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腰痛不可以轉搖,急引陰卵,刺八髎與痛上,八髎在腰尻分間。
腰痛而不可以轉側動搖,痛而筋脈攣急,下引睪丸,針刺八髎與疼痛的地方,八髎穴在腰椎骨與坐骨間的空隙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鼠瘻寒熱,還刺寒府,寒府在附膝外解營。
鼠瘻 一類的寒熱病,刺寒府穴,寒府穴在膝上外側骨與骨之間的孔穴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取膝上外者,使之拜;取足心者,使之跪。
凡取膝上外側的孔穴,使患者彎腰,成一種拜的體位;取足心湧泉穴時,使患者坐跪的體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任脈者,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
任脈起源於中極穴的下面,上行經過陰毛際再到腹部,再上行通過關元穴到咽喉,又上行至頤,循行於面部而入於目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衝脈者,起於氣街,並少陰之經,俠齊上行,至胷中而散。
衝脈起源於氣街穴,與足少陰經相併,俠其左右上行,到胸中而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
任脈發生病變,在男子,則 內結 、 七疝 之類疾病;在女子,則 帶下 、 瘕聚 之類疾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衝脈為病,逆氣裡急。
衝脈經發生病變,則氣逆上衝,腹中拘急疼痛。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督脈為病,脊強反折。
督脈發生病變,會引起脊柱強硬反折的症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
督脈起於小腹之下的橫骨中央。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
在女子,則入內繫於廷孔,廷孔就是尿道的外端,從這裡分出的絡脈,循著陰戶會合於陰部,再分繞於肛門的後面,再分別行繞臀部,到足少陰經與足太陽經中的絡脈,與足少陰經相結合上行尾骨端內後面,貫穿脊柱,連屬於腎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
與足太陽經共起於目內眥,上行至額部,交會於頭頂,內入於腦,復返出腦下行到頸項,循行於肩膊處,俠脊柱抵達腰中,入內循膂絡於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
其在男子,則循陰莖,下至會陰,與女子相同。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少腹直上者,貫齊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
其從小腹部直上的支脈,穿過臍中央,再上貫心臟,入於喉,上行到頤並環繞口唇,再上行繫於兩目中央之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此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衝疝。
督脈發生病變,症狀是氣從少腹上衝心而痛,大小便不通,稱為 衝疝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幹。
在女子,則不能懷孕,或為小便不利、痔疾、遺尿、咽喉乾燥等症。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督脈生病治督脈,治在骨上,甚者在齊下營。
總之,督脈生病治督脈,輕者治橫骨上,重者則治在臍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上氣有音者,治其喉中央,在缺盆中者。
病人氣逆上而呼吸有聲的,治療取其喉部中央,此穴在兩缺盆的中間。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病上衝喉者,治其漸,漸者,上俠頤也。
病人氣逆上充於咽喉的,治療取其漸,漸者在面部兩旁夾頤之處。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蹇膝伸不屈,治其楗。
膝關節能伸不能屈,治療取其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坐而膝痛,治其機。
坐下而膝痛,治療取其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立而暑解,治其骸關。
站立時膝關節熱痛,治療取其膝關節處經穴。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膝痛,痛及拇指,治其膕。
膝痛,疼痛牽引到足拇趾,治療取其膝後窩處。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坐而膝痛如物隱者,治其關。
坐下膝痛如有東西隱伏其中的,治療取其關。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內。
膝痛而不能屈伸活動,治療取其背部俞穴。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連胻若折,治陽明中俞髎,若別,治巨陽少陰榮。
如疼痛連及小腿像要折斷似的,治療取其陽明經中的俞髎;或者別取太陽經、少陰經的滎穴。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淫濼脛酸,不能久立,治少陽之維,在外上五寸。
溼漬水溼之邪日久而脛骨痠痛無力,不能久立,治取少陽經的別絡穴位,穴在外踝上五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輔骨上橫骨下為楗,俠髖為機,膝解為骸關,俠膝之骨為連骸,骸下為輔,輔上為膕,膕上為關,頭橫骨為枕。
輔骨之上,腰橫骨之下,叫 楗 。在髖骨兩側叫 機 。膝部的骨縫叫 骸關 。在膝部兩旁的高骨叫 連骸 。連骸下面叫 輔骨 。輔骨上面的膝彎叫 膕 。膕之上就是 骸關 。頭後項部的橫骨叫 枕骨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水俞五十七穴者,尻上五行,行五。伏菟上兩行,行五,左右各一行,行五。踝上各一行,行六穴。
