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ence1
stringlengths
0
73.2k
sentence2
stringlengths
0
64.7k
柯波拉的女儿蘇菲亞·柯波拉也是一个影片制作人(参见《死亡日记》,The Virgin Suicides和《迷失东京》,Lost In Translation)。他的侄子尼古拉斯·凯奇(Nicholas Cage, 原名:尼古拉斯·金·科波拉)则凭自己的实力,成为倍受称赞的演员。 电影作品 外部連結 美国电影导演 美国男性编剧 美国电影监制 奥斯卡最佳影片获奖制片人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獲獎者 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獲獎者 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獲獎者 金球奖最佳导演获得者 金球奖最佳剧本获得者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得主 義大利裔美國人 坎城影展獲獎者 柏林影展獲獎者 威尼斯影展獲獎者 密西根州人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校友
Coppola,柯波拉的妻子)、福克斯·巴尔(Fax Bahr)和乔治·希根路柏(George Hickenlooper)执导,片中记载了制作《现代启示录》中的困难和全体的工作人员,还有艾琳诺拍摄的幕后花絮。 在经过对冗长的裁员,柯波拉带着一些商业和关键的成功回来执导《教父3》。它是教父传奇的第三部,在1990年上映。 柯波拉的女儿蘇菲亞·柯波拉也是一个影片制作人(参见《死亡日记》,The Virgin Suicides和《迷失东京》,Lost In Translation)。他的侄子尼古拉斯·凯奇(Nicholas Cage, 原名:尼古拉斯·金·科波拉)则凭自己的实力,成为倍受称赞的演员。 电影作品 外部連結 美国电影导演 美国男性编剧 美国电影监制 奥斯卡最佳影片获奖制片人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獲獎者 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獲獎者 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獲獎者 金球奖最佳导演获得者 金球奖最佳剧本获得者 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得主 義大利裔美國人
| image2-width = 250 | caption2 = 鳥瞰香港國際機場(2010年7月) | IATA = HKG | ICAO = VHHH | type = 民用 | owner = 香港機場管理局(香港政府) | operator = 香港機場管理局 | city-served = 香港 | location = 離島區/屯門區赤鱲角 | distance_to_city = 34公里 | opened = | hub = 客運 國泰航空 香港航空 香港快運航空 大灣區航空 貨運 香港華民航空 國泰貨運航空 香港貨運航空 UPS航空 | focus_city = 中國東方航空 中國國際航空 中華航空 長榮航空 泰國國際航空 新加坡航空 澳洲航空 | elevation-m = 9 | coordinates = | website = | image_map = | pushpin_map = Hong Kong | pushpin_label = HKG/VHHH | pushpin_map_caption = 機場在香港的位置 | metric-elev = yes | metric-rwy = yes | r1-number = 07R/25L | r1-length-f = 12467 | r1-length-m = 3800 | r1-surface = 瀝青 | r2-number = 07C/25C | r2-length-f = 13861 | r2-length-m = 4225 | r2-surface = 瀝青(整修中) | r3-number = 07L/25R | r3-length-f = 12467 | r3-length-m = 3800 | r3-surface = 瀝青 | stat-year = 2021 | stat1-header = 客運量(人次) | stat1-data = 1,350,000 | stat2-header = 升降量(架次) | stat2-data = 145,000 | stat3-header = 貨運量(公噸) | stat3-data = 5,027,000 | footnotes = 來源:香港國際機場 }} 香港國際機場(,縮寫:,),亦稱赤鱲角機場(),是香港現時唯一的民航機場,位於香港離島區赤鱲角的人工島上,鄰近大嶼山。機場佔地12.55平方公里,为香港最大面積的單一地段,1998年7月6日啟用,取代啟德機場。 机场設有三條跑道以及215個停機位,其中77個停機位附有登機橋,包括位於一號客運大樓內的49個,T1衛星客運廊的9個,以及T1中場客運廊的19個,其中在一號客運大樓的5號、23號、60號、62號、64號、66號,以及中場客運廊的212號、216號,共有8個登機橋泊位設有三道登機橋,可供A380停泊。機場在2016年8月開始擴建第三條跑道(部份屬於屯門區),第三條跑道於2022年7月8日啟用,而中跑道也隨即暫時關閉,整項工程預計於2024年完工。機場由香港機場管理局管理,並為國泰航空、香港航空、香港快運航空、大灣區航空、香港貨運航空及香港華民航空的主樞紐機場。香港國際機場全年24小時運作,2010年處理5,390萬人次旅客及410萬公噸貨物;2001年起一直躋身世界三甲最佳機場,當中8度獲評級為全球最佳機場。旅客可以透過機場快綫及公路抵逹香港市區,24分鐘以內就可以抵達中環中心商業區。現時機場已逐步擴建,包括中場發展計劃及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以滿足增加的需求,及繼續發展為珠江三角洲區內旅客轉運中心,亞洲轉運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載客運輸數量位居全球機場前列,是來往歐美、亞洲及大洋洲航班的轉機點。同時一直是東亞及東南亞國際客運及貨運的航空樞紐,亞洲第4位最繁忙的國際機場。香港國際機場連接全球約220個航點,超過100間航空公司在此營運,每天提供逾1100班航班。2010年起,其貨運流量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1位,客運流量則排名世界第8位,國際客運流量排名世界第3位。2018年,總客運量達7,468萬人次,總航空貨運量共512萬噸。2019年,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頒發全球首個IATA CEIV Fresh認可予香港國際機場,成為合作夥伴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被Skytrax評為「五星級機場」,於2001年至2012年一直躋身三甲,其中八度被評為「全球最佳機場」。此外,香港國際機場於2006年至2008年及2010年4度被知名商務旅遊雜誌《商旅》評為中國最佳機場,於2012年的《》旅遊大獎選舉中,連續10屆獲選為最佳,並且在每年客運量逾4,000萬人次的機場類別中,獲國際機場協會推選為全球最佳。不過在2019年爆发反修例风波,以及2020年後爆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至2022年底,特區政府規定來港的旅客及香港居民都要強制隔離14至21天,又設立航班熔斷機制和嚴格的疫情管控政策下,對香港的航空樞紐地位造成打擊,亦被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等機構批評限制太多。在2021年公佈的Skytrax全球機場排名中,香港国际机场虽然得以保住全球十佳,但却被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大幅度追赶至仅高出4位。至于2022年6月公佈的Skytrax全球機場排名,曾經有多年位居前列的香港國際機場跌出全球十佳,暴跌至排第20,首次滑落至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以后(白云国际机场当年虽然同样有所下滑,但下滑幅度远小于香港)。到2023年遭遇五连跌,跌至第33位,首度被其临近的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超越。 歷史 籌劃興建 香港原本唯一的民航機場是位於九龍九龍城區的啟德機場。該機場原位處郊區,但隨著香港市區的擴張,機場逐漸被市街包圍,不但難以擴建(例如太子道曾與機場跑道形成平交道),且因機場緊鄰民居,多年來對居民造成了極大的噪音污染。加上跑道與滑行道距離過近,任何意外都足以使得整座機場癱瘓;航道下更為人口密集的住宅區,若遇上空難墜機時極有可能造成二次撞擊傷亡,後果堪虞,故此必須覓地興建新機場。 1994至96年之間,啟德機場的飛機架次升降量已經遠超其飽和程度,港英政府估計若然不興建新機場,香港將會直接蒙受時值4,200億港元的經濟損失。加上啟德機場只有一條跑道,每小時平均需要升降班機達36次,繁忙時間接近每分鐘一班,已經為安全考慮下之極限。 雖然港英政府就新機場選址及規劃完成研究,惟因為造價高昂而一直未落實。1989年,香港社會因為中國大陸發生六四事件而引起了信心危機;當時的港督衛奕信爵士隨即於同年10月11日在立法局透過《施政報告》宣佈《港口及機場發展策略》,決定興建新港口、機場和相關配套設施,包括被稱為「玫瑰園計劃」的《機場核心計劃》。 基於新機場的價格昂貴,而且工程所需貸款無可避免會跨越1997年,即香港主權移交的年份,中國政府強烈反對興建新機場的計劃,就此多次批評新機場工程將會對日後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造成沉重的財政負擔,質疑目的是要燒光英屬香港的外匯儲備,不留給1997年的特區政府。中英兩國透過中英聯合聯絡小組就新機場財務安排進行談判。1991年9月3日,當時的英國首相馬卓安與當時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鵬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關於香港新機場建設及有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備忘錄主要申明:港英政府在其管理期間負責建設,並且在最大程度上完成機場核心計畫,留給未來特別行政區政府的儲備不少於250億港元;中國政府在立場上支持新機場建設,對需要在1997年6月30日以後償還的香港政府的舉債採取積極的態度,並且同意中國銀行發揮適當的作用;中英兩國成立了一個由中英聯合聯絡小組領導的機場委員會,而香港政府則成立了香港機場管理局和諮詢委員會。實際上,於談判時期,臨時機場管理局已經於1990年4月成立,並且逐步批出新機場的工程合約。 建造過程 新機場的選址位於大嶼山以北的一座人工島上,面積12.55平方公里,包括赤鱲角、欖洲及填海所得來的土地。根據初期的設計,原定的機場地形會是一個跟東涌北部連在一起的半島,即是東涌灣會被填平,後來經過重新設計,成為一個獨立的機場島。建造工程於1992年正式啟動,初期計劃原定於1997年年中完成,時任香港總督彭定康曾經表示希望在香港主權移交後能夠從新機場離開香港,不過最終在香港主權移交前五個月(即1997年2月10日)才完成第一次校飛,並於過後一年的1998年才完工。新機場歷經6年建成,並且與新界西區的另一工程大欖隧道一併於1998年啟用,於1998年7月2日由時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兼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主持開幕儀式,7月6日正式啟用。連同其他相連基礎建設,造價約為90億美元,佔《香港機場核心計劃》中成本的40%。 為了保育赤鱲角島上的文物,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撥款資助香港考古學會在島上考古調查及發掘。保育項目於1990年展開,歷時16個月。首要任務就在該島上進行全面性調查,紀錄舊墳墓和舊建築物,並且找出原來的耕作模式。考古人員在深灣村、虎地灣及蝦螺灣等多處考古遺址出土很多新石器時代中期至青銅器時代的陶器。在赤鱲角亞媽灣一座約於1833年建成的天后廟於1990年被拆件,遷至東涌黃龍坑重組。另外,島上獨有的盧文氏樹蛙也在興建機場前被送往南丫島棲息。 開幕 新機場原定在1998年4月啟用,不過,由於公共交通未準備就緒,特首會同行政會議於1998年1月決定延遲新機場的啟用日期至1998年7月6日,啟德機場同時關閉。不少設備及器材等在當晚午夜後隨即從啟德機場搬遷往新機場,停泊在啟德機場的飛機亦需要飛往新機場。早上6時30分,機場完成中期遷移工程,新機場正式運作。首班抵達香港國際機場的航班為由美國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起飛,不停站飛越北極上空直達香港的國泰航空航班CX889,該航班被稱為極道一號(Polar One),於7月6日清晨6時20分順利降落在機場南跑道上。至同年8月5日,最後一批物資才送達新機場,而舊機場正式騰空。 機場啟用初期一度出現混亂,客運大樓發生電腦故障,以致航班資料無法顯示,行李輸送系統亦出現了錯誤,客運大樓亦多次發生過供電及供水停頓等問題;機場快綫亦出現過班次延誤及未能夠成功靠站的問題;貨運服務更一度臨近中斷,超級一號貨站的交收系統停頓,大量貨物積壓在貨站。香港政府及後需要重新開啟原啟德機場的二號空運貨運站,有商人更直接將貨物調度到鄰近機場交收。新機場的混亂其後逐步解決,並且逐漸被公眾所接受。香港特區政府委任了胡國興法官及鄭維健博士成立獨立的新機場調查委員會,徹查事件,而立法會及申訴專員公署亦先後就事件進行調查及發表報告。
= 145,000 | stat3-header = 貨運量(公噸) | stat3-data = 5,027,000 | footnotes = 來源:香港國際機場 }} 香港國際機場(,縮寫:,),亦稱赤鱲角機場(),是香港現時唯一的民航機場,位於香港離島區赤鱲角的人工島上,鄰近大嶼山。機場佔地12.55平方公里,为香港最大面積的單一地段,1998年7月6日啟用,取代啟德機場。 机场設有三條跑道以及215個停機位,其中77個停機位附有登機橋,包括位於一號客運大樓內的49個,T1衛星客運廊的9個,以及T1中場客運廊的19個,其中在一號客運大樓的5號、23號、60號、62號、64號、66號,以及中場客運廊的212號、216號,共有8個登機橋泊位設有三道登機橋,可供A380停泊。機場在2016年8月開始擴建第三條跑道(部份屬於屯門區),第三條跑道於2022年7月8日啟用,而中跑道也隨即暫時關閉,整項工程預計於2024年完工。機場由香港機場管理局管理,並為國泰航空、香港航空、香港快運航空、大灣區航空、香港貨運航空及香港華民航空的主樞紐機場。香港國際機場全年24小時運作,2010年處理5,390萬人次旅客及410萬公噸貨物;2001年起一直躋身世界三甲最佳機場,當中8度獲評級為全球最佳機場。旅客可以透過機場快綫及公路抵逹香港市區,24分鐘以內就可以抵達中環中心商業區。現時機場已逐步擴建,包括中場發展計劃及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以滿足增加的需求,及繼續發展為珠江三角洲區內旅客轉運中心,亞洲轉運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載客運輸數量位居全球機場前列,是來往歐美、亞洲及大洋洲航班的轉機點。同時一直是東亞及東南亞國際客運及貨運的航空樞紐,亞洲第4位最繁忙的國際機場。香港國際機場連接全球約220個航點,超過100間航空公司在此營運,每天提供逾1100班航班。2010年起,其貨運流量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1位,客運流量則排名世界第8位,國際客運流量排名世界第3位。2018年,總客運量達7,468萬人次,總航空貨運量共512萬噸。2019年,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頒發全球首個IATA CEIV Fresh認可予香港國際機場,成為合作夥伴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被Skytrax評為「五星級機場」,於2001年至2012年一直躋身三甲,其中八度被評為「全球最佳機場」。此外,香港國際機場於2006年至2008年及2010年4度被知名商務旅遊雜誌《商旅》評為中國最佳機場,於2012年的《》旅遊大獎選舉中,連續10屆獲選為最佳,並且在每年客運量逾4,000萬人次的機場類別中,獲國際機場協會推選為全球最佳。不過在2019年爆发反修例风波,以及2020年後爆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至2022年底,特區政府規定來港的旅客及香港居民都要強制隔離14至21天,又設立航班熔斷機制和嚴格的疫情管控政策下,對香港的航空樞紐地位造成打擊,亦被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等機構批評限制太多。在2021年公佈的Skytrax全球機場排名中,香港国际机场虽然得以保住全球十佳,但却被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大幅度追赶至仅高出4位。至于2022年6月公佈的Skytrax全球機場排名,曾經有多年位居前列的香港國際機場跌出全球十佳,暴跌至排第20,首次滑落至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以后(白云国际机场当年虽然同样有所下滑,但下滑幅度远小于香港)。到2023年遭遇五连跌,跌至第33位,首度被其临近的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超越。 歷史 籌劃興建 香港原本唯一的民航機場是位於九龍九龍城區的啟德機場。該機場原位處郊區,但隨著香港市區的擴張,機場逐漸被市街包圍,不但難以擴建(例如太子道曾與機場跑道形成平交道),且因機場緊鄰民居,多年來對居民造成了極大的噪音污染。加上跑道與滑行道距離過近,任何意外都足以使得整座機場癱瘓;航道下更為人口密集的住宅區,若遇上空難墜機時極有可能造成二次撞擊傷亡,後果堪虞,故此必須覓地興建新機場。 1994至96年之間,啟德機場的飛機架次升降量已經遠超其飽和程度,港英政府估計若然不興建新機場,香港將會直接蒙受時值4,200億港元的經濟損失。加上啟德機場只有一條跑道,每小時平均需要升降班機達36次,繁忙時間接近每分鐘一班,已經為安全考慮下之極限。 雖然港英政府就新機場選址及規劃完成研究,惟因為造價高昂而一直未落實。1989年,香港社會因為中國大陸發生六四事件而引起了信心危機;當時的港督衛奕信爵士隨即於同年10月11日在立法局透過《施政報告》宣佈《港口及機場發展策略》,決定興建新港口、機場和相關配套設施,包括被稱為「玫瑰園計劃」的《機場核心計劃》。 基於新機場的價格昂貴,而且工程所需貸款無可避免會跨越1997年,即香港主權移交的年份,中國政府強烈反對興建新機場的計劃,就此多次批評新機場工程將會對日後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造成沉重的財政負擔,質疑目的是要燒光英屬香港的外匯儲備,不留給1997年的特區政府。中英兩國透過中英聯合聯絡小組就新機場財務安排進行談判。1991年9月3日,當時的英國首相馬卓安與當時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鵬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簽署《關於香港新機場建設及有關問題的諒解備忘錄》,備忘錄主要申明:港英政府在其管理期間負責建設,並且在最大程度上完成機場核心計畫,留給未來特別行政區政府的儲備不少於250億港元;中國政府在立場上支持新機場建設,對需要在1997年6月30日以後償還的香港政府的舉債採取積極的態度,並且同意中國銀行發揮適當的作用;中英兩國成立了一個由中英聯合聯絡小組領導的機場委員會,而香港政府則成立了香港機場管理局和諮詢委員會。實際上,於談判時期,臨時機場管理局已經於1990年4月成立,並且逐步批出新機場的工程合約。 建造過程 新機場的選址位於大嶼山以北的一座人工島上,面積12.55平方公里,包括赤鱲角、欖洲及填海所得來的土地。根據初期的設計,原定的機場地形會是一個跟東涌北部連在一起的半島,即是東涌灣會被填平,後來經過重新設計,成為一個獨立的機場島。建造工程於1992年正式啟動,初期計劃原定於1997年年中完成,時任香港總督彭定康曾經表示希望在香港主權移交後能夠從新機場離開香港,不過最終在香港主權移交前五個月(即1997年2月10日)才完成第一次校飛,並於過後一年的1998年才完工。新機場歷經6年建成,並且與新界西區的另一工程大欖隧道一併於1998年啟用,於1998年7月2日由時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兼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主持開幕儀式,7月6日正式啟用。連同其他相連基礎建設,造價約為90億美元,佔《香港機場核心計劃》中成本的40%。 為了保育赤鱲角島上的文物,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撥款資助香港考古學會在島上考古調查及發掘。保育項目於1990年展開,歷時16個月。首要任務就在該島上進行全面性調查,紀錄舊墳墓和舊建築物,並且找出原來的耕作模式。考古人員在深灣村、虎地灣及蝦螺灣等多處考古遺址出土很多新石器時代中期至青銅器時代的陶器。在赤鱲角亞媽灣一座約於1833年建成的天后廟於1990年被拆件,遷至東涌黃龍坑重組。另外,島上獨有的盧文氏樹蛙也在興建機場前被送往南丫島棲息。 開幕 新機場原定在1998年4月啟用,不過,由於公共交通未準備就緒,特首會同行政會議於1998年1月決定延遲新機場的啟用日期至1998年7月6日,啟德機場同時關閉。不少設備及器材等在當晚午夜後隨即從啟德機場搬遷往新機場,停泊在啟德機場的飛機亦需要飛往新機場。早上6時30分,機場完成中期遷移工程,新機場正式運作。首班抵達香港國際機場的航班為由美國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起飛,不停站飛越北極上空直達香港的國泰航空航班CX889,該航班被稱為極道一號(Polar One),於7月6日清晨6時20分順利降落在機場南跑道上。至同年8月5日,最後一批物資才送達新機場,而舊機場正式騰空。 機場啟用初期一度出現混亂,客運大樓發生電腦故障,以致航班資料無法顯示,行李輸送系統亦出現了錯誤,客運大樓亦多次發生過供電及供水停頓等問題;機場快綫亦出現過班次延誤及未能夠成功靠站的問題;貨運服務更一度臨近中斷,超級一號貨站的交收系統停頓,大量貨物積壓在貨站。香港政府及後需要重新開啟原啟德機場的二號空運貨運站,有商人更直接將貨物調度到鄰近機場交收。新機場的混亂其後逐步解決,並且逐漸被公眾所接受。香港特區政府委任了胡國興法官及鄭維健博士成立獨立的新機場調查委員會,徹查事件,而立法會及申訴專員公署亦先後就事件進行調查及發表報告。 香港機場管理局於2006年至2010年投資了45億港元以提升客運大樓和停機坪的設施,將兩座入境大堂合併,並且增加了櫃位數目。中央客運廊部分辦公室被拆除,走廊擴闊至12米及將外牆改為玻璃幕牆。此外,增添了轉乘飛機設施,抵港層的櫃枱由44個增加至70個。與此同時,海關程序、出入境及檢疫手續簡化,引入智能卡和辨識系統,用以識別員工及旅客身份的電子保安系統、電子票據、地理信息系統及旅客信息系統等。2012年1月,機場管理局推出手機登機證服務。乘客可以透過手提電話下載由航空公司發出的電子登機證,在安全檢查站及登機閘口以掃描器進行登機。 透過《香港國際機場發展藍圖2020》 宣佈航天城計劃的第一期,工程於2008年落成。 2011年,香港國際機場開始更換客運大樓的傳統照明設施為81,000個發光二極管裝置,估計每年可節省約1,250萬度電力及減少逾7,000公噸碳排放量;及提升設於停機位的固定地面供電系統及預調空氣系統,可以期望減少85%的飛機碳排放量,有助紓緩溫室效應。 紀錄 2011年,香港國際機場處理了333,760架次飛機升降量、5,390萬人次旅客及410萬公噸貨物。 2014年,香港國際機場處理了390,955架次飛機升降量、6340萬人次旅客及438萬公噸貨物。 香港國際機場在2012年1月20日創下單日航班升降數目新紀錄,共有1,057架次航機升降,刷新了於2011年4月23日所錄得的1,003架次升降的最高紀錄。12月22日,創下了單日航班升降數目新紀錄──1,081架次於2012年全年,香港國際機場處理了352,000架次飛機升降量、5,650萬人次旅客及400萬公噸貨物。2013年3月29日,香港國際機場創下單日航班升降數目新紀錄,共有1,172架次航機升降。 殊榮 香港國際機場多次獲得「全球最佳機場」的殊榮以及多個建築設計獎項,其中英國獨立航空調查機構Skytrax於12年內8度評定香港國際機場為全球最佳機場,給予香港國際機場「五星級機場」的最高級別評等。2019年更拿下全球首個IATA CEIV Fresh認可合作夥伴機場,表示香港國際機場擁有嚴格的溫控貨運流程中提供高效的專業設施及服務,在運送及處理鮮活貨物方面達到國際認可標準的卓越能力。 最佳機場榮譽列表 全球最佳機場——英國獨立航空調查機構-Skytrax(2001年至2005年、2007至2008年、2011年) Critics' Choice Award——美國旅遊雜誌 《旅遊及怡閑》()(1999年1月) 新聞從業員之選(Journalists' Choice)獎項——旅遊刊物出版商 OAG Worldwide(1999年1月) 全球最佳機場之—— 英國旅遊雜誌《》(1999年10月號刊載) 亞洲最佳機場——《亞洲新聞》()(2000年) 亞太區最佳機場——牙買加蒙特哥貝第七屆世界旅遊獎(World Travel Awards)(2000年) 最傑出貨運機場——英國航空貨運雜誌《Air Cargo News》(2002年至2003年)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金鷹獎——國際航空運輸協會(2002年) 全球最佳機場——國際著名旅遊業刊物出版機構-Travel Trade Gazette(2003至今) 由於連續十年獲得同一獎項,香港國際機場於2013年獲得「旅遊名人堂」殊榮。 全球最佳機場特別嘉許獎——國際航空運輸協會(2004年)(為表揚機場在2003年非典型肺炎爆發前後提供的卓越服務。) 全球最佳機場——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及國際機場協會舉辦的意見調查頒獎禮-AETRA(2004年) 最便捷貨運機場——亞太航空貨運協會(2005年) 全球最佳機場(年客運量逾4,000萬人次的機場類別)——國際機場協會(2007年) 亞太區機場效率昭著獎——航空運輸學會(2007年) 最佳國際機場——英國旅遊雜誌《》(2007年) 卓越機場名錄優異大獎──國際機場協會(2011年) 中國最佳機場──《商旅》(2011年) 中國最佳機場──《商旅》(2018) 亞洲最佳機場——Monocle(2018) 年度最佳機場——International Airport Review(2018) 全球最佳機場餐飲服務——Skytrax(2019) 年度貨運航空公司大獎——《Air Cargo News》(2019) 建築獎項列表 二十世紀十大建築成就獎——美國1999建築博覽會(1999年) 香港建築師學會銀牌獎——香港建築師學會(1998年) 倫敦1999年結構鋼材設計大獎——英國結構鋼材協會、鋼材建築研究所及英國鋼鐵公司 亞太區機場最具效率獎——2010航空運輸學會世界會議(2007至2010年) 運送及處理鮮活貨物列表 全球首個IATA CEIV Fresh認可合作夥伴機場(2019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 其他 全球十大友善機場──旅遊網站阿瑪迪斯(Amadeus) 「世界機場大獎」6000萬以上客運量分組第2名──Skytrax(2017年) 世界最整潔機場第7名──Skytrax(2017年) 最佳機場證照查驗第2名──Skytrax(2017年) 設計及佈局 香港國際機場是以公開召募設計形式,由香港機場管理局組成的專家小組和工程顧問公司,對各個建築師所提交的設計選寫評估報告及工程造價估算後,交由民航處及相關政府部門作進一步評審,最後從多個國際建築師提交的眾多設計中選出英國著名建築大師諾曼·福斯特的設計。 香港國際機場佔地達1,255公頃,機場管理局對機場島上的設施作出了完善的規劃,對各項客運、貨運、商業及地勤支援等設施,在機場島上劃分了專用的地帶,以方便於集中管理。目前,機場管理局按照各項機場設施的類型,在機場島劃分為以下的區域: 為了令駕駛人士更方便前往機場不同非禁區範圍,路政署在2014年把除航天城外其他非禁區範圍舊有帶顏色標籤的路牌統一為現有路牌,與香港大部分路牌一致。 航空客運設施 香港國際機場擁有兩座客運大樓,其中一個正在擴建中,目前總平方面積達660,000平方米。 一號客運大樓 一號客運大樓為香港國際機場首座客運大樓。大樓佔地570,000平方米,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機場航空大廈建築的世界紀錄保持者(該紀錄於2008年被面積達980,000平方米的北京首都國際機場三號航站樓打破)。大樓內設登機櫃位(A-L區,其中L區於2019年11月29日啟用)、接機區及香港機場購物廊。機場客運廊(即登機閘1-80及機閘511-530)也位於一號客運大樓的建築內。 二號客運大樓 二號客運大樓是香港國際機場第二座客運大樓,原有大樓於2007年2月初開始投入服務,同年6月1日舉行正式開幕典禮,於2019年11月28日下午十時停用改建配合三跑道系統。新二號客運大樓預計於2024年投入服務,作為第三條跑道客運廊的出入境設施,讓之成為連接目前機場客運廊、第三條跑道客運廊、海天客運碼頭及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樞紐。 第一代二號客運大樓 第一代二號客運大樓佔地140,000平方米,耗資28億港元興建。除了航空功能外,亦可接駁至海天客運碼頭;同時,第一代二號客運大樓設有大型旅遊車總站,匯聚通往中國大陸、香港酒店及旅行團的客車服務。第一代二號客運大樓與多項落成的設施將會合併構成香港國際機場北面的商業發展計劃建築物——航天城。 第一代二號客運大樓在3樓(地面層)的兩端及中間均設有出入口分別連接地面運輸中心及一號客運大樓抵港層。該客運大樓的登機櫃位設於第5層,共有3個登記區(N、P、Q),合共22間航空公司在此辦理登機手續。乘客在當時第一代二號客運大樓5樓登機櫃位的另一端進入3樓離港層辦理出境手續及通過香港海關後,便可前往第一層乘搭旅客捷運系統,前往一號客運大樓東大堂登機。 翔天廊 翔天廊是位於第一代香港國際機場二號客運大樓6樓的綜合消閒娛樂中心,是航天城內的兩座大型商場之一,2007年2月初啟用。翔天廊設有多道行人天橋及行人通道相連,香港國際機場一號客運大樓之間設有港鐵機場快綫機場站。翔天廊的商舖面積達35,000平方米,其中逾90%面積為非禁區,包括110間商舖及23間食肆設有IMAX戲院及航空探知館和觀景台等娛樂設施。 T1衛星客運廊 T1衛星客運廊坐落於香港國際機場一號客運大樓以北,樓高兩層,面積達20,000平方米,2009年12月中開始投入服務。T1衛星客運廊設有9個供窄體飛機停放的廊前停機位(閘口13至21),天際走廊工程開始前曾有10個停機位(此為閘口507),候機區設有10間商舖及2間食肆。客運廊於營運初期,每年可以接待逾500萬人次的旅客。 天際走廊 連接一號客運大樓及T1衞星客運廊的「天際走廊」於2022年11月1日對外開放,全長200米,跨距超過130米,最大的民航機A380亦也可經過,號稱全球機場禁區最長的行人天橋。走廊部分地板採用玻璃設計,讓旅客可透過玻璃欣賞在腳下經過的飛機。對外開放後,旅客來往兩座大樓只需徒步8分鐘,無需像以往需要花費十多分鐘時間等候和乘搭接駁巴士。走廊原預計在2020年暑假啟用,但最後延期兩年。而機場管理局工程及科技總監梁永基亦不便透露「天際走廊」的造價。 T1中場客運廊 T1中場客運廊(201-219、228-230閘口)位於香港國際機場中場範圍之內,樓高5層,面積達78,000平方米,於2015年12月28日開始投入服務。T1中場客運廊分爲南北兩翼,南翼設有9道登機橋及3個遙距停機位登機閘口,北翼則設有10道登機橋;共19個廊前停機位及3個遙距停機位登車處,其中19個廊前停機位設登機橋(閘口201至219),包括兩個可容納代碼F(空中巴士A380)的停機位。候機區設有商舖、食肆及航空公司貴賓室。客運廊於營運初期,每年可以接待1,000萬人次的客運量。 旅客捷運系統 香港國際機場旅客捷運系統是香港首個無人駕駛的旅客捷運系統及膠輪路軌系統,設於香港國際機場客運大樓地庫(第一層),共設兩條路線,分別接載乘客往返一號客運大樓的東大堂與西大堂以及連接一號客運大樓與二號客運大樓,提供單向由二號客運大樓往一號客運大樓東大堂的捷運服務。2010年,海天客運碼頭永久化工程正式完成,連接一號及二號客運大樓的捷運系統亦同時伸延至海天客運碼頭,令到抵達香港的旅客可以於一號客運大樓東大堂乘坐捷運前往海天客運碼頭,轉乘渡輪抵達珠三角沿岸城市。2015年,為配合中場客運廊計劃,連接一號客運大樓的東大堂與西大堂的捷運系統亦同時伸延至中場客運廊為終點站。另加設一條單線往來中場的客運廊及一號客運大樓西大堂(離境)的捷運系統,以避免遊客錯誤前往中場客運廊。 香港商用航空中心 香港商用航空中心位於香港國際機場南方,為擁有及提供獨立的設施及提供的專門使用航運中心,為私人旅客和貴賓全面的服務,包括休息室、獨立房間連同淋浴設備、商用會議設施、地勤和行李運輸服務、加油服務、香港出入境事務、保安服務及提供管理飛行計劃等設備。香港商用航運中心亦提供專門使用的空間和登機閘予使用的私人飛機。香港商用航運中心的主要使用者為私人包機和貴賓接持。 貨運設施 香港國際機場擁有完善的貨運設施,每年能夠處理300萬噸貨物,最終達至處理每年900萬公噸的目標。而這些貨運設施均以專營權或特許經營牌照方式批授予第三方服務商經營。現時機場設有兩層的貨運服務。 第一層貨運服務(航空貨運服務) 香港空運貨站:目前能處理機場中約一半的貨物量。而香港空運貨站的總部超級一號貨站佔地27萬平方米,耗資10億美元興建,由全自動化的航空貨箱貯存系統控制,每年能容納350萬噸貨物,是世界單一最大的空運貨站。 亞洲空運中心:目前一年能處理150萬噸貨物(包括擴建後的一號及二號貨運站),並正擴建以應付更龐大的空運貨物數量,打算興建第三個空運貨站。 國泰貨運站:由國泰航空投資55億興建的空運貨站,每年能容納260萬噸貨物 DHL中亞區樞紐中心(DHL Central Asia Hub):是香港國際機場第一座快遞貨運站,每小時處理量超過35,000個包裹及40,000件快遞文件。 空郵中心(Air Mail Centre),由香港郵政營運,佔地2公頃,耗資5.66億港元興建。中心設有先進的郵件機械處理系統,郵件分類、包裝、裝箱及運上航機的所有工序,均全部自動化。每天可處理郵件量為700,000件。 第二層貨運服務(空運貨物倉存及物流服務) 香港國際機場海運碼頭:24小時運作,年貨運可達15萬公噸,由珠江海空聯運有限公司營運。 機場空運中心:佔地6公頃,總樓面面積為139,000平方米,提供貨物倉儲設施和物流服務。 商貿港物流中心:由商貿港香港有限公司(新鴻基地產子公司)營運,佔地1.38公頃總樓面面積為31,400平方米,位於機場島的南商業區,提供物流服務。 跑道、滑行道及停機坪 跑道 香港國際機場有南、中、北三條跑道,均長3,800米,闊60米,可以容納新一代大型飛機升降。至於儀器降落系統精確進場類別,跑道07R/25L/07C屬第II類,25C則第IIIA類,可供飛行員在跑道視程(RVR)只有200米的情況下著陸。兩條跑道的最終容量為繁忙時段每小時68架次起降。現時,因應中跑道(07C/25C)正在進行改造工程,香港國際機場仍在採用雙跑道獨立分隔起降模式。在正常情況下,北跑道(07L/25R)主要給飛機降落;南跑道(07R/25L)主要是給飛機起飛,間中給飛機降落。若其中一條跑道需定期維修保養,飛機起降則會安排在單一跑道上進行。日後中跑道改造完畢後,北跑道將主要給飛機降落,中跑道主要給飛機起飛,而南跑道會以混合模式運作。 機場南跑道於1998年7月6日與機場同日啟用,首班抵達航班為紐約甘迺迪國際機場起飛的國泰航空CX889;中跑道則於1999年5月26日正式啟用,首班抵達航班為港龍航空由上海起飛的KA807;而三跑道系統工程亦已於2016年8月動工。 2021年12月2日,原有的北跑道正式正名為中跑道(07C/25C)。 第三跑道(07L/25R)自2022年7月8日起開始試運,首班降落航班為政府飛行服務隊飛機(B-LVA),於早上8時24分降落。至於首班在第三跑道降落的商業航班為從上海到香港的國泰貨機(B-LIF,航班編號︰CX3251),於上午8時27分着陸。同日,中跑道(07C/25C)暫時關閉,新中跑道將加長425米,以在跑道兩端建設環端滑行道,供北跑道降落的飛機可在中跑道兩端滑行,預期在2024年完工。11月25日,第三跑道正式啟用,首班降落的航班為由澳洲珀斯機場起飛的國泰航空CX170。 (註:所有離港航班相隔90秒,但在適當情況下有兩分鐘的尾流間隔。) 香港國際機場在2015年2月開始安裝外來物自動探測系統,2年後試行,2018年正式啟用系統,南、中跑道各設11個建於樓高約3至4層的塔台上的感應器,具有夜視功能,能24小時監視跑道小如哥爾夫球大小的外來物,確保飛機升降安全。 滑行道 雖然香港國際機場的三條跑道都屬於F級,但並非所有滑行道都是F級。由於寬度不足,部分滑行道屬於E級,無法供A380使用。同屬F級的747-8-{只}-需E級滑行道,因此可使用所有滑行道,但仍需要F級跑道和停機坪。 飛行區設有多條滑行道及滑行支道供飛機來往跑道及各停機坪,實際情況如下: 停機坪 香港機場的停機坪位於現時兩條跑道的中間位置及南跑道的南面,共分為客運停機坪、貨運停機坪、長期停機坪、維修停機坪及商用航空停機坪五個部分。其中連接登機橋的客運停機坪編號刻意安排與登機閘口號碼一致,方便進行航班調動。詳細的停機坪資訊如下: 此外,在機場島南方的政府飛行服務隊總部,則設有政府飛行服務隊專用停機坪、停機庫及直升機場。 綜合商業設施 香港國際機場的東北部分被規劃為商業區,機場管理局將該區命名為航天城。航天城設有以機場為中心的綜合商業設施,為旅客提供消閒娛樂、展覽、酒店等一站式商業服務。 機場酒店 香港機場範圍內設有兩間五星級酒店,其中富豪機場酒店於1999年落成,設有1,104間客房,全港最大無柱式的宴會廳及其他會議、餐廳及康樂設施等。酒店與一號客運大樓之間有一條行人通道連接。而第二間酒店——香港天際萬豪酒店於2008年投入服務,坐落於亞洲國際博覽館附近,比鄰海天客運碼頭。 機場行政大樓 機場行政大樓(HKIA Tower)位於二號客運大樓西北面,為香港機場管理局的總部,於2007年2月26日正式開幕,是一座8層高的玻璃幕牆樓宇,總樓面面積為19,000平方米。大樓天台闢為機場展望台,與航空探知館連接。 機場商業大樓 機場商業大樓(HKIA Commercial Building)位於二號客運大樓東南面,樓高7層,為一甲級商業大樓,除了設有供出租的寫字樓外,同時設有商務中心及會議中心等設施。大樓七樓亦附設一高級會員會所 - 機場世貿中心會所,為旅客提供餐飲及會議場地。 2021年2月1日前名為機場世貿中心 (Airport World Trade Centre)。 機場員工綜合大樓 機場員工綜合大樓毗鄰一號客運大樓和四號停車場,於2022年12月1日正式啟用,供機場各機構所有員工使用,設有機場員工會所,香港國際航空學院,機場幼兒園校舍及機場員工餐廳。其中會所設有健身室、卡拉OK室、閱讀室、休息室、羽毛球場、籃球場、瑜伽室、乒乓球室,燒烤場及空中花園等設施。 亞洲國際博覽館 亞洲國際博覽館於2005年12月落成,面積約有70,000平方米,設有十個單層無柱式展館,包括一個適合舉辦大型表演的多用途場館,另設有不同的商店及食肆。 已結業設施 航天城高爾夫球場 航天城高爾夫球場(Skycity Nine Eagles Golf Course)位於北商業區的中央部分,東臨海天客運碼頭,西接二號客運大樓。球場為一九洞高爾夫球場,供旅客及機場使用者享用。球場同時設有一會所,內設餐廳提供餐飲及宴會服務。 運作 保安 香港國際機場的保安事務由香港警務處機場警區及香港機場管理局和香港政府合作營運的機場保安有限公司負責,當中機場警區設有機場特警組,為香港的特種警察部隊之一,其任務包括了確保航空安全及反恐。消防事務由香港消防處機場消防隊負責,救護事務由救護總區負責。由於機場消防隊的佈局、裝備以及水準,達致香港國際機場符合「十級機場」國際標準,即消防車輛可以於2分鐘之內抵達跑道上任何範圍,或者於3分鐘之內抵達其他的飛機活動區。 另外,由於安全要求,香港國際機場的內部保安同樣嚴格,機場的內部工作人員有分顏色區域制度,因此不同顏色區域要求的工作人員不能進入別種顏色區域,例如黃色區域的工作人員不能進入紅色區域,反之,紅色區域的工作人員不能進入黃色區域。 出入境 基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及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香港出入境事務受中央政府監察。各國的旅客需要於機場入境事務處櫃檯辦理出入境手續以及通過香港海關的行李及貨物檢查,所以任何停泊香港的航班均會作國際航班處理。因此,香港國際機場的所有設施均明確地分爲禁區與公眾區域。除了轉乘高速客輪來往珠三角地區、轉乘港珠澳大橋直達機場禁區巴士及轉乘其他國際航班的過境旅客外,所有離港/抵港旅客均需持有有效旅遊證件辦理香港出入境手續。 登機、貨運設施管理及行李處理 香港國際機場的登機橋管理由香港機場地勤服務有限公司、怡中航空服務、香港航空地面服務有限公司及新翔集團有限公司提供。他們處理空運貨物、空郵郵件、行李及登機橋、登機梯的操作。機場擁有先進的行李處理系統(BHS):其主要部份位於客運大樓的地庫一樓(L2/第二層),西端大堂擁有獨立的自動運輸設備去確保轉機行李的運輸。 航空管制 香港的民航處負責提供航空交通管制服務、為在香港註冊的飛機簽發證書、監管航空公司履行雙邊民用航空運輸協定,以及管制在香港的一般民航活動。香港機場管理局根據民航處發出的機場牌照,管理和營運香港國際機場。 香港國際機場的航空交通管制大樓(ATCX)位於機場的中心範圍,是整個航空交通管理的神經中樞。約370名航空交通管理員及支援人員24小時提供航空交通管制服務,以確保香港飛行情報區內的航班能有效率及安全地駛經。在航空控制搭中,航管員給予場內飛機提供24小時機場管制服務;而位於航空控制塔北方的是後備航空管制中心連控制塔、則是當航空交通管制大樓因意外無法運作時使用,也作為航管訓練的設施。 為了順從國際推行的計劃,民航處計劃引入衛星通訊、導航、監督及航空管制系統去提高飛行安全及效率,以及維持香港國際及地區航運中心的地位。由於此計劃需時15年及其複雜性、需要廣大的研究和試驗才能正式使用新科技。現在,一些新服務如電子自動機場泊位資訊系統(D-ATIS)、航行飛機用電子氣象資訊系統(D-VOLMET)和使用資料連線傳送預備離陸許可,已由香港國際機場提供,以提升機師及航管員工作效率。 香港飛航情報區(HKFIR)無線電頻率與呼號 飛機維修工程 香港國際機場的線路或外勤和基礎維修保養工作由香港飛機工程有限公司及中國飛機服務有限公司(CASL)負責,另外泛亞太平洋航空服務(PAPAS)也提供線路或外勤維修服務。線路或外勤服務包括飛機於正常運行期間及臨時滯留期間的例行服務,香港飛機工程公司有3個機庫泊位,可以同時容納3架波音747及2架空中巴士A380飛機,和一個在旁的支援工作室。該公司同時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流動機庫懸架,重量達400噸;它可以用於圍住半架廣體飛機,使懸架使用時、整個設施能圍着4部波音747客機。2006年底,兩個新機庫泊位已落成啟用。 氣象服務 香港天文台的機場氣象所負責提供天氣訊息和達到國際民航組織標準和建議的慣例予各航空機構。機場氣象所也定期發放特別氣象報告、提供定時機場天氣預報和起降預報給香港國際機場。氣象所亦負責在遇到惡劣天氣時,如雷暴、颱風、狂風暴雨、冰墜、風切變和其他會影響機場運作和航機安全的情況,發放惡劣天氣資訊和警報,以保護機場設施和保障飛行安全。為了提高香港國際機場航班起降的安全率,機場氣象所會於有湍流及風切變時發出警告。在傳送資料方面,香港天文台營運了一個使用網絡資訊服務,使航空公司能收到最新的氣象資料及航行文檔,包括出發地和目的地以及相關機場的天氣預報、航線途中的突變天氣、風及天氣的資料、以及天氣雷達和衛星圖片。 其他地勤服務 航空膳食營辦商有國泰航空飲食服務有限公司、德國漢莎航空膳食服務有限公司、佳美航空膳食香港有限公司。所有營辦商的廚房都位於機場南跑道北端附近的航膳區。 航空煤油服務設施由香港航煤供應營運有限公司負責運作。航空煤油的永久接收設施位於屯門環保園側(由煤氣公司子公司ECO經營),透過海底輸油管經沙洲連接機場。而飛機燃料儲存庫則位於機場島上南端的觀景路,由9個儲存庫所組成,容量達18萬立方米。香港航空煤油供應加油有限公司(AFSC)及環美加油航務有限公司同時負責利用加油栓為飛機提供加油及放油服務,中國航油(CNAF)則只提供提供加油服務。而在屯門的永久儲存設施落成前,航空煤油的接收設施曾設於沙洲,現時已經停用,但仍保留作緊急用途。 軟冰及氮氣充氣服務由香港氧氣有限公司負責。 為禁區車輛供應汽油及免稅柴油的是埃克森美孚香港有限公司。 為禁區車輛供應定位追蹤服務的是圓方電信科技有限公司。 機場稅項 香港國際機場目前向12至64歲而不在同一日乘坐飛機抵達香港及離開香港的旅客徵收港幣120元機場離境稅及港幣55元機場保安費(持有外交護照及指定人仕除外)。12歲以下旅客使用香港國際機場出入境或轉機,無須繳付機場離境稅,但仍須繳付港幣55元機場保安費,而65歲或以上人士無須繳付機場離境稅及機場保安費。 有關費用已包括在機票款項內,旅客有需要可憑退稅券或抵港航班的登機證及有效旅遊證件,到香港國際機場的指定櫃台辦理退稅手續。 機場建設費 另外,為提供足夠資金興建第三條跑道,由2016年8月1日起發出的機票,由香港出發時都需要徵收機場建設費,收費按飛行距離、機票等級,以及旅客類別而定,由港幣70元至180元不等。截至2022年,由於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令機場建設費收入大減,相關徵費預計將收取至2033/2034年。 「長途目的地」為美洲、歐洲、中東、非洲、大洋洲及印度次大陸的目的地;而「短途目的地」則為長途目的地以外的所有目的地。 未來發展 香港國際機場發展藍圖 香港機場管理局自2001年起,每5年發表《香港國際機場發展藍圖》,該藍圖是1992年《新機場總綱計劃》後的發展方針,以《機場大型發展策略總綱研究》為基礎,預測了香港國際機場在2020年以後的需求,並且提出相應的發展規劃及策略,發展及研究項目涵蓋客運、貨運、飛行區、附屬設施等方面。 至今,機場管理局共發表了3份發展藍圖預計需求量而訂立相應的發展策略,2001年發表《香港國際機場2020年規劃大綱》;2005年再發表《香港國際機場2025年規劃大綱》;而2011年發表的《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則著力探討興建第三條跑道的計劃。 2008年,機場管理局研究提升現有兩條跑道的容量及興建第三條跑道的可行性。行政總裁許漢忠指出,當局斥資了45億港元提升機場運力,其中設有小型及窄體飛機停機位的北衞星客運廊已經落成啓用,預計每年可以多接待500萬名旅客。當局亦重新配置一號客運大樓出境檢查大堂,提升疏客速度;並且重新鋪設南北兩跑道及增設兩條快速出口滑行道,又增建了10個貨運停機位至34個。 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 《香港國際機場2030規劃大綱》為由機場管理局於2010年代所發表的計劃,當中最為矚目的項目包括了為香港國際機場興建第三條跑道,及其他大量相關及配套設施等。上述計劃工程需要填海約650公頃,相當於現時半座機場的面積,造價逾800億港元。計劃內容包括興建全長3.8公里的第三跑道、滑行道系統、100座停機坪、航空交通控制塔及可以連接可連接60座登機橋的Y形客運廊、擴建行李處理系統、延展旅客捷運系統,同時改建二號客運大樓成為無人駕駛列車車站等。當局亦考慮於填海範圍興建新的客運大樓,並且設立過關口岸。法定環境影響評估程序已經展開,工程預計於2023年落成。 2015年11月底,機管局向立法會交代興建機場三跑道系統工程範圍及成本估算,當中填海工程估算由2010年的368億,增至2014年的562億元。而二號客運大樓的改建費用由2010年估算的95億,增至2014年的165億,較4年前估算新設計僅需95億元高逾七成。委員謝偉銓認同近年建築成本上升,令工程造價增加,但促請機管局交代二號客運大樓造價飈升的原因。 貨運發展 因應中國大陆製造業的崛起,香港國際機場將成為珠三角的貨物轉運中心,透過使用機場本身的設施及貨運碼頭;利用空運、海運及陸運的優勢,把貨物運往珠三角及世界各地。發展藍圖建議發展速遞業,使香港成為速遞貨運樞紐、也成為國際及地區的貨運樞紐。配合未來發展,以香港作為基地的國泰航空也正在繼香港空運貨站(Hactl)的超級一號貨站和亞洲空運中心(AAT)後,投資57億港元興建專屬空運貨站。同時,亞洲空運中心的擴建工程已經於2007年投入運作,敦豪國際的二及三期擴建計亦也提前於2007年落成啟用。為配合貨運業的發展,未來將會機場將利用貨運區的剩餘土地,擴建機場空運中心及商貿港物流中心,而機場也在中場範圍的西部預留空間增建貨運停機坪。 與其它中國內地城市機場合作 《香港國際機場發展藍圖2025》提出香港國際機場可以與其他的中國城市機場,尤其是珠三角其餘四大機場(广州、深圳、珠海、澳門)合作,因此機場管理局表示支持興建鐵路連接香港國際機場與廣東省的網絡。另外,機場管理局也會與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上海虹橋機場及珠海機場加強合作,擴大香港國際機場與中國內地的連繫;同時與珠三角的地方政府合作,增加每小時處理航班數量;而且會繼續鼓勵以香港為基地的航空公司擴展航線網絡。 港珠澳大橋香港接線、口岸及相關工程 港珠澳大橋連接香港、澳門及珠海,而大橋主橋在到達香港邊界後,便會接駁香港接線,穿越大嶼山北岸的海面到達位於香港國際機場東北部海域的香港口岸人工島。而為了減少對大嶼山北岸的影響,香港接線將從沙螺灣段開始依靠機場島的南面人工堤岸興建,再以隧道方式穿越觀景山,然後沿機場島的東面填海地帶直達香港口岸。整段香港接線雖然為香港境內,但屬於禁區範圍,旅客要先在香港口岸辦理出境檢查方能前往。 與此同時,港珠澳大橋的香港口岸則位處機場東北部海域,按照路政署的設計,口岸將仿效海天客運碼頭的設計,設有中轉設施供珠三角旅客在無需辦理香港出入境手續的情況下,直接乘搭接駁車輛至海天客運碼頭直達客運廊,轉乘飛機至世界各地。 同時,路政署正在港珠澳大橋興建期間,同步進行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的建築工程,連接路將連接東涌新市鎮東部、香港口岸(機場)及屯門新市鎮三地,成為繼青馬大橋後機場的另一條對外連接道路。 其他 為了滿足中期航空客貨運需求,並且配合民航處逐步提升每小時飛機升降量,機場管理局宣布了斥資22億港元擴建位於機場島西端的停機坪,佔地43萬平方米,包括興建16座停機位,供客、貨及商營飛機混合使用,工程將會分兩階段,預期於2014年底竣工。新貨運站亦預計於2013年年初竣工。 航點 客運 貨運 交通配套 機場地面交通配套 地面運輸中心 香港國際機場內有一座樓高4層的大型綜合運輸中心於一號及二號客運大樓之間,運輸中心內有機場快綫月台及公共運輸交匯處(巴士總站、的士站、酒店接送車上下客站),方便旅客往返港九新界各地。 鐵路系統 旅客乘搭由港鐵公司營運的機場快綫,從香港國際機場前往位於香港島中環的香港站只需24分鐘。旅客可於出發前一天至航班起飛前約兩小時,於香港站或九龍站辦理登機手續,包括寄存行李及領取登機證(服務不涵括所有航空公司)。 旅客亦可於機場站乘搭機場快線往返位於亞洲國際博覽館的博覽館站。 巴士 現時,機場的巴士服務可分為五類。分別為機場巴士、對外巴士、通宵巴士、機場及東涌區內巴士服務,以及居民巴士。 停車場 香港國際機場現共設有7座停車場,詳情如下: 未來,香港國際機場將設有2座停車場,詳情如下: 香港國際機場曾設有多座停車場,詳情如下: 跨境交通服務 現時,香港機場提供跨境渡輪、跨境轎車及旅遊車等海、陸兩方面的交通服務,並建有海天客運碼頭及二號客運大樓跨境交通總站等設施,為珠三角沿岸城市的居民提供交通接駁。 跨境渡輪服務 跨境渡輪是香港機場為珠三角旅客提供的一項獨特創新服務,同時中轉渡輪也是珠三角沿岸城市旅客來往香港機場的主要途徑之一。2009年,機場的海天客運碼頭正式落成,取代舊有的臨時碼頭。整個海天客運碼頭均被視作香港境外,珠三角的旅客只需在抵達大堂辦理退稅、登機、行李托運及接受航空保安檢查,讓珠三角的旅客在不需進入香港境内的情況下,便能直接中轉飛機或轉乘跨境渡輪返回珠三角,部分船公司及航空公司更提供預辦登機及行李托運等服務。 海天客運碼頭現時由珠江船務企業(集團)有限公司及信德中旅國際物流投資有限公司組成的香港國際機場碼頭服務有限公司營運,由珠江客運提供前往中山、深圳蛇口、東莞虎門(太平)、珠海九洲及由噴射飛航提供前往澳門及深圳福永的境外客輪服務。而於蛇口港亦設有預辦登機的服務櫃台。 跨境轎車服務 環島旅運及永東直通巴士為機場跨境轎車服務認可營運商,提供前往珠江三角洲城市的跨境轎車服務。此外,尚有若干的營運商提供類似的服務。 跨境轎車的服務櫃檯設於一號客運大樓5樓抵港層禁區外,登車處設於4號停車場地下(G/F)。 跨境旅遊車服務 跨境巴士服務在2003年開始運作,連接各珠三角城市。機場認可的營運商包括香港中旅汽車服務、永東直通巴士、環島大陸通、中港通及華通中港快線。 現時的旅遊車總站設於1號客運大樓3樓1號停車場側,在2019年11月28日下午十時前設於2號客運大樓3樓,設有一個集中了所有營辦商的旅遊車票務及服務中心。往中國大陸客車由機場定時開出,前往皇崗、深圳灣口岸、深圳、廣州、東莞、惠州、佛山、中山及福建廈門等目的地。 2019年12月16日,新增往返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的跨境接駁巴士,由香港機場客運服務(澳門)股份有限公司營運;2020年2月受疫情影響停運,直至2023年3月20日起恢復服務。 統計 嚴重意外 1999年8月22日:型號為MD-11型的中華航空CI642班機在受颱風森姆吹襲,天文台懸掛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之下降落南跑道(07R/25L)時翻側,機身仰臥在草坪,右機翼折斷並發生火警,事件造成3死210人受傷。民航處調查報告指出事件為正副機師操作失誤所造成。 2006年8月3日:颱風派比安吹襲。當日天文台無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但由於機場上空陣風和風切變強勁,引致香港國際機場出現混亂。8月3日全日有超過620班航機受影響,包括158班航機延誤,303班航機取消及99班航機需轉飛其他地區,影響旅客達110,000人次。成為香港國際機場啟用以來影響最大的事故。至8月6日,機場運作才回復正常。 2006年10月10日:機場航空公司登機電腦系統在清晨5時發生故障,所有航班需改由人手辦理登機手續,而航班資料顯示屏幕亦未能顯示資料,令旅客需花更長時間辦理登機手續,機場快綫香港站及九龍站則全日停辦登機手續,受影響航班共有47班。 2008年6月7日:機場對外連接道路北大嶼山公路和翔東路,近東涌映灣園的一段由於暴雨引致山泥傾瀉和嚴重水浸而中斷達10小時,期間旅客只能乘坐機場快綫或乘搭接駁巴士經東涌轉乘東涌綫進出機場。 2010年4月13日:型號為空中巴士A330-300的國泰航空CX780班機由印尼泗水飛往香港途中因燃料受污染導致引擎故障,在下午1時45分於北面跑道(07L/25R)緊急降落時,6個輪胎爆裂並著火,8人受傷。 2013年4月7日:傍晚6時04分,國泰航空一班往日本名古屋的客機CX532在停機坪上客後,橋上一名51歲操作員將登機橋離開航機機身以退後及縮回時,登機橋突然猛烈搖晃,繼而底部的零件突然鬆脫,兩秒後,其中一條登機橋突然倒塌向左翻側倒塌,並且撞向連接商務艙的登機橋及扯脫機門,兩道登機橋連帶操作員一同塌下,操作員意外墮地被困,機場特警人員率先到場,拯救出被登機橋壓倒被困的操作員,並且即場為其急救。是次為香港國際機場啟用以來首宗登機橋倒塌事故。到2017年,勞工處票控機場管理局及負責保養的怡和機器有限公司一項「沒有確保作業裝置安全」罪,兩名被告均否認控罪。經審訊後,機管局被裁定罪成並罰款12萬港元;怡和則脫罪。 2017年5月24日:中国东方航空765號班機(空中巴士A321)降落香港國際機場時滑出跑道,鏟入草坪,前輪及一後輪觸及草地,機場方面一度封閉北跑道,香港民航處列「嚴重事故」。 2023年9月4日晚上9時許,機場中場客運廊的登機橋懷疑因油壓系統問題傾倒,事件中無人受傷。 排名 香港國際機場曾經於2001年至2012年一直躋身三甲,其中八度被評為「全球最佳機場」。直至在2020年初爆發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後,香港特區政府規定來港的旅客及香港居民都要強制隔離14至21天,又設立航班熔斷機制,甚至一度禁止部分國家的客機抵港,隨疫情在國際轉趨緩和,全球大部分國家及亞太大部分地區都在2022年初撤銷妨礙航班正常運作的政策,但香港政府持續實施航班熔斷機制等種種限制,造成不明朗因素及窒礙航班正常運作,導致香港空運成本無法降低並喪失競爭力,航空公司紛紛將原定來往香港的航班轉移到區內其他機場,香港國際機場客運及貨運量都沒有隨國際航空業復常而復甦,在2022年首季抵港的國際客運航班日均少於20班,國際航班數量比中非國家剛果的金沙薩機場更少,長時間的禁飛及嚴酷的隔離政策已對香港的航空樞紐地位造成嚴重打擊。2022年6月公佈的Skytrax全球機場排名,曾經有多年位居前列的香港國際機場跌出全球十佳,暴跌至排第20名,於2023年更跌至第33名;相對於全球十佳機場的所在國都已撤銷隔離甚至不需病毒檢測報告,港府的強制隔離政策已損及香港國際機場的航空樞紐地位。 爭議事件 機場商戶違規 物價較市區貴 2018年1月,商業電台及無綫新聞發現,自2004年雖機管局推出市區價格保障機制,保證機場貨價不高於該零售商的市區分店,不過大多遊客不知此條款。傳媒比較下發現,機場物價往往比市區分店貴數元至幾十元不等。機管局回覆指,會定期調查零售商戶及食肆價格,但歷年有多少商舖違規等資料則不便透露。消委會總幹事黃鳳嫺認為,機管局隱藏掩飾機制,未有告訴消費者不是一件好事,促商戶遵守市區價格保障條款,機管局亦要更頻密巡查。 反修例活動影響
图像作为台风定位定强最常用的资料,在台风业务预 报实践中的应用一直是广大业务科研工作人员所关注 的重要课题之一。这方面早期的研究工作包括20世纪60年代Sadler、Fett、Fritz等和Hubert等利用卫 星云图估计台风强度的初步尝试,但由于当时卫星探 测技术的局限,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1969年,弗农·德沃夏克利用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卫星图片及相关实测数据对这项技术进行了初步开发,最初设想的系统涉及云特征与发展和衰减模型的模式匹配。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Dvorak在多年预报经验及气象侦察飞机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基于当时可见光(VIS)和红外(IR)云图的台风云型特征与台风强度的统计关系,并逐渐发展出一套基于卫星图像台风云型特征的热带气旋强度估计技术。 成熟 随着该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成熟,对云层特征的测量在定义热带气旋强度和热带气旋低压区的中心压力方面成为主导。红外线卫星图像的使用导致了对热带气旋强度的更客观的评估,使用眼壁内的云顶温度并与眼内的温暖温度进行对比。对短期强度变化的制约,与1970年代和1980年代时相比,使用的频率较低。分配给热带气旋的中心压力需要修改,因为最初的估计在大西洋太低了5-10hPa(0.15-0.29inHg),在西北太平洋太高了20hPa(0.59inHg)。这导致了为西北太平洋开发一个单独的风压关系,由Atkinson和Holliday在1975年设计,然后在1977年修改。经过多年业务实践,该技术已成为最成熟的利用卫星云图确定台风强度的方法,并成为了缺少飞机探测条件下确定台风强度的世界通用标准。此后该方法于1987年为世界气象组织推荐使用。 数值测定
如果可以的話,科研人員也會使用船舶和陸地的觀測數據。大西洋以及太平洋的中部和東部仍然會動用偵察機飛入熱帶氣旋來確定飛行高度層的風力而太平洋西北部则由香港天文台委托飞行服務队下投探空仪确定风力,這個數據加以調整後可以對最大持續風速做出相當可靠的估算。經過之前十年使用全球定位系統投落送後得出的大量數值已經證實,將飛行高度層取樣的風速減少10%以後,就可以用來對接近地表的最大持續風速作出估算。多普勒氣象雷達也可以用來以相同的方法確定接近陸地熱帶氣旋的表面風速。 误差与改进 由于使用该技术的人类分析员必然存在主观的偏见,但人们已经努力使用计算机程序做出更客观的估计,这得到了更高分辨率的卫星图像和更强大的计算机的帮助。由于热带气旋的卫星模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波动,自动技术使用六小时的平均周期,导致更可靠的强度估计。客观的德沃夏克技术的发展始于1998年,它在有眼(飓风或台风强度)的热带气旋中表现最好。它仍然需要手动放置中心,在这个过程中保持一些主观性。到2004年,一种先进的客观的德沃夏克技术被开发出来,它利用带状特征来处理低于飓风强度的系统,客观地确定热带气旋的中心。2004年发现了一个中心压力的偏差,它与对流层顶的斜率和云顶温度有关,它随着纬度的变化而变化,有助于改善客观技术中的中心压力估计。 优点与劣势 使用该技术的最重要的好处是,它提供了一个更完整的热带气旋强度的历史,在那些既不可能也没有常规的飞机侦察的地区,且可以有效的避免飞行员丧失生命。 目前,最大持续风的强度估计在飞机能够测量的一半时间内,在5英里/小时(8.0公里/小时)之内,尽管对强度在中等热带风暴力(60英里/小时(97公里/小时))和弱飓风或台风力(100英里/小时(160公里/小时))之间的系统的强度分配是最不确定的。它的整体精度并不总是真实的,因为技术的改进导致1972年和1977年之间的强度变化高达每小时20英里(32公里)。该方法在内部是一致的,因为它制约了热带气旋强度的快速增加或减少。一些热带气旋的强度波动超过了规则所允许的每天2.5T数的限制,这可能对该技术不利,并导致自1980年代以来偶尔放弃约束。在卫星图像的边缘,或边缘附近有小眼的系统,使用该技术可能偏得太弱,这可以通过使用极地轨道卫星图像来解决。亚热带气旋的强度不能用Dvorak来确定,这导致了1975年Hebert-Poteat技术的发展。正在进行外热带过渡的气旋,失去了它们的雷暴活动,使用Dvorak技术可以看到它们的强度被低估了。这导致了Miller和Lander热带外过渡技术的发展,在这些情况下可以使用。
Soref Symposium分析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的伊拉克情况,1991年4月29日 (archive.org) Seattle Post-Intelligencer 切尼在Discovery Institute关于伊拉克的演讲部分语录,1992年 切尼Federalist Society演讲,2001年 切尼在103届海外战争退伍军人会议上的演讲,2003年 Dave Elswick采访副总统,2004年5月3日 (录音和脚本) Neil Fox News的Neil Cavuto采访切尼,2004年6月25日 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的副总统辩论, 2004年10月5日: 脚本,录音和录像(RealPlayer 或 MPG) 参见 切尼所写 Professional Military Education: An Asset for Peace and Progress : A Report of the Crisis Study Group on Professional Military Education (Csis Report) 1997. ISBN 0-89206-297-5 Kings of the Hill: How Nine Powerful Men Changed the Course of American History 1996. ISBN 0-7567-5864-5 有关切尼 Andrews, Elaine. Dick Cheney: A Life Of Public Service. Millbrook Press, 2001. ISBN 0-7613-2306-6 Mann, James. Rise of
切尼Federalist Society演讲,2001年 切尼在103届海外战争退伍军人会议上的演讲,2003年 Dave Elswick采访副总统,2004年5月3日 (录音和脚本) Neil Fox News的Neil Cavuto采访切尼,2004年6月25日 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的副总统辩论, 2004年10月5日: 脚本,录音和录像(RealPlayer 或 MPG) 参见 切尼所写 Professional Military Education: An Asset for Peace and Progress : A Report of the Crisis Study Group on Professional Military Education (Csis Report) 1997. ISBN 0-89206-297-5 Kings of the Hill: How Nine Powerful Men Changed the Course of American History 1996. ISBN 0-7567-5864-5 有关切尼 Andrews, Elaine. Dick Cheney: A Life Of Public Service. Millbrook Press, 2001. ISBN 0-7613-2306-6 Mann, James. Rise of the Vulcans: The History of Bush's War Cabinet. Viking, 2004. ISBN 0-670-03299-9 Nichols, John. Dick: The Man Who is President. New Press, 2004. ISBN 1-56584-840-3 總統自由勳章獲得者
「賭倍」只能在敵方叫出叫價後使用。用最簡單的話來說,這代表該位玩家很有信心敵方的合約無法完成,因此玩家願意讓本方在擊敗合約時的分數能加倍,但在敵方完成合約時他們的分數也會加倍。但在現代橋牌中,賭倍常常被用來當作特約,要求同伴叫牌,或者傳遞訊息給同伴。「再賭倍」只能在敵方賭倍後使用,也可以用來做一些其他特殊用途。賭倍和再賭倍在下一個叫價出現後便失去效用,即任何之後的叫價都會使其無效。 叫牌結束後,最後一個叫價(以及其後的賭倍和再賭倍)便成為合約,其線位決定達成合約所需的磴數,而花色則決定所使用的王牌(如果有)。 另外要提的一點是,早期的叫品的目的是交換資訊,而非決定最後的合約。大多數叫品都並不希望成為最終合約,而是用來描述玩家手牌的力量與分配,以使搭檔能對最佳合約的位置做出有根據的猜測。同伴間各叫品意義的約定被稱為叫牌制度。 沒有贏得合約的搭檔叫「防守方」。叫出最後叫價的一對還要細分:首先叫出最後合約所屬花色的一方成為「莊家」,他的同伴則是「夢家」。舉例而言,若西家發牌,叫牌過程如下: 那麼東家和西家就是防守方,南家是莊家(因他先叫過黑桃),北家則是夢家,而王牌是黑桃;莊家(和夢家)必須吃到十磴。東家的賭倍因南家接下來的 3 叫品而無效,所以不會影響合約。 叫牌盒是一個能用寫了字的卡片放入,以表示叫品的盒子。這樣,玩家就不需讀出(或寫下)自己的叫品,而可以避免鄰近的玩家聽到叫牌,或者讓玩家用有意或無意的聲音變化,傳遞不被允許的訊息給同伴。 打牌 打牌的步驟有十三磴,每一磴包含每位玩家手中的一張牌。A 在橋牌中最大,接著依序是 K、Q、J、10、9 等等,每個花色牌組中最小的牌是 2。一磴中最先出的一張牌稱作「引牌」(或稱攻牌),接著玩家順時鐘方向依序出牌。引牌可以是手上的任何一張牌,但其他的牌則必須「跟出」花色(亦即,必須打出和引牌同樣花色的牌),除非他們已經沒有該花色的牌。打出該磴最大牌張的玩家贏得這一磴,除非其他玩家的出牌中有王牌,在後者的狀況中則由打出最大王牌的玩家贏得此磴。贏得此磴的玩家在下一磴可以引牌,直到所有牌打完。 第一張引牌稱作「-{首引}-」(-{首攻}-),是由莊家左手方的防家出牌。在首引之後,夢家將他的手牌面朝上在桌面分成四列,一列一個花色,王牌(如果有)放在他的最右手邊。莊家除了要決定自己的出牌,也負責幫夢家選擇要出的牌。防家則各自負責出自己的手牌。夢家可以負責在莊家違規時提醒他,但不能用任何其他的理由干擾打牌。舉例而言,夢家可以在莊家從錯誤方出牌時阻止他(例如提醒他「上一磴是夢家贏到的」),但不能評論敵方的行為,或建議接著該怎麼打。在一般比賽中夢家可以什麼都不做,但在複式橋牌中必須負責根據莊家的口頭指示(例如「同伴,請出紅心 J」)從夢家出牌。這樣比較方便,也可以避免莊家因為伸手橫跨桌面拿牌,而造成的某些麻煩。 合約的線位是一個特定的目標。在上面的例子裡,莊家必須想辦法拿到十磴(「底金」六加叫到的四,王牌則是黑桃)才能「完成」合約拿到分數。若莊家無法完成合約,則就說防家「擊垮」或「擊敗」了合約(莊家「倒約」),而可以因此得到分數。 計分 各配對的最終目標,是儘可能得到高分。然而,如果合約完成,則影響分數的主要因素會是叫到的線位,而非打牌贏得的磴數。舉例而言,即使莊家在無王拿到全部 13 磴,1NT 和 7NT 合約所能得到的分數還是有著天壤之別。這可以保證競爭性:即使某一對拿到了大部分的大牌點,而他們的對手完全沒興趣叫牌,他們還是得叫到高線位,使得合約在完成邊緣,才能拿到可能的高分。 當莊家完成合約時,作莊方可以得到以下分數: 每個叫到的磴數(梅花和方塊合約 20 分,紅心、黑桃和無王合約 30 分,無王合約可再多加 10 分) 超磴(比合約線位多拿到的磴數) 合約線位的獎分 其他特定獎分 當莊家無法完成合約時,防禦方可以根據「不足磴」─ 莊家比目標短少的磴數 ─ 得分。 由於獎分的結構,一些特定線位的叫品有著特殊意義。最重要的線位是「成局」,即任何磴數分大於 100 的合約。因為各個花色在計分上的價值不同,所以成局線位會根據花色而不一樣。無王的成局線位是 3(九磴),紅心和黑桃(由於每磴的分數較高,所以稱為「高花」)的成局線位是 4(十磴),而梅花和方塊(由於每磴的分數較低,所以稱為「低花」)則是 5(十一磴)。由於成局獎分的誘惑,叫牌的重點經常都圍繞在尋找完成成局合約的可能性。叫到且完成「小滿貫」(6 線)和「大滿貫」(7 線)也會得到高額的獎分。低於成局線位的合約則稱為「部分合約」或「部分分數」。 「身價」的概念影響了計分,也使叫牌和打牌的戰略面向更廣。各個配對都預先指定為兩個狀態之一:「有身價」或「無身價」。當配對有身價時,成局和滿貫獎分都會提高,但無法完成合約的懲罰也同樣提高。指定身價的方法在複式和盤式橋牌各有不同。 橋牌計分有兩種主要分類:盤式和複式計分。其中有一些特點相同,但在計算總分的方法上則不一樣。在盤式橋牌中,各個配對的分數都屬於「線上」或「線下」。在複式橋牌中,所有的分數都被加總在一起,對勝利方計算正分(贏磴分和獎分的總和),而以負分表示落敗方。「芝加哥」橋牌式一種使用複式計分的友誼競賽,包含一組四種不同的身價狀況(不論配對是否完成過一局),且每牌都登記成單一分數。 在複式橋牌中,同樣的一牌會在兩桌以上打過,然後將結果排名。各牌結果的分數會以「序分」或「國際序分(IMP)」表示。不管最終合約為何,取得最佳成績的參賽者(配對或隊伍)會得到該牌的最多分數,反之亦然。拿到最高總分的參賽者,即為錦標賽的冠軍。因此即使拿不到好牌,參賽者只要比其他人拿到同樣牌的人叫得更好、打得更好,還是有機會贏得錦標。 合約橋牌規範 合約橋牌的規則是由世界橋藝聯會標準化,並以《複式合約橋牌規範》為名出版。最近的版本編於 1997 年,包含 93 條規範(條文)。所有支援複式橋藝的較低階組織都必須遵守這些規則。但書中很大部分的規範都用於處理各類型的違規狀況,因此大多都是作為競賽中裁判(主導)的參考用書使用。 盤式橋牌有自己的一套規範,即 1993 年編成的《合約橋牌規範》,因此這些規則並不適用。事實上,盤式橋牌常使用較簡單的規則,或玩家自己訂定的規矩來處理違規狀況。 歷史 橋牌屬於贏取牌磴的遊戲,是惠斯特的延伸,由於受到廣大認識,而一直有愛好者。根據牛津英語詞典,「橋牌」的英文 Bridge 是由 的發音英語化而來,後者在俄國即為衛斯特之意。 最早的俄國式衛斯特規則可溯自 1886 年,其中紀錄了許多和橋牌相近,而和衛斯特不同之處:發牌人可以選擇王牌,或讓同伴決定;發牌人的同伴是夢家;分數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紀錄;3NT、4 和 5 是成局合約(但梅花和黑桃各需要比本金多吃八磴和十五磴!);有賭倍和再賭倍,也有滿貫獎分。這種遊戲,以及它被稱作橋牌以及衛斯特橋牌的分支,在 1890 年代於美國和英國取代了衛斯特的地位,在大眾間流行起來。 競叫橋牌(也稱「皇家競叫橋牌」)出現於 1904 年,在這種遊戲中玩家必須以競價的方式叫牌,以決定合約和莊家。遊戲目標變成至少必須拿到合約所需的磴數,也出現了若無法完成目標時的罰分。 橋牌與葉子戲的玩法類似。 現代合約橋牌的發展,是基於和其他人對競叫橋牌記分法的創新。最重要的修改,是將計算成局和滿貫獎分的來源,限於合約中計在線下的磴數,使叫牌更具挑戰性,也更有趣。新的概念包括「身價」─ 這讓盤式橋牌中用犧牲保護領先的行為損失更大 ─ 和其他各種讓遊戲本身更平衡的記分法修正。范德比的規則發表於 1925 年,在短短數年間便使「橋牌」成為「合約橋牌」的同義詞。 在今日的美國和澳大利亞,大部分俱樂部、競賽、網路上,以及其他場合都打複式橋牌。而在英國,盤式橋牌仍然和複式橋牌一樣受歡迎,也常在家中或俱樂部進行。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约有44%的家庭玩桥牌,但玩桥牌的人数在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达到顶峰后就开始下滑。现在仍有许多人在打桥牌,其在退休人群中尤为流行。在2005年,美国合约桥牌联盟(ACBL)估计在美国约有两千五百万人在打桥牌。 錦標賽 橋牌,是以隨機發牌所進行的技巧遊戲,因此也有運氣成份,或更確切地說,是個內含隨機成份、不完全知識、以及受限訊息傳輸的戰略遊戲。運氣成份來自於發出的牌;在俱樂部和競賽中,可以由比對不同配對在同樣狀況下的選擇,來大幅去除運氣因素。做到這點的方法,是讓八位或更多玩家坐在不同桌,每桌的牌都保留下來,傳到下一桌讓另外四位(以上)的參加者打,而使每一牌都被打「複數」次。在一節結束後,便可互相比對各牌的成績,每一牌拿到最好成績的一對,便可得到該牌的最高分。這種作法只衡量了玩家和別人拿到同樣牌張時的叫、打能力,因此可以用來衡量技巧。 這種比賽形式被稱作「複式橋牌」,通常在俱樂部或競賽中進行,參賽者可多至上百人。複式橋牌屬於心智競賽,現今受歡迎的程度可與西洋棋相提並論,而兩者在最高水準競技中的複雜度,以及所需的心智能力也常被比較。橋牌和西洋棋是唯二項受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承認的心智競賽,但並未包含於主要奧運會競賽項目中。 複式橋牌的基本作法,早在 1857 年就被用於衛斯特比賽中。橋牌在早期被認為並不適合使用複式賽制,而直到 1920 年代,(競叫)橋牌錦標賽才較受歡迎。 在 1925 年合約橋牌的發明後,橋藝錦標賽開始普遍,但規則經常改變,且出現了幾個不同的競賽贊助組織:美國橋牌聯盟(ABL,前身為美國競叫橋牌聯盟,1929 年更名)、、以及美國橋藝聯會(USBF)。第一個官方承認的世界錦標賽舉辦於 1935 年。然而到了 1937 年,(由 ABL 和 USBF 共同組成)開始掌握權力,到現在仍然是北美橋牌錦標賽的主要組織。1958 年,由於橋牌在國際上的風行,世界橋藝聯會成立。 2008 年,橋牌成为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比赛项目。 叫牌盒與簾幕 錦標賽中常使用「叫牌盒」。叫牌盒是一個裝著卡片的方盒,每張卡片上各寫著一個橋牌規則中的叫品。想叫牌的玩家可以拿出寫著叫品的卡片,而不需以言語表示,可以因此防止由語調變化傳遞的非法訊息。在高等級的國內競賽,以及國際競賽中,也常使用「簾幕」,放於對角橫跨桌面的隔板,能使玩家在比賽進行中看不見他的同伴。 技巧 叫牌 橋牌之所以複雜,有很大的原因是叫價過程中抵達好合約的困難性。這可是個大難題,搭檔的兩位玩家必須試著交換他們手牌中足夠的資訊,以抵達一個能完成的合約,但他們的交流受到限制,只能由叫品,以及之後出過的牌傳遞資訊,其他任何方法都不被允許;除此之外,所有約定的資訊傳遞方法都必須知會敵方。 如果搭檔能不受-{干擾}-,自由地循序漸進叫牌,他們就能交換更多資訊,所以能-{干擾}-敵方叫牌(或將叫牌線位快速提高)的搭檔,就能帶給敵方更多麻煩。因此,叫牌制度必須同時具備資訊性和戰略性。這種資訊交換、衡量、推論、以及戰略的組合,便是橋牌中叫牌的核心。 一些橋牌中叫牌和打牌的基本概念是以橋牌格言的形式統整。 叫牌制度與特約 「叫牌制度」是一套搭檔間約定的叫品意義:玩家分別衡量他們的手牌,以及最佳的策略,接收新的資訊,並用叫品給予同伴資訊,或從同伴方要求資訊,以達到理想的合約。搭檔的叫牌制度通常有一套核心制度,再加上一些搭檔在開始打牌前先行選擇的特定特約(在主要制度中未包含,而可自由添加的自定用法,通常用以處理特殊狀況)修改及補充而成。「知名特約」與「制度一部分」這兩種叫品的界線有時很模糊;某些叫牌制度一開始便包含特定的特約。叫牌制度可以大致分作兩類,主要自然(美國標準黃卡),以及主要人為(例如精準制)。 叫品通常屬於「自然」或「約定性」(人為)其中之一。自然叫的花色和線位本質上傳達一個訊息「我有這門牌組」,或者賭倍代表「我不覺得敵方能完成合約,因此想提高賭注」。相反地,約定性(人為)叫使用事先約定好的編碼式意義來傳達資訊,叫品傳達極為特定,而非該叫品自然意義的資訊或要求。例如對 4NT 的回答,「自然」的 5 叫品表示了對方塊牌組的喜好,或希望打五方塊這個合約,而若同伴間同意使用常見的黑木問叫,則此時的 5 和方塊就毫無關聯,只告訴同伴回答人的手牌中有剛好一張 A。 特約在橋牌中很重要,因為需要交換的資訊遠多於對一門牌組的喜好與否,且由於可用的叫牌空間有限,若將特定情況中的一個叫品的普遍性意義拿掉,另外賦予它一個人為意義,就可傳達更多有用的資訊。知名的特約包括斯台曼(要求開叫 1NT 的一方叫出四張的高花牌組)、轉移叫(弱牌的一方要求牌較強的同伴叫出一門牌組,代替他主打這門花色)、以及黑木問叫(在滿貫叫牌中詢問有關 A 與 K 的資訊)。 阻擊叫(或稱為「竄叫」)一詞代表弱牌所作的一種高線位戰略性叫品,主要依靠一門長套,而非大牌來作為贏磴來源。阻擊叫品有著雙重功效 ─ 能讓玩家表示他們只有一門長牌組,其他牌很弱,這是個很重要的訊息,此外還能在可能很強的敵方能分辨他們是否有機會主打這一牌之前,有效提高代價。許多制度在二線、三線與四線包含了用於六張、七張、甚至八張牌組的阻擊叫。 基本自然制 最基本的規則是,一個自然的牌組叫品,在開叫時表示在這門至少有四張(或更多,依制度而定),在支持同伴時可以略少;自然的 NT 叫品表示平均的手牌。 多數制度使用計算大牌點的方式,以對手牌力量做基本的衡量,再於適當時候以牌型和分配參考進一步估算。此外,牌張在手牌中的分配也會增加手牌的力量,因此也可以算分配點。比平均稍好的牌,大約11到13大牌點,就通常被認為足以「開叫」,亦即做出叫牌的第一個叫價。兩手類似如此的牌配在一起(亦即同伴間共有25大牌點左右),通常就足以叫上,且一般能完成無王或高花的一局(低花成局可能要略多)。 在自然制中,1NT 開叫一般表示相對平均牌型(通常每門牌組都有2至4張)的手牌,以及有限範圍的大牌點,介於12到18點之間(通常是2至3點的範圍,例如12-14、14-15、或15-17)。 三線或更高的開叫是阻擊叫品,亦即以特別希望打某一花色的弱牌所作的叫品,通常在高線位叫出,以破壞敵方的計畫。類似 AKJ8742 73 42 76 的牌便極為合適開叫 3,讓對手即使有很多大牌點,也難以叫牌和尋找他們的最佳合約。 二線開叫可以代表不尋常的強牌(自然的 2NT,和人為的 2),也可以是阻擊叫,依制度而定。不尋常的強叫品傳達手牌的點力非常多(通常20大牌點或更多),或者贏磴潛力很高(通常八磴或以上)。 一線開叫的手牌至少有11到13大牌點,且不適合前述的任何叫品 - 一些制度 (例如美國標準黃卡等五張高花制度)中,高花開叫表示五張牌組(五張高花叫法,表示開叫1或1保證該花色至少有五張。)。 賭倍經常用作特約。自然,或懲罰賭倍,是在防家有信心能擊倒合約時使用。最常見的賭倍特約,是對低線位花色叫品的排除性賭倍(或稱迫伴賭倍),顯示對所有未叫牌組的支持或簡單爭叫不足以顯示這手牌,並要求同伴叫牌。 基本概念的變異 許多叫牌制度都與基本概念有些不同,其中程度各異。舉例而言,美國標準黃卡是一系列特約的集合,用以加持基本概念的準確性和能力;另一方面,精準制則是個較為高度人為化的系統,使用 1 開叫處理強牌(但限制比起其他多數同類型制度要高),且需要許多其他的變異,來處理其他的狀況。現今許多專家使用一種稱為二蓋一成局迫叫的制度。在英國,埃柯是標準制度。在衡量手牌方面,也有不少進階的技巧,最簡易的是大牌點,但像是失磴計算法、總磴數定律和薩爾點( 手上牌組最長兩門+(最長-最短)+控制(A=2,K=1,Q=0.5)+點力>=26就可以開叫) 常見的特約和自然制的變異包括: 1NT 開叫所需的點力(弱:12-14、強:15-17、或中性:14-15)。 1 和 1 開叫保證該門至少四張或五張(四張高花或五張高花)。 1 和 1 是自然或存疑(也叫偽叫,顯示開叫的手牌沒有能叫出的高花套)。 二線開叫(尤其 2 和 2 )是強(20 點以上)或弱(亦即六張牌組的阻擊叫)。(註:2 開叫在自然制中通常是人為叫,顯示一手很強的牌。) 黑木(包括原始版本,以及羅馬關鍵張黑木)。 斯台曼(Stayman convention,或譯為「史蒂曼」特約,和黑木並稱為橋牌最著名的兩個特約)。 在 1NT 開叫後應叫 2 、 2 (有時也包括 2,甚至 2NT 和 3 )是否當成轉換叫。 使用扣叫(或稱為「示叫」)與否,以及種類。 在一般流行的叫牌制度(約定)中,對敵方一、二線(有時三線)的合約賭倍通常並非表示相信敵方的合約會垮而提高賭注(處罰賭倍),而是表示有力量但沒有能叫的牌組,並要求同伴叫牌 (排除性加倍)(或稱為「迫伴賭倍」) 。 叫牌方式是否會因為敵方干擾或競爭而改變。 哪些(如果有)叫品是迫叫,而必須答叫。 在打牌時,通常也會約定首引、信號、以及墊牌時所用的制度: 首引代表引第一張牌時的選擇方法 信號表示該選擇出牌組中的哪一張牌 ─ 通常在沒有特殊作用時,打一張特別大(或小)的牌表示鼓勵繼續出這門花色,而小(或大)牌表示不鼓勵、希望同伴選擇其他的花色。 墊牌是當同伴無法跟出花色,而自由選擇要打出或拋棄掉的牌。在這種情況,拋掉的牌可以用來對同伴暗示玩家手牌的狀況,或特別希望同伴打出的花色。 進階叫牌技巧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叫出(以及沒有叫出)的叫品其實都不只一個含意,而有兩個;首先,它確認,或傳遞一些訊息給同伴;其次,它也暗中否認其他各類手牌,因為玩家並未選擇其他可用的叫品。舉例而言,在 1NT 開叫後的 2NT 不但顯示一手特定點力範圍的平均牌,且否認了五張高花(否則會叫出)或四張高花(否則會用史蒂曼)。 類似地,在 1NT - 2 - 2 - 2 這個叫牌過程中, 2 這個叫品也保證了有四張黑桃:同伴再叫 2 否認一門四張高花後,還想尋求紅心配合,則他必有至少五張紅心,而如果他有五張紅心,則他使用史蒂曼的原因,一定是因為他剛好有四張黑桃(另一門高花)。一名睿智的同伴便可由此,從叫牌中讀出表面之下的含意。 許多進階的叫牌技巧屬於特殊約定,而和特定的狀況有關。 打牌 多產橋藝作家特倫斯·里茲曾經指出,橋牌中取得贏磴的方法只有四種,且其中兩種極為容易: 打出一張沒人比得過的大牌 王吃敵方的大牌 建立長門(如果敵方已經沒有該門牌組的牌,而又不能王吃,則這門的最後幾張牌可以拿到贏磴) 假設敵方的大牌在某一特定位置來打牌,即偷牌(如果他們的 A 在你的 K 右方,你的 K 就可能拿到贏磴)。 幾乎所有的橋牌取磴技巧,都可以簡化成以上四種之一。 需要許多思考和經驗,才能對牌張作出最佳打法,由於過於複雜而無法詳述。但或許可以考慮一些基本的概念: 有些重要的可能性和大牌的位置有關。 某位敵方有一張特定牌張,例如 K ,的機率:50%。 某位敵方有兩張特定牌張,例如 K 和 Q,的機率:約 25%。 某位敵方至少有兩張特定牌張其中之一,例如 K 和 Q,的機率:約 75%。 在建立長門時,了解敵方在這門牌組兩手平均分配的概率便很重要。一般而言,最大的分配概率是牌張接近平均分配。舉例而言,若莊家和夢家共有八張王牌,則敵方的王牌便較可能(68% 的機會)是 3-2 分配(一位敵家有三張,另一位有兩張),因此可以在三輪後-{zh-cn:吊完将牌; zh-hk:抽完王牌; zh-tw:清完王牌;}-。如果莊家用一門七張的牌組當王牌,則外面王牌 4-2 分配的機會(48%)就比 3-3 平均分配的機會(36%)要高。 實例 牌張如圖所示,東家發牌。由於東家沒有足夠的大牌點來開叫,因此他派司,否認有能開叫的手牌。下一個輪到的南家開叫 1,顯示一門合理的紅心牌組(至少四或五張),以及至少11大牌點。西家以 1 爭叫,北家支持同伴的牌組,又有一定實力,跳加叫 3 邀請成局,而東家同樣支持黑桃,加叫 3。南家有13大牌點,失磴較少,於是接受了邀請。叫牌是: 在叫牌中,南北家試著查明他們的手牌是否夠叫上成局(紅心或黑桃十磴、梅花或方塊十一磴),因為如果叫到且作成便會有額外的獎勵分。東西家以黑桃競爭,希望能在低線位打到黑桃合約或以 的配合作犧牲叫。最後的合約是 4,南北要以紅心為王牌吃到十磴。 南家是莊家,因為他首先叫過紅心,而他左方的玩家,西家,必須選擇第一張打出的牌,也就是首引。他選擇 A,因為這是他和他同伴都表示過力量的花色,且他和同伴同意過,如果他們拿到相連大牌(或稱大牌連張)時,會先打較大的一張(為了傳遞資訊)。他面朝下打出這張牌,以讓同伴有最後機會詢問叫牌的意義。在那之後,北家會把牌攤在桌上成為夢家,南北兩手牌都會由莊家控制。在北家攤牌成為夢家後,西家把首引牌翻到正面,莊家研究他和夢家的牌,以訂出一個打牌的主打計畫。由於他必須失掉兩磴黑桃、以及一磴方塊,因此他必須想辦法弄掉手上可能失掉的一張小 。 在考慮完後,莊家要求夢家(北家)出一張小黑桃。東家跟了 2 ,表示有3張帶 Q 。下一輪西家見夢家只有2張 ,而莊家有3張小 ,於是引出一張小王牌反抽王牌,莊家用王牌10 贏得。莊家下一輪出一張小 ,西 K 贏得後繼續打王牌,莊家用王牌A 贏得,兩家均跟出了。其後莊家出了手上最後一張小 ,夢家以 Q 王吃。 失張已經沒問題了,但西家仍然有 J,有王吃莊家贏磴的可能。因此莊家從明手(或稱桌上)打梅花到手上的K,再出王牌K 抽王牌,同時敲下王牌J 。然後,莊家出 大牌逼出防守方的 A 。最後他攤下自己的手牌,宣告贏得剩餘的牌磴,因為他手上所有的牌都是贏墩了,因此沒有必要打完整手牌,來證明能贏得剩下的磴數。防守方同意,打牌結束。 (跟小牌或墊牌通常在這類敘述中會省略,除非對結果很重要。) 南北取得必須的十磴,而他們的敵方取得另外三磴。合約完成了,因此北家在登記表上紀錄己方獲得 +620 分(在複式橋賽中,南北負責紀錄)。各玩家將自己的手牌歸回牌盒內,接著打下一牌。 四人橋計分 只有四人玩時,為了把運氣降最低,技術提最高,訂下此規則。 發牌後每家打開各色最大的牌共四張,若缺門則依花色大小,補一張第二大的牌。 叫牌分數計算表: 1# 2# 3# 4# 5# 6# 7# 無王 40 30 30 30 30 30 30 黑桃
叫牌盒是一個能用寫了字的卡片放入,以表示叫品的盒子。這樣,玩家就不需讀出(或寫下)自己的叫品,而可以避免鄰近的玩家聽到叫牌,或者讓玩家用有意或無意的聲音變化,傳遞不被允許的訊息給同伴。 打牌 打牌的步驟有十三磴,每一磴包含每位玩家手中的一張牌。A 在橋牌中最大,接著依序是 K、Q、J、10、9 等等,每個花色牌組中最小的牌是 2。一磴中最先出的一張牌稱作「引牌」(或稱攻牌),接著玩家順時鐘方向依序出牌。引牌可以是手上的任何一張牌,但其他的牌則必須「跟出」花色(亦即,必須打出和引牌同樣花色的牌),除非他們已經沒有該花色的牌。打出該磴最大牌張的玩家贏得這一磴,除非其他玩家的出牌中有王牌,在後者的狀況中則由打出最大王牌的玩家贏得此磴。贏得此磴的玩家在下一磴可以引牌,直到所有牌打完。 第一張引牌稱作「-{首引}-」(-{首攻}-),是由莊家左手方的防家出牌。在首引之後,夢家將他的手牌面朝上在桌面分成四列,一列一個花色,王牌(如果有)放在他的最右手邊。莊家除了要決定自己的出牌,也負責幫夢家選擇要出的牌。防家則各自負責出自己的手牌。夢家可以負責在莊家違規時提醒他,但不能用任何其他的理由干擾打牌。舉例而言,夢家可以在莊家從錯誤方出牌時阻止他(例如提醒他「上一磴是夢家贏到的」),但不能評論敵方的行為,或建議接著該怎麼打。在一般比賽中夢家可以什麼都不做,但在複式橋牌中必須負責根據莊家的口頭指示(例如「同伴,請出紅心 J」)從夢家出牌。這樣比較方便,也可以避免莊家因為伸手橫跨桌面拿牌,而造成的某些麻煩。 合約的線位是一個特定的目標。在上面的例子裡,莊家必須想辦法拿到十磴(「底金」六加叫到的四,王牌則是黑桃)才能「完成」合約拿到分數。若莊家無法完成合約,則就說防家「擊垮」或「擊敗」了合約(莊家「倒約」),而可以因此得到分數。 計分 各配對的最終目標,是儘可能得到高分。然而,如果合約完成,則影響分數的主要因素會是叫到的線位,而非打牌贏得的磴數。舉例而言,即使莊家在無王拿到全部 13 磴,1NT 和 7NT 合約所能得到的分數還是有著天壤之別。這可以保證競爭性:即使某一對拿到了大部分的大牌點,而他們的對手完全沒興趣叫牌,他們還是得叫到高線位,使得合約在完成邊緣,才能拿到可能的高分。 當莊家完成合約時,作莊方可以得到以下分數: 每個叫到的磴數(梅花和方塊合約 20 分,紅心、黑桃和無王合約 30 分,無王合約可再多加 10 分) 超磴(比合約線位多拿到的磴數) 合約線位的獎分 其他特定獎分 當莊家無法完成合約時,防禦方可以根據「不足磴」─ 莊家比目標短少的磴數 ─ 得分。 由於獎分的結構,一些特定線位的叫品有著特殊意義。最重要的線位是「成局」,即任何磴數分大於 100 的合約。因為各個花色在計分上的價值不同,所以成局線位會根據花色而不一樣。無王的成局線位是 3(九磴),紅心和黑桃(由於每磴的分數較高,所以稱為「高花」)的成局線位是 4(十磴),而梅花和方塊(由於每磴的分數較低,所以稱為「低花」)則是 5(十一磴)。由於成局獎分的誘惑,叫牌的重點經常都圍繞在尋找完成成局合約的可能性。叫到且完成「小滿貫」(6 線)和「大滿貫」(7 線)也會得到高額的獎分。低於成局線位的合約則稱為「部分合約」或「部分分數」。 「身價」的概念影響了計分,也使叫牌和打牌的戰略面向更廣。各個配對都預先指定為兩個狀態之一:「有身價」或「無身價」。當配對有身價時,成局和滿貫獎分都會提高,但無法完成合約的懲罰也同樣提高。指定身價的方法在複式和盤式橋牌各有不同。 橋牌計分有兩種主要分類:盤式和複式計分。其中有一些特點相同,但在計算總分的方法上則不一樣。在盤式橋牌中,各個配對的分數都屬於「線上」或「線下」。在複式橋牌中,所有的分數都被加總在一起,對勝利方計算正分(贏磴分和獎分的總和),而以負分表示落敗方。「芝加哥」橋牌式一種使用複式計分的友誼競賽,包含一組四種不同的身價狀況(不論配對是否完成過一局),且每牌都登記成單一分數。 在複式橋牌中,同樣的一牌會在兩桌以上打過,然後將結果排名。各牌結果的分數會以「序分」或「國際序分(IMP)」表示。不管最終合約為何,取得最佳成績的參賽者(配對或隊伍)會得到該牌的最多分數,反之亦然。拿到最高總分的參賽者,即為錦標賽的冠軍。因此即使拿不到好牌,參賽者只要比其他人拿到同樣牌的人叫得更好、打得更好,還是有機會贏得錦標。 合約橋牌規範 合約橋牌的規則是由世界橋藝聯會標準化,並以《複式合約橋牌規範》為名出版。最近的版本編於 1997 年,包含 93 條規範(條文)。所有支援複式橋藝的較低階組織都必須遵守這些規則。但書中很大部分的規範都用於處理各類型的違規狀況,因此大多都是作為競賽中裁判(主導)的參考用書使用。 盤式橋牌有自己的一套規範,即 1993 年編成的《合約橋牌規範》,因此這些規則並不適用。事實上,盤式橋牌常使用較簡單的規則,或玩家自己訂定的規矩來處理違規狀況。 歷史 橋牌屬於贏取牌磴的遊戲,是惠斯特的延伸,由於受到廣大認識,而一直有愛好者。根據牛津英語詞典,「橋牌」的英文 Bridge 是由 的發音英語化而來,後者在俄國即為衛斯特之意。 最早的俄國式衛斯特規則可溯自 1886 年,其中紀錄了許多和橋牌相近,而和衛斯特不同之處:發牌人可以選擇王牌,或讓同伴決定;發牌人的同伴是夢家;分數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紀錄;3NT、4 和 5 是成局合約(但梅花和黑桃各需要比本金多吃八磴和十五磴!);有賭倍和再賭倍,也有滿貫獎分。這種遊戲,以及它被稱作橋牌以及衛斯特橋牌的分支,在 1890 年代於美國和英國取代了衛斯特的地位,在大眾間流行起來。 競叫橋牌(也稱「皇家競叫橋牌」)出現於 1904 年,在這種遊戲中玩家必須以競價的方式叫牌,以決定合約和莊家。遊戲目標變成至少必須拿到合約所需的磴數,也出現了若無法完成目標時的罰分。 橋牌與葉子戲的玩法類似。 現代合約橋牌的發展,是基於和其他人對競叫橋牌記分法的創新。最重要的修改,是將計算成局和滿貫獎分的來源,限於合約中計在線下的磴數,使叫牌更具挑戰性,也更有趣。新的概念包括「身價」─ 這讓盤式橋牌中用犧牲保護領先的行為損失更大 ─ 和其他各種讓遊戲本身更平衡的記分法修正。范德比的規則發表於 1925 年,在短短數年間便使「橋牌」成為「合約橋牌」的同義詞。 在今日的美國和澳大利亞,大部分俱樂部、競賽、網路上,以及其他場合都打複式橋牌。而在英國,盤式橋牌仍然和複式橋牌一樣受歡迎,也常在家中或俱樂部進行。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在美国,约有44%的家庭玩桥牌,但玩桥牌的人数在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达到顶峰后就开始下滑。现在仍有许多人在打桥牌,其在退休人群中尤为流行。在2005年,美国合约桥牌联盟(ACBL)估计在美国约有两千五百万人在打桥牌。 錦標賽 橋牌,是以隨機發牌所進行的技巧遊戲,因此也有運氣成份,或更確切地說,是個內含隨機成份、不完全知識、以及受限訊息傳輸的戰略遊戲。運氣成份來自於發出的牌;在俱樂部和競賽中,可以由比對不同配對在同樣狀況下的選擇,來大幅去除運氣因素。做到這點的方法,是讓八位或更多玩家坐在不同桌,每桌的牌都保留下來,傳到下一桌讓另外四位(以上)的參加者打,而使每一牌都被打「複數」次。在一節結束後,便可互相比對各牌的成績,每一牌拿到最好成績的一對,便可得到該牌的最高分。這種作法只衡量了玩家和別人拿到同樣牌張時的叫、打能力,因此可以用來衡量技巧。 這種比賽形式被稱作「複式橋牌」,通常在俱樂部或競賽中進行,參賽者可多至上百人。複式橋牌屬於心智競賽,現今受歡迎的程度可與西洋棋相提並論,而兩者在最高水準競技中的複雜度,以及所需的心智能力也常被比較。橋牌和西洋棋是唯二項受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承認的心智競賽,但並未包含於主要奧運會競賽項目中。 複式橋牌的基本作法,早在 1857 年就被用於衛斯特比賽中。橋牌在早期被認為並不適合使用複式賽制,而直到 1920 年代,(競叫)橋牌錦標賽才較受歡迎。 在 1925 年合約橋牌的發明後,橋藝錦標賽開始普遍,但規則經常改變,且出現了幾個不同的競賽贊助組織:美國橋牌聯盟(ABL,前身為美國競叫橋牌聯盟,1929 年更名)、、以及美國橋藝聯會(USBF)。第一個官方承認的世界錦標賽舉辦於 1935 年。然而到了 1937 年,(由 ABL 和 USBF 共同組成)開始掌握權力,到現在仍然是北美橋牌錦標賽的主要組織。1958 年,由於橋牌在國際上的風行,世界橋藝聯會成立。 2008 年,橋牌成为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比赛项目。 叫牌盒與簾幕 錦標賽中常使用「叫牌盒」。叫牌盒是一個裝著卡片的方盒,每張卡片上各寫著一個橋牌規則中的叫品。想叫牌的玩家可以拿出寫著叫品的卡片,而不需以言語表示,可以因此防止由語調變化傳遞的非法訊息。在高等級的國內競賽,以及國際競賽中,也常使用「簾幕」,放於對角橫跨桌面的隔板,能使玩家在比賽進行中看不見他的同伴。 技巧 叫牌 橋牌之所以複雜,有很大的原因是叫價過程中抵達好合約的困難性。這可是個大難題,搭檔的兩位玩家必須試著交換他們手牌中足夠的資訊,以抵達一個能完成的合約,但他們的交流受到限制,只能由叫品,以及之後出過的牌傳遞資訊,其他任何方法都不被允許;除此之外,所有約定的資訊傳遞方法都必須知會敵方。 如果搭檔能不受-{干擾}-,自由地循序漸進叫牌,他們就能交換更多資訊,所以能-{干擾}-敵方叫牌(或將叫牌線位快速提高)的搭檔,就能帶給敵方更多麻煩。因此,叫牌制度必須同時具備資訊性和戰略性。這種資訊交換、衡量、推論、以及戰略的組合,便是橋牌中叫牌的核心。 一些橋牌中叫牌和打牌的基本概念是以橋牌格言的形式統整。 叫牌制度與特約 「叫牌制度」是一套搭檔間約定的叫品意義:玩家分別衡量他們的手牌,以及最佳的策略,接收新的資訊,並用叫品給予同伴資訊,或從同伴方要求資訊,以達到理想的合約。搭檔的叫牌制度通常有一套核心制度,再加上一些搭檔在開始打牌前先行選擇的特定特約(在主要制度中未包含,而可自由添加的自定用法,通常用以處理特殊狀況)修改及補充而成。「知名特約」與「制度一部分」這兩種叫品的界線有時很模糊;某些叫牌制度一開始便包含特定的特約。叫牌制度可以大致分作兩類,主要自然(美國標準黃卡),以及主要人為(例如精準制)。 叫品通常屬於「自然」或「約定性」(人為)其中之一。自然叫的花色和線位本質上傳達一個訊息「我有這門牌組」,或者賭倍代表「我不覺得敵方能完成合約,因此想提高賭注」。相反地,約定性(人為)叫使用事先約定好的編碼式意義來傳達資訊,叫品傳達極為特定,而非該叫品自然意義的資訊或要求。例如對 4NT 的回答,「自然」的 5 叫品表示了對方塊牌組的喜好,或希望打五方塊這個合約,而若同伴間同意使用常見的黑木問叫,則此時的 5 和方塊就毫無關聯,只告訴同伴回答人的手牌中有剛好一張 A。 特約在橋牌中很重要,因為需要交換的資訊遠多於對一門牌組的喜好與否,且由於可用的叫牌空間有限,若將特定情況中的一個叫品的普遍性意義拿掉,另外賦予它一個人為意義,就可傳達更多有用的資訊。知名的特約包括斯台曼(要求開叫 1NT 的一方叫出四張的高花牌組)、轉移叫(弱牌的一方要求牌較強的同伴叫出一門牌組,代替他主打這門花色)、以及黑木問叫(在滿貫叫牌中詢問有關 A 與 K 的資訊)。 阻擊叫(或稱為「竄叫」)一詞代表弱牌所作的一種高線位戰略性叫品,主要依靠一門長套,而非大牌來作為贏磴來源。阻擊叫品有著雙重功效 ─ 能讓玩家表示他們只有一門長牌組,其他牌很弱,這是個很重要的訊息,此外還能在可能很強的敵方能分辨他們是否有機會主打這一牌之前,有效提高代價。許多制度在二線、三線與四線包含了用於六張、七張、甚至八張牌組的阻擊叫。 基本自然制 最基本的規則是,一個自然的牌組叫品,在開叫時表示在這門至少有四張(或更多,依制度而定),在支持同伴時可以略少;自然的 NT 叫品表示平均的手牌。 多數制度使用計算大牌點的方式,以對手牌力量做基本的衡量,再於適當時候以牌型和分配參考進一步估算。此外,牌張在手牌中的分配也會增加手牌的力量,因此也可以算分配點。比平均稍好的牌,大約11到13大牌點,就通常被認為足以「開叫」,亦即做出叫牌的第一個叫價。兩手類似如此的牌配在一起(亦即同伴間共有25大牌點左右),通常就足以叫上,且一般能完成無王或高花的一局(低花成局可能要略多)。 在自然制中,1NT 開叫一般表示相對平均牌型(通常每門牌組都有2至4張)的手牌,以及有限範圍的大牌點,介於12到18點之間(通常是2至3點的範圍,例如12-14、14-15、或15-17)。 三線或更高的開叫是阻擊叫品,亦即以特別希望打某一花色的弱牌所作的叫品,通常在高線位叫出,以破壞敵方的計畫。類似 AKJ8742 73 42 76 的牌便極為合適開叫 3,讓對手即使有很多大牌點,也難以叫牌和尋找他們的最佳合約。 二線開叫可以代表不尋常的強牌(自然的 2NT,和人為的 2),也可以是阻擊叫,依制度而定。不尋常的強叫品傳達手牌的點力非常多(通常20大牌點或更多),或者贏磴潛力很高(通常八磴或以上)。 一線開叫的手牌至少有11到13大牌點,且不適合前述的任何叫品 - 一些制度 (例如美國標準黃卡等五張高花制度)中,高花開叫表示五張牌組(五張高花叫法,表示開叫1或1保證該花色至少有五張。)。 賭倍經常用作特約。自然,或懲罰賭倍,是在防家有信心能擊倒合約時使用。最常見的賭倍特約,是對低線位花色叫品的排除性賭倍(或稱迫伴賭倍),顯示對所有未叫牌組的支持或簡單爭叫不足以顯示這手牌,並要求同伴叫牌。 基本概念的變異 許多叫牌制度都與基本概念有些不同,其中程度各異。舉例而言,美國標準黃卡是一系列特約的集合,用以加持基本概念的準確性和能力;另一方面,精準制則是個較為高度人為化的系統,使用 1 開叫處理強牌(但限制比起其他多數同類型制度要高),且需要許多其他的變異,來處理其他的狀況。現今許多專家使用一種稱為二蓋一成局迫叫的制度。在英國,埃柯是標準制度。在衡量手牌方面,也有不少進階的技巧,最簡易的是大牌點,但像是失磴計算法、總磴數定律和薩爾點( 手上牌組最長兩門+(最長-最短)+控制(A=2,K=1,Q=0.5)+點力>=26就可以開叫) 常見的特約和自然制的變異包括: 1NT 開叫所需的點力(弱:12-14、強:15-17、或中性:14-15)。 1 和 1 開叫保證該門至少四張或五張(四張高花或五張高花)。 1 和 1 是自然或存疑(也叫偽叫,顯示開叫的手牌沒有能叫出的高花套)。 二線開叫(尤其 2 和 2 )是強(20 點以上)或弱(亦即六張牌組的阻擊叫)。(註:2 開叫在自然制中通常是人為叫,顯示一手很強的牌。) 黑木(包括原始版本,以及羅馬關鍵張黑木)。 斯台曼(Stayman convention,或譯為「史蒂曼」特約,和黑木並稱為橋牌最著名的兩個特約)。 在 1NT 開叫後應叫 2 、 2 (有時也包括 2,甚至 2NT 和 3 )是否當成轉換叫。 使用扣叫(或稱為「示叫」)與否,以及種類。 在一般流行的叫牌制度(約定)中,對敵方一、二線(有時三線)的合約賭倍通常並非表示相信敵方的合約會垮而提高賭注(處罰賭倍),而是表示有力量但沒有能叫的牌組,並要求同伴叫牌 (排除性加倍)(或稱為「迫伴賭倍」) 。 叫牌方式是否會因為敵方干擾或競爭而改變。 哪些(如果有)叫品是迫叫,而必須答叫。 在打牌時,通常也會約定首引、信號、以及墊牌時所用的制度: 首引代表引第一張牌時的選擇方法 信號表示該選擇出牌組中的哪一張牌 ─ 通常在沒有特殊作用時,打一張特別大(或小)的牌表示鼓勵繼續出這門花色,而小(或大)牌表示不鼓勵、希望同伴選擇其他的花色。 墊牌是當同伴無法跟出花色,而自由選擇要打出或拋棄掉的牌。在這種情況,拋掉的牌可以用來對同伴暗示玩家手牌的狀況,或特別希望同伴打出的花色。 進階叫牌技巧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叫出(以及沒有叫出)的叫品其實都不只一個含意,而有兩個;首先,它確認,或傳遞一些訊息給同伴;其次,它也暗中否認其他各類手牌,因為玩家並未選擇其他可用的叫品。舉例而言,在 1NT 開叫後的 2NT 不但顯示一手特定點力範圍的平均牌,且否認了五張高花(否則會叫出)或四張高花(否則會用史蒂曼)。 類似地,在 1NT - 2 - 2 - 2 這個叫牌過程中, 2 這個叫品也保證了有四張黑桃:同伴再叫 2 否認一門四張高花後,還想尋求紅心配合,則他必有至少五張紅心,而如果他有五張紅心,則他使用史蒂曼的原因,一定是因為他剛好有四張黑桃(另一門高花)。一名睿智的同伴便可由此,從叫牌中讀出表面之下的含意。 許多進階的叫牌技巧屬於特殊約定,而和特定的狀況有關。 打牌 多產橋藝作家特倫斯·里茲曾經指出,橋牌中取得贏磴的方法只有四種,且其中兩種極為容易: 打出一張沒人比得過的大牌 王吃敵方的大牌 建立長門(如果敵方已經沒有該門牌組的牌,而又不能王吃,則這門的最後幾張牌可以拿到贏磴) 假設敵方的大牌在某一特定位置來打牌,即偷牌(如果他們的 A 在你的 K 右方,你的 K 就可能拿到贏磴)。 幾乎所有的橋牌取磴技巧,都可以簡化成以上四種之一。 需要許多思考和經驗,才能對牌張作出最佳打法,由於過於複雜而無法詳述。但或許可以考慮一些基本的概念: 有些重要的可能性和大牌的位置有關。 某位敵方有一張特定牌張,例如 K ,的機率:50%。 某位敵方有兩張特定牌張,例如 K 和 Q,的機率:約 25%。 某位敵方至少有兩張特定牌張其中之一,例如 K 和 Q,的機率:約 75%。 在建立長門時,了解敵方在這門牌組兩手平均分配的概率便很重要。一般而言,最大的分配概率是牌張接近平均分配。舉例而言,若莊家和夢家共有八張王牌,則敵方的王牌便較可能(68% 的機會)是 3-2 分配(一位敵家有三張,另一位有兩張),因此可以在三輪後-{zh-cn:吊完将牌; zh-hk:抽完王牌; zh-tw:清完王牌;}-。如果莊家用一門七張的牌組當王牌,則外面王牌 4-2 分配的機會(48%)就比 3-3 平均分配的機會(36%)要高。 實例 牌張如圖所示,東家發牌。由於東家沒有足夠的大牌點來開叫,因此他派司,否認有能開叫的手牌。下一個輪到的南家開叫 1,顯示一門合理的紅心牌組(至少四或五張),以及至少11大牌點。西家以 1 爭叫,北家支持同伴的牌組,又有一定實力,跳加叫 3 邀請成局,而東家同樣支持黑桃,加叫 3。南家有13大牌點,失磴較少,於是接受了邀請。叫牌是: 在叫牌中,南北家試著查明他們的手牌是否夠叫上成局(紅心或黑桃十磴、梅花或方塊十一磴),因為如果叫到且作成便會有額外的獎勵分。東西家以黑桃競爭,希望能在低線位打到黑桃合約或以 的配合作犧牲叫。最後的合約是 4,南北要以紅心為王牌吃到十磴。 南家是莊家,因為他首先叫過紅心,而他左方的玩家,西家,必須選擇第一張打出的牌,也就是首引。他選擇 A,因為這是他和他同伴都表示過力量的花色,且他和同伴同意過,如果他們拿到相連大牌(或稱大牌連張)時,會先打較大的一張(為了傳遞資訊)。他面朝下打出這張牌,以讓同伴有最後機會詢問叫牌的意義。在那之後,北家會把牌攤在桌上成為夢家,南北兩手牌都會由莊家控制。在北家攤牌成為夢家後,西家把首引牌翻到正面,莊家研究他和夢家的牌,以訂出一個打牌的主打計畫。由於他必須失掉兩磴黑桃、以及一磴方塊,因此他必須想辦法弄掉手上可能失掉的一張小 。 在考慮完後,莊家要求夢家(北家)出一張小黑桃。東家跟了 2 ,表示有3張帶 Q 。下一輪西家見夢家只有2張 ,而莊家有3張小 ,於是引出一張小王牌反抽王牌,莊家用王牌10 贏得。莊家下一輪出一張小 ,西 K 贏得後繼續打王牌,莊家用王牌A 贏得,兩家均跟出了。其後莊家出了手上最後一張小 ,夢家以 Q 王吃。 失張已經沒問題了,但西家仍然有 J,有王吃莊家贏磴的可能。因此莊家從明手(或稱桌上)打梅花到手上的K,再出王牌K 抽王牌,同時敲下王牌J 。然後,莊家出 大牌逼出防守方的 A 。最後他攤下自己的手牌,宣告贏得剩餘的牌磴,因為他手上所有的牌都是贏墩了,因此沒有必要打完整手牌,來證明能贏得剩下的磴數。防守方同意,打牌結束。 (跟小牌或墊牌通常在這類敘述中會省略,除非對結果很重要。) 南北取得必須的十磴,而他們的敵方取得另外三磴。合約完成了,因此北家在登記表上紀錄己方獲得 +620 分(在複式橋賽中,南北負責紀錄)。各玩家將自己的手牌歸回牌盒內,接著打下一牌。 四人橋計分 只有四人玩時,為了把運氣降最低,技術提最高,訂下此規則。 發牌後每家打開各色最大的牌共四張,若缺門則依花色大小,補一張第二大的牌。 叫牌分數計算表: 1#
扩大领事裁判权范围。条约规定:中国国民与美国国民发生诉讼事件,美国国民由美国领事等官员捉拿审讯,按照美国法律与惯例处理;美国国民在中国与别国国民发生争议,“应听两造查照各本国所立条约办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 美国兵船可以到中国港口“巡查贸易”,清朝港口官员须以平行之禮相待。 规定了12年后可以“修约”的条款。此外,条约还同样规定了片面最惠国待遇,如中国日后给他国以某种优惠,美国应一体均沾。 其他 條約的簽訂地點—澳門望廈村普濟禪院於1944年立了一碑亭,以作紀念。 参考资料 参考条目 中美天津条约 第一次鴉片戰爭
1844年7月3日,美国特使顾盛(條約中被稱為「顧聖」)和清朝两广总督耆英在澳门的望厦村签订《望厦条约》,共34款,附有《海关税则》。 《中美望厦条约》中美第一個外交協定,从内容上与此前英国和中国签署的《南京条约》相似,但比《南京条约》要长和细緻得多,此外它还包括了一系列《南京条约》中没有的条例。例如第17条规定美国人可以在五个条约港口购买地产来建教堂、医院和墓地;另包括著名的第十八條《文化條款》“准合眾國官民延請中國各方士民人等教習各方語音,並幫辦文墨事件……並准其採買中國各項書籍”,允許美國人合法採購中國書籍,同時废除了传统上禁止外国人学中国话的命令;第21条规定美国人不受中国司法管辖,亦即享有治外法權。 由于美国在华传教士长期反对鸦片贸易活动,影响了美国对华政策,所以第33条明文规定禁止贩卖鸦片。违反这个规定的美国人受中国司法机关判处。任何美国公民“凡有擅自向别处不开关之港口私行贸易及走私漏税,或携带鸦片及别项违禁货物至中国者,听中国地方官自行办理治罪,合众国官民均不得稍有袒护;若别国船只冒合众国旗号做不法贸易者,合众国自应设法禁止。” 第34条规定“所有貿易及海面各款恐不無稍有變通之處,應候十二年後,兩國派員公平酌辦。”这一条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修约之争”的由来。 美国人胁迫中国,威胁中方谈判人员,迫使签订条约。 美国传教士裨治文、伯驾和卫三畏参加了翻译和部分条款起草工作。 經美國國會通過後,美國總統約翰·泰勒於1845年1月17日批准這個條約。 条约中文版本清朝自称中華大清國,称美国为亞美理駕洲大合眾國。 条约内容 中美《望厦条约》共34款,并附有海关税则。主要内容为美国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与英国同等的权利。也就是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获得的特殊权益,除割地、赔款外,美国全部获得: 协定关税。条约规定:“倘中国日后欲将税率变更,须与合众国领事等官议允”。此为《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范围的进一步扩大。 扩大领事裁判权范围。条约规定:中国国民与美国国民发生诉讼事件,美国国民由美国领事等官员捉拿审讯,按照美国法律与惯例处理;美国国民在中国与别国国民发生争议,“应听两造查照各本国所立条约办理”,中国官员无权过问。 美国兵船可以到中国港口“巡查贸易”,清朝港口官员须以平行之禮相待。
张仁樑(1983年8月-1989年10月) 李永寿(1989年10月-1995年3月) 严如高(1995年3月-1996年2月) 亓九才(1996年2月-2001年2月) 李成云(2001年2月-2006年6月) 方小方(2006年6月-2011年2月) 李向志(2011年3月-2015年6月) 蒲波(2015年6月-2018年1月) 赵世勇(2018年5月-2019年12月) 靳磊(2019年12月-2022年7月) 李文清(2022年7月-) 市长 常光南(1983年8月-1988年5月) 严如高(1988年5月-1995年3月) 米斌(1995年4月-1995年12月) 张寿昌(1996年1月-1997年11月) 徐松南(1997年11月-1999年1月) 吴勉坚(1999年1月-2002年2月) 方小方(2002年2月-2006年11月) 冷刚(2006年11月-2008年5月) 陈新有(2008年5月-2015年4月) 赵辉(2015年4月-2018年6月) 何礼(2018年7月-2021年7月) 刘光强(2021年7月-) 行政区划 德阳市下辖2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市辖区:旌阳区、罗江区 县级市: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 县:中江县 此外,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德阳市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人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3,456,161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615,758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159,597人,下降4.41%,年平均增长率为-0.45%。其中,男性人口为1,736,923人,占总人口的50.26%;女性人口为1,719,238人,占总人口的49.7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1.03。0-14岁的人口为451,296人,占总人口的13.06%;15-59岁的人口为2,112,656人,占总人口的61.13%;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92,209人,占总人口的25.82%,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99,883人,占总人口的20.25%。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934,382人,占总人口的55.9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521,779人,占总人口的44.03%。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425,599人,占99.12%;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0,562人,占0.88%。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180,977人,下降5.02%,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63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1,380人,增长232.85%,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63个百分点。 交通 铁道 既有线 宝成铁路:德阳站 成兰铁路建设中,设有:绵竹南站-什邡西站-三星堆站 无客运服务:达成铁路(本市境内不设客运站)、广岳铁路、德天铁路(均为专用铁路) 高速线 西成客运专线:罗江东站-德阳站-广汉北站
