装 Java 并设置 JAVA\_HOME 环境变量。 输入以下的命令安装 Java JDK 7。 ``` [root@centos-007 ~]# yum install java-1.7.0-openjdk-1.7.0.79-2.5.5.2.el7_1 [root@centos-007 ~]# yum install java-1.7.0-openjdk-devel-1.7.0.85-2.6.1.2.el7_1.x86_64 ``` 安装完 java 和它的所有依赖后,运行下面的命令设置 JAVA\_HOME 环境变量。 ``` [root@centos-007 ~]# export JAVA_HOME=/usr/java/default [root@centos-007 ~]# export PATH=/usr/java/default/bin:$PATH ``` 用下面的命令检查 java 版本以验证安装。 ``` [root@centos-007 ~]# java –version java version "1.7.0_79" OpenJDK Runtime Environment (rhel-2.5.5.2.el7_1-x86_64 u79-b14) OpenJDK 64-Bit Server VM (build 24.79-b02, mixed mode) ``` 输出显示我们已经正确安装了 1.7.0\_79 版本的 OpenJDK Java。 ### 安装 MySQL 5.6.x 如果的机器上有其它的 MySQL,建议你先卸载它们并安装这个版本,或者升级它们的<ruby> 模式 <rp> ( </rp> <rt> schemas </rt> <rp> ) </rp></ruby>到指定的版本。因为 Zephyr 前提要求这个指定的 5.6.x 版本的 MySQL ,要有 root 用户名。 可以按照下面的步骤在 CentOS-7.1 上安装 MySQL 5.6 : 下载 rpm 软件包,它会为安装 MySQL 服务器创建一个 yum 库文件。 ``` [root@centos-007 ~]# yum install wget [root@centos-007 ~]# wget http://repo.mysql.com/mysql-community-release-el7-5.noarch.rpm ``` 然后用 rpm 命令安装下载下来的 rpm 软件包。 ``` [root@centos-007 ~]# rpm -ivh mysql-community-release-el7-5.noarch.rpm ``` 安装完这个软件包后你会有两个和 MySQL 相关的新的 yum 库。然后使用 yum 命令安装 MySQL Server 5.6,它会自动安装所有需要的依赖。 ``` [root@centos-007 ~]# yum install mysql-server ``` 安装过程完成之后,运行下面的命令启动 mysqld 服务并检查它的状态是否激活。 ``` [root@centos-007 ~]# service mysqld start [root@centos-007 ~]# service mysqld status ``` 对于全新安装的 MySQL 服务器,MySQL root 用户的密码为空。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应该重置 MySQL root 用户的密码。用自动生成的空密码连接到 MySQL 并更改 root 用户密码。 ``` [root@centos-007 ~]# mysql mysql> SET PASSWORD FOR 'root'@'localhost' = PASSWORD('your_password'); mysql> flush privileges; mysql> quit; ``` 现在我们需要在 MySQL 默认的配置文件中配置所需的数据库参数。打开 "/etc/" 目录中的文件并按照下面那样更新。 ``` [root@centos-007 ~]# vi /etc/my.cnf ``` --- ``` [mysqld] datadir=/var/lib/mysql socket=/var/lib/mysql/mysql.sock symbolic-links=0 sql_mode=NO_ENGINE_SUBSTITUTION,STRICT_TRANS_TABLES max_allowed_packet=150M max_connections=600 default-storage-engine=INNODB character-set-server=utf8 collation-server=utf8_unicode_ci [mysqld_safe] log-error=/var/log/mysqld.log pid-file=/var/run/mysqld/mysqld.pid default-storage-engine=INNODB character-set-server=utf8 collation-server=utf8_unicode_ci [mysql] max_allowed_packet = 150M [mysqldump] quick ``` 保存配置文件中的更新并重启 mysql 服务。 ``` [root@centos-007 ~]# service mysqld restart ``` ### 下载 Zephyr 安装包 我们已经安装完了安装 Zephyr 所需要的软件包。现在我们需要获取 Zephyr 二进制发布包和它的许可证密钥。到 Zephyr 官方下载链接 <http://download.yourzephyr.com/linux/download.php> 输入你的电子邮件 ID 并点击下载。 ![下载 Zephyr](/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9/200130ti00kxkb0xwxi0hh.png) 然后确认你的电子邮件地址,你会获得 Zephyr 下载链接和它的许可证密钥链接。点击提供的链接从服务器中选择和你操作系统合适的版本下载二进制安装包以及许可证文件。 我们把它下载到 home 目录并更改它的权限为可执行。 ![Zephyr 二进制包](/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9/200132cb5wxgj2by82je2e.png) ### 开始安装和配置 Zephyr 现在我们通过执行它的二进制安装脚本开始安装 Zephyr。 ``` [root@centos-007 ~]# ./zephyr_4_7_9213_linux_setup.sh –c ``` 一旦你运行了上面的命令,它会检查是否正确配置了 Java 环境变量。如果配置不正确,你可能会看到类似下面的错误。 ``` testing JVM in /usr ... Starting Installer ... Error : Either JDK is not found at expected locations or JDK version is mismatched. Zephyr requires Oracle Java Development Kit (JDK) version 1.7 or higher. ``` 如果你正确配置了 Java,它会开始安装 Zephyr 并要求你输入 “o” 继续或者输入 “c” 取消安装。让我们敲击 “o” 并输入回车键开始安装。 ![安装 zephyr](/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9/200133clj4u1fl2aae2fzu.png) 下一个选项是检查安装 Zephyr 所有的要求,输入回车进入下一个选项。 ![zephyr 要求](/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9/200135nz87zvtf8b1hdn3v.png) 输入 “1” 并回车同意许可证协议。 ``` I accept the terms of this license agreement [1], I do not accept the terms of this license agreement [2, Enter] ``` 我们需要选择安装 Zephyr 合适的目标位置以及默认端口,如果你想用默认端口之外的其它端口,也可以在这里配置。 ![installation folder](/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9/200137rccz8xm6ljd656o5.png) 然后自定义 mysql 数据库参数并给出配置文件的正确路径。在这一步你可能看到类似下面的错误。 ``` Please update MySQL 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parameter max_connection should be at least 500 (max_connection = 500) and max_allowed_packet should be at least 50MB (max_allowed_packet = 50M). ``` 要消除这个错误,你要确保在 mysql 配置文件中正确配置了 "max\_connection" 和 "max\_allowed\_packet" 参数。运行所示的命令连接到数据库确认这些设置。 ![连接 mysql](/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9/200139ha66l48qpzqpnngx.png) 当你正确配置了 mysql 数据库,它会提取配置文件并完成安装。 ![配置 mysql](/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9/200141r4spskksijslzupk.png) 安装过程在你的计算机上成功的安装了 Zephyr 4.7。要启动 Zephyr 桌面,输入 “y” 完成 Zephyr 安装。 ![启动 zephyr](/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9/200142ikgml92tt89m97d7.png) ### 启动 Zephyr 桌面 打开你的 web 浏览器并用你的本机 IP 地址启动 Zephyr 桌面,你会被导向 Zephyr 桌面。 ``` http://your_server_IP/zephyr/desktop/ ``` ![Zephyr 桌面](/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9/200149mjsbyfli810oi1zl.png) 从 Zephyr 仪表盘点击 "Test Manager" 并用默认的用户名和密码 "test.manager" 登录。 ![Test Manage 登录](/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9/200158j7j17krff7y7ys7a.png) 你登录进去后你就可以配置你的管理设置了。根据你的环境选择你想要的设置。 ![Test Manage 管理](/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9/200206nid5nk5gyi2dnjng.png) 完成管理设置后保存设置,资源管理和项目配置也类似,然后开始使用 Zephyr 作为你的测试管理工具吧。如图所示在 Department Dashboard Management 中检查和编辑管理设置状态。 ![zephyr 仪表盘](/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9/200215qaj5e952bqe25neo.png) ### 总结 好了! 我们已经在 CentOS 7.1 上安装完了 Zephyr。我们希望你能更加深入了解 Zephyr 测试管理工具,它提供简化测试流程、允许快速访问数据分析、协作工具以及多个项目成员之间交流。如果在你的环境中遇到任何问题,欢迎和我们联系。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setup-zephyr-tool-centos-7-x/> 作者:[Kashif Siddique](http://linoxide.com/author/kashifs/) 译者:[ictlyh](http://mutouxiaogui.cn/blo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开源开发者提交不安全代码,遭 Linus 炮轰
Christopher Tozzi
http://thevarguy.com/open-source-application-software-companies/110415/linus-torvalds-lambasts-open-source-programmers-over-inse
Linus 上个月骂了一个 Linux 开发者,原因是他向 kernel 提交了一份不安全的代码。 Linus 是个 Linux 内核项目非官方的仁慈的独裁者(benevolent dictator)(LCTT译注:英国《卫报》曾将乔布斯评价为仁慈的独裁者),这意味着他有权决定将哪些代码合入内核,哪些代码直接丢掉。 在10月28号,一个开源开发者提交的代码未能符合 Torvalds 的要求,于是遭来了一顿臭骂。Torvalds 在他提交的代码下评论道:你提交的是什么东西。 接着他说这个开发者是毫无能力的神经病。 Torvalds 为什么会这么生气?他觉得那段代码可以写得更有效率一点,可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9/203933dxz84v3gjj3h1x8j.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9/203933dxz84v3gjj3h1x8j.jpg
false
false
true
bazz2
false
[ "Linus Torvalds" ]
观点
{ "viewnum": 11709, "commentnum": 9,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59.38.98.8", "message": "社会也需要仁慈的独裁者", "username": "zzkicc [Firefox 42.0|Windows 10]", "date": "2015-12-10T10:00:31" }, { "postip": "219.239.227.223", "message": "骂一下那些提交不安全代码的开发者可以帮助提高 Linux 系统的安全性。", "username": "宇宙尘埃 [Iceweasel 38.4|GNU/Linux]", "date": "2015-12-10T18:25:48" }, { "postip": "83.171.31.183", "message": "大神算不算开源社区第一喷子呢- -!", "username": "BIAOXYZ [Maxthon 4.4|Windows 7]", "date": "2015-12-11T21:43:28" }, { "postip": "121.48.183.43", "message": "看了一下好像是David Miller提交的代码。此人是RedHat公司的大神了,也会被骂。。。", "username": "山鹰Sniper03 [Chrome 45.0|Windows 7]", "date": "2015-12-12T09:47:01" }, { "postip": "113.74.80.238", "message": "似乎很狂暴的", "username": "来自广东珠海的 Chrome 47.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12T17:20:36" }, { "postip": "117.136.8.238", "message": "骂骂更健康",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UC Browser 10.8|Android 4.4 用户", "date": "2015-12-13T09:00:30" }, { "postip": "117.136.8.238", "message": "骂骂更健康",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UC Browser 10.8|Android 4.4 用户", "date": "2015-12-13T09:00:31" }, { "postip": "112.10.239.149", "message": "是该骂骂,那样才有干劲!有些人就是不负责,而且盲目自大!", "username": "linlover [Firefox 38.0|GNU/Linux]", "date": "2015-12-15T00:24:15" }, { "postip": "218.78.189.250", "message": "Linus:我不是针对你,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Firefox 43.0|Ubuntu 用户", "date": "2015-12-18T17:51:26" } ]
[]
Linus 上个月骂了一个 Linux 开发者,原因是他向 kernel 提交了一份不安全的代码。 Linus 是个 Linux 内核项目非官方的仁慈的独裁者(benevolent dictator)(LCTT译注:英国《卫报》曾将乔布斯评价为仁慈的独裁者),这意味着他有权决定将哪些代码合入内核,哪些代码直接丢掉。 在10月28号,一个开源开发者提交的代码未能符合 Torvalds 的要求,于是遭来了一顿臭骂。Torvalds 在他提交的代码下评论道:你提交的是什么东西。 接着他说这个开发者是毫无能力的神经病。 Torvalds 为什么会这么生气?他觉得那段代码可以写得更有效率一点,可
2015-12-10T08:37:00
2015-12-10T08:37:00
6,717
/article-6717-1.html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9/203933dxz84v3gjj3h1x8j.jpg) Linus 上个月骂了一个 Linux 开发者,原因是他向 kernel 提交了一份不安全的代码。 Linus 是个 Linux 内核项目非官方的“<ruby> 仁慈的独裁者 <rp> ( </rp> <rt> benevolent dictator </rt> <rp> ) </rp></ruby>”(LCTT译注:英国《卫报》曾将乔布斯评价为‘仁慈的独裁者’),这意味着他有权决定将哪些代码合入内核,哪些代码直接丢掉。 在10月28号,一个开源开发者提交的代码未能符合 Torvalds 的要求,于是遭来了[一顿臭骂](http://lkml.iu.edu/hypermail/linux/kernel/1510.3/02866.html)。Torvalds 在他提交的代码下评论道:“你提交的是什么东西。” 接着他说这个开发者是“毫无能力的神经病”。 Torvalds 为什么会这么生气?他觉得那段代码可以写得更有效率一点,可读性更强一点,编译器编译后跑得更好一点(编译器的作用就是将让人看的代码翻译成让电脑看的代码)。 Torvalds 重新写了一版代码将原来的那份替换掉,并建议所有开发者应该像他那种风格来写代码。 Torvalds 一直在嘲讽那些不符合他观点的人。早在1991年他就攻击过 [Andrew Tanenbaum](https://en.wikipedia.org/wiki/Tanenbaum%E2%80%93Torvalds_debate)——那个 Minix 操作系统的作者,而那个 Minix 操作系统被 Torvalds 描述为“脑残”。 但是 Torvalds 在这次嘲讽中表现得更有战略性了:“我想让*每个人*都知道,像他这种代码是完全不能被接收的。”他说他的目的是提醒每个 Linux 开发者,而不是针对那个开发者。 Torvalds 也用这个机会强调了烂代码的安全问题。现在的企业对安全问题很重视,所以安全问题需要在开源开发者心中得到足够重视,甚至需要在代码中表现为最高等级(LCTT 译注:操作系统必须权衡许多因素:安全、处理速度、灵活性、易用性等,而这里 Torvalds 将安全提升为最高优先级了)。骂一下那些提交不安全代码的开发者可以帮助提高 Linux 系统的安全性。 --- via: <http://thevarguy.com/open-source-application-software-companies/110415/linus-torvalds-lambasts-open-source-programmers-over-inse> 作者:[Christopher Tozzi](http://thevarguy.com/author/christopher-tozzi) 译者:[bazz2](https://github.com/bazz2)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如何在 CentOS 6/7 上移除被 Fail2ban 禁止的 IP
skytech
http://www.ehowstuff.com/how-to-remove-banned-ip-from-fail2ban-on-centos/
fail2ban 是一款用于保护你的服务器免于暴力攻击的入侵保护软件。fail2ban 用 python 写成,并广泛用于很多服务器上。fail2ban 会扫描日志文件和 IP 黑名单来显示恶意软件、过多的密码失败尝试、web 服务器利用、wordpress 插件攻击和其他漏洞。如果你已经安装并使用了 fail2ban 来保护你的 web 服务器,你也许会想知道如何在 CentOS 6、CentOS 7、RHEL 6、RHEL 7 和 Oracle Linux 6/7 中找到被 fail2ban 阻止的 IP,或者你想将 ip 从 fail2ban 监狱中移除。 如何列出被禁止的 IP 要查看所有被禁止的 ip 地址,运行下面的命令: # iptable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9/205158hmcfzi9qf61o15q5.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9/205158hmcfzi9qf61o15q5.jpg
false
false
true
geekpi
false
[ "fail2ban", "安全" ]
系统运维
{ "viewnum": 9321, "commentnum": 5,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222.209.110.227", "message": "7 应该用 firewalld。",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7.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09T21:19:42"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firewalld 和 fail2ban 是两回事。",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2-09T21:28:32" }, { "postip": "220.231.48.232", "message": "fail2ban能调用firewall吗?只用过fail2ban+iptables", "username": "jinga50334 [Chrome 47.0|GNU/Linux]", "date": "2015-12-10T09:04:11"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我的意思是,移除 IP 应该用 Firewalld 的公交 firewall-cmdf,而不是 iptables。因为默认设置下,7 的防火墙是由 firewalld 控制。",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7.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10T09:25:54"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嗯,你说的对,应该通过更通用的方式来做,这样可以避免硬编码。",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2-11T18:19:23" } ]
[]
fail2ban 是一款用于保护你的服务器免于暴力攻击的入侵保护软件。fail2ban 用 python 写成,并广泛用于很多服务器上。fail2ban 会扫描日志文件和 IP 黑名单来显示恶意软件、过多的密码失败尝试、web 服务器利用、wordpress 插件攻击和其他漏洞。如果你已经安装并使用了 fail2ban 来保护你的 web 服务器,你也许会想知道如何在 CentOS 6、CentOS 7、RHEL 6、RHEL 7 和 Oracle Linux 6/7 中找到被 fail2ban 阻止的 IP,或者你想将 ip 从 fail2ban 监狱中移除。 如何列出被禁止的 IP 要查看所有被禁止的 ip 地址,运行下面的命令: # iptable
2015-12-09T20:51:21
2015-12-09T20:51:21
6,718
/article-6718-1.html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9/205158hmcfzi9qf61o15q5.jpg) [fail2ban](http://www.fail2ban.org/wiki/index.php/Main_Page) 是一款用于保护你的服务器免于暴力攻击的入侵保护软件。fail2ban 用 python 写成,并广泛用于很多服务器上。fail2ban 会扫描日志文件和 IP 黑名单来显示恶意软件、过多的密码失败尝试、web 服务器利用、wordpress 插件攻击和其他漏洞。如果你已经安装并使用了 fail2ban 来保护你的 web 服务器,你也许会想知道如何在 CentOS 6、CentOS 7、RHEL 6、RHEL 7 和 Oracle Linux 6/7 中找到被 fail2ban 阻止的 IP,或者你想将 ip 从 fail2ban 监狱中移除。 ### 如何列出被禁止的 IP 要查看所有被禁止的 ip 地址,运行下面的命令: ``` # iptables -L Chain INPUT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f2b-AccessForbidden tcp -- anywhere anywhere tcp dpt:http f2b-WPLogin tcp -- anywhere anywhere tcp dpt:http f2b-ConnLimit tcp -- anywhere anywhere tcp dpt:http f2b-ReqLimit tcp -- anywhere anywhere tcp dpt:http f2b-NoAuthFailures tcp -- anywhere anywhere tcp dpt:http f2b-SSH tcp -- anywhere anywhere tcp dpt:ssh f2b-php-url-open tcp -- anywhere anywhere tcp dpt:http f2b-nginx-http-auth tcp -- anywhere anywhere multiport dports http,https ACCEPT all -- anywhere anywhere state RELATED,ESTABLISHED ACCEPT icmp -- anywhere anywhere ACCEPT all -- anywhere anywhere ACCEPT tcp -- anywhere anywhere tcp dpt:EtherNet/IP-1 ACCEPT tcp -- anywhere anywhere tcp dpt:http REJECT all -- anywhere anywhere reject-with icmp-host-prohibited Chain FORWARD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REJECT all -- anywhere anywhere reject-with icmp-host-prohibited Chain OUTPUT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Chain f2b-NoAuthFailures (1 references)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REJECT all -- 64.68.50.128 anywhere reject-with icmp-port-unreachable REJECT all -- 104.194.26.205 anywhere reject-with icmp-port-unreachable RETURN all -- anywhere anywhere ``` ### 如何从 Fail2ban 中移除 IP ``` # iptables -D f2b-NoAuthFailures -s banned_ip -j REJECT ``` 我希望这篇教程可以给你在 CentOS 6、CentOS 7、RHEL 6、RHEL 7 和 Oracle Linux 6/7 中移除被禁止的 ip 一些指导。 --- via: <http://www.ehowstuff.com/how-to-remove-banned-ip-from-fail2ban-on-centos/> 作者:[skytech](http://www.ehowstuff.com/author/skytech/)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如何在 CentOS 7 上安装 Redis 服务器
Carlos Alberto
http://linoxide.com/storage/install-redis-server-centos-7/
大家好,本文的主题是 Redis,我们将要在 CentOS 7 上安装它。编译源代码,安装二进制文件,创建、安装文件。在安装了它的组件之后,我们还会配置 redis ,就像配置操作系统参数一样,目标就是让 redis 运行的更加可靠和快速。 Redis 服务器 Redis 是一个开源的多平台数据存储软件,使用 ANSI C 编写,直接在内存使用数据集,这使得它得以实现非常高的效率。Redis 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包括 Lua, C, Java, Python, Perl, PHP 和其他很多语言。redis 的代码量很小,只有约3万行,它只做很少的事,但是做的很好。尽管是在内存里工作,但是数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9/224958pimc2elz4f88ikzt.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9/224958pimc2elz4f88ikzt.jpg
false
false
true
ezio
false
[ "redis" ]
系统运维
{ "viewnum": 32989, "commentnum": 9, "favtimes": 9,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11.205.180.176", "message": "哈哈,本站RH系发行版的文章居多啊~~符合我的口味!",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47.0|Fedora 用户", "date": "2015-12-11T08:47:39"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哈哈,其实大家都反映 Ubuntu 的太多了。。",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2-11T18:16:11" }, { "postip": "115.24.216.62", "message": "yum install epel-release -y &amp;&amp; yum install redis -y", "username": "来自天津民航大学的 Microsoft Edge 13.10586|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2-27T17:47:28" }, { "postip": "60.168.80.215", "message": "开机启动那段 /etc/systems/system 哪里是不是有错误?", "username": "来自安徽合肥的 Chrome 48.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4-08T18:48:05" }, { "postip": "218.88.25.54", "message": "就是,无法启动,报错:<br />\r\n<br />\r\n redis_6379.service - LSB: start and stop redis_6379<br />\r\n&nbsp; &nbsp;Loaded: loaded (/etc/rc.d/init.d/redis_6379; disabled; vendor preset: disabled)<br />\r\n&nbsp; &nbsp;Active: failed (Result: exit-code) since 三 2016-04-27 11:40:33 CST; 3h 31min ago<br />\r\n&nbsp; &nbsp;&nbsp;&nbsp;Docs: man:systemd-sysv-generator(8)<br />\r\n&nbsp;&nbsp;Process: 6356 ExecStart=/etc/rc.d/init.d/redis_6379 start (code=exited, status=1/FAILURE)<br />\r\n<br />\r\n4月 27 11:40:33 centos7 systemd[1]: Starting LSB: start and stop redis_6379...<br />\r\n4月 27 11:40:33 centos7 redis_6379[6356]:",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9.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4-27T15:13:01" }, { "postip": "58.34.53.146", "message": "pidfile /var/run/redis_6379.pid 会报错",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Chrome 94.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2-01-11T18:14:08" }, { "postip": "58.34.53.146", "message": "pidfile /var/run/redis_6379.pid 会报错",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Chrome 94.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2-01-11T18:14:10" }, { "postip": "58.34.53.146", "message": "pidfile /var/run/redis_6379.pid 会报错",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Chrome 94.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2-01-11T18:14:12" }, { "postip": "58.34.53.146", "message": "pidfile /var/run/redis_6379.pid 会报错",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Chrome 94.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2-01-11T18:14:12" } ]
[]
大家好,本文的主题是 Redis,我们将要在 CentOS 7 上安装它。编译源代码,安装二进制文件,创建、安装文件。在安装了它的组件之后,我们还会配置 redis ,就像配置操作系统参数一样,目标就是让 redis 运行的更加可靠和快速。 Redis 服务器 Redis 是一个开源的多平台数据存储软件,使用 ANSI C 编写,直接在内存使用数据集,这使得它得以实现非常高的效率。Redis 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包括 Lua, C, Java, Python, Perl, PHP 和其他很多语言。redis 的代码量很小,只有约3万行,它只做很少的事,但是做的很好。尽管是在内存里工作,但是数
2015-12-10T13:45:00
2015-12-10T13:45:00
6,719
/article-6719-1.html
大家好,本文的主题是 Redis,我们将要在 CentOS 7 上安装它。编译源代码,安装二进制文件,创建、安装文件。在安装了它的组件之后,我们还会配置 redis ,就像配置操作系统参数一样,目标就是让 redis 运行的更加可靠和快速。 ![Runnins Redis](/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9/224958pimc2elz4f88ikzt.jpg) *Redis 服务器* Redis 是一个开源的多平台数据存储软件,使用 ANSI C 编写,直接在内存使用数据集,这使得它得以实现非常高的效率。Redis 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包括 Lua, C, Java, Python, Perl, PHP 和其他很多语言。redis 的代码量很小,只有约3万行,它只做“很少”的事,但是做的很好。尽管是在内存里工作,但是数据持久化的保存还是有的,而redis 的可靠性就很高,同时也支持集群,这些可以很好的保证你的数据安全。 ### 构建 Redis redis 目前没有官方 RPM 安装包,我们需要从源代码编译,而为了要编译就需要安装 Make 和 GCC。 如果没有安装过 GCC 和 Make,那么就使用 yum 安装。 ``` yum install gcc make ``` 从[官网](http://redis.io/download)下载 tar 压缩包。 ``` curl http://download.redis.io/releases/redis-3.0.4.tar.gz -o redis-3.0.4.tar.gz ``` 解压缩。 ``` tar zxvf redis-3.0.4.tar.gz ``` 进入解压后的目录。 ``` cd redis-3.0.4 ``` 使用Make 编译源文件。 ``` make ``` ### 安装 进入源文件的目录。 ``` cd src ``` 复制 Redis 的服务器和客户端到 /usr/local/bin。 ``` cp redis-server redis-cli /usr/local/bin ``` 最好也把 sentinel,benchmark 和 check 复制过去。 ``` cp redis-sentinel redis-benchmark redis-check-aof redis-check-dump /usr/local/bin ``` 创建redis 配置文件夹。 ``` mkdir /etc/redis ``` 在`/var/lib/redis` 下创建有效的保存数据的目录 ``` mkdir -p /var/lib/redis/6379 ``` #### 系统参数 为了让 redis 正常工作需要配置一些内核参数。 配置 `vm.overcommit_memory` 为1,这可以避免数据被截断,详情[见此](https://www.kernel.org/doc/Documentation/vm/overcommit-accounting)。 ``` sysctl -w vm.overcommit_memory=1 ``` 修改 backlog 连接数的最大值超过 redis.conf 中的 `tcp-backlog` 值,即默认值511。你可以在[kernel.org](https://www.kernel.org/doc/Documentation/networking/ip-sysctl.txt) 找到更多有关基于 sysctl 的 ip 网络隧道的信息。 ``` sysctl -w net.core.somaxconn=512 ``` 取消对透明巨页内存(transparent huge pages)的支持,因为这会造成 redis 使用过程产生延时和内存访问问题。 ``` echo never > /sys/kernel/mm/transparent_hugepage/enabled ``` ### redis.conf redis.conf 是 redis 的配置文件,然而你会看到这个文件的名字是 6379.conf ,而这个数字就是 redis 监听的网络端口。如果你想要运行超过一个的 redis 实例,推荐用这样的名字。 复制示例的 redis.conf 到 **/etc/redis/6379.conf**。 ``` cp redis.conf /etc/redis/6379.conf ``` 现在编辑这个文件并且配置参数。 ``` vi /etc/redis/6379.conf ``` #### daemonize 设置 `daemonize` 为 no,systemd 需要它运行在前台,否则 redis 会突然挂掉。 ``` daemonize no ``` #### pidfile 设置 `pidfile` 为 `/var/run/redis_6379.pid`。 ``` pidfile /var/run/redis_6379.pid ``` #### port 如果不准备用默认端口,可以修改。 ``` port 6379 ``` #### loglevel 设置日志级别。 ``` loglevel notice ``` #### logfile 修改日志文件路径。 ``` logfile /var/log/redis_6379.log ``` #### dir 设置目录为 /var/lib/redis/6379 ``` dir /var/lib/redis/6379 ``` ### 安全 下面有几个可以提高安全性的操作。 #### Unix sockets 在很多情况下,客户端程序和服务器端程序运行在同一个机器上,所以不需要监听网络上的 socket。如果这和你的使用情况类似,你就可以使用 unix socket 替代网络 socket,为此你需要配置 `port` 为0,然后配置下面的选项来启用 unix socket。 设置 unix socket 的套接字文件。 ``` unixsocket /tmp/redis.sock ``` 限制 socket 文件的权限。 ``` unixsocketperm 700 ``` 现在为了让 redis-cli 可以访问,应该使用 -s 参数指向该 socket 文件。 ``` redis-cli -s /tmp/redis.sock ``` #### requirepass 你可能需要远程访问,如果是,那么你应该设置密码,这样子每次操作之前要求输入密码。 ``` requirepass "bTFBx1NYYWRMTUEyNHhsCg" ``` #### rename-command 想象一下如下指令的输出。是的,这会输出服务器的配置,所以你应该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拒绝这种访问。 ``` CONFIG GET * ``` 为了限制甚至禁止这条或者其他指令可以使用 `rename-command` 命令。你必须提供一个命令名和替代的名字。要禁止的话需要设置替代的名字为空字符串,这样禁止任何人猜测命令的名字会比较安全。 ``` rename-command FLUSHDB "FLUSHDB_MY_SALT_G0ES_HERE09u09u" rename-command FLUSHALL "" rename-command CONFIG "CONFIG_MY_S4LT_GO3S_HERE09u09u" ``` ![Access Redis through unix with password and command changes](/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09/225002ylmz8o4s41s86kq6.jpg) *使用密码通过 unix socket 访问,和修改命令* #### 快照 默认情况下,redis 会周期性的将数据集转储到我们设置的目录下的 **dump.rdb** 文件。你可以使用 `save` 命令配置转储的频率,它的第一个参数是以秒为单位的时间帧,第二个参数是在数据文件上进行修改的数量。 每隔15分钟并且最少修改过一次键。 ``` save 900 1 ``` 每隔5分钟并且最少修改过10次键。 ``` save 300 10 ``` 每隔1分钟并且最少修改过10000次键。 ``` save 60 10000 ``` 文件 `/var/lib/redis/6379/dump.rdb` 包含了从上次保存以来内存里数据集的转储数据。因为它先创建临时文件然后替换之前的转储文件,这里不存在数据破坏的问题,你不用担心,可以直接复制这个文件。 ### 开机时启动 你可以使用 systemd 将 redis 添加到系统开机启动列表。 复制示例的 init\_script 文件到 `/etc/init.d`,注意脚本名所代表的端口号。 ``` cp utils/redis_init_script /etc/init.d/redis_6379 ``` 现在我们要使用 systemd,所以在 `/etc/systems/system` 下创建一个单位文件名字为 `redis_6379.service`。 ``` vi /etc/systemd/system/redis_6379.service ``` 填写下面的内容,详情可见 systemd.service。 ``` [Unit] Description=Redis on port 6379 [Service] Type=forking ExecStart=/etc/init.d/redis_6379 start ExecStop=/etc/init.d/redis_6379 stop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 现在添加我之前在 `/etc/sysctl.conf` 里面修改过的内存过量使用和 backlog 最大值的选项。 ``` vm.overcommit_memory = 1 net.core.somaxconn=512 ``` 对于透明巨页内存支持,并没有直接 sysctl 命令可以控制,所以需要将下面的命令放到 `/etc/rc.local` 的结尾。 ``` echo never > /sys/kernel/mm/transparent_hugepage/enabled ``` ### 总结 这样就可以启动了,通过设置这些选项你就可以部署 redis 服务到很多简单的场景,然而在 redis.conf 还有很多为复杂环境准备的 redis 选项。在一些情况下,你可以使用 [replication](http://redis.io/topics/replication) 和 [Sentinel](http://redis.io/topics/sentinel) 来提高可用性,或者[将数据分散](http://redis.io/topics/partitioning)在多个服务器上,创建服务器集群。 谢谢阅读。 --- via: <http://linoxide.com/storage/install-redis-server-centos-7/> 作者:[Carlos Alberto](http://linoxide.com/author/carlosal/) 译者:[ezio](https://github.com/oska874)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如何在 Apache 中启用 HTTP/2
icing
https://icing.github.io/mod_h2/howto.html
刚发布的 Apache httpd 2.4.17 终于支持 HTTP/2 了。这个页面给出了一些如何构建/部署/配置的建议。目的是为了大家发现 bugs 时能升级它,或者给一些能更好工作的建议。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0/004228qw58toeoabwe2dpa.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0/004228qw58toeoabwe2dpa.jpg
false
false
true
ictlyh
true
[ "http/2", "apache" ]
系统运维
{ "viewnum": 24373, "commentnum": 4, "favtimes": 6,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83.131.11.57", "message": "Not many people use the apache", "username": "夜域诡士 [Firefox 38.0|GNU/Linux]", "date": "2015-12-24T15:48:18" }, { "postip": "122.61.148.207", "message": "感谢翻译", "username": "来自新西兰的 Chrome 48.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3-03T17:09:30" }, { "postip": "115.56.39.219", "message": "来自UFO的 Chrome 48.0|Windows 10x64 用户!", "username": "来自河南商丘的 Chrome 48.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3-17T19:24:21" }, { "postip": "115.56.39.219", "message": "使用多重代理(虚拟机+linux+torbrowser+lantern+https+VPN),隐藏IP地址!", "username": "来自河南商丘的 Chrome 48.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3-17T21:55:55" } ]
[ { "raid": 2544, "displayorder": 0 }, { "raid": 7934, "displayorder": 0 }, { "raid": 5128, "displayorder": 1 }, { "raid": 6368, "displayorder": 2 }, { "raid": 6551, "displayorder": 3 } ]
刚发布的 Apache httpd 2.4.17 终于支持 HTTP/2 了。这个页面给出了一些如何构建/部署/配置的建议。目的是为了大家发现 bugs 时能升级它,或者给一些能更好工作的建议。
2015-12-11T09:33:00
2015-12-11T09:33:00
6,720
/article-6720-1.html
Copyright (C) 2015 greenbytes GmbH 刚发布的 Apache httpd 2.4.17 终于支持 HTTP/2 了。这个页面给出了一些如何构建/部署/配置的建议。目的是为了大家发现 bugs 时能升级它,或者给一些能更好工作的建议。 最后,这会归并回到官方 Apache 文档,这里只会留下一个到那里的链接。暂时我们还没做到。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0/004228qw58toeoabwe2dpa.jpg) ### 源码 你可以从[这里](https://httpd.apache.org/download.cgi)得到 Apache 版本。Apache 2.4.17 及其更高版本都支持 HTTP/2。我不会再重复介绍如何构建该服务器的指令。在很多地方有很好的指南,例如[这里](https://httpd.apache.org/docs/2.4/install.html)。 (有任何这个试验性软件包的相关链接?在 Twitter 上告诉我吧 @icing) #### 编译支持 HTTP/2 在你编译版本之前,你要进行一些**配置**。这里有成千上万的选项。和 HTTP/2 相关的是: * **--enable-http2** 启用在 Apache 服务器内部实现该协议的 ‘http2’ 模块。 * **--with-nghttp2=<dir>** 指定 http2 模块需要的 libnghttp2 模块的非默认位置。如果 nghttp2 是在默认的位置,配置过程会自动采用。 * **--enable-nghttp2-staticlib-deps** 很少用到的选项,你可能想将 nghttp2 库静态链接到服务器里。在大部分平台上,只有在找不到共享 nghttp2 库时才有用。 如果你想自己编译 nghttp2,你可以到 [nghttp2.org](https://nghttp2.org/) 查看文档。最新的 Fedora 以及其它版本已经附带了这个库。 #### TLS 支持 大部分人想在浏览器上使用 HTTP/2, 而浏览器只在使用 TLS 连接(**https:// 开头的 url**)时才支持 HTTP/2。你需要一些我下面介绍的配置。但首先你需要的是支持 ALPN 扩展的 TLS 库。 ALPN 用来<ruby> 协商 <rp> ( </rp> <rt> negotiate </rt> <rp> ) </rp></ruby>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的协议。如果你服务器上 TLS 库还没有实现 ALPN,客户端只能通过 HTTP/1.1 通信。那么,可以和 Apache 链接并支持它的是什么库呢? * **OpenSSL 1.0.2** 及其以后。 * ??? (别的我也不知道了) 如果你的 OpenSSL 库是 Linux 版本自带的,这里使用的版本号可能和官方 OpenSSL 版本的不同。如果不确定的话检查一下你的 Linux 版本吧。 ### 配置 另一个给服务器的好建议是为 http2 模块设置合适的日志等级。添加下面的配置: ``` # 放在某个地方的这样一行 LoadModule http2_module modules/mod_http2.so <IfModule http2_module> LogLevel http2:info </IfModule> ``` 当你启动服务器的时候,你可以在错误日志中看来类似的一行: ``` [timestamp] [http2:info] [pid XXXXX:tid numbers] mod_http2 (v1.0.0, nghttp2 1.3.4), initializing... ``` #### 协议 那么,假设你已经编译部署好了服务器, TLS 库也是最新的,你启动了你的服务器,打开了浏览器。。。你怎么知道它在工作呢? 如果除此之外你没有添加其它的服务器配置,很可能它没有工作。 你需要告诉服务器在哪里使用该协议。默认情况下,你的服务器并没有启动 HTTP/2 协议。因为这样比较安全,也许才能让你已有的部署可以继续工作。 你可以用新的 **Protocols** 指令启用 HTTP/2 协议: ``` # 对于 https 服务器 Protocols h2 http/1.1 ... # 对于 http 服务器 Protocols h2c http/1.1 ``` 你可以给整个服务器或者指定的 **vhosts** 添加这个配置。 #### SSL 参数 对于 TLS (SSL),HTTP/2 有一些特殊的要求。阅读下面的“ https:// 连接”一节了解更详细的信息。 ### http:// 连接 (h2c) 尽管现在还没有浏览器支持,但是 HTTP/2 协议也工作在 http:// 这样的 url 上, 而且 mod\_h[ttp]2 也支持。启用它你唯一所要做的是在 Protocols 配置中启用它: ``` # 对于 http 服务器 Protocols h2c http/1.1 ``` 这里有一些支持 **h2c** 的客户端(和客户端库)。我会在下面介绍: #### curl Daniel Stenberg 维护的用于访问网络资源的命令行客户端 curl 当然支持。如果你的系统上有 curl,有一个简单的方法检查它是否支持 http/2: ``` sh> curl -V curl 7.43.0 (x86_64-apple-darwin15.0) libcurl/7.43.0 SecureTransport zlib/1.2.5 Protocols: dict file ftp ftps gopher http https imap imaps ldap ldaps pop3 pop3s rtsp smb smbs smtp smtps telnet tftp Features: AsynchDNS IPv6 Largefile GSS-API Kerberos SPNEGO NTLM NTLM_WB SSL libz UnixSockets ``` 不好了。这些功能中没有 'HTTP2'。你想要的是下面这样: ``` sh> curl -V url 7.45.0 (x86_64-apple-darwin15.0.0) libcurl/7.45.0 OpenSSL/1.0.2d zlib/1.2.8 nghttp2/1.3.4 Protocols: dict file ftp ftps gopher http https imap imaps ldap ldaps pop3 pop3s rtsp smb smbs smtp smtps telnet tftp Features: IPv6 Largefile NTLM NTLM_WB SSL libz TLS-SRP HTTP2 UnixSockets ``` 如果你的 curl 支持 HTTP2 功能,你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命令检查你的服务器: ``` sh> curl -v --http2 http://<yourserver>/ ... > Connection: Upgrade, HTTP2-Settings > Upgrade: h2c > HTTP2-Settings: AAMAAABkAAQAAP__ > < HTTP/1.1 101 Switching Protocols < Upgrade: h2c < Connection: Upgrade * Received 101 * Using HTTP2, server supports multi-use * Connection state changed (HTTP/2 confirmed) ... <the resource> ``` 恭喜,如果看到了有 **...101 Switching...** 的行就表示它正在工作! 有一些情况不会发生 HTTP/2 的<ruby> 升级切换 <rp> ( </rp> <rt> Upgrade </rt> <rp> ) </rp></ruby>。如果你的第一个请求有<ruby> 请求数据 <rp> ( </rp> <rt> body </rt> <rp> ) </rp></ruby>,例如你上传一个文件时,就不会触发升级切换。[h2c 限制](https://icing.github.io/mod_h2/howto.html#h2c-restrictions)部分有详细的解释。 #### nghttp nghttp2 可以一同编译它自己的客户端和服务器。如果你的系统中有该客户端,你可以简单地通过获取一个资源来验证你的安装: ``` sh> nghttp -uv http://<yourserver>/ [ 0.001] Connected [ 0.001] HTTP Upgrade request ... Connection: Upgrade, HTTP2-Settings Upgrade: h2c HTTP2-Settings: AAMAAABkAAQAAP__ ... [ 0.005] HTTP Upgrade response HTTP/1.1 101 Switching Protocols Upgrade: h2c Connection: Upgrade [ 0.006] HTTP Upgrade success ... ``` 这和我们上面 **curl** 例子中看到的 Upgrade 输出很相似。 有另外一种在命令行参数中不用 **-u** 参数而使用 **h2c** 的方法。这个参数会指示 **nghttp** 进行 HTTP/1 升级切换过程。但如果我们不使用呢? ``` sh> nghttp -v http://<yourserver>/ [ 0.002] Connected [ 0.002] send SETTINGS frame ... [ 0.002] send HEADERS frame ; END_STREAM | END_HEADERS | PRIORITY (padlen=0, dep_stream_id=11, weight=16, exclusive=0) ; Open new stream :method: GET :path: / :scheme: http ... ``` 连接马上使用了 HTTP/2!这就是协议中所谓的<ruby> 直接 <rp> ( </rp> <rt> direct </rt> <rp> ) </rp></ruby>模式,当客户端发送一些[特殊的 24 字节](/article-6670-1.html)到服务器时就会发生: ``` 0x505249202a20485454502f322e300d0a0d0a534d0d0a0d0a ``` [用 ASCII 表示是](/article-6670-1.html): ``` PRI * HTTP/2.0\r\n\r\nSM\r\n\r\n ``` 支持 **h2c** 的服务器在一个新的连接中看到这些信息就会马上切换到 HTTP/2。HTTP/1.1 服务器则认为是一个可笑的请求,响应并关闭连接。 因此,**直接**模式只适合于那些确定服务器支持 HTTP/2 的客户端。例如,当前一个升级切换过程成功了的时候。 **直接**模式的魅力是零开销,它支持所有请求,即使带有请求数据部分(查看[h2c 限制](https://icing.github.io/mod_h2/howto.html#h2c-restrictions))。 对于 2.4.17 版本,明文连接时默认启用 **H2Direct** 。但是有一些模块和这不兼容。因此,在下一版本中,默认会设置为**off**,如果你希望你的服务器支持它,你需要设置它为: ``` H2Direct on ``` ### https:// 连接 (h2) 当你的 mod\_h[ttp]2 可以支持 h2c 连接时,那就可以一同启用 **h2** 兄弟了,现在的浏览器仅支持它和 **https:** 一同使用。 HTTP/2 标准对 https:(TLS)连接增加了一些额外的要求。上面已经提到了 ALNP 扩展。另外的一个要求是不能使用特定[黑名单](https://httpwg.github.io/specs/rfc7540.html#BadCipherSuites)中的加密算法。 尽管现在版本的 **mod\_h[ttp]2** 不增强这些算法(以后可能会),但大部分客户端会这么做。如果让你的浏览器使用不恰当的算法打开 **h2** 服务器,你会看到不明确的警告 **INADEQUATE\_SECURITY**,浏览器会拒接连接。 一个可行的 Apache SSL 配置类似: ``` SSLCipherSuite ECDHE-RSA-AES128-GCM-SHA256:ECDHE-ECDSA-AES128-GCM-SHA256:ECDHE-RSA-AES256-GCM-SHA384:ECDHE-ECDSA-AES256-GCM-SHA384:DHE-RSA-AES128-GCM-SHA256:DHE-DSS-AES128-GCM-SHA256:kEDH+AESGCM:ECDHE-RSA-AES128-SHA256:ECDHE-ECDSA-AES128-SHA256:ECDHE-RSA-AES128-SHA:ECDHE-ECDSA-AES128-SHA:ECDHE-RSA-AES256-SHA384:ECDHE-ECDSA-AES256-SHA384:ECDHE-RSA-AES256-SHA:ECDHE-ECDSA-AES256-SHA:DHE-RSA-AES128-SHA256:DHE-RSA-AES128-SHA:DHE-DSS-AES128-SHA256:DHE-RSA-AES256-SHA256:DHE-DSS-AES256-SHA:DHE-RSA-AES256-SHA:!aNULL:!eNULL:!EXPORT:!DES:!RC4:!3DES:!MD5:!PSK SSLProtocol All -SSLv2 -SSLv3 ... ``` (是的,这确实很长。) 这里还有一些应该调整,但不是必须调整的 SSL 配置参数:**SSLSessionCache**, **SSLUseStapling** 等,其它地方也有介绍这些。例如 Ilya Grigorik 写的一篇超赞的博客: [高性能浏览器网络](http://chimera.labs.oreilly.com/books/1230000000545)。 #### curl 再次回到 shell 使用 curl(查看上面的“curl h2c”章节了解要求),你也可以通过 curl 用简单的命令检测你的服务器: ``` sh> curl -v --http2 https://<yourserver>/ ... * ALPN, offering h2 * ALPN, offering http/1.1 ... * ALPN, server accepted to use h2 ... <the resource> ``` 恭喜你,能正常工作啦!如果还不能,可能原因是: * 你的 curl 不支持 HTTP/2。查看上面的“检测 curl”一节。 * 你的 openssl 版本太低不支持 ALPN。 * 不能验证你的证书,或者不接受你的算法配置。尝试添加命令行选项 -k 停用 curl 中的这些检查。如果可以工作,就重新配置你的 SSL 和证书。 #### nghttp 我们已经在 **h2c** 讨论过 **nghttp**。如果你用它来进行 **https:** 连接,你会看到类似下面的信息: ``` sh> nghttp https://<yourserver>/ [ERROR] HTTP/2 protocol was not selected. (nghttp2 expects h2) ``` 这有两种可能,你可以通过添加 -v 来检查。如果是: ``` sh> nghttp -v https://<yourserver>/ [ 0.034] Connected [ERROR] HTTP/2 protocol was not selected. (nghttp2 expects h2) ``` 这意味着你服务器使用的 TLS 库没有实现 ALPN。有时候正确安装有点困难。多看看 Stackoverflow 吧。 你看到的也可能是: ``` sh> nghttp -v https://<yourserver>/ [ 0.034] Connected The negotiated protocol: http/1.1 [ERROR] HTTP/2 protocol was not selected. (nghttp2 expects h2) ``` 这表示 ALPN 能正常工作,但并没有用 h2 协议。你需要像上面介绍的那样检查你服务器上的 Protocols 配置。如果一开始在 vhost 部分设置不能正常工作,试着在通用部分设置它。 #### Firefox 更新: [Apache Lounge](https://www.apachelounge.com/) 的 Steffen Land 告诉我 [Firefox 上有个 HTTP/2 指示插件](https://addons.mozilla.org/en-US/firefox/addon/spdy-indicator/)。你可以看到有多少地方用到了 h2(提示:Apache Lounge 用 h2 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你可以在 Firefox 浏览器中打开开发者工具,在那里的网络标签页查看 HTTP/2 连接。当你打开了 HTTP/2 并重新刷新 html 页面时,你会看到类似下面的东西: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0/004340ipppm5kapdmc9m7i.png) 在响应头中,你可以看到奇怪的 **X-Firefox-Spdy** 条目中列出了 “h2”。这表示在这个 **https:** 连接中使用了 HTTP/2。 #### Google Chrome 在 Google Chrome 中,你在开发者工具中看不到 HTTP/2 指示器。相反,Chrome 用特殊的地址 **chrome://net-internals/#http2** 给出了相关信息。(LCTT 译注:Chrome 已经有一个 “HTTP/2 and SPDY indicator” 可以很好的在地址栏识别 HTTP/2 连接) 如果你打开了一个服务器的页面,可以在 Chrome 中查看那个 net-internals 页面,你可以看到类似下面这样: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0/004340c6x65tglpc6a5hwo.png) 如果你的服务器在上面的列表中,就表示它正在工作。 #### Microsoft Edge Windows 10 中 Internet Explorer 的继任者 Edge 也支持 HTTP/2。你也可以在开发者工具的网络标签页看到 HTTP/2 协议。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0/004341nuu5dgqrudm555nw.png) #### Safari 在 Apple 的 Safari 中,打开开发者工具,那里有个网络标签页。重新加载你的服务器上的页面,并在开发者工具中选择显示了加载的那行。如果你启用了在右边显示详细视图,看 **Status** 部分。那里显示了 **HTTP/2.0 200**,像这样: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0/004341wb7gpjnc7cqnqmnb.png) #### 重新协商 https: 连接重新协商是指正在运行的连接中特定的 TLS 参数会发生变化。在 Apache httpd 中,你可以在 directory 配置中改变 TLS 参数。如果进来一个获取特定位置资源的请求,配置的 TLS 参数会和当前的 TLS 参数进行对比。如果它们不相同,就会触发重新协商。 这种最常见的情形是算法变化和客户端证书。你可以要求客户访问特定位置时需要通过验证,或者对于特定资源,你可以使用更安全的、对 CPU 压力更大的算法。 但不管你的想法有多么好,HTTP/2 中都**不可以**发生重新协商。在同一个连接上会有 100 多个请求,那么重新协商该什么时候做呢? 对于这种配置,现有的 **mod\_h[ttp]2** 还没有办法。如果你有一个站点使用了 TLS 重新协商,别在上面启用 h2! 当然,我们会在后面的版本中解决这个问题,然后你就可以安全地启用了。 ### 限制 #### 非 HTTP 协议 实现除 HTTP 之外协议的模块可能和 **mod\_http2** 不兼容。这在其它协议要求服务器首先发送数据时无疑会发生。 **NNTP** 就是这种协议的一个例子。如果你在服务器中配置了 **mod\_nntp\_like\_ssl**,那么就不要加载 mod\_http2。等待下一个版本。 #### h2c 限制 **h2c** 的实现还有一些限制,你应该注意: ##### 在虚拟主机中拒绝 h2c 你不能对指定的虚拟主机拒绝 **h2c 直连**。连接建立而没有看到请求时会触发**直连**,这使得不可能预先知道 Apache 需要查找哪个虚拟主机。 ##### 有请求数据时的升级切换 对于有数据的请求,**h2c** 升级切换不能正常工作。那些是 PUT 和 POST 请求(用于提交和上传)。如果你写了一个客户端,你可能会用一个简单的 GET 或者 OPTIONS \* 来处理那些请求以触发升级切换。 原因从技术层面来看显而易见,但如果你想知道:在升级切换过程中,连接处于半疯状态。请求按照 HTTP/1.1 的格式,而响应使用 HTTP/2 帧。如果请求有一个数据部分,服务器在发送响应之前需要读取整个数据。因为响应可能需要从客户端处得到应答用于流控制及其它东西。但如果仍在发送 HTTP/1.1 请求,客户端就仍然不能以 HTTP/2 连接。 为了使行为可预测,几个服务器在实现上决定不在任何带有请求数据的请求中进行升级切换,即使请求数据很小。 ##### 302 时的升级切换 有重定向发生时,当前的 h2c 升级切换也不能工作。看起来 mod\_http2 之前的重写有可能发生。这当然不会导致断路,但你测试这样的站点也许会让你迷惑。 #### h2 限制 这里有一些你应该意识到的 h2 实现限制: ##### 连接重用 HTTP/2 协议允许在特定条件下重用 TLS 连接:如果你有带通配符的证书或者多个 AltSubject 名称,浏览器可能会重用现有的连接。例如: 你有一个 **a.example.org** 的证书,它还有另外一个名称 **b.example.org**。你在浏览器中打开 URL **https://a.example.org/**,用另一个标签页加载 **https://b.example.org/**。 在重新打开一个新的连接之前,浏览器看到它有一个到 **a.example.org** 的连接并且证书对于 **b.example.org** 也可用。因此,它在第一个连接上面发送第二个标签页的请求。 这种连接重用是刻意设计的,它使得使用了 HTTP/1 <ruby> 切分 <rp> ( </rp> <rt> sharding </rt> <rp> ) </rp></ruby>来提高效率的站点能够不需要太多变化就能利用 HTTP/2。 Apache **mod\_h[ttp]2** 还没有完全实现这点。如果 **a.example.org** 和 **b.example.org** 是不同的虚拟主机, Apache 不会允许这样的连接重用,并会告知浏览器状态码 **421 Misdirected Request**。浏览器会意识到它需要重新打开一个到 **b.example.org** 的连接。这仍然能工作,只是会降低一些效率。 我们期望下一次的发布中能有合适的检查。 Münster, 12.10.2015, Stefan Eissing, greenbytes GmbH Copying and distribution of this file, with or without modification, are permitted in any medium without royalty provided the copyright notice and this notice are preserved. This file is offered as-is, without warranty of any kind. See LICENSE for details. --- 该项目由 [icing](https://github.com/icing) 维护。 --- via: <https://icing.github.io/mod_h2/howto.html> 作者:[icing](https://github.com/icing) 译者:[ictlyh](http://mutouxiaogui.cn/blo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微软开源 .NET 一年后……
