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input
stringlengths
3
321
output
stringlengths
2
272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昆明之类的国家没有君长,善于抢劫偷盗,常杀死和抢掠汉朝使者,汉朝使者终究没能通过。
昆明之属无君长,善寇盗,辄杀略汉使,终莫得通。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最初,汉朝想开通西南夷,浪费了很多钱财,道路也没开通,就作罢了。
初,汉欲通西南夷,费多,道不通,罢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骞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大将军卫青去攻打匈奴,因为他知道有水草的地方,所以军队能够不困乏,皇上就封张骞为博望侯。
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骞为博望侯。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第二年,张骞当了卫尉,同李广将军一同从右北平出发去攻打匈奴。
其明年,骞为卫尉,与李将军俱出右北平击匈奴。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一年,汉朝派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在西边大败匈奴的几万人,来到祁连山下。
是岁汉遣骠骑破匈奴西数万人,至祁连山。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匈奴有时派侦察兵来这里,而这种事情也很少发生。
匈奴时有候者到,而希矣。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以后,天子屡次向张骞询问大夏等国的事情。
是後天子数问骞大夏之属。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匈奴攻打并杀了昆莫的父亲,而昆莫出生后就被抛弃到旷野里。
匈奴攻杀其父,而昆莫生弃於野。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单于感到奇怪,以为他是神,就收留了他,让他长大。
单于怪以为神,而收长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昆莫收养他的百姓,攻打旁边的小城镇,逐渐有了几万名能拉弓打仗的兵士,熟悉攻伐战争的本领。
昆莫收养其民,攻旁小邑,控弦数万,习攻战。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匈奴派遣突击队攻打昆莫,没有取胜,认为昆莫是神人而远离了他,对他采取约束控制的办法,而不对他发动重大攻击。
匈奴遣奇兵击,不胜,以为神而远之,因羁属之,不大攻。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蛮夷的习俗是贪图汉朝的财物,若真能在这时用丰厚的财物赠送乌孙,招引他再往东迁移,居住到原来浑邪王控制的地方,同汉朝结为兄弟,根据情势看,昆莫应该是能够接受的,如果他接受了这个安排,那么这就是砍断了匈奴的右臂。
蛮夷俗贪汉财物,今诚以此时而厚币赂乌孙,招以益东,居故浑邪之地,与汉结昆弟,其势宜听,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汉武帝认为张骞说得对,任命他为中郎将,率领三百人,每人两匹马,牛羊几万只,携带钱财布帛,价值几千万;还配备了好多个持符节的副使,如果道路能打通,就派遣他们到旁边的国家去。
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使,使遗之他旁国。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昆莫起身拜谢,接受了礼物,其他做法照旧。
昆莫起拜赐,其他如故。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时乌孙国已经分裂,国王年老,又远离汉朝,不知道它的大小,原先归属匈奴已经很久了,而且又离匈奴近,大臣们都怕匈奴,不想迁移,国王不能独自决定。
乌孙国分,王老,而远汉,未知其大小,素服属匈奴日久矣,且又近之,其大臣皆畏胡,不欲移徙,王不能专制。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昆莫有十多个儿子,其中有个儿子叫大禄,强悍,善长领兵,他率领一万多骑兵居住在另外的地方。
昆莫有十馀子,其中子曰大禄,彊,善将众,将众别居万馀骑。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大禄对自己没能取代太子很愤怒,于是收罗他的兄弟们,率领他的军队造反了,蓄谋攻打岑娶和昆莫。
