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昔毛遂,趙之陪隸,猶假錐囊之喻,以寤主立功,何況巍巍大魏多士之朝,而無慷慨死難之臣乎!
過去的毛遂,是趙國的陪隸,仍然藉著錐和囊的比喻,以使得主君醒悟而立下功勞,更何況泱泱大魏有很多人才,難道沒有慷慨赴死以救國難的人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夫自衒自媒者,士女之醜行也。
那些自我誇耀的,是成年人的醜惡行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干時求進者,道家之明忌也。
合於時世而求為官的,是道家很明確的忌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而臣敢陳聞於陛下者,誠與國分形同氣,憂患共之者也。
而臣之所以敢向陛下陳述所想,實在是因為和國家一體相連,患難與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冀以塵霧之微補益山海,熒燭末光增輝日月,是以敢冒其醜而獻其忠。
希望能用我像塵霧那樣微小的能力來增加山海之壯,以螢火蟲和蠟燭那樣微弱的光芒為日月增光,所以才敢冒著羞恥而展現自己的忠誠。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三年,徙封東阿。
太和三年,明帝將曹植轉封為東阿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五年,覆上疏求存問親戚,因致其意曰:
太和五年,曹植又上疏請求問候族中親人,趁機表達心意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聞天稱其高者,以無不覆;地稱其廣者,以無不載;日月稱其明者,以無不照;江海稱其大者,以無不容。
臣聽說天被稱為很高,是因為它沒有什麼不囊括;地被稱為很廣闊,是因為它沒有什麼不承載;日月被稱為很明亮,是因為它們沒有什麼不照耀;江海被稱為博大,是因為它們沒有什麼不包容。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故孔子曰: 大哉堯之為君!
所以孔子說: 堯作為君主很偉大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惟天為大,惟堯則之。
只有天偉大崇高,只有堯能夠把天作為準則學習。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夫天德之於萬物,可謂弘廣矣。
天的恩德對於萬物來說,可以說是很宏大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蓋堯之為教,先親後疏,自近及遠。
大概堯帝推行教化,是先親後疏,由近及遠。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傳曰: 克明峻德,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他的《帝典》說: 發揚才智美德,使家族親密和睦。家族和睦以後,又辨明百官的善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周之文王亦崇厥化,其詩曰: 刑于寡妻,至於兄弟,以御於家邦。
等到周文王也推行這樣的教化,《詩經》中說: 先給妻子做榜樣,再給兄弟好影響,憑這治家和安邦。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以雍雍穆穆。
所以國家和諧融洽,《詩經》的作者也稱讚他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風人詠之。昔周公吊管、蔡之不鹹,廣封懿親以藩屏王室,傳曰: 周之宗盟,異姓為後。
過去周公憐憫管叔、蔡叔之間關係不和,就分封很多近親為親王以護衛王室,史傳中說: 周的宗盟,除了同姓外還有異姓,異姓列在同姓之後。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誠骨肉之恩爽而不離,親親之義實在敦固,未有義而後其君,仁而遺其親者也。
實在是因為骨肉親情不可分割,親人之間的恩義非常穩固,沒有追求道義卻將君主放在後面,講求仁愛而遺棄自己的親人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不敢過望交氣類,脩人事,敘人倫。近且婚媾不通,兄弟乖絕,吉凶之問塞,慶弔之禮廢,恩紀之違,甚於路人,隔閡之異,殊於胡越。
陛下繼承唐堯敬肅的德行,體察周文王恭謹的仁愛,和諧後宮妃嬪,恩德惠及宗族,公卿百官們,可以輪流休息。處理政事,在朝堂山商議,下層的建議可以呈上到內廷中,親屬鄰里的聯繫通暢,慶賀慰問的感情能夠抒發,實在能稱得上是用寬容自己的心去治理別人,推廣恩惠了。至於臣,已經斷絕後代的聯繫,被禁錮在這清明的時代,兄弟之間背離,好壞的消息隔絕,慶祝慰問的禮儀廢弛,兄弟恩情的背離,比普通路人還有嚴重,隔閡的程度,超出了胡人、越人之間。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臣以一切之制,永無朝覲之望,至於注心皇極,結情紫闥,神明知之矣。
現在臣因為這些制度,永遠沒有了朝見的希望,以至於專注等待陛下詔書,將熱情都凝聚在宮廷中,神明都能感知。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然天實為之,謂之何哉!
