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ence1
stringlengths 0
73.2k
| sentence2
stringlengths 0
64.7k
|
---|---|
others v. Italy 的判決,指意大利沒有同性婚姻,同時亦沒有提供同性伴侶民事結合的權利,違反了歐洲人權法第8條 (私生活權) 法律狀態 1 標示「性別中立」指伴侶法的適用對象不分性別 2 指沒登記結婚,但雙方長期同財共居,對內、對外都自認是配偶關係,在事實上為配偶;各國對事實上配偶的認定條件和賦予權益可能會不同 3 「地方政府」層級認定的伴侶關係,其保障權益視各個地方政府而定 參考文獻 外部链接 The European Laboratory on Marriage and Registered Partnership The Vermont Guide | 指沒登記結婚,但雙方長期同財共居,對內、對外都自認是配偶關係,在事實上為配偶;各國對事實上配偶的認定條件和賦予權益可能會不同 3 「地方政府」層級認定的伴侶關係,其保障權益視各個地方政府而定 參考文獻 外部链接 The European Laboratory on Marriage and Registered Partnership The Vermont Guide to Civil Unions, Vermont Secretary of State Civil Union Fact Sheet, 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 web |
日本神話由於經過天武天皇下令以編纂史書的態度將民間傳說系統化,所以跟片段性的中國神話有所不同。編者將各個神話故事連結起來,因此較具連貫性。 對於世界的創造,日本神話的描述比較獨特,因為在其他國家的神話中,世界通常是由一男性神創造,但在日本神話中,原始世界是自然形成的。而體現日本特色的神話傳說大多帶有濃厚的鄉土色彩,其中主人公不是森林中常見的狸,就是海裡的人魚,最具代表性的是因幡之白兔。 概要 天地開闢時期 據《日本書紀》卷第一所載,開天闢地後緊接著便是眾神的誕生。天裡化生了天御中主尊(男性,或稱天常立尊、國常立尊、國狹槌尊、豐斟渟尊)・可美葦牙彥舅尊(男性),這二尊神皆是未結婚。天御中主尊位於天庭中央,主宰萬物。 次化生埿土煑尊(男性)・沙土煑尊(女性)・大戸之道尊(男性,或稱角樴尊)・大苫邊尊(女性,或稱活樴尊),次面足尊(男性,或稱青橿城根尊、沫蕩尊)・惶根尊(女性),次伊奘諾尊(男性)・伊奘冉尊(女性)・高皇產靈尊(男性)・神皇產靈尊(女性)。 | 出雲神話 葦原中國平定 日向神話 參見 日本神祇列表 日本妖怪列表 參考文獻 |
巴西郡 宕渠郡 廣漢郡 德陽郡 漢中郡 漢固郡 上庸郡 巴征郡 荊州 江陽郡 巴郡 涪陵郡 巴東郡 建平郡 寧州 晉寧郡 朱提郡 南廣郡 雲南郡 興寧郡 西河陽郡 東河陽郡 永昌郡 交州 牂柯郡 | 西河陽郡 東河陽郡 永昌郡 交州 牂柯郡 夜郎郡 平夷郡 興古郡 梁水郡 西平郡 國號 其国号先为“成”,史书也有称“大成”,或以为“大”是尊称。国号“成”来自于成都这个地名,也有说是袭用公孙述的旧称(成家)。后李特弟李骧之子汉王李寿发动兵变夺取政权,改国号为“汉”,史书上又合称为“成汉”,以区别于其他称为“汉”的政权。又其统治地区主要为益州的蜀地,故又被一些史书称为“蜀”(例如《十六国春秋·蜀录》)。《晋书》又称之为“后蜀”,以别于三国时期刘备的前蜀,唐代以后,已基本不使用“后蜀”來指称,而专用作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政权的专称。 君主列表 世系图 延伸阅读 |
《我的父亲老舍》:2004年2月,舒乙,辽宁人民出版社, 《老舍讲北京》(第一版):2005年1月,舒乙 编,北京出版社, 研究書目 王潤華:《老舍小說新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 王德威著,胡曉真等譯:《寫實主義小說的虛構:茅盾,老舍,沈從文》(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李姃宣:〈论老舍的幽默〉。 伊藤敬一:〈《微神》小论〉。 陳建華:〈老舍“火”了——读短篇小说《“火”车》〉,頁10-15。 楊瑞松:〈從「正紅旗下」到紅旗下:老舍的「祖國」之愛〉,頁295-330。 傅光明,《老舍之死口述实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外部連結 老舍研究 北京老舍紀念館 老舍纪念网页 畫像 老舍 / 江啟明 (Kong Kai Ming) Portrait Gallery of Chinese Writers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 Library 香港浸會大學圖書館) 舒姓 正紅旗滿洲人 北京人 北京师范大学校友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小说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小說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剧作家 20世纪中国作家 国立山东大学教授 齐鲁大学教授 伦敦大学教师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基督教新教人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教徒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滿族全國政協委員 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第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滿族全國人大代表 文革被迫害学者 文革自殺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溺者 自杀作家 | 偷生》1946年11月上海晨光出版公司 《第三部 饥荒》1947年在美国完稿。最后13段的中文版已失,由英文版回译 《鼓书艺人》 马小弥由英文转译,1980年10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正红旗下》(未完成)1980年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篇小说 《月牙儿》 《阳光》 《小坡的生日》,1934上海生活书店 短篇小说集 《赶集》1934年,上海良友图书 《樱海集》1935年,上海人间书屋社 《蛤藻集》1936年,上海开明出版社 《火车集》1939年,上海杂志公司。 《贫血集》1944年,文聿出版社。 《东海巴》1946年2月,上海新丰出版社 《微神》1947年4月,上海晨光出版社 《月牙集》1948年9月,上海晨光出版社 《集外》二十六篇短篇小说。 小說特色 老舍擅長描寫北京市民,特別是下層貧民的生活,具有濃郁的市井風味和北京地方色彩。他善於描寫普通的日常生活,在他的小說中,人物幾乎都是活動在非常平凡的生活中的。他擅用北京口語。文字簡樸明快,敘述談話,句式很短,生活味濃。 老舍善於塑造描寫人物,能抓往人物的特徵,勾劃出人物的面貌、神態,擅長心理描寫,往往借助景物的描寫來表現人物的具體感受。作品結構單純,線索清晰,諷刺幽默、輕鬆俏皮、別具一格。早期作品為笑而笑,則有油滑之弊。 剧本 《残雾》(话剧) 1940年4月,重庆,商务印书馆 《张自忠》 (话剧) 1941年1月,汉口,华中图书公司 《大地龙蛇》 (话剧) 1941年11月,国民图书出版社 《归去来兮》(话剧) 1943年2月,重庆,作家书屋 《国家至上》(话剧) 与宋之的合著,1943年7月,桂林,南方印书馆 《谁先到了重庆》(话剧) 1943年2月,重庆,重庆联友出版社 《》 又名《金声玉报》,与赵清阁合著,1943年12月,中西书局 《方珍珠》(话剧) 1950年10月,上海,晨光出版社 《龙须沟》(话剧) 1951年1月,北京,大众出版社 《龙须沟》 1951 大众书店 《过新年》(曲艺集) 1951年2月,上海,晨光出版社 《柳树井》(戏剧) 1952年2月,北京,宝文堂 《消灭病菌》(戏剧) 1952年5月,辽宁人民出版社 《春华秋实》(话剧) 1953年8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大家评理》(戏剧) 1953年5月,北京,大众出版社 《西望长安》(话剧) 1955年9月,北京,大众出版社 《十五贯》(戏剧) 1956年10月,北京,人民出版社 《茶馆》 1957 《收获》杂志创刊号 《红大院》(话剧) 1959年5月,北京,作家出版社 《女店員》 1959年6月,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青霞丹雪》(戏剧) 1959年7月,北京出版社 《青年突击队》(话剧) 1959年9月,北京,大众出版社 《全家福》(话剧) 1959年8月,北京,作家出版社 《宝船》(话剧) 1961年12月,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荷珠配》(话剧) 1962年4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神拳》(话剧) 1963年5月,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残雾》 诗集 《剑北篇(长诗集)》1941年 《老舍诗选》(旧体诗选)1980年九龙狮子会 《老舍旧体诗辑注》 1994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民国诗集:老舍集》 |
南京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顶尖高校之一,現時屬於「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百強大學」,是“双一流A类”和原“985工程”、原“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為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九校聯盟、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環太平洋大學聯盟、21世紀學術聯盟、國際應用科技開發協作網、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新工科教育國際聯盟、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長三角研究型大學聯盟成员。南大现有1个国家实验室(筹),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5个部、省重点实验室,21个国家和部、省工程中心,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有27个各类重点研究基地,此外全校还设有200多个研究机构。医学院有附属鼓楼医院、金陵医院(南京总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除大学外,还有南大附属中学、丁家桥小学等。另有科技产业园区和多个产学研结合机构。南京大学有超过二十位诺贝尔奖得者作为荣誉教授,德国前总理默克尔也拥有南京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 依据评估全球大学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指标“自然指数排行榜”(Nature Index 2017 Tables),南京大学的排名为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大学)、全亚太地区第三、全球第十二,超越加州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校。南京大学中文系的排名保持在全国前两名,与北京大学并列第一或仅次于北京大学。除此,南京大学中文系为培养全国第一位中文博士莫砺锋教授的大学。在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南京大学位列世界第114位。在中國校友會網中國大學排行榜2020年中國大學排名中位列第5位。2020年ARWU中國大學排名位列第5。在2023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南京大学位列第95位,再创历史新高。 歷史 據中華民國大陸時期國立中央大學官方沿革史,學校前身追溯至源於258年的南京太學。而以近代教育系統來看,中央大學改為南京大學後,校史則可追溯至清末1902年籌辦的三江師範學堂。因受政治時局等影響,學校迭經變遷。三江師範學堂成立不久易名兩江師範學堂,之後又先後改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東南大學、第四中山大學、江蘇大學、中央大學,1949年8月更名國立南京大學,1950年10月径称南京大学。1952年院系調整,南京大學保留文理學院,主要合併金陵大學文理學院,成為文理綜合性大學。1978年以來逐步恢復發展為新的綜合大學。 自民國南京高師成立以來,南京大學經歷過兩次大的系科變遷,一次是北伐勝利國民政府成立之後實行的英美式大學區制,河海工科大學、江蘇醫科大學、江蘇法政大學、上海商科大學等八所學校併入;一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不久進行蘇聯式院系調整,主要併入金陵大學文理學院,同時南京大學分出除文理學院之外的大部分院系。在南高時期,除基本的文理科外,已開設農、工、商、教育等專修科;國立東南大學和國立中央大學時期,爲全國學科最爲齊備的大學;改革開放後,南京大學恢復傳統系科架構,重新發展爲擁有衆多學科的綜合大學。 歷任校長 清末壬寅年(1902年)采用近代新學制以來南京大學曆任校長 三江师范学堂与两江师范学堂时期: 缪荃孙 方履中 陈三立 (总稽查) 杨觐圭 刘世珩 李光业 徐乃昌 (总办) (1902-1906) 李瑞清(1906-1912,监督)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与国立东南大学时期: 江谦(1914-1919) 郭秉文(1919-1925) 蒋维乔(代,1926-1927) 国立中央大学时期: 张乃燕(1927-1930) 朱家骅(1930-1931) 李四光(代,1932) 罗家伦(1932-1941) -{顾孟余}-(1941-1943) 蒋中正(1943-1944) 顾毓琇(1944-1945) 吴有训(1945-1947) 周鸿经(1948-1949) 南京大学时期: 梁希(1949-1951) 潘菽(1951-1957) 郭影秋(1957-1963) 匡亚明(1963-1966,1978-1982) 郭令智(代,1982-1984) 曲钦岳(1984-1997) 陈懿(代,1996-1997) 蒋树声(1997-2006.6)陈骏(2006.6-2018.1) 吕建(2018.1- 2023.4)谈哲敏(2023.4-) 精神傳統 校訓 自清末以来,南京大學先後采用過「嚼得菜根,做得大事」、「誠」、「止于至善」、「誠樸雄偉」等作爲校訓,現南京大學校訓爲「誠樸雄偉,勵學敦行」。 校訓——傳統詮釋 誠:誠心,誠實,誠真。「以誠植身,以誠修業,以誠健體,以誠處世,以誠待人」,「大哉,一誠天下動」(江謙);「共通之佳風,曰誠、曰愛、曰勤、曰儉。」(陳訓慈:《南高小史》);誠心向學,誠真勤仁之德,「成已成物,尤貴持有恆德」;「對於學問事業應當一本誠心去做,至於人與人之間應當以誠相見」。 樸:樸真,樸茂,樸實,樸厚。「常保持一種『樸茂』的精神,不要有銅臭,不可有官氣」(劉伯明);「須知一切學問之中皆無王者之路,崇實而用笨功,才能樹立起樸厚的學術氣象」(羅家倫);「南雍事實求是質樸真誠之精神」,「南雍師生二十年來力抗狂潮勤求樸學之精神」,「亦漸為國人所重視」(胡先驌:《樸學之精神》);「世人多稱南高學風偏於保守,這是一誤解。與其稱為保守,不如稱為謹嚴較近事實。南高的精神科學的成分極重,他們不囿己見,不狃私意,發言務求正確,不作荒誕之辭,最富於自由空氣與真摯的精神。」「質樸力學,校風優良,...就作者所知的許多同學,雖然都富於個性,但學校生活確乎是整個的,教授與同學的努力好像有完全的協調,有深切的內心的統一,這實在是南高教育上的成功。...這種人格教育,分為德育、智育、美育、群育四方面...」(張其昀:《南高的學風》)。 雄:雄健之體,雄毅之氣,體魄和精神兩方面之雄。「大雄無畏...善養吾浩然之氣」(郭秉文);「以養成堅強之體魄,充實之精神為標準」(陶行知);「世人有以鐘山的崇高,玄武的恬靜,大江的雄毅,足以象徵母校的學風,這確是一種有意義的比喻。」「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即在以人力克服環境,創造命運在痛苦的時候,作深切的思維,從而獲得新活力與新希望。古來豪傑之士,不灰心,不失望,不問境遇之順逆與否,幾無往而不自得,元氣淋漓,百折不回,則其挫折我之處,正是玉成我之處。這種大無畏的精神,正是我們理想中雄毅的學風」(張其昀:《國立中央大學的學風》)。 偉:伟大崇高,責重砥柱。「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李瑞清);「夫南雍之精神,不僅在提創科學也」,且固「宇宙間確有天不變道亦不變之至理存在」,秉持「人文主義」,「繼往開來」(胡先驌:《樸學之精神》);「總要集中精力,放開眼光,努力做出幾件偉大的事業,或是完成幾件偉大的作品...凡是總須從偉大的方向做去,民族方有成功」;「所謂『鐘山龍蟠,石頭虎踞』,真有砥柱中流的氣概。我校所宣導的新學術,雖深受西洋思想的影響,而不為所轉移,而益充實光輝。這種儒學復興運動,經過四十年的時間,由發軔而漸趨成熟,以期成為吾國學術的正宗,中國真正的文藝復興。我們常以此自勉,當為世人所共見」,「世人或以為...南以金陵為大宗,...南派趨於崇樓傑閣。此類批評未必即為切當」,「我們的理想是致廣大,盡精微,去短集長,而務求融會貫通之益」(張其昀:《國立中央大學的學風》) ;「其途愈隘,其地愈高,其名愈尊,其責亦愈重」,「...非有志士仁人,具大願力,不能挽此沉淪」,「...謀根本之改革,毋先謀革他人,須先求革自己」,「吾國學者恒言:平生志不在溫飽;又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相攜並進,以同造未來之盡善盡美之世界,則大學學者之責任,益無既矣」。 | 南京大学校徽外形采用盾形的设计风格,该风格是中央大学时期流传下来的。校徽的左下方及右下方为英文“NANJING UNIVERSITY”。校徽正中为南京市树——雪松,寓意南大坚忍不拔的精神。雪松的下方为书图案及“1902”字样,点明南京大学的建校时间为1902年。校徽的上方中间部位为由“南京大学”的艺术字体所组成的圆形图案,其两旁各有一只金陵辟邪(貔貅),象征着南京。 校庆 现南京大学校庆日为5月20日。该校庆日定于1954年,为纪念1947年爆发的五二零“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学运,这一学生运动的主体是南京大学前身国立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的学生。後来,南大五二〇校庆日被赋予谐音“吾爱您”、“我爱你”的涵义。校庆日五二〇谐音“我爱你”之义成为南大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南京大学历史上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校庆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最初开学日为9月10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15年9月10日开学,9月18日举行开校典礼);国立东南大学时期校庆日为6月6日(1921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基础上成立国立东南大学,6月6日通过《东南大学组织大纲》);国立中央大学时期校庆日为6月9日(1927年6月9日以国立东南大学为主要基础成立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先后改名江苏大学、中央大学),均为当时改组成立新校的日期。 校色 現南大正式校色為紫金色,繼承中央大學時期校色。中央大學時校色為紫金二色,加之松青,故依據傳統當為紫、金、青三色。紫色象征典雅、莊穆、高貴、浪漫,金色象征輝煌、光明、靈氣、智慧,青色代表活力、自由、健康、純樸、堅韌、清雅。紫金合於學校所在名山紫金山,青合於學校之象征樹松。 傳統 傳統上,松為南京大學的校樹。傳統中國大學重視人文教養,註重素養教育,古有六朝松,明朝南京國子監在校園廣植松柏,以校景校物校園環境陶冶學生,期許學者文人具備堅貞挺拔的松的品格,遺存松樹在民國早年視為學校象征;南大在鼓樓校園,於北園植青松,南園有松林。辟邪(貔貅)亦視為南京大學的吉祥代表物。 大學平衡的理念方針:人文與科學、通才與專才、師資與設備、學術與事功的平衡、配合或交融,也包括对待教學與研究、基礎與應用、素質與技能、國內與國際(中國式與國際化)、傳承與創新之間的關係。 现状與近況 基本情况 南京大学是融教学和科研於一体的综合研究型大学。 南京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大学(国立大学),属于公立大学,是最早实行省部共建的9所高校之一,国家教育部和江苏省以重点共建的形式支持南京大学建设具有鲜明特色和重要国际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 南大主要经费来自国家中央财政以及江苏省财政;此外,科研以及社会服务收入、学费收入、社会捐赠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教職人员 截至2019年11月,南京大學擁有中國科學院院士29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人,在國際或他國當選院士13人次(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4人,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人,俄羅斯科學院院士1人,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1人,歐洲文理科學院院士1人,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2人,國際量子分子科學院院士1人,俄羅斯藝術科學院榮譽院士1人,法蘭西藝術院通訊院士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00人、講座教授25人、“青年長江學者”14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133人、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91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973計劃”、“86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98人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2人,“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2人、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6人、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2人、教學名師4人、青年拔尖人才2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1人,教育部“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4人。 學生 南京大学招收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类学生。 南京大学本科生招生主要面向国内,每年招收约3,000人,以省级区域为单位分配名额,其中来自江苏的生源约占30%。录取标准主要是高考分数,基础学科强化部和学校自主招生的部分除外。学生需要交纳学费,目前每学年本科生学费6,050元(特殊专业除外[2014秋季执行])。此外也招收外国留学生。学校设有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另外还设有医院等服务机构。一般学生都为住校生,2~12人一个房间(2人间为某些特殊宿舍,这些宿舍通常为因身高过高等原因无法入住普通床位的学生准备),学生需要交纳住宿费,年住宿费为1,200元左右。 根据官方信息,截至2022年8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共40,053人,其中本科生13,350人,硕士生17,201人,博士生8,385人,留学生1,117人。 本科和硕士招生对年龄有所限制,博士研究生则无此要求。2009年邱進益以73岁高龄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成为南大校史上被授予博士学位的最年长者。 發展近況 2006年筹建南京微结构国家实验室,实验室研究领域包括微电子、光电子、纳米和量子信息等领域的科学和技术。该项目2004年得到唐仲英基金会5000万元捐助,是资金来源包含民间捐助的第一个国家实验室。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实验室曾于1997年被英国《自然》杂志列为除日本外的东亚地区已接近世界级水平的两个实验室之一,在美国《科学》杂志根据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提供的资料所做的中国一流实验室排行榜中位居第一。 2006年闵乃本院士、朱永元、祝世宁、陆亚林、陆延青等教授完成的《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是自1999年以来内地高校独立完成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2009年启用仙林校区。 2020年7月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正式获批重磅!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正式获批! 2020年9月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正式开工里程碑!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奠基:打造新时代城校合作标杆 2022年秋季学期,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正式招收首批本科新生,这些新生将先在鼓楼校区的健雄书院接受一年的“寻根”教育后于2023年正式进驻苏州校区。 排名聲譽 校園與設施 校園與環境 南京大學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歷史上有過多次校址變遷。目前擁有鼓樓、仙林、浦口、苏州四個校區。鼓樓校區和仙林校區可以南京地鐵一號線與二號線轉乘方式通達;浦口校区附近没有地铁站,需要转乘公交车才能到达;苏州校区位于苏州市,与主校区相距较远,需要跨市交通。 南京大學鼓樓校區坐落在南京市中心區域,位于鼓楼區,與南京市中心鼓樓廣場相鄰,漢口路將鼓樓校區劃為南園、北園,南園是學生宿舍生活區,北園是教學科研區,面積近800畝。北園東邊的部分是金陵大學旧址,2006年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園內金陵苑一帶為中華傳統風格建築群,其中的北大樓已經成為南京大學的標誌性建築。 由于鼓楼校区的空间局限,1993年启用了浦口校区。浦口校区位于长江北岸的浦口区,面积2800亩,背靠龍王山,面临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江南市中心的鼓楼校区相距18公里。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当时曾经一直存在是否继续建设的争论。2009年浦口校区成为金陵学院校园。从2022年起,由于新生学院搬迁至鼓楼校区导致鼓楼校区宿舍资源紧张,浦口校区又成为了数学系等院系的研究生宿舍,这些研究生的部分思政课也被安排在了浦口校区。 南京大學仙林校區位于南京东北部栖霞区仙林大学城仙林大道九乡河路以東一带。仙林校区和鼓楼校区相距18公里,南京地铁二號線在棲霞設有南大仙林校区站。南大2006年正式籌建仙林校區,地址位于仙林大道163号;根據校方計劃,仙林校區將成為學校主校區;仙林校區一期于2009年建成,全校大部分本科生在當年9月份入學時迁入该校区;南大仙林校区原说占地7000亩,后因故搁置,目前先期征地3000亩,其中一期工程建设用地约1000亩。南大仙林校區所在的仙林大学城位于南京城外東北方向,長江南岸不遠處,北望棲霞山,東臨寶華山,西接紫金山,分布著南師大、南財大、南郵大、南中醫、南理工等校。 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建设范围北至昆仑山路、南至太湖大道、西至长巷路、东至九曲河,占地面积约2000亩。 設施與資源 南京大學擁有豐富的教學和科研設施、設備、資源以及文物遺產。例如,南京大學植物標本室奠基於現代中國植物資源調查與標本采集事業發起人胡先驌和錢崇澍、陳煥鏞、秦仁昌、鄭萬鈞、張肇騫等中國現代第一代植物學家的工作;南大主办的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是国内最大的遗传工程小鼠资源中心、亚洲最大的基因剔除技术服务中心;南京大學天文臺裝備有全國唯一的太陽塔望遠鏡——南京大學太阳塔;在中國現代第一個氣象測候站的歷史渊源基礎上復建有具备當代多功能的南京大學氣象臺。 南大有鼓樓、仙林两座圖書館大樓以及各院系專業圖書室和各种电子数碼信息资源。其中,南京大學仙林圖書館藏书500万册。南京大學圖書館館藏古籍線裝書30多萬冊,其中列入全國善本書目的有500多種,1萬余冊;地方誌共藏4000余種,約4萬冊;收藏了許多珍貴的古代目錄學文獻以及叢書。 南大校園配備有生活、醫療、體育、文化、藝術以及娛樂活動等方面的各種設施、機構。 鼓樓校區有南京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南京大學地球科學博物館、南京大学校史博物馆等。南園有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的故居,還有设立了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的拉貝故居,北園有賽珍珠故居、何應欽故居(鬥雞閘)等。 機構、院系 學科院系 南京大學設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文理學院、商學院,創立了國內最早的生物學系、地學系、氣象學系、心理學系、西洋文學系、建築系、航空工程系、體育科、藝術科以及工商管理、金融、會計、國際貿易等科系。其它許多學科,如文、史、哲、藝術學、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政治學、法律學、社會學、經濟學,等等,都有深厚傳統。 院系设置 根据官方信息,2011年,学校共有26个学院、75个系、85个本科专业。根据2015年的官方信息,学校有28个直属院系,设本科专业86个。 社團與生活 南京大學歷史上有過許多社團,有些是跨師生的、跨校的或者跨在校和畢業同學的,不少具有相當的歷史影響,如史地研究會、文學研究會、潛社、梅社、白雪國樂社、紫霞曲社、學生自治會、同學會。但是由於种种原因,基本沒有得到長期延續。 南京大学现在活跃着近百个学生社团,大致可以分为文化、艺术、学术、科技、体育、社会活动、社会实践、实用技能、其他兴趣等类别,如国学社、凝眸文学社、朝日文学社、重唱诗社、民乐团(国乐社团)、古琴社、昆曲社、歌声魅影音乐剧社、摄影协会、紫藤学社、长风社、知行社、心理协会、生命协会、康平学社、支点学社、追风社、武术协会、棋院、民间艺术协会、服饰文化协会、科幻爱好者协会、天文爱好者协会、反哺学社、环境协会、辩论协会、咨询协会、公共关系协会、学生职业发展协会、Brushstroke画社、南初印社等。 校园生活豐富多彩,講座多,學生賽事多、演出多、活動多,有如春季運動會、秋季運動會、中文戲劇節、外語戲劇節、交響樂會、国樂會、十大歌星賽、辯論賽、繪畫展、攝影展之類。 校友 南京大學孕育了學術界、教育界和各事業界的各種人才。南大校友活躍在眾多領域,服務社會,開創人生,成功立業,彬彬稱盛。 國立中央研究院首次選出的53位科學家院士中(81人中53人屬自然科學領域,含數學),28位畢業或曾執教于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建院時的四位科學領導者(正副院長中的自然科學家,竺可楨、李四光、吳有訓、童第周),都曾任教或就讀于南京大學。中央研究院和中國科學院等的許多研究院所機構都是由南京大學教授或畢業生建立的,這些先驅者包括王璡、竺可楨、周仁、楊杏佛、錢崇澍、趙承嘏、陳楨、王家楫、羅宗洛、嚴濟慈、王應睞、周国城(Kuo-Chen Chou、生物物理学家)、庄长恭、吳學周、魏喦寿、周鴻經、淩純聲、郭廷以、邢慕寰等人。中國科學院期刊刊登的科学史学家李佩珊的一篇中國現代科學史的文章中,列出了877位在現代史上對中國科學有較大貢獻的科學家並統計其畢業的學校,南京大學前身中央大學以115位畢業校友位居第一。截至2007年中国科学院共选出1107名院士,其中南京大学校友有210人。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南大本科畢業生當選院士數在國內高校中名列第一。 自1956年至今的30项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6项的唯一得奖人或第一得奖人曾就读于南京大学:馮康、劉東生、王德寶、秦仁昌、侯先光、閔乃本;另有2人曾執教南京大學:李四光、錢崇澍;另外“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试验研究”由南大校友王应睐领导完成;而全部约一半项目的得奖人名单中有南大校友,遥遥领先。在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中,除毕业于前南大附中的袁隆平外,南大有三位校友:劉東生、閔恩澤、吳良鏞。2006年的一个统计显示,在中国科学院约120位研究院所机构负责人中,15人毕业于南京大学,位居第二位的北京大学为10人,第三位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7人;在2010年的统计中,14人本科毕业于南大,位居第二名的北大为7人,第三名的复旦大学5人。各校本科毕业校友中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南大108人,居第一位;北大96人(含合并的北医大共107人),居第二位;中国科大76人,居第三;清华大学61人(含合并院校共62人),居第四。在1992年至今的78位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中,南大毕业校友5人,北大和清华毕业校友均为4人,名列前三。 南大傑出校友的一些代表包括:金善寶,農學家,中國現代小麥科學主要奠基人;厲聲教,外交家、國際法學家,《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文本的主要起草人;吳蘊瑞,體育家,中國現代體育教育事業的先驅者、運動生物力學的奠基人;吳有訓,驗證了艾克斯(X)射線散射效應(康普頓效應),中國現代物理學研究的开创者;趙忠堯,最早觀測到正負電子湮滅現象、實驗發現反物質的科學家,“中國原子能之父”;張其昀,歷史地理學家、教育家,中國文化復興運動的重要領袖和儒學復興運動的中堅;陳啓天,現代新法家主義的開創者,國家主義思想的集大成者;何志浩,中國抗日軍歌的作詞者,抗戰期間曾任國民軍事訓練委員會主席;洪潘,“中國現代管樂之父”、“中國現代軍樂之父”;李善邦,中國現代地震事業的奠基人;吳健雄,“物理學第一夫人”,第一位沃爾夫物理學獎得主;沈祖棻,著名現代女詞人;唐君毅,著名現代新儒家、哲學家;孫明經,中國播音教育的開創人,中國電影高等教育的開山宗師,並曾在南京大學(中央大學)物理實驗室研製出了中國第一套電視系統;張徹,新武俠電影鼻祖,“香港武俠電影教父”;徐柏園,中國中央銀行制度的建立者;王志莘,前上海證券交易所首任總經理;李國鼎,臺灣經濟奇跡的締造者,“臺灣科技之父”;陳思義,藥物學家,中西藥學結合的開創者;季鐘樸,醫學教育家,中國中西醫結合事業的重要創始人;张涤生,中国“整形之父”、“整复外科之父” ;羅福鑫,中國第一位盲人大學生;曾联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江泽民,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錢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總設計師;陸孝同,美國阿波羅登月計畫工程技術總設計師、美國火星探測計畫工程技術負責人;朱光亚,核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夏培肅,中国计算机科学的先行者,中国第一台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的研制主持人;冯元桢,生物力学的创始人;冯康,计算数学家,有限元方法的创始人;陈德亮,气候学家,国际科联(国际科学理事会)执行主任;等等。更多南大知名校友見:南京大學知名校友列表。 南京大學親緣學校 在近代的歷史變遷中,南京大學和多所院校成為了同源大學,具有親緣關係。 大學 國立中央大學、東南大學、河海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第四軍醫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上海體育學院、上海財經大學、原上海醫科大學(現併入復旦大學)、重慶醫科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江蘇大學、江南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上海海洋大學、集美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體育學院、南京藝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等校和南京大學也有不同程度的密切淵源關係。 國立政治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中國文化大學、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國立聯合大學、中華科技大學、南華大學等和南京大學同樣存在密切淵源聯繫。 其他學校 南京大學附屬丁家橋小學、南京大學附屬中學、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金陵中學、南京師範大學附屬小學、鼓樓幼兒園等。 国际合作 南京大學一直是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最活躍的中國大學之一,與世界上眾多一流大學和高水平科研機構建立了緊密的協作關系。其中,始建於20世紀80年代的南京大學-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迄今已成功舉辦二十多年,它是中國改革開放以後最早實施的高等教育國際合作長期項目。南京大學與世界很多學校合作辦學。2015年,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入選“高校國際化示範學院推動計劃”。 校際合作机构項目 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 哥廷根大学:中德法学研究所 中德文化比较研究所 南安普顿大学:南京大学—南安普敦大学联合中心(海岸海洋与环境动力联合实验室、传染病和公共卫生联合实验室、高等教育联合研究所) 剑桥大学:南京大学—剑桥大学建筑与城市合作研究中心 巴黎第十二大学:中法中心(中法城市·区域·规划科学研究中心) 校際合作活动項目 “尖端科学研讨会” 南京大学和台湾大学合作主办,2002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加入主办方,2009年台湾中央大学加入主办 “两岸三地人文社会科学论坛” 南京大学和台湾中央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合作主办。三校并且签署协议组建了绿色大学联盟。 学生人员交流及研究合作学校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湾科技大学、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立中央大学、國立成功大學、東海大學、東吳大學等。 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 东京大学、名古屋大学、大阪大学、京都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大学、奈良女子大学、北海道大学、东北大学、立命馆大学等。 成均馆大学、高丽大学、首尔大学、建国大学、中央大学、东国大学、岭南大学、韩南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 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西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昆士兰大学、拉筹伯大学、纽卡斯尔大学、埃迪斯科文大学、西澳大学等。 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學院、康奈尔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圣地亚哥大学、夏威夷大学、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堪萨斯大学、匹兹堡大学、伊利诺伊大学、杜克大学、布朗大学、得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得克萨斯大学阿林顿分校、纽约州立大学、纽约市立大学、西点军校等。 |
I'll be free),以及在火柴盒二十(Matchbox 20)的歌曲《How Far We've Come》裡的2:09秒出現王维林阻擋坦克的影片。2019年,香港組合達明一派推出六四紀念歌曲《回憶有罪》,音樂錄影帶以3D線框圖表現,當中有一人面對一坦克的畫面。 2000年時,史蒂芬·庫恩斯便在自己的小說作品《香港》(Hong Kong)中將阻擋坦克者塑造成一名反對共產政府的政治叛亂領導者。在2005年時臺灣藝術家陳一凡則是舉辦了個人展覽《王維林精神永垂不朽-向偉大的模糊致敬》,並且使用了阻擋坦克等影像表現作品。2009年時,-{zh-hans:澳大利亚;zh-hant:澳洲;}-藝術家多布拉·凱莉(Deborah Kelly)則和友人發明了以阻擋坦克男子的動作編成的舞蹈,並且透過網站與YouTube推廣藉由這一舞蹈表示紀念。而在2013年時,則發表了以阻擋坦克的男子和在坦克內的軍人其後續劇情發想而成的舞台劇《》。同一年西班牙藝術家以阻擋坦克的男子為題材製作成等身大小的雕像,在於荷蘭烏特勒支當地的大型賣場發表後由購買並且長期展出。另外在美國加州奧克蘭市的亨利·凱澤紀念公園中,則以25位世界著名的人權領導者為主題製作了大型紀念銅像《記住他們》(Remember Them),並且稱阻擋坦克男子為「天安門廣場無名反叛者」。美国成人动画情景喜剧《辛普森一家》也曾多次影射王维林,例如第16季第12集《咕咕鸡饭》和第22季第12集《》。 2019年4月17日,英国第四频道播出电视剧《中美国》,该剧改编自的。本剧讲述了一名美国摄影记者抓拍到王维林只身挡坦克的一幕,多年后他寻找王维林下落的故事。 纪念 2019年,美国华人为了纪念“六四”屠杀30周年,举行“坦克人”雕塑揭幕仪式。 審查事件 中國仍然有許多媒體藉由阻擋坦克之類似圖像來低調紀念六四事件,例如在2010年6月1日時《南方都市報》在兒童節特刊登-{}-出一幅描繪有坦克車隊圖像的漫畫。而同年10月時中國藝術家張大力則是於廣東美術館以陪襯修改過的圖片為由公開發表阻擋坦克的照片,主辦方則是在新聞媒體關注此舉後將照片撤去。2011年2月時,利比亞領導人穆阿邁爾·格達費在鎮壓班加西反對其統治的起義行動後,透過電視廣播發表演講表示:「天安門事件發生時,坦克開進去對付示威人們,這可不是開玩笑的。要盡全力保持國家統一,站在坦克前面的人,都被碾得粉碎。中國的完整和統一,重於天安門廣場的人們。」隨後中國媒體便封鎖有關格達費所說的參考六四事件處理民眾騷亂的內容。 2012年6月3日,在微網誌開始流傳長髮女子在長安街阻擋多輛越野車的廣告作為紀念,甚至網際網路上還有以拖拉機暗指坦克,而將這次事件稱作「勇擋拖拉機遊戲」。2013年6月1日,中國國內網站網易在兒童節專題「致我們終將逝去的童年」上用樂高積木擺出類似阻擋坦克的圖片,隨後引起中國網際網路用戶熱烈的討論,但是該專題便馬上遭到刪除。而在同年6月4日時,網際網路上也開始流傳以黃色小鴨替代4輛坦克的紀念六四事件24週年的表情包,但這也讓「黃色小鴨」一詞後來成為遭到封鎖的關鍵字。2016年6月5日,香港則發生無法在Facebook上發出「Tankman do you recognize this image」(「坦克人,你認得這張圖片嗎」)的英文字句,而遭質疑是言論審查。2017年6月4日前后几天,新浪微博的网友们发现海外用户无法发出图片,此次异常被怀疑为是新浪微博平台对六四事件的审查。 2017年,小蓝单车北京分公司与“掌游天下”联合推出活动,宣传《王牌大作战》手游。在6月3日至4日期间,所有带有坦克图标的小蓝单车可免费骑行,当骑行两辆及以上不同编号的带有“坦克”标示的单车,可参加抽奖。该活动时间恰逢“六四事件”敏感时期,因而引发热议,后被迅速叫停。 2019年4月,國際廣告公司「上奇廣告」的巴西分公司「F/Nazca Saatchi & Saatchi」公佈了一部題為《徠卡:獵手》的微電影,生動展現西方攝影記者冒著生命危险,記錄世界各地發生的戰爭衝突等歷史場景。而王維林阻擋坦克的經典照片就出現在影片中。由於影片出現了德國相機製造商徠卡的商標,各界認為影片是該公司的宣傳廣告,但事实上坦克人照片均为使用尼康相机拍摄。而影片相關消息在網際網路上遭到中國政府的严格审查,「徠卡」與「Leica」一度被列為過濾關鍵詞。大批中國網路水軍湧入徠卡相機的新浪微博帳戶,留言斥責該公司「辱華」。不過相比之下臺灣等地對這部影片的迴響非常大,其中批踢踢網友表示支持。 2021年6月5日,路透社报道称,在六四事件三十二周年当天周五,来自美国、新加坡、德国等地用户通报,在“必应”键入关键字“坦克人”(Tank man),无论是在视频或图片搜寻功能中都无法找到坦克人照片。微软因此被质疑实施内容审查,在六四当天屏蔽坦克人。微软公司周五回应称这是“人为失误”,正在积极解决问题。在微软承认问题的数小时后,在“必应”中搜寻“坦克人”仍只显示其他国家的坦克照片。微软并没有详细说明这个人为错误是什么,或是它如何发生的。 2022年5月,自媒体赛雷因制作的视频中含有坦克人镜头而被封禁一年。6月3日,网红李佳琦因在带货直播中端出坦克造型蛋糕,直播被切断。 類比爭議 2020年4月,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美國有一醫護以身阻擋宣傳車輛,以阻城市解封,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稱讚該醫護人員為美國的坦克人。而到了2020年5月份,因為美警執法不當而造成黑人乔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1992年洛杉磯暴動以來最大規模的全國性人權訴求運動,該運動因違反部分地區戒嚴命令,在鎮壓下很快演變成暴力衝突,過程中美國當局出動鎮暴部隊射擊運動支持者,並以車輛衝撞、碾壓並加速逃逸的景象廣泛傳布,甚至使得在中國大陸輿論中坦克人事件的調性也逐漸變化。6月3日前夕,《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藉由此事件,再度發文重提坦克人,並直接提及「天安門事件」,以該事件類比美國近日因非裔男子佛洛伊德之死引發的暴動,諷刺地說「美國以獨特的方式在紀念天安門事件」引發相當爭議。 2022年俄罗斯开始全面入侵乌克兰后不久,有媒体爆出有一名乌克兰人模仿六四事件的坦克人,只身阻挡俄军的坦克前进。 參見 六四事件、六四清场 59式坦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权 雨傘人 2022年北京四通桥抗议事件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黃明珍. 《》(Red China Blues: My Long March From Mao to Now). 美國紐約: . 1997年5月19日. ISBN 978-0385482325. 張良、黎安友和林培瑞. 《天安門文件》(The Tiananmen Papers). 美國芝加哥: . 2002年6月4日. ISBN 978-1586481223. 外部連結 六四民主人士 中国历史悬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下落不明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持不同政见者 | the tide'll turn and I'll be free),以及在火柴盒二十(Matchbox 20)的歌曲《How Far We've Come》裡的2:09秒出現王维林阻擋坦克的影片。2019年,香港組合達明一派推出六四紀念歌曲《回憶有罪》,音樂錄影帶以3D線框圖表現,當中有一人面對一坦克的畫面。 2000年時,史蒂芬·庫恩斯便在自己的小說作品《香港》(Hong Kong)中將阻擋坦克者塑造成一名反對共產政府的政治叛亂領導者。在2005年時臺灣藝術家陳一凡則是舉辦了個人展覽《王維林精神永垂不朽-向偉大的模糊致敬》,並且使用了阻擋坦克等影像表現作品。2009年時,-{zh-hans:澳大利亚;zh-hant:澳洲;}-藝術家多布拉·凱莉(Deborah Kelly)則和友人發明了以阻擋坦克男子的動作編成的舞蹈,並且透過網站與YouTube推廣藉由這一舞蹈表示紀念。而在2013年時,則發表了以阻擋坦克的男子和在坦克內的軍人其後續劇情發想而成的舞台劇《》。同一年西班牙藝術家以阻擋坦克的男子為題材製作成等身大小的雕像,在於荷蘭烏特勒支當地的大型賣場發表後由購買並且長期展出。另外在美國加州奧克蘭市的亨利·凱澤紀念公園中,則以25位世界著名的人權領導者為主題製作了大型紀念銅像《記住他們》(Remember Them),並且稱阻擋坦克男子為「天安門廣場無名反叛者」。美国成人动画情景喜剧《辛普森一家》也曾多次影射王维林,例如第16季第12集《咕咕鸡饭》和第22季第12集《》。 2019年4月17日,英国第四频道播出电视剧《中美国》,该剧改编自的。本剧讲述了一名美国摄影记者抓拍到王维林只身挡坦克的一幕,多年后他寻找王维林下落的故事。 纪念 2019年,美国华人为了纪念“六四”屠杀30周年,举行“坦克人”雕塑揭幕仪式。 審查事件 中國仍然有許多媒體藉由阻擋坦克之類似圖像來低調紀念六四事件,例如在2010年6月1日時《南方都市報》在兒童節特刊登-{}-出一幅描繪有坦克車隊圖像的漫畫。而同年10月時中國藝術家張大力則是於廣東美術館以陪襯修改過的圖片為由公開發表阻擋坦克的照片,主辦方則是在新聞媒體關注此舉後將照片撤去。2011年2月時,利比亞領導人穆阿邁爾·格達費在鎮壓班加西反對其統治的起義行動後,透過電視廣播發表演講表示:「天安門事件發生時,坦克開進去對付示威人們,這可不是開玩笑的。要盡全力保持國家統一,站在坦克前面的人,都被碾得粉碎。中國的完整和統一,重於天安門廣場的人們。」隨後中國媒體便封鎖有關格達費所說的參考六四事件處理民眾騷亂的內容。 2012年6月3日,在微網誌開始流傳長髮女子在長安街阻擋多輛越野車的廣告作為紀念,甚至網際網路上還有以拖拉機暗指坦克,而將這次事件稱作「勇擋拖拉機遊戲」。2013年6月1日,中國國內網站網易在兒童節專題「致我們終將逝去的童年」上用樂高積木擺出類似阻擋坦克的圖片,隨後引起中國網際網路用戶熱烈的討論,但是該專題便馬上遭到刪除。而在同年6月4日時,網際網路上也開始流傳以黃色小鴨替代4輛坦克的紀念六四事件24週年的表情包,但這也讓「黃色小鴨」一詞後來成為遭到封鎖的關鍵字。2016年6月5日,香港則發生無法在Facebook上發出「Tankman do you recognize this image」(「坦克人,你認得這張圖片嗎」)的英文字句,而遭質疑是言論審查。2017年6月4日前后几天,新浪微博的网友们发现海外用户无法发出图片,此次异常被怀疑为是新浪微博平台对六四事件的审查。 2017年,小蓝单车北京分公司与“掌游天下”联合推出活动,宣传《王牌大作战》手游。在6月3日至4日期间,所有带有坦克图标的小蓝单车可免费骑行,当骑行两辆及以上不同编号的带有“坦克”标示的单车,可参加抽奖。该活动时间恰逢“六四事件”敏感时期,因而引发热议,后被迅速叫停。 2019年4月,國際廣告公司「上奇廣告」的巴西分公司「F/Nazca Saatchi & Saatchi」公佈了一部題為《徠卡:獵手》的微電影,生動展現西方攝影記者冒著生命危险,記錄世界各地發生的戰爭衝突等歷史場景。而王維林阻擋坦克的經典照片就出現在影片中。由於影片出現了德國相機製造商徠卡的商標,各界認為影片是該公司的宣傳廣告,但事实上坦克人照片均为使用尼康相机拍摄。而影片相關消息在網際網路上遭到中國政府的严格审查,「徠卡」與「Leica」一度被列為過濾關鍵詞。大批中國網路水軍湧入徠卡相機的新浪微博帳戶,留言斥責該公司「辱華」。不過相比之下臺灣等地對這部影片的迴響非常大,其中批踢踢網友表示支持。 2021年6月5日,路透社报道称,在六四事件三十二周年当天周五,来自美国、新加坡、德国等地用户通报,在“必应”键入关键字“坦克人”(Tank man),无论是在视频或图片搜寻功能中都无法找到坦克人照片。微软因此被质疑实施内容审查,在六四当天屏蔽坦克人。微软公司周五回应称这是“人为失误”,正在积极解决问题。在微软承认问题的数小时后,在“必应”中搜寻“坦克人”仍只显示其他国家的坦克照片。微软并没有详细说明这个人为错误是什么,或是它如何发生的。 2022年5月,自媒体赛雷因制作的视频中含有坦克人镜头而被封禁一年。6月3日,网红李佳琦因在带货直播中端出坦克造型蛋糕,直播被切断。 類比爭議 2020年4月,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美國有一醫護以身阻擋宣傳車輛,以阻城市解封,環球時報主編胡錫進稱讚該醫護人員為美國的坦克人。而到了2020年5月份,因為美警執法不當而造成黑人乔治·弗洛伊德之死,引發1992年洛杉磯暴動以來最大規模的全國性人權訴求運動,該運動因違反部分地區戒嚴命令,在鎮壓下很快演變成暴力衝突,過程中美國當局出動鎮暴部隊射擊運動支持者,並以車輛衝撞、碾壓並加速逃逸的景象廣泛傳布,甚至使得在中國大陸輿論中坦克人事件的調性也逐漸變化。6月3日前夕,《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藉由此事件,再度發文重提坦克人,並直接提及「天安門事件」,以該事件類比美國近日因非裔男子佛洛伊德之死引發的暴動,諷刺地說「美國以獨特的方式在紀念天安門事件」引發相當爭議。 2022年俄罗斯开始全面入侵乌克兰后不久,有媒体爆出有一名乌克兰人模仿六四事件的坦克人,只身阻挡俄军的坦克前进。 參見 六四事件、六四清场 59式坦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权 雨傘人 2022年北京四通桥抗议事件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黃明珍. 《》(Red China Blues: My Long March From Mao to Now). |
艾敬(),汉族人,中国流行歌手、画家和艺术家。1992年底以一首自编自弹自唱的《我的1997》走红。 生平 生於中国瀋陽市,至今共出版5张唱片,被称为“中国最具才华的民谣女诗人”,2005年从纽约回到北京,正式发行唱片《是不是梦》,主打歌曲《水牛66》、《纽约纽约》,2006年復出發片 2006年再次发出新专辑——《艾在旅途》。2007年发行精选唱片《我的1997和2007》。 专辑 1992年 - 《我的一九九七》 1995年 - 《艳粉街的故事》 1996年 - 《追月》 1999年 - 《Made in China》 2003年 - 《是不是梦》 2006年 - | - 《艳粉街的故事》 1996年 - 《追月》 1999年 - 《Made in China》 2003年 - 《是不是梦》 2006年 - 《艾在旅途》(精选辑) |
管理说 管理说是在技术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理论。 管理说的早期代表是英国不列颠博物院图书馆馆长帕尼兹(Anthony Panizzi, 1797-1879)和英国曼彻斯特公共图书馆馆长爱德华兹(Edward Edwards, 1812-1886)。他们在重视文献整理(即编目)的基础上,提高了文献利用(即阅览和流通)工作在图书馆工作体系中的地位,认为图书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图书馆工作管理体系,即在文献采购-编目-流通这一工作流程的内部管理。 | 1791-1834)出版了《图书馆员的教育》;1829年,丹麦人莫尔贝希(Christian Moltbech, 1783-1857)出版了《论公共图书馆》,进一步发展了艾伯特理论,构成了在此后一个世纪内都作为西方图书馆学主流理论的艾伯特-莫尔贝希图书馆学体系。该体系的核心是“图书馆学应研究图书馆工作中的实际技术”,图书馆学是“图书馆员执行图书馆工作任务时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和技巧的总和”。 20世纪后,由于技术环节在图书馆工作流程中地位的提高,出现了重技术轻理论的“实用派图书馆学”,其代表人物是美国图书馆学家杜威(Melvil Dewey)。他在《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 》第一版导言中称,他不追求什么理论上的完整体系,而只是从实用的观点出发来设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进一步宣称:“在图书馆学研究领域内,无论在任何问题上,哲学上理论的正确性都应让位给实际的应用”。 管理说 管理说是在技术说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关于图书馆学研究对象的理论。 |
解析幾何是歐幾里德幾何的現代版本,從1950年代末到1970年代中有大幅的進展,主要是因為讓-皮埃爾·塞爾及亚历山大·格罗森迪克的貢獻,這也產生了概形以及代數拓撲學一些方法的重視,包括許多的。千禧年大獎難題中的霍奇猜想就是解析幾何學的問題。 低維度代數簇、代數曲線及的研究以及三維代數簇(algebraic threefolds)的研究都有很多進展。理論及應用在現在解析幾何的一些子領域中。算術幾何(Arithmetic geometry)是結合了解析幾何及數論的一個新的領域。另外一個研究方向是模空间及。代數幾何的方法廣泛的用在弦理論及膜宇宙理論中。 分支學科 平面幾何 立體幾何 非歐幾何 羅氏幾何 黎曼幾何 解析幾何 射影幾何 仿射幾何 代數幾何 微分幾何 計算幾何 拓撲學 分形几何,又称碎形幾何 相關條目 畫法幾何 平面國,的小說,有提到二維空間及三維空間 動態幾何軟體 三角學 幾何學家列表 數學著作列表 其他領域 分子結構 参考文献 《世界數學史簡編》,梁宗巨,1981年,遼寧人民出版社,第90頁~第92頁 (Carl Benjamin Boyer) A History of Mathematics, 2nd ed. rev. by Uta C. Merzbach. | 平面 二维,光滑且无限延展的平层构成了平面,几何学到处都会用到面,例如,研究拓扑学的曲面对象可以看作一个没有距离和角度做参照的平层;对在仿射空间的面,没有参照距离却有共线性和曲率的研究。或是在高斯平面(复平面)需要用到複分析等。 角 欧几里得所描述的平面角,是指在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却不平行的直线中间的倾角 在现代几何学名词中,共有一个顶点的两条射线形成角的两边,而所形成的角度称为角。 在欧几里得几何中,角一般用来研究多边形或三角形,也有对其本身的研究对三角形或单位圆中对角的研究构成了三角学的基础。 在微分几何和微积分学中, 平面曲线,曲线和曲面内的角可以用导数表示. 當代的幾何學 歐幾里德幾何 歐幾里德幾何和計算幾何、计算机图形、、关联几何、有限幾何學、離散幾何學,以及组合数学中的部份領域都有密切關係。歐幾里德幾何和歐幾里德群在晶體學上的進展和哈羅德·斯科特·麥克唐納·考克斯特的研究已受到注意,可以在考克斯特群及多胞形的理論中看到。是將幾何學延伸到離散群中,有關其幾何結構及代數技術的研究。 微分幾何 微分幾何因著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假設有曲率的宇宙,因此逐漸受到数学物理的重視。現代的微分幾何是本質性的,將空間視為是微分流形,其幾何結構則由黎曼流形處理,包括如何量測二點之間的距離等。不再只是歐幾里德幾何中先驗的一部份。 拓撲學和幾何學 拓撲學是中的一部份,專注在同胚的轉換,拓撲學在二十世紀有顯著的進展,簡單來說,拓撲學可以說是「橡皮下的幾何學」。當代的几何拓扑学、微分拓扑,以及像莫尔斯理论等子領域,被大部份數學家視為是幾何學的一部份。代數拓撲和点集拓扑学則被視為是另一個新的領域。 解析幾何 解析幾何是歐幾里德幾何的現代版本,從1950年代末到1970年代中有大幅的進展,主要是因為讓-皮埃爾·塞爾及亚历山大·格罗森迪克的貢獻,這也產生了概形以及代數拓撲學一些方法的重視,包括許多的。千禧年大獎難題中的霍奇猜想就是解析幾何學的問題。 低維度代數簇、代數曲線及的研究以及三維代數簇(algebraic threefolds)的研究都有很多進展。理論及應用在現在解析幾何的一些子領域中。算術幾何(Arithmetic geometry)是結合了解析幾何及數論的一個新的領域。另外一個研究方向是模空间及。代數幾何的方法廣泛的用在弦理論及膜宇宙理論中。 分支學科 平面幾何 立體幾何 非歐幾何 羅氏幾何 黎曼幾何 解析幾何 射影幾何 仿射幾何 代數幾何 微分幾何 計算幾何 拓撲學 分形几何,又称碎形幾何 相關條目 畫法幾何 平面國,的小說,有提到二維空間及三維空間 動態幾何軟體 三角學 幾何學家列表 數學著作列表 其他領域 分子結構 参考文献 《世界數學史簡編》,梁宗巨,1981年,遼寧人民出版社,第90頁~第92頁 (Carl Benjamin |
(西楚)(前206年-前204年),中国项羽所封十八诸侯国之一 代 (西汉)(前201年-前114年),中国西汉时期封国 代 (十六国)(338年-376年),中国鲜卑拓跋氏建立的政权 代郡,古中國郡名,战国时代赵国首设 代县,位于中国山西省 代(),法国科多尔省市镇 其他 代姓,中文姓氏 代词,省称代,代替名詞或名詞短語的形式詞 | 代 (西汉)(前201年-前114年),中国西汉时期封国 代 (十六国)(338年-376年),中国鲜卑拓跋氏建立的政权 代郡,古中國郡名,战国时代赵国首设 代县,位于中国山西省 代(),法国科多尔省市镇 其他 代姓,中文姓氏 代词,省称代,代替名詞或名詞短語的形式詞 |
任意线段能无限延伸成一条直线。 给定任意线段,可以以其一个端点作为圆心,该线段作为半径作一个圆。 所有直角都相等。 如果一條線段與兩條直線相交,在某一側的內角和小於兩直角和,那麼這兩條直線在不斷延伸後,會在內角和小於兩直角和的一側相交。 长期以来,数学家们发现第五公设和前四个公设比较起来,显得文字叙述冗长,而且也不那么显而易见。有些数学家还注意到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一书中直到第29个命题中才用到,而且以后再也没有使用。也就是说,在《几何原本》中可以不依靠第五公设而推出前28个命题。因此,一些数学家提出,第五公设能不能不作为公设,而作为定理?能不能依靠前四个公设来证明第五公设?这就是几何发展史上最著名的,争论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关于“平行线理论”的讨论。由于证明第五公设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人们逐渐怀疑证明的路子走的对不对?第五公设到底能不能证明? 罗巴切夫斯基几何 1820年代,俄国喀山大学教授罗巴切夫斯基在证明第五公设的过程中,他走了另一条路子。他提出了一个和欧氏平行公設相矛盾的命题,用它来代替第五公设,然后与欧氏几何的前四个公设结合成一个公理系统,展开一系列的推理。他认为如果这个系统在基础的推理中出现矛盾,就等于证明了第五公设。此即数学中的反证法。但是,在他极为细致深入的推理过程中,得出了一个又一个在直觉上匪夷所思,但在逻辑上毫无矛盾的命题。最后,罗巴切夫斯基得出两个重要的结论: 第五公设不能被证明。 | 第五公设不能被证明。 在新的公理体系中展开的一连串推理,得到了一系列在逻辑上无矛盾的新的定理,并形成了新的理论。这个理论像欧氏几何一样是完善的、严密的几何学。 这种几何学被称为罗巴切夫斯基几何,简称罗氏几何。这是第一个被提出的非欧几何学。从罗氏几何学中,可以得出一个极为重要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逻辑上不矛盾的一些公理都有可能提供一种几何学。 鲍耶氏和高斯的贡献 几乎在罗巴切夫斯基创立非欧几何学的同时,匈牙利数学家鲍耶·雅诺什也发现了第五公设不可证明和非欧几何学的存在。鲍耶在研究非欧几何学的过程中也遭到了家庭、社会的冷漠对待。他的父亲——数学家认为研究第五公设是耗费精力劳而无功的蠢事,劝他放弃这种研究。但鲍耶·雅诺什坚持为发展新的几何学而辛勤工作。终于在1832年,在他的父亲的一本著作裡,以附录的形式发表了研究结果。 高斯也发现第五公设不能证明,并且研究了非欧几何。但是高斯害怕这种理论会遭到当时教会力量的打击和迫害,不敢公开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只是在书信中向自己的朋友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也不敢站出来公开支持罗巴切夫斯基、鲍耶他们的新理论。 非欧几何分类 按几何特性(曲率),现存非欧几何的类型可以概括如下: 坚持第五公设,引出欧几里得几何。 以“可以引最少兩条平行线”为新公设,引出罗氏几何(双曲几何)。 以“一条平行线也不能引”为新公设,引出黎曼几何(椭圆几何)。 这三种几何学,都是常曲率空间中的几何学,分别对应曲率为0、负常数和正常数的情况。 如果完全去掉第五公设,就得到更加一般化的。这种几何不仅可以囊括前面提到的三种几何,而且允许空间的不同位置有不同的曲率。黎曼几何是描述任意维数任意弯曲的绝对几何空间的一种微分解析几何学。 一般来讲,非欧几何有广义、狭义、通常意义三个不同含义: |
著作 著有《中國稻作的起源》,《中國農業考古圖錄》。 参考资料 Wen 霞浦縣人 | 霞浦縣人 厦门人 厦门大学校友 中国考古学家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 |
middle range),因此可以運用民族誌類比的方式,為考古學重建文化和增加認識 他們反對法蘭茲·鮑亞士以來的「歷史特殊論」(Historical Particularism)那種精細研究單一文化的面貌,他們相信了解文化變遷的過程比了解文化本身更重要-因此稱為過程學派 秉持著文化生態學(Cultural Ecology)的態度,相信文化是因為適應(Adaptation)而產生變遷 重視科技性的研究方法 重視理論和方法學在考古學上的應用,稱為「中層理論」(Middle Range Theory) 新考古學還有很多重要的概念,像麥可·希弗(Michael Schiffer)提出的「形成過程」(Formation Process),重視遺物從製造到進入考古學家桌上的過程,已經經過多次概念和實質上的轉換,因此考古學者看到的材料和原本的材料在性質上已有一定的差距。新考古學當然有很多的問題存在,不過它仍然主宰了1960-90年代美國的考古學主流。 文化歷史考古學與反思 在20世紀初的考古學,基本上以文化歷史考古學派作為主流的考古學派,文化歷史考古學家認為人類文化的特點可以從他們的器物當中觀察出來。正如著名的考古學家戈登·柴爾德認為「大部份文化是根據少數具有鑒定特徵的器物所定義。從不同類型的器物中,找出屬於它們的功能並賦予它們的歷史意義。」 過程考古學興起的重要條件在於技術的進步。換言之,在沒有碳十四絕對年代測定之前,傳統考古學家能從遺址,考古遺物中獲取的訊息是十分有限的。 | Hill)和佛蘭內力(Kent Flannery)......等。賓佛注重研究人類活動的行為和過程,其基本主張為:“一、要對考古遺物的解釋進行嚴格的經驗檢驗;二、用經過嚴格檢驗的考古證據重建史前人類生活”,曾在考古學界引起巨大反響。在1980年代時,此理論經考古工作者介紹而進入中國學界。 1962年路易斯·賓佛在AA上發表的《Archaeology as Anthropology》,引用了Willey的話:"如果考古學不是人類學的話,那麼就什麼都不是"。也就是說,他的基本立場在於:相信考古學必須充分地借用人類學的理論與資料。他的中心思想可以簡述為: 人類的文化下由數個「子系統」(subsystem)組成,要清楚了解文化則需仔細研究每個子系統 他相信考古學資料與現生族群之間的連繫有可靠的關聯性(The middle range),因此可以運用民族誌類比的方式,為考古學重建文化和增加認識 他們反對法蘭茲·鮑亞士以來的「歷史特殊論」(Historical Particularism)那種精細研究單一文化的面貌,他們相信了解文化變遷的過程比了解文化本身更重要-因此稱為過程學派 秉持著文化生態學(Cultural Ecology)的態度,相信文化是因為適應(Adaptation)而產生變遷 重視科技性的研究方法 重視理論和方法學在考古學上的應用,稱為「中層理論」(Middle Range Theory) 新考古學還有很多重要的概念,像麥可·希弗(Michael |
the City, and Death , Copenhagen 1987, photostream by Peter Lind featuring photos of Fassbinder 德国导演 德國電影男演員 德國LGBT人物 男同性戀作家 巴伐利亞人 男性编剧 吸毒過量致死者 | Fassbinder's Films "We still miss him" , Goethe Institut article, May 2010 Garbage, the City, and Death , Copenhagen 1987, photostream by Peter Lind featuring photos of Fassbinder 德国导演 德國電影男演員 德國LGBT人物 男同性戀作家 |