大禄怒其不得代太子也,乃收其诸昆弟,将其众畔,谋攻岑娶及昆莫。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而昆莫自己还有一万多骑兵用以自卫。这样一来,乌孙国一分为三,而大体上仍是归属于昆莫,因此昆莫也不敢独自与张骞商定这件事。张骞于是就分派副使分别出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田、扜罙及旁边的几个国家。
骞因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窴、扜鰛及诸旁国。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张骞回到汉朝,被任命为大行,官位排列在九卿之中。
骞还到,拜为大行,列於九卿。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乌孙的使者已经看到汉朝人多而且财物丰厚,回去报告了国王,乌孙国就越发重视汉朝。
乌孙使既见汉人众富厚,归报其国,其国乃益重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然而这种交往是张骞开创的,所以,以后前往西域各国的使者都称博望侯,以此取信于外国,外国也因此而信任汉朝使者。
然张骞凿空,其後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於外国,外国由此信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待到汉朝出使乌孙,而且从它南边到达大宛、大月氏,使者接连不断,乌孙才感到恐惧,派使者向汉朝献马,希望能娶汉朝诸侯女儿做妻子,同汉朝结为兄弟。
及汉使乌孙,若出其南,抵大宛、大月氏相属,乌孙乃恐,使使献马,原得尚汉女翁主为昆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待到得了大宛的汗血马,越发健壮,就改名乌孙马为 西极 ,命名大宛马为 天马 。
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 西极 ,名大宛马曰 天马 云。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于是加派使者抵达安息、奄蔡、黎轩、条枝、身毒国。
因益发使抵安息、奄蔡、黎轩、条枝、身毒国。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那些出使外国的使者每批多者数百人,少者百余人,每人所携带的东西大体和博望侯所带的相同。
诸使外国一辈大者数百,少者百馀人,人所赍操大放博望侯时。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汉朝大致一年要派出的使者,多的时候十余批,少的时候五、六批。远的地方,使者八、九年才能回来,近的地方,几年就可以返回来。
汉率一岁中使多者十馀,少者五六辈,远者八九岁,近者数岁而反。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于是汉朝设置了益州、越嶲、牂柯、沈黎、汶山等郡,想使土地连成一片,再向前通往大夏。
於是置益州、越巂、牂柯、沈黎、汶山郡,欲地接以前通大夏。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于是汉朝调遣三辅的罪人,再加上巴、蜀的战士几万人,派遣郭昌、卫广两位将军去攻打昆明阻拦汉朝使者的人,杀死和俘获了几万人就离开了。
於是汉发三辅罪人,因巴蜀士数万人,遣两将军郭昌、卫广等往击昆明之遮汉使者,斩首虏数万人而去。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而北边通过酒泉抵达大夏的路上,使者已经很多,外国人越发满足了汉朝的布帛财物,对这些东西不再感到贵重。
而北道酒泉抵大夏,使者既多,而外国益厌汉币,不贵其物。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汉朝天子认为外国非常遥远,并非人人乐意前往,就接受他们的要求,赐予符节,招募官吏和百姓而不问他的出身,为他们配备人员,派遣他们出使,以扩大沟通外国的道路。
天子为其绝远,非人所乐往,听其言,予节,募吏民毋问所从来,为具备人众遣之,以广其道。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样以来出使的事端层出不穷,而他们也就轻易犯法了。
使端无穷,而轻犯法。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那些出使者都是穷人的子弟,把官府送给西域各国的礼物占为己有,想用低价卖出,在外国获取私利。
其使皆贫人子,私县官赍物,欲贱市以私其利外国。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汉朝使者生活困乏,物资被断绝,因而对西域各国产生了积怨,以至于相互攻击。
