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植醉不能受命,於是悔而罷之。 | 但曹植大醉,不能接受任命,太祖就後悔了,打消了委派的念頭。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文帝即王位,誅丁儀、丁廙並其男口。 | 文帝繼位為魏王后,誅殺了丁儀、丁廙以及家中的男丁。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植與諸侯並就國。 | 曹植和諸侯們一同前往封地。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黃初二年,監國謁者灌均希指,奏 植醉酒悖慢,劫脅使者 。 | 黃初二年,監國謁者灌均迎合曹丕的想法,上奏說 曹植喝醉了酒,狂悖傲慢,挾持威脅使者 。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有司請治罪,帝以太后故,貶爵安鄉侯。 | 有關部門請求治曹植的罪,文帝因為太后的原因,將曹植的爵位貶為安鄉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其年改封鄄城侯。 | 在那一年,又改封為鄄城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三年,立為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戶。 | 黃初三年,立曹植為鄄城王,食邑二千五百戶。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四年,徙封雍丘王。 | 黃初四年,曹植被轉封為雍丘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其年,朝京都。 | 同年,曹植到京城朝拜。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上疏曰: | 上疏說: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臣自抱釁歸藩,刻肌刻骨,追思罪戾,晝分而食,夜分而寢。 | 臣自從因罪返回封地,痛心疾首,反省自己的罪過,每天到中午才吃飯,半夜才就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誠以天罔不可重離,聖恩難可再恃。 | 實在是因為天意不能擔當帝王,君王的聖恩不能再倚仗。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竊感相鼠之篇,無禮遄死之義,形影相弔,五情愧赧。 | 我私下有感於《詩經》中的《相鼠》篇,因為自己的無禮而想迅速死去,形單影隻,五臟都懷著羞愧。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以罪棄生,則違古賢 夕改 之勸,忍活苟全,則犯詩人 胡顏 之譏。 | 但如果因為罪行而死去,就違背了古代聖賢 迅速改過 的勸誡,如果強忍著苟且偷生,又違犯了《詩經》中 極度羞愧 的譏諷。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伏惟陛下德象天地,恩隆父母,施暢春風,澤如時雨。 | 我恭敬地想到陛下的德行堪比天地,恩德比父母盛大,施惠恩典讓人如沐春風,也像及時的雨露。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是以不別荊棘者,慶雲之惠也;七子均養者,尸鳩之仁也;舍罪責功者,明君之舉也;矜愚愛能者,慈父之恩也:是以愚臣徘徊於恩澤而不能自棄者也。 | 所以不躲避困難,是君主的恩惠;所有的人都能恩養,是您對臣民的恩惠;不責罰罪行而賞賜功勞,是聖明君主的行為;憐憫愚人愛惜人才,是慈父的恩德;所以我在您的恩惠中徘徊而不能死去。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前奉詔書,臣等絕朝,心離志絕,自分黃耇無復執珪之望。 | 之前奉您的詔書,臣等離開朝廷,斷絕心願志向,一直到年老都不再有在朝為官的願望。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不圖聖詔猥垂齒召,至止之日,馳心輦轂。 | 不期盼君王的詔書的再次徵召,一直去世為止,都不再記掛京都。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僻處西館,未奉闕廷,踴躍之懷,瞻望反仄。 | 居住在偏僻的宅邸中,沒有能侍奉朝廷,心中踴躍的情感,一直動盪不安。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謹拜表獻詩二篇,其辭曰: 於穆顯考,時惟武皇,受命於天,寧濟四方。 | 請允許我上表獻上兩篇詩,言辭為: 對於尊敬的先父,在當時是武皇,順應天命,安定天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朱旗所拂,九土披攘,玄化滂流,荒服來王。 | 戰旗所到的地方,天下都表示臣服,聖明的教化廣佈天下,邊遠地區的部落也前來臣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超商越周,與唐比蹤。 | 功績超過商朝周朝,能和唐堯比肩。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篤生我皇,奕世載聰,武則肅烈,文則時雍,受禪炎漢,臨君萬邦。 | 我皇自出生就得天獨厚,時代累積智慧,軍事上剛烈肅穆,文德上能治理天下,接受漢朝的禪位,登上皇位君臨天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萬邦既化,率由舊則;廣命懿親,以藩王國。 | 天下百姓受到教化,大多都沿用原來的制度;廣泛任命近親,以護衛國家。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帝曰爾侯,君茲青土,奄有海濱,方周於魯,車服有輝,旗章有敘,濟濟雋乂,我弼我輔。 | 帝稱為爾侯,分封到東邊國土,覆蓋到海邊地區,圍繞魯地,車輿禮服熠熠生輝,旗幟有敘,賢才眾多,努力輔佐。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伊予小子,恃寵驕盈,舉掛時網,動亂國經。 | 也有一些人,倚仗恩寵驕橫霸道,毀壞法令,擾亂國家綱紀。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作藩作屏,先軌是墮,傲我皇使,犯我朝儀。 | 做為國家屏障,先王的法度被丟棄,面對朝廷的使者傲慢無禮,牴觸我朝禮節。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國有典刑,我削我絀,將寘於理,元兇是率。 | 國家有明確的律法,將這些人按照情理貶黜,尤其是為首作亂的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明明天子,時篤同類,不忍我刑,暴之朝肆,違彼執憲,哀予小子。 | 明察的天子,對同類人明察忠實,不忍心加諸刑罰,讓他的錯誤暴露在朝廷和天下中,就違背法令,哀嘆這些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改封兗邑,於河之濱,股肱弗置,有君無臣,荒淫之闕,誰弼予身? | 就將他改封到袞邑,在黃河邊上,不安排重要大臣,只有主君沒有臣下,那在荒淫的生活中,誰能輔佐自己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煢煢僕伕,於彼冀方,嗟予小子,乃罹斯殃。 | 獨自一個人,在中原地區,而這樣的人,就遭遇這樣的災殃。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赫赫天子,恩不遺物,冠我玄冕,要我朱紱。 | 顯赫的天子,施恩不會遺漏什麼,給我加以冠冕,任命我為官。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朱紱光大,使我榮華,剖符授玉,王爵是加。 | 官職顯揚,使我享受榮名富貴,分開符節授予我玉佩,再加上王爵封號。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仰齒金璽,俯執聖策,皇恩過隆,祗承怵惕。 | 對上能觸碰到金璽,往下能手持陛下詔書,皇恩浩蕩,讓我心中不安。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諮我小子,頑兇是嬰,逝慚陵墓,存愧闕廷。 | 我這樣的人,愚陋不靈,就算去世了,在陵墓中也對朝廷懷有愧疚。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匪敢傲德,實恩是恃,威靈改加,足以沒齒。 | 不敢傲慢驕矜,倚仗這樣的恩德,足以終身回報。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昊天罔極,性命不圖,常懼顛沛,抱罪黃壚。 | 蒼天沒有窮盡,性命不能謀劃,只是經常擔心顛沛流離,最後揹負罪過到黃泉之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願蒙矢石,建旗東嶽,庶立豪氂,微功自贖。 | 希望能走上戰場,在東嶽豎立戰旗,建立微小的功勞,用以自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危軀授命,知足免戾,甘赴江、湘,奮戈吳、越。 | 以弱小的身軀接受任命,甘願奔赴長江、湘江之間,在吳越之地奮力作戰。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天啟其衷,得會京畿,遲奉聖顏,如渴如飢。 | 上天得知我的忠心,最後得以在京師會面,想要侍奉聖上的想法非常迫切。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心之雲慕,愴矣其悲,天高聽卑,皇肯照微! 又曰: 肅承明詔,應會皇都,星陳夙駕,秣馬脂車。 | 心中所期望的,實在是很悲傷啊,天帝雖高高在上,卻能聽到下面人世間的言語,希望陛下也能瞭解微小的心願! 又說: 我收到聖明的詔書,要我到京城去,我就日夜準備,餵飽馬﹐給車軸塗好油脂。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命彼掌徒,肅我徵旅,朝發鸞臺,夕宿蘭渚。 | 又命令那些掌管徒役的人,肅清道路上的麻煩,早上從宮殿出發,晚上在美好的地方住宿。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芒芒原隰,祁祁士女,經彼公田,樂我稷黍。 | 原野茫茫,仕女嫻靜,經過公田,為莊稼長勢而開心。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爰有樛木,重陰匪息;雖有餱糧,飢不遑食。 | 於是有樛木,生長在陰暗的地方;雖然有乾糧,但不足以抵擋飢餓。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望城不過,面邑匪遊,僕伕警策,平路是由。 | 望著遠處的城邑,但沒有經過,面對著縣邑,沒有遊覽,駕車的人告誡說,平坦的路是經過這裡。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玄駟藹藹,揚鑣氵剽沫;流風翼衡,輕雲承蓋。 | 馬匹們努力前行,揚起馬蹄奔走;微風經過,流雲覆蓋在頭頂。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涉澗之濱,緣山之隈,遵彼河滸,黃阪是階。西濟關谷,或降或升;騑驂倦路,再寢再興。 | 跋涉過澗水邊遠,順著山腳行走,沿著河岸,將高坡當做臺階;往西渡過關隘峽谷,有升有降;馬匹對趕路很疲倦,只好一再休息又出發。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將朝聖皇,匪敢晏寧;弭節長騖,指日遄征。 | 即將要朝見聖主,不敢閒適安然地前往;駕車向遠方疾馳,迎著太陽趕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前驅舉燧,後乘抗旌;輪不輟運,鸞無廢聲。 | 前面的人舉著火把,後面的人舉著旌旗;車輪沒有停止運轉,車上的響鈴沒有停止響動。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爰暨帝室,稅此西墉;嘉詔未賜,朝覲莫從。 | 這樣一直到皇城中,暫住在西邊的館舍中;但沒有的詔書還沒到來,想要朝見,也沒有可以跟隨的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仰瞻城閾,俯惟闕廷;長懷永慕,憂心如酲。 | 仰望著宮殿,心中想著朝廷;懷著永遠的仰慕,心中憂慮就像長醉不醒一樣。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帝嘉其辭義,優詔答勉之。 | 文帝讚賞他的文辭,頒發嘉獎的詔書回覆並勉勵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六年,帝東征,還過雍丘,幸植宮,增戶五百。 | 黃初六年,文帝東征,返回的時候經過雍丘,親臨曹植的官署,給他增加食邑五百戶。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太和元年,徙封浚儀。 | 太和元年,將曹植轉封到浚儀。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二年,復還雍丘。 | 太和二年,曹植又回到雍丘。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植常自憤怨,抱利器而無所施,上疏求自試曰: | 曹植經常自己憤怒抱怨,認為自己擁有才華卻沒有辦法施展,就上疏希望能舉薦自己,說: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臣聞士之生世,入則事父,出則事君;事父尚於榮親,事君貴於興國。 | 我聽說士人存在於世間,在家要侍奉父親,在外要侍奉君主;侍奉父親就推崇使家族榮耀,侍奉君主貴在能使國家興盛。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故慈父不能愛無益之子,仁君不能畜無用之臣。 | 所以慈愛的父親不能愛護沒有益處的兒子,仁德的君主不能培育沒有用處的臣子。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夫論德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量能而受爵者,畢命之臣也。 | 能依據品德授予官職的,是成功的君主;考量才能而接受爵位的,是能完成使命的臣子。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故君無虛授,臣無虛受;虛授謂之謬舉,虛受謂之尸祿,詩之 素餐 所由作也。 | 所以君王沒有隨意授官的,臣子也不會隨意接受任命;隨意授予官職就叫做謬舉,任意接受任命叫做尸祿。《詩經》中 素餐 的話就是由此而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昔二虢不辭兩國之任,其德厚也;旦、奭不讓燕、魯之封,其功大也。 | 過去虢仲、虢叔不推辭兩國的任命,因為他們品德貴重;周公旦、召公、奭沒有推辭燕、魯之地的封賞,是因為它們有很大的功績。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今臣蒙國重恩,三世於今矣。 | 現在臣蒙受國家厚恩,到現在已經三代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正值陛下昇平之際,沐浴聖澤,潛潤德教,可謂厚幸矣。 | 現在正是陛下政治太平的時候,我沐浴聖主的恩德,慢慢被聖德教化潤澤,可以說是很幸運的。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而竊位東藩,爵在上列,身被輕暖,口厭百味,目極華靡,耳倦絲竹者,爵重祿厚之所致也。 | 而我現在在東面的封地,爵位屬於上等,身上披著輕暖的衣服,口中被各種美味滿足,眼中看到的都是華麗奢靡的東西,耳中聽倦了絲竹管絃的聲音,這些都是爵位高貴俸祿厚重所導致的。