治療水病的俞穴有五十七個:坐骨上有五行,每行各五穴;伏兔上方有兩行,每行各有五穴;其左右又各有一行,每行各五穴;足內踝上各一行,每行各六穴。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髓空,在腦後三分,在顱際銳骨之下;一在齗基下;一在項後中,復骨下;一在脊骨上空,在風府上。
髓穴,在腦後分為三處,都在顱骨邊際銳骨的下面,一處在齦基的下面,一處在項後正中的復骨下面,一處在脊椎骨上空,即風府穴的上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脊骨下空,在尻骨下空。
一處在脊椎骨下空,在坐骨下面的孔穴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數髓空,在面俠鼻,或骨空在口下,當兩肩。
又有幾處髓空,在面部俠鼻兩旁,或有骨空在口唇下方與兩肩相平的部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兩髆骨空,在髆中之陽。
兩肩骨空,在肩膊的外側。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臂骨空在臂陽,去踝四寸,兩骨空之間。
臂骨的骨空,在臂骨的外側,離開手腕四寸,在尺、橈兩骨的空隙之間。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股骨上空,在股陽,出上膝四寸。
股骨上面的骨空,在股骨外側,膝上四寸的地方。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胻骨空,在輔骨之上端。
小腿骨的骨空,在脛骨上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股際骨空,在毛中動下。
股際的骨空,在陰毛中的動脈下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尻骨空,在髀骨之後,相去四寸。
坐骨的骨空,在髀骨的後面距離四寸的地方。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扁骨有滲理湊,無髓孔,易髓無空。
扁骨,有血脈滲灌的紋理內外交流,沒有直通骨髓的孔穴,所以沒有骨空的穴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灸寒熱之法:先灸項大椎,以年為壯數;次灸橛骨,以年為壯數。
灸寒熱症的方法,先灸項後的大椎穴,根據病人年齡決定艾灸的壯數;其次灸尾骨,也是以年齡為艾灸的壯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視背俞陷者灸之,舉臂肩上陷者灸之,兩季脅之間灸之,外踝上絕骨之端灸之,足小指次指間灸之,腨下陷脈灸之,外踝後灸之。缺盆骨上切之堅痛如筋者灸之,膺中陷骨間灸之,掌束骨下灸之,齊下關元三寸灸之,毛際動脈灸之,膝下三寸分間灸之,足陽明跗上動脈灸之,巔上一灸之。
觀察背部有凹陷的地方用灸法,上舉手臂在肩上有凹陷的地方用灸法,兩側的季脅之間用灸法,足外踝正絕骨之端處用灸法,足小趾與次趾之間用灸法,腹部凹陷處的經脈用灸法,外踝後方用灸法,缺盆骨上方按壓堅硬如有筋並疼痛的地方用灸法,胸膺中的骨間凹陷處用灸法,手腕部的橫骨之下用灸法,臍下三寸的關元穴用灸法,陰毛邊緣的動脈跳處用灸法,膝下三寸的兩骨間用灸法,足陽明經所行足跗上的動脈處用灸法,頭巔頂上亦用灸法。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犬所囓之處灸之,三壯,即以犬傷病法灸之。
被犬咬傷的,先在被咬處灸三壯,再按常規的治犬傷病法灸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凡當灸二十九處。
以上針灸治療寒熱症的部位共二十九處。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傷食灸之不已者,必視其經之過於陽者,數刺其俞而藥之。
因傷食而引發寒熱症的採用灸法,灸後仍不能解除寒熱的症狀,必須仔細觀察各條陽經脈,找到有病的經脈改用針刺其腧穴的方法以瀉之,同時用藥物調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行非恆者,天禁之;爽事,地禁之;失令者,君禁之。
行事沒有一定的準則,為天道所禁止。違背農事徭役的規律,為地道所禁止。背離教令,則為君主所禁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三者既修,國家幾矣。地之禁,不墮高,不增下;毋服川,毋逆土;毋逆土功,毋壅民明。
上述關於行為的準則、農事與徭役的關係以及教令等等三方面的事情都做好了,國家也就差不多達到治理。關於地道的禁忌,那就是君主在修築宮室時不要夷平山陵、填充澤壑、堵塞河流、違逆地理。不要違反節令而濫興土木之功,也不要違背百姓既定的農事規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進不氐,立不讓,徑遂凌節,是謂大凶。
只知進而不知適可而止,立身行事兒不知謙卑遜讓,邪僻行事兒超越節度,這些都意味著大凶。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人道剛柔,剛不足以,柔不足恃。
人道的規律應是剛柔相濟,不能只採用剛,也不可只依賴柔。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剛強而虎質者丘,康沉而流湎者亡;憲古章物不實者死,專利及削浴以大居者虛。
剛硬強直而秉性威猛的必會困窘,沉湎逸樂淫酗於酒色的必然滅亡;只知效法古事而不合實際的是窮困不通的,侵人之利、奪人之財以擴大自己宅第的其宅第終成廢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天道壽壽,播於下土,施於九州。
天道是平正簡易的,它傳佈於大地,延及於九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故王公慎令,民知所由。
因此王公們應取法天道,慎重地制定施行其法令,使老百姓知道如何去行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天有恆日,民自則之。爽則損命,環自服之。
天有恆定的法則,人們自然去取法它,如果違背它就會損傷身命,自取敗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天之道也。
這便是所謂的天道。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黃帝問閹冉曰:吾欲佈施五正,焉止焉始?