诸葛亮:“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三国志·卷四十二·蜀书十二·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第十二》) 孙权:“及操子丕,桀逆遗丑,荐作奸回,偷取天位,而叡么麽,寻丕凶迹,阻兵盗土,未伏厥诛。”(《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 曹植:「祥惟圣贤,歧嶷幼龄。研几六典,学不过庭;潜心无妄,抗志清冥。才秀藻朗,如玉之莹。」(《曹集诠评》卷十《文帝诔》) 桓阶:“仁冠群子,名昭海内,仁圣达节,天下莫不闻。”(《三国志·卷二十二·桓阶传》) 陸遜:「曹丕大合士眾。外托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三國志·吳書·陸遜傳第十三》) 張悌:「曹操虽功盖中夏,民畏其威而不怀其德也。丕、睿承之,刑繁役重,东西驱驰,无有宁岁。」(《资治通鉴·卷七十八·魏纪十·元皇帝下》) 孟达:「加陛下新受禅命,虚心侧席,以德怀远。若足下翻然内向,非但与仆为伦,受三百户封,继统罗国而已;当更剖符大邦,为始封之君。」(《三国志·卷四十·蜀书·刘封传》) 劉禪:「子丕孤豎,敢尋亂階,盜據神器,更姓改物,世濟其兇。」(《三國志·卷三十三·蜀書三·後主傳第三》) 陈寿:“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三国志·魏书·文帝纪》) 《晉書·禮志上》:「大魏三聖相承,以成帝業。武皇帝肇建洪基,撥亂夷險,為魏太祖。文皇帝繼天革命,應期受禪,為魏高祖。上集成大命,清定華夏,興制禮樂,宜為魏烈祖。于太祖廟北為二祧,其左為文帝廟,號曰高祖昭祧,其右擬明帝,號曰烈祖穆祧。三祖之廟,萬世不毀。其餘四廟,親盡迭遷,一如周後稷、文武廟祧之禮。」 阎缵:“魏文帝惧于见废,夙夜自祗,竟能自全。”(《晋书·卷四十八· 阎缵传》) 刘渊:“黄巾海沸于九州,群阉毒流于四海,董卓因之肆其猖勃,曹操父子凶逆相寻。”(《晋书·卷一百一·载记第一》) 李班:“观周景王太子晋、魏太子丕、吴太子孙登,文章鉴识,超然卓绝,未尝不有惭色。何古贤之高朗,后人之莫逮也!”(《晋书·卷一百二十一·载记第二十一》) 葛洪:「自建安之后,魏之武文,送终之制,务在俭薄,此则墨子之道,有可行矣。」(《抱朴子外篇》) 垣荣祖:「昔曹操、曹丕上马横槊,下马谈论,此于天下可不负饮矣!」(《南齐书 卷二十八 列传第九》) 释道恒:「光武尚能纵严陵之心,魏文全管宁之操,折至尊之高怀,遂匹夫之微志。」(《释文纪》卷八) 沈约:「自魏氏膺命,主爱雕虫,家弃章句,人重异术。又选贤进士,不本乡闾,铨衡之寄,任归台阁。」(《宋书》卷五十五) 颜之推:「自昔天子而有才华者,唯汉武、魏太祖、文帝、明帝、宋孝武帝,皆负世议,非懿德之君也。」(《颜氏家训》卷四) 《陈思王庙碑》:「魏高祖文皇帝,绍即四海,光泽五都,负彰魈茫朝宗万国,允文允武,庶绩咸熙,正践升平,时称宁晏。」(《全隋文·卷二十九》) 王勃:「文帝富裕春秋,光应禅让,临朝恭俭,博览坟典,文质彬彬,庶几君子者矣。」(《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二》) 郝处俊:「昔魏文帝著令,虽有幼主,不许皇后临朝,所以杜祸乱之萌也。」(《资治通鉴 卷第二百二》) 刘知几:「文帝临戎不武,为国好奢,忍害贤良,疏忌骨肉。」(《史通·探赜第二十七》) 张说:「周文王之为太子也,崇礼不倦;魏文帝之在青宫也,好古无怠,博览史籍,激扬令闻,取高前代,垂名不朽。」(《张燕公集》) 王锴:「文帝八岁能属文,博览古今,贯穿经史。及居帝位,益尚谦和。坐不废书,手不释卷。」(《全唐文 卷八百九十》) 范仲淹:「魏文帝宠立郭妃,谮杀甄后,被发塞口而葬,终有反报之殃。」(《范文正集 卷十五》睦州谢上表) 黄庭坚:「盖世英雄不自知,暮年初志各参差。南阳陇底卧龙日,北固樽前失箸时。霸主三分割天下,宗臣十倍胜曹丕。寒炉夜发尘书读,似覆输筹一局棋。」(《山谷诗集注》) 苏辙:「臣伏观历代帝王,如汉武,魏文,唐徳、文、宣三宗皆工于诗骚杂文,与一时文士比长絜大。至于经纶当世,讲论利害,以文墨尽天下事,则皆不足以仰望先帝之万一。」(《栾城集卷四十七》进御集表) 司馬光:「于禁將數萬眾,敗不能死,生降於敵,既而復歸。文帝廢之可也,殺之可也,乃畫陵屋以辱之,斯為不君矣!」 陈亮:「至于欲使当时累息之民得阔步高谈无危惧之心,未尝不为之三复也,于是时吴蜀争帝,中国庶几乎息肩矣,是以在位七年而谥曰文也。」(《龙川集·卷七》) 耶律楚材:「仲谋服孟徳,孔明倍曹丕。唯晋成全统,平吴混八维。」(《湛然居士集》) 郝经:「丕特负赃胠箧之盗。操死丕直取,自以为可也,乃从容禅让,自以为舜、禹复出,其自欺也甚矣!且轻薄佻靡,未除贵骄公子之习,不矜细行,隳败礼律,刻薄骨肉,自戕本根,乱亡基兆,已在于是。孔明谓为土龙刍狗,宜哉!」(《续后汉书 卷二十六》) 曹丕假借禪讓,逼漢獻帝劉協退位备受非议。直到明朝末年,复社领袖张溥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的《魏文帝集题辞》中首次对曹丕德政品行作全面评价。张溥写到:“魏王帝业无足称,惟令宦人为官,不得过诸署令。诏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不得常辅政任,石室金策,可宝万世。彼亲见汉室炎隆,女主中人手扑灭之,麦秀黍离,伤心目。霸朝初创,力更旧辄,至待山阳公以不死,礼遇汉老臣杨彪不夺其志,盛德之事,非孟德所及……甄后塘上,陈王豆歌,损德非一。崇华首阳,有余恨焉。”他认为曹丕的施政有可取之处,礼遇汉室君臣,可见并非无德,但杀妻、害弟罪名昭著。 胡应麟:「诗未有三世传者,既传而且煊赫,仅曹氏操、丕、睿耳。然白马名存钟《品》,则彪当亦能诗。又任城武力绝人,仓舒智慧出众。阿瞒何徳,挺育多才?生子如此,孙仲谋辈讵足道哉!」(《诗薮》) 方孝孺:「汉高祖、魏文帝皆中才之主,非有圣智之度,高祖犹能不杀子婴,文帝犹能奉山阳终其身。曾谓武王圣人而忍其君至此乎?吾决知其不然矣。」(《逊志斋集卷四》) 谭嗣同:「若夫汉武帝命所忠求相如遗书,魏文帝诏天下上孔融文章,渐昭风轨,犹无集名。自荀况诸集,编题后人,张融玉海,标目己意,乃始波颓雾靡,不可胜遏。」(《谭嗣同全集》) 章太炎:「今人皆谓汉代经学最盛,三国已衰,然魏文廓清谶纬之功,岂可少哉!文帝虽好为文,似词章家一流,所作《典论》,《隋志》归入儒家。纬书非儒家言,乃陰陽家言,故文帝诏书未引一语。岂可仅以词章家目之!」(《经学略说》) 毛泽东:「曹丕也是他(曹操)儿子,也有些才华,但远不如曹操。曹丕在政治上也平庸,可他后来做了皇帝,是魏文帝。历史上所称的‘建安文学’,实际就是集中于他们父子的周围。一家两代人都有才华、有名气,在历史上也不多见哪!」 郭沫若:「曹丕在政治见解上也比乃弟高明得多,而在政治家的风度上有时还可以说是胜过他的父亲。如令宦人为官不得过诸署,禁母后预政,取士不限年资但纠其实、轻刑罚、薄赋税、禁复仇、禁淫祀、罢墓祭、诏营寿陵力求俭朴等等,处处都表示着他是一位旧式的明君典型。」(《郭沫若全集·历史篇·第四卷》) 马植杰:「从曹丕的政治设施来看,也有些不错的。拿曹丕与其他封建帝王相比,尚属中等偏上者。」 叶嘉莹:「魏文帝在即位后,曾下了息兵诏,下了薄税诏,下了轻刑诏。他实在是一个很有理想的皇帝,希望能够把天下治理得更好。但是很可惜,他只做了七年的皇帝就死了,死的时候只有四十岁。」(《汉魏六朝诗讲录》) 陈家兴:“曹丕既是第一任魏君,同时也是守成者。对于东汉末年的流弊,曹丕都是亲历见证者,作为开国者和守成者的他,却没能汲取教训,深自约束。曹丕缺少的正是历史上不少开国者所具备的胸襟格局,不过一庸碌守成之主,由此便注定了曹魏政权的短命。”(《曹魏政权短命启示录(上)》:安于守成是危险的开始) 文學藝術 卞兰:「研精典籍,留意篇章,览照幽微,才不世出,禀聪睿之绝性,体明达之殊风,慈孝发于自然,仁恕洽於无外。是以武夫怀恩,文士归德。窃见所作典论,及诸赋颂,逸句烂然,沈思泉涌,华藻云浮,听之忘味,奉读无倦。」(《艺文类聚》十六《赞述太子赋》) 刘勰:「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援,故不竞于先鸣。而乐府清越,《典论》辩要,选用短长,亦无懵焉。但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也。」(《文心雕龙·才略第四十七》) 萧统:「不追子晋,而事似洛滨之游;多愧子桓,而兴同漳川之赏。漾舟玄圃,必集应、阮之俦;徐轮博望,亦招龙渊之侣。」(《答湘东王求文集及书》) 鍾嶸的《詩品》曾評論曹丕的詩詞為中品:「魏文帝其源出於李陵。頗有仲宣之體則。所計百許篇,率皆鄙質如偶語,惟西北浮雲十餘首,殊美贍可玩,始見其工矣。不然,何以銓衡群彥,對揚厥弟者邪?」 李隆基:「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凡百在会,咸可赋诗。五言纪其日端,七韵成其大数,岂独汉武之殿盛,朝士之连章;魏文之台壮,辞人之并作云尔。」(《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并序》) 張溥:「曹子桓生戎旅之間,善騎馬左右射,又工擊劍彈碁,伎能戲弄,不減若父。其詩詞文辭,彷彿上下,即不堪弟畜陳思,為孟德大兒,固有餘也。魏王帝業無足稱,惟令宦人為官不得過諸署,令詔群臣家不得奏事,大-{后}--{后}-族家不得當輔政,任石室金策,可寶萬世。彼見漢室炎隆,女主中人,手撲滅之。麥秀黍離,恫傷心目。霸朝初創,力更舊轍,至待山陽公以不死,禮遇漢老臣楊彪,不奪其志,盛德之事,非孟德可及。當日符命獻諛,璽綬被躬,群眾推舉,時與勢迫。倘建安君臣有能,為武庚比干者, 或觀望卻步,竟保常節,未可知也。典論自序,善述生平,論文一篇,直自言所得。與王朗書,務立不杇於著述間,不肯以七尺一棺。畢其生死,雅慕漢文,沒而得謚,良-{云}-厚幸。占其志趣,亦古諸侯之博聞者也。甄后塘上,陳王豆歌,損德非一,崇華首陽,有餘恨焉。」(《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魏文帝集題辭》) 王世贞:「自三代而后,人主文章之美,无过于汉武帝、魏文帝者。」(《艺苑疤言》) 王夫之:「曹子建鋪排整飾,立階級以賺人升堂,用此致諸趨赴之客,容易成名,伸紙揮毫, 雷同一律。子桓精思逸韻,以絕人攀躋,故人不樂從,反為所掩。子建以是壓倒阿兄,奪其名譽。實則子桓天才駿發,豈子建所能壓倒耶?曹子建之於子桓,有仙凡之隔, 而人稱子建,不知有子桓,俗論大抵如此。」(《姜齋詩話》);“讀子桓樂府,即如引人於張樂之野,冷風善月,人世陵囂之氣淘汰俱盡。古人所貴於樂者,將無在此?”(《古詩評選》) 陳祚明:“魏文帝詩如西子捧心,俯首不答,而回眸動盼,無非可憐者。傾國傾城,在絕世佳人,本無意動人,人自不能定情耳。”(《采菽堂古詩選》) 沈德潛:“子桓詩有文士氣,一變乃父悲壯之習矣。要其便娟婉約,能移人情。”(《古詩源》) 刘师培:「魏文与汉不同者,盖有四焉,书檄之文,骋词以张势,一也。」(《中古文学史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 魯迅:「他(曹丕)說詩賦不必寓教訓,反對當時那些寓教訓於詩賦的見解,用近代的文學眼光來看,曹丕的一個時代可說是『文學的自覺時代』,或如近代所說是為藝術而藝術的一派。」(《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 軼闻 曹丕当五官中郎将时,有一次宴請,曹丕问相士朱建平自己的寿命,朱建平說:「您的寿命是八十岁,四十岁时会有小灾难,希望您多加小心。」曹丕果然四十而终,死前认为朱建平的占卜结果是昼夜相加计算的,自己的生命快要结束。(《三国志‧魏志二十九‧方技传》) 《魏略》則記載相士高元呂說曹丕「其貴乃不可言。」,及問到曹丕壽命,元呂說「其壽,至四十當有小苦,過是無憂也。」 曹丕当五官中郎将时,曹操曾经赏赐他百辟刀。 曹丕善擊劍騎射,好博弈彈棋,在《典論》的自敘中更自詡其非凡箭藝,能「左右射」,師從史阿精通劍術,可謂文武兼備。鄧展精研武術,擅於使用各種武器,可以空手入白刃。曹丕和他研討劍術,指出不當之處。鄧展和曹丕用甘蔗比試,曹丕連續三次都擊中鄧展的手臂,後來又擊中鄧展的額頭。曹丕說:「漢初名醫楊慶,曾叫倉公淳于意把自己的舊藥方全部拋棄,另外傳授他的秘術。鄧將軍還是拋棄舊技,接受新的擊劍法吧。」,賓客大笑。 曹操出征漢中時,曹丕和曹植都去送行。曹植當時稱述曹操功德,發言都很有條理,連曹操也十分高興。此時曹丕因被曹植搶了風頭而十分惆悵,吳質則在曹丕耳邊叫他只管哭就可。曹丕即在曹操臨出發時哭著拜送,人人都感到欷歔,當時的人都以為曹植言辭華麗但內心不及曹丕真摯誠懇。 曹丕在曹操死後哭泣過度,司馬孚當時勸止曹丕,並諫議曹丕快點上位,因此司馬孚和和洽一同打理喪事,為自身上位。 曹丕喜爱葡萄和葡萄酒。 魏文帝诏群臣曰:“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蒲萄。当其朱夏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涓,脆而不酸,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又酿以为酒,甘于曲糵,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况亲食之邪?南方有桔,酢正裂人牙,时有甜耳。远方之果,宁有匹之者?”(一说出自《与吴监书》) 《与群臣诏》:“南方有龙眼、荔枝,宁比西国葡萄、石蜜乎!」 曹丕与曹植争夺太子之位,后来曹丕得立,曾经喜极失态,抱着辛毗的颈说:“辛君您知道我有多么喜悦吗?”辛毗事后将曹丕的表现告诉女儿辛宪英,时年二十多岁的宪英便感叹地说:“太子是代替君王主理宗庙社稷的人物。代君王行事不可以不怀着忧虑之心,主持国家大事亦不可以不保持戒惧之心,在应该忧戚的时候竟然表现得如此喜悦,又怎会长久呢?魏国又怎能昌盛?” 語言上,曹丕要求官員“斷諸北語,一從正音。”並感嘆“若仍舊俗,恐數世之後,伊洛之下復成披髮之人。”。 甄后塘上。文昭皇后甄氏原为袁绍次子袁熙之妻,建安九年城破被俘,曹丕纳之。後曹丕称帝,眷寵文德皇后郭氏,甄氏失宠口出怨言,觸怒曹丕。曹丕下令赐死甄氏,殓时“披髮覆面,以糠塞口”。 陈王豆歌。陈思王曹植曾与曹丕争储,曹丕称帝,曹植备受迫害,屡次迁封。《世说新语‧文学》中,曹丕命令曹植七步成诗,否则问罪,曹植才思敏捷,逃过一劫,即著名的《七步诗》故事。 誅殺忠臣鮑勳,鮑勳為曹操大將鮑信之子,為人剛正不阿,卻因私人恩怨遭曹丕殺害。鮑勳被曹丕處死後二十日,曹丕也暴斃逝世。(三國志·魏志十二·鮑勳傳) 曹丕曾下詔給征南將軍夏侯尚說:「你是朕的心腹重將,應當給予你特別的任命(指征南將軍一職)。希望你可以廣施恩德足以令死者享用,實行惠愛令人終身難忘。你可以獨攬威權,擅行賞罰,有殺人或活人的權力。」後來,夏侯尚將這道詔書出示給蔣濟看。蔣濟回到朝廷,曹丕問他:「你在各地聽到和看到的社會風氣、教化都是怎麼樣的?」,蔣濟回答道:「沒有其他善行,只聽到了亡國之語。」,曹丕臉上露出憤怒的表情,問蔣濟這是什麼原因,蔣濟以曹丕頒給夏侯尚的詔書作答:「『作威作福』是《尚書》中明明白白告誡臣子不能做的事情,『天子無戲言』,古人對此非常慎重。請陛下認真考慮。」曹丕這才明白了蔣濟的意思,下令將頒給夏侯尚的詔書追回。在詔書中提到的「作威作福」,意為獨攬威權,擅行賞罰。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尚書·洪範》中的「惟闢作福,惟闢作威,惟辟玉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按照這句成語最早的解釋,是只有帝王才能行使的權力,而曹丕卻出現了重大筆誤。難怪蔣濟毫不客氣予以指責,曹丕也只能低頭認錯,乖乖將詔書收回了。 藝術形象 影視形象 電視劇 電影 歌仔戲(舞台公演) 動畫遊戲 三國志 三國演義 真·三國無雙系列 無雙OROCHI系列 漫畫 《蒼天航路》(王欣太) 《火鳳燎原》(陳某):於曹操攻下鄴城後登場並接收甄宓,在赤壁之戰時亦有隨軍出征。 家庭 嗣高祖父:曹节 嗣曾祖父:(追尊)高皇帝曹腾 父母 曹操,追尊魏太祖武皇帝。 卞氏,即武宣皇后。 兄弟 曹丕一共有24位兄弟: 豐愍王曹昂,字子脩,曹操長子,庶出,但是由曹操原配丁氏抚养长大,年輕時曾舉孝廉。因張繡反叛而死于战乱之中。 相殤王曹鑠,字子烈,次子,庶出,早薨。 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綽號「黃鬚兒」,為一勇將,曾大破代郡烏丸。黃初四年(223年)封任城王。 陳思王曹植,字子建,擅長文學,曾作《洛神賦》。雖然得到曹操寵愛,但與其兄曹丕爭位失敗,從此在政治上無從施展抱負。黃初六年(225年)立為陳王。 蕭懷王曹熊,早薨。 鄧哀王曹沖,字倉舒,為著名神童,未成年便夭折。 | 222年,曹丕得知孫權拒絕派自己的兒子來洛陽當人質,因此發動30萬三路大军伐吴,初有勝利均被孫權軍全數击敗,最終只能引軍撤退。雖然封臧霸為執金吾,但聽到曹休上報其不忿的言語,懷疑青州兵叛逃是臧霸所為因此剝奪他的軍權。 224年八月,發動十萬人攻吳廣陵,第一次因為徐盛的假城而被嚇到,之後被大浪把自己的龍舟沖到吳軍陣地,軍隊也被吹翻,因此撤退。225年八月,再次發動十萬人攻吳廣陵,結果江面結冰無法撤退。在撤退途中又被孫韶派500人打敗,自己的龍舟和魏軍的物資被吳軍奪取。 226年,五月十六日丙辰(6月28日)文帝病危,立平原王曹叡為太子,召曹真、曹休、陳群、司馬懿,并受遗诏辅佐嗣主。十七日丁巳(6月29日)崩于嘉福殿,终年四十岁。曹叡繼位,是為魏明帝。六月九日戊寅(7月20日),葬首陽陵。 治国理政 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冀州牧,改建安二十五年为延康元年。同年十月,逼迫汉献帝禅位,篡汉称帝,国号为魏,改元黄初,定都洛阳。 内政 改革选官制度,采纳陈群建议,实行九品中正制。易中天認為,九品中正制使士族的政治特权得到确立和巩固,得到他们对曹魏政权的支持。 限制宦官、外戚权力。颁令“其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又不得横受茅土之爵”,保证了魏始终没有因为宦官、外戚干政造成政治危机,但因為曹丕曹叡父子過於依賴内臣司馬懿,日後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司馬家掌握曹魏大權,其孫司馬炎更是代魏建晉。 削夺藩王权力。曹魏藩王的封地时常变更,没有治权和兵权,举动受到严格监视,形同囹圄。这个政策虽然吸取了汉朝诸侯国作乱的教训,却留下隐患,导致曹氏夏侯氏宗亲势单力薄,日后无力阻止外臣夺权。 重视文教,也重用儒家文人為官。黄初二年(221年),下令人口十万以上的郡国每年察举孝廉一人,如有特别优秀的人才,可以不受户口限制。黄初五年,封孔子后人孔羡为宗圣侯,重修孔庙,在各地大兴儒学,立太学,置五经课试之法,设立春秋穀梁博士。在短期内使封建正统文化复兴。 恢复社会生产。除禁令,轻关税,禁止私仇,广议轻刑,与民休养,使北方地区重现安定繁荣局面。 聽任典農治生,民屯的成效受到影響,出現弊端。 在貨幣政策上,雖曾於登基時發行錢幣,但卻遭到失敗;之後更因穀物價格高騰,罷除了五銖錢(漢錢),自此之後終曹魏一代「以物易物」反成為北方主要的經濟型態。 外交 黃初前期,東漢末諸侯孫權曾向曹魏稱臣,接受吳王封號。經過多次斡旋,魏吳最終走向敵對。期間曹丕三次親征孫吳均無功而返。 在位期間,任用曹真擊退鮮卑,和匈奴、氐、羌等外族修好,平定邊患。 性格 曹丕心胸狹窄記恨薄情。在年少時曾向堂叔曹洪借錢不成懷恨在心,稱帝後不顧開國功臣元勳及血緣情誼直接栽贓罪名將曹洪下獄,卞太后得知後逼郭皇后求情才讓曹洪免於牢獄之災,但是仍然被曹丕削爵沒收財產貶為庶人。 曹丕上面有兩位兄長,大哥曹昂於宛城之戰陣亡,二哥曹鑠遺傳其母劉夫人,也早早去世。然而曹丕卻因為曹鑠比自己還要年長,卻不加以追封為王,只讓其兒曹叡追封。 曹丕非常愛打獵,但在曹操當政時為了爭儲而故意樹立良好形象,就接受崔琰建議停止打獵。曹丕稱帝后,已無爭儲壓力而不聽鮑勳和戴淩停止打獵的忠諫,曹丕因自己最愛的娛樂遭反對非常惱怒,而對戴淩處以比死刑低一等的处罰。而鮑勳的父親鮑信是曹操早年起兵的救命恩人,在曹丕對吳出兵廣陵的時候作出勸諫,曹丕不聽找理由把他強硬處死。 在與曹植爭奪世子之位中,曹丕對於曹植的表現沒有任何對策,而且優柔不斷,只能聽從自己派系的人贏取繼承權。在稱帝後,藉故曹植治理不善削權並進行十數次地方遷徙,丁儀兄弟乃曹植派,也在稱帝之後將丁家全族處刑。 夏侯尚因為寵愛妾侍而不愛正妻(曹丕的妹妹),曹丕把妾侍處刑,夏侯尚精神衰弱至死。 曹休守喪期間不吃肉,下令強逼他吃肉,曹休變得傷心消瘦。 曹丕寵愛郭氏,甄氏對曹丕多次抱怨,於是曹丕把她處死。 在曹操死後守喪期間,向孫權索要貴重珍品享樂,親征東吳時駕馭副車及龍舟等奢華物品。對外被年長老練的孫權當棋子耍,不聽群臣勸告在夷陵之戰偷襲孫權,這樣做不合禮數;當東吳擊敗蜀漢後,曹丕假借孫權造反名義發兵進攻,打算從中得益,但無功而返。曹丕令孫權上供之物,無一得償所願,遂惱羞成怒三路伐吳脅逼孫權,又煽動江東內部作亂,然皆以敗退告終。孫權徹底無視曹魏,令曹丕極為憤懣,但兩次大舉伐吳都是無功而返,最後一次差點被孫權部將孫韶擒獲。 力行简葬。曹丕在《终制》中表示,寿陵因山为体,不封树,不立庙,不造园邑神道,不含珠玉,敛以时衣,陶器陪葬。曹丕提出“夫葬也者,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骨无痛痒之知,冢非栖神之宅”“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深受当时社会风气和他父亲曹操的影响。曹丕死后,按《终制》葬于首阳陵。 文學成就 诗歌 曹丕詩歌形式多樣,而以五、七言為長,語言通俗,具有民歌精神;手法則委婉細緻,回環往復,是描寫男女愛情和遊子思婦題材的箇中能手。 代表曹丕诗歌最高成就的《燕歌行》,据考写于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三郡乌桓期间,采用乐府体裁,开创性地以句句用韵的七言诗形式写作,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七言诗。《燕歌行》从“思妇”的角度,反映了东汉末年战乱流离的现状,表达出被迫分离的男女内心的怨愤和惆怅。全诗用词不加雕琢,音节婉约,情致流转,被明朝王夫之盛赞“倾情,倾度,倾色,倾声,古今无两”。 曹丕的一些为后人称道的作品都在担任五官中郎将至魏太子期间所作,他的诗歌细腻清越,缠绵悱恻,缺乏曹操、曹植的慷慨之气,后世对他的评价不如“三曹”中的另外两人。 學者葉嘉瑩在《葉嘉瑩說漢魏六朝詩》裡,列舉鍾嶸《詩品》、劉勰《文心雕龍》和王夫之《薑齋詩話》對曹丕的評價。《詩品》將曹丕排在中品,認為他的詩不及弟弟曹植,原因是曹丕詩「率皆鄙直如偶語」(「偶語」,即兩個普通人在講話),反觀曹植則是「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情兼雅怨,體被文質,粲溢今古,卓爾不群」。《文心雕龍》(才略篇)說曹丕「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子桓慮詳而力緩,故不競於先鳴」,與曹植「思捷而才俊」不同,又謂「俗情抑揚,雷同一響,遂令文帝以位尊減才,思王以勢窘益價,未為篤論也」,世人都同情曹植的處境,曹丕是兄弟爭位的勝方,人們也因此忽略他文章的美妙。明末清初,王夫之在《薑齋詩話》裡直言:「實則子桓天才駿發,豈子建所能壓倒耶?」,可谓為曹丕文學成就「平反」的宣言。葉嘉瑩說,曹丕是一位「理性詩人」,有節制有反省,「以感與韻勝」。 赋 诗歌笔法影响着其赋的风貌,诗体之赋为其赋作品的特点,具有明显的标志性意义。曹丕所创作的二十八篇赋作,其中有序者共有十六篇。内容上来看以抒情和咏物为主,体制方面一改汉大赋之鸿篇巨幅,成为短小精悼的行情小赋。内容以真情的笔触触摸到社会现实,并将个体的喜怒哀乐带入赋中。 作品 诗歌:《秋胡行》、《善哉行》、《燕歌行二首》、《永思篇》、《陌上桑》、《煌煌京洛行》、 《芙蓉池作》、《猛虎行》、《饮马长城窟行》、《董逃行》、《丹霞蔽日行》、《至广陵于马上作》、《终制》、《上留田行》、《大墙上蒿行》、《艳歌何尝行》、《月重轮行》、《黎阳作三首》、《于谯作》、《孟津诗》、《于玄武陂作》、《至广陵于马上作诗》、《杂诗(二首)》、《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作》、《清河作》、《代刘勋出妻王氏作(二首)》、《寡妇诗》、《令诗》、《于明津作诗》、《失题》、《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夏日诗》、《游猎诗》、《歌辞》、《遗句七则》、《东阁诗》、《临高台》、《折杨柳行》 散文:《与钟大理书》、《九日与钟繇书》、《铸五熟釜成与钟繇书》、《又报吴主孙权书》、《答繁钦书》、《与刘晔书》、《与王朗书》、《与朝歌令吴质书》、《又与吴质书》、《与群臣论蜀锦书》、《与群臣论秔稻书》、《与群臣论被服书》、《借取廓落带嘲刘侦书》、《汉文帝论》、《论太宗》、《汉武帝论》、《交友论》 赋:《浮淮赋》、《沧海赋》、《济川赋》、《离居赋》、《戒盈赋》、《悼夭赋》、《寡妇赋》、《出妇赋》、《弹棋赋》、《校猎赋》、《登台赋》、《登城赋》、《感物赋》、《感离赋》、《临涡赋》、《述征赋》、《戒盈赋》、《永思赋》、《愁霖赋》、《喜霁赋》、《弹棋赋》、《玛瑙勒赋》、《车渠梳赋》、《玉块赋》、《柳赋》、《槐赋》、《莺赋》、《迷迭香赋》、《蔡伯喈女》、《哀己赋》、《残赋》 诏:《定正朔诏》、《追崇孔子诏》、《为汉帝置守冢诏》、《息兵诏》、《灾异免策三公诏》、《拜日东郊诏》、《春分拜日诏》、《禁母后预政诏》、《改封诸王为县王诏》、《鹈鹕集灵芝池诏》、《取士不限年诏》、《轻刑诏》、《平准诏》、《禁复仇诏》、《禁淫祀诏》、《罢墓祭诏》、《外国遣使奉献诏》《营寿陵诏》《群臣诏(四首)》、《下颍川诏》、《任城王彰增邑诏》、《答临淄侯植诏》、《答北海王衮诏》、《待杨彪客礼诏》、《赐华歆诏》、《论孙权诏》 理论 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学理论与批评著作,写于曹丕为魏王太子时,文中要点有: 以班固和傅毅為例,說明「文人相輕」和「家有弊帚,享之千金」的做文學家的不自見己身的缺點,只看到別人的小缺失就加以嘲諷,對於別人的優點卻視而不見。 评价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的文风和得失,“建安七子”的说法来源于此 提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认为作家的气质决定作品的风格 肯定文学的历史价值,“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魯迅在《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中稱「他(曹丕)說詩賦不必寓教訓,反對當時那些寓教訓於詩賦的見解,用近代的文學眼光來看,曹丕的一個時代可說是『文學的自覺時代』,或如近代所說是為藝術而藝術的一派。」 曹丕善写妇女题材的作品,其诗歌有《寡妇诗》与之赋作品皆有机行一致的情感行发。《寡妇赋》、《出妇赋》,更多地表达对下层社会妇女哀悯同情的情怀。 影响 曹丕是邺下文人集团的实际领袖,影響建安文学的精神架构甚劇,由此形成的“建安风骨”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曹丕命刘劭、王象、缪袭等人编纂中国第一部类书《皇览》,开官方组织编纂类书的先河。 《登台赋》是一篇歌咏铜雀台华美壮丽的小赋,笔触清新细腻,在描写景色时做到了 “写物图貌,蔚似雕画”。 《典論‧論文》開創了文學批評的風氣,為中國文學批評之祖。 《燕歌行》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此对后世七言诗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校猎赋》是一篇很完整的赋作品,在赋中曹丕运用笔墨不多,不过三百来字就将田猎盛况尽数描绘出来。 《列异传》是魏文帝曹丕所写的一部志怪小说集,属于文学艺术,据唐代魏征等人撰写的《隋书·经籍志》记载,它作为现存最早的一部描写鬼类故事的志怪小说,对后世鬼魅小说的描写有着巨大的影响。 评价 治國為人 诸葛亮:“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三国志·卷四十二·蜀书十二·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第十二》) 孙权:“及操子丕,桀逆遗丑,荐作奸回,偷取天位,而叡么麽,寻丕凶迹,阻兵盗土,未伏厥诛。”(《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第二》) 曹植:「祥惟圣贤,歧嶷幼龄。研几六典,学不过庭;潜心无妄,抗志清冥。才秀藻朗,如玉之莹。」(《曹集诠评》卷十《文帝诔》) 桓阶:“仁冠群子,名昭海内,仁圣达节,天下莫不闻。”(《三国志·卷二十二·桓阶传》) 陸遜:「曹丕大合士眾。外托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三國志·吳書·陸遜傳第十三》) 張悌:「曹操虽功盖中夏,民畏其威而不怀其德也。丕、睿承之,刑繁役重,东西驱驰,无有宁岁。」(《资治通鉴·卷七十八·魏纪十·元皇帝下》) 孟达:「加陛下新受禅命,虚心侧席,以德怀远。若足下翻然内向,非但与仆为伦,受三百户封,继统罗国而已;当更剖符大邦,为始封之君。」(《三国志·卷四十·蜀书·刘封传》) 劉禪:「子丕孤豎,敢尋亂階,盜據神器,更姓改物,世濟其兇。」(《三國志·卷三十三·蜀書三·後主傳第三》) 陈寿:“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三国志·魏书·文帝纪》) 《晉書·禮志上》:「大魏三聖相承,以成帝業。武皇帝肇建洪基,撥亂夷險,為魏太祖。文皇帝繼天革命,應期受禪,為魏高祖。上集成大命,清定華夏,興制禮樂,宜為魏烈祖。于太祖廟北為二祧,其左為文帝廟,號曰高祖昭祧,其右擬明帝,號曰烈祖穆祧。三祖之廟,萬世不毀。其餘四廟,親盡迭遷,一如周後稷、文武廟祧之禮。」 阎缵:“魏文帝惧于见废,夙夜自祗,竟能自全。”(《晋书·卷四十八· 阎缵传》) 刘渊:“黄巾海沸于九州,群阉毒流于四海,董卓因之肆其猖勃,曹操父子凶逆相寻。”(《晋书·卷一百一·载记第一》) 李班:“观周景王太子晋、魏太子丕、吴太子孙登,文章鉴识,超然卓绝,未尝不有惭色。何古贤之高朗,后人之莫逮也!”(《晋书·卷一百二十一·载记第二十一》) 葛洪:「自建安之后,魏之武文,送终之制,务在俭薄,此则墨子之道,有可行矣。」(《抱朴子外篇》) 垣荣祖:「昔曹操、曹丕上马横槊,下马谈论,此于天下可不负饮矣!」(《南齐书 卷二十八 列传第九》) 释道恒:「光武尚能纵严陵之心,魏文全管宁之操,折至尊之高怀,遂匹夫之微志。」(《释文纪》卷八) 沈约:「自魏氏膺命,主爱雕虫,家弃章句,人重异术。又选贤进士,不本乡闾,铨衡之寄,任归台阁。」(《宋书》卷五十五) 颜之推:「自昔天子而有才华者,唯汉武、魏太祖、文帝、明帝、宋孝武帝,皆负世议,非懿德之君也。」(《颜氏家训》卷四) 《陈思王庙碑》:「魏高祖文皇帝,绍即四海,光泽五都,负彰魈茫朝宗万国,允文允武,庶绩咸熙,正践升平,时称宁晏。」(《全隋文·卷二十九》) 王勃:「文帝富裕春秋,光应禅让,临朝恭俭,博览坟典,文质彬彬,庶几君子者矣。」(《全唐文·卷一百八十二》) 郝处俊:「昔魏文帝著令,虽有幼主,不许皇后临朝,所以杜祸乱之萌也。」(《资治通鉴 卷第二百二》) 刘知几:「文帝临戎不武,为国好奢,忍害贤良,疏忌骨肉。」(《史通·探赜第二十七》) 张说:「周文王之为太子也,崇礼不倦;魏文帝之在青宫也,好古无怠,博览史籍,激扬令闻,取高前代,垂名不朽。」(《张燕公集》) 王锴:「文帝八岁能属文,博览古今,贯穿经史。及居帝位,益尚谦和。坐不废书,手不释卷。」(《全唐文 卷八百九十》) 范仲淹:「魏文帝宠立郭妃,谮杀甄后,被发塞口而葬,终有反报之殃。」(《范文正集 卷十五》睦州谢上表) 黄庭坚:「盖世英雄不自知,暮年初志各参差。南阳陇底卧龙日,北固樽前失箸时。霸主三分割天下,宗臣十倍胜曹丕。寒炉夜发尘书读,似覆输筹一局棋。」(《山谷诗集注》) 苏辙:「臣伏观历代帝王,如汉武,魏文,唐徳、文、宣三宗皆工于诗骚杂文,与一时文士比长絜大。至于经纶当世,讲论利害,以文墨尽天下事,则皆不足以仰望先帝之万一。」(《栾城集卷四十七》进御集表) 司馬光:「于禁將數萬眾,敗不能死,生降於敵,既而復歸。文帝廢之可也,殺之可也,乃畫陵屋以辱之,斯為不君矣!」 陈亮:「至于欲使当时累息之民得阔步高谈无危惧之心,未尝不为之三复也,于是时吴蜀争帝,中国庶几乎息肩矣,是以在位七年而谥曰文也。」(《龙川集·卷七》) 耶律楚材:「仲谋服孟徳,孔明倍曹丕。唯晋成全统,平吴混八维。」(《湛然居士集》) 郝经:「丕特负赃胠箧之盗。操死丕直取,自以为可也,乃从容禅让,自以为舜、禹复出,其自欺也甚矣!且轻薄佻靡,未除贵骄公子之习,不矜细行,隳败礼律,刻薄骨肉,自戕本根,乱亡基兆,已在于是。孔明谓为土龙刍狗,宜哉!」(《续后汉书 卷二十六》) 曹丕假借禪讓,逼漢獻帝劉協退位备受非议。直到明朝末年,复社领袖张溥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的《魏文帝集题辞》中首次对曹丕德政品行作全面评价。张溥写到:“魏王帝业无足称,惟令宦人为官,不得过诸署令。诏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不得常辅政任,石室金策,可宝万世。彼亲见汉室炎隆,女主中人手扑灭之,麦秀黍离,伤心目。霸朝初创,力更旧辄,至待山阳公以不死,礼遇汉老臣杨彪不夺其志,盛德之事,非孟德所及……甄后塘上,陈王豆歌,损德非一。崇华首阳,有余恨焉。”他认为曹丕的施政有可取之处,礼遇汉室君臣,可见并非无德,但杀妻、害弟罪名昭著。 胡应麟:「诗未有三世传者,既传而且煊赫,仅曹氏操、丕、睿耳。然白马名存钟《品》,则彪当亦能诗。又任城武力绝人,仓舒智慧出众。阿瞒何徳,挺育多才?生子如此,孙仲谋辈讵足道哉!」(《诗薮》) 方孝孺:「汉高祖、魏文帝皆中才之主,非有圣智之度,高祖犹能不杀子婴,文帝犹能奉山阳终其身。曾谓武王圣人而忍其君至此乎?吾决知其不然矣。」(《逊志斋集卷四》) 谭嗣同:「若夫汉武帝命所忠求相如遗书,魏文帝诏天下上孔融文章,渐昭风轨,犹无集名。自荀况诸集,编题后人,张融玉海,标目己意,乃始波颓雾靡,不可胜遏。」(《谭嗣同全集》) 章太炎:「今人皆谓汉代经学最盛,三国已衰,然魏文廓清谶纬之功,岂可少哉!文帝虽好为文,似词章家一流,所作《典论》,《隋志》归入儒家。纬书非儒家言,乃陰陽家言,故文帝诏书未引一语。岂可仅以词章家目之!」(《经学略说》) 毛泽东:「曹丕也是他(曹操)儿子,也有些才华,但远不如曹操。曹丕在政治上也平庸,可他后来做了皇帝,是魏文帝。历史上所称的‘建安文学’,实际就是集中于他们父子的周围。一家两代人都有才华、有名气,在历史上也不多见哪!」 郭沫若:「曹丕在政治见解上也比乃弟高明得多,而在政治家的风度上有时还可以说是胜过他的父亲。如令宦人为官不得过诸署,禁母后预政,取士不限年资但纠其实、轻刑罚、薄赋税、禁复仇、禁淫祀、罢墓祭、诏营寿陵力求俭朴等等,处处都表示着他是一位旧式的明君典型。」(《郭沫若全集·历史篇·第四卷》) 马植杰:「从曹丕的政治设施来看,也有些不错的。拿曹丕与其他封建帝王相比,尚属中等偏上者。」 叶嘉莹:「魏文帝在即位后,曾下了息兵诏,下了薄税诏,下了轻刑诏。他实在是一个很有理想的皇帝,希望能够把天下治理得更好。但是很可惜,他只做了七年的皇帝就死了,死的时候只有四十岁。」(《汉魏六朝诗讲录》) 陈家兴:“曹丕既是第一任魏君,同时也是守成者。对于东汉末年的流弊,曹丕都是亲历见证者,作为开国者和守成者的他,却没能汲取教训,深自约束。曹丕缺少的正是历史上不少开国者所具备的胸襟格局,不过一庸碌守成之主,由此便注定了曹魏政权的短命。”(《曹魏政权短命启示录(上)》:安于守成是危险的开始) 文學藝術 卞兰:「研精典籍,留意篇章,览照幽微,才不世出,禀聪睿之绝性,体明达之殊风,慈孝发于自然,仁恕洽於无外。是以武夫怀恩,文士归德。窃见所作典论,及诸赋颂,逸句烂然,沈思泉涌,华藻云浮,听之忘味,奉读无倦。」(《艺文类聚》十六《赞述太子赋》) 刘勰:「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援,故不竞于先鸣。而乐府清越,《典论》辩要,选用短长,亦无懵焉。但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减才,思王以势窘益价,未为笃论也。」(《文心雕龙·才略第四十七》) 萧统:「不追子晋,而事似洛滨之游;多愧子桓,而兴同漳川之赏。漾舟玄圃,必集应、阮之俦;徐轮博望,亦招龙渊之侣。」(《答湘东王求文集及书》) 鍾嶸的《詩品》曾評論曹丕的詩詞為中品:「魏文帝其源出於李陵。頗有仲宣之體則。所計百許篇,率皆鄙質如偶語,惟西北浮雲十餘首,殊美贍可玩,始見其工矣。不然,何以銓衡群彥,對揚厥弟者邪?」 李隆基:「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凡百在会,咸可赋诗。五言纪其日端,七韵成其大数,岂独汉武之殿盛,朝士之连章;魏文之台壮,辞人之并作云尔。」(《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并序》) 張溥:「曹子桓生戎旅之間,善騎馬左右射,又工擊劍彈碁,伎能戲弄,不減若父。其詩詞文辭,彷彿上下,即不堪弟畜陳思,為孟德大兒,固有餘也。魏王帝業無足稱,惟令宦人為官不得過諸署,令詔群臣家不得奏事,大-{后}--{后}-族家不得當輔政,任石室金策,可寶萬世。彼見漢室炎隆,女主中人,手撲滅之。麥秀黍離,恫傷心目。霸朝初創,力更舊轍,至待山陽公以不死,禮遇漢老臣楊彪,不奪其志,盛德之事,非孟德可及。當日符命獻諛,璽綬被躬,群眾推舉,時與勢迫。倘建安君臣有能,為武庚比干者, 或觀望卻步,竟保常節,未可知也。典論自序,善述生平,論文一篇,直自言所得。與王朗書,務立不杇於著述間,不肯以七尺一棺。畢其生死,雅慕漢文,沒而得謚,良-{云}-厚幸。占其志趣,亦古諸侯之博聞者也。甄后塘上,陳王豆歌,損德非一,崇華首陽,有餘恨焉。」(《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魏文帝集題辭》) 王世贞:「自三代而后,人主文章之美,无过于汉武帝、魏文帝者。」(《艺苑疤言》) 王夫之:「曹子建鋪排整飾,立階級以賺人升堂,用此致諸趨赴之客,容易成名,伸紙揮毫, 雷同一律。子桓精思逸韻,以絕人攀躋,故人不樂從,反為所掩。子建以是壓倒阿兄,奪其名譽。實則子桓天才駿發,豈子建所能壓倒耶?曹子建之於子桓,有仙凡之隔, 而人稱子建,不知有子桓,俗論大抵如此。」(《姜齋詩話》);“讀子桓樂府,即如引人於張樂之野,冷風善月,人世陵囂之氣淘汰俱盡。古人所貴於樂者,將無在此?”(《古詩評選》) 陳祚明:“魏文帝詩如西子捧心,俯首不答,而回眸動盼,無非可憐者。傾國傾城,在絕世佳人,本無意動人,人自不能定情耳。”(《采菽堂古詩選》) 沈德潛:“子桓詩有文士氣,一變乃父悲壯之習矣。要其便娟婉約,能移人情。”(《古詩源》) 刘师培:「魏文与汉不同者,盖有四焉,书檄之文,骋词以张势,一也。」(《中古文学史论汉魏之际文学变迁》) 魯迅:「他(曹丕)說詩賦不必寓教訓,反對當時那些寓教訓於詩賦的見解,用近代的文學眼光來看,曹丕的一個時代可說是『文學的自覺時代』,或如近代所說是為藝術而藝術的一派。」(《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 軼闻 曹丕当五官中郎将时,有一次宴請,曹丕问相士朱建平自己的寿命,朱建平說:「您的寿命是八十岁,四十岁时会有小灾难,希望您多加小心。」曹丕果然四十而终,死前认为朱建平的占卜结果是昼夜相加计算的,自己的生命快要结束。(《三国志‧魏志二十九‧方技传》) 《魏略》則記載相士高元呂說曹丕「其貴乃不可言。」,及問到曹丕壽命,元呂說「其壽,至四十當有小苦,過是無憂也。」 曹丕当五官中郎将时,曹操曾经赏赐他百辟刀。 曹丕善擊劍騎射,好博弈彈棋,在《典論》的自敘中更自詡其非凡箭藝,能「左右射」,師從史阿精通劍術,可謂文武兼備。鄧展精研武術,擅於使用各種武器,可以空手入白刃。曹丕和他研討劍術,指出不當之處。鄧展和曹丕用甘蔗比試,曹丕連續三次都擊中鄧展的手臂,後來又擊中鄧展的額頭。曹丕說:「漢初名醫楊慶,曾叫倉公淳于意把自己的舊藥方全部拋棄,另外傳授他的秘術。鄧將軍還是拋棄舊技,接受新的擊劍法吧。」,賓客大笑。 曹操出征漢中時,曹丕和曹植都去送行。曹植當時稱述曹操功德,發言都很有條理,連曹操也十分高興。此時曹丕因被曹植搶了風頭而十分惆悵,吳質則在曹丕耳邊叫他只管哭就可。曹丕即在曹操臨出發時哭著拜送,人人都感到欷歔,當時的人都以為曹植言辭華麗但內心不及曹丕真摯誠懇。 曹丕在曹操死後哭泣過度,司馬孚當時勸止曹丕,並諫議曹丕快點上位,因此司馬孚和和洽一同打理喪事,為自身上位。 曹丕喜爱葡萄和葡萄酒。 魏文帝诏群臣曰:“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蒲萄。当其朱夏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涓,脆而不酸,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又酿以为酒,甘于曲糵,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况亲食之邪?南方有桔,酢正裂人牙,时有甜耳。远方之果,宁有匹之者?”(一说出自《与吴监书》) 《与群臣诏》:“南方有龙眼、荔枝,宁比西国葡萄、石蜜乎!」 曹丕与曹植争夺太子之位,后来曹丕得立,曾经喜极失态,抱着辛毗的颈说:“辛君您知道我有多么喜悦吗?”辛毗事后将曹丕的表现告诉女儿辛宪英,时年二十多岁的宪英便感叹地说:“太子是代替君王主理宗庙社稷的人物。代君王行事不可以不怀着忧虑之心,主持国家大事亦不可以不保持戒惧之心,在应该忧戚的时候竟然表现得如此喜悦,又怎会长久呢?魏国又怎能昌盛?” 語言上,曹丕要求官員“斷諸北語,一從正音。”並感嘆“若仍舊俗,恐數世之後,伊洛之下復成披髮之人。”。 甄后塘上。文昭皇后甄氏原为袁绍次子袁熙之妻,建安九年城破被俘,曹丕纳之。後曹丕称帝,眷寵文德皇后郭氏,甄氏失宠口出怨言,觸怒曹丕。曹丕下令赐死甄氏,殓时“披髮覆面,以糠塞口”。 陈王豆歌。陈思王曹植曾与曹丕争储,曹丕称帝,曹植备受迫害,屡次迁封。《世说新语‧文学》中,曹丕命令曹植七步成诗,否则问罪,曹植才思敏捷,逃过一劫,即著名的《七步诗》故事。 誅殺忠臣鮑勳,鮑勳為曹操大將鮑信之子,為人剛正不阿,卻因私人恩怨遭曹丕殺害。鮑勳被曹丕處死後二十日,曹丕也暴斃逝世。(三國志·魏志十二·鮑勳傳) 曹丕曾下詔給征南將軍夏侯尚說:「你是朕的心腹重將,應當給予你特別的任命(指征南將軍一職)。希望你可以廣施恩德足以令死者享用,實行惠愛令人終身難忘。你可以獨攬威權,擅行賞罰,有殺人或活人的權力。」後來,夏侯尚將這道詔書出示給蔣濟看。蔣濟回到朝廷,曹丕問他:「你在各地聽到和看到的社會風氣、教化都是怎麼樣的?」,蔣濟回答道:「沒有其他善行,只聽到了亡國之語。」,曹丕臉上露出憤怒的表情,問蔣濟這是什麼原因,蔣濟以曹丕頒給夏侯尚的詔書作答:「『作威作福』是《尚書》中明明白白告誡臣子不能做的事情,『天子無戲言』,古人對此非常慎重。請陛下認真考慮。」曹丕這才明白了蔣濟的意思,下令將頒給夏侯尚的詔書追回。在詔書中提到的「作威作福」,意為獨攬威權,擅行賞罰。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尚書·洪範》中的「惟闢作福,惟闢作威,惟辟玉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按照這句成語最早的解釋,是只有帝王才能行使的權力,而曹丕卻出現了重大筆誤。難怪蔣濟毫不客氣予以指責,曹丕也只能低頭認錯,乖乖將詔書收回了。 藝術形象 |
【宿洞霄宫】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晶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猫儿】 纤钓时得小溪鱼,饱卧花阴兴有余。 自是鼠嫌贫不到,莫惭尸素在吾庐。 【山中寄招叶秀才】 夜鹤晓猿时复闻,寥寥长似耿离群。 月中未要恨丹桂,岭上且来看白云。 棋子不妨临水着,诗题兼好共僧分。 新忧他日荣名后,难得幽栖事静君。 【园池】 一径衡门数亩池,平湖分张草含滋。 微风几入扁舟意,新霁难忘独茧期。 岛上鹤毛遗野迹,岸旁花影动春枝。 东嘉层构名今在,独愧凭阑负碧漪。 【山园小梅】 【孤山寺瑞上人房写望】 底处凭栏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春来看雪天。 词作 【霜天晓角】 | 【山园小梅】 【孤山寺瑞上人房写望】 底处凭栏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春来看雪天。 词作 【霜天晓角】 冰清霜洁,昨夜梅花发。甚处玉龙三弄,声摇动,枝头月? 梦绝金兽,晓寒兰烬灭。要卷珠帘清赏,且莫扫,阶前雪! 【点绛唇·金谷年年】 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 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 【相思令·吴山青】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争忍有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注釋 延伸閱讀 外部链接 关于梅妻鹤子的考辨 关于“梅妻鹤子”的故事 |
《佛說法集名數經》中的表述爲: 一切行无常印 一切行苦印 一切法无我印 涅槃寂灭印 《增一阿含经》以四法印次第称为四法本末,即: 一切诸行无常,称为初法本末。 一切诸行苦,称为第二法本末。 一切诸行无我,称为第三法本末。 | 一切法无我印 涅槃寂灭印 《增一阿含经》以四法印次第称为四法本末,即: 一切诸行无常,称为初法本末。 一切诸行苦,称为第二法本末。 一切诸行无我,称为第三法本末。 涅槃永寂,称为第四法本末。 通常簡述爲:諸行無常,諸漏是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其他 |
以八萬四千法門為調伏眾生的甘露法藥 因為眾生的根行不等,攝受的法門就有千差萬別,但可概分為四悉檀教學法。 世界悉檀:即運用世間凡夫的思考方式、感覺、觀念等解說佛法的知見,使一般世俗人也能隨順修行,比如說持五戒十善可以往生善道,造五逆十惡便下墮三塗等。 為人悉檀:即依據眾生各別的根機和能力,因材施教,令其生起善根,而逐漸的悟入佛法正知見。 對治悉檀:即針對眾生的煩惱、應病設藥,如對治貪欲修不淨觀,對治瞋恚修慈心觀,對治愚痴修因緣觀,對治昏散修數息觀,對治我執修界分別觀,對治業障修念佛觀。 究竟悉檀:即破除一切的言說、文字,直顯諸法實相的理體,令利根眾生頓悟第一義。 前三種為權教,後一為實教,循循善誘,成就了十二分教,使一切眾生「閉惡趣門,開涅槃路」,得證解脫。 4. 佛法的六個特質(括號內為玄奘法師譯文) Svakkhato(現見):1、簡單而且定義清楚,每個人都可以修練,不會有任何疑惑。2、修習正法的成果可以在此生當下看到,不必等到以後或來世。 Sanditthiko(離熾燃):修習正法後,必然可以達到煩惱的完全去除。 Akaliko(應時):正法可以在每一個行往坐臥之中實踐,不待時節。 Ehi-passiko(引導):ehi「來」passiko「看」,正法邀請你來親自求證,親身體驗真理。 Opaneyyiko(唯此見):這條道路是直的,每一步都越來越接近最終的目標,即解脫所有痛苦。 Paccattamveditabbo vinnuhi(內所證):能讓來自任何族群的人,只要有智慧和理性,都可以在自己的身體之內體驗到真理。即正法具有「普遍性」。 僧寶 (Sangha) 依著上述諸佛之教法,如實修行的在家居士、出家沙門,是為僧寶。 沙門,為梵語音譯,原指一切佛家修行的人,不論居家修行或出家修行,都稱做沙門。 亦指佛教的僧寶為沙門。 如,是契合。 實,是真實。 真實的教法,能契合真實的道理,依此修行,便能斷一切諸惡,攝一切諸善,就是如實修行了。而僧寶也可略分為四種: 沙門僧(如來相):即諸佛如法而住於世間,隨眾生的機緣和悟境顯現差別相,而其實相不可親見、不可捉持、不可破壞、不可思議,為一切眾生的良祐福田。 賢聖僧(菩薩相):為見道位以上的賢聖。若在小乘,指證得初果以上的境界,大乘指初發心住以上的菩薩。 福田僧(阿羅漢相):指前世修行沙門,雖然未證道果,但亦能庇蔭眾生,能給予眾生安穩快樂,所以是眾生種福田的處所。 義僧(金剛相):指誠心修行佛道,不動凡心,專心求佛。入佛門,守持三寶之僧人、居士,皆為此相。 其它說法 另外在大乘起信論中,所說的佛、法、僧三寶,涵義亦與上述說法相同: 佛寶:「最勝業遍知,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形容佛智、佛身、佛德。 法寶:「及彼身體相,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形容法身體性為真如平等,不增不減毫無變異,又具足無量恆沙功德,能滿足一切淨法,使眾生獲證涅槃,離苦得樂。 僧寶:「如實修行等」。指一切依法如實修行的賢聖僧與凡夫僧。 其次在現有的文字歷史上,有釋迦牟尼佛應化於世間,為一切凡夫眾生親見佛身;有佛所說的教法,及依法出家修行的僧,稱之為「化相三寶」。 | 4. 佛法的六個特質(括號內為玄奘法師譯文) Svakkhato(現見):1、簡單而且定義清楚,每個人都可以修練,不會有任何疑惑。2、修習正法的成果可以在此生當下看到,不必等到以後或來世。 Sanditthiko(離熾燃):修習正法後,必然可以達到煩惱的完全去除。 Akaliko(應時):正法可以在每一個行往坐臥之中實踐,不待時節。 Ehi-passiko(引導):ehi「來」passiko「看」,正法邀請你來親自求證,親身體驗真理。 Opaneyyiko(唯此見):這條道路是直的,每一步都越來越接近最終的目標,即解脫所有痛苦。 Paccattamveditabbo vinnuhi(內所證):能讓來自任何族群的人,只要有智慧和理性,都可以在自己的身體之內體驗到真理。即正法具有「普遍性」。 僧寶 (Sangha) 依著上述諸佛之教法,如實修行的在家居士、出家沙門,是為僧寶。 沙門,為梵語音譯,原指一切佛家修行的人,不論居家修行或出家修行,都稱做沙門。 亦指佛教的僧寶為沙門。 如,是契合。 實,是真實。 真實的教法,能契合真實的道理,依此修行,便能斷一切諸惡,攝一切諸善,就是如實修行了。而僧寶也可略分為四種: 沙門僧(如來相):即諸佛如法而住於世間,隨眾生的機緣和悟境顯現差別相,而其實相不可親見、不可捉持、不可破壞、不可思議,為一切眾生的良祐福田。 賢聖僧(菩薩相):為見道位以上的賢聖。若在小乘,指證得初果以上的境界,大乘指初發心住以上的菩薩。 福田僧(阿羅漢相):指前世修行沙門,雖然未證道果,但亦能庇蔭眾生,能給予眾生安穩快樂,所以是眾生種福田的處所。 義僧(金剛相):指誠心修行佛道,不動凡心,專心求佛。入佛門,守持三寶之僧人、居士,皆為此相。 其它說法 另外在大乘起信論中,所說的佛、法、僧三寶,涵義亦與上述說法相同: 佛寶:「最勝業遍知,色無礙自在,救世大悲者」。形容佛智、佛身、佛德。 法寶:「及彼身體相,法性真如海,無量功德藏」。形容法身體性為真如平等,不增不減毫無變異,又具足無量恆沙功德,能滿足一切淨法,使眾生獲證涅槃,離苦得樂。 僧寶:「如實修行等」。指一切依法如實修行的賢聖僧與凡夫僧。 其次在現有的文字歷史上,有釋迦牟尼佛應化於世間,為一切凡夫眾生親見佛身;有佛所說的教法,及依法出家修行的僧,稱之為「化相三寶」。 後來凡夫誤以為佛已入滅,不再重履世間、便作種種的佛相,如木雕、泥塑、石刻、紙繪等,以供禮敬;結集佛的教法載於典籍,以供流佈;依此典籍教制而出家,自行化他,使得正法常住於世間,稱之為「住持三寶」。 然而,實際上三寶本就常住不滅,惟依眾生根行機緣及證道的層次,其感得的三寶自然有所差別了。換句話說,化相三寶永遠存在,住持三寶卻有可能隨著時代變遷而湮沒,但如住持三寶中的僧寶有一人成佛,就成為化相三寶了。 三寶威德 三寶的威德十分殊勝,它能使一切眾生遠雜苦惱,破除邪見惡念,消減無始以來種種的我執习气,是世間的明燈,真正的皈依處。三寶的威德,無法用語言文字形容,亦且不可擬議思量,其理有: 1. 能破惡業障道 未皈依三寶之前,人生猶如大海中的舟船,缺乏導航的人和羅盤,必將漂流沈沒,永遠沒有靠岸的時候。一切眾生被煩惱繫縛,流轉於三界六道,無有窮盡,現在藉著皈依三寶的勝緣,產生了防阻惡業的勢能,逆流而上,一念始覺生起,分分除斷煩惱,如舟船喜獲導航人和精密的羅盤,終於安穩地航入港灣。 2. |
逝世 漢哀帝(生於前26年 | ) 傅皇后(漢哀帝皇后,自殺) 趙飛燕(漢成帝皇后,自殺) |
博士弟子景盧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經》。 出生 | 傅昭儀,汉元帝妃嫔,汉哀帝祖母。 王獲,西漢外戚,王莽的第二個兒子,因為殺了一個奴婢而被王莽逼令自殺。 2年 |
3年 0 | 出生 逝世 |
出生 孝平皇后王氏,西漢漢平帝皇后,王莽長女。 | 出生 孝平皇后王氏,西漢漢平帝皇后,王莽長女。 逝世 |
0 | 5年 |
大事记 出生 刘秀,东汉光武帝(57年逝世)。 | 逝世 张放,西汉富平思侯。 刘向:西汉官员,《列女传》作者。(前77年出生) |
出生 逝世 漢成帝(前51年出生) | 漢成帝(前51年出生) 赵昭仪(即野史所称趙合德,漢成帝寵妃,自殺) 7年 |
逝世 孝成許皇后,許氏,漢成帝元配皇后。後被廢。 | 逝世 孝成許皇后,許氏,漢成帝元配皇后。後被廢。 |
漢平帝,西漢皇帝 | 大事记 出生 |
8月1日,克勞狄一世(54年10月13日去世) 逝世 | 1 |
屋大薇,古罗马女性 1年 | 屋大薇,古罗马女性 |
1 | 大事记 |
出生 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东汉著名的军事家。 | 出生 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东汉著名的军事家。 逝世 |
逝世 7年 | 出生 |
广汉郡郑躬等起事。 朝鮮 | 朝鮮 朱蒙子溫祚王與沸流帶領一批高句麗人南下於漢江盆地建立百濟國。 |
9年 | 9年 1 |
出生 逝世 | 逝世 復株絫若鞮單于 0年 |
各國副總統 美國是全世界第一個施行的總統制的政體,從1789年至今一直維持,並且一開始就考量到了做為國家領導人的總統有可能會發生不能視事的情形,故從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時便有一位副總統約翰·亞當斯同時在位,其任期與總統的完全一樣,因此可以說,美国副总统的歷史就與美国总统的歷史一樣長。美國副總統兼任參議院議長。 副總統職務 協助總統處理國政、總統的顧問和代表總統出席重要場合、-{zh-cn:国家安全委员会;zh-tw:國家安全會議}-法定成員 兼任參議院議長,参与參議院的运作,副总统以此身份主持(或委托某位参议员主持)参议院相关会议。大多数情况下,副总统不会在参议院中投票,除非需要打破票数持平。副总统还负责主持国会联席会议 副總統選舉方式 初期由於美國沒有政黨,因此會選出美國選舉人團第二高票的候選人成為副總統,因此1797年出現約翰·亞當斯的對手傑弗遜出任副總統。此後總統和副總統分開選出。而現今的美國副總統是與總統一起搭檔參選,經由選舉人團投票最高分別成為總統當選人及副總統當選人。 副總統繼任的情況 | 只有副總統一人出缺時,這是在個總統制國家中經常被現任副總統提出來做為玩笑話的題目。所有的政府首長當出缺時都會有繼任者,唯獨副總統一職沒有繼任。美國第一個死在任期中的副總統是喬治·柯林頓,他是第四任總統詹姆斯·麥迪遜的副總統,他做到麥迪遜總統第一任期剩下11個月又14天時去世,此事引起了副總統是否要補提的廣泛討論。當時美國輿論認為副總統只有備位之功能,而且還有第三跟第四順位者是常設存在的,故麥迪遜總統決定不予補提。此次事件奠定了現在多數總統制國家的法律並不強制規定副總統必須要補額的慣例。美國第一位扶正的泰勒總統接任的整整三年多間也沒有補提新的副總統人選。該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67年2月10日《美國憲法第二十五條修正案》被批准實施後。該修正案第二款規定,“凡當副總統職位出缺時,總統應提名一名副總統,經國會兩院都以過半數票批准後就職。”1973年10月10日,理查德·尼克松總統在副總統斯皮羅·阿格紐辭職後,首次應用美國憲法第二十五條修正案,提名傑拉爾德·福特為副總統,經國會參眾兩院投票批准同意後,於同年12月6日宣誓就職。1974年8月9日,尼克松因水門事件辭職,傑拉爾德·福特依法繼任美國總統。成為目前為止,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未經選舉就接任副總統以及總統的人。同時,他與他任內提名並經國會投票批准的副總統納爾遜·洛克菲勒是目前為止,美國歷史上僅有的兩位沒有經過選舉、而是被指認的總統和副總統。 俄羅斯聯邦副總統在是1991年蘇聯解體後設立的(1991年12月25日前為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副總統);當在任的俄羅斯總統出缺(於任內死亡、辭職或者遭到彈劾),將繼任成為新任的總統的第一繼任人選。此外,在俄羅斯總統成為無法履行總統職責的情況下,俄羅斯副總統將承擔總統職責。根據《1978年俄羅斯憲法》第121-2條,年滿35歲而不超過65歲、擁有選舉權的俄羅斯公民可競選副總統。副總統不得同時在國家、公共機構以及在企業部門任職。俄罗斯副总统与总统同时选举,而且副总统候选人由总统候选人提名。副总统在总统的授权下执行任务。在总统缺席或无法履职时,副总统也可代理总统执行政务。自1993年俄羅斯憲政危機後,俄罗斯副总统一職被廢除,俄罗斯总理成為第2最高級別的官職,同時在俄罗斯總統的失能或辭職的情況下,俄罗斯總理將成為代理總統。 中華民國1912年成立後便設副總統,首任副總統是黎元洪,歷孫中山和袁世凯兩位大總統,1916年6月6日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任總統。1917年黎元洪去職後,由原副總統馮國璋繼任。 依據《中華民國憲法》規定,當總統缺位時,由副總統繼任,至總統任期屆滿為止;或者是總統因故不能視事時,由副總統代行其職權。換言之,副總統只是備位元首,沒有政治實權,但總統可以賦予副總統部分職權。副總統是每四年由中華民國全體公民直接投票選舉選出。 中華民國副總統曾一度廢除,後於1948年行憲後恢復。目前因總統逝世而依《中華民國憲法》繼任總統的有嚴家淦和李登輝兩位。任內去世的有陳誠。李宗仁在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未履行職權,1954年遭弹劾,是首位遭彈劾的副總統。 韩国副总統(副統領,부통령)一职在第一共和國時代以副大統領的名称设置。当初以国会議員的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出,第1次憲法改正(1952年7月7日)后变为由国民的普通、平等、秘密、直接選舉的方式選出。但是四月革命後的第3次憲法改正后、大韓民國副总统一職被廢止。 设立過副总统的国家 参考文献 |
10,132.18 km² ,27市 4郡 江原特别自治道 江原,政府所在地:春川市,人口:1,516,902,面積:16,612.39 km2,7市 11郡 忠清北道 忠清,政府所在地:清州市,人口:1,489,414,面積:7,431.77 km2,3市 9郡 忠清南道 忠清,政府所在地:洪城郡,人口:1,954,667,面積:8,598.48 km2,8市 7郡 全羅北道 全羅,政府所在地:全州市,人口:1,894,930,面積:8,052.69 km2,6市 8郡 全羅南道 全羅,政府所在地:务安郡,人口:1,977,684,面積:12,051.86 km2,5市 17郡 慶尚北道 慶尚,政府所在地:安東市,人口:2,692,528,面積:19,026.19 km2,10市 12郡 慶尚南道 慶尚,政府所在地:昌原市,人口:3,153,667,面積:10,518.81 km2,8市 10郡 濟州特別自治道 濟州,政府所在地:济州市,人口:556,551,面積:1,848.20 km²,2市 北韩未收复地域 韩国官方对于北韩未收复地域的行政区划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否认朝鲜政府的行政区划调整,例如行政安全部下属的以北五道委员会();一种则是基本承认朝鲜政府的行政区划调整,但避免使用含有吹捧朝鲜政府和金氏家族意义的地名,如国土交通部下属的国土地理情报院。 否认朝鲜政府行政区划调整的视角下,北韩未收复地域的行政区划被称作以北五道(),按韩国方面的统计数据列表如下: | km²,8區 2郡 光州廣域市 全羅,政府所在地:西區,人口:1,402,446,面積:501.34 km²,5區 大田廣域市 忠清,政府所在地:西區,人口:1,451,792,面積:539.59 km²,5區 蔚山廣域市 慶尚,政府所在地:南區,人口:1,012,110,面積:1,056 km2,4區 1郡 世宗特别自治市 忠清,政府所在地:,人口:122,263,面积:465.23km2,10洞 1邑 9面 京畿道 京畿,政府所在地:水原市,人口:10,591,307,面積: 10,132.18 km² ,27市 4郡 江原特别自治道 江原,政府所在地:春川市,人口:1,516,902,面積:16,612.39 km2,7市 11郡 忠清北道 忠清,政府所在地:清州市,人口:1,489,414,面積:7,431.77 km2,3市 9郡 忠清南道 忠清,政府所在地:洪城郡,人口:1,954,667,面積:8,598.48 |
康茂德雖然是「五賢帝」之一的「哲帝」奧理略的親生兒子,但他執政的十二年期間普遍不得元老院與一般人民的喜愛,同時代的史學家卡西烏斯·狄奧將其視為暴君,並結束了過去帝國五賢君時代的繁華。而在康茂德遇刺身亡後,羅馬帝國便陷入了一連串混亂的內戰之中。 早年 康茂德在161年出生於羅馬附近的拉魯維烏姆,該年正是其父親奧理略成為皇帝的時間。因此康茂德從小就在皇宮中長大。康茂德原有兩個雙胞胎兄長,但他們相繼早夭死去,因此體格健壯的康茂德就成了奧理略唯一的獨生子。康茂德在五歲之齡便列名為凱撒,十六歲受封為統帥,十七歲便得到與父親相同的稱號奧古斯都,成為帝國的共治者。奧理略極力栽培自己的兒子,為其招聘名師,並帶著他一起參與日耳曼戰爭以增加兒子在軍中的威望。 稱帝 180年3月,奧理略在日耳曼前線病逝,20歲的康茂德在前線成為帝國唯一的皇帝。在他上任之後,立刻改變父親堅持日耳曼戰爭的想法,放棄將波希米亞併入帝國行省的方針。他決定與敵人和談,訂立對敵方寬大的停戰和約後,率領軍隊回到羅馬城。從此,康茂德未曾再發動大規模的對外戰爭。 182年,康茂德在劇院險些受到刺客的暗殺。康茂德逮捕刺客並加以嚴刑拷問之後,發現暗亂行動之後的主謀竟是自己的同胞親姊姊露西拉。露西拉大康茂德約十歲,她原本在父親在世時便擁有「奧古斯塔(皇后)」的稱號,但此時康茂德的妻子布魯提雅·克里斯皮娜有懷孕的傳言,露西拉出於嫉妒,便打算暗殺自己的弟弟。事敗之後,幾位牽連的元老院議員遭到處決,而露西拉本人則流放到卡普里島,幾年之後也被康茂德下令處決。 康茂德自此之後便對皇帝的執政工作倦怠,並且時時懷疑帝國的上層階級對他發動陰謀暗殺。他讓近衛軍長官幫他處理政務,自己則耽溺在狩獵遊憩,並對角鬥活動相當熱衷。 由於康茂德的怠政,使得他對帝國政界的情勢認識不清,造成他受到寢宮侍從的讒言操弄。在他統治期間的前五年,近衛軍長官佩倫尼斯仍能掌控帝國的和平局面。184年,不列顛因為鎮壓當地的起義而發生軍團叛變,部隊擁立長官普-{里}-斯克庫斯為他們新皇帝。佩倫尼斯排除徵發軍隊渡海遠征的意見,順利地平息這場騷動。寢宮侍從長克里安德覬覦權位,讓康茂德懷疑佩倫尼斯的忠誠,便下令殺死了佩倫尼斯。 克里安德終於在佩倫尼斯死後,接任近衛軍長官的職位。他上任之後,獨攬中央權力,並大肆出售官職以飽其私囊,甚至出現一年中有25位執政官的怪現象。190年6月,由於克里安德擅自挪用免費發放給公民的小麥到市場販賣,造成首都的糧食短缺,引發人民上街抗議。康茂德眼見情勢難以平緩,便將克里安德交給憤怒的群眾,並下令處死克里安德。 克里安德死後,康茂德依然未改變他的執政與用人方針,並且敵視元老院,動輒以陰謀逮捕帝國高層人員,未經審判即加以處死。他還宣稱自己為海格力斯神的兒子,並時常親自下到競技場與角鬥士或野獸搏鬥。相對地,元老院與近衛軍領袖也因此不斷地計劃謀殺,雙方的關係形同水火。 | 稱帝 180年3月,奧理略在日耳曼前線病逝,20歲的康茂德在前線成為帝國唯一的皇帝。在他上任之後,立刻改變父親堅持日耳曼戰爭的想法,放棄將波希米亞併入帝國行省的方針。他決定與敵人和談,訂立對敵方寬大的停戰和約後,率領軍隊回到羅馬城。從此,康茂德未曾再發動大規模的對外戰爭。 182年,康茂德在劇院險些受到刺客的暗殺。康茂德逮捕刺客並加以嚴刑拷問之後,發現暗亂行動之後的主謀竟是自己的同胞親姊姊露西拉。露西拉大康茂德約十歲,她原本在父親在世時便擁有「奧古斯塔(皇后)」的稱號,但此時康茂德的妻子布魯提雅·克里斯皮娜有懷孕的傳言,露西拉出於嫉妒,便打算暗殺自己的弟弟。事敗之後,幾位牽連的元老院議員遭到處決,而露西拉本人則流放到卡普里島,幾年之後也被康茂德下令處決。 康茂德自此之後便對皇帝的執政工作倦怠,並且時時懷疑帝國的上層階級對他發動陰謀暗殺。他讓近衛軍長官幫他處理政務,自己則耽溺在狩獵遊憩,並對角鬥活動相當熱衷。 由於康茂德的怠政,使得他對帝國政界的情勢認識不清,造成他受到寢宮侍從的讒言操弄。在他統治期間的前五年,近衛軍長官佩倫尼斯仍能掌控帝國的和平局面。184年,不列顛因為鎮壓當地的起義而發生軍團叛變,部隊擁立長官普-{里}-斯克庫斯為他們新皇帝。佩倫尼斯排除徵發軍隊渡海遠征的意見,順利地平息這場騷動。寢宮侍從長克里安德覬覦權位,讓康茂德懷疑佩倫尼斯的忠誠,便下令殺死了佩倫尼斯。 克里安德終於在佩倫尼斯死後,接任近衛軍長官的職位。他上任之後,獨攬中央權力,並大肆出售官職以飽其私囊,甚至出現一年中有25位執政官的怪現象。190年6月,由於克里安德擅自挪用免費發放給公民的小麥到市場販賣,造成首都的糧食短缺,引發人民上街抗議。康茂德眼見情勢難以平緩,便將克里安德交給憤怒的群眾,並下令處死克里安德。 克里安德死後,康茂德依然未改變他的執政與用人方針,並且敵視元老院,動輒以陰謀逮捕帝國高層人員,未經審判即加以處死。他還宣稱自己為海格力斯神的兒子,並時常親自下到競技場與角鬥士或野獸搏鬥。相對地,元老院與近衛軍領袖也因此不斷地計劃謀殺,雙方的關係形同水火。 192年的最後一天,由康茂德的情婦瑪琪亞、近衛軍長官萊圖斯計劃,在康茂德從競技場回宮洗浴時,由角鬥士納爾奇蘇斯將他勒死在浴場。隔天(193年1月1日),萊圖斯推舉佩蒂奈克斯擔任新的皇帝,元老院通過決議承認佩蒂奈克斯的地位,並同時抹杀康茂德在位期间的一切记录。 評價 |
