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太祖軍敗,二子沒。
曹操軍隊沒有防備,大敗,連曹操的兩個兒子也在交戰中被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繡還保穰,太祖比年攻之,不克。
張繡率軍回到穰縣固守,曹操連年攻打,但都未能攻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祖拒袁紹於官渡,繡從賈詡計,復以眾降。
曹操和袁紹兩軍在官渡對峙,張繡採納賈詡的建議,又率眾向曹操投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語在詡傳。
這件事在《賈詡傳》上有詳細記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繡至,太祖執其手,與歡宴,為子均取繡女,拜揚武將軍。
張繡前來歸降的時候,曹操拉著他的手,和他歡談暢飲,又為兒子曹均求娶張繡的女兒,封張繡為揚武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官渡之役,繡力戰有功,遷破羌將軍。
官渡之戰中,張繡作戰勇猛,立下戰功,被提升為破羌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從破袁譚於南皮,復增邑凡二千戶。
後來又跟隨太祖在南皮打敗袁譚,又被增加食邑共兩千戶。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時天下戶口減耗,十裁一在,諸將封未有滿千戶者,而繡特多。
這時候,天下因戰亂,人口銳減,只有原來的十分之一,曹操手下的將領沒有食邑超多一千戶的,只有張繡特別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從徵烏丸於柳城,未至,薨,諡曰定侯。
又跟隨曹操在柳城討伐烏丸,但大軍還沒行至柳城,張繡就去世了,諡號為定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子泉嗣,坐與魏諷謀反誅,國除。
他的兒子張泉繼承了他的爵位,但後來因魏諷謀反一事受牽連而死,封邑也被取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張魯字公祺,沛國豐人也。
張魯字公祺,是沛國豐邑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祖父陵,客蜀,學道鵠鳴山中,造作道書以惑百姓,從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號米賊。
祖父張陵曾客居蜀地,在鵠鳴山中學道,自己編撰道書迷惑當地百姓,那些跟他學道的人要上交五斗米,所以當地人稱他為 米賊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陵死,子衡行其道。
張陵死後,他的兒子張衡繼續做這件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衡死,魯復行之。
張衡死後,張魯也一樣做這一行當。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益州牧劉焉以魯為督義司馬,與別部司馬張脩將兵擊漢中太守蘇固,魯遂襲脩殺之,奪其眾。
後來,益州牧劉焉任命張魯為督義司馬,讓他和別部司馬張脩一同率軍去攻打漢中太守蘇固,張魯偷襲了張脩並殺了他,收編了他的隊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焉死,子璋代立,以魯不順,盡殺魯母家室。
劉焉死後,他的兒子劉璋繼位,因為張魯不順從他的意思,將張魯母親全家都殺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魯遂據漢中,以鬼道教民,自號 師君 。
張魯就佔據了漢中,用鬼道教化百姓,自稱為 師君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來學道者,初皆名 鬼卒 。
那些前來學道的人,剛開始統稱為 鬼卒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受本道已信,號 祭酒 。
如果到了篤信教義的程度,就稱為 祭酒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各領部眾,多者為治頭大祭酒。
都各自管理著手下信徒,管理信徒最多的稱為治頭大祭酒。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皆教以誠信不欺詐,有病自首其過,大都與黃巾相似。
張魯傳道,都是教導他們要誠實守信,不要欺詐,有了過錯就反省自己的過錯,大部分內容跟黃巾軍都是相似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諸祭酒皆作義舍,如今之亭傳。
那些祭酒都會修建義舍,就像現在的驛站一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又置義米肉,縣於義舍,行路者量腹取足;若過多,鬼道輒病之。
還購買了米和肉掛在義舍中,趕路的人可以依據自己的食量取用;如果拿得太多,鬼道就會讓他生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犯法者,三原,然後乃行刑。
那些違犯法律的人,前三次可以寬恕,如果再犯就會被處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不置長吏,皆以祭酒為治,民夷便樂之。
地方不設置官員,都是依靠祭酒治理,當地無論是漢人還是外族人都樂意接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雄據巴、漢垂三十年。
