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始洪為李嚴功曹,嚴未去至犍為而洪已為蜀郡。
開始時,楊洪擔任李嚴的功曹,李嚴還沒有離開到犍為,楊洪已經擔任蜀郡太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洪迎門下書佐何祗,有才策功幹,舉郡吏,數年為廣漢太守,時洪亦尚在蜀郡。
楊洪招攬門下的書佐何衹,何衹有才幹謀略,楊洪任命他為郡吏,幾年後就擔任了廣漢太守,當時楊洪還在蜀郡太守任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以西土鹹服諸葛亮能盡時人之器用也。
所以西部的百姓都佩服諸葛亮能竭盡人才而用。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費詩字公舉,犍為南安人也。
費詩,字公舉,犍為郡南安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劉璋時為綿竹令,先主攻綿竹時,詩先舉城降。
劉璋時期擔任綿竹縣令,劉備攻打綿竹時,費詩先率城投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成都既定,先主領益州牧,以詩為督軍從事,出為牂牁太守,還為州前部司馬。
成都平定後,劉備兼任益州牧,任命費詩為督軍從事,出京擔任牂牁太守,又返回擔任州前部司馬。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先主為漢中王,遣詩拜關羽為前將軍,羽聞黃忠為後將軍,羽怒曰: 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 不肯受拜。詩謂羽曰: 夫立王業者,所用非一。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后,派遣費詩前往荊州任命關羽為前將軍,關羽得知黃忠為後將軍,大怒說: 大丈夫始終不會與老兵同列! 不肯接受任命,費詩對關羽說: 建立功業的人,所任用的人才不是一樣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昔蕭、曹與高祖少小親舊,而陳、韓亡命後至,論其班列,韓最居上,未聞蕭、曹以此為怨。
過去蕭何,曹參跟漢高祖從小就是親密好友,而陳平、韓信是後來亡命而來的,看他們的朝中位置,韓信在最上流,也沒聽說過蕭何、曹參因此生怨。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漢王以一時之功,隆崇於漢升,然意之輕重,寧當與君侯齊乎!
現在漢王因一時的功勞,對黃忠非常恩寵,但心裡面的輕重看法真的會與您一樣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且王與君侯,譬猶一體,同休等戚,禍福共之,愚為君侯,不宜計官號之高下,爵祿之多少為意也。
況且,漢中王和您就像是一體同生,休慼與共,禍福相當,我要是君侯,就不會因為計較官位的高下俸祿的多少而心中有想法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僕一介之使,銜命之人,君侯不受拜,如是便還,但相為惜此舉動,恐有後悔耳!
我是區區使臣,奉命而來,您不受命,那我就返回京城,只是為您的行為感到可惜,恐怕你會後悔罷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羽大感悟,遽即受拜。
關羽立刻醒悟,立即接受了任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群臣議欲推漢中王稱尊號,詩上疏曰: 殿下以曹操父子偪主篡位,故乃羈旅萬里,糾合士眾,將以討賊。今大敵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
後來大臣們商議,想要推舉漢中王稱帝號,費詩上疏說: 殿下您因為曹操父子逼迫獻帝,謀朝篡位,所以才不遠萬里,招募士兵,討伐逆賊,現在大敵還沒有攻克,卻先自己自立為皇帝,恐怕人們心中會產生疑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昔高祖與楚約,先破秦者王。及屠咸陽,獲子嬰,猶懷推讓,況今殿下未出門庭,便欲自立邪!
過去漢高祖跟楚霸王有約定,先破秦朝者可以稱王,等到屠戮咸陽,抓獲子嬰,尚且懷著退讓之心,更何況現在殿下您還沒有出門庭,就想要自立為帝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愚臣誠不為殿下取也。
我實在不認為陛下應該這樣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由是忤指,左遷部永昌從事。
因此違背了劉備的想法,被貶職為永昌從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建興三年,隨諸葛亮南行,歸至漢陽縣,降人李鴻來詣亮,亮見鴻,時蔣琬與詩在坐。鴻曰: 間過孟達許,適見王衝從南來,言往者達之去就,明公切齒,欲誅達妻子,賴先主不聽耳。
建興三年,費詩跟隨諸葛亮南行,返回到漢陽縣,投降人李鴻前來拜見諸葛亮,諸葛亮召見李鴻時,當時蔣琬和費詩都在坐,李鴻說: 路過孟達那裡時,遇見王衝從南邊而來,說到過去孟達去留的事情,您對他非常痛恨,想要誅殺孟達的妻子兒女,幸虧先主沒有聽從罷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達曰: 諸葛亮見顧有本末,終不爾也。
孟達回答說: 諸葛亮瞭解其中的因由不會這樣做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盡不信衝言,委仰明公,無復已已。
根本沒有相信王衝的話,他信任仰賴您,無以復加。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亮謂琬、詩曰: 還都當有書與子度相聞。
諸葛亮對蔣琬、費詩說: 回到京都應當給孟達寫封信,讓他知道這件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詩進曰: 孟達小子,昔事振威不忠,後又背叛先主,反覆之人,何足與書邪!
