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孝經鉤命決錄曰: 帝三建九會備。
《孝經鉤命決錄》說: 帝三建九會備。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父群未亡時,言西南數有黃氣,直立數丈,見來積年,時時有景雲祥風,從璿璣下來應之,此為異瑞。
臣的父親陳群還沒去世時,說西南方向多次出現黃氣,升起數丈高,出現了很多年年,還經常有美雲祥風,從北斗的第一顆到第四顆星下來回應,這是奇異的祥瑞之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又二十二年中,數有氣如旗,從西竟東,中天而行,圖、書曰 必有天子出其方 。
再加上建安二十二年中,多次有氣像旗幟一樣,從西面往東面經從天正中經過,《河圖》上說 這個方向一定會有天子出現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加是年太白、熒惑、填星,常從歲星相追。近漢初興,五星從歲星謀;歲星主義,漢位在西,義之上方,故漢法常以歲星候人主。
再加上這一年是金星、火星、土星經常和木星相追,近年漢代興盛之初,這五顆星跟歲星一起出現,木星主管義,漢的方位在西,在義的上方,所以漢的歷法經常以木星來比喻人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當有聖主起於此州,以致中興。
應當會有聖明的君主從這個州興起,以使得國家中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許帝尚存,故群下不敢漏言。
當時許帝還在,所以臣下不敢胡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頃者熒惑復追歲星,見在胃昴畢;昴畢為天綱,經曰 帝星處之,眾邪消亡 。
不久火星又追隨木星,出現在昴星和畢星,昴星畢星象徵天理,經書上說 帝星所處的地方,所有的邪氣都會消亡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聖諱豫睹,推揆期驗,符合數至,若此非一。
聖明的人可以預料,可以推測應驗的時期,符合的情況多次出現,並且像這樣的不是隻有一處。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聞聖王先天而天不違,後天而奉天時,故應際而生,與神合契。
曾聽說聖明的君王在天時之前行事,天命也不會違揹他的意思,再天時之後行事則是順應天意,所以能順應天命,跟神靈契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願大王應天順民,速即洪業,以寧海內。
希望大王能順應天意民心,迅速登基,以平定天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傅許靖、安漢將軍糜竺、軍師將軍諸葛亮、太常賴恭、光祿勳黃柱、少府王謀等上言: 曹丕篡弒,湮滅漢室,竊據神器,劫迫忠良,酷烈無道。
太傅許靖、安漢將軍糜竺、軍師將軍諸葛亮、太常賴恭、光祿勳黃柱、少府王謀等上奏說: 曹丕弒君奪位,毀滅漢室,奪國家政權,劫持迫害忠良之士,殘酷無道。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人鬼忿毒,鹹思劉氏。
人神共憤,大家都思念劉氏恩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上無天子,海內惶惶,靡所式仰。群下前後上書者八百餘人,鹹稱述符瑞,圖、讖明徵。
現在國家尚無天子,百姓人心惶惶,沒有可以仰望的人,朝臣們先後上書的有八百多人,都紛紛報告符合祥瑞的徵兆,圖和讖也都應驗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間黃龍見武陽赤水,九日乃去。
其中有黃龍在武陽赤水出現,盤旋久日才離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孝經援神契曰 德至淵泉則黃龍見 ,龍者,君之象也。
《孝經》中援引神契說 德行至深,影響到深淵,就會有黃龍出現 ,龍是君王的象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易乾九五 飛龍在天 ,大王當龍升,登帝位也。
《易經》乾卦九五中說 飛龍在天 ,大王應當像龍一樣飛昇,登上帝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又前關羽圍樊、襄陽,襄陽男子張嘉、王休獻玉璽,璽潛漢水,伏於淵泉,暉景燭耀,靈光徹天。
