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input
stringlengths
3
321
output
stringlengths
2
272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些都是离间诸侯国君臣关系的计策,接着,秦王就派良将随后攻打。
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後。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恰在此时韩国人郑国以修筑渠道为名,来到秦国做间谍,不久被发觉。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李斯也在计划好的要驱逐的客卿之列。
李斯议亦在逐中。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听说官员们议论要驱逐客卿,我私下认为这是错误的。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五个人都不是生在秦国,可是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了二十多个国家,于是称霸西戎。
此五子者,不产於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秦惠王采用张仪的计策,攻取了三川地区,向西又吞并了巴、蜀,向北占领了上郡,向南攻占了汉中,囊括九夷,控制鄢、郢,在东面占据了险要的成皋,割取了肥沃的土地,并进一步瓦解了六国的合纵联盟,使他们面向西方,奉事秦国,功业一直延续到今天。
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四位君主,都是依靠了别国客卿的力量。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假使这四位君主拒绝客卿而不接受他们,疏远士人而不重用,这就使秦国既无富足之实,又无强大之名。
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彊大之名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以上这些宝物,并没有一样是秦国出产的,但陛下您非常喜爱它们,这是为什么呢?
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您用来装饰后宫、充当姬妾、赏心乐意、怡目悦耳的,一定要出自秦国然后才用的话,那么,用宛地珍珠装饰的簪子,玑珠镶嵌的耳坠,东阿白绢缝制的衣服、刺绣华美的装饰品,就不能进献在您的面前,那时髦而又高雅,漂亮而又文静的赵国女子不能侍立在您的身边。
所以饰後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於秦然後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於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於侧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您抛弃敲打瓦坛瓦罐这一套秦国音乐而听《郑》、《卫》之声,不去听弹筝而欣赏《昭》、《虞》之曲,这是什么原因呢?
今弃击甕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而现在您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此人能用不能用,也不问是非曲直,只要不是秦国人一律辞退,只要是客卿一律驱逐。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并不是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所以泰山不排斥泥土,才能堆积得那样高大;河海不挑剔细小的溪流,才能变得如此深广;而成就王业的人不抛弃广大民众,才能显出他的盛德。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众庶,故能明其德。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而现在陛下您抛弃了百姓来帮助敌国,排斥宾客而使他们为其他诸侯国建立功业,使天下有才之士后退而不敢西行,停住脚步而不敢进入秦国,这正是人们所说的 借武器给敌人,送粮食给盗贼 啊!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卻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 藉寇兵而赍盗粮 者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您驱逐客卿来资助敌国,损害百姓以帮助仇人,在内部削弱自己而在外面又和诸侯结下怨恨,这样下去,要使国家没有危险,是不可能的。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二十多年,终于统一了天下,尊称国王为 皇帝 。皇帝又任命李斯为丞相。
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使秦国没有一寸分封的土地,也不立皇帝的儿子、兄弟为王,更不把功臣封为诸侯,以便使国家从此之后再也没有战争的祸患。
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後无战攻之患。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办事不学习古代经验而能维持长期统治的朝代,我还没有听说过。
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样下去而不加以禁止的话,上面君主的权力威望就要下降,下面私人的帮派也要形成。因此,还是以禁止为好。
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命令下达三十天之后,若还有人不服从,判处黥刑并罚做筑城苦役。
令到满三十日弗去,黥为城旦。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若有想学习法令的,以官吏为老师。
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修明法制,制定律令,都从秦始皇开始。
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李斯的长子李由担任三川郡守,几个儿子都娶了秦国公主,女儿们嫁的都是秦国的皇族子弟。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如今做臣子的没有人比我职位更高,可以说是富贵荣华到了极点。
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他巡行出游到会稽山,沿海北上,到达琅邪山。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会稽,并海上,北抵琅邪。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秦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长子扶苏因多次直言劝谏皇帝,始皇派他到上郡监督军队,蒙恬任将军。
始皇有二十馀子,长子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上郡,蒙恬为将。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其他的儿子都没跟着去。
馀子莫从。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书信都已封好,但还没交给使者,秦始皇就去世了。
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李斯认为皇帝在外面去世,又没正式确立太子,所以保守秘密,把始皇的尸体安放在一辆既能保温又能通风凉爽的车子中,百官奏事及进献饮食还像往常一样,宦官就假托皇帝从车中批准百官上奏的事。
李斯以为上在外崩,无真太子,故祕之。置始皇居辒辌车中,百官奏事上食如故,宦者辄从辒辌车中可诸奏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长子到后,就登位作皇帝,而你却连尺寸的封地也没有,这怎么办呢?