費師說: 孟達這個人,過去侍奉劉璋就不夠忠誠,後來又背叛先主,是個反覆無常的人,怎麼值得給他寫信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亮默然不答。
諸葛亮沉默不回答。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亮欲誘達以為外援,竟與達書曰: 往年南征,歲末乃還,適與李鴻會於漢陽,承知消息,慨然永嘆,以存足下平素之志,豈徒空託名榮,貴為乖離乎!
諸葛亮想要招攬孟達作為外援,最後給孟達寫信說: 過去南征,到年末才回來,之前跟李鴻在漢陽會合,得知您的消息,心中感嘆,明白你的向來志向,怎麼是隻有功名虛榮,善於改變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嗚呼孟子,斯實劉封侵陵足下,以傷先主待士之義。又鴻道王衝造作虛語,雲足下量度吾心,不受衝說。
孟達呀,那時確實是劉封欺凌於你,傷害了先帝寬仁待下的恩義,又有李鴻說王衝造假虛言,說你能猜測我的想法,不聽王衝胡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尋表明之言,追平生之好,依依東望,故遣有書。
想著你已表明的言論,回憶我們交好的過往,心裡向東眺望,所以給你寫下這封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達得亮書,數相交通,辭欲叛魏。魏遣司馬宣王徵之,即斬滅達。
孟達得到諸葛亮的書信,多次與他來往,信中的言辭想要叛離魏朝,魏朝派司馬懿前往征討,不久,就斬殺了孟達。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亮亦以達無款誠之心,故不救助也。
諸葛亮也因為孟達沒有誠懇之心,所以沒有救援。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蔣琬秉政,以詩為諫議大夫,卒於家。
蔣琬執政後,任命費詩為諫議大夫,最後費詩在家中去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衝者,廣漢人也。
王衝,是廣漢郡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為牙門將,統屬江州督李嚴。
擔任牙門將,隸屬於江州都督李嚴。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為嚴所疾,懼罪降魏。魏以衝為樂陵太守。
但被李嚴痛恨,擔心有罪投降魏曹,魏朝任命王衝為樂陵太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評曰:霍峻孤城不傾,王連固節不移,向朗好學不倦,張裔膚敏應機,楊洪乃心忠公,費詩率意而言,皆有可紀焉。
評曰:霍峻駐守孤城沒有戰敗,王連堅守節操沒有轉移,向朗好學不倦,張毅隨機應變,聰明敏捷,楊洪一心為公,忠誠不二,費詩率意而為,都有可以記錄的地方。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以先主之廣濟,諸葛之準繩,詩吐直言,猶用陵遲,況庸後乎哉!