又有之前關羽圍困樊城、襄陽,襄陽百姓張嘉、王休獻上玉璽,玉璽放在漢水之中,沉入深淵,出現了光芒,光芒直通上天。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夫漢者,高祖本所起定天下之國號也,大王襲先帝軌跡,亦興於漢中也。
漢代是高祖興起平定天下時候定的國號,大王您沿襲先帝的蹤跡,也從漢中興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天子玉璽神光先見,璽出襄陽,漢水之末,明大王承其下流,授與大王以天子之位,瑞命符應,非人力所致。
現在天子的玉璽神光出現,玉璽出現在襄陽,漢水之末,表明大王將要傳承高祖之後,將天子之位授予大王,祥瑞也出現這樣的徵兆,不是人力可以導致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昔周有烏魚之瑞,鹹曰休哉。
過去周朝有烏魚的詳瑞,人人都說可以休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二祖受命,圖、書先著,以為徵驗。
高祖、世祖承受天命,河圖、洛書先出現,都認為這是應驗的徵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上天告祥,群儒英俊,並進河、洛,孔子讖、記,鹹悉具至。
現在上天昭示祥瑞,天下的儒士人才紛紛進獻《河圖》、《洛書》的秘密,以及孔子所闡釋的讖和記,都認為其中的徵兆全都出現。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伏惟大王出自孝景皇帝中山靖王之胄,本支百世,乾祇降祚,聖姿碩茂,神武在躬,仁覆積德,愛人好士,是以四方歸心焉。
大王是孝景帝之子中山靖王的後裔,嫡系庶出,百代相傳,天地降福,雄資英發,英明神武,仁德積累,愛戴百姓,喜好賢才,所以天下歸心。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考省靈圖,啟發讖、緯,神明之表,名諱昭著。宜即帝位,以纂二祖,紹嗣昭穆,天下幸甚。
考究《靈圖》,闡發讖、緯,神明顯示的名號非常明顯,您應該馬上登上帝位,繼承高祖、世祖創下的基業,延續宗廟祭祀,這是天下的大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等謹與博士許慈、議郎孟光,建立禮儀,擇令辰,上尊號。 即皇帝位於成都武擔之南。
臣等和博士許慈、議郎孟光擬定登基禮儀,選擇良辰吉日,為您奉上尊號。 於是先主在成都武擔山南即位登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為文曰: 惟建安二十六年四月丙午,皇帝備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祇:漢有天下,歷數無疆。
祭告天地的表文為: 建安二十六年四月初六,皇帝劉備恭謹奉獻黑牛祭品,告示天地神靈:漢朝得到天下,世代延續。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曩者王莽篡盜,光武皇帝震怒致誅,社稷復存。
過去王莽篡位,光武皇帝勃然震怒將其誅滅,使漢家社稷重得安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曹操阻兵安忍,戮殺主後,滔天泯夏,罔顧天顯。
現在曹操倚仗武力行兇天下,殺害皇后太子,罪惡滔天,罔顧天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操子丕,載其凶逆,竊居神器。群臣將士以為社稷墮廢,備宜脩之,嗣武二祖,龔行天罰。
曹操的兒子曹丕,繼承他的兇殘暴虐,篡奪皇位,群臣將士認為社稷即將顛覆,應該由劉備加以修復,承接高祖、世祖的基業,替天行道。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備惟否德,懼忝帝位。詢於庶民,外及蠻夷君長,僉曰 天命不可以不答,祖業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無主 。
劉備自知德行淺薄,忝居帝位,就徵詢國民以及外邦部落首領,都認為 天命不能不回應,祖宗基業不能長久擱置,天下不能沒有君主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率土式望,在備一人。備畏天明命,又懼漢阼將湮於地,謹擇元日,與百寮登壇,受皇帝璽綬。脩燔瘞,告類於天神,惟神饗祚於漢家,永綏四海!
