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tence1
stringlengths
0
73.2k
sentence2
stringlengths
0
64.7k
9789629731731 《怎樣用超市材料做菜(精)》萬里機構‧飲食天地,1999年 《方太食譜之小本經營菜式》明窗出版社,1999年,ISBN 9789629732608 《方太108家庭套餐集》養德堂 《方太108精選食譜(一)》養德堂,1999年 《方太108精選食譜(二)》養德堂,1999年 《方太108 Vol.3 家庭套餐集(再版)》養德堂,1997年 《方太108 Vol.6-現代養生譜(精)》養德堂,1999年 《方太108 Vol.7-鮮果美點妙飲(精)》養德堂,1999年 《方太108 Vol.9 東西南北風味菜》養德堂,1997年 《方太108 Vol.10 百變家常益食篇(精)》養德堂 《方太108 Vol.11 家庭健康素菜譜(精)》養德堂 《方太108 Vol.12 小食美點糖水篇(精)》養德堂 《方太教你煲靚湯》萬里機構‧飲食天地,1999年,ISBN 9789621417145 《方太食譜之知慳識儉菜式》明窗出版社,1999年,ISBN 9789629733476 《方太快趣食譜(三)之家常菜》明窗出版社,2000年,ISBN 9789629733926 《方太食譜之無糖美食》明窗出版社,2000年,ISBN 9629734958 《輕鬆巧製糕點甜品》萬里機構‧飲食天地,2001年,ISBN 9789621419392 《鮑參翅肚燕窩食譜》萬里機構‧飲食天地,2001年,ISBN 9789621419422 《方太食譜之四季煲煲好》明窗出版社,2001年,ISBN 9789629734978 《方太每週平靚正食譜(一)》明窗出版社,2001年,ISBN 9789629736378 《方太每週平靚正食譜(二)》明窗出版社,2001年,ISBN 9789629736385 《方太每週平靚正食譜(三)》明窗出版社,2001年,ISBN 9789629736422 《方太每週平靚正食譜(四)》明窗出版社,2001年,ISBN 9789629736439 《方太每週平靚正食譜(五)》明窗出版社,2001年,ISBN 9789629736446 《方太每週平靚正食譜(六)》明窗出版社,2001年,ISBN 9789629736453 《方太簡易賀年糕點》明窗出版社,2001年,ISBN 9789629736514 《兩菜一湯精選(1)》萬里機構‧飲食天地,2002年,ISBN 9789621422330 《經濟家庭套餐(2)》萬里機構‧飲食天地,2002年,ISBN 9789621422323 《方太食譜之三十分鐘靚湯羹》明窗出版社,2002年,ISBN 9789629737283 《方太食譜之三十元開飯》明窗出版社,2002年,ISBN 9789629737269 《方太食譜之麵麵俱全》明窗出版社,2002年,ISBN 9789629737276 《方太新年易發食譜》明窗出版社,2002年,ISBN 962973656X 《方太與亞玲系列--巧手煮幾味》海濱圖書,2006年,ISBN 9789882024335 《在家宴客50招》海濱圖書,2007年,ISBN 9789882024601 《方太與亞玲--快趣煮餐飯》海濱圖書,2007年,ISBN 9789882025318
1989年,方任利莎加盟《方太世界》家庭杂志,并撰写了食谱多本,很受欢迎。 1992年,亞洲電視設立以「方太」二字命名的節目《方太生活廣場》及《方太美食廣場》,均由方任利莎主持。衛視中文台向亞洲電視購買《方太生活廣場》及《方太美食廣場》的亞洲播映權,以普通話配音加自製繁體中文字幕,向全亞洲播出。英國歐洲東方中文電視(CNE)向亞洲電視購買《方太生活廣場》的歐洲播映權,向全歐洲播出。 1997年,方任利莎受金宝汤亚洲有限公司邀请,担任亚洲电视烹飪节目《史云生料理天王》主持。 2003年,報章報導,方任利莎表示自己患上糖尿病。 2011年,方任利莎開始在香港數碼廣播有限公司數碼大聲台與女兒及Bobo於星期日16:00-18:30主持《方太出馬》。 2012年2月13日,方任利莎接受亞洲電視清談節目《亞視百人》訪問。 家庭 方任利莎育有5名子女。長女方珍妮於1980年代參加麗的電視《慧眼識新星》出道,同期當選的還有顧紀筠、倪詩蓓和莫少聰等;方珍妮甫出道便在《風塵淚》中做主角,拍檔為朱江;惟只演出過一兩部電視劇就退出娛樂圈。次女方安妮是退休警司,其夫為退休香港警務處助理處長黃敦義。 電視節目(麗的電視/亞洲電視) 《下午茶》 《午間小敘》 《方太生活廣場》暨《方太美食廣場》 《史雲生料理天王》 《米飯料理天王》 《女人·Come-方太再起爐灶》 書籍作品 《鮮果譜》明窗出版社,1992年,ISBN 9789623574587 《方太食譜之微波爐(二)》明窗出版社,1993年,ISBN 9789623571784 《方太派對食譜》明窗出版社,1993年,ISBN 9789623575805 《方太西菜食譜之海鮮》明窗出版社,1994年,ISBN 9789623573511 《摩登素食》明窗出版社,1994年,ISBN 9789623576789 《方太食譜之一煮兩得》明窗出版社,1995年,ISBN 9789623577298 《滋補美食》明窗出版社,1995年,ISBN 9789623572927 《健康素食》明窗出版社,1995年,ISBN 9789623573771 《方太保健食譜之糖尿病食譜》明窗出版社,1995年,ISBN 9789623575300 《方太西菜食譜之扒類》明窗出版社,1995年,ISBN 9789623573245 《方太精打細算食譜》明窗出版社,1995年,ISBN 9789623572088 《方太精打細算食譜(二)》明窗出版社,1995年,ISBN 9789623572163 《方太食譜之上海風味》明窗出版社,1995年,ISBN 9789623577687 《海鮮海味美食譜(精)》萬里機構‧飲食天地,1995年,ISBN 9789621409867 《珍藏本方太烹飪世界(第一輯)中西南北美食( 共4冊)(精)》萬里機構‧飲食天地,1995年,ISBN 9789621410672 《色香味蔬果素菜(精)》萬里機構‧飲食天地,1995年,ISBN 9789621409874 《世界風味家常菜(精)》萬里機構‧飲食天地,1995年,ISBN 9789621409898 《方太食譜之花果菜》明窗出版社,1995年,ISBN 9789623571166 《中國南北家鄉菜(精)》萬里機構‧飲食天地,1995年,ISBN 9789621409881 《方太保健食譜之孕婦美食》明窗出版社,1995年,ISBN 9789623572767 《方太兒童食譜》明窗出版社,1995年,ISBN 9789623575485 《營養及滋補佳品(精)》萬里機構‧飲食天地,1995年,ISBN 9789621410115 《粥粉麵飯與靚湯(精)》萬里機構‧飲食天地,1995年,ISBN 9789621410108 《巧手主婦招牌菜(精)》萬里機構‧飲食天地,1995年,ISBN 9789621410139 《款款精家常小菜》萬里機構‧飲食天地,1995年,ISBN 9789621410122 《方太食譜之簡易微波爐》明窗出版社,1996年,ISBN 9789623578363 《方太食譜之豬牛羊》明窗出版社,1996年,ISBN 9789623570787 《方太快趣食譜》明窗出版社,1996年,ISBN 9789623574877 《三文魚》零至壹出版,1996年,ISBN 9789626830147 《方太食譜之開胃美食》明窗出版社,1996年,ISBN 9789623578707 《方太家庭美食(CD-ROM附家庭美食錦囊一冊)》萬里機構‧萬里書店,1997年,ISBN 9789621412188 《方太保健食譜之減肥美食》明窗出版社,1997年,ISBN 9789623571265 《方太食譜之雞鴨鵝》明窗出版社,1997年,ISBN 9789623570947 《方太套餐食譜之愛的食譜》明窗出版社,1997年,ISBN 9789623579209 《方太快趣食譜(二)之宴客菜》明窗出版社,1997年,ISBN 9789623576345 《方太食譜之湯與羹》明窗出版社,1997年,ISBN 9789623571593 《方太食譜之水煮美食》明窗出版社,1997年,ISBN
由于受到容量和绘图速度的限制,早期电脑多采用点阵字体,而现在已不再被广泛使用,原因是其他字体编码方法在视觉效果和功能都超过了它。但它在某些场合(特别是在显示小字号的汉字字符的时候)还是很有用的,因为可缩放字体縮小过多笔画的字時,容易挤成一片导致无法辨认,因此小号字体仍使用点阵格式。 点阵字体被用于Linux終端,Windows修复控制台和嵌入式系统。 轮廓字体 轮廓字体()又稱描邊字型。这类字体使用貝茲曲線描述轮廓,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学变形放大或缩小。但是很小的字体经常需要额外的信息()指导笔画取舍进行潤算,不然容易漆黑一团。 轮廓字体格式 PostScript字体 PostScript字体由Adobe公司为专业数字排版开发。它使用PostScript,字形以3次貝茲曲線描述。其下又分为Type1, Type3,OCF, CID等类型。 Type 1字体只有1字节,因此只能容纳256个字符。它使用Adobe私有的hinting系统,价格昂贵。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被称为Type1的字体实际上是Type3或Type5。 Type 3字体完全支援PostScript描述性语言,可以勾画出较复杂的字体,如:渐变。 OCF字体:中文日文等双字节语言可以使用的字体。按照PostScript类型,它属于Type0 (也就是Type1或3的组合形式) CID字体:OCF字体的改良。具有异体字切换功能。按照PostScript类型,多数字体属于Type9(基于TrueType的CID字体等除外) TrueType字体 TrueType是一种最初由蘋果電腦公司开发的字体技術。考虑到Type 1字体太昂贵,有意用TrueType字体取代Type 1字体。像Type1字体一样,貝茲曲線用于描述字型,并可以内置点阵字体。现在它十分普及,在所有主要的操作系统上都有使用。能用PostScript打印机处理的TrueType字体称为Type42。 TrueType使用2次贝塞尔曲线,其hint方式也与PostScript不同,使用的是小程序字节码的形式。TrueType可以包含点阵字体。 OpenType字体 OpenType字体是为了实现Windows和Macintosh系统兼容,而产生的一种新字体格式。OpenType文件格式由TrueType发展而成,因此具有TrueType的全部功能。 和TrueType相比,OpenType可以使用PostScript的3次曲线描述字形。OpenType支持CID,具有高度的异体字切换功能。OpenType可以动态下载到打印机中,无需打印机内置字体。若按照PostScript的类型分类,它属于Type2型,可以控制字体文件数据大小。 笔画字体 笔画字体()字形的轮廓由分离的笔画顶点和笔画外形(profile)定义。它优于轮廓字体之处在于:减少了定义字形的顶点数,允许同一组顶点生成不同的字体(不同的粗细,不同大小或不同衬线规则)所以节省大小。对于字体开发者,编辑笔画要比编辑轮廓容易而且不易出错。笔画系统也允许改变字形比例而不修改基本字形的笔画粗细。笔画字体用于嵌入式设备在东亚有很大的市场,但这项技术不只用于表意字符。 商业开发者包括Agfa Monotype(iType)Type Solutions Inc。(拥有Bitstream Inc.)(Font Fusion (FFS). btX2),Fontworks(Gaiji Master),台灣文鼎科技都独立开发出了笔画字体和字体引擎。 尽管Monotype和Bitstream都曾声称东亚字符集使用笔画字体顯示系統可以极大的节约空间,但是大部分节省源于构造合成字形,这也是TrueType标准一部分。 笔画字体格式
1字体太昂贵,有意用TrueType字体取代Type 1字体。像Type1字体一样,貝茲曲線用于描述字型,并可以内置点阵字体。现在它十分普及,在所有主要的操作系统上都有使用。能用PostScript打印机处理的TrueType字体称为Type42。 TrueType使用2次贝塞尔曲线,其hint方式也与PostScript不同,使用的是小程序字节码的形式。TrueType可以包含点阵字体。 OpenType字体 OpenType字体是为了实现Windows和Macintosh系统兼容,而产生的一种新字体格式。OpenType文件格式由TrueType发展而成,因此具有TrueType的全部功能。 和TrueType相比,OpenType可以使用PostScript的3次曲线描述字形。OpenType支持CID,具有高度的异体字切换功能。OpenType可以动态下载到打印机中,无需打印机内置字体。若按照PostScript的类型分类,它属于Type2型,可以控制字体文件数据大小。 笔画字体 笔画字体()字形的轮廓由分离的笔画顶点和笔画外形(profile)定义。它优于轮廓字体之处在于:减少了定义字形的顶点数,允许同一组顶点生成不同的字体(不同的粗细,不同大小或不同衬线规则)所以节省大小。对于字体开发者,编辑笔画要比编辑轮廓容易而且不易出错。笔画系统也允许改变字形比例而不修改基本字形的笔画粗细。笔画字体用于嵌入式设备在东亚有很大的市场,但这项技术不只用于表意字符。 商业开发者包括Agfa Monotype(iType)Type Solutions Inc。(拥有Bitstream Inc.)(Font Fusion (FFS). btX2),Fontworks(Gaiji Master),台灣文鼎科技都独立开发出了笔画字体和字体引擎。 尽管Monotype和Bitstream都曾声称东亚字符集使用笔画字体顯示系統可以极大的节约空间,但是大部分节省源于构造合成字形,这也是TrueType标准一部分。 笔画字体格式 METAFONT用了一种不同的字形描述。与TrueType类似,它是一种数学上的字体描述系统,只是描述字符使用圆点(circular pen)。这意味着由METAFONT产生的字形,没有锐利的点(sharp points),即笔尖大小是有限的。 網路字型(Web Font) 網路字型(Web Font)主要用途在使用於網頁上的字型顯示,擺脫以往字型需安裝方能顯示的限制,使得於網頁設計上能夠不用轉圖檔,使用者一樣能夠看到特殊的字型效果。目前在英文語系國家,網路字型的使用甚為方便,但在亞洲語系國家則限制頗多,主要的困難點在於亞洲語系國家的字數太多,導致單一字型檔的大小,動輒5~6M,甚至有達到10M以上的字型檔案,要在瀏覽時下載整個字型檔是不現實的。網路字型機制,是依據網頁上使用的文字,動態產生並下載需要的字型,所需下載的檔案大小等同於圖檔,且使用方便無須額外設定。 测试文本 不同的操作系统为电脑字体提供了不同的测试文本。针对英文等文字,通常采用全字母句。 其中英文字型最為著名的测试文字:「
恶意软件类型
参看 信息安全
参看 批处理程序 信息挖掘 信息提取 人工智能
搜索引擎 参看 批处理程序
名称 “旧石器时代”一词最早由考古学家于1865年提出,源于希腊语παλαιός(palaios,“旧”)以及 λίθος(lithos,“石头”),意为“老旧的石头的时代”。 时间表 传统上将旧石器时代划分为三个时期(互有重叠):旧石器时代初期、旧石器时代中期、旧石器时代晚期。这三个不同阶段标志着不同的人类社会、科技和文化的演进程度。人类演化在舊石器時代簡單來説是這樣的:能人演化為直立人,然後直立人演化為智人,智人並分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 初期 旧石器时代初期(约260万年或250万年前-约100万年前),代表文化有奥杜韦文化、阿舍利文化、克拉克顿文化、北京人文化、元谋人文化、蓝田人文化、泥河湾人文化。 中期 旧石器时代中期(约30万年前-约3万年前),代表文化有莫斯特文化、阿特利文化、丁村人文化。 晚期 旧石器时代晚期(约5万年前-约5000年前),代表文化有奥瑞纳文化、梭鲁特文化、马格德林文化、山顶洞人文化、萨拉乌苏遗址、長濱文化。 地理 地质 旧石器时代跨越了上新世和更新世两个地质时代,这两个地质时代均经历了影响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地质和气候变化。 上新世期间,大陆漂移不断进行,从距当今位置250千米处移动到距当今位置70千米处,南美洲通过巴拿马地峡与北美洲相连,使南美洲原有的有袋类动物几乎完全灭绝。巴拿马地峡的形成对全球气候有着重大影响,温暖的赤道洋流就此被切断,来自极地的寒冷洋流进一步降低了被封闭的大西洋的温度。中美洲在上新世完全形成,使得南、北美洲原有的动物能够离开原来的栖息地向新的地区迁移。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的板块碰撞创造了地中海,封闭了残余的特提斯洋。在更新世,各现代大陆基本上已经移动到其目前所在位置,这些大陆所在的板块在这一段时期可能移动了多达100公里的距离。 气候 上新世时代的气候较冻土层鹅卵石出现。中纬度地区的冰川可能于上新世的末期开始形成。上新世时期的全球变冷可能导致了森林的消失和草原、稀树草原的扩大。 更新世时期的气候特点是反复出现的冰川周期,在某些地方,大陆冰川一直推进到中纬度地区(40度纬度)。四个主要的冰期活动和大量相关小事件已经确定,其中一个主要活动是普遍出现的冰川涨落,称为冰期,冰期被间冰期分隔。在每一个冰期内,冰川都会有少许进退,这种少量的进退称为“小冰期”,两个小冰期之间的时段称为“小间冰期”。每一冰川在其1500-3000米厚的冰盖中都封存了体积巨大的水,暂时性地造成全球海平面下降100m。在间冰期,如目前,海岸线被淹没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冰川的影响是全球性的。整个上新世和更新世,南极洲都被冰层覆盖,安第斯山脉南部为巴塔哥尼亚冰盖覆盖,在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到也有冰川分布,非洲中东部肯尼亚山、乞力马扎罗山和鲁文佐利山脉残余的冰川则更加巨大,在拉斯山脉中也有冰川存在。在北半球,许多冰川融为一体。科迪勒拉冰原覆盖了北美西北部地区,劳伦冰盖覆盖了东部,芬兰-斯堪的纳维亚冰盖覆盖北欧,包括英国,阿尔卑斯冰盖覆盖了阿尔卑斯山,散布的圆顶冰盖遍及西伯利亚和北极大陆架,更北的海域常年冻结。旧石器时代晚期(更新世晚期,约1.8万年前)地处亚洲和北美间的白令陆桥为冰层阻断,这可能阻断了早期古印第安人(如克洛维斯文化)直接越过白令陆桥到达北美。 根据马克·莱纳斯整理的数据,更新世的整体环境可以描述为:持续的厄尔尼诺现象,南太平洋信风削弱乃至风向转东,热空气在秘鲁附近上升,暖流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向东太平洋扩散,和其他类厄尔尼诺现象。 冰河时期随着旧石器时代(更新世末期)的结束而结束,地球气候变暖。这可能导致或促成了更新世巨型動物群的灭绝。科学家认为,更新世末期到全新世期间的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使人类能更容易的到达之前因封冻而无法到达的新栖息地。