matt
http://mattwarren.org/2015/12/08/open-source-net-1-year-later/
大约一年前,微软宣布开源了 .NET 框架的大部分。当时,Scott Hanselman 使用微软 Power BI对代码库做了一个漂亮的分析。 现在一年过去了,我想要试试对以下问题做个解答: 微软开源了 .NET 框架的大部分之后,社区参与贡献了多少? 我着眼于以下三个项目做了分析,它们是 .NET 生态系统中最主要部分之一,也是 .NET 基金会内最活跃/收藏/分支的项目之一: Roslyn .NET 编译器平台,提供了开源的 C# 和 Visual Basic 编译器,以及丰富的代码分析 API。 CoreCLR .NET Core 运行时环境和底层库(mscorlib),它包括垃圾回收、JIT 编译器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1/233709aavkkvzkz5awk5kk.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1/233709aavkkvzkz5awk5kk.jpg
false
false
true
wxy
false
[ "微软", ".NET", "开源" ]
观点
{ "viewnum": 8584,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raid": 6921, "displayorder": 0 } ]
大约一年前,微软宣布开源了 .NET 框架的大部分。当时,Scott Hanselman 使用微软 Power BI对代码库做了一个漂亮的分析。 现在一年过去了,我想要试试对以下问题做个解答: 微软开源了 .NET 框架的大部分之后,社区参与贡献了多少? 我着眼于以下三个项目做了分析,它们是 .NET 生态系统中最主要部分之一,也是 .NET 基金会内最活跃/收藏/分支的项目之一: Roslyn .NET 编译器平台,提供了开源的 C# 和 Visual Basic 编译器,以及丰富的代码分析 API。 CoreCLR .NET Core 运行时环境和底层库(mscorlib),它包括垃圾回收、JIT 编译器
2015-12-12T09:51:00
2015-12-12T09:51:00
6,727
/article-6727-1.html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1/233709aavkkvzkz5awk5kk.jpg) 大约一年前,微软宣布[开源了 .NET 框架的大部分](/article-4209-1.html)。当时,Scott Hanselman 使用微软 Power BI [对代码库做了一个漂亮的分析](http://www.hanselman.com/blog/TheNETCoreCLRIsNowOpenSourceSoIRanTheGitHubRepoThroughMicrosoftPowerBI.aspx)。 现在一年过去了,我想要试试对以下问题做个解答: > > 微软开源了 .NET 框架的大部分之后,**社区**参与贡献了多少? > > > 我着眼于以下三个项目做了分析,它们是 .NET 生态系统中最主要部分之一,也是 .NET 基金会内 [最活跃/收藏/分支的项目](https://github.com/dotnet/)之一: * [**Roslyn**](https://github.com/dotnet/roslyn/) – .NET 编译器平台,提供了开源的 C# 和 Visual Basic 编译器,以及丰富的代码分析 API。 * [**CoreCLR**](https://github.com/dotnet/coreclr/) – .NET Core 运行时环境和底层库(mscorlib),它包括垃圾回收、JIT 编译器、基本的 .NET 数据类型和许多底层类。 * [**CoreFX**](https://github.com/dotnet/corefx/) – .NET Core 基础库,包括 collections、文件系统、console、XML、异步以及其它方面的类。 ### 数据来自哪里? GitHub 自身已经内建了很多漂亮的图表了,你可以看看这一年来**每月提交数**的图表: [![Commits Per Month](/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1/233737iowqnu2i63vw5ifu.png)](https://github.com/dotnet/roslyn/graphs/contributors) 还可以看看**每月动态**: [![github stats - monthly pulse](/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1/233738sj5da7uao5og2lp7.png)](https://github.com/dotnet/roslyn/pulse/monthly) 但是要回答上面的问题,我需要更多的数据。幸运的是, GitHub 提供了[非常全面的 API](https://developer.github.com/v3/), 再配合上出色的 [Octokit.net 库](https://github.com/octokit/octokit.net)以及 [brilliant LINQPad](https://www.linqpad.net/),我就很容易的得到了我所需的全部数据。如果你想要自己试试这些 API ,这儿有个[示例的 LINQPad 脚本](https://gist.github.com/mattwarren/894aa5f46ca62a63764a)。 然而,仅仅知道它的每月 “<ruby> 问题 <rp> ( </rp> <rt> issue </rt> <rp> ) </rp></ruby>数量” 或 “接受的PR( <ruby> 拉取请求 <rp> ( </rp> <rt> Pull Request </rt> <rp> ) </rp></ruby>)”并没有太大用处,这并不能告诉我们是谁提交了这些问题或 PR。 幸运的是, GitHub 典型的用户是有分类的,比如下图来自 [Roslyn 第 670 号问题](https://github.com/dotnet/roslyn/issues/670) ,我们可以看到是哪种类型的用户提交的备注:“<ruby> 拥有者 <rp> ( </rp> <rt> Owner </rt> <rp> ) </rp></ruby>”、 “<ruby> 协作者 <rp> ( </rp> <rt> Collaborator </rt> <rp> ) </rp></ruby>” 或者为空——这就是“社区”成员,比如下面的某人(我觉得)并没有在微软工作。 [![owner collaborator or community](/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1/233738tiztkdky54mutymk.png)](https://cloud.githubusercontent.com/assets/157298/11634101/8abd7210-9d06-11e5-82b0-570f296cf433.png) ### **结果呢?** 现在我们可以得到我们所需的数据,也就可以生成结果了。 #### **全部问题 - 按提交者分组** | 项目 | **拥有者** | **协作者** | **社区** | **全部** | | --- | --- | --- | --- | --- | | Roslyn | 481 | 1867 | 1596 | 3944 | | CoreCLR | 86 | 298 | 487 | 871 | | CoreFX | 334 | 911 | 735 | 1980 | | | | | | | | **全部** | 901 | 3076 | 2818 | | 这里你可以看到拥有者和协作者在某些情况下占有主导地位,比如,在 Roslyn 项目中 60% 的问题是他们汇报的。但是在另外的例子中社区非常活跃,特别是在 CoreCLR 项目中社区成员汇报的问题超过了拥有者/协作者之和。造成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是项目的不同, CoreCLR 是 .NET 框架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因为它包含了 .NET 开发者日常使用的大部分库,所以并不用对社区提交了很多改进建议和错误修复的事情感到惊奇。 另外, CoreCLR 已经出现了较长时间,社区已经使用了一段时间,也能找到它的一些不足的部分。而 Roslyn 则相对较新一些,还没有被太多的使用过,而且找到一个编译器的 bug 显然会更难。 #### 全部已接受的 PR - 按提交者分组 | 项目 | **拥有者** | **协作者** | **社区** | **全部** | | --- | --- | --- | --- | --- | | **Roslyn** | 465 | 2093 | 118 | 2676 | | **CoreCLR** | 378 | 567 | 201 | 1146 | | **CoreFX** | 516 | 1409 | 464 | 2389 | | | | | | | | **全部** | 1359 | 4069 | 783 | | 但是,如果我们来看一下已接受的 PR ,可以看到在这三个项目中社区的贡献量非常低,仅仅只有 12% 左右。不过,这并不令人吃惊,因为 PR 需要达到相当高的水准才能被接受。如果项目采用这种机制,首先你必须找到一个<ruby> <a href="https://github.com/dotnet/corefx/labels/up%20for%20grabs"> “需要解决” </a> <rp> ( </rp> <rt> up for grabs </rt> <rp> ) </rp></ruby>的问题,然后如果你[要改变 API 就必须通过代码审查](http://blogs.msdn.com/b/dotnet/archive/2015/01/08/api-review-process-for-net-core.aspx),最后你必须在代码审查中符合可比性/性能提升/正确性等。所以,实际上 12% 是个相当不错的结果,接受的 PR 解决了不少的问题,特别是考虑到大部分贡献都是社区成员在工作之余完成的。 **更新:**关于对“需要解决”的要求,参见 [David Kean](https://github.com/davkean) 的[这个评论](http://mattwarren.org/2015/12/08/open-source-net-1-year-later/#comment-7091),以及[这条推](https://twitter.com/leppie/status/674285812146675714)来了解更多信息。“需要解决”是一个准则,旨在帮助新手,但是并不是必需的,你可以提交一个解决问题的 PR 而不打上这个标签。 最后,如果你看一下每月的数量(参见下面的两张图,点击放大),很难找到特定的趋势,或者说,社区肯定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或多或少的做出贡献。不过,你也可以说,过去一年来社区一直在做贡献,而且看起来还会继续贡献下去。这不是仅仅出现在项目刚刚开源后的一次性喷发,而是一整年以来的贡献的持续水平。 #### **每月的问题数 - 按提交者分组** [![Issues Per Month - By Submitter (Owner, Collaborator or Community)](/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1/233738j45uw7wzk4x3odo7.png)](https://cloud.githubusercontent.com/assets/157298/11596712/ad28f518-9aae-11e5-81d9-42bc22903d09.png) #### **每月接受的 PR - 按提交者分组** [![Merged Pull Requests Per Month - By Submitter (Owner, Collaborator or Community)](/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1/233738marnpgpzsel7zpiu.png)](https://cloud.githubusercontent.com/assets/157298/11652755/785d0d20-9d91-11e5-9802-834bb3955718.png) ### **前 20 的问题标签** 最后一件我想对我拥有的这些数据所做的事情是找到那些最流行的问题标签,这可以揭示从三个项目开源以来哪种类型的工作不断出现。 [![Top 20 Issue Labels](/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1/233739xzz2shrt1v8uqrh2.png)](https://cloud.githubusercontent.com/assets/157298/11633496/8505205a-9d03-11e5-89fd-33384b20306c.png) 以下是关于这些结果的一些看法: * 列表中 **[CodeGen](https://github.com/dotnet/coreclr/labels/CodeGen)** 排名如此之高没有什么好惊奇的,[下一代的 .NET JIT 编译器 RyuJIT](http://blogs.msdn.com/b/dotnet/archive/2013/09/30/ryujit-the-next-generation-jit-compiler.aspx) 才发布了仅仅两年而已。然而如此多的问题还是让人有一点点担心,特别是考虑到它们中的一些会带来[严重的后果](https://github.com/dotnet/coreclr/issues/1296),就如 [Stack Overflow 的开发人员](http://nickcraver.com/blog/2015/07/27/why-you-should-wait-on-dotnet-46/)发现的那样!题外话,如果你想要了解 JIT 的许多底层细节,可以看看 [@MikeDN 评论过的](https://github.com/dotnet/coreclr/issues?utf8=%E2%9C%93&q=commenter%3Amikedn+type%3Aissue)这个问题,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有些掌握了很多知识的人却自己并不从事这方面工作,甚至是微软的另外团队的! * 这三个项目都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Roslyn](https://github.com/dotnet/roslyn/labels/Up%20for%20Grabs)、 [CoreCLR](https://github.com/dotnet/coreclr/labels/up-for-grabs) 和 [CoreFX](https://github.com/dotnet/corefx/labels/up%20for%20grabs),而且社区似乎也在[添加需要解决的问题](https://github.com/dotnet/corefx/labels/grabbed%20by%20community)! * 最后,我很高兴的看到 [性能](https://github.com/dotnet/corefx/labels/performance) 和 [优化](https://github.com/dotnet/coreCLR/labels/optimization) 日益得到了重视,毕竟<ruby> <a href="http://mattwarren.org/speaking/"> 性能是王道! </a> <rp> ( </rp> <rt> Performance is a Feature!! </rt> <rp> ) </rp></ruby>
使用 netcat [nc] 命令对 Linux 和 Unix 进行端口扫描
Vivek Gite
http://www.cyberciti.biz/faq/linux-port-scanning/
我如何在自己的服务器上找出哪些端口是开放的?如何使用 nc 命令进行端口扫描来替换 Linux 或类 Unix 中的 nmap 命令? nmap (Network Mapper)是一个用于网络探测和安全审核的开源工具。如果 nmap 没有安装或者你不希望使用 nmap,那你可以用 netcat/nc 命令进行端口扫描。它对于查看目标计算机上哪些端口是开放的或者运行着服务是非常有用的。你也可以使用 nmap 命令进行端口扫描 。 如何使用 nc 来扫描 Linux,UNIX 和 Windows 服务器的端口呢? 如果未安装 nmap,试试 nc/netcat 命令,如下所示。-z 参数用来告诉 nc 报告开放的端口,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4/011659z6zs4uu5s5jd4s5j.gif.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4/011659z6zs4uu5s5jd4s5j.gif
false
false
true
strugglingyouth
false
[ "netcat", "nmap", "nc", "扫描" ]
技术
{ "viewnum": 28669, "commentnum": 1, "favtimes": 6,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23.118.17.92", "message": "赞?",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79.0|Mac 10.15 用户", "date": "2020-03-08T19:04:02" } ]
[]
我如何在自己的服务器上找出哪些端口是开放的?如何使用 nc 命令进行端口扫描来替换 Linux 或类 Unix 中的 nmap 命令? nmap (Network Mapper)是一个用于网络探测和安全审核的开源工具。如果 nmap 没有安装或者你不希望使用 nmap,那你可以用 netcat/nc 命令进行端口扫描。它对于查看目标计算机上哪些端口是开放的或者运行着服务是非常有用的。你也可以使用 nmap 命令进行端口扫描 。 如何使用 nc 来扫描 Linux,UNIX 和 Windows 服务器的端口呢? 如果未安装 nmap,试试 nc/netcat 命令,如下所示。-z 参数用来告诉 nc 报告开放的端口,
2015-12-14T08:14:00
2015-12-14T08:14:00
6,733
/article-6733-1.html
我如何在自己的服务器上找出哪些端口是开放的?如何使用 nc 命令进行端口扫描来替换 [Linux 或类 Unix 中的 nmap 命令](/article-2561-1.html)? nmap (“Network Mapper”)是一个用于网络探测和安全审核的开源工具。如果 nmap 没有安装或者你不希望使用 nmap,那你可以用 netcat/nc 命令进行端口扫描。它对于查看目标计算机上哪些端口是开放的或者运行着服务是非常有用的。你也可以使用 [nmap 命令进行端口扫描](/article-2561-1.html)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4/011659z6zs4uu5s5jd4s5j.gif) ### 如何使用 nc 来扫描 Linux,UNIX 和 Windows 服务器的端口呢? 如果未安装 nmap,试试 nc/netcat 命令,如下所示。-z 参数用来告诉 nc 报告开放的端口,而不是启动连接。在 nc 命令中使用 -z 参数时,你需要在主机名/ip 后面限定端口的范围和加速其运行: ``` ### 语法 ### ### nc -z -v {host-name-here} {port-range-here} nc -z -v host-name-here ssh nc -z -v host-name-here 22 nc -w 1 -z -v server-name-here port-Number-her ### 扫描 1 to 1023 端口 ### nc -zv vip-1.vsnl.nixcraft.in 1-1023 ``` 输出示例: ``` Connection to localhost 25 port [tcp/smtp] succeeded! Connection to vip-1.vsnl.nixcraft.in 25 port [tcp/smtp] succeeded! Connection to vip-1.vsnl.nixcraft.in 80 port [tcp/http] succeeded! Connection to vip-1.vsnl.nixcraft.in 143 port [tcp/imap] succeeded! Connection to vip-1.vsnl.nixcraft.in 199 port [tcp/smux] succeeded! Connection to vip-1.vsnl.nixcraft.in 783 port [tcp/*] succeeded! Connection to vip-1.vsnl.nixcraft.in 904 port [tcp/vmware-authd] succeeded! Connection to vip-1.vsnl.nixcraft.in 993 port [tcp/imaps] succeeded! ``` 你也可以扫描单个端口: ``` nc -zv v.txvip1 443 nc -zv v.txvip1 80 nc -zv v.txvip1 22 nc -zv v.txvip1 21 nc -zv v.txvip1 smtp nc -zvn v.txvip1 ftp ### 使用1秒的超时值来更快的扫描 ### netcat -v -z -n -w 1 v.txvip1 1-1023 ``` 输出示例: ![Fig.01: Linux/Unix: Use Netcat to Establish and Test TCP and UDP Connections on a Server](/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4/011708lzqitmftbsqutf3g.jpg) *图01:Linux/Unix:使用 Netcat 来测试 TCP 和 UDP 与服务器建立连接* 1. -z : 端口扫描模式即零 I/O 模式。 2. -v : 显示详细信息 [使用 -vv 来输出更详细的信息]。 3. -n : 使用纯数字 IP 地址,即不用 DNS 来解析 IP 地址。 4. -w 1 : 设置超时值设置为1。 更多例子: ``` $ netcat -z -vv www.cyberciti.biz http www.cyberciti.biz [75.126.153.206] 80 (http) open sent 0, rcvd 0 $ netcat -z -vv google.com https DNS fwd/rev mismatch: google.com != maa03s16-in-f2.1e100.net DNS fwd/rev mismatch: google.com != maa03s16-in-f6.1e100.net DNS fwd/rev mismatch: google.com != maa03s16-in-f5.1e100.net DNS fwd/rev mismatch: google.com != maa03s16-in-f3.1e100.net DNS fwd/rev mismatch: google.com != maa03s16-in-f8.1e100.net DNS fwd/rev mismatch: google.com != maa03s16-in-f0.1e100.net DNS fwd/rev mismatch: google.com != maa03s16-in-f7.1e100.net DNS fwd/rev mismatch: google.com != maa03s16-in-f4.1e100.net google.com [74.125.236.162] 443 (https) open sent 0, rcvd 0 $ netcat -v -z -n -w 1 192.168.1.254 1-1023 (UNKNOWN) [192.168.1.254] 989 (ftps-data) open (UNKNOWN) [192.168.1.254] 443 (https) open (UNKNOWN) [192.168.1.254] 53 (domain) open ``` 也可以看看 : * [使用 nmap 命令扫描网络中开放的端口](/article-2561-1.html)。 * 手册页 - [nc(1)](http://www.manpager.com/linux/man1/nc.1.html), [nmap(1)](http://www.manpager.com/linux/man1/nmap.1.html) --- via: <http://www.cyberciti.biz/faq/linux-port-scanning/> 作者:Vivek Gite 译者:[strugglingyouth](https://github.com/strugglingyout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如何使用 pv 命令监控 linux 命令的执行进度
Himanshu Arora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monitor-progress-linux-command-line-operation/
如果你是一个 linux 系统管理员,那么毫无疑问你必须花费大量的工作时间在命令行上:安装和卸载软件,监视系统状态,复制、移动、删除文件,查错,等等。很多时候都是你输入一个命令,然后等待很长时间直到执行完成。也有的时候你执行的命令挂起了,而你只能猜测命令执行的实际情况。 通常 linux 命令不提供和进度相关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特别重要,尤其当你只有有限的时间时。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你是无助的现在有一个命令,pv,它会显示当前在命令行执行的命令的进度信息。在本文我们会讨论它并用几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其特性。 PV 命令 PV 由A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4/013807o7luu0pru0hjqtql.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4/013807o7luu0pru0hjqtql.jpg
false
false
true
oska874
false
[ "pv" ]
技术
{ "viewnum": 27071, "commentnum": 0, "favtimes": 1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如果你是一个 linux 系统管理员,那么毫无疑问你必须花费大量的工作时间在命令行上:安装和卸载软件,监视系统状态,复制、移动、删除文件,查错,等等。很多时候都是你输入一个命令,然后等待很长时间直到执行完成。也有的时候你执行的命令挂起了,而你只能猜测命令执行的实际情况。 通常 linux 命令不提供和进度相关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特别重要,尤其当你只有有限的时间时。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你是无助的现在有一个命令,pv,它会显示当前在命令行执行的命令的进度信息。在本文我们会讨论它并用几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其特性。 PV 命令 PV 由A
2015-12-14T10:29:00
2015-12-14T10:29:00
6,734
/article-6734-1.html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4/013807o7luu0pru0hjqtql.jpg) 如果你是一个 linux 系统管理员,那么毫无疑问你必须花费大量的工作时间在命令行上:安装和卸载软件,监视系统状态,复制、移动、删除文件,查错,等等。很多时候都是你输入一个命令,然后等待很长时间直到执行完成。也有的时候你执行的命令挂起了,而你只能猜测命令执行的实际情况。 通常 linux 命令不提供和进度相关的信息,而这些信息特别重要,尤其当你只有有限的时间时。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你是无助的——现在有一个命令,pv,它会显示当前在命令行执行的命令的进度信息。在本文我们会讨论它并用几个简单的例子说明其特性。 ### PV 命令 [PV](http://linux.die.net/man/1/pv) 由Andrew Wood 开发,是 Pipe Viewer 的简称,意思是通过管道显示数据处理进度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已经耗费的时间,完成的百分比(通过进度条显示),当前的速度,全部传输的数据,以及估计剩余的时间。 > > "要使用 PV,需要配合合适的选项,把它放置在两个进程之间的管道。命令的标准输入将会通过标准输出传进来的,而进度会被输出到标准错误输出。” > > > 上述解释来自该命令的帮助页。 ### 下载和安装 Debian 系的操作系统,如 Ubuntu,可以简单的使用下面的命令安装 PV: ``` sudo apt-get install pv ``` 如果你使用了其他发行版本,你可以使用各自的包管理软件在你的系统上安装 PV。一旦 PV 安装好了你就可以在各种场合使用它(详见下文)。需要注意的是下面所有例子都使用的是 pv 1.2.0。 ### 特性和用法 我们(在 linux 上使用命令行的用户)的大多数使用场景都会用到的命令是从一个 USB 驱动器拷贝电影文件到你的电脑。如果你使用 cp 来完成上面的任务,你会什么情况都不清楚,直到整个复制过程结束或者出错。 然而pv 命令在这种情景下很有帮助。比如: ``` pv /media/himanshu/1AC2-A8E3/fNf.mkv > ./Desktop/fnf.mkv ``` 输出如下: ![pv-copy](/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4/013807sr26nsfrrju37s6o.png) 所以,如你所见,这个命令显示了很多和操作有关的有用信息,包括已经传输了的数据量,花费的时间,传输速率,进度条,进度的百分比,以及剩余的时间。 `pv` 命令提供了多种显示选项开关。比如,你可以使用`-p` 来显示百分比,`-t` 来显示时间,`-r` 表示传输速率,`-e` 代表eta(LCTT 译注:估计剩余的时间)。好事是你不必记住某一个选项,因为默认这几个选项都是启用的。但是,如果你只要其中某一个信息,那么可以通过控制这几个选项来完成任务。 这里还有一个`-n` 选项来允许 pv 命令显示整数百分比,在标准错误输出上每行显示一个数字,用来替代通常的可视进度条。下面是一个例子: ``` pv -n /media/himanshu/1AC2-A8E3/fNf.mkv > ./Desktop/fnf.mkv ``` ![pv-numeric](/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4/013807vpmnllqlllllb7bt.png) 这个特殊的选项非常合适某些情境下的需求,如你想把用管道把输出传给[dialog](http://linux.die.net/man/1/dialog) 命令。 接下来还有一个命令行选项,`-L` 可以让你修改 pv 命令的传输速率。举个例子,使用 -L 选项来限制传输速率为2MB/s。 ``` pv -L 2m /media/himanshu/1AC2-A8E3/fNf.mkv > ./Desktop/fnf.mkv ``` ![pv-ratelimit](/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4/013808o4xnu44qx4bxx8b4.png) 如上图所见,数据传输速度按照我们的要求被限制了。 另一个pv 可以帮上忙的情景是压缩文件。这里有一个例子可以向你解释如何与压缩软件Gzip 一起工作。 ``` pv /media/himanshu/1AC2-A8E3/fnf.mkv | gzip > ./Desktop/fnf.log.gz ``` ![pv-gzip](/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4/013808lz5t05uzutz5qqle.png) ### 结论 如上所述,pv 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小工具,它可以在命令没有按照预期执行的情况下帮你节省你宝贵的时间。而且这些显示的信息还可以用在 shell 脚本里。我强烈的推荐你使用这个命令,它值得你一试。 --- via: <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monitor-progress-linux-command-line-operation/> 作者:[Himanshu Arora](https://www.maketecheasier.com/author/himanshu/) 译者:[ezio](https://github.com/oska874)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网上订票惊爆信息泄露风险,你还敢在网上订票吗?
wxy
http://www.aliyun.com/product/ddos/?spm=5176.383338.201.54.d66cGm
据外媒 Softpedia 消息,移动数据领域的初创企业 Wandera 最近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包括加拿大航空、亚航等四家大型航空公司在内的全球十余家航空、铁路、出租、票务等方面的大型公司由于没有部署移动端 HTTPS 访问,导致用户信息存在巨大的泄露风险!这些公司往往都已经在其网站上部署了 HTTPS 服务,但是其提供的针对手机的移动网站和 app 客户端的访问上,却没有相应的也使用 HTTPS 服务。这就导致了它们为每日高达50万用户访问所提供的服务存在着巨大的信息泄露风险。 尤其是当用户使用不可靠的公用互联网接入,如咖啡馆、商场的免费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4/160050lzw74izid4diiro7.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4/160050lzw74izid4diiro7.jpg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 "https" ]
观点
{ "viewnum": 4110, "commentnum": 3,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222.221.208.64", "message": "进个小区都要登记身份证,这算什么。", "username": "来自云南昆明的 Chrome 46.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2-15T09:12:01" }, { "postip": "183.15.60.84", "message": "这些只不过是批量得到身份信息的办法~<br />\r\n其实,你的身份信息早在快递时,或注册EMAIL时就暴露了~<br />\r\n我们早就成皇帝了,只不过那个小孩还没有出现~", "username": "POCMON [Firefox 42.0|Ubuntu]", "date": "2015-12-16T14:53:56" }, { "postip": "36.62.73.214", "message": "默默看了看阿里云,瞬间明白了= =", "username": "刘翔宇 [Chrome 48.0|Windows 7]", "date": "2016-01-23T22:07:07" } ]
[]
据外媒 Softpedia 消息,移动数据领域的初创企业 Wandera 最近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包括加拿大航空、亚航等四家大型航空公司在内的全球十余家航空、铁路、出租、票务等方面的大型公司由于没有部署移动端 HTTPS 访问,导致用户信息存在巨大的泄露风险!这些公司往往都已经在其网站上部署了 HTTPS 服务,但是其提供的针对手机的移动网站和 app 客户端的访问上,却没有相应的也使用 HTTPS 服务。这就导致了它们为每日高达50万用户访问所提供的服务存在着巨大的信息泄露风险。 尤其是当用户使用不可靠的公用互联网接入,如咖啡馆、商场的免费
2015-12-14T16:00:00
2015-12-14T16:00:00
6,735
/article-6735-1.html
据外媒 Softpedia [消息](http://news.softpedia.com/news/four-major-airlines-don-t-use-https-expose-customer-credit-card-numbers-497380.shtml),移动数据领域的初创企业 Wandera 最近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包括加拿大航空、亚航等四家大型航空公司在内的全球十余家航空、铁路、出租、票务等方面的大型公司由于没有部署移动端 HTTPS 访问,导致用户信息存在巨大的泄露风险!这些公司往往都已经在其网站上部署了 HTTPS 服务,但是其提供的针对手机的移动网站和 app 客户端的访问上,却没有相应的也使用 HTTPS 服务。这就导致了它们为每日高达50万用户访问所提供的服务存在着巨大的信息泄露风险。 ![网上订票惊爆信息泄露风险,你还敢在网上订票吗?](/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4/160050lzw74izid4diiro7.jpg) 尤其是当用户使用不可靠的公用互联网接入,如咖啡馆、商场的免费 WIFI,通过手机浏览器或 app 客户端访问这些没有采用 HTTPS 的服务时,就存在很大的被截获各种私人敏感信息的风险,比如身份信息、用户名、密码,乃至于信用卡号码等。这些数据泄露风险从何时开始,造成了多大的数据泄露已不可考。报告披露后,已有公司采取技术手段解决了该安全风险。 该调查主要针对欧美国家,并未涉及到中国国内情况。但是据我们对国内的网站、移动网站及 app 客户端的 HTTPS 部署情况的了解,这种风险同样存在,甚至会更严重。 而另一方面,据 CNNIC [调查数据](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P020150723549500667087.pdf)显示,截止至 2015 年上半年,手机支付、手机网购、手机旅行预订用户规模分别达到 2.76 亿、 2.70 亿和 1.68 亿。同样据 CNNIC 数据,超过 40% 的人会使用网吧、公共场所等场所的 WIFI 接入互联网。 综合来看,采用移动客户端进行网上交易,当使用不安全的网络接入时,如果所访问的网站又没有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时,就有很大的风险泄露访问者的个人敏感信息。 ### 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风险?难道不能网上订票了吗? 其实,避免这样的安全风险的解决方案已经有了,那就是网站服务商应该向用户提供符合安全标准的 **HTTPS** 服务,而不是采用老旧的、不安全的 HTTP 服务。这样,即便访问者所处的环境并非十分安全可靠,依旧可以极大地降低用户的风险。 #### 什么是 HTTPS 呢? HTTPS(全称: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over Secure Socket Layer),是以安全为目标建立客户浏览器端与服务器端进行数据传输的通道,简单来说就是 HTTP 的安全版。它最初由网景公司创建出来并内置在其浏览器中。 HTTPS 之所以能够做到数据的安全传输,是通过 SSL/TLS 协议完成的。只有通信的双方才具备数据的加解密功能,而数据在中间通道的传输时已经加密。加密算法一般使用 AES 或 RSA 等,并且通过目前的科学分析,不大可能通过计算能力提升而使得正确配置的密码算法得到轻易地破解。 因此我们说,HTTPS是安全的。 ####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网站选择 HTTPS? 近年来,重视安全的大厂商都在逐步加快网站部署 HTTPS 的速度。搜索引擎巨头 Google、淘宝天猫、百度等均全站启用 HTTPS,相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网站加入全站 HTTPS 化的行列中。 为什么 HTTPS 如此受到青睐? 答案不言而喻,自然是因为 HTTPS 能够给网站带来更多的价值。这些价值主要体现在: 1. 确保了流量的安全性,被拦截窃听后也无法获取真实信息,避免了隐私数据在网络上外泄的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金融、支付类网站强制要求必须为 HTTPS 服务的原因。 2. 安全性较高的网站往往在搜索引擎同类型中有着较高的排名。 3. 浏览器的可信标识能够加强普通用户对网站的信任感。 既然 HTTPS 能够对网站带来非常实用的价值,可以预测的是,在安全这个需求越来越受到网民以及网站管理者重视的趋势下,未来 HTTPS 将彻底取代 HTTP,成为网站数据通信的主流方式。 #### 如何部署 HTTPS ? 简单来说,作为网站服务提供方,你首先需要购买被主流浏览器所认可的 CA 颁发的 HTTPS 证书;然后依据你的 Web 服务器的不同,如 apache、nginx ,采用不同的配置,提供监听在 TCP/443 端口 HTTPS 服务;最后,要测试你的 HTTPS 服务是否功能正常、性能是否受到影响、是否影响了用户体验等方面。 具体的技术描述,就不在这里逐一展开了,请根据你的 IT 基础架构进行部署。一般而言,对于小型网站来说, 部署 HTTPS 服务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对于规模较大、业务复杂的网站来说,部署 HTTPS 服务还是一项艰巨的工程。此外,据闻阿里云准备推出进行 HTTPS 服务封装的分布式服务,可以将你的 HTTP 服务无缝地封装成 HTTPS 服务,并且同时提供了服务加速(CDN)、攻击防护(WAF)和流量清洗(DDoS/CC)等功能。 ### 部署了 HTTPS 服务,终于可以放心了? 当你终于部署好了 HTTPS 服务后,看到浏览器地址栏中的绿色标示,是不是感觉成就满满——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用户信息被偷走了 :D ![HTTPS 绿色标示](/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4/160052u5fkaahx000fn58k.jpg) 但是,且慢,其实你还只是接上了一块短板,还有一块短板依旧在流淌着水呢。 由于 HTTPS 服务对传输的内容进行了加密,理论上说,只有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才能正确加密和解密数据,因此,你以前所用的基于云的 WAF (Web 应用防火墙)可能不支持 HTTPS,从而没法为你提供对 XSS 、SQL 注入等应用攻击层面的防护能力了。 通常的安全产品不能很好的支持 HTTPS 网站防护。其原因主要有: 1. 目前的云防护或者是传统安全防护一般都是采用代理的模式。即采用将流量引入到安全防护产品中,通过检测分析,发现异常攻击,然后采取防护措施。但由于 HTTPS 对数据进行了加密,因此防护产品不能在应用层详细的解析出 HTTP 报文内容,自然不能识别攻击与合法流量,从而对威胁攻击束手无策。 2. 由于涉及到建立连接的握手加解密协商,HTTPS 需要消耗的性能通常是 HTTP 的数倍。一般的防护产品没有搭建大规模防护集群的能力,因此无力做到大流量的 HTTPS 防护。 那好吧,你还可以购买硬件的 WAF 防火墙,但是,当 DDoS/CC 攻击和流量攻击如洪水般涌来时,你的 WAF 和线路能支撑多久? 是不是感觉踩下一块板,又翘起来另外一块?由于部署了 HTTPS ,从而导致原本可以防护应用层面攻击的分布式 WAF 服务反而不能用了? 另外,还有一件可能令你感到悲伤的事情,作为访问量蒸蒸日上的你的网站,采用 CDN 提供分布式的访问支持那简直是一定的,但是,目前支持 HTTPS 的 CDN 服务商还很少。 怎么办?难道使用 HTTPS 服务是个错误吗? ### 我来告诉你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广告时间,阿里云云盾高防产品……什么,原来是软文?! 好吧,我们来谈谈技术问题。 本质上来说,云防护产品支持 HTTPS 是可行的,但是这里需要解决几个问题: 1. 如何透明的解析 HTTPS 流量,并针对流量特征进行分析和处置? 2. 如何避免升级到 HTTPS 所带来的处理能力降低、性能衰减的问题? 针对此种情况,阿里云云盾高防产品特别推出了支持 HTTPS 的应用层防护功能。其技术原理图如下: ![阿里云云盾技术原理](/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4/152217fszhtyllyth0997e.png) 实现的步骤为: 1. 用户在云盾高防控制台中导入对应域名的**证书**和**私钥**、配置域名信息。 2. 客户端与云盾高防进行 SSL 握手协商,协商通过后,使用云盾颁发的证书及公钥加密数据。 3. 云盾高防进行数据解密,进行安全防护分析后,将合法的流量重新加密传至服务器端,同时阻断掉非法的攻击流量。 4. 服务器端进行数据解密,实现正常业务。 通过以上方式,在客户业务无任何改造的情况下,云盾帮助用户实现了全链路端到端的数据加密。与此同时,由于进行了数据解密,云盾具备了分析应用层数据的能力,因此具备了转发流量到指定地址,进行细粒度安全防护的能力。包括且不限于: 1. 高达 300G 的 DDoS 防护能力。 2. 海量的 CC 攻击防护能力(集群可支持千万级 QPS 的攻击流量清洗)。 3. Web 应用漏洞攻击的阻断防护能力(包括 SQL 注入、XSS、命令注入、木马 Shell 等通用 Web 攻击形式)。 4. 提供丰富多样的应用层数据报表,不仅包括安全的详细报表,同时也会覆盖到业务访问的数据情况。 5. 支持对部署在阿里云之外的主机的安全防护。 当然,如果您对数据隐私安全性要求比较高,可能会比较担心私钥放在云盾上的安全性。针对这种顾虑,也有对应的私钥安全解决方案。 另外,如果您对于自己部署 HTTPS 服务感觉棘手,阿里云云盾也有计划在近期推出 HTTP 直接变身 HTTPS 的服务,支持 HTTP 用户在无需更改自身业务的前提下,升级变为 HTTPS。 更多详情,可以戳戳[这个链接](http://www.aliyun.com/product/ddos/?spm=5176.383338.201.54.d66cGm)看看。
KDE Plasma 5.5 发布!
https://www.kde.org/announcements/plasma-5.5.0.php
2015/12/8 KDE 发布了其桌面软件的重要更新: Plasma 5.5 。 在这最近的四个月里我们努力地将产品打磨顺滑,为其增加了新的工作流,让 Plasma 比以往更漂亮,为将来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更新了 Breeze Plasma 主题 Breeze Plasma 部件(widget)主题现在看起来更和谐了。 Breeze 图标主题增加了一些新图标,也更新了原有图标,改进了视觉设计。 Plasma 部件 (Widget)管理器 Plasma 部件(widget)管理器现在支持两列视图了,有了适用于 Breeze, Breeze Dark 和 Oxygen 主题的新的部件图标。 扩展了应用启动器(Application Launcher)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5/101556lwau2muastexl277.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5/101556lwau2muastexl277.jpg
false
false
true
wxy
false
[ "KDE" ]
新闻
{ "viewnum": 7075, "commentnum": 9,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221.215.1.254", "message": "晚上回去更新一下,看看到什么程度,是否可以装到新电脑上了。(不抱希望)",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2.0|Windows 7]", "date": "2015-12-15T14:20:17" }, { "postip": "61.181.89.20", "message": "哈哈,不错呀", "username": "来自天津的 Vivaldi 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15T16:05:08" }, { "postip": "61.181.89.20", "message": "将垃圾箱重新编写下,总是出现各种问题呀", "username": "来自天津的 Vivaldi 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15T16:07:09"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暗色主题有个问题,如果将 tasklist 也设置为暗色,那么任意已运行的应用程序图标都会有正方形虚线,无论其是否获得焦点。<br />\r\n另外某些通过脚本调用的程序,KDE5 不会加载其自身的图标,而是一个默认的图标,也不会将对其进行分组。<br />\r\n还有个问题现在 tasklist 的图标尺寸比之前版本要小一号。",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7.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15T16:30:04" }, { "postip": "121.15.230.42", "message": "他们是全职,还是兼职?", "username": "文剑一飞 [Chrome 47.0|Windows 7]", "date": "2015-12-15T21:06:42" }, { "postip": "110.73.135.90", "message": "Intel 驱动竟然也有大问题", "username": "来自广西来宾的 Chrome 46.0|Windows XP 用户", "date": "2015-12-16T06:44:45" }, { "postip": "180.120.117.35", "message": "按照传统,新版被骂上一年才能用。",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通的 Chrome 47.0|Mac 10.10 用户", "date": "2015-12-16T09:12:47" }, { "postip": "183.15.60.84", "message": "你们先用用~告诉我结果~我只来看看~", "username": "POCMON [Firefox 42.0|Ubuntu]", "date": "2015-12-16T14:47:21" }, { "postip": "112.87.18.20", "message": "基本上一直在用GNOME,时不时想尝试KDE,总是止步于livecd……", "username": "来自江苏淮安的 Firefox 42.0|Fedora 用户", "date": "2015-12-17T21:06:47" } ]
[]
2015/12/8 KDE 发布了其桌面软件的重要更新: Plasma 5.5 。 在这最近的四个月里我们努力地将产品打磨顺滑,为其增加了新的工作流,让 Plasma 比以往更漂亮,为将来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更新了 Breeze Plasma 主题 Breeze Plasma 部件(widget)主题现在看起来更和谐了。 Breeze 图标主题增加了一些新图标,也更新了原有图标,改进了视觉设计。 Plasma 部件 (Widget)管理器 Plasma 部件(widget)管理器现在支持两列视图了,有了适用于 Breeze, Breeze Dark 和 Oxygen 主题的新的部件图标。 扩展了应用启动器(Application Launcher)
2015-12-15T13:16:00
2015-12-15T13:16:00
6,740
/article-6740-1.html
![Plasma 5.5](/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5/101556lwau2muastexl277.jpg) > > 2015/12/8 KDE 发布了其桌面软件的重要更新: Plasma 5.5 。 > > > 在这最近的四个月里我们努力地将产品打磨顺滑,为其增加了新的工作流,让 Plasma 比以往更漂亮,为将来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 更新了 Breeze Plasma 主题 Breeze Plasma <ruby> 部件 <rp> ( </rp> <rt> widget </rt> <rp> ) </rp></ruby>主题现在看起来更和谐了。 ![Breeze Icons](/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5/102647g5666srboiivorji.jpg) Breeze 图标主题增加了一些新图标,也更新了原有图标,改进了视觉设计。 ### Plasma <ruby> 部件 <rp> ( </rp> <rt> Widget </rt> <rp> ) </rp></ruby>管理器 Plasma <ruby> 部件 <rp> ( </rp> <rt> widget </rt> <rp> ) </rp></ruby>管理器现在支持两列视图了,有了适用于 Breeze, Breeze Dark 和 Oxygen 主题的新的部件图标。 ### 扩展了<ruby> 应用启动器 <rp> ( </rp> <rt> Application Launcher </rt> <rp> ) </rp></ruby>上的功能 <ruby> 应用启动器 <rp> ( </rp> <rt> Application Launcher </rt> <rp> ) </rp></ruby> ('Kickoff') 上的右键菜单现在可以列出最近在应用中打开的文档,允许编辑应用的菜单项和添加应用到面板上、<ruby> 任务管理器 <rp> ( </rp> <rt> Task Manager </rt> <rp> ) </rp></ruby>或桌面上。 “<ruby> 收藏 <rp> ( </rp> <rt> Favorites </rt> <rp> ) </rp></ruby>”现在可以收藏文档、目录和系统动作等,它们也可以通过搜索结果来创建。这些功能(以及另外一些)以前只能在替代<ruby> 应用菜单 <rp> ( </rp> <rt> Application Menu </rt> <rp> ) </rp></ruby> ('Kicker') 上使用,现在它们成了默认的<ruby> 应用启动器 <rp> ( </rp> <rt> Application Launcher </rt> <rp> ) </rp></ruby>的功能了,这两个启动器共享同一个后端。 ### Plasma 的新部件 #### <ruby> 颜色吸取器 <rp> ( </rp> <rt> Color Picker </rt> <rp> ) </rp></ruby> 我们不仅仅恢复了<ruby> 颜色吸取器 <rp> ( </rp> <rt> Color Picker </rt> <rp> ) </rp></ruby>,而且我们在 Plasma 5 中给了它一个新的 UI 界面。 ![颜色吸取器](/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5/131615ddzfj16i222u1if0.png) <ruby> 颜色吸取器 <rp> ( </rp> <rt> Color Picker </rt> <rp> ) </rp></ruby>可以让你从屏幕上的任何地方提取颜色,并自动复制颜色代码到剪贴板中,支持多种格式 (RGB、Hex、 Qt QML rgba、 LaTeX)。 #### <ruby> 用户切换器 <rp> ( </rp> <rt> User Switcher </rt> <rp> ) </rp></ruby>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5/131615wu8twz4sttu4l4uj.png) 用户切换功能也更新改进了,现在可以从<ruby> 应用启动器 <rp> ( </rp> <rt> Application Launcher </rt> <rp> ) </rp></ruby>、<ruby> 用户切换 <rp> ( </rp> <rt> User Switcher </rt> <rp> ) </rp></ruby>组件和锁屏上访问它了。它会显示用户的全名及用户设置的头像。这在办公室内使用共享的桌面计算机时挺有用,更多信息请看[开发者的博客](http://blog.broulik.de/2015/10/polish-polish-polish-5-5-edition/)。 #### 磁盘限额 Plasma 5.5 有了一个为商业环境或大学设计的新组件,这个组件显示给你的不是磁盘的真实用量,而是你的系统管理员所允许你使用的限量。 #### <ruby> 活动分页器 <rp> ( </rp> <rt> Activity Pager </rt> <rp> ) </rp></ruby> 这是<ruby> 活动 <rp> ( </rp> <rt> activities </rt> <rp> ) </rp></ruby>与<ruby> 虚拟桌面 <rp> ( </rp> <rt> virtual desktops </rt> <rp> ) </rp></ruby>部分重叠的一个例子:它看起来像<ruby> 分页器 <rp> ( </rp> <rt> pager </rt> <rp> ) </rp></ruby>,行为也像,但是它使用<ruby> 活动 <rp> ( </rp> <rt> activities </rt> <rp> ) </rp></ruby>替代了<ruby> 虚拟桌面 <rp> ( </rp> <rt> virtual desktops </rt> <rp> ) </rp></ruby>。这可以让你快速看到正在运行中的<ruby> 活动 <rp> ( </rp> <rt> activities </rt> <rp> ) </rp></ruby>、有多少窗口与之关联。 ### 恢复支持了旧式的系统托盘区图标 根据反馈,我们重写支持了那些不使用 [StatusNotifier](http://www.freedesktop.org/wiki/Specifications/StatusNotifierItem/) 的旧式应用,它们的图标放在系统托盘区。 ![旧式系统图标](/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5/131616fz9gsf99bzgzq1e3.png) ### Bug 状态 到 Plasma 5.5 beta 时,我们不可置信地[修复了超过1000个 bug](https://goo.gl/mckdTF)。 ### KWin 支持 OpenGL ES 在 KWin 中,切换到 OpenGL ES 的支持回来了。到目前为止,支持仅通过环境变量切换并重启 KWin。设置环境 `KWIN_COMPOSE` 为 '`O2ES`' 可以强制切换到 OpenGL ES 后端。请注意, OpenGL ES 并没有被所有的驱动所支持。因为它不是通过配置方式公开的,所以要尝试的话,请你切换至“专家”模式。 ### Wayland 支持进行中 Plasma 5.5 中提供了基本的 Wayland 会话功能。 Wayland 是过时的 X11 窗口系统的继任者,它提供了<ruby> 现代架构 <rp> ( </rp> <rt> modern approach </rt> <rp> ) </rp></ruby>。 这个系统更加安全(例如,键盘记录器就没那么容易弄进去了)。遵循“<ruby> 每帧都完美 <rp> ( </rp> <rt> every frame perfect </rt> <rp> ) </rp></ruby>” 原则,这让我们的显示效果更加完美。 KDE 社区已经在 Plasma 5.4 上基于电话项目的功能集提供了一个技术预览版。在 Plasma 5.5 中现在已经扩展得更适合“桌面风格”使用了。 桌面界面支持了类似窗口移动/调整的重要功能以及许多内置功能。 已经可以初步使用了,尽管我们需要指出的是它还不能完整地替代 X 会话。 我们鼓励更多的技术型用户多试用它,并将你所找到的 bug 汇报给我们。 ![锁屏](/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5/120330wyydi4xiaot2xod2.jpg) 为了配置 Wayland 会话所连接的屏幕,我们创建了一个新的[屏幕管理协议](http://vizzzion.org/blog/2015/11/screen-management-in-wayland/) 。 在 Wayland 中也增加了一些协议来控制 KWin 效果,比如窗口背景模糊和窗口最小化动画。 Wayland 会话上的 Plasma 现在有了一个特色的安全锁屏, 其中有一些在 X 会话里面不能完全做到的东西。关于这个11年之久的 bug,可以在 [screenlocker integration 开发者的博客](https://bhush9.github.io/2015/11/17/screenlocker-in-wayland/)了解到更多。 也可以看看[勘误页上关于 Wayland 的已知问题](https://community.kde.org/Plasma/5.5_Errata#KWin_Wayland)。 ### Discover 的新设计 通过 KDE Visual Design Group 的帮助,我们的软件安装器有了新外观,改进了可用性。 ![Discover](/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5/124843klimzduecrk6dqbv.jpg) ### 新的默认字体 我们的默认字体切换到了 [Noto](https://www.google.com/get/noto/) ,这是一个漂亮的自由字体,它可以让各种语言都保持和谐的感受。 ![noto](/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5/125118bl3l7y39zklyllk3.jpg) ### 信息中心 文件索引器增加了一个状态模块。 ![文件索引器状态](/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5/131616oxdffchd979nndf0.png) ### Plasma 网络管理器 我们的网络管理器应用[有了几个改进](https://grulja.wordpress.com/2015/11/08/upcoming-news-in-plasma-5-5/)。 增加了 WPA/WPA2 Enterprise 校验,使用了新的密码字段组件,OpenVPN 有了更多选项。 ### 墙纸 Plasma 5.5 中我们有了一套新的[漂亮墙纸](https://kdeonlinux.wordpress.com/2015/11/13/wallpaper-contribution-for-plasma-5-5/)选集,来自 RJ Quiralta, Martin Klapetek, Timothée Giet, Dmitri Popov, Maciej Wiklo 和 Risto S 。 ### 完整的变更日志 [参见完整的 Plasma 5.5.0 变更日志](https://www.kde.org/announcements/plasma-5.4.3-5.5.0-changelog.php)。 ### 已知的问题 请参考 [Plasma 5.5 勘误页](https://community.kde.org/Plasma/5.5_Errata),了解一些最高配置的问题,包括一些由 Intel 驱动造成的问题。 ### Live 镜像 体验 Plasma 5.5 的最容易的方式是用 USB 启动 Live 镜像。你可以在 KDE 社区维基中找到 [Plasma 5 的 Live 镜像](https://community.kde.org/Plasma/LiveImages)列表。 ### 软件包下载 发布已经创建好了,或正在创建中,软件包列在我们的维基页面上。 * [软件包下载维基页](https://community.kde.org/Plasma/Packages) ### 源代码下载 你可以直接从源代码开始安装 Plasma 5。KDE 的社区维基有[编译指导](http://community.kde.org/Frameworks/Building)。注意, Plasma 5 不能和 Plasma 4 并存,你需要卸载旧的版本,或者安装到不同位置。 * [源代码信息页](https://www.kde.org/info/plasma-5.5.0.php)
末日即将来到,T-800 终结者内核版本 Linux 4.1.15 出现!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Arnold-s-T-800-Terminator-Runs-Linux-Kernel-4-1-We-re-All-Doomed-473236.shtml
这或许是一个神奇的巧合,也许是预言。 如果你相信《终结者》电影中情节,那么我们很快就会看到世界末日了:D 。看起来,天网所控制的 T-800 机器人运行的是 Linux 内核 4.x,而 Linus Torvalds 先生刚刚释放了最新的 4.1.15内核这正是电影中说的,T-800 机器人的内核版本。 Linus Torvalds 前一段时间说,他考虑启动 Linux 内核 4.x 版本,而不是发布 3.20 版本,因为他不想再看到像 2.6.32.x 这样啰嗦的版本号了。当时他还没有下定决心,于是在 Google+上发起了投票,看看人们的选择。 当然,你现在已经知道了最后的投票结果和最终的决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6/114005ak22rzr3jya9agyd.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6/114005ak22rzr3jya9agyd.jpg
false
false
true
wxy
false
[ "内核", "Linux" ]
新闻
{ "viewnum": 11576, "commentnum": 2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80.102.104.201", "message": "hhhhhhhhhhhh也可以耍流氓不开源嘛",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京的 Chrome 4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2-16T12:15:52" }, { "postip": "113.116.5.89", "message": "天网的数据中到处都充斥着(ls -l)&nbsp;&nbsp;^^",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e 47.0|Windows XP 用户", "date": "2015-12-16T12:50:58" }, { "postip": "183.202.88.25", "message": "强烈要求 施瓦辛格 开源T800源代码:)", "username": "来自山西大同的 Sogou Explorer 2|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2-16T13:17:11" }, { "postip": "110.73.135.90", "message": "Linux 4.1.15是出了,但是还得等1381呢", "username": "来自广西来宾的 Chrome 46.0|Windows XP 用户", "date": "2015-12-16T13:45:35"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那肯定是内部 build 号:&gt;",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2-16T13:55:26"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天网不是 watch 着么,所以,ls ....",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2-16T13:56:00" }, { "postip": "183.15.60.84", "message": "看来ls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命令~所有人都不要忘记。说不定能关闭天网,当然,是在天网被黑了之后~", "username": "POCMON [Firefox 42.0|Ubuntu]", "date": "2015-12-16T14:31:39" }, { "postip": "118.242.26.46", "message": "原帖里有条“终结者用的不是等宽字体“,笑翻在地…… ^____^", "username": "ZengYi [Firefox 42.0|Ubuntu]", "date": "2015-12-16T14:40:13" }, { "postip": "221.213.50.211", "message": "", "username": "来自云南昆明的 WeChat 6.3|iOS 9.2 用户", "date": "2015-12-16T17:20:47" }, { "postip": "140.207.146.14", "message": "好快 说不定天王 已经来了",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Sogou Explorer 2|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2-16T17:36:17"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那楼歪得。。。",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2-16T18:33:36" }, { "postip": "218.106.145.6", "message": "真的,整张图的非等宽字体违和感太重了", "username": "星夜之幻 [Vivaldi 1.0|GNU/Linux]", "date": "2015-12-16T20:11:14" }, { "postip": "117.15.164.186", "message": "确实有Linux 4.1.15-1.1381_SKYN12nnmp(slawes.sky.net)。", "username": "来自天津的 Vivaldi 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16T20:47:20" }, { "postip": "60.13.146.137", "message": "我从图片上怎么没看出是Linux的内核,还有这个版本号呢?知道的说一下哈", "username": "朩ダo○ [Firefox 42.0|Windows 7]", "date": "2015-12-16T23:23:40"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仔细看",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2-17T07:17:04" }, { "postip": "118.75.199.174", "message": "被选中的这行,上面一行", "username": "来自山西长治的 Chrome 46.0|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15-12-17T10:06:00" }, { "postip": "118.75.199.174", "message": "被选中的这行,上面一行", "username": "来自山西长治的 Chrome 46.0|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15-12-17T10:06:06" }, { "postip": "112.117.199.204", "message": "卡梅隆也打算3D重制《终结者2》了", "username": "来自云南昆明的 Internet Explorer 1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2-17T13:43:34" }, { "postip": "112.117.199.204", "message": "卡梅隆也打算3D重制《终结者2》了", "username": "来自云南昆明的 Internet Explorer 1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2-17T13:43:50" }, { "postip": "125.69.136.104", "message": "&quot;显然也应该是基于 Linux。你总不会想让这些终结者在攻击人类最后一个基地的时候出现蓝屏或者升级时崩溃吧?&quot;<br />\r\n一升级,Kernel Panic!",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Firefox 43.0|Ubuntu 用户", "date": "2015-12-19T10:02:30"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哈哈哈,你用的是 arch 吧,滚挂了~~", "username": "linux [Chrome 47.0|Mac 10.11]", "date": "2015-12-19T18:12:53" } ]
[]