黃帝問手下的大臣閹冉說:我想通過頒佈實施各種政令的方法來治理國家,請問應始於何處、終於何處?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對曰:始在於身,中有正度,後及外人。外內交接,乃正於事之所成。
閹冉回答說:應該始於完善自身,秉執中正公平的法度,然後以法度準量他人,外內交相融洽,就可終於事情的成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黃帝曰:吾既正既靜,吾國家愈不定。
黃帝又問:我自身端正而且寧靜寡慾不專行妄為,而我的國家仍然愈發不安定,怎麼辦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若何?對曰:後中實而外正,何患不定?
閹冉回答說:如果您內心誠實靜定而行為端正,還擔心國家不能安定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左執規,右執矩,何患天下?
如果您能秉執法度,還憂慮天下不太平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男女畢迵,何患於國?
上下同心同德,還操心國家不能治理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五正既布,以司五明。左右執規,以待逆兵。
各種政令都頒佈以後,分別讓不同的職官去執掌落實,您只須掌握著國家的大法,等待著嚴懲蚩尤就可以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黃帝曰:吾身未自知,若何?
黃帝說:我現在尚不能充分認識自己,怎麼辦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對曰:後身未自知,乃深伏於淵,以求內刑。
閹冉回答說:如果您還不能充分認識自己,便可以姑且隱匿起來,先做到自我完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內刑已得,後乃自知屈其身。
自我完善好了,便可以自然有效地剋制自己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黃帝曰:吾欲屈吾身,屈吾身若何?
黃帝又問道:我是很希望剋制自己的,但這又意味著什麼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對曰:道同者,其事同;道異者,其事異。
閹冉回答說:這就意味著能夠根據觀點和主張的是否相同,來決定如何去應付。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天下大爭,時至矣,後能慎勿爭乎?
當今天下紛爭,您能謹慎小心地不去加入這樣的紛爭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黃帝曰:勿爭若何?
黃帝說:不加入紛爭又意味著什麼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對曰:怒者血氣也,爭者脂膚也。
閹冉回答說:發怒是內在血氣作用的結果,爭鬥是外在脂膚作用的結果。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怒若不發,浸廩是為癰疽。
怒氣如果不發散出來,那麼蔓延滋長就會發展成疤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能去四者,枯骨何能爭矣。
您如果能夠去掉血、氣、脂、膚這四個東西,就會形如枯骨,又如何能夠發怒和爭鬥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黃帝於是辭其國大夫,上於博望之山,談臥三年以自求也。
黃帝聽罷,於是告別手下的要臣,來到了博望山,在那裡淡然隱居、修心養性以求自我完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戰哉,閹冉乃上起黃帝曰:可矣。
三年之後,閹冉來到博望山稟告黃帝說:現在你可以去與蚩尤一決雌雄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夫作爭者兇,不爭者亦無成功。
狂妄紛爭者不祥,而錯過天賜良機的人也決不會成就事功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何不可矣?