外部連結 舊石器時代初期 舊石器時代中期 舊石器時代晚期 Zdeněk Burian - Upper Paleolithic large color images . Zdeněk Burian - Middle
電路擾動是在電子裝置內部創造客製化電路的方法,例如低電壓電池驅動的吉他音效、小孩子的玩具與用來創造新音樂、視覺儀器及聲音產生器的小型數位合成器。強調自然發生及隨機性,這些電路擾動的技術已經被通常地關聯到噪音音樂,儘管更多傳統當代音樂家以及音樂團體已經知道去實驗「擾動」樂器。電路擾動經常牽涉到拆解機器並且加上例如開關或電位器(可變電阻)等組件,用來修改電路。伴隨著對類比合成器電路擾動興趣的復甦,此技術成為一個為許多實驗音樂家來創造他們自己個別的類比聲音產生器的廉價的解決方案。現今許多圖解可以被找到來建構噪音產生器例如或是Dub Siren,亦可經由簡單修改孩子的玩具而得到同樣的效果,例如知名的即常被電路擾動者拿來修改。通常被認為是「電路擾動之父」,因為他最早由Speak & Spell發現,並且自從開始他的工作他已經具備學徒資格。 参考文獻 衍生閱讀 . . .(archive on 10 March 2011) . Guide ID: A520831 (Edited). . (Online reprint, NASA Ames Research Center Technical Memorandum facsimile 2000. (Originally published: New York: Twayne, 1998) . . . . . . .(First published in German in Melos 39 (Jan.-Feb. 1972): 42–44.) . (Excerpt exist on History of Experimental Music in Northern California) . . Abstract . . . . . .(archive at webcitation.org) . . . . . . . . . English
homme seul)。1951年,由於世界潮流所趨,RTF(原RDF合併電視業務而成)在巴黎建立了第一個製作電子音樂的錄音室。同樣在1951年,薛菲與亨利為具體音樂與人聲創作了一部歌劇《奧菲斯》(Orpheus,希臘神話中彈豎琴的名手)。 德國電子音樂 卡爾海因茲·史托克豪森曾於1952年在薛菲的錄音室短暫工作過,之後多年都在WDR位於科隆的錄音室從事電子音樂工作。 1953年,在科隆正式設立廣播錄音室,後來成為全世界最有名的電子音樂錄音室。其實早在1950年該錄音室就已著手籌備,並在1951年就有產出作品並進行廣播。該實驗室是、羅伯特·貝爾(Robert Beyer)與(他成為第一個編輯者)等人的智慧結晶,不久又加入了卡爾海因茲·史托克豪森與。梅爾-艾普勒曾於1949年在他的論文《電子發聲器:電子音樂與合成語音》(Elektronische Klangerzeugung: Elektronische Musik und Synthetische Sprache)中推想出完全以電子製作信號合成音樂的概念;在這方面,德國的電子音樂明確地與法國的具體音樂區分開來,因為具體音樂是使用實際聲音作為來源。 「由於施托克豪森及卡赫尔的坐陣,該錄音室變成一年到頭參訪者絡繹不絕、極富魅力的前衛大本營。」這是在兩次結合電子產出聲音與傳統管弦樂團的作品——《》(1964年)與 《》(1967年)發表後所獲得的評價。史托克豪森表示他的聽眾反應說他的電子音樂帶給他們一個「外太空」的體驗、飛行的感覺或是感覺身處「奇幻夢境」。最近,史托克豪森改在他位於屈爾滕的私人錄音室製作電子音樂,他的最新作品在傳媒中叫做《》(2007年)。 日本電子音樂 當早期的電子樂器例如馬特諾音波琴、特雷門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日本仍極少為人所知時,當時的一些作曲家如就已經知道這些樂器。戰爭結束後好幾年,日本音樂家開始實驗電子音樂;在一些機構的贊助下,作曲家得以應用最新的聲音錄製及處理設備。這些努力展現與新興潮流的融合,並且最終為日本在數十年後成為音樂科技發展的主宰者鋪設了一條道路。 隨著電子公司索尼(當時稱為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於1946年的創建,兩位日本作曲家武滿徹與柴田南雄於1940年代晚期各自寫到關於電子科技製作音樂的可能應用。在1948年,武滿徹構想出一項新科技,可以「在一個小而擁擠管子內,將噪音與協調的音樂旋律結合在一起。」此與同年度皮耶·薛菲的具體音樂概念頗為相似。當時武滿徹的構想並未受到注目,並持續了好幾年。1949年,柴田南雄提出「一種高性能樂器」,可以「合成任何類型的聲波」並且「非常容易操作」,他預測有了這種樂器,「音樂的情境將有突破性的改變」。同年,索尼發展出磁帶錄音機G-Type,它成為法庭及政府機關裡最受歡迎的錄音裝置,也導致索尼於1951年發表家庭用版本H-Type。 1950年,一群音樂家共同成立「實驗工坊」電子音樂工作室,使用Sony磁帶錄音機製作實驗性電子音樂。參與的音樂家有武滿徹、及等。Sony贊助該工作室,讓音樂家們得以接觸最新的音頻科技,同時也雇用武滿徹創作磁帶音樂來展示其磁帶錄音機,並舉辦音樂會。該團體最早產出的電子磁帶音樂作品是《被束縛的女人》(日語:囚われの女)及《作品B》(Piece B),由秋山邦晴於1951年完成。他們創作的許多電聲音樂錄音帶作品常被用於廣播、電影及劇場的配樂。他們也舉辦了一些音樂會,例如1953年的《實驗工作坊,第五次展示》,該場使用一部由Sony發展的自動投影機器,讓與錄製於錄音帶上的原聲音樂同步化變為可能;他們在Sony的工作室使用相同裝置製作了此場音樂會的錄音磁帶。這場音樂會伴隨著他們製作的實驗性電子聲學磁帶音樂,形同為那年稍後引進日本的具體音樂預作了準備。除了實驗工坊以外,有幾位作曲家如芥川也寸志、與也於1952至1953年間進行了製作磁帶音樂的實驗。 日本經由黛敏郎引進了具體音樂,他在1952年參與了薛菲在巴黎的音樂會。回到日本以後,他為1952年的喜劇片《》實驗性製作了一個簡短的磁帶音樂作品,並且製作了《X、Y、Z為具體音樂》,於1953年由日本文化放送(JOQR)電台播放。黛敏郎也為三島由紀夫的1954年廣播劇《拳擊》製作了另一首具體音樂作品。然而,薛菲的法國概念「」並沒有影響到日本作曲家,取而代之的是他們的主要興趣——音樂科技,如同黛敏郎所言,克服「人類表現材料與範圍」的限制。這導致了一些日本電聲音樂家使用序列主義和十二音技法於作品上,例子有的1951年十二音體系作品《照相機的音樂會》(意大利語:Concerto da Camera)、黛敏郎的《X、Y、Z為具體音樂》及其後柴田南雄的1956年電子音樂作品。 在建立於1953年的科隆錄音室引導下,日本NHK公司也於1954年在東京建立了電子音樂全球領先機構之一的「NHK錄音室」,配備有音調產生及音訊處理設備、錄音與聲光設備、馬特諾音波琴、單弦樂器以及、正弦波震盪器、帶式錄音機、鳴響調諧器、帶通濾波器及4通道與8通道混音器。該錄音室相關的音樂家有黛敏郎、柴田南雄、湯淺讓二、一柳慧以及武滿徹。錄音室的第一批電子音樂作品於1955年完成,包括黛敏郎使用錄音室的各種音調產生設備製作的5分鐘作品系列:《研習一:依質數比例的正弦波音樂》、《依依質數比例的協調波音樂》及《方波與鋸齒波的發明》,以及柴田南雄的20分鐘立體聲作品《為立體聲廣播的具體音樂》。 在電子樂器製造方面,於1940年代晚期成立了一個「梯錶店」修理工坊,專門修理手錶跟收音機;其後於1954年成立「梯無線」。它在1960年發展成為專門製造電子音樂設備的公司,並且在1972年成為樂蘭公司。梯郁太郎於1955年開始製作電子樂器,目標是創造能產生單聲部旋律的設備。1950年代晚期,他製造特雷門、馬特諾音波琴及電子琴,並且在1959年製作出夏威夷吉他放大器與電子風琴。 美國電子音樂 在美國,電子音樂早在1939年便已被創造出來,當時約翰·凱吉發表了《》,使用兩部可變速的唱機轉盤、頻率錄音機、無聲鋼琴及鐃拔。凱吉於1942至1952年間又陸續創作了另外四首《想像的風景》系列作品,全部都包含了電子元素。1951年,後來與凱吉合作的莫頓·費爾德曼創作了一首名為《邊緣交叉》的作品,以風聲、銅管樂器、敲擊樂器、弦樂器、兩個震盪器及極有吸引力的音效譜寫,並且搭配費爾德曼的圖解。 「磁帶音樂計畫」是由的成員(約翰·凱吉、、、及莫頓·費爾德曼)創建,並且維持了3年,直到1954年才結束。凱吉為這個合作寫到:「在這個黑暗的社會裡,然而厄爾·布朗、莫頓·費爾德曼及克利斯提安·沃爾夫的作品持續展示了智慧的光亮,為一些觀點作註解、表演以及試聽,此一行動是刺激的。」 凱吉於1953年完成了《》,當時他於為「磁帶音樂計畫」工作。這個團體沒有固定的機構,必須依賴向商業聲音錄音室借用時段,包括錄音室。 哥倫比亞-普林斯頓中心 同年,哥倫比亞大學為了音樂會的錄音,購買第一套帶式錄音機——一套專業的Ampex機器。當時在哥倫比亞大學音樂系負責這個裝置,並且幾乎立刻開始對它進行實驗。 赫伯特·盧斯柯爾(Herbert Russcol)寫到:「不久他被這套可以自行達成的聲響迷住了,藉由錄下樂器聲音,並且之後將它們互相重疊。」烏薩切夫斯基之後說道:「我意外地領悟到錄音機可以被視為一個聲音轉變的儀器。」1952年5月8日,在哥倫比亞大學麥克米林(McMillin)劇院裡,烏薩切夫斯基於他所創立的作曲家論壇中呈現了數種錄音帶音樂及他製作的音效展示。該次展示包含了變調、迴響、實驗、組合以及水下華爾滋。在一次訪談中,他說道:「在紐約的公開音樂會中,我呈現了一些我發現的例子,伴隨著我曾經為傳統樂器所創作的樂曲。」參與了這場音樂會,他記錄:「他所配置的設備包含一部Ampex磁帶錄音機……及由年輕的天才工程師彼得·冒齊(Peter Mauzey)所設計的一個簡單盒狀裝置,用來創造一種機械式迴聲形式的回饋效果。其他設備是借來的或以個人資金購買的。」 就在3個月後的1952年8月,烏薩切夫斯基在呂寧的邀請下,前往佛蒙特州本寧頓展示他的實驗。在那裏,兩人合作創造出各式各樣的作品。呂寧描述這件事:「備有耳機以及一支長笛,我展開了自己的第一次磁帶錄音機作曲。我們彼此都是熟練的即席演奏者,而這個媒介點燃了我們的想像。」他們在一場非正式的派對上表演了一些早期作品,在那裏「一群作曲家相當慎重地恭喜我們說:『就是這個』(『這個』指的是未來的音樂)。」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紐約市。奧利佛·丹尼爾(Oliver Daniel)打電話邀請兩人「為美國作曲家聯盟及廣播音樂公司贊助,由李奧波德·史托考夫斯基指揮,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舉辦的十月音樂會創作一些簡短的作品。在一陣猶豫之後,我們同意了……亨利·考埃爾安排他位於紐約州伍德斯托克的住家及錄音室,以供我們使用。我們用烏薩切夫斯基車子的後行李箱放置借來的設備,便離開本寧頓前往伍德斯托克,並在那裡停留兩個星期……1952年9月末,這間移動實驗室抵達了烏薩切夫斯基位於紐約的房間,在那裏我們終於完成了這些作品。」 兩個月後的10月28日,弗拉基米爾·烏薩切夫斯基與奧托·呂寧推出美國第一個錄音帶音樂的音樂會。音樂會曲目包含了呂寧的《太空中的幻想》(1952年)——利用熟練的橫笛錄音的「一首印象主義藝術大師作品」,以及《低速》(1952年)——一首「採用遠低其自然音域的奇特長笛作品。」兩首作品都是在亨利·考埃爾位於紐約州伍德斯托克的家中創作的。在幾場轟動紐約的音樂會之後,烏薩切夫斯基與呂寧被邀請到NBC的《今日秀》現場節目作訪問與展示——這是第一次在電視播送的電子聲音表演。呂寧描述這件事:「我即席表演了一些為磁帶錄音機所創作的(長笛)系列作品,烏薩切夫斯基當場就把它們作了電子轉換。」 1954年見證了以今日角度來看,才是真正電子加聲學作品的出現。那一年有三首重要作品舉行首演:瓦雷茲的《沙漠》是為室內樂團以錄音帶聲音而創作;另外兩首是呂寧與烏薩切夫斯基的作品:《為路易斯維爾交響樂團的狂想曲變奏》及《循環與鐘聲的一部史詩》,均為交響樂團及錄音帶而創作。由於曾在薛菲的錄音室工作過,瓦雷茲作品的錄音帶部分所含的具體聲音比電子聲音來得多。「一個由管樂器、敲擊樂器與鋼琴組成的群體,交替伴隨工廠噪音的變聲以及船舶警報器與馬達的聲音,並由兩具大喇叭播放出來。」 《沙漠》在巴黎首演,並由法國廣播電台作立體聲播送。在德國漢堡的首演由布魯諾·馬代爾納擔任指揮,卡爾海因茲·史托克豪森操作錄音帶的控制。作品標題《沙漠》是由他人推薦給瓦雷茲,其意義不僅是「所有實體的沙漠(包括沙、海、雪、外太空或空曠街道的),也是人類內心的沙漠;不僅是那些被剝去公認為赤裸、超然離群、永恆的自然的一面,也是沒有望遠鏡可以達到的偏僻內在空間,在那裏人是孤獨的,一個迷樣的世界並且必然孤寂。」 1958年,哥倫比亞-普林斯頓發展出,是第一部可程式化的合成器。卓越的作曲家例如弗拉基米尔·乌萨切夫斯基、奧托·呂寧、米爾頓·巴比特、查尔斯·武奥里宁、哈利姆·埃爾-達巴、與馬里奧·大衛朵夫斯基將RCA合成器廣泛用於不同的作品。埃及的哈利姆·埃爾-達巴是早期錄音室中最具影響力的作曲家之一,於1944年發展了最早的知名電子化磁帶音樂之後,又因《蕾伊拉與詩》(Leiyla and the Poet)而變得更有名。那是一套1959年的電子合成系列作品,堅決要求電子與民俗音樂深刻且無縫的融合,此與當時像巴比特等序列主義作曲家以更數學化的方式切入形成明顯的對比。埃爾-達巴的《蕾伊拉與詩》,於1961被作為《》專輯的一部分發行,被一群音樂家引用並深受影響,範圍從、與到搖滾音樂家弗蘭克·扎帕與。 隨機音樂 一個重要的新發展是電腦的出現並用於創作音樂,而非操控或創造聲音。伊阿尼斯·澤納基斯開創所謂的隨機音樂(法語:musique stochastique),是使用數學機率系統的一種作曲方法。一組受參數控制的不同機率演算法被用來創作樂曲。澤納基斯利用電腦創作曲子,包括為弦樂4重奏而寫的《ST/4》與為管弦樂團而寫的《ST/48》(兩首均完成於1962年)、《莫西瑪-阿莫西瑪》(Morsima-Amorsima)、《ST/10》及《阿垂斯》(Atrées)等作品。他發展了電腦系統,用來轉換圖像以融入音樂成果,並且以它創作了《米仙·阿爾發》(Mycènes Alpha,1978年)。 1950年代中期至晚期 1954年,史托克豪森創作了他的《》——是第一部以樂譜型式出版的電子音樂作品。在1955年,更多實驗性電子錄音室開始出現。比較值得注意的有的創建、由黛敏郎在東京建立的NHK錄音室,以及位於荷蘭恩荷芬的飛利浦錄音室,後者於1960年遷移至烏特勒支大學而成為。 1956年電影《禁忌星球》的配樂,是由路易斯與貝貝·貝隆作曲,完全使用客製化電子電路及磁帶錄音機製作而成。 世界第一台用來演奏音樂的電腦是,係由與馬斯頓·貝爾德(Maston Beard)設計製造。數學家吉歐夫·希爾(Geoff Hill)自1950年代最早期就開始為CSIRAC撰寫程式,用來演奏流行音樂旋律。1951年它公開演奏《柏忌上校進行曲》(電影《桂河大橋》主題曲),但並無錄音檔留存下來。然而,CSIRAC只是用於演奏標準曲目,並未用於延伸音樂思想或作曲實踐。CSIRAC從來沒有被錄音,但是音樂的演奏方式確實被重新建構。電腦產生音樂的最早錄音是由電腦所演奏,那是「」的一個商業化版本,由曼徹斯特維多利亞大學於1951年秋天開發出來。音樂程式是由克里斯多福·斯特雷奇撰寫。 電腦所造成的衝擊在1956年仍舊持續。與李奧納德·艾薩克森(Leonard Isaacson)為弦樂四重奏創作了《》,那是第一個使用電腦輔助作曲(內含作曲演算法)的完整作品。「……希勒假設電腦是可以用特定形式的規則施以教育,隨後再被呼叫出來照著作曲。」其後的發展包括麥克斯·馬修斯在貝爾實驗室的工作,他發展出頗具影響力的程式。1957年,MUSIC成為最早演奏電子音樂的電腦程式之一。人聲編碼器技術也同樣是此領域的早期主要發展項目。1956年,史托克豪森創作了《》,那是科隆錄音室的第一首主要作品,創作靈感來自《但以理書》的一段文字。那年一項重要的技術發展是合成器的發明,係由創造,並由羅伯特·穆格協助組裝。 