南安蔡氏古民居建筑群营造技艺 泉州杨阿苗民居营造技艺 传统技艺:德化瓷烧制技艺、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安溪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晋江传统民居营造技艺 惠安传统建筑技艺 传统医药:晋江灵源万应茶 饮食 泉州由于历史悠久,文化交汇所以有着大量的美食。如面线糊、三合面、菜燕糕、余甘枝、蒜蓉枝、桔红糕、泉州捆蹄、菜头酸、潤餅卷、牛肉羹、貢糖、雞卷、酥糕、猪油粕、蛎饼、洪濑鸡爪、金淘豆干等美食。 語言 泉州市最主要的方言为闽南语泉漳片泉州话(可细分为府城腔和海口腔),在泉州市绝大部分地方通行。如今由泉州话衍生出来的闽南语分支遍布各地,尤其是東南亞國家如新加坡、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國。 此外,还有多种使用人数较少的方言分布: 头北话:通行于泉港区南埔镇、后龙镇、峰尾镇大部、前黄镇东端和涂岭镇东北端,为闽南语和莆仙语的过渡方言。 莆仙语,通行于泉港区界山镇、涂岭镇北端和南埔镇施厝村、洛江区罗溪镇东北端、永春县湖洋镇东南端以及德化县水口镇毛厝村和葛坑镇湖头村。 闽南语泉漳片漳州话:通行于安溪县福田乡大部和感德镇西部。 中仙话:通行于德化县杨梅乡和顺村和上云村,为尤溪城关话、闽东语侯官片和莆仙语的过渡方言,偏尤溪城关话。 淳湖话:通行于德化县水口镇淳湖村,语言分类未定。 畲话:通行于德化县葛坑镇龙塔村。 宗教 泉州在宋元时极為繁荣,海外交流频繁。历史上,这里雲集了世界各地的商賈,隨之而來的是世界各地的宗教。世界各大宗教在此和平共处。聯合國考察團官員讚譽泉州是「世界宗教博物館」。泉州有6000多座庙宇,供奉着500多种神祇。 主要宗教场所和遗迹: 佛教:开元寺、承天寺、崇福寺、報恩寺、晉江龍山寺、安溪清水巖、靈應寺、弘一法師舍利塔、開化洞阿彌陀佛造像等 道教:老君岩造像、法石真武廟、安溪城隍廟、霁云殿等 妈祖崇拜:泉州天后宮、沙格靈慈宮、潯浦順濟宮等 王爷崇拜:通淮关岳庙、惠安青山宮、诗山鳳山寺、花橋慈濟宮、泉州富美宮、石門玉湖殿等 儒教:泉州府文廟、安溪文廟、永春文廟等 天主教:厦门教区泉州圣家堂(花巷天主堂)、惠安天主堂、洛阳天主堂、金淘天主堂等 基督新教:泉南堂、泉西堂、聚宝堂、浮桥堂、法石堂、琯头堂、霞美堂、前店堂、河市堂、马甲堂、新告堂、金刚巷堂、承天巷堂、滨城堂等 景教:四翼天使造像 伊斯蘭教:清淨寺、灵山伊斯兰教圣墓 摩尼教:草庵(世界現存唯一摩尼教寺廟遗址) 印度教:白耇庙、番佛寺遗址 三一教:章山堂、螺山堂等 生殖崇拜:石笋 人物崇拜:开闽三王祠、留从效庙、忠惠蔡公祠、南安延平郡王祠、解放军庙等 教育 教育史 秦汉以來,泉州一带就存在原始教育。西晋以后,私学开始在泉州形成。唐建中年间(780年-783年),泉州首办乡学。 清源军(平海军)割据时期,每年秋季在泉州举行进士、明经考试,称作“秋堂”,选拔人才为官。 北宋开宝六年(973年),政府诏令泉州设立州学、县学,以孔庙作学宫,聘名师为教谕,生员有定额,赡给有学田,制度完备,礼仪严肃。自此以后,泉州办学之风日盛。南宋在泉州设立南外宗正司,形成教育皇室子弟的宗学。朱熹在泉州讲学后,开始出现书院。 元朝,泉州开始出现社学,同时新办金门浯州书院。由于通商的阿拉伯人增多,蒲寿庚曾申办蕃学。 明洪武年间,政府诏令开设学校,选聘儒师,召收弟子生员治教,尔后开科取士,泉州教育得到更大的发展。 清乾隆年间,泉州的府学达到全盛。光绪三十一年,科举制度废除,府州县学改办中、小学堂或孔庙,部分书院和私塾改为新学堂。清末,泉州开设中学堂4所,小学堂110所,职业学校1所。新办的学堂中,除少数官办处,大部份为私立,其中以华侨和教会办的学堂尤多,文风盛开,教育发达。 自唐贞元八年(792年)欧阳詹考中进士后,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的1100多年中,泉州中进士的共有2473人。其中入阁拜相者,在宋明清三朝就有20人,即宋朝的曾公亮、苏颂、留正、梁克家、吕惠卿、蔡确、曾从龙、曾怀;明朝的李廷机、林轩、张瑞图、蒋德璟、杨景辰、史继偕、林欲楫、刘麟长;清朝的洪承畴、李光地。此外,还有历任明朝五部尚书的黄克缵。明末,泉州还出现了思想家李贽和民族英雄郑成功。 民国初年,学堂改为学校。民国八年(1919年),出现新文化运动。民国期间,政府曾多次下令取缔私塾,但多数私塾仍存在。民国期间由于战乱,多数学校办学存在问题,一些学校时兴时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政府开始接办官立学校,并于1952年接办教会学校。至1955年,私塾全部消失。1958年,泉州大学成立,次年撤销。1990年,全市有全日制大专院校4所、大专班2所。 高等院校 公办本科院校: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福州大学晋江校区(分校区)、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二级学院)泉港校区、福建农林大学安溪茶学院(数字经济学院)(二级学院)、福建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二级学院) 民办本科院校:仰恩大学、闽南理工学院、闽南科技学院、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民办本科独立学院: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晋江校区(分校区)、福州大学至诚学院泉港校区(分校区)、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安溪)(分校区) 民办职业本科院校:泉州职业技术大学 公办专科院校:黎明职业大学、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泉州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民办专科院校:泉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泉州轻工职业学院、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泉州海洋职业学院、泉州华光职业学院 重点中学 泉州现有29所福建省一级达标高级中学:泉州第一中学、泉州第五中学、泉州第七中学、泉州第九中学(限期一年整改)、泉州第十一中学、泉州培元中学、泉州城东中学、石狮第一中学、石狮石光中学、晋江第一中学、晋江第二中学、晋江养正中学、晋江季延中学、晋江侨声中学、晋江毓英中学、晋江南侨中学、晋江英林中学、南安第一中学、南安第三中学、南安国光中学、南安侨光中学、南安南星中学、惠安第一中学、惠安荷山中学、泉州惠南中学、安溪第一中学、安溪铭选中学、永春第一中学、德化第一中学。 重点小学 泉州现有4所市直小学:泉州市实验小学、泉州市晋光小学、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泉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南方少有的文物大市,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项(其中市区内11项),另有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和泉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各数十处。 博物馆 泉州境内有包括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泉州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泉州伊斯兰教博物馆、泉州南建筑博物馆(暂时附设在泉州博物馆内)在内的多家博物馆。 旅遊景區 晋江市深滬灣海底古森林遺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晋江市金井镇福全村(首批中國傳統村落名單) 晋江市五店市传统街區(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晋江市围头戰地文化漁村 晋江市衙口濱海休閒度假旅遊區(國家3A級旅游景區) 晋江市紫帽镇紫帽山風景名胜區 晉江市安海鎮五里橋文化公園 惠安縣崇武鎮崇武所城風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惠安縣淨峰鎮淨峰寺旅遊區(國家3A級旅游景區) 德化縣石牛山國家森林公園 德化縣國寶鄉佛嶺村雲龍谷景區 德化縣赤水鎮戴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泉州市清源山國家重點風景區(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泉州市洛江區馬甲鎮仙公山摩崖石刻 泉州市洛江區田格里拉休閒農業生態園 泉州市鯉城區新門街芳草園 泉州市豐澤區泉州森林公園 泉州市豐澤區蟳蜅民俗文化村(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泉州市豐澤區南少林寺 泉州市豐澤區江滨公園欢乐岛水世界 泉州市泉港區後龍鎮土坑村港市遺址(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安溪縣清水岩(國家5A級旅游景區) 安溪縣桃舟鄉晋江源头景區 安溪縣桫椤谷風景區 安溪縣龍門森林公園 安溪縣金谷鎮太王陵廣澤尊王威镇庙風景旅遊區 | 张明俊(1985年6月-1992年2月) 陈营官(1992年2月-1994年7月) 丘广钟(1994年7月-1998年2月) 何立峰(1998年2月-2000年4月) 刘德章(2000年4月-2002年3月) 施永康(2002年3月-2005年6月) 郑道溪(2005年6月-2008年4月) 徐钢(2008年4月-2013年2月) 黄少萍(2013年2月-2015年4月) 郑新聪(2015年7月-2018年3月) 康涛(2018年3月-2021年7月) 王永礼(2021年7月-2021年12月) 劉建洋(2021年12月-2022年12月) 张毅恭(2023年1月-) 市长 陈荣春(1986年1月-1991年3月) 林大穆(1991年3月-1995年2月) 何立峰(1995年2月-1998年2月) 施永康(1998年2月-2002年5月) 何团经(2002年5月-2003年2月) 郑道溪(2003年8月-2005年7月) 朱明(2005年7月-2009年6月) 李建国(2009年6月-2011年7月) 黄少萍(2011年7月-2013年2月) 郑新聪(2013年2月-2015年7月) 康涛(2015年7月-2018年7月) 王永礼(2018年7月-2021年7月) 蔡战胜(2021年7月-) 行政区划 泉州市現轄4個市轄区、5個县,代管3個县級市。 市轄区:鯉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 县级市:石狮市、晋江市、南安市 县: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金門县(未實際管治) 此外,泉州市设立以下经济管理区:国家级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泉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泉州台商投资区。 人口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812853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845490人,增长11.61%,年平均增长率为1.10%。其中,男性人口为4207544人,占51.76%;女性人口为3920986人,占48.24%。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7.31。0-14岁人口为1178882人,占14.50%;15-59岁人口为6237844人,占76.74%;60岁及以上人口为711804人,占8.7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486988人,占5.99%。 2011年,全市总人口821万人(不含金门县),比上年末增加8.15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6.36%。人口出生率为11.9‰,死亡率为4.7‰,自然增长率为7.2‰。全市城镇化水平为59.3%。 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6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7.3%。人口出生率为14.8%,死亡率为6.6%,自然增长率为8.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7%。年末全市户籍人口742.33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9.7%。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8,782,285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128,533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653,752人,增长8.04%,年平均增长率为0.78%。其中,男性人口为4,586,453人,占总人口的52.22%;女性人口为4,195,832人,占总人口的47.78%。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9.31。0-14岁的人口为1,810,831人,占总人口的20.62%;15-59岁的人口为5,811,365人,占总人口的66.17%;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160,089人,占总人口的13.21%,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90,577人,占总人口的9%。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012,651人,占总人口的68.46%;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769,634人,占总人口的31.54%。 2022年末,常住人口887.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9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21.9萬人,占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爲70.04,比上年末提高0.34個百分點。全年人口出生率爲7.67,自然增長率爲0.45。年末戶籍人口773.8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55萬人。 民族 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8,472,460人,占96.4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09,825人,占3.5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572,933人,增长7.25%,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71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80,819人,增长35.29%,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71个百分点。 2021年末,漢族占人口总数的96.47%,少数民族占3.53%。少数民族有53个(仅缺保安族和乌孜别克族),共31.14万人,以回族、畲族、苗族和土家族居多。有1个民族乡(惠安县百崎回族乡)、48个民族村(社区);其中,回族村(社区)30个,畲族村15个,满族村2个(晋江市龙湖镇福林村和南安市霞美镇梧坑村),蒙古族村1个(泉港区涂岭镇小坝村)。回族主要分布在晋江市、惠安县和泉港区等地;畲族主要分布在南安市、安溪县和泉港区等地;土家族主要居住在晋江市和南安市等地。 交通 城市道路 泉州市区在上世纪90年代大规模道路改造前,大部分街道(如:改造前的涂门街)宽度仅为3-5米,仅中山路、新华路、温陵路相对较为宽阔。 90年代中后期,泉州市政府开始着手对老城区主干道路进行拓宽,除中山路、西街外的众多老城区主干道的路面宽度由3-5米拓宽至10-24米,并逐渐形成今日泉州老城区的路网格局 同时随着泉州实施向东、环湾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自1993年起至今逐步设立东海、城东、台商投资区、滨江等新区,新城区道路相较于老城区而言改善不少,例如如东海大街、台投区东西主干道、南北迎宾大道等等的道路格局为双向主车道8车道、辅道4车道,于国内主流道路水平持平。 1997年建成的仕公岭立交桥为泉州市区第一座立交桥,2003年改造2004年建成为现今的立交桥格局 2004年建成的西湖下穿道为泉州市区第一座下穿式城市隧道 2008年建成的坪山高架桥为泉州市区第一座高架桥 2017年,因泉州古城提升改造及城市双修的要求,分别于7月和9月对西街东段、中山路进行分时分段交通管制 泉州(老城区)的城市道路架构主要为以下结构 四横:宝洲街、泉秀街、津淮街、丰泽街 四纵:中山路、温陵路、田安路、刺桐路 内环路 国省干线 泉州境内的国道为、、、,省道则有、、等等。 而高速公路主要有、和泉州段、泉州段、、泉州段、泉州段、泉州段,泉州段。 公共交通 公路 公路交通以城市公共汽车、短途道路客运为主 铁路 漳泉肖铁路:漳平市-泉州市湄洲湾肖厝港 2014年12月10日起,随着5217/5218次列车缩短至漳平终到。漳泉肖铁路正式停办客运业务。 2023年1月5日起,漳泉肖铁路安溪-惠安南区间废止。 杭深铁路福厦段:杭深铁路福厦段于2010年开通。起泉州至上海一天有十余班次,让泉州与长三角经济区联系更紧密。 2015年元旦起,泉州站开行3趟至深圳北的始发终到动车。 兴泉铁路:江西省兴国县-泉州市丰泽区(客运)惠安县(货运) 福廈客運專線(客运):福州市-厦门市 泉州轨道交通 泉州原计划近期建设2條有軌電車,总体規劃数量为六條。2019年因财政部PPP项目审批收紧而暂缓实施,相关资料由公交集团封存。 地铁部分,近期规划中计划先行建设1号线(泉州火车站-石狮宝盖山)、2号线一期(临漳门-泉州东站)。首轮规划共6条地铁线路,目前报批财政条件已达标,但仍需待区划调整后满足报批所需人口条件。 城际铁路部分近期则计划建设R1线泉州段,R1线已于2015年获批建设规划,起于泉港,经惠安、台商投资区、丰泽、晋江、南安再连接至翔安机场。 航空 泉州晋江国际机场位于晋江市青阳街道,有多条国内及不定期往返香港及马尼拉、澳门、台北、仁川、济州的国际港澳台航线。国务院以国函[2009]46号《国务院关于同意福建泉州晋江机场对外开放的批复》,正式批准设立泉州晋江机场一类航空口岸。2014年11月起,正式更名为泉州晋江国际机场。 其它 本地居民多采取电动车或者摩托车为代步工具。2013年起泉州市区禁行摩托车。 2016年7月1日起,泉州市区将禁止超(国家)标(准)电动车(即现有的黄色牌照电动车)于内环路内行驶。 2016年6月30日起,泉州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一期第一轮涵盖古城区域及市行政中心片区等共50个站点,约1500辆自行车。并将于2017年3-4月间建成一期410个站点,投放13200辆自行车。 水路 海路方面,泉州有自己的港口泉州港,较大的港口有石湖港、后渚港、石井港等。2006年6月8日泉金客運碼頭啟用,开办泉州至金门航线后,泉州成为了第三个实行“小三通”的城市。泉州港在2012年4月1日已合併於湄洲灣港,泉州市失去了泉州港的命名權和管理權,引起當地民眾、企業代表和各方名人的爭議。 经济 泉州市经济一直以来执福建牛耳,甚至超越福州市。其中晋江,石狮两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著名本地品牌有安踏,特步,匹克体育,浔兴SBS,恒安集团等。 泉州是福建省的一个重要工业城市,被誉为中国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基地和外贸出口中心。这座城市拥有九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包括纺织服装、鞋业、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建材家居、食品饮料、工艺制品、纸业印刷和电子信息等领域。这九大千亿产业的总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的九成以上。 注:泉州市辖区包含:鲤城区、丰泽区、洛江区、泉港区、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 2011年全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270.89亿元,商品零售额1269.62亿元,增长19.0%;餐饮收入额155.14亿元,增长14.0%。汽车57.42万辆,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4350.06公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03元,比前年增长14.1%,增加3548元,支出18413元,增长15.4%;农民人均纯收入10578元,比上年增长13.8%,增加约1282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701元。增长13.6%。农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52.55平方米。接待国内外游客2765.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88.4亿元。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826.1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4%,个人消费贷款余额474.46亿元,2011年,全市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9330万吨,比增10.35%;集装箱完成156万标箱,比增14.53%。 县域经济特色 品牌之都晋江 晋江为福建省、泉州综合实力最强的县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常年居于中国百强县(市)第5-7位(2010年第7位),综合创新能力列全国县级市第6位,经济实力连续17年位居八闽县级之首。全省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名列县级市第一。2011年GDP1095.68亿元,财政总收入136.06亿元。 品牌之都——截止目前,全市企业累计拥有123件“国字号”产品品牌、401件(项)省级产品品牌。其中,“中国名牌产品”97项、“中国驰名商标”24 枚、“中国出口名牌产品”2项、有25万多家品牌专营店遍布全国各地。24家企业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制修订,17家企业参与行业标准制修订,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 产业基地——国字号产业区域品牌14项,在2009年第三届中国品牌节上,荣获“品牌城市特别奖”,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市。先后荣获“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世界茄克之都”、“中国鞋都”、“中国纺织产业基地”、“全国食品工业强县”、“中国伞都”、“中国陶瓷重镇”、“中国休闲服装名镇”、“中国内衣名镇”、“中国织造名镇”、“中国包装印刷基地”等称誉。 晋江板块——截至目前,全市上市企业达37家,募集股市资金约205亿元人民币,市值约1800亿元人民币。上市企业数排在全国各县(市、区)首位,形成证券市场的“晋江板块”。 东方米兰石狮 石狮市为福建省、泉州综合实力第二的县市,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第 21位。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人均汽车保有量等多项指标居全省县市第一。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638.3亿元。 石狮是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石狮以服装闻名于世,拥有纺织服装及配套行业企业1万多家,年产值1000多亿元,是中国重要的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和集散地之一。石狮服装50%出口,许多国际知名服装品牌都在石狮进行原料采购、定单生产。石狮是中国五大服装跨国采购基地之一,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和中国十大创新市场,是亚洲最重要的服装专业市场之一。从石狮走出去的中国时装名牌有很多,如七匹狼、利郎、卡宾、左岸、希尼亚、狼道、爱登堡、威兰西、金苑、赛琪等等。 雕艺之乡惠安 惠安是中国著名的石雕之乡。素“雕艺之乡”、“建筑之乡”等美誉。惠安为极具实力的县市,其综合竞争力位居福建省第三位,2010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29位。2009年,惠安县GDP总量344.52亿元(折合50.43亿美元),人均GDP为36,573元(合5,354美元) 水暖之乡南安 南安是中国著名的水暖之乡,2014年全国百强县排行榜新鲜出炉,南安位列第33位。著名的水暖企业有九牧、中宇、辉煌、申鹭达等。2012年南安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61.5亿元人民币,石材、水暖厨卫、机械装备是南安市的三大支柱产业。 中国茶都安溪 安溪是铁观音茶叶的故乡,是中国著名的茶乡之一。安溪经济活跃,发展迅猛。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安溪摆脱贫困,步入小康,持续发展,是中国百强县之一,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县、经济发展十佳县。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248.95亿元,工业总产值361.5亿元,财政总收入13.7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01元。著名的茶叶企业有安溪铁观音集团、八马茶叶、日春茶叶等等。 芦柑之乡永春 永春是中国首批开放县之一、中国香都、中国芦柑之乡、中国纸织画之乡、全国生态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同时是中国最具特色魅力旅游名县、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全省绿化模范县、林业十佳县和环境保护先进县、生态示范区。曾五度被评为福建省经济实力十强县(2004-2008年)。 陶瓷之都德化 德化是中国当代瓷器的著名产地,1996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为“中国陶瓷之乡”,2003年又被称评为“中国民间(陶瓷)艺术之乡”,获“中国瓷都·德化”之称,2015年被授予“世界陶瓷之都”称号。 文化 泉州文化生活丰富,并拥有大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南音、泉州北管、泉州拍胸舞、梨园戏、高甲戏(柯派)、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布袋木偶戏、惠安石雕、泉州花灯、德化瓷烧制技艺、惠安女服饰、打城戏、五祖拳、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乌龙茶制作技艺(铁观音制作技艺)、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灵源万应茶、南安英都拔拔灯、蟳埔女习俗、泉州(李尧宝)刻纸、木偶头雕刻(江加走木偶头雕刻)、安海嗦啰嗹习俗、安海抓鸭等。 戏曲戏剧 高甲戏 梨園戏 傀儡戲(提綫木偶) |
煎是常见的烹調方法,指用鍋把少量的食用油(烹調用油)加熱到攝氏150-200度之間,再把食物放进去,使其熟透。表面會產生美拉德反應而成金黄色乃至微焦,並散發濃烈、特殊的焦香味。 分類 乾煎 將食材煎成後加入調味料再兜勻;或先以大火將材料拌勻,再以小火煎熟 濕煎 | 煎封 多用於魚,先將食材煎成上碟,淋上調味過的縴汁再煎至收乾為止 工具 平底鍋 鐵板 石板 相關條目 鐵板燒 參考資料 |
馬來亞航空分裂之後,新加坡航空保留了10架原馬來西亞-新加坡航空的波音707和737,以及其國際航線,而女性空中服務員的制服亦保留了紗籠和可巴雅設計。在70年代,新航急速擴張其業務,包括在亞洲和印度次大陸開拓更多新航點,並購入波音747壯大其規模。新航在1977年曾與英航合作,使用協和飛機運營新加坡往倫敦的航班,編號為G-BOAD的協和客機也將左側機身改為新航塗裝,右側保留英航塗裝。但由於馬來西亞禁止超音速飛機經過其領空,該航班一度改經印尼;1980年,新航的協和航班因成本高昂而停辦。到了80年代,進一步開拓更多北美洲和歐洲航線。新航一度使用波音757、空中巴士A300和空中巴士A310,亦是首批購入波音747-400的航空公司之一,首架747-400在1989年投入服務,同年5月29日新航用其開通新加坡至倫敦的不停站直飛航線。後來新航更購入波音777和空中巴士A340。到了90年代,新航開拓了南非的約翰內斯堡航線,隨後亦開通了開普敦和德班航線。1995年,新航推出“銀刃世界”(Krisworld)空中娛樂系統,並於1997年率先推出個人音視頻點播服務(AVOD)。1998年,新航更在其波音747-400上推出全平躺頭等艙座椅“SkySuites”。 21世紀 在2004年,新加坡航空用當時續航力最遠的空中巴士A340-500客機開通了全球最長的不停站航線,由新加坡出發前往洛杉磯和紐約,這也是新航首個前往美國的不停站航班,而前往紐約的航班更需要18小時才到達,因此成為了全球最長的不停站航班。在2008年5月開始,新航把旗下5架A340-500改裝為全商務艙,主要執飛該兩條航線。 2006年2月22日,澳洲政府決定取消新航在澳洲往美國的第五航權,新航反駁指澳洲的跨太平洋航班供應不足,導致競爭少及高票價。澳洲政府此舉被認為是保護澳洲航空的手段,以應付日漸增加的競爭對手。新航在以前亦遭同樣待遇,例如加拿大航空的投訴使其停止多伦多航線,及嘉魯達印尼航空迫使新航停止使用波音747飛往雅加达。 2000年9月末,新航宣佈訂購25架A380,總值86億美元,當中10架為確認訂單,15架為意向訂單,並於2001年7月12日證實了該訂購。2005年1月,新航公佈了新的宣傳口號為「A380首航-與別不同的體驗盡在2006」(),預計在2006年第二季接收飛機。同年6月,空中巴士證實因技術問題而使A380需延遲最多6個月才交付。 2006年2月,披上新加坡航空塗裝的A380在時年第13屆中亮相,6月14日新航訂購波音787用作擴充其機隊,當中20架是787-9,另有20架意向訂單。同年10月3日,空中巴士宣佈首架A380將會在2007年10月交付。2007年10月25日,新航首架A380正式投入服務,載著455名乘客的SQ380航班由新加坡出發前往悉尼,在當地時間17:24降落悉尼,而該航班的收益全部捐給三家慈善機構。及後新加坡航空擴展其A380服務至倫敦、巴黎、東京、上海、北京、香港及墨爾本等城市。 2003年,新航曾擁有51架波音747,包括39架747-400客機和12架747-400F貨機。隨著A380的引進,新航開始逐步將其波音747客機退役,至2012年初僅餘3架747-400客機。同年4月6日,新加坡航空用其最後一架747-400(9V-SPQ)運營新加坡往返香港的紀念航班SQ747/SQ748,且由香港返回新加坡的SQ748為新航用波音747執行的最後一個客運航班。此後,新航的波音747客機正式退役,成為繼日本航空後第二家全數淘汰747客機的航空公司,執行告別航班的9V-SPQ也已轉售俄羅斯全祿航空 。 新航於2013年10月和11月分別停飛前往洛杉磯和紐華克的不停站航線,五架A340-500亦全數退役,但新航仍保留經東京成田前往洛杉磯的航線。2015年末,新加坡航空向空中巴士訂購7架A350-900ULR客機,並於2016年10月23日開辦新加坡來往舊金山的不停站航線,以及於2018年10月和11月復辦新加坡來往紐華克和洛杉磯站航線。 2016年1月,新加坡航空宣布自9月20日起開辦「新加坡-坎培拉-威靈頓」航線,由波音777-200客機飛行每週4班。此航線將成為坎培拉國際機場於改建後首條國際航線,同時亦是唯一來往澳紐兩國首都機場之間的航班。直到2018年5月,堪培拉航線改為「新加坡 - 悉尼 - 堪培拉 - 新加坡」,由波音777-300客機飛行每日1班。惠靈頓航線改為「新加坡 - 墨爾本 - 惠靈頓」,由波音777-200客機飛行每週3班。 2020年受到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影響,新加坡航空把運力大減。在客運和國際旅遊需求持續低迷下,新加坡航空集團裁員4,300人,並推行無薪假以減省成本;並在政府支持下獲得最多150億新元集資以度過危機。同年10月9日,新航宣佈將於11月9日重啟新加坡—紐約JFK航線,成為世界上最長的不經停航班。自2008年停飛近13年,新航於2021年8月25日起復辦每週三班往返台北與洛杉磯直飛航班,並以空中巴士A350-900型客機執飛。並自8月份起新航不再削減因受新冠肺炎影響之員工的每月可變動薪資。 服務 客艙 新加坡航空於不同機種分別提供豪華套房、頭等艙、商務艙、優選經濟艙、經濟艙。新加坡航空所有客機的經濟艙都設有個人電視(除了737-800NG)、腳踏及可調整的頭靠,以及掛壁嬰兒籃。 豪華套房 新加坡航空共配置两种不同的头等舱,A380使用豪华套房(Suite),而777-300ER则使用普通头等舱(First)。新航豪華套房擁有獨立私人空間,寬35寸的座椅是由意大利工藝大師波爾托納‧弗勞(Poltrona Frau)設計,另有一個長78寸的睡床,每間套房都配有活動拉門和窗簾,配有23寸液晶電視。 2017年11月2日,新加坡航空正式公布新一代A380的舱等配置,豪华套房再次得到升级,由原先的1-2-1排列变为1-1排列,由原先12個座位改為6個,並且由客機下層放置在上層前排3個座位,每个套房内拥有一张平躺睡床以及一张独立的旋转座椅。其中有2组4个套房中的间隔可除下,组合后便成一张平躺双人床。套房内配有2个娱乐系统屏幕,主屏幕32寸,次屏幕23寸,在2017年12月18日SQ221航班,首航新加坡-雪梨。 此外,豪華套房可享用由世界名廚所組成的新航國際烹飪顧問團所設計的菜單或自行透過「名廚有約」(Book The Cook)服務揀選心儀主菜,盡情享受珍饈美味。 頭等艙 在2006年10月開始,新的波音777-300ER設有新的頭等艙,採用1-2-1排列,採用皮革面料和桃花心木造的座椅寬35寸,配有23寸個人電視,座椅可調整為全平躺睡床。新頭等艙將會逐漸在波音777-300上投入服務。 在2013年7月開始,新的波音777-300ER設有全新的頭等艙,由BMW集團旗下的DesignworksUSA協助開發。座椅設計加入了以人體工學塑形的椅墊和可調整式的頭靠,進一步提升乘坐時的舒適性。座椅採用1-2-1排列,採用皮革面料和桃花心木造的座椅寬35寸,配有24寸個人電視,座椅可調整為全平躺睡床。 波音747的頭等艙是空中套艙,座椅寬22寸,可調整為長6.6尺的床,配有17寸個人電視。部份波音777-200和777-300的頭等艙是臥鋪式座椅,採用2-2-2設計,座椅寬21寸。 此外,頭等艙可享用由世界名廚所組成的新航國際烹飪顧問團所設計的菜單或自行透過Book The Cook服務揀選心儀主菜,盡情享受珍饈美味。 商務艙 在2013年7月開始,新的波音777-300ER設有全新的商務艙,是由新航和James Park Associates合作設計,座椅設計加入了充裕的儲物空間,提升乘客活動空間。座椅採用1-2-1排列,寬28吋的座椅鋪成全平躺睡床後,長度達78吋,並配有18寸個人電視。 2006年前新航的商務艙都稱為萊佛士艙。在波音777-300、A380和A340-500的商務艙中,客艙座椅採用1-2-1排列,座位面向機首,床椅可以完全平躺,與其它航空公司採用魚骨型設計有所不同。在1-2-1設計中,新商務艙寬達34寸,設有15.4寸個人電視及2個USB插口。 區域商務艙配置在19架A330-300中,營運中程航線如珀斯、布里斯本、阿德萊德、名古屋、福岡、香港和台北。區域商務艙採用2-2-2排列,可連接iPod,設有15.4寸個人電視。新加坡航空亦開始替其波音777改用這種商務艙設計,首架已於2009年7月22日飛往悉尼。 太空床座位配置在波音777-200ER和波音747-400上,採用2-2-2和2-3-2排列。太空床寬27寸長72寸,可转换为有角度的平床,設有10.4寸個人電視。傳統的Ultimo商務座位,採用2-3-2排列,供應在部分波音777客機上。 在2017年11月2日,新的空中巴士A380-800設有全新的商務艙,設於客機上層,在2017年12月下旬,首航悉尼-新加坡。 此外,商務艙可享用由世界名廚所組成的新航國際烹飪顧問團所設計的菜單,盡情享受國際美食。 優選經濟艙 新加坡航空於2015年8月9日起在A380、A350-900、A350-900ULR及波音777-300ER機隊加入優選經濟艙。首航目的地包括澳州悉尼、紐西蘭奧克蘭以及香港。 優選經濟艙結合現代化且饒富設計感的客艙環境歡迎著旅客,全面提升搭機時的舒適度與便利性。座椅採用2-4-2排列,A350-900ULR最後三排為1-4-1排列,座距達38寸,提供18.5-19.5寸闊座位以及最多8寸斜倚。 此外,優選經濟艙旅客可使用Book The Cook服務預先揀選航班餐點,提供一趟犒賞味蕾之旅予乘客。 經濟艙 除了A350-900ULR外,其餘新航客機都設有經濟艙。新航的波音777-300ER、A380和A330-300採用新經濟艙座位,座位闊19英寸,座距32英寸,有10.6寸個人電視,新的A330-300座位能夠連接iPod。所有經濟艙座位都設有新航獨有的座椅閱讀燈,這座椅閱讀燈置於個人電視屏幕之下,方便有需要乘客在客艙昏暗時開啟,減低過往置於客艙頂部的傳統閱讀燈對其他乘客造成的滋擾。 於2014~2017年間引進的777-300ER、A350-941(9V-SM_初期批次)採用全新型的經濟艙座椅,採用薄型人體工學設計,椅背配備個人影視系統的遙控器及11.5吋觸控LCD螢幕。 另外,於2018年引進的5架A380-841、A350-941(9V-SM_後期批次、9V-SH_、9V-SJ_)以及全部的787-10採用德國RECARO製造的經濟艙座椅,同樣採用薄型人體工學設計,並取消椅背個人影視系統的遙控器配備,改為11.5吋觸控LCD螢幕。 飛行常客獎勵計劃 新加坡航空共有兩種飛行常客計劃: KrisFlyer 透過乘搭新加坡航空及KrisFlyer夥伴累積飛行里數,夥伴包括星空聯盟成員、阿拉斯加航空、捷藍航空、奧林匹克航空、維珍航空、維珍澳洲航空、維斯塔拉航空及酒店、汽車服務等。KrisFlyer會藉分為普通、銀精英、金精英三種會藉。獲得銀精英或金精英會藉,需要在過去12個月內累積25,000至50,000飛行里數。而新加坡航空中V、Q、G、N和T級客艙,勝安航空的W和L級客艙則不會獲得里數。 2015年2月,新加坡航空宣佈與兩大廉航酷航及虎航達成協議,兩大廉航將加入KrisFlyer里數計劃。 PPS Club 「乘客優先服務」(Priority Passenger Service)是提供給在一年內累積PPS總值S$25,000的乘客。PPS價值是透過乘坐新航豪華套房、頭等或商務艙,以及勝安航空的商務艙獲得。會員享有優先行李及驗票等各種服務。 品牌 新航品牌和宣傳主要是圍繞在空中服務員上,相對於其他著重於宣傳機隊及服務質素的航空公司,新航在空中服務員(新航空姐)上的宣傳策略是十分成功,新航空姐常出現在新航的廣告及刊物上。此品牌策略目標是圍繞新航空姐建立神話氣氛,並帶出代表亞洲的好客和優雅之道。而在航空公司的技術和客艙培訓中亦完成這兩項目標。 在1968年空姐制服最初是穿著馬來的紗籠設計,時至今日,服飾上基本沒有大變動。男性空乘以往是穿著淡蓝色夹克和灰色长裤,在2008年由巴尔曼時尚的首席美術師Christophe Galibert重新設計了服飾,採用单排钮深蓝色衣服、淺藍色襯衫和不同顏色的領帶,領帶顏色代表職位的高低。 雖然新航在宣傳策略上十分成功,但新航空姐的強調卻收到不少批評,被指女性卑屈於男性。女權組織指出,舊的文化觀念已經過時,現今大部份新加坡女性都是現代和獨立。 在2007年1月9月,公司宣佈會把現有的宣傳合約交給投標成功的Batey公司,該公司創辦人Ian Batey曾在1972年參與建立新航空姐及其合作夥伴品牌。新航空姐形象會繼續保留,但新航會注重在宣傳其現代化機隊及技術上。2007年4月16日,新派委派紐約的TBWA負責創意宣傳工作,此合約持續五年,每年價值約5億新元。新航副總裁指出公司會展開新的宣傳戰役,「越早越有可行機會」。此次轉換媒體機構不會使新航購買媒體機構。 標誌 | 2020年受到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影響,新加坡航空把運力大減。在客運和國際旅遊需求持續低迷下,新加坡航空集團裁員4,300人,並推行無薪假以減省成本;並在政府支持下獲得最多150億新元集資以度過危機。同年10月9日,新航宣佈將於11月9日重啟新加坡—紐約JFK航線,成為世界上最長的不經停航班。自2008年停飛近13年,新航於2021年8月25日起復辦每週三班往返台北與洛杉磯直飛航班,並以空中巴士A350-900型客機執飛。並自8月份起新航不再削減因受新冠肺炎影響之員工的每月可變動薪資。 服務 客艙 新加坡航空於不同機種分別提供豪華套房、頭等艙、商務艙、優選經濟艙、經濟艙。新加坡航空所有客機的經濟艙都設有個人電視(除了737-800NG)、腳踏及可調整的頭靠,以及掛壁嬰兒籃。 豪華套房 新加坡航空共配置两种不同的头等舱,A380使用豪华套房(Suite),而777-300ER则使用普通头等舱(First)。新航豪華套房擁有獨立私人空間,寬35寸的座椅是由意大利工藝大師波爾托納‧弗勞(Poltrona Frau)設計,另有一個長78寸的睡床,每間套房都配有活動拉門和窗簾,配有23寸液晶電視。 2017年11月2日,新加坡航空正式公布新一代A380的舱等配置,豪华套房再次得到升级,由原先的1-2-1排列变为1-1排列,由原先12個座位改為6個,並且由客機下層放置在上層前排3個座位,每个套房内拥有一张平躺睡床以及一张独立的旋转座椅。其中有2组4个套房中的间隔可除下,组合后便成一张平躺双人床。套房内配有2个娱乐系统屏幕,主屏幕32寸,次屏幕23寸,在2017年12月18日SQ221航班,首航新加坡-雪梨。 此外,豪華套房可享用由世界名廚所組成的新航國際烹飪顧問團所設計的菜單或自行透過「名廚有約」(Book The Cook)服務揀選心儀主菜,盡情享受珍饈美味。 頭等艙 在2006年10月開始,新的波音777-300ER設有新的頭等艙,採用1-2-1排列,採用皮革面料和桃花心木造的座椅寬35寸,配有23寸個人電視,座椅可調整為全平躺睡床。新頭等艙將會逐漸在波音777-300上投入服務。 在2013年7月開始,新的波音777-300ER設有全新的頭等艙,由BMW集團旗下的DesignworksUSA協助開發。座椅設計加入了以人體工學塑形的椅墊和可調整式的頭靠,進一步提升乘坐時的舒適性。座椅採用1-2-1排列,採用皮革面料和桃花心木造的座椅寬35寸,配有24寸個人電視,座椅可調整為全平躺睡床。 波音747的頭等艙是空中套艙,座椅寬22寸,可調整為長6.6尺的床,配有17寸個人電視。部份波音777-200和777-300的頭等艙是臥鋪式座椅,採用2-2-2設計,座椅寬21寸。 此外,頭等艙可享用由世界名廚所組成的新航國際烹飪顧問團所設計的菜單或自行透過Book The Cook服務揀選心儀主菜,盡情享受珍饈美味。 商務艙 在2013年7月開始,新的波音777-300ER設有全新的商務艙,是由新航和James Park Associates合作設計,座椅設計加入了充裕的儲物空間,提升乘客活動空間。座椅採用1-2-1排列,寬28吋的座椅鋪成全平躺睡床後,長度達78吋,並配有18寸個人電視。 2006年前新航的商務艙都稱為萊佛士艙。在波音777-300、A380和A340-500的商務艙中,客艙座椅採用1-2-1排列,座位面向機首,床椅可以完全平躺,與其它航空公司採用魚骨型設計有所不同。在1-2-1設計中,新商務艙寬達34寸,設有15.4寸個人電視及2個USB插口。 區域商務艙配置在19架A330-300中,營運中程航線如珀斯、布里斯本、阿德萊德、名古屋、福岡、香港和台北。區域商務艙採用2-2-2排列,可連接iPod,設有15.4寸個人電視。新加坡航空亦開始替其波音777改用這種商務艙設計,首架已於2009年7月22日飛往悉尼。 太空床座位配置在波音777-200ER和波音747-400上,採用2-2-2和2-3-2排列。太空床寬27寸長72寸,可转换为有角度的平床,設有10.4寸個人電視。傳統的Ultimo商務座位,採用2-3-2排列,供應在部分波音777客機上。 在2017年11月2日,新的空中巴士A380-800設有全新的商務艙,設於客機上層,在2017年12月下旬,首航悉尼-新加坡。 此外,商務艙可享用由世界名廚所組成的新航國際烹飪顧問團所設計的菜單,盡情享受國際美食。 優選經濟艙 新加坡航空於2015年8月9日起在A380、A350-900、A350-900ULR及波音777-300ER機隊加入優選經濟艙。首航目的地包括澳州悉尼、紐西蘭奧克蘭以及香港。 優選經濟艙結合現代化且饒富設計感的客艙環境歡迎著旅客,全面提升搭機時的舒適度與便利性。座椅採用2-4-2排列,A350-900ULR最後三排為1-4-1排列,座距達38寸,提供18.5-19.5寸闊座位以及最多8寸斜倚。 此外,優選經濟艙旅客可使用Book The Cook服務預先揀選航班餐點,提供一趟犒賞味蕾之旅予乘客。 經濟艙 除了A350-900ULR外,其餘新航客機都設有經濟艙。新航的波音777-300ER、A380和A330-300採用新經濟艙座位,座位闊19英寸,座距32英寸,有10.6寸個人電視,新的A330-300座位能夠連接iPod。所有經濟艙座位都設有新航獨有的座椅閱讀燈,這座椅閱讀燈置於個人電視屏幕之下,方便有需要乘客在客艙昏暗時開啟,減低過往置於客艙頂部的傳統閱讀燈對其他乘客造成的滋擾。 於2014~2017年間引進的777-300ER、A350-941(9V-SM_初期批次)採用全新型的經濟艙座椅,採用薄型人體工學設計,椅背配備個人影視系統的遙控器及11.5吋觸控LCD螢幕。 另外,於2018年引進的5架A380-841、A350-941(9V-SM_後期批次、9V-SH_、9V-SJ_)以及全部的787-10採用德國RECARO製造的經濟艙座椅,同樣採用薄型人體工學設計,並取消椅背個人影視系統的遙控器配備,改為11.5吋觸控LCD螢幕。 飛行常客獎勵計劃 新加坡航空共有兩種飛行常客計劃: KrisFlyer 透過乘搭新加坡航空及KrisFlyer夥伴累積飛行里數,夥伴包括星空聯盟成員、阿拉斯加航空、捷藍航空、奧林匹克航空、維珍航空、維珍澳洲航空、維斯塔拉航空及酒店、汽車服務等。KrisFlyer會藉分為普通、銀精英、金精英三種會藉。獲得銀精英或金精英會藉,需要在過去12個月內累積25,000至50,000飛行里數。而新加坡航空中V、Q、G、N和T級客艙,勝安航空的W和L級客艙則不會獲得里數。 2015年2月,新加坡航空宣佈與兩大廉航酷航及虎航達成協議,兩大廉航將加入KrisFlyer里數計劃。 |
教育传播内容及传播符号 教育传播 通道与媒体 教育传播中的传者与受者 教育传播环境 | 教育传播 通道与媒体 教育传播中的传者与受者 |
1966年8月8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十六条》中规定:这场运动的目的“是鬥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后来,激进分子把矛头指向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级领导干部,使许多干部被抄家、批斗、迫害。当时的国家主席刘少奇和中央书记处负责人邓小平分别被扣上“党内第一、二号走资派”的帽子。 1975年12月后,报刊文章以婉转语“党内不肯改悔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指代邓小平。“党内走资派”在1976年又被称为“党内资产阶级”。 代表人物 刘少奇:时任中国国家主席,“党内头号走资派” 邓小平: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负责人,“党内不肯改悔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 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简称走资派,為流行於中國文化大革命時期的用語,经常用来称呼某些领导干部。 概要 “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一词首次出現於1965年1月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主持制定的中共中央文件《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二十三條》)。 1966年8月8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十六条》中规定:这场运动的目的“是鬥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批判资产阶级的反动学术权威’。……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后来,激进分子把矛头指向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级领导干部,使许多干部被抄家、批斗、迫害。当时的国家主席刘少奇和中央书记处负责人邓小平分别被扣上“党内第一、二号走资派”的帽子。 1975年12月后,报刊文章以婉转语“党内不肯改悔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指代邓小平。“党内走资派”在1976年又被称为“党内资产阶级”。 代表人物 |
376年,前秦苻坚滅掉代國,統一北方,南北分立之势从此而成。其後苻坚開始率兵南侵。383年,苻坚率約八十七萬兵馬大幅南侵,东晋宰相谢安力主抗击,派谢石、谢玄率军,在淝水之战大获全胜,苻坚逃回北方。之後苻坚力量衰弱,因此原本統一的北方再次分裂為多國,東晉成功北伐,疆域一度達至黃河以南。后有桓玄叛乱,废安帝,自立为天子,後为大将刘裕所平,然大权落于刘裕。刘裕弑安帝,立恭帝。 420年,刘裕篡位建立劉宋,開啟南北朝時代,東晉亡。 歷史 開始 317年,皇族司馬睿在建康城(今江苏省南京市)稱晋王(318年称帝),是為晉元帝,史稱東晉。東晉本身並沒有強大的實力,主要是憑著長江天險,偏安江南;及依靠丞相王導號召南遷避難的中原士族,並聯合南方大族,取得他們的支持。不過,南北大族之間時常發生衝突,內亂頻生,導致東晉政權並不穩定。而原先北方忠于晋朝的势力也很快败亡或自行建立独立政权。 自西晉末年劉淵建汉赵以來,南匈奴、羯、白奴、丁零、铁弗、卢水胡、拓跋鲜卑、宇文鲜卑、段氏鲜卑、慕容鲜卑、秃发鲜卑、乞伏鲜卑、九大石胡、大月氐、小月氐和巴氐、姜、夫余、乌桓、高句丽,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一帶先後建立六十二个割據政權,連同漢族所建立的政權,較重要的有十六個國家,歷史上稱為「五胡十六國」。 北伐 從北方南遷的人民時常懷念家鄉,因此一些有志之士多次進行北伐,希望能夠收復北方的國土。祖逖是東晉率先北伐的將領,他曾經率軍收復黃河以南地區,但由於東晉內部出現糾紛,朝廷又擔心他北伐成功後威望太高,結果沒有給予支持,以致功敗垂成,祖逖於321年憂憤而死,曾收復的土地又被胡人重新佔領。 繼祖逖之後,又有桓溫於354年、356年及369年三次北伐,曾一度收復洛陽,他屢次請求朝廷把都城遷回洛陽,但遭到大族的反對,東晉君臣又怕他權勢太大,難以控制,因而無法實現。其後劉裕北伐亦曾收復洛陽和長安。 危機 氐族所建立的前秦,在苻堅時,任用漢人王猛為相,大修政教,富國強兵。前秦強大起來,統一五胡所據之華北大部分地區。383年,苻堅率軍南下,聲勢浩大,企圖一舉消滅東晉,於是發生歷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戰」。淝水之戰後,前秦瓦解,北方大亂,再次陷入長期分裂的狀態,胡人無暇南侵。东晋以弱勝強,局勢暫時穩定下來。 | 東晉雖非中國史上強盛的時期,卻為文學、藝術極興盛的時代。首都建康成為文化中心,吸引許多東南亞、印度的佛教僧侶及商人前來。338年所鑄造模仿罽賓的佛教模型,為今日所知最早的鎏金銅佛像。中國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書法家王羲之活躍於此時期。東晉的陶器形式較西晉時期創新。南京富貴山曾挖掘出此時期的墓穴,根據史料記載,此處為東晉皇室墓葬的地點。 東晉也是中國清談盛行的時代。 君主列表 註释 参考文献 延伸閱讀 李济沧:〈六朝分权体制考——东晋的国家权力与地域社会〉。 王心揚:〈家與國的抉擇——東晉士人對忠君觀念的提倡〉。 317年建立的國家或政權 中国历史政权 |
Path to Political Authority in Ancient China (1983) 《美術、神話與祭祀》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 an 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 (2002) 《Souvenirs de la patate douce : une adolescence taiwanaise》 (2005) 《商周青銅器與銘文的綜合研究》 (1973) 《張我軍詩文集》 (1975) 《臺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報告》 (1977) 《中國青銅時代》 (1983) 《考古學專題六講》 (1988) 《九洲學刊選編(一)》 (1988) 《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 (1990) 《美術.神話與祭祀》 (1992) 《考古人類學隨筆》 (1995年),ISBN 978-957-08-1442-2 《中國考古學論文集》 (1995) 《蕃薯人的故事》 (1998),ISBN 978-957-08-1757-7 《古代中國考古學》 (2002) 《商文明》(Shang Civilization)(2002) 《張光直文學作品集 : 考古學家張光直文學作品集粹》 (2005) 受獎榮譽 亞洲研究協會(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AS)), 1996 Award for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s to Asian Studies 人物評價 余英时:「他是一座没有爆发的火山,但是他的光和热已永远留在人间。」 註釋 參考文獻 Ferrie, Helke, 1995, "A Conversation with | (2005) 《商周青銅器與銘文的綜合研究》 (1973) 《張我軍詩文集》 (1975) 《臺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報告》 (1977) 《中國青銅時代》 (1983) 《考古學專題六講》 (1988) 《九洲學刊選編(一)》 (1988) 《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 (1990) 《美術.神話與祭祀》 (1992) 《考古人類學隨筆》 (1995年),ISBN 978-957-08-1442-2 《中國考古學論文集》 (1995) 《蕃薯人的故事》 (1998),ISBN 978-957-08-1757-7 《古代中國考古學》 (2002) 《商文明》(Shang Civilization)(2002) 《張光直文學作品集 : 考古學家張光直文學作品集粹》 (2005) 受獎榮譽 亞洲研究協會(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AS)), 1996 Award for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s to Asian Studies 人物評價 余英时:「他是一座没有爆发的火山,但是他的光和热已永远留在人间。」 註釋 參考文獻 Ferrie, Helke, 1995, "A Conversation with K.C. Chang," Current Anthropology, 36(2): 307-325. Keightley, David N., 2001, "Kwang-Chih Chang (1931–2001),"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60(2): 619-621. 外部連結 Short Biography with a |
嗣德(1848年-1883年):阮朝—翼宗阮福时之年号 日本 文政(1818年-1830年):仁孝天皇之年號 天保(1830年-1844年):仁孝天皇之年號 弘化(1844年-1848年):仁孝天皇、孝明天皇之年號 嘉永(1848年-1854年):孝明天皇之年號 南洋 蘭芳(1777年—1884年):蘭芳共和國之年號 乾興(1846年):蘭芳共和國之年號 参见 中國年號索引 道光 (消歧義) 參考文獻 延伸阅读 清朝年号 清 19世纪中国年号 清 1820年代中国政治 | 公元纪年对照表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中國 天运(1832年):清朝时期—張丙之年号 越南 明命(1820年-1841年):阮朝—圣祖阮福晈之年号 紹治(1841年-1848年):阮朝—宪祖阮福暶之年号 嗣德(1848年-1883年):阮朝—翼宗阮福时之年号 日本 文政(1818年-1830年):仁孝天皇之年號 天保(1830年-1844年):仁孝天皇之年號 弘化(1844年-1848年):仁孝天皇、孝明天皇之年號 嘉永(1848年-1854年):孝明天皇之年號 南洋 蘭芳(1777年—1884年):蘭芳共和國之年號 乾興(1846年):蘭芳共和國之年號 参见 中國年號索引 道光 (消歧義) 參考文獻 延伸阅读 清朝年号 |
造船业 南宋地处江南,交通运输多用船只,因而造船业较为发达。明州、泉州、广州等地都是当时的造船中心,能制造大型海船,造船业得到空前发展,如漕船、商船、游船等数量庞大,打造奇巧兼富有创造性 ;海船所采用的多根桅杆,为前代所无 ;战船种类众多,在抗金和抗蒙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 用。 制瓷业 许多官窑随着一起迁到南方。如著名的修内司官窑设于临安鳳凰山下。景德镇已经发展为全国著名的制瓷业中心,产品销售各地,所烧瓷器极其精美,有“饶玉”之称。 造紙印刷业 南宋時期由於文化事業發展,印刷業和造紙業都很興盛。當時官府、民間都從事書籍印刷。臨安、福建和四川是印刷業中心。臨安國子監所出版之圖書,稱「監本」,印刷技術高。四川和福建亦有不少書坊。造紙方面,在紙的品種、質和量都有顯著進步,成都、臨安、徽州、池州、平江、建陽等地都是產紙之地。 纸币 南宋时期,纸币大量流通,逐渐代替铜钱成为主要交换手段。南宋的纸币分为“交子”和“会子”。交子主要在四川地区使用,会子则分为“东南会子”、“两淮会子”和“湖北会子”三种。不过,南宋后期因为大量发行纸币,造成货币贬值,物价飞涨。 对外贸易 南宋海外贸易繁荣表现在对外贸易港口众多。广州、泉州、临安、明州(浙江宁波) 等大型海港相继兴起,与外洋通商的港口近20个。北起淮南/东海,中经杭州湾和福、漳、泉金三角,南到广州湾和琼州海峡的南宋万余里海岸线上兴起了一大批港口城镇,这种盛况不仅唐代未见,就是明清亦未能再现。与南宋有外贸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在60个以上,南宋的出口商品附加值高,不但外贸范围扩大、出口商品数量增加,而且进口商品以原材料与初级制品为主,而出口商品则以手工业制成品为主,附加值高。 與金 宋金两国在淮河设置称作“榷场”的贸易市场。除了榷场,民间私下交易也较多。 與西夏 由於絲綢之路受西夏所阻隔,西夏在南宋立國時取得了河湟地區(今青海東部),陸上貿易停止。 與南洋 所有貿易幾乎是經由海上絲綢之路。由於歲幣支出龐大,南宋皇朝內部稅收繁重。經濟幾乎一面倒在與西方貿易之上,阿拉伯商人往來日漸增多,促成海上貿易之繁華。 與高麗 宋朝成立後不久在各地設置市舶司,與高麗、發展貿易。 與日本 宋朝成立後不久在各地設置市舶司,與日本發展貿易。日本則在大宰府監督下進行貿易,建有鴻臚館(接待、交易的機關)。但中日間並無正式的外交貿易,僅限於私人貿易,宋商多行至博多與越前敦賀作交易。平氏政權統治時期,日本大力發展宋日貿易,後白河法皇更曾向南宋致贈方物。 文化 辛弃疾的爱国诗词流传较广。宋理宗时代,朱熹道学(又称程朱理學)得以兴盛。 此時期藝術風格不受外來文化的影響,主要承襲古老的傳統。山水畫仍是此時期重要的繪畫類別,山水畫家有馬遠、夏圭,他們所描繪的是地方山水,飄渺柔和的景致,與北宋山水畫家所畫的險峻山水景致形成對比。此派畫風出自宋高宗的畫院,一般稱「馬夏」,與此時期禪僧生動自然的草草逸筆亦形成強烈對比。 近代的中国文化,其实皆脱胎于两宋文化。著名史学家邓广铭指出: “宋代文化发展所能达到的高度,在从十世纪后半期到十三世纪中叶这一历史时期内,是居于全世界的领先地位的。” 君主列表 注释 參考文獻 外部链接 《宋史》全文:(簡體) 参见 宋朝 宋朝皇室 北宋 | 所有貿易幾乎是經由海上絲綢之路。由於歲幣支出龐大,南宋皇朝內部稅收繁重。經濟幾乎一面倒在與西方貿易之上,阿拉伯商人往來日漸增多,促成海上貿易之繁華。 與高麗 宋朝成立後不久在各地設置市舶司,與高麗、發展貿易。 與日本 宋朝成立後不久在各地設置市舶司,與日本發展貿易。日本則在大宰府監督下進行貿易,建有鴻臚館(接待、交易的機關)。但中日間並無正式的外交貿易,僅限於私人貿易,宋商多行至博多與越前敦賀作交易。平氏政權統治時期,日本大力發展宋日貿易,後白河法皇更曾向南宋致贈方物。 文化 辛弃疾的爱国诗词流传较广。宋理宗时代,朱熹道学(又称程朱理學)得以兴盛。 此時期藝術風格不受外來文化的影響,主要承襲古老的傳統。山水畫仍是此時期重要的繪畫類別,山水畫家有馬遠、夏圭,他們所描繪的是地方山水,飄渺柔和的景致,與北宋山水畫家所畫的險峻山水景致形成對比。此派畫風出自宋高宗的畫院,一般稱「馬夏」,與此時期禪僧生動自然的草草逸筆亦形成強烈對比。 近代的中国文化,其实皆脱胎于两宋文化。著名史学家邓广铭指出: “宋代文化发展所能达到的高度,在从十世纪后半期到十三世纪中叶这一历史时期内,是居于全世界的领先地位的。” 君主列表 注释 參考文獻 外部链接 《宋史》全文:(簡體) 参见 宋朝 宋朝皇室 北宋 南宋大事年表 汉地 绍兴和议 宋皇臺 宋朝 |
經濟自由度指數,傳統基金會和華爾街日報發布 De Soto, Hernando. The Mystery of Capital: Why Capitalism Triumphs in the West and Fails Everywhere else, Basic Books, 2000. 世界經濟自由報告,弗雷澤研究所 米爾頓·佛利民. Capitalism and Freedo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2. 米爾頓·佛利民 and Rose Friedman. Free to Choose: A Personal Statement, Harcort Brace Janovich, 1980. 弗里德里克·哈耶克, The Road to Serfdom(《通往奴役之路》),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44. 弗里德里克·哈耶克 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Why Capitalism Triumphs in the West and Fails Everywhere else, Basic Books, 2000. 世界經濟自由報告,弗雷澤研究所 米爾頓·佛利民. Capitalism and Freedom,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2. 米爾頓·佛利民 and Rose Friedman. Free to Choose: A Personal Statement, Harcort Brace Janovich, 1980. 弗里德里克·哈耶克, The Road to Serfdom(《通往奴役之路》),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44. 弗里德里克·哈耶克 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0. Lindsey, Brink. Against the Dead Hand: The Uncertain Struggle for Global Capitalism, Wiley, 2001. Przeworski, Adam. Democracy and the Marke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Reed, Robert, Max Schanzenbach, "Prices and Information: A Simple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Economics" Schumpeter, Joseph.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Harper Perennial, 1962. 亞當·斯密. An Inquiry into the |
376年,前秦天王苻堅以十三萬步騎大舉進攻,張天錫投降,前涼滅亡。 383年,前秦军队在淝水之战中崩溃,张天锡乘机逃亡建康东晋朝廷。世子张大豫为前秦长水校尉王穆所藏匿。在苻坚返回长安后,王穆与张大豫共同投奔了秃发思复犍,随后在秃发鲜卑的支持下返回凉州,起兵图谋复国,张大豫失败被斩,王穆逃亡建康郡,随后在与酒泉郡索嘏的战斗失利后被斩。 前涼君主列表 君主头衔: 凉州刺史 301年-316年、329年-345年、353年、361年-363年、366年-376年 西平郡公 314年-320年、324年-353年、355年、361年-376年 凉州牧 316年-353年、353年-354年、355年、363年-376年 | 354年-355年 凉王 355年-359年 前凉幕僚 北宫纯(羌胡贵胄)、姬瑜(武威姬氏)、谢艾、耿访、李弇、拓跋思复鞬、唐辉、慕容吐谷浑、李柏(辽东襄平人)、贾摹(武威贾氏)、韩璞、阴兴、唐瑶、李柔、张阆、刘弘、阎沙、阴鉴、陈珍、乞伏傉大寒、窦涛(武威窦氏)、刘庆(武威刘氏)、刘霸(武威刘氏)、梁景(武威梁氏)、司马纂(武威司马氏)、宋辑、张淳、阴据、泛祎、马谟、马岌、索遐、张璩、张瓘、张踞、宋混、宋澄、宋熙、宋林宗、赵长、尉缉、杨秋胡、索孚、丁琪、张芳、王擢、易揣、张玲、张嵩、王鸾、和昊、马基、牛霸、杜逸、杨和、张邕、张钦、刘肃、郭增、赵白驹、纪端、马建、掌据、席仂、沮渠鞠粥、陈宇、徐虓、华驭、江琼、江式、杜耽、杜骥、常珍、常爽、阳成远、冯忠(赵郡冯氏)、令狐亚、令狐浏、氾腾、阎曾、马岌、氾祎、陈珍、韩璞、吴绍、王骘、张阆、李贵丑(辽东李氏)、辛岩、李柏、独孤屠、傅颖、张淳、黄斌、魏纂、赵贞、孙述、贾陵、王丰、麹护、陈宇、徐虓、华驭、乞伏司繁、赵奭、张冰、崔隗瑾、张肃、田齐、张阆、阴预(东汉阴丽华家族后裔)、贾骞、吴绍、麹允、阴元、宋毅、和苞、莫折连狄、张阆、宋辑、辛韬、独孤伏俟、张选、董广、张诜、孙伏、裴恒、张耽、刘浑、乙弗家族、张悛、宋修、张弘、辛挹、郭普、李伟(赵郡李氏)、张瑁、索遐、王擢、张弘、宗悠、俞归、沈猛、索振、赵长、尉缉、丁琪、张瓘、易揣、张玲、索孚、张璹、彭姚、卫綝、郭勋、张姚、王国、张邕、郭增、刘肃(敦煌刘氏)、纶骞、索商、杨遹、阿史那氏(来自柔然)、张统、席仂、马达、辛章、彭知正、赵疑、常据、史景(粟特人)、郭丰(西平郭氏)、郭平、郭嘏、彭和正、彭济、田瑶、郭勋(郭皇后家族后裔)、郭护、杨钦、孙玢、北宫萌(羌胡贵胄)、卢水胡族。 前凉世系图 延伸阅读 参考文献 五胡十六国 前凉 中国历史政权 314年建立的國家或政權 |
前秦(350年—394年)是十六国之一。350年氐族人苻洪占据关中,称三秦王。352年苻健称帝,定都长安,国号“秦”。370年起,先後灭前燕、前凉及代国,统一北方。394年被西秦和後秦所灭。當時朝鮮半島由高句麗、百濟、新羅割據,接受前秦册封。北方民族有柔然、庫莫奚、契丹及高車。西有吐谷渾及白蘭。 因其所据为战国时秦国故地,故以此立国号。前秦之称最早见于《十六国春秋》,后为别于其他以“秦”为国号政权,而袭用之。又以其王室姓苻,故又称为苻秦,在北魏因五德終始說被認定為火德。 历史 建国 西晉末年,西晉政權顛覆之際,略陽氐族推出貴族苻洪為首領。前趙劉曜在長安稱帝,以苻洪為氐王。後石勒滅前趙,苻洪降於石勒。333年,石虎徙關中豪傑及羌戎至關東,以苻洪為流民都督,居於枋頭。苻洪自稱大都督、大將軍、大單-{于}-、三秦王,不久為石虎舊將麻秋所毒死,其第三子苻健代統其眾。 苻健自枋頭而西,關中氐人紛起響應,苻健乘机進占关中,據有关陇。351年建都長安,苻健自稱大秦天王、大單-{于}-。352年,改稱皇帝,国号秦,史稱前秦。 起初苻健知道中原「民心思晉」,在枋頭時,打著晉征西大將軍、都督關中諸軍事、雍州刺史來作號召;抵達關中之後,遣使向東晉稱臣,以緩和關中地區的矛盾,直到他稱帝後,才和東晉斷絕關係。354年,東晉大將桓溫親率大軍四萬攻秦,因苻健採清野政策,晉軍在給養問題遇到困難,只好撤退。355年苻健死,子苻生繼位,因淫殺過度,357年,苻健弟苻雄之子苻堅殺死苻生自立。 統一北方 苻堅在登位以前,就聽見王猛的名聲,並約見王猛,談得十分投契。即帝位,任王猛以政。王猛採取政治改革,加強中央集權,抑制貴族勢力發展來強化中央力量,並興修關中水利,前秦國力逐漸增強。370年,前秦滅前燕,擒慕容暐;371年,滅仇池氐楊氏;373年,攻取東晉梁、益二州,西南夷邛、筰、夜郎皆歸附於秦;376年,滅前涼張氏;同年,乘鮮卑拓跋氏衰亂之際,進兵滅代;382年,命呂光駐西域。中原地區盡為前秦版圖之下,史稱「東極滄海,西併龜茲,南包襄陽,北盡沙漠」。東北、西域各國都遣使和前秦建立關係,只有東南一隅的東晉與他對峙。 秦晋对峙 襄陽之圍 | 襄陽之圍 378年,前秦征南大將軍苻丕等率領步騎兵七萬人,攻擊東晉所屬的襄陽,東晉梁州刺史朱序死守近一年,城池陷落被俘。 379年,前秦右將軍毛當、強弩將軍王顯,率二萬人自襄陽出發,跟後將軍俱難、兗州刺史彭超會師,攻擊東晉淮河以南各城池,攻陷盱眙,包圍三阿。東晉兗州刺史謝玄出兵救援,四次擊敗秦軍,俱難、彭超向北逃走,僅保住一命。 建元十八年(382年)苻堅之大将吕光率兵七万伐龟兹,龟兹王白纯不降,吕光进军讨平龟兹。 潰於淝水 383年,前秦天王苻堅親率騎兵二十七萬、步兵六十萬南下,對東晉發動總攻擊。弟弟陽平公苻融擔任前鋒,十月,攻陷壽陽。苻堅派東晉降將朱序向東晉征討大都督謝石勸降,但朱序反而將秦軍狀況密告謝石,建議晉軍乘秦軍未全部集結時發動攻擊。十一月,東晉前鋒都督謝玄的部將劉牢之率兵五千突襲洛澗,秦軍大敗,死一萬五千人。 晉軍乘勝西進,秦軍在淝水西岸佈陣對峙。謝玄派人要求秦軍略向後撤,讓晉軍渡水決戰。苻堅企圖乘晉軍半渡淝水時予以截擊,同意後退,但秦軍軍心不穩,一退陣腳大亂,不能停止。晉軍乘勢渡水猛烈攻擊,混亂中苻融墮馬被晉軍所殺,朱序又在陣後大呼「秦兵敗矣!」於是秦軍崩潰,四散逃亡,前鋒三十萬人中,死亡的佔十分之七八。 衰亡 北方再分裂 淝水之戰後,原先歸附前秦的其他民族,紛紛乘機獨立,黃河以北又再陷入分裂的狀態。 383年,前燕降將、鮮卑族的冠軍將軍慕容垂,奉命攻擊在新安起兵的丁零部落首領翟斌,途中屠殺副將苻飛龍及一千人的氐人部隊。384年,慕容垂自稱「燕王」,廢除前秦年號,建立後燕,並進攻駐守鄴城的前秦長樂公苻丕。 |
金城王389年1月-394年1月 河南王394年1月-394年6月 梁王394年6月-394年12月 秦王394年12月-400年7月 秦王409年7月-411年1月 河南王411年1月-414年10月 秦王414年10月-431年1月 世系图 | 西秦(385年-400年,409年-431年),為鮮卑乞伏部建立的國家,始祖為乞伏國仁,為十六國之一。其国号“秦”以地处战国时秦国故地为名。《十六国春秋》始用西秦之称,以别于前秦和后秦,后世袭用之。 历史 公元385年,鲜卑酋长乞伏国仁在陇西称大单于,又被前秦封为苑川王,都勇士川(今甘肃榆中)。乞伏國仁以五千軍隊以少勝多,用奇計打敗秘宜四面圍攻的五萬軍隊,使西秦免於滅亡。後又打敗破多羅部,斬首三千,獲得馬匹五千。388年,國仁死,其弟乞伏-{乾}-歸立,称大单于,河南王,迁都金城(今甘肃兰州西)。392年,乞伏-{乾}-歸、彭奚念聯合兩次打敗後涼軍,更令後涼宗室呂寶戰死。400年西秦為後秦所滅。409年,二月,乞伏乾归自后秦返回苑川。七月,西秦复国,复都苑川。412年,乞伏熾磐又迁都枹罕(今甘肃临夏市东北)。最盛时期,其统治范围包括甘肃西南部,青海部分地区。431年被夏國所灭。 君主列表 头衔 单于385年9月-387年3月 苑川王387年3月-388年6月 河南王388年6月-389年1月 金城王389年1月-394年1月 河南王394年1月-394年6月 梁王394年6月-394年12月 秦王394年12月-400年7月 秦王409年7月-411年1月 |
Keynes),经济学家 戴斯蒙德·麦卡锡(Desmond MacCarthy),文学记者 利顿·斯特雷奇(Lytton Strachey),传记作家 伦纳德·伍尔夫(Leonard Woolf),散文家和非小说作家,后来成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丈夫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小说家 除了上述十人以外,在20世纪60年代,伦纳德·伍尔夫,还将以下人物都列为“老布卢姆茨伯里”:阿德里安·斯蒂芬和卡琳·斯蒂芬(Karin Stephen),萨克森·悉尼·特纳(Saxon Sydney-Turner),和莫莉·麦卡锡(Molly MacCarthy),以及朱利安·贝尔(Julian Bell)、昆汀·贝尔(Quentin Bell)和安吉丽卡·加内特(Angelica Garnett),而大卫·加内特属于后来添加 。除了福斯特在1910年《霍华德庄园》大获成功之前就已出版了三部小说外,其他人都是后来成名。 这些成员之间,好些形成了稳定的婚姻,也有各种复杂的其他恋情。利顿·斯特雷奇和他的表弟兼情人邓肯·格兰特,成为斯蒂芬姐妹瓦妮莎·贝尔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密友。邓肯·格兰特与瓦妮莎·贝尔和阿德里安·斯蒂芬姐弟二人,以及大卫·加内特、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和詹姆斯·斯特雷奇都有过婚外情,而大卫·加内特又成了邓肯·格兰特和瓦妮莎·贝尔的女婿。克莱夫·贝尔于1907年与瓦妮莎结婚,伦纳德·伍尔夫于1912年从锡兰公务员岗位返回,与弗吉尼亚结婚。剑桥使徒的友谊,又将戴斯蒙德·麦卡蒂、他的妻子莫莉和愛德華·摩根·福斯特带入了团体。 地点 戈登广场 | MacCarthy),文学记者 利顿·斯特雷奇(Lytton Strachey),传记作家 伦纳德·伍尔夫(Leonard Woolf),散文家和非小说作家,后来成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丈夫 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小说家 除了上述十人以外,在20世纪60年代,伦纳德·伍尔夫,还将以下人物都列为“老布卢姆茨伯里”:阿德里安·斯蒂芬和卡琳·斯蒂芬(Karin Stephen),萨克森·悉尼·特纳(Saxon Sydney-Turner),和莫莉·麦卡锡(Molly MacCarthy),以及朱利安·贝尔(Julian Bell)、昆汀·贝尔(Quentin Bell)和安吉丽卡·加内特(Angelica Garnett),而大卫·加内特属于后来添加 。除了福斯特在1910年《霍华德庄园》大获成功之前就已出版了三部小说外,其他人都是后来成名。 这些成员之间,好些形成了稳定的婚姻,也有各种复杂的其他恋情。利顿·斯特雷奇和他的表弟兼情人邓肯·格兰特,成为斯蒂芬姐妹瓦妮莎·贝尔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密友。邓肯·格兰特与瓦妮莎·贝尔和阿德里安·斯蒂芬姐弟二人,以及大卫·加内特、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和詹姆斯·斯特雷奇都有过婚外情,而大卫·加内特又成了邓肯·格兰特和瓦妮莎·贝尔的女婿。克莱夫·贝尔于1907年与瓦妮莎结婚,伦纳德·伍尔夫于1912年从锡兰公务员岗位返回,与弗吉尼亚结婚。剑桥使徒的友谊,又将戴斯蒙德·麦卡蒂、他的妻子莫莉和愛德華·摩根·福斯特带入了团体。 地点 戈登广场 蒙克之屋 查尔斯顿农舍 布卢姆茨伯里派不仅在他们位于伦敦市中心布鲁姆斯伯里的家中会面,还在乡村别墅聚会。在萨塞克斯郡的雷威斯附近有两座重要的别墅:一处是查尔斯顿农舍,瓦妮莎·贝尔和邓肯·格兰特于1916年搬到这里;另一处是蒙克之屋(Monk's House),现在由 |
国立武汉大学校友 北京法政大学校友 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7年入党) 维吾尔族中国共产党党员 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學家 馬克思主義歷史學家 北京大學教授 中国史学会理事 第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第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反动学术权威 文革被迫害学者 | 著作 主编《中国史纲要》,-{著}-有《中国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论集》、《中国史纲》、《历史问题论丛》、《先秦史》、《秦漢史》等。 評價 余英時認為,翦伯赞對中國史的分期,代表了當時中國大陸史學界的正統,其中心系統不是從中國史的內部整理出來的,而是借自西方的現成模式。他在史學上的地位如何,恐怕要看後人是不是能從他的著作中繼續得到啟發。余英時称,燕京大學有「四大真空管」的說法,翦伯贊即為其中之一。「真空」指的是學問空疏。因翦伯贊「眉眼擠在一處」,鄧之誠的姨太太私下稱翦伯贊為「臭蟲」。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著名史学家翦伯赞自杀之谜 (南方周末) B伯赞 桃源縣人 维吾尔族全国人大代表 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校友 国立武汉大学校友 北京法政大学校友 中国共产党党员 (1937年入党) 维吾尔族中国共产党党员 |