但天意如此,還能說什麼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退唯諸王常有慼慼具爾之心,願陛下沛然垂詔,使諸國慶問,四節得展,以敘骨肉之歡恩。全怡怡之篤義。
退一步想,眾位王侯應該常常有這樣的心意,希望陛下迅速辦法詔令,讓諸侯國間慶祝慰問,四時的禮節都能彰顯,以敘述骨肉之間的歡樂恩情,成全兄弟間順從堅固的情誼。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妃妾之家,膏沐之遺,歲得再通,齊義於貴宗,等惠於百司,如此,則古人之所嘆,風雅之所詠,復存於聖世矣。
后妃妾室的家中互相贈送脂膏等,每年聯絡兩次,對貴族宗親採用同等道義,對文武百官施以同等恩惠,這樣,古人所讚歎的,《詩經》風雅中所歌詠的狀況,會再次出現在現在聖明的時代中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伏自惟省,無錐刀之用。
臣自我反省,發現自己連錐刀那樣的用處都沒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觀陛下之所拔授,若以臣為異姓,竊自料度,不後於朝士矣。
等到看到陛下所提拔任命的官員,好像將臣當做異姓,自己暗中估計,臣沒有落後於朝中官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若得辭遠遊,戴武弁,解朱組,佩青紱,駙馬、奉車,趣得一號,安宅京室,執鞭珥筆,出從華蓋,入侍輦轂,承答聖問,拾遺左右,乃臣丹誠之至願,不離於夢想者也。
如果可以停止遠遊,戴上武官帽,脫下華麗的服飾,佩上青絲帶,駙馬都尉或者奉車都尉,快速得到一個封號,安居王室,手執馬鞭,在帽冠旁插上毛筆,出行時就跟隨陛下車駕,回來就在陛下身邊侍奉,回答陛下的問題,在旁邊拾遺補闕,這是我誠摯的願望,一直沒有消失的夢想。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遠慕鹿鳴君臣之宴,中詠常棣匪他之誡,下思伐木友生之義,終懷蓼莪罔極之哀;每四節之會,塊然獨處,左右惟僕隸,所對惟妻子,高談無所與陳,發義無所與展,未嘗不聞樂而拊心,臨觴而嘆息也。
我遠遠地追慕《鹿鳴》中描述的君臣的宴會;中間詠歎《常棣》詩中對於兄弟不是外人的高潔;往下思考《伐木》詩中 朋友 的涵義,最後有感於《蓼莪》詩中對於父母去世的哀痛。每到四時的集會,我都孑然一身,身邊只有僕從,所面對的只有妻子孩子,想要高談闊論但沒有談論對象,想要發表意見但沒有人可以延續,每次聽到音樂都撫著心口,面對著酒杯長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伏以為犬馬之誠不能動人,譬人之誠不能動天。
臣認為犬馬的誠心不能打動人,就好像人的誠心不能撼動天。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崩城、隕霜,臣初信之,以臣心況,徒虛語耳。
杞梁妻哭倒長城、鄒衍使夏天降霜的故事,臣剛開始時很相信,但用我的心來比較,這些事也只是虛妄之言罷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若葵藿之傾葉,太陽雖不為之回光,然向之者誠也。
就像向日葵轉動自己的枝葉,太陽雖然沒有為它們迴轉光線,但他們朝向太陽的心是很真誠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竊自比於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實在陛下。
我私下將自己比作向日葵,但像天地一樣降下恩澤,像日、月、星辰那樣普照光明的,實際上在於陛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聞文子曰: 不為福始,不為禍先。
臣聽說文子說: 不做造福的先驅者,也不做製造禍患的第一個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之否隔,友于同憂,而臣獨倡言者,竊不願於聖世使有不蒙施之物。有不蒙施之物,必有慘毒之懷,故柏舟有 天只 之怨,穀風有 棄予 之嘆。
現在道路閉塞不通,兄弟們都同樣憂慮,但只有我公開說出來,是因為我私心不願意在這樣聖明的時代卻還有沒有受到恩惠的東西。如果有這樣的東西,一定會有人心懷怨恨,所以《柏舟》詩中有 天啊 的怨言,《穀風》中有 拋棄了我 的悲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故伊尹恥其君不為堯舜,孟子曰: 不以舜之所以事堯事其君者,不敬其君者也。