張魯等人牢牢掌控四川東部、漢寧一帶近三十年。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漢末,力不能徵,遂就寵魯為鎮民中郎將,領漢寧太守,通貢獻而已。
東漢末年,漢王朝國力衰弱無力征討四方,就任命張魯為鎮民中郎將,兼任漢寧太守,只需要負責將各地的貢品送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民有地中得玉印者,群下欲尊魯為漢寧王。
當地有百姓在田裡發現一塊玉印,教眾想要擁立張魯為漢寧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魯功曹巴西閻圃諫魯曰: 漢川之民,戶出十萬,財富土沃,四面險固;上匡天子,則為桓、文,次及竇融,不失富貴。
但張魯的功曹巴西人閻圃勸張魯說: 漢川地區有十幾萬戶百姓,土地肥沃,人民也富足,四面又有高山天險固守。往上扶持天子,就可以成為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的人,差一點的也能向竇融一樣,也能享受富貴。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承製署置,勢足斬斷,不煩於王。
現在奉天子詔令設置官員,事情都能自己決斷,不需要勞師動眾自己稱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願且不稱,勿為禍先 魯從之。
希望您不要這麼做,不要招來災禍啊。 張魯採納了他的建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韓遂、馬超之亂,關西民從子午谷奔之者數萬家。
後來韓遂、馬超作亂,關西地區的百姓有數萬家從子午谷逃來投奔漢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建安二十年,太祖乃自散關出武都徵之,至陽平關。
建安二十年,太祖親自率軍從散關出武都來討伐張魯,大軍行進到陽平關。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魯欲舉漢中降,其弟衛不肯,率眾數萬人拒關堅守。
張魯想要交出漢中地區投降曹操,但他弟弟張衛不同意,還帶領數萬兵馬在陽平關固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祖攻破之,遂入蜀。
曹操率軍攻破陽平關,進入四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魯聞陽平已陷,將稽顙歸降,圃又曰: 今以迫往,功必輕;不如依杜濩赴樸胡相拒,然後委質,功必多。
張魯得知陽平已被攻破,想磕頭向曹操投降,閻圃又對他說: 現在受形勢所迫前去投降,功勞是很小的,不如像杜濩說的那樣,先到樸胡去抵禦,然後再向他投降,那功勞就會很大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乃奔南山入巴中。
張魯就率隊奔向南山進入巴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左右欲悉燒寶貨倉庫,魯曰: 本欲歸命國家,而意未達。
他的手下想將倉庫裡的財寶全都燒燬,張魯說: 本來是打算歸順朝廷,但這一想法沒能傳達給曹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之走,避銳鋒,非有惡意。
現在離開,只是為了避開曹軍鋒芒,沒有惡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寶貨倉庫,國家之有。
倉庫中的財寶,都應是國家所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遂封藏而去。
就將寶物都妥善安置才離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祖入南鄭,甚嘉之。
曹操到了南鄭,對張魯的行為大加讚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又以魯本有善意,遣人慰喻。
又因為張魯本來就有歸順朝廷的想法,曹操就派人前去慰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魯盡將家出,太祖逆拜魯鎮南將軍,待以客禮,封閬中侯,邑萬戶。
張魯帶著全家人拜見曹操,曹操也回禮,並任命他為鎮南將軍,以賓客的禮節招待他,還封為閬中侯,食邑一萬戶。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封魯五子及閻圃等皆為列侯。
將五個兒子及閻圃等人都封為列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為子彭祖取魯女。
還為自己的兒子彭祖求娶張魯的女兒。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魯薨,諡之曰原侯。
張魯去世,諡號為原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子富嗣。
兒子張富承繼他的爵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評曰:公孫瓚保京,坐待夷滅。
評曰:公孫瓚想保住易京,但最後卻坐以待斃,滿盤皆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度殘暴而不節,淵仍業以載兇,秪足覆其族也。
公孫度殘暴不仁,毫無節操,公孫淵繼承他們的事業卻更兇殘,但只導致全族的覆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陶謙昏亂而憂死,張楊授首於臣下。
陶謙因為昏庸無道憂慮至死,張楊死在部下手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皆擁據州郡,曾匹夫之不若,固無可論者也。
