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stringlengths 5
75
| author
stringlengths 0
48
| fromurl
stringlengths 0
185
| summary
stringlengths 4
460
| pic
stringlengths 32
70
| largepic
stringlengths 0
69
| titlepic
bool 2
classes | thumb
bool 2
classes | islctt
bool 2
classes | selector
stringclasses 14
values | translator
stringlengths 0
45
| reviewer
stringclasses 27
values | editorchoice
bool 2
classes | tags
sequence | category
stringclasses 20
values | count
dict | comments_data
list | related
list | excerpt
stringlengths 4
460
| date
timestamp[s] | updated
timestamp[s] | id
int64 1
16.6k
| permalink
stringlengths 17
21
| content
stringlengths 116
82.2k
|
---|---|---|---|---|---|---|---|---|---|---|---|---|---|---|---|---|---|---|---|---|---|---|---|
Debian 在使用了 Iceweasel 十年之后,终于切换回 Firefox | Marius Nestor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debian-is-switching-to-mozilla-firefox-after-a-decade-of-using-iceweasel-501647.shtml | Debian Stable将在三个月之后提供 Firefox。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3/164554tf0ve4s0re0whvq0.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3/164554tf0ve4s0re0whvq0.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Firefox"
] | 新闻 | {
"viewnum": 14587,
"commentnum": 7,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18.106.145.7",
"message": "Mozill",
"username": "来自福建福州的 Vivaldi 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13T17:34:44"
},
{
"postip": "125.92.6.206",
"message": "为什么要换回去啊?",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5.0|Android 6.0]",
"date": "2016-03-13T23:02:58"
},
{
"postip": "221.219.121.53",
"message": "谢谢!",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3-14T06:17:52"
},
{
"postip": "221.219.121.53",
"message": "LOGO 的商标问题解决了。不用再次封装了。",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3-14T06:18:49"
},
{
"postip": "117.151.53.194",
"message": "火狐!!!",
"username": "korora [Firefox 41.0|Ubuntu]",
"date": "2016-03-14T09:48:28"
},
{
"postip": "116.6.43.200",
"message": "你討厭Android為何還在用?",
"username": "来自广东中山的 Internet Explorer 8.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16T16:49:30"
},
{
"postip": "125.92.7.112",
"message": "因为没有其他更适合我的选择啊。",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4.0|Windows 7]",
"date": "2016-03-18T22:50:12"
}
] | [] | Debian Stable将在三个月之后提供 Firefox。 | 2016-03-13T16:46:00 | 2016-03-13T16:46:00 | 7,101 | /article-7101-1.html |
>
> Debian Stable 将在三个月之后提供 Firefox。
>
>
>
一些 Linux 老用户都知道 Debian GNU/Linux 系统以及它的一些衍生发行版采用 Iceweasel 作为默认浏览器。

Iceweasel 是著名的 Mozilla Firefox 浏览器的一个分叉衍生版本,而 Debian 使用 Iceweasel 已经很久了。大概从 2006 年 2 月开始,Debian 开发者们由于 Firefox Logo 的商标问题,而[被迫](https://bugs.debian.org/cgi-bin/bugreport.cgi?bug=354622)将 Firefox 重新包装成 Iceweasel。
上个月 Softpedia 就[报道](http://news.softpedia.com/news/debian-finally-switches-iceweasel-name-back-to-firefox-500966.shtml)过 Debian 开发者可以将他们的 Iceweasel 换回到 Firefox 了,而现在官方宣布了 Firefox 将进入主软件仓库这一消息。
“这比我们预期的要久,不过终究这一天来到了。我已经将 Firefox 和 Firefox ESR (扩展支持版)上传到了 Debian unstable。它们将会通过 Debian NEW 队列过程,因为它们是新的软件包,所以不能马上就可用。不过这也不需要多久”,Iceweasel 维护者 Mike Hommey [解释](https://glandium.org/blog/?p=3622)到。
### “Mozilla Thunderbird 怎么办?”
在 Debian GNU/Linux 中将 Iceweasel 替换为 Firefox 浏览器是一个重大变化,Debian unstable 中的 Iceweasel 软件包会被升级成当前的 Firefox ESR 版本。同样,Debian Stable 也会更新为 Firefox ESR 版本,不过应该要到三个月之后。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Icedove 什么时候会被替换回 Mozilla Thunderbird ?
|
||
Mozilla 在 Firefox 46.0 中再次拿 GTK3 集成来挑逗 Linux 用户们 | Marius Nestor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mozilla-teases-linux-users-again-with-the-gtk3-integration-now-for-firefox-46-0-501658.shtml | GTK3 集成可以带来更丰富的主题支持、一些我们之前提到的功能、高分辨率组件绘制、更少的 X11 依赖、对输入设备的更好支持等等。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3/173204jgu3213fgx9b78fr.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3/173204jgu3213fgx9b78fr.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Firefox",
"GTK3"
] | 新闻 | {
"viewnum": 7302,
"commentnum": 9,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0.73.135.148",
"message": "有了chrome,还要火狐做什么",
"username": "来自广西来宾的 Chrome 48.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14T10:55:51"
},
{
"postip": "111.200.57.98",
"message": "有了火狐,还要chrome,chrome又不开源~",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Firefox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14T11:09:21"
},
{
"postip": "39.159.30.160",
"message": "妹子很性感,给个好评!",
"username": "kashu [Chromium 48.0|Ubuntu]",
"date": "2016-03-14T18:38:49"
},
{
"postip": "116.23.24.87",
"message": "万年GTK2。X",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5.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3-14T20:21:56"
},
{
"postip": "125.92.6.149",
"message": "配图确实非常具有挑逗性",
"username": "绿色圣光 [Iceweasel 44.0|GNU/Linux]",
"date": "2016-03-14T21:27:41"
},
{
"postip": "180.168.59.6",
"message": "GTK4都已经在日程上了,做完GTK3的支持就可以开始做GTK4了。",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Chrome 49.0|Fedora 用户",
"date": "2016-03-15T17:59:49"
},
{
"postip": "112.87.14.239",
"message": "我决定先打开chrome冷静一下再开始评论。",
"username": "来自江苏淮安的 Chrome 4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16T10:47:23"
},
{
"postip": "106.3.78.207",
"message": "妹子很性感,好评!",
"username": "Slience [Chrome 46.0|Windows 7]",
"date": "2016-03-18T15:32:39"
},
{
"postip": "118.72.252.114",
"message": "妹子不错",
"username": "来自山西大同的 Microsoft Edge 13.10586|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3-20T23:34:03"
}
] | [
{
"raid": 7271,
"displayorder": 0
}
] | GTK3 集成可以带来更丰富的主题支持、一些我们之前提到的功能、高分辨率组件绘制、更少的 X11 依赖、对输入设备的更好支持等等。 | 2016-03-14T07:50:00 | 2016-03-14T07:50:00 | 7,102 | /article-7102-1.html |
>
> GTK3 集成可以带来更丰富的主题支持、一些我们之前提到的功能、高分辨率组件绘制、更少的 X11 依赖、对输入设备的更好支持等等。
>
>
>
在最新的 Firefox 45.0 中,[对 GTK3 的集成再次以失败而告终](http://news.softpedia.com/news/mozilla-firefox-45-0-now-available-for-download-linux-gtk3-integration-disabled-501496.shtml)。而那些勇于尝试的用户可以在 Firefox 46.0 beta 版本中再当回小白鼠了。

是的,你没看错, Mozilla 刚刚放出了即将在 2016/4/19 发布的 Firefox 46.0 的第一个 beta 测试版,支持全平台,包括 GNU/Linux、Mac OS X 和微软 Windows。
在 Firefox 46.0 beta 的[发布公告](https://www.mozilla.org/en-US/firefox/46.0beta/releasenotes/)中,再次提到了仅针对 GNU/Linux 平台的 GTK3 集成。
也许我们会再次激动起来,不过,你要记得,GTK3 集成这个事情可是从 Firefox 42.0 就开始给 Linux 用户们许诺了,而在 2015 年 11 月 42.0 发布时显然并没完成承诺,直到现在也是!
### 我们需要 GNU/Linux 上的 Firefox 支持 GTK3!
GNU/Linux 系统上的 Mozilla Firefox 的 GTK3 支持是这些日子以来最渴望的功能,作为很多基于 Linux 内核的操作系统上的默认浏览器,我们希望它尽快实现!
也许你还不知道为何需要 GTK3 支持,那么我来告诉你。GTK3 集成可以带来更丰富的主题支持、[一些我们之前提到的功能](http://news.softpedia.com/news/mozilla-pushes-firefox-45-into-beta-promises-gtk3-integration-for-linux-again-499729.shtml)、高分辨率组件绘制、更少的 X11 依赖、对输入设备的更好支持等等。

我们查看了 Mozlla Firefox 的 Linux 版本中的 GTK3 集成的进度,并且根据 2016/3/2 Firefox 发布主管和 Debian/Ubuntu 开发者 Sylvestre Ledru 的[说明](https://bugzilla.mozilla.org/show_bug.cgi?id=1186003#c32)来看,GTK3 事实上已经进入了 Firefox 46.0 中了。祝一切顺利吧!
如果你不想等到 4/19 发布了,你现在可以[下载 Mozilla Firefox 46.0 Beta 1](http://linux.softpedia.com/get/Internet/HTTP-WWW-/Mozilla-Firefox-Stable-20864.shtml) ,换到 beta 通道体验一番!
(题图来自:[deviantart.com](http://mayonaka-ni-sakayume.deviantart.com/art/Firefox-54721640))
|
||
Linux 内核消息两则: 4.5 发布,历史最悠久的 LTS 内核 2.6.32 终止支持 | wxy | 从 1/25 发布第一个 RC 版本开始,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内发布了七个 RC 版本之后,Linux 内核 4.5 正式进入了最终的生产版本,而上一个 RC 版本发布于 3/6 日。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5/053926hdeq9bwqvbvcb9vb.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5/053926hdeq9bwqvbvcb9vb.pn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Linux",
"内核"
] | 新闻 | {
"viewnum": 7890,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7.141.11.113",
"message": "centos6.X?",
"username": "XYJK1002 [Firefox 45.0|Windows 10]",
"date": "2016-03-15T10:07:52"
},
{
"postip": "222.216.244.208",
"message": "2.6.32.71应该是目前最安全的内核了吧",
"username": "来自广西来宾的 Internet Explorer 8.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15T20:52:49"
}
] | [] | 从 1/25 发布第一个 RC 版本开始,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内发布了七个 RC 版本之后,Linux 内核 4.5 正式进入了最终的生产版本,而上一个 RC 版本发布于 3/6 日。 | 2016-03-14T08:01:00 | 2016-03-14T08:01:00 | 7,104 | /article-7104-1.html | 
### 最新的 Linux 内核 4.5 进入生产阶段
2016/3/14 日,Linus Torvalds 和辛勤工作的内核团队宣布,Linux 内核 4.5 正式发布!
从 1/25 发布第一个 RC 版本开始,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内发布了七个 RC 版本之后,Linux 内核 4.5 正式进入了最终的生产版本,而上一个 RC 版本发布于 3/6 日。
“相比往常,在上周日发布要晚了一点,因为我一直犹豫是否发布一个 RC8。不管怎么说,我最终还是决定不发布 RC8 了”,Linus Torvalds 在[发布公告](http://lkml.iu.edu/hypermail/linux/kernel/1603.1/04467.html)里面说,“整体来说,所有的这些改动都很小”。
Linux 内核 4.5 的主要特性包括,初步支持了 AMD PowerPlay 电源管理技术,为 Radeon GPU 的 AMDGPU 的开源驱动提供了更高的性能,在 Btrfs 文件系统的自由空间处理方面提升了可伸缩性,以及更好的 epoll 多线程伸缩性。在 4.5 中可以通过 -fsanitize=undefined 支持 GCC 的 UndefinedBehaviorSanitizer (UBSan) ,内存控制器可以提供正确的 socket 内存统计,madvise() 支持 MADV\_FREE 标志,cgroup 的 unified hierarchy 已经达到了稳定。
另外一个在 Linux 内核 4.5 中引入的重要特性是 copy\_file\_range 系统调用,它实现了不需要通过用户空间传输任何数据而复制文件的支持。这个新功能称之为<ruby> 复制卸载 <rp> ( </rp> <rt> copy offloading </rt> <rp> ) </rp></ruby>。
Linux 内核 4.5 也改进了 SO\_REUSEPORT UDP socket 的伸缩性,和设备映射器组件的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FEC) 支持。此外,也更新了许多设备驱动、修复了大量 bug。你可以从 [kernel.org](http://kernel.org/) 下载最新的 Linux 内核 4.5 的源代码。
### 最古老的 Linux LTS 内核 2.6.32 结束了支持期
在二月份的时候,内核开发者 Willy Tarreau 就[说过](http://lkml.iu.edu/hypermail/linux/kernel/1601.3/06474.html)要结束 2.6.32 的支持了,当时他发布了 2.6.32.70 维护版本,并说, 如果没有什么重大问题的话,将在一两周后发布最终的维护版本。果然,在比预期的晚了两周后,他[发布](http://lkml.iu.edu/hypermail/linux/kernel/1603.1/03938.html)了该系列的最后维护版本 2.6.32.71 LTS,宣告了 2.6.32 的支持结束!
除非你对新的内核还不放心,否则你不应该继续使用 2.6.32 LTS 版本了。如果因为某些原因还没办法升级到其它的 LTS 版本,如 Linux 4.4 LTS,那么也应该升级到这个最后的维护版本。
Linux 内核 2.6 最早发布于 2003 年 12 月,而 2.6.32 LTS 则发布于 2009 年。
|
||||
一步一脚印:GNOME 十八年进化史 | Pavlo Rudyi | https://tlhp.cf/18-years-of-gnome-evolution/ | GNOME (GNU Object Model Environment)由两位墨西哥的程序员 Miguel de Icaza 和 Federico Mena 始创于1997年8月15日。GNOME 自由软件计划由志愿者和全职开发者来开发一个桌面环境及其应用程序。GNOME 桌面环境的所有部分都由开源软件组成,并且支持Linux, FreeBSD, OpenBSD 等操作系统。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6/065826bmmpjrkkhdkp7suj.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6/065826bmmpjrkkhdkp7suj.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HaohongWANG | true | [
"GNOME"
] | 观点 | {
"viewnum": 19806,
"commentnum": 5,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1.198.66.137",
"message": "爲毛我覺得還是2000年前的GNOME和KDE經典?",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Vivaldi 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16T09:52:39"
},
{
"postip": "117.14.1.236",
"message": "再经典也要新的用户来喜欢它",
"username": "来自天津的 Vivaldi 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16T10:38:09"
},
{
"postip": "221.219.121.53",
"message": "你老了——不过你居然用的是 Vivaldi ——新潮",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3-16T11:43:43"
},
{
"postip": "222.173.104.238",
"message": "nice",
"username": "来自山东青岛的 Firefox 44.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3-21T09:10:29"
},
{
"postip": "112.80.125.201",
"message": "漂亮",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京的 Internet Explorer 1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22T22:55:05"
}
] | [] | GNOME (GNU Object Model Environment)由两位墨西哥的程序员 Miguel de Icaza 和 Federico Mena 始创于1997年8月15日。GNOME 自由软件计划由志愿者和全职开发者来开发一个桌面环境及其应用程序。GNOME 桌面环境的所有部分都由开源软件组成,并且支持Linux, FreeBSD, OpenBSD 等操作系统。 | 2016-03-16T06:58:00 | 2016-03-16T06:58:00 | 7,109 | /article-7109-1.html | [GNOME](https://www.gnome.org/) (GNU Object Model Environment)由两位墨西哥的程序员 Miguel de Icaza 和 Federico Mena 始创于1997年8月15日。GNOME 自由软件计划由志愿者和全职开发者来开发一个桌面环境及其应用程序。GNOME 桌面环境的所有部分都由开源软件组成,并且支持Linux, FreeBSD, OpenBSD 等操作系统。
现在就让我穿越到1997年来看看 GNOME 的第一个版本:
### GNOME 1

*GNOME 1.0 (1997) – GNOME 发布的第一个重大版本*

*GNOME 1.2 “Bongo”,2000*

*GNOME 1.4 “Tranquility”, 2001*
### GNOME 2

*GNOME 2.0, 2002*
重大更新,基于 GTK+ 2。引入了<ruby> 人机界面指南 <rp> ( </rp> <rt>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 </rt> <rp> ) </rp></ruby>。

*GNOME 2.2 2003*
改进了多媒体和文件管理器。

*GNOME 2.4 “Temujin”, 2003*
首次发布 Epiphany 浏览器,增添了<ruby> 辅助功能 <rp> ( </rp> <rt> accessibility </rt> <rp> ) </rp></ruby>。

*GNOME 2.6, 2004*
Nautilus 成为主要的文件管理工具,同时引入了新的 GTK+ 对话框。作为对这个版本中变化的结果,创建了一个存在时间不久的分叉版本:GoneME。

*GNOME 2.8, 2004*
改良了对可移动设备的支持,并新增了 Evolution 邮件应用。

*GNOME 2.10, 2005*
减小了内存需求和提升了性能。增加了新的面板小应用(调制解调器控制、磁盘挂载器和回收站组件)以及 Totem 影片播放器和 Sound Juicer CD抓取工具。

*GNOME 2.12, 2005*
改进了 Nautilus,改进了应用程序间的剪切/粘贴功能和 freedesktop.org 的整合。 新增 Evince PDF 阅读器;新默认主题 Clearlooks;菜单编辑器、钥匙环管理器和管理员工具。基于 GTK+2.8,支持 Cairo。

*GNOME 2.14, 2006*
性能提升(某些情况下超过 100%);增强用户界面的易用性;GStreamer 0.10 多媒体框架。增加了 Ekiga 视频会议应用、Deskbar 搜索工具、Pessulus 权限管理器、快速切换用户功能和 Sabayon 系统管理员工具。

*GNOME 2.16, 2006*
性能提升。增加了 Tomboy 笔记应用、Baobab 磁盘用量分析应用、Orca 屏幕阅读器以及 GNOME 电源管理程序(延长了笔记本电池寿命)。改进了 Totem、Nautilus。Metacity 窗口管理器的<ruby> 合成 <rp> ( </rp> <rt> compositing </rt> <rp> ) </rp></ruby>支持。新的图标主题。基于 GTK+ 2.0 的全新打印对话框。

*GNOME 2.18, 2007*
性能提升。增加了 Seahorse GPG 安全应用,可以对邮件和本地文件进行加密。Baobab 改进了环状图表显示方式的支持。Orca 屏幕阅读器。改进了 Evince、Epiphany、GNOME 电源管理、音量控制。增加了两款新游戏:GNOME 数独和 glChess 国际象棋。支持 MP3 和 AAC 音频解码。

*GNOME 2.20, 2007*
发布十周年版本。Evolution 增加了备份功能。改进了 Epiphany、EOG、GNOME 电源管理。Seahorse 中的钥匙环密码管理功能。增加:在 Evince 中可以编辑PDF文档、文件管理界面中整合了搜索模块、自动安装多媒体解码器。

*GNOME 2.22, 2008*
新增 Cheese 应用,它是一个可以截取网络摄像头和远程桌面图像的工具。Metacity 支持基本的窗口<ruby> 合成 <rp> ( </rp> <rt> compositing </rt> <rp> ) </rp></ruby>。引入 GVFS(LCTT译注:GNOME Virtual file system,GNOME 虚拟文件系统)。改善了Totem 播放 DVD 和 YouTube 的效果,支持播放 MythTV。时钟小应用支持国际化。在 Evolution 中新增了谷歌日历以及为信息添加标签的功能。改进了 Evince、Tomboy、 Sound Juicer 和计算器。

*GNOME 2.24, 2008*
新增了 Empathy 即时通讯软件。Ekiga 升级至3.0版本。Nautilus 支持标签式浏览,更好的支持了多屏幕显示方式和数字电视功能。

*GNOME 2.26, 2009*
新增光盘刻录应用 Brasero。简化了文件分享的流程。改进了媒体播放器的性能。支持多显示器和指纹识别器。

*GNOME 2.28, 2009*
增加了 GNOME 蓝牙模块。改进了 Epiphany 网页浏览器、Empathy 即时通讯软件、时间追踪器和辅助功能。GTK+ 升级至2.18版本。

*GNOME 2.30, 2010*
改进了 Nautilus 文件管理器、Empathy 即时通讯软件、Tomboy、Evince、时间追踪器、Epiphany 和 Vinagre。借助 GVFS 通过 libimobiledevice(LCTT 译注:支持iOS®设备跨平台使用的工具协议库)部分地支持了 iPod 和 iPod Touch 设备。

*GNOME 2.32, 2010*
新增 Rygel 媒体分享工具和 GNOME 色彩管理器。改进了 Empathy 即时通讯软件、Evince、Nautilus 文件管理器等。由于计划于2010年9月发布3.0版本,因此大部分开发者的精力都由2.3x转移至了3.0版本。
### GNOME 3

*GNOME 3.0, 2011*
引入 GNOME Shell,这是一个重新设计的、具有更简练更集中的选项的框架。基于 Mallard 标记语言的话题导向型帮助系统。支持窗口并列堆叠。启用新的视觉主题和默认字体。采用 GTK+ 3.0,具有更好的语言绑定、主题、触控以及多平台支持。去除了那些长期弃用的 API。

*GNOME 3.2、 2011*
支持在线帐户、“浏览器”应用。新增通讯录应用和文档文件管理器。“文件管理器”支持快速预览。较大的整合,文档更完善,以及对外观的改善和各种性能提升。

*GNOME 3.4, 2012*
全新外观的 GNOME 3 应用程序:“文件”、Epiphany(更名为“浏览器”)、“GNOME 通讯录”。可以在活动概览中搜索本地文件。支持应用菜单。焕然一新的界面元素:新的颜色拾取器、重新设计的滚动条、更易使用的旋钮以及可隐藏的标题栏。支持平滑滚动。全新的动态壁纸。在系统设置中改进了对 Wacom 数位板的支持。更简便的扩展应用管理。更好的硬件支持。面向主题的帮助文档。在 Empathy 中提供了对视频电话和动态信息的支持。更好的辅助功能:提升 Orca 整合度,增强高对比度模式,以及全新的缩放设置。大量的应用增强和对细节的改进。

*GNOME 3.6, 2012*
全新设计的核心元素:新的应用按钮和改进的活动概览布局。新的登录和锁定界面。重新设计的通知栏。通知现在更智能,可见性更高,同时更容易关闭。改进了系统设置的界面和设定逻辑。用户菜单默认显示关闭电源操作。整合的输入方式。辅助功能一直开启。新的应用:Boxes 桌面虚拟化,曾在 GNOME 3.4中发布过预览版。Clocks 时钟,可以显示世界时间。更新了磁盘用量分析、Empathy 和字体查看器的外观。改进了 Orca 对布莱叶盲文的支持。 在“浏览器”中,用最常访问页面取代了之前的空白起始页,增添了更好的全屏模式并使用了 WebKit2 测试版引擎。 Evolution 开始使用 WebKit 显示邮件内容。 改进了“磁盘”功能。 改进了“文件”应用(即之前的 Nautilus),新增诸如最近访问的文件和搜索等功能。

*GNOME 3.8, 2013*
令人耳目一新的核心组件:新应用界面可以分别显示常用应用及全部应用。窗口布局得到全面改造。新的屏幕即现式(OSD)输入法开关。通知和信息现在会对屏幕边缘的点击作出回应。为那些喜欢传统桌面的用户提供了经典模式。重新设计了设置界面的工具栏。新的初始化引导流程。“GNOME 在线帐户”添加了对更多供应商的支持。“浏览器”正式启用 WebKit2 引擎,有了一个新的私密浏览模式。“文档”支持双页模式并且整合了 “Google 文档”。“通讯录”的 UI 升级。“GNOME 文件”、“GNOME Boxes”和“GNOME 磁盘”都得到了大幅改进。集成了 ownCloud。两款全新的 GNOME 核心应用:“GNOME 时钟”和“GNOME 天气”。

*GNOME 3.10, 2013*
全新打造的系统状态区,能够更直观的纵览全局。一系列新应用,包括 “GNOME 地图”、“GNOME 备忘录”、 “GNOME 音乐”和“GNOME 照片”。新的基于位置的功能,如自动时区和世界时钟。支持高分辨率及智能卡。 基于 GLib 2.38 提供了对 D-Bus 的支持。

*GNOME 3.12, 2014*
改进了概览中的键盘导航和窗口选择,基于易用性测试对初始设置进行了修改。有线网络图标重新回到了状态栏上,在“应用”视图中可以自定义应用文件夹。在大量应用的对话框中引入了新的 GTK+ 小工具,同时使用了新的 GTK+ 标签风格。“GNOME 视频”,“GNOME 终端”以及 Gedit 都改用了全新外观,更贴合 HIG(LCTT 译注: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人机界面指南)。在 GNOME Shell 的终端仿真器中提供了搜索预测功能。增强了对 “GNOME 软件”和高分辨率显示屏的支持。提供了新的录音工具。增加了新的桌面通知接口。在向 Wayland 移植的进度中达到了可用的程度,可用选择性地预览体验。

*GNOME 3.14, 2014*
更炫酷的桌面环境效果,改善了对触摸屏的支持。“GNOME 软件”可以管理安装的插件。在“GNOME 照片”中可以访问 “Google 相册”。重绘了 Evince、数独、扫雷和天气应用的用户界面,同时增加了一款叫做 Hitori 的 GNOME 游戏。

*GNOME 3.16, 2015*
33000 处改变。主要的修改包括 UI 的配色方案从黑色变成了炭黑色。 增加了即现式滚动条。通知窗口中整合了日历应用。对“文件”,图像查看器和“地图”等大量应用进行了微调。可以预览应用程序。进一步从 X11 向 Wayland 移植。
感谢 GNOME Project 及 [Wikipedia](https://en.wikipedia.org/wiki/GNOME) 提供的变更日志!感谢阅读!
---
via: <https://tlhp.cf/18-years-of-gnome-evolution/>
作者:[Pavlo Rudyi](https://tlhp.cf/author/paul/) 译者:[Haohong WANG](https://github.com/HaohongWAN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初学者 Vi 备忘单 | ABHISHEK | http://itsfoss.com/download-vi-cheat-sheet/ | 这份备忘单节省了我很多时间,因为我再也不用使用 Google 去搜索这些命令了。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6/101901i1brrva4gm141wgs.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6/101901i1brrva4gm141wgs.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JonathanKang | false | [
"vi"
] | 分享 | {
"viewnum": 12979,
"commentnum": 22,
"favtimes": 1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40.207.40.82",
"message": "额···,下载地址是Google····",
"username": "粱小无拆 [Chrome 45.0|Windows 7]",
"date": "2016-03-16T11:09:46"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0 等效 g",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16T11:18:54"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cw 直接进入 Insert 模式替换单词",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16T11:19:34"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bd 关闭当前窗口, 但不退出 vim.<br />\r\n:bd | edit ~/.bashrc <br />\r\n:bd! | edit ~/.bashrc <br />\r\n关闭(强制)当前窗口, 编辑指定文件",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16T11:23:03"
},
{
"postip": "218.17.122.82",
"message": "一直在使用:wq 来退出 ⊙﹏⊙b汗",
"username": "何亮 [Chrome 47.0|Windows 7]",
"date": "2016-03-16T13:17:29"
},
{
"postip": "120.206.84.249",
"message": ":wq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养的",
"username": "来自江西九江的 Firefox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16T13:51:44"
},
{
"postip": "45.78.15.199",
"message": "用多了就会了哈",
"username": "7th [Firefox 45.0|GNU/Linux]",
"date": "2016-03-16T13:52:38"
},
{
"postip": "111.164.147.162",
"message": "下载文件还得翻墙~~~,楼主在哪发的文?",
"username": "来自天津的 Liebao|Windows XP 用户",
"date": "2016-03-16T14:26:22"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如果希望将 buffer 内容作为外部命令执行, 我能想到的方法是 export EDITOR=vim, 然后通过按 ctrl+x, ctrl+e, 打开 vim, 用 :read 读取已有内容, 或者手动编辑, 最后 :wq 保存并执行. 但不知道是否有更好的方法.",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16T14:26:41"
},
{
"postip": "221.219.121.53",
"message": "ME 2",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3-16T15:21:52"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help :x<br />\r\n Like ":wq", but write only when changes have been<br />\r\n made.",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16T16:41:51"
},
{
"postip": "221.219.121.53",
"message": "哈哈,大家纷纷献出自己的常用操作~",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3-16T21:36:39"
},
{
"postip": "61.188.187.60",
"message": "准确的是caw",
"username": "来自四川南充的 Firefox 45.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3-16T21:50:53"
},
{
"postip": "113.140.17.202",
"message": "ctrl+r 是撤销的撤销,当你发现你撤销过头的时候,还会傻眼嘛<br />\r\n莫名其妙卡住了? 或许你在Ctrl+w时不小心Ctrl+s了,你可以试试Ctrl+q,并不是死机:)",
"username": "psoame [Chrome 49.0|GNU/Linux]",
"date": "2016-03-16T22:02:11"
},
{
"postip": "113.111.124.185",
"message": "坑爹,我还专门爬梯的说",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4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17T09:47:56"
},
{
"postip": "218.17.122.82",
"message": "今天发现,通过vim 打开一个软连接,打开后,vim 可以起到文件浏览器的作用。",
"username": "何亮 [Chrome 47.0|Windows 7]",
"date": "2016-03-17T16:16:32"
},
{
"postip": "182.239.186.250",
"message": "並沒有什麼亂用好嗎,要么就直接用 vim 了,要么簡單點用 nano 。vi 在不同發行版下按鍵都不同,弄個 vi 的備忘錄不是坑人嗎?",
"username": "来自澳大利亚的 Chrome Mobile 49.0|Android 5.1 用户",
"date": "2016-03-17T16:40:34"
},
{
"postip": "171.216.73.64",
"message": "你确认按键不同?",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17T21:01:29"
},
{
"postip": "182.239.186.250",
"message": "這都快成常識了。舉個例子,同樣 work out of box 的情況下,Ubuntu 的 vi 跟 Fedora vi 的操作就不一樣。Fedora 的 vi 跟 vim 的操作按鍵是一樣的。",
"username": "来自澳大利亚的 Chrome Mobile 49.0|Android 5.1 用户",
"date": "2016-03-20T13:31:22"
},
{
"postip": "60.175.130.2",
"message": "新手必备·",
"username": "hello_linux [Chrome 46.0|Windows 7]",
"date": "2016-04-08T23:04:51"
},
{
"postip": "159.226.95.66",
"message": "现在都用vim了,功能更强大。",
"username": "xstar [Sogou Explorer 2|Windows 7]",
"date": "2016-05-17T13:43:52"
},
{
"postip": "116.6.79.190",
"message": "我只笑笑不说话",
"username": "来自广东东莞的 Firefox 48.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9-05T09:50:39"
}
] | [] | 这份备忘单节省了我很多时间,因为我再也不用使用 Google 去搜索这些命令了。 | 2016-03-16T10:19:00 | 2016-03-16T10:19:00 | 7,110 | /article-7110-1.html | 
一直以来,我都在给你们分享我使用 Linux 的经验。今天我想分享我的 **Vi 备忘单**。这份备忘单节省了我很多时间,因为我再也不用使用 Google 去搜索这些命令了。
### 基本 Vi 命令
这并不是一个教你使用 [Vi 编辑器](https://en.wikipedia.org/wiki/Vi)的各个方面的详尽教程。事实上,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教程。这仅仅是一些基本 Vi 命令以及这些命令简单介绍的集合。
| 命令 | 解释 |
| --- | --- |
| `:x` | 保存文件并退出 |
| `:q!` | 退出但不保存文件 |
| `i` | 在光标左侧插入 |
| `a` | 在光标右侧插入 |
| `ESC`按键 | 退出插入模式 |
| 光标键 | 移动光标 |
| `/text` | 搜索字符串text(大小写敏感) |
| `n` | 跳到下一个搜索结果 |
| `x` | 删除当前光标处的字符 |
| `dd` | 删除当前光标所在的行 |
| `u` | 撤销上次改变 |
| `:0`(数字0) | 将光标移动到文件开头 |
| `:n` | 将光标移动到第n行 |
| `G` | 将光标移动到文件结尾 |
| `^` | 将光标移动到该行开头 |
| `$` | 将光标移动到该行结尾 |
| `:set list` | 查看文件中特殊字符 |
| `yy` | 复制光标所在行 |
| `5yy` | 复制从光标所在行开始的5行 |
| `p` | 在光标所在行下面粘贴 |
你可以通过下面的链接下载 PDF 格式的 Vi 备忘录:
[下载 Vi 备忘录](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y49_3Av9sT1X3dlWkNQa3g2b2c/view?usp=sharing)
你可以把它打印出来放到你的办公桌上,或者把它保存到你的电脑上来使用。
### 我为什么要建立这个 Vi 备忘录?
几年前,当我刚刚接触 Linux 终端时,使用命令行编辑器这个主意使我一惊。我之前在我自己的电脑上使用过桌面版本的 Linux,所以我很乐意使用像 Gedit 这样的有图形界面的编辑器。但是在工作环境中,我不得不使用命令行,并且无法使用图形界面版的编辑器。
我就这么被强迫地使用 Vi 来对远程 Linux 终端上的文件做一些基本的编辑。从这时候我开始了解并钦佩 Vi 的强大之处。
因为在那时候我还是一个 Vi 新手,所以我经常对 Vi 一些操作很困惑。仍然记得第一次使用 Vi 的时候,由于我不知道如何退出 Vi,所以我都无法关闭某个文件。我也只能通过 Google 搜索来找到解决办法。我不得不接受这个尴尬的事实。
从那以后,我就决定制作一个列表来列出我经常会用到的基本 Vi 操作。这个列表,或者你可能称它为备忘录。在我早期使用 Vi 的时候,它对我非常有用。慢慢地,我对 Vi 更加熟悉,我已经可以熟记那些基本编辑命令。到现在,我甚至不需要再去查看我的 Vi 备忘录了。
### 你为什么需要 Vi 备忘录?
我能理解一个刚刚接触 Vi 的人的感受。你最喜欢的 `Ctrl`+`S` 快捷键不能像在其他编辑器那样方便地保存文件。`Ctrl`+`C`和`Ctrl`+`V`理应是通用的用来复制和粘贴的快捷键,但是在 Vi 中却不是这样。
很多人都在使用类似的备忘录帮助他们熟悉各种编程语言或工具,以便让他们可以快速找到常用的下一步或命令。相信我,使用备忘录会给程序员日常工作带来很大便利。
如果你刚刚开始接触 Vi 或者你经常使用但是总是记不住 Vi 操作,那么这份 Vi 备忘录对于你来说是非常有用的。你可以把它保存下来留作以后查询使用。
### 你怎么看待这份备忘录?
至今为止,我一直在克制我自己不要过于依赖终端。我想知道你是怎么发现这篇文章的?你是否想让我分享更多类似的备忘录出来以供你们下载?我很期待你的意见和建议。
---
via: <http://itsfoss.com/download-vi-cheat-sheet/>
作者:[ABHISHEK](http://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译者:[JonathanKang](https://github.com/JonathanKan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意法半导体为 32 位微控制器发布了一款自由的 Linux 集成开发环境 | Arun Pyasi | http://www.linux.com/news/embedded-mobile/mobile-linux/884961-st-releases-free-linux-ide-for-32-bit-mcus | 32 位微控制器世界向 Linux 敞开大门。前一段时间,领先的 ARM Cortex-M 供应商意法半导体(ST)发布了 一款自由的 Linux 桌面版开发程序,该软件面向其旗下的 STM32 微控制单元(MCU)。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6/110034gs3w415bqb1i1116.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6/110034gs3w415bqb1i1116.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martin2011qi | false | [
"IDE",
"IoT"
] | 新闻 | {
"viewnum": 7064,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32 位微控制器世界向 Linux 敞开大门。前一段时间,领先的 ARM Cortex-M 供应商意法半导体(ST)发布了 一款自由的 Linux 桌面版开发程序,该软件面向其旗下的 STM32 微控制单元(MCU)。 | 2016-03-16T10:46:00 | 2016-03-16T10:46:00 | 7,111 | /article-7111-1.html | 
32 位微控制器世界向 Linux 敞开大门。前一段时间,领先的 ARM Cortex-M 供应商意法半导体(ST)[发布了](http://www.st.com/web/en/press/p3781) 一款自由的 Linux 桌面版开发程序,该软件面向其旗下的 STM32 微控制单元(MCU)。包含了 ST 的 STM32CubeMX 配置器和初始化工具,以及其 STM32 [系统工作台(SW4STM32)](http://www.st.com/web/catalog/tools/FM147/CL1794/SC961/SS1533/PF261797) ,这个基于 Eclipse 的 IDE 由工具 Ac6 创建。支撑 SW4STM32 的工具链,论坛,博客以及技术会由 [openSTM32.org](http://www.openstm32.org/tiki-index.php?page=HomePage) 开发社区提供。
“Linux 社区以吸引富有创意的自由思想者而闻名,他们善于交流心得、高效地克服挑战。” Laurent Desseignes,意法半导体微控制器产品部,微控制器生态系统市场经理这么说道:“我们正着手做的是让他们能极端简单的借力 STM32 系列的特性和性能施展自己的才能,运用到富有想象力的新产品的创造中去。
Linux 是物联网(IoT)网关和枢纽,及高端 IoT 终端的领先平台。但是,大部分 IoT 革命,以及可穿戴设备市场基于小型的低功耗微控制器,对 Cortex-M 芯片的运用越来越多。虽然其中的一小部分可以运行精简的 uCLinux (见下文),却没能支持更全面的 Linux 发行版。取而代之的是实时操作系统(RTOS)们或者有时干脆不用 OS 来控制。固件的开发工作一般会在基于 Windows 的集成开发环境(IDE)上完成。
通过 ST 的自由工具,Linux 开发者们可以更容易的开疆拓土。ST 工具中的一些技术在第二季度应该会登录 Mac OS/X 平台,与 [STM32 Nucleo](http://www.st.com/web/en/catalog/tools/FM146/CL2167/SC2003?icmp=sc2003_pron_pr-stm32f446_dec2014&sc=stm32nucleo-pr5) 、开发套件、以及评估板同时面世。Nucleo 支持 32 针、64 针、和 144 针的版本,并且提供类似 Arduino 连接器这样的插件。
STM32CubeMX 配置器和 IDE SW4STM32 使 Linux 开发者能够配置微控制器并开发调试代码。SW4STM32 支持在 Linux 下通过社区更改版的 [OpenOCD](http://openocd.org/) 使用调试工具 ST-LINK/V2。
据 ST 称,软件兼容 STM32Cube 软件包及标准外设库中的微控制器固件。目标是囊括 ST 的全系列 MCU,从入门级的 Cortex-M0 内核到高性能的 M7 芯片,包括 M0+,M3 和 DSP 扩展的 M4 内核。
ST 并非首个为 Linux 准备 Cortex-M 芯片 IDE 的 32 位 MCU 供应商,但似乎是第一大自由的 Linux 平台。例如 NXP,MCU 的市场份额随着近期收购了 Freescale (Kinetis 系列 MCU,等)而增加,提供了一款 IDE [LPCXpresso IDE](http://www.nxp.com/pages/lpcxpresso-ide:LPCXPRESSO),支持 Linux 、Windows 和 Mac。然而,LPCXpresso 每份售价 $450。
在其 [SmartFusion FPGA 系统级芯片(SoC)](http://www.microsemi.com/products/fpga-soc/soc-processors/arm-cortex-m3)上集成了 Cortex-M3 芯片的 Microsemi,拥有一款 IDE [Libero IDE](http://www.linux.com/news/embedded-mobile/mobile-linux/884961-st-releases-free-linux-ide-for-32-bit-mcus#device-support),适用于 RHEL 和 Windows。然而,Libero 需要许可证才行,并且 RHEL 版缺乏如 FlashPro 和 SoftConsole 的插件。
### 为什么要学习 MCU?
即便 Linux 开发者并没有计划在 Cortex-M 上使用 uClinux,但是 MCU 的知识总会派上用场。特别是牵扯到复杂的 IoT 工程,需要扩展 MCU 终端至云端。
对于原型和业余爱好者的项目,Arduino 板为其访问 MCU 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接口。然而原型之外,开发者常常就会用更快的 32 位 Cortex-M 芯片以及所带来的附加功能来替代 Arduino 板和板上的那块 8 位 MCU ATmega32u4。这些附加功能包括改进的存储器寻址,用于芯片和各种总线的独立时钟设置,以及芯片 [Cortex-M7](http://www.electronicsnews.com.au/products/stm32-mcus-with-arm-cortex-m7-processors-and-graph) 自带的入门级显示芯片。
还有些可能需求 MCU 开发技术的地方包括可穿戴设备,低功耗、低成本和小尺寸给了 MCU 一席之地,还有机器人和无人机这些使用实时处理和电机控制的地方更为受用。在机器人上,你更是有可能看看 Cortex-A 与 Cortex-M 集成在同一个产品中的样子。
对于 SoC 芯片还有这样的一种温和的局势,即将 MCU 加入到 Linux 驱动的 Cortex-A 核心中,就如同 [NXP i.MX6 SoloX](http://linuxgizmos.com/freescales-popular-i-mx6-soc-sprouts-a-cortex-m4-mcu/)。虽然大多数的嵌入式项目并不使用这种混合型 SoC 或者说将应用处理器和 MCU 结合在同一产品中,但开发者会渐渐地发现自己工作的生产线、设计所基于的芯片正渐渐的从低端的 MCU 模块发展到 Linux 或安卓驱动的 Cortex-A。
### uClinux 是 Linux 在 MCU 领域的筹码
随着物联网的兴起,我们见到越来越多的 SBC 和模块计算机,它们在 32 位的 MCU 上运行着 uClinux。不同于其他的 Linux 发行版,uClinux 并不需要内存管理单元(MMU)。然而,uClinux 对市面上可见 MCU 有更高的内存需求。需求更高端的 Cortex-M4 和 Cortex-M4 微控制器内置内存控制器来支持外部 DRAM 芯片。
[Amptek](http://www.semiconductorstore.com/Amptek/) SBC 在 NXP LPC Cortex-M3 和 -M4 芯片上运行 uClinux,以提供常用的功能类似 WiFi、蓝牙、USB 等众多接口。Arrow 的 [SF2+](http://linuxgizmos.com/iot-dev-kit-runs-uclinux-on-a-microsemi-cortex-m3-fpga-soc/) 物联网开发套件将 uClinux 运行于 SmartFusion2 模块计算机的 Emcraft 系统上,该模块计算机是 Microsemi 的 166MHz Cortex-M3/FPGA SmartFusion2 混合 SoC。
[Emcraft](http://www.emcraft.com/) 销售基于 uClinux 的模块计算机,有 ST 和 NXP 的,也有 Microsemi 的 MCU,是 32 位 MCU 上积极推进 uClinux 的重要角色。日益频繁的 uClinux 开始了与 ARM 本身 [Mbed OS](http://linuxgizmos.com/arm-announces-mbed-os-for-iot-devices/)的对抗,至少在高端的 MCU 工程中需要无线通信和更为复杂的操作规则。Mbed 和 modern 的支持者,开源的 RTOS 们,类似 FreeRTOS 认为 uClinux 需要对 RAM 的需求太高以至于难以压低 IoT 终端的价格,然而 Emcraft 与其他 uCLinux 拥趸表示价格并没有如此夸张,而且扩展 Linux 的无线和接口也是相当值得的,即使只是在像 uClinux 这样的精简版上。
当被问及对于这次 ST 发布的看法,Emcraft 的主任工程师 Vladimir Khusainov 表示:“ST决定将这款开发工具 移植至 Linux 对于 Emcraft 是个好消息,它使得 Linux 用户能轻易的在嵌入式 STM MCU 上展开工作。我们希望那些有机会熟悉 STM 设备,使用 ST 配置器和嵌入式库的用户可能对在目标机上使用嵌入式 Linux (以 uClinux 的形式)感兴趣。”
最近关于 Cortex-M4 上运行 uClinux 的概述,可以查看去年 Jim Huang 与 Jeff Liaws 在嵌入式 Linux 大会上使用的[幻灯片](http://events.linuxfoundation.org/sites/events/files/slides/optimize-uclinux.pdf)。更多关于 Cortex-M 处理器可以查看这里过的 [AnandTech 总结](http://www.anandtech.com/show/8400/arms-cortex-m-even-smaller-and-lower-power-cpu-cores)。
---
via: <http://www.linux.com/news/embedded-mobile/mobile-linux/884961-st-releases-free-linux-ide-for-32-bit-mcus>
作者:[Arun Pyasi](http://www.linux.com/community/forums/person/42808) 译者:[martin2011qi](https://github.com/martin2011q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Unix 桌面趣事:召唤一群企鹅在桌面上行走 | Vivek Gite | http://www.cyberciti.biz/tips/linux-cute-little-xpenguins-walk-along-tops-ofyour-windows.html | XPenguins 是一个在窗口播放可爱动物动画的程序。默认情况下,将会从屏幕上方掉落企鹅,沿着你的窗口顶部行走,在窗口漂浮起来,踩上滑板,和做其他类似的有趣的事情。现在,你可以把这些可爱的小企鹅大军入侵别人的桌面了。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6/142915i1di8mdetqbeyfdm.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6/142915i1di8mdetqbeyfdm.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桌面",
"趣事"
] | 分享 | {
"viewnum": 12964,
"commentnum": 6,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82.242.224.62",
"message": "还在用debian6呢?",
"username": "来自云南昆明的 Firefox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16T15:12:43"
},
{
"postip": "110.153.254.203",
"message": "KDE用户默默地路过",
"username": "来自新疆伊犁的 Firefox 45.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16T16:38:55"
},
{
"postip": "112.90.237.36",
"message": "安装了,但没看到效果....",
"username": "来自广东阳江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16T20:51:24"
},
{
"postip": "128.199.222.126",
"message": "在 Ubuntu 14.04 中试过了,没有效果",
"username": "ryt [Chrome 49.0|GNU/Linux]",
"date": "2016-03-17T07:37:26"
},
{
"postip": "113.74.80.159",
"message": "哈哈,好可爱,好有趣",
"username": "来自广东珠海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20T15:08:25"
},
{
"postip": "202.192.80.12",
"message": "ubuntu16.04没有效果",
"username": "skipper [Chromium 49.0|Ubuntu]",
"date": "2016-05-10T19:24:50"
}
] | [
{
"raid": 6777,
"displayorder": 0
},
{
"raid": 7401,
"displayorder": 0
},
{
"raid": 6794,
"displayorder": 1
},
{
"raid": 6795,
"displayorder": 2
},
{
"raid": 6796,
"displayorder": 3
},
{
"raid": 6962,
"displayorder": 4
}
] | XPenguins 是一个在窗口播放可爱动物动画的程序。默认情况下,将会从屏幕上方掉落企鹅,沿着你的窗口顶部行走,在窗口漂浮起来,踩上滑板,和做其他类似的有趣的事情。现在,你可以把这些可爱的小企鹅大军入侵别人的桌面了。 | 2016-03-16T13:50:00 | 2016-03-16T13:50:00 | 7,112 | /article-7112-1.html | XPenguins 是一个在窗口播放可爱动物动画的程序。默认情况下,将会从屏幕上方掉落企鹅,沿着你的窗口顶部行走,在窗口漂浮起来,踩上滑板,和做其他类似的有趣的事情。现在,你可以把这些可爱的小企鹅大军入侵别人的桌面了。
### 安装XPenguins
打开终端(选择程序->附件->终端),接着输入下面的命令来安装 XPenguins。首先,输入 `apt-get update` 通过请求配置的仓库刷新包的信息,接着安装需要的程序:
```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xpenguins
```
### 我本地如何启动 XPenguins?
输入下面的命令:
```
$ xpenguins
```
示例输出:

*一支可爱企鹅军队正在入侵屏幕。*

*可爱的小企鹅沿着窗口的顶部行走。*

*Xpenguins 截图*
移动窗口时小心点,小家伙们很容易被压坏。如果你发送中断程序(Ctrl-C),它们会爆炸。
### 主题
要列出主题,输入:
```
$ xpenguins -l
```
示例输出:
```
Big Penguins
Bill
Classic Penguins
Penguins
Turtles
```
你可以用下面的命令使用其他的主题:
```
$ xpenguins --theme "Big Penguins" --theme "Turtles"
```
你可以用下面的命令安装额外的主题:
```
$ cd /tmp
$ wget http://xpenguins.seul.org/xpenguins_themes-1.0.tar.gz
$ tar -zxvf xpenguins_themes-1.0.tar.gz
$ mkdir ~/.xpenguins
$ mv -v themes ~/.xpenguins/
$ xpenguins -l
```
示例输出:
```
Lemmings
Sonic the Hedgehog
The Simpsons
Winnie the Pooh
Worms
Big Penguins
Bill
Classic Penguins
Penguins
Turtles
```
已一个随机主题开始,输入:
```
$ xpenguins --random-theme
```
要加载所有的主题并且同时运行,输入:
```
$ xpenguins --all
```
更多链接何信息:
* [XPenguins](http://xpenguins.seul.org/) 主页。
* man penguins
* 更多 Linux/Unix 桌面乐趣在[蒸汽火车](http://www.cyberciti.biz/tips/displays-animations-when-accidentally-you-type-sl-instead-of-ls.html)和[终端ASCII水族馆](http://www.cyberciti.biz/tips/linux-unix-apple-osx-terminal-ascii-aquarium.html)。
---
via: <http://www.cyberciti.biz/tips/linux-cute-little-xpenguins-walk-along-tops-ofyour-windows.html>
作者:Vivek Gite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校对者ID](https://github.com/%E6%A0%A1%E5%AF%B9%E8%80%85ID)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 Ubuntu 中安装 Light Table 0.8 | Ji m | http://ubuntuhandbook.org/index.php/2015/12/install-light-table-0-8-ubuntu-14-04/ | Light Table 在经过一年以上的开发,已经推出了新的稳定发行版本。现在它只为 Linux 提供64位的二进制包。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6/111435rss226mebm9ekg2s.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6/111435rss226mebm9ekg2s.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zky001 | false | [
"Light Table"
] | 分享 | {
"viewnum": 7753,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Light Table 在经过一年以上的开发,已经推出了新的稳定发行版本。现在它只为 Linux 提供64位的二进制包。 | 2016-03-17T09:13:00 | 2016-03-17T09:13:00 | 7,113 | /article-7113-1.html | 
Light Table 在经过一年以上的开发,已经推出了新的稳定发行版本。现在它只为 Linux 提供64位的二进制包。
Light Table 0.8.0的改动:
* 更改: 我们从 NW.js 切换到了 Electron
* 更改: Light Table 的发行与自更新进程完全地公开在github上
* 增加: Light Table 可以用提供的脚本在各个支持的平台上从源码构建
* 增加: Light Table 大部分的 node 代码库将通过 npm 依赖来安装,以取代以前采用分叉库的方式
* 增加: 有效文档。更多详情内容见下面
* 修复: 版本号 >= OSX 10.10的系统下的主要的可用性问题
* 更改: 官方不再提供 32位 Linux 软件包下载,不过仍然支持从源码构建
* 修复: ClojureScript eval 支持 ClojureScript 的现代版本
* 参阅更多 [github.com/LightTable/LightTable/releases](https://github.com/LightTable/LightTable/releases)

### 如何在 Ubuntu 中安装 Light Table 0.8.0
下面的步骤会指导你怎么样在 Ubuntu 下安装官方的二进制包,在目前的 Ubuntu 发行版本中都适用(**仅仅针对64位**)。
在开始之前,如果你安装了之前的版本请做好备份。
**1.** 从以下链接下载 LightTable Linux 下的二进制文件:
* [lighttable-0.8.0-linux.tar.gz](https://github.com/LightTable/LightTable/releases/download/0.8.0/lighttable-0.8.0-linux.tar.gz)
**2.** 从 dash 或是应用启动器,或者是 Ctrl+Alt+T 快捷键打开终端,并且在输入以下命令后敲击回车键:
```
gksudo file-roller ~/Downloads/lighttable-0.8.0-linux.tar.gz
```

如果命令不工作的话从 Ubuntu 软件中心安装`gksu`。
**3.** 之前的命令使用了 root 用户权限通过档案管理器打开了下载好的存档。
打开它后,请做以下步骤:
* 右击文件并且将其重命名为 **LightTable**
* 将其解压到 **Computer -> /opt/** 目录下。

最终你应该安装好了 LightTable,可以在 /opt/ 目录下查看:

**4.** 创建一个启动器使你可以从 dash 工具或是应用启动器打开 LightTable。
打开终端,运行以下命令来创建与编辑一个 LightTable 的启动文件:
```
gksudo gedit /usr/share/applications/lighttable.desktop
```
通过 Gedit 文本编辑器打开文件后,粘贴下面的内容并保存:
```
[Desktop Entry]
Version=1.0
Type=Application
Name=Light Table
GenericName=Text Editor
Comment=Open source IDE that modify, from running programs to embed websites and games
Exec=/opt/LightTable/LightTable %F
Terminal=false
MimeType=text/plain;
Icon=/opt/LightTable/resources/app/core/img/lticon.png
Categories=TextEditor;Development;Utility;
StartupNotify=true
Actions=Window;Document;
Name[en_US]=Light Table
[Desktop Action Window]
Name=New Window
Exec=/opt/LightTable/LightTable -n
OnlyShowIn=Unity;
[Desktop Action Document]
Name=New File
Exec=/opt/LightTable/LightTable --command new_file
OnlyShowIn=Unity;
```
因此它看起来像:

最后,从 dash 工具或者是应用启动器打开 IDE,好好享受它吧!
---
via: <http://ubuntuhandbook.org/index.php/2015/12/install-light-table-0-8-ubuntu-14-04/>
作者:[Ji m](http://ubuntuhandbook.org/index.php/about/) 译者:[zky001](https://github.com/zky001)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Mozilla 贡献者为大众创建糖尿病项目 | Benjamin Kerensa | https://opensource.com/life/15/11/my-open-source-story-ben-kerensa | 我最近创立了自己的开源项目Glucosio,带给人们糖尿病管理和研究的开源软件。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6/114150ma6gf6hoc8ug67uh.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6/114150ma6gf6hoc8ug67uh.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ynmlml | false | [
"Glucosio"
] | 观点 | {
"viewnum": 4950,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2.210.108.99",
"message": "赞一个!",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18T14:58:49"
},
{
"postip": "125.92.4.132",
"message": "糖尿病目前是不是还不能根治?",
"username": "绿色圣光 [Iceweasel 44.0|GNU/Linux]",
"date": "2016-03-19T21:29:42"
}
] | [] | 我最近创立了自己的开源项目Glucosio,带给人们糖尿病管理和研究的开源软件。 | 2016-03-18T09:38:00 | 2016-03-18T09:38:00 | 7,114 | /article-7114-1.html | 
我的开源生涯从我还是一名高中生开始,我总想着自己能成为一名黑客,没有什么恶意的,只是喜欢钻研代码和硬件那种。我第一次接触开源是2001年,我安装了我的第一个Linux发行版[Lindows](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nspire)。当然,我也是[Mozilla Firefox](https://www.mozilla.org/en-US/firefox/new/?utm_source=firefox-com&utm_medium=referral)的早期用户。
由于我很早使用Linux,我用的第一个版本是 Lindows 1.0.4(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就立即爱上了它。我没在Lindows上呆太久,而是活跃于多个发行版([Debian](https://www.debian.org/), [Puppy Linux](http://puppylinux.org/main/Overview%20and%20Getting%20Started.htm), [SUSE](https://www.suse.com/), [Slackware](http://www.slackware.com/), [Ubuntu](http://ubuntu.com/)),多年来我一直每天使用着开源软件,从青少年时候直到我成年。
最后,我坚持使用Ubuntu。大概是在Hardy Heron(LCTT 译注:Ubuntu8.04 LTS)发布时候,我开始第一次为Ubuntu做些贡献,在IRC频道和当地社区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用户。我是通过Ubuntu认识开源的,它在我心里总有着特殊的意义。Ubuntu背后的社区的是非常多样化的、热情的、友好的,每个人都做些共享,是他们共同的目标也是个人目标,这成为他们为开源贡献的动力。
在为Ubuntu贡献一段时间后,我开始了为一些上游项目作贡献,比如Debian、[GNOME](https://www.gnome.org/)、 [Ganeti](https://code.google.com/p/ganeti/),还有许多其他的开源项目。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为超过40个开源项目贡献过,有些小的,也有很大的。
在Ubuntu项目方向上有些变化之后,我最终觉得,这不仅对于我是一个尝试新东西的机遇,而且也是我给一些新东西贡献的时候。所以我在2009年参与了Mozilla项目,在IRC帮忙,最终通过参与[Mozilla WebFWD program](https://webfwd.org/),成为一名团队成员,然后是[Mozilla Reps Program](https://reps.mozilla.org/),[Mozilla DevRel Program](https://wiki.mozilla.org/Devrel),刚过两年时间,我成为了火狐社区的发布经理,负责监督Firefox Nightly和Firefox ESR的发布。相比其他开源项目,在为Mozilla贡献中会获得更多有益的经验。在所有我参与过的开源社区中,Mozilla是最不同的,最大的也是最友好的。
这些年来,关于开源我觉得,我越来越遵循自由软件价值观、捍卫隐私和许可协议合规,以及在开放的氛围下工作。我相信这三个主题对于开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许多人并没在意到提倡它们是很重要的。
今天在这,我已不再是别人的开源项目的全职贡献者。最近我被诊断出患有糖尿病,我看到了开源软件中健康软件不是很丰富这一缺口。确实,它不像其它开源软件应用如Linux发行版或浏览器那样活跃。
我最近创立了自己的开源项目[Glucosio](http://www.glucosio.org/),带给人们糖尿病管理和研究的开源软件。经过几年来对开源项目的贡献,和见识过的多种组织结构,使得我作为项目领导能够得心应手。我对于Glucosio的未来很兴奋,但最重要的是未来的开源将在医疗健康领域发展的如何。
医疗保健软件的创新具有很大潜力,我想我们很快就会看到用于改善医疗卫生保健的开源新方案。
---
via: <https://opensource.com/life/15/11/my-open-source-story-ben-kerensa>
作者:[Benjamin Kerensa](https://opensource.com/users/bkerensa) 译者:[ynmlml](https://github.com/ynmll)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完全自由的 Linux-libre 内核 4.5 发布 | Marius Nestor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gnu-linux-libre-kernel-4-5-officially-released-for-100-freedom-501776.shtml | GNU Linux-libre 内核 4.5 基于上游的 Linux 内核 4.5,但是从代码中洁化deblobbing了一些驱动程序。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6/150947rhdatgypld1ztbaj.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6/150947rhdatgypld1ztbaj.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Linux",
"内核"
] | 新闻 | {
"viewnum": 6985,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GNU Linux-libre 内核 4.5 基于上游的 Linux 内核 4.5,但是从代码中洁化deblobbing了一些驱动程序。 | 2016-03-16T15:09:45 | 2016-03-16T15:09:45 | 7,115 | /article-7115-1.html | 拉美自由软件基金会 FSFLA 在 Linux Torvalds [发布了 Linux 内核 4.5](/article-7104-1.html) 两天后,也[发布](http://www.fsfla.org/ikiwiki/selibre/linux-libre/)了他们的 Linux-libre 4.5 内核。
GNU Linux-libre 内核 4.5 基于上游的 Linux 内核 4.5,但是从代码中<ruby> 洁化 <rp> ( </rp> <rt> deblobbing </rt> <rp> ) </rp></ruby>了一些驱动程序,比如 Qualcomm WCNSS SOC、 qat\_c62x、 qat\_c3xxx、 goodix touchscreen 和 adf7242 等。此外,也更新了洁化版的 Nouveau、 Radeon、 Skylake sound 和 XHCI rcar 驱动。

### GNU Linux-libre 内核 4.5 是给谁用的?
GNU Linux-libre 项目创建于很久之前,它致力于为那些遵循自由软件基金会的<ruby> <a href="http://www.gnu.org/philosophy/free-system-distribution-guidelines.html"> 《GNU 自由操作系统发行版指南》 </a> <rp> ( </rp> <rt> GNU Free System Distribution Guidelines </rt> <rp> ) </rp></ruby>的人们提供上游 Linux 内核的 100% 自由的版本。
GNU Linux-libre 内核设计上与 GNU 操作系统的兼容性有所偏差,不过你可以自由的在你的 GNU/Linux 系统上使用它,无论你是一位要创建基于 Linux 内核的操作系统的开发者,还是一位要希望得到完整的自由的用户!
如果你对 GNU Linux-libre 项目感兴趣,想要将它部署到你的操作系统中,我们建议你去读读 [http://linuxlibre.org](http://linuxlibre.org/) 的官方维基,并[下载 GNU Linux-libre 内核 4.5 的源代码](http://linux.softpedia.com/get/System/Operating-Systems/Kernels/Linux-libre-37653.shtml)。
|
||
如何在 FreeBSD 10.2 上安装使用 Nginx 的 Ghost | Arul |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install-ghost-nginx-freebsd-10-2/ | Ghost 是使用 Node.js 编写的博客平台。它不仅开源,而且有很漂亮的界面设计、对用户友好并且免费。它允许你快速地在网络上发布内容,或者创建你的混合网站。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6/203846s60trc50g0gdye6m.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6/203846s60trc50g0gdye6m.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ghost"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7694,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Ghost 是使用 Node.js 编写的博客平台。它不仅开源,而且有很漂亮的界面设计、对用户友好并且免费。它允许你快速地在网络上发布内容,或者创建你的混合网站。 | 2016-03-17T08:35:00 | 2016-03-17T08:35:00 | 7,116 | /article-7116-1.html | Node.js 是用于开发服务器端应用程序的开源的运行时环境。Node.js 应用使用 JavaScript 编写,能在任何有 Node.js 运行时的服务器上运行。它跨平台支持 Linux、Windows、OSX、IBM AIX,也包括 FreeBSD。Node.js 是 Ryan Dahl 以及在 Joyent 工作的其他开发者于 2009 年创建的。它的设计目标就是构建可扩展的网络应用程序。
Ghost 是使用 Node.js 编写的博客平台。它不仅开源,而且有很漂亮的界面设计、对用户友好并且免费。它允许你快速地在网络上发布内容,或者创建你的混合网站。

在这篇指南中我们会在 FreeBSD 上安装使用 Nginx 作为 web 服务器的 Ghost。我们会在 FreeBSD 10.2 上安装 Node.js、Npm、nginx 和 sqlite3。
### 第一步 - 安装 Node.js npm 和 Sqlite3
如果你想在你的服务器上运行 ghost,你必须安装 node.js。在这一部分,我们会从 freebsd 移植软件库中安装 node.js,请进入库目录 "/usr/ports/www/node" 并通过运行命令 "**make**" 安装。
```
cd /usr/ports/www/node
make install clean
```
如果你已经安装了 node.js,那就进入到 npm 目录并安装它。**npm** 是用于安装、发布和管理 node 程序的软件包管理器。
```
cd /usr/ports/www/npm/
make install clean
```
下一步,安装 sqlite3。默认情况下 ghost 使用 sqlite3 作为数据库系统,但它也支持 mysql/mariadb 和 postgresql。我们会使用 sqlite3 作为默认数据库。
```
cd /usr/ports/databases/sqlite3/
make install clean
```
如果安装完了所有软件,还有检查 node.js 和 npm 的版本:
```
node --version
v0.12.6
npm --version
2.11.3
sqlite3 --version
3.8.10.2
```

### 第二步 - 添加 Ghost 用户
我们会以普通用户 "**ghost**" 身份安装和运行 ghost。用 "adduser" 命令添加新用户:
```
adduser ghost
FILL With Your INFO
```

### 第三步 - 安装 Ghost
我们会把 ghost 安装到 "**/var/www/**" 目录,首先新建目录然后进入到安装目录:
```
mkdir -p /var/www/
cd /var/www/
```
用 wget 命令下载最新版本的 ghost:
```
wget --no-check-certificate https://ghost.org/zip/ghost-latest.zip
```
把它解压到 "**ghost**" 目录:
```
unzip -d ghost ghost-latest.zip
```
下一步,更改属主为 "**ghost**",我们会以这个用户安装和运行它。
```
chown -R ghost:ghost ghost/
```
都做完了的话,通过输入以下命令切换到 "**ghost**" 用户:
```
su - ghost
```
然后进入到安装目录"/var/www/ghost/":
```
cd /var/www/ghost/
```
在安装 ghost 之前,我们需要为 node.js 安装 sqlite3 模块,用 npm 命令安装:
```
setenv CXX c++ ; npm install sqlite3 --sqlite=/usr/local
```
**注意: 以 “ghost” 用户运行,而不是 root 用户。**
现在,我们准备好安装 ghost 了,用 npm 命令安装:
```
npm install --production
```
下一步,复制配置文件 "config.example.js" 为 "**config.js**",用 nano 编辑器编辑:
```
cp config.example.js config.js
nano -c config.js
```
更改 server 模块的第 25 行:
```
host: '0.0.0.0',
```
保存并退出。
现在用下面的命令运行 ghost:
```
npm start --production
```
通过访问服务器 ip 和 2368 号端口验证一下。

以 “ghost” 用户在 "/var/www/ghost" 目录安装了 ghost。
### 第四步 - 作为 FreeBSD 服务运行 Ghost
要在 freebsd 上以服务形式运行应用,你需要在 rc.d 目录添加脚本。我们会在 "**/usr/local/etc/rc.d/**" 目录为 ghost 创建新的服务脚本。
在创建服务脚本之前,为了以服务形式运行 ghost,我们需要安装一个 node.js 模块,用 npm 命令以 **sudo/root** 权限安装 forever 模块:
```
npm install forever -g
```
现在进入到 rc.d 目录并创建名为 ghost 的新文件:
```
cd /usr/local/etc/rc.d/
nano -c ghost
```
粘贴下面的服务脚本:
```
#!/bin/sh
# PROVIDE: ghost
# KEYWORD: shutdown
PATH="/sbin:/bin:/usr/sbin:/usr/bin:/usr/local/sbin:/usr/local/bin"
. /etc/rc.subr
name="ghost"
rcvar="ghost_enable"
extra_commands="status"
load_rc_config ghost
: ${ghost_enable:="NO"}
status_cmd="ghost_status"
start_cmd="ghost_start"
stop_cmd="ghost_stop"
restart_cmd="ghost_restart"
ghost="/var/www/ghost"
log="/var/log/ghost/ghost.log"
ghost_start() {
sudo -u ghost sh -c "cd $ghost && NODE_ENV=production forever start -al $log index.js"
}
ghost_stop() {
sudo -u ghost sh -c "cd $ghost && NODE_ENV=production forever stop index.js"
}
ghost_status() {
sudo -u ghost sh -c "NODE_ENV=production forever list"
}
ghost_restart() {
ghost_stop;
ghost_start;
}
run_rc_command "$1"
```
保存并退出。
下一步,给 ghost 服务脚本添加可执行权限:
```
chmod +x ghost
```
为 ghost 日志创建新的目录和文件,并把属主修改为 ghost 用户:
```
mkdir -p /var/www/ghost/
touch /var/www/ghost/ghost.log
chown -R /var/www/ghost/
```
最后,如果你想运行 ghost 服务,你需要用 sysrc 命令添加 ghost 服务到开机启动应用程序:
```
sysrc ghost_enable=yes
```
用以下命令启动 ghost:
```
service ghost start
```
其它命令:
```
service ghost stop
service ghost status
service ghost restart
```

### 第五步 - 为 Ghost 安装和配置 Nginx
默认情况下,ghost 会以独立模式运行,你可以不用 Nginx、apache 或 IIS web 服务器直接运行它。但在这篇指南中我们会安装和配置 nginx 和 ghost 一起使用。
用 pkg 命令从 freebsd 库中安装 nginx:
```
pkg install nginx
```
下一步,进入 nginx 配置目录并为 virtualhost 配置创建新的目录。
```
cd /usr/local/etc/nginx/
mkdir virtualhost/
```
进入 virtualhost 目录,用 nano 编辑器创建名为 ghost.conf 的新文件:
```
cd virtualhost/
nano -c ghost.conf
```
粘贴下面的 virtualhost 配置:
```
server {
listen 80;
#Your Domain
server_name ghost.me;
location ~* \.(?:ico|css|js|gif|jpe?g|png|ttf|woff)$ {
access_log off;
expires 30d;
add_header Pragma public;
add_header Cache-Control "public, mustrevalidate, proxy-revalidate";
proxy_pass http://127.0.0.1:2368;
}
location / {
add_header X-XSS-Protection "1; mode=block";
add_header Cache-Control "public, max-age=0";
add_header Content-Security-Policy "script-src 'self' ; font-src 'self' ; connect-src 'self' ; block-all-mixed-content; reflected-xss block; referrer no-referrer";
add_header X-Content-Type-Options nosniff;
add_header X-Frame-Options DENY;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For $proxy_add_x_forwarded_for;
proxy_set_header Host $http_host;
proxy_set_header X-Forwarded-Proto $scheme;
proxy_pass http://127.0.0.1:2368;
}
location = /robots.txt { access_log off; log_not_found off; }
location = /favicon.ico { access_log off; log_not_found off; }
location ~ /\.ht {
deny all;
}
}
```
保存并退出。
要启用 virtualhost 配置,你需要把那个文件添加到 **nginx.conf**。进入 nginx 配置目录并编辑 nginx.conf 文件:
```
cd /usr/local/etc/nginx/
nano -c nginx.conf
```
在最后一行的前面,包含 virtualhost 配置目录:
```
[......]
include virtualhost/*.conf;
}
```
保存并退出。
用命令 "**nginx -t**" 测试 nginx 配置,如果没有错误,用 sysrc 添加 nginx 到开机启动:
```
sysrc nginx_enable=yes
```
并启动 nginx:
```
service nginx start
```
现在测试所有 nginx 和 virtualhost 配置。请打开你的浏览器并输入: ghost.me

Ghost.me 正在成功运行。
如果你想要检查 nginx 服务器,可以使用 "**curl**" 命令。

Ghost 正在 nginx 上运行。
### 总结
Node.js 是 Ryan Dahl 为创建和开发可扩展服务器端应用程序创建的运行时环境。Ghost 是使用 node.js 编写的开源博客平台,它有漂亮的外观设计并且易于使用。默认情况下,ghost 是可以单独运行的 web 应用程序,并不需要类似 apache、nginx 或 IIS 之类的 web 服务器,但我们也可以和 web 服务器集成(在这篇指南中使用 Nginx)。Sqlite 是 ghost 默认使用的数据库,它还支持 msql/mariadb 和 postgresql。Ghost 能快速部署并且易于使用和配置。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install-ghost-nginx-freebsd-10-2/>
作者:[Arul](http://linoxide.com/author/arulm/) 译者:[ictlyh](http://mutouxiaogui.cn/blo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 有问必答:如何通过代理服务器安装 Ubuntu 桌面版 | Dan Nanni | http://ask.xmodulo.com/install-ubuntu-desktop-behind-proxy.html | Ubuntu 默认桌面的安装程序中一个大问题是代理设置。如果你的计算机连接在一个代理上,你会发现 Ubuntu 安装时会卡在准备下载文件处。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6/212205xv4x6pwxp9u4o9v2.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6/212205xv4x6pwxp9u4o9v2.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strugglingyouth | false | [
"Ubuntu",
"代理服务器"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7795,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Ubuntu 默认桌面的安装程序中一个大问题是代理设置。如果你的计算机连接在一个代理上,你会发现 Ubuntu 安装时会卡在准备下载文件处。 | 2016-03-17T10:20:00 | 2016-03-17T10:20:00 | 7,117 | /article-7117-1.html |
>
> **问题**: 我的电脑通过 HTTP 代理连接到公司网络。当我尝试从 CD-ROM 在计算机上安装 Ubuntu 桌面时,在检索文件时安装程序会被挂起,检索则不会完成,这可能是由于代理造成的。然而问题是,Ubuntu 的安装程序从不要求我在安装过程中配置代理。那我该怎么使用代理来安装 Ubuntu 桌面?
>
>
>
与 Ubuntu 服务器不太一样,安装 Ubuntu 桌面几乎都是自动安装,没有留下太多自定义的空间,如自定义磁盘分区,手动网络设置,包选择等等。尽管非常简单,一键安装被认为是用户友好的,它不需要用户寻找“高级安装模式”来定制自己的 Ubuntu 桌面。
此外,Ubuntu 默认桌面的安装程序中一个大问题是代理设置。如果你的计算机连接在一个代理上,你会发现 Ubuntu 安装时会卡在准备下载文件处。

这篇文章描述了如何解决当使用代理时 Ubuntu **安装程序的限制和安装 Ubuntu 桌面**。
其基本思路如下。不是直接使用 Ubuntu 的安装程序开始安装,首先进入 live Ubuntu 桌面,配置代理服务器,最后从 live 桌面手动启动 Ubuntu 的安装程序。以下是程序的安装步骤。
从 CD/DVD 或 USB 启动 Ubuntu 桌面后,点击第一个欢迎屏幕上的"Try Ubuntu"。

一旦进入 live Ubuntu 桌面,点击左侧设置图标。

进入 Network 菜单。

手动配置代理服务器。

接下来,打开一个终端。

通过输入以下命令切换到 root 用户:
```
$ sudo su
```
最后,在 root 用户下输入以下命令。
```
# ubiquity gtk_ui
```
然后将启动基于 GUI 的 Ubuntu 安装程序。

继续安装其余部分。

---
via: <http://ask.xmodulo.com/install-ubuntu-desktop-behind-proxy.html>
作者:[Dan Nanni](http://ask.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strugglingyouth](https://github.com/strugglingyouth)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五大开源 Web 代理服务器横评:Squid、Privoxy、Varnish、Polipo、Tinyproxy | http://www.linuxlinks.com/article/20151101020309690/WebDelivery.html | 为深入探查 Linux 下可用的相关软件的质量,我列出了下边5个优秀的开源 web 代理工具。它们中有些功能完备强大,也有几个只需很低的资源就能运行。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7/224844ogau2uah0n7uuvzz.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7/224844ogau2uah0n7uuvzz.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fw8899 | false | [
"代理"
] | 分享 | {
"viewnum": 83215,
"commentnum": 0,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为深入探查 Linux 下可用的相关软件的质量,我列出了下边5个优秀的开源 web 代理工具。它们中有些功能完备强大,也有几个只需很低的资源就能运行。 | 2016-03-18T08:20:00 | 2016-03-18T08:20:00 | 7,119 | /article-7119-1.html | Web 代理软件转发 HTTP 请求时并不会改变数据流量。它们可以配置成透明代理,而无需客户端配置。它们还可以作为反向代理放在网站的前端;这样缓存服务器可以为一台或多台 web 服务器提供无限量的用户服务。
网站代理功能多样,有着宽泛的用途:从缓存页面、DNS 和其他查询,到加速 web 服务器响应、降低带宽消耗。代理软件广泛用于大型高访问量的网站,比如纽约时报、卫报, 以及社交媒体网站如 Twitter、Facebook 和 Wikipedia。
页面缓存已经成为优化单位时间内所能吞吐的数据量的至关重要的机制。好的 Web 缓存还能降低延迟,尽可能快地响应页面,让终端用户不至于因等待内容的时间过久而失去耐心。它们还能将频繁访问的内容缓存起来以节省带宽。如果你需要降低服务器负载并改善网站内容响应速度,那缓存软件能带来的好处就绝对值得探索一番。

为深入探查 Linux 下可用的相关软件的质量,我列出了下边5个优秀的开源 web 代理工具。它们中有些功能完备强大,也有几个只需很低的资源就能运行。
### Squid
Squid 是一个高性能、开源的代理缓存服务器和 Web 缓存进程,支持 FTP、Internet Gopher、HTTPS 和 SSL 等多种协议。它通过一个非阻塞的、I/O 事件驱动的单一进程处理所有的 IPV4 或 IPV6 协议请求。
Squid 由一个主服务程序 squid,和 DNS 查询程序 dnsserver,另外还有一些可选的请求重写、执行认证程序组件,及一些管理和客户端工具构成。
Squid 提供了丰富的访问控制、认证和日志环境, 用于开发 web 代理和内容服务网站应用。
其特性包括:
* Web 代理:
+ 通过缓存来降低访问时间和带宽使用
+ 将元数据和访问特别频繁的对象缓存到内存中
+ 缓存 DNS 查询
+ 支持非阻塞的 DNS 查询
+ 实现了失败请求的未果缓存
* Squid 缓存可架设为层次结构,或网状结构以节省额外的带宽
* 通过广泛的访问控制来执行网站访问策略
* 隐匿请求,如禁用或修改客户端 HTTP 请求头特定属性
* 反向代理
* <ruby> 媒体范围 <rp> ( </rp> <rt> media-range </rt> <rp> ) </rp></ruby>限制
* 支持 SSL
* 支持 IPv6
* 错误页面的本地化 - Squid 可以根据访问者的语言选项对每个请求展示本地化的错误页面
* <ruby> 连接固定 <rp> ( </rp> <rt> Connection Pinning </rt> <rp> ) </rp></ruby>(用于 NTLM Auth Passthrough) - 一种允许 Web 服务器通过 Web 代理使用Microsoft NTLM 安全认证替代 HTTP 标准认证的方案
* 支持<ruby> 服务质量 <rp> ( </rp> <rt> QoS, Quality of Service </rt> <rp> ) </rp></ruby>流
+ 选择一个 TOS/Diffserv 值来标记本地命中
+ 选择一个 TOS/Diffserv 值来标记对端命中
+ 选择性地仅标记同级或上级请求
+ 允许任意发往客户端的 HTTP 响应保持由远程服务器处响应的 TOS 值
+ 对收到的远程服务器的 TOS 值,在复制之前对指定位进行掩码操作,再发送到客户端
* SSL Bump (用于 HTTPS 过滤和适配) - Squid-in-the-middle,在 CONNECT 方式的 SSL 隧道中,用配置化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证书,对流量进行解密和加密
* 支持适配模块
* ICAP 旁路和重试增强 - 通过完全的旁路和动态链式路由扩展 ICAP,来处理多多个适应性服务。
* 支持 ICY 流式协议 - 俗称 SHOUTcast 多媒体流
* 动态 SSL 证书生成
* 支持 ICAP 协议 (Internet Content Adaptation Protocol)
* 完整的请求日志记录
* 匿名连接

* 网站: [www.squid-cache.org](http://www.squid-cache.org/)
* 开发: 美国国家应用网络研究实验室(NLANR)和网络志愿者
* 授权: GNU GPL v2
* 版本号: 4.0.1
### Privoxy
Privoxy (Privacy Enhancing Proxy) 是一个非缓存类 Web 代理软件,它自带的高级过滤功能可以用来增强隐私保护、修改页面内容和 HTTP 头部信息、访问控制,以及去除广告和其它招人反感的互联网垃圾。Privoxy 的配置非常灵活,能充分定制已满足各种各样的需求和偏好。它支持单机和多用户网络两种模式。
Privoxy 使用 action 规则来处理浏览器和远程站点间的数据流。
其特性包括:
* 高度配置化——可以完全定制你的配置
* 广告拦截
* Cookie 管理
* 支持“Connection: keep-alive”。可以无视客户端配置而保持外发的持久连接
* 支持 IPv6
* <ruby> 标签化 <rp> ( </rp> <rt> Tagging </rt> <rp> ) </rp></ruby>,允许按照客户端和服务器的请求头进行处理
* 作为<ruby> 拦截 <rp> ( </rp> <rt> intercepting </rt> <rp> ) </rp></ruby>代理器运行
* 巧妙的<ruby> 动作 <rp> ( </rp> <rt> action </rt> <rp> ) </rp></ruby>和过滤机制用来处理服务器和客户端的 HTTP 头部
* 可以与其他代理软件链式使用
* 整合了基于浏览器的配置和控制工具,能在线跟踪规则和过滤效果,可远程开关
* 页面过滤(文本替换、根据尺寸大小删除广告栏, 隐藏的“web-bugs”元素和 HTML 容错等)
* 模块化的配置使得标准配置和用户配置可以存放于不同文件中,这样安装更新就不会覆盖用户的个性化设置
* 配置文件支持 Perl 兼容的正则表达式,以及更为精妙和灵活的配置语法
* GIF 去动画
* 旁路处理大量<ruby> 点击跟踪 <rp> ( </rp> <rt> click-tracking </rt> <rp> ) </rp></ruby>脚本(避免脚本重定向)
* 大多数代理生成的页面(例如 "访问受限" 页面)可由用户自定义HTML模板
* 自动监测配置文件的修改并重新读取
* 大多数功能可以基于每个站点或每个 URL 位置来进行控制
* 网站: [www.privoxy.org](http://www.privoxy.org/)
* 开发: Fabian Keil(开发领导者), David Schmidt, 和众多其他贡献者
* 授权: GNU GPL v2
* 版本号: 3.4.2
### Varnish Cache
Varnish Cache 是一个为性能和灵活性而生的 web 加速器。它新颖的架构设计能带来显著的性能提升。根据你的架构,通常情况下它能加速响应速度300-1000倍。Varnish 将页面存储到内存,这样 web 服务器就无需重复地创建相同的页面,只需要在页面发生变化后重新生成。页面内容直接从内存中访问,当然比其他方式更快。
此外 Varnish 能大大提升响应 web 页面的速度,用在任何应用服务器上都能使网站访问速度大幅度地提升。
按经验,Varnish Cache 比较经济的配置是1-16GB内存+ SSD 固态硬盘。
其特性包括:
* 新颖的设计
* VCL - 非常灵活的配置语言。VCL 配置会转换成 C,然后编译、加载、运行,灵活且高效
* 能使用 round-robin 轮询和随机分发两种方式来负载均衡,两种方式下后端服务器都可以设置权重
* 基于 DNS、随机、散列和客户端 IP 的<ruby> 分发器 <rp> ( </rp> <rt> Director </rt> <rp> ) </rp></ruby>
* 多台后端主机间的负载均衡
* 支持 Edge Side Includes,包括拼装压缩后的 ESI 片段
* 重度多线程并发
* URL 重写
* 单 Varnish 能够缓存多个虚拟主机
* 日志数据存储在共享内存中
* 基本的后端服务器健康检查
* 优雅地处理后端服务器“挂掉”
* 命令行界面的管理控制台
* 使用内联 C 语言来扩展 Varnish
* 可以与 Apache 用在相同的系统上
* 单个系统可运行多个 Varnish
* 支持 HAProxy 代理协议。该协议在每个收到的 TCP 请求——例如 SSL 终止过程中——附加一小段 http 头信息,以记录客户端的真实地址
* 冷热 VCL 状态
* 可以用名为 VMOD 的 Varnish 模块来提供插件扩展
* 通过 VMOD 定义后端主机
* Gzip 压缩及解压
* HTTP 流的通过和获取
* 神圣模式和优雅模式。用 Varnish 作为负载均衡器,神圣模式下可以将不稳定的后端服务器在一段时间内打入黑名单,阻止它们继续提供流量服务。优雅模式允许 Varnish 在获取不到后端服务器状态良好的响应时,提供已过期版本的页面或其它内容。
* 实验性支持持久化存储,无需 LRU 缓存淘汰