所以伊尹對於他的主君不效法堯舜而感到羞恥。孟子說: 不按照舜侍奉堯的態度和方法來侍奉君主,便是對君主的不敬。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之愚蔽,固非虞、伊,至於欲使陛下崇光被時雍之美,宣緝熙章明之德者,是臣慺慺之誠,竊所獨守,實懷鶴立企佇之心。
臣是愚陋矇昧的,本來就不是虞舜、伊尹這樣的人,但至於想要讓陛下推崇普遍和煦的美德,宣揚積累光明的品德,這是臣恭謹的誠意,自己所堅守的,實在是懷著急切盼望等待的想法。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敢復陳聞者,冀陛下儻發天聰而垂神聽也。
之所以敢再次陳述這些話讓您知道,是希望陛下能發揚天生的智慧而用英明的聽察力瞭解這些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詔報曰: 蓋教化所由,各有隆弊,非皆善始而惡終也,事使之然。
明帝下詔回覆說: 大概教化所推崇的方式,各自有興衰的過程,不是都有好的開始但有壞的結果,是時勢導致這樣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故夫忠厚仁極草木,則行葦之詩作;恩澤衰薄,不親九族,則角弓之章刺。
所以之心惠及草木,就有人寫出《行葦》的詩作;恩惠衰微薄弱,不親近自己的族人,就會有《角弓》這樣的諷刺篇章。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令諸國兄弟,情理簡怠,妃妾之家,膏沐疏略,朕縱不能敦而睦之,王援古喻義備悉矣,何言精誠不足以感通哉?
現在讓各封國的兄弟間的情誼淡薄,后妃的家庭忽略脂膏等物品的贈送,朕即使不能和他們親近和睦,但你引用舊事要表達的道理也明確了,怎麼還說真心誠意不能被感知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夫明貴賤,崇親親,禮賢良,順少長,國之綱紀,本無禁固諸國通問之詔也,矯枉過正,下吏懼譴,以至於此耳。
明辨貴賤次序,崇尚親人間的和睦,禮待賢能人士,順應長幼次序,是國家的綱紀,本來沒有禁止各諸侯國之間互相連通的詔書,糾正過度了,下層官吏擔心被處罰,才到了現在的地步。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已敕有司,如王所訴。
已經下令有關部門,像你所陳述的那樣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植覆上疏陳審舉之義,曰:
曹植再次尚書陳述審察舉薦的要義,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聞天地協氣而萬物生,君臣合德而庶政成;五帝之世非皆智,三季之末非皆愚,用與不用,知與不知也。
臣聽說天地之間氣息相融就能使萬物生長,君臣志同道合才能使政務平順;五帝的時代不是都是智者,夏商周三代末世時不是都是愚人,只是任不任用,瞭解不瞭解的區別。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既時有舉賢之名,而無得賢之實,必各援其類而進矣。諺曰: 相門有相,將門有將。
當時已經有了推舉賢才的名聲,但沒有任用賢才的事實。諺語說: 宰相門中出宰相,將軍門中出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夫相者,文德昭者也;將者,武功烈者也。
宰相,是文才品德都顯著的人;將軍,是功績卓著的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文德昭,則可以匡國朝,致雍熙,稷、契、夔、龍是也;武功烈,則所以徵不庭,威四夷,南仲、方叔是矣。
文才品德顯著,才能匡扶社稷,使國家達到太平融洽,就像稷、契、夔、龍這樣的人;功績顯赫,才能征討不服從的反賊,威震四海,就像南仲、方叔這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昔伊尹之為媵臣,至賤也,呂尚之處屠釣,至陋也,及其見舉於湯武、周文,誠道合志同,玄謨神通,豈復假近習之薦,因左右之介哉。
過去伊尹是陪嫁的努力,是最低賤的,姜子牙處在屠夫漁民之中,是最卑陋的,等到他們被舉薦給湯武、文王,實在是君臣志同道合,神機妙算,那裡還需要親近之人的舉薦,依靠身邊侍從的介紹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書曰: 有不世之君,必能用不世之臣;用不世之臣,必能立不世之功。
《尚書》中說: 有非凡的君主,一定能任用非凡的臣子;任用非凡的臣子,一定能建立非凡的功勳。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殷週二王是矣。
殷周的兩位君王就是這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若夫齷齪近步,遵常守故,安足為陛下言哉?
