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權大驚,眾不知所為,走登高冢,以長戟自守。
孫權大驚,眾人不知道該怎麼辦,都跑到山頂,拿著長戟護著自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遼叱權下戰,權不敢動,望見遼所將眾少,乃聚圍遼數重。
張遼大呼孫權下來交戰,孫權不敢行動,又望見張遼率領的部眾少,就召集士兵將張遼包圍了好幾層。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遼左右麾圍,直前急擊,圍開,遼將麾下數十人得出,餘眾號呼曰: 將軍棄我乎!
張遼左右突圍,徑直向前猛烈功績,包圍圈被衝開,張遼率領手下幾十人得以衝出,剩下的人大聲呼喊: 將軍要拋棄我們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遼復還突圍,拔出餘眾。
張遼又返回突圍,將剩下的人都帶出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
孫權士兵都紛紛倒下,沒有鬥志,沒有人敢阻攔張遼。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自旦戰至日中,吳人奪氣,還修守備,眾心乃安,諸將鹹服。
戰鬥從天亮持續到中午,吳軍的士氣漸漸低落,撤退修築防禦工事,大家才安心下來,眾位將領都很佩服張遼。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守合肥十餘日,城不可拔,乃引退。
張遼堅守合肥十幾天,孫權的部隊沒有能攻克,就率軍撤退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遼率諸軍追擊,幾復獲權。
張遼率各路人馬追擊,幾乎再次抓獲孫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祖大壯遼,拜徵東將軍。
太祖被張遼的勇武感動,任命他為徵東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建安二十一年,太祖復徵孫權,到合肥,循行遼戰處,嘆息者良久。
建安二十一年,太祖再次征討孫權,大軍到了合肥,太祖沿著當初張遼作戰的地方巡視,感嘆了很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乃增遼兵,多留諸軍,徙屯居巢。
於是給張遼增加兵力,將各路人馬大部分都留了下來,然後轉移到居巢駐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關羽圍曹仁於樊,會權稱藩,召遼及諸軍悉還救仁。
關羽在樊城包圍曹仁,適逢孫權表示臣服,太祖詔令張遼和各路軍隊全都返回援助曹仁。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遼未至,徐晃已破關羽,仁圍解。
張遼還沒有趕到,徐晃就已經攻破了關羽,曹仁的困境就解除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遼與太祖會摩陂。
張遼和太祖在摩陂合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遼軍至,太祖乘輦出勞之,還屯陳郡。
張遼軍隊來到,太祖乘坐輦車出來慰問他們,隨後張遼率軍返回陳郡駐紮。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文帝即王位,轉前將軍。
文帝繼位魏王,調任張遼為前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分封兄汎及一子列侯。
並分封他的哥哥張汎郃一個兒子為列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孫權復叛,遣遼還屯合肥,進遼爵都鄉侯。
孫權再次反叛,文帝派張遼返回合肥駐軍,進封張遼的爵位為都鄉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給遼母輿車,及兵馬送遼家詣屯,敕遼母至,導從出迎。所督諸軍將吏皆羅拜道側,觀者榮之。
還賜給張遼母親輿車,並派兵馬護送張遼的家屬到他駐守的地方,還下令等到張遼母親到達的時候,要恭敬地出來迎接,張遼所督領的眾位將領吏役都要到路邊排列下拜,看到的人都認為張遼一家很榮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文帝踐阼,封晉陽侯,增邑千戶,並前二千六百戶。
文帝登基後,封張遼為晉陽侯,增加一千戶封邑,加上之前的一共兩千六百戶。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黃初二年,遼朝洛陽宮,文帝引遼會建始殿,親問破吳意狀。
黃初二年,張遼到洛陽宮朝拜,文帝在建始殿會見張遼,親自問他攻破吳國的狀況。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帝嘆息顧左右曰: 此亦古之召虎也。
文帝嘆息著對身邊的侍從說: 這也是跟周代的召虎一樣的人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為起第舍,又特為遼母作殿,以遼所從破吳軍應募步卒,皆為虎賁。
文帝為張遼修建府邸,又特地為他的母親修建了殿宇,將張遼招募的並跟隨他攻破吳軍的將士都稱為虎賁。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孫權複稱藩。
孫權再次表示歸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遼還屯雍丘,得疾。
張遼返回雍丘駐守,生了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帝遣侍中劉曄將太醫視疾,虎賁問消息,道路相屬。
文帝派侍中劉曄帶著太醫前去探病,虎賁軍也一直詢問張遼的狀況,一路上都沒有斷絕。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疾未瘳,帝迎遼就行在所,車駕親臨,執其手,賜以御衣,太官日送御食。
張遼病情沒有痊癒,文帝將他迎接到自己所在的地方,親自前來探視,拉著張遼的手,賜給他御衣,讓太官每天都送來御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疾小差,還屯。
病情有所好轉後,張遼就返回駐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孫權復叛,帝遣遼乘舟,與曹休至海陵,臨江。