长子至,即立为皇帝,而子无尺寸之地,为之柰何?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我听说过,圣明的君主最了解臣子,圣明的父亲最了解他的儿子。
吾闻之,明君知臣,明父知子。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希望你好好考虑考虑。更何况驾驭群臣和向人称臣,统治别人和被人统治,难道可以同日而语吗!
且夫臣人与见臣於人,制人与见制於人,岂可同日道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更何况办大事不能拘于小节,行大德也用不着再三谦让,乡间的习俗各有所宜,百官的工作方式也各不一样。
夫大行不小谨,盛德不辞让,乡曲各有宜而百官不同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果断而大胆地去做,连鬼神都要回避,将来一定会成功。
断而敢行,鬼神避之,後有成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就像携带干粮赶着快马赶路一样,唯恐耽误了时机!
赢粮跃马,唯恐後时!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皇帝赐给长子的诏书和符玺都在胡亥手里,立谁为太子只在于你我的一句话而已。
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与长子扶苏的关系谁更好?
长子旧而信之孰与蒙恬?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长子扶苏刚毅而且勇武,信任人而又善于激励士人,即位之后一定要用蒙恬担任丞相,很显然,您最终也是不能怀揣通侯之印退职还乡了。
长子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即位必用蒙恬为丞相,君侯终不怀通侯之印归於乡里,明矣。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慈悲仁爱,诚实厚道,轻视钱财,尊重士人,心里聪明但不善言辞,竭尽礼节尊重贤士,在秦始皇的儿子中,没人能赶得上他,可以立为继承人。
慈仁笃厚,轻财重士,辩於心而诎於口,尽礼敬士,秦之诸子未有及此者,可以为嗣。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请您不要再说了,不要让我李斯也跟着犯罪。
君其勿复言,将令斯得罪。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而事物本来就是如此,哪里有什么一成不变的道理呢!
物固有之,安得常法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更何况从外部来制服内部就是逆乱,从下面来制服上面就是反叛。
且夫从外制中谓之惑,从下制上谓之贼。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您怎么连这些都没看到呢?
君何见之晚?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我李斯还是人啊,怎么能参与这些阴谋呢!
斯其犹人哉,安足为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您听从我的计策,就会长保封侯,并永世相传,一定有仙人王子乔、赤松子那样的长寿,孔子、墨子那样的智慧。
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必有乔松之寿,孔、墨之智。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善于为人处世,相机而动的人是能够转祸为福的,您想怎么办呢?
善者因祸为福,君何处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偏偏遭逢乱世,既然已经不能以死尽忠了,将向何处寄托我的命运呢!
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讬命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扶苏做为人子而不孝顺,赐剑自杀!
扶苏为人子不孝,其赐剑以自裁!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做为人臣而不尽忠,一同赐命自杀,把军队交给副将王离。
为人臣不忠,其赐死,以兵属裨将王离。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使者到达之后,扶苏拆开信一看,就哭泣起来,进入内室想自杀。
使者至,发书,扶苏泣,入内舍,欲自杀。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只有一个使者来,您就立刻自杀,怎能知道其中没有虚假呢?
今一使者来,即自杀,安知其非诈?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使者连连催促。
使者数趣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立刻自杀而死。
即自杀。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使者回来汇报,胡亥、李斯、赵高都非常高兴。
使者还报,胡亥、斯、高大喜。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任命赵高担任郎中令,常在宫中服侍皇帝,掌握大权。
以赵高为郎中令,常侍中用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我既然已经统治天下了,想全部满足耳目方面的一切欲望,享受尽我所能想到的一切乐趣,使国家安宁,百姓欢欣,永保江山,以享天年,这种想法能行得通吗?