会议選舉由177人組成的主席团,秘书长田纪云,常务主席李鹏、胡锦涛、田纪云、帕巴拉·格列朗杰、王光英、程思远、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吴阶平。 选举结果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李鹏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田纪云、谢非、姜春云、邹家华、帕巴拉·格列朗杰(藏族)、王光英、程思远、布赫(蒙古族)、 铁木尔·达瓦买提(维吾尔族)、吴阶平、彭珮云(女)、何鲁丽(女)、周光召、成克杰(壮族)、曹志、丁石孙、成思危、许嘉璐、蒋正华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秘书长:何椿霖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134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胡锦涛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江泽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韩杼滨 任命决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钱其琛、吴邦国、温家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委员:迟浩田、罗干、吴仪(女)、司马义·艾买提(維吾爾族)、王忠禹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张万年、迟浩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傅全有、于永波(满族)、王克、王瑞林 投票表决结果 第二次会议 九届全國人大二次会议于1999年3月5日至16日举行,首先由总理朱镕基做政府工作报告,之后由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做1998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以及1999年度的计划草案报告,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做1998年度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副委员长田纪云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大会还听取了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的年度工作报告。 会议在最后一天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并且对国务院、高法和高检报告进行了表决批准。 会议主席团共169人,秘书长田纪云,常务主席李鹏、田纪云、谢非、姜春云、邹家华、帕巴拉·格列朗杰、王光英、程思远、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吴阶平、彭珮云、何鲁丽、周光召、成克杰、曹志、丁石孙、成思危、许嘉璐、蒋正华、何椿霖。 第三次会议 九届全國人大三次会议于2000年3月5日至15日举行,首先由总理朱镕基做政府工作报告,之后由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做1999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以及2000年度的计划草案报告,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做1999年度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委员长李鹏首次作人大常委工作报告。大会还听取了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的年度工作报告。 这次人大會議之前舉行的人大常委会还决定免去刘稚苕、金民珍、冷德森的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员职务,免去周永康的国土资源部部长职务,由田凤山接任,并接受何厚铧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提請大會確認。 会议主席团共165人,秘书长田纪云,常务主席李鹏、田纪云、姜春云、邹家华、帕巴拉·格列朗杰、王光英、程思远、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吴阶平、彭珮云、何鲁丽、周光召、曹志、丁石孙、成思危、许嘉璐、蒋正华、何椿霖。 第四次会议 | 九届全國人大三次会议于2000年3月5日至15日举行,首先由总理朱镕基做政府工作报告,之后由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做1999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以及2000年度的计划草案报告,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做1999年度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委员长李鹏首次作人大常委工作报告。大会还听取了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的年度工作报告。 这次人大會議之前舉行的人大常委会还决定免去刘稚苕、金民珍、冷德森的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员职务,免去周永康的国土资源部部长职务,由田凤山接任,并接受何厚铧辞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的请求。提請大會確認。 会议主席团共165人,秘书长田纪云,常务主席李鹏、田纪云、姜春云、邹家华、帕巴拉·格列朗杰、王光英、程思远、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吴阶平、彭珮云、何鲁丽、周光召、曹志、丁石孙、成思危、许嘉璐、蒋正华、何椿霖。 第四次会议 九届全國人大四次会议于2001年3月5日至15日举行,首先由总理朱镕基做《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报告》,提出“十五”期间的预期宏观经济目标,包括了: 经济增长速度年均7%左右;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万亿元左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9400元;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 国际收支平衡; 2005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51%和36%,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44%、23%和33%; 2005年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1.5%以上; 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力争达到60%左右和15%左右;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2005年总人口控制在13.3亿人以内;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8.2%; 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 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60万公里左右; 计算机普及率达到4%以上; 之后由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做2000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以及2001年度的计划草案报告,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做2000年度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委员长李鹏作人大常委工作报告。大会还听取了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的年度工作报告。會議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會議补选4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员,包括王学萍(黎族)、贺一诚、贾志杰和盛华仁。 会议主席团共165人,秘书长田纪云,常务主席李鹏、田纪云、姜春云、邹家华、帕巴拉·格列朗杰、王光英、程思远、布赫、铁木尔·达瓦买提、吴阶平、彭珮云、何鲁丽、周光召、曹志、丁石孙、成思危、许嘉璐 、蒋正华、何椿霖。 第五次会议 |
正片的别称 ,一种静态图像教学多媒体形式 -{zh-hans:演示文稿;zh-hant:簡報}-,一种向听众传达内容、消息等的过程及工具,也是一种文件格式。 Microsoft | PowerPoint,目前最常用的-{zh-hans:演示文稿;zh-hant:簡報}-显示工具 另见 PPT |
單曲 電影音樂 演出作品 電影 音樂劇 主持作品 電視節目 演唱會 展覽 出版作品 散文小品 小說 自傳 獎項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岁月有升 - 我们的有升岁月 陳昇 (Bobby Chen)的歷年專輯與介紹 - KKBOX 新寶島康樂隊 (New Formosa Band)的歷年專輯與介紹 - KKBOX 台灣作家作品目錄資料庫—陳昇 | 在華人地區,陳昇的歌迷常慣稱他為「昇哥」,由於陳昇的一些情歌作品常自成一格,因此被歌迷稱為「昇式情歌」。陳昇的歌迷亦自成一家,通稱為「昇迷」。陳昇給歌迷的印象是很喜歡變裝和喝酒,也有酒後鬧事的先例。2014年《延安的秋天》專輯中,陳昇和中國大陸藝術家艾未未、搖滾詩人左小祖咒及民謠視障歌手周雲蓬組成「甜甜樂團」,寫了首嘲諷的歌《我要上春晚》。陳昇坦言:「我們都在『他們』的黑名單中,但希望『祖國』可以有點幽默感。」陳昇強調,他與艾未未等好友都一樣是北京當局心中的叛逆分子,「但我們只是相信自由的人。」 爭議事件 遭毆事件 藝人陳昇在2002年6月27日,在台北市蘭桂坊PUB喝酒時,鄰桌客人蕭捷文因陳昇沒敬酒,竟找來多名男子分持紅酒瓶、鐵水壺猛砸陳昇的頭,導致陳昇頭部受重創、右手神經麻痺。店家見狀立即請來救護車將陳昇送至鄰近的國泰醫院急救,陳昇頭部的傷口縫了幾針,後來進行腦部斷層掃描檢查時,由於發現腦部有瘀血,院方並緊急將他送進開刀房進行手術。陳昇說明,他沒有與人結怨,所以不清楚這群人打他的目的。根據唱片公司表示,陳昇是在27日凌晨三點時,到一個樂手哥哥開的餐廳吃宵夜,鄰桌的客人看到陳昇也在一旁,開始用言語挑釁,陳昇聽了很不爽,忍不住也對罵回去,於是那桌幾位客人就起拿起酒瓶砸陳昇的頭,造成頭部二處外傷。主嫌蕭捷文是在2002年6月27日凌晨在蘭桂坊與友人喝酒聚會,當時陳昇和樂團成員也在店內,蕭因陳昇未向他敬酒而心生不滿,便打電話召集數名身穿黑衣黑褲的男子前來,拿起桌上的紅酒瓶、鐵水壺,圍毆陳昇及樂團團員,導致陳昇頭部出血、顱骨骨折及右臂橈骨神經外傷。雖然蕭捷文始終否認糾眾毆打陳昇,但法院根據通聯紀錄與現場監視器拍攝畫面,全案經最高法院審理後,而依使人重傷未遂罪判蕭捷文5年8月徒刑確定。陳後被送醫急救,動了開顱手術取出頭顱內血塊,傷勢才未惡化變成植物人。由於陳昇傷後右手無力、麻痺,每次庭訊後要在筆錄簽名,5年多來法院開庭期間,只能改用左手簽出歪歪斜斜的名字。陳昇說:「人生本來喜怒哀樂都有,我就是不希望大家用悲憫及灰色的角度,來看我受傷的事。」 鬧夜店事件 2012年12月6日凌晨,陳昇到台北市富錦街夜店「飛行中隊pub」,先是對老闆周甄豪(豪哥)出言挑釁,後來又用台語三字經與非常不雅的字眼諷刺空少出身的豪哥有特殊性傾向,令豪哥血壓飆高。事後豪哥在facebook批評陳昇「目中無人且狂妄自大」,還說「還好,從以前我就沒有喜歡過他,更別說他的歌」,「我現在終於知道他以前喝酒為甚麼被揍了」。 2012年12月6日晚間,陳昇在朋友協調下到飛行中隊pub與豪哥達成和解,陳昇在被東森新聞記者訪問時有點答非所問的說「這裡離我家很近,3分鐘而已。我覺得這裡很有趣」,離開前還說「其實你不懂我幽默」。 消遣陳菊事件 2014年5月3日,彭佳慧在高雄巨蛋舉辦演唱會,擔任嘉賓的陳昇在舞台上消遣高雄市長陳菊拿公關票進場,並脫口說出「台北市長都是買票進場」,一度令陳菊表情僵硬,氣氛尷尬。陳昇雖在下台時大喊「彭佳慧,我愛妳;陳菊,我也愛妳」,卻是無濟於事。2014年5月4日,彭佳慧坦言,當時真的很難接話,其實她很想在高雄市買房,但她在台上忘了說。本次演唱會前共有康康、黃嘉千、民雄等5人主動報名當嘉賓,導演認為「康康沒有陳昇效果好」而按原計畫邀請陳昇當嘉賓,陳昇果然放炮,讓工作人員擔心害彭佳慧變成黑名單。 反服貿事件 2014年5月11日,陳昇接受《自由時報》專訪時明確表示反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希望陸客別再來台灣了!陳昇說,台灣過去最有錢的時代可能是不正常的時代,現在也許是正常的,現在台灣已經比世界上一半的人過得好,「陸客真的不要再來了,我們真的要犧牲我們的生活品質嗎?有人說,不簽服貿會被邊緣化;我想問的是,難道我們還不夠邊緣化嗎?服貿讓我們把自己的角色看清楚,我雖然沒站出來特別發聲,但如果你問我,我會告訴你:我反服貿。」「我有很多大陸朋友,我也很喜歡他們,但我常跟他們講:『等你們上廁所會關門的時候,我再跟你談統一。』」「我把中國市場封殺了,我最臭屁的地方就是:把台灣市場做得很大,我不缺錢,你就拿我沒轍了,台灣內需就夠了。」2014年5月13日,《熱血時報》將陳昇言論製成網路海報,掛上斗大的標題「做人要有封殺中國的霸氣」。2014年5月13日,藝人黃安在微博說,陳昇有這種「台灣最大」的阿Q想法很危險;前立法委員邱毅則在facebook批評,陳昇前幾年大賺人民幣,近年逐漸沒落、過氣,於是大講風涼話,昧於實情、夜郎自大,是典型「得了便宜還賣乖」。2014年5月14日,陳昇的經紀人回應,陳昇想表達的主要是個人「拚生活」的理念,因為工作因素,未來他仍會到中國大陸發展。2014年5月14日,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發言人馬曉光說,像陳昇這種極端言論不能代表台灣大多數民眾的想法、也不會為大多數大陸民眾所接受,任何人都不能剝奪兩岸同胞相互往來和交流的權利。 疑似性騷擾事件 隨著台灣#Me Too風暴持續延燒,一名女設計師近日在臉書指控,遭到「陳姓男歌手」性騷擾,並在酒後對其不當的肢體動作接觸,並對該女性設計師說出令其感到不適的性暗示,該位女設計師於(13日)證實「陳姓男歌手」就是指陳昇,而該位女設計師也表示:雖然嗣後有收到陳昇的道歉信,但陳昇與其團隊的處理方式讓她感到失望,因此決定站出來再度發聲。當日稍晚,陳昇臉書湧入成批網友,留言宣洩不滿情緒。7月14日,台北市長蔣萬安接受媒體採訪表示「對於性騷擾,絕對零容忍」,台北市商業處原先邀請陳昇,預計在22日的「天母啤酒節」活動上獻唱,14日下午,商業處發出新公告,宣布取消陳昇與新寶島康樂隊當天的演出。陳昇在事件後首度現身,面對媒體記者,僅以「沒空」回應。設計師的好友聶永真對此憤怒發聲批評陳昇行為,並點名陳昇與新寶島康樂隊七月底演唱會「夏遊新樂園」視覺設計不行,另外設計師同行陳聖智等人更放話要幫受害者「討回公道」。 音樂作品 錄音室專輯 現場演唱專輯 精選輯 團體專輯 單曲 電影音樂 演出作品 電影 音樂劇 主持作品 電視節目 演唱會 展覽 出版作品 散文小品 小說 自傳 獎項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
591 374(2011年一月统计)。雅罗斯拉夫尔 - 俄罗斯联邦中央联邦区的按人口数量排名第三大的城市。城市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连接前往莫斯科,沃洛格达,雷宾斯克,科斯特罗马,伊万诺沃和基洛夫方向的铁路和公路。同时雅罗斯拉夫尔还拥有内河港口和机场。全市占地面积205平方公里。全市划分为六个行政区:捷尔任斯基区,伏尔加河区,基洛夫区,克拉斯诺彼列科普斯克区,列宁区,伏龙芝。 雅罗斯拉夫尔是俄罗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建立于11世纪并于17世纪达到其发展尖峰,在2010年雅罗斯拉夫尔市庆祝了它的建市一千年诞辰。通常在雅罗斯拉夫尔市城市日于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庆祝(2010年,城市一千年诞辰庆祝活动于9月10到12日举行)。城市的历史中心位于伏尔加河和科托罗斯尔河的汇流处,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同时雅罗斯拉夫尔历来被认为是俄罗斯金环的主要组成地区之一。 同时它也是一个工业重镇。 |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Историческая информация о городе Ярославль 外部链接 参见 |
print resources. Video archive of US, Soviet, UK, Chinese and French Nuclear Weapon Testing at sonicbomb.com The National Museum of Nuclear Science & History (United States) – located in Albuquerque, New Mexico; a Smithsonian Affiliate Museum Nuclear Emergency and Radiation Resources The Manhattan Project: Making the Atomic Bomb at AtomicArchive.com 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 History (U.S. nuclear history) Race for the Superbomb, PBS website on the history of the H-bomb Recordings of recollections of the victims of | National Laboratory: History (U.S. nuclear history) Race for the Superbomb, PBS website on the history of the H-bomb Recordings of recollections of the victims of Hiroshima and Nagasaki The Woodrow Wilson Center's Nuclear Proliferation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or NPIHP is a global network of individuals and institutions engaged in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nuclear history through archival documents, oral history interviews and other empirical sources. NUKEMAP3D – a |
交通 、、 兴安北站:衡柳铁路 旅游 灵渠 秦城遗址 乳洞岩 | 。 交通 、、 兴安北站:衡柳铁路 旅游 灵渠 秦城遗址 |
"The mean, nature and self-realization. European translations of the Zhongyong." () In: Alleton, Vivianne and Michael Lackner (editors). De l'un au multiple: traductions du chinois vers les langues européennes Translations from Chinese into European Languages (, ). Éditions de la maison des sciences de l'homme (Les Editions de la MSH, ), 1999, Paris. | Plaks, Andrew. "The mean, nature and self-realization. European translations of the Zhongyong." () In: Alleton, Vivianne and Michael Lackner (editors). De l'un au multiple: traductions du chinois vers les langues européennes Translations from Chinese into European Languages (, ). Éditions de la maison des sciences de |
熱帶地區的生物多樣性高。植物相包括熱帶森林包括熱帶雨林、熱帶和亞熱帶針葉林、紅樹林、季風雨林等,還有熱帶草原、沙漠等植物相。熱帶的內溫動物通常體型較小。 屬熱帶氣候國家或地区 東亞:中华人民共和国(真实热带气候:海南島中南部沿岸地區,广义:云南、广西、广东的北回归线以南地区,海南全省)、臺灣 (高雄、屏東、臺東) 東南亞:越南(中北部以南)、寮國、泰國(不含北部山區)、柬埔寨、緬甸(不含北部山區)、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菲律賓、印尼、東帝汶 大洋洲:美国(夏威夷州平地及佛羅里達州南端)、澳大利亚北部 中美洲:墨西哥(東部和南部沿岸地區)、哥斯达黎加、巴拿马 屬熱帶氣候著名城市 達爾文 凱恩斯 三亞 檀香山 曼谷 | 東亞:中华人民共和国(真实热带气候:海南島中南部沿岸地區,广义:云南、广西、广东的北回归线以南地区,海南全省)、臺灣 (高雄、屏東、臺東) 東南亞:越南(中北部以南)、寮國、泰國(不含北部山區)、柬埔寨、緬甸(不含北部山區)、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菲律賓、印尼、東帝汶 大洋洲:美国(夏威夷州平地及佛羅里達州南端)、澳大利亚北部 中美洲:墨西哥(東部和南部沿岸地區)、哥斯达黎加、巴拿马 屬熱帶氣候著名城市 達爾文 凱恩斯 三亞 檀香山 曼谷 高雄 馬尼拉 吉隆坡 雅加達 胡志明市 孟買 拉各斯 基多 (溫帶海洋性氣候) |
frying),是一種將食物放入高溫食用油中浸泡的烹飪方法。通常在或中進行,工業上則多以或。油炸亦可使用於鍋中預先加熱的食用油進行。 油炸被歸類為使用熱油的烹飪方法之一。食物通常以油炸方式烹飪很快就會熟透;因為食物的整個表面都與油接觸,而油具有高度的熱傳導率。 在某些地區,“油炸”一詞和許多現代油炸食品直到19世紀才被發明,但實際上這種烹飪方法已經存在了幾千年。 歷史 用食用油油炸食物,在東西方皆有超過千年的歷史。古希臘人在前五世紀已知道用橄欖油烹調,而在四、五世紀的羅馬帝國,當時的一份食譜《Apicius》記載了一種有油炸雞肉的料理Pullum Frontonianum。此後幾個世紀,油炸食物的作法散播到歐洲其他地區和中東世界。油炸食物在大約十三世紀在北歐出現,同時期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食譜也出現炸魚。油炸鷹嘴豆餅在十四世紀由埃及移民流傳到中東各地。 方法 在锅内放入比原料多數倍的油,並加热到攝氏140-190度,然后放进食材加熱至熟透,同時蒸發掉表面的水份使其變脆並呈現人稱「金黃色」的淺棕色。 分類 乾炸 | 油炸被歸類為使用熱油的烹飪方法之一。食物通常以油炸方式烹飪很快就會熟透;因為食物的整個表面都與油接觸,而油具有高度的熱傳導率。 在某些地區,“油炸”一詞和許多現代油炸食品直到19世紀才被發明,但實際上這種烹飪方法已經存在了幾千年。 歷史 用食用油油炸食物,在東西方皆有超過千年的歷史。古希臘人在前五世紀已知道用橄欖油烹調,而在四、五世紀的羅馬帝國,當時的一份食譜《Apicius》記載了一種有油炸雞肉的料理Pullum Frontonianum。此後幾個世紀,油炸食物的作法散播到歐洲其他地區和中東世界。油炸食物在大約十三世紀在北歐出現,同時期西班牙和葡萄牙的食譜也出現炸魚。油炸鷹嘴豆餅在十四世紀由埃及移民流傳到中東各地。 方法 在锅内放入比原料多數倍的油,並加热到攝氏140-190度,然后放进食材加熱至熟透,同時蒸發掉表面的水份使其變脆並呈現人稱「金黃色」的淺棕色。 分類 乾炸 將已調味或醃過的食材直接炸成 軟炸 將醃過的食材上油炸粉(地瓜粉、太白粉等)粉糊後炸成 酥炸 食材依次上蛋汁、上粉糊、上乾粉後,先以猛火熱油炸過,改以慢火炸成 油淋炸 |
in Inner Mongolia》。 經歷 美國求學 宋楚瑜在美國還沒取得博士學位之前,曾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中國研究資料中心的圖書館打工,時薪2.75美元,到離開美國返臺工作時,年薪已超過一萬元美金,工作仍是與圖書館相關。回到臺灣后擔任行政院簡任秘書,工作內容是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蔣經國的英文秘書。同時期也曾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系兼任副教授。1977年,出任行政院新聞局副局長。1978年,升任總統府簡任秘書。 升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 1979年接任行政院新聞局局長。 1974年,政府推行國語政策,導致台灣許多民俗活動,如歌仔戲、布袋戲等,在電視上幾近消失,不過在宋楚瑜擔任新聞局長過後,主動將布袋戲解禁,讓這項國寶民俗,得以繼續發光發熱,總計在新聞局長任內,播出的台語布袋戲高達65部,更造就了現在的霹靂布袋戲,也因為對宋楚瑜的感謝,布袋戲老前輩黃海岱,還曾經在宋楚瑜2000年參選總統時,幫他拍廣告短片。不僅如此,宋楚瑜更協助葉青從台視跳槽到華視做節目,打破所謂的「三台默契」,讓他到華視又演了30幾部歌仔戲,以推展台語歌仔戲之傳播。 已故國寶布袋戲大師黃海岱還表示:「那個宋楚瑜擔任新聞局長後,才開放台語。」 過去威權時代新聞局為核准刊物登記與發行,而執行言論審查與查扣刊物則由臺灣警備總司令部負責。宋楚瑜擔任新聞局長期間由於多數民眾不知新聞局與警備總部之工作分工,以及宋於1979年(民國68年)1月上任新聞局代局長,即依循既定政策延續國民黨政府「說國語運動」,致宋於參選之路,備受競爭對手抹黑及其支持者之誤解——例如美麗島事件發生後的公開言論,甚至質疑其為壓制本地母語的重要執行者之一。 轉任國民黨文工會主任 卸任新聞局長後,改任中國國民黨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 接任國民黨秘書長 1988年,蔣經國總統逝世後,經過中國國民黨黨內31位中常委簽名同意,並於中常會提案後,繼任總統的李登輝成為中國國民黨代理主席,之後成為正式主席。後來宋楚瑜擔任中國國民黨秘書長。1992年,中華民國首次全面改選國會,國民黨得票大幅下降至53%,宋辭去黨的秘書長一職。 最後一屆官派臺灣省政府主席 1993年,獲委派擔任末代官派台灣省政府主席。 參選首屆臺灣省民選省長 於1994年首次辦理省長選舉時高票當選連任,成為臺灣省第一位民選省長。 1998年臺灣省因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從此不再進行省長選舉,宋楚瑜成為唯一一任民選省長。 補助爭議 「要五毛給一塊」的大方花錢現象。例如補助宜蘭羅東鎮北成圳工程「要500萬給5,000萬」,同鎮的道路修繕工程「要30萬給300萬」。宋楚瑜因此被譏為「送錢(宋前)省長」,導致其卸任時省政府負債8,139億新臺幣。 而宋楚瑜關於「要五毛給一塊」回應在聯合新聞網(2017-12-04) 宋楚瑜冷笑地說「這是不懂工程的外行話」,省府遇事一定設法通盤解決,不頭痛醫頭,只顧治標,「今天不做,明天會更貴」。 他舉例,當年整治台南運河,除了疏濬,他還「加值」接了汙水下水道,提升運河的遊憩功能;整治宜蘭羅東一條溪流水患,不能只做下游,要中上游一起做才能奏效。 角逐2000年總統大選 1999年,因為爭取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提名未果而和李登輝、連戰决裂,遭國民黨開除黨籍。宋楚瑜自行以無黨籍身份,成立新台灣人服務團隊,與長庚醫學大學校長張昭雄搭檔參選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最後在泛藍分裂的情況下,以30萬票的差距敗給民進黨的陳水扁。落選後,聯同以新臺灣人服務團隊為班底的支持者,成立親民黨,擔任黨主席至今。 2004年副總統候選人 2004年,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與國民黨中央力釋前嫌,組成國親聯盟,並與國民黨主席連戰搭擋參與2004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結果以0.228%的票數差距輸給尋求連任的陳水扁。 兩岸搭橋 2005年5月5日,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接受總統陳水扁之託訪問中國大陸,成為自1949年後第二位踏上中國大陸的中華民國在野黨最高領導人。第一站為陝西西安,前往黃帝陵祭拜;次為南京,往謁中華民國國父中山陵等;再為上海,與相關臺商見面;次為其老家湖南長沙和湘潭,祭拜祖墳和拜訪親友等;最後飛往北京,會見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和國台辦主任陳雲林,而胡錦濤也是自1949年來第一位會見中華民國非中國國民黨領導人的中共最高領導人。5月13日,上午7時40分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發表臨別感言,即搭機離開中國大陸,下午3時25分返抵中正國際機場,發表簡短演說,結束為期九日八夜的「搭橋之旅」,「工作之旅」暨「黨際交流」。 2006年臺北市長選舉 2006年10月17日,在新書《寧為劉銘傳》發表會上,宋楚瑜宣佈以超黨派獨立參選人身分,投入年底台北市長選舉,他雖然向親民黨中央請假,以無黨籍身份參選,大家仍視其為親民黨主席。儘管他宣稱這是「封刀之作」、「只做一任」。有人認為,他的參選,可能成為泛藍罪人,而使民進黨候選人當選。亦有人認為,他的參選象徵著親民黨的主體性,並對國民黨的打壓表示不滿。 2006年12月9日,臺北市長選舉結果,宋楚瑜獲得53,281票(得票率約4.14%)。 隨後宋楚瑜召開記者會,一度宣佈從此退出中华民国政壇。幾天之後,立法院長王金平表示:「宋楚瑜願考慮暫不退出政壇」。 2007至2009年 國親協商 宋楚瑜在宣示退出政壇後,主要的公開露面,是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進行國親聯盟協商階段,及在第七屆立委選舉期間替國民黨及親民黨的立法委員候選人站臺。在確定親民黨候選人(包含國親聯盟),僅邱美瑞(不分區非安全名單)、柯淑敏(臺北縣第二選區)、林春德(山地原住民)及林惠官(連江縣)四人落選。 2008年1月13日宋楚瑜與吳伯雄首度聯袂前往桃園謁陵,祭告前總統蔣經國先生國親聯盟大勝,並迴避國親會是否會合併的問題,宋楚瑜在同年2月13日與中國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會面,答應出任馬英九蕭萬長競選總部榮譽主任委員。 2008年8月8日,与连战和吴伯雄一道出席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 2009年9月10日,馬英九政府的劉兆玄內閣因88水災民意低落,部分政治人物推崇宋楚瑜在省長任內的政績,推薦宋楚瑜就任行政院新任院長,不過最後並未得到採用。 2010年 2010年1月,因中央地方制度法修法問題,基層鄉鎮市長與民代深切不滿,中華民國鄉鎮市民代表會宣示將組成基層連線服務團隊,推崇宋楚瑜在省長任內的政績,邀請宋楚瑜擔任基層連線服務團隊總顧問,不排除擁立宋楚瑜另組新政黨。 2010年4月,針對於中國國民黨主席任內與興票案之事務,李登輝出具書面證明以表與宋沒有債權、債務關係,同意宋領回相關款項;宋因此具狀向台北地方法院聲請領回獲准。事實上,宋自2004年3月以後所控告李而宋獲判勝訴之民事官司,李始終未依判決賠償宋,至於宋亦未向李催討賠償。 2010年5月,傳出因為國民黨不提名部份國民黨黨員參選臺北市議員,宋在懇求下考慮將輔選站臺。 2010年10月16日,被指為在2006年臺北市長選舉過程中與馬英九、郝龍斌及國民黨有心結的宋楚瑜在輔選親民黨籍臺北市議員候選人時,痛陳臺北市缺乏中華民國首都格局。次日,宋現身支持高雄縣縣長楊秋興——前民進黨黨員,以無黨籍身份參選大高雄市市長——提及楊在省議員任內的努力並在臺上激動泛淚,令楊陣營士氣大振。 2010年10月19日,宋楚瑜指2000年及2004年總統大選期間國民黨公佈的民調都與實情失真,並批評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涉嫌做假民調『金溥聰先生作的民調常是假的』,令他『不敢恭維』。金溥聰隨後以國民黨名義對宋提出告訴,強調其是在2009年12月接任秘書長,2000年與2004年總統大選民調時任臺北市新聞處長及政大副教授與選舉問題毫無關聯。 2010年10月19日,宋於《新聞面對面》節目上,表示當年與李登輝決裂和未與連戰搭擋參選正副總統是因為有「接班的問題」。針對水災問題不斷,宋指出水利事務不應當由熟悉銀行與金融政務的陳冲(時任行政院副院長)監督,而由熟悉相關事務的李鴻源等人來專門負責。 2011年 2011年1月3日,宋楚瑜受邀出席老長官前總統李登輝的90歲(農曆89歲)壽宴,他在致詞時表示,感謝李登輝讓省長的職銜只有他一個人有。 角逐2012年總統 2011年9月20日,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舉行記者會,宣布將與流行病學專家、臺大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林瑞雄搭檔,進行2012年總統大選連署。 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副總統及立法委員選舉,宋楚瑜二度參選總統,此次選舉是以親民黨主席的身份,並連署參選,選舉結果得36萬票(2.8%)角逐失利,但在國會議員選舉席次當中,親民黨獲得三席,能依法組成黨團以參與協商。 2014年 2014年5月,宋楚瑜相隔四年再度訪問中國大陸,上午與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晤,而且還是中國大陸政府主動邀約。宋楚瑜是太陽花學運之後第一個與習近平見面的中華民國政治人物,同時也是兩人第一次見面。下午與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釣魚台國賓館會晤。 2014年12月,宋楚瑜接受台北市長柯文哲的邀請,出任台北市政府首席市政顧問。 角逐2016年總統 2015年3月,宋楚瑜接受節目專訪,他首度鬆口表示願意為大家服務,是否競逐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動向備受矚目。親民黨副秘書長劉文雄說,宋楚瑜尚未決定,5、6月會有明確表態。 2015年8月6日,宋楚瑜舉行記者會,並當場宣示「正式參選2016年中華民國總統」。 此次選舉結果雖角逐失利,但得票突破150萬。同時在國會選舉當中,親民黨獲得三席不分區,能依法組成黨團以參與協商。 出任APEC領袖代表 2016年9月,總統蔡英文邀請宋楚瑜擔任領袖代表,參加11月在秘魯利馬舉行的APEC經濟領袖會議。10月6日,宋楚瑜召開記者會表示他“以非常戒慎恐懼的心情,接受蔡總統的指派”。他是民進黨再次上臺後,首次代表中華民國政府以中華臺北名義出席APEC會議。11月12日,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在國父誕辰日表示,親民黨重申對於國家定位及兩岸關係的立場始終不變,「兩岸一中、反對台獨」,在一中屋頂的概念下,尊重兩岸對等分治的政治現實,相互體諒、強化交流。11月15日晚間,宋楚瑜偕同女兒宋鎮邁前往秘魯參加APEC領袖會議。 當地時間11月18日晚間,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及其夫人何晶茶敘,同日兩度會面美國國務卿約翰·凱瑞,並共同宣布合作成立「APEC婦女與經濟子基金」意向。11月19日,出席ABAC(企業諮詢委員會)與領袖對話,與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自然互動;宋自稱會談時間超過10分鐘,談及希望北京當局重申兩岸經貿往來,照顧臺灣中小企業的方向不變;然而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表示習並未與宋深入交談,只是進行了簡短的寒暄。此外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菲律賓總統杜特蒂、秘魯總統庫欽斯基和美國貿易代表傅洛曼皆有握手並進行短暫交談。11月20日,美國總統歐巴馬進入APEC會場時,與坐在入口處的李顯龍和宋楚瑜握手,並輕拍一下宋楚瑜右手臂,也一一和各國領袖握手,之後就進行領袖閉門會議。 2016年11月,蔡英文總統特聘宋楚瑜為總統府資政。 2017年9月,宋楚瑜再獲蔡英文總統邀請擔任領袖代表,參加11月在越南河內舉行的APEC經濟領袖會議,與美國總統川普、俄羅斯總統普丁等人握手寒暄。 2018年9月,宋楚瑜表態無意續任領袖代表一職。 訪問中國大陸粵港澳灣區 2019年4月15日,宋楚瑜訪問香港,會見香港中聯辦主任王志民與香港特首林鄭月娥。17日訪問澳門,會見澳門中聯辦主任傅自應與澳門特首崔世安。18日在珠海會見國臺辦主任劉結一。宋楚瑜指出,粵港澳大灣區是1980年以後台商前往最多的地方,占了所有台商的3分之1,隨著時代變遷,中美貿易戰開打,以及目前兩岸對立等情勢影響,台商需要轉型,他前往實地了解台商有那些困難,幫助台商因應國際貿易新情勢。 宋楚瑜訪問粵港澳大灣區期間,大陸官媒新華社報導其讚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2019年初提出的習五點以及贊成就兩岸和平統一進行協商,被台灣輿論認為其支持對台灣實行港澳模式的一國兩制。不過,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兼秘書長李鴻鈞4月30日表示,宋楚瑜完全沒提到一國兩制。他解釋,宋楚瑜是向新華社說,依目前的香港模式,台灣人民沒辦法接受,必須要用民主的協商方式,針對兩岸的分治來進行討論,或許還有轉圜的空間。不久後,宋楚瑜決定請辭資政,退回資政聘書。 角逐2020年總統 2019年11月13日,宋楚瑜宣佈參選2020年總統大選,這是他第5次參與總統選舉,他也宣稱這是他的「終局之戰」。該次選舉中,宋楚瑜提出“暫緩學習歷程檔案”的構想。 2023年3月13日,宋楚瑜對外表示自己有可能參選2024總統大選。 爭議事項 | 宋楚瑜訪問粵港澳大灣區期間,大陸官媒新華社報導其讚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2019年初提出的習五點以及贊成就兩岸和平統一進行協商,被台灣輿論認為其支持對台灣實行港澳模式的一國兩制。不過,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兼秘書長李鴻鈞4月30日表示,宋楚瑜完全沒提到一國兩制。他解釋,宋楚瑜是向新華社說,依目前的香港模式,台灣人民沒辦法接受,必須要用民主的協商方式,針對兩岸的分治來進行討論,或許還有轉圜的空間。不久後,宋楚瑜決定請辭資政,退回資政聘書。 角逐2020年總統 2019年11月13日,宋楚瑜宣佈參選2020年總統大選,這是他第5次參與總統選舉,他也宣稱這是他的「終局之戰」。該次選舉中,宋楚瑜提出“暫緩學習歷程檔案”的構想。 2023年3月13日,宋楚瑜對外表示自己有可能參選2024總統大選。 爭議事項 興票案 1999年12月9日,國民黨不分區立委楊吉雄召開記者會,指出宋楚瑜之子宋鎮遠,於1992年開始,在中興票券開戶,購買一億六百餘萬元票券。因為宋鎮遠當時只有24歲,他對於資金的來源表示懷疑。當時正在競選中華民國總統職位的宋楚瑜第一時間說他並不清楚,但極力保證自己的清廉。之後透過發言人指出,這筆錢是宋鎮遠與朋友做生意的資金,12月10日又改口,這是由「長輩」贈與宋鎮遠的創業基金,但是他無法透露長輩的身份。同日新聞媒體報導,宋鎮遠興票的實際總共金額是2.4億元。 1999年12月11日,宋楚瑜發言人再度說明,第一筆錢是宋家自己的,另外一億元則是長輩贈與的。但這仍然無法停止外界的質疑聲浪。國民黨代表律師莊柏林指出,宋楚瑜曾經私下找過東帝士集團的陳由豪,希望他承認是贈與這筆錢的長輩,但遭到陳由豪拒絕。無黨籍立委林瑞圖同時揭發宋鎮遠在美國加州舊金山擁有五棟豪宅,引起社會輿論及媒體報導,要求宋楚瑜說明。 1999年12月14日,宋楚瑜親自對其子名下2.4億元興票款項發表聲明,說他是奉國民黨主席李登輝指示,成立「秘書長專戶」,做為照顧蔣經國在美國的後代及國民黨各項黨政運作之用,隔天遭李登輝駁斥,李指宋是侵占國民黨黨庫公款。國民黨懷疑這筆錢是被宋楚瑜所竊佔的,檢察官收到告發後主動進行偵查,興票案正式進入司法程序。 1999年12月16日,財政部擴大調查全案。12月29日,國民黨完成興票案調查報導提報中常會,指宋涉偽造文書、背信、侵占,立委陳昭南再控宋楚瑜於八十三年省長選舉時,涉申報競選經費申報不實,檢方將全案合併楊吉雄的提告一同偵辦。 2000年1月25日,宋楚瑜委託律師到台北地方法院聲請債務清償,準備退還兩億四千多萬款項,指名由「國民黨主席李登輝」提領;2月10日,監察院公布興票案調查報告,宋楚瑜回應未A國家一毛錢;2月16日,國民黨正式遞狀控告宋侵占三億六千萬黨款。 2001年1月20日,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洪泰文偵結興票案,對宋楚瑜、陳萬水夫婦、兒子宋鎮遠、小姨子陳碧雲、機要秘書楊雲黛等五名被告處分不起訴,且相關爭訟應屬民事範疇非刑事,因此予以不起訴。 2001年2月8日,在連戰任內,國民黨對全案放棄再議,全案不起訴處分確定。但當初的國民黨委任律師莊柏林以發現「新事實、新證據」為由,於三月底向最高檢察署聲請再議,全案發交北檢,北檢於4月3日,重新調查。 2003年3月中旬,承辦檢察官林邦樑為興票案,赴鴻禧山莊就訊李登輝前總統;9月,李前總統寄交「陳明狀」給北檢,聲明當年未授權宋楚瑜開「秘書長專戶」,宋是私刻印章開戶侵占公款;10月22日,李前總統以證人身份到北檢出庭說明興票案。 審理期間,宋楚瑜將帳戶餘款新臺幣2.4億於2000年(民國89年)度辦理法院提存,以靜待司法調查。確定興票案不起訴處分不得再議後,此提存款2.4億元由時任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國民黨前主席李登輝同意兩造間並無任何債權、債務關係,依據提存法規相關程序在2010年(民國99年)發還給宋楚瑜。提存期間所產生之綜所稅亦由宋楚瑜繳納。 兩岸立場 2019年4月30日,大陸官媒新華社刊出同月宋楚瑜前往中國大陸時的專訪內容,他表示「九二共識」就是雙方都認同一個中國的原則和追求統一的方向;他亦表示親民黨堅持兩岸一中,大陸是中國的一部分,台灣也是中國的一部分,追求一個統一的中國是兩岸所有中國人共同的責任」;對於習近平提出探索「兩制台灣方案」,透過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展開廣泛深入的民主協商,以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達成的制度性安排,他表示非常贊同並認為中國大陸重視台灣鄉親的意見,「只要坐下來談,沒有什麼不可以解決的問題,中國人自己來解決這個問題,彼此交流。希望台灣鄉親能夠瞭解大陸的誠意和善意,大陸也能夠瞭解台灣鄉親的心意」。此篇專訪在台灣政壇引發爭議,親民黨文宣部主任黃珊珊、副主任吳崑玉亦表示不認同而辭去黨職。總統蔡英文則呼籲宋楚瑜親上火線說清楚,若真抱肯定態度「會請他離任(總統府資政)」。 5月2日宋楚瑜說,他這次赴陸參訪,從未說過一國兩制,因為他此行是去談經濟,不是去談政治。其立場是堅持及維護台灣自由民主,絕不同意以香港模式定位兩岸關係,他認同「兩岸一中、對等分治」進行民主協商而非協議,並主張「兩岸一中、兩岸一家親、反對台獨」。他也說,民主協商是唯一兩岸可以坐下來溝通的方式,而達成「協議」也必須經過兩個民主程序,包括有公權力的政府授權參與,有代表民意的權力機制,立法院討論監督,最後必要時甚至要民意通過。此外他提到總統府資政是無給職,僅在APEC作為官方身份使用,他仍有親民黨主席以及台灣省省長兩個頭銜,後者不用加上「前」,因為他以身為台灣唯一民選省長為傲,並不需要總統府資政的頭銜,他尊重蔡英文的權力,請蔡英文不必操心費神,即日起退回「資政」聘書,同時感謝總統的信任跟禮遇。總統府表示尊重宋楚瑜個人意願,並將依相關程序予以解任。 軼聞 2006年5月起,宋楚瑜曾參與推動罷免陳水扁,並在同年10月10日的國慶典禮上,以率領親民黨立委中途離席的方式,表達「倒扁」的立場。(詳:百萬人民倒扁運動#天下圍攻) 2011年7月29日,被時任行政院院長吳敦義稱讚「楚瑜兄是行政長才」。 2011年9月5日,根據維基解密揭露,朱立倫曾向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楊甦棣透露,馬英九非常不喜歡宋楚瑜。 2011年11月4日,針對維基解密指稱宋曾在2006年北高市長選舉前,告訴美國在台協會前臺北辦事處長楊甦棣,國民黨願以臺北市長一職,交換宋不參加2008年總統大選一說。宋楚瑜表示維基解密內容不符事實,楊甦棣是『醜陋(後來宋表示他說的不是國語的「醜陋」,而是臺灣話「粗魯」)的』、『很差勁的』美國人,『沒有看過美國外交官這麼粗魯的,只有在越南的時候』。隨後爆料說:「楊甦棣曾威脅親民黨要支持軍購,但親民黨反對「凱子軍購」,所以他對我不非常客氣,我對他也不客氣。」當晚TVBS電視臺《2100掏新聞》節目,指出宋楚瑜於2010年8月3日上午會晤了抵臺訪問的中共湖南省委副書記梅克保。在談到「中国大陸撤飞彈」議題時,宋楚瑜認為,兩岸問題必須用感情和誠意,而非用軍事武力來解決。 著作列表 個人著作 合著 相關傳記 影視形象 要职承续 |- |colspan="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行政院 |- |- |colspan="3" style="text-align: center;"|台灣省政府 |- |- |colspan="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colspan="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陈-{升}-之“升”字可能是“陞”、“昇”的简体写法,因此简体“-{陈升}-”可能指下列人物: 陳昇,是位1958年出生的台灣歌手。其本名為「陳志昇」。 陳昇,是位1991年出生的台灣歌手。其藝名為「陳凡騏」。 陳升 | (丁朝駙馬),越南丁朝駙馬。 陳㫒,一作“陈昇”,越南後黎朝起義軍首領。 陳陞 |
Lang AG, 1997. 600 pages. A volume containing contributions by all the most important writers on modern forms of unfree labour. Kevin Bales, Disposable People. New Slavery in the Global Economy, Revised Edi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ISBN 978-0-520-24384-2 Kevin Bales (ed.), Understanding Global Slavery Today. A Reade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5, ISBN 978-0-520-24507-5freak Kevin Bales, Ending Slavery: How We Free Today's Slav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7, ISBN 978-0-520-25470-1. Mende Nazer and Damien Lewis, Slave: My True Story, ISBN 978-1-58648-212-1. Mende is a Nuba, captured at 12 years old. She was granted political asylum by the British government in 2003. Gary Craig, Aline Gaus, Mick Wilkinson, Klara Skrivankova and Aidan McQ e (2007). Contemporary slavery in the UK: Overview and key issues, Joseph Rowntree Foundation. ISBN 978-1-85935-573-2. David Hawk, The Hidden Gulag - Slave Labor Camps in North Korea, Washington DC: Committee for Human Rights in North Korea, 2012, ISBN 978-0-615-62367-2 Somaly Mam Foundation Thomas Sowell, The Real History of Slavery, in: Black Rednecks and White Liberals, San Francisco: Encounter Books, 2005. ISBN 978-1-59403-086-4. 參見 奴隶贸易、人口贩卖、奴隸船、賣豬仔、綁架 廢奴主義、奴隶解放、美國南北戰爭、大西洋奴隸貿易、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君主專制、獨裁專制 殖民地、殖民主義、帝國主義、殖民地獨立、地理大發現 賤民、種姓制度、貴族、慰安婦、軍妓、特種行業、社會階層、富人、君主 契约劳工、剝削勞工、勞資糾紛、過勞死、割韭菜、躺平、無薪加班 社會性死亡、流放、處死、陣亡 囚犯、戰犯、集中營、戰俘、戰爭 外部連結 中東的童奴紀錄片 - 美國艾美獎得獎紀錄影片 历史 Slavery Resource Guide, from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Digital Library on American Slavery African Holocaust Emory and Oxford College Slavery Fact Sheets, Digital History The West African Sqron and slave trade Slavery – PBS Understanding Slavery Slavery Slavery Museum. Great Britain. Archives on slavery held by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Mémoire St Barth (archives & history of slavery, slave trade and their abolition), Comité de Liaison et d'Application des Sources Historiques. Archives of the Middelburgsche Commercie Compagnie (MCC) 'Trade Company of Middelburg' (Inventory of the archives of the Dutch slave trade across the Atlantic) 现代 news-politics, modern-slavery Modern Slavery - slideshow by The First Post Slavery – PBS Walk Free Foundation – Global Slavery | 奴隶作为词汇也可以指代依附他人的人。有时富家的奴隶,生活可能比普通人的境遇还要好,例如古波斯。 奴隶制的起源 奴隶一般来源于战俘、被占领地区原住民、负债者、罪犯、窮人等,近古和近代歐洲的奴隶多从漠南非洲海岸等地方拐卖。奴隶制一般出现在手工业和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因为奴隶制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大部分蓄奴合法的国家也有捉回与处罚逃奴的法律(因等於偷竊主人財產)。 形式 传统奴隶制 奴隶所有制,也叫传统奴隶制,奴隶被当做私有财产,如同商品一样可以买卖。这是最初的奴隶形式,常见于奴隶社会,现今已经不在常用,各国已经纷纷废除奴隶制,但是奴隶依然存在于部分国家,主要是黑奴贸易的残留。 现代奴隶制 現代雖不再存在奴隸社會,即使不計在政治宣傳,會把囚犯或討厭的制度下的平民,一律當成奴隸。的確存在大量奴隸生活者。 债务奴役 债务奴役或包身工是当某人将自己作为贷款抵押时出现。条款要求还债,而期限则可能为终身。债务奴役代代相传,孩子可能会被要求为父母还债。父债子还成了现代新型的奴役形式,在南亚地区依然非常盛行。 强迫劳动 强迫劳动是违背某人意志,在暴力或其它惩罚的威胁下被迫劳动,并限制他们的自由。人口贩卖是妇女儿童卖淫的主要来源,是强迫劳动增长最快的形式,在泰国、柬埔寨、印度、巴西、墨西哥盛行,成为儿童商业性剥削的主流。 词汇“强迫劳动”也可以指代所有奴役类型,甚至包括非常见的制度,如农奴、拉壮丁、刑罚苦役。 強迫婚姻 逼婚是指在促成婚姻的过程中违背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的意愿。在许多情况下,逼婚和协商婚姻的界限不清,这是由于许多文化的社会标准提倡对尊长亲属的盲目顺从,例:孝;在这些文化环境中,用暴力、胁迫、威吓等方式让人“同意”嫁娶,服从社会压力和责任并非必要。彩礼和嫁妆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是习俗,可以导致婚姻买卖的发生。 逼婚依然在世界许多地方,如南亚、东亚、非洲等地广泛存在。逼婚也会在欧洲、美洲、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移民社区出现。在今天,婚姻拐卖依然出现在世界的许多地方,埃塞俄比亚全国有69%的婚姻是拐来的。 骗婚是利用婚姻来获得某种社会或法律好处(常常与移民身份有关)。虽然这些婚姻获得双方当事人的同意。在欧盟有一种人口贩卖,为留学生或欧盟雇工(常常来自亚洲国家)供给新娘(常常来自前共产主义国家,现为欧盟成员国——特别是巴尔干地区国家)以便他们能留在欧洲。 童婚和逼婚都被国际劳工组织定义为现代奴役形式。娶率最高的国家是:尼日尔(75%),中非和乍得(68%),孟加拉(66%)。 历史 有证据表明奴役起源早于成文记录,在许多文明中存在。下埃及地区约前8千纪的史前坟墓表明利比亚人曾经奴役过类似布希曼人的部落。大量的奴隶需要经济盈余和足够大的人口来繁衍。出于这些因素,只有到了1萬1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农业文明才能得以施行。 在早先的已知记录中,奴隶制被当作是既定的制度。例如《汉谟拉比法典》(ca. 1760 BC)规定任何人如果帮助奴隶逃跑,或是收留他们都要被处死。在《舊約聖經》中,奴隶制也是既定的制度。 奴隶制几乎在所有古代文明中都有出现,包括苏美尔、古埃及、中国古代、阿卡德帝国、亚述、古印度、古希腊、罗马帝国、伊斯兰世界、希伯来王国、美洲前哥伦比亚文明(特別是阿茲特克帝国)等。这些制度包括债务奴役、刑罚、战俘、弃儿、奴隶生奴隶等。但是东方的奴隶制远没有西方发达,加上东方可以通過科舉等制度來替自己翻身,所以并未形成以奴隶为主要劳动力的社会。 東亞 中国 一种观点认为,战国時代之前为奴隶制。而无奴学派则认为,夏商周三代都不是奴隶社会,中国从夏朝到清朝(袁世凱時期還有)一直都有奴隶但从来都不是社会的主体。而实际上,秦汉时期的奴隶制经济比商周时期要更为发达,这一时期的中央集权和商品经济促进了奴隶制的发展,虽然仍然不算奴隶社会。 此外,亦有学者认为,如若夏商周都并非奴隶社会,并不等于中国同时期其他区域或其他历史时期都没有过奴隶社会。2015年,学者何驽结合考古资料,指出虽然三代并非奴隶社会,但龙山文化时期的石峁遗址则是奴隶制国家。在中国历史是否经历过奴隶社会阶段这一问题上,其基本语境主要是围绕夏商周三代的中原王朝展开的,但亦有学者着眼于中国境内其他民族(如彝族)的奴隶制,试图说明中国在古代乃至现代均有奴隶社会存在。 三代、先秦、秦朝时代,有官奴和私属之分。奴隶多产生于战争,从敌方俘虏的庶人與軍人很可能成为奴隶,也有罪犯被贬为奴隶的,犯叛逆罪的,有時全家乃至全宗族要沦为官奴。“胥靡”,是古代对一种奴隶的称呼。由于用绳索牵连着强迫劳动,故名。另外,汉代还用作刑徒的名称。如《汉书·楚元王传》中有“胥靡之。”颜师古注之曰:“联系使相随而服役之,故谓之胥靡,犹今役囚徒以锁联缀耳。” 汉朝,奴隶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土地兼并而形成的私属,另外东汉末期,人民为躲避战乱,投靠庄园主,也成为私属。漢代到隋唐时期,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良贱之分,如部曲(家兵的一种)殴伤良民要处死,良民打死自己的部曲,部曲有罪的話就不追究、部曲无罪的話只判徒刑,且可以用钱赎免。 宋朝以前,长期受雇于人的傭工,其地位低于良民,也是奴隶的一种。宋朝开始,因雇佣形成的主仆关系不再视同于良贱关系。但实际上,私属奴隶的现象大量存在,不过在法律上禁绝了私属奴隶、也不允许将良民卖为奴隶。宋代的一部份军人,也被視為賤民。 元代,由于蒙古族本身实行奴隶制,所以官奴盛行。明朝初年,朱元璋曾颁布过改奴为良的法令,明中葉以後畜奴的风气又盛行起来,顾炎武说,“今吴仕宦之家,(奴)有至一二千人者”。湖北麻城的梅、刘、田、李四家,“家僮不下三四千人”。 清朝初年也實行投充法,雍正年間雖取消部分地區賤籍,並未廢止奴隸制。满洲風俗严分主奴,八旗之人都视为愛新覺羅氏的家奴,皇帝是愛新覺羅家的族長,就是所有滿人、旗人的主人,所以旗人大臣在面君时会自称奴才,如果是單純的漢人身份,與皇帝是君臣關係,並非主奴關係,故漢人只可以稱「臣」。但因為稱「奴才」是一種與皇帝親近的表示,,自稱「奴才」而大怒,敕命不分滿漢,凡上奏摺均稱「臣」。 在中華民國成立后,中国最终从法律上明确消除了奴隶的存在。但實際上在家庭中從事家務勞動的奴婢至中華民國大陸時期仍然存在。在香港,1922年當地部份人士組織反對蓄婢會,主張廢除傳統蓄婢制度。香港政府於1923年通過《家庭女役則例》,正式廢除蓄婢,婢女變成受薪僱用的女傭。 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西藏推行被稱為的土地改革的運動,聲稱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废除了奴隶制。在1950年代才消灭奴隶制的四川彝区,仅雷波县在2010年两次发现近三百名“娃子”(历史上彝区对奴隶的称谓)。 中国古代的贱民制度不同于奴隶,乐户、匠户、仵作、牙人、娼妓甚至宋代的一部份军人,在法律上都是贱民,但是他们并不是奴隶。中國雖然沒有嚴格定義下的奴隸制度,但是受到類似奴隸制度而傷害的中國人不在少數。清雍正帝廢除賤民制度。 朝鮮半島 在朝鮮王朝,官員若被判了謀反罪,其家人會被充作官奴婢使用。這些官奴婢的地位非常低微,可以說相等於國家的賤民。也有私人擁有的私奴婢。不過,另一方面,國家亦為這些奴婢提供一個翻身的機會:若他們有幸可以考科舉雜科成為技術類官員如醫官、譯官、畫員等,或考武科成為軍官,可以除去賤民的資格,升為中人,而女性則當宮女後翻身,若得到國王寵幸有可能封為後宮嬪御,但歷史只有極少數例子,而且能成為正式宮女的賤民女子多為兩班賤妾所生的庶女,否則只能當上官婢,不屬於宮廷女官。另外若賤民女性嫁賤民男子,其夫若成為中人,自己亦可升為中人。 歐洲 古希腊/罗马 古希腊对奴隶的记录可以追溯迈锡尼文明。很明显,古雅典拥有大量的奴隶人口,在公元前6-5世纪可能有8萬人;有2/5到4/5的人口被奴役。当罗马共和国扩张时奴役大量人口,从整个欧洲到地中海得到大量的供给。希腊、伊利里亚人、柏柏尔人、日耳曼人、不列颠人、色雷斯人、高卢人、犹太人、阿拉伯人都被奴役,不但被用作劳工,而且用作娱乐(如角斗士和性奴隶)。人口占少数的精英压迫奴隶,导致起义(见罗马奴隶起义);由斯巴达克斯领导的第三次奴隶起义是最著名,最激烈的起义。 共和国末期,奴隶成为罗马重要的经济支柱,成为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古罗马至少有25%的人口是奴隶。根据某些学者的估算,意大利人口有超过35%是奴隶。在罗马帝国时期,仅罗马一城就有40萬奴隶。从公元元年至罗马帝国走向衰败之际,环地中海区域累计被奴役人口约为1亿人。 中世纪 在欧洲中世纪早期,大规模贩奴主要局限于南部和东部:拜占庭帝国和穆斯林世界是目的地,异教徒、中东欧(包括高加索和鞑靼)都是主要来源。北欧海盗、阿拉伯人、希腊人、拉特纳猶太人、犹太人等都参与贩奴。在10世纪时,欧洲贩奴运动达到巅峰,之后的津芝叛乱抑制了在阿拉伯世界使用非洲黑奴。 在天主教地盘里,中世界西班牙和葡萄牙不停地受到穆斯林世界的进攻。安达卢斯定期发动侵袭,扫荡伊比利亚天主教国家,掠夺财务和奴隶。例如,1189年对葡萄牙里斯本的袭击中,穆瓦希德王朝哈里发雅各布·阿·曼苏尔将3000名妇女和儿童掠走,他在科尔多瓦的长官在1191年袭击葡萄牙锡尔维什,将3000人抓为奴隶。从11世纪到19世纪,北非巴巴里海盗从事“掠奴远征”,扫荡欧洲沿海城市,抓捕基督徒作为奴隶,卖到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等地。 不列颠在罗马帝国之后依然保留奴隶制,中世纪威尔士的好人海威法案规范了奴隶制。当北欧海盗入侵后,奴隶制盛行,切斯特、布里斯托尔成为主要市场,出售丹麦、莫西亚、威尔士在彼此边境相互扫荡得来的奴隶。在《末日审判》(1086)的时代,约有10%的英国人是奴隶。中世纪早期,欧洲奴隶制盛行,以至于罗马天主教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布禁令——或者至少是禁止将基督徒奴隶卖到非基督徒地区,如科布伦茨会议(922)、伦敦会议(1102)、阿尔马会议(1171)。1452年,教宗尼各老五世发布教宗诏书Dum Diversas授权西班牙和葡萄牙国王将“穆斯林、异教徒、其它非信仰者”定为永久奴隶,将战俘奴隶合法化。对奴隶制的肯定和延伸在他的1455年诏书Romanus Pontifex表露。然而,教宗保祿三世在1537年诏书Sublimus Dei中禁止将美洲土著当做奴隶。多明尼加修道士来到西班牙驻地圣多明各时强烈抨击对当地人的奴役。他们与其他祭司一道认为这种行为是不公正的,在西班牙国王治下是非法的、不忠的。 在君士坦丁堡,约有1/5的人口是奴隶。城市在十五世纪之后成为贩奴贸易的中心。到了1475年,大多数奴隶来自克里米亞鞑靼人对斯拉夫村庄的扫荡。拜占庭-鄂圖曼战争和欧洲鄂圖曼战争将大量奴隶掠入伊斯兰世界。 法国卡洛林王朝乡村人口约有10–20%是奴隶。在中世纪晚期,奴隶制在西欧逐渐消失。在英国,贩奴于1102年废止,但是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早期,英国就积极从事暴利的大西洋贩奴运动。在斯堪的纳维亚,奴役在十四世纪中期被废止。东欧奴隶制时间较长。波兰在十五世纪废奴;在立陶宛,奴隶制在1588年正式废止;他们被农奴制取代。在基辅罗斯和莫斯科公国,奴隶常常与农奴类似。 近代 作家大卫·P·福赛思写到:“在1649年,3/4的莫斯科农民,或1300-1400万人是农奴,他们和奴隶的物质生活品质没有什么区别。大约另有150万人是正式奴隶,俄国奴隶服务俄国主人。”奴隶制在俄国是主要制度,直到1723年彼得大帝将奴隶制改为农奴制。农业奴隶制在1679年早些时候正式改为农奴制。俄国超过2300万农奴在1861年解放改革中获得自由。1866年俄国所有的农奴被解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939–1945)纳粹德国奴役了约1200万人(尤其是猶太人),包括他们不受欢迎的族群和被占领国的公民。 伊斯兰世界 伊斯蘭世界奴隸貿易,是伊斯蘭世界一種傳統貿易,整個伊斯蘭世界都有此活動,於伊斯蘭教創教前已流行,王公、酋長甚至是富裕的自由人都可能擁有大量的奴隸、女奴。在伊斯蘭世界的奴隸與美洲的蓄奴不完全相同,一些伊斯蘭奴隸的身分更接近管家,但男奴隸主要還是作為勞力使用,女奴則用為性奴隸。 在古代的阿拉伯,販賣人口並不違法。阿拉伯人曾掠捕或販賣世界上各地區和種族的人口,多為黑人。奴隸的貿易,并非只有黑奴,阿拉伯世界同样亦有白人被卖为奴隸,尤其是斯拉夫人,《天方夜譚》故事中,多次提及白人奴隸。直到1960年代,阿拉伯世界才正式禁止販奴和蓄奴。 早期伊斯兰西苏丹国(今西非),包括加纳(750–1076)、马里(1235–1645)、塞古(1712–1861)和桑海(1275–1591),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被奴役。西非馬里的黑人思想家艾哈迈德·巴巴·通布图(Ahmad Baba al-Timbukti)在1615年批評奴隶主义。 非洲 在北非阿尔及利亚的首都阿尔及尔,基督徒和欧洲人被抓捕並被贩卖为奴。这最终导致。十九世纪索科托哈里发国近半数人口都是奴隶。在约150年前,斯瓦希里-阿拉伯贩奴贸易达到了巅峰,例如,约20,000名奴隶从马拉维湖畔的恩科塔科塔卖入基尔瓦。马达加斯加半数人口都是奴隶。 根据《非洲历史百科全书》:“十九世纪九十年代时估算,得出世界上奴隶人口最多,约为200万人,主要集中在索科托哈里发国。对奴隶劳工的使用量巨大,特别是在农业中。”埃塞俄比亚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早期建立了废奴社会,当时奴隶约有200万人,总人口约有800-1600万人。 1824年,休·克莱普腾认为卡诺一半的人口都是奴隶。W. A. 范荷文写道:“德国医生 古斯塔夫·纳赫蒂加尔是目击证人,所有到达市场的奴隶,3/4死在路上 ... 约翰·斯科特·基泰尔(《非洲分区》,伦敦,1920)相信阿拉伯送往海边的奴隶中,每送一名奴隶,就有六名死在路上或是死于扫荡。戴维·利文斯通将数据推高到10:1。” 最著名的奴隶贩子之一是东津芝(班图)海岸的提图·提普,他是一名奴隶的孙子。prazeros 是沿赞比西河的奴隶贩子。赞比西河以北是瓦窑人和马夸人,他们也以贩奴为业。再往北就是尼亚姆韦齐奴隶贩子。 美洲 蓄奴州與自由州 蓄奴州是指美國內戰前认为奴隸制度合法的州份,相對的自由州是指禁止輸入奴隸或隨時間逐漸消除奴隸制度的州份。 奴隸制度問題是美國內戰爆發的原因之一,隨後於1865年亦根據美國憲法第十三修正案而廢止。 背景 在整个十七世纪、十八世纪以至十九世紀的部份時間里,奴隸制度在美國東北部及中部大西洋地區中是合法的。 在美國內戰前的一至兩個世代的人的時間裡,絕大部份的奴隸已根據一系列的法令,得到了解放。 美國的西北領地是美國第一個完全摒棄奴隸制度的地区,在美國憲法通過前不久(1787年)通過的西北條例,規定西北領地禁止蓄奴及宗教歧視。 其后在这个地区成立的州份,俄亥俄州、印第安那州、伊利諾州、密西根州、威斯康辛州和明尼蘇達州中,定居的居民大多是新英格蘭人和美国独立战争的退役老兵。 这些州份由於在成立前的西北領地时期就已經完全地解放奴隸,加上流向西南的俄亥俄河将西北領地與南部地區分隔开来——这也导致奴隸制度向西部擴展——使得和“蓄奴州”对立的“自由州”的概念发展出来。 这些州份的農村曾一度和东北部以商业为主的州份形成“东西对立”(the East-West rivalry)的关系,但随着东北部诸州逐渐废除奴隶制度,在此方面的共同态度使得它们渐渐联合起来,成立了禁止奴隶制度的联盟,形成了南北战争时期的自由州。 更为具体地,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堪萨斯内战中,反对蓄奴的居民被称为“自由战士”(the Free-Soilers),因为他们为了将堪萨斯州合并到自由州组成的联邦(Union,即其后的美利坚合众国)中而奋斗。 现代国家 雖然現代世界各國的刑法普遍有「使人為奴隸罪」或類似的條文,然而国际劳工组织2005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世界上仍有超过1230万人生活在奴隶狀況下。其形式大略有: 奴民 獨裁政權下人權受政府剝奪限制的人民,即在傳統的自由主義對其敵意的國家妖魔化政治宣傳的一部分。 奴工 被雇主強迫過勞工作或勞薪不對等的勞工,相似者有契约劳工或血汗工廠跟社畜等術語。 性奴隸 被長期強迫做非自願性行為。BDSM中則是要求雙方皆有意願奴役與被奴役。 妨害自由罪及身心虐待的嚴重情形。 囚犯和俘虜,即現代人認為是合法合理的類似奴隸身分。 廢奴主義 在人類歷史中一直存在著各種的奴隶制度,在各時代中也有許多廢除奴隶制度或是釋放奴隶的運動。 希臘的斯多亞學派主張人類之間的情誼,及所有人類都是平等的,批評奴隶制度違反了自然律。中國的王莽在西元九年短暫的禁止奴隶買賣,但未禁止奴隶制度。1590年時丰臣秀吉也在日本禁止奴隶制度。 经济 经济学家试图用模型来解释奴隶制的出现与消失及其变体(如农奴制)。一个现象是当地主拥有大量土地但缺乏劳工时,如租金不高、工人要求高工资,奴隶制就变得十分诱人。现象反之亦然,地主必须聘請民兵,花大钱看守奴隶(提供衣食住),还不如低價聘請苦不堪言的自由廉价工人。因此,当人口增长时,奴隶制和农奴制在欧洲开始消失,而在土地丰富的美国和俄国却死灰复燃。在著作《十字架上的时间》和《缺少认同与协约:美国奴隶制度的兴衰》中,罗伯特·福格尔认为奴隶制是一种有利可图的生产方式,特别是当大种植园生产的棉花在世界市场上颇受青睐时尤是。这使得南方的平均收入高于北方,但是大多数钱被花在购买奴隶和种植园上。 当劳动相对简单时奴隶制就更加盛行,因为督工简单,特别是大尺度种植简单作物时尤其如此。当任务复杂,检验业绩优劣更加困难时成本就变得更高。因此,奴隶制在大尺度生产作物时,如生产糖和棉花等,就更加富有效率。 劳动密集型生产使得班组劳动制在大型种植园上颇为盛行,劳工在类似工厂的环境下受到监视。每个班组成员的分工都是内部的、并不明确,他们只需模仿别人就可以劳动。劳工为棉花除草、并拔去多余的幼苗。随后的劳工开始翻土、松土。因此,班组劳动制和之后的早期工厂流水线十分类似。 十八世纪的批评家认为奴隶制度会阻碍技术进步,因为所有要做的就是增加奴隶数量,而不是提升劳工的效率。因此,技术知识、希腊和随后的罗马学术不会得到应用,不会用来减轻劳动强度或是增加产量。 亚当·斯密也做出类似的论断,认为自由劳工在经济上优于奴隶,并论道欧洲在中世纪时就废弃了奴隶制;但是当政教分离后,独立而强大的机构使得自由、民主或共和政府难以废除奴隶制,因为很多議員或政治家是奴隶主,他们是不会自打耳光的,因此中央集权的政府,例如有国王或祭司做中央政府领袖时,奴隶反倒更容易获得自由。a 奥古斯特·孔德也做出了类似的论断,特别是在亚当·斯密的分权制上,或孔德的中世纪“精神与世俗的分离”与奴隶制的结束,以及斯密对过去和现在的奴隶主的批评。斯密在法律体系讲座上所说:“当国王要释放奴隶时,祭司同时也拥有着强大权力。但国王和祭司必须同时拥有强大权力。只要其中一方权力不足,奴隶制就会继续下去。” 奴隶制依然是可观的投资项目,因为奴隶主只需要负担食宿和督工。这比为自由劳工付工资要便宜,因为自由劳工挣得比食宿多,此时奴隶的经济效益要高。当食宿和督工成本高于支付工资时,蓄奴就不再有利可图了,奴隶主此时干脆释放奴隶便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这样一来,奴隶制在督工成本低而工资成本高的经济环境中十分具有竞争力,相反则缺乏竞争力。 自由劳工在废奴后会挣到补偿性工资差异,即多劳多得。然而,此时的食宿和督工成本并不会随之提高;因此,蓄奴的成本不会因劳动艰苦而相应提高。所以,在艰苦的劳动产业上蓄奴比一般劳动上蓄奴更加诱人。由于劳动是否艰苦取决于具体产业而非外部性因素,而且奴隶并非由奴隶主生产,因此这种内部性导致奴隶制在艰苦的地区和产业中常常出现滥用。 图片 参考文献 拓展阅读 调查与引述 Bales, Kevin, Disposable People: New Slavery in the Global Economy (1999) Campbell, Gwyn, Suzanne Miers, and Joseph C. Miller, eds. Women and Slavery. Volume 1: Africa, the Indian Ocean World, and the Medieval Atlantic; Women and Slavery. Volume 2: The Modern Atlantic (2007) Davis, David Brion. The Problem of Slavery in the Age of Revolution, 1770-1823 (1999) Davis, David Brion. The Problem of Slavery in Western Culture (1988) Drescher, Seymour. Abolition: A History of Slavery and Antislavery (2009) highly regarded history of slavery and its abolition, worldwide Finkelman, Paul, ed. Encyclopedia of Slavery (1999) Gordon, M. Slavery in the Arab World (1989) Greene, Jacqueline. Slavery in Ancient Egypt and Mesopotamia, (2001), ISBN 978-0-531-16538-6 Joseph, Celucien L. Race, Religion, and The Haitian Revolution: Essays on Faith, Freedom, and Decolonization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2012) Joseph, Celucien L. From Toussaint to Price-Mars: Rhetoric, Race, and Religion in Haitian Thought (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 2013) Lal, K. S. Muslim Slave System in Medieval India (1994) ISBN 978-81-85689-67-8 Miers, Suzanne, and Igor Kopytoff, eds. Slavery In Africa: Historical &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1979) Morgan, Kenneth. Slavery and the British Empire: From Africa to America (2008) Postma, Johannes. The Atlantic Slave Trade, (2003) Rodriguez, Junius P., ed., The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of World Slavery (1997) Rodriguez, Junius P., ed. Slavery in the United States: A Social, Political, and Historical Encyclopedia (2007) Shell, Robert Carl-Heinz Children Of Bondage: A Social History Of The Slave Society At The Cape Of Good Hope, 1652–1813 (1994) Westermann, William Linn The Slave Systems of Greek and Roman Antiquity (1955), ISBN 978-0-87169-040-1 Uncited sources Hogendorn, Jan and Johnson Marion: The Shell Money of the Slave Trade. African Studies Series 4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1986. The Slavery Reader, ed. by Rigas Doganis, Gad Heuman, James Walvin, Routledge 2003 United States Berlin, Ira. Many Thousands Gone: The First Two Centuries of Slavery in North America (1999), most important recent survey Blackmon, Douglas A. Slavery by Another Name: The Re-Enslavement of Black Americans from the Civil War to World War II Doubleday (March 23, 2008), ISBN 978-0-385-50625-0 ISBN 978-0-385-50625-0 Boles, John. Black Southerners: 1619–1869 (1983) brief survey Engerman, Stanley L. Terms of Labor: Slavery, Serfdom, and Free Labor (1999) Genovese Eugene D. Roll, Jordan Roll (1974), classic study Richard H. King, "Marxism and the Slave South", American Quarterly 29 (1977), 117–31, a critique of Genovese Escott, Paul D. "Remembering Slavery: African Americans Talk about Their Personal Experiences of Slavery and Freedom" Journal of Southern History, Vol. 67, 2001 Mintz, |