此外,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德阳市设立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人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3,456,161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615,758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159,597人,下降4.41%,年平均增长率为-0.45%。其中,男性人口为1,736,923人,占总人口的50.26%;女性人口为1,719,238人,占总人口的49.74%。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1.03。0-14岁的人口为451,296人,占总人口的13.06%;15-59岁的人口为2,112,656人,占总人口的61.13%;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92,209人,占总人口的25.82%,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699,883人,占总人口的20.25%。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934,382人,占总人口的55.9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521,779人,占总人口的44.03%。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3,425,599人,占99.12%;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0,562人,占0.88%。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180,977人,下降5.02%,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63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21,380人,增长232.85%,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63个百分点。 交通 铁道 既有线 宝成铁路:德阳站 成兰铁路建设中,设有:绵竹南站-什邡西站-三星堆站 无客运服务:达成铁路(本市境内不设客运站)、广岳铁路、德天铁路(均为专用铁路) 高速线 西成客运专线:罗江东站-德阳站-广汉北站 长途汽车客运站 旌阳区:德阳汽车北站、德阳汽车南站 道路 高速公路 、成德南高速公路、成什绵高速公路、 建设中或计划中 、遂德阿高速公路 国道 、 机场 德阳本市无民用机场。南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50公里,北距绵阳南郊机场40公里。 经济 德阳是中国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四川省第二大工业城市。拥有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宏华石油等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重装制造企业。德阳重大装备制造业集群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全国60%以上的核电产品、40%的水电机组、30%以上的火电机组和汽轮机、50%的大型轧钢设备和大型电站铸锻件、20%的大型船用铸锻件都是由德阳制造装备,发电设备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石油钻机出口居全国第一;食品工业享誉中外,拥有中国名酒剑南春、长城雪茄、冰川时代矿泉水等一批优质品牌,建成了亚洲最大的雪茄烟生产基地;化学工业以磷化工、氯碱化工、钛化工、天然气化工为主,是全国重要的磷化工基地和化肥生产基地;德阳着力培育新能源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以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潮汐发电、生物能、燃料电池等为重点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被联合国列为清洁技术与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国际示范城市;新材料、医药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是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和中药现代化生产基地。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雄厚的工业基础,奠定了德阳在中国西部重要工业城市的地位。 机械制造业有:三大重装制造企业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控制上市公司二重重装(SHA:601268))、东方电机厂和东方汽轮机厂;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四川蓝星机械有限公司、科新机电(SHE:300092)、广汉广达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德阳迪泰机械有限公司等。 石油、钻机企业: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HK:0196) 化工工业重要企业有:金路集团(SHE:000510)、宏达股份(SHA:600331)、龙蟒集团、川恒股份等。 食品工业重要企业有:剑南春、华润蓝剑啤酒、什邡卷烟厂。 建材及其它工业重要企业有:四川森普管材股份有限公司、特变电工(德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绵竹市盘龙化建有限责任公司等。 德阳经济发展较快,年产值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接近1000家、资产总额达1022亿,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0.00亿元,同比增长14.4%,固定资产投资746.86亿元,同比增长241.2%,实现社会品零售总额245.8亿元,同比增长22.6%,财政总收入129.64亿元,同比增长32.04%,地方财政收入64.99亿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1.8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349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25元,四川省200强乡镇中,德阳占51个。 德阳经济的特征是县域经济比较发达,其下辖的旌阳区、绵竹市、什邡市、广汉市以前均为四川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因受特大地震影响,2008年度绵竹和什邡的经济总量负增长30%以上,连同广汉市均未能进入当年四川十强县。德阳一区五县在四川省2008年县级经济中的排位分别是旌阳(8)、广汉(13)、什邡(19)、绵竹(34)、中江(56)、罗江(95)。随着灾后重建的进行,德阳经济加速复苏,绵竹,什邡,广汉有望在2011年全部重返四川十强县之列。前身为广汉市工业开发小区的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15年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2014年高新技术产业占44.5%。 教育 有各类学校663所,在校学生52.81万人,专任教师26647人。其中:普通高校7所(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等),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5.1万人,增30.10%;普通中学211所,在校生18.79万人;小学405所,在校生24.08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15%。 物产 中国名酒剑南春产自德阳的绵竹市。 德阳的主要特产有天府花生、德阳酱油、广汉缠丝兔、黄许松花皮蛋、什邡板鸭、罗江豆鸡、中江挂面、孝泉果汁牛肉等,绵竹年画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 名胜古迹 庞统白马寺 罗江万佛寺 蓥华山 三星堆遗址 德阳孔庙 德阳艺术墙 李冰陵墓 庞统祠墓 黄继光纪念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人 友好城市
另一项研究显示活动量增大导致气溶胶颗粒加速沉积在人体肺部,因此建议在高污染区域内减少强体力活动,如在室外跑步。 2011年,丹麦大型流行病研究发现在氧化氮浓度较高的地区居住,导致居民患肺癌几率增大。研究中,非吸烟者关系比吸烟者还大。2011年,另一项丹麦研究也发现空气污染和其它癌症形式有关,如子宫颈癌和脑癌。 儿童 在美国,虽然洁净空气法案于1970年通过,但在2002年至少有1.46亿名美国人居住在未达标区域里,即该区域空气污染物浓度超过联邦标准。这些危险的污染物被称之为标准污染物,包括臭氧、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铅。新德里等城市也采取了相应的儿童保护措施,印度公交车现在使用了压缩天然气以减少“豆子汤”式雾霾。欧洲最新研究显示暴露在超细颗粒物下会导致儿童血压上升。 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 研究显示持续暴露在空气污染下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特別是在兒童發展階段)。 2014年6月,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在《环境健康展望》期刊上发布,研究發現過早暴露在空氣污染所導致的大腦傷害等同於孤獨症和思覺失調症。研究也显示空气污染会影响短期记忆、学习能力和冲动性。研究员狄波拉·柯里-施乐塔教授称:“当我们仔细观察脑室後发现到,环绕脑室的白质並没有完全发育。这似乎是因为發炎损害了脑细胞且阻礙了該腦區的成長,脑室则干脆膨胀来填充空间。我们的研究也发现有关身体發育的证据,即空气污染与孤独症以及其他有关。” 另外,研究也發現空气污染对男性的负面影响比女性更大。 《美国国家科学院期刊》中的研究發現,空氣汙染會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或其他型式之失智症的風險;在神經心理學方面則會增加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許多文獻也表明,空氣汙染對於學生的認知能力有負面的影響。許多空氣中的汙染物會同時夾帶有毒物質進入一些通道到達人腦進而改變腦中的神經化學。研究指出,空氣汙染與較低的認知功能測驗成績相關(特別是教育程度較低且性別為男性的受試者),但空氣汙染與較低的認知功能測驗成績並非因果關係。研究人員說,「長期暴露於空氣汙染中」之所以對於教育程度較低且性別為男性的受試者的影響較大的原因之一可能是這些受試者有較高的比例職業為從事戶外勞動(力)的工作。 相对“干净”的地区 即便某些地区空气污染水平相对较低,公共健康依然会受到严重影响,这是因为吸入的人多。2005年不列颠哥伦比亚肺协会科学研究显示,2010年空气质量进步一小步(PM2.5和臭氧浓度减少1%)会使得温哥华市区增加2900万美元年存款。这项发现是根据健康评估中致命和非致命影响得出的。 生態系統 煙塵等粒子覆蓋植物的葉片,阻礙植物吸收陽光,因此降低光合作用的效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溶於空氣中的水份,形成酸雨、酸霧、酸雪,或直接溶於水體(湖泊、溪澗),降低水土酸鹼度,使植物和水中生物死亡。二氧化硫能直接殺死地衣。空气污染导致全球增溫、臭氧耗損、破壞生態系統。 2014年,印度报道空气污染导致农作物歉收,2010年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与1980年水平相比减产过半。 社會 空气污染导致的酸雨侵蝕金屬及大理石建築、雕像,毀壞戶外文物、藝術品。降低土壤酸鹼度,降低農產品收成。光化學煙霧降低能見度,影響旅遊業及對空中交通造成危險。因空氣污染而致病的人口造成醫療負擔。令能見度下降,遊客減少,經濟倒退。 空气污染一般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大都市里,特别是在缺乏环境监管或疏于管理的发展中国家。然而,即便在发达国家里,人口密集地区污染也达到了臭不可闻的地步,如洛杉矶和罗马就是两个例子。在2002年和2011年,北京肺癌发病率翻了将近一番。虽然吸烟依然是中国肺癌的首要致因,但吸烟人数正在下降,而肺癌人数却依然上升。 世界上最严重的短期市民污染事件为印度1984年博帕尔事件。氰化物从美国联合碳化物工厂泄漏出来,瞬间奪走了25,000人的命,受伤人数在150,000到600,000人左右。英国最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是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在6天中,超过4,000毙命,近期评估的数据则为接近12,000人。前苏联靠近叶卡捷琳堡的生物武器实验室在1979年发生炭疽病泄漏,即斯維爾德洛夫斯克炭疽洩漏事件,导致至少64人死亡。最严重的单次污染事件为1948年10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事故,导致20人死亡,超过7,000人受伤。 污染物的測量 一般用μg/m3(微克/每立方米)作為單位;也有用PPM(parts per million,百萬分率)作為單位。測量的標地為一般常見單一污染物,例如可吸入懸浮粒子、一氧化碳。在不同天氣、風向、風速、氣温、相對濕度下測量得的各項數值有差異。在週末/工作天、繁忙/非繁忙時段、空氣污染高峰時間/平時,所測量得的數值皆有差異。 空氣质量預報,是指利用各種技術對空氣中的污染物濃度及其時空分布進行預測。就預報方法而言,空氣质量預報方法包括:數值預報、統計預報、潛勢預報。空氣污染指數(,API)是一個表達空氣污染程度的數值,而每個國家的標準不同,其優點是簡單易記,但缺點則是含糊抽象、太籠統,或以-{zh-tw:空氣品質指數;zh-cn:空气质量指数;}-(,AQI)表達。 中国大陆政府正逐步开始发布空气污染指数。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和领事馆使用美国联邦参考监测(FRM2.5)仪器对北京和广州的空气质量(PM2.5和臭氧含量)进行24小时监测并每小时在其官网 ,twitter和手机移动应用软件GZAir(由飞客FabriQate开发)上发布空气污染指数。 香港 香港的空氣污染指數20年來都沒有檢討過,遠遠落後世界衛生組織的安全標準。故此,綠色和平制訂了空氣污染真相指數 ,以另一方式反映香港空氣污染的情況,希望保障市民的健康。隨著各界壓力,政府終於在2014年更新空氣質素指標,並因此在2013年底用空氣質素健康指數代替空氣污染指數,使市民了解空氣污染與健康的關係。空氣質素健康質素將各種污染物濃度以對健康的影響的方式反映,指數越高,表示當天空氣污染所導致的短期健康風險增幅越大。 2018年,香港環保署轄下空氣科學與健康專家小組,於去年中修訂的健康和經濟影響評估方法文件(Methodology Paper for Health and Economic Impact Assessment)顯示,若以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物計,微細懸浮粒子(PM2.5)及二氧化氮(NO2)的濃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死亡風險會分別升6.2%及3.9%;短期而言,死亡風險亦分別增加0.41%及1.03%。 加拿大 在加拿大,空气污染对健康风险的影响是由空气质量健康指数(Air Quality Health Index)。该健康工具有助于进行决策,减少短期污染物暴露程度,在空气污染物浓度增高时调节活动。 空气质量健康指数是一联邦项目,由加拿大环境部和加拿大卫生部主办。指数也得到了地方政府和事业单位的支持。空气质量健康指数可以检测健康威胁,参与社区互动,强化执行。该指数范围为从1到10+,用以表示当地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威胁。有时,当空气污染物浓度异常高时,数值会超过10。该数值也提供未来空气预测,为健康提供建议。 即便是低水平的空气污染也会对敏感人群带来不适,而指数是连续性的:数值越高,对健康的威胁越大,需要多加注意。数值与健康的关系是'低'、'中'、'高'或'非常高',并给出相应的行为建议。 该尺度是根据观察二氧化氮(NO2)、地面臭氧(O3)和颗粒物(PM2.5)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得出的,在加拿大一些城市进行分析。重要的是,上述三种污染物即便含量不多,对健康也依然存在威胁,特别是与其它已存的健康威胁一同来袭时尤甚。 在研发空气质量健康指数时,加拿大卫生部最初的污染物分析数据包括五种:颗粒物、臭氧、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一氧化碳(CO)。后两种对健康影响测不准,就没有纳入公式。 空气质量健康指数无法检测臭味、花粉、粉尘、气温或湿度。 能減低空氣污染的措施 各种空气污染控制技术和土地规划策略都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在最基本层面上,土地规划常包括区域和运输基础设施规划。在最发达国家,土地规划是社会政策的重要部分,保证土地在经济和人口上能够得到最大优化,包括环境保护。 减少污染物移动来源包括初级管理(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有许可性管理),新资源延伸管理(如船舶、农业设备、小型燃气驱动设备,如线式修边机、链锯、雪地车),增加油料效率(如使用混合驱动汽车),转用清洁能源(如生物乙醇、生物柴油或电动车)。 一些对二氧化钛的研究观察了其减少空气污染的能力。紫外线可以从该物质上打出自由电子,释放游离基,解开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NOx气体。一种形式是超亲水。 控制设备 如下设备常用于工业和交通业污染控制。它们要么可以摧毁污染物,或是从污染流中将污染物清除出来,防止它们进入大气。 颗粒控制 机械收集器(旋风分离,多重旋风) 静电除尘。可将颗粒物从流动气体(如空气)中分离出来,利用导入的静电负荷来除尘。静电除尘十分高效,通过该设备的空气可以减少其中的尘埃。 袋滤室设计对付大量尘埃,包含鼓风机、尘埃过滤器、清洁系统、尘埃收集器和除尘系统(与空气过滤器不同,后者利用可替换过滤器来去除尘埃)。 微粒洗涤器是一种污染控制技术。污染物从熔炉烟道或其它气体流过。在洗涤塔中,受污染空气与洗涤液接触或通过流经洗涤液等方式来去除污染物。 洗涤塔 挡板喷淋洗涤器 旋风喷淋洗涤器 文氏喷射式洗涤器 器械辅助洗涤器 喷雾塔 湿式洗涤器 氮氧化物控制 低氮氧化物炉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氮氧化物洗涤器 排氣再循環 催化转换器 (也做挥发性有机物控制) 降低挥发性有机物 吸附系统,利用活性炭,如流化床集中器 废气燃烧器 直燃式焚烧炉 催化转换器 生物过滤器 吸附洗涤器 冷凝器 蒸气回收系统 酸性气体/二氧化硫控制 洗涤塔 干式洗涤塔 烟气脱硫 汞控制 吸着剂喷射技术 电催化氧化 K-燃料 类二噁英物质和呋喃控制 其它相关设备 污染源捕获系统 持续排放监控系统 麻烦地区 空气污染麻烦地区是空气污染物排放导致个人健康负面效应持续增加的地方。麻烦地区常见于人口高度密集、城市地区,那里聚集了固定污染源(如工厂)和移动污染源(如汽车和卡车)。从这些来源散布的污染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哮喘、癌症和其它健康问题。每年,细颗粒物如柴油碳烟导致超过320万过早死亡,成为重要问题。污染物很细小,可以沉积在肺里,进入血管。 柴油碳烟会聚集在人口密集的地区。 空气污染麻烦地区会影响各类人群,一些人群却更可能居住在这里。之前的研究显示,种族或收入会影响污染物暴露的情况。有害土地使用(有毒物质存放和废料处理、工厂、主要道路)常常设立在穷人区域。社会经济地位低下也会遭受到各种麻烦,包括种族问题,使得问题缺乏管控或无法搬迁到污染物较少的地方。这些社区污染物负担沉重,更容易遭到健康威胁,如癌症或哮喘。 研究显示,种族和收入差距不但与污染物暴露程度有关,而且与健康问题有关。相比特权阶级来说,社会经济地位卑微和少数族裔更容易因暴露在污染物下而遭到健康损害。黑人和拉美人比白人和亚裔面对的污染物更多,低收入社区承担的风险更大。种族不平等,特别是在美国南部的郊区和美国西部和中西部的城市内尤甚。住在公共住宅里的居民一般是低收入人士,而且无法搬迁到污染物较少的地区,他們受到临近精炼厂和化工厂的影响更大。 大气扩散模型 分析空气污染的基本工具是各种数学模型,可以预测空气污染物在大气层低位的转播。基本方法有: ,用于工业源 ,用于机场和道路空气扩散模型 ,用于森林防火和沙尘暴 光化学模型,用于分析形成雾霾的污染反应 点扩撒模型理解得最透彻,因为它在数学上相对简单,研究的时间比较长,可以追溯到1900年,它使用高斯扩撒模型模拟持续上浮污染卷流,预测空气污染等浓度线,并考虑了空气速度、烟囱高度、排放率和稳定度。这种模型被详尽证明和矫正,检验了各种大气环境的数据。 參見 污染 排污交易 溫室效應 全球暖化 京都議定書 室內空氣污染 空氣污染指數 最佳可行控制技術 台灣的空氣污染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Brimblecombe, Peter. The Big Smoke: A History of Air Pollution in London Since Medieval Times (Methuen, 1987) Cherni, Judith A. Economic Growth versus the Environment: The Politics of Wealth, Health and Air Pollution (2002) online Currie, Donya. "WHO: Air Pollution a Continuing Health Threat in
儿童 在美国,虽然洁净空气法案于1970年通过,但在2002年至少有1.46亿名美国人居住在未达标区域里,即该区域空气污染物浓度超过联邦标准。这些危险的污染物被称之为标准污染物,包括臭氧、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铅。新德里等城市也采取了相应的儿童保护措施,印度公交车现在使用了压缩天然气以减少“豆子汤”式雾霾。欧洲最新研究显示暴露在超细颗粒物下会导致儿童血压上升。 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 研究显示持续暴露在空气污染下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特別是在兒童發展階段)。 2014年6月,罗切斯特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在《环境健康展望》期刊上发布,研究發現過早暴露在空氣污染所導致的大腦傷害等同於孤獨症和思覺失調症。研究也显示空气污染会影响短期记忆、学习能力和冲动性。研究员狄波拉·柯里-施乐塔教授称:“当我们仔细观察脑室後发现到,环绕脑室的白质並没有完全发育。这似乎是因为發炎损害了脑细胞且阻礙了該腦區的成長,脑室则干脆膨胀来填充空间。我们的研究也发现有关身体發育的证据,即空气污染与孤独症以及其他有关。” 另外,研究也發現空气污染对男性的负面影响比女性更大。 《美国国家科学院期刊》中的研究發現,空氣汙染會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或其他型式之失智症的風險;在神經心理學方面則會增加罹患憂鬱症的風險。許多文獻也表明,空氣汙染對於學生的認知能力有負面的影響。許多空氣中的汙染物會同時夾帶有毒物質進入一些通道到達人腦進而改變腦中的神經化學。研究指出,空氣汙染與較低的認知功能測驗成績相關(特別是教育程度較低且性別為男性的受試者),但空氣汙染與較低的認知功能測驗成績並非因果關係。研究人員說,「長期暴露於空氣汙染中」之所以對於教育程度較低且性別為男性的受試者的影響較大的原因之一可能是這些受試者有較高的比例職業為從事戶外勞動(力)的工作。 相对“干净”的地区 即便某些地区空气污染水平相对较低,公共健康依然会受到严重影响,这是因为吸入的人多。2005年不列颠哥伦比亚肺协会科学研究显示,2010年空气质量进步一小步(PM2.5和臭氧浓度减少1%)会使得温哥华市区增加2900万美元年存款。这项发现是根据健康评估中致命和非致命影响得出的。 生態系統 煙塵等粒子覆蓋植物的葉片,阻礙植物吸收陽光,因此降低光合作用的效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溶於空氣中的水份,形成酸雨、酸霧、酸雪,或直接溶於水體(湖泊、溪澗),降低水土酸鹼度,使植物和水中生物死亡。二氧化硫能直接殺死地衣。空气污染导致全球增溫、臭氧耗損、破壞生態系統。 2014年,印度报道空气污染导致农作物歉收,2010年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与1980年水平相比减产过半。 社會 空气污染导致的酸雨侵蝕金屬及大理石建築、雕像,毀壞戶外文物、藝術品。降低土壤酸鹼度,降低農產品收成。光化學煙霧降低能見度,影響旅遊業及對空中交通造成危險。因空氣污染而致病的人口造成醫療負擔。令能見度下降,遊客減少,經濟倒退。 空气污染一般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大都市里,特别是在缺乏环境监管或疏于管理的发展中国家。然而,即便在发达国家里,人口密集地区污染也达到了臭不可闻的地步,如洛杉矶和罗马就是两个例子。在2002年和2011年,北京肺癌发病率翻了将近一番。虽然吸烟依然是中国肺癌的首要致因,但吸烟人数正在下降,而肺癌人数却依然上升。 世界上最严重的短期市民污染事件为印度1984年博帕尔事件。氰化物从美国联合碳化物工厂泄漏出来,瞬间奪走了25,000人的命,受伤人数在150,000到600,000人左右。英国最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是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在6天中,超过4,000毙命,近期评估的数据则为接近12,000人。前苏联靠近叶卡捷琳堡的生物武器实验室在1979年发生炭疽病泄漏,即斯維爾德洛夫斯克炭疽洩漏事件,导致至少64人死亡。最严重的单次污染事件为1948年10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镇事故,导致20人死亡,超过7,000人受伤。 污染物的測量 一般用μg/m3(微克/每立方米)作為單位;也有用PPM(parts per million,百萬分率)作為單位。測量的標地為一般常見單一污染物,例如可吸入懸浮粒子、一氧化碳。在不同天氣、風向、風速、氣温、相對濕度下測量得的各項數值有差異。在週末/工作天、繁忙/非繁忙時段、空氣污染高峰時間/平時,所測量得的數值皆有差異。 空氣质量預報,是指利用各種技術對空氣中的污染物濃度及其時空分布進行預測。就預報方法而言,空氣质量預報方法包括:數值預報、統計預報、潛勢預報。空氣污染指數(,API)是一個表達空氣污染程度的數值,而每個國家的標準不同,其優點是簡單易記,但缺點則是含糊抽象、太籠統,或以-{zh-tw:空氣品質指數;zh-cn:空气质量指数;}-(,AQI)表達。 中国大陆政府正逐步开始发布空气污染指数。美国驻中国大使馆和领事馆使用美国联邦参考监测(FRM2.5)仪器对北京和广州的空气质量(PM2.5和臭氧含量)进行24小时监测并每小时在其官网 ,twitter和手机移动应用软件GZAir(由飞客FabriQate开发)上发布空气污染指数。 香港 香港的空氣污染指數20年來都沒有檢討過,遠遠落後世界衛生組織的安全標準。故此,綠色和平制訂了空氣污染真相指數 ,以另一方式反映香港空氣污染的情況,希望保障市民的健康。隨著各界壓力,政府終於在2014年更新空氣質素指標,並因此在2013年底用空氣質素健康指數代替空氣污染指數,使市民了解空氣污染與健康的關係。空氣質素健康質素將各種污染物濃度以對健康的影響的方式反映,指數越高,表示當天空氣污染所導致的短期健康風險增幅越大。 2018年,香港環保署轄下空氣科學與健康專家小組,於去年中修訂的健康和經濟影響評估方法文件(Methodology Paper for Health and Economic Impact Assessment)顯示,若以長期暴露於空氣污染物計,微細懸浮粒子(PM2.5)及二氧化氮(NO2)的濃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死亡風險會分別升6.2%及3.9%;短期而言,死亡風險亦分別增加0.41%及1.03%。 加拿大 在加拿大,空气污染对健康风险的影响是由空气质量健康指数(Air Quality Health Index)。该健康工具有助于进行决策,减少短期污染物暴露程度,在空气污染物浓度增高时调节活动。 空气质量健康指数是一联邦项目,由加拿大环境部和加拿大卫生部主办。指数也得到了地方政府和事业单位的支持。空气质量健康指数可以检测健康威胁,参与社区互动,强化执行。该指数范围为从1到10+,用以表示当地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威胁。有时,当空气污染物浓度异常高时,数值会超过10。该数值也提供未来空气预测,为健康提供建议。 即便是低水平的空气污染也会对敏感人群带来不适,而指数是连续性的:数值越高,对健康的威胁越大,需要多加注意。数值与健康的关系是'低'、'中'、'高'或'非常高',并给出相应的行为建议。 该尺度是根据观察二氧化氮(NO2)、地面臭氧(O3)和颗粒物(PM2.5)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得出的,在加拿大一些城市进行分析。重要的是,上述三种污染物即便含量不多,对健康也依然存在威胁,特别是与其它已存的健康威胁一同来袭时尤甚。 在研发空气质量健康指数时,加拿大卫生部最初的污染物分析数据包括五种:颗粒物、臭氧、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一氧化碳(CO)。后两种对健康影响测不准,就没有纳入公式。 空气质量健康指数无法检测臭味、花粉、粉尘、气温或湿度。 能減低空氣污染的措施 各种空气污染控制技术和土地规划策略都可以减少空气污染。在最基本层面上,土地规划常包括区域和运输基础设施规划。在最发达国家,土地规划是社会政策的重要部分,保证土地在经济和人口上能够得到最大优化,包括环境保护。 减少污染物移动来源包括初级管理(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有许可性管理),新资源延伸管理(如船舶、农业设备、小型燃气驱动设备,如线式修边机、链锯、雪地车),增加油料效率(如使用混合驱动汽车),转用清洁能源(如生物乙醇、生物柴油或电动车)。 一些对二氧化钛的研究观察了其减少空气污染的能力。紫外线可以从该物质上打出自由电子,释放游离基,解开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和NOx气体。一种形式是超亲水。 控制设备 如下设备常用于工业和交通业污染控制。它们要么可以摧毁污染物,或是从污染流中将污染物清除出来,防止它们进入大气。 颗粒控制 机械收集器(旋风分离,多重旋风) 静电除尘。可将颗粒物从流动气体(如空气)中分离出来,利用导入的静电负荷来除尘。静电除尘十分高效,通过该设备的空气可以减少其中的尘埃。 袋滤室设计对付大量尘埃,包含鼓风机、尘埃过滤器、清洁系统、尘埃收集器和除尘系统(与空气过滤器不同,后者利用可替换过滤器来去除尘埃)。 微粒洗涤器是一种污染控制技术。污染物从熔炉烟道或其它气体流过。在洗涤塔中,受污染空气与洗涤液接触或通过流经洗涤液等方式来去除污染物。 洗涤塔 挡板喷淋洗涤器 旋风喷淋洗涤器 文氏喷射式洗涤器 器械辅助洗涤器 喷雾塔 湿式洗涤器 氮氧化物控制 低氮氧化物炉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法 氮氧化物洗涤器 排氣再循環 催化转换器 (也做挥发性有机物控制) 降低挥发性有机物 吸附系统,利用活性炭,如流化床集中器 废气燃烧器 直燃式焚烧炉 催化转换器 生物过滤器 吸附洗涤器 冷凝器 蒸气回收系统 酸性气体/二氧化硫控制 洗涤塔 干式洗涤塔 烟气脱硫 汞控制 吸着剂喷射技术 电催化氧化 K-燃料 类二噁英物质和呋喃控制 其它相关设备 污染源捕获系统 持续排放监控系统 麻烦地区 空气污染麻烦地区是空气污染物排放导致个人健康负面效应持续增加的地方。麻烦地区常见于人口高度密集、城市地区,那里聚集了固定污染源(如工厂)和移动污染源(如汽车和卡车)。从这些来源散布的污染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儿童哮喘、癌症和其它健康问题。每年,细颗粒物如柴油碳烟导致超过320万过早死亡,成为重要问题。污染物很细小,可以沉积在肺里,进入血管。 柴油碳烟会聚集在人口密集的地区。 空气污染麻烦地区会影响各类人群,一些人群却更可能居住在这里。之前的研究显示,种族或收入会影响污染物暴露的情况。有害土地使用(有毒物质存放和废料处理、工厂、主要道路)常常设立在穷人区域。社会经济地位低下也会遭受到各种麻烦,包括种族问题,使得问题缺乏管控或无法搬迁到污染物较少的地方。这些社区污染物负担沉重,更容易遭到健康威胁,如癌症或哮喘。 研究显示,种族和收入差距不但与污染物暴露程度有关,而且与健康问题有关。相比特权阶级来说,社会经济地位卑微和少数族裔更容易因暴露在污染物下而遭到健康损害。黑人和拉美人比白人和亚裔面对的污染物更多,低收入社区承担的风险更大。种族不平等,特别是在美国南部的郊区和美国西部和中西部的城市内尤甚。住在公共住宅里的居民一般是低收入人士,而且无法搬迁到污染物较少的地区,他們受到临近精炼厂和化工厂的影响更大。 大气扩散模型 分析空气污染的基本工具是各种数学模型,可以预测空气污染物在大气层低位的转播。基本方法有: ,用于工业源 ,用于机场和道路空气扩散模型 ,用于森林防火和沙尘暴 光化学模型,用于分析形成雾霾的污染反应 点扩撒模型理解得最透彻,因为它在数学上相对简单,研究的时间比较长,可以追溯到1900年,它使用高斯扩撒模型模拟持续上浮污染卷流,预测空气污染等浓度线,并考虑了空气速度、烟囱高度、排放率和稳定度。这种模型被详尽证明和矫正,检验了各种大气环境的数据。 參見 污染 排污交易 溫室效應 全球暖化 京都議定書 室內空氣污染 空氣污染指數 最佳可行控制技術 台灣的空氣污染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Brimblecombe, Peter. The Big Smoke: A History of Air Pollution in London Since Medieval Times (Methuen, 1987) Cherni, Judith A. Economic Growth versus the Environment: The Politics of Wealth, Health and Air Pollution (2002) online Currie, Donya. "WHO: Air Pollution a Continuing Health Threat in World's Cities," The Nation's Health (February 2012) 42#1 online Dewey, Scott Hamilton. Don't Breathe the Air: Air Pollution and US Environmental Politics, 1945-1970 (Texas A & M University Press, 2000) Davis, Devra, (2002年),When Smoke Ran Like Water: Tales of Environmental Deception and the Battle Against Pollution, Basic Books, hardcover, 316 pages, ISBN 978-0-465-01521-4 Gonzalez, George A. The politics of air pollution: Urban growth,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and symbolic inclusion (SUNY Press, 2012) Grinder, Robert Dale. " From Insurgency to Efficiency: The Smoke Abatement Campaign in Pittsburgh before World War I." Western Pennsylvania Historical Magazine (1978) 61#3 pp 187-202. Grinder, Robert Dale. "The Battle for Clean Air: The Smoke Problem in Post-Civil War America" in Martin V. Melosi, ed., Pollution & Reform in American Cities, 1870-1930 (1980), p83-103.* Mosley, Stephen. The chimney of the world: a history of smoke pollution in Victorian and Edwardian Manchester. Routledge,
申辦經過 雅典是在1997年赢得本届奥运会的主办权的,原本雅典作为奥运会的诞生地,被看好是1996年奥运会(奥运会百周年)的举办地,但却在1990年的申办中意外落败于美国亚特兰大。 在1997年的第二次申办中,有11個地區,分别為希臘雅典、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位於法國的里爾、巴西里約熱內盧、意大利罗马、位於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位於西班牙的塞維利亞、位於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南非开普敦和圣胡安在1996年1月10日、提名最後限期前,向奧委會提出申辨,為史上最多地區申請的一屆,破下奧運舉行以來的記錄。申辨過程中的投標評核結果,在1997年2月,由評估委員上報給奧委會。 在1997年9月5日的國際奧委會會議上,雅典击败罗马、布宜诺斯艾利斯、斯德哥尔摩、开普敦和圣胡安,赢得2004年奧運举办权。 背景 本届奥运会的许多场馆建设进度直到2004年3月仍落后于日程,国际奥委会对于工程进展表示关切。导致奥运会的筹备进度是历次奥运会中最缓慢的(2016年-{里}-約奧運會打破了这一纪录),也因这一点,国际奥委会险些取消雅典的资格。 3月25日,雅典奥运会的圣火在古奥林匹亚点燃。这次的火炬传递是首次在全球举行,火炬点燃后将经过全球35个城市(包括所有曾经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后,回到雅典。 这届奥运会由于是第一个在九一一事件后举行的奥运会,且在五个月之前,西班牙发生了马德里3·11爆炸案,国际奥委会十分关切会场保安以及反恐措施。3月12日,希腊政府向北约寻求帮助,确保奥运会不会受到恐怖主义袭击。5月5日,奥运会开幕前一百天,雅典的一个警察局门口发生三起爆炸事件,虽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再次使外界担忧雅典奥运会的安全工作。爆炸前几天,曾有媒体报道美国代表团可能考虑因恐怖威胁而不参加本届奥运会,希腊政府在本届奥运会上安全方面投入了15亿美元,是有史以来安全投入最高的一次。希腊政府调动了人数为7万人的安全部队,执行空中安全任务的则分别是来自希腊的战斗机和北约的侦察机,还有额外部署的爱国者导弹营,本届奥运会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反兴奋剂。本届奥运会首次进行针对人类增长荷尔蒙(HGH)这类兴奋剂的测试。而希腊两位运动员因故没有药检也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比赛项目 本届奥运会共28个大项301个小项目。本届奥运会在比赛规则上也有一些变化:比赛之前不能换人。此外,女子佩剑比赛和女子自由式摔跤是第一次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參賽國家及地區 2004年世界各國及各地區全數的奧林匹克委員會都向希臘雅典派出了體育代表團。由於自1996年以來又有兩個國家(吉里巴斯,東帝汶)先後成立了奧委會並將在雅典奧運會上首次亮相,因此參加本屆奧運會的國家及地區歷史性地達到了201個。 (东道主) |} 开幕典禮 开幕典禮为时3小时。正式仪式开始前有59分18秒的垫场演出。各国代表队的入场顺序按国名的希腊文顺序排列,希腊国旗首先出场,希腊队最后出场。雅典奥组委主席安杰洛普洛斯夫人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分别致詞。希腊总统斯特凡诺普洛斯宣布本届奥运会正式开幕。开幕典禮展现了希腊数千年的文明历史。 在开幕典禮各国代表团进场时,韩国与朝鲜队被安排在一起出场。 来自中国的北京电视台的摄影记者郑立在奥运采访现场突然昏倒,经多方抢救无效,不幸去世。这是本届奥运会发生的第一起不幸的事件。 焦点 本届奥运会仍然存在着兴奋剂的问题。共有22名选手被查出使用违禁药物。另外,一些比赛当中裁判的判决屡屡出现错误也是本届奥运会的一个阴影。 本届奥运会上亚洲运动员的表现被认为非常显著。中国队獎牌榜名列榜眼,日本也获得了巨大成功,而韩国、泰国、印尼等国家在雅典奥运会上也有着很可观的收获。中華台北代表隊也在本屆奧運獲得參賽以來第一及第二枚金牌。而希臘亦挾歐國盃之優勢在部分項目中奪冠,成為繼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後第二個同時贏得歐洲國家盃冠軍的奧運主辦國家。
在1997年的第二次申办中,有11個地區,分别為希臘雅典、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位於法國的里爾、巴西里約熱內盧、意大利罗马、位於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位於西班牙的塞維利亞、位於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南非开普敦和圣胡安在1996年1月10日、提名最後限期前,向奧委會提出申辨,為史上最多地區申請的一屆,破下奧運舉行以來的記錄。申辨過程中的投標評核結果,在1997年2月,由評估委員上報給奧委會。 在1997年9月5日的國際奧委會會議上,雅典击败罗马、布宜诺斯艾利斯、斯德哥尔摩、开普敦和圣胡安,赢得2004年奧運举办权。 背景 本届奥运会的许多场馆建设进度直到2004年3月仍落后于日程,国际奥委会对于工程进展表示关切。导致奥运会的筹备进度是历次奥运会中最缓慢的(2016年-{里}-約奧運會打破了这一纪录),也因这一点,国际奥委会险些取消雅典的资格。 3月25日,雅典奥运会的圣火在古奥林匹亚点燃。这次的火炬传递是首次在全球举行,火炬点燃后将经过全球35个城市(包括所有曾经举办过奥运会的城市)后,回到雅典。 这届奥运会由于是第一个在九一一事件后举行的奥运会,且在五个月之前,西班牙发生了马德里3·11爆炸案,国际奥委会十分关切会场保安以及反恐措施。3月12日,希腊政府向北约寻求帮助,确保奥运会不会受到恐怖主义袭击。5月5日,奥运会开幕前一百天,雅典的一个警察局门口发生三起爆炸事件,虽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再次使外界担忧雅典奥运会的安全工作。爆炸前几天,曾有媒体报道美国代表团可能考虑因恐怖威胁而不参加本届奥运会,希腊政府在本届奥运会上安全方面投入了15亿美元,是有史以来安全投入最高的一次。希腊政府调动了人数为7万人的安全部队,执行空中安全任务的则分别是来自希腊的战斗机和北约的侦察机,还有额外部署的爱国者导弹营,本届奥运会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反兴奋剂。本届奥运会首次进行针对人类增长荷尔蒙(HGH)这类兴奋剂的测试。而希腊两位运动员因故没有药检也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比赛项目 本届奥运会共28个大项301个小项目。本届奥运会在比赛规则上也有一些变化:比赛之前不能换人。此外,女子佩剑比赛和女子自由式摔跤是第一次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參賽國家及地區 2004年世界各國及各地區全數的奧林匹克委員會都向希臘雅典派出了體育代表團。由於自1996年以來又有兩個國家(吉里巴斯,東帝汶)先後成立了奧委會並將在雅典奧運會上首次亮相,因此參加本屆奧運會的國家及地區歷史性地達到了201個。 (东道主) |} 开幕典禮 开幕典禮为时3小时。正式仪式开始前有59分18秒的垫场演出。各国代表队的入场顺序按国名的希腊文顺序排列,希腊国旗首先出场,希腊队最后出场。雅典奥组委主席安杰洛普洛斯夫人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分别致詞。希腊总统斯特凡诺普洛斯宣布本届奥运会正式开幕。开幕典禮展现了希腊数千年的文明历史。 在开幕典禮各国代表团进场时,韩国与朝鲜队被安排在一起出场。 来自中国的北京电视台的摄影记者郑立在奥运采访现场突然昏倒,经多方抢救无效,不幸去世。这是本届奥运会发生的第一起不幸的事件。 焦点 本届奥运会仍然存在着兴奋剂的问题。共有22名选手被查出使用违禁药物。另外,一些比赛当中裁判的判决屡屡出现错误也是本届奥运会的一个阴影。 本届奥运会上亚洲运动员的表现被认为非常显著。中国队獎牌榜名列榜眼,日本也获得了巨大成功,而韩国、泰国、印尼等国家在雅典奥运会上也有着很可观的收获。中華台北代表隊也在本屆奧運獲得參賽以來第一及第二枚金牌。而希臘亦挾歐國盃之優勢在部分項目中奪冠,成為繼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後第二個同時贏得歐洲國家盃冠軍的奧運主辦國家。 美國國家男子籃球隊(即通常所谓的“梦六队”)在四強賽被阿根廷擊敗,是自1992年起國際奧委會批准NBA球員可參賽以來,第一次未能奪冠。最後美國在季軍戰擊敗立陶宛獲得銅牌。另外,阿根廷男子足球隊以零失球奪得金牌,因此阿根廷成為首個於同屆奪得男足及男籃金牌之國家。
东经112°51'55"-113°15'47"之间。东面与广州市白云区、荔湾区及番禺区毗邻,南面与禅城区,顺德区接壤,西面与高明区、江门市鹤山市隔江相望,北面与三水区和广州市花都区相邻。总面积1073.8平方公里。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间有岛丘突起。最高峰高凹顶,海拔540米。 西江和北江作为两大干流经过南海,除此之外,南海还密布河网。南海淡水资源极为丰富,可利用水量达78.74亿立方米。 南海区属海洋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8℃,1月平均气温13摄氏度,7月平均气温28.8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638毫米,4~9月为汛期,其降雨量占全年的81%;7~9月为台风季节,常受影响。 行政區劃 2005年及2013年南海行政区划兩次调整之後,南海区辖1街道6镇。 (以上数据来源于2018年南海区统计图鉴,其中面积单位为平方公里,人口单位为万人) 现辖: 。 人口 根據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南海區常住人口為3667247人。 历史 南海是“南(南海区及禅城区)番(广州老八区、番禺区及南沙区)顺(顺德区)”的一部分,是广府民系的重要聚居地。 6000年前,南海开始出现“西樵山文化”。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设置南海县,县署驻广州。唐属广州都督府。北宋太祖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属广南东路,五年属广州。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属广东道广州路。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属广州府。清属广东省广州府,為广州府兩個附郭縣之一(另一個為番禺縣),其縣署置於廣州城內。今天廣州仍有舊南海縣街,今天北京路以西及整個荔灣區,俱是昔日南海縣管豁地域。終清一代,雖然與番禺同屬附郭縣,但舉凡兩廣總督官署、廣東巡撫衙門、廣州將軍衙門、廣東水師提督衙門、廣州府衙、廣東省學宮都位於南海縣界內,而清廷沒有一個府級官署置在番禺境內,故省會實屬南海縣。 1911年辛亥革命后属粤海道。1912年县署迁佛山镇。1920年废道后直属省。民国21年(1932年)属中区绥靖公署,25年(1936年)属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抗日战争期间,县治曾迁九江西岸。 1950年3月成立县人民政府。1951年1月经政务院批准,佛山撤镇设市,南海县与之分治,县人民政府仍驻佛山市城区。1950年1月至1952年11月属珠江专员公署;1952年11月至1956年2月属粤中行政公署;1956年3月至1958年11月属佛山专员公署;1958年11月至1959年1月属广州专员公署;1959年1月至1967年3月属佛山专员公署;1967年3月至1968年3月属佛山地区军事管制委员会军管;1968年3月至1979年3月为佛山专区(1970年10月起改为佛山地区)革命委员会管辖;1979年3月至1983年6月属佛山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6月,广东省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佛山地、市合并,南海县隶属于佛山市。 1988年7月,经民政部同意,县人民政府驻地迁至桂城镇。1992年9月经民政部批准撤销南海县,设立南海市,省直辖,佛山市代管。2002年12月8日国务院同意广东省调整佛山市行政区划,同意撤销县级南海市,设立佛山市南海区。以原县级南海市的行政区域(不含南庄镇)为南海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南海大道。 2005年,南海区调整部分镇(街)行政区划(粤民区[2004]104号文):和顺镇并入里水镇;金沙镇并入丹灶镇;沙头镇并入九江镇;狮山街道办事处、松岗镇、官窑镇、小塘镇合并设立狮山镇,狮山镇面积达258.9平方千米;罗村撤镇设街道办事处;桂城、平洲街道并入新桂城街道,办事处设在原平洲;大沥、盐步、黄岐街道办事处合并设立大沥镇,新辖区户籍人口将达24.4万。保留西樵镇现行政建制。 2013年3月15日,南海区再次调整部分镇(街)行政区划:撤销罗村街道,其行政区域并入狮山镇;将大沥镇管辖的颜峰、横岗、兴贤、谭边、高边5个社区居委会,调整至狮山镇管辖。 为方便群众办事,利于管理,分别在桂城街道设置平洲管理处;在大沥镇设置大沥、盐步、黄岐办事处;在里水镇设置和顺办事处;在狮山镇设置狮山、小塘、官窑、松岗、羅村办事处;在丹灶镇设置金沙办事处;在九江镇设置沙头办事处。 文化
1988年7月,经民政部同意,县人民政府驻地迁至桂城镇。1992年9月经民政部批准撤销南海县,设立南海市,省直辖,佛山市代管。2002年12月8日国务院同意广东省调整佛山市行政区划,同意撤销县级南海市,设立佛山市南海区。以原县级南海市的行政区域(不含南庄镇)为南海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南海大道。 2005年,南海区调整部分镇(街)行政区划(粤民区[2004]104号文):和顺镇并入里水镇;金沙镇并入丹灶镇;沙头镇并入九江镇;狮山街道办事处、松岗镇、官窑镇、小塘镇合并设立狮山镇,狮山镇面积达258.9平方千米;罗村撤镇设街道办事处;桂城、平洲街道并入新桂城街道,办事处设在原平洲;大沥、盐步、黄岐街道办事处合并设立大沥镇,新辖区户籍人口将达24.4万。保留西樵镇现行政建制。 2013年3月15日,南海区再次调整部分镇(街)行政区划:撤销罗村街道,其行政区域并入狮山镇;将大沥镇管辖的颜峰、横岗、兴贤、谭边、高边5个社区居委会,调整至狮山镇管辖。 为方便群众办事,利于管理,分别在桂城街道设置平洲管理处;在大沥镇设置大沥、盐步、黄岐办事处;在里水镇设置和顺办事处;在狮山镇设置狮山、小塘、官窑、松岗、羅村办事处;在丹灶镇设置金沙办事处;在九江镇设置沙头办事处。 文化 教育 南海基础教育一直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早在1988年南海区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据南海区官方统计,南海连续几年高考各批次上线人数均占佛山市总人数的40%,广东省的1/25以上。南海区一共有七所重点高中,分别是:石门中学、南海中学、石门中学狮山校区、桂城中学、九江中学、南海一中、艺术高中等。 高等教育在南海起步较晚,本科院校仅有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仙溪校区。南海根据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区内建设有狮山大学城,比较知名的本科院校有广东东软学院;大专院校有:广东省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校、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工商学部、南海广播电视大学等。 语言 从有史记载以来,居民一直使用粤语,有多种差异明显的地方特色浓厚的口音,如九江话、沙头话、西樵话、丹灶话等。近三十年来,由于工厂区多数工人为外省流动人口,本地老板一般学会了普通话以与他们交流。 宗教 以佛教为主,观音在本区的地位比较高并有“观音文化”之说,区内有南海观音寺与南海观音文化苑,大多数传统民居中会供奉有神台。 民俗 南番顺(即南海番禺顺德,包含现在广佛大部分地区)作为粤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其固有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发展。佛山是醒狮的发源地,在佛山光是南海区就有2100多支狮队。 醒狮
Savage Garden 主唱的 「Affirmation」。 背景 雪梨於1993年击败曼彻斯特、柏林、伊斯坦堡和北京而赢得主办权。該次奥运会在场馆建设、运动员与媒体服务、赛程安排方面都十分优秀,再次被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誉为“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届奥运会”。 焦點 女子舉重、女子水球、雙人跳水、三項鐵人、跆拳道正式成為奧運比賽項目。 中國謊報體操選手董芳霄達到最低參賽年齡16歲但實際卻只有14歲。2010年4月28日國際奧會取消中國女子體操隊銅牌,中國奧委會表示接受制裁。
Arena 主唱的「The Flame」,閉幕式主題曲由澳洲團體 Savage Garden 主唱的 「Affirmation」。 背景 雪梨於1993年击败曼彻斯特、柏林、伊斯坦堡和北京而赢得主办权。該次奥运会在场馆建设、运动员与媒体服务、赛程安排方面都十分优秀,再次被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誉为“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届奥运会”。 焦點 女子舉重、女子水球、雙人跳水、三項鐵人、跆拳道正式成為奧運比賽項目。 中國謊報體操選手董芳霄達到最低參賽年齡16歲但實際卻只有14歲。2010年4月28日國際奧會取消中國女子體操隊銅牌,中國奧委會表示接受制裁。 美國女田徑選手马里恩·琼斯原本於奧運田徑賽中勇奪三面金牌及兩面銅牌,但當她於2007年10月初,承認曾於賽前服用類固醇後,便宣佈退還有關獎牌及退役。 本屆是二十世紀所舉行的最後一屆奧運會。 比赛项目 本届奥运会共28个大项300个小项。
英國皇家海軍在1912年研發出成功的,裝備在俄里翁級戰艦以後服役的戰艦上,但是英國得知馬肯森級戰鬥巡洋艦將裝備13.8英寸(350mm)艦炮。為鞏固皇家海軍在戰艦火力上的優勢地位,海軍大臣丘吉尔極力主張為1912年即將開工的新戰艦開發更強大的15英吋艦炮,海洋军事部()評估研發新炮需要1-2年的時間,過去的經驗是先開發出火炮再興建可使用的戰艦,並沒有同時造艦兼開發的往例,假如研發延宕,即有可能讓斥資鉅額的戰艦面臨困境,不過開發單位不負上層所望達成需求。新型炮出於保密,對外聲稱口徑為14英吋。 伊丽莎白女王级原始佈局是效仿鐵公爵級戰艦,配備5座雙連裝炮塔,極速21節。但是在獅級戰鬥巡洋艦研發經驗中,英國工程師了解到取消船體中央的Q炮塔可以為整個輪機系統爭取到更多可用空間,並讓戰艦獲得額外動力去增強防禦,且15吋砲的彈頭投射能量足以取代一座雙連裝炮塔,因此主炮採用4座雙聯裝,佈局采用艏艉对称在舰体中心线上呈背负式各布置两座。 除了火炮設計思維的變更,伊丽莎白女王级同時也是英國皇家海軍首批次運用全重油鍋爐動力設計的戰艦。提供的評估報告認為全重油鍋爐設計技術上已可行,海軍上將費雪也贊成未來戰艦運用石油作為輪機動力的概念;相較煤炭,同體積的石油蘊含更大的能量密度,後勤補給較為簡便,同時也比較不會產生濃烈的燃燒黑煙;只是在1910年代不產石油的英倫三島要如何確保維持戰艦操作的燃料儲備是個較考驗高層手腕的問題;邱吉爾因此介入英伊石油公司合約,確保戰爭時皇家海軍石油來源無慮。使用全重油推進的伊丽莎白女王级因此獲得25節極速,接近當時战列巡洋舰的航行速度;英國海軍戰艦編組上原先是3艘主力戰艦配合1艘戰鬥巡洋艦,藉由戰鬥巡洋艦的高速爭取在海戰時搶位優勢;因為伊丽莎白女王级具有比當時戰艦更加優勢的航速,因此在這批訂單中直接採購了4艘本級艦,不再搭配戰鬥巡洋艦編組。新建五號艦是因為馬來亞自治領提供造艦預算,並不在原訂計畫當中;在皇家海軍的文書資料中已經排入六號艦,該艦將命名為阿金科特,但造艦預算並無著落,最後六號艦的計畫在1914年取消,而阿金科特號戰艦這個艦名則給予徵收自为鄂圖曼帝國承造的苏丹奥斯曼一世号戰艦。 在伊莉莎白女王級興建後,後繼艦復仇級戰艦雖維持伊莉莎白女王級的基本設計與火力標準,但在輪機上妥協,降低成為極速21節的一般戰艦。真正承襲伊莉莎白女王級特性的後繼艦則是一戰末期開工的海軍上將級戰鬥巡洋艦,但該級艦最後只完成一艘:胡德號戰鬥巡洋艦。 服役历程 一号舰伊丽莎白女王号1912年10月21日开工,各舰在1912年10月至1913年期间相继开工,单舰造价大约240万英镑。原来计划伊丽莎白女王级安装16门炮郭式6英寸副炮,伊丽莎白女王号建成后发现位于后部炮塔舰体两舷的4门炮位置比较低(炮位比其他6英寸副炮降低一层甲板),易受海浪冲刷而无法使用,完工不久就拆除了,其他各舰均未安装。 第一次世界大战 伊丽莎白女王级各舰在1915年至1916年期间相继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伊丽莎白女王号1915年竣工后被派往地中海參與加里波利海戰,参加炮轰达达尼尔海峡炮台的作战。 1916年5月31日日德兰海战中,4舰同級艦(伊丽莎白女王号回國入塢維修,錯過參戰)编成(指揮官海軍少將,旗艦巴勒姆號戰艦),海戰中支援前衛,迎戰由弗朗茲·馮·希佩爾將軍指揮的德國海軍第1偵查集群;就德國公海艦隊司令賴因哈德·舍爾陳述:「她們以絕佳的速度與準確性開火」。 海戰中,第5戰艦中隊重創了、塞德利茨號戰鬥巡洋艦等艦艇,15英吋艦炮足夠在德國戰艦射程外優先開火,讓德方陷入被動;不過第5戰艦中隊除旗艦外仍受到輕重不等的創傷,其中受創最重者為厭戰號戰艦,她因操舵裝置失靈卡死右轉,因此在海戰中曾開入德國艦隊射程內,遭到德國艦隊擊火重創,至少被击中15-18发大口径炮弹。海战结束后受伤各舰均在两个月内修复。1916年11月伊丽莎白女王号接替鐵公爵號戰艦成为皇家海軍大艦隊旗艦。 现代化改装
战争结束之后,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于1947年-1948年相继退役解体。 同级舰列表 注释 胡其道.《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舰船知识》,2004.5,No.296,P25-33. 链接 HMS QUEEN ELIZABETH
遗传算法 智能代理(認知/意識控制) 也持續有研究者開發新的智能控制,也有支持這些技術的計算方式。 传统控制方法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被控对象,而智能控制研究的主要目标是控制器本身。智能控制的研究重点不在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分析,而在于智能控制器模型的建立,包括知识的获取、表示和存储,智能推理方式的设计等。其控制对象和控制性能也与传统控制有很大不同,其特點如下: 无需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特别适合非线性对象、时变对象和复杂不确定的控制对象。 可以具有分层递阶的控制组织结构,便于处理大量的信息和储存的知识,并进行推理。 控制效果具有自适应能力,鲁棒性好。 可以具有学习能力,控制能力可以不断增强。 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一种能在某个领域内,以人类专家的知识和经验来解决该领域中高水平的困难任务的计算机系统。其主题是一个基于知识的计算机程序系统。 专家控制的基本构成如下: 观察、监测系统中的有关变量和状态; 综合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判断当前系统运行的状态; 分析比较各种可以采用的控制策略并选择其中最优者予以执行,用计算机与以实现。 模糊控制 模糊控制的基本思想是用语言归纳操作人员的控制策略(知识、经验和直觉等),运用语言变量和模糊集合理论形成控制算法。不需要建立控制对象精确的数学模型,只要求把现场操作人员的经验和数据总结成比较完善的语言控制规则,因此她能绕过对象的不确定性、不精确性、噪音以及非线性、时变性、时滞等影响。 神經網路 類神經網路(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是一種應用類似於大腦神經突觸聯接的結構進行信息處理的數學模型。在工程與學術界也常直接簡稱為「神經網路」或類神經網路。 神經網路控制可以分為二個步驟: 系統識別 控制 可以證明前馈控制網路配合非線性、連續且可微的激活函數可以有的能力。循环神经网络也已用在系統識別中。假設一組輸入-輸出資料對,系統識別可以在資料對中形成映射,這些網路的目的是要找到系統的動態特性。 贝叶斯控制器 已有一些進階控制系統中用的演算法有用到贝叶斯概率,用在状态空间中一些變數的估測器,而控制器也會使用這些變數的估測值。 卡尔曼滤波及粒子濾波器是二種常用的贝叶斯控制元素。若用贝叶斯概率來設計控制器,常需要在推導系統模型及量測模型上花許多的心力,這些是狀態變數和控制系統中可用感測器資訊之間的關係。在此觀點下,和系统科学及控制器設計工程有密切的關係。
神經網路 類神經網路(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是一種應用類似於大腦神經突觸聯接的結構進行信息處理的數學模型。在工程與學術界也常直接簡稱為「神經網路」或類神經網路。 神經網路控制可以分為二個步驟: 系統識別 控制 可以證明前馈控制網路配合非線性、連續且可微的激活函數可以有的能力。循环神经网络也已用在系統識別中。假設一組輸入-輸出資料對,系統識別可以在資料對中形成映射,這些網路的目的是要找到系統的動態特性。 贝叶斯控制器 已有一些進階控制系統中用的演算法有用到贝叶斯概率,用在状态空间中一些變數的估測器,而控制器也會使用這些變數的估測值。 卡尔曼滤波及粒子濾波器是二種常用的贝叶斯控制元素。若用贝叶斯概率來設計控制器,常需要在推導系統模型及量測模型上花許多的心力,這些是狀態變數和控制系統中可用感測器資訊之間的關係。在此觀點下,和系统科学及控制器設計工程有密切的關係。 相關條目 新興技術列表 參考資料 外部閱讀 Jeffrey T. Spooner, Manfredi Maggiore, Raul Ord onez, and
劉備平定益州之後,有議論勸劉備將成都城中房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給諸將。趙雲反駁說:「從前霍去病曾說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何況現在國賊不只像匈奴只有一個,還不到可以安定下來的時候,必須等到天下的亂賊都平定之後,才可讓眾人返回家鄉去種植桑梓,回歸故土去耕作田地,這樣才是正道。益州的人民是第一次遭遇到戰爭,應該將田宅房產歸還給百姓,先讓他們安居樂業,然後才能叫他們服兵役,納錢糧,也才能得到益州的民心。」劉備便聽從趙雲的建議。 汉水之战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率軍進攻漢中,次年黃忠在定軍山打敗夏侯淵,斬其首,於是曹操親自率領大軍來爭奪漢中,並先運大量的軍糧到北山下,有數千萬袋,黃忠認為可趁機奪取這些軍糧,便領軍出擊,當時趙雲屬下的士兵也隨著黃忠一起出擊。 但是黃忠的軍隊過了約定的時間之後仍未回來,趙雲便料到黃忠中埋伏,所以他便帶著數十騎的小部隊出了兵營的圍柵,查看黃忠等人的情況。結果,正好碰上曹操派出的大軍,趙雲遭到曹軍先鋒部隊的攻擊,趙雲才剛和敵人交手,敵人的大軍已來到面前,聲勢逼人。 趙雲便一次又一次地的突擊曹軍士兵的陣列,且戰且退。曹軍雖然被趙雲擊散,但是仍憑藉數量優勢將趙雲包圍起來,趙雲便突圍並退入蜀軍的圍柵內,此時部將張著受傷,又被曹軍包圍,趙雲又一次馳馬突擊曹軍,並救出張著,將他帶回圍柵內。此時曹軍已追至蜀軍的圍柵,沔陽長張翼正在防守圍柵,見曹操大軍殺到,便欲閉門拒守。趙雲進入主營之後,卻下令大開柵門,然後令蜀軍偃旗息鼓。 曹軍見此情況,懷疑趙雲設有伏兵,便向後退卻。此時趙雲下令打響戰鼓,鼓聲震天,又令蜀軍以弩箭射向曹軍,曹軍為之驚駭,自相蹂踐,墜入漢水中淹死者甚多。次日劉備親自來到趙雲兵營察看昨日戰鬥之處,讚歎說:「子龍一身都是膽也!」於是飲宴直到黃昏,軍中號趙雲為「虎威將軍」 諫阻东征 章武元年(221年),劉備稱帝,欲進攻東吳,以報孫權伐取荊州之仇,趙雲上諫說:「國賊是曹操,並不是孫權,而且滅了魏國之後,吳國自然會臣服。雖然曹操斃命,但其子曹丕篡盜大位,引起公憤,應該利用此民氣,先攻佔關中,佔據黃河、渭水上游以討伐逆賊,那麼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該放置魏國,反而先打吳國。而且與吳國的戰爭一旦開始,就不易停止了。」但憤怒的劉備不聽諫言,執意東征,並留趙雲都督江州。 章武二年(222年),劉備東征大軍與吳軍於猇亭爆發猇亭之戰,劉備大敗,由秭歸逃回永安(今重庆奉節),趙雲乃進軍至永安以保衛先主,而吳軍已退卻。 出軍北伐 建興元年(223年),後主劉禪繼位,因趙雲此時於永安防衛東吳,故將趙雲為中護軍,征南將軍遷鎮東將軍,並封為永昌亭侯。建興五年(227年),在平定南中並和東吳結盟之後,諸葛亮率領諸將進駐漢中準備北伐,趙雲亦轉駐漢中。 次年,諸葛亮出兵北伐,宣稱將由-{斜谷道}-取郿,並令趙雲、鄧芝為疑軍,佔據箕谷,魏大將軍曹真率領大軍反擊,諸葛亮下令趙雲、鄧芝在-{斜谷道}-阻擋曹軍,自己率領蜀軍主力進攻祁山。然而趙雲、鄧芝的疑軍兵弱敵強,失利於箕谷,但兩人仍斂攏敗軍固守,一戍赤崖口,一戍赤崖屯田,意在持續牽制曹真所轄大軍於箕谷使其不得西顧。不料蜀軍主力因督軍馬謖自作聰明違背諸葛亮的指示而被魏軍找到破綻,遭張郃大敗於街亭,箕谷魏軍聞訊開始全力進攻,趙雲乃親自斷後,又燒燬棧道阻止曹軍的追擊,因此軍需和人員的損失都不大。 當蜀軍退兵時,諸葛亮曾驚訝地說:「街亭退兵時,我軍編制皆混亂成一團,箕谷退兵,編制整齊一如出軍之時,這是何故? 」鄧芝回答說:「趙將軍親自斷後,因此軍需沒有遺失,人員無亂,編制整齊。」當時趙雲軍中有多餘的絹布,諸葛亮下令分給將士,趙雲推辭道:「我軍失利,為何要賞賜呢?請將其物全入府庫,在十月的時候再給眾人做冬衣。」諸葛亮因此大為稱讚。 此次北伐以失敗告終,諸葛亮引疚上表自貶三級,趙雲亦自請貶為鎮軍將軍。 逝世追諡 建興七年(229年),趙雲逝世,劉禪於景耀四年(261年)三月追諡他為順平侯。 蜀漢初期少給諡號,劉備在位時只有法正有諡號。劉禪時,諸葛亮、蔣琬、費禕三位宰相、寵臣陳祗以及由魏國投誠的夏侯霸等人先後得到諡號,於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龐統亦被追諡,時為景耀三年秋九月。後主劉禪念及曾受趙雲保護,又於隔年追諡趙雲。當時的輿論認為這是很大的榮譽。 家族 親族 兄-据《三國志.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及裴松之引《云别传》注所载,兄长于赵云效力于公孙瓒期间逝世。 子嗣 趙統:長子,趙雲死後承繼爵位,官至虎賁中郎督,行领军。 趙廣:官至牙門將,沓中追隨姜維戰死沙場。 另外據清朝地方志《江陵縣誌》記載,趙雲之女趙氏為關平之妻,生子關樾。 歷史評價 陳壽:「黃忠、趙雲強摯壯猛,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 刘备:「子龙一身是胆也。」 刘禅:「雲昔從先帝,功積既著。朕以幼聰,涉涂艱難,賴恃忠順,濟於危險。夫諡所以敘元勳也,外議云宜諡。大將軍姜維等議,以為雲昔從先帝,勞績既著,經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當陽之役,義貫金石,忠以衛上,君念其賞,禮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忘身。謹按諡法,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應諡雲曰順平侯。」(《雲別傳》引後主詔曰) 姜维:「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 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楊戲《季漢輔臣贊》「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統時選士,猛將之烈。」 唐朝大臣薛登上疏時引前代故事曰:「至如武藝,則趙雲雖勇。資諸葛之指撝;周勃雖雄,乏陳平之計略。若使樊噲居蕭何之任,必失指縱之機;使蕭何入戲下之軍,亦無免主之。將長於摧鋒,謀將審於料事。」(《旧唐书•薛登传》) 賀遂亮:「标秀气于文昌,架李霍而不追,俯彭韩而高视,赵云一身之胆,勇冠三军;关羽万人之敌,声雄百代。捐躯殉国之志,冒流镝而逾坚;轻生重义之(阙四字)而难(阙一字)心悬水镜,鬼神无以蔽其形;质过松筠,风霜不能改其色。」(《大唐平百济国碑铭》) 宋朝蕭常: 「雲雖虎臣。其所建明。通達國體。如還田宅以系民心。留軍資以須冬賜。赦吳而專事魏。有諸葛亮念所不到者。若其不納趙範之兄嫂。以遠同姓之嫌。律己之嚴如此。方時諸將。其最優乎。」」(《萧氏续后汉书》) 朱黼论赵云伐吴之谏:「可谓深切著明。知天下大体矣。」(《三国六朝五代纪年总辨》) 陈造论汉水之谋:「皆可为法矣,彼皆大不得已,所谓出死入生转败为功者。」(《江湖长翁集》) 程公許:「智勇絕倫,足以當一面。」 元朝郝經:「雲忠繾綣禦侮。始終不渝。為漢爪士。功烈志膽。曹樊之儔。雲尤識慮經遠。壯而不疏。每進忠益輙中。」 郑元佑:「如赵云之安民于蜀,亦岂宜以有限之屋共无穷之求。」(《郑元佑集》) 钟惺:「观云本末,自是大臣局量,不独名将而已。」(《史怀十七卷》) 范光宙:「然则云之本末,自有大臣局量也,岂名将云乎哉?」(《史评》) 王士骐:「光明洞达,可为滥赏之戒。观云本末,自是大臣局量,不但名将而已。」(《诸葛忠武侯全书》) 沈国元:「而赵云之辞田宅请灭魏,皆有古大臣识量,宁得仅以以名将律之。」(《二十一史论赞》) 李贤:「智勇兼全。子龙可谓有古大臣之风。」(《明一统志》) 万应隆:「赵云以汉贼不可不讨,故授以室而不顾,汉贼未灭一语,严于春秋,大哉即己溺天下之心也。」(《三峰史论》) 张溥论赵云伐吴之言:「其明大义,断大策,同于鲁肃,然度先主不能听也。」(《历代史论》) 李纪:「(昭烈)用赵云而取汉中,遣关羽而攻樊城。」(《详注史略补遗大成》) 杨时伟:「子龙心贯金石,义薄云天,不减关张。」(《狂狷裁中》) 叶山:「赵子龙所以艰难百战而求先主也。然则舜之于尧;禹之于舜;皋陶稷契之于禹;伊尹之于汤;太公之于武;幸之幸者也。孔明之于刘禅;陆贽之于唐德;李纲赵鼎之于宋高;其有良工之苦心乎。」 徐奋鹏:「子龙不特浑身是胆。殆浑身是智。为三分之完人欤。」 王夫之:「迨猇亭败矣,先主殂矣,国之精锐尽于夷陵,老将如赵云与公志合者亡矣;公收疲敝之余民,承愚暗之冲主,以向北方,而事无可为矣。公故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唯忘身以遂志,而成败固不能自必也。向令先主以笃信羽者信公,听赵云之言,辍东征之驾,乘曹丕初篡、人心未固之时,连吴好以问中原,力尚全,气尚锐,虽汉运已衰,何至使英雄之血不洒于许、雒,而徒流于猇亭乎?」(《读通鉴论》) 沈一贯:「赵云遇曹瞒而开璧,李广值匈奴而反前,皆不足而虚示之有余者也,卒以疑敌人之心,一因以破虏,一因以全师,益胆略过人哉。」(《百大家评注史记》引) 方孝孺:「夫昭烈至仁厚,孔明之忠顺,固可以为君臣师表;而蒋琬、费祎、董允之治国,关、张、赵、马之用兵,与夫诸葛氏之有瞻、尚,关氏之有彝,张氏、赵氏之有遵及广,推其所由来,昭烈、孔明之事,盖有出乎区区功业之外、成败之表者。」 张萱:「赵云,文鸯,出入万众,单枪匹马,所向无前。」(《西园闻见录》) 宋徵璧:「张辽、赵云出入敌垒,使敌披靡,以英风猛气自足慑敌,敌不敢害也,然非大将之道。」(《左氏兵法测要》) 清安溪先生李光地:「赵云、张嶷不独有将畧,其见事明决持重老成,实古重臣之选。」;「蜀汉虽小,年数不多,却有可观。人物之盛,亦不止一武侯,即如关侯对张辽言:“吾极知曹公待我厚,但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悖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何等磊落。赵子龙不受第宅,曰:“霍去病尚曰,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室未复,无所用此。”又谓“汉贼曹操,非孙权。”都中义理。张翼德释严颜,奉之上坐而受教,何等风谊,受刘子初之侮慢而不怒,何等气度,至后尚有蒋公琰、费文伟,即姜伯约亦有意思。朱子以正统归之,允当。“荧惑守心”之说,渺茫不可知,惟以人道大义为定,方是正理。」;「灌摧項羽於垓下,滕脫孝惠於彭城,比於定軍當陽之事。」 清學者王複禮:「順平真儒將哉。其律己也嚴。接人也慎。其見理也明。其去私也力。若夫當陽救主,奮不顧身。漢水立功,威還似虎。語雲,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其順平之謂乎。」;「当阳之战、孙夫人之归,微子龙则后主将不免矣,故无论功烈才品逈出三国诸人之上。」(《季汉五志》) 清文史學者姜宸英:「趙關張及武侯之後。先後殉國。一時君臣相得之雅。奕世猷同。休戚千載。而下為之慨慕不已。」 盧弼《三國志集解》:「樊氏國色,而子龍不取,賢於關羽之乞娶秦宜祿妻去遠矣。」 计大受《史林测义》(论赵云谏东征):「时则不愧诸葛忠武之大节。而有古大臣之风烈已。」 易佩绅《通鉴触绪》:「云固武臣之有本末者,而兼有儒臣体用矣。」 陈允锡《史纬》(论赵云谏东征):「此策甚高,备不从以取败,天不祚汉也。」 李景星《四史评议》:「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皆为蜀之名将,故合传。」 乾隆:「使如赵云所言,居河、渭上流,以伐逆寇,汉事未必无成。」 魏裔介《兼济堂文集》:「倘用顺平之言,舍孙权而取关中,秦陇响应,汉室可兴矣。」 赵作羹《季汉记》(评分田之谏):「观云此议,得为治之本矣。」 朱可亭:「云与关张及马超黄忠。号五虎将。陈寿以其强挚壮猛。比于灌滕。」;「故孙膑减灶而虞诩增灶,赵奢增垒而赵云开垒,虚实强弱之形,兵事固倏忽而异变也。」 林畅园:「以孙夫人之横,但任赵云、法正二人便足以制之,贤者之有益于人国如此。」 严如熤《三省山内边防论》:「褒中栈道栈阁,用赵云王平辈忠谨慎密,良将专司之。其意固有在也。」 陈淡野《相理衡真》:「人亦一器也,莫不各有其量。如天地之量,圣贤帝王之所效焉。山岳江海之量,公侯卿相之所则焉。古夷齐有容人之大量,孟夫子有浩然之气量,范文正公有济世之德量,郭子仪有福量,诸葛武侯有智量,欧阳永叔有才量,吕蒙正有度量,赵子龙有胆量,李德裕有力量,此皆远大之器。」 牛运震《读史纠谬》:「赵云别传载云从先主本末及辞赐田谏东征,皆卓然识大体。」 李澄宇《读三国志蠡述》:「赵云于长阪一役,抱后主保护甘夫人皆得免难,又孙夫人还吴,云与张飞截江夺后主,此两事至今赫赫在目,卒与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同获美谥,有以哉。」 黄彭年《选将论》:「赵云以数十骑遇敌,开军门偃旗息鼓,勇在胆也。」 吴云《两罍轩尺牍》:「天性勇毅,身为大帅仍复亲冒矢石,为士卒先,此赵顺平,常开平之遗风。」
在司馬氏篡魏之前,一直長期把持魏國中央軍權,即是透過掌握中護軍這個職務之便,因此趙雲應是受到劉備皇室相當大的信賴,才能得到這個職位。而依趙雲多次救主的表現看來,劉備的這種信賴亦是相當合理的,這也能解釋趙雲為何能多次面對劉備提出軍國方面的諫言。目前大多證據都來自魏制,是否等同於蜀漢制度仍需更多的考據。 根據楊戲的《季漢輔臣贊》「征南(趙雲)厚重,征西(陳到)忠克,統時選士,猛將之烈。」,明確寫出「統時選士」之敘述。 官職變化 《三國志》本傳中,趙雲是在益州平定時,「成都既定,以雲為翊軍將軍。」漢中戰後,劉備即漢中王位,封賞功臣,牙門將軍魏延甚至拔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趙雲官職有變化。《華陽國志》記載趙雲是在劉備即漢中王時才升任翊軍將軍。 長阪坡之戰,曹操派曹純領兵追擊劉備時,趙雲因在亂軍中護送尚年幼的阿斗(日後劉禪)與甘夫人有功,劉備特晉為牙門將軍;赤壁之戰後,劉備藉孫劉聯盟擊退曹操後,初據荊南四郡,之後吳將周瑜死後,透過外交手段得到南郡後,封關羽為盪寇將軍、張飛為征虜將軍,趙雲接替關羽敘任偏將軍。 劉備領軍入川以前,留關羽、張飛、諸葛亮等鎮守荊州,趙雲受任留營司馬駐守公安,而公安是劉備初據荊州時軍政大本營,劉備迎娶孫權之妹孫夫人後,孫夫人隨行吏兵常鬧事,劉備特別授權趙雲以掌內事名義管治孫夫人吏兵,代理主帥劉備不在荊州時維護治所治安衛戍要務。 《三國志》本傳中:“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遷鎮東將軍。”「建興元年時,趙雲由中護軍、征南將軍,進封為永昌亭侯,進遷為鎮東將軍」,也就是說,趙雲在建興元年前即已為中護軍、征南將軍。 由於蜀國歷史事跡缺失,趙雲的官位職務變化的相關記載有許多的缺漏,只該年由中護軍、征南將軍,進封為永昌亭侯,進遷為鎮東將軍。 後主劉禪即位時是以封侯為主,在《華陽國志》劉後主志中就有「建興元年夏五月,後主即位。……(略)……中護軍趙雲(註)、江州都督費觀,屯騎校尉、丞相長史王連,中部督襄陽向寵,及魏延、吳懿皆封都亭侯。(註:為征南將軍,封永昌亭侯)」的記載。趙雲在後主即位前應已為中護軍、征南將軍。 民間藝術 三國志平話 《三國志平話》為元代新安虞氏所刊,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三國故事小說。 三國故事在中國流傳甚久,在李昉《太平廣記》的卷二百二十六有引用杜寶《大業拾遺記》的記載,其中就有六種三國傀儡戲的劇目;而晚唐李商隱的《驕兒詩》則有「或謔張飛胡,或笑鄧艾吃。」的記載。即在隋唐時民間就已有表演與談說三國故事的風氣。根據《東京夢華錄》及《東坡志林》記載,北宋時就有專門「說三分」的說書人。宋、元、金的戲曲中,也出現不少三國的相關戲劇,其中已出現明顯的「尊劉貶曹」的傾向,因此屬於劉備一方的武將常被視為正義的代表。 趙雲在《三國志平話》中登場時為袁紹之將,當時劉備失了徐州,與關張相失,欲向袁譚借兵以討曹操,袁譚久不能決,因此在晚上歸館之後,帶酒口念短歌一首,歌曰: 天下大亂兮,黃巾遍地;四海皇皇兮,賊若螻蟻。曹操無端兮,有意為君;獻帝無力兮,全無靠倚。我合有志兮,復興劉氏。袁譚無仁兮,歎息不已! 此時,西廊下有一將聽得玄德此歌,應聲而和曰: 我有長劍,則空揮歎息。朝內不正,則賊若蛟虯。壯士潛隱,則風雷未遂。欲興干戈,則朝廷有倚。英雄相遇,則扶持劉邦。斬除曹賊,則與君一體! 此將即為常山趙子龍也。 後來趙雲便以劉備為仁德之人,捨了袁紹跟隨劉備。之後劉備、趙雲聽說古城有一「無姓大王」,使一條槍丈八蛇矛,萬人難敵。劉備懷疑是張飛,趙雲便出戰「無姓大王」,硬戰六十合,趙雲氣力不佳,敗回馬本陣裡來。劉備乃認出「無姓大王」果然就是張飛,兄弟相認。 當陽長坂一役,趙雲單馬入曹軍中,欲尋劉備家族,遇見糜夫人時,她右腹已受箭傷,深可見腸,在把阿斗託附給趙雲之後,於牆下身死。趙雲乃推倒牆,蓋其屍。之後趙雲懷抱阿斗南走,撞入曹軍軍陣,曰:「我於百萬軍中與主公救阿斗!」後有詩曰: 奇哉趙子龍,凜凜一心忠;先主敗荊州,家族又不從。一生不顧死,再入虎狼叢; 忠孝保弱子,敢當百萬雄。春秋有伍相,漢世有子龍;到今千載後,誰不仰高風? 趙雲血戰之後抱著阿斗終於見到劉備。劉備接過阿斗,擲於地上曰:「為辱子,幾乎折了吾之良將趙雲!」。至劉備平定益州乃恩封五虎將軍,將關公封寿亭侯,張飛封西長侯,馬超封定遠侯,黃忠封定亂侯,趙雲則封為立國侯,被世人称為“蜀國五大將”。 《三國志平話》雖然文筆粗鄙,與歷史大勢不符處甚多,但已可看出《三國演義》的基礎。其中描寫古城會時,趙雲曾戰敗於張飛;當陽長坂一役,趙雲亦只射殺一將;恩封五虎將軍時,趙雲居於末位,對照明代《三國演義》中的描寫,可以明顯看出趙雲在民間傳說形象的提升。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為明人羅貫中所著,他將《三國志平話》大幅改寫,多以歷史史實為基礎,增加了元宋時說書話本和戲劇中的精彩部分,大幅擴充內容,使《三國演義》成為中國小說史上影響力深遠的巨著。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為趙雲塑造的形象,是一名威武雄壯、武藝高強、忠義勇敢、賢慈愛民的武將。使一条枪名曰涯角枪,又名亮银枪、龙胆亮银枪。 他一登場即和河北名將文醜大戰六十回合不分勝負,救了公孫瓚,曾和多名三國將領對戰,衝鋒陷陣从来未嘗敗績,在長坂坡救阿斗時,連續殺死曹營將領十餘員,還奪得有名寶劍曰「青釭劍」。子龍的驍勇善戰,連敵人曹操都為之震撼,派曹洪問子龍之姓名,子龍曰:「吾乃常山趙子龍也!」曹操知道後,想要捉子龍並降之,於是下令軍士不可放箭,但子龍還是逃回了劉備休憩處(這即是日後在祭祀趙雲之廟宇時,趙雲挺槍仗馬、懷抱幼主劉禪之塑像來源)。智取桂阳时,更是展现了他过人的机智和出众的谋略。隨諸葛亮吊祭周瑜時,因趙雲帶劍相隨,吳將無人敢動諸葛亮。漢水救黃忠時,讓魏國將領張郃、徐晃心驚膽戰,不敢迎敵。劉備去世之後,曹魏五路犯蜀,趙雲把守陽平關,一將當關,萬夫莫開。七十幾歲時仍為蜀軍前鋒,陣前斬殺被作者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的西涼大將韓德一門五將。 《三國演義》中劉備為漢中王時封趙雲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等五位將軍為蜀漢的「五虎上將」,五虎將之名因此成為人人朗朗上口的三國勇將代名詞。而趙雲又有許多機智應變、忠君為民的出色表現,因此在《三國演義》中的趙雲,其形象是文武雙全、近乎完美無缺的。 《三國演義》有贊趙雲詩曰: 紅光罩體困龍飛,征馬衝開長阪圍,四十二年真命主,將軍應得顯神威。 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昔日戰長阪,威風猶未減。突陣顯英雄,被圍施勇敢。鬼哭與神號,天驚並地慘。常山趙子龍,一身都是膽。 憶昔常山趙子龍,年登七十建奇功,獨誅四將來衝陣,猶似當陽救主雄。 常山有虎將,智勇匹關張。漢水功勳在,當陽姓字彰。兩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書忠烈,應留百世芳。 演義另寫道趙雲過世後,由趙雲的兩個兒子趙統、趙廣向皇帝劉禪報喪。劉禪聽聞趙雲過世,當場痛哭(比諸葛亮過世還悲傷),對趙雲的兩個兒子曰:「朕憶尚襁褓時,遭遇兵亂,因爾父所護乃全!」於是下令替趙雲厚葬之,再令趙雲之子襲承趙雲之位。 反三國演義 《反三國演義》的作者是民國時人周大荒,他自稱要「為一干英雄代造完成一統時局,為馬超、趙雲一時將領打抱不平,令其吐氣」,而將《三國演義》從徐庶收母信而歸曹操之後的情節完全翻案,改寫為《反三國演義》,並於1930年出版。 如周大荒所言,馬超、趙雲兩人成為全書主角,兩人一從北路、一從南路,分別掃蕩魏吳,最後一統天下。趙雲成為扭轉歷史發展的關鍵人物,不但救出徐母留下徐庶,還識破呂蒙白衣渡江之計,並與關羽一起夾擊許昌,會同蜀漢諸虎將擊敗司馬、東吳聯軍,改變了歷史走向。 也許是認為自古英雄配美人,作者還虛構一名武藝高超的西涼女將,馬超之妹馬雲祿,讓她嫁給趙雲,夫妻兩人一起作戰。 傳統戲劇 在傳統戲劇方面,趙雲在京劇中為著名的武生角色,特徵為扮相俊逸,身段威武穩健,嗓門洪亮。著名的京劇大師楊小樓便以扮演趙雲,表演《長阪坡》的劇目著稱,有「活趙雲、活子龍」的外號。 以趙雲為主要角色的京劇故事如下: 元雜劇中有「趙子龍膽大如斗」之說,並有「趙子龍大鬧塔泥鎮」一本,已失傳。而趙雲謹慎細心的特點亦被加以強調,出演趙雲的演員都會被特別要求,必須要表現出趙雲膽大而又細心的特點。 在一個早期流傳的故事中就有這樣的例子,有一次諸葛亮令趙雲率軍去攻取一座城池,諸葛亮事先策畫整個軍事計畫,何時出發、何時用餐、何時行軍、何時渡河、何時攻城都按表制定完成,趙雲只要照著既定的行程表執行即可。但是在趙雲出發之後,諸葛亮才發現計畫中有一個嚴重的疏失,即按照原定的時間,那條河正值漲潮,士兵們將無法渡河,當諸葛亮正在擔憂整個行動將會失敗的時候,卻傳回趙雲已按照預定的時間攻下城池的消息,原來趙雲知道河水會漲潮,在出發之前就已經先準備好渡河用的舟筏,因此順利完成計畫。在這個早期故事中,趙雲謹慎細心的程度甚至在諸葛亮之上。 影視 電影 電影《诸葛孔明》(1996年):由惠天赐飾演。 香港電影《超時空要愛》 (1998年):由李楓飾演的鄭霜霜,在跨越時空去到三國後化身趙雲。 韓國與香港合拍電影《三國志之見龍卸甲》(2008年):由劉德華飾演。 中國電影《赤壁》(2008年)/電影《赤壁:決戰天下》:由胡軍飾演。 香港電影《越光寶盒》(2010年):由鄭中基飾演的清一色,在跨越時空去到三國後化身趙雲。 中國網路電影《三國之戰神無雙》(2019年):由魏宗万飾演。 中國網路電影《趙子龍》(2020年):由賀軍翔飾演。 日本電影《新解釋·三國志》(2020年):由岩田剛典飾演(台配:宋昱璁)。 電視劇 麗的電視本港台電視劇集《三國春秋》(1976年):由徐小明飾演 湖北电视台電視劇《諸葛亮》(1985年):由袁新民、张大万飾演 香港亞洲電視劇集《諸葛亮》(1985年):由汤镇宗飾演 電視劇《关公》(1992年):由张建刚飾演 中國中央電視台電視劇《三國演義》(1994年):由張山、楊凡、侯永生飾演。 台灣華視電視劇《关公》(1996年):由謝祖武飾演。 電視劇《武圣关公》(2004年):由金波飾演。 台灣八大電視劇《終極三國》(2009年):由班傑飾演。 中國電視劇《三国》(2010年):由聶遠飾演。 香港無綫電視翡翠台電視劇《回到三國》(2012年):由張松枝飾演。 中國湖南衛視電視劇《武神趙子龍》(2016年):由林更新飾演。 中國優酷網絡劇《虎嘯龍吟》(2017年):由肖榮生飾演。 中國優酷網路劇《終極三國》(2017年):由SpeXial-Evan飾演。 游戏 三國趙雲傳系列:臺灣第三波公司發行,戰場動作遊戲以趙雲為主角,虛構趙雲的一生,玩家操縱著趙雲在戰場上斬殺敵人。採用A.RPG的遊戲模式,繼續體現趙雲衝鋒陷陣、血染征袍的軍旅生涯;但是後作和前作不同的是,在戰鬥方面有了更大的突破,許多都是雙方甚至幾方士兵的大廝殺,攻堅戰、救援戰、突圍戰、夜襲戰、心理戰這些只能在文字和現實中存在的各種經典的戰術如今都將得以一一重現在遊戲進程之中,因此無論是場面上還是氣勢上都會比要壯大許多。 傲世蒼龍趙雲傳:臺灣捷生資訊發行,策略模擬遊戲。由玩家操作趙雲及其軍隊,進行模擬戰略,以完成各關卡任務。
30型炮作为防空武器。105毫米高射炮与沙恩霍斯特级所使用的相同,分布于第一层舰艛。在俾斯麦号于1941年沉没后,提尔皮茨号将两门舰舯炮转移至艏部以改善射界。十六门炮由四座指挥,其中两个设于司令塔后方,三号位设于主桅杆后方,第四个则直接设于采撒炮塔后方。提尔皮茨号的射击指挥仪有保护穹顶覆盖,而俾斯麦号则没有。 37毫米83倍径高射炮为双联装,设置在上层建筑内。炮架的回旋和俯仰均依靠人力,但配有垂直-侧倾双轴稳定仪 。全舰共备37毫米弹药32,000发。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最初装备了十二门20毫米单管高射炮,并随时间推移而有所加装。俾斯麦号除了单管炮座外还拥有一对四联装20毫米炮架,总计二十门20毫米炮。而在提尔皮茨号的服役生涯期间,采用单管或四联装的20毫米炮共增加至72门。 装甲 一战结束后,列强海军陆续在新建战列舰上采用了理念,加强炮塔、弹药库、锅炉舱和轮机等要害部位防护,取消非关键部位的装甲防护,在装甲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生存能力。德国由于在一战战败后被禁止设计建造主力舰,出现了近20年的空窗期。因此在设计俾斯麦级时,德国设计师沿用的还是1913年德帝國海軍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装甲布局,装甲重量被均匀分布于全舰。 俾斯麦级主装甲带的防御目标为,在的距离上抵御与自身主炮口径相同的380毫米穿甲弹射击。为此在水线上布置了厚度为220-320毫米的克虏伯表面硬化钢板(Krupp Cementite, Neuer Art),主装甲带占水线长度达到了空前绝后的70%。美国海军战后的实弹测试显示,这种装甲板与英国战列舰使用的渗碳装甲板相当,且明显优于美国自用的A级装甲板。装甲板为垂直安装,并没有使用他国战列舰依靠来提高防护力的设计;最厚的320毫米装甲板用于防护炮塔、弹药库和轮机舱所处的中央部分,至下层逐渐减薄为170毫米。主装甲带两端的装甲隔壁厚220毫米。跟同时期的其他战列舰相同,德国在布置俾斯麦级装甲时没有充分考虑航空炸弹的威胁,其上层甲板只有50毫米厚。不过,俾斯麦级在主甲板以下轮机室以上、水线附近还另有一层装甲甲板,在舰舯为100至120毫米厚,向舰艏及舰艉则分别逐渐变薄至60毫米和80毫米,装甲板在水线附近有向下25度的倾角。由于装甲甲板在舰体上的位置过低,受箱形防护区保护的内部区划相对较少,这与同时代采用高置于舰体的单层厚装甲甲板的英美设计形成了鲜明对比。水线以下的侧舷装甲板厚45毫米,装甲板外布置有淡水舱、燃油舱和水密隔艙。舰体外壳为53毫米厚的高弹性匀质钢(Wotan Weich),水下防护可抵御250千克TNT炸药。 前司令塔顶部及侧面分别有200毫米和350毫米厚,而测距仪的顶部和侧面则分别为100和200毫米厚。后部舰桥的装甲明显较薄:其中顶部为50毫米、侧面为150毫米,而后测距仪的顶部和侧面亦分别仅有50和100毫米。主炮炮塔的防护相对良好:炮塔正面为厚360毫米的克虏伯装甲、并带有220毫米的、顶部130毫米、侧面220毫米、后部360毫米、炮塔基座装甲厚340毫米。因此,俾斯麦级的装甲总重达18,700吨(仅次于大和级战列舰的22,895吨),占全舰重量达40%,高居二战战列舰之首。虽然因没有采用集中防御设计,导致主装甲带、水线、甲板、炮塔等要害处的装甲等效厚度均低于同期英国的英王乔治五世级或法国的黎塞留级,但因其全面防护及穹甲设计,使得俾斯麦级在近距离战斗中防护效果更好。并且俾斯麦级的副炮防护力要比其竞争对手更强。150毫米炮塔的顶部、侧面和正面装甲分别有35毫米、40毫米和100毫米厚;105毫米炮则有20毫米厚的炮盾。 建造 作为同级的首制舰,俾斯麦号于1936年7月1日在汉堡的布洛姆-福斯船厂开始进行龙骨架设。该舰被分配的建造编号为509,合同名称则定为“汉诺威号代舰”(),以作为旧战列舰汉诺威号的替代品。它于1939年2月14日下水,阿道夫·希特勒出席了相关仪式,并由舰名出处、奥托·冯·俾斯麦的孙女主持为舰只命名。与其它德国主力舰一样,俾斯麦号最初是建有直立舰艏。但通过其它舰只的经验表明,俾斯麦号有必要在舾装期间安装飞剪形舰艏。舰只于1940年8月24日投入舰队服役,受海军上校恩斯特·林德曼指挥。三周后,舰只离开汉堡前往波罗的海进行,12月再返回进行最终的舾装工作。进一步的检验和测试于次年3月至4月在波罗的海完成,随后,俾斯麦号以活动状态被安置。 提尔皮茨号的龙骨于1936年10月20日在威廉港的战海军造船厂安放,建造编号为128。它是根据“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代舰”()的合同名称订购,以取代陈旧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战列舰。提尔皮茨号得名于一战前公海舰队的构建者、海军元帅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他的女儿,伊尔莎·冯·哈塞尔()于1939年4月1日在下水仪式上为舰只命名。舾装工作一直持续至1941年2月,并于2月25日投入舰队服役。提尔皮茨号随后进行了一系列的试航,先是北海,然后在波罗的海。 同级舰 服役历史 俾斯麦号 在俾斯麦号入役后,海军总司令部制定了一项至北大西洋的计划。行动原本要求的兵力是由俾斯麦号、提尔皮茨号以及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所组成。由于提尔皮茨号于1941年5月仍未准备好服役,而沙恩霍斯特号正进行大修;兵力被减少至俾斯麦号、格奈森瑙号和欧根亲王号。但随着格奈森瑙号受到英国对布雷斯特的轰炸袭击而受损,致使当局决定仅由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实施这项行动。海军上将君特·吕特晏斯被任命为这两艘舰只的总指挥。 5月19日凌晨,俾斯麦号离开戈滕哈芬向北大西洋进发。在穿越丹麦地带的同时,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遭遇了瑞典巡洋舰;后者将所见通过瑞典海军传达至英国海军驻斯德哥尔摩专员。英国皇家空军遂对挪威峡湾展开空中侦察,以确认所见。而在挪威,吕特晏斯上将未能补充俾斯麦号在首段航程消耗掉的约1000吨燃料。 至5月23日,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已经到达丹麦海峡。那天傍晚,英国重巡洋舰和曾短暂与俾斯麦号交火,继而退后以跟踪德国舰只。在翌日06:00,俾斯麦号的瞭望员发现了战列巡洋舰胡德号和新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的桅杆。英国军舰径直驶向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然后试图转舵使双方兵力处于大致平行的航向。在转舵过程中,至少有一枚俾斯麦号的380毫米炮穿透了胡德号艉部的一个弹药舱,这导致了灾难性的爆炸并摧毁了该舰。胡德号的1421名船员中仅余3人生还。接着,德国舰只将火力集中转向威尔士亲王号,迫使其撤离。俾斯麦号并非毫发无损;威尔士亲王号直接命中其舰艏,造成了大约2000吨的进水。此外舰只还开始漏油,这让英国人更容易追踪它。 退避后的威尔士亲王号与萨福克号及诺福克号会合;它在傍晚18:00左右再度短暂与俾斯麦号交火,但双方均未取得命中。在此时,共有19艘军舰参与了对俾斯麦号的追击。这包括六艘战列舰及战列巡洋舰、两艘航空母舰,以及一些巡洋舰和驱逐舰。在与威尔士亲王号的第二次交战后,吕特晏斯分遣欧根亲王号继续行动,而俾斯麦号则驶向港口。5月24日午夜前不久,从胜利号航空母舰起飞、隶属的一批剑鱼式鱼雷轰炸机向俾斯麦号发动攻击。一枚鱼雷命中了舰舯,但并未造成严重破坏。爆炸的冲击力加上俾斯麦号的高速移动,破坏了在早前战斗中伤害中经临时修缮的堵漏。其速度被迫降低至以减少进水,并由维修团队对重新开裂的创口进行处理。 5月25日早,俾斯麦号以一次绕大圈的折返越过了其追逐者。这项操纵使其成功摆脱了英舰,后者遂转向西行试图找出俾斯麦号。尽管如此,吕特晏斯上将却并不知道他已脱离英国人,并且发出了一系列的无线电传输,这些信号被英国人截获,进而对他所处的方位进行粗略修正。鉴于舰只已经受损,吕特晏斯决定前往德占法国而不是继续他的使命。5月26日上午,一架的PBY卡特琳娜水上飛機在距布雷斯特西北约处发现俾斯麦号;若以当时的航速,它在24小时内便可到达U型潜艇和空军的保护范围内。英国唯一足够接近能让它慢下来的兵力仅剩航空母舰皇家方舟号及其护航者——战列巡洋舰声望号。在大约20:30,隶属第的十五架剑鱼式鱼雷轰炸机从皇家方舟号起飞,发动对俾斯麦的攻击。有三枚鱼雷据信命中了舰只;其中前两枚未能对舰只造成严重伤害,但第三枚命中卡死了俾斯麦号的舵机,使其难以向右转舵。损伤无法修复,舰只开始绕圈航行,并落入追逐者的包围中。 在剑鱼机袭击约一个小时后,吕特晏斯向设于巴黎的海军集团西线总部发送了以下信息:“舰只无法操纵。我们将战斗至最后一发弹药。元首万岁!”。在翌日早晨08:25,跟随在身后的战列舰罗德尼号率先开火。俾斯麦号于三分钟后还击,但在09:02,罗德尼号的一枚16英寸炮摧毁了俾斯麦号的前炮塔。半小时后,俾斯麦号的后炮塔亦已哑火。至10:15左右,两艘英国战列舰停火,其目标已成为一具燃烧着的残骸。英国人的燃料此时已经严重不足,但俾斯麦号尚未沉没。重巡洋舰遂向瘫痪的舰只发射了几枚鱼雷,致使其向左舷侧剧烈横倾。大约在多塞特郡号袭击的同时,轮机舱人员在轮机舱内点燃了自沉的炸药引线。因此,对于俾斯麦号沉没的直接原因至今仍存在较大争议。只有110名幸存者被英国人救起,后者在发现U型潜艇接近后离开现场。另有5人获德国船只救起。 提尔皮茨号 提尔皮茨号在1941年2月25日投入德国海军服役后的首个行动,是对德国入侵苏联后、可能试图逃脱的波罗的海舰队起到威慑作用。它与装甲舰舍尔海军上将号以及轻巡洋舰莱比锡号、纽伦堡号和科隆号集结在一起,于奥兰群岛巡逻了数日,然后返回基尔。1942年1月14日,提尔皮茨号离开德国水域前往挪威,并于17日抵达。
高射炮 在竣工时,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配备了十六门设于八座双联装炮架内的105毫米 SK C/28高射炮、十六门设于八座双联装炮架内的37毫米SK C/30型以及十二门使用独立炮架的20毫米Flak 30型炮作为防空武器。105毫米高射炮与沙恩霍斯特级所使用的相同,分布于第一层舰艛。在俾斯麦号于1941年沉没后,提尔皮茨号将两门舰舯炮转移至艏部以改善射界。十六门炮由四座指挥,其中两个设于司令塔后方,三号位设于主桅杆后方,第四个则直接设于采撒炮塔后方。提尔皮茨号的射击指挥仪有保护穹顶覆盖,而俾斯麦号则没有。 37毫米83倍径高射炮为双联装,设置在上层建筑内。炮架的回旋和俯仰均依靠人力,但配有垂直-侧倾双轴稳定仪 。全舰共备37毫米弹药32,000发。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最初装备了十二门20毫米单管高射炮,并随时间推移而有所加装。俾斯麦号除了单管炮座外还拥有一对四联装20毫米炮架,总计二十门20毫米炮。而在提尔皮茨号的服役生涯期间,采用单管或四联装的20毫米炮共增加至72门。 装甲 一战结束后,列强海军陆续在新建战列舰上采用了理念,加强炮塔、弹药库、锅炉舱和轮机等要害部位防护,取消非关键部位的装甲防护,在装甲重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生存能力。德国由于在一战战败后被禁止设计建造主力舰,出现了近20年的空窗期。因此在设计俾斯麦级时,德国设计师沿用的还是1913年德帝國海軍巴伐利亚级战列舰的装甲布局,装甲重量被均匀分布于全舰。 俾斯麦级主装甲带的防御目标为,在的距离上抵御与自身主炮口径相同的380毫米穿甲弹射击。为此在水线上布置了厚度为220-320毫米的克虏伯表面硬化钢板(Krupp Cementite, Neuer Art),主装甲带占水线长度达到了空前绝后的70%。美国海军战后的实弹测试显示,这种装甲板与英国战列舰使用的渗碳装甲板相当,且明显优于美国自用的A级装甲板。装甲板为垂直安装,并没有使用他国战列舰依靠来提高防护力的设计;最厚的320毫米装甲板用于防护炮塔、弹药库和轮机舱所处的中央部分,至下层逐渐减薄为170毫米。主装甲带两端的装甲隔壁厚220毫米。跟同时期的其他战列舰相同,德国在布置俾斯麦级装甲时没有充分考虑航空炸弹的威胁,其上层甲板只有50毫米厚。不过,俾斯麦级在主甲板以下轮机室以上、水线附近还另有一层装甲甲板,在舰舯为100至120毫米厚,向舰艏及舰艉则分别逐渐变薄至60毫米和80毫米,装甲板在水线附近有向下25度的倾角。由于装甲甲板在舰体上的位置过低,受箱形防护区保护的内部区划相对较少,这与同时代采用高置于舰体的单层厚装甲甲板的英美设计形成了鲜明对比。水线以下的侧舷装甲板厚45毫米,装甲板外布置有淡水舱、燃油舱和水密隔艙。舰体外壳为53毫米厚的高弹性匀质钢(Wotan Weich),水下防护可抵御250千克TNT炸药。 前司令塔顶部及侧面分别有200毫米和350毫米厚,而测距仪的顶部和侧面则分别为100和200毫米厚。后部舰桥的装甲明显较薄:其中顶部为50毫米、侧面为150毫米,而后测距仪的顶部和侧面亦分别仅有50和100毫米。主炮炮塔的防护相对良好:炮塔正面为厚360毫米的克虏伯装甲、并带有220毫米的、顶部130毫米、侧面220毫米、后部360毫米、炮塔基座装甲厚340毫米。因此,俾斯麦级的装甲总重达18,700吨(仅次于大和级战列舰的22,895吨),占全舰重量达40%,高居二战战列舰之首。虽然因没有采用集中防御设计,导致主装甲带、水线、甲板、炮塔等要害处的装甲等效厚度均低于同期英国的英王乔治五世级或法国的黎塞留级,但因其全面防护及穹甲设计,使得俾斯麦级在近距离战斗中防护效果更好。并且俾斯麦级的副炮防护力要比其竞争对手更强。150毫米炮塔的顶部、侧面和正面装甲分别有35毫米、40毫米和100毫米厚;105毫米炮则有20毫米厚的炮盾。 建造 作为同级的首制舰,俾斯麦号于1936年7月1日在汉堡的布洛姆-福斯船厂开始进行龙骨架设。该舰被分配的建造编号为509,合同名称则定为“汉诺威号代舰”(),以作为旧战列舰汉诺威号的替代品。它于1939年2月14日下水,阿道夫·希特勒出席了相关仪式,并由舰名出处、奥托·冯·俾斯麦的孙女主持为舰只命名。与其它德国主力舰一样,俾斯麦号最初是建有直立舰艏。但通过其它舰只的经验表明,俾斯麦号有必要在舾装期间安装飞剪形舰艏。舰只于1940年8月24日投入舰队服役,受海军上校恩斯特·林德曼指挥。三周后,舰只离开汉堡前往波罗的海进行,12月再返回进行最终的舾装工作。进一步的检验和测试于次年3月至4月在波罗的海完成,随后,俾斯麦号以活动状态被安置。 提尔皮茨号的龙骨于1936年10月20日在威廉港的战海军造船厂安放,建造编号为128。它是根据“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代舰”()的合同名称订购,以取代陈旧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战列舰。提尔皮茨号得名于一战前公海舰队的构建者、海军元帅阿爾弗雷德·馮·鐵必制。他的女儿,伊尔莎·冯·哈塞尔()于1939年4月1日在下水仪式上为舰只命名。舾装工作一直持续至1941年2月,并于2月25日投入舰队服役。提尔皮茨号随后进行了一系列的试航,先是北海,然后在波罗的海。
偶发艺术 最少派艺术 观念艺术 人体艺术 硬边艺术 造型艺术 大地艺术
硬边艺术 造型艺术 大地艺术 装饰艺术 光效应艺术 具象艺术 空间艺术 流行艺术 环境艺术 计算机艺术
reprinted in: Bonnet, Marguerite, ed. (1988). Oeuvres complètes, 1:328. Paris: Éditions Gallimard. 其他著作 Ades, Dawn. Surrealism in Latin America: Vivisimo Muerto, Los Angeles: Getty Publications, 2012. Alexandrian, Sarane. Surrealist Art London: Thames & Hudson, 1970. Apollinaire, Guillaume 1917, 1991. Program note for Parade, printed in Oeuvres en prose complètes, 2:865-866, Pierre Caizergues and Michel Décaudin, eds. Paris: Éditions Gallimard. Allmer, Patricia (ed.) Intersections – Women Artists/Surrealism/Modernism, Rethinking Art's Histories series,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16. Allmer, Patricia and Donna Roberts (eds) ‘“Wonderful Things” – Surrealism and Egypt’, Dada/Surrealism, University of Iowa, 20:1, 2013. Allmer, Patricia (ed.) Angels of Anarchy: Women Artists and Surrealism, London and Manchester: Prestel and Manchester Art Gallery, 2009. Allmer, Patricia and Hilde van Gelder (eds.) Collective Inventions: Surrealism in Belgium, Leuven: Leuven University Press, 2007. Allmer, Patricia and Hilde Van Gelder (eds.) ‘The Forgotten Surrealists: Belgian Surrealism Since 1924’, Image [&] Narrative, no. 13, 2005. Brotchie, Alastair and Gooding, Mel, eds. A Book of Surrealist Games Berkeley, California: Shambhala, 1995. . Caws, Mary Ann Surrealist Painters and Poets: An Anthology 2001, MIT Press. Chadwick, Whitney. Mirror Images: Women, Surrealism, and Self-Representation. The MIT Press, 1998. Chadwick, Whitney. Women Artists and the Surrealist Movement. 1985, Bulfinch Press. Durozoi, Gerard, History of the Surrealist Movement Translated by Alison Anders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4. . Flahutez, Fabrice, Nouveau Monde et Nouveau Mythe. Mutations du surréalisme de l'exil américain à l'écart absolu
of Surrealism containing the first, second and introduction to a possible third manifesto, the novel The Soluble Fish, and political aspects of the Surrealist movement. . What is Surrealism?: Selected Writings of André Breton. . Conversations: The Autobiography of Surrealism (Gallimard 1952) (Paragon House English rev. ed. 1993). . The Abridged Dictionary of Surrealism, reprinted in: Bonnet, Marguerite, ed. (1988). Oeuvres complètes, 1:328. Paris: Éditions Gallimard. 其他著作 Ades, Dawn. Surrealism in Latin America: Vivisimo Muerto, Los Angeles: Getty Publications, 2012. Alexandrian, Sarane. Surrealist Art London: Thames & Hudson, 1970. Apollinaire, Guillaume 1917, 1991. Program note for Parade, printed in Oeuvres en prose complètes, 2:865-866, Pierre Caizergues and Michel Décaudin, eds. Paris: Éditions Gallimard. Allmer, Patricia (ed.) Intersections – Women Artists/Surrealism/Modernism, Rethinking Art's Histories series,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2016. Allmer, Patricia and Donna Roberts (eds) ‘“Wonderful Things” – Surrealism and Egypt’, Dada/Surrealism, University of Iowa, 20:1, 2013. Allmer, Patricia (ed.) Angels of Anarchy: Women Artists and Surrealism, London and Manchester: Prestel and Manchester Art Gallery, 2009. Allmer, Patricia and Hilde van Gelder (eds.) Collective Inventions: Surrealism in Belgium, Leuven: Leuven University Press, 2007. Allmer, Patricia and Hilde Van Gelder (eds.) ‘The Forgotten Surrealists: Belgian Surrealism Since 1924’, Image [&] Narrative, no. 13, 2005. Brotchie, Alastair and Gooding, Mel, eds. A Book of Surrealist Games Berkeley, California: Shambhala, 1995. . Caws, Mary Ann Surrealist Painters and Poets: An Anthology 2001, MIT Press. Chadwick, Whitney. Mirror Images: Women, Surrealism, and Self-Representation. The MIT Press, 1998. Chadwick, Whitney. Women Artists and the Surrealist Movement.