以劉備的心胸寬廣,諸葛亮的公允英明,費詩吐露真言尚且不被善用,更何況是庸碌的後人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黃權字公衡,巴西閬中人也。
黃權字公衡,巴西郡閬中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少為郡吏,州牧劉璋召為主簿。時別駕張松建議,宜迎先主,使伐張魯。
年少時做過郡中吏役,益州牧劉璋徵召他做主簿,當時別駕劉松建議應該迎接劉備,讓他征討張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諫曰: 左將軍有驍名,今請到,欲以部曲遇之,則不滿其心,欲以賓客禮待,則一國不容二君。
黃權勸諫說: 左將軍劉備有驍勇名聲,現在請他過來,如果想用部下之禮對待他,就不能使他滿足,如果用賓客之禮對待他,那一國不能有兩位君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若客有泰山之安,則主有累卵之危。
如果客人有泰山般的安穩,那君主就有累卵般的危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可但閉境,以待河清。
現在可以守邊境以等待時局穩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璋不聽,竟遣使迎先主,出權為廣漢長。
劉璋沒有聽從,最後派使者迎接劉備,並讓黃權出京作廣漢縣縣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先主襲取益州,將帥分下郡縣,郡縣望風景附,權閉城堅守,須劉璋稽服,乃詣降先主。
等到劉備攻擊奪取益州,將帥們分別佔領了益州各郡縣,各郡縣都望風依附孫權,黃權緊閉城門堅守。直到劉璋投降才前往到劉備那投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先主假權偏將軍。及曹公破張魯,魯走入巴中,權進曰: 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為割蜀之股臂也。
劉備讓黃權代理偏將軍,等到曹操攻破張魯,張魯逃奔進入巴中,黃權進諫說: 如果是去漢中,那三巴之地就無法振興,這是割去了蜀地的大腿與手臂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先主以權為護軍,率諸將迎魯。
於是劉備以黃權作為護軍,率領各將迎接張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魯已還南鄭,北降曹公,然卒破杜濩、樸胡,殺夏侯淵,據漢中,皆權本謀也。
張魯已經返回南鄭,又往北投降曹操,但突然攻破杜濩、樸胡,殺了夏侯淵,佔據漢中,都是黃權的計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先主為漢中王,猶領益州牧,以權為治中從事。
劉備自立為漢中王,依然兼任益州牧,讓黃權作治中從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稱尊號,將東伐吳,權諫曰: 吳人悍戰,又水軍順流,進易退難,臣請為先驅以嘗寇,陛下宜為後鎮。
等到劉備登基,將要往東征討吳國,黃權勸諫說: 吳人強悍善戰,再加上大軍順流而下,進軍容易退兵難,臣請求作為先驅以探敵人虛實,陛下應該坐鎮後方。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先主不從,以權為鎮北將軍,督江北軍以防魏師;先主自在江南。
劉備沒有聽從黃權的建議,讓黃權做鎮北將軍,帶領江北軍隊,防禦魏國軍隊,劉備自己在江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吳將軍陸議乘流斷圍,南軍敗績,先主引退。
等到吳國將軍陸議趁著長江水流衝破蜀軍的包圍,蜀軍江南的部隊戰敗先,劉備撤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而道隔絕,權不得還,故率將所領降於魏。
但返回的道路阻隔,黃權不能返回蜀地,所以率領所帶領的部下投降魏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有司執法,白收權妻子。先主曰: 孤負黃權,權不負孤也。
蜀國有關部門依法執行,上報將黃權的妻子兒女收押,劉備說: 我辜負了黃權,他沒有辜負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待之如初。
依然像過去一樣對待他的家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魏文帝謂權曰: 君舍逆效順,欲追蹤陳、韓邪?
魏文帝曹丕對黃權說: 您捨棄悖逆天命的人而效忠順應天命的人,是想要效法陳平、韓信的做法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對曰: 臣過受劉主殊遇,降吳不可,還蜀無路,是以歸命。
黃權回答說: 臣受過劉備的特殊禮遇,既不能投降吳國,也無路返回蜀地,所以歸順我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且敗軍之將,免死為幸,何古人之可慕也 文帝善之,拜為鎮南將軍,封育陽侯,加侍中,使之陪乘。
況且敗軍之將,免於一死就是幸事,還有什麼羨慕古人的呢? 魏文帝很是讚賞,任命他為鎮南將軍,封為育陽侯,加官侍中,讓他陪坐同乘一輛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蜀降人或雲誅權妻子,權知其虛言,未便發喪,後得審問,果如所言。
蜀國投降的人有人說,黃權的家中家屬已被誅殺,黃權知道是虛假之話。沒有立即發喪,後來經過確切消息,果然像黃權所說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先主薨問至,魏群臣鹹賀而權獨否。
等到劉備去世的消息傳來,魏朝的群臣都相互慶祝,而只有黃權沒有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文帝察權有局量,欲試驚之,遣左右詔權,未至之間,累催相屬,馬使奔馳,交錯於道,官屬侍從莫不碎魄,而權舉止顏色自若。
魏文帝察覺到黃權很有氣量,想要使他震驚,派部下召見黃權,趁他還沒來,催促他的人接二連三,使者騎馬催促,絡繹不絕,官屬侍從都膽戰心驚,而黃泉言談舉止,神色自若。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領益州刺史,徙佔河南。
後來黃權兼任益州刺史,又調任到河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大將軍司馬宣王深器之,問權曰: 蜀中有卿輩幾人?
大將軍司馬懿非常器重黃權,問他說: 蜀地有多少像你這樣的人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笑而答曰: 不圖明公見顧之重也!