这或许是一个神奇的巧合,也许是预言。 如果你相信《终结者》电影中情节,那么我们很快就会看到世界末日了:D 。看起来,天网所控制的 T-800 机器人运行的是 Linux 内核 4.x,而 Linus Torvalds 先生刚刚释放了最新的 4.1.15内核这正是电影中说的,T-800 机器人的内核版本。 Linus Torvalds 前一段时间说,他考虑启动 Linux 内核 4.x 版本,而不是发布 3.20 版本,因为他不想再看到像 2.6.32.x 这样啰嗦的版本号了。当时他还没有下定决心,于是在 Google+上发起了投票,看看人们的选择。 当然,你现在已经知道了最后的投票结果和最终的决
2015-12-16T11:55:00
2015-12-16T11:55:00
6,745
/article-6745-1.html
> > 这或许是一个神奇的巧合,也许是预言。 > > > 如果你相信《终结者》电影中情节,那么我们很快就会看到世界末日了 :D 。 看起来,天网所控制的 T-800 机器人运行的是 Linux 内核 4.x,而 Linus Torvalds 先生刚刚释放了[最新的 4.1.15内核](http://thread.gmane.org/gmane.linux.kernel.stable/158560)——这正是电影中说的,T-800 机器人的内核版本。 Linus Torvalds 前一段时间说,他考虑启动 Linux 内核 4.x 版本,而不是发布 3.20 版本,因为他不想再看到像 2.6.32.x 这样啰嗦的版本号了。当时他还没有下定决心,于是在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LinusTorvalds/posts/jmtzzLiiejc) 上[发起了投票](/article-4884-1.html),看看人们的选择。 当然,你现在已经知道了最后的投票结果和最终的决定了,Linux 内核走上了 4.x 分支。他说,他计划让 4.x 分支成为一个稳定的分支,因此要求开发者们专注于修复而不是添加新功能。 而在另一方面,终结者 T-800 运行的版本是 4.1.15,所以,Linus Torvalds 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世界末日就靠它了:D。 ### 终结者当然应该运行 Linux 啦 如果<ruby> 天网 <rp> ( </rp> <rt> Skynet </rt> <rp> ) </rp></ruby>真的那么无所不在,那么它显然应该是基于 Linux 的,同样,<ruby> 终结者 <rp> ( </rp> <rt> Terminator </rt> <rp> ) </rp></ruby>这样的<ruby> 半机器人 <rp> ( </rp> <rt> cyborg </rt> <rp> ) </rp></ruby>显然也应该是基于 Linux。你总不会想让这些终结者在攻击人类最后一个基地的时候出现蓝屏或者升级时崩溃吧? [一个用户在 Reddit](http://www.reddit.com/r/linux/comments/2vyhr6/apparently_terminator_runs_linux_version/) 上贴了一张来自《终结者》电影的截屏(不清楚具体来自哪里),可以看到<ruby> 阿诺德 · 施瓦辛格 <rp> ( </rp> <rt> Arnold Schwarzenegger </rt> <rp> ) </rp></ruby>所饰演的 T-800 半机器人运行的正是 Linux 内核 4.1.15,具体内核型号:**Linux 4.1.15-1.1381\_SKYN12nnmp(slawes.sky.net)。**这可是不是你炕头上的那台老式计算机,而是天网版的!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6/114005ak22rzr3jya9agyd.jpg)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 Linus Torvalds 还在不断的发布内核更新,天网会升级它的系统吗?会让它的半机器人使用这个采用 GPL 许可证的 OS 吗——这可是要开源出来的。
如何在命令行中使用 ftp 命令上传和下载文件
https://www.howtoforge.com/tutorial/how-to-use-ftp-on-the-linux-shell/
本文中,介绍在 Linux shell 中如何使用 ftp 命令。包括如何连接 FTP 服务器,上传或下载文件以及创建文件夹。尽管现在有许多不错的 FTP 桌面应用,但是在服务器、SSH、远程会话中命令行 ftp 命令还是有很多应用的。比如。需要服务器从 ftp 仓库拉取备份。 步骤 1: 建立 FTP 连接 想要连接 FTP 服务器,在命令上中先输入ftp然后空格跟上 FTP 服务器的域名 'domain.com' 或者 IP 地址 例如: ftp domain.com ftp 192.168.0.1 ftp [email protected] 注意: 本例中使用匿名服务器。 替换下面例子中 IP 或域名为你的服务器地址。 步骤 2: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6/154338zlee4piakx0ra4ke.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6/154338zlee4piakx0ra4ke.jpg
true
false
true
vic020
false
[ "ftp" ]
技术
{ "viewnum": 129744, "commentnum": 10, "favtimes": 9,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17.15.164.186", "message": "ftp.cesca.es<br />\r\n还真的可以进去呀", "username": "来自天津的 Vivaldi 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16T21:07:03" }, { "postip": "112.90.37.141", "message": "建议网站重新设计一下吧,毕竟形象也是很重要的,这年头,网站做的粗糙都没人来看",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e 4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2-16T23:31:47"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说实话,不是我敝帚自珍,我不觉得我们的网站应该被称之为粗糙。那么您觉得那里粗糙,是否可以说详细点,如果能截图说明就更好了。", "username": "linux [Chrome 46.0|Mac 10.11]", "date": "2015-12-17T07:19:03" }, { "postip": "121.22.29.121", "message": "个人感觉这个网站还是很不错的。", "username": "ryt [Chrome 47.0|GNU/Linux]", "date": "2015-12-17T09:40:46" }, { "postip": "112.84.225.194", "message": "我猜他意思大概是说请个视觉设计师来帮忙看看……风水之类的", "username": "来自江苏淮安的 Firefox 42.0|Fedora 用户", "date": "2015-12-17T22:29:23" }, { "postip": "36.34.90.242", "message": "我也觉得一般般,主要是用的技术不够新,貌似没用到AJAX,HTML5、CSS3用得也比较少。(仅供参考,虽然我知道本网站是基于Discuz的)", "username": "unknow_future [Chrome 45.0|Windows 10]", "date": "2015-12-21T01:34:12" }, { "postip": "135.0.95.22", "message": "进去了,DIR,没有发现什么~", "username": "ak2008 [Chrome 48.0|Windows 7]", "date": "2016-02-16T15:55:14" }, { "postip": "117.136.37.249", "message": "风水和视觉好像。。。<br />\r\n技术网站弄得花里胡哨的有啥意义,", "username": "来自山东青岛的 Chrome 5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7-09-18T14:38:49" }, { "postip": "139.206.2.144", "message": "我觉得很好,你如果很厉害,你可能不用进来这里,但是你既然进来了,就说明你技术也不咋地,这里对于我们新手来说,来这里体验很好。", "username": "来自四川的 Firefox 9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1-08-29T00:48:42" }, { "postip": "139.206.2.144", "message": "我觉得很好,你如果很厉害,你可能不用进来这里,但是你既然进来了,就说明你技术也不咋地,这里对于我们新手来说,来这里体验很好。", "username": "来自四川的 Firefox 9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21-08-29T00:49:23" } ]
[]
本文中,介绍在 Linux shell 中如何使用 ftp 命令。包括如何连接 FTP 服务器,上传或下载文件以及创建文件夹。尽管现在有许多不错的 FTP 桌面应用,但是在服务器、SSH、远程会话中命令行 ftp 命令还是有很多应用的。比如。需要服务器从 ftp 仓库拉取备份。 步骤 1: 建立 FTP 连接 想要连接 FTP 服务器,在命令上中先输入ftp然后空格跟上 FTP 服务器的域名 'domain.com' 或者 IP 地址 例如: ftp domain.com ftp 192.168.0.1 ftp [email protected] 注意: 本例中使用匿名服务器。 替换下面例子中 IP 或域名为你的服务器地址。 步骤 2:
2015-12-16T15:43:00
2015-12-16T15:43:00
6,746
/article-6746-1.html
本文中,介绍在 Linux shell 中如何使用 ftp 命令。包括如何连接 FTP 服务器,上传或下载文件以及创建文件夹。尽管现在有许多不错的 FTP 桌面应用,但是在服务器、SSH、远程会话中命令行 ftp 命令还是有很多应用的。比如。需要服务器从 ftp 仓库拉取备份。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6/154338zlee4piakx0ra4ke.jpg) ### 步骤 1: 建立 FTP 连接 想要连接 FTP 服务器,在命令上中先输入`ftp`然后空格跟上 FTP 服务器的域名 'domain.com' 或者 IP 地址 #### 例如: ``` ftp domain.com ftp 192.168.0.1 ftp [email protected] ``` **注意: 本例中使用匿名服务器。** 替换下面例子中 IP 或域名为你的服务器地址。 ![FTP 登录](/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6/154341nh3ff5iuw6t35v63.png) ### 步骤 2: 使用用户名密码登录 绝大多数的 FTP 服务器是使用密码保护的,因此这些 FTP 服务器会询问'**username**'和'**password**'. 如果你连接到被称作匿名 FTP 服务器(LCTT 译注:即,并不需要你有真实的用户信息即可使用的 FTP 服务器称之为匿名 FTP 服务器),可以尝试`anonymous`作为用户名以及使用空密码: ``` Name: anonymous Password: ``` 之后,终端会返回如下的信息: ``` 230 Login successful. Remote system type is UNIX. Using binary mode to transfer files. ftp> ``` 登录成功。 ![FTP 登录成功](/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6/154341edii7w7qi575i933.png) ### 步骤 3: 目录操作 FTP 命令可以列出、移动和创建文件夹,如同我们在本地使用我们的电脑一样。`ls`可以打印目录列表,`cd`可以改变目录,`mkdir`可以创建文件夹。 #### 使用安全设置列出目录 ``` ftp> ls ``` 服务器将返回: ``` 200 PORT command successful. Consider using PASV. 150 Here comes the directory listing. directory list .... .... 226 Directory send OK. ``` ![打印目录](/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6/154341pakaohk26w3jn499.png) #### 改变目录: 改变目录可以输入: ``` ftp> cd directory ``` 服务器将会返回: ``` 250 Directory succesfully changed. ``` ![FTP中改变目录](/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6/154344axwpz44944obbpp4.png) ### 步骤 4: 使用 FTP 下载文件 在下载一个文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使用`lcd`命令设定本地接受目录位置。 ``` lcd /home/user/yourdirectoryname ``` 如果你不指定下载目录,文件将会下载到你登录 FTP 时候的工作目录。 现在,我们可以使用命令 get 来下载文件,比如: ``` get file ``` 文件会保存在使用lcd命令设置的目录位置。 服务器返回消息: ``` local: file remote: file 200 PORT command successful. Consider using PASV. 150 Opening BINARY mode data connection for file (xxx bytes). 226 File send OK. XXX bytes received in x.xx secs (x.xxx MB/s). ``` ![使用FTP下载文件](/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6/154344h8xiccxo5nsii5zx.png) 下载多个文件可以使用通配符及 `mget` 命令。例如,下面这个例子我打算下载所有以 .xls 结尾的文件。 ``` mget *.xls ``` ### 步骤 5: 使用 FTP 上传文件 完成 FTP 连接后,FTP 同样可以上传文件 使用 `put`命令上传文件: ``` put file ``` 当文件不再当前本地目录下的时候,可以使用绝对路径: ``` put /path/file ``` 同样,可以上传多个文件: ``` mput *.xls ``` ### 步骤 6: 关闭 FTP 连接 完成FTP工作后,为了安全起见需要关闭连接。有三个命令可以关闭连接: ``` bye exit quit ``` 任意一个命令可以断开FTP服务器连接并返回: ``` 221 Goodbye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6/154346mejv995e3vh39tf9.png) 需要更多帮助,在使用 ftp 命令连接到服务器后,可以使用`help`获得更多帮助。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6/154349e2op76bzpzh4mm24.png) --- via: <https://www.howtoforge.com/tutorial/how-to-use-ftp-on-the-linux-shell/> 译者:[VicYu](http://vicyu.ne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英国政府开源了其大规模监控软件
KIRSTY STYLES
http://thenextweb.com/insider/2015/12/15/gchq-open-sources-its-spy-software/
英国的监听机构国家通信情报局(GCHQ) 在 GitHub 上开源了其第一个项目,这是一个用 Java 编写的名为 Gaffer的海量图数据库。政府部门开源这并不值得惊奇,但令人吃惊的却是其开源的是一个用于监听民众的大规模监控软件。 这一举动在黑客社区引发了大量的反思和讨论,他们争论它是否该用还是不用。 一些人称赞了政府部门的这一举动,这使得社区也可以使用这些技术和基于它们进行开发;而另外一些人则建议拒绝掉这个项目,以维持计算机科学的正直性,因为它来自一个不道德的部门。 这个数据库系统可以用来分析数据的不同部分之间的内在关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6/232354zhcakrkfhrree8nc.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6/232354zhcakrkfhrree8nc.png
false
false
true
wxy
false
[ "Gaffer", "监听" ]
新闻
{ "viewnum": 5710, "commentnum": 4,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223.81.192.244", "message": "我国呢?", "username": "绿色圣光 [Iceweasel 38.2|GNU/Linux]", "date": "2015-12-17T21:34:00" }, { "postip": "218.88.93.239", "message": "(...闷声发大财)", "username": "weiyang [Chrome 47.0|GNU/Linux]", "date": "2015-12-18T16:49:14" }, { "postip": "117.151.52.74", "message": "蛤蛤,无可奉告", "username": "来自湖北的 Chrome 46.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2-22T17:07:29" }, { "postip": "45.32.18.50", "message": "我国正在研究其源代码,并应用到对国民的监听上", "username": "来自美国的 Chrome 4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2-22T17:26:42" } ]
[]
英国的监听机构国家通信情报局(GCHQ) 在 GitHub 上开源了其第一个项目,这是一个用 Java 编写的名为 Gaffer的海量图数据库。政府部门开源这并不值得惊奇,但令人吃惊的却是其开源的是一个用于监听民众的大规模监控软件。 这一举动在黑客社区引发了大量的反思和讨论,他们争论它是否该用还是不用。 一些人称赞了政府部门的这一举动,这使得社区也可以使用这些技术和基于它们进行开发;而另外一些人则建议拒绝掉这个项目,以维持计算机科学的正直性,因为它来自一个不道德的部门。 这个数据库系统可以用来分析数据的不同部分之间的内在关
2015-12-17T08:30:00
2015-12-17T08:30:00
6,751
/article-6751-1.html
英国的监听机构国家通信情报局(GCHQ) 在 GitHub 上开源了其第一个项目,这是一个用 Java 编写的名为 [Gaffer](https://github.com/GovernmentCommunicationsHeadquarters/Gaffer) 的海量图数据库。政府部门开源这并不值得惊奇,但令人吃惊的却是其开源的是一个用于监听民众的**大规模监控软件**。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6/232354zhcakrkfhrree8nc.png) 这一举动在黑客社区[引发了大量的反思和讨论](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10732609),他们争论它是否该用还是不用。 一些人[称赞](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10732609)了政府部门的这一举动,这使得社区也可以使用这些技术和基于它们进行开发;而另外一些人则[建议](https://news.ycombinator.com/item?id=10732609)拒绝掉这个项目,以维持计算机科学的正直性,因为它来自一个**不道德的部门**。 这个[数据库](https://github.com/GovernmentCommunicationsHeadquarters/Gaffer)系统可以用来分析数据的不同部分之间的内在关系。它可以一次性地上载大量数据,也可以分批输入,特别适合用于识别谁和谁在联系,或者如果你需要的话也可以收集关于某个人的数据。你可以使用它的 API 来获取和筛选你所需的数据内容。 有些人认为该部门的活动费用都是由公众所承担的,因此开源也是理所应当的。如果是在美国的话,政府的这种工作是[没有版权的](https://www.usa.gov/government-works),而在英国,版权则[属于](http://www.nationalarchives.gov.uk/information-management/re-using-public-sector-information/licensing-for-re-use/guidance-for-information-providers/make-information-available-ogl/)官方。 该软件实际上是使用到了 [Apache Accumulo](https://en.wikipedia.org/wiki/Apache_Accumulo) 代码库,而它却是由 GCHQ 在美国的兄弟单位 NSA 开源的。Gaffer 是以 Apache 2.0 许可证释出的。 英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成为一个<ruby> <a href="http://thenextweb.com/insider/2015/11/20/are-you-ready-to-become-a-digital-citizen/"> 数字民主国家 </a> <rp> ( </rp> <rt> digital democracy </rt> <rp> ) </rp></ruby>,自从其在 2012 年提出 ‘digital by default’ 提案之后,已经有多达 [70 个政府机构](https://government.github.com/community/)使用 GitHub 存放其代码了。 社区人士猜测这是否 GCHQ 寻找最好的技术人员的[另外一种方式](http://thenextweb.com/uk/2015/12/10/gchq-gives-you-homework-in-its-2015-christmas-card/),毕竟 GCHQ 正准备[招募多达 1900 人](http://www.theregister.co.uk/2015/11/16/uk_gch1_1900_staff/)来帮其应对安全方面的隐忧。 那么,你怎么看这件事?
《Linux 工作站安全检查清单》——来自 Linux 基金会内部
Mricon 等
https://github.com/lfit/itpol/blob/bbc17d8c69cb8eee07ec41f8fbf8ba32fdb4301b/linux-workstation-security.md
目标受众 这是一套 Linux 基金会为其系统管理员提供的推荐规范。 这个文档用于帮助那些使用 Linux 工作站来访问和管理项目的 IT 设施的系统管理员团队。 如果你的系统管理员是远程员工,你也许可以使用这套指导方针确保系统管理员的系统可以通过核心安全需求,降低你的IT 平台成为攻击目标的风险。 即使你的系统管理员不是远程员工,很多人也会在工作环境中通过便携笔记本完成工作,或者在家中设置系统以便在业余时间或紧急时刻访问工作平台。不论发生何种情况,你都能调整这个推荐规范来适应你的环境。 限制 但是,这并不是一个详细的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7/164737vjnlopdzlrkybbcm.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7/164737vjnlopdzlrkybbcm.jpg
true
false
true
wyangsun
true
[ "安全", "Linux" ]
技术
{ "viewnum": 13831, "commentnum": 4, "favtimes": 8,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06.39.118.252", "message": "王Y大神...猜猜我是谁?",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42.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2-17T18:07:48" }, { "postip": "113.208.138.106", "message": "Windows 10 用户 一定是个非主流", "username": "wyangsun [Chrome 46.0|Windows 7]", "date": "2015-12-17T18:30:11" }, { "postip": "219.130.239.64", "message": "很好~~~~支持", "username": "Nic [Firefox 43.0|Windows 7]", "date": "2015-12-18T11:28:13" }, { "postip": "135.0.95.22", "message": "这个需要MARK,赞!!!!", "username": "ak2008 [Chrome 48.0|Windows 7]", "date": "2016-02-16T15:48:48" } ]
[]
目标受众 这是一套 Linux 基金会为其系统管理员提供的推荐规范。 这个文档用于帮助那些使用 Linux 工作站来访问和管理项目的 IT 设施的系统管理员团队。 如果你的系统管理员是远程员工,你也许可以使用这套指导方针确保系统管理员的系统可以通过核心安全需求,降低你的IT 平台成为攻击目标的风险。 即使你的系统管理员不是远程员工,很多人也会在工作环境中通过便携笔记本完成工作,或者在家中设置系统以便在业余时间或紧急时刻访问工作平台。不论发生何种情况,你都能调整这个推荐规范来适应你的环境。 限制 但是,这并不是一个详细的
2015-12-17T16:48:00
2015-12-17T16:48:00
6,753
/article-6753-1.html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7/164737vjnlopdzlrkybbcm.jpg) ### 目标受众 > > 这是一套 Linux 基金会为其系统管理员提供的推荐规范。 > > > 这个文档用于帮助那些使用 Linux 工作站来访问和管理项目的 IT 设施的系统管理员团队。 如果你的系统管理员是远程员工,你也许可以使用这套指导方针确保系统管理员的系统可以通过核心安全需求,降低你的IT 平台成为攻击目标的风险。 即使你的系统管理员不是远程员工,很多人也会在工作环境中通过便携笔记本完成工作,或者在家中设置系统以便在业余时间或紧急时刻访问工作平台。不论发生何种情况,你都能调整这个推荐规范来适应你的环境。 ### 限制 但是,这并不是一个详细的“工作站加固”文档,可以说这是一个努力避免大多数明显安全错误而不会导致太多不便的一组推荐<ruby> 基线 <rp> ( </rp> <rt> baseline </rt> <rp> ) </rp></ruby>。你也许阅读这个文档后会认为它的方法太偏执,而另一些人也许会认为这仅仅是一些肤浅的研究。安全就像在高速公路上开车 -- 任何比你开的慢的都是一个傻瓜,然而任何比你开的快的人都是疯子。这个指南仅仅是一些列核心安全规则,既不详细又不能替代经验、警惕和常识。 我们分享这篇文档是为了[将开源协作的优势带到 IT 策略文献资料中](http://www.linux.com/news/featured-blogs/167-amanda-mcpherson/850607-linux-foundation-sysadmins-open-source-their-it-policies)。如果你发现它有用,我们希望你可以将它用到你自己团体中,并分享你的改进,对它的完善做出你的贡献。 ### 结构 每一节都分为两个部分: * 核对适合你项目的需求 * 形式不定的提示内容,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做 #### 严重级别 在清单的每一个项目都包括严重级别,我们希望这些能帮助指导你的决定: * **关键(ESSENTIAL)** 该项应该在考虑列表上被明确的重视。如果不采取措施,将会导致你的平台安全出现高风险。 * **中等(NICE)** 该项将改善你的安全形势,但是会影响到你的工作环境的流程,可能会要求养成新的习惯,改掉旧的习惯。 * **低等(PARANOID)** 留作感觉会明显完善我们平台安全、但是可能会需要大量调整与操作系统交互的方式的项目。 记住,这些只是参考。如果你觉得这些严重级别不能反映你的工程对安全的承诺,你应该调整它们为你所合适的。 选择正确的硬件 ------- 我们并不会要求管理员使用一个特殊供应商或者一个特殊的型号,所以这一节提供的是选择工作系统时的核心注意事项。 ### 检查清单 * [ ] 系统支持<ruby> 安全启动 <rp> ( </rp> <rt> SecureBoot </rt> <rp> ) </rp></ruby> *(关键)* * [ ] 系统没有<ruby> 火线 <rp> ( </rp> <rt> Firewire </rt> <rp> ) </rp></ruby>,<ruby> 雷电 <rp> ( </rp> <rt> thunderbolt </rt> <rp> ) </rp></ruby>或者<ruby> 扩展卡 <rp> ( </rp> <rt> ExpressCard </rt> <rp> ) </rp></ruby>接口 *(中等)* * [ ] 系统有 TPM 芯片 *(中等)* ### 注意事项 #### <ruby> 安全启动 <rp> ( </rp> <rt> SecureBoot </rt> <rp> ) </rp></ruby> 尽管它还有争议,但是安全引导能够预防很多针对工作站的攻击(Rootkits、“Evil Maid”,等等),而没有太多额外的麻烦。它并不能阻止真正专门的攻击者,加上在很大程度上,国家安全机构有办法应对它(可能是通过设计),但是有安全引导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作为选择,你也许可以部署 [Anti Evil Maid](https://github.com/QubesOS/qubes-antievilmaid) 提供更多健全的保护,以对抗安全引导所需要阻止的攻击类型,但是它需要更多部署和维护的工作。 #### 系统没有<ruby> 火线 <rp> ( </rp> <rt> Firewire </rt> <rp> ) </rp></ruby>,<ruby> 雷电 <rp> ( </rp> <rt> thunderbolt </rt> <rp> ) </rp></ruby>或者<ruby> 扩展卡 <rp> ( </rp> <rt> ExpressCard </rt> <rp> ) </rp></ruby>接口 火线是一个标准,其设计上允许任何连接的设备能够完全地直接访问你的系统内存(参见[维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IEEE_1394#Security_issues))。雷电接口和扩展卡同样有问题,虽然一些后来部署的雷电接口试图限制内存访问的范围。如果你没有这些系统端口,那是最好的,但是它并不严重,它们通常可以通过 UEFI 关闭或内核本身禁用。 #### TPM 芯片 <ruby> 可信平台模块 <rp> ( </rp> <rt> Trusted Platform Module ,TPM </rt> <rp> ) </rp></ruby>是主板上的一个与核心处理器单独分开的加密芯片,它可以用来增加平台的安全性(比如存储全盘加密的密钥),不过通常不会用于日常的平台操作。充其量,这个是一个有则更好的东西,除非你有特殊需求,需要使用 TPM 增加你的工作站安全性。 预引导环境 ----- 这是你开始安装操作系统前的一系列推荐规范。 ### 检查清单 * [ ] 使用 UEFI 引导模式(不是传统 BIOS)*(关键)* * [ ] 进入 UEFI 配置需要使用密码 *(关键)* * [ ] 使用安全引导 *(关键)* * [ ] 启动系统需要 UEFI 级别密码 *(中等)* ### 注意事项 #### UEFI 和安全引导 UEFI 尽管有缺点,还是提供了很多传统 BIOS 没有的好功能,比如安全引导。大多数现代的系统都默认使用 UEFI 模式。 确保进入 UEFI 配置模式要使用高强度密码。注意,很多厂商默默地限制了你使用密码长度,所以相比长口令你也许应该选择高熵值的短密码(关于密码短语请参考下面内容)。 基于你选择的 Linux 发行版,你也许需要、也许不需要按照 UEFI 的要求,来导入你的发行版的安全引导密钥,从而允许你启动该发行版。很多发行版已经与微软合作,用大多数厂商所支持的密钥给它们已发布的内核签名,因此避免了你必须处理密钥导入的麻烦。 作为一个额外的措施,在允许某人访问引导分区然后尝试做一些不好的事之前,让他们输入密码。为了防止<ruby> 肩窥 <rp> ( </rp> <rt> shoulder-surfing </rt> <rp> ) </rp></ruby>,这个密码应该跟你的 UEFI 管理密码不同。如果你经常关闭和启动,你也许不想这么麻烦,因为你已经必须输入 LUKS 密码了(LUKS 参见下面内容),这样会让你您减少一些额外的键盘输入。 发行版选择注意事项 --------- 很有可能你会坚持一个广泛使用的发行版如 Fedora,Ubuntu,Arch,Debian,或它们的一个类似发行版。无论如何,以下是你选择使用发行版应该考虑的。 ### 检查清单 * [ ] 拥有一个强健的 MAC/RBAC 系统(SELinux/AppArmor/Grsecurity) *(关键)* * [ ] 发布安全公告 *(关键)* * [ ] 提供及时的安全补丁 *(关键)* * [ ] 提供软件包的加密验证 *(关键)* * [ ] 完全支持 UEFI 和安全引导 *(关键)* * [ ] 拥有健壮的原生全磁盘加密支持 *(关键)* ### 注意事项 #### SELinux,AppArmor,和 GrSecurity/PaX <ruby> 强制访问控制 <rp> ( </rp> <rt> Mandatory Access Controls,MAC </rt> <rp> ) </rp></ruby>或者<ruby>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rp> ( </rp> <rt>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s,RBAC </rt> <rp> ) </rp></ruby>是一个用在老式 POSIX 系统的基于用户或组的安全机制扩展。现在大多数发行版已经捆绑了 MAC/RBAC 系统(Fedora,Ubuntu),或通过提供一种机制一个可选的安装后步骤来添加它(Gentoo,Arch,Debian)。显然,强烈建议您选择一个预装 MAC/RBAC 系统的发行版,但是如果你对某个没有默认启用它的发行版情有独钟,装完系统后应计划配置安装它。 应该坚决避免使用不带任何 MAC/RBAC 机制的发行版,像传统的 POSIX 基于用户和组的安全在当今时代应该算是考虑不足。如果你想建立一个 MAC/RBAC 工作站,通常认为 AppArmor 和 PaX 比 SELinux 更容易掌握。此外,在工作站上,很少有或者根本没有对外监听的守护进程,而针对用户运行的应用造成的最高风险,GrSecurity/PaX *可能* 会比SELinux 提供更多的安全便利。 #### 发行版安全公告 大多数广泛使用的发行版都有一个给它们的用户发送安全公告的机制,但是如果你对一些机密感兴趣,去看看开发人员是否有见于文档的提醒用户安全漏洞和补丁的机制。缺乏这样的机制是一个重要的警告信号,说明这个发行版不够成熟,不能被用作主要管理员的工作站。 #### 及时和可靠的安全更新 多数常用的发行版提供定期安全更新,但应该经常检查以确保及时提供关键包更新。因此应避免使用<ruby> 附属发行版 <rp> ( </rp> <rt> spin-off </rt> <rp> ) </rp></ruby>和“社区重构”,因为它们必须等待上游发行版先发布,它们经常延迟发布安全更新。 现在,很难找到一个不使用加密签名、更新元数据或二者都不使用的发行版。如此说来,常用的发行版在引入这个基本安全机制就已经知道这些很多年了(Arch,说你呢),所以这也是值得检查的。 #### 发行版支持 UEFI 和安全引导 检查发行版是否支持 UEFI 和安全引导。查明它是否需要导入额外的密钥或是否要求启动内核有一个已经被系统厂商信任的密钥签名(例如跟微软达成合作)。一些发行版不支持 UEFI 或安全启动,但是提供了替代品来确保<ruby> 防篡改 <rp> ( </rp> <rt> tamper-proof </rt> <rp> ) </rp></ruby>或<ruby> 防破坏 <rp> ( </rp> <rt> tamper-evident </rt> <rp> ) </rp></ruby>引导环境([Qubes-OS](https://qubes-os.org/) 使用 Anti Evil Maid,前面提到的)。如果一个发行版不支持安全引导,也没有防止引导级别攻击的机制,还是看看别的吧。 #### 全磁盘加密 全磁盘加密是保护静止数据的要求,大多数发行版都支持。作为一个选择方案,带有自加密硬盘的系统也可以用(通常通过主板 TPM 芯片实现),并提供了类似安全级别而且操作更快,但是花费也更高。 发行版安装指南 ------- 所有发行版都是不同的,但是也有一些一般原则: ### 检查清单 * [ ] 使用健壮的密码全磁盘加密(LUKS) *(关键)* * [ ] 确保交换分区也加密了 *(关键)* * [ ] 确保引导程序设置了密码(可以和LUKS一样) *(关键)* * [ ] 设置健壮的 root 密码(可以和LUKS一样) *(关键)* * [ ] 使用无特权账户登录,作为管理员组的一部分 *(关键)* * [ ] 设置健壮的用户登录密码,不同于 root 密码 *(关键)* ### 注意事项 #### 全磁盘加密 除非你正在使用自加密硬盘,配置你的安装程序完整地加密所有存储你的数据与系统文件的磁盘很重要。简单地通过自动挂载的 cryptfs <ruby> 环 <rp> ( </rp> <rt> loop </rt> <rp> ) </rp></ruby>文件加密用户目录还不够(说你呢,旧版 Ubuntu),这并没有给系统二进制文件或交换分区提供保护,它可能包含大量的敏感数据。推荐的加密策略是加密 LVM 设备,以便在启动过程中只需要一个密码。 `/boot`分区将一直保持非加密,因为引导程序需要在调用 LUKS/dm-crypt 前能引导内核自身。一些发行版支持加密的`/boot`分区,比如 [Arch](http://www.pavelkogan.com/2014/05/23/luks-full-disk-encryption/),可能别的发行版也支持,但是似乎这样增加了系统更新的复杂度。如果你的发行版并没有原生支持加密`/boot`也不用太在意,内核镜像本身并没有什么隐私数据,它会通过安全引导的加密签名检查来防止被篡改。 #### 选择一个好密码 现代的 Linux 系统没有限制密码口令长度,所以唯一的限制是你的偏执和倔强。如果你要启动你的系统,你将大概至少要输入两个不同的密码:一个解锁 LUKS ,另一个登录,所以长密码将会使你老的更快。最好从丰富或混合的词汇中选择2-3个单词长度,容易输入的密码。 优秀密码例子(是的,你可以使用空格): * nature abhors roombas * 12 in-flight Jebediahs * perdon, tengo flatulence 如果你喜欢输入可以在公开场合和你生活中能见到的句子,比如: * Mary had a little lamb * you're a wizard, Harry * to infinity and beyond 如果你愿意的话,你也应该带上最少要 10-12个字符长度的非词汇的密码。 除非你担心物理安全,你可以写下你的密码,并保存在一个远离你办公桌的安全的地方。 #### Root,用户密码和管理组 我们建议,你的 root 密码和你的 LUKS 加密使用同样的密码(除非你共享你的笔记本给信任的人,让他应该能解锁设备,但是不应该能成为 root 用户)。如果你是笔记本电脑的唯一用户,那么你的 root 密码与你的 LUKS 密码不同是没有安全优势上的意义的。通常,你可以使用同样的密码在你的 UEFI 管理,磁盘加密,和 root 登录中 -- 知道这些任意一个都会让攻击者完全控制您的系统,在单用户工作站上使这些密码不同,没有任何安全益处。 你应该有一个不同的,但同样强健的常规用户帐户密码用来日常工作。这个用户应该是管理组用户(例如`wheel`或者类似,根据发行版不同),允许你执行`sudo`来提升权限。 换句话说,如果在你的工作站只有你一个用户,你应该有两个独特的、<ruby> 强健 <rp> ( </rp> <rt> robust </rt> <rp> ) </rp></ruby>而<ruby> 强壮 <rp> ( </rp> <rt> strong </rt> <rp> ) </rp></ruby>的密码需要记住: **管理级别**,用在以下方面: * UEFI 管理 * 引导程序(GRUB) * 磁盘加密(LUKS) * 工作站管理(root 用户) **用户级别**,用在以下: * 用户登录和 sudo * 密码管理器的主密码 很明显,如果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的话,它们全都可以不同。 安装后的加固 ------ 安装后的安全加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的发行版,所以在一个像这样的通用文档中提供详细说明是徒劳的。然而,这里有一些你应该采取的步骤: ### 检查清单 * [ ] 在全局范围内禁用火线和雷电模块 *(关键)* * [ ] 检查你的防火墙,确保过滤所有传入端口 *(关键)* * [ ] 确保 root 邮件转发到一个你可以收到的账户 *(关键)* * [ ] 建立一个系统自动更新任务,或更新提醒 *(中等)* * [ ] 检查以确保 sshd 服务默认情况下是禁用的 *(中等)* * [ ] 配置屏幕保护程序在一段时间的不活动后自动锁定 *(中等)* * [ ] 设置 logwatch *(中等)* * [ ] 安装使用 rkhunter *(中等)* * [ ] 安装一个<ruby> 入侵检测系统 <rp> ( </rp> <rt>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rt> <rp> ) </rp></ruby> *(中等)* ### 注意事项 #### 将模块列入黑名单 将火线和雷电模块列入黑名单,增加一行到`/etc/modprobe.d/blacklist-dma.conf`文件: ``` blacklist firewire-core blacklist thunderbolt ``` 重启后的这些模块将被列入黑名单。这样做是无害的,即使你没有这些端口(但也不做任何事)。 #### Root 邮件 默认的 root 邮件只是存储在系统基本上没人读过。确保你设置了你的`/etc/aliases`来转发 root 邮件到你确实能读取的邮箱,否则你也许错过了重要的系统通知和报告: ``` # Person who should get root's mail root: [email protected] ``` 编辑后这些后运行`newaliases`,然后测试它确保能投递到,像一些邮件供应商将拒绝来自不存在的域名或者不可达的域名的邮件。如果是这个原因,你需要配置邮件转发直到确实可用。 #### 防火墙,sshd,和监听进程 默认的防火墙设置将取决于您的发行版,但是大多数都允许`sshd`端口连入。除非你有一个令人信服的合理理由允许连入 ssh,你应该过滤掉它,并禁用 sshd 守护进程。 ``` systemctl disable sshd.service systemctl stop sshd.service ``` 如果你需要使用它,你也可以临时启动它。 通常,你的系统不应该有任何侦听端口,除了响应 ping 之外。这将有助于你对抗网络级的零日漏洞利用。 #### 自动更新或通知 建议打开自动更新,除非你有一个非常好的理由不这么做,如果担心自动更新将使您的系统无法使用(以前发生过,所以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至少,你应该启用自动通知可用的更新。大多数发行版已经有这个服务自动运行,所以你不需要做任何事。查阅你的发行版文档了解更多。 你应该尽快应用所有明显的勘误,即使这些不是特别贴上“安全更新”或有关联的 CVE 编号。所有的问题都有潜在的安全漏洞和新的错误,比起停留在旧的、已知的问题上,未知问题通常是更安全的策略。 #### 监控日志 你应该会对你的系统上发生了什么很感兴趣。出于这个原因,你应该安装`logwatch`然后配置它每夜发送在你的系统上发生的任何事情的活动报告。这不会预防一个专业的攻击者,但是一个不错的安全网络功能。 注意,许多 systemd 发行版将不再自动安装一个“logwatch”所需的 syslog 服务(因为 systemd 会放到它自己的日志中),所以你需要安装和启用“rsyslog”来确保在使用 logwatch 之前你的 /var/log 不是空的。 #### Rkhunter 和 IDS 安装`rkhunter`和一个类似`aide`或者`tripwire`入侵检测系统(IDS)并不是那么有用,除非你确实理解它们如何工作,并采取必要的步骤来设置正确(例如,保证数据库在外部介质,从可信的环境运行检测,记住执行系统更新和配置更改后要刷新散列数据库,等等)。如果你不愿在你的工作站执行这些步骤,并调整你如何工作的方式,这些工具只能带来麻烦而没有任何实在的安全益处。 我们建议你安装`rkhunter`并每晚运行它。它相当易于学习和使用,虽然它不会阻止一个复杂的攻击者,它也能帮助你捕获你自己的错误。 个人工作站备份 ------- 工作站备份往往被忽视,或偶尔才做一次,这常常是不安全的方式。 ### 检查清单 * [ ] 设置加密备份工作站到外部存储 *(关键)* * [ ] 使用<ruby> 零认知 <rp> ( </rp> <rt> zero-knowledge </rt> <rp> ) </rp></ruby>备份工具备份到站外或云上 *(中等)* ### 注意事项 #### 全加密的备份存到外部存储 把全部备份放到一个移动磁盘中比较方便,不用担心带宽和上行网速(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供应商仍然提供显著的不对称的上传/下载速度)。不用说,这个移动硬盘本身需要加密(再说一次,通过 LUKS),或者你应该使用一个备份工具建立加密备份,例如`duplicity`或者它的 GUI 版本 `deja-dup`。我建议使用后者并使用随机生成的密码,保存到离线的安全地方。如果你带上笔记本去旅行,把这个磁盘留在家,以防你的笔记本丢失或被窃时可以找回备份。 除了你的家目录外,你还应该备份`/etc`目录和出于取证目的的`/var/log`目录。 尤其重要的是,避免拷贝你的家目录到任何非加密存储上,即使是需要快速的在两个系统上移动文件时,一旦完成你肯定会忘了清除它,从而暴露个人隐私或者安全信息到监听者手中 -- 尤其是把这个存储介质跟你的笔记本放到同一个包里。 #### 有选择的零认知站外备份 <ruby> 站外备份 <rp> ( </rp> <rt> Off-site backup </rt> <rp> ) </rp></ruby>也是相当重要的,是否可以做到要么需要你的老板提供空间,要么找一家云服务商。你可以建一个单独的 duplicity/deja-dup 配置,只包括重要的文件,以免传输大量你不想备份的数据(网络缓存、音乐、下载等等)。 作为选择,你可以使用<ruby> 零认知 <rp> ( </rp> <rt> zero-knowledge </rt> <rp> ) </rp></ruby>备份工具,例如 [SpiderOak](https://spideroak.com/),它提供一个卓越的 Linux GUI工具还有更多的实用特性,例如在多个系统或平台间同步内容。 最佳实践 ---- 下面是我们认为你应该采用的最佳实践列表。它当然不是非常详细的,而是试图提供实用的建议,来做到可行的整体安全性和可用性之间的平衡。 ### 浏览 毫无疑问, web 浏览器将是你的系统上最大、最容易暴露的面临攻击的软件。它是专门下载和执行不可信、甚至是恶意代码的一个工具。它试图采用沙箱和<ruby> 代码清洁 <rp> ( </rp> <rt> code sanitization </rt> <rp> ) </rp></ruby>等多种机制保护你免受这种危险,但是在之前它们都被击败了多次。你应该知道,在任何时候浏览网站都是你做的最不安全的活动。 有几种方法可以减少浏览器的影响,但这些真实有效的方法需要你明显改变操作您的工作站的方式。 #### 1: 使用两个不同的浏览器 *(关键)* 这很容易做到,但是只有很少的安全效益。并不是所有浏览器都可以让攻击者完全自由访问您的系统 -- 有时它们只能允许某人读取本地浏览器存储,窃取其它标签的活动会话,捕获浏览器的输入等。使用两个不同的浏览器,一个用在工作/高安全站点,另一个用在其它方面,有助于防止攻击者请求整个 cookie 存储的小问题。主要的不便是两个不同的浏览器会消耗大量内存。 我们建议: ##### 火狐用来访问工作和高安全站点 使用火狐登录工作有关的站点,应该额外关心的是确保数据如 cookies,会话,登录信息,击键等等,明显不应该落入攻击者手中。除了少数的几个网站,你不应该用这个浏览器访问其它网站。 你应该安装下面的火狐扩展: * [ ] NoScript *(关键)* + NoScript 阻止活动内容加载,除非是在用户白名单里的域名。如果用于默认浏览器它会很麻烦(可是提供了真正好的安全效益),所以我们建议只在访问与工作相关的网站的浏览器上开启它。 * [ ] Privacy Badger *(关键)* + EFF 的 Privacy Badger 将在页面加载时阻止大多数外部追踪器和广告平台,有助于在这些追踪站点影响你的浏览器时避免跪了(追踪器和广告站点通常会成为攻击者的目标,因为它们能会迅速影响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系统)。 * [ ] HTTPS Everywhere *(关键)* + 这个 EFF 开发的扩展将确保你访问的大多数站点都使用安全连接,甚至你点击的连接使用的是 <http://(可以有效的避免大多数的攻击,例如> [SSL-strip](http://www.thoughtcrime.org/software/sslstrip/))。 * [ ] Certificate Patrol *(中等)* + 如果你正在访问的站点最近改变了它们的 TLS 证书,这个工具将会警告你 -- 特别是如果不是接近失效期或者现在使用不同的证书颁发机构。它有助于警告你是否有人正尝试中间人攻击你的连接,不过它会产生很多误报。 你应该让火狐成为你打开连接时的默认浏览器,因为 NoScript 将在加载或者执行时阻止大多数活动内容。 ##### 其它一切都用 Chrome/Chromium Chromium 开发者在增加很多很好的安全特性方面走在了火狐前面(至少[在 Linux 上](https://code.google.com/p/chromium/wiki/LinuxSandboxing)),例如 seccomp 沙箱,内核用户空间等等,这会成为一个你访问的网站与你其它系统之间的额外隔离层。Chromium 是上游开源项目,Chrome 是 Google 基于它构建的专有二进制包(加一句偏执的提醒,如果你有任何不想让谷歌知道的事情都不要使用它)。 推荐你在 Chrome 上也安装**Privacy Badger** 和 **HTTPS Everywhere** 扩展,然后给它一个与火狐不同的主题,以让它告诉你这是你的“不可信站点”浏览器。 #### 2: 使用两个不同浏览器,一个在专用的虚拟机里 *(中等)* 这有点像上面建议的做法,除了您将添加一个通过快速访问协议运行在专用虚拟机内部 Chrome 的额外步骤,它允许你共享剪贴板和转发声音事件(如,Spice 或 RDP)。这将在不可信浏览器和你其它的工作环境之间添加一个优秀的隔离层,确保攻击者完全危害你的浏览器将必须另外打破 VM 隔离层,才能达到系统的其余部分。 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可行方式,但是需要大量的 RAM 和高速的处理器来处理多增加的负载。这要求作为管理员的你需要相应地调整自己的工作实践而付出辛苦。 #### 3: 通过虚拟化完全隔离你的工作和娱乐环境 *(低等)* 了解下 [Qubes-OS 项目](https://qubes-os.org/),它致力于通过划分你的应用到完全隔离的 VM 中来提供高度安全的工作环境。 ### 密码管理器 #### 检查清单 * [ ] 使用密码管理器 *(关键)* * [ ] 不相关的站点使用不同的密码 *(关键)* * [ ] 使用支持团队共享的密码管理器 *(中等)* * [ ] 给非网站类账户使用一个单独的密码管理器 *(低等)* #### 注意事项 使用好的、唯一的密码对你的团队成员来说应该是非常关键的需求。<ruby> 凭证 <rp> ( </rp> <rt> credential </rt> <rp> ) </rp></ruby>盗取一直在发生 — 通过被攻破的计算机、盗取数据库备份、远程站点利用、以及任何其它的方式。凭证绝不应该跨站点重用,尤其是关键的应用。 ##### 浏览器中的密码管理器 每个浏览器有一个比较安全的保存密码机制,可以同步到供应商维护的,并使用用户的密码保证数据加密。然而,这个机制有严重的劣势: 1. 不能跨浏览器工作 2. 不提供任何与团队成员共享凭证的方法 也有一些支持良好、免费或便宜的密码管理器,可以很好的融合到多个浏览器,跨平台工作,提供小组共享(通常是付费服务)。可以很容易地通过搜索引擎找到解决方案。 ##### 独立的密码管理器 任何与浏览器结合的密码管理器都有一个主要的缺点,它实际上是应用的一部分,这样最有可能被入侵者攻击。如果这让你不放心(应该这样),你应该选择两个不同的密码管理器 -- 一个集成在浏览器中用来保存网站密码,一个作为独立运行的应用。后者可用于存储高风险凭证如 root 密码、数据库密码、其它 shell 账户凭证等。 这样的工具在团队成员间共享超级用户的凭据方面特别有用(服务器 root 密码、ILO密码、数据库管理密码、引导程序密码等等)。 这几个工具可以帮助你: * [KeePassX](https://keepassx.org/),在第2版中改进了团队共享 * [Pass](http://www.passwordstore.org/),它使用了文本文件和 PGP,并与 git 结合 * [Django-Pstore](https://pypi.python.org/pypi/django-pstore),它使用 GPG 在管理员之间共享凭据 * [Hiera-Eyaml](https://github.com/TomPoulton/hiera-eyaml),如果你已经在你的平台中使用了 Puppet,在你的 Hiera 加密数据的一部分里面,可以便捷的追踪你的服务器/服务凭证。 ### 加固 SSH 与 PGP 的私钥 个人加密密钥,包括 SSH 和 PGP 私钥,都是你工作站中最重要的物品 -- 这是攻击者最想得到的东西,这可以让他们进一步攻击你的平台或在其它管理员面前冒充你。你应该采取额外的步骤,确保你的私钥免遭盗窃。 #### 检查清单 * [ ] 用来保护私钥的强壮密码 *(关键)* * [ ] PGP 的主密码保存在移动存储中 *(中等)* * [ ] 用于身份验证、签名和加密的子密码存储在智能卡设备 *(中等)* * [ ] SSH 配置为以 PGP 认证密钥作为 ssh 私钥 *(中等)* #### 注意事项 防止私钥被偷的最好方式是使用一个智能卡存储你的加密私钥,绝不要拷贝到工作站上。有几个厂商提供支持 OpenPGP 的设备: * [Kernel Concepts](http://shop.kernelconcepts.de/),在这里可以采购支持 OpenPGP 的智能卡和 USB 读取器,你应该需要一个。 * [Yubikey NEO](https://www.yubico.com/products/yubikey-hardware/yubikey-neo/),这里提供 OpenPGP 功能的智能卡还提供很多很酷的特性(U2F、PIV、HOTP等等)。 确保 PGP 主密码没有存储在工作站也很重要,仅使用子密码。主密钥只有在签名其它的密钥和创建新的子密钥时使用 — 不经常发生这种操作。你可以照着 [Debian 的子密钥](https://wiki.debian.org/Subkeys)向导来学习如何将你的主密钥移动到移动存储并创建子密钥。 你应该配置你的 gnupg 代理作为 ssh 代理,然后使用基于智能卡 PGP 认证密钥作为你的 ssh 私钥。我们发布了一个[详尽的指导](https://github.com/lfit/ssh-gpg-smartcard-config)如何使用智能卡读取器或 Yubikey NEO。 如果你不想那么麻烦,最少要确保你的 PGP 私钥和你的 SSH 私钥有个强健的密码,这将让攻击者很难盗取使用它们。 ### 休眠或关机,不要挂起 当系统挂起时,内存中的内容仍然保留在内存芯片中,可以会攻击者读取到(这叫做<ruby> 冷启动攻击 <rp> ( </rp> <rt> Cold Boot Attack </rt> <rp> ) </rp></ruby>)。如果你离开你的系统的时间较长,比如每天下班结束,最好关机或者休眠,而不是挂起它或者就那么开着。 ### 工作站上的 SELinux 如果你使用捆绑了 SELinux 的发行版(如 Fedora),这有些如何使用它的建议,让你的工作站达到最大限度的安全。 #### 检查清单 * [ ] 确保你的工作站<ruby> 强制 <rp> ( </rp> <rt> enforcing </rt> <rp> ) </rp></ruby>使用 SELinux *(关键)* * [ ] 不要盲目的执行`audit2allow -M`,应该经常检查 *(关键)* * [ ] 绝不要 `setenforce 0` *(中等)* * [ ] 切换你的用户到 SELinux 用户`staff_u` *(中等)* #### 注意事项 SELinux 是<ruby> 强制访问控制 <rp> ( </rp> <rt> Mandatory Access Controls,MAC </rt> <rp> ) </rp></ruby>,是 POSIX许可核心功能的扩展。它是成熟、强健,自从它推出以来已经有很长的路了。不管怎样,许多系统管理员现在仍旧重复过时的口头禅“关掉它就行”。 话虽如此,在工作站上 SELinux 会带来一些有限的安全效益,因为大多数你想运行的应用都是可以自由运行的。开启它有益于给网络提供足够的保护,也有可能有助于防止攻击者通过脆弱的后台服务提升到 root 级别的权限用户。 我们的建议是开启它并<ruby> 强制使用 <rp> ( </rp> <rt> enforcing </rt> <rp> ) </rp></ruby>。 ##### 绝不`setenforce 0` 使用`setenforce 0`临时把 SELinux 设置为<ruby> 许可 <rp> ( </rp> <rt> permissive </rt> <rp> ) </rp></ruby>模式很有诱惑力,但是你应该避免这样做。当你想查找一个特定应用或者程序的问题时,实际上这样做是把整个系统的 SELinux 给关闭了。 你应该使用`semanage permissive -a [somedomain_t]`替换`setenforce 0`,只把这个程序放入许可模式。首先运行`ausearch`查看哪个程序发生问题: ``` ausearch -ts recent -m avc ``` 然后看下`scontext=`(源自 SELinux 的上下文)行,像这样: ``` scontext=staff_u:staff_r:gpg_pinentry_t:s0-s0:c0.c1023 ^^^^^^^^^^^^^^ ``` 这告诉你程序`gpg_pinentry_t`被拒绝了,所以你想排查应用的故障,应该增加它到许可域: ``` semange permissive -a gpg_pinentry_t ``` 这将允许你使用应用然后收集 AVC 的其它数据,你可以结合`audit2allow`来写一个本地策略。一旦完成你就不会看到新的 AVC 的拒绝消息,你就可以通过运行以下命令从许可中删除程序: ``` semanage permissive -d gpg_pinentry_t ``` ##### 用 SELinux 的用户 staff\_r 使用你的工作站 SELinux 带有<ruby> 角色 <rp> ( </rp> <rt> role </rt> <rp> ) </rp></ruby>的原生实现,基于用户帐户相关角色来禁止或授予某些特权。作为一个管理员,你应该使用`staff_r`角色,这可以限制访问很多配置和其它安全敏感文件,除非你先执行`sudo`。 默认情况下,用户以`unconfined_r`创建,你可以自由运行大多数应用,没有任何(或只有一点)SELinux 约束。转换你的用户到`staff_r`角色,运行下面的命令: ``` usermod -Z staff_u [username] ``` 你应该退出然后登录新的角色,届时如果你运行`id -Z`,你将会看到: ``` staff_u:staff_r:staff_t:s0-s0:c0.c1023 ``` 在执行`sudo`时,你应该记住增加一个额外标志告诉 SELinux 转换到“sysadmin”角色。你需要用的命令是: ``` sudo -i -r sysadm_r ``` 然后`id -Z`将会显示: ``` staff_u:sysadm_r:sysadm_t:s0-s0:c0.c1023 ``` **警告**:在进行这个切换前你应该能很顺畅的使用`ausearch`和`audit2allow`,当你以`staff_r`角色运行时你的应用有可能不再工作了。在写作本文时,已知以下流行的应用在`staff_r`下没有做策略调整就不会工作: * Chrome/Chromium * Skype * VirtualBox 切换回`unconfined_r`,运行下面的命令: ``` usermod -Z unconfined_u [username] ``` 然后注销再重新回到舒适区。 延伸阅读 ---- IT 安全的世界是一个没有底的兔子洞。如果你想深入,或者找到你的具体发行版更多的安全特性,请查看下面这些链接: * [Fedora 安全指南](https://docs.fedoraproject.org/en-US/Fedora/19/html/Security_Guide/index.html) * [CESG Ubuntu 安全指南](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end-user-devices-security-guidance-ubuntu-1404-lts) * [Debian 安全手册](https://www.debian.org/doc/manuals/securing-debian-howto/index.en.html) * [Arch Linux 安全维基](https://wiki.archlinux.org/index.php/Security) * [Mac OSX 安全](https://www.apple.com/support/security/guides/) 许可 -- 这项工作在[创作共用授权4.0国际许可证](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许可下。 --- via: <https://github.com/lfit/itpol/blob/bbc17d8c69cb8eee07ec41f8fbf8ba32fdb4301b/linux-workstation-security.md> 作者:[mricon](https://github.com/mricon) 译者:[wyangsun](https://github.com/wyangsun)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作为 HTTPS 的骨灰粉,怎么可以不加入 HSTS 预载入列表
wxy
自从关注了 HTTPS,Linux 中国就成了 HTTPS 的铁杆粉丝了,不但传播了很多 HTTPS 相关的文章,而且身体力行的将 http://linux.cn也切换到了 https://linux.cn。非但如此,还激进地配置了 HSTS策略。 HSTS 是什么? 如果一个 web 服务器支持 HTTP 访问,并将其重定向到 HTTPS 访问的话,那么访问者在重定向前的初始会话是非加密的。举个例子,比如访问者输入 http://www.foo.com/ 或直接输入 foo.com 时。 这就给了中间人攻击的一个机会,重定向可能会被破坏,从而定向到一个恶意站点而不是应该访问的加密页面。 HTTP 严格传输安全(HSTS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7/222603ec2hnnh0zy57y4y7.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7/222603ec2hnnh0zy57y4y7.jpg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 "HTTPS", "HSTS", "Chrome" ]
新闻
{ "viewnum": 10171, "commentnum": 6, "favtimes": 3,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postip": "58.19.11.7", "message": "linux.cn 牛逼&nbsp;&nbsp;不愧是我看好的 网站", "username": "jingwang [Chrome 47.0|Windows 10]", "date": "2015-12-18T10:24:35" }, { "postip": "219.130.239.64", "message": "很好的文章,很好的网站,赞", "username": "Nic [Firefox 43.0|Windows 7]", "date": "2015-12-18T11:27:26" }, { "postip": "114.111.166.77", "message": "昨晚在群里就看到了,这会过来赞一个!", "username": "Shadow-華 [Chrome 47.0|Windows 7]", "date": "2015-12-18T12:52:51" }, { "postip": "113.208.138.106", "message": "赞一个", "username": "wyangsun [Chrome 46.0|Windows 7]", "date": "2015-12-18T16:02:22" }, { "postip": "117.151.64.40", "message": "迟来的赞!!", "username": "tea1111980 [Chrome 47.0|Windows 10]", "date": "2015-12-18T17:17:18" }, { "postip": "183.131.11.57", "message": "very nice", "username": "夜域诡士 [Firefox 38.0|GNU/Linux]", "date": "2015-12-24T15:46:27" } ]
[]
自从关注了 HTTPS,Linux 中国就成了 HTTPS 的铁杆粉丝了,不但传播了很多 HTTPS 相关的文章,而且身体力行的将 http://linux.cn也切换到了 https://linux.cn。非但如此,还激进地配置了 HSTS策略。 HSTS 是什么? 如果一个 web 服务器支持 HTTP 访问,并将其重定向到 HTTPS 访问的话,那么访问者在重定向前的初始会话是非加密的。举个例子,比如访问者输入 http://www.foo.com/ 或直接输入 foo.com 时。 这就给了中间人攻击的一个机会,重定向可能会被破坏,从而定向到一个恶意站点而不是应该访问的加密页面。 HTTP 严格传输安全(HSTS
2015-12-18T09:00:00
2015-12-18T09:00:00
6,754
/article-6754-1.html
> > 自从关注了 HTTPS,Linux 中国就成了 HTTPS 的铁杆粉丝了,不但传播了很多 HTTPS 相关的[文章](/article-5374-1.html),而且身体力行的将 <http://linux.cn> 也[切换](/article-5361-1.html)到了 <https://linux.cn> 。非但如此,还激进地配置了 [HSTS](/article-5266-1.html) 策略。 > > > ### HSTS 是什么? 如果一个 web 服务器支持 HTTP 访问,并将其重定向到 HTTPS 访问的话,那么访问者在重定向前的初始会话是非加密的。举个例子,比如访问者输入 http://www.foo.com/ 或直接输入 foo.com 时。 这就给了中间人攻击的一个机会,重定向可能会被破坏,从而定向到一个恶意站点而不是应该访问的加密页面。 HTTP 严格传输安全(HSTS)功能使 Web 服务器告知浏览器绝不使用 HTTP 访问,在浏览器端自动将所有到该站点的 HTTP 访问替换为 HTTPS 访问。 服务器开启 HSTS 的方法是,当客户端通过 HTTPS 发出请求时,在服务器返回的 HTTP 响应头中包含 `Strict-Transport-Security` 字段。浏览器接收到这样的信息之后,在一定期限内对该网站的任何请求都会以 HTTPS 发起,而不会以 HTTP 发起并由服务器重定向到 HTTPS。 **所以,我们早早就配置上了 HSTS 响应头了。** 当前浏览器对 HSTS 的[支持](http://caniuse.com/#feat=stricttransportsecurity)如下,可见现代浏览器已经绝大部分支持了: ![浏览器对 HSTS 的支持](/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7/222603ec2hnnh0zy57y4y7.jpg) ### HSTS 预载入列表 但是,这就够了么?如果一个用户从来没有以 HTTPS 方式访问过我们的网站呢,那显然就没有机会得到 HSTS 响应头,从而还是有可能以 HTTP 的方式进行首次访问——虽然我们已经做了很多自动和强制的引导,但是总还稍有缺憾? 所以,追求完美人们,又提出了一个 HSTS <ruby> <a href="https://hstspreload.appspot.com/"> 预载入列表 </a> <rp> ( </rp> <rt> preload list </rt> <rp> ) </rp></ruby>(友情提示,请自备梯子)。 谷歌在浏览器安全方面总是走在前面,因此它维护了一个[预载入列表](https://hstspreload.appspot.com/)给 Chrome 使用,这个列表会硬编码到 Chrome 浏览器中。后来,[Firefox](https://blog.mozilla.org/security/2012/11/01/preloading-hsts/)、Safari、 [IE 11 和 Edge](https://blogs.windows.com/msedgedev/2015/06/09/http-strict-transport-security-comes-to-internet-explorer-11-on-windows-8-1-and-windows-7/) 一想,得了,咱也别自己弄一个了,都采用这个列表吧。所以,各大浏览器都支持同一个列表了。 如果要想把自己的域名[加进](https://hstspreload.appspot.com/)这个列表,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有效的证书(如果使用 SHA-1 证书,必须是 2016 年前就会过期的); * 将所有 HTTP 流量重定向到 HTTPS; * 确保所有子域名都启用了 HTTPS,特别是 www 子域; * 输出 HSTS 响应头: + max-age 至少需要 18 周(10886400 秒),其实在 [ssllabs 的测试](ssllabs.com/ssltest)里面建议更长一些; + 必须指定 includeSubdomains 参数; + 必须指定 preload 参数; HSTS 响应头范例: ``` Strict-Transport-Security: max-age=10886400; includeSubDomains; preload ``` 注意,提交的申请并不是自动处理的,人工处理也许需要一周到几周,你可以在[这个表单](https://hstspreload.appspot.com/)提交查询看看是否列入了。或者在你的 Chrome 浏览器中访问 <chrome://net-internals/#hsts> 查询是否列入。一般来说,即便你已经列入到这个列表,但是依旧需要几个月才能逐渐从 Chrome 的 canary 更新通道更新到 dev 、beta 等通道,直到最后的 stable 通道。 **郑重警示:如果你并不能确定你的网站从此以后一直使用 HTTPS,那还是不要加入的好。因为,加入后很难撤销,你可以要求撤销,但是这个数据重新更新到稳定版的 Chrome 同样需要几个月,而别的浏览器是如何处理这个撤销数据的,则无法保证。** 换句话说,只有 HTTPS 骨灰粉才应该考虑加入。 ### 我们就是 HTTPS 骨灰粉! 任性的站长当然是 HTTPS 骨灰粉了,虽然“一入宫门深似海”,将来 HTTPS 会不会和 L2TP、PPTP 一样被限制也未可知,但是这么有 BIG 的事情怎么可以不做呢? 上个月15号,我修改了符合申请条件的 HTST 响应头,然后提交了申请。 今天晚上突然心血来潮,想着看看是否批准下来了: ![linux.cn 列入 HSTS 预载入列表了](/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7/224505oumhtp2te7jmjphe.jpg) 哈哈,通过了! 然后马上去 Chrome 里面查询——没有……好吧,我用的是稳定版的 Chrome。去下载 canary 通道的 Chrome 看看。安装后马上查询一下: ![列入了静态 STS 域名了](/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7/224802mnhyn9cxedcw8w2l.jpg) 果然列入了 canary 通道的 Chrome 里面!第一次在这个新开封的浏览器里面访问 linux.cn,马上就变成绿色的 <https://linux.cn> ! ![绿色的 HTTPS 图标](/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7/224809bz872g1qy9qdbg8s.jpg) 去查询一下 Chrome 的代码看看: ![列入了 transport_security_state_static.json](/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7/231629ijnbhbpgpe82de22.jpg) 从现在的[数据](https://code.google.com/p/chromium/codesearch#chromium/src/net/http/transport_security_state_static.json)看,列表中总共才 4630 个域名,其中 .cn 的才 8 个。怎么样,你要不要也加入进来?