同樣在1957年,吉德·巴爾坦()與發表他們的首次登台專輯《第二月亮之歌》(Song Of The Second Moon),是在飛利浦錄音室錄製完成。大眾對世界各地創造出來的新聲音仍然維持著高度興趣,並持續到1958年瓦雷茲作品《電子音詩》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飛利浦展示館的演出,該場表演共使用了四百具揚聲器。同年,阿根廷作曲家毛里西歐·卡蓋爾創作了《轉變2》(Transición II)。該作品在科隆的WDR錄音室製作。有兩位音樂家使用一部鋼琴表演,一位以傳統方式,另一個則在鋼弦、框架與盒子上表演。另外還有兩位表演者使用磁帶錄音機來整合現場聲音以及預先準備的過去表演錄音。 擴張:1960年代 這是個電子音樂多產的年代——不只在學術界,獨立藝術家們也是如此,那是因為合成器技術變得更加容易操作。在這段期間,一個強而有力的作曲家與音樂家社群建立並茁壯,致力於創造新聲音與新樂器。1960年見證了呂寧為小提琴與錄音帶而作的《滴水嘴獸》(Gargoyles),以及史托克豪森為電子聲音、鋼琴與敲擊樂器而作的《》首演。該作品存在兩個版本——其中一個是4頻道錄音帶;另一個則是人群表演的錄音帶。「在《接觸》裡,史托克豪森放棄基於線性發展與戲劇性高潮的傳統音樂型式。他稱這種新方法為『瞬間型式』(moment form),類似20世紀早期發展出來的電影剪接技術。」 第一個此類合成器是,出現於1963年,是具體音樂作曲家的一個先導性產品。 特雷門從1920年代起就有人使用,但它獲得高度歡迎則是始於1950年代被用在科幻電影的原聲帶音樂(例如伯納德·赫爾曼為《地球停轉之日》經典的譜曲)。 在此時期的英國,(1958年建立)逐漸成為全世界最具生產力且廣為人知的電子音樂錄音室,這得歸功於他們為BBC科幻系列節目《超時空博士》所作的大量貢獻。當時一位最具影響力的英國電子藝術家是該工作室員工,她以1963年為具象徵性的《超時空博士》主題曲實踐電子音樂而聞名,該主題曲由作曲。 1961年,在希伯來大學建立了「以色列電子音樂中心」,而1962年抵達耶路撒冷並將他的「創新帶式錄音機」安裝於此。後來到了1990年代,塔爾與舒洛莫·馬凱爾博士(Dr. Shlomo Markel)共同帶領一個與以色列理工學院及福斯汽車基金會(VolkswagenStiftung)的合作研究計畫(Talmark),致力發展一套電子音樂的樂譜系統。 米爾頓·巴比特使用合成器創作他的第一部電子作品——《為合成器作曲》(1961年),過程中使用了位於哥倫比亞-普林斯頓電子音樂中心的RCA合成器。 有些合作案也跨越了海洋與大陸。1961年,烏薩切夫斯基邀請瓦雷茲到哥倫比亞-普林斯頓錄音室(CPEMC)。在抵達後,瓦雷茲著手進行作品《沙漠》的修訂版,由及協助。 發生在CPEMC及其他地方的熱烈活動,鼓舞了,便在1963年與、雷蒙·仙德(Ramon Sender)、安東尼·馬丁(Anthony Martin)、特里·賴利等人共同創建了。賴利在加錄到原帶的作品《》(1967年)中採用了各式各樣的電子鍵盤樂器,全部由作曲家即興演奏。 之後,該中心遷移至米爾斯學院,由寶琳·奧利維洛指導,如今稱為「當代音樂中心」。 在同時期的舊金山,作曲家史丹·夏夫(Stan Shaff)以及設備設計師道格·麥易群(Doug McEachern)在舊金山州立學院發表了第一場「Audium」音樂會(1962年),隨後又在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SFMOMA)創作了另一件作品(1963年),可以設想它是即時地在空間中控制聲音的流動。共有12具喇叭環繞著聽眾,另有4具喇叭被裝置在上方一個旋轉的、看似可移動的結構內。在次年(1964年)於SFMOMA的一次表演中,《舊金山紀事報》音樂評論家阿爾弗列德·弗蘭肯史坦因(Alfred Frankenstein)如此評論:「立體聲音連續體的可能性難得被廣泛地探索出來」。1967年,第一座,也就是「立體聲音連續體」開幕,每周舉辦表演直到1970年為止。1975年,由出資成立一個新的Audium劇場,由地板至天花板都是為立體聲音創作與表演而設計。「相形之下,有一些作曲家藉由設置在表演空間內的多具喇叭,切換或篩選各音源來操作立體聲音。在這個方法中,空間操作的組成取決於各喇叭的位置,通常利用了場域的聲學特性。範例有瓦雷茲的作品《電子音詩》(於1958年在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飛利浦展示館表演的錄音帶音樂)以及史丹利·夏夫(原文如此)目前仍活耀於舊金山的Audium設施。」經由每周一次的固定節目(在40年內已超過4,500場),夏夫「雕塑」聲音,透過176具喇叭表演如今已數位化的立體作品。 全尺寸的一個知名使用案例是溫蒂·卡洛斯的《》專輯,它觸發了合成器音樂的狂熱。 是義大利的電腦作曲與帶式音樂先鋒,他首先於60年代早期實驗電子技術。葛羅西曾經是個大提琴演奏家以及作曲家,於1917年在威尼斯出生。他於1963年成立了佛羅倫斯音韻音樂工作室(義大利語:Studio de Fonologia Musicale di Firenze,縮寫S 2F M),以實驗電子聲音及作曲。 電腦音樂 是第一台表演音樂的電腦,早在1951年8月便公開表演過。第一個的大規模公開展示是1962年2月10日在NBC廣播網全國性節目《》播放預先錄好的廣播節目。1961年,使用愛荷華州立大學的電腦(的一項衍生產品)撰寫程式,經由一具連接到系統的擴音器表演簡單、可辨識的旋律,原先是為了管理與診斷目的。在一場訪談史都華先生過程中,播放著他的電腦音樂。 在1950年代晚期、1960年代及1970年代也可見到大型電腦主機合成器的發展。從1957年開始,貝爾實驗室的麥克斯·馬修斯發展MUSIC程式,最終達到,是一個直接數位合成器語言。 現場電子 在美國,現場電子的先驅者有1960年代初期米爾登·柯亨(Milton Cohen)位於密西根州安娜堡的太空劇院成員們如及羅伯特·阿什利,獨立製作者如大約1965年投入的大衛·德鐸,以及由戈登·穆瑪、羅伯特·阿什利、及等人於1966年成立的。1960年,約翰·凱吉創作了《音樂盒》(Cartridge Music),是最早的現場電子作品之一。 在1964年的歐洲,卡爾海因茲·史托克豪森創作了為鑼、手持麥克風、濾波器及電位計所寫的《》,以及為管弦樂、4部正弦波產生器及4部所寫的《》。1965年,他創作了為唱詩班、漢門式電風琴及環形調諧器所寫的《》。 爵士作曲家和音樂家及安內特·皮考克在1960年代晚期使用穆格合成器進行了第一次現場音樂會的部分表演。皮考克規律地利用客製化的穆格合成器在舞台上以及在錄音室錄音時處理她的聲音。 1966至67年,發現並且開始教學「電路擾動」——創意短路的應用,一種偶然短路的程序,創造出實驗性電子樂器,主要在音色上而較少在節奏或旋律上探索聲音的元素,並且受到約翰·凱吉的偶然音樂概念所影響。 流行化:1970年代到1980年代早期 合成器 1970年穆格音樂公司開始生產,是第一批可以被廣泛取得、可攜式及相對負擔的起的合成器之一。它成為流行與電子藝術音樂中最廣泛使用的合成器。與賀比·漢考克於1970年代開始時就一起用它播送現場音樂,成為在巡迴音樂會中使用合成器的先鋒,不過他們也為早期機器的功能設計並不完善而感受到壓力。 1974年,在科隆的西德廣播(WDR)錄音室取得EMS Synthi 100合成器,許多作曲家用它來創作著名的電子音樂作品——包括的《五首德國舞曲》(Fünf deutsche Tänze,1975年),卡爾海因茲·史托克豪森的《天狼星》(1975-76年)以及的《脈衝音樂3號》(Pulse Music III,1978年)。 1980年代早期人們見識到了貝斯合成器的興起,最具影響力的是。那是一部貝斯合成器暨音序器,發表於1981年晚期,後來成為電子舞曲的一項必要設備,特別是迷幻浩室樂派。率先使用者之一是1982年的,不過當時尚未普及,直到1987年推出《》才有所改變。 IRCAM、STEIM及EMS 位於法國巴黎的成為一個主要的電腦音樂研究與實踐的中心,發展出電腦系統,並以革命性的即時數位訊號處理為特色。皮耶·布萊茲的《》(1981年)是為24位音樂家及6位獨奏者而作,使用4X轉換以及將獨奏者們安排上揚聲器系統。 是電子表演藝術方面的一個新樂器研發中心,位於荷蘭的阿姆斯特丹。STEIM自從1969年就已存在,是由、路易斯·安德里森、彼得·夏特、、、及所共同建立。這群荷蘭作曲家為了改革阿姆斯特丹封閉的音樂環境而奮鬥;他們堅決支持任命為皇家大會堂管弦樂團音樂指導,並且為荷蘭的實驗與即興創作電子音樂進行第一次的公眾募資。 (EMS)的前身為「瑞典電聲音樂」,是瑞典電子音樂與聲音藝術的國家中心。該研究組織於1964年在斯德哥爾摩創立。 流行電子音樂的興起 1960年代晚期,包括海灘男孩、披頭四樂團等流行與搖滾音樂家,開始使用特雷門、魔音琴等電子樂器,用來補強及定義他們的聲音。在這10年的尾聲,穆格合成器在的新興的前衛搖滾取得了領導地位,一些樂團如平克·佛洛伊德、Yes、愛默生、雷克與帕瑪及創世紀樂團,都用它來創作部分的音樂。樂器演奏型前衛搖滾在歐洲大陸特別顯著,使得一些樂團如發電廠樂團、橘夢樂團、罐头乐队及,得以避開語言上的障礙。他們大量使用合成器的「德式搖滾」風格,伴隨著布萊恩·伊諾(曾經是羅西音樂的鍵盤手)的創作,對後來的影響重大。 電子搖滾也被一些日本音樂家製作出來,包括富田勳的《電子武士:知道最新的搖滾》(1972年),該曲使用了穆格合成器演奏當代的流行與搖滾歌曲;以及的前衛搖滾專輯《曼荼羅》(1974年)。1970年代中期見證了電子音樂家的興起,例如讓-米歇爾·雅爾、范吉利斯,以及富田勳,後者與布萊恩·伊諾對新世紀音樂的發展有巨大影響。 在龐克搖滾到來以後,一種基本的合成搖滾型式興起,越來越多地使用新式數位科技來取代其他樂器。成為先鋒的樂團有1977年發表單曲《廣島之戀》的、來自日本的黃色魔術管弦樂團、、流行尖端、、夜半行軍樂團、來自英國的,以及來自美國的。黃色魔術管弦樂團藉由他們的(1978年)及《》專輯(1979年),對合成流行樂的進展有著特別的貢獻。MIDI的定義以及數位音訊的發展,讓純電子聲音的發展更加容易。這些發展導致合成流行樂的茁壯,之後被運動採用,導致合成器主宰了80年代初期的流行及搖滾音樂。扮演關鍵角色的有杜蘭杜蘭、、海鷗樂團、文化俱樂部、Talk Talk、以及。合成流行樂有時使用合成器來取代其他所有樂器,直到這個形式於1980年代中期開始於流行界失寵為止。 音序器與鼓機 音序器大約在20世紀中期開始被使用,富田勳1970年代中期的專輯成為後來的範例。1978年,黃色魔法管弦樂團使用以電腦為基礎的科技連結一部合成器來製作流行音樂,完成了他們在微處理器為基礎的音序器上的早期應用。 又稱為節奏機,也是約於1950年代晚期開始被使用,一個稍後出現的例子是喜多嶋修的前衛搖滾專輯《曼荼羅》(1974年),它使用了一個節奏機伴隨著電子鼓以及一部合成器。1977年,超音波樂團的《廣島之戀》是最早使用類似節拍器的敲擊樂器鼓機的單曲之一。1980年,樂蘭公司推出了鼓機,是最早也是最受歡迎的可編程鼓機。最早使用它的樂團是1980年的黃色魔法管弦樂團,而由於1982年馬文·蓋伊作品《》及作品《》的發行,該機後來被廣為使用。在後來的1980年代晚期底特律鐵克諾風潮中,TR-808成為基本工具,也是及胡安·阿特金斯的首選鼓機。 MIDI的誕生 1980年,一群音樂家與音樂商人會面以推動一種新的介面標準,令新樂器得以與其他樂器及電腦溝通控制指令。這個標準稱為樂器數位介面(MIDI),是幾家領導廠商如、、樂蘭、山葉等合作的成果,後來的參與者還包括、及河合。1981年,時序電路的戴夫·史密斯提交一篇論文給。接著在1983年8月,MIDI標準1.0版定案。 MIDI技術允許單一敲擊鍵、旋鈕動作、踏板動作或從微電腦下達指令,由遠端工作室來啟動所有裝置,並且同步化,使每樣裝置都依照作曲家預先決定好的條件運作。 MIDI儀器及軟體能有效控制複雜的樂器,而且其價格是許多錄音室及個人都能輕鬆負擔的起。透過音樂採樣及樣本唯讀記憶體為基礎的樂器,聲學音效已可在錄音室重建。 為4X電腦發展一套稱為Max的圖形化信號處理軟體(依麥克斯·馬修斯之名),隨後被引入麥金塔電腦(由戴夫·齊卡瑞里(Dave Zicarelli)為開發),以便進行即時MIDI控制,為大部分不具備電腦程式語言背景的作曲家帶來演算法作曲的可能性。 數位合成 1975年,日本山葉公司由獲得(FM合成器)演算法的授權。喬寧自1971年便開始在史丹佛大學實驗這項技術。山葉的工程師調整他的演算法令其適用於數位合成器,加入了類似「按鍵尺度」的方法以強化性能。該方法可用來避免通常會發生在類比系統調頻過程中的失真。然而,第一部公開發表的商業化數位合成器應該是1979年澳洲公司的(電腦樂器,Computer Musical Instrument),那是第一部實用化多音的數位合成/取樣系統。 1980年,山葉終於發表了第一部FM數位合成器——山葉GS-1,但是價格昂貴。1983年,山葉推出第一部獨立運作的數位合成器,它也使用FM合成器,應該是史上最賣座的合成器之一。DX-7以其易於辨識的明亮音調而著名,這點部分歸功於57kHz的超額取樣率。 如此描述他對早期電腦聲音的經驗之一: 晶片音樂 低價家用電腦的新能力在1980年代及1990年代導致了晶片音樂的興起。晶片音樂是以聲音格式寫成的音樂,藉由一台電腦或電子遊戲機的,許多聲音材料被即時合成與定序,有時包括樣本為基礎的合成以及低位元樣本的播放。晶片音樂的lo-fi(低傳真)聲音特性是早期音效卡技術限制所造成的結果;然而,憑著它自己的力量,這種聲音自此以後變成被追求的目標之一。 1980年代晚期至1990年代 舞曲的興起 1980年代晚期,僅使用電子樂器製作的舞曲錄音變為越來越受歡迎,這種音樂節奏感強烈而急促,搭配電子音色的組合,其旋律有十分新奇的感受,且可以多次混音,讓每次表演的作品都保持略有差異的獨特性。這種趨勢持續至今,全世界的夜店都常態性地播放電子舞曲。當下,電子舞曲非常受歡迎,存在著專屬的廣播電台與電視頻道。 進展 其他的發展包括(來自MIT與IRCAM)為超級大提琴(hypercello)而作的合成器樂曲《開始一遍又一遍》(Begin Again Again),那是一台具有多個感測器以便量測大提琴家實體動作的互動系統。麥克斯·馬修斯為了即時節拍、動態及音色控制,發展一套可預先輸入電子樂譜的「指揮」程式。發表一張多媒體的CD-ROM《我所有的蜂鳥都有藉口》(All My Hummingbirds Have Alibis)。 2000年代與2010年代 最近幾年,當電腦科技已經變得更容易接近並且已經進步,與音樂製作互動的科技現在已能實用化,因而得以支持與傳統音樂音樂表演型式不同的實踐方法:例如,膝上型電腦表演()以及。通常,這個名詞專指任何電子音樂的現場表演,無論是否伴隨膝上型電腦、合成器或其他裝置。 在最近十年裡,一些以軟體為基礎的虛擬錄音室環境已經出現,運用如Propellerhead的Reason及Ableton Live等產品以尋找流行吸引力。這類軟體對於典型以硬體為基礎的創作錄音室提供可實行且划算的替代方案,並且感謝微處理器科技的進步,現在使用稍微比單一膝上型電腦多一點點的設備,就能創造高品質的音樂。這項進步已經使音樂創作大眾化,導致在家製作的電子音樂數量大幅增加,並透過網際網路對大眾公開。 藝術家們現在也可以藉由創造個人化的軟體合成器、效果模組及各種作曲環境,將他們作品個性化。過去曾經在硬體領域裡存在的各種專業裝置,都可以輕易地擁有虛擬版本。一些為達到這些目標的更受歡迎軟體工具是商業化發表的,例如及;另有一些則是開源軟體,例如、Pure Data、SuperCollider及ChucK。 電路擾動 電路擾動是在電子裝置內部創造客製化電路的方法,例如低電壓電池驅動的吉他音效、小孩子的玩具與用來創造新音樂、視覺儀器及聲音產生器的小型數位合成器。強調自然發生及隨機性,這些電路擾動的技術已經被通常地關聯到噪音音樂,儘管更多傳統當代音樂家以及音樂團體已經知道去實驗「擾動」樂器。電路擾動經常牽涉到拆解機器並且加上例如開關或電位器(可變電阻)等組件,用來修改電路。伴隨著對類比合成器電路擾動興趣的復甦,此技術成為一個為許多實驗音樂家來創造他們自己個別的類比聲音產生器的廉價的解決方案。現今許多圖解可以被找到來建構噪音產生器例如或是Dub Siren,亦可經由簡單修改孩子的玩具而得到同樣的效果,例如知名的即常被電路擾動者拿來修改。通常被認為是「電路擾動之父」,因為他最早由Speak & Spell發現,並且自從開始他的工作他已經具備學徒資格。
:兩圓不相交(外離),有4條共同切線。 圆系方程 在解析几何中,符合特定条件的某些圆构成一个圆系,一个圆系所具有的共同形式的方程称为圆系方程。例如求半径到直线距离的方程就可以叫圆系方程。 在方程中,若圆心为定点,为参变数,则它表示同心圆的圆系方程。若是常量,(或)为参变数,则它表示半径相同,圆心在同一直线上(平行于轴或轴)的圆系方程。 过两圆与交点的圆系方程为: 过直线与圆交点的圆系方程为: 过两圆与交点的直线方程为: 其他定义 椭圆是平面上到两个固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的点之轨迹,椭圆的形状可以用离心率来表示;圆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椭圆,即当椭圆的两个焦点重合,离心率的情况。 在三維空間,球面被設定為是在空間中與一個定點距離為的所有點的集合,此處r是一個正的實數,稱為半徑,固定的點稱為球心或中心,並且不屬於球面的範圍。是球的特例,稱為單位球。 在測度空間中,圓的定義仍舊指距離一定點等距(在該測度下)的點的集合。 其它 相關的立体图形 截面為圓的三維形狀有: 球體 扁球體 圓錐體 圓柱體 圆台 圓和其他平面形狀 外接圓 內切圓 旁切圓 當多邊形的每條邊固定,以有外接圓的圖形面积最大。 圓的問題 化圓為方是指用尺规作图的方法畫出一個和已知圓面積相同的正方形。已经证明这是不可能的。 塔斯基分割圓問題要求用分割的方法來使已知圓變成正方形。 高斯圆问题。 参考资料 注释 资料 参见 圆锥曲线 球 (数学) 扩展阅读 "Circle" in The MacTutor History