這些人都佔據著州郡,但品行卻連普通人都不如,所以沒有什麼可評論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燕、繡、魯舍群盜,列功臣,去危亡,保宗祀,則於彼為愈焉。
張燕、張繡、張魯等人改變強盜行為,位列功臣,在國家危難之時挺身而出,保全了族人宗廟,對他們來說就是很好的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李典字曼成,山陽鉅野人也。
李典字曼成,山陽縣鉅野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典從父乾,有雄氣,合賓客數千家在乘氏。
他的叔父李乾,有雄偉的氣概,在乘氏縣召集了幾千家賓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初平中,以眾隨太祖,破黃巾於壽張,又從擊袁術,徵徐州。
初平年間,李乾帶眾人跟隨太祖,在壽張攻破黃巾軍,又跟隨太祖進攻袁術,征討徐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呂布之亂,太祖遣乾還乘氏,慰勞諸縣。
呂布叛亂之時,太祖派李乾回到乘氏,慰勞周圍各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布別駕薛蘭、治中李封招乾,欲俱叛,乾不聽,遂殺乾。
呂布的別駕薛蘭、治中李封招攬李乾,想拉攏他一同叛變,李乾沒有同意,於是將李乾殺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祖使乾子整將乾兵,與諸將擊蘭、封。蘭、封破,從平兗州諸縣有功,稍遷青州刺史。
太祖派李乾的兒子李整統領李乾的部隊,並和將領們一同進攻薛蘭、李封,擊潰了他們,又因為跟隨太祖平定袞州各縣立下功勞,漸漸被提升為青州刺史。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整卒,典徙潁陰令,為中郎將,將整軍,遷離狐太守。
李整去世後,李典調任潁陰縣令,擔任中郎將,統領李整的部隊,又轉任離狐郡太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太祖與袁紹相拒官渡,典率宗族及部曲輸谷帛供軍。
當時太祖和袁紹在官渡對峙,李典率領族中眾人和部下運輸物資以供應軍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紹破,以典為裨將軍,屯安民。
袁紹被攻破後,太祖任命李典為裨將軍,在安民城駐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祖擊譚、尚於黎陽,使典與程昱等以船運軍糧。
太祖在黎陽攻打袁譚、袁尚,派李典與程昱用船輸送軍糧。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會尚遣魏郡太守高蕃將兵屯河上,絕水道,太祖敕典、昱: 若船不得過,下從陸道。
適逢袁尚派魏郡太守高蕃率軍駐紮在河的上游,阻隔水路,太祖敕令李典、程昱說: 如果船隻不能通行,就從陸路通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典與諸將議曰: 蕃軍少甲而恃水,有懈怠之心,擊之必克。
李典和將領們商議說: 高蕃的軍隊缺少兵器但倚仗著自己在上游,懷著懈怠的刑罰,我們進攻他們一定能勝利。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軍不內御;苟利國家,專之可也,宜亟擊之。
軍隊不應由朝廷中人駕馭;如果對國家有利,那現在自己決斷也是可以的,應該迅速攻打他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昱亦以為然。
程昱也這樣認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遂北渡河,攻蕃,破之,水道得通。
於是李典率軍往北渡河,攻打高蕃,攻破了敵軍,水路也因此暢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劉表使劉備北侵,至葉,太祖遣典從夏侯惇拒之。
劉表派劉備到北方侵擾,到頁縣時,太祖派李典跟隨夏侯惇抗擊劉備。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備一旦燒屯去,惇率諸軍追擊之,典曰: 賊無故退,疑必有伏。
劉備有一天早上燒燬了軍營退走,夏侯惇率軍各軍追擊,李典說: 賊人無故撤退,我懷疑一定會有埋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南道狹窄,草木深,不可追也。
南邊道路狹窄,草木又高又深,不應該追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惇不聽,與于禁追之,典留守。
夏侯惇不聽,和于禁追擊,讓李典留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惇等果入賊伏裡,戰不利,典往救,備望見救至,乃散退。
夏侯惇等人果然進入敵軍的埋伏圈,兩軍交戰,夏侯惇失利,李典前往救援,劉備望見援軍來到,才率軍撤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從圍鄴,鄴定,與樂進圍高幹於壺關,擊管承於長廣,皆破之。
李典隨同太祖圍攻鄴城,鄴城平定後,又和樂進在壺關圍攻高幹,在長廣郡攻打管承,都大獲全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遷捕虜將軍,封都亭侯。
被提升為捕虜將軍,封為都亭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典宗族部曲三千餘家,居乘氏,自請願徙詣魏郡。
李典的族人部下有三千多家,都居住在乘氏,他們自己請求希望能遷移到魏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祖笑曰: 卿欲慕耿純邪?