28 连击!打倒 Linux 大魔王
wxy
只需要一次次敲下退格键就够了!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8/172713vndez88mnme1e48x.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8/172713vndez88mnme1e48x.jpg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 "grub", "救援", "安全" ]
新闻
{ "viewnum": 16448, "commentnum": 17, "favtimes": 8, "sharetimes": 2, "likes": 0 }
[ { "postip": "218.78.189.250", "message": "哦,怪不得这两天grub更新了,原来是补漏洞",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Firefox 43.0|Ubuntu 用户", "date": "2015-12-18T17:42:19" }, { "postip": "117.15.161.192", "message": "危害性不大,需要物理接触", "username": "来自天津的 Vivaldi 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18T20:04:07" }, { "postip": "117.15.161.192", "message": "危害性不大,需要物理接触", "username": "来自天津的 Vivaldi 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18T20:04:11" }, { "postip": "124.163.206.69", "message": "奇葩漏洞", "username": "experience [Chrome 47.0|GNU/Linux]", "date": "2015-12-18T20:26:38" }, { "postip": "223.79.35.107", "message": "哦。", "username": "绿色圣光 [Iceweasel 38.2|GNU/Linux]", "date": "2015-12-19T00:15:30" }, { "postip": "117.151.65.202", "message": "CentOS 7.0 没有这个问题。", "username": "来自湖北的 Chrome 4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2-19T04:38:46"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不会啊,GRUB2 2.02 是当前最新的。除非你打上了补丁,或者没启用验证。", "username": "linux [Chrome 47.0|Mac 10.11]", "date": "2015-12-19T08:42:33" }, { "postip": "106.45.159.204", "message": "涨姿势了~~~", "username": "yang.yusi [Firefox 43.0|Ubuntu]", "date": "2015-12-19T15:36:29" }, { "postip": "121.15.230.42", "message": "这都退了28步了", "username": "文剑一飞 [Chrome 47.0|Windows 7]", "date": "2015-12-19T18:17:43" }, { "postip": "117.151.65.202", "message": "你这个验证,是指的啥? 为用户设置密码吗?", "username": "来自湖北的 Chrome 4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2-19T19:14:42" }, { "postip": "117.151.65.202", "message": "(GRUB) 2.02~beta2 这是我机子上面的版本。", "username": "来自湖北的 Chrome 4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2-19T19:16:47"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看来你没用过 GRUB2 里面验证。本文中有链接说明。", "username": "linux [Chrome 47.0|Mac 10.11]", "date": "2015-12-19T22:52:02" }, { "postip": "183.33.157.212", "message": "你在GRUB引导有密码保护么?<br />\r\n然……<br />\r\n你不会是在linux登录的时候按退格键吧……", "username": "来自广东珠海的 Chrome 47.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22T00:22:43"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前两天发的,最新的 CentOS 7.0 1511 是补了。", "username": "linux [Chrome 47.0|Mac 10.11]", "date": "2015-12-22T01:05:22" }, { "postip": "59.57.204.47", "message": "没设置密码。。。。。。。。。。。。。。", "username": "来自福建厦门的 Firefox 43.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2-23T08:43:19" }, { "postip": "122.194.13.251", "message": "真想试一下",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京的 Firefox 43.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2-24T21:21:40" }, { "postip": "219.236.51.223", "message": "物理接触,进入系统的方法太多了。。。",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48.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1-18T13:10:37" } ]
[]
只需要一次次敲下退格键就够了!
2015-12-18T17:27:00
2015-12-18T17:27:00
6,756
/article-6756-1.html
> > 只需要一次次敲下退格键就够了! > > > ![BACKSPACE](/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8/172713vndez88mnme1e48x.jpg) 两位西班牙的安全研究人员[发现了](http://hmarco.org/bugs/CVE-2015-8370-Grub2-authentication-bypass.html) Linux 的一个奇怪的零日安全漏洞,如果你的 Linux 使用了 GRUB2 [密码保护](https://help.ubuntu.com/community/Grub2/Passwords),在输入用户名时,**连击 28 个退格键**就可以直接进入 GRUB2 <ruby> 救援模式 <rp> ( </rp> <rt> rescue shell </rt> <rp> ) </rp></ruby>。 ![28 HITS!进入 grub 救援模式](/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8/172715ksyyygffggcf81fg.png) 救援模式可是一个具有强大权限的外壳,从而再加上一些其它手段,你就可以直接获得该 Linux 的全部访问权力了。 ![通过救援模式,跳过验证进行正常模式](/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8/172716yt4jjtkzhn0hg47k.png) 具体的技术细节在此就不详述了,可以参考该零日漏洞的[详细描述](http://hmarco.org/bugs/CVE-2015-8370-Grub2-authentication-bypass.html)([中文](http://www.freebuf.com/vuls/90048.html))。 受影响的 GRUB2 跨度很大,从 2009 年发布的版本 1.98 到 2015 年发布的 2.02 均受影响。要想判断你的 GRUB2 是否受影响,可以在 GRUB2 引导提示 GRUB 用户名时,连续输入 28 个退格键即可,如果系统重启了或者出现了 GRUB 救援 shell,那说明就存在该漏洞。 ![你输入的退格键清空了某个内存空间](/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8/172716id4srdsejr21jw6w.png) 需要说明的,该漏洞的利用需要几个条件: * 需要能物理接触到你的 Linux 主机 * Linux 主机使用了受到漏洞影响的 GRUB2 软件 * GRUB2 使用了密码保护(如果你的 GRUB2 没有设置密码,本来就存在引导时被本地攻击的风险,包括进入单用户模式、救援模式等可直接绕过 Linux 正常启动后的用户验证) 这两位安全研究人员已经为此发布了[紧急补丁](http://hmarco.org/bugs/CVE-2015-8370-Grub2-authentication-bypass.html#fix), [Ubuntu](https://lists.ubuntu.com/archives/ubuntu-security-announce/2015-December/003218.html)、[Red Hat](https://rhn.redhat.com/errata/RHSA-2015-2623.html) 和 [Debian](https://security-tracker.debian.org/tracker/CVE-2015-8370) 也都发布了他们的补丁。 所以,这个事情提醒我们:“退一步,海阔天空” :D
快来帮 Bash 投票新 LOGO 吧!
wxy
Bash 的 LOGO 创建以来已经有大约 20 年了没有变过了!现在是换一个新的的时候了。 Bash 当前的维护者Chet Ramey 在邮件列表里面说: 有人给这个项目创建新 LOGO,这位慷慨的贡献者 Justin Dorfman 很有耐心地让我从几个都很棒的新 LOGO 中选择一个(这是这件事里面最困难的部分了)。 所以我们将这三个设计图缩小,放到网上让 Bash 社区来选择一个胜出者。 快来帮 Bash 选一个新的吧! 投票地址是:http://goo.gl/forms/qjohwvtgys(显然你需要自行翻越高山,跨过大海~)。 话说,在这之前,我都从来没注意过 Bash 居然有 LOGO (很多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9/182253xu34s6lua1sq8esz.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9/182253xu34s6lua1sq8esz.png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 "bash" ]
新闻
{ "viewnum": 5724, "commentnum": 19,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10.73.135.89", "message": "跟zsh合并吧", "username": "来自广西来宾的 Chrome 47.0|Windows XP 用户", "date": "2015-12-19T19:43:17" }, { "postip": "125.39.30.160", "message": "第二个", "username": "来自天津的 Chrome 47.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19T20:25:53" }, { "postip": "59.172.176.84", "message": "第二个",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Firefox 43.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2-19T20:39:28" }, { "postip": "1.198.31.91", "message": "看来大家都喜欢第二个啊,支持者已经达到79.3%了。", "username": "netb2c [Chrome 46.0|GNU/Linux]", "date": "2015-12-19T20:44:08" }, { "postip": "182.203.200.87", "message": "ogo 1&nbsp; &nbsp; &nbsp; &nbsp; 1247&nbsp; &nbsp; &nbsp; &nbsp; 10.2%<br />\r\nLogo 2&nbsp; &nbsp; &nbsp; &nbsp; 9713&nbsp; &nbsp; &nbsp; &nbsp; 79.3%<br />\r\nLogo 3&nbsp; &nbsp; &nbsp; &nbsp; 1294&nbsp; &nbsp; &nbsp; &nbsp; 10.6%<br />\r\n<br />\r\n我也选2。", "username": "来自辽宁辽阳的 Chrome 47.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19T21:16:24" }, { "postip": "60.24.84.239", "message": "第二个不错呀", "username": "来自天津的 Vivaldi 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19T21:20:29" }, { "postip": "58.249.112.83", "message": "大家都选第二个是不是因为有$啊",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4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2-19T21:52:58" }, { "postip": "112.84.225.194", "message": "么得投票的比要啊", "username": "来自江苏淮安的 Firefox 42.0|Fedora 用户", "date": "2015-12-19T21:58:30" }, { "postip": "122.13.132.204", "message": "num 2", "username": "来自广东的 Firefox 38.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20T01:48:11" }, { "postip": "113.88.48.96", "message": "当然选择第2", "username": "POCMON [Firefox 43.0|Ubuntu]", "date": "2015-12-20T09:57:19" }, { "postip": "122.13.132.204", "message": "第一个和第三个太相似,感觉作者是故意让我们选第二个把", "username": "来自广东的 Firefox 38.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20T14:39:51" }, { "postip": "39.65.71.79", "message": "看起来第二个已经定下了", "username": "来自山东的 Chrome 47.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20T17:44:28" }, { "postip": "112.5.170.184", "message": "我去投了3,显然我要绕过眼前的表象", "username": "hyplove [Firefox 43.0|Windows 10]", "date": "2015-12-20T18:30:45" }, { "postip": "115.195.83.221", "message": "第二个 +1", "username": "巴斯光年 [Firefox 42.0|Windows 7]", "date": "2015-12-20T22:36:00" }, { "postip": "112.117.196.13", "message": "楼上剧透了。", "username": "来自云南昆明的 Internet Explorer 1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2-21T10:40:34" }, { "postip": "202.104.64.202", "message": "要我选的话, 我选 2", "username": "蓝精灵xsj [Chrome 45.0|Windows 7]", "date": "2015-12-22T12:46:14" }, { "postip": "111.161.17.4", "message": "我投了一", "username": "experience [Chrome 47.0|GNU/Linux]", "date": "2015-12-25T20:47:57" }, { "postip": "221.1.178.123", "message": "当然是2", "username": "来自山东泰安的 Firefox 33.0|Ubuntu 用户", "date": "2015-12-26T00:06:11" }, { "postip": "113.83.103.66", "message": "当然是2", "username": "来自广东惠州的 Firefox 60.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9-03-05T20:32:01" } ]
[]
Bash 的 LOGO 创建以来已经有大约 20 年了没有变过了!现在是换一个新的的时候了。 Bash 当前的维护者Chet Ramey 在邮件列表里面说: 有人给这个项目创建新 LOGO,这位慷慨的贡献者 Justin Dorfman 很有耐心地让我从几个都很棒的新 LOGO 中选择一个(这是这件事里面最困难的部分了)。 所以我们将这三个设计图缩小,放到网上让 Bash 社区来选择一个胜出者。 快来帮 Bash 选一个新的吧! 投票地址是:http://goo.gl/forms/qjohwvtgys(显然你需要自行翻越高山,跨过大海~)。 话说,在这之前,我都从来没注意过 Bash 居然有 LOGO (很多
2015-12-19T19:16:00
2015-12-19T19:16:00
6,760
/article-6760-1.html
**Bash 的 LOGO 创建以来已经有大约 20 年了没有变过了!现在是换一个新的的时候了。** Bash 当前的维护者 Chet Ramey 在[邮件列表](https://lists.gnu.org/archive/html/bug-bash/2015-12/msg00116.html)里面说: > > 有人给这个项目创建了新 LOGO,这位慷慨的贡献者—— Justin Dorfman ——很有耐心地让我从几个都很棒的新 LOGO 中选择一个(这是这件事里面最困难的部分了)。 > > > 所以我们将这三个设计图缩小,放到网上让 Bash 社区来选择一个胜出者。 > > > 快来帮 Bash 选一个新的吧! [![快来帮 Bash 投票新 LOGO 吧!](/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9/182253xu34s6lua1sq8esz.png)](http://imgur.com/RTK89fX) 投票地址是: <http://goo.gl/forms/qjohwvtgys> (显然你需要自行翻越高山,跨过大海~)。 话说,在这之前,我都从来没注意过 Bash 居然有 LOGO ([很多人也对此很吃惊](https://www.reddit.com/r/linux/comments/3x86e7/vote_for_a_new_bash_logo/))!经过一番查找,原来是这个,它出现在 [Bash](https://www.gnu.org/software/bash/) 现在的维护者 Chet Ramey 自己维护的[另外一个主页](http://tiswww.case.edu/php/chet/bash/bashtop.html)上: ![Bash 现在的 LOGO](/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19/191639twuxwdhxati1a1ab.jpg) 浓浓的上世纪风格啊,看起来像是 GIMP 做的艺术字,确实需要换一个新的啦! ### Bash 小史 在 Richard Stallman 对之前的开发者的进度很不满意之后,[Brian Fox](https://en.wikipedia.org/wiki/Brian_Fox_(computer_programmer) "Brian Fox (computer programmer)") 于 1988/1/10 开始编写 Bash。FSF 和 Stallman 认为一个完全自由的系统应该有一个可以运行现有的 shell 脚本的自由 shell,所以,Bash 是 FSF 少数自己赞助的项目之一。事实上,Brian Fox 是以 FSF 雇员的身份开展这项工作的。Brian Fox 在 1989/6/8 释出了一个 beta 版本:0.99,并在1992年中期至1994年中期都是 Bash 的主要维护者。在后来他被 FSF 解雇后,维护的任务才交给了另外一个早期贡献者 Chet Ramey。(内容译自[维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sh_(Unix_shell)#History)) 2014/9/24,一位工作在英国的 Unix/Linux 方面的网络与电信专家发现了这个程序中的一个重大安全漏洞,这就是闻名整个世界的<ruby> <a href="https://en.wikipedia.org/wiki/Shellshock_(software_bug)"> 破壳漏洞 </a> <rp> ( </rp> <rt> Shellcode </rt> <rp> ) </rp></ruby>,这个漏洞的编号是 [CVE-2014-6271](http://cve.mitre.org/cgi-bin/cvename.cgi?name=CVE-2014-6271),[CVE-2014-6277](https://cve.mitre.org/cgi-bin/cvename.cgi?name=2014-6277) 和 [CVE-2014-7169](http://cve.mitre.org/cgi-bin/cvename.cgi?name=CVE-2014-7169)。这个漏洞之所以被认为严重,是因为使用 Bash 的 CGI 脚本容易被攻击,可以执行攻击者的任意代码。(内容译自[维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sh_(Unix_shell)#History))
Wine 1.8 发布
Alexandre Julliard
https://www.winehq.org/announce/1.8
Wine 团队很高兴的向您宣布,稳定版的 Wine 1.8 现在发布了! 经过了17个月的开发,我们完成了 13000 处修改,最重要的是实现了 DirectWrite 和 Direct2D,以及新的 Pulse Audio 驱动。 这么多的改进可以让它支持许多新应用和游戏,具体请阅读下面的主要更新内容。 源代码 http://dl.winehq.org/wine/source/1.8/wine-1.8.tar.bz2 http://mirrors.ibiblio.org/wine/source/1.8/wine-1.8.tar.bz2 http://www.winehq.org/git 二进制下载 http://www.winehq.org/download 文档 http://www.winehq.org/documentation Wine 的开发完成要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0/130440d6z6h97et0h6e5cj.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0/130440d6z6h97et0h6e5cj.png
false
false
true
wxy
false
[ "Wine" ]
新闻
{ "viewnum": 8508, "commentnum": 5,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13.88.48.96", "message": "感觉WINE就是为了QQ,因为我不玩游戏...", "username": "POCMON [Firefox 43.0|Ubuntu]", "date": "2015-12-20T13:31:56" }, { "postip": "110.73.135.89", "message": "收费的软件都wine得很好,免费的软件总wine不起来", "username": "来自广西来宾的 Chrome 47.0|Windows XP 用户", "date": "2015-12-20T15:38:54" }, { "postip": "39.65.71.79", "message": "没跑起来国服暗黑3,钱百花了。", "username": "来自山东的 Chrome 47.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20T20:40:42"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可怜的。。", "username": "linux [Chrome 47.0|Mac 10.11]", "date": "2015-12-21T10:19:42" }, { "postip": "218.31.129.181", "message": "盖茨表示我家大门常打开", "username": "来自新疆巴音郭楞的 Firefox 43.0|Ubuntu 用户", "date": "2015-12-23T16:57:42" } ]
[]
Wine 团队很高兴的向您宣布,稳定版的 Wine 1.8 现在发布了! 经过了17个月的开发,我们完成了 13000 处修改,最重要的是实现了 DirectWrite 和 Direct2D,以及新的 Pulse Audio 驱动。 这么多的改进可以让它支持许多新应用和游戏,具体请阅读下面的主要更新内容。 源代码 http://dl.winehq.org/wine/source/1.8/wine-1.8.tar.bz2 http://mirrors.ibiblio.org/wine/source/1.8/wine-1.8.tar.bz2 http://www.winehq.org/git 二进制下载 http://www.winehq.org/download 文档 http://www.winehq.org/documentation Wine 的开发完成要
2015-12-20T13:05:22
2015-12-20T13:05:22
6,763
/article-6763-1.html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0/130440d6z6h97et0h6e5cj.png) Wine 团队很高兴的向您宣布,稳定版的 Wine 1.8 现在发布了! 经过了17个月的开发,我们完成了 13000 处修改,最重要的是实现了 DirectWrite 和 Direct2D,以及新的 Pulse Audio 驱动。 这么多的改进可以让它支持许多新应用和游戏,具体请阅读下面的主要更新内容。 ### 源代码 * <http://dl.winehq.org/wine/source/1.8/wine-1.8.tar.bz2> * <http://mirrors.ibiblio.org/wine/source/1.8/wine-1.8.tar.bz2> * <http://www.winehq.org/git> ### 二进制下载 * <http://www.winehq.org/download> ### 文档 * <http://www.winehq.org/documentation> Wine 的开发完成要感谢许许多多的人们的付出,参见发布里面的 AUTHORS 文件。 ### Wine 1.8 的主要更新内容 #### 文本与字体 * 实现了 DirectWrite,并支持了一些应用。包括:可以从系统或指定字体集中载入字体、构建字体族、字体匹配算法、支持基本的字体布局等 * 字符表基于 Unicode 8.0.0 * 内置 Wingdings 字体 #### 图形 * 支持 Direct2D。包括:绘制文字、支持位图、颜色笔刷和位图笔刷、透明度笔刷 * PNG 文件可以以交错模式编码 * 可以从 PNG 文件中载入 Gamma 信息 * GdiPlus 中正确支持了动画 GIF #### Direct3D * 支持 Direct3D 11,和对 Direct3D 10的支持程度差不多 * 支持使用 Direct3D 10的简单应用,但是仍有很多未实现的功能 * 实现了一些新的 DXGI 1.1 接口 * Direct3D 应用可以正确的最小化和恢复显示 * wined3d 显卡数据库现在可以识别更多的显卡。显卡检测代码进行了简化和改进 #### DirectDraw * SetCooperativeLevel() 工作得更好了,个别情况下影响到了 DirectDraw 排除模式 * DirectDraw 模式控制支持得更好了,主要影响到使用 8-bpp 显示模式的老式应用 #### 音频与视频 * 实现了一个 Pulse Audio 驱动,当 Pulse Audio 运行时会自动选择它 * 在 DirectSound 中支持了 5.1 环绕立体声 * 基于 OpenAL Soft 库实现了 XAudio2 * 实现了 Video Mixing Renderer 版本7 * 实现了 AVI 文件编码和压缩 #### 内核 * Wine 现在可以报告 'Windows8.1' 和 'Windows 10' 版本 * 支持了“仅初始化一次”同步机制 * 实现了条件变量 * 实现了廋读写锁 * Windows 设备支持除了 I/O 控制外的读写操作,它们可以重映射到已有的 Unix 设备上 * 在动态载入库中支持线程本地存储 * 实现了进程任务 * 实现了任务调度服务 * 支持 UTF-7 编码 * 进程和线程亲和支持更多的处理器 * 支持新的线程池 API #### 用户界面 * 在桌面模式支持可选的启动菜单,可以通过 HKCU\Software\Wine\Explorer\Desktops\<name> 下设置"EnableShell" 为 "Y"来基于每桌面启用 * 标准的文件对话框支持用于文件操作的下拉菜单 * “我的文档”文件夹会链接到 XDG 或 Mac OS X 下的“文档”文件夹 * 支持更多的外壳常用文件夹 * 实现了滚动条主题,其它控件的主题工作的更好了 * 工具条通用控制现在可以保存并恢复其状态 #### Mac OS X 支持 * Mac OS X 上支持64位架构;然后并不完全兼容 Win64,因为 OS X 不是标准的64位 ABI * 精确的报告 Mac OS X 上的内存大小 * 支持垃圾箱文件夹枚举 #### X11 驱动 * 支持 X 拖放协议版本5 * 实现了闪烁窗口标题 #### OLE / COM * OLE 存储文件支持文件锁定,大小可以超过4GB * 在 64 位环境下类型库正确注册 * 64位程序可以载入32位类型库 * 用于控制窗口服务的 RPC 接口现在兼容原生版本 #### 互联网与网络 * 从 Firefox 40 更新了 Gecko 引擎,在 MSHTML 中实现了很多对象和属性 * 互联网代理可以自动配置 * 部分实现了 Web 服务 API * 在 JavaScript 中支持条件编译 * 可以使用 Samba 的 NetAPI 库配置远程网络共享 * 实现了包捕获 DLL * 实现了网络接口改变提醒 #### 打印 * 通过 PostScript 驱动打印时支持垂直文字 * 当打印彩色图片时,黑白打印支持更好 #### 其它 * WMI 实现了几个 WBEM 系统类 * 在 MSI 中更好的支持了应用安装补丁 * 支持更多新版本的 C/C++运行时库,包括新的 UCRTBASE 库,旧式的 MSVCIRT C++ 运行时也部分实现了 * 实现了 ATL 版本 9、10、11 * 实现了 XML 文件写入 #### 内置应用 * 任务管理器应用显示哪个进程运行在 WoW64 下 * 注册表编辑器对导入导出支持更好 * wine控制台支持设置对话框的配置插入/覆写模式 #### 平台相关的改变 * ARM 平台上正确汇报系统和硬件信息 * ARM64 平台支持 WoW64模式 * 在 Android 上支持64位架构 #### 构建环境 * 源代码可以跨 DLL 共享,可以从同样的源代码构建多个版本的 DLL。 * 支持 #pragma 指令 * 消息编译器使用 mo 文件,替代了 po 文件 #### 新的外部依赖 * liblcms2 替代了 liblcms 1 * 来自 Samba 的 libnetapi 用于配置远程网络共享 * libpcap 用于实现包捕获 DLL * libpulse 用于 Pulse Audio 驱动 * OpenAL Soft 库用于实现 XAudio2 #### 已知问题 * 因为 WineD3D 的 OpenGL 内核上下文支持仍然没有完全做好,在旧式上下文中需要支持 Direct3D 10 和 11,所以它们当前不支持 Mesa
在 Centos/RHEL 6.X 上安装 Wetty
Debojyoti Das
http://www.unixmen.com/install-wetty-centosrhel-6-x/
Wetty 是什么? Wetty = Web + tty 作为系统管理员,如果你是在 Linux 桌面下,你可以用它像一个 GNOME 终端(或类似的)一样来连接远程服务器;如果你是在 Windows 下,你可以用它像使用 Putty 这样的 SSH 客户端一样来连接远程,然后同时可以在浏览器中上网并查收邮件等其它事情。 (LCTT 译注: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基于 Web 浏览器的远程终端) 第1步: 安装 epel 源 # wget http://download.fedoraproject.org/pub/epel/6/i386/epel-release-6-8.noarch.rpm # rpm -ivh epel-release-6-8.noarch.rpm 第2步:安装依赖 # yum install epe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1/104231s6sahu2atatghuu4.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1/104231s6sahu2atatghuu4.png
false
false
true
strugglingyouth
false
[ "Wetty" ]
技术
{ "viewnum": 4976, "commentnum": 2,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23.157.71.139", "message": "Firessh.......", "username": "来自浙江舟山的 Chrome 42.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2-21T23:01:37" }, { "postip": "124.42.107.154", "message": "其实并没有什么用,服务器多个服务端口运行就多了一些风险,而且这玩意并不是必要的。",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3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2-29T10:30:33" } ]
[]
Wetty 是什么? Wetty = Web + tty 作为系统管理员,如果你是在 Linux 桌面下,你可以用它像一个 GNOME 终端(或类似的)一样来连接远程服务器;如果你是在 Windows 下,你可以用它像使用 Putty 这样的 SSH 客户端一样来连接远程,然后同时可以在浏览器中上网并查收邮件等其它事情。 (LCTT 译注: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基于 Web 浏览器的远程终端) 第1步: 安装 epel 源 # wget http://download.fedoraproject.org/pub/epel/6/i386/epel-release-6-8.noarch.rpm # rpm -ivh epel-release-6-8.noarch.rpm 第2步:安装依赖 # yum install epe
2015-12-21T10:41:00
2015-12-21T10:41:00
6,767
/article-6767-1.html
**Wetty 是什么?** Wetty = Web + tty 作为系统管理员,如果你是在 Linux 桌面下,你可以用它像一个 GNOME 终端(或类似的)一样来连接远程服务器;如果你是在 Windows 下,你可以用它像使用 Putty 这样的 SSH 客户端一样来连接远程,然后同时可以在浏览器中上网并查收邮件等其它事情。 (LCTT 译注:简而言之,这是一个基于 Web 浏览器的远程终端)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1/104231s6sahu2atatghuu4.png) ### 第1步: 安装 epel 源 ``` # wget http://download.fedoraproject.org/pub/epel/6/i386/epel-release-6-8.noarch.rpm # rpm -ivh epel-release-6-8.noarch.rpm ``` ### 第2步:安装依赖 ``` # yum install epel-release git nodejs npm -y ``` (LCTT 译注:对,没错,是用 node.js 编写的) ### 第3步:在安装完依赖后,克隆 GitHub 仓库 ```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krishnasrinivas/wetty ``` ### 第4步:运行 Wetty ``` # cd wetty # npm install ``` ### 第5步:从 Web 浏览器启动 Wetty 并访问 Linux 终端 ``` # node app.js -p 8080 ``` ### 第6步:为 Wetty 安装 HTTPS 证书 ``` # openssl req -x509 -newkey rsa:2048 -keyout key.pem -out cert.pem -days 365 -nodes ``` 等待完成。 ### 第7步:通过 HTTPS 来使用 Wetty ``` # nohup node app.js --sslkey key.pem --sslcert cert.pem -p 8080 & ``` ### 第8步:为 wetty 添加一个用户 ``` # useradd <username> # Passwd <username> ``` ### 第9步:访问 wetty ``` http://Your_IP-Address:8080 ``` 输入你之前为 wetty 创建的证书然后访问。 到此结束! --- via: <http://www.unixmen.com/install-wetty-centosrhel-6-x/> 作者:[Debojyoti Das](http://www.unixmen.com/author/debjyoti/) 译者:[strugglingyouth](https://github.com/strugglingyout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在 Ubuntu 上安装世界上最先进的开源数据库 PostgreSQL 9.4 和 phpPgAdmin
SK
http://www.unixmen.com/install-postgresql-9-4-and-phppgadmin-on-ubuntu-15-10/
简介 PostgreSQL 是一款强大的,开源的,对象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它支持所有的主流操作系统,包括 Linux、Unix(AIX、BSD、HP-UX,SGI IRIX、Mac OS、Solaris、Tru64) 以及 Windows 操作系统。 下面是 Ubuntu 发起者 Mark Shuttleworth 对 PostgreSQL 的一段评价。 PostgreSQL 是一款极赞的数据库系统。刚开始我们在 Launchpad 上使用它的时候,并不确定它能否胜任工作。但我是错了。它很强壮、快速,在各个方面都很专业。 Mark Shuttleworth. 在这篇简短的指南中,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在 Ubuntu 15.10 服务器中安装 PostgreSQL 9.4。 安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1/115439lfjotemjk8fiqoq8.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1/115439lfjotemjk8fiqoq8.png
false
false
true
ictlyh
false
[ "数据库", "PostgreSQL" ]
系统运维
{ "viewnum": 13869, "commentnum": 5, "favtimes": 4,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postip": "114.239.23.195", "message": "建议译者校对重新审核下文章,14.10才是非长期支持版。在“安装 PostgreSQL” 这个部分错误。", "username": "来自江苏宿迁的 Chrome 4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2-21T13:51:59"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谢谢指正,确实是校对失误。:D", "username": "linux [Chrome 47.0|Mac 10.11]", "date": "2015-12-21T21:49:16" }, { "postip": "61.149.143.218", "message": "导入库签名密钥: 这步出错了。 两条命令应该一次完成。 正确应该是: wget --quiet -O - [签名地址] | sudo apt-key add -",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47.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22T10:39:42" }, { "postip": "123.120.63.112", "message": "对不起,原文就错了,我们也没发现。谢谢!", "username": "linux [Chrome 47.0|Mac 10.11]", "date": "2015-12-22T15:32:45" }, { "postip": "113.77.164.254", "message": "看了之后,没发现它的强大之处在哪里?", "username": "linsudoer [Firefox 43.0|Windows 8.1]", "date": "2015-12-28T21:33:16" } ]
[]
简介 PostgreSQL 是一款强大的,开源的,对象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它支持所有的主流操作系统,包括 Linux、Unix(AIX、BSD、HP-UX,SGI IRIX、Mac OS、Solaris、Tru64) 以及 Windows 操作系统。 下面是 Ubuntu 发起者 Mark Shuttleworth 对 PostgreSQL 的一段评价。 PostgreSQL 是一款极赞的数据库系统。刚开始我们在 Launchpad 上使用它的时候,并不确定它能否胜任工作。但我是错了。它很强壮、快速,在各个方面都很专业。 Mark Shuttleworth. 在这篇简短的指南中,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在 Ubuntu 15.10 服务器中安装 PostgreSQL 9.4。 安
2015-12-21T11:54:00
2015-12-21T11:54:00
6,770
/article-6770-1.html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1/115439lfjotemjk8fiqoq8.png) ### 简介 [PostgreSQL](http://www.postgresql.org/) 是一款强大的,开源的,对象关系型数据库系统。它支持所有的主流操作系统,包括 Linux、Unix(AIX、BSD、HP-UX,SGI IRIX、Mac OS、Solaris、Tru64) 以及 Windows 操作系统。 下面是 **Ubuntu** 发起者 **Mark Shuttleworth** 对 PostgreSQL 的一段评价。 > > PostgreSQL 是一款极赞的数据库系统。刚开始我们在 Launchpad 上使用它的时候,并不确定它能否胜任工作。但我是错了。它很强壮、快速,在各个方面都很专业。 > > > — Mark Shuttleworth. > > > 在这篇简短的指南中,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在 Ubuntu 15.10 服务器中安装 PostgreSQL 9.4。 ### 安装 PostgreSQL 默认仓库中就有可用的 PostgreSQL。在终端中输入下面的命令安装它。 ``` sudo apt-get install postgresql postgresql-contrib ``` 如果你需要其它的版本,按照下面那样先添加 PostgreSQL 仓库然后再安装。 **PostgreSQL apt 仓库** 支持 amd64 和 i386 架构的 Ubuntu 长期支持版(10.04、12.04 和 14.04),以及非长期支持版(14.10)。对于其它非长期支持版,该软件包虽然没有完全支持,但使用和 LTS 版本近似的也能正常工作。 #### Ubuntu 14.10 系统: 新建文件**/etc/apt/sources.list.d/pgdg.list**; ``` sudo vi /etc/apt/sources.list.d/pgdg.list ``` 用下面一行添加仓库: ``` deb http://apt.postgresql.org/pub/repos/apt/ utopic-pgdg main ``` **注意**: 上面的库只能用于 Ubuntu 14.10。还没有升级到 Ubuntu 15.04 和 15.10。 对于 **Ubuntu 14.04**,添加下面一行: ``` deb http://apt.postgresql.org/pub/repos/apt/ trusty-pgdg main ``` 对于 **Ubuntu 12.04**,添加下面一行: ``` deb http://apt.postgresql.org/pub/repos/apt/ precise-pgdg main ``` 导入库签名密钥: ``` wget --quiet -O - https://www.postgresql.org/media/keys/ACCC4CF8.asc | sudo apt-key add - ``` 更新软件包列表: ``` sudo apt-get update ``` 然后安装需要的版本。 ``` sudo apt-get install postgresql-9.4 ``` ### 访问 PostgreSQL 命令窗口 默认的数据库名称和数据库用户名称都是 “**postgres**”。切换到 postgres 用户进行 postgresql 相关的操作: ``` sudo -u postgres psql postgres ``` #### 示例输出: ``` psql (9.4.5) Type "help" for help. postgres=# ``` 要退出 postgresql 窗口,在 **psql** 窗口输入 **\q** 退出到终端。 ### 设置 “postgres” 用户密码 登录到 postgresql 窗口, ``` sudo -u postgres psql postgres ``` 用下面的命令为用户 postgres 设置密码: ``` postgres=# \password postgres Enter new password: Enter it again: postgres=# \q ``` 要安装 PostgreSQL Adminpack 扩展,在 postgresql 窗口输入下面的命令: ``` sudo -u postgres psql postgres ``` --- ``` postgres=# CREATE EXTENSION adminpack; CREATE EXTENSION ``` 在 **psql** 窗口输入 **\q** 从 postgresql 窗口退回到终端。 ### 创建新用户和数据库 例如,让我们创建一个新的用户,名为 “**senthil**”,密码是 “**ubuntu**”,以及名为 “**mydb**” 的数据库。 ``` sudo -u postgres createuser -D -A -P senthil ``` --- ``` sudo -u postgres createdb -O senthil mydb ``` ### 删除用户和数据库 要删除数据库,首先切换到 postgres 用户: ``` sudo -u postgres psql postgres ``` 输入命令: ``` $ drop database <database-name> ``` 要删除一个用户,输入下面的命令: ``` $ drop user <user-name> ``` ### 配置 PostgreSQL-MD5 验证 **MD5 验证** 要求用户提供一个 MD5 加密的密码用于认证。首先编辑 **/etc/postgresql/9.4/main/pg\_hba.conf** 文件: ``` sudo vi /etc/postgresql/9.4/main/pg_hba.conf ``` 按照下面所示添加或修改行 ``` [...] # TYPE DATABASE USER ADDRESS METHOD # "local" is for Unix domain socket connections only local all all md5 # IPv4 local connections: host all all 127.0.0.1/32 md5 host all all 192.168.1.0/24 md5 # IPv6 local connections: host all all ::1/128 md5 [...] ``` 其中, 192.168.1.0/24 是我的本地网络 IP 地址。用你自己的地址替换。 重启 postgresql 服务以使更改生效: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postgresql ``` 或者, ``` sudo service postgresql restart ``` ### 配置 PostgreSQL TCP/IP 配置 默认情况下,没有启用 TCP/IP 连接,因此其它计算机的用户不能访问 postgresql。为了允许其它计算机的用户访问,编辑文件 **/etc/postgresql/9.4/main/postgresql.conf:** ``` sudo vi /etc/postgresql/9.4/main/postgresql.conf ``` 找到下面一行: ``` [...] #listen_addresses = 'localhost' [...] #port = 5432 [...] ``` 取消该行的注释,然后设置你 postgresql 服务器的 IP 地址,或者设置为 ‘\*’ 监听所有用户。你应该谨慎设置所有远程用户都可以访问 PostgreSQL。 ``` [...] listen_addresses = '*' [...] port = 5432 [...] ``` 重启 postgresql 服务保存更改: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postgresql ``` 或者, ``` sudo service postgresql restart ``` ### 用 phpPgAdmin 管理 PostgreSQL [**phpPgAdmin**](http://phppgadmin.sourceforge.net/doku.php) 是基于 web 用 PHP 写的 PostgreSQL 管理工具。 默认仓库中有可用的 phpPgAdmin。用下面的命令安装 phpPgAdmin: ``` sudo apt-get install phppgadmin ``` 默认情况下,你可以在本地系统的 web 浏览器用 **http://localhost/phppgadmin** 访问 phppgadmin。 要访问远程系统,在 Ubuntu 15.10 上做如下操作: 编辑文件 **/etc/apache2/conf-available/phppgadmin.conf**, ``` sudo vi /etc/apache2/conf-available/phppgadmin.conf ``` 找到 **Require local** 的一行在这行前面添加 **#** 注释掉它。 ``` #Require local ``` 添加下面的一行: ``` allow from all ``` 保存并退出文件。 然后重启 apache 服务。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apache2 ``` 对于 Ubuntu 14.10 及之前版本: 编辑 **/etc/apache2/conf.d/phppgadmin**: ``` sudo nano /etc/apache2/conf.d/phppgadmin ``` 注释掉下面一行: ``` [...] #allow from 127.0.0.0/255.0.0.0 ::1/128 ``` 取消下面一行的注释使所有系统都可以访问 phppgadmin。 ``` allow from all ``` 编辑 **/etc/apache2/apache2.conf**: ``` sudo vi /etc/apache2/apache2.conf ``` 添加下面一行: ``` Include /etc/apache2/conf.d/phppgadmin ``` 然后重启 apache 服务。 ``` sudo service apache2 restart ``` ### 配置 phpPgAdmin 编辑文件 **/etc/phppgadmin/config.inc.php**, 做以下更改。下面大部分选项都带有解释。认真阅读以便了解为什么要更改这些值。 ``` sudo nano /etc/phppgadmin/config.inc.php ``` 找到下面一行: ``` $conf['servers'][0]['host'] = ''; ``` 按照下面这样更改: ``` $conf['servers'][0]['host'] = 'localhost'; ``` 找到这一行: ``` $conf['extra_login_security'] = true; ``` 更改值为 **false**。 ``` $conf['extra_login_security'] = false; ``` 找到这一行: ``` $conf['owned_only'] = false; ``` 更改值为 **true**。 ``` $conf['owned_only'] = true; ``` 保存并关闭文件。重启 postgresql 服务和 Apache 服务。 ``` sudo systemctl restart postgresql sudo systemctl restart apache2 ``` 或者, ``` sudo service postgresql restart sudo service apache2 restart ``` 现在打开你的浏览器并导航到 **http://ip-address/phppgadmin**。你会看到以下截图。 ![phpPgAdmin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1/115440utwfg1u1kak1d717.jpg) 用你之前创建的用户登录。我之前已经创建了一个名为 “**senthil**” 的用户,密码是 “**ubuntu**”,因此我以 “senthil” 用户登录。 ![phpPgAdmin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1/115440m44s566v6qit6w5w.jpg) 然后你就可以访问 phppgadmin 面板了。 ![phpPgAdmin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1/115441km9dd21oromlpcqm.jpg) 用 postgres 用户登录: ![phpPgAdmin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1/115441x9ccp2leh0hlxndx.jpg) 就是这样。现在你可以用 phppgadmin 可视化创建、删除或者更改数据库了。 加油! --- via: <http://www.unixmen.com/install-postgresql-9-4-and-phppgadmin-on-ubuntu-15-10/> 作者:[SK](http://www.twitter.com/ostechnix) 译者:[ictlyh](http://mutouxiaogui.cn/blo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深入浅出讲述提升 WordPress 性能的九大秘笈