假如一条直线与圆相交僅有一个交点,那么称这条直线是这个圆的切线,与圆相交的点叫做切点。如如下图,直线与圆只有一个交点,那么就是圆的切线。 过圆上一点的切线:设该点为,圆的方程为,则圆在该点的切线方程为: 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推论1: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推论2: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割线 一条直线与一条弧线有两个公共点,这条直线是这条曲线的割线()。如图,直线与圆有两个公共点,那么直线就是圆的割线。 周长 圆的一周的长度称为圆的周长(记作)。圆的周长与半径的关系是: 或 其中是圆周率。 面积 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关系是:。 对称性 圆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圆的对称轴为经过圆心的任意直线,圆的对称中心为圆心 圓心角、圆周角 圆心角: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圆心角,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公式表示为。如右图,为圆的圆心,那么为圆心角。 圆周角:顶点在圆周上,角两边和圆相交的角叫圆周角。如右图,的顶点在圆周上,的两边、分别交在圆周上,那么就是圆周角。 圆心角定理 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弧相等,弦心距相等,此定理也称“一推三定理”。 圆周角定理 圆周角定理: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的角的一半。 如上图,为圆心,分别为圆周上的点,那麼: 证明: 即: 圆周角定理的推论: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是等弧。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圆周角是直角所对的弧的半圆,所对的弦是直径。 若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垂径定理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且平分弦所对的弧。如图,直径弦,那么平分且平分 推论1:(1)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2)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兩圓位置關係 兩個不同大小的圓(半徑分別為及,圓心距為,其中)之間的關係如下: :兩圓不相交(內含),互為同心圓。 :兩圓不相交(內含,亦稱「內離」)。 :兩圓相交於一點(內切),有1條共同切線。 :兩圓相交於一點(外切),有3條共同切線。 :兩圓相交於兩點,有2條共同切線。 :兩圓不相交(外離),有4條共同切線。 圆系方程 在解析几何中,符合特定条件的某些圆构成一个圆系,一个圆系所具有的共同形式的方程称为圆系方程。例如求半径到直线距离的方程就可以叫圆系方程。 在方程中,若圆心为定点,为参变数,则它表示同心圆的圆系方程。若是常量,(或)为参变数,则它表示半径相同,圆心在同一直线上(平行于轴或轴)的圆系方程。 过两圆与交点的圆系方程为: 过直线与圆交点的圆系方程为: 过两圆与交点的直线方程为: 其他定义 椭圆是平面上到两个固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的点之轨迹,椭圆的形状可以用离心率来表示;圆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椭圆,即当椭圆的两个焦点重合,离心率的情况。 在三維空間,球面被設定為是在空間中與一個定點距離為的所有點的集合,此處r是一個正的實數,稱為半徑,固定的點稱為球心或中心,並且不屬於球面的範圍。是球的特例,稱為單位球。 在測度空間中,圓的定義仍舊指距離一定點等距(在該測度下)的點的集合。
1906年,全長35.4公里的英段開始動工,九廣鐵路──英段興建初期使用了轨距為610毫米的路軌作為臨時鐵路以便運輸建材及人員,但工程中途便全面改用軌距為1435毫米的標準路軌,這些材料轉而改用于沙頭角支綫用。工程需要興建不少橋樑和基堤,以及5條隧道,當中包括最長的筆架山隧道。這條隧道是當時亚洲規模最龐大的工程,花了3年時間才完工。由於當時施工環境惡劣,工程期間有超過50名工人死於隧道內。 1910年10月1日,耗資130萬英镑的九廣鐵路──英段落成啟用,成為香港首條重型鐵路,最初屬於單軌系統,火車由蒸汽機車牽引,而部份列車兼俱備客貨兩用車卡,頭段載客,尾段載貨。 1911年10月5日,來往香港與廣州的港穗直通車也隨華段建造完成而正式投入服務。通車初期,每天開出兩班,行車時間約四個多小時,座位分為頭等及二等,票價分別為5.4銀元及2.7銀元。 拆分續行 1945年戰後,當英國重新接管香港,九廣鐵路的情况相當殘破。英軍最初負起修復鐵路的責任。當局緊急從英國訂購12輛蒸汽機車。這批機車在1946至47年抵港。各方努力使九廣鐵路重新運作。文職人員亦於1946年重掌鐵路管理。 1949年10月14日,由於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廣州,來往九龍和廣州的直通車其後便在政治原因下停駛。華段改以深圳火車站為終點站,成為其後的廣深鐵路。而英段則改以羅湖站為終點站,以羅湖橋作為中英接觸點。 1956年9月24日,馬料水站啟用,并於1967年1月1日改名大學站,以配合位於馬料水的香港中文大學成立。 1961年8月,燃煤發動的蒸氣火車頭由柴油火車頭取代。 1966年,大埔站改稱大埔滘站。 1968年底,由於靈車的競爭,和合石支線每日將棺木從紅磡公眾殮房運送至和合石墳場的服務停止,改於每年的清明節和重陽節提供客運服務。 1969年1月1日,油蔴地站改稱旺角站。 1970年代,隨着列車速度有所提升,車程縮短,餐車的必要性下降並逐步消失。 1973年,九廣鐵路──英段展開雙軌化的工程。 1975年11月30日,九龍總站由尖沙咀海旁遷至紅磡灣,而尖沙咀的總站在1978年6月7日便被拆卸,只保留鐘樓(現為香港法定古蹟,亦為尖沙咀地標之一),原址興建香港文化中心,而路軌原址則興建香港藝術館、香港太空館及新世界中心。 1978年,九廣鐵路──英段開始了全線現代化及電氣化計劃,耗資35億港元。同年10月7日,馬場站啟用,以配合沙田馬場在當日開幕。 1979年4月4日,來往九龍至廣州的廣九直通車重新運作。 1981年4月26日,雙軌設計的新筆架山隧道正式啟用。 1982年5月6日,英段首階段的電氣化工程完成,九龍至沙田近郊線電氣化列車正式啟用。1983年5月2日,沙田至大埔墟段完成工程。大埔墟至羅湖段電氣化工程於同年7月15日投入服務,並由當時的香港總督尤德爵士主持通車儀式。 車站增減 因九廣鐵路電氣化,九鐵需增建車站,取消部份車站,及將其餘車站現代化。 1980年8月16日,位於染布房街/太平道的臨時旺角站率先啟用(即今日設隔音屏障及逃生通道的旺角東站南部路軌)。 1982年,為配合5月6日第一期電氣化,重建後的沙田站及旺角站,已分别提早於4月30日及5月3日局部啟用。5月4日啟用九龍塘站,自此九廣鐵路可以與地鐵的觀塘線換乘。5月6日,新建的九龍塘火車站開始運作。11月1日,臨時羅湖火車站投入服務,原火車站展開重建。 1983年4月7日,另地新建的大埔墟站啟用,舊大埔墟站則在1985年12月20日改建為香港鐵路博物館。新車站設有大型公共運輸交匯處,供乘客和遊客轉乘。4月10日,和合石支線停用。4月26日,重建的大學站啟用。5月2日,大埔滘站停用。其後在1985-88年間拆毁。5月12日及6月1日,重建後的粉嶺站及上水站分别啟用。8月15日,臨時大圍站啟用(該臨時站俗稱「木頭站」)。1985年2月15日,火炭站啟用。同年10月1日,馬場站改善設施後重開,以配合沙田馬場新看台啟用。 1986年4月23日,永久大圍站遷往現址啟用。1987年1月15日,新羅湖站啟用。1989年5月9日,太和站啟用。 1982年之前,英段的管理屬香港政府部門,稱為九廣鐵路局,隨著《九廣鐵路公司條例》於同年12月通過,九廣鐵路公司於1983年2月1日正式成立,自此脫離政府。公司由香港政府全資擁有,其運作則由管理局監察,管理局的成員由香港總督(回歸後改為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委任。 開拓新線 1984年10月15日,九廣鐵路公司接受乘客以「通用儲值票」(前身為地鐵公司的「儲值車票」)付款。同年10月17日,公司接受政府邀請,在新界西北屯門區和元朗區建造和營運輕便鐵路。 1988年9月18日,新界西北的輕鐵投入服務。 有鑑於1988年九廣鐵路英段白石角(大埔39區)近中文大學急彎路段發生嚴重出軌事故導致全線癱瘓,九鐵於1995年在上述路段進行改線工程,將原有路軌改為與吐露港公路平行,形成現今格局;與此同時,亦令大埔39區土地不再受鐵路阻礙,得以發展。 1996年,為配合香港興建九廣西鐵第一期(即西鐵線),九廣鐵路公司將「九廣鐵路──英段」改名為「九廣東鐵」,「輕便鐵路」則改名為「九廣輕鐵」。九龍車站亦在這期間正式更名為紅磡車站。 1998年10月,西鐵正式開始施工。同時積極擴展輕鐵網絡,將之轉型為西鐵的主要接駁交通工具。 為配合政府優先發展鐵路的政策,九廣鐵路公司決定轉型為規劃、設計及建造大型新網絡的機構。公司應政府邀請,就多條新鐵路的興建進行詳細研究及提交建議書。這些新項目包括3條東鐵支線:於大圍接駁東鐵的馬鞍山鐵路、紅磡站至尖沙咀東部的支線、以及作為第2條過境鐵路通道的落馬洲支線。 近年發展 1996年3月6日,中國政府成立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9月24日,港府邀請九廣鐵路公司興建及經營九龍南線。 2002年6月25日,港府宣布九廣鐵路公司投得沙田至中環線(沙中線)的興建與經營權。 2003年12月7日,輕鐵位於天水圍新市鎮的2段新支線通車,2條新支線共長4.4公里,設有11個新車站。 2003年12月20日,歷時5年建成的九廣西鐵正式啟用。 2004年1月3日,政府重新審查九鐵網絡整體規劃,九廣鐵路公司宣佈會擱置沙中線,而會用「沙田至紅磡線」和東鐵延長過海代替。 2004年10月24日,九廣東鐵尖沙咀支線正式啟用,列車從紅磡站延至尖東站為終點。 2004年12月21日,馬鞍山支線通車。 2005年11月6日,九龍南線正式動工。 2007年7月12日,九廣鐵路公司和地鐵有限公司宣佈了沙中線的合併方案。 2007年8月15日,歷時3年多建成的落馬洲支線正式通車,落馬洲站、香港落馬洲支線管制站及深圳福田口岸正式啟用。 兩鐵合併 政府計畫把地鐵與九鐵兩組鐵路網絡營運合併。2004年2月24日,政府邀請地鐵公司及九鐵公司就合併計劃進行商討,預計6個月內完成磋商,可望於2005/06年度落實兩鐵合併安排。對此,社會各界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合併後可節省行政開支,使票價有下調空間;鐵路網路將會統一,使新鐵路綜合轉乘能力增強;減少鐵路網路出現路綫重疊的情況,從而減少浪費納稅人金錢。有人卻認為合併會令該系統成為「獨立王國」,造成壟斷局面。 2006年4月11日,時任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會同行政會議公佈通過兩鐵合併方案,決定將九廣鐵路公司多條鐵路、接駁巴士和物業的經營權轉交地鐵公司(今港鐵公司)50年(可延長),提供一連串車費減免方案(包括取消轉車閘費及引入「可加可減機制」),並儘早處理沙中線轉車問題及除部份兩鐵轉車站轉車閘機。只等待地鐵有限公司股東同意,兩鐵合併即會落實。 2007年10月9日,地鐵公司股東特別大會通過兩鐵合併方案,兩鐵將會在2007年12月2日正式合併,宣告九鐵公司將結束其所有業務。 2007年12月2日,九廣鐵路公司的業務正式合併至香港鐵路有限公司營運。公司所有鐵路資產,以服務專營權方式授予港鐵公司使用;所有物業等其他業務,則出售予港鐵公司營運。九廣鐵路公司由成立開始計,歷經25年後停止營運所有鐵路、物業等業務。有97年歷史的九廣鐵路也正式交由港鐵營運。 合併前路線收費 九廣鐵路公司的收費主要分為成人和特惠兩種。成人車費適用於所有乘客,3-11歲的小童和65歲或以上的長者則可繳付特惠車費乘車,而由繳費乘客陪同的3歲以下兒童無須繳費。乘坐九鐵網絡的乘客常用的車票包括八達通和單程票,另九廣鐵路公司亦設有多款其他車票,包括西鐵自悠通、九鐵本地線乘車證等。 九鐵網絡採用綜合收費系統。乘客如乘搭超過一程車,多數情況下都只需付出車費最高的一程車資,其前後的各一程車都被視為接駁用途(需符合如車費上限及時間的限制),不另收費。 八達通 八達通是香港其中一種電子收費系統,由地鐵有限公司於1997年推出,卡片的大小和信用卡相同,內置晶片,使用時把卡片放在接收器上即能完成付款過程。使用八達通的乘搭九鐵網絡可享受優惠,車費比使用單程票便宜。八達通未通用前,部分優惠以派發及出示轉車券給予,部分更無法做到。使用八達通之後,多數複雜的轉車組合都能準確計算車資。 此外,「東鐵全月通」和「西鐵全月通」的優惠都透過八達通卡使用,其月票記錄在八達通的晶片內。 東鐵全月通:乘客可以在指定月份無限次乘搭東鐵普通等(羅湖、落馬洲和馬場站除外)和馬鐵列車,以及九鐵巴士K12(星期日及公共假期除外)、K14、K16、K17、K18線。售價為每月380元。 西鐵全月通:乘客可以在指定月份無限次乘搭西鐵、輕鐵、新界西北的九鐵巴士,以及接駁時乘坐新巴701、702線、專線小巴81K、87K、95K線。售價為每月400元。 單程票 本地綫的單程車票是一種附有磁帶的車票,而輕鐵單程票則是紙製車票,於東鐵、馬鐵及西鐵車站大堂或輕鐵車站月台設有自動售賣機,供乘客在登車前購買。 其他車票 其他車票包括: 九鐵本地線乘車證:乘客可以購票當天無限次乘搭東鐵普通等(羅湖、落馬洲和馬場站除外)、馬鐵、西鐵、輕鐵、九鐵巴士(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不可乘坐K12),售港幣30元。 九鐵羅湖線乘車證:乘客可以購票後30天內乘搭東鐵普通等或馬鐵來回羅湖或落馬洲站一次,包括在各項旅遊套票內,不設獨立發售。 落馬洲週票:持票乘客可於一星期內乘搭東鐵(普通等)來往落馬洲站12次,售港幣240元。 西鐵自悠通:前身為西鐵節日通及西鐵學生全日通,乘客可以在購票當天無限次乘搭西鐵、輕鐵、新界西北的九鐵巴士、東鐵接駁巴士K16線,售港幣20元。 旅遊套票 九鐵遊客套票:包括九鐵網絡本地線乘車證和九鐵過境路線乘車證,售港幣80元。於2005年5月16日推出,至2007年4月1日停止發售。 香港全接通乘車套票:包括九鐵過境路線乘車證及遊客地鐵一天乘車證換領券。 海洋公園 - 九廣鐵路逍遙特惠套票:包括九鐵本地線乘車證或九鐵過境路線乘車證、穿梭巴士券及海洋公園日間門票。另有設不包括門券的套票。 九鐵快線 - 迪士尼樂園本地線好玩套票:已於2007年11月1日起停止發售。 新渡輪(澳門)- 九廣鐵路「澳門尊尚」套票。 合併前服務 九鐵網絡在每日提供近20小時的列車服務,大約由上午5時半至午夜1時,非行車時間則進行軌道及軌旁維修工程。在一些節慶,例如平安夜,除夕及大除夕,九鐵網絡部分路線更會通宵行走。 九廣鐵路公司在部分車站提供接駁巴士,為方便距離車站較遠的市民乘坐九鐵網絡。輕鐵的定位也包括作為西鐵的接駁交通工具,同樣方便距離車站較遠乘坐九鐵網絡的乘客。 合併前營運網絡 兩鐵合併前,九鐵網絡發展成有3條重鐵路線,全長76.9公里的鐵路系統網絡,共有32個車站,其中4個為與地鐵網絡轉線站。此外,九廣鐵路公司也有1個輕鐵路線網絡,全長36.15公里,共有68個車站。 合併前鐵路事故 雖然九鐵網絡各客運設施均能在99.5%的服務時間維持正常,但近年則發生了多宗嚴重事故,尤以東鐵系統的老化問題,使大眾關注列車在運作時的安全。 嚴重事故列表 1931年4月20日下午17時10分,受暴雨影響,一列由深圳站(今羅湖站)開往九龍的列車在駛至馬料水22號鐵路橋時,因路基被大雨沖毀,列車翻墮橋下,釀成12死20傷,至今仍為香港境內唯一導致乘客死亡(非乘客墮軌)的鐵路事故。 1955年11月12日下午3時,大批英軍坦克在新界演習,其中一輛駛至九龍坑附近鐵路路軌停下來,一列開往羅湖站的火車煞車不及撞上坦克,火車司機及坦克車駕駛員等4人當場死亡,另外有20人受傷。 1984年11月25日上午8時50分,一列由紅磡駛往上水站的東鐵列車(E45),到達上水站落客後,司機欲駛至中線路軌,以便調頭後再駛入南行月台載客。當列車在駛至路軌交匯處時,較剪位活動軌未有將列車引入中線路軌,令列車駛入第3條路軌。司機煞掣不及,撞斷一條電纜柱及撞毀止衝檔石壆,然後翻側,第1卡斷成兩截,第2卡車廂橫放壓著車頭。幸好當時乘客已經全部落車,而當時車上兩名工作人員包括司機和車長亦身在列車另一端遠離撞壆位置,因此沒有受傷。但亦因為他們都不在撞車的一端所以未能及時察覺列車入錯軌而剎停列車制止意外發生。該組車現已退役。 1988年6月4日下午2時許,一列南行貨運列車在大學站以北(現白石角)出軌,直到第二日10:40恢復服務。期間東鐵服務中斷一整日。