全國仰望的人在於我劉備一人,劉備畏懼天命,又擔心漢朝的國祚將要中斷,就恭敬的選擇良辰吉日,跟百官登上祭壇,領受皇帝印綬,舉行祭祀天地之禮,將登基之事告之神明,希望神明賜福於漢朝,使天下永遠安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章武元年夏四月,大赦,改年。
章武元年夏四月,大赦天下,更改年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以諸葛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
任命諸葛亮為丞相,許靖為司徒。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置百官,立宗廟,祫祭高皇帝以下。
設置百官,建立宗廟,祭祀漢高祖以下的列祖列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五月,立皇后吳氏,子禪為皇太子。
五月,冊立吳氏為皇后,兒子劉禪為太子。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六月,以子永為魯王,理為梁王。
六月,封兒子劉永為魯王,劉理為梁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車騎將軍張飛為其左右所害。
車騎將軍張飛被手下人殺害。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初,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
當初,先主對孫權襲擊關羽的事非常憤怒,將要東征,七月,他就率領各軍征討東吳。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吳將陸議、李異、劉阿等屯巫、秭歸;將軍吳班、馮習自巫攻破異等,軍次秭歸,武陵五谿蠻夷遣使請兵。
孫權派使者送來書信求和,先主盛怒,沒有答應,吳將陸議、李異、劉阿等駐紮在巫縣、秭歸一帶,蜀將吳班、馮習從巫縣攻破李異等人,駐紮在秭歸,武陵郡五溪蠻部落派使者前來請求出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二年春正月,先主軍還秭歸,將軍吳班、陳式水軍屯夷陵,夾江東西岸。
章武二年春正月,先主率軍返還秭歸,將軍吳班、陳式領水軍駐紮夷陵,沿長江東西兩岸安營紮寨。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二月,先主自秭歸率諸將進軍,緣山截嶺,於夷道猇亭駐營,自佷山通武陵,遣侍中馬良安慰五谿蠻夷,鹹相率響應。
二月,先主親自率軍從秭歸進軍,沿著山路翻山越嶺,到了夷道猇亭駐紮,從佷山開通到武陵的道路,派遣待中馬良前去安撫五谿蠻各部,各部都相繼響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鎮北將軍黃權督江北諸軍,與吳軍相拒於夷陵道。夏六月,黃氣見自秭歸十餘裡中,廣數十丈。
鎮北將軍黃權督領江北各軍,與吳軍在夷陵道相抗,夏六月,有黃氣在距離秭歸十多里的地方出現,有幾十丈寬。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十餘日,陸議大破先主軍於猇亭,將軍馮習、張南等皆沒。
過了十多天,陸議在猇亭攻破先主的軍隊,將軍馮習、張南等都陣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先主自猇亭還秭歸,收合離散兵,遂棄船舫,由步道還魚復,改魚復縣曰永安。
先主從猇亭返回秭歸,收集離散的士兵,丟下船隻,從陸路返回漁父,改漁父縣為永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吳遣將軍李異、劉阿等踵躡先主軍,屯駐南山。
吳國派遣將軍李異、劉阿等尾追先主部隊,吳軍駐守在南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秋八月,收兵還巫。
秋八月,先主撤兵返回巫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司徒許靖卒。
司徒許靖去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冬十月,詔丞相亮營南北郊於成都。
當時先主下詔令丞相諸葛亮在成都修建冬、夏兩個祭壇。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孫權聞先主住白帝,甚懼,遣使請和。
孫權聽說先主駐紮在白帝城,心中擔憂,就派遣使者求和。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先主許之,遣太中大夫宗瑋報命。
先主答應了,派太中大夫宗瑋回覆使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冬十二月,漢嘉太守黃元聞先主疾不豫,舉兵拒守。
冬十二月,漢嘉郡太守黃元得知先主病重,就起兵據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
章武三年春二月,丞相諸葛亮從成都趕到永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三月,黃元進兵攻臨邛縣。
三月,黃元出兵攻打臨邛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遣將軍陳曶討元,元軍敗,順流下江,為其親兵所縛,生致成都,斬之。
先主派遣將軍陳灶征討黃元,黃元戰敗,沿著長江逃跑,被他的部下抓獲,捆綁後押送到成都斬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先主病篤,託孤於丞相亮,尚書令李嚴為副。
先主病重,將後主和江山託付給諸葛亮,讓尚書令李嚴從旁協助。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夏四月癸巳,先主殂於永安宮,時年六十三。