* 网站: [www.varnish-cache.org](https://www.varnish-cache.org/)
* 开发: Varnish Software
* 授权: FreeBSD
* 版本号: 4.1.0
### Polipo
Polipo 是一个开源的 HTTP 缓存代理,只需要非常低的资源开销。
它监听来自浏览器的 web 页面请求,转发到 web 服务器,然后将服务器的响应转发到浏览器。在此过程中,它能优化和整形网络流量。从本质来讲 Polipo 与 WWWOFFLE 很相似,但其实现技术更接近于 Squid。
Polipo 最开始的目标是作为一个兼容 HTTP/1.1 的代理,理论它能在任何兼容 HTTP/1.1 或更早的 HTTP/1.0 的站点上运行。
其特性包括:
* HTTP 1.1、IPv4 & IPv6、流量过滤和隐私保护增强
* 如确认远程服务器支持的话,则无论收到的请求是管道处理过的还是在多个连接上同时收到的,都使用 HTTP/1.1 <ruby> 管道 <rp> ( </rp> <rt> pipelining </rt> <rp> ) </rp></ruby>
* 下载被中断时缓存起始部分,当需要续传时用<ruby> 区间 <rp> ( </rp> <rt> Range </rt> <rp> ) </rp></ruby>请求来完成下载
* 将 HTTP/1.0 的客户端请求升级为 HTTP/1.1,然后按照客户端支持的级别进行升级或降级后回复
* 全面支持 IPv6 (作用域(链路本地)地址除外)
* 作为 IPv4 和 IPv6 网络的网桥
* 内容过滤
* 能使用<ruby> Poor Man 多路复用技术 <rp> ( </rp> <rt> Poor Man's Multiplexing </rt> <rp> ) </rp></ruby>降低延迟
* 支持 SOCKS 4 和 SOCKS 5 协议
* HTTPS 代理
* 扮演透明代理的角色
* 可以与 Privoxy 或 tor 一起运行
* 网站: [www.pps.univ-paris-diderot.fr/~jch/software/polipo/](http://www.pps.univ-paris-diderot.fr/%7Ejch/software/polipo/)
* 开发: Juliusz Chroboczek, Christopher Davis
* 授权: MIT License
* 版本号: 1.1.1
### Tinyproxy
Tinyproxy 是一个轻量级的开源 web 代理守护进程,其设计目标是快而小。它适用于需要完整 HTTP 代理特性,但系统资源又不足以运行大型代理的场景,比如嵌入式部署。
Tinyproxy 对小规模网络非常有用,这样的场合下大型代理会使系统资源紧张,或有安全风险。Tinyproxy 的一个关键特性是其缓冲连接的理念。从效果上看, Tinyproxy 对服务器的响应进行了高速缓冲,然后按照客户端能够处理的最高速度进行响应。该特性极大的降低了网络延滞带来的问题。
特性:
* 易于修改
* 隐匿模式 - 定义哪些 HTTP 头允许通过,哪些又会被拦截
* 支持 HTTPS - Tinyproxy 允许通过 CONNECT 方法转发 HTTPS 连接,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修改数据流量
* 远程监控 - 远程访问代理统计数据,让你能清楚了解代理服务当前的忙碌状态
* 平均负载监控 - 通过配置,当服务器的负载接近一定值后拒绝新连接
* 访问控制 - 通过配置,仅允许指定子网或 IP 地址的访问
* 安全 - 运行无需额外权限,减小了系统受到威胁的概率
* 基于 URL 的过滤 - 允许基于域和URL的黑白名单
* 透明代理 - 配置为透明代理,这样客户端就无需任何配置
* 代理链 - 在流量出口处采用上游代理服务器,而不是直接转发到目标服务器,创建我们所说的代理链
* 隐私特性 - 限制允许从浏览器收到的来自 HTTP 服务器的数据(例如 cookies),同时限制允许通过的从浏览器到 HTTP 服务器的数据(例如版本信息)
* 低开销 - 使用 glibc 内存开销只有2MB,CPU 负载按并发连接数线性增长(取决于网络连接速度)。 Tinyproxy 可以运行在老旧的机器上而无需担心性能问题。
* 网站: [banu.com/tinyproxy](https://banu.com/tinyproxy/)
* 开发: Robert James Kaes和其他贡献者
* 授权: GNU GPL v2
* 版本号: 1.8.3
---
via: <http://www.linuxlinks.com/article/20151101020309690/WebDelivery.html>
译者:[fw8899](https://github.com/fw8899)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年轻人,你为啥使用 Linux | Jim Lynch | http://www.infoworld.com/article/2972587/linux/why-did-you-start-using-linux.html | Linux 越来越流行,很多 OS X 或 Windows 用户都转移到 Linux 阵营了。但是你知道是什么让他们开始使用 Linux 的吗?一个 Reddit 用户在网站上问了这个问题,并且得到了很多有趣的回答。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9/122648qajvaz5akz6jkuzk.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9/122648qajvaz5akz6jkuzk.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bazz2 | true | [
"Linux"
] | 观点 | {
"viewnum": 23145,
"commentnum": 31,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3.124.23.239",
"message": "然后我被它的高性能给震精了。<br />\r\n震精。。。",
"username": "宇宙尘埃 [Firefox 45.0|GNU/Linux]",
"date": "2016-03-19T14:08:45"
},
{
"postip": "183.15.62.135",
"message": "理由?理由就是感觉不错,不过现在我又回到WIN了",
"username": "POCMON [QQ Browser 9.3|Windows 10]",
"date": "2016-03-19T19:55:04"
},
{
"postip": "125.92.4.132",
"message": "我可以说是为了自由吗?哈哈。",
"username": "绿色圣光 [Iceweasel 44.0|GNU/Linux]",
"date": "2016-03-19T21:28:14"
},
{
"postip": "39.159.2.38",
"message": "1、不需要找某某软件破解版<br />\r\n2、不需要找某某软件去广告版<br />\r\n3、不需要安装某某杀毒软件全家桶<br />\r\n4、我有必要说这么多理由吗?",
"username": "kashu [Chromium 48.0|Ubuntu]",
"date": "2016-03-19T22:25:30"
},
{
"postip": "123.120.74.36",
"message": "哈哈哈,bazz2 的翻译风格是语气比较活跃自由~",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3-19T22:28:04"
},
{
"postip": "117.151.67.247",
"message": "“我也不认为命令行界面很让人难以接受,因为我小时候就接触过 DOS 系统。”<br />\r\n“我当时还不知道自己在玩什么,但是玩得很嗨皮。” <br />\r\n ————很喜欢这两句话,呵呵!",
"username": "tea1111980 [Firefox 45.0|Ubuntu]",
"date": "2016-03-20T05:03:09"
},
{
"postip": "121.22.29.121",
"message": "都在很小的年纪就开始使用Linux了,我一直到了大学才知道有Linux这个东西。",
"username": "ryt [Chrome 49.0|GNU/Linux]",
"date": "2016-03-20T07:45:21"
},
{
"postip": "223.73.134.63",
"message": "很简单,用了两年的linux,比使用12年windows学到的都多",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ium 48.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3-20T08:14:24"
},
{
"postip": "61.185.162.186",
"message": "人家西方国会网站,公民可以写提案达到法定人数,就成国会议员议案...还可提问,政府人员,1周内必须答复,否则,国会议员直接质问 弹劾 ...[路过]有了国会网站,不用天天发微博…有事上国会网站…<br />\r\n<br />\r\n你会网站开发???…你会程序开发???...<br />\r\n<br />\r\n每个人可用公民身份证登陆或手机号登录或邮箱登记…<br />\r\n<br />\r\n进入后可写提案可提问…<br />\r\n<br />\r\n文字图片声音视频都要能链接加载…<br />\r\n<br />\r\n里面还要有单一控键工具…客户可虽时组合安装…<br />\r\n<br />\r\n提案界面可根据时间可分类可搜索可…根据提案支持…中立…反对人数…可制选可排续…<br />\r\n<br />\r\n 增加两个界面一个是提案界面一个是提问界面…<br />\r\n<br />\r\n 所",
"username": "来自陕西西安的 Liebao|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20T09:25:30"
},
{
"postip": "120.206.84.154",
"message": "18岁知道的,现在22岁了,当时用的是ubuntu12。04",
"username": "来自江西九江的 Firefox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20T12:17:11"
},
{
"postip": "171.113.110.90",
"message": "是的,因为你们都是孩纸,不需要工作,不需要完成任务,我小时候跟他们一样很嗨玩着DOS,cd 目录然后play.bat玩各种游戏。也是得益于当时我才好入手Linux而不厌倦命令行,可是,当工作了,我发现根本没这个时间浪费在重复制造齿轮还有深入研究了东西才能用的工具上面。Linux这种目录繁杂的地方根本不好维护,而且不同的机器运行起来有不同的bug(驱动支持不一)让人感觉将就用着。应用程序容器化优势是有的,工具好不好用才是我们所追求的,开不开源只是道德、慈善或法律的约束。自从有了OS X,我再也不用担心机器高热,不需要费心思配置",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Safari 8.0|Mac 10.10 用户",
"date": "2016-03-20T13:52:45"
},
{
"postip": "171.113.110.90",
"message": "另外,每天上下班就很忙,有一次同学让我挤时间帮她们装系统,身边很多考试啦、生活琐事更重要的都没完成,整天花自己的时间给别人装系统爽吗?有一天我写了一个密码生成器花了半小时我还精心看了一下哪种算法离散度高(还百度了数学等各种复杂的问题)然而网上早就有很多的脚本,我很后悔那天浪费这半小时时间因为我还有别的事情在身结果机会就划过了,我只想问一句为了装个逼卖个萌告诉大家我在用类Unix在写程序自己解决问题重复制造齿轮爽吗?只能说得不偿失",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Safari 8.0|Mac 10.10 用户",
"date": "2016-03-20T13:57:21"
},
{
"postip": "59.172.176.84",
"message": "各个阶段干各自的事情,你也是这么走过来的,Linux那么多发行版也不是让逼着大家一个一个学,选定一个其实就挺好的,要实事求是地分析需求而不是一副倚老卖老的架子",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Iceweasel 44.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20T15:49:14"
},
{
"postip": "59.172.176.84",
"message": "不是每一个用linux的人都是为了重复造轮子,重复解决别人已经解决的问题才是重复造轮子。网上的脚本是你的知识么? 是你自己的能力么??自己不实践一遍你就明白了,那你咋不上天呢??<br />\r\n别人让你给装系统也是Linux的锅???一口一个你们都是孩子,现在还在被别人拉去装系统???自己用mac自己开心就行了,那是你的解决方案。不要自己的问题解决了,就觉得大家都应该或者有条件和你一样的解决方式。你这不是何不食肉糜么?",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Iceweasel 44.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20T15:58:11"
},
{
"postip": "218.83.39.237",
"message": "13岁,装了ubuntu 14,04 是啥时候",
"username": "走_走_走_走 [Firefox 38.0|Windows 7]",
"date": "2016-03-20T20:59:26"
},
{
"postip": "123.120.74.36",
"message": "14.04 显然是 2014 年。·~",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3-20T21:14:25"
},
{
"postip": "121.22.29.121",
"message": "赞同!",
"username": "ryt [Chrome 49.0|GNU/Linux]",
"date": "2016-03-21T07:45:03"
},
{
"postip": "121.22.29.121",
"message": "非常不赞同你的观点!",
"username": "ryt [Chrome 49.0|GNU/Linux]",
"date": "2016-03-21T07:47:22"
},
{
"postip": "121.22.29.121",
"message": "赞同!",
"username": "ryt [Chrome 49.0|GNU/Linux]",
"date": "2016-03-21T07:49:21"
},
{
"postip": "113.105.96.246",
"message": "我的X220古董机,装个Win7都卡,我知道可能我换个固态然后装个Win8、Win10可能会好一些,但发现装了Linux,虚拟机再加个Win7,整体都用得很舒爽,拿来当日常办公再好不过了。",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21T09:59:05"
},
{
"postip": "110.217.190.164",
"message": "赞同,linux让人真正理解了操作系统,windows我一点都没学会多少东西。",
"username": "来自陕西宝鸡的 Chrome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21T12:20:37"
},
{
"postip": "221.10.57.59",
"message": "为了开发 好用,为了不动不动就卡死,为了好好用系统,为了不装杀毒软件。为了。。。。",
"username": "鸿蒙希荑-Lee [Chrome 50.0|Windows 10]",
"date": "2016-03-21T22:37:39"
},
{
"postip": "220.163.20.114",
"message": "用IDE我使用windows,字处理我用Linux。os X的命令行功能比不过GNU/linux,点鼠标不如windows。我在windows下跑个linux虚拟机也比用osX强。不要说sifari 那废品,开了10几个标签,firefox、IE这些早把其他标签的网页内容缓冲好了,sifari把页面加载了,但是像新闻的评论点回来后还得等加载",
"username": "来自云南昆明的 Firefox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22T12:52:49"
},
{
"postip": "119.34.106.14",
"message": "好玩",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47.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22T12:53:34"
},
{
"postip": "222.91.60.132",
"message": "万一有广告咋办?",
"username": "hellbeta [Chrome 45.0|Windows 7]",
"date": "2016-03-24T15:50:54"
},
{
"postip": "116.6.43.200",
"message": "這麼小就玩linux了.",
"username": "来自广东中山的 Internet Explorer 8.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25T13:45:37"
},
{
"postip": "183.131.11.57",
"message": "回去找小侄子,玩Linux",
"username": "夜域诡士 [Chrome 48.0|Windows 7]",
"date": "2016-04-06T20:01:35"
},
{
"postip": "202.74.253.42",
"message": "好像我14、5岁接触到的电脑,还都是跑DOS,然后出来win,迅速被她的图形界面所折服,用了很长一段win后,有接触过Linux,还是盗版盘来着卖10多块呢,尝试着安装了一下,当然是带图形界面的,体验特别差,驱动不全,卡顿,由于当时家庭上网还主要靠猫,所以软件也没有地方搞,市面上也没有教材可以参考,更表说精通Linux的大牛了。然后Linux果断被我放弃了。直到最近几年因为工作关系才重新拾起,用惯了win感觉Linux还是不够亲切,只不过作为一个攻城狮来说,Linux更容易理解!",
"username": "来自日本的 Firefox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13T14:22:06"
},
{
"postip": "159.226.95.66",
"message": "使用linux让自己更加了解计算机编程,因为要从事底层开发工作所以必须会用linux",
"username": "xstar [Sogou Explorer 2|Windows 7]",
"date": "2016-05-17T13:49:05"
},
{
"postip": "60.175.130.2",
"message": "简而言之:内心的直觉!",
"username": "hello_linux [Firefox 45.0|Windows 7]",
"date": "2016-05-20T08:36:40"
},
{
"postip": "112.10.240.143",
"message": "14岁,openSUSE Tumbleweed,喜欢折腾",
"username": "来自浙江杭州的 Firefox 5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7-03-04T21:42:32"
}
] | [] | Linux 越来越流行,很多 OS X 或 Windows 用户都转移到 Linux 阵营了。但是你知道是什么让他们开始使用 Linux 的吗?一个 Reddit 用户在网站上问了这个问题,并且得到了很多有趣的回答。 | 2016-03-19T12:27:43 | 2016-03-19T12:27:43 | 7,122 | /article-7122-1.html | Linux 越来越流行,很多 OS X 或 Windows 用户都转移到 Linux 阵营了。但是你知道是什么让他们开始使用 Linux 的吗?一个 Reddit 用户在网站上问了这个问题,并且得到了很多有趣的回答。

一个名为 SilverKnight 的用户在 Reddit 的 Linux 版块上问了如下问题:
>
> 我知道这个问题肯定被问过了,但我还是想听听年轻一代使用 Linux 的原因,以及是什么让他们坚定地成为 Linux 用户。
>
>
> 我无意阻止大家讲出你们那些精彩的 Linux 故事,但是我还是对那些没有经历过什么精彩故事的新人的想法比较感兴趣。
>
>
> 我27岁,半吊子 Linux 用户,这些年装过不少发行版,但没有投入全部精力去玩 Linux。我正在找更多的、能让我全身心投入到 Linux 潮流的理由,或者说激励。
>
>
> [详见 Reddit](https://www.reddit.com/r/linux/comments/3hb2sr/question_for_younger_users_why_did_you_start/)
>
>
>
以下是网站上的回复:
>
> **DoublePlusGood**:我12岁开始使用 Backtrack(现在改名为 Kali),因为我想成为一名黑客(LCTT 译注:原文“1337 haxor”,1337 是 leet 的火星文写法,意为'火星文',haxor 为 hackor 的火星文写法,意为'黑客',另一种写法是 1377 h4x0r,满满的火星文文化)。我现在一直使用 ArchLinux,因为它给我无限自由,让我对我的电脑可以为所欲为。
>
>
> **Zack**:我记得是12、3岁的时候使用 Linux,现在15岁了。
>
>
> 我11岁的时候就对 Windows XP 感到不耐烦,一个简单的功能,比如关机,TMD 都要让我耐心等着它慢慢完成。
>
>
> 在那之前几个月,我在 freenode IRC 聊天室参与讨论了一个游戏,它是一个开源项目,大多数用户使用 Linux。
>
>
> 我不断听到 Linux 但当时对它还没有兴趣。然而由于这些聊天频道(大部分在 freenode 上)谈论了很多编程话题,我就开始学习 python 了。
>
>
> 一年后我尝试着安装 GNU/Linux (主要是 ubuntu)到我的新电脑(其实不新,但它是作为我的生日礼物被我得到的)。不幸的是它总是不能正常工作,原因未知,也许硬盘坏了,也许灰尘太多了。
>
>
> 那时我放弃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然后缠着老爸给我的电脑装上 Ubuntu,他也无能为力,原因同上。
>
>
> 在追求 Linux 一段时间后,我打算抛弃 Windows,使用 Linux Mint 代替 Ubuntu,本来没抱什么希望,但 Linux Mint 竟然能跑起来!
>
>
> 于是这个系统我用了6个月。
>
>
> 那段时间我的一个朋友给了我一台虚拟机,跑 Ubuntu 的,我用了一年,直到我爸给了我一台服务器。
>
>
> 6个月后我得到一台新 PC(现在还在用)。于是起想折腾点不一样的东西。
>
>
> 我打算装 openSUSE。
>
>
> 我很喜欢这个系统。然后在圣诞节的时候我得到树莓派,上面只能跑 Debian,还不能支持其它发行版。
>
>
> **Cqz**:我9岁的时候有一次玩 Windows 98,结果这货当机了,原因未知。我没有 Windows 安装盘,但我爸的一本介绍编程的杂志上有一张随书附赠的光盘,这张光盘上刚好有 Mandrake Linux 的安装软件,于是我瞬间就成为了 Linux 用户。我当时还不知道自己在玩什么,但是玩得很嗨皮。这些年我虽然在电脑上装了多种 Windows 版本,但是 FLOSS 世界才是我的家(LCTT 译注:FLOSS —— Free/Libr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自由/开源软件)。现在我只把 Windows 装在虚拟机上,用来玩游戏。
>
>
> **Tosmarcel**:15岁那年对'编程'这个概念很好奇,然后我开始了哈佛课程'CS50',这个课程要我们安装 Linux 虚拟机用来执行一些命令。当时我问自己为什么 Windows 没有这些命令?于是我 Google 了 Linux,搜索结果出现了 Ubuntu,在安装 Ubuntu 的时候不小心把 Windows 分区给删了。。。当时对 Linux 毫无所知,适应这个系统非常困难。我现在16岁,用 ArchLinux,不想用回 Windows,我爱 ArchLinux。
>
>
> **Micioonthet**:第一次听说 Linux 是在我5年级的时候,当时去我一朋友家,他的笔记本装的就是 MEPIS(Debian的一个比较老的衍生版),而不是 XP。
>
>
> 原来是他爸爸是个美国的社会学家,而他全家都不信任微软。我对这些东西完全陌生,这系统完全没有我熟悉的软件,我很疑惑他怎么能使用。
>
>
> 我13岁那年还没有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而我另一位朋友总是抱怨他的电脑有多慢,所以我打算把它买下来并修好它。我花了20美元买下了这台装着 Windows Vista 系统、跑满病毒、完全无法使用的惠普笔记本。我不想重装讨厌的 Windows 系统,记得 Linux 是免费的,所以我刻了一张 Ubuntu 14.04 光盘,马上把它装起来,然后我被它的高性能给震精了。
>
>
> “我的世界(Minecraft)”(由于它允许运行在 JAVA 上,所以当时它是 Linux 下为数不多的几个游戏之一)在 Vista 上只能跑5帧每秒,而在 Ubuntu 上能跑到25帧。
>
>
> 我到现在还会偶尔使用一下那台笔记本,Linux 可不会在乎你的硬件设备有多老。
>
>
> 之后我把我爸也拉入 Linux 行列,我们会以很低的价格买老电脑,装上 Linux Mint 或其他轻量级发行版,这省了好多钱。
>
>
> **Webtm**:我爹每台电脑都会装多个发行版,有几台是 opensuse 和 Debian,他的个人电脑装的是 Slackware。所以我记得很小的时候一直在玩 debian,但没有投入很多精力,我用了几年的 Windows,然后我爹问我有没有兴趣试试 debian。这是个有趣的经历,在那之后我一直使用 debian。而现在我不用 Linux,转投 freeBSD,5个月了,用得很开心。
>
>
> 完全控制自己的系统是个很奇妙的体验。开源界有好多酷酷的软件,我认为在自己解决一些问题并且利用这些工具解决其他事情的过程是最有趣的。当然稳定和高效也是吸引我的地方。更不用说它的保密级别了。
>
>
> **Wyronaut**:我今年18,第一次玩 Linux 是13岁,当时玩的 Ubuntu,为啥要碰 Linux?因为我想搭一个“我的世界”的服务器来和小伙伴玩游戏,当时“我的世界”可是个新鲜玩意儿。而搭个私服需要用 Linux 系统。
>
>
> 当时我还是个新手,对着 Linux 的命令行有些傻眼,因为很多东西都要我自己处理。还是多亏了 Google 和维基,我成功地在多台老 PC 上部署了一些简单的服务器,那些早已无人问津的老古董机器又能发挥余热了。
>
>
> 跑过游戏服务器后,我又开始跑 web 服务器,先是跑了几年 HTML,CSS 和 PHP,之后受 TheNewBoston 视频的误导转到了 JAVA。
>
>
> 一周后放弃 JAVA 改用 Python,当时学习 Python 用的书名叫《Learn Python The Hard Way》,作者是 Zed A. Shaw。我花了两周学完 Python,然后开始看《C++ Primer》,因为我想做游戏开发。看到一半(大概500页)的时候我放弃了。那个时候我有点讨厌玩电脑了。
>
>
> 这样中断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决定学习 JavaScript,读了2本书,试了4个平台,然后又不玩了。
>
>
> 现在到了不得不找一所学校并决定毕业后找什么样工作的糟糕时刻。我不想玩图形界面编程,所以我不会进游戏行业。我也不喜欢画画和建模。然后我发现了一个涉及网络安全的专业,于是我立刻爱上它了。我挑了很多 C 语言的书来度过这个假期,并且复习了一下数学来迎接新的校园生活。
>
>
> 目前我玩 archlinux,不同 PC 上跑着不同任务,它们运行很稳定。
>
>
> 可以说 Linux 带我进入编程的世界,而反过来,我最终在学校要学的就是 Linux。我估计会终生感谢 Linux。
>
>
> **Linuxllc**:你们可以学学像我这样的老头。
>
>
> 扔掉 Windows!扔掉 Windows!扔掉 Windows!给自己一个坚持使用 Linux 的理由,那就是完全,彻底,远离,Windows。
>
>
> 我在 2003 年放弃 Windows,只用了5天就把所有电脑跑成 Linux,包括所有的外围设备(LCTT 译注:比如打印机?)。我不玩 Windows 里的游戏,只玩 Linux 里的。
>
>
> **Highclass**:我28岁,不知道还是不是你要找的年轻人类型。
>
>
> 老实说我对电脑挺感兴趣的,当我还没接触'自由软件哲学'的时候,我认为 free 是免费的意思。我也不认为命令行界面很让人难以接受,因为我小时候就接触过 DOS 系统。
>
>
> 我第一个发行版是 Mandrake,在我11岁还是12岁那年我把家里的电脑弄得乱七八糟,然后我一直折腾那台电脑,试着让我自己的技能提升一个台阶。现在我在一家公司全职使用 Linux。(请允许我耸个肩)。
>
>
> **Matto**:我的电脑是旧货市场淘回来的,装 XP,跑得慢,于是我想换个系统。Google 了一下,发现 Ubuntu。当年我15、6岁,现在23了,就职的公司内部使用 Linux。
>
>
> [更多评论移步 Reddit](https://www.reddit.com/r/linux/comments/3hb2sr/question_for_younger_users_why_did_you_start/)
>
>
>
---
via: <http://www.itworld.com/article/2972587/linux/why-did-you-start-using-linux.html>
作者:[Jim Lynch](http://www.itworld.com/author/Jim-Lynch/) 译者:[bazz2](https://github.com/bazz2)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为什么你应该放弃 Windows10 而选择 Linux | Jim Lynch | http://www.itworld.com/article/2972587/linux/why-did-you-start-using-linux.html | 自从 Windows10 出来以后,各种媒体都报道过它的隐藏间谍功能。ZDNet 列出了一些放弃 Windows10 的理由。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9/123550tz5tttn5t5yz7l57.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19/123550tz5tttn5t5yz7l57.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bazz2 | false | [
"Linux",
"Windows 10"
] | 观点 | {
"viewnum": 11573,
"commentnum": 19,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2.210.108.99",
"message": "我放弃巨硬是因为其越用越慢,到后来直接受不了",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22T10:45:05"
},
{
"postip": "124.42.103.133",
"message": "帖子好水......",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49.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3-22T12:18:28"
},
{
"postip": "112.64.189.147",
"message": "呵呵。",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Chrome Mobile 49.0|Android 6.0 用户",
"date": "2016-03-22T12:23:33"
},
{
"postip": "58.45.181.211",
"message": "为了尝鲜选的Linux - -",
"username": "nextkara [Firefox 45.0|GNU/Linux]",
"date": "2016-03-22T12:44:30"
},
{
"postip": "106.39.222.205",
"message": "连续用Linux快一年了,从ubuntu到EOS到Mint,现在用Fedora",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22T15:28:01"
},
{
"postip": "118.26.62.192",
"message": "我偏不",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Firefox 45.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3-22T17:32:25"
},
{
"postip": "123.120.74.36",
"message": "Ubuntu 用户做如是回答.......",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3-22T17:54:32"
},
{
"postip": "113.88.65.182",
"message": "说的非常对,为什么我又安装了WIN10....用了三年UBUNTU~",
"username": "POCMON [QQ Browser 9.3|Windows 10]",
"date": "2016-03-22T20:18:17"
},
{
"postip": "125.92.7.107",
"message": "我以为文章会罗列一大堆理由呢。",
"username": "绿色圣光 [Iceweasel 44.0|GNU/Linux]",
"date": "2016-03-22T21:54:33"
},
{
"postip": "121.22.29.121",
"message": "同意文章的观点。",
"username": "ryt [Chrome 49.0|GNU/Linux]",
"date": "2016-03-23T07:40:01"
},
{
"postip": "111.205.180.176",
"message": "我也不",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49.0|Fedora 用户",
"date": "2016-03-23T08:36:59"
},
{
"postip": "202.104.136.206",
"message": "为何不放弃Windows而选择ps4,xbox one",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e 49.0|Mac 10.11 用户",
"date": "2016-03-23T09:16:22"
},
{
"postip": "183.31.255.209",
"message": "对的,不能选择win7+的系统",
"username": "来自广东珠海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23T12:00:32"
},
{
"postip": "140.207.40.82",
"message": "以前装过win10,现在退回win7了",
"username": "粱小无拆 [Firefox 45.0|Windows 7]",
"date": "2016-03-23T17:44:04"
},
{
"postip": "123.122.120.212",
"message": "还在学习中",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49.0|Windows XP 用户",
"date": "2016-03-24T14:13:49"
},
{
"postip": "218.17.160.246",
"message": "选择Linux,确实是相当不错的;尽管中国政府最终还是放弃了国产Linux。",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e 4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25T13:48:14"
},
{
"postip": "222.70.105.31",
"message": "LINUX还是差点易用性,比如软件安装,一个好系统主要就是易用性,就是傻瓜系统,毕竟好多用电脑的人对于电脑基础不是很懂的,也不知道什么命令,需要的就是拿起就用,LINUX如果不考虑大众的基本需求的话,走不远。。。。。。还有兼容问题,无法兼容win的软件是硬伤,毕竟现在流行的软件都是WIN的,虽然有WINE,但是说实话真心不怎么样。如果LINUX还是这样闭关自守的,不考虑易用傻瓜系统兼容,那么就只能越来越没落,自娱自乐的系统是无法让大多数人接受的",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Chrome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01T10:58:51"
},
{
"postip": "49.65.250.241",
"message": "sb",
"username": "初级暗系魔法师 [Chrome 45.0|Windows 10]",
"date": "2016-04-14T00:21:10"
},
{
"postip": "112.96.33.131",
"message": "使用之后才发表意见吧, 都是些window用户. 简单点,linux桌面用户可以使用IP伪装,隐藏你的上网记录. 呵呵,window下也可以,但是需要购买专用软件. 还有linux下你可以封杀那些盗取你隐私的公司的IP和域名, 计算机丢弃向这些公司发送数据包.",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5.0|Fedora 用户",
"date": "2016-04-19T02:21:54"
}
] | [] | 自从 Windows10 出来以后,各种媒体都报道过它的隐藏间谍功能。ZDNet 列出了一些放弃 Windows10 的理由。 | 2016-03-22T10:29:00 | 2016-03-22T10:29:00 | 7,123 | /article-7123-1.html | 自从 Windows10 出来以后,各种媒体都报道过它的隐藏间谍功能。ZDNet 列出了一些放弃 Windows10 的理由。

SJVN 在 ZDNet 的报告:
>
> 你试试关掉 Windows10 的数据分享功能,坏消息来了:window10 会继续把你的数据分享给微软公司。请选择 Linux 吧。
>
>
> 你可以有很多方法不让 Windows10 泄露你的秘密,但你不能阻止它交谈。Cortana,win10 小娜,语音助手,就算你把她关了,她也会把数据发给微软公司。这些数据包括你的电脑 ID,微软用它来识别你的 PC 机。
>
>
> 所以如果这些泄密给你带来了烦恼,你可以使用老版本 Windows7,或者换到 Linux。然而,当 Windows7 不再提供技术支持的那天到来,如果你还想保留隐私,最终你还是只能选择 Linux。
>
>
> 这里还有些小众的桌面系统能保护你的隐私,比如 BSD 家族的 FreeBSD,PCBSD,NetBSD,eComStation,OS/2。但是,最好的选择还是 Linux,它提供最低的学习曲线。
>
>
> [详情移步 ZDNet](http://www.zdnet.com/article/sick-of-windows-spying-on-you-go-linux/)
>
>
>
---
via: <http://www.itworld.com/article/2972587/linux/why-did-you-start-using-linux.html>
作者:[Jim Lynch](http://www.itworld.com/author/Jim-Lynch/) 译者:[bazz2](https://github.com/bazz2)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Manjaro Linux 即将推出支持 ARM 处理器的 Manjaro-ARM | JOHN PAUL | http://itsfoss.com/manjaro-linux-arm/ | 最近,Manjaro 的开发者为 ARM 处理器发布了一个 alpha 版本。这是这个基于 Archlinux 的发行版的一大进步,在此之前,它只能在 32 位或者 64 位的个人电脑上运行。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0/203742wqdc3afe9dlh30lg.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0/203742wqdc3afe9dlh30lg.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name1e5s | false | [
"Manjaro",
"ARM"
] | 新闻 | {
"viewnum": 5813,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最近,Manjaro 的开发者为 ARM 处理器发布了一个 alpha 版本。这是这个基于 Archlinux 的发行版的一大进步,在此之前,它只能在 32 位或者 64 位的个人电脑上运行。 | 2016-03-21T07:36:00 | 2016-03-21T07:36:00 | 7,130 | /article-7130-1.html | 
最近,Manjaro 的开发者为 ARM 处理器发布了一个 [alpha 版本](https://manjaro.github.io/Manjaro-ARM-launched/)。这是这个基于 Archlinux 的发行版的一大进步,在此之前,它只能在 32 位或者 64 位的个人电脑上运行。
根据公告, “[Manjaro Arm](http://manjaro-arm.org/) 项目致力于将简洁可定制的 Manjaro 移植到使用 [ARM 处理器](https://www.arm.com/)的设备上去。这些设备的数量越来越多并且应用范围广泛。这些设备中最出名的是树莓派和 BeagleBoard“。目前 Alpha 版本仅支持树莓派2,但是毫无疑问,支持的设备数量会随时间增长。
现在这个项目的开发者有 dodgejcr, Torei, Strit, 和 Ringo32。他们正在寻求更多的人来帮助这个项目发展。除了开发者,[他们还在寻找维护者,论坛版主,管理员,以及设计师](http://manjaro-arm.org/forums/website/looking-for-contributors/?PHPSESSID=876d5c11400e9c25eb727e9965300a9a)。
Manjaro-ARM 将会有四个版本:
* 媒体版本将可以运行 Kodi 并且允许你用很少的配置就能创建一个媒体中心。
* 服务器版将会预先配置好 SSH,FTP,LAMP ,你能把你的 ARM 设备当作服务器使用。
* 基本版是一个桌面版本,自带一个 XFCE 桌面。
* 如果你想自己从头折腾系统的话你可以选择迷你版,它没有任何预先配置的软件包,仅仅包含一个 root 用户。
### 我的想法
作为一个 Manjaro 的粉丝(我在 4 个电脑上都安了 Manjaro),听说他们分支出一个 ARM 版我很高兴。 ARM 处理器被用到了越来越多的设备当中。如同评论员 Robert Cringely 所说, [设备制造商开始注意到昂贵的因特尔、AMD 处理器之外的便宜的多的 ARM 处理器](http://www.cringely.com/2016/01/21/prediction-8-intel-starts-to-become-irrelevent/)。甚至微软(别打我)都开始考虑将自己的一些软件移植到 ARM 处理器上去。随着 ARM 处理器设备数量的增多,Manjaro 将会带给用户良好的体验。
对此,你怎样看?你希望更多的发行版支持 ARM 吗?或者你认为 ARM 将是昙花一现?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
via: <http://itsfoss.com/manjaro-linux-arm/>
作者:[JOHN PAUL](http://itsfoss.com/author/john/) 译者:[name1e5s](https://github.com/name1e5s)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GIMP 过去的 20 年:一点一滴的进步 | Pavlo Rudyi | https://tlhp.cf/20-years-of-gimp-evolution/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 Peter Mattis 和 Spencer Kimball 早在 1995 年的时候开始了该程序的开发。到了 1997 年,该程序成为了 GNU Project 官方的一部分,并正式更名为 GIMP。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0/210453ttwwsllulh6tx2lh.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0/210453ttwwsllulh6tx2lh.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GHLandy | false | [
"GIMP"
] | 观点 | {
"viewnum": 9914,
"commentnum": 5,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3.124.23.239",
"message": "一步一脚印:GNOME 十八年进化史<br />\r\nGIMP 过去的 20 年:一点一滴的进步<br />\r\n下一个是____",
"username": "宇宙尘埃 [Firefox 45.0|GNU/Linux]",
"date": "2016-03-21T17:17:10"
},
{
"postip": "106.123.185.47",
"message": "BGM是什么歌,好稀饭",
"username": "来自新疆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21T23:11:12"
},
{
"postip": "36.62.185.132",
"message": "十年都没什么变化。。。不过说实话,不在于软件,有的大触用画图都能撸出一个美图",
"username": "哲学传播者 [Chrome 47.0|GNU/Linux]",
"date": "2016-03-22T02:14:12"
},
{
"postip": "118.253.96.97",
"message": "LCTT 的 GitHub 仓库好像还有类似的话题。下一篇期待你的翻译。",
"username": "GHLandy [Chrome 47.0|Windows 10]",
"date": "2016-03-22T08:33:14"
},
{
"postip": "59.172.176.173",
"message": "GIMP都4年没大更新了,这还叫一步一个脚印?都要死了!",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Internet Explorer 1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3-25T16:34:26"
}
] | []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 Peter Mattis 和 Spencer Kimball 早在 1995 年的时候开始了该程序的开发。到了 1997 年,该程序成为了 GNU Project 官方的一部分,并正式更名为 GIMP。 | 2016-03-21T09:58:00 | 2016-03-21T09:58:00 | 7,131 | /article-7131-1.html | 
[GIMP](https://gimp.org/)(<ruby> GNU 图像处理程序 <rp> ( </rp> <rt> GNU Image Manipulation Program </rt> <rp> ) </rp></ruby>)—— 一流的开源自由的图像处理程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 Peter Mattis 和 Spencer Kimball 早在 1995 年的时候开始了该程序的开发。到了 1997 年,该程序成为了 [GNU Project](http://www.gnu.org/) 官方的一部分,并正式更名为 GIMP。时至今日,GIMP 已经成为了最好的图像编辑器之一,并有经常有 “GIMP vs Photoshop” 之争。
### 1995 年 11 月 21 日,首版发布
```
From: Peter Mattis
Subject: ANNOUNCE: The GIMP
Date: 1995-11-21
Message-ID: <[email protected]>
Newsgroups: comp.os.linux.development.apps,comp.os.linux.misc,comp.windows.x.apps
GIMP:通用图像处理程序
------------------------------------------------
GIMP 是为各种图像编辑操作提供一个直观的图形界面而设计的。
以下是 GIMP 的主要功能介绍:
图像查看
-------------
* 支持 8 位,15 位,16 位和 24 位颜色
* 8 位色显示图像的排序和 Floyd-Steinberg 抖动算法
* 以 RGB 色、灰度和索引色模式查看图像
* 同时编辑多个图像
* 实时缩放和全图查看
* 支持 GIF、JPEG、PNG、TIFF 和 XPM 格式
图像编辑
-------------
* 选区工具:包括矩形、椭圆、自由、模糊、贝尔赛曲线以及智能
* 变换工具:包括旋转、缩放、剪切和翻转
* 绘画工具:包括油漆桶、笔刷、喷枪、克隆、卷积、混合和文本
* 效果滤镜:如模糊和边缘检测
* 通道和颜色操作:叠加、反相和分解
* 组件功能:允许你方便的添加新的文件格式和效果滤镜
* 多步撤销/重做功能
```
### 1996 年,GIMP 0.54 版

GIMP 0.54 版需要具备 X11 显示、X-server 以及 Motif 1.2 组件,支持 8 位、15 位、16 位和 24 位的颜色深度和灰度,支持 GIF、JPEG、PNG、TIFF 和 XPM 图像格式。
基本功能:具备矩形、椭圆、自由、模糊、贝塞尔曲线和智能等选择工具,旋转、缩放、剪切、克隆、混合和翻转等变换工具。
扩展工具:文字添加、效果滤镜、通道和颜色操纵工具、撤销/重做功能。由于第一个版本支持组件扩展,才方便添加这些功能。
GIMP 0.54 版可以在 Linux、HP-UX、Solaris 和 SGI IRIX 中运行。
### 1997 年,GIMP 0.60 版

这只是一个开发版本,并非面向用户发布的。GIMP 有了新的工具包——GDK(GIMP Drawing Kit,GIMP 绘图工具)和 GTK(GIMP Toolkit,GIMP 工具包),并弃用 Motif。GIMP 工具包随后也发展成为了 GTK+ 跨平台的微件工具包。新特性:
* 基本的图层功能
* 子像素取样
* 笔刷间距
* 改进剂喷枪功能
* 绘制模式
### 1997 年,GIMP 0.99 版

从 0.99 版本开始,GIMP 有了宏脚本的支持。GTK 及 GDK 功能增强版正式更名为 GTK+。其他更新:
* 支持大体积图像(大于 100M)
* 新增原生格式 – XCF
* 新的 API – 使得更加容易编写组件和扩展
### 1998 年,GIMP 1.0 版

GIMP 和 GTK+ 开始分为两个不同的项目。GIMP 官网进行重构,包含新教程、组件和文档。新特性:
* 基于瓦片式(tile)的内存管理
* 组件 API 做了大量改变
* XFC 格式现在支持图层、导航和选择
* web 界面
* 在线图像生成
### 2000 年,GIMP 1.2 版
新特性:
* 进行了非英文语言翻译
* 修复 GTK+ 和 GIMP 中的大量 bug
* 增加大量组件
* 图像映射
* 新工具:调整大小、测量、加亮、燃烧效果、颜色吸管和翻转等。
* 图像管道
* 保存前可以进行图像预览
* 按比例缩放的笔刷进行预览
* 通过路径进行递归选择
* 新的导航窗口
* 支持图像拖拽
* 支持水印
### 2004 年,GIMP 2.0 版

重大更新 – 更新 GTK+ 2.x toolkit.
### 2004 年,GIMP 2.2 版

修复大量 Bug 并支持图像拖拽
### 2007 年,GIMP 2.4 版

新特性:
* 更好的图像拖拽体验
* 使用新的脚本解释器 Script-Fu 替代了 旧的 Ti-Fu
* 新组件:影印效果、光晕效果、霓虹灯效果、卡通效果、小狗笔刷、水珠笔刷以及其他组件
### 2008 年,GIMP 2.6 版
新特性:
* 更新了图形界面
* 新的选择工具
* 集成了 GEGL (GEneric Graphics Library,通用图形库)
* 为 MDI 行为实现了实用程序窗口提示
### 2012 年,GIMP 2.8 版

新特性:
* GUI 在视觉上做了一些改变
* 新的保存和导出菜单
* 更新文本框工具
* 支持图层群组
* 支持 JPEG2000 和导出为 pdf
* 网页截图工具
---
via: <https://tlhp.cf/20-years-of-gimp-evolution/>
作者:[Pavlo Rudyi](https://tlhp.cf/author/paul/) 译者:[GHLandy](https://github.com/GHLandy)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要获得开源社区的信任,微软还需要做的一件事 | Steven J. Vaughan-Nichols | http://www.zdnet.com/article/the-one-thing-microsoft-needs-to-do-to-gain-real-open-source-trust/ | 虽然我知道微软做了一些改变,但是我并不真的相信微软改变了它的反开源路线。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1/184145hey2o3beqoewq2ek.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1/184145hey2o3beqoewq2ek.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微软",
"开源",
"Android",
"专利"
] | 新闻 | {
"viewnum": 6737,
"commentnum": 9,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0.73.135.201",
"message": "难道不是吧office开源吗",
"username": "来自广西来宾的 Chrome 48.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21T20:05:46"
},
{
"postip": "1.85.49.28",
"message": "兄弟! 你是想让人家去买肾嘛",
"username": "psoame [Chrome 49.0|GNU/Linux]",
"date": "2016-03-21T20:18:58"
},
{
"postip": "123.138.180.142",
"message": "Windows 10要开源才对,鼓掌!!!",
"username": "koolar [Chrome 50.0|Windows 10]",
"date": "2016-03-21T20:20:22"
},
{
"postip": "14.29.80.4",
"message": "为什么微软不可信,lumia前车之鉴",
"username": "来自广东的 Chrome 49.0|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16-03-21T20:58:07"
},
{
"postip": "222.210.108.99",
"message": "我宁愿相信微软件是是为了“拥抱、扩展、摧毁”而来,呵呵.如果真是那样,我只想说:748,微软!",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22T08:41:55"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此文无非是理想主义者的言论",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22T09:10:05"
},
{
"postip": "111.164.59.132",
"message": "别人辛辛苦苦研发了很多年,投入了XX亿的资金,申请了专利,你一句话就想直接拿来免费用,门头没有",
"username": "来自天津的 Chrome 4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24T11:45:40"
},
{
"postip": "104.131.65.251",
"message": "或许真会成为 “拥抱、扩展、毁灭”,看看微软对待“Secure Boot”的态度。依稀记得微软怂恿过PC厂商,让他们不给用户提供关闭“Secure Boot”的选项。正面是在“拥抱”开源,暗地里干的那些勾当却是……",
"username": "来自美国的 Chrome 4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26T16:34:30"
},
{
"postip": "114.249.195.255",
"message": "HEHE",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102.0|GNU/Linux 用户",
"date": "2022-07-08T14:42:59"
}
] | [] | 虽然我知道微软做了一些改变,但是我并不真的相信微软改变了它的反开源路线。 | 2016-03-21T18:46:49 | 2016-03-21T18:46:49 | 7,136 | /article-7136-1.html |
>
> 观点:停止向企业收取虚假的 Android 专利。是的,没错,现在还在收着!
>
>
>
我是一个 Linux 和开源软件的老用户了,我是在 Linux Mint 17.3 桌面上使用 LibreOffice 5.1 写的这篇文章。**虽然我知道微软做了一些改变,但是我并不真的相信微软改变了它的反开源路线。**

让我们来看看微软都做了些什么。2014年,微软 CEO <ruby> 萨提亚·纳德拉 <rp> ( </rp> <rt> Satya Nadella </rt> <rp> ) </rp></ruby> [公开宣称说微软爱 Linux](/article-4056-1.html)。甚至连曾经说过“Linux 是癌症”的前微软 CEO <ruby> 史蒂夫·鲍尔默 <rp> ( </rp> <rt> Steve Ballmer </rt> <rp> ) </rp></ruby>,现在也[认为微软走向开源软件是一个好的方向](/article-7095-1.html)。
这并不是微软的最新举措。早在 2008 年,时任微软平台技术战略总监的 Sam Ramji 就说过,“[微软的开源战略](http://www.zdnet.com/blog/microsoft/microsofts-open-source-strategy-a-picture-is-worth-a-thousand-words/1142)关注于帮助客户和合作伙伴们在现今琳琅满目的技术世界取得成功。”
**空谈容易,代码才是干货,微软确实也做到了这一点。**
2016 年伊始,微软[宣布开发 Linux 上的 SQL Server](/article-7082-1.html)、[将 Eclipse 和 Visual Studio 集成到一起](/article-7087-1.html)、发布了[基于 Debian Linux 的开源网络交换机](/article-7091-1.html),已经[将 RedHat RHEL 添加到它的 Azure 混合云](/article-7020-1.html)里面。
这仅仅是一部分。去年,微软努力[将 .NET Core 带到了 Linux 上](/article-4821-1.html),[在 Azure 云上支持 Debian GNU/Linux](/article-6685-1.html),甚至还有[它自己的 Linux 认证](/article-6724-1.html)。在此基础上,它[在 Ubuntu 上提供了开源的 Hadoop 大数据软件](http://www.zdnet.com/article/microsoft-deploys-first-major-server-application-on-ubuntu-linux/)。微软甚至还有[它自己的 Linux 发行版——Azure Cloud Switch](/article-6269-1.html)。
**但是,为什么微软做了这么多开源举措,仍然有很多开源爱好者和开发者认为微软不值得信任?**
一些人讨厌微软是因为他们认为微软又在玩老一套的“<ruby> <a href="http://www.economist.com/node/298112"> 拥抱、扩展、摧毁 </a> <rp> ( </rp> <rt> Embrace, extend, and extinguish </rt> <rp> ) </rp></ruby>”的把戏。但是我不这样认为,微软确实在开源许可证下释放了很多代码,这里并没有隐藏的陷阱。
另外一些人讨厌微软纯粹是因为他们一直讨厌而已。对于他们而言,今天的微软同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那个资助 [SCO 攻击 Linux](http://www.zdnet.com/article/scos-legal-war-against-ibm-and-linux-comes-to-an-end/) 的微软并没什么不同。其实这也是不对的。
开源社区的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 2016 年的微软不再贪婪,不再是<ruby> 比尔·盖茨 <rp> ( </rp> <rt> Bill Gates </rt> <rp> ) </rp></ruby>和 <ruby> 史蒂夫·鲍尔默 <rt> Steve Ballmer </rt></ruby>时代的那个微软了。
然而,还有一件事不能让开源人士们真正相信微软:**微软还在继续要求 Android 厂商支付 Android 专利费用**。在最近的三月初,[微软又签下了两份的 Android 专利许可](http://www.zdnet.com/article/microsofts-latest-two-android-patent-pals-wistron-and-rakuten/)。
每次我写了微软开源方面的进展的文章,读者们就会告诉我,如果微软真的成了一个开源拥护者,那它就**应该停止强迫其它公司们为它的虚假 Android 专利付费**。
**虚假?是的,虚假!**
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布的信息,我们知道[微软在 Android 方面有 310 项专利](http://www.zdnet.com/article/310-microsoft-patents-used-in-android-licensing-agreements-revealed-by-chinese-gov/)。据关注于知识产权和无形资产的全球性金融机构 [M-Cam](http://www.m-cam.com//) 的报告,[微软所拥有的 Android 专利中涉及的专利内容已经是“公开领域的一部分”了](http://www.zdnet.com/article/m-cam-casts-doubts-on-microsofts-android-patent-portfolio/)。
这也是为什么2015年9月[微软和 Google/摩托罗拉达成了专利和解](http://www.zdnet.com/article/google-and-microsoft-make-patent-peace/)的一个原因。微软并没有放弃它的专利,但是不再就这些专利向 Google 收费。
那么,为什么人们宁愿付费而不是打专利官司呢?因为专利诉讼非常非常的昂贵。相比去法院碰碰运气,人们宁愿为每台设备花费 $5 到 $15 的小钱。
而微软呢?在 2014 年,微软就从它的 Android 专利上收入了 34 亿美元。仅仅[三星就向微软单独支付了 10 亿美金的 Android 专利费用](http://www.zdnet.com/article/biggest-patent-win-ever-microsofts-billion-dollar-a-year-samsung-deal/)。这甚至对于世界五百强公司来说也是一笔很大的钱了。
在最近的一个财季,批量许可和专利就[占到了微软全部收入的大约 9%](http://www.zdnet.com/article/google-microsoft-apple-where-does-the-money-come-from/)。
这就是为什么微软绝不会停止 Android 专利收费的原因,这个雷蒙德的家伙可以每年从这些专利中源源不断得到数十亿美元,它才不会放弃呢。
为什么呢?虽然一些开源程序员不喜欢微软的专利流氓做法,但是一些诸如 Canonical 和 [RedHat](/article-6528-1.html) 这样的主要的开源企业仍然在同微软合作。
底线是底线。反正那些骨灰级的自由软件开发者绝不会信任微软,可那又如何?只要微软能在同开源企业合作的同时依旧收取 Android 专利费用,它就没有理由停下来不收。
|
||
多达 95% 的 HTTPS 链接能被黑客劫持 | Catalin Cimpanu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attackers-can-hijack-95-percent-of-all-https-connections-501924.shtml | 由于服务器管理员没能正确设置 HTTP Strict Transport Security (HSTS),现今大量的 HTTPS 流量都能被轻松劫持。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2/052822i80cb38nb6imb08i.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2/052822i80cb38nb6imb08i.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HTTPS",
"HSTS",
"SSL"
] | 新闻 | {
"viewnum": 8415,
"commentnum": 3,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1.33.37.130",
"message": "缺省最高安全性不就行了么",
"username": "文剑一飞 [Chrome 49.0|Windows 7]",
"date": "2016-03-22T09:29:51"
},
{
"postip": "60.176.28.130",
"message": "为什么我设置了http没有强制跳转https",
"username": "来自浙江杭州的 Chrome 49.0|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16-03-22T23:03:19"
},
{
"postip": "114.253.20.90",
"message": "你确认这个 HSTS 头发送了?",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3-23T15:20:35"
}
] | [] | 由于服务器管理员没能正确设置 HTTP Strict Transport Security (HSTS),现今大量的 HTTPS 流量都能被轻松劫持。 | 2016-03-22T08:56:00 | 2016-03-22T08:56:00 | 7,138 | /article-7138-1.html |
>
> 支持 HSTS 比你想象的更容易。
>
>
>
由于服务器管理员没能正确设置 [HTTP Strict Transport Security (HSTS)](/article-5266-1.html),现今大量的 HTTPS 流量都能被轻松劫持。
HSTS 是一个被当前大多数 Web 浏览器所支持的 Web 安全策略,它可以帮助 Web 管理员保护他们的服务器和用户避免遭到 HTTPS 降级、中间人攻击和 Cookie 劫持等 HTTPS 攻击的危害。

### 95% 的 HTTPS 连接处于风险中
据最近的 [Netcraft study](http://news.netcraft.com/archives/2016/03/17/95-of-https-servers-vulnerable-to-trivial-mitm-attacks.html) 报告数据显示,当前多达 95% 的服务器所运行的 HTTPS 没有正确地设置 HSTS 或其它配置,以至于将 HTTPS 连接暴露于上述攻击风险之中。
更值得注意的是,Netcraft 在三年前进行的同样扫描,不正确配置的 HSTS 比例仍同现在一样。这表明 Web 管理员们并没有学会或被告知如何正确地设置 HSTS。
针对这些不安全的站点的最容易的攻击场景是 HTTPS 降级攻击,攻击者可以选择多种方式来迫使一个看起来安全的 HTTPS 连接根本不使用数据加密或使用更弱的算法,这样攻击者就可以进行数据窃取了。
据安全研究人员称,在这 95% 的没有正确设置 HSTS 的站点中,有很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网站。
### 你可以通过下面一行配置激活你的 HSTS
不需要费脑筋,你只需要将下述的一行配置添加到你的 HTTPS 服务器配置中即可实现 HSTS。
```
Strict-Transport-Security: max-age=31536000;
```
这一行可以让服务器告诉浏览器仅通过 HTTPS 连接来访问其内容,其策略有效期为长达一年的最大有效时间。
当上述配置生效后,即便用户在他的浏览器中输入 URL 时写了 “http://”前缀,浏览器仍将会自动切换“https://”。
更多关于 HTTPS 及 HSTS 的技术实现细节,请参阅以下文章:
* [跑步进入全站 HTTPS ,这些经验值得你看看](/article-6723-1.html)
* [增强 nginx 的 SSL 安全性](/article-5374-1.html)
* [如何配置使用 HTTP 严格传输安全(HSTS)](/article-5266-1.html)
* [作为 HTTPS 的骨灰粉,怎么可以不加入 HSTS 预载入列表](/article-6754-1.html)
* [大型网站的 HTTPS 实践(三):基于协议和配置的优化](/article-5393-1.html)
* [SSL/TLS 加密新纪元 - Let's Encrypt](/article-6565-1.html)
|
||
当 FreeBSD 遇到 Ubuntu 会发生什么?ubuntuBSD 项目发布安装镜像 | Marius Nestor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meet-ubuntubsd-unix-for-human-beings-501959.shtml | 什么是 ubuntuBSD?据项目发起人 Jon Boden 说,该项目的目标是将 FreeBSD 内核带到 Ubuntu Linux 上,它的灵感来自于 Debian GNU/kFreeBSD。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2/060124v3iu6j9enwninui3.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2/060124v3iu6j9enwninui3.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ubuntuBSD"
] | 新闻 | {
"viewnum": 5904,
"commentnum": 3,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1.253.199.246",
"message": "不可思议",
"username": "hazdzz [Firefox 45.0|Mac 10.9]",
"date": "2016-03-22T21:41:53"
},
{
"postip": "221.204.207.61",
"message": "有什么优势?",
"username": "来自山西太原的 Firefox 45.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3-23T20:02:09"
},
{
"postip": "119.129.211.246",
"message": "一直用Linux mint的路过。。",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ium 49.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3-26T18:32:51"
}
] | [
{
"raid": 7207,
"displayorder": 0
}
] | 什么是 ubuntuBSD?据项目发起人 Jon Boden 说,该项目的目标是将 FreeBSD 内核带到 Ubuntu Linux 上,它的灵感来自于 Debian GNU/kFreeBSD。 | 2016-03-22T10:31:00 | 2016-03-22T10:31:00 | 7,139 | /article-7139-1.html |
>
> 它带来了完整的 ZFS 集成和 Xfce 桌面。
>
>
>
3/12 日,我们很高兴的宣布,ubuntuBSD 发布了!
什么是 ubuntuBSD?据项目发起人 Jon Boden 说,该项目的目标是将 FreeBSD 内核带到 Ubuntu Linux 上,它的灵感来自于 [Debian GNU/kFreeBSD](https://www.debian.org/ports/kfreebsd-gnu/)。

当前 ubuntuBSD 还处于 beta 测试阶段,其基于 FreeBSD 10.1 和 Ubuntu 15.10。它的 ISO 类似于 Ubuntu Alternate 的 ISO,只提供了基于文本的安装程序,这意味着它的用户目标还只是那些想要更强力的服务器或桌面环境的高级用户。不过如果你安装过类似 Lubuntu 这样仍然提供 Ubuntu Alternate 安装方式的发行版,那这对于你来说并不是很麻烦的事情,整个安装过程只需要10分钟左右。
### 桌面环境是 Xfce,文件系统是 ZFS
采用 FreeBSD 内核所带来的最大的好处是你终于可以使用著名的 Z 文件系统了,它也叫做 ZFS。这是一个合并了文件系统与卷管理器的文件系统,由 Sun 微系统公司设计,其 /boot 分区是一个独立的 UFS 分区。
根据你的需求,你可以在安装过程中选择轻量级、高度定制的 Xfce 桌面环境作为你的桌面系统。当然,你也可以考虑将 ubuntuBSD 当做你的服务器使用。
ubuntuBSD 项目当前托管在 [SourceForge](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ubuntubsd/) 上,目前只分发了64位计算机(AMD64)的安装镜像。你可以下载安装 beta 版本的 ubuntuBSD 15.04(开发代号为“<ruby> 逃离 systemD <rp> ( </rp> <rt> Escape from systemD </rt> <rp> ) </rp></ruby>”),不过需要知道的是,当前该项目还处于繁重开发周期中,可能还有不少 bug。
|
||
克隆版 Pear OS 更新了,扮相更像 Mac OS 了 | Marius Nestor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pear-os-linux-clone-gets-a-brand-new-look-more-similar-to-the-mac-os-x-one-screenshot-tour-502062.shtml | 还记得 Pear OS 吗?这是个看起来非常像 Mac OS X 的 GNU/Linux 发行版。现在 PearOS 更新后带来了重新打造的 Mac OS X 外观。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3/171835xndkqbdn11drzhx5.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3/171835xndkqbdn11drzhx5.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PearOS",
"MacOS"
] | 新闻 | {
"viewnum": 11024,
"commentnum": 14,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6.226.152.212",
"message": "有意思吗?",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Firefox 38.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23T18:07:39"
},
{
"postip": "115.60.64.163",
"message": "不好看,感觉可奇怪啊。四不像了",
"username": "来自河南郑州的 Safari 9.1|Mac 10.11 用户",
"date": "2016-03-23T18:45:16"
},
{
"postip": "125.92.7.107",
"message": "很没意思,还不如 elementary OS。",
"username": "绿色圣光 [Iceweasel 44.0|GNU/Linux]",
"date": "2016-03-24T00:43:57"
},
{
"postip": "117.166.65.86",
"message": "各种无聊的发行版!",
"username": "浩浩君 [Chrome 49.0|Windows 7]",
"date": "2016-03-24T12:38:18"
},
{
"postip": "222.174.213.193",
"message": "感觉有几个shell扩展还不错,如果能扣出来用还是极好的",
"username": "来自山东威海的 Firefox 45.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3-24T14:33:54"
},
{
"postip": "14.215.219.147",
"message": "不是很理解用这个系统的使用者,使用的出发点!!linux!就是自己定制的才是最好的了!!用一天到两天的时间!",
"username": "咚菰V [Firefox 45.0|Windows 10]",
"date": "2016-03-25T10:05:39"
},
{
"postip": "61.218.134.33",
"message": "仿的永远是仿的",
"username": "hazdzz [Firefox 45.0|Mac 10.9]",
"date": "2016-03-25T11:32:14"
},
{
"postip": "180.160.39.174",
"message": "怎么感觉还没有kde像....",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25T14:04:49"
},
{
"postip": "61.135.152.203",
"message": "这就是Linux的魅力所在了,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喜好,他们喜欢这样,所以就做了呗",
"username": "UnixAgain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3-31T16:32:18"
},
{
"postip": "112.87.23.150",
"message": "gnome3 有一个White主题,稍微改一下再配合上dash to dock,从视觉上来说已经非常舒服了。",
"username": "来自江苏淮安的 Chrome 4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02T17:09:34"
},
{
"postip": "123.153.20.142",
"message": "仿的就是仿的,永远也不可能是原版",
"username": "来自浙江台州的 Firefox 44.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4-12T23:35:46"
},
{
"postip": "221.234.162.129",
"message": "现在叫GMAC 10",
"username": "lovetoheart [Firefox 47.0|Fedora]",
"date": "2016-08-01T12:13:51"
},
{
"postip": "103.243.65.192",
"message": "又改名了?",
"username": "linux [Chrome 52.0|Mac 10.11]",
"date": "2016-08-01T19:40:05"
},
{
"postip": "221.234.162.129",
"message": "嗯,你可以百度一下找到下载地址,我下了一会儿就没下了,下载速度不忍直视",
"username": "lovetoheart [Firefox 47.0|Fedora]",
"date": "2016-08-03T08:01:31"
}
] | [] | 还记得 Pear OS 吗?这是个看起来非常像 Mac OS X 的 GNU/Linux 发行版。现在 PearOS 更新后带来了重新打造的 Mac OS X 外观。 | 2016-03-23T17:18:32 | 2016-03-23T17:18:32 | 7,145 | /article-7145-1.html | 还记得 Pear OS 吗?这是个看起来非常像 Mac OS X 的 GNU/Linux 发行版,不过不幸的是,它已经被一家我们现今还不知道名字的大公司所收购了,[官方已经停止 Pear OS 与 Pear Cloud 的下载了](/article-2574-1.html)。
去年我们[报道](/article-6391-1.html)过,一位葡萄牙的开发者 Rodrigo Marques 创建了一个 Pear OS Linux 的克隆版,并将其以 PearOS 的名字发布到了 SourceForge 。
当时,这个 PearOS 克隆版让 Pear OS 老用户们很失望,因为他们是一群习惯了精美、要求细节完美仿照 Mac OS X 系统的人。
不过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发展,现在 PearOS 更新后带来了重新打造的 Mac OS X 外观,它依旧是基于流行的 Ubuntu 的 LTS 版本 14.04 Trusty Tahr。
### PearOS 9.3 发布,基于 Ubuntu 14.04.1 LTS
应读者的要求,我们下载了 PearOS 9.3 Live CD ,看看它的类 Mac OS X 外观到底如何。我们必须说,这次的更新要比它的初次发布有了巨大的改观!
当然,这整个的 Mac OS X 外观是基于 GNOME 桌面环境上 的,架构于 GNOME Shell 用户界面上并做了不少调整优化。你应该自己[下载 Pear OS 9.3 ISO 镜像](http://linux.softpedia.com/get/System/Operating-Systems/Linux-Distributions/Pear-Linux-76309.shtml)来体验一下。




对比一下旧的 PearOS 界面,还是有很大的进步的:

|
||
Ubuntu 教育版 Edubuntu 或将终结,计划中的 LTS 版本流产 | wxy | 被众多学校和教育机构使用的 Edubuntu 的维护者 Stéphane Graber 在其官方邮件列表中宣布,原来计划的 Edubuntu 16.04 (Xenial Xerus) 操作系统将不会随同 Ubuntu 16.04 LTS 一起发布。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3/215017jsxcbxxbscjxssv3.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3/215017jsxcbxxbscjxssv3.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Edubuntu",
"Ubuntu"
] | 新闻 | {
"viewnum": 6540,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2.91.60.132",
"message": "是因为ED吗?",
"username": "hellbeta [Chrome 45.0|Windows 7]",
"date": "2016-03-24T16:30:22"
}
] | [] | 被众多学校和教育机构使用的 Edubuntu 的维护者 Stéphane Graber 在其官方邮件列表中宣布,原来计划的 Edubuntu 16.04 (Xenial Xerus) 操作系统将不会随同 Ubuntu 16.04 LTS 一起发布。 | 2016-03-24T07:30:00 | 2016-03-24T07:30:00 | 7,147 | /article-7147-1.html | 被众多学校和教育机构使用的 Edubuntu 的维护者 Stéphane Graber 在其官方邮件列表中[宣布](https://lists.ubuntu.com/archives/ubuntu-devel/2016-March/039281.html),原来计划的 Edubuntu 16.04 (Xenial Xerus) 操作系统将不会随同 Ubuntu 16.04 LTS 一起发布。
Edubuntu 是一个 Ubuntu 的官方分支版本,主要面对学校和各种教育机构使用,在 Ubuntu 的基础上,集成了很多的教学、教育软件。它很早就是 Ubuntu 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对于教育机构来说,一个具有长期支持的操作系统对于其计算机网络非常重要。
Edubuntu 当前的两位负责人 Stéphane Graber 和 Jonathan Carter 已经领导了该项目分别有9年和10年了,但是他们已经转移到了别的项目,没有足够的精力管理该项目,因此在两年前 Edubuntu 14.04 LTS (Trusty Tahr) 发布后,就决定只跟随 LTS 版本发布。但是在 16.04 LTS 发布前夕,Edubuntu 的开发工作还有不小的缺口,考虑到仓促发布一个版本会让期待的用户失望,因此决定放弃 Edubuntu 16.04 LTS 的发布。
当然, Edubuntu 14.04 LTS (Trusty Tahr) 也还可以使用,只是它的软件有一点老了。目前它已经更新到了 14.04.4 版本,其支持期将在 2019 年 4 月结束。
“我现在宣布 Edubuntu 将不会发布 16.04 LTS 版本,取而代之的是,Jonathan 和我会继续集中精力在 Edubuntu 14.04 LTS 上,直到 2019 年 4 月结束支持期”,Stéphane Graber 在邮件列表中[宣布](https://lists.ubuntu.com/archives/ubuntu-devel/2016-March/039281.html),“这并不是说 Edubuntu 就死了,至少现在不是。”

### Edubuntu 要死了么?
根据 Stéphane Graber 在邮件中透露的信息,他们“会继续投入精力到 Edubuntu 14.04 LTS 的支持工作,希望在此期间,有新的贡献者能参与进来,接过 Edubuntu 项目,并按自己的心意去塑造它。”
“我们两个会很乐意协助 Edubuntu 相关的上传工作、帮助新的贡献者取得 Edubuntu 的身份,以及举办选举来设立一个新的 Edubuntu 委员会,从而将整个项目的管理权从我们手中接过去。”Stéphane Graber 说,“**如果直到 Ubuntu 17.10 发布时,仍然没有新的贡献者把 Edubuntu 接过去,Jonathan 和我将会要求技术委员会撤销 Edubuntu 的官方分支身份,并从软件仓库中移除所有软件包、种子以及 CD 镜像构建任务,正式地从 Ubuntu 发布流程中去掉 Edubuntu。**”
Edubuntu 目前用在全球的成千上万的学校和教育机构中,所以这样的一个大项目死掉将会带来很大的影响。还好目前只是放弃了一个 LTS 版本,而不是直接宣布该项目终结。
我们不相信 Edubuntu 系统会很快面临死亡,毫无疑问开源社区将会帮助它继续活下去。我们有庞大的社区,如果 Edubuntu 需要社区的帮助,无论如何我们都会伸出双手的。
“这对于我们两个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经历,我们非常希望这并不是 Edubuntu 的终结,而是这个伟大的 Ubuntu 分支的新生”,Stéphane Graber 在他的邮件末尾补充说。
这意味着他们需要你的帮助,是的,就是你。所以,如果你真的在意 Edubuntu,那么[请伸出手来帮它继续走下去](https://www.edubuntu.org/community)吧。
|
||||
GNOME 3.20 “Delhi” 发布 | wxy | 显著改进了 Wayland 支持,包括运动滚动kinetic scrolling、拖放功能、中键粘贴等;可以在应用中按下 Ctrl + F1 来调出“快捷键窗口”,显示所有可用的快捷键和手势;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4/060525yzmrrcmtfvf25vgk.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4/060525yzmrrcmtfvf25vgk.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GNOME"
] | 新闻 | {
"viewnum": 4889,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2.87.23.150",
"message": "求大牛给写一个插件,把那个非要多点一下才出来的窗口工具栏推倒了摁在顶部面板上!",
"username": "来自江苏淮安的 Chrome 4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02T17:24:13"
}
] | [] | 显著改进了 Wayland 支持,包括运动滚动kinetic scrolling、拖放功能、中键粘贴等;可以在应用中按下 Ctrl + F1 来调出“快捷键窗口”,显示所有可用的快捷键和手势; | 2016-03-24T08:00:00 | 2016-03-24T08:00:00 | 7,150 | /article-7150-1.html | 3月23日,经过又是半年的努力开发,高度期待的 GNOME 3.20 桌面环境正式[发布](https://www.gnome.org/news/2016/03/gnome-3-20-released/)了。
[GNOME](https://www.gnome.org/) 是 Linux 平台上最大的也是最常用的桌面环境(DE),它被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Fedora
openSUSE、Ubuntu GNOME 等主流的 Linux 发行版所采用。

GNOME 3.20 是该桌面环境的当前最新的主要发布版本,带来了大量的新功能和基本上所有的核心应用及组件的改进。
主要改进包括:
* 操作系统升级现在可以通过“<ruby> 软件 <rp> ( </rp> <rt> Software </rt> <rp> ) </rp></ruby>”来安装
* 显著改进了 Wayland 支持,包括<ruby> 运动滚动 <rp> ( </rp> <rt> kinetic scrolling </rt> <rp> ) </rp></ruby>、拖放功能、中键粘贴等
* 多数核心应用支持键盘快捷键和手势,可以在应用中按下 Ctrl + F1 来调出“快捷键窗口”,显示所有可用的快捷键和手势
* 改进了隐私控制,每个应用都可以按照位置进行访问控制
* 可以直接从 GNOME Shell 中快速访问媒体控制
* “<ruby> 文件 <rp> ( </rp> <rt> Files </rt> <rp> ) </rp></ruby>”中的搜索功能的提升
* “<ruby> 构建器 <rp> ( </rp> <rt> Builder </rt> <rp> ) </rp></ruby>” 现在可以构建 XDG-Apps 应用了,这是一个新的跨发行版的框架,可以构建和发布桌面应用,它们可以直接在 GNOME <ruby> “软件” <rp> ( </rp> <rt> Software </rt> <rp> ) </rp></ruby>中安装,最重要的是,可以安装某个软件的多个版本了

GNOME 3.20 会在几周或几个月之后逐渐来到各个主流 GNU/Linux 发行版上,具体时间周期要看发行版的开发计划。等不及的用户现在就可以下载、编译新的 GNOME 软件包了,或者也可以从 GNOME 3.18 升级。
最后顺便提一句,3.20 的开发代号是‘<ruby> 德里 <rp> ( </rp> <rt> Delhi </rt> <rp> ) </rp></ruby>’代表着今年的 GNOME.Asia 会议举办地点,该会议将在 4 月 21 日至 24 日在印度德里市举行。
|
||||
AlphaGo 的首尔之战带来的启示 | Demis Hassabis | https://googleblog.blogspot.com/2016/03/what-we-learned-in-seoul-with-alphago.html | 第一,此次测试很好的预示了 AI 有解决其他问题的潜力。
第二,虽说这场比赛已经被广泛的标榜成“人机大战”,但 AlphaGo 却是人类实实在在的成果。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6/044737tm1cs4vnzo4vv1v4.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6/044737tm1cs4vnzo4vv1v4.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martin2011qi | false | [
"AlphaGo",
"围棋"
] | 观点 | {
"viewnum": 4395,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第一,此次测试很好的预示了 AI 有解决其他问题的潜力。
第二,虽说这场比赛已经被广泛的标榜成“人机大战”,但 AlphaGo 却是人类实实在在的成果。 | 2016-03-26T09:46:00 | 2016-03-26T09:46:00 | 7,157 | /article-7157-1.html | 围棋并不仅仅是一个游戏——她是一伙活生生的玩家们,分析家们,爱好者们以及传奇大师们。在过去的十天里,在韩国首尔,我们有幸亲眼目睹那份难以置信的激动。我们也有幸也目睹了那前所未有的场景:[DeepMind](https://deepmind.com/) 的 AlphaGo 迎战并战胜了传奇围棋大师,李世石(职业9段,身负 18 个世界头衔),这是人工智能的里程碑。

虽说围棋可能是存世的最为悠久的游戏之一了,但对于这五盘比赛的关注度还是大大的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搜索围棋规则和围棋盘的用户在美国迅速飙升。在中国,数以千万计的用户通过直播观看了这场比赛,并且新浪微博“人机围棋大战”话题的浏览量破 2 亿。韩国的围棋盘也销量[激增](http://www.hankookilbo.com/m/v/3e7deaa26a834f76929a1689ecd388ea)。
然而我们如此公开的测试 AlphaGo,并不仅仅是为了赢棋而已。我们自 2010 年成立 DeepMind,为的是创造出具有独立学习能力的通用型人工智能(AI),并致力于将其作为工具协助解决,从气候变化到诊断疾病,这类最为棘手且急迫的问题为最终目标。
亦如许多前辈学者们一样,我们也是通过游戏来开发并测试我们的算法的。在一月份,我们第一次披露了 [AlphaGo](https://googleblog.blogspot.com/2016/01/alphago-machine-learning-game-go.html)——作为第一个通过使用 [深度学习](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ep_learning) 和 [强化学习](https://en.wikipedia.org/wiki/Reinforcement_learning),可以在人类发明的最为复杂的棋盘类游戏中击败职业选手的 AI 程序。而 AlphaGo 迎战过去十年间最厉害的围棋选手——李世石,绝对称得上是 [终极挑战](https://deepmind.com/alpha-go.html)。
结果震惊了包括我们在内的每个人,AlphaGo 五战四胜。评论家指出了 AlphaGo 下出的许多前所未见、极富创意或者要用 [“漂亮”](http://www.wired.com/2016/03/sadness-beauty-watching-googles-ai-play-go/) 来形容的妙手。基于我们的数据分析,AlphaGo 在第 2 局中的 [37 手](https://youtu.be/l-GsfyVCBu0?t=1h17m50s),在人类选手中出现的几率仅有万分之一。而李一反常态的创新下法,如第 4 局中的 [78 手](https://youtu.be/yCALyQRN3hw?t=3h10m25s)——也是既存下法中的万中之一的——这一手也最终造就了一场胜利。
最后比分定格在 4-1。我们为支持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教育和围棋的组织,以及 UNICEF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赢得了 $1 百万的捐助。
经此一役,我们将收获总结成以下两点:第一,此次测试很好的预示了 AI 有解决其他问题的潜力。AlphaGo 在棋盘上能够做到兼顾“全局”——并找出人类已经被训化而不会走或想到的妙手。运用 AlphaGo 这类的技术,在人类目所不能及的领域中探索,会有很大的潜力。第二,虽说这场比赛已经被广泛的标榜成“人机大战”,但 AlphaGo 却是人类实实在在的成果。无论是李世石还是 AlphaGo 团队相互之间互相促进,产生了新的想法、观点和答案——并且长远来看,我们都将从中受益。
但正如韩国对于围棋的观点:“胜而不骄,是以常胜。”这只是使机器聪明的漫长道路中的一个小小而显著的一步而已。我们已经证明了尖端深度强化学习技术可以被用作制作强大的围棋选手和 [Atari](http://googleresearch.blogspot.sg/2015/02/from-pixels-to-actions-human-level.html) 玩家。深度神经网络在 Google 已经与 [图像识别](http://googleresearch.blogspot.sg/2013/06/improving-photo-search-step-across.html),[语音识别](http://googleresearch.blogspot.sg/2015/08/the-neural-networks-behind-google-voice.html) 以及 [搜索排名](http://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15-10-26/google-turning-its-lucrative-web-search-over-to-ai-machines) 一样被应用到具体的任务中了。然而,从会学习的机器到可以像人一样全方位灵活实施智能任务——真正达到 [强人工智能](https://en.wikipedia.org/wiki/Artificial_general_intelligence) 的特性,此中的道路还很漫长。

我们想通过这场比赛来测试 AlphaGo 的极限。李世石大师做的十分出色—我们在接下来的数周内会研究他与 AlphaGo 的对战细节。同时因为我们在 AlphaGo 中使用的机器学习方法是通用型的,我们十分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将这种技术应用于其他的挑战中。游戏开始!
---
via: <https://googleblog.blogspot.com/2016/03/what-we-learned-in-seoul-with-alphago.html>
作者:[Demis Hassabis](http://demishassabis.com/) 译者:[martin2011qi](https://github.com/martin2011q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前 Kubuntu 领袖发起了新的 KDE 项目 | JOHN PAUL | http://itsfoss.com/kde-neon-unveiled/ | Neon 将会提供一个当最新的 KDE 软件一发布就可以获得的途径。KDE 可能要让 Canonical 看到此项目是 Kubuntu 的竞争对手。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6/051002si8ndz08d0hb70qd.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6/051002si8ndz08d0hb70qd.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KDE",
"KDE neon"
] | 新闻 | {
"viewnum": 6977,
"commentnum": 7,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7.140.53.70",
"message": "就是一个PPA",
"username": "来自广西南宁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26T15:29:52"
},
{
"postip": "61.50.220.106",
"message": "一直用xfce的飘过。另外,在chrome里面点击主页最下面的更多,也没反应,是不是有问题了啊?",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44.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26T16:28:08"
},
{
"postip": "103.44.207.227",
"message": "晕!我酒店这儿的网络打不开 KDE 的网站。",
"username": "绿色圣光 [Iceweasel 44.0|GNU/Linux]",
"date": "2016-03-26T22:10:11"
},
{
"postip": "112.115.233.39",
"message": "我这边也一样,电信这烂货废死了,各种对外网站打不开。20M光纤完全是浪费钱,只能打游戏",
"username": "来自云南昆明的 Firefox 45.0|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16-03-27T19:33:02"
},
{
"postip": "182.18.64.3",
"message": "酒店的网络一直不怎么样,尤其是快捷酒店的",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Vivaldi 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28T12:47:21"
},
{
"postip": "1.83.112.205",
"message": "能打游戏还不错呢,证明上行还可以。<br />\r\n<br />\r\n河北张家口联通50M宽带,上传500KB……",
"username": "hellbeta [Chrome 45.0|Windows 7]",
"date": "2016-04-02T01:10:53"
},
{
"postip": "120.12.21.41",
"message": "老乡~",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4-02T12:58:17"
}
] | [] | Neon 将会提供一个当最新的 KDE 软件一发布就可以获得的途径。KDE 可能要让 Canonical 看到此项目是 Kubuntu 的竞争对手。 | 2016-03-26T13:05:00 | 2016-03-26T13:05:00 | 7,158 | /article-7158-1.html | 如果你经常阅读 Linux 和[开源新闻](http://itsfoss.com/category/news/)的话应该会对 Jonathan Riddell 这人很熟悉。它是 [Kubuntu](http://www.kubuntu.org/) 发行版的创建者及长期的开发领导。他由于敢于质询 Canonical 基金会对 Kubuntu 的资金筹集情况[而被 Ubuntu 的老板 Mark Shuttleworth 所驱逐](/article-5529-1.html) (据我所知,Canonical 从来没有真正回答过他的这个关于财务的问题。)

*KDE neon 标志*
在周日,Riddell [宣布](https://dot.kde.org/2016/01/30/fosdem-announcing-kde-neon)了一个新项目:[KDE neon](http://neon.kde.org.uk/)。根据 Riddell 的声明,“Neon 将会提供一个当最新的 KDE 软件一发布就可以获得的途径。”
在看了声明和网站后,**neon 似乎主要是一个“快速的软件更新仓库”,它让 KDE 粉丝可以用上最新的软件**。除了等上数月来等到开发者在他们的仓库中发布新的 KDE 软件外,你将可以在软件一出来就得到它。
KDE 的确在 [noen FAQ](http://neon.kde.org.uk/faq) 中声明过这不是一个 KDE 创建的发行版。事实上,他们说“KDE 相信与许多发行版协作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们每个都能给用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和专长。这是 KDE 成千上万项目中的一个。”