九廣鐵路公司方面派出接駁巴士疏導乘客,但場面混亂。例如在沙田站,晚上大批乘客爭先恐後上接駁巴士,有人甚至爬窗進入。出事地點位於白石角,該段鐵路本來是一急彎,後來於1995年把這段拉直,現在部分路段是樟樹灘村附近優景里所在。 1991年6月18日上午8時,一列北行近大埔墟站南面的東鐵列車扯斷電纜,斷裂部分長達一米,服務受阻,車站出現混亂情況,九廣鐵路公司派出17部接駁巴士來往沙田站及大埔墟站,受影響乘客近25萬。 1994年7月29日上午10時,一輛編號為1013的輕鐵列車駛至屯門兆禧苑側湖景路與湖山路交界與空拖架的貨櫃車相撞,輕鐵司機被拋出車外死亡,另4名乘客受傷,而該車已退役,拆解作零件用途。 1996年8月,上水站列車信號系統控制室疑因室外的銅製電線被雷電擊中導致電路板燒毀,電腦信號系統失靈,太和站至羅湖站列車服務停頓25分鐘,東鐵提供接駁巴士接載乘客往返太和及上水,約有一萬人受影響。東鐵事後決定把銅製電纜更換成光纖電纜,但新的光纖系統需要到1998年底才投入使用。 1997年6月21日,一輛輕鐵列車在兆康站前右轉時與對面路軌前行的列車迎頭相撞,29人受傷。 2005年7月21日早上,一列西鐵列車在八鄉車廠內撞向前方另一列車的車尾,令2部列車(編號為D318及D323)的車嘴部分受損(今已修復);為補償該次列車服務影響引起不便,九廣鐵路公司決定於同年8月4日早上10:30前免費乘搭西鐵,購買同年9月份西鐵「全月通」減收10元。 2005年12月21日,東鐵一列南行列車駛至火炭站時,列車車底的壓縮器支架鬆脫,九廣鐵路公司其後檢查全線列車的116個(E1-E43及E46-E118)壓縮器,共發現9個壓縮器支架出現裂紋,但並無即時向政府匯報。九廣鐵路公司於事後已為所有壓縮器加上尼龍索帶及U形托架承托以防止鬆脫。但其後再發現有80個車底部件有裂紋,經過初步調查之後發現東鐵列車在2003年改用列車自動操作系統(ATO)後,對列車組件增加達1倍的壓力。而且部分焊接位焊接不妥,要剷走油漬才發現裂紋。另外,列車與路軌的接口並非完全吻合而產生震動,令列車懸掛系統可能產生裂紋。九廣鐵路公司主席田北辰於2006年1月14日表示,管理局將每晚開會,確保東鐵可以安全行駛後才會開車,並承諾如再有主要組件或其綑綁的尼龍索帶鬆脫,九廣鐵路公司將即時決定東鐵全線停車。九廣鐵路公司於2006年1月15日獲政府批准,使東鐵恢復以人手操作,但東鐵由羅湖站至尖東站之間的行車時間會增加1.5分鐘,而早上繁忙時間的班次將由每小時24班減至23班(更一度減至每小時21班)。直到2006年8月6日,東鐵列車全線恢復ATO運作。詳情可參閱事件的調查報告。 2006年9月9日,東鐵一列北行往羅湖站的列車,在香港天文台發出紅色暴雨警告期間,因雨水滲入絕緣體,於大學站以北故障停駛,車廂先後傳出三次爆炸巨響及火花,逾千乘客受困,亦導致東鐵南北行列車受阻,數以萬計乘客受影響。 2006年9月13日,東鐵一列北行往羅湖站的列車,於繁忙時間在大學站因列車控制系統的電線出現故障,導致東鐵南北行列車受阻約40分鐘。故障期間,列車行車時間平均增加15分鐘,等候時間增至23分鐘。因為故障於繁忙時間發生,東鐵部份車站需實施人潮管制措施。 2007年2月14日,西鐵一輛列車(D305-D306),於上午繁忙時間在錦上路站至荃灣西站之間的大欖隧道內因編號P306的車頂的變壓器漏油,在高溫下著火燃燒,導致西鐵列車受阻約3小時。期間乘客需要在隧道步行20分鐘至荃灣西站;為補償該次列車服務影響引起不便,九廣鐵路公司決定於同年2月21日早上9時至下午1時讓市民免費乘搭西鐵,購買同年3月份西鐵「全月通」減收10元。 合併前九鐵的列車 機車 客運列車 東鐵 英國都城嘉慕製列車(1982-1992):351節車卡(其中348節車卡(29組12卡)於1996年至1999年間接受翻新工程,並已於合併後港鐵時期的2022年正式退役)<sup>3 日本近畿車輛製SP1900型電動列車:96節車卡(8組12卡,2001) 西鐵 日本近畿車輛/川崎重工業製SP1900型電動列車:154節車卡(22組7卡,2002-2003,部分已改為8卡),九龍南線通車後將增加42節車卡(6組7卡,其中4組全新,2007;另外兩組由馬鐵的4卡調往西鐵,增長為7卡,2004-2007) 馬鐵 日本近畿車輛製SP1950型電動列車:原72節車卡,現只有64節車卡。(18組4卡,2003-2004,其中兩組已經調往西鐵服務) 輕鐵 第1期車輛:澳洲Comeng製,原70卡,現只有68卡。(編號1001-1012,1014-1026,1028-1070),1988年通車時一併投入服務)5 第2期車輛:日本川崎重工業製,共30卡,編號1071-1090及1201-1210。編號1201-1210為拖卡,無附設駕駛室。(1992至1993年間投入服務)(並已於合併後港鐵時期的2023年正式退役) 第3期車輛:澳洲A. Goninan製,共20卡(編號1091-1110,1997至1998年間投入服務) 跨境鐵路(服務來往九龍及廣東的客運直通車) 日本近畿車輛製Ktt客車:12節車卡(1998年)4 3車組
- 九廣鐵路逍遙特惠套票:包括九鐵本地線乘車證或九鐵過境路線乘車證、穿梭巴士券及海洋公園日間門票。另有設不包括門券的套票。 九鐵快線 - 迪士尼樂園本地線好玩套票:已於2007年11月1日起停止發售。 新渡輪(澳門)- 九廣鐵路「澳門尊尚」套票。 合併前服務 九鐵網絡在每日提供近20小時的列車服務,大約由上午5時半至午夜1時,非行車時間則進行軌道及軌旁維修工程。在一些節慶,例如平安夜,除夕及大除夕,九鐵網絡部分路線更會通宵行走。 九廣鐵路公司在部分車站提供接駁巴士,為方便距離車站較遠的市民乘坐九鐵網絡。輕鐵的定位也包括作為西鐵的接駁交通工具,同樣方便距離車站較遠乘坐九鐵網絡的乘客。 合併前營運網絡 兩鐵合併前,九鐵網絡發展成有3條重鐵路線,全長76.9公里的鐵路系統網絡,共有32個車站,其中4個為與地鐵網絡轉線站。此外,九廣鐵路公司也有1個輕鐵路線網絡,全長36.15公里,共有68個車站。 合併前鐵路事故 雖然九鐵網絡各客運設施均能在99.5%的服務時間維持正常,但近年則發生了多宗嚴重事故,尤以東鐵系統的老化問題,使大眾關注列車在運作時的安全。 嚴重事故列表 1931年4月20日下午17時10分,受暴雨影響,一列由深圳站(今羅湖站)開往九龍的列車在駛至馬料水22號鐵路橋時,因路基被大雨沖毀,列車翻墮橋下,釀成12死20傷,至今仍為香港境內唯一導致乘客死亡(非乘客墮軌)的鐵路事故。 1955年11月12日下午3時,大批英軍坦克在新界演習,其中一輛駛至九龍坑附近鐵路路軌停下來,一列開往羅湖站的火車煞車不及撞上坦克,火車司機及坦克車駕駛員等4人當場死亡,另外有20人受傷。 1984年11月25日上午8時50分,一列由紅磡駛往上水站的東鐵列車(E45),到達上水站落客後,司機欲駛至中線路軌,以便調頭後再駛入南行月台載客。當列車在駛至路軌交匯處時,較剪位活動軌未有將列車引入中線路軌,令列車駛入第3條路軌。司機煞掣不及,撞斷一條電纜柱及撞毀止衝檔石壆,然後翻側,第1卡斷成兩截,第2卡車廂橫放壓著車頭。幸好當時乘客已經全部落車,而當時車上兩名工作人員包括司機和車長亦身在列車另一端遠離撞壆位置,因此沒有受傷。但亦因為他們都不在撞車的一端所以未能及時察覺列車入錯軌而剎停列車制止意外發生。該組車現已退役。 1988年6月4日下午2時許,一列南行貨運列車在大學站以北(現白石角)出軌,直到第二日10:40恢復服務。期間東鐵服務中斷一整日。九廣鐵路公司方面派出接駁巴士疏導乘客,但場面混亂。例如在沙田站,晚上大批乘客爭先恐後上接駁巴士,有人甚至爬窗進入。出事地點位於白石角,該段鐵路本來是一急彎,後來於1995年把這段拉直,現在部分路段是樟樹灘村附近優景里所在。 1991年6月18日上午8時,一列北行近大埔墟站南面的東鐵列車扯斷電纜,斷裂部分長達一米,服務受阻,車站出現混亂情況,九廣鐵路公司派出17部接駁巴士來往沙田站及大埔墟站,受影響乘客近25萬。 1994年7月29日上午10時,一輛編號為1013的輕鐵列車駛至屯門兆禧苑側湖景路與湖山路交界與空拖架的貨櫃車相撞,輕鐵司機被拋出車外死亡,另4名乘客受傷,而該車已退役,拆解作零件用途。 1996年8月,上水站列車信號系統控制室疑因室外的銅製電線被雷電擊中導致電路板燒毀,電腦信號系統失靈,太和站至羅湖站列車服務停頓25分鐘,東鐵提供接駁巴士接載乘客往返太和及上水,約有一萬人受影響。東鐵事後決定把銅製電纜更換成光纖電纜,但新的光纖系統需要到1998年底才投入使用。 1997年6月21日,一輛輕鐵列車在兆康站前右轉時與對面路軌前行的列車迎頭相撞,29人受傷。 2005年7月21日早上,一列西鐵列車在八鄉車廠內撞向前方另一列車的車尾,令2部列車(編號為D318及D323)的車嘴部分受損(今已修復);為補償該次列車服務影響引起不便,九廣鐵路公司決定於同年8月4日早上10:30前免費乘搭西鐵,購買同年9月份西鐵「全月通」減收10元。 2005年12月21日,東鐵一列南行列車駛至火炭站時,列車車底的壓縮器支架鬆脫,九廣鐵路公司其後檢查全線列車的116個(E1-E43及E46-E118)壓縮器,共發現9個壓縮器支架出現裂紋,但並無即時向政府匯報。九廣鐵路公司於事後已為所有壓縮器加上尼龍索帶及U形托架承托以防止鬆脫。但其後再發現有80個車底部件有裂紋,經過初步調查之後發現東鐵列車在2003年改用列車自動操作系統(ATO)後,對列車組件增加達1倍的壓力。而且部分焊接位焊接不妥,要剷走油漬才發現裂紋。另外,列車與路軌的接口並非完全吻合而產生震動,令列車懸掛系統可能產生裂紋。九廣鐵路公司主席田北辰於2006年1月14日表示,管理局將每晚開會,確保東鐵可以安全行駛後才會開車,並承諾如再有主要組件或其綑綁的尼龍索帶鬆脫,九廣鐵路公司將即時決定東鐵全線停車。九廣鐵路公司於2006年1月15日獲政府批准,使東鐵恢復以人手操作,但東鐵由羅湖站至尖東站之間的行車時間會增加1.5分鐘,而早上繁忙時間的班次將由每小時24班減至23班(更一度減至每小時21班)。直到2006年8月6日,東鐵列車全線恢復ATO運作。詳情可參閱事件的調查報告。 2006年9月9日,東鐵一列北行往羅湖站的列車,在香港天文台發出紅色暴雨警告期間,因雨水滲入絕緣體,於大學站以北故障停駛,車廂先後傳出三次爆炸巨響及火花,逾千乘客受困,亦導致東鐵南北行列車受阻,數以萬計乘客受影響。 2006年9月13日,東鐵一列北行往羅湖站的列車,於繁忙時間在大學站因列車控制系統的電線出現故障,導致東鐵南北行列車受阻約40分鐘。故障期間,列車行車時間平均增加15分鐘,等候時間增至23分鐘。因為故障於繁忙時間發生,東鐵部份車站需實施人潮管制措施。 2007年2月14日,西鐵一輛列車(D305-D306),於上午繁忙時間在錦上路站至荃灣西站之間的大欖隧道內因編號P306的車頂的變壓器漏油,在高溫下著火燃燒,導致西鐵列車受阻約3小時。期間乘客需要在隧道步行20分鐘至荃灣西站;為補償該次列車服務影響引起不便,九廣鐵路公司決定於同年2月21日早上9時至下午1時讓市民免費乘搭西鐵,購買同年3月份西鐵「全月通」減收10元。 合併前九鐵的列車 機車 客運列車 東鐵 英國都城嘉慕製列車(1982-1992):351節車卡(其中348節車卡(29組12卡)於1996年至1999年間接受翻新工程,並已於合併後港鐵時期的2022年正式退役)<sup>3 日本近畿車輛製SP1900型電動列車:96節車卡(8組12卡,2001) 西鐵 日本近畿車輛/川崎重工業製SP1900型電動列車:154節車卡(22組7卡,2002-2003,部分已改為8卡),九龍南線通車後將增加42節車卡(6組7卡,其中4組全新,2007;另外兩組由馬鐵的4卡調往西鐵,增長為7卡,2004-2007) 馬鐵 日本近畿車輛製SP1950型電動列車:原72節車卡,現只有64節車卡。(18組4卡,2003-2004,其中兩組已經調往西鐵服務) 輕鐵 第1期車輛:澳洲Comeng製,原70卡,現只有68卡。(編號1001-1012,1014-1026,1028-1070),1988年通車時一併投入服務)5 第2期車輛:日本川崎重工業製,共30卡,編號1071-1090及1201-1210。編號1201-1210為拖卡,無附設駕駛室。(1992至1993年間投入服務)(並已於合併後港鐵時期的2023年正式退役) 第3期車輛:澳洲A. Goninan製,共20卡(編號1091-1110,1997至1998年間投入服務) 跨境鐵路(服務來往九龍及廣東的客運直通車) 日本近畿車輛製Ktt客車:12節車卡(1998年)4 3車組 E44(車廂 144-244-444)並沒有被翻新 4所有近畿車輛的電動列車都是從日本購買和製造 5車隊編號1013、1027因交通事故報廢 巴士 都城嘉慕威曼都城巴士(英國,1987-1989年)101-139 已退役 都城嘉慕威曼都城巴士(英國,1980年首次登記,1988-1989年)140-159(二手車)已退役 豐田Coaster(日本,1988年)160-171 已退役 利蘭奧林比安11米空調巴士(英國,1990-1991年)201-224 已退役 富豪奧林比安11米空調巴士(英國,1997-1998年)225-239 已退役 三菱MK117J(日本,1991年)301-311 已退役 三菱BM117L(日本,1992年首次登記,1994年加入九廣鐵路公司)312-317(二手車)已退役 三菱MP618NRAGDA(日本,1994年)318 已退役 富豪B10M(瑞典,1995年)401-415 已退役 丹尼士飛鏢(英國,1995年)501-503 已退役 丹尼士三叉戟11.3米(英國,2000年)601-622 已退役 丹尼士三叉戟10.6米(英國,1999年首次登記,2004-2005年加入九廣鐵路公司)701-747(二手車,原屬新巴16XX,但因車輛不足才向新巴購入)已退役 丹尼士三叉戟11.3米(英國,1999年首次登記,2005年加入九廣鐵路公司)748-753(二手車,原屬新巴14XX,但因車輛不足才向新巴購入)已退役 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500 Euro 4(英國,2008年)801-824 亞歷山大丹尼士Enviro 200 Dart(英國,2008年)901-911 字體 中文部分使用蒙納黑體,英文部分使用Casey。 合併前九鐵公司的鐵路發展計劃 北環線:九廣鐵路公司營運的西鐵支線之一。在錦上路站,將會興建一條新支線,接駁東鐵的落馬洲支線古洞站。 沙田至中環線(沙中線):九廣鐵路公司計劃中的路線之一。計劃中的路線分為三大部份:大圍至鑽石山鐵路線、東九龍線及第四條過海鐵路。 整個計劃由沙田區的大圍站開始,經獅子山鐵路隧道到達鑽石山站,再沿東九龍線前往啟德新發展區的啟德站,再駛入馬頭圍(設宋皇臺站),然後進入土瓜灣站、何文田站,並到達紅磡站,在紅磡接駁第四條過海鐵路。 第四條過海鐵路是指從紅磡站開始往南走,穿越維多利亞港到達香港島的會展站,最後以金鐘站為終點站的過海鐵路線。 整條沙田至中環線全長17.1公里,將會興建10座車站。建成後,將會是九廣鐵路網絡首次伸延到香港島,與地鐵有限公司作正面競爭。可是,由於兩鐵合併,該線的設計已經有重大改變。至2018年,本線已經命名為屯馬綫,通車後由港鐵營運。 黃埔自動輕便運輸系統:九廣鐵路公司計劃中的一個輕軌鐵路系統,全長1.6公里,主要是連接紅磡車站及黃埔花園一帶,但計劃已擱置,該線功能被觀塘綫延綫所取代,並將會在何文田站設轉車站。 參見 廣九鐵路 廣深鐵路 九廣鐵路公司 香港交通
1981年:菊地凜子,日本演员 1982年:藤野Moyamu,日本女性漫畫家 1982年:吉尔伯特·阿里纳斯,美国篮球运动员 1982年:艾迪·瑞德曼,英国演員,歌手,模特兒 1983年:高芳婷,香港女新聞從業員 1983年:梅維什·哈亞特,巴基斯坦女演員、歌手 1984年:凱特·麥金儂,美國女演員、喜劇演員 1985年:卓義峰,台灣男歌手 1985年:傅嘉莉,香港女演員、模特兒 1986年:楊佩潔,台灣女演員 1986年:保羅·麥沙尼,愛爾蘭職業足球運動員 1986年:伊莉娜·沙伊克,俄羅斯模特兒 1986年:謝爾蓋·斯坦高夫斯基,烏克蘭職業網球運動員 1987年:张琳,中國游泳運動員 1987年:博纳尼·库马洛,南非職業足球運動員 1988年:釋小龍,中國演員 1989年:三上枝織,日本女性聲優 1989年:安德鲁·卡罗尔,英格蘭職業足球運動員 1990年:李寶龍,台灣歌手 1993年:八代拓,日本男性聲優 1994年:林在範,韓國男子偶像團體GOT7隊長 1999年:梅澤美波,日本女子偶像團體乃木坂46成員 2000年:權恩彬,韓國女子偶像團體CLC成員 2000年:葉舒華,韓國女子偶像團體(G)I-DLE台灣成員 2002年:林墨,中國男子偶像團體INTO1成員 2004年:-{zh-hk:羅美奧·拿維亞;zh-hans:罗密欧·拉维亚;zh-tw:羅密歐·拉維亞;}-,比利時職業足球運動員 生年不詳:土田玲央,日本男性聲優 逝世 1382年:把匝剌瓦尔密,元朝梁王 1842年:約翰·貝施特,美國天主教牧師和耶穌會士(1763年出生) 1852年:路易斯·布莱叶,法國教育家,盲人文字系统布莱叶点字法的发明者(1809年出生) 1884年:格里哥·孟德尔,奥地利生物学家(1822年出生) 1907年:雅各布·波什爾,奧地利物理學家(1828年出生) 1918年:格奥尔格·康托尔,德国数学家(1845年出生) 1919年:西奥多·罗斯福,美国政治人物,第26任美国总统(1858年出生) 1934年:赫伯特·查普曼,英格蘭職業足球運動員、總教練(1878年出生) 1949年:维克托·弗莱明,美国电影导演(1889年出生) 1972年:陈毅,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帥、外交部部長(1901年出生) 1983年:杨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副总参谋长(1912年出生) 1990年:帕维尔·切连科夫,苏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04年出生) 1993年:魯道夫·紐瑞耶夫,蘇聯芭蕾舞蹈家(1938年出生) 2005年:許長青,前香港立法會議員(1942年出生) 2011年:趙劍英,中國武術家,武當太乙五行拳傳人