馬騰(?-212年),字寿成,東漢末年群雄之一,被召進京為卫尉。身长八尺有余,身体洪大,面鼻雄异,为人贤良忠厚,受众人尊敬。後因馬超起兵反曹被殺。 韩遂(140年代-215年):原名韩约,字文约,凉州金城郡(今甘肃省兰州市)人。东汉末年军阀、将领,汉末群雄之一。马超养父,享年七十余岁。 兄弟 馬休,馬超之弟。被召進京為奉車都尉。後因馬超起兵反曹被殺。 馬鐵,馬超之弟。被召進京為騎都尉。後因馬超起兵反曹被殺。 馬岱,馬超堂弟。一直跟隨馬超,位至平北将军,成為蜀漢重要將領並在諸葛亮死後聽從楊儀之命斬殺魏延。 另有兄弟为韩遂所杀。 妻 楊氏,馬超妻,在戏剧中称为杨婉。 董氏,馬超庶妻,馬超投劉備時,留於漢中。曹操打敗張魯後,將其賜給张鲁的下属閻圃。 子女 馬秋,馬超和董氏之子。馬超投劉備時,留於漢中。曹操打敗張魯後,将其交給張魯處置,張魯殺了他。 馬承,馬超之子,嗣侯。 馬桓,馬承之子,马超之孙,嗣侯。 馬氏,馬超之女,嫁給刘备之子安平王劉理。 另有和楊氏之子在冀城为梁宽、赵衢等所杀。 評價 陈寿在三國志評曰:「超阻戎負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窮致泰,不猶愈乎!」;「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 楊阜:「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若大軍還,不嚴為其備,隴上諸郡非國家之有也。」;「超强而无义。」;「馬超背父叛君,虐殺州將,豈獨阜之憂責,一州士大夫皆蒙其恥。」 曹操:「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几为小贼所困。」;「几为狡虏所欺。」;「关西兵精悍,坚壁勿与战。」 刘备:「朕以不德,獲繼至尊,奉承宗廟。曹操父子,世載其罪,朕用慘怛,疢如疾首。海內怨憤,歸正反本,暨于氐、羌率服,獯鬻慕義。以君信著北土,威武並昭,是以委任授君,抗颺虓虎,兼董萬里,求民之瘼。其明宣朝化,懷保遠邇,肅慎賞罰,以篤漢祜,以對于天下。」 荀彧:「關中將帥以十數,莫能相一,唯韓遂、馬超最彊。」 張魯部下:「有人若此不愛其親,焉能愛人?」 諸葛亮:「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 諸葛亮書予關羽:「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 周瑜:「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後患。」 王商:「超勇而不仁,见得不思义,不可以为唇齿。」 潘勖:「马超、成宜,同恶相济,滨据河、潼,求逞所欲。」 陈琳:「近者关中诸将复相合聚,续为叛乱,阻二华据河渭,驱率羌胡,齐锋东向,气高志远,似若无敌。」 彭羕:「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 楊戲的《季漢輔臣贊》中贊馬孟起:「驃騎奮起,連橫合從,首事三秦,保據河、潼。宗計於朝,或異或同,敵以乘釁,家破軍亡。乖道反德,託鳳攀龍。」 孫盛:「是以周鄭交惡,漢高請羹,隗囂捐子,馬超背父,其為酷忍如此之極也。」(《三國志‧高柔傳》裴注) 楊侃:「昔魏武與韓遂、馬超據潼關相拒,遂、超之才,非魏武敵也,然而勝負久不決者,扼其險要故也。」 姜敘母:「你背父(馬騰)之逆子,殺君(韋康)之桀賊,天地豈久容你,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視人乎!」 常璩:「汉末大乱,雄桀并起。若董卓、吕布、二袁、韩、马、张杨、刘表之徒,兼州连郡,众逾万计,叱吒之间,皆自谓汉祖可踵,桓、文易迈。」 赵蕤:「袁本初虎视河朔;刘景升鹊起荆州;马超、韩遂,雄据於关西;吕布、陈宫,窃命於东夏;辽河海岱,王公十数,皆阻兵百万、铁骑千群,合纵缔交,为一时之杰也。」 孔颖达:「汉末曹操与马超对语,徐晃与关羽对语,皆仇敌交言,而不能相取,亦何怪古之人乎?」 李商隐:「陇首云归,端溪遽逐。角岂触藩,臀终困木,海阔天尽,山深雾毒。许靖他乡,有名无禄;马超正色,宜歌反哭。何为善之无凭,而降灾之甚速!」 戎昱:「能持苏武节、不受马超勋。」 裴松之:「于时韩、马之徒尚狼顾关右,魏武不得安坐郢都以威怀吴会,亦已明矣。」 徐铉:「公侯必复,关西靡孟起之威。文武未坠,南郡被季长(马融)之德。存乎谱牒,无俟阐扬。」 李觏:「曹公用兵,不谓不善,而弗能以一矢加于孙权者,非持山川之险,亦以马超、韩遂在关西故也。」 何去非:「马超、韩遂之所纠合以拒公者,皆剧贼也。」 唐庚:「先主始王汉中......马超卒......基业未就而一时功臣相继沦谢,如有物夺之者。」 徐积:「蜀之将关张已先死,而姜维马超又后出。方戮力以战时,所用惟魏延。马谡数子又皆庸将,则蜀之所恃一武侯而已。」 萧常:「超去危即安,转祸为福,忠帅属士卒,前无坚对。」 程公许:「智勇绝伦,足以当一面。」 陈郁:「诸葛武侯荐马超于先主,关羽恐其出己右,移书问之,武侯曰:『可与益徳并驱争衡,然非髯将军比也。』羽闻而喜,余谓武侯此语,既不掩超之美,又有以结羽之心,深沉大畧可涯涘。」 郝经:「马超父子勇冠西州,与韩遂颉翥为寇,残灭三辅,垦伤汉室,董卓因之肆其蛇豕,汉遂以忘,天下分裂,不能归命有德,卒堕操手。阖门诛夷,债踣不悔,有勇无义,君子悼诸。然潼关之役,操几不免,孤剑来归,即厕关张之列,超亦人豪也哉。」;「超几获操,一时之雄!」 胡一桂:「蒋琬负社稷之器,马超兼文武之资,黄忠勇冠三军,庞统冠冕南州,董和、黄权、李严、吴壹、费观、彭羕、刘巴之徒。咸擢显要,尽其器能,谓冝可以复汉,祚吊遗黎,然卒局于一隅之蜀,而不能取中原块土!」 胡三省:「当此之时,关西之兵最为精强,而破于操者,法制不一也。」 陈亮:「关西诸将皆不足畏,所可惮者惟一马超。」;「曹公所以南失荆、西失蜀,而孙刘争雄,天下分裂。盖其失止于留马超,取荆州而患之。不可支卒至于此,故夫取天下之大计,不可以不先定也。」 赵居信:「勇冠三军则马超。」 罗贯中:「威震西凉立大功,渭桥六战最英雄。」;「西川马孟起,名誉震关中。信、布齐夸勇,关、张可并雄。渭桥施六战,安蜀奏全功。曹操闻风惧,流芳播远戎。」 李贽:「养子如马超,得人如许褚,俱快事也。」 谢肇淛:「汉季关、张称万人敌,岂独以勇力胜,忠肝义烈,盖有国士之风焉;不然,彼典韦、许褚、马超、曹彰等,非不并驱中原,碌碌何足比数也?」 徐孚远:「时则周东迁而依郑,唐西狩而相畋。盖有横海将军,闭门节度。独屯汧陇,马超不逐腾归;为定广韶,刘隐知迎薛至。徒属五百,田横之岛可居;男女数千,徐市之洲且据。于是永嘉流寓、京洛衣冠,都为王粲之依荆,曷异韦庄之入蜀。若张公煌言、曾公樱、沈公宸佺等,皆在于是。公以部党旧齿、宗匠盛名,非吴质之游于南皮,有应劭之甘于北面。儒术若卢植,皇甫许其起兵;名德惟李膺,景毅自言师事。遂乃同居军帐,亦联卿班;期励新勋,言敦昔款。李诉之敬裴度,能屈櫜鞬;王猛之在苻坚,恒商樽俎。凡有大事,相谘而行。」 张大龄:「当汉之衰,马超提一旅,曹孟德几为所摧,况其馀乎?呜呼!此凉之所以为凉也。」 陆深:「单马潼关会,阿瞒来送虏。不恨事无成,但恨事不武。马将军人中虎,力能捉曹公。眼当空许禇,英雄成败常有幸,舞阳杀人十四五。」 顾祖禹:「马超、韩遂挟羌胡之士而东,以曹操之用兵,几覆于潼关。幸而超、遂亦两相携贰,智计不立,卒以解散耳。终魏之世,关陇有事,必举国以争之。故以武侯、姜维之才智,而不获一逞也。」 毛宗崗:「五虎將中,關、張、趙、黃皆大將才也。若馬超,則丁為戰將,而不可為大將。其殺韋康,屠百姓,不得謂之仁矣;其不疑楊阜,不得謂之智矣。前既惑於曹操,而攻韓遂;後復歸於張魯,而拒玄德:此其識見,當在四人之下。」
王商:「超勇而不仁,见得不思义,不可以为唇齿。」 潘勖:「马超、成宜,同恶相济,滨据河、潼,求逞所欲。」 陈琳:「近者关中诸将复相合聚,续为叛乱,阻二华据河渭,驱率羌胡,齐锋东向,气高志远,似若无敌。」 彭羕:「卿为其外,我为其内,天下不足定也。」 楊戲的《季漢輔臣贊》中贊馬孟起:「驃騎奮起,連橫合從,首事三秦,保據河、潼。宗計於朝,或異或同,敵以乘釁,家破軍亡。乖道反德,託鳳攀龍。」 孫盛:「是以周鄭交惡,漢高請羹,隗囂捐子,馬超背父,其為酷忍如此之極也。」(《三國志‧高柔傳》裴注) 楊侃:「昔魏武與韓遂、馬超據潼關相拒,遂、超之才,非魏武敵也,然而勝負久不決者,扼其險要故也。」 姜敘母:「你背父(馬騰)之逆子,殺君(韋康)之桀賊,天地豈久容你,而不早死,敢以面目視人乎!」 常璩:「汉末大乱,雄桀并起。若董卓、吕布、二袁、韩、马、张杨、刘表之徒,兼州连郡,众逾万计,叱吒之间,皆自谓汉祖可踵,桓、文易迈。」 赵蕤:「袁本初虎视河朔;刘景升鹊起荆州;马超、韩遂,雄据於关西;吕布、陈宫,窃命於东夏;辽河海岱,王公十数,皆阻兵百万、铁骑千群,合纵缔交,为一时之杰也。」 孔颖达:「汉末曹操与马超对语,徐晃与关羽对语,皆仇敌交言,而不能相取,亦何怪古之人乎?」 李商隐:「陇首云归,端溪遽逐。角岂触藩,臀终困木,海阔天尽,山深雾毒。许靖他乡,有名无禄;马超正色,宜歌反哭。何为善之无凭,而降灾之甚速!」 戎昱:「能持苏武节、不受马超勋。」 裴松之:「于时韩、马之徒尚狼顾关右,魏武不得安坐郢都以威怀吴会,亦已明矣。」 徐铉:「公侯必复,关西靡孟起之威。文武未坠,南郡被季长(马融)之德。存乎谱牒,无俟阐扬。」 李觏:「曹公用兵,不谓不善,而弗能以一矢加于孙权者,非持山川之险,亦以马超、韩遂在关西故也。」 何去非:「马超、韩遂之所纠合以拒公者,皆剧贼也。」 唐庚:「先主始王汉中......马超卒......基业未就而一时功臣相继沦谢,如有物夺之者。」 徐积:「蜀之将关张已先死,而姜维马超又后出。方戮力以战时,所用惟魏延。马谡数子又皆庸将,则蜀之所恃一武侯而已。」 萧常:「超去危即安,转祸为福,忠帅属士卒,前无坚对。」 程公许:「智勇绝伦,足以当一面。」 陈郁:「诸葛武侯荐马超于先主,关羽恐其出己右,移书问之,武侯曰:『可与益徳并驱争衡,然非髯将军比也。』羽闻而喜,余谓武侯此语,既不掩超之美,又有以结羽之心,深沉大畧可涯涘。」 郝经:「马超父子勇冠西州,与韩遂颉翥为寇,残灭三辅,垦伤汉室,董卓因之肆其蛇豕,汉遂以忘,天下分裂,不能归命有德,卒堕操手。阖门诛夷,债踣不悔,有勇无义,君子悼诸。然潼关之役,操几不免,孤剑来归,即厕关张之列,超亦人豪也哉。」;「超几获操,一时之雄!」 胡一桂:「蒋琬负社稷之器,马超兼文武之资,黄忠勇冠三军,庞统冠冕南州,董和、黄权、李严、吴壹、费观、彭羕、刘巴之徒。咸擢显要,尽其器能,谓冝可以复汉,祚吊遗黎,然卒局于一隅之蜀,而不能取中原块土!」 胡三省:「当此之时,关西之兵最为精强,而破于操者,法制不一也。」 陈亮:「关西诸将皆不足畏,所可惮者惟一马超。」;「曹公所以南失荆、西失蜀,而孙刘争雄,天下分裂。盖其失止于留马超,取荆州而患之。不可支卒至于此,故夫取天下之大计,不可以不先定也。」 赵居信:「勇冠三军则马超。」 罗贯中:「威震西凉立大功,渭桥六战最英雄。」;「西川马孟起,名誉震关中。信、布齐夸勇,关、张可并雄。渭桥施六战,安蜀奏全功。曹操闻风惧,流芳播远戎。」 李贽:「养子如马超,得人如许褚,俱快事也。」 谢肇淛:「汉季关、张称万人敌,岂独以勇力胜,忠肝义烈,盖有国士之风焉;不然,彼典韦、许褚、马超、曹彰等,非不并驱中原,碌碌何足比数也?」 徐孚远:「时则周东迁而依郑,唐西狩而相畋。盖有横海将军,闭门节度。独屯汧陇,马超不逐腾归;为定广韶,刘隐知迎薛至。徒属五百,田横之岛可居;男女数千,徐市之洲且据。于是永嘉流寓、京洛衣冠,都为王粲之依荆,曷异韦庄之入蜀。若张公煌言、曾公樱、沈公宸佺等,皆在于是。公以部党旧齿、宗匠盛名,非吴质之游于南皮,有应劭之甘于北面。儒术若卢植,皇甫许其起兵;名德惟李膺,景毅自言师事。遂乃同居军帐,亦联卿班;期励新勋,言敦昔款。李诉之敬裴度,能屈櫜鞬;王猛之在苻坚,恒商樽俎。凡有大事,相谘而行。」 张大龄:「当汉之衰,马超提一旅,曹孟德几为所摧,况其馀乎?呜呼!此凉之所以为凉也。」 陆深:「单马潼关会,阿瞒来送虏。不恨事无成,但恨事不武。马将军人中虎,力能捉曹公。眼当空许禇,英雄成败常有幸,舞阳杀人十四五。」 顾祖禹:「马超、韩遂挟羌胡之士而东,以曹操之用兵,几覆于潼关。幸而超、遂亦两相携贰,智计不立,卒以解散耳。终魏之世,关陇有事,必举国以争之。故以武侯、姜维之才智,而不获一逞也。」 毛宗崗:「五虎將中,關、張、趙、黃皆大將才也。若馬超,則丁為戰將,而不可為大將。其殺韋康,屠百姓,不得謂之仁矣;其不疑楊阜,不得謂之智矣。前既惑於曹操,而攻韓遂;後復歸於張魯,而拒玄德:此其識見,當在四人之下。」 觉浪道盛:「后周宇文护以母在齐而缓之,马超弃父择主,固何如李傕也。无故使人缩高其亲,岂能望窦建德赦李勣之父乎。何可不审?独孤寒曰:『达人知事执之,固然先几远引,不受人之职,即可不殉人之难,此庄子休所谓养亲尽年者乎。』杖人叹曰:『既落人间业缘难避!』」 英廉:「若夫虎臣罴士,折冲宣力、马超囊足、铫期摄帻、渴赏捐躯实不乏人,而一闻如是者。」 王夫之:「兵之初起也,群雄互角,而操挟天子四面应之而皆碎。此无异故,吕布倏彼倏此而为众所同嫉,袁术则与袁绍离矣,袁绍则与公孙瓒竞矣,袁谭、袁尚则兄弟相雠杀矣,韩遂则与马超相疑矣,刘表虽通袁绍,视绍之败而不恤矣,皆自相灭以授曹氏之灭之也。」 蒋超伯:「此奏先列马超者,盖以马氏为西州右族,曹瞒所畏,新来归附,故首列之。」 李桓辑:「韩遂、马超;不离之,卒难破也。」 曾衍东:「回忆祝发,空王曾下长门之泪;堪笑割须,渭水空惊孟起之军。」 文祥:「初六日,由宝鸡起程,复渡渭水,河宽浪急船少,人多纷纷竞渡,恍如曹军之遇马超焉!」 徐鼒:「盖圣人大公无我之心,前后一揆。若执赵苞不孝之义,律以马超背父之条,则敝屣之弃,大舜可处海滨;杯羹之分,汉祖忍于置俎!英雄之事,非圣贤之心欤!」 卢弼:「马超勇力善战,抚有羌、胡,既兼陇右之众,又得张鲁之助,宜其所向无敌。」;「或遂、超各别单马会语,与超语时虑超之勇,而以褚随耳。」 蔡东藩:「马超猛将,韩遂庸奴,两人皆非曹操敌手。但操先轻视马超,当引兵北渡时,危坐不动,微许褚之翼操下船,几已为马超所毙矣。及已知超勇,始用贾诩计议,立马语遂,抹书间超,超刚而遂愚,适堕操计,此用兵之所以尚谋也。」;「马超多勇无谋,卒致上害父母,下及妻孥;设非投入刘备,则其身尚不能保,遑问与曹操为敌乎?」 冯玉祥:「千古英名基事汉,一篇遗疏痛仇曹。」 周大荒:「以人材论之,吕布马超之与张绣,盖在伯仲之间。」 尤俊:「官莫寻谢知县,将莫遇马威侯。」 万自律:「勇媲关张,威宣北魏;功昭蜀汉,绩著西凉。」 谢绍祯:「若论风貌诗书品,雄秀当推锦马超。」 民間藝術 《三國演義》中的馬超
尼羅河的源頭是白尼羅河的源流卡盖拉河,卡盖拉河由源自布隆迪南部的鲁武武河和源自卢旺达西南部的尼亞巴隆哥河汇合而成,卡盖拉河沿盧旺達和坦桑尼亞邊界北流,至乌干达边境折向东注入维多利亚湖,湖水在現已被歐文瀑布大壩取代的歐文瀑布所在地流出維多利亞湖,經過一系列險灘和瀑布後從基奥加湖西流入艾伯特湖,再北流為杰贝勒河,冲积形成了蘇德沼澤,於马拉卡勒附近接纳支流索巴特河后稱白尼羅河,在苏丹喀土穆附近與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西北部的塔纳湖的青尼罗河會合後始称尼罗河。 喀土穆以下的尼罗河流经气候干旱的热带沙漠,由于河床基岩软硬不同,形成一系列的瀑布和峡谷。在接纳阿特巴拉河後流量達到最大。自此往下因降水稀少,蒸发强烈,加上渗漏和灌溉用水,河水流量渐减。在第一瀑布处1971年建有阿斯旺高坝,形成纳赛尔水库。阿斯旺至开罗段切入砂岩和石灰岩地层,沿岸分布狭长的河谷平原,形成埃及的主要农业基地,开罗以下的河口段,河流分岔经拉希德和杜姆亚特两条河道入地中海,形成面积约2.4万平方千米的尼羅河三角洲。 水文 青尼罗河、白尼罗河和阿特巴拉河分别提供尼罗河总流量的58%、28%和14%。洪水期青尼罗河占68%,白尼罗河占10%,阿特巴拉河占22%;枯水期青尼罗河占17%,白尼罗河占83%,阿特巴拉河断流。阿斯旺附近的年均流量为每秒2639立方米。入海年均流量每秒2300立方米,年径流量约725亿立方米。白尼罗河的洪水在四月開始影响南蘇丹,七月衣索比亞的雨水導致青尼羅河暴漲,隨後開始影響埃及,洪水峰值出現在九月中旬,在開羅則延遲到十月,十一月和十二月河水水位迅速下降,從三月到五月,河流的水位處於最低點。 利用 尼罗河流域是非洲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尼羅河下游谷地和三角洲是古埃及文明的发祥地,古代埃及人一直利用尼羅河洪水进行灌溉,自十九世紀年代中期以來開始建造常年灌溉系統,通過攔河壩使尼羅河的水位全年保持在足夠高的水平,以供上埃及谷地的常年灌溉,現代埃及96%的人口和大部分工、农业生产集中在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地区。 埃及1971年竣工的阿斯旺大壩蓄水量為480億立方米,足以攔截所有洪水供旱季使用。阿斯旺大壩的建設使埃及的耕地面積增加了約728,500公頃,並將約295,400公頃的土地轉為常年灌溉。位于青尼罗河和白尼罗河之间的是苏丹最重要的农业基地,青尼羅河上的罗赛雷斯大坝和森納大壩為杰济拉平原的一萬多平方公里的農地提供灌溉用水。2011年,埃塞俄比亞開始在距離蘇丹邊界不遠的青尼羅河上修建復興大壩,引發埃及的強烈反對。 生態 流域内的熱帶雨林分佈於尼羅河與剛果河的分水嶺、部分維多利亞湖區和衣索比亞高原西南部,稀樹草原則覆蓋了衣索比亞高原和維多利亞湖區的大部分地區。蘇丹平原上主要是稀疏的灌木叢、多刺的樹木和開闊的草原,該地區在雨季時是沼澤地,特別是在南蘇丹中部的蘇德沼澤,從喀土穆向北則進入沙漠地帶。 大多數尼羅河魚類都是洄游魚類,許多在洪水季節在埃及河段覓食的魚群因為亞斯文大壩的建造已經減少或消失,分布於下游的尼羅河鱸魚重量可超過175磅,尼羅鱷在尼羅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區都有發現,但尚未進入上游的湖泊,河馬曾經在整個尼羅河流域中很常見,現在只在蘇德沼澤和南部還有种群棲息。 註釋
参考资料 非洲跨國河流 埃及河流 蘇丹河流 南蘇丹河流 衣索比亞河流 烏干達河流
Guy, R. K. "Cantor's Ordinal Numbers." In The Book of Numbers.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pp. 266-267 and 274, 1996. Sierpiński, W. (1965). Cardinal and Ordinal Numbers (2nd ed.). Warszawa: Państwowe Wydawnictwo Naukowe. Also defines ordinal operations in terms of the Cantor Normal Form. Patrick Suppes, Axiomatic Set Theory, D.Van Nostrand Company
定义 良序集定义 良序集合是在其中所有非空子集都有一个最小元素的有序集合:这等价于(至少在假定依赖选择公理下)说这个集合是全序的并且没有无限递减序列,這樣說可能較直觀。在实践中,良序的重要性體現於超限归纳法的應用,大致上它是声称,若有一性質可从一个元素的前驱传递到这个元素自身,那麼該性質必定对(给定良序集合的)所有元素成立。如果一个计算(计算机程序或游戏)的状态可以被良序,即在每一个步骤都伴随着“更低”的步骤的方式下,则这个计算必然会终止。 现在我们不想区分两个良序集合,如果它们只是在“它们元素的标记”上不同,或者更加形式的说:如果我们可以把第一个集合的元素和第二个集合的元素配對起來,使得如果在第一个集合中一个元素小于另一个元素,则在第二个集合中第一个元素的配对者也小于第二个元素的配对者,反之亦然。这种一一对应叫做序同构(或严格的递增函数),而这两个有序集合被称为序同构的,或相似的(明显的这是一个等价关系)。假定在两个有序集合之间存在一个序同构,这个序同构是唯一的:所以,把兩個集合視為本质上同一的,并寻求同构类型(类)的“规范”代表,就顯得很自然了。这就是序数所提供的作用,并且它还給任何良序集合的元素提供了规范的标记方式。 所以我们本质上希望定义序数为良序集合的同构类:就是说,作為“是序同构”這一等价关系的等价类。但是这涉及一个技术上的困难,事实上这个等价类實在太大了,所以在策梅洛-弗兰克尔集合论中並不是一個集合。但是这不是个严重的困难。我们称序数是在这个类中任何集合的序类型。 以等价类来定义序数 序数的最初定义,例如在《数学原理》中,把一個良序的序类型定義为,由类似(序同构)于这个良序的所有良序組成的集合。换句话说,序数是良序集合的等价类。这个定义在ZF和相关的公理化集合论中必须抛弃,因为这些等价类太大而不能是集合。但是这个定义,在类型论、蒯因的新基础集合论和有关的系统中仍可使用(就最大序数的布拉利-福尔蒂悖论,在這裡它給出了頗令人惊讶的另一種解决方式)。 序数的冯·诺伊曼定义 與其定义序数为良序集合的等价类,我们可以尝试定义它为(规范的)代表这个类的某个特定良序集合。因此我们希望把序数构造为特殊的良序集合,使得所有良序集合都同构于一个且只是一个序数。 冯·诺伊曼提议了巧妙的定义,现在被作为了标准:定义每个序数为特殊的良序集合,也就是在它之前的所有序数的集合。形式的说: 一个集合S是一个序数,当且仅当S中的元素在集合从属关系下為全序集,并且S的任意元素也是S的子集。 自然地,这样的一个集合S在集合包含關係下為良序集。这依赖于良基公理:所有非空集合B都有一个元素b不相交于B。 按此定義,自然数也是序数。(參見自然數的集合論定義)例如,2是4 = {0, 1, 2, 3}的一个元素,而2等于{0, 1},因而它是{0, 1, 2, 3}的子集。 可以通过超限归纳法证明,所有有限的良序集合都精确的同构于这樣構建的序数的其中一个。 进一步的,所有序数的元素也是序数自身。給定两个序数S和T,S是T的一个元素,当且仅当S是T的真子集。此外,要么S是T的一个元素,要么T是S的一个元素,要么它们是相等的。所以所有的序数集合都是全序集。事实上: 所有的序数集合都是良序集。这个重要结果一般化了“所有的自然数集合是良序集”此一事实,并允许我们自由地通过序数使用超限归纳法。 另一个推论是所有序数S都是完全由小于S的序数作为元素的一个集合。这个陈述以其他序数完全确定了所有序数的內部结构。它被用于证明关于序数的很多其他有用的结果。其中的一个例子是在序数间的次序关系的重要性質:所有的序数集合都有一个上确界,这个序数是通过取在这个集合中的所有序数的并集而获得的。另一个例子是所有序数的搜集不是集合的事实。因为所有序数只會是包含其他序数,從而所有序数的搜集的所有成员也是它的子集。所以,如果这个搜集是个集合,通过定义它自身将必定是个序数;那么它将是自身的成员,这跟正规公理矛盾。(请参见布拉利-福尔蒂悖论)。所有序数的类通常寫為"Ord"、"ON"或"∞"。 一个序数是有限的,当且仅当它的反序也是良序的,即当且仅当它的所有子集都有最大元素。 假設良序定理,所有集合都可加上良序關係。利用超窮遞歸可證明所有良序集都與某序數同構(即存在雙射使得a>b ⇔ f(a)>f(b))。有限集合所有良序關係都是同構的,若有n個元素,對應序數就是n。無限集合有無限的良序關係,如自然數集配以0<2<4<...<1<3<5<...對應的序數是ω+ω。 注意,序數的元素必然是序數,而序數的子集亦必然是序數。兩個序數是可以比較大小,即會存在單射f使得a>b ⇒ f(a)>f(b)。一個集合對應的最小序數,就是這集合的基數。 其他的定义方式 还有序数定义的其他现代公式化。这些定义在本质等价于上面给出的定义。下面给出其中的一个。一个类S被称为传递性的,如果S的每个元素x是S的子集,也就是。序数接着被定义为其成员也是传递的传递集合。从它得出成员们自身也是序数。注意使用了正规公理(基础公理)来证实这些序数通过包含(子集)是良序的。 超限归纳法 超限归纳法在任何良序集合中成立,但是它与序数的关系如此重要而值得在这里重申。 若有一性質可从小于给定序数α的序数的集合传递到α自身,則此性质對所有序数都成立。 就是说,如果“若P(β)对所有β<α为真,P(α)就为真”,则P(α)对所有α都为真。或者更加实际的说:为了证明性质P对所有序数α成立,你可以假定它对于所有β<α的更小的序数们已經是成立的。 超限递归 超限归纳不只能用来证明各種結論,而且还可以用于定义(这种定义方式通常称为超限递归—我们使用超限归纳法证明这个结果是良好定义的):形式陈述写起来太冗长,但重點在於,为了在序数α上定义一个(类)函数,你可以假定它对所有β<α更小的序数们已经定义了。你可以通过超限归纳法证明有且只有一个函数满足直到并包括α的递归公式。 下面是通过在序数上超限归纳定义的一个例子(后面还会给出):通过设F(α)是不在对于所有β<α的F(β)的集合中的最小序数,定义出一个函数F。注意我们如何假定F(β)在真正定义F的过程中是已知的:这种表面的悖论完全是超限归纳所允许的。现在实际上F(0)是有意义的,因为没有β<0,所以β<0的所有F(β)的集合是空集,所以F(0)必定是0(所有序数中最小的),现在我们知道了F(0),那么F(1)有意义(它是不等于F(0)=0的最小序数),以此类推(這裡的“以此类推”正正就是超限归纳)。不過,这个例子不是太有趣,因为对于所有序数α有F(α)=α:而这可以通过超限归纳严格的证明。 后继与极限序数 任何非零序数都有一个最小元素(就是零)。但它可以有或没有最大元素:42或ω+6有最大元素,而ω没有(没有最大自然数)。如果一个序数有最大元素α,则它是在α之后的下一个序数,它叫做后继序数,就是α的后继者,写做α+1。在序数的冯·诺伊曼定义中,α的后继者是,因为它的元素是α的那些元素和α自身。 不是后继者的非零序数叫做极限序数。使用这个术语的一个理由是,极限序数实际上是在拓扑意义上的所有更小序数的极限(参见序拓扑)。 相当一般的说,在 (αι<γ)是一个序数序列(由极限γ标定的族)的时候,并且如果我们假定 (αι)是递增的(αι<αι′只要ι<ι′),或者至少非递减的,我们定义它的极限是集合{αι}的最小上界,就是说大于这个序列任何一项的最小序数(总是存在)。在这个意义上,极限序数是所有(由自身标定的)更小序数的极限。 因此,所有序数要么是零,要么是一个后继者(有一个良好定义的前驱者),要么是极限。这个区别是重要的,因为很多通过超限归纳的定义依赖于它。经常地,在通过超限归纳在所有序数上定义一个函数F的时候,你定义F(0),和F(α+1)(假定F(α)已定义了),并接着对极限序数δ定义F(δ)为对所有β<δ的F(β)的极限(這裡的極限,要么是指上述的序数极限,要么是別的极限概念,如果F的值並非序數)。所以,在这个定义中有意思的步骤是后继步骤,而不是极限序数。这种函数(特别是非递减和接受序数值的F)被称为是连续的。我们将看到序数加法、乘法和指数作为它们的第二个参数的函数是连续的。 标定序数类 我们已经提到了任何良序集合都类似(序同构)于一个唯一的序数,或者换句话说,它的元素可以通过小于的序数以递增的方式标定。这尤其适用于任何的序数集合:任何的序数集合都自然的通过小于某个的序数来标定。对于序数的类(通过某个性质而定义的序数的搜集,可能对于形成一个集合太大了),带有稍微的修改同样成立:任何的序数类都可以用序数标定(并且在这个类是无界的时候,这使它处在与所有序数的类的类双射中)。所以我们可以自由的谈论在类中的第个元素(一般而言,第“0”个是指最小的,而第“1”个是次小的,以此类推)。形式上说,这个定义本質上是超限归纳法:一个类的第个元素被定义为(假定对于所有的情況已经定义了),大于对于所有的第个元素的最小元素。 又例如,我们可以应用它于极限序数的类:要么是极限要么是零的第个序数是(參見序數算術中關於序數乘法的定義)。类似的,我们可以考虑“加法不可分解”的序数(意味着它是非零序數,且不能是两个严格更小的序数的和):第个加法不可分解序数被标定为。标定序数类的技术经常在不动点的論述中有用:例如,使得的第个序数被写为。 闭无界集合与类 一个序数被称为是无界的或共尾的,当给定任何序数,总是有这个类的某个元素大于它的时候(则这个类必定是真类,就是说不能是集合)。它被称为是闭合的,如果在这个类中序数的一个序列的极限總會在这个类中:或者等价的说,当标定(类-)函数是连续的,即对于這个极限序数,(在这个类中第个序数)是所有对于的的极限;这在拓扑意义上对于序拓扑也是闭合的,(为了避免谈论在真类上的拓扑,你可能要求这个类与任何给定序数的交在序数的序拓扑上是闭合的,这再次是等价的)。 特别重要的序数类是闭合无界的。例如,所有极限序数的类是闭合且无界的:也就是說,总是有一个极限序数大于给定序数,而且极限序数的极限是极限序数。加法不可分解序数的类,序数的类,基数的类,都是闭合无界的;而正规基数的类是无界但不闭合的,序数的任何有限集合則是闭合但非无界的。 一个类是固定的,如果它与所有闭合无界类有非空交集。任何闭合无界类的超类都是固定的,並且固定类必然是无界的;但也有着不闭合的固定类,以及那些没有闭合无界子类的固定类(比如带有可数共尾性的所有极限序数的类)。因为两个闭合无界类的交集是闭合和无界的,所以固定类和闭合无界类的交集是固定的。但是两个固定类的交可以为空,比如带有共尾性ω的序数的类和带有不可数共尾性的序数的类。 與其考慮作適用於序數的(真)類的公式化定義,我们可以對在给定序数之下的序数的集合作公式化定義:极限序数的子集被称为是在之下无界的(或共尾的),假定小于的任何序数會小于在这个集合中的某个序数。更加一般的说,我们可以称任何序数的子集为共尾于,如果小于的所有序数會小于或等于在这个集合中的某个序数。稱这个子集下闭合,如果它对在内的序拓扑是闭合的,就是说,在这个集合中的序数的极限要么在这个集合中,要么等于自身。 序數算術 在序数上有三个常见运算:加法、乘法和(序数)指数。每个大致上都可以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定义:要么构造一個明確的良序集合去表示這個運算,要么使用超限递归。康托尔范式提供了一個表示序数的标准方式。所谓的"自然"算术运算保持了交换律,但代价是损失了连续性。 序数与基数
君王幸是中山后,建国如何号蜀都。”(《蜀》) 陳淵:“当时先主得关张,能使西川弱胜强。”(《默堂集·卷九》) 贯休:“龚遂刘宽同煦妪,张飞关羽太驱驰。”(《贺郑使君》) 岑参:“虏骑无数来,见君不敢当。汉将小卫霍,蜀将凌关张。”(《东归留题太常徐卿草堂》) 赵蕤:“(虞世南)曰:彼孔明者,命世之奇才,伊吕之俦匹,臣主同心,鱼水为譬,但以国小兵弱,斗绝一隅,支对二方,抗衡上国;若使与曹公易地而处,骋其长算,肆关、张之武,尽诸葛之文,则霸王之业成矣。”(《长短经》) 崔致遠: “军名定难,雅称关张之声;县号宜君,克符尧舜之德。”(《贺杀黄巢贼徒状》);“斯乃司徒相公镜於心而宽兮绰兮,枰於事而无偏无党,网罗隽彦,笼罩骁雄,於儒则沈谢呈才,於武则关张效力。”(《初投献太尉启》);“所谓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绛灌亦一时俊杰,关张非累世勋庸,镂姓名於金鼎玉锺,饰仪形於云台烟阁,永言尽美,孰敢争先?”(《徐州时溥司空·第二》) 桑叔文:“汉有汲黯,当朝为之正色。若非功高卫霍,名比关张,孰能有此荣贵。”(《唐故淮南节度讨击副使光禄大夫试殿中监兼泗州长史上柱国北平县开国伯田府君墓志铭》) 徐铉:“唐室崩离,诸侯角逐。吴武王奋桓文之举,我先君效关张之用。摧(生字“亠凶”,即脑字无月)略地,所向无前。功加于时,庆钟于后。”(《洪州丰城县李司空碑文》) 孔平仲:“狄青字汉臣。元昊叛,屡将兵出战,四年间大小二十五阵,八中流矢,人呼‘狄天使’,上观其仪表曰:‘朕之关张。’”(《孔氏谈苑》);“鼍鸣鱼跃尚恐惧,万一敌至谁敢当?邀看大船载旗鼓,闻说乃是关云长。”(《咏于将军诗》);“北人更欲生关羽,犹倚糜芳信士仁。 曹操雄心怀白马,董昭空自弄精神。”(《咏史下·关羽四首》) 曹勋:“帝谓关张勇,气吞豺虎群。忠诚昭白日,始卒翊明君。灭沿台躔耀,哀荣凤口坟。传家有贤嗣,泪血入江云。”(《杨和王挽章五首》) 李邦直:“天下義士,雲長之徒掉臂而徐去,管寧之屬浮海而避之。”(《魏论》) 谢采伯:“孙权运筹於内,刘备、诸葛亮、周瑜、关侯等,合谋并智,方拒得曹操,败之於赤壁,亦未为竒政縁。”(《密斋笔记·卷二》) 文天祥:“项籍、关侯、敖曹擒虎之流。”(《文山集·送彭叔英序》) 陈子微:“厦倾木不支,鼎重足先折。关张不终身,仪秦亦无舌。”(《本堂集·卷二十九》) 刘知幾:“关张以傲诞为将,桑霍以满盈居职。”(《思慎赋》) 员兴宗:“吾乡所遣骑,乃探骑耳。岂人人关张乎!”(《九华集·卷二十四》);“时乎不浑护强中擒吕布,神乎不盖藏万众取颜良。”(《九华集·卷二十四》) 綦崇礼:“以颇牧之才,关张之勇,尽护诸将,独殿一方,鏖兵苦战,则大敌为殱,据险守坚,则严师莫犯。”(《北海集•卷十一》) 李廌:“骈英雄则关张奋其武,登隽良则庞蒋善其职。”(《济南集·卷五》);“三方各虎踞,猛将皆成群。屹然万人敌,惟髯称绝伦。仗节气盖世,横矟勇冠军。”(《关侯庙》) 黄履翁:“古之烈士才略,则向宠、柳浑、蔡道贵、鲍昭。或晓畅军事,料敌万里;或勇比关张,或治绩显太原。”(《古今源流至论·别集卷四》) 汪藻:“决胜重围,飞、羽有万人之敌。”(《浮溪集·韩世忠除两镇节度使制》) 萧常:“羽飞万人之敌勇有余,而不知迹其行事。皆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少恩,此其所以败也。”(《续后汉书》) 刘克庄:“骨已朽黄泉下,传犹列青史中。猛朴时来宰相,关张运去英雄。”(《即事六言四首》);“甘宁关羽至今传,名将为神自古然。生不封侯三万户,死犹庙食数千年。”(《即事六言四首》) 方回:“万人为翰墨,无一曹思王。万人握干殳,无一关云长。”(《题来将军括苍送行卷》) 贾似道:“要知斗处关张勇,头小牙长体似金。”(《促织经·琵琶翅》) 何溟:“四海纷纷汉鼎移,将军委质愿扶持。欲除曹氏眼前害,岂料吴儿肘后欺?报国忠心千载著,复仇遗恨几人知。我因王事行郊邑,特向高坟酬一卮。”(《题大王冢》) 赵秉文:“壮如破敌,势甚擒贼,至如关羽义勇,张纲奋烈。取鲸鲵于坚阵,叱豺狼之当辙。”(《滏水集·古赋·海青赋》) 李俊民:“鼎足相吞势未分,谁能倾盖得将军?曹吴不是中原手,天下英雄有使君。”(《襄阳咏史·关将军庙》) 吴箕:“关云长有功于魏,舍之而去,不畔先主,此有古国士风,亦足以见先主之得人心。”(《常谈》) 岳飞:“一死何足道,要使后世书策知有岳飞之名,与关张辈功烈相仿佛耳。”(《金驼续编·卷二十八》) 龚开:“大刀关胜,岂云长孙。云长义勇,汝其后昆。”(《宋江三十六赞》) 郭允蹈:“关云长以万人之敌,弘护荆州,昭烈君臣以为长城,而轻躁寡谋,坠吕蒙之诡计。昭烈勇于一决,以争荆州,君臣于是俱失之矣!或谓:是后也,昭烈不自将,而孔明长啸以下荆州,则何如?曰:非孔明之志也。孔明固谓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之。又谓国贼曹操非孙权,又谓法孝直在,必能谏止上此行,孔明盖亦难之矣。曰:然则荆州遂可置之度外乎?曰:向使云长自江陵出襄阳,而益德、黄权有一人焉,为居守之计。则固可震撼中原,而无后顾之忧矣。云长既死,虽孔明亦未如之何也。”(《蜀鉴 ·昭烈败绩于猇亭》) 郑咸:“侯讳某,姓关氏,以忠义大节事蜀先主昭烈皇帝,为左右御侮之臣,官至前将军,假节钺。侯之名闻天下后世,虽老农稚子,皆能道之。然谓侯英武善战,为万人敌耳,此不足以知侯也。曹孟德以奸雄之资,挟天子以令中原,虎视邻国,谓‘本初犹不足数,而况其下乎?’独先主区区,欲较其力,而与之抗。然屡战而数败矣。士於此时,怀去就之计者,得以择主而事之。苟不明於忠义大节,孰肯抗强助弱,去安而即危者?夫爵禄富贵,人之所甚欲也。视万锺犹一芥之轻,比千乘於匹夫之贱者,岂有他哉,忠尽而义胜耳。侯以为曹公名为汉臣,实汉仇也。而先主固刘氏之宗种,侯尝受汉爵号矣。苟为择其所事,则当与曹乎?当与刘乎?曹、刘之不敌,虽愚者知之。巴蜀数郡,以当天下之半,其成功不可待也,而侯岂以此少动其心哉?秋霜之严,见日见则消;南金之坚,遇刚则折。而侯之忠义凛然,虽富贵在前,死亡居后,不可夺也。孔融、杨彪皆巨德元老,一日少忤曹公,乃戮而囚之。侯为曹公所得,不敢加无礼焉;比其去也,熟视而不敢追。然则侯之所本,胜曹公多矣。盖有以服其心而折其气,岂在行阵间乎!侯本解人,庙於郡城之西。庙久不治,里中父老相与经营,加完新焉。时维太守张公,别乘张公,相与为雍容镇静之政,而解民熙然乐之,日有馀暇,可以致力於神矣。然则神安其宅,厥有由哉。”(《重修庙记》) 张商英:“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鋩。月缺白易满,剑折尚带霜。势利寻常事,难屈志士肠。男儿有死节,可杀不可量。”(《咏辞曹事》) 张仲宣:“张辽运筹之方,可以归之於先轨;关羽搴旗之效,可以论之於后尘。”(《对知合孙吴可以运筹决胜策》) 南涛:“及刺颜良于东郡,曹公即表王汉寿亭侯。”(《绍兴重修庙记》) 黄茂才:“气盖世,勇而强。万众中,刺颜良。”(《武安王赞》) 叶适:“(耿)豪虽凶粗不足取,而以关张比之,则又其细尔。”(《习学记言·卷三十五》) 朱熹:“正如关羽擒颜良,只知有此人,更不知有别人,直取其头而归。”、“关羽恃才疏卤,自取其败。”(《朱子语类》) 孙锐:“千载人,百世士。知正统,明大义。汉丞相,蜀先主。同公心,烛三光。为岳渎,为星云。今不死,髯将军。”(《云长公赞》) 陆游:“颜良文丑知何益,关羽张飞死可伤。等是人间号骁将,太山宁比一毫芒。”(《读史》) 洪邁:“自古威名之将,立盖世之勋,而晚谬不克终者,多失于恃功矜能而轻敌也。关羽手杀袁绍二将颜良、文丑于万众之中。及攻曹仁于樊,于禁等七军皆没,羽威震华夏,曹操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其功名盛矣。而不悟吕蒙、陆逊之诈,竟堕孙权计中,父子成禽,以败大事。”(《容斋隨笔·卷十一》) 陈亮:“夫关羽好勇而无谋,恃气而骄功,此其势甚易谲也。” 陈元靓:“剑气凌云,实曰虎臣。勇如一国,敌万人。蜀展其翼,吴折其鳞。惜乎中勇,前后绝伦。”(《事林广记后集》) 火鲁胡达:“来谒崇宁庙,遗容古貌寒。奋戈扶寒祚,斩将报曹瞒。忠烈条山并,英灵解土安。未能雄吴魏,常使后人叹。”(《谒解州庙》) 郝经:“羽、飞昭烈啑血起义,夙定君臣之分,期复汉室,百折兴王。阚如两虎啸风从龙,夹之以飞,雄猛震一世,号称万人敌。羽报效于操,致书而去,飞瞋目横矛,而与操决。矫轿义烈,上通于天,汉于是乎不亡。”;“羽仪状雄伟,岳岳尚义,俨若神人。”(《续后汉书·卷十六》);“昔魏武之於关侯,梁高祖之於贺拔胜,孔明之於徐庶,皆谋臣猛将,反覆去就,知其无留,意犹不固止。”(《与贾丞相书》);“云长万人之敌,而吕蒙袭取。昭烈一世之雄,而陆逊摧破。汉之义师,不复东征。祗保梁益,吴遂蹈跨荆扬。操不可圗,丕乃禅代曺氏。遂有中国,而天下三分,殆非人谋亦天意也!”(《续后汉书·卷五十六》);“跃马斩将万众中,侯印赐金还自封。横刀拜书去曹公,千古凛凛国士风。跨有荆、益事战攻,直指许、洛期一戎。操为喘气谋避锋,权为鲸枭示象恭。”(《重建庙记》) 迺賢:“ 昔游玉泉寺,系马松树林。独坐大石上,浩歌梁父吟。老衲林下来,示我三古印。连环络螭纽,篆画蚀苍晕。将军觔无敌,劲气横九州。志在复汉鼎,岂事身封侯?昭烈势孤危,恃侯作坚垒。威震曹家啊,胆落中夜起。浮云几变灭,瑑刻良可摹。今人千载下,拂拭空嗟吁。”(《赋关将军印》) 周午:“三分鼎峙裂九州,群飞择木各为谋。云长天挺万人敌,不事他人独事刘。分虽君臣情骨肉,此岂汉贼所能禄?仲谋不度来求婚,遣使甘言只屈辱。奋髯北伐将徙都,白衣狙诈劳仁呼。赤帝不灵天既厌,荆蜀中断绝一隅。人亦各为其主耳,南昌局量非操拟。嵯峨一冢余千年,长使英雄泪如水。”(《题大王冢》) 程严卿:“将军气作汉长城,此身肯与贼俱生?一时成败风云散,千古精诚日月明。最恨含沙多鬼蜮,堪怜失水制鲲鲸。九京莫唤英雄起,余子纷纷论甲兵。”(《题大王冢》) 朱元璋:“克敌在勇,全胜在谋。昔,关羽号万人敌,为吕蒙所破,为无谋也,尔宜深戒之。”(《明实录·太祖实录·卷一》) 杨博:“维帝忠义昭宇宙,功业垂史册,祀祠遍天下,黄发稚齿,极海穷边,靡不崇重。而帝之随在者灵,威盖显赫,千载一日。” 李贽:“云长信义,不设机械,观其待徐公明可见也。到底是个君子,不比小人,外厚其貌而衷薄甚也。” 钟敬伯: “云长信义性成,机械不生,故徐晃自诈而彼自诚也。其威镇华夏,忠贯古今,真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乎?” 王夫之:“吴、蜀之好不终,关羽已死,荆州以失,曹操以乘二国之离,无忌而急于篡,关羽安能逃其责哉?羽守江陵,数与鲁肃生疑贰,于是而诸葛之志不宣,而肃亦苦矣。肃以欢好抚羽,岂私羽而畏昭烈乎?其欲并力以抗操,匪舌是出,而羽不谅,故以知肃心之独苦也。” 、「關羽,可用之材也,失其可用而卒至於敗亡,昭烈之驕之也,私之也,非將將之道也。」(《讀通鑒論·卷九》) 李鉴:“炎汉阿危配此身,垂成功业委枯榛。傅糜俱罪生狂计,蒙逊阴谋缪见亲。自许以南俱失望,吞吴而下岂无因?三分往事成陈迹,椽笔称量自有神。”(《题大王冢》) 胡琦:「孰若云长大勇愤发,心不忘义,事汉昭烈,誓同生死。守荆州九年,贼畏之如虎,讨樊之举,鼓忠烈之气,破奸雄之胆,可不谓壮哉!惜乎事机垂成,祸生于所忽,乃守其志,终始不回,卓然为汉忠臣,独见称于后世。庙食玉泉,至今不绝。四方祈谒,灵应如响,不亦盛乎!及考其事迹本末具存,国志所不载者散在众籍,文字交错,难用检寻,览之者无不病焉。」(《新编实录序》) 張珣:“忆昔天下初三分,猛将并驱谁轶群。桓桓胆气万人敌,卧龙独许髯将军。威吞曹瞒欲迁许,中兴当日推元勋。惜我壮缪功不就,竟令豺兕还纷纷。血食千年庙貌古,岁时歌舞今犹勤。君不见天都、灵武巢未覆,抚髀常思汉寿君。”(《义勇行》) 程敏政:“古今称之者,以其忠义大节,足以仰高于后也。”(《读将鉴博议》) 畢沅:“吴国公戒之曰:‘克敌在勇,全胜在谋。昔关羽号万人敌,为吕蒙所破,为无谋也,尔宜深戒之。’”(《续资治通鉴》) 劉緯:“鞍马平生百战身,可怜于此卧荒榛。俘来于禁元轻敌,衅起孙吴为结亲。鱼水君臣终不忝,功名竹帛拟重新。玉泉寂寂悲黄鸟,千载英灵汉代人。”(《题大王冢》) 乾隆帝:“关帝力扶炎汉,志节懔然,陈寿撰志,多存私见。正史存谥,犹寓讥评,曷由传信?今方录四库书,改曰忠义。武英殿可刊此旨传末,用彰大公。”(《清史稿》卷84) 清代趙翼的《廿二史劄記》卷七關張之勇的部份,詳細整理了古人以關羽、或關張用作皆為勇將代名詞的資料,並且認為「漢以後稱勇者必推關張」。 蔡东藩:“赤胆忠心誓报刘,越江讨贼死方休;东吴不念东风惠,万古江潮咽恨流。” 毛泽东:“关云长大体上是不懂统一战线的,这个人并不高明,对待同盟军搞关门主义,不讲政策。” 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前會長朱大渭:「關羽並非只有一般名將英勇戰鬥的作風,以及武藝超群的素質,而且具有指揮大型戰役的能力,荊州的失守,主要責任不在關羽,而是蜀國戰略方針失誤造成的。關羽雖有一定責任,但其忠於職守,以身殉職,應無所非議。」「關羽從小受儒家思想薰陶,因而在處身立事道德規範上,同劉備、諸葛亮可算同道中人。劉備甚有知人之明,他之所以特別看重關羽,深知其德才兼備,後來將留守荊州以及北伐的重任交給他,其原因也在於此。」 歷史學家、《萬曆十五年》作者黃仁宇:關羽剛傲而缺乏處事的謹慎周詳,他不顧利害讓自己兩面受敵,弄到戰敗授首,比曹操早死一個月。可是千百年之後關公仍被中國人奉為戰神,民間崇拜的不是他的指揮若定,而是他的道德力量。關羽『義重如山』,至今秘密結社的團體仍有些奉之為師祖。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易中天:「關羽確實有令人崇敬之處,那就是特重情義。民間崇拜關羽雖然有道理,但有些信仰和習俗也很奇怪。比方說剃頭匠奉關羽為祖師爺,就匪夷所思。關羽並沒有當過剃頭匠呀!再說東漢時也不剃頭。想來想去,也就是他們手上都有一把刀。不過關老爺手上的刀是殺頭的,不是剃頭的。清代有一剃頭舖門前掛一對聯云:『問天下頭顱幾許,看老夫手段如何』,倒很像關羽的口氣。還把關羽奉為財神,什麼民營企業啊,個體戶啊,供個關羽當財神,難道他們的錢是靠打架搶來的嗎?你說關羽一個武將封個戰神不就行了嗎?怎麼還當起財神了呢?依我看啊,關羽,遲早要被民間推崇為愛神。因為他對愛情的追求是很執著的。據《三國志·關羽傳》裴松之註引《蜀記》和《華陽國志》,關羽曾經愛上了一個女人,一再向曹操表示要娶其為妻。這話說多了以後,曹操便『疑其有異色,先遣迎看。』一看,果然國色天香,結果『因自留之』,害得關羽很是鬱悶(羽心不自安)。此事如果屬實,曹操就太不厚道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尹韻公:「關羽是一個心機較深、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左右逢源的人,無論在敵友哪一方皆可受到厚待,可能這是他在黑白兩道都吃香的緣故了。正史中的關羽並非如人們所崇拜的那個關公高大完美。乃是隨著歷史的發展,根據心理和社會需要不斷改造而成的一個來自於現實而又大大超現實的一個偶像。」 禚夢庵《三國人物論集》:「建安二十四年十月,曹操與孫權都已親自出馬,為了戰一關羽,魏吳兩國幾乎動員了傾國人馬,上下費盡心機,則關羽之勇猛善戰可知了。 這次戰役,關羽雖敗猶榮,但蜀漢克復中原的希望,也隨關羽俱逝了。本來萬人之敵的猛將,很少不剛而自矜的,只要用之得當,剛猛正是優點。這種剛烈人物,古今中外,代不乏人。即以吾國而論,如楚之項籍,漢之關羽,宋之岳飛,近人吳子玉,都是這一類型。這類人物,也同高人義士一樣,為歷史增加不少光彩。但他們成功最快,失敗也最速,只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供人憑弔而已!」 出生爭議 《三国志》、《资治通鉴》等正史以及三国魏晋时期的其它资料等并没有可以被用来推测关羽出生年月的相关信息,唯一牵涉到年龄长幼的信息是关羽比张飞年长数岁,不过张飞的年龄也无任何记载。 但是伴随着关羽从北宋开始在民间艺术形象及各统治政权对其推崇的不断提高,此后关于其出生时间开始出现了多种不同信息,诸如: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六月六日 未指明年份。 元胡琦《关羽年谱》 延熹三年六月二十四日。 明崇禎二年(1629年)立於石磐溝關羽祖塋的《祀田碑記》延熹三年六月二十二日。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解州州守王朱旦据传在浚修古井時發掘出關羽的墓磚,磚上刻有關羽祖、父兩世的表字,生卒年月等,還提到關羽的家庭狀況。他因而寫了《前將軍關壯穆侯祖墓碑銘》。依銘所記,關羽生於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四日。 清张镇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編修的 《解良关帝志》 延熹三年六月二十二日。 周广业 《关王事迹征信编》 郭茂泰 《荆州府志》等认为是五月十三日。 《關帝志》內容多出自《三國演義》,非嚴謹的史料;《祀田碑記》和《前將軍關壯穆侯祖墓碑銘》未經嚴格考究。现在,关于关羽出生日期的考证仍旧在继续,诸如田福生就认为延熹三年六月二十四日(160年8月13日)最可信,此外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二日等说法也有相关证据。 各种说法都缺乏「决定性证据」,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出生年相关的资料首次出现的时间相距三国时期都超过一千年,可考证和确信程度均不大。當然近年來開始也有史學家指出陳壽的《三國志》也有記載錯誤。 明清官方祀典堅持一年兩祭,以五月十三為關帝君聖誕,每年南京六部太常寺官祭,今日民間主要以農曆六月二十四日作為神明關公聖誕日,五月十三則視為官方生日,或者說五月十三日是精忠太子關平生日。 民間藝術 演義以前 關羽於民間的形象,至宋代即與今日相去不遠。洪邁的《容齋隨筆》按理是史論,但其中已有「關羽手殺袁紹二將顏良、文醜於萬眾之中」的傳說。而膾炙人口的三英戰呂布、千里保皇嫂、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水淹七軍等民間傳說,都已見於《三國志平話》,《三國志平話》所敘事迹雖多為民間傳說、然卻初步架構了三國歷史進程的故事。元代關漢卿所作戲曲《關大王獨赴單刀會》有提到關羽過五關,可見《三國演義》中過五關斬六將的情節亦早已在民間流傳。《水滸傳》中,關勝為關羽後裔。 三國演義 章回小說《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著力將關羽這個人物形象,刻畫成繼呂布後的三國武藝第一人,頗有「武聖」之風。總成過往傳奇、野史、戲曲、地方世代說法、被官史避畏說法、說部話本及民間傳說中關羽的故事,和史書中關羽的事蹟有所出入,如關羽溫酒斬華雄為漢末、魏晉以來的傳說,按史華雄實為孫堅所殺;土山約三事是關羽戰敗而投降;文醜死因存見地方史料以及東晉王羲之父子的二王尺牘集和容齋隨筆。而桃園結義、戰呂布、過五關斬六將、戰黃忠、手持青龍偃月刀、坐騎赤兔馬、身高樣貌等都為三國演義小說中所雕塑。而後人更引此形象將關羽神話,造就了民間偶像。 《三國演義》對於關羽忠勇自負的性格也加以誇大、转嫁,如諸葛亮問關羽若曹、孫同時來侵,關羽回答要分兵拒之,關羽不滿馬超授官而起妒,改寫為要入川與馬超比武,關羽拒婚時罵孫權的兒子是犬子等等,都是小說的藝術創作。 文化形象 从傳統戲曲至現代,各类文化作品对关羽多有演绎。 戲劇 中國傳統戲曲中關羽的角色,以民間傳說、野史及《三國演義》的描寫而創作,其臉譜為揉紅臉,表示忠勇,「紅臉忠勇」之說法即由關羽臉譜而來。勾丹鳳眼,雙眼俊秀。加上關羽有「美髯公」之稱,所以都會加上演關羽時專用的大髯口,稱為「五绺」或「关公髯」。手執青龍偃月刀和红马鞭,頭戴专有的绿色盔头,缀黄绒球配后兜,两耳垂白飘带和黄丝穗,着绿蟒。因後世對關羽的信仰普遍,具有神格,為表示對關羽的敬畏,所以會特意在面譜上加一黑點或加一條金线,称做「破脸」,代表不敢完全模仿他。而且關公亮相姿式就有48种之多,稱為「关公48图」。 而在舊時上演关公戏曲時,有许多规矩:如扮演关羽的演员在演出前三到十天要斋戒淨身,不近女色;出场前要给关帝像燒香、奉茶、燒紙錢祭拜,常用牲禮,甚至殺雞殺豬;演员要在头盔或者前胸挂有关帝像的黄表附,演出结束要用此纸拭脸,并拿到关帝像前焚化,以示感谢关帝的庇护;演《單刀會》時,周圍不可有嬉鬧聲、在演《走麦城》时,更要台上台下烧檀香、点蜡烛。据说如果违犯戒律,关帝就会显灵,演员要出事故,戏园要出乱子。清朝后宫演戏时,每临关公出场,皇帝、后妃都得离座走几步,然后才能坐下看戏。一些有损于关帝形象的剧目,如《斩熊虎》、《怒斩关平》、《关公辞曹》等,宫廷及燕京的著名戏园皆禁止上演。而現今也有對演關羽的演員有不少禁忌,如當演員上了妝後,不可大笑、有邪淫,其他人看到上妝後的關羽也不能舉動失儀。 以关羽为主角的京剧剧目称关羽戏(简称关戏,也称老爷戏)。最初,演员在演出时以唱为主。同时,剧目仅有《战长沙》、《华容道》、《斩华雄》等几出。有作者认为在20世纪初,王鸿寿(老三麻子)丰富了关羽戏的剧目。并通过他在脸谱、服饰、念白、唱腔等方面的革新创造,使关羽的形象更为高大完美。 影视剧 有關於關羽或有其角色的電影、電視劇集,及曾飾演關羽的演員亦有不少,例如有(依年份): 1956年《關公月下釋貂蟬》、1957年《關公千里送嫂》(麗星影片公司電影):由關德興飾演 1957年《關公守華容 劉備過江招親》(寶華影業公司電影):由靚華亨飾演 1968年《桃園三結義》(國益影業公司),由丁強飾演。 1969年《武聖關公》:由楊群飾演 1974年《武聖關公》(中視電視劇):由郎雄飾演 1976年《三國春秋》(麗的電視本港台電視劇集):由劉志榮飾演 1976年《戰神》(別名:《關公大戰外星人》)(陳洪民執導電影) 1984年《關公保嫂過五關》(華視台語午間電視劇):由李隆華飾演 1985年《諸葛亮》(中國湖北電視劇):由郑军飾演 1985年《諸葛亮》(香港電視劇):由郑雷飾演 1989年《三国志:关公》(杨吉友執導電視劇):由侯少奎飾演 1992年《醫神華佗》(無綫電視翡翠台電視劇集):由尹揚明飾演 1992年《鹿鼎記》(王晶執導電影)):由吳孟達飾演 海公公扮關羽剌殺 鰲拜 1993年《關公》(別名:《關公傳奇》)(太原电视台電視劇)、2002年《貂蝉》(深圳電視臺電視劇):由张山飾演 1994年《三國演義》(中國中央電視台電視劇集):由陆树铭飾演 1996年《关公》(中華電視公司電視劇):由陈俊生(青年)、勾峰(中年)飾演 1996年《诸葛孔明》(電影):由马泉来飾演 1998年《超時空要愛》(黎大煒執導電影):由王衛國飾演 1999年《一代枭雄曹操》(柯俊雄執導電影):由马泉来飾演 1999年《曹操》(中國中央電視臺電視劇)、2001年《呂布與貂蟬》(陳凱歌執導電視劇):由楊凡飾演 2000年《江湖告急》(林超賢執導電影):由黃秋生飾演 2001年《關公》(電視劇):由李田野(青年)、王英權(中年)飾演 2002年《武圣关公出解梁》(電視劇):由陳思成飾演 2004年《武聖關公》(电视剧):由王英權飾演 2008年《見龍卸甲》(李仁港執導電影):由狄龍飾演 2008年《赤壁》(吳宇森執導電影):由巴森飾演 2009年《終極三國》(八大電視電視劇):由胡宇崴飾演 2010年《越光寶盒》(劉鎮偉執導電影):由方力申飾演 2010年《三國》(中國大陸電視劇):由于榮光飾演 2011年《關雲長》(麥兆輝、莊文強執導電影):由甄子丹飾演 2012年《回到三國》(無綫電視翡翠台電視劇集):由歐瑞偉飾演 2012年《铜雀台》(赵林山执导电影),由成宗焕饰演 2014年《曹操》(胡玫执导电视剧),由张益群饰演 2015年《半为苍生半美人》(梁辛全执导电视剧),由于彦凯饰演 2016年《武神赵子龙》(國建勇执导电视剧),由李田野饰演 2017年《終極三國》(優酷網路劇):由SpeXial-子閎飾演 2020年《新解釋·三國志》(福田雄一執導電影):由橋本哲飾演 2021年《真·三國無雙》 (周顯揚執導電影):由韓庚饰演
張士貴:“乃绛州义军都头目薛怀玉也。此人勇若关张,智同伊尹,堪当大用。”(《薛仁贵征辽事略》) 贺遂亮:“关羽万人之敌,声雄百代。捐躯殉国之志,冒流镝而逾坚;轻生重义之(阙四字)而难(阙一字)心悬水镜,鬼神无以蔽其形;质过松筠,风霜不能改其色。”(《大唐平百济国碑铭》) 张元晏:“祢衡垂一噪声之名,关羽荩万人之敌。御众布投胶之德,礼贤怀比饭之恭。智略出群,忠果成性。”(《授冯行袭昭信军节度使制》) 董侹:“惟将军当三国之时,负万人之敌,孟德且避其锋,孔明谓之绝伦。”(《荆南节度使江陵尹裴公重修玉泉关庙记》) 李儉:“黄霸为列郡之雄,关羽乃万人之敌。”(《銀青光祿大夫太子中允贈工部尚書清河張公神道碑銘》) 楊炯:“攻城野战,张飞、关羽;奇策密谋,荀攸、贾诩。”(《泸川都督王湛神道碑》)、“陶公相宅,郭璞占墳。麵丹鳳而背元龜,兆青烏而徵白馬。三百篇之後,卜筮何從?二千石之榮,子孫無替。長男仁叡、男中仁楷、少男仁護、仁昉等,或體窮三變,藩、陸不足以昇堂;或力敵萬夫、關、張不足以扶轂。”(《唐上騎都尉高君神道碑》) 杜甫:“孰與關張并,功臨耿鄧親。應天才不小,得士契無鄰。”(《谒先主庙》) 杜牧:“天下无双将,关西第一雄。授符黄石老,学剑白猿翁。矫矫云长勇,恂恂郄縠风。”(《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 唐僖宗:“前左武军大将军宋皓,负关张勇智,有韩白英雄,累著战功,再居环卫。”(《討王郢詔》 王勃:“以先主之宽仁得众,张飞、关羽万人之敌,诸葛孔明管、乐之俦,左提右挈,以取天下,庶几有济矣。”(《三國論》) 李德裕:“蜀先主与关羽、张飞同卧起,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皆用此道,故能成功。夫御英杰,使猛将,与见道德之人,接方正之士不同也,不可以繁礼饰貌,以浮辞足言,宜洞开胸怀,令见肝肺。气慑其勇,恩结其心,虽踞洗召之,不为薄矣。禄山,夷狄之谲诈者也,非将门英豪,草莱奇杰,其战斗之气,击刺之才,去关、张远矣!”(《英杰论》);“魏得关羽,则张辽挟以前驱。故能挫强楚之锋,取颜良於麾盖。”(《授何清朝左卫将军兼分领蕃浑兵马制》) 徐夤:“虽倚关张敌万夫,岂胜恩信作良图。能均汉祚三分业, 不负荆州六尺孤。绿水有鱼贤已得,青桑如盖瑞先符。 君王幸是中山后,建国如何号蜀都。”(《蜀》) 陳淵:“当时先主得关张,能使西川弱胜强。”(《默堂集·卷九》) 贯休:“龚遂刘宽同煦妪,张飞关羽太驱驰。”(《贺郑使君》) 岑参:“虏骑无数来,见君不敢当。汉将小卫霍,蜀将凌关张。”(《东归留题太常徐卿草堂》) 赵蕤:“(虞世南)曰:彼孔明者,命世之奇才,伊吕之俦匹,臣主同心,鱼水为譬,但以国小兵弱,斗绝一隅,支对二方,抗衡上国;若使与曹公易地而处,骋其长算,肆关、张之武,尽诸葛之文,则霸王之业成矣。”(《长短经》) 崔致遠: “军名定难,雅称关张之声;县号宜君,克符尧舜之德。”(《贺杀黄巢贼徒状》);“斯乃司徒相公镜於心而宽兮绰兮,枰於事而无偏无党,网罗隽彦,笼罩骁雄,於儒则沈谢呈才,於武则关张效力。”(《初投献太尉启》);“所谓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绛灌亦一时俊杰,关张非累世勋庸,镂姓名於金鼎玉锺,饰仪形於云台烟阁,永言尽美,孰敢争先?”(《徐州时溥司空·第二》) 桑叔文:“汉有汲黯,当朝为之正色。若非功高卫霍,名比关张,孰能有此荣贵。”(《唐故淮南节度讨击副使光禄大夫试殿中监兼泗州长史上柱国北平县开国伯田府君墓志铭》) 徐铉:“唐室崩离,诸侯角逐。吴武王奋桓文之举,我先君效关张之用。摧(生字“亠凶”,即脑字无月)略地,所向无前。功加于时,庆钟于后。”(《洪州丰城县李司空碑文》) 孔平仲:“狄青字汉臣。元昊叛,屡将兵出战,四年间大小二十五阵,八中流矢,人呼‘狄天使’,上观其仪表曰:‘朕之关张。’”(《孔氏谈苑》);“鼍鸣鱼跃尚恐惧,万一敌至谁敢当?邀看大船载旗鼓,闻说乃是关云长。”(《咏于将军诗》);“北人更欲生关羽,犹倚糜芳信士仁。 曹操雄心怀白马,董昭空自弄精神。”(《咏史下·关羽四首》) 曹勋:“帝谓关张勇,气吞豺虎群。忠诚昭白日,始卒翊明君。灭沿台躔耀,哀荣凤口坟。传家有贤嗣,泪血入江云。”(《杨和王挽章五首》) 李邦直:“天下義士,雲長之徒掉臂而徐去,管寧之屬浮海而避之。”(《魏论》) 谢采伯:“孙权运筹於内,刘备、诸葛亮、周瑜、关侯等,合谋并智,方拒得曹操,败之於赤壁,亦未为竒政縁。”(《密斋笔记·卷二》) 文天祥:“项籍、关侯、敖曹擒虎之流。”(《文山集·送彭叔英序》) 陈子微:“厦倾木不支,鼎重足先折。关张不终身,仪秦亦无舌。”(《本堂集·卷二十九》) 刘知幾:“关张以傲诞为将,桑霍以满盈居职。”(《思慎赋》) 员兴宗:“吾乡所遣骑,乃探骑耳。岂人人关张乎!”(《九华集·卷二十四》);“时乎不浑护强中擒吕布,神乎不盖藏万众取颜良。”(《九华集·卷二十四》) 綦崇礼:“以颇牧之才,关张之勇,尽护诸将,独殿一方,鏖兵苦战,则大敌为殱,据险守坚,则严师莫犯。”(《北海集•卷十一》) 李廌:“骈英雄则关张奋其武,登隽良则庞蒋善其职。”(《济南集·卷五》);“三方各虎踞,猛将皆成群。屹然万人敌,惟髯称绝伦。仗节气盖世,横矟勇冠军。”(《关侯庙》) 黄履翁:“古之烈士才略,则向宠、柳浑、蔡道贵、鲍昭。或晓畅军事,料敌万里;或勇比关张,或治绩显太原。”(《古今源流至论·别集卷四》) 汪藻:“决胜重围,飞、羽有万人之敌。”(《浮溪集·韩世忠除两镇节度使制》) 萧常:“羽飞万人之敌勇有余,而不知迹其行事。皆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少恩,此其所以败也。”(《续后汉书》) 刘克庄:“骨已朽黄泉下,传犹列青史中。猛朴时来宰相,关张运去英雄。”(《即事六言四首》);“甘宁关羽至今传,名将为神自古然。生不封侯三万户,死犹庙食数千年。”(《即事六言四首》) 方回:“万人为翰墨,无一曹思王。万人握干殳,无一关云长。”(《题来将军括苍送行卷》) 贾似道:“要知斗处关张勇,头小牙长体似金。”(《促织经·琵琶翅》) 何溟:“四海纷纷汉鼎移,将军委质愿扶持。欲除曹氏眼前害,岂料吴儿肘后欺?报国忠心千载著,复仇遗恨几人知。我因王事行郊邑,特向高坟酬一卮。”(《题大王冢》) 赵秉文:“壮如破敌,势甚擒贼,至如关羽义勇,张纲奋烈。取鲸鲵于坚阵,叱豺狼之当辙。”(《滏水集·古赋·海青赋》) 李俊民:“鼎足相吞势未分,谁能倾盖得将军?曹吴不是中原手,天下英雄有使君。”(《襄阳咏史·关将军庙》) 吴箕:“关云长有功于魏,舍之而去,不畔先主,此有古国士风,亦足以见先主之得人心。”(《常谈》) 岳飞:“一死何足道,要使后世书策知有岳飞之名,与关张辈功烈相仿佛耳。”(《金驼续编·卷二十八》) 龚开:“大刀关胜,岂云长孙。云长义勇,汝其后昆。”(《宋江三十六赞》) 郭允蹈:“关云长以万人之敌,弘护荆州,昭烈君臣以为长城,而轻躁寡谋,坠吕蒙之诡计。昭烈勇于一决,以争荆州,君臣于是俱失之矣!或谓:是后也,昭烈不自将,而孔明长啸以下荆州,则何如?曰:非孔明之志也。孔明固谓孙权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之。又谓国贼曹操非孙权,又谓法孝直在,必能谏止上此行,孔明盖亦难之矣。曰:然则荆州遂可置之度外乎?曰:向使云长自江陵出襄阳,而益德、黄权有一人焉,为居守之计。则固可震撼中原,而无后顾之忧矣。云长既死,虽孔明亦未如之何也。”(《蜀鉴 ·昭烈败绩于猇亭》) 郑咸:“侯讳某,姓关氏,以忠义大节事蜀先主昭烈皇帝,为左右御侮之臣,官至前将军,假节钺。侯之名闻天下后世,虽老农稚子,皆能道之。然谓侯英武善战,为万人敌耳,此不足以知侯也。曹孟德以奸雄之资,挟天子以令中原,虎视邻国,谓‘本初犹不足数,而况其下乎?’独先主区区,欲较其力,而与之抗。然屡战而数败矣。士於此时,怀去就之计者,得以择主而事之。苟不明於忠义大节,孰肯抗强助弱,去安而即危者?夫爵禄富贵,人之所甚欲也。视万锺犹一芥之轻,比千乘於匹夫之贱者,岂有他哉,忠尽而义胜耳。侯以为曹公名为汉臣,实汉仇也。而先主固刘氏之宗种,侯尝受汉爵号矣。苟为择其所事,则当与曹乎?当与刘乎?曹、刘之不敌,虽愚者知之。巴蜀数郡,以当天下之半,其成功不可待也,而侯岂以此少动其心哉?秋霜之严,见日见则消;南金之坚,遇刚则折。而侯之忠义凛然,虽富贵在前,死亡居后,不可夺也。孔融、杨彪皆巨德元老,一日少忤曹公,乃戮而囚之。侯为曹公所得,不敢加无礼焉;比其去也,熟视而不敢追。然则侯之所本,胜曹公多矣。盖有以服其心而折其气,岂在行阵间乎!侯本解人,庙於郡城之西。庙久不治,里中父老相与经营,加完新焉。时维太守张公,别乘张公,相与为雍容镇静之政,而解民熙然乐之,日有馀暇,可以致力於神矣。然则神安其宅,厥有由哉。”(《重修庙记》) 张商英:“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鋩。月缺白易满,剑折尚带霜。势利寻常事,难屈志士肠。男儿有死节,可杀不可量。”(《咏辞曹事》) 张仲宣:“张辽运筹之方,可以归之於先轨;关羽搴旗之效,可以论之於后尘。”(《对知合孙吴可以运筹决胜策》) 南涛:“及刺颜良于东郡,曹公即表王汉寿亭侯。”(《绍兴重修庙记》) 黄茂才:“气盖世,勇而强。万众中,刺颜良。”(《武安王赞》) 叶适:“(耿)豪虽凶粗不足取,而以关张比之,则又其细尔。”(《习学记言·卷三十五》) 朱熹:“正如关羽擒颜良,只知有此人,更不知有别人,直取其头而归。”、“关羽恃才疏卤,自取其败。”(《朱子语类》) 孙锐:“千载人,百世士。知正统,明大义。汉丞相,蜀先主。同公心,烛三光。为岳渎,为星云。今不死,髯将军。”(《云长公赞》) 陆游:“颜良文丑知何益,关羽张飞死可伤。等是人间号骁将,太山宁比一毫芒。”(《读史》) 洪邁:“自古威名之将,立盖世之勋,而晚谬不克终者,多失于恃功矜能而轻敌也。关羽手杀袁绍二将颜良、文丑于万众之中。及攻曹仁于樊,于禁等七军皆没,羽威震华夏,曹操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其功名盛矣。而不悟吕蒙、陆逊之诈,竟堕孙权计中,父子成禽,以败大事。”(《容斋隨笔·卷十一》) 陈亮:“夫关羽好勇而无谋,恃气而骄功,此其势甚易谲也。” 陈元靓:“剑气凌云,实曰虎臣。勇如一国,敌万人。蜀展其翼,吴折其鳞。惜乎中勇,前后绝伦。”(《事林广记后集》) 火鲁胡达:“来谒崇宁庙,遗容古貌寒。奋戈扶寒祚,斩将报曹瞒。忠烈条山并,英灵解土安。未能雄吴魏,常使后人叹。”(《谒解州庙》) 郝经:“羽、飞昭烈啑血起义,夙定君臣之分,期复汉室,百折兴王。阚如两虎啸风从龙,夹之以飞,雄猛震一世,号称万人敌。羽报效于操,致书而去,飞瞋目横矛,而与操决。矫轿义烈,上通于天,汉于是乎不亡。”;“羽仪状雄伟,岳岳尚义,俨若神人。”(《续后汉书·卷十六》);“昔魏武之於关侯,梁高祖之於贺拔胜,孔明之於徐庶,皆谋臣猛将,反覆去就,知其无留,意犹不固止。”(《与贾丞相书》);“云长万人之敌,而吕蒙袭取。昭烈一世之雄,而陆逊摧破。汉之义师,不复东征。祗保梁益,吴遂蹈跨荆扬。操不可圗,丕乃禅代曺氏。遂有中国,而天下三分,殆非人谋亦天意也!”(《续后汉书·卷五十六》);“跃马斩将万众中,侯印赐金还自封。横刀拜书去曹公,千古凛凛国士风。跨有荆、益事战攻,直指许、洛期一戎。操为喘气谋避锋,权为鲸枭示象恭。”(《重建庙记》) 迺賢:“ 昔游玉泉寺,系马松树林。独坐大石上,浩歌梁父吟。老衲林下来,示我三古印。连环络螭纽,篆画蚀苍晕。将军觔无敌,劲气横九州。志在复汉鼎,岂事身封侯?昭烈势孤危,恃侯作坚垒。威震曹家啊,胆落中夜起。浮云几变灭,瑑刻良可摹。今人千载下,拂拭空嗟吁。”(《赋关将军印》) 周午:“三分鼎峙裂九州,群飞择木各为谋。云长天挺万人敌,不事他人独事刘。分虽君臣情骨肉,此岂汉贼所能禄?仲谋不度来求婚,遣使甘言只屈辱。奋髯北伐将徙都,白衣狙诈劳仁呼。赤帝不灵天既厌,荆蜀中断绝一隅。人亦各为其主耳,南昌局量非操拟。嵯峨一冢余千年,长使英雄泪如水。”(《题大王冢》) 程严卿:“将军气作汉长城,此身肯与贼俱生?一时成败风云散,千古精诚日月明。最恨含沙多鬼蜮,堪怜失水制鲲鲸。九京莫唤英雄起,余子纷纷论甲兵。”(《题大王冢》) 朱元璋:“克敌在勇,全胜在谋。昔,关羽号万人敌,为吕蒙所破,为无谋也,尔宜深戒之。”(《明实录·太祖实录·卷一》) 杨博:“维帝忠义昭宇宙,功业垂史册,祀祠遍天下,黄发稚齿,极海穷边,靡不崇重。而帝之随在者灵,威盖显赫,千载一日。” 李贽:“云长信义,不设机械,观其待徐公明可见也。到底是个君子,不比小人,外厚其貌而衷薄甚也。” 钟敬伯: “云长信义性成,机械不生,故徐晃自诈而彼自诚也。其威镇华夏,忠贯古今,真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乎?” 王夫之:“吴、蜀之好不终,关羽已死,荆州以失,曹操以乘二国之离,无忌而急于篡,关羽安能逃其责哉?羽守江陵,数与鲁肃生疑贰,于是而诸葛之志不宣,而肃亦苦矣。肃以欢好抚羽,岂私羽而畏昭烈乎?其欲并力以抗操,匪舌是出,而羽不谅,故以知肃心之独苦也。” 、「關羽,可用之材也,失其可用而卒至於敗亡,昭烈之驕之也,私之也,非將將之道也。」(《讀通鑒論·卷九》) 李鉴:“炎汉阿危配此身,垂成功业委枯榛。傅糜俱罪生狂计,蒙逊阴谋缪见亲。自许以南俱失望,吞吴而下岂无因?三分往事成陈迹,椽笔称量自有神。”(《题大王冢》) 胡琦:「孰若云长大勇愤发,心不忘义,事汉昭烈,誓同生死。守荆州九年,贼畏之如虎,讨樊之举,鼓忠烈之气,破奸雄之胆,可不谓壮哉!惜乎事机垂成,祸生于所忽,乃守其志,终始不回,卓然为汉忠臣,独见称于后世。庙食玉泉,至今不绝。四方祈谒,灵应如响,不亦盛乎!及考其事迹本末具存,国志所不载者散在众籍,文字交错,难用检寻,览之者无不病焉。」(《新编实录序》) 張珣:“忆昔天下初三分,猛将并驱谁轶群。桓桓胆气万人敌,卧龙独许髯将军。威吞曹瞒欲迁许,中兴当日推元勋。惜我壮缪功不就,竟令豺兕还纷纷。血食千年庙貌古,岁时歌舞今犹勤。君不见天都、灵武巢未覆,抚髀常思汉寿君。”(《义勇行》) 程敏政:“古今称之者,以其忠义大节,足以仰高于后也。”(《读将鉴博议》) 畢沅:“吴国公戒之曰:‘克敌在勇,全胜在谋。昔关羽号万人敌,为吕蒙所破,为无谋也,尔宜深戒之。’”(《续资治通鉴》) 劉緯:“鞍马平生百战身,可怜于此卧荒榛。俘来于禁元轻敌,衅起孙吴为结亲。鱼水君臣终不忝,功名竹帛拟重新。玉泉寂寂悲黄鸟,千载英灵汉代人。”(《题大王冢》) 乾隆帝:“关帝力扶炎汉,志节懔然,陈寿撰志,多存私见。正史存谥,犹寓讥评,曷由传信?今方录四库书,改曰忠义。武英殿可刊此旨传末,用彰大公。”(《清史稿》卷84) 清代趙翼的《廿二史劄記》卷七關張之勇的部份,詳細整理了古人以關羽、或關張用作皆為勇將代名詞的資料,並且認為「漢以後稱勇者必推關張」。 蔡东藩:“赤胆忠心誓报刘,越江讨贼死方休;东吴不念东风惠,万古江潮咽恨流。” 毛泽东:“关云长大体上是不懂统一战线的,这个人并不高明,对待同盟军搞关门主义,不讲政策。” 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前會長朱大渭:「關羽並非只有一般名將英勇戰鬥的作風,以及武藝超群的素質,而且具有指揮大型戰役的能力,荊州的失守,主要責任不在關羽,而是蜀國戰略方針失誤造成的。關羽雖有一定責任,但其忠於職守,以身殉職,應無所非議。」「關羽從小受儒家思想薰陶,因而在處身立事道德規範上,同劉備、諸葛亮可算同道中人。劉備甚有知人之明,他之所以特別看重關羽,深知其德才兼備,後來將留守荊州以及北伐的重任交給他,其原因也在於此。」 歷史學家、《萬曆十五年》作者黃仁宇:關羽剛傲而缺乏處事的謹慎周詳,他不顧利害讓自己兩面受敵,弄到戰敗授首,比曹操早死一個月。可是千百年之後關公仍被中國人奉為戰神,民間崇拜的不是他的指揮若定,而是他的道德力量。關羽『義重如山』,至今秘密結社的團體仍有些奉之為師祖。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易中天:「關羽確實有令人崇敬之處,那就是特重情義。民間崇拜關羽雖然有道理,但有些信仰和習俗也很奇怪。比方說剃頭匠奉關羽為祖師爺,就匪夷所思。關羽並沒有當過剃頭匠呀!再說東漢時也不剃頭。想來想去,也就是他們手上都有一把刀。不過關老爺手上的刀是殺頭的,不是剃頭的。清代有一剃頭舖門前掛一對聯云:『問天下頭顱幾許,看老夫手段如何』,倒很像關羽的口氣。還把關羽奉為財神,什麼民營企業啊,個體戶啊,供個關羽當財神,難道他們的錢是靠打架搶來的嗎?你說關羽一個武將封個戰神不就行了嗎?怎麼還當起財神了呢?依我看啊,關羽,遲早要被民間推崇為愛神。因為他對愛情的追求是很執著的。據《三國志·關羽傳》裴松之註引《蜀記》和《華陽國志》,關羽曾經愛上了一個女人,一再向曹操表示要娶其為妻。這話說多了以後,曹操便『疑其有異色,先遣迎看。』一看,果然國色天香,結果『因自留之』,害得關羽很是鬱悶(羽心不自安)。此事如果屬實,曹操就太不厚道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尹韻公:「關羽是一個心機較深、善於處理人際關係、左右逢源的人,無論在敵友哪一方皆可受到厚待,可能這是他在黑白兩道都吃香的緣故了。正史中的關羽並非如人們所崇拜的那個關公高大完美。乃是隨著歷史的發展,根據心理和社會需要不斷改造而成的一個來自於現實而又大大超現實的一個偶像。」 禚夢庵《三國人物論集》:「建安二十四年十月,曹操與孫權都已親自出馬,為了戰一關羽,魏吳兩國幾乎動員了傾國人馬,上下費盡心機,則關羽之勇猛善戰可知了。 這次戰役,關羽雖敗猶榮,但蜀漢克復中原的希望,也隨關羽俱逝了。本來萬人之敵的猛將,很少不剛而自矜的,只要用之得當,剛猛正是優點。這種剛烈人物,古今中外,代不乏人。即以吾國而論,如楚之項籍,漢之關羽,宋之岳飛,近人吳子玉,都是這一類型。這類人物,也同高人義士一樣,為歷史增加不少光彩。但他們成功最快,失敗也最速,只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供人憑弔而已!」 出生爭議 《三国志》、《资治通鉴》等正史以及三国魏晋时期的其它资料等并没有可以被用来推测关羽出生年月的相关信息,唯一牵涉到年龄长幼的信息是关羽比张飞年长数岁,不过张飞的年龄也无任何记载。 但是伴随着关羽从北宋开始在民间艺术形象及各统治政权对其推崇的不断提高,此后关于其出生时间开始出现了多种不同信息,诸如: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六月六日 未指明年份。 元胡琦《关羽年谱》 延熹三年六月二十四日。 明崇禎二年(1629年)立於石磐溝關羽祖塋的《祀田碑記》延熹三年六月二十二日。 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解州州守王朱旦据传在浚修古井時發掘出關羽的墓磚,磚上刻有關羽祖、父兩世的表字,生卒年月等,還提到關羽的家庭狀況。他因而寫了《前將軍關壯穆侯祖墓碑銘》。依銘所記,關羽生於桓帝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四日。 清张镇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編修的 《解良关帝志》 延熹三年六月二十二日。 周广业 《关王事迹征信编》 郭茂泰 《荆州府志》等认为是五月十三日。 《關帝志》內容多出自《三國演義》,非嚴謹的史料;《祀田碑記》和《前將軍關壯穆侯祖墓碑銘》未經嚴格考究。现在,关于关羽出生日期的考证仍旧在继续,诸如田福生就认为延熹三年六月二十四日(160年8月13日)最可信,此外延熹三年(160年)六月二十二日等说法也有相关证据。 各种说法都缺乏「决定性证据」,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出生年相关的资料首次出现的时间相距三国时期都超过一千年,可考证和确信程度均不大。當然近年來開始也有史學家指出陳壽的《三國志》也有記載錯誤。 明清官方祀典堅持一年兩祭,以五月十三為關帝君聖誕,每年南京六部太常寺官祭,今日民間主要以農曆六月二十四日作為神明關公聖誕日,五月十三則視為官方生日,或者說五月十三日是精忠太子關平生日。 民間藝術 演義以前 關羽於民間的形象,至宋代即與今日相去不遠。洪邁的《容齋隨筆》按理是史論,但其中已有「關羽手殺袁紹二將顏良、文醜於萬眾之中」的傳說。而膾炙人口的三英戰呂布、千里保皇嫂、華佗為關羽刮骨療毒、水淹七軍等民間傳說,都已見於《三國志平話》,《三國志平話》所敘事迹雖多為民間傳說、然卻初步架構了三國歷史進程的故事。元代關漢卿所作戲曲《關大王獨赴單刀會》有提到關羽過五關,可見《三國演義》中過五關斬六將的情節亦早已在民間流傳。《水滸傳》中,關勝為關羽後裔。 三國演義 章回小說《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著力將關羽這個人物形象,刻畫成繼呂布後的三國武藝第一人,頗有「武聖」之風。總成過往傳奇、野史、戲曲、地方世代說法、被官史避畏說法、說部話本及民間傳說中關羽的故事,和史書中關羽的事蹟有所出入,如關羽溫酒斬華雄為漢末、魏晉以來的傳說,按史華雄實為孫堅所殺;土山約三事是關羽戰敗而投降;文醜死因存見地方史料以及東晉王羲之父子的二王尺牘集和容齋隨筆。而桃園結義、戰呂布、過五關斬六將、戰黃忠、手持青龍偃月刀、坐騎赤兔馬、身高樣貌等都為三國演義小說中所雕塑。而後人更引此形象將關羽神話,造就了民間偶像。 《三國演義》對於關羽忠勇自負的性格也加以誇大、转嫁,如諸葛亮問關羽若曹、孫同時來侵,關羽回答要分兵拒之,關羽不滿馬超授官而起妒,改寫為要入川與馬超比武,關羽拒婚時罵孫權的兒子是犬子等等,都是小說的藝術創作。 文化形象 从傳統戲曲至現代,各类文化作品对关羽多有演绎。 戲劇 中國傳統戲曲中關羽的角色,以民間傳說、野史及《三國演義》的描寫而創作,其臉譜為揉紅臉,表示忠勇,「紅臉忠勇」之說法即由關羽臉譜而來。勾丹鳳眼,雙眼俊秀。加上關羽有「美髯公」之稱,所以都會加上演關羽時專用的大髯口,稱為「五绺」或「关公髯」。手執青龍偃月刀和红马鞭,頭戴专有的绿色盔头,缀黄绒球配后兜,两耳垂白飘带和黄丝穗,着绿蟒。因後世對關羽的信仰普遍,具有神格,為表示對關羽的敬畏,所以會特意在面譜上加一黑點或加一條金线,称做「破脸」,代表不敢完全模仿他。而且關公亮相姿式就有48种之多,稱為「关公48图」。 而在舊時上演关公戏曲時,有许多规矩:如扮演关羽的演员在演出前三到十天要斋戒淨身,不近女色;出场前要给关帝像燒香、奉茶、燒紙錢祭拜,常用牲禮,甚至殺雞殺豬;演员要在头盔或者前胸挂有关帝像的黄表附,演出结束要用此纸拭脸,并拿到关帝像前焚化,以示感谢关帝的庇护;演《單刀會》時,周圍不可有嬉鬧聲、在演《走麦城》时,更要台上台下烧檀香、点蜡烛。据说如果违犯戒律,关帝就会显灵,演员要出事故,戏园要出乱子。清朝后宫演戏时,每临关公出场,皇帝、后妃都得离座走几步,然后才能坐下看戏。一些有损于关帝形象的剧目,如《斩熊虎》、《怒斩关平》、《关公辞曹》等,宫廷及燕京的著名戏园皆禁止上演。而現今也有對演關羽的演員有不少禁忌,如當演員上了妝後,不可大笑、有邪淫,其他人看到上妝後的關羽也不能舉動失儀。 以关羽为主角的京剧剧目称关羽戏(简称关戏,也称老爷戏)。最初,演员在演出时以唱为主。同时,剧目仅有《战长沙》、《华容道》、《斩华雄》等几出。有作者认为在20世纪初,王鸿寿(老三麻子)丰富了关羽戏的剧目。并通过他在脸谱、服饰、念白、唱腔等方面的革新创造,使关羽的形象更为高大完美。 影视剧 有關於關羽或有其角色的電影、電視劇集,及曾飾演關羽的演員亦有不少,例如有(依年份): 1956年《關公月下釋貂蟬》、1957年《關公千里送嫂》(麗星影片公司電影):由關德興飾演 1957年《關公守華容 劉備過江招親》(寶華影業公司電影):由靚華亨飾演 1968年《桃園三結義》(國益影業公司),由丁強飾演。 1969年《武聖關公》:由楊群飾演 1974年《武聖關公》(中視電視劇):由郎雄飾演 1976年《三國春秋》(麗的電視本港台電視劇集):由劉志榮飾演 1976年《戰神》(別名:《關公大戰外星人》)(陳洪民執導電影) 1984年《關公保嫂過五關》(華視台語午間電視劇):由李隆華飾演 1985年《諸葛亮》(中國湖北電視劇):由郑军飾演 1985年《諸葛亮》(香港電視劇):由郑雷飾演 1989年《三国志:关公》(杨吉友執導電視劇):由侯少奎飾演 1992年《醫神華佗》(無綫電視翡翠台電視劇集):由尹揚明飾演 1992年《鹿鼎記》(王晶執導電影)):由吳孟達飾演 海公公扮關羽剌殺 鰲拜 1993年《關公》(別名:《關公傳奇》)(太原电视台電視劇)、2002年《貂蝉》(深圳電視臺電視劇):由张山飾演 1994年《三國演義》(中國中央電視台電視劇集):由陆树铭飾演 1996年《关公》(中華電視公司電視劇):由陈俊生(青年)、勾峰(中年)飾演 1996年《诸葛孔明》(電影):由马泉来飾演 1998年《超時空要愛》(黎大煒執導電影):由王衛國飾演 1999年《一代枭雄曹操》(柯俊雄執導電影):由马泉来飾演 1999年《曹操》(中國中央電視臺電視劇)、2001年《呂布與貂蟬》(陳凱歌執導電視劇):由楊凡飾演 2000年《江湖告急》(林超賢執導電影):由黃秋生飾演 2001年《關公》(電視劇):由李田野(青年)、王英權(中年)飾演 2002年《武圣关公出解梁》(電視劇):由陳思成飾演 2004年《武聖關公》(电视剧):由王英權飾演 2008年《見龍卸甲》(李仁港執導電影):由狄龍飾演 2008年《赤壁》(吳宇森執導電影):由巴森飾演 2009年《終極三國》(八大電視電視劇):由胡宇崴飾演 2010年《越光寶盒》(劉鎮偉執導電影):由方力申飾演 2010年《三國》(中國大陸電視劇):由于榮光飾演 2011年《關雲長》(麥兆輝、莊文強執導電影):由甄子丹飾演 2012年《回到三國》(無綫電視翡翠台電視劇集):由歐瑞偉飾演 2012年《铜雀台》(赵林山执导电影),由成宗焕饰演 2014年《曹操》(胡玫执导电视剧),由张益群饰演 2015年《半为苍生半美人》(梁辛全执导电视剧),由于彦凯饰演 2016年《武神赵子龙》(國建勇执导电视剧),由李田野饰演 2017年《終極三國》(優酷網路劇):由SpeXial-子閎飾演 2020年《新解釋·三國志》(福田雄一執導電影):由橋本哲飾演 2021年《真·三國無雙》 (周顯揚執導電影):由韓庚饰演 2021年《青龍偃月刀》(代藝霖、陳思銘執導網路電影),由陸樹銘飾演 2022年《大話三國之三國志霸道》(亞洲心動娛樂手機網路劇):由傷心強尼飾演 2023年《大話三國2之三國志霸道》(亞洲心動娛樂手機網路劇):由傷心強尼飾演 漫畫 在三國漫畫中,關羽被刻畫成是繼呂布之後的天下第一猛將,與張飛各自擁有萬夫莫敵的實力。而且在諸多的三國漫畫的劇情中,經常可以看見關羽獨戰呂布的場面,如:王欣太的《蒼天航路》、陳某的《火鳳燎原》、池上遼一的《》、本宮宏志的《吞食天地》等,也許是在人們的心目中認為關羽是武聖,而呂布是戰神的原因,所以才把這兩人設定為死敵。 動畫 《三國志》
1,跳转到上一步继续执行。 显然,若有某个分支可以停机,则此也一定会找到该分支并停机。因此。 定理2:如果语言L被非确定型图灵机在多项式时间内接受,则一定存在多项式P使得语言L被时间复杂度为的确定型图灵机程序所接受。 定理2说明了为什么在证明P = NP之前,所有的NPC问题都只有指数时间复杂度算法。 参见 图灵机 複雜度類P
显然,若有某个分支可以停机,则此也一定会找到该分支并停机。因此。 定理2:如果语言L被非确定型图灵机在多项式时间内接受,则一定存在多项式P使得语言L被时间复杂度为的确定型图灵机程序所接受。 定理2说明了为什么在证明P = NP之前,所有的NPC问题都只有指数时间复杂度算法。 参见 图灵机 複雜度類P
刘巴:“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共语乎?”(《三國志·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第九》) 诸葛亮谓巴曰:“张飞虽实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足下虽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三國志·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第九》) 郭嘉:“劉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程昱:“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董昭:“劉备勇而志大,关羽、张飞为之羽翼,恐备之心未可得论也!”(《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刘晔:“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因其倾而压之,无不克也。若小缓之,诸葛亮明於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後忧。”(《三國志·魏書·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三國志·吳書·周瑜魯肅呂蒙傳第九》) 袁准:“张飞、关羽与刘备俱起,爪牙腹心之臣,而武人也。” 后人评价 “值天下大乱,(劉)遐为坞主,每击贼,率壮士陷坚摧锋,冀方比之张飞、关羽。”(《晋书·劉遐傳》) “(阎)负、(梁)殊曰:‘骁勇多权略,攻必取,战必胜,关、张之流,万人之敌者,则前将军新兴王飞,建切将军邓羌,立忠将军彭越,安远将军范俱难,建武将军徐盛。’”(《晋书·苻生载记》) “李庠,字玄序,特第三弟也。少以烈气闻。赵廞深器之,与论兵法,无不称善,每谓所亲曰:‘李玄序盖亦一时之关、张也。’”(《晋书·李特载记》) “傉檀曰:‘吾今新牧贵州,怀远安迩之略,为之若何?’(宗)敞曰:‘凉土虽弊,形胜之地,道由人弘,实在殿下。段懿、孟祎,武威之宿望;辛晁、彭敏,秦、陇之冠冕;斐敏、马辅,中州之令族;张昶,凉国之旧胤;赵昌、张穆、边宪、文齐、杨班、梁崧、赵昌,武同飞、羽。’”(《晋书·禿髮傉檀载记》) 李暠:“咏群豪之高轨,嘉关张之飘杰,誓报曹而归刘,何义勇之超出!据断桥而横矛,亦雄姿之壮发。”(《晋书·列传第五十七》) “史臣曰:‘长孙肥结发内侍,雄烈知名,军锋所指,罔不奔散,关、张万人之敌,未足多也。’”(《魏书·长孙肥传》) “当世推其骁果,皆以为关、张弗之过也。”(《魏书·杨大眼传》) “贼以延伯众少,开营竞追,众过十倍,临水逼蹙。(萧)宝夤亲观之,惧有亏损。延伯不与其战,身自殿后,抽众东渡,转运如神,须臾济尽,徐乃自渡。贼徒夺气,相率还营。宝夤大悦,谓官属曰:‘崔公,古之关、张也。今年何患不制贼!’”(《魏书·崔延伯传》) “薛彤、(高)进之并道济腹心,有勇力,时以比关羽、张飞。’”(《宋书·檀道济传》) “朱异之徒,积受金贝,遂使咸称胡、赵,比昔关、张,诬掩天听,谓为真实。”(《粱书·列传第五十》) “又有西域胡,妙于弓矢,弦无虚发,众军尤惮之。及将战,(吴)明彻谓摩诃曰:‘若殪此胡,则彼军夺气,君有关、张之名,可斩颜良矣。’摩诃曰:‘愿示其形状,当为公取之。’明彻乃召降人有识胡者,云胡著绛衣,桦皮装弓,两端骨弭。明彻遣人觇伺,知胡在阵,乃自酌酒以饮摩诃。摩诃饮讫,驰马冲齐军,胡挺身出阵前十馀步,彀弓未发,摩诃遥掷铣鋧,正中其额,应手而仆。”(《陈书·萧摩诃传》) “武人略阳垣历生、襄阳蔡道贵,拳勇秀出,当时以比关羽、张飞。”(《南史·文惠太子传》) “(从弟京杲)后从李光弼出井陉,督趫荡先驱,战嘉山尤力,(唐)肃宗异之,召见曰:‘黥、彭、关、张之流乎!’”(《新唐书·辛云京传》) “金将时全、合连、孛术鲁答哥率细军及众军三道渡淮,涉以合连善战,乃命张惠当之。惠,金骁将,所谓‘赛张飞’者,既归宋,金人杀其妻,所部花帽军,有纪律,它军不及也。惠率诸军出战,自辰至酉,金人大败,答哥溺死,陷失太半,细军丧者几二千。”(《宋史·贾涉传》) “齐孙膑晏婴、晋程婴公孙杵臼、燕乐毅、汉曹参陈平韩信周亚夫卫青霍去病霍光、蜀昭烈帝关羽张飞诸葛亮、唐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李靖李绩尉迟恭浑瑊段秀实等,皆勋德高迈,为当时之冠。”(《宋史·志第五十八·礼八》) “关羽则为仇国所禽,张飞则遭帐下所害。凡此名将,悉皆人雄。”(《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八·文苑一》) “关张比疆治,将相俱和同。”(《梁父吟》) “将作大匠、屯骑校尉朝那侯青,武邑人也。机巧有算略,骁勇善骑射,所在先登陷陈。慕容俊拟之张飞。”(《十六国春秋·前燕录》) “楚、汉未分,绛、灌所以宣力;曹、刘竞逐,关、张所以立名。然则名立资草昧之初,力宣候经轮之会,攀附鳞翼,世有之矣。”(《隋书·列传第二十九》) “公结发戎旅,妙善孙吴 。如云如鸟之形,因山背水之势,莫不深明权变,躬先士卒。双鞬并带,二戟兼提。滕灌之骁雄,关张之勇扞,复见於兹矣。”(《大周使持节少傅大将军大都督恒夏灵银长五州诸军事恒州刺史普安壮公墓志铭》) “尔久从征伐甚有战功语其威名乃关张之比也。”(《冊府元龜·诫励》) “衛尉卿兼檢校左金吾衛大將軍涼國公李延昌,克樹勛庸,遍該韜略,關張萬人之敵,勇不顧身;程李二將之名,忠於衛主。”(《冊府元龜·備御》) “蜀之乃祖乃父,或士或人,而皆内禀忠贞,外资骁果,武负关张之气,文传扬马之风,迎大驾以涉岷峨,合诸军而定关辅忠气冠乎日月,勋业著乎山河,凡在幽遐,皆所传达。”(《冊府元龜·传檄》) “关羽、张飞,爪牙悉标于西庑。威生户牖,武耀庭除。”(《蜀先主庙记》) “乃若关云长、张益德,虽曰万人之敌,而程昱等辈奇之,然功业之著见者盖鲜矣。”(《十先生奥论注》) “楚、汉未分,绛、灌所以宣力;曹、刘竞逐,关、张所以立名。然则名立资草昧之初,力宣候经轮之会,攀附鳞翼,世有之矣。”(《隋书·列传第二十九》) “大周天授元年,拜公为镇军大将军,行左豹韬卫大将军。□坛受策,礼逾韩信;野战频胜,事逸张飞。”(《大周故镇军大将军高君墓志铭并序》) 張輔:“张飞关羽,皆人杰也。”(《名士优劣论》) 葛洪:“咸谓勇力绝伦者,则上将之器;洽闻治乱者,则三九之才也。然张飞关羽万人之敌 ,而皆丧元辱主,授首非所。” 石重貴評張彥澤:“猛若關張,氣吞荊聶,薦膺委寄,每著勤勞。鳴鏑離弦,既得吟猿之妙;青萍出匣,久彰斷兕之名。營陣之間,皆推果毅。”(《親征契丹命將制》) 常璩:“初,飞勇冠三军,与关羽俱称万人之敌。羽善待小人而骄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是以皆败 。”(《华阳国志·刘先主志》) 崔鸿:“刘渊别将刘翼,骁勇过人,能一手举殿柱,跳过平阳门,时人拟之关张。”(《十六国春秋》) 庾信:“昔者受律赤符,韩信当千里,治兵白帝。张飞拟万人,皆比于今日,公之谓也。”(《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铭》) 王勃:“以先主之宽仁得众,张飞、关羽万人之敌,诸葛孔明管、乐之俦,左提右挈,以取天下,庶几有济矣。”(《三國論》) 李德裕:“忻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李丕,幼而倜傥,长负不羁,才耀奇而颖出,智释结而解,御侮是寄,益德冠於三军,骚动得人,剧孟雄於一敌。”(《授李丕汾州刺史制》);“蜀先主与关羽、张飞同卧起,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皆用此道,故能成功。夫御英杰,使猛将,与见道德之人,接方正之士不同也,不可以繁礼饰貌,以浮辞足言,宜洞开胸怀,令见肝肺。气慑其勇,恩结其心,虽踞洗召之,不为薄矣。禄山,夷狄之谲诈者也,非将门英豪,草莱奇杰,其战斗之气,击刺之才,去关、张远矣!”(《英杰论》) 殷尧藩:“威名垂万古,勇力冠当时。回首三分国,何人赋黍离。”(《张飞庙》) 徐夤:“虽倚关张敌万夫,岂胜恩信作良图。能均汉祚三分业, 不负荆州六尺孤。绿水有鱼贤已得,青桑如盖瑞先符。 君王幸是中山后,建国如何号蜀都。”(《蜀》) 杜甫:“孰與關張並,功臨耿鄧親。應天才不小,得士契無鄰。 ”(《謁先主廟》) 李亨:“自凶狂构祸,区宇未宁,蕴忠贞以立身,资义勇而成务。加其识度宏远,谋略冲深。张飞乃万人之敌,却縠是三军之帅。”(《命郭子儀充東京畿等道元帥詔》) 楊炯:“攻城野戰,張飛、關羽;奇策密謀,荀攸、賈詡。”(《瀘川都督王湛神道碑》)、“陶公相宅,郭璞占墳。麵丹鳳而背元龜,兆青烏而徵白馬。三百篇之後,卜筮何從?二千石之榮,子孫無替。長男仁叡、男中仁楷、少男仁護、仁昉等,或體窮三變,藩、陸不足以昇堂;或力敵萬夫、關、張不足以扶轂。”(《唐上騎都尉高君神道碑》) 唐僖宗:“前左武軍大將軍宋皓,負關張勇智,有韓白英雄,累著戰功,再居環衛。”(《討王郢詔》) 陳淵:“当时先主得关张,能使西川弱胜强。”(《默堂集·卷九》) 張士貴:“乃绛州义军都头目薛怀玉也。此人勇若关张,智同伊尹,堪当大用。”(《薛仁贵征辽事略》) 贯休:“龚遂刘宽同煦妪,张飞关羽太驱驰。”(《贺郑使君》) 岑参:“虏骑无数来,见君不敢当。汉将小卫霍,蜀将凌关张。”(《东归留题太常徐卿草堂》) 赵蕤:“(虞世南)曰:彼孔明者,命世之奇才,伊吕之俦匹,臣主同心,鱼水为譬,但以国小兵弱,斗绝一隅,支对二方,抗衡上国;若使与曹公易地而处,骋其长算,肆关、张之武,尽诸葛之文,则霸王之业成矣。”(《长短经》) 王鎔:“早绾父兵,夙知军志。张飞之敌,每说无前。魏万之名,咸言必大。”(《薦王師範表》) 张说:“思齐忠壮而异材,求之古人,张飞、许褚等也。”(《举陈光乘等表》) 崔致遠:“然必愿剑拂狼星,旗迎圣日,终继张飞之拒后,不惭聂叔之致师。”;“军名定难,雅称关张之声;县号宜君,克符尧舜之德。”(《贺杀黄巢贼徒状》);“斯乃司徒相公镜於心而宽兮绰兮,枰於事而无偏无党,网罗隽彦,笼罩骁雄,於儒则沈谢呈才,於武则关张效力。”(《初投献太尉启》);“所谓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绛灌亦一时俊杰,关张非累世勋庸,镂姓名於金鼎玉锺,饰仪形於云台烟阁,永言尽美,孰敢争先?”(《徐州时溥司空·第二》) 桑叔文:“汉有汲黯,当朝为之正色。若非功高卫霍,名比关张,孰能有此荣贵。”(《唐故淮南节度讨击副使光禄大夫试殿中监兼泗州长史上柱国北平县开国伯田府君墓志铭》) 徐铉:“唐室崩离,诸侯角逐。吴武王奋桓文之举,我先君效关张之用。摧(生字“亠凶”,即脑字无月)略地,所向无前。功加于时,庆钟于后。”(《洪州丰城县李司空碑文》) 孔平仲:“狄青字汉臣。元昊叛,屡将兵出战,四年间大小二十五阵,八中流矢,人呼‘狄天使’,上观其仪表曰:‘朕之关张。’”(《孔氏谈苑》) 曹勋:“帝谓关张勇,气吞豺虎群。忠诚昭白日,始卒翊明君。灭沿台躔耀,哀荣凤口坟。传家有贤嗣,泪血入江云。”(《杨和王挽章五首》) 曾巩:“侯以智勇为将,号万人敌。当蜀之初,与魏将张郃相距于此,能破敌军,以安此土,可谓功施于人矣。其殁也,又能泽而赐之,则其食于阆人不得而废也,岂非宜哉?。”(《元丰类稿·阆州张侯庙记》) 岳飞:“一死何足道,要使后世书策知有岳飞之名,与关张辈功烈相仿佛耳。”(《金驼续编·卷二十八》) 陈子微:“厦倾木不支,鼎重足先折。关张不终身,仪秦亦无舌。”(《本堂集·卷二十九》) 刘知幾:“关张以傲诞为将,桑霍以满盈居职。”(《思慎赋》) 员兴宗:“吾乡所遣骑,乃探骑耳。岂人人关张乎!”(《九华集·卷二十四》) 綦崇礼:“以颇牧之才,关张之勇,尽护诸将,独殿一方,鏖兵苦战,则大敌为殱,据险守坚,则严师莫犯。”(《北海集·卷十一》) 李廌:“骈英雄则关张奋其武,登隽良则庞蒋善其职。”(《济南集·卷五》) 黄履翁:“古之烈士才略,则向宠、柳浑、蔡道贵、鲍昭。或晓畅军事,料敌万里;或勇比关张,或治绩显太原。”(《古今源流至论·别集卷四》) 汪藻:“决胜重围,飞、羽有万人之敌。”(《浮溪集·韩世忠除两镇节度使制》) 杨万里:“过威则离,张飞是也。过强则骄,李光弼是也。”(《诚齐易传》) 徐梦莘:“(张)仲宝字子贤,有膂力,时人谓之小张飞子。”(《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三十二》) 贾似道:“要知斗处关张勇,头小牙长体似金。”(《促织经·琵琶翅》) 陸游:“顏良文丑知何益,關羽張飛死可傷。等是人間號驍將,太山寧比一毫芒。”(《讀史》) 叶适:“(耿)豪虽凶粗不足取,而以关张比之,则又其细尔。”(《习学记言·卷三十五》) 樓鑰:“荆門多古跡,義勇之士服習教法,持利兵以賈勇。望高陽之長阪,其亦有慕張益徳之横矛拒敵者乎!”(《荆門軍義勇甲仗庫記》) 萧常:“羽飞万人之敌勇有余,而不知迹其行事。皆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少恩,此其所以败也。”(《续后汉书》) 刘克庄:“骨已朽黄泉下,传犹列青史中。猛朴时来宰相,关张运去英雄。”(《即事六言四首》) 陈元靓:“汉失其鹿,三分鼎峙。爰佐昭烈,实惟车骑。敌万人,兵行九地。睠是雄材,霸王之器。”(《事林广记后集》) 郝经:“羽、飞昭烈啑血起义,夙定君臣之分,期复汉室,百折兴王。阚如两虎啸风从龙,夹之以飞,雄猛震一世,号称万人敌。羽报效于操,致书而去,飞瞋目横矛,而与操决。矫轿义烈,上通于天,汉于是乎不亡。”(《续后汉书·卷十六》) 祖无择:“蜀之诸将,惟飞最雄。”(祖龙图·《据水断桥赋》) 冯梦龙:“释严颜,诲马超,都是细心作用,后世目飞为粗人,大枉。”(《智囊•上智部•见大卷•030张飞》) 清代趙翼的《廿二史劄記》卷七關張之勇的部份,詳細整理了古人以關羽、或關張用作皆為勇將代名詞的資料,並且認為「漢以後稱勇者必推關張」。 卢弼:“张飞屯固山,曹洪破吴兰,飞退走。是飞虽勇猛,亦时为强敌所败也。”(《三国志集解》) 轶闻 南朝·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张飞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炼赤朱山铁为一刀,铭曰‘新亭侯,蜀大将也’。后被范强所杀,将此刀入于吴。”此事纯属无稽之谈,张飞封新亭侯时尚在荆州,身未尝入蜀,何以便称“蜀大将”?即身在蜀,亦当称“汉将军飞”。 民间艺术 三国演义 小說《三國演義》總成過往小說、戲曲、話本及民間傳說中張飛的故事,和史書中的張飛事蹟有所出入,如張飛早年以賣酒屠豬為業、怒鞭督郵(實為劉備所為)、長坂大哮嚇死夏侯傑的誇張手法、以至數戰呂布、古城聚義、獨取武陵、大戰馬超、使用蛇矛、身高樣貌,甚至張飛字「翼德」等都是虛構。 墓葬及信仰 传说张飞头颅葬于重庆云阳张桓侯庙(张飞庙),躯体葬于四川阆中张桓侯祠(汉桓侯祠)。此外主祀寺廟尚有四川自貢桓侯宮、台灣台中市東興市場福興宮等,副祀寺廟則有四川成都武侯祠、台灣台北市北投行天宮、新北市三峽行修宮、桃園市大溪劉備廟等。 表字
“将作大匠、屯骑校尉朝那侯青,武邑人也。机巧有算略,骁勇善骑射,所在先登陷陈。慕容俊拟之张飞。”(《十六国春秋·前燕录》) “楚、汉未分,绛、灌所以宣力;曹、刘竞逐,关、张所以立名。然则名立资草昧之初,力宣候经轮之会,攀附鳞翼,世有之矣。”(《隋书·列传第二十九》) “公结发戎旅,妙善孙吴 。如云如鸟之形,因山背水之势,莫不深明权变,躬先士卒。双鞬并带,二戟兼提。滕灌之骁雄,关张之勇扞,复见於兹矣。”(《大周使持节少傅大将军大都督恒夏灵银长五州诸军事恒州刺史普安壮公墓志铭》) “尔久从征伐甚有战功语其威名乃关张之比也。”(《冊府元龜·诫励》) “衛尉卿兼檢校左金吾衛大將軍涼國公李延昌,克樹勛庸,遍該韜略,關張萬人之敵,勇不顧身;程李二將之名,忠於衛主。”(《冊府元龜·備御》) “蜀之乃祖乃父,或士或人,而皆内禀忠贞,外资骁果,武负关张之气,文传扬马之风,迎大驾以涉岷峨,合诸军而定关辅忠气冠乎日月,勋业著乎山河,凡在幽遐,皆所传达。”(《冊府元龜·传檄》) “关羽、张飞,爪牙悉标于西庑。威生户牖,武耀庭除。”(《蜀先主庙记》) “乃若关云长、张益德,虽曰万人之敌,而程昱等辈奇之,然功业之著见者盖鲜矣。”(《十先生奥论注》) “楚、汉未分,绛、灌所以宣力;曹、刘竞逐,关、张所以立名。然则名立资草昧之初,力宣候经轮之会,攀附鳞翼,世有之矣。”(《隋书·列传第二十九》) “大周天授元年,拜公为镇军大将军,行左豹韬卫大将军。□坛受策,礼逾韩信;野战频胜,事逸张飞。”(《大周故镇军大将军高君墓志铭并序》) 張輔:“张飞关羽,皆人杰也。”(《名士优劣论》) 葛洪:“咸谓勇力绝伦者,则上将之器;洽闻治乱者,则三九之才也。然张飞关羽万人之敌 ,而皆丧元辱主,授首非所。” 石重貴評張彥澤:“猛若關張,氣吞荊聶,薦膺委寄,每著勤勞。鳴鏑離弦,既得吟猿之妙;青萍出匣,久彰斷兕之名。營陣之間,皆推果毅。”(《親征契丹命將制》) 常璩:“初,飞勇冠三军,与关羽俱称万人之敌。羽善待小人而骄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是以皆败 。”(《华阳国志·刘先主志》) 崔鸿:“刘渊别将刘翼,骁勇过人,能一手举殿柱,跳过平阳门,时人拟之关张。”(《十六国春秋》) 庾信:“昔者受律赤符,韩信当千里,治兵白帝。张飞拟万人,皆比于今日,公之谓也。”(《周上柱国宿国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铭》) 王勃:“以先主之宽仁得众,张飞、关羽万人之敌,诸葛孔明管、乐之俦,左提右挈,以取天下,庶几有济矣。”(《三國論》) 李德裕:“忻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李丕,幼而倜傥,长负不羁,才耀奇而颖出,智释结而解,御侮是寄,益德冠於三军,骚动得人,剧孟雄於一敌。”(《授李丕汾州刺史制》);“蜀先主与关羽、张飞同卧起,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皆用此道,故能成功。夫御英杰,使猛将,与见道德之人,接方正之士不同也,不可以繁礼饰貌,以浮辞足言,宜洞开胸怀,令见肝肺。气慑其勇,恩结其心,虽踞洗召之,不为薄矣。禄山,夷狄之谲诈者也,非将门英豪,草莱奇杰,其战斗之气,击刺之才,去关、张远矣!”(《英杰论》) 殷尧藩:“威名垂万古,勇力冠当时。回首三分国,何人赋黍离。”(《张飞庙》) 徐夤:“虽倚关张敌万夫,岂胜恩信作良图。能均汉祚三分业, 不负荆州六尺孤。绿水有鱼贤已得,青桑如盖瑞先符。 君王幸是中山后,建国如何号蜀都。”(《蜀》) 杜甫:“孰與關張並,功臨耿鄧親。應天才不小,得士契無鄰。 ”(《謁先主廟》) 李亨:“自凶狂构祸,区宇未宁,蕴忠贞以立身,资义勇而成务。加其识度宏远,谋略冲深。张飞乃万人之敌,却縠是三军之帅。”(《命郭子儀充東京畿等道元帥詔》) 楊炯:“攻城野戰,張飛、關羽;奇策密謀,荀攸、賈詡。”(《瀘川都督王湛神道碑》)、“陶公相宅,郭璞占墳。麵丹鳳而背元龜,兆青烏而徵白馬。三百篇之後,卜筮何從?二千石之榮,子孫無替。長男仁叡、男中仁楷、少男仁護、仁昉等,或體窮三變,藩、陸不足以昇堂;或力敵萬夫、關、張不足以扶轂。”(《唐上騎都尉高君神道碑》) 唐僖宗:“前左武軍大將軍宋皓,負關張勇智,有韓白英雄,累著戰功,再居環衛。”(《討王郢詔》) 陳淵:“当时先主得关张,能使西川弱胜强。”(《默堂集·卷九》) 張士貴:“乃绛州义军都头目薛怀玉也。此人勇若关张,智同伊尹,堪当大用。”(《薛仁贵征辽事略》) 贯休:“龚遂刘宽同煦妪,张飞关羽太驱驰。”(《贺郑使君》) 岑参:“虏骑无数来,见君不敢当。汉将小卫霍,蜀将凌关张。”(《东归留题太常徐卿草堂》) 赵蕤:“(虞世南)曰:彼孔明者,命世之奇才,伊吕之俦匹,臣主同心,鱼水为譬,但以国小兵弱,斗绝一隅,支对二方,抗衡上国;若使与曹公易地而处,骋其长算,肆关、张之武,尽诸葛之文,则霸王之业成矣。”(《长短经》) 王鎔:“早绾父兵,夙知军志。张飞之敌,每说无前。魏万之名,咸言必大。”(《薦王師範表》) 张说:“思齐忠壮而异材,求之古人,张飞、许褚等也。”(《举陈光乘等表》) 崔致遠:“然必愿剑拂狼星,旗迎圣日,终继张飞之拒后,不惭聂叔之致师。”;“军名定难,雅称关张之声;县号宜君,克符尧舜之德。”(《贺杀黄巢贼徒状》);“斯乃司徒相公镜於心而宽兮绰兮,枰於事而无偏无党,网罗隽彦,笼罩骁雄,於儒则沈谢呈才,於武则关张效力。”(《初投献太尉启》);“所谓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绛灌亦一时俊杰,关张非累世勋庸,镂姓名於金鼎玉锺,饰仪形於云台烟阁,永言尽美,孰敢争先?”(《徐州时溥司空·第二》) 桑叔文:“汉有汲黯,当朝为之正色。若非功高卫霍,名比关张,孰能有此荣贵。”(《唐故淮南节度讨击副使光禄大夫试殿中监兼泗州长史上柱国北平县开国伯田府君墓志铭》) 徐铉:“唐室崩离,诸侯角逐。吴武王奋桓文之举,我先君效关张之用。摧(生字“亠凶”,即脑字无月)略地,所向无前。功加于时,庆钟于后。”(《洪州丰城县李司空碑文》) 孔平仲:“狄青字汉臣。元昊叛,屡将兵出战,四年间大小二十五阵,八中流矢,人呼‘狄天使’,上观其仪表曰:‘朕之关张。’”(《孔氏谈苑》) 曹勋:“帝谓关张勇,气吞豺虎群。忠诚昭白日,始卒翊明君。灭沿台躔耀,哀荣凤口坟。传家有贤嗣,泪血入江云。”(《杨和王挽章五首》) 曾巩:“侯以智勇为将,号万人敌。当蜀之初,与魏将张郃相距于此,能破敌军,以安此土,可谓功施于人矣。其殁也,又能泽而赐之,则其食于阆人不得而废也,岂非宜哉?。”(《元丰类稿·阆州张侯庙记》) 岳飞:“一死何足道,要使后世书策知有岳飞之名,与关张辈功烈相仿佛耳。”(《金驼续编·卷二十八》) 陈子微:“厦倾木不支,鼎重足先折。关张不终身,仪秦亦无舌。”(《本堂集·卷二十九》) 刘知幾:“关张以傲诞为将,桑霍以满盈居职。”(《思慎赋》) 员兴宗:“吾乡所遣骑,乃探骑耳。岂人人关张乎!”(《九华集·卷二十四》) 綦崇礼:“以颇牧之才,关张之勇,尽护诸将,独殿一方,鏖兵苦战,则大敌为殱,据险守坚,则严师莫犯。”(《北海集·卷十一》) 李廌:“骈英雄则关张奋其武,登隽良则庞蒋善其职。”(《济南集·卷五》) 黄履翁:“古之烈士才略,则向宠、柳浑、蔡道贵、鲍昭。或晓畅军事,料敌万里;或勇比关张,或治绩显太原。”(《古今源流至论·别集卷四》) 汪藻:“决胜重围,飞、羽有万人之敌。”(《浮溪集·韩世忠除两镇节度使制》) 杨万里:“过威则离,张飞是也。过强则骄,李光弼是也。”(《诚齐易传》) 徐梦莘:“(张)仲宝字子贤,有膂力,时人谓之小张飞子。”(《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三十二》) 贾似道:“要知斗处关张勇,头小牙长体似金。”(《促织经·琵琶翅》) 陸游:“顏良文丑知何益,關羽張飛死可傷。等是人間號驍將,太山寧比一毫芒。”(《讀史》) 叶适:“(耿)豪虽凶粗不足取,而以关张比之,则又其细尔。”(《习学记言·卷三十五》) 樓鑰:“荆門多古跡,義勇之士服習教法,持利兵以賈勇。望高陽之長阪,其亦有慕張益徳之横矛拒敵者乎!”(《荆門軍義勇甲仗庫記》) 萧常:“羽飞万人之敌勇有余,而不知迹其行事。皆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少恩,此其所以败也。”(《续后汉书》) 刘克庄:“骨已朽黄泉下,传犹列青史中。猛朴时来宰相,关张运去英雄。”(《即事六言四首》) 陈元靓:“汉失其鹿,三分鼎峙。爰佐昭烈,实惟车骑。敌万人,兵行九地。睠是雄材,霸王之器。”(《事林广记后集》) 郝经:“羽、飞昭烈啑血起义,夙定君臣之分,期复汉室,百折兴王。阚如两虎啸风从龙,夹之以飞,雄猛震一世,号称万人敌。羽报效于操,致书而去,飞瞋目横矛,而与操决。矫轿义烈,上通于天,汉于是乎不亡。”(《续后汉书·卷十六》) 祖无择:“蜀之诸将,惟飞最雄。”(祖龙图·《据水断桥赋》) 冯梦龙:“释严颜,诲马超,都是细心作用,后世目飞为粗人,大枉。”(《智囊•上智部•见大卷•030张飞》) 清代趙翼的《廿二史劄記》卷七關張之勇的部份,詳細整理了古人以關羽、或關張用作皆為勇將代名詞的資料,並且認為「漢以後稱勇者必推關張」。 卢弼:“张飞屯固山,曹洪破吴兰,飞退走。是飞虽勇猛,亦时为强敌所败也。”(《三国志集解》) 轶闻 南朝·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张飞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炼赤朱山铁为一刀,铭曰‘新亭侯,蜀大将也’。后被范强所杀,将此刀入于吴。”此事纯属无稽之谈,张飞封新亭侯时尚在荆州,身未尝入蜀,何以便称“蜀大将”?即身在蜀,亦当称“汉将军飞”。 民间艺术 三国演义 小說《三國演義》總成過往小說、戲曲、話本及民間傳說中張飛的故事,和史書中的張飛事蹟有所出入,如張飛早年以賣酒屠豬為業、怒鞭督郵(實為劉備所為)、長坂大哮嚇死夏侯傑的誇張手法、以至數戰呂布、古城聚義、獨取武陵、大戰馬超、使用蛇矛、身高樣貌,甚至張飛字「翼德」等都是虛構。 墓葬及信仰 传说张飞头颅葬于重庆云阳张桓侯庙(张飞庙),躯体葬于四川阆中张桓侯祠(汉桓侯祠)。此外主祀寺廟尚有四川自貢桓侯宮、台灣台中市東興市場福興宮等,副祀寺廟則有四川成都武侯祠、台灣台北市北投行天宮、新北市三峽行修宮、桃園市大溪劉備廟等。 表字 很多人误以为张飞字翼德,以为这才跟飞字相协。其实「益」是通假「鷁」,一种会飞的水鸟。另外陳壽在《三國志》記載其表字「益德」有兩處,裴松之注亦有兩處,應為事實。近代学者任乃强注《华阳国志》亦认同此说。 工书画 民間流傳張飛善書畫、善畫仕女圖,例如明《畫髓元詮》載:「張飛……喜畫美人,善草書」清《歷代畫徵錄》載:「張飛,涿州人,善畫美人」等,更有「三弟(張飛)畫美人,二哥(關羽)補竹」之說。相關說法最早出自明朝人的筆記,並有一份查無原蹟的石刻拓文傳世。由於明朝上離漢朝已遠,史料不見於唐宋,而明人偽作之風又盛,缺乏實證下史家對此說多持否定態度,卻成為漫畫家、小說家熱衷的題材。 饅頭 張飛帶兵征劉璋時製造。又有一說,饅頭乃出自三國蜀漢諸葛亮。當時諸葛亮率軍南渡瀘水以討孟獲。根據當地的習俗,大軍渡江之前必須以人頭祭祀河神。諸葛亮遂命人以白麵裹肉蒸熟,代替人頭投入江中。諸葛亮將其命名為「瞞頭」,即欺瞞河神之假頭之意。另一說命名為「蠻頭」,蠻人之頭之意。 坐骑 早在北宋·叶廷珪的《海录碎事》中就記載張飛的馬名為「豹月烏」(《三國志補注》中亦有引用,称出自《彙苑》)。在許多明代文人的私人筆記著作中,曾提及張飛的坐騎名為「玉追」,而且還根據「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的句式,而傳有「人中有張飛,馬中有玉追」一語;據古時口耳相傳的民間傳說習俗,「玉追」很有可能是「烏騅」(黑色的馬)音誤而成。另外,在舊版小說中,張飛坐騎則為「閉月烏」。 影视 《桃園三結義》(1968年,台灣國益影業公司電影):由趙群飾演 《三國春秋》(1976年,麗的電視本港台電視劇):由郭峰飾演 《刘关张传奇之桃园三结义》(1989年,河北電視台電視劇):由李靖飛飾演 《关公》(1992年,浙江华策影视電視劇):由王为念飾演 《三國演義》(1992年,中國中央電視台電視劇):由李靖飛飾演 《貂蝉》(2002年,陈家林执导电视剧):由李靖飛飾演 《关公》(1996年,中華電視公司電視劇):由崔浩然飾演 《超時空要愛》(1998年,黎大煒執導電影):由李綺虹飾演的Gigi,在跨越時空回到古代三國後化身張飛。 《吕布与貂蝉》(2001年,陳凱歌執導電視劇):由寇占文飾演 《武圣關公》(2004年,鄭克洪執導電視劇):由张友龄飾演 《見龍卸甲》(2008年,李仁港執導電影):由陳之輝飾演 《赤壁》(2008年,吳宇森執導電影):由臧金生飾演 《終極三國》(2009年,台灣八大電視劇):由博焱飾演 《越光寶盒》(2010年,劉鎮偉執導電影):由樊少皇飾演 《三國》(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制作中心 電視劇):由康凱飾演 《回到三國》(2012年,無綫電視 電視劇):由曾偉權飾演 《曹操》(2014年,胡玫执导電視劇):由李龙飾演
图灵可识别语言 图灵机
图灵机 递归可枚举语言 图灵可判定语言
中國大陸中央電視台電視劇《三國演義》(1994年):由王洪涛、叶钧分别饰演。 香港電影《三国志之見龍卸甲》(2008年):由王洪涛飾演。 台灣民視 / 八大電視劇《終極三國》(2009年):由宏正飾演。 中國大陸電視劇《三國》(2010年):由宋來運飾演。 中國大陸湖南衛視電視劇《武神趙子龍》(2016年):由张山飾演。 中國大陸優酷網路劇《終極三國》(2017年):由張賀茗飾演。 動漫遊戲 真三國無雙系列 / 無雙OROCHI系列(光榮公司開發,川津泰彥配音) 吞食天地II 赤壁之戰(卡普空開發) 三國志 三國演義 《蒼天航路》(王欣太) 《火鳳燎原》(陳某)、《火鳳燎原》外傳小說《伯符》(王貽興):設定為甘寧之箭術導師,接應射殺孫堅成功之甘寧,於孫策智削袁術兵及智取東安時登場,在劉曄的計謀下和甘寧率兵突襲在皖北和劉勳手下混戰的紀靈,於孫策攻沙羡時和太史慈交手並不分勝負,更以箭傷射傷韓當、周泰和朱治,以掩護甘寧上船。 《王者荣耀》職業為射手 《神魔之塔》 《异乡之草三国志连作集》
三國演義 小說《三國演義》總成過往傳奇、野史、戲曲、地方世代說法、被官史避畏說法、說部話本及民間傳說中黄忠的故事,描寫了黃忠數戰關羽、與嚴顏一起計奪天蕩山、受封五虎將等事蹟, 在《三國演義》中,黃忠除了武藝高強、有謀有勇之外,還擁有百步穿楊的箭術,這是民間藝術中除「年老」外關於黃忠的另一特徵。黃忠在小說中相當重視情義,他在長沙城中曾阻止魏延殺主公韓玄(當時韓玄正欲處死黃忠)、攻四川時又於落鳳坡救出魏延。另外,黃忠的性格亦甚高傲,易中激將法,曾兩度被諸葛亮諷刺其老邁而奮戰建功,最後更於劉備-{征}-吳時因不服老而遭吳軍圍攻,被吳將馬忠射擊,回營傷亡。 戲劇/電影 中國大陸中央電視台電視劇《三國演義》(1994年):由王洪涛、叶钧分别饰演。 香港電影《三国志之見龍卸甲》(2008年):由王洪涛飾演。 台灣民視 / 八大電視劇《終極三國》(2009年):由宏正飾演。 中國大陸電視劇《三國》(2010年):由宋來運飾演。 中國大陸湖南衛視電視劇《武神趙子龍》(2016年):由张山飾演。 中國大陸優酷網路劇《終極三國》(2017年):由張賀茗飾演。 動漫遊戲 真三國無雙系列 / 無雙OROCHI系列(光榮公司開發,川津泰彥配音) 吞食天地II 赤壁之戰(卡普空開發) 三國志 三國演義 《蒼天航路》(王欣太) 《火鳳燎原》(陳某)、《火鳳燎原》外傳小說《伯符》(王貽興):設定為甘寧之箭術導師,接應射殺孫堅成功之甘寧,於孫策智削袁術兵及智取東安時登場,在劉曄的計謀下和甘寧率兵突襲在皖北和劉勳手下混戰的紀靈,於孫策攻沙羡時和太史慈交手並不分勝負,更以箭傷射傷韓當、周泰和朱治,以掩護甘寧上船。 《王者荣耀》職業為射手 《神魔之塔》 《异乡之草三国志连作集》 《三国杀》:除了黄忠外,还杜撰了妻子名刘赪,刘赪设定上为刘表长兄之女。 歇后语 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黄忠出阵---不服老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武器 三國演義的武器是鳳嘴刀和寶弓兩件武器。 於陶弘景的《古今刀劍錄》一書中,曾記載黃忠在劉備平定南郡時得到一刀,如血般的赤色,名作血色刀。在漢中戰夏侯軍時,就是用此刀在一日之中,手刃百多人。 後世影響 因小說《三國演義》中黃忠老將軍的形象深入民心,「老黃忠」一詞被用來形容老當益壯的人。
定义 递归语言有两种等价的主要定义: 递归语言是在形式语言的字母表上的所有可能的字的集合的递归子集。 设 S ⊆ Σ* 是一个语言,M 是一台图灵机, 若对于任何字符串 ω ∈ Σ*,有 ω ∈ S 当且仅当 M 接受 ω ω ∉ S 当且仅当 M 拒绝 ω 则称 M 判定语言 S。 若存在这样的 M,S 就称为图灵可判定语言。 闭包性质 递归语言是在下列运算下是闭合的。就是说,如果 L 和 P 是两个递归语言,则下列语言也是递归的: L 的Kleene星号 L的非删除(non-erasing)同态 φ(L) L 和 P 的串接 并集 交集 L 的补集 差集 图灵可判定语言与图灵可识别语言的关系 注意图灵可判定语言和图灵可识别语言的区别:若 S 是图灵可识别语言,则只需存在一 台图灵机 M,当 M 的输入 ω ∈ S 时,M 一定会 停机并进入接受状态;当 M 的输入 ω ∉ S 时,M 可能停 机并进入拒绝状态,或者永不停机。而若 S 是图灵可判定语言,则必须存在图灵机 M , 使得对于任意输入串 ω ∈ Σ*,M 总能停机,并根据 ω 属于或不属于 S 分别进入接受或拒绝状态。 定理:存在图灵不可判定语言。 证明: 定义语言 HALTING 如下: HALTING = { <M, x> | M 是一台图灵机,x是一个字符串,且M在输入x上可以停机} 其中 <M, x> 表示将 M 的编码和串 x 以某种方式配对而得到的串。 可以证明 HALTING 是图灵不可判定语言,参见停机问题。 Q.E.D. 下列定理表明了图灵可判定语言和图灵可识别语言的关系。 定理:一个语言是图灵可判定的当且仅当它和它的补语言都是图灵可识别的。 证明:
定义语言 HALTING 如下: HALTING = { <M, x> | M 是一台图灵机,x是一个字符串,且M在输入x上可以停机} 其中 <M, x> 表示将 M 的编码和串 x 以某种方式配对而得到的串。 可以证明 HALTING 是图灵不可判定语言,参见停机问题。 Q.E.D. 下列定理表明了图灵可判定语言和图灵可识别语言的关系。 定理:一个语言是图灵可判定的当且仅当它和它的补语言都是图灵可识别的。 证明: 若 S 是图灵可判定的,显然 S 和 S 的补都是图灵可识别的。 下面假设存在图灵机 M1 和 M2 分别识别S 和 S 的补,我们可以构造一个图灵机 M 如下: M = 对于输入 ω 对于 i = 1, 2, 3, ... 分别重复以下步骤: 将 ω 作为 M1 的输入,模拟运行 M1,如果 M1
英格蘭球隊阿仙奴在2005/2006年賽季創下連續10場的最長不失球紀錄,直至決賽階段被巴塞隆拿的喀麥隆前峰伊度奧終止了995分鐘的不失球紀錄。 2005年至2006年的利物浦成為首支球隊參加過全部三圈外圍賽而晉級淘汰賽階段的球隊(由1999年至2000年球季開始)。 2009年改制前,为表扬队伍在欧冠有出色的表现,欧足联会获得颁发一枚荣誉徽章给得奖队伍,代表有关队伍可以永久拥有冠军奖杯,其球衣也会加上荣誉臂章;欧足联则会重新订造奖杯使用。获奖条件必须是五次夺得冠军或连续三次夺得冠军。只有五支球队达成该目标——西班牙皇家马德里(13次夺得欧冠冠军,1956年至1960年连续5年夺得欧冠冠军,2016年至2018年連續3年奪得歐冠冠軍)、意大利AC米兰(7次夺得欧冠冠军)、英国利物浦(6次夺得欧冠冠军)、荷兰阿積士(1971年至1973年连续3年夺得欧冠冠军)和德国拜仁慕尼黑(1974年至1976年连续3年夺得欧冠冠军)。 截止2022/23年賽季共有11支隊伍不敗封王,包括AC米蘭(意大利,1988/1989及1993/1994)、國際米蘭(意大利,1963/1964)、阿積士(荷兰,1971/1972及1994/1995)、諾定咸森林(英国,1978/1979)、利物浦(英国,1980/1981及1983/1984)、馬賽(法国,1992/1993)、貝爾格萊德紅星(塞尔维亚,1990/1991)、曼聯(英国,1998/1999及2007/2008)、巴塞隆拿(西班牙,2005/2006)、拜仁慕尼黑(德國,2019/2020)、曼城(英格蘭,2022/23)。其中又以2019/20拜仁慕尼黑為唯一全勝封王隊伍。 英格蘭球隊利物浦(1976年及1977年)及葡萄牙球隊波圖(2003年及2004年)連續兩年先後奪得歐洲足協盃及歐洲冠軍盃/歐冠聯賽冠軍。 英格蘭的車路士以卫冕冠军身份参加2012/2013赛季的欧冠小组赛,可惜小组便告出局,成为欧冠改制以来首支未能晋级淘汰赛阶段的卫冕冠军。但是他们藉此轉戰2012/2013赛季的欧洲联赛並打入決賽,並战胜決賽對手本菲卡,成为历史上首支连续两年先夺得欧冠冠军后夺得欧足联欧洲联赛冠军的球队。 英格蘭的诺丁汉森林曾取得连续两个欧洲冠军,但却一共只获得过一次英格兰联赛冠军,是至今唯一一支欧洲冠军数量超过国内冠军数量的球队。而且,它也是第一支降入国内第三级别联赛的前欧洲冠军。 英格蘭的阿士東維拉是歷屆歐洲冠軍盃/歐冠聯賽冠軍隊伍當中本土聯賽成績最差的球隊,他們在1981至82年賽季一比零擊敗拜仁慕尼黑奪得歐冠盃冠軍,但另一方面在英甲聯賽只取得第十一名。 西班牙的维戈塞尔塔是歷屆歐冠參賽隊伍中當年本國聯賽成績最差的球隊,他們參加了2003/2004賽季的歐冠小組賽階段,但賽季結束僅排名西甲第十九名,慘遭降級。歐冠參賽隊伍中當年本國聯賽慘遭降級的球隊還有同样来自西班牙的比利亞雷阿爾,他們參加了2011/2012賽季的歐冠小組賽階段,但賽季結束僅排名西甲第18位。 最多次成為亞軍的球隊为意大利的祖雲達斯,共夺得七届亚军。 球隊巴黎聖日門在淘汰賽階段首回合領先最多球但在次回遭到逆轉出局,在2016–17年賽季的十六強賽,巴塞隆納在首回合以零比四敗於巴黎聖日門,次回合以六比一取勝及及總比數以六比五逆轉出線。 至4輪外圍賽制度起,只有三支球隊最後進入小組賽階段,這就是貝爾格勒紅星足球俱樂部(2018-19和2019 – 20)、費倫斯華路士體育會(2020-21)、舒列夫足球會 (2021-22),儘管看到不少第二輪球隊可以出線但未能成功。 国家 英格蘭球隊曾經在1977年至1982年連續6年取得歐冠冠軍,是至今最長的一國連冠紀綠。 歷史上歐冠聯賽尚未出現同國球隊包攬四強的情況,曾經出現過5次同國三支球隊打入四強的情況,其中西、意、英各有一次三支球隊打入四強並包攬決賽的盛況。 1999/2000-皇家馬德里、瓦倫西亞、巴塞羅那(同為西班牙球隊,包攬決賽) 2002/2003-AC米蘭、尤文圖斯、國際米蘭(同為意大利球隊,包攬決賽) 2006/2007-利物浦、切爾西、曼聯(同為英格蘭球隊,冠軍意大利AC米蘭) 2007/2008-曼聯、切爾西、利物浦(同為英格蘭球隊,包攬決賽) 2008/2009-曼聯、切爾西、阿森納(同為英格蘭球隊,冠軍西班牙巴塞羅那) 歷史上歐洲冠軍盃和歐冠聯賽曾經出現過35次兩支來自同一個國家的球隊對賽。包括: 13次英國俱樂部之間 12次西班牙俱樂部之間 6次意大利俱樂部之間 3次德國俱樂部之間 1次法國俱樂部之間 其中決賽出現過8次(西班牙、英國各3次,意大利、德國各1次): 1999/2000年決賽 — 皇家馬德里 對 華倫西亞(同為西班牙球隊) 2002/2003年決賽 — AC米蘭 對 祖雲達斯(同為意大利球隊) 2007/2008年決賽 — 曼聯 對 車路士(同為英國球隊) 2012/2013年決賽 — 拜仁慕尼黑 對 多蒙特(同為德國球隊) 2013/2014年決賽 — 皇家馬德里 對 馬德里體育會(同為西班牙球隊) 2015/2016年決賽 — 皇家馬德里 對 馬德里體育會(同為西班牙球隊) 2018/2019年決賽 — 利物浦 對 托定咸熱刺(同為英國球隊) 2020/2021年決賽 — 車路士 對 曼城(同為英國球隊) 而同城德比(真正的德比)則有9次,包括(西班牙馬德里5次,意大利米蘭3次,英國倫敦1次): 1958/1959年 — 皇家馬德里 對 馬德里體育會(準決賽,同為西班牙馬德里球隊) 2002/2003年 — AC米蘭 對 國際米蘭(準決賽,同為意大利米蘭球隊) 2003/2004年 — 切爾西 對 阿森納(八強,同為英國倫敦球隊) 2004/2005年 — AC米蘭 對 國際米蘭(八強,同為意大利米蘭球隊) 2013/2014年 — 皇家馬德里 對 馬德里體育會(決賽,同為西班牙馬德里球隊) 2014/2015年 — 皇家馬德里 對 馬德里體育會(八強,同為西班牙馬德里球隊) 2015/2016年 — 皇家馬德里 對 馬德里體育會(決賽,同為西班牙馬德里球隊) 2016/2017年 — 皇家馬德里 對 馬德里體育會(準決賽,同為西班牙馬德里球隊) 2022/2023年 — 國際米蘭 對 AC米蘭(準決賽,同為意大利米蘭球隊) 歷屆神射手 宣传赞助 主题曲 歐洲足球協會规定,每个比赛日的比赛前3分钟,必须在现场播放《Champions League》的歐洲冠軍聯賽主題曲。《冠军联赛》主题曲庄严隆重,1992年由托尼·布里登根据亨德尔所创作的英国国王加冕颂歌《祭司撒督》(Zadok the Priest)修改,创作出了《冠军联赛》这首歌曲。英语、法语、德语短句“The main event”、“These are the