吾既已临天下矣,欲悉耳目之所好,穷心志之所乐,以安宗庙而乐万姓,长有天下,终吾年寿,其道可乎?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我冒昧地说一句不怕杀头的话,请陛下稍加注意一些。
臣请言之,不敢避斧钺之诛,原陛下少留意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陛下您刚刚登皇位,这些人都心中愤慨不平,唯怕他们要闹事。
今陛下初立,此其属意怏怏皆不服,恐为变。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陛下您又怎么能为此而行乐呢?
且陛下安得为此乐乎?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样就使他们从心底对您感恩戴德,根除了祸害而杜绝了奸谋,群臣上下没有人不得到您的恩泽,承受您的厚德,陛下您就可以高枕无忧,纵情享受了。
此则阴德归陛下,害除而奸谋塞,群臣莫不被润泽,蒙厚德,陛下则高枕肆志宠乐矣。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二世认为赵高的话是对的,就重新修订法律。
二世然高之言,乃更为法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杀死了大臣蒙毅等人,十个公子在咸阳街头斩首示众,十二个公主也在杜县被分裂肢体处死,财物没收归皇帝所有,连带一同治罪的不计其数。
杀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於杜,财物入於县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皇帝内府中的衣服,先帝赐给我;宫中马棚里的宝马,先帝也赐给我。
御府之衣,臣得赐之;中厩之宝马,臣得赐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而不忠的人没有理由活在世上,请允许我随先帝死去,希望能把我埋在骊山脚下。
不忠者无名以立於世,臣请从死,原葬郦山之足。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胡亥答应了公子高的请求,赐给他十万钱予以安葬。
胡亥可其书,赐钱十万以葬。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二世又建造阿房宫,修筑直道、驰道,赋税越来越重,兵役劳役没完没了。
又作阿房之宫,治直、驰道,赋敛愈重,戍徭无已。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李斯多次想找机会进谏,但二世不允许。
李斯数欲请间谏,二世不许。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冬天穿鹿皮袄,夏天穿麻布衣,粗米作饭,野菜作汤,用土罐吃饭,用土钵喝水,即使是看门人的生活也不会比这更清寒的了。
冬日鹿裘,夏日葛衣,粢粝之食,藜藿之羹,饭土匭,啜土鉶,虽监门之养不觳於此矣。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然而把统治天下看得无尚尊贵的人,其目的难道就是想操心费力,住旅店一样的宿舍,吃看门人吃的食物,干奴隶干的活计吗?
然则夫所贵於有天下者,岂欲苦形劳神,身处逆旅之宿,口食监门之养,手持臣虏之作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那些贤明的人统治天下的时候,只是把天下的一切都拿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已,这正是把统治天下看得无尚尊贵的原因所在。
彼贤人之有天下也,专用天下適己而已矣,此所贵於有天下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所以我才想姿心广欲,永远享有天下而没有祸害。这该怎么办呢?
故吾原赐志广欲,长享天下而无害,为之柰何?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章邯在击败并驱逐了吴广等人的军队之后,派到三川去调查的使者一个接着一个,并责备李斯身居三公之位,为何让盗贼猖狂到这种地步。
章邯以破逐广等兵,使者覆案三川相属,诮让斯居三公位,如何令盗如此。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贤明的君主,必将是能够全面掌握为君之道,又对下行使督责的统治术的君主。
夫贤主者,必且能全道而行督责之术者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样,君主和臣子的职分一经确定,上下关系的准则也明确了,那么天下不论是有才德的还是没有才德的,都不敢不竭尽全力为君主效命了。
此臣主之分定,上下之义明,则天下贤不肖莫敢不尽力竭任以徇其君矣。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贤明的君主啊,又怎能看不清这一点呢!
能穷乐之极矣,贤明之主也,可不察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不能学习申不害、韩非的高明法术,推行督责措施,一心以天下使自己舒服快乐,而只是白白地操心费力,拼命为百姓干事,那就是百姓的奴仆,并不是统治天下的帝王,这有什么值得尊贵的呢!