夏四月二十四日,先主在永安宮去世,享年六十三歲。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亮上言於後主曰: 伏惟大行皇帝邁仁樹德,覆燾無疆,昊天不弔,寢疾彌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號咷,若喪考妣。
諸葛亮向後主上奏說: 已故皇帝施加仁德,恩澤無邊,但上天不憐憫,導致重病不起,於本月二十四日突然離世,群臣后妃痛哭不已,就像父母去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乃顧遺詔,事惟大宗,動容損益;百寮發哀,滿三日除服,到葬期復如禮;其郡國太守、相、都尉、縣令長,三日便除服。
觀看先主遺詔,朝政都由太子處理;群臣哀悼,滿三天後可以脫下喪服,在下葬之日再按照禮節服喪;各郡太守、郡國國相、都尉、縣令縣長,三日後脫下喪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亮親受敕戒,震畏神靈,不敢有違。
臣受到先主親自告誡,畏懼先主神靈,不敢違背遺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請宣下奉行。
臣請求昭告天下,奉行遺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五月,梓宮自永安還成都,諡曰昭烈皇帝。
五月,先主的棺槨從永安運回成都,諡號為昭烈皇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秋,八月,葬惠陵。
秋八月,安葬在惠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評曰: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評曰:先主意志堅定,寬厚仁德,知人善任,禮待下人,有漢高祖劉邦的風範,還有英雄的氣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至於他將國家政事及太子託付給諸葛亮,而心中沒有疑慮,這是君臣都是大公無私的人,是古往今來的榜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
在權謀機變方面,比不上魏武帝曹操,所以基業也比較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
但百折不撓,始終不肯屈居人下,察覺到對方的肚量必定容不下自己的時候,不是為了追求利益,只是為了避開災禍罷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人也。
關羽字雲長,原來的字叫長生,是河東解縣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亡命奔涿郡。先主於鄉里合徒眾,而羽與張飛為之禦侮。
當時逃奔到涿郡,先主在鄉里聚合部眾,而關羽和張飛擔任他的護衛。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先主為平原相,以羽、飛為別部司馬,分統部曲。
先主擔任平原相時,以關羽張飛為別部司馬,分別統率部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先主與二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
先主和二人連睡覺都同床,像親兄弟一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先主之襲殺徐州刺史車胄,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而身還小沛。
他們二人在大庭廣眾之下,也終日侍立在先主左右,跟隨先主四處奔波,不畏艱險,先主攻打併殺死徐州刺史車胄後,派關羽守衛下邳城,行使太守職權,而自己返回小沛。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建安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
建安五年,曹操率軍東征,先主投奔袁紹。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
曹操擒獲關羽後回軍,授予他偏將軍的職位,對他非常禮遇。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紹遣大將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
袁紹派大將顏良在白馬攻打東郡太守劉延,曹公派張遼和關羽作為先鋒部隊攻打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關羽望見顏良的車蓋,就騎馬在眾目睽睽之下斬殺顏良,將他的首級斬下,然後返回,袁紹的將領們沒有能抵擋他的,就解了白馬之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曹公即表封羽為漢壽亭侯。
曹操隨即上表請求封關羽為漢壽亭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初,曹公壯羽為人,而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謂張遼曰: 卿試以情問之。
當初曹操認為關羽很豪邁,而觀察他的心志,沒有長久要留下的想法,就對張遼說: 您嘗試著用情來感化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既而遼以問羽,羽嘆曰: 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
不久,張遼要用這件事問關羽,關羽感嘆說: 我知道曹公對我非常深厚,但我深受劉將軍的深厚恩德,已經發誓同生共死,不能背叛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
我終究不會留下來,但我會效力回報曹公之後再離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遼以羽言報曹公,曹公義之。