黃權笑著回答說: 沒有料到您如此看重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宣王與諸葛亮書曰: 黃公衡,快士也,每坐起嘆述足下,不去口實。
司馬懿給諸葛亮寫信說: 黃公衡是快意之士,每次談論起您,都讚不絕口,不改初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景初三年,蜀延熙二年,權遷車騎將軍、儀同三司。
景初三年,蜀延熙二年,黃權升任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明年卒,諡曰景侯。
第二年去世,諡號為景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子邕嗣。
他的兒子黃邕繼承爵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邕無子,絕。
黃邕無子,所以爵位無人繼承。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留蜀子崇,為尚書郎,隨衛將軍諸葛瞻拒鄧艾。
黃權留在蜀地的兒子黃崇,擔任尚書郎,跟隨衛將軍諸葛瞻抗擊鄧艾。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到涪縣,瞻盤桓未進,崇屢勸瞻宜速行據險,無令敵得入平地。
到了涪縣,諸葛瞻盤桓不前,黃崇多次勸諸葛瞻應該以急速前往佔據要地,不要讓敵人得以進入平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瞻猶與未納,崇至於流涕。
諸葛瞻依舊不採納,黃崇以至於痛哭流涕。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會艾長驅而前,瞻卻戰至綿竹,崇帥厲軍士,期於必死,臨陳見殺。
適逢鄧艾率軍長期長驅而入,諸葛瞻且戰且退到了綿竹,黃崇統帥軍隊激勵將士,與敵決一死戰,在戰場上被殺害。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李恢字德昂,建寧俞元人也。
李恢,字德昂,建寧郡俞元縣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仕郡督郵,姑夫爨習為建伶令,有違犯之事,恢坐習免官。
當過軍中的督郵,他的姑父爨習是建伶縣縣的縣令,有犯法之事,李恢因為他的事而被免官。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守董和以習方土大姓,寢而不許。
太守董和因為爨習是地方上的大姓,所以將他的事壓下,並保留住李恢的官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貢恢於州,涉道未至,聞先主自葭萌還攻劉璋。
後來又舉薦李恢到周州中,他還沒有到州府,得知劉備從葭萌返回攻打劉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恢知璋之必敗,先主必成,乃託名郡使,北詣先主,遇於綿竹。
李恢知道劉璋必敗,劉備必成,所以就假借郡中的使者,往北去拜見劉備,在綿竹相遇。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先主嘉之,從至雒城,遣恢至漢中交好馬超,超遂從命。
劉備很讚賞他,讓他跟隨直到雒城,並派他到漢中跟馬超交好,馬超於是從命歸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成都既定,先主領益州牧,以恢為功曹書佐主簿。
成都平定後,劉備兼任益州牧,任命李恢為功曹書佐、主簿。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為亡虜所誣,引恢謀反,有司執送,先主明其不然,更遷恢為別駕從事。
後來他被投降的俘虜誣陷,說他參與謀逆,執法部門將他押送到劉備面前,劉備知道事實不是這樣,又升遷他為州中別駕從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章武元年,庲降都督鄧方卒,先主問恢: 誰可代者?