夫不能修申、韩之明术,行督责之道,专以天下自適也,而徒务苦形劳神,以身徇百姓,则是黔首之役,非畜天下者也,何足贵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所以献身的人卑贱,接受献身的人尊贵,从古到今,没有不是这样的。
故徇人者贱,而人所徇者贵,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而尧、禹是为天下献身的人,因袭世俗的评价而予以尊重,这也就失去了所以尊贤的用心了,这可说是绝大的错误。
而尧、禹以身徇天下者也,因随而尊之,则亦失所为尊贤之心矣,夫可谓大缪矣。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是不能督责的过错。
不能督责之过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是由于能严加惩罚的必然结果。
则能罚之加焉必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撒灰于道是轻罪,而加之以刑是重罚。
夫弃灰,薄罪也,而被刑,重罚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轻罪尚且严厉督责,何况犯有重罪呢?
夫罪轻且督深,而况有重罪乎?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因此五丈高的城墙,楼季不敢轻易冒犯;泰山高达百仞,而跛脚的牧羊人却敢在上面放牧。
是故城高五丈,而楼季不轻犯也;泰山之高百仞,而跛牧其上。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是因为陡峭和平缓,两者形势不同。
峭堑之势异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不制订防止犯罪的措施,去仿效慈母养成败家子的作法,那就太不了解前代圣哲的论说了。
今不务所以不犯,而事慈母之所以败子也,则亦不察於圣人之论矣。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不是太令人悲伤的事吗!
可不哀邪!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所以圣明的君主能排斥这三种人,而独掌统治大权以驾驭言听计从的臣子,建立严明的法制,所以自身尊贵而权势威重。
故明主能外此三者,而独操主术以制听从之臣,而修其明法,故身尊而势重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正因为这样,贤明的君主才集权专制,使权力不落入臣下手中,然后才能斩断仁义之路,堵住游说之口,困厄烈士的死节行为,闭目塞听,任凭自己独断专行,这样在外就不致被仁义节烈之士的行为所动摇,在内也不会被劝谏争论所迷惑。
是以明君独断,故权不在臣也。然後能灭仁义之涂,掩驰说之口,困烈士之行,塞聪揜明,内独视听,故外不可倾以仁义烈士之行,而内不可夺以谏说忿争之辩。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像这样,然后才可以说是了解了申不害、韩非的统治术,学会了商鞅的法制。
若此然後可谓能明申、韩之术,而脩商君之法。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像这样,才可以说是真正实行了督责,臣下才能没有离异之心,天下才能安定,天下安定才能有君主的尊严,君主有了尊严才能使督责严格执行,督责严格执行后君主的欲望才能得到满足,满足之后国家才能富强,国家富强了君主才能享受得更多。
若此则谓督责之诚,则臣无邪,臣无邪则天下安,天下安则主严尊,主严尊则督责必,督责必则所求得,所求得则国家富,国家富则君乐丰。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群臣百姓想补救自己的过失都来不及,哪里还敢图谋造反?
群臣百姓救过不给,何变之敢图?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即使申不害、韩非复生,也不能超过了。
虽申、韩复生,不能加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于是更加严厉地实行督责,向百姓收税越多越是贤明的官吏。
於是行督责益严,税民深者为明吏。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路上的行人,有一半是犯人,在街市上每天都堆积着刚杀死的人的尸体,而且杀人越多的越是忠臣。
刑者相半於道,而死人日成积於市。杀人众者为忠臣。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陛下不妨深居宫中,和我及熟悉法律的侍中在一起,等待大臣把公事呈奏上来,等公文一旦呈上,我们就可以研究决定。
且陛下深拱禁中,与臣及侍中习法者待事,事来有以揆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二世听从了赵高的主意,就不再坐在朝廷上接见大臣,深居在宫禁之中。
二世用其计,乃不坐朝廷见大臣,居禁中。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可实在是您丞相的事,为什么不劝谏呢?
此真君侯之事,君何不谏?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可是现在皇帝不临朝听政,常居深宫之中,我虽然有话想说,又不便让别人传达,想见皇帝却又没有机会。
今时上不坐朝廷,上居深宫,吾有所言者,不可传也,欲见无间。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丞相是瞧不起我呢?
丞相岂少我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