支球队分成每组 4 队进行,每队进行 6 场比赛。8 个小组的前两名进入第二阶段的小组赛,第三名进入欧洲联盟杯第三轮。第二阶段小组赛决出8强晋级淘汰赛。2003–04赛季,欧洲冠军联赛取消了第二阶段小组赛,也就是产生十六强之后,直接开始进行淘汰赛,直到决出冠军为止。而淘汰賽階段開始進行对阵抽签,16強为8支小组头名对8支小组第二,但前提是对手不能为該届同組或同国家的球队。8強的抽签则没有同組及同國家的避免的限制,並同時間排布出直到决赛的对阵方,但自2012–13年欧洲冠军联赛起半決賽改为再次抽签。決賽前每個淘汰賽階段分首次回合,以兩隊的總得分作爲比分。如同分的話則計作客入球優惠,但再分不出勝負的話直接進入加時,作客入球優惠在加時同樣適用。如果加時都是分不出勝負就會進入互射十二碼的階段。由於決賽是一次過的比賽,所以會在中立球場舉行。基於公平原則,即使舉行決賽的球場為該球隊所屬的國家甚至主場亦需要分主客場次,同時亦方便球場管理。同樣地,如90分鐘内無法分出勝負就進入加時,如仍無法分出勝負就會進入互射十二碼的階段決出冠軍誰屬。 2004–05年度,冠軍利物浦因在同屆英超聯賽只取得第五名,未達參與2005–06年度欧冠的資格,為免出現衛冕冠軍球隊不能參賽的尷尬場面,歐洲足協特別批准利物浦參加歐冠外圍賽,之後亦修改參賽資格,應屆歐聯冠軍不論國內聯賽排名如何,均可直接取得來屆欧冠分組賽的參賽資格,但如果該冠軍隊的聯賽排名未能達到參賽資格,此冠軍隊就會佔有所屬的同一聯賽其中一個參賽名額,換言之該聯賽透過聯賽排名取得參賽的名額減少一個。2011–12年度冠軍車路士因同屆英超聯賽只取得第六名,成為首支改制後以衛冕冠軍身份參加下屆欧冠賽事的球隊。 2011–12年度,多隊「歐冠常客」如曼聯、阿積士等意外地在分組賽出局,須轉戰欧联杯。然而,這些球隊被指不積極參與欧联賽事。歐洲足協為防止歐洲豪門冷待欧联杯的風氣,故在2015–16年赛季起,如應届歐聯冠軍的衛冕席位沒有被佔用 (即是應届歐聯冠軍隊已憑國內聯賽排名取得參賽資格),應届歐霸盃冠軍可直接進入來季欧冠分組賽階段,但若應届歐霸盃冠軍已憑國內聯賽排名取得參賽資格,此參賽名額將轉至排名較後的聯賽冠軍取代。同時本賽季歐聯的分組抽籤改例,頭號種子由一個衛冕冠軍加近五季歐洲足協系數最高分的七支球隊組成,改爲由一個衛冕冠軍加歐洲七大聯賽的冠軍球隊組成。如2014年起連奪三屆欧联杯冠軍的西維爾,是首支以欧联冠軍身份參與2015–16年赛季的欧冠賽事,但由於在分組賽得第三而須再次轉戰欧联杯,其後再決賽擊敗利物浦而衛冕欧联杯成功,更粉碎對方再返欧冠的希望。 2016年10月份,欧足联官方宣布正式批准欧冠改革,从2018–19赛季起,欧战积分排名前四的联赛,前四名将直接进入欧冠小组赛。若歐聯冠軍通過本國聯賽獲歐聯資格,其名額將歸歐洲足協排名第11聯賽冠軍;若歐霸冠軍通過本國聯賽獲欧冠資格,其名額將歸歐洲足協排名第5聯賽季軍。歐洲足協更規定,每個聯賽不得超過5支球隊參加歐聯。所有外圍賽落敗者都會轉戰至歐洲聯賽。 2022年起,外圍賽最初幾輪落敗者,轉戰欧足联欧洲协会联赛。 2021年4月19日,欧足联发布公告,欧冠改革方案通过,2024/2025赛季起将采用新的比赛形式:1、欧冠球队总数将从32支增加到36支;2、将从传统小组赛模式更改为所有参赛球队在内的单联赛模式;3、每支球队将至少参加10场比赛(5主5客),而不是之前的6场比赛(3主3客);4、联赛前八名将自动进入淘汰赛阶段,而排名第九至第二十四名的球队将参加两回合附加赛,以此确定16强名额。 歐冠改革後擴增的4支球隊,其中1支給了排名第五聯賽的第三名,另一個給了附加賽冠軍組(原先有4個名額變成5個),另外兩個本來預計給過去5年來,俱樂部積分最高,同時有拿到歐冠附加賽、欧联和歐協杯資格,卻沒晉級歐冠正賽的球隊,但因受到各界反彈,於2022.5.11又公布新賽制修改為這兩個名額會給予前一個賽季歐戰積分最高的兩個協會,比如本賽季(2021-2022)歐戰積分最高的是英超和荷甲,下個賽季這兩個聯賽就能多獲得一個歐冠的席次。 2021年休賽期間,受到歐洲超級聯賽的衝擊,除了歐足聯表達參賽俱樂部和球員可能會被禁止參加包括歐洲賽事和國際賽事在內的全部歐洲足總和國際足總的比賽,還有上至歐足聯、政府,下至小球會甚至球迷甚至其他體育項目愛好者都強烈批評超級聯賽。目前在歐洲超級聯賽也對歐冠給予批評。 奖杯 1966年,第六次夺冠的皇家马德里永远留住了第一座原始奖杯。奖杯外形别致,奖杯连底座重 8 公斤,净高 42 厘米,连底座高 50 厘米。冠军球队的队长们都可以很轻松地把它举过头顶。当时的欧足联秘书长班格特决定,重新设计一座奖杯,这一重任由瑞士专家斯塔德尔曼担当。1967年设计了新的奖杯,高 74 厘米,重 11 公斤,即大耳朵杯。 1968–69赛季始,欧足联规定,夺冠的球队必须在下赛季的决赛之前将奖杯交还,不过他们可以保留一座复制品,但复制的奖杯不能超过原件大小的五分之四。赢得5次冠军或者是连续赢得三届冠军的球队,则可以永久保留一座奖杯真品,欧足联之后就会再打造出一个新的真品大耳朵奖杯继续使用。当然新奖杯的形状和尺寸都不会改变,只不过是换了一个新的大耳朵奖杯而已。阿贾克斯和拜仁慕尼黑曾连续三届夺得冠军,AC米兰和利物浦队获得过五次冠军,因此他们都各收藏了一座奖杯,2006/07赛季及之后的奖杯也就成了第六座。2009年欧足联规定奖杯不再被永久保留,所以只有上述五支球队永久保留了奖杯真品。目前第五座獎杯真品為利物浦所擁有,因其於2004-05年度球季第五度奪冠。 賽制 参赛名额分配 下列是預設的名额分配。 若欧洲冠军联赛或欧洲联赛卫冕冠军已通过本国联赛成绩获得参赛资格,则上表会有以下变更: 若欧洲冠军联赛卫冕冠军已通过本国联赛获得小组赛参赛资格,则欧战积分排名 11 的足联(2019–2020赛季为奥地利)的联赛冠军将直接进入小组赛,并且此前轮次预选赛中欧战积分排名最高的联赛冠军也将被相应晋升至下一轮预选赛。 若欧洲联赛卫冕冠军已通过本国联赛获得小组赛参赛资格,则欧战积分排名 5 的足联(法国)的联赛-{季}-军将直接进入小组赛,并且预选赛第二轮中欧战积分排名最高的联赛亚军也将被相应晋升至下一轮预选赛。 若欧洲冠军联赛或欧洲联赛卫冕冠军已通过本国联赛获得预选赛参赛资格,则该预选赛席位轮空,此前轮次中欧战积分排名最高的足联的参赛队将被相应晋升至下一轮预选赛。 每个足联最多只能有5支参赛球队。因此,若欧洲冠军联赛及欧洲联赛卫冕冠军均来自欧战积分排名 1 - 4 的同一足联,且在联赛中均未能进入前四位,则该联赛殿军将无法参加欧洲冠军联赛,需转战欧洲联赛。 歷屆決賽 成績統計 按球隊 按國家 按城市 纪录统计 入球 第一位在歐洲冠軍盃中大演帽子戲法的球員是在1955年9月7日效力Budapesti Voros Lobogo(即現時MTK布達佩斯)的保洛塔什·彼得(Péter Palotás)所創下,當時在對比利時的安德列治個人連入三球協助球隊以6比3擊敗對手。 歐冠最快的入球由效力拜仁慕尼黑的荷蘭前鋒罗伊·马凯所創下,他在2007年3月7日一場十六強次回合對皇家馬德里中以10.2秒射入。 保羅·馬甸尼在伊斯坦布尔的决赛中开场不到1分钟攻进的球是欧冠决赛最快以及攻入球员年龄最大的进球。 利物浦在2007/08赛季小组赛主场8-0狂胜贝西克塔斯,创造引进小组赛后最悬殊比分。 皇家馬德里在2015/16球季分組賽主場8-0狂勝馬模,平了小組賽最懸殊比分。 拜仁慕尼黑在2008/09赛季十六强赛总比分12-1淘汰里斯本竞技(客场5-0,主场7-1),创造淘汰赛最悬殊总比分;2011/12赛季十六强赛中拜仁又靠主场7-0击败黑马巴塞尔刷新了淘汰赛单场最悬殊比分的纪录。 梅西在2011/12赛季十六强赛巴塞罗那主场7-1横扫拜尔勒沃库森的比赛中成为赛事历史上首位单场独中五球的球员,协助巴塞罗那总比分10-2晋级八强。 基斯坦奴·朗拿度在2013/14赛季創造了單賽季最高入球紀錄,他共取得17個入球,刷新了此前美斯所保持的14球紀錄。 路易斯·阿德里亚诺在2014/15赛季分組賽薩克達作客7-0橫掃巴迪的比賽中成為賽事歷史上第二位單場獨中五球的球員。他於分組賽薩克達主場5-0橫掃巴迪再次大演帽子戲法,成為賽事歷史上第一位連續兩場射入三球或以上的球員。 個人在決賽中取得最多入球的紀錄是7球,保持此紀錄的共有兩人,而且二人更是同一球隊的前鋒拍擋,他們就是皇家馬德里的迪·史提芬奴和普斯卡斯,當中普斯卡斯更只用了兩場(一場4球及一場3球)便完成了。 在決賽中入球最多的球員頭兩位均為皇家馬德里球員,分別為迪·史提芬奴(7球)、普斯卡斯(7球)。 最多次在決賽入球的球員是迪·史提芬奴,他曾連續五年於決賽中破門得分。 普斯卡斯是唯一一位在決賽中連中三元而仍然輸掉比賽的球員。 基斯坦奴·朗拿度於2017年12月6日的賽事中成為首位為單一球會進球破百球員。 2022年3月,本澤馬以34歲又80天的年紀完成帽子戲法,他也成為歐冠歷史上年紀最大的帽子戲法紀錄保持者。 球員及領隊 前皇家馬德里隊長亨托(Francisco Gento)是目前奪得最多歐冠盃冠軍獎盃的球員,先後於1956年至1960年及1966年效力皇家馬德里時六次奪得冠軍。 前皇家馬德里隊長亨托及前AC米蘭隊長馬甸尼是目前晉身歐洲冠軍盃/歐冠聯賽決賽次數最多的球員,他們先後帶領所屬球隊合共八次晉身決賽階段。 塞萨尔·马尔蒂尼及其兒子保罗·马尔蒂尼是目前唯一的父子同時以隊長身份奪得歐洲冠軍盃/歐冠聯賽冠軍。塞萨尔·马尔蒂尼於1962至63年帶領AC米蘭摘下桂冠,40年後的2002至03年、2006至07年保罗·马尔蒂尼兩次帶領AC米蘭奪得冠軍,巧合的是這兩人首場以隊長身份的決賽剛巧在英國舉行,前者為倫敦,後者為曼徹斯特。 安察洛堤是奪冠軍獎盃最多次的領隊。安察洛堤於2003年、2007年、2014年及2022年四次帶隊奪得歐冠,是第一位四奪歐冠的領隊。 安察洛堤是帶領球隊最多次晉身歐冠決賽的領隊,他五度打入決賽。安察洛堤於2003年、2005年及2007年帶領意大利的AC米蘭殺入決賽,2014年及2022年帶領西班牙的皇家馬德里殺入決賽,於2003年、2007年、2014年及2022年決賽奪冠。 荷蘭中場球員施多夫是第一位代表三間不同球會奪得歐冠冠軍的球員,分別為1995年代表阿積士、1998年代表皇家馬德里及2003年、2007年代表AC米蘭,共計得過四次冠軍。 拉素門將在2007年12月11日對皇家馬德里中,以43歲253日成為歐冠最年老上陣的球員。 巴塞隆納有2位領隊瓜迪奧拉及安歷基分別在2009年和2015年賽季成為第一位及第三位初次帶隊參加便奪冠的領隊,而另两位則是2012年以看守領隊身份帶領車路士首次登頂的迪馬堤奧以及2016年赛季中旬上任的皇家马德里主教练齐达内。 當瓜迪奧拉在2009年賽季帶領巴塞隆納奪冠時,只有38歲,是史上最年輕的歐洲冠軍領隊。 有七位分別先後以球員和主帥身份奪得歐洲冠軍,分別是穆諾茲(1956、1957年做為皇馬球員奪冠,1960、1966年做為皇馬主帥奪冠),特拉帕托尼(1963、1969年做為AC米蘭球員奪冠,1985年做為尤文圖斯主帥奪冠),克魯伊夫(1971、1972、1973年做為阿賈克斯球員奪冠,1992年做為巴塞隆納主帥奪冠),安切洛蒂(1989、1990年做為AC米蘭球員奪冠,2003、2007年做為AC米蘭主帥奪冠,2014、2022年做為皇馬主帥奪冠),里傑卡爾德(1989、1990年做為AC米蘭球員奪冠,1995年做為阿賈克斯球員奪冠,2006年做為巴塞隆納主帥奪冠),瓜迪奧拉(1992年做為巴塞隆納球員奪冠,2009年、2011年做為巴塞隆納主帥奪冠,2023年做為曼城主帥奪冠),施丹(2002年做為皇馬球員奪冠,2016-2018年做為皇馬主帥奪冠)。 有六位帶領不同球隊奪得歐冠的主帥,分別是恩斯特·哈佩尔(1970年飛燕諾、1983年漢堡),希斯菲特(1997年多特蒙德、2001年拜仁慕尼黑),摩連奴(2004年波圖、2010年國際米蘭),海因克斯(1998年皇家马德里、2013年拜仁慕尼黑),安察洛堤(2003年、2007年AC米蘭、2014年、2022年皇家馬德里),瓜迪奧拉(2009年、2011年巴塞隆納、2023年曼城)。 喀麥隆前鋒伊度奧於2009年及2010年先後協助巴塞隆納及國際米蘭奪得歐冠冠軍,而且兩支球隊在該年同時奪得聯賽及盃賽冠軍成為三冠王,是歐洲足協史上第一位取得雙三冠王的球員,也是唯一一位效力於兩支不同球隊而成就三冠王的球員。 巴塞隆拿分別於2009年及2015年奪得歐冠、西甲及西班牙國王盃冠軍,成為歐洲足協史上首支雙三冠王球隊 ,因此兩朝元老:美斯、沙維、恩尼斯達、布斯基斯、碧基、柏度·洛迪古斯及丹尼爾·艾維斯亦同時成為歐洲足協史上第二位取得雙三冠王的球員,連同伊度奧,總共8位雙三冠王球員。 車路士的賴恩·比特蘭(2012年)第一次代表切爾西於歐冠賽事中出場,也讓他成為了史上第一個第一次歐冠出場就拿到歐冠冠軍的球員。 2019-2020赛季,RB莱比锡两回合4:0横扫热刺,球队少帅纳格尔斯曼也成为最年轻的欧冠八强主教练。 俱樂部 自1992/93賽季改制後,皇家馬德里是首支成功衛冕的球隊,他們不僅於2017年的決賽以4-1擊敗祖雲達斯,2018年再次殺入決賽並以3-1擊敗利物浦,成功締造歐洲冠軍聯賽三連冠歷史。此前的阿積士(1996年)、尤文圖斯(1997年)和曼聯(2009年)均在奪冠後一年晉身決賽,但未能取勝。 在歐冠歷史上,連續奪冠最多的紀錄來自於皇家馬德里,奪得首五届賽事的奬盃。 西班牙球隊皇家馬德里在1997/1998赛季到2022/23賽季創出連續26年最長連續參加歐洲冠軍盃/歐冠聯賽的紀錄,打破了之前英格蘭曼聯曾經在1996/1997赛季到2013/2014賽季創出連續十八年的记录,而皇家馬德里亦曾經在1955/56年至1969/70年賽季創出連續15年的记录。 曼聯曾創下25場歐冠最長的不敗紀錄。曼联在2006/2007赛季的半决赛第二回合中败给了AC米兰,但之后的由2007/2008赛季以不败战绩夺冠,直至2008/2009赛季决赛被西班牙巴塞罗那击败。曼联目前保持最长主场连胜纪录(12场,2006年9月-2008年4月)。 英格蘭球隊曼聯在1998/99年賽季成為首支以非本土聯賽冠軍或衛冕冠軍身份參加賽事而奪得冠軍的球隊,1997/1998赛季其在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以聯賽亞軍身份參加1998/1999赛季的歐冠聯賽賽事。 英格蘭球隊阿仙奴在2005/2006年賽季創下連續10場的最長不失球紀錄,直至決賽階段被巴塞隆拿的喀麥隆前峰伊度奧終止了995分鐘的不失球紀錄。 2005年至2006年的利物浦成為首支球隊參加過全部三圈外圍賽而晉級淘汰賽階段的球隊(由1999年至2000年球季開始)。 2009年改制前,为表扬队伍在欧冠有出色的表现,欧足联会获得颁发一枚荣誉徽章给得奖队伍,代表有关队伍可以永久拥有冠军奖杯,其球衣也会加上荣誉臂章;欧足联则会重新订造奖杯使用。获奖条件必须是五次夺得冠军或连续三次夺得冠军。只有五支球队达成该目标——西班牙皇家马德里(13次夺得欧冠冠军,1956年至1960年连续5年夺得欧冠冠军,2016年至2018年連續3年奪得歐冠冠軍)、意大利AC米兰(7次夺得欧冠冠军)、英国利物浦(6次夺得欧冠冠军)、荷兰阿積士(1971年至1973年连续3年夺得欧冠冠军)和德国拜仁慕尼黑(1974年至1976年连续3年夺得欧冠冠军)。 截止2022/23年賽季共有11支隊伍不敗封王,包括AC米蘭(意大利,1988/1989及1993/1994)、國際米蘭(意大利,1963/1964)、阿積士(荷兰,1971/1972及1994/1995)、諾定咸森林(英国,1978/1979)、利物浦(英国,1980/1981及1983/1984)、馬賽(法国,1992/1993)、貝爾格萊德紅星(塞尔维亚,1990/1991)、曼聯(英国,1998/1999及2007/2008)、巴塞隆拿(西班牙,2005/2006)、拜仁慕尼黑(德國,2019/2020)、曼城(英格蘭,2022/23)。其中又以2019/20拜仁慕尼黑為唯一全勝封王隊伍。 英格蘭球隊利物浦(1976年及1977年)及葡萄牙球隊波圖(2003年及2004年)連續兩年先後奪得歐洲足協盃及歐洲冠軍盃/歐冠聯賽冠軍。 英格蘭的車路士以卫冕冠军身份参加2012/2013赛季的欧冠小组赛,可惜小组便告出局,成为欧冠改制以来首支未能晋级淘汰赛阶段的卫冕冠军。但是他们藉此轉戰2012/2013赛季的欧洲联赛並打入決賽,並战胜決賽對手本菲卡,成为历史上首支连续两年先夺得欧冠冠军后夺得欧足联欧洲联赛冠军的球队。 英格蘭的诺丁汉森林曾取得连续两个欧洲冠军,但却一共只获得过一次英格兰联赛冠军,是至今唯一一支欧洲冠军数量超过国内冠军数量的球队。而且,它也是第一支降入国内第三级别联赛的前欧洲冠军。 英格蘭的阿士東維拉是歷屆歐洲冠軍盃/歐冠聯賽冠軍隊伍當中本土聯賽成績最差的球隊,他們在1981至82年賽季一比零擊敗拜仁慕尼黑奪得歐冠盃冠軍,但另一方面在英甲聯賽只取得第十一名。 西班牙的维戈塞尔塔是歷屆歐冠參賽隊伍中當年本國聯賽成績最差的球隊,他們參加了2003/2004賽季的歐冠小組賽階段,但賽季結束僅排名西甲第十九名,慘遭降級。歐冠參賽隊伍中當年本國聯賽慘遭降級的球隊還有同样来自西班牙的比利亞雷阿爾,他們參加了2011/2012賽季的歐冠小組賽階段,但賽季結束僅排名西甲第18位。 最多次成為亞軍的球隊为意大利的祖雲達斯,共夺得七届亚军。 球隊巴黎聖日門在淘汰賽階段首回合領先最多球但在次回遭到逆轉出局,在2016–17年賽季的十六強賽,巴塞隆納在首回合以零比四敗於巴黎聖日門,次回合以六比一取勝及及總比數以六比五逆轉出線。 至4輪外圍賽制度起,只有三支球隊最後進入小組賽階段,這就是貝爾格勒紅星足球俱樂部(2018-19和2019 – 20)、費倫斯華路士體育會(2020-21)、舒列夫足球會 (2021-22),儘管看到不少第二輪球隊可以出線但未能成功。 国家 英格蘭球隊曾經在1977年至1982年連續6年取得歐冠冠軍,是至今最長的一國連冠紀綠。 歷史上歐冠聯賽尚未出現同國球隊包攬四強的情況,曾經出現過5次同國三支球隊打入四強的情況,其中西、意、英各有一次三支球隊打入四強並包攬決賽的盛況。 1999/2000-皇家馬德里、瓦倫西亞、巴塞羅那(同為西班牙球隊,包攬決賽) 2002/2003-AC米蘭、尤文圖斯、國際米蘭(同為意大利球隊,包攬決賽) 2006/2007-利物浦、切爾西、曼聯(同為英格蘭球隊,冠軍意大利AC米蘭) 2007/2008-曼聯、切爾西、利物浦(同為英格蘭球隊,包攬決賽) 2008/2009-曼聯、切爾西、阿森納(同為英格蘭球隊,冠軍西班牙巴塞羅那) 歷史上歐洲冠軍盃和歐冠聯賽曾經出現過35次兩支來自同一個國家的球隊對賽。包括: 13次英國俱樂部之間 12次西班牙俱樂部之間 6次意大利俱樂部之間 3次德國俱樂部之間 1次法國俱樂部之間 其中決賽出現過8次(西班牙、英國各3次,意大利、德國各1次):
北京工商大学(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简称北工商,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1999年6月,由原北京商学院、北京轻工业学院以及机械工业学院合并成立。 北京工商大学在2021年WURI世界大学真实影响力创新大学排名榜中名列第63名。 师生概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1525人。 其中专任教师102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153人,副教授410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含双聘院士2名,兼职教授1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4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北京学者1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北京市百千万人才5人,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3人,北京市“高创计划”杰出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6人,北京市科技新星11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8人,入选北京市委组织部青年拔尖团队2个、北京市教委创新团队20个 学校在校生15367人。 其中博士后15人(含联合培养9人),博士生56名,硕士生2634名,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11566名,成人学历教育学生1096名。 学部概况 教学校区 北京工商大学现有两个校区,分别是:良乡校区,阜成路校区,其中阜成路校区又被阜成路北三街分为东西两区。 北京工商大学位于中心城区的阜成路校区将腾退,正在研究腾退方案。 院部设置 学院 经济学院 食品与健康学院 轻工科学技术学院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计算机学院 商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 外国语学院 国际经管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生态环境学院 电商与物流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 中外合作学院 工商达留学中心
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 外国语学院 国际经管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生态环境学院 电商与物流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 中外合作学院 工商达留学中心 乌克兰基辅国立工艺与设计大学 日本AN日本语学校 英国中兰开夏大学 实践教学单位 文科实践中心 工科实践中心 数字艺术制作中心 研究开发机构 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 首都流通业研究基地 轻工业塑料加工应用研究所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风味化学实验室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化妆品研究中心 食品添加剂与配料北京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创业投资研究中心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 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工商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 北京工商大学财税研究中心 学科门类 覆盖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历史学等7个一级学科。 学科设置 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联合培养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个(其中工程硕士专业领域7个)、本科专业52个。 特色和优势 国家级特色专业:物流管理、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 北京市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应用化学、食品科学、会计学 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应用经济学(一级)、会计学、民商法学、环境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食品科学、材料加工工程、企业管理
2007年与张楚、何勇共同参加由树音乐公司承办的鄂尔多斯草原摇滚音乐会。2007年9月底,受澳门文化中心邀请参加第三届“Hush full band马拉松摇滚音乐祭”演出,在澳门及香港地区反响强烈。同年12月推出了最新的专辑作品《佐罗在中国》及《松阿珠阿吉》。 2008年4月参加凤凰卫视的许戈辉主持的《名人名对面》。2008年7月5日与张楚、何勇一起参加在上海大舞台由树音乐公司主办的定名为“树生长的声音”的大型演唱会。 2008年7月,树音乐公司推出窦唯与不一定乐队和不一样乐队合作的唱片《五音环乐》,五张唱片五种颜色和奥运五环相映,对奥运的献礼。2008年8月,窦唯与曹保平导演合作,为周迅主演的《李米的猜想》配乐,并亲自为周迅打造《窗外》翻唱版本作為電影主題曲。竇唯以本片配樂獲得2009年第46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2009年,参与纪录片《再见,乌托邦》的摄制。 2010年成立窦唯音乐工作室,4月出版专辑《早春的雨伞》,11月出版专辑《入秋》。 2011年6月出版专辑《口音》,7月为陈可辛导演的电影《武侠》创作片尾曲《迷走江湖》并演唱。 2012年4月出版专辑《箫乐冬炉》,6月出版专辑《笛音夏扇》、专辑《2012拍》。 2013年10月10日出版专辑《殃金咒》。同年在电影《甜蜜十八岁》担任音乐总监。 2014年4月14日出版专辑《天宫图》。2014年10月20日出版专辑《潸何吊》。 2015年1月出版专辑《束河乐记》。2015年3月出版专辑《正月散曲》。2015年9月出版专辑《天真君公》。 2016年12月19日出版专辑《间听监》及《时音鉴》。 2017年3月16日出版专辑《山水清音图》。同年10月16日在网络上发行《重返魔域》单曲,作为魔域手游主题曲。同年为电影《七十七天》写主题曲《扎西德勒》,由江一燕演唱并收录于江一燕专辑《我们的小世界》。 2018年1月1日,发表《送别2017》并出版专辑《麻姑符》和《和合秋月》。 2018年7月7日,出版与译乐队合作专辑《引音隐印》和《呓象》。 2018年10月8日,窦唯宣布将于2018年10月9日0点发布单曲《臧公安魂》,以纪念逝去的老友臧天朔 2019年1月1日,与暮良文王合作出版了专辑《渔阳掺挝帖》。 2019年2月5日,与暮良文王合作出版了专辑《文王帖》。 2019年6月7日,同时发出五张专辑,与暮良文王合作出版的专辑《武王帖》,《绍公帖》,与不一样乐队合作的专辑《快雪堂乐记》,《阿勒颇婺源似》,《杨桃院儿》。 2019年9月5日,出版与不一样乐队合作专辑《菩提祷告》,同天出版与文智湧合作专辑《记艾灵 上》,《记艾灵 下》。 2020年4月4日,窦唯搭档文智湧以“朝简”组合的名义发布了一首关于疫情的新曲《后疫》 演出经历 1993年 做梦乐队 北京外交人员大酒店 1993年 奥运中国梦 1994年10月30日 长春演出 1994年 香港红磡 摇滚中国乐势力演唱会 12月17日 20:00 2000年 译乐队 北京首体 2001年3月 Fm3+窦唯 香港艺术节之音乐剧《镜花缘》 西安寒窑音乐节 12月24日(平安夜现场) 12月25日(圣诞夜现场) 不一定 深圳 2002年 丽江雪山音乐节 8月17日 窦唯&FM3压轴出场 2003年 陈琳北京日坛公园露天演唱会7月11日 窦唯作为嘉宾在《走开》一曲中演奏笛子 不一定 上海新天地ARK (三国四记)7月12 - 13日 2005年 10月22日14:00(水先)-10月23日19:00(后古) 不一定 上海现场酒吧 10月28日21:00(五鹊)-10月29日14:00(六雁)不一定 杭州林隐路31号酒吧 2006年 10月31日-11月1日 21:30 不一定 南京极地77音乐酒吧 2007年 9月8-10日 不一定 深圳根据地音乐酒吧 12月17日 不一定 上海现场酒吧 2008年 7月5日 19:00-23:00 树生长的声音—窦唯、张楚、何勇、姜昕2008上海演唱会 上海大舞台 2009年 10月3日 21:00
2006年8月等待6年的《雨吁》出版,并且窦唯凭借《雨吁》获得第7届音乐风云榜“最佳摇滚歌手”、“最佳摇滚专辑”、“内地最佳歌手”奖。 2007年与张楚、何勇共同参加由树音乐公司承办的鄂尔多斯草原摇滚音乐会。2007年9月底,受澳门文化中心邀请参加第三届“Hush full band马拉松摇滚音乐祭”演出,在澳门及香港地区反响强烈。同年12月推出了最新的专辑作品《佐罗在中国》及《松阿珠阿吉》。 2008年4月参加凤凰卫视的许戈辉主持的《名人名对面》。2008年7月5日与张楚、何勇一起参加在上海大舞台由树音乐公司主办的定名为“树生长的声音”的大型演唱会。 2008年7月,树音乐公司推出窦唯与不一定乐队和不一样乐队合作的唱片《五音环乐》,五张唱片五种颜色和奥运五环相映,对奥运的献礼。2008年8月,窦唯与曹保平导演合作,为周迅主演的《李米的猜想》配乐,并亲自为周迅打造《窗外》翻唱版本作為電影主題曲。竇唯以本片配樂獲得2009年第46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2009年,参与纪录片《再见,乌托邦》的摄制。 2010年成立窦唯音乐工作室,4月出版专辑《早春的雨伞》,11月出版专辑《入秋》。 2011年6月出版专辑《口音》,7月为陈可辛导演的电影《武侠》创作片尾曲《迷走江湖》并演唱。 2012年4月出版专辑《箫乐冬炉》,6月出版专辑《笛音夏扇》、专辑《2012拍》。 2013年10月10日出版专辑《殃金咒》。同年在电影《甜蜜十八岁》担任音乐总监。 2014年4月14日出版专辑《天宫图》。2014年10月20日出版专辑《潸何吊》。 2015年1月出版专辑《束河乐记》。2015年3月出版专辑《正月散曲》。2015年9月出版专辑《天真君公》。 2016年12月19日出版专辑《间听监》及《时音鉴》。 2017年3月16日出版专辑《山水清音图》。同年10月16日在网络上发行《重返魔域》单曲,作为魔域手游主题曲。同年为电影《七十七天》写主题曲《扎西德勒》,由江一燕演唱并收录于江一燕专辑《我们的小世界》。 2018年1月1日,发表《送别2017》并出版专辑《麻姑符》和《和合秋月》。 2018年7月7日,出版与译乐队合作专辑《引音隐印》和《呓象》。 2018年10月8日,窦唯宣布将于2018年10月9日0点发布单曲《臧公安魂》,以纪念逝去的老友臧天朔 2019年1月1日,与暮良文王合作出版了专辑《渔阳掺挝帖》。 2019年2月5日,与暮良文王合作出版了专辑《文王帖》。 2019年6月7日,同时发出五张专辑,与暮良文王合作出版的专辑《武王帖》,《绍公帖》,与不一样乐队合作的专辑《快雪堂乐记》,《阿勒颇婺源似》,《杨桃院儿》。 2019年9月5日,出版与不一样乐队合作专辑《菩提祷告》,同天出版与文智湧合作专辑《记艾灵 上》,《记艾灵 下》。 2020年4月4日,窦唯搭档文智湧以“朝简”组合的名义发布了一首关于疫情的新曲《后疫》 演出经历 1993年 做梦乐队 北京外交人员大酒店 1993年 奥运中国梦 1994年10月30日 长春演出 1994年 香港红磡 摇滚中国乐势力演唱会 12月17日 20:00 2000年 译乐队 北京首体 2001年3月 Fm3+窦唯 香港艺术节之音乐剧《镜花缘》 西安寒窑音乐节 12月24日(平安夜现场) 12月25日(圣诞夜现场) 不一定 深圳 2002年 丽江雪山音乐节 8月17日 窦唯&FM3压轴出场 2003年 陈琳北京日坛公园露天演唱会7月11日 窦唯作为嘉宾在《走开》一曲中演奏笛子 不一定 上海新天地ARK (三国四记)7月12 - 13日 2005年 10月22日14:00(水先)-10月23日19:00(后古) 不一定 上海现场酒吧 10月28日21:00(五鹊)-10月29日14:00(六雁)不一定 杭州林隐路31号酒吧 2006年 10月31日-11月1日 21:30 不一定 南京极地77音乐酒吧 2007年 9月8-10日 不一定 深圳根据地音乐酒吧 12月17日 不一定 上海现场酒吧 2008年 7月5日 19:00-23:00 树生长的声音—窦唯、张楚、何勇、姜昕2008上海演唱会
Standard Time,CST),是中国大陆的标准时间,比世界協調時快八小時(即UTC+8),与港、澳、台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標準時間相同。 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市的地方平太阳时间(东经116°23'),而是东经120°的地方平太阳时间,二者相差约14分钟28秒。北京时间由位于陕西临潼的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9台铯原子钟和2台氢原子钟组通过精密比对和计算实现报时,并通过人造卫星与世界各国授时部门进行实时比对。 历史 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清朝海關曾制定海岸時,以東經120度之時刻為標準。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後,位于北京的中央觀象臺将全國分為五个時區。1939年3月9日,中華民國內政部召集標準時間會議,確認1912年劃分之時區為中國標準時區,分别为: 崑崙時區 GMT+5.5 新疆西部與部分西藏 新藏時區 GMT+6 新疆及西藏 隴蜀時區 GMT+7 華西 中原標準時區 GMT+8 華東 長白時區 GMT+8.5 中國東北 1947年4月1日,东北政联行政委员会决定自是日起,东北解放区统一实行东经120度上海时间。 1949年9月27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北平”恢复使用“北京”的决议。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UTC+8时区正式命名为北京时间。1949年10月7日,西安人民广播电台称“本台时间一律以北京时间为准”,当时西安仍在使用隴蜀时间。1949年11月2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发出通知,为与全国各主要地区时间一致,自11月3日起停用隴蜀时间、改用北京时间。1949年12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成都,在其后十余天内宣布改用北京时间,全国其他時區則予以廢除。到1952年,除了新疆、西藏等地区外,全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 中国西部地区时间问题
夏時制 1986年至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全国范围实行了六年夏时制,每年从4月中旬的第一个星期日凌晨2时整(北京时间)到9月中旬第一个星期日的凌晨2时整(北京夏令时)。除1986年因是实行夏令時間的第一年,从5月4日开始到9月14日结束外,其它年份均按规定的时段施行。由于省电效果不抵需要适应时间的弊端,1992年4月5日后不再实行,改为调整上下班时间:夏季下午工作开始及结束时间比冬季推后半个小时。 实行夏令时间的建议最早由窦星元提出。198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夏时制的通知》,通知动员全国人民为节约能源而早睡早起,并要求全国各部门做好宣传和安排工作。具体作法是:每年从四月中旬第一个星期日的凌晨2时整(北京时间),将时钟拨快一小时,即将表针由2时拨至3时,夏令时开始;到九月中旬第一个星期日的凌晨2时整(北京夏令时间),再将时钟拨回一小时,即将表针由2时拨至1时,夏令时间结束。在夏令时开始和结束前几天,新闻媒体均刊登有关部门的通告。值得注意的是,夏令時間中出生的人,生时须减去一小時。 不适合使用夏令时间的原因:新疆、云南、四川、西藏等地实行的都是北京时间,实际上已经全年实行夏令時間。在中国,夏令时制只对东北,华北和华东等东部地区起作用。例如,新疆西部的喀什等地区时间已经快上3小时多,是世界上时区偏差最大的地方之一。如果这里也用夏令時間,偏差就更大,當地很有可能时间显示北京时间上午10时才天亮,严重影响生活秩序。 中国大陆虽然取消了夏令时,但各单位可根据自身行业特点灵活决定上下班时间,为了照顾民众健康,很多学校会在炎热的夏季推迟下午上课时间,这种做法比起使用夏令时,会更加合理。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联合信任时间戳服务中心 中國時間 北京時間 参见 中国时区 夏时制 UTC+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级事物 时间标准 時區
推进 装有4部帕森斯型齿轮传动式涡轮机和8台三锅筒式水管锅炉。 英王乔治五世级采用平甲板船型,由于乾舷高度较低,在恶劣海况下航海性能并不好,但其稳定性较之前的纳尔逊级有所改善。 防护 英王乔治五世级装甲防护的设计要求是能承受一发381毫米穿甲弹和一枚装药450千克的鱼雷。弹药库顶装甲厚149毫米,舷侧装甲厚374毫米;轮机舱顶装甲厚124毫米,舷侧装甲厚348毫米;主炮面板厚324毫米、塔侧厚224毫米、塔顶厚149毫米。149毫米厚的装甲能抵御406毫米炮弹在28003米距离上的命中。 舷侧水线装甲带是垂直布置的,与当时流行的倾斜布置不同,尤其重视以水平装甲抵御空中轰炸的威胁,装甲抗弹性能较好。水下舰体防护采用类似“夹心”的结构。 侦察 原本配備4架海象式水上偵查机和一具彈射器,但后来全部撤除。 在大修或建造途中装备了雷达。 服役历程 英王乔治五世号 英王乔治五世号1937年1月1日于维克斯·阿姆斯特朗船厂开工,1939年2月21日下水,1940年12月11日服役。服役后担任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旗舰。 1941年5月22日,参加对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的搜寻。5月27日与其交火并命中。当日俾斯麦号战沉。在交火中它和威爾士親王一樣受到機械故障和不熟练水兵的錯誤操作的困擾:在284雷達的指引下,它在0853-0913時的34次齊射中取得了14次跨射,而從0920時一個炮塔失靈,最後每門炮都由於防焰鎖定機構的問題經歷過一次錯過齊射。10門炮中有5門變得無法發射直到最後,而A炮塔3號炮兩次失控開火因此被關閉了半小時。The Final Action by John Roberts, Warship 28, pp. 264–265 1941年10月~1942年5月,为前往苏联的护航运输队护航。 1944年10月~1945年9月,加入,参加对日作战。 1945年10月~1946年12月,作为本土舰队旗舰。 后改为训练舰,1950年转预备役,1957年拆毁。 威尔士亲王号 1937年1月1日在开工,1939年5月3日下水,1941年3月31日服役。 1941年5月,在尚未完成测试调试时,就和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一起参加了堵截德国海军俾斯麦号战列舰的行动。1941年5月24日在丹麦海峡海战中,开火命中俾斯麦号,造成后者航速下降及燃油流失。胡德号被击沉后,被命中7弹且受主炮故障困扰的威尔士亲王号退出战斗。 1941年8月,威尔士亲王号运载首相丘吉尔到纽芬兰,签署了著名的《大西洋宪章》。 1941年,同反击号战列巡洋舰一起加入英国远东舰队(Z舰队),12月2日到达新加坡。12月10日在马来亚海域由于缺乏空中掩护被日军轰炸机击沉。威尔士亲王号被6枚鱼雷和1颗炸弹命中。 约克公爵号 1937年5月5日在开工,1940年2月28日下水,1941年11月4日服役。 1942年3月~10月,为前往苏联的护航运输队护航,之后参加火炬行动。 1943年12月,在为前往苏联的护航运输队护航途中击沉德国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 1945年4月,加入英国太平洋舰队,随后返回英国成为本土舰队旗舰。 1957年拆毁。 安森号 1937年7月20日在开工,1940年2月24日下水,1942年6月22日服役。 1942年9月起为前往苏联的护航运输队护航。 1944年4月,参加围歼德国提尔皮茨号战列舰的「鎢素行動」。 1945年4月,加入英国太平洋舰队。 1949年转预备役,1957年拆毁。 何奥号 1937年6月1日在开工,1940年4月9日下水,1942年8月20日服役。 1942年12月~1943年5月,编入本土舰队。 1943年7月,参加入侵意大利。 1944年,成为英国太平洋舰队的旗舰,参加对日作战。 1946年转为训练舰,1951年转后备役,1958年拆毁。 注釋 相关条目 英国海军战列舰列表 參考文獻 Brown, D.K. Nelson to Vanguard,
侦察 原本配備4架海象式水上偵查机和一具彈射器,但后来全部撤除。 在大修或建造途中装备了雷达。 服役历程 英王乔治五世号 英王乔治五世号1937年1月1日于维克斯·阿姆斯特朗船厂开工,1939年2月21日下水,1940年12月11日服役。服役后担任英国皇家海军本土舰队旗舰。 1941年5月22日,参加对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的搜寻。5月27日与其交火并命中。当日俾斯麦号战沉。在交火中它和威爾士親王一樣受到機械故障和不熟练水兵的錯誤操作的困擾:在284雷達的指引下,它在0853-0913時的34次齊射中取得了14次跨射,而從0920時一個炮塔失靈,最後每門炮都由於防焰鎖定機構的問題經歷過一次錯過齊射。10門炮中有5門變得無法發射直到最後,而A炮塔3號炮兩次失控開火因此被關閉了半小時。The Final Action by John Roberts, Warship 28, pp. 264–265 1941年10月~1942年5月,为前往苏联的护航运输队护航。 1944年10月~1945年9月,加入,参加对日作战。 1945年10月~1946年12月,作为本土舰队旗舰。 后改为训练舰,1950年转预备役,1957年拆毁。 威尔士亲王号 1937年1月1日在开工,1939年5月3日下水,1941年3月31日服役。 1941年5月,在尚未完成测试调试时,就和胡德号战列巡洋舰一起参加了堵截德国海军俾斯麦号战列舰的行动。1941年5月24日在丹麦海峡海战中,开火命中俾斯麦号,造成后者航速下降及燃油流失。胡德号被击沉后,被命中7弹且受主炮故障困扰的威尔士亲王号退出战斗。 1941年8月,威尔士亲王号运载首相丘吉尔到纽芬兰,签署了著名的《大西洋宪章》。 1941年,同反击号战列巡洋舰一起加入英国远东舰队(Z舰队),12月2日到达新加坡。12月10日在马来亚海域由于缺乏空中掩护被日军轰炸机击沉。威尔士亲王号被6枚鱼雷和1颗炸弹命中。 约克公爵号 1937年5月5日在开工,1940年2月28日下水,1941年11月4日服役。 1942年3月~10月,为前往苏联的护航运输队护航,之后参加火炬行动。 1943年12月,在为前往苏联的护航运输队护航途中击沉德国沙恩霍斯特号战列巡洋舰。 1945年4月,加入英国太平洋舰队,随后返回英国成为本土舰队旗舰。 1957年拆毁。 安森号 1937年7月20日在开工,1940年2月24日下水,1942年6月22日服役。 1942年9月起为前往苏联的护航运输队护航。 1944年4月,参加围歼德国提尔皮茨号战列舰的「鎢素行動」。 1945年4月,加入英国太平洋舰队。 1949年转预备役,1957年拆毁。 何奥号 1937年6月1日在开工,1940年4月9日下水,1942年8月20日服役。 1942年12月~1943年5月,编入本土舰队。 1943年7月,参加入侵意大利。 1944年,成为英国太平洋舰队的旗舰,参加对日作战。 1946年转为训练舰,1951年转后备役,1958年拆毁。 注釋 相关条目 英国海军战列舰列表 參考文獻 Brown, D.K. Nelson
1943年:瑞士化学家艾伯特·霍夫曼在实验室工作时不慎让LSD接触到皮肤,从而发现它的致幻效果。 1945年:格奥尔基·朱可夫领导的苏联红军开始炮轰德国柏林的德意志国防军阵地,柏林战役爆发。 1945年::德国难民船哥雅號(MV Goya)被苏联潜艇击沉,7000余人遇难。 1946年:叙利亚独立。 1947年:美國得克萨斯城的一艘貨輪发生爆炸,造成全城大火。至少581人罹難。 1947年:美國總統顧問暨金融家伯納德·巴魯克於南卡羅來納州的一場演講中,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與蘇聯間的緊張關係稱作「冷戰」。 1948年: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建立。 1961年:美国策划的古巴猪湾登陆失败。 1963年: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写出著名的伯明翰狱中书信。 1972年:日本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於工作室打開煤氣開關自殺身亡。 1977年:英國保守黨領袖戴卓爾夫人抵達香港訪問 1985年:臺灣第一例試管嬰兒誕生。 1987年:鄧小平會見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論述五十年不變。 1992年:中国首次派出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赴金边。 1992年:阿富汗共和國總書記納吉布拉宣佈辭職,阿富汗伊斯蘭國成立。 1996年:美日重建冷战后同盟。 21世紀 2001年:。 2003年:東歐十個國家於雅典簽署歐盟,加入歐盟 2005年:中国上海发生反对日本的大型游行活动,史称“4·16反日大游行” 2007年: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發生校園槍擊案,最後包括槍手趙承熙在內共33人死亡及23人受傷。 2010年:中国福建网民案宣判,当天有数百名网友前往声援,并通过Twitter直播现场状况。 2012年:美国医学家、达特茅斯学院院长金墉当选为新一任世界银行行长。 2013年:伊朗靠巴基斯坦邊境錫斯坦-俾路支斯坦省發生矩震級7.8級地震,造成35人死亡,117人受傷。 2014年:韓國客輪「世越號」自仁川港航向濟州島途中翻覆沉沒,造成304人死亡、172人受傷。 2016年:日本熊本縣發生芮氏規模7.3級的強震,死傷慘重。 2016年:厄瓜多爾發生7.8級強震,并已發出海嘯警報。 2019年:法国巴黎西堤岛的天主教教堂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造成尖塔和屋顶坍塌。 出生 363年:宋武帝刘裕,劉宋皇帝(422年逝世) 1319年:約翰二世,法國瓦盧瓦王朝國王(1364年逝世) 1497年:毛利元就,日本戰國時代大名(1571年逝世) 1604年:鄭芝龍,明朝海盜、官員(1661年逝世) 1660年:漢斯·斯隆,英國博物學家、內科醫生、收藏家(1753年逝世) 1800年:汉弗莱·劳埃德,英国物理学家(1881年逝世) 1800年:喬治·賓厄姆,英國陸軍元帥,第三代盧肯伯爵(1888年逝世) 1823年:费迪南·艾森斯坦,德国数学家(1852年逝世) 1871年:法蘭·澤布,美國錢幣收藏家、經銷商(1949年逝世) 1879年:汉斯·劳,丹麦天文学家(1918年逝世) 1867年:维尔伯·莱特,美國飞机设计师,萊特兄弟的哥哥(1912年逝世) 1886年:恩斯特·台尔曼,德国共产党领导人(1944年逝世) 1889年:查理·卓别林,英国电影艺术家(1977年逝世) 1894年:耶日·內曼,波蘭數學家、統計學家(1981年逝世) 1891年:艾蓋瓦里·耶內,匈牙利數學家(1958年逝世) 1898年:赫尔穆特·克内泽尔,德国数学家(1973年逝世) 1905年:弗里茨·飞利浦,荷兰企业家,飞利浦集团第四任总裁(2005年逝世) 1907年:愛新覺羅·溥傑,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弟弟(1994年逝世) 1921年:皮特·乌斯蒂诺夫,英国电影演员、小说家(2004年逝世) 1923年:藍新福,香港醫生 1927年:教宗本篤十六世,榮休羅馬主教(2022年逝世) 1940年:瑪格麗特二世,丹麥女王 1944年:林陵三,臺灣政治人物,前中華民國交通部部長(2022年逝世) 1947年:卡里姆·阿卜杜勒·贾巴尔,美國篮球运动員 1948年:曾我部和恭,日本男性聲優(2006年逝世) 1953年:佩內洛普·納奇布爾,英國貴族,緬甸的蒙巴頓伯爵夫人 1954年:埃倫·巴爾金,美國女演員 1955年: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俄羅斯電腦工程師,《俄羅斯方塊》開發者 1956年:戴维·M·布朗,美国宇航員(2003年逝世)
363年:宋武帝刘裕,劉宋皇帝(422年逝世) 1319年:約翰二世,法國瓦盧瓦王朝國王(1364年逝世) 1497年:毛利元就,日本戰國時代大名(1571年逝世) 1604年:鄭芝龍,明朝海盜、官員(1661年逝世) 1660年:漢斯·斯隆,英國博物學家、內科醫生、收藏家(1753年逝世) 1800年:汉弗莱·劳埃德,英国物理学家(1881年逝世) 1800年:喬治·賓厄姆,英國陸軍元帥,第三代盧肯伯爵(1888年逝世) 1823年:费迪南·艾森斯坦,德国数学家(1852年逝世) 1871年:法蘭·澤布,美國錢幣收藏家、經銷商(1949年逝世) 1879年:汉斯·劳,丹麦天文学家(1918年逝世) 1867年:维尔伯·莱特,美國飞机设计师,萊特兄弟的哥哥(1912年逝世) 1886年:恩斯特·台尔曼,德国共产党领导人(1944年逝世) 1889年:查理·卓别林,英国电影艺术家(1977年逝世) 1894年:耶日·內曼,波蘭數學家、統計學家(1981年逝世) 1891年:艾蓋瓦里·耶內,匈牙利數學家(1958年逝世) 1898年:赫尔穆特·克内泽尔,德国数学家(1973年逝世) 1905年:弗里茨·飞利浦,荷兰企业家,飞利浦集团第四任总裁(2005年逝世) 1907年:愛新覺羅·溥傑,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弟弟(1994年逝世) 1921年:皮特·乌斯蒂诺夫,英国电影演员、小说家(2004年逝世) 1923年:藍新福,香港醫生 1927年:教宗本篤十六世,榮休羅馬主教(2022年逝世) 1940年:瑪格麗特二世,丹麥女王 1944年:林陵三,臺灣政治人物,前中華民國交通部部長(2022年逝世) 1947年:卡里姆·阿卜杜勒·贾巴尔,美國篮球运动員 1948年:曾我部和恭,日本男性聲優(2006年逝世) 1953年:佩內洛普·納奇布爾,英國貴族,緬甸的蒙巴頓伯爵夫人 1954年:埃倫·巴爾金,美國女演員 1955年:阿列克謝·帕基特諾夫,俄羅斯電腦工程師,《俄羅斯方塊》開發者 1956年:戴维·M·布朗,美国宇航員(2003年逝世) 1956年:卡特琳·科隆纳,法國外交官、政治人物 1959年:池野戀,日本漫畫家 1960年:朱德庸,台灣漫畫家 1960年:拉法埃爾·貝尼特斯,西班牙足球教練 1965年:王敏德,香港電影男演員 1968年:朱永棠,香港歌手、演員 1971年:陳豪,香港男演員 1971年:斯文·菲舍爾,德國冬季兩項運動員 1972年:陳志全,香港立法會議員 1973年:野島裕史,日本男性聲優 1974年:徐静蕾,中國演員、導演 1975年:大原惠,日本女性聲優 1975年:迭戈·阿隆索,烏拉圭職業足球運動員、教練 1976年:舒淇,台灣演員 1976年:周冠威,香港電影導演、編劇 1979年:季芹,台灣演員 1980年:葉暐,香港男演員 1982年:謝馨儀,台灣知名樂團蘇打綠貝斯手 1982年:李昭娟,韓國女演員 1983年:曼努拉·馬特利,智利女演員 1984年:克萊兒·芙伊,英國女演員 1985年:陳樂基,香港創作歌手 1985年:羅爾·丹恩,南蘇丹裔英國職業籃球運動員 1986年:曾敏,香港女藝人 1986年:月見栞,日本AV女優 1987年:林欣甫,台灣歌手 1987年:栗林里莉,日本AV女優 1987年:阿倫·倫農,英格蘭足球運動員 1988年:朱一龍,中國男演員 1990年:藍盈瑩,中國女演員 1992年:胡子彤,香港棒球員、電影演員 1992年:西川遙輝,日本職業棒球運動員 1992年:金希庭,韓國女演員 1993年:何美,台灣女演員、節目主持人 1993年:蘇韻姿,香港女演員、主持人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下属的网站,新华网多次作为网站独家报道政府的重要会议;重要的国事活动,如独家授权对中美两国元首(2002年2月21日)共同会见记者时的多媒体现场直播;独家受权实时报道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2003年10月15至16日)。 2009年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通过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与网友交流,这是中国国务院总理历史上首次与全球网民进行在线文字与视频交流。 爭議事件 科尔斯塔採訪事件 在刘晓波2010年10月8日获诺贝尔和平奖之後,10月14日新华网登出一篇文章《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刘晓波“大错特错”--挪威学者批评诺贝尔委员会居心不良》。文章中說“挪威科技大学教授阿努尔夫·科尔斯塔10月12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严厉批评挪威诺贝尔委员会把今年的和平奖授予刘晓波,说‘这是大错特错’,‘诺委会这么做居心不良’,其目的是想在中国推行西方价值观和政治制度。” 法新社报道,科尔斯塔教授得知新华网的报道后,立刻在挪威奧斯陸发表声明指出:“这纯粹是造谣、是戈培尔的故伎重演。”科尔斯塔说,有人企图假借挪威人的名义损害挪威诺贝尔奖的名声,其卑鄙目的永远不会得逞。科尔斯塔表示,完全赞成诺委会把今年的和平奖授予中国民运人士刘晓波,同时祝愿中国人民早日获得自由。 德国之声中文网报道,德国之声10月17日通过电话对科尔斯塔进行了采访。科尔斯塔表示,自己确实接受过中国记者的采访,他也看了新华网的相关英语报道,其中引述的他的观点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此外,他也没有发表声明指责新华社造谣,对此他一无所知。科尔斯塔还强调,自己在接受挪威以及外国媒体的采访时,曾经多次表达过对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的不满。 馬英九被大陸遊客熊抱事件 2011年7月1日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被大陸女遊客握手時遭到熊抱,新華網同月9日一則以《馬英九遭大陸女遊客熊抱 遭台警拘捕》為題的新聞,稱女陸客被帶走調查,新聞並指該報導引述自台灣媒體。兩岸媒體人並因此在新浪微博上掀起筆戰,新華網現已修改其報導內容。 李安致詞被刪事件 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台灣導演李安發表獲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感言時提到:“謝謝台灣,特別是台中”,新華網刪去有關內容,濃縮成“謝謝大家”。不少網民認為是“政治過敏”。 華盛頓郵報購買事件 美國《紐約客》諷刺專欄刊登類似「給我報報」的嘲謔惡搞文章,戲稱亞馬遜公司創辦人杰夫·贝佐斯是因為誤點滑鼠鍵,才買下《華盛頓郵報》。新華網將惡搞假新聞當作真實新聞翻譯刊登,並隨後被《人民日報》等大批媒體紛紛轉載。 冒充新华网名义发表“史润龙”相关文章 2018年9月,网络上先后出现了《新华网评:“扶贫英雄”史润龙扶贫金句引发的社会思考》、《脱贫攻坚:深刻领会史润龙同志连带帮扶思想》等与宣称为“扶贫英雄”、湖南省涟源市荷塘镇的“知名人物”史润龙的相关文章。9月7日晚,新华网发布《郑重声明》,表示这一行为“严重损害我网形象”,已第一时间向相关部门举报,并将根据核查结果依法追究冒用者的相关责任。9月10日,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发布通报称,史润龙为满足个人虚荣心,编造“山东省互联网经济研究中心处长”等各种头衔,同时冒充新华网名义发表文章,并PS图片虚构场景在网上进行发布,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在报道柳叶刀学者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相关言论时错误翻译 2022年7月12日,新华网发布题为:“外媒:柳叶刀学者称新冠病毒可能源于美国生物实验室”的报道,报道中称:“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杂志新冠委员会主席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 称,新冠病毒或许并非来自自然,而可能来源于美国生物技术实验室的一次意外事故”。而根据Jeffrey Sachs发表的文章 Did US Biotechnology
Did US Biotechnology Help to Create COVID-19? 原文,其表述为:“如果該病毒確實來自實驗室研究和實驗,那麼幾乎可以肯定它是由中國研究人員使用的美國生物技術和專有技能創造的” 準備在股票市場上市 2012年1月8日,繼人民日報社旗下人民網去年A股上市後,中國證監會網站的IPO申報企業資料顯示,新華網申請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已獲受理。 2016年10月28日,新华网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当日开盘价报每股27.69元,集合竞价期间报每股33.23元,顶格上涨20.01%,开盘后无悬念封涨停。 参见 新华社 中国政府网 中国网络电视台 人民网 中新网 中国网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新华网企业网站 新华社 多語言網站
然而兩人都出身低微,最後都是死在自家人手裡。 反骨之相 「反骨之說」源自羅貫中長篇小說《三國演義》。該書第五十三回「關雲長義釋黃漢昇,孫仲謀大戰張文遠」寫關羽取長沙時,因黃忠沒有用百步穿楊之箭射殺他,被太守韓玄推下問斬。正在這當緊時刻,帳外閃進一將,手起刀落斬殺韓玄救了老將黃忠。這人正是以後蜀漢名將魏延。然而,當關羽引魏延歸來時,孔明卻「喝令刀斧手推下斬之」。劉備問何故,孔明說:「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之後魏延在劉備力保之下保全了性命,並獲得重任,但與諸葛亮之間早已心生嫌隙。直到諸葛亮死後,魏延果然反了,馬岱受軍師遺命於軍前斬之。 由於蜀漢無專職史官,對魏延與楊儀兵權之爭的脈絡細節有所記述不周的遺闕,加上後世戲曲與演義憑空捏造的情節普遍大為流行,使得在大眾留下不正確史觀認知。《資治通鑑》在魏延被殺後,就明確指出:魏延「實無反意也」。 夢麒麟 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時,魏延被任為前鋒,駐紮在十里之外,一日夢到自己頭上生角,於是請趙直解夢,趙直說:「麒麟有角而不用,這是敵人即將不戰自破的徵兆啊!」等魏延離開後卻對其他人說:「角這個字拆開來看就是刀下用,在頭上用刀,其凶甚矣。」 陰謀論 王夫之的《讀通鑒論》稱:「魏延於蜀國的權力只亞於諸葛亮,而雄壯難以猜禦,蔣琬未曾參與軍旅之任,而且缺乏威望,假如魏延先回軍並且挾持弱主(劉禪),蔣琬當然無法與之爭權,蜀國大權必然落入魏延手中。只有令大軍撤退,使魏延不能孤立於外,楊儀先入軍而魏延不得為主帥於軍中,雖然這樣會造成蜀國將士激憤甚至幾乎成亂,但只需一人(王平)就能制服。」 無罪之嘆 冒鶴亭稱:「魏延的反亂,亦是詞冤而已。其為人雖然過於自負,嘆恨己才,用之不盡。但欲遣行者護丞相歸喪,而自留渭南,與司馬決鬥。其才雖不及諸葛,其興復漢室之心,則與諸葛同。而楊儀素與延不睦,儀不欲居其下之,便引諸營相次還,延於是怒,先儀南歸,燒絕棧道,使儀歸不得。此則逞一朝之忿,而忘君國之大事矣。陳壽於延傳末云:『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就背叛。』由此可知。蜀中人才本少,橫加延以反名,長城自壞,令人憤恨欲食楊儀肉!」 郝經稱:「(楊儀)以私忿殺大將,罪浮於延」。 退師之道 在南鄭縣西北,昔日趙雲退師時,燒毀赤崖以北閣道百餘里,後諸葛亮死於五丈原,魏延退師復焚之。即南鄭縣治中七十里有一主山高大數百里其頂如平台,山中有瀑布數百尺,下為深潭號佛子潭,前巍然高聲者為金爐岑,西有蝶燭拳岑,下有洞深不知底止,石磊磊層積如碑,凌空而下視者謂之名碑,碑口燃燒時沉土墳起,如星羅排列,人稱之七穀堆皆山中最美麗的地方。 纪念 魏延祠 位於四川梓潼臥龍山景區,供人祭祀,右側門柱上書「鎮北征西勇猛忠誠定漢土」。相傳曾是魏延駐軍之處。 魏延墓 計出子午谷 支持論 立論:《魏略》蜀軍大將魏延認為,長安守將夏侯楙年少,嬌生慣養、怯而無謀。今日假若我魏延領精兵五千,背負糧草五千,直由山道深入,尋秦嶺而向東,到達子午再往北行。不過十日就能抵達長安。夏侯楙見我軍突然出現,必然乘船而逃。如此一來,長安城內只剩下御史、京兆太守而已。長安北門有散民之谷,足以供應我軍糧食。而由東方相會合,需要二十日,屆時丞相您在由斜谷趕來,必定可以在此與我會師,這麼一來,可以一舉平定咸陽以西。 宋人胡寅認為: 兵行詭道而求勝,魏延之計可用甚明。但孔明不用此計。或許可以說孔明善於治國而缺乏將略;也或許是因孔明質疑魏延而不敢委任。 反對論 立論:同見《魏略》諸葛亮認為,魏延之計過於冒險。還不如安順大道而行,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慮,所以不用魏延之計。且其策出自《魏略》單方面史學觀點,論點欠缺周全。 明末王夫之認為: 魏延請兵由子午谷直搗長安,是正兵;諸葛繞過山路而出祁山,趨秦嶺、隴地是奇兵。漢高祖捨棄栈道而出陳倉,以奇取三秦,三秦之勢散,再擾其背側而震驚之,諸葛亮對魏之攻略也是採用同樣的策略。 劉宋裴松之認為: 許多人認為諸葛亮不用魏延之計是怯弱。但說到用兵,必然要了解敵方君主的能力,知敵軍之將為何人物。遠觀不用延計者,多祐魏主之明。而司馬懿更非等閒之輩。亮欲取隴右,且不如志。何況是想趁著僥倖的機會,一舉平定咸陽以西呢? 他策論 立論:《三國志》載魏延每每向諸葛亮「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未有提及子午谷。 北宋何去非認為: 蜀師每出兵,魏延常請萬兵以為奇兵。亮每次都加以拒絕,令延深感憤怒惋惜。孔明出師六次,僅用一次奇計。聲稱由斜谷而攻打祁山,可出魏人不意。一次連降三郡,關中及三輔地區大震。但隨後便以自己的失律而自喪其師(指馬謖失街亭)。出奇兵之謀不可廢於兵家更是如此!而孔明卻不務於此,這如同擁有精銳之師,卻仍以為徒智名者為可用者,嗚呼!遠遠不及湯、武之師,惡夫出奇以敗喪其眾者,豈能一錯再錯呢? 南宋程公许認為: 魏延驍勇,欲以奇兵異道與大軍會合,如果孔明信用其說,怎麼能知道三秦不歸漢呢? 民間藝術 戏曲形象 在中國傳統戲曲中魏延的角色,面譜為紫十字門花臉。 三國志通俗演義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魏延登場時的形象十分正面。在第四十一回,劉備軍為曹操所迫,走至襄陽,劉琮聽信蔡瑁之言不讓劉備進城。當時魏延就挺身而出,大開城門招劉備軍隊入城,可是劉備為免驚擾百姓而決定不進城。後來魏延與文聘交戰後,力孤投靠長沙太守韓玄。之後關羽攻長沙,與大將黃忠交戰,韓玄認為黃忠戰鬥不力而要將黃忠處斬,魏延一方面因韓玄不重用他,不得志而積怨,另一方面激於義憤,便率吏民殺掉韓玄,投降劉備。但甫到劉備營中,便被諸葛亮認為其腦後有反骨,是不忠之人,要把其處決,幸得劉備求情方才作罷。此後魏延隨劉備軍東征西討,入蜀建功,後來被封為漢中太守。劉備死後,參與南征北伐,為蜀軍的主力戰將。可是在諸葛亮死後,與楊儀決裂,最後被楊儀、馬岱等人配合諸葛亮遺計殺害。 《三國演義》中,曹操欲招降魏延,結果反遭魏延痛罵,魏延並一箭射中曹操。曹操落馬,滿口鮮血,原來這一箭正中曹操人中,當場射落曹操兩顆門牙。但有部分電視劇改寫此箭為黃忠所射。 動漫作品 《三國志》 《三國演義》 《橫山光輝三國志》(橫山光輝) 《蒼天航路》(王欣太) 《火鳳燎原》(陳某) 《幻想三國誌 -天元靈心記-》 電玩遊戲 早期卡普空的街機遊戲《吞食天地II 赤壁之戰》,以關羽、張飛、趙雲、魏延、黃忠,為五虎上將。 光榮公司的《三國志》曾把魏延列為五虎上將。真三國無雙系列
230年(建興八年),曹真上表認為蜀漢多次犯境,建議攻伐蜀漢。魏明帝接納,曹真於是從長安出兵,從子午道入;司馬懿經漢水進軍,另外有部分於斜谷入,從多路進攻蜀漢,但因大雨而罷兵。同年,魏延與關中都督吳懿率軍西入羌中,並在陽谿大破魏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率領的魏軍,諸葛亮上表魏延之功,再受領前軍師、遷征西大將軍、授假節、封爵南鄭侯。 231年(建興九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與司馬懿對峙。據《漢晉春秋》記載,諸葛亮命魏延、高翔、吳班逆戰司馬懿,魏軍大敗。此戰漢軍獲甲首三千級、衣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司馬懿還保營。 魏延每次隨軍北伐,都請諸葛亮給他統領萬兵,另走一路攻關中,最後與諸葛亮會師於潼關,如同前漢將領韓信的例子,但諸葛亮一直不許,因此魏延經常埋怨諸葛亮膽怯,恨自己之才不能盡用。依三國志補註《魏略》的記載:227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曾在軍議上提出建議,認為長安守將夏侯楙怯而無謀,故願自請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長安(計出子午谷),並認為夏侯楙一定會棄城逃走,而諸葛亮認為此計懸危而不用。 兵權之爭 234年(建興十二年)秋,諸葛亮於五丈原病危時,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商討退軍事宜,決議由魏延斷後,姜維次之;但若魏延抗命,就自行引軍撤退。 諸葛亮死後,楊儀掌握軍權,秘不發喪,並令費禕觀魏延之端倪。魏延說:「丞相雖然亡故,但還有我在。只需丞相府上親近之官屬便可將丞相遺體還而葬之,我當自率領諸軍擊賊(魏軍),怎麼能以丞相一人之死,而荒廢天下大事呢?況且我魏延(前軍師)是何等人物,居然還得要為(長史)楊儀所部制約,為其斷後!」 費禕于是對魏延道:「當為君抓住楊長史(楊儀)及其手下一干文吏,以散楊長史之軍權,必不違背命令。」魏延聽聞費禕所言後遂信之,讓費禕離開回到中軍,費禕出營門後便騎馬奔馳而去,魏延事後尋思才警覺沒先讓費禕簽署軍令狀作為保證憑據就放行離去,恐怕事後費禕會反悔不助魏延掌握軍權,並為此感到後悔,但欲追之已經不及。 同時魏延亦派人打探楊儀在中軍的動態,得知楊儀已經依亮成規,諸營帳皆陸續引軍而返。魏延大怒,趁著楊儀所部還未進發,遂先率領其所部南歸,並燒毀棧道阻斷楊儀南歸之路。 之後,魏延、楊儀皆上奏對方叛逆之意,一日間都飛繳致成都。後主以之問侍中董允、留營長史蔣琬,兩人都懷疑魏延而保楊儀。 楊儀等人經由山谷通道,日夜並行,亦追跡於魏延之後。魏延先至並佔據了南谷口,遣兵逆襲楊儀等人,楊儀等人遂命討寇將軍王平(何平)在前抵禦。 王平對魏延及其先行部隊罵道:「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魏延部下將士認為错误在魏延,不敢為其賣命、軍隊潰散。魏延於是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 楊儀派平北將軍馬岱追斬之,並帶回其首級,楊儀起腳踏之:「庸奴!復能作惡不?」遂誅滅魏延三族。起初蔣琬率領宿衛諸營,行數十里,聽聞魏延已死,問其原委,乃旋而歸返。 《三國志》言:「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平日諸將素不同、冀時論必當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起先魏延不往北投降曹魏却南歸的用意,只是想要除掉楊儀及其手下等人。平時諸將便常與魏延有不同意見、當時的議論卻也期待他必可以取代諸葛亮。本意如此。不能說他有背叛的意思。) 《晉書·天文志》曰:九月,亮卒於軍,焚營而退,群帥交怨,多相誅殘。 《晉書·宣帝紀》曰:亮部將楊儀、魏延爭權,儀斬延,并其眾。帝欲乘隙而進,有詔不許。 《三國志·蜀書·後主傳》則提到:征西大將軍魏延與丞相長史楊儀爭權不和,舉兵相攻,延敗走。斬延首,儀率諸軍還成都。大赦。 《魏略》曰:諸葛亮患病,告訴魏延等人說:「我死之後,但謹慎自守,更不要遣人來探視我。」令魏延攝行己事,密持喪而去。魏延遂隱匿之,行至褒口乃發喪。亮長史楊儀宿與魏延不和,見到魏延已攝軍事,懼怕為其所害,乃張言魏延欲舉眾北附(魏),遂率其眾攻之。魏延本無此心,不戰率軍而自走,被追而殺之。 遺計護漢 244年春(魏延死後十年),發生兴势之役,曹魏大將軍曹爽率十多萬步騎攻向漢川,前鋒已在駱谷。當時漢中兵力不滿三萬,諸將大驚。守將王平決定採取魏延長期在漢中所佈署的「重門之計」,護軍劉敏也贊同王平之舉,遂立即實行。漢軍堅守要隘,直到涪城諸軍,和自成都的費禕率領之援軍到來,逼使魏軍撤退。當時,鄧芝在東,馬忠在南,王平在北,為蜀漢守著各路的關津、要隘。 地位 史載之名聲、功績,與趙雲相近或略勝之。而在前將軍關羽、左將軍馬超、右將軍張飛、後將軍黃忠之後。劉備進位漢中王時,魏延遷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趙雲遷翊軍將軍領中護軍。後主年代建興元年,魏延為鎮北將軍,封都亭侯,趙雲則至鎮東將軍、封爵永昌亭侯(亭侯)。建興八年,魏延更至征西大將軍、封爵南鄭侯(縣侯),此時趙雲已殁。 關羽、張飛、馬超等人先後授假節,魏延則是後主劉禪建興年代第一位被授予假節的高級官員。唯,黃忠、趙雲二人是否有被授予假節,並無紀錄。 關羽受節為假節鉞,馬超,張飛為假節(劉備時代)。魏延授節為使持節。(後主時代) 人物軼事 魏延善於培育士卒且膽識過人,勇武戰略兼備,是彌足珍貴的將才,故能得劉備破格提拔。然而其性格驕傲,執著,眾人皆避其鋒芒。以致魏延怒燒棧道後完全無人為其說情辯護,種下日後殺機。 魏延常批诸葛亮用兵保守膽小,嘆恨自己的才能無法完全發揮。 丞相長史楊儀和刘琰與魏延都發生過爭執,刘琰被諸葛亮趕回成都,而楊儀與魏延的衝突愈發激烈,每逢軍議兩人有如水火之勢,魏延有幾次甚至怒到想拔刀當場砍死楊儀,楊儀也嚇到哭出來。費禕因此常常直接坐入兩人席間,嘗試為兩人調停。 評價 陳壽:“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以勇略任,並咸貴重。平日諸將素不同,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魏延以勇略任……覽其舉措,跡其規矩,招禍取咎,無不自己也。” 楊戲的《季漢輔臣贊》中贊魏文長:「文長剛粗,臨難受命,折衝外禦,鎮保國境。不協不和,忘節言亂,疾終惜始,實惟厥性。」 孫權:“楊儀、魏延,牧豎小人也。雖嘗有鳴吠之益於時務,然既已任之,勢不得輕,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 張耽:“使以故之明君靡不慎於將相也。然議者舉將多推宿舊,未必妙盡精才也。且韓信之舉,非舊名也;穰苴之信,非舊將也;呂蒙之進,非舊勳也;魏延之用,非舊德也。蓋明王之舉,舉無常人,才之所能,則授以大事。” 裴松之:“由今观之,皆以亮不用延计为怯。凡兵之动,佑敌之主,知敌之将。邈之不用延计者,佑魏主之明略,而司马懿辈不可轻也。亮欲平取陇右,且不获如志,况欲乘侥幸,尽定咸阳以西邪!” 李苗:“每读《蜀书》,见魏延请出长安,诸葛不许,叹息谓亮无奇计。” 魏元忠:“夫才生於世,世實須才。何世而不生才?何才而不資世?故物有不求,未有無物之歲;士有不用,未有無士之時也。志士在富貴與賤貧,皆思立功名以傳於後,然知己難而所遇罕。士之懷琬琰就煨塵、抱棟幹困溝壑者,悠悠之人直睹此士之貧賤,安知其方略哉!故漢拜韓信,舉軍驚笑;蜀用魏延,群臣觖望。此富貴者易為善,貧賤者難為功也。” 何去非:“蜀師每出,魏延常請萬兵趨他道以為奇。亮每拒之,而延深以憤惋。孔明之出者六,蓋嚐一用其奇矣。聲言由斜谷而遂攻祁山,以出魏人之不意。一旦而降其三郡,關輔大震。卒以失律自喪其師,奇之不可廢於兵也如此!而孔明之不務此也,此銳於動眾而尤其智以用之也,嗚呼!非湯武之師,而惡夫出奇卒以喪敗其眾者,可屢為哉?” 程公许:“魏延骁勇,欲以奇兵间道与大军会,孔明信用其说,安知三秦之不归于汉?” 胡寅:“兵行诡道求胜而已,延之计可用甚明。而孔明不从。或谓孔明长于治国而短于将略;或谓孔明疑延不敢委也。” 洪迈:“魏延随公出,辄欲请兵万人,与公异道会于潼关,公制而不许,又欲请兵五千,循秦岭而东,直取长安,以为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史臣谓公以为危计不用,是不然。公真所谓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方以数十万之众,据正道而临有罪,建旗鸣鼓,直指魏都,固将飞书告之,择日合战,岂复翳行窃步,事一旦之谲以规咸阳哉!” 陈普:“羽不能当一面,魏延何敢比淮阴。” 陆文圭:“魏延及杨仪,两人蜀俊乂。各怀专忌心,曲直竟谁在。孔明惜其才,未尝辄偏废。渭南反斾归,师在千里外。朝臣意左右,魏为杨所害。杨亦不得死,晚用姜维辈。蜀竟以是亡,束手付邓艾。艾复矜其功,受制于钟会。四人共一律,皆以专忌败。家国莫不然,鸣呼可为戒。” 王夫之:“魏延请从子午谷直捣长安,正兵也;诸葛绕山而西出祁山,趋秦、陇,奇兵也。高帝舍栈道而出陈仓,以奇取三秦,三秦之势散,拊其背而震惊之,而魏异是。” 王萦绪:“武侯初伐曹魏,魏延直出褒中以取长安之计不用,纸上谈兵者几以为千古恨事。然劳师袭远,兵家所忌,且曹魏人才以之敌武侯而不足,以之敌诸将而有余。即以街亭之事观之,谡之才未必在延之下,一违节制,即败于张郃。况千里袭人,万一有张郃其人者,或拒于前,或断其后,岂不损国威而败乃公事乎?延之计,所谓行险以侥悻者也。”
在巴黎(1886 - 1888年) 梵高于1886年3月前往巴黎,于4月至5月間在費爾南德·柯羅蒙(梵高從西奧那裡得知此人的存在)的画室就学。在這裡他結識了約翰·彼得·羅素、埃米尔·伯纳德、路易·安克坦和亨利·德·图卢兹-洛特雷克。他們常去逛唐吉老爹的畫店,後者是當時唯一有售塞尚作品的地方。就學期间与弟弟西奥同住在西奧位於蒙馬特的公寓中。6月他和西奧在勒皮克路(Rue Lepic)租了間更大的公寓。他的作品以巴黎街景、熟人(如《铃鼓咖啡馆中的阿格斯蒂娜·塞加托里》)、各種靜物以及記憶中的西恩為主題。1886年在唐吉老爹的店裡舉辦了兩場點彩畫派和新印象派畫展,這是這兩派作品最早的公共展出。梵高雖然對藝術界的動向不甚敏感,他卻也曾說:「在盎凡爾時,我還不知道什麼叫印象派;現在我才見到,而且仔細看了一番。雖然我沒有加入他們的圈子,卻十分欣賞他們的一些作品。」 在一間畫廊(Galerie Delareybarette)看到阿道夫·蒙蒂塞利繪製的肖像畫後,梵高開始在他的調色盤中添加更加明亮的顏料,筆觸也變得更加大膽起來。梵高後來還自己收藏了幾幅蒙蒂塞利的作品。 逗留巴黎期间,梵高還搜集了一些日本浮世绘风格的雕版作品。早在安特卫普时,他就对这类艺术深表兴趣,用浮世绘画作装饰了自己的画室。他搜集了上百件此类画作,并且在自己的很多作品里运用了这种风格。1887年画作《唐吉老爹》的背景就有几幅浮世绘。1887年,梵高临摹了杂志《Paris Illustre》上由日本画家溪斋英泉绘制的一幅浮世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完成了仿作《花魁(仿英泉)》;而创作于1888年,以日本浮世绘画家歌川广重的作品为原型仿作的《李树开花》更是强烈地表现了梵高对日本艺术的热爱。较之于原作,他的则更加粗线条。 1886年後半年梵高和西奧之間發生了一些衝突,年末西奧覺得他已經不能再忍受梵高了。1887年年初二人和好,但梵高搬往塞納河畔艾涅爾。在塞納河畔艾涅爾,梵高與保罗·希涅克結識,吸收了點彩畫派的一些繪畫技巧。 1887年11月,西奧和梵高與剛到巴黎的高更結識。年末梵高和伯納德、安克坦等人在蒙馬特克里希大道(avenue de Clichy)43號的飯店“Grand-Bouillon Restaurant du Chalet”裡組織了一場畫展。伯納德和安克坦第一次賣出了自己的作品,而梵高則和高更互相交換了畫作。卡米耶·毕沙罗、呂西安·畢沙羅、希涅克和修拉曾來逛過他們舉辦的畫展。1888年2月,在繪製了200多幅有關巴黎的作品後,梵高厭倦了巴黎的生活。在離開巴黎之前,他和西奧一起去拜訪了修拉。 在阿爾勒 梵高在1888年2月赴法国南部的阿尔勒(或译亚尔、阿尔)旅居,有可能是打算將這裡當成藝術殖民地。丹麥畫家克里斯蒂安·穆里耶-彼得森(Christian Mourier-Petersen)曾和他來往了兩個月。 1888年8月,梵高畫下了《向日葵》系列。同時,在西奧的鼓動下,高更決定去和梵高住一陣子。梵高爲此租下了黃房子,並買了兩張新床。9月17日梵高搬進了粗略裝修好的新家。高更於10月23日抵達阿爾勒,11月搬到黃房子裏。他們曾一起去阿利斯康遠足。12月二人前往蒙彼利埃,參觀了藏有庫爾貝和德拉克洛瓦作品的法布爾博物館。 割耳事件 但是二人的關係卻逐漸惡化,梵高景仰高更,希望高更能平等地看待他,但高更生性自大,二人因而多次吵架。加上西奧可能還欠高更一筆錢,使得高更以爲這兄弟二人是贪图他的財產。這最終導致梵高在12月23日割掉了自己的左耳。割耳事件的具體經過已經無法考證,高更在十五年後回憶起梵高時也只是語焉不詳地說那天晚上充滿了肢體暴力。梵高挥刀割掉自己的左耳(一部分或者全部,不同來源說法不一)。他自己包扎了一下傷口,把割下来的耳朵打包送给了他和高更都认识的一个当地妓女。第二天梵高被警察送往医院,实习医生菲力克斯·雷(Félix Rey)帮他重新处理了伤口,但并未把耳朵縫回去。 由于精神问题,梵高本人也不记得事情经过。高更随后通知了西奥,而后者在24日刚刚才向乔安娜·邦格(Johanna Bonger)求婚。结果西奥24日晚上搭上火车赶往阿尔勒,次夜才返回巴黎。在医院,梵高要求见一下高更。但高更和负责此事的警察说:“如果他要见我的话就告诉他我已经回巴黎了”,随后高更马上离开了阿尔勒。虽然1890年梵高还曾提议要和高更一起在安特卫普建一个画室,但實際二人再未见面。1889年1月7日梵高康复,返回了黄房子,随后的几个月中仍然需要不时前往医院检查精神问题。3月,在30名镇民联署之下,警察强行将梵高安置于医院中接受治疗。同月希涅克来看望过他两次。4月他搬到菲力克斯医生家。又过了两个月梵高终于离开阿尔勒,自愿住进了羅訥河口省聖雷米的精神病院。他为菲力克斯医生画了一幅肖像画,但后者并不喜欢这幅画,便用它来修补鸡舍,后来将其转手给了别人。此画现藏于普希金博物館。 後世學者對梵高的精神問題進行了許多研究。1947年首次有人提出梵高罹患的是躁鬱症,此說後來得到了一定的認可。但也有人推測說應該是急性间歇性卟啉病,此外還有説是颞叶癫痫的。而病因則可能是營養不良、過度勞累、失眠和酗酒。 在聖雷米 梵高在牧师弗雷德里克·萨勒(Frédéric Salles)的陪同下于1889年5月8日住進了阿爾勒外聖雷米的精神病院。精神病院和周邊景色成爲了這段時期他作品的主題,如《星夜》。此外根據回憶,他創作了《在亞爾的臥室》的另外兩個版本。同時,他也對現實主義畫家庫爾貝、米勒的作品進行了再創作。 1890年1月,阿尔贝·奥里埃(Albert Aurier)在《文雅信使》上撰文評價了梵高的作品,稱梵高是一個天才。2月梵高完成了五幅《阿萊的基諾夫人》。當月,布魯塞爾的先鋒藝術家組織20人展邀請梵高參加他們的年展,但在開幕晚宴上,亨利·德·格鲁痛批了梵高的作品。在場的羅特列克和希涅克對此表示不滿,而格魯道歉之後迅速離席。莫奈後來也表示自己十分欣賞梵高那次展出的作品。 1890年2月至4月間,梵高病情加劇。難以書寫及進行創作。在後來寫給西奧的書信中,梵高說:“(那段時期)我只依照對北方的回憶畫了幾幅小作品”。梵高讓弟弟和母親把他1880年代的作品寄過來以便進一步完善,《在永恒之門》就是這樣完成的。 在瓦兹河畔欧韦尔 他在1890年5月21日去巴黎北部村庄瓦兹河畔欧韦尔(或譯奧維爾)接受保羅·加谢(Paul Gachet)医生的医治。加谢是名业余画家,曾为其他一些当代艺术家治病。初次见面时梵高觉得:“他看起来比我病得还厉害,或者至少和我差不多”。 在他這人生的最後一年中,他開始眷戀北方的故土 ,繪製了大約70幅描繪記憶中北方的油畫。6月他繪製了幾幅加谢的肖像,如《嘉舍醫師的畫像》。梵高在1890年7月繪成兩幅《多比尼花園》,其中一幅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後的作品。 此外,他對歐韋的麥田也很感興趣。梵高認爲這些“混亂天空下的麥田”代表著“悲哀與極度的孤獨”。名作《麥田群鴉》完成于這年七月。 自殺逝世 1890年7月27日傍晚,37岁的梵高用7毫米口徑的勒福舍左輪手槍自杀,無目擊者。自殺地點可能是他曾畫過的一片麥田,也可能是一座農舍。子彈擊中了他的一根肋骨、穿過了他的胸膛,但沒對其他器官造成傷害。槍擊過後他仍可以行動,並走回了拉乌客栈。他找了兩名醫生來查看傷勢,但因爲沒有外科醫生在場,子彈無法取出。醫生給他做了一些應急處理,然後就離開了。梵高則一個人呆在臥室,抽著煙。第二天西奧跑去看他的時候梵高的精神狀態還不錯,但其狀況在數小時内迅速惡化,最終因傷口感染而在29日凌晨去世。西奧說他哥哥的遺言為:“痛苦永存”(La tristesse durera toujours)。 7月30日梵高葬于瓦兹河畔欧韦尔的公墓,參加葬禮的有西奧、西奥的岳父安德烈·邦格(Andries Bonger)、查爾斯·拉瓦爾、埃米爾·伯納德、嘉舍醫生等二十人。當時西奧身體也不是很好,之後更是每況愈下,終于在1891年1月25日逝世,死後葬於烏特勒支。1914年西奧的遺孀將其遺體遷葬到其兄墓旁。 2014年,据科技-{zh-cn:博客;zh-tw:部落格;zh-hk:網誌;zh-sg:部落;}-网站Gizmodo报道,艺术家蒂姆·斯特比用梵高的基因创作出了他耳朵的复制品。 身后 1880年代末他的作品首次展出之后,他就逐渐在艺术家圈子里有了些名气,但没有得到大众的注意,虽然据说法国总统玛利·弗朗索瓦·萨迪·卡诺曾对他的作品表示欣赏。他死后,布鲁塞尔、巴黎、海牙和安特卫普等地举办了他的纪念展览。1892年,奥克塔夫·米尔博曾写到梵高的死是“艺术界的重大损失...大众没有蜂拥前往他的葬礼,可怜的文森特·梵高的死虽然意味着一束美丽的天才之火的熄灭,但他的死却还是像他活着的时候那样悄无声息”。 他的作品在他死后逐渐开始得到人们的注意,影响到了亨利·马蒂斯、安德烈·德朗和莫里斯·德·弗拉芒克等人,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野兽派的诞生。埃米尔·诺尔德也受过梵高作品的影响。加上他的作品又在1913年军械库展览会等重要艺术展上展出,梵高的名声逐渐提高。 他的书信集在1914年出版,一个为艺术献身的画家形象开始成形。1934年,欧文·斯通以梵高的书信为基础写出了《渴望生活》一书,1956年又改编成电影,使得他在美国人中也开始变得家喻户晓。 他的作品现在已经跻身世界上最昂贵的画作之中,有多幅拍出1亿美金以上的高价。 收藏处 梵谷博物馆: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收藏梵谷油画二百余件、素描550件和七百多封书信等,是收藏梵谷画作最多的美术馆,包括从初期的荷兰时期,巴黎时期、阿尔时期直至圣雷米、奥维尔时期的全部名作。馆内还有其他作家的作品,梵谷的生平介绍以及相关历史遗物。 克勒勒-米勒博物館:位于荷兰奥特洛。搜罗梵谷的油画及素描作品共278件,如《夜晚露天咖啡座》等。 慕尼黑新美术馆:位于德国慕尼黑。主要收藏19世纪的作品,包括梵谷的《向日葵》。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位于曼哈顿,收藏了著名的《星夜》。 英国国家美术馆:位于伦敦,收藏了梵高的多幅作品,其中最出名的是梵高的《向日葵》 。 畫作 相關作品 梵谷的書信體自傳《親愛的提奧》是梵谷生前寫給弟弟西奧的書信,按日期集合成書,真實反映梵谷的創作經過與心路歷程。 1931年小說《梵谷傳》(Lust for Life),作者歐文·斯通(Irving Stone)。 1956年電影《慾海浮生》(Lust for Life),改編自歐文·斯通《梵谷傳》,由雲信·明尼里(Vincente Minnelli)執導,卻·德格拉斯扮演梵高。
在尼嫩的兩年間,他創作了超過200幅油畫。《草帽與煙斗的靜物畫》,以及另一幅同時期的畫作《砂鍋與木屐的靜物畫》,都充分表現了梵谷畫技的熟練。二幅畫皆展露了平穩、嚴密的筆觸與色彩細緻變化的特色。 1885年11月,梵高移居安特衛普。窮困潦倒的梵高只能靠著弟弟寄來的錢購買繪畫用品,每天固定只吃麵包、喝咖啡、抽煙,但也常常酗酒。1886年2月他給弟弟的信中說自去年五月以來他只吃過六頓熱飯。他開始患上牙痛,1886年2月至3月間頻繁入院以治療梅毒。 繪畫上,他開始研究色彩學和魯本斯的作品,同時還買下了一些浮世繪,這些來自日本的作品後來也給予了他創作靈感。他參加了安特衛普皇家美術學院的入學考試,1886年1月入學,學習油畫和素描。但不久之後因為不正規的繪畫方法而和教他油畫的老師、同時也是校長的Charles Verlat發生矛盾,同樣,他和素描老師Eugène Siberdt關係也很差。當Siberdt要求他照著米羅的維納斯畫一幅素描時,梵高畫下的卻是斷臂的弗萊芒農村婦女。他的老師認為梵高是有意和他作對,因此大力地用蠟筆給他修改,以至於扯破了畫紙。梵高怒而吼道:“你肯定不知道一個年輕女人應該是什麼樣子,混蛋!她有的是一個用來生孩子的屁股和盆骨”。這可能就是梵高最後一次在該美術學院上課。此後大約過了一個月,在1886年3月31日皇家美術學院列出了17名要重讀的學生,其中就有梵高,所以他並未被直接退學。 在巴黎(1886 - 1888年) 梵高于1886年3月前往巴黎,于4月至5月間在費爾南德·柯羅蒙(梵高從西奧那裡得知此人的存在)的画室就学。在這裡他結識了約翰·彼得·羅素、埃米尔·伯纳德、路易·安克坦和亨利·德·图卢兹-洛特雷克。他們常去逛唐吉老爹的畫店,後者是當時唯一有售塞尚作品的地方。就學期间与弟弟西奥同住在西奧位於蒙馬特的公寓中。6月他和西奧在勒皮克路(Rue Lepic)租了間更大的公寓。他的作品以巴黎街景、熟人(如《铃鼓咖啡馆中的阿格斯蒂娜·塞加托里》)、各種靜物以及記憶中的西恩為主題。1886年在唐吉老爹的店裡舉辦了兩場點彩畫派和新印象派畫展,這是這兩派作品最早的公共展出。梵高雖然對藝術界的動向不甚敏感,他卻也曾說:「在盎凡爾時,我還不知道什麼叫印象派;現在我才見到,而且仔細看了一番。雖然我沒有加入他們的圈子,卻十分欣賞他們的一些作品。」 在一間畫廊(Galerie Delareybarette)看到阿道夫·蒙蒂塞利繪製的肖像畫後,梵高開始在他的調色盤中添加更加明亮的顏料,筆觸也變得更加大膽起來。梵高後來還自己收藏了幾幅蒙蒂塞利的作品。 逗留巴黎期间,梵高還搜集了一些日本浮世绘风格的雕版作品。早在安特卫普时,他就对这类艺术深表兴趣,用浮世绘画作装饰了自己的画室。他搜集了上百件此类画作,并且在自己的很多作品里运用了这种风格。1887年画作《唐吉老爹》的背景就有几幅浮世绘。1887年,梵高临摹了杂志《Paris Illustre》上由日本画家溪斋英泉绘制的一幅浮世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完成了仿作《花魁(仿英泉)》;而创作于1888年,以日本浮世绘画家歌川广重的作品为原型仿作的《李树开花》更是强烈地表现了梵高对日本艺术的热爱。较之于原作,他的则更加粗线条。 1886年後半年梵高和西奧之間發生了一些衝突,年末西奧覺得他已經不能再忍受梵高了。1887年年初二人和好,但梵高搬往塞納河畔艾涅爾。在塞納河畔艾涅爾,梵高與保罗·希涅克結識,吸收了點彩畫派的一些繪畫技巧。 1887年11月,西奧和梵高與剛到巴黎的高更結識。年末梵高和伯納德、安克坦等人在蒙馬特克里希大道(avenue de Clichy)43號的飯店“Grand-Bouillon Restaurant du Chalet”裡組織了一場畫展。伯納德和安克坦第一次賣出了自己的作品,而梵高則和高更互相交換了畫作。卡米耶·毕沙罗、呂西安·畢沙羅、希涅克和修拉曾來逛過他們舉辦的畫展。1888年2月,在繪製了200多幅有關巴黎的作品後,梵高厭倦了巴黎的生活。在離開巴黎之前,他和西奧一起去拜訪了修拉。 在阿爾勒 梵高在1888年2月赴法国南部的阿尔勒(或译亚尔、阿尔)旅居,有可能是打算將這裡當成藝術殖民地。丹麥畫家克里斯蒂安·穆里耶-彼得森(Christian Mourier-Petersen)曾和他來往了兩個月。 1888年8月,梵高畫下了《向日葵》系列。同時,在西奧的鼓動下,高更決定去和梵高住一陣子。梵高爲此租下了黃房子,並買了兩張新床。9月17日梵高搬進了粗略裝修好的新家。高更於10月23日抵達阿爾勒,11月搬到黃房子裏。他們曾一起去阿利斯康遠足。12月二人前往蒙彼利埃,參觀了藏有庫爾貝和德拉克洛瓦作品的法布爾博物館。 割耳事件 但是二人的關係卻逐漸惡化,梵高景仰高更,希望高更能平等地看待他,但高更生性自大,二人因而多次吵架。加上西奧可能還欠高更一筆錢,使得高更以爲這兄弟二人是贪图他的財產。這最終導致梵高在12月23日割掉了自己的左耳。割耳事件的具體經過已經無法考證,高更在十五年後回憶起梵高時也只是語焉不詳地說那天晚上充滿了肢體暴力。梵高挥刀割掉自己的左耳(一部分或者全部,不同來源說法不一)。他自己包扎了一下傷口,把割下来的耳朵打包送给了他和高更都认识的一个当地妓女。第二天梵高被警察送往医院,实习医生菲力克斯·雷(Félix Rey)帮他重新处理了伤口,但并未把耳朵縫回去。 由于精神问题,梵高本人也不记得事情经过。高更随后通知了西奥,而后者在24日刚刚才向乔安娜·邦格(Johanna Bonger)求婚。结果西奥24日晚上搭上火车赶往阿尔勒,次夜才返回巴黎。在医院,梵高要求见一下高更。但高更和负责此事的警察说:“如果他要见我的话就告诉他我已经回巴黎了”,随后高更马上离开了阿尔勒。虽然1890年梵高还曾提议要和高更一起在安特卫普建一个画室,但實際二人再未见面。1889年1月7日梵高康复,返回了黄房子,随后的几个月中仍然需要不时前往医院检查精神问题。3月,在30名镇民联署之下,警察强行将梵高安置于医院中接受治疗。同月希涅克来看望过他两次。4月他搬到菲力克斯医生家。又过了两个月梵高终于离开阿尔勒,自愿住进了羅訥河口省聖雷米的精神病院。他为菲力克斯医生画了一幅肖像画,但后者并不喜欢这幅画,便用它来修补鸡舍,后来将其转手给了别人。此画现藏于普希金博物館。 後世學者對梵高的精神問題進行了許多研究。1947年首次有人提出梵高罹患的是躁鬱症,此說後來得到了一定的認可。但也有人推測說應該是急性间歇性卟啉病,此外還有説是颞叶癫痫的。而病因則可能是營養不良、過度勞累、失眠和酗酒。 在聖雷米 梵高在牧师弗雷德里克·萨勒(Frédéric Salles)的陪同下于1889年5月8日住進了阿爾勒外聖雷米的精神病院。精神病院和周邊景色成爲了這段時期他作品的主題,如《星夜》。此外根據回憶,他創作了《在亞爾的臥室》的另外兩個版本。同時,他也對現實主義畫家庫爾貝、米勒的作品進行了再創作。 1890年1月,阿尔贝·奥里埃(Albert Aurier)在《文雅信使》上撰文評價了梵高的作品,稱梵高是一個天才。2月梵高完成了五幅《阿萊的基諾夫人》。當月,布魯塞爾的先鋒藝術家組織20人展邀請梵高參加他們的年展,但在開幕晚宴上,亨利·德·格鲁痛批了梵高的作品。在場的羅特列克和希涅克對此表示不滿,而格魯道歉之後迅速離席。莫奈後來也表示自己十分欣賞梵高那次展出的作品。 1890年2月至4月間,梵高病情加劇。難以書寫及進行創作。在後來寫給西奧的書信中,梵高說:“(那段時期)我只依照對北方的回憶畫了幾幅小作品”。梵高讓弟弟和母親把他1880年代的作品寄過來以便進一步完善,《在永恒之門》就是這樣完成的。 在瓦兹河畔欧韦尔 他在1890年5月21日去巴黎北部村庄瓦兹河畔欧韦尔(或譯奧維爾)接受保羅·加谢(Paul Gachet)医生的医治。加谢是名业余画家,曾为其他一些当代艺术家治病。初次见面时梵高觉得:“他看起来比我病得还厉害,或者至少和我差不多”。 在他這人生的最後一年中,他開始眷戀北方的故土 ,繪製了大約70幅描繪記憶中北方的油畫。6月他繪製了幾幅加谢的肖像,如《嘉舍醫師的畫像》。梵高在1890年7月繪成兩幅《多比尼花園》,其中一幅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後的作品。 此外,他對歐韋的麥田也很感興趣。梵高認爲這些“混亂天空下的麥田”代表著“悲哀與極度的孤獨”。名作《麥田群鴉》完成于這年七月。 自殺逝世 1890年7月27日傍晚,37岁的梵高用7毫米口徑的勒福舍左輪手槍自杀,無目擊者。自殺地點可能是他曾畫過的一片麥田,也可能是一座農舍。子彈擊中了他的一根肋骨、穿過了他的胸膛,但沒對其他器官造成傷害。槍擊過後他仍可以行動,並走回了拉乌客栈。他找了兩名醫生來查看傷勢,但因爲沒有外科醫生在場,子彈無法取出。醫生給他做了一些應急處理,然後就離開了。梵高則一個人呆在臥室,抽著煙。第二天西奧跑去看他的時候梵高的精神狀態還不錯,但其狀況在數小時内迅速惡化,最終因傷口感染而在29日凌晨去世。西奧說他哥哥的遺言為:“痛苦永存”(La tristesse durera toujours)。 7月30日梵高葬于瓦兹河畔欧韦尔的公墓,參加葬禮的有西奧、西奥的岳父安德烈·邦格(Andries Bonger)、查爾斯·拉瓦爾、埃米爾·伯納德、嘉舍醫生等二十人。當時西奧身體也不是很好,之後更是每況愈下,終于在1891年1月25日逝世,死後葬於烏特勒支。1914年西奧的遺孀將其遺體遷葬到其兄墓旁。 2014年,据科技-{zh-cn:博客;zh-tw:部落格;zh-hk:網誌;zh-sg:部落;}-网站Gizmodo报道,艺术家蒂姆·斯特比用梵高的基因创作出了他耳朵的复制品。 身后 1880年代末他的作品首次展出之后,他就逐渐在艺术家圈子里有了些名气,但没有得到大众的注意,虽然据说法国总统玛利·弗朗索瓦·萨迪·卡诺曾对他的作品表示欣赏。他死后,布鲁塞尔、巴黎、海牙和安特卫普等地举办了他的纪念展览。1892年,奥克塔夫·米尔博曾写到梵高的死是“艺术界的重大损失...大众没有蜂拥前往他的葬礼,可怜的文森特·梵高的死虽然意味着一束美丽的天才之火的熄灭,但他的死却还是像他活着的时候那样悄无声息”。 他的作品在他死后逐渐开始得到人们的注意,影响到了亨利·马蒂斯、安德烈·德朗和莫里斯·德·弗拉芒克等人,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野兽派的诞生。埃米尔·诺尔德也受过梵高作品的影响。加上他的作品又在1913年军械库展览会等重要艺术展上展出,梵高的名声逐渐提高。
生理作用 半胱氨酸、蛋氨酸、同型半胱氨酸和牛磺酸等氨基酸和一些常见的酶含硫,因此硫是所有细胞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元素。在蛋白质中,多肽之间的二硫键是蛋白质构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细菌在一些类似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使用硫化氢作为电子提供物(一般植物使用水来做这个作用)。植物以硫酸盐的形式吸收硫。无机的硫是铁硫蛋白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硫是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 工业和发电厂燃烧煤释放出来的大量二氧化硫在空气中与水和氧结合形成硫酸,它造成酸雨降低水和土壤的pH值,对许多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历史 在古代人类就已经认识硫了。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是硝酸钾、碳和硫的混合物。1770年代安托万·拉瓦锡证明硫是一种元素。 来源 在自然界中硫主要以硫化物(如黄铁矿)和硫酸盐(如石膏)的形式出现,在热泉和火山地区也有纯的硫存在。除此以外一些矿物如辰砂、方铅矿、闪锌矿和辉锑矿等也都是硫化物的矿物。煤和石油中也含少量硫,这是为什么在燃煤和石油时有二氧化硫被释放出来(酸雨)。今天许多国家要求燃烧煤和石油时被释放的二氧化硫要进行回收。这些被回收的硫是今天工业中使用的硫的一个重要来源。此过程通常通过一个叫做“克劳斯工艺”的过程来实现。另一个重要来源是硫矿。 在工业中,最重要的硫的化合物是硫酸。硫酸是所有工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原材料,因此硫酸的消耗量被看做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一个指标。在美国硫酸是所有生产得最多的化合物。 木卫一表面的黄色主要是它的火山释放的硫造成的。月球上阿利斯塔克环形山中比较暗的地区可能是硫形成的。在许多陨石中有硫。基於人類對外星資源的興趣強烈提升,木衛一的硫磺也曾經是研究考慮開採的對象;然而成本驚人,除了構想以外,並未付諸實行。 化合物 许多有机物难闻的味道来自于它们分解产生的硫化氢之类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有一股特别的臭鸡蛋味道。硫化氢的溶液是酸性的,与金属反应形成金属的硫化物。铁的硫化物在大自然中很常见,如黄铁矿。黄铁矿有半导体的特性。方铅矿即硫化铅则是第一种被发现的半导体。 聚合的氮化硫有金属特性,尽管它不含任何金属,这个复合物还显示特别的电学和光学特性。让熔化的硫速凝可以获得无晶态的硫,伦琴衍射显示其中含有由八个硫原子组成的环。这种硫在室温下不十分稳定,它渐渐恢复为晶体状态。 硫有多种氧化物,除了SO2和SO3之外,还有S_{x}O(x=1,2,5~10)等化合物。 其它重要的硫的化合物有: 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是一种强有力的还原剂 亚硫酸:H2SO3,是二氧化硫在水中的溶液。亚硫酸和亚硫酸盐是有力的还原剂 。二氧化硫的其它产物包括焦亚硫酸离子({S2O5}^{2-}) 硫代硫酸盐:{S2O3}^{2-},是氧化剂。硫代硫酸氨有可能可以代替氰化物来洗金 连二硫酸:H2S2O6,及其盐 连多硫酸:H2S_{n}O6,n可以从3一直到80 硫酸盐:是硫酸的盐 硫化物:是硫与其它元素的化合物
+4, +6等。在自然界中常以硫化物或硫酸盐的形式出现,尤其在火山地区纯的硫也在自然界出现。单质硫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二硫化碳。对所有的生物来说,硫都是一种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元素,它是多种氨基酸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大多数蛋白质的组成部分。它主要被用在肥料中,也廣泛地被用在火药、潤滑劑、殺蟲劑和抗真菌剂中。 主要特征 纯的硫呈浅黄色,质地柔软,轻。与氢结成有毒化合物硫化氢后有一股臭味(臭鸡蛋味)。硫燃烧时的火焰是蓝色的,并散發出一种特别的硫磺味(二氧化硫的气味)。硫不溶于水但溶于二硫化碳。硫最常见的化学价是-2、+2、+4和+6。在所有的物态中(固态、液态和气态),硫都有不同的同素异形体,这些同素异形体的相互关系还没有被完全理解。晶体的硫可以组成一个由八个原子组成的环:S8。 硫有两种晶体形式:斜方晶八面体和单斜棱晶体,前者在室温下比较稳定。 用途 硫在工业中很重要,比如作为电池中或溶液中的硫酸。硫被用来制造黑火药。在橡胶工业中做硫化剂。硫还被用来杀真菌,用做化肥。硫化物在造纸业中用来漂白。硫酸盐在烟火中也有用途。硫代硫酸钠和硫代硫酸銨在照相中做定影剂。硫酸镁可用做润滑剂,被加在肥皂中和轻柔磨砂膏中,也可以用做肥料。 生理作用 半胱氨酸、蛋氨酸、同型半胱氨酸和牛磺酸等氨基酸和一些常见的酶含硫,因此硫是所有细胞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元素。在蛋白质中,多肽之间的二硫键是蛋白质构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细菌在一些类似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使用硫化氢作为电子提供物(一般植物使用水来做这个作用)。植物以硫酸盐的形式吸收硫。无机的硫是铁硫蛋白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硫是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 工业和发电厂燃烧煤释放出来的大量二氧化硫在空气中与水和氧结合形成硫酸,它造成酸雨降低水和土壤的pH值,对许多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破坏。 历史 在古代人类就已经认识硫了。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是硝酸钾、碳和硫的混合物。1770年代安托万·拉瓦锡证明硫是一种元素。 来源 在自然界中硫主要以硫化物(如黄铁矿)和硫酸盐(如石膏)的形式出现,在热泉和火山地区也有纯的硫存在。除此以外一些矿物如辰砂、方铅矿、闪锌矿和辉锑矿等也都是硫化物的矿物。煤和石油中也含少量硫,这是为什么在燃煤和石油时有二氧化硫被释放出来(酸雨)。今天许多国家要求燃烧煤和石油时被释放的二氧化硫要进行回收。这些被回收的硫是今天工业中使用的硫的一个重要来源。此过程通常通过一个叫做“克劳斯工艺”的过程来实现。另一个重要来源是硫矿。 在工业中,最重要的硫的化合物是硫酸。硫酸是所有工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原材料,因此硫酸的消耗量被看做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一个指标。在美国硫酸是所有生产得最多的化合物。 木卫一表面的黄色主要是它的火山释放的硫造成的。月球上阿利斯塔克环形山中比较暗的地区可能是硫形成的。在许多陨石中有硫。基於人類對外星資源的興趣強烈提升,木衛一的硫磺也曾經是研究考慮開採的對象;然而成本驚人,除了構想以外,並未付諸實行。 化合物 许多有机物难闻的味道来自于它们分解产生的硫化氢之类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有一股特别的臭鸡蛋味道。硫化氢的溶液是酸性的,与金属反应形成金属的硫化物。铁的硫化物在大自然中很常见,如黄铁矿。黄铁矿有半导体的特性。方铅矿即硫化铅则是第一种被发现的半导体。 聚合的氮化硫有金属特性,尽管它不含任何金属,这个复合物还显示特别的电学和光学特性。让熔化的硫速凝可以获得无晶态的硫,伦琴衍射显示其中含有由八个硫原子组成的环。这种硫在室温下不十分稳定,它渐渐恢复为晶体状态。 硫有多种氧化物,除了SO2和SO3之外,还有S_{x}O(x=1,2,5~10)等化合物。
逝世 有一天,塞尚在田野工作時遇到風暴。工作兩小時後,下了一場傾盆大雨,所以他決定回家,但是在路上暈倒了。塞尚被路過的司機帶回家 ,他的老管家搓著塞尚的胳膊和腿來恢復血液循環,他就清醒過來。在接下來的一天中,他打算繼續工作,但是後來昏了過去。他因此躺在床上,於幾天之後去世(1906年10月22日) 。他死於肺炎,被安葬在他心愛的家鄉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的舊墓地。 風格 塞尚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艺术思想的体现,表现出结实的几何体感,忽略物体的质感及造型的准确性,强调厚重、沉稳的体积感,物体之间的整体关系。有时候甚至为了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而放弃个体的独立和真实性。 塞尚认为:“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从塞尚开始,西方画家从追求真实地描画自然,开始转向表现自我,并开始出现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流派,形成现代绘画的潮流。 塞尚这种追求形式美感的艺术方法,为后来出现的现代油畫流派提供了引导,所以,其晚年为许多热衷于现代艺术的画家们所推崇,并尊称他为“現代繪畫之父”。 由於他的小屋可以望見整座聖維克多山,因此他曾為此山畫過幾十幅《聖維克多山》的油畫作品。他的每一幅圣维克多山都有变化和进步,虽然这些作品的色彩种类并不丰富,但其色阶变化非常多,画面非常和谐。當塞尚面對一個風景主題,透過不同視覺角度的觀察來重新分析形體與色彩兩大要素間的結構關係,瓦解了400多年來一層不變的透視學法則,而賦予繪畫更多元的思考和辯證,為立體主義和抽象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畫作 代表作品 《静物》 《玩纸牌的人》 《聖維克多山》 《穿紅背心的少年》 《穿紅衣的塞尚夫人肖像》 參考資料 相關文獻 外部連結 Paul Cézanne: Full list works Artworks video Biography, Style and Artworks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Cézanne in Provence Cézanne at the WebMuseum Paul Cezanne studio The Murder c. 1867 École Spéciale de dessin Cézanne's earliest works, from his time as a pupil at the art school of Aix-en-Provence (1859) Map of Jas de Bouffan smARThistory: Still Life with Apples,
因為父親反對他朝向藝術發展,所以他於1861年離開艾克斯前往巴黎。左拉大力鼓勵他做出這個決定,當時他已經在首都生活一段時間。最終,他的父親與塞尚妥協,支持他的職業選擇。塞尚後來從父親那裡收到了22萬法郎(218,363.62),擺脫所有經濟的憂慮。 巴黎時期 塞尚在巴黎認識了印象派畫家畢沙羅 。19世紀60年代中期,畢沙羅和塞尚成為師傅和徒弟的關係,畢沙羅對於年輕藝術家產生許多影響力。在接下來的十年內,他們在蓬图瓦兹、路維希安等地一起創作山水畫。 塞尚的早期作品往往關注景觀中的人物,包括許多大型、富有想像力的風景畫。後來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他對於直接觀察更感興趣,並逐步形成充滿光與空氣的繪畫風格。 展覽 塞尚的繪畫在1863年的落選者沙龍首次展出,該展覽展出作品因為不被評審員接受,無法正式在巴黎沙龍中展出。1864至1869年之間,巴黎沙龍拒絕了塞尚的展覽申請。他繼續提交作品展覽申請直到1882年。在1882年,他的作品《Portrait of Louis-Auguste Cézanne, Father of the Artist, reading 'l'Evénement',》終於獲得展出,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在巴黎沙龍中展出。 塞尚在1895年之前,曾兩次與印象派畫家展出,第一次是1874年印象派畫展,第二次則是1877年第三次印象派畫展。兩次展覽都給予先鋒畫家(例如馬蒂斯和畢加索)留下極大的震撼。在以後的數十年裡,一些個人畫作在不同的場地展出。直到1895年,在畫商伏勒爾(Ambroise Vollard)的協助下,他完成第一次個人展覽時。儘管獲得越來越多的矚目,也擁有經濟上的成功,但是塞尚選擇提高藝術疏離性,通常在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創作,遠離巴黎地區。 他的作品集中在幾個主題上,同樣精通這些類型,包含靜物、人像、風景和游泳客。雖然宗教形象較少出現在塞尚之後的作品中,他仍然是一個虔誠的羅馬天主教徒,「我拿我的畫來判斷藝術,把一棵樹或一朵花視為神所創造的物體。如果它們互相衝突,它就不是藝術。」 塞尚的繪畫並未深受艾克斯廣大資產階級的喜愛。1903年,政治家亨利·羅什福爾參觀了保羅·塞尚拍賣的畫作,後來成為左拉的財產。他後來於1903年3月9日在《L'Intransigeant》刊登一篇題為“醜陋的愛”的批評文章。羅什福爾描述觀眾看到“超印象派的塞尚”的畫作時,會如何放聲大笑。 逝世 有一天,塞尚在田野工作時遇到風暴。工作兩小時後,下了一場傾盆大雨,所以他決定回家,但是在路上暈倒了。塞尚被路過的司機帶回家 ,他的老管家搓著塞尚的胳膊和腿來恢復血液循環,他就清醒過來。在接下來的一天中,他打算繼續工作,但是後來昏了過去。他因此躺在床上,於幾天之後去世(1906年10月22日) 。他死於肺炎,被安葬在他心愛的家鄉普羅旺斯地區艾克斯的舊墓地。 風格 塞尚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艺术思想的体现,表现出结实的几何体感,忽略物体的质感及造型的准确性,强调厚重、沉稳的体积感,物体之间的整体关系。有时候甚至为了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而放弃个体的独立和真实性。 塞尚认为:“画画并不意味着盲目地去复制现实,它意味着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从塞尚开始,西方画家从追求真实地描画自然,开始转向表现自我,并开始出现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流派,形成现代绘画的潮流。 塞尚这种追求形式美感的艺术方法,为后来出现的现代油畫流派提供了引导,所以,其晚年为许多热衷于现代艺术的画家们所推崇,并尊称他为“現代繪畫之父”。 由於他的小屋可以望見整座聖維克多山,因此他曾為此山畫過幾十幅《聖維克多山》的油畫作品。他的每一幅圣维克多山都有变化和进步,虽然这些作品的色彩种类并不丰富,但其色阶变化非常多,画面非常和谐。當塞尚面對一個風景主題,透過不同視覺角度的觀察來重新分析形體與色彩兩大要素間的結構關係,瓦解了400多年來一層不變的透視學法則,而賦予繪畫更多元的思考和辯證,為立體主義和抽象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畫作 代表作品 《静物》 《玩纸牌的人》 《聖維克多山》 《穿紅背心的少年》 《穿紅衣的塞尚夫人肖像》 參考資料 相關文獻 外部連結 Paul Cézanne: Full list works Artworks video Biography, Style and Artworks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Cézanne in Provence Cézanne at the WebMuseum Paul Cezanne studio The Murder c. 1867 École Spéciale de dessin Cézanne's earliest works, from his time as a pupil
向日葵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转动花盘。 象徵 向日葵是乌克兰的国花。在2022年俄国入侵乌克兰期间,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的一个影片中,一名不知名的乌克兰妇女叫侵乌俄军士兵“拿上这些向日葵种子,把它们装在口袋里。这样向日葵就会在你们死掉的地方生长”。向日葵从此在乌克兰和全世界成为了抵抗侵略以及团结和希望的象征。 向日葵原產地據信為北美洲。是美國堪薩斯州的州花,日本北九州市的市花及以其象徵為名的職業足球隊——北九州向日葵。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兴起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将毛泽东塑造为“红太阳”,因此向日葵被赋予了“心向毛主席”的涵义, 向日葵的造型多出现在毛主席像章 、宣传海报、群众游行中。 日本气象厅的系列气象卫星使用“向日葵”作为昵称。 Mediawiki的标志早期就是一个代表创建内部链接语法的双方括号括住的写实风格太阳花,在2021年4月1日后太阳花部分更换为抽象色块化的太阳花图案。 培育和用途 種子先由溫水泡過,再以種子尖端朝下種植在土中,約4~5天即可發芽。 向日葵可用于在提取土壤有毒成份,如铅,砷和铀,并在过滤处理用于中和放射性同位素和来自水中的其他有毒成分和有害细菌。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它们被用来从附近的一个池塘移除铯-137和锶-90。类似的方法也被运用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处理中。 图片
向日葵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转动花盘。 象徵 向日葵是乌克兰的国花。在2022年俄国入侵乌克兰期间,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的一个影片中,一名不知名的乌克兰妇女叫侵乌俄军士兵“拿上这些向日葵种子,把它们装在口袋里。这样向日葵就会在你们死掉的地方生长”。向日葵从此在乌克兰和全世界成为了抵抗侵略以及团结和希望的象征。 向日葵原產地據信為北美洲。是美國堪薩斯州的州花,日本北九州市的市花及以其象徵為名的職業足球隊——北九州向日葵。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兴起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将毛泽东塑造为“红太阳”,因此向日葵被赋予了“心向毛主席”的涵义, 向日葵的造型多出现在毛主席像章 、宣传海报、群众游行中。 日本气象厅的系列气象卫星使用“向日葵”作为昵称。 Mediawiki的标志早期就是一个代表创建内部链接语法的双方括号括住的写实风格太阳花,在2021年4月1日后太阳花部分更换为抽象色块化的太阳花图案。 培育和用途 種子先由溫水泡過,再以種子尖端朝下種植在土中,約4~5天即可發芽。 向日葵可用于在提取土壤有毒成份,如铅,砷和铀,并在过滤处理用于中和放射性同位素和来自水中的其他有毒成分和有害细菌。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之后,它们被用来从附近的一个池塘移除铯-137和锶-90。类似的方法也被运用于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处理中。 图片
参考资料 Y
1967年第13届國際度量衡大會上通过一项决议,定义一秒为铯-133原子基态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辐射振荡9,192,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其起点为世界时1958年的开始。 相關條目 原子鐘 時間和頻率轉換
漢壽亭侯 關羽(約160年 - 220年) 右將軍 西鄉侯 張飛(?年 - 221年) 左將軍 斄鄉侯 馬超(176年 - 222年) 後將軍 關內侯 黃忠(?年 - 220年) 中護軍 永昌亭侯 趙雲(?年 - 229年) 鎮遠將軍 南鄭侯 魏延(?年 -
左將軍 斄鄉侯 馬超(176年 - 222年) 後將軍 關內侯 黃忠(?年 - 220年) 中護軍 永昌亭侯 趙雲(?年 - 229年) 鎮遠將軍 南鄭侯 魏延(?年 - 234年) 《吞食天地II 赤壁之戰》中的五虎上將 此遊戲中則以下列5人為五虎上將: 關羽、張飛、趙雲、黃忠、魏延。(沒有馬超) ,是1992年由卡普空推出的街機遊戲,本作的故事由博望坡之戰開始到赤壁之戰為止﹔和前作《吞食天地》一樣,由玩家操作蜀國的武將們進行戰鬥,遊戲流程仍為橫向捲軸式的關卡設計。本作品後來於1996年時移殖到PlayStation與Sega Saturn,2005年時又移殖為手機遊戲,在日本NTT手機移殖版中有一些新增的遊戲要素。2011年底移植到PSP遊戲的下載商店中。 軼事/評論 趙雲 現今成都武侯祠的趙雲塑像位於武官廊首席;而劉備、諸葛亮、關羽及張飛4人各有專殿;另外左右兩廊各有文臣武將14員,合計共28名文武。