孫權再次反叛,文帝派遣張遼和曹休乘船到海陵縣,靠近長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甚憚焉,敕諸將: 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
孫權非常忌憚,敕令將領們說: 張遼雖然生病,但也不可抵擋,大家要謹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歲,遼與諸將破權將呂範。
這一年,張遼和將領們攻破孫權的大將呂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遼病篤,遂薨於江都。
張遼病情嚴重,最後在江都去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帝為流涕,諡曰剛侯。
文帝為他的死而哭泣,諡號為剛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子虎嗣。
張遼的兒子張虎繼承爵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六年,帝追念遼、典在合肥之功,詔曰: 合肥之役,遼、典以步卒八百,破賊十萬,自古用兵,未之有也。
黃初六年,文帝感念張遼、李典在合肥的戰功,詔令說: 合肥的戰役,張遼、李典用八百步兵擊敗了敵軍十萬人,自古以來用兵的效果,沒有能做到這樣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使賊至今奪氣,可謂國之爪牙矣。
導致賊人到現在依然萎靡不振,張遼可以說是國家的勇士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分遼、典邑各百戶,賜一子爵關內侯。
現在下令分封給張遼、李典各一百戶封邑,賜封他們的一個兒子為關內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虎為偏將軍,薨。子統嗣。
張虎擔任偏將軍,他去世之後,他的兒子張統繼承爵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樂進字文謙,陽平衛國人也。
樂進字文謙,陽平郡衛國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容貌短小,以膽烈從太祖,為帳下吏。
他身材矮小,因為膽氣剛烈而得以追隨太祖,是他賬下的一名小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遣還本郡募兵,得千餘人,還為軍假司馬、陷陳都尉。
太祖派他回到陽平郡招募士兵,招到了一千多人,回來後擔任軍中的假司馬、陷陣都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從擊呂布於濮陽,張超於雍丘,橋蕤於苦,皆先登有功,封廣昌亭侯。
樂進跟隨太祖在濮陽進攻呂布,到雍丘攻擊張超,到苦縣攻打橋蕤,都因為率先登上城牆而建立了戰功,被封為廣昌亭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從徵張繡於安眾,圍呂布於下邳,破別將,擊眭固於射犬,攻劉備於沛,皆破之,拜討寇校尉。
隨從太祖在安眾征討張繡,在下邳圍攻呂布,擊敗了呂布了另一名將領,又在射犬攻打眭固,在沛縣進攻劉備,都將他們打敗了,被任命為討寇校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渡河攻獲嘉,還,從擊袁紹於官渡,力戰,斬紹將淳于瓊。
渡過黃河進攻獲嘉,回來後跟隨太祖在官渡攻打袁紹,奮力作戰,斬殺了袁紹的將領淳于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從擊譚、尚於黎陽,斬其大將嚴敬,行遊擊將軍。
跟隨太祖到黎陽攻打袁譚、袁尚,斬殺了他們手下大將嚴敬,隨後代理遊擊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別擊黃巾,破之,定樂安郡。
另外率隊攻打黃巾軍,取得勝利,平定了安樂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從圍鄴,鄴定,從擊袁譚於南皮,先登,入譚東門。
又隨從太祖圍攻鄴城,鄴城被平定後,又跟隨太祖在南皮進攻袁譚,他率先登上城樓,進入袁譚駐守的東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譚敗,別攻雍奴,破之。
袁譚戰敗後,樂進另外率軍進攻雍奴城並順利攻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漢帝,稱進及於禁、張遼曰: 武力既弘,計略周備,質忠性一,守執節義,每臨戰攻,常為督率,奮強突固,無堅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
建安十一年,太祖上表給漢獻帝,稱讚樂進、于禁和張遼說: 本來實力已經很強大,計劃周詳,品質忠誠專一,堅守節操,每次交戰時,常常率先上陣,奮力作戰,沒有不能攻克的,還會親自擂起戰鼓,不知疲倦。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又遣別徵,統御師旅,撫眾則和,奉令無犯,當敵制決,靡有遺失。
派他們單獨出兵征戰時,統領全軍,安撫眾人,不會違犯禁令,面對敵人制定計策,沒有疏漏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論功紀用,宜各顯寵。
評論記述他們的功勞,應該各自給他們加以恩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禁為虎威;進,折衝;遼,蕩寇將軍。
於是漢獻帝任命于禁為虎威將軍,樂進為折衝將軍,張遼為蕩寇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進別徵高幹,從北道入上黨,回出其後。
樂進另外征討高幹,從北邊進入上黨郡,從高幹的後方迂迴出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幹等還守壺關,連戰斬首。
高幹等人回軍據守壺關,兩軍連續交戰,樂進斬殺很多敵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幹堅守未下,會太祖自徵之,乃拔。
高幹堅守壺關,樂進沒有能攻克,適逢太祖親自率軍前來征討,才攻佔了壺關。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祖徵管承,軍淳于,遣進與李典擊之。