Floyd Smith
https://www.nginx.com/blog/9-tips-for-improving-wordpress-performance-with-nginx/
在建站和 web 应用程序交付方面,WordPress 是全球最大的一个平台。全球大约四分之一 的站点现在正在使用开源 WordPress 软件,包括 eBay、 Mozilla、 RackSpace、 TechCrunch、 CNN、 MTV、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 等等。 最流行的个人博客平台 WordPress.com,其也运行在 WordPress 开源软件上。而 NGINX 则为 WordPress.com 提供了动力。在 WordPress.com 的用户当中,许多站点起步于 WordPress.com,然后换成了自己运行 WordPress 开源软件;它们中越来越多的站点也使用了 NGINX 软件。 WordPress 的吸引力源于其简单性,无论是对于最终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1/185659seueice60zn5n5c6.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1/185659seueice60zn5n5c6.jpg
false
false
true
strugglingyouth
false
[ "nginx", "lemp", "wordpress" ]
系统运维
{ "viewnum": 10546, "commentnum": 1,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45.32.21.48", "message": "国人开发的有一个插件叫super static cache,是完全把页面缓存成静态网页的,性能也不错,推荐一下", "username": "来自美国的 Chrome 46.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2-22T16:07:14" } ]
[]
在建站和 web 应用程序交付方面,WordPress 是全球最大的一个平台。全球大约四分之一 的站点现在正在使用开源 WordPress 软件,包括 eBay、 Mozilla、 RackSpace、 TechCrunch、 CNN、 MTV、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 等等。 最流行的个人博客平台 WordPress.com,其也运行在 WordPress 开源软件上。而 NGINX 则为 WordPress.com 提供了动力。在 WordPress.com 的用户当中,许多站点起步于 WordPress.com,然后换成了自己运行 WordPress 开源软件;它们中越来越多的站点也使用了 NGINX 软件。 WordPress 的吸引力源于其简单性,无论是对于最终
2015-12-21T18:57:00
2015-12-21T18:57:00
6,771
/article-6771-1.html
在建站和 web 应用程序交付方面,WordPress 是全球最大的一个平台。全球大约[四分之一](http://w3techs.com/technologies/overview/content_management/all) 的站点现在正在使用开源 WordPress 软件,包括 eBay、 Mozilla、 RackSpace、 TechCrunch、 CNN、 MTV、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 等等。 最流行的个人博客平台 WordPress.com,其也运行在 WordPress 开源软件上。[而 NGINX 则为 WordPress.com 提供了动力](https://www.nginx.com/press/choosing-nginx-growth-wordpresscom/)。在 WordPress.com 的用户当中,许多站点起步于 WordPress.com,然后换成了自己运行 WordPress 开源软件;它们中越来越多的站点也使用了 NGINX 软件。 WordPress 的吸引力源于其简单性,无论是对于最终用户还是安装架设。然而,当使用量不断增长时,WordPress 站点的体系结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 这里有几个方法,包括使用缓存,以及将 WordPress 和 NGINX 组合起来,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在这篇博客中,我们提供了九个提速技巧来帮助你解决 WordPress 中一些常见的性能问题: * 缓存静态资源 * 缓存动态文件 * 迁移到 NGINX * 添加 NGINX 静态链接支持 * 为 NGINX 配置 FastCGI * 为 NGINX 配置 W3*Total*Cache * 为 NGINX 配置 WP-Super-Cache * 为 NGINX 配置安全防范措施 * 配置 NGINX 支持 WordPress 多站点 ![深入浅出讲述提升 WordPress 性能的九大秘笈](/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1/185659seueice60zn5n5c6.jpg) ### 在 LAMP 架构下 WordPress 的性能 大多数 WordPress 站点都运行在传统的 LAMP 架构下:Linux 操作系统,Apache Web 服务器软件,MySQL 数据库软件(通常是一个单独的数据库服务器)和 PHP 编程语言。这些都是非常著名的,广泛应用的开源工具。在 WordPress 世界里,很多人都用的是 LAMP,所以很容易寻求帮助和支持。 当用户访问 WordPress 站点时,浏览器为每个用户创建六到八个连接来连接到 Linux/Apache 上。当用户请求连接时,PHP 即时生成每个页面,从 MySQL 数据库获取资源来响应请求。 LAMP 或许对于数百个并发用户依然能照常工作。然而,流量突然增加是常见的,并且通常这应该算是一件好事。 但是,当 LAMP 站点变得繁忙时,当同时在线的用户达到数千个时,它的瓶颈就会被暴露出来。瓶颈存在主要是两个原因: 1. Apache Web 服务器 - Apache 的每个/每次连接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如果 Apache 接受了太多的并发连接,内存可能会耗尽,从而导致性能急剧降低,因为数据必须交换到磁盘了。如果以限制连接数来提高响应时间,新的连接必须等待,这也导致了用户体验变得很差。 2. PHP/MySQL 的交互 - 一个运行 PHP 和 MySQL 数据库服务器的应用服务器上每秒的请求量有一个最大限制。当请求的数量超过这个最大限制时,用户必须等待。超过这个最大限制时也会增加所有用户的响应时间。超过其两倍以上时会出现明显的性能问题。 LAMP 架构的网站出现性能瓶颈是常见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升级硬件了 - 增加 CPU,扩大磁盘空间等等。当 Apache 和 PHP/MySQL 的架构超载后,在硬件上不断的提升却跟不上系统资源指数增长的需求。 首选替代 LAMP 架构的是 LEMP 架构 – Linux, NGINX, MySQL, 和 PHP。 (这是 LEMP 的缩写,E 代表着 “engine-x.” 的发音。) 我们在 技巧 3 中会描述 LEMP 架构。 ### 技巧 1. 缓存静态资源 静态资源是指不变的文件,像 CSS,JavaScript 和图片。这些文件往往在网页的数据中占半数以上。页面的其余部分是动态生成的,像在论坛中评论,性能仪表盘,或个性化的内容(可以看看 Amazon.com 产品)。 缓存静态资源有两大好处: * 更快的交付给用户 - 用户可以从它们浏览器的缓存或者从互联网上离它们最近的缓存服务器获取静态文件。有时候文件较大,因此减少等待时间对它们来说帮助很大。 * 减少应用服务器的负载 - 从缓存中检索到的每个文件会让 web 服务器少处理一个请求。你的缓存越多,用户等待的时间越短。 要让浏览器缓存文件,需要在静态文件中设置正确的 HTTP 首部。看看 HTTP Cache-Control 首部,特别是设置了 max-age 参数,Expires 首部,以及 Entity 标记。[这里](http://www.mobify.com/blog/beginners-guide-to-http-cache-headers/) 有详细的介绍。 当启用本地缓存,然后用户请求以前访问过的文件时,浏览器首先检查该文件是否在缓存中。如果在,它会询问 Web 服务器该文件是否改变过。如果该文件没有改变,Web 服务器将立即响应一个304状态码(未改变),这意味着该文件没有改变,而不是返回状态码200 OK 并检索和发送已改变的文件。 要在浏览器之外支持缓存,可以考虑下面讲到的技巧,以及考虑使用内容分发网络(CDN)。CDN 是一​​种流行且​​强大的缓存工具,但我们在这里不详细描述它。在你实现了这里讲到的其它技术之后可以考虑 CDN。此外,当你的站点从 HTTP/1.x 过渡到 HTTP/2 协议时,CDN 的用处可能不太大;根据需要调查和测试,找到你网站需要的正确方法。 如果你转向 NGINX Plus 或将开源的 NGINX 软件作为架构的一部分,建议你考虑 技巧 3,然后配置 NGINX 缓存静态资源。使用下面的配置,用你 Web 服务器的 URL 替换 www.example.com。 ``` server { ### 将 www.example.com 替换为你的 URL server_name www.example.com; root /var/www/example.com/htdocs; index index.php; access_log /var/log/nginx/example.com.access.log; error_log /var/log/nginx/example.com.error.log; location / { try_files $uri $uri/ /index.php?$args; } location ~ \.php$ { try_files $uri =404; include fastcgi_params; ### 使用你 WordPress 服务器的套接字,地址和端口来替换 fastcgi_pass unix:/var/run/php5-fpm.sock; #fastcgi_pass 127.0.0.1:9000; } location ~* .(ogg|ogv|svg|svgz|eot|otf|woff|mp4|ttf|css|rss|atom|js|jpg|jpeg|gif|png|ico|zip|tgz|gz|rar|bz2|doc|xls|exe|ppt|tar|mid|midi|wav|bmp|rtf)$ { expires max; log_not_found off; access_log off; } } ``` ### 技巧 2. 缓存动态文件 WordPress 动态地生成网页,这意味着每次请求时它都要生成一个给定的网页(即使和前一次的结果相同)。这意味着用户随时获得的是最新内容。 想一下,当用户访问一个帖子时,并在文章底部有用户的评论时。你希望用户能够看到所有的评论 - 即使评论刚刚发布。动态内容就是处理这种情况的。 但现在,当帖子每秒出现十几二十几个请求时。应用服务器可能每秒需要频繁生成页面导致其压力过大,造成延误。为了给用户提供最新的内容,每个访问理论上都是新的请求,因此它们不得不在原始出处等待很长时间。 为了防止页面由于不断提升的负载而变得缓慢,需要缓存动态文件。这需要减少文件的动态内容来提高整个系统的响应速度。 要在 WordPress 中启用缓存中,需要使用一些流行的插件 - 如下所述。WordPress 的缓存插件会请求最新的页面,然后将其缓存短暂时间 - 也许只有几秒钟。因此,如果该网站每秒中会有几个请求,那大多数用户获得的页面都是缓存的副本。这也有助于提高所有用户的检索时间: * 大多数用户获得页面的缓存副本。应用服务器没有做任何工作。 * 用户会得到一个之前的崭新副本。应用服务器只需每隔一段时间生成一个崭新页面。当服务器产生一个崭新页面(对于缓存过期后的第一个用户访问),它这样做要快得多,因为它的请求并没有超载。 你可以缓存运行在 LAMP 架构或者 LEMP 架构 上 WordPress 的动态文件(在 技巧 3 中说明了)。有几个缓存插件,你可以在 WordPress 中使用。运用到了最流行的缓存插件和缓存技术,从最简单到最强大的: * [Hyper-Cache](https://wordpress.org/plugins/hyper-cache/) 和 [Quick-Cache](https://wordpress.org/plugins/quick-cache/) – 这两个插件为每个 WordPress 页面创建单个 PHP 文件。它支持绕过多个 WordPress 与数据库的连接核心处理的一些动态功能,创建一个更快的用户体验。它们不会绕过所有的 PHP 处理,所以并不会如下面那些取得同样的性能提升。它们也不需要修改 NGINX 的配置。 * [WP Super Cache](https://wordpress.org/plugins/wp-super-cache/) – 最流行的 WordPress 缓存插件。在它易用的界面易用上提供了许多功能,如下所示。我们在 技巧 7 中展示了一个简单的 NGINX 配置实例。 * [W3 Total Cache](https://wordpress.org/plugins/w3-total-cache/) – 这是第二流行的 WordPress 缓存插件。它比 WP Super Cache 的功能更强大,但它有些配置选项比较复杂。样例 NGINX 配置,请看 技巧 6。 * [FastCGI](http://www.fastcgi.com/) – CGI 的意思是<ruby> 通用网关接口 <rp> ( </rp> <rt> Common Gateway Interface </rt> <rp> ) </rp></ruby>,在因特网上发送请求和接收文件的一种通用方式。它不是一个插件,而是一种与缓存交互缓存的方法。FastCGI 可以被用在 Apache 和 Nginx 上,它也是最流行的动态缓存方法;我们在 技巧 5 中描述了如何配置 NGINX 来使用它。 这些插件和技术的文档解释了如何在典型的 LAMP 架构中配置它们。配置方式包括数据库和对象缓存;最小化 HTML、CSS 和 JavaScript;集成流行的 CDN 集成环境。对于 NGINX 的配置,请看列表中的提示技巧。 **注意**:缓存不会用于已经登录的 WordPress 用户,因为他们的 WordPress 页面都是不同的。(对于大多数网站来说,只有一小部分用户可能会登录)此外,大多数缓存不会对刚刚评论过的用户显示缓存页面,因为当用户刷新页面时希望看到他们的评论。若要缓存页面的非个性化内容,如果它对整体性能来说很重要,可以使用一种称为 [碎片缓存(fragment caching)](https://css-tricks.com/wordpress-fragment-caching-revisited/) 的技术。 ### 技巧 3. 使用 NGINX 如上所述,当并发用户数超过某一数量时 Apache 会导致性能问题 – 可能是数百个用户同时使用。Apache 对于每一个连接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因而容易耗尽内存。Apache 可以配置连接数的值来避免耗尽内存,但是这意味着,超过限制时,新的连接请求必须等待。 此外,Apache 为每个连接加载一个 mod\_php 模块副本到内存中,即使只有服务于静态文件(图片,CSS,JavaScript 等)。这使得每个连接消耗更多的资源,从而限制了服务器的性能。 要解决这些问题,从 LAMP 架构迁到 LEMP 架构 – 使用 NGINX 取代 Apache 。NGINX 在一定的内存之下就能处理成千上万的并发连接数,所以你不必经历颠簸,也不必限制并发连接数到很小的数量。 NGINX 处理静态文件的性能也较好,它有内置的,容易调整的 [缓存](https://www.nginx.com/resources/admin-guide/content-caching/) 控制策略。减少应用服务器的负载,你的网站的访问速度会更快,用户体验更好。 你可以在部署环境的所有 Web 服务器上使用 NGINX,或者你可以把一个 NGINX 服务器作为 Apache 的“前端”来进行反向代理 - NGINX 服务器接收客户端请求,将请求的静态文件直接返回,将 PHP 请求转发到 Apache 上进行处理。 对于动态页面的生成,这是 WordPress 核心体验,可以选择一个缓存工具,如 技巧 2 中描述的。在下面的技巧中,你可以看到 FastCGI,W3\_Total\_Cache 和 WP-Super-Cache 在 NGINX 上的配置示例。 (Hyper-Cache 和 Quick-Cache 不需要改变 NGINX 的配置。) **技巧** 缓存通常会被保存到磁盘上,但你可以用 [tmpfs](https://www.kernel.org/doc/Documentation/filesystems/tmpfs.txt) 将缓存放在内存中来提高性能。 为 WordPress 配置 NGINX 很容易。仅需四步,其详细的描述在指定的技巧中: 1. 添加永久链接的支持 - 让 NGINX 支持永久链接。此步消除了对 **.htaccess** 配置文件的依赖,这是 Apache 特有的。参见 技巧 4。 2. 配置缓存 - 选择一个缓存工具并安装好它。可选择的有 FastCGI cache,W3 Total Cache, WP Super Cache, Hyper Cache, 和 Quick Cache。请看技巧 5、 6 和 7。 3. 落实安全防范措施 - 在 NGINX 上采用对 WordPress 最佳安全的做法。参见 技巧 8。 4. 配置 WordPress 多站点 - 如果你使用 WordPress 多站点,在 NGINX 下配置子目录,子域,或多域名架构。见 技巧9。 ### 技巧 4. 让 NGINX 支持永久链接 许多 WordPress 网站依赖于 **.htaccess** 文件,此文件为 WordPress 的多个功能所需要,包括永久链接支持、插件和文件缓存。NGINX 不支持 **.htaccess** 文件。幸运的是,你可以使用 NGINX 的简单而全面的配置文件来实现大部分相同的功能。 你可以在你的主 [server](http://nginx.org/en/docs/http/ngx_http_core_module.html#server) 块下添加下面的 location 块中为使用 NGINX 的 WordPress 启用 [永久链接](http://codex.wordpress.org/Using_Permalinks)。(此 location 块在其它代码示例中也会被包括)。 **try\_files** 指令告诉 NGINX 检查请求的 URL 在文档根目录(**/var/www/example.com/htdocs**)下是作为文件(**$uri**)还是目录(**$uri/**) 存在的。如果都不是,NGINX 将重定向到 **/index.php**,并传递查询字符串参数作为参数。 ``` server { server_name example.com www.example.com; root /var/www/example.com/htdocs; index index.php; access_log /var/log/nginx/example.com.access.log; error_log /var/log/nginx/example.com.error.log; location / { try_files $uri $uri/ /index.php?$args; } } ``` ### 技巧 5. 在 NGINX 中配置 FastCGI NGINX 可以缓存来自 FastCGI 应用程序的响应,如 PHP 响应。此方法可提供最佳的性能。 对于开源的 NGINX,编译入第三方模块 [ngx\_cache\_purge](https://github.com/FRiCKLE/ngx_cache_purge) 可以提供缓存清除能力,配置代码如下所示。NGINX Plus 已经包含了它自己实现此代码。 当使用 FastCGI 时,我们建议你安装 [NGINX 辅助插件](https://wordpress.org/plugins/nginx-helper/) 并使用下面的配置文件,尤其是要注意 **fastcgi\_cache\_key** 的使用和包括 **fastcgi\_cache\_purge** 的 location 块。当页面发布或有改变时,有新评论被发布时,该插件会自动清除你的缓存,你也可以从 WordPress 管理控制台手动清除。 NGINX 的辅助插件还可以在你网页的底部添加一个简短的 HTML 代码,以确认缓存是否正常并显示一些统计数据。(你也可以使用 [$upstream*cache*status](http://nginx.org/en/docs/http/ngx_http_upstream_module.html#variables) 确认缓存功能是否正常。) ``` fastcgi_cache_path /var/run/nginx-cache levels=1:2 keys_zone=WORDPRESS:100m inactive=60m; fastcgi_cache_key "$scheme$request_method$host$request_uri"; server { server_name example.com www.example.com; root /var/www/example.com/htdocs; index index.php; access_log /var/log/nginx/example.com.access.log; error_log /var/log/nginx/example.com.error.log; set $skip_cache 0; ### POST 请求和带有查询参数的网址应该交给 PHP if ($request_method = POST) { set $skip_cache 1; } if ($query_string != "") { set $skip_cache 1; } ### 以下 uris 中包含的部分不缓存 if ($request_uri ~* "/wp-admin/|/xmlrpc.php|wp-.*.php|/feed/|index.php |sitemap(_index)?.xml") { set $skip_cache 1; } ### 不要为登录用户或最近的评论者进行缓存 if ($http_cookie ~* "comment_author|wordpress_[a-f0-9]+|wp-postpass |wordpress_no_cache|wordpress_logged_in") { set $skip_cache 1; } location / { try_files $uri $uri/ /index.php?$args; } location ~ \.php$ { try_files $uri /index.php; include fastcgi_params; fastcgi_pass unix:/var/run/php5-fpm.sock; fastcgi_cache_bypass $skip_cache; fastcgi_no_cache $skip_cache; fastcgi_cache WORDPRESS; fastcgi_cache_valid 60m; } location ~ /purge(/.*) { fastcgi_cache_purge WORDPRESS "$scheme$request_method$host$1"; } location ~* ^.+\.(ogg|ogv|svg|svgz|eot|otf|woff|mp4|ttf|css|rss|atom|js|jpg|jpeg|gif|png |ico|zip|tgz|gz|rar|bz2|doc|xls|exe|ppt|tar|mid|midi|wav|bmp|rtf)$ { access_log off; log_not_found off; expires max; } location = /robots.txt { access_log off; log_not_found off; } location ~ /\. { deny all; access_log off; log_not_found off; } } ``` ### 技巧 6. 为 NGINX 配置 W3\_Total\_Cache [W3 Total Cache](https://wordpress.org/plugins/w3-total-cache/), 是 [W3-Edge](http://www.w3-edge.com/) 的 Frederick Townes 出品的, 是一个支持 NGINX 的 WordPress 缓存框架。其有众多选项配置,可以替代 FastCGI 缓存。 这个缓存插件提供了各种缓存配置,还包括数据库和对象的缓存,最小化 HTML、CSS 和 JavaScript,并可选与流行的 CDN 整合。 这个插件会通过写入一个位于你的域的根目录的 NGINX 配置文件来控制 NGINX。 ``` server { server_name example.com www.example.com; root /var/www/example.com/htdocs; index index.php; access_log /var/log/nginx/example.com.access.log; error_log /var/log/nginx/example.com.error.log; include /path/to/wordpress/installation/nginx.conf; location / { try_files $uri $uri/ /index.php?$args; } location ~ \.php$ { try_files $uri =404; include fastcgi_params; fastcgi_pass unix:/var/run/php5-fpm.sock; } } ``` ### 技巧 7. 为 NGINX 配置 WP Super Cache [WP Super Cache](https://wordpress.org/plugins/wp-super-cache/) 是由 Donncha O Caoimh 开发的, 他是 [Automattic](http://automattic.com/) 的一个 WordPress 开发者, 这是一个 WordPress 缓存引擎,它可以将 WordPress 的动态页面转变成静态 HTML 文件,以使 NGINX 可以很快的提供服务。它是第一个 WordPress 缓存插件,和其它的相比,它更专注于某一特定的领域。 配置 NGINX 使用 WP Super Cache 可以根据你的喜好而进行不同的配置。以下是一个示例配置。 在下面的配置中,带有名为 supercache 的 location 块是 WP Super Cache 特有的部分。 WordPress 规则的其余代码用于不缓存已登录用户的信息,不缓存 POST 请求,并对静态资源设置过期首部,再加上标准的 PHP 处理;这部分可以根据你的需求进行定制。 ``` server { server_name example.com www.example.com; root /var/www/example.com/htdocs; index index.php; access_log /var/log/nginx/example.com.access.log; error_log /var/log/nginx/example.com.error.log debug; set $cache_uri $request_uri; ### POST 请求和带有查询字符串的网址应该交给 PHP if ($request_method = POST) { set $cache_uri 'null cache'; } if ($query_string != "") { set $cache_uri 'null cache'; } ### 以下 uris 中包含的部分不缓存 if ($request_uri ~* "(/wp-admin/|/xmlrpc.php|/wp-(app|cron|login|register|mail).php |wp-.*.php|/feed/|index.php|wp-comments-popup.php |wp-links-opml.php|wp-locations.php |sitemap(_index)?.xml |[a-z0-9_-]+-sitemap([0-9]+)?.xml)") { set $cache_uri 'null cache'; } ### 不对已登录用户和最近的评论者使用缓存 if ($http_cookie ~* "comment_author|wordpress_[a-f0-9]+ |wp-postpass|wordpress_logged_in") { set $cache_uri 'null cache'; } ### 当请求的文件存在时使用缓存,否则将请求转发给 WordPress location / { try_files /wp-content/cache/supercache/$http_host/$cache_uri/index.html $uri $uri/ /index.php; } location = /favicon.ico { log_not_found off; access_log off; } location = /robots.txt { log_not_found off access_log off; } location ~ .php$ { try_files $uri /index.php; include fastcgi_params; fastcgi_pass unix:/var/run/php5-fpm.sock; #fastcgi_pass 127.0.0.1:9000; } ### 尽可能的缓存静态文件 location ~*.(ogg|ogv|svg|svgz|eot|otf|woff|mp4|ttf|css |rss|atom|js|jpg|jpeg|gif|png|ico|zip|tgz|gz|rar|bz2 |doc|xls|exe|ppt|tar|mid|midi|wav|bmp|rtf)$ { expires max; log_not_found off; access_log off; } } ``` ### 技巧 8. 为 NGINX 配置安全防范措施 为了防止攻击,可以控制对关键资源的访问并限制机器人对登录功能的过量攻击。 只允许特定的 IP 地址访问 WordPress 的仪表盘。 ``` ### 对访问 WordPress 的仪表盘进行限制 location /wp-admin { deny 192.192.9.9; allow 192.192.1.0/24; allow 10.1.1.0/16; deny all; } ``` 只允许上传特定类型的文件,以防止恶意代码被上传和运行。 ``` ### 当上传的不是图像,视频,音乐等时,拒绝访问。 location ~* ^/wp-content/uploads/.*.(html|htm|shtml|php|js|swf)$ { deny all; } ``` 拒绝其它人访问 WordPress 的配置文件 **wp-config.php**。拒绝其它人访问的另一种方法是将该文件的一个目录移到域的根目录之上的目录。 ``` ### 拒绝其它人访问 wp-config.php location ~* wp-config.php { deny all; } ``` 对 **wp-login.php** 进行限速来防止暴力破解。 ``` ### 拒绝访问 wp-login.php location = /wp-login.php { limit_req zone=one burst=1 nodelay; fastcgi_pass unix:/var/run/php5-fpm.sock; #fastcgi_pass 127.0.0.1:9000; } ``` ### 技巧 9. 配置 NGINX 支持 WordPress 多站点 <ruby> WordPress 多站点 <rp> ( </rp> <rt> WordPress Multisite </rt> <rp> ) </rp></ruby>,顾名思义,这个版本 WordPress 可以让你以单个实例管理两个或多个网站。[WordPress.com](https://wordpress.com/) 运行的就是 WordPress 多站点,其主机为成千上万的用户提供博客服务。 你可以从单个域的任何子目录或从不同的子域来运行独立的网站。 使用此代码块添加对子目录的支持。 ``` ### 在 WordPress 多站点中添加对子目录结构的支持 if (!-e $request_filename) { rewrite /wp-admin$ $scheme://$host$uri/ permanent; rewrite ^(/[^/]+)?(/wp-.*) $2 last; rewrite ^(/[^/]+)?(/.*\.php) $2 last; } ``` 使用此代码块来替换上面的代码块以添加对子目录结构的支持,替换为你自己的子目录名。 ``` ### 添加支持子域名 server_name example.com *.example.com; ``` 旧版本(3.4以前)的 WordPress 多站点使用 readfile() 来提供静态内容。然而,readfile() 是 PHP 代码,它会导致在执行时性能会显著降低。我们可以用 NGINX 来绕过这个非必要的 PHP 处理。该代码片段在下面被(==============)线分割出来了。 ``` ### 避免对子目录中 /blogs.dir/ 结构执行 PHP readfile() location ^~ /blogs.dir { internal; alias /var/www/example.com/htdocs/wp-content/blogs.dir; access_log off; log_not_found off; expires max; } ============================================================ ### 避免对子目录中 /files/ 结构执行 PHP readfile() location ~ ^(/[^/]+/)?files/(?.+) { try_files /wp-content/blogs.dir/$blogid/files/$rt_file /wp-includes/ms-files.php?file=$rt_file; access_log off; log_not_found off; expires max; } ============================================================ ### 子域路径的WPMU 文件结构 location ~ ^/files/(.*)$ { try_files /wp-includes/ms-files.php?file=$1 =404; access_log off; log_not_found off; expires max; } ============================================================ ### 映射博客 ID 到特定的目录 map $http_host $blogid { default 0; example.com 1; site1.example.com 2; site1.com 2; } ``` ### 结论 可扩展性对许多要让他们的 WordPress 站点取得成功的开发者来说是一项挑战。(对于那些想要跨越 WordPress 性能门槛的新站点而言。)为 WordPress 添加缓存,并将 WordPress 和 NGINX 结合,是不错的答案。 NGINX 不仅用于 WordPress 网站。世界上排名前 1000、10000 和 100000 网站中 NGINX 也是 [遥遥领先的 web 服务器](http://w3techs.com/technologies/cross/web_server/ranking)。 欲了解更多有关 NGINX 的性能,请看我们最近的博客,[让应用性能提升 10 倍的 10 个技巧](https://www.nginx.com/blog/10-tips-for-10x-application-performance/)。 NGINX 软件有两个版本: * NGINX 开源软件 - 像 WordPress 一样,此软件你可以自行下载,配置和编译。 * NGINX Plus - NGINX Plus 包括一个预构建的参考版本的软件,以及服务和技术支持。 想要开始,先到 [nginx.org](http://www.nginx.org/en) 下载开源软件并了解下 [NGINX Plus](https://www.nginx.com/products/)。 --- via: <https://www.nginx.com/blog/9-tips-for-improving-wordpress-performance-with-nginx/> 作者:[Floyd Smith](https://www.nginx.com/blog/author/floyd/) 译者:[strugglingyouth](https://github.com/strugglingyout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CentOS 7 ARM 版正式发布:支持树莓派2/香蕉派/CubieTruck
Marius Nestor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centos-7-linux-officially-released-for-raspberry-pi-2-banana-pi-and-cubietruck-497891.shtml
来自 CentOS 团队的Karanbir Singh 宣布,基于 ARM 硬件架构的 CentOS 7 Linux 系统已经发布! 当前,除了 Twitter 上一则消息外,CentOS 开发者们并没有在他们的网站上对这个 ARM 版本有更多说明。 根据目前给出的下载链接看,该 CentOS 7 ARM 版可以工作在各种 ARMv7 设备上,预构建的二进制镜像包括了流行的 树莓派2(Raspberry Pi 2)、香蕉派(Banana Pi)和 CubieTruck (这是一个国内团队的产品,闻名于国际)。 下载链接:http://mirror.centos.org/altarch/7/isos/armhfp/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1/224514kkkwxwpwaz22jqug.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1/224514kkkwxwpwaz22jqug.jpg
false
false
true
wxy
false
[ "CentOS", "树莓派" ]
新闻
{ "viewnum": 10876, "commentnum": 4, "favtimes": 3,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postip": "111.207.224.22", "message": "CubieTrunck国内宣传太少了,而且也没有中文教程。",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4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2-22T12:43:55" }, { "postip": "118.242.26.46", "message": "不错啊,可以用“派”搭微型服务器了。", "username": "ZengYi [Firefox 43.0|Ubuntu]", "date": "2015-12-22T16:38:53" }, { "postip": "118.74.189.41", "message": "默认密码是多少", "username": "来自山西晋中的 Chrome 4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2-23T21:48:18" }, { "postip": "183.131.11.57", "message": "nice", "username": "夜域诡士 [Firefox 38.0|GNU/Linux]", "date": "2015-12-24T15:13:46" } ]
[ { "raid": 6786, "displayorder": 0 } ]
来自 CentOS 团队的Karanbir Singh 宣布,基于 ARM 硬件架构的 CentOS 7 Linux 系统已经发布! 当前,除了 Twitter 上一则消息外,CentOS 开发者们并没有在他们的网站上对这个 ARM 版本有更多说明。 根据目前给出的下载链接看,该 CentOS 7 ARM 版可以工作在各种 ARMv7 设备上,预构建的二进制镜像包括了流行的 树莓派2(Raspberry Pi 2)、香蕉派(Banana Pi)和 CubieTruck (这是一个国内团队的产品,闻名于国际)。 下载链接:http://mirror.centos.org/altarch/7/isos/armhfp/
2015-12-22T08:00:00
2015-12-22T08:00:00
6,772
/article-6772-1.html
来自 CentOS 团队的 Karanbir Singh 宣布,基于 ARM 硬件架构的 CentOS 7 Linux 系统已经发布! ![运行在树莓派上的 CentOS 7](/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1/224514kkkwxwpwaz22jqug.jpg) 当前,除了 Twitter 上一则消息外,CentOS 开发者们并没有在他们的网站上对这个 ARM 版本有更多说明。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1/224501p6w6w66jwb67hz4l.jpg) 根据目前给出的[下载链接](http://mirror.centos.org/altarch/7/isos/armhfp/)看,该 CentOS 7 ARM 版可以工作在各种 ARMv7 设备上,预构建的二进制镜像包括了流行的 <ruby> 树莓派2 <rp> ( </rp> <rt> Raspberry Pi 2 </rt> <rp> ) </rp></ruby>、<ruby> 香蕉派 <rp> ( </rp> <rt> Banana Pi </rt> <rp> ) </rp></ruby>和 CubieTruck (这是一个国内团队的产品,闻名于国际)。 下载链接: <http://mirror.centos.org/altarch/7/isos/armhfp/>
目标未达成:Ubuntu 未达成 4 年 2 亿用户目标
Michael Larabel
https://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Ubuntu-No-200-Million-Users
4年前在UDS 布达佩斯,Shuttleworth 表示 Ubuntu 将在 4 年内达到 2 亿用户。 时间已经接近了2015年底,看起来 Ubuntu 并不像是能达成这个目标的样子。Ubuntu 的母公司Canonical 并没有提供确切的用户数,但是之前的迹象表明,Ubuntu 装机数量(包括桌面和服务器)也就是千万级,我没有看到任何报告说达到了1亿,更别说是2亿. 在游戏玩家中,根据 Valve 的 Steam 调查数据显示,Linux 的市场份额大约是 1%。据 StatCounter 的数据,当前的笔记本/桌面市场上,Linux 桌面大约占比 1.5%。Ubuntu 在云市场和物联网方面也有一定的占比。很难统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1/233223aykuk6za2yujkbnk.jpe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1/233223aykuk6za2yujkbnk.jpeg
false
false
true
wxy
false
[ "Canonical", "Ubuntu" ]
新闻
{ "viewnum": 4916, "commentnum": 9,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61.243.112.158", "message": "我这也应该是ubuntu的用户之一哇 O(∩_∩)O哈哈~", "username": "yang.yusi [Firefox 43.0|Ubuntu]", "date": "2015-12-22T10:18:23" }, { "postip": "222.195.73.65", "message": "一直觉得Canonical折腾ubuntu手机平板完全是浪费资源", "username": "来自安徽合肥科学技术大学的 Firefox 43.0|Mac 10.10 用户", "date": "2015-12-22T10:37:55" }, { "postip": "113.89.230.231", "message": "除了桌面UB,最大起色的是UB SERVER吧,毕竟是从无到有了。<br />\r\n其它的应用,只闻其声,未见其面。<br />\r\nUB手机,我认为想都不要想,最基本的IM都没有完善~", "username": "POCMON [Firefox 43.0|Ubuntu]", "date": "2015-12-22T10:45:57" }, { "postip": "123.125.219.204", "message": "不会要倒闭吧,希望坚持住。",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Firefox 43.0|Ubuntu 用户", "date": "2015-12-22T12:30:10" }, { "postip": "61.181.89.20", "message": "但不得不承认UB在Linux中的份额相当大,许多老牌Linux厂商都倒闭或被收购呀,而UB却想着产生新事物,从桌面到服务器,到手机以及其它", "username": "来自天津的 Vivaldi 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22T12:43:59" }, { "postip": "218.92.252.162", "message": "linux不是不好用,也不是不先进,但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一些向乔布斯的macos学习。", "username": "来自江苏盐城的 Chrome 47.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23T08:14:50" }, { "postip": "112.65.145.180", "message": "希望UBUNTU 等linux桌面系统崛起", "username": "Print [Chrome 47.0|Windows 7]", "date": "2015-12-24T14:03:18" }, { "postip": "117.151.41.192", "message": "ubuntu各种内部错误,其他发行版都没碰到过", "username": "来自湖北的 Chrome 47.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24T19:08:15" }, { "postip": "124.250.3.18", "message": "说好的手机呢。。。", "username": "z75315 [Chrome 46.0|Windows 10]", "date": "2015-12-28T18:10:21" } ]
[ { "raid": 5549, "displayorder": 0 } ]
4年前在UDS 布达佩斯,Shuttleworth 表示 Ubuntu 将在 4 年内达到 2 亿用户。 时间已经接近了2015年底,看起来 Ubuntu 并不像是能达成这个目标的样子。Ubuntu 的母公司Canonical 并没有提供确切的用户数,但是之前的迹象表明,Ubuntu 装机数量(包括桌面和服务器)也就是千万级,我没有看到任何报告说达到了1亿,更别说是2亿. 在游戏玩家中,根据 Valve 的 Steam 调查数据显示,Linux 的市场份额大约是 1%。据 StatCounter 的数据,当前的笔记本/桌面市场上,Linux 桌面大约占比 1.5%。Ubuntu 在云市场和物联网方面也有一定的占比。很难统
2015-12-22T08:30:00
2015-12-22T08:30:00
6,773
/article-6773-1.html
4年前在 [UDS 布达佩斯](http://www.phoronix.com/vr.php?view=16002),[Shuttleworth 表示 Ubuntu 将在 4 年内达到 2 亿用户](http://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2015-200-Million-Goal-Retro)。 时间已经接近了2015年底,看起来 Ubuntu 并不像是能达成这个目标的样子。Ubuntu 的母公司 Canonical 并没有提供确切的用户数,但是之前的迹象表明,Ubuntu 装机数量(包括桌面和服务器)也就是千万级,我没有看到任何报告说达到了1亿,更别说是2亿. 在游戏玩家中,根据 Valve 的 Steam 调查数据显示, [Linux 的市场份额大约是 1%](https://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Steam-Survey-Nov-2015) 。据 StatCounter 的数据,当前的笔记本/桌面市场上,Linux 桌面大约占比 1.5%。Ubuntu 在云市场和物联网方面也有一定的占比。很难统计 Ubuntu Phone 的用户量,但是肯定不会超过 100 万,在9月份时,[估计只有 25000 个独立用户](https://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Ubuntu-Phone-Estimate-25k)。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1/233223aykuk6za2yujkbnk.jpeg) 在 Mark 宣布 2 亿的目标时,他可能是估计了 Ubuntu 在手机和平板上的市场,以及短命的 [Ubuntu 电视](https://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search&q=Ubuntu%20TV),甚至他可能还想到了 [Ubuntu 在车载上的应用](https://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MTgzOTU)。不过,这些都没有实现。
2015:微软开源年
Michael Larabel
http://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Microsoft-2015-What-A-Year
在开源和 Linux 方面,2015年的微软有许多惊人的举动!让我们来盘点一下这一年来微软都做了些什么。 微软在其 Edge 浏览器中支持了 VP9 解码器,这是 Google 推出的免费视频解码器 在浏览器前端,微软宣布他们将开源其名为 Chakra 的 JavaScript 引擎 微软会通过 PowerShell 支持 OpenSSH。为了在 Windows 上更好地支持 OpenSSH,微软还捐赠了 OpenBSD 微软开源了其 .NET 的主要部分,将 .NET 带到了 Linux 和 BSD上 MS Build Engine也开源了 微软发布了其第一个 Linux 发行版Azure Cloud Switch,它运行在他们的 SDN 数据中心内 作为其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2/185643c5k5zff5ibkcqdru.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2/185643c5k5zff5ibkcqdru.jpg
false
false
true
wxy
false
[ "微软", "开源" ]
新闻
{ "viewnum": 7096, "commentnum": 4,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58.55.194.81", "message": "GO", "username": "来自湖北鄂州的 Internet Explorer 11.0|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15-12-22T20:25:54" }, { "postip": "222.210.108.99", "message": "软件开源免费,服务收费!看来这是趋势呀",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Opera 34.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23T08:48:58" }, { "postip": "221.215.1.254", "message": "Visual Studio Code 算是集成开发环境?没试过。可以编译项目么?",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3.0|Windows 7]", "date": "2015-12-23T09:50:11" }, { "postip": "58.249.112.83", "message": "编辑器而已,类似于Atom,SublimeText",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4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2-23T12:33:03" } ]
[ { "raid": 7966, "displayorder": 0 } ]
在开源和 Linux 方面,2015年的微软有许多惊人的举动!让我们来盘点一下这一年来微软都做了些什么。 微软在其 Edge 浏览器中支持了 VP9 解码器,这是 Google 推出的免费视频解码器 在浏览器前端,微软宣布他们将开源其名为 Chakra 的 JavaScript 引擎 微软会通过 PowerShell 支持 OpenSSH。为了在 Windows 上更好地支持 OpenSSH,微软还捐赠了 OpenBSD 微软开源了其 .NET 的主要部分,将 .NET 带到了 Linux 和 BSD上 MS Build Engine也开源了 微软发布了其第一个 Linux 发行版Azure Cloud Switch,它运行在他们的 SDN 数据中心内 作为其
2015-12-22T18:57:42
2015-12-22T18:57:42
6,774
/article-6774-1.html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2/185643c5k5zff5ibkcqdru.jpg) 在开源和 Linux 方面,2015年的微软有许多惊人的举动!让我们来盘点一下这一年来微软都做了些什么。 * 微软在其 Edge 浏览器中[支持了 VP9 解码器](http://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Microsoft-VP9-Edge-Win),这是 Google 推出的免费视频解码器 * 在浏览器前端,微软宣布他们[将开源其名为 Chakra 的 JavaScript 引擎](/article-6698-1.html) * 微软会通过 PowerShell [支持 OpenSSH](/article-6432-1.html)。为了在 Windows 上更好地支持 OpenSSH,微软还[捐赠了 OpenBSD](/article-5786-1.html) * 微软[开源了其 .NET 的主要部分](/article-4821-1.html),将 .NET 带到了 Linux 和 [BSD](/article-5416-1.html) 上 * [MS Build Engine](/article-5091-1.html) 也开源了 * 微软发布了其第一个 Linux 发行版 [Azure Cloud Switch](/article-6269-1.html),它运行在他们的 SDN 数据中心内 * 作为其 Azure 战略的一部分,微软继续为 Linux [贡献 Hyper-V 代码](/article-5230-1.html) * Visual Studio 2015 支持[构建 Linux 平台上的应用](http://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Visual-Studio-2015-Launches),虽然现在还不能在 Linux 系统上运行 VS2015 * 不过其集成开发环境 Visual Studio Code [支持运行在 Linux 上](/article-5376-1.html) ,而且[开源](/article-6604-1.html)了 * 微软在 Clang 编译器上[做了很多工作](http://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Microsoft-Clang-Continues),他们[对 Clang 做了改进](http://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Microsoft-Visual-Clang-Windows)、[开源了其调试引擎](http://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Microsoft-Open-GDB-LLDB) * 和 Clang 方面的工作相关,微软开始开发一个称之为 LLILC 的[基于 LLVM 的 .NET 编译器](http://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Microsoft-LLVM-dotNET-LLILC),这个[新的编译器的进展很快](http://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LLILC-6-Month-Update) * 开发了 Android 上的 Office 软件,为手机/平板提供了微软 Office 套件的基本功能 * 以上这些都[放在了 GitHub 上](http://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Microsoft-CodePlex-To-GitHub),而不是他们自己的 CodePlex 上 * 此外,微软开放技术公司被合并回了微软公司 这一年对于微软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微软,都让我们对这个 Windows 的缔造者在开源和 Linux 方面 2016 年的表现拭目以待吧!