皇帝克勞狄與前妻美撒里娜生有一女一子:長女克勞狄亞·屋大薇婭、幼子不列塔尼庫斯。但尼祿過繼成克勞狄家族時為12歲,較8歲的不列塔尼庫斯年長,於是尼祿便成為皇位的繼承人「凱撒」。阿格里庇娜極力栽培自己的親生兒子為皇帝,延聘哲學名士塞內加為他的教師,並讓尼祿與屋大薇婭結婚。尼祿在此時進入政界擔任公職,數次在元老院以拉丁語和希臘語作過演講,並以自己的名義舉辦了大型賽會與鬥獸表演。 54年10月13日,皇帝克勞狄一世因食物中毒死亡,許多古代歷史學家認為他是被他的妻子阿格里庇娜下毒殺害的。根據資料來源的不同,毒殺的細節也有所不同。塔西陀在其著作《編年史》中記載道,毒藥是由投毒專家洛庫斯塔所準備,她為阿格里庇娜提供了一盤下了毒的蘑菇,另一位歷史學家卡西烏斯·狄奧也同意這種說法。不過在塞內卡的著作《Apocolocyntosis》中,卻完全沒有提到毒蘑菇的事。此外,也有些現代學者認為阿格里庇娜不一定有涉案。無論皇帝克勞狄死亡的真相究竟如何,最終17歲的尼祿仍順利繼承皇位。 執政過程 早年善政 尼祿執政之初,國家方針由阿格里庇娜、塞內加、先皇舊臣帕拉斯、與近衛軍長官塞克斯圖斯·布魯斯共同決定,他們與元老院階級合作,維持前朝的穩定發展政策,在首都舉辦希臘式的賽會,並取消包稅人的苛捐與奴隸拍賣稅。此時的羅馬景象十分繁榮,邊境情勢大致平綏。 家族矛盾與個人權力鞏固 尼祿的母親阿格里庇娜擁有相當強烈的權力慾望,尼祿逐漸成年之後,對母親的干政日感不滿。在塞內加的建議之下,尼祿在一場亞美尼亞使臣謁見的場合中,以皇帝的身份阻止母親進入會場。阿格里庇娜對此反應激烈,曾以扶助即將成年的幼弟不列塔尼庫斯來威脅尼祿。55年,不列塔尼庫斯在用餐之後中毒死亡,後人猜測是尼祿所下的毒。 後來,尼祿指控帕拉斯參與一項陰謀,流放了帕拉斯;帕拉斯是阿格里庇娜的朝中密友,此舉無異表明尼祿對抗母親。布魯斯退休,尼祿提拔提格利努斯為他新任近衛軍長官。59年,尼祿突然大獻殷勤,邀請母親到坎帕尼亞海邊的拜亞別墅度假。尼祿特別訂製了一艘華美的小船接送阿格里庇娜,但在航行途中船身解體,尼祿企圖製造意外的假象淹死阿格里庇娜。但阿格里庇娜擅於游泳,被路過的漁船救起。阿格里庇娜派她的奴隸向尼祿報安,尼祿得知之後,指控該名奴隸是奉母之命來刺殺皇帝,便派兵到阿格里庇娜的別館殺死了她。至此,尼祿完全鞏固了他的皇權。 62年,布魯斯病故。65年,塞內加受到一項陰謀牽連,被尼祿賜死,以切開血管的方式自殺。 內政 尼祿早期施政多是以保障平民大眾的權利為優先。他發明了對付偽造遺囑的辦法,限制訴訟案例辯護報酬的上限,用來防止權貴藉著法律對平民施行的不平等剝削。他降低了許多間接稅的稅賦,並公開政府的稅收記錄以防止官員貪污舞弊。尼祿壓低糧食價格,讓貧窮的羅馬公民也得以溫飽。 尼祿熱愛藝術,他本人就是一個詩人、劇作者、演唱者與豎琴演奏者。他常舉辦盛大的競技賽會,並親自下場參與比賽。他贊助文藝、建築、與各項的工程發明,在屋大維統治之後,尼祿當政時期的帝國呈現出了文藝勃興的景象。在64年羅馬大火之後,他建造了著名的華麗金宮(Domus Aurea)。 但在大權獨攬之後,尼祿對於元老貴族的崇敬逐漸淡滅。他開始喜歡接受人們的奉承,並大肆打擊與他對立的政治勢力。最有名的是65年的「批索的陰謀」,一群共和派的政治人士打算推翻尼祿的統治。但他們計劃在事前洩漏。尼祿擴大打擊面,整肅異己,讓羅馬的上層階級隨時感受到皇帝的恐怖統治。 64年的羅馬大火 羅馬城的大火是發生在公元64年7月17日,然而這一場大火的真正原因一直都是千古的歷史疑案。其中,早在尼祿統治時期卽出現了火災乃是由尼祿一手策畫的陰謀論,持本說法者的依據根源於災後尼祿對羅馬城重建的異常迅速,且作為重點興建、過分強調尼祿個人品味的市內庭院金宮無法為羅馬市民理解與接受有關(謠傳尼祿曾在金宮落成時說「從現在起,終於有人能住的地方了」,此說真偽不明,但似乎在當時即引起了羅馬民眾的反感),支持此說者認為,尼祿因不喜羅馬舊市容的壅擠,想要興建自己的新宮殿,甚至是僅僅想寫一部羅馬焚城詩來過過雅興而命人縱火。由於中世基督教的宣傳,尼祿焚城說曾長期成為六四年羅馬大火的主流看法,然而十九、二十世紀以降的當代史學觀點則大多不予接受。並依據當時的一手史料指出火災發生時尼祿並不在羅馬城內(但尼祿在得知火災發生時第一時間的驅車趕赴羅馬指揮救災),且敞開其私人花園讓受難的民眾進入,以免遭大火的侵襲,並以中世紀至近代的歷次都市大火作為例子指出,羅馬大火應為單純的意外事件。 發生在羅馬的這一場大火,是由大競技場開始燒起。大競技場位於台伯河的東岸,是在羅馬城的西南部,堆滿了帳篷等易燃物品,因此火勢一發不可收拾。再加上起火的這幾天颳西南風,更是助長風勢。當火勢吞沒大競技場之後,竟然又往左右延伸出兩股火勢,其中左邊一股向凱旋大街燒去,接連著的凱旋門、布匿戰爭與高盧戰爭紀念牌坊及神殿等,都在剎那間化為烏有。而右邊的這股火勢,則是燒毀了帝國政府官衙以及其他高樓大廈,那些四通八達的街道、商店及民房,也都化為灰燼。結果全城幾乎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就這樣這一次的大火一連竄燒了六天七夜,結果放眼羅馬全城皆為焦土一片。 據塔西佗的記載,尼祿從安提烏姆趕回羅馬來,開放自己的宮殿安置災民,並從奧斯提亞與鄰近的城鎮運糧賑濟。但由於火災所造成的慘重損失,人們普遍懷疑這應該是人為縱火所致。尼祿聽聞有人懷疑是他本人所暗地縱火,為了不使傳言擴大,他便宣稱這場災難是基督徒陰謀縱的火。於是他下令逮捕基督徒,公開地將他們殘酷折磨——釘十字架、披獸皮讓惡狗咬死、將他們釘上柱子做為蠟燭。 對外關係 不列顛起義 公元60年,由於不列顛的羅馬軍團忙於征戰莫那島,不列顛島東南部的布狄卡女王率兵反抗羅馬統治。不列顛軍團長官保利努斯回軍,於61年平定布狄卡的叛變。 東方關係 公元55年,羅馬的東方屬國亞美尼亞發生政變,最後由帕提亞的王子梯里達底進入亞美尼亞,並成為新的國王。由於羅馬一向視亞美尼亞為其保護國,流亡的亞美尼亞人士向尼祿請求援助。於是尼祿派遣日耳曼軍團長官柯布羅,讓他全權處理東方事務。 在帕提亞方面,認為亞美尼亞在文化上與波斯相近,因此決定可以自行管理亞美尼亞的事務,毋需照會羅馬。帕提亞國王沃洛吉斯一世拒絕羅馬恢復舊王的要求,任命自己的胞弟梯里達底為亞美尼亞王。58年,柯布羅率領的羅馬軍團進入東方,與帕提亞—亞美尼亞聯軍展開一連串的戰役。59年,柯布羅攻下亞美尼亞的國都,將帕提亞的勢力趕出,梯里達底逃亡。羅馬方面則擁立提格蘭為亞美尼亞王。尼祿認為戰爭已經結束,便將柯布羅調回敘利亞。 62年,被罷黜的梯里達底,在帕提亞軍隊的保護之下,再度進入亞美尼亞。尼祿派帕伊圖斯率領羅馬軍團迎戰,但卻遭到嚴重的失敗,帕提亞再度掌控了亞美尼亞,梯里達底再度登上王位。於是尼祿再度任命在敘利亞的柯布羅出戰。由於柯布羅的威名在當地具有相當的影響力,當柯布羅在幼發拉底河建立碉堡時,引起對方極大的恐慌。帕提亞方面不想與柯布羅接戰,便派遣使者與尼祿商談和平條件。 63年,帕提亞與羅馬達成協議:承認梯里達底為亞美尼亞國王,但國王的王冠必須由羅馬皇帝授予。梯里達底進入柯布羅的軍營,在尼祿的塑像之前,由柯布羅代理皇帝為梯里達底加冕。後來,梯里達底親赴羅馬,尼祿再度為他加冕,並以盛大的慶典歡迎他。因此,尼祿在該地維持相當良好的名譽,在尼祿自殺之後,出現過三位假尼禄,其中之一曾受亞美尼亞的尊崇。另一方面,此後羅馬的東方邊境維持七十年的和平。 猶太人起義 羅馬帝國在猶太地區的最後一任巡撫是富祿辣士(Gessius Florus),此人品德低下,暴虐無道,他在猶太巡撫的任內,幾乎只為剝削,荒廢政事。富祿辣士的貪贓枉法幾乎是毫不掩飾、肆無忌憚的手段。在其治理任內人民無法安定居所,所到之處,充滿橫征暴歛,並且叛亂的風聲時有所聞,情勢已是緊張異常。 敘利亞總督迦流(Gestius Gallius)已耳聞猶太地區的混亂,因此在公元66年藉著猶太人過逾越節的名義,視察耶路撒冷。猶太人藉此機會在迦流狀告富祿辣士的種種惡行,而迦流遂在群眾面前允諾要懲治富祿辣士。當迦流離開耶路撒冷之後,富祿辣士非但沒有檢討自身行徑,反倒變本加厲的迫害猶太人,期使猶太人對羅馬帝國的叛變,而自己能夠在當中作收漁人之利。 之後富祿辣士強行向猶太人的聖殿徵收金子十七塔蘭同,但猶太人拒不接受,因此富祿辣士藉此機會率領軍隊到耶路撒冷企圖以武力遂行所願。進而引發猶太人的全面叛變。猶太人與羅馬人的戰爭,造成猶太人的聖殿被毀,耶路撒冷城殘破荒涼,猶太人被趕逐分散四處的悲劇。 戰爭於公元66年展開,雖然一開戰猶太人便佔上風,然而就在維斯帕先奉命平亂後,即刻節節進逼耶路撒冷,進行「收復平亂的工作」。公元67至68年間在尼祿的指令下,維斯帕先重新攻佔加利利和撒馬利亞,並且要揮軍直搗耶路撒冷,尼祿的死訊使維斯帕先必須折返羅馬擔任皇帝。政權穩定後,他派自己的兒子提圖斯指揮平亂,並由他結束這場圍城。約在公元72年9月底,城北的部分已經完全落入羅馬人的手中,而整個耶路撒冷也全部被佔領。 婚姻 尼祿有過三次婚姻。第一次是年少時與克勞狄之女屋大維婭的婚姻,但在尼祿成為皇帝之後,喜歡上屋大維婭的侍女阿克代,打算與屋大維婭離婚,經過塞內加與阿格里庇娜的勸说才作罷,但夫妻關係已名存實亡。阿格里庇娜死後,屋大維婭被流放至外島生活。58年,尼祿喜歡上寵臣奧托的妻子波培婭·薩賓娜,理由正是因為她美豔動人,為了方便給予她皇后的頭銜,尼祿在62年以通姦的罪名,強迫屋大維婭自殺,讓波培婭成為他第二任皇后,而新皇后波培婭,為他生下一個女孩,尼祿高興地為女兒命名為「奧古斯塔」,但波培婭的女兒,才出生三個月就早夭了。後來,尼祿在一次脾氣發作時踢了正在懷孕的波培婭,造成她在65年死亡。 尼祿的第三次婚姻的對象,則是斯塔提婭·美撒里娜。為了得到已為人婦的美撒里娜,尼祿逼迫她的丈夫維斯提努斯自殺。美撒里娜未曾生下尼祿的孩子。 自殺身亡 加爾巴起兵與羅馬暴動 元老院得知尼祿離開之後,立刻決議推舉加爾巴為皇帝,並宣布尼祿為「人民公敵」,任何人都得以追捕或誅殺尼祿。他在過去的獲釋奴隸的別莊裡,獲悉追捕的士兵已經斷絕他的逃亡道路,6月9日,尼祿身邊只剩三四個僕人,最後他將匕首刺入自己的喉嚨自殺,結束他14年的執政。 相傳尼祿當時面對如此的窘境,不願可恥地被手下凌辱,所以決定自殺。但是他又十分怕死,數次拿起利刃,卻不敢往胸膛上刺,他正在躊躇哭泣的時候,一旁的僕人看得不耐煩了,就替他把刀推進去,尼祿就這樣結束了生命。元老院得知尼祿的死訊後,決議對其施以「記錄抹煞」——凡是尼祿的塑像、碑文、建築物上的銘刻,都必須加以銷毀或抹除。 後世評價 | 自殺身亡 加爾巴起兵與羅馬暴動 元老院得知尼祿離開之後,立刻決議推舉加爾巴為皇帝,並宣布尼祿為「人民公敵」,任何人都得以追捕或誅殺尼祿。他在過去的獲釋奴隸的別莊裡,獲悉追捕的士兵已經斷絕他的逃亡道路,6月9日,尼祿身邊只剩三四個僕人,最後他將匕首刺入自己的喉嚨自殺,結束他14年的執政。 相傳尼祿當時面對如此的窘境,不願可恥地被手下凌辱,所以決定自殺。但是他又十分怕死,數次拿起利刃,卻不敢往胸膛上刺,他正在躊躇哭泣的時候,一旁的僕人看得不耐煩了,就替他把刀推進去,尼祿就這樣結束了生命。元老院得知尼祿的死訊後,決議對其施以「記錄抹煞」——凡是尼祿的塑像、碑文、建築物上的銘刻,都必須加以銷毀或抹除。 後世評價 史學家的評價 由於羅馬史料的編寫與整理者,多為帝國的上層階級。因為尼祿統治的中後期對該階層的統治相當殘暴,於是流傳後世的史料多以負面的觀點看待尼祿的一切施政。比如像64年的羅馬大火,蘇埃托尼烏斯以相當的篇幅,寫下尼祿幸災樂禍的行為,並明白指出這種大火是尼祿下令放火的;但這種描寫與事實是否吻合,歷來史學家是有相當大的爭議的。再加上尼祿死後受到後人的「記憶抹煞」,因此他的事蹟大多留下負面解釋的刻版印象,但尼祿本人喜愛奢華,對身邊的親人與臣屬殘暴不仁是有事實的推論。 基督教會的評價 基督教早期教會發展,正值尼祿當政之時,擴展至全羅馬帝國。然而基督教在當時的羅馬是相當受到歧視及壓迫的宗教,因此受到官方與人民的反感與誤解。而尼祿誣指64年羅馬大火的元凶為基督徒,對教徒施以公開的迫害與殘殺,因此教會的記載,曾將尼祿視為反基督,而且使徒保羅和聖彼得也是在他手中遇害。尼祿是第一個壓迫基督教的暴君(基督教在他的前三任皇帝:提庇留、卡利古拉和克勞狄一世任內還在組織之中)。 大眾文化 由於尼祿留下來的軼事相當多,適合的素材豐富,因此啟發許多的創作題材。 波蘭顯克維奇《你往何處去(Quo Vadis)》 電影《暴君焚城錄》 Xbox 遊戲 《崛起:羅馬之子》(RYSE son of Rome),最後一關是把尼祿殺死。 日本動畫導演、漫畫家安彥良和的漫畫作品《一代暴君》,描繪尼祿的生平。 Fate/EXTRA的女主角之一:從者(Servant)尼祿(Saber)。與史實最大的差異是被性別轉換為女皇帝和個性轉為溫和且較有人性。 Nero Burning ROM 命名的来源。 参考文献 馮作民。《西洋全史(四)──羅馬興亡史》。台北:燕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9。 陳潤棠。《新約背景》。台北:校園書房出版社,1986。 |
不同宗教對死刑的看法各不相同。以下條列出各宗教對死刑的看法,對於不同宗教對死刑的看法,可見一文。 佛教 佛教信仰者的生活依據佛陀所教導的八正道,戒律要求不談論世俗政治等事情,佛陀本人沒有關於刑獄的論述。 佛經中有對王政的間接記述,《長阿含經·轉輪聖王修行經》: 後世論師有關刑獄的看法,如《大毘婆沙論》: 廢除說 死刑是國家法律的一種,屬國家政治範疇。佛教以慈悲和智慧為根本,在國家政治、治理國家上亦然。在佛教《大正藏》中,法華部的《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王論品》,是外道耆那教大薩遮尼乾子對國家法律的詳細論述,其中多次強調:應廢止死刑,以及割截手脚眼耳鼻舌身等的刑罰,是其慈悲觀在國家政治、國家法律上的體現。大薩遮尼乾子宣說:在國家法律中,對於作奸犯科之人,為了斷除他的罪過,讓他改過悔過,應依於大慈大悲之心,除去死刑和各種酷刑——割斷手腳、耳朵、鼻子、舌頭、挖去眼睛外,不但要對他呵責,關入牢獄,繫上枷鎖,捆綁、鞭打,甚至於剝奪他的財產,流放到偏遠的地方,都是可以的;而不是以惡心,捨弃這個眾生。這個就叫做慈心而非嗔心。認可大薩遮尼乾子的理論已經充分說明,大乘佛教對待死刑的態度。 因果-{}-法則是一種自然法則,它與在國家法律中是否應以慈悲心廢止死刑無甚關係。這就如同不能因為存在因果報應,就以貪嗔癡心殺害他人是合理的一樣,任何人也沒有理由以因果報應為由,承認死刑不違背佛教所倡導的慈悲之心,進而承認死刑合理。佛教提倡寬恕之道,若以因果說明死刑,將會出現問題,因為被害者同時可以解釋為是上輩子的加害者,而這輩子遭到報應所以被殺。若以因果說明死刑同時與吃素相衝突,因為動物被吃,也可以被解釋成來受報應。那麼就與佛教提倡的戒殺矛盾了。密教部的《楞嚴經》雲:「以人食羊,羊死爲人,人死爲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來相啖……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死刑所導致的因果循環也是這樣:處死犯人可能會導致仇恨的循环,為了解決這問題,故佛教以寬恕之道解決這因果的無限輪迴。從佛教的慈悲觀和智慧觀來看,佛教明確主張廢止死刑及各種酷刑。 存留說 因果論或現世報論者提出:種何因,結何果。因果報應,如影隨形。「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若無視因果論,則佛教的世界觀六道輪迴,將面臨最大的考驗。台灣佛教界人士李炳南雖未曾就廢除死刑做出直接的回答,但他曾主張說依照法律判處罪犯死刑、以及對罪犯執行死刑,並無因果業報,並主張殺人犯被判處死刑,乃是自己感召的果報;此外,臺灣的釋星雲法師曾說道:「廢除死刑,在佛教的因果法則上,也是無法成立的,因為『如是因,招感如是果』,造因不受果報,也是於理不合。」 還有為救生而不得不殺生,寶積部的《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提到為救五百人殺一人。佛教為主要宗教信仰的國家,不一定廢除死刑,譬如泰國至今仍然繼續使用死刑。台灣法官也曾說:「況且佛祖在《長阿含經》也曾說:『殺一個惡人,等於行一個大善。』」,並以此為據,判連續殺人犯死刑。 基督宗教 《舊約聖經》的《利未記》中有主張殺人償命以及其他類似的、基於「以眼還眼」的法條;此外,死刑得到早期天主教神学家的支持,尽管其中一些人,如圣盎博,鼓励神职人员不宣布或执行死刑。圣奥古斯丁以根植于《上帝之城》第一条戒律来回应废死者。奥古斯丁的论点就是这样的:“既然权力的代表只是(上帝)手中的一把剑,那么对于国家权力的代表而言,将罪犯处死,丝毫不违反‘汝不得杀人’的戒律。”托马斯·阿奎那和邓斯·司各脱认为政府当局执行死刑是有《圣经》論述支持的;另外,香港天主教會1973年5月4日在其刊物《公教報》上,表示「教會認為,政府有權為大眾的利益,而執行合法的死刑」。 然而在近代,一些基督宗教教會並不支持死刑,廢除死刑也成了羅馬天主教的官方立場,2018年8月,教宗方濟各以一道詔書批准了《天主教教理》第2267號關於死刑的新文本。這段新條文繼承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生命的福音》中的訓導,指出不能接受處死一個罪犯的生命作為對其罪行的處罰,因為這殘害人的尊嚴。修改後的2267號內容如下: 伊斯蘭教 穆斯林學者認為,根據古兰经裡的經文,每個人都有生存的權利,這一原則的例外情況是除非經過司法判死。他們的信念是:「不要殺了真主賦與的靈魂,除非經過法律的正當程序。」死刑與否,依古兰经或是依據古兰经所制定的法律。這在以伊斯蘭教為國家宗教,或是國民大多信仰伊斯蘭教的大多數國家較為常見。 伊斯蘭教的一個顯著特點是,謀殺案或過失殺人案的受害者不論任何時候,甚至是在行刑前一刻都可以原諒加害者,進而馬上當眾釋放(例如伊朗就曾有過失殺人案的被害者原諒加害者並當眾釋放的案例)。在伊斯蘭教中,罪行的所有受害者或受害者的家屬有權參與審判,他們在穆斯林的監督下,可以決定是否處罰到死刑。 但是,殺害作出下列行為的人,可能會被視為「符合教義」的殺人。 叛國 叛教(退出伊斯蘭教等行為) 竊取或侵犯國土(可包括領海、領空) 強姦 通姦 男同性戀肛交(雞姦罪) 猶太教 猶太教《塔納赫》的《利未記》中有主張殺人償命以及其他類似的、基於「以眼還眼」的法條;此外,在猶太教地位僅次於《塔納赫》的典籍《塔木德》中,允許四種執行死刑的方式,這四種方式分別為石刑、火刑、絞刑和斬首;然而在近代,主要的猶太教支派,包括正統派、保守派和改革派等,其拉比組織都傾向反對死刑。 關於猶太教與死刑間的關係,可見一文。 與死刑議題相關的組織 国际特赦组织 推動廢除死刑的國際組織主要是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该组织提倡废除死刑。其年都會发布《死刑处决和判决报告》(Death sentences & executions),2013年的报告全文分7个章节共计56页,报告指出,2012年,全世界22个国家共有778人被执行司法处决(该项统计不包括朝鲜等国家)。 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 臺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英語:Taiwan Alliance to End the Death Penalty,TAEDP),簡稱廢死聯盟,於2003年成立,由包括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民間司改會)、台灣人權促進會(台權會)、台北律師公會、輔仁大學和平研究中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東吳大學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等團體所組織的廢除死刑任務型聯盟。組織形態為社團法人,並由台灣人權促進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從旁執行廢死任務。 在台灣,廢死聯盟一直都是飽受非議的團體,是因為死刑存廢本身有爭議,以及廢死聯盟的一些言論和行為,讓民眾感覺廢死團體的言行對社會正義與治安造成負面影響、也讓相關案件受害者家屬感到自己不受支持、覺得自己受到二度傷害甚至被廢死團體欺負所致。 世界反死刑聯盟 世界反死刑聯盟(World Coalition Against the Death Penalty),於2002年成立,由眾多非政府組織、律師協會及地方政府組成。旨在國際層面的,反對死刑。 比喻 死刑也能作為一種比喻,通常用於宣告生命即將結束或永久的剝奪某項資格與權力,如“被醫院判死刑”,是指一個人被診斷出絕症,無法以正常醫療手段治癒,且該病程極大機會於短時間進展到死亡的情形。 註釋 參考文獻 延伸阅读 外部連結 死刑在新加坡執行 中國死刑觀察 中華民國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 :在“法規檢索”輸入“死刑”或其他字詞即可找到相關資訊 | 強姦 通姦 男同性戀肛交(雞姦罪) 猶太教 猶太教《塔納赫》的《利未記》中有主張殺人償命以及其他類似的、基於「以眼還眼」的法條;此外,在猶太教地位僅次於《塔納赫》的典籍《塔木德》中,允許四種執行死刑的方式,這四種方式分別為石刑、火刑、絞刑和斬首;然而在近代,主要的猶太教支派,包括正統派、保守派和改革派等,其拉比組織都傾向反對死刑。 關於猶太教與死刑間的關係,可見一文。 與死刑議題相關的組織 国际特赦组织 推動廢除死刑的國際組織主要是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该组织提倡废除死刑。其年都會发布《死刑处决和判决报告》(Death sentences & executions),2013年的报告全文分7个章节共计56页,报告指出,2012年,全世界22个国家共有778人被执行司法处决(该项统计不包括朝鲜等国家)。 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 臺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英語:Taiwan Alliance to End the Death Penalty,TAEDP),簡稱廢死聯盟,於2003年成立,由包括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民間司改會)、台灣人權促進會(台權會)、台北律師公會、輔仁大學和平研究中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東吳大學張佛泉人權研究中心等團體所組織的廢除死刑任務型聯盟。組織形態為社團法人,並由台灣人權促進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從旁執行廢死任務。 在台灣,廢死聯盟一直都是飽受非議的團體,是因為死刑存廢本身有爭議,以及廢死聯盟的一些言論和行為,讓民眾感覺廢死團體的言行對社會正義與治安造成負面影響、也讓相關案件受害者家屬感到自己不受支持、覺得自己受到二度傷害甚至被廢死團體欺負所致。 世界反死刑聯盟 世界反死刑聯盟(World Coalition Against the Death Penalty),於2002年成立,由眾多非政府組織、律師協會及地方政府組成。旨在國際層面的,反對死刑。 比喻 死刑也能作為一種比喻,通常用於宣告生命即將結束或永久的剝奪某項資格與權力,如“被醫院判死刑”,是指一個人被診斷出絕症,無法以正常醫療手段治癒,且該病程極大機會於短時間進展到死亡的情形。 註釋 參考文獻 延伸阅读 外部連結 死刑在新加坡執行 中國死刑觀察 中華民國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 :在“法規檢索”輸入“死刑”或其他字詞即可找到相關資訊 死刑行动网络 參見 杀人 肉刑 無期徒刑 死缓 死刑犯 國際特赦組織 死刑存廢問題 執行死刑的方法 以眼还眼 各國死刑的使用情況 中華民國死刑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死刑制度 香港死刑制度 |
当克里的父亲被派往工作时,將克里送回美国麻萨诸塞州的寄宿制学校上学。1957年他到麻州西牛顿村的费森顿学校(Fessenden School)读书,在那里他结识了著名将军约翰·潘兴的孙子理查德·潘兴(Richard Pershing)。 次年,克里又转到新罕布什尔州的圣保罗学校,并于1962年从该校毕业。父亲做外交官员的那份薪水不足以负担克里的学费,于是克里那位没有孩子的大姨妈克莱拉·温索(Clara Winthrop)自愿为克里付学费。克里在圣保罗学校感到格格不入,因为他信奉天主教,政治上又倾向自由派,而圣保罗学校的大多数学生都是来自共和党、新教圣公会家庭。 尽管有些难以融入圣保罗学校的环境之中,克里在这儿结识了多位好友并拓展了自己的兴趣。他学习了如何在大庭广众面前演讲,并开始对政治产生兴趣。在业余时间他喜欢玩冰球和曲棍球。他曾与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罗伯特·米勒在同一队中打球。克里还与人组过一支乐队,他在其中是电吉他手,该乐队还在1961年出版过一张专辑,但是只发行了500张;2004年,当年专辑中的一张在拍卖网站eBay上以2551美元的价格被售出。 1959年,克里在圣保罗学校组建了「约翰·温纳特社」(John Winant Society)评论时事,该社团直到今日依然存在。1960年11月,克里进行了生命中第一篇政治演说,内容是支持约翰·F·肯尼迪参选美国总统。 会见肯尼迪总统(1962) 1962年,克里开始成为爱德华·肯尼迪竞选参议员的志愿工作人员。那年夏天他又开始与杰奎琳·肯尼迪同父异母的妹妹珍妮·欧勤克劳斯(Janet Auchincloss)约会。欧勤克劳斯邀请克里到她家在羅德岛上的一个农场作客。正是在这里克里第一次见到了约翰·F·肯尼迪总统。 当克里告诉肯尼迪他将进耶鲁大学深造时,毕业于哈佛的肯尼迪扮了个鬼脸(哈佛与耶鲁传统上一直是相互竞争的一流大学)。克里后来回忆道:“他对我微笑,并说,‘噢,那没关系。你知道我现在也成了个耶鲁人。’”据克里回忆,“总统后来就说了那句经典名言,‘哈佛的教育加上耶鲁的学位’”。肯尼迪实际上指的是,耶鲁大学在几周之前刚刚授予他荣誉学位的事。那天,白宫的一名摄影记者帮总统和他的友人们排了张照,克里与肯尼迪同时出现在总统的帆船上。几周之后,两人又在罗德岛的美国杯游艇赛中见面。 耶鲁岁月(1962-1966) 1962年秋克里进入耶鲁大学学习政治学,并于1966年获政治学学士学位。大学时期他参加了学校的足球、美式曲棍球、曲棍球和击剑队;此外他还参加飞行课程。为了赚取零用钱,暑假期间他还当过仓库运输工人,和上门推销百科全书的推销员。 大学二年级时他成为耶鲁政治联盟的主席,这一职务让他有机会参与当时各大重要的政治事件,包括影响力十分巨大的民权运动等。他也被吸收进入耶鲁大学的骷髅会。在历史教授欧斯特魏斯(Rollin G. Osterweis)的指导下,克里打败了无数来自其他学校的辩论选手,获得全国的辩论冠军。1965年3月,正值越南战争加剧之际,克里以一篇批评美国外交政策的演说而获得Ten Eyck最佳青年演说家的奖项。 在这篇演说中克里谈到,“让非洲与亚洲人民更惧怕的不是共产主义,而是西方帝国主义,因此战争终将失败。”由于他杰出的演说技巧,他被选为1966年耶鲁毕业生代表发言。该篇讲稿是在最后一刻才被匆忙改写的,并且对于美国的外交政策,包括在越南的战争,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军旅生涯(1966-1970) 入伍、训练与格-{里}-德利号上的巡逻任务 1966年2月18日,克里在申请推迟12个月毕业并参加到巴黎的学习请求被拒绝之后,克里自愿报名参加了美国海军后备役 。他于8月19日开始正式进入军队服务。在顺利完成美国海军训练中心军官学校的16周军事训练后,他于12月16日正式入伍。 当年圣诞节,克里与亲人道别后又到了加利福尼亚州参加海军学校为期10周的军官損害管制课程。1967年3月22日,他到美国舰队对空作战训练中心报到,接受训练成为一名战争情报中心监查官。 克里于1967年6月8日首次开始执行任务,在美国海军格里德利号(USS Gridley)导弹护卫舰上的电子部门工作,军衔少尉。1968年2月9日,格里德利号出发前往西太平洋地区进行防卫任务。在上船后的第二天,克里就请求到越南服役,提出他希望成为一名快速巡逻艇(Fast Patrol Craft,PCF)艇长。这种长五十英尺的快艇拥有铝制外壳,几乎没有钢板保护,但是装备重型武器,并且速度飞快。“我当时并不想卷入战争,”克里事后在一本1986年出版的有关越战回忆的书上提到,“当我加入快艇队时,他们还未正式参与作战。他们只是参与海岸巡逻任务。我以为我将参与类似的任务。” 格里德利号造访了许多地方,包括新西兰的威灵顿、北越的北部湾和菲律宾等地。此时格里德利号还未曾与敌人交火,并于5月27日开始返航。6月6日,格里德利号安全返抵美国加州。 返航后10天,克里晋升中尉;6月20日克里离开格里德利号,到科罗拉多州的海军两栖基地受训。11月17日克里完成训练之后,于12月1日抵达南越金兰湾第1岸勤戰隊(Coastal Squadron 1)报到。 快艇船长 克里在快艇队曾做过两艘快艇的艇长,参与过“海皇行动”(Operation Sealords)。该行动的目标是向越共控制区深入,而快艇队的任务是在湄公河三角洲窄小的水域——运河、水湾和海湾——内巡逻,监视敌军动向,阻断敌人水上补给线,引诱敌人攻击或暴露敌人的军事力量。 克里在快艇队做了4个月的艇长,他的第一艘船是快艇PCF-44,他带领船上的5名成员在敌军控制区内巡逻。1969年1月克里被调到快艇PCF-94上担任船长。在此后的48天内他在这条船上指挥了18次任务。 第一颗紫心勋章 1968年12月2日晚,克里和他的同伴正在金兰湾地区执行巡逻任务,两名船员报告克里发现有人员从一条船上奔往海岸线。在越南人拒绝了停止靠近海岸的警告后,克里下令开火。交火中克里左手臂肘部上侧遭到榴霰弹攻击受伤,克里在次日立即返回岗位并照常巡逻。由于这次事件,克里获得了他的第一颗紫心勋章。 与祖姆沃特和艾布拉姆斯的会面 政治生涯 调查国际商业信贷银行 国际商业信贷银行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用于资助美洲和中亚地区反苏活动的傀儡机构。1992年时任参议员的克里领导了对该银行的调查,并主笔有关报告呈交参议院外交委员会。由于资助的对象常常是恐怖分子和独裁者,而引发了广泛关注并导致该银行被关闭。 两岸关系 1996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發生台灣海峽飛彈危機,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派遣美國海軍航空母艦前往台灣海峽附近,克里讚揚柯林頓果斷,「換成是我,我也會這麼做。」 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前,克里接受中央通訊社訪問時明言反對台灣透過華盛頓特區某公關公司大力遊說的《台灣安全加強法》;他說,這項法案不但無法強化台灣的國防安全,甚至可能造成亞太地區動盪不安;他也直言,他非常關切民主進步黨總統候選人陳水扁支持台灣獨立的立場,一旦台灣宣布獨立,中國必將武力犯台;他希望本次選舉選出的新總統言行能理性負責,並儘速和中國展開對話。 2001年,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說「竭盡所能捍衛台灣」,克里隨即指稱,若美國放棄模糊策略,「會有嚴重後果且不符台灣利益」,因為「模糊策略一方面阻止中國在海峽動武,一方面阻止台灣宣布獨立——那可能激起戰爭」。 2004年1月6日,民主黨2004年美國總統選舉初選電視辯論會上,主持人詢問表示台灣的陳水扁政府準備舉行一項「被形容為具有挑釁意味的公投」,有人擔心這將使台灣走向獨立,如果必須做個選擇,「總統應該跟台北吵鬧不休的民主人士還是北京的獨裁者站在一起?」;克里回答,美國應該對台灣採取強硬立場,他表明美國雖然支持台灣的民主,也認同台灣建立的資本主義社會,但不會允許台灣宣布獨立,台灣宣布獨立是美國無法接受的事;克里同樣在電視辯論中表示解決台海兩岸問題的方式是仿照美國對香港和澳門的立場,在未來繼續推動一國兩制。 参与总统竞选 2000年美國總統選舉,克里投入民主黨初選,但未获成功。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副總統艾爾·高爾曾考慮選擇克里為其副手,但是克里過于鮮明的自由派色彩不利於高爾爭取中間選民。2000年8月13日,高爾宣布選擇溫和派的喬·李伯曼為其副手。 2003年,克里在參議院投下贊成票,授權美國政府領導各國發動伊拉克戰爭,而後立場卻改為反戰,被批為「騎牆派」。 2004年7月29日,克里获民主党提名为该党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候选人,同当时尋求連任的小布什竞选美国总统,但未获成功。在本次總統選舉期間,美國越戰老兵組成的組織「快艇老兵說真相」(Swift Boat Veterans for Truth)推出連串廣告攻擊他謊報越戰的經歷。他回擊廣告不實,但對其支持度仍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被認為是落選的原因之一。 克里在2008年成功連任參議員。 | 凱瑞出生于科罗拉多州丹佛市附近爱罗拉镇的菲兹蒙斯部队医疗中心(Fitzsimons Army Hospital)。他的父亲理查德·凱瑞(Richard Kerry)是一名二战陆军飞行兵团的飞机试驾员,当时正因肺结核在这家医院接受治疗。在克里出生后不久,他们一家就很快回到位于麻萨诸塞州的家。克里的家庭信奉天主教,小时候还曾做过輔祭(altar boy)。 家庭背景 凱瑞的祖父弗雷德里克·A·凱瑞(Frederick A. Kerry)原名弗里兹·科恩(Fritz Kohn),出生于奥匈帝国的霍尔尼·贝内绍夫(Horni Benesov)(位于今天捷克共和国摩拉维亚-西里西亚地区境内),并在奥地利一个靠近维也纳的小镇上长大。他的太太艾达·罗维(Ida née Loewe)则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两人都是说德语的犹太人。但在1901年,弗里兹·科恩改信了天主教,并改名为弗雷德里克·克里。他的太太也在同时与他一起皈依天主教。1905年他们抵达埃利斯岛,正式移民美国。他们的三个孩子,包括约翰·凱瑞的父亲都从小信奉天主教。一位捷克历史学家相信,艾达与16世纪布拉格一位著名的犹太哲学家犹大·罗维(Rabbi Judah Loew)有血缘关系。艾达的两个兄妹于1942年被纳粹从维也纳带到集中营后被处死。 理查德·约翰·凱瑞是约翰·凱瑞的父亲,于1916年出生于麻省。在美国陆军飞行兵团服役结束之后他又曾先后在美国外交部和美国国务院联合国事务局工作过。1937年他与来自上流社会福布斯家族的千金小姐罗丝玛丽·福布斯相识。罗丝玛丽曾受训成为一名护士,二战中在巴黎参加过红十字会的工作。两人在1941年1月完婚。 约翰·凱瑞的外祖父詹姆斯·格兰特·福布斯(James Grant Forbes)出生于中国上海,当时这个波士顿的显赫家族已经通过对华鸦片贸易赚得了丰厚的利润。克里的外祖母玛格利特·廷德尔·温斯罗普(Margaret Tyndal Winthrop)来自新英格兰一个历史悠久的家族,正是通过她,克里与包括他的竞争对手小布什在内的四任美国总统有血缘关系(他与小布什是九代远房表亲)。 童年岁月 凱瑞说他对童年的最早记忆是他3岁时握着他哭泣的母亲的手重返母亲在法国圣布里亚克(Saint-Briac)的老家。那次访问是在1944年8月14日之后,盟军刚刚从纳粹手中解放了这座饱受战火蹂躏的城市。家中的老宅Les Essarts在战争期间被纳粹征用为战争指挥中心。当德军撤退时他们将整座建筑烧毁。 这幢建筑在1954年被重建。克里与他的家人以后就常常到这里度暑假,克里在这儿时总爱与表亲们玩游戏。正是在这段时间内他与他的表亲、后来成为法国社会党人并参加1981年法国总统选举的Brice Lalonde成为好朋友。 由于父亲工作的缘故,克里一家经常搬家,小时候他也多次转校。许多年后,他回忆到,“让我厌烦的是,我总是在搬家,总是在道别。这对你有一种影响,让你变得冷漠,让你没有一种扎根的感觉。对小孩而言,那可不是什么太好的事。”11岁时全家搬到了柏林,而他则到瑞士一间寄宿制学校上学。当他回到柏林的家时,他会骑着自行车逛逛这座被盟军彻底摧毁了的前纳粹首都,有时候甚至会独自潜入苏联控制区,直到这一行径被父亲发现并处罚他不得再外出。儿时的克里经常独自一人生活。他曾经独自骑车横越法国,乘船从挪威到英格兰,甚至有一次还独自一人在舍伍德森林中露营。在学校时他有机会观看了电影《美人如玉剑如虹》(Scaramouche),这部电影便从此成为他最喜欢的电影,他还以电影中的主角为他的游艇起名。 寄宿学校(1957-1962) 当克里的父亲被派往工作时,將克里送回美国麻萨诸塞州的寄宿制学校上学。1957年他到麻州西牛顿村的费森顿学校(Fessenden School)读书,在那里他结识了著名将军约翰·潘兴的孙子理查德·潘兴(Richard Pershing)。 次年,克里又转到新罕布什尔州的圣保罗学校,并于1962年从该校毕业。父亲做外交官员的那份薪水不足以负担克里的学费,于是克里那位没有孩子的大姨妈克莱拉·温索(Clara Winthrop)自愿为克里付学费。克里在圣保罗学校感到格格不入,因为他信奉天主教,政治上又倾向自由派,而圣保罗学校的大多数学生都是来自共和党、新教圣公会家庭。 尽管有些难以融入圣保罗学校的环境之中,克里在这儿结识了多位好友并拓展了自己的兴趣。他学习了如何在大庭广众面前演讲,并开始对政治产生兴趣。在业余时间他喜欢玩冰球和曲棍球。他曾与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罗伯特·米勒在同一队中打球。克里还与人组过一支乐队,他在其中是电吉他手,该乐队还在1961年出版过一张专辑,但是只发行了500张;2004年,当年专辑中的一张在拍卖网站eBay上以2551美元的价格被售出。 1959年,克里在圣保罗学校组建了「约翰·温纳特社」(John Winant Society)评论时事,该社团直到今日依然存在。1960年11月,克里进行了生命中第一篇政治演说,内容是支持约翰·F·肯尼迪参选美国总统。 会见肯尼迪总统(1962) 1962年,克里开始成为爱德华·肯尼迪竞选参议员的志愿工作人员。那年夏天他又开始与杰奎琳·肯尼迪同父异母的妹妹珍妮·欧勤克劳斯(Janet |
(1979年入党) 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副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部副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助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干部的儿子 | 生平 1964年8月至1970年8月,在国际关系学院英语系学习。其间,于1969年9月参加工作。1970年8月至1975年10月,在河北省赤城县参加劳动锻炼、后任城关中学教师。1975年11月至1979年4月,任安徽省淮南化肥厂生产科技术员、调度员。197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9年4月至1982年4月,任外贸部四局干部。1982年4月至1984年9月,任经贸部进出口局干部。1984年9月至1985年8月,任经贸部进出口局副处长。1985年8月至1986年8月,任经贸部进出口局处长。1986年8月至1988年12月,任经贸部对台贸易办公室副主任(副局级)。1988年12月至1990年8月,任经贸部对台经贸关系司副司长。1990年8月至1992年12月,任经贸部对台经贸关系司司长。1992年12月至1993年4月,任经贸部台港澳司司长。1993年4月至1996年6月,任外经贸部台港澳司司长。1996年6月至2001年2月,任外经贸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2001年2月至2003年3月,外经贸部副部长、党组成员。2003年3月至2005年10月,任商务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主管亚洲司、台港澳司,代管西亚非洲司、机电司、科技司、交流中心、亚太经贸促进会、非洲各贸易中心。 2005年4月25日,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王府井大饭店举行,会议宣读了商务部关于任命安民副部长为协会名誉会长的决定。2006年4月,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他还是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 2008年,当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代表对外友好界,分入第四十七组,并担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 家庭 父:安子文,曾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
(1992). "The Electronic Coffeehouse", New York Times. John Boudreau (1993). "A Cuppa and a Computer", Washington Post, Front Page. Marian Salzman (1995). "SFnet Leads Cyber Revolution", San Francisco Examiner. SFnet.org , Press Archive. Madanmohan Rao(1999), Bringing the Net to the Masses: cybercafes in Latin America Connected for development-Information Kiosks & Sustainability - UN ICT TaskForce Series 4 ITU 'Global Indicators Workshop on Community Access to ICTs' di Mexico City, 16-19 November 2004 Here's to the Techies Who Lunch, New York Times, August | to the Masses: cybercafes in Latin America Connected for development-Information Kiosks & Sustainability - UN ICT TaskForce Series 4 ITU 'Global Indicators Workshop on Community Access to ICTs' di Mexico City, 16-19 November 2004 Here's to the Techies Who Lunch, New York Times, August 27, 1994 report on Yahoo's best cafes, 2004. Xiao, Q., 2003. China’s Internet Revolution. |
白色恐怖 台湾白色恐怖时期 法西斯主義 纳粹主义 伊斯蘭主義 恐怖主义 共產主義恐怖主義 伊斯蘭恐怖主義 民族恐怖主義 分離主義 激進主義 邪教 黑社會 戰爭時期的性暴力 注釋 | 恐怖活动 暗杀 屠杀 人质 爆炸 搶劫 性暴力 种族清洗 人體試驗 危害人類罪 白色恐怖 台湾白色恐怖时期 法西斯主義 纳粹主义 伊斯蘭主義 |
赤腳,又稱光腳、赤足、裸足,古称跣足,即不穿鞋和袜子。原始社会的人一般赤脚,现代人在某些场合也赤脚,例如在进行与水有关的活动和在练习跆拳道、空手道、柔道等,同时赤脚也使用在某些宗教仪式中。有些人在家中會赤腳不穿拖鞋。 | 赤腳,又稱光腳、赤足、裸足,古称跣足,即不穿鞋和袜子。原始社会的人一般赤脚,现代人在某些场合也赤脚,例如在进行与水有关的活动和在练习跆拳道、空手道、柔道等,同时赤脚也使用在某些宗教仪式中。有些人在家中會赤腳不穿拖鞋。 |
2016年9月15日,希拉里在北卡罗来纳州重新开始拉票,并表示决不放弃,将坚持为普通人的权益而奋斗,希拉里的竞选团队也声称希拉里在服用了药物后恢复良好。 選後活動 2017年5月16日(美東時間15日),她在自己的Twitter上宣布發起新的政治團體「團結前進」(Onwards Together)。 2017年9月12日,出版她在選戰期間的回憶錄《何以致敗》。 政治立场 希拉里與其丈夫比爾·克林頓一樣,都是富有争议的政治人物,所作出的政治決定不少也存在爭議性。希拉里從政後,曾長期跟共和黨的溫和派合作,同時游走於民主黨內的自由派和中間溫和派之間;惟一般认为其依然具有偏向自由派的色彩。 2005年5月的一次盖洛普民意调查结果显示,54%的受访者认为希拉里属自由派,30%认为她属温和派,仅9%认为她属保守派。 一般認為希拉里在國內事務、特別在社會議題上是自由派,而經濟議題上她極力推行全民健保政策,但同時她亦支持開放的自由貿易政策,她於1990年代支持通過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NAFTA)(不少支持民主黨的工會反對自由貿易協定,認為自由貿易協定會傷及工人的就業,因為大量來自墨西哥的工人會加入美國的勞動市場),而在國防及外交上是民主黨內的鷹派,支持奉行干涉主義的外交政策。在參議員任內,作為民主黨員的她投票支持伊拉克戰爭,使她在後來的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期間被質疑投票決定及攻擊其取態,總的來說,民众对她的看法並無太大變化,多数人仍然认为希拉里属于偏向中間的自由派,而共和黨保守派也一直对她十分不滿。 對台灣立场 希拉蕊曾被揭露覆議“放任”中國大陸“併吞”台灣,藉此換取中國大陸政府註銷對美國上兆美元的債權。 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立场 根據爆料網站「維基解密(WikiLeaks)」披露的資料,希拉蕊·柯林頓曾在擔任國務卿時,當面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官員主張美國會力抗中華人民共和國染指南海,並稱倘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稱南海全都是中國的,那美國也可以說太平洋是「美國海(American Sea)」,並進一步表達若中華人民共和國無力制止朝鮮的核武计划,美國將會「用飛彈圍堵中國」。 著作 《希拉里回忆录 亲历历史》2003年,中文版2003年译林出版社 《希拉里回忆录 艰难抉择》2014年,中文版2014年台湾商業周刊版《希拉芯回忆录 抉择》。讲述了她在奥巴马政府中任国务卿时,所面临的外交抉择。 回忆录《何以致败》2017年9月12日,详细描述了她在2016年大选中输给特朗普的情况。无中文版 小说 《恐怖国家》(State of Terror),与加拿大作家露易丝·佩妮(Louise Penny)合作,一部国际政治惊悚小说,讽刺特朗普四年执政,2021年10月12日出版。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希拉里参议员官方网站 希拉里总统选举官方网站 英格蘭裔美國人 威爾斯裔美國人 蘇格蘭裔美國人 芝加哥人 克林顿家族 | 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立场 根據爆料網站「維基解密(WikiLeaks)」披露的資料,希拉蕊·柯林頓曾在擔任國務卿時,當面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官員主張美國會力抗中華人民共和國染指南海,並稱倘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稱南海全都是中國的,那美國也可以說太平洋是「美國海(American Sea)」,並進一步表達若中華人民共和國無力制止朝鮮的核武计划,美國將會「用飛彈圍堵中國」。 著作 《希拉里回忆录 亲历历史》2003年,中文版2003年译林出版社 《希拉里回忆录 艰难抉择》2014年,中文版2014年台湾商業周刊版《希拉芯回忆录 抉择》。讲述了她在奥巴马政府中任国务卿时,所面临的外交抉择。 回忆录《何以致败》2017年9月12日,详细描述了她在2016年大选中输给特朗普的情况。无中文版 小说 《恐怖国家》(State of Terror),与加拿大作家露易丝·佩妮(Louise Penny)合作,一部国际政治惊悚小说,讽刺特朗普四年执政,2021年10月12日出版。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希拉里参议员官方网站 希拉里总统选举官方网站 英格蘭裔美國人 威爾斯裔美國人 蘇格蘭裔美國人 芝加哥人 克林顿家族 罗德姆家族 耶魯法學院校友 衛斯理學院校友 美國女性律師 20世纪美国律师 律師出身的政治人物 美国第一夫人 美国民主党联邦参议员 纽约州联邦参议员 美国女性联邦参议员 |
經濟 隋文帝為了穩定經濟,提出許多政策,使農業、手工業及商業都有成長。隋朝的經濟制度基本繼承了北周舊制,在均田制的基礎上實行以租庸調製為主體的服役制度。為了保證關中地區糧食穩定,隋廷建築了許多大糧倉,到隋文帝末年時,天下積儲還可供五、六十年。手工業以絲織業、陶瓷業和造船業為代表。其中在河南安陽、陝西西安的墓葬中出土的白瓷天鵝壺,質地堅硬,造型美觀,是中國最早發現的白瓷器之一。大一統使隋朝商業比魏晉南北朝發達許多。當時規模宏大、商業繁華的都市依序有長安、洛陽、江都、成都和廣州,在當時的世界是罕見的。 農業 隋文帝採取減輕賦稅、徭役、刑罰和檢驗戶口的措施,為農業發展提供有利條件。隋朝的均田制上至親王官員,下至平民百姓,均有一定受田數量,其中永業田永不用歸還,露田則需於死後歸還官府。隋朝時期尚且掌握一定數量的荒地,得以延續北朝的均田制,然而已出現部分地區土地分配不均。蘇威建議減少功臣的配額以補足百姓所需,遭到王誼的反對作罷。當時南方遺留莊園制度未退,均田制只於北方見若干成效。另外,隋朝也在邊疆地區推行屯田制以維持軍隊開支。隋朝的租庸調制繼承北周制度,將租調力役和庸絹納入賦稅制度。隋煬帝更免婦人、部曲、婦婢之課,租調徭役按丁徵收。有鑑於隋統一前,有相當量的人口依附豪族而成為「浮戶」,為了重新登錄戶口數字,並確保賦役徵收,加強對人民的控制,推行「大索貌閱」 和輸籍制,將依附民從豪族勢力轉到國家手中而成編戶之民,增加賦役收入 。隋朝把力役變成庸絹,是中國經濟史上的重要變化。 由於隋朝人口持續增長,為農業提供大量勞動力,使墾田面積也不斷增加。589年耕地面積19,404,167頃,至隋煬帝時期增加到55,854,040頃。隋文帝在位期間還大力的修復,興建和改造了許多水利工程。如在壽州(安徽壽縣)修復的芍陂,灌溉農田達五千餘頃。在糧食充足情況下,為了儲存糧食以防治荒災,隋文帝在全國各州設置官倉與義倉,義倉防小災,官倉防大災。為了保證關中地區糧食穩定,在長安、洛陽、洛口(今河南鞏義)、華州(今陝西華縣)和陝州(今河南陝縣)等地建築了許多大糧倉,在長安、並州(今太原)儲藏大量布料。義倉又稱社倉,是民間使用的糧倉。585年隋文帝採納度支尚書長孫平的建議,初置義倉。596年令諸州於收穫時,支出部分糧食存於義倉。遇有災害,就在當地賑給。義倉設在鄉間,西北地方設在縣城,開倉較為方便。到隋文帝末年時,天下積儲還可供五、六十年。 然而隋廷過度將天下物資集中管理,逐漸加重人民負擔。隋文帝晚年提倡嚴刑峻法,官吏們因為畏懼而不敢發糧賑濟百姓。以至於糧倉在天災人禍中未能及時發揮功能。因此,即使各倉的倉儲充實,卻與一般民眾的生活水準成反比,日後更成為了反隋起事者的攻擊目標。。至隋煬帝時,由於驕奢揮霍和窮兵黷武,耗費了國家大量的財富,使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的破壞。隋煬帝攻打高句麗慘敗,死者數十萬,「天下死於役而家傷於財」。613年山東河南發生水災,耕稼失時,田疇多荒。天災人禍交加,官吏勾結商人哄抬物價,地主富豪也乘機高利盤剝,爆發了隋末民變。 手工業 隋朝手工業的組織規模和技術水準,在不少方面都超過了前代,其中具代表的是絲織業、陶瓷業和造船業。河北、河南、四川和江南都是絲織品的重要產地。相州(今河南安陽)的綾紋布非常精美,「雕刻之工,特雲精妙」;四川蜀錦也十分有名。江南地區的宣城、吳郡(今江蘇蘇州),會稽(今浙江紹興)、餘杭一帶的婦女勤於紡織,以雞鳴布最出名。陶瓷業方面,在瓷土選煉和施釉技術都有提升。其中在河南安陽、陝西西安的墓葬中出土的白瓷天鵝壺,質地堅硬,造型美觀,是中國最早發現的白瓷器之一。隋朝青瓷器是以高火候燒成,硬度遠遠超過晉朝青瓷。生產地區在河北、河南、陝西、安徽及江南各地。隋朝造船業很發達。隋朝準備伐南朝陳時,楊素督造五牙大戰船,船上有五層樓,高百餘尺,前後安置了六個長五十尺的拍竿,用以撞擊敵船。隋煬帝巡遊江都時建造幾千隻船,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資,也顯現出隋代高超的造船技術。這些船有皇帝坐的龍舟、皇后坐的翔螭、宮妃坐的浮景,還有漾彩、朱鳥、蒼螭、白虎等種類。其中供隋煬帝乘坐的龍舟規模最大且精美。 為朝廷服務的手工業,組織龐大,人數眾多,在手工業中佔主導地位。隋廷把全國各地大批優秀工匠遷居長安、洛陽,並經常徵發各地工匠輪番到京城服役。主管官營手工業的最高機構是尚書省的工部;具體管理官府所需各項產品的機關是太府寺(隋煬帝時分置少府監);負責長安、洛陽皇宮及官廨土木工程的是將作寺(後改為將作監)。太府寺(或稱少府監)下設有左尚、右尚、內尚、司織、司染、掌治、鎧甲、弓弩等署。在一些地方州縣和礦產地區,也設有管理官府手工業作坊的機構。在這些官營手工業作坊中勞動的主要是官奴婢、刑徒和長期服役的工匠及短期輪番服役的地方工匠。這些受朝廷驅使的能工巧匠們,為隋朝皇室、官吏、軍隊生產各種生活用品和軍需器械,建造像長安大興城、洛陽東都等偉大都城。 商業 大一統使隋朝商業比魏晉南北朝發達許多,當時規模宏大、商業繁華的都市是長安、洛陽二京,在當時的世界是罕見的。長安有東西二市,東市名都會,西市名利人,外國商賈很多。洛陽在隋唐大運河開鑿以後成為南北貨物的集散地。洛陽有三市,東市名豐都,南市名大同,北市名通遠。其中通遠市臨通濟渠,周圍六裡,二十門分路入市,商旅雲集,停泊在渠內的舟船,數以萬計。江都是江南貨物集散地,藉由運河之便「北通涿郡之漁商,南運江都之轉輸,其為利也博哉!」。而宣城、毗陵(今江蘇常州)、吳郡(今江蘇蘇州)、會稽(今浙江紹興)、餘杭(今浙江杭州)、東陽(今浙江金華)等等商業城市都是江南繁華之地。成都是巴蜀地區的商業中心,而廣州是海外貿易的重心。當時隋朝的貿易路線分為西域絲路和海上貿易。西域絲路主要經河西走廊、西域到波斯薩珊王朝、歐洲東部的東羅馬帝國。海上貿易,通南洋諸國和日本,對日本的關係尤為密切。 南北朝時期貨幣不一致,南朝梁和南陳有五銖錢,嶺南(粵地)盛行鹽米布,北齊有常平五銖、北周有永通萬國、五行大布、五銖錢三類,河西諸郡用西域金銀錢。隋初,各地仍然多使用各地錢幣。581年隋文帝制定新五銖錢,每一千錢重四斤二兩,禁止古錢和私錢流通。並且陸續在江都(今江蘇揚州)立五爐,在江夏(今湖北武漢)立十爐,在成都(今四川成都)立五爐,依照規定鑄造五銖錢。隋煬帝末期,政治腐敗,私鑄盛行。每一千五銖錢只重一斤,甚至翦鐵片、裁皮革、糊紙錢混入銅錢中使用。隋末錢賤物貴,幣制崩敗,一直亂到亡國。自魏晉以至隋唐,穀物和絹帛等實物經常被用為交換的媒介。 建設 隋朝時期,隋文帝與隋煬帝建設許多設施,以提升隋朝政治、軍事、經濟與貿易的影響力與流動力。當時建設有長安大興城、洛陽東都、大糧倉、隋唐大運河、馳道與隋長城。為了方便管治潼關以東地區與維持關中糧食供應,建設洛陽東都以即在洛口倉、迴洛倉等地興建大糧倉。並在全國各地廣設官倉與義倉,既備國家軍政之需,又可積穀防災。為了鞏固北方國防力量,建立通往並州的馳道,擴建隋長城以保護歸附的北方民族。這些建設帶動關中地區與南北各地區經濟與貿易發展,最後又以隋唐大運河、大興城與东都城最有名。 大運河 隋朝的政治和軍事中心位於關中和華北地區,經濟中心則是有大量糧食和紡織品的江南。如何維繫這些地區來便捷的運輸資源與軍力,就仰賴了數條運河。隋廷所開的運河大部分是利用自然河道,或是疏濬前代業已乾涸的舊溝,只有部分是以人力新開鑿。數條運河的連結成為全國性的運輸網路。 584年 隋文帝為了將關東資源便利的運至關中,任用宇文愷引渭水自長安開鑿到潼關的廣通渠,但砥柱仍阻礙關東漕運。587年為了興兵伐南朝陳,循前486年吳王夫差的開鑿的邗溝興建山陽瀆,自山陽(今江蘇淮安)至揚子(今江蘇儀征)入大江邊的江都(今江蘇揚州)。隋煬帝時大規模發展運河:605年開通通濟渠(又稱汴渠),並且在兩岸築御道,種植柳樹護岸。西段自今洛陽西郊引谷水、洛水入黃河。東段自滎陽汜水鎮東北開始,循夫差所開運河故道,引黃河經汴水、泗水達淮河,經過汴州(今河南開封)、宋州(今河南商丘)、宿州(今安徽宿州)、泗州(今安徽泗縣)等城市。同年又發淮南民十餘萬人再度修築山陽瀆,整治取直,中間不再繞道射陽湖以直達長江。為了將隋代江南的稅糧食和紡織品運到中都城,610年開築江南運河,自京口(江蘇鎮江)引大江經吳州(江蘇蘇州)至餘杭(今浙江杭州)的錢塘江。長八百餘裡,廣十餘丈。至此完成運河南段,隋煬帝還準備渡浙江遊會稽山。由於東征高句麗需要運輸龐大物資,大業四年(608年)發河北諸郡民男女百餘萬人開開通永濟渠,引黃河支流沁水南至黃河,北接衛河直達涿州(今河北保定),完成運河北段。涿州便成為東征高句麗的人員與物資的集中地。隋煬帝不恤民力,大造運河,又藉運河行奢華之事。611年隋煬帝乘龍舟自江都(今江蘇揚州)直達涿州。隋煬帝帶著百官和兩岸步行的候選士人數千人,泊了五十多天才到涿州,平均一天只走五十多裡。普通民船如果一晝夜走一百里,自江都到涿州不過一個月。 由廣通渠,永濟渠、通濟渠、山陽瀆和江南運河組成隋唐大運河。洛陽位居運河中心,西接首都長安,南通杭州,北通涿州,成為天下貨物集散地;江都形成江南貨物集散地,成為隋唐經濟重心;運河沿岸在唐朝中後期發展出數座「草市」的商業城市,促使運河沿線的經濟發展;還連通海上絲路,如揚州就有日本、新羅或渤海等外國商人駐足。雖然運河也帶來一些副作用,提升沿岸土壤的鹽鹼化與洪澇旱災的增加,但是隋唐大運河促使地域社會間人才,物資、思想的廣泛交流,整合中國各地資源,提升凝聚力。 大興城 原漢長安城久經戰爭,殘破不堪。而且宮室形制狹小,不能適應新建的隋帝國都城的需要。加之幾百年來城市污水沉澱,壅底難泄,飲水供應也成問題。因此,隋文帝放棄龍首原以北的漢長安城,於龍首原以南漢長安城東南選擇新址建新長安城。582年一月隋文帝命宇文愷負責設計建造新城,因為隋文帝曾被封為大興公,因此取名大興城,隔年三月竣工。 大興城參考北魏洛陽城和北齊鄴都南城,城池平面佈局整齊劃一,形製為長方形。全城由宮城、皇城、裡坊三部分組成,完全採用東西對稱佈局。裡坊面積約佔全城總面積的88.8%,居民住宅區的大幅度擴大是大興城建築總體設計的一大特點。城址落於龍首原上,北臨渭河,南依灞水與滻水,地形南高北低,城南崗原起伏。龍首原以南的「六坡」視為乾之六爻,依次稱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根據《易經》,初九高坡代表「潛龍勿用」。九二高坡是「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大人」代表德位兼備的人,所以建設宮城作為帝王之居。九三高坡代表「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隨時警惕居高位而不驕,處下位而不憂,所以興建皇城讓文武百官健強不息、忠君勤政的理念。九五高坡代表「九五至尊」,屬「飛龍」之位,不欲常人居之。所以在這條高崗的中軸東西向,對稱地建築東面的大興善寺(佛教)與西面的玄都觀(道教),希望能借用神明鎮壓九五高坡的帝王之氣。由於代表皇宮的紫微宮居於北天中央,所以皇宮只能佈置在較低處的北邊,然而北邊有渭河相倚,也比較適合防禦。「六坡」成為大興城的骨架,皇宮、朝廷和寺廟與一般居民區形成鮮明對照。岡原之間的低地,開渠引水,挖掘湖泊,增大城市的水道。這樣充分利用地形的優勢,增大立體空間,顯得更加雄偉壯觀。 大興城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為巨大的城市之一,是東亞世界的典範。渤海國上京龍泉府就是效仿了長安的規劃。倭國(即日本,時為飛鳥時代)的平城京(今奈良市)及平安京(今京都市)不僅形制和佈局模仿長安,就連宮殿、城門、街道的名字也取為朱雀門及朱雀大道。 东京城 仁寿四年八月,在隋炀帝即位后不久,并州总管汉王杨谅谋反。此事让隋炀帝深感山东民心尚未尽附,定都关中则兵难赴急,亟需在中原之地另建陪都以便掌控北齐南陈旧地。加之关中历年为都,土地肥力下降而难以供养庞大的中央府兵与官吏团体,而洛伊盘地水陆交通便利,便于收集和转运贡赋,故于同年十一月下诏于洛伊间营建新都东京城。翌年大业元年三月,以宰相杨素领衔,将作大匠宇文恺董建,正式开始营建工程,隔年正月竣工,历时仅十月。大业五年,易「东京」曰「东都」,此后「东都洛阳城」的名号一直沿用至五代首都自长安迁自开封。而此后,直到靖康之变东都城毁于金军之前,东都城则作为「西京洛阳城」。 东都城作为宇文恺继大兴城之后的又一个杰出城市规划作品,沿袭了大兴城的设计思路,城池平面佈局整齊劃一,形制几近正方形,全城由宮城、皇城、外郭城里坊三部分組成,宫城「紫微城」在北,其南由皇城「太微城」环绕。但是与大兴城以及北魏洛陽城和北齊鄴都南城所不同,宫城与皇城偏于全城西北隅,并不採用東西對稱佈局,这是由邙山与洛水的走势决定的:当时周公营造的洛邑双城,即以周王城为基础的汉河南县城与以成周城为基础的汉魏洛阳城俱因历年战乱而残破不堪,难以沿用,故新都基址只能在双城之间选取。而此间地势,洛水自西南而向东北流走,邙山则自西北略往东南延伸,导致只有周王城东邻的洛北高地稍显地势高亢开阔,适合布置宫城与皇城。如是定下全城礼仪轴线后,轴线以西,周王城以南的地域为涧洛交汇之处,池沼横生,不适宜布置里坊,故全城里坊只能集中布置在宫城东南的洛水南岸,造成皇宫在西北里坊在东南的不对称布局。 针对上述布局未能则中立国不合礼制的缺陷,宇文恺给出了许多别出心裁的弥补:城市的子午走向略作调整,使宫城的中轴线与邙山主峰翠华峰与伊阙龙门的连线完全重合,号称仿汉长安城遥以子午谷为天阙而遥指伊阙为对景;周王城范围内法象紫微垣之西的少微垣星区,建设五座亲王府邸(五诸侯)、十六所离宫别院(轩辕)与海池“凝碧池”(咸池),与法象天市垣的外郭城城市坊区大致对称,使城市建筑群整体布局不会过于失衡;西郊夕月坛置于皇城西南隅丽景门西南十五里处,与外郭城东垣南门建春门百步外的东郊朝日坛因皇宫中轴-建国门大街轴线对称,使得宫城中轴线虽不是城市的中轴,但却是礼制布局的中轴。同时,东都城的规划手法相较大兴城更为纯熟,东都里坊基本都为方一里的规整正方形,而不似大兴城里坊长宽不一,各里坊面积差距悬殊;皇宫处于高亢干爽之地,避免了大兴宫常患雨涝的缺陷;城坊利用率也远较大兴城为高,虽然城池面积仅约比大兴城面积一半稍多,但城内人口并不比大兴城逊色,故而没有出现大兴城西南诸坊俱为田野的荒凉景象;洛阳三市摆脱对称布局的掣肘,可沿城中漕渠安置于里坊区的辐射中心,促进了城内商业的繁荣。但是,效仿南朝建康引洛水贯都的布局仍然成为城市设计的最大败笔:此举虽使得城中水陆交通异常便利,也造就了洛都「法象天汉」的宏大布局,但也造成了外郭城出现东西两大缺口,无法构成有效的防御体系;继而引起皇宫两城不得不多置隔城加强防御,而使得皇城狭小,不得不在宫城东侧另建东城安置官司;洛水流量不稳定,含沙量高,虽在洛水入城处建凝碧池及三陂以控制水量,同时修城中五渠以进行分流,入唐以后仍无法阻止洛水在城中多次泛滥。 东都城在隋唐时是东亚仅次于大兴城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与宏大都市,其重视漕运河渠、规划模数严整方正的规划手法同样影响到东亚诸国首都。倭國的平城京及平安京形制和佈局虽模仿長安,但自号「洛阳」,其里坊宫室的规划手法更与东都城如出一辙。 隋长城 隋朝建立初年,为应对来自边界以北的游牧民族突厥的威胁,隋文帝遂下令在前朝工程的基础上增修长城。而在隋炀帝即位后,一方面隋朝需要继续戒备来自突厥的袭扰;另一方面隋朝还要着力对付来自西北方面吐谷浑的侵袭,边防压力加大。为此,自隋文帝开皇元年至隋炀帝大业四年的28年中,隋朝两代统治者先后7次大规模修筑长城,前后共调发近200万劳力,于隋朝北部和西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增建城垒,在前代北魏和北周、北齐修筑长城的基础上,建成了东起紫河,中经朔方、灵武,西至榆谷以东的长城、筑垒等防御工事,稳固了隋朝的北方边境。但与此同时,也给民众带来了巨大灾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大部分隋长城均已荡然无存。 文化 學術思想 隋文帝前期主張調和儒佛道思想,並且主張樸實文學,反對南朝艷麗的文學思想。他提倡儒學,把儒家學說提升到治國不可或缺的地位,鼓勵勸學行禮。各地紛紛廣建學校,關東地區學者眾多,儒學一時興盛。南北朝儒學流派不同,說經各有義例,到隋朝時沒有統一的經典,使得科舉制度在明經考試方面仍然困難。到隋文帝晚年,他崇尚刑法,公開助佛反儒。601年,隋文帝認為學校多而不精,下令廢除所有學校,只保存京師國子學,名額限七十人。劉炫上書切諫,隋文帝不聽。同時下令營造寺塔五千餘所。隋煬帝時雖然恢復各地學校,然而儒生的地位仍未改善。此時最著名的儒生有劉焯、劉炫,二劉學識豐富,受當時儒生景仰。然而劉炫乘隋文帝購求書籍的機會,偽造書百餘卷,題名為《連山易》、《魯史記》等,騙取賞物。劉焯也因計較束脩,聲名不佳。隋文帝晚年助佛反儒的舉動,使得不少儒生後來都參加隋末民變。 王通是隋末大儒與隋朝著名的思想家,諡為「文中子」。他主張執政者應該先德後刑才能讓人心服;提倡儒道佛三教應該共同相處,而不是互相抵制。又主張天人之事與天地人三才不相離等思想。他著有《太平十二策》、《續六經》(又名《王氏六經》)與《文中子中說》。他的孫子王勃是初唐四傑之一,而他的弟子魏徵亦是唐朝初年的名臣。他的學說,對後來宋代的理學影響深遠。 佛學思想大多為唯心主義,其中最興盛的天台宗主張止觀說,而禪宗主張頓悟說。止觀又稱為寂照、明靜,主張止息一切外境與妄念,專注於特定對象,並產生對於該對象的正智慧。頓悟為「明心見性」法門,即是主張頓悟。主張凡事通過正確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領悟要領,從而指導正確的實踐而獲得成就。 文學、史學與音韻學 隋朝時間較短,對中國文學的影響不大。雖然有提出改革浮靡文風的要求,但是後繼中斷,古文運動需要到中唐時期才成功的發展起來。當時有專門研究音律學的著作,也有不錯的散文與詩歌。在南北朝時,南朝文學講究聲律和彩色,北朝文學講究質樸切實用。然而南朝艷麗的文學的豔麗較為強勢,受隋煬帝喜好,成為宮廷詩歌。隋朝南北著名文士,總數也不過十餘人。584年隋文帝下令要求樸實文學。北朝文學中,楊素的〈出塞詩〉反映征戰的體驗,盧思道的〈從軍行〉和薛道衡的〈豫章行〉表現征人、思婦的真實感受。隋煬帝提倡華麗的南朝文學,他醉心於南朝的豪華,「三幸江都」,「好為吳語」。「貴於清綺」、「宜於詠歌」的南朝文學,正合他的口味。隋煬帝是一個文學家,最有名的是《江都宮樂歌》。每作詩文,都要南朝名士庾自直評議後才發表出來,可見他是南朝文學有力的提倡者。杜正藏所著的《文章體式》,有助於學習南朝文學,號為「文軌」。甚至連高句麗、百濟也學習杜書,稱為《杜家新書》。這使得南朝文學流行到外國,影響甚大。 史學方面,隋朝之前的史書,或由官方撰寫,或由民間人士自行撰寫。其思想比較自由,品質也佳,只是不容易取得官方史官紀載的內容。593年隋文帝宣佈禁止民間私撰國史,評論人物。此後國史的撰寫成了皇權的專利,限制隋朝史學的發展,並對後世史學帶來重大影響:確立由國史館專修國史制度,並成為由當朝政府官修前朝紀傳體國史的先聲;並且迫使民間修史轉向更開拓的史學領域,從而創立新的史著體裁。隋朝的類書(類似現今的百科全書)主要有虞綽的《長洲玉鏡》、虞世南的《北堂書鈔》、諸葛穎的《玄門寶海》等。《長洲玉鏡》編撰精當,採事弘富卻無重複之弊。 因南北文化融和,音韻學與目錄學的成就尤為卓越。開皇初年,顏之推、蕭該、長孫納言等八人和陸法言討論音韻學,皆認為各地區聲調分歧很大,南北用韻不同。以前諸家韻書,定韻缺乏標準,都有錯誤。陸法言記錄了諸人議論的要旨,於601年寫成《切韻》五卷。這部書統一書面的聲韻,反映了當時漢語的語音,是中國最早的音韻書。這一語音系統完整的保存在後世的《廣韻》及《集韻》等書中。目錄學方面,隋代有名的有佛教的《大隋眾經目錄》,道家的《道經目錄》,費長房所撰的《歷代三寶記》與釋彥琮所撰的《隋仁壽年內典錄》。隋廷收集南、北兩朝所有書籍共37萬卷,並編有《隋大業正御書目錄》。唐朝魏徵就是依此編寫出《隋書·經籍志》,成為隋以前著述的總錄,在目錄學上的地位與班固的《漢書·藝文志》相同。 宗教 自南北朝以來,佛道儒統稱三教,佔據思想領域的主導地位。隋文帝主張調和宗教與儒學,採用三教並重的策略,並容儒教、佛教與道教以相輔治國。由於國家開放,流行於西亞的祆教也在中國廣為流傳。 隋朝時期佛教進入興盛階段,這是因為皇帝與佛教的淵源密切。北周武帝滅佛時,智仙神尼隱藏在楊家,預言隋文帝日後會做皇帝,重興佛法。隋文帝深信自己得佛保佑,對群臣宣稱「我興由佛法」,所以積極提倡佛法,晚年甚至排斥儒學,佛教成為隋朝國教。581年,隋文帝招請隱居僧侶出山,號召佛徒「為國行道」,並且聽任人民出家。隋煬帝時,朝庭對佛教也是採取積極扶持的政策,隋煬帝還向天台宗開創人之一智者大師智顗受戒,成為佛家弟子。然而皇帝也對佛教嚴加控制,例如把江南佛教有影響的名士集中在揚州,以便支配,並下令「沙門致敬王者」。 當時主流的佛教派系有天台宗、三論宗和三階教。天台宗講究將「教」、「觀」兩者發揮到極致並圓融一體,認為法界無相,萬物一體。止觀是主要修行方式。三論宗因研究《中論》、《十二門論》、《百論》而著稱。主張世間、出世間的萬有諸法,是從眾多因緣和合而生,是眾多因素和條件結合而成的產物。隋朝共修建寺塔5000餘所,塑造佛像數萬,並且翻譯數萬佛經,使佛經流佈多於儒經數百十倍。隋文帝狂熱重崇佛,僅頭兩次在各州興建舍利佛塔就有83所之多,其中以大興善寺最有名。又令計口出錢,營造佛像;替京師和大都邑的佛寺,寫經四十六藏,凡十三萬卷,修治舊經四百部。隋煬帝修治舊經六百十二藏,二萬九千餘部,成立翻經館及翻經學士,下令裝補故經,並寫新本,共譯經九十部,五百一十五卷。。 道教在南北朝時,分成南北天師道二系,到隋朝時方相互交流。茅山宗成為道教的主要派系,傳道範圍也從南方延伸到了北方,元始天尊在此時被奉為最高神靈。隋文帝對道教極為尊重,下紹保護道教,下令重修樓觀宮宇,度道士一百二十人並親幸道場。開皇年號即採自道教經典中所謂的天地開劫。隋廷設立道舉制度,規定士人須兼通道德經,置崇玄學和玄學博士,定期宣講道書,派人整頓道書。由於隋文帝崇信佛教,隋代的道教始終不如佛教興盛。此時的道士擅長以符命參與改朝換代,道士張賓就曾協助隋朝建國。所以隋文帝對道教頗為尊重,大擢張賓、焦子順、董子華等道士。 隋煬帝對道士也優禮有加,在即位前曾以手書召道士王遠知謂「夫道得眾妙,法體自然,包涵二儀,混成萬物,人能弘道,道不虛行」。隋炀帝居東、西兩都或出遊,總有僧、尼、道士、女官(女冠,女道士)隨從,稱為四道場。金丹術為隋煬帝所推崇,許多道士以擅長煉製長生不死之藥而獲得寵信。嵩山道士潘誕為他合煉金丹,六年不成,潘誕解釋要有童男女膽汁骨髓各三斛六鬥才可以煉成,隋煬帝發怒而殺潘誕。然而,煉製金丹的技術也推動隋唐醫藥化學之發展。道教修鍊當中非常重要的「內丹」一詞也形成於此時,青霞子蘇元朗提出「歸神丹於心煉」,提倡「性命雙修」,進一步推動了內丹術理論的發展。他強調心身的全面修鍊,以此為內丹修鍊的核心。而葛洪的金丹術,以後遂稱外丹。當時道士尚流行辟穀術以修煉成仙。辟穀術主張不吃五穀,只喝水和吃寒食。隋煬帝曾詔請擅長辟穀術的徐則入宮,並尊敬擅長辟穀術的建安宋玉泉、會稽孔道茂與丹陽王遠知等道士。 祆教即瑣羅亞斯德教,又稱拜火教。波斯人瑣羅亞斯德創立。流行於波斯和西域各國,早在北魏時隨粟特人傳入中國,隋朝設薩保官職以管理祅教。其教義認為宇宙是由光明神阿胡拉·馬茲達和黑暗神安哥拉.曼紐互相鬥爭,火代表善神,故拜火。主神在中國被稱為「胡天」、「天神」,主要經典是《阿維斯陀》。 藝術 隋朝的時候,由於政教的關係,因此繪畫受到重視。隋朝繪畫仍以人物或神仙故事為主,敦煌莫高窟之繪畫藝術跟皇室倡佛有密切關係。展子虔與董伯仁齊名,與東晉顧愷之、南朝齊陸探微及南朝梁張僧繇並稱前唐四大畫家。展子虔歷經北齊、北周與隋朝,曾在隋朝任朝散大夫,後任帳內都督。畫過佛教畫《法華經變》,風俗畫《長安車馬人物圖》,但均沒有傳世。元朝《畫鑒》認為展子虔是唐畫的始祖。舊傳為他所作的山水畫《遊春圖》,用勾勒刷法,著大青綠。空間透視安排合理,注意遠近關係和山樹人物的比例,能夠於咫尺之中,具備千里之趣,可能解決「人大於山,水不容泛」的空間處理問題。于闐畫家尉遲跋質那,善畫西域人物,時人稱「大尉遲」。他擅長陰影暈染,即「凹凸法」。對後世繪畫很有影響。隋朝書法巧整兼力,不離規矩。初唐大家的風範規模,在此已經初步形成。著名的書法家有丁道護、史陵與智永。墨跡則有千字文與寫經。隋代的書法以碑刻為大宗,《龍藏寺碑》、《啟法寺碑》、《董美人志》等碑刻顯示書法風格。隋末唐初尚有書法家虞世南,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唐初四大家」。 隋朝音樂受北朝胡漢民族的音樂與南朝宋、齊、梁的音樂的影響,宮廷樂歌雜有「胡聲」。隋滅南朝陳後設置清商署來管理。隋煬帝時,設置清樂、西涼、龜茲、天竺、康國、疏勒、安國、高麗、禮畢等九部樂。當時樂器有曲項琵琶、豎頭箜篌、答臘鼓和羯鼓等,都是從西北異域流傳過來的,在當時已經知道音階有七音而非五音而已。萬寶常與何妥是隋朝有名的音樂家。何妥是何國(即 Kushanika,位於今烏茲別克)人,他還擅長哲學。592年以國子博士受命制定正樂,當時諸重臣議論紛紛,萬寶常也參與討論,然而一時沒有結果。最後何妥用計讓隋文帝採用黃鐘宮而解決糾紛。