太祖笑著說: 您要學習耿純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典謝曰: 典駑怯功微,而爵寵過厚,誠宜舉宗陳力;加以征伐未息,宜實郊遂之內,以制四方,非慕純也。
李典謝罪說: 我駑下怯弱,功勞微小,但爵位和恩寵都太過厚重,實在應在傾盡全族心力來報答;再加上朝中征討之事還沒有結束,應該充實京城之內的人口,以控制天下,不是因為仰慕耿純。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遂徙部曲宗族萬三千餘口居鄴。
於是就帶領部下和族人一共一萬三千多人遷到鄴城居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祖嘉之,遷破虜將軍。
太祖讚賞他,提升他為破虜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與張遼、樂進屯合肥,孫權率眾圍之,遼欲奉教出戰。
李典和張遼、樂進在合肥駐守,孫權率軍包圍他們,張遼想要奉詔令出去迎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進、典、遼皆素不睦,遼恐其不從,典慨然曰: 此國家大事,顧君計何如耳,吾可以私憾而忘公義乎!
樂進、李典和張遼向來都關係不好,張遼擔心他們不順從,李典感嘆說: 這是國家的大事,只是看您的計策怎麼樣,我們怎麼可以因為私人恩怨而忘記公家大義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乃率眾與遼破走權。
李典就率軍和張遼一起擊潰孫權並使他撤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增邑百戶,並前三百戶。
朝廷給李典增加一百戶食邑,加上之前的一共三百戶。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典好學問,貴儒雅,不與諸將爭功。
李典愛好學問,注重儒雅的風度,不和將領們爭奪功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敬賢士大夫,恂恂若不及,軍中稱其長者。
尊敬賢能的士大夫,態度恭順就好像比不上他們,郡中將士都稱他為長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年三十六薨,子禎嗣。
李典三十六歲的時候去世,他的兒子李禎繼承爵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文帝踐阼,追念合肥之功,增禎邑百戶,賜典一子爵關內侯,邑百戶;諡典曰愍侯。
文帝登基後,追念合肥戰役中的功勞,給李禎增加一百戶食邑,並賜封李典的一個兒子為關內侯,食邑一百戶;並追封李典的諡號為愍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李通字文達,江夏平春人也。
李通字文達,江夏郡平春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以俠聞於江、汝之間。
因為俠氣而在降汝之間聞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與其郡人陳恭共起兵於朗陵,眾多歸之。
他和同郡人陳恭一同在朗陵起兵,很多人歸附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有周直者,眾二千餘家,與恭、通外和內違。
當時有個叫周直的人,部下有兩千多戶人家,與陳恭、李通外表和睦實際上相互怨恨。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通欲圖殺直而恭難之。
李通想要密謀殺掉周直,但陳恭認為很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通知恭無斷,乃獨定策,與直克會,酒酣殺直。
李通知道陳恭沒有決斷,就自己制定計策,和周直相約,趁他酒醉時將他殺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眾人大擾,通率恭誅其黨帥,盡並其營。
軍中發生騷動,李通帶著陳恭誅殺了周直的黨羽,將他的部隊都收編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恭妻弟陳郃,殺恭而據其眾。
後來陳恭妻子的弟弟陳郃殺了陳恭併吞並了他的隊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通攻破郃軍,斬郃首以祭恭墓。
李通攻破陳郃部隊,斬殺了陳郃,將首級放在陳恭墓前祭奠。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又生禽黃巾大帥吳霸而降其屬。
李通又生擒黃巾軍的統率吳霸並降服了他的部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遭歲大飢,通傾家振施,與士分糟糠,皆爭為用,由是盜賊不敢犯。
適逢那一年發生大饑荒,李通傾盡家財賑濟百姓,和儒士平分糟糠,大家都爭著為他所用,因此賊寇不敢前來侵擾。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建安初,通舉眾詣太祖於許。
建安初年,李通帶領部眾到許昌歸順太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