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退念古之授爵祿者,有異於此,皆以功勤濟國,輔主惠民。 | 轉而想到古時候授予爵位的做法,都和這樣的情況不同,都是因為立了功勞,勤勉於國家政事,輔佐君主,惠及百姓。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今臣無德可述,無功可紀,若此終年無益國朝,將掛風人 彼其 之譏。 | 現在臣沒有德行可以稱述,沒有功勞可以記錄,如果長年對國家朝廷沒有幫助,那就要應了詩人 彼其之子 的譏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是以上慚玄冕,俯愧朱紱。 | 所以對上對冠冕有所羞愧,對下也對官服心懷愧疚。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方今天下一統,九州晏如,而顧西有違命之蜀,東有不臣之吳,使邊境未得脫甲,謀士未得高枕者,誠欲混同宇內以致太和也。 | 現在天下統一,國家安定,只是西面還有違背天命的蜀國,東面有不願意臣服的吳國,使得邊境的將士還不能脫下鎧甲,謀士還不能高枕無憂,是因為他們想要統一國家以達到太平的局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故啟滅有扈而夏功昭,成克商、奄而周德著。 | 所以啟消滅了有扈氏而彰顯夏朝的功績;周成王攻克了商朝、奄國而使得周朝的德行顯著。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今陛下以聖明統世,將欲卒文、武之功,繼成、康之隆,簡賢授能,以方叔、召虎之臣鎮御四境,為國爪牙者,可謂當矣。 | 現在陛下以聖明的德行治理國家,將要完成像文王、武王那樣的功績,延續成王、康王的興盛,選拔賢才任命能人,用方叔、召虎那樣的臣子鎮守四方,作為國家的利器,可以說是根恰當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然而高鳥未掛於輕繳,淵魚未縣於鉤餌者,恐釣射之術或未盡也。 | 但高飛的鳥還沒有被掛在箭繩上,深水中的魚還沒有被掛在鉤餌上,這恐怕是垂釣或射獵的技藝還不足夠。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昔耿弇不俟光武,亟擊張步,言不以賊遺於君父。 | 過去耿弇沒有等待漢光武帝到來,就率兵攻打張步,說不把賊人留給君父。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故車右伏劍於鳴轂,雍門刎首於齊境,若此二士,豈惡生而尚死哉? | 所以車右因為左邊車輪發出聲響而拔劍自刎,雍門因為越軍進攻而在齊國境內自殺,像這兩位士人,難道是厭惡活著而崇尚死亡嗎?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誠忿其慢主而陵君也。 | 實在是對那些輕慢、侮辱君主的行為感到憤懣啊。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夫君之寵臣,欲以除患興利;臣之事君,必以殺身靖亂,以功報主也。 | 君王寵信臣下,是想要讓他們消除禍患興辦有利的事;臣下侍奉君主,一定要獻出生命平定戰亂,以功勞回報君主。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昔賈誼弱冠,求試屬國,請系單于之頸而制其命;終軍以妙年使越,欲得長纓纓其王,羈致北闕。 | 過去賈誼二十歲的時候,請求到屬國去治理,希望能捆住單于的脖頸以控制他的性命;終軍在十八歲的時候出使越國,想要用長纓牽著南越王來朝拜漢帝。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此二臣,豈好為誇主而耀世哉? | 這兩位臣子,怎麼會是想要宣揚功績而在世人面前炫耀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志或鬱結,欲逞其才力,輸能於明君也。 | 只是有時候志向鬱結,想要施展自己的才能,奉獻給聖明的君主。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昔漢武為霍去病治第,辭曰: 匈奴未滅,臣無以家為! | 過去漢武帝為霍去病修建宅邸,霍去病推辭說: 匈奴還沒有消滅,臣沒有安家的地方!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夫憂國忘家,捐軀濟難,忠臣之志也。 | 憂慮國家忘記自己家庭,奉獻生命拯救國難,是忠臣的志向。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寢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二方未克為念。 | 現在臣居住在外地,不是待遇不優厚,但卻不能安睡,食不知味,是因為吳國、蜀國還沒有攻克的啊。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伏見先武皇帝武臣宿將,年耆即世者有聞矣。 | 看到先武皇帝的武臣舊將,聽說有些已經年老去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雖賢不乏世,宿將舊卒,猶習戰陳,竊不自量,志在效命,庶立毛髮之功,以報所受之恩。 | 雖然世上不缺少賢人,但從前的將士,依然對排兵佈陣和熟悉,臣私下不自量力,志向在於報效國家,或許能立下微小的功勞,以回報蒙受的恩德。