汉使乏绝积怨,至相攻击。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匈奴的突击部队也时时阻拦攻击出使西域诸国的汉朝使者。
而匈奴奇兵时时遮击使西国者。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于是天子因此派遣从骠侯赵破奴率领属国骑兵及各郡士兵几万人,开赴匈河水,想攻打匈奴,匈奴人都离开了。
於是天子以故遣从骠侯破奴将属国骑及郡兵数万,至匈河水,欲以击胡,胡皆去。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乘着胜利的军威围困乌孙、大宛等国。
因举兵威以困乌孙、大宛之属。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王恢屡次出使,被楼兰搞得很困苦,他把这事告诉天子,天子发兵,命令王恢辅佐赵破奴打败敌人,因此封王恢为浩侯。
王恢数使,为楼兰所苦,言天子,天子发兵令恢佐破奴击破之,封恢为浩侯。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乌孙王用一千匹马聘娶汉朝姑娘,汉朝派遣皇族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嫁给乌孙王为妻,乌孙王昆莫以她为右夫人。
乌孙以千匹马聘汉女,汉遣宗室女江都翁主往妻乌孙,乌孙王昆莫以为右夫人。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最初,汉朝使者到达安息,安息王命令有关人率领二万骑兵在东部国境上迎接。
初,汉使至安息,安息王令将二万骑迎於东界。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待走到王都要经过几十座城镇,百姓相连,人口甚多。
行比至,过数十城,人民相属甚多。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至于大宛西边的小国驩潜、大益,大宛东边的姑师、扜罙、苏薤等国,都随汉朝使者来进献贡品和拜见天子。
及宛西小国驩潜、大益,宛东姑师、扞鰛、苏薤之属,皆随汉使献见天子。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汉朝使者极力探寻黄河的源头,源头出在于窴国,那里的山上盛产玉石,使者们采回来,天子依据古代图书加以考查,命名黄河发源的山叫昆仑山。
而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窴,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于是大规模地搞角抵活动,演出奇戏,展出许多怪物,引来许多人围观,天子便进行赏赐,聚酒成池,挂肉成林,让外国客人遍观各地仓库中储藏的物资,以表现汉朝的广大,使他们倾倒惊骇。
於是大觳抵,出奇戏诸怪物,多聚观者,行赏赐,酒池肉林,令外国客遍观仓库府藏之积,见汉之广大,倾骇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西域的外国使者,换来换去,往来不断。
西北外国使,更来更去。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从乌孙以西直到安息诸国,因为近匈奴,匈奴使月氏处于困扰之中,所以匈奴使者拿着单于的一封信,则这些国家就轮流供给他们食物,不敢阻留使他们受苦。至于汉朝使者到达,不拿出布帛财物就不供给饮食,不买牲畜就得不到坐骑。
自乌孙以西至安息,以近匈奴,匈奴困月氏也,匈奴使持单于一信,则国国传送食,不敢留苦;及至汉使,非出币帛不得食,不市畜不得骑用。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大宛左右的国家都用蒲陶做酒,富有人家藏的酒多达一万余石,保存时间久的几十年都不坏。
宛左右以蒲陶为酒,富人藏酒至万馀石,久者数十岁不败。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汉朝使者取回蒲陶、苜蓿的种子,于是天子开始在肥沃的土地上种植蒲陶、苜蓿。
汉使取其实来,於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从大宛以西到安息,各国虽然语言不同,但风俗大致相同,彼此可以相互了解。
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地风俗尊重女人,女子说话,丈夫就坚决照办而不敢违背。
俗贵女子,女子所言而丈夫乃决正。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等到汉朝使者的逃亡士卒投降了他们,就教他们铸造兵器和器物。
及汉使亡卒降,教铸作他兵器。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汉朝使者每批几百人前来,而常常因为缺乏食物,死的人超过一半,这种情况怎能派大军前来呢?