然而,网站和公告显示 neon 会运行在 Ubuntu 15.10 中(直到有下个长期支持版本)并很快会有让我惊奇的事情发生。KDE 可能要让 Canonical 把此项目视作 Kubuntu 的竞争对手。如果他们发现 KDE neon 有前景,他们就能把它变成一个完整的发行版。网站和通告声称这是一个 KDE 孵化项目,因此未来可能会包含任何东西。
neon 听上去对你有用么,或者你是否对你当前的发行版的 KDE 发布速度满意?你认为是否还有其他 KDE 发行版的空间(如果 KDE 决定朝这个方向进发)?让我在评论栏知道你们的想法。
---
via: <http://itsfoss.com/kde-neon-unveiled/>
作者:[JOHN PAUL](http://itsfoss.com/author/john/)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 上的原生 ZFS 支持已功能完备,支持 2.6.32 到 4.5 的 Linux 内核 | Marius Nestor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native-zfs-for-linux-implementation-now-supports-linux-kernel-4-5-and-s390-arch-502110.shtml | ZFS (Z 文件系统)是一个高级的文件系统和卷管理器,ZFS for Linux 在 Linux 内核中原生实现了 ZFS 文件系统。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7/145107vwwis4q6x4s4obix.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7/145107vwwis4q6x4s4obix.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ZFS"
] | 新闻 | {
"viewnum": 6890,
"commentnum": 1,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18.108.228.224",
"message": "ZFS的重复数据删除和数据压缩相当的出色,10G的数据可以只占用4G的空间",
"username": "来自浙江杭州的 Firefox 45.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31T09:25:45"
}
] | [] | ZFS (Z 文件系统)是一个高级的文件系统和卷管理器,ZFS for Linux 在 Linux 内核中原生实现了 ZFS 文件系统。 | 2016-03-27T14:51:00 | 2016-03-27T14:51:00 | 7,159 | /article-7159-1.html | ZFS for Linux(ZoL)的开发者们又发布了一个 GNU/Linux 系统上的 ZFS 原生实现的稳定版本。
ZFS (Z 文件系统)是一个高级的文件系统和卷管理器,ZFS for Linux 在 Linux 内核中原生实现了 ZFS 文件系统。当前最新的稳定版本 ZFS for Linux 0.6.5.6 带来了一些有趣的更新,比如支持从 2.6.32 到 4.5 的 Linux 内核,也支持了 s390 和 s390x 硬件架构。

据该项目的 [GitHub 主页](https://github.com/zfsonlinux/zfs)上的[发布公告](https://github.com/zfsonlinux/zfs/releases/tag/zfs-0.6.5.6),软件包已经更新,移除了人为的硬件架构限制,ZVOL 小操作更加健壮、支持了移步模式;正确地解析了 zdb -R 参数;zpool 子命令增加了 “-gLP”参数;zpool\_find\_vdev() 函数现在不再截断 vdev 路径;修复了“zpool list -v”命令对日志设备和空闲设备的输出。
从现在起, ZFS for Linux 现在已经功能完备,带来了稳定而功能完备的 ZPL、ZVOL、SPA 和 DMU 层。
你可从[项目网站](http://zfsonlinux.org/)上下载 ZFS for Linux 0.6.5.6,以及找到相应的安装指导。
|
||
仅有 0.09% 的 HTTPS 站点使用了 HPKP 证书钉 | Catalin Cimpanu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only-0-09-percent-of-https-sites-are-using-certificate-pinning-502133.shtml | HPKP 是一个 HTTP 安全扩展,最初发布于 2015 年 4 月(RFC 7469)。该标准定义了一种避免浏览器访问到伪造证书的 HTTPS 网站方法。在浏览器访问 HTTPS 网站时,网站可以锁定浏览器所应接受的该网站的公钥列表;只有浏览器接受的证书同之前通过 HPKP 头所申明的一致时才能访问该网站。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7/154847sjz7ly0q7jp0mkwl.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7/154847sjz7ly0q7jp0mkwl.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HPKP"
] | 新闻 | {
"viewnum": 5761,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HPKP 是一个 HTTP 安全扩展,最初发布于 2015 年 4 月(RFC 7469)。该标准定义了一种避免浏览器访问到伪造证书的 HTTPS 网站方法。在浏览器访问 HTTPS 网站时,网站可以锁定浏览器所应接受的该网站的公钥列表;只有浏览器接受的证书同之前通过 HPKP 头所申明的一致时才能访问该网站。 | 2016-03-27T15:48:44 | 2016-03-27T15:48:44 | 7,160 | /article-7160-1.html | 一份最近的调查报告显示,HTTPS 站点中仅有 0.09% 的站点(大约 4100 个)使用了 <ruby> <a href="/article-5282-1.html"> HTTP 公钥钉 </a> <rp> ( </rp> <rt> HTTP Public Key Pinning </rt> <rp> ) </rp></ruby>(HPKP)来增强其域名的 SSL/TLS 证书。
HPKP 是一个 HTTP 安全扩展,最初发布于 2015 年 4 月(RFC 7469)。该标准定义了一种避免浏览器访问到伪造证书的 HTTPS 网站方法。在浏览器访问 HTTPS 网站时,网站可以锁定浏览器所应接受的该网站的公钥列表;只有浏览器接受的证书同之前通过 HPKP 头所申明的一致时才能访问该网站。

### 为防止攻击者使用一个以你的域名签发的有效证书来伪造你的网站时,HPKP 很有用
这种机制可以用于防护攻击者运行一个假冒网站并使用有效证书来欺骗浏览器的攻击行为。
攻击者有几种方式可以得到有效的证书。他们可以通过对 CA 的社会工程攻击、对技术薄弱点的攻击、CA 的数据泄露、利用脆弱的证书签发策略等来得到。另外,如果攻击者本身得到了浏览器可信任的 CA 的授权,也是可以做到的。
HPKP 就是用来解决这种问题的。
### HPKP 如何工作?
当网站管理人员为他的网站设置 HPKP 头时,第一次连接到该域名的用户将接收到一个包括了公钥指纹的列表,以后对该网站的访问必定使用这些公钥之一才能进行。
这些公钥存储在用户的浏览器里面,当用户再次访问该网站时,在建立 HTTPS 连接前,浏览器和服务器会确认它们都使用了正确公钥和服务器证书。如果不是,那么支持 HPKP 的浏览器会拒绝用户访问该网站。

这对于防止攻击者通过假冒网站来欺骗用户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合法的网站配置错误的话,这会让你的用户几个月都无法访问你的网站了。
### 错误配置的 HPKP 会让你的用户无法访问你的网站
做这个调查的 netcraft 公司[估计](http://news.netcraft.com/archives/2016/03/22/secure-websites-shun-http-public-key-pinning.html)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导致在该标准发布一年之后,HPKP 的使用率仍然很低。
支持 HPKP 除了需要不断的维护工作,还需要维护人员如踩钢丝般的细心,才能避免整站的访问被完全关闭掉。
“即使是网站管理员们设置好了有效策略,还需要时时注意:日常的维护和紧急处置都有可能造成阻挡合法访客的事故,而且会持续阻挡很长时间。” netcraft 的 Paul Mutton 解释说。
这就是为什么只有 4100 个网站的管理员们决定使用 HPKP 头的原因。不幸的是, netcraft 说,实际上这个数字只有 3000 左右,因为大约有 1/4 的网站的 HPKP 头设置不正确。
### 实现 HPKP 并不太复杂,只是需要很细心
积极的一面是,当网站管理员熟悉了如何管理白名单中的证书及其客户端密钥,HPKP 可以为大多数带有敏感数据的网站提供了必要的安全措施。
一些著名的服务已经实施了 HPKP ,比如 GiHub、Mozilla 和 Pixabay 等。
尽管如此,像 Lenovo [Superfish](http://news.softpedia.com/news/Lenovo-Pushed-MitM-Capable-Browser-Add-On-Onto-Its-Products-473631.shtml) 和 Dell [eDellRoot](http://news.softpedia.com/news/dell-ships-laptops-with-root-certificate-big-security-no-no-496616.shtml) 这样的丑闻中,他们在其产品中包含了根证书,可以让攻击者绕开 HPKP。此外如果攻击者可以访问用户的浏览器,也能修改浏览器的可信任公钥列表来取消 HPKP 防护,或者禁止用户访问合法网站而去访问恶意伪造的网站。
|
||
LFCS 系列第一讲:如何在 Linux 上使用 GNU sed 等命令来创建、编辑和操作文件 | Gabriel Cánepa | http://www.tecmint.com/sed-command-to-create-edit-and-manipulate-files-in-linux/ | Linux 基金会宣布了一个全新的 LFCS(Linux 基金会认证系统管理员,Linux Foundation Certified Sysadmin)认证计划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8/055317ffy9907mbm2u01q7.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8/055317ffy9907mbm2u01q7.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Xuanwo | false | [
"LFCS",
"sed",
"grep"
] | 技术 | {
"viewnum": 17029,
"commentnum": 6,
"favtimes": 2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1.33.37.130",
"message": "软件包管理没有提到YaST. 不是一样的工具吗?",
"username": "文剑一飞 [Chrome 49.0|Windows 7]",
"date": "2016-03-28T09:26:24"
},
{
"postip": "113.111.115.245",
"message": "想考个证都不知道去哪",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4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28T10:54:26"
},
{
"postip": "121.22.29.121",
"message": "好文章",
"username": "ryt [Chrome 49.0|GNU/Linux]",
"date": "2016-03-29T08:00:33"
},
{
"postip": "183.2.83.163",
"message": "我至今都没能掌握 sed 的用法。好惭愧!",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5.0|GNU/Linux]",
"date": "2016-04-04T16:13:28"
},
{
"postip": "59.172.104.250",
"message": "rhce咯",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Internet Explorer 8.0|Windows XP 用户",
"date": "2016-06-02T14:08:00"
},
{
"postip": "202.104.42.134",
"message": "我也想问,考这个证在哪里考,怎么报名?",
"username": "wesley [Chrome 46.0|Windows 7]",
"date": "2016-07-07T14:09:21"
}
] | [
{
"raid": 7165,
"displayorder": 0
}
] | Linux 基金会宣布了一个全新的 LFCS(Linux 基金会认证系统管理员,Linux Foundation Certified Sysadmin)认证计划 | 2016-03-28T08:48:00 | 2016-03-28T08:48:00 | 7,161 | /article-7161-1.html | Linux 基金会宣布了一个全新的 LFCS(<ruby> Linux 基金会认证系统管理员 <rp> ( </rp> <rt> Linux Foundation Certified Sysadmin </rt> <rp> ) </rp></ruby>)认证计划。这一计划旨在帮助遍布全世界的人们获得其在处理 Linux 系统管理任务上能力的认证。这些能力包括支持运行的系统服务,以及第一手的故障诊断、分析,以及为工程师团队在升级时提供明智的决策。

*Linux 基金会认证系统管理员——第一讲*
请观看下面关于 Linux 基金会认证计划的演示:
该系列将命名为《LFCS 系列第一讲》至《LFCS 系列第十讲》并覆盖关于 Ubuntu、CentOS 以及 openSUSE 的下列话题。
* 第一讲:如何在 Linux 上使用 GNU sed 等命令来创建、编辑和操作文件
* 第二讲:如何安装和使用 vi/m 全功能文字编辑器
* 第三讲:归档文件/目录并在文件系统中寻找文件
* 第四讲:为存储设备分区,格式化文件系统和配置交换分区
* 第五讲:在 Linux 中挂载/卸载本地和网络(Samba & NFS)文件系统
* 第六讲:组合分区作为 RAID 设备——创建&管理系统备份
* 第七讲:管理系统启动进程和服务(使用 SysVinit, Systemd 和 Upstart)
* 第八讲:管理用户和组,文件权限和属性以及启用账户的 sudo 权限
* 第九讲:用 Yum,RPM,Apt,Dpkg,Aptitude,Zypper 进行 Linux 软件包管理
* 第十讲:学习简单的 Shell 脚本编程和文件系统故障排除
> 重要提示:由于自 2016/2 开始 LFCS 认证要求有所变化,我们增加发布了下列必需的内容。要准备这个考试,推荐你也看看我们的 LFCE 系列。
* 第十一讲:怎样使用 vgcreate、lvcreate 和 lvextend 命令创建和管理 LVM
* 第十二讲:怎样安装帮助文档和工具来探索 Linux
* 第十三讲:怎样配置和排错 GRUB
本文是覆盖这个参加 LFCS 认证考试的所必需的范围和技能的十三个教程的第一讲。话说了那么多,快打开你的终端,让我们开始吧!
### 处理 Linux 中的文本流
Linux 将程序中的输入和输出当成字符流或者字符序列。在开始理解重定向和管道之前,我们必须先了解三种最重要的I/O(<ruby> 输入和输出 <rp> ( </rp> <rt> Input and Output </rt> <rp> ) </rp></ruby>)流,事实上,它们都是特殊的文件(根据 UNIX 和 Linux 中的约定,数据流和外围设备(设备文件)也被视为普通文件)。
在 > (重定向操作符) 和 | (管道操作符)之间的区别是:前者将命令与文件相连接,而后者将命令的输出和另一个命令相连接。
```
# command > file
# command1 | command2
```
由于重定向操作符会静默地创建或覆盖文件,我们必须特别小心谨慎地使用它,并且永远不要把它和管道混淆起来。在 Linux 和 UNIX 系统上管道的优势是:第一个命令的输出不会写入一个文件而是直接被第二个命令读取。
在下面的操作练习中,我们将会使用这首诗——《A happy child》(作者未知)

*cat 命令样例*
#### 使用 sed
sed 是<ruby> 流编辑器 <rp> ( </rp> <rt> stream editor </rt> <rp> ) </rp></ruby>的缩写。为那些不懂术语的人额外解释一下,流编辑器是用来在一个输入流(文件或者管道中的输入)执行基本的文本转换的工具。
sed 最基本的用法是字符替换。我们将通过把每个出现的小写 y 改写为大写 Y 并且将输出重定向到 ahappychild2.txt 开始。g 标志表示 sed 应该替换文件每一行中所有应当替换的实例。如果这个标志省略了,sed 将会只替换每一行中第一次出现的实例。
**基本语法:**
```
# sed 's/term/replacement/flag' file
```
**我们的样例:**
```
# sed 's/y/Y/g' ahappychild.txt > ahappychild2.txt
```

*sed 命令样例*
如果你要在替换文本中搜索或者替换特殊字符(如 /,\,&),你需要使用反斜杠对它进行转义。
例如,我们要用一个符号来替换一个文字,与此同时我们将把一行最开始出现的第一个 I 替换为 You。
```
# sed 's/and/\&/g;s/^I/You/g' ahappychild.txt
```

*sed 替换字符串*
在上面的命令中,众所周知 ^(插入符号)是正则表达式中用来表示一行开头的符号。
正如你所看到的,我们可以通过使用分号分隔以及用括号包裹来把两个或者更多的替换命令(并在它们中使用正则表达式)连接起来。
另一种 sed 的用法是显示或者删除文件中选中的一部分。在下面的样例中,将会显示 /var/log/messages 中从6月8日开始的头五行。
```
# sed -n '/^Jun 8/ p' /var/log/messages | sed -n 1,5p
```
请注意,在默认的情况下,sed 会打印每一行。我们可以使用 -n 选项来覆盖这一行为并且告诉 sed 只需要打印(用 p来表示)文件(或管道)中匹配的部分(第一个命令中指定以“Jun 8” 开头的行,第二个命令中指定一到五行)。
最后,可能有用的技巧是当检查脚本或者配置文件的时候可以保留文件本身并且删除注释。下面的单行 sed 命令删除(d)空行或者是开头为`#`的行(| 字符对两个正则表达式进行布尔 OR 操作)。
```
# sed '/^#\|^$/d' apache2.conf
```

*sed 匹配字符串*
#### uniq 命令
uniq 命令允许我们返回或者删除文件中重复的行,默认写到标准输出。我们必须注意到,除非两个重复的行相邻,否则uniq 命令不会删除他们。因此,uniq 经常和一个前置的 sort 命令(一种用来对文本行进行排序的算法)搭配使用。默认情况下,sort 使用第一个字段(用空格分隔)作为关键字段。要指定一个不同的关键字段,我们需要使用 -k 选项。
**样例**
du –sch /path/to/directory/\* 命令将会以人类可读的格式返回在指定目录下每一个子文件夹和文件的磁盘空间使用情况(也会显示每个目录总体的情况),而且不是按照大小输出,而是按照子文件夹和文件的名称。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来让它通过大小排序。
```
# du -sch /var/* | sort -h
```

*sort 命令样例*
你可以通过使用下面的命令告诉 uniq 比较每一行的前6个字符(-w 6)(这里是指定的日期)来统计日志事件的个数,而且在每一行的开头输出出现的次数(-c)。
```
# cat /var/log/mail.log | uniq -c -w 6
```

*文件中的统计数字*
最后,你可以组合使用 sort 和 uniq 命令(通常如此)。看看下面文件中捐助者、捐助日期和金额的列表。假设我们想知道有多少个捐助者。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来分隔第一字段(字段由冒号分隔),按名称排序并且删除重复的行。
```
# cat sortuniq.txt | cut -d: -f1 | sort | uniq
```

*寻找文件中不重复的记录*
* 也可阅读: [13个“cat”命令样例](/article-2336-1.html)
#### grep 命令
grep 在文件(或命令输出)中搜索指定正则表达式,并且在标准输出中输出匹配的行。
**样例**
显示文件 /etc/passwd 中用户 gacanepa 的信息,忽略大小写。
```
# grep -i gacanepa /etc/passwd
```

*grep 命令样例*
显示 /etc 文件夹下所有 rc 开头并跟随任意数字的内容。
```
# ls -l /etc | grep rc[0-9]
```

*使用 grep 列出内容*
* 也可阅读: [12个“grep”命令样例](/article-2250-1.html)
#### tr 命令使用技巧
tr 命令可以用来从标准输入中转换(改变)或者删除字符,并将结果写入到标准输出中。
**样例**
把 sortuniq.txt 文件中所有的小写改为大写。
```
# cat sortuniq.txt | tr [:lower:] [:upper:]
```

*排序文件中的字符串*
压缩`ls –l`输出中的分隔符为一个空格。
```
# ls -l | tr -s ' '
```

*压缩分隔符*
#### cut 命令使用方法
cut 命令可以基于字节(-b选项)、字符(-c)或者字段(-f)提取部分输入(从标准输入或者文件中)并且将结果输出到标准输出。在最后一种情况下(基于字段),默认的字段分隔符是一个制表符,但可以由 -d 选项来指定不同的分隔符。
**样例**
从 /etc/passwd 中提取用户账户和他们被分配的默认 shell(-d 选项允许我们指定分界符,-f 选项指定那些字段将被提取)。
```
# cat /etc/passwd | cut -d: -f1,7
```

*提取用户账户*
将以上命令结合起来,我们将使用 last 命令的输出中第一和第三个非空文件创建一个文本流。我们将使用 grep 作为第一过滤器来检查用户 gacanepa 的会话,然后将分隔符压缩至一个空格(tr -s ' ')。下一步,我们将使用 cut 来提取第一和第三个字段,最后使用第二个字段(本样例中,指的是IP地址)来排序之后,再用 uniq 去重。
```
# last | grep gacanepa | tr -s ‘ ‘ | cut -d’ ‘ -f1,3 | sort -k2 | uniq
```