何妥又為隋煬帝作御車「何妥車」。著有《樂要》、《周易講疏》等書籍。萬寶常著有《樂譜》。當時隋文帝受胡音與南朝「亡國之音」困擾,為了制定正樂召集牛弘、辛彥之與何妥等人整頓音樂,產生符合隋朝一統天下的國樂。當時重臣鄭譯、蘇威與何妥等人討論許久而沒有定論。萬寶常雖然表達意見,然而身分低下,其建議不被採用。不過他取得隋文帝的同意,以他所提的「水尺律」來調製樂器。萬寶常雖有抱負,卻因受一些權貴們的嫉恨,鬱郁不得志而去世。他的音樂在當時被說成是「西域之樂,乃四夷之樂,非中士所宜行也。」《隋書·音樂志》也把八十四調誤認為是鄭譯的理論,實際上這是萬寶常的研究成果。 科技 隋朝繼承北朝與南朝的科學知識,其科技成就表現在天文曆法、數學、博物學、建築學與醫學上。隋朝數學發達,當時士人皆須學習簡易九數,在國子監(大學)設有算學(數學系),專門數學人才的培養也在隋代才正式成立。隋朝曆法比前朝更加精密。600年劉焯借由北朝張子信的數據,測定歲差為76年差一度,已接近準確值。604年劉焯制定出《皇極歷》,推日行盈縮,黃道月道損益,日月食多少及所在所起,都比以前諸歷精密,而且提出「等間距二次內插法」的公式。《皇極曆》比過去的曆法準確,雖然被排斥不得施行,但對後世曆學提供了新標準。定朔法、定氣法也是劉焯的創見。 隋文帝平定南朝陳後將南朝的渾儀、渾天象及天文圖籍都集中於長安,並且命庾季才與南朝周墳參照各家星官,繪成星圖。周墳與袁充等人還在太史局教授星象知識。隋朝丹元子,按照東晉陳卓所定的星宮,把天上星星的步位,編成一篇七字長歌,叫做《步天歌》,文句淺顯,便於傳誦。隋末唐初,李播寫成《天文大象賦》,用詩賦描述全天星官。隋朝的星官體系十分發達,然而還有兩個弱點:當時過分強調三家星的區分,使星空劃分成為二元體系;在拱極區與黃道間,還有一些區域比較空白,命名的星星仍不夠多。隋廷提倡博物學,在當時出現大量地方誌(或稱圖志、圖經)。隋廷明令全國各地推行方志編寫,最後著有《諸郡物產土俗記》、《區宇圖志》與《諸州圖經集》。隋煬帝又詔天下諸郡上風俗物產地圖,據以編成《物產土俗記》及《區宇圖志》。朗蔚之採各地所上圖經而纂成《隋諸州圖經集》二百卷。裴矩於大業時期在張掖掌管互市,從書傳及西域商人的言論中,搜集西域山川、姓氏、風土、服章、物產等資料而寫成《西域圖記》。這本書還記載自敦煌通中亞諸國直至地中海的三條絲路。 | 大運河 隋朝的政治和軍事中心位於關中和華北地區,經濟中心則是有大量糧食和紡織品的江南。如何維繫這些地區來便捷的運輸資源與軍力,就仰賴了數條運河。隋廷所開的運河大部分是利用自然河道,或是疏濬前代業已乾涸的舊溝,只有部分是以人力新開鑿。數條運河的連結成為全國性的運輸網路。 584年 隋文帝為了將關東資源便利的運至關中,任用宇文愷引渭水自長安開鑿到潼關的廣通渠,但砥柱仍阻礙關東漕運。587年為了興兵伐南朝陳,循前486年吳王夫差的開鑿的邗溝興建山陽瀆,自山陽(今江蘇淮安)至揚子(今江蘇儀征)入大江邊的江都(今江蘇揚州)。隋煬帝時大規模發展運河:605年開通通濟渠(又稱汴渠),並且在兩岸築御道,種植柳樹護岸。西段自今洛陽西郊引谷水、洛水入黃河。東段自滎陽汜水鎮東北開始,循夫差所開運河故道,引黃河經汴水、泗水達淮河,經過汴州(今河南開封)、宋州(今河南商丘)、宿州(今安徽宿州)、泗州(今安徽泗縣)等城市。同年又發淮南民十餘萬人再度修築山陽瀆,整治取直,中間不再繞道射陽湖以直達長江。為了將隋代江南的稅糧食和紡織品運到中都城,610年開築江南運河,自京口(江蘇鎮江)引大江經吳州(江蘇蘇州)至餘杭(今浙江杭州)的錢塘江。長八百餘裡,廣十餘丈。至此完成運河南段,隋煬帝還準備渡浙江遊會稽山。由於東征高句麗需要運輸龐大物資,大業四年(608年)發河北諸郡民男女百餘萬人開開通永濟渠,引黃河支流沁水南至黃河,北接衛河直達涿州(今河北保定),完成運河北段。涿州便成為東征高句麗的人員與物資的集中地。隋煬帝不恤民力,大造運河,又藉運河行奢華之事。611年隋煬帝乘龍舟自江都(今江蘇揚州)直達涿州。隋煬帝帶著百官和兩岸步行的候選士人數千人,泊了五十多天才到涿州,平均一天只走五十多裡。普通民船如果一晝夜走一百里,自江都到涿州不過一個月。 由廣通渠,永濟渠、通濟渠、山陽瀆和江南運河組成隋唐大運河。洛陽位居運河中心,西接首都長安,南通杭州,北通涿州,成為天下貨物集散地;江都形成江南貨物集散地,成為隋唐經濟重心;運河沿岸在唐朝中後期發展出數座「草市」的商業城市,促使運河沿線的經濟發展;還連通海上絲路,如揚州就有日本、新羅或渤海等外國商人駐足。雖然運河也帶來一些副作用,提升沿岸土壤的鹽鹼化與洪澇旱災的增加,但是隋唐大運河促使地域社會間人才,物資、思想的廣泛交流,整合中國各地資源,提升凝聚力。 大興城 原漢長安城久經戰爭,殘破不堪。而且宮室形制狹小,不能適應新建的隋帝國都城的需要。加之幾百年來城市污水沉澱,壅底難泄,飲水供應也成問題。因此,隋文帝放棄龍首原以北的漢長安城,於龍首原以南漢長安城東南選擇新址建新長安城。582年一月隋文帝命宇文愷負責設計建造新城,因為隋文帝曾被封為大興公,因此取名大興城,隔年三月竣工。 大興城參考北魏洛陽城和北齊鄴都南城,城池平面佈局整齊劃一,形製為長方形。全城由宮城、皇城、裡坊三部分組成,完全採用東西對稱佈局。裡坊面積約佔全城總面積的88.8%,居民住宅區的大幅度擴大是大興城建築總體設計的一大特點。城址落於龍首原上,北臨渭河,南依灞水與滻水,地形南高北低,城南崗原起伏。龍首原以南的「六坡」視為乾之六爻,依次稱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根據《易經》,初九高坡代表「潛龍勿用」。九二高坡是「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大人」代表德位兼備的人,所以建設宮城作為帝王之居。九三高坡代表「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隨時警惕居高位而不驕,處下位而不憂,所以興建皇城讓文武百官健強不息、忠君勤政的理念。九五高坡代表「九五至尊」,屬「飛龍」之位,不欲常人居之。所以在這條高崗的中軸東西向,對稱地建築東面的大興善寺(佛教)與西面的玄都觀(道教),希望能借用神明鎮壓九五高坡的帝王之氣。由於代表皇宮的紫微宮居於北天中央,所以皇宮只能佈置在較低處的北邊,然而北邊有渭河相倚,也比較適合防禦。「六坡」成為大興城的骨架,皇宮、朝廷和寺廟與一般居民區形成鮮明對照。岡原之間的低地,開渠引水,挖掘湖泊,增大城市的水道。這樣充分利用地形的優勢,增大立體空間,顯得更加雄偉壯觀。 大興城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為巨大的城市之一,是東亞世界的典範。渤海國上京龍泉府就是效仿了長安的規劃。倭國(即日本,時為飛鳥時代)的平城京(今奈良市)及平安京(今京都市)不僅形制和佈局模仿長安,就連宮殿、城門、街道的名字也取為朱雀門及朱雀大道。 东京城 仁寿四年八月,在隋炀帝即位后不久,并州总管汉王杨谅谋反。此事让隋炀帝深感山东民心尚未尽附,定都关中则兵难赴急,亟需在中原之地另建陪都以便掌控北齐南陈旧地。加之关中历年为都,土地肥力下降而难以供养庞大的中央府兵与官吏团体,而洛伊盘地水陆交通便利,便于收集和转运贡赋,故于同年十一月下诏于洛伊间营建新都东京城。翌年大业元年三月,以宰相杨素领衔,将作大匠宇文恺董建,正式开始营建工程,隔年正月竣工,历时仅十月。大业五年,易「东京」曰「东都」,此后「东都洛阳城」的名号一直沿用至五代首都自长安迁自开封。而此后,直到靖康之变东都城毁于金军之前,东都城则作为「西京洛阳城」。 东都城作为宇文恺继大兴城之后的又一个杰出城市规划作品,沿袭了大兴城的设计思路,城池平面佈局整齊劃一,形制几近正方形,全城由宮城、皇城、外郭城里坊三部分組成,宫城「紫微城」在北,其南由皇城「太微城」环绕。但是与大兴城以及北魏洛陽城和北齊鄴都南城所不同,宫城与皇城偏于全城西北隅,并不採用東西對稱佈局,这是由邙山与洛水的走势决定的:当时周公营造的洛邑双城,即以周王城为基础的汉河南县城与以成周城为基础的汉魏洛阳城俱因历年战乱而残破不堪,难以沿用,故新都基址只能在双城之间选取。而此间地势,洛水自西南而向东北流走,邙山则自西北略往东南延伸,导致只有周王城东邻的洛北高地稍显地势高亢开阔,适合布置宫城与皇城。如是定下全城礼仪轴线后,轴线以西,周王城以南的地域为涧洛交汇之处,池沼横生,不适宜布置里坊,故全城里坊只能集中布置在宫城东南的洛水南岸,造成皇宫在西北里坊在东南的不对称布局。 针对上述布局未能则中立国不合礼制的缺陷,宇文恺给出了许多别出心裁的弥补:城市的子午走向略作调整,使宫城的中轴线与邙山主峰翠华峰与伊阙龙门的连线完全重合,号称仿汉长安城遥以子午谷为天阙而遥指伊阙为对景;周王城范围内法象紫微垣之西的少微垣星区,建设五座亲王府邸(五诸侯)、十六所离宫别院(轩辕)与海池“凝碧池”(咸池),与法象天市垣的外郭城城市坊区大致对称,使城市建筑群整体布局不会过于失衡;西郊夕月坛置于皇城西南隅丽景门西南十五里处,与外郭城东垣南门建春门百步外的东郊朝日坛因皇宫中轴-建国门大街轴线对称,使得宫城中轴线虽不是城市的中轴,但却是礼制布局的中轴。同时,东都城的规划手法相较大兴城更为纯熟,东都里坊基本都为方一里的规整正方形,而不似大兴城里坊长宽不一,各里坊面积差距悬殊;皇宫处于高亢干爽之地,避免了大兴宫常患雨涝的缺陷;城坊利用率也远较大兴城为高,虽然城池面积仅约比大兴城面积一半稍多,但城内人口并不比大兴城逊色,故而没有出现大兴城西南诸坊俱为田野的荒凉景象;洛阳三市摆脱对称布局的掣肘,可沿城中漕渠安置于里坊区的辐射中心,促进了城内商业的繁荣。但是,效仿南朝建康引洛水贯都的布局仍然成为城市设计的最大败笔:此举虽使得城中水陆交通异常便利,也造就了洛都「法象天汉」的宏大布局,但也造成了外郭城出现东西两大缺口,无法构成有效的防御体系;继而引起皇宫两城不得不多置隔城加强防御,而使得皇城狭小,不得不在宫城东侧另建东城安置官司;洛水流量不稳定,含沙量高,虽在洛水入城处建凝碧池及三陂以控制水量,同时修城中五渠以进行分流,入唐以后仍无法阻止洛水在城中多次泛滥。 东都城在隋唐时是东亚仅次于大兴城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与宏大都市,其重视漕运河渠、规划模数严整方正的规划手法同样影响到东亚诸国首都。倭國的平城京及平安京形制和佈局虽模仿長安,但自号「洛阳」,其里坊宫室的规划手法更与东都城如出一辙。 隋长城 隋朝建立初年,为应对来自边界以北的游牧民族突厥的威胁,隋文帝遂下令在前朝工程的基础上增修长城。而在隋炀帝即位后,一方面隋朝需要继续戒备来自突厥的袭扰;另一方面隋朝还要着力对付来自西北方面吐谷浑的侵袭,边防压力加大。为此,自隋文帝开皇元年至隋炀帝大业四年的28年中,隋朝两代统治者先后7次大规模修筑长城,前后共调发近200万劳力,于隋朝北部和西北部边境修筑长城、增建城垒,在前代北魏和北周、北齐修筑长城的基础上,建成了东起紫河,中经朔方、灵武,西至榆谷以东的长城、筑垒等防御工事,稳固了隋朝的北方边境。但与此同时,也给民众带来了巨大灾难。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大部分隋长城均已荡然无存。 文化 學術思想 隋文帝前期主張調和儒佛道思想,並且主張樸實文學,反對南朝艷麗的文學思想。他提倡儒學,把儒家學說提升到治國不可或缺的地位,鼓勵勸學行禮。各地紛紛廣建學校,關東地區學者眾多,儒學一時興盛。南北朝儒學流派不同,說經各有義例,到隋朝時沒有統一的經典,使得科舉制度在明經考試方面仍然困難。到隋文帝晚年,他崇尚刑法,公開助佛反儒。601年,隋文帝認為學校多而不精,下令廢除所有學校,只保存京師國子學,名額限七十人。劉炫上書切諫,隋文帝不聽。同時下令營造寺塔五千餘所。隋煬帝時雖然恢復各地學校,然而儒生的地位仍未改善。此時最著名的儒生有劉焯、劉炫,二劉學識豐富,受當時儒生景仰。然而劉炫乘隋文帝購求書籍的機會,偽造書百餘卷,題名為《連山易》、《魯史記》等,騙取賞物。劉焯也因計較束脩,聲名不佳。隋文帝晚年助佛反儒的舉動,使得不少儒生後來都參加隋末民變。 王通是隋末大儒與隋朝著名的思想家,諡為「文中子」。他主張執政者應該先德後刑才能讓人心服;提倡儒道佛三教應該共同相處,而不是互相抵制。又主張天人之事與天地人三才不相離等思想。他著有《太平十二策》、《續六經》(又名《王氏六經》)與《文中子中說》。他的孫子王勃是初唐四傑之一,而他的弟子魏徵亦是唐朝初年的名臣。他的學說,對後來宋代的理學影響深遠。 佛學思想大多為唯心主義,其中最興盛的天台宗主張止觀說,而禪宗主張頓悟說。止觀又稱為寂照、明靜,主張止息一切外境與妄念,專注於特定對象,並產生對於該對象的正智慧。頓悟為「明心見性」法門,即是主張頓悟。主張凡事通過正確的修行方法,迅速地領悟要領,從而指導正確的實踐而獲得成就。 文學、史學與音韻學 隋朝時間較短,對中國文學的影響不大。雖然有提出改革浮靡文風的要求,但是後繼中斷,古文運動需要到中唐時期才成功的發展起來。當時有專門研究音律學的著作,也有不錯的散文與詩歌。在南北朝時,南朝文學講究聲律和彩色,北朝文學講究質樸切實用。然而南朝艷麗的文學的豔麗較為強勢,受隋煬帝喜好,成為宮廷詩歌。隋朝南北著名文士,總數也不過十餘人。584年隋文帝下令要求樸實文學。北朝文學中,楊素的〈出塞詩〉反映征戰的體驗,盧思道的〈從軍行〉和薛道衡的〈豫章行〉表現征人、思婦的真實感受。隋煬帝提倡華麗的南朝文學,他醉心於南朝的豪華,「三幸江都」,「好為吳語」。「貴於清綺」、「宜於詠歌」的南朝文學,正合他的口味。隋煬帝是一個文學家,最有名的是《江都宮樂歌》。每作詩文,都要南朝名士庾自直評議後才發表出來,可見他是南朝文學有力的提倡者。杜正藏所著的《文章體式》,有助於學習南朝文學,號為「文軌」。甚至連高句麗、百濟也學習杜書,稱為《杜家新書》。這使得南朝文學流行到外國,影響甚大。 史學方面,隋朝之前的史書,或由官方撰寫,或由民間人士自行撰寫。其思想比較自由,品質也佳,只是不容易取得官方史官紀載的內容。593年隋文帝宣佈禁止民間私撰國史,評論人物。此後國史的撰寫成了皇權的專利,限制隋朝史學的發展,並對後世史學帶來重大影響:確立由國史館專修國史制度,並成為由當朝政府官修前朝紀傳體國史的先聲;並且迫使民間修史轉向更開拓的史學領域,從而創立新的史著體裁。隋朝的類書(類似現今的百科全書)主要有虞綽的《長洲玉鏡》、虞世南的《北堂書鈔》、諸葛穎的《玄門寶海》等。《長洲玉鏡》編撰精當,採事弘富卻無重複之弊。 因南北文化融和,音韻學與目錄學的成就尤為卓越。開皇初年,顏之推、蕭該、長孫納言等八人和陸法言討論音韻學,皆認為各地區聲調分歧很大,南北用韻不同。以前諸家韻書,定韻缺乏標準,都有錯誤。陸法言記錄了諸人議論的要旨,於601年寫成《切韻》五卷。這部書統一書面的聲韻,反映了當時漢語的語音,是中國最早的音韻書。這一語音系統完整的保存在後世的《廣韻》及《集韻》等書中。目錄學方面,隋代有名的有佛教的《大隋眾經目錄》,道家的《道經目錄》,費長房所撰的《歷代三寶記》與釋彥琮所撰的《隋仁壽年內典錄》。隋廷收集南、北兩朝所有書籍共37萬卷,並編有《隋大業正御書目錄》。唐朝魏徵就是依此編寫出《隋書·經籍志》,成為隋以前著述的總錄,在目錄學上的地位與班固的《漢書·藝文志》相同。 宗教 自南北朝以來,佛道儒統稱三教,佔據思想領域的主導地位。隋文帝主張調和宗教與儒學,採用三教並重的策略,並容儒教、佛教與道教以相輔治國。由於國家開放,流行於西亞的祆教也在中國廣為流傳。 隋朝時期佛教進入興盛階段,這是因為皇帝與佛教的淵源密切。北周武帝滅佛時,智仙神尼隱藏在楊家,預言隋文帝日後會做皇帝,重興佛法。隋文帝深信自己得佛保佑,對群臣宣稱「我興由佛法」,所以積極提倡佛法,晚年甚至排斥儒學,佛教成為隋朝國教。581年,隋文帝招請隱居僧侶出山,號召佛徒「為國行道」,並且聽任人民出家。隋煬帝時,朝庭對佛教也是採取積極扶持的政策,隋煬帝還向天台宗開創人之一智者大師智顗受戒,成為佛家弟子。然而皇帝也對佛教嚴加控制,例如把江南佛教有影響的名士集中在揚州,以便支配,並下令「沙門致敬王者」。 當時主流的佛教派系有天台宗、三論宗和三階教。天台宗講究將「教」、「觀」兩者發揮到極致並圓融一體,認為法界無相,萬物一體。止觀是主要修行方式。三論宗因研究《中論》、《十二門論》、《百論》而著稱。主張世間、出世間的萬有諸法,是從眾多因緣和合而生,是眾多因素和條件結合而成的產物。隋朝共修建寺塔5000餘所,塑造佛像數萬,並且翻譯數萬佛經,使佛經流佈多於儒經數百十倍。隋文帝狂熱重崇佛,僅頭兩次在各州興建舍利佛塔就有83所之多,其中以大興善寺最有名。又令計口出錢,營造佛像;替京師和大都邑的佛寺,寫經四十六藏,凡十三萬卷,修治舊經四百部。隋煬帝修治舊經六百十二藏,二萬九千餘部,成立翻經館及翻經學士,下令裝補故經,並寫新本,共譯經九十部,五百一十五卷。。 道教在南北朝時,分成南北天師道二系,到隋朝時方相互交流。茅山宗成為道教的主要派系,傳道範圍也從南方延伸到了北方,元始天尊在此時被奉為最高神靈。隋文帝對道教極為尊重,下紹保護道教,下令重修樓觀宮宇,度道士一百二十人並親幸道場。開皇年號即採自道教經典中所謂的天地開劫。隋廷設立道舉制度,規定士人須兼通道德經,置崇玄學和玄學博士,定期宣講道書,派人整頓道書。由於隋文帝崇信佛教,隋代的道教始終不如佛教興盛。此時的道士擅長以符命參與改朝換代,道士張賓就曾協助隋朝建國。所以隋文帝對道教頗為尊重,大擢張賓、焦子順、董子華等道士。 隋煬帝對道士也優禮有加,在即位前曾以手書召道士王遠知謂「夫道得眾妙,法體自然,包涵二儀,混成萬物,人能弘道,道不虛行」。隋炀帝居東、西兩都或出遊,總有僧、尼、道士、女官(女冠,女道士)隨從,稱為四道場。金丹術為隋煬帝所推崇,許多道士以擅長煉製長生不死之藥而獲得寵信。嵩山道士潘誕為他合煉金丹,六年不成,潘誕解釋要有童男女膽汁骨髓各三斛六鬥才可以煉成,隋煬帝發怒而殺潘誕。然而,煉製金丹的技術也推動隋唐醫藥化學之發展。道教修鍊當中非常重要的「內丹」一詞也形成於此時,青霞子蘇元朗提出「歸神丹於心煉」,提倡「性命雙修」,進一步推動了內丹術理論的發展。他強調心身的全面修鍊,以此為內丹修鍊的核心。而葛洪的金丹術,以後遂稱外丹。當時道士尚流行辟穀術以修煉成仙。辟穀術主張不吃五穀,只喝水和吃寒食。隋煬帝曾詔請擅長辟穀術的徐則入宮,並尊敬擅長辟穀術的建安宋玉泉、會稽孔道茂與丹陽王遠知等道士。 祆教即瑣羅亞斯德教,又稱拜火教。波斯人瑣羅亞斯德創立。流行於波斯和西域各國,早在北魏時隨粟特人傳入中國,隋朝設薩保官職以管理祅教。其教義認為宇宙是由光明神阿胡拉·馬茲達和黑暗神安哥拉.曼紐互相鬥爭,火代表善神,故拜火。主神在中國被稱為「胡天」、「天神」,主要經典是《阿維斯陀》。 藝術 隋朝的時候,由於政教的關係,因此繪畫受到重視。隋朝繪畫仍以人物或神仙故事為主,敦煌莫高窟之繪畫藝術跟皇室倡佛有密切關係。展子虔與董伯仁齊名,與東晉顧愷之、南朝齊陸探微及南朝梁張僧繇並稱前唐四大畫家。展子虔歷經北齊、北周與隋朝,曾在隋朝任朝散大夫,後任帳內都督。畫過佛教畫《法華經變》,風俗畫《長安車馬人物圖》,但均沒有傳世。元朝《畫鑒》認為展子虔是唐畫的始祖。舊傳為他所作的山水畫《遊春圖》,用勾勒刷法,著大青綠。空間透視安排合理,注意遠近關係和山樹人物的比例,能夠於咫尺之中,具備千里之趣,可能解決「人大於山,水不容泛」的空間處理問題。于闐畫家尉遲跋質那,善畫西域人物,時人稱「大尉遲」。他擅長陰影暈染,即「凹凸法」。對後世繪畫很有影響。隋朝書法巧整兼力,不離規矩。初唐大家的風範規模,在此已經初步形成。著名的書法家有丁道護、史陵與智永。墨跡則有千字文與寫經。隋代的書法以碑刻為大宗,《龍藏寺碑》、《啟法寺碑》、《董美人志》等碑刻顯示書法風格。隋末唐初尚有書法家虞世南,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唐初四大家」。 隋朝音樂受北朝胡漢民族的音樂與南朝宋、齊、梁的音樂的影響,宮廷樂歌雜有「胡聲」。隋滅南朝陳後設置清商署來管理。隋煬帝時,設置清樂、西涼、龜茲、天竺、康國、疏勒、安國、高麗、禮畢等九部樂。當時樂器有曲項琵琶、豎頭箜篌、答臘鼓和羯鼓等,都是從西北異域流傳過來的,在當時已經知道音階有七音而非五音而已。萬寶常與何妥是隋朝有名的音樂家。何妥是何國(即 Kushanika,位於今烏茲別克)人,他還擅長哲學。592年以國子博士受命制定正樂,當時諸重臣議論紛紛,萬寶常也參與討論,然而一時沒有結果。最後何妥用計讓隋文帝採用黃鐘宮而解決糾紛。何妥又為隋煬帝作御車「何妥車」。著有《樂要》、《周易講疏》等書籍。萬寶常著有《樂譜》。當時隋文帝受胡音與南朝「亡國之音」困擾,為了制定正樂召集牛弘、辛彥之與何妥等人整頓音樂,產生符合隋朝一統天下的國樂。當時重臣鄭譯、蘇威與何妥等人討論許久而沒有定論。萬寶常雖然表達意見,然而身分低下,其建議不被採用。不過他取得隋文帝的同意,以他所提的「水尺律」來調製樂器。萬寶常雖有抱負,卻因受一些權貴們的嫉恨,鬱郁不得志而去世。他的音樂在當時被說成是「西域之樂,乃四夷之樂,非中士所宜行也。」《隋書·音樂志》也把八十四調誤認為是鄭譯的理論,實際上這是萬寶常的研究成果。 科技 隋朝繼承北朝與南朝的科學知識,其科技成就表現在天文曆法、數學、博物學、建築學與醫學上。隋朝數學發達,當時士人皆須學習簡易九數,在國子監(大學)設有算學(數學系),專門數學人才的培養也在隋代才正式成立。隋朝曆法比前朝更加精密。600年劉焯借由北朝張子信的數據,測定歲差為76年差一度,已接近準確值。604年劉焯制定出《皇極歷》,推日行盈縮,黃道月道損益,日月食多少及所在所起,都比以前諸歷精密,而且提出「等間距二次內插法」的公式。《皇極曆》比過去的曆法準確,雖然被排斥不得施行,但對後世曆學提供了新標準。定朔法、定氣法也是劉焯的創見。 隋文帝平定南朝陳後將南朝的渾儀、渾天象及天文圖籍都集中於長安,並且命庾季才與南朝周墳參照各家星官,繪成星圖。周墳與袁充等人還在太史局教授星象知識。隋朝丹元子,按照東晉陳卓所定的星宮,把天上星星的步位,編成一篇七字長歌,叫做《步天歌》,文句淺顯,便於傳誦。隋末唐初,李播寫成《天文大象賦》,用詩賦描述全天星官。隋朝的星官體系十分發達,然而還有兩個弱點:當時過分強調三家星的區分,使星空劃分成為二元體系;在拱極區與黃道間,還有一些區域比較空白,命名的星星仍不夠多。隋廷提倡博物學,在當時出現大量地方誌(或稱圖志、圖經)。隋廷明令全國各地推行方志編寫,最後著有《諸郡物產土俗記》、《區宇圖志》與《諸州圖經集》。隋煬帝又詔天下諸郡上風俗物產地圖,據以編成《物產土俗記》及《區宇圖志》。朗蔚之採各地所上圖經而纂成《隋諸州圖經集》二百卷。裴矩於大業時期在張掖掌管互市,從書傳及西域商人的言論中,搜集西域山川、姓氏、風土、服章、物產等資料而寫成《西域圖記》。這本書還記載自敦煌通中亞諸國直至地中海的三條絲路。 建築學方面,有名的有李春、宇文愷與何稠。610年李春於現今河北省趙縣洨河建造安濟橋,安濟橋是目前世界最古老的現存完好的大跨度單孔敞肩坦弧石拱橋。橋拱使用跨度大、扁平率低的單孔1/4圓拱橋梁結構,水上船隻來往通過非常方便,是中國建築史的重大成就之一。宇文愷曾為隋煬帝造觀風行殿,殿下置輪軸,離合便利,可以分開行動,也可以合成一個容納數百人的大殿。何稠為隋煬帝造六合城。在攻城時,一夜間可以合成一座周圍八裡、高十仞的大城,城上能列甲士,立旗仗。另外何稠能用綠瓷製玻璃,與真玻璃無異。 隋朝醫學相當發達,設有大醫署。臨床醫學出現分科的趨勢,大醫署分為醫學、藥學兩部分教受學生;而醫學又分為醫、針、按摩、咒禁四科;其中醫科又分成體療(內科)、少小(小兒科)、瘡腫(外科)、耳目口齒與角法(拔罐)等五個專業。由於南朝醫學進步,隋朝時南北醫師交往,醫書流通,有利於醫學的描進。《隋書·經籍志·子部·醫方類》中不少是南朝人的著作。南方名醫許智藏有為隋煬帝治病過。隋朝也譯出十餘種天竺和西域的醫方書,知識十分豐富。。隋朝醫學家以巢元方最為著名,他撰有《諸病源候論》。這是中國第一部詳細論述疾病分類和病因、病理的著作。書中記有用腸吻合手術治療外傷斷腸,是中國外科手術史上的重大成就。但《諸病源候論》也有不少錯誤,例如在〈九蟲候〉中稱:「蟯蟲在人腸內,變化多端,發動亦能為癬,而癬內實有蟲也。」事實上蟯蟲跟癬沒有關係。隋煬帝於大業時期敕編《四海類聚方》,全書共2600卷,專述理論,與《諸病源候論》相輔相成。 君主年表 中国君主列表模板 隋末地方割据势力 相關條目 隋書 隋朝中央官員列表 隋唐十八好漢 隋唐五代十國歷史年表 魏晉南北朝 注釋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中國通史 隋唐五代史》,傅樂成著,眾文圖書公司,ISBN 957-532-033-6 《隋唐五代史》,高明士著,里仁書局,ISBN 978-986-79-0895-7 《隋唐五代史:世界帝國·開明開放》,王小甫著,三民書局,ISBN 978-957-14-4811-4 《中國文明史 第五卷 隋唐五代史 上冊、中冊與下冊》,地球社編輯部著,地球出版社,ISBN 957-9585-84-9 《中國古代經濟簡史》,復旦大學著,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 7-208-00332-7 《中國文化史》,林明燦著,新文京開發出版公司,ISBN 986-150-152-5 |
外部連結 对希波克拉底格言的评论 生命格言精选造物主的经典话语制作成各类精美格言卡片 参见 名人格言 國家格言列表 | 成語 歇後語 惯用语 延伸阅读 G 格諺學 |
original text in Perseus program . {{cite journal |quotes= |last=Coase |first=Ronald H. |authorlink=Ronald H. Coase |title=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this online version excludes some parts) |journal=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ume=3 |issue= |pages=1–44 |id= |url=http://www.sfu.ca/~allen/CoaseJLE1960.pdf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accessdate=2007-02-10 |date=October 1960 |archive-date=2005-03-31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50331232727/http://www.sfu.ca/~allen/CoaseJLE1960.pdf |dead-url=no }} Locke, John (1689). 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The Second Treatise of Government: An Essay Concerning the True Origin, Extent, and End of Civil Government 線上文獻 法律行業的腐敗 延伸閱讀 參閲 律師 律師事務所 法学院 法案 法令 更高法律规则 稅法 外部連結 司法資源 The European Court of Justice Webpage The European Court of Human Rights' Webpage 字典 Law.com . Wiktionary Appendix on legal terms. 其他 The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Comparative | 刑法為規範犯罪與刑罰內容的法律。逮捕、起訴、審理以及刑罰的實施,則由刑事訴訟法來規範。 一個行為是否會構成刑法所欲處罰的犯罪,在大陸法系的國家中,依據刑法犯罪三階理論,通常認為必須符合下列三個要件: 第一,構成要件該當,亦即該行為的態樣是否符合刑法中所定義的犯罪行為,而所謂的因果關係通常會在這個要件中加以判斷,若無法證明該行為與結果間具有因果關係,則該行為亦無法被評價為犯罪。 第二,必須具有違法性,通常犯罪構成要件該當,即具有違法性,僅在該行為具有阻卻違法事由時,始例外認該行為不具備違法性。而阻卻違法事由有數種,常見者係正當防衛和緊急避難 (譬如在19世紀英國的女王诉杜德利与斯蒂芬案中,便涉及緊急避難,該案中,一艘從修咸頓航行至雪梨的瑪格麗特號的帆船,在離好望角約1600英哩處發生船難。當時有4個船員搭上了一艘救生艇,然而卻在海上漂流了20天仍未獲救,此時,其中的三個船員便將年僅17歲,已經奄奄一息的理查德·帕克被殺死並吃掉。這些乘客後來得救了,但被依殺人罪起訴。他們聲稱殺了理查德·帕克對維繫佢等生命是必要的。約翰·柯勒律治對此表示極度不贊同,裁決:「維繫生命一般可以說是一種義務,但犧牲可能才是最明白且最高的義務。」這些人被判處絞刑,但大眾輿論,尤其是在船員間都對這項判決感到氣憤,並壓倒性支持這些人維繫他們自己生命的權利。到最後,國王將他們的刑罰減輕至六個月。) 第三,必須要具備有責性,即對於該違法行為,是否應該加以非難。如果行為人因為年齡,精神狀態導致價值判斷有問題,無法期待行為人於該狀態下為合法行為時,即認為其不具備罪責而不受非難。 犯罪不只被視為是對單一被害者的傷害,亦可能為對整個社會的傷害,因此某些對於社會危害嚴重的犯罪,儘管當事人不願或無法追訴,國家仍然會透過警察、檢察官等機關加以追訴。譬如在中華民國,即會出現「公訴人:某某檢察署檢察官」這種案件,在英國,即會有「王訴…」,在美國則是「美國訴...」的案件。此外,某些國家亦會利用陪審團來決定被告是否有罪,但陪審團通常僅能認定事實,適用法律仍屬法官之職權。某些已開發國家還保留死刑和體罰等刑罰,除此之外,一般的刑罰應會是徒刑、罰金和社區服務等。現代的刑法深受社會科學等學科影響,尤其是在判決、法律研究、立法和更生人等方面。在國際法上,則已有104個國家簽署了國際刑事法院的條約,負責審理危害人類罪之類的犯罪。 契約 「契約」的概念源自於「有約必守」這一法律用語。契約,可以是單純的日常買賣,或是指複雜的多方協定。契約可以經由口頭約定(如買報紙)或以書面約定(如簽訂雇用契約)。有時,一些正式程序(如書面約定或證人保證)對契約是否有效是必須的(如買一橦房子)。 在大陸法系中,契約的成立著重要約與承諾兩個要素。譬如在法國、德國,一般契約只需單純地以「合意」(由要約與承諾所構成)為基礎便可成立。而除了要約外,尚有所謂要約之引誘這個概念,其乃指足以喚起他人向自己要約為作用之意思通知,必須經自己承諾後,契約始能成立。然而,當事人的行為屬於要約抑或要約之引誘,往往難以判斷。譬如在台灣知名的戴爾電腦標錯價案中,戴爾電腦因為內部系統設定錯誤,因此造成其線上購物網站錯誤折扣7000元,而使原本售價8700元之顯示器,以1700元之售價在網路上販售,嗣後戴爾電腦不肯照訂單出貨,而僅願意以抵用券予以補償下訂的消費者,遂有消費者分別向台北及台南地方法院提起訴訟。就此案例,臺北地方法院認為,戴爾電腦於網站上標價展售商品之行為,僅屬要約之引誘。然而相同的案件由不同人於臺南地方法院所提起的訴訟中,卻認為此等行為屬於要約,故戴爾電腦應該受該要約的拘束,而應如訂單出貨。 在德國(包含繼受德國法的部分國家在內),一般契約又被分成了債權契約和物權契約兩個部分(譬如買一份報紙,將會成立一個債權契約和兩個物權契約)。關於物權契約的部分,在物權法中另外有所規定。依物權無因性理論(Abstraktionsprinzip),物權契約獨立於債權契約之外,當債權契約因為某些原因而無效,如一個汽車買主以其意思表示錯誤而撤銷該買賣契約時,汽車所有權移轉的物權契約並不會因而無效。這時,不當得利法會代替契約法,而使不當的財貨變動回復到原始狀態。 在英美法系中,除了要約與承諾外,約因是另一個契約成立的要素,「約因」指契約各方都必須提供一些值得令契約成立的某種交換。例如,在卡里歐訴炭煙丸公司案中,一家醫藥公司廣告說,他們的新藥——煙丸可以在三個月內治好人們的感冒,而且若是不能的話,消費者將獲得100英鎊的金錢。許多人在藥效無效時向藥商求償他們的100英鎊。害怕破產的炭煙丸公司聲稱他們的廣告不能被視作正式、法定的要約,而僅是要約的引誘、吹噓或花招。但承辦法院宣判說,合理人炭煙丸公司已經提出了一個正式的要約。人們在這個廣告上得到了好的約因,使他們必須承受因為使用了不良品而導致的「明顯不便」。「閱讀說著你將可以怎麼,且扭曲成好像你真的將如何的廣告」。林德瑞法官說:「這是個直接表現在語言上且完全不可能被誤會的承諾。」不過,並非所有的英美法系國家皆認為,約因為契約成立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澳洲,約因即不屬於契約成立的要素之一。禁止反言及締約上過失的適用,可以在締約階段便形成某些義務。 侵權行為法 侵權行為屬於民事不法行為,泛指違反對某人的義務,或侵犯到某些既存法定權利之行為。舉例來說,一顆板球不小心打到了某人,即構成侵權行為。 侵權行為的成立,以過失責任(包含了故意、過失)為原則,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形,像是原子能設施的經營、商品的製造銷售等情形,法律可能會要求:行為人縱使無過失,亦須負損害賠償責任,亦即使行為人需負所謂的「無過失責任」,在德國稱為「危險責任(Gefährdungshaftung)」,在英美稱為「嚴格責任(strict liability)」。英美法上,關於過失責任(negligence)原則的論述,可以看到發生在英國的多諾霍訴史蒂文森案。該案中,多諾霍太太在佩斯利的酒館裡訂了一瓶用不透明瓶裝的薑汁啤酒。喝剩一半後,她將剩下的倒進玻璃杯中,結果卻看到有一隻死掉的蝸牛的部份軀體浮在酒面上。多諾霍太太感到很噁心,於是控告製造商,請求製造商負損害賠償責任。英國上議院決議製造商必須為多諾霍太太的不舒服負責。阿金男爵由道德的觀點切入,表示: 從本案中可以得出過失(negligence)侵權行為成立的四個要件: 行為人對於受損害之人有注意義務; 行為人違反該注意義務; 行為人注意義務之違反與該損害之發生有因果關係; 行為人之行為是造成該損害的「近因」而非「遠因」。 另外,故意行為當然也會構成侵權行為,且不僅可能構成民事侵權行為,亦可能構成刑事責任。譬如傷害或非法侵入等行為,都有可能構成刑法上的傷害罪或是侵入住居罪。 侵權行為法近來不斷受到各國重視的領域,便是關於「人格權」的領域,中華人民共和國於草擬民法典時,甚至計畫將人格權法單獨列為一編,藉此來凸顯人格權之重要性。所謂關於人格權的侵權行為,即:個人的生命、身體、健康、名譽、自由、姓名、信用、貞操、隱私等權利受到侵害時,應該如何予以救濟的問題。譬如,就名譽侵害而言,假如一家報社或雜誌社登載了一篇未經查證的報導,而傷害到某個政治人物的名譽時,該政治人物可以依據侵權行為的概念,向該報社或雜誌社請求損害賠償。此在台灣最為有名的案子,便是呂秀蓮副總統控告新新聞雜誌社的嘿嘿嘿案。 其他較不知名的侵權行為,則如經濟侵權行為,這在一些國家裡構成了勞動法的基礎,使工會於法律未提共豁免時,要為罷工行為負責。 物權法 物權法規範了所有被人們稱為「他們的」的事物。 不動產是指對土地和地上物的所有權。動產則是指不動產以外的事物;可移動的物品如電腦和三明治,或無形權利如股票。「對物權」是一種對特定物所擁有的權利。若一人弄丟了他的電腦,而另一人撿到了它並賣給了第三者,對物權是持有人有這個權利去由第三者身上取得這台電腦。而「對人權」則是某物對特定人所擁有的權物。若一人弄丟了他的電腦且被轉賣給第三者,對人權允許這人向小偷請求電腦的價格賠償(而不是真的電腦,當其可能已屬於其他人的時候)。傳統歐陸法系的物權概念,由弗里德里希·卡爾·馮·薩維尼所發表,指對世界是好的的權利。物權和契約或侵權行為等義務不同,是一種對人與人之間皆好的的權利。 對英美法系而言,物權概念較近似一種義務;對其他的競爭方,個人若可對一物權提出最好的聲明,則是此物權的所有者。物權的概念產生了許多重要的哲學和政治上的議題。很多人知道,約翰·洛克曾談論過我們的「生命、自由和身份」都是我們的財產,因為我們擁有我們自己的身體,且將勞動與環境相結合。私有財產的概念仍然是存在著爭議的。法國哲學家皮埃爾-約瑟夫·普魯東曾寫過一句很有名的話,「財產是盜竊!」 土地法構成了大多數類型物權法的基礎,且是最為複雜的一種。它含括抵押、不動產租賃、執照、蓋印合同、地役權和土地登記的法令制度等。動產的規範則落在知識產權、公司法、信託法和商法等法律裡。 信託法與衡平法 衡平法是在英國獨立發展於「普通法」之外的一套規則。普通法是由普通法官执行的,而大法官作為國王良知的維護者,可以否定普通法判決形成的法,如果他認為這樣做是公正的話。這表示衡平法比起嚴格的規則,更偏向以原則來運作。舉例來說,不論是英美法系或大陸法系都不允許人們將所有權和對其一部份的管理權分開,但衡平法卻允許其經由一個被稱為「信託」的約定來分開。「受託人」管理財產,信託財產的「受益權」則為「受益人」所有。受託人對受益人負良善管理信託之責。在早期的一個案件——「基奇訴桑得福案」中,一個小孩繼承了倫敦羅福鎮中一間市場的租地。桑得福先生受託在小孩成年之前照料此一財產。但在此之前,租約過期了。地主(很明顯地)告訴桑得福先生說他不願意再將地租給這個小孩。但地主很樂意(明顯地)轉讓給桑得福先生承租。桑得福先生接受了。當小孩(不是基奇先生)長大了之後,他向桑得福先生請求他在市場租地中所得到的利益。桑得福先生原本是應被信任的,但他將他自己放在利益衝突的形勢之下。大法官拉夫拉斯伯爵同意並命令桑得福先生必須吐出他所得到的利益。他寫道, 「我很清楚,受託人在被拒絕續租之下,是否可以承租部份應該續租的信託財產……這看起來可以很怪,對於受託人是全人類中唯一一位不能承租的人這件事而言;不過,此一規則卻是必然應被嚴格遵守且決不妥協的。」 當然,拉夫拉斯大法官在此是擔心受託人會使用受託財產自肥,而不是去管理它。近代,投機客即使用信託導致過南海泡沫事件。受託人的絕對義務被寫入了公司法中,並且被應用在董事和執行長之間。受託人的另一項義務是要明智地投資資產或賣掉它。這對於年金基金(信託最重要的類型)更是如此,這裡的投資人是人們儲蓄的受益人,一直到個人退休為止。但亦有以慈善為目的的信託,較知名的例子有大英博物館和洛克菲勒基金會等。 其他方面 除了核心課題之外,法律更廣佈到生活中可想見的各個領域中。下面為了方便而分出三個範疇,但其實每個課題之間都相互地關連且重疊著。 法律與社會 勞動法關注於勞工、雇主和工會等三方關係所產生出來的問題。這包含了對集體談判的規範,與罷工的權利。另外還有對個人工作環境,如安全衛生與最低工資等權利的規定。 人權與人權法對保障每個人基本的自由與權利,是個很重要的領域。其包含的條文有世界人權宣言、歐洲人權公約與美國權利法案。 民事訴訟法與刑事訴訟法關注於在法庭上行審判與上訴時所必須遵行的程序。兩者都为了保证人们都能夠擁有公平的審判權。 證據法規範著何者才可以在法庭上被當做案件推理與構築的依據。 移民法跟國籍法關注於外國人在非其母國中生活與工作,以及要求或喪失公民權等之權利。兩者都包含著庇護權與無國籍人士的問題。 社會保障法是指人民應該有如失業補助金或購屋津貼等社會福利的權利。 家庭法包含結婚與離婚的程序、小孩的扶養權和分開時對物產及金錢的權利。 法律與商業 商法涵蓋了較複雜的契約與物權法規。代理、保險法、票據法、無力償付與破產和拍賣法等法律也都很重要,且可追溯至中世紀的商人法。英國貨物買賣法令和美國的統一商法典是英美法系中的商業原則成文法的幾個例子。 公司法源自於信託法中,區分所有和管理的原則。現代公司的法令起始於《英國合股公司法》,由英國於1865年時通過,以有限責任和授與獨立的法律人格來保護投資者們。 知識產權處理專利、商標與著作權等議題。這些都是無形的資產,是保護你的發明免於模仿、你的商標免於盜用、你的作詞免於剽竊的權利。 回复原狀是關於他人所得利益的回复,而不是對個人損失的賠償。 不當得利是指可以取回他人從另一人身上以不公正的行為取得之利益的行为。是产生债的方式之一。 法律與規範 稅法規範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等稅。是调整国家权利以及企业利益的一部法律,它规定了国家收取税收的范围和方式,使企业有了相对稳定的生产环境。 銀行法和金融監理設定銀本必須要有的最小資本額,和對投資等主要業務的規則。這是為了確保能降低金融危機的風險,如1929年的華爾街股災。 行政法規處理公共服務和公用事業的供應。水法即是一個例子。尤其是當私有化變得普及,私有企業開始做起之前由政府所控制的工作之後,企業便開始有了社會責任。能源、天然氣、電信和水在大部份的OECD國家中都是被規範的產業。 競爭法,美國稱為反托拉斯法,是一個演化長久的領域,可追溯至古羅馬命令訂定價格的法令和英國貿易管制的法條。現代的競爭法則是源自美國二十世紀初反卡特爾和反壟斷的法條(休曼法案和克萊頓法案)。這是為了控制企業,以防止它使用其經濟影響力來扭曲市場的價格。 消費者法包括任何對不公平的契約條款之管範。 環境法是一個持續地重要的領域,尤其是在京都議定書的簽訂和氣候變遷的潛在威脅之下。環境保護亦有在國內法中罰處污染者的條文。 法律體系 通常,法律體系可以分成歐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另外還有第三種法律體系(依然存在於某些國家的部份或整個地區)——宗教法,是一種以經籍和其解譯為基本的法律。一個國家所使用的體系通常和其歷史、其和外國間的關連、以及其對國際標準的依附等有關。司法體系認同應遵行的法源為其法律體系的明確特徵。所以不同體系的差別多在於模式的不同,而不在於其內容,且每個司法體系通常都可以找到相類似的法條。 歐陸法系 歐陸法系是現今大多數國家所使用的法律體系。在歐陸法系裡,法源主要必須是以立法機關經由一定的立法程序所制訂的「成文法」,其次還有源於習慣的「習慣法」。成文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適例則為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但現今的歐陸法系多由羅馬法實務中開展,其條文在中世紀的歐洲再度被發現,並以此為基礎發展,出現今歐陸法系的法律體系(主要是民法部份)。在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時的羅馬法相當重視程序,且並没有專門的法官,而是由一般人來判決。判例並不會被公示,所以任何出現的判例法都相當隱諱且鮮受承認。每一個案件都是重新適用法律加以裁判,這反應了在現今的歐陸法系中,判決結果對將來的案件,並不會產生當然的拘束力。西元6世紀的拜占庭帝國,查士丁尼大帝成文法並合併了之前存在於羅馬的法律,使其長度縮成了之前條文內容的十二分之一,稱之為「民法大全」。一位法律史學家寫道:「查士丁尼自覺地回望著羅馬法律的黃金時期,並企圖回復其到其三世紀之前的頂峰。」同時,西歐正漸漸地滑入黑暗時代,且在快到11世紀前,波隆那大學的學者重新發現了這些條文,並使用它們來解釋他們自身所使用的法律。立基於羅馬法的歐陸法系成文法持續擴展到整個歐洲,直到啟蒙時代;然後,到了十九世紀,法國民法和德國民法讓兩國各自的法律條文進入了近代化。這兩部法典不僅深深地影響了歐陸國家(如希臘),更影響了東亞日本、南韓和中華民國的法律理論。現今使用歐陸法系的國家,係 從俄國和中國至大部份的中美洲及拉丁美洲的國家。 英美法系與衡平法 英美法系與衡平法和其他法系最特別的區別在於判例法,即遵循先例原則(stare decisis)。在「法官造法」之外,英美法系也都會有通過新法律和條文的政府機構,但並不會被編成法典。英美法系源自英國,並且被大多數曾經屬於大英帝國的國家或地區所繼承(除了馬爾他、蘇格蘭、美國路易西安納州和加拿大魁北克省)。英美法系起源於中世紀,其時英國因與法國交戰,耗費鉅資而衰弱。英王約翰被貴族強迫簽署了限制其立法權限的條約。1215年的大憲章亦要求國王身旁的法官隨从们只可以在「特定的地方」開庭審判,而不能在不確定處行使專制判決。在此制度下,法官在法律的形成過程中扮演要角。而且相對於歐洲諸國,英國的司法制度變得高度集權化。例如,在1297年當年,法國的最高法院作成了51個判決,而英國的上诉法院卻只有5個。如此強大且緊密的司法制度造出苛刻、無彈性的普通法制度。因此,隨著時間演進,越來越多的人民請求國王推翻普通法,且由國王的代表——大法官做出對案件公正的判決。自托馬斯·莫爾被任命為第一任大法官以後,一個衡平法的體系便沿著僵化的普通法身旁成長著,且發展出自己的衡平法院。起初,衡平法經常被批评說沒有規律,「變動得如大法官的腳一般」。但隨著時間的演進,漸漸地發展出了堅固的衡平法準則,尤其是在約翰·史考特·埃尔登勋爵任內時。十九世代時,兩個系統開始互相結合。在發展英美法系和衡平法之中,學者總是扮演了重要角色。威廉·布莱克斯通於1760年左右開始描述並教導這兩個系統,他是第一位研究此領域的學者。但除了描述之外,學者們也在尋找解釋和基础結構,慢慢地改變了法律實際運作的方式。 宗教法 宗教法是指「神的話語是法」這種概念,例如猶太教的哈拉卡和伊斯蘭教的沙里亞法規,兩者都是指「遵守之道」。基督教的教會法典也還存在於某些教會社群之中。法律中的宗教含義是不可易的,因為神的話語是不可以被法官或政府修改或制定的。然而,宗教絕不可能提供出一個周全且詳細的法律體系的。例如,在古蘭經中雖然有一些法條,但僅作為經由解釋產生最進一步的法律的根源。這主要被包含在被稱之為教法學的法學之中。另一個例子為摩西五經,即舊約聖經中最初的五部經典。其中包含了猶太法的基本條文,為以色列社會所選用。哈拉卡即是一部概括了一些塔木德經註解的猶太法法典。不過,以色列法律允許訴訟當事人只在他們選擇之下使用宗教法。教會法典只被使用於羅馬天主教會、東方正教和普世聖公宗的神職人員之中。 一直到18世紀為止,沙里亞法規的一些元素依然可以在伊斯蘭國家中的法律體系中被發現,例如奧圖曼帝國的瑪雅拉法典。但在1940年代中期,各國的法律開始帶入了許多現代的概念。到了現在,沙里亞法規只是大部份國家民法和習慣法中非必要的補充罷了,雖然沙地阿拉伯和伊朗的整個法律體系還是基於沙里亞法規之下。從1970年代開始的伊斯蘭復興運動,其中很重要的一項訴求為回復沙里亞法規,這已產生了大量的文獻,並影響了整個世界政治。 司法權 雖然上述的法律傳統已經在各國司法權中產生了若干個相同的特徵,但每個主權實體還是可以有其獨特的看法。 法理 法律史 法律的歷史和文明的發展之間,有著很密切的關連。古埃及的法律——可回溯至西元前3000年,有一部約可被分成十二篇的民法典。這部民法典是基於瑪特的概念,傳統、修辭語法、社會公平為其特色。西元前約1760年時,在漢謨拉比的統治下,古巴比倫法出現了成文法,並將寫上法典的石碑放在市場上供眾人觀看;此一法典現被稱為漢謨拉比法典。但和埃及法律是由歷史學家從爭訟紀錄中拼揍出來一樣,漢謨拉比法典也只有少許的文獻殘留下來,且大部份都已經隨著時間而流逝掉了。這些早期的法律對後世文明的影響力是很小的。 舊約聖經大概是仍然和現今法律系統有關的最古老的法律體系,可追溯至公元前1280年。它採取道德責任的模式,作為對良好社會的建議。古雅典(古希臘的城邦)是第一個由除了婦人和奴隸之外的廣大公民所組成的社會,時間約在公元前8世紀時。當時的雅典並沒有法律科學,且古希臘也沒有和「法律」有關的字眼以做成指涉的抽象概念。但古希臘法包含了對雅典式民主發展政制上的革新。 羅馬法很大程度受到了希臘學說的影響<ref>Kelly, A Short History of Western Legal Theory, 39</ref>。它形成了當代法律世界的橋樑,在羅馬帝國的盛衰之間的時代裡。羅馬法在查士丁尼一世時進行了主要的成文法工程,編成了《民法大全》。這部法典在黑暗時代時遺失了,直到11世紀才被重新地發現。中世紀的法律學者自此開始研究羅馬法規,並使用其中的概念。中世紀時的英國,國王權威的判決開始發展成了先例的體系,這成為了英美法系。同一時間,在全歐洲,《商人法》形成了,使得商人可以用相似的規範,而非零碎的地域法來交易。作為當代商業法先趨的《商人法》強調著契約的自由和財產的可讓與性。當18、19世紀,國家主義興起之後,《商人法》即併入了國家新的民法典之中。法國的法國民法典和德國的德國民法典是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民法典。相對於英國的一般法之中充滿了大量的判例法,可以寫在小本書籍中的法典較易於輸出以及供法官使用。然而,現在的歐陸法系和英美法系有會同的趨向。歐盟法即以條約作為其成文法典,但又由歐洲法院發展其判例。 古印度和古中國有不同的法律傳統,且在歷史上也有不同的法理學派和實務。《政事論》(約編於公元100年左右,雖然也包含一些較早的資料)和《摩奴法典》(公元100-300年)是印度的基本條約,被認為是可信賴的法律指引。摩奴的中心哲學為容忍和多元,並流傳在整個南亞之中。印度教傳統和伊斯蘭法在印度變為大英帝國的一部份時被一般法取代掉。馬來西亞、汶萊、新加坡和香港也在那時接受了一般法。東亞的法律傳統則反應了對世俗與宗教影響的一種獨特的混血。日本是這之間第一個開始將其法律系統依西方世界現代化的國家,引進了少許的法國及大量德國民法典的概念。這也部份反映了德國民法典在19世紀末期逐漸興起的實力。相似地,傳統中國法律也在清末數年轉向西化,在民法制定上,參考日本民法典,引進了德國民法典的立法模式,制定了中國當代第一部民法典。該法典仍然適用於現時台灣。不過,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廢除了中華民國時期所制定的六法全書,現今中國的法律架構大為受到蘇聯的社會主義法律所影響,其型式主要在於犧牲私法而擴大了行政法的領域。不過,隨著工業化的加速進行,中國的法律架構已經開始出現變革,至少在經濟上(若非在社會和政治上的話)的權利上面。1999年的新契約法顯示出其對行政優先的立場轉向。更甚者,在歷經了十五年的協商,中國於2001年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而隨著契約法、物權法等法律的制定完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制定將指日可待。 法哲學 法律的哲學,亦稱為法學。在大學裡,哲學系以「法律哲學」,法學院則是「法理學」的名稱來授課。規範法學實際上即是政治哲學,並問「法律應當如何?」;另一方面,分析法學則是問「何謂法律?」的不同領域。 約翰·奧斯汀是早期的著名哲學家,他是傑里米·邊沁的學生,而且從1829年起,在新的倫敦大學裡擔任法律的教授。奧斯汀有個功利的答案,說法律是「基於對懲罰的恐懼,由一個主權國家對有服從習慣的人民所下的命令」。這個看法廣為接受,尤其是作為一個自然法理論的另一種選擇。自然法學家如讓·雅各·盧梭則認為,人類法是真實地反應著道德和不可變的自然法的。例如,伊曼努爾·康德相信一個道德規範需要法律「正如同它們也應在普遍的自然法中成立般地被選取出來」。奧斯汀和邊沁追循著大衛·休謨,認為這混淆了是與應該是什麼的問題。他們相信法律的實證,實際的法律是完全和「道德」分離的。 弗里德里希·尼采也批評了康德,他相信法律是由權力意志中所產生的,並不能被歸類成「道德」或「不道德」。所以,尼采批評平等的原則,他相信法律應該交付給自由,讓權力意志得以推進。 1934年,奥地利哲學家漢斯·凱爾森在他的著作《純粹法學》繼續保持著實證的傳統。凱爾森相信雖然法律和道德是分開的,但它被賦予了「規範性」,亦即我們應當去遵守它。每個法律體系都可以假設有個基本規範告訴我們應該去遵守法律。卡爾·施米特是凱爾森的一個主要且聰明的對手,他反對實證主義和法治的概念,因為他不認同抽象的規範原則可以超越於具體的政治立場和決定之上。因此,施米特提倡例外(緊急狀態)的法學,否認法定規範可以包含所有的政治經驗。 20世紀末,H·L·A·哈特在《法律的概念》中抨擊奧斯丁的簡化和凱爾森的虛構。在牛津大學擔任法學的教職時,哈特主張法律是一種「規則系統」。哈特認為,規則可以分為初級規則(行為規則)和次級規則(為管理初級規則而加諸於官員上的規則)。次級規則可分成裁判規則(為了解決法律爭議)、變更規則(允許法律變動)和承認規則(確認何者初級規則是具有法律身分並賦予法效力)。此後,哈特的兩個學生繼續著這個爭論。羅納德·德沃金是哈特在牛淪法學教職的後繼者,也是他最大的批評者。在德沃金所著的《法律帝國》書中,他抨擊哈特和實證主義者拒絕將法律視為道德議題的態度。德沃金主張法律是一種「詮釋性的概念」,需要由法官在一場法律爭議中,找出最適宜和最公正的解答,從他們的憲政傳統之中。另一方面,約瑟夫·拉茲維護著剛性法實證主義的觀點,甚至在《法律權威》中批評哈特的「柔性法實證主義」主張。拉茲主張法律是種權威,純粹經由社會認同,而不需要有道德上的理由。規則作為爭議調停的權威,其任何的分類最好是留給社會學,而不是在法學之中去研究。 法律的經濟分析 法經濟分析是研究法理的一個方向,它將經濟學的方法和概念引入並應用於法律之中。 此領域之所以興起,部份是由於工會的批評以及美國的反托拉斯法。其中,最知名的提倡者如理察·A·波斯納和奥利弗·威廉姆森,以及經濟學和法學中的芝加哥經濟學派如米爾頓·傅利曼和蓋瑞·貝克,他們通常也都是放鬆管制和私有化的擁護者,而認為自由市場的運行不應該被加上限制。 其中最著名的法律經濟分析學家,是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羅納德·高斯。在《企業的性質》內,他主張企業存在的理由是因為存在著交易成本。 經濟人在開放市場中以對等契約交易,直到交易成本高至以組織生產反而比較廉價為止。在他的第二本書《社會成本問題》中,他主張若我們生活在一個沒有交易成本的世界,人們會和另一個生產了相同資源的人交易,不論法院是如何規定法定權利的。高斯舉「司塔吉斯訴布雷奇曼案」為例,其中吵鬧的甜品商人和安靜的醫生兩人是鄰居,並且到法院去看是誰必須要退讓。高斯說不論法官是判定甜品商人必須要停止使用他的機器,還是要醫生忍耐噪音,他們可以對誰搬家可以得到和以往一樣的收入達成協議,除了交易成本的存在會來阻止這件事而已。所以法律應該會預想什麼是「可以」發生的,並導引至最經濟效率的答案去。其概念在於,法律和規範在幫助人們上頭,並不如律師和政策規劃者們所相信的那般重要及有效。高斯他人想要有個不同的方向,要政府在干涉市場之前,以分析行為的成本來證明其有正面的效應。 法律社會學 法律社會學是一門研究法律和社會之間互動的分支學科,和法理學、法律的經濟分析或更專門的學科如犯罪學等,都有著一些關連。法律制度和法律課題與系統的社會建構是兩個互相關連的研究領域。 起初,法理學家質疑這門學科。凱爾森即抨擊其創立者之一,欧伊根·埃利希。埃利希希望能強調律師們學習與應用的制定法和其他規範了日常生活的「法」或社會規範之間的不同,後者讓大部份的衝突不會到達律師和法院上頭去。大約在1900年的前後,馬克斯·韋伯定義了他的法律的「科學」方法,將「合法理性形式」視為一種支配,不在於人上的,而是在於抽象的規範上的。 理性合法權威是韋伯用來指一套協調且可信賴的法律的名詞,此法律是形成現代政治發展和現代官僚國家的先決條件,並和資本主義的發展平行地發展著。另一位社會學家艾彌爾·涂爾幹寫了《社會分工論》這本書,書中提到當社會變得更雜複時,民法中有關回復原狀和賠償的部份也會在以刑法和刑罰為代價下變得更大。其他早期知名的法律社會學家還有雨果·幸治海穆、特奧多爾·蓋格爾、乔治·古尔维奇、萊翁·彼得拉日茨基和威廉·格拉漢姆·薩姆納等人。 法律的价值 法律价值作为一种具体价值,是社会价值系统中的子系统。从一定意义上说,法律本身就是一个价值系统,反映一定的价值关系。在人类生活中,像经济、政治、道德、艺术、宗教、法律、军事这些特有领域。本身就是从来就是人们直接追求和实现某种价值的方式。他们的本身就是一定的价值和价值观念体系彼此密不可分。法律既反映社会事实,又设定社会理想和目标。 法律制度 在已開發國家裡,主要的法律制度有獨立的法院、代議議會、責任內閣、軍隊和警力、官僚系統、法律專業和公民社會本身。約翰·洛克在其《政府論》裡,以及其後的孟德斯鳩在其《論法的精神》內都主張制度內所有的政治影響力——行政、立法和司法的權力必須要分立。他們的原則是不應該有任何人可以掌握到國家的所有權力,和托馬斯·霍布斯《利維坦》內的獨裁理論相對。更近代,有馬克斯·韋伯等人重塑有關在行政控制下的國家的模型。現代軍事、政治與官僚的力量對一般人民的日常生活顯現出了許多特別的問題,這些是早期如洛克和孟德斯鴆等作家所不可預見的。法律專業的慣例和實例,是讓人民接觸公平正義的重要部份;而公民社會則用以指稱形成法律之政治基礎的社會組織、社群和夥伴等。 司法 司法通常是由數名法官組成,負責解決爭議,並決定其最後的結果。 大部分的司法系統都含有一到二級不等的上訴法院,以及負責最後終審和統一法令解釋的終審法院。美國的聯邦最高法院、澳洲的澳大利亞高等法院、英國的上議院、德國的聯邦憲法法院、法國的廢棄法院、中華民國的最高法院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最高人民法院都是各該國家的終審法院。除此之外,大部份的歐洲國家在各國終審法院之上,尚有歐洲法院,當該國的判決或法律違背歐盟法律時,可以上訴至位於盧森堡的歐洲法院。另外,歐洲人權法院允許所有歐洲委員會成員國的人民就關於人權的議題向該法院起訴。 某些國家甚至允許他們的司法機關,對於其立法機關制定之法律進行違憲審查。在羅訴韋德案中,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便宣告德州禁止懷孕婦女墮胎的法律違憲。中華民國司法院大法官亦於著名的三一九槍擊事件後,就立法院所制定的三一九槍擊事件真相調查特別委員會條例進行違憲審查後,於釋字585號中宣告其中部分條文違憲,並且使所有違憲的條文於解釋公布後失其效力。 司法機關如同立法機關一樣,理論上同樣需要受到憲法所拘束。在大多數的國家中,法官只能解釋憲法和法律。但在普通法國家中,就非關憲法的事務,在法律沒有規定時,可以透過遵循先例原則(Stare decisis)來創造法律。在英國、芬蘭和紐西蘭,有所謂的「議會至上(Parliamentary sovereignty)」的傳統,因此非經選舉選出的法官無權推翻民主議會所通過的法律。在共产党国家中,像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院常被認為並非完全的客觀中立,或多或少的屈居於行政或立法機關之下,政府的決策常常會影響著法院的判決。在伊斯蘭國家中,法院經常會檢視法律是否違反伊斯蘭教法,在埃及,埃及最高憲法法院便會使這些違反教法的法律失其效力。 立法 立法部門的知名例子,有倫敦的西敏宮、華盛頓的美國國會、柏林的德國聯邦議院、莫斯科的俄羅斯國家杜馬和巴黎的法國國民議會等。 依據代議法則,人民有權選出能表達其民意的政治家。 許多國家是採兩院制的,即它們有兩個獨立的立法部門,不過也有如以色列、希臘、丹麥和中華民國等國採行一院制。「下議院」的政治家被選來代表較小的選區;而「上議院」則通常是在聯邦國家(如澳洲、德國和美國等)中選來代表州,或是在單一制國家(如法國)中作為另一種投票的形態。在英國,上議院是由政府指派的。對兩院制的一項批評為上下議院可能只是單純地映射對方而已;而對其傳統的辯解則是兩院制可以降低政府施政的專斷和不公。 要通過立法,一定數量的國會議員必須在各院對法案行使表決權。通常,一個法案會由不同的政治團體共同進行數次的宣讀和修改。若一個國家存在剛性憲法,修改憲法會需要有一定比例的議員同意才會通過,以使憲法的改變變得較難。政府通常會主導此一由國會議員所構成的過程(如英國和德國等)。但在總統制的國家內,行政首長會任命自己的內閣來領導其政治伙伴,不論他們是否為民選的(如美國或巴西),且立法部門的角色則會被縮限到只有批准或否決的權力。 行政 法律體系中的「行政部門」,是指政府政治權力的核心。 在大多數的民主國家,如英國、德國、印度和日本,行政部門由立法部門選出,且通常稱之為內閣;而國家元首则通常缺少實權,而只能象徵性地頒布法令。後者有指派(德國聯邦總統)、世襲(英國君主)及大眾投票選出(奧地利總統)等形式。行政的另一個重要形式可以在法國、美國和俄罗斯等國家中找到。由于行政机构如果被赋予以无限制的权力,则可以把最专断的统治合法化,因此在總統制之下,行政部門和立法部門是分開的,且對立法部門沒有義務。 行政部門的角色因國而異。通常,它會起筆主要的立法草案並掌管國家的外交關係。軍隊和警力通常在行政部門的控制之下,官僚亦然。政府下的部長總管著國家的公務事業,如衛生署和法務部等。 軍隊和警力 軍隊和警力有時會被形容成是「法律強而有力的後盾」。不像軍事組織的歷史和國家的歷史一般地長久,常備的警察機構的歷史相對地較短。中世紀英國使用一種被稱為巡迴法院的系統,利用公審和公開處死來使恐懼深入人們心中,並讓人們保持在控制之下。第一個現代的警察大概是在17世紀的巴黎,在路易十四在位時所成立的,但巴黎地方警察聲稱他們才是世上第一個的制服警察。 1829年,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的專政之後,由政府命令產生了巴黎以及其他法國城市的第一個制服警察,法文稱之為 sergents de ville (城市警官)。在英國,1829年在內政大臣羅伯特·皮爾主導之下,議會通過了倫敦警察隊法案,成立了倫敦警察廳。 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主張,國家是唯一被允許合法使用暴力的存在。軍隊和警力依政府或法院的要求而行使武力。衰敗國家一詞,用以指稱一國的軍隊和警力再也無法維持國內的安全與制序,整個社會陷入了無政府的狀態。 官僚 如同軍隊和警力,行政部門也依靠著法律體系下的政治官員和體系來實行其理念。最早在文獻中提及此概念的其中一位是葛林姆男爵-居住於法國的德國作家。1765年,他寫道: 「法國法律的真實精神在於古爾耐大親王曾經極為抱怨的官僚制度;其中的部署、職員、秘書、巡官和「主管」都不是被指派來增進公共利益的,但實際上公共利益似乎被確立了,因此這些部署是必須要存在的。」 對「官僚主義」的批評依然常見,且公務員的工作基本上和為了利潤而行動的私人企業相對。但事實上,私人企業(尤其是較大的企業)也會有一些官僚制度。撇開對官僚制度中「繁文縟節」的負面看法,公共服務如教育、衛生、警察和大眾運輸等都是政府經由官僚制度而得以實現的重要國家功能。寫於二十世紀早期,馬克斯·韋伯相信一個已發展國家的決定性特徵為其內部的官僚。韋伯寫道,現今官僚的基本特徵為:官員制定目標、工作範圍由法規規範、部門由專員組成並由上而下管理、經由公文溝通,以及依法任用公務員。 法律專業 律師提供其客戶有關他們法律權利和義務的建言,並在法庭上代表他們。歐洲人權法院曾提出說,法律應該讓每個人都易於接受,且人們應該能夠預見法律是如何影響他們的。為了維持法律的專業,法律實務一般是由政府或獨立的管理組織如律師公會、律師理事會或法學會來監督。想要成為律師必須經由管理組織認證後才能執業。通常必須在大學的法律系或法學院讀上四年,取得法律學位後才會通過認證。在一些國家中,還需要通過律師特考並取得律師證書,始得執業。 獲取資格後,律師通常會加入或自行開設法律事務所,或者是在政府、私人機構中當法律咨詢。另外,律師也可能成為法律研究員,經由商務服務或自由工作提供客戶需求的法律研究。許多經過法律訓練的人,會將他們所學的技能運用於法律領域之外。在英美法系的傳統中,法律研究對法律的實務是很重要的,這可以被用來決定法律的現在狀態。這通常要經由對法律報告、法學期刊和法律條文的研究來得到。法律的實務亦包括寫書訴狀、訟案、契約、遺囑或信託等文件。協商和調解的技巧,亦然。 公民社會 「公民社會」這一詞可追溯至約翰·洛克,他指公民社會是一群人,有著「共同制訂的法律,以及可以向其申訴、有權判決他們之間的糾紛的司法機關。」德國哲學家黑格爾也在《法哲學原理》中區分了「國家」和「公民社會」的不同。黑格爾相信公民社會和國家是兩極的存在,在他對歷史辯證法的結構之中。公民社會需為法律的來源,從人們對他們認為法律應該是什麼的意見和遊說的基礎中產生。澳洲大律師和作家傑佛里·羅伯遜對國家法寫道: 「其現今主要的來源之一是在一般人在客廳裡的電視機上看到違反人權的事件後的反應,以及許多的他們因此而支持的非政府組織中發現的。」 言論自由、結社自由和允許人們集會、討論、批評及讓政府對人們負責,在審議民主的基礎形成之下。越多人被包含、關注及能夠改變政治力量運作在他們生活上的方法,法律便越讓人們滿意且越具有合法性。成熟的政黨和工會,以及公正的媒體、工商業和慈善機構都是建全的公民社會的一部份。 註解 参考文献 參考文獻 書籍 . See original text in Perseus program . {{cite journal |quotes= |last=Coase |first=Ronald |
加密或软件编码隐匿(Code Obfuscation)同时也在软件版权保护中,用于对付反向工程,未授权的程序分析,破解和软件盗版及數位內容的數位版權管理(DRM)等。 加密算法 加密算法就是加密的方法。 加密算法可以分为两类: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在密码学中,加密是将明文信息隐匿起来,使之在缺少特殊信息时不可读。 对称加密就是将信息使用一个密钥进行加密,解密时使用同样的密钥,同样的算法进行解密。 非对称加密,又称公开密钥加密,是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密钥的算法,广泛用于信息传输中。 参见 密碼學 數位簽章 蛮力攻击 替换式密码 | 加密算法就是加密的方法。 加密算法可以分为两类: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在密码学中,加密是将明文信息隐匿起来,使之在缺少特殊信息时不可读。 对称加密就是将信息使用一个密钥进行加密,解密时使用同样的密钥,同样的算法进行解密。 非对称加密,又称公开密钥加密,是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密钥的算法,广泛用于信息传输中。 参见 密碼學 數位簽章 |
中国嘉德国际 保利拍卖 羅芙奧藝術集團 相關 拍賣會 網路拍賣 法拍屋 参考文献 市场 | 最高價得標拍賣法:密封投標金額,投標者只能出價一次,開標時最高價者得標並依價付款,廣泛應用在土地、公用工程的競標上。 出價最高者得標、只需付次高價拍賣法:出價最高者得標,但依次高價付款即可,此種拍賣方法在拍賣進行時通常不會透露最高價競標者開的價錢;以避免有意人士的惡作劇或者是拍賣會上的報復行為(例如惡意縮小最高價與次高價的差距),不過競標價者想出價幾次都行,但此種拍賣法會有壟斷商品(故意喊巨額的價錢,使其他競標者無法得標)的行為發生,所以是最不常採用的。 知名藝術品及古物拍卖商 苏富比(Sotheby's) 佳士得(Christie's) 中国嘉德国际 保利拍卖 羅芙奧藝術集團 相關 拍賣會 網路拍賣 |
1933年:由于热河被日本占领,张学良被迫引咎辞职下野。 1936年:纳粹德国违反《凡尔赛条约》和《罗加诺公约》,派遣军队重新占领非军事区莱茵兰地区。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魯爾包圍戰開始。 1947年:国共内战: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谈判破裂,中共全部谈判代表撤回延安,内战再起。 1948年:国共内战:临汾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临汾。 1965年: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的游行队伍从塞尔玛前往蒙哥马利时,遭到阿拉巴马州警察暴力镇压。 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致信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 1976年:英國冰島因捕魚問題引起領海糾紛。 1987年:三七事件(東崗慘案):中華民國國軍小金門駐軍屠殺越南難民後毀證滅跡。 1989年: 1992年: 美少女戰士動畫版於日本開始播出。 1997年:北京一辆22路公共汽车在西单商场一带遭遇恐怖袭击而发生爆炸,2人死亡,11人受伤。 1998年:世界上首条主要为互联网服务的海底光缆开通,连接纽约和伦敦。 1999年:雪邦国际赛道由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莫哈末正式宣布启用。 21世紀 2008年:中国南方航空6901号班机(波音757)遭遇爆炸未遂,备降兰州中川机场,无人伤亡。 2009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 2015年:馬來西亞反对派支持者因不满法庭判安华·依布拉欣监禁5年而发动307集會,越有上千名集会者,最终在首都吉隆坡地标双峰塔结束短短4小时的集会。 出生 1547年:佐竹義重,日本戰國時代武將(1612年逝世) 1765年:約瑟夫·尼塞福爾·涅普斯,法國發明家(1833年逝世) 1792年:約翰·赫歇爾,英國天文學家、數學家、化學家、攝影師(1871年逝世) 1837年:亨利·德雷伯,美國天文学家(1882年逝世) 1839年:路德維希·蒙德,英國化學家、工業家(1909年逝世) 1845年:徐建寅,中国科学家(1901年逝世) 1850年:托馬斯·馬薩里克,捷克斯洛伐克首任總統(1937年逝世) 1857年:朱利葉斯·瓦格納-堯雷格,奧地利醫學家(1940年逝世) 1872年:皮特·蒙德里安,荷蘭風格派畫家(1944年逝世) 1875年:莫里斯·拉威爾,法國作曲家、鋼琴家(1937年逝世) 1884年:後藤文夫,日本政治人物(1980年逝世) 1886年:傑弗里·泰勒,英國物理學、數學家(1975年逝世) 1890年:竺可桢,中國地理学家、气象学家(1974年逝世) 1896年:華里士,英國軍官(1982年逝世) 1897年:喬伊·保羅·吉爾福特,美國心理學家(1987年逝世) 1902年:呂炯,中國氣象學家、海洋氣象與農業氣象專家、教育家(1985年逝世) 1904年:萊茵哈德·海德里希,納粹德國國家安全部部長(1942年逝世) 1905年:約翰·麥克納滕·惠特克,英國數學家(1984年逝世) 1916年:王世真,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子核医学家(2016年逝世) 1920年:柏楊,台灣作家、史學家、政治評論家(2008年逝世) 1922年:安迪·菲利普,美國NBA聯盟職業籃球運動員(2001年逝世) 1924年:安部公房,日本存在主義作家(1993年逝世) 1927年:公劉,中國詩人、作家(2003年逝世) 1930年:史丹利·米勒,美國化學家和生物學家(2007年逝世) 1930年:安東尼·阿姆斯特朗-瓊斯,英國攝影師、電影製片人,第一代斯諾登伯爵(2017年逝世) 1938年:戴維·巴爾的摩,美國生物學家,197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1938年:艾爾伯·費爾,法國物理學家,200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1939年:大衛·格里格斯,美國太空人(1989年逝世) 1939年:悉尼·奧爾特曼,加拿大分子物理學家 1942年:麥可·艾斯納,美國企業家,前任華特迪士尼公司執行長 1945年:谷垣禎一,日本政治人物 1950年:藤田進,巴西大使,該國首位日裔外交官(2016年逝世) 1955年:阿努帕姆·卡爾,印度男演員 | 1912年:中国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建校。 1912年:挪威極地探險家羅爾德·阿蒙森在澳洲荷巴特宣布阿蒙森南極探險隊已經成功抵達南極點。 1918年:芬兰与德国建立同盟,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在大阪创立松下电气器具制作所,成为松下电器的前身。 1932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 1933年:由于热河被日本占领,张学良被迫引咎辞职下野。 1936年:纳粹德国违反《凡尔赛条约》和《罗加诺公约》,派遣军队重新占领非军事区莱茵兰地区。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魯爾包圍戰開始。 1947年:国共内战: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谈判破裂,中共全部谈判代表撤回延安,内战再起。 1948年:国共内战:临汾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临汾。 1965年: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的游行队伍从塞尔玛前往蒙哥马利时,遭到阿拉巴马州警察暴力镇压。 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致信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宣布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 1976年:英國冰島因捕魚問題引起領海糾紛。 1987年:三七事件(東崗慘案):中華民國國軍小金門駐軍屠殺越南難民後毀證滅跡。 1989年: 1992年: 美少女戰士動畫版於日本開始播出。 1997年:北京一辆22路公共汽车在西单商场一带遭遇恐怖袭击而发生爆炸,2人死亡,11人受伤。 1998年:世界上首条主要为互联网服务的海底光缆开通,连接纽约和伦敦。 1999年:雪邦国际赛道由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莫哈末正式宣布启用。 21世紀 2008年:中国南方航空6901号班机(波音757)遭遇爆炸未遂,备降兰州中川机场,无人伤亡。 2009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從佛羅里達州卡納維拉角空軍基地發射升空。 2015年:馬來西亞反对派支持者因不满法庭判安华·依布拉欣监禁5年而发动307集會,越有上千名集会者,最终在首都吉隆坡地标双峰塔结束短短4小时的集会。 出生 1547年:佐竹義重,日本戰國時代武將(1612年逝世) 1765年:約瑟夫·尼塞福爾·涅普斯,法國發明家(1833年逝世) 1792年:約翰·赫歇爾,英國天文學家、數學家、化學家、攝影師(1871年逝世) 1837年:亨利·德雷伯,美國天文学家(1882年逝世) 1839年:路德維希·蒙德,英國化學家、工業家(1909年逝世) 1845年:徐建寅,中国科学家(1901年逝世) 1850年:托馬斯·馬薩里克,捷克斯洛伐克首任總統(1937年逝世) 1857年:朱利葉斯·瓦格納-堯雷格,奧地利醫學家(1940年逝世) 1872年:皮特·蒙德里安,荷蘭風格派畫家(1944年逝世) 1875年:莫里斯·拉威爾,法國作曲家、鋼琴家(1937年逝世) 1884年:後藤文夫,日本政治人物(1980年逝世) 1886年:傑弗里·泰勒,英國物理學、數學家(1975年逝世) 1890年:竺可桢,中國地理学家、气象学家(1974年逝世) 1896年:華里士,英國軍官(1982年逝世) 1897年:喬伊·保羅·吉爾福特,美國心理學家(1987年逝世) 1902年:呂炯,中國氣象學家、海洋氣象與農業氣象專家、教育家(1985年逝世) 1904年:萊茵哈德·海德里希,納粹德國國家安全部部長(1942年逝世) 1905年:約翰·麥克納滕·惠特克,英國數學家(1984年逝世) 1916年:王世真,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子核医学家(2016年逝世) 1920年:柏楊,台灣作家、史學家、政治評論家(2008年逝世) 1922年:安迪·菲利普,美國NBA聯盟職業籃球運動員(2001年逝世) 1924年:安部公房,日本存在主義作家(1993年逝世) 1927年:公劉,中國詩人、作家(2003年逝世) 1930年:史丹利·米勒,美國化學家和生物學家(2007年逝世) 1930年:安東尼·阿姆斯特朗-瓊斯,英國攝影師、電影製片人,第一代斯諾登伯爵(2017年逝世) 1938年:戴維·巴爾的摩,美國生物學家,197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1938年:艾爾伯·費爾,法國物理學家,200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1939年:大衛·格里格斯,美國太空人(1989年逝世) 1939年:悉尼·奧爾特曼,加拿大分子物理學家 1942年:麥可·艾斯納,美國企業家,前任華特迪士尼公司執行長 1945年:谷垣禎一,日本政治人物 1950年:藤田進,巴西大使,該國首位日裔外交官(2016年逝世) 1955年:阿努帕姆·卡爾,印度男演員 1955年:阿瓦里德·本·塔拉勒·阿紹德,沙烏地阿拉伯王室成員,企業家、投資家 1956年:布萊恩·克蘭斯頓,美國演員 1957年:羅伯特·哈里斯,英國小說家 1958年:哈利·格里肯,美國火山學家(1991年逝世) 1958年:井上倫宏,日本男姓聲優、演員(2022年逝世) 1958年:艾倫·海爾,美國天文學家 1959年:湯姆·雷曼,美國高爾夫球選手 1960年:伊凡·藍道,捷克網球運動員 1961年:高市早苗,日本女性政治家 1963年:埃里卡·倫納德,英國情色小說作家 1964年:旺達·塞克絲,美國作家、女演員 1966年:朱慧珊,香港主持人 1967年:趙增熹,香港作曲家、唱片監製 1967年:譚淑瑩,香港女演員 1967年:矢澤愛,日本漫畫家 1967年:神谷悠,日本漫畫家 1969年:黄碧仁,新加坡演員 |