太祖征討管承,駐軍在淳于,派樂進和李典進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承破走,逃入海島,海濱平,荊州未服,遣屯陽翟。
管承戰敗逃走,逃入海島,海濱地區因此平定,此時荊州還沒有服從,太祖就派樂進駐紮陽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從平荊州,留屯襄陽,擊關羽、蘇非等,皆走之,南郡諸郡山谷蠻夷詣進降。
後來樂進跟隨太祖平定荊州,又留守襄陽,進攻關羽、蘇非等人,都取得勝利,南部各郡那些山谷中的少數民族都前來投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又討劉備臨沮長杜普、旌陽長梁大,皆大破之。
樂進又征討劉備治下的臨沮縣長杜普、旌陽縣長梁大,都大敗他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從徵孫權,假進節。
後來跟隨太祖征討孫權,被授予符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祖還,留進與張遼、李典屯合肥,增邑五百,並前凡千二百戶。
太祖回軍,留下樂進、張遼和李典駐守合肥,並給樂進增加食邑五百戶,加上之前的一共一千兩百戶。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以進數有功,分五百戶,封一子列侯;進遷右將軍。
因為樂進多次立下戰功,食邑增加五百戶,封他的一個兒子為列侯;樂進也被提升為右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建安二十三年薨,諡曰威侯。
樂進在建安二十三年去世,諡號為威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子綝嗣。
他的兒子樂綝繼承爵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綝果毅有父風,官至揚州刺史。
樂綝剛毅果敢,有他父親的風範,做官到揚州刺史。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諸葛誕反,掩襲殺綝,詔悼惜之,追贈衛尉,諡曰愍侯。
諸葛誕反叛,趁樂綝沒有防備殺了他。朝廷下詔表示哀悼痛惜,追贈他為衛尉,諡號為愍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子肇嗣。
樂綝的兒子樂肇繼承爵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于禁字文則,泰山鉅平人也。
于禁字文則,泰山郡鉅平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黃巾起,鮑信招合徒眾,禁附從焉。
黃巾軍起兵,鮑信召集部眾,于禁就跟隨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太祖領兗州,禁與其黨俱詣為都伯,屬將軍王朗。
等到太祖擔任袞州刺史,于禁和他的隊伍到一起到他部下擔任軍官,隸屬與將軍王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朗異之,薦禁才任大將軍。
王朗認為他有奇才,就向太祖舉薦他,說他的才能足夠擔任大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祖召見與語,拜軍司馬,使將兵詣徐州,攻廣戚,拔之,拜陷陳都尉。
太祖召見於禁和他談論,讓他擔任軍中的司馬,讓他率兵到徐州,進攻廣戚縣,順利攻克,被封為陷陳都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從討呂布於濮陽,別破布二營於城南,又別將破高雅於須昌。
後來跟隨太祖在濮陽征討呂布,另外率部在濮陽城南面攻破呂布的兩個營,又另外率軍在須昌攻破高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從攻壽張、定陶、離狐,圍張超於雍丘,皆拔之。
跟隨太祖進攻壽張、定陶、離狐,在雍丘圍攻張超,都攻克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從徵黃巾劉闢、黃邵等,屯版梁,邵等夜襲太祖營,禁帥麾下擊破之,斬邵等,盡降其眾。
又隨太祖征討黃巾軍劉闢、黃邵等部,在版梁駐軍,黃邵等人趁著夜色襲擊太祖軍營,于禁率領部下迎戰並取勝,斬殺了黃邵等人,降服了他全部隊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遷平虜校尉。
于禁被提升為平虜校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從圍橋蕤於苦,斬蕤等四將。
又跟隨太祖在苦縣圍攻橋蕤,斬了橋蕤等四名敵將。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從至宛,降張繡。
隨從太祖到宛城,降服了張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繡復叛,太祖與戰不利,軍敗,還舞陰。
張繡再次反叛,太祖和他交戰,都失利,大軍敗退,撤回舞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時軍亂,各間行求太祖,禁獨勒所將數百人,且戰且引,雖有死傷不相離。
當時軍中混亂,將士們都各自暗中求見太祖,只有于禁約束這所帶領的幾百人,一邊作戰一邊後退,即使有死傷也沒有互相分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虜追稍緩,禁徐整行隊,鳴鼓而還。
敵軍追擊的氣勢減緩了一些,于禁慢慢整理部隊,敲著戰鼓回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未至太祖所,道見十餘人被創裸走,禁問其故,曰: 為青州兵所劫。
還沒有到太祖居所,在路上看到十幾個衣衫襤褸的傷兵,于禁向他們詢問原因,他們說: 是被青州的士兵劫掠。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初,黃巾降,號青州兵,太祖寬之,故敢因緣為略。
當初,黃巾軍投降,編號為青州軍,太祖寬縱他們,所以他們敢趁機劫掠。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禁怒,令其眾曰: 青州兵同屬曹公,而還為賊乎!