*last 命令样例*
上面的命令显示了如何将多个命令和管道结合起来,以便根据我们的要求得到过滤后的数据。你也可以逐步地使用它以帮助你理解输出是如何从一个命令传输到下一个命令的(顺便说一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经验!)
### 总结
尽管这个例子(以及在当前教程中的其他实例)第一眼看上去可能不是非常有用,但是他们是体验在 Linux 命令行中创建、编辑和操作文件的一个非常好的开始。请随时留下你的问题和意见——不胜感激!
#### 参考链接
* [关于 LFCS](https://training.linuxfoundation.org/certification/LFCS)
* [为什么需要 Linux 基金会认证?](https://training.linuxfoundation.org/certification/why-certify-with-us)
* [注册 LFCS 考试](https://identity.linuxfoundation.org/user?destination=pid/1)
---
via: <http://www.tecmint.com/sed-command-to-create-edit-and-manipulate-files-in-linux/>
作者:[Gabriel Cánepa](http://www.tecmint.com/author/gacanepa/) 译者:[Xuanwo](https://github.com/Xuanwo)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在 Linux 上将 BQ Aquaris Ubuntu 手机刷成 Android 系统 | Abhishek | http://itsfoss.com/install-android-ubuntu-phone/ | 如果你正好拥有全球第一支运行 Ubuntu 的手机并且希望将 BQ Aquaris E4.5 自带的 Ubuntu 系统换成 Android,那这篇文章能帮你点小忙。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8/094836b51gnkc5kt4rg14a.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8/094836b51gnkc5kt4rg14a.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zpl1025 | false | [
"Ubuntu",
"Android"
] | 技术 | {
"viewnum": 9808,
"commentnum": 3,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11.71.149.112",
"message": "吃饱了撑得。。。。",
"username": "recessburton [Chrome 45.0|Windows 10]",
"date": "2016-03-28T11:38:34"
},
{
"postip": "120.236.174.203",
"message": "以前觉得刷机很有意思,现在看来,好无聊呀",
"username": "东方不败 [Chrome 49.0|Windows 10]",
"date": "2016-03-28T13:38:14"
},
{
"postip": "221.0.91.34",
"message": "那还不如直接买个红米 配置都比他强",
"username": "skykingf [Chrome 49.0|Windows 10]",
"date": "2016-03-28T19:07:01"
}
] | [] | 如果你正好拥有全球第一支运行 Ubuntu 的手机并且希望将 BQ Aquaris E4.5 自带的 Ubuntu 系统换成 Android,那这篇文章能帮你点小忙。 | 2016-03-28T09:48:35 | 2016-03-28T09:48:35 | 7,163 | /article-7163-1.html | 
如果你正好拥有全球第一支运行 Ubuntu 的手机并且希望将 **BQ Aquaris E4.5 自带的 Ubuntu 系统换成 Android**,那这篇文章能帮你点小忙。
有一万种理由来解释为什么要将 Ubuntu 换成主流 Android OS。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就是这个系统本身仍然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针对的目标用户仍然是开发者和爱好者。不管你的理由是什么,要谢谢 BQ 提供的工具,让我们能非常轻松地在 BQ Aquaris 上安装 Android OS。
下面让我们一起看下在 BQ Aquaris 上安装 Android 需要做哪些事情。
### 前提条件
* 可用的因特网连接,用来下载 Android 出厂固件以及安装刷机工具。
* USB 数据线
* 运行 Linux 的电脑
本文是基于 Ubuntu 15.10 操作的。但是这些步骤应该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大多数 Linux 发行版。
### 将 BQ Aquaris E4.5 上的 Ubuntu 换成 Android
#### 第一步:下载 Android 固件
首先是下载可以在 BQ Aquaris E4.5 上运行的 Android 固件。幸运的是我们可以在 BQ 的技术支持网站找到。可以从下面的链接直接下载,差不多 650 MB:
* [下载为 BQ Aquaris E4.5 制作的 Android](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otas/2014/Smartphones/Aquaris_E4.5_L/2.0.1_20150623-1900_bq-FW.zip)
是的,这个版本还支持 OTA 自动升级。目前,固件版本是 2.0.1,基于 Android Lolipop 开发。过一段时间,应该就会放出基于 Marshmallow 的新版本,上边的链接可能就无效了。
我建议去 [BQ 的技术支持网站](http://www.bq.com/gb/support/aquaris-e4-5)下载最新的固件。
下载完成后解压。在解压后的目录里,找到一个名字是 **MT6582\_Android*\_*scatter.txt** 的文件。后面将要用到它。
#### 第二步:下载刷机工具
BQ 已经提供了自己的刷机工具,Herramienta MTK Flash Tool,可以轻松地给设备安装 Andriod 或者 Ubuntu 系统。你可以从下面的链接下载工具:
* [下载 MTK Flash Tool](https://storage.googleapis.com/otas/2014/Smartphones/Aquaris_E4.5/Ubuntu/Web%20version/Web%20version/SP_Flash_Tool_exe_linux_v5.1424.00.zip)
考虑到刷机工具在以后可能会升级,你总是可以从 [BQ 技术支持网站](http://www.bq.com/gb/support/aquaris-e4-5-ubuntu-edition)上找到最新的版本。
下载完后解压。之后应该可以在目录里找到一个叫 **flash\_tool** 的可执行文件。我们稍后会用到。
#### 第三步:移除冲突的软件包(可选)
如果你正在用最新版本的 Ubuntu 或 基于 Ubuntu 的 Linux 发行版,稍后可能会碰到 “BROM ERROR : S\_UNDEFINED*\_*ERROR (1001)” 错误。
要避免这个错误,你需要卸载有冲突的软件包。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
sudo apt-get remove modemmanager
```
用下面的命令重启 udev 服务:
```
sudo service udev restart
```
检查一下内核模块 cdc\_acm 可能存在的副作用,运行下面的命令:
```
lsmod | grep cdc_acm
```
如果上面命令输出是空,你将需要重新加载一下这个内核模块:
```
sudo modprobe cdc_acm
```
#### 第四步:准备刷入 Android
切换到下载好并解压完成的刷机工具目录(第二步)。请使用命令行来完成,这是因为将要用到 root 权限。
假设你保存在下载目录里,使用下面的命令切换目录(为那些不懂如何在命令行下切换目录的朋友考虑)。
```
cd ~/Downloads/SP_Flash*
```
然后使用下面的命令以 root 权限启动刷机工具:
```
sudo ./flash_tool
```
然后你会看到一个像下面的窗口界面。不用在意 Download Agent 区域,它将会被自动填入。只要关心 Scatter-loading 区域。

还记得之前第一步里提到的 **MT6582\_Android\_scatter.txt** 文件吗?这个文本文件就在你第一步中下载的 Android 固件解压后的目录里。点击 Scatter-loading(上图中)然后选中 MT6582\_Android*\_*scatter.txt 文件。
之后,你将看到类似下面图片里的一些绿色线条:

#### 第五步:刷入 Android
已经差不多了。把你的手机关机,然后通过 USB 线连接到电脑上。
在下拉列表里选择 Firmware Upgrade,然后点击那个大的 Download 按钮。

如果一切顺利,你应该可以在工具下方的状态栏里看到刷机状态:

当所有过程都完成后,你将看到一个类似这样的提示:

将手机从电脑上移除然后开机。你应该看到屏幕上显示白色并在中间和底部有 AQUARIS 文字,还应该有 “powered by Android” 字样。差不多需要差不多十分钟,你才可以设置和开始使用 Android。
注意:如果中间出了什么问题,同时按下电源、音量加、音量减按键可以进入 fast boot 模式。然后再次关机并连接电脑。重复升级固件的过程。应该可以。
### 总结
要感谢厂商提供的工具,让我们可以轻松地 **在 BQ Ubuntu 手机上刷 Android**。当然,你可以使用相同的步骤将 Android 替换回 Ubuntu。只是下载的时候选 Ubuntu 固件而不是 Android。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你将你的 bq 手机上的 Ubuntu 刷成 Android。如果有什么问题或建议,可以在下面留言区里讨论。
---
via: <http://itsfoss.com/install-android-ubuntu-phone/>
作者:[Abhishek](http://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译者:[zpl1025](https://github.com/zpl1025)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如何在 Linux 上安装服务器管理软件 Cockpit | Arun Pyasi |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install-cockpit-fedora-centos-rhel-arch-linux/ | Cockpit 是一个自由开源的服务器管理软件,它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它好看的 web 前端界面轻松地管理我们的 GNU/Linux 服务器。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8/095806wcgczozl2ng6mnd4.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8/095806wcgczozl2ng6mnd4.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ictlyh | false | [
"Cockpit"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14758,
"commentnum": 3,
"favtimes": 5,
"sharetimes": 1,
"likes": 0
} | [
{
"postip": "39.178.183.44",
"message": "赞一个!",
"username": "浩浩君 [QQ Browser 9.3|Windows 7]",
"date": "2016-03-29T17:15:09"
},
{
"postip": "36.44.53.240",
"message": "RHEL7中没有这个软件。",
"username": "拿铁不加糖 [Chrome 49.0|Windows 10]",
"date": "2016-03-29T20:45:05"
},
{
"postip": "111.122.171.194",
"message": "make",
"username": "Janejue [Chrome 48.0|Windows 7]",
"date": "2016-04-03T17:50:22"
}
] | [] | Cockpit 是一个自由开源的服务器管理软件,它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它好看的 web 前端界面轻松地管理我们的 GNU/Linux 服务器。 | 2016-03-29T08:54:00 | 2016-03-29T08:54:00 | 7,164 | /article-7164-1.html | Cockpit 是一个自由开源的服务器管理软件,它使得我们可以通过它好看的 web 前端界面轻松地管理我们的 GNU/Linux 服务器。Cockpit 使得 linux 系统管理员、系统维护员和开发者能轻松地管理他们的服务器并执行一些简单的任务,例如管理存储、检测日志、启动或停止服务以及一些其它任务。它的报告界面添加了一些很好的功能使得可以轻松地在终端和 web 界面之间切换。另外,它不仅使得管理一台服务器变得简单,更重要的是只需要一个单击就可以在一个地方同时管理多个通过网络连接的服务器。它非常轻量级,web 界面也非常简单易用。在这篇博文中,我们会学习如何安装 Cockpit 并用它管理我们的运行着 Fedora、CentOS、Arch Linux 以及 RHEL 发行版操作系统的服务器。下面是 Cockpit 在我们的 GNU/Linux 服务器中一些非常棒的功能:
1. 它包含 systemd 服务管理器。
2. 有一个用于故障排除和日志分析的 Journal 日志查看器。
3. 包括 LVM 在内的存储配置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简单。
4. 用 Cockpit 可以进行基本的网络配置。
5. 可以轻松地添加和删除用户以及管理多台服务器。

### 1. 安装 Cockpit
首先,我们需要在我们基于 linux 的服务器上安装 Cockpit。大部分发行版的官方软件仓库中都有可用的 cockpit 安装包。这篇博文中,我们会在 Fedora 22、CentOS 7、Arch Linux 和 RHEL 7 中通过它们的官方软件仓库安装 Cockpit。
#### CentOS / RHEL
CentOS 和 RHEL 官方软件库中有可用的 Cockpit。我们只需要用 yum 管理器就可以安装。只需要以 sudo/root 权限运行下面的命令就可以安装它。
```
# yum install cockpit
```

#### Fedora 22/21
和 CentOS 一样, Fedora 的官方软件库默认也有可用的 Cockpit。我们只需要用 dnf 软件包管理器就可以安装 Cockpit。
```
# dnf install cockpit
```

#### Arch Linux
现在 Arch Linux 官方软件库中还没有可用的 Cockpit,但 Arch 用户库(Arch User Repository,AUR)有。只需要运行下面的 yaourt 命令就可以安装。
```
# yaourt cockpit
```

### 2. 启动并启用 Cockpit
成功安装完 Cockpit,我们就要用服务/守护进程管理器启动 Cockpit 服务。到了 2015 年,尽管一些 linux 发行版仍然运行 SysVinit 管理守护进程,但大部分 linux 发行版都采用了 Systemd,Cockpit 使用 systemd 完成从运行守护进程到服务几乎所有的功能。因此,我们只能在运行着 Systemd 的最新的 linux 发行版中安装 Cockpit。要启动 Cockpit 并让它在每次系统重启时自动启动,我们需要在终端或控制台中运行下面的命令。
```
# systemctl start cockpit
# systemctl enable cockpit.socket
Created symlink from /etc/systemd/system/sockets.target.wants/cockpit.socket to /usr/lib/systemd/system/cockpit.socket.
```
### 3. 允许通过防火墙
启动 Cockpit 并使得它能在每次系统重启时自动启动后,我们现在要给它配置防火墙。由于我们的服务器上运行着防火墙程序,我们需要允许它通过某些端口使得从服务器外面可以访问 Cockpit。
#### Firewalld
```
# firewall-cmd --add-service=cockpit --permanent
success
# firewall-cmd --reload
success
```

#### Iptables
```
# iptables -A INPUT -p tcp -m tcp --dport 80 -j ACCEPT
# service iptables save
```
### 4. 访问 Cockpit Web 界面
下面,我们终于要通过 web 浏览器访问 Cockpit web 界面了。根据配置,我们只需要用浏览器打开 https://ip-address:9090 或 https://server.domain.com:9090。在我们这篇博文中,我们用浏览器打开 https://128.199.114.17:9090,正如下图所示。

此时会出现一个 SSL 认证警告,因为我们正在使用一个自签名认证。我们只需要忽略这个警告并进入到登录页面,在 chrome/chromium 中,我们需要点击 Show Advanced 然后点击 **Proceed to 128.199.114.17 (unsafe)**。

现在,要进入仪表盘,我们需要输入详细的登录信息。这里,用户名和密码和用于登录我们的 linux 服务器的用户名和密码相同。当我们输入登录信息并点击 Log In 按钮后,我们就会进入到 Cockpit 仪表盘。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菜单以及 CPU、磁盘、网络、存储使用情况的可视化结果。仪表盘正如上图所示。
#### 服务
要管理服务,我们需要点击 web 页面右边菜单中的 Services 按钮。然后,我们会看到服务被分成了 5 个类别,目标、系统服务、套接字、计时器和路径。

#### Docker 容器
我们甚至可以用 Cockpit 管理 docker 容器。用 Cockpit 监控和管理 Docker 容器非常简单。由于我们的服务器中没有安装运行 docker,我们需要点击 Start Docker。

Cockpit 会自动在我们的服务器上安装和运行 docker。启动之后,我们就会看到下面的截图。然后我们就可以按照需求管理 docker 镜像、容器。

#### Journal 日志查看器
Cockpit 有个日志查看器,它把错误、警告、注意分到不同的标签页。我们也有一个 All 标签页,在这里可以看到所有的日志信息。

#### 网络
在网络部分,我们可以看到两个可视化发送和接收速度的图。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有一个可用网卡的列表,还有 Add Bond、Bridge、VLAN 的选项。如果我们需要配置一个网卡,我们只需要点击网卡名称。在下面,我们可以看到网络的 Journal 日志信息。

#### 存储
现在,用 Cockpit 可以方便地查看硬盘的读写速度。我们可以查看存储的 Journal 日志以便进行故障排除和修复。在页面中还有一个已用空间的可视化图。我们甚至可以卸载、格式化、删除一块硬盘的某个分区。它还有类似创建 RAID 设备、卷组等攻能。

#### 用户管理
通过 Cockpit Web 界面我们可以方便地创建新用户。在这里创建的账户会应用到系统用户账户。我们可以用它更改密码、指定角色、以及删除用户账户。

#### 实时终端
Cockpit 还有一个很棒的特性。是的,我们可以执行命令,用 Cockpit 界面提供的实时终端执行任务。这使得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需求在 web 界面和终端之间自由切换。

### 总结
Cockpit 是由 [Red Hat](http://www.redhat.com/) 开发的使得管理服务器变得轻松简单的自由开源软件。它非常适合于进行简单的系统管理任务和新手系统管理员。它仍然处于开发阶段,还没有稳定版发行。因此不适合于生产环境。它是针对最新的默认安装了 systemd 的 Fedora、CentOS、Arch Linux、RHEL 系统开发的。如果你想在 Ubuntu 上安装 Cockpit,你可以通过 PPA 访问,但现在已经过期了。如果你有任何疑问、建议,请在下面的评论框中反馈给我们,这样我们可以改进和更新我们的内容。非常感谢 !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install-cockpit-fedora-centos-rhel-arch-linux/>
作者:[Arun Pyasi](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p/) 译者:[ictlyh](http://mutouxiaogui.cn/blog/)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FCS 系列第二讲:如何安装和使用纯文本编辑器 vi/vim | Gabriel Cánepa | http://www.tecmint.com/vi-editor-usage/ | 在这个部分中,我们会介绍 vi/vim 基本的文件编辑操作,帮助读者理解编辑器中的三个模式,这是 LFCS 认证考试中必须掌握的。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9/053546aftwkut8h2uvhb2f.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9/053546aftwkut8h2uvhb2f.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GHLandy | false | [
"LFCS",
"vi",
"vim",
"编辑器"
] | 技术 | {
"viewnum": 11597,
"commentnum": 3,
"favtimes": 9,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61.156.102.15",
"message": "输入 a4yy 复制当前行和接下来的 3 行,进入一个名为 a 的缓存区。我们可以继续编辑我们的文件————我们不需要立即插入刚刚复制的行。 <br />\r\n我输入完a,就进入输入模式了。。。。。。。。。。。。。。",
"username": "yiqihaha [Chrome 49.0|Windows 10]",
"date": "2016-03-29T18:58:06"
},
{
"postip": "111.197.255.204",
"message": "抱歉,丢了内容了,是 "a 表示名为 a 的缓存区,前面有个双引号。",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3-29T19:20:37"
},
{
"postip": "222.223.206.250",
"message": "a也会进入编辑模式,你可以换个名字啊 比如 b4yy",
"username": "来自河北石家庄的 Chrome 4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19T16:57:55"
}
] | [
{
"raid": 7161,
"displayorder": 0
},
{
"raid": 7171,
"displayorder": 1
}
] | 在这个部分中,我们会介绍 vi/vim 基本的文件编辑操作,帮助读者理解编辑器中的三个模式,这是 LFCS 认证考试中必须掌握的。 | 2016-03-29T08:30:00 | 2016-03-29T08:30:00 | 7,165 | /article-7165-1.html | 几个月前, Linux 基金会发起了 LFCS (<ruby> Linux 基金会认证系统管理员 <rp> ( </rp> <rt> Linux Foundation Certified System administrator </rt> <rp> ) </rp></ruby>)认证,以帮助世界各地的人来验证他们能够在 Linux 系统上做基本的中级系统管理任务:如系统支持、第一手的故障诊断和处理、以及何时向上游支持团队提出问题的智能决策。

*在 Linux 中学习 vi 编辑器*
请简要看看一下视频,里边介绍了 Linux 基金会认证的程序。
这篇文章是系列教程的第二讲,在这个部分中,我们会介绍 vi/vim 基本的文件编辑操作,帮助读者理解编辑器中的三个模式,这是 LFCS 认证考试中必须掌握的。
### 使用 vi/vim 执行基本的文件编辑操作
vi 是为 Unix 而生的第一个全屏文本编辑器。它的设计小巧简单,对于仅仅使用过诸如 NotePad++ 或 gedit 等图形界面的文本编辑器的用户来说,使用起来可能存在一些困难。
为了使用 vi,我们必须首先理解这个强大的程序操作中的三种模式,方便我们后边学习这个强大的文本处理软件的相关操作。
请注意,大多数的现代 Linux 发行版都集成了 vi 的变种——— vim(<ruby> 改进版 VI <rp> ( </rp> <rt> Vi IMproved </rt> <rp> ) </rp></ruby>),相比于 vi,它有更多新功能。所以,我们会在本教程中交替使用 vi 和 vim。
如果你的发行版还没有安装 vim,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安装:
* Ubuntu 及其衍生版:apt-get update && apt-get install vim
* 以 Red-Hat 为基础的发行版:yum update && yum install vim
* openSUSE :zypper update && zypper install vim
### 我为什么要学习 vi
至少有以下两个理由:
1. 因为它是 POSIX 标准的一部分,所以不管你使用什么发行版 vi 总是可用的。
2. vi 基本不消耗多少系统资源,并且允许我们仅仅通过键盘来完成任何可能的任务。
此外,vi 有着非常丰富的内置帮助手册,程序打开后就可以通过 `:help` 命令来查看。这个内置帮助手册比 vi/vim 的 man 页面包含了更多信息。

*vi Man 页面*
#### 启动 vi
可以通过在命令提示符下输入 vi 来启动。

*使用 vi 编辑器*
然后按下字母 i,你就可以开始输入了。或者通过下面的方法来启动 vi:
```
# vi filename
```
这样会打开一个名为 filename 的<ruby> 缓存区 <rp> ( </rp> <rt> buffer </rt> <rp> ) </rp></ruby>(稍后会详细介绍缓存区),在你编辑完成之后就可以存储在磁盘中了。
#### 理解 vi 的三个模式
1. 在<ruby> 命令 <rp> ( </rp> <rt> command </rt> <rp> ) </rp></ruby>模式中,vi 允许用户浏览该文件并输入由一个或多个字母组成的、简短的、大小写敏感的 vi 命令。这些命令的大部分都可以增加一个前缀数字表示执行次数。
比如:`yy`(或`Y`) 复制当前的整行,`3yy`(或`3Y`) 复制当前整行和下边紧接着的两行(总共3行)。通过 `Esc` 键可以随时进入命令模式(而不管当前工作在什么模式下)。事实上,在命令模式下,键盘上所有的输入都被解释为命令而非文本,这往往使得初学者困惑不已。
2. 在<ruby> 末行 <rp> ( </rp> <rt> ex </rt> <rp> ) </rp></ruby>模式中,我们可以处理文件(包括保存当前文件和运行外部程序)。我们必须在命令模式下输入一个冒号(`:`),才能进入这个模式,紧接着是要在末行模式下使用的命令。执行之后 vi 自动回到命令模式。
3. 在<ruby> 文本输入 <rp> ( </rp> <rt> insert </rt> <rp> ) </rp></ruby>模式(通常在命令模式下使用字母 `i` 进入这个模式)中,我们可以随意输入文本。大多数的键入将以文本形式输出到屏幕(一个重要的例外是`Esc`键,它将退出文本编辑模式并回到命令模式)。

*vi 文本插入模式*
#### vi 命令
下面的表格列出常用的 vi 命令。文件编辑的命令可以通过添加叹号的命令强制执行(如,`:q!` 命令强制退出编辑器而不保存文件)。
| 关键命令 | 描述 |
| --- | --- |
| `h` 或 ← | 光标左移一个字符 |
| `j` 或 ↓ | 光标下移一行 |
| `k` 或 ↑ | 光标上移一行 |
| `l` (小写字母 L) 或 → | 光标右移一个字符 |
| `H` | 光标移至屏幕顶行 |
| `L` | 光标移至屏幕末行 |
| `G` | 光标移至文件末行 |
| `w` | 光标右移一个词 |
| `b` | 光标左移一个词 |
| `0` (数字零) | 光标移至行首 |
| `^` | 光标移至当前行第一个非空格字符 |
| `$` | 光标移至当前行行尾 |
| `Ctrl-B` | 向后翻页 |
| `Ctrl-F` | 向前翻页 |
| `i` | 在光标所在位置插入文本 |
| `I` (大写字母 i) | 在当前行首插入文本 |
| `J` (大写字母 j) | 将下一行与当前行合并(下一行上移到当前行) |
| `a` | 在光标所在位置后追加文本 |
| `o` (小写字母 O) | 在当前行下边插入空白行 |
| `O` (大写字母 O) | 在当前行上边插入空白行 |
| `r` | 替换光标所在位置的一个字符 |
| `R` | 从光标所在位置开始覆盖插入文本 |
| `x` | 删除光标所在位置的字符 |
| `X` | 立即删除光标所在位置之前(左边)的一个字符 |
| `dd` | 剪切当前整行文本(为了之后进行粘贴) |
| `D` | 剪切光标所在位置到行末的文本(该命令等效于 `d$`) |
| `yX` | 给出一个移动命令 X (如 `h`、`j`、`H`、`L` 等),复制适当数量的字符、单词或者从光标开始到一定数量的行 |
| `yy` 或 `Y` | 复制当前整行 |
| `p` | 粘贴在光标所在位置之后(下一行) |
| `P` | 粘贴在光标所在位置之前(上一行) |
| `.` (句点) | 重复最后一个命令 |
| `u` | 撤销最后一个命令 |
| `U` | 撤销最后一行的最后一个命令,只有光标仍在最后一行才能执行。 |
| `n` | 在查找中跳到下一个匹配项 |
| `N` | 在查找中跳到前一个匹配项 |
| `:n` | 下一个文件,编辑多个指定文件时,该命令加载下一个文件。 |
| `:e file` | 加载新文件来替代当前文件 |
| `:r file` | 将新文件的内容插入到光标所在位置的下一行 |
| `:q` | 退出并放弃更改 |
| `:w file` | 将当期打开的缓存区保存为file。如果是追加到已存在的文件中,则使用 :`w >> file` 命令 |
| `:wq` | 保存当前文件的内容并退出。等效于 `x!` 和 `ZZ` |
| `:r! command` | 执行 command 命令,并将命令的输出插入到光标所在位置的下一行 |
#### vi 选项
下列选项可以让你在运行 Vim 的时候很方便(需要写入到 `~/.vimrc` 文件):
```
# echo set number >> ~/.vimrc
# echo syntax on >> ~/.vimrc
# echo set tabstop=4 >> ~/.vimrc
# echo set autoindent >> ~/.vimrc
```

*vi编辑器选项*
* set number 当 vi 打开或新建文件时,显示行号。
* syntax on 打开语法高亮(对应多个文件扩展名),以便源码文件和配置文件更具可读性。
* set tabstop=4 设置制表符间距为 4 个空格(默认为 8)。
* set autoindent 将前一行的缩进应用于下一行。
#### 查找和替换
vi 具有通过查找将光标移动到(在单独一行或者整个文件中的)指定位置。它还可自动或者通过用户确认来执行文本替换。
a) 在行内查找。`f` 命令在当前行查找指定字符,并将光标移动到指定字符出现的位置。
例如,命令 `fh` 会在本行中将光标移动到字母`h`下一次出现的位置。注意,字母 `f` 和你要查找的字符都不会出现在屏幕上,但是当你按下回车的时候,要查找的字符会被高亮显示。
比如,以下是在命令模式按下 `f4` 之后的结果。

*在 vi 中查找字符*
b) 在整个文件内查找。使用 `/` 命令,紧接着需要查找的单词或短语。这个查找可以通过使用 `n` 命令或者 `N` 重复查找上一个查找的字符串。以下是在命令模式键入 `/Jane` 的查找结果。

*在 vi 中查找字符*
c) vi 通过使用命令来完成多行或者整个文件的替换操作(类似于 sed)。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使得整个文件中的单词 “old” 替换为 “young”。
```
:%s/old/young/g
```
**注意**:冒号位于命令的最前面。

*vi 的查找和替换*
冒号 (`:`) 进入末行模式,在本例中 `s` 表示替换,`%` 是从第一行到最后一行的表示方式(也可以使用 nm 表示范围,即第 n 行到第 m 行),old 是查找模式,young 是用来替换的文本,`g` 表示在每个查找出来的字符串都进行替换。
另外,在命令最后增加一个 `c`,可以在每一个匹配项替换前进行确认。
```
:%s/old/young/gc
```
将旧文本替换为新文本前,vi/vim 会向我们显示以下信息:

*vi 中替换字符串*
* `y`: 执行替换(yes)
* `n`: 跳过这个匹配字符的替换并转到下一个(no)
* `a`: 在当前匹配字符及后边的相同项全部执行替换
* `q` 或 `Esc`: 取消替换
* `l` (小写 L): 执行本次替换并退出
* `Ctrl-e`, `Ctrl-y`: 下翻页,上翻页,查看相应的文本来进行替换
#### 同时编辑多个文件
我们在命令提示符输入 vim file1 file2 file3 如下:
```
# vim file1 file2 file3
```
vim 会首先打开 file1,要跳到 file2 需用 `:n` 命令。当需要打开前一个文件时,`:N` 就可以了。
为了从 file1 跳到 file3
a) `:buffers` 命令会显示当前正在编辑的文件列表
```
:buffers
```

*编辑多个文件*
b) `:buffer 3` 命令(后边没有 s)会打开第三个文件 file3 进行编辑。
在上边的图片中,标记符号 `#` 表示该文件当前已被打开,但是是在后台,而 `%a` 标记的文件是正在被编辑的。另外,文件号(如上边例子的 3)后边的空格表示该文件还没有被打开。
#### vi 的临时缓存区
(LCTT 译注:临时缓存区,也叫做“命名缓存区”,或“<ruby> 寄存器 <rp> ( </rp> <rt> register </rt> <rp> ) </rp></ruby>”)
为了复制连续的多行(比如,假设为 4 行)到一个名为 a 的临时缓存区(与文件无关),并且还要将这些行粘贴到在当前 vi 会话文件中的其它位置,我们需要:
1. 按下 `Esc` 键以确认 vi 处在命令模式
2. 将光标放在我们希望复制的第一行文本
3. 输入 `"a4yy` 复制当前行和接下来的 3 行,进入一个名为 a 的缓存区。我们可以继续编辑我们的文件————我们不需要立即插入刚刚复制的行。
4. 当到了需要使用刚刚复制的那些行的位置,在 `p`(小写)或 `P`(大写)命令前使用`"a`来将复制行插入到名为 a 的 缓存区:
* 输入 `"ap`,复制行将插入到光标位置所在行的下一行。
* 输入 `"aP`,复制行将插入到光标位置所在行的上一行。
如果愿意,我们可以重复上述步骤,将缓存区 a 中的内容插入到我们文件的多个位置。像本节中这样的一个临时缓存区,会在当前窗口关闭时释放掉。
### 总结
像我们看到的一样,vi/vim 在命令接口下是一个强大而灵活的文本编辑器。通过以下链接,随时分享你自己的技巧和评论。
#### 参考链接
* [关于 LFCS](https://training.linuxfoundation.org/certification/LFCS)
* [为什么需要 Linux 基金会认证?](https://training.linuxfoundation.org/certification/why-certify-with-us)
* [注册 LFCS 考试](https://identity.linuxfoundation.org/user?destination=pid/1)
---
via: <http://www.tecmint.com/vi-editor-usage/>
作者:[Gabriel Cánepa](http://www.tecmint.com/author/gacanepa/) 译者:[GHLandy](https://github.com/GHLandy) 校对:[东风唯笑](https://github.com/dongfengweixiao), [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AV Linux 2016 正式发布——这是一款专为音乐制作开发的发行版 | Marius Nestor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av-linux-2016-officially-released-a-debian-os-optimized-for-audio-production-502266.shtml | 这只是一个‘初始’版,使用它需要一些学习过程。我希望用户能对新版本多一些宽容和耐心,我们指望您的反馈才能改进,也希望可以将你的经验分享给别人。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9/061317nbszo7uostrert79.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29/061317nbszo7uostrert79.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AV Linux"
] | 新闻 | {
"viewnum": 5452,
"commentnum": 4,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59.172.176.84",
"message": "吓我一跳,还以为一本道,东京热还出Linux呢!!!!!!!!",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Firefox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29T09:46:17"
},
{
"postip": "111.197.255.204",
"message": "东京热是啥?",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3-29T19:14:36"
},
{
"postip": "123.155.155.191",
"message": "哈哈! AV linux",
"username": "执着的夏风 [Chromium 49.0|Ubuntu]",
"date": "2016-03-29T22:10:27"
},
{
"postip": "183.2.82.49",
"message": "看壁纸,是基于 Debian 啊?",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5.0|GNU/Linux]",
"date": "2016-04-03T01:19:59"
}
] | [] | 这只是一个‘初始’版,使用它需要一些学习过程。我希望用户能对新版本多一些宽容和耐心,我们指望您的反馈才能改进,也希望可以将你的经验分享给别人。 | 2016-03-29T07:30:00 | 2016-03-29T07:30:00 | 7,167 | /article-7167-1.html | 上个周末,专为音乐制作而定制的操作系统 AV Linux 2016 正式发布了,它为低延时音乐制作带来了一整套新的工具和开源软件。
2016/3/26,AV Linux 2016 最终版上载完成,可供下载安装使用了。虽然它依旧包含了大多数用于音乐制作的流行软件,但是看起来并不如其之前的版本那样方便易用。
“AVL 2016 和它之前的版本是完全不同的,我把它视作 Alpha 或 Beta 发布版”,开发者[说](http://www.bandshed.net/2016/03/23/avl2016/),“这只是一个‘初始’版,使用它需要一些学习过程。我希望用户能对新版本多一些宽容和耐心,我们指望您的反馈才能不断改进,也希望您可以将经验分享给别人。”

### AV Linux 2016 兼容 KXStudio 软件库
安装 AV Linux 2016 的用户应该知道它是一个 Debian 衍生版,兼容 [KXStudio](http://kxstudio.linuxaudio.org/) 的软件库——这是另外一个针对音乐和视频制作的 GNU/Linux 操作系统。所以,如果你不能在 AV Linux 的软件库中找到你喜欢的音乐/视频工具,你可以在 [KXStudio](http://kxstudio.linuxaudio.org/) 的库中找找看。
此外,如果你是这个音乐/视频制作操作系统的新用户,你可以读读它的 AV Linux 用户手册帮助你学习使用。请[下载32位和64位 Live ISO 镜像](http://linux.softpedia.com/get/System/Operating-Systems/Linux-Distributions/AV-Linux-48850.shtml),并阅读发布公告了解已经问题,开始你的音乐/视频制作之旅吧!
|
||
LFCS 系列第三讲:归档/压缩文件及目录、设置文件属性和搜索文件 | Gabriel Cánepa | http://www.tecmint.com/compress-files-and-finding-files-in-linux/ | 在这一讲中,我们会涵盖如何在文件系统中归档/压缩文件及目录、设置文件属性和搜索文件等内容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30/060134i6fv967ff8kfgf9b.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30/060134i6fv967ff8kfgf9b.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GHLandy | false | [
"LFCS",
"归档",
"压缩"
] | 技术 | {
"viewnum": 9395,
"commentnum": 0,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7165,
"displayorder": 0
},
{
"raid": 7187,
"displayorder": 1
}
] | 在这一讲中,我们会涵盖如何在文件系统中归档/压缩文件及目录、设置文件属性和搜索文件等内容 | 2016-03-30T07:55:00 | 2016-03-30T07:55:00 | 7,171 | /article-7171-1.html | 最近,Linux 基金会发起了一个全新的 LFCS(<ruby> Linux 基金会认证系统管理员 <rp> ( </rp> <rt> Linux Foundation Certified Sysadmin </rt> <rp> ) </rp></ruby>)认证,旨在让遍布全世界的人都有机会参加该认证的考试,通过考试的人将表明他们有能力在 Linux 上执行基本的中级系统管理任务。这项认证包括了对已运行的系统和服务的支持、一流水平的问题解决和分析以及决定何时将问题反映给工程师团队的能力。

*LFCS 系列第三讲*
请看以下视频,这里边讲给出 Linux 基金会认证程序的一些想法。
本讲是系列教程中的第三讲,在这一讲中,我们会涵盖如何在文件系统中归档/压缩文件及目录、设置文件属性和搜索文件等内容,这些都是 LFCS 认证中必须掌握的知识。
### 归档和压缩的相关工具
文件归档工具将一堆文件整合到一个单独的归档文件之后,我们可以将归档文件备份到不同类型的介质或者通过网络传输和发送 Email 来备份。在 Linux 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归档实用工具是 tar。当归档工具和压缩工具一起使用的时候,可以减少同一文件和信息在硬盘中的存储空间。
#### tar 使用工具
tar 将一组文件打包到一个单独的归档文件(通常叫做 tar 文件或者 tarball)。tar 这个名称最初代表<ruby> 磁带存档程序 <rp> ( </rp> <rt> tape archiver </rt> <rp> ) </rp></ruby>,但现在我们可以用它来归档任意类型的可读写介质上边的数据,而不是只能归档磁带数据。tar 通常与 gzip、bzip2 或者 xz 等压缩工具一起使用,生成一个压缩的 tarball。
**基本语法:**
```
# tar [选项] [路径名 ...]
```
其中 ... 代表指定哪些文件进行归档操作的表达式
#### tar 的常用命令
| 长选项 | 简写 | 描述 |
| --- | --- | --- |
| -create | c | 创建 tar 归档文件 |
| -concatenate | A | 将一存档与已有的存档合并 |
| -append | r | 把要存档的文件追加到归档文件的末尾 |
| -update | u | 更新新文件到归档文件中去 |
| -diff 或 -compare | d | 比较存档与当前文件的不同之处 |
| -file archive | f | 使用档案文件或归档设备 |
| -list | t | 列出 tarball 中的内容 |
| -extract 或 -get | x | 从归档文件中释放文件 |
#### 常用的操作修饰符
| 长选项 | 缩写 | 描述 |
| --- | --- | --- |
| -directory dir | C | 执行归档操作前,先转到指定目录 |
| -same-permissions | p | 保持原始的文件权限 |
| -verbose | v | 列出所有的读取或提取的文件。但这个标识符与 -list 一起使用的时候,还会显示出文件大小、属主和时间戳的信息 |
| -verify | W | 写入存档后进行校验 |
| -exclude file | | 不把指定文件包含在内 |
| -exclude=pattern | X | 以PATTERN模式排除文件 |
| -gzip 或 -gunzip | z | 通过gzip压缩归档 |
| -bzip2 | j | 通过bzip2压缩归档 |
| -xz | J | 通过xz压缩归档 |
Gzip 是最古老的压缩工具,压缩率最小,bzip2 的压缩率稍微高一点。另外,xz 是最新的压缩工具,压缩率最好。xz 具有最佳压缩率的代价是:完成压缩操作花费最多时间,压缩过程中占有较多系统资源。
通常,通过这些工具压缩的 tar 文件相应的具有 .gz、.bz2 或 .xz的扩展名。在下列的例子中,我们使用 file1、file2、file3、file4 和 file5 进行演示。
**通过 gzip、bzip2 和 xz 压缩归档**
归档当前工作目录的所有文件,并以 gzip、bzip2 和 xz 压缩刚刚的归档文件(请注意,用正则表达式来指定哪些文件应该归档——这是为了防止将归档工具包前一步生成的文件打包进来)。
```
# tar czf myfiles.tar.gz file[0-9]
# tar cjf myfiles.tar.bz2 file[0-9]
# tar cJf myfile.tar.xz file[0-9]
```

*压缩多个文件*
**列举 tarball 中的内容和更新/追加文件到归档文件中**
列举 tarball 中的内容,并显示相同信息为一个详细目录清单。注意,不能直接向压缩的归档文件更新/追加文件(若你需要向压缩的 tarball 中更新/追加文件,需要先解压 tar 文件后再进行操作,然后重新压缩)。
```
# tar tvf [tarball]
```

*列举归档文件中的内容*
运行一下任意一条命令:
```
# gzip -d myfiles.tar.gz [#1]
# bzip2 -d myfiles.tar.bz2 [#2]
# xz -d myfiles.tar.xz [#3]
```
然后:
```
# tar --delete --file myfiles.tar file4 (删除tarball中的file4)
# tar --update --file myfiles.tar file4 (更新tarball中的file4)
```
和
```
# gzip myfiles.tar [ 如果你运行 #1 命令 ]
# bzip2 myfiles.tar [ 如果你运行 #2 命令 ]
# xz myfiles.tar [ 如果你运行 #3 命令 ]
```
最后
```
# tar tvf [tarball] #再次
```
将 file4 修改后的日期和时间与之前显示的对应信息进行比较
**排除文件类型**
假设你现在需要备份用户的家目录。一个有经验的系统管理员会选择忽略所有视频和音频文件再备份(也可能是公司规定)。
可能你最先想到的方法是在备份的时候,忽略扩展名为 .mp3 和 .mp4(或者其他格式)的文件。但如果你有些自作聪明的用户将扩展名改为 .txt 或者 .bkp,那你的方法就不灵了。为了发现并排除音频或者视频文件,你需要先检查文件类型。以下 shell 脚本可以代你完成类型检查:
```
#!/bin/bash
# 把需要进行备份的目录传递给 $1 参数.
DIR=$1
# 排除文件类型中包含了 mpeg 字符串的文件,然后创建 tarball 并进行压缩。
# -若文件类型中包含 mpeg 字符串, $?(最后执行的命令的退出状态)返回 0,然后文件名被定向到排除选项。否则返回 1。
# -若 $? 等于 0,该文件从需要备份文件的列表排除。
tar X <(for i in $DIR/*; do file $i | grep -i mpeg; if [ $? -eq 0 ]; then echo $i; fi;done) -cjf backupfile.tar.bz2 $DIR/*
```

*排除文件进行备份*
**使用 tar 保持文件的原有权限进行恢复**
通过以下命令,你可以保留文件的权限将备份文件恢复到原始用户的家目录(本例是 user\_restore)。
```
# tar xjf backupfile.tar.bz2 --directory user_restore --same-permissions
```

*从归档文件中恢复*
**扩展阅读:**
* [18 tar Command Examples in Linux](http://www.tecmint.com/18-tar-command-examples-in-linux/)
* [Dtrx – An Intelligent Archive Tool for Linux](http://www.tecmint.com/dtrx-an-intelligent-archive-extraction-tar-zip-cpio-rpm-deb-rar-tool-for-linux/)
### 通过 find 命令搜索文件
find 命令用于递归搜索目录树中包含指定字符的文件和目录,然后在屏幕显示出于指定字符相匹配的文件和目录,或者在匹配项进行其他操作。
通常,我们通过文件名、文件的属主、属组、类型权限、日期及大小来搜索。
#### 基本语法:
```
# find [需搜索的目录] [表达式]
```
**通过文件大小递归搜索文件**
以下命令会搜索当前目录(.)及其下两层子目录(-maxdepth 3,包含当前目录及往下两层的子目录)中大于 2 MB(-size +2M)的所有文件(-f)。
```
# find . -maxdepth 3 -type f -size +2M
```
 \* 通过文件大小搜索文件\*
**搜索符合一定规则的文件并将其删除**
有时候,777 权限的文件通常为外部攻击者打开便利之门。不管是以何种方式,让所有人都可以对文件进行任意操作都是不安全的。对此,我们采取一个相对激进的方法——删除这些文件('{}' + 用来“聚集”搜索的结果)。
```
# find /home/user -perm 777 -exec rm '{}' +
```

*搜索 777 权限的文件*
**按访问时间和修改时间搜索文件**
搜索 /etc 目录下访问时间(-atime)或修改时间(-mtime)大于(+180)或小于(-180) 6 个月或者刚好(180) 6 个月的配置文件。
按照下面例子对命令进行修改:
```
# find /etc -iname "*.conf" -mtime -180 -print
```

*按修改时间搜索文件*
* 扩展阅读: [35 Practical Examples of Linux ‘find’ Command](http://www.tecmint.com/35-practical-examples-of-linux-find-command/)
### 文件权限及基本属性
ls -l 命令输出的前 10 位字符是文件的属性,其中第一个字符用来表明文件的类型。
* – : 普通文件
* -d : 目录
* -l : 符号链接
* -c : 字符设备 (它将数据作为字节流处理,如terminal)
* -b : 块设备 (在块设备中处理数据,如存储设备)
接下来表示文件属性的 9 位字符叫做文件的读写模式,代表文件属主、同组用户和其他用户(通常指的是“外部世界”)对应的读(r)、写(w)和执行(x)权限。
文件的写权限允许对应的用户对文件进行打开和读写,对于同时设置了执行权限的目录,对应用户可以列举出该目录的内容。另外,文件的执行权限允许将文件当做是一个可执行程序来运行,而目录的执行权限则是允许用户进入和退出该目录。
文件的权限通过 chown 命令来更改,其基本语法如下:
```
# chmod [new_mode] file
```
new\_mode 可以是 3 位八进制数值或者对应权限的表达式。
八进制数值可以从二进制数值进行等值转换,通过下列方法来计算文件属主、同组用户和其他用户权限对应的二进制数值:
一个确定权限的二进制数值表现为 2 的幂(r=2^2,w=2^1,x=2^0),当权限省缺时,二进制数值为 0。如下:

*文件权限*
使用八进制数值设置上图的文件权限,请输入:
```
# chmod 744 myfile
```
通过 u、g 和 o 分别代表用户、同组用户和其他用户,然后你也可以使用权限表达式来单独对用户设置文件的权限模式。也可以通过 a 代表所有用户,然后设置文件权限。通过 + 号或者 - 号相应的赋予或移除文件权限。
**为所有用户撤销一个 shell 脚本的执行权限**
正如之前解释的那样,我们可以通过 - 号为需要移除权限的属主、同组用户、其他用户或者所有用户去掉指定的文件权限。下面命令中的短横线(-)可以理解为:移除(-)所有用户(a)的 backup.sh 文件执行权限(x)。
```
# chmod a-x backup.sh
```
下面演示为文件属主、同组用户赋予读、写和执行权限,并赋予其他用户读权限。
当我们使用 3 位八进制数值为文件设置权限的时候,第一位数字代表属主权限,第二位数字代表同组用户权限,第三位数字代表其他用户的权限:
* 属主:(r=2^2 + w=2^1 + x=2^0 = 7)
* 同组用户:(r=2^2 + w=2^1 + x=2^0 = 7)
* 其他用户:(r=2^2 + w=0 + x=0 = 4)
命令如下:
```
# chmod 774 myfile
```
随着练习时间的推移,你会知道何种情况下使用哪种方式来更改文件的权限模式的效果最好。
使用 ls -l 详细列举目录详细同样会显示出文件的属主和属组(这个很基本,而且影响到系统文件的访问控制)。

*列举 Linux 文件*
通过 chown 命令可以对文件的归属权进行更改,可以同时或者分开更改属主和属组。其基本语法为:
```
# chown user:group file
```
至少要指定用户或者用户组
**举几个例子:**
将文件的属主更改为指定用户:
```
# chown gacanepa sent
```
同时将文件的属主和属组更改为指定的用户和组:
```
# chown gacanepa:gacanepa TestFile
```
只将文件的属组更改为指定组。注意组名前的冒号(:)。
```
# chown :gacanepa email_body.txt
```
### 结论
作为一个系统管理员,你需要懂得如何创建和恢复备份、如何在系统中搜索文件并更改它们的属性。通过一些技巧,你可以更好地管理系统并避免以后出问题。
我希望,本文给出的技巧可以帮助你达成管理系统的目标。你可以随时在评论中发表自己的技巧及社区给你带来的益处。
先行感谢!
参考链接
* [关于 LFCS](https://training.linuxfoundation.org/certification/LFCS)
* [为什么需要 Linux 基金会认证?](https://training.linuxfoundation.org/certification/why-certify-with-us)
* [注册 LFCS 考试](https://identity.linuxfoundation.org/user?destination=pid/1)
---
via: <http://www.tecmint.com/compress-files-and-finding-files-in-linux/>
作者:[Gabriel Cánepa](http://www.tecmint.com/author/gacanepa/) 译者:[GHLandy](https://github.com/GHLandy)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 有问必答:如何在 Linux 上安装 Node.js | Dan Nanni | http://ask.xmodulo.com/install-node-js-linux.html | Node.js 在一些发行版上有预构建的程序包(如,Fedora 或 Ubuntu),而在其他发行版上你需要通过源码安装。由于 Node.js 发展比较快,建议从源码安装最新版而不是安装一个过时的预构建的程序包。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30/082501gg7hputdul6tuu3q.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30/082501gg7hputdul6tuu3q.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strugglingyou | false | [
"Node.js",
"javascript"
] | 技术 | {
"viewnum": 11902,
"commentnum": 3,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59.172.176.84",
"message": "学node.js就是为了引用别人10行代码的包么?",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Firefox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30T14:51:09"
},
{
"postip": "110.73.135.130",
"message": "这东西自己有个包管理器,还要自己安装另外的程序,太可坑了",
"username": "来自广西来宾的 Chrome 4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30T15:13:49"
},
{
"postip": "111.197.255.204",
"message": "哈哈,你说的不对,是引用别人的“一”行代码的包!",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3-30T18:45:15"
}
] | [] | Node.js 在一些发行版上有预构建的程序包(如,Fedora 或 Ubuntu),而在其他发行版上你需要通过源码安装。由于 Node.js 发展比较快,建议从源码安装最新版而不是安装一个过时的预构建的程序包。 | 2016-03-30T14:22:00 | 2016-03-30T14:22:00 | 7,174 | /article-7174-1.html |
>
> **问题**: 如何在你的 Linux 发行版上安装 Node.js?
>
>
>
[Node.js](http://nodejs.org/) 是建立在谷歌的 V8 JavaScript 引擎服务器端的软件平台上。在构建高性能的服务器端应用程序上,Node.js 在 JavaScript 中已是首选方案。是什么让使用 Node.js 库和应用程序的[庞大生态系统](https://www.npmjs.com/)来开发服务器后台变得如此流行。Node.js 自带一个被称为 npm 的命令行工具可以让你轻松地安装它,进行版本控制并使用 npm 的在线仓库来管理 Node.js 库和应用程序的依赖关系。

在本教程中,我将介绍 **如何在主流 Linux 发行版上安装 Node.js,包括 Debian,Ubuntu,Fedora 和 CentOS** 。
Node.js 在一些发行版上有预构建的程序包(如,Fedora 或 Ubuntu),而在其他发行版上你需要通过源码安装。由于 Node.js 发展比较快,建议从源码安装最新版而不是安装一个过时的预构建的程序包。最新的 Node.js 自带 npm(Node.js 的包管理器),让你可以轻松的安装 Node.js 的外部模块。
### 在 Debian 上安装 Node.js on
从 Debian 8 (Jessie)开始,Node.js 已被纳入官方软件仓库。因此,你可以使用如下方式安装它:
```
$ sudo apt-get install npm
```
在 Debian 7 (Wheezy) 以前的版本中,你需要使用下面的方式来源码安装:
```
$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 g++ make
$ wget http://nodejs.org/dist/node-latest.tar.gz
$ tar xvfvz node-latest.tar.gz
$ cd node-v0.10.21 (replace a version with your own)
$ ./configure
$ make
$ sudo make install
```
### 在 Ubuntu 或 Linux Mint 中安装 Node.js
Node.js 被包含在 Ubuntu(13.04 及更高版本)。因此,安装非常简单。以下方式将安装 Node.js 和 npm。
```
$ sudo apt-get install npm
$ sudo ln -s /usr/bin/nodejs /usr/bin/node
```
而 Ubuntu 中的 Node.js 可能版本比较老,你可以从 [其 PPA](https://launchpad.net/%7Echris-lea/+archive/node.js) 中安装最新的版本。
```
$ sudo apt-get install python-software-properties python g++ make
$ sudo add-apt-repository -y ppa:chris-lea/node.js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 npm
```
### 在 Fedora 中安装 Node.js
Node.js 被包含在 Fedora 的 base 仓库中。因此,你可以在 Fedora 中用 yum 安装 Node.js。
```
$ sudo yum install npm
```
如果你想安装 Node.js 的最新版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使用源码来安装。
```
$ sudo yum groupinstall 'Development Tools'
$ wget http://nodejs.org/dist/node-latest.tar.gz
$ tar xvfvz node-latest.tar.gz
$ cd node-v0.10.21 (replace a version with your own)
$ ./configure
$ make
$ sudo make install
```
### 在 CentOS 或 RHEL 中安装 Node.js
在 CentOS 使用 yum 包管理器来安装 Node.js,首先启用 EPEL 软件库,然后运行:
```
$ sudo yum install npm
```
如果你想在 CentOS 中安装最新版的 Node.js,其安装步骤和在 Fedora 中的相同。
### 在 Arch Linux 上安装 Node.js
Node.js 在 Arch Linux 的社区库中可以找到。所以安装很简单,只要运行:
```
$ sudo pacman -S nodejs npm
```
### 检查 Node.js 的版本
一旦你已经安装了 Node.js,你可以使用如下所示的方法检查 Node.js 的版本。
```
$ node --version
```
---
via: <http://ask.xmodulo.com/install-node-js-linux.html>
作者:[Dan Nanni](http://ask.xmodulo.com/author/nanni) 译者:[strugglingyou](https://github.com/strugglingyou)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ownCloud Pi 设备将运行在 Snappy Ubuntu Core 16.04 LTS 及树莓派3上 | Marius Nestor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owncloud-pi-device-to-run-on-snappy-ubuntu-core-16-04-lts-and-raspberry-pi-3-501904.shtml | 我们去年报道了 ownCloud 正与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实验室沟通,帮助他们开发一个社区项目,将给用户带来可以在家中自托管的云存储设备。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30/083552ypppp5ezpbqenppp.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30/083552ypppp5ezpbqenppp.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ownCloud",
"树莓派"
] | 新闻 | {
"viewnum": 6679,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4.111.166.73",
"message": "在上家公司有构建owncloud, 感觉还可以,结合LADP构建企业内部云盘服务还是挺好玩的。",
"username": "贵在坚持 [Chrome 45.0|Windows 10]",
"date": "2016-03-30T17:35:40"
},
{
"postip": "1.83.112.205",
"message": "哪个公司啊,我们公司也是基于owncloud二次开发(完全没动)。",
"username": "hellbeta [Chrome 45.0|Windows 7]",
"date": "2016-04-01T23:40:29"
}
] | [] | 我们去年报道了 ownCloud 正与西部数据Western Digital实验室沟通,帮助他们开发一个社区项目,将给用户带来可以在家中自托管的云存储设备。 | 2016-03-30T08:35:49 | 2016-03-30T08:35:49 | 7,175 | /article-7175-1.html | 我们去年[报道了](http://news.softpedia.com/news/owncloud-partnerships-with-wd-to-bring-self-hosted-cloud-storage-in-users-homes-497512.shtml) ownCloud 正与<ruby> 西部数据 <rp> ( </rp> <rt> Western Digital </rt> <rp> ) </rp></ruby>实验室沟通,帮助他们开发一个社区项目,将给用户带来可以在家中自托管的云存储设备。
自托管设备背后的理念,是由 ownCloud 服务端软件承载的,它结合了树莓派和西数硬盘到一个易安装和开箱即用的容器中。

社区的反应看上去很积极,ownCloud Pi 项目收到了许多好的提议和点子。今天,我们收到了一个更好的消息,首个镜像可以[下载](http://people.canonical.com/%7Ekyrofa/owncloud-pi/)了。
ownCloud Pi 基于最新的 Snappy Ubuntu Core 16.04 LTS 系统,它由 Canonical 为嵌入式和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设备所设计,包括新的树莓派3 Model B。
ownCloud 的开发者在今天的[声明](https://owncloud.org/blog/wd-labs-raspberry-pi-owncloud-and-ubuntu/)中称:“我们正在寻求来自 ownCloud、Ubuntu、树莓派和西数实验室等社区的帮助来测试和提高它们,并且可以在下周发布首批30台设备”。
### 目前的阻碍、挑战及前进的路
目前团队正致力于在基于 Xenial Xerus 版本的 Snappy Ubuntu 内核上完成他们的 ownCloud Pi 设备方案。这样,新的64位树莓派3可以帮助它们克服之前在树莓派2上遇到的阻碍,比如支持大于2GB的文件。
由此看来,最终的 ownCloud Pi 将在今年春天发布预览版,它将会在树莓派3上运行。之后,我们应该就可以购买首批可用于产品环境版本的 ownCloud Pi 设备了。
---
via: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owncloud-pi-device-to-run-on-snappy-ubuntu-core-16-04-lts-and-raspberry-pi-3-501904.shtml>
作者:[Marius Nestor](http://news.softpedia.com/editors/browse/marius-nestor)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将 Ubuntu 和 FreeBSD 融合在一起的发行版 :UbuntuBSD | ABHISHEK | http://itsfoss.com/ubuntubsd-ubuntu-freebsd/ | UbuntuBSD 称自己是 ‘Unix for human beings’,这一点也不人惊讶。如果你能想起来的话,Ubuntu 使用的标语是 ‘Linux for human beings’ ,并且在过去的 11 年里它确实让一个‘正常人’有可能用上 Linux。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30/084703rmimh0zy5jsii3yh.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30/084703rmimh0zy5jsii3yh.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name1e5s | false | [
"UbuntuBSD",
"Ubuntu",
"FreeBSD",
"UNIX"
] | 新闻 | {
"viewnum": 11915,
"commentnum": 5,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3.139.208.44",
"message": "最后一句猝不及防",
"username": "来自陕西西安的 Mobile Safari 9.0|iOS 9.3 用户",
"date": "2016-03-31T23:33:55"
},
{
"postip": "116.238.203.80",
"message": "好,有一融合尝试",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Mobile Safari|iOS 9.3 用户",
"date": "2016-04-02T08:29:01"
},
{
"postip": "111.253.197.126",
"message": "有意思的尝试",
"username": "hazdzz [Firefox 45.0|Mac 10.9]",
"date": "2016-04-03T21:45:32"
},
{
"postip": "1.83.172.58",
"message": "谁能教给我怎么用U盘装BSD系的操作系统……",
"username": "hellbeta [Chrome 45.0|Windows 7]",
"date": "2016-04-04T12:08:23"
},
{
"postip": "112.96.33.131",
"message": "bsd官方网站有安装指南!",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5.0|Fedora 用户",
"date": "2016-04-19T02:11:17"
}
] | [
{
"raid": 7207,
"displayorder": 0
}
] | UbuntuBSD 称自己是 ‘Unix for human beings’,这一点也不人惊讶。如果你能想起来的话,Ubuntu 使用的标语是 ‘Linux for human beings’ ,并且在过去的 11 年里它确实让一个‘正常人’有可能用上 Linux。 | 2016-03-30T10:45:00 | 2016-03-30T10:45:00 | 7,176 | /article-7176-1.html | 
不止是在 Linux 的内核上面你才能体验到 Ubuntu 的快捷方便,伙计们。UbuntuBSD 可以让你在 FreeBSD 的内核上面也能体验到那种方便快捷。
UbuntuBSD 称自己是 ‘Unix for human beings’,这一点也不人惊讶。如果你能想起来的话,Ubuntu 使用的标语是 ‘Linux for human beings’ ,并且在过去的 11 年里它确实让一个‘正常人’有可能用上 Linux。
UbuntuBSD 有着同样的想法。它想让新手能够接触到 Unix ,以及能使用它——如果我能这样说的话。至少,这就是它的目标。
### 什么是 BSD ? 它和 Linux 有哪些不同?
如果你是新手,那么你需要知道 [Unix 和 Linux 的区别](/article-3159-1.html).
在 Linux 出现之前,Unix 由 [AT&T](https://en.wikipedia.org/wiki/AT%26T) 的 [Ken Thompson](https://en.wikipedia.org/wiki/Ken_Thompson)、 [Denis Ricthie](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nnis_Ritchie) 以及他们的团队设计。这是在可以算作计算机上古时期的 1970 发生的事。当你知道 Unix 是一个闭源的,有产权的操作系统时你可能会感到惊讶。AT&T 给了很多第三方许可,包括学术机构和企业。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其中一个拿到许可的学术机构。在那里开发的 Unix 系统叫做 [BSD (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http://www.bsd.org/)。BSD 的最出名的开源分支是 [FreeBSD](https://www.freebsd.org/),另一个最流行的闭源分支是苹果的 Mac OS X。
在 1991 年。芬兰的计算机系大学生 Linus Torvalds 从头写了自己的 Unix 系统的复制品。这就是我们今天熟知的 Linux 内核。Linux 的发行版在内核的基础上添加了图形界面、GNU 的那一套(cp, mv, ls,date, bash 什么的)、安装/管理工具,GNU C/C++ 编译器以及很多应用。
### UbuntuBSD 不是这种发行版的开端
在你知道了 Linux,Unix,FreeBSD 之间的区别之后。我要告诉你的是 UbuntuBSD 不是第一个要在 FreeBSD 内核上作出类似 Linux 的感觉的发行版。
当 Debian 选择使用 [systemd](https://www.freedesktop.org/wiki/Software/systemd/) 之后,[Debian GNU/kFreeBSD](https://www.debian.org/ports/kfreebsd-gnu/)诞生了。它使用的不是通常的 Linux 内核,而是 将 Debian 移植到了 FreeBSD 内核上。
与 Debian GNU/kFreeBSD 类似,UbuntuBSD 是将 Ubuntu 移植到了 FreeBSD 内核上。
### UbuntuBSD Beta 版代号: Escape From SystemD
UbuntuBSD 的第一个版本已经发布,代号为“Escape From SystemD ”。它基于 Ubuntu 15.10 和 FreeBSD 10.1.
它的默认桌面环境为 [Xfce](http://www.xfce.org/) ,桌面以及服务器均可使用。 对于 [ZFS](https://en.wikipedia.org/wiki/ZFS) 的支持也包含在这个版本中。开发者还提供了一个文本界面的安装器。
### 想试试?
我不建议任何人马上就去开心地去尝试这个系统。它仍在开发并且安装器还是文本界面的。不过如果你足够自信的话,直接去下载体验吧。但是如果你是新手的话,请等一段时间,至少不要现在就去尝试:
* 下载 [UbuntuBSD](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ubuntubsd/)
你认为 UbuntuBSD 怎么样? 兹瓷不兹瓷它?
---
via: <http://itsfoss.com/ubuntubsd-ubuntu-freebsd/>
作者:[ABHISHEK](http://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译者:[name1e5s](https://github.com/name1e5s)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微软发布“Ubuntu on Windows” 项目,Linux 程序可原生运行于 Windows 10 中 | wxy | 你现在可以在 Windows 10 中直接运行 Linux 下的 bash 以及其它的数万个二进制程序了。然而这并不是通过虚拟机、容器实现的。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31/070407k9a577aqzrt0rrt4.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31/070407k9a577aqzrt0rrt4.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true | [
"微软",
"Canonical",
"Ubuntu on Windows"
] | 新闻 | {
"viewnum": 31767,
"commentnum": 47,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39.168.197.10",
"message": "感觉像cygwin(<a href=\"https://www.cygwin.com/\" target=\"_blank\">https://www.cygwin.com/</a>)?<br />\r\n也像andLinux(<a href=\"http://andlinux.sourceforge.net/\" target=\"_blank\">http://andlinux.sourceforge.net/</a>)? <br />\r\n<br />\r\n有机会想体验一下",
"username": "kashu [Chromium 49.0|Ubuntu]",
"date": "2016-03-31T07:25:39"
},
{
"postip": "120.236.162.192",
"message": "期待!",
"username": "来自广东的 Chrome 4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31T07:47:44"
},
{
"postip": "119.255.36.18",
"message": "Wine 的一种反向技术",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Firefox 45.0|FreeBSD 用户",
"date": "2016-03-31T07:58:35"
},
{
"postip": "162.105.146.116",
"message": "为啥不是调转过来呢?MS这么爱开源,帮忙把wine搞好吧~~或者让Win程序可以“原生”运行在Linux上。",
"username": "来自北京北京大学的 Chrome 4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31T08:13:00"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wine",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31T08:15:42"
},
{
"postip": "60.10.99.11",
"message": "wine=wine is not an emulator<br />\r\n那么这个项目可以叫 mine=microsoft's native emulator",
"username": "delectate [Firefox 45.0|Windows 10]",
"date": "2016-03-31T08:18:25"
},
{
"postip": "222.210.108.99",
"message": "双内核OS要诞生的节奏吗?",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31T08:25:00"
},
{
"postip": "182.151.197.104",
"message": "掉过来会更好,Windows自身资源占用就很利害了,再弄个容器(虽然文章说不是容器,但我还是坚持认为他们使用了类似技术)给它,性能下降明显,Linux程序的高效体现不出来,没什么鸟用",
"username": "fanbt [Firefox 45.0|Fedora]",
"date": "2016-03-31T08:29:40"
},
{
"postip": "111.8.228.124",
"message": "github有个项目叫flinux",
"username": "来自湖南永州的 Sogou Explorer 2|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31T08:36:39"
},
{
"postip": "218.94.18.124",
"message": "embrace, extend, and extinguish<br />\r\n拥抱,扩展,毁灭",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京的 Chromium 49.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3-31T08:46:43"
},
{
"postip": "111.197.255.204",
"message": "MINE !",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3-31T09:20:46"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你既没有看过其技术实现细节,何来坚持使用了容器一说。要知道目前容器实现原理是容器与主机共享内核,而 Windows 的内核显然同 Linux 存在巨大差异,所以现在 Windows Server 2016 技术预览版上支持 Linux 容器,还是基于特定版的 Hyper-V Linux 客户端,如果是这样的话,还用得着让 Canonical 一同来开发?直接用 Hyper-V 方案就行,也不一定非得选 Ubuntu,任何 Hyper-V 支持的发行版都行。此外你也没有体验过,何来“性能下降明显”一说?",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31T09:36:35"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另外按你的意思 Wine 项目是不是可以把酒倒掉了?",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31T09:37:37"
},
{
"postip": "183.33.157.30",
"message": "要为linux捉急么",
"username": "来自广东珠海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31T11:03:37"
},
{
"postip": "183.33.157.30",
"message": "桌面",
"username": "来自广东珠海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31T11:03:53"
},
{
"postip": "118.242.26.46",
"message": "微软着急了啊!",
"username": "ZengYi [Firefox 45.0|Ubuntu]",
"date": "2016-03-31T13:18:17"
},
{
"postip": "187.42.191.198",
"message": "表示对Windows的极不信任",
"username": "来自巴西的 UC Browser 10.8|Android 5.1 用户",
"date": "2016-03-31T17:59:21"
},
{
"postip": "220.170.157.168",
"message": "不祥的预感,顿时觉得Linux快死了,被微软玩死了,微软绝不是善类,和微软合作的下场只有死路一条",
"username": "来自湖南益阳的 Internet Explorer 1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3-31T21:40:00"
},
{
"postip": "222.70.105.31",
"message": "linux危险了,一个自娱自乐的系统,不把自己的兼容性搞好,最后结局就是这样的,一个好的系统要被大家接受就是易用、兼容、傻瓜,而不是搞一堆命令和限制,毕竟大多数用电脑的人是电脑盲,需要的只是拿起就用,而不是打一堆命令。LINUX最大的硬伤,就是核心问题-不兼容,不是靠什么WINE来解决的",
"username": "碧海独钓 [Chrome 45.0|Windows 7]",
"date": "2016-04-01T11:12:17"
},
{
"postip": "58.212.132.254",
"message": "sb",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京的 Chrome 4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4-01T11:55:30"
},
{
"postip": "58.212.132.254",
"message": "系统神马的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安全好不,中国没自己的系统,这才是重点,",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京的 Chrome 4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4-01T11:57:23"
},
{
"postip": "58.212.132.254",
"message": "就像别人写的盗号软件再怎么好用,后来发现自己盗的都给作者了",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京的 Chrome 4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4-01T11:58:21"
},
{
"postip": "202.102.159.156",
"message": "只针对桌面系统来说吧,linux粉都不这么认为,最可怕的是linux厂商也不这么认为,这也是为什么桌面版linux发展了这么多年一直没大的进展。<br />\r\nlinux要想争夺Windows的桌面领域,就必须要朝傻瓜化发展,否则的话还是坚守自己的服务器和嵌入式领域吧",
"username": "来自山东济南的 Firefox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01T16:21:49"
},
{
"postip": "45.125.45.27",
"message": "傻逼。你知不知道linux 到底干嘛用的? 不知道别瞎BB",
"username": "来自美国的 Chrome 4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4-01T16:22:00"
},
{
"postip": "61.149.206.34",
"message": "虽然你说的简单粗暴,但是准确",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01T16:40:40"
},
{
"postip": "43.224.80.24",
"message": "开源是 Linux 的灵魂",
"username": "unknow_future [Chrome 49.0|GNU/Linux]",
"date": "2016-04-01T16:59:22"
},
{
"postip": "182.247.101.108",
"message": "玩安卓玩出的决定?",
"username": "来自云南保山的 UC Browser 10.9|Android 5.1 用户",
"date": "2016-04-01T19:35:34"
},
{
"postip": "60.166.20.206",
"message": "你真用过Linux?还是说你认为电脑就是用来玩的,没有别的作用了?",
"username": "枫落夜舞 [Chrome 49.0|GNU/Linux]",
"date": "2016-04-01T20:03:30"
},
{
"postip": "183.2.82.49",
"message": "我认为,这样想的人,根本就不理解自由及开源软件。",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5.0|GNU/Linux]",
"date": "2016-04-03T00:31:52"
},
{
"postip": "124.205.76.1",
"message": "至少以后偶尔需要用windows的时候,不会出现命令行用不了的情形了",
"username": "西风冷香 [Chrome 49.0|GNU/Linux]",
"date": "2016-04-03T17:51:31"
},
{
"postip": "123.180.94.74",
"message": "你是不是傻?电脑盲还用linux?你这智商也就适合玩windows",
"username": "来自河北邢台的 Internet Explorer 1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04T08:15:12"
},
{
"postip": "124.250.3.18",
"message": "然而我还是喜欢Linux下的桌面环境,可定制强。",
"username": "z75315 [Chrome 49.0|Windows 7]",
"date": "2016-04-04T09:53:20"
},
{
"postip": "113.111.127.250",
"message": "服务器还好,网上有红帽的入门教程,我现在用着没什么难度,只是桌面太坑爹了,就拿我的centos7来说,用着用着居然进入了emergency模式",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4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05T09:27:24"
},
{
"postip": "159.226.43.30",
"message": "听说过这样一种策略,拥抱-融合-消灭。感觉微软有点腹黑",
"username": "plehdeen [Chrome 49.0|Windows 10]",
"date": "2016-04-05T11:50:59"
},
{
"postip": "113.111.115.69",
"message": "这不是兼容性的问题,linux在桌面方面发展一直很慢,压根就没被重视过",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4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05T16:28:07"
},
{
"postip": "183.194.88.190",
"message": "来自河北邢台的 Internet Explorer 11.0|Windows 7 用户(手动滑稽",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Chrome 49.0|Mac 10.11 用户",
"date": "2016-04-07T12:36:53"
},
{
"postip": "183.194.88.190",
"message": "凭啥兼容?照你这逻辑,iOS咋不兼容Android呢?",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Chrome 49.0|Mac 10.11 用户",
"date": "2016-04-07T12:39:04"
},
{
"postip": "1.196.233.29",
"message": "笑死 ,, 兼容, 你用Mac运行个widnows 下的exe试试,linux本就不是面向电脑盲的",
"username": "来自河南信阳的 Firefox 45.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10T13:31:56"
},
{
"postip": "113.226.73.74",
"message": "win下的任何功能的程序都有都比linux同类的强,根本没必要拿到win上运行",
"username": "来自辽宁大连的 Chrome Mobile 39.0|Android 5.1 用户",
"date": "2016-04-11T06:50:21"
},
{
"postip": "123.120.61.68",
"message": "我就喜欢你这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4-11T09:29:45"
},
{
"postip": "112.96.33.131",
"message": "你了解linux太少了, 真正支持linux的都是计算机大公司,比如intel, IBM, amd, HP, 谷歌等, 超级计算机大部分运行linux, 安卓系统也是linux. 那些设备驱动大多数是大公司写的. 服务于大公司才能这赚钱. linux桌面系统免费, 没利益的. 国外很多超级计算机硬件国内都没有, 很遗憾. 人家不给. 我们的做们系统一般最多4核8线程, 那些超级计算机一个系统几百个cpu. linux胜任这个. 还有计算机集群. linux可以控制几千个计算机, 呵呵 多多学习.",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5.0|Fedora 用户",
"date": "2016-04-19T01:40:20"
},
{
"postip": "159.226.95.66",
"message": "很喜欢这个啊,可以个mac一样使用命令行操作了",
"username": "xstar [Sogou Explorer 2|Windows 7]",
"date": "2016-05-17T13:41:52"
},
{
"postip": "113.57.47.162",
"message": "恩 无知到一本正经",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Chrome 51.0|Mac 10.10 用户",
"date": "2016-06-13T10:29:59"
},
{
"postip": "113.87.122.127",
"message": "MDZZ",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e 54.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11-29T09:39:55"
},
{
"postip": "220.163.72.188",
"message": "见过傻的,没见过你这样傻蛋的,呵呵",
"username": "来自云南昆明的 Firefox 50.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12-02T15:21:45"
},
{
"postip": "117.151.55.132",
"message": "这里也快变成cnbeta了",
"username": "来自湖北的 Chrome 54.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12-03T12:02:22"
},
{
"postip": "113.250.154.47",
"message": "智障不知道 Linux的应用场景么",
"username": "来自重庆的 Sogou Explorer 2|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7-03-13T18:05:04"
}
] | [
{
"raid": 7178,
"displayorder": 0
},
{
"raid": 7179,
"displayorder": 0
},
{
"raid": 7209,
"displayorder": 0
},
{
"raid": 7215,
"displayorder": 0
},
{
"raid": 7445,
"displayorder": 0
},
{
"raid": 7613,
"displayorder": 0
},
{
"raid": 7857,
"displayorder": 0
},
{
"raid": 7966,
"displayorder": 0
},
{
"raid": 8666,
"displayorder": 0
},
{
"raid": 8872,
"displayorder": 0
},
{
"raid": 8873,
"displayorder": 0
}
] | 你现在可以在 Windows 10 中直接运行 Linux 下的 bash 以及其它的数万个二进制程序了。然而这并不是通过虚拟机、容器实现的。 | 2016-03-31T07:05:00 | 2016-03-31T07:05:00 | 7,177 | /article-7177-1.html | 昨晚,北京时间2016/3/30 23点30分,微软 //Build 2016 开发者大会在美国旧金山莫斯康展览中心拉开帷幕。
在本次大会上宣布,微软与 Ubuntu 的母公司 Canonical 合作开发了一个超级隐秘的项目,将 Ubuntu 的<ruby> 用户空间 <rp> ( </rp> <rt> user space </rt> <rp> ) </rp></ruby>带到了 Windows 10 之中。 据大会现场消息披露,你现在可以**在 Windows 10 中直接运行 Linux 下的 bash 以及其它的数万个二进制程序了**。

正在旧金山参加本次大会的 Canonical 的 Ubuntu 产品与战略负责人 Dustin Kirkland 也在其[博客](http://blog.dustinkirkland.com/2016/03/ubuntu-on-windows.html)上宣布了这个消息。
“这对于我来说也许有点奇怪,我已经快有16年没有使用 Windows 了。但在几个月前有了变化,我参与到了微软和 Canonical 合作的一个超级隐秘(也十分令人震惊)的项目中,这一切会在这次 Build 大会上由 Kevin Gallo 揭晓...”,[他说](http://blog.dustinkirkland.com/2016/03/ubuntu-on-windows.html),“现在可以在 Windows 10 cmd.exe 窗口内原生地运行 Ubuntu 用户空间和 bash !”
“好吧,这是一个运行在虚拟机的 Ubuntu 吗?” 不!**这根本不是一个虚拟机**,不用在虚拟机中启动 Linux 内核,它就是 Ubuntu 的用户空间。
“哦,那是运行在容器里面啰?” 不不!**这也不是一个容器**,这是在 Windows 里面直接运行原生的 Ubuntu 二进制程序。
“嗯,就像 cygwin 那样?”不不不!cygwin 所包括的开源程序是以源代码重新编译后才能原生运行在 Windows 上。而这里,我们说的是一个比特都不差、校验值**完全一样的 Ubuntu 的 ELF 二进制程序可以直接运行在 Windows 下**!
... ...
“那么,这就像是模拟器一样么?”越来越接近真相了,来自微软的一些技术人员正在研究一种技术,**将 Linux 的系统调用实时地转换为 Windows 的系统调用**。你可以把它当成 Wine 的一种反向技术。微软将其称之为“<ruby> Windows 下的 Linux 子系统 <rp> ( </rp> <rt>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rt> <rp> ) </rp></ruby>”,当然现在还没有开源。

如果你使用 Windows 10 来开发跨平台应用,那么“Ubuntu on Windows”项目将可以让你从 Windows 启动菜单直接访问 Linux 下的 bash shell。只需要键入 bash ,然后回车,就会打开一个命令行窗口,里面运行着 /bin/bash,然后数以万计的来自 Ubuntu 软件库中的二进制程序就可以运行了,包括但不限于 apt、ssh、 rsync、 find、 grep、 vim、 emacs、 awk、 sed、 ruby、 tar、 sort、php、 mysql、 perl、 python、 wget、 md5sum、 gpg、 curl、 apache、 gcc、 diff、patch 等等。
“这是 Windows 上原生可用的完整 Ubuntu 环境,不是虚拟化或模拟器,这是打破常识的里程碑和通向新天地的里程碑,”Canonical 公司 CEO Mark Shuttleworth 说,“不管怎么说,我们很高兴将 Ubuntu 带到了 Windows ,以一种神奇的方式满足了 Windows 开发者探索 Linux 的需要。”
这个技术当前基于 Ubuntu 14.04 LTS 开发,可以从 Windows Store 中下载早期 beta 版本。有关该项目的进一步技术细节,我们会在之后的文章中进行探讨。
|
||||
“Ubuntu on Windows” 初体验 | wxy | 本文带你揭开“Ubuntu on Windows”的神秘一角。Dustin Kirkland 是该项目组的成员之一,他的体验可以让我们感受一下这个“超级神秘”的项目。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31/160721hcwz5cbo2cgc40ez.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3/31/160721hcwz5cbo2cgc40ez.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Ubuntu"
] | 技术 | {
"viewnum": 24017,
"commentnum": 24,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60.28.234.34",
"message": "什么情况",
"username": "来自天津的 Opera 36.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3-31T16:19:59"
},
{
"postip": "119.255.36.18",
"message": "看来微软要把开发人员牢牢绑定在win10上.得码工者得天下,微软也是拼了.",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48.0|FreeBSD 用户",
"date": "2016-03-31T16:26:40"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我个人还是看好这个,虽然 OS X 是 UNIX 系统,也能使用一些 GNU 软件,但是毕竟内核不同,不是什么软件都支持,如果靠虚拟化解决,那同在 Windows 下用虚拟化方案没啥不同,最多就是虚拟化的技术存在一些差异,但是一部针对桌面的虚拟化方案能有什么不同?如果微软能做好对 Linux 内核的反向支持,能让大部分不是高度依赖 Linux 内核的软件正常运行,目标用户又用做 Linux 非底层软件开发,那么相较于 MacBook 的价格,相对低廉的 Windows 10 笔记本还是有吸引力的。当然不足可能是存在的,比如文件名,文件属性这些,要知道 Linux 对文",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31T17:12:29"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件名的限制非常少,但如果 Windows 10 是直接把 Linux 软件放在 NTFS 或 ReFS 文件系统,这方面肯定有限制,还有文件名大小写区分这些,以及像 chattr 这些扩展属性,不过 ACL 这个倒是不用担心,微软的 ACL 设置要比 setfacl/getfacl 细的多,而且不仅仅是文件系统在用,进程,注册表这些都在用。",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31T17:13:43"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当然不足肯定是存在的,",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31T17:14:59"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更简单来说,如果这个项目确实能很好运行 CLI 界面 Linux 软件,并且子系统消耗内存不多,CPU 资源不多的话,我就可以不用 VirtualBox 来跑一个对系统服务进行过必要精简的 CentOS 7 来在只有 2G 内存的 Surface 3 跑一些 Linux 服务了。",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3-31T17:22:01"
},
{
"postip": "116.31.81.182",
"message": "有这个确实会方便些,但是目前这样子不足以让人转换阵营",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5.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3-31T18:44:25"
},
{
"postip": "121.32.6.171",
"message": "既然如此,那就应该让微软提供windows向linux的WINE转换啊。现在的linux WINE做得肯定不会比微软好",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5.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3-31T19:08:45"
},
{
"postip": "14.215.165.4",
"message": "以后的小白就会说,linux是windows的子系统",
"username": "来自广东佛山的 Firefox 38.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01T00:13:22"
},
{
"postip": "14.215.165.4",
"message": "拥抱 扩展 毁灭",
"username": "来自广东佛山的 Firefox 38.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01T00:19:45"
},
{
"postip": "39.159.3.111",
"message": "我个人觉得,简单来说:<br />\r\nCanonical --> 微软 「√」 (Canonical说:我来了。微软说:行,来吧)<br />\r\n微软 --> WINE 「╳」 (微软说:不行,我没这闲功夫,我不干)<br />\r\n<br />\r\n你觉得呢?",
"username": "kashu [Chromium 49.0|Ubuntu]",
"date": "2016-04-01T01:48:02"
},
{
"postip": "113.140.27.142",
"message": "win10内置shell: 摇摆用户更方便使用win桌面环境,提升win10占用率<br />\r\nms加强wine: 摇摆用户更方便使用linux桌面, 提升linux桌面占有率.<br />\r\n<br />\r\n你觉得ms会怎么做?",
"username": "来自陕西西安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01T10:32:03"
},
{
"postip": "39.159.0.198",
"message": "差不多就这意思,一看就明白。",
"username": "kashu [Chromium 49.0|Ubuntu]",
"date": "2016-04-01T11:17:49"
},
{
"postip": "171.8.75.81",
"message": "如果是Linux下跑windows还能接受 windows下跑linux 就windows那内存占用率还是算了吧",
"username": "mycolors [Opera 36.0|Windows 10]",
"date": "2016-04-01T15:28:31"
},
{
"postip": "116.6.43.200",
"message": "所以微軟還是想乾掉linux,只不過不是消滅而是吃進去共存.",
"username": "来自广东中山的 Internet Explorer 8.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01T16:45:02"
},
{
"postip": "180.136.70.48",
"message": "文件权限怎么解决?",
"username": "来自广西桂林的 Chrome 4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01T19:49:03"
},
{
"postip": "39.187.168.225",
"message": "软链接怎么搞的",
"username": "来自浙江杭州的 Firefox 45.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02T13:33:56"
},
{
"postip": "183.2.82.49",
"message": "能运行桌面应用吗?",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5.0|GNU/Linux]",
"date": "2016-04-03T00:29:42"
},
{
"postip": "120.12.19.121",
"message": "目前不能,不过我觉得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微软也许不考虑这样做。",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4-03T10:18:29"
},
{
"postip": "111.253.197.126",
"message": "这么多人看到 Ubuntu on Windows 就准备抛弃 OS X 转投 Windows 10 了?微软画的大饼看看就好了,何必当真呢!",
"username": "hazdzz [Firefox 45.0|Mac 10.9]",
"date": "2016-04-03T21:41:26"
},
{
"postip": "113.57.163.205",
"message": "微软可能只会让它运行终端程序,桌面的应该不会",
"username": "lovetoheart [QQ Browser 9.3|Windows 7]",
"date": "2016-04-04T16:30:06"
},
{
"postip": "223.81.193.70",
"message": "为什么我电脑打不开Bash?",
"username": "来自山东的 Chrome 49.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4-04T20:37:14"
},
{
"postip": "111.197.252.125",
"message": "还没更新呢,等 redstone 版",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4-04T20:45:20"
},
{
"postip": "202.74.253.41",
"message": "一个很有远景的部署,微软在开源的路上越走越快了,表忘记盖茨本人也是一个早期骇客,他是具有开源精神的领袖人物",
"username": "来自日本的 Firefox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08T08:49:53"
}
] | [
{
"raid": 7177,
"displayorder": 0
},
{
"raid": 7179,
"displayorder": 0
},
{
"raid": 7209,
"displayorder": 0
},
{
"raid": 7215,
"displayorder": 0
},
{
"raid": 7445,
"displayorder": 0
},
{
"raid": 7613,
"displayorder": 0
},
{
"raid": 7857,
"displayorder": 0
}
] | 本文带你揭开“Ubuntu on Windows”的神秘一角。Dustin Kirkland 是该项目组的成员之一,他的体验可以让我们感受一下这个“超级神秘”的项目。 | 2016-03-31T16:07:18 | 2016-03-31T16:07:18 | 7,178 | /article-7178-1.html | 在 Windows 10 中原生运行 Linux bash 和其它的 ELF 二进制程序?对,你没看错,这就是昨晚微软[宣布](/article-7177-1.html)的“Ubuntu on Windows”项目所披露的事实——而且,今天不是 4/1。
之前就有传闻说,微软在 [Windows 10 里暗藏神秘 Linux 子系统!](/article-6979-1.html)现在,传闻变成真的了。

据该项目的合作方, Ubnutu 背后的 Canonical 公司的产品与战略负责人 [Dustin Kirkland](https://www.linkedin.com/in/dustinkirkland/) 说,他在几个月前听说这个疯狂的想法时也懵了,花费了不少工夫才理解这后面发生了什么。
本文带你揭开“Ubuntu on Windows”的神秘一角。
首先,让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
1. 首先你得有个 Windows 10
2. 打开 Windows 开始菜单
3. 输入“bash” (没有引号),回车
4. 这会打开一个 cmd.exe 窗口
5. 运行 Ubuntu 的 /bin/bash
6. 宾果!你可以完全访问所有的 Ubuntu 用户空间了
7. 没错,这包括 apt、 ssh、 rsync、 find、 grep、 awk、 sed、 sort、 xargs、 md5sum、 gpg、 curl、 wget、apache、 mysql、 python、 perl、 ruby、 php、 gcc、 tar、 vim、 emacs、 diff、 patch 等等
8. 以及,Ubuntu 软件库中数以万计的 ELF 二进制程序中的绝大多数!

“好吧,这是一个运行在虚拟机的 Ubuntu 吗?” 不!**这根本不是一个虚拟机**,不用在虚拟机中启动 Linux 内核,它就是 Ubuntu 的用户空间。
“哦,那是运行在容器里面啰?” 不不!**这也不是一个容器**,这是在 Windows 里面直接运行原生的 Ubuntu 二进制程序。
“嗯,就像 cygwin 那样?”不不不!cygwin 所包括的开源程序是以源代码重新编译后才能原生运行在 Windows 上。而这里,我们说的是一个比特都不差、校验值**完全一样的 Ubuntu 的 ELF 二进制程序可以直接运行在 Windows 下**!
... ...
“那么,这就像是模拟器一样么?”这就比较接近真相了,来自微软的一些尖端技术人员正在研究一种技术,可以**将 Linux 的系统调用实时地转换为 Windows 的系统调用**。你可以把它当成 Wine 的一种反向技术。微软将其称之为“<ruby> Windows 下的 Linux 子系统 <rt>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rt></ruby>”,当然现在还没有开源。(我觉得网友 [delectate](https://linux.cn/space/23856/) 说的比较有趣,这个东西不如叫做 mine=microsoft's native emulator 。)
而且,根据 [Dustin Kirkland](https://www.linkedin.com/in/dustinkirkland/) 的[说法](http://blog.dustinkirkland.com/2016/03/ubuntu-on-windows.html),使用跨平台的性能测试工具 sysbench 进行测试的结果发现,在 Windows 下运行这些原生的 ELF 二进制程序和在 Linux 下运行所消耗的 CPU 、内存和 IO 性能相当。对于这个结果,我表示非常的吃惊!
[Dustin Kirkland](https://www.linkedin.com/in/dustinkirkland/) 是该项目组的成员之一,他的体验可以让我们感受一下这个“超级神秘”的项目。
由于需要将整个 Ubuntu 的根文件系统打包到一个 Windows 应用软件包(.appx)中,这位已经十几年没有使用过 Windows 的老兄对微软开发工具十分陌生,在经过几个小时与 Visual Studio 的痛苦搏斗,制作了一堆各种尺寸的 png 图标,编辑了一打以上的 XML 文件后,他简直忍不住要将咖啡杯扔到该死的屏幕上了。
到最后,他终于寻求他所熟悉的 Linux 经验解决了这些问题。
按下 Windows 键,输入“bash”,回车!他发现这个要上载的根文件系统的内容放在 /mnt/c/Users/Kirkland/Downloads 下,只需要使用一个 cp -a 复制到目标位置即可,并用 find | xargs |rename 来批量更新文件名,用 grep| xargs | sed 搜索替换路径,用 convert 工具快速地批量缩放图标,简直不要太容易地搞定了这些工作,剩下的就只需要让 Visual Studio 自己干了,编译、上载到 Windows Store。搞定!
嗯,你也许从终端窗口中看到了 /mnt/c ,没错,这就是你的 Windows 下的 C: 盘,它们以读写模式直接挂载到 /mnt 下了。当然,你也可以在 Windows 下通过类似如下的路径访问 Ubuntu 的文件系统:C:\Users\Kirkland\AppData\Local\Lxss\rootfs\ 。

同时,如果需要 ssh 连接到其它的 Linux 上,你根本不用下载 putty,直接输入 ssh 即可:

当然,你也可以使用 apt 来安装和更新软件包:

到目前为止,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完美工作了?还不全是。[LTP](https://github.com/linux-test-project/ltp) 测试中的大多数都没问题,但是有一些则还不行,主要是 tty 相关的部分,比如 byobu、screen、tmux 等还不能很好的工作,不过相信也快了。
另外,顺便提一句,当前这个子系统所采用的 Linux 镜像是 Ubuntu 14.04 LTS,等 16.04 LTS 发布后相信很快就会更新到 Windows Store 上。
|
||||
开发人员可以免费下载 Red Hat 企业版 Linux(RHEL) | Marius Nestor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red-hat-enterprise-linux-now-available-for-free-for-registered-developers-502450.shtml | 如果你想成为一位 GNU/Linux 开发者,你现在就可以从 Red Hat 网站上下载最新版本的 Red Hat 企业版 Linux (RHEL)。此外,Red Hat 同时宣布在“开发者订阅”中,也可以免费使用它的 JBoss 中间件。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01/164305sh7l97hz9bbp85a7.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01/164305sh7l97hz9bbp85a7.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Red Hat",
"RHEL"
] | 新闻 | {
"viewnum": 19630,
"commentnum": 21,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0.236.153.244",
"message": "貌似并不需要注册直接下载",
"username": "来自广东的 Firefox 45.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4-01T17:25:05"
},
{
"postip": "116.31.81.182",
"message": "我一直意味redhat是可以随便下载的,只是更新要钱,看来不是这样",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5.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4-01T18:44:16"
},
{
"postip": "120.12.17.33",
"message": "CentOS 是免费下载的,RHEL 从来不是,虽然你可以下载到,但是并不意味着下载到的是合法的。",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4-01T19:52:37"
},
{
"postip": "121.48.186.50",
"message": "下载试了下,是3.77G的RHEL 7.2,货真价实,赶紧尝鲜。",
"username": "山鹰Sniper03 [Chrome 45.0|Windows 7]",
"date": "2016-04-02T12:54:43"
},
{
"postip": "60.222.83.88",
"message": "Hello World",
"username": "来自山西运城的 Firefox 38.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02T20:24:25"
},
{
"postip": "183.64.61.196",
"message": "这倒是非常不错的",
"username": "sunriders [Firefox 45.0|Mac 10.11]",
"date": "2016-04-03T17:14:01"
},
{
"postip": "124.205.76.1",
"message": "这是要抢 CentOS 的份额么。。。",
"username": "西风冷香 [Chrome 49.0|GNU/Linux]",
"date": "2016-04-03T18:04:24"
},
{
"postip": "110.156.12.56",
"message": "给我发一个种子吧,我死活下不了,QQ:1029391566",
"username": "来自新疆克拉玛依的 Chrome 49.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4-04T13:00:28"
},
{
"postip": "111.197.252.125",
"message": "你根本不明白,虽然你能得到 RHEL,但是使用非授权的 RHEL 本身就有违开源精神。",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4-04T20:46:44"
},
{
"postip": "124.89.2.92",
"message": "可以共享吗?",
"username": "来自陕西西安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04T21:19:11"
},
{
"postip": "113.105.96.246",
"message": "曾就职于某证券公司运维,全套RHEL,没有给red hat一毛钱,问领导为什么不用centos,领导说因为centos装不了oracle数据库,好吧无语了,然后毫无疑问,使用oracle也没有给到甲骨文一毛钱。",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05T09:25:17"
},
{
"postip": "111.197.252.125",
"message": "没听说 CentOS 不能装 Oracle。",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4-05T10:23:18"
},
{
"postip": "111.197.252.125",
"message": "按照 RH 的许可协议,不可以。",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4-05T10:23:59"
},
{
"postip": "113.105.96.246",
"message": "可是领导“听说过”啊,其实也就是改 /etc/redhat-release 的事情,但官僚主义么,不用解释了吧。",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05T15:58:38"
},
{
"postip": "221.207.229.13",
"message": "怎么不能下载,老是停留在原来的界面!!",
"username": "来自黑龙江哈尔滨的 Chrome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06T15:05:59"
},
{
"postip": "183.131.11.57",
"message": "jboss也归红帽了",
"username": "夜域诡士 [Chrome 48.0|Windows 7]",
"date": "2016-04-06T19:57:53"
},
{
"postip": "125.71.4.108",
"message": "这个下载你要挂代理才能打开,貌似是从google跳转的他的下载链接",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9.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4-07T10:04:56"