8月13日,蔣在上海通電宣布下野。8月14日,白崇禧、夏威、胡宗鐸電汪精衛、譚延闓、唐生智等商寧漢合作,內稱蔣已離寧赴滬,總司令職權交軍委會接收,現雙方所爭持者皆不成問題,至因爭持期間所發生之諸問題而必須先解決者,仍由代表赴潯面商。8月15日,武漢汪、譚延闓迭接南京要求合作電報,是日覆電請李宗仁等赴九江協議;汪在武漢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總理紀念周作報告,稱「中央黨部與國民政府,都只有一個,誰亦不能任意把持……我們堅持我們主張,務必達到提高黨權的威權」,武漢政府早已決定要遷往南京。8月19日,武漢政府依據國民黨中央執委會擴大會議決議,通電宣布遷都南京,並以中央執委會名義發表《遷都南京宣言》,稱:「今者蔣-{中}--{正}-既解除兵權,以聽命於黨,李宗仁等復環請中央黨部及國民政府即由武漢遷都南京,以實行四月初旬之決議,而亟謀全黨之統一」,經中央執委會擴大會議決議,中央黨部及國民政府克日遷都南京,並以黨員應服從黨紀,抵抗帝國主義侵略,肅清軍閥,合力鏟除共產黨,以黨治軍等四端相勉勵;武漢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會議通過汪提議,撤銷中央前次對党内右派開除黨籍之處分;汪、譚延闓電南京李宗仁、何應欽、白崇禧,促寧方一意渡江作戰,聲明東下諸軍「只有急難之誼,並無他圖」。8月20日晚,汪前往廬山舉行軍事會議,與程潛等會商軍事及政府遷南京等問題。8月21日,西山會議派張繼就寧漢合作問題致電南京,略謂:「值此危疑震撼之際,團結內部,實為唯一要圖,其辦法似宜統一漢、寧、滬三黨部合組,南京、武漢兩政府同屬一家,無正統與非正統之可爭,先後反共,更無誰勝誰負之可夸」,「精衛對內外皆失信仰,暫避要路,東南大局更有賴焉。」8月22日,南京代表李宗仁抵達九江,旋赴廬山與汪會談寧漢合作,會議決定:譚、孫8月23日先偕李宗仁赴南京詳商一切,武漢東征軍暫行停止前進,武漢中央黨部、政府、軍委會一星期內遷南京,南京拱衛暫令第七軍負責,前方軍隊限即日肅清津浦鐵路南段。 1927年9月5日,寧漢合作大致商妥,是日汪偕顧孟餘、徐謙、陳公博、何香凝、朱培德等自九江抵達南京,惟南京遍貼反汪標語,同日武漢代表譚延闓、孫科自南京赴上海,與胡漢民等協商合作辦法。9月8日晚,南京政府軍事委員會李宗仁等設宴歡迎武漢抵寧中委,汪演說,稱寧漢分裂是由於「工作上之注意點有所分岐」,「一方注意於清黨,一方注意於提高黨權」,並稱今日必須團結,「要以十二分的誠意和十二分的勇氣,來糾正既往,補救現在,開濟將來」。9月9日,汪、譚延闓、李宗仁、白崇禧、孫科、朱培德、李烈鈞、陳公博、甘乃光等為挽五中委回任,並與在上海執監委交換團結意見,是日自南京到上海,汪在北站接見記者,稱漢寧兩派在軍事方面現已一致,政治方面亦非一致不可,兩派合作已不成問題。9月10日,汪在上海對《申報》記者發表談話,稱頌蔣反共「有先見之明」,並稱自己「自從五月間奮鬥起,一直到現在為止,都是主張分共的」,又稱彼此「反共之方法與政策不同,以致把黨分裂」,「關於政治問題,在軍事時期,不得不題高黨權,實行以黨治軍,以黨治國」;汪等電奉化蔣到上海「會商黨國大計」。 9月11日,中國國民黨漢、寧、滬(西山會議派)三方中央要員在上海戈登路開談話會,商統一黨務及寧、漢政府合併改組辦法,汪等21人出席,推譚延闓為主席,胡漢民、吳敬恆、蔣、陳公博、顧孟餘拒不出席,會議連開三日,辯論甚烈,寧派力主非汪下野無以平黨員之憤,汪決暫退,會議決定:一、由寧、滬、漢三方面各推委員6人(另候補委員各3人)及共推委員14人合組中央特別委員會,為行使黨務政治之最高機關,二、中央政治委員會及中央政治會議暫撤銷,三、寧、漢兩政府合併改組,由特別委員會另選國民政府委員,並委派軍事委員會委員暨各部部長,四、特別委員會除行使中央執行委員會職權外,應負責統一各地方之中國國民黨黨部,並於3個月內籌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解決黨內糾紛,五、推汪、譚延闓、蔡元培、謝持起草統一宣言,六、推張繼、于右任、何香凝、李石曾、蔡元培5人代行監察委員職權,因寧、滬兩方否認三月間武漢召開之第三次全體會議為合法,遂改四中全會為中央執監委員臨時會議。9月13日,汪偕顧孟餘秘密離開上海赴牯嶺,行前顧致書南京中央黨部稱:「此次東下,係專為出席第四次中央執監會議而來,現聞在滬同志多主張暫時不開此次會議,此外其他會議,孟餘已無參加之必要。」,汪電中執委會並通電全黨,自認對共產黨「防制過遲」,自動下野,並聽候處分;武漢政府停止辦公,結束一切,遷寧第一批人員已於昨日出發。9月15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監委員臨時聯席會議在南京舉行,寧、漢、滬(西山會議派)三方代表20人出席,譚延闓主席,恢復王寵惠黨籍,設「中國國民黨中央特別委員會」,推定委員32人,以張繼、于右任等五人代行監察委員職權,對汪自請處分案,決定應無庸議,並決定勸汪、蔣及胡漢民等速出任事。9月16日,寧、漢、滬三方合組之中國國民黨中央特別委員會在南京成立,即開第一次大會,決議要案多件。汪发表《中国国民党特别委员会宣言》,宣告国民党宁汉復合。9月爆发宁汉战争,桂系軍人和西山會議派掌握宁方取胜,汪下野。 1927年9月17日,國民黨中央特別委員會開第二次會議,討論改組國民政府及軍事委員會案,議決推丁惟汾、于右任等47人為國民政府委員,以汪、胡漢民、李烈鈞、蔡元培、譚延闓5人為常務委員,于右任等67人為軍事委員會委員,以蔣、胡漢民、譚延闓、何應欽、汪精衛、李宗仁、白崇禧、馮玉祥、閻錫山、朱培德、程潛、唐生智、李濟深、楊樹莊14人為主席團,通過大學院院長、各部部長名單。9月19日,中國國民黨中央特別委員會開第三次大會,張繼主席,決定:一、推汪精衛、蔡元培、謝持為常務委員,葉楚傖為秘書長,推定中央黨部各部委員:組織汪精衛、陳樹人、謝持等8人,宣傳戴季陶、顧孟餘、胡漢民等8人,工人陳公博、居正等4人,農民甘乃光、陳果夫等5人,商民褚民誼等5人,青年傅汝霖、鄒魯等4人,婦女何香凝、陳璧君等6人,海外鄧澤如、林森等4人,二、中央政治委員會(或稱政治會議)及各地政治分會一律取消,其職權分別由中央黨部、省黨部、國民政府、省政府執行,各地政治分會限10月1日前取消,三、以前各級黨部及國民政府(指寧、漢、滬三中央黨部及寧、漢兩政府)立即合併於新組織之中央黨部及國民政府,所屬機關立即移交。9月20日,中國國民黨中央特別委員會產生之國民政府委員及軍事委員會委員同時在南京舉行就職禮,張繼代表中央特別委員會致訓詞後授印,蔡元培代表國民政府委員接印,並致答詞,接著蔡元培代表中央特別委員會向軍委會訓詞,伍朝樞代表國民政府向軍事委員會授印,程潛接印並致答詞,至此,滬、漢、寧三方合流之國民政府產生,武漢政府正式結束。9月21日,汪、顧孟餘、唐生智等返漢,依據上月22日中國國民黨武漢中央政治委員會之議決案,於是日成立中央政治委員會武漢分會,與南京對峙,指定委員23人,以唐生智、顧孟餘、陳公博、孔庚、鄧壽荃5人為常務委員。9月25日,汪通電中國國民黨各級黨部、各報館,稱「政府職務雖已解除,黨員責任未敢放棄」,表示仍願「以黨員資格,奔走各方」,同日汪電黃琪翔,稱當回廣東候命,「為指臂之助」。 1927年10月2日,孫科、伍朝樞由南京前往牯嶺勸汪精衛復職,同日汪電南京譚延闓、蔡元培、李宗仁等稱:「政府職務,雖已辭謝,黨員責任,未敢放棄,擬以黨員資格奔走各方。」。10月10日,汪偕寧方代表孫科、伍朝樞等自九江抵達漢口,次日寧方代表與汪、唐生智及李濟深之代表等在漢口會談,漢方代表唐生智、顧孟餘等提出解決「黨的糾紛」主張如下:一、在寧召開第四次中央執監會議,二、恢復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三、追認中央特別委員會,四、規定中央常務、特別兩委員會之職權,五、恢復中央監察委員會,10月13日寧方代表孫科等攜此提案返寧。10月13日,南京譚延闓、程潛、李宗仁、何應欽、白崇禧、孫科、伍朝樞聯名致電汪精衛,贊同在武漢所議各項辦法,並定11月1日在南京召開第四次中央全體會議,請汪邀同武漢、廣東、九江各中委赴南京集會,10月17日汪電廣州陳樹人等,謂寧方已贊成開第四次中央全體會議恢復中央執委會,武漢委員將東下,請陳等到上海會齊,或到武漢同行,10月18日汪致電各地中委,提出兩項意見:一、如四次中央全體會議不得已延期,似宜再行通告,二、黨務重要議案似宜留待全會公決。10月28日,汪偕甘乃光等10餘人自上海抵達香港。10月29日,汪抵達廣州,政治分會、省政府、省黨部及各界均派代表到西堤歡迎,同日汪與何香凝、甘乃光電邀南寧黃紹竑到廣東商量政務,11月3日黃覆電稱將廣西省政務略為處置,即行下廣東。10月30日,中國國民黨在粵中執監委汪、李濟深、何香凝、李福林、陳樹人、陳公博、甘乃光在廣州開聯席會議,決定聯名通電主張克日在廣州開第四次中央全體執監委員會議,解決黨務、政治、軍事,並令中執委會之常務會議及秘書處恢復辦公,成立中央執監委員通訊處,同日汪等7人聯名電促各中委齊集廣州開四中全會;李宗仁、白崇禧等電催汪、陳公博等入南京,並解釋特委會之產生,係各方在上海所共同議定。10月31日,譚延闓電促汪、李濟深刻日到南京開第四次中央全體會議,李宗仁、白崇禧再電汪等勸駕。 广州清共 1927年11月,汪在廣東成立政府。11月4日,汪等至電南京、上海、武漢,稱若譚等堅持在南京開第四次中央全體會議,則中央特別委員會應即取消,最低限度亦應明白宣布停止其職權,並宜於正式會議以前,在廣州或上海先開預備會議。11月5日,汪在廣州中山大學演講《武漢分共之經過》,稱:「聯俄與容共政策,爲應付時代和環境所取的一種政策,不能與三民主義同樣有長久的時間性。時代與環境變了,政策也即隨之而變化的。」、「容共之後,必定分共,是不可免的。不過容共時候,不能說出來,猶之明知到上海後,必然分路,不過從香港到上海的路上,大家都不說出來便了。」11月7日,宋子文奔走蔣汪合作,汪已允諾,是日宋自廣東啟程返上海,稱粵寧提攜已經成立,擬更為之斡旋,以謀切實之辦法。11月10日,蔣自日本乘「長崎丸」返抵上海,即電促汪赴上海晤商黨務,並謂欲使黨從破裂復歸完整,非互相諒解,從速舉行四中全會恢復中央黨部不可,汪接蔣電,即在葵園會議席間傳閱,各委以蔣對開四中全會既表贊同,此後一切糾紛不難解決,似可不必堅持在廣東舉行,遂表示同意,即席公推汪、李濟深二人為代表,赴上海與寧、滬各中委磋商;汪在廣州黃埔軍事政治學校演說聯蔣,稱當時蔣「分共」,並非操之過急,自悔當日之過,以後當與蔣益加團結。11月16日,蔣在上海中國國民黨員歡迎會上演說,稱因汪力促,由日本返上海,與汪合作不成問題,必須汪、胡等共同聯合,始是真合作,但不贊成排斥西山會議派。 11月17日,張發奎、黃琪翔發動驅遂李濟深勢力之廣州事變。11月18日,汪、李濟深乘「亞洲皇后號」輪抵上海;上午,汪與蔣在上海環龍路宋子文宅會見,交換黨務、政務意見,蔣對開四中全會表示贊成。11月19日,汪、李濟深與蔣、譚延闓在上海晤談,汪提出粵方中委關於「寧漢滬合作」之提案。11月20日,粵變發生後,汪頗受各方指責,是日汪在上海往訪胡漢民,胡稱病拒見。11月24日,譚延闓、蔣、汪、李濟深聯名在上海召集中國國民黨第四次中央執行委員全體會議談話會,到會中央委員23人,胡漢民、李烈鈞未出席。11月25日,汪在上海招待記者,稱廣州事變之起因,並非由於對中國共產黨問題,乃是由於對特委會之態度不同。 1927年12月1日,馮玉祥電上海勸蔣「東山再起,主持一切」,同日又電汪,盼「出山主持,團結內部」。12月,國民政府發出討伐廣東令。12月2日,國民政府下令討伐張發奎、黃琪翔;中國國民黨廣州政治分會通過討伐陳濟棠令。12月3日,寧、粵兩方中國國民黨中執監委在上海開談話會,到蔣、汪、譚延闓、蔡元培、李濟深、何香凝、李宗仁、張靜江等29人,以已足法定人數,臨時改開四中全會第一次預備會議,蔡元培主席,會議對特別委員會之存廢及處置粵變方針均有辯論,討論良久,一致主張在四中全會解決。12月4日,中國國民黨四全會預備會開第二次會議,汪主席。 12月初,在中国国民党四中全会预备会议请蒋复职,各方紛電促蒋再起。12月9日,汪電張發奎解除教導團武裝,驅逐赤衛隊,搜查職工會,12月10日廣州宣布特別戒嚴,日夜搜查戶口,張令離廣州部隊向市區移動;汪密電廣州陳公博、張發奎、朱暉日,稱黃琪翔之容共,已為不可諱之事實,要求黃暫時退休,認真「肅清」共黨;四中全會預備會議因汪要求而延會,汪派與李濟深派各開小組會議,互謀對付之策;馮玉祥、閻錫山先後電促蔣復任總司令,何應欽、賀耀組等亦聯名通電擁蔣出山,主持軍事,12月11日馮、閻聯名電請中國國民黨中央及國民政府起用蔣主持軍政,並電促蔣復職,次日馮又另致電,謂此時軍事非有統一樞紐,決難完成革命,非蔣出山,不能當此重任。12月10日,四中全會預備會開第四次會議,于右任主席,有力之反粵派李濟深、李宗仁、吳敬恆等未出席,汪等11名粵委突提議請蔣續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職案,即通過,汪並聲明,如對其不能諒解,個人「盡可引退」,隨即議決十七年(1928年)1月1日至1月15日在南京召開四中全會,由蔣負責籌備,關於軍事、黨務各案,分別並案交付審查,至是預備會議結束。汪受到新桂系攻击。 12月11日,中國共產黨人張太雷、黃平、葉挺、周文雍等在廣州領導工人、士兵和農民2萬餘人舉行武裝起義。12月13日,汪因廣州起義陷入窘境,反汪派借以對汪及張發奎竭力攻擊,指其為共產黨,汪為剖白其確非共產黨,特於是日在上海報紙公布其致陳公博等反共密電數件:一、請黃琪翔暫時退休認真清共之青(9日)電,二、致李福林請驅逐俄領之佳(9日)電,三、致陳公博等請派兵會剿海陸豐等處共產黨之青(9日)電,四、致陳公博令圍捕蘇俄領署內之共產黨員之蒸(10日)電;李濟深對東方社記者談稱:廣州事變不可輕視,汪精衛等與此事有關,李宗仁亦稱汪等與此次事件有關,故中央全體大會應拒絕汪等出席;粵方中央執監委員汪精衛、甘乃光、顧孟餘、何香凝、陳璧君、陳樹人、王法勤、潘雲超、王樂平聯名發表宣言,望蔣悉心籌劃廣東各軍力量,合力消滅共產黨;張發奎、李福林、黃琪翔、陳公博急電汪、蔣等,報告廣州事件經過,並稱是日拂曉已將廣州共產黨肅清,「仍望本黨各同志益加奮勉,務將共產黨徒一網殺絕,並與蘇俄斷絕邦交,此後我國只有惟一三民主義的中國國民黨」,次日汪覆電張發奎等,囑將共黨「去之務盡」。 前赴法國及再返中國 1927年12月16日,國民政府下令查辦與廣州事變有關之汪、顧孟餘、陳公博、甘乃光、王法勤、王樂平、潘雲超、陳樹人、何香凝,略謂:汪等於事變後,或列席會議參與逆謀,或發表言論公然袒護,輿論嘩然,嫌疑難釋,特派鄧澤如、古應芬迅往查辦呈覆;汪因受南京制裁,在國內無法立足,被迫於是日深夜登輪離開上海,出國去馬賽,瀕行前向中央執監各委員發出引退通電,稱其以參加反特委運動之故,備受特委方面之仇視,願個人引去以息糾紛,並為張發奎等無共黨嫌疑力辯,通電仍主張「第四次中央全體會議不可不開,中央執行、監察兩委員會不可不恢復,特別委員會不可不取消」,12月20日汪過香港未登陸,召黃琪翔隨同赴法國。 1929年到1930年间,蔣取得蔣桂戰爭和中原大戰(亦稱蔣馮戰爭)胜利。1929年9月17日,張發奎在湖北宜昌解除南京國民政府的一個師武裝,並發表反蔣通電,要求汪回國主政。11月汪回國,聯合桂系共同抗蔣。 1930年1月11日,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以汪「勾結陳公博、顧孟餘等設立小組織」,並「應各叛將之請,回香港主持逆謀……以圖壞破中央,顛覆黨國」,議決永遠開除其黨籍,1月13日汪發表《怎樣樹立民主勢力書》,指責南京「不但不能掃蕩反革命,反與反革命勢力結合一致」,「有黨治之名而實與之反」,稱「要為樹立民主勢力而努力」。1月22日,汪應閻錫山之邀商談聯合反蔣,特派王法勤、陳公博北上聯絡,是日陳離開香港繞道日本北上,於3月間抵天津。3月13日,汪致函覃振,主張以黨馭軍,謂「此後新舊忠實同志之合作,應以如何始能以黨馭軍為懸前待決之根本問題」。4月2日,陳公博等抵太原,稱擁閻錫山主持政治,汪主持黨務,馮玉祥、李宗仁主持軍事。4月12日,汪就北方黨務爭執問題電平各省區黨部聯合處,稱「亡黨之痛,甚於個人失位」,主張犧牲成見,西山會議派鄒魯、謝持應閻錫山邀是日抵達太原,與閻錫山、陳公博等會商黨務,陳有讓步表示。4月21日,閻錫山、馮玉祥聯銜電汪,稱討蔣軍事布置就緒,大戰即在目前,望北上領導一切,是日汪電覆閻、馮,允即就道,並稱「一切大計,悉賴我公主持,請勿待,免誤事機」,4月30日汪覆電北平中國國民黨各省市臨時聯合辦事處,允「摒擋就道,共策進行」。7月15日,汪由香港搭「加賀號」赴長崎,陳璧君、顧孟餘、曾仲鳴同行,7月19日抵達長崎,7月20日到門司。7月23日,汪、顧孟餘等改易姓名自日本門司搭「長城丸」抵達塘沽,閻錫山之代表賈景德、馮玉祥之代表薛篤弼及陳公博、鄒魯等往迎,旋即赴北平,汪在天津各界歡迎宴會上演說,要求蔣覺悟自己的責任,自動下野,聲明與閻在與黨務方面的主張已趨一致,希望閻任國民政府主席,自己「對於政府則擬處於贊助之地位,而專心於黨務方面」,重申以黨治國的原則,反對蔣以黨代政,以黨代民意機關,獨攬一切的做法,呼籲加強「中日兩國的親切關係」。8月3日,閻錫山8月2日派冀貢泉專車到北平迎汪,是日汪乘專車赴石家莊,陳公博、鄒魯、覃振、薛篤弼、趙丕廉等同行,次日抵石家莊,汪、閻晤談,交換關於黨務等意見。 8月7日,中原大戰期間,汪在北京召開「中國國民黨黨部擴大會議」。9月1日,北平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擴大會議通電公布《國民政府組織大綱》,並推定閻錫山、唐紹儀、汪精衛、馮玉祥、李宗仁、張學良、謝持七人為國民政府委員,閻錫山為主席。9月2日,閻錫山電擴大會議表示接受政府委員主席職,擴大會議推汪、張知本、茅祖權、冀貢泉、陳公博、鄒魯、顧孟餘為約法起草委員。9月3日,馮玉祥電擴大會議,表示接受政府委員職,並電促汪速組政府,同日顧維鈞應陳公博等催促,自北戴河抵北平,與汪晤談組織政府事,顧表示不願參加新府活動。9月9日上午9時,閻錫山在北平懷仁堂就「國民政府」委員及主席職,汪居右,謝持居左,同就委員職,王法勤監誓,就職典禮完成後,即將汪起草之通電簽署拍發,並分請唐紹儀、馮玉祥、張學良、李宗仁各於所在地先行就職。 9月17日,閻、馮代表賈景德、薛篤弼自瀋陽急電到北平,謂張學良將於9月18日夜發和平通電,並有軍事行動,汪等接得此報,驚愕不知所措,9月18日晨汪等開緊急會議,聚商時局。当日,張學良發表《巧電》,宣佈東北軍挺蔣,反蔣陣營即将失敗,北方代表以東北當局對時局已有鮮明表示,留瀋陽亦無作用,孔繁蔚即於早9時返回北平轉石家莊,賈景德、薛篤弼亦於9月19日上午離開瀋陽返回北平。9月19日,汪電張學良,謂「今日最急之務在於除去內戰之原因」,提出即開國民會議,召集合法之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由黨員選舉代表,制定約法,「防剿」湘、鄂、贛共產黨等四點主張,詢張如何實現,同日謝持、鄒魯、覃振亦電張學良,提出開國民會議解決國是等四項意見;下午北平擴大會議要員在懷仁堂會商應付時局方針,會後汪接見記者,謂「如張願意和平,而能將余所舉四項謀其實現,一切自無問題;如張決進-{余}-而情勢惡化,則無論太原、西安,吾人均可作為根據地」。9月20日,趙戴文到北平,傳達閻意決守山西,邀擴大會議中委赴晉,汪、陳公博、王法勤、白雲梯、陳樹人、陳嘉祐、經亨頤、茅祖權、覃振、鄒魯、謝持、潘雲超、傅汝霖、趙丕廉、冀貢泉因東北軍已入關,即隨趙戴文赴石家莊,曾仲鳴、何其鞏等同行,車至琉璃河,為馮玉祥所派之鄧哲熙、王化初所阻,要求諸委留北平鎮懾,趙戴文等10餘人隨即偕鄧、王折回北平,汪、謝持等六人繼續南行,同日汪抵石家莊,即晤閻錫山,嗣往鄭州晤馮玉祥。 9月25日,北平擴大會議中央委員覃振、趙丕廉、陳嘉祐、經亨頤、劉守中及職員40餘人,9月24日晚由石家莊抵達太原,是日午後擴大會在太原舉行會議,討論今後工作,同日汪、陳公博由鄭州晤馮後返石家莊。10月1日,汪、陳公博抵太原,擴大會議連日在太原開會,繼續研究起草約法工作。10月4日,汪、閻錫山密赴鄭州,促馮玉祥共同發表停戰通電,當日汪、閻離鄭北返。10月11日,汪精衛與閻錫山在石家莊會議,馮玉祥派劉驥、張允榮兩人出席,結果決定閻、馮、汪均下野,10月13日晨汪離開石家莊赴太原,準備出國,10月16日閻錫山返太原。10月16日,閻錫山由石家莊返回太原,晚8時許,召馮玉祥、汪、陳公博、鄒魯、謝持等各要員會議,決定根據微(10月5日)電主張,採取和平辦法,希望東北將和平解決之具體辦法早日實現,如果和平解決一切,閻、馮將同時自動下野,軍政大權將交給才力優裕之大員接任。为了留下一些有价值的政治遗产,汪在败退期间仍抓紧时间起草《约法》,10月27日,三读通过了8章211条的《太原约法》和10条的《国民会议条例》,内容相对开明。10月31日《约法》公布,随后在晋城和冯阎会晤;11月1日,汪与陈公博、陈璧君等经大同雁门关离开山西借道天津,前往香港;途径长城脚下触景生情,写下一首七绝;11月3日,达到天津后,汪不顾陈公博的反对,发表宣言向南京方面表示不再进行倒蒋活动,愿意在野进入体制内合作;改组派分歧因之扩大而解体。11月23日,汪偕夫人陳璧君由天津秘密乘近海郵船亡命日本。 下野 1931年1月1日,汪在天津宣佈下野。2月28日,蔣與胡漢民因「約法」問矛盾激化,蔣極力堅持在召開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時,制定「訓政時期之約法」,胡則堅決反對國民會議議及「約法」,是日蔣以胡操縱黨務、把持立法院、阻止外交、包庇反動(指許崇智)、破壞約法等罪,在南京將其拘禁,寧粵分裂自此開始。5月1日,汪通電中國國民黨海內外各黨部,略謂蔣禍黨禍國,「暴橫日甚,言之痛心」,現廣東方面奮起討蔣,「事變至此,宜即依據總章,召集臨時全國代表大會,解決一切」。5月,國民會議在南京集會,通過訓政時期約法。發表廢除不平等條約宣言。5月27日,胡漢民派在粵成立「軍政府」。5月28日,汪、唐紹儀、陳濟棠等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並發表《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成立宣言》,稱南京政府已成為蔣獨裁之工具,廣州「國民政府,自今日始,事事當反蔣-{中}--{正}-之私,而向於總理之公」,對於軍人,「信賞必罰」,對於財政,「收入支出,一切公開」。胡又和汪派、孫科派、西山會議派和兩廣軍人陳濟棠、李宗仁等在廣州成立中央執監委員會非常會議,與南京國民政府對峙,形成寧粵分裂。5月29日,廣州「國民政府」第一次會議決議:推孫科、汪精衛、古應芬、唐紹儀、許崇智為常務委員,以陳融為秘書長,陳友仁為外交部長,鄧召蔭為財政部長。粵、桂、胡、汪聯合反叛。9月初,廣州政府開始北伐,然而幾天後九一八事變爆發。11月29日,蔣致電汪,請促粵方早息糾紛,從速入京,俾中央全會得以定期舉行,「-{中}--{正}-以一人之身,急圖北上,立待全會開成,俾奉命遄征,得有遵循」。 粵、寧合流,合組以孫科為首的政府,蔣下野,汪在野。12月28日,中國國民黨四屆一中全會第四次會議決議:一、推舉胡漢民、汪、蔣、于右任、葉楚傖、顧孟餘、居正、孫科、陳果夫9人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委,葉楚傖為秘書長;二、選任林森為國民政府主席,蔣、汪、胡漢民、唐紹儀、張靜江、蔡元培、蕭佛成、鄧澤如、謝持、許崇智、王法勤、李烈鈞、鄒魯、邵元沖、陳果夫、葉楚傖、宋子文、王伯群、方振武、熊克武、閻錫山、馮玉祥、趙戴文、王樹翰、薛篤弼、劉尚清、柏文蔚、程潛、經亨頤、孔祥熙、恩克巴圖、楊庶堪、馬福祥33人為國民政府委員;孫科為行政院長、陳銘樞為副院長,張繼為立法院院長、覃振為副院長,伍朝樞為司法院院長、居正為副院長,戴季陶為考試院院長、劉蘆隱為副院長,于右任為監察院院長、丁惟汾為副院長;三、通過中央政治會議組織原則,推選蔣、汪、胡漢民三人為中央政治會議常委,輪流充當會議主席等。 1932年1月7日,汪電南京中央黨部、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請辭兩常務委員職。1月9日,新政府成立一旬,行政院長孫科表示獨力難支,是晨自南京到上海,籲請汪、蔣、胡漢民入京主持一切。1月13日,張學良電促蔣、汪、胡漢民入南京,謂:「人望不可以屢辜,時會不可以再逸」,「宜及此政本未搖,-{余}-勢猶在之際,集全黨領袖於一堂,奮其智勇,以定安攘之策,則桑榆之效,或尚可收,淪胥之禍,其猶得免。若更分崩離析,或貌合神乖,信用一失,斷難再復。」;蔣由奉化抵達杭州,1月14日在杭州對記者發表談話,稱「汪、胡如能推誠入京,-{余}-雖身在詬誶之中,為黨為國,也無不樂從其後」,「惟熟審政治之環境,以及最近之事實,實鮮-{余}-個人負責之餘地,故不得不仍以在野之身,盡個人職責」。 1月16日,陳銘樞自杭州返上海,攜蔣致汪親筆函晤汪,轉達蔣促汪赴杭州意,下午汪去杭州晤蔣,商談入南京事,1月17日蔣、汪聯電促胡漢民入北,一同入南京,共支危局,並電孫科稱:「俟展兄(胡漢民字展堂)駕至,即聯袂入京」,「關於一切大計,亦俟商得展兄同意始決定」。1月17日,胡漢民復電汪,稱血壓未退,非長期休養不可,並稱:「只須中央行責任內閣之職權,貫徹吾黨數月來共同確定之政策,而吾輩在野之身,竭誠為政府之助,則對內對外,自能發展,開一新局勢,以副國人之期望。」;張繼、張靜江赴杭州迎蔣、汪往南京。1月18日,孫科、何應欽等應蔣之召飛杭州,蔣、汪、孫科、張靜江、張繼等在西湖煙霞洞密商外交、財政、軍事要政,並決定共同入南京;胡漢民電蔣、汪,聲明暫不北入南京,稱:「望各矢忠誠,俾哲生兄等得行使責任內閣之職權,貫徹其政策。」。1月19日,汪、蔣再電促胡漢民入南京,稱:「此值國難嚴重時期,吾輩三人,與其天各一方,遇事不能即時商榷,誠不如同聚首都,隨時獻替,較於黨國有裨。」。 1月21日,蔣離開杭州赴南京,臨行對記者談稱:「-{余}-此行完全以私人資格入京贊助政府當局,絕不擔任何職務。」。1月22日,蔣、汪、孫科、張繼、李宗仁、馮玉祥等在南京勵志社開談話會,共商對日外交及財政等問題。1月23日下午,蔣、汪、孫科在南京開緊急會議,討論對日方案,至7時始散,晚上孫科及何應欽、朱培德等復在勵志社商談應付目前外交問題,政府要員連日交換意見,均趨慎重,汪、蔣咸主「先行安內,方可攘外」,蔣對陳友仁等之對日絕交主張,認為「只憑一時之快意,不顧國家永久利害」,力持不可。1月24日,蔣、汪等在南京勵志社開中政會特委會,討論對日外交問題,主張仍採妥協政策,會議認為陳友仁外交政策,基於隔閡國情,徒為孤注之一擲,決不可行,故毅然不採用,對陳之辭職,經討論決定不予挽留。1月25日,行政院長孫科在上海分電林森及蔣、汪辭職,中國國民黨中央臨時常會決議慰留,居正、張繼、張靜江等晚乘車赴上海挽留孫科。1月27日,居正、張繼、張靜江等自上海回南京,向汪、蔣報告在上海因孫科拒見,致無結果等情形,中政會決議一致慰留孫科,在孫離職期內,院務暫由副院長陳銘樞代理。 出任行政院長 從1932年1月淞滬戰役,到1935年11月中國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汪被刺,第二次汪蔣合為時3年10個月。 1932年1月28日,「一二八」淞滬抗戰開始,蔣主持中國國民黨臨時中政會,決議:外交部部長陳友仁辭職照准,特任羅文幹為外交部部長,接開中常會臨時會議,決議選任汪為行政院院長,任孫科為立法院院長,孫未到任以前由副院長覃振代理;汪、蔣、馮玉祥聯名電張學良、閻錫山入南京。1月29日,中國國民黨中政會決定抵抗日本,先遷政府於洛陽,免受敵艦威脅。汪在中國抗日戰爭初期抗日態度堅決,積極備戰。然而由於指揮不動蔣人馬,遂委請蔣出山指揮軍隊,自己主政。2月24日,蔣、汪、陳銘樞、羅文幹等在南京開會,討論上海局問題。4月7日,國難會議在洛陽開幕,到命會員144人,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12人,各機關團體代表700餘人,汪致開幕詞,略稱:「國難會議應討論禦侮、救災、綏靖各事宜。」。 4月8日,國難會議開第一次大會,由汪代表國民政府作關禦侮、救災、 綏靖問題之報告。4月17日晨,蔣據顏惠慶電陳國際聯盟特委會形勢,與汪在南京湯山俱樂部召羅文幹、陳銘樞、何應欽等商議對策,包括中國最低限度之讓步,「滿洲國」拒顧維鈞出關對付辦法等事項。4月20日,廣東空軍總司令張惠長抵南京,謁汪、蔣,請示擴充空軍。4月25日,羅文幹、郭泰祺偕英使藍普森晤蔣、汪談上海事。5月26日,郭泰祺昨晚到南京,是日分謁見蔣、汪、羅文幹,報告上海停戰協定簽字。5月28日,蔣、汪聯名發表通電,稱「救國必先剿共」,對於共產黨「必須以有效的方法抵制它們,必須不顧一切代價去應付它們」。5月29日,汪召羅文幹、蔣作賓及外交委員會委員商外交問題,決定外長仍由羅繼任,郭泰祺擔任駐英公使,日內赴英履任,駐日公使仍由蔣作賓回任。6月4日,財政部長宋子文電汪、蔣辭財政部長職,6月5日汪覆電慰留。6月6日,蔣、汪及其他政府要員在南京會商,決議分別覆電慰留宋子文、陳銘樞,勸「以國家大局為重,繼續負責維持」。6月9日,汪返回南京,6月10日在行政院會議上報告前赴上海挽留宋子文、陳銘樞經過,稱宋允打消辭意,陳須請假略事休養。6月12日,顧維鈞到南京,6月13日汪在南京召集各部長及顧維鈞開談話會,先由顧報告出關調查經過,然後討論外交問題及國內財政問題。6月14日,汪、羅文幹、顧維鈞等飛廬山晤蔣,商外交、財政及「剿共」事宜。 6月18日,汪、宋子文、羅文幹、顧維鈞、王樹翰、曾仲嗚、劉宗杰等自南京同飛北平,往訪國際聯盟調查團,並與張學良協議對日交涉方針。6月19日,汪、宋子文、羅文幹、顧維鈞等在北平會見國際聯盟調查團交換意見,6月20日繼續會晤,調查團對東北義勇軍及抑制日貨問頗注意,6月22日汪、羅離開北平返南京。6月25日,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開會,汪詳細報告東北情形,對日人在東省練兵窺伺關內及在東省之種侵略措置,陳述頗多,會議通過追認國民政府特派蔣光鼐為駐閩綏靖公署主任等多案。7月8日,汪邀請各地學術專家胡適、陶孟和、丁文江、蔣夢麟等32人在南京集會,討論外交、內政、建設、教育等問題,外交側重對日方針,建設側重財政,教育側重制度經費,7月13日閉會。7月17日,日軍進攻熱河,汪對日「一面抵抗,一面交涉」,一再命張學良出兵抵抗。8月6日,汪公開致電張,宣稱「毋使熱河平津為東北錦州之續」,願辭去行政院長職務來勸告張同時下野。 8月6日,汪以「外交、財政問題諸感棘手」,分別致電中執委會、林森、蔣、各院、部長,請辭行政院長職;汪致電張學良,望其辭職以謝國人,並稱:「惟兄擁兵最多,軍容最盛,而敵兵所憂,正在兄防以內,故以實力言之,以職責言之,以地理上之便利言之,抵抗敵人,兄在職一日,斷非他人所能越俎。」、「令兄未聞出一兵、放一矢,乃欲藉抵抗之名以事聚斂,自一紙宣言捍禦外侮以來,所責於財政部者,即籌五百萬……昨日則又以每月籌助熱河三百萬責之行政院……以此相要挾,誠不解是何居心。」;蔣接汪辭職電,急電懇切勸挽,內稱:「吾二人既均以共赴國難而來,現在無論有何困難,必須共負仔肩,勉度難關,決不可於國難益加嚴重之際遽萌退志,務望即日返京,照常主持院務。」;蔣電請林森慰留汪,並電何應欽、宋子文、朱培德、吳鐵城共同挽勸,蔣表示與汪共進退。8月7日,中國國民黨中執會召開臨時常務會議,討論汪辭職事,一致議決由中執會急電慰留,並派何應欽即日赴上海會同居正代表中央挽留;蔣再電何應欽、朱培德促赴上海懇切挽汪回南京,何夜車赴上海,朱8月8日晨赴上海;北平政委會開會,張學良決定辭職,張覆電汪,勸汪「以國事為重,勿輕言辭」,「本人軍、政權將分交平軍分會、政委會」,同日張並電蔣請北來主持;羅文幹呈行政院請辭司法、外交兩部長職,表示與汪同進退。8月8日,汪在上海對記者發表談話,促張學良下野,略謂:行政院院長人選,「于右任、戴傳賢均可,蔡元培來更好」,繼張者「以何應欽、朱培德為宜」,有詢以馮玉祥、閻錫山如何,汪謂不可,「將予人以口實,增加糾紛」;汪再電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堅辭行政院長職,指責張學良治下省份,國家稅收悉截留,兵額中央無權過問;張學良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行政院辭北平綏靖公署主任職;張學良覆電汪電請中央罷免本職;蔣召見武漢大學校長王世杰,囑轉電蔡元培挽勸汪回南京復職,並派武漢大學教授周鯁生代表赴上海面勸。 8月17日,汪回南京,出席中國國民黨中執委會臨時常務會議,報告辭職經過。8月21日,汪、宋子文等一行由廬山返抵南京。8月22日,中國國民黨中委談話會決定,汪暫不卸職,俟三中全會再討論,汪在南京主持中政會,由宋子文暫代行政院長。8月25日,中國國民黨中常會開會,汪主席,決議行政院長由宋子文代理。9月10日,林森由南京到上海,勸汪返回南京,9月11日蔣又派張群自漢口兼程赴上海,促汪入南京主持政務。9月12日,中國國民黨中委談話會討論中政會常委代理問題,決定不另推人,在汪未康復前,中政會改開談話會,重要議案電汪請示辦理,次要者待汪病愈返回南京補行簽署。9月18日,曾仲嗚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托,自南京赴上海轉莫干山謁見汪,商中國國民黨中政會主席問題,並促汪早日返回南京,主持中政會事宜。9月21日,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決議:准汪請假二星期,在請假期中,中政會主席由中常委輪流擔任。9月28日,內政部長黃紹竑奉蔣命赴莫干山探視汪疾,並商要政。10月5日,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決議,加推朱家驊、居正、陳果夫、葉楚傖、何應欽、賀耀組、黃慕松、朱培德為外交委員會委員,推定汪、宋子文、羅文幹、朱培德、顧孟餘等為常委。10月7日,宋子文偕褚民誼乘機飛上海徵求汪對《國際聯盟調查團報告書》意見,並促汪入南京主持中樞。10月12日,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決議:汪患肝硬化症,准續假三個月。汪、張互訐,結果汪宣佈辭職,10月前往歐洲。 再度下野 1932年10月21日,汪決定赴威瑪共和國就醫,行政院各部、會長集上海與汪話別,10月22日汪及家屬、秘書等7人離開上海赴歐洲。12月24日,宋子文電促在德之汪回國,稱:「現在救亡圖存,刻不容緩,吾兄假期屆滿,各方咸渴望吾兄早日回國,領導一切。」 1933年1月9日,汪在德國柏林杜平根療養院對記者稱:「中國目前不思與日本正式宣戰」,「中國今日之地位,不足向日本宣戰。」。1月12日,汪在日內瓦發表宣言,略稱:「中國對於暴日侵略,確立交涉及抵抗並行之方針」,「中國始終信任國聯,聽候解決,此為交涉之本旨也。惟在此期間,日本侵略不已,中國為領土主權人民生命財產計,斷難坐受其侵凌,不能不奮起而為正當防衛,此為抵抗之本旨也。」。由於民眾的呼聲,蔣請汪回國主持抗日戰爭。汪要求張學良先辭職,蔣說服張學良去歐洲考察。3月17日,汪由德國返國抵達上海,同日宋電中央及各部、會停止代理行政院院長職。3月22日,中國國民黨中政會通過設立救國飛機捐款籌辦委員會,朱培德、朱家驊等20餘人為委員,汪任主席。3月25日,孫科、顧孟餘到上海敦勸汪復行政院長職,汪允入南京商量,當晚汪偕孫赴南京。3月26日,蔣上午返抵南京,下午與汪商談今後內政、對日方針,並敦勸汪復職。3月27日,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舉行重要會議,蔣、汪、林森、居正、于右任、宋子文、戴季陶、孫科、陳果夫、葉楚傖、李烈鈞等30餘人出席,蔣報告華北軍事情況,于右任、孫科提統一全國軍事案,李烈鈞提建設國防與改革內政案,因李案着重於開放政權與集中全國力量禦侮,以事關重大,決定交中常會「從長縝密討論」。 行政院長復職 1933年3月29日,蔣返回南京後與汪密商對日方針與「剿匪」問題,確定汪復職主持對日交涉,蔣負責全力「剿匪」,是日召開中國民黨中政會議,蔣、汪、林森、于右任、戴季陶、孫科等50餘人出席,汪表示復行政院長職,翌日汪向中常會銷假到院視事。此後汪主張對日和平交涉,得到蔣的支持。5月23日,何應欽、黃郛、黃紹竑聯電蔣、汪報告與日方商談停戰情況及其條件,認為:「熟權利害輕重,與其放棄平、津,使傀儡資以組織偽政府,陷華北於萬劫不復,何若協商停戰,保全華北,徐圖休養生息,以固黨國之根基,較為利多害少。」,汪即覆電表示支持。5月24日,國民政再次召開國防會議討論停戰談判問題,決議要點為:「與對方商洽停戰,以不用文字規定為原則,如萬不得已,只可作為軍事協定,不涉政治,其條件需經中央核准。」,汪將此內容電告何應欽、黃郛,並說明:「此為中央自負責任。」。5月29日晚,黃紹竑抵廬山,即向蔣、汪等人詳細報告華北軍事情況及北平軍分會與日方交涉停戰所作處置,蔣、汪贊同華北當局所作決定。5月31日,中日簽訂《塘沽協定》,11時10分中國代表在一字不改下正式簽署。何應欽與日軍代表岡村寧次在天津塘沽舉行會談,共同簽訂《塘沽協定》,引發當世對汪與何應欽所签订的是“賣國協定”的譴責。8月1日,汪、孫科、顧孟餘、陳紹寬、朱家驊、曾仲鳴等自廬山返抵南京,汪在中國國民黨臨時中政會報告廬山會議經過。8月7日,蔣、汪聯名電馮玉祥,促其離開察哈爾入南京,以便宋哲元「得以自由接收察省一切軍政」,8月9日馮覆電拒絕。8月11日,汪偕鐵道部長曾仲鳴到廬山,與蔣、黃郛等商談華北戰區善後、軍隊整編及結束察事等問題,8月14日返南京。10月1日,汪在上海晤黃郛,促其北返,黃允即日程,並電告蔣介石,當晚汪、黃離開上海往南京。10月4日,全國經濟委員會通告成立,汪、孫科、宋子文就常委職。10月14日,汪偕曾仲鳴、唐有壬赴廬山與蔣商宋子文辭職及「剿匪」軍費、福建政局等問題,翌日離開廬山回南京。 1934年4月11日,蔣、汪和黃郛等在南昌商議華北問題及對日外交方針。 1935年1月21日,黃郛向林森報告華北政務,汪偕同黃郛到軍校見蔣,1月24日汪、黃復同赴軍校見,晤談甚久。1月22日,日本外務大臣廣田弘毅表示對中國「不威脅、不侵略」的政策,汪認為有談判的空間。7月2日,汪因肝病在上海入諾爾醫院治療,行政院務由副院長孔祥熙暫代。但由於國民黨主戰派的反對,汪於8月8日表示辭職。8月14日,蔣由成都飛抵廬山,電汪往晤,汪遲遲未應。8月15日,中國國民黨中常會議決慰留汪,通過「嚴懲共黨反復」案,凡共黨「自首」或「自新」而復參加共產黨者,一律槍決,或酌處無期徒刑。8月17日,蔣派張群攜親筆函飛青島,促請汪早日返南京,主持政務,汪允即返。8月19日,蔣自廬山飛往南京,張群往見,報告赴青島挽汪經過;汪自青島飛上海。8月21日,汪自上海到南京,與蔣、黃郛會晤,蔣力勸復職,汪表同意。8月22日,中國國民黨中常會在南京開會,汪、蔣均出席,討論汪辭職行政院長及兼外交部長案,決議慰留,下午1時許行政院秘書長褚民誼以汪允復任事通知各部、會。8月23日,汪通電復職:卧病月餘,一再具呈中央,懇請辭職,未蒙允准,茲遵照中常會決議,於本日銷假回院視事;蔣以汪已復職,離開南京飛成都。10月15日,蔣與汪在南京晤談中央最近政情。10月16日,日本貴族院議員坂西中將至南京訪汪。 遇刺与出国疗养 1935年11月1日上午,中國國民黨第四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在南京開幕,汪主席致開幕詞後,在會場外攝影時。会议结束后9:35,刺客孙鳳鸣一边高呼“打倒卖国贼”,一边向汪连开3枪。汪被槍傷左頰、左臂及背肋三處,刺客晨光通訊社記者孫鳳鳴亦被衛士擊中,當場被捕,次晨孫傷重在南京中央醫院斃命。 11月6日,行政院決議,以汪因傷不能執行職務,由副院長孔祥熙依法代理行政院院長,外交部部務由政務次長徐謨代拆代行。12月1日,汪電國民政府辭行政院長及外交部長兼職。五届一中全会上,汪升任为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被救後,1936年2月19日,汪前往法国療養枪伤;枪伤以后,汪背部伤痛定期发作,每次发作时疼痛难熬。後來執行對日妥協政策的外交部常務次長唐有壬又遭暗殺。 蔣在西安事變之後加強抗日而減緩內戰,聲望大增,并受到苏共及中共支持。1937年1月12日,中國國民黨中政會主席汪回國,抵香港發表談話稱:「西安事變善後,楊虎城自應聽命中央。」1月14日,汪精衛乘德輪抵上海。1月18日,汪在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紀念周演說稱,對外願本兩利原則與任何國家攜手,對內不得有兩種政府與軍隊。1月22日,汪廣播講演《怎樣救亡圖存》,謂「不特中國目前實行共產可以亡國,即使接近共匪,受其操縱,也足以引起大亂,而至於亡」。1月24日,汪與蔣在溪口商談外交與內政方針,議定中國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於2月15日如期舉行。2月15日,日本駐華大使首次訪問中國國民黨中政會主席汪,談三中全會情形。 晚年經歷 抗日戰爭与“和平運動”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全面抗戰開始。汪任國防最高會議副主席、國民黨副總裁,地位僅次於蔣中正。一天,汪在重慶上清寺的官邸宴客,吳稚暉突然向汪下跪,十分激動地說:「救救中國吧!懸崖勒馬,能救中國的也只有你了,怎樣去結束這不利的戰事,你有你對黨國的責任,不應為了一己求自全自保之私,再這樣袖手旁觀下去!」汪不知所措,離座對跪,彼此握手欷歔。 此后汪开始主張对日本親善,主張「和平運動」,主要的論點為: (一)中國不可能打贏這場戰爭,在徹底失敗之前以談判實現和平將更為有利; (二)他曾和蔣有過談判經驗,因此認為蔣是不可信任的人; (三)他關心日占區人民的利益,認為日占區需要照料; (四)根據汪的助手周佛海说,如果蔣贏得了這場戰爭,那麼汪和日本的協定自然被取消,如果蔣不能獲勝,那麼協定還可以限制日本的行為。 1938年8、9月間,周佛海的代表梅思平與日本首相近衛文麿的代表在英屬香港談判,日方提出「不要領土、不要賠款,兩年內撤軍」,支持汪的和平運動。 11月3日,日本首相近衛文麿宣佈了一項包含了六原則的“亞洲新秩序”聲明:(1)東亞的永久和平;(2)善鄰友好和國際正義;(3)聯合防共;(4)經濟合作;(5)創建新文化;(6)世界和平。12月22日,日本首相近衛文麿發表了第三次對華聲明,表示以下幾個條件的基礎上和一個新的中國政權調整中日關係:(1)親善友好:日本對中國不要求領土、不要求賠款、歸還外國租界、撤銷治外法權;(2)按照軸心國之間,反共產國際協定之同樣的精神,共同防共;(3)經濟合作,日本一方絕無壟斷中國經濟的意圖。 12月19日,汪向國民政府申請護照,借道雲南前往法屬印度支那,主張與日軍媾和。蔣發電報給香港《大公報》張季鸞,希望輿論對汪寬留餘地。汪響應近衛聲明,離開重庆出走至法屬印度支那東京保護國河內,發表艷電,主張中止抗戰。12月29日,汪發出《致中央常務委員會國防最高會議書》和電報(29日電報代碼為「艷」字),是為「艷電」,電文稱:日本「對於中國無領土之要求」、「尊重中國之主權」,能使中國「完成其獨立」,以「互相善鄰友好、共同防共和經濟合作」三原則,「與日本政府交換誠意,以期恢復和平」。這樣做「不但北方各省可以保全,即抗戰以來淪陷各地亦可收復,而主權及行政之獨立完整,亦得以保持」。蔣回重慶,嚴詞駁斥汪電。然而由於近衛內閣數天後(1939年1月4日)突然辭職,以及雲南軍閥龍雲并未支持汪,和平運動失败。部份史料與說法指出,汪出走河內,與日本人和談,此事是由蔣策劃(戴笠與汪兆銘國民政府之間的緊密連繫,也被當成這個說法的重要旁證之一)。這個說法,主要來自汪的幕僚胡蘭成,以及馮玉祥。 1939年1月1日,国民党中央执委会临时会议一致决议,开除汪的国民党党籍和一切公职。会议通过的决议文如下: 3月,汪和他身邊的重要幹部在河內多次遭到蒋派人刺殺,由于刺客误把曾仲鸣当作汪杀死,汪才躲过一劫。日本方面得知这一情况后派大佐和议员犬养健前往河内將汪營救,5月8日汪抵上海,在江湾土肥原公馆与影佐祯昭和犬养健会谈。5月31日,汪率周佛海、梅思平、高宗武、董道宁、周隆庠等十一人,乘日本海军飞机,在矢野征记、影佐祯昭、犬养健、等陪同下,由上海飞抵东京。日本陆军省和参谋部联席会议为此于6月5日作出决定要求汪在建立中央政府时,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华民国维新政府政权合作,其政府组成及地方自治,不得违反日本的既定方针。汪欲召开国民党大会不得在南京举行。采用青天白日满地红旗须在旗的上方加上一个三角形黄布片,上书“和平反共救国”字样。汪政府应以日、满、华睦邻结合为指导方针。6月6日,日本内阁五相会议制定《建立新中央政府的方针》。 6月8日,国民政府宣布通缉汪,颁令如下: 6月10日至18日,汪分别会见日本首相平沼騏一郎,陆军大臣板垣征四郎、海军大臣米内光政、大藏大臣、外务大臣有田八郎、枢密院议长前首相近衛文麿。其中在与板垣征四郎交涉中,板垣征四郎毫无退让,使与会的影佐祯昭适时对其恫吓,汪因此倍感沮丧,后不得不妥协。6月24日,汪离开日本后抵达天津,27日抵达北京会见华北日军司令官杉山元,后与临时政府王克敏会面。6月28日,汪由天津回到上海,次日,与维新政府行政院长梁鸿志、内务部长陈群、绥靖部长任援道会谈,双方在政府合并问题上矛盾重重。7月5日,汪与梁鸿志在南京进行第二次会谈,汪通过拉拢陈群与任援道,许诺成立中央政府后二人可官任原职,从而分化了维新政府,使二人转而支持自己。7月11日,梁鸿志、王克敏在青岛大陆饭店接见新闻记者团时分别表示对汪“全力协助之重大意志”。三方就“反蒋、反共、亲日”达成一致。虽然,三方会谈取得进展,但是日本海军特务机关首席武官中将对此却有悲观看法,“最近汪兆铭的活动终于使一般民众失去了对他的信任,失望和怀疑正在深刻化。一般民众对汪派已经失去了信任,所以由衷欢迎和平的人一个也没有。”他还指责汪说:“最近汪派的活动,事实上不仅不能促进全国的和平,而且正在和平运动各派内部制造分裂。” 国民党“六大” 1939年9月28日至30日,汪以中国国民党的旗号,在上海极司菲尔路76号祕密召开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9日上午第一次大会,周佛海主持通过整理党务案,主要内容包括:修改党章、废除总裁制、设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一人。29日下午第二次大会,汪担任会议主席,通过:修订国民党政纲案、决定以反共为国民党基本政策案、根本调整中日关系并尽速恢复邦交案、授权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指派中央执、监委员,连同党外人士,组织伪中央政治委员会案、尽速召集国民大会实施宪政案等。 30日上午第三次大会,选举中央执、监委员,并通过大会宣言。大会宣言着力对中国共产黨进行了批判,认为中共“假借抗战,以削弱国民政府之力量,使之继续不断丧师失地,以促成其崩溃之势,假借抗战,以实行愚民政策,剥夺所谓知识阶级之一切自由,使全国陷于精神破产,不识不知随而盲动;假借抗战,以扩大边区政府之势力,谋于相当时机取国民政府而代之,夷中华民国为中华苏维埃,使永为苏联之附庸;假借抗战……使中、日兵连祸结,苏联得安坐而乘其敝。” 认为蒋“所可怪者,蒋同志阳则受其(指中国共产党)拥护,阴则供其利用……当此国家存亡系于一发之际,置一切同志之忠言于不听,惟共匪之所左右,一切同志不见容于共匪者,即不见容于蒋同志。驯至关系国家存亡之和战问题,不取决于大会所明示之方针,不取决于同志之建议,而取决于共匪之颐指气使,以是之故,使和平运动横受挫折,战争依然继续。” 大会决议解除蒋总裁一职。会议中,一些与会代表蔡洪田、汪曼云、沈尔乔、王敏中、章正范、戴策等在看到职员名单中有卢英的名字,认为该人是汉奸,要求与汪见面。周佛海代为接见,表示卢英是否是汉奸后世自有定论,但其为汪在上海的人身安全出力甚多,不应因此排除在外。其他诸如温宗尧、陈群、任援道等人亦被认为是汉奸,引发会场骚动。李士群亲自带枪与荷枪实弹的士兵入场对有异议的人进行威胁,场面一度十分尴尬。汪圆场表示有意见的代表可在会后和他个人交流。在闭幕词中,汪说:“外面有人对我们造谣污蔑,说我们是日本人的傀儡,请大家看看,我们今天会场里有没有日本人” 。 9月1日,在汪《致海内外诸同志通电》中说:“综括宣言所示,非根绝赤祸,无以维持国内和平;非与日本协力,无以维持东亚之和平;非与各国增进友谊,无以维持东亚之和平。……惟有一比较简易可行之方法,如前方之武装同志能揭示和平、反共、建国之主张,则既可保其原有之兵力与未失之土地,又可外与吾人之和平运动相呼应,内以促独裁势力与共产势力之没落,为效之捷,莫逾于此。” 对日谈判 1939年11月1日,汪派周佛海为首席代表,协同梅思平、高宗武、陶希圣、周隆庠等人在上海虹口六三花园(后改为愚园路一一三六弄六十号)与日本人会谈,林柏生、陈公博后来参加,汪本人没有出席。日本方面首席代表为影佐祯昭,其他人包括犬养健、、、、矢野征记、清水董三等人。会议开始前,日本兴亚院在内政、军事、经济等方面已经为会议定下了极为苛刻的条件。 第一次会议上,日方提出《日华新关系调整方針》。会谈中,日方要求新政权承认满洲国,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基层设置政治顾问、技术顾问和职员,由日本人担任;在自然科学技术、财政、经济方面,中央政府聘请日本专家当顾问,其直属机关任用日本教授、教官、关税官吏及技术员等,在地方政府设置与日本军队协商事项的交涉专员,在必要的地区的军队中配备日本军事专家,关税收入、统税、盐税等以“保管”和“战争中的特殊情况”为名控制在日方手上,部分要分给蒙疆和华北,日方以“最大的诚意” 借款4000万元给汪政府,拒绝汪开放长江、使用京沪铁路的要求。汪方代表表示应坚持近卫声明、1938年11月上海会谈记录,1939年6月东京会谈约言为讨论基础,不应超出这三者。会议关键为1938年11月上海会谈记录,汪出走重庆就是根据其中达成的协议,他认为日本方面一定会遵守其中的承诺。但是日方认为该文件由两名陆军军官签署,对日本政府没有约束力。日方遵循的是10天后11月30日御前会议出爐的《日华新关系调整方針》,而该方针则大大超出了上海会谈的条件。 会后,汪听取了与会人员的报告,看过《要纲》后流着泪对陈璧君说“日本如能征服中国,就来征服好了。他们征服不了中国,要我签一个字在他的计划上面,这种文件说不上什么卖国契。中国不是我卖得了的。我若签字,就不过是我的卖身契吧。”他还給影佐写了一封信:“尊函及日华关系调整拟定方案已收到。似与近卫声明宗旨有相当差异,颇以为憾。但对以此拟定方案为基础进行谈判,则无异议。谈判委员则任命周佛海为主任,梅思平、高宗武、陶希圣、周隆庠为委员。希肝胆相照,和睦相处,以审议东亚问题。”1940年1月,陶希圣与高宗武脱离汪组织,在香港联名揭发“汪日密约”,国史称高陶事件。 建立汪精衛國民政府 1940年3月30日在南京與日本合作建立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汪精衛國民政府,取消華北的王克敏和長江下游的梁鴻志政權。汪本人出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行政院院長、国民政府主席、國防最高會議主席及中华民国特级上将。 11月29日,汪就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重慶国民政府颁布《懸賞通緝汪精衛即汪兆銘令》: 1941年5月,在南京成立了清乡委员会,汪亲自兼任委员长。 1943年汪曾經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名義,參與由日本主導的大東亞會議。当年4月,汪在李士群安排下于南京汪公馆与新四军政委兼中共华中局书记饶漱石派遣的中共代表潘汉年会面。汪向潘汉年表达了请求共产党参与其政府治下的议会政治,表示共产党不应该和独裁的蒋介石联合,但是潘汉年断然拒绝之。 病逝 1943年年底,汪的健康惡化,1944年3月赴日治療。11月10日於日本名古屋帝國大學醫院去世。11月23日遵其遺願,歸葬國民黨總理孫中山之側,南京中山陵西南的梅花山。 汪雖為病死,但死因有不同的說法:一說10年前汪被铁血锄奸团成員刺杀受伤,子弹深陷體內,無法取出,铅毒逐漸扩散,終至藥石罔效;不過張學良之調查則指出,當時所使用之子彈為鋼彈而非鉛彈。日本作家上坂冬子訪問汪氏子女後写的書支持病死之說。一說是其妻陈璧君誤信西醫才造成汪兆銘病死。另一說則是汪遭日本軍下毒謀殺,但被汪長女汪文惺、女婿何文傑斷然否認;何文傑表示汪患的是“多發性脊骨瘤腫”。 墓地 日本投降後,1946年1月21日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上將奉令將汪墓炸毀,在其原址改建為亭子(今觀梅軒);打开棺木時,见汪的遺体上覆盖著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身穿南京政府的文官礼服,头戴礼帽。由于使用过防腐剂,遺体尚未腐烂。其後汪的遺體被送往清凉山火葬场火化,骨灰被抛到长江裡。日後在日本東京高圓寺的宗泰院附近另立一塚,據傳以原汪墓碎片葬之。1994年,原汪墓所在的梅花山顶放置一座汪跪像,因被游客吐痰便溺污秽不堪,于1997年被移走。另外2004年11月8日上午在紹興市市區挖出一個汪跪像,上刻有「汪逆精衛」四字。 評價 正面评价 美國斯坦福大學歷史教授、中日戰爭史專家約翰·亨特·博伊爾(John Hunter Boyle)在《中日戰爭時期通敵內幕》一書中稱:汪精衛國民政府和維希法國相似,“當他們認為德意日軸心國會取得勝利時,他們設法為自己的國家在『新秩序』中取得一席較為有利的地位。當戰爭勝利誰屬已經沒有把握的時候,他采取哄騙、拖延的辦法來避開日本的勒索,並且多少為自己的管轄區保持一些自治的模樣。”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走投無路的日本人不得不對汪政權的勢力重視起來,“汪就越來越有可能為同胞爭取到生存保障,拖延敵軍進攻。在享有中國物產和資源方面同日本人競爭。在汪看來,簽訂一些協定和條約,都是一種競爭的方法。一旦戰爭結束,假如同盟國獲勝,反正這些條約也不過是一堆廢紙而已。”“汪出走時留函給蔣說:從此以後他要挑起較重的擔子,讓蔣挑較輕的。究竟這封信有沒有感動過蔣則很難說,但是汪在此後六年的余生裏,的確是挑起了很重的擔子,這一點是十分明顯的。” 抗日名將李宗仁在《李宗仁回憶錄》稱:“但是我们也应该说一句公道话,便是汪兆铭当了汉奸,却没有做积极破坏抗战的勾当。例如汪氏投敌后,以前与汪氏渊源最深的国军将领,如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和第五战区内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黄琪翔,都是抗战阵营中的柱石。然终汪之世,未尝作片纸只字向张、黄等招降。足见大义所在,纵是卖国贼也颇觉不为已甚,而自我抑制。”。 抗日名將張發奎曾經負責接收廣東地區,他說:我沒有聽到廣州民眾對汪偽政府的抱怨或抨擊,也沒有廣州民眾對偽政府懷抱惡感的印象。……無論廣州抑或上海,這些偽府政要都是汪精衛的追隨者,他們鼓吹所謂的“和平”,其叛國理由就是“中國打不過日本”,汪精衛組織就是基於這一理念。事實上,日本人並不是平等對待他們,他們充當了傀儡。然而他們宣稱,即使他們僅僅是傀儡,也要為老百姓爭回一點權益。我沒有見到偽府在廣東壓迫民眾的任何證據。 近年伴隨兩岸政治情況的逐步緩和,若干史學家即進入對汪的研究領域當中,並將其著述付梓,例如:王克文的《汪精衛·國民黨·南京政權》、許育銘的《汪兆銘與國民政府:1931年至1936年對日問題下的政治變動》、李志毓的《驚弦:汪精衛的政治生涯》。於文學研究中,知名漢學家葉嘉瑩則是講有影音記錄——「汪精衛詩詞之中的『精衛情結』」。另外,中國大陸之業餘歷史愛好者林思雲,亦以《真實的汪精衛》一書,發表若干翻案論述。 史學界余英時(2012:28)認為「汪精衛在本質上應該是一位詩人,不幸這位詩人一開始便走上『烈士』的道路,因而終生陷進了權力的世界」。古典文學界葉嘉瑩(2012:31)則認為「讀汪氏之作,令我深感他的詩詞之佳處乃竟與我的論詩之說頗相契合。至於他在詩篇中所表現的,和在生活中所實踐的究竟是什麼?則私意以為應該乃是他終生不得解脫的一種『精衛情結』」。 负面评价 作家老舍在《四世同堂》第56章时,评论道:“他的投降,即使无碍于抗战,也足以教全世界怀疑中国人,轻看中国人。……(他)比敌人还更可恨”。重慶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曾于1946年炸毁位于南京梅花山的汪墓,取出汪精卫遗体重新火化并使用鼓风机吹散其骨灰。 1940年1月,汪精衛集團與日本秘密簽訂旨在出賣民族利益的《日支新關係調整綱要》一事被揭露後,中共中央於1月28日發出由毛澤東起草的《克服投降危險,力爭時局好轉》的黨內指示,要求擴大反對汪精衛賣國協定的宣傳,指示各地應普遍舉行民眾大會,要掀起全國反投降、反漢奸、反磨擦的熱潮。延安民眾聲討汪精衛大會於2月1日召開,毛澤東出席大會並發表題為《相持階段中的形勢與任務》的演說,評論汪為“賣國賊”和“中國親日派大資產階級的政治代表”。 美國斯坦福大學歷史教授約翰·亨特·博伊爾在《中日戰爭時期通敵內幕》一書中又稱:“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汪实际上用他自己巨大的名望和威信(以及他的改组国民政府并不怎么高的威信)去帮助日本最坚决的大陆扩张主义者的“分治合作”计划。这个计划同有些人所说的话完全是两回事。他们硬说:日本由于中国的孱弱和不团结而苦恼,他希望有一个强大、统一的中国,能够抵抗外国的侵略,特别是抵抗苏联和英国的侵略。这个计划是如此藐视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以致只要汪默认了它,他的政权就注定了非失败不可。这个计划使汪所许下的“复兴中国”的诺言成为荒诞不经的假话。为汪辩护的人声称:汪和他的同事们并没有真正替日本计划卖力气,他们只不过是骗骗日本人,使日本人相信他们是在卖力干而已。他们可能没有说错,事实也许真是那样。但这丝毫也不能够削弱对方反驳他们的理由,那就是说:凭汪在中国的显赫地位,哪怕他只是曖昧地支持了日本,就一定会使他本国人民陷于不和与混乱。” 後來擔任中華民國代總統的李宗仁在《李宗仁回忆录》回忆:“汪兆铭的为人,堂堂一表,满腹诗书。言谈举止,风度翩翩,使人相对,如坐春风之中。初与接触,多为折服,故颇能号召一部分青年。然汪氏黔驴之技,亦止此而已。其真正的个性,则是热衷名利,领袖欲极强,遇事又躁急冲动。欲达目的,既不择手段,也不顾信义。每临大事,复举棋不稳,心志不定。此种心神,常在会议席上充分表现。汪氏每次主持重要会议时,神志多不安定,周身摆动,两手搓个不停,一反其平时雍容和穆的风度。再者,汪的处人,亦极虚伪。凡汪氏所不喜的人赴其寓所访问,汪氏亦均屈尊接见,娓娓倾谈,状至亲晤。然客甫出门,汪便立现不愉之色,顿足唾弃。转瞬之间,态度判若两人,凡此均足以表示汪的为人”。“所以吴敬恒曾骂汪是“伪君子”和“花瓶”,足见许多老同志也认为他不能负实际责任。总理在世时,汪总是受命出使四方,从未负过党政专责。但是汪氏却是个心比天高、热衷权利的人,中山逝世后,汪氏一意左倾,与蒋中正互为表里,不择手段地揽权夺位。谁知他的合作者蒋氏,也是个热衷权力不择手段的人。他二人各取得党权、军权之后,竟又短兵相接,火并起来,经历多次,汪氏自知非蒋的敌手。故此次我们诚心诚意地请他留在南京主持党政,他总以为沪、宁一带是蒋的老巢,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断非彼久恋之乡。他如要掌握党政,必须回广东另起炉灶。这便是汪氏的基本观念,也是嗣后宁、汉不能合流的基本原因”。 抗日名將張發奎在《张发奎口述自传》一书中又说:“对于那些为他牺牲与战斗的军人的态度,显露了汪精卫的软弱无能。我常常对他说,第四军是为他打仗的,他应该照顾第四军。‘可是,作为行政院长,他不敢对蒋先生进言。每逢出现议题,他总是要看蒋先生的脸色,他本身沒有主意。他一阔就变脸,变得官气十足,忘了他从前的理想。’”“置个人仇恨于国家利益之上是错误的。很明显,汪精卫对蒋的仇恨,甚至更重要的——他妻子对蒋先生的仇恨(陈璧君始终怀疑蒋介石是1935年刺汪案的主谋),已经放在民族大义之上了。” 1939年1月1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发表元旦讲话指出:“偷生怕死,卖国求荣就是汉奸。这种人虽然暂时保了性命,得了小小利益,但是遗臭万年,上辱没了祖先,下贻害到子孙。一到敌人用不着汉奸的时候,仍旧免不了送命,或者精神受到了惩罚,天天在苦痛之中,永远作不得人。明末的吴三桂,就是一个例子。”9月18日,林森再次强调:“对于汉奸傀儡通敌卖国所煽动的亡国灭种的假和平运动,必须加以严厉的打击和制裁。决不能容许敌伪们曲解总理遗教,散布妥协投降的谬论,来摇惑人心,阻挠抗战。”1940年3月,汪精卫抛出“和平建国宣言”,表示要和重庆国民政府“共谋和平方案”的当天,林森立即发表讲话回击说:“敌人的侵略一天不止,我们的抗战也就一天不止,这当中没有丝毫徘徊余地……我们国家的独立与自由,一天不能获到,我们将要继续奋斗一天……只有抗战到底,才算是总理的信徒。”3月30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发表广播讲话《痛斥汪逆伪组织》,“希望全国军队和人民,无论南北东西,都要各尽各的本能,各守各的岗位,齐心协力,团结精神,坚持抗战立场,肃清汉奸。”“迅速恢复失地,拯救沦陷区内的人民,打破敌国军阀的阴谋……维护世界人类正义与和平”。 1939年10月1日,蒋接见中外记者,指出,“汪逆卖身降敌,罪恶昭著,根本上已自绝于中华民国全国国民,对此汉奸罪犯,人人得起而诛之,汪逆所召集之会议,国民皆知为汉奸卖国之会议,其参加之每一份子,国人尽知为卖国之汉奸,问题已远超过于党的纪律规章之外,故中国国民党不必再有如何声明”,并表示“在敌军压境战斗剧烈时,公然响应敌人所谓建立东亚新秩序,意图并吞中国之声明,此为何种之行为?奔走敌京,勾结敌军,唆使敌人加紧侵略,屠杀同胞,此为何种之行为?在敌军司令部内广播演讲,污辱我国军,诬蔑我同胞,对于我正在战斗之将士,劝诱其局部停战,此又为何种之行为?君等试思,任何国家政府,对此等奸逆,应作如何处置,中国国民党负有革命救国之责任,对于如此罪恶昭著之汉奸国贼,如予以宽纵,则将何以对总理,何以对先烈,何以对主义,何以对国民,更何以尽领导革命之天职?如此在本党岂不蒙熏莸同器之讥,而纲纪荡然,廉耻道丧,又将何以立国乎?一言以蔽之,海可枯,石可烂,而对于引狼入室为虎作伥之汉奸汪逆,则永无宽恕赦免之理”。 1940年1月,陶希圣与高宗武脱离汪精卫国民政府,高宗武托杜月笙将《汪日密约》呈送蒋介石。蒋于1月13日写道:“吾不知汪逆卖国之实情,竟至如此也!彼对国土与主权之丧失,毫不关心,而惟以关税存款与组织伪政府之预付金四千万元是争,是诚狗彘不如矣。”蒋看到杜月笙送来的密约文件后,立即指示中央通讯社社长萧同兹专程由重庆飞往香港,亲自指挥发稿事宜。1月22日,《日支新关系调整要纲》,即“汪日密约”,在香港、重庆、昆明、上海及国内外各地同时见报,是为“高陶事件”。香港《大公报》1月22日的头条为:“高宗武陶希圣携港发表汪-{兆}--{铭}-卖国条件全文。集日阀多年梦想之大成!极中外历史卖国之罪恶!从现在卖到将来从物资卖到思想”。2月24日,蒋发表关于日汪协议之告全国军民书及告友邦人士书。在告全国军民书中,蒋指出:“近日中外各报所披露的汪逆卖国文件,有「日汪」在上海签定,而由犬养健携回东京的「日支新关系调整要纲」,以及汪逆向敌方提出成立伪政府的必具条件,和敌方的答复。这几个文件全国同胞批阅之后,对敌阀与汪逆的阴谋诡计,必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了。……我们可以察知敌国在一月初所谓「兴亚院」开会讨论的内幕,我们更可以由此认识汪逆是不惜将整个国家和世代子孙的生命奉送给敌国。…所谓「善邻友好」就是「日支合并」,所谓「共同防共」就是「永远驻防」,所谓「经济提携」就是「经济独霸」……。这个敌伪协议,比之二十一条凶恶十倍,比之亡韩手段更加毒辣。我敢相信稍有血气稍有灵性的黄帝子孙中华国民,读了这一文件,一定发指眦裂。……” 为免南洋华侨受汪精卫求和主张而影响抗战信念,1939年8月28日,陈嘉庚以南侨总会的名义发表《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通告第二一号——为揭发国贼汪精卫之罪恶请侨胞毋为妖言所惑事》,强调“汪贼卖国求荣,早为天下共弃,我侨捐资救难,不达最后胜利不止,当不为妖言所迷惑也。辨奸讨逆,亦为天职,输财救国,勿止中途,不厚望焉”。 妻子辯護 在汪死後,其妻陳璧君在法庭上為汪的責任與行為辯護:「日寇侵略,中央政府領導無力護民,國土淪喪,人民遭殃,而被迫每日生存於鐵蹄下,這是蔣-{中}--{正}-的責任,還是汪先生的責任?說汪先生賣國?有那一吋國土是汪先生賣去日寇的?反而重慶統治下的地區,汪先生從未向一將一兵招降。南京統治下的地區,是日本人的佔領區,並無寸土是汪先生斷送的,相反汪先生以身犯險,忍辱負重,在敵前為國民生存謀福祉,每天生活在敵人槍口下,這有什麼國可賣?汪先生創導和平運動,赤手與日本人往還。收回淪陷區,如今完璧歸還國家,不但無罪而且有功。」 子女 汪精衛家族光緒末由廣州天官里遷至附近的豪賢街(舊亦名濠弦街,今廣州豪賢路),汪与陈璧君育有六名子女,一名夭折,五名存世: 父母:汪琡、吴氏。 叔:汪瑔。 兄:長兄汪兆鏞(同父異母)、二兄汪兆鋐、三兄汪兆鈞 姊:汪兆娥 妻子:陈璧君 (陈昌祖之姐) 長子:汪文嬰(1913年-2011年),亦作汪文晋或汪孟晋,嬰字取自和方君瑛的瑛字同音。曾留學德國學習政治經濟,後來任汪精衛政權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第三廳軍需處處長。晚年定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長女:汪文惺(1914年-2015年)早年在江蘇省立教育學院學習,後來在香港任教於多所小學。退休後定居美國新澤西州。名字中的「惺」和「醒」同音,以表對有撫養之恩的曾醒感恩。其丈夫何孟恆(1916年-2015年)曾任陳璧君的秘書,戰後在南京入獄兩年半,後去香港出任香港大學植物實驗室主任,晚年成立汪精衛紀念託管會,保存及展示其岳父的檔案及書畫。二人育有一女何重嘉。 次女:汪文彬(1920年-2015年)曾任印度尼西亞政府醫藥部門高級主管,後來在印度尼西亞當修女。 三女:汪文恂(1922年-2002年)早年為父親汪精衛整理文稿,後來任香港大學教育系教授。 次子:汪文悌(1928年-)自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後來在香港從事橋梁建築工作。 結拜姐妹:同汪精衛同時參加革命並留法的方君瑛、曾醒(方君瑛四兄方聲濂之妻、汪貼身秘書曾仲鳴之姐),汪、曾兩家,如同家人,汪精衛曾將長女汪文惺交曾醒撫養。 家族故居 今廣州市越秀區豪賢路,舊亦名濠弦街,曾為汪精衛家族故居所在。汪家祖籍浙江山陰。清代,汪精衛一家隨叔汪瑔落籍番禺。光緒年間,汪瑔搬入豪賢街西段,自榜其居「隨山館」(豪賢路西端,昔日隨山館之地),作《水調歌頭·移居》,稱豪賢街為豪賢里。汪精衛父汪琡、長兄汪兆鏞由豪賢街西段緊鄰的天官里(今法政路一帶)搬至豪賢街中段。《汪精衛先生年譜》:1892年,9歲舉家由陸豐遷返廣州豪賢街。汪父、母吴氏在豪賢街去世後,汪精衛和外甥朱執信在豪賢街大屋依靠兄長生活,並曾此和同盟會成員密商起義之事。汪家在豪賢路不只一處豪宅。1921年,汪精衛邀密友曾醒、方君瑛回國執掌孫中山創建的廣州執信中學(為紀念汪精衛外甥朱執信建立)。曾醒先回國,經滬於1922年6月來粵任校長,方君瑛因車禍療養,於1922年年底回國。汪精衛將其豪賢街57號宅屋轉讓給曾醒居住。汪、曾两家如同家人,汪精衛曾將長女汪文惺交曾醒撫養,名字中惺和醒同音,以表感恩。1928年,汪兆鏞、張元濟書信中亦有:嗣後賜書或仍寄廣州豪賢街54號收下。豪贤街54號,(汪)憬吾(汪兆鏞)仁兄同年大人阁下。可見汪兆鏞宅在20年代的門牌為豪賢街54號。在20世紀20年代,豪賢街54至58號皆是汪氏兄弟宅屋。宅子堂號有敬德堂、經德堂、積厚堂等。20世紀三四十年代後,城市變化,街道擴改,汪氏家族在豪賢街的幾處宅屋門牌號由原先的五十多號改為一百多號,故有汪兆鏞宅在豪賢路67、100號,朱執信宅(亦汪家人)在豪賢路105號,汪精衛宅在豪賢路168號、184號的不同說法。1945年,汪精衛妻陳璧君與黨羽,被張發奎囚禁於豪賢路豪園。 著作 《總理遺囑》1925代拟 《雙照樓集》诗词稿 《汪精卫全集》共四集,民国十八年(1929)三民出版社。初集最近言论集、二集历年诗文集、三集历年讲演集、四集国际研究集。 《汪精衛與現代中國套書全六冊》作者:汪精衛 , 何孟恆(2019)台北:時報出版 艺术形象
1913年3月宋教仁遇刺,“二次革命”正醞釀中。汪得知后于6月2日和蔡元培回到上海,后与张謇、赵凤昌商谈停战条件,主张袁世凯当正式大总统,暂不撤换四省都督,宋案以法律形式解决,追究应止于洪、应二人。张謇认为汪“可亲可爱”,6月13日给袁世凯写信誇汪“明达事理,能顾全大局”,建议袁世凯:“即电请汪、蔡入都,俾指导其党之暴乱分子,使选举时稳静一致。”袁世凯于6月16日复电曰:“倘伟大(指孙)果有意休兵,我又何求不得。如佯谋下台,实则猛进,人非至愚,谁肯受此?精卫达者,已托燕孙转约北上。”不久,袁世凯给汪写亲笔信请他北上,称“如惠然肯来,以罄心曲,必于国事有所裨益。” 6月10日汪前往广州呼吁革命党人放下武器。7月中,二次革命正式爆发,汪返回上海,心情极为沮丧,称“-{余}-生可厌,死所未获”,由于战争已成事实,汪发表电文,声讨袁世凯,支持讨袁战争。7月19日,他与唐绍仪、蔡元培联名致电袁世凯,促其辞职。同日,他又与蔡元培、吴稚晖、张继等创办《公论晚报》,刊登讨袁文章。 革命失敗後,亡命法國与蔡元培比邻而居,入法國里昂大學攻讀社會學。当时中国留法学生多集中在蒙达尔纪城,汪与蔡元培、李石曾热心于留法勤工俭学活动,每星期前往讲述中西学术。其間袁世凱、袁克定父子通过朱芾煌汇来三千元给汪和蔡元培,后邀请他们回國任高級顧問被拒絕。汪與吴稚晖在巴黎时,曾經有一次,吳氏手裡捧著一頂軍帽,很嚴肅地獻給汪,他說:「你戴上吧!今後要革命,要救國,要實現主張,要貫徹主義,一定要依靠武力,我希望你成為一個軍事家,來領導同志。你如能挺身以當大任,我第一個就願意向你磕頭。」當時汪表示他對軍事沒有興趣。1915年12月袁世凱稱帝后,汪与陈璧君回国參加「護國運動」,将子女寄托给在波多的蔡元培照看。 1917年7月,孙离开上海开赴广州组织护法运动,命汪回国,汪由法国经英国、芬兰和西伯利亚返国。此时,俄罗斯帝国处于革命前夕。汪亲身感受到俄罗斯人民反战情绪。1919年,广州军政府任汪为巴黎和会南方代表,汪对军政府不感兴趣,没有接收,并再度赴法。 汪年少時期相貌英俊,被普遍公認為是美男子。1918年徐志摩在日记中写道:“前天乘着湖專車到斜橋,同行者有叔永、莎菲、經農、莎菲的先生(老師)Ellery,叔永介紹了汪兆铭。1918年在南京船裡曾經見過他一面,他真是個美男子,可愛!適之(胡適)說他若是女人一定死心塌地的愛他,他是男子……他也愛他”。 中年經歷 任职广州 1920年10月,汪奉孙之命第四次回国。1921年,孫在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汪出任廣東省教育會長、廣東政府顧問,此为汪首次出任政府官员。他对广东政局颇为不满。1922年5月,孙派汪前往惠州劝陈炯明回广州担任陆军总长协助北伐被拒。后汪多次前往劝说无效。后来,陈炯明反叛。同年,孙的北伐对象直系吴佩孚、曹锟制造舆论,主张“孙吴合作”,派人前往上海迎孙北上,遭孙断然拒绝。孙派汪前往奉天,与张作霖联系企图利用奉系势力打击直系。同年,陈独秀、李大钊多次与孙会晤,处境艰难的孙开始考虑与苏联合作。9月、11月、12月,孙在上海三次召开干部会议,研究国民党改组问题。汪赞成改组,但对共产党人士以个人身份参加国民党持有异议,认为这样做,就好比《西游记》上的孙行者钻进熊精的肚子裏翻觔斗、使金箍棒,熊精如何消受得了?但孙的态度坚决,甚至宣称要组织新党,或孫本人自己加入共产党。汪于是不再坚持己见并积极办事。在第二次会议上,汪与胡汉民成为国民党改组宣言的起草人。10月19日,孙任命汪为国民党改组委员,以参与改组国民党本部的事宜。在国民党召开的特别会议上,汪被指派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推行国民党的改组工作并筹备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在廣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汪以章程审查委员会主席身份作审查报,广东代表方瑞麟发言反对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李大钊登台驳斥。汪态度鲜明地支持了李大钊,并说过去吴稚晖、李石曾、张继都是无政府党人,“我们已承认他们为国民党员,如何对于共产党员又不允许他,这是什么道理?”廖仲恺也发言表示“共产党的加入“是本党的一个新生命”,“是与我们同做国民革命工夫的”。方瑞麟的提案于是被否决。汪當選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兼任上海执行部常务委员、中央宣傳部部長。7月成立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汪为委员之一,进入国民党中央核心。此时,汪在解释三民主义时说“三民主义的性质,是反帝国主义的,是非资本主义的;而苏俄是反对帝国主义非资本主义最坚决最有力的国家,所以中国革命应该联合苏俄,这是联俄的真意义。……所以如果有人问我们拿什么去联俄,我们可以答道:三民主义的中华民国,与共产主义的苏俄,都是反帝国主义的,都是非资本主义的,所以有联合的必要与可能。”在农工政策方面,汪认为要点是党与政府应该唤起民众,为民众的利益奋斗,民众应该服从党与政府的指导,结合成国民革命的基本势力。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邀孙北上。孙商议,令胡汉民留守廣東,汪以孙的中文秘书名义随行,同行的还有宋庆龄、戴季陶、孙科、李烈钧。11月17日一行人先到上海,孙命汪先前往北京,做好事前布置,自己前往日本后再赴北京。21日,汪抵达天津,并向报界发表谈话。12月5日下午,孙在汪、李烈钧、邵元冲、孙科等陪同下前往曹家花园与张作霖会面对其表示答谢。31日,一行人抵达北京。孙病重后,指定汪、李石曾、吴稚晖、陈友仁、李大钊等人组成临时中央政治会议,汪为首席发言人,在许多场合代表孙讲话。汪讲话指责段祺瑞执政府善后会议有欺骗性。3月1日,汪出席国共两党召开的国民会议促成会代表大会。 1925年2月,孫临终前预立三份遗嘱,分别是《孫文遺囑》、《家事遺囑》和《致苏联遗书》。孙去世前,汪陪伴左右,曾表示害怕在自己死后他们要不因害怕危险被“敌人软化”,要不则遭敌人“加害”闭眼不再说话。汪于是表示不怕危险,不会被敌人软化,请求孙为其指明“怎样向前去奋斗”,并表示自己预备好了几句话,可读给孙听,如表赞成便签字畫押。孙表示同意。汪随即取出一张纸,低声慢读“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革命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张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时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当天,孙没有签字。3月11日,孙意识到了自己不久于人世,在遗嘱上签字。3月12日,孙去世。由于奉行“天下为公”,主张召开国民大会,实现民主,孙并没有在遗嘱中提及接班人,也没有口头交代。此时,廖仲恺、胡汉民、汪三人为国民党元老,很有资格接班。但廖仲恺由于左倾,且比较激进,遭到右派反对。胡汉民代行过大元帅一职,接班条件明显,但由于立场右倾,又遭到左派反对,且人缘不好,威信不高。汪一方面得到了国民党左派和共产党的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处世表现得调和折中,右派较为接受。孙垂危之际,汪在北京主持临时政治会议,讨论孙逝世后国民党和政府的领导体制问题,决议将广州大元帅府改为合议制,胡汉民接到电报后主张组织一个委员制的国民政府,廖仲恺、汪表示同意。5月,汪离京南下。8月到达汕头。 国府主席 自1905年孫中山成立中國同盟會後,到1925年孫去世,在孫領導下,胡漢民重在內部策劃,汪精衛重在對外聯絡,蔣介石重在軍事任務,三人大致分工合作。 1925年7月1日廣東國民政府成立,汪在加拉罕、鲍罗廷的支持下,被選為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和軍事委員會主席,繼續執行孫的聯俄容共政策。 從1925年8月廖仲愷被刺到1926年3月「中山艦事件」,第一次汪蔣合為時僅半年。8月20日,廖仲恺遇刺,胡汉民嫌疑重大,许崇智和蒋介石主张杀之,汪由于和胡私交很深,认为胡“只负政治上的责任,不负法律上的责任”,允许其离开广州,以赴莫斯科考察的名义将其驱逐出国。接着,在蒋的要求下,汪以军委主席身份发布命令,让蒋以广州卫戍司令的身份“全权处理粤局”,合法地解除了许崇智的武装,合法将其驱逐,蒋于是趁机一跃而上,开始对汪构成威胁。汪于是撤换了蒋的亲信陈肇英,处分了蒋的拜把兄弟欧阳格。11月23日中國國民黨右派戴季陶、林森、邹鲁、谢持等在北京碧云寺以“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召開「西山會議」,反對汪左傾,决议“撤除汪精卫中央执行委员的职务,并开除汪精卫党籍6个月,不准其在国民政府中任职”。 1926年1月1日,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開幕,內地和海外代表共256名,汪在開幕式上演說。1月4日,大會上午10時開會,汪臨時主席,林祖涵報告大會籌備經過,譚平山報告代表資格審查經過,吳玉章報告大會秘書處組織經過,通過會議規則,汪入列7人主席團,報告接受總理遺囑經過,決定在廣州粵秀山(即觀音山,今稱越秀山)建接受總理遺囑紀念碑。1月6日,大會繼續舉行,上午汪報告《兩年來政治經過狀況》及鮑羅廷在政治委員會工作之情況,下午蔣報告軍事狀況,-{于}-樹德報告北方政治狀況,議決組織宣言起草委員會,汪、邵力子、高語罕3人為起草員。1月9日,孫科、吳鐵城由上海返廣州,汪、蔣同意孫科、吳鐵城之三條要求。1月11日下午汪報告宣言大綱。1月16日,大會選出包括汪精卫在内的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36人。1月19日下午大會閉幕,發表《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汪致閉幕詞;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決議任命蔣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校長,汪為黨代表,此外大会议决继续执行联俄、容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離開中國 1926年3月20日中山艦事件後,由於蔣成功迫使國際共產黨讓步,替換了與汪親密、反對國民革命軍北伐的蘇聯駐廣州軍事顧問團團長季山嘉等人的職務。事件当天,身为国府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汪因病在家休息,陈公博前来通报才知道广州戒严。汪的威信备受打击,十分气愤。3月22日,在汪公館開政治會議,汪等面對的是蘇聯人已經決定讓步的現實。決議“汪主席患病,應予暫時休假。”,汪以治療糖尿病,5月11日離開廣州赴英屬香港,6月中旬起在法國巴黎乡间隐居直至1927年2月。1927年2月下旬,汪在莫斯科会见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然后歸国。 1926年7月9日,中國國民黨國民政府成立國民革命軍,由蔣擔任總司令北伐。因蔣逐漸與國民黨左派與中國共產黨分歧,力邀汪歸國主持武漢國民政府。3月11日,中國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舉行第二次會議,出席委員28人,孫科任主席,根據「統一黨的領導機關案」議決下列各項:一、改選常務委員,汪等九人當選,二、改選中央黨部各部部長,組織部部长为汪(吳玉章代)。三、改選中央政治委員,四、選蔣等15人為軍事委員會委員,汪入选軍事委員會主席團,五、選汪等28人為國民政府委員,汪為國民政府常務委員。3月20日,武漢國民政府通電公布二屆三中全會選出國民政府委員25人名單及國府常務委員五人,汪位列其中。 返回中國 1927年4月1日,汪經蘇聯抵達上海。宋子文前往吴淞口迎接。期间,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李石曾等提出“共产党已预备提出打倒国民党、打倒三民主义的口号,并图指使工人在租界发起暴动,以引起国民党的外交纠纷”。4月3日,汪是日至4月5日與蔣、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吳敬恆、李石曾、蔡元培等10餘人,在上海舉行秘密會議,討論蔣提議:趕走國民政府顧問鮑羅廷、分共,汪不贊成立即分共,經反覆策劃後決定:一、定4月15日召集中國國民黨四中全會解決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問題,在開會之前各地中國共產黨員暫時停止一切活動,聽候開會解決,二、武漢中國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所發命令可以拒不接受,三、由各軍隊、黨部、團體、機關之最高長官和主要負責人對「在內陰謀搗亂」者,予以制裁,四、凡工會、糾察隊等武裝團體,應歸總司令部指揮,否則認其為對政府之「陰謀」團體,不准存在;蔣發表支持汪復職通電,內稱:「自汪歸來,所有軍政、民政、財政、外交皆在汪指揮下統一於中央,本人獨司軍令,俾專責成。」。 汪表示同意分共,但是在分共的时间和方式上有不同主张,强调党纪法统,因此被他人称之为“始终袒共”。会上众人与汪辩论激烈,吴稚晖甚至向汪下跪求其改变态度。4月5日,汪與陳獨秀在上海發表《聯合宣言》(即《告兩黨同志書》),稱:「中國共產黨堅決的承認中國國民黨及國民黨的三民主義在中國革命中毫無疑義的需要」,「國民黨最高黨部最近全體會議之議決,已示全世界,決無有驅逐友黨、摧殘工會之事。」,當晚汪秘密乘船赴漢口。同日,国民党领导在上海再次开会,汪遭到吴稚晖的臭骂,称他“狗不如”,要他“滚蛋”,为此汪痛哭流涕,表示自己也反共,只是方法不同。李宗仁主张将其软禁,不能放虎归山。宋子文得知后,当天夜里将汪偷偷送到“江丸号”轮”上,4月6日凌晨汪不辞而别悄然赶赴武汉。 1927年4月11日汪就任武漢國民政府常務委員會主席,反對蔣的清共建議,堅持容共。4月12日,南京的蔣與西山會議派的反共國民黨元老,由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在上海發動「四一二事件」,下令清除共产党。汪發表講話,痛斥蔣的武力清黨行為,也认为两党之间在长时间中,目标一致,表示「反共即是反革命」。4月14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監委員胡漢民、吳敬恆、蔡元培、李石曾、張靜江、鄧澤如、蕭佛成、柏文蔚、陳果夫、甘乃光、黃紹竑等在南京舉行四中全會預備會議,胡漢民主席,決定全體委員會於4月13日上午10時舉行,並電催汪等來南京。4月16日,汪在武漢致電各級黨部、各地方政府,斥責蔣違背中央命令,圍繳工人糾察隊槍械,謀開西山會議式之會議,反抗中央;汪在武漢以中國國民黨政治委員會主席團名義,召開「國共兩黨聯席談話會」,討論應付時局辦法,4月18日決定先行北伐。 4月18日,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并加速清党,通緝中國共產黨首要和中國國民黨「附共分子」197人。随即,武漢國民政府下令免蔣本兼各職,令稱:「蔣-{中}--{正}-屠殺民眾,摧殘黨部,甘心反動,罪惡昭彰,已經中央執行委員會議決,開除黨籍,免去本兼各職。着全體將士及革命民眾團體拿解中央,按反革命罪條例懲治。」,同日又令:「國民革命軍第一集團軍所統率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各方面軍及總預備隊,着均歸軍事委員會直轄。」,是為寧漢分裂。虽然汪到武汉后言辞激烈,表示“反共即是反革命”,“革命的往左边来,不革命的快走开”,但却对兴起的工农运动感到恐惧:“当4月中旬,兄弟到武汉,看见那边情形,不但不像十三四年间的广东,也不像十五年间的广东了。其时武汉已成为共产党把持的局面了。只看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其理论与方法已完全是共产党的,而不是国民党的了。”他认为中国经济落后,算不得有大资产阶级,共产党所谓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大地主、小地主……在实际上界线难定,只是共产党欲利用这个名词捣鬼,將其所欲打倒的,加上一个“大”或“中”字。汪以巩固联合战线、维护工商利益为名,将工农运动称为“幼稚”、“过火”、“越轨”,要加以严厉制裁。4月21日,武漢軍事委員會通電全國,號召一致努力完成北伐及肅清蔣等叛黨分子;蔣通電宣布軍事委員會由廣州遷移南京,於本日開始辦公。4月汪决定制裁党内违反本党主义的言论和行动,5月,武汉政府分别颁布法令,保护地主、工商业者,制止工人及店员过度要求,禁止其干预厂店管理。6月,发布通令保护军人家属财产土地。武汉国民党中央还制定了《禁止民众团体及民众自由执行死刑条例》。 宁汉之争 1927年6月1日,共產國際給鮑羅廷、羅易之5月「緊急指示」傳到中國,要求實行土地革命,吸收工農領袖充實中國國民黨中央,動員2萬名左右共產黨員,加上5萬名工農革命軍組成一支可靠軍隊,組織革命法庭懲辦反動軍官等,中共中央立即舉行政治局會議進行討論,決定回電莫斯科:「命令收到,一旦可行,立即照辦。」,6月5日羅易將國際指示泄露給汪精衛,並要他「接受電報的要旨」,「否則就將國民黨一刀兩斷」,汪拒絕接受,並指責說:「你們破壞了協議。」羅易本来想拉拢汪,然則引起汪的严重不满,遂开始提防中共。6月12日,汪、譚延闓、孫科、顧孟餘、徐謙於鄭州會議結束後,是日返武漢,于右任附車同行。 1927年7月13日,中共中央發表《對政局宣言》,決定撤回參加國民政府之共產黨員,但共產黨員不退出國民黨,不拋棄與中國國民黨合作之政策;武漢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主任鄧演達因汪集團背叛,革命形勢逆轉,無力挽回,於上月末化裝成檢查電線之工人離開漢口北上鄭州,轉西安赴蘇聯,是日發表《辭職宣言》。7月14日晚,武漢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主席團秘密召開「分共會議」,兼有中國國民黨籍之中國共產黨員都被排斥而不得參加,汪在會議上極力主張「分共」,陳友仁代宋慶齡發言極力反對,稱:「聯俄、聯共和扶助農工三大政策是總理手定的,有了三大政策,革命才能夠發展成今天的局面,拋棄三大政策就必然要向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屈服。」,會議決定派重要人員赴莫斯科說明聯俄政策乃是三民主義聯合共產主義,三民主義之中國聯合共產主義之俄國,並討論「切實聯合」辧法,對於「違反主義政策」之言論行動之中國共產黨員予以制裁;宋慶齡因汪集團排斥中共,寫成《為抗議違反孫中山的革命原則和政策的聲明》,7月18日在漢口《人民政壇報》公開發表;共產國際在蘇聯《真理報》上發表《關於中國革命當前形勢的決議》;馮玉祥、徐謙、孔祥熙自洛陽致電南京、武漢政府,力陳內訌妨害對外,主張召開開封會議,專議黨內問題,雙方停止向安徽、江西徵調軍隊,共圖和平,凡會議公認負咎之人,均當服從眾議下野,7月18日胡漢民、鈕永建、吳敬恆自南京覆電贊成攜手反共,惟對汪等上月覆馮禡(6月22日)電中所稱「南京決難寬恕」之言及武漢倒蔣之行動表示不滿,7月22日馮玉祥再電漢口汪勸和,並提開封會議辦法,7月24日汪等覆電贊同,聲明反共,願遷都南京實行寧漢合一,如寧方贊同,可在開封開預備會議,不必拘會議形式,汪並另電致馮,稱對蔣只有公憤,別無私仇,但「政府法統必以死爭」。 1927年7月15日,武漢中國國民黨汪集團發動「七一五分共」,召開中央常務委員會擴大會議討論「分共」,汪以政治委員會主席團名義報告《容共政策之最近經過》,稱中共中央7月13日《對政局宣言》是「破壞本黨容共政策之最大表示」,中國共產黨既然退出國民政府,「則在國民革命軍中、各級政府機關中,亦無須存在」,會議通過《取締共產黨》案,正式和中國共產黨決裂,隨即在武漢抓捕中國共產黨人,在育才學校、文化書社等處一日即捕20餘人,中共中央從武漢開始轉移和疏散人員,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解散。7月26日,汪準備在廬山開反共會議,通知賀龍、葉挺到廬山參加,並令所部集中德安,賀龍、葉挺、葉劍英、高語罕、廖乾吾在鄱陽湖小船上開緊急會議,研究對策,決定不去廬山,部隊亦不去德安,而按第二十四師、第二十軍順序速向南昌開進,是日賀龍第二十軍到達涂家埠。7月27日,鮑羅廷離開漢口乘京漢鐵路車北上鄭州,轉道陝、蒙回蘇聯,汪、譚延闓、孫科等到車站送行。7月28日夜,汪偕孫科、張發奎等離開漢口赴九江,次日到廬山,密商加緊「清共」,唐生智、朱培德、黃琪翔、金漢鼎均與會,會議決議:一、嚴令賀龍、葉挺限期將軍隊撤回九江,二、封閉九江市黨部、九江書店、九江《國民新聞報》館,並逮捕其負責人,三、第二方面軍實行「清共」,通緝惲代英、廖乾吾、高語罕等人。武漢分共後,汪再次確定民權主義,主張地方自治,完成訓政,實施憲政。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率領北伐軍2萬餘人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8月2日,胡漢民、鈕永建、吳稚暉、李烈鈞覆馮玉祥轉漢敬(7月24日)電,謂「汪-{精}--{衛}-前存意氣,故未能開誠相商,只須實踐四月開執監大會之宿諾,則其重要分子來柄大權,亦所希望」,次日汪、譚延闓、孫科、唐生智、程潛等聯名電馮表白徹底反共,謂已通告於一個月內開執監會議,「俾進行討共及對北戰事」,8月8日李宗仁、蔣、胡漢民等11人電謝馮玉祥,寧漢妥協成立。8月3日,汪等電馮玉祥,表示願與寧方一致努力,消滅共產黨,汪稱:如寧方「果能尊重中央,南討共賊,北伐奉魯」,他個人之進退,無關輕重。8月4日,汪致書西山會議派許崇智,對容共表示認錯,並對許頗多推多推崇,要其「出而負責,置黨於最安全之地」。8月7日,汪在中國國民黨湖北特委會臨時宣傳大會上作反共演說,稱:「我們今日已經到了決鬥時期,要和共產黨,和一切假革命派決一死戰。」。8月8日,武漢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第四十四次會議議決,開除跨黨中國共產黨員之中國國民黨黨并開始逮捕處死共產黨人,實行武力分共。8月9日,武漢汪等通電全體中國國民黨員,首述反共經過,繼謂中國國民黨之危機,因反共已去其一,惟分裂不可不及時解決,決於一個月內召開四中全會,解決黨內糾紛,8月11日武漢中國國民黨中央執委會通告各執行委員,預定本月15日召集之四中全會,延期至9月15日在南京舉行。8月12日,南京中國國民黨中央執監委會議,蔣以北伐受挫,寧漢謀和之壓力,提出辭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職,軍事方面交何應欽、李宗仁、白崇禧三總指揮負責,晚11時30分偕白崇禧、黃郛暨隨員、衛隊離開南京赴上海;李宗仁、白崇禧自南京聯名通電汪、譚延闓、唐生智、程潛、朱培德、張發奎、陳公博等創議寧漢聯合,內稱:諸公毅然清黨「討共」,「已與寧方一致,其他黨內問題自可迎刃而解,而介公蔣-{介}--{石}-以其所抱清黨去鮑羅廷目的已達,對於總攬戎機之權,急須卸脫仔肩,離寧休養,所有總司令之職權,交軍事委員會接收」,「黨內政治問題,亟須推誠計議,迅謀解決,請速電示進行方針,以便合寧漢全力一致北伐」。 宁汉合流 8月13日,蔣在上海通電宣布下野。8月14日,白崇禧、夏威、胡宗鐸電汪精衛、譚延闓、唐生智等商寧漢合作,內稱蔣已離寧赴滬,總司令職權交軍委會接收,現雙方所爭持者皆不成問題,至因爭持期間所發生之諸問題而必須先解決者,仍由代表赴潯面商。8月15日,武漢汪、譚延闓迭接南京要求合作電報,是日覆電請李宗仁等赴九江協議;汪在武漢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總理紀念周作報告,稱「中央黨部與國民政府,都只有一個,誰亦不能任意把持……我們堅持我們主張,務必達到提高黨權的威權」,武漢政府早已決定要遷往南京。8月19日,武漢政府依據國民黨中央執委會擴大會議決議,通電宣布遷都南京,並以中央執委會名義發表《遷都南京宣言》,稱:「今者蔣-{中}--{正}-既解除兵權,以聽命於黨,李宗仁等復環請中央黨部及國民政府即由武漢遷都南京,以實行四月初旬之決議,而亟謀全黨之統一」,經中央執委會擴大會議決議,中央黨部及國民政府克日遷都南京,並以黨員應服從黨紀,抵抗帝國主義侵略,肅清軍閥,合力鏟除共產黨,以黨治軍等四端相勉勵;武漢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會議通過汪提議,撤銷中央前次對党内右派開除黨籍之處分;汪、譚延闓電南京李宗仁、何應欽、白崇禧,促寧方一意渡江作戰,聲明東下諸軍「只有急難之誼,並無他圖」。8月20日晚,汪前往廬山舉行軍事會議,與程潛等會商軍事及政府遷南京等問題。8月21日,西山會議派張繼就寧漢合作問題致電南京,略謂:「值此危疑震撼之際,團結內部,實為唯一要圖,其辦法似宜統一漢、寧、滬三黨部合組,南京、武漢兩政府同屬一家,無正統與非正統之可爭,先後反共,更無誰勝誰負之可夸」,「精衛對內外皆失信仰,暫避要路,東南大局更有賴焉。」8月22日,南京代表李宗仁抵達九江,旋赴廬山與汪會談寧漢合作,會議決定:譚、孫8月23日先偕李宗仁赴南京詳商一切,武漢東征軍暫行停止前進,武漢中央黨部、政府、軍委會一星期內遷南京,南京拱衛暫令第七軍負責,前方軍隊限即日肅清津浦鐵路南段。 1927年9月5日,寧漢合作大致商妥,是日汪偕顧孟餘、徐謙、陳公博、何香凝、朱培德等自九江抵達南京,惟南京遍貼反汪標語,同日武漢代表譚延闓、孫科自南京赴上海,與胡漢民等協商合作辦法。9月8日晚,南京政府軍事委員會李宗仁等設宴歡迎武漢抵寧中委,汪演說,稱寧漢分裂是由於「工作上之注意點有所分岐」,「一方注意於清黨,一方注意於提高黨權」,並稱今日必須團結,「要以十二分的誠意和十二分的勇氣,來糾正既往,補救現在,開濟將來」。9月9日,汪、譚延闓、李宗仁、白崇禧、孫科、朱培德、李烈鈞、陳公博、甘乃光等為挽五中委回任,並與在上海執監委交換團結意見,是日自南京到上海,汪在北站接見記者,稱漢寧兩派在軍事方面現已一致,政治方面亦非一致不可,兩派合作已不成問題。9月10日,汪在上海對《申報》記者發表談話,稱頌蔣反共「有先見之明」,並稱自己「自從五月間奮鬥起,一直到現在為止,都是主張分共的」,又稱彼此「反共之方法與政策不同,以致把黨分裂」,「關於政治問題,在軍事時期,不得不題高黨權,實行以黨治軍,以黨治國」;汪等電奉化蔣到上海「會商黨國大計」。 9月11日,中國國民黨漢、寧、滬(西山會議派)三方中央要員在上海戈登路開談話會,商統一黨務及寧、漢政府合併改組辦法,汪等21人出席,推譚延闓為主席,胡漢民、吳敬恆、蔣、陳公博、顧孟餘拒不出席,會議連開三日,辯論甚烈,寧派力主非汪下野無以平黨員之憤,汪決暫退,會議決定:一、由寧、滬、漢三方面各推委員6人(另候補委員各3人)及共推委員14人合組中央特別委員會,為行使黨務政治之最高機關,二、中央政治委員會及中央政治會議暫撤銷,三、寧、漢兩政府合併改組,由特別委員會另選國民政府委員,並委派軍事委員會委員暨各部部長,四、特別委員會除行使中央執行委員會職權外,應負責統一各地方之中國國民黨黨部,並於3個月內籌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解決黨內糾紛,五、推汪、譚延闓、蔡元培、謝持起草統一宣言,六、推張繼、于右任、何香凝、李石曾、蔡元培5人代行監察委員職權,因寧、滬兩方否認三月間武漢召開之第三次全體會議為合法,遂改四中全會為中央執監委員臨時會議。9月13日,汪偕顧孟餘秘密離開上海赴牯嶺,行前顧致書南京中央黨部稱:「此次東下,係專為出席第四次中央執監會議而來,現聞在滬同志多主張暫時不開此次會議,此外其他會議,孟餘已無參加之必要。」,汪電中執委會並通電全黨,自認對共產黨「防制過遲」,自動下野,並聽候處分;武漢政府停止辦公,結束一切,遷寧第一批人員已於昨日出發。9月15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執監委員臨時聯席會議在南京舉行,寧、漢、滬(西山會議派)三方代表20人出席,譚延闓主席,恢復王寵惠黨籍,設「中國國民黨中央特別委員會」,推定委員32人,以張繼、于右任等五人代行監察委員職權,對汪自請處分案,決定應無庸議,並決定勸汪、蔣及胡漢民等速出任事。9月16日,寧、漢、滬三方合組之中國國民黨中央特別委員會在南京成立,即開第一次大會,決議要案多件。汪发表《中国国民党特别委员会宣言》,宣告国民党宁汉復合。9月爆发宁汉战争,桂系軍人和西山會議派掌握宁方取胜,汪下野。 1927年9月17日,國民黨中央特別委員會開第二次會議,討論改組國民政府及軍事委員會案,議決推丁惟汾、于右任等47人為國民政府委員,以汪、胡漢民、李烈鈞、蔡元培、譚延闓5人為常務委員,于右任等67人為軍事委員會委員,以蔣、胡漢民、譚延闓、何應欽、汪精衛、李宗仁、白崇禧、馮玉祥、閻錫山、朱培德、程潛、唐生智、李濟深、楊樹莊14人為主席團,通過大學院院長、各部部長名單。9月19日,中國國民黨中央特別委員會開第三次大會,張繼主席,決定:一、推汪精衛、蔡元培、謝持為常務委員,葉楚傖為秘書長,推定中央黨部各部委員:組織汪精衛、陳樹人、謝持等8人,宣傳戴季陶、顧孟餘、胡漢民等8人,工人陳公博、居正等4人,農民甘乃光、陳果夫等5人,商民褚民誼等5人,青年傅汝霖、鄒魯等4人,婦女何香凝、陳璧君等6人,海外鄧澤如、林森等4人,二、中央政治委員會(或稱政治會議)及各地政治分會一律取消,其職權分別由中央黨部、省黨部、國民政府、省政府執行,各地政治分會限10月1日前取消,三、以前各級黨部及國民政府(指寧、漢、滬三中央黨部及寧、漢兩政府)立即合併於新組織之中央黨部及國民政府,所屬機關立即移交。9月20日,中國國民黨中央特別委員會產生之國民政府委員及軍事委員會委員同時在南京舉行就職禮,張繼代表中央特別委員會致訓詞後授印,蔡元培代表國民政府委員接印,並致答詞,接著蔡元培代表中央特別委員會向軍委會訓詞,伍朝樞代表國民政府向軍事委員會授印,程潛接印並致答詞,至此,滬、漢、寧三方合流之國民政府產生,武漢政府正式結束。9月21日,汪、顧孟餘、唐生智等返漢,依據上月22日中國國民黨武漢中央政治委員會之議決案,於是日成立中央政治委員會武漢分會,與南京對峙,指定委員23人,以唐生智、顧孟餘、陳公博、孔庚、鄧壽荃5人為常務委員。9月25日,汪通電中國國民黨各級黨部、各報館,稱「政府職務雖已解除,黨員責任未敢放棄」,表示仍願「以黨員資格,奔走各方」,同日汪電黃琪翔,稱當回廣東候命,「為指臂之助」。 1927年10月2日,孫科、伍朝樞由南京前往牯嶺勸汪精衛復職,同日汪電南京譚延闓、蔡元培、李宗仁等稱:「政府職務,雖已辭謝,黨員責任,未敢放棄,擬以黨員資格奔走各方。」。10月10日,汪偕寧方代表孫科、伍朝樞等自九江抵達漢口,次日寧方代表與汪、唐生智及李濟深之代表等在漢口會談,漢方代表唐生智、顧孟餘等提出解決「黨的糾紛」主張如下:一、在寧召開第四次中央執監會議,二、恢復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三、追認中央特別委員會,四、規定中央常務、特別兩委員會之職權,五、恢復中央監察委員會,10月13日寧方代表孫科等攜此提案返寧。10月13日,南京譚延闓、程潛、李宗仁、何應欽、白崇禧、孫科、伍朝樞聯名致電汪精衛,贊同在武漢所議各項辦法,並定11月1日在南京召開第四次中央全體會議,請汪邀同武漢、廣東、九江各中委赴南京集會,10月17日汪電廣州陳樹人等,謂寧方已贊成開第四次中央全體會議恢復中央執委會,武漢委員將東下,請陳等到上海會齊,或到武漢同行,10月18日汪致電各地中委,提出兩項意見:一、如四次中央全體會議不得已延期,似宜再行通告,二、黨務重要議案似宜留待全會公決。10月28日,汪偕甘乃光等10餘人自上海抵達香港。10月29日,汪抵達廣州,政治分會、省政府、省黨部及各界均派代表到西堤歡迎,同日汪與何香凝、甘乃光電邀南寧黃紹竑到廣東商量政務,11月3日黃覆電稱將廣西省政務略為處置,即行下廣東。10月30日,中國國民黨在粵中執監委汪、李濟深、何香凝、李福林、陳樹人、陳公博、甘乃光在廣州開聯席會議,決定聯名通電主張克日在廣州開第四次中央全體執監委員會議,解決黨務、政治、軍事,並令中執委會之常務會議及秘書處恢復辦公,成立中央執監委員通訊處,同日汪等7人聯名電促各中委齊集廣州開四中全會;李宗仁、白崇禧等電催汪、陳公博等入南京,並解釋特委會之產生,係各方在上海所共同議定。10月31日,譚延闓電促汪、李濟深刻日到南京開第四次中央全體會議,李宗仁、白崇禧再電汪等勸駕。 广州清共 1927年11月,汪在廣東成立政府。11月4日,汪等至電南京、上海、武漢,稱若譚等堅持在南京開第四次中央全體會議,則中央特別委員會應即取消,最低限度亦應明白宣布停止其職權,並宜於正式會議以前,在廣州或上海先開預備會議。11月5日,汪在廣州中山大學演講《武漢分共之經過》,稱:「聯俄與容共政策,爲應付時代和環境所取的一種政策,不能與三民主義同樣有長久的時間性。時代與環境變了,政策也即隨之而變化的。」、「容共之後,必定分共,是不可免的。不過容共時候,不能說出來,猶之明知到上海後,必然分路,不過從香港到上海的路上,大家都不說出來便了。」11月7日,宋子文奔走蔣汪合作,汪已允諾,是日宋自廣東啟程返上海,稱粵寧提攜已經成立,擬更為之斡旋,以謀切實之辦法。11月10日,蔣自日本乘「長崎丸」返抵上海,即電促汪赴上海晤商黨務,並謂欲使黨從破裂復歸完整,非互相諒解,從速舉行四中全會恢復中央黨部不可,汪接蔣電,即在葵園會議席間傳閱,各委以蔣對開四中全會既表贊同,此後一切糾紛不難解決,似可不必堅持在廣東舉行,遂表示同意,即席公推汪、李濟深二人為代表,赴上海與寧、滬各中委磋商;汪在廣州黃埔軍事政治學校演說聯蔣,稱當時蔣「分共」,並非操之過急,自悔當日之過,以後當與蔣益加團結。11月16日,蔣在上海中國國民黨員歡迎會上演說,稱因汪力促,由日本返上海,與汪合作不成問題,必須汪、胡等共同聯合,始是真合作,但不贊成排斥西山會議派。 11月17日,張發奎、黃琪翔發動驅遂李濟深勢力之廣州事變。11月18日,汪、李濟深乘「亞洲皇后號」輪抵上海;上午,汪與蔣在上海環龍路宋子文宅會見,交換黨務、政務意見,蔣對開四中全會表示贊成。11月19日,汪、李濟深與蔣、譚延闓在上海晤談,汪提出粵方中委關於「寧漢滬合作」之提案。11月20日,粵變發生後,汪頗受各方指責,是日汪在上海往訪胡漢民,胡稱病拒見。11月24日,譚延闓、蔣、汪、李濟深聯名在上海召集中國國民黨第四次中央執行委員全體會議談話會,到會中央委員23人,胡漢民、李烈鈞未出席。11月25日,汪在上海招待記者,稱廣州事變之起因,並非由於對中國共產黨問題,乃是由於對特委會之態度不同。 1927年12月1日,馮玉祥電上海勸蔣「東山再起,主持一切」,同日又電汪,盼「出山主持,團結內部」。12月,國民政府發出討伐廣東令。12月2日,國民政府下令討伐張發奎、黃琪翔;中國國民黨廣州政治分會通過討伐陳濟棠令。12月3日,寧、粵兩方中國國民黨中執監委在上海開談話會,到蔣、汪、譚延闓、蔡元培、李濟深、何香凝、李宗仁、張靜江等29人,以已足法定人數,臨時改開四中全會第一次預備會議,蔡元培主席,會議對特別委員會之存廢及處置粵變方針均有辯論,討論良久,一致主張在四中全會解決。12月4日,中國國民黨四全會預備會開第二次會議,汪主席。 12月初,在中国国民党四中全会预备会议请蒋复职,各方紛電促蒋再起。12月9日,汪電張發奎解除教導團武裝,驅逐赤衛隊,搜查職工會,12月10日廣州宣布特別戒嚴,日夜搜查戶口,張令離廣州部隊向市區移動;汪密電廣州陳公博、張發奎、朱暉日,稱黃琪翔之容共,已為不可諱之事實,要求黃暫時退休,認真「肅清」共黨;四中全會預備會議因汪要求而延會,汪派與李濟深派各開小組會議,互謀對付之策;馮玉祥、閻錫山先後電促蔣復任總司令,何應欽、賀耀組等亦聯名通電擁蔣出山,主持軍事,12月11日馮、閻聯名電請中國國民黨中央及國民政府起用蔣主持軍政,並電促蔣復職,次日馮又另致電,謂此時軍事非有統一樞紐,決難完成革命,非蔣出山,不能當此重任。12月10日,四中全會預備會開第四次會議,于右任主席,有力之反粵派李濟深、李宗仁、吳敬恆等未出席,汪等11名粵委突提議請蔣續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職案,即通過,汪並聲明,如對其不能諒解,個人「盡可引退」,隨即議決十七年(1928年)1月1日至1月15日在南京召開四中全會,由蔣負責籌備,關於軍事、黨務各案,分別並案交付審查,至是預備會議結束。汪受到新桂系攻击。 12月11日,中國共產黨人張太雷、黃平、葉挺、周文雍等在廣州領導工人、士兵和農民2萬餘人舉行武裝起義。12月13日,汪因廣州起義陷入窘境,反汪派借以對汪及張發奎竭力攻擊,指其為共產黨,汪為剖白其確非共產黨,特於是日在上海報紙公布其致陳公博等反共密電數件:一、請黃琪翔暫時退休認真清共之青(9日)電,二、致李福林請驅逐俄領之佳(9日)電,三、致陳公博等請派兵會剿海陸豐等處共產黨之青(9日)電,四、致陳公博令圍捕蘇俄領署內之共產黨員之蒸(10日)電;李濟深對東方社記者談稱:廣州事變不可輕視,汪精衛等與此事有關,李宗仁亦稱汪等與此次事件有關,故中央全體大會應拒絕汪等出席;粵方中央執監委員汪精衛、甘乃光、顧孟餘、何香凝、陳璧君、陳樹人、王法勤、潘雲超、王樂平聯名發表宣言,望蔣悉心籌劃廣東各軍力量,合力消滅共產黨;張發奎、李福林、黃琪翔、陳公博急電汪、蔣等,報告廣州事件經過,並稱是日拂曉已將廣州共產黨肅清,「仍望本黨各同志益加奮勉,務將共產黨徒一網殺絕,並與蘇俄斷絕邦交,此後我國只有惟一三民主義的中國國民黨」,次日汪覆電張發奎等,囑將共黨「去之務盡」。 前赴法國及再返中國 1927年12月16日,國民政府下令查辦與廣州事變有關之汪、顧孟餘、陳公博、甘乃光、王法勤、王樂平、潘雲超、陳樹人、何香凝,略謂:汪等於事變後,或列席會議參與逆謀,或發表言論公然袒護,輿論嘩然,嫌疑難釋,特派鄧澤如、古應芬迅往查辦呈覆;汪因受南京制裁,在國內無法立足,被迫於是日深夜登輪離開上海,出國去馬賽,瀕行前向中央執監各委員發出引退通電,稱其以參加反特委運動之故,備受特委方面之仇視,願個人引去以息糾紛,並為張發奎等無共黨嫌疑力辯,通電仍主張「第四次中央全體會議不可不開,中央執行、監察兩委員會不可不恢復,特別委員會不可不取消」,12月20日汪過香港未登陸,召黃琪翔隨同赴法國。 1929年到1930年间,蔣取得蔣桂戰爭和中原大戰(亦稱蔣馮戰爭)胜利。1929年9月17日,張發奎在湖北宜昌解除南京國民政府的一個師武裝,並發表反蔣通電,要求汪回國主政。11月汪回國,聯合桂系共同抗蔣。 1930年1月11日,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以汪「勾結陳公博、顧孟餘等設立小組織」,並「應各叛將之請,回香港主持逆謀……以圖壞破中央,顛覆黨國」,議決永遠開除其黨籍,1月13日汪發表《怎樣樹立民主勢力書》,指責南京「不但不能掃蕩反革命,反與反革命勢力結合一致」,「有黨治之名而實與之反」,稱「要為樹立民主勢力而努力」。1月22日,汪應閻錫山之邀商談聯合反蔣,特派王法勤、陳公博北上聯絡,是日陳離開香港繞道日本北上,於3月間抵天津。3月13日,汪致函覃振,主張以黨馭軍,謂「此後新舊忠實同志之合作,應以如何始能以黨馭軍為懸前待決之根本問題」。4月2日,陳公博等抵太原,稱擁閻錫山主持政治,汪主持黨務,馮玉祥、李宗仁主持軍事。4月12日,汪就北方黨務爭執問題電平各省區黨部聯合處,稱「亡黨之痛,甚於個人失位」,主張犧牲成見,西山會議派鄒魯、謝持應閻錫山邀是日抵達太原,與閻錫山、陳公博等會商黨務,陳有讓步表示。4月21日,閻錫山、馮玉祥聯銜電汪,稱討蔣軍事布置就緒,大戰即在目前,望北上領導一切,是日汪電覆閻、馮,允即就道,並稱「一切大計,悉賴我公主持,請勿待,免誤事機」,4月30日汪覆電北平中國國民黨各省市臨時聯合辦事處,允「摒擋就道,共策進行」。7月15日,汪由香港搭「加賀號」赴長崎,陳璧君、顧孟餘、曾仲鳴同行,7月19日抵達長崎,7月20日到門司。7月23日,汪、顧孟餘等改易姓名自日本門司搭「長城丸」抵達塘沽,閻錫山之代表賈景德、馮玉祥之代表薛篤弼及陳公博、鄒魯等往迎,旋即赴北平,汪在天津各界歡迎宴會上演說,要求蔣覺悟自己的責任,自動下野,聲明與閻在與黨務方面的主張已趨一致,希望閻任國民政府主席,自己「對於政府則擬處於贊助之地位,而專心於黨務方面」,重申以黨治國的原則,反對蔣以黨代政,以黨代民意機關,獨攬一切的做法,呼籲加強「中日兩國的親切關係」。8月3日,閻錫山8月2日派冀貢泉專車到北平迎汪,是日汪乘專車赴石家莊,陳公博、鄒魯、覃振、薛篤弼、趙丕廉等同行,次日抵石家莊,汪、閻晤談,交換關於黨務等意見。 8月7日,中原大戰期間,汪在北京召開「中國國民黨黨部擴大會議」。9月1日,北平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擴大會議通電公布《國民政府組織大綱》,並推定閻錫山、唐紹儀、汪精衛、馮玉祥、李宗仁、張學良、謝持七人為國民政府委員,閻錫山為主席。9月2日,閻錫山電擴大會議表示接受政府委員主席職,擴大會議推汪、張知本、茅祖權、冀貢泉、陳公博、鄒魯、顧孟餘為約法起草委員。9月3日,馮玉祥電擴大會議,表示接受政府委員職,並電促汪速組政府,同日顧維鈞應陳公博等催促,自北戴河抵北平,與汪晤談組織政府事,顧表示不願參加新府活動。9月9日上午9時,閻錫山在北平懷仁堂就「國民政府」委員及主席職,汪居右,謝持居左,同就委員職,王法勤監誓,就職典禮完成後,即將汪起草之通電簽署拍發,並分請唐紹儀、馮玉祥、張學良、李宗仁各於所在地先行就職。 9月17日,閻、馮代表賈景德、薛篤弼自瀋陽急電到北平,謂張學良將於9月18日夜發和平通電,並有軍事行動,汪等接得此報,驚愕不知所措,9月18日晨汪等開緊急會議,聚商時局。当日,張學良發表《巧電》,宣佈東北軍挺蔣,反蔣陣營即将失敗,北方代表以東北當局對時局已有鮮明表示,留瀋陽亦無作用,孔繁蔚即於早9時返回北平轉石家莊,賈景德、薛篤弼亦於9月19日上午離開瀋陽返回北平。9月19日,汪電張學良,謂「今日最急之務在於除去內戰之原因」,提出即開國民會議,召集合法之中國國民黨全國代表大會,由黨員選舉代表,制定約法,「防剿」湘、鄂、贛共產黨等四點主張,詢張如何實現,同日謝持、鄒魯、覃振亦電張學良,提出開國民會議解決國是等四項意見;下午北平擴大會議要員在懷仁堂會商應付時局方針,會後汪接見記者,謂「如張願意和平,而能將余所舉四項謀其實現,一切自無問題;如張決進-{余}-而情勢惡化,則無論太原、西安,吾人均可作為根據地」。9月20日,趙戴文到北平,傳達閻意決守山西,邀擴大會議中委赴晉,汪、陳公博、王法勤、白雲梯、陳樹人、陳嘉祐、經亨頤、茅祖權、覃振、鄒魯、謝持、潘雲超、傅汝霖、趙丕廉、冀貢泉因東北軍已入關,即隨趙戴文赴石家莊,曾仲鳴、何其鞏等同行,車至琉璃河,為馮玉祥所派之鄧哲熙、王化初所阻,要求諸委留北平鎮懾,趙戴文等10餘人隨即偕鄧、王折回北平,汪、謝持等六人繼續南行,同日汪抵石家莊,即晤閻錫山,嗣往鄭州晤馮玉祥。 9月25日,北平擴大會議中央委員覃振、趙丕廉、陳嘉祐、經亨頤、劉守中及職員40餘人,9月24日晚由石家莊抵達太原,是日午後擴大會在太原舉行會議,討論今後工作,同日汪、陳公博由鄭州晤馮後返石家莊。10月1日,汪、陳公博抵太原,擴大會議連日在太原開會,繼續研究起草約法工作。10月4日,汪、閻錫山密赴鄭州,促馮玉祥共同發表停戰通電,當日汪、閻離鄭北返。10月11日,汪精衛與閻錫山在石家莊會議,馮玉祥派劉驥、張允榮兩人出席,結果決定閻、馮、汪均下野,10月13日晨汪離開石家莊赴太原,準備出國,10月16日閻錫山返太原。10月16日,閻錫山由石家莊返回太原,晚8時許,召馮玉祥、汪、陳公博、鄒魯、謝持等各要員會議,決定根據微(10月5日)電主張,採取和平辦法,希望東北將和平解決之具體辦法早日實現,如果和平解決一切,閻、馮將同時自動下野,軍政大權將交給才力優裕之大員接任。为了留下一些有价值的政治遗产,汪在败退期间仍抓紧时间起草《约法》,10月27日,三读通过了8章211条的《太原约法》和10条的《国民会议条例》,内容相对开明。10月31日《约法》公布,随后在晋城和冯阎会晤;11月1日,汪与陈公博、陈璧君等经大同雁门关离开山西借道天津,前往香港;途径长城脚下触景生情,写下一首七绝;11月3日,达到天津后,汪不顾陈公博的反对,发表宣言向南京方面表示不再进行倒蒋活动,愿意在野进入体制内合作;改组派分歧因之扩大而解体。11月23日,汪偕夫人陳璧君由天津秘密乘近海郵船亡命日本。 下野 1931年1月1日,汪在天津宣佈下野。2月28日,蔣與胡漢民因「約法」問矛盾激化,蔣極力堅持在召開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時,制定「訓政時期之約法」,胡則堅決反對國民會議議及「約法」,是日蔣以胡操縱黨務、把持立法院、阻止外交、包庇反動(指許崇智)、破壞約法等罪,在南京將其拘禁,寧粵分裂自此開始。5月1日,汪通電中國國民黨海內外各黨部,略謂蔣禍黨禍國,「暴橫日甚,言之痛心」,現廣東方面奮起討蔣,「事變至此,宜即依據總章,召集臨時全國代表大會,解決一切」。5月,國民會議在南京集會,通過訓政時期約法。發表廢除不平等條約宣言。5月27日,胡漢民派在粵成立「軍政府」。5月28日,汪、唐紹儀、陳濟棠等在廣州成立「國民政府」,並發表《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成立宣言》,稱南京政府已成為蔣獨裁之工具,廣州「國民政府,自今日始,事事當反蔣-{中}--{正}-之私,而向於總理之公」,對於軍人,「信賞必罰」,對於財政,「收入支出,一切公開」。胡又和汪派、孫科派、西山會議派和兩廣軍人陳濟棠、李宗仁等在廣州成立中央執監委員會非常會議,與南京國民政府對峙,形成寧粵分裂。5月29日,廣州「國民政府」第一次會議決議:推孫科、汪精衛、古應芬、唐紹儀、許崇智為常務委員,以陳融為秘書長,陳友仁為外交部長,鄧召蔭為財政部長。粵、桂、胡、汪聯合反叛。9月初,廣州政府開始北伐,然而幾天後九一八事變爆發。11月29日,蔣致電汪,請促粵方早息糾紛,從速入京,俾中央全會得以定期舉行,「-{中}--{正}-以一人之身,急圖北上,立待全會開成,俾奉命遄征,得有遵循」。 粵、寧合流,合組以孫科為首的政府,蔣下野,汪在野。12月28日,中國國民黨四屆一中全會第四次會議決議:一、推舉胡漢民、汪、蔣、于右任、葉楚傖、顧孟餘、居正、孫科、陳果夫9人為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委,葉楚傖為秘書長;二、選任林森為國民政府主席,蔣、汪、胡漢民、唐紹儀、張靜江、蔡元培、蕭佛成、鄧澤如、謝持、許崇智、王法勤、李烈鈞、鄒魯、邵元沖、陳果夫、葉楚傖、宋子文、王伯群、方振武、熊克武、閻錫山、馮玉祥、趙戴文、王樹翰、薛篤弼、劉尚清、柏文蔚、程潛、經亨頤、孔祥熙、恩克巴圖、楊庶堪、馬福祥33人為國民政府委員;孫科為行政院長、陳銘樞為副院長,張繼為立法院院長、覃振為副院長,伍朝樞為司法院院長、居正為副院長,戴季陶為考試院院長、劉蘆隱為副院長,于右任為監察院院長、丁惟汾為副院長;三、通過中央政治會議組織原則,推選蔣、汪、胡漢民三人為中央政治會議常委,輪流充當會議主席等。 1932年1月7日,汪電南京中央黨部、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請辭兩常務委員職。1月9日,新政府成立一旬,行政院長孫科表示獨力難支,是晨自南京到上海,籲請汪、蔣、胡漢民入京主持一切。1月13日,張學良電促蔣、汪、胡漢民入南京,謂:「人望不可以屢辜,時會不可以再逸」,「宜及此政本未搖,-{余}-勢猶在之際,集全黨領袖於一堂,奮其智勇,以定安攘之策,則桑榆之效,或尚可收,淪胥之禍,其猶得免。若更分崩離析,或貌合神乖,信用一失,斷難再復。」;蔣由奉化抵達杭州,1月14日在杭州對記者發表談話,稱「汪、胡如能推誠入京,-{余}-雖身在詬誶之中,為黨為國,也無不樂從其後」,「惟熟審政治之環境,以及最近之事實,實鮮-{余}-個人負責之餘地,故不得不仍以在野之身,盡個人職責」。 1月16日,陳銘樞自杭州返上海,攜蔣致汪親筆函晤汪,轉達蔣促汪赴杭州意,下午汪去杭州晤蔣,商談入南京事,1月17日蔣、汪聯電促胡漢民入北,一同入南京,共支危局,並電孫科稱:「俟展兄(胡漢民字展堂)駕至,即聯袂入京」,「關於一切大計,亦俟商得展兄同意始決定」。1月17日,胡漢民復電汪,稱血壓未退,非長期休養不可,並稱:「只須中央行責任內閣之職權,貫徹吾黨數月來共同確定之政策,而吾輩在野之身,竭誠為政府之助,則對內對外,自能發展,開一新局勢,以副國人之期望。」;張繼、張靜江赴杭州迎蔣、汪往南京。1月18日,孫科、何應欽等應蔣之召飛杭州,蔣、汪、孫科、張靜江、張繼等在西湖煙霞洞密商外交、財政、軍事要政,並決定共同入南京;胡漢民電蔣、汪,聲明暫不北入南京,稱:「望各矢忠誠,俾哲生兄等得行使責任內閣之職權,貫徹其政策。」。1月19日,汪、蔣再電促胡漢民入南京,稱:「此值國難嚴重時期,吾輩三人,與其天各一方,遇事不能即時商榷,誠不如同聚首都,隨時獻替,較於黨國有裨。」。 1月21日,蔣離開杭州赴南京,臨行對記者談稱:「-{余}-此行完全以私人資格入京贊助政府當局,絕不擔任何職務。」。1月22日,蔣、汪、孫科、張繼、李宗仁、馮玉祥等在南京勵志社開談話會,共商對日外交及財政等問題。1月23日下午,蔣、汪、孫科在南京開緊急會議,討論對日方案,至7時始散,晚上孫科及何應欽、朱培德等復在勵志社商談應付目前外交問題,政府要員連日交換意見,均趨慎重,汪、蔣咸主「先行安內,方可攘外」,蔣對陳友仁等之對日絕交主張,認為「只憑一時之快意,不顧國家永久利害」,力持不可。1月24日,蔣、汪等在南京勵志社開中政會特委會,討論對日外交問題,主張仍採妥協政策,會議認為陳友仁外交政策,基於隔閡國情,徒為孤注之一擲,決不可行,故毅然不採用,對陳之辭職,經討論決定不予挽留。1月25日,行政院長孫科在上海分電林森及蔣、汪辭職,中國國民黨中央臨時常會決議慰留,居正、張繼、張靜江等晚乘車赴上海挽留孫科。1月27日,居正、張繼、張靜江等自上海回南京,向汪、蔣報告在上海因孫科拒見,致無結果等情形,中政會決議一致慰留孫科,在孫離職期內,院務暫由副院長陳銘樞代理。 出任行政院長 從1932年1月淞滬戰役,到1935年11月中國國民黨四屆六中全會汪被刺,第二次汪蔣合為時3年10個月。 1932年1月28日,「一二八」淞滬抗戰開始,蔣主持中國國民黨臨時中政會,決議:外交部部長陳友仁辭職照准,特任羅文幹為外交部部長,接開中常會臨時會議,決議選任汪為行政院院長,任孫科為立法院院長,孫未到任以前由副院長覃振代理;汪、蔣、馮玉祥聯名電張學良、閻錫山入南京。1月29日,中國國民黨中政會決定抵抗日本,先遷政府於洛陽,免受敵艦威脅。汪在中國抗日戰爭初期抗日態度堅決,積極備戰。然而由於指揮不動蔣人馬,遂委請蔣出山指揮軍隊,自己主政。2月24日,蔣、汪、陳銘樞、羅文幹等在南京開會,討論上海局問題。4月7日,國難會議在洛陽開幕,到命會員144人,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12人,各機關團體代表700餘人,汪致開幕詞,略稱:「國難會議應討論禦侮、救災、綏靖各事宜。」。 4月8日,國難會議開第一次大會,由汪代表國民政府作關禦侮、救災、 綏靖問題之報告。4月17日晨,蔣據顏惠慶電陳國際聯盟特委會形勢,與汪在南京湯山俱樂部召羅文幹、陳銘樞、何應欽等商議對策,包括中國最低限度之讓步,「滿洲國」拒顧維鈞出關對付辦法等事項。4月20日,廣東空軍總司令張惠長抵南京,謁汪、蔣,請示擴充空軍。4月25日,羅文幹、郭泰祺偕英使藍普森晤蔣、汪談上海事。5月26日,郭泰祺昨晚到南京,是日分謁見蔣、汪、羅文幹,報告上海停戰協定簽字。5月28日,蔣、汪聯名發表通電,稱「救國必先剿共」,對於共產黨「必須以有效的方法抵制它們,必須不顧一切代價去應付它們」。5月29日,汪召羅文幹、蔣作賓及外交委員會委員商外交問題,決定外長仍由羅繼任,郭泰祺擔任駐英公使,日內赴英履任,駐日公使仍由蔣作賓回任。6月4日,財政部長宋子文電汪、蔣辭財政部長職,6月5日汪覆電慰留。6月6日,蔣、汪及其他政府要員在南京會商,決議分別覆電慰留宋子文、陳銘樞,勸「以國家大局為重,繼續負責維持」。6月9日,汪返回南京,6月10日在行政院會議上報告前赴上海挽留宋子文、陳銘樞經過,稱宋允打消辭意,陳須請假略事休養。6月12日,顧維鈞到南京,6月13日汪在南京召集各部長及顧維鈞開談話會,先由顧報告出關調查經過,然後討論外交問題及國內財政問題。6月14日,汪、羅文幹、顧維鈞等飛廬山晤蔣,商外交、財政及「剿共」事宜。 6月18日,汪、宋子文、羅文幹、顧維鈞、王樹翰、曾仲嗚、劉宗杰等自南京同飛北平,往訪國際聯盟調查團,並與張學良協議對日交涉方針。6月19日,汪、宋子文、羅文幹、顧維鈞等在北平會見國際聯盟調查團交換意見,6月20日繼續會晤,調查團對東北義勇軍及抑制日貨問頗注意,6月22日汪、羅離開北平返南京。6月25日,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開會,汪詳細報告東北情形,對日人在東省練兵窺伺關內及在東省之種侵略措置,陳述頗多,會議通過追認國民政府特派蔣光鼐為駐閩綏靖公署主任等多案。7月8日,汪邀請各地學術專家胡適、陶孟和、丁文江、蔣夢麟等32人在南京集會,討論外交、內政、建設、教育等問題,外交側重對日方針,建設側重財政,教育側重制度經費,7月13日閉會。7月17日,日軍進攻熱河,汪對日「一面抵抗,一面交涉」,一再命張學良出兵抵抗。8月6日,汪公開致電張,宣稱「毋使熱河平津為東北錦州之續」,願辭去行政院長職務來勸告張同時下野。 8月6日,汪以「外交、財政問題諸感棘手」,分別致電中執委會、林森、蔣、各院、部長,請辭行政院長職;汪致電張學良,望其辭職以謝國人,並稱:「惟兄擁兵最多,軍容最盛,而敵兵所憂,正在兄防以內,故以實力言之,以職責言之,以地理上之便利言之,抵抗敵人,兄在職一日,斷非他人所能越俎。」、「令兄未聞出一兵、放一矢,乃欲藉抵抗之名以事聚斂,自一紙宣言捍禦外侮以來,所責於財政部者,即籌五百萬……昨日則又以每月籌助熱河三百萬責之行政院……以此相要挾,誠不解是何居心。」;蔣接汪辭職電,急電懇切勸挽,內稱:「吾二人既均以共赴國難而來,現在無論有何困難,必須共負仔肩,勉度難關,決不可於國難益加嚴重之際遽萌退志,務望即日返京,照常主持院務。」;蔣電請林森慰留汪,並電何應欽、宋子文、朱培德、吳鐵城共同挽勸,蔣表示與汪共進退。8月7日,中國國民黨中執會召開臨時常務會議,討論汪辭職事,一致議決由中執會急電慰留,並派何應欽即日赴上海會同居正代表中央挽留;蔣再電何應欽、朱培德促赴上海懇切挽汪回南京,何夜車赴上海,朱8月8日晨赴上海;北平政委會開會,張學良決定辭職,張覆電汪,勸汪「以國事為重,勿輕言辭」,「本人軍、政權將分交平軍分會、政委會」,同日張並電蔣請北來主持;羅文幹呈行政院請辭司法、外交兩部長職,表示與汪同進退。8月8日,汪在上海對記者發表談話,促張學良下野,略謂:行政院院長人選,「于右任、戴傳賢均可,蔡元培來更好」,繼張者「以何應欽、朱培德為宜」,有詢以馮玉祥、閻錫山如何,汪謂不可,「將予人以口實,增加糾紛」;汪再電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堅辭行政院長職,指責張學良治下省份,國家稅收悉截留,兵額中央無權過問;張學良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行政院辭北平綏靖公署主任職;張學良覆電汪電請中央罷免本職;蔣召見武漢大學校長王世杰,囑轉電蔡元培挽勸汪回南京復職,並派武漢大學教授周鯁生代表赴上海面勸。 8月17日,汪回南京,出席中國國民黨中執委會臨時常務會議,報告辭職經過。8月21日,汪、宋子文等一行由廬山返抵南京。8月22日,中國國民黨中委談話會決定,汪暫不卸職,俟三中全會再討論,汪在南京主持中政會,由宋子文暫代行政院長。8月25日,中國國民黨中常會開會,汪主席,決議行政院長由宋子文代理。9月10日,林森由南京到上海,勸汪返回南京,9月11日蔣又派張群自漢口兼程赴上海,促汪入南京主持政務。9月12日,中國國民黨中委談話會討論中政會常委代理問題,決定不另推人,在汪未康復前,中政會改開談話會,重要議案電汪請示辦理,次要者待汪病愈返回南京補行簽署。9月18日,曾仲嗚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托,自南京赴上海轉莫干山謁見汪,商中國國民黨中政會主席問題,並促汪早日返回南京,主持中政會事宜。9月21日,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決議:准汪請假二星期,在請假期中,中政會主席由中常委輪流擔任。9月28日,內政部長黃紹竑奉蔣命赴莫干山探視汪疾,並商要政。10月5日,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決議,加推朱家驊、居正、陳果夫、葉楚傖、何應欽、賀耀組、黃慕松、朱培德為外交委員會委員,推定汪、宋子文、羅文幹、朱培德、顧孟餘等為常委。10月7日,宋子文偕褚民誼乘機飛上海徵求汪對《國際聯盟調查團報告書》意見,並促汪入南京主持中樞。10月12日,中國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決議:汪患肝硬化症,准續假三個月。汪、張互訐,結果汪宣佈辭職,10月前往歐洲。 再度下野 1932年10月21日,汪決定赴威瑪共和國就醫,行政院各部、會長集上海與汪話別,10月22日汪及家屬、秘書等7人離開上海赴歐洲。12月24日,宋子文電促在德之汪回國,稱:「現在救亡圖存,刻不容緩,吾兄假期屆滿,各方咸渴望吾兄早日回國,領導一切。」 1933年1月9日,汪在德國柏林杜平根療養院對記者稱:「中國目前不思與日本正式宣戰」,「中國今日之地位,不足向日本宣戰。」。1月12日,汪在日內瓦發表宣言,略稱:「中國對於暴日侵略,確立交涉及抵抗並行之方針」,「中國始終信任國聯,聽候解決,此為交涉之本旨也。惟在此期間,日本侵略不已,中國為領土主權人民生命財產計,斷難坐受其侵凌,不能不奮起而為正當防衛,此為抵抗之本旨也。」。由於民眾的呼聲,蔣請汪回國主持抗日戰爭。汪要求張學良先辭職,蔣說服張學良去歐洲考察。3月17日,汪由德國返國抵達上海,同日宋電中央及各部、會停止代理行政院院長職。3月22日,中國國民黨中政會通過設立救國飛機捐款籌辦委員會,朱培德、朱家驊等20餘人為委員,汪任主席。3月25日,孫科、顧孟餘到上海敦勸汪復行政院長職,汪允入南京商量,當晚汪偕孫赴南京。3月26日,蔣上午返抵南京,下午與汪商談今後內政、對日方針,並敦勸汪復職。3月27日,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舉行重要會議,蔣、汪、林森、居正、于右任、宋子文、戴季陶、孫科、陳果夫、葉楚傖、李烈鈞等30餘人出席,蔣報告華北軍事情況,于右任、孫科提統一全國軍事案,李烈鈞提建設國防與改革內政案,因李案着重於開放政權與集中全國力量禦侮,以事關重大,決定交中常會「從長縝密討論」。 行政院長復職 1933年3月29日,蔣返回南京後與汪密商對日方針與「剿匪」問題,確定汪復職主持對日交涉,蔣負責全力「剿匪」,是日召開中國民黨中政會議,蔣、汪、林森、于右任、戴季陶、孫科等50餘人出席,汪表示復行政院長職,翌日汪向中常會銷假到院視事。此後汪主張對日和平交涉,得到蔣的支持。5月23日,何應欽、黃郛、黃紹竑聯電蔣、汪報告與日方商談停戰情況及其條件,認為:「熟權利害輕重,與其放棄平、津,使傀儡資以組織偽政府,陷華北於萬劫不復,何若協商停戰,保全華北,徐圖休養生息,以固黨國之根基,較為利多害少。」,汪即覆電表示支持。5月24日,國民政再次召開國防會議討論停戰談判問題,決議要點為:「與對方商洽停戰,以不用文字規定為原則,如萬不得已,只可作為軍事協定,不涉政治,其條件需經中央核准。」,汪將此內容電告何應欽、黃郛,並說明:「此為中央自負責任。」。5月29日晚,黃紹竑抵廬山,即向蔣、汪等人詳細報告華北軍事情況及北平軍分會與日方交涉停戰所作處置,蔣、汪贊同華北當局所作決定。5月31日,中日簽訂《塘沽協定》,11時10分中國代表在一字不改下正式簽署。何應欽與日軍代表岡村寧次在天津塘沽舉行會談,共同簽訂《塘沽協定》,引發當世對汪與何應欽所签订的是“賣國協定”的譴責。8月1日,汪、孫科、顧孟餘、陳紹寬、朱家驊、曾仲鳴等自廬山返抵南京,汪在中國國民黨臨時中政會報告廬山會議經過。8月7日,蔣、汪聯名電馮玉祥,促其離開察哈爾入南京,以便宋哲元「得以自由接收察省一切軍政」,8月9日馮覆電拒絕。8月11日,汪偕鐵道部長曾仲鳴到廬山,與蔣、黃郛等商談華北戰區善後、軍隊整編及結束察事等問題,8月14日返南京。10月1日,汪在上海晤黃郛,促其北返,黃允即日程,並電告蔣介石,當晚汪、黃離開上海往南京。10月4日,全國經濟委員會通告成立,汪、孫科、宋子文就常委職。10月14日,汪偕曾仲鳴、唐有壬赴廬山與蔣商宋子文辭職及「剿匪」軍費、福建政局等問題,翌日離開廬山回南京。 1934年4月11日,蔣、汪和黃郛等在南昌商議華北問題及對日外交方針。 1935年1月21日,黃郛向林森報告華北政務,汪偕同黃郛到軍校見蔣,1月24日汪、黃復同赴軍校見,晤談甚久。1月22日,日本外務大臣廣田弘毅表示對中國「不威脅、不侵略」的政策,汪認為有談判的空間。