于禁大怒,號令他的部眾說: 青州兵和我們一樣隸屬與曹公,卻還敢作亂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乃討之,數之以罪。
就率隊征討他們,歷數他們的罪行。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青州兵遽走詣太祖自訴。
青州士兵迅速跑到太祖那裡告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禁既至,先立營壘,不時謁太祖。
于禁回到後,先修建了營壘,沒有按時去拜見太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或謂禁: 青州兵已訴君矣,宜促詣公辨之。
有人對於禁說: 青州兵已經向太祖告狀了,應該趕快到太祖那裡自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禁曰: 今賊在後,追至無時,不先為備,何以待敵?
于禁說: 現在敵軍在後,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追擊而來,不先做好防備,用什麼來抵禦敵人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且公聰明,譖訴何緣!
況且曹公明智,他們誣告我又有什麼用!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徐鑿塹安營訖,乃入謁,具陳其狀。
就慢慢開鑿壕溝安營紮寨,做完後才前去拜見太祖,將情況詳細地告知太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祖悅,謂禁曰: 淯水之難,吾其急也,將軍在亂能整,討暴堅壘,有不可動之節,雖古名將,何以加之 於是錄禁前後功,封益壽亭侯。
太祖很高興,對於禁說: 淯水危難之時,我多麼著急,將軍能在混亂中整頓軍隊,討伐暴行,加固營壘,有著不可動搖的節操,即使是古時的名將,又怎麼能超過你呢! 於是記錄于禁前後立下的功勞,封他為益壽亭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復從攻張繡於穰,禽呂布於下邳,別與史渙、曹仁攻眭固於射犬,破斬之。
又跟隨太祖在穰縣進攻張繡,在下邳生擒呂布,另外和史渙、曹仁在射犬攻打眭固,大獲全勝並斬殺了眭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祖初征袁紹,紹兵盛,禁原為先登。
太祖剛開始征討袁紹時,袁紹兵力強盛,于禁表示願意率先進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祖壯之,乃遣步卒二千人,使禁將,守延津以拒紹,太祖引軍還官渡。
太祖為他的勇武感動,就派出兩千步兵,由於禁率領,據守延津以抵禦袁紹,太祖率軍返回官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劉備以徐州叛,太祖東征之。
劉備憑藉徐州反叛,太祖往東征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紹攻禁,禁堅守,紹不能拔。
袁紹攻打于禁,于禁率隊堅守,袁紹沒有能攻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復與樂進等將步騎五千,擊紹別營,從延津西南緣河至汲、獲嘉二縣,焚燒保聚三十餘屯,斬首獲生各數千,降紹將何茂、王摩等二十餘人。
于禁又和樂進等將領率五千步兵和騎兵,進攻袁紹其他軍營,從延津西南沿黃河直到汲、獲嘉兩個縣,燒燬了敵軍聚眾守衛的三十多個駐地,斬殺和俘虜的各有幾千人,降服了袁紹將領何茂、王摩等二十多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祖復使禁別將屯原武,擊紹別營於杜氏津,破之。
太祖又派于禁另外率軍在原武駐紮,在杜氏津攻破了袁紹的又一處營寨。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遷裨將軍,後從還官渡。
于禁被提升為裨將軍,後來跟隨太祖返回官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