1947年:蔣介石在陳儀的暗中要求下,增派陸軍整編第21師與憲兵第4團等軍隊共一萬三千人自中國大陸抵達臺灣,展開二二八事件的鎮壓與清鄉。 1950年:苏联塔斯社发布消息,苏联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 1954年:《美日共同防御协定》签署。 1965年:越南战争: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南越峴港,标志着美军开始直接参战。 1966年:中国河北邢台发生7.2级大地震,共计死亡8064人,受伤38451人,倒塌房屋508万余间。 1974年:法國巴黎夏爾·戴高樂國際機場正式啟用。 1976年:中國吉林省降落罕见陨石雨。 1983年:美国总统隆纳·雷根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全国福音派协会发表演讲,形容苏联为「邪恶帝国」。 1985年:。 1996年:中共於台灣海峽開始進行第二階段飛彈射擊演習,藉此威嚇干擾台灣將舉行的首次總統大選。 2000年:日本東京都發生營團地下鐵日比谷線事故。 21世紀 2008年:2008年馬來西亞第十二屆全國大選,執政联盟國陣再度執政馬來西亞下議院,但是却在本届大选中失去五个州政权和三分之二席位的优势。 2011年: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迪·莫哈末出版他撰写了数年之久的回忆录《医生当家:敦马哈迪医生回忆录》(A doctor in the house:The Memoirs of Tun Dr Mahathir Mohamad)。 2013年:朝鮮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宣佈將全面廢除朝韩之間簽訂的互不侵犯協議,切斷南北韓熱線電話等板門店聯絡渠道。 2014年:马来西亚航空370号班机在从马来西亚吉隆坡飞往中国北京市途中失去联系,至今未能寻获残骸。 出生 1514年:尼子晴久,日本戰國時代的大名(1561年) 1566年:卡洛·傑蘇阿爾多,義大利作曲家(1613年逝世) 1567年:真田信繁,日本戰國時代末期武將(1615年逝世) 1748年:威廉五世,奧蘭治親王(1806年逝世) 1778年:讓-圖桑·阿里吉·德·卡薩諾瓦,法國外交官、軍人(1853年逝世) 1859年:肯尼思·格拉姆,英國作家,以經典兒童文學《柳林中的風聲》而聞名於世。(1932年逝世) 1876年:拉奇亚·阿恰良,亞美尼亞語言學家(1953年逝世) 1879年:奧托·哈恩,德國化學家、物理學家(1968年逝世) 1881年:張作相,中華民國軍事將領,前奉系要人(1949年逝世) 1886年:爱德华·卡尔文·肯德尔,美國化學家(1972年逝世) 1898年:楊仲鯨,台灣政治人物,首任花蓮縣縣長(1967年逝世) 1907年:康斯坦蒂诺斯·卡拉曼利斯,前希臘首相、总理和总统(1998年逝世) 1911年:姚卓英,臺灣社會學家 1914年:雅可夫·泽尔多维奇,前苏联理论天体物理学家(1987年逝世) 1921年:劉殿爵,香港學者、教授(2010年逝世) 1924年:路易·B·納恩,美國律師、政治人物,第52任肯塔基州州長(2004年逝世) 1922年:水木茂,日本漫畫家、漫画《鬼太郎》作者(2015年逝世) 1930年:韓達德,前英國外務大臣 1936年:三美威魯,马来西亚政治人物、国大党在位最久的党主席。 1937年: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卢旺达政治人物、独裁者,第2任卢旺达总统(1994年逝世) 1938年:拉米婭·蓋拉尼·韋爾,伊拉克考古學家(2019年逝世) 1939年:刘诗昆,中國鋼琴家、作曲家 1951年:任志強,中國企業家 1956年:大澤在昌,日本小說家 1957年:趙樂際,中國政治人物,現任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常委 1957年:堀江美都子,日本歌手、聲優 1958年:重野秀一,日本漫畫家 1959年:胡競英,香港女演員、商人 1959年:張瓊姿,台灣藝人 | 1959年:張瓊姿,台灣藝人 1960年:王惠五,台灣男演員 1961年:江川達也,日本漫畫家 1962年:葉童,香港藝人 1964年:平松愛理,日本女性創作歌手 1965年:越田哲弘,日本漫畫家 1965年:赤堀悟,日本小說家 1967年:角田光代,日本女性小說家 1969年:林智賢,台灣藝人 1970年:笠原留美,日本聲優 1970年:櫻井和壽,日本音樂家 1971年:錢薇娟,臺灣籃球运动員 1975年:兒玉沙織,日本創作歌手、作詞家 1976年:大沼心,日本動畫導演 1978年:須藤元氣,日本格鬥家 1978年:遠藤海成,日本女性漫畫家、插畫家 1978年:小松由佳,日本配音演员、舞台演員 1981年:蒂莫·波爾,德國乒乓球运动員 1983年:尼諾·馬查伊澤,喬治亞女高音歌唱家、歌劇演員 1984年:萨沙·武贾西奇,美國職籃NBA球員 1986年:朱芯儀,台灣女演員 1987年:李佳航,中國男演員 1988年:天海翼,日本AV女優 1989年:奚梦瑶,中國女模特兒 1989年:松井惠理子,日本女性聲優、歌手 1990年:童菲,中國女演員 1990年:佩特拉·克維托娃,捷克職業網球運動員 1991年:梅原裕一郎,日本男性聲優 1991年:尹智聖,韓國男子偶像團體Wanna One隊長 1992年:佐武宇綺,日本偶像藝人 1994年:高地優吾,日本艺人、小傑尼斯成员 |
Singapore),并在2003年7月21日改用现名,以反映其作为一家全球银行的角色的变化。 星展銀行現時最大的控股股東是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淡马锡控股是新加坡第二大主权财富基金(仅次于政府投资公司)。截至2018年3月31日,淡马锡拥有星展银行29%的股份。 吉祥物為索拉(男)、露娜(女)。 分行據點 星展銀行現時除了在新加坡本國已經有超過一百家分行以外,在美國、英國、日本、台灣、印度、馬來西亞、緬甸、中國大陸、香港(包括直屬分行及附屬公司,現址位於中環中心。)、澳門、泰國和韓國都有分行。 歷史沿革 以下以新加坡為主。 1968年,新加坡發展銀行創立,簡稱星展銀行,最初的用途是發展投資項目。 1998年,星展銀行與新加坡郵政儲蓄銀行(POSBank)合并,獨佔了新加坡 2000年11月,星展銀行轄下的地產商-發展置地脫離星展,並與從新科控股分拆出來的百騰置地合併為淡馬錫控股全資附屬的嘉德置地(後改屬凱德集團)。 2008年12月22日,星展集團以每兩股供一股每股作價5.42坡元(約29港元)供股集資40億坡元(當時約合214億港元)。 2013年11月11日,星展集團以以8.5億新加坡元(近6.81億美元),出售剩餘的9.9%菲律賓群島銀行(Bank of the Philippine Islands)股份。當中5.6%股權將售予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另外,4.3%股權將售予菲律賓Ayala Corp。Ayala本身為菲律賓群島銀行的最大股東。 2014年3月17日,星展集團以2.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法國興業銀行在香港和新加坡的私人銀行業務,以及部分信託業務。 2015年4月8日,星展集團與宏利金融(945)達成長達15年的銀保協議,宏利須分期支付12億美元(約93億港元)。協議列明星展旗下香港、新加坡、中國及印尼近200間分行,來年將會獨家銷售宏利人壽產品。 | Bank of Singapore),并在2003年7月21日改用现名,以反映其作为一家全球银行的角色的变化。 星展銀行現時最大的控股股東是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淡马锡控股是新加坡第二大主权财富基金(仅次于政府投资公司)。截至2018年3月31日,淡马锡拥有星展银行29%的股份。 吉祥物為索拉(男)、露娜(女)。 分行據點 星展銀行現時除了在新加坡本國已經有超過一百家分行以外,在美國、英國、日本、台灣、印度、馬來西亞、緬甸、中國大陸、香港(包括直屬分行及附屬公司,現址位於中環中心。)、澳門、泰國和韓國都有分行。 歷史沿革 以下以新加坡為主。 1968年,新加坡發展銀行創立,簡稱星展銀行,最初的用途是發展投資項目。 1998年,星展銀行與新加坡郵政儲蓄銀行(POSBank)合并,獨佔了新加坡 2000年11月,星展銀行轄下的地產商-發展置地脫離星展,並與從新科控股分拆出來的百騰置地合併為淡馬錫控股全資附屬的嘉德置地(後改屬凱德集團)。 2008年12月22日,星展集團以每兩股供一股每股作價5.42坡元(約29港元)供股集資40億坡元(當時約合214億港元)。 2013年11月11日,星展集團以以8.5億新加坡元(近6.81億美元),出售剩餘的9.9%菲律賓群島銀行(Bank of the Philippine Islands)股份。當中5.6%股權將售予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另外,4.3%股權將售予菲律賓Ayala Corp。Ayala本身為菲律賓群島銀行的最大股東。 2014年3月17日,星展集團以2.2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法國興業銀行在香港和新加坡的私人銀行業務,以及部分信託業務。 2015年4月8日,星展集團與宏利金融(945)達成長達15年的銀保協議,宏利須分期支付12億美元(約93億港元)。協議列明星展旗下香港、新加坡、中國及印尼近200間分行,來年將會獨家銷售宏利人壽產品。 2016年10月31日,星展集團以高於帳面價值1.1億新加坡幣(約6.13億港元),收購澳盛銀行中華民國、新加坡、香港、中華人民共和國、印尼五個市場的個人金融與財富管理業務。是次收購,出售的5個市場零售及私銀業務,包括總值110億澳元(約647.9億港元)貸款及資產總值、約70億澳元信用風險加權資產及約170億澳元存款,今年度有關業務獲利5,000萬澳元。澳盛銀行目前服務近130萬客戶,其中有10萬名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客戶以及120萬個人金融客戶。 2017年12月,台灣澳盛全數併入台灣星展銀行,退出台灣市場。澳盛銀行亞太區(含台灣)消費金融業務、信用卡部門轉交給星展銀行。 海外發展 在印尼的發展 2012年4月1日,星展集團斥資91億新加坡元(約合73億美元)(約561.6億港元)收購印尼金融銀行(PT Bank Danamon),星展向淡馬錫控股全資子公司富登金控收購印尼金融銀行67.4%的股權,作價約62億新元(49億美元)。星展集團將按每股14.07新元的價格向富登金控發行4.39億股新股﹐以換取這部分股權。淡馬錫控股目前已持有星展集團29.7%的股份﹐上述交易完成後﹐其持股比例將進一步增至40.4%。 在完成對印尼金融銀行67.4%股權的收購之後﹐星展集團還計劃發出總價29億新元的強制性現金收購提議,獲得其尚不持有的印尼金融銀行剩餘股權。印尼金融銀行在印尼有3,000個網點﹐600萬客戶。 2013年7月31日,星展集團宣布放棄斥資65億美元收購,主要原因是未能獲監管批准取得該行控制性股權。 在台灣的發展 2008年2月2日,耐斯企業旗下銀行寶華商業銀行(2004年原泛亞銀行改名)財務危機,星展集團正式接管寶華商業銀行以進行重整(金融重建基金賠付新台幣445億元)。寶華商業銀行在2008年5月改名為星展(台灣)商業銀行,成為外資銀行。 2016年10月31日,星展銀行宣布將以高於帳面價值約星幣1.1億元(折合新台幣約24億元),收購澳盛銀行在台灣、新加坡、香港、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印尼等5大市場的個人金融與財富管理業務。 |
(1880) 《冷漠的人》A Laodicean: A Story of To-day (1881) 《塔上戀人》Two on a Tower: A Romance (1882) 《卡斯特桥市长》The Mayor of Casterbridge: The Life and Death of a Man of Character (1886) 《林居人》The Woodlanders (1887) 《德伯家的苔絲:一個純潔的少女》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A Pure Woman Faithfully Presented (1891) 《深受愛載者》The Well-Beloved: A Sketch of a Temperament (1897) (first published as a serial from 1892) 《無名的裘德》Jude the Obscure (1895) 短篇故事 《牛奶女工的浪漫冒險》"The Romantic Adventures of a Milkmaid" (1883) (collected in A Changed Man and Other Stories) 《三個陌生人》"The Three Strangers" (1883) (collected in Wessex Tales) 《威塞克斯故事集》Wessex Tales (1888, a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一群高貴的淑女》A Group of Noble Dames (1891, a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 a Man of Character (1886) 《林居人》The Woodlanders (1887) 《德伯家的苔絲:一個純潔的少女》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A Pure Woman Faithfully Presented (1891) 《深受愛載者》The Well-Beloved: A Sketch of a Temperament (1897) (first published as a serial from 1892) 《無名的裘德》Jude the Obscure (1895) 短篇故事 《牛奶女工的浪漫冒險》"The Romantic Adventures of a Milkmaid" (1883) (collected in A Changed Man and Other Stories) 《三個陌生人》"The Three Strangers" (1883) (collected in Wessex Tales) 《威塞克斯故事集》Wessex Tales (1888, a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一群高貴的淑女》A Group of Noble Dames (1891, a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生活的小諷刺》Life's Little Ironies (1894, a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詩集 《威塞克斯的詩與其他》Wessex Poems and Other Verses (1898) 《過去與現在的詩》Poems of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 (1901) 《時光的笑柄》Time's Laughingstocks and Other Verses (1909) 《現實的諷刺》Satires of Circumstance (1914) 《幻想時刻》Moments of Vision (1917) 《詩集》Collected Poems (1919) 《晚期與早期抒情詩》Late Lyrics and Earlier with Many Other Verses (1922) 《人間萬象、遙遠之夢:歌謠與瑣事》Human Shows, Far Phantasies, Songs and |
1987年:鄭凡,中國女歌手、演員 1988年:陳宇寧,香港女游泳選手 1988年:趙勁皓,香港籃球運動員、模特兒、演員 1989年:林希靈,香港無綫電視女藝員 1989年:大今良時,日本漫畫家 1991年:北乃紀伊,日本女演員、模特兒 1991年:黃瑾瑜,馬來西亞籍華裔英國喜劇演員 1992年:艾莉雅·巴特,印度裔英國女演員 1993年:木村都那,日本AV女優 1993年:緒川里緒,日本AV女優 1993年:徐有慶,韓國女子偶像團體AOA前成員 1993年:艾莉雅·巴特,印度女演員 1993年:保羅·博格巴,法國職業足球運動員 1995年:豐田萌繪,日本女性聲優 1995年:有安杏果,日本女子偶像團體桃色幸運草成員 1996年:朴真佑,韓國男子偶像團體ASTRO成員 1997年:溫晶婕,中國女子偶像團體SNH48成員 2003年:-{zh-hk:巴舒亞·堪菲斯;zh-hans:巴希尔·亨弗里斯;zh-tw:巴希爾·亨弗尼斯;}-,英格蘭職業足球運動員 逝世 前44年:凱撒,罗马共和国末期的军事统帅、政治家,儒略家族成员(前100年出生) 220年:曹操,中国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诗人(155年出生) 1875年:威廉·梅納德·戈姆,英國陸軍元帥(1784年出生) 1897年:詹姆斯·約瑟夫·西爾維斯特,英國數學家(1814年出生) 1921年:塔拉特帕夏,鄂圖曼帝國政治人物,亞美尼亞大屠殺的主犯(1874年出生) 1923年:宋忠堅,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師,曾與巴克禮在乙未戰爭時率領日軍進駐臺南府城(1860年出生) 1929年:严修,中国教育家,南开系列学校的创办者之一(1860年出生) 1937年:霍华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美國恐怖科幻與奇幻小說作家(1890年出生) 1938年:尼古拉·布哈林,苏联领导人(1888年出生) 1955年:米給雷·貝索,義大利裔瑞士電機工程師(1873年出生) 1962年:阿瑟·康普頓,美國物理學家,192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1892年出生) 2000年:彼得·貝爾茲,英國聖公宗牧師、神學家(1923年出生) | 1827年:多伦多大学成立。 1848年:匈牙利革命爆发,反抗奧地利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統治。 20世紀 1906年:劳斯莱斯公司成立。 1917年:俄罗斯帝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因为二月革命的压力而被迫退位,结束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 1920年:美国参议院第二次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 1921年:主导亚美尼亚种族灭绝的奥斯曼帝国大维齐尔穆罕默德·塔拉特帕夏在柏林被亚美尼亚学生索戈蒙·泰赫利里安刺杀。 1922年:福阿德一世就任埃及蘇丹國國王。 1939年:纳粹德国国防军开始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建立傀儡政权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 1956年:改編自蕭伯納劇作《賣花女》的美國音樂劇《窈窕淑女》在紐約百老匯劇院首次演出。 1961年:南非退出英联邦。 1962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约翰·肯尼迪在美国国会发表《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咨文》一文,文中首次提出消费者的四项权利,此即为该日被定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原因所在。 1970年:日本万国博览会举行。 1972年:美国导演法兰西斯·柯波拉根据马利奥·普佐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教父》在美国公映。 1974年:尼克松被指控参与水门事件。 1979年:1979年赫拉特叛亂。 1985年:第一个互联网注册域名诞生(symbolics.com)。 1990年:戈爾巴喬夫正式就任蘇聯總統。 1991年:英国、美国、法国和苏联正式结束对德国法律意义上的占领。 1992年:中国棋院建院。 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是第四部憲法第三次被修改。 2000年:马来西亚航空85号班机卸货时机上被中国化工建设大连公司谎报为无毒8-羟基喹啉固体粉末的草酰氯发生泄漏,使得5名装卸工人中毒。 21世紀 2003年: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胡錦濤當選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澤民繼續出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吳邦國當選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2011年:敘利亞南部德拉爆發反對總統巴夏爾·阿塞德的示威活動,其後擴大成為敘利亞內戰。 2019年:紐西蘭發生基督城清真寺槍擊案,造成50人死亡。 出生 1638年:顺治帝,清朝皇帝(1661年逝世) 1713年:尼可拉·路易·拉卡伊,法國天文學家(1762年逝世) 1767年:安德鲁·杰克逊,美国政治人物,第7任美国总统(1845年逝世) 1809年:-{zh-hans:约瑟夫·詹金斯·罗伯茨;zh-hk:約瑟·詹金斯·羅拔斯;zh-tw:約瑟夫·詹金斯·羅勃茲;}-,賴比瑞亞政治人物,第1、7任賴比瑞亞總統(1876年逝世) 1813年:約翰·斯諾,英國醫生,現代流行病學的創始人之一(1858年逝世) 1854年: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德國醫學家、細菌學家、血清學家,190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1917年逝世) 1856年:原敬,日本政治人物,第19任日本首相(1921年逝世) 1899年:葛量洪,英國殖民地官員,第22任香港總督(1978年逝世) 1905年:左权,中国抗日将领,八路军副参谋长(1942年逝世) 1930年:若雷斯·阿尔费罗夫,俄罗斯物理学家,2000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2019年逝世) 1930年:馬丁·卡普拉斯,美國理論化學家,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1932年:阮文東,越南音樂家,原越南共和國軍上校(2018年逝世) 1933年:露絲·貝德·金斯堡,美國法學家,最高法院第二位女性大法官(2020年逝世) 1934年:貝爾納·羅伊,法國數學家(2017年逝世) 1942年:鋼鐵酋長,伊朗男演員、前職業摔跤選手(2023年逝世) 1943年:大衛·柯能堡,加拿大電影導演 1944年:紀政,台灣田径运动員 1946年:大衛·摩爾斯,英國商人,利物浦足球俱樂部主席(2022年逝世) |
钦本立简介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记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记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编辑 中国蒙古族政治人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持不同政见者 六四人物 中国共产党党员 (1949年入党) 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者 罹患胃癌逝世者 B本立 長興縣人 | 钦本立简介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记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记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编辑 中国蒙古族政治人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持不同政见者 六四人物 中国共产党党员 (1949年入党) 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者 罹患胃癌逝世者 B本立 長興縣人 中国报纸编辑 解放日报社人物 |
欧元区)1998年6月1日成立 英格兰银行(和)1694年成立 德意志联邦银行()1957年成立 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1990年7月13日成立 法兰西银行()1800年成立 美洲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 )1913年成立 加拿大銀行( )1934年成立 墨西哥銀行( )1925年成立 大洋洲 澳洲儲備銀行( )1960年成立 紐西蘭儲備銀行( )1934年成立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以欧洲中央银行为例 借方(资产): 货币储备 黄金 外汇 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应收款项) 主要再融资业务 长期融资业务 微调操作 对公共财政的债权 其他资产(如证券) 貸方(负债) 流通中的现金 商业银行 转账账户存款(含最低准备金) 储蓄便利 外国机构存款 国家存款 其他负债 行為與責任 央行的功能如下:(並非所有銀行均擁有下列功能) | 法兰西银行()1800年成立 美洲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 )1913年成立 加拿大銀行( )1934年成立 墨西哥銀行( )1925年成立 大洋洲 澳洲儲備銀行( )1960年成立 紐西蘭儲備銀行( )1934年成立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 以欧洲中央银行为例 借方(资产): 货币储备 黄金 外汇 对商业银行的债权(应收款项) 主要再融资业务 长期融资业务 微调操作 对公共财政的债权 其他资产(如证券) 貸方(负债) 流通中的现金 商业银行 转账账户存款(含最低准备金) 储蓄便利 外国机构存款 国家存款 其他负债 行為與責任 央行的功能如下:(並非所有銀行均擁有下列功能) 執行基本貨幣政策 獨占鈔票發行權 擔任政府的銀行以及銀行中的銀行(最後的借款來源) 管理國家外匯交易、黃金準備與發行公債 管制、監理銀行業 訂定官方利率─用以管理通貨膨脹與匯率─透過多樣政策機制影響利率 貨幣政策 央行負責執行國家選擇的貨幣政策。無論是強勢貨幣、金本位貨幣、聯繫匯率制度還是貨幣聯盟,央行最基本的工作都包括建立國家幣制。當一個國家擁有自己的幣制後,就牽涉到貨幣標準化,基本上就是本票形式:本票是在某些情況下保證將票據兌換為金錢的承諾。過去通常都是金錢可以兌換固定金額的貴重金屬。現在有許多強勢貨幣,因此保證兑付不再僅止於保證兌付同幣別的相同金額。 央行之所以被稱為銀行,是因為手中握有資產(外匯、黃金、以及其他金融資產)和負債。央行的基本負債就是流通貨幣,還有銀行本身資產擔保的負債。比較不常見的狀況是,管轄強勢貨幣的央行創造新貨幣以支付負債,且理論上並無金額上限。 |
TechNews ACM ICPC ACM中国开放服务中心 M M 計算機科學組織 1947年美国建立 1947年建立的組織 | Interest Group,SIG)提供特殊的技术信息和服务。这些特别兴趣组集中于计算机学科的多种专业,如计算机系统结构专业组(computer architecture,SIGARCH)和计算机图形与互动技术专业组(computer graphics and interactive techniques,SIGGRAPH)。这些特别兴趣组中有不少是跨学科的,适合计算机行业以外的人员。例如有不少艺术家参与到图形互动小组中。 ACM通过支持全球700个以上的专业和学生组织,为当地和地区团体提供服务。其中约有20%不在美国境内。这些组织为专业人士提供服务,搜集信息,准备讲座,组织研讨会和竞赛。 ACM主要成员刊物是ACM通讯,刊有一些广泛兴趣的文章,并对每月不同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ACM也出版了不少获得业内认可的期刊,这些期刊覆盖了计算机领域相当广泛的领域。 ACM主办了8个主要奖项,来表彰计算机领域的技术和专业成就。最高奖项为图灵奖(Turing Award),常被形容为计算机领域的诺贝尔奖。 |
are):指紋、虹膜、聲紋、臉部特徵、靜脈脈紋、DNA 授權(Authorization) 依照實際需求給予實體適當的權限,一般建議採最小權限(Least privilege),意即僅給予實際作業所需要的權限,避免過度授權可能造成的資訊暴露或洩漏。 資訊系統層面的實務存取控制方法分類如下: 強制存取控制(Mandatory Access Control) 自由選定存取控制(Discretionary Access Control) 以角色為基礎的存取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以規則為基礎的存取控制(Rule-Based Access Control) 紀錄(Accounting) 內容項目包含量測(Measuring)、監控(Monitoring)、報告(Reporting)與紀錄檔案(Logging),以便提供未來作為稽核(Auditing)、計費(Billing)、分析(Analysis)與管理之用,主要精神在於收集使用者與系統之間互動的資料,並留下軌跡紀錄。 信息安全三要素之間存在互相牽制的關係,例如:過度強化機密性時,將造成完整性與可用性的降低,需要高可用性的系統則會造成機密性與完整性的降低,因此在有限資源的前提下,在信息安全三要素中取得適當的平衡是資訊安全管理階層的重要課題。 对信息安全的认识经历了的数据安全阶段(强调保密通信)、网络信息安全时代(强调网络环境)和目前的信息保障时代(强调不能被动地保护,需要有保护——检测——反应——恢复四个环节)。 安全技术严格地讲仅包含3类:隐藏、访问控制和密码学。 典型的安全应用有: 数字水印属于隐藏; 网络防火墙属于访问控制; 数字签名属于密码学。 过程控制 突发事件控制 「網路与訊息安全事件」(Network & Information Security Incident)是突发事件的一种,也被称为「訊息安全事件」(Information Security Incident)。網路与訊息安全事件在业界尚未有统一的定义,政府管理、科学研究、企业根据各自的关注点对其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至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发布的两个现行技术标准中,对该术语的定义如下: 在《-{zh-hans;zh-hant|訊息技术 安全技术 訊息安全事件管理指南}-》(GB/Z 20985-2007)中被定义为“-{zh-hans;zh-hant|由单个或一系列意外或有害的訊息安全事态所组成的,极有可能危害业务运行和威胁訊息安全。}-” 在《-{zh-hans;zh-hant|訊息安全技术 訊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GB/Z 20986-2007)中被定义为“ 各國法律、法规与标准 | you know):帳號/密碼 你所擁有的(Something you have):IC卡、數位設備、數位簽章、一次性密碼(OTP) 你所具備的(Something you are):指紋、虹膜、聲紋、臉部特徵、靜脈脈紋、DNA 授權(Authorization) 依照實際需求給予實體適當的權限,一般建議採最小權限(Least privilege),意即僅給予實際作業所需要的權限,避免過度授權可能造成的資訊暴露或洩漏。 資訊系統層面的實務存取控制方法分類如下: 強制存取控制(Mandatory Access Control) 自由選定存取控制(Discretionary Access Control) 以角色為基礎的存取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以規則為基礎的存取控制(Rule-Based Access Control) 紀錄(Accounting) 內容項目包含量測(Measuring)、監控(Monitoring)、報告(Reporting)與紀錄檔案(Logging),以便提供未來作為稽核(Auditing)、計費(Billing)、分析(Analysis)與管理之用,主要精神在於收集使用者與系統之間互動的資料,並留下軌跡紀錄。 信息安全三要素之間存在互相牽制的關係,例如:過度強化機密性時,將造成完整性與可用性的降低,需要高可用性的系統則會造成機密性與完整性的降低,因此在有限資源的前提下,在信息安全三要素中取得適當的平衡是資訊安全管理階層的重要課題。 对信息安全的认识经历了的数据安全阶段(强调保密通信)、网络信息安全时代(强调网络环境)和目前的信息保障时代(强调不能被动地保护,需要有保护——检测——反应——恢复四个环节)。 安全技术严格地讲仅包含3类:隐藏、访问控制和密码学。 典型的安全应用有: 数字水印属于隐藏; 网络防火墙属于访问控制; 数字签名属于密码学。 过程控制 突发事件控制 「網路与訊息安全事件」(Network & Information Security Incident)是突发事件的一种,也被称为「訊息安全事件」(Information Security Incident)。網路与訊息安全事件在业界尚未有统一的定义,政府管理、科学研究、企业根据各自的关注点对其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至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发布的两个现行技术标准中,对该术语的定义如下: |
参见 图灵奖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 Q期 孝感人 台灣戰後湖北移民 台灣戰後上海移民 歸化美國公民的中華民國人 入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華民國國民 (美國籍)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系友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校友 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校友 哈佛大學校友 中国计算机科学家 美国计算机科学家 普林斯頓大學教師 清华大学学者 清華大學教授 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 | 台灣戰後上海移民 歸化美國公民的中華民國人 入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華民國國民 (美國籍)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系友 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校友 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校友 哈佛大學校友 中国计算机科学家 美国计算机科学家 普林斯頓大學教師 清华大学学者 清華大學教授 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 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 中央研究院工程科學組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美国计算机学会会士 香港科技大學榮譽博士 |
臺灣 李偉立 畢學富 楊清季(被譽為台灣的「路易斯·阿姆斯壯」,台視大樂團副團長、中視大樂隊團員) 葉樹涵 聶中興 陳長伯 鄧詩屏 何君毅 彭國良 杉木馨 何忠謀 蘇鼎權 樂詠晨 許榮富 高信譚 侯傳安 宇新樂 鄒儒吉 張景民 江帛軒 徐雲修 中国 欧翠峰 冀瑞凯 戴中暉 陈嘉敏 陈锐 陈光 柏林 動漫 空深彼方(《空之音》) 和宫梨旺(《空之音》) 火原和樹(《金色琴弦》) 巴魯(《天空之城》) 高坂麗奈(《吹響吧!上低音號》) 爵士 温顿·马沙利斯 路易斯·阿姆斯壯 邁爾士·戴維斯 切特·贝克 參考資料 參照 书籍 Tarr, Edward (1988). The Trumpet. Amadeus Press. ISBN 0-931340-13-6. trumpet first book Sheet music: 32 pages Publisher: Alfred Music (March 1, 1985) Language: English ISBN 0769219578 ISBN 978-0769219578 Product Dimensions: 0.2 x 8.5 x 11.5 inches 樂譜 Orchestral Excerpts from the Symphonic Repertoire for Trumpet (10 vols.). New York: Int'l Music Co., | and continuo》 巴赫《BWV 1068 — Orchestral Suite No. 3 in D major for oboes, trumpets, timpani, strings and continuo》 巴赫《BWV 1069 — Orchestral Suite No. 4 in D major for oboes, basson, trumpets, timpani, strings and continuo》 《C小調小號協奏曲》 海顿《小號協奏曲 降E大調》 胡梅尔《》 乔治·埃内斯库《》 《开场小号》 管弦樂片段 小號是銅管部門中音色最為暗沉的樂器,不常在作品或樂章的精采時刻被使用。 著名演奏者 古典 俄國 謝爾蓋·納卡里亞科夫 德國 法國 美國 温顿·马沙利斯 英國 意大利 挪威 瑞典 韓國 刘胜南 臺灣 李偉立 畢學富 楊清季(被譽為台灣的「路易斯·阿姆斯壯」,台視大樂團副團長、中視大樂隊團員) 葉樹涵 聶中興 陳長伯 鄧詩屏 何君毅 彭國良 杉木馨 何忠謀 蘇鼎權 樂詠晨 許榮富 高信譚 |
name "Puma",2001年9月25日向大众开放 Mac OS X 10.2 – also marketed as "Jaguar",2002年8月23日向大众开放 Mac OS X Panther – version 10.3,2003年10月24日向大众开放 Mac OS X Tiger – version 10.4,2005年4月29日向大众开放 Mac OS X Leopard – version 10.5,2007年10月26日向大众开放 Mac OS X Snow Leopard – version 10.6,2009年6月8日向大众开放 Mac OS X Lion – version 10.7,2011年7月20日向大众开放 OS X Mountain Lion – version 10.8,2012年7月25日向大众开放 OS X Mavericks – version 10.9,2013年10月22日向大众开放 OS X Yosemite – version 10.10,2014年10月16日向大众开放 OS X El Capitan – version 10.11,2015年9月30日向大众开放 macOS Sierra – version 10.12,2016年9月20日向大众开放 macOS | 目前Mac的操作系统是macOS,预装在每台Mac电脑上,每年更新一次。 Classic Mac OS Classic Mac OS所指的是蘋果公司從1984年至2001年間為麥金塔系列電腦所開發的一系列作業系統,始於System 1,終結于Mac OS 9。麥金塔作業系統因圖形使用者介面(GUI)概念的普及而受到讚譽。在其開發時代所售出的每部麥金塔電腦中預裝了最新的系統,對系統軟件進行了許多更新。麥金塔的普及對 GUI 起了很大作用,而Mac OS幾乎被預載於所有麥金塔電腦上,早期該系統同時在蘋果零售店和線上零售店進行單獨售賣。 版本 Classic Mac OS共有9个版本。 Macintosh System Software – "System 1",1984年发布 System Software 2,3,and 4 – 1985-1987年发布 System Software 5 – 1987年发布 System Software 6 – 1988年发布 System 7 / Mac OS 7.6 – 1991年发布 Mac OS 8 – 1997年发布 Mac OS 9 – 1999年发布 Mac OS X/OS X/macOS macOS(2011年及之前称 Mac OS X,2012年至2015年称 OS X)是蘋果公司推出的基于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為 麥金塔(Macintosh,简称 Mac)系列电脑的主操作系统。StatCounter在2018年8月的数据表示,在桌面操作系统中,macOS的使用份额为12.65%,次于Windows的82.51%位居第二。 macOS是 1999 年发行的 Classic Mac OS 最终版本 Mac OS 9 的后继者。1999 年发布 macOS Server 的首个版本 Mac OS |
南朝時期從420年東晉權臣刘裕篡東晉開始,至589年隋滅陳為止。南朝經歷宋、齐、梁、陈四個朝代,這些國家皆建都於建康,只有南梁曾遷都。这四朝与之前同样建都于建康的孫吳和东晋合称「六朝」。 元嘉劉宋 宋武帝劉裕原為東晉北府军的將領,在桓玄之亂後掌握朝廷。他為了獲得聲望來篡晉,發動了兩次北伐,收復了山東、河南及關中地區(關中後被夏國佔領)。之後劉裕殺晉安帝,改立晉恭帝,並在兩年後(420年)如同魏晉舊事篡位,建國劉宋,東晉亡。南方進入「南北朝時期」。440年,北魏統一北方後,方與劉宋形成南北對峙。宋武帝出身於軍旅,為人剛毅儉樸,稱帝後仍力行節儉,一時政風甚佳。但是他似乎不重視皇室教育,以至於所托非人,釀成巨變。他察覺當時世族權勢盛重,君主威權移墜,所以在朝政上重用寒族掌握機要,軍權重鎮則託付給宗室皇族。宗室掌握軍權及政區,因而心生篡位之意,所以皇帝與宗室之间發生多次骨肉相殘的惨剧。 宋武帝去世後,宋少帝繼立,因為嬉戲失德,被輔政大臣徐羨之、傅亮及谢晦所殺,改立宜都王刘義隆,是為宋文帝。他後來與北府名將檀道濟剷除把持國政的徐羨之等人,至此政局穩定。宋文帝提倡節儉並澄清吏治,開創了「元嘉之治」。430年起,宋文帝屢次北伐,由于軍力不足,再加上文帝的错误指挥,以致「兵荒財單」,國力大減。名将檀道济因军功被宋文帝猜忌而被铲除,又使劉宋失去能與北魏抗衡的大將。當北魏發生蓋吳起事時,劉宋沒能即時北伐。到445年時,北魏趁勁敵柔然暫衰時開始發動多次南征,雙方軍隊於淮水一線來回拉鋸,450年時,六十萬魏軍的主力一度逼近長江。劉宋在452年後無力再舉。 453年,宋文帝被太子刘劭所殺,三子劉駿趁機率軍奪位,即宋孝武帝。《宋书》說他為人驕淫奢侈,姦淫堂姊妹,發生兩起宗室戰事,最後還屠廣陵城,誅殺男丁三千口,女眷小孩全沒為奴婢。當時傳到北魏的民謠說:「遙望建康城,小江逆流縈,前見子殺父,後見弟殺兄」。其子前廢帝繼立後又大殺宗室,後被刺殺,叔父湘東王劉彧登位,是為宋明帝。然而明帝因得位不正,所以更是大殺宗室,在镇压同时称帝的晋安王刘子勋时杀尽了宋孝武帝的子孫,也几乎杀尽了自己的兄弟。其子宋後廢帝繼立後政局動盪,履有叛變,將軍蕭道成在平叛战争中漸漸掌握軍權。477年後廢帝被蕭道成弒殺後,蕭道成擁立宋顺帝,獨攬朝政。在消滅政敵袁粲與沈攸之後,亦翦除刘宋宗室诸侯王,最终於479年篡位,建國南齊,史稱齊高帝,劉宋亡。 永明南齊 齊高帝屬於兰陵萧氏的次等世族,原本地位不高,所以稱帝後曾說自己原來是「布衣素族」(素族指非皇族的高門)。他的政風也如同宋初,為政節儉,在位四年即去世,由太子賾繼立,即齐武帝。齊武帝為政清明,與北魏無戰事,安民保境,史稱「永明之治」,但推行的检籍政策卻造成一次不小的叛亂(唐寓之暴亂)。當時皇帝利用典籤官作為耳目,來監察諸州政事及宗室諸王,导致诸王如同囚徒,武帝子巴东王萧子响更被迫作乱而败死。 齊武帝去世後,由皇太孫萧昭业繼立,由萧子良與蕭鸞輔政。然而齊帝蕭昭業奢侈荒戲,不但國政由輔政大臣蕭鸞掌握,連父、祖留給他的親信護衛蕭諶、蕭坦之等人,都主動投靠蕭鸞。蕭鸞有意篡位,殺蕭昭業後改立其弟萧昭文,不久廢帝自立,是為齊明帝。齊明帝繼位後,利用典籤官大殺宗室諸王,高帝、武帝和萧昭业的父亲追尊文帝萧长懋的诸子都被殺盡。蕭鸞晚年病重,相當尊重道教與厭勝之術,將所有的服裝都改為紅色;而且蕭鸞還特地下詔向官府徵求銀魚以為藥劑。因高帝旧将王敬则以拥戴高帝孙萧子恪为由起兵,他曾想杀掉高、武二帝在世的孙子六十余人,但在王敬则败亡后作罢。498年蕭鸞病故,葬於興安陵。 齊明帝去世後由太子蕭寶卷繼立。他狠辣剛暴,殺害顧命大臣,激起各地方鎮叛亂。亂事平定後,他又殺平亂有功的尚书令蕭懿。501年蕭懿之弟雍州刺史蕭衍宣佈舉兵,在江陵立萧宝卷弟南康王萧寶融為帝,是為齐和帝,废萧宝卷为庶人,再封涪陵王。蕭衍围攻建康後,將軍王珍國殺萧宝卷迎萧衍入京。次年,蕭衍在萧宝融回京前篡位,建國南梁,史稱梁武帝,南齊亡。萧宝融的哥哥建安王萧宝夤投靠北魏。 梁武與侯景之亂 梁武帝为兰陵萧氏的旁支,為人節儉,勤政愛民。使得梁朝前期開創出天監之治,國力勝過逐漸混亂的北魏。鑑於宋齊宗室的屠殺,梁武帝對其宗室十分寬容,即使犯罪也不追究。他學問淵博,提倡學術發展,使得南梁教育發達,南朝的文化發展至極致。然而在梁武帝後期,他喜聽人奉承,又迷信佛教,三次捨身同泰寺。由於僧侶道士不用賦稅,以致近一半的戶口記名其下,國家財政蒙受重大損失。當時的宗室及官員貪財奢侈,沉陷在紙醉金迷中而不可自拔。 梁武帝初期,北魏在漢化運動後矛盾叢生,國力漸漸輸給南梁。至503年始,北魏與南梁會戰於淮南地區,最後昌义之、曹景宗、韋叡在鍾離之戰大敗魏軍。梁武帝至此積極北伐,但範圍不出淮南地區。516年的壽陽之戰雖然擊潰魏軍,但因為損失過大而暫停北伐,十年後才奪下壽陽。此外梁武帝喜用降將,以期不勞而獲。北魏發生六镇之乱時,梁武帝派陈庆之護送北魏北海王元颢北返繼位。陳慶之雖能以七千騎兵攻至洛陽,但因孤軍無援,最後失敗。東西魏時期,東魏將侯景受东魏及西魏逼迫投奔南梁,梁武帝任用他北伐東魏。但在梁軍戰敗後,梁武帝意圖送還侯景以求和。他得知後舉兵叛變,南攻建康,史稱侯景之乱。梁临贺王蕭正德引他渡江,使侯景攻入建康,梁武帝退至台城,侯景立萧正德为帝。之後各地雖有勤王之師,但皆觀望。侯景聞知勤王師後因缺粮一度和談,但得到粮食后即叛約並攻陷台城。建康淪陷後他屠殺江南世族及平民,给南朝帶來毀滅性打擊。侯景废杀萧正德,梁武帝最後餓死,侯景立皇太子萧纲为梁简文帝,又迫其禅位给故太子孙萧栋,又杀简文帝,最後篡位建國漢。 然而侯景勢力僅在江東、江汉平原,梁州和益州一帶依舊由梁室掌控,只是各軍互相牽制,坐视不理,甚至互相残杀,有的求救于北齐和西魏。最後由廣州刺史部的番禺郡太守陈霸先與湘東王萧繹派遣的王僧辯聯合攻滅侯景。湘東王萧繹也於江陵繼位,為梁元帝,他拒绝还都建康,并派手下杀死萧栋兄弟。據守益州的武陵王蕭紀已稱帝,这时发兵攻擊江陵。梁元帝向西魏求救,西魏攻滅萧紀後也佔領益州,萧纪亦被元帝败杀。次年,武帝长子昭明太子萧统子岳阳王蕭詧引西魏軍趁機攻陷江陵,梁元帝被殺,西魏立他為傀儡,史稱西梁或后梁。梁元帝被殺後,陳霸先與王僧辯立晉安王蕭方智為梁王,准备拥立为帝。而後北齊迎武帝兄子贞阳侯蕭淵明南下,梁軍被擊敗,王僧辯屈事而迎立萧渊明為梁帝。陳霸先反對而率軍殺王僧辯,復立萧方智为梁敬帝。他先对北齐称臣,之後陸續擊潰北齊南侵及王僧辯餘黨,專政梁廷。最後於557年篡位,建國號陳,史稱南陳,為陳武帝,南梁亡。但西梁继续存在直至587年被隋朝取消,梁将王琳也据长江中上游地区拥立元帝孙萧庄抵抗南陳直至573年。 南朝的衰亡 陳武帝是吳興人,為南方吴人。當時僑姓世族及吳姓世族皆因侯景之乱而嚴重受創,許多地方勢力亦紛紛割據。由於陳武帝無法盡數平定所以採取安撫的方式。武帝死後其姪陳蒨繼位,即陳文帝。盤據兩湖的王琳率先發難,聯合北齐、北周大軍東征建康。陳文帝先是擊潰王琳北齊聯軍,繼而封鎖巴丘阻止北周順江東進。至此國勢方定。陳文帝在位時期,勵精圖治,復甦江南經濟,使南陳國勢恢復。 文帝去世後由太子伯宗繼位,即陳廢帝。不久,其叔安成王頊廢帝自立,即陈宣帝。當時北周意圖滅北齊,於是邀南陳共伐北齊。陳宣帝為了想要收復淮南而同意,於573年派吳明徹北伐,兩年後收復淮南。當時北齊衰落,陳宣帝本能趁機攻滅,但他只想固守兩淮一帶。北周趁機攻滅北齊後,在577年南征奪兩淮,陳軍慘敗,南陳岌岌可危。然而北周武帝突然去世,權臣杨坚準備篡位,北周遂無意繼續南征,南陈还得到反抗杨坚的势力郢州刺史司马消难等的联合与投靠。陈宣帝在楊堅建立隋朝後去世,太子叔寶繼位,即陈后主。他不理朝政,荒淫奢侈,致國政混亂而腐敗。隋文帝採納高熲的策略,在南方收成季節火燒南方的田地,這使得南陳的國力衰退。588年隋文帝任楊廣為主將,發動隋滅陳之戰。陳叔寶恃長江天險,照常歌舞。隔年,隋軍攻入建康,陳叔寶與愛妃張麗華、孔貴人避入井中後被俘,南陳遂亡。 北朝歷史 北朝時期自439年北魏滅北涼統一華北開始,至589年隋滅陳為止。經歷北魏、东魏西魏對峙、北齊北周對峙三個時期,並包括隋立國至滅陳時期。北魏、东魏、西魏及北周由鮮卑族建立,北齊則由胡化漢人所建。 北魏興起與漢化運動 北魏於十六國時期由拓跋鮮卑所建,前身為代國。前秦於淝水之戰崩潰後,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孫拓跋珪舉兵復國,都盛樂,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北魏在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及太武帝的經營下逐步壯大。拓跋珪與後燕交惡而發生多次戰爭,最後在張袞幫助下於參合陂之戰擊潰燕軍。拓跋珪不久率軍攻破後燕首都,遷都至平城,並在次年稱帝,即道武帝。道武帝性情殘忍,後為其子拓跋紹所殺。同年道武帝長子拓跋嗣平亂繼位,即明元帝。他攻下南朝宋的河南地,但不久去世。其子拓跋燾繼位,即太武帝。他勵精圖治,國力大盛,並屢次攻掠南朝宋。在解除北方柔然的威脅後展開統一華北戰爭。在439年攻滅北涼後結束「五胡十六國時期」,與南朝宋對峙。北方至此正式進入「南北朝時期」。然而,還有後仇池,至443年方亡於北魏。 北魏初期國家組織與經濟的建立皆仰賴崔宏與崔浩父子。雖然軍力鼎盛,但北有強敵柔然,以致不能全力南征。太武帝統一華北後又滅西域五大強國之一的鄯善,控制了西域。在450年又南征刘宋,直逼瓜步,並揚言渡江。之後掠奪五萬戶北返,至此北朝軍力壓倒南朝,但軍力大損。信仰佛教的盧水胡人蓋吳率各族百姓起事,太武帝平定此事後打擊佛教,成為三武灭佛之一。太武帝於後期刑罰殘酷,最後被宦官宗愛所殺,宗愛之亂至文成帝時方平定。 獻文帝執政時,被其母馮太后毒殺。馮太后改立獻文帝之子拓跋宏(即孝文帝),並把持朝政。馮太后猜忌多智且濫刑,但使國政平穩。孝文帝傾慕漢文化,認為鮮卑人應該要深入漢化。他為人英明好學,在親政後擴建首都平城為漢城。基於洛陽較平城繁華,地理位置控制全國易發兵於江南,可擺脫保守派勢力,於493年假借南征南朝齊名義,率眾南遷洛陽。孝文帝在遷都後的三年間推動漢化運動,全用漢官官制、禁胡服胡語、推廣教育、改姓氏(包括改拓拔氏为元氏)並同漢人世族通婚、禁止歸葬及度量衡採漢制。漢化運動為南遷的鮮卑人提升文化素質,為北魏的政治與經濟帶來發展,但使得暮氣重重的鮮卑貴族由尚武精神趨向奢侈及文弱。而後孝文帝在多次南征南朝齊後皆無功而返。至於留在北方六镇的鮮卑貴族由於不願南遷,逐漸不受洛陽朝廷重視而失勢,這使得北魏內部分裂成鮮卑化與漢化兩大集團,成為日後六镇之乱的原因之一。494年太子元恂意圖北返平城,孝文帝得知後廢太子並賜死。保守派穆泰、陆叡於平城擁王兵變,被鎮壓後孝文帝還親自北巡安撫。當孝文帝死后,北魏開始走入下坡。杨大眼是北魏孝文帝、宣武帝時名將,軍功顯赫,守衛南疆對抗南朝齊、梁。 六鎮之乱與北魏分裂 499年孝文帝去世後由宣武帝繼任。他沉迷佛教,國政大亂,貴族競相奢侈。孝明帝繼任後,由胡太后執政。胡太后奢侈,私通清河王元懌並寵信元乂、劉騰。元劉二人因與清河王不合而叛變,並掌控朝政。劉騰去世後,到525年孝明帝與胡太后方平定亂黨。但胡太后依舊如故,並與孝明帝不合。而後北方發生六镇之乱,北魏走向滅亡之路。 早在北魏初年,為了避免柔然入侵北都平城,於阴山黄河一帶設置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及懷荒等六鎮來拱衛首都。六鎮將領由鮮卑貴族擔任,將士多是鮮卑族或漢族的高門子弟。他們被視為「國之肺腑」,可隨時返京任職。但在遷都洛陽後,六鎮地位下降。由於仍保有鮮卑原始習性,被漢化的貴族歧視為「代北寒人」,將領陞遷備受壓抑,心懷不滿。最後北方貴族與屯兵於523年發生六镇之乱,秦隴、關東等地各族人民也陸續起事。此事歷經三年方定,並形成許多軍閥。其中以鎮守晉陽的尔朱荣的勢力最大,他曾攻滅關東勢力最大的葛荣。 孝明帝意圖聯合爾朱榮對付胡太后,但被胡太后毒死。胡太后先後立孝明帝獨女及堂姪元钊為帝。同年尔朱荣以替孝明帝報仇為由,率軍攻佔洛陽,掌控朝政,史稱河阴之变。他在河陰將北魏幼主和胡太后沉入黃河溺斃,殺死大臣兩千餘人,改立孝莊帝,於晉陽遙控朝政。孝莊帝憤為傀儡,於530年在爾朱榮晉見時親自殺掉。而後爾朱榮之子尔朱兆及從弟爾朱世隆擁長廣王元晔為帝,攻下洛陽後殺孝莊帝,又改立節閔帝。同年軍閥高歡於信都擁元朗為帝,並在532年攻下洛陽後,改立孝武帝,元晔、節閔帝、元朗皆被废杀。 孝武帝為高欢所制,有意聯合關中鎮將贺拔岳對付高歡。高歡先發制人,於534年殺賀拔岳。孝武帝則任宇文泰代之,並與高歡決裂,投奔宇文泰。高歡追之不及,改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見為帝,即東魏孝靜帝,遷都邺城。孝武帝西奔後不久被宇文泰所殺,改立南陽王元寶炬為帝,即西魏文帝,定都长安。北魏於534年分裂成东魏及西魏後滅亡。 東西魏對峙 東魏及西魏表面上由拓跋氏後裔所繼承,實際上分別由高欢及宇文泰控制。所以在十餘年後分別篡奪,形成北周與北齐的對峙。基本上東西魏為沿山西陝西的邊河黄河為界。由於东魏繼承北魏的國力較多,所以不論在軍力、經濟或文化上均勝過西魏,但東魏在多次進攻後皆失利,雙方的對峙至此已定。 高歡所控制的東魏,是由鮮卑化的六鎮流民及河北世族所組成,高歡本身也是胡化漢人,使得在政治上較倚重鲜卑族。後來北齐皇帝也都有意保持鲜卑习俗,提倡说鲜卑语及武事。高歡用人惟才是用,朝中不少名臣都是其夥伴,這些皆為后来的北齐打下堅固基礎。然而他戰術不及宇文泰,三次戰役屢敗。536年高歡率竇泰等人西征西魏,於潼关戰敗,竇泰自殺。隔年高歡趁關中大饑時率軍再度西征,於沙苑之役敗給軍力不多的宇文泰。至此分裂局勢大定,戰場也轉向河東地區。546年高歡再率十萬大軍西征,於玉壁和西魏守將韦孝宽發生玉壁之戰。最後高歡戰敗,死傷七萬餘人,隔年病死於晉陽。高歡死後,長子高澄繼之。他整顿吏治,任用名将慕容绍宗将叛将侯景驱逐到南梁,但为人凶橫暴烈,姦淫大臣妻子,後被家奴刺死。高洋繼任後於550年廢殺東魏帝,並屠殺東魏皇室,東魏亡。他建國北齐,史稱北齊文宣帝。 宇文泰所控制的西魏,在八柱国等將領協助下,有效地抵抗東魏的多次進攻,鞏固西魏局勢。當時西魏在經濟、文化與軍事皆不如東魏與南朝梁,例如邙山之戰敗於東魏。他讓蘇綽等人推行「六條詔書」,建立關中本位政策使胡漢將領同心協力,設置府兵制以建立職業軍人,維持尚武精神。這些皆使西魏國力強盛,也影響隋唐的政治制度與集團分佈。宇文泰趁南朝梁於侯景之乱後諸王內鬥之際,先後攻下蜀地及江陵,並立西梁為傀儡國(詳見江陵之戰)。西魏帝後由廢帝、恭帝相繼繼立。556年宇文泰去世後,其侄宇文护專政。他於隔年廢西魏恭帝,建國北周,立宇文泰子宇文覺為北周孝閔帝(生前仅称天王,帝号为追封),西魏亡。 北周與北齊對峙 北齊繼承東魏疆域,於550年由齐文宣帝建國。齊文宣帝先後擊敗庫莫奚、契丹、柔然、山胡(屬匈奴族)等族。並攻下南朝梁的淮南地區。在經濟方面,農業、鹽鐵業、瓷器業都相當發達。北齊大致上同北魏,持續推行均田制。這些使得北齊的國力在初期均勝過北周及南朝陳。然而齊文宣帝在位後期荒淫殘暴,並為了維護鮮卑貴族利益,屠殺漢人世族。北齊對人民的壓迫更重,使得北齊國勢衰落。齊廢帝繼立後,由其叔高演輔政。但高演不久即篡位殺帝,是為齐孝昭帝。齊孝昭帝在位期間,國力漸漸復元,還親征庫莫奚。但於兩年後去世,由其弟長廣王湛繼立,即齐武成帝。齊武成帝昏庸好色,北齊國力大衰,不久去世,由後主高緯繼立。高緯同其父同樣昏庸好色,還誅殺名將斛律光、高長恭,使國政更陷混亂。之後北齊被南朝陳攻下淮南,並在577年亡於北周。 北周繼承西魏疆域,於556年由周孝閔帝立國,但朝政由堂兄宇文護掌握。孝閔帝意圖聯合赵贵、独孤信剷除宇文護。然而被其發現,趙及獨孤二人被殺,周孝閔帝於隔年被先廢後殺。宇文護改立宇文毓為帝,即周明帝,但於560年又毒死周明帝改立宇文邕,即周武帝。周武帝宇文邕採韜晦之計,在十二年後成功殺死宇文護,親掌朝政。執政之後,周武帝宇文邕推動多方面的改革,使北周國力更盛。577年周武帝宇文邕發兵东征北齊,於隔年攻克鄴城,北齊亡。周武帝宇文邕在統一華北後,獲得李德林等關東世族的歸附,國力更強。周武帝立即南征南朝陳,但於同年逝世。而後北周發生內亂,使得南朝陳得以維持下去。 隋朝建立與統一 楊堅為北周開國元勳楊忠之子,他的女兒為太子妃。578年周武帝去世後,由太子宇文贇繼立,即周宣帝。他行事荒唐,迷信佛道二教,立五位皇后並奪人妻子。他殺宗室功臣宇文憲並大撤諸王就國。這些皆為楊堅的篡位鋪好路。楊堅開始集結周廷文武諸臣,形成一股龐大的集團。周宣帝去世後,其子宇文闡繼位,即周静帝,由外戚楊堅專政。尉遲迥、司馬消難等人不滿楊堅專權,起兵反楊。楊堅得李德林策劃,以韦孝宽等人平定。581年楊堅篡位為帝,即隋文帝,建國隋,改元开皇,北周亡。587年隋文帝廢西梁後主蕭琮,西梁亡。588年隋文帝發動隋滅陳之战。以楊廣為主將,同賀若弼和韓擒虎等名將發兵攻陳。隔年隋軍攻陷南朝陳都城建康,南朝陳亡,中國地區再度統一。自永嘉之乱以來,中國分裂二百八十年之久,至此「南北朝時期」結束,進入「隋朝時期」。不久即開創隋唐盛世,將中國歷史推向另一個高峰。 疆域及行政區劃 南朝政區承襲东晋,實行州郡縣三級制。而僑州郡縣及雙頭州郡也因為土斷而變成一般州郡。自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实施的的州郡縣三級制,到隋平南陳後改為州縣二級制而結束。南朝的州設刺史,郡設太守,只有丹陽郡因為是首都所在地而設尹。縣設令、長。自劉宋以後,令多於長。與郡同級的有王國和公國,設內史和相。還有特為習稱蠻民及僚族、俚族等少數民族設置左郡、左縣和僚郡、俚郡。例如有南陳左郡、東宕渠僚郡等。當時州郡縣有等級之分,大致上以距離首都遠近為品級高低之分,諸州佐吏則按州的等級設置官員。揚、荊二州還有「二陝」之稱呼。 南朝疆域方面,刘宋繼承東晉疆域,基本上為二十二州上下。宋武帝时代是顶峰,但是不久河南地於永初三年(422年)之後逐漸被北魏併吞,后改以淮水為界。萧齊基本上同劉宋為為二十二州上下,可是相繼失去雍州沔北及淮南豫州之地。萧梁時州郡設置和疆域變化很大,因北伐獲得淮北之地,一度達河南地。又開拓閩、越、平俚洞,破牂柯。到539年共有大小不一的一百零七個州。侯景之乱後,北齊趁机佔領江北淮南之地,西魏趁机佔領漢中巴蜀。西魏又受蕭詧之托,率軍奪下萧梁江陵以北之地,建立附庸國西梁。南陳成立後疆域不多,至569年開始陸續收復淮南及部份淮北之地,並且一度奪下北齐長江以北之地(573年—577年)。到陈宣帝太建十一年(579年)時被北周宣帝占领淮南江北使得國土減少,僅剩長江以南至交廣地區。 北朝政區承襲十六国,如同南朝一樣為州郡縣三級制。然而州轄區不大,州刺史可越郡級直接管理縣,使得郡級逐漸虛級化,到583年隋朝正式定為州縣兩級制。北魏也設有僑州郡縣和雙頭州郡(如南雍州),並將州郡縣按人口數分等級。為了防範新附或異姓叛變,於406年將各級行政長官分立三位,其中州刺史方面須一位為宗室。北魏原設有負責地方軍政的行台及管理數州軍事的都督。到北齊定為-{行台制}-,北周則為總管制,都是負責數個州郡軍事與行政的政區單位。北齊因為州轄區越分越細,於是設置行台兼管數州民政及軍事。西魏則改稱都督為總管,性質同北齊行台。北周時,總管一般兼任駐州刺史,並以所駐之州為名。北魏還特為鮮卑本族或其他民族(漢人除外)設置領民酋長來管理該族,地位只次於州刺史。又延續十六國政區,設有管理州境內其他民族的護軍。其地位等同郡守,至457年廢除。還有鎮戍制,於重要的軍事要地設鎮。鎮由鎮將管理,下置戍,由戍主管理。其中又以鞏固首都平城的六鎮最重要,至孝文帝遷都後勢微。六镇之乱後,北朝的鎮戍專管軍事,不再具政區性質。 北朝疆域方面,北魏自代北之地(今山西省北部)崛起,至439年統一華北而結束五胡乱华時期。其屢次入侵劉宋,佔領山東、河南與淮北地。又取南齊淮南地及南梁漢中、劍閣一帶。至此疆域北至漠南草原,西抵西域東部,東達遼西,南達江漢流域。在擴充領土期間,州郡多因時制宜,到487年開始整頓。到北魏孝明帝之後領土減少,州郡濫置。魏分東西後東魏有八十州,西魏有三十三州。北齊建立後,開始整頓政區規劃,廢除三州、一百五十三郡及五百八十九縣。北齊江淮之地後被南陳佔領。西魏屢次攻佔南梁巴蜀之地與江漢之地。北周開國之初招徠南中(中國西南地區),置寧州(即南寧州)。北周武帝滅北齊,取南陳江淮之地,領土大大擴充。到隋文帝开皇八年(588年)11月時出征南陳,开皇九年(589年)3月底統一南北。 政治體制 南北朝時期的世族雖然權力極盛,但南朝世族已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漸漸走向僵化的趋势,寒門開始興起;而北朝世族受皇帝影響極大,使得權力並不穩定。 | 南北朝經濟主要是莊園經濟。世族與寺院的莊園大部分都是多方經營,具有自給自足的性質。農田有良好的水利系統供種植稻、麥、粟、桑、麻、蔬菜等作物,還可以種植竹木果樹、養魚、畜牧等等。還有紡織、釀造、生產工具等手工業。世族的莊園生產主要交給佃客、部曲和奴隸,而寺院是一般僧侣與民戶。由地主集中開墾,這對於地區的開發起一定的作用。由於世族享有特權,佛教較為盛行,致使地主莊園與寺院莊園膨脹,並且大量隱匿農戶。加上戰爭頻繁又使得社會精壯勞動力損失極大,導致國家與地主、寺院間互相爭奪土地和勞動力而爆發流血衝突。例如三武灭佛中的北魏太武帝灭佛與北周武帝灭佛。最後,由於各民族經濟交流加強,並逐漸融合為一體,社會經濟的發展從這種民族融合中汲入了許多新的發展能量。而江南地區已進入全面開發階段,使中國經濟重心南移,最後促成隋唐大運河的建立。 農業 農業是莊園經濟的重心,深受朝廷與世族關切。北方农业规模较南方为小,且大多生产小麦、小米、高粱及黄豆。由于气候的关系,北方深受饥荒之苦。土地兼併的情形直到南朝仍然十分嚴重,朝廷難以禁止世族兼併土地,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朝廷乾脆承認佔領山林川澤的法令以限制世族搶佔範圍。然而法令頒布後反而刺激豪門權貴兼并山澤土地的活動。最後整個南朝在佔田奪土、兼山並澤的事例一直是史不絕書的。南朝相對北朝來說比較安定,南渡的移民仍然絡繹不絕,農業生産繼續有所發展。比較突出的地區有荊揚二州,而益州居次。揚州是南朝最發達的地區,其中以建康及其周圍地區發展最大。而三吳地區(吴郡、吳興、會稽)是南朝各種支出的主要來源。洞庭湖周圍的荊、湘地區發展也很快。此外淮南地區原本也是糧食重鎮之一,但是於451年的魏宋战爭中遭到破壞。經過齊、梁二朝的經營才獲得恢復。南朝各代興修不少水利事業,例如有宋、齊、梁各朝於壽陽(今安徽壽縣南)修治的芍陂;南齊在齊郡(治所今山東臨淄)開墾二百頃廢田,用沈湖水灌溉。基本上,江東帶海傍湖和延江之地,乃至江南腹地即南川、湘川地區等都已經開發了。 北朝前期因為五胡十六國時期的戰爭使得農業發展滯後於南朝,太和九年(485年)北魏孝文帝採納李安世的建議推動均田制,將戰爭時遺下的大量荒地按制度分給農民。這個制度日後推行於西魏、东魏、北齐、北周和隋唐,分配農地主要有露田(種穀物之田)和桑田。露田主要為國有地,給於男女奴婢均可,不可買賣,死後須收回國有。桑田為私有地,給予男子,可以買賣。最後地方官吏可按品級授給公田。北魏實行的均田制與三长制、租庸調制互相配合,促进了農民生產。北魏孝文帝推動漢化運動改善了吏治,使得農業能夠發展成長。直到神龜三年(520年)政治虽然逐漸腐敗,但官府糧倉還是相當充實。北齊的均田制與租調制比北魏限制多,並且增加奴婢的租調。然而東魏、北齊一朝貪污風氣極盛,到齊後主高緯時,荒淫腐朽,大量修建宮殿與寺院,窮極奢華。西魏北周方面,宇文泰採用蘇綽的建議,建立租賦預算和戶籍制度,以保證朝廷收入。由於北周世族的力量不大,加以吏治比較清明,比較容易推行均田制。由於北朝的鮮卑人為遊牧民族,其畜牧業原本就很發達,主要產地在漠南地區〔今河套地区〕。在北魏孝文帝時期又在河南設牧揚,養戰馬十萬匹。有名的有尔朱荣的父親尔朱新兴,他擁有「牛羊駝馬,色別為群,谷量而已」。 手工業 由於朝廷大力提倡農桑,戶調征絹布,當時絹布的地位等同貨幣,這些都促進紡織業的生產。南朝的紡織業與養蠶業比較發達,產地以荊、揚二州為主。由於絲、綿、絹、布等是南朝調稅的主要項目,因此紡織是民間普遍的副業。織錦業則在益州為主,劉裕滅后秦,把關中的織錦戶遷到江南,到萧齐和萧梁时期繁榮。當時富豪人家穿綉裙,著錦履,以彩帛作雜花,綾作服飾,錦作屏障。南朝朝廷設有專官管理礦冶,用水排鼓風冶鑄。鍊鋼則使用一種雜煉生鐵和熟鐵的灌鋼法。這種方法可以鍊出優質鋼,用來製造寶劍和刀。瓷器的燒制技術早在三國、晉朝時期成熟。南朝時以青瓷為主,產地集中在會稽郡(浙江紹興)。其硬度高,釉料勻,通體青瑩。江南其餘地區的制瓷技術各有自己的特點。南朝的紙張潔白勻稱,完全取代了簡牘,藤紙與麻紙都很流行。造船業也十分興盛,最大可以載重二萬斛。 北朝的紡織業主要是絲織業和毛紡織業,是手工業中最發達的一個產業。絲織中心有涇州(今陝西涇川)、雍州(今陝西西安市)、定州(今河北定縣)等地。絹布產量增加使得絹價下降。由初期每匹絹千錢,到北魏孝文帝後降到二三百錢。官方的絲織業規模巨大,有宮內或京城內的官方工場、作坊,為朝廷生產綾羅錦繡等絲織品。民間有專業的綾羅戶、細繭羅縠戶,分散在今河北、山東一帶,其產量大且質量精美。有山東的大文綾、連珠孔雀羅,阿縣的縞。毛紡織業的產品主要是氈,用途很廣,利潤頗豐。可用來作襦(短衣)、袴(套褲)、靴墊及帳蓬等。北朝朝廷也設有專官管理礦冶,以冶鐵業最為發達。鐵產量很高,450年劉宋軍隊攻克北魏碻磝戍(今山東聊城東)時就繳獲大量鐵器。資量方面,相州的牽口冶造的刀,為全中國地區之最,皆送入京師武庫。北齊綦毋怀文所造的宿鐵刀,既有非常強的硬度,又有韌性,斬甲過三十札。 商業 南朝農業和手工業發達,加上江河交通便利,使得商業發達。由於政治松弛,幣制废弛,質量不精。市場上有普通的生產用品、生活用品與奢侈品。商賈小者坐販於列肆,大者轉運於四方。商稅是朝廷收入的大宗,然而世族有免關稅權,在任期屆滿時帶著大批貨物作為「還資」,然後轉販各地。商業重鎮有建康、江陵、成都、廣州、广陵等地。建康是三吴的經濟中心。南朝梁武帝時建康城內有居民28萬,貢使商旅,方舟萬計。會稽、吴郡、餘杭居次。廣州是海上貿易重鎮,貿易對象有东南亚各國、天竺、獅子國、波斯等國。江陵是關中、豫州、益州、荆州、交州、梁州的轉運站。成都不僅商業繁盛,也是蜀錦的重要產地。 北朝商業在北魏漢化運動後也逐漸成長起来。貨幣方面,原本以絹布穀物的物物交换作為交換媒介,孝文帝改制後鑄五銖錢改善,但仍然難以流通。商業重鎮有洛陽、鄴和長安。洛陽是北方的貿易中心,西陽門外有大市,周圍八里,十分繁榮。當時除了商販和大商人外,許多貴族、官僚也從事經商。貿易對象有中亚、西亚諸國、高句麗、百濟、伽耶、新羅與日本商人。西域商人经营的主要是金银珠玉、珍物器玩,以换回中国的丝织品、工艺品等。儘管南北朝彼此戰爭不斷,停戰期的貿易仍然活躍。雙方常以穀物、布帛代替貨幣在市場上流通。貿易方式主要有官方互市與個人走私,其中走私在民間、官員、軍隊中都有。關於商品的需求,北朝需要甘蔗、荔枝、芒果、香蕉、菠蘿、杨梅、橘柚等水果以及北方官員、貴族享用的奢侈品;南朝則需要北朝的馬匹、骆驼與毛織品等。總體來說,北朝商業仍然不及南朝活躍。 文化 學術思想 儒學獨尊的地位在晉朝被破除後,到了南北朝時期已經形成多元化的思想。在諸多的思想流派中,出現了以法治國、務實求治的主張(三國曹操與诸葛亮、東晉王導)和《無君論》(東晉鲍敬言)、《神滅論》(南梁范縝)、提倡「人死則神滅」(北魏邢邵與北齊樊遜)等有價值的觀點,也產生了消極頹廢、遁世遊仙的思想。影響最大的是玄學思想。玄學在南朝十分興盛,宋文帝時設至玄學館,玄學與史、文、儒並列四學,清談益盛。到梁武帝時鼓勵提倡經學,但此時經學已經受清談影響,只注重於辯論之說。隋朝統一後清談漸漸衰退,直到唐朝中期才終止。由于佛教過度膨胀與糜爛,出现了不少反對過度崇佛的思想家如南梁范縝、北魏邢邵與北齊樊遜,這些人的思想衍生出无神论。 范缜是齊梁之間人士,489年在竟陵王蕭子良的宴席上發表了反對佛教因果報應論,認為灵魂並不存在。他的觀點主要是唯物論的「變化的形一元論」,認為身體與精神都是物質,整個宇宙就是一個物質的動態變化。神滅論處理了「體」、「用」、「變化」、「關係」諸主題,完整概括了「唯物本體論」所應處理之主要範疇。范縝著有《神滅論》與答覆反對派曹思文的《答曹舍人》。他的論點引起朝野反彈,曹思文作《難神滅論》,蕭琛引「杜伯關弓」、「伯有被介」故事駁之。篤信佛教的梁武帝也展開論戰,作《敕答臣下神滅論》,命令他放棄觀點。梁武帝組織僧俗六十多人發表文章對范縝進行圍攻,引發思想界一場關於「神」(靈魂)滅不滅之理論大戰。然而變化的形一元論的涵義與變化廣大,幾可做無窮盡的推論引申,范縝辯才無礙,眾人難以反駁他,最後判范縝為「異端」而流放他。 北朝的邢邵與樊遜等思想家主張无神论。邢邵是北魏後期東魏初期人士,當時佛教受到鮮卑皇室提倡而興盛。他反對「神不滅論」,主張人死則靈魂就會消失,否定人死為鬼的理論,認為「欲使土化為人,木生眼鼻,造化神明,不應如此。」他還主張類化論,只有同纇事物,才可以轉化;不同類事物不能轉化。類化說顯現出物種產生的多元性與差異性。邢邵思想以及他和杜弼爭論轮回等問題等都紀錄在《北史·卷五十五·杜弼傳》與《北齐书·杜弼傳》中。樊遜北齊人,554年北齐文宣帝欲封禅泰山,樊遜向齊帝勸諫道教、神仙皆為虚妄。 顏之推南梁人,後被迫仕北朝。他主張早教,認為「人在小的時候,精神專一;長大以後,思想分散,不易學習。」他所撰有的《顏氏家訓》對往後中國社會有深遠影響力,後世視之為家訓的典範作品,獲得儒家學者及佛教徒的重視。 文學 南北朝时期的文學发展迅速,其中南朝風格偏向華麗纖巧,而北朝風格偏向豪放粗獷。北朝代表人物是北地三才,即邢邵、魏收、溫子升。南朝方面,文學代表是駢文,講究格律、詞藻、用典。內容多脫離實際生活,抒發一些富貴閒愁。以庾信文章為代表。詩風流行元嘉體與永明體。元嘉體是代表劉宋元嘉年間的詩風,代表人物有「元嘉三大家」謝靈運、顏延之與鮑照。他們的共同功績是把古體詩推進到完全成熟階段,並且注意聲律和對偶的運用,並且逐漸發展出近體詩。而永明體(亦稱“新體詩”)是南齊武帝永明年間形成的一種詩體,受印度梵音學特別是佛經轉讀及梵唄經聲的啟發,周颐首先發現了漢語平、上、去、入四種聲調,著《四聲切韻韻》。詩人沈約又根據自己對四聲的理解,撰為《四聲譜》。王融等人為之扇揚,並在創作中進行試驗,永明聲律論盛極一時。永明詩人在詩中力求做到“一簡之內,音韻盡殊;兩句之中,輕重悉異”,避免所謂八病(即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於是產生了永明體,這是唐代格律詩的源頭。南陳徐摛、徐陵與北周庾信的徐庾體文章綺艷,也是很有名。江淹與鮑照並稱南朝辭賦大家,江淹的《恨赋》、《别赋》與鮑照的《蕪城賦》、《舞鶴賦》並稱南朝辭賦的絕唱。江淹在獄中寫的《詣建平王書》,辭氣激昂高亢,不亢不卑,字行間流露出真實情感。江郎才盡也是指他晚年時減少寫作的情形。 敘事長詩方面以北朝的《木蘭詩》和南朝的《孔雀東南飛》為代表。民歌方面,由于南北文化不同,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和情調。《乐府诗集》即有「豔曲興于南朝,胡音生於北俗」的說法。小說受到名士清談的影響,促成軼事小說的出現,可分為「志怪小說」和「志人小說」。比較有名的有劉義慶的《世说新语》,為後世文學作品提供大量典故和成語。道教影響了中國藝術及科學。例如《遊仙詩》等文學,描述神仙飄逸之妙或藉由神仙之說抒發情懷。道教名士陶弘景、陆修静均擅長神仙文學。《玉臺新詠》爲陳後主妃子張麗華所撰錄,主要收錄男女閨情之作。 文學研究方面,刘勰的《文心雕龙》成為中国第一部系统文艺理论巨著,主張實用的「攡文必在緯軍國」的落實文風,反對不切實用的浮靡文風。南梁武帝的长子萧统组织文人编选的《昭明文选》是中国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总集。於唐朝時與五經並駕齊驅,盛極一時。直至北宋的民間尚傳謠曰:「文選爛,秀才半」。这两部巨著都对后来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鍾嶸的《詩品》也是重要的專著,開創中國古代詩論、詩評的體制。其專注於漢朝至南梁的五言詩,確定文章風格的來源,一派學《詩經》、一派學《楚辭》。然而三品評判過於牽強,如下品的曹操、中品的陶潛、嵇康、曹丕等人在今日已獲得較高評價。 史學 南北朝繼承了漢代以來設官修史之制。宋設著作官(宋齊梁陳時官名及分職屢有更改),負責撰修國史(本王朝史)及帝王起居注。