451:对不起,从法律上说,它不存在
wxy
上周五,IESG(互联网工程指导委员会(Internet Engineering Steering Group))批准了一个新的互联网标准,为 HTTP 增加了一个新状态码:451Unavailable For Legal Reasons。还需要一点点工作就会发布为正式的 RFC ,不过现在已经可以用了。 缘起 几年前,英国政府要求 ISP 们对海盗湾的内容进行封挡,Terence Eden就这个事情写了一个帖子,建议应该有一个不同的状态码来区分禁止访问的原因。这样的话,ISP 们就可以向他们的用户说明为什么这些资源不能访问。有人提议使用数字 451 作为状态码,也有各种其它的建议。 谷歌的Tim Bray受此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2/221756pgydk85ymz673363.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2/221756pgydk85ymz673363.jpg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 "HTTP", "451" ]
观点
{ "viewnum": 8101, "commentnum": 13,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21.22.29.121", "message": "以后从中国大陆访问Google是不是就显示451了?", "username": "ryt [Chrome 47.0|GNU/Linux]", "date": "2015-12-23T09:11:33" }, { "postip": "111.198.66.137", "message": "木用,你無法區分到底是由於技術原因還是法律原因導致的~",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Epiphany 3.14|Debian 用户", "date": "2015-12-23T09:12:53" }, { "postip": "60.12.5.163", "message": "大陆访问不了 google,只会给你一个“连接超时”的错误。", "username": "来自浙江宁波的 Firefox 43.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2-23T09:25:25" }, { "postip": "60.12.5.163", "message": "话说能给个网站让我们见识下 451 的效果不?", "username": "来自浙江宁波的 Firefox 43.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2-23T09:26:58"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对不起,从法律上说,它不存在", "username": "linux [Chrome 47.0|Mac 10.11]", "date": "2015-12-23T09:38:37"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不规范 :D", "username": "linux [Chrome 47.0|Mac 10.11]", "date": "2015-12-23T09:38:51" }, { "postip": "112.117.198.189", "message": "404也会有", "username": "来自云南昆明的 Internet Explorer 1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2-23T15:17:57" }, { "postip": "115.195.83.221", "message": "好机智的回答", "username": "巴斯光年 [Firefox 43.0|Windows 7]", "date": "2015-12-23T22:54:02" }, { "postip": "124.250.3.18", "message": "451<br />\r\n对不起,该回复从法律上说,它不存在。", "username": "z75315 [Chrome 46.0|Windows 8.1]", "date": "2015-12-24T17:02:19" }, { "postip": "124.127.161.254", "message": "451<br />\r\n对不起,该回复从法律上说,它不存在。",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Firefox 43.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2-25T09:29:21" }, { "postip": "171.216.72.194", "message": "不是超时,是404",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7.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27T20:10:56" }, { "postip": "221.3.133.227", "message": "是 502 bad gateway", "username": "鸿蒙希荑-Lee [Chrome 49.0|Windows 10]", "date": "2015-12-27T22:45:39" }, { "postip": "202.45.129.184", "message": "连接超时太可恶了, 这要网页里有这种连接, 就会一直等。 还不如直接不能访问来的痛快。", "username": "johnsonshu [Chrome 48.0|Windows 7]", "date": "2016-02-12T12:22:55" } ]
[]
上周五,IESG(互联网工程指导委员会(Internet Engineering Steering Group))批准了一个新的互联网标准,为 HTTP 增加了一个新状态码:451Unavailable For Legal Reasons。还需要一点点工作就会发布为正式的 RFC ,不过现在已经可以用了。 缘起 几年前,英国政府要求 ISP 们对海盗湾的内容进行封挡,Terence Eden就这个事情写了一个帖子,建议应该有一个不同的状态码来区分禁止访问的原因。这样的话,ISP 们就可以向他们的用户说明为什么这些资源不能访问。有人提议使用数字 451 作为状态码,也有各种其它的建议。 谷歌的Tim Bray受此
2015-12-23T08:45:00
2015-12-23T08:45:00
6,775
/article-6775-1.html
上周五,IESG(<ruby> <a href="https://www.ietf.org/iesg/"> 互联网工程指导委员会 </a> <rp> ( </rp> <rt> Internet Engineering Steering Group </rt> <rp> ) </rp></ruby>)批准了一个新的互联网标准,为 HTTP 增加了一个新状态码:**[451 Unavailable For Legal Reasons](https://datatracker.ietf.org/doc/draft-ietf-httpbis-legally-restricted-status/)**。还需要一点点工作就会发布为正式的 RFC ,不过现在已经可以用了。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2/221756pgydk85ymz673363.jpg) ### 缘起 几年前,英国政府要求 ISP 们对海盗湾的内容进行封挡,[Terence Eden](http://shkspr.mobi/blog/2012/06/there-is-no-http-code-for-censorship-but-perhaps-there-should-be/) 就这个事情写了一个[帖子](http://shkspr.mobi/blog/2012/06/there-is-no-http-code-for-censorship-but-perhaps-there-should-be/),建议应该有一个不同的状态码来区分禁止访问的原因。这样的话,ISP 们就可以向他们的用户说明为什么这些资源不能访问。有人[提议](http://yro.slashdot.org/comments.pl?sid=2906113&cid=40270621)使用数字 451 作为状态码,也有各种其它的建议。 谷歌的 [Tim Bray](https://www.tbray.org/ongoing/) 受此启发,于[前几年](https://www.tbray.org/ongoing/When/201x/2012/06/20/Latin-Scholar-451)给 <ruby> HTTP 工作组 <rt> HTTP Working Group </rt></ruby>提交了一份提案,他(及很多人)认为应该将由于技术原因的不可见与非技术原因的不可见区分开来: * 403 状态码,用于描述由于技术原因禁止访问 * 451 状态码,则用于描述由于国家法律所要求而禁止访问 据说,451 这个数字来源于 [Ray Bradbury](https://en.wikipedia.org/wiki/Fahrenheit_451) 的一篇小说《<ruby> <a href="https://en.wikipedia.org/wiki/Fahrenheit_451"> 华氏 451 </a> <rp> ( </rp> <rt> Fahrenheit 451 </rt> <rp> ) </rp></ruby>》。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2/210244lnizo3g8ws00o8od.png) ### 发展 最初,对于这份提案,IETF HTTP 工作组的主席 Mark Nottingham 是拒绝的。因为 HTTP 状态码是有限的,虽然说从 400 到 499 有足足一百个位置,但是谁也不知道将来会有什么需求。而当时也没有任何需要让程序/机器来区分禁止访问的这两种情形,所以不应该浪费代码——最多,在 HTTP 首部或页面上呈现具体原因就可以了。 而 Tim 依旧坚持他的提案,并偶尔更新一下提案内容,和关心这件事的人谈论。 有一些站点开始实验性的使用这个状态码,不过这并不足以让 IESG 同意增加新的状态码。但是,随着网络上的审查的越来越多,比如欧盟政府要求 ISP 禁止对盗版内容的访问,而韩国、俄罗斯和其它一些国家会限制某些内容的访问等等,IESG 意识到网站需要能够区分这其中的不同。 此外,还有一些人希望能够自动找到和分类哪些内容是被审查的。这就需要一种机器可读的机制来区分 403 和 451 所代表的不同意义。 ### 451 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 虽然 451 状态码的原意是用于标示出哪些内容是被法律禁止访问的,比如可以用在网络设备上(比如防火墙)或 Web 服务器上。就目前已知的, [Github](https://en.wikipedia.org/wiki/Censorship_of_GitHub)、 [Twitter](https://en.wikipedia.org/wiki/Censorship_of_Twitter)、 [Facebook](https://en.wikipedia.org/wiki/Censorship_of_Facebook) 和 [Google](https://en.wikipedia.org/wiki/Censorship_by_Google) 都已经开始使用这个状态码来应对各个国家地区的审查要求了。 但是显然,451 状态码并不能标示出所有的被审查的内容,也许有些国家(比如[英国](https://en.wikipedia.org/wiki/Internet_Watch_Foundation))的法律要求不允许使用这个状态码。 *本文内容编译自 [Mark Nottingham 的博客](https://www.mnot.net/blog/2015/12/18/451)、维基百科、Solidot 等来源。*
如何在 CentOS 上启用 软件集 Software Collections(SCL)
Dan Nanni
http://xmodulo.com/enable-software-collections-centos.html
红帽企业版 linux(RHEL)和它的社区版分支CentOS,提供10年的生命周期,这意味着 RHEL/CentOS 的每个版本会提供长达10年的安全更新。虽然这么长的生命周期为企业用户提供了迫切需要的系统兼容性和可靠性,但也存在一个缺点:随着底层的 RHEL/CentOS 版本接近生命周期的结束,核心应用和运行时环境变得陈旧过时。例如 CentOS 6.5,它的生命周期结束时间是2020年11月30日,其所携带的 Python 2.6.6和 MySQL 5.1.73,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已经非常古老了。 另一方面,在 RHEL/CentOS 上试图手动升级开发工具链和运行时环境存在使系统崩溃的潜在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2/233500uy6ajwunz1ydnbwz.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2/233500uy6ajwunz1ydnbwz.png
false
false
true
bianjp
false
[ "SCL", "CentOS" ]
技术
{ "viewnum": 18616, "commentnum": 0,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raid": 8509, "displayorder": 0 } ]
红帽企业版 linux(RHEL)和它的社区版分支CentOS,提供10年的生命周期,这意味着 RHEL/CentOS 的每个版本会提供长达10年的安全更新。虽然这么长的生命周期为企业用户提供了迫切需要的系统兼容性和可靠性,但也存在一个缺点:随着底层的 RHEL/CentOS 版本接近生命周期的结束,核心应用和运行时环境变得陈旧过时。例如 CentOS 6.5,它的生命周期结束时间是2020年11月30日,其所携带的 Python 2.6.6和 MySQL 5.1.73,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已经非常古老了。 另一方面,在 RHEL/CentOS 上试图手动升级开发工具链和运行时环境存在使系统崩溃的潜在
2015-12-23T08:00:00
2015-12-23T08:00:00
6,776
/article-6776-1.html
红帽企业版 linux(RHEL)和它的社区版分支——CentOS,提供10年的生命周期,这意味着 RHEL/CentOS 的每个版本会提供长达10年的安全更新。虽然这么长的生命周期为企业用户提供了迫切需要的系统兼容性和可靠性,但也存在一个缺点:随着底层的 RHEL/CentOS 版本接近生命周期的结束,核心应用和运行时环境变得陈旧过时。例如 CentOS 6.5,它的生命周期结束时间是2020年11月30日,其所携带的 Python 2.6.6和 MySQL 5.1.73,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已经非常古老了。 另一方面,在 RHEL/CentOS 上试图手动升级开发工具链和运行时环境存在使系统崩溃的潜在可能,除非所有依赖都被正确解决。通常情况下,手动升级都是不推荐的,除非你知道你在干什么。 ![SCL](/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2/233500uy6ajwunz1ydnbwz.png) <ruby> <a href="https://www.softwarecollections.org/"> 软件集 </a> <rp> ( </rp> <rt> Software Collections </rt> <rp> ) </rp></ruby>(SCL)源出现了,以帮助解决 RHEL/CentOS 下的这种问题。SCL 的创建就是为了给 RHEL/CentOS 用户提供一种以方便、安全地安装和使用应用程序和运行时环境的多个(而且可能是更新的)版本的方式,同时避免把系统搞乱。与之相对的是第三方源,它们可能会在已安装的包之间引起冲突。 最新的 SCL 提供了: * Python 3.3 和 2.7 * PHP 5.4 * Node.js 0.10 * Ruby 1.9.3 * Perl 5.16.3 * MariaDB 和 MySQL 5.5 * Apache httpd 2.4.6 在这篇教程的剩余部分,我会展示一下如何配置 SCL 源,以及如何安装和启用 SCL 中的包。 ### 配置 SCL 源 SCL 可用于 CentOS 6.5 及更新的版本。要配置 SCL 源,只需执行: ``` $ sudo yum install centos-release-SCL ``` 要启用和运行 SCL 中的应用,你还需要安装下列包: ``` $ sudo yum install scl-utils-build ``` 执行下面的命令可以查看 SCL 中可用包的完整列表: ``` $ yum --disablerepo="*" --enablerepo="scl" list available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2/233523yz4vr4zbbj11uc97.jpg) ### 从 SCL 中安装和启用包 既然你已配置好了 SCL,你可以继续并从 SCL 中安装包了。 你可以搜索 SCL 中的包: ``` $ yum --disablerepo="*" --enablerepo="scl" search <keyword> ``` 我们假设你要安装 Python 3.3。 继续,就像通常安装包那样使用 yum 安装: ``` $ sudo yum install python33 ``` 任何时候你都可以查看从 SCL 中安装的包的列表,只需执行: ``` $ scl --list python33 ``` SCL 的优点之一是安装其中的包不会覆盖任何系统文件,并且保证不会引起与系统中其它库和应用的冲突。 例如,如果在安装 python33 包后检查默认的 python 版本,你会发现默认的版本并没有改变: ``` $ python --version Python 2.6.6 ``` 如果想使用一个已经安装的 SCL 包,你需要在每个命令中使用 `scl` 命令显式启用它(LCTT 译注:即想在哪条命令中使用 SCL 中的包,就得通过`scl`命令执行该命令) ``` $ scl enable <scl-package-name> <command> ``` 例如,要针对`python`命令启用 python33 包: ``` $ scl enable python33 'python --version' Python 3.3.2 ``` 如果想在启用 python33 包时执行多条命令,你可以像下面那样创建一个启用 SCL 的 bash 会话: ``` $ scl enable python33 bash ``` 在这个 bash 会话中,默认的 python 会被切换为3.3版本,直到你输入`exit`,退出会话。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2/233523y7z7393tmfeytm4f.jpg) 简而言之,SCL 有几分像 Python 的虚拟环境,但更通用,因为你可以为远比 Python 更多的应用启用/禁用 SCL 会话。 更详细的 SCL 指南,参考官方的[快速入门指南](https://www.softwarecollections.org/docs/) --- via: <http://xmodulo.com/enable-software-collections-centos.html> 作者:[Dan Nanni](http://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bianjp](https://github.com/bianjp)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Linux/Unix 桌面趣事:桌面上追逐的猫和老鼠
Vivek Gite
http://www.cyberciti.biz/open-source/oneko-app-creates-cute-cat-chasing-around-your-mouse/
Oneko 是一个有趣的应用。它会把你的光标变成一只老鼠,并在后面创建一个可爱的小猫,并且始终追逐着老鼠光标。单词neko在日语中的意思是猫。它最初是一位日本人开发的 Macintosh 桌面附件。 安装 oneko 试下下面的命令: $ sudo apt-get install oneko 示例输出: password for vivek: Reading package lists... Done Building dependency tree Reading state information... Done The following NEW packages will be installed: oneko 0 upgraded, 1 newly installed, 0 to remove and 10 not upgraded. Need to get 38.6 kB of arc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001250utojgu1j1swg1jzu.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001250utojgu1j1swg1jzu.png
false
false
true
geekpi
false
[ "Oneko" ]
分享
{ "viewnum": 12693, "commentnum": 15, "favtimes": 5,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223.99.198.62", "message": "neko在日语中的意思是“猫”,不是老鼠。。。", "username": "来自山东的 Chrome 46.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2-23T10:44:45" }, { "postip": "114.255.40.44", "message": "挺好玩的。", "username": "Sephiroth [Chrome 47.0|Windows 7]", "date": "2015-12-23T11:01:34" }, { "postip": "61.181.89.20", "message": "不错,已经试用了", "username": "来自天津的 Vivaldi 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23T11:20:53" }, { "postip": "222.34.4.7", "message": "还有各种萌妹子,具体请看文档哈哈哈", "username": "来自吉林的 Chrome 43.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23T11:44:22" }, { "postip": "61.243.112.158", "message": "是蛮好玩的~~~哈哈", "username": "yang.yusi [Firefox 43.0|Ubuntu]", "date": "2015-12-23T14:15:18" }, { "postip": "112.117.198.189", "message": "脑洞好大,我喜欢。", "username": "来自云南昆明的 Internet Explorer 1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2-23T15:16:33" }, { "postip": "118.122.119.58", "message": "怎么取消设置呢", "username": "第7段材料 [Chromium 47.0|Ubuntu]", "date": "2015-12-23T15:28:11" }, { "postip": "222.134.129.8", "message": "Ctrl Z", "username": "来自山东淄博的 Chromium 47.0|Ubuntu 用户", "date": "2015-12-23T22:01:51" }, { "postip": "223.81.192.221", "message": "哈哈!", "username": "绿色圣光 [Iceweasel 38.5|GNU/Linux]", "date": "2015-12-23T22:15:47" }, { "postip": "39.166.3.221", "message": "我記得這個遊戲我以前在Windows 95 上玩過……", "username": "来自39.166.3.221的 Chrome 47.0|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15-12-24T14:08:36" }, { "postip": "124.250.3.18", "message": "既然ctrl z 能取消,那么要他何用?", "username": "z75315 [Chrome 46.0|Windows 8.1]", "date": "2015-12-24T16:57:39" }, { "postip": "111.161.17.4", "message": "播放视频没有用flash,好评!", "username": "experience [Chrome 47.0|GNU/Linux]", "date": "2015-12-25T20:38:51" }, { "postip": "111.206.214.33", "message": "请问下 mac 下怎么安装呢",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89.0|Mac 10.14 用户", "date": "2021-04-25T15:38:50" }, { "postip": "36.248.233.76", "message": "看网上的介绍,参数里面的Sakura和Tomoyo分别是指《魔卡少女樱》里面的小樱和知世。文中的翻译可能需要订正一下 (^^)/", "username": "来自福建厦门的 Firefox 121.0|Android 13 用户", "date": "2024-01-07T22:39:36" }, { "postip": "153.0.156.106", "message": "这还真是非二次元不知道的~", "username": "linux [Chrome 120.0|Mac 10.15]", "date": "2024-01-07T22:46:27" } ]
[ { "raid": 6794, "displayorder": 0 }, { "raid": 6795, "displayorder": 0 }, { "raid": 6796, "displayorder": 0 }, { "raid": 6962, "displayorder": 0 }, { "raid": 7112, "displayorder": 0 }, { "raid": 7401, "displayorder": 0 } ]
Oneko 是一个有趣的应用。它会把你的光标变成一只老鼠,并在后面创建一个可爱的小猫,并且始终追逐着老鼠光标。单词neko在日语中的意思是猫。它最初是一位日本人开发的 Macintosh 桌面附件。 安装 oneko 试下下面的命令: $ sudo apt-get install oneko 示例输出: password for vivek: Reading package lists... Done Building dependency tree Reading state information... Done The following NEW packages will be installed: oneko 0 upgraded, 1 newly installed, 0 to remove and 10 not upgraded. Need to get 38.6 kB of arc
2015-12-23T10:04:00
2015-12-23T10:04:00
6,777
/article-6777-1.html
Oneko 是一个有趣的应用。它会把你的光标变成一只老鼠,并在后面创建一个可爱的小猫,并且始终追逐着老鼠光标。单词“neko”在日语中的意思是猫。它最初是一位日本人开发的 Macintosh 桌面附件。 ![Oneko](/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001250utojgu1j1swg1jzu.png) ### 安装 oneko 试下下面的命令: ``` $ sudo apt-get install oneko ``` 示例输出: ``` [sudo] password for vivek: Reading package lists... Done Building dependency tree Reading state information... Done The following NEW packages will be installed: oneko 0 upgraded, 1 newly installed, 0 to remove and 10 not upgraded. Need to get 38.6 kB of archives. After this operation, 168 kB of additional disk space will be used. Get:1 http://debian.osuosl.org/debian/ squeeze/main oneko amd64 1.2.sakura.6-7 [38.6 kB] Fetched 38.6 kB in 1s (25.9 kB/s) Selecting previously deselected package oneko. (Reading database ... 274152 files and directories currently installed.) Unpacking oneko (from .../oneko_1.2.sakura.6-7_amd64.deb) ... Processing triggers for menu ... Processing triggers for man-db ... Setting up oneko (1.2.sakura.6-7) ... Processing triggers for menu ... ``` FreeBSD 用户输入下面的命令安装 oneko: ``` # cd /usr/ports/games/oneko # make install clean ``` ### 我该如何使用 oneko? 输入下面的命令: ``` $ oneko ``` 你可以把猫变成 “tora-neko”,一只像白老虎条纹的猫: ``` $ oneko -tora ``` ### 不喜欢猫? 你可以用狗代替猫: ``` $ oneko -dog ``` 下面可以用樱花代替猫: ``` $ oneko -sakura ``` 用大道寺代替猫: ``` $ oneko -tomoyo ``` ### 查看相关媒体 这个教程同样也有视频格式: ### 其他选项 你可以传入下面的选项 1. **-tofocus**:让猫在获得焦点的窗口顶部奔跑。当获得焦点的窗口不在视野中时,猫像平常那样追逐老鼠。 2. **-position 坐标** :指定X和Y来调整猫相对老鼠的位置 3. **-rv**:将前景色和背景色对调 4. **-fg 颜色** : 前景色 (比如 oneko -dog -fg red)。 5. **-bg 颜色** : 背景色 (比如 oneko -dog -bg green)。 6. 查看 oneko 的手册获取更多信息。 --- via: <http://www.cyberciti.biz/open-source/oneko-app-creates-cute-cat-chasing-around-your-mouse/> 作者:Vivek Gite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如何在 Ubuntu 中安装最新的 Arduino IDE 1.6.6
Ji m
http://ubuntuhandbook.org/index.php/2015/11/install-arduino-ide-1-6-6-ubuntu/
本篇教程会教你如何在当前的 Ubuntu 发行版中安装最新的 Arduino IDE 1.6.6。 开源的 Arduino IDE 发布了1.6.6,并带来了很多的改变。新的发布已经切换到 Java 8,它与 IDE 绑定并且用于编译所需。具体见 发布说明。 对于那些不想使用软件中心的 1.0.5 旧版本的人而言,你可以使用下面的步骤在所有的 Ubuntu 发行版中安装 Arduino。 请用正确版本号替换下文中软件包的版本号 1、 从下面的官方链接下载最新的包 Linux 32-bit 或者 Linux 64-bit。 https://www.arduino.cc/en/Main/Software 如果不知道你系统的类型?进入系统设置-详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083703fk8c02ujz74rqq30.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083703fk8c02ujz74rqq30.png
false
false
true
geekpi
false
[ "Arduino IDE" ]
分享
{ "viewnum": 14037, "commentnum": 0, "favtimes": 4,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本篇教程会教你如何在当前的 Ubuntu 发行版中安装最新的 Arduino IDE 1.6.6。 开源的 Arduino IDE 发布了1.6.6,并带来了很多的改变。新的发布已经切换到 Java 8,它与 IDE 绑定并且用于编译所需。具体见 发布说明。 对于那些不想使用软件中心的 1.0.5 旧版本的人而言,你可以使用下面的步骤在所有的 Ubuntu 发行版中安装 Arduino。 请用正确版本号替换下文中软件包的版本号 1、 从下面的官方链接下载最新的包 Linux 32-bit 或者 Linux 64-bit。 https://www.arduino.cc/en/Main/Software 如果不知道你系统的类型?进入系统设置-详
2015-12-24T10:35:00
2015-12-24T10:35:00
6,778
/article-6778-1.html
![Install latest Arduino in Ubuntu](/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083703fk8c02ujz74rqq30.png) > > 本篇教程会教你如何在当前的 Ubuntu 发行版中安装最新的 Arduino IDE 1.6.6。 > > > 开源的 Arduino IDE 发布了1.6.6,并带来了很多的改变。新的发布已经切换到 Java 8,它与 IDE 绑定并且用于编译所需。具体见 [发布说明](https://www.arduino.cc/en/Main/ReleaseNotes)。 ![Arduino 1.6.6 in Ubuntu 15.10](/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083704utct2u3ljn7g29hx.jpg) 对于那些不想使用软件中心的 1.0.5 旧版本的人而言,你可以使用下面的步骤在所有的 Ubuntu 发行版中安装 Arduino。 > > **请用正确版本号替换下文中软件包的版本号** > > > **1、** 从下面的官方链接下载最新的包 **Linux 32-bit 或者 Linux 64-bit**。 * <https://www.arduino.cc/en/Main/Software> 如果不知道你系统的类型?进入系统设置->详细->概览。 **2、** 从Unity Dash、App Launcher 或者使用 Ctrl+Alt+T 打开终端。打开后,一个个运行下面的命令: 进入下载文件夹: ``` cd ~/Downloads ``` ![navigate-downloads](/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083704bxw6fxl2ff22d68k.jpg) 使用 tar 命令解压: ``` tar -xvf arduino-1.6.6-*.tar.xz ``` ![extract-archive](/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083704hxo781oay7ytztyz.jpg) 将解压后的文件移动到**/opt/**下: ``` sudo mv arduino-1.6.6 /opt ``` ![move-opt](/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083705hypxpj1tjwzbj18b.jpg) **3、** 现在 IDE 已经与最新的 Java 绑定使用了。但是最好为程序设置一个桌面图标/启动方式: 进入安装目录: ``` cd /opt/arduino-1.6.6/ ``` 在这个目录给 install.sh 可执行权限 ``` chmod +x install.sh ``` 最后运行脚本同时安装桌面快捷方式和启动图标: ``` ./install.sh ``` 下图中我用“&&”同时运行这三个命令: ![install-desktop-icon](/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083705xzi00mb5nxh087pk.jpg) 最后从 Unity Dash、程序启动器或者桌面快捷方式运行 Arduino IDE。 --- via: <http://ubuntuhandbook.org/index.php/2015/11/install-arduino-ide-1-6-6-ubuntu/> 作者:[Ji m](http://ubuntuhandbook.org/index.php/about/)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如何深度定制 Ubuntu 面板的时间日期显示格式
Ji m
http://ubuntuhandbook.org/index.php/2015/12/time-date-format-ubuntu-panel/
尽管设置页面里已经有一些选项可以用了,这个快速教程会向你展示如何更加深入地自定义 Ubuntu 面板上的时间和日期指示器。 在开始之前,在 Ubuntu 软件中心搜索并安装 dconf Editor。然后启动该软件并按以下步骤执行: 1、 当 dconf Editor 启动后,导航至 com - canonical - indicator - datetime。将 time-format 的值设置为 custom。 你也可以通过终端里的命令完成以上操作: gsettings set com.canonical.indicator.datetime time-format 'custom' 2、 现在你可以通过编辑 custom-time-format 的值来自定义时间和日期的格式。 你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084414d8uzhug1rgg613ur.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084414d8uzhug1rgg613ur.png
false
false
true
alim0x
false
[ "时间" ]
桌面应用
{ "viewnum": 9216,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11.161.17.4", "message": "好歹图片中的ubuntu是中文的呀!", "username": "experience [Chrome 47.0|GNU/Linux]", "date": "2015-12-25T20:37:36" }, { "postip": "61.50.220.106", "message": "我希望能显示农历时间、还能显示24节气。。。",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Firefox 43.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2-27T11:37:22" } ]
[]
尽管设置页面里已经有一些选项可以用了,这个快速教程会向你展示如何更加深入地自定义 Ubuntu 面板上的时间和日期指示器。 在开始之前,在 Ubuntu 软件中心搜索并安装 dconf Editor。然后启动该软件并按以下步骤执行: 1、 当 dconf Editor 启动后,导航至 com - canonical - indicator - datetime。将 time-format 的值设置为 custom。 你也可以通过终端里的命令完成以上操作: gsettings set com.canonical.indicator.datetime time-format 'custom' 2、 现在你可以通过编辑 custom-time-format 的值来自定义时间和日期的格式。 你
2015-12-25T09:43:00
2015-12-25T09:43:00
6,779
/article-6779-1.html
![时间日期格式](/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084414d8uzhug1rgg613ur.png) 尽管设置页面里已经有一些选项可以用了,这个快速教程会向你展示如何更加深入地自定义 Ubuntu 面板上的时间和日期指示器。 ![自定义世间日期](/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084414ia7fvj00vqllqv17.jpg) 在开始之前,在 Ubuntu 软件中心搜索并安装 **dconf Editor**。然后启动该软件并按以下步骤执行: **1、** 当 dconf Editor 启动后,导航至 **com -> canonical -> indicator -> datetime**。将 **time-format** 的值设置为 **custom**。 ![自定义时间格式](/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084416jmmx1l210mpptb0k.jpg) 你也可以通过终端里的命令完成以上操作: ``` gsettings set com.canonical.indicator.datetime time-format 'custom' ``` **2、** 现在你可以通过编辑 **custom-time-format** 的值来自定义时间和日期的格式。 ![自定义-时间格式](/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084440lyiy81imm2y0p22i.jpg) 你也可以通过命令完成:(LCTT 译注:将 FORMAT*VALUE*HERE 替换为所需要的格式值) ``` gsettings set com.canonical.indicator.datetime custom-time-format 'FORMAT_VALUE_HERE' ``` 以下是参数含义: * %a = 星期名缩写 * %A = 星期名完整拼写 * %b = 月份名缩写 * %B = 月份名完整拼写 * %d = 每月的日期 * %l = 小时 ( 1..12), %I = 小时 (01..12) * %k = 小时 ( 1..23), %H = 小时 (01..23) * %M = 分钟 (00..59) * %p = 午别,AM 或 PM, %P = am 或 pm. * %S = 秒 (00..59) 可以打开终端键入命令 `man date` 并执行以了解更多细节。 一些自定义时间日期显示格式值的例子: ![%a %H:%M %m/%d/%Y](/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084441beeocencn3xkp4qf.jpg) ![%a %r %b %d or %a %I:%M:%S %p %b %d](/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084442fflhf68xhsh0xfa7.jpg) ![%a %-d %b %l:%M %P %z](/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084442etx3307pfte3thjk.jpg) --- via: <http://ubuntuhandbook.org/index.php/2015/12/time-date-format-ubuntu-panel/> 作者:[Ji m](http://ubuntuhandbook.org/index.php/about/) 译者:[alim0x](https://github.com/alim0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如何在树莓派 2B 上安装 FreeBSD
Vivek Gite
http://www.cyberciti.biz/faq/how-to-install-freebsd-on-raspberry-pi-2-model-b/
在树莓派 2B 上如何安装 FreeBSD 10 或 FreeBSD 11(current)?怎么在 Linux,OS X,FreeBSD 或类 Unix 操作系统上烧录 SD 卡? 在树莓派 2B 上安装 FreeBSD 10 或 FreeBSD 11(current)很容易。使用 FreeBSD 操作系统可以打造一个非常易用的 Unix 服务器。FreeBSD-CURRENT 自2012年十一月以来一直支持树莓派,2015年三月份后也开始支持树莓派2了。在这个快速教程中我将介绍如何在树莓派 2B 上安装 FreeBSD 11 current arm 版。 1. 下载 FreeBSD-current 的 arm 镜像 你可以 访问这个页面来下载 树莓派2的镜像。使用 wget 或 curl 命令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091643k9brer84vbsdl4eb.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091643k9brer84vbsdl4eb.jpg
false
false
true
strugglingyouth
false
[ "树莓派", "FreeBSD" ]
树莓派
{ "viewnum": 12279, "commentnum": 0, "favtimes": 5,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在树莓派 2B 上如何安装 FreeBSD 10 或 FreeBSD 11(current)?怎么在 Linux,OS X,FreeBSD 或类 Unix 操作系统上烧录 SD 卡? 在树莓派 2B 上安装 FreeBSD 10 或 FreeBSD 11(current)很容易。使用 FreeBSD 操作系统可以打造一个非常易用的 Unix 服务器。FreeBSD-CURRENT 自2012年十一月以来一直支持树莓派,2015年三月份后也开始支持树莓派2了。在这个快速教程中我将介绍如何在树莓派 2B 上安装 FreeBSD 11 current arm 版。 1. 下载 FreeBSD-current 的 arm 镜像 你可以 访问这个页面来下载 树莓派2的镜像。使用 wget 或 curl 命令
2015-12-24T14:15:00
2015-12-24T14:15:00
6,780
/article-6780-1.html
在树莓派 2B 上如何安装 FreeBSD 10 或 FreeBSD 11(current)?怎么在 Linux,OS X,FreeBSD 或类 Unix 操作系统上烧录 SD 卡? 在树莓派 2B 上安装 FreeBSD 10 或 FreeBSD 11(current)很容易。使用 FreeBSD 操作系统可以打造一个非常易用的 Unix 服务器。FreeBSD-CURRENT 自2012年十一月以来一直支持树莓派,2015年三月份后也开始支持树莓派2了。在这个快速教程中我将介绍如何在树莓派 2B 上安装 FreeBSD 11 current arm 版。 ### 1. 下载 FreeBSD-current 的 arm 镜像 你可以 [访问这个页面来下载](ftp://ftp.freebsd.org/pub/FreeBSD/snapshots/arm/armv6/ISO-IMAGES/11.0) 树莓派2的镜像。使用 wget 或 curl 命令来下载镜像: ``` $ wget ftp://ftp.freebsd.org/pub/FreeBSD/snapshots/arm/armv6/ISO-IMAGES/11.0/FreeBSD-11.0-CURRENT-arm-armv6-RPI2-20151016-r289420.img.xz ``` 或 ``` $ curl -O ftp://ftp.freebsd.org/pub/FreeBSD/snapshots/arm/armv6/ISO-IMAGES/11.0/FreeBSD-11.0-CURRENT-arm-armv6-RPI2-20151016-r289420.img.xz ``` ### 2. 解压 FreeBSD-current 镜像 执行以下命令中的任何一个: ``` $ unxz FreeBSD-11.0-CURRENT-arm-armv6-RPI2-20151016-r289420.img.xz ``` 或 ``` $ xz --decompress FreeBSD-11.0-CURRENT-arm-armv6-RPI2-20151016-r289420.img.xz ``` ### 3. 设置 SD 你可以在 OS X,Linux,FreeBSD,MS-Windows 和类 Unix 系统来烧录 SD 卡。 #### 在 Mac OS X 下烧录 FreeBSD-current 使用下面的 dd 命令: ``` $ diskutil list $ diskutil unmountDisk /dev/diskN $ sudo dd if=FreeBSD-11.0-CURRENT-arm-armv6-RPI2-20151016-r289420.img of=/dev/disk2 bs=64k ``` 示例输出: ``` 1024+0 records in 1024+0 records out 1073741824 bytes transferred in 661.669584 secs (1622776 bytes/sec) ``` #### 使用 Linux/FreeBSD 或者类 Unix 系统来烧录 FreeBSD-current 语法是这样: ``` $ dd if=FreeBSD-11.0-CURRENT-arm-armv6-RPI2-20151016-r289420.img of=/dev/sdb bs=1M ``` **确保使用实际的 SD 卡的设备名称来替换 /dev/sdb**(LCTT 译注:千万注意不要写错了)。 ### 4. 引导 FreeBSD 在树莓派 2B 上插入 SD 卡。你需要连接键盘,鼠标和显示器。我使用的是 USB 转串口线来连接显示器的: ![Fig.01 RPi USB based serial connection](/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091643k9brer84vbsdl4eb.jpg) *图01 基于树莓派 USB 的串行连接* 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使用 screen 命令来连接我的 RPI: ``` ## Linux 上 ## screen /dev/tty.USB0 115200 ## OS X 上 ## screen /dev/cu.usbserial 115200 ## Windows 请使用 Putty.exe ## ``` FreeBSD RPI 启动输出样例: ![Gif 01: Booting FreeBSD-current on RPi 2](/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091645hi6az1zk6pzz690r.gif) *图02: 在树莓派 2上引导 FreeBSD-current* ### 5. FreeBSD 在 RPi 2上的用户名和密码 默认的密码是 freebsd/freebsd 和 root/root。 到此为止, FreeBSD-current 已经安装并运行在树莓派 2上。 --- via: <http://www.cyberciti.biz/faq/how-to-install-freebsd-on-raspberry-pi-2-model-b/> 作者:[Vivek Gite](http://www.cyberciti.biz/tips/about-us) 译者:[strugglingyouth](https://github.com/strugglingyout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可以在 Linux 下试试苹果编程语言 Swift
Abhishek
http://itsfoss.com/swift-open-source-linux/
是的,你知道的,苹果编程语言 Swift 已经开源了。其实我们并不应该感到意外,因为在六个月以前苹果就已经宣布了这个消息。 苹果宣布推出开源 Swift 社区。一个专用于开源 Swift 社区的新网站已经就位,网站首页显示以下信息: 我们对 Swift 开源感到兴奋。在苹果推出了编程语言 Swift 之后,它很快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语言之一。Swift 可以编写出难以置信的又快又安全的软件。目前,Swift 是开源的,你可以将这个最好的通用编程语言用在各种地方。 swift.org 这个网站将会作为一站式网站,它会提供各种资料的下载,包括各种平台,社区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093649o0qkph2li5flz5qi.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093649o0qkph2li5flz5qi.jpg
false
false
true
Flowsnow
false
[ "Swift", "编程语言" ]
新闻
{ "viewnum": 7382, "commentnum": 2,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10.73.135.29", "message": "这语言有什么好的", "username": "来自广西来宾的 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24T07:44:56" }, { "postip": "218.17.122.82", "message": "苹果开发,高大上吧", "username": "何亮 [Chrome 49.0|Windows 7]", "date": "2016-06-24T13:43:47" } ]
[]
是的,你知道的,苹果编程语言 Swift 已经开源了。其实我们并不应该感到意外,因为在六个月以前苹果就已经宣布了这个消息。 苹果宣布推出开源 Swift 社区。一个专用于开源 Swift 社区的新网站已经就位,网站首页显示以下信息: 我们对 Swift 开源感到兴奋。在苹果推出了编程语言 Swift 之后,它很快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语言之一。Swift 可以编写出难以置信的又快又安全的软件。目前,Swift 是开源的,你可以将这个最好的通用编程语言用在各种地方。 swift.org 这个网站将会作为一站式网站,它会提供各种资料的下载,包括各种平台,社区
2015-12-23T13:35:00
2015-12-23T13:35:00
6,781
/article-6781-1.html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093649o0qkph2li5flz5qi.jpg) 是的,你知道的,苹果编程语言 Swift 已经开源了。其实我们并不应该感到意外,因为[在六个月以前苹果就已经宣布了这个消息](http://itsfoss.com/apple-open-sources-swift-programming-language-linux/)。 苹果宣布推出开源 Swift 社区。一个专用于开源 Swift 社区的[新网站](https://swift.org/)已经就位,网站首页显示以下信息: > > 我们对 Swift 开源感到兴奋。在苹果推出了编程语言 Swift 之后,它很快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语言之一。Swift 可以编写出难以置信的又快又安全的软件。目前,Swift 是开源的,你可以将这个最好的通用编程语言用在各种地方。 > > > [swift.org](https://swift.org/) 这个网站将会作为一站式网站,它会提供各种资料的下载,包括各种平台,社区指南,最新消息,入门教程,为开源 Swift 做贡献的说明,文件和一些其他的指南。 如果你正期待着学习 Swift,那么必须收藏这个网站。 在苹果的这次宣布中,一个用于方便分享和构建代码的包管理器已经可用了。 对于所有的 Linux 使用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源代码已经可以从 [Github](https://github.com/apple)获得了.你可以从以下链接 Checkout 它: * [苹果 Swift 源代码](https://github.com/apple) 除此之外,对于 ubuntu 14.04 和 15.10 版本还有预编译的二进制文件。 * [ubuntu 系统的 Swift 二进制文件](https://swift.org/download/#latest-development-snapshots) 不要急着在产品环境中使用它们,因为这些都是开发分支而不适合于产品环境。因此现在应避免使用在产品环境中,一旦发布了 Linux 下 Swift 的稳定版本,我希望 ubuntu 会把它包含在 [umake](https://wiki.ubuntu.com/ubuntu-make)中,和 [Visual Studio Code](http://itsfoss.com/install-visual-studio-code-ubuntu/) 放一起。 --- via: <http://itsfoss.com/swift-open-source-linux/> 作者:[Abhishek](http://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译者:[Flowsnow](https://github.com/Flowsnow)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一个涵盖 Unix 44 年进化史的版本仓库
Diomidis Spinellis
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
Unix 操作系统的进化历史,可以从一个版本控制仓库中窥见,时间跨度从 1972 年的 5000 行内核代码开始,到 2015 年成为一个含有 26,000,000 行代码的被广泛使用的系统。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175143h2ks9ccy1cnv2z29.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175143h2ks9ccy1cnv2z29.jpg
false
false
true
wi-cuckoo
true
[ "UNIX", "演化", "BSD", "进化" ]
观点
{ "viewnum": 9575, "commentnum": 1, "favtimes": 6, "sharetimes": 2, "likes": 0 }
[ { "postip": "182.151.197.104", "message": "这个必须顶", "username": "fanbt [Firefox 43.0|Fedora]", "date": "2015-12-24T10:09:31" } ]
[]
Unix 操作系统的进化历史,可以从一个版本控制仓库中窥见,时间跨度从 1972 年的 5000 行内核代码开始,到 2015 年成为一个含有 26,000,000 行代码的被广泛使用的系统。
2015-12-23T17:52:00
2015-12-23T17:52:00
6,783
/article-6783-1.html
> > <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 > > > This is an HTML rendering of a working paper draft that led to a publication. The publication should always be cited in preference to this draft using the following reference: > > > * **Diomidis Spinellis**. [A repository with 44 years of Unix evolution](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 In MSR '15: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Working Conference on Mining Software Repositories, pages 13-16. IEEE, 2015. Best Data Showcase Award. ([doi:10.1109/MSR.2015.6](http://dx.doi.org/10.1109/MSR.2015.6)) > > > This document is also available in [PDF format](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pdf). > > > The document's metadata is available in [BibTeX format](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bibtex.html). > > > This material is presented to ensure timely dissemination of scholarly and technical work. Copyright and all rights therein are retained by authors or by other copyright holders. All persons copying this information are expected to adhere to the terms and constraints invoked by each author's copyright. In most cases, these works may not be reposted without the explicit permission of the copyright holder. > > > [Diomidis Spinellis Publications](http://www.dmst.aueb.gr/dds/pubs/) > > > © 2015 IEEE. Personal use of this material is permitted. However, permission to reprint/republish this material for advertising or promotional purposes or for creating new collective works for resale or redistribution to servers or lists, or to reuse any copyrighted component of this work in other works must be obtained from the IEEE. > >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175143h2ks9ccy1cnv2z29.jpg) ### 摘要 Unix 操作系统的进化历史,可以从一个版本控制仓库中窥见,时间跨度从 1972 年的 5000 行内核代码开始,到 2015 年成为一个含有 26,000,000 行代码的被广泛使用的系统。该仓库包含 659,000 条提交,和 2306 次合并。仓库部署了被普遍采用的 Git 系统用于储存其代码,并且在时下流行的 GitHub 上建立了存档。它由来自<ruby> 贝尔实验室 <rp> ( </rp> <rt> Bell Labs </rt> <rp> ) </rp></ruby>,<ruby> 伯克利大学 <rp> ( </rp> <rt> Berkeley University </rt> <rp> ) </rp></ruby>,386BSD 团队所开发的系统软件的 24 个快照综合定制而成,这包括两个老式仓库和一个开源 FreeBSD 系统的仓库。总的来说,可以确认其中的 850 位个人贡献者,更早些时候的一批人主要做基础研究。这些数据可以用于一些经验性的研究,在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和软件考古学领域。 ### 1、介绍 Unix 操作系统作为一个主要的工程上的突破而脱颖而出,得益于其模范的设计、大量的技术贡献、它的开发模型及广泛的使用。Unix 编程环境的设计已经被视为一个提供非常简洁、强大而优雅的设计 [[1](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MPT78)] 。在技术方面,许多对 Unix 有直接贡献的,或者因 Unix 而流行的特性就包括 [[2](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RT78)] :用高级语言编写的可移植部署的内核;一个分层式设计的文件系统;兼容的文件,设备,网络和进程间 I/O;管道和过滤架构;虚拟文件系统;和作为普通进程的可由用户选择的不同 shell。很早的时候,就有一个庞大的社区为 Unix 贡献软件 [[3](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Rit84)] ,[[4](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Sal94),pp. 65-72] 。随时间流逝,这个社区不断壮大,并且以现在称为开源软件开发的方式在工作着 [[5](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Ray03),pp. 440-442] 。Unix 和其睿智的晚辈们也将 C 和 C++ 编程语言、分析程序和词法分析生成器(*yacc*,*lex*)、文档编制工具(*troff*,*eqn*,*tbl*)、脚本语言(*awk*,*sed*,*Perl*)、TCP/IP 网络、和<ruby> 配置管理系统 <rp> ( </rp> <rt>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rt> <rp> ) </rp></ruby>(*SCSS*,*RCS*,*Subversion*,*Git*)发扬广大了,同时也形成了现代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网络的最大的部分。 幸运的是,一些重要的具有历史意义的 Unix 材料已经保存下来了,现在保持对外开放。尽管 Unix 最初是由相对严格的协议发行,但在早期的开发中,很多重要的部分是通过 Unix 的版权拥有者之一(Caldera International) (LCTT 译注:2002年改名为 SCO Group)以一个自由的协议发行。通过将这些部分再结合上由<ruby>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rp> ( </rp> <r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rt> <rp> ) </rp></ruby>和 FreeBSD 项目组开发或发布的开源软件,贯穿了从 1972 年六月二十日开始到现在的整个系统的开发。 通过规划和处理这些可用的快照以及或旧或新的配置管理仓库,将这些可用数据的大部分重建到一个新合成的 Git 仓库之中。这个仓库以数字的形式记录了过去44年来最重要的数字时代产物的详细的进化。下列章节描述了该仓库的结构和内容(第[2](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sec:data)节)、创建方法(第[3](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sec:dev)节)和该如何使用(第[4](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sec:use)节)。 ### 2、数据概览 这 1GB 的 Unix 历史仓库可以从 [GitHub](https://github.com/dspinellis/unix-history-repo) 上克隆<sup> <a href="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tthFtNtAAB"> 1 </a></sup> 。如今<sup> <a href="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tthFtNtAAC"> 2 </a></sup> ,这个仓库包含来自 850 个贡献者的 659,000 个提交和 2,306 个合并。贡献者有来自<ruby> 贝尔实验室 <rp> ( </rp> <rt> Bell Labs </rt> <rp> ) </rp></ruby>的 23 个员工,<ruby> 伯克利大学 <rp> ( </rp> <rt> Berkeley University </rt> <rp> ) </rp></ruby>的<ruby> 计算机系统研究组 <rp> ( </rp> <rt> Computer Systems Research Group </rt> <rp> ) </rp></ruby>(CSRG)的 158 个人,和 FreeBSD 项目的 660 个成员。 这个仓库的生命始于一个 *Epoch* 的标签,这里面只包含了证书信息和现在的 README 文件。其后各种各样的标签和分支记录了很多重要的时刻。 * *Research-VX* 标签对应来自<ruby> 贝尔实验室 <rp> ( </rp> <rt> Bell Labs </rt> <rp> ) </rp></ruby>六个研究版本。从 *Research-V1* (4768 行 PDP-11 汇编代码)开始,到以 *Research-V7* (大约 324,000 行代码,1820 个 C 文件)结束。 * *Bell-32V* 是第七个版本 Unix 在 DEC/VAX 架构上的移植。 * *BSD-X* 标签对应<ruby> 伯克利大学 <rp> ( </rp> <rt> Berkeley University </rt> <rp> ) </rp></ruby>释出的 15 个快照。 * *386BSD-X* 标签对应该系统的两个开源版本,主要是 Lynne 和 William Jolitz 写的适用于 Intel 386 架构的内核代码。 * *FreeBSD-release/X* 标签和分支标记了来自 FreeBSD 项目的 116 个发行版。 另外,以 *-Snapshot-Development* 为后缀的分支,表示该提交由来自一个以时间排序的快照文件序列而合成;而以一个 *-VCS-Development* 为后缀的标签,标记了有特定发行版出现的历史分支的时刻。 仓库的历史包含从系统开发早期的一些提交,比如下面这些。 ``` commit c9f643f59434f14f774d61ee3856972b8c3905b1 Author: Dennis Ritchie <research!dmr> Date: Mon Dec 2 18:18:02 1974 -0500 Research V5 development Work on file usr/sys/dmr/kl.c ``` 两个发布之间的合并代表着系统发生了进化,比如 BSD 3 的开发来自 BSD2 和 Unix 32/V,它在 Git 仓库里正是被表示为带两个父节点的图形节点。 更为重要的是,以这种方式构造的仓库允许 **git blame**,就是可以给源代码行加上注释,如版本、日期和它们第一次出现相关联的作者,这样可以知道任何代码的起源。比如说,检出 **BSD-4** 这个标签,并在内核的 *pipe.c* 文件上运行一下 git blame,就会显示出由 Ken Thompson 写于 1974,1975 和 1979年的代码行,和 Bill Joy 写于 1980 年的。这就可以自动(尽管计算上比较费事)检测出任何时刻出现的代码。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175502ctm4thin2bpnbnr4.png) *图1:各个重大 Unix 发行版的代码来源* 如[上图](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fig:provenance)所示,现代版本的 Unix(FreeBSD 9)依然有相当部分的来自 BSD 4.3,BSD 4.3 Net/2 和 BSD 2.0 的代码块。有趣的是,这图片显示有部分代码好像没有保留下来,当时激进地要创造一个脱离于伯克利(386BSD 和 FreeBSD 1.0)所释出代码的开源操作系统。FreeBSD 9 中最古老的代码是一个 18 行的队列,在 C 库里面的 timezone.c 文件里,该文件也可以在第七版的 Unix 文件里找到,同样的名字,时间戳是 1979 年一月十日 - 36 年前。 ### 3、数据收集和处理 这个项目的目的是以某种方式巩固从数据方面说明 Unix 的进化,通过将其并入一个现代的版本仓库,帮助人们对系统进化的研究。项目工作包括收录数据,分类并综合到一个单独的 Git 仓库里。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175222mhed8yeg2y8y78ey.png) *图2:导入 Unix 快照、仓库及其合并* 项目以三种数据类型为基础(见[图2](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fig:branches))。首先,早期发布版本的快照,获取自<ruby> <a href="http://www.tuhs.org/archive_sites.html"> Unix 遗产社会归档 </a> <rp> ( </rp> <rt> Unix Heritage Society archive </rt> <rp> ) </rp></ruby><sup> <a href="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tthFtNtAAD"> 3 </a></sup> 、包括了 CSRG 全部的源代码归档的 [CD-ROM 镜像](https://www.mckusick.com/csrg/)<sup> <a href="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tthFtNtAAE"> 4 </a></sup> , [Oldlinux 网站](http://www.oldlinux.org/Linux.old/distributions/386BSD)<sup> <a href="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tthFtNtAAF"> 5 </a></sup> 和 [FreeBSD 归档](http://ftp-archive.freebsd.org/pub/FreeBSD-Archive/old-releases/)<sup> <a href="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tthFtNtAAG"> 6 </a></sup> 。 其次,以前的和现在的仓库,即 CSRG SCCS [[6](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SCCS)] 仓库,FreeBSD 1 CVS 仓库,和[现代 FreeBSD 开发的 Git 镜像](https://github.com/freebsd/freebsd)<sup> <a href="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tthFtNtAAH"> 7 </a></sup> 。前两个都是从和快照相同的来源获得的。 最后,也是最费力的数据源是<ruby> <strong> 初步研究 </strong> <rp> ( </rp> <rt> primary research </rt> <rp> ) </rp></ruby>。释出的快照并没有提供关于它们的源头和每个文件贡献者的信息。因此,这些信息片段需要通过<ruby> 初步研究 <rp> ( </rp> <rt> primary research </rt> <rp> ) </rp></ruby>验证。至于作者信息主要通过作者的自传,研究论文,内部备忘录和旧文档扫描件;通过阅读并且自动处理源代码和帮助页面补充;通过与那个年代的人用电子邮件交流;在 *StackExchange* 网站上贴出疑问;查看文件的位置(在早期的内核版本的源代码,分为 `usr/sys/dmr` 和 `/usr/sys/ken` 两个位置);从研究论文和帮助手册披露的作者找到源代码,从一个又一个的发行版中获取。(有趣的是,第一和第二的<ruby> 研究版 <rp> ( </rp> <rt> Research Edition </rt> <rp> ) </rp></ruby>帮助页面都有一个 “owner” 部分,列出了作者(比如,*Ken*)及对应的系统命令、文件、系统调用或库函数。在第四版中这个部分就没了,而在 BSD 发行版中又浮现了 “Author” 部分。)关于作者信息更为详细地写在了项目的文件中,这些文件被用于匹配源代码文件和它们的作者和对应的提交信息。最后,关于源代码库之间的合并信息是获取自 [NetBSD 项目所维护的 BSD 家族树](http://ftp.netbsd.org/pub/NetBSD/NetBSD-current/src/share/misc/bsd-family-tree)<sup> <a href="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tthFtNtAAI"> 8 </a></sup> 。 作为本项目的一部分而开发的软件和数据文件,现在可以[在线获取](https://github.com/dspinellis/unix-history-make)<sup> <a href="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tthFtNtAAJ"> 9 </a></sup> ,并且,如果有合适的网络环境,CPU 和磁盘资源,可以用来从头构建这样一个仓库。关于主要发行版的作者信息,都存储在本项目的 `author-path` 目录下的文件里。它们的内容中带有正则表达式的文件路径后面指出了相符的作者。可以指定多个作者。正则表达式是按线性处理的,所以一个文件末尾的匹配一切的表达式可以指定一个发行版的默认作者。为避免重复,一个以 `.au` 后缀的独立文件专门用于映射作者的<ruby> 识别号 <rp> ( </rp> <rt> identifier </rt> <rp> ) </rp></ruby>和他们的名字及 email。这样一个文件为每个与该系统进化相关的社区都建立了一个:<ruby> 贝尔实验室 <rp> ( </rp> <rt> Bell Labs </rt> <rp> ) </rp></ruby>,<ruby> 伯克利大学 <rp> ( </rp> <rt> Berkeley University </rt> <rp> ) </rp></ruby><ruby></ruby>,386BSD 和 FreeBSD。为了真实性的需要,早期<ruby> 贝尔实验室 <rp> ( </rp> <rt> Bell Labs </rt> <rp> ) </rp></ruby>发行版的 emails 都以 <ruby> UUCP 注释 <rp> ( </rp> <rt> UUCP notation </rt> <rp> ) </rp></ruby>方式列出(例如, `research!ken`)。FreeBSD 作者的识别映射,需要导入早期的 CVS 仓库,通过从如今项目的 Git 仓库里拆解对应的数据构建。总的来说,由 1107 行构成了注释作者信息的文件(828 个规则),并且另有 640 行用于映射作者的识别号到名字。 现在项目的数据源被编码成了一个 168 行的 `Makefile`。它包括下面的步骤。 **Fetching** 从远程站点复制和克隆大约 11GB 的镜像、归档和仓库。 **Tooling** 从 2.9 BSD 中为旧的 PDP-11 归档获取一个归档器,并调整它以在现代的 Unix 版本下编译;编译 4.3 BSD 的 *compress* 程序来解压 386BSD 发行版,这个程序不再是现代 Unix 系统的组成部分了。 **Organizing** 用 *tar* 和 *cpio* 解压缩包;合并第六个研究版的三个目录;用旧的 PDP-11 归档器解压全部一个 BSD 归档;挂载 CD-ROM 镜像,这样可以作为文件系统处理;合并第 8 和 62 的 386BSD 磁盘镜像为两个独立的文件。 **Cleaning** 恢复第一个研究版的内核源代码文件,这个可以通过 OCR 从打印件上得到近似其原始状态的的格式;给第七个研究版的源代码文件打补丁;移除发行后被添加进来的元数据和其他文件,为避免得到错误的时间戳信息;修复毁坏的 SCCS 文件;用一个定制的 Perl 脚本移除指定到多个版本的 CVS 符号、删除与现在冲突的 CVS *Attr* 文件、用 *cvs2svn* 将 CVS 仓库转换为 Git 仓库,以处理早期的 FreeBSD CVS 仓库。 在仓库<ruby> 再现 <rp> ( </rp> <rt> representation </rt> <rp> ) </rp></ruby>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部分就是,如何导入那些快照,并以一种方式联系起来,使得 *git blame* 可以发挥它的魔力。快照导入到仓库是基于每个文件的时间戳作为一系列的提交实现的。当所有文件导入后,就被用对应发行版的名字给标记了。然后,可以删除那些文件,并开始导入下一个快照。注意 *git blame* 命令是通过回溯一个仓库的历史来工作的,并使用<ruby> 启发法 <rp> ( </rp> <rt> heuristics </rt> <rp> ) </rp></ruby>来检测文件之间或文件内的代码移动和复制。因此,删除掉的快照间会产生中断,以防止它们之间的代码被追踪。 相反,在下一个快照导入之前,之前快照的所有文件都被移动到了一个隐藏的后备目录里,叫做 `.ref`(引用)。它们保存在那,直到下个快照的所有文件都被导入了,这时候它们就会被删掉。因为 `.ref` 目录下的每个文件都精确对应一个原始文件,*git blame* 可以知道多少源代码通过 `.ref` 文件从一个版本移到了下一个,而不用显示出 `.ref` 文件。为了更进一步帮助检测代码起源,同时增加<ruby> 再现 <rp> ( </rp> <rt> representation </rt> <rp> ) </rp></ruby>的真实性,每个发行版都被<ruby> 再现 <rp> ( </rp> <rt> represented </rt> <rp> ) </rp></ruby>为一个有增量文件的分支(*-Development*)与之前发行版之间的合并。 上世纪 80 年代时期,只有<ruby> 伯克利大学 <rp> ( </rp> <rt> Berkeley University </rt> <rp> ) </rp></ruby>开发的文件的一个子集是用 SCCS 版本控制的。在那个期间,我们的统一仓库里包含了来自 SCCS 的提交和快照的增量文件的导入数据。对于每个发行版,可用最近的时间戳找到该 SCCS 提交,并被标记为一个与发行版增量导入分支的合并。这些合并可以在[图2](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fig:branches) 的中间看到。 将各种数据资源综合到一个仓库的工作,主要是用两个脚本来完成的。一个 780 行的 Perl 脚本(`import-dir.pl`)可以从一个单独的数据源(快照目录、SCCS 仓库,或者 Git 仓库)中,以 *Git fast export* 格式导出(真实的或者综合的)提交历史。输出是一个简单的文本格式,Git 工具用这个来导入和导出提交。其他方面,这个脚本以一些东西为参数,如文件到贡献者的映射、贡献者登录名和他们的全名间的映射、哪个导入的提交会被合并、哪些文件要处理和忽略、以及“引用”文件的处理。一个 450 行的 Shell 脚本创建 Git 仓库,并调用带适当参数的 Perl 脚本,来导入 27 个可用的历史数据资源。Shell 脚本也会运行 30 个测试,比较特定标签的仓库和对应的数据源,核对查看的目录中出现的和没出现的,并回溯查看分支树和合并的数量,*git blame* 和 *git log* 的输出。最后,调用 *git* 作垃圾收集和仓库压缩,从最初的 6GB 降到分发的 1GB 大小。 ### 4、数据使用 该数据可以用于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和<ruby> 软件考古学 <rp> ( </rp> <rt> software archeology </rt> <rp> ) </rp></ruby>领域的经验性研究。鉴于它从不间断而独一无二的存在了超过了 40 年,可以供软件进化和跨代更迭参考。从那时以来,处理速度已经成千倍地增长、存储容量扩大了百万倍,该数据同样可以用于软件和硬件技术<ruby> 交叉进化 <rp> ( </rp> <rt> co-evolution </rt> <rp> ) </rp></ruby>的研究。软件开发从研究中心到大学,到开源社区的转移,可以用来研究组织文化对于软件开发的影响。该仓库也可以用于学习著名人物的实际编程,比如 Turing 奖获得者(Dennis Ritchie 和 Ken Thompson)和 IT 产业的大佬(Bill Joy 和 Eric Schmidt)。另一个值得学习的现象是代码的长寿,无论是单行的水平,或是作为那个时代随 Unix 发布的完整的系统(Ingres、 Lisp、 Pascal、 Ratfor、 Snobol、 TMP),和导致代码存活或消亡的因素。最后,因为该数据让 Git 感到了压力,底层的软件仓库存储技术达到了其极限,这会推动版本管理系统领域的工程进度。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3/175229n3iydd44vvgh4vsd.png) *图3:Unix 发行版的代码风格进化* [图3](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fig:metrics) 根据 36 个主要 Unix 发行版描述了一些有趣的代码统计的趋势线(用 R 语言的局部多项式回归拟合函数生成),验证了代码风格和编程语言的使用在很长的时间尺度上的进化。这种进化是软硬件技术的需求和支持、软件构筑理论,甚至社会力量所驱动的。图片中的日期计算了出现在一个给定发行版中的所有文件的平均日期。正如可以从中看到,在过去的 40 年中,标示符和文件名字的长度已经稳步从 4 到 6 个字符增长到 7 到 11 个字符。我们也可以看到注释数量的少量稳步增加,以及 *goto* 语句的使用量减少,同时 *register* 这个类型修饰符的消失。 ### 5、未来的工作 可以做很多事情去提高仓库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创建过程以开源代码共享了,通过 GitHub 的<ruby> 拉取请求 <rp> ( </rp> <rt> pull request </rt> <rp> ) </rp></ruby>,可以很容易地贡献更多代码和修复。最有用的社区贡献将使得导入的快照文件的覆盖面增长,以便归属于某个具体的作者。现在,大约 90,000 个文件(在 160,000 总量之外)通过默认规则指定了作者。类似地,大约有 250 个作者(最初 FreeBSD 那些)仅知道其识别号。两个都列在了 build 仓库的 unmatched 目录里,欢迎贡献数据。进一步,BSD SCCS 和 FreeBSD CVS 的提交共享相同的作者和时间戳,这些可以结合成一个单独的 Git 提交。导入 SCCS 文件提交的支持会被添加进来,以便引入仓库对应的元数据。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开源系统的更多分支会添加进来,比如 NetBSD、 OpenBSD、DragonFlyBSD 和 *illumos*。理想情况下,其他历史上重要的 Unix 发行版,如 System III、System V、 NeXTSTEP 和 SunOS 等的当前版权拥有者,也会在一个允许他们的合作伙伴使用仓库用于研究的协议下释出他们的系统。 ### 鸣谢 本文作者感谢很多付出努力的人们。 Brian W. Kernighan, Doug McIlroy 和 Arnold D. Robbins 在贝尔实验室(Bell Labs)的登录识别号方面提供了帮助。 Clem Cole, Era Erikson, Mary Ann Horton, Kirk McKusick, Jeremy C. Reed, Ingo Schwarze 和 Anatole Shaw 在 BSD 的登录识别号方面提供了帮助。BSD SCCS 的导入代码是基于 H. Merijn Brand 和 Jonathan Gray 的工作。 这次研究由欧盟 ( <ruby> 欧洲社会基金 <rp> ( </rp> <rt> European Social Fund,ESF </rt> <rp> ) </rp></ruby>) 和 <ruby> 希腊国家基金 <rp> ( </rp> <rt> Greek national funds </rt> <rp> ) </rp></ruby>通过<ruby> 国家战略参考框架 <rp> ( </rp> <rt> National Strategic Reference Framework ,NSRF </rt> <rp> ) </rp></ruby>的 Operational Program " Education and Lifelong Learning" - Research Funding Program: Thalis - Athens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 Software Engineering Research Platform ,共同出资赞助。 ### 引用 [1](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MPT78) M. D. McIlroy, E. N. Pinson, and B. A. Tague, "UNIX time-sharing system: Foreword," *The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 vol. 57, no. 6, pp. 1899-1904, July-August 1978. [2](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RT78) D. M. Ritchie and K. Thompson, "The UNIX time-sharing system," *Bell System Technical Journal*, vol. 57, no. 6, pp. 1905-1929, July-August 1978. [3](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Rit84) D. M. Ritchie, "The evolution of the UNIX time-sharing system," *AT&T Bell Laboratories Technical Journal*, vol. 63, no. 8, pp. 1577-1593, Oct. 1984. [4](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Sal94) P. H. Salus, *A Quarter Century of UNIX*. Boston, MA: Addison-Wesley, 1994. [5](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Ray03) E. S. Raymond, *The Art of Unix Programming*. Addison-Wesley, 2003. [6](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sec:data) M. J. Rochkind, "The source code control system," *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vol. SE-1, no. 4, pp. 255-265, 1975. ### 脚注 [1](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tthFrefAAB) - <https://github.com/dspinellis/unix-history-repo> [2](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tthFrefAAC) - Updates may add or modify material. To ensure replicability the repository's users are encouraged to fork it or archive it. [3](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tthFrefAAD) - <http://www.tuhs.org/archive_sites.html> [4](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tthFrefAAE) - <https://www.mckusick.com/csrg/> [5](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tthFrefAAF) - <http://www.oldlinux.org/Linux.old/distributions/386BSD> [6](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tthFrefAAG) - <http://ftp-archive.freebsd.org/pub/FreeBSD-Archive/old-releases/> [7](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tthFrefAAH) - <https://github.com/freebsd/freebsd> [8](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tthFrefAAI) - <http://ftp.netbsd.org/pub/NetBSD/NetBSD-current/src/share/misc/bsd-family-tree> [9](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tthFrefAAJ) - <https://github.com/dspinellis/unix-history-make> --- via: <http://www.dmst.aueb.gr/dds/pubs/conf/2015-MSR-Unix-History/html/Spi15c.html> 作者:Diomidis Spinellis译者:[wi-cuckoo](https://github.com/wi-cuckoo)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Canonical:全球 Ubuntu 用户可能超过了10亿