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詔,效臣錐刀之用,使得西屬大將軍,當一校之隊,若東屬大司馬,統偏舟之任,必乘危蹈險,騁舟奮驪,突刃觸鋒,為士卒先。 | 如果陛下能破例下詔,讓臣奉獻出錐刀的用處,成為隸屬與西邊大將軍的一名士兵小校,如果是隸屬東面的大司馬,只擔任統率一隻小船的職位,也一定不畏艱險,乘船疾行,騎馬奔走,衝鋒陷陣,做為將士的先鋒。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雖未能禽權馘亮,庶將虜其雄率,殲其醜類,必效須臾之捷,以滅終身之愧,使名掛史筆,事列朝策。 | 即使沒有能擒獲孫權,割取諸葛亮的耳朵,也要能俘虜他們的將帥,殲滅敵軍,一定要用迅速的勝利來消除終身的羞愧,使得自己能名垂青史,事蹟被記錄在朝廷的策書中。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雖身分蜀境,首縣吳闕,猶生之年也。 | 即使在蜀國被殺,或者在吳國身首異處,也像得到了新生。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如微才弗試,沒世無聞,徒榮其軀而豐其體,生無益於事,死無損於數,虛荷上位而忝重祿,禽息鳥視,終於白首,此徒圈牢之養物,非臣之所志也。 | 如果微小的才能沒有得到試用,在默默無聞中死去,白白地榮耀自身,養肥身體,或者對國家之事沒有什麼用處,死後也對自然規律沒有什麼改變,白白佔據高位且享受豐厚的俸祿,每天像鳥獸一般的覓食,只享受爵祿卻沒有貢獻,這樣一直到老去,這只不過是被圈養的動物,不是臣的志向。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流聞東軍失備,師徒小衄,輟食棄餐,奮袂攘衽,撫劍東顧,而心已馳於吳會矣。 | 有流言傳說東征的部隊缺少防備,軍隊有了小的損傷,將士們廢寢忘食,摩拳擦掌,抓著劍往東望,而心已經奔向吳會。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臣昔從先武皇帝南極赤岸,東臨滄海,西望玉門,北出玄塞,伏見所以行軍用兵之勢,可謂神妙矣。 | 臣過去跟隨先武皇帝往南一直到達赤岸,往東靠近滄海,往西望到玉門關,往北一直出到長城以外,看到他行軍用兵的計策,真可以說是神機妙算。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故兵者不可豫言,臨難而制變者也。 | 所以用兵之事不能事先預言,應該是面對緊急情況時隨機應變。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志欲自效於明時,立功於聖世。 | 我的志向是希望能在賢明的時代奉獻自己,在聖明的世道中建立功績。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每覽史籍,觀古忠臣義士,出一朝之命,以徇國家之難,身雖屠裂,而功銘著於鼎鍾,名稱垂於竹帛,未嘗不拊心而嘆息也。 | 每次閱讀史冊,看到古代忠臣義士,揹負朝廷使命,捨身於國家危難之中,即使身體被殺害,但功績被銘刻在鐘鼎上,名字被寫進史書中為人稱頌,沒有不撫著胸口感嘆的。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臣聞明主使臣,不廢有罪。 | 臣聽說聖明的君主任用臣下,不排斥有罪之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故奔北敗軍之將用,秦、魯以成其功;絕纓盜馬之臣赦,楚、趙以濟其難。 | 所以任用戰敗潰逃的將軍孟明視、曹沫,秦國、魯國最後能成就功業;赦免調戲美人、偷竊馬匹的人,楚國、趙國才能度過危難。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臣竊感先帝早崩,威王棄世,臣獨何人,以堪長久! | 臣私下感慨先帝英年早逝,任城威王去世,臣是什麼樣的人,能活得長久!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常恐先朝露,填溝壑,墳土未乾,而身名並滅。 | 經常擔心自己早年去世,填埋在溝壑之中,墳墓的土還沒有幹,而自己的身和名聲都消失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臣聞騏驥長鳴,則伯樂照其能;盧狗悲號,則韓國知其才。 | 臣聽說良馬長鳴,那伯樂就能分辨他的才能;良狗哀鳴,韓國就知道它的奇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是以效之齊、楚之路,以逞千里之任;試之狡兔之捷,以驗搏噬之用。 | 所以讓良馬在齊、楚之間的道路上效力,以展示它行走千里的力量;用敏捷的兔子來試驗良狗搏鬥撕咬的能力。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今臣志狗馬之微功,竊自惟度,終無伯樂、韓國之舉,是以於邑而竊自痛者也。 | 現在臣希望能建立良馬良狗那樣微小的功勞,但暗中自我衡量,一直沒有像伯樂、韓國那樣的人舉薦,所以自己在封地暗自痛惜。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夫臨搏而企竦,聞樂而竊抃者,或有賞音而識道也。 | 那些看著搏戲而踮起腳跟,聽到音樂就暗中拍手的人,也許是能賞識音樂或者瞭解搏戲之道的。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