南齊始有國史與前朝史之分。北魏亦設著作官及起居令史,使修史官與起居官逐漸分職。北齊始設史館(或稱史閣),為專門修史機構,影響中國日後的官方修史制度。西魏、北周亦設著作官制度。南北諸朝又有大臣監修史書。此外,南梁時始行編修武帝、梁元帝的「實錄」,是為唐代開始一朝接一朝修實錄的濫觴。 纪传体斷代史書在南北朝史學仍佔一席位。官修的有如沈约《宋书》、萧子显《南齐书》、魏收《魏书》,私修的有如范曄《后汉书》。 反映社會各種狀況的史書,亦在南北朝盛行。如上述《後漢書》、《宋書》當中新增「獨行」、「逸民」(或「隱逸」)、「列女」等類傳記各種人物面貌;宗教史籍有慧皎《高僧傳》;記述寺院建築的有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地理類著作方面,以郦道元《水经注》為南北朝集大成之作。少數民族歷史亦因五胡各族建政權而深受重視,成就較高的有崔鴻《十六國春秋》、蕭方等《三十国春秋》。 譜學(或叫譜牒學)在南北朝門閥政治影響下而大盛一時。各豪族郡望為求鞏固社會地位和政治權利,乃撰修家牒,以彰顯自身血統、門第及婚宦。繼家譜出現後,又有了家譜學的研究,當時便出現「統譜」、「百家譜」等書籍。 南北朝的注史之學,具代表性的有如裴松之《三国志注》。裴注著重資料搜集、補充史事,不再局限於對音訓及解釋史文,對中國的注史方法產生有相當影響。裴松之對史料相互考異,日後史家有所繼承,如司马光撰《資治通鑑考異》。裴注裡又有對前代史家的評論,這推動了中國史學批評的發展。 宗教 本時期的宗教逐漸以佛道為主流,並與玄學互相競爭。佛教在南北朝的蓬勃發展,已脫離先前依附儒、道的困境,於北魏刘宋時開始流行並逐漸中土化,時人对菩萨的信仰十分流行。當時佛教逐漸產生出學派,有名的有三论宗、涅槃宗、天台宗、律宗以及禅宗。三论宗奠基於南北朝僧肇、遼東僧朗、興皇法朗、茅山大明、吉藏大師。因依鳩摩羅什所譯的《中論》、《十二門論》和《百論》等三論立宗,故名為三論宗,屬大乘中觀派。淨土宗的思想主要在《往生論》內,其代表曇鸞提倡他力、易行思想等思想。涅槃宗方面,《十地經論》有勒那摩提、慧光等所形成的地論學派,以及曇無讖翻譯的《大般涅槃經》(北本),傳入南朝後弘揚更廣。律宗始於南北朝法顯、慧光,着重研习及传持佛教戒律、严肃佛教戒规而得名。天台宗是中國佛教最早創立的一個宗派,始祖智顗主要依據《妙法莲华经》,所以又稱法華宗。該宗主張實相和止觀,以實相闡明理論,用止觀指導實修。禅宗達摩主張「教外別傳、不立文字」,提倡以心修禪,出世後還需度化他人。達摩的禪法,簡明深入。。與寶誌禪師、傅大士合稱梁代三大士,有名的還有「一葦渡江」。佛教的高度發展也導致政府抑制、儒道二教激烈的問難。由於大量寺廟與僧侶減少稅收與兵源,各國開始限制信仰佛教的人數與撲滅佛教。其中北魏太武帝、周武帝的灭法運動最有名,與後世的唐武宗合稱三武灭佛。佛教進入劉宋代愈為一般人士所好,從而引起與儒教及道教為種種問題而論爭。如「三世因果之真偽」、「精神之滅不滅」、「佛之在否」等問題盛為諍論。随着佛教的传播,空前的发展出佛教藝術如佛像、壁画、石窟寺院等。其中敦煌千佛洞、雲崗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成为中国造像艺术宝库之中的瑰宝。 道教的改革頗多成就,五胡十六國晚期的寇谦之受东晋灵宝派的影響,制作《雲中音誦新科之誡》等經八十餘卷,在精義經理方面無所創新,卻明確聲稱要清理道教。寇謙之對道教進行改革的的總原則是「以禮度為首」,除去五斗米道的三張(張陵、张衡、张鲁)偽法、租米錢稅及男女合氣之術。嚴格齋戒禮拜,使道教組織更為嚴密,道規教儀更為完備,使道教「專以禮度為首,而加以服食閉煉」。由於寇謙之的道教改革,不僅在宗旨、組織、道經、齋儀等各方面創立了新道教的基本規模,而且將北朝君主和漢、鲜卑士族加入道教。將道教發揚至社會各階,一度成為北朝的國教。劉宋的廬山道士陸修靜則收羅以往道教典藉,參考當時的制度級佛教修持儀式,改革南朝的天師道。陸修靜對南朝道教的改革主要體現在他的《陸先生道門科略》中。不過它的發展很快被上清派和靈寶派所遮掩。寇謙之與陸修靜的改革使道教的教規、儀範逐漸定型。而後的陶弘景繼續吸收儒佛兩家思想,充實道教內容,構築道教神仙譜系,敘述道教傳授歷史,主張三教合流,對後世道教的發展影響極大。他融合南方葛洪的金丹道教、楊羲的上清經道教及陸修靜的南天師道後,開創了茅山宗。道教在南北朝時期還造作了大量的經書,道教經書的分類方法三洞四輔十二類就是這時形成的。 在北魏尚有祆教(即琐罗亚斯德教),是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祆教的思想屬二元論(即光明神與黑暗神),主神被称为「胡天」,主要經典是《阿維斯陀》。祆教主要由西域進來的粟特人所傳播,當時西域各國都信仰祆教,北朝也有部分皇室信仰,北魏靈太后所祀之胡天神就是祆神。 藝術 南北朝時藝術興盛,南朝以绘画為主,北朝以雕塑為主。北朝雕刻的盛行與佛教流行有關。佛寺大量興建,無論是木造、磚築或是石窟建造都有,並且雕刻无数大大小小的佛像。在佛像石窟雕像上,著名的有366年前秦時開鑿的敦煌莫高窟、384年后秦時開鑿麦积山石窟、北魏孝文帝時開鑿的雲岡石窟、龙门石窟、北齐文宣帝時開鑿的天龙山石窟等。石窟藝術最雄偉的是雲岡石窟20窟的座像。佛像容貌豐滿,兩肩寬厚,衣褶線條緊貼身軀而雕,莊嚴中寓有慈祥,表現出佛的胸懷氣度。彩塑最好的是敦煌莫高窟第259窟的造像,含蓄微笑的神態,給人以恬靜的美感。洛陽永寧寺塔基出土的北魏泥塑殘像最為精緻,面目傳神。天龍山石窟還是為北齊佛教文化的代表,以漫山阁及九连洞著称。 綜合印度佛塔及漢朝塔樓為基礎而建立的木塔,為當時重要的建築發展。中國本地的儒道思想亦為藝術提供新主題、新風格。儒家思想多與孝道結合,道家藝術家則偏好自然山水及民間傳說。世俗藝術傳統亦產生變化,尤其展現於繪畫方面。中國山水畫始祖顧愷之為此時期的代表。陶器工藝在中國南方亦有顯著進展,最著名的為「越窯」的綠釉「越瓷」。越窯十分耐用,甚至外銷海外,遠達埃及、菲律賓。六朝也是中國開始出現文人畫家、書法家、重要私人藝術收藏的時期,文學、藝術批評亦有所發展。 南朝陵墓石刻方面,歷代帝王、貴族陵墓前有神道石柱、石碑、石獸等。石獸又稱避邪,由獅子造型演變而來,有驅邪、求福或升天之含意。其中以南朝齊武帝陵前的天祿(雙角石獸)、齊景帝陵前的麒麟最具代表。風格承襲漢代石獸雕刻,善於利用整塊石材,已洗練的手法表現雄偉的氣勢。 繪畫方面,中国古代山水画兴起于南北朝。由於玄學流行,老莊的自然觀和江南秀麗的山水結合,使得繪畫脫離儒學的限制,朝向純藝術的方向發展,有名的畫家有劉宋陸探微與南梁張僧繇。張僧繇畫的龍非常神妙,畫龍點睛就是出源於他的畫工。張僧繇一生苦學,「手不釋筆,俾夜作晝,未曾倦怠,數紀之內,無須臾之閒」,繪有《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雪山紅樹圖》等等名作。由於山水诗的出现,使得长期以来的以表现人物为主的绘画传统转变為山水景色。南朝有不少以人物画著称的画家。例如劉宋宗炳是中國最早的山水畫理論著述。其《畫山水序》最為著名,精闢地理解「山水以形媚道」之外,在自然山水的觀察,歸納出展現物體遠近的繪畫方法。劉宋山水畫家王微,著有《敘畫》一篇,強調觀察自然和主觀能動作用。南梁萧贲可在在团扇畫出「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峻。」,表现出遥远的空间距离感。绘画理论在此時期已經成熟,南齐谢赫撰著研究绘画理论的重典《古画品录》。這本書分為論繪畫六法論與畫品等兩個部分。他所提出繪畫品鑑的六法,已不仅限于人物画,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其中「氣韻生動」的理論更被歷代畫評家奉為最高水準。 魏晉南北朝是楷書發展的青年期,其中碑刻是楷書的寶庫。北朝碑刻即所謂的魏碑書法,魄力雄渾,氣象渾穆,體態多變。《龍門二十品》是指在龍門石窟中發現的北魏時期二十方造像記,這些作品被認為是魏碑書法的代表。《张猛龙碑》备受书法家们的推崇。清朝碑刻學家杨守敬评论:「书法潇洒古淡,奇正相生。」,成就遠超過唐人作品。《鄭文公碑》是北魏书法家郑道昭的作品。清朝碑刻學家叶昌炽认为:「其笔力之健,可以刲犀兕,搏龙蛇,而游刃于虚,全以神运」唐朝書法家歐陽詢和虞世南都深受此碑影響。其他還有《石門銘》等眾多的墓誌銘文。南朝有名的碑如《爨龙颜碑》、《瘗鹤铭》等。 科技 在整個魏晉南北朝期間,由於邊疆民族內遷、北方人群的南下,造成文化大交流及混成。由於儒學一統的局面打破以及玄道佛的興起,使得學術研究朝向多元化。各國為了生存或戰爭,多少推行一些改革措施以確保某些地區農業與手工業的發展。這些都使得科學技術大幅提升。 郦道元從小志於地理學研究。由於當時地理著作不夠完備,所以他在各地做官之際進行實地考察,最後以《水经》為藍本,完成《水经注》。《水經註》為陸地水文地理,他以水道為綱,詳細描繪其本身性質與週邊環境,為中國古代地理學做出傑出貢獻。《水經注》不僅講河流,還詳細記載了河流所經的地貌、地質礦物和動植物。《水经注》中记载了许多古生物残骸化石和遗迹化石,渭水上游成纪县(今甘肃庄浪)僵人峡還有人类化石。後世可以從中了解古代的耕作制度、古代植物種類和植被分佈,動物的地區分佈及其活動的季節怙,以及古人如何利用它們取得經濟效益。 贾思勰為北魏農學家,家境較為富裕,他面對當時的天災人禍及連年飢荒,主張重視農業,並以齊民謀生為己任,所以決定寫出一本農書。他所寫的《齊民要術》在中國或世界的農學史上均佔有重要地位。《齊民要術》以當時黃河中下游地區,特別是山東地區為重點。描述當時農業生產概貌,並介紹中國傳統農業細耕和多種經營方法和包括食品加工技術在內的農業科技的高超水準。書中正文分成10卷,92篇,收錄1500年前中國農藝、園藝、造林、蠶桑、畜牧、獸醫、配種、釀造、烹飪、儲備,以及治荒的方法。援引古籍近200種,其中《氾勝之書》、《四民月令》等漢晉重要農書現已失傳,後人可以從此書了解的漢晉時期的農業運作。這是經營莊園的地主和農民所需的知識,也是北朝農業技術發展的重要指標。 祖冲之為劉宋人,家族歷代成員大多熟悉天文歷算,所以祖沖之從小對天算有興趣。他平生著作豐富,天文方面有《上「大明歷」表》、《駁議》;數學方面有《缀术》、《九章術義註》、《重差術》。他寫有《安邊論》一文,建議朝廷開墾荒地,發展農業,安定民生,鞏固國防。祖沖之的主要成就在數學、天文曆法和機械製造三個領域,在張衡、劉徽的基礎上,將圓周率數值精準到小數點後七位數字。他是世界上第一個將「歲差」數值記入曆法運算中,他還將置閏規則修整,這是唐代之前最好的方法。祖冲之和他的儿子祖暅共同提出推算球体体积的公式,稱為“祖氏定理”,比西方早一千年以上。在機械方面,製作出指南车、木牛流马、千里船(即腳踏輪船)、水力運轉的水碓模,以同一原動輪帶動碓和磨作功。 北朝張子信初步發現了日行盈縮的規律。北魏末年,張子信避葛荣兵亂而隱居海島,用圓儀測天三十年。大約在565年前後,他發現關於太陽運動不均勻性、五星運動不均勻性和月亮視差對日食的影響的現象,並且提出計算方法,在中國古代天文學史上具劃時代的意義。經由張子信的學生張孟賓、劉孝孫等人的努力,這三大發現及其計算方法在孟賓歷和孝孫歷576年中大約已被應用。 南朝醫學發達,有名的有南梁的徐之才與姚僧垣。徐之才為醫學世家,他隨梁豫章王蕭綜投奔北魏後獲北魏皇帝重用。他對本草藥物及方劑研究較深,撰有《藥對》及《小兒方》。對婦科也有一定的見解,其《逐月養胎法》實本自先秦時期《青史子》中胎教法而作,對於孕婦之衛生及優生均有重要意義。徐氏一家由南仕北,對於南北地區醫藥之交流,也有積極的意義。姚僧垣,曾多次為梁武帝、梁元帝治病。之後因為戰亂投奔北周,為北周大臣醫治疾病而出名,其治病藥方留存到唐代,成為治療「氣兼水身面腫」的重要藥方。此外,較重要的醫學學者有陶弘景,撰有反映漢末以來醫藥發展的《本草經集注》(今存第一卷)、《名醫別錄》(附入《本草經集注》,已佚)等醫籍。而可使人中毒甚至死亡的寒食散,南北朝的諸王及大臣們也常有服用。 君主年表 南朝 劉宋 南齊 南梁 南陳 西梁、侯漢 北朝 北魏 東魏與西魏 北齊 北周 |
公益 2009年,李祖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將九份昇平戲院捐贈予新北市政府。 作品一覽 尚存建築 已拆除建築 語錄 「東⽅文化以 天、地、⼈三元合⼀,作為文化的深層基因,強調⽣命智慧和諧共⽣;⻄⽅文化 則以⼆元論對立辯證的觀點,形成文化的深層結構,強調⼯具理性的科技文明。」 「我們這一代,受到最大的影響就是東西論戰,中華文化可謂最重要的區域文明之一,因此我們從中華文化出發,努力發揚,希望提供全世界參考 」 「如果要領導世界文明,需要先融會貫通東⻄兩⽅領域,才能⾛出⾃⼰的路。台灣創意⼈才不缺乏,可惜發揮功能不多。不過,作為藝術家不應該抱怨缺乏機會,⼤家需要奮鬥尋找出路。不妨向偉⼈學習吧!學習他們的成功精神、努⼒⽅向。」 參見 王重平 – 李祖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共同創辦人 参考資料 外部連結 | & Associates建築師事務所、及洛杉磯建築師事務所等處擔任建築師。 他在1980年回到臺灣,並於隨後完成由鄭周敏投資興建的台北市環亞世界大樓。曾任東海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哲學與觀點 李祖原覺得當代的社會⼀直講究⻄⽅的科學,但東⽅對⽣命問題有更深層的研究,若能將兩者合⼀,勢必能展現新的詮釋與看法;同時,他也認為任何一個民族都有屬於的自己偉大建築,世界文明並不存在,唯有致力於發展區域文明,才有機會影響全世界;此外,他更認為一個創作者最難的在於是否可以深入於深層文化,表層文化可以模仿,但是深層文化是根,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根不深,滋養就不夠--要呈現東方建築,就要瞭解東方的靈魂,反觀之,世界建築基本上是西方文明,那麼要呈現良好的西方建築,就要自問是否瞭解西方文化的靈魂並進入西方的深層文化,深層文化的學習不夠,表現出來的功力就不夠。 評價 牟宗三:「李祖原建築師有慧解,將欲融文化於建築當中。」 吳光庭:「其作品在文化形式反省的工作上做了許多反思,他的反省對象不再只對現代建築,更包括了現代生活文化、哲學及宗教,而這些廣泛且深刻的自我反省與關懷,尤其反映在高層建築的建築類型上,可以看出李祖原的反省及作品的創新並非單為形式,而是尋求現代材料與技術在整體構築及文化上更精確的建築意義再現。在這觀點上,李祖原的作品早己脫離且超越了梁思成想像圖所架構出以中國傳統建築形式文脈的空間想像,達到了兼具心理/哲學及現代實質空間需求的創作創新結果。這是李祖原以台灣的社會環境為基礎對中國文化與建築所提出的創新見解與貢獻。」 由李祖原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數座建築曾多次因建築結構、美學理念、以及實用性等方面被「台灣憂質建築厚里豆獎」票選為台灣最醜建築。 其在中國設計的盤古大觀和瀋陽方圓大廈被畅言网評為2010年中國十大醜陋建築第1、2名。 中国建筑师柴裴义:“当然我也要指出,有的建筑师不能洁身自好,对低级品位投怀送抱。我对台湾某建筑师的设计就特别反感。沈阳的‘铜钱’大厦、北京的‘老龙头’酒店……,反正他设计了好几个大企业的建筑,好像比较能理解那个“暴富”的心情,同时我也认为,他的设计缺乏建筑师对社会的责任心和良心。” 第一、二、三屆台灣憂質厚里豆建築獎(2004, 2007, 2008年)。註︰「台灣憂質厚里豆建築獎」是頒給醜陋建築的反諷獎項。其「厚里豆」為台灣閩南語「讓你倒!」的中文音譯。 獲獎 第十二屆國家文藝獎(2008年) 公益 2009年,李祖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將九份昇平戲院捐贈予新北市政府。 作品一覽 尚存建築 |
– Database on the human impact of conflicts and other complex emergencies.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website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database – Treaties and States Parties The human face and cost of war—see post Tet Offensive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entry World War I primary source collection 参见 孫子兵法 | 战争的影響範圍很廣,可以分為短期和長期的影響。軍人和平民都會在戰爭時受苦,但戰爭對軍人的影響又和平民有所不同。在過去的十年內,多達二百萬名兒童在軍事衝突中死亡。這些衝突帶來的創傷以及民眾的苦楚也是戰爭帶來的影響,後者造成許多情緒以及精神上的壓力。現今的內戰造成的平民傷亡會比國與國的戰爭來的更多。原因是因為越來越多的內戰戰鬥者把攻擊平民視為是策略性的目的。「國內戰爭引發的三個問題是聯合國成員(特別是主要的成員)是否有意願處理、聯合國回應的結構穩定性、是否應該將傳統維和的方式用在內戰處理上。」。戰爭的影響也包括城市的破壞,對國家經濟有長期的影響。軍事衝突對基礎建設、公共衛生設施以及社會秩序有重大的負面影響。這些戰爭的間接影響常會被人忽略。 限制戰爭及停止戰爭 在二十世紀的每一個大型戰爭,都有對應的反戰運動,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越南战争。二十一世紀的國際反戰運動主要是針對美國的阿富汗戰爭及伊拉克战争。在歐洲、亞洲和美國都有人反對阿富汗戰爭。 自2006年12月開始的墨西哥毒品戰爭,估計造成四萬人死亡,也受到根本性的反對。2011年起,中產階段已開始以和平和公正為訴求的運動,反對毒品戰爭。開始墨西哥毒品戰爭的總統卡爾德隆總統也認同這個運動。 腳註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論國人對國防與戰爭應有的認知 反戰爭 台灣女權 Correlates of War Project Customary IHL Database Customary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Complex Emergency Database (CE-DAT) – Database on the human impact of conflicts and other complex emergencies.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 website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law database – |
前596年-赤狄攻晋之战 前595年-楚联鲁攻宋之战 前595年-晋攻郑之战 前594年-辅氏之战 前594年-晋灭赤狄潞氏之战 前593年-晋灭赤狄甲氏之战 前590年-周攻茅戎之战 前589年-齐、鲁龙之战 前589年-齐、晋鞍之战 前589年-楚联合蔡、许攻鲁、卫之战 前588年-晋、郑祭之战 前588年-丘舆之战 前588年-晋、卫攻赤狄之战 前588年-鲁围棘之战 前585年-鲁取郙之战 前585年-晋攻楚、沈、许之战 前584年-楚攻郑、晋救郑之战 前584年-吴攻郯之战 前584年-吴攻楚巢、徐、州来之战 前582年-渠丘之战 前582年-秦联合白狄攻晋之战 前581年-晋会诸侯攻郑之战 前579年-交刚之战 前578年-麻隧之战 前577年-郑攻许之战 前576年-楚攻郑、卫之战 前576年-晋攻曹之战 前575年-鄢陵之战 前575年-勺陵之战 前575年-潁上之战 前574年-楚灭舒庸之战 前574年-高氏之战 前573年-彭城之战 (前573年) 前572年-洧上之战 前572年-晋攻齐之战 前572年-郑攻宋之战 前571年-齐攻莱之战 前570年-鳩茲之戰 前570年-晋攻许之战 前569年-鲁攻鄫之战 前569年-楚、顿攻陈之战 前568年-楚攻陈之战 前567年-齐灭莱之战 前567年-莒灭鄫之战 前566年-楚攻陈、晋救陈之战 前565年-郑攻蔡之战 前565年-莒军攻鲁之战 前564年-阴口之战 前563年-晋灭偪阳之战 前563年-楚、宋萧之战 前562年-晋、秦栎之战 前561年-莒攻鲁之战 前561年-楚攻宋杨梁之战 前560年-鲁灭邿之战 前560年-庸浦之战 前559年-棫林之战 前559年-皋舟之战 前558年-齐、鲁城之战 前558年-湛阪之战 前556年-齐、鲁防之战 前556年-宋攻陈之战 前556年-卫占曹重丘之战 前555年-平阴之战 前555年-费滑之战 前554年-晋、卫攻齐之战 前554年-齐破高唐之战 前553年-邾袭鲁之战 前553年-鲁、莒盟于向之战 前550年-荧庭之战 前550年-蒲侯氏之战 前549年-棘泽之战 前549年-楚舟师攻吴之战 前548年-舒鸠之战 前548年-郑攻陈之战 前548年-齐崔杼攻鲁之战 前548年-晋联合诸侯攻齐之战 前548年-吴攻楚巢城之战 前547年-秦、楚攻吴、郑之战 前547年-楚率诸侯军攻郑之战 前547年-茅氏之战 前546年-春秋弭兵会盟 前541年-鲁攻莒取郓之战 前541年-太原之战 前538年-朱方之战 前537年-鹊岸之战 前537年-蚡泉之战 前536年-房钟之战 前536年-齐攻北燕之战 前534年-楚灭陈之战 前532年-鲁攻莒取郠之战 前531年-楚灭蔡之战 前530年-豫章之战 前530年-晋灭肥、伐鲜虞之战 前529年-公子比叛楚之战 前529年-吴灭州来之战 前529年-鲁季平子攻费之战 前528年-费邑叛南氏之战 前528年-楚灭养氏之战 前527年-晋荀吴攻鲜虞之战 前526年-齐攻徐至蒲隧之战 前525年-晋灭陆浑之战 前525年-长岸之战 前524年-宋、邾虫之战 前523年-齐高发攻莒之战 前523年-楚舟师攻濮之战 前522年-郑镇压萑苻奴隶之乱之战 前521年-宋平华氏叛乱之战 前520年-周王子朝之乱之战 前520年-齐北郭启攻莒之战 前519年-鸡父之战 前518年-吴灭巢与钟离之战 前515年-吴、楚潜之战 前513年-郓民溃之战 前513年-赵车叛周之战 前512年-吴灭徐之战 前511年-吴攻楚潜、六之战 前510年-吴攻越檇里之战 前508年-豫章之战 前507年-鲜虞攻晋平中之战 前506年-柏举之战 前506年-蔡灭沈之战 前505年-复郢之战 前505年-越入吴之战 前504年-郑破许之战 前504年-鲁攻郑取匡之战 前504年-吴败楚水、陆军之战 前503年-齐攻鲁之战 前502年-鲁平阳虎之战 前501年-中牟之战 前501年-鲁攻齐阳州之战 前501年-周平仪栗之战 前500年-晋攻卫之战 前500年-鲁攻侯犯之战 前498年-卫攻曹占郊之战 前498年-费人攻鲁反堕三都之战 前497年-晋卿争权之战 前497年-联合攻晋之战 前496年-檇李之战 前496年-楚灭顿之战 前495年-楚灭胡之战 前495年-郑罕达攻宋之战 前494年-夫椒之战 前494年-楚攻蔡之战 前494年-齐、卫、鲁、鲜虞救范氏之战 前493年-齐、郑攻晋之战 前493年-鲁攻邾之战 前492年-齐、卫攻戚之战 前492年-赵鞅围朝歌之战 前491年-赵鞅围邯郸之战 前491年-楚灭戎蛮之战 前491年-齐国夏攻晋占八邑之战 前490年-晋军围柏人之战 前490年-晋赵鞅攻卫之战 前489年-赵鞅攻鲜虞之战 前489年-齐内乱之战 前489年-吴攻陈城父之战 前488年-鲁攻邾之战 前487年-宋灭曹之战 前487年-吴攻鲁夷之战 前487年-齐鲍牧攻鲁之战 前486年-雍丘之战 前486年-楚攻陈之战 前485年-吴舟师攻齐之战 前485年-吴、鲁、邾、郯攻齐之战 前485年-晋赵鞅攻齐之战 前484年-稷曲之战 前484年-艾陵之战 前483年-锡嵓之战 前482年-越袭吴都之战 前480年-楚子西攻吴之战 前479年-白公之亂 前478年-楚灭陈之战 前478年-笠泽之战 前477年-巴攻楚围鄾之战 前476年-楚率诸侯攻东夷之战 戰國時期(前475年-前221年)-秦朝(前221年-前207年) 秦汉(前221-220) 前209年-秦末民变 前209年-戏之战 前208年-项羽、刘邦灭秦之战 前207年-巨鹿之战 前207年-漳汙之战 前206年-前202年-楚汉战争 前206年-三秦戰役 前206年-陈仓之战 前205年-彭城之战 前205年-成皋之战(史记《高祖本纪》、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矛盾,从历史地理学看史记《项羽本纪》可信度高) 前205年-刘贾、彭越联军进攻西楚之战(汉第一次与彭越联合) 前205年-韩信破代、赵、燕、齐之战 前205年-安邑之战 前204年-井陉之战 前203年-潍水之战、韩信、彭越联军进攻西楚之战(汉第二次与彭越联合) 前202年-垓下之战 前201年-前36年-漢匈戰爭 前200年-白登之战 前180年-诸吕之乱 前154年-七國之亂 前154年-下邑之战 前144年-上郡之战 前133年-马邑之战 前127年-河南之战 前124年-漠南之战 前121年-河西之战 前119年-漠北之战 汉朝的向南扩张 前112年冬-汉平南越之战 前111年冬-汉平东越之战 前111年-前110年-汉平西羌之战 前108年-汉灭朝鲜之战 前102年-汉攻大宛之战 前99年-浚稽山之战 前90年-燕然山之战 前61年-赵充国平西羌之战 前36年-郅支之战 17年-25年-绿林起义 18年-27年-赤眉起义 22年-成昌之战 23年-昆阳之战 26年-杜陵之战 27年-湖县之战 27年-崤底之战 27年-宜阳之战 23年-26年-刘秀统一河北之战 24年-27年-刘秀攻关中、洛阳之战 25年-东汉统一战争 26年-东汉统一关东之战 26年春-漳水之战 26年-睢阳之战 27年-黎丘之战 29年-祝阿、临淄之战 30年-东汉平陇西之战 30年-185年-东汉与羌的战争(羌称帝后规模极大的举国决战) 32年-天水之战 33年-158年-东汉与匈奴的战争 35年-东汉灭蜀之战 35年-东汉攻公孙述之战 35年-广都、成都之战 42年春-马援征岭南之战 45年-186年-东汉与鲜卑的战争 73年-175年-东汉与西域各国的战争 75年-76年-疏勒城之战 89年-稽落山之战 115年-赤亭之战 172年-坐原战役 184年-192年-黄巾起义 184年-长社之战 184年-广宗之战 184年-下曲阳之战 184年-五斗米道 184年-189年-凉州之乱 185年-黑山军 188年-白波 三国(184-280) 190年:董卓討伐戰 190年:鲁阳之战 191年:界橋之戰 191年:襄陽之戰 191年-208年: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 192年:武阳之战 192年:兖州之战 192年:龍湊之戰 192年:巨馬水之戰 195年:定陶之战 197年-199年 : 曹操讨伐袁术之战 198年:穰城之战 198年 : 下邳之戰 200年:黄河渡口官渡之战 200年:徐州之战 200年:白马之战 200年:延津之战 200年:乌巢之战 200年:仓亭之战 205年:南皮之戰 207年:白狼山之战 195年-199年:孙策平江东之战 195年:曲阿之战 198年:易京之戰 203年:夏口之战 208年:博望坡之战 208年 : 長坂坡之戰 208年:江夏之战 208年:赤壁之战 208年:夷陵之战 208年:江陵之戰 208年:林历山之战 211年 : 潼關之戰 212年-214年:益州之战 214年:皖城之战 215年:消遙津之戰 215年:巴西之战 218年-219年:汉中之战 219年:樊城之战 219年:江陵之战 221年-222年:夷陵之战 222年:洞口之戰 223年:濡须口之战 224年:广陵之战 225年:诸葛亮南征 228年-234年:诸葛亮北伐 228年:街亭之战 234年-237年:吴平山越之战 238年:魏滅公孫淵辽东之战 244年:興勢之戰 244年-245年:曹魏与高句丽的战争 249年:曲城之战 251年:王凌之乱 252年:东兴之战 253年-262年:姜維北伐 253年:南安、合肥之战 255年:毌丘俭文钦之乱 257年-258年:壽春之戰 263年:魏灭蜀之战 264年:钟会谋反 264年:永安之战 272年:西陵之战 晉朝 (265-420)与 五胡十六國(304-439) 279年:凉州之战 279年:晋灭吴之战 291年-306年:八王之乱 296年-315年:西晋末年流民起义 305年-307年:陈敏反晋之战 311年:永嘉之乱 311年:宁平城之战 311年-315年:杜弢起义 312年:石勒守護襄國之戰 314年:幽州之战 316年:长安之战 317年:荥阳之战 319年:浚仪之战 319年:棘城之战 320年:赵平大秦之战 327年:晋平苏峻之战 328年:洛阳之战 346年:晋平成汉之战 350年-352年:襄國之戰 351年:前燕灭冉魏之战 354年:晋攻前秦之战 354年:鲁口之战 355年:广固之战 361年:野王之战 369年:晋攻前燕之战 369年:前秦灭前燕之战 376年:前秦滅代國之戰 383年:吕光攻龟兹之战 383年:淝水之战 386年-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的战争 387年:凉州之战 389年:大界之战 390年:杏城镇之战 390年:北魏灭刘卫辰之战 392年:吕光攻西秦之战 393年:后燕灭西燕之战 395年:参合陂之战 396年:北魏攻后燕之战 399年-402年:孙恩起义 402年-411年:卢循起义 404年:覆舟山之战 404年:刘裕击桓玄之战 409年:刘裕灭南燕之战 416年:刘裕灭后秦之战 南北朝時期 (420—589) : 北朝 (386-581)、南朝 (420-589) 隋朝(589年-618年) 唐朝(618—907,含武周时期(684-704)) 五代時期(907-979年) 北宋(960-1127) 宋金战争(1125-1234) 蒙古征战(1189-1279) 元朝(1271-1368) 明朝(1368-1644) 明朝统一战争(1367年-1389年) 明灭元之战(1367年-1369年) 明太祖第一次北征(1370年) 明灭夏之战(1371年) 明太祖第二次北伐(1372年) 明太祖第三次北伐(1380年) 明太祖第四次北伐(1380年) 明平云南之战(1381年-1382年) 明太祖第五次北伐(1387年) 明太祖第六次北伐(1387年-1388年) 明太祖第七次北伐(1390年) 明太祖第八次北伐(1396年) 靖难之役(1399年-1402年) 明朝苗族叛乱(14世纪-15世纪) 明朝与吐鲁番的战争(15世纪-16世纪) 明入越(1406年-1407年) 胪朐河之战(1409年) 明成祖第一次亲征漠北之战(1410年) 明-锡兰山国战争(1410年-1411年) 明成祖第二次亲征漠北之战(1414年) 蓝山起义(1418年-1427年) 明成祖第三次亲征漠北之战(1422年) 明成祖第四次亲征漠北之战(1423年) 明成祖第五次亲征漠北之战(1424年) 高煦之乱(1426年) 麓川之役(1436年-1448年) 土木之变(1449年) 京师保卫战(1449年) 曹石之变(1470年-1471年) 红盐池之战(1473年) 安化王之乱(1510年-1511年) 刘六刘七起义(1510年-1512年) 应州大捷(1518年) 宁王之乱(1519年) 屯门海战(1519年) 西草湾之战(1522年) 宁波之乱(1523年) 岑猛之乱(1526年) 西海之战(1533年) 黑河墩之战(1536年) 倭寇之乱(1547年-1565年) 庚戌之变(1550年) 万全右卫之战(1566年) 明缅战争(1581年-1606年) 镇北关之战(1583年) 兆佳城之战(1584年) 浑河之战(1585年) 播州之役(1590年-1600年) 宁夏之役(1592年) 万历朝鲜战争(1592年-1598年) | 前613年-邾攻鲁之战 前612年-晋攻蔡之战 前612年-齐攻鲁、攻曹之战 前611年-楚灭庸之战 前610年-周甘歜败戎之战 前610年-齐攻鲁西鄙之战 前610年-晋、卫、陈、邓联合攻宋之战 前608年-北林之战 前608年-晋攻崇之战 前607年-楚攻陆浑之戎之战 前607年-晋攻郑、楚攻郑之战 前607年-赤狄攻齐之战 前607年-鄋瞒攻齐之战 前605年-鲁攻莒占向之战 前605年-若敖氏叛楚之战 前604年-楚攻郑、晋救郑之战 前603年-晋攻陈之战 前603年-赤狄攻晋之战 前602年-鲁、齐攻莱之战 前602年-赤狄攻晋之战 前601年-白狄晋联合攻秦之战 前601年-楚灭蓼舒之战 前601年-楚攻陈之战 前600年-齐攻莱之战 前600年-鲁取根牟之战 前600年-晋攻陈、楚之战 前600年-晋攻陈之战 前599年-宋攻滕之战 前599年-鲁攻邾之战 前599年-潁北之战 前598年-鲁联齐攻莒之战 前598年-楚攻陈之战 前598年-楚攻宋之战 前598年-楚攻郑之战 前597年-新郑之战 前597年-晋、楚邲之战 前597年-楚灭萧之战 前597年-宋攻陈、卫救陈之战 前596年-楚攻宋之战 前596年-齐攻莒之战 前596年-赤狄攻晋之战 前595年-楚联鲁攻宋之战 前595年-晋攻郑之战 前594年-辅氏之战 前594年-晋灭赤狄潞氏之战 前593年-晋灭赤狄甲氏之战 前590年-周攻茅戎之战 前589年-齐、鲁龙之战 前589年-齐、晋鞍之战 前589年-楚联合蔡、许攻鲁、卫之战 前588年-晋、郑祭之战 前588年-丘舆之战 前588年-晋、卫攻赤狄之战 前588年-鲁围棘之战 前585年-鲁取郙之战 前585年-晋攻楚、沈、许之战 前584年-楚攻郑、晋救郑之战 前584年-吴攻郯之战 前584年-吴攻楚巢、徐、州来之战 前582年-渠丘之战 前582年-秦联合白狄攻晋之战 前581年-晋会诸侯攻郑之战 前579年-交刚之战 前578年-麻隧之战 前577年-郑攻许之战 前576年-楚攻郑、卫之战 前576年-晋攻曹之战 前575年-鄢陵之战 前575年-勺陵之战 前575年-潁上之战 前574年-楚灭舒庸之战 前574年-高氏之战 前573年-彭城之战 (前573年) 前572年-洧上之战 前572年-晋攻齐之战 前572年-郑攻宋之战 前571年-齐攻莱之战 前570年-鳩茲之戰 前570年-晋攻许之战 前569年-鲁攻鄫之战 前569年-楚、顿攻陈之战 前568年-楚攻陈之战 前567年-齐灭莱之战 前567年-莒灭鄫之战 前566年-楚攻陈、晋救陈之战 前565年-郑攻蔡之战 前565年-莒军攻鲁之战 前564年-阴口之战 前563年-晋灭偪阳之战 前563年-楚、宋萧之战 前562年-晋、秦栎之战 前561年-莒攻鲁之战 前561年-楚攻宋杨梁之战 前560年-鲁灭邿之战 前560年-庸浦之战 前559年-棫林之战 前559年-皋舟之战 前558年-齐、鲁城之战 前558年-湛阪之战 前556年-齐、鲁防之战 前556年-宋攻陈之战 前556年-卫占曹重丘之战 前555年-平阴之战 前555年-费滑之战 前554年-晋、卫攻齐之战 前554年-齐破高唐之战 前553年-邾袭鲁之战 前553年-鲁、莒盟于向之战 前550年-荧庭之战 前550年-蒲侯氏之战 前549年-棘泽之战 前549年-楚舟师攻吴之战 前548年-舒鸠之战 前548年-郑攻陈之战 前548年-齐崔杼攻鲁之战 前548年-晋联合诸侯攻齐之战 前548年-吴攻楚巢城之战 前547年-秦、楚攻吴、郑之战 前547年-楚率诸侯军攻郑之战 前547年-茅氏之战 前546年-春秋弭兵会盟 前541年-鲁攻莒取郓之战 前541年-太原之战 前538年-朱方之战 前537年-鹊岸之战 前537年-蚡泉之战 前536年-房钟之战 前536年-齐攻北燕之战 前534年-楚灭陈之战 前532年-鲁攻莒取郠之战 前531年-楚灭蔡之战 前530年-豫章之战 前530年-晋灭肥、伐鲜虞之战 前529年-公子比叛楚之战 前529年-吴灭州来之战 前529年-鲁季平子攻费之战 前528年-费邑叛南氏之战 前528年-楚灭养氏之战 前527年-晋荀吴攻鲜虞之战 前526年-齐攻徐至蒲隧之战 前525年-晋灭陆浑之战 前525年-长岸之战 前524年-宋、邾虫之战 前523年-齐高发攻莒之战 前523年-楚舟师攻濮之战 前522年-郑镇压萑苻奴隶之乱之战 前521年-宋平华氏叛乱之战 前520年-周王子朝之乱之战 前520年-齐北郭启攻莒之战 前519年-鸡父之战 前518年-吴灭巢与钟离之战 前515年-吴、楚潜之战 前513年-郓民溃之战 前513年-赵车叛周之战 前512年-吴灭徐之战 前511年-吴攻楚潜、六之战 前510年-吴攻越檇里之战 前508年-豫章之战 前507年-鲜虞攻晋平中之战 前506年-柏举之战 前506年-蔡灭沈之战 前505年-复郢之战 前505年-越入吴之战 前504年-郑破许之战 前504年-鲁攻郑取匡之战 前504年-吴败楚水、陆军之战 前503年-齐攻鲁之战 前502年-鲁平阳虎之战 前501年-中牟之战 前501年-鲁攻齐阳州之战 前501年-周平仪栗之战 前500年-晋攻卫之战 前500年-鲁攻侯犯之战 前498年-卫攻曹占郊之战 前498年-费人攻鲁反堕三都之战 前497年-晋卿争权之战 前497年-联合攻晋之战 前496年-檇李之战 前496年-楚灭顿之战 前495年-楚灭胡之战 前495年-郑罕达攻宋之战 前494年-夫椒之战 前494年-楚攻蔡之战 前494年-齐、卫、鲁、鲜虞救范氏之战 前493年-齐、郑攻晋之战 前493年-鲁攻邾之战 前492年-齐、卫攻戚之战 前492年-赵鞅围朝歌之战 前491年-赵鞅围邯郸之战 前491年-楚灭戎蛮之战 前491年-齐国夏攻晋占八邑之战 前490年-晋军围柏人之战 前490年-晋赵鞅攻卫之战 前489年-赵鞅攻鲜虞之战 前489年-齐内乱之战 前489年-吴攻陈城父之战 前488年-鲁攻邾之战 前487年-宋灭曹之战 前487年-吴攻鲁夷之战 前487年-齐鲍牧攻鲁之战 前486年-雍丘之战 前486年-楚攻陈之战 前485年-吴舟师攻齐之战 前485年-吴、鲁、邾、郯攻齐之战 前485年-晋赵鞅攻齐之战 前484年-稷曲之战 前484年-艾陵之战 前483年-锡嵓之战 前482年-越袭吴都之战 前480年-楚子西攻吴之战 前479年-白公之亂 前478年-楚灭陈之战 前478年-笠泽之战 前477年-巴攻楚围鄾之战 前476年-楚率诸侯攻东夷之战 戰國時期(前475年-前221年)-秦朝(前221年-前207年) 秦汉(前221-220) 前209年-秦末民变 前209年-戏之战 前208年-项羽、刘邦灭秦之战 前207年-巨鹿之战 前207年-漳汙之战 前206年-前202年-楚汉战争 前206年-三秦戰役 前206年-陈仓之战 前205年-彭城之战 前205年-成皋之战(史记《高祖本纪》、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矛盾,从历史地理学看史记《项羽本纪》可信度高) 前205年-刘贾、彭越联军进攻西楚之战(汉第一次与彭越联合) 前205年-韩信破代、赵、燕、齐之战 前205年-安邑之战 前204年-井陉之战 前203年-潍水之战、韩信、彭越联军进攻西楚之战(汉第二次与彭越联合) 前202年-垓下之战 前201年-前36年-漢匈戰爭 前200年-白登之战 前180年-诸吕之乱 前154年-七國之亂 前154年-下邑之战 前144年-上郡之战 前133年-马邑之战 前127年-河南之战 前124年-漠南之战 前121年-河西之战 前119年-漠北之战 汉朝的向南扩张 前112年冬-汉平南越之战 前111年冬-汉平东越之战 前111年-前110年-汉平西羌之战 前108年-汉灭朝鲜之战 前102年-汉攻大宛之战 前99年-浚稽山之战 前90年-燕然山之战 前61年-赵充国平西羌之战 前36年-郅支之战 17年-25年-绿林起义 18年-27年-赤眉起义 22年-成昌之战 23年-昆阳之战 26年-杜陵之战 27年-湖县之战 27年-崤底之战 27年-宜阳之战 23年-26年-刘秀统一河北之战 24年-27年-刘秀攻关中、洛阳之战 25年-东汉统一战争 26年-东汉统一关东之战 26年春-漳水之战 26年-睢阳之战 27年-黎丘之战 29年-祝阿、临淄之战 30年-东汉平陇西之战 |
元顺帝至正十七年四月,朱元璋率军攻取宁国路,改称宁国府。 明清时期,泾县属宁国府。 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道、府,泾县属安徽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泾县先后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宣城专区、皖南人民行政公署芜湖专区。 1971年3月29日,芜湖专区改称芜湖地区,泾县属之。 1980年2月,芜湖地区改名宣城地区。泾县仍属之。 2000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宣城地区和县级宣州市,设立地级宣城市,泾县属之至今未变。 旅游 泾县旅游资源丰富,截止2020年底,县内拥有: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家: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景区、水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景区、桃花潭景区、查济景区、中国宣纸文化园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3家:江南第一漂景区、王稼祥故居纪念馆景区、茂林景区; 国家AA级旅游景区2家:月亮湾景区和赤滩古镇景区。其中月亮湾景区有有轨小火车。 行政区划 下辖9个镇、2个乡: 。 交通 过境。 巢黄高速公路 泾县南收费站(K74+068M处) 名胜古迹 |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6年)改宁国府为宁国路,泾县属之。 元顺帝至正十七年四月,朱元璋率军攻取宁国路,改称宁国府。 明清时期,泾县属宁国府。 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道、府,泾县属安徽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泾县先后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宣城专区、皖南人民行政公署芜湖专区。 1971年3月29日,芜湖专区改称芜湖地区,泾县属之。 1980年2月,芜湖地区改名宣城地区。泾县仍属之。 2000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宣城地区和县级宣州市,设立地级宣城市,泾县属之至今未变。 旅游 泾县旅游资源丰富,截止2020年底,县内拥有: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家: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景区、水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景区、桃花潭景区、查济景区、中国宣纸文化园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3家:江南第一漂景区、王稼祥故居纪念馆景区、茂林景区; 国家AA级旅游景区2家:月亮湾景区和赤滩古镇景区。其中月亮湾景区有有轨小火车。 行政区划 下辖9个镇、2个乡: |
8客機於起飛後不久墜毀,機上149名乘客和8名機組人員全部罹難。 202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二度连任中国国家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首位任期超过十年的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则接替李克强出任国务院总理,是首位没有中共中央或中央政府工作经历的总理。 2023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中调停,沙特阿拉伯与伊朗宣布恢复断绝七年的外交关系。 2023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的矽谷銀行宣告破產,其資產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接管。 出生 1415年:瓦西里二世,莫斯科大公(1462年逝世) 1452年:斐迪南二世,亞拉岡國王(1516年逝世) 1522年:三好長慶,日本戰國時代大名(1564年逝世) 1776年:路易絲,普鲁士王后(1810年逝世) 1844年:帕布羅·德·薩拉沙泰,西班牙作曲家(1908年逝世) 1845年:亞歷山大三世,俄羅斯帝國皇帝(1894年逝世) 1848年:凯特·谢泼德,紐西蘭婦女參政權運動中最傑出的人物(1934年逝世) 1865年:譚嗣同,清末維新派人士,維新四公子及戊戌六君子之一(1898年逝世) 1879年:伍连德,馬來亞醫生(1960年逝世) 1879年:薩孟武,中華民國法學家(1984年逝世) 1884年:弗蘭茲·庫恩,德國著名中國文學翻譯家(1961年逝世) 1881年:張雪門,臺灣教育學家(1973年逝世) 1900年:維奧萊特·布朗,牙買加超級人瑞(2017年逝世) 1924年:金庸,香港作家(2018年逝世) 1928年:詹姆斯·厄爾·雷,美國逃犯,刺殺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的兇手(1998年逝世) 1934年:傅聪,中國鋼琴家 (2020年逝世) 1934年:藤子不二雄Ⓐ,日本漫畫家(2022年逝世) 1940年:查克·羅禮士,美國武術家、演員、編劇、製片人 1947年:金·坎貝爾,加拿大政治人物,第19任加拿大總理 1948年:劉天賜,香港主持人 1957年:奥萨玛·本·拉登,蓋達組織首領(2011年逝世) 1957年:塔努·帕德馬納班,印度理論物理學、宇宙學家(2021年逝世) 1958年:莎朗·史東,美國女演員 1961年:勞雷爾·克拉克,美國太空人(2003年逝世) 1962年:松田聖子,日本女歌手、演員 1963年:李宁,中國体操运动員 1971年:林右昌,臺灣政治人物,前任基隆市市長 1971年:闫妮,中國女演員 1971年:藤崎龍,日本漫畫家 1971年:喬·漢姆,美國男演員 1972年:提姆巴蘭,美國作曲家、唱片製作人、歌手 1973年:伊娃·赫茲高娃,捷克超級名模 1973年:尼克·博斯特羅姆,瑞典哲學家 1976年:陳浩然,香港音樂製作人 1979年:丹尼·普迪,美國男演員 1981年:-{zh-hans:艾托奥;zh-hk:伊度奧;zh-tw:艾托奧;}-,喀麥隆足球運動員 1982年:星崎未來,日本AV女优 1983年:楊佩婷,台灣女演員 | 1918年:苏俄首都由彼得格勒迁至莫斯科。 1945年:二战:美軍B-29轟炸機對日本東京進行大轟炸。 1952年:前古巴共和国总统富尔亨西奥·巴蒂斯塔在大选前夕发动军事政变,建立独裁统治。 1954年:發生島田事件。 1959年:西藏首府拉萨的民众包围第十四世达赖喇嘛居住的布达拉宫,其后爆发藏区骚乱。 1973年:文化大革命:中共中央在党主席毛泽东的指示下决定恢复邓小平的国务院副总理职务。 1977年:美國天文學家詹姆斯·L·埃利奧特等人透過柯伊伯機載天文台觀測到天王星的環系統。 1985年:青函隧道全面貫通。 1988年:中國第一名試管嬰兒在北京醫科大學第三醫院出生,是一名女嬰,重3.9公斤。 1992年:香港九龍深水埗發生械劫案。 21世紀 2004年:利比亚在维也纳与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附加议定书,允许该机构的核查人员对其境内的所有核设施进行突击式检查。 2005年:香港行政長官董建華宣佈辭職。 2006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發射的火星偵察軌道衛星成功抵達火星,並進入環火星軌道。 2011年:中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当地时间12时58分(UTC+8),发生里氏5.8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24.7度,东经97.9度,震源深度约10公里。 2017年:韩国总统朴槿惠遭弹劾下台。 2019年:衣索比亞航空302號班機空難,一架隸屬衣索比亞航空的波音737 MAX 8客機於起飛後不久墜毀,機上149名乘客和8名機組人員全部罹難。 202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二度连任中国国家主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首位任期超过十年的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强则接替李克强出任国务院总理,是首位没有中共中央或中央政府工作经历的总理。 2023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居中调停,沙特阿拉伯与伊朗宣布恢复断绝七年的外交关系。 2023年:總部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的矽谷銀行宣告破產,其資產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接管。 出生 1415年:瓦西里二世,莫斯科大公(1462年逝世) 1452年:斐迪南二世,亞拉岡國王(1516年逝世) 1522年:三好長慶,日本戰國時代大名(1564年逝世) 1776年:路易絲,普鲁士王后(1810年逝世) 1844年:帕布羅·德·薩拉沙泰,西班牙作曲家(1908年逝世) 1845年:亞歷山大三世,俄羅斯帝國皇帝(1894年逝世) 1848年:凯特·谢泼德,紐西蘭婦女參政權運動中最傑出的人物(1934年逝世) 1865年:譚嗣同,清末維新派人士,維新四公子及戊戌六君子之一(1898年逝世) 1879年:伍连德,馬來亞醫生(1960年逝世) 1879年:薩孟武,中華民國法學家(1984年逝世) 1884年:弗蘭茲·庫恩,德國著名中國文學翻譯家(1961年逝世) 1881年:張雪門,臺灣教育學家(1973年逝世) 1900年:維奧萊特·布朗,牙買加超級人瑞(2017年逝世) 1924年:金庸,香港作家(2018年逝世) 1928年:詹姆斯·厄爾·雷,美國逃犯,刺殺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的兇手(1998年逝世) |
2023年:11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光學考試十一格只對三格,故名[3/11]大施所望以此紀念。 出生 1718年:清高宗繼皇后那拉氏,清朝女性皇族,乾隆帝第二任皇后(1766年逝世) 1811年:奧本·勒維耶,法國數學家、天文學家(1877年逝世) 1822年:約瑟·伯特蘭,法國數學家、經濟學家、科學史學家(1900年逝世) 1838年:大隈重信,日本政治人物,第8、17代內閣總理大臣(1922年逝世) 1860年:木村匡,日本政治人物、教育家、實業家、銀行家(1940年逝世) 1890年:万尼瓦尔·布什,美國工程師、發明家(1974年逝世) 1899年:弗雷德里克九世,丹麥國王(1972年逝世) 1916年:哈羅德·威爾遜,英國政治人物,曾任英国首相(1995年逝世) 1920年:班傑明·B·費倫茨,美國律師(2023年逝世) 1921年:阿斯托爾·皮亞佐拉,阿根廷作曲家(1992年逝世) 1928年:赵丽蓉,小品、评剧演员(2000年逝世) 1931年:-{zh-hans:鲁伯特·默多克; zh-hant:魯柏·梅鐸;}-,英国企業家 1932年:尼格爾·勞森,英國政治人物、新聞工作者,曾任英國財政大臣(2023年逝世) 1936年:哈拉爾德·楚爾·豪森,德國病毒學家,200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2023年逝世) 1952年:道格拉斯·亞當斯,英國廣播劇作家、音樂家(2001年逝世) 1957年:卡西姆·蘇萊曼尼,伊朗军事人物(2020年逝世) 1959年:板野一郎,日本動畫監督 1960年:佐藤順一,日本動畫監督 1961年: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皇室成員,現任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總統 1962年:穆罕默德·阿卜杜拉·穆罕默德,索馬利亞政治人物,第9任索馬利亞總統 1963年:涂謹申,香港立法會議員 1963年:希維婭·邦戈·翁丁巴,加蓬第一夫人 1966年:關秀媚,香港女演员 1967年:方季韋,台灣歌手 1971年:李錦綸,香港男配音員 1973年:阿杜,新加坡歌手 1976年:朴俊勉,韓國女演員 1978年:迪迪埃·德羅巴,科特迪瓦足球運動員 1979年:穆熙妍,台灣藝人 1980年:阿沁,台灣詞曲創作人 1980年:馬克·羅伯,美國YouTuber、工程師、發明家 1981年:馬提亞斯·史維克福,德國男演員、配音員、導演、製片人、歌手 1983年:張建聲,香港演員 1984年:土屋安娜,日本歌手、演員 1984年:賈斯廷·斯普林,美國體操運動員 1986年:篠田麻里子,日本女歌手、AKB48成員 1987年:長月達平,日本輕小說作家 1988年:高以愛,台灣歌手 1988年:Piko,日本网络歌手 1988年:法比奧·干查奧,葡萄牙足球運動員 1989年:安東·葉爾欽,美國男演員(2016年逝世) 1991年:錢琳,日本歌手 1992年:東山奈央,日本女性聲優 1992年:奧斯汀·斯威夫特,美國演員、創作型歌手泰勒絲的弟弟 1993年:白娥娟,韓國女歌手 1994年:陳凱詠,香港女歌手 | 2020年:世衛組織宣布新冠疫情COVID-19構成全球大流行。 2023年:11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光學考試十一格只對三格,故名[3/11]大施所望以此紀念。 出生 1718年:清高宗繼皇后那拉氏,清朝女性皇族,乾隆帝第二任皇后(1766年逝世) 1811年:奧本·勒維耶,法國數學家、天文學家(1877年逝世) 1822年:約瑟·伯特蘭,法國數學家、經濟學家、科學史學家(1900年逝世) 1838年:大隈重信,日本政治人物,第8、17代內閣總理大臣(1922年逝世) 1860年:木村匡,日本政治人物、教育家、實業家、銀行家(1940年逝世) 1890年:万尼瓦尔·布什,美國工程師、發明家(1974年逝世) 1899年:弗雷德里克九世,丹麥國王(1972年逝世) 1916年:哈羅德·威爾遜,英國政治人物,曾任英国首相(1995年逝世) 1920年:班傑明·B·費倫茨,美國律師(2023年逝世) 1921年:阿斯托爾·皮亞佐拉,阿根廷作曲家(1992年逝世) 1928年:赵丽蓉,小品、评剧演员(2000年逝世) 1931年:-{zh-hans:鲁伯特·默多克; zh-hant:魯柏·梅鐸;}-,英国企業家 1932年:尼格爾·勞森,英國政治人物、新聞工作者,曾任英國財政大臣(2023年逝世) 1936年:哈拉爾德·楚爾·豪森,德國病毒學家,200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2023年逝世) 1952年:道格拉斯·亞當斯,英國廣播劇作家、音樂家(2001年逝世) 1957年:卡西姆·蘇萊曼尼,伊朗军事人物(2020年逝世) 1959年:板野一郎,日本動畫監督 1960年:佐藤順一,日本動畫監督 1961年: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納哈揚,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皇室成員,現任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總統 1962年:穆罕默德·阿卜杜拉·穆罕默德,索馬利亞政治人物,第9任索馬利亞總統 1963年:涂謹申,香港立法會議員 1963年:希維婭·邦戈·翁丁巴,加蓬第一夫人 1966年:關秀媚,香港女演员 1967年:方季韋,台灣歌手 1971年:李錦綸,香港男配音員 1973年:阿杜,新加坡歌手 1976年:朴俊勉,韓國女演員 1978年:迪迪埃·德羅巴,科特迪瓦足球運動員 1979年:穆熙妍,台灣藝人 1980年:阿沁,台灣詞曲創作人 1980年:馬克·羅伯,美國YouTuber、工程師、發明家 1981年:馬提亞斯·史維克福,德國男演員、配音員、導演、製片人、歌手 1983年:張建聲,香港演員 1984年:土屋安娜,日本歌手、演員 1984年:賈斯廷·斯普林,美國體操運動員 1986年:篠田麻里子,日本女歌手、AKB48成員 1987年:長月達平,日本輕小說作家 1988年:高以愛,台灣歌手 1988年:Piko,日本网络歌手 1988年:法比奧·干查奧,葡萄牙足球運動員 1989年:安東·葉爾欽,美國男演員(2016年逝世) 1991年:錢琳,日本歌手 1992年:東山奈央,日本女性聲優 1992年:奧斯汀·斯威夫特,美國演員、創作型歌手泰勒絲的弟弟 1993年:白娥娟,韓國女歌手 1994年:陳凱詠,香港女歌手 1994年:AUMAN,香港YouTuber 1994年:派翠莎·索爾佳,德國女子桌球運動員 1996年:陳立安,台灣男演員 |
1923年:-{zh-cn:瓦尔特·施艾拉;zh-tw:華爾特·舒拉}-,美國太空人,水星計畫七人之一(2007年逝世) 1925年:江崎玲於奈,日本物理学家,1973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1926年:喬治·有吉,日裔美國政治人物,第3任夏威夷州州長 1931年:徐濱士,中國維修工程、表面工程和再製造工程專家(2023年逝世) 1946年:麗莎·明尼利,美國女演員、歌手 1947年:葉復台,台灣男藝人 1947年:米特·羅姆尼,美國商人、政治人物,現任猶他州聯邦參議員 1948年:詹姆士·泰勒,美國創作歌手、吉他手 1949年:也斯,香港作家(2013年逝世) 1956年:詹宏志,台灣作家、出版人 1958年:朱天心,台灣作家 1958年:雅羅斯拉夫·弗萊格,捷克寄生蟲學家、進化生物學家 1959年:米洛拉德·多迪克,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政治人物,現任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主席團塞爾維亞族代表 1960年:寇特尼·B·凡斯,美國男演員 1963年:戴玉强,中國男高音歌唱家 1968年:本田雄,日本動畫人物設計師 1968年:亞倫·艾克哈特,美國男演員 1968年:譚美·達克沃斯,泰裔美國政治人物 1969年:岡村明美,日本女性聲優 1973年:冼振東,香港著名導演、編劇、演員、戲劇教育家 1974年:椎名碧流,日本女性聲優 1975年:沈可欣,香港女演員 1975年:埃德加拉斯·揚考斯卡斯,立陶宛職業足球運動員 1976年:趙薇,中國演員、導演 1977年:安東尼奧·馬特烏·拉奧斯,西班牙足球裁判 1978年:種村有菜,日本漫畫家 1978年:南宮珉,韓國男演員 1979年:陳之漢,台灣部落客、直播主、YouTuber、網路名人、企業家、運動員 1979年:川村元气,日本电影制片人 1979年:萊斯·柯羅,美國男演員 1981年:齋藤千和,日本女性聲優 1984年:舒蕾亞·戈沙爾,印度女歌手 1984年:傑米·亞歷山大,美國女演員 1987年:許書豪,台灣男歌手 1987年:曾建怡,香港女演員 1987年:謝茜嘉·哈迪,美國女子游泳運動員 1987年:泰穆爾·拉迪亞波夫,亞塞拜然西洋棋特級大師。 1988年:王啸坤,中國男歌手 1988年:大原桃子,日本女性聲優 1989年:呂士軒,台灣男歌手 1990年:葉欣眉,台灣女藝人 | 出生 1637年:安妮·海德,英格兰国王詹姆斯二世的妻子(1671年逝世) 1672年:愛新覺羅允禔,康熙帝第一子,直郡王(1735年逝世) 1685年:乔治·贝克莱,愛爾蘭哲學家(1753年逝世) 1818年:松浦武四郎,日本探險家(1888年逝世) 1823年:勝海舟,日本政治家(1899年逝世) 1824年:古斯塔夫·基爾霍夫,德國物理學家(1887年逝世) 1838年:威廉·亨利·珀金,英國化學家(1907年逝世) 1858年:阿道夫·奧克斯,美國報紙出版商、《紐約時報》前擁有人(1935年逝世) 1859年:恩納斯托·切薩羅,義大利數學家(1906年逝世) 1880年:朱尔·布雷维耶,法國政治人物(1964年逝世) 1881年:穆斯塔法·凯末尔,土耳其国父(1938年逝世) 1884年:鹿鐘麟,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高級將領(1966年逝世) 1894年:葉山嘉樹,日本小說家(1945年逝世) 1898年:田汉,中國文藝家、劇作家(1968年逝世) 1910年:大平正芳,日本政治人物,第68任內閣總理大臣(1980年逝世) 1915年:赛福鼎·艾则孜,中國共產黨第十、十一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曾領導「三區革命」(2003年逝世) 1923年:-{zh-cn:瓦尔特·施艾拉;zh-tw:華爾特·舒拉}-,美國太空人,水星計畫七人之一(2007年逝世) 1925年:江崎玲於奈,日本物理学家,1973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 1926年:喬治·有吉,日裔美國政治人物,第3任夏威夷州州長 1931年:徐濱士,中國維修工程、表面工程和再製造工程專家(2023年逝世) 1946年:麗莎·明尼利,美國女演員、歌手 1947年:葉復台,台灣男藝人 1947年:米特·羅姆尼,美國商人、政治人物,現任猶他州聯邦參議員 1948年:詹姆士·泰勒,美國創作歌手、吉他手 1949年:也斯,香港作家(2013年逝世) 1956年:詹宏志,台灣作家、出版人 1958年:朱天心,台灣作家 1958年:雅羅斯拉夫·弗萊格,捷克寄生蟲學家、進化生物學家 1959年:米洛拉德·多迪克,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政治人物,現任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主席團塞爾維亞族代表 1960年:寇特尼·B·凡斯,美國男演員 1963年:戴玉强,中國男高音歌唱家 1968年:本田雄,日本動畫人物設計師 1968年:亞倫·艾克哈特,美國男演員 1968年:譚美·達克沃斯,泰裔美國政治人物 1969年:岡村明美,日本女性聲優 1973年:冼振東,香港著名導演、編劇、演員、戲劇教育家 1974年:椎名碧流,日本女性聲優 1975年:沈可欣,香港女演員 1975年:埃德加拉斯·揚考斯卡斯,立陶宛職業足球運動員 1976年:趙薇,中國演員、導演 1977年:安東尼奧·馬特烏·拉奧斯,西班牙足球裁判 1978年:種村有菜,日本漫畫家 1978年:南宮珉,韓國男演員 |
1971年:阮清越,越南裔美國小說家 1971年:珍妮弗·摩根,美國科技主管,前任SAP SE聯合執行長 1973年:黃金寶,香港首席單車手 1974年:李慧琼,香港政界人物 1977年:謝安琪,香港女歌手 1979年:陳怡蓉,臺灣女演員 1979年:尤漢·山塔納,美國棒球选手 1981年:史提芬·麥佳亞,英國職業司諾克選手 1982年:羽多野涉,日本男性聲優 1982年:櫻井良太,日本籃球運動員 1982年:申愛,韓國女演員 1982年:李水京,韓國女演員 1982年:朱慧雯,美國女子冰球運動員 1984年:南里侑香,日本女性聲優、歌手 1984年:喜屋武千秋,日本寫真偶像、女歌手 1984年:李浚赫,韓國男演員 1986年:大東駿介,日本男演員、模特兒 1987年:張培萌,中國男子田徑運動員 1988年:劉雨欣,中國女演員 1991年:張藝洋,中國男演員、歌手 1991年:何杰,臺灣男歌手 1991年:權娜拉,韓國女子偶像團體Hello Venus成員 1992年:金明洙,韓國男子偶像團體INFINITE成員 1992年:喬治·麥凱,英國男演員 1993年:篠宮友里,日本AV女優、偶像 1994年:中島健人,日本演員 1995年:蔡祥,台灣女藝人 1995年:奧原希望,日本女子羽球運動員 1995年:米凱拉·席弗琳,美國女子高山滑雪運動員 1998年:劉少昂,匈牙利華裔短道速滑選手 2001年:崔杋圭,韓國男子偶像團體TXT成員 2001年:裴秀珉,韓國女子偶像團體STAYC成員 2002年:朴彩麟,韓國女子偶像團體Cherry Bullet成員 2004年:科科·高夫,美國女子網球運動員 生年不詳:香里有佐,日本女性聲優 逝世 1403年:馬黑麻·蘇丹,帖木儿帝国儲君(1375年出生) 1881年:亞歷山大二世,俄羅斯帝國皇帝(1818年出生) 1885年:威廉·鄧克爾,德國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動物學家(1809年出生) 1901年:本杰明·哈里森,美國第23任總統(1833年出生) 1906年:蘇珊·安東尼,美國女性民權運動領袖(1820年出生) 1929年:亨里·斯戈特·圖克,英國視覺藝術家、攝影家(1858年出生) 1946年:近藤十郎,日本建築師(1877年出生) 1947年:湯德章,台灣律師,二二八事件受難者(1907年出生) 1957年:佐治·阿里臣,英國足球記者、領隊(1883年出生) 1981年:譚蘭卿,香港演员(1908年出生) | 1763年:紀堯姆·布律納,法國軍人、政治人物,法國元帥(1815年逝世) 1828年:利士比,法國海軍將領(1897年逝世) 1855年:帕西瓦尔·罗威尔,美國天文学家(1916年逝世) 1874年:埃勒里·克拉克,美國男子田徑運動員(1949年逝世) 1897年:比利·貝列爾,蘇格蘭職業足球運動員(1968年逝世) 1902年:李梅樹,台灣藝術家(1983年逝世) 1908年:默特爾·克萊爾·巴舍爾德,美國化學家(1997年逝世) 1913年:謝爾蓋·米哈爾科夫,俄羅斯作者,蘇聯國歌及俄羅斯聯邦國歌作詞者(2009年逝世) 1914年:符保盧,中國男子撐竿跳運動員、演員、飛行員(1943年逝世) 1927年:釋淨空,台灣佛教講經法師(2022年逝世) 1929年:唐納德·馬夸特,美國統計學家(1997年逝世) 1939年:李國寶,香港銀行家、政治人物 1942年:戴夫·卡特勒,美國軟體工程師 1945年:吉永小百合,日本女演員 1947年:蕭芳芳,香港電影女演員 1955年:何厚鏵,澳門特別行政區第一、二任行政長官 1960年:唐凱琳,英國外交官 1963年:秋谷裕幸,日本語言學家 1967年:安德列斯·埃斯科巴,哥倫比亞職業足球運動員(1994年逝世) 1968年:奧井雅美,日本女歌手 1971年:阮清越,越南裔美國小說家 1971年:珍妮弗·摩根,美國科技主管,前任SAP SE聯合執行長 1973年:黃金寶,香港首席單車手 1974年:李慧琼,香港政界人物 1977年:謝安琪,香港女歌手 1979年:陳怡蓉,臺灣女演員 1979年:尤漢·山塔納,美國棒球选手 1981年:史提芬·麥佳亞,英國職業司諾克選手 1982年:羽多野涉,日本男性聲優 1982年:櫻井良太,日本籃球運動員 1982年:申愛,韓國女演員 1982年:李水京,韓國女演員 1982年:朱慧雯,美國女子冰球運動員 1984年:南里侑香,日本女性聲優、歌手 1984年:喜屋武千秋,日本寫真偶像、女歌手 1984年:李浚赫,韓國男演員 1986年:大東駿介,日本男演員、模特兒 1987年:張培萌,中國男子田徑運動員 1988年:劉雨欣,中國女演員 1991年:張藝洋,中國男演員、歌手 1991年:何杰,臺灣男歌手 1991年:權娜拉,韓國女子偶像團體Hello Venus成員 1992年:金明洙,韓國男子偶像團體INFINITE成員 1992年:喬治·麥凱,英國男演員 1993年:篠宮友里,日本AV女優、偶像 1994年:中島健人,日本演員 1995年:蔡祥,台灣女藝人 1995年:奧原希望,日本女子羽球運動員 1995年:米凱拉·席弗琳,美國女子高山滑雪運動員 1998年:劉少昂,匈牙利華裔短道速滑選手 2001年:崔杋圭,韓國男子偶像團體TXT成員 |
1807年:洛伊希滕貝格的約瑟芬,瑞典和挪威王后(1876年逝世) 1820年: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二世,義大利國王(1878年逝世) 1822年:特雷莎·克里斯蒂娜,巴西皇后(1889年逝世) 1823年:西奧多·龐維勒,法國诗人(1891年逝世) 1835年:喬凡尼·斯基亞帕雷利,義大利天文学家(1910年逝世) 1837年:葉亞來,吉隆坡第三任甲必丹。(1885年逝世) 1844年:翁貝托一世,義大利國王(1900年逝世) 1854年:保羅·埃爾利希,德國免疫学家,190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1915年逝世) 1854年:托马斯·R·马歇尔,美國政治人物,第28任美國副總統(1925年逝世) 1862年:威廉·皮耶克尼斯,挪威气象学家(1951年逝世) 1863年:德富蘇峰,日本評論家(1957年逝世) 1879年:成泰帝阮福昭,越南阮朝第10任皇帝(1954年逝世) 1879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美國物理学家,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1955年逝世) 1882年:瓦茨瓦夫·謝爾賓斯基,波蘭数学家(1969年逝世) 1901年:小栗虫太郎,日本推理小說家(1946年逝世) 1905年:雷蒙·阿隆,法國社會學家(1983年逝世) 1908年:莫里斯·梅洛-龐蒂,法國哲學家(1961年逝世) 1911年:吉泽章,日本折纸艺术家(2005年逝世) 1924年:赤木春惠,日本女演員(2018年逝世) 1928年:弗兰克·博尔曼,美国宇航员 1930年:鄭鴻標,馬來西亞企業家,大眾銀行創始人(2022年逝世) 1933年:阿德爾伯特·沃爾德倫,美國陸軍狙擊手(1995年逝世) 1933年:昆西·瓊斯,美國唱片製作人 1933年:米高·肯恩,英國男演員 1934年:尤金·塞尔南,美国宇航员,曾執行阿波羅17號任務(2017年逝世) 1939年:中澤啟治,日本男漫畫家(2012年逝世) 1940年:濱崎昌弘,日本足球運動員(2011年逝世) 1941年:-{zh-cn:沃尔夫冈·彼得森; zh-tw:沃夫岡·彼得森}-,德國電影導演(2022年逝世) 1945年:栗原小卷,日本女演員 1947年:阿爾卡迪·內米羅夫斯基,俄裔美國數學家 1946年:中西宏明,日本企業家,日立製作所第十任社長(2021年逝世) 1948年:何家駒,香港男演員(2015年逝世) 1948年:五木宏,日本演歌男歌手 1948年:比利·克里斯托,美國男演員、主持人 1949年:韓振熙,韓國男演員 1950年:廖玉蕙,台灣當代文學女作家 1950年:李亞萍,台灣女演員 1952年:檢場,台灣男演員 1953年:蒂姆·愛爾蘭,美國棒球運動員 1956年: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俄國電腦工程師 1958年:阿尔贝二世,现任摩纳哥亲王 1962年:師小紅,中國男演員 1962年:津野田成美,日本女配音員 1963年:久高友雄,日本足球運動員(1999年逝世) 1963年:前田真宏,日本男動畫師、動畫導演 1964年:郭子乾,台灣男藝人 1964年:稻田浩司,日本男漫畫家 1964年:荒川稔久,日本男動畫、特攝腳本家 1965年:阿米爾·罕,印度演員、導演、製作人 | 1969年:中田正彥,日本男動畫師、人物設計師 1969年:賴瑞·強森,美國籃球運動員 1970年:姿月麻人,日本女演員 1970年:齋藤春香,日本壘球女運動員 1971年:加瀨康之,日本男性聲優 1972年:蔣偉文,台灣男藝人 1975年:蔡淑臻,台灣女模特兒 1976年:寇瑞·史托爾,美國男演員 1977年:松田直樹,日本足球運動員(2011年逝世) 1977年:星野亞希,日本寫真女星、女藝人 1977年:姜京憲,韓國女演員 1978年:湯駿業,香港男歌手 1978年:文熙俊,韓國男子偶像團體H.O.T.隊長 1978年:彼得·范登·霍根班德,荷蘭游泳運動員 1979年:高崚,中國羽毛球女运动員 1979年:尼古拉·安耐卡,法國足球運動員 1980年:青木崇高,日本男演員 1981年:金莎,中國女歌手 1981年:巴比·占克斯,美國棒球運動員 1982年:朱木炎,台灣跆拳道運動員 1983年:pako,日本男插畫家 1984年:安東尼·波羅夫斯基,加拿大电视名人 1986年:傑米·貝爾,英國男演員 1987年:磯貝龍虎,日本男演員 1988年:馬思純,中國女演員 1988年:史蒂芬·柯瑞,美國籃球運動員 1988年:莎夏·葛蕾,美國前色情演員 1989年:柚本紗希,日本AV女優 1990年:黑木華,日本女演員 1991年:酒井高德,日本足球運動員 1992年:劉艾立,台灣女歌手 1993年:吴優,中國女演員 1993年:安東尼·本內特,美國籃球運動員 1994年:安索·艾格特,美國男演員、電子音樂製作人、DJ 1997年:西蒙·拜爾斯,美國女子競技體操運動員 2000年:朴志焄,韓國男子偶像團體TREASURE成員 2002年:王康怡,香港女子網球運動員 逝世 235年:郭女王,魏文帝曹丕皇后(184年出生) 313年:晋怀帝司馬熾,西晋第三代皇帝(284年出生) 757年:李璘,唐玄宗之子(720年出生) 840年:艾因哈德,法兰西王国文史学家(770年出生) 1632年:德川秀忠,日本江户幕府第二代将军(1579年出生) 1682年:雅各布·伊薩克松·范勒伊斯達爾,荷蘭風景畫家(1628年出生) 1805年:紀昀,清朝學者、政治人物(1724年出生) 1811年:奧古斯都·菲茨羅伊,英國首相,第三代格拉夫頓公爵(1735年出生) 1823年:约翰·杰维斯,第一代圣文森特伯爵,英国皇家海军元帅,英国国会议员(1735年出生) 1823年:夏爾·弗朗索瓦·迪穆里埃,法國將領(1739年出生) 1883年:卡尔·马克思,德國哲學家(1818年出生) 1927年:比志島義輝,日本陸軍將領(1847年出生) 1931年:河合鈰太郎,日本森林學家,阿里山森林鐵路的倡建者(1865年出生) 1932年:喬治·伊士曼,美國發明家,柯達公司創辦人及膠卷發明人(1854年出生) 1939年:細野正文,日本鐵道官僚,鐵達尼號上唯一的日籍乘客(1870年出生) 1942年:弗里德里希·卡爾·喬治·費德,德國植物學家(1873年出生) 1980年:穆罕默德·哈達,印尼政治人物,首任印尼副總統,第3任印尼總理(1902年出生) 1996年:王洛宾,中国音乐家(1913年出生) 2001年:梁成恩,因公殉職香港警員(1976年出生) 2005年:吉泽章,日本折纸艺术家(1911年出生) 2013年:英薩利,赤柬高層人物之一,曾任赤柬政權副總理及外長。(1925年出生) 2014年:托尼·本恩,英國工黨政治家。(1925年出生)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