},
{
"postip": "125.71.4.108",
"message": "这个下载你要挂代理才能打开,貌似是从google跳转的他的下载链接",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9.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4-07T10:05:00"
},
{
"postip": "121.48.183.248",
"message": "我就点了个下载看了下大小,没有下载完,太大了。而且我不习惯7.x系列。",
"username": "山鹰Sniper03 [Chrome 45.0|Windows 7]",
"date": "2016-04-07T22:32:17"
},
{
"postip": "112.96.33.131",
"message": "个人可以自己编译一个linux服务器操作系统, 对于公司,买个服务的成本可能低于自己编译所花的人力和时间. 比是red hat使用自动编译系统.",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5.0|Fedora 用户",
"date": "2016-04-19T01:55:47"
},
{
"postip": "113.201.60.142",
"message": "我觉得红帽应该放开下载控制。实际上企业肯定需要花钱购买服务的。要不谁来承担责任。",
"username": "来自陕西西安的 Chrome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20T18:27:36"
}
] | [
{
"raid": 7539,
"displayorder": 0
}
] | 如果你想成为一位 GNU/Linux 开发者,你现在就可以从 Red Hat 网站上下载最新版本的 Red Hat 企业版 Linux (RHEL)。此外,Red Hat 同时宣布在“开发者订阅”中,也可以免费使用它的 JBoss 中间件。 | 2016-04-01T16:43:03 | 2016-04-01T16:43:03 | 7,182 | /article-7182-1.html | 昨天,Red Hat [宣布](http://www.redhat.com/en/about/press-releases/red-hat-expands-red-hat-developer-program-no-cost-red-hat-enterprise-linux-developer-subscription),凡是注册其最新推出的“开发者订阅”的开发人员可以免费下载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操作系统。
考虑到这个消息是昨天宣布的,我们认为这个消息还是可信的。如果你想成为一位 GNU/Linux 开发者,你现在就可以从 Red Hat 网站上下载最新版本的 Red Hat 企业版 Linux (RHEL)。
此外,Red Hat 同时宣布在“开发者订阅”中,也可以免费使用它的 JBoss 中间件。

“通过该订阅,可以免费下载使用 Red Hat 企业版 Linux 和 Red Hat JBoss 中间件,开发借助这些开发平台和工具,可以很容易地使用我们的技术来启动项目和寻求解决方案,如果部署到产品环境中也可以得到商业支持,而不用担心移植或不兼容问题。” Red Hat 的开发工具和市场总监 Harry Mowersenior 说。
大多数人可能觉得这不可思议,好吧,关键点是,按照协议,这些免费提供的产品不能用于产品环境,只能用于本地的应用开发环境,如果用在产品环境需要购买付费订阅。
这个免费的 Red Hat 企业版 Linux 开发者套装包括 Red Hat 企业版 Linux 服务器和各种开发工具,Red Hat 会支持10年,包括 PHP、 Python、 Ruby、 OpenJDK 7(1.7)和 OpenJDK 8(1.8)。
现在就去[注册下载你的 Red Hat 企业版 Linux 开发者套装](http://developers.redhat.com/products/rhel/get-started/)吧!
|
||
如何在 Debian 中配置 Tripewire IDS | nido | http://linoxide.com/security/configure-tripwire-ids-debian/ | 它是 Linux 环境下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IDS)。tripwire 的高级功能可以检测并报告任何 Linux 中未授权的(文件和目录)的更改。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03/104130pcgghcphbab1h8dt.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03/104130pcgghcphbab1h8dt.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Tripewire"
] | 分享 | {
"viewnum": 5038,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它是 Linux 环境下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IDS)。tripwire 的高级功能可以检测并报告任何 Linux 中未授权的(文件和目录)的更改。 | 2016-04-03T10:41:29 | 2016-04-03T10:41:29 | 7,185 | /article-7185-1.html | 本文是一篇关于 Debian 中安装和配置 tripewire 的文章。它是 Linux 环境下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IDS)。tripwire 的高级功能可以检测并报告任何 Linux 中未授权的(文件和目录)的更改。tripewire 安装之后,会先创建一个基本的数据库,tripewire 监控并检测新文件的创建修改和谁修改了它等等。如果修改是合法的,你可以接受修改并更新 tripwire 的数据库。

### 安装和配置
tripwire 在 Debian VM 中的安装如下。
```
# apt-get install tripwire
```

安装中,tripwire 会有下面的配置提示。
#### 站点密钥创建
tripwire 需要一个站点口令(site passphrase)来加密 tripwire 的配置文件 tw.cfg 和策略文件 tw.pol。tripewire 使用指定的密码加密两个文件。一个 tripewire 实例必须指定站点口令。

#### 本地密钥口令
本地口令用来保护 tripwire 数据库和报告文件。本地密钥用于阻止非授权的 tripewire 数据库修改。

#### tripwire 配置路径
tripewire 配置存储在 /etc/tripwire/twcfg.txt。它用于生成加密的配置文件 tw.cfg。

**tripwire 策略路径**
tripwire 在 /etc/tripwire/twpol.txt 中保存策略文件。它用于生成加密的策略文件 tw.pol。

安装完成后如下图所示。

#### tripwire 配置文件 (twcfg.txt)
tripewire 配置文件(twcfg.txt)细节如下图所示。加密策略文件(tw.pol)、站点密钥(site.key)和本地密钥(hostname-local.key)在后面展示。
```
ROOT =/usr/sbin
POLFILE =/etc/tripwire/tw.pol
DBFILE =/var/lib/tripwire/$(HOSTNAME).twd
REPORTFILE =/var/lib/tripwire/report/$(HOSTNAME)-$(DATE).twr
SITEKEYFILE =/etc/tripwire/site.key
LOCALKEYFILE =/etc/tripwire/$(HOSTNAME)-local.key
EDITOR =/usr/bin/editor
LATEPROMPTING =false
LOOSEDIRECTORYCHECKING =false
MAILNOVIOLATIONS =true
EMAILREPORTLEVEL =3
REPORTLEVEL =3
SYSLOGREPORTING =true
MAILMETHOD =SMTP
SMTPHOST =localhost
SMTPPORT =25
TEMPDIRECTORY =/tmp
```
#### tripwire 策略配置
在生成基础数据库之前先配置 tripwire 配置。有必要经用一些策略如 /dev、 /proc 、/root/mail 等。详细的 twpol.txt 策略文件如下所示。
```
@@section GLOBAL
TWBIN = /usr/sbin;
TWETC = /etc/tripwire;
TWVAR = /var/lib/tripwire;
#
# File System Definitions
#
@@section FS
#
# First, some variables to make configuration easier
#
SEC_CRIT = $(IgnoreNone)-SHa ; # Critical files that cannot change
SEC_BIN = $(ReadOnly) ; # Binaries that should not change
SEC_CONFIG = $(Dynamic) ; # Config files that are changed
# infrequently but accessed
# often
SEC_LOG = $(Growing) ; # Files that grow, but that
# should never change ownership
SEC_INVARIANT = +tpug ; # Directories that should never
# change permission or ownership
SIG_LOW = 33 ; # Non-critical files that are of
# minimal security impact
SIG_MED = 66 ; # Non-critical files that are of
# significant security impact
SIG_HI = 100 ; # Critical files that are
# significant points of
# vulnerability
#
# tripwire Binaries
#
(
rulename = "tripwire Binaries",
severity = $(SIG_HI)
)
{
$(TWBIN)/siggen -> $(SEC_BIN) ;
$(TWBIN)/tripwire -> $(SEC_BIN) ;
$(TWBIN)/twadmin -> $(SEC_BIN) ;
$(TWBIN)/twprint -> $(SEC_BIN) ;
}
{
/boot -> $(SEC_CRIT) ;
/lib/modules -> $(SEC_CRIT) ;
}
(
rulename = "Boot Scripts",
severity = $(SIG_HI)
)
{
/etc/init.d -> $(SEC_BIN) ;
#/etc/rc.boot -> $(SEC_BIN) ;
/etc/rcS.d -> $(SEC_BIN) ;
/etc/rc0.d -> $(SEC_BIN) ;
/etc/rc1.d -> $(SEC_BIN) ;
/etc/rc2.d -> $(SEC_BIN) ;
/etc/rc3.d -> $(SEC_BIN) ;
/etc/rc4.d -> $(SEC_BIN) ;
/etc/rc5.d -> $(SEC_BIN) ;
/etc/rc6.d -> $(SEC_BIN) ;
}
(
rulename = "Root file-system executables",
severity = $(SIG_HI)
)
{
/bin -> $(SEC_BIN) ;
/sbin -> $(SEC_BIN) ;
}
#
# Critical Libraries
#
(
rulename = "Root file-system libraries",
severity = $(SIG_HI)
)
{
/lib -> $(SEC_BIN) ;
}
#
# Login and Privilege Raising Programs
#
(
rulename = "Security Control",
severity = $(SIG_MED)
)
{
/etc/passwd -> $(SEC_CONFIG) ;
/etc/shadow -> $(SEC_CONFIG) ;
}
{
#/var/lock -> $(SEC_CONFIG) ;
#/var/run -> $(SEC_CONFIG) ; # daemon PIDs
/var/log -> $(SEC_CONFIG) ;
}
# These files change the behavior of the root account
(
rulename = "Root config files",
severity = 100
)
{
/root -> $(SEC_CRIT) ; # Catch all additions to /root
#/root/mail -> $(SEC_CONFIG) ;
#/root/Mail -> $(SEC_CONFIG) ;
/root/.xsession-errors -> $(SEC_CONFIG) ;
#/root/.xauth -> $(SEC_CONFIG) ;
#/root/.tcshrc -> $(SEC_CONFIG) ;
#/root/.sawfish -> $(SEC_CONFIG) ;
#/root/.pinerc -> $(SEC_CONFIG) ;
#/root/.mc -> $(SEC_CONFIG) ;
#/root/.gnome_private -> $(SEC_CONFIG) ;
#/root/.gnome-desktop -> $(SEC_CONFIG) ;
#/root/.gnome -> $(SEC_CONFIG) ;
#/root/.esd_auth -> $(SEC_CONFIG) ;
# /root/.elm -> $(SEC_CONFIG) ;
#/root/.cshrc -> $(SEC_CONFIG) ;
#/root/.bashrc -> $(SEC_CONFIG) ;
#/root/.bash_profile -> $(SEC_CONFIG) ;
# /root/.bash_logout -> $(SEC_CONFIG) ;
#/root/.bash_history -> $(SEC_CONFIG) ;
#/root/.amandahosts -> $(SEC_CONFIG) ;
#/root/.addressbook.lu -> $(SEC_CONFIG) ;
#/root/.addressbook -> $(SEC_CONFIG) ;
#/root/.Xresources -> $(SEC_CONFIG) ;
#/root/.Xauthority -> $(SEC_CONFIG) -i ; # Changes Inode number on login
/root/.ICEauthority -> $(SEC_CONFIG) ;
}
#
# Critical devices
#
(
rulename = "Devices & Kernel information",
severity = $(SIG_HI),
)
{
#/dev -> $(Device) ;
#/proc -> $(Device) ;
}
```
#### tripwire 报告
**tripwire-check** 命令检查 twpol.txt 文件并基于此文件生成 tripwire 报告如下。如果 twpol.txt 中有任何错误,tripwire 不会生成报告。

**文本形式报告**
```
root@VMdebian:/home/labadmin# tripwire --check
Parsing policy file: /etc/tripwire/tw.pol
*** Processing Unix File System ***
Performing integrity check...
Wrote report file: /var/lib/tripwire/report/VMdebian-20151024-122322.twr
Open Source tripwire(R) 2.4.2.2 Integrity Check Report
Report generated by: root
Report created on: Sat Oct 24 12:23:22 2015
Database last updated on: Never
Report Summary:
=========================================================
Host name: VMdebian
Host IP address: 127.0.1.1
Host ID: None
Policy file used: /etc/tripwire/tw.pol
Configuration file used: /etc/tripwire/tw.cfg
Database file used: /var/lib/tripwire/VMdebian.twd
Command line used: tripwire --check
=========================================================
Rule Summary:
=========================================================
-------------------------------------------------------------------------------
Section: Unix File System
-------------------------------------------------------------------------------
Rule Name Severity Level Added Removed Modified
--------- -------------- ----- ------- --------
Other binaries 66 0 0 0
tripwire Binaries 100 0 0 0
Other libraries 66 0 0 0
Root file-system executables 100 0 0 0
tripwire Data Files 100 0 0 0
System boot changes 100 0 0 0
(/var/log)
Root file-system libraries 100 0 0 0
(/lib)
Critical system boot files 100 0 0 0
Other configuration files 66 0 0 0
(/etc)
Boot Scripts 100 0 0 0
Security Control 66 0 0 0
Root config files 100 0 0 0
Invariant Directories 66 0 0 0
Total objects scanned: 25943
Total violations found: 0
=========================Object Summary:================================
-------------------------------------------------------------------------------
# Section: Unix File System
-------------------------------------------------------------------------------
No violations.
===========================Error Report:=====================================
No Errors
-------------------------------------------------------------------------------
*** End of report ***
Open Source tripwire 2.4 Portions copyright 2000 tripwire, Inc. tripwire is a registered
trademark of tripwire, Inc. This software comes with ABSOLUTELY NO WARRANTY;
for details use --version. This is free software which may be redistributed
or modified only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see COPYING for details.
All rights reserved.
Integrity check complete.
```
### 总结
本篇中,我们学习安装配置开源入侵检测软件 tripwire。首先生成基础数据库并通过比较检测出任何改动(文件/文件夹)。然而,tripwire 并不是实时监测的 IDS。
---
via: <http://linoxide.com/security/configure-tripwire-ids-debian/>
作者:[nido](http://linoxide.com/author/naveeda/)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甲骨文的 Linux 部门主管 Coekaerts 跳槽到微软 | Steven J. Vaughan-Nichols | http://www.zdnet.com/article/head-of-oracle-linux-moves-to-microsoft/ | Coekaerts 是一位著名的 Linux 领导者,在甲骨文公司内他被称之为“Linux 先生”。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03/215752b91jutru19eburbr.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03/215752b91jutru19eburbr.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微软",
"Linux"
] | 新闻 | {
"viewnum": 6312,
"commentnum": 3,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53.150.178.8",
"message": "Winux前兆?!还是lindows?",
"username": "来自日本的 Chrome 4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05T08:35:19"
},
{
"postip": "113.111.127.250",
"message": "为了docker,微软也是蛮拼的",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4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05T09:31:26"
},
{
"postip": "36.235.247.177",
"message": "怎么可能,微软一向来都是损人利己的",
"username": "hazdzz [Firefox 45.0|Mac 10.9]",
"date": "2016-04-06T00:01:48"
}
] | [] | Coekaerts 是一位著名的 Linux 领导者,在甲骨文公司内他被称之为“Linux 先生”。 | 2016-04-04T08:29:00 | 2016-04-04T08:29:00 | 7,186 | /article-7186-1.html | 在今年的 [Linux 合作峰会](http://events.linuxfoundation.org/events/collaboration-summit)上,记者发现前甲骨文的 Linux 与虚拟化工程部的高级副总裁 Wim Coekaerts 跳槽到了微软公司。

*Wim Coekaerts*
Coekaerts 是一位著名的 Linux 领导者,在甲骨文公司内他被称之为“[Linux 先生](http://www.zdnet.com/article/mr-linux-treads-a-narrow-path/)”。其在甲骨文的任期内,带领该公司推出了甲骨文的第一个 Linux 产品,并[将甲骨文的程序员队伍从 Windows 桌面迁移到了 Linux 桌面上](http://www.zdnet.com/article/oracle-to-finish-linux-makeover-this-year/),以及通过[开发 Red Hat 企业版 Linux (RHEL)的衍生版 Oracle Linux](http://www.baselinemag.com/c/a/Business-Intelligence/What-to-Make-of-Oracle-vs-Red-Hat) 从而将甲骨文公司变成了 Linux 发行商之一。
微软确认了是他们将 Coekaerts 从甲骨文挖到了该公司,微软的企业云副总裁 Mike Neil 对记者说,“Wim Coekaerts 已经加入到了微软,担任企业云事业群的开源副总裁。我们会继续深化我们开源方面的承诺,Wim 将关注在我们对开源社区的参与、贡献和创新等方面工作的深化。”
Coekaerts 加盟微软代表着该公司对 Linux 前所未有的开放态度,除了[将 Linux 带到其 Azure 云](/article-5889-1.html)和[对开源项目的投资](http://www.zdnet.com/article/linux-and-open-source-have-won-get-over-it/)之外,微软还做了听起来像是愚人节笑话一样的举措:[将 Ubuntu 带到了 Windows 10](/article-7177-1.html)。
Coekaerts 在甲骨文任上最出名的事迹是将甲骨文公司变成了一家 Linux 领域的公司,所以你可以想象当他加盟微软会发生什么事情。MS-Linux?或者一个云方面的发行版,我觉得这并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在微软和 Linux 之间今后也许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
|
||
LFCS 系列第四讲:对存储设备分区、格式化文件系统和配置交换分区 | Gabriel Cánepa | http://www.tecmint.com/create-partitions-and-filesystems-in-linux/ | 在本讲中,我们将涵盖对存储设备进行分区、格式化文件系统和配置交换分区等内容,这些都是 LFCS 认证中的必备知识。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04/052343gvwen43z17n1r7vw.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04/052343gvwen43z17n1r7vw.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GHLandy | false | [
"LFCS",
"文件系统",
"分区"
] | 技术 | {
"viewnum": 8829,
"commentnum": 4,
"favtimes": 6,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19.136.74.65",
"message": "这个认证要钱的",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49.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4-04T09:51:38"
},
{
"postip": "39.176.198.207",
"message": "建议:文章中的视频能否设置为不要自动进行缓冲下载<br />\r\n<br />\r\n这不仅会耗费用户端的网络流量,同时也影响网页的加载速度。<br />\r\n(一打开这网页,那视频就缓冲了三分之一,我的网络突然来了一个小高峰)",
"username": "kashu [Chrome 49.0|GNU/Linux]",
"date": "2016-04-04T10:14:45"
},
{
"postip": "111.197.252.125",
"message": "我看看 HTML5 的视频可以设置不,我研究下。",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4-04T20:47:30"
},
{
"postip": "111.239.77.239",
"message": "看了一下 fstab 的 man page<br />\r\nswap 在 /etc/fstab 和上面说的有点不一样",
"username": "来自日本的 Firefox 60.0|Mac 10.13 用户",
"date": "2018-12-10T18:30:04"
}
] | [
{
"raid": 7171,
"displayorder": 0
},
{
"raid": 7210,
"displayorder": 1
}
] | 在本讲中,我们将涵盖对存储设备进行分区、格式化文件系统和配置交换分区等内容,这些都是 LFCS 认证中的必备知识。 | 2016-04-04T09:19:00 | 2016-04-04T09:19:00 | 7,187 | /article-7187-1.html | 去年八月份,Linux 基金会发起了 LFCS(<ruby> Linux 基金会认证系统管理员 <rp> ( </rp> <rt> Linux Foundation Certified Sysadmin </rt> <rp> ) </rp></ruby>)认证,给所有系统管理员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通过基础考试后,他们可以胜任在 Linux 上的整体运维工作:包括系统支持、一流水平的诊断和监控以及在必要之时向其他支持团队提交帮助请求等。

*LFCS 系列第四讲*
需要注意的是,Linux 基金会认证是非常严格的,通过与否完全要看个人能力。通过在线链接,你可以随时随地参加 Linux 基金会认证考试。所以,你再也不用到考试中心了,只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经验就可去参加考试了。
请看一下视频,这里将讲解 Linux 基金会认证程序。
本讲是系列教程中的第四讲。在本讲中,我们将涵盖对存储设备进行分区、格式化文件系统和配置交换分区等内容,这些都是 LFCS 认证中的必备知识。
### 对存储设备分区
分区是一种将单独的硬盘分成一个或多个区的手段。一个分区只是硬盘的一部分,我们可以认为这部分是独立的磁盘,里边包含一个单一类型的文件系统。分区表则是将硬盘上这些分区与分区标识符联系起来的索引。
在 Linux 上,IBM PC 兼容系统里边用于管理传统 MBR(用到2009年)分区的工具是 fdisk。对于 GPT(2010年至今)分区,我们使用 gdisk。这两个工具都可以通过程序名后面加上设备名称(如 /dev/sdb)进行调用。
#### 使用 fdisk 管理 MBR 分区
我们先来介绍 fdisk:
```
# fdisk /dev/sdb
```
然后出现提示说进行下一步操作。若不确定如何操作,按下 “m” 键显示帮助。

*fdisk 帮助菜单*
上图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选项已高亮显示。你可以随时按下 “p” 显示分区表。

*显示分区表*
Id 列显示由 fdisk 分配给每个分区的分区类型(分区 id)。一个分区类型代表一种文件系统的标识符,简单来说,包括该分区上数据的访问方法。
请注意,每个分区类型的全面讲解将超出了本教程的范围——本系列教材主要专注于 LFCS 测试,以考试为主。
**下面列出一些 fdisk 常用选项:**
按下 “l”(小写 L)选项来显示所有可以由 fdisk 管理的分区类型。
按下 “d” 可以删除现有的分区。若硬盘上有多个分区,fdisk 将询问你要删除那个分区。
键入对应的数字,并按下 “w” 保存更改(将更改写入分区表)。
在下图的命令中,我们将删除 /dev/sdb2,然后显示(p)分区表来验证更改。

*fdisk 命令选项*
按下 “n” 后接着按下 “p” 会创建新一个主分区。最后,你可以使用所有的默认值(这将占用所有的可用空间),或者像下面一样自定义分区大小。

*创建新分区*
若 fdisk 分配的分区 Id 并不是我们想用的,可以按下 “t” 来更改。

*更改分区类型*
全部设置好分区后,按下 “w” 将更改保存到硬盘分区表上。

*保存分区更改*
#### 使用 gdisk 管理 GPT 分区
下面的例子中,我们使用 /dev/sdb。
```
# gdisk /dev/sdb
```
必须注意的是,gdisk 可以用于创建 MBR 和 GPT 两种分区表。

*创建 GPT 分区*
使用 GPT 分区方案,我们可以在同一个硬盘上创建最多 128 个分区,单个分区最大以 PB 为单位,而 MBR 分区方案最大的只能 2TB。
注意,fdisk 与 gdisk 中大多数命令都是一样的。因此,我们不会详细介绍这些命令选项,而是给出一张使用过程中的截图。

*gdisk 命令选项*
### 格式化文件系统
一旦创建完需要的分区,我们就必须为分区创建文件系统。查询你所用系统支持的文件系统,请运行:
```
# ls /sbin/mk*
```

*检查文件系统类型*
选择文件系统取决于你的需求。你应该考虑到每个文件系统的优缺点以及其特点。选择文件系统需要看的两个重要属性:
* 日志支持,允许从系统崩溃事件中快速恢复数据。
* 安全增强式 Linux(SELinux)支持,按照项目 wiki 所说,“安全增强式 Linux 允许用户和管理员更好的控制访问控制权限”。
在接下来的例子中,我们通过 mkfs 在 /dev/sdb1 上创建 ext4 文件系统(支持日志和 SELinux),标卷为 Tecmint。mkfs 基本语法如下:
```
# mkfs -t [filesystem] -L [label] device
或者
# mkfs.[filesystem] -L [label] device
```

*创建 ext4 文件系统*
### 创建并启用交换分区
要让 Linux 系统访问虚拟内存,则必须有一个交换分区,当内存(RAM)用完的时候,将硬盘中指定分区(即 Swap 分区)当做内存来使用。因此,当有足够的系统内存(RAM)来满足系统的所有的需求时,我们并不需要划分交换分区。尽管如此,是否使用交换分区取决于管理员。
下面列出选择交换分区大小的经验法则:
>
> 物理内存不高于 2GB 时,取两倍物理内存大小即可;物理内存在 2GB 以上时,取一倍物理内存大小即可;并且所取大小应该大于 32MB。
>
>
>
所以,如果:
M为物理内存大小,S 为交换分区大小,单位 GB,那么:
```
若 M < 2
S = M *2
否则
S = M + 2
```
记住,这只是基本的经验。对于作为系统管理员的你,才是决定是否使用交换分区及其大小的关键。
要配置交换分区,首先要划分一个常规分区,大小像我们之前演示的那样来选取。然后添加以下条目到 /etc/fstab 文件中(其中的 X 要更改为对应的 b 或 c)。
```
/dev/sdX1 swap swap sw 0 0
```
最后,格式化并启用交换分区:
```
# mkswap /dev/sdX1
# swapon -v /dev/sdX1
```
显示交换分区的快照:
```
# cat /proc/swaps
```
关闭交换分区:
```
# swapoff /dev/sdX1
```
下面的例子,我们会使用 fdisk 将 /dev/sdc1(512MB,系统和内存为 256MB)来设置交换分区,下面是我们之前详细提过的步骤。注意,这种情况下我们使用的是指定大小分区。

*创建交换分区*

*启用交换分区*
### 结论
在你的系统管理员之路上,创建分区(包括交换分区)和格式化文件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我希望本文中所给出的技巧指导你到达你的管理员目标。随时在本讲评论区中发表你的技巧和想法,一起为社区做贡献。
参考链接
* [关于 LFCS](https://training.linuxfoundation.org/certification/LFCS)
* [为什么需要 Linux 基金会认证?](https://training.linuxfoundation.org/certification/why-certify-with-us)
* [注册 LFCS 考试](https://identity.linuxfoundation.org/user?destination=pid/1)
---
via: <http://www.tecmint.com/create-partitions-and-filesystems-in-linux/>
作者:[Gabriel Cánepa](http://www.tecmint.com/author/gacanepa/) 译者:[GHLandy](https://github.com/GHLandy)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微软和 Linux :真正的浪漫还是有毒的爱情? | James Darvell | http://www.linuxjournal.com/content/microsoft-and-linux-true-romance-or-toxic-love-0 | 我们应该自问的是,这对自由软件社区有利还是有弊?
我们不应该慢慢忘记微软的“拥抱、扩展、消灭(Embrace, Extend and Exterminate)”的诅咒。现在,微软处在拥抱 Linux 的初期阶段。微软会通过定制扩展和专有“标准”来分裂社区吗?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04/060039fxbvslhzijl9hrl6.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04/060039fxbvslhzijl9hrl6.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sonofelice | false | [
"微软"
] | 观点 | {
"viewnum": 12003,
"commentnum": 13,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7.166.237.22",
"message": "微软是一个“商业机器”,各部门领导做的任何决策都得围绕着整个公司的运营、发展和营利来进行的。",
"username": "kashu [Chrome 49.0|GNU/Linux]",
"date": "2016-04-05T09:10:10"
},
{
"postip": "119.6.105.160",
"message": "MS跟Linux不是真爱,只是为了繁衍后代!!!",
"username": "fanbt [Firefox 45.0|Fedora]",
"date": "2016-04-05T09:10:51"
},
{
"postip": "113.111.127.250",
"message": "我比较关心的是开源界对桌面这一块怎么看!",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4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05T09:38:37"
},
{
"postip": "221.6.159.253",
"message": "有理有据,我简直不能再同意",
"username": "测试 [Chromium 49.0|Ubuntu]",
"date": "2016-04-05T10:12:55"
},
{
"postip": "116.246.10.162",
"message": "毫無疑問微軟現今是迫於形勢才擁抱Linux的,決非因為"愛"上自由和開源軟件這種模式,但是只要自由軟件社區保持清醒,微軟的擁抱未必不會給社區和用戶帶來價值,如果軟件自由真是不可或缺的屬性,自由軟件就一定會以自己的方式發展下去",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Chrome 4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05T11:22:09"
},
{
"postip": "222.210.108.99",
"message": "讨厌巨硬公司~虽然是商业公司,唯利是图是本性,但没权利破坏自由软件的规则,呵呵",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05T15:41:34"
},
{
"postip": "112.122.95.169",
"message": "linux在桌面端天生不足,根本无法对MS构成致命威胁,很多普通人这辈子都只用Windows。主要是企业服务器市场才是微软现在看重的,so你懂的。",
"username": "来自安徽蚌埠的 Chrome 49.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4-05T19:14:38"
},
{
"postip": "119.183.167.31",
"message": "跟linux绝逼不是真爱,不然吧win10开源吧!涉及Linux只能说他们发展到了瓶颈了~",
"username": "来自山东泰安的 Firefox 38.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05T22:38:46"
},
{
"postip": "36.235.247.177",
"message": "一切都是为了利益",
"username": "hazdzz [Firefox 45.0|Mac 10.9]",
"date": "2016-04-05T23:57:23"
},
{
"postip": "183.63.225.134",
"message": "当然不是真爱了。人家只是扩充Windows的生态圈。谁叫Linux不收专利呢。",
"username": "来自广东东莞的 Firefox 45.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4-06T19:31:56"
},
{
"postip": "123.118.220.18",
"message": "MS绝对不会遵循GPL,这就是我对这个事件的结论。",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WeChat 6.3|Android 6.0 用户",
"date": "2016-04-07T10:44:47"
},
{
"postip": "124.250.3.18",
"message": "蚕食,吞并,扩充自己,壮大自己。",
"username": "z75315 [Chrome 49.0|Windows 7]",
"date": "2016-04-08T11:12:03"
},
{
"postip": "171.15.157.255",
"message": "不要以为微软会轻易的改变自己的商业信仰,拥抱开源,只不过是希望借助开源的资源给自己加油。",
"username": "来自河南郑州的 Chrome 4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8-27T14:50:58"
}
] | [] | 我们应该自问的是,这对自由软件社区有利还是有弊?
我们不应该慢慢忘记微软的“拥抱、扩展、消灭(Embrace, Extend and Exterminate)”的诅咒。现在,微软处在拥抱 Linux 的初期阶段。微软会通过定制扩展和专有“标准”来分裂社区吗? | 2016-04-05T08:44:00 | 2016-04-05T08:44:00 | 7,188 | /article-7188-1.html | 时不时的我们会读到一个能让你喝咖啡呛到或者把热拿铁喷到你显示器上的新闻故事。微软最近宣布的对 Linux 的钟爱就是这样一个鲜明的例子。
从常识来讲,微软和自由开源软件(FOSS)运动就是恒久的敌人。在很多人眼里,微软体现了过分的贪婪,而这正为自由开源软件运动(FOSS)所拒绝。另外,之前微软就已经给自由开源软件社区贴上了"一伙强盗"的标签。
我们能够理解为什么微软一直以来都害怕免费的操作系统。免费操作系统结合挑战微软核心产品线的开源应用时,就威胁到了微软在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控制地位。

尽管微软有对在台式机主导地位的担忧,在网络服务器市场 Linux 却有着最高的影响力。今天,大多数的服务器都是 Linux 系统。包括世界上最繁忙的站点服务器。对微软来说,看到这么多无法装到兜里的许可证的营收一定是非常痛苦的。
掌上设备是微软输给自由软件的另一个领域。曾几何时,微软的 Windows CE 和 Pocket PC 操作系统走在移动计算的前沿。Windows PDA 设备是最闪亮的和豪华的产品。但是这一切在苹果公司发布了iphone之后都结束了。从那时起,安卓就开始进入公众视野,Windows 的移动产品开始被忽略被遗忘。而安卓平台是建立在自由开源的组件的基础上的。
由于安卓平台的开放性,安卓的市场份额在迅速扩大。不像 IOS,任何一个手机制造商都可以发布安卓手机。也不像Windows 手机,安卓没有许可费用。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件好事。这也导致了许多强大却又价格低廉的手机制造商在世界各地涌现。这非常明确的证明了自由开源软件(FOSS)的价值。
在服务器和移动计算的角逐中失利对微软来说是非常惨重的损失。考虑一下服务器和移动计算这两个加起来所占有的市场大小,台式机市场似乎是死水一潭。没有人喜欢失败,尤其是涉及到金钱。并且,微软确实有许多东西正在慢慢失去。你可能期望着微软自尝苦果。在过去,确实如此。
微软使用了各种可以支配的手段来对 Linux 和自由开源软件(FOSS)进行反击,从宣传到专利威胁。尽管这种攻击确实减慢了适配 Linux 的步伐,但却从来没有让 Linux 的脚步停下。
所以,当微软在开源大会和重大事件上拿出印有“[Microsoft Loves Linux](/article-6076-1.html)”的T恤和徽章时,请原谅我们表现出来的震惊。这是真的吗?微软真的爱 Linux ?
当然,公关的口号和免费的T恤并不代表真理。行动胜于雄辩。当你思考一下微软的行动时,微软的立场就变得有点模棱两可了。
一方面,微软招募了几百名 Linux 开发者和系统管理员。将 [.NET 核心框架作为一个开源的项目](/article-4821-1.html)进行了发布,并提供了跨平台的支持(这样 .NET 就可以跑在 OS X 和 Linux 上了)。并且,微软与 Linux 公司合作[把最流行的发行版本放到了 Azure 平台](/article-5889-1.html)上。事实上,微软已经走的如此之远以至于要[为 Azure 数据中心开发自己的 Linux 发行版](/article-6269-1.html)了。
另一方面,微软继续直接通过法律或者傀儡公司来对开源项目进行攻击。很明显,微软在与自由软件的所有权较量上并没有发自内心的进行大的道德转变。那为什么要公开申明对 Linux 的钟爱之情呢?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微软是一个经营性实体。对股东来说是一个投资工具,对雇员来说是收入来源。微软所做的只有一个终极目标:盈利。微软并没有表现出来爱或者恨(尽管这是一个最常见的指控)。
所以问题不应该是"微软真的爱 Linux 吗?"相反,我们应该问,微软是怎么从这一切中获利的。
让我们以 [.NET 核心框架的开源发行](/article-4821-1.html)为例。这一举动使得 .NET 的运行时环境移植到任何平台都很轻松。这使得微软的 .NET 框架所涉及到的范围远远大于 Windows 平台。
开放 .NET 的核心包,最终使得 .NET 开发者开发跨平台的 app 成为可能,比如 OS X、Linux 甚至安卓——都基于同一个核心代码库。
从开发者角度来讲,这使得 .NET 框架比之前更有吸引力了。能够从单一的代码库触及到多个平台,使得使用 .NET 框架开发的任何 app 戏剧性的扩大了潜在的目标市场。
另外,一个强大的开源社区能够提供给开发者一些代码来在他们自己的项目中进行复用。所以,开源项目的可利用性也将会成就 .NET 框架。
更进一步讲,开放 .NET 的核心代码能够减少跨越不同平台所产生的碎片,意味着对消费者来说有对 app 更广的选择。无论是开源软件还是专用的 app,都有更多的选择。
从微软的角度来讲,会得到一队开发者大军。微软可以通过销售培训、证书、技术支持、开发者工具(包括 Visual Studio)和应用扩展来获利。
我们应该自问的是,这对自由软件社区有利还是有弊?
.NET 框架的大范围适用意味着许多参与竞争的开源项目的消亡,迫使我们会跟着微软的节奏走下去。
先抛开 .NET 不谈,微软正在花费大量的精力在 Azure 云计算平台对 Linux 的支持上。要记得,Azure 最初是 Windows 的 Azure。Windows 服务器是唯一能够支持 Azure 的操作系统。今天,[Azure 也提供了对多个 Linux 发行版的支持](/article-5889-1.html)。
关于此,有一个原因:付费给需要或者想要 Linux 服务的顾客。如果微软不提供 Linux 虚拟机,那些顾客就会跟别人合作了。
看上去好像是微软意识到“Linux 就在这里”的这样一个现实。微软不能真正的消灭它,所以必须接收它。
这又把我们带回到那个问题:关于微软和 Linux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流言?我们在谈论这个问题,因为微软希望我们思考这个问题。毕竟,所有这些谈资都会追溯到微软,不管是在新闻稿、博客还是会议上的公开声明。微软在努力吸引大家对其在 Linux 专业知识方面的注意力。
首席架构师 Kamala Subramaniam 的博文声明 Azure Cloud Switch 背后的其他企图会是什么?[ACS 是一个定制的 Linux 发行版](/article-6269-1.html)。微软用它来对 Azure 数据中心的交换机硬件进行自动配置。
ACS 不是公开的。它是用于 Azure 内部使用的。别人也不太可能找到这个发行版其他的用途。事实上,Subramaniam 在她的博文中也表述了同样的观点。
所以,微软不会通过卖 ACS 来获利,也不会通过赠送它而增加用户基数。相反,微软在 Linux 和 Azure 上花费精力,以加强其在 Linux 云计算平台方面的地位。
微软最近迷上 Linux 对社区来说是好消息吗?
我们不应该慢慢忘记微软的“<ruby> 拥抱、扩展、消灭 <rp> ( </rp> <rt> Embrace, Extend and Exterminate </rt> <rp> ) </rp></ruby>”的诅咒。现在,微软处在拥抱 Linux 的初期阶段。微软会通过定制扩展和专有“标准”来分裂社区吗?
发表评论吧,让我们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
via: <http://www.linuxjournal.com/content/microsoft-and-linux-true-romance-or-toxic-love-0>
作者:[James Darvell](http://www.linuxjournal.com/users/james-darvell) 译者:[sonofelice](https://github.com/sonofelice)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树莓派专用版 Ubuntu MATE 16.04 增加了板载 Wi-Fi 和蓝牙的支持 | Marius Nestor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ubuntu-mate-16-04-for-raspberry-pi-3-adds-on-board-wi-fi-and-bluetooth-support-502593.shtml | Ubuntu MATE 项目负责人 Martin Wimpress 昨天宣布,Ubuntu MATE 16.04 的第二个 beta 测试版本已经移植到了树莓派3和树莓派2上了。
没错,用于树莓派的 Ubuntu MATE 已经更新到了即将发布的 Ubuntu MATE 16.04 LTS(Xenial Xerus)分支。本次更新带来了新的欢迎屏,为树莓派特有的功能进行了优化,此外更新了很多部件。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06/060856g88hnmvfrw2zzbw4.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06/060856g88hnmvfrw2zzbw4.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树莓派"
] | 新闻 | {
"viewnum": 8282,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82.1.144.175",
"message": "请问OpenGL 硬件加速功能『Experimental hardware accelerated OpenGL can be enabled, if you know how ;-)』怎样启用? :)",
"username": "来自英国的 Chrome 49.0|Mac 10.11 用户",
"date": "2016-04-06T06:19:01"
}
] | [] | Ubuntu MATE 项目负责人 Martin Wimpress 昨天宣布,Ubuntu MATE 16.04 的第二个 beta 测试版本已经移植到了树莓派3和树莓派2上了。
没错,用于树莓派的 Ubuntu MATE 已经更新到了即将发布的 Ubuntu MATE 16.04 LTS(Xenial Xerus)分支。本次更新带来了新的欢迎屏,为树莓派特有的功能进行了优化,此外更新了很多部件。 | 2016-04-06T06:08:00 | 2016-04-06T06:08:00 | 7,193 | /article-7193-1.html | Ubuntu MATE 项目负责人 Martin Wimpress 昨天宣布,Ubuntu MATE 16.04 的第二个 beta 测试版本已经移植到了树莓派3和树莓派2上了。

没错,用于树莓派的 Ubuntu MATE 已经更新到了即将发布的 Ubuntu MATE 16.04 LTS(Xenial Xerus)分支。本次更新带来了新的欢迎屏,为树莓派特有的功能进行了优化,此外更新了很多部件。
其中,Ubuntu MATE 16.04 树莓派版通过 BlueZ 5.37 组件支持了板载 Wi-Fi 和蓝牙。系统采用 Linux 内核 4.1.19 LTS,包含了 raspberrypi-firmware 1.20160315-1、wiringpi 2.32、nuscratch 20160115、sonic-pi 2.9.0 和 omx-player 0.3.7~git20160206~cb91001 等组件。
另外,在该版本中,用户也能够启用实验性的 OpenGL 硬件加速功能。
如果你希望提前体验,你可从其官方网站[下载 Ubuntu MATE 16.04 树莓派版 beta 2](https://ubuntu-mate.org/raspberry-pi/),当然,你也可以在官网找到前一个稳定版本 15.10.3。
|
||
如何在 Fedora 工作站上截图 | Ryan Lerch | https://fedoramagazine.org/take-screenshots-on-fedora/ | Fedora 工作站附带了一个虽然简单,然而做截图却足够的工具。允许用户快速地对桌面、特定的窗口、或屏幕的任意部分进行截图。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06/145207bdsiy2s82c23mrii.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06/145207bdsiy2s82c23mrii.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一叶 | false | [
"截屏"
] | 桌面应用 | {
"viewnum": 11039,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Fedora 工作站附带了一个虽然简单,然而做截图却足够的工具。允许用户快速地对桌面、特定的窗口、或屏幕的任意部分进行截图。 | 2016-04-07T10:27:00 | 2016-04-07T10:27:00 | 7,199 | /article-7199-1.html |

Fedora 工作站附带了一个虽然简单,然而做截图却足够的工具。允许用户快速地对桌面、特定的窗口、或屏幕的任意部分进行截图。屏幕截图工具 (gnome-screenshot) 这个应用程序专门设计用于在桌面系统中快速捕获并保存截图。
### 启动 Screenshot
在 Fedora 工作站中, 通过在 activities overview 中搜索 screenshot 来启动 Screenshot 。也可以在 applications 视图中找到(在 Utilities 文件夹)。

### Screenshot 模式
Screenshot 有三种主要截图模式:
* 截取整个屏幕
* 截取当前窗口
* 截取选定区域

注意,如果你有多个显示器,抓取整个屏幕是将整个屏幕截图,不仅仅是当前的显示器。
这些操作模式也有一些额外的选项。
* 延迟截取:允许您指定要等多少秒才进行截图。它用于截取稍后才显示的内容。 延迟抓取只能用于“截取整个屏幕”和“截取当前窗口”两种模式。
* 截取当前窗口模式的额外选项最多。它允许你在截图后自动加上效果,比如阴影。当截取窗口时,您还可以指定是否让窗口边框和鼠标显示在截屏里面。
### 进行截图
在设置了模式和选项后,按下截屏程序窗口右上角的“截屏”按钮。当你按下截图按钮后,该窗口就会隐藏, 所以它不会显示在你的屏幕截图中。
如果使用“截取选定区域”模式,按下“截屏”按钮后,你的鼠标指针将会变成十字光标型指针。只需单击并拖动选择截图区域即可。

### 保存截图
截取后,截屏程序会显示一个保存对话框。它会生成一个基于时间的文件名。按你的需要简单地修改文件名,并单击保存。截图还提供一个旁边的按钮,可以将截图复制到剪贴板。如果你想快速粘贴到另一个应用程序如 GIMP 或 Inkscape 进一步编辑的话,这很方便。

### 键盘快捷键
如果你只想进行截取而不想设置,Fedora 工作站还提供了几个不同方式的截取快捷键:
* `Printscreen` – 截取整个桌面的屏幕截图并保存你的照片文件夹
* `Alt + Printscreen` – 截取目前获得焦点的窗口截图并保存你的照片文件夹
* `Shift + Printscreen` – 选定区域截取并将其保存到你的照片文件夹
* `Ctrl + Printscreen` – 截取整个桌面的屏幕截图并将其复制到剪贴板
* `Ctrl + Alt + Printscreen` – 截取目前获得焦点的窗口截图并将其复制到剪贴板
* `Ctrl + Shift + Printscreen` – 选定区域截取并将其复制到剪贴板
如果你的键盘没有一个 Printscreen 键,您可以在Fedora 工作站应用程序设置的键盘偏好里面更改这些快捷键。
|
||
在 Apache Hive 中轻松生存的12个技巧 | Andrew C. Oliver | http://www.infoworld.com/article/3047582/open-source-tools/learn-to-live-with-apache-hive-in-12-easy-steps.html | Hive 可以让你在 Hadoop 上使用 SQL,但是在分布式系统上优化 SQL 则有所不同。这里是让你可以轻松驾驭 Hive 的12个技巧。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07/121431g4blm1oczk811umc.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07/121431g4blm1oczk811umc.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SQL",
"Hadoop",
"Hive",
"数据库"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6785,
"commentnum": 0,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Hive 可以让你在 Hadoop 上使用 SQL,但是在分布式系统上优化 SQL 则有所不同。这里是让你可以轻松驾驭 Hive 的12个技巧。 | 2016-04-07T12:14:00 | 2016-04-07T12:14:00 | 7,200 | /article-7200-1.html | 
Hive 可以让你在 Hadoop 上使用 SQL,但是在分布式系统上优化 SQL 则有所不同。这里是让你可以轻松驾驭 Hive 的12个技巧。
[Hive](http://www.infoworld.com/article/2608271/hadoop/hadoop-review-apache-hive-brings-real-time-queries-to-hadoop.html) 并不是关系型数据库(RDBMS),但是它大多数时候都表现得像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一样,它有表、可以运行 SQL、也支持 JDBC 和 ODBC。
这种表现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Hive 并不像关系型数据库那样执行 SQL 查询。我在 Hive 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光是我自己在工作中就为了优化它花费了超过80个小时。不说你也知道,我就像呆在蜂巢(Hive)旁边一样脑袋嗡嗡作响。所以,为了让你免受这种痛苦,我决定将它们写出来,以便让你在你的下一个 Hive 项目中逃离这种折磨。
### 1、不要使用 MapReduce
不管你是不是觉得 Tez、Spark 或 Impala 能行,但是不要指望 MapReduce。它本身就很慢,比 Hive 还慢。如果你用的是 Hortonwork 的版本,你可以在脚本前面写上 `set hive.execution.engine=tez` ;用 Cloudera 的话,使用 Impala。如果 Impala 不适用的话,我[希望到时候](http://www.cloudera.com/documentation/enterprise/latest/topics/admin_hos_config.html)可以使用 `hive.execution.engine=spark` 。
### 2、不要在 SQL 中做字符串匹配
绝不要,特别是在 Hive 中!如果你坚持要在 WHERE 语句中使用 LIKE 匹配,就会产生一个跨产品的警告。本来你的查询可能只用几秒钟,但是使用字符串匹配的话就会变成几分钟。最好的办法是使用那些可以在 Hadoop 中进行搜索的工具,可以试试 [Elasticsearch 的 Hive 集成版本](https://www.elastic.co/guide/en/elasticsearch/hadoop/current/hive.html) 或 [Lucidwork 的 Solr](https://github.com/lucidworks/hive-solr/blob/master/README.adoc),以及 [Cloudera Search](https://cloudera.com/products/apache-hadoop/apache-solr.html)。关系型数据库这方面表现并不好,但是 Hive 则更糟糕。
### 3、不要用表连接子查询
你最好创建一个临时表,然后对这个临时表进行连接,而不是让 Hive 自己智能处理子查询。即不要这样做:
```
select a.* from something a inner join
(select ... from somethingelse union b select ... from anotherthing c) d
on a.key1 = d.key1 and a.key2 = b.key2 where a.condition=1
```
而是应该这样:
```
create var_temp as select ... from somethingelse b
union select ... from anotherthing c
and then
select a.* from something a inner join from var_temp b
where a.key1=b.key1 and a.key2=b.key2 where a.condition=1
```
一般来说,这会比 Hive 自己处理子查询要快许多。
### 4、使用 Parquet 或 ORC,但是不要转换使用
也就是说,使用 Parquet 或 ORC 而不要用 TEXTFILE。然而,如果你要把文本数据中导入到更具结构性的数据中,应该做一些转换再导入到目标表中。你不应该用 `LOAD DATA` 将文本文件加载到 ORC 中,而是应该将其加载到一个文本中。
如果你要创建另外一个表,并最终大多数分析都是对它进行的,那么你就该对该表进行 ORC 化,因为转换到 ORC 或 Parquet 要花费很多时间,并不值得将其放到你的 ETL 处理中。如果你有一个简单的普通文本要导入,也没做过任何优化,你应该将其加载到一个临时表并通过 `select create` 放到 ORC 或 Parquet 中。不过,这有点慢。
### 5、开关矢量化试试
在你的脚本前面加上 `set hive.vectorized.execution.enabled = true` 和`set hive.vectorized.execution.reduce.enabled = true` ,然后试着打开或关闭它们看看。因为最近版本的 Hive 的矢量化有点问题。
### 6、不要在表连接中使用 structs
我必须承认我大脑里面的 SQL 格式还是 SQL-92 时代的,所以我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去用 [structs](https://cwiki.apache.org/confluence/display/Hive/LanguageManual+Types)。但是如果你做一些超级复杂的操作,比如在联合主键上使用 `ON` 语句,那么 structs 就很方便。不幸的是,Hive 对它们很不适应,特别是在 `ON` 语句上。当然,大多数情况下,在较小的数据集和 yields 下是没错误的。在 Tez 里面,你会得到一个有趣的矢量错误。这个限制并未见于我所知的任何文档,也许这是一个探索你的执行引擎内部的好办法。
### 7、检查你的容器大小
你也许需要为 [Impala](http://www.cloudera.com/documentation/enterprise/5-3-x/topics/cdh_ig_yarn_tuning.html) 或 [Tez](https://docs.hortonworks.com/HDPDocuments/HDP2/HDP-2.3.2/bk_performance_tuning/content/hive_perf_best_pract_config_tez.html) 增加你的容器大小。如果有你的节点大小比较大,“推荐的”容器大小可能就不适用于你的系统。你也许需要确保你的 YARN 队列和常规的 YARN 内存大小合适。你也许应该[注意默认的队列并不适合](https://community.cloudera.com/t5/Batch-SQL-Apache-Hive/How-can-I-submit-Hive-queries-via-Beeline-to-specific-resource/td-p/19324)所有的常规使用。
### 8、启用统计
Hive 在表连接时[会做一些蠢事](https://docs.hortonworks.com/HDPDocuments/HDP2/HDP-2.3.2/bk_performance_tuning/content/hive_perf_best_pract_use_col_stats_cost_base_opt.html),除非[启用了统计](http://www.cloudera.com/documentation/enterprise/5-3-x/topics/impala_perf_joins.html?scroll=perf_joins)。你也可以[在 Impala 中使用查询提示](http://www.cloudera.com/documentation/enterprise/5-3-x/topics/impala_hints.html?scroll=hints)。
### 9、考虑 [MapJoin 优化](https://cwiki.apache.org/confluence/display/Hive/LanguageManual+JoinOptimization)
如果你分析你的查询,你可能发现最新的 Hive 已经可以足够智能地进行自动优化了。但是你也许需要再调整一下。
### 10、如果可以,[将大表放到最后](https://cwiki.apache.org/confluence/display/Hive/LanguageManual+Joins)
如标题。
### 11、分区总会帮到你,不管多少
如果你有一个出现在许多地方的东西,比如语句中的日期(但不是日期范围)或重复的地点,你也许应该做分区。分区的基本意思是“拆分到它自己的目录里面”,而不是到一个大的文件中去查找。当你在你的 join/where 语句中仅检索 `location=’NC’`这样一个小数据集时,Hive 就可以在一个文件中查找。此外,和列值不同,你可以在你的 `LOAD DATA` 语句中加上分区。另外,要记住,[HDFS 并不喜欢小文件](http://blog.cloudera.com/blog/2009/02/the-small-files-problem/)。
### 12、使用哈希进行列比较
如果你要在每个查询中比较同样的10个字段,可以考虑使用 `hash()` 来比较它们的校验值。在一个输出表中展示它们也许很有用。注意,在 Hive 0.12 中,哈希功能比较差,0.13中的哈希更好一些。
以上就是我的12点经验,我希望这些能够帮到你,让你从 Hive 的嗡嗡声中逃离出来。
|
||
Linux AIO:一张 DVD 可体验多个 Ubuntu 分支 | Marius Nestor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you-can-now-have-a-single-live-iso-image-with-all-the-ubuntu-14-04-4-lts-flavors-502661.shtml | Linux AIO 由一群熟练的 GNU/Linux 开发者组成,他们将各种流行的 GNU/Linux 操作系统的几个主要分支打包到一个单一的 Live ISO 镜像中。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08/055955m8l46esz1vlvo8og.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08/055955m8l46esz1vlvo8og.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Linux AIO"
] | 新闻 | {
"viewnum": 5002,
"commentnum": 2,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83.64.61.195",
"message": "这个其实挺好的@!~很方便",
"username": "sunriders [Firefox 45.0|Windows 7]",
"date": "2016-04-08T11:20:40"
},
{
"postip": "14.117.120.250",
"message": "方便用户挑选自己喜欢的,挺好",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5.0|GNU/Linux]",
"date": "2016-04-08T21:11:38"
}
] | [] | Linux AIO 由一群熟练的 GNU/Linux 开发者组成,他们将各种流行的 GNU/Linux 操作系统的几个主要分支打包到一个单一的 Live ISO 镜像中。 | 2016-04-08T09:40:00 | 2016-04-08T09:40:00 | 7,201 | /article-7201-1.html | Linux AIO 团队的 Željko Popivoda 在4月6日宣布,Linux AIO Ubuntu 14.04.4 LTS Live DVD 发布了。

如果你还不知道 [Linux AIO](http://linuxaio.net/) 是什么,这里是一个简单的介绍:
>
> [Linux AIO](http://linuxaio.net/) 由一群熟练的 GNU/Linux 开发者组成,他们将各种流行的 GNU/Linux 操作系统的几个主要分支打包到一个单一的 Live ISO 镜像中,支持 Ubuntu、Debian Live、Fedora、Linux Mint、Linux Mint Debian Edition (LMDE)、 Zorin OS、 ROSA、 PCLinuxOS、 Korora、 Porteus 等等发行版。
>
>
>
最近 Ubuntu LTS 14.04 已经更新其第四个维护版本,这次发布的 Linux AIO Ubuntu 14.04.4 LTS 也相应更新到了最新的版本。
在 Linux AIO Ubuntu 14.04.4 Live DVD 中,包含了 Ubuntu 14.04.4 LTS、Kubuntu 14.04.4 LTS、Xubuntu 14.04.4 LTS、Lubuntu 14.04.4 LTS 和 Ubuntu GNOME 14.04.4 LTS 等几个分支。
“你可以看到这里并没有 Ubuntu MATE ,而在 Linux AIO Ubuntu 14.04.2 中却有”,Željko Popivoda 说,“那是因为 Ubuntu MATE 并没有发布对应的版本,也许将来的 AIO 版本会包含它。”
Linux AIO Ubuntu 14.04.4 LTS 分为三个 DVD 镜像,支持两种不同架构:
* 32-bit (x86):Ubuntu 14.04.4 LTS desktop i386, Kubuntu 14.04.4 LTS desktop i386, Ubuntu GNOME 14.04.4 LTS desktop i386, Xubuntu 14.04.4 LTS desktop i386, Lubuntu 14.04.4 LTS desktop i386
* 64-bit (x86\_64):Ubuntu 14.04.4 LTS desktop amd64, Kubuntu 14.04.4 LTS desktop amd64, Ubuntu GNOME 14.04.4 LTS desktop amd64, Xubuntu 14.04.4 LTS desktop amd64, Lubuntu 14.04.4 LTS desktop amd64
* 混合版:Ubuntu 14.04.4 LTS desktop amd64, Kubuntu 14.04.4 LTS desktop amd64, Ubuntu GNOME 14.04.4 LTS desktop amd64, Xubuntu 14.04.4 LTS desktop i386, Lubuntu 14.04.4 LTS desktop i386
你可以到其[官网下载](http://linuxaio.net/downloads/linux-aio-ubuntu/lts-releases/) ISO 后写入到 USB 存储器或 DVD 光盘中。不过要注意,还不支持 UEFI。
|
||
将 Web 应用性能提高十倍的10条建议 | Floyd Smith | https://www.nginx.com/blog/10-tips-for-10x-application-performance/ | 想要提高效率很简单,但是看到实际结果很难。为了在你的探索之旅上帮助到你,这篇文章会给你提供10条最高可以提升10倍网站性能的建议。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09/232202t6f6der3g68eb0og.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09/232202t6f6der3g68eb0og.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Ezio | true | [
"NGINX",
"性能",
"Web",
"nginx"
] | 系统运维 | {
"viewnum": 20502,
"commentnum": 3,
"favtimes": 1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53.150.178.8",
"message": "有一个足够宽的水管才是硬道理",
"username": "来自日本的 Chrome 49.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4-11T08:34:32"
},
{
"postip": "60.175.130.2",
"message": "看看,涨涨知识。",
"username": "hello_linux [Firefox 43.0|Windows 7]",
"date": "2016-04-13T18:37:08"
},
{
"postip": "140.207.79.150",
"message": "足够宽的时候,会有更多的数据想要传输.导致还是不够宽.<br />\r\n根源在于数据量.或者双管齐下",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Chrome 49.0|Mac 10.11 用户",
"date": "2016-04-27T10:33:38"
}
] | [] | 想要提高效率很简单,但是看到实际结果很难。为了在你的探索之旅上帮助到你,这篇文章会给你提供10条最高可以提升10倍网站性能的建议。 | 2016-04-11T08:00:00 | 2016-04-11T08:00:00 | 7,206 | /article-7206-1.html | 提高 web 应用的性能从来没有比现在更重要过。网络经济的比重一直在增长;全球经济超过 5% 的价值是在因特网上产生的(数据参见下面的资料)。这个时刻在线的超连接世界意味着用户对其的期望值也处于历史上的最高点。如果你的网站不能及时的响应,或者你的 app 不能无延时的工作,用户会很快的投奔到你的竞争对手那里。
举一个例子,一份亚马逊十年前做过的研究可以证明,甚至在那个时候,网页加载时间每减少100毫秒,收入就会增加1%。另一个最近的研究特别强调一个事实,即超过一半的网站拥有者在调查中承认它们会因为应用程序性能的问题流失用户。
网站到底需要多快呢?对于页面加载,每增加1秒钟就有4%的用户放弃使用。顶级的电子商务站点的页面在第一次交互时可以做到1秒到3秒加载时间,而这是提供最高舒适度的速度。很明显这种利害关系对于 web 应用来说很高,而且在不断的增加。
想要提高效率很简单,但是看到实际结果很难。为了在你的探索之旅上帮助到你,这篇文章会给你提供10条最高可以提升10倍网站性能的建议。这是一系列介绍提高应用程序性能的第一篇文章,包括充分测试的优化技术和一点 NGINX 的帮助。这个系列也给出了潜在的提高安全性的帮助。

### Tip #1: 通过反向代理来提高性能和增加安全性
如果你的 web 应用运行在单个机器上,那么这个办法会明显的提升性能:只需要换一个更快的机器,更好的处理器,更多的内存,更快的磁盘阵列,等等。然后新机器就可以更快的运行你的 WordPress 服务器, Node.js 程序, Java 程序,以及其它程序。(如果你的程序要访问数据库服务器,那么解决方法依然很简单:添加两个更快的机器,以及在两台电脑之间使用一个更快的链路。)
问题是,机器速度可能并不是问题。web 程序运行慢经常是因为计算机一直在不同的任务之间切换:通过成千上万的连接和用户交互,从磁盘访问文件,运行代码,等等。应用服务器可能会<ruby> 抖动 <rp> ( </rp> <rt> thrashing </rt> <rp> ) </rp></ruby>-比如说内存不足、将内存数据交换到磁盘,以及有多个请求要等待某个任务完成,如磁盘I/O。
你可以采取一个完全不同的方案来替代升级硬件:添加一个反向代理服务器来分担部分任务。[反向代理服务器](https://www.nginx.com/resources/glossary/reverse-proxy-server) 位于运行应用的机器的前端,是用来处理网络流量的。只有反向代理服务器是直接连接到互联网的;和应用服务器的通讯都是通过一个快速的内部网络完成的。
使用反向代理服务器可以将应用服务器从等待用户与 web 程序交互解放出来,这样应用服务器就可以专注于为反向代理服务器构建网页,让其能够传输到互联网上。而应用服务器就不需要等待客户端的响应,其运行速度可以接近于优化后的性能水平。
添加反向代理服务器还可以给你的 web 服务器安装带来灵活性。比如,一个某种类型的服务器已经超载了,那么就可以轻松的添加另一个相同的服务器;如果某个机器宕机了,也可以很容易替代一个新的。
因为反向代理带来的灵活性,所以反向代理也是一些性能加速功能的必要前提,比如:
* **负载均衡** (参见 Tip #2) – 负载均衡运行在反向代理服务器上,用来将流量均衡分配给一批应用。有了合适的负载均衡,你就可以添加应用服务器而根本不用修改应用。
* **缓存静态文件** (参见 Tip #3) – 直接读取的文件,比如图片或者客户端代码,可以保存在反向代理服务器,然后直接发给客户端,这样就可以提高速度、分担应用服务器的负载,可以让应用运行的更快。
* **网站安全** – 反向代理服务器可以提高网站安全性,以及快速的发现和响应攻击,保证应用服务器处于被保护状态。
NGINX 软件为用作反向代理服务器而专门设计,也包含了上述的多种功能。NGINX 使用事件驱动的方式处理请求,这会比传统的服务器更加有效率。NGINX plus 添加了更多高级的反向代理特性,比如应用的[健康度检查](https://www.nginx.com/products/application-health-checks/),专门用来处理请求路由、高级缓冲和相关支持。

### Tip #2: 添加负载平衡
添加一个[负载均衡服务器](https://www.nginx.com/solutions/load-balancing/) 是一个相当简单的用来提高性能和网站安全性的的方法。与其将核心 Web 服务器变得越来越大和越来越强,不如使用负载均衡将流量分配到多个服务器。即使程序写的不好,或者在扩容方面有困难,仅是使用负载均衡服务器就可以很好的提高用户体验。
负载均衡服务器首先是一个反向代理服务器(参见Tip #1)——它接受来自互联网的流量,然后转发请求给另一个服务器。特别是负载均衡服务器支持两个或多个应用服务器,使用[分配算法](https://www.nginx.com/resources/admin-guide/load-balancer/)将请求转发给不同服务器。最简单的负载均衡方法是<ruby> 轮转法 <rp> ( </rp> <rt> round robin </rt> <rp> ) </rp></ruby>,每个新的请求都会发给列表里的下一个服务器。其它的复制均衡方法包括将请求发给活动连接最少的服务器。NGINX plus 拥有将特定用户的会话分配给同一个服务器的[能力](https://www.nginx.com/blog/load-balancing-with-nginx-plus/)。
负载均衡可以很好的提高性能是因为它可以避免某个服务器过载而另一些服务器却没有需要处理的流量。它也可以简单的扩展服务器规模,因为你可以添加多个价格相对便宜的服务器并且保证它们被充分利用了。
可以进行负载均衡的协议包括 HTTP、HTTPS、SPDY、HTTP/2、WebSocket、[FastCGI](https://www.digitalocean.com/community/tutorials/understanding-and-implementing-fastcgi-proxying-in-nginx)、SCGI、uwsgi、 memcached 等,以及几种其它的应用类型,包括基于 TCP 的应用和其它的第4层协议的程序。分析你的 web 应用来决定你要使用哪些以及哪些地方性能不足。
相同的服务器或服务器群可以被用来进行负载均衡,也可以用来处理其它的任务,如 SSL 末端服务器,支持客户端的 HTTP/1.x 和 HTTP/2 请求,以及缓存静态文件。
NGINX 经常被用于进行负载均衡;要想了解更多的情况,可以下载我们的电子书《[选择软件负载均衡器的五个理由](https://www.nginx.com/resources/library/five-reasons-choose-software-load-balancer/)》。你也可以从 《[使用 NGINX 和 NGINX Plus 配置负载均衡,第一部分](https://www.nginx.com/blog/load-balancing-with-nginx-plus/)》中了解基本的配置指导,在 NGINX Plus 管理员指南中有完整的 [NGINX 负载均衡](https://www.nginx.com/resources/admin-guide/load-balancer//)的文档。。我们的商业版本 [NGINX Plus](https://www.nginx.com/products/) 支持更多优化了的负载均衡特性,如基于服务器响应时间的加载路由和 Microsoft’s NTLM 协议上的负载均衡。
### Tip #3: 缓存静态和动态的内容
缓存可以通过加速内容的传输速度来提高 web 应用的性能。它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策略:当需要的时候预处理要传输的内容,保存数据到速度更快的设备,把数据存储在距离客户端更近的位置,或者将这几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有两种不同类型数据的缓冲:
* **静态内容缓存**。不经常变化的文件,比如图像(JPEG、PNG) 和代码(CSS,JavaScript),可以保存在外围服务器上,这样就可以快速的从内存和磁盘上提取。
* **动态内容缓存**。很多 web 应用会针对每次网页请求生成一个新的 HTML 页面。在短时间内简单的缓存生成的 HTML 内容,就可以很好的减少要生成的内容的数量,而且这些页面足够新,可以满足你的需要。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页面每秒会被浏览10次,你将它缓存 1 秒,90%请求的页面都会直接从缓存提取。如果你分开缓存静态内容,甚至新生成的页面可能都是由这些缓存构成的。
下面由是 web 应用发明的三种主要的缓存技术:
* **缩短数据与用户的网络距离**。把一份内容的拷贝放的离用户更近的节点来减少传输时间。
* **提高内容服务器的速度**。内容可以保存在一个更快的服务器上来减少提取文件的时间。
* **从过载服务器上移走数据**。机器经常因为要完成某些其它的任务而造成某个任务的执行速度比测试结果要差。将数据缓存在不同的机器上可以提高缓存资源和非缓存资源的性能,而这是因为主机没有被过度使用。
对 web 应用的缓存机制可以在 web 应用服务器内部实现。首先,缓存动态内容是用来减少应用服务器加载动态内容的时间。其次,缓存静态内容(包括动态内容的临时拷贝)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分担应用服务器的负载。而且缓存之后会从应用服务器转移到对用户而言更快、更近的机器,从而减少应用服务器的压力,减少提取数据和传输数据的时间。
改进过的缓存方案可以极大的提高应用的速度。对于大多数网页来说,静态数据,比如大图像文件,构成了超过一半的内容。如果没有缓存,那么这可能会花费几秒的时间来提取和传输这类数据,但是采用了缓存之后不到1秒就可以完成。
举一个在实际中缓存是如何使用的例子, NGINX 和 NGINX Plus 使用了两条指令来[设置缓存机制](https://www.nginx.com/blog/nginx-caching-guide/):proxy\_cache\_path 和 proxy\_cache。你可以指定缓存的位置和大小、文件在缓存中保存的最长时间和其它一些参数。使用第三条(而且是相当受欢迎的一条)指令 proxy\_cache\_use\_stale,如果提供新鲜内容的服务器忙碌或者挂掉了,你甚至可以让缓存提供较旧的内容,这样客户端就不会一无所得。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这可以很好的提高你的网站或者应用的可用时间。
NGINX plus 有个[高级缓存特性](https://www.nginx.com/products/content-caching-nginx-plus/),包括对[缓存清除](http://nginx.org/en/docs/http/ngx_http_proxy_module.html?&_ga=1.95342300.1348073562.1438712874#proxy_cache_purge)的支持和在[仪表盘](https://www.nginx.com/products/live-activity-monitoring/)上显示缓存状态信息。
要想获得更多关于 NGINX 的缓存机制的信息可以浏览 NGINX Plus 管理员指南中的《[参考文档](http://nginx.org/en/docs/http/ngx_http_proxy_module.html?&&&_ga=1.61156076.1348073562.1438712874#proxy_cache)》和《[NGINX 内容缓存](https://www.nginx.com/resources/admin-guide/content-caching)》。
**注意**:缓存机制分布于应用开发者、投资决策者以及实际的系统运维人员之间。本文提到的一些复杂的缓存机制从 [DevOps 的角度](https://www.nginx.com/blog/10-tips-for-10x-application-performance/?hmsr=toutiao.io&utm_medium=toutiao.io&utm_source=toutiao.io#tip6)来看很具有价值,即对集应用开发者、架构师以及运维操作人员的功能为一体的工程师来说可以满足它们对站点功能性、响应时间、安全性和商业结果(如完成的交易数)等需要。
### Tip #4: 压缩数据
压缩是一个具有很大潜力的提高性能的加速方法。现在已经有一些针对照片(JPEG 和PNG)、视频(MPEG-4)和音乐(MP3)等各类文件精心设计和高压缩率的标准。每一个标准都或多或少的减少了文件的大小。
文本数据 —— 包括HTML(包含了纯文本和 HTML 标签),CSS 和代码,比如 Javascript —— 经常是未经压缩就传输的。压缩这类数据会在对应用程序性能的感觉上,特别是处于慢速或受限的移动网络的客户端,产生更大的影响。
这是因为文本数据经常是用户与网页交互的有效数据,而多媒体数据可能更多的是起提供支持或者装饰的作用。智能的内容压缩可以减少 HTML,Javascript,CSS和其它文本内容对带宽的要求,通常可以减少 30% 甚至更多的带宽和相应的页面加载时间。
如果你使用 SSL,压缩可以减少需要进行 SSL 编码的的数据量,而这些编码操作会占用一些 CPU 时间而抵消了压缩数据减少的时间。
压缩文本数据的方法很多,举个例子,在 HTTP/2 中,小说文本的压缩模式就特别调整了头部数据。另一个例子是可以在 NGINX 里打开使用 GZIP 压缩。你在你的服务里[预先压缩文本数据](http://nginx.org/en/docs/http/ngx_http_gzip_static_module.html)之后,你就可以直接使用 gzip\_static 指令来处理压缩过的 .gz 版本。
### Tip #5: 优化 SSL/TLS
安全套接字([SSL](https://www.digicert.com/ssl.htm)) 协议和它的下一代版本传输层安全(TLS)协议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网站采用。SSL/TLS 对从原始服务器发往用户的数据进行加密提高了网站的安全性。影响这个趋势的部分原因是 Google 正在使用 SSL/TLS,这在搜索引擎排名上是一个正面的影响因素。
尽管 SSL/TLS 越来越流行,但是使用加密对速度的影响也让很多网站望而却步。SSL/TLS 之所以让网站变的更慢,原因有二:
1. 任何一个连接第一次连接时的握手过程都需要传递密钥。而采用 HTTP/1.x 协议的浏览器在建立多个连接时会对每个连接重复上述操作。
2. 数据在传输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在服务器端加密、在客户端解密。
为了鼓励使用 SSL/TLS,HTTP/2 和 SPDY(在下一章会描述)的作者设计了新的协议来让浏览器只需要对一个浏览器会话使用一个连接。这会大大的减少上述第一个原因所浪费的时间。然而现在可以用来提高应用程序使用 SSL/TLS 传输数据的性能的方法不止这些。
web 服务器有对应的机制优化 SSL/TLS 传输。举个例子,NGINX 使用 [OpenSSL](http://openssl.org/) 运行在普通的硬件上提供了接近专用硬件的传输性能。NGINX 的 [SSL 性能](https://www.nginx.com/blog/nginx-ssl-performance/) 有详细的文档,而且把对 SSL/TLS 数据进行加解密的时间和 CPU 占用率降低了很多。
更进一步,参考这篇[文章](https://www.nginx.com/blog/improve-seo-https-nginx/)了解如何提高 SSL/TLS 性能的更多细节,可以总结为一下几点:
* **会话缓冲**。使用指令 [ssl\_session\_cache](http://nginx.org/en/docs/http/ngx_http_ssl_module.html#ssl_session_cache) 可以缓存每个新的 SSL/TLS 连接使用的参数。
* **会话票据或者 ID**。把 SSL/TLS 的信息保存在一个票据或者 ID 里可以流畅的复用而不需要重新握手。
* **OCSP 分割**。通过缓存 SSL/TLS 证书信息来减少握手时间。
NGINX 和 NGINX Plus 可以被用作 SSL/TLS 服务端,用于处理客户端流量的加密和解密,而同时以明文方式和其它服务器进行通信。要设置 NGINX 和 NGINX Plus 作为 SSL/TLS 服务端,参看 《[HTTPS 连接](https://www.nginx.com/resources/admin-guide/nginx-ssl-termination/)》 和《[加密的 TCP 连接](https://www.nginx.com/resources/admin-guide/nginx-tcp-ssl-termination/)》。
### Tip #6: 使用 HTTP/2 或 SPDY
对于已经使用了 SSL/TLS 的站点,HTTP/2 和 SPDY 可以很好的提高性能,因为每个连接只需要一次握手。而对于没有使用 SSL/TLS 的站点来说,从响应速度的角度来说 HTTP/2 和 SPDY 将让迁移到 SSL/TLS 没有什么压力(原本会降低效率)。
Google 在2012年开始把 SPDY 作为一个比 HTTP/1.x 更快速的协议来推荐。HTTP/2 是目前 IETF 通过的标准,是基于 SPDY 的。SPDY 已经被广泛的支持了,但是很快就会被 HTTP/2 替代。
SPDY 和 HTTP/2 的关键是用单一连接来替代多路连接。单个连接是被复用的,所以它可以同时携带多个请求和响应的分片。
通过使用单一连接,这些协议可以避免像在实现了 HTTP/1.x 的浏览器中一样建立和管理多个连接。单一连接在对 SSL 特别有效,这是因为它可以最小化 SSL/TLS 建立安全链接时的握手时间。
SPDY 协议需要使用 SSL/TLS,而 HTTP/2 官方标准并不需要,但是目前所有支持 HTTP/2 的浏览器只有在启用了 SSL/TLS 的情况下才能使用它。这就意味着支持 HTTP/2 的浏览器只有在网站使用了 SSL 并且服务器接收 HTTP/2 流量的情况下才会启用 HTTP/2。否则的话浏览器就会使用 HTTP/1.x 协议。
当你实现 SPDY 或者 HTTP/2 时,你不再需要那些常规的 HTTP 性能优化方案,比如按域分割、资源聚合,以及图像拼合。这些改变可以让你的代码和部署变得更简单和更易于管理。要了解 HTTP/2 带来的这些变化可以浏览我们的《[白皮书](https://www.nginx.com/resources/datasheet/datasheet-nginx-http2-whitepaper/)》。

作为支持这些协议的一个样例,NGINX 已经从一开始就支持了 SPDY,而且[大部分使用 SPDY 协议的网站](http://w3techs.com/blog/entry/25_percent_of_the_web_runs_nginx_including_46_6_percent_of_the_top_10000_sites)都运行的是 NGINX。NGINX 同时也[很早](https://www.nginx.com/blog/how-nginx-plans-to-support-http2/)对 HTTP/2 的提供了支持,从2015 年9月开始,开源版 NGINX 和 NGINX Plus 就[支持](https://www.nginx.com/blog/nginx-plus-r7-released/)它了。
经过一段时间,我们 NGINX 希望更多的站点完全启用 SSL 并且向 HTTP/2 迁移。这将会提高安全性,同时也会找到并实现新的优化手段,简化的代码表现的会更加优异。
### Tip #7: 升级软件版本
一个提高应用性能的简单办法是根据软件的稳定性和性能的评价来选在你的软件栈。进一步说,因为高性能组件的开发者更愿意追求更高的性能和解决 bug ,所以值得使用最新版本的软件。新版本往往更受开发者和用户社区的关注。更新的版本往往会利用到新的编译器优化,包括对新硬件的调优。
稳定的新版本通常比旧版本具有更好的兼容性和更高的性能。一直进行软件更新,可以非常简单的保持软件保持最佳的优化,解决掉 bug,以及提高安全性。
一直使用旧版软件也会阻止你利用新的特性。比如上面说到的 HTTP/2,目前要求 OpenSSL 1.0.1。在2016 年中期开始将会要求1.0.2 ,而它是在2015年1月才发布的。
NGINX 用户可以开始迁移到 [NGINX 最新的开源软件](http://nginx.org/en/download.html) 或者 [NGINX Plus](https://www.nginx.com/products/);它们都包含了最新的能力,如 socket 分割和线程池(见下文),这些都已经为性能优化过了。然后好好看看的你软件栈,把它们升级到你能升级到的最新版本吧。
### Tip #8: Linux 系统性能调优
Linux 是大多数 web 服务器使用的操作系统,而且作为你的架构的基础,Linux 显然有不少提高性能的可能。默认情况下,很多 Linux 系统都被设置为使用很少的资源,以符合典型的桌面应用使用。这就意味着 web 应用需要一些微调才能达到最大效能。
这里的 Linux 优化是专门针对 web 服务器方面的。以 NGINX 为例,这里有一些在加速 Linux 时需要强调的变化:
* **缓冲队列**。如果你有挂起的连接,那么你应该考虑增加 net.core.somaxconn 的值,它代表了可以缓存的连接的最大数量。如果连接限制太小,那么你将会看到错误信息,而你可以逐渐的增加这个参数直到错误信息停止出现。
* **文件描述符**。NGINX 对一个连接使用最多2个文件描述符。如果你的系统有很多连接请求,你可能就需要提高sys.fs.file\_max ,以增加系统对文件描述符数量整体的限制,这样才能支持不断增加的负载需求。
* **临时端口**。当使用代理时,NGINX 会为每个上游服务器创建临时端口。你可以设置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来提高这些端口的范围,增加可用的端口号。你也可以减少非活动的端口的超时判断来重复使用端口,这可以通过 net.ipv4.tcp\_fin\_timeout 来设置,这可以快速的提高流量。
对于 NGINX 来说,可以查阅 《[NGINX 性能调优指南](https://www.nginx.com/blog/tuning-nginx/)》来学习如果优化你的 Linux 系统,这样它就可以很好的适应大规模网络流量而不会超过工作极限。
### Tip #9: web 服务器性能调优
无论你是用哪种 web 服务器,你都需要对它进行优化来提高性能。下面的推荐手段可以用于任何 web 服务器,但是一些设置是针对 NGINX 的。关键的优化手段包括:
* **访问日志**。不要把每个请求的日志都直接写回磁盘,你可以在内存将日志缓存起来然后批量写回磁盘。对于NGINX 来说,给指令 **access\_log** 添加参数 **buffer=size** 可以让系统在缓存满了的情况下才把日志写到磁盘。如果你添加了参数 **flush=time** ,那么缓存内容会每隔一段时间再写回磁盘。
* **缓存**。缓存会在内存中存放部分响应,直到满了为止,这可以让与客户端的通信更加高效。内存放不下的响应会写回磁盘,而这就会降低效能。当 NGINX [启用](http://nginx.org/en/docs/http/ngx_http_proxy_module.html#proxy_buffering)了缓存机制后,你可以使用指令 **proxy\_buffer\_size** 和 **proxy\_buffers** 来管理缓存。
* **客户端保活**。保活连接可以减少开销,特别是使用 SSL/TLS 时。对于 NGINX 来说,你可以从 **keepalive\_requests** 的默认值 100 开始增加最大连接数,这样一个客户端就可以在一个指定的连接上请求多次,而且你也可以通过增加 **keepalive\_timeout** 的值来允许保活连接存活更长时间,这样就可以让后来的请求处理的更快速。
* **上游保活**。上游的连接——即连接到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等机器的连接——同样也会受益于连接保活。对于上游连接来说,你可以增加 **keepalive**,即每个工人进程的空闲保活连接个数。这就可以提高连接的复用次数,减少需要重新打开全新连接的次数。更多关于保活连接的信息可以参见[这篇“ HTTP 保活连接和性能”](https://www.nginx.com/blog/http-keepalives-and-web-performance/)。
* **限制**。限制客户端使用的资源可以提高性能和安全性。对于 NGINX 来说,指令 **limit\_conn** 和 **limit\_conn\_zone** 限制了给定来源的连接数量,而 **limit\_rate** 限制了带宽。这些限制都可以阻止合法用户*扒取*资源,同时也避免了攻击。指令 **limit\_req** 和 **limit\_req\_zone** 限制了客户端请求。对于上游服务器来说,可以在 **upstream** 的配置块里的 **server** 指令使用 **max\_conns** 参数来限制连接到上游服务器的连接数。 这样可以避免服务器过载。关联的 **queue** 指令会创建一个队列来在连接数抵达 **max\_connS** 限制时在指定长度的时间内保存特定数量的请求。
* **工人进程**。工人进程负责处理请求。NGINX 采用事件驱动模型和操作系统特定的机制来有效的将请求分发给不同的工人进程。这条建议推荐设置 **worker\_processes** 为每个 CPU 一个 。**worker\_connections** 的最大数(默认512)可以在大部分系统上根据需要增加,实验性地找到最适合你的系统的值。
* **套接字分割**。通常一个套接字监听器会把新连接分配给所有工人进程。套接字分割会为每个工人进程创建一个套接字监听器,这样一来以当套接字监听器可用时,内核就会将连接分配给它。这可以减少锁竞争,并且提高多核系统的性能,要启用[套接字分隔](https://www.nginx.com/blog/socket-sharding-nginx-release-1-9-1/)需要在 **listen** 指令里面加上 **reuseport** 参数。
* **线程池**。计算机进程可能被一个单一的缓慢的操作所占用。对于 web 服务器软件来说,磁盘访问会影响很多更快的操作,比如计算或者在内存中拷贝。使用了线程池之后慢操作可以分配到不同的任务集,而主进程可以一直运行快速操作。当磁盘操作完成后结果会返回给主进程的循环。在 NGINX 里有两个操作——read() 系统调用和 sendfile() ——被分配到了[线程池](https://www.nginx.com/blog/thread-pools-boost-performance-9x/)

**技巧**。当改变任何操作系统或支持服务的设置时,一次只改变一个参数然后测试性能。如果修改引起问题了,或者不能让你的系统更快,那么就改回去。
在《[调优 NGINX 性能](https://www.nginx.com/blog/tuning-nginx/)》里可以看到更详细的 NGINX 调优方法。
### Tip #10: 监视系统活动来解决问题和瓶颈
在应用开发中要使得系统变得非常高效的关键是监视你的系统在现实世界运行的性能。你必须能通过特定的设备和你的 web 基础设施上监控程序活动。
监视活动是最积极的——它会告诉你发生了什么,把问题留给你发现和最终解决掉。
监视可以发现几种不同的问题。它们包括:
* 服务器宕机。
* 服务器出问题一直在丢失连接。
* 服务器出现大量的缓存未命中。
* 服务器没有发送正确的内容。
应用的总体性能监控工具,比如 New Relic 和 Dynatrace,可以帮助你监控到从远程加载网页的时间,而 NGINX 可以帮助你监控到应用交付端。当你需要考虑为基础设施添加容量以满足流量需求时,应用性能数据可以告诉你你的优化措施的确起作用了。
为了帮助开发者快速的发现、解决问题,NGINX Plus 增加了[应用感知健康度检查](https://www.nginx.com/products/application-health-checks/) ——对重复出现的常规事件进行综合分析并在问题出现时向你发出警告。NGINX Plus 同时提供[会话过滤](https://www.nginx.com/products/session-persistence/#session-draining)功能,这可以阻止当前任务完成之前接受新的连接,另一个功能是慢启动,允许一个从错误恢复过来的服务器追赶上负载均衡服务器群的进度。当使用得当时,健康度检查可以让你在问题变得严重到影响用户体验前就发现它,而会话过滤和慢启动可以让你替换服务器,并且这个过程不会对性能和正常运行时间产生负面影响。下图就展示了内建的 NGINX Plus 模块[实时活动监视](https://www.nginx.com/products/live-activity-monitoring/)的仪表盘,包括了服务器群,TCP 连接和缓存信息等 Web 架构信息。

### 总结: 看看10倍性能提升的效果
这些性能提升方案对任何一个 web 应用都可用并且效果都很好,而实际效果取决于你的预算、你能花费的时间、目前实现方案的差距。所以你该如何对你自己的应用实现10倍性能提升?
为了指导你了解每种优化手段的潜在影响,这里是上面详述的每个优化方法的关键点,虽然你的情况肯定大不相同:
* **反向代理服务器和负载均衡**。没有负载均衡或者负载均衡很差都会造成间歇的性能低谷。增加一个反向代理,比如 NGINX ,可以避免 web 应用程序在内存和磁盘之间波动。负载均衡可以将过载服务器的任务转移到空闲的服务器,还可以轻松的进行扩容。这些改变都可以产生巨大的性能提升,很容易就可以比你现在的实现方案的最差性能提高10倍,对于总体性能来说可能提高的不多,但是也是有实质性的提升。
* **缓存动态和静态数据**。如果你有一个负担过重的 web 服务器,那么毫无疑问肯定是你的应用服务器,只通过缓存动态数据就可以在峰值时间提高10倍的性能。缓存静态文件可以提高几倍的性能。
* **压缩数据**。使用媒体文件压缩格式,比如图像格式 JPEG,图形格式 PNG,视频格式 MPEG-4,音乐文件格式 MP3 可以极大的提高性能。一旦这些都用上了,然后压缩文件数据可以将初始页面加载速度提高两倍。
* **优化 SSL/TLS**。安全握手会对性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它们的优化可能会对初始响应产生2倍的提升,特别是对于大量文本的站点。优化 SSL/TLS 下媒体文件只会产生很小的性能提升。
* **使用 HTTP/2 和 SPDY**。当你使用了 SSL/TLS,这些协议就可以提高整个站点的性能。
* **对 Linux 和 web 服务器软件进行调优**。比如优化缓存机制,使用保活连接,分配时间敏感型任务到不同的线程池可以明显的提高性能;举个例子,线程池可以加速对磁盘敏感的任务[近一个数量级](https://www.nginx.com/blog/thread-pools-boost-performance-9x/)。
我们希望你亲自尝试这些技术。我们希望知道你说取得的各种性能提升案例。请在下面评论栏分享你的结果或者在标签 #NGINX 和 #webperf 下 tweet 你的故事。
### 网上资源
* [Statista.com – Share of the internet economy in th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in G-20 countries in 2016](http://www.statista.com/statistics/250703/forecast-of-internet-economy-as-percentage-of-gdp-in-g-20-countries/)
* [Load Impact – How Bad Performance Impacts Ecommerce Sales](http://blog.loadimpact.com/blog/how-bad-performance-impacts-ecommerce-sales-part-i/)
* [Kissmetrics – How Loading Time Affects Your Bottom Line (infographic)](https://blog.kissmetrics.com/loading-time/?wide=1)
* [Econsultancy – Site speed: case studies, tips and tools for improving your conversion rate](https://econsultancy.com/blog/10936-site-speed-case-studies-tips-and-tools-for-improving-your-conversion-rate/)
---
via: <https://www.nginx.com/blog/10-tips-for-10x-application-performance/>
作者:[Floyd Smith](https://www.nginx.com/blog/author/floyd/) 译者:[Ezio](https://github.com/oska874)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ubuntuBSD 正在寻求成为 Ubuntu 官方分支 | Marius Nestor | http://linux.softpedia.com/blog/ubuntubsd-is-looking-to-become-an-official-ubuntu-flavor-502746.shtml | ubuntuBSD 的开发者 Jon Boden 现在正在尝试将他的操作系统贡献给 Ubuntu 社区,以及更进一步地变成一个官方的 Ubuntu 分支。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0/183636y5t1y2p57t71yd2k.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0/183636y5t1y2p57t71yd2k.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ubuntuBSD"
] | 新闻 | {
"viewnum": 5722,
"commentnum": 5,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3.21.221.224",
"message": "噢",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Opera 36.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10T20:31:37"
},
{
"postip": "183.64.61.195",
"message": "nice@!~",
"username": "sunriders [Iceweasel 38.7|GNU/Linux]",
"date": "2016-04-10T22:38:48"
},
{
"postip": "14.0.224.125",
"message": "以前有 Debian/GNU kFreeBSD,後來因systemd不支援BSD kernel而停止開發了",
"username": "来自香港的 Safari 9.0|Mac 10.11 用户",
"date": "2016-04-10T23:32:42"
},
{
"postip": "14.0.224.125",
"message": "打錯了,是Debian GNU/kFreeBSD",
"username": "来自香港的 Iceweasel 38.7|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10T23:45:42"
},
{
"postip": "115.60.68.214",
"message": "表示支持,努力吧",
"username": "来自河南郑州的 Mobile Safari 5.1|iOS 5.0 用户",
"date": "2016-04-11T22:09:44"
}
] | [
{
"raid": 7139,
"displayorder": 0
},
{
"raid": 7176,
"displayorder": 1
}
] | ubuntuBSD 的开发者 Jon Boden 现在正在尝试将他的操作系统贡献给 Ubuntu 社区,以及更进一步地变成一个官方的 Ubuntu 分支。 | 2016-04-10T18:36:33 | 2016-04-10T18:36:33 | 7,207 | /article-7207-1.html | ubuntuBSD 的开发者 Jon Boden 现在正在尝试将他的操作系统贡献给 Ubuntu 社区,以及更进一步地变成一个官方的 Ubuntu 分支。
在两周前,我们[报道](/article-7139-1.html)了 [ubuntuBSD](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ubuntubsd/) 项目,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将 FreeBSD 内核移植到 Ubuntu Linux 系统中。

当前 ubuntuBSD 项目正处于前期开发中。就在前两天,4月7日,刚刚发布了它的第四个 Beta 版本,而且看起来已经得到了官方的关注。目前该开发者准备将其全部的工作贡献到 Ubuntu 社区。
“我想将我的这些工作全都贡献给 Ubuntu 社区,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 ubuntuBSD 可以成为一个类似 Xubuntu 和 Edubuntu 的 Ubunut 官方项目,” [Jon Boden 说](https://lists.ubuntu.com/archives/ubuntu-devel-discuss/2016-April/016418.html),“如果你感兴趣的话,请让我知道该怎么做。”
我们认为 ubuntuBSD 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项目,这是为什么我们在网站上推荐它的原因,但是成为一个官方的 Ubuntu 分支,也许还不太可行,因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最终发布的版本。
在本文发表时,尚未得到 Canonical 的官方回应。如果有任何消息,我们会第一时间披露给大家。
|
||
在计算无处不在的时代,双因子认证方式(2FA)可能不再安全! | Catalin Cimpanu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two-factor-authentication-2fa-broken-by-new-simple-attack-502756.shtml | 两位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研究人员最新发现了一种新的攻击方式,可以利用这种认证方式的设计缺陷让用户暴露在攻击风险之中。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0/192700s1cfcijcu55cfjxy.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0/192700s1cfcijcu55cfjxy.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2FA",
"双因子认证",
"认证"
] | 新闻 | {
"viewnum": 5217,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6.253.97.71",
"message": "aliyun aws 美橙都判定了google's authenticator",
"username": "来自广西柳州的 Chrome 51.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6-20T09:32:12"
}
] | [] | 两位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研究人员最新发现了一种新的攻击方式,可以利用这种认证方式的设计缺陷让用户暴露在攻击风险之中。 | 2016-04-10T19:26:59 | 2016-04-10T19:26:59 | 7,208 | /article-7208-1.html | <ruby> 双因子认证 <rp> ( </rp> <rt> Two-Factor Authentication </rt> <rp> ) </rp></ruby>(2FA)是一种生物识别技术,是保护用户在线数据的最强大的方法之一。两位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研究人员最新发现了一种新的攻击方式,可以利用这种认证方式的设计缺陷让用户暴露在攻击风险之中。
两位研究人员 Radhesh Krishnan Konoth 和 Victor van der Even 说他们在 2014 年就发现了这个缺陷,已经警告了 Google 和其它的在线服务商,甚至还将他们的发现展示给了一些银行,但是没有人在意。
这两位研究人员解释说,因为到现在为止他们还没有公开具体细节,所以许多人认为这个漏洞并不危险,不值得注意。但是他们有不同的看法。

### 设备间的应用同步是 2FA 的阿喀琉斯之踵
如他们所解释,攻击并不是由于软件开发缺陷导致,而是由于 2FA 的设计缺陷导致的。现在有个概念叫做“计算无处不在”,让应用和内容在设备之间可以同步,而如果攻击者可以访问受害者的 PC 就会让 2FA 的保护失效。
由此,各种在线服务中的 2FA 认证机制的设计缺陷会让攻击者可以使用诸如 iTunes 或 Google Play 商店来将恶意应用推送到用户的手机上,而不会触发 2FA 认证系统,甚至可以在用户手机的首屏上展示图标。
当然,攻击者首先得能将他的恶意应用通过 Google 和 Apple 的审查放到他们的应用商店,不过最近看起来这种情况已经比较常见了。
此外,这也需要攻击者能够完全访问你的 PC,无论是可以直接接触访问,还是通过恶意软件控制你的设备,以及偷窃了你的账户。
### 跨设备的应用同步本身并不是问题,问题是实现方式不对
无论如何,风险依然是存在的。研究人员称,使用 2FA 的服务应该要非常注意在不同设备间的应用同步的实现方式。
在问及如何在 2FA 服务中修复这个问题,特别是对于使用这种服务的 Google 而言,研究人员说,最好的办法是“将应用安装过程(即提示用户该应用的所需权限的地方)放到手机上去,而不是将它们放到浏览器中”。
更多的细节,可以看看下述视频:
以及可以参考两位研究人员的论文:“[计算无处不在如何干掉了你的基于手机的双因子认证](http://fc16.ifca.ai/preproceedings/24_Konoth.pdf)”。
|
||
如何安装体验 Ubuntu on Windows | Lemon | 想体验一下 Ubuntu on Windows 么?本文为您带来详细的体验指南,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0/195610zo4w1hw4nv1zdd10.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0/195610zo4w1hw4nv1zdd10.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微软"
] | 技术 | {
"viewnum": 76938,
"commentnum": 22,
"favtimes": 7,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18.106.145.4",
"message": "版版本本 结结巴巴……",
"username": "来自福建福州的 Vivaldi 1.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11T13:20:28"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Enable-WindowsOptionalFeature -Online -FeatureName Microsoft-Windows-Subsystem-Linux", 原生命令 dism 应该也可以完成启用。",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11T13:57:14"
},
{
"postip": "60.10.99.3",
"message": "有没有壮士试验一下 sudo rm -rf /<br />\r\n看看有没有把windows也删掉 :D",
"username": "delectate [Firefox 45.0|Windows 10]",
"date": "2016-04-11T17:26:26"
},
{
"postip": "182.139.90.115",
"message": "你可以用虚拟机测试。即便用管理员权限也不是那么容易删掉的。有若干因素制约。比如目录中存在文件独占打开,某些文件 ACL 定义要求完全访问只能以 SYSTEM 帐户或者内置服务 TrustedInstaller 进行。",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11T19:49:04"
},
{
"postip": "115.236.45.226",
"message": "win10 ltsb能上14316吗",
"username": "来自浙江杭州的 Chrome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12T13:15:43"
},
{
"postip": "180.168.95.118",
"message": "不看好<br />\r\nUbuntu on Linux为桔,Ubuntu on Windows则为枳。",
"username": "ZengYi [Firefox 45.0|Ubuntu]",
"date": "2016-04-12T13:25:12"
},
{
"postip": "123.165.193.44",
"message": "你想多了,没有权限的。<br />\r\npermission denied.",
"username": "来自黑龙江哈尔滨的 Chrome 49.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4-12T13:34:14"
},
{
"postip": "113.105.85.50",
"message": "其实我在想,这用处在哪里?",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14T10:13:53"
},
{
"postip": "117.136.45.38",
"message": "下载好从文件系统加载数据失败 也就是安装失败",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京的 Chrome Mobile 51.0|Android 5.1 用户",
"date": "2016-04-17T10:57:54"
},
{
"postip": "123.139.16.63",
"message": "你可能得需要VPN",
"username": "拿铁不加糖 [Chrome 50.0|Windows 10]",
"date": "2016-04-17T13:24:10"
},
{
"postip": "124.204.144.117",
"message": "/root 目录是:/mnt/c/Users/username/AppData/Local/lxss/root<br />\r\n/ 目录是:/mnt/c/Users/username/AppData/Local/lxss/rootfs<br />\r\n<br />\r\n就是说ubuntu 在C 盘的一个目录里面。<br />\r\n<br />\r\n更换源、安装软件,完全好使,只要注意里面别弄太大,把C 盘搞死就行。",
"username": "mine [Sogou Explorer 2|Windows 7]",
"date": "2016-04-18T00:49:23"
},
{
"postip": "183.192.80.180",
"message":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br />\r\n<br />\r\nsize about 500MB!",
"username": "xgqfrms [Chrome 54.0|Windows 10]",
"date": "2016-11-08T03:59:12"
},
{
"postip": "114.253.21.176",
"message": "基本上是一个完整的 LINUX 了",
"username": "linux [Chrome 54.0|Mac 10.11]",
"date": "2016-11-08T08:23:53"
},
{
"postip": "182.50.119.82",
"message": "linux是战士、windows是富翁、macos是奴隶主。",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54.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11-23T13:30:11"
},
{
"postip": "182.50.119.82",
"message": "test",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Mobile 34.0|Android 4.4 用户",
"date": "2016-11-23T13:32:29"
},
{
"postip": "182.50.119.82",
"message": "只是使用bash干脆就用GOW",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56.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7-02-16T10:29:00"
},
{
"postip": "182.50.119.82",
"message": "great",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56.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7-02-16T10:33:35"
},
{
"postip": "182.50.119.82",
"message": "great",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ium 27.0|Ubuntu 11.10 用户",
"date": "2017-02-16T10:34:30"
},
{
"postip": "182.50.119.82",
"message": "great",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ium 27.0|Ubuntu 11.10 用户",
"date": "2017-02-16T10:35:53"
},
{
"postip": "182.50.119.82",
"message": "赞",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用户",