1978年:美國總統吉米·卡特下令將過去曾作為匈牙利國王皇冠的聖史蒂芬王冠歸還給匈牙利。 1995年:菲律賓警方於馬尼拉破獲基地組織企圖刺殺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及炸毀多架民航機的連續恐怖攻擊計劃。 1997年:中國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构建水稻基因组物理全图。 21世紀 2019年:阿富汗北部巴達赫尚省科希斯坦地區一個金礦突然坍塌造成至少40人死亡。 2021年: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支持者突袭美国国会大厦,中断2020年大选选举人团票的点算,并导致4名示威者死亡。 出生 1367年:理查二世,英格蘭國王(1400年逝世) 1412年:圣女贞德,法国民族英雄,天主教圣女(1431年逝世) 1580年:约翰·史密斯,英國探險家(1631年逝世) 1730年:托馬斯·奇滕登,美國政治人物,首任佛蒙特州州長(1797年逝世) 1745年:雅克-艾蒂安·孟戈菲,法国造紙商、发明家(1799年逝世) 1822年:海因里希·施里曼,德国考古学家(1890年逝世) 1832年:古斯塔夫·多雷,法国版畫家、雕刻家、插圖作家(1883年逝世) 1838年:马克斯·布鲁赫,德國浪漫樂派作曲家、指揮家、音樂教育家(1920年逝世) 1850年:克萨韦尔·沙尔文卡,波蘭裔德國鋼琴家、作曲家、音樂教育家(1924年逝世) 1856年:朱塞佩·马尔图齐,義大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音樂教育家(1909年逝世) 1865年:尼古拉·馬爾,喬治亞歷史學家、語言學家(1934年逝世) 1868年:维托里奥·蒙蒂,義大利作曲家、小提琴家、指揮家(1922年逝世) 1872年: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俄国作曲家、鋼琴家(1915年逝世) 1878年:卡爾·桑德堡,美國詩人、歷史學家、小說家、民謠歌手、民俗學研究者,曾獲兩次普利茲文學獎(1967年逝世) 1883年:纪伯伦·纪伯伦,黎巴嫩诗人(1931年逝世) 1896年:范壽康,中國教育家、哲學家(1983年逝世) 1913年:洛麗泰·楊,美國女演員(2000年逝世) 1913年:愛德華·吉瑞克,波蘭統一工人黨第一书记(2001年逝世) 1917年:辜振甫,中華民國第1任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长(2005年逝世) 1923年:诺曼·柯克,前紐西蘭工黨政府總理(1974年逝世) 1924年:金大中,大韓民國第15任總統(2009年逝世) 1929年:巴布拉克·卡尔迈勒,阿富汗政治人物,第3任阿富汗民主共和國部長會議主席(1996年逝世) 1932年:斯图尔特·赖斯,美國理論化學家、物理化學家 1936年:胡利奥·桑吉内蒂,烏拉圭政治人物,前任烏拉圭總統 1939年:瓦列里·洛巴诺夫斯基,蘇聯職業足球運動員、教練(2002年逝世) 1940年:麥高樂,香港政府官员、前財政司 1941年:楊啟彥,香港政府官员、前庫務司、前九廣鐵路公司主席(2007年逝世) 1943年:泰利·雲拿保斯,英格蘭前足球運動員及主教練 1944年:羅夫·辛克納吉,瑞士免疫學家,199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1945年:朴仁煥,韓國男演員 1946年:西德·巴雷特,英國歌手、作曲人、吉他手,搖滾乐队平克·弗洛伊德成員(2006年逝世) 1946年:鄭佩佩,香港武打女星 1949年:斯特凡·紹爾特斯,匈牙利裔奧地利指揮家(2022年逝世) 1954年:安东尼·明格拉,英國電影導演,編劇(2008年逝世) 1954年:堀井雄二,日本作家、遊戲製作人,勇者斗恶龙系列遊戲創造者 1955年:-{zh-hans:罗温·阿特金森;zh-hk:路雲·雅堅遜;zh-tw:羅溫·艾金森;}-,英國喜劇演員 1956年:贾斯汀·韦尔比,英國及英格蘭教會聖職者、政治家,105任坎特伯里大主教 1960年:保羅·阿辛格,美國職業高爾夫球選手 1960年:奈潔拉·勞森,英國美食作家、記者、主持人 1965年:比約恩·隆伯格,丹麦作家 1974年:李李仁,台灣男演員 1975年:尤加奈,日本女性聲優 1976年:陆毅,中國演員 1976年:全利卿,韓國女子短道速滑運動員 1979年:廖碧兒,香港演員 1980年:賴芊合,台灣女演員 1980年:斯蒂德·马尔布兰克,比利時-法國足球運動員 1981年:菊地凜子,日本演员 1982年:藤野Moyamu,日本女性漫畫家 1982年:吉尔伯特·阿里纳斯,美国篮球运动员 1982年:艾迪·瑞德曼,英国演員,歌手,模特兒 1983年:高芳婷,香港女新聞從業員 1983年:梅維什·哈亞特,巴基斯坦女演員、歌手 1984年:凱特·麥金儂,美國女演員、喜劇演員 1985年:卓義峰,台灣男歌手 1985年:傅嘉莉,香港女演員、模特兒 1986年:楊佩潔,台灣女演員 1986年:保羅·麥沙尼,愛爾蘭職業足球運動員 1986年:伊莉娜·沙伊克,俄羅斯模特兒 1986年:謝爾蓋·斯坦高夫斯基,烏克蘭職業網球運動員 1987年:张琳,中國游泳運動員 1987年:博纳尼·库马洛,南非職業足球運動員
medication),在發展中國家的批發成本每劑量在0.08到0.32美元之間,也被用於非醫療用途上。 歷史 氯胺酮由賓州立大學克雷格教授研發。於1962年交由派克-戴維斯(Parke-Davis)藥廠(目前為輝瑞的子公司)開發,作為較安全的麻醉藥,以取代當年副作用大的天使塵(PCP,phencyclidine),如產生幻覺、神經中毒及癲癇發作等。首次廣泛應用是派發予參加越戰的美國士兵。除了麻醉作用外,氯胺酮亦因其鎮痛作用強,直至目前仍廣泛應用。目前本藥也被獸醫廣泛使用,并在發展中國家被用作麻醉劑。 氯胺酮在1970年代普遍作為精神科藥物及科研對象,直到1978年達到頂峰後,開始有科學家發表服用氯胺酮後的中毒現象報告,當中包括約翰·立利(John C. Lilly)等。接近20世紀末,氯胺酮的應用開始變質,它成為了狂野派對及其他類似活動裡常用的迷幻藥物。各國開始管制氯胺酮的使用,並將其列為管制藥品。當中包括美國、英國 及加拿大、中国等。 醫療用途 麻醉藥 在醫學上,氯胺酮是一種短效的麻醉劑,在各种小手术或诊断操作时,可单独使用本產品进行麻醉。也可以作为其他全身麻醉的诱导剂,辅助麻醉性能较弱的麻醉剂,或与其他全身或局部麻醉复合使用。 抗憂鬱劑 注射低劑量的氯胺酮,能夠快速改善憂鬱症,藥效能維持數天至兩週;未來氯胺酮或類似氯胺酮的藥品有機會成為合法的憂鬱症用藥。2016年的研究指出抗抑鬱效果可能來自其代謝物(2S,6S;2R,6R)-
過量施用氯胺酮會破壞膀胱粘膜,可能導致膀胱縮小。患者會因此極度頻尿(一天30至50次),有些甚至排尿時劇痛,生活大受影響。 目前對於此致病機轉還沒有一個十分明確的答案,比較可能的假說有以下四種:第一,尿夜中殘存的氯胺酮以及其代謝物去甲氯胺酮對泌尿道管壁和膀胱直接造成刺激,引發潰瘍;第二,尿中的氯胺酮和他的代謝物進入膀胱中小微血管的管壁,造成組織的缺血甚至是纖維化,甚至是經由微小血管進入腎臟,最終造成腎乳突壞死;第三,氯胺酮間接藉由病理以及生理改變,間接性影響神經實質與神經傳導,影響神經和肌肉活性與減少神經纖維量;第四,為自體免疫反應假設,類似間質性膀胱炎成因。 参考文献 止痛药 抗抑郁药物 应急医学用化学物质 氯代芳烴 作用機轉不明的藥物 安乐药 全身麻醉药 酮 蕈毒碱性受体拮抗剂
合計:2466584 甲級戰犯 有14名经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的甲级战犯供奉在靖国神社。分別為: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木村兵太郎、广田弘毅、板垣征四郎、武藤章、松冈洋右、永野修身、白鸟敏夫、平沼骐一郎、小矶国昭、梅津美治郎、东乡茂德。 陳設 櫻花 靖国神社竞马场于1870年投入使用(最初名为招魂社竞马场,是日本国内首个日本人运营的洋式赛马场,围绕神社参道建成,一周全长约900米,1898年废止),当时周围种下了几十颗樱花树。靖国神社现在是东京都内几处樱花名胜地之一,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都有众多赏花民众到访,届时还将有各种摊贩售卖小食等。 日本气象厅将神社范围内3株染井吉野樱指定为“标本木”(也称“标准木”),以此确定东京都的樱花开花日,东京都的“樱花开花宣言”即是在此处标本木开花时发表。 建築 遊就馆 遊就馆的取名,是源于《荀子·劝学篇》中“故君子居必择乡,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的“遊必就士”之意而来,原文意思是:居住要选择合适的地方,交遊要接近贤德之人,是以免入歧途,做正确的事。 遊就馆是靖国神社内的一个战争博物馆(但不適用於此),成立於1882年(明治15年),是日本歷史最悠久的軍事博物館。 遊就馆展览的主题是“战争”,主要有日本在近代战争中所使用的武器、军人遗品、战时资料等约10万点,军人遗影约5000枚。另外,日本进攻珍珠港成功后所发电报、战败后日本陆军大臣阿南惟几自杀之前的遗书也陈列其中。此外,靖国神社有許多紀念碑,其中一座纪念碑上的浮雕描绘的是一百多年前的中日甲午海战,另一幅浮雕則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略上海、攻擊中國軍隊的畫面。這些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前就已經存在的紀念物,並非戰後新設,但是內容赞美了当时日本帝国军队如何英勇作战。 游就馆展出的部分展品 其他 參拜靖國神社的历史和争议 一般來說,在每年8月15日,即1945年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的「終戰紀念日」的時候,很多日本國民都會去靖國神社紀念戰死的親友,雖然忽略掉避諱的問題,但民眾中政治宣示氣氛其實也不算濃厚,而且參與過「大東亞戰爭」的退伍軍人都習慣在這一天穿上軍服去紀念戰死的同僚。加之在当年盟軍下决定改制宗教法人之前,神社内也並未供奉二次大战的战犯,故在一般情況下被視為是一個歷史景點。 而这近2000位战犯,包括東條英機等14个甲级战犯的名字,乃于1978年10月秋祭时秘密列入名簿,使得靖国神社的性质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它的地位也應該被重新审定。曾受日本統治、日後獨立的東南亞各國,如印尼、菲律賓、緬甸、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被占领的时间相对较短,同时为了吸引日本在经济方面的支持,對靖國神社問題的反对不及中華民國、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韓民國强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間,靖国神社为神风特攻队的出发仪式举办地。现在往往有日本二战退伍老兵,包括當時的以及台灣原住民的高砂義勇隊等等,以舊日本帝國軍人的身份在此举行各种悼念活动,同時部分人身着二战时期的日本军装列队示威,口呼军国主义口号,因此,靖国神社也被认为是日本军国主义份子的精神圣地之一。 這個宗教機構的爭議升溫的原因是由於日本政府的官員,包括總理大臣和其他國務大臣在內的内閣成員,在極具象徵意義的「終戰紀念日」參拜靖國神社。因為有些日本高級官員參拜供奉戰犯的神社,被中華民國、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韓民國等一些曾遭受日本侵略的亞洲國家認為是「日本對過去侵略戰爭的肯定態度」而表示抗議。 政治人物参拜靖国神社有历史、文化及宗教等因素,但参拜这种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神社,政治因素普遍被认为是其中的主要因素。参拜靖国神社也同时被外界——特别是中華民國、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韓民國(朝鮮半島在1910年已经被强行并入日本版图)等被日本侵略的国家——认为是日本领导人认同右翼观点而不对日本的侵略历史进行反省。 日本皇室参拜靖国神社(已停止) 1952年4月28日盟軍佔領時期結束後,1952年10月至1975年11月昭和天皇前后8次参拜靖国神社。但1978年合祭甲级战犯后,昭和天皇至1989年駕崩都未再前往参拜。 1989年即位的明仁天皇至2019年禪位為上皇,也从未参拜靖国神社,現任天皇德仁也不曾參拜,皇族基本上也不會參拜,可以說皇室的參拜已經停止。 內閣總理大臣參拜及供奉祭品 1978年甲級戰犯奉入靖國神社後,日本內閣总理大臣(首相)或者政府要員參拜靖國神社變得敏感,如以私人身份或者其他頭銜參拜,屬於信仰自由,基本上不會引起爭議;但若以官銜參拜,則可能會引起紛爭,包含國際上的反對聲浪或者日本人對「是否政教分離」的疑慮等。 1985年,中曾根康弘在8月15日用內閣總理大臣的身份參拜靖國神社。中曾根是戰後第一個用「總理大臣」的身份參拜靖國神社的人(過去他以私人身份參拜),這是第一次引发了外交纠纷,激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官方發言谴责,事後以中曾根翌年訪華化解。此时尚未引起中国大陸民间的强烈反应。自此11年内再也没有日本首相前往参拜,直到1996年,時任首相橋本龍太郎再次以「內閣总理大臣」身份参拜靖国神社,之后桥本首相以访问沈阳的九一八事变纪念馆的形式来向中方示好。对于这次参拜,日本社会的反对者认为“日本国民将会因自己的手正在抹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责任和战争犯罪而遭到来自世界的谴责。”這是第一次日本首相參拜靖國而引來外交危機的事件。 1998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大陸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日本,双方未能就历史问题达成一致公报,不欢而散,中方发表了措辞强硬的演讲。此后,中日关系逐渐转淡,在小泉純一郎首相時代降到了最低点,小泉不断的参拜行为持续引发遭受日本侵略的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與大韓民國等国的激烈抗议。 在2001年的參議院選舉競選活動中,小泉純一郎保證他會在「終戰紀念日」(8月15日)參拜靖國神社,但是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部份亞洲國家的外交壓力,小泉贏得選舉後,選擇提前在8月13日參拜了靖國神社,以免显得对反对声音不敏感和輕視。此次参拜,有639名日本人和韩国人向大阪地方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判决首相参拜的行为违宪,要求停止参拜并向原告受到侵害的宗教人格权支付赔偿。而日本右翼支持者则也提起了诉讼,认为对靖国神社的侮辱使死者的遗属感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小泉首相在2001年10月8日就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日本的侵略向中國受害者表示「衷心的歉意」。 小泉在2002年4月再次參拜,這次他的參拜令中國大陸官方非常憤怒,以至於沒有邀請日本到北京參與2002年9月的中日關係正常化30週年的活動。同时使中日两国领导人多年没有任何互访(但在出席國際會議間有首腦級雙邊會談),出現「政冷经热」的往來局面。小泉其後每年都有參拜,在2006年8月15日兑现其竞选诺言,於卸任前在終戰紀念日參拜靖国神社。 2006年9月,安倍晋三就任日本首相后,基於中日關係,处理靖国神社问题相对低调。就任以来,尚未对是否参拜做出明确表态。部份外界分析,其一方面是为了安抚国内右翼势力及提升的民族情绪;另外一方面也是避免在东亚引起新一轮的外交风波,损害脆弱的中日和日韩关系。2007年4月在靖國神社春祭期間,安倍以內閣總理大臣名義獻祭但本人未到神社。 日本经济新闻的民意調查顯示,對於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日本国民的支持率是46%,反对率是38%,爭議也一樣不小。支持參拜者包括阵亡者遗族、神道信仰者、右翼等。除靖國神社外,目前日本全國還有52處“護國神社”。 2013年4月,在靖國神社春祭及秋祭期間,安倍晉三再次出任內閣總理大臣後,以內閣總理大臣名義獻祭但本人未到神社,他在終戰紀念日亦未有前往參拜。12月26日日本时间上午11时30分左右,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第二次執政滿1週年,當日他決定前往靖國神社參拜,此舉引起中國大陸、南韓等亞洲國家反彈。安倍曾表示對於未能在第一個任期中參拜,感到悔恨至極。 