張遼將關羽的話回報曹操,曹操認為他很有大義。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羽殺顏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
等到關羽殺了顏良,曹操知道他一定要離開,對他他賞賜非常豐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左右欲追之,曹公曰: 彼各為其主,勿追也。
關羽將所得賞賜都封存起來,留書告辭,隨後到袁紹軍中投奔先主。曹操的部下想要追趕他,曹操說: 大家各為其主,不要再追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從先主就劉表。
關羽跟隨劉備依附劉表。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表卒,曹公定荊州,先主自樊將南渡江,別遣羽乘船數百艘會江陵。
劉表去世之後,曹操平定荊州,先主從樊城率軍往南渡江而回,另外派關羽乘幾百艘船,在江陵會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曹公追至當陽長阪,先主斜趣漢津,適與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曹操追趕到當陽縣的長阪,先主抄小路直奔漢津,剛好與關羽的船隊相會,一同到了夏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孫權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軍退歸。先主收江南諸郡,乃封拜元勳,以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駐江北。
孫權派兵輔佐劉備抗擊曹操,曹操率軍退回,先主佔據了江南各郡,封賞任命功臣,任命關羽為襄陽太守、蕩寇將軍,駐守在江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荊州事。
先主往西平定了益州,任命關羽處理荊州事宜。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羽聞馬超來降,舊非故人,羽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誰比類。
關羽得知馬超前來投降,兩人過去並不認識,關羽寫信給諸葛亮,問馬超的才好有誰可以相比。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亮知羽護前,乃答之曰: 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
諸葛亮知道關羽心高氣傲,就回答說: 孟起文武兼備,勇猛過人,是當世的豪傑,是英布、彭越一樣的人,可以跟張飛並駕齊驅,但是也比不上美髯公的超凡絕倫。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羽美鬚髯,故亮謂之髯。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
關羽鬚髮很美,所以諸葛亮叫他美髯公,關羽看到書信非常高興,將信件展示給賓客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後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 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
關羽曾經被流箭射中,貫穿了左臂,後面創傷雖然癒合,但每到陰雨天氣,骨頭經常疼痛,醫師說: 箭矢上有毒,毒已經深入骨髓,應當在手臂上開刀,颳去骨頭上的餘毒,這個傷患才能痊癒。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羽便伸臂令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關羽就伸出手臂讓醫生開刀,當時關羽剛好遍請諸將在營中宴飲,手臂流血淋漓,裝滿了器皿,而關羽割肉喝酒,談笑自若。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自立為漢中王,任命關羽為前將軍,持符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
當年,關羽率眾到樊城攻打曹仁,曹操派于禁援助曹仁。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秋,大霖雨,漢水汎溢,禁所督七軍皆沒。
秋天,大雨連綿,漢水暴漲,于禁所率領的七支部隊都被淹沒。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禁降羽,羽又斬將軍龐德。
于禁投降關羽,關羽又斬殺了魏曹將軍龐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梁、郟、陸渾群盜或遙受羽印號,為之支黨,羽威震華夏。
梁、郟、陸渾一帶的強盜,有的遙受關羽的印信號令,作為關羽的地方部隊,關羽威震中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司馬宣王、蔣濟以為關羽得志,孫權必不願也。
曹操商議想要遷離許都,以避開關羽的鋒芒,司馬懿、蔣濟認為關羽得志取勝,孫權一定不願意看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可遣人勸權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
可以派人前去勸說孫權,讓他跟隨在關羽的後面,並答應割讓江南之地封給孫權,那樊城的圍困就能解除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曹公從之。
曹操採納了這一建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