7月2日,汪因肝病在上海入諾爾醫院治療,行政院務由副院長孔祥熙暫代。但由於國民黨主戰派的反對,汪於8月8日表示辭職。8月14日,蔣由成都飛抵廬山,電汪往晤,汪遲遲未應。8月15日,中國國民黨中常會議決慰留汪,通過「嚴懲共黨反復」案,凡共黨「自首」或「自新」而復參加共產黨者,一律槍決,或酌處無期徒刑。8月17日,蔣派張群攜親筆函飛青島,促請汪早日返南京,主持政務,汪允即返。8月19日,蔣自廬山飛往南京,張群往見,報告赴青島挽汪經過;汪自青島飛上海。8月21日,汪自上海到南京,與蔣、黃郛會晤,蔣力勸復職,汪表同意。8月22日,中國國民黨中常會在南京開會,汪、蔣均出席,討論汪辭職行政院長及兼外交部長案,決議慰留,下午1時許行政院秘書長褚民誼以汪允復任事通知各部、會。8月23日,汪通電復職:卧病月餘,一再具呈中央,懇請辭職,未蒙允准,茲遵照中常會決議,於本日銷假回院視事;蔣以汪已復職,離開南京飛成都。10月15日,蔣與汪在南京晤談中央最近政情。10月16日,日本貴族院議員坂西中將至南京訪汪。 遇刺与出国疗养 1935年11月1日上午,中國國民黨第四屆中央執行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在南京開幕,汪主席致開幕詞後,在會場外攝影時。会议结束后9:35,刺客孙鳳鸣一边高呼“打倒卖国贼”,一边向汪连开3枪。汪被槍傷左頰、左臂及背肋三處,刺客晨光通訊社記者孫鳳鳴亦被衛士擊中,當場被捕,次晨孫傷重在南京中央醫院斃命。 11月6日,行政院決議,以汪因傷不能執行職務,由副院長孔祥熙依法代理行政院院長,外交部部務由政務次長徐謨代拆代行。12月1日,汪電國民政府辭行政院長及外交部長兼職。五届一中全会上,汪升任为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被救後,1936年2月19日,汪前往法国療養枪伤;枪伤以后,汪背部伤痛定期发作,每次发作时疼痛难熬。後來執行對日妥協政策的外交部常務次長唐有壬又遭暗殺。 蔣在西安事變之後加強抗日而減緩內戰,聲望大增,并受到苏共及中共支持。1937年1月12日,中國國民黨中政會主席汪回國,抵香港發表談話稱:「西安事變善後,楊虎城自應聽命中央。」1月14日,汪精衛乘德輪抵上海。1月18日,汪在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紀念周演說稱,對外願本兩利原則與任何國家攜手,對內不得有兩種政府與軍隊。1月22日,汪廣播講演《怎樣救亡圖存》,謂「不特中國目前實行共產可以亡國,即使接近共匪,受其操縱,也足以引起大亂,而至於亡」。1月24日,汪與蔣在溪口商談外交與內政方針,議定中國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於2月15日如期舉行。2月15日,日本駐華大使首次訪問中國國民黨中政會主席汪,談三中全會情形。 晚年經歷 抗日戰爭与“和平運動”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全面抗戰開始。汪任國防最高會議副主席、國民黨副總裁,地位僅次於蔣中正。一天,汪在重慶上清寺的官邸宴客,吳稚暉突然向汪下跪,十分激動地說:「救救中國吧!懸崖勒馬,能救中國的也只有你了,怎樣去結束這不利的戰事,你有你對黨國的責任,不應為了一己求自全自保之私,再這樣袖手旁觀下去!」汪不知所措,離座對跪,彼此握手欷歔。 此后汪开始主張对日本親善,主張「和平運動」,主要的論點為: (一)中國不可能打贏這場戰爭,在徹底失敗之前以談判實現和平將更為有利; (二)他曾和蔣有過談判經驗,因此認為蔣是不可信任的人; (三)他關心日占區人民的利益,認為日占區需要照料; (四)根據汪的助手周佛海说,如果蔣贏得了這場戰爭,那麼汪和日本的協定自然被取消,如果蔣不能獲勝,那麼協定還可以限制日本的行為。 1938年8、9月間,周佛海的代表梅思平與日本首相近衛文麿的代表在英屬香港談判,日方提出「不要領土、不要賠款,兩年內撤軍」,支持汪的和平運動。 11月3日,日本首相近衛文麿宣佈了一項包含了六原則的“亞洲新秩序”聲明:(1)東亞的永久和平;(2)善鄰友好和國際正義;(3)聯合防共;(4)經濟合作;(5)創建新文化;(6)世界和平。12月22日,日本首相近衛文麿發表了第三次對華聲明,表示以下幾個條件的基礎上和一個新的中國政權調整中日關係:(1)親善友好:日本對中國不要求領土、不要求賠款、歸還外國租界、撤銷治外法權;(2)按照軸心國之間,反共產國際協定之同樣的精神,共同防共;(3)經濟合作,日本一方絕無壟斷中國經濟的意圖。 12月19日,汪向國民政府申請護照,借道雲南前往法屬印度支那,主張與日軍媾和。蔣發電報給香港《大公報》張季鸞,希望輿論對汪寬留餘地。汪響應近衛聲明,離開重庆出走至法屬印度支那東京保護國河內,發表艷電,主張中止抗戰。12月29日,汪發出《致中央常務委員會國防最高會議書》和電報(29日電報代碼為「艷」字),是為「艷電」,電文稱:日本「對於中國無領土之要求」、「尊重中國之主權」,能使中國「完成其獨立」,以「互相善鄰友好、共同防共和經濟合作」三原則,「與日本政府交換誠意,以期恢復和平」。這樣做「不但北方各省可以保全,即抗戰以來淪陷各地亦可收復,而主權及行政之獨立完整,亦得以保持」。蔣回重慶,嚴詞駁斥汪電。然而由於近衛內閣數天後(1939年1月4日)突然辭職,以及雲南軍閥龍雲并未支持汪,和平運動失败。部份史料與說法指出,汪出走河內,與日本人和談,此事是由蔣策劃(戴笠與汪兆銘國民政府之間的緊密連繫,也被當成這個說法的重要旁證之一)。這個說法,主要來自汪的幕僚胡蘭成,以及馮玉祥。 1939年1月1日,国民党中央执委会临时会议一致决议,开除汪的国民党党籍和一切公职。会议通过的决议文如下: 3月,汪和他身邊的重要幹部在河內多次遭到蒋派人刺殺,由于刺客误把曾仲鸣当作汪杀死,汪才躲过一劫。日本方面得知这一情况后派大佐和议员犬养健前往河内將汪營救,5月8日汪抵上海,在江湾土肥原公馆与影佐祯昭和犬养健会谈。5月31日,汪率周佛海、梅思平、高宗武、董道宁、周隆庠等十一人,乘日本海军飞机,在矢野征记、影佐祯昭、犬养健、等陪同下,由上海飞抵东京。日本陆军省和参谋部联席会议为此于6月5日作出决定要求汪在建立中央政府时,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华民国维新政府政权合作,其政府组成及地方自治,不得违反日本的既定方针。汪欲召开国民党大会不得在南京举行。采用青天白日满地红旗须在旗的上方加上一个三角形黄布片,上书“和平反共救国”字样。汪政府应以日、满、华睦邻结合为指导方针。6月6日,日本内阁五相会议制定《建立新中央政府的方针》。 6月8日,国民政府宣布通缉汪,颁令如下: 6月10日至18日,汪分别会见日本首相平沼騏一郎,陆军大臣板垣征四郎、海军大臣米内光政、大藏大臣、外务大臣有田八郎、枢密院议长前首相近衛文麿。其中在与板垣征四郎交涉中,板垣征四郎毫无退让,使与会的影佐祯昭适时对其恫吓,汪因此倍感沮丧,后不得不妥协。6月24日,汪离开日本后抵达天津,27日抵达北京会见华北日军司令官杉山元,后与临时政府王克敏会面。6月28日,汪由天津回到上海,次日,与维新政府行政院长梁鸿志、内务部长陈群、绥靖部长任援道会谈,双方在政府合并问题上矛盾重重。7月5日,汪与梁鸿志在南京进行第二次会谈,汪通过拉拢陈群与任援道,许诺成立中央政府后二人可官任原职,从而分化了维新政府,使二人转而支持自己。7月11日,梁鸿志、王克敏在青岛大陆饭店接见新闻记者团时分别表示对汪“全力协助之重大意志”。三方就“反蒋、反共、亲日”达成一致。虽然,三方会谈取得进展,但是日本海军特务机关首席武官中将对此却有悲观看法,“最近汪兆铭的活动终于使一般民众失去了对他的信任,失望和怀疑正在深刻化。一般民众对汪派已经失去了信任,所以由衷欢迎和平的人一个也没有。”他还指责汪说:“最近汪派的活动,事实上不仅不能促进全国的和平,而且正在和平运动各派内部制造分裂。” 国民党“六大” 1939年9月28日至30日,汪以中国国民党的旗号,在上海极司菲尔路76号祕密召开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29日上午第一次大会,周佛海主持通过整理党务案,主要内容包括:修改党章、废除总裁制、设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一人。29日下午第二次大会,汪担任会议主席,通过:修订国民党政纲案、决定以反共为国民党基本政策案、根本调整中日关系并尽速恢复邦交案、授权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指派中央执、监委员,连同党外人士,组织伪中央政治委员会案、尽速召集国民大会实施宪政案等。 30日上午第三次大会,选举中央执、监委员,并通过大会宣言。大会宣言着力对中国共产黨进行了批判,认为中共“假借抗战,以削弱国民政府之力量,使之继续不断丧师失地,以促成其崩溃之势,假借抗战,以实行愚民政策,剥夺所谓知识阶级之一切自由,使全国陷于精神破产,不识不知随而盲动;假借抗战,以扩大边区政府之势力,谋于相当时机取国民政府而代之,夷中华民国为中华苏维埃,使永为苏联之附庸;假借抗战……使中、日兵连祸结,苏联得安坐而乘其敝。” 认为蒋“所可怪者,蒋同志阳则受其(指中国共产党)拥护,阴则供其利用……当此国家存亡系于一发之际,置一切同志之忠言于不听,惟共匪之所左右,一切同志不见容于共匪者,即不见容于蒋同志。驯至关系国家存亡之和战问题,不取决于大会所明示之方针,不取决于同志之建议,而取决于共匪之颐指气使,以是之故,使和平运动横受挫折,战争依然继续。” 大会决议解除蒋总裁一职。会议中,一些与会代表蔡洪田、汪曼云、沈尔乔、王敏中、章正范、戴策等在看到职员名单中有卢英的名字,认为该人是汉奸,要求与汪见面。周佛海代为接见,表示卢英是否是汉奸后世自有定论,但其为汪在上海的人身安全出力甚多,不应因此排除在外。其他诸如温宗尧、陈群、任援道等人亦被认为是汉奸,引发会场骚动。李士群亲自带枪与荷枪实弹的士兵入场对有异议的人进行威胁,场面一度十分尴尬。汪圆场表示有意见的代表可在会后和他个人交流。在闭幕词中,汪说:“外面有人对我们造谣污蔑,说我们是日本人的傀儡,请大家看看,我们今天会场里有没有日本人” 。 9月1日,在汪《致海内外诸同志通电》中说:“综括宣言所示,非根绝赤祸,无以维持国内和平;非与日本协力,无以维持东亚之和平;非与各国增进友谊,无以维持东亚之和平。……惟有一比较简易可行之方法,如前方之武装同志能揭示和平、反共、建国之主张,则既可保其原有之兵力与未失之土地,又可外与吾人之和平运动相呼应,内以促独裁势力与共产势力之没落,为效之捷,莫逾于此。” 对日谈判 1939年11月1日,汪派周佛海为首席代表,协同梅思平、高宗武、陶希圣、周隆庠等人在上海虹口六三花园(后改为愚园路一一三六弄六十号)与日本人会谈,林柏生、陈公博后来参加,汪本人没有出席。日本方面首席代表为影佐祯昭,其他人包括犬养健、、、、矢野征记、清水董三等人。会议开始前,日本兴亚院在内政、军事、经济等方面已经为会议定下了极为苛刻的条件。 第一次会议上,日方提出《日华新关系调整方針》。会谈中,日方要求新政权承认满洲国,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基层设置政治顾问、技术顾问和职员,由日本人担任;在自然科学技术、财政、经济方面,中央政府聘请日本专家当顾问,其直属机关任用日本教授、教官、关税官吏及技术员等,在地方政府设置与日本军队协商事项的交涉专员,在必要的地区的军队中配备日本军事专家,关税收入、统税、盐税等以“保管”和“战争中的特殊情况”为名控制在日方手上,部分要分给蒙疆和华北,日方以“最大的诚意” 借款4000万元给汪政府,拒绝汪开放长江、使用京沪铁路的要求。汪方代表表示应坚持近卫声明、1938年11月上海会谈记录,1939年6月东京会谈约言为讨论基础,不应超出这三者。会议关键为1938年11月上海会谈记录,汪出走重庆就是根据其中达成的协议,他认为日本方面一定会遵守其中的承诺。但是日方认为该文件由两名陆军军官签署,对日本政府没有约束力。日方遵循的是10天后11月30日御前会议出爐的《日华新关系调整方針》,而该方针则大大超出了上海会谈的条件。 会后,汪听取了与会人员的报告,看过《要纲》后流着泪对陈璧君说“日本如能征服中国,就来征服好了。他们征服不了中国,要我签一个字在他的计划上面,这种文件说不上什么卖国契。中国不是我卖得了的。我若签字,就不过是我的卖身契吧。”他还給影佐写了一封信:“尊函及日华关系调整拟定方案已收到。似与近卫声明宗旨有相当差异,颇以为憾。但对以此拟定方案为基础进行谈判,则无异议。谈判委员则任命周佛海为主任,梅思平、高宗武、陶希圣、周隆庠为委员。希肝胆相照,和睦相处,以审议东亚问题。”1940年1月,陶希圣与高宗武脱离汪组织,在香港联名揭发“汪日密约”,国史称高陶事件。 建立汪精衛國民政府 1940年3月30日在南京與日本合作建立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汪精衛國民政府,取消華北的王克敏和長江下游的梁鴻志政權。汪本人出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行政院院長、国民政府主席、國防最高會議主席及中华民国特级上将。 11月29日,汪就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重慶国民政府颁布《懸賞通緝汪精衛即汪兆銘令》: 1941年5月,在南京成立了清乡委员会,汪亲自兼任委员长。 1943年汪曾經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名義,參與由日本主導的大東亞會議。当年4月,汪在李士群安排下于南京汪公馆与新四军政委兼中共华中局书记饶漱石派遣的中共代表潘汉年会面。汪向潘汉年表达了请求共产党参与其政府治下的议会政治,表示共产党不应该和独裁的蒋介石联合,但是潘汉年断然拒绝之。 病逝 1943年年底,汪的健康惡化,1944年3月赴日治療。11月10日於日本名古屋帝國大學醫院去世。11月23日遵其遺願,歸葬國民黨總理孫中山之側,南京中山陵西南的梅花山。 汪雖為病死,但死因有不同的說法:一說10年前汪被铁血锄奸团成員刺杀受伤,子弹深陷體內,無法取出,铅毒逐漸扩散,終至藥石罔效;不過張學良之調查則指出,當時所使用之子彈為鋼彈而非鉛彈。日本作家上坂冬子訪問汪氏子女後写的書支持病死之說。一說是其妻陈璧君誤信西醫才造成汪兆銘病死。另一說則是汪遭日本軍下毒謀殺,但被汪長女汪文惺、女婿何文傑斷然否認;何文傑表示汪患的是“多發性脊骨瘤腫”。 墓地 日本投降後,1946年1月21日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上將奉令將汪墓炸毀,在其原址改建為亭子(今觀梅軒);打开棺木時,见汪的遺体上覆盖著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身穿南京政府的文官礼服,头戴礼帽。由于使用过防腐剂,遺体尚未腐烂。其後汪的遺體被送往清凉山火葬场火化,骨灰被抛到长江裡。日後在日本東京高圓寺的宗泰院附近另立一塚,據傳以原汪墓碎片葬之。1994年,原汪墓所在的梅花山顶放置一座汪跪像,因被游客吐痰便溺污秽不堪,于1997年被移走。另外2004年11月8日上午在紹興市市區挖出一個汪跪像,上刻有「汪逆精衛」四字。 評價 正面评价 美國斯坦福大學歷史教授、中日戰爭史專家約翰·亨特·博伊爾(John Hunter Boyle)在《中日戰爭時期通敵內幕》一書中稱:汪精衛國民政府和維希法國相似,“當他們認為德意日軸心國會取得勝利時,他們設法為自己的國家在『新秩序』中取得一席較為有利的地位。當戰爭勝利誰屬已經沒有把握的時候,他采取哄騙、拖延的辦法來避開日本的勒索,並且多少為自己的管轄區保持一些自治的模樣。”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走投無路的日本人不得不對汪政權的勢力重視起來,“汪就越來越有可能為同胞爭取到生存保障,拖延敵軍進攻。在享有中國物產和資源方面同日本人競爭。在汪看來,簽訂一些協定和條約,都是一種競爭的方法。一旦戰爭結束,假如同盟國獲勝,反正這些條約也不過是一堆廢紙而已。”“汪出走時留函給蔣說:從此以後他要挑起較重的擔子,讓蔣挑較輕的。究竟這封信有沒有感動過蔣則很難說,但是汪在此後六年的余生裏,的確是挑起了很重的擔子,這一點是十分明顯的。” 抗日名將李宗仁在《李宗仁回憶錄》稱:“但是我们也应该说一句公道话,便是汪兆铭当了汉奸,却没有做积极破坏抗战的勾当。例如汪氏投敌后,以前与汪氏渊源最深的国军将领,如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和第五战区内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黄琪翔,都是抗战阵营中的柱石。然终汪之世,未尝作片纸只字向张、黄等招降。足见大义所在,纵是卖国贼也颇觉不为已甚,而自我抑制。”。 抗日名將張發奎曾經負責接收廣東地區,他說:我沒有聽到廣州民眾對汪偽政府的抱怨或抨擊,也沒有廣州民眾對偽政府懷抱惡感的印象。……無論廣州抑或上海,這些偽府政要都是汪精衛的追隨者,他們鼓吹所謂的“和平”,其叛國理由就是“中國打不過日本”,汪精衛組織就是基於這一理念。事實上,日本人並不是平等對待他們,他們充當了傀儡。然而他們宣稱,即使他們僅僅是傀儡,也要為老百姓爭回一點權益。我沒有見到偽府在廣東壓迫民眾的任何證據。 近年伴隨兩岸政治情況的逐步緩和,若干史學家即進入對汪的研究領域當中,並將其著述付梓,例如:王克文的《汪精衛·國民黨·南京政權》、許育銘的《汪兆銘與國民政府:1931年至1936年對日問題下的政治變動》、李志毓的《驚弦:汪精衛的政治生涯》。於文學研究中,知名漢學家葉嘉瑩則是講有影音記錄——「汪精衛詩詞之中的『精衛情結』」。另外,中國大陸之業餘歷史愛好者林思雲,亦以《真實的汪精衛》一書,發表若干翻案論述。 史學界余英時(2012:28)認為「汪精衛在本質上應該是一位詩人,不幸這位詩人一開始便走上『烈士』的道路,因而終生陷進了權力的世界」。古典文學界葉嘉瑩(2012:31)則認為「讀汪氏之作,令我深感他的詩詞之佳處乃竟與我的論詩之說頗相契合。至於他在詩篇中所表現的,和在生活中所實踐的究竟是什麼?則私意以為應該乃是他終生不得解脫的一種『精衛情結』」。 负面评价 作家老舍在《四世同堂》第56章时,评论道:“他的投降,即使无碍于抗战,也足以教全世界怀疑中国人,轻看中国人。……(他)比敌人还更可恨”。重慶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曾于1946年炸毁位于南京梅花山的汪墓,取出汪精卫遗体重新火化并使用鼓风机吹散其骨灰。 1940年1月,汪精衛集團與日本秘密簽訂旨在出賣民族利益的《日支新關係調整綱要》一事被揭露後,中共中央於1月28日發出由毛澤東起草的《克服投降危險,力爭時局好轉》的黨內指示,要求擴大反對汪精衛賣國協定的宣傳,指示各地應普遍舉行民眾大會,要掀起全國反投降、反漢奸、反磨擦的熱潮。延安民眾聲討汪精衛大會於2月1日召開,毛澤東出席大會並發表題為《相持階段中的形勢與任務》的演說,評論汪為“賣國賊”和“中國親日派大資產階級的政治代表”。 美國斯坦福大學歷史教授約翰·亨特·博伊爾在《中日戰爭時期通敵內幕》一書中又稱:“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汪实际上用他自己巨大的名望和威信(以及他的改组国民政府并不怎么高的威信)去帮助日本最坚决的大陆扩张主义者的“分治合作”计划。这个计划同有些人所说的话完全是两回事。他们硬说:日本由于中国的孱弱和不团结而苦恼,他希望有一个强大、统一的中国,能够抵抗外国的侵略,特别是抵抗苏联和英国的侵略。这个计划是如此藐视中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以致只要汪默认了它,他的政权就注定了非失败不可。这个计划使汪所许下的“复兴中国”的诺言成为荒诞不经的假话。为汪辩护的人声称:汪和他的同事们并没有真正替日本计划卖力气,他们只不过是骗骗日本人,使日本人相信他们是在卖力干而已。他们可能没有说错,事实也许真是那样。但这丝毫也不能够削弱对方反驳他们的理由,那就是说:凭汪在中国的显赫地位,哪怕他只是曖昧地支持了日本,就一定会使他本国人民陷于不和与混乱。” 後來擔任中華民國代總統的李宗仁在《李宗仁回忆录》回忆:“汪兆铭的为人,堂堂一表,满腹诗书。言谈举止,风度翩翩,使人相对,如坐春风之中。初与接触,多为折服,故颇能号召一部分青年。然汪氏黔驴之技,亦止此而已。其真正的个性,则是热衷名利,领袖欲极强,遇事又躁急冲动。欲达目的,既不择手段,也不顾信义。每临大事,复举棋不稳,心志不定。此种心神,常在会议席上充分表现。汪氏每次主持重要会议时,神志多不安定,周身摆动,两手搓个不停,一反其平时雍容和穆的风度。再者,汪的处人,亦极虚伪。凡汪氏所不喜的人赴其寓所访问,汪氏亦均屈尊接见,娓娓倾谈,状至亲晤。然客甫出门,汪便立现不愉之色,顿足唾弃。转瞬之间,态度判若两人,凡此均足以表示汪的为人”。“所以吴敬恒曾骂汪是“伪君子”和“花瓶”,足见许多老同志也认为他不能负实际责任。总理在世时,汪总是受命出使四方,从未负过党政专责。但是汪氏却是个心比天高、热衷权利的人,中山逝世后,汪氏一意左倾,与蒋中正互为表里,不择手段地揽权夺位。谁知他的合作者蒋氏,也是个热衷权力不择手段的人。他二人各取得党权、军权之后,竟又短兵相接,火并起来,经历多次,汪氏自知非蒋的敌手。故此次我们诚心诚意地请他留在南京主持党政,他总以为沪、宁一带是蒋的老巢,上山则见虎,下泽则见蛇,断非彼久恋之乡。他如要掌握党政,必须回广东另起炉灶。这便是汪氏的基本观念,也是嗣后宁、汉不能合流的基本原因”。 抗日名將張發奎在《张发奎口述自传》一书中又说:“对于那些为他牺牲与战斗的军人的态度,显露了汪精卫的软弱无能。我常常对他说,第四军是为他打仗的,他应该照顾第四军。‘可是,作为行政院长,他不敢对蒋先生进言。每逢出现议题,他总是要看蒋先生的脸色,他本身沒有主意。他一阔就变脸,变得官气十足,忘了他从前的理想。’”“置个人仇恨于国家利益之上是错误的。很明显,汪精卫对蒋的仇恨,甚至更重要的——他妻子对蒋先生的仇恨(陈璧君始终怀疑蒋介石是1935年刺汪案的主谋),已经放在民族大义之上了。” 1939年1月1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发表元旦讲话指出:“偷生怕死,卖国求荣就是汉奸。这种人虽然暂时保了性命,得了小小利益,但是遗臭万年,上辱没了祖先,下贻害到子孙。一到敌人用不着汉奸的时候,仍旧免不了送命,或者精神受到了惩罚,天天在苦痛之中,永远作不得人。明末的吴三桂,就是一个例子。”9月18日,林森再次强调:“对于汉奸傀儡通敌卖国所煽动的亡国灭种的假和平运动,必须加以严厉的打击和制裁。决不能容许敌伪们曲解总理遗教,散布妥协投降的谬论,来摇惑人心,阻挠抗战。”1940年3月,汪精卫抛出“和平建国宣言”,表示要和重庆国民政府“共谋和平方案”的当天,林森立即发表讲话回击说:“敌人的侵略一天不止,我们的抗战也就一天不止,这当中没有丝毫徘徊余地……我们国家的独立与自由,一天不能获到,我们将要继续奋斗一天……只有抗战到底,才算是总理的信徒。”3月30日,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发表广播讲话《痛斥汪逆伪组织》,“希望全国军队和人民,无论南北东西,都要各尽各的本能,各守各的岗位,齐心协力,团结精神,坚持抗战立场,肃清汉奸。”“迅速恢复失地,拯救沦陷区内的人民,打破敌国军阀的阴谋……维护世界人类正义与和平”。 1939年10月1日,蒋接见中外记者,指出,“汪逆卖身降敌,罪恶昭著,根本上已自绝于中华民国全国国民,对此汉奸罪犯,人人得起而诛之,汪逆所召集之会议,国民皆知为汉奸卖国之会议,其参加之每一份子,国人尽知为卖国之汉奸,问题已远超过于党的纪律规章之外,故中国国民党不必再有如何声明”,并表示“在敌军压境战斗剧烈时,公然响应敌人所谓建立东亚新秩序,意图并吞中国之声明,此为何种之行为?奔走敌京,勾结敌军,唆使敌人加紧侵略,屠杀同胞,此为何种之行为?在敌军司令部内广播演讲,污辱我国军,诬蔑我同胞,对于我正在战斗之将士,劝诱其局部停战,此又为何种之行为?君等试思,任何国家政府,对此等奸逆,应作如何处置,中国国民党负有革命救国之责任,对于如此罪恶昭著之汉奸国贼,如予以宽纵,则将何以对总理,何以对先烈,何以对主义,何以对国民,更何以尽领导革命之天职?如此在本党岂不蒙熏莸同器之讥,而纲纪荡然,廉耻道丧,又将何以立国乎?一言以蔽之,海可枯,石可烂,而对于引狼入室为虎作伥之汉奸汪逆,则永无宽恕赦免之理”。 1940年1月,陶希圣与高宗武脱离汪精卫国民政府,高宗武托杜月笙将《汪日密约》呈送蒋介石。蒋于1月13日写道:“吾不知汪逆卖国之实情,竟至如此也!彼对国土与主权之丧失,毫不关心,而惟以关税存款与组织伪政府之预付金四千万元是争,是诚狗彘不如矣。”蒋看到杜月笙送来的密约文件后,立即指示中央通讯社社长萧同兹专程由重庆飞往香港,亲自指挥发稿事宜。1月22日,《日支新关系调整要纲》,即“汪日密约”,在香港、重庆、昆明、上海及国内外各地同时见报,是为“高陶事件”。香港《大公报》1月22日的头条为:“高宗武陶希圣携港发表汪-{兆}--{铭}-卖国条件全文。集日阀多年梦想之大成!极中外历史卖国之罪恶!从现在卖到将来从物资卖到思想”。2月24日,蒋发表关于日汪协议之告全国军民书及告友邦人士书。在告全国军民书中,蒋指出:“近日中外各报所披露的汪逆卖国文件,有「日汪」在上海签定,而由犬养健携回东京的「日支新关系调整要纲」,以及汪逆向敌方提出成立伪政府的必具条件,和敌方的答复。这几个文件全国同胞批阅之后,对敌阀与汪逆的阴谋诡计,必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了。……我们可以察知敌国在一月初所谓「兴亚院」开会讨论的内幕,我们更可以由此认识汪逆是不惜将整个国家和世代子孙的生命奉送给敌国。…所谓「善邻友好」就是「日支合并」,所谓「共同防共」就是「永远驻防」,所谓「经济提携」就是「经济独霸」……。这个敌伪协议,比之二十一条凶恶十倍,比之亡韩手段更加毒辣。我敢相信稍有血气稍有灵性的黄帝子孙中华国民,读了这一文件,一定发指眦裂。……” 为免南洋华侨受汪精卫求和主张而影响抗战信念,1939年8月28日,陈嘉庚以南侨总会的名义发表《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通告第二一号——为揭发国贼汪精卫之罪恶请侨胞毋为妖言所惑事》,强调“汪贼卖国求荣,早为天下共弃,我侨捐资救难,不达最后胜利不止,当不为妖言所迷惑也。辨奸讨逆,亦为天职,输财救国,勿止中途,不厚望焉”。 妻子辯護 在汪死後,其妻陳璧君在法庭上為汪的責任與行為辯護:「日寇侵略,中央政府領導無力護民,國土淪喪,人民遭殃,而被迫每日生存於鐵蹄下,這是蔣-{中}--{正}-的責任,還是汪先生的責任?說汪先生賣國?有那一吋國土是汪先生賣去日寇的?反而重慶統治下的地區,汪先生從未向一將一兵招降。南京統治下的地區,是日本人的佔領區,並無寸土是汪先生斷送的,相反汪先生以身犯險,忍辱負重,在敵前為國民生存謀福祉,每天生活在敵人槍口下,這有什麼國可賣?汪先生創導和平運動,赤手與日本人往還。收回淪陷區,如今完璧歸還國家,不但無罪而且有功。」 子女 汪精衛家族光緒末由廣州天官里遷至附近的豪賢街(舊亦名濠弦街,今廣州豪賢路),汪与陈璧君育有六名子女,一名夭折,五名存世: 父母:汪琡、吴氏。 叔:汪瑔。 兄:長兄汪兆鏞(同父異母)、二兄汪兆鋐、三兄汪兆鈞 姊:汪兆娥
環較小的環烷烴(尤其是環丙烷)受角張力(ring strain)影響(見拜耳张力学说),穩定性較低。雖然沒允許亲电加成反应反應的不飽和雙鍵,但反應和烯烴相似,因為它們能透過開環或斷環進行亲核取代反应。 環烷烴可由氫化從狄耳士-阿德爾反應制得的同碳原子數環烯烴製得。 常用的環烷烴 甲基環己烷 - 現今修正液的主要溶劑,毒性比早期使用的1,1,1-三氯乙烷為低,亦不會破壞臭氧層。 參見 烷 環烯烴 環炔烴 空间位阻 注釋 參考資料 Organic Chemistry IUPAC Nomenclature. Rule A-23. Hydrogenated Compounds from Fused Polycyclic Hydrocarbons http://www.acdlabs.com/iupac/nomenclature/79/r79_73.htm Organic Chemistry IUPAC Nomenclature.Rule A-31. Bridged
Compounds from Fused Polycyclic Hydrocarbons http://www.acdlabs.com/iupac/nomenclature/79/r79_73.htm Organic Chemistry IUPAC Nomenclature.Rule A-31. Bridged Hydrocarbons: Bicyclic Systems. http://www.acdlabs.com/iupac/nomenclature/79/r79_163.htm Organic Chemistry IUPAC Nomenclature.Rules A-41, A-42: Spiro Hydrocarbons http://www.acdlabs.com/iupac/nomenclature/79/r79_196.htm Organic Chemistry IUPAC Nomenclature.Rules A-51, A-52, A-53, A-54:Hydrocarbon Ring Assemblies http://www.acdlabs.com/iupac/nomenclature/79/r79_158.htm 外部連結 "Cycloalkanes" at the online
气候 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雨季,其中最潮湿的为1月份,帕皮提录得340mm的雨量,最干燥的是8月份,仅有48mm降水量。平均温度随季节变化波动于21度-31度之间。录得的最低温和最高温分别是16度和34度。 人口 华人习惯上称之为“-{大溪地}-”,是一个三元文明汇聚交融之地。 法语是大溪地岛上唯一官方语言,但当地语言大溪地语(Reo Tahiti)却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语言。大溪地约有3万5千华人,约占人口的12%,华侨经济约占当地85%以上。 經濟 经济以农业为主,主产椰油、蔗糖、香草、磷灰石、水果、珍珠贝等。本世纪初开始发展旅游业和小型工业。當地的塔希提珍珠尤其出名,已經出口到日本、歐洲和美國等地。 教育 大溪地島上有法屬波利尼西亞大學,該大學成立於1987年,大約有3000名在讀學生。此外的教育機構就是中學拉梅奈學院(Collège La Mennais)。 知名人士 香港歌手和演员官恩娜就是在这里出生的。 萨姆尔·瓦利斯(Samuel Wallis),一位英国船长,于1767年6月18日上岛,被认为是第一个登上大溪地的欧洲人。
地理 塔希提是法属波利尼西亚中最高最大的岛屿。它座落于夏威夷的南方4400公里,距离智利以西7900公里,距离澳大利亚以东5700公里。 这座岛屿的面积为1045平方公里,最高峰奧羅赫納山(Mou'a 'Orohena)有2241米高。 气候 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雨季,其中最潮湿的为1月份,帕皮提录得340mm的雨量,最干燥的是8月份,仅有48mm降水量。平均温度随季节变化波动于21度-31度之间。录得的最低温和最高温分别是16度和34度。 人口 华人习惯上称之为“-{大溪地}-”,是一个三元文明汇聚交融之地。 法语是大溪地岛上唯一官方语言,但当地语言大溪地语(Reo Tahiti)却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语言。大溪地约有3万5千华人,约占人口的12%,华侨经济约占当地85%以上。 經濟 经济以农业为主,主产椰油、蔗糖、香草、磷灰石、水果、珍珠贝等。本世纪初开始发展旅游业和小型工业。當地的塔希提珍珠尤其出名,已經出口到日本、歐洲和美國等地。 教育 大溪地島上有法屬波利尼西亞大學,該大學成立於1987年,大約有3000名在讀學生。此外的教育機構就是中學拉梅奈學院(Collège La Mennais)。 知名人士 香港歌手和演员官恩娜就是在这里出生的。 萨姆尔·瓦利斯(Samuel Wallis),一位英国船长,于1767年6月18日上岛,被认为是第一个登上大溪地的欧洲人。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1848—1903)晚年迁往大溪地生活,并在此创作了许多著名作品。这使得大溪地这个名字为更多的人所熟悉。
而1997年王小波遽然逝世,成为了王小波现象的开端。其作品被空前的传播和接受,在民间与知识界都引起巨大反响,作品的发行量至21世纪仍为90年代小说家中的佼佼者。各种形式的王小波纪念会,作品研讨会层出不穷,一时间王小波现象席卷文坛、文艺界与文学批评界。 王小波现象的爆破点在于其杂文,值得一提的是,其杂文在生前就曾经受到关注。评论界有把王小波热比作陈寅恪热之后,自由主义浪潮在中国的第二次勃兴。 关于王小波小说价值的技术性讨论,主流批评界保持了异常的缄默。关于王小波小说价值的讨论,在主流文学批评界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可以说,王小波现象的主要焦点在于其杂文以及其所宣扬的自由主义思潮。而其小说在文坛的地位,端在于其所引发的有关小说艺术的讨论。例如《关于幽闭型小说》:“文学事业可以像科学事业那样,成为无边界的领域,人在其中可以投入澎湃的想像力。”,又如《小说的艺术》:写小说“需要深得虚构之美,也需要些无中生有的才能;我更希望能把这件事做好。” 王小波在《智慧与国学》一文中这样写过:“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很高兴。” 主要作品列表 长篇小说 《黄金时代》1997花城出版社 《青铜时代》1997花城出版社 《红拂夜奔》 《万寿寺》 《寻找无双》 《革命时期的爱情》 中篇小说 《白银时代》1997花城出版社 《2010》 《2015》 《未来世界》 《我的阴阳两界》 短篇小说集 《绿毛水怪》1977 《夜行记》
《王小波文集》4卷,1999中国青年出版社 《王小波全集》10卷,2006云南人民出版社 《王小波全集》10卷,2009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王小波全集》10卷,2012译林出版社 评价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评点王小波说:“王小波是个很有思想的人,我对他充满哲理的散文、论文都很有兴趣。但是对于他的小说,说老实话,我没有读完,因为他的风格不大对我的胃口。”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青年评论家黄平:“(王小波)戏谑美学,一代绝唱”。 高晓松把他当成“神一样的存在”; 冯唐说他是“一个奇迹”、“一个好得不得了的开始”。 《南方周末》评价:"如果人们觉得王小波特立独行,那么也许是这个社会太不正常了。同样可以粗暴地说,王小波的意义不在于特立独行,而在于人性的正常。" 家庭 父亲:王方名(原籍四川省渠县,逻辑学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母亲:宋华(原籍山东省牟平县,教育部干部) 大姐:王小芹 二姐:王征 兄:王小平 弟:王晨光 妻子:李银河 参考文献 注释 外部链接 王小波网 小波珍贵影像百度网盘下载:《8周年纪念片》、《人物》 参见 遗孀:李银河 W王 W王 W王 中华人民共和国留美学生 W王 W王 W王 X小 匹茲堡大學校友 北京大学教师 中国人民大学教师
张钰哲曾就读于福州明伦小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919年考入清华学校(即清华大学)高等科。1923年赴美国留学,就读于康乃尔大学建筑系,1925年转学到芝加哥大学天文系,1929年毕业,获天文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教授,讲授天文学、天体物理学和天体力学等课程。1941年任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所长,1946年至1948年3月曾赴美研究交食雙星光譜。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兼任南京大学天文系教授。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60年代曾參與人造衛星軌道、月球火箭軌道研究,期間亦有被提審。1984年退休成為紫台名譽會長。 1986年7月15日下午4時左右,張在紫台辦公室工作中突然昏迷至21日上午11時05分病逝於南京。 身后 1986年7月31日早上在石子崗殯儀館舉行追悼會,骨灰埋在紫台內一處並不起眼的角落。 社会兼职 曾连续当选中国天文学会第一至四届理事会理事长。 学术贡献 張鈺哲的研究在小行星及彗星的觀測及軌道計算,主要著作有《变化小行星的光电测光》、《造父变星仙后座CZ的研究》、《哈雷彗星轨道的演化趋势和它的古代历史》等。1928年11月22日,張利用葉凱士天文台的望遠鏡發現了一顆小行星,編號1125,他將其命名為中華,以紀念這是第一顆由中國人發現的小行星。但後來這顆小行星失去蹤跡,紫金山天文台於1957年發現一顆軌道近似的小行星,經張鈺哲本人同意後,便用來取代當年的小行星1125。而那顆丟失的小行星,則剛好在張鈺哲逝世後一個月後被尋回,並給以3789的編號及“中國”的名字,另外他亦在1965年11月1日和11日發現紫金山一號和二號彗星。 纪念 為紀念張鈺哲在天文學上貢獻,小行星2051被命名為“張”。2010年8月2日, 位于月球表面的69.1°S
137.8°W的撞击隕石坑被命名为张钰哲隕石坑。 家庭 妻子陶強。两人於1933年2月結婚,生下一女张伟华,一子張群華。 參考資料 Yu 闽侯人 庚子赔款留学生 清华大学校友 國立中央大學教席學者 南京大學教席學者 中国天文学家 小行星發現者
據《爾雅·釋鳥》郭璞注,鳳凰特徵是:「雞頭、燕頷、蛇頸、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 《山海經·圖贊》說有五種像字紋:「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曰義,腹文曰信,膺文曰仁。」 《廣雅》:「鳳凰,雞頭燕頷,蛇頸鴻身,魚尾骿翼。五色: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義,腹文信,膺文仁。雄鳴曰卽卽,雌鳴曰足足,昬鳴曰固常,晨鳴曰發明,晝鳴曰保長,舉鳴曰上翔,集鳴曰歸昌。」 《說文》云:「鳳之象也,鴻前麟後,鸛顙鴛腮,龍文龜背,燕頷雞啄,五色備舉。」 據現存文獻推斷:鳳鳴如簫笙,音如鐘鼓。鳳凰雄鳴曰即即,雌鳴曰足足,雌雄和鳴曰鏘鏘。 象徵 鳳與孔子應和,故其象徵多與孔子五行造身、兩儀成性傳說相關;也因此,鳳凰木引進台湾後,即成為教育相關的植物。 鳳是文人心目中的瑞鳥,天下太平的象徵。古人認為時逢太平盛世,便有鳳凰飛來。 凤凰最早并非一种,而是凤鸟与皇鸟,两名五色鸟,后逐渐成为中國皇權的象徵,常和龍一起使用,用於皇后嬪妃,“雌凰雄凤”的说法式微,凤凰被整体雌化,龍鳳呈祥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圖騰。民間美術中也有大量的類似造型。鳳也代表陰,儘管鳳凰也分雌雄,更一般的是將其看作陰性。「鳳」、「凰」常見於女性名。宋朝就常使用龍鳳旗,還使用龍鳳作為吉祥標記,使用在物品上,比如龍鳳團茶。 鳳凰被認為是百鳥中最尊貴者,為鳥中之王,有「百鳥朝鳳」之說。 按陰陽五行之說,鳳色五彩,备兼五德,与南方七宿朱雀之象并不一致。另也為中國民間指的四靈之一(《禮運》,龍、鳳凰、麒麟、龜)。 而鳳凰亦有「愛情」、「夫妻」的意思;語本《詩經.大雅.卷阿》:「鳳凰于飛,翽翽其羽。」李白〈早夏於將軍叔宅與諸昆季送傅八之江南序〉 :「重傅侯玉潤之德,妻以其子,鳳凰于飛,潘楊之好,斯為睦矣」。因此鳳凰在中國文學中常比喻為「真摯的愛情。」 中華龍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龐進認為,在中國的象徵文化體系中,鳳凰是完美主義的化身,鳳凰文化的精髓是「和美」。通過研究,龐進發現鳳凰是「合」的神物,它的出現是中國古人對自然界各種生物理解、尊重、敬畏、愛戀、審美的結果,這與道家強調的「天道自然之和」即「天和」相一致。 鳳字同風相通,也可理解為「風神」。 鳳亦被視為火神。《初學記》卷三十引緯書《孔演圖》說:「鳳,火精」。 《鶡冠子·度萬第八》:「鳳凰者,鶉火之禽,陽之精也。」 鳳凰五色,同時也代表仁,義,禮,智,信五德。 香港中文大學以鳳作為校徽。原因是自漢代以來,鳳即被視為「南方之鳥」,且素為高貴、美麗、忠耿及莊嚴之象徵。以紫與金為校色,取意在紫色象徵熱誠與忠耿,金色象徵堅毅與果敢。 楚文化的圖騰 楚人尊鳳是由其遠祖拜日、尊鳳的原始信仰衍化而來的,迄今已逾七千多年有文物可考的歷史。楚人的祖先祝融是火神兼雷神。漢代《白虎通》說,祝融「其精為鳥,離為鸞。」《卞鴉·絳鳥》注曰:「鳳凰屬也」。可見,祝融也是鳳的化身。《山海經·大荒北經》中說:「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極櫃。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鳥身,句曰九鳳」。楚文化遺跡中除了龍以外還存在大量人首蛇身、人首鳥身和九頭神鳥的圖騰,開啟了中國傳說文化中「龍鳳呈祥」的文化淵源。從圖騰崇拜在氏族制時期所反映出的突出特點來看,鳳為楚人的祖先,故被楚人作為本氏族的圖騰加以崇拜、尊愛便是必然的事了。 鳳不僅是神鳥,也是楚人、楚國尊嚴的象徵。楚人尊鳳的影響便透到各個領域。如在楚國的文物中,鳳的圖像、繡像和雕像不勝枚舉,楚人衣服上的刺繡圖案也是以鳳為主要內容。此外,還有「鳳鳥雙連環」、「虎座鳳架鼓」、「鳳龍虎繡羅禪衣」等,楚國的鳳紋彩繪可謂千姿百態,無奇不有。 種類 蔡衡的分類 鳳凰(赤色) 鸞鳥(青色) 鵷雛(黃色) 鴻鵠(白色) 鸑鷟(紫色) 大鵬 《論衡校釋》:「五鳥之記:『四方中央皆有大鳥,其出,眾鳥皆從,小大毛色類鳳皇。』」;《說文解字》:「五方神鳥:東方發明,南方焦明,西方鷫鷞,北方幽昌,中央鳳皇。」(注:焦明即鷦明,一作鷦鵬。) 《禽經》:「青鳳謂之鶡,赤鳳謂之鶉,黃鳳謂之焉,白鳳謂之肅,紫鳳謂之鷟。」
《山海經·圖贊》說有五種像字紋:「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曰義,腹文曰信,膺文曰仁。」 《廣雅》:「鳳凰,雞頭燕頷,蛇頸鴻身,魚尾骿翼。五色: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義,腹文信,膺文仁。雄鳴曰卽卽,雌鳴曰足足,昬鳴曰固常,晨鳴曰發明,晝鳴曰保長,舉鳴曰上翔,集鳴曰歸昌。」 《說文》云:「鳳之象也,鴻前麟後,鸛顙鴛腮,龍文龜背,燕頷雞啄,五色備舉。」 據現存文獻推斷:鳳鳴如簫笙,音如鐘鼓。鳳凰雄鳴曰即即,雌鳴曰足足,雌雄和鳴曰鏘鏘。 象徵 鳳與孔子應和,故其象徵多與孔子五行造身、兩儀成性傳說相關;也因此,鳳凰木引進台湾後,即成為教育相關的植物。 鳳是文人心目中的瑞鳥,天下太平的象徵。古人認為時逢太平盛世,便有鳳凰飛來。 凤凰最早并非一种,而是凤鸟与皇鸟,两名五色鸟,后逐渐成为中國皇權的象徵,常和龍一起使用,用於皇后嬪妃,“雌凰雄凤”的说法式微,凤凰被整体雌化,龍鳳呈祥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圖騰。民間美術中也有大量的類似造型。鳳也代表陰,儘管鳳凰也分雌雄,更一般的是將其看作陰性。「鳳」、「凰」常見於女性名。宋朝就常使用龍鳳旗,還使用龍鳳作為吉祥標記,使用在物品上,比如龍鳳團茶。 鳳凰被認為是百鳥中最尊貴者,為鳥中之王,有「百鳥朝鳳」之說。 按陰陽五行之說,鳳色五彩,备兼五德,与南方七宿朱雀之象并不一致。另也為中國民間指的四靈之一(《禮運》,龍、鳳凰、麒麟、龜)。 而鳳凰亦有「愛情」、「夫妻」的意思;語本《詩經.大雅.卷阿》:「鳳凰于飛,翽翽其羽。」李白〈早夏於將軍叔宅與諸昆季送傅八之江南序〉 :「重傅侯玉潤之德,妻以其子,鳳凰于飛,潘楊之好,斯為睦矣」。因此鳳凰在中國文學中常比喻為「真摯的愛情。」 中華龍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龐進認為,在中國的象徵文化體系中,鳳凰是完美主義的化身,鳳凰文化的精髓是「和美」。通過研究,龐進發現鳳凰是「合」的神物,它的出現是中國古人對自然界各種生物理解、尊重、敬畏、愛戀、審美的結果,這與道家強調的「天道自然之和」即「天和」相一致。 鳳字同風相通,也可理解為「風神」。 鳳亦被視為火神。《初學記》卷三十引緯書《孔演圖》說:「鳳,火精」。 《鶡冠子·度萬第八》:「鳳凰者,鶉火之禽,陽之精也。」 鳳凰五色,同時也代表仁,義,禮,智,信五德。 香港中文大學以鳳作為校徽。原因是自漢代以來,鳳即被視為「南方之鳥」,且素為高貴、美麗、忠耿及莊嚴之象徵。以紫與金為校色,取意在紫色象徵熱誠與忠耿,金色象徵堅毅與果敢。 楚文化的圖騰 楚人尊鳳是由其遠祖拜日、尊鳳的原始信仰衍化而來的,迄今已逾七千多年有文物可考的歷史。楚人的祖先祝融是火神兼雷神。漢代《白虎通》說,祝融「其精為鳥,離為鸞。」《卞鴉·絳鳥》注曰:「鳳凰屬也」。可見,祝融也是鳳的化身。《山海經·大荒北經》中說:「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北極櫃。海水北注焉。有神九首,人面鳥身,句曰九鳳」。楚文化遺跡中除了龍以外還存在大量人首蛇身、人首鳥身和九頭神鳥的圖騰,開啟了中國傳說文化中「龍鳳呈祥」的文化淵源。從圖騰崇拜在氏族制時期所反映出的突出特點來看,鳳為楚人的祖先,故被楚人作為本氏族的圖騰加以崇拜、尊愛便是必然的事了。 鳳不僅是神鳥,也是楚人、楚國尊嚴的象徵。楚人尊鳳的影響便透到各個領域。如在楚國的文物中,鳳的圖像、繡像和雕像不勝枚舉,楚人衣服上的刺繡圖案也是以鳳為主要內容。此外,還有「鳳鳥雙連環」、「虎座鳳架鼓」、「鳳龍虎繡羅禪衣」等,楚國的鳳紋彩繪可謂千姿百態,無奇不有。 種類 蔡衡的分類 鳳凰(赤色) 鸞鳥(青色) 鵷雛(黃色) 鴻鵠(白色) 鸑鷟(紫色) 大鵬 《論衡校釋》:「五鳥之記:『四方中央皆有大鳥,其出,眾鳥皆從,小大毛色類鳳皇。』」;《說文解字》:「五方神鳥:東方發明,南方焦明,西方鷫鷞,北方幽昌,中央鳳皇。」(注:焦明即鷦明,一作鷦鵬。) 《禽經》:「青鳳謂之鶡,赤鳳謂之鶉,黃鳳謂之焉,白鳳謂之肅,紫鳳謂之鷟。」 鳳原本指男性 現今在華人社會大多會把「鳳」指女性,但由於「鳳」是雄鳥,因此在古代原是指男性,例如:三國時代的有名軍師龐統就被稱為「鳳雛先生」。 相关趣闻 嵇康的朋友吕安来拜访他,剛好嵇康外出,兄長嵇喜出门迎接他。吕安不看重嵇喜,只在门上题了一个「-{鳳}-」字便走了。嵇喜以为是在夸赞自己,而不知道对方是取笑他是“凡鳥”。
参考文献 倪尚达(1898-1988):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理化科1919年毕业校友. 东南大学校友总会 倪敦祥. 回忆父亲倪尚达教授. 中国科技史料,2001年04期 上海人 中国物理学家 1898年出生
回忆父亲倪尚达教授. 中国科技史料,2001年04期 上海人 中国物理学家 1898年出生 1988年逝世 理 国立中央大学附属中学校友 东南大学校友 东南大学教师
郭璞-{云}-:「今蜀山中有大牛,重數千斤,名為夔牛,即爾雅所謂魏。」(珂案:郭注魏,今本爾雅作犩。) 參見 中國妖怪列表 夔紋 夔國 註釋
《山海經》中的夔 《山海經·大荒東經》: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獸,壯如牛,蒼身而無角,一足。出入水則必風雨,其光如日月,其聲如雷,其名為夔,黃帝得之,以其皮為鼓,橛以雷獸之骨,聲聞五百里,以威天下。」 《山海經·中次九經》:「又東北三百里,曰岷山,江水出焉,東北流注于海,其中多良龜,多。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珀,其木多梅棠,其獸多犀象,多夔牛,其鳥多翰。」 郭璞-{云}-:「今蜀山中有大牛,重數千斤,名為夔牛,即爾雅所謂魏。」(珂案:郭注魏,今本爾雅作犩。) 參見 中國妖怪列表 夔紋
龍生九子
注释 龍生九子
有5名运动员被發现服用了禁药。 比赛项目 本届奥运会共26个大項目、271个小项目。 参赛国家及地区 一共有197个国家及地区参加了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至少有20个代表团是首次参加奥运会,其中包括前苏联的12个加盟共和国,1992年他们是以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名义参加了巴塞罗纳奥运会,而在本届奥运会上这些国家将以独立的国家身分参赛。 亚特兰大奥运会首次实现全体国际奥委会成员无一缺漏全部派团参赛。 奖牌榜 參見 外部链接 国际奥委会关于亚特兰大奥运会的资料 中國奧委會有關第二十六屆奧運會的資料
亚特兰大奥运会首次实现全体国际奥委会成员无一缺漏全部派团参赛。 奖牌榜 參見 外部链接 国际奥委会关于亚特兰大奥运会的资料 中國奧委會有關第二十六屆奧運會的資料 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1996年美国体育 美國主辦的奧林匹克運動會 1996年7月 1996年8月 1996年综合运动会
原本共有哈瓦那()、伊斯坦堡()、萊比錫()、倫敦()、馬德里()、紐約()、巴黎()、莫斯科()、里約熱內盧()等9个城市申办本届奥运会。这最后阶段的5个城市的选择是根据各申办城市于2004年1月15日所提交的50页报告来决定的。国际奥委会在11个项目中给各城市评分,范围包括了财政、安全和交通等。巴黎是总评分最高的城市,在经过从90年代初就多次申办奥运均失败和98世界盃足球大賽成功的经历后,巴黎一般相信是最有希望赢得主办权的城市。马德里得分第二,其在住宿与环境方面的得分十分高,而且已經有1982年世界盃足球大賽和10年後巴塞隆納奧運會的经验。伦敦名列第三,因为它在交通和公众意见方面得分很低。纽约名列第四,其经过多次更改的场馆计划以及令人诟病的开支计划使其评分十分低。莫斯科是5个城市中得分最低的。 国际奥委会委员在2005年初访问5个城市,进行考察,並在5月遞交一份報告,報告於6月6日公開發表,這份厚達120多頁的報告指出,巴黎和倫敦的申辦具極高質素,馬德里和紐約均獲得正面的評價,惟紐約仍未能確定主場地。莫斯科則被評為欠缺周詳的方案。這份報告決定進入最後階段的城市名單,國際奧委會於2005年7月6日在新加坡召开全体会议,並在會上舉行投票表決最終的主辦城市。進入最後階段決選的5个城市被允许在其申办的宣傳標誌上使用奥运会五环标志。 2005年7月6日,伦敦最终获得奥运会举办权(其原因乃由於英國曾於1966年和1996年時舉辦過世界盃和歐洲國家盃)。莫斯科在第一輪投票被淘汰、紐約在第二輪被淘汰、馬德里在第三輪遭淘汰、巴黎最後被伦敦淘汰。 詳細選舉情況如下: 国际奥委会的以色列代表声称,伦敦赢得2012年奥运会的主办权,是由于在第三轮投票时希腊代表兰比斯·尼古劳把给马德里的票错投给了巴黎。 象徵 會徽 倫敦申辦奧運的宣傳標誌是採用具有五種顏色的彩條代表奧運,在「LONDON 2012」的字樣上下穿過;而標誌上則有奥运会五环标志。 2007年6月4日倫敦時間11時30分公布了新的會徽,新會徽完全没有當地的傳統标志或色彩,顏色樣式不一,官方較常用的為紅色系會徽。但在会标公布后的24小时内,医疗部门接待了8名癫痫病人,他们都是在伦敦奥运会组委会网站上观看有关新会标的宣传短片时发病。临床神经心理学专家哈丁教授从专业角度的分析则印证了会徽宣传片的潜在健康威胁并非空穴来风。他表示,根据电视业采用的图片感光性的专业测试结果,会徽图案并不适合在电视上出现。哈丁教授认为,英国2.3万名癫痫病人会受到其影响。 本届奥运会会徽也是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首届没有使用奥运会徽标准格式(即自上而下顺序为:会徽主体,主办地+年份,五环)的会徽。 吉祥物 伦敦奥运会吉祥物于2010年5月19日公布,两只吉祥物分别名为文洛克(Wenlock,奧運)和曼德维尔(Mandeville,帕運)。吉祥物的造型引來了一定爭議。 吉祥物的故事 2012倫敦奧運和帕運吉祥物的宣傳片有:《Out of a Rainbow》(第一部,2010年)、《Adventures on a Rainbow》(第二部,2011年初)、以及第三部《Rainbow Rescue》(2012年)。 Out of a Rainbow 在2012奧運主場館即將要完工時,一根英製的鋼鐵要運到倫敦時,滴下兩滴依然在發熱的鐵塊,冷卻後由即將要退休的煉鐵師喬治(George)拿回家,回家後就把那兩個鐵塊做成機器玩偶的模型。到了早上,喬治和他妻子把那兩個玩偶給了兩個孫子女、同時也是奧運迷的兄妹。兩人跑到了閣樓,把兩隻機器玩偶放在窗台上,街上出現一道彩虹飛向那兩隻機器玩偶,它們便突然活了起來,有一隻取自己為文洛克(Wenlock),另一隻為曼德維爾(Mandeville),跟兄妹一起玩耍後就乘著彩虹踏上了旅程。 獎牌設計 2012年倫敦奧運獎牌由大衛·沃特金斯(David Watkins)所設計,於2011年10月終於亮相,於2011年11月開始製造,獎牌用美國猶他州跟蒙古沙漠的金銀銅礦產打造,直徑8.5公分,厚0.7公分,重量375公克到400公克之間,無論尺寸還是重量都是歷屆奧運之最,不過金牌其實只含有百分之1.2的黃金,本屆奧運會將頒發302面金牌,再加上銀牌跟銅牌,4700面獎牌總重量將近八公噸,整块金牌的价值约为650美元,银牌含有93%的银及7%的铜价值335美元,而铜牌价值不到5美元。 巴西柔道选手在洗澡的时候把奥运会铜牌弄坏了,事后,基塔戴解释道:“我当时很害怕把它弄湿,所以把它咬在嘴里,但是突然一滑它就掉到地上了。”而在这块奖牌摔地之后,奖牌和带子之间的连接处摔坏了。之后巴西代表团团长伯纳德-拉加曼已经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了申请,希望能更换一块奖牌。 體育項目圖標 1948倫敦奧運首次出現項目圖標 主题歌 《Chariots of Fire》电影主题曲,是大会在各项比赛的颁奖典礼上播出的颁奖曲。在开幕仪式上,此歌由现场乐队和“豆豆先生”的客串表演一起演出。 開閉幕官方歌曲为缪斯乐队的《Survival》收录在專輯《The 2nd Law》,此歌會在2012倫敦奧運開幕與閉幕典禮和頒獎典禮上播放。 籌備工作 交通 公共交通系統,在當初國際奧委會的初評,有許多的交通設施需要改善,包括倫敦地下的東倫敦線、北倫敦線加長,新建碼頭區輕便鐵路,並且引進新的高速列車──日本子彈列車。 倫敦計劃運動員在20分鐘可從奧運選手村到奧運比賽場館。奧林匹克公園由10個不同鐵路線環繞,可每小時有240,000位乘客的載客量。陸上交通計劃以在比賽期間減少交通車流量。 倫敦因為奧運而新增飛機航線。特別是在倫敦飛波特蘭的國際航線,及飛南安普敦的國內航線。 比賽場館 倫敦奧林匹克體育場
倫敦申辦奧運的宣傳標誌是採用具有五種顏色的彩條代表奧運,在「LONDON 2012」的字樣上下穿過;而標誌上則有奥运会五环标志。 2007年6月4日倫敦時間11時30分公布了新的會徽,新會徽完全没有當地的傳統标志或色彩,顏色樣式不一,官方較常用的為紅色系會徽。但在会标公布后的24小时内,医疗部门接待了8名癫痫病人,他们都是在伦敦奥运会组委会网站上观看有关新会标的宣传短片时发病。临床神经心理学专家哈丁教授从专业角度的分析则印证了会徽宣传片的潜在健康威胁并非空穴来风。他表示,根据电视业采用的图片感光性的专业测试结果,会徽图案并不适合在电视上出现。哈丁教授认为,英国2.3万名癫痫病人会受到其影响。 本届奥运会会徽也是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首届没有使用奥运会徽标准格式(即自上而下顺序为:会徽主体,主办地+年份,五环)的会徽。 吉祥物 伦敦奥运会吉祥物于2010年5月19日公布,两只吉祥物分别名为文洛克(Wenlock,奧運)和曼德维尔(Mandeville,帕運)。吉祥物的造型引來了一定爭議。 吉祥物的故事 2012倫敦奧運和帕運吉祥物的宣傳片有:《Out of a Rainbow》(第一部,2010年)、《Adventures on a Rainbow》(第二部,2011年初)、以及第三部《Rainbow Rescue》(2012年)。 Out of a Rainbow 在2012奧運主場館即將要完工時,一根英製的鋼鐵要運到倫敦時,滴下兩滴依然在發熱的鐵塊,冷卻後由即將要退休的煉鐵師喬治(George)拿回家,回家後就把那兩個鐵塊做成機器玩偶的模型。到了早上,喬治和他妻子把那兩個玩偶給了兩個孫子女、同時也是奧運迷的兄妹。兩人跑到了閣樓,把兩隻機器玩偶放在窗台上,街上出現一道彩虹飛向那兩隻機器玩偶,它們便突然活了起來,有一隻取自己為文洛克(Wenlock),另一隻為曼德維爾(Mandeville),跟兄妹一起玩耍後就乘著彩虹踏上了旅程。 獎牌設計 2012年倫敦奧運獎牌由大衛·沃特金斯(David Watkins)所設計,於2011年10月終於亮相,於2011年11月開始製造,獎牌用美國猶他州跟蒙古沙漠的金銀銅礦產打造,直徑8.5公分,厚0.7公分,重量375公克到400公克之間,無論尺寸還是重量都是歷屆奧運之最,不過金牌其實只含有百分之1.2的黃金,本屆奧運會將頒發302面金牌,再加上銀牌跟銅牌,4700面獎牌總重量將近八公噸,整块金牌的价值约为650美元,银牌含有93%的银及7%的铜价值335美元,而铜牌价值不到5美元。 巴西柔道选手在洗澡的时候把奥运会铜牌弄坏了,事后,基塔戴解释道:“我当时很害怕把它弄湿,所以把它咬在嘴里,但是突然一滑它就掉到地上了。”而在这块奖牌摔地之后,奖牌和带子之间的连接处摔坏了。之后巴西代表团团长伯纳德-拉加曼已经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了申请,希望能更换一块奖牌。 體育項目圖標 1948倫敦奧運首次出現項目圖標 主题歌 《Chariots of Fire》电影主题曲,是大会在各项比赛的颁奖典礼上播出的颁奖曲。在开幕仪式上,此歌由现场乐队和“豆豆先生”的客串表演一起演出。 開閉幕官方歌曲为缪斯乐队的《Survival》收录在專輯《The 2nd Law》,此歌會在2012倫敦奧運開幕與閉幕典禮和頒獎典禮上播放。 籌備工作 交通 公共交通系統,在當初國際奧委會的初評,有許多的交通設施需要改善,包括倫敦地下的東倫敦線、北倫敦線加長,新建碼頭區輕便鐵路,並且引進新的高速列車──日本子彈列車。 倫敦計劃運動員在20分鐘可從奧運選手村到奧運比賽場館。奧林匹克公園由10個不同鐵路線環繞,可每小時有240,000位乘客的載客量。陸上交通計劃以在比賽期間減少交通車流量。 倫敦因為奧運而新增飛機航線。特別是在倫敦飛波特蘭的國際航線,及飛南安普敦的國內航線。 比賽場館 倫敦奧林匹克體育場 位於倫敦東部的斯特拉特福(Stratford),外形上闊下窄,預計可容納8萬人,分為兩層,上層是55000個臨時座位在2012年倫敦奧運和2012年夏季残奥会結束之後將拆除,只剩下25000個固定座位,成為一座中型社區體育場,本場地除了北邊是陸地,其他三面是環水,被戲稱「體育場島」,除了原始屋頂,設計者還將使用一種用紡織品做成的遮陽棚,紡織品上畫馬賽克和與奧運會相關圖像在2012年倫敦奧運和2012年夏季残奥会結束之後,遮陽棚將被拆下,做成袋子出售。 聖火傳遞 倫敦奧運聖火傳遞於2012年5月19日在英國地角開始傳遞至7月27日晚上被點燃於倫敦奧林匹克公園的倫敦奧林匹克體育場主火炬。 意外 伦敦时间5月21日,英国轮椅羽毛球运动员弗利特手中点燃的火炬固定在轮椅的一侧后,火炬裡的火苗突然熄灭。 伦敦时间7月2日,伦敦奥运会火炬手从伯明翰到考文垂走过95英里的路程,然而火炬在抵达考文垂市时却遭遇意外,险些被两名少年抢走。 伦敦时间7月4日,火炬在北爱尔兰第二大城市伦敦德里进行传递时,由于遭到抗议被迫改道而行。当天的火炬传递原本是要通过伦敦德里市政厅广场,最终不得不改道而行,略过市政厅大街,直接从旁边的惠特克街上了和平大桥。 伦敦时间7月8日,奥运皮划艇会场传递火炬,但因水流过急而导致火炬熄灭。 伦敦时间7月10日,当奥运火炬即将通过亨利镇(Henley),并将其交给著名划船手史蒂夫·雷德格雷夫(Steve Redgrave)的几分钟前,一男子突然全身赤裸冲上街头举着自制的奥运火炬跑过。随后该男子被指控暴露猥亵罪。 伦敦时间7月19日,一17岁的少年在肯特郡格雷夫森德边吼着“真主安拉万岁!”,企图抢走火炬。 參與國家及地區 本屆奧運有四位運動員以個人名義參賽,一位是Guor Marial,他原本代表南蘇丹,因為南蘇丹建國未滿2年不符合規定。另外三位是原本代表荷屬安地列斯的運動員,因為荷屬安地列斯於2010年解體,會員國資格被取消。但扣除以上例外,本屆奧運創下所有會員國全員到齊的紀錄。 (東道主)
Z曾 Z曾 Z曾 Z曾 Z曾
曾远荣(1903年-1994年2月2日),数学家,中国泛函分析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四川南溪人。 生平 曾远荣曾就读于南溪县立小学、成都省立中学。1919年入北京清华学校(1928年更名为清华大学)学习,直至1927年。1927年7月赴美国留学,先后在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耶鲁大学学习数学,1933年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数学系。1934年8月至1942年7月,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教授。在清华大学,徐贤修为其研究生。在西南联合大学,杨振宁曾听过他的授课。1942年任教于成都燕京大学。1945年,任四川大学数学系教授、数学系主任、理学院院长。1950年起,任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直至退休。1956年评为国家一级教授,1994年逝世。 数学家田方增、江泽坚、徐利治均为其学生。 Z曾
1926年3月20日,發生中山艦事件,蔣中正開除其蘇聯顧問,並嚴格限制共產党在国民党內部担任高級職務。5月,湖北軍閥吳佩孚入侵湖南,当時湖南軍閥唐生智不敵,向廣州國民政府求援,成為蔣介石發起的北伐理由。作為國民革命軍的總司令,蔣中正率軍攻入湖南後,李濟深、湘軍唐生智等人攻入湖北,打垮吳佩孚。蘇聯和蒙古人民共和國簽訂條約,將其改名為圖瓦人民共和國,並肯定其獨立地位。 左派此時已經不信任蔣中正,希望能扶植唐生智來取代蔣的勢力,並且把國民政府的位置從廣州移到湖北的武漢。蔣為另尋出路,從湖南往東進軍,取下江西、福建、浙江、江蘇等地。蔣進入上海後,獲得當地商人和外國勢力的支持,不再需要依賴左派與蘇聯,便決定與武漢政府決裂。1927年4月12日,蔣下令「清黨」,動用軍隊及地方幫派人士,搜捕並處決共產黨員。 這段歷史在中國大陸地區稱為「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國民黨右派胡漢民等人於是向蔣中正靠攏,在南京建立一個反共的政府,與武漢的左派政府對峙,稱為「寧漢分裂」。 1927年10月南京國民政府公布《最高法院組織暫行條例》,實行四級三審制。「四級」即在中央設最高法院,在地方設高等法院,地方法院,在不設地方法院的縣設司法處;「三審」即同一案件可經三級法院審判。規定在最高法院設置檢察署,各級檢察廳一律撤銷。根據這個條例,各省高等審判廳改為高等法院,地方審判廳改稱地方法院。各級檢察廳改為檢察處,廢去廳長職務,另設首席檢察官。檢察處為各省省府的一部分,受司法部和省政府的指揮監督。 這時中國有三個中央政府:獲得國際承認的位於北京的軍閥政府,國民黨左派與共產黨合作建立的武漢政府,以及國民黨右派組成的南京政府。 寧漢合流後,蔣中正整合軍隊,向北方步步進迫,在保定之戰中擊敗奉軍。大軍當到山東之時,日本為了阻礙国民政府統一全国,藉口保護僑民,在山東製造濟南慘案。蔣中正繞道北伐,進迫北京。北洋政府元首張作霖見大勢而去,被迫退出關外,途中,日軍在皇姑屯炸死張作霖。是為皇姑屯事件。 国共合作破裂 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结束。中国共产党感到形勢危殆,認為不能再完全仰賴國民黨左派,開始積極在湖南湖北一帶農村推動「土地改革」(沒收地主土地分給農民)。然而唐生智的部屬軍官多為湖南地主,因此開始強烈反對共產黨。汪兆銘迫於形勢,在1927年7月15日宣布「分共」,要求加入國民黨的共產黨員退黨,國共合作至此結束。這段歷史在大陸的歷史教科書中稱之為「寧漢合流」。 当时共產黨進入一個低潮期:原本第三國際希望能藉由與國民黨的合作來發展共產勢力,因此對國民政府投入大量的經濟與人力資源,現在不但黃埔軍為反共的蔣介石所支配,也失去與國民黨左派的同盟關係。共產黨於是決定開始建立起自己的武裝勢力,1927年8月1日,發起南昌起義。原本計畫攻入廣東,但是沒有成功,於是進入江西的山區。同年9月,毛澤東在湖南长沙也發起秋收起义,失败后,于1928年4月28日到达江西萍鄉和宜春之間井岡山,與南昌起义的武裝會合。中國共產黨的武裝勢力於是長期在此地發展,稱為「中央蘇区」,並在中华民国境内先后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華蘇維埃人民共和國等苏维埃政权。 国民政府 形式上统一 1928年6月皇姑屯事件發生後,該事件的制造者關東軍意圖鼓動張作霖之子張学良宣布独立,但被張学良拒絕。同時張学良秘密和基本上已經統一南方的蒋中正聯繫,準備宣布東北归于南方中央政府統治。國民革命軍北伐後,北洋政府被南京國民政府取代。1928年12月29日,張学良宣布東北易幟,将原北洋政府統治時期的五色旗更换為國民政府使用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国旗,意即宣布東北服从国民政府領導。至此,除外蒙古地区,中国已完成形式上的統一。 黃金十年 1928年,全中國至少在名義上已經在國民政府的統治下,而國民政府也獲得國際承認成為中國唯一合法的政府。國民政府宣佈,根據孫中山建國大綱的三步驟「軍政、訓政、憲政」,中國現在已經完成第一階段(軍政),並開始進入第二階段(訓政),也就是中國將在中國國民黨的領導下發展,至人民有施行憲政的能力後,再還政於民。1928年10月3日由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通過《訓政綱領》,在1931年5月5日召開的國民大會中通過《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1932年10月,國民政府頒布《法院組織法》,規定中央和地方的普通審判機關,由原來的四級改為三級,即:中央設最高法院,省設高等法院,縣設地方法院。1936年5月5日國民政府籌畫《中華民國憲法》草案並發表五五憲草,這是今天《中華民國憲法》的雛形。 1928年至1937年是國民政府鞏固和取得成就的一個時期。外國在中國的特權通過外交途徑獲得緩解,政府積極地進行立法和刑法系統的現代化、穩定物價、分期償還負債、改革銀行和貨幣体系、建設公路和鐵路、改善公共衛生設施、立法禁止毒品買賣並增大工業和農業生產。同時,教育界也獲得同樣巨大的成就,以期通過一個普及國語和克服方言差異的計劃以幫助中國社會的統一。廣泛分佈的通訊設施更進一步鼓勵民眾的統一感和自豪感。这一段时间因国民政府在經濟建設取得的成就而被称为「黄金十年」。 攘外与安内 安内 1930年的中原大戰後,軍閥混戰局面基本結束。国民政府集中力量对共产党展开围剿。 攘外 日本於1931年9月九一八事變發動佔取中國東北的戰爭,並於1932年建立由前清朝皇帝溥儀為首的滿洲國傀儡政權。滿洲國是日本结合部分清朝宗室以及漢人將領和權貴在中國東北地區建立的國家,首都設於新京,領土包括現今中國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全境以及內蒙古東部、河北省承德市。 日本開始從長城南部向中國北部以及沿海省份推進。中國人民對日本感到憤怒,當時蔣中正定下「攘外安內」的政策,一方面在外交上不斷的表面退讓,另一方面節節抵抗日本軍閥,又一方面調動軍隊圍剿紅軍。 後來,在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後,周恩來、葉劍英、博古代表共產黨開始和國民黨展開合作談判抗日。 抗日戰爭 1937年7月7日,中國軍隊與日本軍閥在北平(現今北京)城外起衝突;西北軍於蘆溝橋發動七七事變。接著,蔣中正於廬山發表「最後關頭」演說,指責日本軍閥的侵略、呼籲全國百姓團結而立。同時這也促進國共反對日本而建立的第二次聯盟的形成。中國政府宣佈將首都和所有政府機構由南京遷往陪都重慶,而軍事作戰中心先遷往武漢。 1937年7月之后,日本陸續攻陷華北各地。蔣中正定下「以空間換時間」、固守耗敵以待國際局勢轉變。8月上海發生淞滬會戰,國軍戰敗受創慘重,但也將日本戰略改為由東至西入侵。國民政府遷至重慶市後,首都南京市於12月淪陷,日本發動震驚國際的南京大屠殺。而後南北日本軍欲會師徐州市時,國軍在台兒莊擊潰之,史稱台兒莊大捷。當時國軍軍力共170萬人。因戰爭爆發,立憲被迫延後。 對於抗戰,國府方面定下的作戰方針是,現有部隊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拖延日本軍閥,將華北、沿岸一帶的廣大空間換為寶貴的時間;而真正的戰場,則是華中一帶。不過,為了向世界展現中國抗戰的決心、並且激勵士氣,國府調動最精銳的第五軍等七十萬部隊,投入淞滬地區與日本軍閥展開血戰,徹底粉碎日本皇軍「三日攻下上海,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誇詞。之後,歷經台兒莊會戰等戰役,日本軍閥於一年後占领武漢。此時,戰線過於拉長而導致兵力分散的日本軍閥,面對已有充分準備的國軍,再也無力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中日戰爭至此陷入拉鋸戰。 相對于国府方面,共產党方面,則是挺進日本軍隊占領区,共產党領導的国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後来改称第十八集团軍,活躍在華北。国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活躍在中国的華中、華東。共產党的作戰方針以游擊戰為主,最大限度地組織群众参戰。使本来就分散的日本軍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受到中国軍隊優勢兵力的打擊,在局部陷入被動。中國共產黨在日本占领区建立多处抗日根據地,在戰略防御和戰略相持階段,有利的配合国軍正面戰場的作戰。比較有名的戰役有三次長沙会戰。 中国共产党所屬的红军约6万人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加入抗戰。該兩支共產黨軍隊參與敵後游擊戰對抗日本軍並鞏固本身的根據地以發展軍事力量,較有名的對日戰役為平型關战役(國共聯合)與百團大戰。 1938年8月至10月發生武漢会战,日本軍攻下武漢市。同期間又登陸大亞灣,攻下廣州市並侵略華南。由於戰線拉長,中日轉入相持階段。1939年期間中日雙方於豫鄂湘桂各省交戰,日本軍三次南下長沙市皆為國軍擊潰,史稱長沙大捷。1941年—1943年,国军与日本军多次在中原地区和湘浙赣地区争夺,先后爆发多次会战,但总体保持平衡对峙态势。在淪陷區,國軍開闢敵後戰場並展開牽制與游擊,日本軍僅能控制據點與交通線。至1940年,日本為了管理佔領地並達成「以華制華」目的,陸續建立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及汪精衛政權。汪精衛政權是由汪精衛等投靠日本的中國國民黨黨員所建立的政權,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為名,故又被稱為汪精衛國民政府,實際上為日本在戰爭期間扶持的傀儡政權之一。1940年,該政權在大日本帝國陸軍支那派遣軍扶持下成立於南京,汪精衛擔任國民政府代主席及行政院院長,周佛海和李士群為主要成員,使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作為旗幟。 在外交上,美國力促中日和談。由於日本一方開出的停戰條件過高使中華民國難以接受,以及日本佔領法屬印度支那,和談最後破裂。1941年7月美英中荷各國成立「ABCD包圍網」對日禁運。最終日本於12月7日偷襲珍珠港,開啟太平洋戰爭。中華民國遂正式成為同盟國一員並正式對日宣戰。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任中國戰區統帥,美國陸軍四星上將约瑟夫·史迪威任參謀長。英國開放滇緬公路補給物資,英美各國亦對中簽訂平等條約。由於英美各國採「先歐後亞」策略,中華民國仍未減輕負擔。日本意圖切斷中國補給線,於1942年攻擊緬甸,國軍派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支援英國。最後緬甸被日本佔領,滇緬公路中斷。 1943年1月9日,汪精衛國民政府對英美盟軍宣戰。 1944年中英盟軍反攻收復緬北,並建立中印公路。這段期間日本發動「一號作戰」,先後打通平漢、漢粵線,建立大陸補給線。並攻至獨山,一度威脅中華民國臨時首都重慶市。1944年10月11日,圖瓦人民共和國加入蘇聯。 1945年,太平洋同盟國已逐步逼近日本本土,國軍在中美空軍支援下牽制日本軍並轟炸大陸補給線。日本軍意圖反制而發動豫西鄂北會戰、鄂西會戰與湘西會戰,國軍皆抵禦成功。4月國軍發動反擊,至8月收復廣西全境,並意圖收復華南。8月初,美國在日本廣島市與長崎市先後投下核子彈,苏联亦依據《雅爾達密約》對日本發動八月風暴行動,攻滅满洲国並佔領中國東北。日本戰敗后,溥儀舉行退位儀式,宣讀《退位詔書》。最終日本昭和天皇於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於美艦密蘇里號簽署降伏文書,9月9日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冈村宁次於南京市向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呈交投降書。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結束。雖然國軍因為裝備、經濟等因素不如日本軍,在整體戰爭中處於劣勢。但是國軍成功拖住部分日本軍主要戰力,並在部份戰役中獲得勝利,使盟軍得以在戰略上順利對付日本軍。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政府接收日本投降,中华民国也因抗战胜利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常任理事国。抗战胜利后,中共和国府军队为争夺受降权发生严重的军事和政治摩擦,由此在美国调停下,国共双方展开一年半之久的政治谈判。谈判的目的不仅为制止国共冲突,也为国家即将开始的宪政而共同协商努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国共最终彻底破裂,内战再度爆发。《中華民國憲法》在1947年施行,中華民國政府也於次年投入運作。 戰後復員與國際關係 二戰結束前,美英蘇三國在1945年2月召開的雅尔塔会议,達成若干嚴重損害中國利益的協定,包括維持外蒙古現狀(當時外蒙古已建立實質獨立於中國之外的蒙古人民共和國)、蘇聯與中國共管中長鐵路、蘇聯在大連商港的優先權益、以及旅順軍港由蘇聯租用等。為了減輕對中國的衝擊、並防止中共趁機壯大,國民政府於同年8月14日與蘇聯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之後外蒙古依此條約舉行公民投票,導致其正式自中國獨立。1946年1月5日,中華民國正式承認外蒙古獨立。 美國的戰時政策最初是為了幫助中國成為戰後東亞地區的強大盟友和穩定力量。 然而,隨著國共之間的衝突愈演愈烈,美國試圖調和敵對勢力以進行更有效的抗日戰爭,但未能成功。 戰爭快結束時,美國海軍陸戰隊被用來控制北平和天津,以防蘇聯可能入侵,並為中國北方和東北部的國民黨軍隊提供後勤支持。 在美國的調解影響下,1946年1月,两党实行軍事休戰,但國共之間的戰鬥很快又恢復了。 中華民國政府試圖通過內部改革來爭取民眾的支持。然而,由於猖獗的政府腐敗以及隨之而來的政治和經濟混亂,這種努力是徒勞的。到了1948年底,國民黨的立場已經黯淡。事實證明,士氣低落、紀律嚴明的中華民國國軍無法與積極進取、紀律嚴明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以前稱為紅軍)相提並論。共產黨人在北部和東北部都站穩了腳跟。 接管台灣與二二八事件 日本在二戰投降後,國民政府接手管理台灣,並視台灣為清代割讓予日本後收復之地,故稱此舉為「台灣光復」;惟不認同光復論點的人士認為蔣介石是奉盟軍統帥麥克阿瑟發佈的軍事命令《一般命令第一號》代表盟軍軍事接管台灣,並無任何國際條約規定臺灣與澎湖的領土轉移給中國,軍事占領與主權轉移無關。1945年10月25日在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臺灣地區的受降典禮,國民政府將台灣劃為一省,開始對台灣的統治。當時國民政府設置職權較他省為大的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做為台灣最高統治機關。 國民政府接管臺灣之初,國府官員貪污嚴重、軍警紀律敗壞、惡性通貨膨脹、失業問題嚴重,台灣行政長官陳儀大權獨攬。由於政府官員藉由統制經濟的實施,透過專賣局與貿易局壟斷台灣的經濟命脈、扼殺民間工商企業界的商機,還將台灣的各種民生物質輸往中国大陆,導致人民的生活陷入困境;又接管的軍政人員甫經歷中日戰爭,對舉目皆是日本風格的臺灣感到適應不良,進而生起排斥歧視的心態,並時常對臺灣人抱持著優越感,以征服者、勝利者自居,對待人民行種種歧視與打壓,如此一年多來累積龐大民怨,最終導致於1947年2月28日爆發大規模民眾反抗政府與要求政治改革的二二八事件,但國民政府則增援军队前往台湾镇压屠殺,後續還有清鄉行動,許多菁英與百姓因此遇害。这一事件造成台灣社會長期性的巨大伤痕,对未来的中华民国和台湾各層面产生長久性的重大影响,例如族群之間的長期對立,以及現在的黨派對立。二二八事件平息後,國民政府廢除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改以臺灣省政府取代之。 施行宪政 《中華民國憲法》是中華民國的根本大法,依據孫中山的三民主義與五權憲法的理論基礎建立。三民主義主張各民族和他國之間平等相處的民族主義、公民得以行使政治權利管理政府的民權主義,以及政府應為人民服務且建構繁榮經濟社會的民生主義,因此《中華民國憲法》明确指出中華民國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而五權憲法则確立司法制度獨立於其他行政權、立法權、考試權及監察權。憲法除了明確規定五權分立的中央政府體制與地方自治制度,還明示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權限劃分採取均權制度以及明列基本國策等。 1946年11月15日,中华民国在国共分裂的背景下召开制宪国民大会。12月25日,基于同年国共两党商定之政治协商会议宪法草案的《中華民國憲法》經國大三讀通過。 1947年元旦,《中華民國憲法》公布。1947年4月,国民政府基于政协决议改组政府;同年11月21日,开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国会直选;同年12月25日,《中華民國憲法》正式施行。自此,中華民國結束訓政時期,正式進入憲政時代。但国共内战导致許多條文失去效力。 1948年3月,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並於4月选举中華民國首任总统與副总统,分別由蔣中正與李宗仁當選。同年5月20日,蔣中正及李宗仁宣誓就職,國民政府改組為中華民國政府,國民政府主席改為總統,並延續至今。新的依照《中華民國憲法》運作之中華民國政府正式开始运作,国民政府步入历史,國家進入建國大綱的第三階段,即憲政階段。 第二次國共內戰 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後,中共勢力擴大,國共兩黨再起衝突。自1945年9月至1946年1月,中國共產黨為與中央爭奪受降權和受降區域與政府軍發生武裝衝突。1945年10月10日,國共兩黨在重慶市達成雙十協定,確定以軍隊國家化、政治民主化、黨派平等、地方自治之途徑達到和平民主建國,並儘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商討制憲事宜。年底,美國派特使馬歇爾調停國共雙方,於1946年1月簽訂一月停戰令,並召開各黨平等参加的政治協商會議。同年春,國共爆發政治摩擦,4月,東北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5月,孫立人在第二次四平战役取胜后追击林彪率领的中國共產黨部队,直逼哈爾濱市。此間美國馬歇爾威脅要求停戰,國軍被迫停止追擊。1947年初,中國共產黨三次拒絕國府的和平要求、堅持廢除憲法后才能实现和平,至此國共谈判完全破裂。2月,美國宣布完全退出國共調停,並開始在中華民國撤軍。3月,中央將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逐出南京市;胡宗南率軍攻進延安市,國共戰爭全面爆發。中国共产党将其控制区称为解放区。 戰爭初期,國軍在各個戰場呈進攻態勢,幾經挫折,终在1947年秋占據全國大部分地區,同时损失大量有生力量。1947年入冬開始,解放軍反攻駐守於大城市的国民政府軍,相繼占領石家莊,四平等。1948年夏,國軍困守城市,失去周圍農村拱護,戰局對政府不利。1948年9月遼西會戰爆發,解放軍东北野战军在林彪率领下南下圍攻錦州,廖耀湘救援失敗。錦州、瀋陽先後被解放軍攻下,東北失守,政府內部要求蔣辭職呼聲甚高。在關內,早在9月濟南戰役後,解放軍华东野战军領有山東並南下。11月爆發徐蚌會戰,黄百韬部集结途中被圍,國軍自徐州東進解圍失败,黄维部自華中前往解救,也于宿縣附近被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包圍。中华民国政府令杜聿明放棄徐州,撤退途中被分割包围,於隔年1月潰敗。前兩次戰役使華北受到孤立。1948年11月平津會戰爆發,東北野战軍入關,切斷華北國軍海運退路。在天津市失守後,北平守將傅作義投誠,華北大部被解放軍佔領。 1949年1月17日,蘇、英、美、法先後拒絕調停中國內戰。1月19日,「外交部通知各國使節遷往廣州。」。1月20日,政府由外交部舉行記者會,發表聲明,謂「四強已先後答覆我方本月八日所發出之照會。咸稱:『甚願中國早日恢復和平;但在目前情況下,礙難出任媒介。』」。1月21日,蔣中正宣布下野,但仍任中國國民黨總裁。李宗仁「發表文告,宣佈就代總統職。」。2月5日,「行政院遷廣州正式開始辦公」。2月6日,行政院長孫科在廣州招待中外記者,「強調貫徹和平主張,政府遷地辦公,決非放棄和平。」2月9日,湘、桂、贛、皖、豫、閩、鄂、漢等八省市「人民和平促進聯合會」,「在漢口開始為期三日的會議」。2月23日,行政院政務會議「通過財政經濟改革草案」。2月28日,立法院第一屆第三期第一次會議「在南京舉行」。 1949年4月,李宗仁與中國共產黨開啟北平和談,李宗仁期望「劃江而治」。然而中國共產黨提出逮捕民國正副總統等「43名戰犯」的要求使中華民國政府無法接受,談判宣告破裂。不久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4月20日,江陰要塞守備部隊投降。4月23日,國軍撤離南京。 1949年5月4日,杭州失陷。5月6日,立法院在廣州復會。5月20日,西安撤守。5月22日,上海市區被解放軍攻佔。武漢市相繼失陷。中華民國政府遷往廣州市。 1949年8月至10月,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於陸續佔領華南地區。8月16日,國軍撤離福州。8月20日,贛州失守。9月10日,衡陽失守。9月20日,第四屆聯合國大會在美國紐約開幕,政府代表團向大會提出控蘇案。9月30日,立法院在廣州復會。10月3日,蘇聯通知絕交。外交部正式聲明:「對俄斷絕邦交。」。並呼籲聯合國,應充分注意蘇聯侵略中國,「威脅遠東之行為」。10月5日,外交部發表聲明;與波蘭、捷克兩國,「斷絕邦交」。10月7日,韶關失守。10月12日,「政府宣佈自廣州遷重慶辦公」。10月13日,廣州失守。 1949年10月,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攻占福建。10月16日,國軍撤離厦门,「退守金門」。在金门战役中,解放军登陸金門失利。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於11月攻重慶。11月14日,「桂林失守」。11月25日,貴陽失守。11月29日,政府行政院遷至成都辦公,「重慶已受包圍」。11月30日,廣西南寧失守。中华民国政府三遷成都,西昌成為國共內戰末期指揮中心。 1949年12月1日,重慶被解放军占领。12月7日,行政院電令中央政府遷臺灣臺北,大本營設置西昌,「成都設防衛總司令部」。12月8日,行政院召集緊急會議,決議遷都台北,「並在西昌設置總指揮部」;包括五院院長、各部會首長的中央政府各級官員紛紛離開成都飛抵臺北。12月10日,中國國民黨總裁蔣中正飛往台北。解放軍佔領四川省。 1950年,海南、西昌被解放军攻占;1951年底,解放軍进入西藏;1952年,大陸全面被解放军攻占。經過幾年小型戰鬥,舟山群島被解放軍所占領,1955年解放军攻占一江山岛以及大陳島撤退後,中華民國政府的有效統治區域僅限於台灣本島及附屬島嶼、澎湖、金門、馬祖及若干南海諸島(東沙、太平)等地,並延續迄今。 两蒋时期 蒋中正政府 1949年起,國軍在第二次國共內戰接連失利,中華民國歷經多次遷都,中央政府最後遷往台灣台北;同時,中國共產黨於10月1日宣布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戰事末期,解放軍陸續佔領國軍在西南各省與沿海之根據地,最後中國大陸全面被解放軍控制。自此,中華民國失去中國大陸的統治權。中華民國政府只剩下以台灣為主的兩個省份的建制(包括臺灣省和福建省),台海兩岸開始分治。1955年後,中華民國政府實際控制領土縮限至臺澎金馬與東沙、南沙群島。 1949年5月20日起,台灣省主席陳誠對全台灣下達戒嚴令,從此台灣便進入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時期,人民的人權,包括集會、結社、言論、出版、旅遊等權利被限縮,異議人士不斷遭受迫害,情治單位(主要執行者是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對可疑人士及批評、反對國民黨政府者濫捕濫殺、沒收財產,不時傳出冤獄,史稱「白色恐怖」。 1950年3月,代總統李宗仁滯留美國,蔣中正宣布在台灣復行視事。此時政府財政匱乏,使用先前搶運到台灣的黃金解危。期間中國大陸東南沿海依舊動盪不安,受到解放軍猛烈攻擊。1950年韓戰爆發後,美國派第七艦隊協防並給予經濟援助,使中華民國轉危為安並且穩定軍事與經濟。但因國軍優先守衛台灣,海南島、萬山群島與舟山群島先後落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之控制;另外,據守滇南的國軍撤至緬甸北部,最後部份軍隊撤往台灣。在金門先後發生的古寧頭戰役、九三砲戰(1954年)及八二三砲戰(1958年),以及國共雙方在中國大陸沿海的幾次交火後,由於國軍防禦堅強及解放軍缺乏渡海能力,使得兩岸在軍事上逐漸由直接作戰轉為偶發衝突的對峙局面,双方主要以金门-厦门为核心展开炮击为形式的军事示威,外交上则争夺“中国”的代表权。 兩岸戰事漸歇後,中華民國政府將金門、馬祖等外島作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峙的前線,在台灣大力發展各項建設,使台灣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水準逐漸提高。為了抗共,中華民國政府藉由《戒嚴令》與《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凍結民主憲政體制,除加強「反共抗俄」宣傳外,也將收復中國大陸領土作為重要國策;蔣中正則藉由《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行連選連任,先後擔任第一至第五任總統,任內大力實施威權統治。雖然安定內部,但造成許多人民被指為「匪諜」遭迫害,人權缺少保障,史稱「白色恐怖」。1951年,台灣省實施地方自治,省議員及全台各縣長市長實施民選。1966年,中共當局發起文化大革命,使中華文化遭受空前破壞,中華民國政府因而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內政方面,台灣省政府推行土地改革(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及耕者有其田),穩定農業;工業方面,藉由土地改革,帶動台灣的民營企業與工商業發展,發展出以加工出口導向為主的產業模式。 1970年代前,國際社會普遍承認中華民國為中國的合法代表,然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逐漸增加。1971年,美国国務卿季辛吉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国;同年10月25日,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国的中國席位;1972年,美国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大陸,這一連串的事件使得中華民國与其它国家的邦交開始出現急剧變化,從1972年中華民國與日本斷交開始,承認中華民國的國家開始大幅減少。 嚴家淦政府 1975年4月5日,蔣中正病逝,嚴家淦繼任總統。4月6日上午11時,嚴家淦宣誓就任總統。嚴家淦成為中華民國首位文人總統。為了安定民心,嚴家淦慰留已提出辭呈的行政院院長蔣經國繼續推動十大建設,並與行政院院長蔣經國一同穩定臺灣民心。此時台灣經濟發展相當蓬勃,社會秩序相對穩定。同年6月18日推動防禦飛彈的設計、試造、試驗、測驗、試飛及生產等製程規劃之「長安計畫」。1977年7月9日,嚴家淦以中華民國總統身分訪問沙烏地阿拉伯,成為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首位出訪邦交國的總統。 副總統嚴家淦繼任總統至1978年屆滿,隨後由蔣經國當選第六及第七任總統。 蒋经国政府 隨著產業從農業發展到輕重工業、國民教育普及,中華民國在1970年代進入經濟起飛時代,擔任行政院院長蔣經國所推動的十大建設至今仍被視為促進台灣經濟起飛的基本工程。第一次石油危機帶來的全球經濟不景氣,為穩定經濟發展,1973年11月,時任行政院院長蔣經國宣示推動十大建設及十二項建設,這些政策促進經濟發展,使1980年代後的中華民國躋身亞洲四小龍之一,產業結構逐漸過渡到勞力密集工業,並朝向服務業發展,股市指數高達萬點,所謂的「台灣錢,淹腳目」這句俗諺被社會大眾普遍認同。在民生富裕民眾殷實的背景之下,台灣各種社會運動、政治運動的能量皆在此時期累積。 1978年5月20日,蔣經國就任中華民國總統。1979年,吉米·卡特執政下的美国終与中華人民共和国建交,而鄧小平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後,使外国人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国政府有變革的決心,所以紛紛向其示好,意圖在中国大陸開放市場之際可以分一杯羮,直到1990年代,中華民国的邦交国就已經只餘下少数,發達國家中則僅剩大韓民国及南非等,但上述兩國也在1990年代先後與中華民國斷交。 1978年美國宣佈與中華民國斷交後,次年發生美麗島事件。為了因應國際情勢演變,及解決國內民主改革需求,蔣經國審慎推動國家邁向民主化。1980年代,蔣經國總統逐漸將政治民主化,是由於「江南案」的發生。1986年9月28日,黨外運動人士成立民主進步黨,當時尚未解嚴,但蔣經國事實上默許民進黨的存在。這是由於在同年的5月12日,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開始研究政治改革的可能性,並與10月15日通過起草新的國家安全法來取代戒嚴令的決定。1986年對民主進步黨的成立採取寬容態度,繼而在1987年7月15日宣佈解除台灣省戒嚴令,並在1988年起解除黨禁與報禁。1987年12月,中華民國政府開放民眾赴中國大陸探親,兩岸交流自此逐漸熱絡。 民主自由化时期 李登辉政府 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病逝台北,當時的副總統李登輝繼任總統,這是中華民國歷史上首次依照憲政體制的國家元首交接;同年7月召開的國民黨第13次全代會上,李登輝獲選為國民黨主席。李登輝雖接掌黨政領導位置,但國民黨內的保守派仍然擁有相當大的勢力,且曾意圖逼退李登輝,引發支持李登輝的「主流派」與保守的「非主流派」之間的權力鬥爭;兩者的爭鬥至第八任總統選舉前的1990年2月達到最高峰,被稱為「二月政爭」。最後由主流派取得優勢,李登輝也順利當選中華民國第八任總統,坐實黨政實權,開啟往後長達十年的「李登輝時代」。 而自1949年兩岸分治以來,中華民國的國會(包括立法院與國民大會)便因執政的國民黨以動員戡亂以及維護「法統」為由未曾改選,遂被黨外人士譏為「萬年國會」。而國民黨內部的權力鬥爭,終致於1990年發生國內大學生為了萬年國會問題而發起的三月學運。為了使憲政回歸正常,李登輝發動修憲,首先於1991年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制定憲法增修條文、並在1991年、1992年先後全面改選國民大會與立法院;修憲結果使原大陸地區選出之中央公職人員優遇退職、由臺灣地區選出之全部新任國代修憲,最終達成總統的公民直選。與此同時,立法院於1992年5月16日修正刑法一百條,許多名列黑名單而流亡海外的異議人士得以回國,自此「政治犯」在台灣成為歷史名詞,思想與言論自由得以獲得保障。由於這一連串的政治改革,沒有經歷激烈的流血革命衝突,因而被稱為「寧靜革命」,也使中華民國的國家體制逐漸向台灣社會靠攏。 1996年,在第四次台海危机所造成的紧张局势及國際社會關注之下,李登輝於首次正、副總統直選中與連戰搭檔競選成功,順利連任總統。為了化解省籍情結,李登輝提出「新台灣人」的理念,並提出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的政策。1997香港主權移交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加強對台灣主權的主張,而中華民國則力圖保持本身政治經濟穩定。兩岸政府於1990年代以民間機構建立起非政治的協商與對話機制,亦曾舉行兩次辜汪會談;但在1999年李登輝發表「兩國論」後,兩岸的對話機制長期陷入停滯。在1990年代中後期,台灣的治安案件不斷(如劉邦友命案、彭婉如命案、白曉燕命案),對李登輝政府和中國國民黨的聲望造成嚴重打擊,埋下2000年政黨輪替的導因。1999年9月21日,台灣中部發生大地震,對苗栗至嘉義一帶各縣與台北市造成重大的災害。 陈水扁政府 2000年舉行的第二次正、副總統直選,由民主進步黨籍的陳水扁與呂秀蓮當選,實現中華民國行憲後首次政黨輪替;但民主進步黨並未於2001年的立委選舉中過半,導致施政上時常與在野黨發生衝突,而泛藍、泛綠兩大政治勢力也在此時開始形成。陳水扁政府上台後,因藍綠政黨惡鬥、中国大陆崛起、產業外移與媒體亂象影響,國內政治、社會及經濟等均顯得動盪不安。由於政府提倡高科技發展,服務業與高科技產業的比例逐漸過半,並於2002年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2年8月,陳水扁發表「一邊一國論」,引發國內外不少爭議。 2004年2月28日,大約有200萬臺灣民眾以牽手方式排列成長約500公里的人鏈,反對中國大陸部署針對臺灣的飛彈設施以及支持反飛彈公投,是臺灣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運動。3月20日,陳水扁成功連任總統,但因選舉前夕發生槍擊事件,部分人士質疑選舉結果並發起抗爭;年底,民主進步黨於立委選舉中未能過半,無法全面執政的局面再次延續。 2005年,任務型國民大會召開修訂憲法,將修憲權力移交給國民;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於同年通過《反分裂國家法》,首次以法律形式表示「一個中國」的主張,造成台灣部分輿論不滿,因而發起三二六護台灣大遊行表示對維護國家主權獨立自主的訴求。 2005年起,陳水扁親信涉及的多起貪污弊案遭到揭發,對陳水扁政府和民主進步黨的聲望造成嚴重打擊,導致民主進步黨在當年地方選舉中,失去地方多數執政權;2006年更引發出要求陳水扁下台的百萬人民倒扁運動,導致民主進步黨在兩年後失去中央政權與立法院多數席次。 马英九政府 2008年,總統與國會選舉從該年起開始在同年舉行:1月的第七屆立委選舉首次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中國國民黨取得超過三分之二的席次,但選制的改變也使得小型政黨未能獲得席位而難以發展,部分弱勢群體代表無法在國會殿堂為所屬群體發聲;3月的第十二任總統選舉,中國國民黨籍的馬英九與蕭萬長分別當選總統、副總統,達成第二次政黨輪替,也使中國國民黨在1996年首次總統直選後第一次達成掌握中央行政及立法部門的「完全執政」局面。馬英九就任總統後,政府同時開始對前任總統陳水扁涉嫌貪污的偵辦。馬英九政府將改善兩岸關係做為施政重點之一,以對中國大陸當局提出活路外交、簽訂《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舉行江陳會談等方式以加強兩岸合作;對於兩岸的政治地位,不同於李登輝的「特殊國與國關係」,他主張「一中各表」的關係,並且認同九二共識。 2009年8月發生八八水災,由於馬英九政府未能及時反應,錯失緊急動員全力救災的先機,且一度拒絕外援,而引發民怨。2010年6月29日,中華民國政府與中國大陸當局正式簽署ECFA,與中國大陸建立更緊密的經濟關係,並且準備經由ECFA來推展中華民國與周邊國家(如日本、南韓、澳洲、東協國家等)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來提升經濟競爭力。而自2005年起,由於中華民國外交部的長年努力,中華民國國民相繼於日本、英國、愛爾蘭及至全歐盟得以持中華民國護照而免簽證觀光,尤其在馬英九就任總統後快速增加,成為馬英九政府引以自豪的政績之一。 國土規劃方面,2010年底實施7個縣市的縣市合併升格改制案,形成「五都十四縣三市」的行政區劃格局。 2012年1月,馬英九連任總統成功,中國國民黨也在第八屆立委選舉後繼續在立法院取得絕對多數,而被認為是國內民眾對於兩岸關係改善的認同所致。但是馬英九連任不久,即因無法提振經濟、無法解決土地徵收等社會正義議題、兩岸政策與民眾溝通不良等不當施政而飽受各界批評。 2013年起,馬英九在處理洪仲丘事件不當,導致公民1985行動聯盟發起白衫軍運動;同年9月,馬英九因立法院長王金平涉嫌關說,發起九月政爭,引發政局動盪。一年後,兩岸政策與兩岸經貿問題處理失當,對馬英九政府和中國國民黨的聲望造成嚴重打擊,更引發出要求馬英九撤回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太陽花學運,導致中國國民黨在當年地方選舉中,失去地方多數執政權,兩年後失去中央政權與立法院多數席次。 2015年11月7日,海峽兩岸最高領導人-{zh-hans:习近平与马英九;zh-tw:馬英九與習近平;zh-hk:習近平與馬英九}-於新加坡舉行的會面,也是海峽兩岸(即-{zh-hans:中国大陆与台湾;zh-hk:中國大陸與臺灣;zh-mo:中國大陸與臺灣;zh-hant:臺灣與中國大陸}-)自1949年政治分立以来(66年),雙方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會晤,象徵兩岸史上最大突破。會中主要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雙方沒有簽署協議或發布共同聲明。 蔡英文政府 2016年1月16日,民主進步黨籍的蔡英文當選中華民國第14任總統,第九屆立委選舉民主進步黨首次在立法院取得絕對多數。5月20日,蔡英文宣誓就职,中華民國達成第三次政黨輪替。蔡英文是中華民國歷史上首位女性國家元首。2016年12月2日蔡英文打电话给川普祝贺其当选美国总统,引发了争议。圣多美普林西比、巴拿马、多明尼加、布吉纳法索相继与中华民国断交。
戰爭初期,國軍在各個戰場呈進攻態勢,幾經挫折,终在1947年秋占據全國大部分地區,同时损失大量有生力量。1947年入冬開始,解放軍反攻駐守於大城市的国民政府軍,相繼占領石家莊,四平等。1948年夏,國軍困守城市,失去周圍農村拱護,戰局對政府不利。1948年9月遼西會戰爆發,解放軍东北野战军在林彪率领下南下圍攻錦州,廖耀湘救援失敗。錦州、瀋陽先後被解放軍攻下,東北失守,政府內部要求蔣辭職呼聲甚高。在關內,早在9月濟南戰役後,解放軍华东野战军領有山東並南下。11月爆發徐蚌會戰,黄百韬部集结途中被圍,國軍自徐州東進解圍失败,黄维部自華中前往解救,也于宿縣附近被解放军中原野战军包圍。中华民国政府令杜聿明放棄徐州,撤退途中被分割包围,於隔年1月潰敗。前兩次戰役使華北受到孤立。1948年11月平津會戰爆發,東北野战軍入關,切斷華北國軍海運退路。在天津市失守後,北平守將傅作義投誠,華北大部被解放軍佔領。 1949年1月17日,蘇、英、美、法先後拒絕調停中國內戰。1月19日,「外交部通知各國使節遷往廣州。」。1月20日,政府由外交部舉行記者會,發表聲明,謂「四強已先後答覆我方本月八日所發出之照會。咸稱:『甚願中國早日恢復和平;但在目前情況下,礙難出任媒介。』」。1月21日,蔣中正宣布下野,但仍任中國國民黨總裁。李宗仁「發表文告,宣佈就代總統職。」。2月5日,「行政院遷廣州正式開始辦公」。2月6日,行政院長孫科在廣州招待中外記者,「強調貫徹和平主張,政府遷地辦公,決非放棄和平。」2月9日,湘、桂、贛、皖、豫、閩、鄂、漢等八省市「人民和平促進聯合會」,「在漢口開始為期三日的會議」。2月23日,行政院政務會議「通過財政經濟改革草案」。2月28日,立法院第一屆第三期第一次會議「在南京舉行」。 1949年4月,李宗仁與中國共產黨開啟北平和談,李宗仁期望「劃江而治」。然而中國共產黨提出逮捕民國正副總統等「43名戰犯」的要求使中華民國政府無法接受,談判宣告破裂。不久解放軍發動渡江戰役。4月20日,江陰要塞守備部隊投降。4月23日,國軍撤離南京。 1949年5月4日,杭州失陷。5月6日,立法院在廣州復會。5月20日,西安撤守。5月22日,上海市區被解放軍攻佔。武漢市相繼失陷。中華民國政府遷往廣州市。 1949年8月至10月,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於陸續佔領華南地區。8月16日,國軍撤離福州。8月20日,贛州失守。9月10日,衡陽失守。9月20日,第四屆聯合國大會在美國紐約開幕,政府代表團向大會提出控蘇案。9月30日,立法院在廣州復會。10月3日,蘇聯通知絕交。外交部正式聲明:「對俄斷絕邦交。」。並呼籲聯合國,應充分注意蘇聯侵略中國,「威脅遠東之行為」。10月5日,外交部發表聲明;與波蘭、捷克兩國,「斷絕邦交」。10月7日,韶關失守。10月12日,「政府宣佈自廣州遷重慶辦公」。10月13日,廣州失守。 1949年10月,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攻占福建。10月16日,國軍撤離厦门,「退守金門」。在金门战役中,解放军登陸金門失利。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於11月攻重慶。11月14日,「桂林失守」。11月25日,貴陽失守。11月29日,政府行政院遷至成都辦公,「重慶已受包圍」。11月30日,廣西南寧失守。中华民国政府三遷成都,西昌成為國共內戰末期指揮中心。 1949年12月1日,重慶被解放军占领。12月7日,行政院電令中央政府遷臺灣臺北,大本營設置西昌,「成都設防衛總司令部」。12月8日,行政院召集緊急會議,決議遷都台北,「並在西昌設置總指揮部」;包括五院院長、各部會首長的中央政府各級官員紛紛離開成都飛抵臺北。12月10日,中國國民黨總裁蔣中正飛往台北。解放軍佔領四川省。 1950年,海南、西昌被解放军攻占;1951年底,解放軍进入西藏;1952年,大陸全面被解放军攻占。經過幾年小型戰鬥,舟山群島被解放軍所占領,1955年解放军攻占一江山岛以及大陳島撤退後,中華民國政府的有效統治區域僅限於台灣本島及附屬島嶼、澎湖、金門、馬祖及若干南海諸島(東沙、太平)等地,並延續迄今。 两蒋时期 蒋中正政府 1949年起,國軍在第二次國共內戰接連失利,中華民國歷經多次遷都,中央政府最後遷往台灣台北;同時,中國共產黨於10月1日宣布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戰事末期,解放軍陸續佔領國軍在西南各省與沿海之根據地,最後中國大陸全面被解放軍控制。自此,中華民國失去中國大陸的統治權。中華民國政府只剩下以台灣為主的兩個省份的建制(包括臺灣省和福建省),台海兩岸開始分治。1955年後,中華民國政府實際控制領土縮限至臺澎金馬與東沙、南沙群島。 1949年5月20日起,台灣省主席陳誠對全台灣下達戒嚴令,從此台灣便進入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時期,人民的人權,包括集會、結社、言論、出版、旅遊等權利被限縮,異議人士不斷遭受迫害,情治單位(主要執行者是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對可疑人士及批評、反對國民黨政府者濫捕濫殺、沒收財產,不時傳出冤獄,史稱「白色恐怖」。 1950年3月,代總統李宗仁滯留美國,蔣中正宣布在台灣復行視事。此時政府財政匱乏,使用先前搶運到台灣的黃金解危。期間中國大陸東南沿海依舊動盪不安,受到解放軍猛烈攻擊。1950年韓戰爆發後,美國派第七艦隊協防並給予經濟援助,使中華民國轉危為安並且穩定軍事與經濟。但因國軍優先守衛台灣,海南島、萬山群島與舟山群島先後落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之控制;另外,據守滇南的國軍撤至緬甸北部,最後部份軍隊撤往台灣。在金門先後發生的古寧頭戰役、九三砲戰(1954年)及八二三砲戰(1958年),以及國共雙方在中國大陸沿海的幾次交火後,由於國軍防禦堅強及解放軍缺乏渡海能力,使得兩岸在軍事上逐漸由直接作戰轉為偶發衝突的對峙局面,双方主要以金门-厦门为核心展开炮击为形式的军事示威,外交上则争夺“中国”的代表权。 兩岸戰事漸歇後,中華民國政府將金門、馬祖等外島作為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峙的前線,在台灣大力發展各項建設,使台灣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水準逐漸提高。為了抗共,中華民國政府藉由《戒嚴令》與《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凍結民主憲政體制,除加強「反共抗俄」宣傳外,也將收復中國大陸領土作為重要國策;蔣中正則藉由《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行連選連任,先後擔任第一至第五任總統,任內大力實施威權統治。雖然安定內部,但造成許多人民被指為「匪諜」遭迫害,人權缺少保障,史稱「白色恐怖」。1951年,台灣省實施地方自治,省議員及全台各縣長市長實施民選。1966年,中共當局發起文化大革命,使中華文化遭受空前破壞,中華民國政府因而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內政方面,台灣省政府推行土地改革(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及耕者有其田),穩定農業;工業方面,藉由土地改革,帶動台灣的民營企業與工商業發展,發展出以加工出口導向為主的產業模式。 1970年代前,國際社會普遍承認中華民國為中國的合法代表,然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逐漸增加。1971年,美国国務卿季辛吉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国;同年10月25日,聯合國通過《第2758號決議》,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国的中國席位;1972年,美国總統尼克森訪問中國大陸,這一連串的事件使得中華民國与其它国家的邦交開始出現急剧變化,從1972年中華民國與日本斷交開始,承認中華民國的國家開始大幅減少。 嚴家淦政府 1975年4月5日,蔣中正病逝,嚴家淦繼任總統。4月6日上午11時,嚴家淦宣誓就任總統。嚴家淦成為中華民國首位文人總統。為了安定民心,嚴家淦慰留已提出辭呈的行政院院長蔣經國繼續推動十大建設,並與行政院院長蔣經國一同穩定臺灣民心。此時台灣經濟發展相當蓬勃,社會秩序相對穩定。同年6月18日推動防禦飛彈的設計、試造、試驗、測驗、試飛及生產等製程規劃之「長安計畫」。1977年7月9日,嚴家淦以中華民國總統身分訪問沙烏地阿拉伯,成為中華民國政府遷台後首位出訪邦交國的總統。 副總統嚴家淦繼任總統至1978年屆滿,隨後由蔣經國當選第六及第七任總統。 蒋经国政府 隨著產業從農業發展到輕重工業、國民教育普及,中華民國在1970年代進入經濟起飛時代,擔任行政院院長蔣經國所推動的十大建設至今仍被視為促進台灣經濟起飛的基本工程。第一次石油危機帶來的全球經濟不景氣,為穩定經濟發展,1973年11月,時任行政院院長蔣經國宣示推動十大建設及十二項建設,這些政策促進經濟發展,使1980年代後的中華民國躋身亞洲四小龍之一,產業結構逐漸過渡到勞力密集工業,並朝向服務業發展,股市指數高達萬點,所謂的「台灣錢,淹腳目」這句俗諺被社會大眾普遍認同。在民生富裕民眾殷實的背景之下,台灣各種社會運動、政治運動的能量皆在此時期累積。 1978年5月20日,蔣經國就任中華民國總統。1979年,吉米·卡特執政下的美国終与中華人民共和国建交,而鄧小平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後,使外国人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国政府有變革的決心,所以紛紛向其示好,意圖在中国大陸開放市場之際可以分一杯羮,直到1990年代,中華民国的邦交国就已經只餘下少数,發達國家中則僅剩大韓民国及南非等,但上述兩國也在1990年代先後與中華民國斷交。 1978年美國宣佈與中華民國斷交後,次年發生美麗島事件。為了因應國際情勢演變,及解決國內民主改革需求,蔣經國審慎推動國家邁向民主化。1980年代,蔣經國總統逐漸將政治民主化,是由於「江南案」的發生。1986年9月28日,黨外運動人士成立民主進步黨,當時尚未解嚴,但蔣經國事實上默許民進黨的存在。這是由於在同年的5月12日,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開始研究政治改革的可能性,並與10月15日通過起草新的國家安全法來取代戒嚴令的決定。1986年對民主進步黨的成立採取寬容態度,繼而在1987年7月15日宣佈解除台灣省戒嚴令,並在1988年起解除黨禁與報禁。1987年12月,中華民國政府開放民眾赴中國大陸探親,兩岸交流自此逐漸熱絡。 民主自由化时期 李登辉政府 1988年1月13日,蔣經國病逝台北,當時的副總統李登輝繼任總統,這是中華民國歷史上首次依照憲政體制的國家元首交接;同年7月召開的國民黨第13次全代會上,李登輝獲選為國民黨主席。李登輝雖接掌黨政領導位置,但國民黨內的保守派仍然擁有相當大的勢力,且曾意圖逼退李登輝,引發支持李登輝的「主流派」與保守的「非主流派」之間的權力鬥爭;兩者的爭鬥至第八任總統選舉前的1990年2月達到最高峰,被稱為「二月政爭」。最後由主流派取得優勢,李登輝也順利當選中華民國第八任總統,坐實黨政實權,開啟往後長達十年的「李登輝時代」。 而自1949年兩岸分治以來,中華民國的國會(包括立法院與國民大會)便因執政的國民黨以動員戡亂以及維護「法統」為由未曾改選,遂被黨外人士譏為「萬年國會」。而國民黨內部的權力鬥爭,終致於1990年發生國內大學生為了萬年國會問題而發起的三月學運。為了使憲政回歸正常,李登輝發動修憲,首先於1991年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制定憲法增修條文、並在1991年、1992年先後全面改選國民大會與立法院;修憲結果使原大陸地區選出之中央公職人員優遇退職、由臺灣地區選出之全部新任國代修憲,最終達成總統的公民直選。與此同時,立法院於1992年5月16日修正刑法一百條,許多名列黑名單而流亡海外的異議人士得以回國,自此「政治犯」在台灣成為歷史名詞,思想與言論自由得以獲得保障。由於這一連串的政治改革,沒有經歷激烈的流血革命衝突,因而被稱為「寧靜革命」,也使中華民國的國家體制逐漸向台灣社會靠攏。 1996年,在第四次台海危机所造成的紧张局势及國際社會關注之下,李登輝於首次正、副總統直選中與連戰搭檔競選成功,順利連任總統。為了化解省籍情結,李登輝提出「新台灣人」的理念,並提出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的政策。1997香港主權移交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始加強對台灣主權的主張,而中華民國則力圖保持本身政治經濟穩定。兩岸政府於1990年代以民間機構建立起非政治的協商與對話機制,亦曾舉行兩次辜汪會談;但在1999年李登輝發表「兩國論」後,兩岸的對話機制長期陷入停滯。在1990年代中後期,台灣的治安案件不斷(如劉邦友命案、彭婉如命案、白曉燕命案),對李登輝政府和中國國民黨的聲望造成嚴重打擊,埋下2000年政黨輪替的導因。1999年9月21日,台灣中部發生大地震,對苗栗至嘉義一帶各縣與台北市造成重大的災害。 陈水扁政府 2000年舉行的第二次正、副總統直選,由民主進步黨籍的陳水扁與呂秀蓮當選,實現中華民國行憲後首次政黨輪替;但民主進步黨並未於2001年的立委選舉中過半,導致施政上時常與在野黨發生衝突,而泛藍、泛綠兩大政治勢力也在此時開始形成。陳水扁政府上台後,因藍綠政黨惡鬥、中国大陆崛起、產業外移與媒體亂象影響,國內政治、社會及經濟等均顯得動盪不安。由於政府提倡高科技發展,服務業與高科技產業的比例逐漸過半,並於2002年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2002年8月,陳水扁發表「一邊一國論」,引發國內外不少爭議。 2004年2月28日,大約有200萬臺灣民眾以牽手方式排列成長約500公里的人鏈,反對中國大陸部署針對臺灣的飛彈設施以及支持反飛彈公投,是臺灣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運動。3月20日,陳水扁成功連任總統,但因選舉前夕發生槍擊事件,部分人士質疑選舉結果並發起抗爭;年底,民主進步黨於立委選舉中未能過半,無法全面執政的局面再次延續。 2005年,任務型國民大會召開修訂憲法,將修憲權力移交給國民;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於同年通過《反分裂國家法》,首次以法律形式表示「一個中國」的主張,造成台灣部分輿論不滿,因而發起三二六護台灣大遊行表示對維護國家主權獨立自主的訴求。 2005年起,陳水扁親信涉及的多起貪污弊案遭到揭發,對陳水扁政府和民主進步黨的聲望造成嚴重打擊,導致民主進步黨在當年地方選舉中,失去地方多數執政權;2006年更引發出要求陳水扁下台的百萬人民倒扁運動,導致民主進步黨在兩年後失去中央政權與立法院多數席次。 马英九政府 2008年,總統與國會選舉從該年起開始在同年舉行:1月的第七屆立委選舉首次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中國國民黨取得超過三分之二的席次,但選制的改變也使得小型政黨未能獲得席位而難以發展,部分弱勢群體代表無法在國會殿堂為所屬群體發聲;3月的第十二任總統選舉,中國國民黨籍的馬英九與蕭萬長分別當選總統、副總統,達成第二次政黨輪替,也使中國國民黨在1996年首次總統直選後第一次達成掌握中央行政及立法部門的「完全執政」局面。馬英九就任總統後,政府同時開始對前任總統陳水扁涉嫌貪污的偵辦。馬英九政府將改善兩岸關係做為施政重點之一,以對中國大陸當局提出活路外交、簽訂《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舉行江陳會談等方式以加強兩岸合作;對於兩岸的政治地位,不同於李登輝的「特殊國與國關係」,他主張「一中各表」的關係,並且認同九二共識。 2009年8月發生八八水災,由於馬英九政府未能及時反應,錯失緊急動員全力救災的先機,且一度拒絕外援,而引發民怨。2010年6月29日,中華民國政府與中國大陸當局正式簽署ECFA,與中國大陸建立更緊密的經濟關係,並且準備經由ECFA來推展中華民國與周邊國家(如日本、南韓、澳洲、東協國家等)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來提升經濟競爭力。而自2005年起,由於中華民國外交部的長年努力,中華民國國民相繼於日本、英國、愛爾蘭及至全歐盟得以持中華民國護照而免簽證觀光,尤其在馬英九就任總統後快速增加,成為馬英九政府引以自豪的政績之一。 國土規劃方面,2010年底實施7個縣市的縣市合併升格改制案,形成「五都十四縣三市」的行政區劃格局。 2012年1月,馬英九連任總統成功,中國國民黨也在第八屆立委選舉後繼續在立法院取得絕對多數,而被認為是國內民眾對於兩岸關係改善的認同所致。但是馬英九連任不久,即因無法提振經濟、無法解決土地徵收等社會正義議題、兩岸政策與民眾溝通不良等不當施政而飽受各界批評。 2013年起,馬英九在處理洪仲丘事件不當,導致公民1985行動聯盟發起白衫軍運動;同年9月,馬英九因立法院長王金平涉嫌關說,發起九月政爭,引發政局動盪。一年後,兩岸政策與兩岸經貿問題處理失當,對馬英九政府和中國國民黨的聲望造成嚴重打擊,更引發出要求馬英九撤回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的太陽花學運,導致中國國民黨在當年地方選舉中,失去地方多數執政權,兩年後失去中央政權與立法院多數席次。 2015年11月7日,海峽兩岸最高領導人-{zh-hans:习近平与马英九;zh-tw:馬英九與習近平;zh-hk:習近平與馬英九}-於新加坡舉行的會面,也是海峽兩岸(即-{zh-hans:中国大陆与台湾;zh-hk:中國大陸與臺灣;zh-mo:中國大陸與臺灣;zh-hant:臺灣與中國大陸}-)自1949年政治分立以来(66年),雙方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會晤,象徵兩岸史上最大突破。會中主要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雙方沒有簽署協議或發布共同聲明。 蔡英文政府 2016年1月16日,民主進步黨籍的蔡英文當選中華民國第14任總統,第九屆立委選舉民主進步黨首次在立法院取得絕對多數。5月20日,蔡英文宣誓就职,中華民國達成第三次政黨輪替。蔡英文是中華民國歷史上首位女性國家元首。2016年12月2日蔡英文打电话给川普祝贺其当选美国总统,引发了争议。圣多美普林西比、巴拿马、多明尼加、布吉纳法索相继与中华民国断交。 2016年12月6日《勞動基準法》修正案在立法院三讀通過。但週休二日新制實施後,引发争议,勞動部再次修改部分條文,并2018年1月10日三讀通過。執政期間接連發生華航二次罷工和長榮一次罷工 2019年5月17日,立法院通過《司法院釋字第七四八號解釋施行法》將同性婚姻法制化,為亞洲首例。 2020年1月11日,蔡英文連任總統成功,並以817萬張選票當選,成為中華民國總統由公民直選以來的最高票,民主進步黨也在第十屆立委選舉後繼續在立法院取得絕對多數。 2020年6月6日,第三屆高雄市市長韓國瑜罷免案的最終結果為同意票93萬9090票,不同意票2萬5051票。因有效同意票數多於不同意票且達高雄市選舉人總數四分之一以上(574,996),罷免案以同意率達97.4%通過罷免韓國瑜。 年表 註解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劍橋中華民国史》,[美]費正清、費维愷 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ISBN 978-7-5004-1406-3. 《中華民国史》,[中国大陸]張憲文 等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ISBN 978-7-305-04242-3. 《中華民國史稿》,張玉法 著,臺北縣:聯經出版公司,1999年. 《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一到四冊,作者郭廷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ISBN 6666712919.网上资料. 《中华民国发展史》,一套在中华民国一百年(2011年)推出的12册“非官方修纂”的历史丛书.