汉使数百人为辈来,而常乏食,死者过半,是安能致大军乎?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就不肯给汉朝使者。
遂不肯予汉使。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于是天子大怒,诸位曾出使大宛的人,如姚定汉等人说大宛兵弱,若真能率领不足三千汉朝大军,用强弓劲弩射击他们,就可以全部俘获他们的军队,打败大宛。
於是天子大怒。诸尝使宛姚定汉等言宛兵弱,诚以汉兵不过三千人,彊弩射之,即尽虏破宛矣。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目的是到贰师城取回良马,所以号称 贰师将军 。
期至贰师城取善马,故号 贰师将军 。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一年是汉武帝太初元年。
是岁太初元年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贰师将军的军队已经过了西部的盐泽,所路过的小国都害怕,各自坚守城堡,不肯供给汉军食物。
贰师将军军既西过盐水,当道小国恐,各坚城守,不肯给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攻下城来才能得到饮食,攻不下来来,几天内就得离开那里。
下者得食,不下者数日则去。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们攻打郁成,郁成大败他们,汉军被杀伤的人很多。
攻郁成,郁成大破之,所杀伤甚众。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于是就领兵退回,往来经过二年。
引兵而还。往来二岁。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希望暂时收兵。将来多派军队再前去讨伐。
原且罢兵,益发而复往。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贰师将军害怕,于是就留在敦煌。
贰师恐,因留敦煌。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公卿和议事的官员都希望停止打大宛的军事行动,集中力量攻打匈奴。
公卿及议者皆原罢击宛军,专力攻胡。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于是就惩治了说讨伐大宛尤为不利的邓光等,并赦免囚徒和勇敢的犯了罪的士卒,增派品行恶劣的少年和边地骑兵,一年多的时间里就有六万士兵从敦煌出发,这还不包括那些自带衣食随军参战的人。
乃案言伐宛尤不便者邓光等,赦囚徒材官,益发恶少年及边骑,岁馀而出敦煌者六万人,负私从者不与。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们还带了很多粮,各种兵器都很齐备。当时全国骚动,相传奉命征伐大宛的校尉共有五十余人。
多赍粮,兵弩甚设,天下骚动,传相奉伐宛,凡五十馀校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汉朝还增派了十八万甲兵,戍守在酒泉、张掖以北,并设置居延、休屠两个县以护卫酒泉。汉朝还调发全国七种犯罪之人,载运干粮供应贰师将军。
益发戍甲卒十八万,酒泉、张掖北,置居延、休屠以卫酒泉,而发天下七科適,及载Я给贰师。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又任命两位熟悉马匹的人做执驱校尉,准备攻破大宛后选取它的良马。
而拜习马者二人为执驱校尉,备破宛择取其善马云。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们到达仑头国,仑头国不肯投降,攻打了几天,血洗全国。
至仑头,仑头不下,攻数日,屠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宛军迎击汉军,汉军射箭打败了宛军,宛军退入城中依城墙守卫。
宛兵迎击汉兵,汉兵射败之,宛走入葆乘其城。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汉军包围大宛城,攻打四十多天,外城被攻坏,俘虏了大宛贵人中的勇将煎靡。
围其城,攻之四十馀日,其外城坏,虏宛贵人勇将煎靡。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果他们的军队赶到了,我们的军队在城里,康居的军队在城外,同汉兵作战。
至,我居内,康居居外,与汉军战。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时康居的侦察兵在窥视汉军的情况,因为汉军还强大,不敢进攻。
是时康居候视汉兵,汉兵尚盛,不敢进。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我们来这里的目的就是要杀罪魁祸首毋寡。
所为来,诛首恶者毋寡。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军官们都认为说得对,便答应了大宛的要求。
军吏皆以为然,许宛之约。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汉军选取了他们的几十匹良马,以及中等以下的公马与母马三千多匹,又立了大宛贵人中从前对待汉使很好的名叫昧蔡的为大宛王,同他们订立盟约而撤兵。
汉军取其善马数十匹。中马以下牡牝三千馀匹,而立宛贵人之故待遇汉使善者名昧蔡以为宛王,与盟而罢兵。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最初,贰师将军从敦煌以西启程,以为人多,所经过的国家无力供给粮食,就把军队分成几支,从南和北两路前进。