Silviu Stahie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there-are-probably-more-than-1-billion-ubuntu-users-canonical-lead-explains-498035.shtml
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在使用 Ubuntu。 Ubuntu 项目的高层领导之一 Dustin Kirkland 在一封冗长而全面的公开信中向社区披露,使用 Ubuntu 的人可能已经超过了10 亿人。 之前来自 Phoronix的一篇报道称,看起来 Canonical 在 2015 年底前完成不了其拥有 2 亿用户的目标。Dustin 收集汇总了所有他能找到的数据,然后发现,原来世界上很多人已经在使用 Ubuntu 了,无论自愿与否。 这个 2 亿用户的目标源于 4 年前 Canonical 的Mark Shuttleworth 的一次演讲,他当时预计到 2015 年 Ubuntu 会有 2 亿用户。Mark Shuttleworth 所指的应该是安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4/104735igdxheyax6zjx6og.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4/104735igdxheyax6zjx6og.jpg
false
false
true
wxy
false
[ "Ubuntu" ]
新闻
{ "viewnum": 6990, "commentnum": 23,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82.151.197.104", "message": "意淫,继续意淫……", "username": "fanbt [Firefox 43.0|Fedora]", "date": "2015-12-24T11:04:45" }, { "postip": "111.198.66.137", "message": "好大一個衛星上天~",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Epiphany 3.14|Debian 用户", "date": "2015-12-24T11:59:48" }, { "postip": "61.181.89.20", "message": "UB及其衍生版本确实支撑着Linux桌面前进", "username": "来自天津的 Vivaldi 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24T12:25:04" }, { "postip": "61.181.89.20", "message": "UB及其衍生版本确实支撑着Linux桌面前进", "username": "来自天津的 Vivaldi 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24T12:25:08" }, { "postip": "61.181.89.20", "message": "UB及其衍生版本确实支撑着Linux桌面前进", "username": "来自天津的 Vivaldi 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24T12:25:14" }, { "postip": "114.255.40.44", "message": "给Ubuntu安装个steam直接搞坏系统,开机进不去,Ubuntu的稳定性还是得加强啊。", "username": "Sephiroth [Chrome 47.0|Windows 7]", "date": "2015-12-24T14:53:11" }, { "postip": "115.60.71.229", "message": "虽然UBUNTU稳定性欠缺,但其衍生版本确实支持linux的前进", "username": "来自河南郑州的 Microsoft Edge 13.10586|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2-24T14:58:17" }, { "postip": "61.243.112.158", "message":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username": "yang.yusi [Firefox 43.0|Ubuntu]", "date": "2015-12-24T15:42:03" }, { "postip": "124.250.3.18", "message": "遥记当年,第一个linux桌面版,就是ubuntu。后来。。。。", "username": "z75315 [Chrome 46.0|Windows 8.1]", "date": "2015-12-24T17:00:11" }, { "postip": "113.88.49.252", "message": "ubuntu代表应该是LINUX桌面,无论你现在用的是什么?<br />\r\n只要是曾经用过UBUNTU一个月~", "username": "POCMON [Firefox 43.0|Ubuntu]", "date": "2015-12-24T17:22:32" }, { "postip": "113.88.179.195", "message": "canonical不知道烧了多少钱了&nbsp;&nbsp;简直就是慈善事业",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Firefox 43.0|Ubuntu 用户", "date": "2015-12-24T18:44:40" }, { "postip": "113.88.179.195", "message": "贵站的验证码慢慢看完帖子再回的话第一次一定是失败的。",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Firefox 43.0|Ubuntu 用户", "date": "2015-12-24T18:45:34" }, { "postip": "27.223.99.130", "message": "这种统计方式……哦呵呵。",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2.0|Windows 7]", "date": "2015-12-24T18:51:27"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哦,是这样的么?我研究研究,谢谢哈!!这实在太影响情绪了。。抱歉啊。", "username": "linux [Chrome 47.0|Mac 10.11]", "date": "2015-12-24T21:03:44" }, { "postip": "114.101.174.191", "message": "Ubuntu真的很好用,但是iptables操作就不能再方便些吗(掀桌", "username": "来自安徽淮南的 Chrome 4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2-24T23:41:02"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firewalld-cmd 试试?另外,有 GUI 界面可以配置的。。", "username": "linux [Chrome 47.0|Mac 10.11]", "date": "2015-12-25T06:58:50" }, { "postip": "140.207.146.14", "message": "应该没有那么多吧,好象是的第一个&nbsp;&nbsp;验证码必错",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Sogou Explorer 2|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2-25T11:03:58" }, { "postip": "117.151.42.32", "message": "阿Q精神。。", "username": "来自湖北的 Chrome 46.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2-25T13:14:20" }, { "postip": "218.94.18.124", "message": "这种事情换个发行版也能搞定,因为没有自己独特不可替代的东西。另外吐槽一下 第一个验证码真的有问题...",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京的 Firefox 44.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2-26T13:28:19" }, { "postip": "175.10.41.179", "message": "听说UBUNTU挺好的,就是不知道怎么使用!以后有机会学习下!", "username": "外贸-小谢 [Microsoft Edge 13.10586|Windows 10]", "date": "2015-12-26T17:42:47" }, { "postip": "211.101.130.178", "message": "这个我看到LINUX系列一直默默做着背后的工作,那些需要大量计算,处理数据等工作,我喜欢Ubuntu,但是桌面使用上还是体验不好<br />\r\n其实我觉的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最好的,Ubuntu有些入魔了",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Internet Explorer 1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5-12-26T20:41:47" }, { "postip": "59.172.188.89", "message": "如果光说Linux,不涉及一些比较上层的软件包,你确定推进最前沿普适技术的不是Redhat和Fedora吗?",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Firefox 43.0|Fedora 用户", "date": "2015-12-28T09:45:54" }, { "postip": "115.205.70.220", "message": "好像我ubuntu和ubuntu的衍生版都用过。", "username": "来自浙江杭州的 Chrome 47.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1-06T23:22:25" } ]
[]
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在使用 Ubuntu。 Ubuntu 项目的高层领导之一 Dustin Kirkland 在一封冗长而全面的公开信中向社区披露,使用 Ubuntu 的人可能已经超过了10 亿人。 之前来自 Phoronix的一篇报道称,看起来 Canonical 在 2015 年底前完成不了其拥有 2 亿用户的目标。Dustin 收集汇总了所有他能找到的数据,然后发现,原来世界上很多人已经在使用 Ubuntu 了,无论自愿与否。 这个 2 亿用户的目标源于 4 年前 Canonical 的Mark Shuttleworth 的一次演讲,他当时预计到 2015 年 Ubuntu 会有 2 亿用户。Mark Shuttleworth 所指的应该是安
2015-12-24T10:47:33
2015-12-24T10:47:33
6,784
/article-6784-1.html
> > 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在使用 Ubuntu。 > > > Ubuntu 项目的高层领导之一 Dustin Kirkland 在一封冗长而全面的公开信中向社区披露,使用 Ubuntu 的人可能已经超过了10 亿人。 之前来自 [Phoronix](https://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Ubuntu-No-200-Million-Users) 的一篇[报道](/article-6773-1.html)称,看起来 Canonical 在 2015 年底前完成不了其拥有 2 亿用户的目标。Dustin 收集汇总了所有他能找到的数据,然后发现,原来世界上很多人已经在使用 Ubuntu 了,无论自愿与否。 这个 2 亿用户的目标源于 4 年前 Canonical 的 Mark Shuttleworth 的一次[演讲](http://www.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2015-200-Million-Goal-Retro),他当时预计到 2015 年 Ubuntu 会有 2 亿用户。Mark Shuttleworth 所指的应该是安装了 Ubuntu 操作系统的个人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不过当今 IT 界的格局已经和以前大大不同了。 问题是,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式可以统计有多少人使用了 Ubuntu。如 Dustin 所说,Canonical 并不要求用户注册,所以他们也只能估计。虽然,他们可以统计下有多少人连接到他们官方的软件源来下载更新,这是一个粗略的估计,然而该公司并不需要这样的数据。 ### 可能超过了 10 亿用户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4/104735igdxheyax6zjx6og.jpg) Dustin Kirkland 在 Canonical 负责相当重要的工作,他领导 Canonical 的 Ubuntu 产品与战略团队,直接汇报给 Mark Shuttleworth,负责技术战略、路线图、Ubuntu Cloud 和物联网商业产品的生命周期等等。所以,他说的应该有一定道理。 Dustin [解释说](http://blog.dustinkirkland.com/2015/12/more-people-use-ubuntu-than-anyone.html):“没有人可以统计世界上所有的 Ubuntu 用户。Canonical 不像苹果、微软或谷歌,并不要求每个用户注册其 安装的 Ubuntu。当然,你可以从戴尔、惠普、联想和华硕买预装了 Ubuntu 的笔记本电脑,除此之外还有几百万其它的产品。而且你还可以从 IBM、戴尔、惠普、思科、联想、Quanta 购买安装了 Ubuntu 的服务器,以及 OpenCompute 项目的兼容产品。” 他收集了所有他能找到公开数据,包括服务器、云上部署的 Ubuntu、Ubuntu Phone 和各大公司对 Ubuntu 的应用,结果发现有超过 10 亿人在使用 Ubuntu,虽然其中绝大多数都并没有察觉到这一点。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事实](http://blog.dustinkirkland.com/2015/12/more-people-use-ubuntu-than-anyone.html): * Docker 用户运行 Ubuntu 镜像超过 [355,000,000 次](https://hub.docker.com/search/?q=ubuntu&page=1&isAutomated=0&isOfficial=0&starCount=0&pullCount=0)。 * HashiCorp 的 Ubuntu 14.04 LTS 64-bit Vagrant 镜像下载超过 [10,000,000 次](https://atlas.hashicorp.com/boxes/search?utm_source=vagrantcloud.com&vagrantcloud=1)。 * 在 2015 年,在公有云、私有云和硬件服务器上至少启动了 20,000,000 个 Ubuntu 独立实例。 + Ubuntu 运行在如 AWS、 Microsoft Azure、 Google Compute Engine、 Rackspace、 Oracle Cloud、 VMware 以及[其它](http://partners.ubuntu.com/programmes/public-cloud)的公有云上。 + Ubuntu 也运行在类似 [OpenStack](https://insights.ubuntu.com/2015/10/28/news-from-the-summit-ubuntu-extends-lead-in-openstack/) 这样的私有云上。 - 其中包括 Deutsche Telekom 这样的世界上[最大的私有云](https://www.openstack.org/assets/survey/Public-User-Survey-Report.pdf)。 + Ubuntu 也部署在 MAAS 的硬件上,通常由 [Chef 进行管理](https://insights.ubuntu.com/2015/04/14/chef-an-automation-story-with-a-bare-metal-soundtrack/)。 * 事实上,在 2015 年 11 月,就新启动了超过 2 亿的 Ubuntu Cloud 实例。 + 每天新启动 67,000 个 Ubuntu Cloud 实例。 + 每小时新启动 2,800 个 Ubuntu Cloud 实例。 + 每分钟新启动 46 个 Ubuntu Cloud 实例。 + 在 2015 年 11 月的每一天,接近每秒钟新启动一个 Ubuntu Cloud 实例。 * 还有来自[魅族](http://www.meizu.com/en/ubuntu/features.html)的 Ubuntu phone。 * 以及来自 [BQ](https://store.bq.com/en/ubuntu-edition-e5/) 的 Ubuntu phone。 * 当然,谁都可以在 Google Nexus 平板/电话上[安装](https://wiki.ubuntu.com/Touch/Install) Ubuntu。 * 噢,还有[特斯拉娱乐系统](http://www.autoblog.com/2014/04/12/tesla-model-s-owners-hack-their-cars-find-ubuntu/)?它也是 Ubuntu 充能的。 * [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https://www.linux.com/news/embedded-mobile/mobile-linux/737295-linux-leads-self-driving-car-movement)?它们也是由 Ubuntu 无人驾驶的。 * George Hotz 自己造的自驾汽车? [那是一个自制的 Ubuntu 自动驾驶仪](http://www.bloomberg.com/features/2015-george-hotz-self-driving-car/)。 * 下载用于树莓派和 Beagle Bone Blacks 的 [Snappy Ubuntu](https://developer.ubuntu.com/en/snappy/start/raspberry-pi-2/) ——影响巨大,下载量超高。 * 无人机、机器人、网络交换机、智能设备和物联网, [到处都是 Snappy Ubuntu](http://www.ubuntu.com/internet-of-things)。 * 在沃尔玛呢?天天促销,天天 Ubuntu, [越来越多的 Ubuntu](http://www.zdnet.com/article/walmart-relies-on-openstack/)。 * 正在准备用 [Kubernetes](https://github.com/kubernetes/kubernetes/blob/master/docs/getting-started-guides/ubuntu.md) 或 Apache [Mesos](http://mesos.apache.org/gettingstarted/) 搭建容器环境?那里是 Ubuntu 乐园。 * 想用 Cloud Foundry 搞个 PaaS? 应用实例是 [Ubuntu LXC 容器](https://bosh.cloudfoundry.org/docs/stemcell.html)。而 Pivotal 已经有了许多[重要客户](http://pivotal.io/customers)。 * Heroku 呢?我敢打赌承载你的应用的容器[是 Ubuntu](https://devcenter.heroku.com/articles/stack),也有 [重量级客户](https://www.heroku.com/customers)。 * 世界上最大的超级计算机天河 2,多达 80,000 个 Xeon 处理器、 1.4 TB 内存、 12.4 PB 硬盘,全都是[运行在 Ubuntu](https://www.linux.com/news/enterprise/high-performance/147-high-performance/840542-tianhe-2-most-powerful-supercomputer-in-the-world-runs-ubuntu) 上的。 * 甚至在 Netflix 看影片?也是[由 Ubuntu 提供服务的](https://insights.ubuntu.com/2015/08/11/how-netflix-tunes-ubuntu-on-ec2/)。 * 约过 Uber 或 Lyft 吗?你的手机应用与之通讯的是 [后端的 Ubuntu 服务器](https://careers-uber.icims.com/jobs/16178/production-engineer---infrastructure/job)。 * 喜欢看《霍比特人》、《饥饿游戏》、《复仇者》、《阿凡达》吗? [全是由 WETA Digital 的 Ubuntu 渲染的](http://blog.dustinkirkland.com/2010/01/39000-core-ubuntu-cluster-renders.html)。还有[很多](https://www.wetafx.co.nz/features)。 * 使用 Instagram 吗? 耶![Ubuntu,全部搞定,干得漂亮](http://instagram-engineering.tumblr.com/post/13649370142/what-powers-instagram-hundreds-of-instances)! * 在华尔街做交易吗? [Ubuntu 为彭博提供了重要服务](http://www.canonical.com/services)。 * Paypal、Dropbox、Snapchat、[Pinterest](https://engineering.pinterest.com/blog/building-pinterest-cloud)、[Reddit](http://www.redditblog.com/2012/01/january-2012-state-of-servers.html),这些都在用 Ubuntu。 * 维基百科和维基媒体是互联网是最繁忙的站点之一, [每个月有 80 到 180 亿 PV](https://stats.wikimedia.org/EN/TablesPageViewsMonthly.htm),也是[放在 Ubuntu 上的](https://meta.wikimedia.org/wiki/Wikimedia_servers)。
CentOS AltArch 7发布,支持 PPC64、PPC8LE、ARMhfp、i686 和 AArch64
Marius Nestor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centos-altarch-7-now-available-for-aarch64-powerpc64-powerpc8-le-and-armhfp-497950.shtml
在前几天的一则CentOS 7 ARM 版正式发布:支持树莓派2/香蕉派/CubieTruck的简短消息之后,Karanbir Singh 正式宣布了 CentOS AltArch 7 的发布。 据发行公告,CentOS AltArch 7 基于最近发布的 CentOS 7 (1511) 滚动更新版,在该版本中包括了大量新功能,如 X.Org 服务器 1.17、以及在预装的应用中支持 TLS 1.1、TLS 1.2 和 EC 加密算法等。 此外,CentOS 7 (1511) 也完全支持了 virt-v2v 命令行工具,带有 KDE 4.14 和 GNOME 3.14 桌面环境、 LibreOffice 4.3.7 办公套件、支持 tcpdump 中的纳秒级时间戳,以及 OpenLDAP 2.4.40 等。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4/121626u6ncnc1a5f7gbbll.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4/121626u6ncnc1a5f7gbbll.jpg
false
false
true
wxy
false
[ "CentOS" ]
新闻
{ "viewnum": 8841, "commentnum": 1,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17.136.4.186", "message": "树莓派版的默认密码是多少", "username": "来自山西太原的 UC Browser 10.6|Android 5.0 用户", "date": "2015-12-25T12:51:22" } ]
[ { "raid": 6772, "displayorder": 0 } ]
在前几天的一则CentOS 7 ARM 版正式发布:支持树莓派2/香蕉派/CubieTruck的简短消息之后,Karanbir Singh 正式宣布了 CentOS AltArch 7 的发布。 据发行公告,CentOS AltArch 7 基于最近发布的 CentOS 7 (1511) 滚动更新版,在该版本中包括了大量新功能,如 X.Org 服务器 1.17、以及在预装的应用中支持 TLS 1.1、TLS 1.2 和 EC 加密算法等。 此外,CentOS 7 (1511) 也完全支持了 virt-v2v 命令行工具,带有 KDE 4.14 和 GNOME 3.14 桌面环境、 LibreOffice 4.3.7 办公套件、支持 tcpdump 中的纳秒级时间戳,以及 OpenLDAP 2.4.40 等。
2015-12-25T08:51:00
2015-12-25T08:51:00
6,786
/article-6786-1.html
在前几天的一则 [CentOS 7 ARM 版正式发布:支持树莓派2/香蕉派/CubieTruck](/article-6772-1.html "CentOS 7 ARM 版正式发布:支持树莓派2/香蕉派/CubieTruck") 的简短消息之后,Karanbir Singh 正式宣布了 CentOS AltArch 7 的发布。 据[发行公告](https://lists.centos.org/pipermail/centos-announce/2015-December/021556.html),CentOS AltArch 7 基于最近发布的 CentOS 7 (1511) 滚动更新版,在该版本中包括了大量新功能,如 X.Org 服务器 1.17、以及在预装的应用中支持 TLS 1.1、TLS 1.2 和 EC 加密算法等。 此外,CentOS 7 (1511) 也完全支持了 virt-v2v 命令行工具,带有 KDE 4.14 和 GNOME 3.14 桌面环境、 LibreOffice 4.3.7 办公套件、支持 tcpdump 中的纳秒级时间戳,以及 OpenLDAP 2.4.40 等。 “CentOS AltArch 7 已经可以下载了,” Karanbir Singh 在[发布公告](https://lists.centos.org/pipermail/centos-announce/2015-December/021556.html)中说,“预计支持 Aarch64 的 CentOS AltArch 7 (1511)过几天就发布,到时候会单独宣布”。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4/121626u6ncnc1a5f7gbbll.jpg) ### 支持 PPC64、PPC8LE、ARMhfp、AArch64、64位和32位 CentOS AltArch 7 操作系统支持多种硬件架构,它们是: CentOS AltArch 7 (1511) for i686 (32-bit)、 CentOS AltArch UserLand 7 (1511) for Armhfp、CentOS AltArch 7 (1511) for PowerPC64、 CentOS AltArch 7 (1511) for PowerPC8 LE 和 CentOS AltArch 7 (1511) for AArch64。 注意,PowerPC8 LE 和 PowerPC64 (PPC64) 版本目前只有技术预览版,不要用在生产环境中。 你可以从下面地址下载到: * [CentOS AltArch 7 (1511) for i686](http://mirror.centos.org/altarch/7.2.1511/isos/i386/) * [CentOS AltArch UserLand 7 (1511) for Armhfp](http://mirror.centos.org/altarch/7.2.1511/isos/armhfp/) * [CentOS AltArch 7 (1511) for PowerPC64 (TechPreview)](http://mirror.centos.org/altarch/7.2.1511/isos/ppc64/) * [CentOS AltArch 7 (1511) for PowerPC8 LE (TechPreview)](http://mirror.centos.org/altarch/7.2.1511/isos/ppc64le/) 请随时关注进一步的消息。
在 Debian Linux 上安装配置 ISC DHCP 服务器
Rob Turner
http://www.tecmint.com/install-and-configure-multihomed-isc-dhcp-server-on-debian-linux/
动态主机控制协议(Dynamic Host Control Protocol)(DHCP)给网络管理员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式,为不断变化的网络主机或是动态网络提供网络层地址。其中最常用的 DHCP 服务工具是 ISC DHCP Server。DHCP 服务的目的是给主机提供必要的网络信息以便能够和其他连接在网络中的主机互相通信。DHCP 服务提供的信息包括:DNS 服务器信息,网络地址(IP),子网掩码,默认网关信息,主机名等等。 本教程介绍运行在 Debian 7.7 上 4.2.4 版的 ISC-DHCP-Server 如何管理多个虚拟局域网(VLAN),也可以非常容易应用到单一网络上。 测试用的网络是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7/201502lkxxmzmmku5cmqtr.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7/201502lkxxmzmmku5cmqtr.png
false
false
true
ivo-wang
false
[ "dhcp" ]
系统运维
{ "viewnum": 17676, "commentnum": 0,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动态主机控制协议(Dynamic Host Control Protocol)(DHCP)给网络管理员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式,为不断变化的网络主机或是动态网络提供网络层地址。其中最常用的 DHCP 服务工具是 ISC DHCP Server。DHCP 服务的目的是给主机提供必要的网络信息以便能够和其他连接在网络中的主机互相通信。DHCP 服务提供的信息包括:DNS 服务器信息,网络地址(IP),子网掩码,默认网关信息,主机名等等。 本教程介绍运行在 Debian 7.7 上 4.2.4 版的 ISC-DHCP-Server 如何管理多个虚拟局域网(VLAN),也可以非常容易应用到单一网络上。 测试用的网络是
2015-12-25T13:29:00
2015-12-25T13:29:00
6,793
/article-6793-1.html
<ruby> 动态主机控制协议 <rp> ( </rp> <rt> Dynamic Host Control Protocol </rt> <rp> ) </rp></ruby>(DHCP)给网络管理员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式,为不断变化的网络主机或是动态网络提供网络层地址。其中最常用的 DHCP 服务工具是 ISC DHCP Server。DHCP 服务的目的是给主机提供必要的网络信息以便能够和其他连接在网络中的主机互相通信。DHCP 服务提供的信息包括:DNS 服务器信息,网络地址(IP),子网掩码,默认网关信息,主机名等等。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7/201502lkxxmzmmku5cmqtr.png) 本教程介绍运行在 Debian 7.7 上 4.2.4 版的 ISC-DHCP-Server 如何管理多个虚拟局域网(VLAN),也可以非常容易应用到单一网络上。 测试用的网络是通过思科路由器使用传统的方式来管理 DHCP 租约地址的。目前有 12 个 VLAN 需要通过集中式服务器来管理。把 DHCP 的任务转移到一个专用的服务器上,路由器可以收回相应的资源,把资源用到更重要的任务上,比如路由寻址,访问控制列表,流量监测以及网络地址转换等。 另一个将 DHCP 服务转移到专用服务器的好处,以后会讲到,它可以建立动态域名服务器(DDNS),这样当主机从服务器请求 DHCP 地址的时候,这样新主机的主机名就会被添加到 DNS 系统里面。 ### 安装和配置 ISC DHCP 服务器 1、使用 apt 工具用来安装 Debian 软件仓库中的 ISC 软件,来创建这个多宿主服务器。与其他教程一样需要使用 root 或者 sudo 访问权限。请适当的修改,以便使用下面的命令。(LCTT 译注:下面中括号里面是注释,使用的时候请删除,#表示使用的 root 权限) ``` # apt-get install isc-dhcp-server [安装 the ISC DHCP Server 软件] # dpkg --get-selections isc-dhcp-server [确认软件已经成功安装] # dpkg -s isc-dhcp-server [用另一种方式确认成功安装] ``` ![Install ISC DHCP Server in Debian](/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5/113138echdsvthdtyuccnl.jpg) 2、 确认服务软件已经安装完成,现在需要提供网络信息来配置服务器,这样服务器才能够根据我们的需要来分发网络信息。作为管理员最起码需要了解的 DHCP 信息如下: * 网络地址 * 子网掩码 * 动态分配的地址范围 其他一些服务器动态分配的有用信息包括: * 默认网关 * DNS 服务器 IP 地址 * 域名 * 主机名 * 网络广播地址 这只是能让 ISC DHCP 服务器处理的选项中非常少的一部分。如果你想查看所有选项及其描述需要在安装好软件后输入以下命令: ``` # man dhcpd.conf ``` 3、 一旦管理员已经确定了这台服务器分发的所有必要信息,那么是时候配置服务器并且分配必要的地址池了。在配置任何地址池或服务器配置之前,必须配置 DHCP 服务器侦听这台服务器上面的一个接口。 在这台特定的服务器上,设置好网卡后,DHCP 会侦听名称名为`'bond0'`的接口。请适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更改服务器以及网络环境。下面的配置都是针对本教程的。 ![Configure ISC DHCP Network](/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5/113150b7h8nn3j8xn6un9v.jpg) 这行指定的是 DHCP 服务侦听接口(一个或多个)上的 DHCP 流量。修改主配置文件,分配适合的 DHCP 地址池到所需要的网络上。主配置文件在 /etc/dhcp/dhcpd.conf。用文本编辑器打开这个文件 ``` # nano /etc/dhcp/dhcpd.conf ``` 这个配置文件可以配置我们所需要的地址池/主机。文件顶部有 ‘ddns-update-style‘ 这样一句,在本教程中它设置为 ‘none‘。在以后的教程中会讲到动态 DNS,ISC-DHCP-Server 将会与 BIND9 集成,它能够使主机名更新指向到 IP 地址。 4、 接下来的部分是管理员配置全局网络设置,如 DNS 域名,默认的租约时间,IP地址,子网的掩码,以及其它。如果你想了解所有的选项,请阅读 man 手册中的 dhcpd.conf 文件,命令如下: ``` # man dhcpd.conf ``` 对于这台服务器,我们需要在配置文件顶部配置一些全局网络设置,这样就不用到每个地址池中去单独设置了。 ![Configure ISC DDNS](/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5/113154sxdiqtqphzp1mt6p.png) 我们花一点时间来解释一下这些选项,在本教程中虽然它们是一些全局设置,但是也可以单独的为某一个地址池进行配置。 * option domain-name “comptech.local”; – 所有使用这台 DHCP 服务器的主机,都将成为 DNS 域 “comptech.local” 的一员 *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 172.27.10.6; DHCP 向所有配置这台 DHCP 服务器的的网络主机分发 DNS 服务器地址为 172.27.10.6 * option subnet-mask 255.255.255.0; – 每个网络设备都分配子网掩码 255.255.255.0 或 /24 * default-lease-time 3600; – 默认有效的地址租约时间(单位是秒)。如果租约时间耗尽,那么主机可以重新申请租约。如果租约完成,那么相应的地址也将被尽快回收。 * max-lease-time 86400; – 这是一台主机所能租用的最大的租约时间(单位为秒)。 * ping-check true; – 这是一个额外的测试,以确保服务器分发出的网络地址不是当前网络中另一台主机已使用的网络地址。 * ping-timeout; – 在判断地址以前没有使用过前,服务器将等待 ping 响应多少秒。 * ignore client-updates; 现在这个选项是可以忽略的,因为 DDNS 在前面已在配置文件中已经被禁用,但是当 DDNS 运行时,这个选项会忽略主机更新其 DNS 主机名的请求。 5、 文件中下面一行是权威 DHCP 所在行。这行的意义是如果服务器是为文件中所配置的网络分发地址的服务器,那么取消对该<ruby> 权威关键字 <rp> ( </rp> <rt> authoritative stanza </rt> <rp> ) </rp></ruby>的注释。 通过去掉关键字 authoritative 前面的 ‘#’,取消注释全局权威关键字。这台服务器将是它所管理网络里面的唯一权威。 ![Enable ISC Authoritative](/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5/113156kzkakqi2msc2672y.png) 默认情况下服务器被假定为**不是**网络上的权威服务器。之所以这样做是出于安全考虑。如果有人因为不了解 DHCP 服务的配置,导致配置不当或配置到一个不该出现的网络里面,这都将带来非常严重的连接问题。这行还可用在每个网络中单独配置使用。也就是说如果这台服务器不是整个网络的 DHCP 服务器,authoritative 行可以用在每个单独的网络中,而不是像上面截图中那样的全局配置。 6、 这一步是配置服务器将要管理的所有 DHCP 地址池/网络。简短起见,本教程只讲到配置的地址池之一。作为管理员需要收集一些必要的网络信息(比如域名,网络地址,有多少地址能够被分发等等) 以下这个地址池所用到的信息都是管理员收集整理的:网络 ID 172.27.60.0,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或 /24, 默认子网网关 172.27.60.1,广播地址 172.27.60.255.0 。 以上这些信息对于构建 dhcpd.conf 文件中新网络非常重要。使用文本编辑器修改配置文件添加新网络进去,这里我们需要使用 root 或 sudo 访问权限。 ``` # nano /etc/dhcp/dhcpd.conf ``` ![Configure DHCP Pools and Networks](/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5/113159yh78d07w6878td2h.png) 当前这个例子是给用 VMWare 创建的虚拟服务器分配 IP 地址。第一行显示是该网络的子网掩码。括号里面的内容是 DHCP 服务器应该提供给网络上面主机的所有选项。 第一行, range 172.27.60.50 172.27.60.254; 这一行显示的是,DHCP 服务在这个网络上能够给主机动态分发的地址范围。 第二行,option routers 172.27.60.1; 这里显示的是给网络里面所有的主机分发的默认网关地址。 最后一行, option broadcast-address 172.27.60.255; 显示当前网络的广播地址。这个地址不能被包含在要分发放的地址范围内,因为广播地址不能分配到一个主机上面。 必须要强调的是每行的结尾必须要用(;)来结束,所有创建的网络必须要在 {} 里面。 7、 如果要创建多个网络,继续创建完它们的相应选项后保存文本文件即可。配置完成以后如果有更改,ISC-DHCP-Server 进程需要重启来使新的更改生效。重启进程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来完成: ``` # service isc-dhcp-server restart ``` 这条命令将重启 DHCP 服务,管理员能够使用几种不同的方式来检查服务器是否已经可以处理 dhcp 请求。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 [lsof 命令](http://www.tecmint.com/10-lsof-command-examples-in-linux/)来查看服务器是否在侦听67端口,命令如下: ``` # lsof -i :67 ``` ![Check DHCP Listening Port](/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5/113203nfb1rg8vvvlr9911.png) 这里输出的结果表明 dhcpd(DHCP 服务守护进程)正在运行并且侦听67端口。由于在 /etc/services 文件中67端口的映射,所以输出中的67端口实际上被转换成了 “bootps”。 在大多数的系统中这是非常常见的,现在服务器应该已经为网络连接做好准备,我们可以将一台主机接入网络请求DHCP地址来验证服务是否正常。 ### 测试客户端连接 8、 现在许多系统使用网络管理器来维护网络连接状态,因此这个设备应该预先配置好的,只要对应的接口处于活跃状态就能够获取 DHCP。 然而当一台设备无法使用网络管理器时,它可能需要手动获取 DHCP 地址。下面的几步将演示怎样手动获取以及如何查看服务器是否已经按需要分发地址。 ‘[ifconfig](http://www.tecmint.com/ifconfig-command-examples/)‘工具能够用来检查接口的配置。这台被用来测试的 DHCP 服务器的设备,它只有一个网络适配器(网卡),这块网卡被命名为 ‘eth0‘。 ``` # ifconfig eth0 ``` ![Check Network Interface IP Address](/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5/113205zxppllueoljupnzp.png) 从输出结果上看,这台设备目前没有 IPv4 地址,这样很便于测试。我们把这台设备连接到 DHCP 服务器并发出一个请求。这台设备上已经安装了一个名为 ‘dhclient‘ 的DHCP客户端工具。因为操作系统各不相同,所以这个客户端软件也是互不一样的。 ``` # dhclient eth0 ``` ![Request IP Address from DHCP](/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5/113207dyru6frkmryj0mr5.png) 当前 `'inet addr:'` 字段中显示了属于 172.27.60.0 网络地址范围内的 IPv4 地址。值得欣慰的是当前网络还配置了正确的子网掩码并且分发了广播地址。 到这里看起来还都不错,让我们来测试一下,看看这台设备收到新 IP 地址是不是由服务器发出的。这里我们参照服务器的日志文件来完成这个任务。虽然这个日志的内容有几十万条,但是里面只有几条是用来确定服务器是否正常工作的。这里我们使用一个工具 ‘tail’,它只显示日志文件的最后几行,这样我们就可以不用拿一个文本编辑器去查看所有的日志文件了。命令如下: ``` # tail /var/log/syslog ``` ![Check DHCP Logs](/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5/113215jxwmv3cgagugvkae.png) OK!服务器记录表明它分发了一个地址给这台主机 (HRTDEBXENSRV)。服务器按预期运行,给它充当权威服务器的网络分发了适合的网络地址。至此 DHCP 服务器搭建成功并且运行。如果有需要你可以继续配置其他的网络,排查故障,确保安全。 在以后的Debian教程中我会讲一些新的 ISC-DHCP-Server 功能。有时间的话我将写一篇关于 Bind9 和 DDNS 的教程,融入到这篇文章里面。 --- via: <http://www.tecmint.com/install-and-configure-multihomed-isc-dhcp-server-on-debian-linux/> 作者:[Rob Turner](http://www.tecmint.com/author/robturner/) 译者:[ivo-wang](https://github.com/ivo-wan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linux.cn/) 荣誉推出
Linux/Unix 桌面趣事:让桌面下雪
Vivek Gite
http://www.cyberciti.biz/tips/linux-unix-xsnow.html
在这个节日里感到孤独么?试一下 Xsnow 吧。它是一个可以在 Unix/Linux 桌面下下雪的应用。圣诞老人和他的驯鹿会在屏幕中奔跑,伴随着雪片让你感受到节日的感觉。 我第一次安装它还是在 13、4 年前。它最初是在 1984 年 Macintosh 系统中创造的。你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来安装: 安装 xsnow Debian/Ubuntu/Mint 用户用下面的命令: $ sudo apt-get install xsnow Freebsd 用户输入下面的命令: # cd /usr/ports/x11/xsnow/ # make install clean 或者尝试添加包: # pkg_add -r xsnow 其他发行版的方法 Fedora/RHEL/CentOS 在 rpmfusion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5/144759v3z84b28bmdhkhmk.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5/144759v3z84b28bmdhkhmk.jpg
false
false
true
geekpi
false
[ "xsnow" ]
分享
{ "viewnum": 26010, "commentnum": 18, "favtimes": 5,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61.188.187.60", "message": "有趣!", "username": "来自四川南充的 Firefox 43.0|Ubuntu 用户", "date": "2015-12-25T15:21:51" }, { "postip": "61.181.89.20", "message": "不错呀", "username": "来自天津的 Vivaldi 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25T16:44:38" }, { "postip": "61.181.89.20", "message": "不错呀", "username": "来自天津的 Vivaldi 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25T16:44:43" }, { "postip": "116.226.208.131", "message": "fedora 23 gnome-shell 3.18 上没有任何效果。",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Firefox 42.0|Fedora 用户", "date": "2015-12-25T16:48:00" }, { "postip": "124.93.247.137", "message": "mint17.2 无效果", "username": "来自辽宁大连的 Firefox 43.0|Ubuntu 用户", "date": "2015-12-25T17:15:15" }, { "postip": "218.106.145.10", "message": "Debian8+XFCE,效果有BUG,基本不能看……", "username": "星夜之幻 [Vivaldi 1.0|GNU/Linux]", "date": "2015-12-25T17:39:38" }, { "postip": "124.250.3.18", "message": "显示效果是常驻的吗?不会关掉终端就结束吧?", "username": "z75315 [Chrome 46.0|Windows 8.1]", "date": "2015-12-25T17:46:03" }, { "postip": "61.178.58.38", "message": "Arch+awesome 无效果", "username": "西风冷香 [Firefox 43.0|GNU/Linux]", "date": "2015-12-25T18:13:37" }, { "postip": "183.63.73.218", "message": "DEEPIN 不行呀!!!!无任何反映!!!!",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2.0|Ubuntu 用户", "date": "2015-12-25T20:16:56" }, { "postip": "183.63.119.22", "message": "ubuntu 15.10 也没有效果,不知道是不是我电脑的问题。",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3.0|Ubuntu 用户", "date": "2015-12-25T20:22:53" }, { "postip": "123.157.71.140", "message": "我的也是ubuntu, 怎么就不行", "username": "执着的夏风 [Chromium 47.0|Ubuntu]", "date": "2015-12-25T20:40:58" }, { "postip": "61.188.187.60", "message": "忘了,我那时实在fvwm下试的。。。", "username": "来自四川南充的 Firefox 43.0|Ubuntu 用户", "date": "2015-12-25T22:29:05" }, { "postip": "121.22.29.121", "message": "我在Ubuntu中试了,不行。<br />\r\n我的Ubuntu中装了Cairo-Dock,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 "username": "ryt [Chrome 47.0|GNU/Linux]", "date": "2015-12-26T07:36:40"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新的 Linux 桌面可能采用了不同的显示技术/显示服务器,所以有可能不行了,毕竟这个程序有十多年没更新了", "username": "linux [Chrome 47.0|Mac 10.11]", "date": "2015-12-26T09:37:14" }, { "postip": "180.120.113.36", "message": "难道只有我觉得这个东东好丑么?其他人为啥那么兴奋?",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通的 Chrome 47.0|Mac 10.10 用户", "date": "2015-12-26T10:55:23" }, { "postip": "218.106.145.9", "message": "这个玩意似乎是用X WIndow直接写的,又没人维护,真看起来,就是大约上世纪末的电脑风格的东西吧。", "username": "星夜之幻 [Vivaldi 1.0|GNU/Linux]", "date": "2015-12-26T20:36:20" }, { "postip": "222.128.132.149", "message": "KDE5下试了,不行,这个程序太老了",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Firefox 45.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1-04T00:28:31" }, { "postip": "218.17.122.82", "message": "还不错,有圣诞节的问道",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e 4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1-12T16:39:23" } ]
[ { "raid": 6777, "displayorder": 0 }, { "raid": 6795, "displayorder": 0 }, { "raid": 6796, "displayorder": 0 }, { "raid": 6962, "displayorder": 0 }, { "raid": 7112, "displayorder": 0 }, { "raid": 7401, "displayorder": 0 } ]
在这个节日里感到孤独么?试一下 Xsnow 吧。它是一个可以在 Unix/Linux 桌面下下雪的应用。圣诞老人和他的驯鹿会在屏幕中奔跑,伴随着雪片让你感受到节日的感觉。 我第一次安装它还是在 13、4 年前。它最初是在 1984 年 Macintosh 系统中创造的。你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来安装: 安装 xsnow Debian/Ubuntu/Mint 用户用下面的命令: $ sudo apt-get install xsnow Freebsd 用户输入下面的命令: # cd /usr/ports/x11/xsnow/ # make install clean 或者尝试添加包: # pkg_add -r xsnow 其他发行版的方法 Fedora/RHEL/CentOS 在 rpmfusion
2015-12-25T14:48:00
2015-12-25T14:48:00
6,794
/article-6794-1.html
在这个节日里感到孤独么?试一下 Xsnow 吧。它是一个可以在 Unix/Linux 桌面下下雪的应用。圣诞老人和他的驯鹿会在屏幕中奔跑,伴随着雪片让你感受到节日的感觉。 我第一次安装它还是在 13、4 年前。它最初是在 1984 年 Macintosh 系统中创造的。你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来安装: ### 安装 xsnow Debian/Ubuntu/Mint 用户用下面的命令: ``` $ sudo apt-get install xsnow ``` Freebsd 用户输入下面的命令: ``` # cd /usr/ports/x11/xsnow/ # make install clean ``` 或者尝试添加包: ``` # pkg_add -r xsnow ``` #### 其他发行版的方法 1. Fedora/RHEL/CentOS 在 [rpmfusion](http://rpmfusion.org/Configuration) 仓库中找找。 2. Gentoo 用户试下 Gentoo portage,也就是[emerge -p xsnow](http://www.gentoo.org/doc/en/handbook/handbook-x86.xml?part=2&chap=1) 3. Opensuse 用户使用 yast 搜索 xsnow ### 我该如何使用 xsnow? 打开终端(程序 > 附件 > 终端),输入下面的额命令启动 xsnow: ``` $ xsnow ``` 示例输出: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5/144759v3z84b28bmdhkhmk.jpg) *图01: 在 Linux 和 Unix 桌面中显示雪花* 你可以设置背景为蓝色,并让它下白雪,输入: ``` $ xsnow -bg blue -sc snow ``` 设置最大的雪片数量,并让它尽可能快地掉下,输入: ``` $ xsnow -snowflakes 10000 -delay 0 ``` 不要显示圣诞树和圣诞老人满屏幕地跑,输入: ``` $ xsnow -notrees -nosanta ``` 关于 xsnow 更多的信息和选项,在命令行下输入 man xsnow 查看手册: ``` $ man xsnow ``` 建议阅读 * 官网[下载 Xsnow](http://rpmfusion.org/Configuration) * 注意 [MS-Windows](http://www.gentoo.org/doc/en/handbook/handbook-x86.xml?part=2&chap=1) 和 [Mac OS X](http://dropmix.xs4all.nl/rick/Xsnow/) 版本有一次性的共享软件费用。 --- via: <http://www.cyberciti.biz/tips/linux-unix-xsnow.html> 作者:Vivek Gite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Linux/Unix 桌面趣事:蒸汽火车
Vivek Gite
http://www.cyberciti.biz/tips/displays-animations-when-accidentally-you-type-sl-instead-of-ls.html
你是不是经常把 ls 输入成了 sl。我已经设置了一个别名,也就是 alias sl=ls。但是这样你也许就错过了这辆带汽笛的蒸汽小火车了。 sl 是一个搞笑软件或,也是一个 Unix 游戏。它会在你错误地把ls输入成sl(Steam Locomotive)后出现一辆蒸汽火车穿过你的屏幕。 安装 sl 在 Debian/Ubuntu 下输入下面的命令: # apt-get install sl 它同样也在 Freebsd 和其他类Unix的操作系统上存在。 下面,让我们把 ls 输错成 sl: $ sl 图01: 如果你把 ls 输入成 sl ,蒸汽火车会穿过你的屏幕。 它同样支持下面的选项: -a : 似乎发生了意外。你会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5/145906yagt84326fzii83t.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5/145906yagt84326fzii83t.png
false
false
true
geekpi
false
[ "sl" ]
分享
{ "viewnum": 10690, "commentnum": 7,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59.172.176.84", "message": "这么多年了,还是小火车、小火车、小火车...",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Firefox 43.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2-28T10:45:12" }, { "postip": "221.220.165.154", "message": "好吧,我觉得也该弄个无人机啦~~:D", "username": "linux [Chrome 47.0|Mac 10.11]", "date": "2015-12-28T11:03:42" }, { "postip": "218.106.145.11", "message": "对火车的不完全统计……可将本页的网址的article后面的四位数字(6795)更改为1212/2831/5674/5763/5816/6130/6267/6795中的任何一个。", "username": "星夜之幻 [Vivaldi 1.0|GNU/Linux]", "date": "2015-12-28T11:12:34" }, { "postip": "218.106.145.11", "message": "试试发送直连<br />\r\nhttps://linux.cn/article-1212-1.html<br />\r\nhttps://linux.cn/article-2831-1.html<br />\r\nhttps://linux.cn/article-5674-1.html<br />\r\nhttps://linux.cn/article-5763-1.html<br />\r\nhttps://linux.cn/article-5816-1.html<br />\r\nhttps://linux.cn/article-6130-1.html<br />\r\nhttps://linux.cn/article-6267-1.html<br />\r\nhttps://linux.cn/article-6795-1.html", "username": "星夜之幻 [Vivaldi 1.0|GNU/Linux]", "date": "2015-12-28T11:12:59" }, { "postip": "121.22.29.121", "message": "重复一下也不错,给还不知道的人看。", "username": "ryt [Chrome 47.0|GNU/Linux]", "date": "2015-12-28T18:43:31" }, { "postip": "119.254.210.129", "message": "你够狠!:D", "username": "linux [Chrome 47.0|Mac 10.11]", "date": "2015-12-29T00:13:15" }, { "postip": "27.223.99.130", "message": "哈哈!",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2.0|Windows 7]", "date": "2015-12-29T15:39:56" } ]
[ { "raid": 6777, "displayorder": 0 }, { "raid": 6962, "displayorder": 0 }, { "raid": 7112, "displayorder": 0 }, { "raid": 7401, "displayorder": 0 }, { "raid": 6794, "displayorder": 1 } ]
你是不是经常把 ls 输入成了 sl。我已经设置了一个别名,也就是 alias sl=ls。但是这样你也许就错过了这辆带汽笛的蒸汽小火车了。 sl 是一个搞笑软件或,也是一个 Unix 游戏。它会在你错误地把ls输入成sl(Steam Locomotive)后出现一辆蒸汽火车穿过你的屏幕。 安装 sl 在 Debian/Ubuntu 下输入下面的命令: # apt-get install sl 它同样也在 Freebsd 和其他类Unix的操作系统上存在。 下面,让我们把 ls 输错成 sl: $ sl 图01: 如果你把 ls 输入成 sl ,蒸汽火车会穿过你的屏幕。 它同样支持下面的选项: -a : 似乎发生了意外。你会
2015-12-28T09:57:00
2015-12-28T09:57:00
6,795
/article-6795-1.html
你是不是[经常](http://www.cyberciti.biz/tips/my-10-unix-command-line-mistakes.html)把 ls 输入成了 sl。我已经设置了[一个别名](http://bash.cyberciti.biz/guide/Create_and_use_aliases),也就是 `alias sl=ls`。但是这样你也许就错过了这辆带汽笛的蒸汽小火车了。 sl 是一个搞笑软件或,也是一个 Unix 游戏。它会在你错误地把“ls”输入成“sl”(Steam Locomotive)后出现一辆蒸汽火车穿过你的屏幕。 ### 安装 sl 在 Debian/Ubuntu 下输入下面的命令: ``` # apt-get install sl ``` 它同样也在 Freebsd 和其他类Unix的操作系统上存在。 下面,让我们把 ls 输错成 sl: ``` $ sl ``` ![Fig.01: Run steam locomotive across the screen if you type "sl" instead of "ls"](/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5/145906yagt84326fzii83t.png) *图01: 如果你把 “ls” 输入成 “sl” ,蒸汽火车会穿过你的屏幕。* 它同样支持下面的选项: * **-a** : 似乎发生了意外。你会为那些哭喊求助的人们感到难过。 * **-l** : 显示小一点的火车 * **-F** : 它居然飞走了 * **-e** : 允许被 Ctrl+C 中断 --- via: <http://www.cyberciti.biz/tips/displays-animations-when-accidentally-you-type-sl-instead-of-ls.html> 作者:Vivek Gite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Linux/Unix 桌面趣事:ASCII 艺术水族箱
Vivek Gite
http://www.cyberciti.biz/tips/linux-unix-apple-osx-terminal-ascii-aquarium.html
你可以在你的终端中使用 ASCIIQuarium 安全地欣赏海洋的神秘了。它是一个用 perl 写的 ASCII 艺术水族箱/海洋动画。 安装 Term::Animation 首先你需要安装名为 Term-Animation 的perl模块。打开终端(选择程序 附件 终端),并输入: $ sudo apt-get install libcurses-perl $ cd /tmp $ wget http://search.cpan.org/CPAN/authors/id/K/KB/KBAUCOM/Term-Animation-2.4.tar.gz $ tar -zxvf Term-Animation-2.4.tar.gz $ cd Term-Animation-2.4/ $ perl Makefile.PL make make test $ sudo make install 下载安装 ASCIIQuarium 接着在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5/152912u4yng3yg4ggr3z3e.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5/152912u4yng3yg4ggr3z3e.png
false
false
true
geekpi
false
[ "ASCIIQuarium" ]
分享
{ "viewnum": 8818, "commentnum": 7, "favtimes": 5,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27.223.99.130", "message": "看到这个,我想起了上初中的时候,在 Windows 系统上玩过的一款小游戏。控制轮船左右移动,投弹……记不清是什么名字了。",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3.0|Windows 7]", "date": "2015-12-30T18:36:23" }, { "postip": "103.197.252.122", "message": "潜艇大战", "username": "TimePower [Chrome 47.0|GNU/Linux]", "date": "2015-12-30T19:21:21" }, { "postip": "123.157.71.141", "message": "桌面弹球", "username": "执着的夏风 [Chromium 47.0|Ubuntu]", "date": "2015-12-30T21:51:26" }, { "postip": "218.106.145.6", "message": "潜艇大战,好游戏 就是再也找不到当年的版本了……", "username": "星夜之幻 [Vivaldi 1.0|GNU/Linux]", "date": "2015-12-30T21:59:05" }, { "postip": "223.81.192.14", "message": "对!对!对!就是这个!", "username": "绿色圣光 [Iceweasel 38.5|GNU/Linux]", "date": "2015-12-30T22:26:31" }, { "postip": "83.171.31.48", "message": "好萌的一堆鱼~", "username": "BIAOXYZ [Maxthon 4.4|Windows 7]", "date": "2016-01-01T00:21:18" }, { "postip": "219.143.141.160", "message": "这个必须点赞,对推广很有意义。", "username": "z75315 [Chrome 46.0|Windows 10]", "date": "2016-01-01T11:20:33" } ]
[ { "raid": 6777, "displayorder": 0 }, { "raid": 6962, "displayorder": 0 }, { "raid": 7112, "displayorder": 0 }, { "raid": 7401, "displayorder": 0 }, { "raid": 6794, "displayorder": 1 } ]
你可以在你的终端中使用 ASCIIQuarium 安全地欣赏海洋的神秘了。它是一个用 perl 写的 ASCII 艺术水族箱/海洋动画。 安装 Term::Animation 首先你需要安装名为 Term-Animation 的perl模块。打开终端(选择程序 附件 终端),并输入: $ sudo apt-get install libcurses-perl $ cd /tmp $ wget http://search.cpan.org/CPAN/authors/id/K/KB/KBAUCOM/Term-Animation-2.4.tar.gz $ tar -zxvf Term-Animation-2.4.tar.gz $ cd Term-Animation-2.4/ $ perl Makefile.PL make make test $ sudo make install 下载安装 ASCIIQuarium 接着在
2015-12-30T15:25:00
2015-12-30T15:25:00
6,796
/article-6796-1.html
你可以在你的终端中使用 ASCIIQuarium 安全地欣赏海洋的神秘了。它是一个用 perl 写的 ASCII 艺术水族箱/海洋动画。 ### 安装 Term::Animation 首先你需要安装名为 Term-Animation 的perl模块。打开终端(选择程序 > 附件 > 终端),并输入: ``` $ sudo apt-get install libcurses-perl $ cd /tmp $ wget http://search.cpan.org/CPAN/authors/id/K/KB/KBAUCOM/Term-Animation-2.4.tar.gz $ tar -zxvf Term-Animation-2.4.tar.gz $ cd Term-Animation-2.4/ $ perl Makefile.PL && make && make test $ sudo make install ``` ### 下载安装 ASCIIQuarium 接着在终端中输入: ``` $ cd /tmp $ wget http://www.robobunny.com/projects/asciiquarium/asciiquarium.tar.gz $ tar -zxvf asciiquarium.tar.gz $ cd asciiquarium_1.0/ $ sudo cp asciiquarium /usr/local/bin $ sudo chmod 0755 /usr/local/bin/asciiquarium ``` ### 我怎么观赏 ASCII 水族箱? 输入下面的命令: ``` $ /usr/local/bin/asciiquarium ``` 或者 ``` $ perl /usr/local/bin/asciiquarium ``` ![Fig.01: ASCII Aquarium](/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5/152912u4yng3yg4ggr3z3e.png) *ASCII 水族箱* ### 相关媒体 ### 下载:ASCII Aquarium 的 KDE 和 Mac OS X 版本 [点此下载 asciiquarium](http://www.robobunny.com/projects/asciiquarium/html/)。如果你运行的是 Mac OS X,试下这个可以直接使用的已经打包好的[版本](http://habilis.net/macasciiquarium/)。对于 KDE 用户,试试基于 Asciiquarium 的[KDE 屏幕保护程序](http://kde-look.org/content/show.php?content=29207) --- via: <http://www.cyberciti.biz/tips/linux-unix-apple-osx-terminal-ascii-aquarium.html> 作者:Vivek Gite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真的,Perl 6 发布了!!!——我们已经等了整整十五年!