"date": "2017-02-16T10:36:56"
},
{
"postip": "182.149.190.46",
"message": "这下好了,,两个平台的病毒都能中了",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7.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7-04-24T10:45:10"
},
{
"postip": "218.80.192.236",
"message": "如何,修改root密码,我已在网上查过,按照一些网站指示操作但还是不能解决,求助,谢谢",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Chrome 61.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7-08-14T09:38:57"
}
] | [
{
"raid": 7177,
"displayorder": 0
},
{
"raid": 7215,
"displayorder": 0
},
{
"raid": 7445,
"displayorder": 0
},
{
"raid": 7613,
"displayorder": 0
},
{
"raid": 7857,
"displayorder": 0
},
{
"raid": 8872,
"displayorder": 0
},
{
"raid": 8873,
"displayorder": 0
},
{
"raid": 7178,
"displayorder": 1
},
{
"raid": 7179,
"displayorder": 2
}
] | 想体验一下 Ubuntu on Windows 么?本文为您带来详细的体验指南, | 2016-04-11T08:28:00 | 2016-04-11T08:28:00 | 7,209 | /article-7209-1.html | 3月30日在美国旧金山的莫斯康展览中心,微软召开了 Build 2016开发者大会,大会上微软除了介绍自家生态系统的产品与技术外,还为开发者[带来了 Ubuntu on Windows 功能](/article-7177-1.html)。
Bash 是 Linux/Unix 上非常流行的命令行 Shell,它是 Ubuntu、RHEL 等 Linux 发行版以及苹果 OS X 操作系统默认的命令行 Shell。
Bash on Ubuntu on Windows 是通过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WSL)这一 Windows 10 的最新特性实现的,使用此功能,你可以在 Windows 中原生运行 Linux 的大多数命令行程序。
>
> 其实在 Windows 7 之前的操作系统中,都含有一个 POSIX 子系统,以便将 UNIX 的程序源代码编译为 Windows 程序。微软为 POSIX 子系统提供了众多的 UNIX 工具,而这些工具都是基于 POSIX 子系统直接使用GNU 的原生代码编译实现的,你也可以在这个 POSIX 子系统运行 C Shell、Korn Shell 等命令行 Shell。不过Windows 7 以后的操作系统中都默认移除了 POSIX 子系统。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在 Windows 7 操作系统中的“启用或关闭 Windows 功能”中启用“基于 UNIX 的应用程序子系统”,即可体验 POSIX 子系统。
>
>
>
启用 WSL 功能之后,如果使用 Bash,则 Windows 10 操作系统会下载一个由 Canonical 创建的 <ruby> Ubuntu用户模式镜像 <rp> ( </rp> <rt> Ubuntu user-mode image </rt> <rp> ) </rp></ruby>,然后 Bash 程序以及其他的 Linux 二进制程序就可以运行于该 Ubuntu 镜像上。此外,微软也承诺未来会提供更多 Linux 发行版以供选择。
Bash on Ubuntu on Windows 功能主要是面向于开发者,尤其是 Web 开发者或者参与某些开源项目的开发者,他们可以在 Windows 中使用一些 Linux 生态链的开发工具。
之前我们为大家[披露过 Ubuntu on Windows 的一些技术细节](/article-7178-1.html),今天为大家带来更具体的技术细节和体验方式。

### **启用Bash on Ubuntu on Windows**
启用 Bash on Ubuntu on Windows 功能,首先你得先满足以下2个条件。
* 使用x86-64架构的 CPU。
* 使用 Windows 10 Insider Preview (Build 14316)64位版本。
#### 如何获取 Windows 10 Insider Preview (Build 14316)呢?
这里有两种办法:
* 第一种是从网上下载由别人制作好的 Windows 10 Insider Preview (Build 14316)安装镜像进行安装,但是由于安装镜像来源的问题,所以不推荐此方法,当然如果你是要在虚拟机中体验一下的话,用这种方式最合适不过了。
* 第二种是加入 [Windows Insider](https://insider.windows.com/Home/Index) 计划,然后将 Windows 10 正式版升级至最新的 Insider Preview 版本。
加入Windows Insider 计划方法如下:
1、在 [Windows Insider](https://insider.windows.com/Home/Index) 网站中使用你的微软账户登录,登录成功之后,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画面:

然后单击图中的“入门”,会出现注册界面,勾选接受 Insider 计划协议,最后单击“提交”,等待提示注册完成。
2、确保使用上述加入 Windows Insider 计划的微软账户登录你的 Windows 10 操作系统,然后依次转到开始菜单-“设置”-“更新和安全”- “Windows 更新” -“高级选项”>“获取 Insider Preview 版本”,然后单击“开始”按钮,并按照屏幕上的说明进行操作,提示成功之后表示此电脑将会获取 Windows 10 Insider Preview 版本 。

3、Windows Insider 计划默认自动获取慢速通道的 Insider Preview 版本,而 Windows 10 Insider Preview (Build 14316)属于快速通道版本,所以需要在如下图中,将滑块移至右侧的快速通道模式。

4、进入快速通道模式之后,需要等待24小时才能获取 Insider Preview 版本,所以请耐心的等待吧!24小时之后检查更新,就会开始下载安装 Windows 10 Insider Preview (Build 14316)。
#### 启用 Bash on Ubuntu on Windows
如果上述条件满足,按照以下步骤即可启用 Bash on Ubuntu on Windows。
1、依次在“设置”-“更新与安全”-“针对开发人员”选项中,启用开发人员模式,如下图所示。

2、在开始菜单中搜索并打开“启用或关闭 Windows功能”,然后勾选其中的“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Beta)”选项,如下图所示,最后按照操作系统提示完成 WSL 安装(需要重启计算机)。

此外,也可以在 PowerShell 中输入以下命令完成 WSL 安装。
```
Enable-WindowsOptionalFeature -Online -FeatureName Microsoft-Windows-Subsystem-Linux
```
3、在命令提示符或 PowerShell 中输入 `bash`,然后按照提示按下 y 确认继续,操作系统会自动开始安装 Ubuntu on Windows,此时会下载 Ubuntu 用户模式镜像,并创建一个 Bash on Ubuntu on Windows 访问路径。等待安装完成之后,会自动进入 bash,如下图所示:

### **使用 Bash on Ubuntu on Windows**
在命令提示符或 PowerShell 中输入 bash,或者在开始菜单中查找打开“Bash on Ubuntu on Windows”,即可运行。
运行之后,可以发现使用的是 Ubuntu 14.04.4 LTS 版本,同时也可以使用 apt-get 更新或安装程序,如下图所示。此外。在 bash 当中,Windows 的分区被挂载于 `/mnt` 目录,可以使用其中存储的数据。

当你试用了 Bash on Ubuntu on Windows 之后,你可能会觉得这是一个虚拟机,但它真**不是一个虚拟机。**其功能有点类似于模拟器。通过使用 WSL,可以将 Linux 的系统调用实时地转换为 Windows 的系统调用。
此外,在 Windows 下运行这些 Linux 的原生的 ELF(Executable and Linkable Format)二进制程序和在 Linux 下运行所消耗的 CPU 、内存和 IO 性能相当,完全不用担心性能的问题。
### **Bash on Ubuntu on Windows****限制**
* 不支持使用 GUI 的桌面程序或 Gnome、KDE 类应用。
* 处于 Beta 阶段,支持的 Linux 程序与功能有限,未来会支持更多的 Linux 工具。
* 目前只支持使用 Ubuntu,未来会提供更多 Linux 发行版。
* WSL 只支持在 Windows 10 build 14316 以后版本中使用,不支持 Windows Server。
### 命令参考
有两个命令 `bash.exe` 和 `lxrun.exe` 用于和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WSL)](https://msdn.microsoft.com/en-us/commandline/wsl/faq#what-windows-subsystem-for-linux-wsl-) 进行交互。它们安装在 \Windows\System32 目录下,可以在命令行或 Powershell 中运行。
* `bash.exe` 启动 bash 环境并运行 /bin/bash
* `lxrun.exe` 用于管理 WSL,可以用来安装或卸载 Ubuntu 镜像
| 命令 | 描述 |
| --- | --- |
| `bash` | 在当前目录启动 bash shell,如果 Bash 没有安装,这自动运行 `lxrun /install` |
| `bash ~` | 启动 bash,并切换到用户的 Ubuntu 主目录,类似运行 cd ~ |
| `bash -c "<command>"` | 运行命令、打印输出并返回 Windows 命令行例子: bash -c "ls" |
| 命令 | 描述 |
| --- | --- |
| `lxrun` | 用于管理 WSL 实例 |
| `lxrun /install` | 启动下载和安装过程/y 选项可以用于自动应答安装过程的确认提示 |
| `lxrun /uninstall` | 卸载并删除 Ubuntu 镜像。默认不删除用户的 Ubuntu 主目录。
/y 选项可以用于自动应答安装过程的确认提示
/full 选项会卸载并删除用户的 Ubuntu 主目录 |
### **总结**
Bash on Ubuntu on Windows 的发布, 让众多的 Linux 粉丝大跌眼镜,曾经被微软视为癌症的 Linux,如今却被部分的集成进了微软最重要的产品中,这背后的目的似乎不是那么很平常。
[有人说](/article-7179-1.html) Bash on Ubuntu on Windows 是微软布局 Docker 的开始,其实在 Windows Server 2016 预览版中已经加入了对Docker 技术的支持。也有人说是微软看中了 Linux 生态中的海量程序,用以补充自家的生态系统,但是就程序的数量来说,Windows 生态说第二,没人会说第一,所以似乎这个原因也站不住脚。
其实依目前的情况来看,个人觉得 Bash on Ubuntu on Windows 最主要的用处,还是为开发者提供便利,协助完成一些跨平台开发的工作。但是,也说不准微软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只能期待7月份的 Windows 10 周年更新里面为 Bash on Ubuntu on Windows 带来更多的功能。
|
||||
LFCS 系列第五讲:如何在 Linux 中挂载/卸载本地文件系统和网络文件系统(Samba 和 NF | Gabriel Cánepa | 在这一讲里边,我们会解释如何在 Linux 中挂载/卸载本地和网络文件系统。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1/083733hamn3j9v3a3w94o4.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1/083733hamn3j9v3a3w94o4.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GHLandy | false | [
"LFCS",
"文件系统",
"挂载"
] | 技术 | {
"viewnum": 14628,
"commentnum": 0,
"favtimes": 6,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7187,
"displayorder": 0
},
{
"raid": 7229,
"displayorder": 0
}
] | 在这一讲里边,我们会解释如何在 Linux 中挂载/卸载本地和网络文件系统。 | 2016-04-11T08:37:00 | 2016-04-11T08:37:00 | 7,210 | /article-7210-1.html | Linux 基金会已经发起了一个全新的 LFCS(<ruby> Linux 基金会认证系统管理员 <rp> ( </rp> <rt> Linux Foundation Certified Sysadmin </rt> <rp> ) </rp></ruby>)认证,旨在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有机会参加到 LFCS 测试,获得关于有能力在 Linux 系统中执行中间系统管理任务的认证。该认证包括:维护正在运行的系统和服务的能力、全面监控和分析的能力以及何时向上游团队请求支持的决策能力。

*LFCS 系列第五讲*
请看以下视频,这里边介绍了 Linux 基金会认证程序。
本讲是系列教程中的第五讲,在这一讲里边,我们会解释如何在 Linux 中挂载/卸载本地和网络文件系统。这些都是 LFCS 认证中的必备知识。
### 挂载文件系统
在个硬盘分好区之后,Linux 需要通过某些方式对硬盘分区上的数据进行访问。Linux 并不会像 DOS 或者 Windows 那样给每个硬盘分区分配一个字母来作为盘符,而是将硬盘分区挂载到统一的目录树上的挂载点。
挂载点是一个目录,挂载是一种访问分区上文件系统的方法,挂载文件系统实际上是将一个确切的文件系统(比如一个分区)和目录树中指定的目录联系起来的过程。
换句话说,管理存储设备的第一步就是把设备关联到文件系统树。要完成这一步,通常可以这样:用 mount 命令来进行临时挂载(用完的时候,使用 umount 命令来卸载),或者通过编辑 /etc/fstab 文件之后重启系统来永久性挂载,这样每次开机都会进行挂载。
不带任何选项的 mount 命令,可以显示当前已挂载的文件系统。
```
# mount
```

*检查已挂载的文件系统*
另外,mount 命令通常用来挂载文件系统。其基本语法如下:
```
# mount -t type device dir -o options
```
该命令会指引内核将在设备上找到的文件系统(如已格式化为指定类型的文件系统)挂载到指定目录。像这样的形式,mount 命令不会再到 /etc/fstab 文件中进行确认。
除非像下面,挂载指定的目录或者设备:
```
# mount /dir -o options
或
# mount device -o options
```
mount 命令会尝试寻找挂载点,如果找不到就会查找设备(上述两种情况下,mount 命令会在 /etc/fstab 查找相应的设备或挂载点),最后尝试完成挂载操作(这个通常可以成功执行,除非你的挂载点或者设备正在使用中,或者你调用 mount 命令的时候没有 root 权限)。
你可以看到,mount 命令的每行输出都是如下格式:
```
device on directory type (options)
```
例如:
```
/dev/mapper/debian-home on /home type ext4 (rw,relatime,user_xattr,barrier=1,data=ordered)
```
读作:
设备 dev/mapper/debian-home 挂载在 /home 下,它被格式化为 ext4,并且有以下挂载选项: rw,relatime,user\_xattr,barrier=1,data=ordered。
**mount 命令选项**
下面列出 mount 命令的常用选项
* async:允许在将要挂载的文件系统上进行异步 I/O 操作
* auto:标示该文件系统通过 mount -a 命令挂载,与 noauto 相反。
* defaults:该选项相当于 `async,auto,dev,exec,nouser,rw,suid` 的组合。注意,多个选项必须由逗号隔开并且中间没有空格。倘若你不小心在两个选项中间输入了一个空格,mount 命令会把后边的字符解释为另一个参数。
* loop:将镜像文件(如 .iso 文件)挂载为 loop 设备。该选项可以用来模拟显示光盘中的文件内容。
* noexec:阻止该文件系统中可执行文件的执行。与 exec 选项相反。
* nouser:阻止任何用户(除 root 用户外) 挂载或卸载文件系统。与 user 选项相反。
* remount:重新挂载文件系统。
* ro:只读模式挂载。
* rw:读写模式挂载。
* relatime:只要访问时间早于修改时间,就更新文件的的访问时间。
* user\_xattr:允许用户设置和移除可扩展文件系统属性。
**以 ro 和 noexec 模式挂载设备**
```
# mount -t ext4 /dev/sdg1 /mnt -o ro,noexec
```
在本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挂载点 /mnt 中尝试写入文件或者运行可执行文件都会显示相应的错误信息。
```
# touch /mnt/myfile
# /mnt/bin/echo “Hi there”
```

*可读写模式挂载设备*
**以默认模式挂载设备**
以下场景,我们在重新挂载设备的挂载点中,像上例一样尝试你写入文件和运行可执行文件。
```
# mount -t ext4 /dev/sdg1 /mnt -o defaults
```

*挂载设备*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发现写入文件和命令都完美执行了。
### 卸载设备
使用 umount 命令卸载设备,意味着将所有的“在使用”数据全部写入到文件系统,然后可以安全移除文件系统。请注意,倘若你移除一个没有事先正确卸载的设备,就会有造成设备损坏和数据丢失的风险。
也就是说,你必须“离开”设备的块设备描述符或者挂载点,才能卸载设备。换言之,你的当前工作目录不能是需要卸载设备的挂载点。否则,系统将返回设备繁忙的提示信息。

*卸载设备*
离开需卸载设备的挂载点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运行不带任何选项的 cd 命令,这样会回到当前用户的家目录。
### 挂载常见的网络文件系统
最常用的两种网络文件系统是 SMB(<ruby> 服务器消息块 <rp> ( </rp> <rt> Server Message Block </rt> <rp> ) </rp></ruby>)和 NFS(<ruby> 网络文件系统 <rp> ( </rp> <rt> Network File System </rt> <rp> ) </rp></ruby>)。如果你只向类 Unix 客户端提供共享,用 NFS 就可以了,如果是向 Windows 和其他类 Unix 客户端提供共享服务,就需要用到 Samba 了。
扩展阅读
* [Setup Samba Server in RHEL/CentOS and Fedora](http://www.tecmint.com/setup-samba-server-using-tdbsam-backend-on-rhel-centos-6-3-5-8-and-fedora-17-12/)
* [Setting up NFS (Network File System) on RHEL/CentOS/Fedora and Debian/Ubuntu](http://www.tecmint.com/how-to-setup-nfs-server-in-linux/)
下面的例子中,假设 Samba 和 NFS 已经在地址为 192.168.0.10 的服务器上架设好了(请注意,架设 NFS 服务器也是 LFCS 考试中需要考核的能力,我们会在后边中提到)。
#### 在 Linux 中挂载 Samba 共享
第一步:在 Red Hat 以 Debian 系发行版中安装 samba-client、samba-common 和 cifs-utils 软件包,如下:
```
# yum update && yum install samba-client samba-common cifs-utils
# aptitude update && aptitude install samba-client samba-common cifs-utils
```
然后运行下列命令,查看服务器上可用的 Samba 共享。
```
# smbclient -L 192.168.0.10
```
并输入远程机器上 root 账户的密码。

*挂载 Samba 共享*
上图中,已经对可以挂载到我们本地系统上的共享进行高亮显示。你只需要与一个远程服务器上的合法用户名及密码就可以访问共享了。
第二步:当挂载有密码保护的网络文件系统时候,将你的访问凭证写入到 /etc/fstab 文件中并非明智的选择。你需要将这些信息写入到具有 600 权限的隐藏文件中,像这样:
```
# mkdir /media/samba
# echo “username=samba_username” > /media/samba/.smbcredentials
# echo “password=samba_password” >> /media/samba/.smbcredentials
# chmod 600 /media/samba/.smbcredentials
```
第三步:然后将下面的内容添加到 /etc/fstab 文件中。
```
# //192.168.0.10/gacanepa /media/samba cifs credentials=/media/samba/.smbcredentials,defaults 0 0
```
第四步:现在可以挂载你的 Samba 共享了。手动挂载(mount //192.168.0.10/gacanepa)或者重启系统并应用 /etc/fstab 中相应行来用就挂载都可以。

*挂载有密码保护的 Samba 共享*
#### 在 Linux 系统中挂载 NFS 共享
第一步:在 Red Hat 以 Debian 系发行版中安装 nfs-common 和 portmap 软件包。如下:
```
# yum update && yum install nfs-utils nfs-utils-lib
# aptitude update && aptitude install nfs-common
```
第二步:为 NFS 共享创建挂载点。
```
# mkdir /media/nfs
```
第三步:将下面的内容添加到 /etc/fstab 文件中。
```
192.168.0.10:/NFS-SHARE /media/nfs nfs defaults 0 0
```
第四步:现在可以挂载你的 Samba 共享了。手动挂载(mount 192.168.0.10:/NFS-SHARE)或者重启系统并应用 /etc/fstab 中相应行来用就挂载都可以。

*挂载 NFS 共享*
### 永久性挂载文件系统
像前面两个例子那样,/etc/fstab 控制着Linux如何访问硬盘分区及可移动设备。/etc/fstab 由六个字段的内容组成,各个字段之间通过一个空格符或者制表符来分开。井号(#)开始的行只是会被忽略的注释。
每一行都按照这个格式来写入:
```
<file system> <mount point> <type> <options> <dump> <pass>
```
其中:
* <file system>: 第一个字段指定挂载的设备。大多数发行版本都通过分区的标卷(label)或者 UUID 来指定。这样做可以避免分区号改变时带来的错误。
* <mount point>: 第二个字段指定挂载点。
* <type> :文件系统的类型代码与 mount 命令挂载文件系统时使用的类型代码是一样的。通过 auto 类型代码可以让内核自动检测文件系统,这对于可移动设备来说非常方便。注意,该选项可能不是对所有文件系统可用。
* <options>: 一个(或多个)挂载选项。
* <dump>: 你可能把这个字段设置为 0(否则设置为 1),使得系统启动时禁用 dump 工具(dump 程序曾经是一个常用的备份工具,但现在越来越少用了)对文件系统进行备份。
* <pass>: 这个字段指定启动系统是是否通过 fsck 来检查文件系统的完整性。0 表示 fsck 不对文件系统进行检查。数字越大,优先级越低。因此,根分区(/)最可能使用数字 1,其他所有需要检查的分区则是以数字 2.
**Mount 命令例示**
1、在系统启动时,通过 TECMINT 标卷来挂载文件系统,并具备 rw 和 noexec 属性,你应该将以下语句添加到 /etc/fstab 文件中。
```
LABEL=TECMINT /mnt ext4 rw,noexec 0 0
```
2、若你想在系统启动时挂载 DVD 光驱中的内容,添加以下语句。
```
/dev/sr0 /media/cdrom0 iso9660 ro,user,noauto 0 0
```
其中 /dev/sr0 为你的 DVD 光驱。
### 总结
不用怀疑,在命令行中挂载/卸载本地和网络文件系统将是你作为系统管理员的日常责任的一部分。同时,你需要掌握 /etc/fstab 文件的编写。希望本文对你有帮助。随时在下边发表评论(或者提问),并分享本文到你的朋友圈。
#### 参考链接
* [关于 LFCS](https://training.linuxfoundation.org/certification/LFCS)
* [为什么需要 Linux 基金会认证?](https://training.linuxfoundation.org/certification/why-certify-with-us)
* [注册 LFCS 考试](https://identity.linuxfoundation.org/user?destination=pid/1)
---
via: <http://www.tecmint.com/mount-filesystem-in-linux/>
作者:[Gabriel Cánepa](http://www.tecmint.com/author/gacanepa/) 译者:[GHLandy](https://github.com/GHLandy)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inux 中国:每日开源新闻速递(2016/4/12) | wxy | 两位 Google 开发者向 W3C 提交了一份新的草案 WebUSB API,可以使网页能直接操作 USB 设备,之前发布的 USB 设备不需要更新固件即可支持该 API。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2/065613yhjahbu7xhb0jf0y.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2/065613yhjahbu7xhb0jf0y.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新闻"
] | 新闻 | {
"viewnum": 4984,
"commentnum": 2,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01.68.70.14",
"message": "Gnome 3.20感觉是个坑阿 后悔升级了。。。",
"username": "瞳孔中的阴暗 [Chrome 49.0|GNU/Linux]",
"date": "2016-04-12T08:58:23"
},
{
"postip": "124.250.3.18",
"message": "这个unity-tweak-tool是个坑啊,貌似只能在ubuntu16.04上用,我试了一下14.04,不成功。",
"username": "z75315 [Firefox 45.0|Ubuntu]",
"date": "2016-04-12T11:26:19"
}
] | [
{
"raid": 7216,
"displayorder": 0
}
] | 两位 Google 开发者向 W3C 提交了一份新的草案 WebUSB API,可以使网页能直接操作 USB 设备,之前发布的 USB 设备不需要更新固件即可支持该 API。 | 2016-04-12T07:30:00 | 2016-04-12T07:30:00 | 7,211 | /article-7211-1.html | 
* 两位 Google 开发者向 W3C 提交了一份新的草案 [WebUSB API](https://wicg.github.io/webusb/),可以使网页能直接操作 USB 设备,之前发布的 USB 设备不需要更新固件即可支持该 API。
* 趋势科技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基于 JavaScript 的恶意软件 [JS\_JITON](http://blog.trendmicro.com/trendlabs-security-intelligence/mobile-devices-used-to-execute-dns-malware-against-home-routers/) 可以攻击路由器的 DNS 设置,大多数受感染的设备在 台湾(27%)、日本(20%)和中国(13%)、美国(8%)。
* Mozilla Firefox 45.0.2 [发布](https://www.mozilla.org/en-US/firefox/45.0.2/releasenotes/),这是一个小的更新版本,修复了上个版本以来的五个 bug。
* Linux 内核 4.6 发布 RC3 版本,已经可以[下载](http://kernel.org/)了。
* Canonical 上周刚刚发布的 Ubuntu Touch OTA-10 发布了其第一个热修复 OTA-10.1,而 OTA-11 预计要在 Ubuntu 16.04 LTS 发布之后才会揭晓
* Arch Linux 的用户们已经可以率先尝鲜三周前[刚刚发布](/article-7150-1.html)的 GNOME 3.20 了。
* BQ 在几周后[即将交付的 Ubuntu 平板](/article-7166-1.html)现在仍然可以[预定](https://store.bq.com/en/ubuntu-edition-aquaris-m10/)。
* Canonical 与 OpenSDS (<ruby> 开源驱动的软件定义存储 <rp> ( </rp> <rt> Open Source-driven Software-Defined Storage </rt> <rp> ) </rp></ruby>)的著名开发公司 [Nexenta](https://nexenta.com/) 达成合作,本次合作预期会显著提升 ZFS on Ubuntu 的性能。
* 最新发布的 [Unity Tweak Tool](https://launchpad.net/unity-tweak-tool) 0.0.7 支持[将 Unity 启动器放到屏幕底部](/article-7127-1.html),不需要再通过命令行来完成该设置调整了。
* 来自 [heise](http://www.heise.de/newsticker/meldung/Letztes-Support-Jahr-fuer-Windows-Vista-3164355.html) 的消息,微软 Windows VISTA 将在一年后(2017/4/11)结束其支持期。
采编自: [SoftPedia](http://www.softpedia.com/) 等。
|
||||
不仅是命令行,Windows 10 也可以运行 Linux 的图形界面程序了 | wxy | 今天,我们“发现”了一种可以从 Windows 10 的 Bash 环境中启动图形界面的 Linux 程序的方法。一位名叫 w2qw 的开发者找到了一个可以在 Bash 之外运行 X 服务器的方法,从而可以在 Windows 10 中运行图形界面的 Linux 程序了!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2/215326yomohrsw3q2vzhvj.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2/215326yomohrsw3q2vzhvj.pn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Windows 10"
] | 新闻 | {
"viewnum": 78243,
"commentnum": 19,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4.215.165.4",
"message": "wine for windows",
"username": "来自广东佛山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12T22:20:02"
},
{
"postip": "183.16.195.201",
"message": "还是转发原理,没有新意",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Sina Weibo 6.3|Android 5.0 用户",
"date": "2016-04-12T22:40:55"
},
{
"postip": "14.0.170.78",
"message": "Linux 作業系統聲名大震,舉世聞名,感謝微軟的推廣",
"username": "来自香港的 Safari 9.0|Mac 10.11 用户",
"date": "2016-04-13T00:34:02"
},
{
"postip": "39.159.0.155",
"message": "乍一看标题,我还以为是官方加入了对图形化的支持,原来是来自于“民间的探索与发现”,Good!<br />\r\n<br />\r\n之前说,目前只支持命令行但不支持图形化,让我觉得有些惋惜。<br />\r\n但是,现在图形化也能用。我用了这么久的Xubuntu,我也不得不为Win 10点赞了。<br />\r\n希望Win 10里面这套Subsystem能越来越完善、全面、好用!",
"username": "kashu [Chrome 49.0|GNU/Linux]",
"date": "2016-04-13T00:47:50"
},
{
"postip": "221.15.37.186",
"message": "就想知道GNU怎么解决~",
"username": "来自河南漯河的 Firefox 4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4-13T10:26:34"
},
{
"postip": "111.200.57.98",
"message": "然而win10一大堆搜集用户的行为....",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Firefox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13T11:06:01"
},
{
"postip": "113.111.126.76",
"message": "嗯嗯,這麼好的系統一定要支持!!!大家一起推廣免費的windows吧",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4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13T11:12:59"
},
{
"postip": "221.216.140.200",
"message": "不知道比直接运行Linux发行版优越在哪里",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Firefox 38.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13T12:58:56"
},
{
"postip": "39.176.199.147",
"message": "醒醒,哪来的免费Windows给你用? 盗版、破解的才能“免费”给你用。",
"username": "kashu [Chrome 49.0|GNU/Linux]",
"date": "2016-04-13T15:34:03"
},
{
"postip": "39.176.199.147",
"message": "所以我用Xubuntu操作系统很久了。 <br />\r\n你现在用的多少“国产XX软件”不收集你的用户行为? 先从你的杀毒软件全家桶开始吧……",
"username": "kashu [Chrome 49.0|GNU/Linux]",
"date": "2016-04-13T15:37:47"
},
{
"postip": "220.163.121.35",
"message": "巨硬这一招够狠的,Ubuntu 也是傻逼了居然会和巨硬合作",
"username": "来自云南昆明的 WeChat 6.3|iOS 9.3 用户",
"date": "2016-04-13T16:19:19"
},
{
"postip": "111.200.57.98",
"message": "你这猪脑,人家的意思是win10下使用linux程序,有隐私危险,你居然喷人家用国产全家桶,用firefox的人会安全家桶?~",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Firefox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13T16:25:50"
},
{
"postip": "123.120.61.68",
"message": "虽然目前这样做的实质用途不大,但是其代表了很多可能性……",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4-13T21:40:22"
},
{
"postip": "39.176.199.147",
"message": "你这种人用Firefox还能用出优越感来?真逗!<br />\r\n<br />\r\n引用你那句话:“然而win10一大堆搜集用户的行为....”<br />\r\n<br />\r\n在Win7里你安装的多少软件没收集你的隐私?没有隐私危险的?<br />\r\n你现在用着Win7却还在这叫唤着Win10有隐私危险,而且居然是替Win10里面的Linux子系统喊有隐私危险,的确逗!你现在用的Win7难道就没有隐私危险了?<br />\r\n你别在我面前自恃好像很懂什么“隐私危险”似的。我就想问问你,你确定你脑子里没长满蛆?(别匿名在这跟我瞎叫唤)",
"username": "kashu [Chrome 49.0|GNU/Linux]",
"date": "2016-04-14T05:46:58"
},
{
"postip": "223.73.7.161",
"message": "如果大家在这比哪个系统好的话我就要说一句,大家都是sb<br />\r\n<br />\r\n我只知道没有谁最好,我只知道这些都是工具,是为我解决问题的,哪个用得上我就用哪个",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Maxthon 4.4|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14T10:12:15"
},
{
"postip": "111.200.57.98",
"message": "你个脑子里长满朊病毒的低级货,你要能把所有办公场所都变成linux桌面就是你对开源界最大贡献。好好治理自己蜂窝头吧",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Firefox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14T11:58:25"
},
{
"postip": "124.250.3.18",
"message": "建议将这个楼封了,吐槽就好,不要人身攻击。:D",
"username": "z75315 [Chrome 49.0|Windows 7]",
"date": "2016-04-18T15:28:04"
},
{
"postip": "111.200.57.98",
"message": "你这脑子里有朊病毒的家伙,有本事就把办公环境都变成linux桌面,就你对开源界最大贡献,就通过个分析访客操作系统就BB的人,好好治疗下你的蜂窝大脑把",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Firefox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19T17:02:16"
},
{
"postip": "1.85.26.60",
"message": "哇咔咔咔咔!!!做梦都在想这个功能啊!!!哈哈哈!!!<br />\r\n太感谢了!",
"username": "科学木头 [Chrome 55.0|Windows 10]",
"date": "2016-10-05T20:56:10"
}
] | [
{
"raid": 7177,
"displayorder": 0
},
{
"raid": 7857,
"displayorder": 0
},
{
"raid": 7178,
"displayorder": 1
},
{
"raid": 7209,
"displayorder": 2
}
] | 今天,我们“发现”了一种可以从 Windows 10 的 Bash 环境中启动图形界面的 Linux 程序的方法。一位名叫 w2qw 的开发者找到了一个可以在 Bash 之外运行 X 服务器的方法,从而可以在 Windows 10 中运行图形界面的 Linux 程序了! | 2016-04-12T21:53:18 | 2016-04-12T21:53:18 | 7,215 | /article-7215-1.html |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大多数 Linux 上的命令行二进制程序现在可以原生地运行在 Windows 10 里面了,这包括 Linux 上著名的 bash shell 以及很多重要的 Linux 程序,如:apt、ssh、 vim、 emacs、tar、 php、 perl、 python、 gcc 等等。
微软在 Build 2016 上[宣布这个新闻](/article-7177-1.html)后,很快就在其发布的 [Insider 预览版 14316](/article-7209-1.html) 上将这个功能展示给了迫不及待的粉丝们。根据微软当前的技术说明,目前除了部分命令行程序不能运行之外,还不支持 Linux 下的图形界面程序,比如 Firefox。
**然而,社区的智慧是无穷的!**
今天,我们“[发现](https://www.reddit.com/r/Windows10/comments/4ea4w4/fyi_you_can_run_gui_linux_apps_from_bash/)”了一种可以从 Windows 10 的 Bash 环境中启动图形界面的 Linux 程序的方法。一位名叫 [w2qw](https://www.reddit.com/user/w2qw) 的开发者找到了一个可以在 Bash 之外运行 X 服务器的方法,从而可以在 Windows 10 中运行原生的图形界面 Linux 程序了!

上图是从 Bash on Ubuntu on Windows 10 里面运行的 Firefox 和 Vim,还有 xeyes,看起来和 Windows 10 风格相当和谐 :D
要实现这个功能,你首先需要安装 [Xming X Server for Windows](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xming/),然后在 Windows 10 的 Bash 中运行如下命令(你可以将 firefox 替换成你安装在 Bash 中其它图形界面的 Linux 程序):
```
DISPLAY=:0 firefox
```
该开发者说,“显然,这要比原生的 Windows/Linux 应用慢一些,但是肯定比 VNC/X11 转发要快。”
[社区立刻被这个发现震惊了](https://www.reddit.com/r/Windows10/comments/4ea4w4/fyi_you_can_run_gui_linux_apps_from_bash/),另外一些人表示也许可以在 Windows 中运行完整的 Linux 桌面,就如同有人[在 Windows 10 中编译运行了 Xfce 一样](https://www.reddit.com/r/unixporn/comments/4aokkr/xfce_xfce_running_in_windows10/)!!!Xfce —— 这可是很多 Linux 发行版的默认桌面环境!

面对这种脑洞大开的想法,笔者只能表示瞠目结舌,然而细思却有一定的道理。让我们期待有读者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
||||
每日开源新闻速递(2016/4/13):LXD 2.0 发布;Let's Encrypt 项目正式发布! | wxy | Xfce 下一个版本4.14 将升级到 GTK3+;Linux 4.5.1 发布;pfSense 2.3 发布;GNOME.ASIA 即将召开;Wine 1.8.2 发布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3/081402fg00gxmampkzgn9i.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3/081402fg00gxmampkzgn9i.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新闻"
] | 新闻 | {
"viewnum": 3881,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7211,
"displayorder": 0
},
{
"raid": 7220,
"displayorder": 0
}
] | Xfce 下一个版本4.14 将升级到 GTK3+;Linux 4.5.1 发布;pfSense 2.3 发布;GNOME.ASIA 即将召开;Wine 1.8.2 发布 | 2016-04-13T08:14:00 | 2016-04-13T08:14:00 | 7,216 | /article-7216-1.html | 
* 经过一年半的努力开发,经历了4个 Beta 版本、至少9个 RC 版本,**Canonical 终于发布了下一代容器技术 [LXD 2.0](https://linuxcontainers.org/lxd/introduction/)**。这是一个产品级的发布,提供长期的支持(将支持到 2021年)。主要的变化有:支持块 I/O 限制,支持网络 I/O 限制,优化了 Btrfs 后端上的容器传输,在“lxc list”和“lxc image list”命令中支持正则表达式,重新打造了 REST API、废弃了 Go 1.5及更早版本的支持,“lxc list”添加了新的模式“--fast”等等。此外,也支持了 Cgroup 名字空间,这样就可以在 LXD 容器里面运行 Docker 镜像了。LXD 2.0 目前可以运行在 Ubuntu 14.04 上,将会出现在 Ubuntu 16.04 LTS 中。
* **Let's Encrypt 项目[正式发布](https://letsencrypt.org/2016/04/12/leaving-beta-new-sponsors.html)**!自 Beta 公测以来,该项目已经发布了 170 万个证书,保护了 380 万个域名。
* **Xfce 的下一个版本 4.14 将全面迁移到 GTK+ 3 上**, 终于要弃 GTK+ 2 而去了。不过其发布看起来还需要一段时间。
* Linux 内核 4.5 发布了该系列的第一个维护版本 4.5.1,修改了230个文件。可从如下地址了解代码变化: <http://git.kernel.org/?p=linux/kernel/git/stable/linux-stable.git;a=summary> ,主要涉及多种硬件架构、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的改进,以及更新了一些驱动。
* pfSense 2.3 [发布](https://blog.pfsense.org/?p=2008),这是一个基于 FreeBSD 的开源防火墙/路由器操作系统,功能强大,速度超快。这次发布还带来了重新打造的 WebGUI。
* [GNOME.Asia](http://2016.gnome.asia/) 将于 4/21- 24 于印度德里召开。
* Wine 1.8.2 发布,改进了 Adobe CC 2015 和 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7 等的支持。
* 基于 MPlayer 的开源视频播放器 MPV [发布](https://github.com/mpv-player/mpv/releases)了 0.17 版本,支持 Direct3D11 视频加速解码器。
* 开源的 MythTV 媒体中心[发布](https://www.mythtv.org/wiki/Release_Notes_-_0.28)了 0.28 版本,支持最新的 FFmpeg 3.0,带来了对 H.265 (HEVC) 和 VP9 的支持。
采编自: [SoftPedia](http://www.softpedia.com/) 等。
|
||||
Canonical 为 Ubuntu 16.04 发布了下一代容器技术 LXD 2.0 | Marius Nestor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canonical-releases-lxd-2-0-next-generation-container-hypervisor-for-ubuntu-16-04-502856.shtml | “经过了 LXD 团队的一年半的开发,LXD 2.0 终于发布了!LXD 2.0 是我们的第一个产品级发布,也是一个长期支持版本,直到 2021年6月1号之前,我们都会为它发布修正。”Canonical 的 LXD 技术负责人 Stéphane Graber 说道。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3/084044wmc9qnb3f9ncw4rx.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3/084044wmc9qnb3f9ncw4rx.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LXD",
"容器"
] | 新闻 | {
"viewnum": 5289,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0.17.205.245",
"message": "很高端的样子,docker什么时候能支持LXD?",
"username": "zxciddee [Maxthon 4.0|Windows XP]",
"date": "2016-04-13T09:57:08"
}
] | [] | “经过了 LXD 团队的一年半的开发,LXD 2.0 终于发布了!LXD 2.0 是我们的第一个产品级发布,也是一个长期支持版本,直到 2021年6月1号之前,我们都会为它发布修正。”Canonical 的 LXD 技术负责人 Stéphane Graber 说道。 | 2016-04-13T08:40:00 | 2016-04-13T08:40:00 | 7,217 | /article-7217-1.html | Canonical 的 Stéphane Graber [宣布](https://www.stgraber.org/2016/04/11/lxd-2-0-has-been-released/)了一个重大新闻,支持 Ubuntu 的下一代的容器技术 LXD 发布了 2.0。

经过了最后三个月的紧锣密鼓的开发,经历了4个 Beta 版本、至少构建了9个 RC 版本,终于从上一个版本 LXD 0.27 升级到 2.0 版本。这是一个长期支持版本,可以用于产品环境中。
“经过了 LXD 团队的一年半的开发,LXD 2.0 终于发布了!LXD 2.0 是我们的第一个产品级发布,也是一个长期支持版本,直到 2021年6月1号之前,我们都会为它发布修正。”Canonical 的 LXD 技术负责人 Stéphane Graber 说道。
### LXD 2.0 亮点
值得关注的 LXD 2.0 的亮点包括,支持块 I/O 限制;支持网络 I/O 限制;优化了 Btrfs 后端上的容器传输;在“lxc list”和“lxc image list”命令中可以使用正则表达式进行过滤;重新打造了 REST API;废弃了对 Go 1.5 及更老版本的支持;“lxc list”命令支持新模式“--fast”。
此外,“lxc info”命令现在可以列出容器架构;支持 Cgroup 名字空间,这样就可以在 LXD 容器中运行 Docker 镜像了;导入镜像时显示上载进度;支持递归<ruby> 绑定挂载 <rp> ( </rp> <rt> bind-mounts </rt> <rp> ) </rp></ruby>;完全移除了 lxd-images 脚本。
LXD 2.0 现在已经出现在了 Ubuntu 14.04 的软件仓库中,它也会出现在即将发布的 Ubuntu 16.04 中的 Ubuntu Core Store 中。你可以从其[官网](https://linuxcontainers.org/lxd/introduction/)下载 LXD 2.0 的源代码,可以参考这份[安装指南](https://linuxcontainers.org/lxd/getting-started-cli/)进行安装。更多的介绍,可以阅读这份正在连载的[系列文章](https://www.stgraber.org/2016/03/11/lxd-2-0-blog-post-series-012/)。
如果你不想在你的本地机器或虚拟机中安装尝试,可以在线体验一番: <https://linuxcontainers.org/lxd/try-it> 。
### 相关资源
* 官网: <https://linuxcontainers.org/lxd/>
* 发布公告:<https://linuxcontainers.org/lxd/news/>
* 代码:<https://github.com/lxc/lxd>
* IRC 通道:#lxcontainers on irc.freenode.net
* 邮件列表:[https://lists.linuxcontainers.org](https://lists.linuxcontainers.org/)
|
||
Let's Encrypt 正式发布,已经保护 380 万个域名 | Catalin Cimpanu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let-s-encrypt-launched-today-currently-protects-3-8-million-domains-502857.shtml | 由于 Let's Encrypt 让安装 X.509 TLS 证书变得非常简单,所以这个数量增长迅猛。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3/105622a3zs00u0u749ls3e.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3/105622a3zs00u0u749ls3e.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HTTPS"
] | 新闻 | {
"viewnum": 4361,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18.28.140.190",
"message": "希望把证书有效期延长,不想在服务器上装一个客户端",
"username": "来自河南郑州的 Chrome 48.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14T08:23:42"
},
{
"postip": "114.242.249.96",
"message": "这也是我的感受",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4-15T14:48:42"
}
] | [
{
"raid": 7926,
"displayorder": 0
},
{
"raid": 7933,
"displayorder": 0
}
] | 由于 Let's Encrypt 让安装 X.509 TLS 证书变得非常简单,所以这个数量增长迅猛。 | 2016-04-13T14:12:00 | 2016-04-13T14:12:00 | 7,218 | /article-7218-1.html | 今天, Let's Encrypt 项目[正式发布](https://letsencrypt.org/2016/04/12/leaving-beta-new-sponsors.html)了!结束了自去年十二月进入的 Beta 测试期,现在成为了一个“稳定的”产品了。
该项目启动于 2012 年,共有四位发起人,两位来自 Mozilla 基金会,一位来自密歇根州立大学,另外一位来自<ruby> 电子前沿基金会 <rp> ( </rp> <rt> 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rt> <rp> ) </rp></ruby>。该项目的目标是为大量的网站提供简单而免费签发 SSL/TLS 证书的方式。
该项目起步很慢,但是在 Cisco、 Akamai 等公司以及 ISRG 加入后发展迅速。由此,它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公司支持,并在 2015 年初发布了一个 Alpha 测试,并于 2015年末[开放了 Beta 测试](/article-6565-1.html)。
### Let's Encrypt 当前已经保护了 380 万个 HTTPS 域名
今年三月,该项目达成了其最大的里程碑,EFF 宣布它已经签发了 [100 万个证书](http://news.softpedia.com/news/eff-says-it-issued-one-million-free-https-certificates-via-let-s-encrypt-project-501531.shtml),保护了 250 万个域名。
而在这次正式发布时,据官方数据,Let's Encrypt 已经签发了 170 万个证书,保护了 380 万个域名。

由于 Let's Encrypt 让安装 X.509 TLS 证书变得非常简单,所以这个数量增长迅猛,特别是在他们[和 Automattic 达成合作](http://news.softpedia.com/news/wordpress-enables-free-https-for-all-blogs-using-let-s-encrypt-certificates-502744.shtml)之后。在前几天 Automattic 和 Let's Encrypt 宣布合作之后, Automattic 说其旗下的 WordPress.com 上的博客只需要轻轻点击几下就可以安装 Let's Encrypt 证书,从而将其内容转移到了 HTTPS 上。
### 未来的资金充裕
在这次官方发布时,Let's Encrypt 的支持者们 Akamai 和 Cisco 也续费了他们的白金会员身份,而且一续费就是三年,以确保这个项目将来有足够充足的资金。
除了 Akamai 和 Cisco ,Let's Encrypt 也增加了新的黄金赞助商 Gemalto 以及白银赞助商 HP Enterprise, Fastly, Duda 和 ReliableSite.net 等。
|
||
每日开源新闻速递(2016/4/14):Ubuntu 16.04 将同时提供 snap 软件包格式 | wxy | 容器引擎 Docker 1.11 发布;Linux AIO 项目下载已达 200000 次;WordPress 4.5 发布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4/053651vet26fj8r5t16j65.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4/053651vet26fj8r5t16j65.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新闻"
] | 新闻 | {
"viewnum": 5880,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0.73.135.71",
"message": "OpenSSL又缺钱了",
"username": "来自广西来宾的 Chrome 4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14T10:08:30"
},
{
"postip": "61.224.97.25",
"message": "好想体验Unity 8",
"username": "hazdzz [Firefox 45.0|Mac 10.9]",
"date": "2016-04-15T00:48:45"
}
] | [
{
"raid": 7216,
"displayorder": 0
},
{
"raid": 7223,
"displayorder": 0
}
] | 容器引擎 Docker 1.11 发布;Linux AIO 项目下载已达 200000 次;WordPress 4.5 发布 | 2016-04-14T07:30:00 | 2016-04-14T07:30:00 | 7,220 | /article-7220-1.html | 
* Canonical 将在 Ubuntu 16.04 LTS 中发布新的软件时,同时提供 .deb 和 snap 软件包。snap 是 Canonical 为 Snappy Ubuntu Core 设计的新型软件包格式,可用于各种嵌入式设备和物联网设备。snap 的最大好处是它以某种容器的方式安装在你的系统上,而不会影响你系统上的库和应用。
* 容器引擎 Docker 1.11 [发布](https://github.com/docker/docker/releases),经历了5个 RC 版本,超过了90处修改,从原来单一的一个二进制程序,现在分成了四个:docker、docker-containerd、docker-containerd-shim 和 docker-runc。主要的变化还有:API 支持分离的主机名和域名;支持 SOCKS 代理;可以显示容器里挂载的卷;支持 ARM64 架构等等。
* 著名的 Linux 内核开发者 Greg Kroah-Hartman 在昨天宣布了 4.5.1 内核版本之后,又宣布了 4.4.7 LTS 和 3.14.66 LTS 内核的发布。
* 为了庆祝 [Linux AIO](http://linuxaio.net/) 项目获得“下载已达 200000 次”的新成就,Linux AIO 发布了 Zorin 11 AIO Live 版本,其包含了 Zorin OS 11 Core 64-bit、Zorin OS 11 Core 32-bit 和 Zorin OS 11 Lite 32-bit。
* WordPress 4.5 发布,更好的支持了响应式主题和图片智能缩放,但是这次的版本不包括 REST API,它将会推迟到 4.7 版本中。
* [Enlightenment 开发者日 2016](https://phab.enlightenment.org/w/events/enlightenment_developer_days_2016/) 将于 5/14 - 16 在法国巴黎召开。
* 一种名为 [Linux.BackDoor.Xudp](http://vms.drweb.com/virus/?_is=1&i=8036732) 的新型木马瞄准 Linux 计算机,但是好在这个木马还不能自动传染,而是需要愚蠢的管理员输入 root 口令才行。它并不能直接传播,而是通过另外一个恶意软件 Linux.Downloader 进程传播的。
* [互联网运维与开发者峰会 WOT 2016](http://wot.51cto.com/) 将于今明两日在北京珠三角 JW 万豪酒店召开。
* 提前三周大肆宣传的漏洞Badlock终于[公布了细节](http://badlock.org/),虽然它的做法[遭到了批评](http://www.solidot.org/story?sid=47631),但它所披露的[威胁是真实的](http://arstechnica.com/security/2016/04/yes-badlock-bug-was-shamelessly-hyped-but-the-threat-is-real/)。[Red Hat](https://access.redhat.com/articles/2243351)、[Debian](https://lists.debian.org/debian-security/2016/04/msg00040.html)和[微软](https://technet.microsoft.com/en-us/library/security/ms16-047)都已经发布或释出了更新。Red Hat将该漏洞归类为高危级。
* 研究人员发表[报告](https://eprint.iacr.org/2016/367),称发现了OpenSSL随机数生成器的多个弱点。[BoringSSL](https://boringssl.googlesource.com/boringssl.git/+/refs/heads/master/crypto/rand/rand.c)和[LibreSSL](https://github.com/libressl-portable/openbsd/blob/master/src/lib/libc/crypt/arc4random.3)的随机数生成器使用了完全不同的更安全的系统,没有这些弱点。
采编自: [SoftPedia](http://www.softpedia.com/)、[solidot](http://www.solidot.org/) 等。
|
||||
每日开源新闻速递(2016/4/15):Arch Linux 更新 4.5 内核 | wxy | GNOME 3.20.1 发布;Chrome 50 发布,支持 Wayland;为支持 SUSE Linux Enterprise 12,Linux 内核 3.12 会继续支持到 2017 年。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5/053941i7ftuuu69z9khpaf.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5/053941i7ftuuu69z9khpaf.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新闻",
"ArchLinux",
"GNOME"
] | 新闻 | {
"viewnum": 5260,
"commentnum": 4,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80.168.95.118",
"message": "洗发水不错,就是有点伤头发。^_^",
"username": "ZengYi [Firefox 45.0|Ubuntu]",
"date": "2016-04-15T13:11:10"
},
{
"postip": "123.117.32.214",
"message": "内核上的太快也不是好事啊,表示Arch刚上的4.5内核又不能休眠了,一休眠就无限睡死。。。。",
"username": "枫落夜舞 [Chrome 50.0|GNU/Linux]",
"date": "2016-04-15T15:26:28"
},
{
"postip": "123.117.32.214",
"message": "Unix环境里最省心的还是OS X。。。",
"username": "枫落夜舞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4-15T15:49:42"
},
{
"postip": "60.209.237.88",
"message": "反正 GTK 3.20 是挂了 N 多 theme",
"username": "TimePower [Chrome 50.0|GNU/Linux]",
"date": "2016-04-15T19:04:16"
}
] | [
{
"raid": 7220,
"displayorder": 0
}
] | GNOME 3.20.1 发布;Chrome 50 发布,支持 Wayland;为支持 SUSE Linux Enterprise 12,Linux 内核 3.12 会继续支持到 2017 年。 | 2016-04-15T07:45:00 | 2016-04-15T07:45:00 | 7,223 | /article-7223-1.html | 
* GNOME 3.20 发布了第一个小数点版本 3.20.1 ,修复了一些小问题。目前已经出现在 [Arch Linux](https://www.archlinux.org/packages/?q=gnome&sort=-last_update) 中,另外一个滚动发行版 OpenSUSE Tumbleweed 也将很快更新。预计下一个小数点版本将在 5/11 发布。而下一个主要版本 3.22 [计划](http://news.softpedia.com/news/gnome-3-22-karlsruhe-desktop-environment-to-be-released-on-september-21-2016-502107.shtml)在 9/21 发布。
* 说到 Arch Linux ,它今天刚刚更新了新的 Linux 内核 4.5——这是一个月前才发布的,而昨天宣布的 4.5.1 过几天就会出现 Arch Linux 中。之前 ArchLinux 使用的是 Linux 内核 4.4.5 LTS ,看起来 Arch Linux 更在意使用更新的内核,而不在意是否是 LTS。
* 为了支持 SUSE Linux Enterprise 12,Linux 内核 3.12 分支会继续支持到 2017 年,它最近刚刚发布了 3.12.58 LTS。另外的一些 Linux 内核版本分支的支持期有:4.1到2017年9月;3.18到2017年1月;3.14到2016年8月;3.4 到2016年9月;3.2到2018年5月。
* Mozilla [发布](https://www.mozilla.org/en-US/thunderbird/45.0/releasenotes/)了 ThunerBird 45.0,和 FireFox 45 一样,在 Linux 上同样没能支持 GTK3,这也许得到版本 47 才行。
* Chrome 的版本达到了新高,它刚刚发布了最新的版本 Chrome 50。而且从现在开始,它将不再支持 Windows XP、Windows Vista 和 Mac OS X 10.6/10.7/10.8。对于 Linux 版本,这个版本开始[支持 Wayland 显示服务器](http://phoronix.com/scan.php?page=news_item&px=Google-Chrome-50)。
* 一个基于 Slackware 的发行版 SlackEX 发布了新的构建版本 160413,内核更新到了最新的 4.5.1,KDE 更新到了4.14.18。
* 经过四个月的开发 Enlightenment 0.21 (E21) [发布](https://ereleaseblog.wordpress.com/2016/04/12/enlightenment-dr-0-21-0-alpha-release/)了 Alpha 版本,改进了 Wayland 支持。
|
||||
Ubuntu Budgie 将在 Ubuntu 16.10 中成为新官方分支发行版 | Marius Nestor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ubuntu-budgie-could-be-the-new-flavor-of-ubuntu-linux-as-part-of-ubuntu-16-10-502573.shtml | Budgie-Remix Beta 2 已经就绪以供测试。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5/154233dri2wt5k5w35iy3k.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5/154233dri2wt5k5w35iy3k.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alim0x | false | [
"Ubuntu",
"Budgie-Remix"
] | 新闻 | {
"viewnum": 7185,
"commentnum": 2,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3.117.32.214",
"message": "今年Linux桌面又开始热闹起来了。",
"username": "枫落夜舞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4-15T15:51:29"
},
{
"postip": "125.92.6.60",
"message": "壁纸挺好看的。",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5.0|GNU/Linux]",
"date": "2016-04-15T15:56:53"
}
] | [] | Budgie-Remix Beta 2 已经就绪以供测试。 | 2016-04-15T15:42:31 | 2016-04-15T15:42:31 | 7,226 | /article-7226-1.html |
>
> Budgie-Remix Beta 2 已经就绪以供测试。
>
>
>
上个月我们介绍了一个新 GNU/Linux 发行版 [Budgie-Remix](https://launchpad.net/budgie-remix),它的终极目标是成为一个 Ubuntu 官方分支发行版,可能会使用 Ubuntu Budgie 这个名字。

今天,Budgie-Remix 的开发者 David Mohammed 向 Softpedia 通报了项目进度,以及为即将到来的 16.04 发布了第二个 Beta 版本。Cononical 的创始人 [Mark Shuttleworth 说过](https://plus.google.com/+programmerslab/posts/CSvbSvgcdcv)如果能够有围绕这个发行版的社区,它肯定会得到支持。
自我们[最初的报道](http://news.softpedia.com/news/budgie-remix-could-become-ubuntu-budgie-download-and-test-it-501231.shtml)以来,David Mohammed 似乎与 Ubuntu MATE 项目的领导者 Martin Wimpress 取得了联系,后者敦促他以 Ubuntu 16.10 作为他还未正式命名的 Ubuntu 分支的官方版本目标。这个分支发行版构建于 Budgie 桌面环境之上,该桌面环境是由超赞的 [Solus](https://solus-project.com/) 开发者团队创建的。
“我们本周完成了 Beta 2 版本的开发以及很多其它东西,而且我们还有 Martin Wimpress (Ubuntu MATE 项目领导者)的支持,”David Mohammed 对 Softpedia 独家爆料。”他还敦促我们以 16.10 作为成为官方版本的目标——那当然是个主要的挑战——并且我们还需要社区的帮助/加入我们来让这一切成为现实!”
### Ubuntu Budgie 16.10 可能在 2016 年 10 月到来
4 月 21 日,Canonical 将会发布 Ubuntu Linux 的下一个 LTS(Long Term Support,长期支持)版本:Xenial Xerus——好客的非洲地松鼠——也就是 Ubuntu 16.04。我们有可能能够提前体验到 Budgie-Remix 16.04,以后它也许成为了官方分支的 Ubuntu Budgie 。但在那之前,你可以帮助开发者[测试 Beta 2 版本](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budgie-remix/files/beta2/)。
在 Ubuntu 16.04 LTS(Xenial Xerus)发布之后,Ubuntu 的开发者们就会立即将注意力转移到下一个版本的开发上。下一个版本 Ubuntu 16.10 应该会在 10 月底到来,并且 Ubuntu Budgie 也可能宣布成为 Ubuntu 官方分支发行版。



---
via: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ubuntu-budgie-could-be-the-new-flavor-of-ubuntu-linux-as-part-of-ubuntu-16-10-502573.shtml>
作者:Marius Nestor 译者:[alim0x](https://github.com/alim0x)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输错密码?这个 sudo 会“嘲讽”你 | Abhishek | http://itsfoss.com/sudo-insult-linux/ | 我会向你展示如何让 sudo 在输错密码的时候“嘲讽”你(或者其他人)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5/213422n2gz62zg1g612spp.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5/213422n2gz62zg1g612spp.jpg | true | false | true | geekpi | false | [
"密码",
"sudo"
] | 技术 | {
"viewnum": 10839,
"commentnum": 12,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0.203.25.243",
"message": "还好我看不懂英语",
"username": "来自江西南昌的 Chrome 49.0|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16-04-16T19:57:30"
},
{
"postip": "112.93.172.27",
"message": "可以当忘记密码的提示功能~~",
"username": "来自广东东莞的 Chrome 49.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4-16T20:09:13"
},
{
"postip": "125.92.5.16",
"message": "哈哈!程序员的自嘲?",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5.0|GNU/Linux]",
"date": "2016-04-16T21:07:30"
},
{
"postip": "112.105.51.218",
"message": "怎么会输错密码呢。。。",
"username": "hazdzz [Firefox 45.0|Mac 10.9]",
"date": "2016-04-17T00:08:36"
},
{
"postip": "116.76.254.59",
"message": "这究竟是要无聊到什么程度去啊",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e 50.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18T17:27:32"
},
{
"postip": "180.159.191.59",
"message": "有意义么。。。。。。",
"username": "碧海独钓 [Firefox 45.0|Ubuntu]",
"date": "2016-04-19T10:27:43"
},
{
"postip": "45.62.112.56",
"message": "自己的机子一般都设置成没密码哈!",
"username": "来自美国的 Firefox 45.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19T14:00:07"
},
{
"postip": "183.234.125.178",
"message": "喜欢这种自嘲的风格!!but 如果很烦躁时候,出现这样牛头不对马嘴的提示,自己相比会疯吧!!!",
"username": "alpha [Firefox 45.0|Windows 7]",
"date": "2016-04-20T09:21:34"
},
{
"postip": "123.120.50.36",
"message": "直接将键盘砸烂~",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4-20T18:33:50"
},
{
"postip": "171.113.127.71",
"message": "从“故意输错密码并享受嘲讽吧:)sudo 可能会生气的。看见没,他甚至在我再次输错之后威胁我。哈哈。”来看,小编是抖M,暴雨梨花受,鉴定完毕",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Microsoft Edge 12.1024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4-20T20:35:38"
},
{
"postip": "218.5.64.187",
"message": "如果要改成自己设置的提示内容可以吗?",
"username": "来自福建厦门的 Firefox 31.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4-21T17:24:53"
},
{
"postip": "123.120.54.44",
"message": "应该是可以的~",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4-21T19:36:51"
}
] | [
{
"raid": 8128,
"displayorder": 0
},
{
"raid": 10593,
"displayorder": 0
}
] | 我会向你展示如何让 sudo 在输错密码的时候“嘲讽”你(或者其他人) | 2016-04-16T08:29:00 | 2016-04-16T08:29:00 | 7,227 | /article-7227-1.html | 你在 Linux 终端中会有很多的乐趣。我今天要讲的不是在[终端中跑火车](/article-6795-1.html)。
我今天要讲的技巧可以放松你的心情。前面一篇文章中,你学习了[如何在命令行中增加 sudo 命令的超时](http://itsfoss.com/change-sudo-password-timeout-ubuntu/)。今天的文章中,我会向你展示如何让 sudo 在输错密码的时候“嘲讽”你(或者其他人)。

对我讲的感到疑惑?这里,让我们看下这张 gif 来了解下 sudo 是如何在你输错密码之后“嘲讽”你的。

那么,为什么要这么做?毕竟,“嘲讽”不会让你的一天变得开心,不是么?
对我来说,一点小技巧都是有趣的,并且要比以前的“密码错误”的错误提示更有趣。另外,我可以向我的朋友展示来逗弄他们(这个例子中是通过自由开源软件)。我很肯定你有你自己的理由来使用这个技巧的。
### 在 sudo 中启用“嘲讽”
你可以在`sudo`配置中增加下面的行来启用“嘲讽”功能:
```
Defaults insults
```
让我们看看该如何做。打开终端并使用下面的命令:
```
sudo visudo
```
这会在 [nano](http://www.nano-editor.org/)中打开配置文件。
>
> 是的,我知道传统的 ‘visudo’ 应该在 vi 中打开 `/etc/sudoers` 文件,但是 Ubuntu 及基于它的发行版会使用 nano 打开。由于我们在讨论vi,这里有一份 [vi 速查表](http://itsfoss.com/download-vi-cheat-sheet)可以在你决定使用 vi 的时候使用。
>
>
>
回到编辑 sudeors 文件界面,你需要找出 Defaults 所在的行。简单的很,只需要在文件的开头加上`Defaults insults`,就像这样:

如果你正在使用 nano,使用`Ctrl+X`来退出编辑器。在退出的时候,它会询问你是否保存更改。要保存更改,按下“Y”。
一旦你保存了 sudoers 文件之后,打开终端并使用 sudo 运行各种命令。故意输错密码并享受嘲讽吧:)
sudo 可能会生气的。看见没,他甚至在我再次输错之后威胁我。哈哈。

如果你喜欢这个终端技巧,你也可以查看[其他终端技巧的文章](http://itsfoss.com/category/terminal-tricks/)。如果你有其他有趣的技巧,在评论中分享。
---
via: <http://itsfoss.com/sudo-insult-linux/>
作者:[ABHISHEK](http://itsfoss.com/author/abhishek/) 译者:[geekpi](https://github.com/geekpi)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并行文件系统 BeeGFS 现已开源 | staff | http://insidehpc.com/2016/02/beegfs-parallel-file-system-now-open-source/ | 官方第一次声明开放 BeeGFS 的源码是在 2013 年的国际超级计算大会上发布的。这个声明是在欧洲的百亿亿次级超算项目 DEEP-ER 的背景下做出的,在这个项目里为了得到更好的 I/O 要求,做出了一些新的改进。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5/214607ngzz919hm29y1bh4.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5/214607ngzz919hm29y1bh4.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name1e5s | false | [
"BeeGFS",
"文件系统"
] | 新闻 | {
"viewnum": 6737,
"commentnum": 0,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官方第一次声明开放 BeeGFS 的源码是在 2013 年的国际超级计算大会上发布的。这个声明是在欧洲的百亿亿次级超算项目 DEEP-ER 的背景下做出的,在这个项目里为了得到更好的 I/O 要求,做出了一些新的改进。 | 2016-04-17T08:44:00 | 2016-04-17T08:44:00 | 7,228 | /article-7228-1.html | 
2月23日 ThinkParQ 宣布完整的 [BeeGFS 并行文件系统](http://www.beegfs.com/) 的源码现已开源。由于 BeeGFS 是专为要求性能的环境开发的,所以它在开发时十分注重安装的简易性以及高度灵活性,包括融合了在存储服务器同时做计算任务时需要的设置。随着系统中的服务器以及存储设备的增加,文件系统的容量以及性能将是需求的拓展点,无论是小型集群还是多达上千个节点的企业级系统。
官方第一次声明开放 BeeGFS 的源码是在 2013 年的国际超级计算大会上发布的。这个声明是在欧洲的百亿亿次级超算项目 [DEEP-ER](http://www.deep-project.eu/deep-project/EN/Home/home_node.html) 的背景下做出的,在这个项目里为了得到更好的 I/O 要求,做出了一些新的改进。对于运算量高达百亿亿次的系统,不同的软硬件必须有效的协同工作才能得到最佳的拓展性。因此,开源 BeeGFS 是让一个百亿亿次的集群的所有组成部分高效的发挥作用的一步。
“当我们的一些用户对于 BeeGFS 十分容易安装并且不用费心管理而感到高兴时,另外一些用户则想要知道它是如何运行的以便于更好的优化他们的应用,使得他们可以监控它或者把它移植到其他的平台上,比如 BSD,” Sven Breuner 说道,他是 ThinkParQ (BeeGFS 背后的公司)的 CEO,“而且,把 BeeGFS 移植到其他的非 X86 架构,比如 ARM 或者 Power,也是社区即将要做的一件事。”
对于未来的采购来说,ARM 技术的稳步发展确实使得它成为了一个越来越有趣的技术。因此, BeeGFS 的团队也参与了 [ExaNeSt](http://www.exanest.eu/),一个来自欧洲的新的百亿亿次级超算计划,这个计划致力于使 ARM 的生态能为高性能的工作负载做好准备。“尽管现在 BeeGFS 在 ARM 处理器上可以算是开箱即用,这个项目也将给我们机会来证明我们在这个架构上也能完全发挥其性能。”, Bernd Lietzow , BeeGFS 中 ExaNeSt 的领导者补充道。
作为一个有着 25 K 行 C++ 代码的元数据服务以及约 15 K 行存储服务的项目,BeeGFS 相对比较容易理解和拓展,不只是对于大神,对于对文件系统有兴趣的大学生也是这样。在 GitHub 上已经有很多的为 BeeGFS 写的项目,比如基于浏览器的监控或者 Docker 一体化。
有关新闻显示, [BeeGFS 用户大会](http://www.beegfs.com/content/user-meeting-2016/)将于 5 月 18-19 日在德国凯泽斯劳滕举行。
---
via: <http://insidehpc.com/2016/02/beegfs-parallel-file-system-now-open-source/>
作者:[staff](http://insidehpc.com/author/staff/) 译者:[name1e5s](https://github.com/name1e5s)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LFCS 系列第六讲:组装分区为RAID设备——创建和管理系统备份 | Gabriel Cánepa | http://www.tecmint.com/creating-and-managing-raid-backups-in-linux/ | 在这一讲里,我们将会解释如何将分区组装为 RAID 设备——创建和管理系统备份。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5/222341p4sqojzu2sztehsy.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5/222341p4sqojzu2sztehsy.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cpsoture | false | [
"LFCS",
"RAID",
"备份"
] | 技术 | {
"viewnum": 7753,
"commentnum": 0,
"favtimes": 7,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7210,
"displayorder": 0
},
{
"raid": 7365,
"displayorder": 0
}
] | 在这一讲里,我们将会解释如何将分区组装为 RAID 设备——创建和管理系统备份。 | 2016-04-18T10:20:00 | 2016-04-18T10:20:00 | 7,229 | /article-7229-1.html | Linux 基金会已经发起了一个全新的 LFCS(<ruby> Linux 基金会认证系统管理员 <rp> ( </rp> <rt> Linux Foundation Certified Sysadmin </rt> <rp> ) </rp></ruby>)认证,旨在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有机会参加到 LFCS 测试,获得关于有能力在 Linux 系统中执行中级系统管理任务的认证。该认证包括:维护正在运行的系统和服务的能力、全面监控和分析的能力以及何时向上游团队请求支持的决策能力。

*LFCS 系列第六讲*
以下视频介绍了 Linux 基金会认证程序。
本讲是系列教程中的第六讲,在这一讲里,我们将会解释如何将分区组装为 RAID 设备——创建和管理系统备份。这些都是 LFCS 认证中的必备知识。
### 了解RAID
这种被称为独立磁盘冗余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的技术是将多个硬盘组合成一个单独逻辑单元的存储解决方案,它提供了数据冗余功能并且改善硬盘的读写操作性能。
然而,实际的容错和磁盘 I/O 性能硬盘取决于如何将多个硬盘组装成磁盘阵列。根据可用的设备和容错/性能的需求,RAID 被分为不同的级别,你可以参考 RAID 系列文章以获得每个 RAID 级别更详细的解释。
* [在 Linux 下使用 RAID(一):介绍 RAID 的级别和概念](/article-6085-1.html)
我们选择用于创建、组装、管理、监视软件 RAID 的工具,叫做 mdadm (multiple disk admin 的简写)。
```
---------------- Debian 及衍生版 ----------------
# aptitude update && aptitude install mdadm
```
```
---------------- Red Hat 和基于 CentOS 的系统 ----------------
# yum update && yum install mdadm
```
```
---------------- openSUSE 上 ----------------
# zypper refresh && zypper install mdadm #
```
#### 将分区组装成 RAID 设备
组装已有分区作为 RAID 设备的过程由以下步骤组成。
**1. 使用 mdadm 创建阵列**
如果先前其中一个分区已经格式化,或者作为了另一个 RAID 阵列的一部分,你会被提示以确认创建一个新的阵列。假设你已经采取了必要的预防措施以避免丢失重要数据,那么可以安全地输入 Y 并且按下回车。
```
# mdadm --create --verbose /dev/md0 --level=stripe --raid-devices=2 /dev/sdb1 /dev/sdc1
```

*创建 RAID 阵列*
**2. 检查阵列的创建状态**
在创建了 RAID 阵列之后,你可以检查使用以下命令检查阵列的状态。
```
# cat /proc/mdstat
or
# mdadm --detail /dev/md0 [More detailed summary]
```

*检查 RAID 阵列的状态*
**3. 格式化 RAID 设备**
如本系列[第四讲](/article-7187-1.html)所介绍的,按照你的需求/要求采用某种文件系统格式化你的设备。
**4. 监控 RAID 阵列服务**
让监控服务时刻监视你的 RAID 阵列。把`# mdadm --detail --scan`命令输出结果添加到 `/etc/mdadm/mdadm.conf`(Debian及其衍生版)或者`/etc/mdadm.conf`(Cent0S/openSUSE),如下。
```
# mdadm --detail --scan
```

*监控 RAID 阵列*
```
# mdadm --assemble --scan [Assemble the array]
```
为了确保服务能够开机启动,需要以 root 权限运行以下命令。
**Debian 及其衍生版**
Debian 及其衍生版能够通过下面步骤使服务默认开机启动:
```
# update-rc.d mdadm defaults
```
在 `/etc/default/mdadm` 文件中添加下面这一行
```
AUTOSTART=true
```
**CentOS 和 openSUSE(systemd-based)**
```
# systemctl start mdmonitor
# systemctl enable mdmonitor
```
**CentOS 和 openSUSE(SysVinit-based)**
```
# service mdmonitor start
# chkconfig mdmonitor on
```
**5. 检查RAID磁盘故障**
在支持冗余的的 RAID 级别中,在需要时会替换故障的驱动器。当磁盘阵列中的设备出现故障时,仅当存在我们第一次创建阵列时预留的备用设备时,磁盘阵列会将自动启动重建。

*检查 RAID 故障磁盘*
否则,我们需要手动将一个额外的物理驱动器插入到我们的系统,并且运行。
```
# mdadm /dev/md0 --add /dev/sdX1
```
/dev/md0 是出现了问题的阵列,而 /dev/sdx1 是新添加的设备。
**6. 拆解一个工作阵列**
如果你需要使用工作阵列的设备创建一个新的阵列,你可能不得不去拆解已有工作阵列——(可选步骤)
```
# mdadm --stop /dev/md0 # Stop the array
# mdadm --remove /dev/md0 # Remove the RAID device
# mdadm --zero-superblock /dev/sdX1 # Overwrite the existing md superblock with zeroes
```
**7. 设置邮件通知**
你可以配置一个用于发送通知的有效邮件地址或者系统账号(确保在 mdadm.conf 文件中有下面这一行)。——(可选步骤)
```
MAILADDR root
```
在这种情况下,来自 RAID 后台监控程序所有的通知将会发送到你的本地 root 账号的邮件箱中。其中一个类似的通知如下。
说明:此次通知事件和第5步中的例子相关。此处一个设备被标志为错误,并且一个空闲的设备自动地被 mdadm 加入到阵列。我们用完了所有“健康的”空闲设备,因此我们得到了通知。

*RAID 监控通知*
#### 了解 RAID 级别
**RAID 0**
阵列总大小是最小分区大小的 n 倍,n 是阵列中独立磁盘的个数(你至少需要两个驱动器/磁盘)。运行下面命令,使用 /dev/sdb1 和 /dev/sdc1 分区组装一个 RAID 0 阵列。
```
# mdadm --create --verbose /dev/md0 --level=stripe --raid-devices=2 /dev/sdb1 /dev/sdc1
```
常见用途:用于支持性能比容错更重要的实时应用程序的设置
**RAID 1 (又名镜像)**
阵列总大小等于最小分区大小(你至少需要两个驱动器/磁盘)。运行下面命令,使用 /dev/sdb1 和 /dev/sdc1 分区组装一个 RAID 1 阵列。
```
# mdadm --create --verbose /dev/md0 --level=1 --raid-devices=2 /dev/sdb1 /dev/sdc1
```
常见用途:操作系统的安装或者重要的子文件夹,例如 /home
**RAID 5 (又名奇偶校验码盘)**
阵列总大小将是最小分区大小的 (n-1) 倍。所减少的大小用于奇偶校验(冗余)计算(你至少需要3个驱动器/磁盘)。
说明:你可以指定一个空闲设备 (/dev/sde1) 替换问题出现时的故障部分(分区)。运行下面命令,使用 /dev/sdb1, /dev/sdc1, /dev/sdd1,/dev/sde1 组装一个 RAID 5 阵列,其中 /dev/sde1 作为空闲分区。
```
# mdadm --create --verbose /dev/md0 --level=5 --raid-devices=3 /dev/sdb1 /dev/sdc1 /dev/sdd1 --spare-devices=1 /dev/sde1
```
常见用途:Web 和文件服务
**RAID 6 (又名双重奇偶校验码盘)**
阵列总大小为(n*s)-2*s,其中n为阵列中独立磁盘的个数,s为最小磁盘大小。
说明:你可以指定一个空闲分区(在这个例子为 /dev/sdf1)替换问题出现时的故障部分(分区)。
运行下面命令,使用 /dev/sdb1, /dev/sdc1, /dev/sdd1, /dev/sde1 和 /dev/sdf1 组装 RAID 6 阵列,其中 /dev/sdf1 作为空闲分区。
```
# mdadm --create --verbose /dev/md0 --level=6 --raid-devices=4 /dev/sdb1 /dev/sdc1 /dev/sdd1 /dev/sde --spare-devices=1 /dev/sdf1
```
常见用途:大容量、高可用性要求的文件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
**RAID 1+0 (又名镜像条带)**
因为 RAID 1+0 是 RAID 0 和 RAID 1 的组合,所以阵列总大小是基于两者的公式计算的。首先,计算每一个镜像的大小,然后再计算条带的大小。
```
# mdadm --create --verbose /dev/md0 --level=10 --raid-devices=4 /dev/sd[b-e]1 --spare-devices=1 /dev/sdf1
```
常见用途:需要快速 IO 操作的数据库和应用服务器
#### 创建和管理系统备份
记住, RAID 其所有的价值不是在于备份的替换者!在黑板上写上1000次,如果你需要的话,但无论何时一定要记住它。在我们开始前,我们必须注意的是,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针对所有系统备份的解决方案,但这里有一些东西,是你在规划一个备份策略时需要考虑的。
* 你的系统将用于什么?(桌面或者服务器?如果系统是应用于后者,那么最重要的服务是什么?哪个配置是痛点?)
* 你每隔多久备份你的系统?
* 你需要备份的数据是什么(比如文件/文件夹/数据库转储)?你还可以考虑是否需要备份大型文件(比如音频和视频文件)。
* 这些备份将会存储在哪里(物理位置和媒体)?
**备份你的数据**
方法1:使用 dd 命令备份整个磁盘。你可以在任意时间点通过创建一个准确的镜像来备份一整个硬盘或者是分区。注意当设备是离线时,这种方法效果最好,也就是说它没有被挂载并且没有任何进程的 I/O 操作访问它。
这种备份方法的缺点是镜像将具有和磁盘或分区一样的大小,即使实际数据占用的是一个很小的比例。比如,如果你想要为只使用了10%的20GB的分区创建镜像,那么镜像文件将仍旧是20GB。换句话来讲,它不仅包含了备份的实际数据,而且也包含了整个分区。如果你想完整备份你的设备,那么你可以考虑使用这个方法。
**从现有的设备创建一个镜像文件**
```
# dd if=/dev/sda of=/system_images/sda.img
或者
--------------------- 可选地,你可以压缩镜像文件 -------------------
# dd if=/dev/sda | gzip -c > /system_images/sda.img.gz
```
**从镜像文件恢复备份**
```
# dd if=/system_images/sda.img of=/dev/sda
或者
--------------------- 根据你创建镜像文件时的选择(译者注:比如压缩) ----------------
# gzip -dc /system_images/sda.img.gz | dd of=/dev/sda
```
方法2:使用 tar 命令备份确定的文件/文件夹——已经在本系列[第三讲](/article-7171-1.html)中讲了。如果你想要备份指定的文件/文件夹(配置文件,用户主目录等等),你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方法3:使用 rsync 命令同步文件。rsync 是一种多功能远程(和本地)文件复制工具。如果你想要从网络设备备份或同步文件,rsync 是一种选择。
无论是你是正在同步两个本地文件夹还是本地 < — > 挂载在本地文件系统的远程文件夹,其基本语法是一样的。
```
# rsync -av source_directory destination_directory
```
在这里,-a 递归遍历子目录(如果它们存在的话),维持符号链接、时间戳、权限以及原本的属主/属组,-v 显示详细过程。

*rsync 同步文件*
除此之外,如果你想增加在网络上传输数据的安全性,你可以通过 ssh 协议使用 rsync。
**通过 ssh 同步本地到远程文件夹**
```
# rsync -avzhe ssh backups root@remote_host:/remote_directory/
```
这个示例,本地主机上的 backups 文件夹将与远程主机上的 /root/remote\_directory 的内容同步。
在这里,-h 选项以易读的格式显示文件的大小,-e 标志用于表示一个 ssh 连接。

*rsync 同步远程文件*
**通过ssh同步远程到本地文件夹**
在这种情况下,交换前面示例中的 source 和 destination 文件夹。
```
# rsync -avzhe ssh root@remote_host:/remote_directory/ backups
```
请注意这些只是 rsync 用法的三个示例而已(你可能遇到的最常见的情形)。对于更多有关 rsync 命令的示例和用法 ,你可以查看下面的文章。
* [在 Linux 下同步文件的10个 rsync命令](http://www.tecmint.com/rsync-local-remote-file-synchronization-commands/)
### 总结
作为一个系统管理员,你需要确保你的系统表现得尽可能好。如果你做好了充分准备,并且如果你的数据完整性能被诸如 RAID 和系统日常备份的存储技术支持,那你将是安全的。
如果你有有关完善这篇文章的问题、评论或者进一步的想法,可以在下面畅所欲言。除此之外,请考虑通过你的社交网络简介分享这系列文章。
---
via: <http://www.tecmint.com/creating-and-managing-raid-backups-in-linux/>
作者:[Gabriel Cánepa](http://www.tecmint.com/author/gacanepa/) 译者:[cpsoture](https://github.com/cposture)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每日开源新闻速递(2016/4/16):美国防部盛赞 Windows 10 的安全性 | wxy | 微软和谷歌的短网址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数万 WordPress 站点受到 C99 Webshell 感染;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6/065119x4fvf22czcvv1s4s.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6/065119x4fvf22czcvv1s4s.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KDE Neon",
"Windows 10"
] | 新闻 | {
"viewnum": 3649,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2.105.51.218",
"message": "安全性是增加了,可稳定性下降了",
"username": "hazdzz [Firefox 45.0|Mac 10.9]",
"date": "2016-04-17T00:09:03"
}
] | [] | 微软和谷歌的短网址系统存在安全隐患;
数万 WordPress 站点受到 C99 Webshell 感染; | 2016-04-16T08:00:00 | 2016-04-16T08:00:00 | 7,232 | /article-7232-1.html | 
* 美国防部[盛赞](http://fedscoop.com/dod-cio-services-all-in-agreement-on-windows-10-goal) Windows 10 的安全性,不但计划在其内部的 400 万台计算机上安装 Windows 10,甚至推荐其雇员也在家中的个人电脑上安装 Windows 10。
* 继[开源版本](/article-7085-1.html)发布之后,ownCloud 9.0 [发布了](https://owncloud.com/blog-introducing-owncloud-9-enterprise-edition/)其企业版(EE),带有海量文件管理功能。在开源版本的基础上,企业版内置了自动标签功能、文件防火墙功能等。
* Ubuntu 16.04 LTS (Xenial Xerus) 进入最终冻结期,将于 4/21 发布。
* MIT 新开发的一个名为 Space 的 Ruby 调试器可以在64秒钟内找到 RoR 应用的安全漏洞。他们扫描了50个流行的 RoR 应用,发现了23个安全漏洞。
* 在对微软和谷歌的短网址系统(1drv.com 和 goo.gl)进行暴力扫描时,[发现](https://freedom-to-tinker.com/blog/vitaly/gone-in-six-characters-short-urls-considered-harmful-for-cloud-services/)它们会泄露大量私人文件,以及可以被任意上传文件,而这些文件有可能被自动同步到用户设备。
* IBM 的 MSS 团队[发出警告](https://securityintelligence.com/got-wordpress-php-c99-webshell-attacks-increasing/),WordPress 站点正受到新型的 C99 Webshell 攻击,目前至少有32000个站点受到攻击感染。这种攻击发生在未及时补丁的插件中,如果你的服务器上有 “http://www.website-name.com/wp-content/themes/twentythirteen/pagat.txt” 这样的文件,那么你很可能已经被攻击感染了。
* KDE Neon 项目[宣布](http://jriddell.org/2016/04/14/kde-neon-upgrades-to-16-04lts/)变基到 Ubuntu 16.04 上。KDE Neon 是由一群之前的 Kubuntu Linux 的开发者进行维护,该项目的目的是当 KDE 上游发布最新的软件时,可以让用户及时使用到,而不必等待发行版慢吞吞的更新。
* 继昨天宣布 SlackEX 之后,开发者今天又[宣布](https://extonlinux.wordpress.com/2016/04/14/cruxex-crux-3-2-live-cdusb-with-kernel-4-5-1-cruxex-and-nvidia-361-42-pre-installed/)了 CruxEX,它是基于 Crux 的发行版。开发者说:“我用‘我的’内核 4.51-cruxex 替换了原来的 CRUX 内核,这样就可以支持‘其它的各种东西’了”。
* Wine 1.9.8 [发布](https://www.winehq.org/news/2016041601),修复了多个 DirectX10 游戏的问题,为即将来到的 WineD3D 提供更多改进。
* IPFire 2.19 Linux 防火墙操作系统[发布](http://www.ipfire.org/news/ipfire-2-19-core-update-100-released)了第100次内核更新,首次可以工作在64位系统上。
|
||||
每日开源新闻速递(2016/4/17):不需要浏览器插件就可以运行 Skype 了 | wxy | KDE 5.7 中的音量控制器将有大幅改进;
音乐播放器 Clementine 1.3 发布了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7/061959w8tojo4waxathf4w.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7/061959w8tojo4waxathf4w.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新闻",
"KDE",
"Skype"
] | 新闻 | {
"viewnum": 4878,
"commentnum": 5,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5.92.5.74",
"message": "不需要浏览器插件,却需要 Edge 浏览器吗?",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5.0|GNU/Linux]",
"date": "2016-04-17T13:03:57"
},
{
"postip": "222.82.30.70",
"message": "XJ这边你要是拿手机装Skype就会被请喝茶,这么说是不是电脑里有Edge也不行了",
"username": "miradil [Chrome 48.0|Windows 10]",
"date": "2016-04-17T14:30:33"
},
{
"postip": "123.120.50.36",
"message": "chrome /FF 不久也会通过 WebRTC 支持",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4-18T07:11:58"
},
{
"postip": "125.92.6.38",
"message": "WebRTC 不是早就支持了吗?我对 ORTC 不了解,查下资料去。",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5.0|GNU/Linux]",
"date": "2016-04-18T14:31:52"
},
{
"postip": "45.63.122.224",
"message": "貌似 ORTC 是用来在 WebRTC 中替代 SDP 的?",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5.0|GNU/Linux]",
"date": "2016-04-18T14:39:09"
}
] | [] | KDE 5.7 中的音量控制器将有大幅改进;
音乐播放器 Clementine 1.3 发布了 | 2016-04-17T06:19:57 | 2016-04-17T06:19:57 | 7,234 | /article-7234-1.html | 
* 微软宣布在 Edge 浏览器中现在不需要下载安装任何插件就可以运行 Skype 了,这是通过内置的 ORTC 引擎实现的。此外,微软还说 Skype 将会支持更多的浏览器,包括 Google Chrome 和 Mozilla Firefox,这意味着在 Linux 平台上也将可以通过这些浏览器使用。
* KDE 5.7 中的音量控制器将有[大幅改进](http://davidrosca.blogspot.ro/2016/04/audio-volume-improvements-in-plasma-57.html),可以支持超过 100% 的音量调整。
* [Parsix GNU/Linux 8.0 (Mumble)](http://www.parsix.org/wiki/WikiStart) 结束支持期,它是一个基于 Debian 8.0 的发行版。建议尽快升级到 8.5,而它的 8.10 版本将在今年稍晚时候发布,到时候会配上 GNOME 3.20 环境。
* 开源的多平台音乐播放器 Clementine 1.3 发布了最终版本,带来了大量更新。
* Slackware 14.2 RC2 发布,寻找更多[公测志愿者](http://www.slackware.com/lists/)。
|
||||
如何在 linux 上配置持续集成服务 - Drone | Arun Pyasi |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setup-drone-continuous-integration-linux/ | Drone 是一个自由开源项目,用来提供一个非常棒的持续集成服务的环境,它已经集成近很多代码库提供商,比如 Github、Bitbucket 以及 Google Code。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7/083233byu0ug1w081fkf12.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7/083233byu0ug1w081fkf12.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oska874 | false | [
"持续集成",
"CI",
"Drone"
] | 技术 | {
"viewnum": 11725,
"commentnum": 0,
"favtimes": 5,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Drone 是一个自由开源项目,用来提供一个非常棒的持续集成服务的环境,它已经集成近很多代码库提供商,比如 Github、Bitbucket 以及 Google Code。 | 2016-04-17T08:32:41 | 2016-04-17T08:32:41 | 7,236 | /article-7236-1.html | 如果你对一次又一次的克隆、构建、测试和部署代码感到厌倦了,可以考虑一下持续集成。持续集成简称 CI,是一种像我们一样的频繁提交的代码库,构建、测试和部署的软件工程实践。CI 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集成新代码到已有的代码库。如果这个过程是自动化进行的,那么就会提高开发的速度,因为这可以减少开发人员手工构建和测试的时间。[Drone](https://drone.io/) 是一个自由开源项目,用来提供一个非常棒的持续集成服务的环境,采用 Apache 2.0 协议发布。它已经集成近很多代码库提供商,比如 Github、Bitbucket 以及 Google Code,它可以从代码库提取代码,使我们可以对包括 PHP, Node, Ruby, Go, Dart, Python, C/C++, JAVA 等等在内的各种语言编译构建。它是如此一个强大的平台,它使用了容器和 docker 技术,这让用户每次构建都可以在保证隔离的条件下完全控制他们自己的构建环境。

### 1. 安装 Docker
首先,我们要安装 docker,因为这是 Drone 的工作流的最关键的元素。Drone 合理的利用了 docker 来构建和测试应用。容器技术提高了应用部署的效率。要安装 docker ,我们需要在不同的 linux 发行版本运行下面对应的命令,我们这里会说明 Ubuntu 14.04 和 CentOS 7 两个版本。
#### Ubuntu
要在 Ubuntu 上安装 Docker ,我们只需要运行下面的命令。
```
# apt-get update
# apt-get install docker.io
```
安装之后我们需要使用`service` 命令重启 docker 引擎。
```
# service docker restart
```
然后我们让 docker 在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
```
# update-rc.d docker defaults
Adding system startup for /etc/init.d/docker ...
/etc/rc0.d/K20docker -> ../init.d/docker
/etc/rc1.d/K20docker -> ../init.d/docker
/etc/rc6.d/K20docker -> ../init.d/docker
/etc/rc2.d/S20docker -> ../init.d/docker
/etc/rc3.d/S20docker -> ../init.d/docker
/etc/rc4.d/S20docker -> ../init.d/docker
/etc/rc5.d/S20docker -> ../init.d/docker
```
#### CentOS
第一,我们要更新机器上已经安装的软件包。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
```
# sudo yum update
```
要在 centos 上安装 docker,我们可以简单的运行下面的命令。
```
# curl -sSL https://get.docker.com/ | sh
```
安装好 docker 引擎之后我么只需要简单使用下面的`systemd` 命令启动 docker,因为 centos 7 的默认初始化系统是 systemd。
```
# systemctl start docker
```
然后我们要让 docker 在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
```
# systemctl enable docker
ln -s '/usr/lib/systemd/system/docker.service' '/etc/systemd/system/multi-user.target.wants/docker.service'
```
### 2. 安装 SQlite 驱动
Drone 默认使用 SQlite3 数据库服务器来保存数据和信息。它会在 /var/lib/drone/ 自动创建名为 drone.sqlite 的数据库来处理数据库模式的创建和迁移。要安装 SQlite3 我们要完成以下几步。
#### Ubuntu 14.04
因为 SQlite3 存在于 Ubuntu 14.04 的默认软件库,我们只需要简单的使用 apt 命令安装它。
```
# apt-get install libsqlite3-dev
```
#### CentOS 7
要在 Centos 7 上安装需要使用下面的 yum 命令。
```
# yum install sqlite-devel
```
### 3. 安装 Drone
最后,我们安装好依赖的软件,我们现在更进一步的接近安装 Drone。在这一步里我们只简单的从官方链接下载对应的二进制软件包,然后使用默认软件包管理器安装 Drone。
#### Ubuntu
我们将使用 wget 从官方的 [Debian 文件下载链接](http://downloads.drone.io/master/drone.deb)下载 drone 的 debian 软件包。下面就是下载命令。
```
# wget downloads.drone.io/master/drone.deb
Resolving downloads.drone.io (downloads.drone.io)... 54.231.48.98
Connecting to downloads.drone.io (downloads.drone.io)|54.231.48.98|:80... connected.
HTTP request sent, awaiting response... 200 OK
Length: 7722384 (7.4M) [application/x-debian-package]
Saving to: 'drone.deb'
100%[======================================>] 7,722,384 1.38MB/s in 17s
2015-11-06 14:09:28 (456 KB/s) - 'drone.deb' saved [7722384/7722384]
```
下载好之后,我们将使用 dpkg 软件包管理器安装它。
```
# dpkg -i drone.deb
Selecting previously unselected package drone.
(Reading database ... 28077 files and directories currently installed.)
Preparing to unpack drone.deb ...
Unpacking drone (0.3.0-alpha-1442513246) ...
Setting up drone (0.3.0-alpha-1442513246) ...
Your system ubuntu 14: using upstart to control Drone
drone start/running, process 9512
```
#### CentOS
在 CentOS 机器上我们要使用 wget 命令从[下载链接](http://downloads.drone.io/master/drone.rpm)下载 RPM 包。
```
# wget downloads.drone.io/master/drone.rpm
--2015-11-06 11:06:45-- http://downloads.drone.io/master/drone.rpm
Resolving downloads.drone.io (downloads.drone.io)... 54.231.114.18
Connecting to downloads.drone.io (downloads.drone.io)|54.231.114.18|:80... connected.
HTTP request sent, awaiting response... 200 OK
Length: 7763311 (7.4M) [application/x-redhat-package-manager]
Saving to: ‘drone.rpm’
100%[======================================>] 7,763,311 1.18MB/s in 20s
2015-11-06 11:07:06 (374 KB/s) - ‘drone.rpm’ saved [7763311/7763311]
```
然后我们使用 yum 安装 rpm 包。
```
# yum localinstall drone.rpm
```
### 4. 配置端口
安装完成之后,我们要先进行配置才能工作起来。drone 的配置文件在**/etc/drone/drone.toml** 。默认情况下 drone 的 web 接口使用的是80,而这也是 http 默认的端口,如果我们修改它,请按下面所示的修改配置文件里 server 块对应的值。
```
[server]
port=":80"
```
### 5. 集成 Github
为了运行 Drone 我们必须设置最少一个和 GitHub、GitHub 企业版,Gitlab,Gogs,Bitbucket 关联的集成点。在本文里我们只集成了 github,但是如果我们要集成其他的服务,我们可以在配置文件做修改。为了集成 github 我们需要在github 的设置里创建一个新的应用:<https://github.com/settings/developers> 。

要创建一个应用,我们需要在 `New Application` 页面点击 `Register`,然后如下所示填表。

我们应该保证在应用的配置项里设置了**授权回调链接**,链接看起来类似 `http://drone.linoxide.com/api/auth/github.com`。然后我们点击注册应用。所有都做好之后我们会看到我们需要在我们的 Drone 配置文件里配置的客户端 ID 和客户端密钥。

在这些都完成之后我们需要使用文本编辑器编辑 drone 配置文件,比如使用下面的命令。
```
# nano /etc/drone/drone.toml
```
然后我们会在 drone 的配置文件里面找到`[github]` 部分,紧接着的是下面所示的配置内容
```
[github]
client="3dd44b969709c518603c"
secret="4ee261abdb431bdc5e96b19cc3c498403853632a"
# orgs=[]
# open=false
```

### 6. 配置 SMTP 服务器
如果我们想让 drone 使用 email 发送通知,那么我们需要在 SMTP 配置里面设置我们的 SMTP 服务器。如果我们已经有了一个 SMTP 服务,那就只需要简单的使用它的配置文件就行了,但是因为我们没有一个 SMTP 服务器,我们需要安装一个 MTA 比如 Postfix,然后在 drone 配置文件里配置好 SMTP。
#### Ubuntu
在 ubuntu 里使用下面的 apt 命令安装 postfix。
```
# apt-get install postfix
```
#### CentOS
在 CentOS 里使用下面的 yum 命令安装 postfix。
```
# yum install postfix
```
安装好之后,我们需要编辑我们的 postfix 配置文件。
```
# nano /etc/postfix/main.cf
```
然后我们要把 myhostname 的值替换为我们自己的 FQDN,比如 drone.linoxide.com。
```
myhostname = drone.linoxide.com
```
现在开始配置 drone 配置文件里的 SMTP 部分。
```
# nano /etc/drone/drone.toml
```
找到`[smtp]` 部分补充上下面的内容。
```
[smtp]
host = "drone.linoxide.com"
port = "587"
from = "[email protected]"
user = "root"
pass = "password"