乃罢而引归。初,贰师起敦煌西,以为人多,道上国不能食,乃分为数军,从南北道。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郁成人坚持守城,不肯向汉军供应粮食。
郁成城守,不肯给食其军。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贰师将军命令搜粟都尉上官桀前去攻打郁成。
贰师令搜粟都尉上官桀往攻破郁成。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康居听说汉军已攻下大宛,就把郁成王献给了上官桀,上官桀就命令四个骑兵捆缚郁成王并押解到贰师将军那里。
康居闻汉已破宛,乃出郁成王予桀,桀令四骑士缚守诣大将军。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想杀他,又没人敢先动手。
欲杀,莫敢先击。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赵弟和上官桀等追上了贰师将军李广利。
弟、桀等逐及大将军。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乌孙出动二千骑兵前往大宛,但却采取骑墙态度,观望不前。
乌孙发二千骑往,持两端,不肯前。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贰师将军攻打大宛,军正赵始成奋力战斗,功劳最大;上官桀勇敢地率兵深入,李哆能够出谋划策,使军队回到玉门关的有一万多人,军马一千多匹。
贰师之伐宛也,而军正赵始成力战,功最多;及上官桀敢深入,李哆为谋计,军入玉门者万馀人,军马千馀匹。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天子因为他们是远行万里讨伐大宛,不记他们的过失,而封李广利为海西侯。
天子为万里而伐宛,不录过,封广利为海西侯。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军官中被升为九卿的有三人,升任诸侯国相、郡守、二千石一级官员的共有一百多人,升为千石一级以下的官员有一千多人。
军官吏为九卿者三人,诸侯相、郡守、二千石者百馀人,千石以下千馀人。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对士卒的赏赐价值四万金。
士卒赐直四万金。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汉朝讨伐大宛以后,立昧蔡为大宛王之后就撤离了。过了一年多,大宛高级官员认为昧蔡善于阿谀,使大宛遭到杀戮,于是他们相互谋划杀了昧蔡,立毋寡的兄弟名叫蝉封的当了大宛国王,而派遣他的儿子到汉朝做人质。
汉已伐宛,立昧蔡为橡王而去#岁馀,宛贵人以为昧蔡善谀,使我国遇屠,乃相与杀昧蔡,立毋寡昆弟曰蝉封为宛王,而遣其子入质於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后来汉朝派了十多批使者到大宛西边的一些国家,去寻求奇异之物,顺便晓谕和考察讨伐大宛的威武和功德。
而汉发使十馀辈至宛西诸外国,求奇物,因风览以伐宛之威德。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而仑头有屯田士卒几百人,于是汉朝在那儿设置了使者,以保护田地,积聚粮食,供给出使外国的使者们。
而仑头有田卒数百人,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昆仑高达二千五百余里,是日月相互隐避和各自发出光明之处。
昆仑其高二千五百馀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从张骞出使大夏之后,最终找到了黄河的源头,从哪儿能看到《禹本纪》所说的昆仑山呢?
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後也,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至于《禹本纪》和《山海经》里所记载的怪物,我不敢说。
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从前颛顼统治天下时,任命南正重掌管天文,北正黎掌管地理。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周朝时候,程伯休甫就是他们的后裔。
其在周,程伯休甫其後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司马氏世代掌管周史。
司马氏世典周史。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后来,晋国中军元帅随会逃奔秦国,司马氏也迁居少梁。
晋中军随会奔秦,而司马氏入少梁。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在卫国的,做了中山国的相。
其在卫者,相中山。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在秦国的名叫司马错,曾与张仪发生争论,于是秦惠王派司马错率军攻打蜀国,攻取后,又让他做了蜀地郡守。
在秦者名错,与张仪争论,於是惠王使错将伐蜀,遂拔,因而守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而少梁已更名为夏阳。
而少梁更名曰夏阳。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司马靳之孙司马昌,是秦国主管冶铸铁器的官员,生活在秦始皇时代。
靳孙昌,昌为秦主铁官,当始皇之时。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诸侯争相为王时,司马卬在殷地称王。
诸侯之相王,王卬於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