TIMTOADY
https://perl6advent.wordpress.com/2015/12/24/an-unexpectedly-long-expected-party/
Larry Wall 发布消息:Perl 6 于 2015 年 12 月 25 日 22:00 GMT 时间发布了!按照承诺,发布了测试套件和编译器。愿上帝保佑我们每个人。 Hello,听,听,听!注意!大家请注意了!!! 喔,谢谢大家。 嗨,我是卡梅丽娅(Camelia)(LCTT 译注:这是 Perl 6 的 logo 的名字),认识我吧(也许不认识呢)。他们告诉我,我需要在 Perl 6 官方发布会(Perl 6s official Coming Out Party)上作个讲话,所以我就来了。嗯,他们是棋手,而我只是一枚棋子。他们还跟我强调要严肃点,呃,说的好像我知道怎么认真演讲一样,玩真的吗? 好吧好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6/181829nnhu22zzlhxv2c55.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6/181829nnhu22zzlhxv2c55.png
false
false
true
wxy
true
[ "Perl", "Perl 6" ]
新闻
{ "viewnum": 9636, "commentnum": 3,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58.249.112.83", "message": "几周前,PHP7发布,现在Perl6也发布了", "username": "东方不败 [Opera 34.0|Windows 10]", "date": "2015-12-26T21:08:26" }, { "postip": "223.79.32.75", "message": "不会 Perl", "username": "绿色圣光 [Iceweasel 38.5|GNU/Linux]", "date": "2015-12-27T00:17:03" }, { "postip": "123.77.181.240", "message": "我们的编程语言又进步了,是吧?是吧!", "username": "来自江苏的 Chrome 47.0|Mac 10.10 用户", "date": "2015-12-27T18:04:33" } ]
[]
Larry Wall 发布消息:Perl 6 于 2015 年 12 月 25 日 22:00 GMT 时间发布了!按照承诺,发布了测试套件和编译器。愿上帝保佑我们每个人。 Hello,听,听,听!注意!大家请注意了!!! 喔,谢谢大家。 嗨,我是卡梅丽娅(Camelia)(LCTT 译注:这是 Perl 6 的 logo 的名字),认识我吧(也许不认识呢)。他们告诉我,我需要在 Perl 6 官方发布会(Perl 6s official Coming Out Party)上作个讲话,所以我就来了。嗯,他们是棋手,而我只是一枚棋子。他们还跟我强调要严肃点,呃,说的好像我知道怎么认真演讲一样,玩真的吗? 好吧好
2015-12-26T18:18:00
2015-12-26T18:18:00
6,801
/article-6801-1.html
> > **Larry Wall [发布消息](https://twitter.com/TimToady/status/680511168713064448):Perl 6 于 2015 年 12 月 25 日 22:00 GMT 时间发布了!按照承诺,发布了测试套件和编译器。愿上帝保佑我们每个人。** > > > ![Perl 6 的 LOGO: Camelia](/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6/181829nnhu22zzlhxv2c55.png) Hello,听,听,听!注意!——大家请注意了!!! 喔,谢谢大家。 嗨,我是<ruby> 卡梅丽娅 <rp> ( </rp> <rt> Camelia </rt> <rp> ) </rp></ruby>(LCTT 译注:这是 Perl 6 的 logo 的名字),认识我吧(也许不认识呢)。他们告诉我,我需要在 <ruby> Perl 6 官方发布会 <rp> ( </rp> <rt> Perl 6’s official Coming Out Party </rt> <rp> ) </rp></ruby>上作个讲话,所以我就来了。嗯,他们是棋手,而我只是一枚棋子。他们还跟我强调要严肃点,呃,说的好像我知道怎么认真演讲一样,玩真的吗? 好吧好吧,严肃一些,首先我要感谢所有今天“<ruby> 走出来 <rp> ( </rp> <rt> coming out </rt> <rp> ) </rp></ruby>”的人。 呃,我好像说错了什么。呃,抱歉,我不是指“<ruby> 出柜 <rp> ( </rp> <rt> coming out </rt> <rp> ) </rp></ruby>”的那个意思…… 但是,感谢您的到来。今天是 Perl 6 的大日子,从现在起,她成年了。或者说快成年了吧。反正,她可以正式上路了。看着吧,全世界! *[从后排传来了一些听不清的议论]* (旁白)额,我之前是不是不应该多嘴的?我并不是说她剐坏了那些翼子板什么的。好吧,无论如何,让继续吧。我相信从现在起她会是一个好司机。 不管怎样,我已经对 Perl 6 着迷不已,因为我就是一只<ruby> 蝴蝶 <rp> ( </rp> <rt> butterfly </rt> <rp> ) </rp></ruby>啊(LCTT 译注,Perl 6 的 logo 就是一只蝴蝶,见题图)。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从蝶蛹里<ruby> 走出来 <rp> ( </rp> <rt> coming out </rt> <rp> ) </rp></ruby>。是真正意义上的走出来,走出来,走出来!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哎呀,又碰到高压线了,哈哈哈。 不管怎么说,请大家对 Perl 6 耐心点。今天,我们宣布她基本上是个大人了,但是你也知道,她毕竟还年轻啊。我们小时候,岁数有多少,我们就多大。青年时期,经历荷尔蒙的变化,我们开始变得动荡。而且一小会就振动一次。所以我们 15 岁时,波动像是能加减 10 年。所以,有时候我们会表现得像 25 岁那么成熟,有时候又会回到 5 岁般无知。 当然,Perl 6 还要更成熟些,这并不是说在她发脾气把我们逼疯时就不爱她了。我的意思是,她就像家人一样。你和家人有时疏远有时亲近,因为你知道,一家人总会慢慢亲近的。 我们和她是一个大家庭,今天聚集一堂。有人说抚养一个孩子需要有一个村庄,但是从来没有这样的孩子,也没有这样的村庄。明天宿醉醒后,有机会的话看看节目单,你会在后面看到一个感恩列表,有超过 800 个人的名字!他们通过相同或者不同方式,积极地为 Perl 6 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当然,有些名字无法一一列出。 我说的不是你,我说的是在座的各位,你们全是伟大的人!不仅仅是家庭里最亲近的成员。这个家庭很久以前就意识到,对于一个不断发展的编程语言来说,一些最有价值的建议都是来自直系成员之外。来自朋友和熟人的要比家里的更多。所以说需要一个村庄。 成熟是一个分形的概念,它可以在不同的尺度上说。你们全是 Perl 6 走向互联网的代表。眼前是一个粗暴的世界,多亏有你们, Perl 6 已经为它做好了一些准备。 当然,她才仅仅 15 岁,有些事她做的很好,她的沟通技巧很棒,如果她不认识你的时候也很守礼。她能够同时做几个对话,她在数学方面很棒,在操作各种对象时也技巧谙熟,她喜欢外语以及那些有趣的字母。 但是她仍然是个孩子,有时候学习一些东西时觉得有点困难。没关系,接下来几年她会越来越快,越来越有效率,她的大脑也会自我进化得像个成年人一样。她会学习很多东西,包括这个世界和她自己。但是我觉得她的个性是改不了的,至少现在看来如此。 这是因为她的个性都是来自你们。你们全都爱着她,现在,她已经准备好把这些爱传递给她未曾谋面的人。 当火箭发射时我们全都会很兴奋!TimToady(LCTT 译注:即 [Larry Wall](https://twitter.com/TimToady))告诉我凌晨起床去看水星、双子座和阿波罗火箭起飞。我年纪太小,记不清那些。不过我们也有我们自己激动人心的事情要关注。我是非常高兴看到 SpaceX 火箭本周回收成功,虽然有点磕磕碰碰……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6/181831py4keifl4kuctftf.png) *SpaceX 火箭发射回收成功* *[又一些听不清的议论]* (旁白)抱歉,我没注意到你。我们确实会忽视某些人,不要成为之一。 好吧,幸灾乐祸的人我也很讨厌。 不管怎么说,Perl 6 的发布挺像火箭发射。倒计时的时候会很紧张,当你在想它是发射成功还是爆炸时会情不自禁的屏住呼吸。这就像我们现在的情况,主引擎已经点火,夹具已经放开。看起来非常戏剧性,主要是因为目前看来不会出大娄子。 但是这并不是火箭发射,戏剧性也不是火箭发射所想要的。火箭要的是发射!越来越快,越来越快!无关高度,甚至无关速度,要的是加速度。 *[让我们举杯]* 所以,Perl 6 破茧了,她可以自由飞翔了。因其成长而快乐,因其发现而欢愉,不断加速吧!干杯! *感谢 @soooogreen 的校对补完。*
黑客利用 Wi-Fi 攻击你的七种方法
Josh Althuser
http://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003170/mobile-security/7-ways-hackers-can-use-wi-fi-against-you.html
黑客利用 Wi-Fi 侵犯你隐私的七种方法 Wi-Fi 啊,你是如此的方便,却又如此的危险!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通过 Wi-Fi 连接慷慨捐赠你的身份信息的七种方法和反制措施。 利用免费热点 它们似乎无处不在,而且它们的数量会在接下来四年里增加三倍。但是它们当中很多都是不值得信任的,从你的登录凭证、email 甚至更加敏感的账户,都能被黑客用嗅探器(sniffers)软件截获 这种软件能截获到任何你通过该连接提交的信息。防止被黑客盯上的最好办法就是使用VPN(虚拟私有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它加密了你所输入的信息,因此能够保护你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8/150402led74zjk6d7f3w0b.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8/150402led74zjk6d7f3w0b.jpg
false
false
true
ZTinoZ
false
[ "安全" ]
技术
{ "viewnum": 11560, "commentnum": 4, "favtimes": 8, "sharetimes": 7, "likes": 0 }
[ { "postip": "124.250.3.18", "message": "赶紧打开网银看了一下余额,还好仍然是0,万一多了,咋整。。。", "username": "z75315 [Chrome 46.0|Windows 10]", "date": "2015-12-28T18:04:53" }, { "postip": "106.2.200.186", "message": "6666666", "username": "zdk [Chrome 47.0|Windows 10]", "date": "2016-01-04T14:49:56" }, { "postip": "202.113.176.63", "message": "以后多注意下", "username": "Mr.Dou [Chrome 47.0|Windows 7]", "date": "2016-01-10T11:17:03" }, { "postip": "123.162.19.136", "message": "66666666", "username": "来自河南商丘的 Chrome 48.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20-04-19T12:55:57" } ]
[]
黑客利用 Wi-Fi 侵犯你隐私的七种方法 Wi-Fi 啊,你是如此的方便,却又如此的危险!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通过 Wi-Fi 连接慷慨捐赠你的身份信息的七种方法和反制措施。 利用免费热点 它们似乎无处不在,而且它们的数量会在接下来四年里增加三倍。但是它们当中很多都是不值得信任的,从你的登录凭证、email 甚至更加敏感的账户,都能被黑客用嗅探器(sniffers)软件截获 这种软件能截获到任何你通过该连接提交的信息。防止被黑客盯上的最好办法就是使用VPN(虚拟私有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它加密了你所输入的信息,因此能够保护你
2015-12-28T15:03:00
2015-12-28T15:03:00
6,807
/article-6807-1.html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8/150402led74zjk6d7f3w0b.jpg) ### 黑客利用 Wi-Fi 侵犯你隐私的七种方法 Wi-Fi — 啊,你是如此的方便,却又如此的危险!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通过 Wi-Fi 连接“慷慨捐赠”你的身份信息的七种方法和反制措施。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8/150403q2353vv9225l3ztu.jpg) ### 利用免费热点 它们似乎无处不在,而且它们的数量会在[接下来四年里增加三倍](http://www.pcworld.com/article/243464/number_of_wifi_hotspots_to_quadruple_by_2015_says_study.html)。但是它们当中很多都是不值得信任的,从你的登录凭证、email 甚至更加敏感的账户,都能被黑客用“<ruby> 嗅探器 <rp> ( </rp> <rt> sniffer </rt> <rp> ) </rp></ruby>”软件截获 — 这种软件能截获到任何你通过该连接提交的信息。防止被黑客盯上的最好办法就是使用VPN(<ruby> 虚拟私有网 <rp> ( </rp> <r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rt> <rp> ) </rp></ruby>),它加密了你所输入的信息,因此能够保护你的数据隐私。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8/150403fzoh7nk25k8bxphg.jpg) ### 网上银行 你可能认为没有人需要被提醒不要使用免费 Wi-Fi 来操作网上银行, 但网络安全厂商卡巴斯基实验室表示**[全球超过100家银行因为网络黑客而损失9亿美元](http://www.nytimes.com/2015/02/15/world/bank-hackers-steal-millions-via-malware.html?hp&amp;action=click&amp;pgtype=Homepage&amp;module=first-column-region%C2%AEion=top-news&amp;WT.nav=top-news&amp;_r=3)**,由此可见还是有很多人因此受害。如果你确信一家咖啡店的免费 Wi-Fi 是正规的,想要连接它,那么你应该向服务员确认网络名称。[其他人在店里用路由器设置一个开放的无线连接](http://news.yahoo.com/blogs/upgrade-your-life/banking-online-not-hacked-182159934.html),并将它的网络名称设置成店名是一件相当简单的事。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8/150404kdc4lv9w3ml3973w.jpg) ### 始终开着 Wi-Fi 开关 如果你手机的 Wi-Fi 开关一直开着的,你会自动被连接到一个不安全的网络中去,你甚至都没有意识到。你可以利用你手机中[基于位置的 Wi-Fi 功能](http://pocketnow.com/2014/10/15/should-you-leave-your-smartphones-wifi-on-or-turn-it-off),如果有这种功能的话,那它会在你离开你所保存的网络范围后自动关闭你的 Wi-Fi 开关并在你回去之后再次开启。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8/150404re00e2vverrhfnfv.jpg) ### 不使用防火墙 防火墙是你的第一道抵御恶意入侵的防线,它能有效地让你的电脑网络保持通畅并阻挡黑客和恶意软件。你应该时刻开启它除非你的杀毒软件有它自己的防火墙。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8/150405eba2m6aa5yygu1b3.jpg) ### 浏览非加密网页 说起来很难过,**[世界上排名前100万个网站中55%是不加密的](http://www.cnet.com/news/chrome-becoming-tool-in-googles-push-for-encrypted-web/)**,一个未加密的网站会让一切传输数据暴露在黑客的眼中。如果一个网页是安全的,你的浏览器则会有标明(比如说火狐浏览器是一把灰色的挂锁,Chrome 浏览器则是个绿锁图标)。但是即使是安全的网站不能让你免于被劫持的风险,他们能通过公共网络从你访问过的网站上窃取 cookies,无论是不是正规网站。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8/150405x3e7ez113e7g3vb2.jpg) ### 不更新你的安全防护软件 如果你想要确保你自己的网络是受保护的,就更新路由器固件。你要做的就是进入你的路由器管理页面去检查,通常你能在厂商的官方网页上下载到最新的固件版本。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8/150405azqsozi8zqni3nb7.jpg) ### 不保护你的家用 Wi-Fi 不用说,设置一个复杂的密码和更改无线连接的默认名都是非常重要的。你还可以过滤你的 MAC 地址来让你的路由器只识别那些确认过的设备。 本文作者 **Josh Althuser** 是一个开源支持者、网络架构师和科技企业家。在过去12年里,他花了很多时间去倡导使用开源软件来管理团队和项目,同时为网络应用程序提供企业级咨询并帮助它们把产品推向市场。你可以通过[他的推特](https://twitter.com/JoshAlthuser)联系他。 --- via: <http://www.networkworld.com/article/3003170/mobile-security/7-ways-hackers-can-use-wi-fi-against-you.html> 作者:[Josh Althuser](https://twitter.com/JoshAlthuser) 译者:[ZTinoZ](https://github.com/ZTinoZ) 校对:[Caroline](https://github.com/carolinewuyan)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如何在 Ubuntu 15.04 / CentOS 7 上安装 Android Studio
B N Poornima
http://linoxide.com/tools/install-android-studio-ubuntu-15-04-centos-7/
随着最近几年智能手机的进步,安卓成为了最大的手机平台之一,在开发安卓应用中所用到的所有工具也都可以免费得到。Android Studio 是基于 IntelliJ IDEA 用于开发安卓应用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它是 Google 2014 年发布的免费开源软件,继 Eclipse 之后成为主要的 IDE。 在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在 Ubuntu 15.04 和 CentOS 7 上安装 Android Studio。 在 Ubuntu 15.04 上安装 我们可以用两种方式安装 Android Studio。第一种是配置所需的库然后再安装它;另一种是从 Android 官方网站下载然后在本地编译安装。在下面的例子中,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8/152525u9ot743o4n5t8n9v.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8/152525u9ot743o4n5t8n9v.jpg
false
false
true
ictlyh
false
[ "Android Studio", "Android" ]
分享
{ "viewnum": 13715, "commentnum": 1, "favtimes": 8,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postip": "223.95.108.53", "message": "赞一个", "username": "来自浙江温州的 Chrome 31.0|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15-12-28T17:08:25" } ]
[]
随着最近几年智能手机的进步,安卓成为了最大的手机平台之一,在开发安卓应用中所用到的所有工具也都可以免费得到。Android Studio 是基于 IntelliJ IDEA 用于开发安卓应用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它是 Google 2014 年发布的免费开源软件,继 Eclipse 之后成为主要的 IDE。 在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在 Ubuntu 15.04 和 CentOS 7 上安装 Android Studio。 在 Ubuntu 15.04 上安装 我们可以用两种方式安装 Android Studio。第一种是配置所需的库然后再安装它;另一种是从 Android 官方网站下载然后在本地编译安装。在下面的例子中,
2015-12-28T15:25:32
2015-12-28T15:25:32
6,808
/article-6808-1.html
随着最近几年智能手机的进步,安卓成为了最大的手机平台之一,在开发安卓应用中所用到的所有工具也都可以免费得到。Android Studio 是基于 [IntelliJ IDEA](https://www.jetbrains.com/idea/) 用于开发安卓应用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它是 Google 2014 年发布的免费开源软件,继 Eclipse 之后成为主要的 IDE。 在这篇文章,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在 Ubuntu 15.04 和 CentOS 7 上安装 Android Studio。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8/152525u9ot743o4n5t8n9v.jpg) ### 在 Ubuntu 15.04 上安装 我们可以用两种方式安装 Android Studio。第一种是配置所需的库然后再安装它;另一种是从 Android 官方网站下载然后在本地编译安装。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会使用命令行设置库并安装它。在继续下一步之前,我们需要确保我们已经安装了 JDK 1.6 或者更新版本。 这里,我打算安装 JDK 1.8。 ``` $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webupd8team/java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oracle-java8-installer oracle-java8-set-default ``` 验证 java 是否安装成功: ``` poornima@poornima-Lenovo:~$ java -version ``` 现在,设置安装 Android Studio 需要的库 ``` $ sudo apt-add-repository ppa:paolorotolo/android-studio ``` ![Android-Studio-repo](/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8/152535vfgcgdcrncokdg3w.png) ```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android-studio ``` 上面的安装命令会在 /opt 目录下面安装 Android Studio。 现在,运行下面的命令启动安装向导: ``` $ /opt/android-studio/bin/studio.sh ``` 这会激活安装窗口。下面的截图展示了安装 Android Studio 的过程。 ![安装 Android Studio](/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8/152536lu4qpzpaup66abg7.png) ![安装类型](/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8/152536a18845k55uklloou.png) ![设置模拟器](/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8/152537lb3s3ioffvspkqko.png) 你点击了 Finish 按钮之后,就会显示同意协议页面。当你接受协议之后,它就开始下载需要的组件。 ![下载组件](/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8/152538hqyf2vpdyp2kxcif.png) 这一步完成之后就结束了 Android Studio 的安装。当你重启 Android Studio 时,你会看到下面的欢迎界面,从这里你可以开始用 Android Studio 工作了。 ![欢迎界面](/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8/152538objgmgbh11ajj1h6.png) ### 在 CentOS 7 上安装 现在再让我们来看看如何在 CentOS 7 上安装 Android Studio。这里你同样需要安装 JDK 1.6 或者更新版本。如果你不是 root 用户,记得在命令前面使用 ‘sudo’。你可以下载[最新版本](http://www.oracle.com/technetwork/java/javase/downloads/jdk8-downloads-2133151.html)的 JDK。如果你已经安装了一个比较旧的版本,在安装新的版本之前你需要先卸载旧版本。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会通过下载需要的 rpm 包安装 JDK 1.8.0\_65。 ``` [root@li1260-39 ~]# rpm -ivh jdk-8u65-linux-x64.rpm Preparing... ################################# [100%] Updating / installing... 1:jdk1.8.0_65-2000:1.8.0_65-fcs ################################# [100%] Unpacking JAR files... tools.jar... plugin.jar... javaws.jar... deploy.jar... rt.jar... jsse.jar... charsets.jar... localedata.jar... jfxrt.jar... ``` 如果没有正确设置 Java 路径,你会看到错误信息。因此,设置正确的路径: ``` export JAVA_HOME=/usr/java/jdk1.8.0_25/ export PATH=$PATH:$JAVA_HOME ``` 检查是否安装了正确的版本: ``` [root@li1260-39 ~]# java -version java version "1.8.0_65" Java(TM) SE Runtime Environment (build 1.8.0_65-b17) Java HotSpot(TM) 64-Bit Server VM (build 25.65-b01, mixed mode) ``` 如果你安装 Android Studio 的时候看到任何类似 “unable-to-run-mksdcard-sdk-tool:” 的错误信息,你可能要在 CentOS 7 64 位系统中安装以下软件包: * glibc.i686 * glibc-devel.i686 * libstdc++.i686 * zlib-devel.i686 * ncurses-devel.i686 * libX11-devel.i686 * libXrender.i686 * libXrandr.i686 通过从 [Android 网站](http://developer.android.com/sdk/index.html) 下载 IDE 文件然后解压安装 studio 也是一样的。 ``` [root@li1260-39 tmp]# unzip android-studio-ide-141.2343393-linux.zip ``` 移动 android-studio 目录到 /opt 目录 ``` [root@li1260-39 tmp]# mv /tmp/android-studio/ /opt/ ``` 需要的话你可以创建一个到 studio 可执行文件的符号链接用于快速启动。 ``` [root@li1260-39 tmp]# ln -s /opt/android-studio/bin/studio.sh /usr/local/bin/android-studio ``` 现在在终端中启动 studio: ``` [root@localhost ~]#studio ``` 之后用于完成安装的截图和前面 Ubuntu 安装过程中的是一样的。安装完成后,你就可以开始开发你自己的 Android 应用了。 ### 总结 虽然发布不到一年,但是 Android Studio 已经替代 Eclipse 成为了 Android 的开发最主要的 IDE。它是唯一能支持 Google 之后将要提供的 Android SDK 和其它 Android 特性的官方 IDE 工具。那么,你还在等什么呢?赶快安装 Android Studio 来体验开发 Android 应用的乐趣吧。 --- via: <http://linoxide.com/tools/install-android-studio-ubuntu-15-04-centos-7/> 作者:[B N Poornima](http://linoxide.com/author/bnpoornima/) 译者:[ictlyh](http://mutouxiaogui.cn/blog/) 校对:[Caroline](https://github.com/carolinewuyan)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有人试图在树莓派上预装恶意软件!
Catalin Cimpanu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somebody-tried-to-get-a-raspberry-pi-exec-to-install-malware-on-its-devices-498088.shtml
恶意软件分销商并不知道开源社区是多么痛恨网络犯罪,所以他们就被曝光到推特上了。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8/225821l6hvc62fh4sa4hjj.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8/225821l6hvc62fh4sa4hjj.jpg
false
false
true
wxy
false
[ "树莓派", "恶意软件" ]
新闻
{ "viewnum": 6158, "commentnum": 4,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11.205.180.162", "message": "“某 Q 公司” “英语并不娴熟”<br />\r\n难道是QIHU",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4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2-29T09:00:13" }, { "postip": "113.140.30.98", "message": "给树莓派发这种邮件,智商感人啊", "username": "血族使天 [Firefox 43.0|GNU/Linux]", "date": "2015-12-29T13:14:54" }, { "postip": "222.18.127.86", "message": "文字第三行,Q 后边好像有一串的啊,不像是这个",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的 Sogou Explorer 2|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15-12-29T22:41:39" }, { "postip": "222.128.132.149", "message": ".exe文件在树莓派上运行。。。。。<br />\r\n简直是在逗我,发邮件的简直智商感人",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Firefox 45.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1-04T00:24:25" } ]
[]
恶意软件分销商并不知道开源社区是多么痛恨网络犯罪,所以他们就被曝光到推特上了。
2015-12-28T22:59:05
2015-12-28T22:59:05
6,809
/article-6809-1.html
> > 恶意软件分销商并不知道开源社区是多么痛恨网络犯罪,所以他们就被曝光到推特上了。 > >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8/225821l6hvc62fh4sa4hjj.jpg) 树莓派基金会的<ruby> 传播总监 <rp> ( </rp> <rt> Director of Communications </rt> <rp> ) </rp></ruby> Liz Upton 最近在推特上贴出了一封邮件截图,邮件显示有人试图让树莓派基金会在其所有产品上安装恶意软件。 > > 鹅妹子嘤!有人想要给我们钱让我们在你的机器上安装恶意软件。 [pic.twitter.com/1soL0MIc5Z](https://t.co/1soL0MIc5Z) > > > — Raspberry Pi (@Raspberry\_Pi) [December 23, 2015](https://twitter.com/Raspberry_Pi/status/679640660044058624) > > > ![试图让树莓派预装恶意软件的邮件](/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8/220357t946ohh9y49yo9v9.png) > > > 在该邮件中,一位名叫 Linda 的人向 Upton 夫人提出,她们公司提供一个 EXE 文件,该文件会在桌面上建立一个快捷方式,用户点击即可访问到一个特定的网站。(树莓派也可以运行 Windows,不仅仅是 Linux) 这位来自某 Q 公司的 Linda 也询问了树莓派基金会的 PPI 价格(每份安装价)。 从邮件的用语可以看出其英语并不娴熟,是业务人员,这位 Linda 应该不是来自专业公司的人员。有许多公司充当恶意软件分销商和正规公司之间的中间人,冒充广告代理公司或公关公司。 就在两周前,<ruby> 数字公民联盟 <rp> ( </rp> <rt> Digital Citizens Alliance </rt> <rp> ) </rp></ruby>和 RiskIQ 发布了一份报告称,BT 站点可以通过恶意文件或受感染的种子文件来散发恶意软件给他们的访问者,从而每年[牟取了 7 千万美金](http://news.softpedia.com/news/torrent-sites-earned-70-million-to-drop-malware-on-their-visitors-497470.shtml)。 ### 联系开源社区的公司并没有想到其邮件会被曝光 树莓派基金会有多达 5 百万的用户基础,恶意软件分销商肯定对此垂涎欲滴,希望能将他们的恶意代码隐藏在市场上最热的产品固件之中。 树莓派这块信用卡大小的廉价电脑已经用在了物联网方面,黑客可以通过它来访问到其所运行的高安全的环境中。 因为当前还没有可以运行在物联网设备上的安全软件,如果感染了恶意软件,它会持续运行很多年——直到你擦除了固件——而这在产品环境中很少发生。 如果树莓派基金会不是和 Linux 基金会关系密切,而且遵循其开放原则,让社区构建软件,我们可能就得对此担忧了。 在网上有很多人说,绝大多数的树莓派都是运行在 Linux 下,EXE 文件根本没用。其实这并不是关键。发送这封邮件的人显然没有专业水准。这篇文章真正的着眼点是,**恶意软件分销商在不断地寻找可以注入他们的恶意软件的新客户端**,而并不是讨论这封邮件本身的技术问题。
揭秘朝鲜的“可管可控”的红星操作系统
wxy
上周日在汉堡举行的混沌通讯大会(Chaos Communication congress)上,两位来自德国的 IT 安全公司 ERNW GmbH的研究人员揭秘了朝鲜的红星操作系统(Red Star OS)的一些安全细节。 正如我们之前听到的消息那样,朝鲜的红星操作系统基于 Fedora Linux,目前的版本拥有类似 Mac OS 的外观。也许你认为它是一个安全的系统,或许是吧只是可能和大部分人的标准不同。可能由于红星操作系统是由朝鲜政府所支持开发的,该操作系统在对安全方面上做到了一定程度的可管可控。 两位来自德国的 IT 安全公司 ERNW GmbH的研究人员 Florian Grunow 和 N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9/075615wuie4nwubbqzwmnn.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9/075615wuie4nwubbqzwmnn.jpg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 "朝鲜", "红星操作系统" ]
观点
{ "viewnum": 10700, "commentnum": 3,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03.37.140.18", "message": "big brother", "username": "来自亚太地区的 Chrome 47.0|Mac 10.11 用户", "date": "2015-12-29T10:51:54" }, { "postip": "60.10.0.137", "message": "东亚试验田<br />\r\n接下来就是西朝鲜", "username": "来自河北廊坊的 Firefox 43.0|Ubuntu 用户", "date": "2015-12-30T00:39:32" }, { "postip": "123.149.54.110", "message": "呵呵呵", "username": "来自河南郑州的 Iceweasel 38.2|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1-01T11:49:34" } ]
[ { "raid": 2541, "displayorder": 0 }, { "raid": 4626, "displayorder": 1 } ]
上周日在汉堡举行的混沌通讯大会(Chaos Communication congress)上,两位来自德国的 IT 安全公司 ERNW GmbH的研究人员揭秘了朝鲜的红星操作系统(Red Star OS)的一些安全细节。 正如我们之前听到的消息那样,朝鲜的红星操作系统基于 Fedora Linux,目前的版本拥有类似 Mac OS 的外观。也许你认为它是一个安全的系统,或许是吧只是可能和大部分人的标准不同。可能由于红星操作系统是由朝鲜政府所支持开发的,该操作系统在对安全方面上做到了一定程度的可管可控。 两位来自德国的 IT 安全公司 ERNW GmbH的研究人员 Florian Grunow 和 N
2015-12-29T08:05:00
2015-12-29T08:05:00
6,810
/article-6810-1.html
> > 上周日在汉堡举行的<ruby> 混沌通讯大会 <rp> ( </rp> <rt> Chaos Communication congress </rt> <rp> ) </rp></ruby> 上,两位来自德国的 IT 安全公司 ERNW GmbH 的研究人员揭秘了朝鲜的<ruby> 红星操作系统 <rp> ( </rp> <rt> Red Star OS </rt> <rp> ) </rp></ruby>的一些安全细节。 > >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9/075615wuie4nwubbqzwmnn.jpg) 正如我们之前听到的[消息](/article-4626-1.html)那样,朝鲜的红星操作系统基于 Fedora Linux,目前的版本拥有类似 Mac OS 的[外观](/article-2541-1.html)。也许你认为它是一个安全的系统,或许是吧——只是可能和大部分人的标准不同。可能由于红星操作系统是由朝鲜政府所支持开发的,该操作系统在对“安全”方面上做到了一定程度的“可管可控”。 两位来自德国的 IT 安全公司 ERNW GmbH 的研究人员 Florian Grunow 和 Niklaus Schiess 深入研究了该操作系统,检查了其代码和运行方式。这个朝鲜本土制造的操作系统控制了其使用的许多方面,包括加密。这表明了朝鲜政府对西方通过软件进行渗透干预的担心。 他们从一个来自朝鲜境外的网站上下载到了该操作系统的镜像。从演示视频可以看到,操作系统的镜像大概有 2.5G。他们用 VMWare 的虚拟机安装了该操作系统。 他们告诉路透社:“金正日说朝鲜应该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现在他们已经做到了。”由于平壤担心来自西方的干预和间谍活动,所以不是拥抱互联网而是构建了其国家局域网,仅允许访问官方媒体和几个官方许可的几个网站,但是朝鲜民众对此表示情绪稳定。 这一系统已经开发了超过十年,最新的版本大约开发于 2013 年,基于 Fedora Linux,放弃了之前的 Windows XP 风格的界面,而采用了 Mac OS 风格。这可能是来自金正恩的个人偏好,之前有照片显示他附近有一台苹果计算机的样子。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9/092425g3o4ioe0ooefoogf.jpg) Grunow 说,红星操作系统是“一个大部分代码处于控制之下的完整操作系统”。根据对代码的深入分析,研究人员认为该操作系统基本上是从头构建的,并且包含了防止通过技术手段以绕过限制条件的功能: > > “红星操作系统很难被篡改。如果用户对核心功能做了改动,比如试图禁用反病毒检查或防火墙,计算机就会显示一个错误消息或重启。” > > > 开发独立的操作系统,并对代码进行控制,这或许是缘于朝鲜政府对西方通过后门进行渗透的担心。 该操作系统更危险的一个功能是,计算机上和连接的驱动器上的每个文件都会被打上水印。这可以跟踪到具体的人,政府可以据此追查某个文件的传播。Grunow 警告说: > > “这绝对侵犯了隐私,它对用户并不透明,会悄悄完成跟踪,即便是你从未打开过的文件也会被追踪。” > > > 但是红星操作系统也解决了一个问题,可以避免地下传播盗版的电影、音乐和文字。在朝鲜,人们通常通过 USB 盘和 microSD 卡来传播非法的文件,这让政府很难跟踪。但是通过红星操作系统,可以跟踪到计算机上和连接的驱动器上的每个文件,这意味着可以追溯到所有的文件。 一位在朝鲜的外国媒体的负责人 Nat Kretchun 说,这反映了平壤意识到了“需要新的监控和安全手段来面对新技术和新信息源”。 研究人员指出,并没有迹象表明朝鲜在所被指责的网络攻击中使用了这种操作系统。Grunow 说,“看起来就像是他们为自己使用而构建的操作系统,给用户提供了基本的应用软件”,包括韩文的文字处理器、日历和编撰乐曲的应用等。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9/080416z300rtiukt2igwkg.png) 目前还不知道朝鲜有多少计算机运行该操作系统。从去朝鲜的游客那里听到反映说,那里的个人计算机在逐渐增多,但是大多仍旧在使用 Windows XP。 参考信息来源:[theguardian](http://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5/dec/27/north-koreas-computer-operating-system-revealed-by-researchers?CMP=Share_AndroidApp_reddit_is_fun),[betanews](http://betanews.com/2015/12/27/north-koreas-red-star-os-leaves-the-government-in-control-of-computers/),[路透社](http://www.reuters.com/article/northkorea-computers-idUSKBN0UA0GF20151227)。
eSpeak: Linux 文本转语音工具
Abhishek
http://itsfoss.com/espeak-text-speech-linux/
eSpeak是一款 Linux 命令行工具,能把文本转换成语音。它是一款简洁的语音合成器,用C语言编写而成,它支持英语和其它多种语言。 eSpeak 从标准输入或者输入文件中读取文本。虽然语音输出与真人声音相去甚远,但是,在你项目需要的时候,eSpeak 仍不失为一个简便快捷的工具。 eSpeak 部分主要特性如下: 提供给 Linux 和 Windows 的命令行工具 从文件或者标准输入中把文本读出来 提供给其它程序使用的共享库版本 为 Windows 提供 SAPI5 版本,所以它能用于 screen-readers 或者其它支持 Windows SAPI5 接口的程序 可移植到其它平台,包括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9/141839xmy773m9nyt97377.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9/141839xmy773m9nyt97377.jpg
false
false
true
soooogreen
false
[ "eSpeak", "语音" ]
分享
{ "viewnum": 14442, "commentnum": 4,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83.20.75.81", "message": "马上下载来试了一下,挺不错的。", "username": "古日亚瑟 [Midori 0.5|Windows 10]", "date": "2015-12-29T17:22:33" }, { "postip": "110.73.135.163", "message": "支持中文?", "username": "来自广西来宾的 Chrome 47.0|Windows XP 用户", "date": "2015-12-29T20:06:43" }, { "postip": "121.201.29.195", "message": "不支持", "username": "linux [Chrome 47.0|Mac 10.11]", "date": "2015-12-29T21:10:04" }, { "postip": "106.39.253.75", "message": "可以,但需要手动添加", "username": "西风冷香 [Firefox 43.0|GNU/Linux]", "date": "2015-12-30T09:38:43" } ]
[]
eSpeak是一款 Linux 命令行工具,能把文本转换成语音。它是一款简洁的语音合成器,用C语言编写而成,它支持英语和其它多种语言。 eSpeak 从标准输入或者输入文件中读取文本。虽然语音输出与真人声音相去甚远,但是,在你项目需要的时候,eSpeak 仍不失为一个简便快捷的工具。 eSpeak 部分主要特性如下: 提供给 Linux 和 Windows 的命令行工具 从文件或者标准输入中把文本读出来 提供给其它程序使用的共享库版本 为 Windows 提供 SAPI5 版本,所以它能用于 screen-readers 或者其它支持 Windows SAPI5 接口的程序 可移植到其它平台,包括
2015-12-29T14:18:38
2015-12-29T14:18:38
6,813
/article-6813-1.html
![Text to speech tool in Linux](/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9/141839xmy773m9nyt97377.jpg) [eSpeak](http://espeak.sourceforge.net/)是一款 Linux 命令行工具,能把文本转换成语音。它是一款简洁的语音合成器,用C语言编写而成,它支持英语和其它多种语言。 eSpeak 从标准输入或者输入文件中读取文本。虽然语音输出与真人声音相去甚远,但是,在你项目需要的时候,eSpeak 仍不失为一个简便快捷的工具。 eSpeak 部分主要特性如下: * 提供给 Linux 和 Windows 的命令行工具 * 从文件或者标准输入中把文本读出来 * 提供给其它程序使用的共享库版本 * 为 Windows 提供 SAPI5 版本,所以它能用于 screen-readers 或者其它支持 Windows SAPI5 接口的程序 * 可移植到其它平台,包括安卓,OSX等 * 提供多种声音特性选择 * 语音输出可保存为 [.WAV](http://en.wikipedia.org/wiki/WAV) 格式的文件 * 配合 HTML 部分可支持 SSML(语音合成标记语言,[Speech Synthesis Markup Language](http://en.wikipedia.org/wiki/Speech_Synthesis_Markup_Language)) * 体积小巧,整个程序连同语言支持等占用小于2MB * 可以实现文本到音素编码(phoneme code)的转化,因此可以作为其它语音合成引擎的前端工具 * 开发工具可用于生产和调整音素数据 ### 安装 eSpeak 基于 Ubuntu 的系统中,在终端运行以下命令安装 eSpeak: ``` sudo apt-get install espeak ``` eSpeak 是一个古老的工具,我推测它应该能在其它众多 Linux 发行版中运行,比如 Arch,Fedora。使用 dnf,pacman 等命令就能轻松安装。 eSpeak 用法如下:输入 espeak 运行程序。输入字符按 enter 转换为语音输出(LCTT 译注:补充)。使用 Ctrl+C 来关闭运行中的程序。 ![eSpeak command line](/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9/141839v9npf9h9yg9gc3gb.png) 还有一些其他的选项可用,可以通过程序帮助进行查看。 ### GUI 版本:Gespeaker 如果你更倾向于使用 GUI 版本,可以安装 Gespeaker,它为 eSpeak 提供了 GTK 界面。 使用以下命令来安装 Gespeaker: ``` sudo apt-get install gespeaker ``` 操作界面简明易用,你完全可以自行探索。 ![eSpeak GUI tool for text to speech in Ubuntu](/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9/141840ob2gvypovw4vp3bv.png) 虽然这些工具在大多数计算任务下用不到,但是当你的项目需要把文本转换成语音时,使用 espeak 还是挺方便的。是否使用 espeak 这款语音合成器,选择权就交给你们啦。 --- via: <http://itsfoss.com/espeak-text-speech-linux/> 作者:[Abhishek](http://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译者:[soooogreen](https://github.com/soooogreen) 校对:[Caroline](https://github.com/carolinewuyan)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Linux 中如何通过命令行访问 Dropbox
Dan Nanni
http://xmodulo.com/access-dropbox-command-line-linux.html
在当今这个多设备的环境下,云存储无处不在。无论身处何方,人们都想通过多种设备来从云存储中获取所需的内容。由于拥有漂亮的 UI 和完美的跨平台兼容性,Dropbox 已成为最为广泛使用的云存储服务。 Dropbox 的流行已引发了一系列官方或非官方 Dropbox 客户端的出现,它们支持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 当然 Linux 平台下也有着自己的 Dropbox 客户端: 既有命令行的,也有图形界面客户端。Dropbox Uploader 是一个简单易用的 Dropbox 命令行客户端,它是用 Bash 脚本语言所编写的(LCTT 译注:对,你没看错, 就是 Bash)。在这篇教程中,我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9/144554tccvqeicev0ukcuv.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9/144554tccvqeicev0ukcuv.jpg
false
false
true
FSSlc
false
[ "dropbox" ]
桌面应用
{ "viewnum": 10458, "commentnum": 2,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39.65.71.79", "message": "这个好,树莓派也能用碉堡盒辣!", "username": "TimePower [Chrome 47.0|GNU/Linux]", "date": "2015-12-29T18:06:52" }, { "postip": "101.225.90.231", "message": "很cool,可惜我的openwrt不能用",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Chrome 4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2-30T08:57:09" } ]
[]
在当今这个多设备的环境下,云存储无处不在。无论身处何方,人们都想通过多种设备来从云存储中获取所需的内容。由于拥有漂亮的 UI 和完美的跨平台兼容性,Dropbox 已成为最为广泛使用的云存储服务。 Dropbox 的流行已引发了一系列官方或非官方 Dropbox 客户端的出现,它们支持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 当然 Linux 平台下也有着自己的 Dropbox 客户端: 既有命令行的,也有图形界面客户端。Dropbox Uploader 是一个简单易用的 Dropbox 命令行客户端,它是用 Bash 脚本语言所编写的(LCTT 译注:对,你没看错, 就是 Bash)。在这篇教程中,我
2015-12-29T14:46:05
2015-12-29T14:46:05
6,814
/article-6814-1.html
在当今这个多设备的环境下,云存储无处不在。无论身处何方,人们都想通过多种设备来从云存储中获取所需的内容。由于拥有漂亮的 UI 和完美的跨平台兼容性,Dropbox 已成为最为广泛使用的云存储服务。 Dropbox 的流行已引发了一系列官方或非官方 Dropbox 客户端的出现,它们支持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9/144554tccvqeicev0ukcuv.jpg) 当然 Linux 平台下也有着自己的 Dropbox 客户端: 既有命令行的,也有图形界面客户端。[Dropbox Uploader](http://www.andreafabrizi.it/?dropbox_uploader) 是一个简单易用的 Dropbox 命令行客户端,它是用 Bash 脚本语言所编写的(LCTT 译注:对,你没看错, 就是 Bash)。在这篇教程中,我将描述 **在 Linux 中如何使用 Dropbox Uploader 通过命令行来访问 Dropbox**。 ### Linux 中安装和配置 Dropbox Uploader 要使用 Dropbox Uploader,你需要下载该脚本并使其可被执行。 ``` $ wget https://raw.github.com/andreafabrizi/Dropbox-Uploader/master/dropbox_uploader.sh $ chmod +x dropbox_uploader.sh ``` 请确保你已经在系统中安装了 `curl`,因为 Dropbox Uploader 通过 curl 来运行 Dropbox 的 API。 要配置 Dropbox Uploader,只需运行 dropbox\_uploader.sh 即可。当你第一次运行这个脚本时,它将请求得到授权以使得脚本可以访问你的 Dropbox 账户。 ``` $ ./dropbox_uploader.sh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9/144607z0qverzqxj20q2oj.jpg) 如上图所指示的那样,你需要通过浏览器访问 <https://www.dropbox.com/developers/apps> 页面,并创建一个新的 Dropbox app。接着像下图那样填入新 app 的相关信息,并输入 app 的名称,它与 Dropbox Uploader 所生成的 app 名称类似。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9/144608ew93gw1h9uq7jhz9.jpg) 在你创建好一个新的 app 之后,你将在下一个页面看到 app key 和 app secret。请记住它们。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9/144609vkencwmmhf9fq0yu.jpg) 然后在正运行着 dropbox*uploader.sh 的终端窗口中输入 app key 和 app secret。然后 dropbox*uploader.sh 将产生一个 oAUTH 网址(例如,[https://www.dropbox.com/1/oauth/authorize?oauth\_token=XXXXXXXXXXXX)。](https://www.dropbox.com/1/oauth/authorize?oauth_token=XXXXXXXXXXXX)%E3%80%82)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9/144610rrg21ifhlhgsrf2x.jpg) 接着通过浏览器访问那个 oAUTH 网址,并同意访问你的 Dropbox 账户。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29/144610bfye6yeeh1cb1eby.jpg) 这便完成了 Dropbox Uploader 的配置。若要确认 Dropbox Uploader 是否真的被成功地认证了,可以运行下面的命令。 ``` $ ./dropbox_uploader.sh info ``` --- ``` Dropbox Uploader v0.12 > Getting info... Name: Dan Nanni UID: XXXXXXXXXX Email: my@email_address Quota: 2048 Mb Used: 13 Mb Free: 2034 Mb ``` ### Dropbox Uploader 示例 要显示根目录中的所有内容,运行: ``` $ ./dropbox_uploader.sh list ``` 要列出某个特定文件夹中的所有内容,运行: ``` $ ./dropbox_uploader.sh list Documents/manuals ``` 要上传一个本地文件到一个远程的 Dropbox 文件夹,使用: ``` $ ./dropbox_uploader.sh upload snort.pdf Documents/manuals ``` 要从 Dropbox 下载一个远程的文件到本地,使用: ``` $ ./dropbox_uploader.sh download Documents/manuals/mysql.pdf ./mysql.pdf ``` 要从 Dropbox 下载一个完整的远程文件夹到一个本地的文件夹,运行: ``` $ ./dropbox_uploader.sh download Documents/manuals ./manuals ``` 要在 Dropbox 上创建一个新的远程文件夹,使用: ``` $ ./dropbox_uploader.sh mkdir Documents/whitepapers ``` 要完全删除 Dropbox 中某个远程的文件夹(包括它所含的所有内容),运行: ``` $ ./dropbox_uploader.sh delete Documents/manuals ``` --- via: <http://xmodulo.com/access-dropbox-command-line-linux.html> 作者:[Dan Nanni](http://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FSSlc](https://github.com/FSSlc) 校对:[Caroline](https://github.com/carolinewuyan)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Debian 创始人在 Twitter 上宣称自杀!并已删除 Twitter 账号
wxy
目前并不清楚是他本人所为还是遭到了入侵。 Debian Linux 发行版的创始人 Ian Murdock 在他的 Twitter 账号(已删除)上发布消息称其受到警察的暴力对待,准备自杀。 im committing suicide tonight.. do not intervene as i have many stories to tell and do not want them to die with me#debian#runnerkristy67 Ian Murdock (@imurdock)December 28, 2015 随后他又连续发布了多条推文,放弃了自杀,称会在其个人博客上详述始末。警察去拜访了他,然后把他送去了医院。 Ill write more on my blog later. But the police here be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30/095520llnpppplenuxeipi.jp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30/095520llnpppplenuxeipi.jpg
false
false
false
false
[ "Debian", "Ian Murdock" ]
新闻
{ "viewnum": 9698, "commentnum": 6,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postip": "121.15.230.42", "message": "没有其他发言人了吗?没有家属朋友吗?", "username": "文剑一飞 [Chrome 47.0|Windows 7]", "date": "2015-12-30T11:07:50" }, { "postip": "121.201.29.195", "message": "目前为止,尚未任何消息。", "username": "linux [Chrome 47.0|Mac 10.11]", "date": "2015-12-30T12:36:33" }, { "postip": "60.10.71.169", "message": "test,test,test<br />\r\n目前来说,我已经不用debian了,但是它是一个很好的发行版,表示关注。曾经,开发reiserfs的家伙也进去了。", "username": "来自河北廊坊的 Firefox 43.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5-12-30T13:49:41" }, { "postip": "120.236.174.203", "message": "虽然不用debian,不得不承认许多基于debian的Linux在Linux推广上做了很大贡献。但愿无事", "username": "东方不败 [Chrome 45.0|Windows 10]", "date": "2015-12-30T21:49:32" }, { "postip": "60.28.18.201", "message": "Debian GNU/Linux创始人Ian Murdock不幸辞世<br />\r\n<br />\r\n当地时间2015年12月30日早些时候,Debian GNU/Linux创始人伊恩·默多克(Ian Murdock)不幸辞世。此前,他曾通过Twitter表示自己遭到了警方的暴力,并且透露了要自杀的倾向。在之前的文章中,考虑到要对其家人给予隐私和尊重,我们并未深入这件事。伊恩·默多克辞世的声明,由Debian项目组的三名成员(Ana Guerrero Lopez、Donald Norwood、Paul Tagliamonte)所发出。<br />\r\nhttp://www.cnbeta.com/articles/462145.htm", "username": "delectate [Firefox 43.0|Windows 7]", "date": "2015-12-31T09:24:06" }, { "postip": "111.37.21.74", "message": "卧槽 这TM是什么情况", "username": "来自山东的 Chrome 47.0|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16-01-01T09:32:05" } ]
[ { "raid": 6828, "displayorder": 0 }, { "raid": 6829, "displayorder": 0 }, { "raid": 6852, "displayorder": 0 } ]
目前并不清楚是他本人所为还是遭到了入侵。 Debian Linux 发行版的创始人 Ian Murdock 在他的 Twitter 账号(已删除)上发布消息称其受到警察的暴力对待,准备自杀。 im committing suicide tonight.. do not intervene as i have many stories to tell and do not want them to die with me#debian#runnerkristy67 Ian Murdock (@imurdock)December 28, 2015 随后他又连续发布了多条推文,放弃了自杀,称会在其个人博客上详述始末。警察去拜访了他,然后把他送去了医院。 Ill write more on my blog later. But the police here be
2015-12-30T09:58:00
2015-12-30T09:58:00
6,818
/article-6818-1.html
> > 目前并不清楚是他本人所为还是遭到了入侵。 > > >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30/095520llnpppplenuxeipi.jpg) **更新:[旧金山警局给出了事件经过。](/article-6829-1.html)** **更新:据 Docker 公司 消息, Ian Murdock 已经去世,终年 42 岁!目前,旧金山警局尚未有进一步说明。** Debian Linux 发行版的创始人 Ian Murdock 在[他的 Twitter 账号](https://twitter.com/imurdock)(已删除)上发布消息称其受到警察的暴力对待,准备自杀。 > > i’m committing suicide tonight.. do not intervene as i have many stories to tell and do not want them to die with me [#debian](https://twitter.com/hashtag/debian?src=hash) [#runnerkristy67](https://twitter.com/hashtag/runnerkristy67?src=hash) > > > — Ian Murdock (@imurdock) [December 28, 2015](https://twitter.com/imurdock/status/681598929205526528) > > > 随后他又连续发布了多条推文,放弃了自杀,称会在其[个人博客](http://ianmurdock.com/blog/)上详述始末。警察去“拜访”了他,然后把他送去了医院。 > > I’ll write more on my blog later. But the police here beat me up for knowing on my neighbor’s door.. they sent me to the hospital. > > > — Ian Murdock (@imurdock) [December 28, 2015](https://twitter.com/imurdock/status/681600579114672129) > > > 他称他被控袭击了警察,需要2.5万美金的保释金才能获释。这意味着他要在监狱里待一段时间了。 但到目前为止,尚未见到其进一步信息,并且[其 Twitter 账号](https://twitter.com/imurdock)已被删除。 目前并不清楚这个事情的真伪,是真的受到了警察的暴力对待,还是其 Twitter 账号遭到了入侵。但是,目前看起来情况并不乐观。 一个可能是他的 Twitter 账户遭到了入侵,因为发的这些推文并不像是他平时说话的方式。他现在任职于 Docker ,社区已经有人通过 Twitter 询问了 Docker 公司,但尚未收到答复。 希望 Ian Murdock 一切都安好。 参考来源:[techaeris](http://techaeris.com/2015/12/28/debian-founder-ian-murdocks-tweets-raising-eyebrows/)、[twitter](https://twitter.com)、[softpedia](http://news.softpedia.com/news/founder-of-debian-threatens-suicide-on-twitter-and-police-abuse-allegedly-498205.shtml) 等。
在 Linux 终端下看《星球大战》
Abhishek
http://itsfoss.com/star-wars-linux/
《星球大战(Star Wars)》已经席卷世界。最新一期的 《星球大战》系列, 《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打破了有史以来的记录。 虽然我不能帮你得到一张最新的《星球大战》的电影票,但我可以提供给你一种方式,看星球大战第四集,它是非常早期的《星球大战》电影(1977 年)。 不,它不会是高清,也不是蓝光版。相反,它将是 ASCII 版的《星球大战》第四集,你可以在 Linux 终端看它,这才是真正的极客的方式 :) 在 Linux 终端看星球大战 打开一个终端,使用以下命令: telnet towel.blinkenlights.nl 等待几秒钟,你可以在终端看到类似于以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31/063824z6zgizvn3f1awrzc.png.thumb.jp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31/063824z6zgizvn3f1awrzc.png
false
false
true
zky001
false
[ "终端", "星球大战" ]
分享
{ "viewnum": 14938, "commentnum": 10, "favtimes": 3,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这个至少06年07年就有了,我当时有下载,然后自己用 C# 写了个播放器来回放。",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7.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31T08:52:57" }, { "postip": "183.63.58.102", "message": "mark cool", "username": "sept [Chrome 31.0|Windows 8.1]", "date": "2015-12-31T10:08:53" }, { "postip": "124.205.16.134", "message": "nc towel.blinkenlights.nl 23<br />\r\n<br />\r\n这样也可以,很赞!",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46.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5-12-31T10:48:44" }, { "postip": "219.143.141.160", "message": "建议多来点这样的东东,有助于Linux的推广,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字符的美妙。", "username": "z75315 [Chrome 46.0|Windows 10]", "date": "2016-01-01T11:19:08" }, { "postip": "123.149.54.110", "message": "始终是少部分玩的", "username": "来自河南郑州的 Iceweasel 38.2|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1-01T23:09:11" }, { "postip": "119.130.70.109", "message": "pi@raspberrypi ~ $ telnet towel.blinkenlights.nl<br />\r\nbash: telnet: 未找到命令<br />\r\n?????",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Epiphany 3.8|Debian 7.8 用户", "date": "2016-01-03T02:03:07" }, { "postip": "123.120.95.170", "message": "好吧,你有 nc 么(netcat)", "username": "linux [Chrome 47.0|Mac 10.11]", "date": "2016-01-03T03:46:04" }, { "postip": "113.88.67.143", "message": "真的,这是真的,真的看到~", "username": "POCMON [Firefox 43.0|Ubuntu]", "date": "2016-01-03T10:37:23" }, { "postip": "114.92.169.103", "message": "影片时间好久。。。", "username": "hyplove [Firefox 41.0|Windows 10]", "date": "2016-01-03T15:21:18" }, { "postip": "61.148.52.226", "message": "yum install -y telnet",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3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1-12T09:54:12" } ]
[]
《星球大战(Star Wars)》已经席卷世界。最新一期的 《星球大战》系列, 《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打破了有史以来的记录。 虽然我不能帮你得到一张最新的《星球大战》的电影票,但我可以提供给你一种方式,看星球大战第四集,它是非常早期的《星球大战》电影(1977 年)。 不,它不会是高清,也不是蓝光版。相反,它将是 ASCII 版的《星球大战》第四集,你可以在 Linux 终端看它,这才是真正的极客的方式 :) 在 Linux 终端看星球大战 打开一个终端,使用以下命令: telnet towel.blinkenlights.nl 等待几秒钟,你可以在终端看到类似于以
2015-12-31T08:25:00
2015-12-31T08:25:00
6,827
/article-6827-1.html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31/063824z6zgizvn3f1awrzc.png) 《星球大战(Star Wars)》已经席卷世界。最新一期的 [《星球大战》系列, 《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打破了有史以来的记录](http://www.gamespot.com/articles/star-wars-7-breaks-thursday-night-movie-opening-re/1100-6433246/)。 虽然我不能帮你得到一张最新的《星球大战》的电影票,但我可以提供给你一种方式,看[星球大战第四集](http://www.imdb.com/title/tt0076759/),它是非常早期的《星球大战》电影(1977 年)。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31/063827o9svm6jvbmy9ssmf.jpg) 不,它不会是高清,也不是蓝光版。相反,它将是 ASCII 版的《星球大战》第四集,你可以在 Linux 终端看它,这才是真正的极客的方式 :) ### 在 Linux 终端看星球大战 打开一个终端,使用以下命令: ``` telnet towel.blinkenlights.nl ``` 等待几秒钟,你可以在终端看到类似于以下这样的动画ASCII艺术: (LCTT 译注:有时候会解析到效果更好 IPv6 版本上,如果你没有 IPv6 地址,可以重新连接试试;另外似乎线路不稳定,出现卡顿时稍等。)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31/063828wn8r6k7hxmnt61sv.png) 它将继续播映……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31/063828ls7dzd4tkl7gt2dt.pn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31/063824z6zgizvn3f1awrzc.pn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31/063828phi3rs3ur63e59t4.png) ![](/data/attachment/album/201512/31/063828gwlu4rr9pouziz9k.png) 要停止动画,按 `ctrl +]`,在这之后输入 `quit` 来退出 telnet 程序。 ### 更多有趣的终端 事实上,看《星球大战》并不是你在 Linux 终端下唯一能做有趣的事情。您可以运行[终端里的列车](/article-6795-1.html)或[通过ASCII艺术得到Linux标志](/article-6510-1.html)。 希望你能享受在 Linux 下看《星球大战》。 --- via: <http://itsfoss.com/star-wars-linux/> 作者:[Abhishek](http://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译者:[zky001](https://github.com/zky001)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