像那些品行卑劣,止步不前,因循守舊的事情,怎麼值得向陛下言說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故陰陽不和,三光不暢,官曠無人,庶政不整者,三司之責也。
所以陰陽沒有調和,日、月、星辰的光輝不能普照,官位缺少人才,政務不能政治,都是三司的責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疆埸騷動,方隅內侵,沒軍喪眾,干戈不息者,邊將之憂也。
邊疆騷亂,國土遭受侵擾,軍隊戰敗損失將士,戰爭不能停息的狀況,是邊疆將士的憂慮。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豈可虛荷國寵而不稱其任哉?
怎麼能白白蒙受國家恩寵卻不能恪盡職守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故任益隆者負益重,位益高者責益深,書稱 無曠庶官 ,詩有 職思其憂 ,此其義也。
所以職位越高揹負的責任就越重,權位越高的人承擔的職責就越深,《尚書》中說 不要讓官位有空缺 ,《詩經》中說 在官位上考慮職分內的事情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陛下體天真之淑聖,登神機以繼統,冀聞康哉之歌,偃武行文之美。
陛下懷著天生的聖明賢達,登上皇位繼承大統,希望聽到《康哉》那樣的太平歌曲,看到偃武推行文治教化的美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而數年以來,水旱不時,民困衣食,師徒之發,歲歲增調,加東有覆敗之軍,西有殪沒之將,至使蚌蛤浮翔於淮、泗,鼲鼬讙譁於林木。
但幾年以來,不時發生水旱災害,百姓對服飾食品都很缺乏,軍隊的徵發年年增多,加上東面有覆滅的部隊,西面有中箭身亡的將領,甚至有蚌蛤在淮河、泗水一帶浮動,黃鼠鼬獸在樹枝上喧譁。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每念之,未嘗不輟食而揮餐,臨觴而搤腕矣。
臣每次想到這些情況,沒有不食不知味,面對酒杯憤恨不已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昔漢文發代,疑朝有變,宋昌曰: 內有朱虛、東牟之親,外有齊、楚、淮南、琅邪,此則磐石之宗,願王勿疑。
過去漢文帝從代郡興盛,擔心朝廷會有變故,宋昌說: 朝中有朱虛侯劉章、東牟侯那樣的親人,外面有齊、楚、淮南、琅邪四個封王,這些都是像磐石一樣堅固的宗親,希望您不要再擔憂。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伏惟陛下遠覽姬文二虢之援,中慮周成召、畢之輔,下存宋昌磐石之固。
臣誠摯地希望陛下能遠看虢仲、虢叔對周文王的援助,中間考慮召公、畢公對周成王的輔佐,往下留存像宋昌所說的磐石一樣堅固的情誼。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昔騏驥之於吳阪,可謂困矣,及其伯樂相之,孫郵御之,形體不勞而坐取千里。
過去良馬在吳阪之間,可以稱得上是被困住了,等到伯樂發現了它,孫郵駕馭著它,身體沒有感到勞累就到了千里之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蓋伯樂善御馬,明君善御臣;伯樂馳千里,明君致太平;誠任賢使能之明效也。
大概伯樂擅長駕馭良馬,英明的君主善於管理群臣;伯樂能騎馬到達千里之外,英明的君主也能依靠大臣治理太平盛世;實在是任用賢才所達到的顯著效果。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若朝司惟良,萬機內理,武將行師,方難克弭。
如果朝中官員都是良臣,使朝中所有政務都得到處理,武將率軍出征,面對危難都能平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陛下可得雍容都城,何事勞動鑾駕,暴露於邊境哉?