```

注意:这里的 **user** 和 **pass** 参数强烈推荐一定要改成某个具体用户的配置。
### 7. 配置 Worker
如我们所知的 drone 利用了 docker 完成构建、测试任务,我们需要把 docker 配置为 drone 的 worker。要完成这些需要修改 drone 配置文件里的`[worker]` 部分。
```
# nano /etc/drone/drone.toml
```
然后取消底下几行的注释并且补充上下面的内容。
```
[worker]
nodes=[
"unix:///var/run/docker.sock",
"unix:///var/run/docker.sock"
]
```
这里我们只设置了两个节点,这意味着上面的配置文件只能同时执行2 个构建操作。要提高并发性可以增大节点的值。
```
[worker]
nodes=[
"unix:///var/run/docker.sock",
"unix:///var/run/docker.sock",
"unix:///var/run/docker.sock",
"unix:///var/run/docker.sock"
]
```
使用上面的配置文件 drone 被配置为使用本地的 docker 守护程序可以同时构建4个任务。
### 8. 重启 Drone
最后,当所有的安装和配置都准备好之后,我们现在要在本地的 linux 机器上启动 drone 服务器。
#### Ubuntu
因为 ubuntu 14.04 使用了 sysvinit 作为默认的初始化系统,所以只需要简单执行下面的 service 命令就可以启动 drone 了。
```
# service drone restart
```
要让 drone 在系统启动时也自动运行,需要运行下面的命令。
```
# update-rc.d drone defaults
```
#### CentOS
因为 CentOS 7使用 systemd 作为初始化系统,所以只需要运行下面的 systemd 命令就可以重启 drone。
```
# systemctl restart drone
```
要让 drone 自动运行只需要运行下面的命令。
```
# systemctl enable drone
```
### 9. 添加防火墙例外规则
众所周知 drone 默认使用了80 端口而我们又没有修改它,所以我们需要配置防火墙程序允许80 端口(http)开放并允许其他机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
#### Ubuntu 14.04
iptables 是最流行的防火墙程序,并且 ubuntu 默认安装了它。我们需要修改 iptable 以暴露端口80,这样我们才能让 drone 的 web 界面在网络上被大家访问。
```
# iptables -A INPUT -p tcp -m tcp --dport 80 -j ACCEPT
# /etc/init.d/iptables save
```
#### CentOS 7
因为 CentOS 7 默认安装了 systemd,它使用 firewalld 作为防火墙程序。为了在 firewalld 上打开80端口(http 服务),我们需要执行下面的命令。
```
#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service=http
success
# firewall-cmd --reload
success
```
### 10. 访问 web 界面
现在我们将在我们最喜欢的浏览器上通过 web 界面打开 drone。要完成这些我们要把浏览器指向运行 drone 的服务器。因为 drone 默认使用80 端口而我们有没有修改过,所以我们只需要在浏览器里根据我们的配置输入`http://ip-address/` 或 `http://drone.linoxide.com` 就行了。在我们正确的完成了上述操作后,我们就可以看到登录界面了。

因为在上面的步骤里配置了 Github,我们现在只需要简单的选择 github 然后进入应用授权步骤,这些完成后我们就可以进入工作台了。

这里它会同步我们在 github 上的代码库,然后询问我们要在 drone 上构建那个代码库。

这一步完成后,它会询问我们在代码库里添加`.drone.yml` 文件的新名称,并且在这个文件里定义构建的过程和配置项,比如使用那个 docker 镜像,执行那些命令和脚本来编译,等等。
我们按照下面的内容来配置我们的`.drone.yml`。
```
image: python
script:
- python helloworld.py
- echo "Build has been completed."
```
这一步完成后我们就可以使用 drone 应用里的 YAML 格式的配置文件来构建我们的应用了。所有对代码库的提交和改变此时都会同步到这个仓库。一旦提交完成了,drone 就会自动开始构建。

所有操作都完成后,我们就能在终端看到构建的结果了。

### 总结
在本文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安装一个可以工作的使用 drone 的持续集成平台。如果我们愿意我们甚至可以从 drone.io 官方提供的服务开始工作。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从免费的服务或者收费服务开始。它通过漂亮的 web 界面和强大的功能改变了持续集成的世界。它可以集成很多第三方应用和部署平台。如果你有任何问题、建议可以直接反馈给我们,谢谢。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setup-drone-continuous-integration-linux/>
作者:[Arun Pyasi](http://linoxide.com/author/arunp/) 译者:[ezio](https://github.com/oska874)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每日开源新闻速递(2016/4/18):Ubuntu 16.04 支持 Docker 1.10 | wxy | Gentoo 用户可以使用免 systemd 的 GNOME 了;
JBoss 平台上的漏洞已导致2100台服务器感染勒索软件,多达300万台服务器处于潜在风险之中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8/113536rvxp0obxsvi25zzc.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8/113536rvxp0obxsvi25zzc.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新闻",
"Docker",
"GNOME",
"JBoss"
] | 新闻 | {
"viewnum": 5752,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Gentoo 用户可以使用免 systemd 的 GNOME 了;
JBoss 平台上的漏洞已导致2100台服务器感染勒索软件,多达300万台服务器处于潜在风险之中 | 2016-04-18T11:53:48 | 2016-04-18T11:53:48 | 7,238 | /article-7238-1.html | 
* Ubuntu 16.04 中将提供 Docker 1.10,支持多种系统架构的 Docker 镜像,这意味着你可以在各种物联网设备上运行 Ubuntu,此外也支持 ARM 服务器、 IBM POWER8 和 OpenPOWER 等。同时,通过 [Ubuntu Fan Networking](https://wiki.ubuntu.com/FanNetworking) 可以让用户跨网络连接到镜像。
* 如果你是 Gentoo 和 Funtoo 用户,同时又不喜欢 systemd,那么你现在终于可以使用免 systemd 的 GNOME 了。这个 [GNOME Without Systemd](https://github.com/dantrell/gentoo-project-gnome-without-systemd) 项目刚刚于 4/16 发布,支持 GNOME 3.14、3.16、3.18 和 3.20。它采用了OpenRC 初始化系统、ConsoleKit 框架、UPower 电源管理等。
* JBoss Java 应用平台上的一个漏洞已导致 2100 台服务器受到了勒索软件 [SamSam](http://news.softpedia.com/news/fbi-and-microsoft-warn-of-samas-ransomware-501914.shtml) 感染,有多达 320 万的服务器处于风险之中。
* 上古卷轴3 的开源版重制版 OpenMW [发布](https://openmw.org/2016/openmw-0-39-0-released/)了 0.39 版。
* Canonical 发布了 [Snappy 2.0](https://developer.ubuntu.com/en/snappy/#tour),为即将发布的 Ubuntu Core 16.04 LTS 做好了准备。
* Budgie-Remix 发行版是一个以 Solus 项目的 Budgie 桌面环境构建的新的发行版,最近发布了其第一个 RC 版本。Budgie-Remix 希望可以[成为](http://news.softpedia.com/news/ubuntu-budgie-could-be-the-new-flavor-of-ubuntu-linux-as-part-of-ubuntu-16-10-502573.shtml)一个 Ubuntu 官方分支,不过看起来至少在 Ubuntu 16.10 发布之前还不大可能。
* 基于 Slackware 的 Zenwalk 发行版[发布](http://news.softpedia.com/news/slackware-linux-14-2-final-release-imminent-as-second-rc-build-goes-live-503035.shtml)了其 8.0 的第一个 RC 版本。
* Ubuntu 16.04 中会通过提醒来提示用户有新的软件更新。
* ubuntuBSD 项目有了自己的主页:[ubuntubsd.org](http://www.ubuntubsd.org/),该项目还处于早期开发期,已经发布了[5个 beta 版本](http://news.softpedia.com/news/ubuntubsd-15-10-beta-5-out-now-to-fix-a-hang-issue-for-the-thunar-file-manager-502771.shtml)。
* openSUSE 的滚动版 Tumbleweed 更新了 KDE Plasma 5.6.2、Frameworks 5.21 和 Mesa 11.2.0。
|
||||
微软开源十年大事记 | Swapnil Bhartiya | http://www.cio.com/article/3056691/open-source-tools/timeline-microsoft-s-major-open-source-announcements-so-far.html | 最近,微软在开源方面的动作频频引人注目,但是也许你并不知道微软从2004年就开始参与开源了,而就在那一年,Facebook 和 Ubuntu 才刚刚成立。
为此我做了一点研究,向大家揭示从2004年以来微软在开源方面的重大事件。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9/062342oqmyltgqmlggmlmn.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9/062342oqmyltgqmlggmlmn.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true | [
"微软",
"开源"
] | 观点 | {
"viewnum": 13890,
"commentnum": 5,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3.111.117.120",
"message": "呵呵,网站是不是应该改成微软linux中国比较好",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Chrome 49.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19T09:48:27"
},
{
"postip": "111.194.209.74",
"message": "每天都不少WIndows的东西,网站要变质了啊",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Firefox 38.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19T19:03:06"
},
{
"postip": "123.120.50.36",
"message": "哈哈哈,事实上,微软近些年的动作让我们有些应接不暇。<br />\r\n但是,只要微软支持开源,做出实质性的贡献,为什么不欢迎呢?不管其背后的目的是因为市场变化还是因为技术发展,只要真正在做有益于开源生态的事情,我们就欢迎。当然,之前臭名昭著的3E政策也是我们要警惕的,但是这不是我们拒绝正视微软努力的理由。<br />\r\n作为一家商业公司,一旦发力和真正面对世界变化,其带来的影响力相当深远。<br />\r\n<br />\r\n不过,我们开源界也要加油,不能被比下去。作为本站,我们要多努力,多发一些 Linux 和开源方面的内容。",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4-19T19:09:06"
},
{
"postip": "123.120.50.36",
"message": "哈哈哈,我们等着微软收购呢——这当然是开玩笑。说句我对微软近些年的开源举措的态度,不回避,不主观,不妥协,不敌视。",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4-19T19:12:11"
},
{
"postip": "60.175.130.2",
"message": "我是来看评论的!!",
"username": "hello_linux [Firefox 43.0|Windows 7]",
"date": "2016-04-23T08:44:01"
}
] | [
{
"raid": 8448,
"displayorder": 0
}
] | 最近,微软在开源方面的动作频频引人注目,但是也许你并不知道微软从2004年就开始参与开源了,而就在那一年,Facebook 和 Ubuntu 才刚刚成立。
为此我做了一点研究,向大家揭示从2004年以来微软在开源方面的重大事件。 | 2016-04-19T06:23:00 | 2016-04-19T06:23:00 | 7,239 | /article-7239-1.html | 
最近,微软在开源方面的动作频频引人注目,但是也许你并不知道微软从2004年就开始参与开源了,而就在那一年,Facebook 和 Ubuntu 才刚刚成立。
为此我做了一点研究,向大家揭示从2004年以来微软在开源方面的重大事件。
### 2004:WiX

WiX 工具集是微软的第一个开源项目,它发布于2004年4月。该工具集包括编译器、链接器、库工具和反编译器。WiX 的原作者 Rob Mensching 在一篇[文章](http://robmensching.com/blog/posts/2004/4/5/windows-installer-xml-wix-toolset-has-released-as-open-source-on-sourceforge.net/)中写道,“WiX 成为微软以 OSS 认证的许可证发布的第一个项目,采用的许可证是 Common Public License。”
### 2005:F# 1.0

[F#](http://research.microsoft.com/en-us/projects/fsharp/) 是一个微软开发的跨平台、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它在 Apache 2.0 许可证下发布的开源项目。可以运行在 Linux、 Mac OS X、Android、 iOS 和 Windows 下。该项目现在由 F Sharp 软件基金会开发运作。
### 2006:CodePlex

[CodePlex](https://www.codeplex.com/) 是微软的自由开源项目的托管网站,这应该是微软首次重要的开源社区尝试。在该公司[发布](https://blogs.msdn.microsoft.com/jamesnewkirk/2006/05/16/codeplex-com-beta/) CodePlex 的 beta 版时,上面已经有了12个项目。现在该网站上已经托管了几百个项目,也支持 Git 版本控制软件。
### 2006:在 Windows 上支持 PHP

2003 年,微软和 Zend 公司宣布合作以提升 PHP 在 Windows 服务器上的表现。在[公告](http://news.microsoft.com/2006/10/31/microsoft-and-zend-technologies-announce-technical-collaboration-to-improve-interoperability-of-php-on-the-windows-server-platform/#sm.0001yt87n8qc3e1gz8v1pgcd6dxln)中,微软说该公司为 PHP 在 Windows 服务器平台部署所开发的各种技术改进都会按照 PHP 许可证提交到 PHP 社区,以寻求社区反馈和贡献。
### 2006:与 Novell 签署有争议的合作

这是一份震动 Linux 世界的[公告](http://money.cnn.com/2006/11/02/technology/microsoft/?postversion=2006110217)。微软和 Novell(SUSE 的拥有者)宣布合作了!虽然这两家公司主要关注在微软和 Novell 之间的互操作性的解决方案上,但是其中的专利条款却像[捅了蚂蜂窝](https://fsfe.org/campaigns/gplv3/tokyo-rms-transcript.en.html#novell-ms)一样。
### 2007:微软的开源许可证得到了 OSI 认证

<ruby> 开源推进联盟 <rp> ( </rp> <rt> Open Source Initiative </rt> <rp> ) </rp></ruby> (OSI) 对微软的开源许可证 Microsoft Public License (Ms-PL) 和 Microsoft Reciprocal License (Ms-RL) 进行了认证。在一篇[文章](https://opensource.org/node/207)中, OSI 写道,“这个决定的通过获得了开源社区大多数人的认可(虽然还有不同意见),这些许可证符合开源定义的10项准则,所以应该通过。”
### 2007:给 Samba 提供补丁

在欧洲法庭上[败诉](http://www.cnet.com/news/microsoft-finally-yields-to-eu-order/)之后,微软与 Samba 项目之间的长期战争终于结束了。微软和由<ruby> 软件自由法律中心 <rp> ( </rp> <rt> Software Freedom Law Center </rt> <rp> ) </rp></ruby>所创建的非盈利机构<ruby> 协议自由信息基金会 <rp> ( </rp> <rt> Protocol Freedom Information Foundation </rt> <rp> ) </rp></ruby>([PFIF](https://www.samba.org/samba/PFIF/))达成了合作,微软移交该协议的文档,以便 Samba 项目可以无缝的与 Windows 配合。
### 2008:发布互操作性准则

2008年,微软在其业务和与开源公司的合作方式方面做了一些重大举措。在一篇文章中,该公司[说道](https://blogs.msdn.microsoft.com/nickmayhew/2008/02/25/new-interop-principles/),“微软确立了四个互操作性准则,并将它们应用到主要的商业产品上:1、确保开放连接;2、促进数据的可移植性;3、加强对行业标准的支持;4、在客户和行业的开放合作方面投入更多,包括开源组织。”
### 2008:向 ADOdb 提交补丁

微软向 PHP 社区做的第一次贡献是为 [ADOdb](http://adodb.org/dokuwiki/doku.php) 提交补丁,这是 PHP 上的一个流行的数据库抽象层。时任微软平台战略资深总监的 Sam Ramji (现在是 Cloud Foundry 的 CEO)在一篇[文章](http://blogs.technet.com/b/port25/archive/2008/07/25/history-forward.aspx)中写道,“该补丁通过 SQL Server 团队开发的原生驱动为 SQL Server 提供了支持。ADOdb 以 LGPL 和 BSD 许可证授权。这是我们第一次贡献到 PHP 社区项目中,但是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 2008:开始向 Apache Hadoop HBase 贡献代码

微软收购了一家旧金山的初创公司 Powerset,他们重度依赖于 Apache Hadoop 的 HBase 项目。 HBase 是一个以 Java 写的开源的、分布式的列数据库。Powerset 赞助了两名 HBase 开发者,而在微软收购之后依旧保持了赞助,并在一篇文章中[写道](http://blogs.technet.com/b/port25/archive/2008/10/14/powerset-team-resumes-hbase-contributions.aspx),“微软参与并对开源社区做出贡献,这有益于客户、有益于社区,也有益于业务。”
### 2008:为 Apache 项目贡献代码

微软通过[成为](http://blogs.technet.com/b/port25/archive/2008/07/25/history-forward.aspx) <ruby> Apache 软件基金会 <rp> ( </rp> <rt> 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 </rt> <rp> ) </rp></ruby>的白金赞助商而逐渐向开源 Web 服务器 Apache 项目靠拢。同年,微软与 Sourcesense [达成了](http://news.microsoft.com/2008/03/25/microsoft-and-sourcesense-partner-to-contribute-to-open-source-apache-poi-to-support-ecma-office-open-xml-file-formats/#sm.0001yt87n8qc3e1gz8v1pgcd6dxln)合作关系,目标之一是为 Apache 软件基金会的顶级项目 Apache POI 的新版本开发贡献力量。
### 2009:向 Linux 内核贡献代码

2009年,微软向 Linux 内核[贡献](https://news.microsoft.com/2009/07/20/microsoft-contributes-linux-drivers-to-linux-community/#sm.0001g0cd47zhsdsjzkh2c7hnv8ord)了超过两万行的代码。这些代码大大增强了在 Windows Server 2008 Hyper-V 或 Windows Server 2008 R2 Hyper-V 上运行的 Linux 操作系统虚拟机的性能。这些贡献让微软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了 Linux 内核排名第一的贡献者。
### 2011:Node.js 跑在了 Windows 上

微软与 Joyent 公司和 Node.js 的作者 Ryan Dahl 一起将 Node.js 移植到了 Windows。在一篇 2011 年的[文章](https://blogs.msdn.microsoft.com/interoperability/2011/06/23/microsoft-working-with-joyent-and-the-node-community-to-bring-node-js-to-windows/)上,微软的 [Claudio Caldato](https://social.msdn.microsoft.com/profile/Claudio+Caldato) 写道,“我们的首要目标是给 Node 增加一个高性能的 IOCP API,让开发者可以在 Windows 上也获得 同 Node 在其它平台上一样的高性能和可伸缩性,IOCP API 可以让你执行多个并发的异步输入/输出操作。”微软的 Azure 团队也在开发 iisnode ,以便可以在微软的 IIS 服务器上运行 Node.js。
### 2012:ASP.NET MVC 开源了

2012年,该公司在 Apache 2.0 许可证下开源了它的部分 Web 产品体系,包括 ASP.NET MVC、Razor 和 Web API。在一篇[文章](http://weblogs.asp.net/scottgu/asp-net-mvc-web-api-razor-and-open-source)中,微软的 Scott Guthrie 说道,“这样做可以带来更开放的开发模式,社区中的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并通过提交代码、修正错误、开发新功能等方式来提交反馈,也可以使用它的最新源代码和测试用例随时构建和测试产品。”如 Scott 所说,这也是第一次微软外部的开发者可以给他们提交补丁和贡献代码,微软的开发团队会审核这些代码,并有可能合并到产品中。
(LCTT 译注:原文称作“ASP.NET MCV”,但是微软原文称为“MVC”,不知本文原文何故,译文径改之。)
### 2012:微软成立“微软开放技术公司”

2012年,微软宣布成立一个全资子公司,<ruby> 微软开放技术公司 <rp> ( </rp> <rt> Microsoft Open Technologies, Inc. </rt> <rp> ) </rp></ruby>,其主要目标是“推动公司在开放性方面的投入,包括互操作性、开放标准和开源”,微软的 Jean Paoli [写道](https://blogs.msdn.microsoft.com/interoperability/2012/04/12/announcing-one-more-way-microsoft-will-engage-with-the-open-source-and-standards-communities/)。
### 2012:TypeScript

[TypeScript](https://www.typescriptlang.org/) 是一个自由开源的编程语言,微软讲该开源项目以 Apache 2.0 许可证下发布。在一篇宣布这个消息的[文章](https://blogs.msdn.microsoft.com/somasegar/2012/10/01/typescript-javascript-development-at-application-scale/)中,微软的 [S.Somasegar](https://social.msdn.microsoft.com/profile/S.Somasegar) 解释道,它是“一个 JavaScript 的超集,将类型检查、静态分析、明确接口,以及最佳的体验共同组成了一门语言及编译器。”
### 2013:VM Depot

2013年,上面提到的微软开放技术公司宣布了一个 VM Depot 项目,这是一个由社区驱动的 Linux 和 FreeBSD 虚拟机镜像库,用于微软 Azure。在该项目的公告中, Gianugo Rabellino [写道](http://blogs.technet.com/b/port25/archive/2013/01/09/for-your-oss-image-building-and-sharing-pleasure-meet-vm-depot-from-ms-open-tech.aspx),“在 VM Depot 中,社区可以构建、部署和分享他们的 Linux 配置、创建定制的开源软件组合、与他人协作、在云上创建新的架构,以充分利用 Windows Azure 平台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 2014:.NET 开源

2014年,微软宣布它将开源 .NET 的整个服务器端体系。在发布公告中,微软写道,它将“以开源的方式提供完整的 .NET 服务器端体系,包括 ASP.NET、.NET 编译器、.NET 核心库、框架和库,可以让开发者能够横跨 Windows、Mac 和 Linux 开发 .NET 程序。” .NET 的发展推动由 .NET 基金会进行。
### 2014:向 OpenJDK 贡献代码

2014年,微软开放技术公司向 OpenJDK 的 JDK9 开放团队提交了第一个补丁。[Martin Sawicki](https://msopentech.com/blog/author/[email protected]/) 在一篇宣布这次贡献的[文章](https://msopentech.com/blog/2014/10/21/ms-open-techs-first-contribution-openjdk/)中写道,“这些代码的开发是应我们的合作伙伴之请,它可以让 Java 的套接字能够利用 Windows 的 <ruby> TCP 回环快速路径 <rp> ( </rp> <rt> TCP Loopback Fast Path </rt> <rp> ) </rp></ruby>能力,以提升在同一台机器上的套接字之间的通讯速度。”
### 2014:纳德拉自称爱上 Linux

2014年,微软的新 CEO <ruby> 萨提亚.纳德拉 <rp> ( </rp> <rt> Satya Nadella </rt> <rp> ) </rp></ruby> 宣称“微软爱 Linux”。从勉强同意到技术上认同,这为微软带来了巨大的关注,但是在业界还有不少疑虑。
### 2015:Debian 来到 Azure

微软通过与 credativ 合作,将最流行的 Linux 发行版之一的 Debian 带到了它的 Azure 上。在一篇宣布此消息的文章中,Azure 的高级程序经理 [Stephen Zarkos](https://azure.microsoft.com/en-us/blog/author/szark/) [写道](https://azure.microsoft.com/en-us/blog/debian-images-now-available-on-azure/),“通过此次发布,客户现在可以选择由 credativ 构建的最新的 Debian 7 和 Debian 8 在微软 Azure 中创建基于 Debian 的虚拟机。”
### 2015:RHEL 来到 Azure

2015年末,微软与 Red Hat 达成合作,将 Red Hat 企业版 Linux(RHEL)带到了它的 Azure 云。这两家公司[决定协同工作](http://www.cio.com/article/3034277/linux/red-hat-enterprise-linux-is-now-available-on-microsoft-azure.html)来“解决企业、ISV 和开发者在跨私有云和公有云的 Red Hat 软件上构建、分发和管理应用的常见需求。”
### 2015:OpenSSH 来到 Windows

超过1/4的 Azure 云服务器运行着 Linux,这些用户需要能够安全地登录进机器来管理它们。微软计划通过 PowerShell 将开源项目 SSH 带到 Windows 上。该公司[说](https://blogs.msdn.microsoft.com/powershell/2015/06/03/looking-forward-microsoft-support-for-secure-shell-ssh/),他们不仅会将 SSH 支持带到 PowerShell 中,他们也会给 OpenSSH 社区贡献代码。
### 2016:Ubuntu 来到 Azure

2016年1月,微软和 Canonical 展示了在 Azure 上运行 Ubuntu Linux 的第一个技术预览版。[John Zannos](https://insights.ubuntu.com/author/john-zannos/) 在 Ubuntu [博客](https://insights.ubuntu.com/2016/01/26/microsoft-announces-first-technical-preview-of-azure-stack-with-ubuntu/)上写道,他们贡献了可验证的 Ubuntu 镜像,让开源应用可以很好地运行在 Azure 环境中。在此宣告后,微软现在已经将所有的领先的 Linux 发行版带到了 Azure 云上。
### 2016:SQL Server for Linux

通过这一计划,微软将可以让客户跨 Windows 服务器和 Linux 运行 SQL Server ,带来持续一致的数据平台。微软的 [Scott Guthrie](http://blogs.microsoft.com/blog/author/scottguthrie/)在一篇[文章](http://blogs.microsoft.com/blog/2016/03/07/announcing-sql-server-on-linux/#sm.0001yt87n8qc3e1gz8v1pgcd6dxln)中说,“我们会将核心数据库能力拿出来,预计时间是2017年中。”
### 2016:Bash on Windows

微软与 Canonical 紧密合作,将最流行的 Linux 命令行工具带到了 Windows 10 上面。微软创建了一个名为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的技术,可以让 Ubuntu 运行在 Windows 内核上。[Mike Harsh](https://blogs.windows.com/buildingapps/author/mike-harsh/) 在一篇[文章](https://blogs.windows.com/buildingapps/2016/03/30/run-bash-on-ubuntu-on-windows/)中写道,“你现在可以运行 Bash 脚本、类似 sed、awk、grep 的 Linux 命令行工具,甚至你可以直接在 Windows 上试试那些主要用在 Linux 上工具,如 Ruby、Git、Python 等等。”
|
||
每日开源新闻速递(2016/4/19):Escuelas Linux 发布了 4.4 版 | wxy | Linux 版的《古墓丽影 2013》即将来到;
Ubuntu MATE 16.04 也将发布 LTS 版本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9/183537l0sbslmy0bmz27z0.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19/183537l0sbslmy0bmz27z0.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Escuelas Linux",
"古墓丽影"
] | 新闻 | {
"viewnum": 4341,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Linux 版的《古墓丽影 2013》即将来到;
Ubuntu MATE 16.04 也将发布 LTS 版本 | 2016-04-19T18:35:00 | 2016-04-19T18:35:00 | 7,241 | /article-7241-1.html | 
* [Escuelas Linux](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escuelaslinux/) 发布了 4.4 版,开发者说这是它发布以来最重要的版本。它原本基于 Ubuntu 14.04 LTS 衍生,不过新的 4.4 版重新基于另外一个 Ubuntu 的衍生版 [Bodhi Linux 3.2](http://news.softpedia.com/news/bodhi-linux-3-2-0-is-out-bodhi-linux-4-0-coming-in-august-based-on-ubuntu-16-04-502393.shtml) 进行了衍生开发。Escuelas Linux 是面向教育/学校的一个发行版,如果你有一台运行 Windows XP 的老式 PC,强烈建议换成 Escuelas Linux。此外由于支持 UEFI,所以你在安装了 Windows 8 或 Windows 10 的 PC 上安装它也没有问题。
* Linux 版的《古墓丽影 2013》[即将来到](http://www.feralinteractive.com/en/news/611/),到时候可以从 Steam 上下载到。
* Oracle [更新](https://www.virtualbox.org/wiki/Changelog)了 VirtualBox 5.0.18,初步支持了 Linux 内核 4.6。
* 再过几天,Ubuntu 16.04 LTS 就要发布了,幸运的是, Ubuntu MATE 16.04 也将发布 LTS 版本,会得到3年的技术支持(直到2019年)。
* Linus Torvalds [发布](http://lkml.iu.edu/hypermail/linux/kernel/1604.2/00610.html)了 Linux 内核 4.6 的第四个 RC 版本。目前看起来开发进度顺利,再有三、四周 4.6 内核就可以正式发布了。
|
||||
每日开源新闻速递(2016/4/20):KDE Plasma 5.6.3 发布 | wxy | Fedora 24 进入 Beta 冻结期;
Wine Staging 1.9.8 发布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0/061058p8a2mzawauadwudu.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0/061058p8a2mzawauadwudu.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 新闻 | {
"viewnum": 4360,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6.31.81.182",
"message": "edge功能挺残的,但不得不说挺快的",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5.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4-20T13:44:49"
},
{
"postip": "120.36.227.139",
"message": "用习惯就好,还是习惯gnome",
"username": "7th [Firefox 45.0|GNU/Linux]",
"date": "2016-04-20T14:40:34"
}
] | [] | Fedora 24 进入 Beta 冻结期;
Wine Staging 1.9.8 发布 | 2016-04-20T07:43:00 | 2016-04-20T07:43:00 | 7,243 | /article-7243-1.html | 
* KDE Plasma 5.6 [发布](https://www.kde.org/announcements/plasma-5.6.3.php)了第三个维护版本 5.6.3,本次发布主要是错误修复,包括一个严重的 KWin 崩溃问题。
* Fedora 24 进入 Beta 冻结期,也就是说不再加入新的功能,除非有严重问题,不会更新软件的版本了。Fedora 24 预计在6月7日发布。
* 建立在 Ubuntu 16.04 之上的 Linux for All (LFA) 发行版是一个开箱即用的轻量级的桌面环境,最近[发布](https://extonlinux.wordpress.com/2016/04/19/lfa-build-160419-64-bit-based-on-ubuntu-16-04-with-fluxbox-as-window-manager-and-cairo-dock-as-desktop-interface/)了 160419 版本,它采用了 Fluxbox 窗口管理器和 Cairo-Dock 。
* [Wine Staging](http://www.wine-staging.com/) 1.9.8 紧跟着上周的 Wine 1.9.8 [发布](http://www.wine-staging.com/news/2016-04-19-release-1.9.8.html)了,它带来了对 64 位 Windows 应用的更好支持。Wine Staging 和 Wine 的不同之处在于,Wine Staging 要多一些额外的补丁。
* 微软[宣布](https://blogs.windows.com/msedgedev/2016/04/18/webm-vp9-and-opus-support-in-microsoft-edge/) Edge 浏览器将支持 Google 的 WebM 容器格式和 VP9 视频编解码器,以及 Opus 音频编解码器。 VP9 和 Opus 是免专利费的开源视频/音频编解码器。
|
||||
每日开源新闻速递(2016/4/21):KDE Applications 16.04 发布 | wxy | Oracle 公司发布季度更新,Java 修复了9个安全问题,MySQL 修复了31个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1/055602iq9zrpezhp0pplqz.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1/055602iq9zrpezhp0pplqz.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KDE",
"Java",
"MySQL"
] | 新闻 | {
"viewnum": 4682,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Oracle 公司发布季度更新,Java 修复了9个安全问题,MySQL 修复了31个 | 2016-04-21T07:30:00 | 2016-04-21T07:30:00 | 7,249 | /article-7249-1.html | 
* KDE Applications 16.04 [发布](https://www.kde.org/announcements/announce-applications-16.04.0.php),这是一个主要版本,包含了 KDE Plasma 5 桌面环境中的所有重要应用和功能。其上一个版本是 15.12。这次增加了一个新的应用 Minuet,这是一个音乐教育软件。此外,帮助中心 KHelpCenter、非线编软件 Kdenlive、联系人管理 Kontact 以及很多软件都得到了大量更新。
* Oracle 公司[发布季度更新](http://www.oracle.com/technetwork/security-advisory/cpuapr2016v3-2985753.html),对 Java、MySQL、VirtualBox 和 Berkeley DB 等软件发布了多个更新,其中 Java 修复了9个安全问题,MySQL 修复了31个。
* Linux 内核 4.1.22 LTS 和 3.18.31 LTS 发布更新。
* DragonFly BSD [发布](https://www.dragonflydigest.com/2016/04/19/17972.html) 4.4.3 版本,支持 Intel Skylake 处理器,更新了 OpenSSL 1.0.1s 等。
* Ubuntu SDK IDE 和 Devkit 软件包[发布](https://lists.ubuntu.com/archives/ubuntu-devel/2016-April/039322.html),它基于 Qt Creator 3.5.1 使用 Qt 5.6.0 构建。你可以使用如下命令来安装:`sudo apt update && sudo apt install ubuntu-sdk-ide ubuntu-sdk-dev`
|
||||
如何在 CentOS 7 中添加新磁盘而不用重启系统 | Kashif S |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add-new-disk-centos-7-without-rebooting/ | 这篇文章会通过使用 Linux 命令,在 CentOS 7 系统上演示一些简单的操作步骤来扩充您的磁盘空间而不需要重启您的生产服务器。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1/062624r6p9nkk702b7pdd5.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1/062624r6p9nkk702b7pdd5.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分区",
"磁盘",
"LVM"
] | 技术 | {
"viewnum": 21251,
"commentnum": 4,
"favtimes": 5,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这个属于 Linux 发行版做的不好的地方,完全可以提供命令支持。<br />\r\n下面是我最初参照网上资料写的脚本。<br />\r\n<br />\r\n#!/bin/bash<br />\r\nrescan_scsi_hosts.sh<br />\r\n<br />\r\n#!/bin/bash<br />\r\nfor ((i=0;i<=32;i=i+1))<br />\r\ndo<br />\r\n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i"/scan<br />\r\ndone",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0.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21T09:45:52"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刚才粘贴时有点小问题。最初遇见这个问题时,觉得很不可思议,Windows (VM Guest)添加一块硬盘是不需要重启的,而 Linux 却需要重启!<br />\r\n不过这个方法似乎也不能完全避免重启,当使用 parted 对新添加的硬盘进行分区后,某些情况下要让系统识别新建分区,还是需要重新启动系统。",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0.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21T09:49:10"
},
{
"postip": "59.172.213.78",
"message": "这个是suse linux提供的脚本。",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Chrome 50.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22T11:50:58"
},
{
"postip": "59.172.213.78",
"message": "你用virtual box这个虚拟化软件,在linux的虚拟机里面可以在线添加磁盘也不用重启。",
"username": "来自湖北武汉的 Chrome 50.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22T11:59:06"
}
] | [] | 这篇文章会通过使用 Linux 命令,在 CentOS 7 系统上演示一些简单的操作步骤来扩充您的磁盘空间而不需要重启您的生产服务器。 | 2016-04-21T07:45:00 | 2016-04-21T07:45:00 | 7,250 | /article-7250-1.html | 对大多数系统管理员来说扩充 Linux 服务器的磁盘空间是日常的工作之一。因此这篇文章会通过使用 Linux 命令,在 CentOS 7 系统上演示一些简单的操作步骤来扩充您的磁盘空间而不需要重启您的生产服务器。关于扩充和增加新的磁盘到 Linux 系统,我们会提及多种方法和多种可行性,可按您所需选择最适用的一种。

### 1. 在虚拟机客户端扩充磁盘空间:
在为 Linux 系统增加磁盘卷之前,您首先需要添加一块新的物理磁盘,或在 VMware vShere、VMware 工作站以及你使用的其它虚拟环境软件中进行设置来增加一块虚拟磁盘的容量。

### 2. 检查磁盘空间:
运行如下命令来检查当前磁盘空间大小。
```
# df -h
# fdisk -l
```

可以看到,虽然我们已经在后端给其增加到 50 GB 的空间,但此时的总磁盘大小仍然为 10 GB。
### 3. 扩展空间而无需重启虚拟机
现在运行如下命令,通过重新扫描 SCSI (注: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总线并添加 SCSI 设备,系统就可以扩展操作系统的物理卷磁盘空间,而且不需要重启虚拟机。
```
# ls /sys/class/scsi_host/
#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0/scan
#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1/scan
#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2/scan
```
使用下面的命令来检查 SCSI 设备的名称,然后重新扫描 SCSI 总线。
```
# ls /sys/class/scsi_device/
# echo 1 > /sys/class/scsi_device/0\:0\:0\:0/device/rescan
# echo 1 > /sys/class/scsi_device/2\:0\:0\:0/device/rescan
```
如下图所示,会重新扫描 SCSI 总线,随后我们在虚拟机客户端设置的磁盘大小会正常显示。

### 4. 创建新磁盘分区:
一旦在系统中可以看到扩展的磁盘空间,就可以运行如下命令来格式化您的磁盘以创建一个新的分区。请按如下操作步骤来扩充您的物理磁盘卷。
```
# fdisk /dev/sda
Welcome to fdisk (util-linux 2.23.2) press the 'm' key for help
Command (m for help): m
Command action
a toggle a bootable flag
b edit bsd disklabel
c toggle the dos compatibility flag
d delete a partition
g create a new empty GPT partition table
G create an IRIX (SGI) partition table
l list known partition types
m print this menu
n add a new partition
o create a new empty DOS partition table
p print the partition table
q quit without saving changes
s create a new empty Sun disklabel
t change a partition's system id
u change display/entry units
v verify the partition table
w write table to disk and exit
x extra functionality (experts only)
Command (m for help):
```
键入 'p' 来查看当前的分区表信息,然后键入 'n' 键来创建一个新的主分区,选择所有可用的扇区。 使用 't' 命令改变磁盘类型为 'Linux LVM',然后选择编码 '8e' 或者默认不选,它默认的类型编码为 '83'。
现在输入 'w' 来保存分区表信息并且退出命令环境,如下示:
```
Command (m for help): w
The partition table has been altered!
Calling ioctl() to re-read partition table.
WARNING: Re-reading the partition table failed with error 16: Device or resource busy.
The kernel still uses the old table. The new table will be used at
the next reboot or after you run partprobe(8) or kpartx(8)
```

### 5. 创建物理卷:
根据上述提示,运行 'partprob' 或 'kpartx' 命令以使分区表生效,然后使用如下的命令来创建新的物理卷。
```
# partprobe
# pvresize /dev/sda3
```
要检查新创建的卷,运行如下的命令可以看出新的物理卷是否已经被创建,是否可用。接下来,我们就可以使用这个新的物理卷来扩展 'centos' 卷组了,如下示:
```
# pvdisplay
# vgextend centos /dev/sda3
```

### 6. 扩展逻辑卷:
现在我们使用如下的命令扩展逻辑卷,以增加我们系统正使用的磁盘空间。
```
# lvextend -L +40G /dev/mapper/centos-root
```
一旦返回增加成功的消息,就可以运行如下命令来扩展您的逻辑卷大小。
```
# xfs_growfs /dev/mapper/centos-root
```
'/' 分区的大小已经成功的增加了,可以使用 'df' 命令来检查您磁盘驱动器的大小。如图示。

### 7. 通过增加新的磁盘来扩充根分区而不用重启系统:
这是第二种方法,它使用的命令非常简单, 用来增加 CentOS 7 系统上逻辑卷空间大小。
所以第一步是打开您的虚拟机客户端的设置页面,点击 ‘增加’ 按纽,然后继续下一步操作。

选择新磁盘所需要的配置信息,如下图所示的,选择新磁盘的大小和它的类型。

然后进入服务端重复如下的命令来扫描您的磁盘设备,以使新磁盘在系统中可见。
```
#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0/scan
#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1/scan
# echo "- - -" > /sys/class/scsi_host/host2/scan
```
列出您的 SCSI 设备的名称:
```
# ls /sys/class/scsi_device/
# echo 1 > /sys/class/scsi_device/1\:0\:0\:0/device/rescan
# echo 1 > /sys/class/scsi_device/2\:0\:0\:0/device/rescan
# echo 1 > /sys/class/scsi_device/3\:0\:0\:0/device/rescan
# fdisk -l
```

一旦新增的磁盘可见,就可以运行下面的命令来创建新的物理卷,然后增加到卷组,如下示。
```
# pvcreate /dev/sdb
# vgextend centos /dev/sdb
# vgdisplay
```

现在根据此磁盘的空间大小来扩展逻辑卷,然后添加到根分区。
```
# lvextend -L +20G /dev/mapper/centos-root
# xfs_growfs /dev/mapper/centos-root
# df -h
```

### 结论:
在 Linux CentOS 7 系统上管理磁盘分区的操作过程是非常简单的,可以使用这篇文章所述的操作步骤来扩充您的任意逻辑卷的磁盘空间。您不需要重启生产线上的服务器,只是简单的重扫描下 SCSI 设备,和扩展您想要的 LVM(逻辑卷管理)。我们希望这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的发表有用的评论和建议。
---
via: <http://linoxide.com/linux-how-to/add-new-disk-centos-7-without-rebooting/>
作者:[Kashif S](http://linoxide.com/author/kashifs/) 译者:[runningwater](https://github.com/runningwater) 校对: [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Ubuntu 16.04 LTS (Xenial Xerus)正式发布 | wxy | 美国时间 4 月 21 日,Ubuntu 16.04 LTS 正式发布,与之同时发布的还有 Ubuntu MATE 16.04 LTS、Ubuntu Server 16.04 LTS 等官方分支。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2/055117iqy0rzvx8cvsuizi.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2/055117iqy0rzvx8cvsuizi.pn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Ubuntu"
] | 新闻 | {
"viewnum": 21866,
"commentnum": 13,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0.73.135.233",
"message": "也就LTS能用,其他的错误成狗",
"username": "来自广西来宾的 Chrome 50.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22T09:03:48"
},
{
"postip": "60.175.130.2",
"message": "wow,看起来高大上,用起来不知道怎么样?",
"username": "hello_linux [Firefox 43.0|Windows 7]",
"date": "2016-04-22T09:18:48"
},
{
"postip": "61.172.240.231",
"message": "15.04的什么时候能收到升级的推送呢?检查了好多遍了 都还没有",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22T11:43:44"
},
{
"postip": "124.250.3.18",
"message": "有人知道怎么安装搜狗输入法吗?双击没反应啊",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Firefox 45.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4-22T11:47:51"
},
{
"postip": "116.31.81.182",
"message": "等16.04.1的时候再升级会安全很多,每次新版刚放出来都是一堆问题",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5.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4-22T12:44:59"
},
{
"postip": "114.251.89.7",
"message": "百度一下,有方法",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49.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22T13:29:37"
},
{
"postip": "27.153.114.75",
"message": "蛋疼...从14.04升级到16.04后, "v"键没法用, 只有keyrelease 没有keypress event. 长按v倒是会出来",
"username": "来自福建泉州的 Chrome 47.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22T13:41:02"
},
{
"postip": "116.31.81.182",
"message": "15.04要先升级到15.10。 只有14.04和15.10能直接升级到16.04。 而且14.04要等到16.04.1的时候才会收到升级提醒。",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5.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4-22T13:42:52"
},
{
"postip": "116.31.81.182",
"message": "不会啊,最近的几个非lts版本技术架构改变很小,所以很稳定。 以前非lts版本变化太大,所以各种问题。",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5.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4-22T13:43:51"
},
{
"postip": "125.86.94.138",
"message": "下下来尝鲜啊,呵呵",
"username": "keikozj [Internet Explorer 9.0|Windows 7]",
"date": "2016-04-22T19:33:44"
},
{
"postip": "120.219.39.238",
"message": "感觉不粗,看看",
"username": "来自120.219.39.238的 Chrome 50.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23T08:04:59"
},
{
"postip": "59.172.154.50",
"message": "上面哪透明的效果设置过的吧,没设置之前丑得一逼",
"username": "lovetoheart [QQ Browser 9.4|Windows 7]",
"date": "2016-05-15T01:24:46"
},
{
"postip": "221.3.134.102",
"message": "gnome版VMware登录后鼠标就动不了了!",
"username": "来自云南昆明的 UC Browser 10.9|Android 5.1 用户",
"date": "2016-05-19T17:59:42"
}
] | [] | 美国时间 4 月 21 日,Ubuntu 16.04 LTS 正式发布,与之同时发布的还有 Ubuntu MATE 16.04 LTS、Ubuntu Server 16.04 LTS 等官方分支。 | 2016-04-22T05:51:13 | 2016-04-22T05:51:13 | 7,254 | /article-7254-1.html | 美国时间 4 月 21 日,Ubuntu 16.04 LTS 正式发布,与之同时发布的还有 Ubuntu MATE 16.04 LTS、Ubuntu Server 16.04 LTS 等官方分支。

Ubuntu 16.04 是 Ubuntu OS 的最新版本,Canonical 公司的创始人 Mark Shuttleworth 为其命名的代号是 Xenial Xerus。这是一个<ruby> 长期支持版 <rp> ( </rp> <rt> Long Term Support </rt> <rp> ) </rp></ruby>(LTS),将有五年支持期,在这期间会不断提供安全更新。作为 LTS 版本,它也使用了同样是 LTS 版本的 [Linux 内核 4.4 版本](/article-6875-1.html),即便 4.4 版内核结束了支持期,Canonical 也会继续支持到 2021 年。
### Ubuntu 16.04 LTS 中的重要改变
首先,从外观上,和上一个版本并无太大改变,除了一些图标和 Unity 界面上的小优化之外。
对高分辨率的支持进行了优化,专门为 Unity 中和登录界面设计的图标支持高分辨率显示。如果应用在别的工作空间启动,Unity 启动器中的图标也会显示其启动状态。当然,你现在可以将 Unity 启动器从默认的屏幕左侧[移动到屏幕底部了](/article-7127-1.html)——也许你会喜欢呢。

除了这些外观改变外,Ubuntu 16.04 LTS 的主要软件包都更新了,包括 LibreOffice 5.1.2、Mozilla Firefox 45.0.2、 Python 3.5、OpenSSH 7.2p2、PHP 7.0、MySQL 5.7、GCC 5.3、Binutils 2.26、Glibc 2.23、Apt 1.2 以及 GNOME 3.18 等等。这些预装的软件包现在都移植到 WebKit2 引擎上了。
Ubuntu 16.04 LTS 是第一个不再包含 Canonical 自己开发的 “<ruby> Ubuntu 软件中心 <rp> ( </rp> <rt> Ubuntu Software Center </rt> <rp> ) </rp></ruby>”的发行版,取而代之的是预装了来自 GNOME 家族的 “<ruby> GNOME 软件 <rp> ( </rp> <rt> GNOME Software </rt> <rp> ) </rp></ruby>”,不过在这里被改名为“<ruby> Ubuntu 软件 <rp> ( </rp> <rt> Ubuntu Software </rt> <rp> ) </rp></ruby>”了,希望不要被搞混。此外,默认也包含了 “<ruby> GNOME 日历 <rp> ( </rp> <rt> GNOME Calendar </rt> <rp> ) </rp></ruby>”,而 Brasero 和 Empathy 却被移除了。

Ubuntu 16.04 LTS 中废弃了 fglrx 驱动,推荐使用其开源替代品 Redeon 和 AMDGPU,AMD 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果你从之前的版本升级到 Ubuntu 16.04 LTS,那么 fglrx 驱动和 xorg.conf 会被自动移除,系统会根据你的硬件被设置为 AMDGPU 驱动或 Radeon 驱动。
最后,Ubuntu 16.04 LTS 现在支持[使用 snap 软件包进行软件安装](/article-7220-1.html)。

### Ubuntu MATE 16.04 LTS
不像其它的 Ubuntu 发行版,Ubuntu MATE 花了近两年时间进行开发,它是 Ubuntu MATE 的第一个 LTS 版本,有3年支持期。不同于 Ubuntu 16.04 LTS,Ubuntu MATE 使用的是 MATE 桌面环境,而且支持桌面计算机之外的树莓派。

最显著的变化是它使用了 MATE 1.12.1 桌面环境,支持多点触控和触摸板的自然滚动。其改进了多显示器的支持、优化了会话管理、扩展了 systemd 支持。Ubuntu MATE 对欢迎屏进行了彻底翻修,访问其中的 Ubuntu MATE Software Boutique,可以一键安装150种以上的软件。

MATE Tweak 也得了更新,现在可以将你的 MATE 桌面打扮得像 Unity 一样。
### Ubuntu Server 16.04 LTS
除了桌面版之外,Canonical 也发布了 Ubuntu Server 版本。
Ubuntu Server 16.04 LTS 包括了 LXD 2.0,它是一个架构在 Linux 容器 LXC 之上的、提供了类似虚拟机体验的容器管理器。此外还包括了 Docker 1.10、libvirt 1.3.1、QEMU 2.5、Open vSwitch 2.5.0 以及 Ceph Jewel 10.1.2 RC 等等。
Ubuntu Server 16.04 LTS 支持远程的内核崩溃转储,在内核崩溃转储时,可以通过 SSH 和 NFS 进行转储。
Ubuntu Server 16.04 LTS 带有最新的 OpenStack 发布 [Mitaka](http://releases.openstack.org/mitaka/),它由 OpenStack Identity (Keystone)、 OpenStack Imaging (Glance)、 OpenStack Block Storage (Cinder)、 OpenStack Compute (Nova) 和 OpenStack Networking (Neutron) 等组成。
这个版本第一次支持了 IBM 的 LinuxONE 主框架计算机。Ubuntu Server 和 Ubuntu Cloud 中大约95%的软件都移植到了IBM 主框架计算机的64位z/架构上了,包括 OpenStack、Juju、MAAS、LXD 等等。
### 下载
如果你想体验最新的 Ubuntu 16.04 LTS,那么请移步 Ubuntu 下载区:<http://www.ubuntu.com/download> ,选择你要下载安装的版本即可。请根据你的用途、计算机架构和安装方式选择不同的 ISO 镜像。
|
||||
每日开源新闻速递(2016/4/22):Opera 成为了第一个内置 VPN 服务的浏览器 | wxy | Ubuntu 16.04 LTS 发布;
TurnKey Linux 14.1 发布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2/213130otltemjdweembemm.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2/213130otltemjdweembemm.pn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Opera",
"TurnKey",
"Ubuntu"
] | 新闻 | {
"viewnum": 8086,
"commentnum": 1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4.30.2.19",
"message": "也是拼了",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Sina Weibo 6.4|Android 6.0 用户",
"date": "2016-04-22T22:10:28"
},
{
"postip": "14.147.86.194",
"message": "太好了。翻墙",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5.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4-23T07:04:12"
},
{
"postip": "116.31.81.182",
"message": "这要玩会导致整个浏览器的相关网站都会被墙掉吧",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5.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4-23T09:02:22"
},
{
"postip": "112.64.2.36",
"message": "已安装,然而并没有成功,连不上vpn,PS, 谁能告诉我导航页那个百度搜索框怎么移除?",
"username": "来自上海的 Chrome 49.0|Mac 10.11 用户",
"date": "2016-04-23T10:02:06"
},
{
"postip": "113.246.170.97",
"message": "没成功2",
"username": "来自湖南长沙的 Chrome 4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23T10:47:59"
},
{
"postip": "123.120.54.44",
"message": "也许他们的这些 VPN 的服务器都被列入我朝的黑名单了——那 VPN 还有啥用",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4-23T14:49:07"
},
{
"postip": "61.143.60.83",
"message": "新闻要连着看。opera在3月份刚被360等国内公司收购。",
"username": "来自广东珠海的 Chrome 50.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23T16:31:04"
},
{
"postip": "113.99.1.134",
"message": "刚刚发布第一天可以成功,之后就不行了。",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QQ Browser 9.3|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4-23T20:33:49"
},
{
"postip": "123.120.54.44",
"message": "哈哈哈,显然被玩坏了",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4-23T20:42:54"
},
{
"postip": "123.120.54.44",
"message": "不是,没收购成功呢——有股东反对,目前还没下文。",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4-23T20:43:19"
},
{
"postip": "14.153.21.254",
"message": "据说这VPN没有什么作用,想用它翻墙痴心妄想。只是个代理而已。而且就算可以翻墙,一上线,立马就会被“中国防火墙之父”狗东西和谐掉!!!",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e 4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4-25T14:13:41"
},
{
"postip": "60.31.235.168",
"message": "已经被玩坏。<br />\r\n从新闻发布到坏掉,只挺了一天。<br />\r\n大家不用再尝试了。",
"username": "来自内蒙古巴彦淖尔的 Firefox 45.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4-25T14:28:11"
}
] | [
{
"raid": 7258,
"displayorder": 0
}
] | Ubuntu 16.04 LTS 发布;
TurnKey Linux 14.1 发布 | 2016-04-22T21:31:00 | 2016-04-22T21:31:00 | 7,255 | /article-7255-1.html | 
* 刚刚发布的 [Opera 38.0.2205.0](https://www.opera.com/developer/) 提供了内置的 VPN 服务,**Opera 成为了第一个内置 VPN 服务的浏览器**。Opera 38 目前还是“开发者版本”,如果你想体验它,需要换掉当前的稳定版 Opera 36 才行。不过该 VPN 服务默认是关闭的,需要打开才能使用,在“设置”/“隐私与安全”/“VPN”部分找到该设置并打开,这样你所有浏览器流量就会通过中转服务器转发到目标网址。目前 VPN 服务器部署在德国、加拿大和美国,并将部署更多。
* TurnKey Linux 14.1 [发布](https://www.turnkeylinux.org/blog/14.1-bugfixes-maintenance-and-more),它是一个基于 Debian 8.4 的虚拟<ruby> 用具 <rp> ( </rp> <rt> appliance </rt> <rp> ) </rp></ruby>库,提供了上百种虚拟用具,包括 WordPress、 Joomla、 phpBB、Moodle、 Drupal、 Django、 Bugzilla、 TWiki、 Trac、 Mantis、 MediaWiki、 Rails、 PostgreSQL、 MySQL、 LAMP、 Torrent Server 等等。
* Ubuntu 16.04 LTS 发布,详情请见:[Ubuntu 16.04 LTS (Xenial Xerus)正式发布](/article-7254-1.html "Ubuntu 16.04 LTS (Xenial Xerus)正式发布")。
* Mozilla 的 FireFox 成为了 Ubuntu 16.04 LTS 的默认浏览器,以后会以 snap 格式提供后继版本。
* [Chromium OS 单板计算机项目](http://www.chromiumosforsbc.org/)发布了[用于树莓派2 的 0.5 版本](http://www.chromiumosforsbc.org/download/)。
|
||||
Firefox 将在 Ubuntu 16.04 中以 snap 软件包发布后继版本 | Marius Nestor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mozilla-firefox-web-browser-to-be-available-as-a-snap-package-for-ubuntu-16-04-503269.shtml | Mozilla 宣布在 Ubuntu 16.04 LTS 中将以 snap 软件包格式发布 Firefox 的后继版本,这意味着在 Ubuntu 中 Firefox 也将是即时更新的了,和在 Mac 和 Windows 中一样。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3/153329iqoos3zxs35oqr1w.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3/153329iqoos3zxs35oqr1w.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Firefox",
"Ubuntu",
"snap"
] | 新闻 | {
"viewnum": 4127,
"commentnum": 3,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4.147.86.194",
"message": "听说这个包是包括软件运行所需要的所有环境。那不是跟Windows一样了?<br />\r\n以后Linux会不会都用这种包,再也没有依赖关系了?",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5.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4-24T07:55:27"
},
{
"postip": "123.120.54.44",
"message": "这个做法,也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也许用于某些场合是不错,比如物联网,嵌入式。但是到桌面上就未必好了。",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4-24T22:05:36"
},
{
"postip": "122.117.207.31",
"message": "对于一般使用者绝对是有大大的好处,至少不用一直用旧的东西",
"username": "来自台湾的 Firefox 45.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4-26T10:56:28"
}
] | [] | Mozilla 宣布在 Ubuntu 16.04 LTS 中将以 snap 软件包格式发布 Firefox 的后继版本,这意味着在 Ubuntu 中 Firefox 也将是即时更新的了,和在 Mac 和 Windows 中一样。 | 2016-04-23T15:33:00 | 2016-04-23T15:33:00 | 7,256 | /article-7256-1.html | Mozilla [宣布](https://blog.mozilla.org/futurereleases/2016/04/21/firefox-default-browser-for-linux-users-ubuntu-new-snap-format-coming-soon/)在 Ubuntu 16.04 LTS 中将以 snap 软件包格式发布 Firefox 的后继版本,这意味着在 Ubuntu 中 Firefox 也将是即时更新的了,和在 Mac 和 Windows 中一样。
Canonical 刚刚发布了 Ubuntu 16.04 LTS ,在这个版本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同时支持了 snap 软件包格式——之前这种软件包格式只在用于嵌入式设备和物联网设备的 Snappy Ubuntu Core OS 中使用。

看起来 Canonical 和 Mozilla 重建了他们的合作关系,Mozilla 以后将会以 snap 格式分发 Firefox 软件。
“今天,Mozilla 和 Canonical 重新建立了合作关系,Firefox 成为了 Ubuntu 上的默认浏览器。我们作为 Ubuntu 的合作伙伴已有十年了。”, Mozilla 的 Firefox 产品副总裁 Nick Nguyen 说,“Canonical 和 Mozilla 都是开源软件的产物,也都是由社区支持的组织。”
### 对于普通的 Ubuntu 用户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Canonical 总是在上游发布了 Firefox 几天内就会发布更新,有时候是在同一天发布,但是这种情况很少。而 Firefox 以 snap 格式发布则意味着在 Ubuntu 16.04 中会没有延迟地得到更新。
没错,就像 Windows 和 Mac OS X 中一样,用户可以马上得到最新的 Mozilla Firefox 更新,而不用等 GNU/Linux 发行版的软件包维护人员上传到软件库中。对于 Mozilla 来说,Firefox 以 snap 软件包格式发布意味着他们可以不断地为 Ubuntu 优化 Firefox。
“和我们的快速工程发布周期一样,snap 格式可以让我们给 Linux 用户提供最新的功能,特别是对于安全补丁来说”, Nick Nguyen 说,“使用 snap 格式,新功能也可以发布给使用老版本的操作系统的用户。”
### Firefox 的 snap 格式什么时候可以用?
据 Mozilla 说,给 Ubuntu Linux 使用的 snap 格式的 Firefox 浏览器会在今年稍晚时间发布第一个版本,当然,Mozilla 也还会为其它的 GNU/Linux 操作系统的用户提供64位和32位的二进制以及源代码。
当前在 Ubuntu 16.04 LTS 和其它的 Linux 操作系统中的 Firefox 版本是 45.0.2,根据官方的发布周期,下一个主要版本 Firefox 46.0 将在下周发布。
|
||
开源新闻速递(160423):Ubuntu 16.04 各个主要分支发布,有的分支面临消亡 | wxy | 继 Ubuntu 16.04 LTS 发布之后,它的各个官方分支也陆续发布了,这包括 Ubuntu MATE、 Ubuntu GNOME、 Kubuntu、Xubuntu、Lubuntu,它们也是 LTS 版本,有3年支持期。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3/171226sg2qx4qqssnse40v.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3/171226sg2qx4qqssnse40v.pn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Ubuntu"
] | 新闻 | {
"viewnum": 5305,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继 Ubuntu 16.04 LTS 发布之后,它的各个官方分支也陆续发布了,这包括 Ubuntu MATE、 Ubuntu GNOME、 Kubuntu、Xubuntu、Lubuntu,它们也是 LTS 版本,有3年支持期。 | 2016-04-23T17:15:50 | 2016-04-23T17:15:50 | 7,257 | /article-7257-1.html | 
继 [Ubuntu 16.04 LTS 发布](/article-7254-1.html)之后,它的各个官方分支也陆续发布了,这包括 Ubuntu MATE、 [Ubuntu GNOME](https://wiki.ubuntu.com/XenialXerus/ReleaseNotes/UbuntuGNOME)、 [Kubuntu](http://kubuntu.org/news/kubuntu-16-04-lts-release-anouncement/)、[Xubuntu](http://xubuntu.org/news/xubuntu-16-04-release/)、[Lubuntu](http://lubuntu.me/xenial-released/),它们也是 LTS 版本,有3年支持期。
* Ubuntu GNOME 使用的是 GNOME 3.18,虽然不是最新版本,不过可以以后升级。另外,它还带了一个实验性的 Wayland 支持,可以安装 gnome-session-wayland 来启用 GNOME on Wayland 会话。
* Kubuntu 16.04 LTS 是它完全由志愿者团队维护后的发布第一个版本。
* Lubuntu 还发布了一个用于 PowerPC Mac 计算机的镜像。
另外,Ubuntu Studio 也[发布](http://ubuntustudio.org/2016/04/new-ubuntu-studio-release-and-new-project-lead/)了 16.04 LTS 版本,这是该项目今年一月选举出新的项目负责人后发布的第一个版本。虽然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是至少标志着该分支还继续存活着。不过由于时间仓促,还是有一些[问题](http://wiki.ubuntu.com/XenialXerus/ReleaseNotes/UbuntuStudio)的。新的项目负责人会保持该分支的存活,直到2018年的下次选举。
而另外一个面临无人可继的分支 [Edubuntu 则跳过了这次的 16.04 LTS 版本](/article-7147-1.html),其将来的存续还未可知。
除了用于64位(amd64)、32位(i386)、ARM64 (AArch64)、 ArmHardFloat (armhf)以及 PowerPC 小端(PPC64el)等架构外, Ubuntu 还针对 IBM z 系统和 [LinuxONE](http://www.ubuntu.com/download/server/linuxone) <ruby> 主框架机 <rp> ( </rp> <rt> mainframe computer </rt> <rp> ) </rp></ruby>发布了 Ubuntu 16.04 LTS。你可以自由下载用于 [LinuxONE](http://www.ubuntu.com/download/server/linuxone) 的镜像,但是如果需要 Ubuntu 的商业支持,则需要购买服务支持。
面对中国用户,Ubuntu 还有一个专属版本: Ubuntu <ruby> 麒麟 <rp> ( </rp> <rt> Kylin </rt> <rp> ) </rp></ruby>,这次它也[发布](/article-7246-1.html)了 16.04 LTS ,而支持期同其他的分支不同,多达5年,同主发行版一样。Ubuntu 麒麟有一些专门为中国用户定制的功能,包括农历、Dash 中的拼音搜索等等。另外,将 Unity 启动器放到屏幕底部的这个功能也是由麒麟提供的补丁——显然,麒麟会默认将启动器放到底部。
其它的消息还有:
Quirky Linux 8.0 发布,这是一个 Puppy Linux 的姐妹项目。它与最近发布的 Ubuntu 16.04 二进制兼容,可以使用 DEB 软件包。
[RaspEX](http://raspex.exton.se/) 在 Ubuntu 16.04 发布的同一天也发布了 Build 160421,为树莓派2和树莓派3带来了最新的 Ubuntu 16.04。
Linux 内核发布了 [4.5.2](http://lkml.iu.edu/hypermail/linux/kernel/1604.2/03488.html)、[4.4.8 LTS](http://lkml.iu.edu/hypermail/linux/kernel/1604.2/03486.html)、[3.14.67 LTS](http://lkml.iu.edu/hypermail/linux/kernel/1604.2/03484.html)。
Chakra GNU/Linux 滚动发行版更新了 Linux 内核 4.5.1 和最新的 AMDGPU 开源驱动。过段时间会更新 KDE Plasma 5.6.3 和 KDE Applications 16.04。
Wireshark 发布 2.0.3 版本,修改了40个以上的错误。它是世界上最流行的、开源的、跨平台的网络协议分析软件,常被网络安全专家用于排错、分析、开发和培训等用途。
Valve [发布](http://steamcommunity.com/groups/steamuniverse/discussions/1/364039531225584589/)了 [SteamOS](http://store.steampowered.com/steamos/) 2.70,更新了一些驱动和安全补丁,它现在是基于 Debian GNU/Linux 8.4 "Jessie" 开发的。
Nvidia [更新](http://www.nvidia.com/download/driverResults.aspx/101818/en-us)了其 UNIX 图形驱动的“<ruby> 短命版 <rp> ( </rp> <rt> Short-Lived </rt> <rp> ) </rp></ruby>” 分支,支持 GNU/Linux、FreeBSD、Solaris。这个分支通常有最新的改进和修复,但是一般是用来测试的。本次更新的版本 364.19 改进了 Wayland 和 Mir 显示服务器的支持,也初步支持了 Vulkan API 1.0。
|
||||
Opera 浏览器内置的 VPN 只是个代理而已,而且对我们来说没啥用 | Catalin Cimpanu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opera-s-vpn-is-just-a-proxy-developer-says-503330.shtml | 昨天我们报道过 Opera 浏览器内置了 VPN 服务,用户打开它可以防止他们的在线活动被窥视。不过一位捷克的开发者对此发表了不同意见,认为 Opera 提供的根本不是 VPN,而只是一个代理服务器罢了。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3/174927z6bu90tn3cz99bf6.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3/174927z6bu90tn3cz99bf6.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Opera",
"VPN",
"代理"
] | 新闻 | {
"viewnum": 21048,
"commentnum": 3,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1.198.243.41",
"message": "现在一直用vivaldi",
"username": "来自天津的 Vivaldi 1.1|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23T23:31:12"
},
{
"postip": "218.29.138.207",
"message": "然并卵 的东西 基本上一些网站都打不开",
"username": "来自河南郑州的 Firefox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25T08:47:27"
},
{
"postip": "107.178.195.208",
"message": "不能突破gwf",
"username": "来自美国的 Chrome 36.0|Windows 8.1 用户",
"date": "2016-04-28T17:17:44"
}
] | [
{
"raid": 7255,
"displayorder": 0
}
] | 昨天我们报道过 Opera 浏览器内置了 VPN 服务,用户打开它可以防止他们的在线活动被窥视。不过一位捷克的开发者对此发表了不同意见,认为 Opera 提供的根本不是 VPN,而只是一个代理服务器罢了。 | 2016-04-23T17:49:24 | 2016-04-23T17:49:24 | 7,258 | /article-7258-1.html | 昨天我们[报道](/article-7255-1.html)过 Opera 浏览器内置了 VPN 服务,用户打开它可以防止他们的在线活动被窥视。不过一位捷克的开发者对此发表了不同意见,认为 Opera 提供的根本不是 VPN,而只是一个代理服务器罢了。
Michal Špacek 是一位 PHP 开发者,他注意到 Opera 的 VPN 设置下方的一行小字:
>
> Secure proxy provided by SurfEasy Inc., an Opera company based in Canada.
>
>
>
由于对这里提到 proxy 感到好奇,他使用自己的开发工具分析了一下 Opera 的 VPN 是如何工作的,然后将他的[发现](https://gist.github.com/spaze/558b7c4cd81afa7c857381254ae7bd10)写到了 Github 上。

“Opera 所谓的‘VPN’其实只是一个预配置的 HTTP/S 代理,它可以保护 Opera 浏览器和代理服务器之间的流量,别的什么都不干。根本不是 VPN!” Špacek 写到,“在 Opera 的设置中,他们居然叫它<ruby> 安全代理 <rp> ( </rp> <rt> Secure proxy </rt> <rp> ) </rp></ruby>(甚至叫做 VPN)。”
安全代理和 VPN 之间的区别是,安全代理可以保护浏览器和代理服务器之间的 Web 流量的安全,而 VPN 则会保护所有的流量,无论是哪种网络协议。
### Opera 也许弄错了 proxy 和 VPN
有些人也许据此认为 Opera 说谎了,但是 Opera 只是个浏览器,只能处理 Web 流量,所以,理论上说,这样的一个安全代理,对于你的 Web 浏览已经足够了。
Opera 也许错误的将这个功能称之为 VPN,但是不管叫什么,它是可以安全使用的,至少对于 HTTP 和 HTTPS 访问来说。如果你要保护其它的网络活动,也许你应该找个真正的 VPN 服务。
正如 Mr. Špacek 在 Twitter 上说的,这件事实际上要看用户是怎么理解的。“最大的风险是用户以为他处于保护之下。我们一般告诉人们 VPN 会加密所有流量信息,而 Opera 号称 VPN 却实际上并没有做 VPN 的事情。”
另外,据国内一些用户反馈,Opera 的 “VPN” 服务很不好用。我们估计,他们部署在加拿大、德国等地的代理服务器有可能被某些网关列入了黑名单,或者是其采用的协议是受到阻拦的。我们认为,Opera 推出的这个“VPN”服务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国外用户可以避开国外情报机构的监视,而并不是针对其它的管制。所以,这并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
||
开发者称 snap 软件包格式在带有 X11 的 Ubuntu 环境中并不安全 | Marius Nestor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developer-claims-that-canonical-s-new-snap-format-isn-t-secure-on-ubuntu-desktop-503287.shtml | 它可以做到从其它的 X11 软件中偷取数据,比如可以获取你在 Mozilla Firefox 浏览器中输入的内容。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4/134107s0uae0ruqmm74up7.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4/134107s0uae0ruqmm74up7.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Ubuntu",
"snap",
"软件包"
] | 新闻 | {
"viewnum": 4948,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1.233.170.40",
"message": "然而wayland并不争气,连Fedora这样的小白鼠发行版都不用它",
"username": "风铃叮当 [Firefox 47.0|Windows 10]",
"date": "2016-04-26T21:47:00"
}
] | [] | 它可以做到从其它的 X11 软件中偷取数据,比如可以获取你在 Mozilla Firefox 浏览器中输入的内容。 | 2016-04-24T13:41:00 | 2016-04-24T13:41:00 | 7,263 | /article-7263-1.html | 4/21 日,[Canonical 揭晓了他们最新的 Ubuntu Linux 操作系统 Ubuntu 16.04 LTS(Xenial Xerus)](/article-7254-1.html),在这个版本中,有个重要的功能是,Ubuntu 16.04 LTS 可以同时支持 deb 和 snap 两种软件包格式。snap 软件包格式用在 Canonical 的物联网操作系统 Snappy Ubuntu Core 中。
snap 软件包格式用来设计配合 Canonical 的新一代显示服务器 Mir 协同工作,它默认用在 Ubunut Touch 移动操作系统上,支持 Ubuntu 电话,以及新的 Ubuntu 平板: BQ Aquaris M10 Ubuntu 版,以给用户提供一流的安全性。
通过在 Ubuntu 桌面版和 Ubuntu 服务器版中支持安装 snap 软件包,Canonical 在给 Ubuntu 用户及时地提供软件更新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Mozilla 是第一个[在 Ubuntu 上以 snap 软件包格式提供软件](/article-7256-1.html)的厂商,估计今年稍晚时候就会提供 Firefox 的 snap 包。
### 在 X11 下 snap 软件包并不安全
据著名的 CoreOS 安全开发者及 Linux 内核贡献者 [Matthew Garrett 称](http://mjg59.dreamwidth.org/42320.html), Canonical 的新式 snap 软件包格式用在 X.Org 服务器(X11 Window 系统)下很不安全,而 X11 目前仍旧是 Ubuntu 16.04 LTS 的默认显示服务器。
这个问题本质上是由于 X11 的古老设计,众所周知它在安全性上很差。Matthew Garrett 制作了一个简单的 snap 软件包来演示这个问题,它可以做到从其它的 X11 软件中偷取数据,比如可以获取你在 Mozilla Firefox 浏览器中输入的内容。
“我做了一个快速的概念验证,从 git 上获取了 [XEvilTeddy](https://github.com/mjg59/xevilteddy),安装 Snapcraft (它在 16.04 中), 用 snapcraft 制作 snap,然后运行 sudo snap install xevilteddy\*.snap,接着执行 /snap/bin/xevilteddy.xteddy。这是一个可爱的泰迪熊,真萌~ 现在打开 Firefox 并输入东西,然后去看看你的终端窗口。哦,天哪,我的小秘密呢... 再开一个终端窗口,然后将输入焦点放到其上,哦,我的天,一个被劫持的命令,它被替换成一个 curl 会话,可以上传你的 SSH 私钥到鬼才知道的某个地方。”
到目前为止,snap 格式还没流行起来,特别是因为目前只有很少的软件包支持这种格式。但是这也许不久就会改变,越来越多的开发者会以 snap 格式提供他们的软件,所以 Canonical 需要为使用 X11 的 Ubuntu 的安全性做些工作。
这也是为何大多数 GNU/Linux 发行版应该尽快切换到 Wayland 或 Mir 显示服务器的另外一个原因,尤其是现在的大多数桌面环境(如 GNOME 和 KDE)都支持它们了。不过,从另外一方面说,这个 snap 的安全问题不会影响到 Ubuntu 服务器操作系统,因为它根本没有显示服务器。
我们按照 Mr. Garrett 的指导,在一个最新更新的 Ubuntu 16.04 LTS 的机器上使用 Snapcraft 创建了 xevilteddy 的 snap 包。成功的创建了 snap 并安装之后,我们确认,当你看到如下的截屏时,这表明 xevilteddy 应用可以偷取你在另外一个 X11 应用中输入的任何内容,也能够使用 curl 将你的 SSH 密钥发送到远程的站点去。

|
||
开源新闻速递(160425):Cinnamon 发布了 3.0 | wxy | Linux 内核 4.6 将在下个月到来;
Lubuntu 16.04 支持树莓派2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5/132120oeffh6jezau6eaca.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5/132120oeffh6jezau6eaca.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Cinnamon",
"Mythbuntu"
] | 新闻 | {
"viewnum": 4549,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Linux 内核 4.6 将在下个月到来;
Lubuntu 16.04 支持树莓派2 | 2016-04-25T13:23:34 | 2016-04-25T13:23:34 | 7,265 | /article-7265-1.html | 看来,Ubuntu 16.04 LTS 发布的余波还没有结束,作为 LTS 发布,Canonical 相当重视这次发布,因此其各个分支版本的充斥了这几天的开源新闻。让我们继续介绍一下,这一波发布还有哪些消息。
Lubuntu 16.04 LTS 上周发布的时候,我们提到了它同时发布了支持 PPC 的镜像,而今天它又[更新](http://lubuntu.me/raspberry-pi2-version-16-04-lts/)了支持树莓派2的[镜像](http://lubuntu.me/downloads/)。
而随着 Ubuntu 16.04 LTS 的发布,很多基于它的发行版也纷纷更新,比如 Mythbuntu 就[发布](http://www.mythbuntu.org/home/news/mythbuntu1604released)了 16.04 LTS,这是一个以 MythTV 为中心的媒体版,采用的是 MythTV 0.28 ;但是也有的衍生版则不理会新的 LTS,而继续在老的 LTS 上死磕,比如 Black Lab Linux 刚刚[发布](http://www.blacklablinux.org/2016/04/black-lab-linux-76-released.html)了 7.6 版,它是基于 Ubuntu 14.04 LTS 的,采用的内核依旧是 3.X 系列内核:3.19.0-58。
紧接着 Ubuntu 16.04 LTS 发布之后, Canonical 和往常一样,紧锣密鼓的启动了下一个版本 16.10 的开发——感觉版本更迭的好累啊。下一个版本 16.10 不是 LTS 版本,其代码代号是 Yakkety Yak,预计在今年的10月20日发布。根据[计划](https://wiki.ubuntu.com/YakketyYak/ReleaseSchedule),期间要经过多个 Alpha 版本、 Beta 版本和 RC 版本,事实上,现在就已经可以[下载每日构建镜像](http://cdimage.ubuntu.com/daily-live/20160424/)了。
除了 Ubuntu 系列的新闻外,还有两则多媒体类的新闻:花费了两个月时间,经历了两个 RC 版本,Kodi 媒体中心[发布](https://kodi.tv/kodi-16-1-jarvis-mark-xvi/)了 16.1 版本,对 DirectX 渲染有多处改进;MKVToolNix [发布](https://www.bunkus.org/blog/2016/04/mkvtoolnix-v9-1-0-released/)了 9.1.0 版本,这是一个广泛使用的跨平台的 MKV 操作工具,初步支持了 WebVTT 字幕。
Linus Torvalds 先生在上个周日做了其常规的周日发布,[宣布](http://lkml.iu.edu/hypermail/linux/kernel/1604.3/00178.html)了 Linux 内核的 4.6 的 RC5 版本。如果 Torvalds 先生不准备发布 RC7 的话,看起来 Linux 内核 4.6 会在下个月中旬到来。

最后,但是并不是不重要,[Cinnamon](https://github.com/linuxmint/Cinnamon) 发布了 3.0.0 版本!它会出现在即将发布的 Linux Mint 18 "Sarah" 中。Cinnamon 3.0 带来了许多新功能,包括:可以让用户在菜单中隐藏或显示 favbox;重新用 Python 开发了声音设置;可以一次性全部静音所有音源等等。
|
||||
用 Python 打造你的 Eclipse | Tracy Miranda | https://opensource.com/life/16/2/how-use-python-hack-your-ide | Eclipse 高级脚本环境(EASE)项目虽然还在开发中,但是必须要承认它非常强大,它让我们可以快速打造自己的Eclipse 开发环境。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5/191915fryzxzybvavz4m0o.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5/191915fryzxzybvavz4m0o.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Vic020 | false | [
"Eclipse",
"Python"
] | 软件开发 | {
"viewnum": 8991,
"commentnum": 1,
"favtimes": 4,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85.17.106",
"message": "不错,待会试试",
"username": "Shadow-華 [Chrome 50.0|Windows 10]",
"date": "2016-04-25T21:03:23"
}
] | [] | Eclipse 高级脚本环境(EASE)项目虽然还在开发中,但是必须要承认它非常强大,它让我们可以快速打造自己的Eclipse 开发环境。 | 2016-04-25T19:19:00 | 2016-04-25T19:19:00 | 7,267 | /article-7267-1.html | 
Eclipse 高级脚本环境([EASE](https://eclipse.org/ease/))项目虽然还在开发中,但是必须要承认它非常强大,它让我们可以快速打造自己的Eclipse 开发环境。
依据 Eclipse 强大的框架,可以通过其内建的插件系统全方面的扩展 Eclipse。然而,编写和部署一个新的插件还是十分麻烦,即使你只是需要一个额外的小功能。不过,现在依托于 EASE,你可以不用写任何一行 Java 代码就可以方便的做到这点。EASE 是一种使用 Python 或者 Javascript 这样的脚本语言自动实现这些功能的平台。
本文中,根据我在今年北美的 EclipseCon 大会上的[演讲](https://www.eclipsecon.org/na2016/session/scripting-eclipse-python),我将介绍如何用 Python 和 EASE 设置你的 Eclipse 环境,并告诉如何发挥 Python 的能量让你的 IDE 跑的飞起。
### 安装并运行 "Hello World"
本文中的例子使用 Python 的 Java 实现 Jython。你可以将 EASE 直接安装到你已有的 Eclipse IDE 中。本例中使用[Eclipse Mars](https://www.eclipse.org/downloads/packages/eclipse-ide-eclipse-committers-451/mars1),并安装 EASE 环境本身以及它的模块和 Jython 引擎。
使用 Eclipse 安装对话框(`Help>Install New Software`...),安装 EASE:<http://download.eclipse.org/ease/update/nightly>,
选择下列组件:
* EASE Core feature
* EASE core UI feature
* EASE Python Developer Resources
* EASE modules (Incubation)
这会安装 EASE 及其模块。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下 Resource 模块,此模块可以访问 Eclipse 工作空间、项目和文件 API。

成功安装后,接下来安装 EASE Jython 引擎 <https://dl.bintray.com/pontesegger/ease-jython/> 。完成后,测试下。新建一个项目并新建一个 hello.py 文件,输入:
```
print "hello world"
```
选中这个文件,右击并选择“Run as -> EASE script”。这样就可以在控制台看到“Hello world”的输出。
现在就可以编写 Python 脚本来访问工作空间和项目了。这种方法可以用于各种定制,下面只是一些思路。
### 提升你的代码质量
管理良好的代码质量本身是一件非常烦恼的事情,尤其是当需要处理一个大型代码库或者要许多工程师参与的时候。而这些痛苦可以通过脚本来减轻,比如批量格式化一些文件,或者[去掉文件中的 unix 式的行结束符](http://code.activestate.com/recipes/66434-change-line-endings/)来使得在 git 之类的源代码控制系统中比较差异更加容易。另外一个更好的用途是使用脚本来生成 Eclipse markers 以高亮你可以改善的代码。这里有一些示例脚本,你可以用来在 java 文件中所有找到的“printStackTrace”方法中加入task markers 。请看[源码](https://gist.github.com/tracymiranda/6556482e278c9afc421d)。
拷贝该文件到工作空间来运行,右击并选择“Run as -> EASE script”。
```
loadModule('/System/Resources')
from org.eclipse.core.resources import IMarker
for ifile in findFiles("*.java"):
file_name = str(ifile.getLocation())
print "Processing " + file_name
with open(file_name) as f:
for line_no, line in enumerate(f, start=1):
if "printStackTrace" in line:
marker = ifile.createMarker(IMarker.TASK)
marker.setAttribute(IMarker.TRANSIENT, True)
marker.setAttribute(IMarker.LINE_NUMBER, line_no)
marker.setAttribute(IMarker.MESSAGE, "Fix in Sprint 2: " + line.strip())
```
如果你的 java 文件中包含了 printStackTraces,你就可以看见任务视图和编辑器侧边栏上自动新加的标记。

### 自动构建繁琐任务
当同时工作在多个项目的时候,肯定需要完成许多繁杂、重复的任务。可能你需要在所有源文件头上加入版权信息,或者采用新框架时候自动更新文件。例如,当首次切换到 Tycho 和 Maven 的时候,我们需要 giel每个项目添加 pom.xml 文件。使用几行 Python 代码可以很轻松的完成这个任务。然后当 Tycho 支持无 pom 构建后,我们需要移除不要的 pom 文件。同样,几行代码就可以搞定这个任务,例如,这里有个脚本可以在每一个打开的工作空间项目上加入 README.md。请看源代码 [add\_readme.py](https://gist.github.com/tracymiranda/f20f233b40f1f79b1df2)。
拷贝该文件到工作空间来运行,右击并选择“Run as -> EASE script”。
```
loadModule('/System/Resources')
for iproject in getWorkspace().getProjects():
if not iproject.isOpen():
continue
ifile = iproject.getFile("README.md")
if not ifile.exists():
contents = "# " + iproject.getName() + "\n\n"
if iproject.hasNature("org.eclipse.jdt.core.javanature"):
contents += "A Java Project\n"
elif iproject.hasNature("org.python.pydev.pythonNature"):
contents += "A Python Project\n"
writeFile(ifile, contents)
```
脚本运行的结果会在每个打开的项目中加入 README.md,java 和 Python 的项目还会自动加上一行描述。

### 构建新功能
你可以使用 Python 脚本来快速构建一些急需的功能,或者做个原型给团队和用户演示你想要的功能。例如,一个 Eclipse 目前不支持的功能是自动保存你正在工作的文件。即使这个功能将会很快提供,但是你现在就可以马上拥有一个能每隔 30 秒或处于后台时自动保存的编辑器。以下是主要方法的片段。请看下列代码:[autosave.py](https://gist.github.com/tracymiranda/e9588d0976c46a987463)。
```
def save_dirty_editors():
workbench = getService(org.eclipse.ui.IWorkbench)
for window in workbench.getWorkbenchWindows():
for page in window.getPages():
for editor_ref in page.getEditorReferences():
part = editor_ref.getPart(False)
if part and part.isDirty():
print "Auto-Saving", part.getTitle()
part.doSave(None)
```
在运行脚本之前,你需要勾选 'Allow Scripts to run code in UI thread' 设定,这个设定在 Window > Preferences > Scripting 中。然后添加该脚本到工作空间,右击并选择“Run as > EASE Script”。每次编辑器自动保存时,控制台就会输出一个保存的信息。要关掉自动保存脚本,只需要点击控制台的红色方块的停止按钮即可。

### 快速扩展用户界面
EASE 最棒的事情是可以将你的脚本与 IDE 界面上元素(比如一个新的按钮或菜单)结合起来。不需要编写 java 代码或者安装新的插件,只需要在你的脚本前面增加几行代码。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脚本示例,用来创建三个新项目。
```
# name : Create fruit projects
# toolbar : Project Explorer
# description : Create fruit projects
loadModule("/System/Resources")
for name in ["banana", "pineapple", "mango"]:
createProject(name)
```
上述注释会专门告诉 EASE 增加了一个按钮到 Project Explorer 工具条。下面这个脚本是用来增加一个删除这三个项目的按钮的。请看源码 [createProjects.py](https://gist.github.com/tracymiranda/55995daaea9a4db584dc) 和 [deleteProjects.py](https://gist.github.com/tracymiranda/baa218fc2c1a8e898194)。
```
# name :Delete fruit projects
# toolbar : Project Explorer
# description : Get rid of the fruit projects
loadModule("/System/Resources")
for name in ["banana", "pineapple", "mango"]:
project = getProject(name)
project.delete(0, None)
```
为了使按钮显示出来,增加这两个脚本到一个新的项目,假如叫做 'ScriptsProject'。然后到 Windows > Preference > Scripting > Script Location,点击 'Add Workspace' 按钮并选择 ScriptProject 项目。这个项目现在会成为放置脚本的默认位置。你可以发现 Project Explorer 上出现了这两个按钮,这样你就可以通过这两个新加的按钮快速增加和删除项目。

### 整合第三方工具
不管怎么说,你可能需要除了 Eclipse 生态系统以外的工具(这是真的,虽然 Eclipse 已经很丰富了,但是不是什么都有)。这些时候你会发现将他们包装在一个脚本来调用会非常方便。这里有一个简单的例子让你整合资源管理器,并将它加入到右键菜单栏,这样点击图标就可以打开资源管理器浏览当前文件。请看源码 [explorer.py](https://gist.github.com/tracymiranda/8aa3f0fc4bf44f4a5cd3)。
```
# name : Explore from here
# popup : enableFor(org.eclipse.core.resources.IResource)
# description : Start a file browser using current selection
loadModule("/System/Platform")
loadModule('/System/UI')
selection = getSelection()
if isinstance(selection, org.eclipse.jface.viewers.IStructuredSelection):
selection = selection.getFirstElement()
if not isinstance(selection, org.eclipse.core.resources.IResource):
selection = adapt(selection, org.eclipse.core.resources.IResource)
if isinstance(selection, org.eclipse.core.resources.IFile):
selection = selection.getParent()
if isinstance(selection, org.eclipse.core.resources.IContainer):
runProcess("explorer.exe", [selection.getLocation().toFile().toString()])
```
为了让这个菜单显示出来,像之前一样将该文件加入一个新项目,比如说 'ScriptProject'。然后到 Windows > Preference > Scripting > Script Locations,点击“Add Workspace”并选择 'ScriptProject' 项目。当你在文件上右击鼠标键,你会看到弹出菜单出现了新的菜单项。点击它就会出现资源管理器。(注意,这个功能已经出现在 Eclipse 中了,但是你可以在这个例子中换成其它第三方工具。)

Eclipse 高级基本环境 (EASE)提供一套很棒的扩展功能,使得 Eclipse IDE 能使用 Python 来轻松扩展。虽然这个项目还在早期,但是[关于这个项目](https://eclipse.org/ease/)更多更棒的功能也正在加紧开发中,如果你想为它做出贡献,请到[论坛](https://dev.eclipse.org/mailman/listinfo/ease-dev)讨论。
我会在 2016 年的 [Eclipsecon North America](https://www.eclipsecon.org/na2016) 会议上发布更多 EASE 细节。我的演讲 [Scripting Eclipse with Python](https://www.eclipsecon.org/na2016/session/scripting-eclipse-python) 也会不单会介绍 Jython,也包括 C-Python 和这个功能在科学领域是如何扩展的。
---
via: <https://opensource.com/life/16/2/how-use-python-hack-your-ide>
作者:[Tracy Miranda](https://opensource.com/users/tracymiranda) 译者:[VicYu/Vic020](http://vicyu.net)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支持树莓派3的 Chromium OS 发布0.5版本 | Marius Nestor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chromium-os-for-raspberry-pi-3-officially-released-pine64-port-coming-soon-503412.shtml | 这是该项目第一次发布面向树莓派3的版本,其版本号 0.5 则是沿袭自面向树莓派2的0.5版本。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6/095426y7p8v6yhjorhj8vy.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6/095426y7p8v6yhjorhj8vy.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树莓派",
"Chromium OS",
"SBC"
] | 新闻 | {
"viewnum": 8666,
"commentnum": 0,
"favtimes": 3,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这是该项目第一次发布面向树莓派3的版本,其版本号 0.5 则是沿袭自面向树莓派2的0.5版本。 | 2016-04-26T09:54:00 | 2016-04-26T09:54:00 | 7,270 | /article-7270-1.html | Chromium OS for SBC 项目发布了<ruby> 树莓派 <rp> ( </rp> <rt> Raspberry Pi </rt> <rp> ) </rp></ruby> 3 版本,已经可以下载安装了。
这是该项目第一次发布面向树莓派3的版本,其版本号 0.5 则是沿袭自面向树莓派2的0.5版本。
树莓派3B 发布于2016年2月的最后一天,具有内建的 Wi-Fi 和蓝牙支持,以及64位的 quad-core ARM Cortex-A53 处理器。而现在,Chromium OS for SBC 项目成功地将 Chromium OS 移植到了树莓派3上了。

### 面向树莓派3 的 Chrome OS 0.5 版亮点
不要被这个版本号所迷惑,面向树莓派3的 Chromium OS 其实并没有之前的版本,该团队只是将面向树莓派2的0.5版移植到了树莓派3罢了。
在这个版本中,我们注意到使用的是精简了大小的 Linux 4.2.8-ckt8 内核,它调整了 BFS 以减少延迟、更少的调试输出、以及非动态时钟、声卡驱动的多项改进、更好的存储性能,这些主要都是由于新的 BFQ 分层调度器和实时调度器的优化带来的。
用户体验也有了较大改善,为用户修复了 Kiosk 模式从而取得了更好的性能,也有一些小的视频方面的改进,特别是修复了 VC4 GPU 驱动和各种视频模式,比如让树莓派版的 Chromium OS 运行在非 1080p 显示下。
在这个首次移植版本中还有一些不足,比如现在还不支持树莓派 3B 板载的 Wi-Fi、不能播放 Netflix 视频、HTML 5 回放仅支持提供了 Flash 替代回放的网站。
你现在就可以从该项目的官网上下载 [Chromium OS for Raspberry Pi 3 0.5 二进制镜像](http://www.chromiumosforsbc.org/download/)了。对了,最后补充一句,该项目团队正在将 Chromium OS 移植到 PINE64 单板计算机上,几周后就能发布了。
|
||
Firefox 46.0 发布!终于为 Linux 用户集成了 GTK3! | Marius Nestor | http://linux.softpedia.com/blog/mozilla-firefox-46-0-now-available-to-download-with-gtk3-integration-for-linux-503413.shtml | 就在刚才,我们发现 Mozilla 将最终版本的 Firefox 46.0 上传到了他们的 FTP 服务器上,不过目前官方还没有正式更新下载链接。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6/103535a8nzr1brrdrwwcrc.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6/103535a8nzr1brrdrwwcrc.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Firefox"
] | 新闻 | {
"viewnum": 6322,
"commentnum": 1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1.33.37.130",
"message": "换了个数字,居然是最小的一个发布版本。",
"username": "文剑一飞 [Chrome 50.0|Windows 7]",
"date": "2016-04-26T10:48:21"
},
{
"postip": "153.150.178.8",
"message": "GTK3然后嘞?会有什么惊艳的外观变化么?",
"username": "来自日本的 Chrome 50.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26T11:28:28"
},
{
"postip": "123.120.54.44",
"message": "应该说,主要的精力可能都放在 GTK3 集成了,所以其他的变化就很少了。",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4-26T12:01:13"
},
{
"postip": "120.237.31.186",
"message": "终于等到你……",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5.0|GNU/Linux]",
"date": "2016-04-26T14:09:22"
},
{
"postip": "113.140.11.121",
"message": "我能说24号的时候更新的就已经是46而不是46 beta了吗。。。",
"username": "qiansen [Chrome 50.0|GNU/Linux]",
"date": "2016-04-26T15:13:25"
},
{
"postip": "116.31.81.182",
"message": "支持gtk3到底意味着什么?",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5.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4-26T20:08:48"
},
{
"postip": "123.120.54.44",
"message": "其实就是可以同其它的 GTK 3的一些应用更好的配合,比如输入法。",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4-26T22:07:45"
},
{
"postip": "60.209.237.88",
"message": "更新后外观无改变,而且滚动条消失 = =",