国立中央大学附属中学校友 常州人 南京大学校友 清华大学学者
理 国立中央大学附属中学校友
对质疑性挑战的态度 科学和宗教信仰所面临挑战的态度可能大不相同。 在科学领域,对质疑性挑战通常被视为学习和增进理解的机会。科学家们接受过质疑和审视自己以及他人想法的训练,并认识到挑战和批评是科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待科学挑战的态度通常是对新思想和新证据的好奇和开放态度。 在宗教中,对信仰的质疑性挑战可以被视为对一个人的信仰和个人身份的威胁。对于某些人来说,质疑或挑战宗教信仰可能被视为不尊重甚至亵渎神明。然而,对于其他人来说,对宗教信仰的挑战可能是成长和加深对信仰的理解的机会。 经验性主张 宗教信仰有可能与科学相矛盾。这是因为宗教信仰通常基于信仰、传统和启示,而科学则基于经验证据、推理和观察。因此,当科学发现与宗教信仰发生冲突时,就会在两者之间造成紧张状态。 宗教信仰是否提出经验主张并不总是很清楚,因为宗教文本和传统通常包含经验和非经验元素。然而,当宗教信仰确实提出经验主张时,这些主张需要接受科学检验以确定其有效性。例如,祈祷可以治愈身体疾病的说法是一种经验性的说法,可以通过科学研究来检验。如果研究一致表明祈祷对身体康复没有影响,那么这将质疑该特定宗教信仰的有效性。 理查德·道金斯在《上帝错觉》第二章第六节 <伟大的祷告实验>(THE GREAT PRAYER EXPERIMENT)中还介绍了令人感兴确的一个实验。用实验方法检验为病人做祷告是否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双盲的方式进行,病人以严格随机的方式安排。2006年4月的《美国心脏杂志》(《在心脏导管搭桥病人中为病人祈祷的治疗效果研究》)所报道的研究结果清晰明了:接受祷告的病人与没有接受祷告的病人之间不存在任何差异。该实验由某宗教组织赞助,因为该组织对祷告的效力深信不疑,尽管实验结果否认了祷告作用。 理查德·道金斯在《上帝错觉》中指出,上帝的概念应该被视为关于宇宙的科学假设,并且与任何其他科学假设一样受到相同水平的审查和分析。他认为上帝的存在是一个经验问题,可以使用证据和推理进行调查和评估。 另一方面,一些宗教信仰可能不会提出经验性主张,而是可能关注非经验性问题,例如伦理、道德和精神实践。在这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根据其内部连贯性和逻辑一致性而不是实证检验来评估这些信念的有效性。 虽然许多宗教信仰确实是隐喻性的或象征性的,但也有一些宗教信仰被信徒们从字面上理解。例如,一些基督徒认为地球是在字面意义上的六日内创造的,而一些穆斯林则认为古兰经包含了在其启示时人类不为人知的科学事实。此外,即使一种宗教信仰是隐喻性的或象征性的,如果它对世界提出经验性主主张,它仍然可以接受实证检验。例如,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说法可以解释为人类在宇宙中特殊地位的隐喻,但它也提出了一个可以通过科学观察来检验的经验论断。尽管许多神学家说不再接受从字面上的圣经,仍然有很多人仍然接受从字面上的圣经经文,包括诺亚的故事。根据盖洛普的说法,大约50%的美国选民仍然从字面上接受圣经经文。如果你把这本好经文按字面解释到极致,有些人可以为1994年的谋杀辩护,即牧师开枪打死约翰布里顿博士。希尔到死时声称他的行为得到了圣经的支持。(also see ) 教皇Benedict XVI首次访问非洲大陆时发表言论,教皇按宗教信仰的教义主张不用安全套,还称安全套可能使非洲艾滋病危机恶化。经验性主张应该接受科学检验,错误的宗教主张而具有的极大的影响力后果极大。教皇Benedict XVI言论怒了试图阻止艾滋病毒和艾滋病传播的卫生机构科学工作者,据估计那里有 2200 万人受到感染。 道德与信仰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道德不依赖于信仰。虽然有些人可能声称他们的道德植根于他们的信仰或宗教信仰,但有证据表明,道德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社会和文化规范、同理心和理性。研究表明,来自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人往往有许多共同的道德价值观,这表明道德不仅仅取决于信仰。此外,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进化生物学领域的研究揭示了道德决策背后的生物学和认知机制,进一步证明道德不仅仅取决于信仰。 有研究通过调查美国联邦囚犯中有宗教信仰的比例,考察是否由宗教维持道德。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在不容易犯罪的信仰群体中,无神论者仅次于五旬节运动教派,是第二不容易犯罪的群体。“道德必须靠宗教维持”这个论点不成立。 批评 英国哲学家和逻辑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伯特兰·罗素写道: 哲学家瓦爾特·阿諾德·考夫曼在他的著作《The Faith of a Heretic》定义信仰为:一种强烈的信念,通常表现为对缺乏足够证据的、不能说服每一个理性人的事物的固执信任。 进化生物学家 理查德·道金斯在其著作《上帝错觉》中批判他所认为的与科学证据直接冲突的所有信仰, 认为耶稣复活的信仰违反科学。 教育孩子"信仰本身就是一种美德"的观点,实际是真正有害的做法。信仰之所以邪恶,恰恰是因为它不需要理由,也不需要争论。 灌输给孩子们"不用置疑的信仰是一种美德",可能会让他们长大成为未来圣战或十字军东征的潜在致命武器, 尤其是在某些不难获得的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他将信仰描述为没有证据的盲信, 一个积极的不思考的过程。他指出,这种做法只会让任何人仅凭个人思想和可能扭曲的感知(不需要对自然进行检验)提出关于自然的断言(主张); 这种做法,降低了我们对自然世界的理解,没有任何能力做出可靠且一致的预测,并且无需同行评议。 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一部分人,拒绝威胁到他们核心信念或世界观的一些科学上得到充分证实的结果,比如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变暖的事实。 1979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史蒂文·温伯格警示人们, 世界需要从漫长的宗教信仰噩梦中醒来;对我们科学家来说,为削弱宗教信仰而可以做的任何事情都应该去做,实际上这可能是我们对文明的最大贡献。宗教是弊大于利的。 他还认为:无论有没有宗教,好人都会做好事,坏人都会做恶事。 但是,若你想要好人做恶事,就需要宗教了。 古斯塔夫·勒庞认为信仰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强调了信仰的非理性本质,信仰往往基于情感而非理性, 可以用来操纵和控制人们,特别是在宗教或政治运动的背景下。从这个意义上说,信仰是一个工具,可以被掌握权力的人用来塑造群众的信仰和行为。 參見 信仰自由 信任 信念 真理 真理符应论 知识 知识论 宗教哲学 超越 (哲学) 崇拜 宗教 迷信 政治 群体心理学 伦理学 无神论 飞天面条神教 罗素的茶壶 《上帝错觉》 《上帝不伟大:宗教是如何毒害一切的》 《》。 《》 《》 外部連結 Dialogue with Professor Richard Dawkins, Archbishop of Canterbury Rowan Williams and Professor Anthony Kenny (理查德·道金斯教授与罗温·威廉斯 坎特伯雷大主教对话。 四个主题:人类个体的本质、人类的起源、地球生命的起源、宇宙的起源。 four topics: the nature of individual human beings, the origin of the human species, thirdly the origin of life on Earth, and finally the origin
thirdly the origin of life on Earth, and finally the origin of the universe) The God Delusion Debate (Dawkins – Lennox) (道金斯相信自然法则,否认耶稣复活和神迹;伦诺克斯相信耶稣的复活和奇迹是上帝打破自然法则的能力所证明的。Dawkins believes the law of nature and denies Jesus resurrection and miracles; Lennox believes Jesus resurrection and miracles with justification by God's capability of breaking the law of nature.) We'd be better off without religion? Panellists: Christopher Hitchens, Nigel Spivey, Richard Dawkins,
神前結婚儀式可追溯到伊势礼法。1878年,深受水嶋流礼法家影响的伊势神宫的神宫教院颁布神道纲领《五仪略式》,包括诞生之式、创业之式、婚姻之式、奏功之式、葬祭之式五种。不久《类聚婚礼儀式》一书出版。1899年,华族女学校校长細川潤次郎男爵拟定了《新撰婚礼式》,提倡推广神前结婚式。翌年1900年(明治三十三年)以大正天皇结婚为契机,出现了明治式神前结婚法。礼法讲习会在日比谷大神宮(东京大神宫)为当时身为皇太子的大正天皇的结婚式举行演习。此后大正神前结婚法集其大成。目前神前结婚式有三种:自家神前结婚儀式、氏神神前结婚儀式、宗教神道教会结婚儀式。结婚祭仪分为几个步骤。社司为新人开启神社大门,新人献上神馔,社司吟诵祝词,新人交换誓词并献上玉串再敬拜。摆上神酒、一献、二献、三献。媒人、男方亲族及女方亲族入座,与新人敬酒并问候。结婚式举行完后,紧接着举行“披露宴”。结婚儀式只有新郎新娘、媒人夫妇、双方父母、近亲参加。“披露宴”意即“公布于众”,所以参加的人可以很多,如双方工作单位的同事、远亲、同学、朋友均可参加。 皇祖天照大神 天照大神是天皇一系的祖宗神,天皇所郊祀的皇大神,即日神,为治天(天的君王)。 天照大神赐给其子孙三神器,即八咫鏡、草薙劍、八阪瓊曲玉,作为统治的凭证神玺,保佑子孙永远统治日本。 垂仁天皇下诏祭祀天照大神,以兵器祭神祇。 分類 神道依信仰形態可分成:神社神道,教派神道和民俗神道,教派神道分有13個教派,每派有自己的創始人;民俗神道無嚴密組織,是農民自己祭祀農事和路神。明治維新後,政府扶持神社神道,宣布政教合一,將神社神道定為國教,即國家神道,由政府出資資助。古來神道的祭祀神職人員、神主(神道的祭司)以及下級神職人員一般都是世襲。明治政府不採傳統的制度,廢止世襲職。設置內務省中一部局來管轄全國神社,而神職皆成內務省的職員。又將古社中多數小者,由政府統籌到大社中。1945年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投降後,在盟軍要求下,日本政府宣布政教分離,裕仁天皇發布詔書,宣布自己是人不是神,廢除國家神道,政府不得資助神社,但神社神道已經成為日本神道信仰的主流。 神道諸派 伯家神道(白川神道・白川伯王家) 伊勢神道 吉田神道 兩部神道 山王神道(山王一實神道) 法華神道 土御門神道(天社土御門神道) 吉川神道 垂加神道 出雲神道 物部神道 復古神道(古道) 忌部神道 儒家神道 国家神道(大日本帝國時期具有官方身分的神道體系) 神社本廳(國家神道在1945年12月廢止後,為承接其組織而成立的民間宗教團體) 教派神道(指神道系統的新興宗教) 神道十三派 神道大教 黑住教(神道黑住派) 神道修成派
德川義直继承了林罗山的神道观,著有《神祇宝典》,排斥佛菩薩本地垂迹说;主张神道即王道,即尧舜之道,即儒道、圣贤之道,即“《易》云:圣人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德川義直认为日本為神靈棲舍之所,故稱為神國,其寶稱神器,守神器之人稱神皇,其兵稱神兵。神意人心本是一理,剑玺镜即勇信智,玺镜为文,剑为武。若林強斎继承了山崎闇斎的垂加神道,著《神道大意》强调儒教即神道。 当时盛行的还有朱子学派儒者山崎暗斋的创立垂加神道。阳明学派儒者中江藤树提出神明即良知的本体;其门人熊泽藩山以此为旨著《神道大义》,主张神道与儒教一致,“以神明之本体为良如”,神道以正直为体,知仁勇为三德,三种神器分别象征了知、仁、勇。荻生徂徠的门人太宰春台在《辨道书》中指出,神道即《周易》觀卦《彖》傳中的「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出口延佳受林罗山的影响,收集战国时代以来散逸烧亡的神宫旧记和神书,导入理气学,创设的伊势神道则以《周易》易理为神道,强调神道即天下万民的道。出口延佳撰有《中臣祓瑞穗抄》、《神代卷講述抄》、《太神宮神道或問》。 至江戶時代末期,國粹的神道理論家宣稱,兩者不能相混。本居宣长反对把儒家和神道混同,由此产生了复古神道。荷田春满及其门人贺茂真渊通过对《万叶集》、《古事记》的古语、国学的研究创设复古神道,把《古事记》奉为第一神典,主张以孝道为先,孝父母、敬神和忠于天皇。复古神道主张古道即神道,万国都承蒙天照大神的御德;日本是天照大神降生之国,其子孙天皇万世一系,继承三种神器,居于万国之上。平田篤胤是复古神道的集大成者。平田篤胤早年在朱子学者中山青莪门下学习汉学,批判太宰春台《辨道書》,著有《古道大意》,提出日本人都是神的后裔。他以中国自古革命不断、乱臣贼子众多为根据,论证日本输入儒道以来也战乱不断。他在《赤縣太古傳》、《三五本纪考》中提出,中国才是日本神祇渡海所经营的,三皇五帝是从日本渡海去的神;他著《俗神道大意》排斥其他神道派别为俗神道。 明治元年正月,明治天皇下诏宣布太政复古。明治元年十月十七日,明治天皇亲祭冰川神社并下诏宣布祭政一致: 明治二年12月,宫内建成新神殿,供奉八神、天神地祇和历代皇灵。1870年1月3日,在新神殿中举行天皇亲祭,并发布《镇祭诏》: 明治3年1月3日(1870年2月3日),明治天皇作大教宣布诏书: 随后神道成為國家的宗教,兴起「廢佛毀釋運動」,以致許多佛寺遭毀。雖然明治憲法承認宗教信仰自由,但崇拜神道成為日本國民的義務,成為統治國民的手段。此一近似於國教的神道信仰體系被稱為「国家神道」。明治维新执行王政复古、祭政一致,再次确立王朝时代以来的神社制度,展开神祇官复兴运动。明治五年三月创立教部省,确立政教合一,在国家层面设大教院,主祭天之御中主神、高皇產靈神、神皇產靈神和天照大神。在地方上设立中教院、小教院。明治三十一年十一月创设全国神职会。國家神道的制度直到二戰後,才在盟軍占領當局要求政教分離的指導下被廢除。 根據日本文化厅在2016年的统计,神道在日本国内約有8千9百萬信徒,佔日本居住人口(含外籍居留人口)比例達47.4%,但此數據沒有考慮到神佛習合現象。有人認為實際上真正虔誠的神道信徒數量並不多,日本五大報之一的《日本经济新闻》則指出很多日本人不过是进去寺庙里面求神许愿罢了,并不是真正擁有宗教信仰,但實際上,宗教除了制度性宗教外,還有非制度性宗教,求神許願本身也是宗教行為的一種,不能說成沒有宗教信仰。 祭仪 日本神道祭祀包括了天神、地祇、人鬼的祭祀典礼。祭祀分大祀、中祀、小祀。大祀包括大嘗祭。中祀包括新嘗祭、神嘗祭、相嘗祭、神衣祭、祈年祭。小祀包括镇花祭、镇火祭、镇魂祭、三枝祭、道享祭、风神祭、祈雨止雨祭、月次祭、星祭、招魂祭、荒神祭、地镇祭。《古事记》中除了至尊神天照大神以外,神道教的神按职别包括六个辅佐神、五部上祖神、三十二神、五行神、风神、雷神、山神、草神、海神、河神、二十一祓神、六福神、道祖神、和歌神、八大武神、军神、酒造祖神、医术祖神、神乐祖神、服部祖神等等。 神宫里的神官称为祭主、大宫司。神社的首领称为神主,其下有祢宜(觋)、祝、巫(神子)等等。神乐舞女称为巫女。明治二十七年颁布《神官神职服制》敕令,此后修正3次,分为正装、礼装、常装。正服黑罗冠、略服乌帽子(有位立乌帽子、无位折乌帽子)。正服衣冠,四位以上缝腋位袍黑唐草纹、五位赤唐草纹、六位以下绿无纹、无位黄平绢无纹。礼装齋服服制与位袍同,用白绢。中单短帷子,有位者为红绫,无位者红绢。下着指贯,三位以上紫底藤丸纹,四位五位紫平绢,六位以下淺黄平绢。此外有衣冠代用布衣,即无襴狩衣。常装包括狩衣和净衣。中祭、小祭的祭服为常服,即狩衣。别官以下僕從服白张。供品称为神馔,包括饭、饼、白米、黑米、野鸟、水鸟、海鱼、川鱼、海菜、野菜、果实、盐、酒。 神前结婚儀式 神前結婚儀式可追溯到伊势礼法。1878年,深受水嶋流礼法家影响的伊势神宫的神宫教院颁布神道纲领《五仪略式》,包括诞生之式、创业之式、婚姻之式、奏功之式、葬祭之式五种。不久《类聚婚礼儀式》一书出版。1899年,华族女学校校长細川潤次郎男爵拟定了《新撰婚礼式》,提倡推广神前结婚式。翌年1900年(明治三十三年)以大正天皇结婚为契机,出现了明治式神前结婚法。礼法讲习会在日比谷大神宮(东京大神宫)为当时身为皇太子的大正天皇的结婚式举行演习。此后大正神前结婚法集其大成。目前神前结婚式有三种:自家神前结婚儀式、氏神神前结婚儀式、宗教神道教会结婚儀式。结婚祭仪分为几个步骤。社司为新人开启神社大门,新人献上神馔,社司吟诵祝词,新人交换誓词并献上玉串再敬拜。摆上神酒、一献、二献、三献。媒人、男方亲族及女方亲族入座,与新人敬酒并问候。结婚式举行完后,紧接着举行“披露宴”。结婚儀式只有新郎新娘、媒人夫妇、双方父母、近亲参加。“披露宴”意即“公布于众”,所以参加的人可以很多,如双方工作单位的同事、远亲、同学、朋友均可参加。 皇祖天照大神 天照大神是天皇一系的祖宗神,天皇所郊祀的皇大神,即日神,为治天(天的君王)。 天照大神赐给其子孙三神器,即八咫鏡、草薙劍、八阪瓊曲玉,作为统治的凭证神玺,保佑子孙永远统治日本。 垂仁天皇下诏祭祀天照大神,以兵器祭神祇。 分類 神道依信仰形態可分成:神社神道,教派神道和民俗神道,教派神道分有13個教派,每派有自己的創始人;民俗神道無嚴密組織,是農民自己祭祀農事和路神。明治維新後,政府扶持神社神道,宣布政教合一,將神社神道定為國教,即國家神道,由政府出資資助。古來神道的祭祀神職人員、神主(神道的祭司)以及下級神職人員一般都是世襲。明治政府不採傳統的制度,廢止世襲職。設置內務省中一部局來管轄全國神社,而神職皆成內務省的職員。又將古社中多數小者,由政府統籌到大社中。1945年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投降後,在盟軍要求下,日本政府宣布政教分離,裕仁天皇發布詔書,宣布自己是人不是神,廢除國家神道,政府不得資助神社,但神社神道已經成為日本神道信仰的主流。 神道諸派 伯家神道(白川神道・白川伯王家) 伊勢神道 吉田神道 兩部神道
孙光远是浙江余杭和睦乡梧桐村(今余杭区闲林街道万景村)人。1916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曾任南京高师数学研究会总干事。1920年南高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同时从事微分几何、数理逻辑研究。1924年和陈雯美结婚。1925年春,入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攻读微分几何,1927年以毕业论文《曲面对的射影微分几何学》获博士学位。 1928年回国,任北京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期间招收中国第一名数学研究生陈省身。回国后,经常在国内外数学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为当时中国国内唯一从事研究的数学家。1933年到国立中央大学数学系任教,曾任数学系主任、理学院院长;1949年中央大学更名为南京大学后,仍任数学系主任、理学院院长。与孙叔平合著的《微积分学》在中国数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979年5月1日,孙光远在南京逝世,終年79歲。 家庭 孙光远有二子。长子孙钟阳为建筑学家。次子孙钟秀为中国计算机软件学的重要先驱,也是孙光远1950年代在南京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儿媳叶蓉华为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亲家叶南薰曾任南京大学数学天文学系、数学系、计算机科学系系主任。 参考资料 Guang光 余杭人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友 芝加哥大学校友
国立清华大学教授 (北平) 南京大學教授 20世纪数学家 微分幾何學家
马伊琍与演員丈夫文章相识于電視劇《錦衣衛》剧组,2008年结婚,两人育有一女文君竹。但這對姊弟恋人不被大众所看好,多次“被离婚”。2014年3月,文章与演员姚笛的地下情曝光。3月31日凌晨,文章在個人微博發表聲明文致歉,称自己辜负了马伊琍和孩子,辜负了家庭,辜负了丈夫和父亲的称呼。在微博中文章写到将弥补因自己给家人带来的伤害并暗指自己不会离婚。几乎在此同时,马伊琍亦发表一条简短微博,表示「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2019年7月28日,马伊琍和文章正式離婚。 影视作品 电视剧 电影 获奖 参考資料
Y伊 南通人 中国电视女演员 中国电影女演员 上海女演员 江苏女演员 上海戏剧学院校友
:「我們要旗幟鮮明地反對那些分裂祖國思想、搞台獨的人到我們這來掙錢,我覺得我們演藝界的人也應該要有這樣的自己自覺政治高度和政治立場。」 影视作品 電視劇 電影 综艺节目 話劇 《朱麗小姐》1982 (男主角張國立因主演該劇而獲得戲劇界最高榮譽“梅花獎”) 小品 《推銷》1993年春節聯​​歡晚會(張國立、劉亞津) 《禮下於人》(張國立、侯耀華) 廣告 百事可樂 (2012年賀歲廣告片“把樂帶回家”,合作演員:古天樂、周迅、羅志祥、張韶涵、霍思燕) 其他 1994年歌曲《春天的故事》MV導演(演唱:董文華) 2014年央视马年春晚艺术顾问、主持人(兼)
电视剧主要代表作角色有《宰相劉羅鍋》中的乾隆帝,《康熙微服私訪記》里的康熙帝,以及《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的纪晓岚。2012年主演冯小刚执导的历史灾难剧情片《一九四二》赢得第29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 張國立是台北法鼓山的聖嚴法師門下弟子,法名“常升”。 張國立以全國政協委員的身分在政協會議上發言 :「我們要旗幟鮮明地反對那些分裂祖國思想、搞台獨的人到我們這來掙錢,我覺得我們演藝界的人也應該要有這樣的自己自覺政治高度和政治立場。」 影视作品 電視劇 電影 综艺节目 話劇 《朱麗小姐》1982 (男主角張國立因主演該劇而獲得戲劇界最高榮譽“梅花獎”) 小品 《推銷》1993年春節聯​​歡晚會(張國立、劉亞津)
外部連結 國立中央大學校史館介紹李新民 |- |colspan="3" style="text-align:center;"|國立中央大學 |- Xin
國立中央大學校史館介紹李新民 |- |colspan="3" style="text-align:center;"|國立中央大學 |- Xin
分层缝合Tenon囊和结膜。 加压包扎。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 眼内容剜除术 Eye evisceration 《
分层缝合Tenon囊和结膜。 加压包扎。 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 眼内容剜除术 Eye evisceration 《 眼内容摘除术是一种保留眼球巩膜,将眼内容物全部剜除的手术,手术方法有角膜切除的眼内容物摘除术、保留角膜的眼球内容摘除术、眼球摘除及羟基磷灰石眼台植入等。》[眼内容摘除术的手术方法有哪些 https://m.baidu.com/bh/m/detail/ar_3978661556172911277]
1925年:華樂庭,前香港民政署署長、前立法局官守議員(2013年逝世) 1927年:錢德拉·謝卡爾,印度政治人物,第8任印度总理(2007年逝世) 1931年:瀧口順平,日本男性聲優(2011年逝世) 1941年:艾斯蒙·布萊德利·馬丁,美國自然保育人士(2018年逝世) 1942年:大衛·布拉德利,英國演員 1946年:喬治斯·克勒,德國生物學家(1995年逝世) 1947年:若松勉,日本棒球運動員 1949年:羅納德·M·埃文斯,美國生物學家 1951年:伯耶·薩爾明,瑞典職業冰球運動員(2022年逝世) 1951年:-{zh-hans:奥丽维娅·赫西;zh-hk:奧莉花·荷西;zh-tw:奧莉薇亞·荷西;}-,英國女演員 1954年:羅迪·派珀,加拿大職業摔角手(2015年逝世) 1957年:尼克·宏比,英國作家 1959年:肖恩·賓,英國演員 1962年:南希·霍格斯黑德-馬卡爾,美國游泳運動員 1964年:明貴美加,日本動畫機械設定師 1965年:黑田崇矢,日本男性聲優、演員 1966年:梅小惠,香港演員 1967年:楊寶玲,香港女藝人 1967年:Golgo松本,日本搞笑藝人 1967年:亨利·伊安·庫斯克,秘魯演員 1968年:埃里克·拉馬茲,加拿大男子馬術運動員 1972年:賴莎·奧法里爾,古巴女子排球運動員(2023年逝世) 1972年:珍妮佛·嘉納,美國女演員 1974年:劉國棟,中國男子乒乓球運動員 1974年:維多利亞·貝克漢,英國女歌手 1977年:玉城千春,日本女歌手 1978年:山口智,日本足球運動員 1979年:阿朵,中國女歌手 1980年:鄭東河,韓國男歌手 1980年:尼古拉斯·達格斯托,美國演員 1982年:丁噹,中國女歌手 1982年:鍾欣怡,台灣演員 1982年:李準基,韓國男演員 1984年:史蒂文·普魯特,美國維基人,英語維基百科編輯次數最多的編者 1985年:陳俊甫,台灣男藝人 1985年:鲁妮·玛拉,美國演員 1985年:盧克·米切爾,澳洲演員 1986年:鄭愷,中國演員 1986年:羅曼·格羅斯讓,法國一級方程式賽車車手 1987年:佐野菜見,日本漫畫家(2023年逝世) 1988年:森田貴寬,日本乐队ONE OK ROCK主唱 1992年:陳冠齊,臺灣摄影師,太陽花學運、環境保育、性別平等運動人物(2017年逝世) 1992年:宮國椋丞,日本棒球運動員 1992年:趙珍虎,韓國男子偶像團體PENTAGON成員 1993年:重信慎之介,日本棒球運動員 1994年:朱星杰,中國男歌手 1994年:梁洪碩,韓國男子偶像團體PENTAGON成員 1995年:直田姬奈,日本女性聲優 1995年:相良茉優,日本女性聲優 1995年:丁輝人,韓國女子偶像團體MAMAMOO成員 1995年:安孝燮,韓裔加拿大男演員 1995年:菲比·迪尼弗,英國女演員
1989年:中國數萬學生在天安門廣場集會靜坐,提出民主改革及為胡耀邦平反等七項要求。 1989年:中華台北體操隊抵達北京,成為自1949年以來第一支到中國大陸比賽的台灣體育隊伍。 1997年:南韓兩位前總統全斗煥、盧泰愚被判刑。 21世紀 2002年:美國兩部F-16戰機在阿富汗擊斃了四名加拿大步兵。 2012年:东帝汶前国防军司令陶尔·马坦·鲁阿克在4月16日举行的东帝汶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获胜,将成为新一任东帝汶总统。 2018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與大韓民國總統文在寅在板門店大韓民國一方的和平之家舉行的第三次朝韩首脑会晤。 2019年:葡萄牙馬德拉島一架載著德國遊客的旅遊巴失事翻側導致29人死亡,28人受傷。 2021年:英國菲利普親王的葬禮於溫莎城堡聖喬治禮拜堂舉行。 出生 1697年:愛新覺羅弘暉,清雍正帝嫡長子(1704年逝世) 1734年:達信大帝鄭昭,暹羅國王(1782年逝世) 1814年:約瑟夫·潘契奇,塞爾維亞植物學家(1888年逝世) 1820年:亞歷山大·卡特來特,美國銀行家,最早的棒球規則制定人(1892年逝世) 1837年:約翰·皮爾龐特·摩根,美國金融家、銀行家(1913年逝世) 1854年:保羅·馮·倫寧坎普,波羅的海德意志貴族、政治人物,俄羅斯帝國陸軍將領(1913年逝世) 1882年:阿图尔·施纳贝尔,奥地利钢琴家、作曲家(1951年逝世) 1885年:凱倫·白烈森,丹麥作家,多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1962年逝世) 1894年:赫鲁晓夫,冷戰期間蘇聯的主要領導人(1971年逝世) 1897年:桑頓·懷爾德,美國小說家、劇作家(1975年逝世) 1916年:西麗瑪沃·班達拉奈克,斯里蘭卡政治人物,前任斯里蘭卡總理(2000年逝世) 1917年:南村侑廣,日本棒球運動員(1990年逝世) 1918年:威廉·荷頓,美國演員(1981年逝世) 1923年:林賽·安德森,英國電影導演(1994年逝世) 1925年:華樂庭,前香港民政署署長、前立法局官守議員(2013年逝世) 1927年:錢德拉·謝卡爾,印度政治人物,第8任印度总理(2007年逝世) 1931年:瀧口順平,日本男性聲優(2011年逝世) 1941年:艾斯蒙·布萊德利·馬丁,美國自然保育人士(2018年逝世) 1942年:大衛·布拉德利,英國演員 1946年:喬治斯·克勒,德國生物學家(1995年逝世) 1947年:若松勉,日本棒球運動員 1949年:羅納德·M·埃文斯,美國生物學家 1951年:伯耶·薩爾明,瑞典職業冰球運動員(2022年逝世) 1951年:-{zh-hans:奥丽维娅·赫西;zh-hk:奧莉花·荷西;zh-tw:奧莉薇亞·荷西;}-,英國女演員 1954年:羅迪·派珀,加拿大職業摔角手(2015年逝世) 1957年:尼克·宏比,英國作家 1959年:肖恩·賓,英國演員 1962年:南希·霍格斯黑德-馬卡爾,美國游泳運動員 1964年:明貴美加,日本動畫機械設定師 1965年:黑田崇矢,日本男性聲優、演員 1966年:梅小惠,香港演員 1967年:楊寶玲,香港女藝人 1967年:Golgo松本,日本搞笑藝人 1967年:亨利·伊安·庫斯克,秘魯演員 1968年:埃里克·拉馬茲,加拿大男子馬術運動員 1972年:賴莎·奧法里爾,古巴女子排球運動員(2023年逝世) 1972年:珍妮佛·嘉納,美國女演員 1974年:劉國棟,中國男子乒乓球運動員 1974年:維多利亞·貝克漢,英國女歌手 1977年:玉城千春,日本女歌手 1978年:山口智,日本足球運動員
此武功乃張三丰真人根據其師覺遠祖師傳授的少林寺寶典《九陽真經》裡面的口訣修煉出來的一門至高無上的內功心法。練成九陽神功者,內力可自生於體源源不絕、百毒不侵,更深具醫療之能,當對手攻擊自身時身體自生護體反震之力。任何武功藉由九陽神功使出皆威力巨大。 原本張三丰從《九陽真經》殘章斷句中領悟出武當九陽功,並傳授張無忌驅逐寒毒。後來張無忌從西域崑崙山得到全本《九陽真經》並練成九陽神功。 武当长拳 武当派三十二势入门功夫,拦截架格,腾挪闪让均要求出手有力,发脚迅速,手足齐到,动作分明。 七傷拳 崆峒派鎮山絕技,可以同時發出或剛猛或陰柔的不同勁力,摧傷敵人臟腑,拳力複雜,吞吐閃爍,變幻萬端。但使用時會令自身臟腑也受到傷害。由於張無忌的「九陽神功」極為渾厚,因此他使用七傷拳時完全沒受半點反撲傷害,威力亦遠勝「崆峒五老」跟謝遜。 龍爪手 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共分三十六式,手指坚硬愈钢,铁指开砖如泥,手如钢爪般抓树撕皮,搓石成粉,剑指开顽石等铁指神功,瞬间致敌于伤残,殺傷力極大。在和空性神僧戰鬥時利用空隙和天生的悟性融會貫通,成為其絕殺武功之一。 太極拳法 武當派鎮派之寶,集道家武學之大成的拳法,講究太極圓轉,永無止境,用意而不用力。曾以此招扭斷敵人的四肢,以報俞岱巖殘廢、導致父母親愧對自殺之仇。 太極劍法 武當派鎮派之寶,集道家武學之大成的劍法,講究神在劍先,綿綿不絕,以畫圈的方法對付敵人。為當世世所罕有的神妙劍法。 圣火令 波斯明教的镇教圣物,为白金玄铁和金刚砂混和铸成,质地坚硬无比,共六枚,长短大小各不相同,似透明,非透明,令中隐隐有火焰飞腾,颜色变幻,每枚令上皆刻有「山中老人」霍山所铸的武功精要。另有六枚聖火令,上面刻有明教申令的三大令、五小令。 十二枚圣火令由波斯一同传入中土,一向为中土明教教主的令符。在传到第三十一代教主时被丐帮夺去,並辗转经波斯商贾重新流入波斯总教。 张无忌在灵蛇岛与风云三使激战时夺去六枚刻有古波斯武功的聖火令,其餘六枚則要待小昭当上波斯明教教主后才將之送回中土明教,交到张无忌手中。 圣火令武功 「山中老人」霍山所創的詭異武功,路數指東打西,令人防不勝防。身法怪异达极点,是旁门左道武学的巅峰,為一門邪道武學。威力極強,奇招初見殺;逾是使用就逾得心應手,最終會導致使用者心有感悟而邪性大發。 乾坤大挪移 波斯明教總教的鎮教之寶,此心法共分七层境界,是运劲用力的一项极巧妙法门,可以激發常人體內潛藏的力量,任何一掌一式由乾坤大挪移使出來都威力奇大,於張無忌而言主攻。學成者任何武學一學即通;要旨是武学中的「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但其中变化神奇,却是匪夷所思;能制造对手破绽,寻瑕抵隙,对方百计防护,尚且不稳;能积蓄劲力,将对手的力量渐渐积蓄,突然间反震出去,便如一座大湖在山洪爆发时储满了洪水,猛地里湖堤崩决,洪水急冲而出,将对手送来的力量尽数倒回;掌力游走不定,虚虚实实,能将对手的力量同时粘住了;能牵引挪移敌劲;颠倒一刚一柔、一阴一阳的乾坤二气,能转换于不知不觉之间,外形上便半点也看不出来了等。 倚天劍 傳說:「武林至尊,寶劍倚天,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屠龍不出,誰與爭鋒?」「屠龍」指屠龍刀,「倚天」則指倚天劍。倚天劍乃峨嵋派的鎮派之寶,滅絕師太之徒周芷若為取《九陰真經》,不惜以倚天劍及屠龍刀互砍而分別斷成兩截。張無忌寄望日後終能接上。 屠龍刀 傳說:「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屠龍」指屠龍刀,「倚天」則指倚天劍。屠龍刀與倚天劍因稱「武林至尊」而被武林中人視為寶物。屠龍刀原為張無忌義父金毛獅王謝遜所持有,其後,周芷若為取武學寶典,不惜以倚天劍及屠龍刀互砍而分別斷成兩截。其後經銳金旗吳勁草借用聖火令,重新鑄造好屠龍刀,及後落入張無忌手中,成為張無忌的兵器。 白虹劍 白眉天王殷天正的配劍。六大派圍攻光明項時,張無忌以一人之力力戰六大派。當與峨嵋門滅絶師太決戰時,殷天正因知滅絶師太所持的倚天劍仍當今神器,因此將白虹劍借於張無忌使用,希望能與倚天劍抗衡。可惜二人一交手,雙劍一碰,白虹劍立時被倚天劍所斷,張無忌因自覺弄斷殷天正(外公)的劍而內疚。 不同版本结局 第一版中,张無忌自願辭去教主之位,答允周芷若要求接任峨嵋派掌门,没有谁设局逼退他。 第二版中,朱元璋拥兵自立,欲除掉张无忌,于是设计骗得他心灰意冷,使他自辭教主之位,与趙敏退隐江湖,教主之位由杨逍接替,与趙敏画眉之時重遇周芷若,處於兩人之間,内心感情百感交集,感情上處於兩人之間似乎還沒有明確的歸屬 。 第三版中,張無忌自觉无法处理朱元璋日渐坐大,决定退位,把教务传给楊逍、范遙、彭瑩玉等掌管,則送趙敏回蒙古生活,自己也寄身蒙古,不再回来。 影视形象 劇集 鄭少秋:香港無綫電視《倚天屠龍記》(1978年)
圣火令武功 「山中老人」霍山所創的詭異武功,路數指東打西,令人防不勝防。身法怪异达极点,是旁门左道武学的巅峰,為一門邪道武學。威力極強,奇招初見殺;逾是使用就逾得心應手,最終會導致使用者心有感悟而邪性大發。 乾坤大挪移 波斯明教總教的鎮教之寶,此心法共分七层境界,是运劲用力的一项极巧妙法门,可以激發常人體內潛藏的力量,任何一掌一式由乾坤大挪移使出來都威力奇大,於張無忌而言主攻。學成者任何武學一學即通;要旨是武学中的「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但其中变化神奇,却是匪夷所思;能制造对手破绽,寻瑕抵隙,对方百计防护,尚且不稳;能积蓄劲力,将对手的力量渐渐积蓄,突然间反震出去,便如一座大湖在山洪爆发时储满了洪水,猛地里湖堤崩决,洪水急冲而出,将对手送来的力量尽数倒回;掌力游走不定,虚虚实实,能将对手的力量同时粘住了;能牵引挪移敌劲;颠倒一刚一柔、一阴一阳的乾坤二气,能转换于不知不觉之间,外形上便半点也看不出来了等。 倚天劍 傳說:「武林至尊,寶劍倚天,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屠龍不出,誰與爭鋒?」「屠龍」指屠龍刀,「倚天」則指倚天劍。倚天劍乃峨嵋派的鎮派之寶,滅絕師太之徒周芷若為取《九陰真經》,不惜以倚天劍及屠龍刀互砍而分別斷成兩截。張無忌寄望日後終能接上。 屠龍刀 傳說:「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屠龍」指屠龍刀,「倚天」則指倚天劍。屠龍刀與倚天劍因稱「武林至尊」而被武林中人視為寶物。屠龍刀原為張無忌義父金毛獅王謝遜所持有,其後,周芷若為取武學寶典,不惜以倚天劍及屠龍刀互砍而分別斷成兩截。其後經銳金旗吳勁草借用聖火令,重新鑄造好屠龍刀,及後落入張無忌手中,成為張無忌的兵器。 白虹劍 白眉天王殷天正的配劍。六大派圍攻光明項時,張無忌以一人之力力戰六大派。當與峨嵋門滅絶師太決戰時,殷天正因知滅絶師太所持的倚天劍仍當今神器,因此將白虹劍借於張無忌使用,希望能與倚天劍抗衡。可惜二人一交手,雙劍一碰,白虹劍立時被倚天劍所斷,張無忌因自覺弄斷殷天正(外公)的劍而內疚。 不同版本结局 第一版中,张無忌自願辭去教主之位,答允周芷若要求接任峨嵋派掌门,没有谁设局逼退他。 第二版中,朱元璋拥兵自立,欲除掉张无忌,于是设计骗得他心灰意冷,使他自辭教主之位,与趙敏退隐江湖,教主之位由杨逍接替,与趙敏画眉之時重遇周芷若,處於兩人之間,内心感情百感交集,感情上處於兩人之間似乎還沒有明確的歸屬 。 第三版中,張無忌自觉无法处理朱元璋日渐坐大,决定退位,把教务传给楊逍、范遙、彭瑩玉等掌管,則送趙敏回蒙古生活,自己也寄身蒙古,不再回来。 影视形象 劇集 鄭少秋:香港無綫電視《倚天屠龍記》(1978年) 刘德凯:台灣台視《倚天屠龍記》(1984年) 梁朝伟:香港無綫電視《倚天屠龍記》(1986年) 马景涛:台灣台視《倚天屠龍記》(1994年) 吳啟華:香港無綫電視《倚天屠龍記》(2001年) 蘇有朋:中國亞環影音《倚天屠龍記》(2003年) 鄧超:中國華誼兄弟、華夏視聽聯合出品《倚天屠龍記》(2009年) 曾舜晞:中國華夏視聽、企鵝影視聯合出品《倚天屠龍記》(2019年) 電影 林家聲:《倚天屠龍記》(1963年,1965年)(第一及第二集),香港粵語長片,峨嵋電影公司 爾冬陞:《倚天屠龍記》及《倚天屠龍記大結局》(1978年)、《魔劍屠龍》(1984年),邵氏公司 -{zh-hant:李連杰;zh-hans:李连杰}-:《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1993年),香港永盛電影公司
一举克服了上述两方面的困难, 于1964年独创了数值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有限元方法, 形成了标准的算法形态,编制了通用的计算程序, 并及时地解决了当时中国最大的刘家峡水坝的应力分析问题。 1965年冯康在《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上发表了“基于变分原理的差分格式”一文, 在极其广泛的条件下证明了方法的收敛性和稳定性, 给出了误差估计, 从而建立了有限元方法严格的数学理论基础, 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保证。这篇论文的发表是独立创始有限元方法的标志。 著作 冯康,秦孟兆,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荣誉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命名事物 冯康科学计算奖设立于1994年,该奖励每两年颁发一次,每次遴选两至三名获奖人,用于奖励在科学计算领域作出杰出成就的国内外中青年(45岁以下)华人计算数学学者。 家庭 兄弟冯焕、冯端。
推陈出新, 一举克服了上述两方面的困难, 于1964年独创了数值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有限元方法, 形成了标准的算法形态,编制了通用的计算程序, 并及时地解决了当时中国最大的刘家峡水坝的应力分析问题。 1965年冯康在《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上发表了“基于变分原理的差分格式”一文, 在极其广泛的条件下证明了方法的收敛性和稳定性, 给出了误差估计, 从而建立了有限元方法严格的数学理论基础, 为其实际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保证。这篇论文的发表是独立创始有限元方法的标志。 著作 冯康,秦孟兆,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荣誉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命名事物
2005年,创办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 2009年,创办南京树人国际学校宿迁分校; 2012年,创办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 2013年,南京树人国际学校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南京树人国际学校宿迁分校更名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 [2] 2018年6月15日,加入“中国卓越高中联盟”。 2019年,入选“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计划 歷史情況 南師附中在民國早年南高東大附中時期是中國中學教育科學化試驗的中心,開展六三三新學制實驗、學習心理實驗等,奠基了中國現代中學學制、課程和教法,為中國現代中學的鼻祖,因而享有“全國第一中”之譽。 民國十三年東大附中時期,頒佈《學生十大信條》,十大信條为:尊重,信實,忠誠,互助,友愛,謙恭,快樂,節儉,勇敢,清潔。 民國10年,國立東南大學•南京高師附屬中學校主辦《中等教育》期刊,由上海中華書局出版。 民國10年,東大南高附中學生自治會主辦《青年之友》週刊,與上海《申報•教育與人生》合刊在全國發行。 民國11年,孫良工編著《初級中學國語文讀本》(1-6編)由上海民智書局出版;民國13年,穆濟波編著《新中華教科書高級國語讀本》由上海中華書局出版,被視為白話文語文課本之發軔,白話文由此正式進入中學語文教科書。穆濟波还在民國11年教育部《學校系統改革案》(壬戌學制)中拟定了《高中必修科國文科學程綱要》。 民國13年,東大教育科教授與附中主任廖世承出版中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 现状 南师附中坐落在南京市鼓楼区三牌楼附近,位于察哈尔路37号。1999年撤销原初中部,于2001年在未名湖西侧新建树人国际学校。2007年南师附中成为国际文凭组织(IBO)成员。2013年12月南师附中树人学校搬迁至滨江校区,同年起原校址改建为IB国际文凭部。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即原树人国际学校,创办于2001年。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2002年在江宁区兴建,2003年对外招生。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2005年在南京建邺区(河西新城)地区与建邺区政府合作办学,同年9月1日正式开学。 树人国际学校宿迁分校,2010年在江苏宿迁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办。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2002年在南京栖霞区兴办,位于仙林大学城文范路。 南师附中课程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课外活动课程。 每年6月中旬举行校园科技文化节,10月中下旬举行全校运动会。 对外交流 南师附中与澳大利亚墨尔本考菲尔德文法学校、日本东京都保善高等学校、日本爱知县樱丘高等学校、韩国檀国大学附中等结为友好学校。 校内设置考菲尔德文法学校南京校区,每年有多批澳大利亚学生来此学习、交流。2008年是与澳大利亚考菲尔德学校建立友好学校10周年。 歷任校長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與國立東南大學附屬中學主任 江謙(兼) 廖世承 國立中央大學实验学校、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学主任(校长) 張乃燕(兼) 羅炳之(兼) 龔啟昌(兼) 艾偉(兼) 許恪士 楊希震
民國13年,東大教育科教授與附中主任廖世承出版中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 现状 南师附中坐落在南京市鼓楼区三牌楼附近,位于察哈尔路37号。1999年撤销原初中部,于2001年在未名湖西侧新建树人国际学校。2007年南师附中成为国际文凭组织(IBO)成员。2013年12月南师附中树人学校搬迁至滨江校区,同年起原校址改建为IB国际文凭部。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即原树人国际学校,创办于2001年。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2002年在江宁区兴建,2003年对外招生。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2005年在南京建邺区(河西新城)地区与建邺区政府合作办学,同年9月1日正式开学。 树人国际学校宿迁分校,2010年在江苏宿迁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办。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2002年在南京栖霞区兴办,位于仙林大学城文范路。 南师附中课程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课外活动课程。 每年6月中旬举行校园科技文化节,10月中下旬举行全校运动会。 对外交流 南师附中与澳大利亚墨尔本考菲尔德文法学校、日本东京都保善高等学校、日本爱知县樱丘高等学校、韩国檀国大学附中等结为友好学校。 校内设置考菲尔德文法学校南京校区,每年有多批澳大利亚学生来此学习、交流。2008年是与澳大利亚考菲尔德学校建立友好学校10周年。 歷任校長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與國立東南大學附屬中學主任 江謙(兼) 廖世承 國立中央大學实验学校、國立中央大學附屬中学主任(校长) 張乃燕(兼) 羅炳之(兼) 龔啟昌(兼) 艾偉(兼) 許恪士 楊希震 金海觀 南京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校長 沙尧 赵耀如 吴鼎福 李夜光 (1981年—?) 胡百良 闵开仁 陆一鹏 王占宝 (2001年6月—2010年3月) 陈履伟 (2010年4月—2012年11月 ) 葛军 (2012年11月- ) 曾執教的名師 王伯沆:人文學家、文史學者 柳詒徵:歷史學家、文化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胡先驌:生物學家、古典文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鄒秉文:農學家 錢崇澍:生物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张子高:化學家 楊杏佛 徐養秋:歷史學家、教育學家 穆濟波:語文教育家 邵祖平
求学历程 陈裕光祖籍浙江宁波鄞县,1893年3月8日出生于南京朝天宫西北面的四根杆子。1905年入南京汇文书院附属中学成美馆(今金陵中学)求学,1911年毕业考入南京金陵大学化学系,于1915年毕业,因成绩优异1916年由金陵大学选送到美国深造,攻读有机化学。 陈裕光在美国最初就读于克司工业大学,一年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留学期间,陈曾担任哥伦比亚大学留美中国学生会会长,并参加美国化学会,1919年他创办了《中国留学生季刊》(中文版》、《留美中国学生月刊》(英文版)。1921年中国国内发生严重水灾,陈裕光组织哥伦比亚大学中国留学生演出话剧《木兰从军》10场次募款救灾。 教育事业 1922年获博士学位后,陈裕光本着“教育救国”的理想于1922年夏回国。当年8月,应当时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聘请,任教授兼理化部主任、理学系主任。1924年1月陈被聘为总务长,后兼任学校评议会主席,并曾两次代理校长职务至1925年夏天。 1925年应金陵大学校长包文邀请,陈裕光受聘金陵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授,兼任国立东南大学教授。 1927年10月18日,金陵大学召开“沪宁各报新闻记者谈话会”。会上宣布:“金大原为教会学校,一切教育行政,皆操外人之手,经同仁努力奋斗,已将本校教育权收回。华人任校长,为本校创举。”陈裕光被聘为金陵大学校长,是第一位于外国在华开办大学中担任校长的中国人(为中国开展收回教育主权运动中外国在华主办大学任用中国人担任校长之始)。此后,陈担任该校校长直至1950年。陈裕光上任后,立即着手政府立案。1928年,金陵大学成为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最先呈请立案并获批准的教会大学。 1928年5月3日的五三惨案发生后,身为校长的陈裕光组织“金陵大学教职员反日救国大会”,在学校大会上领读《永不使用日货》誓词。 抗日战争期间,汪精卫政府先后两次致信陈裕光,延聘他出任教育部部长,陈未有理会。1945年后蒋中正曾有意请陈裕光出任教育部部长,陈裕光以国民政府“不重视教育”为由拒绝。 1947年舉行的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中,蒋中正曾以一般國民身分投票,选举陈裕光为南京选区国大代表。 基于他对教育事业的贡献,1929年陈裕光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颁授荣誉教育奖章。1932年被推选为中国化学会首任会长,并连续当选为四届会长。1945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名誉教育博士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陈裕光反对将学校迁往台湾,组织学生护校,最终将学校交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950年10月离任校长职位后,陈裕光到华东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1956年春,62岁的陈裕光听了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后,写信给中共上海市委要求安排工作。同年3月获许上海市轻工业研究所的前身“轻工业局试验室”的筹建工作。1958年上海市轻工业研究所建立后,他被聘为化学顾问,负责科研室工作。在他的带领下,研究所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聚氯乙烯人造革和泡沫塑料,还开始了合成聚氯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的生产研究。 1980年代担任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顾问,上海轻工业研究所化学顾问,上海市和江苏省政协委员。期间,陈裕光多次参与中国化学会活动,1982年,他以九十高龄访问美国,向金陵大学校友介绍国内情况,后又多次与各地金陵大学校友联系。1989年陈裕光在南京逝世前,仍在关心“亚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董事会”拨款资助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一事。
1925年应金陵大学校长包文邀请,陈裕光受聘金陵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授,兼任国立东南大学教授。 1927年10月18日,金陵大学召开“沪宁各报新闻记者谈话会”。会上宣布:“金大原为教会学校,一切教育行政,皆操外人之手,经同仁努力奋斗,已将本校教育权收回。华人任校长,为本校创举。”陈裕光被聘为金陵大学校长,是第一位于外国在华开办大学中担任校长的中国人(为中国开展收回教育主权运动中外国在华主办大学任用中国人担任校长之始)。此后,陈担任该校校长直至1950年。陈裕光上任后,立即着手政府立案。1928年,金陵大学成为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最先呈请立案并获批准的教会大学。 1928年5月3日的五三惨案发生后,身为校长的陈裕光组织“金陵大学教职员反日救国大会”,在学校大会上领读《永不使用日货》誓词。 抗日战争期间,汪精卫政府先后两次致信陈裕光,延聘他出任教育部部长,陈未有理会。1945年后蒋中正曾有意请陈裕光出任教育部部长,陈裕光以国民政府“不重视教育”为由拒绝。 1947年舉行的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中,蒋中正曾以一般國民身分投票,选举陈裕光为南京选区国大代表。 基于他对教育事业的贡献,1929年陈裕光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颁授荣誉教育奖章。1932年被推选为中国化学会首任会长,并连续当选为四届会长。1945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名誉教育博士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陈裕光反对将学校迁往台湾,组织学生护校,最终将学校交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950年10月离任校长职位后,陈裕光到华东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学习。1956年春,62岁的陈裕光听了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后,写信给中共上海市委要求安排工作。同年3月获许上海市轻工业研究所的前身“轻工业局试验室”的筹建工作。1958年上海市轻工业研究所建立后,他被聘为化学顾问,负责科研室工作。在他的带领下,研究所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聚氯乙烯人造革和泡沫塑料,还开始了合成聚氯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的生产研究。 1980年代担任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顾问,上海轻工业研究所化学顾问,上海市和江苏省政协委员。期间,陈裕光多次参与中国化学会活动,1982年,他以九十高龄访问美国,向金陵大学校友介绍国内情况,后又多次与各地金陵大学校友联系。1989年陈裕光在南京逝世前,仍在关心“亚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联合董事会”拨款资助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一事。 故居 陈裕光在南京有两处故居。首先是他出生的地方莫愁路415号(原四根杆子),其次是他任金陵大学校长后的住处青岛路4号。其中,青岛路4号后来成为南京大学的多任校长的居住地。1984年,陈裕光将房屋捐献给政府。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南京市第十中学时期(1951年-1988年) 成立初期 朝鲜战争爆发后,1950年12月,美国宣布冻结中国在美资金,金中经济来源面临断绝危险。12月29日,政务院通过《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的方针的决定》,提出消灭美帝国主义影响,使现有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机关及宗教团体实行完全自办。1951年,教育部召开处理接受外国津贴高等学校会议,教育部部长马叙伦重申不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办学校的方针,并要“集中火力,肃清美帝文化侵略的影响,夺取美帝在中国的文化侵略阵地。”1951年5月,金陵大学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合并,规定金大附中、金女院附属女中两个附属机构,也将脱离金大自行独立或由政府接受与其他学校合并办理。随后,金陵大学附属中学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附属中学合并,改名为南京市第十中学。首任校长为金女院工会主席刘开荣,1952年下半学期调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去职。 1953年,学校执行华东局颁发的“教学工作是学校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采取行动提高教学质量。1952年-1966年学校共培养华侨学生400余名,学校成立了华侨学生生活委员会,专司华侨学生的生活管理工作。1956年,南京市教育局确立南京市第十中学为南京市重点中学。1958年被评为“体育红旗学校”。1960年,南京市第十中学被确立为实行五年制教改试点学校之一。1961年,南京市教育局继续确立南京市第十中学为南京市重点中学。1957年5月,在中共中央指示下,学校开展整风运动,开展大鸣、大放、大辩论,五名教师被划为右派。1958年2月,学校掀起学农支农、勤工俭学、大炼钢铁的活动,6月一周内砌起36个炼钢炉,7月各班又砌了炼铁炉,1959年2月方进行纠正,恢复教育秩序。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年5月,全校有组织地声讨“三家村”,揭开了文化大革命的序幕。6月8日,高二一学生贴大字报揭发市、校领导的问题,引发各种揭发问题的大字报铺天盖地而来。8月,十中成立红卫兵组织,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6月15日,中共南京市委派工作组进驻学校,领导学校“文化大革命”,学校文革小组要求学生至马群公社的生产大队参加劳动。学校行政机构和党组织基本瘫痪,教学完全停止,连续两年未招新生。1967年10月,解放军支左部队进驻学校,帮助学生搞军训、大联合、复课闹革命。1968年12月,南京市革命委员会决定,十中由曙光机械厂接办,先后动员初高中毕业生1424名上山下乡,去农村、边疆落户,插队插场劳动,1966年-1968年的老三届学生,几乎全部上山下乡。1968年9月,高中恢复招生,所招学生全部到江宁县上峰公社办学。同时,学校迁到龙潭煤矿办学,11月学生毕业。1970年5月,又在南京东郊青龙山煤矿办学一期。。 1972年5月,原校长李志中恢复工作,任革委会副主任。9月,学校以校办工厂为基地举办半工半读班。1973年10月,组织高二师生至句容县南京师范学院农场开门办学。从1968年至1976年,学校虽已恢复招生,但秩序混乱,教师数量不足。以“掺沙子”名义选用参加教学工作的工农兵文化程度较低,教学水平低下,贻误了学生的学习。 1970年12月,埃德加·斯诺及夫人到中国访问期间,为了解中国的教育情况,参观了南京十中。 改革开放后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学校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予以平反。1978年,学校被重新确定为南京市重点中学,并被确定为首批江苏省重点中学。在恢复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学校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并进行课程改革,开展第二课堂活动。1987年,查予涵获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银牌,是中国首批获奖者之一。 这一时期,学校新建了汇文楼、行知楼、东课楼、口子楼等建筑,扩建了图书馆,维修了钟楼和操场。 南京市金陵中学时期(1988年至今) 金陵中学初期 1988年5月,经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由南京市第十中学更名为南京市金陵中学。杨祖恒校长邀请著名书法家、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题写了校牌,同时聘请了陈裕光先生为名誉校长。1988年10月6日,金陵中学举办了隆重的100周年校庆,钟楼的大钟敲响了100响。学校树立了“建校100周年纪念碑”。 1996年10月,金陵中学在初步建立起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制订了《以学分为制约和激励机制的高中全面素质教育改革方案》,引进了学分制,试图探索一条高中素质教育全面探索的改革之路。1997年,金陵中学开始开设高中、初中实验班。1997年3月,完成国家级示范高中评估验收。学校还新建了曹隐云科学馆、行健楼、汇贤楼、汇智楼等建筑。 1998年,金陵中学与南京大学共同设立高中教改实验班,并在金陵中学挂牌南京大学实验中学。 21世纪 2000年,金陵中学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2000年1月,金陵中学率先于全国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2006年,学校取消初中部。2011年,金陵中学被南京市教育局确定为南京市首批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建设工程“综合改革高中学校”。2011年8月,金陵中学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江苏省普通高中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试点学校”和“以传感器为载体的物化课程基地”。 2002年11月,金陵中学与南京河西新城国资集团在奥体中心旁征地230亩,共同建设了金陵中学河西分校,2003年9月正式开学。李源潮参观学校时说“河西模式是一个很好的范例”,罗志军同志称赞学校为“南京教育的品牌,南京城市的品牌”。2008年9月,金陵中学与鼓楼区教育局、拉萨路小学投资1亿,联合创办的金陵汇文学校正式开学。该校拥有优秀先进的设备,幽雅的环境,尽职尽责的老师,是鼓楼区最大的初级中学。同年,金陵中学与南京市建邺区教育局创办了金陵中学实验小学,与南京实验国际学校联合创办了“金陵中学课程改革实验基地学校”。2012年3月,金陵中学与南京市栖霞区人民政府、南京市仙林大学城管委会、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大学联合创办的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小学部)正式招生开学。2014年9月,金陵中学仙林分校(初中部)、金陵中学岱山分校、金陵中学龙湖分校正式招生开学。 2003年115周年校庆时,学校将钟楼辟为校史馆。2008年120周年校庆时,学校举行了盛大的庆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江苏省教育厅等教育部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及金陵中学广大校友向金陵中学发来贺电。1957届高三(甲)班校友捐款树立了“抗日战争纪事碑”,学校还树立了校训石。2013年10月1日,社会各界来宾、众多校友、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欢聚金陵中学,热烈庆祝南京市金陵中学建校125周年。校友恽宗瀛先生参加了金陵中学校史馆开馆仪式暨恽宗瀛艺术馆开馆仪式,83届校友敬赠厉以宁手书的“初心”石昭示着百年金中与时俱进中不忘初心,永远焕发教育的生机与活力。2018年10月2日,举办了130周年校庆。 2019年11月6日,南京大学与南京市人民政府达成协议,共建南京大学金陵中学,双方将探索资优学生培养新模式。校长孙夕礼认为这是“难得的发展机遇”。2020年9月28日挂牌,取代原先的“南京大学实验中学”牌子。 现状 办学情况 学校设有高中39个班,国际部12个班。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2010年成立了“星光基地班”,提供优质学习资源。2008年成立的国际部包括剑桥班和中美班,剑桥班教授包括基础课程和A-Level课程,中美班由基础课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大学学分课程、AP课程和语言课程构成,学校在2016年中国内地高中美国留学排行榜上位居第二十。 金陵中学有一批优良的师资队伍。截至2018年初,有专任教师219人,其中朱建廉等特级教师13人、正高级教师9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6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0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38人,硕士学历以上教师占32.4%。同时,外聘在宁教授、博导、院士担任兼职教师,物理学家杨振宁和冯达旋曾被聘为金陵中学校长顾问。2015年12月,学校创建“名师工作室”。 学校为南京市星光计划基地示范校,建设了机器人工作室、STEM工作室和创客空间。五大学科竞赛位居南京市前列。学校有“全国体育红旗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头衔,学校女子篮球队曾获亚洲冠军、全国冠军,女子排球队曾获全国季军。此外,学校先后被评为为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首批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试点学校、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教育集团 自2002年创办河西分校起,金陵中学教育集团成员校的数量不断增多,至今已有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金陵汇文学校、金陵中学实验小学、金陵中学高新分校、金陵中学仙林分校、金陵中学龙湖分校、金陵中学岱山分校、金陵中学高新分校、金陵中学溧水分校、金陵中学江浦分校、金陵中学雨花分校等多所分校。 校园环境 主校区(新街口校区) 金陵中学主校区位于南京市中山路169号,占地5万平方米,现有校舍3万6千平方米,闹中取静,环境优雅,是南京市市属中学著名的花园式学校。地理位置优越,毗邻南京大学,坐落于南京市人民中学对面,位于繁华的新街口商业区和珠江路商业区之间。交通便利,附近有地铁珠江路站及十余条公交线路。 汇文书院钟楼,是南京市19世纪末的最高层建筑,也是基督教在南京建造的现存最早的学校建筑,占地约330平方米。钟楼由美以美会于1889年建成,1917年因失火重建,遗留至今,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金陵中学的象征。 青年会堂,又称作“琥珀厅”,楼两层,木结构,门廊前伸,拱形门多个,门廊上是带扶栏的二楼阳台。青砖墙,红砖发券井嵌线,勒脚以简约的线角装饰,为美国殖民时期建筑样式,建于1892年,原用作青年会。1910年,金陵大学于青年会创设图书馆,占屋2间,藏书3000余本,馆长为刘靖夫。1912年,韩凯为馆长。1913年,恒谟继任。1915年,克乃文和刘靖夫继任。这一年,图书馆扩大到旁边的两间房子,而刘靖夫开始编西文书目录,中文书则仍无编目法。1916年,刘靖夫辞职,洪范五继之,编中西图书目录,并改进管理方法,添设儿童图书部。本来,中西图书放在一处,此时,另外开辟一个房间,专放中文书籍。1919年,洪范五感于中国图书馆学的落后,赴美留学,由刘衡如继之。随后,金陵大学北大楼落成,图书馆乃搬入其中,此处改为支部。曹祖彬为中文书编目兼中学图书部负责人。至1948年,图书馆藏有中文图书9757册,西文图书613册,合计10388册;中文杂志135种,西文杂志6种,合计141种。1951年,图书馆收归国有后,图书馆馆藏逐年增加,1981年,图书馆馆藏增至10万余册。1982年5月,在清理文革期间出版的书刊和一些过于陈旧的图书后,图书馆馆藏不足5万。1987年在原址重建。1999年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中学优秀图书馆,2000年被南京市教育局评为南京市中学示范图书馆,2003年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普通中学一级图书馆。现分前后楼,前楼包括师生共享书库和教师书库和图书借阅处,后楼包括学生期刊阅览室和教师期刊及参考工具书阅览室、古籍书库,3楼为电子阅览室,内有62台计算机。现有5名工作人员。馆藏为10万余册(包括1万余册古籍线书和部分外文原版图书),电子图书馆有12万余册图书,报刊种类有100余种。使用江苏省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并提供CNKI检索系统查询。 东课楼,建于1893年。楼有三层,阁楼一层,建筑面积3344平方米。门廊直通上下两层,拱券门,三面踏道直通二楼,门廊两侧小门通向一楼,屋顶设有老虎窗,线脚简练。原为小学部及幼儿园所在地。1986年整修。20世纪90年代遭拆除。 西课楼,建于1893年。西课楼楼两层,木结构,门廊前伸,拱形门多个,门廊上是带扶栏的二楼阳台。青砖墙,红砖发券井嵌线,勒脚以简约的线角装饰,为美国殖民时期建筑样式。1987年整修,20世纪90年代遭拆除。 口子楼,建于1893年,是一座四方环绕的楼房,当中留有一个巨大的天井。原名“考吟寝室”(又称“考吟堂”),最初是两层楼。19世纪初加盖为三层楼。1986年整修,20世纪90年代遭拆除。 小礼堂,建于1888年。平房,大坡度屋顶为欧美乡村小教堂样式,扶壁式砖墙柱又有哥特式建筑痕迹,呈朴素的静态美,可容纳500人参加活动。1949年前,小礼堂曾经是每周都要进行礼拜唱诗的礼拜堂,学校庆典也在此齐唱校歌。后被拆除,现址为行政楼。 大礼堂,建于1950年代,面积800平方米,人字屋顶,四面砖墙,二层,曾用于集会;2022年改造为餐厅。 曹隐云科学馆,建于1996年3月,位于口子楼原址上,由曹文锦捐资修建。内有各类实验室11个、计算机房3个、语音室2个、电化教室5个、阶梯教学2个、报告厅1个。 此外,行知楼落成于1985年,行健楼和汇贤楼建成于2000年,新体育馆、艺术楼和南北两个大操场落成于2002年。 江心洲校区 2018年3月,南京市金陵中学与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管委会签署项目建设协议书,建设江心洲校区,于2020年5月开工,2023年5月26日,江心洲校区竣工交付,并于9月正式投入使用。2023年9月起,金陵中学采用“一校两址”办学,即新街口校区和江心洲校区并行办学的模式。。 江心洲校区位于江心洲南部,东临中新大道,南至龙恩街,北邻文泰街,占地面积9.3万平方米(约140亩),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设计容量48班,配置教工和学生宿舍700多间,建筑主色调以橙色、灰色为主色调,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设计。设计布局为“南园北院”,拥有音乐厅、综合楼、体育馆、学科实验室等设施,并通过风雨廊、中庭、地下通道实现地下空中无缝连接。 校园文化及活动 校歌 金陵中学校歌由胡小石作词,歌曲采用亨利·S·汤普森()所作的《安妮·莱尔》():
办学情况 学校设有高中39个班,国际部12个班。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2010年成立了“星光基地班”,提供优质学习资源。2008年成立的国际部包括剑桥班和中美班,剑桥班教授包括基础课程和A-Level课程,中美班由基础课程、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大学学分课程、AP课程和语言课程构成,学校在2016年中国内地高中美国留学排行榜上位居第二十。 金陵中学有一批优良的师资队伍。截至2018年初,有专任教师219人,其中朱建廉等特级教师13人、正高级教师9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6人、市级学科带头人30人、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38人,硕士学历以上教师占32.4%。同时,外聘在宁教授、博导、院士担任兼职教师,物理学家杨振宁和冯达旋曾被聘为金陵中学校长顾问。2015年12月,学校创建“名师工作室”。 学校为南京市星光计划基地示范校,建设了机器人工作室、STEM工作室和创客空间。五大学科竞赛位居南京市前列。学校有“全国体育红旗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头衔,学校女子篮球队曾获亚洲冠军、全国冠军,女子排球队曾获全国季军。此外,学校先后被评为为江苏省重点中学、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首批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试点学校、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江苏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教育集团 自2002年创办河西分校起,金陵中学教育集团成员校的数量不断增多,至今已有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金陵汇文学校、金陵中学实验小学、金陵中学高新分校、金陵中学仙林分校、金陵中学龙湖分校、金陵中学岱山分校、金陵中学高新分校、金陵中学溧水分校、金陵中学江浦分校、金陵中学雨花分校等多所分校。 校园环境 主校区(新街口校区) 金陵中学主校区位于南京市中山路169号,占地5万平方米,现有校舍3万6千平方米,闹中取静,环境优雅,是南京市市属中学著名的花园式学校。地理位置优越,毗邻南京大学,坐落于南京市人民中学对面,位于繁华的新街口商业区和珠江路商业区之间。交通便利,附近有地铁珠江路站及十余条公交线路。 汇文书院钟楼,是南京市19世纪末的最高层建筑,也是基督教在南京建造的现存最早的学校建筑,占地约330平方米。钟楼由美以美会于1889年建成,1917年因失火重建,遗留至今,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金陵中学的象征。 青年会堂,又称作“琥珀厅”,楼两层,木结构,门廊前伸,拱形门多个,门廊上是带扶栏的二楼阳台。青砖墙,红砖发券井嵌线,勒脚以简约的线角装饰,为美国殖民时期建筑样式,建于1892年,原用作青年会。1910年,金陵大学于青年会创设图书馆,占屋2间,藏书3000余本,馆长为刘靖夫。1912年,韩凯为馆长。1913年,恒谟继任。1915年,克乃文和刘靖夫继任。这一年,图书馆扩大到旁边的两间房子,而刘靖夫开始编西文书目录,中文书则仍无编目法。1916年,刘靖夫辞职,洪范五继之,编中西图书目录,并改进管理方法,添设儿童图书部。本来,中西图书放在一处,此时,另外开辟一个房间,专放中文书籍。1919年,洪范五感于中国图书馆学的落后,赴美留学,由刘衡如继之。随后,金陵大学北大楼落成,图书馆乃搬入其中,此处改为支部。曹祖彬为中文书编目兼中学图书部负责人。至1948年,图书馆藏有中文图书9757册,西文图书613册,合计10388册;中文杂志135种,西文杂志6种,合计141种。1951年,图书馆收归国有后,图书馆馆藏逐年增加,1981年,图书馆馆藏增至10万余册。1982年5月,在清理文革期间出版的书刊和一些过于陈旧的图书后,图书馆馆藏不足5万。1987年在原址重建。1999年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中学优秀图书馆,2000年被南京市教育局评为南京市中学示范图书馆,2003年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普通中学一级图书馆。现分前后楼,前楼包括师生共享书库和教师书库和图书借阅处,后楼包括学生期刊阅览室和教师期刊及参考工具书阅览室、古籍书库,3楼为电子阅览室,内有62台计算机。现有5名工作人员。馆藏为10万余册(包括1万余册古籍线书和部分外文原版图书),电子图书馆有12万余册图书,报刊种类有100余种。使用江苏省汇文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并提供CNKI检索系统查询。 东课楼,建于1893年。楼有三层,阁楼一层,建筑面积3344平方米。门廊直通上下两层,拱券门,三面踏道直通二楼,门廊两侧小门通向一楼,屋顶设有老虎窗,线脚简练。原为小学部及幼儿园所在地。1986年整修。20世纪90年代遭拆除。 西课楼,建于1893年。西课楼楼两层,木结构,门廊前伸,拱形门多个,门廊上是带扶栏的二楼阳台。青砖墙,红砖发券井嵌线,勒脚以简约的线角装饰,为美国殖民时期建筑样式。1987年整修,20世纪90年代遭拆除。 口子楼,建于1893年,是一座四方环绕的楼房,当中留有一个巨大的天井。原名“考吟寝室”(又称“考吟堂”),最初是两层楼。19世纪初加盖为三层楼。1986年整修,20世纪90年代遭拆除。 小礼堂,建于1888年。平房,大坡度屋顶为欧美乡村小教堂样式,扶壁式砖墙柱又有哥特式建筑痕迹,呈朴素的静态美,可容纳500人参加活动。1949年前,小礼堂曾经是每周都要进行礼拜唱诗的礼拜堂,学校庆典也在此齐唱校歌。后被拆除,现址为行政楼。 大礼堂,建于1950年代,面积800平方米,人字屋顶,四面砖墙,二层,曾用于集会;2022年改造为餐厅。 曹隐云科学馆,建于1996年3月,位于口子楼原址上,由曹文锦捐资修建。内有各类实验室11个、计算机房3个、语音室2个、电化教室5个、阶梯教学2个、报告厅1个。 此外,行知楼落成于1985年,行健楼和汇贤楼建成于2000年,新体育馆、艺术楼和南北两个大操场落成于2002年。 江心洲校区 2018年3月,南京市金陵中学与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管委会签署项目建设协议书,建设江心洲校区,于2020年5月开工,2023年5月26日,江心洲校区竣工交付,并于9月正式投入使用。2023年9月起,金陵中学采用“一校两址”办学,即新街口校区和江心洲校区并行办学的模式。。 江心洲校区位于江心洲南部,东临中新大道,南至龙恩街,北邻文泰街,占地面积9.3万平方米(约140亩),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设计容量48班,配置教工和学生宿舍700多间,建筑主色调以橙色、灰色为主色调,由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设计。设计布局为“南园北院”,拥有音乐厅、综合楼、体育馆、学科实验室等设施,并通过风雨廊、中庭、地下通道实现地下空中无缝连接。 校园文化及活动 校歌 金陵中学校歌由胡小石作词,歌曲采用亨利·S·汤普森()所作的《安妮·莱尔》(): 大江滔滔东入海,我居江东。 石城虎踞山蟠龙,我当其中。 钟楼嵯峨,教育之宫,桃李坐春风。 思如潮,气如虹,永为南国雄。 《安妮·莱尔》为19世纪美国诗人亨利·S·汤普森所作。不久,康奈尔大学用为校歌。1931年,为进一步凝聚金陵大学师生的爱校情感,金大校学生会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征集“校歌歌词”活动,要求:“(1)歌词不必长,以能发扬互助精神,适合本校历史环境为主旨;(2)歌词不拘文言语体,惟求清晰简洁,便于记忆;(3)歌词宜声调铿锵,意气磅礴,尽发扬欢忻之致”。校歌的征集,激发了金大师生的创作热情,最后文学院教授胡小石撰就的词中标,谱上美国康奈尔大学()校歌的旋律,最终成为联结全校师生情感、象征学校精神的校歌。金大附中亦采用同一首校歌。 1951年学校更名后,更换了校歌。1988年,南京市第十中学复用“金陵中学”校名和校歌,并将第三句歌词“三院嵯峨,艺术之宫,文理与林农”改为“钟楼嵯峨,教育之宫,桃李坐春风”,更切金陵中学实际。 校训 金陵中学校训是“诚、真、勤、仁”,提倡“以诚为本”、“唯真是求”、“勤勉执着”、“以仁为怀”,是金中精神的集中体现。“诚真勤仁”是1942年金陵大学校长陈裕光先生倡导的金大、金中校训。2008年8月18日,金陵中学1947届校友、国学家、书法家常国武为金陵中学书写了“诚真勤仁”四字,8月23日,校园内建立了一座镌刻着“诚真勤仁”的校训碑。 校园刊物 金陵中学最早的校刊是1909年创办的《金陵光》,《金陵光》除报道金大同学会活动消息外,不少文章反映金大附中的内容,如《中学茶话会纪事》等。受《金陵光》影响,20世纪20年代末,金中成立了校刊社,1929年,《金中校刊》创刊号出版,为综合性刊物,图文并茂,每学期一期,至1937年共发行13期。以1937年1月出版的《金陵中学校刊》为例,为十六开精装本,分为“校景”、“教职员”、“毕业班”、“体育”、“课外作业”等部分。 20世纪90年代,学生会报纸《金钟报》创办,并发行至今。文学期刊《精灵》于1998年创办,颇受学生欢迎,被评为全国校园文学优秀刊物,精灵文学社被评为南京市十佳文学社团。2013年,创办校刊复用“金陵光”之名,为教职员工教育教学科研之用。 校园活动剪影年刊《紫藤架下》记录一学年举办的活动。年刊《青春》介绍本学年的社团。 体育活动 民国时期,金大附中素以体育作为办学传统之一。1916年,校内有体育场两个,足球场一个。之后,订立规则一条:“下午四时后,如不落雨,学生一律到操场进行体育活动。”1921年后,体育教师司皮尔重视体育比赛,利用各种球类活动选择优秀者组成足球队,每日课后训练。先与市内学校比赛,之后到上海、浙江、安徽、湖北等地比赛。1929年,“江南十中学”在金中举行第二届江浙私立中学篮球、足球比赛,锦标均为金中所得。1930年,第四届全国运动会在杭州举行,金中三位学生入选南京足球队,与上届冠军上海相遇时,首立战功。此后金中足球运动日盛,球队声满江南,培养了多名全国性的名将。1934年,金中向社会各界募捐三万五千大洋,兴建了体育馆。1935年暑假完工,九月廿八日上午举行闭门典礼,南京市市长马超俊前来剪彩;典礼完毕,张坊、陈裕光两位校长招待来宾,绕体育馆内一周参观,继而由校友队及本校代表队举行篮球友谊赛;学校放假一天,以示庆祝。至万县,学生仍喜爱踢足球,足球队在万县颇负盛名。 至1950年代,喜爱体育已成为十中的校风,学校连续两年获得市中学生运动会男女总分第一名,多名学生破全国纪录。1958年,国家体委、教育部向南京十中颁发了“全国体育运动校”锦旗。1987年后女篮队成绩位居前茅,2007年获亚洲中学生女子篮球锦标赛冠军。田径队培养出大批一二级运动员。 近年来,每年10月下旬,金陵中学在五台山体育馆开展为期2天的校运动会。运动会的最大看点是开幕式的表演,各班表现风格各具特色。此外,每年圣诞节前后,学校在玄武湖开展迎新春环湖跑活动,全校师生围绕玄武湖赛跑。 爱国运动 爱国主义始终贯彻于金中校园之中。1904年1月11日午后,汇文书院学生因为东三省问题,在成美馆演说中国之地位,国民之危险,倡议练习兵操,弄成国民之体格,推举卢生为长;次日早5时,至操场去已五六十人。1910年,辛亥革命前夕,汇文书院年仅11岁的学生盛成由同宿舍的大同学韩辉介绍,加入了中国同盟会;他利用孩子的身份对敌人进行侦察,保管光复军司令的大印,埋在汇文书院的院子里,被誉为“辛亥三童子”之一。1919年五四运动时,东课楼是南京各校学生开会的地点。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金中师生联合南京其它学校,成立“沪案后援会”及声援电文,谴责惨案发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金大附中师生呈请国民政府移师抗日。1932年10月,为了给义勇军募捐,举行了足球比赛。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金大附中产生了多名抗日烈士。1938年,在万县期间,学校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地下党。1947年五二〇运动中,金中部分学生冲出校门,抢夺军警水龙头,营救被军警打伤的大学生。此后,不断有金中校友为新中国起义或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金陵中学致力于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科学化。20世纪80年代起,每年5月,高一学生须前往南京行知小学,参加至少4天的学农活动。近年来,每年8月下旬,高一新生必须前往南京政治学院浦口训练基地,参加为期8天的军训。每年清明节前后,高一学生从学校出发,步行前往雨花台,为革命烈士扫墓。 校园活动 校园活动由主题活动、学生自主活动和学校传统活动构成,主题活动包括文化节、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学生自主活动包括学生社团活动、学生电视台、学生广播电台、学生讲坛,学校传统活动包括运动会、美食节、环湖跑、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成人仪式、扫墓、一二九大合唱等。 金陵中学美食文化节始创于2000年,通常于每年12月31日前后举办。届时,各班将兜售制作的各种小吃,价格低廉,普遍以1元、2元、5元、10元一份的食品为主。南京市民、金陵中学校友、学生家长、南京其它学校的学生也将慕名前来。学生们用各种方式迎接新年的到来。美食节的收入通常是各班班费的重要来源。 历任负责人 1888年-1951年 1951年至今 校友 一百多年以来,南京市金陵中学培养了近6万名毕业生,其中出类拔萃的校友数以百计。他们以其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勇于创新而在海内外享有盛誉。例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中国科学院原主席团执行主席和名誉主席、杰出的工程热物理学家吴仲华,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和厉以宁,微分几何学界世界青年领袖田刚,生物学家傅新元,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高行健,社会学家柯象峰,美学大师宗白华、文史学家程千帆等人文学者。因此,金陵中学被誉为“英才摇篮”。 1947年4月12日,金大附中校友会成立,陈裕光任名誉理事长。金陵中学校友会于1993年成立,定期出版报刊《金陵中学校友通讯》。 参见 南京中等教育史 金陵大学 金陵女子大学 南京大学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金陵中学官方网站 江苏省重点中学 1888年建立的教育機構 教會創建的中國學校 南京大学 南京安全区难民收容所 鼓樓區建築物 (南京市)
巴塞羅那最大的公園,應屬占地超過8000公頃的。隨後是位於蒙特惠奇山,占地257.9公頃的蒙特惠奇公園(Parc de Montjuïc)、占地31公頃,包括市議會大廳、動物園和幾個博物館的修塔德拉公園(又名城堡公園)、占地15.9公頃的、由高第設計占地17.2公頃的桂爾公園、同樣占地17.2公頃的奧倫內塔堡公園(Parc del Castell de l'Oreneta)、占地14.3公頃,2002年開放的斜角廣場公園(Parc de Diagonal-Mar)、占地13.2公頃的諾·巴里斯中央公園、同樣占地11.9公頃的坎德拉貢體育公園和波布里諾公園(意為新城公園Parc del Centre del Poblenou)、占地9.1公頃,以其內的花園式迷宮命名的奧爾塔迷宮公園。 海灘 巴塞羅那海岸線總長4.5公里,分爲7塊海灘,其中聖塞巴斯蒂亞灘和巴塞羅內塔灘是最大、最著名、遊客最多的兩個,均約長1.1公里。其餘5個海灘(分別是諾瓦·伊薩里亞灘、博加特爾灘、瑪·貝拉灘、諾瓦·瑪·貝拉灘和萊萬特灘,長度在400米到640米之間)和兩個大海灘被奧林匹克港隔開。爲迎接1992年夏季奧運會巴塞羅那市政當局將大批工業和港口建築拆除,所有海灘均對遊人開放,2004年世界文化論壇後很多海灘成爲海濱浴場。 其他 加泰罗尼亚广场之东南侧是巴塞隆拿的歷史中心哥特区,阿文古達大道是最大的商業區,其餘商業區還有斜角大道、斜角廣場、與所在地同名的馬奎尼斯塔、格羅雷斯以及港口附近的瑪麗格南等。 巴塞羅那的摩天大樓並不很多,最高的是雙子塔157米的和154米的藝術酒店,其次是2005年新落成的阿格巴塔,高142米。 人口 根據市政當局統計,截至2006年1月1日,巴塞羅那市共有人口1,673,075,巴塞羅那大都會區共有3,161,081,而以此爲核心的巴塞羅那城市區共有人口5,327,872,面積4268平方公里。 巴塞羅那人口密度爲15,779人每平方公里,位於老城區的外延區是人口密度最大的。62%的巴塞羅那居民來自加泰羅尼亞大區,23.5%來自西班牙的其餘地區,13.9%從其餘國家移民至此,最大的移民來源國爲厄瓜多爾、秘魯、摩洛哥、哥倫比亞、阿根廷、意大利、巴基斯坦和中國(以人數排列)。 95%的巴塞羅那居民可以聽懂本地語言加泰羅尼亞語,同時有74.6%可以說、75%可以讀、46.1%可以寫加泰羅尼亞語。絕大部分本地居民信奉天主教(教堂208處),同時有其他宗教信仰流行,如福音教派(教堂71處,絕大部分為吉普賽人)、耶和華見證人教派(王國聚會所21處)、佛教(寺廟13處)和伊斯蘭教。 1900年時巴塞羅那共有居民533,000人,在1950年以前巴塞羅那的人口都是穩定而緩慢的增長,此後因爲吸收了大批來自西班牙不發達地區的人口而快速膨脹,1979年達到了最多的1,906,998人。1980年代和1990年代很多人爲了提高生活質量逐漸向大都會區的週邊城市遷移,2000年時人口數量達到低谷,爲1,496,266人。後來隨著大批年輕人回歸,人口又逐漸增長,導致房價快速上漲。 經濟 巴塞羅那具有悠久的商業傳統,相比之下其作爲歐洲大陸最早工業化的地區之一反而不爲人知。巴塞隆拿的冶鐵技術自中世紀開始已相對先進,可以製作精良的各種槍砲火器。除了各種與武器相關的貿易發達之外,這裡的皮革加工製品亦為當時非常遠近馳名的。18世紀末紡織業在逐漸興起,到19世紀中期巴塞羅那成爲紡織品和紡織機器的重要産地,從此機械工業在巴塞羅那的經濟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現在的主要工業有纺织、化學、制藥、電機、電子、印刷等。在進入20世紀下半葉後,服務業逐漸興起,物流、出版、電信、電腦在其中起主導作用。 得益于其藝術和創造的傳統,巴塞羅那的工業設計優勢十分明顯,同時因衆多的特色建築,巴塞羅那能面向全世界舉辦衆多的博覽會,這在另一方面帶動了旅遊業、酒店業的發展。巴塞羅那港是地中海西岸的重要港口,在貨運和客運方面都是如此。 根據默瑟爾人力資源諮詢公司的統計,巴塞羅那是西班牙生活成本第一高的城市,其次是馬德里,在全世界也排在第31位。 教育 巴塞羅那的公立高等教育體系相當發達,校園遍佈巴塞羅那市區的巴塞羅那大學(UB -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是其中的代表,另外還有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UPC - Universitat Politècnica de Catalunya,中文主页 )、龐培·法布拉大學(UPF - Universitat Pompeu Fabra)等。在私立大學中拉曼·魯爾大學(URL - Universitat Ramon Llull)因其下屬的埃薩德商學院(ESADE - Escola Superior d'Administració i Direcció d'Empreses)而著名。位於貝拉特拉(屬巴塞羅那大都會區)的巴塞羅那自治大學(UAB - Universitat Autònoma de Barcelona)是另一所著名的公立大學。 巴塞羅那擁有從幼稚教育到中學的公立教育體系,由市政府負責管理(理論上應由加泰羅尼亞大區政府管理)。同時也有很多私立學校存在,其中一些屬於羅馬天主教教會學校。同西班牙的其他城市一樣,巴塞羅那市政當局也面臨著爲日漸增加的來自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的移民子女提供教育的問題。 文化
Catalunya,簡稱OBC)是加泰羅尼亞地區最大的交響樂團,1999年新音樂廳投入使用,該交響樂團每年要舉行約75場音樂會。 博物館和藝術館 巴塞羅那的博物館和藝術館為數眾多,涵蓋了不同地區和不同時期的作品。 加泰罗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Museu Nacional d'Art de Catalunya (MNAC))藏有從11世紀到20世紀的藝術品,其中包括大批彷羅馬藝術作品。 巴塞羅那現代藝術館(Museu d'Art Contemporani de Barcelona (MACBA))致力於收藏20世紀中至今的加泰隆尼亞和巴塞羅那藝術品。 安東尼·高第故居(Casa-Museu Gaudí) 畢卡索美術館(Museu Picasso),藏有畢卡索早期至藍色時期、粉紅色時期、立體派和陶瓷的作品。 米羅基金會(Fundació Joan Miró),藏有米羅早期至晚期的作品。 塔比埃斯基金會美術館(Museu de la Fundació Antoni Tàpies),藏有塔比埃斯的作品。 城市歷史博物館(Museu d'Història de la Ciutat),收藏巴塞羅那考古文物。 加泰隆尼亞考古博物館(Museu d'Arqueologia de Catalunya),收藏加泰羅尼亞文物。 巴塞羅那海洋博物館(Museu Marítim),收藏航海文物。 私立的埃及博物館(Museu Egipci),收藏埃及文物。 巴塞羅那足球俱樂部博物館(Museu del Futbol Club Barcelona) 特色建築 巴塞羅那的很多著名建築集中在老城區的中心哥德區,這裡有很多中世紀甚至羅馬人統治時期的建築。19世紀中至20世紀中之間修建的眾多現代主義風格(Modernismo)的建築為巴塞羅那增添了許多亮點,特別又以安东尼·高迪設計的建築作品最有特色,這些現代主義的建築之中有八棟被列為了世界遺產。高第最著名的作品當屬由私人捐資興建的聖家堂最有名。聖家堂始建於1882年,規模宏大壯麗,但至今尚未完工。 巴塞羅那因其豐富多彩的特色建築於1999年獲得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的皇家金獎,這是該獎項迄今為止唯一一次頒發給一個城市整體而非單個建築。 世界遺產 巴塞羅那有八棟建築物和建築群被列為世界遺産: 安东尼·高迪設計的建築物於1984年被列為世界遺產 维森斯之家(1883 - 1888) 桂爾宮(1886 - 1889) 桂爾公園(1900 - 1914) 巴特洛公寓(1904 - 1906) 米拉之家(1906 - 1912) 聖家堂(1882 - ) 加泰罗尼亚音乐厅(1905-1908) 圣十字和圣保罗医院(1902-1930) 體育 巴塞隆拿城擁有非常有名的巴塞羅那和西班牙人足球隊,而巴塞羅那亦曾於1982和1992舉行世界盃和奧林匹克運動會。位於巴塞羅那的加泰罗尼亚赛道則舉辦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和世界摩托車錦標賽等重要賽車賽事。 基礎設施與交通 巴塞隆納地鐵 巴塞羅那機場 馬德里-巴塞隆拿高速鐵路 加泰隆尼亚铁路 巴塞隆納圣徒車站 友好城市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参观巴塞隆拿,西班牙旅游的官方网页 跟著官方導遊認識巴塞羅那 認識西班牙~ 跟著官方導遊走! :以巴塞羅那為主,每天更新的西班牙旅遊資料,例如罷工、氣候、慶典、活動...等 巴塞隆納自助超簡單 :巴塞隆納自助、西班牙語點餐教學的旅遊美食書 巴塞罗那省市镇 西班牙城市 西班牙古罗马城镇
历史 南大附中前身: 江南中学 光明中学 中华女子中学,前身为1896年建立的金陵基督女书院,1927年中国掀起收回教育主权运动,改为私立中华女子中学。 南京市立第二初级中学,成立于1948年。 1951年,江南中学、光明中学、中华女子中学合并为私立鼓楼中学。
1960年,原南大附中在1952年改为南师附中后,南京十一中成为南大的附属中学,名为南京大学附属中学,1962年到1989年间重名十一中学,1989年5月12日复称为南大附中。 1999年,青岛路中学并入南大附中。 2009年,当任校长殷树凤因侵占公款遭起诉。 概况 南大附中位于南京鼓楼旁的鼓楼街83号,毗邻南京市中心鼓楼广场,与著名高等学府南京大学隔路相望。 知名校友 丁祖诒:西安翻译学院校长 外部链接 南京大学附属中学
南大附中可能是指:
南大附中可能是指:
生平 瑪格麗特二世在1940年4月16日於丹麦首都哥本哈根阿马林堡宫出生,1940年5月14日於海军教堂领洗禮,并于1955年4月1日在弗雷登斯堡宮领坚振圣事。由于出生时冰岛國家元首仍由丹麦國王兼任,她被绶于冰岛語名“Þórhildur”。女王自幼就接受良好教育:出国前曾就读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及奥胡斯大学,之后前往法国巴黎大学、英国剑桥大学、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进修。大學主修史前考古學。擅長繪畫、刺繡,參與多部丹麥舞台劇、芭蕾舞劇、安徒生童話電影的服裝、布景設計、魔戒丹麥文版的插畫繪圖。精通丹麥語、瑞典語、英語、法語、德語。 由于玛格丽特二世父亲弗雷德里克九世国王無男性子嗣,丹麦政府于1953年提出动议,修改王位继承法案,允许女性继承王位。倡议获得了绝大多数丹麦人的支持。身为长女,玛格丽特公主成为了王位第1順位繼承人。弗雷德里克九世過世后,玛格丽特公主于1972年1月14日登基,迄今在位,為在位第2长丹麥君主(僅次於奥尔登堡王朝克里斯蒂安四世)。 角色 如同其他立憲君主,女王不參與日常政務,但在籌組聯合政府時,她會見各黨派領袖,以便他們協商籌組政府。 個人生活 女王嗜好為畫畫,筆名為Ingahild Grathmer,曾經多次舉辦個人畫展。其亦擅長服裝設計,于2009年受邀為丹麥導演Peter Flinth執導安徒生童話改編電影操刀劇服設計,亦曾擔任丹麥皇家芭蕾舞團服裝設計師。 女王亦為一位煙民,不過隨著丹麥禁止于室內場合吸菸後,其僅于私人場合吸菸。 2022年2月9日,女王感染了COVID-19。同年9月21日,她再度确诊冠病。据媒体透露,女王于2022年9月19日曾出席伊莉莎白二世的葬礼。 头衔 1940年4月16日—1944年6月17日:丹麦及冰岛的玛格丽特公主殿下 HKH Prinsesse Margaret af Danmark og Island 1944年6月17日—1972年1月14日:丹麦的玛格丽特公主殿下 HKH
1940年4月16日—1944年6月17日:丹麦及冰岛的玛格丽特公主殿下 HKH Prinsesse Margaret af Danmark og Island 1944年6月17日—1972年1月14日:丹麦的玛格丽特公主殿下 HKH Prinsesse Margaret af Danmark 1972年1月14日—至今:女王陛下 Hendes Majestæt Dronningen 家庭 1965年,玛格丽特公主于伦敦与时任法国驻英国大使馆秘书亨利·马里·让·安德烈·德拉博尔德·德蒙佩札伯爵结识并相爱。两年后,1967年6月10日二人于哥本哈根教堂按照丹麦传统习俗举行了盛大婚礼。一年后,两个小王子弗雷德里克与约阿基姆王子相继降临人世。弗雷德里克王儲將会為王位繼承人。2018年2月13日,亨里克亲王過世,享寿83岁。 子嗣 弗雷德里克·安德烈·亨里克·克里斯蒂安(Frederik André Henrik Christian),1968年5月26日出生
國立臺南大學,位于台湾臺南市。在台湾以外一般被简称“台南大”。 南洋理工大学,位于新加坡。 南洋大学,一所华文大学,位于新加坡,现已不存在(后来和新加坡大学合并)。 国立南昌大学, 1949年9月国立中正大学改名国立南昌大学,1950年去“国立”直接称为南昌大学,院系调整时撤销。现南昌大学以及江西师范大学均以原南昌大学为前身。 南方大学 (广州),1949年成立于广州,1952年撤销。 南方大学,民国11年(1922年)上海专科大学改组在上海成立南方大学,民国16年停办。民国30年,南方大学南京校友会成立,次年南方大学在南京复校,后来停办。
南洋大学,一所华文大学,位于新加坡,现已不存在(后来和新加坡大学合并)。 国立南昌大学, 1949年9月国立中正大学改名国立南昌大学,1950年去“国立”直接称为南昌大学,院系调整时撤销。现南昌大学以及江西师范大学均以原南昌大学为前身。 南方大学 (广州),1949年成立于广州,1952年撤销。 南方大学,民国11年(1922年)上海专科大学改组在上海成立南方大学,民国16年停办。民国30年,南方大学南京校友会成立,次年南方大学在南京复校,后来停办。 岭南大学 (广州),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历史上的一所大学,民国时期曾简称“南大”,也简称“岭大”,院系调整时撤销。“岭大”也是香港岭南大学的简称。 南京大学堂,清末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筹建,后成立三江师范学堂,为南京大学前身。
②的结合法满足结合律。也就是说,对于中任意三元、、,有。 ③中有一个(左)单位元,对中任意元,有。事实上由于可以证明群的左单位元也是右单位元,因而一般把就叫做单位元。 ④对于中任意元,在中有一个满足的(左逆元),此处就是上面的(左)单位元。实际上,可以证明,在群中,的左逆元也是右逆元。因此,一般把就叫的逆元。 拓撲群/代數群 设是拓扑空间,又是一个群,而且群的乘积运算与求逆按此拓扑是连续的,即从拓扑空间到拓扑空间上的映射及从到上的映射都是连续映射,则称为拓扑群。如果作为拓扑空间是局部紧(或紧、连通、单连通)的,则称G为局部紧(或紧、连通、单连通)拓扑群。例如,维欧氏空间中所有向量所成的加群,再加上通常的拓扑,就是一个交换拓扑群;实数域R上所有n阶非奇异方阵所成的乘法群,再加上通常的拓扑,是一个局部紧拓扑群;而所有行列式为1的正交矩阵所成的群是一个紧连通拓扑群。 从拓扑群到拓扑群H内的映射,如果作为群结构它是群同态,作为拓扑空间的映射它是连续的,那么称为从拓扑群到拓扑群H的同态,简称同态。如果同态f是双射, 而且逆映射也是连续的,那么f称为拓扑群到拓扑群H上的同构映射,简称“同构”。拓扑群全体带上拓扑群间的同态,构成一个范畴。这个范畴就是拓扑群论研究的对象。 在数学中,拓扑群概念最初是由连续变换群的研究所引起,人们发现在处理许多连续变换群的问题中所出现的群,往往不必考虑作变换群,而只需研究这些群本身,于是产生了连续群的概念。M.S.李是最初对连续群进行系统研究而卓有成就的人。李群就是因他得名。 应用 群论在数学上被广泛地运用,通常以自同构群的形式体现某些结构的内部对称性。结构的内部对称性常常和一种不变式性质同时存在。如果在一类操作中存在不变式,那这些操作转换的组合和不变式统称为一个对称群。 阿贝尔群概括了另外几种抽象集合研究的结构,例如环、域、模。 在代数拓扑中,群用于描述拓扑空间转换中不变的性质,例如基本群和透射群。 李群的概念在微分方程和流形中都有很重要的角色,因其结合了群论和分析学,李群能很好的描述分析数学结构中的对称性。对这类群的分析又叫调和分析。 在组合数学中,交换群和群作用常用来简化在某些集合内的元素的计算。 后来群论广泛应用于各个科学领域。凡是有对称性出现的地方,就会有它的影子,例如物理學的超弦理論。 参考资料
则称关于运算“”作为一个群。简称是一个群。 设是一个非空集合,的若干个一一变换对于变换的乘法所作成的群称为的一个变换群。 抽象群 一个集,如果它不是空集,而且满足以下四个条件,就叫做群: ①中有一个闭合的结合法。这就是说,中任意两元的结合仍然是中元。结合法通常写成乘法,这时又叫做的积。一般用记号或表示。要注意,积虽然是由唯一决定的,但一般它还与的顺序有关。即不一定等于。 ②的结合法满足结合律。也就是说,对于中任意三元、、,有。 ③中有一个(左)单位元,对中任意元,有。事实上由于可以证明群的左单位元也是右单位元,因而一般把就叫做单位元。 ④对于中任意元,在中有一个满足的(左逆元),此处就是上面的(左)单位元。实际上,可以证明,在群中,的左逆元也是右逆元。因此,一般把就叫的逆元。 拓撲群/代數群 设是拓扑空间,又是一个群,而且群的乘积运算与求逆按此拓扑是连续的,即从拓扑空间到拓扑空间上的映射及从到上的映射都是连续映射,则称为拓扑群。如果作为拓扑空间是局部紧(或紧、连通、单连通)的,则称G为局部紧(或紧、连通、单连通)拓扑群。例如,维欧氏空间中所有向量所成的加群,再加上通常的拓扑,就是一个交换拓扑群;实数域R上所有n阶非奇异方阵所成的乘法群,再加上通常的拓扑,是一个局部紧拓扑群;而所有行列式为1的正交矩阵所成的群是一个紧连通拓扑群。 从拓扑群到拓扑群H内的映射,如果作为群结构它是群同态,作为拓扑空间的映射它是连续的,那么称为从拓扑群到拓扑群H的同态,简称同态。如果同态f是双射, 而且逆映射也是连续的,那么f称为拓扑群到拓扑群H上的同构映射,简称“同构”。拓扑群全体带上拓扑群间的同态,构成一个范畴。这个范畴就是拓扑群论研究的对象。 在数学中,拓扑群概念最初是由连续变换群的研究所引起,人们发现在处理许多连续变换群的问题中所出现的群,往往不必考虑作变换群,而只需研究这些群本身,于是产生了连续群的概念。M.S.李是最初对连续群进行系统研究而卓有成就的人。李群就是因他得名。 应用 群论在数学上被广泛地运用,通常以自同构群的形式体现某些结构的内部对称性。结构的内部对称性常常和一种不变式性质同时存在。如果在一类操作中存在不变式,那这些操作转换的组合和不变式统称为一个对称群。 阿贝尔群概括了另外几种抽象集合研究的结构,例如环、域、模。 在代数拓扑中,群用于描述拓扑空间转换中不变的性质,例如基本群和透射群。 李群的概念在微分方程和流形中都有很重要的角色,因其结合了群论和分析学,李群能很好的描述分析数学结构中的对称性。对这类群的分析又叫调和分析。
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总部位於四川省西昌市;發射場位於西昌城以北60公里的冕宁县境内的峽谷中,平均海拔1500米,坐標為東經102度1分35.60秒、北緯28度14分45.66秒,有7201专用线与成昆铁路漫水湾站相连。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总部、发射场、通信总站、指挥控制中心、三个跟踪测量站及其他生活保障单位(医院、宾馆等)组成。唯一使用液氢液氧低温推进剂发射中、高軌道卫星及深空探測器的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及长征三号丙搭載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发射任务,每年发射能力可达15次。目前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同时管辖着冕宁、文昌两个发射场。 1969年12月,中央决定为曙光载人航天计划(714工程)选址建设载人航天发射场。在踏勘了9个省25个地区81个县之后,预选了16个方案,最后从中选出3个场址。起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被看好,但随后发现选址越西县存在一系列问题。1970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训练基地司令员李福泽与副司令员乔平带领工作人员踏勘选定冕宁县为场址。1970年10月1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选址西昌以北冕宁地区,工程代号7201,意为计划在1972年1月完工。1970年12月29日,西昌发射基地成立。李福泽、乔平当初选定这里时,原計劃先於波萝沟口建一个阵地两个工位,技术阵地位於杨家沟,1972年建成;往後再向西2公里青杠坝,及向东3公里麻叶林再建两个阵地。但此後曙光计划及发射场发射、技术阵地等分系统方案经常修改变化,反复不定,所以建设周期一再推迟。1975年曙光计划更被叫停;但同年3月31日中国同步通信卫星工程(331工程)啟動,西昌基地因緯度較低接近赤道,被选定为同步通信衛星发射场。1980年,西昌发射基地基本建成。 投用與安全改造 1982年,西昌发射基地終於交付使用。1984年4月8日,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東方紅二號在西昌发射基地成功发射升空。1984年11月1日,经国务院批准,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名义正式对外开放,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为中国第一座对外开放的航天发射场。1986年2月1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中国首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送入预定转移轨道,中国民众从此开始使用中国卫星收看电视、收听广播。1986年3月,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格为副军级。 1985年10月26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正式宣布进入国际卫星发射服务市场,承揽国际卫星发射业务。1986年,欧美国家火箭发射相继发生事故,国际卫星用户开始转向中国。1988年到1989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相继获得澳大利亚通信卫星和亚洲1号通信卫星等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合同。1990年4月7日,将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精确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这是中国承揽的首颗商业卫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继美国、法国之后)、亚洲第一个进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的国家。 由於在內地山區發射的高風險性,96年西昌长征三号失控撞山導致了慘痛的災難,此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了整改,发射成功率大幅提升,1997年至1998年连续成功发射“马步海1号”、“亚太2号R”、“中卫1号”、“鑫诺1号”等国际商业卫星。由於美国从1999年开始对商业卫星出口实施管制,1999年至2005年,中国未能接到国际商业卫星发射订单。2004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开始建立质量管理体系,2006年9月通过认证审核。2005年4月12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亚太6号”卫星,开拓了承揽非美国制作卫星发射的新市场。2007年5月14日,成功发射“尼日利亚1号”卫星,从而执行了中国第一次整星整箭出口的发射任务。2005年至2015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进行了8次商业卫星发射并全部成功,将中国航天市场拓展到欧洲、亚洲、南美洲,并拓展了中国商业发射承揽方式。 2000年到2003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先后发射3颗“北斗一号”导航试验卫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第三个建设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2008年4月24日,成功发射中国首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该卫星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中第一次使用。 重新改建與文昌 2006年8月,三号发射塔为准备2007年4月的嫦娥探月工程而被重建。 12月30日,三号发射塔架升级改造完毕并正式启用。2007年10月24日,成功發射中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 2010年10月1日,成功发射嫦娥二号。2013年12月2日,成功发射嫦娥三号,然而即使是發射成功率逐漸提高,殘骸墜地問題依舊令人關注,官媒曾以俄羅斯等大陸行國家,受先天限制需要實施發射時產生的賠償案為例,提及安全保障工作,並提到即使美國等停止內陸發射的國家也仍有購買保險與補償,西昌天生的毛病、也因此對海南發射場的建設來說也是十分相關。 2007年8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建设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场,以解決西昌內陸發射的一系列問題,該場同樣由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负责建设、管理、使用,並決定地點在海南省文昌市的海岸邊。2009年9月14日,海南航天发射场开工建设。2016年6月25日投入使用,定名文昌航天发射场,其臨海位置使得發射的選擇更加多元而快速。 2013年12月21日0时4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玻利维亚通信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玻利维亚通信卫星是玻利维亚拥有的第一颗卫星。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专程来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观看了卫星发射。这是外国国家元首首次到中国航天发射场观看卫星发射。 截至2013年末,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成功发射国内外卫星82颗。 2015年底,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中,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转隶新组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 2016年11月22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天链一号04星,計算1992年3月22日終止的發射,该次发射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第100次发射,包括国际商业卫星17次,是中国目前执行发射任务数量最多、首個突破100次发射的发射场;亦是二号发射塔的第67次发射,是中国目前执行发射任务数量最多的一座火箭发射塔架。 2020年三季度,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工位整修,同年10月12日凌晨二号工位整修后首次执行发射任务。 缺點 在西昌離岸發射的情況下,落在住宅區較近的殘骸不可避免,若失控可能會導致嚴重傷亡,在張贊波的紀綠片《天降》中,展示村民對當局草率處理的批評,並披露了90年代火箭恐懼與傷痛故事,不過當時鄰近北京奧運期間,首映與播出受到阻攔,直到2013年國家意識到當初低估的風險控制已經不可接受,才正式有官媒陸續報導出來,並開始強調要處理好民生保安痛點,據悉1990年至2013年,光是湖南綏寧縣一地,就曾有30多件傷害與損失求償案成立,被冠稱為殘骸之鄉的惡名,隨著2014年濱海的文昌發射場啟用,落點可以改在海洋,事故才逐漸減少,但由於現址問題,理賠仍時有所聞。 重大意外 1992年12月21日,“澳星-B2”发射后卫星爆炸。1995年1月26日,“亚太2号”发射后星箭爆炸。1996年2月15日,为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发射国际通信卫星708星()的新型長征三號乙火箭在发射后失去控制,星箭俱毁,中国官方在事故发后的两周之后表示,此次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57人受伤。 历任领导 第二十七试验训练基地司令员(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 第二十七试验训练基地司令员对外又称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主任。 张敏(1975年10月—?) 王世成(?—?) 侯福少将(1985年—1989年) 曲从治少将(1989年—1990年) 胡世祥少将(1990年6月—1996年11月) 唐贤明少将(1997年3月—?) 徐宏亮少将(?—2003年)
张敏(1975年10月—?) 王世成(?—?) 侯福少将(1985年—1989年) 曲从治少将(1989年—1990年) 胡世祥少将(1990年6月—1996年11月) 唐贤明少将(1997年3月—?) 徐宏亮少将(?—2003年) 李尚福少将(2003年—2013年9月) 张振中少将(2013年9月—) 第二十七试验训练基地政治委员(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书记) 1990年代起,第二十七试验训练基地政治委员通常兼任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党委书记。 许震(1975年10月—?) 傅晓辉(?—?) 王传友少将(1985年3月—1989年6月) 王永德少将(1990年1月—1992年8月) 季炳方少将(1993年—?,党委书记兼政委) 史有来少将(?—?,党委书记兼政委) 刘克仁少将(1999年—2005年,党委书记兼政委) 王建俊少将(2005年—2006年,党委书记兼政委)
封爵 1975年3月9日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授予卓别林KBE勳銜,由此将他提升为爵士。1931年和1956年就已经有人提名将卓别林封为爵士了,但当时的保守派政府反对此举。 逝世 1977年圣诞节,卓别林在瑞士沃韦家中中风(酒后服用镇静剂)逝世,享壽88岁。他被葬在沃州沃韦上科尔西耶的墓地中。1978年3月1日,有人盗走了卓别林的遗体并以此试图向他的遗属勒索钱财。但是最后盗墓者被捕,十一周后他的遗体在日內瓦湖附近被寻回。如今他被葬在六英尺的水泥下面,以防再发生類似的事件。 其它争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媒體批评卓别林没有参军。卓别林称他报名了,但是在进行体格检查时落选。卓别林在战争期間内募捐了许多钱,并于1918年拍了一部喜剧性的宣传片。据说关于他参军的争论导致他没有在1930年代初被封爵。 卓别林一生中始终有关于他是否有犹太血统的争论和断言。1930年代纳粹宣传中称卓别林为犹太人,20世纪40年代的联邦调查局的研究也集中在这一点上(原因不明)。这个争论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当时有关于犹太人在电影工业占支配地位的狂想。卓别林的同母异父兄弟悉尼是半犹太人,但不信犹太教。卓别林本人有犹太血统的说法毫无根据,卓别林本人生前从未讨论过这个问题,也拒绝否定说他是犹太人,他说这样做只是为“反犹分子提供了证据”。然而他常说假如他有犹太先裔的话,他将感到骄傲,因为“所有天才均有犹太血统”。在《大独裁者》中他大胆地描写对犹太人的迫害就体现出了他的这个观点。 1924年,制片人托馬斯·因斯死于报业大王威廉·藍道夫·赫斯特的游艇上,卓别林也被牵连在此事之中,这个事件是好莱坞的一个未解之谜之一,也许永远也无法解开了。2001年这个事件被拍成电影《貓眼》。 卓别林毕生與年轻妇女糾纏不休的吸引力,是他受批评的原因之一,他的传记作家将这个习惯归于他青年时代在伦敦大剧院遇到的初恋海蒂·凯利。卓别林喜欢发现和引导年轻的女影星,以至於常擦槍走火染上緋聞。除了米尔德里德·哈里斯之外,他所有的婚姻和重要关系都是这样开始的。 后事 在沃韦的卓别林纪念馆前有一座卓别林像。伦敦的莱斯特广场上的卓别林像是这座像的复制品。 卓别林除其它众多荣誉外还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有一颗星(由于1950和60年代对卓别林的政治倾向的批评直到1970年代他才获得这颗星)。1985年英国发行了一张纪念他的邮票。1994年美国也发行了一张邮票纪念他,这张邮票上卓别林的肖像是漫画家阿尔·赫施费尔德画的。 1992年李察·艾登堡禄导演了按照卓别林的传记改编的电影《卓別林傳》,电影中罗伯特·唐尼饰卓别林,卓别林的女儿杰拉尔丁饰她自己的祖母(即卓别林的母亲)。 2001年英国喜剧演员艾迪·伊扎德在《貓眼》中饰卓别林。 从1960年代开始就一直有人将卓别林的电影与巴斯特·基顿的电影作比较。两人的电影在风格上相差很大。卓别林的电影非常强调情感,而基顿的电影则非常诙谐。卓别林在制片上非常传统,强调-{表}-演,而基顿则不断创新,非常大胆。从历史角度上来看卓别林是所有其他人(包括基顿)的先驱。除健康的同行之间的竞争外两人对对方均非常尊重。基顿将卓别林称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喜剧演员和喜剧导演。卓别林对基顿也非常赞赏,1928年他反对基顿参加米高梅公司,后来证明此举非常糟糕。在《舞台生涯》中卓别林专门为基顿写了一段情节,基顿是1915年以来卓别林的首位屏幕喜剧伙伴。 1999年,他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第10名。 寶可夢系列知名小精靈吸盤小丑(魔牆人偶)的最終進化型踏冰人偶是致敬卓别林的早期作品《溜冰场》。 軼事 卓別林在美國成名後在美國出現了許多「最像卓別林的人」的比賽。鮑勃·霍普曾在一次這樣的比賽中獲第一。 1930年代初卓別林與路易斯·布努埃爾是朋友。 在2005年的「喜劇家的喜劇家」的大選中卓別林被同行選為最偉大的20名喜劇家之一。 卓別林終身是無神論者。 卓別林晚年非常喜歡班尼·希爾的作品,希爾本人是卓別林作品的熱衷者。1991年希爾受卓別林家人之邀訪問卓別林的故居時發現卓別林收藏了許多他的影象記錄而大受感動。 主要作品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链接 Association Chaplin 英國電影導演 英格蘭男電影演員 好萊塢星光大道 英格蘭電影導演 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英國喜劇演员 默片喜剧演员 英國無神論者 麥卡錫主義受害者 卓别林家族 伊拉斯谟奖得主 電影演員兼導演 英格蘭電影配樂家 英格蘭裔瑞士人 英国无政府主义者 20世纪電影導演 20世纪英格兰男演员 民主德国艺术科学院院士
米爾德里德·哈里斯 1918年10月23日,29岁的查理·卓别林与16岁的《綠野仙蹤》系列中的女角米爾德里德·哈里斯(Mildred Harris)结婚。婚姻是在米爾德里德·哈里斯謊报说她怀孕后达成的。两人有一个孩子,但他在婴儿时期就夭折了。1920年两人离婚。离婚时查理·卓别林称米爾德里德·哈里斯与以勾引年轻女演员著称的阿拉·納齊莫娃有女同性戀关系,而米爾德里德·哈里斯娃则称查理·卓别林嗜性成瘾。 波拉·内格里 1922到23年间查理·卓别林与女演员波拉·内格里之间有过一段很公开的关系。波拉·内格里当时刚刚从波兰到达好莱坞。这段时好时坏的关系在九个月后结束了。它有点像现代好莱坞影星的关系的前例。与他的其它关系相比查理·卓别林与波拉·内格里非常特殊,非常公开。 丽泰·格雷 在准备拍摄《淘金记》时35岁的查理·卓别林与16岁的丽泰·格雷发生了关系。丽泰·格雷怀孕后导致电影在拍摄六个月后必须更换女主角人选,并且两人于1924年11月26日结婚。他们有两个儿子:小查理·卓别林(1925年-1968年)和悉尼·厄尔·卓别林(1926年-2009年)。1928年两人离婚非常痛苦。查理·卓别林必须向丽泰·格雷付当时破纪录的82.5万美元。这场公众瞩目的离婚,加上一场税收上的纠纷使得查理·卓别林的头发都变白了。後來公開的法庭记录顯示,當中有许多隐密的细节,这导致了一场反对查理·卓别林的运动。查理·卓别林的传记作者在查理·卓别林的传记中写道说这场婚姻是《罗莉塔》的灵感来源。 宝莲·高黛 从1932年到1940年查理·卓别林与女演员宝莲·高黛之间有一段浪漫的和职业的关系。宝莲·高黛在这段时期的大多数时间里住在宝莲·高黛在比佛利山的家裡。查理·卓别林“发现了”宝莲·高黛并让她在《摩登时代》和《大独裁者》中演女主角。据说由于宝莲·高黛拒绝阐明她与查理·卓别林之间的关系是她没有获得扮演《乱世佳人》中郝思嘉的角色的主要原因。两人关系于1940年结束后两人公开说他们于1936年秘密结婚。后来查理·卓别林在私下里说他们从未正式结婚。不论怎么说两人之间的婚姻关系友善地于1942年正式结束。宝莲·高黛与查理·卓别林正式离婚,宝莲·高黛还获得了一笔离婚费。 琼·巴里 查理·卓别林与琼·巴里有过一段短暂的关系。本来查理·卓别林想让琼·巴里飾演主角,但是过了不久琼·巴里就开始对查理·卓别林纠缠不休并有瘋狂的表现。两人的关系因此终止。1943年5月琼·巴里称因查理·卓别林怀孕。血液测试表明查理·卓别林并非孩子的父亲,但是法庭拒绝允许血液测试作为证据,因此查理·卓别林被判直到孩子21岁为止每月要给孩子付75美元。 乌娜·奥尼尔 此后不久查理·卓别林遇到了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女儿乌娜·奥尼尔。两人于1943年6月16日结婚,当时查理·卓别林54岁,而乌娜·奥尼尔只有18岁,此后乌娜·奥尼尔的父亲没有再与他女儿说过话。不過,两人的婚姻生活非常长 (長達三十四年直至查理·卓別林逝世) ,也令人欣慰的非常幸福,两人在对方身上似乎找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乌娜·奥尼尔找到了一个爱自己的父亲角色,而查理·卓别林则找到了一个忠实于自己,并在他在公众中的信誉不断降落的时候安慰自己的人。两人共育有八个孩子,三个儿子和五个女儿。查理·卓别林逝世后乌娜·奥尼尔还活了十四年,但是她对查理·卓别林之逝世非常悲痛以至开始酗酒。其女兒維多利亞·卓別林現為著名馬戲藝人,創立「隱形馬戲」,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 封爵 1975年3月9日伊丽莎白二世女王授予卓别林KBE勳銜,由此将他提升为爵士。1931年和1956年就已经有人提名将卓别林封为爵士了,但当时的保守派政府反对此举。 逝世 1977年圣诞节,卓别林在瑞士沃韦家中中风(酒后服用镇静剂)逝世,享壽88岁。他被葬在沃州沃韦上科尔西耶的墓地中。1978年3月1日,有人盗走了卓别林的遗体并以此试图向他的遗属勒索钱财。但是最后盗墓者被捕,十一周后他的遗体在日內瓦湖附近被寻回。如今他被葬在六英尺的水泥下面,以防再发生類似的事件。 其它争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媒體批评卓别林没有参军。卓别林称他报名了,但是在进行体格检查时落选。卓别林在战争期間内募捐了许多钱,并于1918年拍了一部喜剧性的宣传片。据说关于他参军的争论导致他没有在1930年代初被封爵。 卓别林一生中始终有关于他是否有犹太血统的争论和断言。1930年代纳粹宣传中称卓别林为犹太人,20世纪40年代的联邦调查局的研究也集中在这一点上(原因不明)。这个争论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当时有关于犹太人在电影工业占支配地位的狂想。卓别林的同母异父兄弟悉尼是半犹太人,但不信犹太教。卓别林本人有犹太血统的说法毫无根据,卓别林本人生前从未讨论过这个问题,也拒绝否定说他是犹太人,他说这样做只是为“反犹分子提供了证据”。然而他常说假如他有犹太先裔的话,他将感到骄傲,因为“所有天才均有犹太血统”。在《大独裁者》中他大胆地描写对犹太人的迫害就体现出了他的这个观点。 1924年,制片人托馬斯·因斯死于报业大王威廉·藍道夫·赫斯特的游艇上,卓别林也被牵连在此事之中,这个事件是好莱坞的一个未解之谜之一,也许永远也无法解开了。2001年这个事件被拍成电影《貓眼》。 卓别林毕生與年轻妇女糾纏不休的吸引力,是他受批评的原因之一,他的传记作家将这个习惯归于他青年时代在伦敦大剧院遇到的初恋海蒂·凯利。卓别林喜欢发现和引导年轻的女影星,以至於常擦槍走火染上緋聞。除了米尔德里德·哈里斯之外,他所有的婚姻和重要关系都是这样开始的。 后事 在沃韦的卓别林纪念馆前有一座卓别林像。伦敦的莱斯特广场上的卓别林像是这座像的复制品。 卓别林除其它众多荣誉外还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有一颗星(由于1950和60年代对卓别林的政治倾向的批评直到1970年代他才获得这颗星)。1985年英国发行了一张纪念他的邮票。1994年美国也发行了一张邮票纪念他,这张邮票上卓别林的肖像是漫画家阿尔·赫施费尔德画的。 1992年李察·艾登堡禄导演了按照卓别林的传记改编的电影《卓別林傳》,电影中罗伯特·唐尼饰卓别林,卓别林的女儿杰拉尔丁饰她自己的祖母(即卓别林的母亲)。 2001年英国喜剧演员艾迪·伊扎德在《貓眼》中饰卓别林。 从1960年代开始就一直有人将卓别林的电影与巴斯特·基顿的电影作比较。两人的电影在风格上相差很大。卓别林的电影非常强调情感,而基顿的电影则非常诙谐。卓别林在制片上非常传统,强调-{表}-演,而基顿则不断创新,非常大胆。从历史角度上来看卓别林是所有其他人(包括基顿)的先驱。除健康的同行之间的竞争外两人对对方均非常尊重。基顿将卓别林称为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喜剧演员和喜剧导演。卓别林对基顿也非常赞赏,1928年他反对基顿参加米高梅公司,后来证明此举非常糟糕。在《舞台生涯》中卓别林专门为基顿写了一段情节,基顿是1915年以来卓别林的首位屏幕喜剧伙伴。 1999年,他被美國電影學會選為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第10名。 寶可夢系列知名小精靈吸盤小丑(魔牆人偶)的最終進化型踏冰人偶是致敬卓别林的早期作品《溜冰场》。 軼事 卓別林在美國成名後在美國出現了許多「最像卓別林的人」的比賽。鮑勃·霍普曾在一次這樣的比賽中獲第一。 1930年代初卓別林與路易斯·布努埃爾是朋友。 在2005年的「喜劇家的喜劇家」的大選中卓別林被同行選為最偉大的20名喜劇家之一。 卓別林終身是無神論者。 卓別林晚年非常喜歡班尼·希爾的作品,希爾本人是卓別林作品的熱衷者。1991年希爾受卓別林家人之邀訪問卓別林的故居時發現卓別林收藏了許多他的影象記錄而大受感動。 主要作品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链接
——(1967年10月17日丹麥哥本哈根出生) ——(1970年6月5日丹麥夏洛滕隆出生) ——(1969年6月13日丹麥Blovstrød出生) 專輯列表 錄音室專輯 Aquarium (1997年) 全球銷售量1000多萬張 Aquarius (2000年) (2011年) 混音專輯與合輯 Aqua Mania Remix (1998年) Bubbles Mix (1998年)
錄音室專輯 Aquarium (1997年) 全球銷售量1000多萬張 Aquarius (2000年) (2011年) 混音專輯與合輯 Aqua Mania Remix (1998年) Bubbles Mix
狹義 北歐五國:瑞典、芬蘭、丹麥、挪威、冰島,包括各自的海外自治領地如法羅群島等。狹義的北歐,是人類高福利、高幸福指數的國家代表,以实行北欧模式而闻名。這些國家的電子通訊、家具木材、奶製品、桑拿浴、聖誕薑餅人、北歐刺繡、維京人、盧恩符文等文化都在世界上擁有絕大的影響力。 格陵蘭為丹麦海外自治領地,與北歐各國在政治和歷史上關係密切,但在地理劃分上被視為北美洲的一部分。 廣義 在不同定義下加上以下的政治實體: 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 不列顛群島:大不列顛島、海峽群島和曼島(一般劃入西歐) 愛爾蘭
格陵蘭為丹麦海外自治領地,與北歐各國在政治和歷史上關係密切,但在地理劃分上被視為北美洲的一部分。 廣義 在不同定義下加上以下的政治實體: 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 不列顛群島:大不列顛島、海峽群島和曼島(一般劃入西歐) 愛爾蘭 波羅的海和北海相鄰地區,如俄羅斯西北部聯邦管區(包括加里寧格勒)、波蘭北部、波德平原、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北部-加来海峡 有時也包括俄羅斯列寧格勒州、卡累利阿共和國和摩爾曼斯克州(一般劃入東歐)。 廣義的北歐國家,均擁有悠久的航海歷史、鐵礦豐富、羊毛畜牧業發達、地勢多山丘,在工業化的進程上較快,但對外國經濟依賴也較重。 聯合國定義 聯合國對「北歐」的定義是:
《数学分析讲义》(共三册)刘玉琏,傅沛仁著 《数学分析》(共三册)周民强,方企勤著 《数学分析讲义》 (共三册)陈天权 编著 《简明数学分析(第二版)》郇中丹、刘永平、王昆扬著 《数学分析教程(第3版)》(共两册)常庚哲、史济怀编著 《数学分析》(共三册)徐森林、薛春华编著 《数学分析》梅加强编著 《数学分析》(共两册)欧阳光中、姚允龙、周渊编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官网的信息: 上册 , 下册 ) 《数学分析教程》(共两册)李忠 方丽萍编著 论著和习题集 《古今数学思想》1-4册,莫里斯·克莱因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吉米多维奇数学分析习题集》鲍里斯·帕夫罗维奇·吉米多维奇著 《数学分析中的问题和定理》乔治·波利亚,G.Szego(舍贵)著 《数学分析八讲》辛钦著 《微积分五讲》龚升著 《重温微积分》齐民友著 《数学分析习题课讲义》(上下两册)谢惠民等著 《数学分析中的典型问题与方法》裴礼文著 《数学分析问题研究与评注》汪林等著 《数学分析拾遗》赵显增著 《数学分析习题演练》周民强著 注释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书籍 《数学辞海(第一卷)》,山西教育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 Smith, David E. 1958. History of Mathematics. Dover Publications. ISBN 978-0-486-20430-7.