陛下就能在京城中從容不迫,有什麼事需要勞動陛下親自到邊境地區去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聞羊質虎皮,見草則悅,見豺則戰,忘其皮之虎也。
臣聽說披著虎皮的羊,看見草就高興,看到豺狼就會顫抖,是因為忘了它披著虎皮。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置將不良,有似於此。
現在安排的將領不合適,就像這件事一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故語曰: 患為之者不知,知之者不得為也。
所以俗語說: 擔心做事的人不瞭解,瞭解的人不能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昔樂毅奔趙,心不忘燕;廉頗在楚,思為趙將。
過去樂毅奔向趙國,心中沒有忘記燕國;廉頗身在楚國,還想著做趙國的將領。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生乎亂,長乎軍,又數承教於武皇帝,伏見行師用兵之要,不必取孫、吳而闇與之合。
臣生在亂世中,在軍隊中成長,又多次受到武皇帝的教誨,瞭解行軍用兵的要旨,不需要孫子、吳起的兵書就能合乎他們的謀略。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竊揆之於心,常願得一奉朝覲,排金門,蹈玉陛,列有職之臣,賜須臾之問,使臣得一散所懷,攄舒蘊積,死不恨矣。
臣私下在心中忖度,經常希望能得到一次朝見的機會,排列在金馬門旁邊,腳踏著玉階,位列有職務的大臣中間,賜給我得以問候的權利,讓我能施展抱負,派遣心中積聚的情感,就算是死也沒有遺憾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被鴻臚所下發士息書,期會甚急。
臣看到鴻臚頒發的徵發士兵之子的告示,要求集合的時間很緊急。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又聞豹尾已建,戎軒騖駕,陛下將復勞玉躬,擾掛神思。
又得知戰旗已經豎立,兵車疾速行駛,陛下將要勞煩自己的貴體,憂勞傷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誠竦息,不遑寧處。
臣實在心中惶恐,沒有辦法安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願得策馬執鞭,首當塵露,撮風后之奇,接孫、吳之要,追慕卜商起予左右,效命先驅,畢命輪轂,雖無大益,冀有小補。
希望能騎馬揚鞭,首先冒著塵土露水,手持風后的奇經,拿著孫子、吳起的兵書要旨,追慕子夏啟發孔子的風範,在軍前效力,在戰車前完成使命,雖然沒有什麼大的用處,但希望能有小小的彌補。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然天高聽遠,情不上通,徒獨望青雲而拊心,仰高天而嘆息耳。
但天高距離遠,我的心意不能上達天聽,只能獨自仰望天空,撫著胸口嘆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屈平曰: 國有驥而不知乘,焉皇皇而更索!