章武元年,庲降都督鄧方去世,劉備問李恢說: 誰能代替鄧方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恢對曰: 人之才能,各有長短,故孔子曰 其使人也器之。
李恢回答說: 人的才能各有長短,所以孔子說: 要依據他的才能而任用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竊不自揆,惟陛下察之。 先主笑曰: 孤之本意,亦已在卿矣。
況且明主在上那下臣就會盡職,所以先零戰役,趙充國說 不如用老臣 ,臣自不量力,希望陛下明察。 劉備笑著說: 我的本意也是有意於你。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遂以恢為庲降都督,使持節領交州刺史,住平夷縣。
於是,就任命李恢為庲降都督,讓他持符節任交州刺史,治所在平夷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先主薨,高定恣睢於越巂,雍闓跋扈於建寧,朱褒反叛於牂牁。
劉備去世後,高定在越巂橫行,雍凱在建寧跋扈,朱褒在牂牁反叛。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丞相亮南征,先由越巂,而恢案道向建寧。
丞相諸葛亮南征,先經由越巂,而李恢取道向建寧。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諸縣大相糾合,圍恢軍於昆明。時恢眾少敵倍,又未得亮聲息,紿謂南人曰: 官軍糧盡,欲規退還,吾中間久斥鄉里,乃今得旋,不能復北,欲還與汝等同計謀,故以誠相告。
各縣大聯合,在昆明將李恢的部隊圍困,當時李恢的兵數比敵人少數倍,又沒有得知諸葛亮的消息,就假意對南人說: 大軍糧草已盡,想要撤退,我們離開家鄉很久,現在得以返回,假如不能回到北面,就打算與你們同謀造反,所以以實相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南人信之,故圍守怠緩。於是恢出擊,大破之,追奔逐北,南至槃江,東接牂牁,與亮聲勢相連。
南人相信了這些話,所以對李恢部隊的圍困開始怠慢鬆懈,於是李恢率軍出擊,大破敵軍,一直追逐敗軍,往南到了槃江,東面到了牂牁,和諸葛亮率領的部隊互相呼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南土平定,恢軍功居多,封漢興亭侯,加安漢將軍。
南方平定後,李恢因為軍功最多,被封為漢興亭侯,加官安漢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軍還,南夷復叛,殺害守將。
後來大軍返回,南方少數民族再次反叛,殺害當地守將。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恢身往撲討,鉏盡惡類,徙其豪帥於成都,賦出叟、濮耕牛戰馬金銀犀革,充繼軍資,於時費用不乏。
李恢親自前往征討,剷除叛賊中的惡人,將他們的首領遷往成都,從叟、濮少數民族中徵調耕牛,戰馬,金銀,犀角,皮革以供應軍用,所以在當時這些方面的物資沒有缺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建興七年,以交州屬吳,解恢刺史。更領建寧太守,以還居本郡。
建興七年,交州歸屬東吳,解除了李恢的刺史職位,改為兼任建寧太守,讓他返回本郡居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徙居漢中,九年卒。子遺嗣。
後來又遷居漢中。建興九年,李恢去世,他的兒子李遺繼承爵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恢弟子球,羽林右部督,隨諸葛瞻拒鄧艾,臨陳授命,死於綿竹。
李恢弟弟的兒子李球,是羽林右部督,跟隨諸葛瞻抗擊鄧艾,臨陣受命,在綿竹戰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呂凱字季平、永昌不韋人也。
呂凱字季平,永昌郡不韋縣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仕郡五官掾功曹。時雍闓等聞先主薨於永安,驕黠滋甚。
他在軍中擔任五官掾功曹,當時雍闓等人得知劉備在永安去世,驕矜愈加滋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都護李嚴與闓書六紙,解喻利害,闓但答一紙曰: 蓋聞天無二日,土無二王,今天下鼎立,正朔有三,是以遠人惶惑,不知所歸也。
都護李嚴給雍闓寫了一封六張紙的信,向他說明其中的利害,雍闓只回答一張紙說: 聽說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現在天下鼎立,有三種不同的歷法,所以在遠處的人心中惶恐,不知歸附哪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桀慢如此。
他的狂悖傲慢到如此地步。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闓又降於吳,吳遙署闓為永昌太守。
雍闓又向東吳投降,東吳遙任雍闓為永昌太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永昌既在益州郡之西,道路壅塞,與蜀隔絕,而郡太守改易,凱與府丞蜀郡王伉帥厲吏民,閉境拒闓。
永昌在益州郡的西面,道路阻隔,跟蜀地隔絕,又改換了太守人員,呂凱和復丞,蜀郡人王伉一起率領和激勵,官吏百姓,閉守四境,抵禦雍闓。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闓數移檄永昌,稱說云云。凱答檄曰: 天降喪亂,奸雄乘釁,天下切齒,萬國悲悼,臣妾大小,莫不思竭筋力,肝腦塗地,以除國難。
永凱多次給永昌發佈檄文,勸誘呂凱,呂凱回答檄文說: 上天降下災亂,英雄趁機四起,天下咬牙切齒,萬邦都心中悲痛。臣民無論大小,都想著忠誠盡力,肝腦塗地,免除國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伏惟將軍世受漢恩,以為當躬聚黨眾,率先啟行,上以報國家,下不負先人,書功竹帛,遺名千載。
想到將軍您世代深受漢家恩典,我認為您應當親自招集人馬,率先行動,向上報答國家,對下不負先人,以求功勞能書於史冊,留名千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何期臣僕吳越,背本就末乎?
哪想到您向東吳臣服,背叛根本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昔舜勤民事,隕於蒼梧,書籍嘉之,流聲無窮。
過去舜帝勤勉於百姓正事,在蒼梧去世,史籍都讚賞他,流芳千古。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