2020年10月17日,菅义伟就任首相后,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向靖国神社献上名为“真榊”的祭品。中華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敦促日方切实信守正视反省侵略历史的表态和承诺,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韩国外交部同日在一份声明中说,韩方“对日本政府和国会领导人向靖国神社献祭品表达强烈遗憾”。 2021年8月15日,菅义伟內閣的多名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日本首相菅義偉供奉了香火钱,以纪念侵华战争中受伤和死亡的日本军人。菅义伟于当日发表致辞,许诺不会重演“战争悲剧”,但并未提及对邻国的加害责任,引发中韩两国抗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记者会上强调了日本战败投降纪念日标志着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驻日本使馆向日方已提出严正交涉。中方严肃敦促日方深刻汲取历史教训,切实正视和反省侵略历史,认真倾听国际社会的正义之声,同军国主义彻底划清界限,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2023年8月15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千鳥淵戰歿者墓苑獻花,並以自民黨總裁的身份,自費向靖國神社獻上玉串費。這是自2013年以來日本首相連續11年在終戰日當天獻上玉串料。 2023年10月17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靖国神社供奉真榊。 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 1945年8月18日:首相东久迩宫稔彦王在担任首相第二天就参拜了靖国神社(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一次)。 1945年10月23日:首相币原喜重郎在担任首相的当月进行了第一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两次)。 1945年11月20日:首相币原喜重郎第二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两次)。 1951年10月18日:首相吉田茂第一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 1952年10月17日:首相吉田茂第二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 1953年4月23日:首相吉田茂第三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 1953年10月24日:首相吉田茂第四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 1954年4月24日:首相吉田茂第五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 1957年年4月24日:首相岸信介第一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两次)。 1958年10月21日:首相岸信介第二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两次)。 1960年10月10日:首相池田勇人第一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 1961年6月18日:首相池田勇人第二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 1961年11月15日:首相池田勇人第三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 1962年11月4日:首相池田勇人第四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 1963年9月22日:首相池田勇人第五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 1965年4月21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一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66年4月21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二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67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三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68年4月23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四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69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五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69年10月18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六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0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七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0年10月17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八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1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九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1年10月19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十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2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十一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2年7月8日:首相田中角荣在担任首相第二天进行了第一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田中被中方在70至80年代长期称为中日友好的奠基人)。 1973年4月23日:首相田中角荣第二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 1973年10月18日:首相田中角荣第三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 1974年4月23日:首相田中角荣第四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 1974年10月19日:首相田中角荣第五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 1975年4月22日:首相三木武夫第一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三次)。 1975年8月15日:首相三木武夫第二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三次)。 1976年10月18日:首相三木武夫第三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三次)。 1977年4月21日:首相福田赳夫第一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四次)。 1978年4月21日:首相福田赳夫第二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四次)。 1978年8月15日:首相福田赳夫第三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四次)。 1978年10月17日秋祭,二战甲级战犯列入 1978年10月18日:首相福田赳夫第四次参拜(以首相私人身份参拜共四次)。 1979年4月21日:首相大平正芳第一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三次,大平死后华国锋与邓小平曾去吊唁)。
這個宗教機構的爭議升溫的原因是由於日本政府的官員,包括總理大臣和其他國務大臣在內的内閣成員,在極具象徵意義的「終戰紀念日」參拜靖國神社。因為有些日本高級官員參拜供奉戰犯的神社,被中華民國、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韓民國等一些曾遭受日本侵略的亞洲國家認為是「日本對過去侵略戰爭的肯定態度」而表示抗議。 政治人物参拜靖国神社有历史、文化及宗教等因素,但参拜这种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神社,政治因素普遍被认为是其中的主要因素。参拜靖国神社也同时被外界——特别是中華民國、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韓民國(朝鮮半島在1910年已经被强行并入日本版图)等被日本侵略的国家——认为是日本领导人认同右翼观点而不对日本的侵略历史进行反省。 日本皇室参拜靖国神社(已停止) 1952年4月28日盟軍佔領時期結束後,1952年10月至1975年11月昭和天皇前后8次参拜靖国神社。但1978年合祭甲级战犯后,昭和天皇至1989年駕崩都未再前往参拜。 1989年即位的明仁天皇至2019年禪位為上皇,也从未参拜靖国神社,現任天皇德仁也不曾參拜,皇族基本上也不會參拜,可以說皇室的參拜已經停止。 內閣總理大臣參拜及供奉祭品 1978年甲級戰犯奉入靖國神社後,日本內閣总理大臣(首相)或者政府要員參拜靖國神社變得敏感,如以私人身份或者其他頭銜參拜,屬於信仰自由,基本上不會引起爭議;但若以官銜參拜,則可能會引起紛爭,包含國際上的反對聲浪或者日本人對「是否政教分離」的疑慮等。 1985年,中曾根康弘在8月15日用內閣總理大臣的身份參拜靖國神社。中曾根是戰後第一個用「總理大臣」的身份參拜靖國神社的人(過去他以私人身份參拜),這是第一次引发了外交纠纷,激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官方發言谴责,事後以中曾根翌年訪華化解。此时尚未引起中国大陸民间的强烈反应。自此11年内再也没有日本首相前往参拜,直到1996年,時任首相橋本龍太郎再次以「內閣总理大臣」身份参拜靖国神社,之后桥本首相以访问沈阳的九一八事变纪念馆的形式来向中方示好。对于这次参拜,日本社会的反对者认为“日本国民将会因自己的手正在抹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责任和战争犯罪而遭到来自世界的谴责。”這是第一次日本首相參拜靖國而引來外交危機的事件。 1998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大陸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日本,双方未能就历史问题达成一致公报,不欢而散,中方发表了措辞强硬的演讲。此后,中日关系逐渐转淡,在小泉純一郎首相時代降到了最低点,小泉不断的参拜行为持续引发遭受日本侵略的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與大韓民國等国的激烈抗议。 在2001年的參議院選舉競選活動中,小泉純一郎保證他會在「終戰紀念日」(8月15日)參拜靖國神社,但是由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部份亞洲國家的外交壓力,小泉贏得選舉後,選擇提前在8月13日參拜了靖國神社,以免显得对反对声音不敏感和輕視。此次参拜,有639名日本人和韩国人向大阪地方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判决首相参拜的行为违宪,要求停止参拜并向原告受到侵害的宗教人格权支付赔偿。而日本右翼支持者则也提起了诉讼,认为对靖国神社的侮辱使死者的遗属感受到了莫大的侮辱,小泉首相在2001年10月8日就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日本的侵略向中國受害者表示「衷心的歉意」。 小泉在2002年4月再次參拜,這次他的參拜令中國大陸官方非常憤怒,以至於沒有邀請日本到北京參與2002年9月的中日關係正常化30週年的活動。同时使中日两国领导人多年没有任何互访(但在出席國際會議間有首腦級雙邊會談),出現「政冷经热」的往來局面。小泉其後每年都有參拜,在2006年8月15日兑现其竞选诺言,於卸任前在終戰紀念日參拜靖国神社。 2006年9月,安倍晋三就任日本首相后,基於中日關係,处理靖国神社问题相对低调。就任以来,尚未对是否参拜做出明确表态。部份外界分析,其一方面是为了安抚国内右翼势力及提升的民族情绪;另外一方面也是避免在东亚引起新一轮的外交风波,损害脆弱的中日和日韩关系。2007年4月在靖國神社春祭期間,安倍以內閣總理大臣名義獻祭但本人未到神社。 日本经济新闻的民意調查顯示,對於首相參拜靖國神社,日本国民的支持率是46%,反对率是38%,爭議也一樣不小。支持參拜者包括阵亡者遗族、神道信仰者、右翼等。除靖國神社外,目前日本全國還有52處“護國神社”。 2013年4月,在靖國神社春祭及秋祭期間,安倍晉三再次出任內閣總理大臣後,以內閣總理大臣名義獻祭但本人未到神社,他在終戰紀念日亦未有前往參拜。12月26日日本时间上午11时30分左右,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第二次執政滿1週年,當日他決定前往靖國神社參拜,此舉引起中國大陸、南韓等亞洲國家反彈。安倍曾表示對於未能在第一個任期中參拜,感到悔恨至極。 2020年10月17日,菅义伟就任首相后,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向靖国神社献上名为“真榊”的祭品。中華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敦促日方切实信守正视反省侵略历史的表态和承诺,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韩国外交部同日在一份声明中说,韩方“对日本政府和国会领导人向靖国神社献祭品表达强烈遗憾”。 2021年8月15日,菅义伟內閣的多名内阁成员参拜靖国神社,日本首相菅義偉供奉了香火钱,以纪念侵华战争中受伤和死亡的日本军人。菅义伟于当日发表致辞,许诺不会重演“战争悲剧”,但并未提及对邻国的加害责任,引发中韩两国抗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记者会上强调了日本战败投降纪念日标志着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驻日本使馆向日方已提出严正交涉。中方严肃敦促日方深刻汲取历史教训,切实正视和反省侵略历史,认真倾听国际社会的正义之声,同军国主义彻底划清界限,以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 2023年8月15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千鳥淵戰歿者墓苑獻花,並以自民黨總裁的身份,自費向靖國神社獻上玉串費。這是自2013年以來日本首相連續11年在終戰日當天獻上玉串料。 2023年10月17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向靖国神社供奉真榊。 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 1945年8月18日:首相东久迩宫稔彦王在担任首相第二天就参拜了靖国神社(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一次)。 