是在半環中的分析,是沒有加法逆元的代數結構。當應用Tropical分析的技巧時,可以將一些非線性的問題轉變為線性的問題。 應用 数学分析的技巧可以用在其他以下的領域: 物理科學 經典力學、相對論及量子力學中大部份的內容都是以数学分析及微分方程為基礎。其中重要的微分方程包括牛頓第二運動定律、薛定谔方程及愛因斯坦場方程。 泛函分析是量子力學中的一個重要主題。 信號處理 信號處理可以用在許多不同信號的處理上,不論是聲音、無線電波、光波、地震波其至影像,傅立葉分析可以取出信號中特定的成份,可以進一步將信號加強或是移除。大部份的信號處理技術都包括了將信號進行傅立葉轉換、轉換後信號進行簡單的處理,再進行反轉換。 其他數學領域 数学分析的技巧可以用在以下的數學領域中: 解析数论 连续概率 信息理論中的微分熵 微分賽局 微分幾何:將微積分應用在稱為流形的特殊數學空間中,流形有特殊的內在結構,但有單純的局部特性。 微分拓撲 金融數學 文献 教材 《微积分学教程》(共三卷) 格里高利·米哈伊洛维奇·菲赫金哥尔茨著 《数学分析原理》(共两卷) 格里高利·米哈伊洛维奇·菲赫金哥尔茨著 《数学分析讲义》阿黑波夫著 《数学分析简明教程》辛钦著 《数学分析》(共两卷)卓里奇著 《微积分和数学分析引论》理查·科朗特著 (参见台大部分老师的评论 ) 《数学分析》湯姆·麥克·阿波斯托著 《数学分析原理》Walter Rudin(卢丁)著 (参见台大部分老师的评论 ) 《陶哲轩实分析》陶哲轩著 《微积分入门》小平邦彦著 《高等数学引论》(共四卷)华罗庚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学分析》(共两册)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 《数学分析》(共两册)欧阳光中,朱学炎,金福临,陈传璋著 《数学分析》(共两册)陈纪修,於崇华,金路著 《数学分析新讲》(共三册)张筑生编著 《数学分析讲义》(共三册)刘玉琏,傅沛仁著 《数学分析》(共三册)周民强,方企勤著 《数学分析讲义》 (共三册)陈天权 编著 《简明数学分析(第二版)》郇中丹、刘永平、王昆扬著 《数学分析教程(第3版)》(共两册)常庚哲、史济怀编著 《数学分析》(共三册)徐森林、薛春华编著 《数学分析》梅加强编著 《数学分析》(共两册)欧阳光中、姚允龙、周渊编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官网的信息: 上册 , 下册 ) 《数学分析教程》(共两册)李忠 方丽萍编著 论著和习题集 《古今数学思想》1-4册,莫里斯·克莱因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吉米多维奇数学分析习题集》鲍里斯·帕夫罗维奇·吉米多维奇著 《数学分析中的问题和定理》乔治·波利亚,G.Szego(舍贵)著 《数学分析八讲》辛钦著 《微积分五讲》龚升著 《重温微积分》齐民友著 《数学分析习题课讲义》(上下两册)谢惠民等著 《数学分析中的典型问题与方法》裴礼文著 《数学分析问题研究与评注》汪林等著 《数学分析拾遗》赵显增著 《数学分析习题演练》周民强著 注释 参考文献 引用
城市 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的重要城市有: 马格德堡(邦府) 德紹-羅斯勞 薩勒河畔哈勒 路德城维滕贝格 哈尔伯施泰特 奎德林堡 施滕达尔 克滕 历史 萨克森-安哈尔特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才成立。从历史上来看它的主要部分是普鲁士的萨克森省,加上二战以前的安哈尔特自由邦和不伦瑞克公国的一部分。 1947年7月21日萨克森-安哈尔特州正式成立,但1952年7月23日就被解散了(东德当时废弃了州作为行政区,而直接国内分地区和县,以加强中央对地区的控制),1990年10月28日两德合併后再度成立。 政治 从1990年萨克森-安哈尔特州再次成立后,该州的政府多次更换,原因往往是原州政府被控贪污或原政府成员曾为东德国家安全局工作(按德国法律原东德国家安全局的正式或非正式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国家机构)。 在1998年的州政府选举中极右的德意志人民联盟首次参加选举立刻获得了近13%的选票,全国为之大哗。 在2002年的一次大选中基督教民主联盟获胜,德国民主社会主义党获第二位,德国社会民主党第三,德国自由民主党第四,其它党派未能获得5%的选票落选。德意志人民联盟因内部分裂落选。 最新选举 在2011年3月20日的州议会选举中,结果是: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CDU)41,左翼党(Linke)29,德国社会民主党(SPD)26,联盟90/绿党(B90/G)9,基民盟和社民党组成了新一届大联合政府。 现在的州长是基督教民主联盟的Reiner Haseloff。 行政区划
现在的州长是基督教民主联盟的Reiner Haseloff。 行政区划 到2003年为止,萨克森-安哈尔特划分为三个地区。2004年1月1日起,地区被取消,全州划分为3个直辖市和21个县。2007年,萨克森-安哈尔特划分为3个直辖市和11个县。 3个直辖市: 马格德堡(面积200.95km²) 德绍-罗斯劳(面积244.62km²) 哈雷(面积135.01km²) 11个县: 萨尔茨韦德尔-阿尔特马克县(面积2,292km²),首府萨尔茨韦德尔 施滕达尔县(面积2,423.04km²),首府施滕达尔 比尔德县(面积2,366km²),首府哈尔登斯莱本 耶里肖兰县(面积1,336.63km²),首府布尔格
生态区 生态系统 M
山地生态受气候的影响很大,气温随着高度的上升而下降,因此山地生态系统根据海拔高度形成不同的生态区。森林在中海拔地区常见,但随着高度上升,气候变得干燥,树林会逐渐过渡到草地和苔原。 參見 山地
内部,内点 A的开核o(A)又称为A的内部,其元素称为A的内点。 外部,外点 X - c(A)称为A的外部,其元素称为A的外点。 边界,边界点 c(A)∩c(X-A)称为A的边界,其元素称为A的边界点。 触点 A的闭包c(A)中的点称为A的触点。 稠密性,稠密集 称A在X中是稠密的(或称稠密集),当且仅当c(A) = X。 边缘集 称A是X的边缘集,当且仅当X-A在X中是稠密的。 疏性,疏集 称A在X中是疏的(或称疏集),当且仅当c(A)是X中的边缘集。 第一范畴集,第二范畴集 称A是X中的第一范畴集,当且仅当A可以表示为可数个疏集的并。称A是X中的第二范畴集,当且仅当A不是X中的第一范畴集。 聚点,导集 X中的点x称为A的聚点,当且仅当x ∈ c(A - {x})(或者等价地,x的任意邻域至少包含x以外的A的一个点)。A的所有聚点组成的集合称为A的导集。 孤立点 A中的点x称为A的孤立点,当且仅当它不是A的聚点。 孤点集,离散集 称A为孤点集或离散集,当且仅当A中所有的点都是A的孤立点。 自密集 称A为自密集,当且仅当A中的点都是A的聚点(等价地,A中没有A的孤立点)。 完备集 称A为完备集,当且仅当A等于其导集。 自密核 A的最大自密子集称为A的自密核。 无核集 称A是无核集,当且仅当A的自密核是∅(或等价地,A的任意非空子集都含有孤立点)。 网 网的目的在推广序列及极限,网的收性称作Moore-Smith收敛。其关键在於以有向集合代替自然数集。 空间上的一个网是从有向集合映至的映射。 若存在,使得对每个的邻域都存在,使得,则称网收敛至。 几乎所有点集拓扑学的基本概念都能表述作网的收敛性,请参阅主条目网 拓扑空间的例子 实数集R构成一个拓扑空间:全体开区间构成其上的一组拓扑基,其上的拓扑就由这组基来生成。这意味着实数集R上的开集是一组开区间的并(开区间的数量可以是无穷多个,但进一步可以证明,所有的开集可以表示为可数个互不相交的开区间的并)。从许多方面来说,实数集都是最基本的拓扑空间,并且它也指导着我们获得对拓扑空间的许多直观理解;但是也存在许多“奇怪”的拓扑空间,它们有悖于我们从实数集获得的直观理解。 更一般的,n维欧几里得空间Rn构成一个拓扑空间,其上的开集就由开球来生成。 任何度量空间都可构成一个拓扑空间,如果其上的开集由开球来生成。这中情况包括了许多非常有用的无穷维空间,如泛函分析领域中的Banach空间和希尔伯特空间。 任何局部域都自然地拥有一个拓扑,并且这个拓扑可以扩张成为这个域上的向量空间。 除了由全体开区间生成的拓扑之外,实数集还可以赋予另外一种拓扑—下限拓扑(lower limit topology)。这种拓扑的开集由下列点集构成—空集、全集和由全体半开区间[a, b)生成的集合。这种拓扑严格地细于上面定义的欧几里得拓扑;在这种拓扑空间中,一个点列收敛于一点,当且仅当,该点列在欧几里得拓扑中也收敛于这个点。这样我们就给出了一个集合拥有不同拓扑的示例。 流形都是一个拓扑空间。 每一个单形都是一个拓扑空间。单形是一种在计算几何学中非常有用的凸集。在0、1、2和3维空间中,相应的单形分别是点、线段、三角形和四面体。 每一个单纯复形都是一个拓扑空间。一个单纯复形由许多单形构成。许多几何体都可以通过单纯复形—来建立模型,参见多胞形(Polytope)。 扎里斯基拓扑是一种纯粹由代数来定义的拓扑,这种拓扑建立在某个环的交換环谱之上或者某个代数簇之上。对Rn或者Cn来说,相应扎里斯基拓扑定义的闭集,就是由全体多项式方程的解集合构成。 线性图是一种能推广图的许多几何性质的拓扑空间。 泛函分析中的许多算子集合可以获得一种特殊的拓扑,在这种拓扑空间中某一类函数序列收敛于零函数。 任何集合都可以赋予离散拓扑。在离散拓扑中任何一个子集都是开集。在这种拓扑空间中,只有常数列或者网是收敛的。 任何集合都可以赋予平庸拓扑。在平庸拓扑中只有空集和全集是开集。在这种拓扑空间中,任和一个序列或者网都收敛于任何一个点。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某些極端情況下,一个序列或者网可能不会收敛于唯一的一个点。 有限补拓扑。设X是一个集合。X的所有有限子集的补集加上空集,构成X上的一个拓扑。相应的拓扑空间称为有限补空间。有限补空间是这个集合上最小的T1拓扑。 可数补拓扑。设X是一个集合。X的所有可数子集的补集加上空集,构成X上的一个拓扑。相应的拓扑空间称为可数补空间。 如果Γ是一个序数,则集合[0, Γ]是一个拓扑空间,该拓扑可以由区间(a, b]生成,此处a和b是Γ的元素。 例子 = {1,2,3,4} 和 內兩個子集組成的集族 會形成一個-{zh-hans:平庸拓扑;zh-hant:密著拓撲}-。 = {1,2,3,4} 和 內六個子集組成的集族 = {,{2},{1,2},{2,3},{1,2,3},{1,2,3,4}} 會形成另一個拓撲。 = (整數集合)及集族 等於所有的有限整數子集加上 自身不是一個拓撲,因為(例如)所有不包含零的有限集合的聯集是無限的,但不是 的全部,因此不在 內。 1个元素的集上总拓扑数显然只有1个。 2个元素的集上总拓扑数显然只有4个。 3个元素的集上总拓扑数-{只有}-29个。 4个元素的集上总拓扑数-{只有}-355个。 n个元素的集上总拓扑数规律还在研究中,不过已取得些成果。参见OEIS-A000798说明 3点集 X={a,b,c}的拓扑总共有29个,可分为九类,具体如下: {∅, X} {∅,{a},X},{∅,{b},X},{∅,{c},X} {∅,{a,b},X},{∅,{a,c},X},{∅,{b,c},X} {∅,{a},{b,c},X},{∅,{b},{a,c},X},{∅,{c},{a,b},X} {∅,{a},{a,b},X},{∅,{a},{a,c},X},{∅,{b},{a,b},X},{∅,{b},{b,c},X},{∅,{c},{a,c},X},{∅,{c},{b,c},X} {∅,{a},{a,b},{a,c},X},{∅,{b},{a,b},{b,c},X},{∅,{c},{a,c},{b,c},X} {∅,{a},{b},{a,b},X},{∅,{a},{c},{a,c},X},{∅,{b},{c},{b,c},X} {∅,{a},{b},{a,b},{a,c},X},{∅,{a},{b},{a,b},{b,c},X},{∅,{a},{c},{a,b},{a,c},X},{∅,{a},{c},{a,c},{b,c},X},{∅,{b},{c},{a,b},{b,c},X},{∅,{b},{c},{a,c},{b,c},X} {∅,{a},{b},{c},{a,b},{a,c},{b,c},X} 拓扑空间的构造 拓扑空间的任何一个子集都可以被赋予一个子空间拓扑,子空间拓扑中的开集是全空间上的开集和子空间的交。 对任何非空的拓扑空间族,我们可以构造出这些拓扑空间的积上的拓扑,这种拓扑称为积拓扑。对于有限积来说,积空间上的开集可以由空间族中各个空间的开集的积生成出来。 商拓扑可以被如下地定义出来:若X是一个拓扑空间,Y是一个集合,如果f : X → Y是一个满射,那么Y获得一个拓扑;该拓扑的开集可如此定义,一个集合是开的,当且仅当它的逆像也是开的。可以利用f自然投影确定下X上的等价类,从而给出拓扑空间X上的一个等价关系。 Vietoris拓扑 拓扑空间的分类 依据点和集合分离的程度、大小、连通程度、紧性等。可以对拓扑空间进行各种各样的分类。并且由于这些分类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术语。 以下假设X为一个拓扑空间。 分离公理 详细资料请参照分离公理以及相关条码。有些术语在老的文献中采用了不同地定义方式,请参照分离公理的历史。 拓扑不可区分性 X中两个点x,y称为拓扑不可区分的,当且仅当如下结论之一成立: 对X中每个开集U,或者U同时包含x,y两者,或者同时不包含它们。 x的邻域系和y的邻域系相同。 ,且。 可数公理 可分的 X称为可分的,当且仅当它拥有一个可数的稠密子集。 第一可数 X称为第一可数的,当且仅当其任何一个点都有一个可数的局部基。 第二可数 X称为第二可数的,当且仅当其拥有一个可数的基。 连通性 连通 X称为连通的,当且仅当它不是两个无交的非空开集的并。(或等价地,该空间的闭开集(既开又闭的集合)只有空集和全空间两者)。 局部连通 X称为局部连通的,当且仅当它的每个点都存在一个特殊的局部基,这个局部基由连通集构成。 完全不连通 X称为完全不连通的,当且仅当不存在多于一个点的连通子集。 道路连通 X称为道路连通的,当且仅当其任意两点x和y,存在从x到y的道路p,也即,存在一个连续映射p: [0,1] → X,满足p(0)= x 且p(1)= y。道路连通的空间总是连通的。 局部道路连通 X称为局部道路连通的,当且仅当其每个点都有一个特殊的局部基,这个局部基由道路连通集构成。一个局部道路连通空间是连通的,当且仅当它是道路连通的。 单连通 X称为单连通的,当且仅当它是道路连通且每个连续映射都与常数映射同伦。 可缩 X称为可缩的,当且仅当它同伦等价到一点。 超连通 X称为超连通的,当且仅当任两个非空开集的交集非空。超连通蕴含连通。 极连通 X称为极连通的,当且仅当任两个非空闭集的交集非空。极连通蕴含道路连通。 平庸的 X称为平庸的,当且仅当其开集只有本身与空集。 紧性 (详细资料请参照紧集) 紧性 X称为紧的,当且仅当其任意开覆盖都有有限开覆盖的加细。 林德洛夫性质 X称为拥有林德洛夫性质,当且仅当其任意开覆盖都有可数开覆盖的加细。 仿紧 X称为仿紧的,当且仅当其任意开覆盖都有局部有限开覆盖的加细。 可数紧 X称为可数紧的,当且仅当其任意可数开覆盖都有限开覆盖的加细。 列紧 X称为可数紧的,当且仅当其任意点列都包含收敛子列。 伪紧 X称为伪紧的,当且仅当其上的任意实值连续函数都有界。 可度量化 可度量性意味着可赋予空间一个度量,使之给出该空间的拓扑。目前已有许多版本的度量化定理,其中最著名的是Urysohn度量化定理:一个第二可数的正则豪斯多夫空间可被度量化。由此可导出任何第二可数的流形皆可度量化。 拥有代数结构的拓扑空间 对於任一类代数结构,我们都可以考虑其上的拓扑结构,并要求相关的代数运算是连续映射。例如,一个拓扑群乃是一个拓扑空间配上连续映射(群乘法)及(反元素),使之具备群结构。 同样地,可定义拓扑向量空间为一个赋有拓扑结构的向量空间,使得加法与纯量乘法是连续映射,这是泛函分析的主题;我们可以类似地定义拓扑环、拓扑域等等。 结合拓扑与代数结构,往往可以引出相当丰富而实用的理论,例如微分几何探究的主齐性空间。在代数数论及代数几何中,人们也常定义适当的拓扑结构以简化理论,并得到较简明的陈述;如数论中的局部域(一种拓扑域),伽罗瓦理论中考虑的Krull拓扑(一种特别的拓扑群),以及定义形式概形所不可少的I-进拓扑(一种拓扑环)等等。 拥有序结构的拓扑空间 拓扑空间也可能拥有自然的序结构,例子包括: 谱空间(spectral space)上的序结构。 特殊化预序:定义。常见於计算机科学。 外部链接 n个元素的集上总拓扑数规律 整數數列線上大全:OEIS-A000798. 参考书目 John L. Kelley, General Topology (GTM 27). Springer-Verlag. ISBN 0387901256. James R. Munkres, Topology (second
的邻域。 換句話說,函數 将 的每个点 映射至 ,而 則是所有 的邻域所構成的集族。 邻域系的代號 是字母「 U」 的德文尖角體,取名自德语动词「 」(環繞)的名詞化「」(周圍、環境)。 若取以下的子集族 因為 包含任意邻域, 本身顯然為任意 的領域,故 ;另外空集合 沒有任何屬於它的點,所以根據實質條件的意義,。 若取 ,根據邻域公理的第二項有 ;若取 ,且 ,那換句話說 這樣的話有 那這樣根據邻域公理第三項,,所以 的確是個開集合系。 類似地對於開集系 ,若對任意 取 那 也會符合上面四款邻域系公理(注意到第四項取 ),所以對所有 定義了邻域系等同於定義了一個拓扑。 从邻域系出发定义其它概念:( 為 的子集) 开集:对任意 ,有 ,則稱 是开集。(開集本身是它所有点的邻域) 开核:(開核裡的每一點,都有一個包含於 的領域。) 闭包:。(閉包裡每一點的領域,都跟 有交集。) 闭包公理 的幂集上的一元运算(即将的子集A映射为的子集)称为闭包运算(像称为原像的闭包)。当且仅当运算满足下述的闭包公理: A1:; A2:; A3:; A4:。 集合的闭包通常记为。 从闭包出发定义其它概念: 从闭包定义闭集:的子集是闭集,当且仅当。 从闭包定义开核:的子集的开核。 从闭包定义邻域:的子集是点的邻域,当且仅当。 开核公理 的幂集上的一元运算(即将的子集A映射为的子集)称为开核运算(像称为原像的开核或内部)。当且仅当运算满足如下开核公理: I1:; I2:; I3:; I4:。 集合的开核通常记为。 (显然,开核运算是闭包运算的对偶概念)。 从开核出发定义其它概念: 从开核定义开集:的子集是开集,当且仅当。 从开核定义邻域:的子集是点的邻域,当且仅当。 从开核定义闭包:的子集的闭包。 导集公理 的幂集上的一元运算(即将的子集映射为的子集)称为导集运算(像称为原像的导集),当且仅当满足以下导集公理: D1:; D2:; D3:; D4: 从导集出发定义其它概念: 从导集定义闭集:的子集是闭集,当且仅当。 拓扑之间的关系 同一个全集可以拥有不同的拓扑,有些是有用的,有些是平庸的,这些拓扑之间可以形成一种偏序关系。当拓扑的每一个开集都是拓扑的开集时,称拓扑比拓扑更细,或称拓扑比拓扑更粗。 仅依赖于特定开集的存在而成立的结论,在更细的拓扑上依然成立;类似的,仅依赖于特定集合不是开集而成立的结论,在更粗的拓扑上也依然成立。 最粗的拓扑是由空集和全集两个元素构成的拓扑,最细的拓扑是离散拓扑,这两个拓扑都是平庸的。 在有些文献中,我们也用大小或者强弱来表示这里粗细的概念。 连续映射与同胚 类似定义拓扑空间,连续映射也有基于开集,闭集,开核,闭包和邻域等概念的等价定义。 拓扑空间上的一个映射称为连续映射,当且仅当它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对任何开集的原像是开集。(这个定义符合我们关于连续映射不会出现破碎或者分离的直观印象。) 对任何闭集的原像是闭集。 对点的任一邻域,都存在点的一个邻域,使得,则称在点连续,而连续映射即点点连续的映射。 对任一集合,成立。 对任一集合,成立。 同胚映射是一个连续的双射,并且它的逆映射也连续。两个拓扑空间之间存在同胚映射,则称这两个空间是同胚的。从拓扑学的观点上来讲,同胚的空间是等同的。 拓扑空间范畴 拓扑空间作为对象,连续映射作为态射,构成了拓扑空间范畴,它是数学中的一个基础性的範疇。试图通过不变量来对这个范畴进行分类的想法,激发和产生了整个领域的研究工作,包括同伦论、同调论和K-理论。 相关概念 基本概念 给定拓扑空间,A是X的子集,有以下概念(继续使用上面的符号): 内部,内点 A的开核o(A)又称为A的内部,其元素称为A的内点。 外部,外点 X - c(A)称为A的外部,其元素称为A的外点。 边界,边界点 c(A)∩c(X-A)称为A的边界,其元素称为A的边界点。 触点 A的闭包c(A)中的点称为A的触点。 稠密性,稠密集 称A在X中是稠密的(或称稠密集),当且仅当c(A) = X。 边缘集 称A是X的边缘集,当且仅当X-A在X中是稠密的。 疏性,疏集 称A在X中是疏的(或称疏集),当且仅当c(A)是X中的边缘集。 第一范畴集,第二范畴集 称A是X中的第一范畴集,当且仅当A可以表示为可数个疏集的并。称A是X中的第二范畴集,当且仅当A不是X中的第一范畴集。 聚点,导集 X中的点x称为A的聚点,当且仅当x ∈ c(A - {x})(或者等价地,x的任意邻域至少包含x以外的A的一个点)。A的所有聚点组成的集合称为A的导集。 孤立点 A中的点x称为A的孤立点,当且仅当它不是A的聚点。 孤点集,离散集 称A为孤点集或离散集,当且仅当A中所有的点都是A的孤立点。 自密集 称A为自密集,当且仅当A中的点都是A的聚点(等价地,A中没有A的孤立点)。 完备集 称A为完备集,当且仅当A等于其导集。 自密核 A的最大自密子集称为A的自密核。 无核集 称A是无核集,当且仅当A的自密核是∅(或等价地,A的任意非空子集都含有孤立点)。 网 网的目的在推广序列及极限,网的收性称作Moore-Smith收敛。其关键在於以有向集合代替自然数集。 空间上的一个网是从有向集合映至的映射。 若存在,使得对每个的邻域都存在,使得,则称网收敛至。 几乎所有点集拓扑学的基本概念都能表述作网的收敛性,请参阅主条目网 拓扑空间的例子 实数集R构成一个拓扑空间:全体开区间构成其上的一组拓扑基,其上的拓扑就由这组基来生成。这意味着实数集R上的开集是一组开区间的并(开区间的数量可以是无穷多个,但进一步可以证明,所有的开集可以表示为可数个互不相交的开区间的并)。从许多方面来说,实数集都是最基本的拓扑空间,并且它也指导着我们获得对拓扑空间的许多直观理解;但是也存在许多“奇怪”的拓扑空间,它们有悖于我们从实数集获得的直观理解。 更一般的,n维欧几里得空间Rn构成一个拓扑空间,其上的开集就由开球来生成。 任何度量空间都可构成一个拓扑空间,如果其上的开集由开球来生成。这中情况包括了许多非常有用的无穷维空间,如泛函分析领域中的Banach空间和希尔伯特空间。 任何局部域都自然地拥有一个拓扑,并且这个拓扑可以扩张成为这个域上的向量空间。 除了由全体开区间生成的拓扑之外,实数集还可以赋予另外一种拓扑—下限拓扑(lower limit topology)。这种拓扑的开集由下列点集构成—空集、全集和由全体半开区间[a, b)生成的集合。这种拓扑严格地细于上面定义的欧几里得拓扑;在这种拓扑空间中,一个点列收敛于一点,当且仅当,该点列在欧几里得拓扑中也收敛于这个点。这样我们就给出了一个集合拥有不同拓扑的示例。 流形都是一个拓扑空间。 每一个单形都是一个拓扑空间。单形是一种在计算几何学中非常有用的凸集。在0、1、2和3维空间中,相应的单形分别是点、线段、三角形和四面体。 每一个单纯复形都是一个拓扑空间。一个单纯复形由许多单形构成。许多几何体都可以通过单纯复形—来建立模型,参见多胞形(Polytope)。 扎里斯基拓扑是一种纯粹由代数来定义的拓扑,这种拓扑建立在某个环的交換环谱之上或者某个代数簇之上。对Rn或者Cn来说,相应扎里斯基拓扑定义的闭集,就是由全体多项式方程的解集合构成。 线性图是一种能推广图的许多几何性质的拓扑空间。 泛函分析中的许多算子集合可以获得一种特殊的拓扑,在这种拓扑空间中某一类函数序列收敛于零函数。 任何集合都可以赋予离散拓扑。在离散拓扑中任何一个子集都是开集。在这种拓扑空间中,只有常数列或者网是收敛的。 任何集合都可以赋予平庸拓扑。在平庸拓扑中只有空集和全集是开集。在这种拓扑空间中,任和一个序列或者网都收敛于任何一个点。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某些極端情況下,一个序列或者网可能不会收敛于唯一的一个点。 有限补拓扑。设X是一个集合。X的所有有限子集的补集加上空集,构成X上的一个拓扑。相应的拓扑空间称为有限补空间。有限补空间是这个集合上最小的T1拓扑。 可数补拓扑。设X是一个集合。X的所有可数子集的补集加上空集,构成X上的一个拓扑。相应的拓扑空间称为可数补空间。 如果Γ是一个序数,则集合[0, Γ]是一个拓扑空间,该拓扑可以由区间(a, b]生成,此处a和b是Γ的元素。 例子 = {1,2,3,4} 和 內兩個子集組成的集族 會形成一個-{zh-hans:平庸拓扑;zh-hant:密著拓撲}-。 = {1,2,3,4} 和 內六個子集組成的集族 = {,{2},{1,2},{2,3},{1,2,3},{1,2,3,4}} 會形成另一個拓撲。
陈嘉美 2010年:《电视台的故事》 电影 2003年:《伪钞的末日》 2004年:《七年很痒》 饰 MABLE 2005年:《后备甜心》饰 HELEN 2006年: 《情意拳拳》饰 MACY 2006年:《天行者》 饰 吕文丽 2007年:《出埃及记》 2008年: 香港电影节开幕电影 2010年:《鎗王之王》 2012年:《嫁个100分男人》
007 王老吉 POLO矫车 佐丹奴服饰 海天酱油 中国电信小灵通 海飞丝 MV 《世上只有》(容祖儿) 外部链接 吕洁:星运儿 一个模特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车迷 吕洁:注定为广告而生 呂潔:許多新人故意破壞行規 激情演绎未来 郭东文自封“老骗子” 小吕洁首演激情戏 呂潔望與張曼玉合作 中國女性模特兒 中国电视女演员 中国电影女演员
1936,Issue 3 of Biochemical publication,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 Biological Laboratory Volume 11.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 Biological Laboratory 英文版: “A Note on the Vitamin C Content of Some Dried, Sugared and Salted Chinese Vegetables and Fruits (《中國部分乾、糖、鹽蔬果中維生素C含量的註解》), 1939,The Biological Laboratory of the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 Zoological series, v. 13, no. 7, Science Society of China 英文版: “A Simple Dark Adaptometer” (“簡單暗適應計”), 1946,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63A, pp188–190,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英文版: “Biochemical Education In China: Past and Present” (“中國的生化教育:過去和現在”), 1986,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我国抗衰理论研究奠基人郑集教授喜度109周岁生日 郑集110岁教授的生命传奇 南京最长寿老人过110岁生日 南京大学为郑集教授举办110周岁生日庆祝会 最长寿教授昨过110岁生日 众多市民前来讨寿 Ji集
Libin T. Cheng)於1900年5月6日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县刘家乡一个清寒的农民家庭。自幼家境贫寒,自身又体弱多病。14岁才入南溪县高级小学读书,17岁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1921年,郑集考入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不久因病退学。多次因病失学的不幸也没有掩盖住他聪颖的天资,后来他怀揣好友的资助,1924年如愿考入国立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國立中央大學)生物系,1928年毕业。1930年赴美国留学,入俄亥俄州立大学专攻生物化学,於1931 年獲得了碩士學位。并于耶鲁大学、印地安那大学学习,於 1934 年獲得[[印第安納大學] 的博士學位。同年,基於他的研究成果和潛力,他被選為Sigma Xi 學會會員。回国后任历任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央大学医学院教授、生化科教授兼主任,华东军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教授,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生物系教授兼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 1945年在中央大学医学院创办生化研究所,培养生化研究生,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培养生物化学研究生的正式机构。一生桃李满天下。进入古稀之年后,开辟衰老生化机制研究,提出衰老机制的代谢失调学说,为中国衰老生物化学奠定了基础。 先后参与创办中国营养学会、生物化学会。曾任中央大学教授会主席、中国营养学会首任理事长。 事業與成就 早在1931年,鄭集就成為中國科學會美國分會會員,並與他人合作科研論文“Motor Localization on the Cerebral Cortex of the Guinea-pig (Cavia Cobaya)”(“豚鼠大腦皮層的運動定位”),發表在Th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Neurology. 比較神經病學雜誌。 他於1934歸國,“負責在中國科學會生物實驗室設立生理化學系。 任国立中央大学中央医学院医学院任生物化学教授兼科主任1950年起任南京医科大学生物学教授兼生物化学系主任。1956年在南京大学被评为一级教授,1959年任南大生化系教研室主任。他編寫了許多教材和教科書。他的一些教科書至今仍在使用,如《普通生物化學》。 100歲以後,他仍然教書、寫書。2010年,俄亥俄州立大學校長E. Gordon Gee博士到南京訪問鄭集。 鄭於 2010 年 5 月享年 110 歲。譽為世界上最年長的教授。 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南京大學醫學院和生物系任教。他於 2010 年 7 月 29 日去世。 被列為中國老一輩生物物理學家的偉人之一。 出版物精選 書籍 英文版:A Preliminary Note on the Epithelium and Its Adjacent Structures of the Fish's Stomach in Spring and Winter(《初探春季和冬季魚類胃的上皮及其鄰近結構》),1931,南京,中国科学社 英文版:Are the So-called Poisonous Food-combinations Really Poisonous?(《所謂有毒食物組合真的有毒嗎?》),1936 ,南京,中国科学社 英文版:A Laboratory Manual of Biochemistry(《生物化学实验手册》),1939 ,
老火湯 燕窩 燒味 手撕鸡 炸子雞 白切雞 豉油雞 吊烧雞 點心 雲吞麵 廣東粥 臘味 糖水 拉腸 咕嚕肉 双皮奶 鼎湖上素 老虎肉 调味料 虾膏 鱼露 蠔油 豉油 圖集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參見 廣州菜 潮州菜 客家菜
煲湯 由于岭南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因此人们爱喝汤滋身,这也使湯水成为粤菜的特色之一。粤菜裡的湯通常是由各种材料熬上數小時而成,因而称为「老火湯」,有時還會加入中藥。粤菜其中較大眾化的湯有:南北杏菜乾豬肺湯、花生雞腳木瓜湯。 乾貨 雖然粤菜廚師很注意材料是否新鮮,但粤菜仍然會使用乾貨和醃漬過的食物。一些廚師會結合使用新鮮材料和乾貨。乾貨通常都會先被浸泡在水中然後再烹調,或者乾貨會被烹調較長時間,例如乾鮑和乾貝。至於醃漬食物,不僅可以被保存得更久,有時它們還會因而有獨特的味道。 粤菜中常用的乾貨: 冬菇 乾鮑 瑤柱 海參 花膠 蝦米 魚翅 燕窩 菜乾 梅菜 菜脯 腐乳 鹹魚 臘鴨 臘肉 鹹蛋 皮蛋 特色食品 乾炒牛河 酸甜排骨 鐵板牛肉 老火湯 燕窩 燒味
翻译作品 《文明与野蛮》 《伊坦·弗洛美》 榮譽 1980年起为美国语言学会荣誉会员。 1987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2004年榮登《世界名人录》。 奖项 1983年5月拿出多年积蓄的6万元,设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的基金。 参见 现代汉语词典 注释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吕叔湘中学(原丹阳中学) 紀念呂叔湘先生百年誕辰 Shu叔 Shu 丹陽市人 中国语言学家 中国字词典编纂者 汉语语法学家 云南大学教师 金陵大学学者 国立中央大学教授 (南京) 清華大學教授 中國科學院研究員
1936年赴英国留学,先后在牛津大学人类学系、伦敦大学图书馆学科修读。 留學期間,因中國抗日戰爭開戰,在1938年歸國,回国后历任云南大学文史系副教授、华西协合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兼国立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 中華人民共和国成立後,擔任清華大学中文系的教授。195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语言所研究员。1953年,成為語言所副所長。1963年至1982年,成為語言所的所長。 1956年7月,中国大辞典编纂处與新华辞书社人员偕语言研究所部分人员一同组建词典编辑室,吕叔湘兼任該室主任和《現代漢語詞典》的編輯長。 文化大革命時,進入五七幹部學校。 1971年回到自宅,文革中保持沈默。 文革後的1978-1985年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顾问,《中国语文》杂志主编。 1980年,中国語言学会成立,至1985年時都是該會的會長,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還是「中国大百科全書」的語言文字之卷的主編、《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 1994年被聘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長年推廣普通話及倡漢字拉丁化,並積極提倡規範文法,要求普通話白話文學及非文學作品皆應合乎其所主張之標準文法。 作品 著作 《中国文法要略》 《文言虚字》 《中国人学英文》 《语法修辞讲话》 《汉语语法论文集》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现代汉语八百词》 《近代汉语指代词》 《吕叔湘语文论集》 《語文常談》 翻译作品 《文明与野蛮》 《伊坦·弗洛美》 榮譽 1980年起为美国语言学会荣誉会员。 1987年获香港中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黄尾嶼是1座位於中國大陸大陸棚東部邊缘臺灣-宍道褶曲帶的第四紀小規模玄武岩質火山島,其大地座標系位置位於北緯25度55分、東經123度40分。就相對位置來看黃尾嶼則是處於釣魚台列嶼北方處,並且距離作為主要島嶼的釣魚臺約28公里。整座島嶼面積約為0.9091平方公里,島上最高峰黃毛峰其海拔高度爲117公尺,其他還有高達105公尺的信天山。日本將黃尾嶼和其附近的3個小島礁視為自身專屬經濟區邊界的參考點之一,在2012年3月2日時日本則將這些島礁分別命名為北西小島、北小島和北東小島。不過對於日本將黄尾嶼視為其實際統治領土的主張,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則多次表示自身才擁有領土的統治權。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之後公布的釣魚臺附近領海基線中,亦將黃尾嶼周邊的海豚岛、下虎牙岛、海星岛與海龟岛列入領海基點。 生態環境 日本企業家古賀辰四郎過去曾於黄尾嶼西南地區興建柴魚片工廠以及鳥羽加工廠,然而隨著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及工廠結束營運後島嶼也成為一座荒島。而在1972年5月15日到1978年6月為止,黃尾嶼和赤尾嶼則一直被美軍作為轟炸練習基地使用之。今日黃尾嶼島上棲息著大量的短尾信天翁,並且有報告指出亦有信天翁開始於此結巢繁殖。此外在島嶼周遭還有包括黄尾嶼龍蝦在內的豐富海產,另外島嶼上還有棲息著作為特有種之的黄尾嶼蜈蚣。 參見 釣魚臺列嶼 釣魚臺列嶼主權問題 註釋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地理 地質結構 黄尾嶼是1座位於中國大陸大陸棚東部邊缘臺灣-宍道褶曲帶的第四紀小規模玄武岩質火山島,其大地座標系位置位於北緯25度55分、東經123度40分。就相對位置來看黃尾嶼則是處於釣魚台列嶼北方處,並且距離作為主要島嶼的釣魚臺約28公里。整座島嶼面積約為0.9091平方公里,島上最高峰黃毛峰其海拔高度爲117公尺,其他還有高達105公尺的信天山。日本將黃尾嶼和其附近的3個小島礁視為自身專屬經濟區邊界的參考點之一,在2012年3月2日時日本則將這些島礁分別命名為北西小島、北小島和北東小島。不過對於日本將黄尾嶼視為其實際統治領土的主張,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則多次表示自身才擁有領土的統治權。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之後公布的釣魚臺附近領海基線中,亦將黃尾嶼周邊的海豚岛、下虎牙岛、海星岛與海龟岛列入領海基點。 生態環境 日本企業家古賀辰四郎過去曾於黄尾嶼西南地區興建柴魚片工廠以及鳥羽加工廠,然而隨著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及工廠結束營運後島嶼也成為一座荒島。而在1972年5月15日到1978年6月為止,黃尾嶼和赤尾嶼則一直被美軍作為轟炸練習基地使用之。今日黃尾嶼島上棲息著大量的短尾信天翁,並且有報告指出亦有信天翁開始於此結巢繁殖。此外在島嶼周遭還有包括黄尾嶼龍蝦在內的豐富海產,另外島嶼上還有棲息著作為特有種之的黄尾嶼蜈蚣。 參見 釣魚臺列嶼 釣魚臺列嶼主權問題
在1952年4月28日《舊金山和約》正式生效以後,南小島則改歸為琉球政府進行管理。而在1968年時,陸陸續續有中華民國籍工作人員前往。到了1970年7月時,琉球政府開始於釣魚臺、黃尾嶼、赤尾嶼、北小島和南小島等釣魚臺列嶼的島嶼上架設禁止非法登陸的警告牌。1972年5月15日時,美國決定連同琉球群島以及釣魚臺列嶼都歸還給日本政府進行管理。然而在美國選擇將釣魚臺列嶼移交給日本並且讓後者展開實際統治後,這一項決定馬上促使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紛紛主張包含北小島在內的島嶼皆為中國固有的領土,其中兩者認為日本必須歸還因為《馬關條約》而被割讓的釣魚臺列嶼。 在2010年12月10日時,日本2名沖繩縣石垣市的市議會議員在獲得日本政府核可後登陸南小島。而根據統計在2002年到2012年期間,日本總務省每年花費150萬日圓來向日本政府認定的島嶼所有人栗原弘行一家持續承租南小島的土地使用權。不過到了2012年年9月11日,日本行政機關向其認定的釣魚臺、南小島以及北小島的民間地主以20億5千萬日圓的價錢收購土地,這也意味著日本政府透過的方式將釣魚臺等島嶼的地位國有化。但儘管日本政府已經將南小島列為國有財產,但是一般大眾仍然必須事先獲得許可才能夠登陸島嶼。另外在這次事件之中日本政府並未向其認定的擁有者購買黃尾嶼等島嶼,而這項將爭議性的領土「國有化」舉動亦引起中國大陸和臺灣對於釣魚臺議題的嚴重反彈。 地理 地質結構 南小島其相對位置位在西表島北方約160公里、釣魚臺列嶼主島釣魚臺東南方約5.5公里處,絕對位置則為北緯25度43.2分、東經123度32分。南小島主要由礫質砂岩、安山岩和珊瑚礁組成,最高峰為位於島嶼西北部、海拔高度139公尺的拳頭嶺,第二高峰則為位於島嶼東南部、海拔高度89公尺的拇指峰。南小島周遭海域還有如龍門島、臥龍島、飛龍島、龍珠島、長龍島以及金龍島等許多小島礁,並且在北邊隔著的橄欖門與北小島相望。
釣魚台列嶼主權問題 註釋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釣魚臺列嶼簡介 http://watchizu.gsi.go.jp/watchizu.html?b=254337&l=1233246 N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宣告結束後,美國於1946年2月2日開始對北緯30度以下的日本領土實施軍事統治。而在1952年4月28日《舊金山和約》正式生效以後,北小島則改歸為琉球政府進行管理。在1970年7月時,琉球政府開始於釣魚臺、黃尾嶼、赤尾嶼、北小島和南小島等釣魚臺列嶼的島嶼上架設禁止非法登陸的警告牌。1972年5月15日時,美國決定連同琉球群島以及釣魚臺列嶼都歸還給日本政府進行管理。然而在美國決定將釣魚臺列嶼移交給日本並且讓後者展開實際統治後,這一項決定馬上促使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紛紛主張包含北小島在內的島嶼皆為中國固有的領土;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政府皆表示日本必須歸還因為《馬關條約》而被割讓的釣魚臺列嶼,但是對此要求日本政府則認為釣魚臺列嶼本身並不存在有主權爭議。 在1996年時,日本右翼政治團體則派人前往北小島建設簡易燈塔。而根據統計在2002年到2012年期間,日本總務省每年花費150萬日圓來向日本政府認定的島嶼所有人栗原弘行一家持續承租北小島的土地使用權。不過到了2012年9月11日,日本行政機關向其認定的釣魚臺、北小島以及南小島的民間地主以20億5千萬日圓的價錢收購土地,這也意味著日本政府透過的方式將釣魚臺等島嶼的地位國有化。但儘管日本政府已經將北小島列為國有財產,但為了維護島嶼的平穏和安定使得日本政府嚴格禁止石垣市同意他人對島嶼進行測量或者開發,而一般大眾仍然必須事先獲得許可才能夠登陸島嶼。而雖然在這次事件之中日本政府並未向其認定的擁有者購買黃尾嶼等島嶼,然而這項將爭議性領土「國有化」的舉動亦引起中國大陸和臺灣對於釣魚臺議題的嚴重反彈。 地理 北小島其相對位置位在西表島北方約160公里、釣魚臺列嶼主島釣魚臺東南東方約5公里處,而絕對位置則為北緯25度43.6分、東經123度32.3分左右。整個島嶼寬約540公尺、長約880公尺、海岸線長約3.5公里,而面積則有0.31平方公里。北小島周边包括有鸟巢岛、鸟卵岛、小鸟岛等若干小岛礁,並且在南邊隔著寬度約200公尺的橄欖門與南小島的拳头岭相望。兩者之間的橄榄门海峽長約150公尺,過去在東海遭遇較強風浪時臺灣漁民多會將船隻駛於此水道以躲避風浪。北小島最高峰為位於南部、海拔高度135公尺的狮峰,而第二高峰則為位於中部偏北的鹰峰,其他較高處還有孔明石以及莲花石。北小島島嶼上棲息著各種鳥類,高良鐵夫在1953年8月發現北小島附近海域有大量出被列為瀕危物種的短尾信天翁,而在2002年時也有報告指短尾信天翁開始於島嶼上繁殖。1970年12月10日,九州、長崎大学合同学術調査團也在北小島發現數隻黑腳信天翁。 參見 釣魚台列嶼主權問題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釣魚臺列嶼簡介 http://watchizu.gsi.go.jp/watchizu.html?b=254337&l=1233246 B
註釋 參考資料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釣魚臺列嶼簡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釣魚臺列嶼簡介
地理 沖北岩位在石垣島北方約160公里、釣魚臺列嶼主島釣魚臺北東方約6公里處,而其確實位置則為北緯25度46.5分、東經123度32分。島嶼整體面積約0.05平方公里,而其海拔高度最高僅有28公尺。沖北岩主要由北-{}-嶼、元寶島和飛雲島3個主要島嶼所組成,而在北-{}-嶼和元寶島之間則隔著元寶門海峽。而在最大的島嶼北-{}-嶼周邊還有數個小型島礁聚集,其中主要的包括有沖北岩仔島以及小元寶島,而有的時候亦會直接以「北-{}-嶼」作為主要島嶼北-{}-嶼和附近小礁石的統稱。而另外一方面,日本則依照島嶼相對方位而將沖北岩分成東岩()與西岩()2個主要岩礁。
吕凤子(),谱名锺濬,原名濬,字凤痴,号凤子,晚以号行,男,江苏丹阳人,中国国画宗师,美术教育家。其弟为佛学家吕澂,堂弟为史学家吕叔湘。 生平 幼时聪颖,1901年十六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得中秀才,一时与胡小石两人并称“江南才子”。1903年在苏州武备学堂习武。1907年秋考入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入图画手工科。两江师范学堂由两江总督署所办,为江南第一学府;也是中国近代美术教育事业的先驱,毕业生成为之后不久成立的南京、上海、苏州、杭州等地美术和艺术专科学校的师资先驱,开拓发展了早期的中国艺术教育。生源主要来自江南省和江西省,人才济济。与姜丹书、汪采白、凌文渊、李健、关溉亭等人同学,师从李瑞清等人,1910年毕业。1910年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所美术专科学校神州美术院,1912年在江苏丹阳创办正则女子学校,1940年在四川壁山创办正则艺术专科学校;曾任两江师范学堂附中教员、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兼图工科主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兼教务主任、国立东南大学教授兼艺术系主任、国立中央大学教授兼图画科主任、镇江中学校长、江苏师范学院教授兼国画制图系主任等。 吕凤子一生培养众多美术人才,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宗师。刘海粟、徐坚白、李可染、吴冠中、张安治、姚梦谷、邓白、杨云龙、乌密风、刘鲁生等人都是他的弟子。三十年代与国画家张大千、颜文梁、陈之佛、高剑父和西画家徐悲鸿、潘玉良、吕斯百、庞薰琴等人执教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时,其弟子徐悲鸿、张书旗、柳子谷曾合称画坛“金陵三杰”。 主要著作 《美术史讲稿》 《中国画法研究》
参考资料 Feng 丹陽市人 0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画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畫家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中学校长 国立中央大学教授 (南京)
1931年:克拉斯·萊斯坦德,瑞典男子冬季兩項運動員(2023年逝世) 1941年:麥克·希金斯,愛爾蘭詩人、政治人物,現任愛爾蘭總統 1944年:羅伯特·漢森,美國聯邦調查局探員,蘇聯及俄羅斯間諜(2023年逝世) 1946年:海莉·米爾斯,英國女演員 1947年:-{zh-tw:詹姆士·伍茲;zh-hk:占士·活士;zh-cn:詹姆斯·伍兹;}-,美國男演員 1956年:埃里克·罗伯茨,美國男演員 1949年:班特·霍姆斯壯,芬蘭經濟學家,201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1961年:魏綺清,香港女演員 1961年:伊麗莎白·博爾內,法國政治人物,現任法國總理 1963年:艾瑞克·麥柯馬克,加拿大男演員 1963年:柯南·奧布萊恩,美國脫口秀主持人 1965年:孟庭麗,台灣女演員 1966年:颜炳寿,马来西亚政治人物 1967年:瑪麗亞·貝羅,美國女演員 1968年:大衛·惠利特,加拿大男演員 1969年:黑田清子,日本天皇明仁之皇女 1970年:宋英奎,韓國男演員 1970年:薩阿德·哈里里,沙地阿拉伯及黎巴嫩的商人及政治家 1971年:莎曼珊·卡麥隆,英國首相大衛·卡麥隆的妻子 1971年:大衛·田納特,蘇格蘭男演員 1972年:徐峥,中國演員、導演 1972年:艾利·羅斯,美國男導演、製片人、編劇、演員 1974年:張兆志,台灣男演員 1974年:艾德格·萊特,英國男演員 1975年:小潘潘,台灣藝人 1976年:凱文·蘭金,美國男演員 1976年:梅莉莎·喬·杭特,美國女演員 1976年:吳恩達,美國計算機科學家、企業家 1978年:拉腊·杜塔,印度演員 1981年:唐鳳,臺灣自由軟體程式設計師、前任行政院數位政務委員、現任數位發展部部長 1981年:鄭成雲,韓國演員 1982年:張沁妍,台灣演員 1983年:夏穎,中國女藝人 1983年:瑞夫·卡尼,美國男演員 1984年:陳哲藝,新加坡電影導演、編劇 1984年:艾美莉卡·弗利拉,美國女演員 1985年:張楊果而,中國主持人 1985年:嶋村侑,日本女性聲優 1986年:東方昇,香港男演員 1986年:李芯駖,香港女子組合COLLAR成員 1987年:露絲·漢丁頓-維莉,英國超級名模 1988年:Jessica C.,香港女性模特兒 1988年:朱婧汐,中國女歌手、音樂制作人 1988年:林建予,台灣男藝人 1989年:李豪,香港演員
1972年:艾利·羅斯,美國男導演、製片人、編劇、演員 1974年:張兆志,台灣男演員 1974年:艾德格·萊特,英國男演員 1975年:小潘潘,台灣藝人 1976年:凱文·蘭金,美國男演員 1976年:梅莉莎·喬·杭特,美國女演員 1976年:吳恩達,美國計算機科學家、企業家 1978年:拉腊·杜塔,印度演員 1981年:唐鳳,臺灣自由軟體程式設計師、前任行政院數位政務委員、現任數位發展部部長 1981年:鄭成雲,韓國演員 1982年:張沁妍,台灣演員 1983年:夏穎,中國女藝人 1983年:瑞夫·卡尼,美國男演員 1984年:陳哲藝,新加坡電影導演、編劇 1984年:艾美莉卡·弗利拉,美國女演員 1985年:張楊果而,中國主持人 1985年:嶋村侑,日本女性聲優 1986年:東方昇,香港男演員 1986年:李芯駖,香港女子組合COLLAR成員 1987年:露絲·漢丁頓-維莉,英國超級名模 1988年:Jessica C.,香港女性模特兒 1988年:朱婧汐,中國女歌手、音樂制作人 1988年:林建予,台灣男藝人 1989年:李豪,香港演員 1989年:晏柔中,台灣女演員 1989年:潔西卡,韓國女子偶像團體少女時代前成員、韓國歌手 1990年:吳業坤,香港歌手 1990年:安娜·范德布雷亨,荷蘭女子職業自由車車手 1990年:臧芮軒,台灣女演員 1990年:布麗特妮·羅伯森,美國女演員 1990年:沃伊切赫·施捷斯尼,波蘭職業足球運動員 1992年:吳莫愁,中國女歌手 1992年:汪可盈,美國女演員 1996年:丹佐·鄧弗里斯,荷蘭職業足球運動員 1997年:孫千,中國女演員 1998年:洪於崴,台灣女演員 2005年:鄧恩熙,中國女演員 2007年:並木彩華,日本女演員 逝世
2006年,北航获批筹建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2014年在北航沙河校区正式启用。同时北航还拥有“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实验室”、“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虚拟现实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实验室”、“可靠性与环境工程实验室”和“国家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等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中心以及6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如今的北航,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学研究中心,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正在向“建设扎根中国大地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加速前进,以“北航梦”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学院机构历史变迁 1952年10月25日,北京航空学院成立,设两个系:飞机系(设飞机设计和飞机工艺2个专业)和发动机系(设发动机设计和发动机工艺2个专业)。 1954年,为适应航空工业建设的需要,北航增设飞机设备、航空材料两个系以及航空仪表与自动器、飞机电气设备、特种设备、金相热处理、铸造、压力加工和焊接7个专业。 1956~1957年,根据我国12年科学规划的要求,北航在国内率先设立导弹类、管理类以及理科与工科相结合的空气动力学等专业。增设了导弹设计、液体火箭发动机、空气动力学、无线电设备、航空工程经济、仪表工艺等专业,成立了当时国内航空高等院校惟一的航空工程经济系。自此,北航开始逐渐摆脱苏联模式,根据我国航空工业实际需要自行设置新专业。 1958年新设立解算装置、火箭地面机械与发射装置专业。1959年设立航空非金属材料、腐蚀与表面保护、无线电导航、雷达、遥控遥测、航空原子能发动机设计等新专业。1960年增设航空核动力、航空工艺和工程物理系,1961年设立飞行器自动控制系。至此,北航已设立了10个系35个专业。文革开始后,部分系和专业被撤销。 1970年,北航开始进行准军事化管理,系改为大队,当时全校剩余8个系,分别改为一大队至八大队。 1972年4月,经第三机械工业部批准,全院大队改回为系,但是当时的大队号因简单实用,被保留下来,一直持续至今,成为北航的一大传统。 1977年恢复全国高等学校统一招生。1978年,北航按6大类21个专业组织本科生招生。 1978年7月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11月恢复制造工程系的建制。 1988年4月,北京航空学院更名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相应的,部分系开始改为学院。当时北航有14个学院或独立的系(下文称“一级单位”)。 199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了飞行学院。至2001年,北航有17个一级单位。 2002~2003年,学校规划“依一级学科建院”,进行校内的大规模院系调整。同时,2002年9月,作为北航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创新拔尖人才成长的摇篮,北航高等工程学院成立。至2003年,北航有22个一级单位。 2005年,北航与法国中央理工大学合办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2007年,北航完全建成了“校-院-系所”的教学组织体系。2010年试行大类招生;2012年开始试行跨学院大类招生;2017年起,除设计学类、飞行技术专业外,其他专业全部以试验班形式招生。 截至2018年4月,北航有37个学院、研究院,60个本科专业(自2017年起按8个大类和2个专业类招生),2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根据2018年4月19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关于印发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名单的通知》,自2018年起,北航有权每年自主增列和调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可直接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无需复审;同时还可自主设置交叉学科,按一级学科管理。 学院和研究院列表 书院建设 2012年9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改变了单纯由学院负主责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建成了知行、汇融、启明、航天4个书院。每个书院对应2-4个专业大类背景相关学院;学院以学科为本,作为教学单位,负责开设各种显性课程,保证教学质量,选派导师;书院以学生为本,作为学生工作单位,负责发展辅导、心理辅导、组织社团活动等隐性课程。 按照北航的想法,书院制实施周期为2年,新生入学时不细分具体专业,由书院整体管理,一年后在与书院相关的学院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两年后选择最终专业。实际操作上,有一个书院主体的试验班与学院主体的专业并存,一年后在与书院相关的学院范围选择最终专业的过渡期方案。 北航建设书院的目的是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第三课堂,即以书院以及文化艺术教育场馆、国际化交流为载体,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作为北航新兴的文科学院组成的书院,依托于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知行书院走在了全校书院化、通识化培养的前列。北航以打造精品文科为切入口,从知行文科试验班到社会科学试验班、知行书院,再推广到理工科学院,逐步推进通识教育的北航模式。 2012年开始知行书院招收小班精品化培养的知行文科试验班;2014年推广到书院所包括的所有系,即:北航所有社会科学类学院,全部归属于知行书院,高考时以社会科学试验班(知行书院)名义统一招生,大一、大二阶段统一进行培养(包括外国语学院的外语保送生),大二末分流至各个学院。 2014年7月15日,北航主办首届两岸三地高校现代书院制教育论坛,论坛上,北航知行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书院将开展定期互访、实现通识教育资源共享,书院学生将进行交流交换和联合培养。与会的北航知行书院等7个书院共同发起成立亚太高校书院联盟。 与此对应的是工科书院化的缓慢。启明书院于2012年成立,此后进展相对顺利,至2015年,基本完成了其下学生日常管理体系的整合;航天书院相对坎坷,于2016年调整为包含航空方面相关学院的新书院,以我国航空先驱冯如命名,称冯如书院。2016年起,启明书院、冯如书院开始招收“工科试验班”,试行一年期通识教育体系。 2017年8月,北航再次调整书院体系,设置7个书院以及1个管理模式类似书院的学院(北京学院,负责培养双培生),覆盖2017级85.3%的学生,其中除汇融书院、北京学院以学院形式单独管理外,其他6个书院全部归属北航学院统一管理。 书院列表 科学研究 截止2017年10月,有1个国家实验室(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含4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6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国家实验室: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虚拟现实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国家科技重点实验室、“863”高技术CIMS设计自动化工程实验室、惯性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可靠性与环境工程实验室、飞行器控制一体化技术实验室、国家空管新航行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 校区分布与校园环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北京有两个校区,分别为学院路校区、沙河校区,另有设在房山区的窦店基地;在京外正在建设合肥校区、青岛校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山东省青岛市、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杭州市、四川省成都市、云南省昆明市拟建校级合作基地,另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有独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与北航没有直接隶属关系)。 学院路校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院路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花园路街道,元大都城墙外西北角,学院路西侧,通信地址是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邮编100191。学院路校区是北航校级行政机关的驻地。 整个校园分为教学区、生活区、家属区三个部分。教学区位于校园东北部,校园中路北段以东,2004年起设为步行区,禁止任何车辆通行;家属区位于校园西侧,占据校园约三分之一强的面积,大致沿学校西侧围墙从南到北贯穿整个校园,以校园西路为东边界;学生生活区位于校园中北部,分为南区和北区两个部分,以绿园(校内公园)分隔,共有学生公寓18栋;校园外西南角是大运村公寓,共有1-10号楼,楼高7-17层。校园周边目前有四处商业写字楼占用地块为北航所有,分别是东北角北四环学院桥西南侧的柏彦大厦、世宁大厦,以及东南角学知桥西北侧的致真大厦、唯实大厦。 学院路校区近现代建筑群已经被评为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沙河校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北沙河中路西侧,距学院路校区约26公里,通信地址是北京市昌平区高教园南三街9号,邮编102206。 沙河校区占地面积97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为62万平方米,主要由五座连体的教学楼,七座连体的实验楼,四座学生公寓,包括银行,超市等的综合建筑物,体育场,工程训练中心,食堂,以及已部分投入使用的重点实验室,图书馆等建筑物组成。2010年9月部分投入使用,如今仍有部分在建。沙河校区远离市中心,故较为安静,环境也较好。目前沙河校区基本设施已完善,距离北京地铁昌平线沙河站、沙河高教园站2公里左右,交通较为便捷。 窦店基地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距离学院路校区53公里,设有北航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 青岛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京外设置的首个研究院,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通信地址是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393号,邮编266104。 研究院园区占地面积63990.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02794.05平方米;运动场面积3600平方米,含2个篮球场、1个5人制足球场、1个排球场、1个器械场。园区共有6栋楼座,1号楼规划为教师专家公寓;2号楼为学生公寓;3号楼六层、七层为虚拟现实研究院;4号楼二层为北航青岛研究院职能部门办公场所;5号楼为教学、学生文化交流活动及实践创新综合楼;6号楼四层为精密仪器与光电研究院,五层为微电子研究院,六层为新材料研究院,七层为院士工作站。研究院成立于2016年5月28日,以北航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核心科研力量。2017年启用,迎来第一批研究生。 合肥校区、合肥创新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校区,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在建设的校区,也将是北航第一个京外校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少荃湖(老郭冲水库)北侧,占地约2500亩,包含创新研究院和本科生院,其中研究院部分将于2018年启用。 青岛校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在建设的校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蓝谷,总占地将达到3000亩,预计入驻航空航天、材料科学、智能制造,微电子等8个学院,预计2019年迎来第一批新生。 苏州创新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创新研究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在建设的研究院,且未来可能扩建为校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高新区,2017年11月22日签约,将于2018年启用。 成都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都研究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在建设的研究院,主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此外还在彭州市和泸州市有研究生培养基地,将于2018年启用。 昆明创新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昆明创新研究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在建设的研究院,位于云南省昆明市。2017年11月22日,云南省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 杭州创新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在建设的研究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高新区。2017年12月9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杭州市滨江区签约合作共建杭州创新研究院和研究生院,未来将容纳2500名研究生。 北海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独立学院,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北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管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2005年成立,2013年暂停招生。2017年8月25日,北海市人民政府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进行了资产处置及体制梳理。预计于2018年恢复招生。北航设有北海办学工作领导小组,由副校长负责工作。 排名聲譽 行政管理 行政隶属 北航建校以来,先后隶属于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国防科工委、国务院国防科工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这些部委都是和航空航天工业直接相关的政府部门。 现今,北航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为副部级编制,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管理,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工程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四方共建。 历任校长和党委书记列表 办学经费 自建校以来,北航的办学经费均由国家财政直接拨款供给,且由于学校研究方向的特殊性,即使是国家财政的困难时期也未有间断。根据教育部2018年5月22日公示的《2017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显示,北航2016年度科技经费达27.0124亿元人民币,平均每位教学科研人员分得116.68万元,位居全国第一。 传统 校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1952年建立时校名为“北京航空学院”,简称为“北航”。1988年,校名更改为如今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沿用“北航”,英文校名为“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英文简称为“BUAA”。2002年,北航的英文名更改为如今的“Beihang University”,英文简称沿用“BUAA”。 现今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文校名由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于1988年北航更改校名之际题写。 校徽、校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徽,主体为内外两层的同心圆形,和谐而自然,象征宇宙的无限深远、时空浑一而又参差多态的多层次结构。其核心图案,昂扬向上的双箭头(飞行器)乃是航空航天器的抽象图形,和展开的书卷、椭圆的卫星轨道以及星座闪烁的太空,共同组成了北航认同的一种精神文化,突出了北航的航空航天高新技术特色。 标志中的1952字样,不仅是北航的建校年代,更从特殊的历史角度突出了北航人肩负的历史使命,那是国家的重托和一个千年民族的殷切希望。 赵朴初先生题写的中文校名和英文校名形成了鲜明的比照体系:中国书法的文化意蕴,显示了北航对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英文校名则展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北航走向国际化、现代化的决心。 标志的基础色调为校色“科技蓝”(#01519A),具有开放、严谨、稳重、进取的内涵,呈现出北航文化中独有的志在蓝天、勇于探索的特质,也是北航人倾注特殊感情的一种色彩。 似乎于2002年启用的北航校旗为蓝底白字(或白底蓝字),上侧为北航校徽,下侧为北航中、英文校名。若干面校旗曾随神舟四号和神舟九号翱翔太空,并作为C919客机的首批“乘客”。2002年之前的校旗资料较少,据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成功的视频资料,显示为红底黄字校旗,左上角为校徽,右下角为“北航”二字(字体未知,但仍能在北航周围的写字楼上看到)。 校歌 2010年5月13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布《仰望星空》为该校的校歌,校歌作曲为刘晖,歌词使用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诗作《仰望星空》。 校风、校训 北航的校风是“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全面发展、勇于创新”。“艰苦朴素”表现为艰苦创业,脚踏实地,朴实无华,扎扎实实,行胜于言;“勤奋好学”表现为勤奋努力,刻苦钻研,热爱科学,孜孜不倦,追求真理;“全面发展”表现为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知行合一,突出素质,认真做人、做事、做学问;“勇于创新”表现为勇于探索、不断攀登、敢为人先、百折不挠、止于至善。 北航的校训是“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德才兼备”即品学兼优,要求全校师生员工既要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又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学问,努力成为讲道德、守法纪、有文化、能创新的高素质人才;“知行合一”要求全校师生员工既要追求真理、善于学习,又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创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同时,也要笃行诚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因在脱贫攻坚战中作出突出贡献,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扶贫工作办公室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校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庆日为每年10月25日,因北航在1952年此日成立。 因校庆日当天北航不单独放假,北航的学生往往在距校庆日最近的周末举行活动“校庆嘉年华”,届时各学院、学生社团都会摆出展台,一起为学校庆祝生日。但是北航决定2022年校庆日单独放假一天。 著名校友 科技工作者 王永志: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戚发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载人飞船总设计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获得者 沈力平: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少将 刘继忠: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探月工程副总指挥 王德臣: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获得者 王珏: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指挥 沈元:中国科学院院士,空气动力学家,航空工程学家,航空教育家 陶宝祺:中国科学院院士,智能材料结构专家 蔡睿贤: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学家,民促中央副主席 崔尔杰:中国科学院院士,空气动力学家 王巍:中国科学院院士,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家 闫楚良:中国科学院院士,飞机结构可靠性专家 刘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家 包卫民: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导与控制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 邓小刚: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流体力学家,中共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国防科技大学校长(2017-),少将 房建成:中国科学院院士,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家 刘大响: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动力工程专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 乐嘉陵:中国工程院院士,空气动力学家、航空航天工程专家 钟群鹏: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电)装备失效分析预测和预防专家 刘兴洲:中国工程院院士,冲压发动机专家 温俊峰: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发动机专家 赵煦:中国工程院院士,飞行力学与控制专家 曾广商:中国工程院院士,飞行器控制系统专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 王浚: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机与环境工程技术专家 张福泽:中国工程院院士,飞机结构寿命与可靠性专家 陈懋章: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发动机专家 尹泽勇: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发动机专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科技委副主任、大飞机国产发动机验证机项目总设计师 陈福田:中国工程院院士,弹道导弹技术专家,东风-15短程弹道导弹总设计师 唐长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首席技术专家,歼轰-7A(飞豹)总设计师,大型运输机运-20总设计师 甘晓华: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发动机专家,空军装备研究院总工程师 陈祥宝:中国工程院院士,材料科学家、复合材料专家 樊会涛:中国工程院院士,空空导弹专家,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总设计师,霹雳系列导弹总设计师 杜彦良: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型工程结构状态监测与安全控制专家 李仲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复合材料专家 张军: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交通工程技术专家,中共十九届中央纪委委员,北京理工大学校长(2017-2022),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 杨宝奎:中国工程院院士,飞航导弹武器系统总体设计专家,中国飞航技术研究院无人机总设计师 孙聪: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歼-11战斗机、歼-15舰载机、歼-31战斗机(鹘鹰)总设计师 向巧: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厂长 吴光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C919客机总设计师 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王昂: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总工程师(1985-1993),中国人民解放军科研试飞英雄,第一代空军试飞员 张新国: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CIO,中国航空研究院院长 李屹东: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翼龙系列无人机总设计师 罗阳: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航空工业英模,烈士 刘志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601所)所长 季晓光: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611所)所长 周振国: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技术中心首席专家,轰-6H轰炸机总设计师 金其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王忠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探月工程二期工程副总设计师 施金苗: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总指挥,风云二号卫星总指挥 范瑞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运载火箭总设计师,长征二号丙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荆木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火箭系统总设计师,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设计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 贺祖明: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探月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 岑拯: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总指挥,探月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 黄伟芬: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 辛万青: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总设计师,航天功勋奖获得者 李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白明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总设计师 李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科技委主任,红旗-19大气层内外反导导弹总设计师 朱坤: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鹰击-18反舰导弹总设计师,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 余陪军: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副司令员、总工程师 詹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首席科学家 吴剑旗: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首席专家,研制出世界上首个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 高歌:工程热物理及流体力学专家,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 杨为民:中国可靠性系统工程的奠基者和专家 党政军领导干部 中央 袁家军:中共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九、二十届中央委员,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重庆市委书记(2022- ),探月工程副总指挥,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总指挥 李沛瑶:民革中央主席,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93-1996) 张玉台:中共十六、十七届中央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组书记(2007-2013) 张庆伟:中共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届中央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2023- ) 金壮龙:中共十七、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九、二十届中央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2022- ),中央军民融合办常务副主任(2017-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12-2017 ) 怀进鹏:中共十九、二十届中央委员,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部长(2021-),中国科协党组书记(2017-2021),中共天津市委副书记(2016-2017),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2015-2016),中国科学院院士 贺军科:中共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二十届中央委员,全国青联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2023-),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2018-2023) 朱开轩:中共十三、十四届中央候补委员,国家教育委员会主任(1993-1998) 曹淑敏:中共十八、十九、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2023-),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 刘积斌:中共十四、十五届中纪委委员,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1998-2003) 石生龙:中共十八届中纪委委员,中纪委驻住建部纪检组组长(2014- ) 张富有: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1983-1993) 于泽荣: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党组副书记(2000- ) 周建:环境保护部副部长(2008-2014) 戴光前:人事部副部长(2002-2005) 薛利:中共中央巡视组副部级巡视专员(2016- ) 地方 李溪溥:中共十二届中央委员,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1988-1993) 蓝天立:中共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二十届中央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主席(2020- ) 姜志刚:中共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银川市委书记(2017-2021 ) 程连元:中共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云南省政协副主席(2021- 2023),中共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2016-2021) 范肖梅: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8-2003) 赵海山:天津市副市长(2015- ) 刘可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副主席(201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沙河高教园区,北沙河中路西侧,距学院路校区约26公里,通信地址是北京市昌平区高教园南三街9号,邮编102206。 沙河校区占地面积97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为62万平方米,主要由五座连体的教学楼,七座连体的实验楼,四座学生公寓,包括银行,超市等的综合建筑物,体育场,工程训练中心,食堂,以及已部分投入使用的重点实验室,图书馆等建筑物组成。2010年9月部分投入使用,如今仍有部分在建。沙河校区远离市中心,故较为安静,环境也较好。目前沙河校区基本设施已完善,距离北京地铁昌平线沙河站、沙河高教园站2公里左右,交通较为便捷。 窦店基地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窦店镇“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距离学院路校区53公里,设有北航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 青岛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京外设置的首个研究院,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通信地址是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393号,邮编266104。 研究院园区占地面积63990.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02794.05平方米;运动场面积3600平方米,含2个篮球场、1个5人制足球场、1个排球场、1个器械场。园区共有6栋楼座,1号楼规划为教师专家公寓;2号楼为学生公寓;3号楼六层、七层为虚拟现实研究院;4号楼二层为北航青岛研究院职能部门办公场所;5号楼为教学、学生文化交流活动及实践创新综合楼;6号楼四层为精密仪器与光电研究院,五层为微电子研究院,六层为新材料研究院,七层为院士工作站。研究院成立于2016年5月28日,以北航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核心科研力量。2017年启用,迎来第一批研究生。 合肥校区、合肥创新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校区,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在建设的校区,也将是北航第一个京外校区,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新站综合开发试验区少荃湖(老郭冲水库)北侧,占地约2500亩,包含创新研究院和本科生院,其中研究院部分将于2018年启用。 青岛校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校区,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在建设的校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蓝谷,总占地将达到3000亩,预计入驻航空航天、材料科学、智能制造,微电子等8个学院,预计2019年迎来第一批新生。 苏州创新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创新研究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在建设的研究院,且未来可能扩建为校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高新区,2017年11月22日签约,将于2018年启用。 成都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都研究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在建设的研究院,主体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此外还在彭州市和泸州市有研究生培养基地,将于2018年启用。 昆明创新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昆明创新研究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在建设的研究院,位于云南省昆明市。2017年11月22日,云南省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 杭州创新研究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创新研究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在建设的研究院,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高新区。2017年12月9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杭州市滨江区签约合作共建杭州创新研究院和研究生院,未来将容纳2500名研究生。 北海学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独立学院,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北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管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银海区,2005年成立,2013年暂停招生。2017年8月25日,北海市人民政府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进行了资产处置及体制梳理。预计于2018年恢复招生。北航设有北海办学工作领导小组,由副校长负责工作。 排名聲譽 行政管理 行政隶属 北航建校以来,先后隶属于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国防科工委、国务院国防科工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这些部委都是和航空航天工业直接相关的政府部门。 现今,北航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为副部级编制,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管理,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工程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四方共建。 历任校长和党委书记列表 办学经费 自建校以来,北航的办学经费均由国家财政直接拨款供给,且由于学校研究方向的特殊性,即使是国家财政的困难时期也未有间断。根据教育部2018年5月22日公示的《2017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显示,北航2016年度科技经费达27.0124亿元人民币,平均每位教学科研人员分得116.68万元,位居全国第一。 传统 校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1952年建立时校名为“北京航空学院”,简称为“北航”。1988年,校名更改为如今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沿用“北航”,英文校名为“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英文简称为“BUAA”。2002年,北航的英文名更改为如今的“Beihang University”,英文简称沿用“BUAA”。 现今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文校名由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于1988年北航更改校名之际题写。 校徽、校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徽,主体为内外两层的同心圆形,和谐而自然,象征宇宙的无限深远、时空浑一而又参差多态的多层次结构。其核心图案,昂扬向上的双箭头(飞行器)乃是航空航天器的抽象图形,和展开的书卷、椭圆的卫星轨道以及星座闪烁的太空,共同组成了北航认同的一种精神文化,突出了北航的航空航天高新技术特色。 标志中的1952字样,不仅是北航的建校年代,更从特殊的历史角度突出了北航人肩负的历史使命,那是国家的重托和一个千年民族的殷切希望。 赵朴初先生题写的中文校名和英文校名形成了鲜明的比照体系:中国书法的文化意蕴,显示了北航对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英文校名则展示了在新的历史时期,北航走向国际化、现代化的决心。 标志的基础色调为校色“科技蓝”(#01519A),具有开放、严谨、稳重、进取的内涵,呈现出北航文化中独有的志在蓝天、勇于探索的特质,也是北航人倾注特殊感情的一种色彩。 似乎于2002年启用的北航校旗为蓝底白字(或白底蓝字),上侧为北航校徽,下侧为北航中、英文校名。若干面校旗曾随神舟四号和神舟九号翱翔太空,并作为C919客机的首批“乘客”。2002年之前的校旗资料较少,据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成功的视频资料,显示为红底黄字校旗,左上角为校徽,右下角为“北航”二字(字体未知,但仍能在北航周围的写字楼上看到)。 校歌 2010年5月13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布《仰望星空》为该校的校歌,校歌作曲为刘晖,歌词使用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诗作《仰望星空》。 校风、校训 北航的校风是“艰苦朴素、勤奋好学、全面发展、勇于创新”。“艰苦朴素”表现为艰苦创业,脚踏实地,朴实无华,扎扎实实,行胜于言;“勤奋好学”表现为勤奋努力,刻苦钻研,热爱科学,孜孜不倦,追求真理;“全面发展”表现为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知行合一,突出素质,认真做人、做事、做学问;“勇于创新”表现为勇于探索、不断攀登、敢为人先、百折不挠、止于至善。 北航的校训是“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德才兼备”即品学兼优,要求全校师生员工既要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准,又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工作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学问,努力成为讲道德、守法纪、有文化、能创新的高素质人才;“知行合一”要求全校师生员工既要追求真理、善于学习,又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创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同时,也要笃行诚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因在脱贫攻坚战中作出突出贡献,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扶贫工作办公室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校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庆日为每年10月25日,因北航在1952年此日成立。 因校庆日当天北航不单独放假,北航的学生往往在距校庆日最近的周末举行活动“校庆嘉年华”,届时各学院、学生社团都会摆出展台,一起为学校庆祝生日。但是北航决定2022年校庆日单独放假一天。 著名校友 科技工作者 王永志: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戚发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载人飞船总设计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获得者 沈力平: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少将 刘继忠: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探月工程副总指挥 王德臣: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获得者 王珏: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指挥 沈元:中国科学院院士,空气动力学家,航空工程学家,航空教育家 陶宝祺:中国科学院院士,智能材料结构专家 蔡睿贤: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学家,民促中央副主席 崔尔杰:中国科学院院士,空气动力学家 王巍:中国科学院院士,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家 闫楚良:中国科学院院士,飞机结构可靠性专家 刘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家 包卫民: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导与控制专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 邓小刚: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流体力学家,中共十九届中央候补委员,国防科技大学校长(2017-),少将 房建成:中国科学院院士,导航、制导与控制专家 刘大响: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动力工程专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 乐嘉陵:中国工程院院士,空气动力学家、航空航天工程专家 钟群鹏: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电)装备失效分析预测和预防专家 刘兴洲:中国工程院院士,冲压发动机专家 温俊峰: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发动机专家 赵煦:中国工程院院士,飞行力学与控制专家 曾广商:中国工程院院士,飞行器控制系统专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 王浚:中国工程院院士,人机与环境工程技术专家 张福泽:中国工程院院士,飞机结构寿命与可靠性专家 陈懋章: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发动机专家 尹泽勇: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发动机专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科技委副主任、大飞机国产发动机验证机项目总设计师 陈福田:中国工程院院士,弹道导弹技术专家,东风-15短程弹道导弹总设计师 唐长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首席技术专家,歼轰-7A(飞豹)总设计师,大型运输机运-20总设计师 甘晓华: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发动机专家,空军装备研究院总工程师 陈祥宝:中国工程院院士,材料科学家、复合材料专家 樊会涛:中国工程院院士,空空导弹专家,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总设计师,霹雳系列导弹总设计师 杜彦良:中国工程院院士,大型工程结构状态监测与安全控制专家 李仲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复合材料专家 张军:中国工程院院士,航空交通工程技术专家,中共十九届中央纪委委员,北京理工大学校长(2017-2022),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 杨宝奎:中国工程院院士,飞航导弹武器系统总体设计专家,中国飞航技术研究院无人机总设计师 孙聪: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歼-11战斗机、歼-15舰载机、歼-31战斗机(鹘鹰)总设计师 向巧: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七一九工厂厂长 吴光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C919客机总设计师 唐立: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研究员 王昂: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总工程师(1985-1993),中国人民解放军科研试飞英雄,第一代空军试飞员 张新国: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副总经理、CIO,中国航空研究院院长 李屹东: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翼龙系列无人机总设计师 罗阳: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航空工业英模,烈士 刘志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601所)所长 季晓光: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611所)所长 周振国: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技术中心首席专家,轰-6H轰炸机总设计师 金其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 王忠贵: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探月工程二期工程副总设计师 施金苗: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总指挥,风云二号卫星总指挥 范瑞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运载火箭总设计师,长征二号丙系列火箭总设计师,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荆木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火箭系统总设计师,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总设计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 贺祖明: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探月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 岑拯: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总指挥,探月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 黄伟芬: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 辛万青: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总设计师,航天功勋奖获得者 李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 白明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天舟一号货运飞船总设计师 李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科技委主任,红旗-19大气层内外反导导弹总设计师 朱坤: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鹰击-18反舰导弹总设计师,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 余陪军: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副司令员、总工程师 詹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首席科学家 吴剑旗: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首席专家,研制出世界上首个反隐身先进米波雷达 高歌:工程热物理及流体力学专家,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 杨为民:中国可靠性系统工程的奠基者和专家 党政军领导干部 中央 袁家军:中共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九、二十届中央委员,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重庆市委书记(2022- ),探月工程副总指挥,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总指挥 李沛瑶:民革中央主席,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93-1996) 张玉台:中共十六、十七届中央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党组书记(2007-2013) 张庆伟:中共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届中央委员,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2023- ) 金壮龙:中共十七、十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十九、二十届中央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2022-
清炖白鳝 干焗蟹塔 白汁鲳鱼 红焖鲍鱼 红焖海参 甜芙蓉官燕 清金钱鳔 油泡鱿鱼 清汤螺把 清金鲤虾 生菜龙虾 炊麒麟鱼 红炖鱼翅 清炖凤翅 文昌雞 卤水鹅 潮州冻蟹 潮州血蚌(即生腌血蚌) 炒石螺 炒鲜薄壳 東山羊(產自東山縣) 腌虾姑 厚菇大芥菜 川椒鸡 烳醃魚 宴席 一般潮州宴席,普遍有10个主菜,海鲜占7成左右,其中2、3三个汤菜。 常見主菜 生炊龙蟹 生炊膏蟹 生炊全鱼 炒买穗鱿 红纹海参 红炖鱼翅 常見汤菜: 清汤蟹丸 清汤螺丸 潮州鱼丸 清汤鳗把 清炖白鳝 虫草鲍鱼 薏米甲鱼 咸菜螺片 菜脯明虾 干貝蘿蔔 车白清汤 配酱调味 潮菜中不同菜色,配以不同酱碟,一菜一碟。 普宁豆酱 南姜 梅膏 鱼露 红豉油 沙茶酱 潮州打冷 潮州打冷通常以大排檔式經營,分佈於香港、深圳、广州,主要菜式包括: 蚝烙 九层塔炒薄壳 芥蓝炒牛肉 普宁豆干 生腌血蚌 生腌虾菇 生腌蟹 生腌蚬 牛欢喜 卤水鹅 卤水拼盘 卤水豆腐 卤水鸡蛋 真珠花菜猪血汤 咸菜猪肚汤 苦瓜黄豆排骨汤 潮州小食 潮州小食约有230多种: 卷煎 糯米猪肠 粿汁 粿条汤 潮州春饼
潮州春饼 炒糕粿 肖米 麦包 南瓜芋泥 反沙芋 糕烧番薯 猪脚圈 浮豆干 芋丸 水晶包 白饭桃 清心丸 绿豆爽 鸭母捻 粽球 牛肉丸 束砂 糖葱薄饼 朥饼 姜薯酥 潮州腐乳饼 肉粽 潮州粿 无米粿 乒乓粿 红桃粿 沙茶粿 韭菜粿 笋粿 甘筒粿 酵粿 朴枳粿 咸水粿 糍粬粿 菜头粿 栀粿 鲎粿 甜粿 碗糕粿 油粿 鼠壳粿 豆粿 潮州杂鹹 主要是配潮州白粥(潮州糜)用的,: 咸菜 贡菜 菜脯 橄榄菜 冬菜
北涼首都为张掖,蒙遜自称张掖公。412年迁都姑臧(今甘肃武威),称河西王。最强盛的时候控制今甘肃西部、宁夏、新疆、青海的一部分,是河西一帶最強大的勢力。420年灭西凉。433年蒙逊去世,其子沮渠牧犍继位。439年北魏大军围攻姑臧,沮渠牧犍出降,北涼亡,北魏統一華北。 後牧犍弟沮渠無諱西行至高昌,建立高昌北涼,一般認為已脫離五胡十六國時代之範圍,460年高昌北涼為柔然所攻滅,無諱弟沮渠安周被殺,高昌北涼亦亡。 行政区划 君主头衔 凉州牧、建康公 397年5月-399年2月 凉王
行政区划 君主头衔 凉州牧、建康公 397年5月-399年2月 凉王 399年2月-401年6月 张掖公 401年6月-412年11月 河西王 412年11月-431年9月 凉王 431年9月-433年4月
夏侯淵對士兵、下屬很好,每每在打敗敵人之後將軍糧分發給缺糧的軍士,令軍心重新振作。為人也極重義氣,曹操年少時在家鄉犯了案,夏侯淵為他頂罪,後來曹操把他救了出來才倖免於難。又有一年饑荒,他為了養活死去弟弟的孤女,選擇放棄了自己的親生兒子。 家庭 先祖 夏侯嬰 族兄 夏侯惇 妻 或为丁氏,史书仅称“太祖内妹”,即曹操内人之妹。 子女 夏侯衡,字伯權,夏侯淵長子,受曹家恩寵。承襲夏侯淵爵位,再轉封安寧亭侯。其妻为曹操弟海阳哀侯之女。 夏侯霸,字仲權,夏侯淵次子,本為護軍右將軍,受曹爽重用,高平陵之變時曹爽被司馬懿所殺,夏侯霸怕被牽連,只好投奔蜀漢。 夏侯稱,字叔權,夏侯淵三子,有軍事才能,十六歲時射殺過老虎,曹操十分喜歡他,與曹丕也有交情,但十八歲便死去。 夏侯威,字季權,夏侯淵四子,歷任荊、兗二州刺史,四十九歲卒。 夏侯榮,字幼權,夏侯淵五子,少而有才,七歲而能寫文章、讀經學,過目不忘,曹丕也為之驚奇。十三歲時,與父在漢中,當夏侯淵被打敗時,奮而拔劍出戰,陣亡。 夏侯惠,字稚權,夏侯淵六子,少而有才,善於奏議,多次與鍾毓有辯論,歷任散騎黃門侍郎、燕相、樂安太守,三十七歲卒。 夏侯和,字義權,夏侯淵七子,有辯才。歷任河南尹、太常。 還有一子,時逢飢荒,夏侯淵為照顧亡弟女兒而被拋棄。 侄 夏侯氏,夏侯淵侄女,十三四歲時,出城砍柴,被張飛所得,张飞知她是良家女子,便納為夫人。 夏侯尚,夏侯渊侄子,征南大将军,荆州牧,其女为司马师元配夏侯徽。 夏侯儒,曹魏太僕。 孫 夏侯績,夏侯衡之子,任虎賁中郎將。 夏侯駿,夏侯威長子,任并州刺史。 夏侯莊,夏侯威次子,其妻為司马师继室羊徽瑜的堂妹,夏侯家族盛極一時。任淮南太守。
家庭 先祖 夏侯嬰 族兄 夏侯惇 妻 或为丁氏,史书仅称“太祖内妹”,即曹操内人之妹。 子女 夏侯衡,字伯權,夏侯淵長子,受曹家恩寵。承襲夏侯淵爵位,再轉封安寧亭侯。其妻为曹操弟海阳哀侯之女。 夏侯霸,字仲權,夏侯淵次子,本為護軍右將軍,受曹爽重用,高平陵之變時曹爽被司馬懿所殺,夏侯霸怕被牽連,只好投奔蜀漢。 夏侯稱,字叔權,夏侯淵三子,有軍事才能,十六歲時射殺過老虎,曹操十分喜歡他,與曹丕也有交情,但十八歲便死去。 夏侯威,字季權,夏侯淵四子,歷任荊、兗二州刺史,四十九歲卒。 夏侯榮,字幼權,夏侯淵五子,少而有才,七歲而能寫文章、讀經學,過目不忘,曹丕也為之驚奇。十三歲時,與父在漢中,當夏侯淵被打敗時,奮而拔劍出戰,陣亡。 夏侯惠,字稚權,夏侯淵六子,少而有才,善於奏議,多次與鍾毓有辯論,歷任散騎黃門侍郎、燕相、樂安太守,三十七歲卒。 夏侯和,字義權,夏侯淵七子,有辯才。歷任河南尹、太常。 還有一子,時逢飢荒,夏侯淵為照顧亡弟女兒而被拋棄。 侄 夏侯氏,夏侯淵侄女,十三四歲時,出城砍柴,被張飛所得,张飞知她是良家女子,便納為夫人。 夏侯尚,夏侯渊侄子,征南大将军,荆州牧,其女为司马师元配夏侯徽。 夏侯儒,曹魏太僕。 孫 夏侯績,夏侯衡之子,任虎賁中郎將。 夏侯駿,夏侯威長子,任并州刺史。 夏侯莊,夏侯威次子,其妻為司马师继室羊徽瑜的堂妹,夏侯家族盛極一時。任淮南太守。 夏侯玄,曹魏太常 夏侯霸之子,夏侯霸投蜀汉后被流放到乐浪郡。 夏侯氏,夏侯霸之女,羊祜妻。 曾孫 夏侯褒,夏侯績之子。 夏侯湛,夏侯莊之子,博於文章,歷任南陽相、散騎常侍。 夏侯淳,夏侯莊之子,官至弋陽太守。
胡小石是甲骨文學者。1924年著《甲骨文例》,開甲骨文文法研究之先河。1930年代,另一著作《临甲骨文》問世。 詩詞 胡小石少年以才氣聞名,早年在兩江師範求學時,詩文名噪一時;陳中凡回憶,一次和不輕于許人的周實丹同登清涼山,品茶于掃葉樓,看到牆上有署胡小石名的詩句雲:“清絲流管渾拋卻,來聽山中掃葉聲”,不由擊節讚歎。陳散原稱胡小石的七绝詩作“仰追劉賓客,為七百年來罕見。”曾昭燏評價他“所作絕句,直追中晚唐。偶作小令,有宋人風致。” 胡小石詩詞作品甚多,晚年曾厘為六卷,1949年前四卷:《磐石集》、《峽林》、《無同沙詞》、《蜩樓草》;1949年后兩卷:《東風堂集》(1949年后古今體詩)、《夏廬長短句》(畢生所填小令詞)。其中,《無同沙詞》、《蜩樓草》有親筆定稿,《夏廬長短句》有曾憲洛鈔本,餘皆未定。1962年胡小石去世,其在聯合國任職之長子胡令德回大陸治喪,欲將其書詩集帶到香港影印出版,因時任南大校長郭影秋力主在內地先行出版之故,未能帶出。遂后胡小石次子楊白華(繼舅家改姓楊氏)廣為收羅,編為詩詞全集,寄往中華書局,中華書局以當時內地出版社尚無印行現代人舊體詩詞先例為由,以政治原因退稿胡小石遺著整理委員會。未幾,文革驟起,書稿被毀。1986年,在南大中文系資料室中意外發現胡小石遺物一捆,大半為其論著底稿、油印授課講義及參考資料,尚有民國初年所作雜鈔詩函稿。吳白匋等人多方搜集增補,彙印《願夏廬詩詞鈔》,收入詩251首、詞19闋,“約存全貌之半。” 書法 胡小石師從學院書法教育先驅李瑞清,是金石書派重要代表人物。和林散之、蕭嫻、高二適合稱“金陵書法四老”。 1934年9月,胡小石為金陵大學國學研究班講授“書法史”,這是中國書法教育史上最早為研究生開設的書法史課程。 胡小石書法特點:用筆以碑體的方筆為主,沉著、厚實、老硬,並於沉雄之中有豪邁之氣。結體佈局,不拘一格。字的中宮緊收,主筆畫能放則放,神縱、蕩漾。 逸事 胡小石授課,別具一格。據周勳初回憶,胡小石給研究生上課時,常常“用一塊舊的包袱,包起一迭厚厚的書,置於座位左前方。當講到什麼具體問題,就打開包袱,取出有關的書,按照預先夾好的紙條檢出材料,讓大家傳觀。” 胡小石講《楚辭》,有文回憶:東南大樓大教室內,燈光明亮,座無虛席。胡小石身著長衫,手持長劍,緩步上臺,掌聲響成一片。先生站定,舉劍曰:“劍,能陸斷馬牛,水擊鵠雁,當敵力斬。自古名士多愛劍,屈原也不例外。”言罷,先生突然“嗖”地一下拔劍出鞘,劍鋒寒光逼人。其時,有學生回首望去,“皓月當空,東南大樓門廳與過道內,擠滿了慕名而來的旁聽者,門外草坪上,也坐滿了手拿筆記本的學生。” 胡小石講唐詩,程千帆曾回憶,有一次課堂上,先生讀著讀著柳宗元的《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便情不自禁地拿著書唱了起來,唱了一遍又一遍。五六遍之後,先生把書一擲,對諸生說:“你們走吧,我什麼都告訴你們了。” 胡小石曾說自己“平生有三好,一好讀書,二好賦詩揮毫,三好東坡肉”,陶醉于和弟子、友人飲酒賦詩、縱論文史。吳翠芬有文追憶:“逢春秋佳日,(小石師)常邀弟子二三人出遊,餘多隨侍。相與攀牛首,登棲霞,探石頭城之故跡,攬莫愁湖之勝景。嘗于夏日荷花開時,天才微明,即往玄武湖,載一葉扁舟,破迷茫之晨霧,搖入荷花深處,輕風拂面,幽香沁人,以為斯樂南面不易。又嘗于櫻花盛開之際,遊孝陵及梅花山,坐花下高吟唐人絕句,音調清越,回蕩于林木間,其雅懷高致可見矣。” 胡小石好美食,授課之余,常邀學生數人,在金陵城内幾個老字號菜館品嘗佳餚,金陵菜中有一道菜,名曰“胡先生豆腐”,便出自胡小石。 胡小石好昆曲。抗戰前南京逢有昆曲演出,每場必到,常常是與黃侃合買票數十張,邀請弟子們一起觀看,每到精絕處,他一鼓掌,學生就在後排回應,齊聲叫好,向演員表示鼓勵。 胡小石不事權貴。1946年時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六十壽辰時,朝野各色人等競相獻禮,或撰頌辭,或獻九鼎。有一“民意機構”派人請胡小石撰寫壽文,胡小石一口回絕。來人問道:“前時美軍將領史迪威逝世,那次公祭典禮上的祭文,不是由先生寫作的麼?”胡小石答道:“史迪威將軍來中國幫助我們抗戰,所以我才為他寫祭文。再說,我只會給死人寫祭文,不會替活人寫壽文。”來人聞之變色,悻悻而去。 其他 與師長梅庵先生 兩江師範學堂監督李瑞清(號梅庵)有一次親自出題測試學生,於答卷中發現學農博的胡小石居然能作《儀式》方面的文章,於是青睞有加,親自在課餘授其傳統國學。胡小石後又跟與梅庵過從甚密的沈曾植、曾農髯、王靜安、鄭大鶴等人學帖學、金石文字學及書畫、甲骨學等。 1920年秋,梅庵先生在滬病逝,胡小石與梅庵同鄉摯友曾農髯共理喪事,遵其“歸葬金陵”的遺言,將其遺體安葬于南京城郊牛首山雪梅嶺羅漢泉,墓旁植梅300株,築室數間,名“玉梅花庵”。 胡小石是梅庵先生的傳人,後人評胡小石“近得梅庵北派之真髓,兼受農髯南派之薰沐,遠紹兩周金文之異變,秦權詔版之規範,漢簡八分之寬博。”胡小石一生敬仰梅庵先生,每年逢梅庵先生忌日,必定素食;至清明節必親赴牛首山掃墓。抗戰後幾經戰亂,李墓竟無跡可尋。1949年後,胡小石曾讓學生侯鏡昶代為尋訪,但遍訪未果,直至1970年代末才找到李瑞清墓園,益撰文“清道人其人其墓”,記述李瑞清的生平、功業及他與胡小石之間綿長的師長情誼。2002年,南京大學主持進行了李瑞清墓的修繕。 著作 《甲骨文例》(1924) 《遠遊疏證》(1926) 《說文古文考》(1927)
任南京大學教授兼圖書館館長。 1953年65歲1月16日,為南京博物院、華東文物工作隊和南京故宮分院作《中國文字與書法》講座。 1954年9月,為南大中文系四年級學生講《楚辭》。 1956年68歲在江蘇文藝聯合會演講《屈原與古神話》。 1958年整理數十年散見於課堂講授中研究甲骨文的心得和成果,彙集為《讀契劄記》。 1959年開始著《廣韻正讀》一書。先後有《續李瑞清後跋王鐸書卷》、《蔔運算元行書卷》、《臨中秋帖軸》、行書《臨米芾書軸》、行楷書《即是遠嗣五言聯》等書作。 1962年3月16日晨7時43分逝世。 學術 胡小石是甲骨文學者。1924年著《甲骨文例》,開甲骨文文法研究之先河。1930年代,另一著作《临甲骨文》問世。 詩詞 胡小石少年以才氣聞名,早年在兩江師範求學時,詩文名噪一時;陳中凡回憶,一次和不輕于許人的周實丹同登清涼山,品茶于掃葉樓,看到牆上有署胡小石名的詩句雲:“清絲流管渾拋卻,來聽山中掃葉聲”,不由擊節讚歎。陳散原稱胡小石的七绝詩作“仰追劉賓客,為七百年來罕見。”曾昭燏評價他“所作絕句,直追中晚唐。偶作小令,有宋人風致。” 胡小石詩詞作品甚多,晚年曾厘為六卷,1949年前四卷:《磐石集》、《峽林》、《無同沙詞》、《蜩樓草》;1949年后兩卷:《東風堂集》(1949年后古今體詩)、《夏廬長短句》(畢生所填小令詞)。其中,《無同沙詞》、《蜩樓草》有親筆定稿,《夏廬長短句》有曾憲洛鈔本,餘皆未定。1962年胡小石去世,其在聯合國任職之長子胡令德回大陸治喪,欲將其書詩集帶到香港影印出版,因時任南大校長郭影秋力主在內地先行出版之故,未能帶出。遂后胡小石次子楊白華(繼舅家改姓楊氏)廣為收羅,編為詩詞全集,寄往中華書局,中華書局以當時內地出版社尚無印行現代人舊體詩詞先例為由,以政治原因退稿胡小石遺著整理委員會。未幾,文革驟起,書稿被毀。1986年,在南大中文系資料室中意外發現胡小石遺物一捆,大半為其論著底稿、油印授課講義及參考資料,尚有民國初年所作雜鈔詩函稿。吳白匋等人多方搜集增補,彙印《願夏廬詩詞鈔》,收入詩251首、詞19闋,“約存全貌之半。” 書法 胡小石師從學院書法教育先驅李瑞清,是金石書派重要代表人物。和林散之、蕭嫻、高二適合稱“金陵書法四老”。 1934年9月,胡小石為金陵大學國學研究班講授“書法史”,這是中國書法教育史上最早為研究生開設的書法史課程。 胡小石書法特點:用筆以碑體的方筆為主,沉著、厚實、老硬,並於沉雄之中有豪邁之氣。結體佈局,不拘一格。字的中宮緊收,主筆畫能放則放,神縱、蕩漾。 逸事 胡小石授課,別具一格。據周勳初回憶,胡小石給研究生上課時,常常“用一塊舊的包袱,包起一迭厚厚的書,置於座位左前方。當講到什麼具體問題,就打開包袱,取出有關的書,按照預先夾好的紙條檢出材料,讓大家傳觀。” 胡小石講《楚辭》,有文回憶:東南大樓大教室內,燈光明亮,座無虛席。胡小石身著長衫,手持長劍,緩步上臺,掌聲響成一片。先生站定,舉劍曰:“劍,能陸斷馬牛,水擊鵠雁,當敵力斬。自古名士多愛劍,屈原也不例外。”言罷,先生突然“嗖”地一下拔劍出鞘,劍鋒寒光逼人。其時,有學生回首望去,“皓月當空,東南大樓門廳與過道內,擠滿了慕名而來的旁聽者,門外草坪上,也坐滿了手拿筆記本的學生。” 胡小石講唐詩,程千帆曾回憶,有一次課堂上,先生讀著讀著柳宗元的《酬曹侍御過象縣見寄》,便情不自禁地拿著書唱了起來,唱了一遍又一遍。五六遍之後,先生把書一擲,對諸生說:“你們走吧,我什麼都告訴你們了。” 胡小石曾說自己“平生有三好,一好讀書,二好賦詩揮毫,三好東坡肉”,陶醉于和弟子、友人飲酒賦詩、縱論文史。吳翠芬有文追憶:“逢春秋佳日,(小石師)常邀弟子二三人出遊,餘多隨侍。相與攀牛首,登棲霞,探石頭城之故跡,攬莫愁湖之勝景。嘗于夏日荷花開時,天才微明,即往玄武湖,載一葉扁舟,破迷茫之晨霧,搖入荷花深處,輕風拂面,幽香沁人,以為斯樂南面不易。又嘗于櫻花盛開之際,遊孝陵及梅花山,坐花下高吟唐人絕句,音調清越,回蕩于林木間,其雅懷高致可見矣。” 胡小石好美食,授課之余,常邀學生數人,在金陵城内幾個老字號菜館品嘗佳餚,金陵菜中有一道菜,名曰“胡先生豆腐”,便出自胡小石。 胡小石好昆曲。抗戰前南京逢有昆曲演出,每場必到,常常是與黃侃合買票數十張,邀請弟子們一起觀看,每到精絕處,他一鼓掌,學生就在後排回應,齊聲叫好,向演員表示鼓勵。 胡小石不事權貴。1946年時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六十壽辰時,朝野各色人等競相獻禮,或撰頌辭,或獻九鼎。有一“民意機構”派人請胡小石撰寫壽文,胡小石一口回絕。來人問道:“前時美軍將領史迪威逝世,那次公祭典禮上的祭文,不是由先生寫作的麼?”胡小石答道:“史迪威將軍來中國幫助我們抗戰,所以我才為他寫祭文。再說,我只會給死人寫祭文,不會替活人寫壽文。”來人聞之變色,悻悻而去。 其他 與師長梅庵先生 兩江師範學堂監督李瑞清(號梅庵)有一次親自出題測試學生,於答卷中發現學農博的胡小石居然能作《儀式》方面的文章,於是青睞有加,親自在課餘授其傳統國學。胡小石後又跟與梅庵過從甚密的沈曾植、曾農髯、王靜安、鄭大鶴等人學帖學、金石文字學及書畫、甲骨學等。 1920年秋,梅庵先生在滬病逝,胡小石與梅庵同鄉摯友曾農髯共理喪事,遵其“歸葬金陵”的遺言,將其遺體安葬于南京城郊牛首山雪梅嶺羅漢泉,墓旁植梅300株,築室數間,名“玉梅花庵”。 胡小石是梅庵先生的傳人,後人評胡小石“近得梅庵北派之真髓,兼受農髯南派之薰沐,遠紹兩周金文之異變,秦權詔版之規範,漢簡八分之寬博。”胡小石一生敬仰梅庵先生,每年逢梅庵先生忌日,必定素食;至清明節必親赴牛首山掃墓。抗戰後幾經戰亂,李墓竟無跡可尋。1949年後,胡小石曾讓學生侯鏡昶代為尋訪,但遍訪未果,直至1970年代末才找到李瑞清墓園,益撰文“清道人其人其墓”,記述李瑞清的生平、功業及他與胡小石之間綿長的師長情誼。2002年,南京大學主持進行了李瑞清墓的修繕。 著作 《甲骨文例》(1924) 《遠遊疏證》(1926) 《說文古文考》(1927) 《金文釋例》(1928) 《古文變遷論》(1933) 《齊楚古金表》(1934) 《聲統表》(1937) 《江津縣方言志》 《說文部首疏證》
梅萨比语() 西库尔语(古西西里语,Sicel,) 威尼托语() 演變 本源 針對亞歐各種不同的語言,18世紀威廉·瓊斯爵士首先提岀“原始印歐語”的存在。他發現當時歐洲人已知最古老的語言其中四種拉丁語、希臘語、梵語和波斯語之間有相似之處。後來19世紀初德國学者葆朴對此理論進行了系統的論證。19世紀時,學者通常將這系語言稱為“印度-日耳曼語系”,有時候也叫“雅利安語系”。但後來人們逐漸發現歐洲大多數語言與此都有關聯,名稱也轉變為印歐語。一個明顯的例子是:梵語和立陶宛語及拉脫維亞語的古口語方言之間有很強的相似性。 這些語言共同的假想祖先稱作原始印歐語。關於這個語言的起始地(Urheimat),今日的學者同意兩种説法:一是黑海和里海北方的乾草原(見墳塚假說),二是安那托利亞。支持墳塚假說者將這種語言的時間推算在約公元前4000年左右;支持安納托利亞假説的將時間要再往前推好幾千年(見)。 分化 目前學界有兩套印歐語系的演化時間線: Don Ringe 及 Tandy Warnow: 原始安那托利亞語,公元前3500年; 原始吐火羅語族; 原始意大利語族及原始凱爾特語族,公元前2500年之前; 原始亞美尼亞語族及原始希臘語族,公元前2500年之後; 原始日耳曼語族及原始波羅的-斯拉夫語族;原始日耳曼語於公元500年左右; David Anthony 原始安那托利亞語族,公元前4200年; 原始吐火羅語族,公元前3700年; 原始日耳曼語族,公元前3300年; 原始意大利語族及原始凱爾特語族,公元前3000年; 原始亞美尼亞語族。公元前2800年; 原始波羅的-斯拉夫語族,公元前2800年; 原始希臘語族,公元前2500年; 原始印度-伊朗語族,公元前2200年;兩者於公元1800年左右分裂; 公元前1500年後,印歐語系的發展如下: 公元前1500年—1000年:北歐青銅時期期間,早期原始日耳曼語出現;骨灰瓮文化和哈爾施塔特文化在中歐合併,鐵器時期來臨;原始意大利語族民族遷入意大利半島;梨俱吠陀出現,吠陀文化在旁遮普興起;邁錫尼文明結束,希臘進入黑暗時代;赫梯帝國滅亡。 公元前1000年—500年:凱爾特語族在中歐和西歐傳播;今天波蘭至烏拉爾山脈一帶廣泛流通波羅的語族語言;原始日耳曼語形成,古典時期開始;吠陀文化被印度列國時代取代;釋迦牟尼開始傳播佛教;瑣羅亞斯德著成《伽薩》;阿契美尼德王朝取代埃蘭和巴比倫比亞;原始意大利語族分裂爲奧斯坎-翁布里亞語支和古巴尔干语族;希臘字母和古意大利字母出現;古巴尔干语族在南歐傳播。 公元前500年—100年/公元年:古典時期,希臘語及拉丁語傳播至地中海地區;希臘化時期開始,希臘語傳播至中亞、興都庫什山脈、貴霜帝國、孔雀王朝。 公元前一世紀—公元500年:古典時代晚期;笈多王朝強盛;亞美尼亞語及原始斯拉夫語族出現;羅馬帝國時期,民族大遷徙開始,凱爾特語族地盤退縮至英倫三島;粟特語(屬東伊朗語支)成爲絲綢之路的通用語;安那托利亞語正式滅絕; 公元500年—1000年:中世紀前期;維京時代開始,古諾斯語傳播至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及英倫三島;吐火羅語族在突厥語的壓逼下滅絕;與此同時,斯基提亞語(屬東伊朗語支)在國亡後僅有出逃的難民使用;斯拉夫語族在中歐、東歐和東南歐廣泛傳播,取代了巴爾幹半島的羅曼語,致使古巴尔干语族滅絕,僅有亞美尼亞語一支倖存至今。 公元1000年—1500年:中世紀晚期;阿爾巴尼亞語和波羅的語族的記錄出現。 公元1500年-2000年:現代;由於殖民主義,羅馬語族、日耳曼語族及斯拉夫語族傳播至世界各地。 原始語言重構 在重構原始印歐語的過程中,部分語言的參考資料相當重要: 吠陀梵語:該語忠實地記錄下了至公元前2000年(此时文字尚未被發明)的口頭傳統;最早的文獻都是詩歌,當中最重要及最古老的文獻是《梨俱吠陀》(公元前1500年); 古希臘語:邁錫尼希臘語是最古老的希臘語,但是由於考古資料缺乏,以及其模棱兩可的書寫系統,學術界較少參考邁錫尼希臘語;荷馬時期開始(公元前750年),就有大量的古希臘語文獻; 赫梯語:該語擁有所有印歐語系語言中最古老的書寫文獻,並且由於安那托利亞語的分裂,該語與其他姊妹語言差別很大。赫梯語保留了大量原始印歐語元素,但是由於其模棱兩可的書寫系統,及早期音系和語法上的變化,學界較少認可該語的學術價值; 其他亦有一定重要性的語言有: 拉丁語:古典拉丁語(公元前200年至公元100年)時期出現了數量龐大的詩歌和散文,亦有一些公元前600年的古體拉丁語文獻; 哥特語:該語是日耳曼語族中,保留文獻最多的古語言;其他有學術價值的古日耳曼語還有:古英語(公元800年至1000年)、古高地德語(公元750年至1000年)、古諾斯語(公元1100年至1300年,亦發現有少數公元200年之前的該語書面文獻); 阿維斯陀語:記錄相當稀少,但是由於其存古特徵,因此亦有一定價值; 現代立陶宛語,以及一些古立陶宛語書面文獻(公元1500年-1700年); 古教會斯拉夫語(公元900年至1000年)。 其他有一定價值,但是卻記錄稀少的語言: 安那托利亞語族語言(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前400年); 阿維斯陀語、奧斯坎語等古意大利語族語言(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200年); 古波斯語(公元500年) 古普魯士語(公元1350至1600年):該語的存古特徵比立陶宛語還明顯。 其他有一定價值,但卻由於記錄不多,並且經歷廣泛音系變化,而學術價值大打折扣的語言: 古愛爾蘭語(公元700年至850年) 吐火羅語族(公元500年至800年):該語經歷了大規模的音系轉變,並且幾乎重構了語法變位系統; 經典亞美尼亞語(公元400年至1000年); 阿爾巴尼亞語(公元1450年至今)。 使用情況 印歐語系是全球約32億人口的母語,是世界上最大的語系。全球母語者最多的20種語言中,印歐語系就獨佔10種,分別是西班牙語、英語、印度斯坦语、葡萄牙語、孟加拉语、俄語、旁遮普語、德語、法语和馬拉地語,這10種語言就已經擁有17億母語人口。另外,全球仍有數量更加龐大的人口以印歐語系語言爲外語或第二語言,英語獨立一支語言就已經擁有6億至10億的第二語言人口。以下展示各語族的使用人口及其影響力: 凱爾特語族:接近 350 萬人使用(多爲第二語言) 日耳曼語族:母語 5.15 億,共計 20 億(母語、第二語言)
目前學界有兩套印歐語系的演化時間線: Don Ringe 及 Tandy Warnow: 原始安那托利亞語,公元前3500年; 原始吐火羅語族; 原始意大利語族及原始凱爾特語族,公元前2500年之前; 原始亞美尼亞語族及原始希臘語族,公元前2500年之後; 原始日耳曼語族及原始波羅的-斯拉夫語族;原始日耳曼語於公元500年左右; David Anthony 原始安那托利亞語族,公元前4200年; 原始吐火羅語族,公元前3700年; 原始日耳曼語族,公元前3300年; 原始意大利語族及原始凱爾特語族,公元前3000年; 原始亞美尼亞語族。公元前2800年; 原始波羅的-斯拉夫語族,公元前2800年; 原始希臘語族,公元前2500年; 原始印度-伊朗語族,公元前2200年;兩者於公元1800年左右分裂; 公元前1500年後,印歐語系的發展如下: 公元前1500年—1000年:北歐青銅時期期間,早期原始日耳曼語出現;骨灰瓮文化和哈爾施塔特文化在中歐合併,鐵器時期來臨;原始意大利語族民族遷入意大利半島;梨俱吠陀出現,吠陀文化在旁遮普興起;邁錫尼文明結束,希臘進入黑暗時代;赫梯帝國滅亡。 公元前1000年—500年:凱爾特語族在中歐和西歐傳播;今天波蘭至烏拉爾山脈一帶廣泛流通波羅的語族語言;原始日耳曼語形成,古典時期開始;吠陀文化被印度列國時代取代;釋迦牟尼開始傳播佛教;瑣羅亞斯德著成《伽薩》;阿契美尼德王朝取代埃蘭和巴比倫比亞;原始意大利語族分裂爲奧斯坎-翁布里亞語支和古巴尔干语族;希臘字母和古意大利字母出現;古巴尔干语族在南歐傳播。 公元前500年—100年/公元年:古典時期,希臘語及拉丁語傳播至地中海地區;希臘化時期開始,希臘語傳播至中亞、興都庫什山脈、貴霜帝國、孔雀王朝。 公元前一世紀—公元500年:古典時代晚期;笈多王朝強盛;亞美尼亞語及原始斯拉夫語族出現;羅馬帝國時期,民族大遷徙開始,凱爾特語族地盤退縮至英倫三島;粟特語(屬東伊朗語支)成爲絲綢之路的通用語;安那托利亞語正式滅絕; 公元500年—1000年:中世紀前期;維京時代開始,古諾斯語傳播至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及英倫三島;吐火羅語族在突厥語的壓逼下滅絕;與此同時,斯基提亞語(屬東伊朗語支)在國亡後僅有出逃的難民使用;斯拉夫語族在中歐、東歐和東南歐廣泛傳播,取代了巴爾幹半島的羅曼語,致使古巴尔干语族滅絕,僅有亞美尼亞語一支倖存至今。 公元1000年—1500年:中世紀晚期;阿爾巴尼亞語和波羅的語族的記錄出現。 公元1500年-2000年:現代;由於殖民主義,羅馬語族、日耳曼語族及斯拉夫語族傳播至世界各地。 原始語言重構 在重構原始印歐語的過程中,部分語言的參考資料相當重要: 吠陀梵語:該語忠實地記錄下了至公元前2000年(此时文字尚未被發明)的口頭傳統;最早的文獻都是詩歌,當中最重要及最古老的文獻是《梨俱吠陀》(公元前1500年); 古希臘語:邁錫尼希臘語是最古老的希臘語,但是由於考古資料缺乏,以及其模棱兩可的書寫系統,學術界較少參考邁錫尼希臘語;荷馬時期開始(公元前750年),就有大量的古希臘語文獻; 赫梯語:該語擁有所有印歐語系語言中最古老的書寫文獻,並且由於安那托利亞語的分裂,該語與其他姊妹語言差別很大。赫梯語保留了大量原始印歐語元素,但是由於其模棱兩可的書寫系統,及早期音系和語法上的變化,學界較少認可該語的學術價值; 其他亦有一定重要性的語言有: 拉丁語:古典拉丁語(公元前200年至公元100年)時期出現了數量龐大的詩歌和散文,亦有一些公元前600年的古體拉丁語文獻; 哥特語:該語是日耳曼語族中,保留文獻最多的古語言;其他有學術價值的古日耳曼語還有:古英語(公元800年至1000年)、古高地德語(公元750年至1000年)、古諾斯語(公元1100年至1300年,亦發現有少數公元200年之前的該語書面文獻); 阿維斯陀語:記錄相當稀少,但是由於其存古特徵,因此亦有一定價值; 現代立陶宛語,以及一些古立陶宛語書面文獻(公元1500年-1700年); 古教會斯拉夫語(公元900年至1000年)。 其他有一定價值,但是卻記錄稀少的語言: 安那托利亞語族語言(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前400年); 阿維斯陀語、奧斯坎語等古意大利語族語言(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200年); 古波斯語(公元500年) 古普魯士語(公元1350至1600年):該語的存古特徵比立陶宛語還明顯。 其他有一定價值,但卻由於記錄不多,並且經歷廣泛音系變化,而學術價值大打折扣的語言: 古愛爾蘭語(公元700年至850年)
生平 1942年苏州中学毕业,考入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1946年毕业。毕业后留校,历任中大物理系助教、南京大学物理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2020年12月15日在南京去世,享年98岁。 社会兼职 曾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攀登计划项目“纳米材料科学”首席科学家、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大校友会会长等。 家庭 夫人陈廉方是中大外文系1945级学生。 兄弟有冯焕、冯康。
曾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攀登计划项目“纳米材料科学”首席科学家、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大校友会会长等。 家庭 夫人陈廉方是中大外文系1945级学生。 兄弟有冯焕、冯康。 著作 《凝聚态物理学》 冯端 金国钧 注释 参考文献 Duan 苏州人 绍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