"username": "TimePower [Firefox 46.0|GNU/Linux]",
"date": "2016-04-27T22:46:37"
},
{
"postip": "60.175.130.2",
"message": "支持一下!",
"username": "hello_linux [Firefox 43.0|Windows 7]",
"date": "2016-04-28T08:21:57"
},
{
"postip": "113.118.137.173",
"message": "这图片,我有点邪恶了。",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e 49.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4-28T08:29:31"
},
{
"postip": "111.197.251.63",
"message": "请看本篇的前传~~然后你就会知道,这是传统~",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4-28T21:42:07"
},
{
"postip": "61.150.43.69",
"message": "Firfox47 beta1昨天推送更新啦",
"username": "qiansen [Chrome 50.0|GNU/Linux]",
"date": "2016-04-29T09:39:12"
}
] | [
{
"raid": 7102,
"displayorder": 0
}
] | 就在刚才,我们发现 Mozilla 将最终版本的 Firefox 46.0 上传到了他们的 FTP 服务器上,不过目前官方还没有正式更新下载链接。 | 2016-04-26T10:35:00 | 2016-04-26T10:35:00 | 7,271 | /article-7271-1.html | 就在刚才,我们发现 Mozilla 将最终版本的 Firefox 46.0 上传到了他们的 FTP 服务器上,不过目前官方还没有正式更新下载链接。
被一直期待的 Firefox 46.0 定于今天发布,这次他们终于完成了[承诺](/article-7102-1.html),在 GNU/Linux 平台上集成了 GTK3!集成 GTK3 这个事情可是从 Firefox 42.0 就开始给 Linux 用户们许诺了,而在 2015 年 11 月 42.0 发布时显然并没完成承诺,期间屡次许诺完成又屡次失信,直到现在才算真正实现。

除了 GTK3 之外,此次新版本还改进了 JavaScript JIT(Just In Time)编译器的安全,支持使用<ruby> 内容解密模块 <rp> ( </rp> <rt> Content Decryption Module </rt> <rp> ) </rp></ruby>(CDN)作为解码未加密的 H.264 和 AAC 流的回退解码器。
Mozilla Firefox 46.0 看起来是一个小的发布版本,应该是我们所见过的最小的一个发布版本了,至少从之前的 Beta 版本的变更日志来看是这样的。从变更日志中可以看到,它改进了 WebRTC API 的稳定性和性能、支持 HTML5 的 document.elementsFromPoint 、增加了 Web Crypto API 的 HKDF 支持。
对于开发者来说,Mozilla Firefox 46.0 现在可以在内存工具中显示 dominator trees,在性能面板中增加了分配和垃圾回收的暂停分析,此外还支持在样式编辑器中直接启动响应模式。
|
||
Open365 :一个开源的 Office 365 替代品 | Martin Brinkmann | http://www.ghacks.net/2016/04/25/open365-office-365-alternative/ | Open365 主要有两个用途,一个是它可以让你在你的设备和云服务之间同步;另外一个是可以让你通过开源的办公套件 LibreOffice Online 所提供的功能在云上查看、修改和创建文档。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6/113956wk99k0tmfrkg92r5.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6/113956wk99k0tmfrkg92r5.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Open365",
"Office 365",
"LibreOffice"
] | 分享 | {
"viewnum": 13213,
"commentnum": 5,
"favtimes": 2,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5.60.5.157",
"message": "国内用顺畅吧?",
"username": "老沙 [Maxthon 4.9|Windows 10]",
"date": "2016-04-26T17:22:51"
},
{
"postip": "117.166.230.151",
"message": "这个,不适合在天朝用,尤其不适合中国人用。<br />\r\n<br />\r\n问题1:无法显示中文汉字,中文字全部显示为“方框”<br />\r\n问题2:速度非常慢,再有耐心的人用着也会抓狂<br />\r\n问题3:You are experiencing unsteady internet connectivity. Please check your network access.<br />\r\n问题4:基本上用不了…",
"username": "kashu [Chromium 66.0|Xubuntu 14.04]",
"date": "2016-04-26T21:39:43"
},
{
"postip": "111.37.0.101",
"message": "这客户端怎么这么像Seafile?",
"username": "来自山东济南的 Chrome 50.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26T21:54:20"
},
{
"postip": "118.201.9.82",
"message": "已經試用了,就是Seafile。",
"username": "来自新加坡的 Chrome 50.0|Windows 10 用户",
"date": "2016-04-27T11:02:23"
},
{
"postip": "58.212.220.75",
"message": "libreoffice真的...用起来很不爽....",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京的 Safari 9.1|Mac 10.11 用户",
"date": "2016-04-28T12:45:42"
}
] | [] | Open365 主要有两个用途,一个是它可以让你在你的设备和云服务之间同步;另外一个是可以让你通过开源的办公套件 LibreOffice Online 所提供的功能在云上查看、修改和创建文档。 | 2016-04-26T11:39:52 | 2016-04-26T11:39:52 | 7,272 | /article-7272-1.html | Open365 是一个开源的 Office 365 替代品,可以让你在线创建和编辑文档,并将文件同步到云上。
目前该服务还处于 Beta 测试期间,不过已经可以在其官网注册使用了。你可以通过 Web 浏览器使用它,也可以下载 Windows、Mac 或 Linux 桌面的客户端,Android 客户端也已经有了,而 iOS 客户端将在不久后发布。
Open365 主要有两个用途,一个是它可以让你在你的设备和云服务之间同步;另外一个是可以让你通过开源的办公套件 [LibreOffice Online](http://www.ghacks.net/2015/12/17/code-libreoffice-online-with-owncloud-integration/) 所提供的功能在云上查看、修改和创建文档。
### Open365

现在你就可以在其官网上注册使用,不过其开发者计划将它开源,到时候你就可以将它安装到你自己的服务器上了。
当你注册后,你会得到一个邮件地址,可以用它来登录网站服务及同步客户端,它同时也提供了邮件服务。
你会有 20G 的存储容量,这要远超现在的其它文件同步服务。不过并不清楚是不是这20G 容量仅可用于 Beta 测试期间。
登录该网站服务,会自动载入一个“Hub”视图,默认情况下,它会列出你自己所有的库和分享给你的库。
点击文件夹会在网站页面上打开该文件夹,而点击文件则视文件类型采取不同动作,如果是支持的格式会直接打开编辑器,否则会下载它。支持的格式包括典型的文档格式,如 docx、xls 或 pptx 等,也支持查看常见的图片格式,可以回放音频和视频。
库和文件可以在线分享或删除,你也可以通过网站页面直接上传新的文件。你可以在网站页面上直接创建新的库,并指定加密选项,只有输入正确的密码才能访问——这个密码不是账户密码。
库和文件可以分享给某个人和某个用户组,可以通过分享链接取得该文件的完全控制。
#### **文档编辑与创建**

该功能可以如预期的那样工作,你可以在网站页面中双击文档以载入,Open365 会以合适的编辑器打开它。然后你就可以浏览文档,或者打印和编辑它。如果你之前使用过 LibreOffice,无论是在线还是离线,你就会觉得非常熟悉,不过即使你没用过,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你很快就会熟悉的。
Open365 会定期自动保存修改,不过你也可以手动保存。修改过的文档可以保存到线上,也可以保存到本地,也可以保存为原本的格式或者导出成其它兼容的格式。
载入文档的速度有点慢,在显示文档之前可能要等个几秒钟。
### Open365 同步客户端

客户端能够如预期的工作起来。你可以拖放文件夹来增加你要同步到云上的文件夹,也可以使用客户端内建的文件夹浏览器来做这个。
当你将文件夹拖放到同步客户端时,它会自动转换成一个库。在你点击开始同步的按钮前,可以修改库的名字和启用加密。

桌面客户端的选项提供了同步的配置,你随时可以在系统托盘区右键点击打开该菜单。在选项中你可以设置上传和下载的速度限制、禁用 http 同步,或者配置当你从本地删除一个库或在云上没有找到一个库时应该采取的操作。
### **结语**
Open365 是一个 Office 365 和 Google Docs 的替代品,它是免费开源的,支持文件同步和在互联网上查看、编辑和创建文档。
将 Open365 安装到你自己的服务器可以让你完全控制你的文档,而 Office 365 和 Google Docs 则不能做到这一点。
|
||
开源新闻速递(160426):Debian 7 进入 LTS 周期 | wxy | Budgie-Remix 发布了 16.04 LTS;
Thunderbird 有望被接手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6/162328hn8ijvmixno5p35b.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6/162328hn8ijvmixno5p35b.pn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Debian 7",
"Shotwell"
] | 新闻 | {
"viewnum": 4743,
"commentnum": 1,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24.93.247.137",
"message": "我大天山美景横扫这些图片",
"username": "来自辽宁大连的 Firefox 45.0|Ubuntu 用户",
"date": "2016-04-27T09:59:45"
}
] | [] | Budgie-Remix 发布了 16.04 LTS;
Thunderbird 有望被接手 | 2016-04-26T16:23:44 | 2016-04-26T16:23:44 | 7,273 | /article-7273-1.html | Debian GNU/Linux 7 "Wheezy" 在昨天[结束了版本周期](https://www.debian.org/News/2016/20160425),变成了所谓的 LTS 版本,接下来的两年,它将由 Debian LTS (Long Term Support) Team 团队进行支持,为其提供重要的安全补丁和软件更新。(我怎么就觉得 Debian 的这个 LTS 的说法和别家不同呢。)不过对于 Debian 7 的用户来说,并不需要为此做什么修改,LTS 的更新会继续通过原来的 sources.list 通道推送给你——只是推送的少了,不重要的不推罢了。另外,有个变化是,从6/26 开始,OpenJDK 7 会变成新的 Java JRE/JDK,并一直更新到两年后。

Fedora 项目组[宣布](https://fedoramagazine.org/introducing-extra-wallpapers-fedora-24/)了墙纸比赛的胜出者,共有 133 个投稿,最终选择了 16 张,它们将会出现在 6 月 7 日发布的 Fedora 24 中。


更多墙纸可以[在此下载](https://fedoramagazine.org/introducing-extra-wallpapers-fedora-24/),或者等到 Fedora 24 发布。
著名的 Shotwell 开源图片查看器又继续开始维护了,最近[发布](https://mail.gnome.org/archives/gnome-announce-list/2016-April/msg00021.html)了一年来第一个主要版本 0.23.0。现在支持更窄的迷你边栏、支持 WebKit2GTK+ 4.0 开源渲染引擎等。
基于 Ubuntu 16.04 和 Budgie 桌面开发的 [Budgie-Remix](https://xpressubuntu.wordpress.com/) 发布了 16.04 LTS,这个发行版即将会成为 Ubuntu 官方分支,到时候就会改名为 Ubuntu Budgie 了。
继 Lubuntu 16.04 LTS [发布了支持树莓派2的镜像之后](/article-7265-1.html), Ubuntu MATE 16.04 LTS 也[发布](https://ubuntu-mate.org/blog/ubuntu-mate-xenial-raspberry-pi/)了支持树莓派2和树莓派3的版本,完全支持板载的 Wi-Fi 和蓝牙。此外,[Chromium OS 也发布了支持树莓派3的0.5版](/article-7270-1.html),但是目前还不能支持板载的 Wi-Fi。
Mozilla Firefox 46.0 发布了,虽然现在官方还没更新下载链接。这次终于在 Linux 平台上支持 GTK3 了,而放弃了老旧的 GTK2。具体可以[阅读此文](/article-7271-1.html)。
还是 Mozilla 的事情,Thunderbird 是一个 Mozilla 开发的著名开源邮件客户端,它发布于 2004 年。它和 Firefox 共享了很多代码,因为它们都用了 Mozilla 的 Gecko 渲染引擎。但是自 2012 年起, Mozilla 就[停止了它的开发](http://news.softpedia.com/news/Mozilla-Stops-Thunderbird-Development-Will-Only-Get-Stability-and-Security-Fixes-279909.shtml),只保持一些安全性和稳定性的修复。而现在,有个[好消息](https://blog.mozilla.org/thunderbird/files/2016/04/Finding-a-Home-for-Thunderbird.pdf)是,至少有两个开源基金会希望接手它的开发和维护。看起来 Thunderbird 会有一个更好的明天了。
|
||||
从 Hello World 容器进阶是件困难的事情 | Bob Reselman | https://deis.com/blog/2015/beyond-hello-world-containers-hard-stuff | 可能对某些人来说这很简单,因为他们在运维工作方面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但是对我来说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但是还有一个好消息:我最终搞定了。而且它工作的还不错。所以我准备分享向你分享我如何制作我的第一个微服务容器。我的痛苦可能会节省你不少时间呢。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7/075114th59hcys5hf00b59.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7/075114th59hcys5hf00b59.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oska874 | false | [
"Docker",
"容器",
"微服务"
] | 容器与云 | {
"viewnum": 8640,
"commentnum": 0,
"favtimes": 6,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raid": 6594,
"displayorder": 0
}
] | 可能对某些人来说这很简单,因为他们在运维工作方面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但是对我来说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但是还有一个好消息:我最终搞定了。而且它工作的还不错。所以我准备分享向你分享我如何制作我的第一个微服务容器。我的痛苦可能会节省你不少时间呢。 | 2016-04-27T10:18:00 | 2016-04-27T10:18:00 | 7,276 | /article-7276-1.html | 在[我的上一篇文章里](/article-6594-1.html), 我介绍了 Linux 容器背后的技术的概念。我写了我知道的一切。容器对我来说也是比较新的概念。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鼓励我真正的来学习这些东西。
我打算在使用中学习。首先实践,然后上手并记录下我是怎么走过来的。我假设这里肯定有很多像 "Hello World" 这种类型的知识帮助我快速的掌握基础。然后我能够更进一步,构建一个微服务容器或者其它东西。
我想,它应该不会有多难的。
但是我错了。
可能对某些人来说这很简单,因为他们在运维工作方面付出了大量的时间。但是对我来说实际上是很困难的,可以从我在Facebook 上的状态展示出来的挫折感就可以看出了。
但是还有一个好消息:我最终搞定了。而且它工作的还不错。所以我准备分享向你分享我如何制作我的第一个微服务容器。我的痛苦可能会节省你不少时间呢。
如果你曾经发现你也处于过这种境地,不要害怕:像我这样的人都能搞定,所以你也肯定行。
让我们开始吧。

### 一个缩略图微服务
我设计的微服务在理论上很简单。以 JPG 或者 PNG 格式在 HTTP 终端发布一张数字照片,然后获得一个100像素宽的缩略图。
下面是它的流程:

我决定使用 NodeJS 作为我的开发语言,使用 [ImageMagick](https://github.com/rsms/node-imagemagick) 来转换缩略图。
我的服务的第一版的逻辑如下所示:

我下载了 [Docker Toolbox](https://www.docker.com/toolbox),用它安装了 Docker 的快速启动终端(Docker Quickstart Terminal)。Docker 快速启动终端使得创建容器更简单了。终端会启动一个装好了 Docker 的 Linux 虚拟机,它允许你在一个终端里运行 Docker 命令。
虽然在我的例子里,我的操作系统是 Mac OS X。但是 Windows 下也有相同的工具。
我准备使用 Docker 快速启动终端里为我的微服务创建一个容器镜像,然后从这个镜像运行容器。
Docker 快速启动终端就运行在你使用的普通终端里,就像这样:

### 第一个小问题和第一个大问题
我用 NodeJS 和 ImageMagick 瞎搞了一通,然后让我的服务在本地运行起来了。
然后我创建了 Dockerfile,这是 Docker 用来构建容器的配置脚本。(我会在后面深入介绍构建过程和 Dockerfile)
这是我运行 Docker 快速启动终端的命令:
```
$ docker build -t thumbnailer:0.1
```
获得如下回应:
```
docker: "build" requires 1 argument.
```
呃。
我估摸着过了15分钟我才反应过来:我忘记了在末尾参数输入一个点`.`。
正确的指令应该是这样的:
```
$ docker build -t thumbnailer:0.1 .
```
但是这不是我遇到的最后一个问题。
我让这个镜像构建好了,然后我在 Docker 快速启动终端输入了 [`run` 命令](https://docs.docker.com/reference/commandline/run/)来启动容器,名字叫 `thumbnailer:0.1`:
```
$ docker run -d -p 3001:3000 thumbnailer:0.1
```
参数 `-p 3001:3000` 让 NodeJS 微服务在 Docker 内运行在端口3000,而绑定在宿主主机上的3001。
到目前看起来都很好,对吧?
错了。事情要马上变糟了。
我通过运行 `docker-machine` 命令为这个 Docker 快速启动终端里创建的虚拟机指定了 ip 地址:
```
$ docker-machine ip default
```
这句话返回了默认虚拟机的 IP 地址,它运行在 Docker 快速启动终端里。在我这里,这个 ip 地址是 192.168.99.100。
我浏览网页 <http://192.168.99.100:3001/> ,然后找到了我创建的上传图片的网页:

我选择了一个文件,然后点击上传图片的按钮。
但是它并没有工作。
终端告诉我他无法找到我的微服务需要的 `/upload` 目录。
现在,你要知道,我已经在此耗费了将近一天的时间-从浪费时间到研究问题。我此时感到了一些挫折感。
然后灵光一闪。某人记起来微服务不应该自己做任何数据持久化的工作!保存数据应该是另一个服务的工作。
所以容器找不到目录 `/upload` 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根本就是我的微服务在基础设计上就有问题。
让我们看看另一幅图:

我为什么要把文件保存到磁盘?微服务按理来说是很快的。为什么不能让我的全部工作都在内存里完成?使用内存缓冲可以解决“找不到目录”这个问题,而且可以提高我的应用的性能。
这就是我现在所做的。下面是我的计划:

这是我用 NodeJS 写的在内存运行、生成缩略图的代码:
```
// Bind to the packages
var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var router = express.Router();
var path = require('path'); // used for file path
var im = require("imagemagick");
// Simple get that allows you test that you can access the thumbnail process
router.get('/', function (req, res, next) {
res.status(200).send('Thumbnailer processor is up and running');
});
// This is the POST handler. It will take the uploaded file and make a thumbnail from the
// submitted byte array. I know, it's not rocket science, but it serves a purpose
router.post('/', function (req, res, next) {
req.pipe(req.busboy);
req.busboy.on('file', function (fieldname, file, filename) {
var ext = path.extname(filename)
// Make sure that only png and jpg is allowed
if(ext.toLowerCase() != '.jpg' && ext.toLowerCase() != '.png'){
res.status(406).send("Service accepts only jpg or png files");
}
var bytes = [];
// put the bytes from the request into a byte array
file.on('data', function(data) {
for (var i = 0; i < data.length; ++i) {
bytes.push(data[i]);
}
console.log('File [' + fieldname + '] got bytes ' + bytes.length + ' bytes');
});
// Once the request is finished pushing the file bytes into the array, put the bytes in
// a buffer and process that buffer with the imagemagick resize function
file.on('end', function() {
var buffer = new Buffer(bytes,'binary');
console.log('Bytes got ' + bytes.length + ' bytes');
//resize
im.resize({
srcData: buffer,
height: 100
}, function(err, stdout, stderr){
if (err){
throw err;
}
// get the extension without the period
var typ = path.extname(filename).replace('.','');
res.setHeader("content-type", "image/" + typ);
res.status(200);
// send the image back as a response
res.send(new Buffer(stdout,'binary'));
});
});
});
});
module.exports = router;
```
好了,一切回到了正轨,已经可以在我的本地机器正常工作了。我该去休息了。
但是,在我测试把这个微服务当作一个普通的 Node 应用运行在本地时...

它工作的很好。现在我要做的就是让它在容器里面工作。
第二天我起床后喝点咖啡,然后创建一个镜像——这次没有忘记那个"."!
```
$ docker build -t thumbnailer:01 .
```
我从缩略图项目的根目录开始构建。构建命令使用了根目录下的 Dockerfile。它是这样工作的:把 Dockerfile 放到你想构建镜像的地方,然后系统就默认使用这个 Dockerfile。
下面是我使用的Dockerfile 的内容:
```
FROM ubuntu:latest
MAINTAINER [email protected]
RUN apt-get update
RUN apt-get install -y nodejs nodejs-legacy npm
RUN apt-get install imagemagick libmagickcore-dev libmagickwand-dev
RUN apt-get clean
COPY ./package.json src/
RUN cd src && npm install
COPY . /src
WORKDIR src/
CMD npm start
```
这怎么可能出错呢?
### 第二个大问题
我运行了 `build` 命令,然后出了这个错:
```
Do you want to continue? [Y/n] Abort.
The command '/bin/sh -c apt-get install imagemagick libmagickcore-dev libmagickwand-dev' returned a non-zero code: 1
```
我猜测微服务出错了。我回到本地机器,从本机启动微服务,然后试着上传文件。
然后我从 NodeJS 获得了这个错误:
```
Error: spawn convert ENOENT
```
怎么回事?之前还是好好的啊!
我搜索了我能想到的所有的错误原因。差不多4个小时后,我想:为什么不重启一下机器呢?
重启了,你猜猜结果?错误消失了!(LCTT 译注:万能的“重启试试”)
继续。
### 将精灵关进瓶子里
跳回正题:我需要完成构建工作。
我使用 [`rm` 命令](https://docs.docker.com/reference/commandline/rm/)删除了虚拟机里所有的容器。
```
$ docker rm -f $(docker ps -a -q)
```
`-f` 在这里的用处是强制删除运行中的镜像。
然后删除了全部 Docker 镜像,用的是[命令 `rmi`](https://docs.docker.com/reference/commandline/rmi/):
```
$ docker rmi if $(docker images | tail -n +2 | awk '{print $3}')
```
我重新执行了重新构建镜像、安装容器、运行微服务的整个过程。然后过了一个充满自我怀疑和沮丧的一个小时,我告诉我自己:这个错误可能不是微服务的原因。
所以我重新看到了这个错误:
```
Do you want to continue? [Y/n] Abort.
The command '/bin/sh -c apt-get install imagemagick libmagickcore-dev libmagickwand-dev' returned a non-zero code: 1
```
这太打击我了:构建脚本好像需要有人从键盘输入 Y! 但是,这是一个非交互的 Dockerfile 脚本啊。这里并没有键盘。
回到 Dockerfile,脚本原来是这样的:
```
RUN apt-get update
RUN apt-get install -y nodejs nodejs-legacy npm
RUN apt-get install imagemagick libmagickcore-dev libmagickwand-dev
RUN apt-get clean
```
第二个`apt-get` 忘记了`-y` 标志,它用于自动应答提示所需要的“yes”。这才是错误的根本原因。
我在这条命令后面添加了`-y` :
```
RUN apt-get update
RUN apt-get install -y nodejs nodejs-legacy npm
RUN apt-get install -y imagemagick libmagickcore-dev libmagickwand-dev
RUN apt-get clean
```
猜一猜结果:经过将近两天的尝试和痛苦,容器终于正常工作了!整整两天啊!
我完成了构建工作:
```
$ docker build -t thumbnailer:0.1 .
```
启动了容器:
```
$ docker run -d -p 3001:3000 thumbnailer:0.1
```
获取了虚拟机的IP 地址:
```
$ docker-machine ip default
```
在我的浏览器里面输入 <http://192.168.99.100:3001/> :
上传页面打开了。
我选择了一个图片,然后得到了这个:

工作了!
在容器里面工作了,我的第一次啊!
### 这让我学到了什么?
很久以前,我接受了这样一个道理:当你刚开始尝试某项技术时,即使是最简单的事情也会变得很困难。因此,我不会把自己当成最聪明的那个人,然而最近几天尝试容器的过程就是一个充满自我怀疑的旅程。
但是你想知道一些其它的事情吗?这篇文章是我在凌晨2点完成的,而每一个受折磨的时刻都值得了。为什么?因为这段时间你将自己全身心投入了喜欢的工作里。这件事很难,对于所有人来说都不是很容易就获得结果的。但是不要忘记:你在学习技术,运行世界的技术。
P.S. 了解一下Hello World 容器的两段视频,这里会有 [Raziel Tabib’s](http://twitter.com/RazielTabib) 的精彩工作内容。
千万被忘记第二部分...
---
via: <https://deis.com/blog/2015/beyond-hello-world-containers-hard-stuff>
作者:[Bob Reselman](https://deis.com/blog) 译者:[Ezio](https://github.com/oska874)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我是如何学习 Linux 的 | 张宏宇 | 第一、抱着良好的心态去学习;第二、合适的学习方式和教材;第三、不要抵触“无聊”的英语;第四、找到乐趣以及伙伴;第五、多动手实践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7/101642g5yxyzvji5imyjhv.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7/101642g5yxyzvji5imyjhv.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学习"
] | 观点 | {
"viewnum": 28090,
"commentnum": 15,
"favtimes": 7,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2.210.108.99",
"message": "不错哦,我也想学一下,呵呵",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0.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27T10:53:46"
},
{
"postip": "111.198.66.137",
"message": "<<Linux就該這麼學>>這本書挺好的。文中點了一個關鍵,其實英語好了,學習Linux會進步很快,英語世界有很多很好的初學教科書,比如<<Linux Bible>>、<<Debian Administrator Handbook>>,wiki, document, man...就更不用說了~",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Vivaldi 1.1|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27T11:09:19"
},
{
"postip": "114.253.161.127",
"message": "<鸟哥的linux私房菜>和<Linux就该这么学>都是国内品质最好的Linux教材,没有推荐之分。",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45.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27T11:13:43"
},
{
"postip": "1.62.120.236",
"message": "just look",
"username": "Noocl [Chrome 50.0|GNU/Linux]",
"date": "2016-04-27T16:26:07"
},
{
"postip": "120.236.162.192",
"message": "学习Linux应用层面是一部分,当有一定的基础的时候,建议花点时间学习Linux内核和操作系统层面的知识,可以拓宽Linux的视野。推荐《深入理解Linux内核》和《操作系统的精髓和原理设计》",
"username": "来自广东的 Chrome 47.0|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28T08:57:36"
},
{
"postip": "123.232.103.50",
"message": "想学好Linux?简单,把你最常用的笔记本或电脑都换成Linux系统即可。",
"username": "v55555 [Chrome 48.0|Windows 10]",
"date": "2016-04-28T10:27:21"
},
{
"postip": "59.57.217.186",
"message": "好玩!就继续咯!",
"username": "7th [Firefox 45.0|GNU/Linux]",
"date": "2016-04-28T17:22:05"
},
{
"postip": "183.206.170.181",
"message": "谢谢前辈分享经验",
"username": "solitudeycq [Safari 9.1|Mac 10.11]",
"date": "2016-04-28T20:28:00"
},
{
"postip": "120.236.177.45",
"message": "mark",
"username": "来自广东的 Firefox 46.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4-30T09:25:22"
},
{
"postip": "111.122.136.193",
"message": "zan",
"username": "来自贵州都匀的 Sogou Explorer 2|Windows 7 用户",
"date": "2016-04-30T22:52:50"
},
{
"postip": "117.151.64.46",
"message": "赞!",
"username": "tea1111980 [Chrome 50.0|Windows 10]",
"date": "2016-05-02T03:57:51"
},
{
"postip": "60.175.130.2",
"message": "默默支持 !",
"username": "hello_linux [Firefox 45.0|Windows 7]",
"date": "2016-05-02T08:12:49"
},
{
"postip": "139.207.229.150",
"message": "默默支持",
"username": "秦旭网络 [Firefox 41.0|Fedora]",
"date": "2016-05-03T11:48:22"
},
{
"postip": "115.171.127.192",
"message": "如果想做专业人士,可以跟着马哥学一下",
"username": "来自北京的 Chrome 49.0|Mac 10.11 用户",
"date": "2016-05-04T08:38:28"
},
{
"postip": "221.221.161.3",
"message": "马哥现在在北京上课了。。。",
"username": "不简单 [Chrome 45.0|Windows 7]",
"date": "2016-05-04T22:11:13"
}
] | [] | 第一、抱着良好的心态去学习;第二、合适的学习方式和教材;第三、不要抵触“无聊”的英语;第四、找到乐趣以及伙伴;第五、多动手实践 | 2016-04-27T10:18:00 | 2016-04-27T10:18:00 | 7,277 | /article-7277-1.html | 为何要学习 Linux?
这个问题可能困扰着很多 Linux 初学者和爱好者,其实我也说不上来为何要学习 Linux,可能最实在的理由就是----Linux 相关工作岗位很多。在“见到” Linux 的第一面并不会感觉到此物有多么惊艳和神奇,但经历了漫长的学习和接触之后,你会发现它是如此的让人神往和愉悦。
那么,如何才能学好Linux呢?
### 第一、抱着良好的心态去学习
学习 Linux 一定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切忌怀疑自己的学习方向和成果。
拿我自己的经验来说,我学 Linux 是因为要比赛,学习 Linux 成了我每天的任务,就像“出租车司机每天一起床就欠200百元钱”一样。苦于学校没有专业的老师,只好一心扑在“圣贤书”之上,在经历了半年的强制学习和强制灌输,我产生了严重的自我怀疑:“学习 Linux 有什么用?那么多命令记到死啊?还比什么赛,干脆退赛完事”。这些不良的情绪直接阻碍了我学习的动力和效率,但试问这世间有什么是容易的呢?还记得你敲出的第一条命令在一个“黑漆漆”的窗口中显示了什么样的神迹吗?**学习 Linux 绝非是件易事,但请不要怀疑你自己的方向和成果,你所付出的终将会给丰厚的回报。**
“善终若始,则无败势”这句话就总结了我上面说的一些乱七八糟的话,如果一件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还能保持像你开始那样心态的话,那么你将立于不败之地。
这一段最后补充一个小的问题吧,不要纠结去学习哪个 Linux 发行版,其实从任何一个发行版开始你的学习之旅都是一样的。
### 第二、合适的学习方式和教材
上面也说了,笔者最开始学习 Linux 的时候纯自学,经历了“鸟哥”的厚重,以及 Linux 从入门到“进坑”,各种各样的书籍和视频充斥着我本来就不太大的脑容量。说实话《鸟哥的 Linux 私房菜》是一本特别好的书,清晰明了、幽默风趣,但因为此书“厚如砖头”以及目前 Linux 的版本情况,所以不太推荐初学者拿此书系统的学习 Linux。当然如果第四版出了还是赶紧拜读一下的好(听说第四版今年就会引入到大陆了)。
又扯了一堆废话,那么来个明确的问题,**选择视频还是书籍?**
很多初学者比较倾向于找一些视频教程来看,其实这真是极好的,但是你得找一些质量高、口碑好,最好是一些大型培训机构内部的视频。但是**请不要一直依赖视频**,毕竟视频除了没有互动之外,跟上课一样的,所以看视频的唯一缺点就是学习成本的增加,这个成本包括了取得费用和时间成本,所以在你什么都不懂而且看书看“懵逼”的时候先看看视频吧。当你把 Linux 基础命令用熟练了,理解简单的服务原理并可以独立配置简单的服务的时候,那么就去看书吧!看书可以大大的节省你的时间、金钱成本。

看什么书?我个人比较推荐初学者去系统学习刘遄老师的[《Linux就该这么学》](http://www.linuxprobe.com/)这本书。作为一名从业7年的运维高手,刘遄老师的书籍里每一章的主题非常明确,章节内容也很精练简洁,每个章节最后都会有一些小的练习题和思考题,可以让新手更快、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每一章的知识。我自己用了3个月通读了一番,受益匪浅(而且免费)。
当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选择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教材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就跟谈恋爱一样,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
### 第三、不要抵触“无聊”的英语
英语无聊吗?楼主目前还在学校学习,经常可以听到一些放弃英语的朋友们说“我们是中国人,干嘛要学英语”,我就提提不吐槽了。
基本上你学习 Linux 或者使用 Linux 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发现与其说是学习 Linux 操作系统,还不如说是学习如何阅读英文呢。比如初期我们使用英文基本是在“**找男人**”的时候用的,当然这个 **man** 是个金发碧眼的“猛男”,你跟他说中文?我敢保证他能打死你。:D
随着知识的深入,你可能会需要经常去搜索一些资料,当度娘不能满足你的时候,你还得去找另一个男人---谷哥。你跟谷哥讲中文当然是可以的,但是有时候谷哥会用中文含蓄的跟你表达“我这里资料还是太少了,你去我哥哥(英文谷哥)那问问?” 试问此时如果你不会用英文描述你的问题,或者看不懂外国牛人的回答,那时候真的有种想拿豆腐撞死自己的冲动。
拿一朋友的例子来说,他就属于那种宁可背命令、背参数、背配置格式,也不愿意多记点单词的家伙。但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假如我背了200个在 man 文档中经常出现的单词,通过这200个单词我可以猜测大多数的英文段落的意思,我还用背那些“毫无生机”的命令和参数吗?而且说实话,语言的学习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 第四、找到乐趣以及伙伴
能从枯燥的学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楼主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类似于“这样行不行?那样做好不好?如果我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这种想法总会让我非常急切的去试一试,虽然结果可能跟你的想象相差甚远。甚至这些问题度娘都能告诉你,但我就是喜欢自己动手尝试所带来的“快感”。当然所谓的乐趣也是相对于个人而言的,有些人把尝试新东西当做乐趣,每一次成功输出所产生的小小的成就感也可以是乐趣,当然还有一些恶趣味不是吗?
找到小伙伴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楼主在刚学习 Linux 的时候有好多同学、学弟学妹在同一屋檐下学习,彼此竞争、彼此帮助,每个人都能得到长足的进步。当然其实这里我想说的是找个已经学会或者从事 Linux 的朋友,当你不会的时候有个人可以帮你,这样会省掉很多查资料、翻文档的时间。
**什么?“那些高手都不理我”。**
亲,我推荐你先检查自己问问题的态度。楼主在长期混迹的 QQ 群中经常见到一些初学者会提问一些问题,在得到回答后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就默默的潜水了,甚至经常看到那种得不到响应就破口大骂的。天哪,谁欠你的吗?OK,自己的态度没问题之后,那么你可以怀疑那些高手是否名副其实,真正的高手永远乐于分享并且伴着强烈的“开源精神”。当然有时候那些大神仅仅会抛出一句“方向”性的回答,但有时候这种答案才是真正优秀的答案,会帮你理清前进道路上的很多岔口。
### 第五、多动手实践
这一段其实真的没必要多说,上面介绍了我自己的 Linux 学习经历和学习方法,这些都是有差异性的,但永恒的不变的是“**熟能生巧**”这四个字,学好 Linux 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时间、知识的积累一定可以将你推上顶峰。
|
||||
开源新闻速递(160427):Node.js 发布 6.0 | wxy | Tails 2.3 发布;Vivaldi 浏览器 1.1 发布
更多新闻请移步链接。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7/114253g3eycivmiyix5ako.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7/114253g3eycivmiyix5ako.pn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Node.js",
"Tails"
] | 新闻 | {
"viewnum": 5267,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7.62.251.76",
"message": "这年头版本不起飞都不好意思混",
"username": "二次元萌控森 [Firefox 45.0|Windows 10]",
"date": "2016-04-27T12:25:16"
}
] | [] | Tails 2.3 发布;Vivaldi 浏览器 1.1 发布
更多新闻请移步链接。 | 2016-04-27T11:42:52 | 2016-04-27T11:42:52 | 7,278 | /article-7278-1.html | 
Node.js 经过了半年的开发之后,今天[发布](https://nodejs.org/en/blog/release/v6.0.0/)了 6.0 LTS 版本。这是一个长期支持版本,它会支持到2018年4月,并在其后的一年内提供维护更新。随着今天的发布,Node.js 基金会将停止支持老的 0.12 分支,官方将只支持 4.x 和 6.x 分支,而 5.x 是一个实验性分支。基金会的专家说依旧建议在产品环境中使用 4.x,直到人们认为 6.x 已经稳定了。
Node.js 6.0 支持了 93% 的 ECMAScript 6 (JavaScript 2015) 标准,而 5.0 仅支持了 56%。Node.js 6.0 中新的模块载入系统据说比 4.x 要快4倍。另外,新的 Node.js 6.0 使用了 Google 的 V8 引擎的 5.0 版本。
Tails 2.3 发布了,这是一个专门用于“悄悄地进村”的发行版,本次[发布](https://tails.boum.org/news/version_2.3/index.en.html)更新了大部分的核心组件,修复了不少错误,也有一些新的功能,比如支持从 KeePassX 复制黏贴你的 GnuPG 口令等。下一个版本 2.4 预计在6月份发布。建议所有的用户尽快升级。
然后是两个分区软件发布了新的版本。GParted 发布了 0.26.0,带来了一些新功能,包括 LUKS 加密文件系统的只读支持、支持 NTFS、XFS、EXT2、EXT3、EXT4 等文件系统拷贝时的进度条、同时也会在内部拷贝时显示一个整体进度条、支持最大2 TiB 的 FAT32 分区。
另外一个刚刚发布了 2016\_04\_26 版本 [Parted Magic](https://partedmagic.com/) 却是一个商业付费的发行版,它是基于前面提到 GParted 分区软件、 TestDisk 分区恢复和反删除软件等开源软件的一个发行版。本次更新由于 Chrome 放弃了32位 Linux 版本的支持,所以该发行版也移除了其中的 Chrome 浏览器。
最近发展很快的 ubuntuBSD 项目在有了自己的[官方主页](http://www.ubuntubsd.org/)之后,又有了自己的论坛:[https://forums.ubuntubsd.org](https://forums.ubuntubsd.org/),关心它的朋友可以去看看。ubuntuBSD 项目是一个[将 ubuntu 的桌面嫁接于 FreeBSD 内核上的项目](/article-7176-1.html),目前正在[寻求成为 Ubuntu 的官方分支](/article-7207-1.html)。
Vivaldi 浏览器[发布](https://vivaldi.net/en-US/teamblog/110-vivaldi-1-1-is-here)了 1.1 版本,这次是重新基于 Chromium 50 进行开发的。新的功能包括更多的选项卡控制、支持模仿 Opera 的 Speed Dials 等。
基于 Ubuntu 16.04 LTS 的 RaspEX 是一个面向树莓派2和3的发行版,在一周前发布时,还不能支持 Kodi 媒体中心,不过现在发布的 [160426](https://extonlinux.wordpress.com/2016/04/26/raspex-build-160426-based-on-ubuntu-16-04-with-kodi-media-center-16-0-and-fluxbox/) 更新中,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
||||
开源新闻速递(160428):《古墓丽影》2013 登陆 Linux | wxy | ntpd 中最近发现的大批安全漏洞得到了修复;
前 Tor 项目核心开发人员“反水”,协助 FBI 开发监控 Tor 的软件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8/200517txrqbrqzrr3urhu3.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8/200517txrqbrqzrr3urhu3.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古墓丽影",
"ntpd",
"Tor"
] | 新闻 | {
"viewnum": 5324,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ntpd 中最近发现的大批安全漏洞得到了修复;
前 Tor 项目核心开发人员“反水”,协助 FBI 开发监控 Tor 的软件 | 2016-04-28T20:05:00 | 2016-04-28T20:05:00 | 7,280 | /article-7280-1.html | 
经典的《古墓丽影》2013 重启版正式移植到了 Linux 平台,现在可以在 Linux 平台上的 [Steam](http://store.steampowered.com/app/203160/) 或 SteamOS 中下载并享受这个经典游戏了。
近两个月来,被众多服务器和网络设备中使用的网络时间协议 NTP 守护进程 ntpd 中发现了一大批的安全漏洞,这些安全漏洞可以用来发起 DoS 攻击和跳过安全验证。ntpd 已经发布了修复更新,请系统管理员们尽快升级(4.2.8p7)。
[据称](http://www.dailydot.com/politics/government-contractor-tor-malware/),一位前 Tor 项目的核心开发人员 Matthew Edman 在离开了这个开源项目之后,为 FBI 开发了一个 Torsploit 软件,用于在 Tor 网络中发现用户匿名的身份。
前两天我们报道过,Mozilla Firefox 发布了 46.0,现在 Mozilla 已经正式发布了下载链接:[Linux 32 位](http://download.firefox.com.cn/releases/firefox/46.0/zh-CN/Firefox-latest.tar.bz2)、[Linux 64 位](http://download.firefox.com.cn/releases/firefox/46.0/zh-CN/Firefox-latest-x86_64.tar.bz2)。其它语言和操作系统的请[在这里选择](http://www.firefox.com.cn/download/#more)。在 46.0 发布之后,Mozilla 就开始了 [47.0](https://www.mozilla.org/en-US/firefox/47.0beta/releasenotes/) 的开发,在此版本中会支持 ChaCha20/Poly1305 加密套件、在较高性能的计算机上支持 VP9 视频编码等。
GNOME 的 Software 软件中的一个 bug 导致它在 Ubuntu 16.04 LTS 中不能安装第三方 .deb 软件包。[上游已经发布了修正](https://bugzilla.gnome.org/show_bug.cgi?id=765482),Ubuntu 16.04 LTS 估计过几天就会发布更新。
Linux 内核[发布](http://lkml.iu.edu/hypermail/linux/kernel/1604.3/03783.html) 3.12.59,这是一个 LTS 版本,会支持到 2017 年。
Proxmox VE(虚拟环境)服务器操作系统[发布](https://www.proxmox.com/en/news/press-releases/proxmox-ve-4-2-released)了 4.2 版本,带有 Let's Encrypt 支持及对 ZFS 进行了大量改进。Proxmox VE 是基于 Debian GNU/Linux 8.4 "Jessie" 的衍生版,被用在 140 个国家、超过12万台主机之中。
|
||||
NTP 服务进程修复了一大波安全漏洞,请尽快升级 | Catalin Cimpanu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ntp-daemon-gets-fixes-for-vulnerabilities-causing-dos-and-authentication-bypass-503483.shtml | US-CERT 披露,在 ntpd 中最近发现了大量安全缺陷。在今年的一月和四月它分别修复了两大批安全漏洞。管理员们应该尽快升级其设备固件和服务器软件到最新的版本(4.2.8p7)。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9/054214ow7joxx1eosed07h.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9/054214ow7joxx1eosed07h.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NTP"
] | 新闻 | {
"viewnum": 5315,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US-CERT 披露,在 ntpd 中最近发现了大量安全缺陷。在今年的一月和四月它分别修复了两大批安全漏洞。管理员们应该尽快升级其设备固件和服务器软件到最新的版本(4.2.8p7)。 | 2016-04-29T08:14:00 | 2016-04-29T08:14:00 | 7,281 | /article-7281-1.html | US-CERT [披露](http://www.kb.cert.org/vuls/id/718152),在 ntpd 中最近发现了大量安全缺陷。ntpd 是 网络时间协议 NTP 的服务进程,绝大多数的服务器和各种设备都采用它来处理时间相关的任务。
虽然有多种 NTP 的服务进程,但是我们一般说的都是指 NTP.org 的 ntpd 服务进程,它也是大部分服务器和设备所用的版本。在今年的[一月](http://support.ntp.org/bin/view/Main/SecurityNotice#January_2016_NTP_4_2_8p6_Securit)和[四月](http://support.ntp.org/bin/view/Main/SecurityNotice#April_2016_NTP_4_2_8p7_Security)它分别修复了两大批安全漏洞。
[据 Cisco 说](http://blog.talosintel.com/2016/04/vulnerability-spotlight-further-ntpd_27.html),一些漏洞会导致 DoS 攻击或者甚至跳过认证过程。Cisco 是负责推动对 NTP 进行安全评估的 <ruby> Linux 基金会核心基础架构计划 <rp> ( </rp> <rt> Linux Foundation Core Infrastructure Initiative </rt> <rp> ) </rp></ruby>的成员。
由于各种智能设备都需要时间相关的功能,所以很多的设备都采用了 NTP 协议及 NTP.org 的服务进程,以确保系统时钟同步一致。
在这个协议中发现的安全问题是非常严重的,因为这会让攻击者非常容易地造成破坏。

### NTP ——通向各个网络
在两周前,两位安全研究人员发现了 NTP 服务进程中的安全缺陷,他们已经开发了一个通过网络进行攻击的漏洞验证程序,并使用它来模仿 NTP 通讯,从而可以[利用臭名昭著的 1970 漏洞让 iOS 设备变砖](http://news.softpedia.com/news/ios-1970-bug-can-be-exploited-via-network-connections-502955.shtml)!
除了这个漏洞缺陷之外,Web 安全厂商也都知道, NTP 协议也是最常见的发起 DDoS 攻击的方式之一。
US-CERT 提请网站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们对此引起重视,并打上最新的补丁。该组织已经列出了受到 NTP.org 的 ntpd 服务进程中安全漏洞影响的厂商名称,多达 75 家,这里包括苹果、思科、谷歌和 VMWare 等等著名厂商。
管理员们应该尽快升级其设备固件和服务器软件到最新的版本(4.2.8p7)。
|
||
前 Tor 开发者“反水”,帮助 FBI 开发软件来跟踪 Tor 用户 | Catalin Cimpanu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former-tor-developer-helped-the-fbi-by-creating-malware-to-go-after-tor-users-503504.shtml | 据 Daily Dot 报道,马修·艾德曼(Matthew Edman )以前是一位 Tor 项目的核心开发人员,但是在他离开了这个非盈利组织之后,帮助 FBI 开发了一个软件来跟踪 Tor 网络上的用户。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9/165612ktadoneot9gkzmvk.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29/165612ktadoneot9gkzmvk.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Tor",
"Torsploit"
] | 新闻 | {
"viewnum": 5701,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据 Daily Dot 报道,马修·艾德曼(Matthew Edman )以前是一位 Tor 项目的核心开发人员,但是在他离开了这个非盈利组织之后,帮助 FBI 开发了一个软件来跟踪 Tor 网络上的用户。 | 2016-04-29T16:56:11 | 2016-04-29T16:56:11 | 7,282 | /article-7282-1.html | 据 [Daily Dot](http://www.dailydot.com/politics/government-contractor-tor-malware/) 报道,<ruby> 马修·艾德曼 <rp> ( </rp> <rt> Matthew Edman </rt> <rp> ) </rp></ruby> 以前是一位 Tor 项目的核心开发人员,但是在他离开了这个非盈利组织之后,帮助 FBI 开发了一个软件来跟踪 Tor 网络上的用户。
艾德曼于 2008 年加入了 Tor 项目,那时他还是<ruby> 贝勒大学 <rp> ( </rp> <rt> Baylor University </rt> <rp> ) </rp></ruby>的一名大学生。他被分配到一个现已解散的项目 Vidalia 上,该项目用于开发一个简易的用户界面,可以让用户在计算机上设置和管理 Tor 连接。
Tor 的领导层于 2013 年终止了 Vidalia 项目,不过在那时,艾德曼已经在<ruby> 米特雷 <rp> ( </rp> <rt> Mitre </rt> <rp> ) </rp></ruby>公司担任高级网络安全工程师了。也许很多人都没听说过米特雷公司,不过大家所熟知的<ruby> <a href="http://cve.mitre.org/"> 常见漏洞与缺陷 </a> <rp> ( </rp> <rt> Common Vulnerabilities and Exposures </rt> <rp> ) </rp></ruby> CVE 数据库就是由该公司维护管理的。该公司也是一家成熟的网络安全和国防方面的承包商,年收入近15亿美金,主要的合同来自政府部门。

### 艾德曼开发了 Torsploit 软件
在米特雷公司期间, 艾德曼和几个 FBI 特工一起开发了 Torsploit 软件(也叫做 <ruby> 玉米剥皮者 <rp> ( </rp> <rt> Cornhusker </rt> <rp> ) </rp></ruby>)。FBI 将这个软件用在了其 Operation Torpedo 钓鱼行动中,也将其部署到了暗网的儿童色情门户网站上。FBI 特工[将艾德曼的软件打包到一个 Flash 文件中](http://news.softpedia.com/news/fbi-uses-spyware-to-catch-tor-based-child-pornography-suspect-493268.shtml),并将其放到网站上,如果用户使用 Tor 浏览器访问带有该 Flash 的站点时,这个恶意软件就会将访问者的真实 IP 地址和时间戳发送到 FBI 服务器。FBI 使用这些信息定位了25个嫌疑人,并已经起诉了其中19人。此外,FBI 还在使用其他的恶意软件,很多人怀疑 FBI 偷偷利用了 Tor 浏览器的漏洞,甚至还会[利用 Firefox 浏览器的零日漏洞](http://news.softpedia.com/news/is-the-fbi-hiding-a-firefox-zero-day-503026.shtml)。
### FBI “弄丢”了 Torsploit 的源代码
一位暗网的嫌疑人想要他的律师和技术专家们调查一下 Torsploit ,以便了解它是如何工作的,以及精度如何。而 FBI 的回答就像是四年级学生说‘他的家庭作业被狗吃了’一样可笑,FBI 官员说他们丢失了该软件的源代码。
艾德曼和 FBI 的合作仍在继续,有消息称他协助 Bureau 关闭了丝路地下市场,据闻他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特别是在跟踪罗斯布利的暗网和比特币交易方面。
在前几年,艾德曼先后加入了彭博社、FTI 咨询,现在是伯克利研究小组的[关键执行人员](http://www.thinkbrg.com/professionals-matthew-edman.html),在那里他同三位前 FBI 特工和一位前联邦检察官共同负责丝路这件案件。
|
||
开源新闻速递(160430):GNOME 3.22 开始开发 | wxy | Fedora 24 发布延迟一周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30/082501l0uu5sgy40qkibi4.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4/30/082501l0uu5sgy40qkibi4.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GNOME",
"Fedora"
] | 新闻 | {
"viewnum": 4693,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Fedora 24 发布延迟一周 | 2016-04-30T08:24:58 | 2016-04-30T08:24:58 | 7,284 | /article-7284-1.html | 
首先是三则 GNOME 的消息:
* 虽然 GNOME 3.20.1 已经发布了一段时间,但是有一些组件还没有发布相应的更新版本。在两周后,文件管理器 Nautilus 才发布了一个小的更新版本 3.20.1,这个版本里,用户可以将一些项目拖拽到“网络位置”。
* GNOME Builder IDE 发布了 3.20.2,支持 LLVM 3.8,而下一个版本的维护版本 3.21.1 已经准备好公测了。
* 虽然几天前才发布了 GNOME 3.21.1,不过 GNOME 3.22 已经从 3.21 中分支出来了,进入了其开发周期,预计 9/21 发布。
Fedora 的发布计划延迟已经成了传统,所以我们对 Fedora 24 的发布要[延迟一周](https://lists.fedoraproject.org/archives/list/[email protected]/thread/5KUAYCUAXPBQVWIECQXWVG2ZE3IHUFKZ/)毫不惊讶,目前预计要到 6/14 才能发布——如果不出现意外的话。
流行的跨平台开源多媒体框架 FFmpeg 发布了 3.0.2,更新了包括 libavutil、libavcodec 、 libavformat 在内的多数组件。
Oracle [发布](https://www.virtualbox.org/wiki/Changelog)了 VirtualBox 5.0.20,多处改进了对 Linux 内核 4.5 的支持,并初步支持了即将发布的 4.6 内核。对 Windows 宿主机的支持做了改进,并重新支持了 Windows XP。
Linux 内核发布 3.18.32 LTS、4.1.23 LTS。
Google 和 Mozilla 分别发布了 Chrome [50](http://googlechromereleases.blogspot.ro/2016/04/stable-channel-update_28.html) 和 Mozilla [46](https://www.mozilla.org/en-US/security/known-vulnerabilities/firefox/#firefox46) 的更新版本,解决了若干安全漏洞。
|
||||
开源新闻速递(160501):elementary OS 0.4 将基于 Ubuntu 16.04 LTS | wxy | SparkyLinux 发布 4.3 "Tyche"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5/01/060156qk1lpm1gol1lllz0.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5/01/060156qk1lpm1gol1lllz0.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elementary OS"
] | 新闻 | {
"viewnum": 6017,
"commentnum": 6,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5.60.67.90",
"message": "elementary OS 挺看好的一个ubuntu衍生版。稳定性美观性都挺不错,关键是够精简适合老机器",
"username": "来自河南郑州的 Safari 9.1|Mac 10.11 用户",
"date": "2016-05-01T15:04:55"
},
{
"postip": "113.99.3.81",
"message": "好久不用wine了。感觉需要wine的很多也做不好。很多软件也不用wine了,有替代品了。",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Opera 36.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5-01T21:35:46"
},
{
"postip": "171.83.39.113",
"message": "@wxy 小编很直接呀!哈哈…… 开门见山 今天没有什么大的消息 够直接 我喜欢 下面提供的信息也很有价值啊!",
"username": "interface [Chrome 49.0|Windows 7]",
"date": "2016-05-01T22:10:34"
},
{
"postip": "220.247.139.35",
"message": "我们也在考虑,如何做好这个新闻简讯栏目,确实需要仔细想想。",
"username": "linux [Chrome 49.0|Mac 10.11]",
"date": "2016-05-02T21:10:13"
},
{
"postip": "61.183.207.149",
"message": "就这样 也挺好的 真的",
"username": "interface [Chrome 49.0|Windows 7]",
"date": "2016-05-08T23:15:02"
},
{
"postip": "123.120.76.18",
"message": "谢谢!!",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5-09T16:07:18"
}
] | [] | SparkyLinux 发布 4.3 "Tyche" | 2016-05-01T08:31:00 | 2016-05-01T08:31:00 | 7,287 | /article-7287-1.html | 今天没有什么大的消息。

已经期待了一年之久的 elementary OS 0.4 还未发布,不过根据之前的计划,它将会[重新基于最新发布的 Ubuntu 16.04 LTS](http://blog.elementary.io/post/143436823881/how-long-until-loki) 进行开发,按照官方的说法,这次发布会有大的新功能——虽然还不知道什么时间能发布——目前[正在](http://t.umblr.com/redirect?z=https%3A%2F%2Felementary.io%2Fget-involved%23desktop-development&t=MmNkZGJhOTkzOTYzZDI3Njc3Y2VlYmIwNjBjN2VjMjE1NDEzZTljNSx6Z1VvN3N1QQ%3D%3D)开发第一个 beta 版本。
SparkyLinux [发布](http://sparkylinux.org/sparkylinux-4-3-is-out/) 4.3 "Tyche",它是一个基于 Debian 9.0 的发行版,采用了相当新的 Linux 内核 4.5.1。
Wine 1.9.9 [发布](https://www.winehq.org/news/2016043001)了,看起来离 Wine 2.0 不远了。这次更新修复了38个1.9.8的 bug。
著名的电子书管理工具 Calibre [发布](http://calibre-ebook.com/whats-new)了 2.56 版本,这是一个维护版本,修复了一些小问题。
Sabayon 16.05 [发布](http://www.sabayon.org/release/latest-monthly-release-sabayon-1511),它是一个基于 Gentoo 的发行版。这个版本是一个维护版本,这次使用了 Linux 内核 4.5。
任职华为的 Linux 内核中国开发者 Zefan Li 发布了 3.4 LTS 内核的 112 个版本。
|
||||
开源新闻速递(160502):Arch Linux 2016.05.01 发布 | wxy | BlackArch 发布了新的版本 2016.04.28;
Ubuntu 在线峰会 UOS 即将在 五月 3-5 日召开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5/02/152221viw6wwuaa6vya3na.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5/02/152221viw6wwuaa6vya3na.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Arch Linux",
"BlackArch",
"UOS"
] | 新闻 | {
"viewnum": 5238,
"commentnum": 0,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 | BlackArch 发布了新的版本 2016.04.28;
Ubuntu 在线峰会 UOS 即将在 五月 3-5 日召开 | 2016-05-02T15:22:19 | 2016-05-02T15:22:19 | 7,290 | /article-7290-1.html | 
[Arch Linux 2016.05.01](https://www.archlinux.org/download/) 发布。Arch Linux 是一个滚动发行版,因此如果你已经是 Arch 用户的话,你并不需要下载这个新的 ISO,只需要执行升级命令即可:`sudo pacman -Syu` 或 `yaourt -Syua`。2016.05.01 版本是第一个使用 Linux 4.5 内核的 Arch Linux 发行版,它安装了 Linux 内核 4.5.1。
BlackArch [发布](https://www.blackarch.org/blog.html)了新的版本 2016.04.28,它是一个基于 Arch 的衍生版,专门用于渗透测试,目前已经包含了超过 1400 个脆弱性测试工具。新的 ISO 使用了 Linux 内核 4.5.1,并且修复了 EFI 引导问题。
[Ubuntu 在线峰会 UOS](http://summit.ubuntu.com/) 即将在 五月 3-5 日召开,UOS 是 Ubuntu 每年最大的活动,本次峰会会讨论 Ubuntu 16.10 的开发。你可以[注册](http://summit.ubuntu.com/uos-1605/registration/)并在线[参与](http://summit.ubuntu.com/),并参考具体的[活动计划](http://summit.ubuntu.com/uos-1605/),此外你还可以[提交](http://summit.ubuntu.com/getinvolved/propose-a-session/)你的议题。
Linus Torvalds 发布了 Linux 内核 4.6 “<ruby> <a href="http://git.kernel.org/cgit/linux/kernel/git/torvalds/linux.git/commit/?id=04974df8049fc4240d22759a91e035082ccd18b4"> 焦鼬 </a> <rp> ( </rp> <rt> Charred Weasel </rt> <rp> ) </rp></ruby>”的 RC6 版本。他说,虽然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不过他还是准备在下周发布一个 RC7 版本,并在下下周正式发布 Linux 内核 4.6。
紧跟着 Xubuntu 16.04 LTS 的发布,基于它的衍生版 Voyager 也[发布](http://voyagerlive.org/index.php/live-voyager-16-04-lts/)了 16.04 LTS 版本。Voyager 是一个高度定制的 Xfce 桌面系统,包含了大量的开源工具。
Chrome 52 将支持 ES7,目前已经在 alpha 测试通道 Canary 中支持了 ES7,并会逐步发布到 beta 测试通道和正式版通道。
|
||||
KDE、GNOME 和 XFCE 桌面比较 | M.el Khamlichi | http://www.unixmen.com/kde-vs-gnome-vs-xfce-desktop/ | 这么多年来,很多人一直都在他们的 linux 桌面端使用 KDE 或者 GNOME 桌面环境。在这两个桌面环境多年不断发展的同时,其它的桌面也在持续增加它们的用户规模。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5/03/054945isqi9wvqyhy9r9mg.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5/03/054945isqi9wvqyhy9r9mg.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kylepeng93 | false | [
"桌面",
"Xfce",
"GNOME",
"KDE"
] | 新闻 | {
"viewnum": 27108,
"commentnum": 8,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4.117.123.4",
"message": "总而言之,各取所好。",
"username": "绿色圣光 [Firefox 45.0|GNU/Linux]",
"date": "2016-05-03T13:50:36"
},
{
"postip": "36.110.13.131",
"message": "还是推荐用 Fedora,自带最新 GNOME",
"username": "来自浙江的 Chrome 49.0|Mac 10.11 用户",
"date": "2016-05-03T14:41:16"
},
{
"postip": "183.15.61.99",
"message": "当前用的K、G,前一代X,再前一代……除了字符模式……",
"username": "POCMON [QQ Browser 9.4|Windows 10]",
"date": "2016-05-03T16:47:54"
},
{
"postip": "14.0.154.20",
"message": "用openbox一年,感覺很好,lightweight & highly customizable & powerful,就是我需要的workspace<br />\r\n<br />\r\nfeh as background / wallpaper manager<br />\r\ntint2 as panel<br />\r\ngmrun as quick launcher<br />\r\nxscreensaver as x screen saver",
"username": "来自香港的 Iceweasel 38.8|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5-03T23:12:28"
},
{
"postip": "116.76.254.59",
"message": "GNOME3怎么用都不习惯,用得几乎崩溃。",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Chrome 50.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5-04T09:31:01"
},
{
"postip": "182.239.173.146",
"message": "WM 表示不服",
"username": "来自澳大利亚的 Firefox 46.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5-05T15:27:48"
},
{
"postip": "113.99.1.215",
"message": "KDE 系统性还是最好的!",
"username": "来自广东广州的 Firefox 45.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5-07T10:20:57"
},
{
"postip": "218.93.115.210",
"message": "习惯了都还行",
"username": "来自江苏常州的 Chrome 52.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5-07T15:18:36"
}
] | [
{
"raid": 7835,
"displayorder": 0
}
] | 这么多年来,很多人一直都在他们的 linux 桌面端使用 KDE 或者 GNOME 桌面环境。在这两个桌面环境多年不断发展的同时,其它的桌面也在持续增加它们的用户规模。 | 2016-05-03T08:47:00 | 2016-05-03T08:47:00 | 7,294 | /article-7294-1.html | 
这么多年来,很多人一直都在他们的 linux 桌面端使用 KDE 或者 GNOME 桌面环境。在这两个桌面环境多年不断发展的同时,其它的桌面也在持续增加它们的用户规模。举个例子说,在轻量级桌面环境下,XFCE 一举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桌面环境,相较于 LXDE 缺少的优美视觉效果,默认配置下的 XFCE 在这方面就可以打败前者。XFCE 提供的功能特性都能在 GNOME2 下得到,然而,在一些较老的计算机上,它的轻量级的特性却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 桌面主题定制
用户完成安装之后,XFCE 看起来可能会有一点无趣,因为它在视觉上还缺少一些吸引力。但是,请不要误解我的话, XFCE 仍然拥有漂亮的桌面,但是对于大多数刚刚接触 XFCE 桌面环境的人来说,可能它看起来像香草一样普普通通。不过好消息是当我们想要给 XFCE 安装新的主题的时候,这会是一个十分轻松的过程,因为你能够快速的找到你喜欢的 XFCE 主题,之后你就可以将它解压到一个合适的目录中。从这一点上来说,XFCE 自带的一个放在“外观”下的重要的图形界面工具可以帮助用户更加容易的选择中意的主题,这可能是目前在 XFCE 上这方面最好用的工具了。如果用户按照上面的建议去做的话,对于想要尝试使用 XFCE 的任何用户来说都将不存在困难。
在 GNOME 桌面上,用户也可以按照类似上面的方法去做。不过,其中最主要的不同点就是在你做之前,用户必须手动下载并安装 GNOME Tweak Tool。当然,对于使用来说都不会有什么障碍,但是对于用户来说,使用 XFCE 安装和激活主题并不需要去额外去下载安装各种调整工具,这可能是他们无法忽略的一个优势。而在 GNOME 上,尤其是在用户已经下载并安装了 GNOME Tweak tool 之后,你仍将必须确保你已经安装了“用户主题扩展”。
同 XFCE 一样,用户需要去搜索并下载自己喜欢的主题,然后,用户可以再次使用 GNOME Tweak tool,并点击该工具界面左边的“外观”按钮,接着用户便可以直接查看页面底部并点击文件浏览按钮,然后浏览到那个压缩的文件夹并打开。当完成这些之后,用户将会看到一个告诉用户已经成功应用了主题的对话框,这样你的主题便已经安装完成。然后用户就可以简单的使用下拉菜单来选择他们想要的主题。和 XFCE 一样,主题激活的过程也是十分简单的,然而,对于因为要使用一个新的主题而去下载一个没有预先安装到系统里面的应用,这种情况也是需要考虑的。
最后,就是 KDE 桌面主题定制的过程了。和 XFCE 一样,不需要去下载额外的工具来安装主题。从这点来看,让人有种XFCE 可能要被 KDE 战胜了的感觉。不仅在 KDE 上可以完全使用图形用户界面来安装主题,而且甚至只需要用户点击获取新主题的按钮就可以找到、查看新的主题,并且最后自动安装。
然而,我们应该注意到 KDE 相比 XFCE 而言,是一个更加健壮完善的桌面环境。当然,对于主要以极简设计为目的的桌面来说,缺失一些更多的功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为此,我们要为这样优秀的功能给 KDE 加分。
### MATE 不是一个轻量级的桌面环境
在继续比较 XFCE、GNOME3 和 KDE 之前,对于老手我们需要澄清一下,我们没有将 MATE 桌面环境加入到我们的比较中。MATE 可被看作是 GNOME2 的另一个衍生品,但是它并没有主要作为一款轻量级或者快捷桌面出现。相反,它的主要目的是成为一款更加传统和舒适的桌面环境,并使它的用户在使用它时就像在家里一样舒适。
另一方面,XFCE 生来就是要实现他自己的一系列使命。XFCE 给它的用户提供了一个更轻量而仍保持吸引人的视觉体验的桌面环境。然后,对于一些认为 MATE 也是一款轻量级的桌面环境的人来说,其实 MATE 真正的目标并不是成为一款轻量级的桌面环境。这两种选择在各自安装了一款好的主题之后看起来都会让人觉得非常具有吸引力。
### 桌面导航
XFCE 除了桌面,还提供了一个醒目的导航器。任何使用过传统的 Windows 或者 GNOME 2/MATE 桌面环境的用户都可以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自如的使用新安装的 XFCE 桌面环境的导航器。紧接着,添加小程序到面板中也是很显眼的。就像找一个已经安装的应用程序一样,直接使用启动器并点击你想要运行的应用程序图标就行。除了 LXDE 和 MATE 之外,还没有其他的桌面的导航器可以做到如此简单。不仅如此,更好的是控制面板的使用是非常容易使用的,对于刚刚使用这个新桌面的用户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如果用户更喜欢通过老式的方法去使用他们的桌面,那么 GNOME 就不合适。通过热角而取代了最小化按钮,加上其他的应用排布方式,这可以让大多数新用户易于使用它。
如果用户来自类似 Windows 这样的桌面环境,那么这些用户需要摒弃这些习惯,不能简单的通过鼠标右击一下就将一个小程序添加到他们的工作空间顶部。与此相反,它可以通过使用扩展来实现。GNOME 是可以安装拓展的,并且是非常的容易,这些容易之处体现在只需要用户简单的使用位于 GNOME 扩展页面上的 on/off 开关即可。不过,用户必须知道这个东西,才能真正使用上这个功能。
另一方面,GNOME 正在它的外观中体现它的设计理念,即为用户提供一个直观和易用的控制面板。你可能认为那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在我看来,它确实是我认为值得称赞并且有必要被提及的方面。KDE 给它的用户提供了更多的传统桌面使用体验,并通过提供相似的启动器和一种更加类似的获取软件的方式的能力来迎合来自 Windows 的用户。添加小部件或者小程序到 KDE 桌面是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只需要在桌面上右击即可。唯一的问题是 KDE 中这个功能不好发现,就像 KDE 中的其它东西一样,对于用户来说好像是隐藏的。KDE 的用户可能不同意我的观点,但我仍然坚持我的说法。
要增加一个小部件,只要在“我的面板”上右击就可以看见面板选项,但是并不是安装小部件的一个直观的方法。你并不能看见“添加部件”,除非你选择了“面板选项”,然后才能看见“添加部件”。这对我来说不是个问题,但是对于一些用户来说,它变成了不必要的困惑。而使事情变得更复杂的是,在用户能够找到部件区域后,他们后来发现一种称为“活动”的新术语。它和部件在同一个地方,可是它在自己的区域却是另外一种行为。
现在请不要误解我,KDE 中的活动特性是很不错的,也是很有价值的,但是从可用性的角度看,为了不让新手感到困惑,它更加适合于放在另一个菜单项。用户各有不同,但是让新用户多测试一段时间可以让它不断改进。对“活动”的批评先放一边,KDE 添加新部件的方法的确很棒。与 KDE 的主题一样,用户不能通过使用提供的图形用户界面浏览和自动安装部件。这是一个有点神奇的功能,但是它这样也可以工作。KDE 的控制面板可能和用户希望的样子不一样,它不是足够的简单。但是有一点很清楚,这将是他们致力于改进的地方。
### 因此,XFCE 是最好的桌面环境,对吗?
就我自己而言,我在我的计算机上使用 GNOME、KDE,并在我的办公室和家里的电脑上使用 Xfce。我也有一些老机器在使用 Openbox 和 LXDE。每一个桌面的体验都可以给我提供一些有用的东西,可以帮助我以适合的方式使用每台机器。对我来说,Xfce 是我的心中的挚爱,因为 Xfce 是一个我使用了多年的桌面环境。但对于这篇文章,我是用我日常使用的机器来撰写的,事实上,它用的是 GNOME。
这篇文章的主要思想是,对于那些正在寻找稳定的、传统的、容易理解的桌面环境的用户来说,我还是觉得 Xfce 能提供好一点的用户体验。欢迎您在评论部分和我们分享你的意见。
---
via: <http://www.unixmen.com/kde-vs-gnome-vs-xfce-desktop/>
作者:[M.el Khamlichi](http://www.unixmen.com/author/pirat9/) 译者:[kylepeng93](https://github.com/kylepeng93) 校对:[wxy](https://github.com/wxy)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开源新闻速递(160503):Chrome 超越 IE ,市场占有率第一 | wxy | 微软将废弃 SHA-1 证书支持;
无 systemd 的 Debian 分支 Devuan 发布 beta 版本;
Ubuntu 镜像限制升到 2GB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5/03/170031caccehv26js0pypj.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5/03/170031caccehv26js0pypj.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浏览器",
"Chrome",
"IE",
"Devuan"
] | 新闻 | {
"viewnum": 5812,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7.152.67.19",
"message": "喜闻乐见",
"username": "korora [Chromium 50.0|Ubuntu 15.10]",
"date": "2016-05-03T17:54:21"
},
{
"postip": "112.97.57.30",
"message": "IE早就该死了,可是居然还活了这么久。",
"username": "来自广东深圳的 Mobile Safari|iOS 9.3 用户",
"date": "2016-05-03T20:46:46"
}
] | [] | 微软将废弃 SHA-1 证书支持;
无 systemd 的 Debian 分支 Devuan 发布 beta 版本;
Ubuntu 镜像限制升到 2GB | 2016-05-03T17:08:46 | 2016-05-03T17:08:46 | 7,295 | /article-7295-1.html | 
今天有一个里程碑的事件:**谷歌的 Chrome 浏览器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微软的 IE,取得了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排名。**
这是由于微软在 Windows 10 中不再携带 IE,所以 IE 的占有率下降是必然的;而另外一方面,谷歌的 Chrome 却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据 Net Applications 四月份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http://marketshare.hitslink.com/browser-market-share.aspx?qprid=1&qpcustomb=0),谷歌 Chrome 的占有率达到了 41.72%,而微软的 IE 则降到了 40.6%,虽然相差不大,但是按照现有的发展趋势,谷歌将很快取得更大的优势。当然,微软的 Edge 系列浏览器目前占有 4.64%,如果这个部分依旧是 IE 浏览器的话,显然微软目前还能暂时保持第一。
另外一个消息也是浏览器相关的,微软宣布它计划在今年夏天**在 Edge 和 IE 中废弃对 SHA-1 证书的支持**。也就是说,到时候使用更新后的 Edge 或 IE 访问 SHA-1 证书的 HTTPS 站点,将不会显示绿色的小锁,以表明其加密方案并不安全。而到 2017年2月时,微软会[进一步](https://blogs.windows.com/msedgedev/2016/04/29/sha1-deprecation-roadmap/)对使用 SHA-1 签名证书的站点的访问进行默认拦截。
2014年,因为对 systemd 不满,一群开发者[创建](/article-4512-1.html)了不使用 systemd 的 [Debian 分支 Devuan](/article-4335-1.html)。现在,他们[宣布](http://lwn.net/Articles/685521/)发布了Devuan Jessie 的 [beta](https://files.devuan.org/) 版本。Debian 8 Jessie 是在去年发布的,默认的初始化系统是 systemd,可选使用 sysvinit。Devuan 开发者称,Devuan 提供了从 Debian 7 Wheez 安全升级的路径,避免引入 systemd 导致的大部分问题。
之前,Ubuntu 的安装镜像会限制在 1GB 以内,但是 Ubuntu 16.04 LTS 的发布打破了这一限制,大小达到了1.4GB。因此,Canonical [决定](https://lists.ubuntu.com/archives/ubuntu-release/2016-May/003739.html)将大小限制将提高到 2GB,甚至一些衍生版,比如 Ubuntu Studio 会将限制放到更大,比如一张 DVD 的大小4.7GB。
以下是一些开源软件的版本更新情况:
* 历经了八个月的 beta 开发,Apricity OS 最近[发布](http://apricityos.com/blog/index.php/2016/05/01/apricity-os-04-2016-beta-rc1-release/)了第一个 RC 公测版本。它是一个基于 Arch Linux 的发行版,已经被下载超过了10万次。
* OpenELEC 7.0 的第三个 beta 版本[发布](http://openelec.tv/news/22-releases/180-beta-openelec-7-0-beta-3-released)。
* 在上一个维护版本发布一个月之后,[Git](https://git-scm.com/) 发布了 2.8.2 版本,做了若干改进和错误修复。
* Manjaro Linux LXQt 16.04 的一个衍生版 Manjaro Linux LXQt 16.04 黑暗版[发布](http://manjaro.github.io/Manjaro-Lxqt-dark-16.04-released/)了,它使用了一个名为 Kwantum 的暗色系主题,以避免刺激眼睛。
* 跨平台的开源多媒体播放软件 VLC 2.2 发布了第三个维护版本 2.2.3。

|
||||
Debian Live 项目的剧变 | Jake Edge | https://lwn.net/Articles/665839/ | 这个项目也许还是会以其它的形式继续下去。所以 Debian 仍然会有更多的工具去创造启动光盘和其他介质。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5/04/153452uaryxnczyazanatp.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5/04/153452uaryxnczyazanatp.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vim-kakali | false | [
"Debian"
] | 观点 | {
"viewnum": 4415,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222.175.103.67",
"message": "反正就是撕逼。。",
"username": "来自山东济南的 Chrome 50.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5-05T09:52:43"
},
{
"postip": "182.239.173.146",
"message": "好复杂...",
"username": "来自澳大利亚的 Firefox 46.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5-05T15:22:01"
}
] | [] | 这个项目也许还是会以其它的形式继续下去。所以 Debian 仍然会有更多的工具去创造启动光盘和其他介质。 | 2016-05-04T15:29:00 | 2016-05-04T15:29:00 | 7,300 | /article-7300-1.html | 尽管围绕 Debian Live 项目发生了很多戏剧性事件,关于 [Debian Live 项目](https://lwn.net/Articles/666127/)结束的[公告](http://live.debian.net/)的影响力甚至小于该项目首次出现时的公告。主要开发者的离开是最显而易见的损失,而社区对他本人及其项目的态度是很令人困惑的,但是这个项目也许还是会以其它的形式继续下去。所以 Debian 仍然会有更多的工具去创造启动光盘和其他介质。尽管是用这样一种有遗憾的方式,项目创始人 Dabiel Baumann 和 Debian CD 团队以及安装检测团队之间出现的长期争论已经被「解决」了。

在 11 月 9 日, Baumann 发表了题为「 Debian Live 项目的突然结束」的一篇公告。在那篇短文中,他一一列举出了自从这个和他有关的[项目被发起](https://www.debian.org/News/weekly/2006/08/)以来近 10 年间发生的不同的事件,这些事件可以表明他在 Debian Live 项目上的努力一直没有被重视或没有被足够重视。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因为在「包的含义」上存在冲突, R.Learmonth [申请](https://bugs.debian.org/cgi-bin/bugreport.cgi?bug=804315)了新的包名,而这侵犯了在 Debian Live 上使用的命名空间。
考虑到最主要的 Debian Live 包之一被命名为 live-build ,而 R.Learmonth 申请的新包名却是 live-build-ng ,这简直是对 live-build 的挑战。 live-build-ng 意为一种围绕 [vmdebootstrap](http://liw.fi/vmdebootstrap/)(LCTT 译注:创造真实的和虚拟机Debian的磁盘映像)工具的外部包装,这种包装是为了创造 live 介质(光盘和USB的插入),也是 Debian Live 最需要的的部分。但是当 Baumann Learmonth [要求](https://lwn.net/Articles/666173/)为他的包换一个不同的名字的时候,他得到了一个「有趣」的[回复](https://lwn.net/Articles/666176/):
>
> 应该注意到, live-build 不是一个 Debian 项目,它是一个声称自己是官方 Debian 项目的外部项目,这是一个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
>
>
> 这不是命名空间的问题,我们要将以目前维护的 live-config 和 live-boot 包为基础,把它们加入到 Debian 的本地项目。如果迫不得已的话,这将会有很多分支,但是我希望它不要发生,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把这些包整合到 Debian 中并继续以一种协作的方式去开发。
>
>
> live-build 已经被 debian-cd 放弃,live-build-ng 将会取代它。至少在一个精简的 Debian 环境中,live-build 会被放弃。我们(开发团队)正在与 debian-cd 和 Debian Installer 团队合作开发 live-build-ng 。
>
>
>
Debian Live 是一个「官方的」 Debian 项目(也可以是狭义的「官方」),尽管它因为思路上的不同产生过争论。除此之外, vmdebootstrap 的维护者 Neil Willians 为脱离 Debian Live 项目[提供了如下的解释](https://lwn.net/Articles/666181/):
>
> 为了更好的支持 live-build 的代替者, vmdebootstrap 肯定会被推广。为了能够用 live-build 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这项工作会由 debian-cd 团队来负责。这些问题包括可靠性问题,以及不能很好的支持多种机器和 UEFI 等。 vmdebootstrap 也存在着这些问题,我们用来自于对 live-boot 和 live-config 的支持情况来确定 vmdebootstrap 的功能。
>
>
>
这些抱怨听起来合情合理,但是它们可能已经在目前的项目中得到了解决。然而一些秘密的项目有很明显的取代 live-build 的意图。正如 Baumann [指出](https://lwn.net/Articles/666208/)的,这些计划没有被发布到 debian-live 的邮件列表中。人们首次从 Debian Live 项目中获知这些计划正是因为这一次的ITP事件,所以它看起来像是一个「秘密计划」——有些事情在像 Debian 这样的项目中得不到很好的安排。
人们可能已经猜到了,有很多帖子都支持 Baumann [重命名](https://lwn.net/Articles/666321/) live-build-ng 的请求,但是紧接着,人们就因为他要停止继续在 Debian Live 上工作的决定而变得沮丧。然而 Learmonth 和 Williams 却坚持认为取代 live-build 很有必要。Learmonth 给 live-build-ng 换了一个争议性也许小一些的名字: live-wrapper 。他说他的目标是为 Debian Live 项目加入新的工具(并且「把 Debian Live 项目引入 Debian 里面」),但是完成这件事还需要很大的努力。
>
> 我向已经被 ITP 问题所困扰的每个人道歉。我们已经告知大家 live-wrapper 还不足以完全替代 live-build 且开发工作仍在进行以收集反馈。尽管有了这部分的工作,我们收到的反馈缺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
>
>
这种对于取代 live-build 的强烈反对或许已经被预知到了。自由软件社区的沟通和交流很关键,所以,计划去替换一个项目的核心很容易引起争议——更何况是一个一直不为人所知的计划。从 Banumann 的角度来说,他当然不是完美的,他因为上传个不合适的 [syslinux 包](https://bugs.debian.org/cgi-bin/bugreport.cgi?bug=699808)导致了 wheezy 的延迟发布,并且从那以后他被从 Debian 开发者暂时[降级](https://nm.debian.org/public/process/14450)为 Debian 维护者。但是这不意味着他应该受到这种对待。当然,这个项目还有其他人参与,所以不仅仅是 Baumann 受到了影响。
Ben Armstrong 是其他参与者中的一位,在这个事件中,他很圆滑地处理了一些事,并且想从这个事件中全身而退。他从一封邮件[13](https://lwn.net/Articles/666336/)开始,这个邮件是为了庆祝这个项目,以及他和他的团队在过去几年取得的成果。正如他所说, Debian Live 的[下游项目列表](http://live.debian.net/project/downstream/)是很令人振奋的。在另一封邮件中,他也[指出](https://lwn.net/Articles/666338/)了这个项目不是没有生命力的:
>
> 如果 Debian CD 开发团队通过他们的努力开发出可行的、可靠的、经过完善测试替代品,以及一个合适的取代 live-build 的候选者,这对于 Debian 项目有利无害。如果他们继续做这件事,他们不会「用一个官方改良,但不可靠且几乎没有经过测试的待选者取代 live-build 」。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看到他们那样做的迹象。其间, live-build 仍保留在存档中——它仍然处于良好状态,且没有一种经过改良的继任者来取代它,因此开发团队没有必要尽快删除它。
>
>
>
11 月 24 号, Armstrong 也在[他的博客](https://lwn.net/Articles/666340/)上[发布](http://syn.theti.ca/2015/11/24/debian-live-after-debian-live/)了一个有关 Debian Live 的新消息。它展示了从 Baumann 退出起两周内的令人高兴的进展。甚至有迹象表明 Debian Live 项目与 live-wrapper 开发者开展了合作。博客上也有了一个[计划表](https://wiki.debian.org/DebianLive/TODO),同时不可避免地寻求更多的帮助。这让人们有理由相信围绕项目发生的戏剧性事件仅仅是一个小摩擦——也许不可避免,但绝不是像现在看起来这么糟糕。
---
via: <https://lwn.net/Articles/665839/>
作者:Jake Edge 译者:[vim-kakali](https://github.com/vim-kakali) 校对:[PurlingNayuki](https://github.com/PurlingNayuki)
本文由 [LCTT](https://github.com/LCTT/TranslateProject) 原创翻译,[Linux中国](https://linux.cn/) 荣誉推出
|
||
开源新闻速递(160504):Windows 系统市场份额首次跌破90%大关 | wxy | Linux 基金会发布了其免费徽章计划“CII 最佳实践徽章”;
Ubuntu 16.10 中默认桌面不会使用 Unity 8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5/04/164956e5yv3333dgpxvbpl.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5/04/164956e5yv3333dgpxvbpl.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Windows",
"Linux",
"Ubuntu"
] | 新闻 | {
"viewnum": 3863,
"commentnum": 2,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36.235.25.250",
"message": "Mac大法好!",
"username": "hazdzz [Firefox 45.0|Mac 10.9]",
"date": "2016-05-04T18:54:28"
},
{
"postip": "49.67.234.35",
"message": "win 10的logo简直一坨SI,都不如xp,简直和linux的企鹅logo一个级别。严重怀疑这个logo不是设计师设计的是程序员画的。",
"username": "来自江苏南通的 Chrome 50.0|Mac 10.11 用户",
"date": "2016-05-04T22:16:27"
}
] | [] | Linux 基金会发布了其免费徽章计划“CII 最佳实践徽章”;
Ubuntu 16.10 中默认桌面不会使用 Unity 8 | 2016-05-04T16:53:00 | 2016-05-04T16:53:00 | 7,301 | /article-7301-1.html | ### 头条消息

我们昨天[报道](/article-7295-1.html)过,根据 Net Applications 四月份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http://marketshare.hitslink.com/browser-market-share.aspx?qprid=1&qpcustomb=0),**谷歌的 Chrome 浏览器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微软的 IE,取得了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排名。事实上,在这次报告中,同样有另外一个重大变化需要注意到:[Windows 系统市场份额首次跌破90%大关](/article-7298-1.html)**,这是几个月以来持续下跌的结果。另外, Linux 的份额也有所下跌,唯一增长的是 Mac OS。
Linux 基金会[发布](http://www.linuxfoundation.org/news-media/announcements/2016/05/free-badge-program-signals-what-open-source-projects-meet-criteria)了其免费徽章计划“CII 最佳实践徽章”,该徽章会授予通过了安全性、稳定性和高品质评估的开源项目,目前已经授予的包括:Linux 内核、OpenSSL、Node.js、GitLab、cURL、Zephyr 和 OpenBlox。
正在召开的 [Ubuntu 在线峰会](http://summit.ubuntu.com/uos-1605/meeting/22663/ubuntu-online-summit-opening-plenary/)中,开发者们决定在不将 Unity 8 作为 Ubuntu 16.10 的默认桌面,虽然它也会安装上,但是不是默认的。
### 重要的开源软件的版本更新情况
* 基于 FreeBSD 的开源防火墙平台 pfSense 2.3 [发布](https://blog.pfsense.org/?p=2045#)了第一个修复更新,版本号为 2.3\_1 而不是 2.3.1——这个完整维护版会在稍后发布。本次紧急更新是为了解决上游修复的 NTP 中发现的严重安全漏洞。
* 另外一个基于 Linux 内核的开源防火墙平台 [IPFire](http://www.ipfire.org/) 2.19 [发布](http://www.ipfire.org/news/ipfire-2-19-core-update-101-released)了 Core Update 101 更新,解决了其 Web 界面中的一个跨站脚本安全漏洞。
* 用于搭建自己的私有云的开源云平台软件 ownCloud [发布](https://owncloud.com/blog-owncloud-9-0-2-8-2-4-8-1-7-8-0-12-7-0-14-available/)了其多个分支的维护版本:9.0.2、8.2.4、8.1.7、8.0.12 和 7.0.14,主要是修复了一些安全问题。另外要注意的是 ownCloud 7.x 系列在五月份就要结束支持期了,使用该版本的用户应该尽快升级到其它版本。
* Firefox 46.0 [推送](https://www.mozilla.org/en-US/firefox/46.0.1/releasenotes/)了第一个维护版本 46.0.1,修复了一些安全问题。
* Wordpress 的论坛插件 bbPress 中存在一个存储型 XSS 安全漏洞,黑客可以通过窃取 Cookie 来假扮成系统管理员。该安全问题至少会影响30万个使用 bbPress 的站点。最近释出的 2.5.9 解决了这个严重的安全问题,请尽快升级。
* Canonical 修复了目前还在支持的 Ubuntu 各个版本中的 OpenSSL 的多个[安全漏洞](http://www.ubuntu.com/usn/usn-2959-1/)。
|
||||
Ubuntu Tweak 项目正式宣告死亡 | Marius Nestor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ubuntu-tweak-is-now-officially-dead-and-buried-503672.shtml | 周鼎,是大家熟悉的 Ubuntu Tweak 软件的创造者和维护者,他前不久宣布该项目从 2016年5月2日开始不再维护。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5/05/135258c285hi4hrbi8qbcr.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5/05/135258c285hi4hrbi8qbcr.jp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Ubuntu Tweak"
] | 新闻 | {
"viewnum": 6829,
"commentnum": 4,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17.151.44.239",
"message": "曾经用过 还不错",
"username": "korora [Chromium 50.0|Ubuntu 15.10]",
"date": "2016-05-05T14:02:18"
},
{
"postip": "61.148.91.66",
"message": "恰恰说明ubuntu的桌面环境越来越好了呗",
"username": "湖南舉人趙行德 [Firefox 45.0|Windows 10]",
"date": "2016-05-05T14:46:40"
},
{
"postip": "118.122.120.235",
"message": "没用过,我都是用 GNOME 和 X11 的工具改。",
"username": "来自四川成都的 Chrome 50.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5-06T09:19:35"
},
{
"postip": "124.250.3.18",
"message": "这几乎是历史的必然,犹如win的软媒魔方,现在win10几乎用不上了。但是我还是希望能有更加友好的图像化配置工具,linux不就是一个自由吗?",
"username": "z75315 [Firefox 46.0|Ubuntu]",
"date": "2016-05-06T12:04:41"
}
] | [] | 周鼎,是大家熟悉的 Ubuntu Tweak 软件的创造者和维护者,他前不久宣布该项目从 2016年5月2日开始不再维护。 | 2016-05-05T13:54:00 | 2016-05-05T13:54:00 | 7,304 | /article-7304-1.html | 周鼎,是大家熟悉的 Ubuntu Tweak 软件的创造者和维护者,他前不久宣布该项目从 2016年5月2日开始不再维护。

Ubuntu Tweak 是 Ubuntu 上下载量最多的程序之一,它可以让 Ubuntu 用户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优化 Ubuntu 系统的方方面面。
每当 Ubuntu Linux 发布新的版本,过一些天之后,Ubuntu Tweak 就会发布相应的新版本,用户就可以用它来配置和优化他们的系统和桌面的设置。
这并不是第一次听到 Ubuntu Tweak 的开发要终结了,三年前周鼎就宣布过他不再准备开发这个开源项目了。
就在不久前,他终于因用户的请求而“被迫”正式关闭了这个项目,他将该项目的官方网站 [ubuntu-tweak.com](http://ubuntu-tweak.com/) 下线,并将用户访问重定向到了该项目博客。并且,[Launchpad](https://launchpad.net/ubuntu-tweak) 和 [GitHub](https://github.com/tualatrix/ubuntu-tweak/) 上的项目页面也显示了自5/2开始“该项目不再维护”的消息。周鼎在社区里面发了一个[简短的公告](http://imtx.me/archives/1947.html),说他不再开发了。
>
> 本以为我已经彻底抛开了这个项目,哪知最近因为 Ubuntu 16.04 的发布,收到了至少 5 封来询问我如何让 Ubuntu Tweak 运行在 Ubuntu 16.04 下的英文邮件,我才意识到,我根本没有正式地宣布过一次这个项目的终止,无论在它的 [Blog](http://blog.ubuntu-tweak.com/) 上、[Github 项目上](https://github.com/tualatrix/ubuntu-tweak/)还是[Launchpad 项目](https://launchpad.net/ubuntu-tweak),甚至主站([ubuntu-tweak.com](http://ubuntu-tweak.com/))本身也是好好的运行着。确实不像是彻底放弃的样子。
>
>
>
然后,他会完全关闭该项目的博客和官网(目前已经不可访问了),接下来域名也会停止续费而失效。
### Unity Tweak Tool 是配置 Ubuntu 桌面的最好工具
Ubuntu Tweak 已经官方宣布死亡了,那么唯一可以帮助你优化运行着 Unity 界面的 Ubuntu Linux 操作系统的工具就是 Unity Tweak Tool 了,它可以直接从发行版的软件主仓库中找到。
[Unity Tweak Tool](https://apps.ubuntu.com/cat/applications/unity-tweak-tool/) 主要是一个 Unity 桌面环境的一个配置工具,但是你也可以用它来配置一些其它的方面,包括添加/删除桌面主题、图标集、字体等等。
|
||
开源新闻速递:Ubuntu Tweak 项目宣告死亡 | wxy | ImageMagick 存在严重安全问题,大量网站存在远程执行代码的安全风险;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5/05/141745zj3f2qfo21qo2og6.jp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5/05/141745zj3f2qfo21qo2og6.jpg | false | false | false | false | [
"Ubuntu Tweak",
"ImageMagick"
] | 新闻 | {
"viewnum": 4923,
"commentnum": 1,
"favtimes": 0,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53.150.178.8",
"message": "Tweak 真心好用...即使可以用其它软件集来替代,不过还是tweak用起来舒服...",
"username": "来自日本的 Chrome 50.0|GNU/Linux 用户",
"date": "2016-05-05T20:19:30"
}
] | [] | ImageMagick 存在严重安全问题,大量网站存在远程执行代码的安全风险; | 2016-05-05T14:59:55 | 2016-05-05T14:59:55 | 7,306 | /article-7306-1.html | ### 头条消息

Ubuntu Tweak 的创始人和维护者周鼎宣布,Ubuntu Tweak 项目死亡!虽然之前也听说过 Ubuntu Tweak 不再开发了,但是一直没有一个官方的、态度坚决的宣布结束的公告。而现在,周鼎终于做出了这个艰难的决定。Ubuntu Tweak 已经落下了帷幕。[更多详情……](/article-7304-1.html)
两个俄罗斯安全研究人员发现了被广泛使用的 ImageMagick 图片处理库中存在严重的零日安全缺陷。它是除了 GD 之外使用最多的图片处理库,有不计其数的网站在使用它来进行图片处理,比如对用户上传的图片进行裁剪和缩放。因此,利用该漏洞,攻击者可以上传特别制作的图片文件,从而达到在服务器端执行恶意代码的目的。这个漏洞缺陷编号为:CVE-2016–3714 。目前已经出现了概念验证代码。
在 Ubuntu 在线峰会上, Canonical 宣布即将发布 Snappy Ubuntu Core 16 操作系统,并支持树莓派2和 DragonBoard 410c 等设备。目前还没有任何镜像发布,连 alpha 版本都没有,需要再等一段时间。它是作为其 15.04 版本的延伸,但是大部分的代码都进行了修改。在 Snappy Ubuntu Core 16 中,所有的东西都是 snap,包括设备、文件、内核、应用等等,甚至这个系统本身也是一个 snap。
在 Ubuntu 在线峰会上,来自 Canonical 的开发者 David Callé 宣布为 Ubuntu Touch 移动系统的 Scopes 功能带来两款全新标签化设计的两款模型,并已经在社区上邀请有兴趣的用户进行尝鲜体验。
之前我们报道过,Ubuntu 16.04 LTS 中使用 GNOME “软件”作为图形界面的软件安装系统,替代其原来的“软件中心”,但是这个版本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不能通过它来安装第三方的 .deb 软件包(当然,你可以通过命令行来安装)。在上游的 GNOME 开发人员推出修复的更新之后,Ubuntu 16.04 LTS 今天也更新解决了这个问题。
### 重要的开源软件版本更新
* 一个以简洁漂亮为目标的 Linux 发行版 Simplicity Linux [发布](http://simplicitylinux.org/2016/05/simplicity-linux-16-04-released/)了最新版本 16.04。它是一个基于 LXPup 的发行版,采用的是 LXDE 桌面环境。它分为三个不同的版本: Desktop、X 和 Mini。
* 在 Wine 1.9.9 发布了一周之后,Wine Staging 1.9.9 发布了,不过没啥重要的新功能,只是修复了一些 bug。
* Black Lab Linux 即将发布的企业桌面版第 8 版的第六个开发者预览版可以下载了,在这个版本中,增加了实时内核补丁,也就是说,以后可以不用重启而对该发行版的内核进行升级了。
* CoreOS 899.17.0 [发布](https://coreos.com/releases/#899.17.0),对最近出现严重安全问题的 OpenSSL、NTP 和 git 进行了升级。
* Linux 内核 4.5 发布了第三个维护版本 4.5.3。
* Ubuntu Make 发布了 16.05 版本。Ubuntu Make 是为开发者和程序员们所设计的,可以为他们安装各种不在 Ubuntu 主软件库中或没有 PPA 的第三方软件。它是一个非常简便而又值得拥有的命令行工具。这次更新修复了一些问题。
|
||||
ImageMagick 严重漏洞导致大量网站面临被黑风险 | Catalin Cimpanu | http://news.softpedia.com/news/imagetragick-exploit-used-in-attacks-to-compromise-sites-via-imagemagick-0-day-503649.shtml | 这个安全漏洞影响极其广泛,因为 ImageMagick 是除了 GD 之外使用最多的图像处理库,被广泛用于各种语言的图像处理。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5/05/152839gra43zzrrlwnuv4l.png.thumb.jpg | /data/attachment/album/201605/05/152839gra43zzrrlwnuv4l.png | false | false | true | wxy | false | [
"ImageMagick",
"安全",
"漏洞"
] | 新闻 | {
"viewnum": 7794,
"commentnum": 2,
"favtimes": 1,
"sharetimes": 0,
"likes": 0
} | [
{
"postip": "182.239.173.146",
"message": "我記得圖片只有讀寫權限,好像不能執行吧?",
"username": "来自澳大利亚的 Chrome Mobile 50.0|Android 5.1 用户",
"date": "2016-05-06T17:40:33"
},
{
"postip": "123.120.76.18",
"message": "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并没有将图片当成一个可执行的文件来执行,而是在解析图片过程中,其中埋入的特别代码会被 ImageMagick 处理——从而执行。而这些代码可以是任何代码,包括 rm -rf / 。。。",
"username": "linux [Chrome 50.0|Mac 10.11]",
"date": "2016-05-06T21:55:26"
}
] | [] | 这个安全漏洞影响极其广泛,因为 ImageMagick 是除了 GD 之外使用最多的图像处理库,被广泛用于各种语言的图像处理。 | 2016-05-05T15:55:23 | 2016-05-05T15:55:23 | 7,307 | /article-7307-1.html | 
两位俄罗斯的安全研究人员刚刚在著名的图像处理库 ImageMagick 中发现了严重的安全漏洞。ImageMagick 用在大量的网站中,所以这个发现的零日漏洞一举将不计其数的网站暴露在安全攻击面前。
该漏洞被称之为“ImageTragick”,CVE 编号是 CVE-2016-3714。这个安全漏洞影响极其广泛,因为 ImageMagick 是除了 GD 之外使用最多的图像处理库,被广泛用于各种语言的图像处理,比如 PHP、Java、Python、Ruby 等等。许多开源软件,比如 WordPress、Drupal、Discuz 等都使用了它的图像处理功能。
### 通过 ImageMagick 的漏洞可以黑掉网站
据两位研究人员称,ImageMagick 中有多个安全缺陷,但是这个漏洞会导致那些允许用户上传图片(比如会员头像)的网站受到恶意制作的图片的攻击。
目前这个零日漏洞已经被 ImageMagick 项目所证实,但是尚未有修复版本发布,需要等到这个周末才能释出。不过,该项目提供了一些可以[缓解该风险的方法](https://www.imagemagick.org/discourse-server/viewtopic.php?f=4&t=29588)。更多的缓解措施,可以参考 [ImageTragick 网站](https://imagetragick.com/) 上的相关说明。
目前已经出现了验证该漏洞的 PoC,比如[这个](http://www.openwall.com/lists/oss-security/2016/05/03/18)和[另一个](https://twitter.com/Viss/status/727625561179201536)。
### 攻击者只需要找到能够上传图片的网站就行了
ImageMagick 是很多图像处理库和模块的基础,大量的编程语言都使用它来处理图像,比如 PHP、 Java、 Ruby、 JavaScript/Node.js 等等,而只要是用这些语言开发的网站就处于安全风险之中。
而唯一的条件就是网站允许用户上传图片(比如用户头像)并使用 ImageMagick 相关的库来处理它。
研究人员建议,要对上传的图片文件进行文件格式检查,比如通过 Magic Byte 来判断文件类型。Magic Byte 是一种通过文件头部的特定字节来判断文件类型的机制。
通过该漏洞,攻击者只需要构造一个特殊的文件,伪造成图片上传到服务器,服务器就会执行其中的任意代码,这相当于将整个网站的权限都交给了攻击者。
请在相应的补丁出来请先做防御性的缓解策略,并在更新版本出来后尽快更新。
|
Subsets and Spl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