屈平說: 國家有良馬不知道駕馭,為什麼又著急地尋求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昔管、蔡放誅,周、召作弼;叔魚陷刑,叔向匡國。
過去管叔、蔡叔被流放處死,周公、召公做為輔佐;叔魚陷入刑罰中,叔向卻匡扶社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三監之釁,臣自當之;二南之輔,求必不遠。
監視三地的爭端,臣自會承擔;《二南》詩中所寫的輔佐,要尋求的話一定不會很遠。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華宗貴族,藩王之中,必有應斯舉者。
宗親貴族、各地藩王之中,一定會有響應這個舉動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故傳曰: 無周公之親,不得行周公之事。
所以史傳中說: 不是周公的親人,不能做周公的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唯陛下少留意焉。
希望陛下稍稍留意這些。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近者漢氏廣建藩王,豐則連城數十,約則饗食祖祭而已,未若姬周之樹國,五等之品制之。
近代的漢朝廣泛地分封藩王,封地多的有幾十座城池的封邑,封地少的只能享用祭祀祖宗的供品,不像周朝分封諸侯國時建立的五等爵位制度。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若扶蘇之諫始皇,淳于越之難周青臣,可謂知時變矣。
像扶蘇勸諫秦始皇,淳于越責問周青臣,可以說是瞭解時事的變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夫能使天下傾耳注目者,當權者是矣,故謀能移主,威能懾下。
能讓天下百姓都認真聽,仔細看的,只有掌權的人,所以謀略能改變主君的想法,威勢能震懾屬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豪右執政,不在親戚;權之所在,雖疏必重,勢之所去,雖親必輕,蓋取齊者田族,非呂宗也。
豪門大族掌握政權,權力不在親人手中;權位在的地方,即使關係疏遠也要重用,局勢要求要貶黜的,即使是親人也要看輕。奪取齊國的是田氏,不是呂尚的宗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分晉者趙、魏,非姬姓也。
瓜分晉國的是趙國、魏國,不是姬氏族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唯陛下察之。
希望陛下明察這件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苟吉專其位,兇離其患者,異姓之臣也。
如果在太平的時候獨佔官職,動亂的時候遠離職守,就是外姓臣子。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欲國之安,祈家之貴,存共其榮,沒同其禍者,公族之臣也。
想要國家安定,祈禱家族富貴,活著共同享受榮名,死後共同承擔禍患的,是自家宗族的臣子。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反公族疏而異姓親,臣竊惑焉。
現在反而疏遠自家宗族的大臣而親近外姓官員,臣私下感到疑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聞孟子曰: 君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臣聽孟子說: 品德高尚的人窮困的時候會修養好自己,顯達的時候就幫助天下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臣與陛下踐冰履炭,登山浮澗,寒溫燥溼,高下共之,豈得離陛下哉?
現在臣和陛下踏在冰山,踩著火炭,登上山巔,渡過深水,冷暖燥溼,無論高低都在一起,怎麼能離開陛下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不勝憤懣,拜表陳情。
臣不能承受心中的憤懣,上表陳述心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若有不合,乞且藏之書府,不便滅棄,臣死之後,事或可思。
如果有不恰當的地方,請求暫時收在書府中,不要譭棄,臣去世之後,這些事或許值得思考。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若有豪釐少掛聖意者,乞出之朝堂,使夫博古之士,糾臣表之不合義者。
如果有絲毫觸犯到陛下的想法,請求在朝堂山表述,讓那些知識淵博的官員,指出臣這篇奏表中不合乎道義的地方。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如是,則臣願足矣。
如果能像這樣,那臣的心願就滿足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帝輒優文答報。
明帝就寫下褒獎的內容回覆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年冬,詔諸王朝六年正月。
這年冬天,明帝詔令各封王在太和六年正月朝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二月,以陳四縣封植為陳王,邑三千五百戶。
這年二月,將陳郡的四個縣分給曹植,封他為陳王,食邑三千五百戶。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植每欲求別見獨談,論及時政,幸冀試用,終不能得。
曹植經常想另外和明帝會面交談,談論時政,希望能有幸被試用,但一直都沒能做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既還,悵然絕望。
曹植返回封地後,悵然絕望。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法制,待藩國既自峻迫,寮屬皆賈豎下才,兵人給其殘老,大數不過二百人。
當時的法度,對待藩國是很嚴厲的,屬官都是商人或才能低劣的人,士兵也都是老弱殘兵,總數也不超過兩百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