據此而論,下山決戰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黃帝於是出其鏘鉞,奮其戎兵,身提鼓枹,以遇蚩尤,因而擒之。
黃帝聽罷閹冉的話,於是陳列兵器,激勵士卒,親自擊鼓進軍,與蚩尤決戰於涿鹿並且一戰擒獲了蚩尤。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帝箸之盟,盟曰:反義逆時,其刑視蚩尤。
然後黃帝宣盟天下,盟詞中說:今後再有違反信義、背逆天時的,會受到與蚩尤相同的懲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反義背宗,其法死亡以窮。
違反信義而且背叛宗主的,最終都會自食其果,自取滅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兵不刑天,兵不可動;不法地,兵不可措;不法人,兵不可成。
不懂得天時,就不可以興兵;不懂得地利,就不能指揮作戰;不瞭解人事,就不會取得戰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參於天地,稽之聖人。
因此必須考察天時地利,並且取法於聖人之道。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人自生之,天地刑之,聖人因而成之。
兵功是人為的,但它由天地主宰著,聖人因為能夠因順天道、地道、人道所以能成就其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聖人之功,時為之庸,因時秉宜,兵必有成功。
而聖人的成功,就是因為掌握了時宜併為之所用。因順天時而把握時宜,作戰就能夠成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聖人不達刑,不襦傳。
作為聖人,他們能夠恰當地掌握軍紀刑法,而且處事果決不背信棄義。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因天時,與之皆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而關鍵的是,要順應天時,當機立斷;該果斷的時候卻猶豫不決,反而會自取其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天固有奪有予,有祥福至者也而弗受,反隨以殃。
有剝奪有賜予這是天道本然具有的客觀規律,天賜祥福如不能順而受之,結果只能是反受其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三遂絕從,兵無成功。
如果拒絕因順天道、地道、人道,則不會有兵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三遂絕從,兵有成功者,不饗其功,環受其殃。
如果因順天時、地利、人心,就會有兵功。如果不能順受天賜之功的話,會反受其殃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國家有幸,當者受殃;國家無幸,有延其命。
倘使國家幸運,則戰爭的首先發動者本人會受到應有的懲罰;假使國家不幸,那麼戰禍的肇事者會仍然高居其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茀茀陽陽,因民之力,逆天之極,又重有功,其國家以危,社稷以匡,事無成功,慶且不饗其功。
如果統治者聲勢浩大地去發動戰爭,藉助於民力去違反天道,再加上好大喜功,那麼其結果便是國家危險,天下惶亂不安,做事不會成功,慶賞雖多也仍然不會有兵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此天之道也。
天道決定了這一切。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聖人舉事也,合於天地,順於民,祥於鬼神,使民同利,萬夫賴之,所謂義也。
那些得道的聖人在做事的時候,總是考慮如何符合天地之道、順應民心和神祗的意願,並且興民同利,人們都依賴於他們,這便是所謂的道義。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身載於前,主上用之,長利國家社稷,世利萬夫百姓。
他們應該得到應有的官位,君主任用了他們,對整個國家乃至全天下的人都是大有益處。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天下名軒執國士於是虛。
這樣的話,天下的名士就都會來歸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壹言而利之者,士也;壹言而利國者,國士也。
一句話就可以使君主獲利的,這便稱作 士 ;一句話就可以使國家獲利的,這便稱作 國士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故君子卑身以從道,知以辯之,強以行之,責道以並世,柔身以待時。
因此說,有道的賢人都是謙卑己身以遵從天道,用他們的才智去認識道,努力用道去指導自己的行動,並且尋求道的與世相合,卑屈己身以待天時。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公若知之,國家之幸也。
作為一國之君,如果懂得了這些聖賢們所掌握的道那便是國家的大幸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國大人眾,強國也。
幅員遼闊,人口眾多,這本該算是強國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若身載於後,主上不用之,則利國家社稷、萬夫百姓。
但如果得道的賢人不能得到應有的官位,君主不任用他們,那麼對於國家乃至全天下都是大為不利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公而不知之,乃國家之不幸也。
對於統治者來說不能夠認識到這一點,這是國家的大不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故王者不以幸治國,治國固有前道:上知天時,下知地利,中知人事。
君主不應該不遵天道而以僥倖治國,治理國家本來是有既定的法則的,這便是要懂得天時、地理、人事;而且,精通陰陽之道。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善陰陽囗,名正者治,名奇者亂。
正定名分使名實相符萬事就由條理,否則就會紛亂無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正名不奇,奇名不立。
正定了名分則萬事可成,不正定名分事情就不會成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