1945年10月23日:首相币原喜重郎在担任首相的当月进行了第一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两次)。 1945年11月20日:首相币原喜重郎第二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两次)。 1951年10月18日:首相吉田茂第一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 1952年10月17日:首相吉田茂第二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 1953年4月23日:首相吉田茂第三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 1953年10月24日:首相吉田茂第四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 1954年4月24日:首相吉田茂第五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 1957年年4月24日:首相岸信介第一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两次)。 1958年10月21日:首相岸信介第二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两次)。 1960年10月10日:首相池田勇人第一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 1961年6月18日:首相池田勇人第二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 1961年11月15日:首相池田勇人第三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 1962年11月4日:首相池田勇人第四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 1963年9月22日:首相池田勇人第五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 1965年4月21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一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66年4月21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二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67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三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68年4月23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四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69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五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69年10月18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六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0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七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0年10月17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八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1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九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1年10月19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十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2年4月22日:首相佐藤荣作第十一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十一次)。 1972年7月8日:首相田中角荣在担任首相第二天进行了第一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田中被中方在70至80年代长期称为中日友好的奠基人)。 1973年4月23日:首相田中角荣第二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 1973年10月18日:首相田中角荣第三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 1974年4月23日:首相田中角荣第四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 1974年10月19日:首相田中角荣第五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五次)。 1975年4月22日:首相三木武夫第一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三次)。 1975年8月15日:首相三木武夫第二次参拜(以內閣總理大臣身份参拜共三次)。
S, S0, Σ, Λ, T, G },构成如下: 状态的有限集合(S) 开始状态(也叫做初始状态)S0,它是S的元素 叫做输入字母表的有限集合(Σ) 叫做输出字母表的有限集合(Λ) 映射状态和输入到下一个状态的转移函数(T : S × Σ → S) 输出函数(G : S → Λ)映射每个状态到输出字母表 在Moore机中的状态的数目大于等于在对应的Mealy机中状态的数目。 参见 有限状态机 米利型有限状态机 引用 註釋 參考文獻 Moore E. F. Gedanken-experiments on Sequential Machines. Automata Studies, Annals of Mathematical
→ Λ)映射每个状态到输出字母表 在Moore机中的状态的数目大于等于在对应的Mealy机中状态的数目。 参见 有限状态机 米利型有限状态机 引用 註釋 參考文獻 Moore E. F. Gedanken-experiments on Sequential Machines. Automata Studies, Annals of Mathematical Studies, 34, 129–153.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J.(1956)。 Karatsuba A. A. Solution of one problem from the theory of finite automata. Usp. Mat. Nauk, 15:3,
弟子 歐陽修弟子有曾鞏、徐無黨、劉敞與劉攽兄弟,其中曾鞏最能承繼歐陽修的才學。徐無黨與歐陽修關係親密,得授古文之道及詳解《五代史記》。 居家 個人生活上,歐陽修曾是風流名士,私生活較放縱,年輕時在洛陽做官,出入青樓,與妓女來往密切,作艷詞予妓女傳唱,故他私生活上的弱點,被政敵猛烈攻擊,指他言行不符。歐陽修雖在外冶遊甚歡,夫人薛氏卻治家甚嚴,家中不許有侍女。至於「張甥案」,學者認為「不全出自無因」,審理此案的官員,多少顧忌歐陽修的聲勢,貶官滁州「算是從輕發落」。歐陽修晚年以書、酒自娛,自號「六一居士」,六一指書一萬卷、金石佚文一千卷、平日消遣有棋一局、琴一張、酒一壺,加上「吾一老翁」。 地位 中國 政治上,歐陽修晚年是三朝元老、蓋世名臣,政治領袖,譽滿天下,後人傳說他已昇仙界。他參加慶曆新政,反擊政敵,膽識才學,名震一時,頗能鼓勵士氣,許多士大夫隨之而起,以他為榜樣。他提拔許多後進人才,「名卿賢士,出修門下者甚眾」,許多大臣名士如呂公著、司馬光、王安石,都受他提拔。過世時,宋朝士人不分政見,都嘆息流淚,跟歐陽修有過來往和仰慕他的士大夫,更為難過,王安石說:「天下之無賢不肖,且猶為涕泣而歔欷,而況朝士大夫平昔游從,又予心之所嚮慕而瞻依」。 歐陽修最能代表北宋中期士大夫活躍和開創的精神,「特別具有代表性」,是各方面領袖的良師益友,在詩歌、散文、史學、經學、考古各方面,「都留下了劃時代的業績」,堪稱全才,「一代儒宗」(曾慥語),使宋代學風一變。他受蘇洵父子推為孔、孟、荀子、揚雄、韓愈之後第一人,幾乎尊為道統。學術界一般認為,政治上文化上,歐陽修俱屬當世最高領袖,錢鍾書指出歐陽修是「當時公認的文壇領袖」;日本漢學家吉川幸次郎說:「他在學問文章方面的名聲,以及在政治上的地位影響,與日俱增,至於眾莫能及的地步。……不但在政治上,在文化上也是當代最高的領袖人物。」德國漢學家指出歐陽修「以其多方面的才華鶴立於同時代的文人中,……其光華始終超越群星。」歐陽修在明代獲得從祀孔廟的地位,他在「濮議」中的言論合乎明世宗在「大禮議」中的立場,受到世宗贊許,自1530年起得以從祀孔廟。 歐陽修在生時,其散文已享有最高聲譽。王安石贊揚歐陽修古文如江河、如日星,蘇軾讚揚歐文簡潔含蓄,世人欣然接受,「天下翕然師尊之」,群起加以尊崇。《新五代史》後人視為古文寫作典範,如清初錢謙益即學於此書;〈醉翁亭記〉人人皆知,是中國史上最著名的散文之一。文學史家宇文所安認為,歐陽修的淵博和睿智,可與英語文學中的塞繆爾·約翰遜相提並論。理學家則不太佩服歐陽修,最不能贊同的是歐陽修不談「(人)性」,又批評他的詞和私生活,認為是「戲謔放浪」,應該貶斥;學術上又覺得他不夠精當深入,不足以代表道統,只頌揚他的古文。元代所修《宋史》及清初的《宋元學案》,受理學的影響,把歐陽修的領導地位貶低許多。由於歐陽修為宋詩奠基,後世獨尊唐詩而看不起宋詩的人也特別貶抑歐陽修,如清初賀裳說歐陽修「有功於文,有罪於詩」。 日本 江戶時代,日本漢學家崇尚歐陽修的文章,推崇為漢文文章模範,如伊藤仁齋、皆川淇園等。皆川淇園並校勘與刊印首部和刻本歐陽修文集,使歐陽修文章更為流行。 紀念 慶曆八年(1048年)歐陽修知揚州時,在城外西北山上興建平山堂,作為休憩與會友之所。後世士人仰慕歐陽修的大名,宋、明、清歷朝都一再重建平山堂,成為揚州著名古跡,清代平山堂附有書院和歐陽修祠堂。歐陽修賜葬於河南新鄭,墓前建有陵園,碑石林立,肅穆莊重,是歷代士人憑弔歐陽修的地方,文革時大遭破壞,21世紀初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歐陽修故鄉永豐縣建成古典園林「永叔公園」,內有歐陽修紀念館。 註釋 参考文献 延伸閱讀 何沛雄:〈欧阳修与韩愈的“古文”关系〉。 XIU 永豐人 天聖八年庚午科進士 宋朝副相
歐陽修的文章學習自韓愈和李翱,10歲時偶然覓得韓愈文集,讀後大為嘆服,苦心鑽研,但他不主張模彷韓愈的怪異險僻,認為應自然地寫作。風格上,歐陽修散文議論清晰,通俗易懂,平易疏暢,委曲婉轉,抑揚有致,情韻優美,紓餘含蓄,得古文陰柔之美。行文則平易而自然流暢,避免了韓愈尚奇好異的作風。其書信如《上范司諫書》、《與高司諫書》,文辭懇切動人,令人信服,在宋代無出其右。歐陽修散文善用助詞與連接詞,如句首的「夫」、「惟」、「然」,句末的「也」、「矣」等,使句子脈絡清晰,更有條理。《醉翁亭記》使用21個「也」字,語言精練,結構嚴謹,平易簡約,自成一體,到處傳寫,「為之紙貴」。其議論文如《朋黨論》結構嚴謹,論証獨特;《新五代史》部份源自《舊五代史》,歐陽修把駢偶句子和四六句式,改為古文散句,使文風簡潔,節奏起伏曲折,錯落有致。歐陽修片刻不忘寫作,靈感常在「馬上、枕上、廁上」出現,完成作品往往再三修改,寫作態度甚為認真,精益求精。歐陽修重古文而不廢駢文,所寫駢文甚獲好評,為天子起草的詔令,都用駢文寫成。歐陽修反對西崑體,但對擅長西崑體駢文的楊億也很贊賞。 詩詞 歐陽修詩歌今存古詩359首,近體詩470首,詩風平和寧靜,平易流暢,題材廣泛,以文為詩,手法新穎,使詩風變為平易清新,為宋詩奠下基礎,絕句《遠山》可代表他的風格: 歐陽修嘗試「以文為詩」,在詩歌格律下像散文那樣暢所欲言,為王安石、蘇軾等人奠定了基礎。李、杜二大詩家,歐陽修較喜歡李白,並曾經消遣杜甫的詩俗氣,像是鄉村私塾老師寫的。歐陽修稱譽當世梅堯臣和蘇舜欽的詩歌,二人因而著名。歐陽修不贊成西崑體詩歌,提倡古詩,其古詩大受蘇軾、王安石讚譽,認為可與李白媲美。 歐陽修詞的成就不如古文、詩歌,毀譽參半,只是承上啟下的過渡人物,上承馮延巳的深摯,下啟蘇轍的疏俊、秦觀的深婉,詞風婉轉而抑揚頓挫,風度雍容華貴,但個性不甚分明,詞風與馮延巳、晏殊極相似,不脫花間派的風格。有些詞吸收民歌腔調與辭彙,也有新意,如歌詠穎州西湖的聯章組詞〈采桑子〉,受「定格聯章」的民間曲子影響。部份歐詞有豪宕深摯的一面,王國維稱讚其〈玉樓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於豪放中有沉著之致」。 古文運動 歐陽修文學上最重要的貢獻,是倡導和發展古文,承前啟後,一手領導宋代古文運動。在理論上,歐陽修跟韓愈一樣,認為「道」重於「文」,影響宋代文學理論。他成功改革唐末五代以來內容空洞、風格浮艷艱澀的文風,改換風俗,確立重道重文的觀念,使古文復興,在改革文學方面,成就較韓愈、柳宗元時代更普遍和透徹。石介、孫復等人在太學講學,已經使治學者多作古文。嘉祐二年(1057年),歐陽修主持貢舉,主試進士,改變科舉取士的標準,重視古文的體裁與議論的內容,取錄曾鞏、蘇軾蘇轍兄弟。起初士人猛烈反對歐陽修所主張的文體,但歐陽修不顧批評,堅決倡導,又特別提拔蘇洵與王安石。士人見考試標準改變,歐陽修提拔的人都仕途得意,於是逐漸接受,群起仿傚,從此文體開始大變,古文風行。歐陽修身為文壇領袖,熱心指正與提拔後學,他自己及所提拔的五人,即佔唐宋八大家中六家,唐宋八大家的散文系統由此建立。歐陽修同時批評矯枉過正的古文,即險怪奇澀的「太學體」古文,使明快達意的古文成為主流的文體。他開創古文平易流暢的風格,後世不少古文家承繼和發展這種風格,形成古文的陰柔派。 文學批評 歐陽修撰《六一詩話》,記述詩壇軼事,首創「詩話」的著述形式,是文學史上第一個寫詩話的人,司馬光、劉攽等當世士大夫俱加仿傚,司馬光並明言其詩話是「續」歐陽修之作。《六一詩話》擺脫了嚴肅文論的束縛,擴闊了批評的領域,使詩話發展成中國文學批評的主要形式。 辭賦 宋代中期以前的辭賦,只是應試的官樣文章,以四六為句式,以繁縟工整為風格,可說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歐陽修為辭賦開闢新道路,其作品著重氣韻,吟詠性情,擺脫過往格律的羈絆,並不炫耀富麗寄巧的辭句;名作〈秋聲賦〉文辭精鍊,聲調鏗鏘,佈局緊湊,不拘格律,有聲有色,與蘇軾〈赤壁賦〉同樣流傳久遠,家喻戶曉,辭賦自此放寬排偶對仗的約束,夾用散文句式,形成文賦的新體裁。 史學 歐陽修編纂《新唐書》及《新五代史》,二書都列為正史,並創立新體例。嘉祐四年(1059年),他任史館修撰,主張史館應該獨立,不受君主支配,毋須避諱。目錄學方面,他參與編著《崇文總目》。此外,他和蘇洵並以修家譜著名,一直到20世紀前期,中國人家譜格式所採範本,非歐即蘇,別無他法。這是歐陽修對社會史的一大貢獻。 新唐書 歐陽修編纂《新唐書》,負責撰紀、志和表,列傳部份則由宋祁完成。《新唐書》文筆較《舊唐書》活潑,志、表亦較優勝,其中〈宰相世系表〉最為重要,保存了唐代世家大族的系譜。但歐陽修認為以簡潔為貴,所以《新唐書》刪去唐代的駢體詔令,也刪去若干史料,材料實不及舊書豐富,失諸過簡,並用春秋筆法加以褒貶,後來許多史家如章學誠,都不贊成這種寫法。司馬光編撰的《資治通鑑》中,唐代部份幾乎全用《舊唐書》而不採《新唐書》。 新五代史 景祐三年至皇祐五年(1036-1053年)這18年間,歐陽修私下編纂《五代史記》74卷,後世稱為《新五代史》。景祐三年(1036年)歐陽修與尹洙同在洛陽,合作寫作《十國志》,並商議寫成五代史,但慶曆七年(1047年)尹洙去世,結果由歐陽修獨自完成。歐陽修採用春秋筆法,並效法《史記》,文中多寄寓褒貶,論贊(傳末議論)以「嗚呼」起辭,抒發感慨與評價。《五代史記》與《舊五代史》不同,並非各朝的斷代史,而是打通五代,同編入一部本紀,另增加了《舊五代史》所無的〈死節傳〉、〈死事傳〉、〈一行傳〉、〈唐六臣傳〉、〈義兒傳〉、〈伶兒傳〉及〈宦者傳〉。部份篇目如「死節」、「死事」,為後來正史援例採取。語言上,《五代史記》以古文撰寫,化《舊五代史》的繁瑣冗長為簡潔,從此中國史書寫法一變。唐代以後,正史都是官修,唯有《新五代史》是例外。歐陽修畢生沒有公開《五代史記》,過世後一個月,《五代史記》方上呈宋神宗,地位自此凌駕《舊五代史》。泰和七年(1207年),金國下令刪去《舊五代史》,自此官方史書僅用《新五代史》,《舊五代史》因而散逸,清代學者則一般較重視《舊五代史》而輕視《新五代史》。二書之優劣,學者意見不一,《新五代史》較能反映五代的時代特點,表現重要事件的因果關係;但卻改寫了原有史料,而且過於簡略,份量不及《舊五代史》的一半,志、表也過於簡單。 歐陽修給弟子徐無黨講解《五代史記》,其意見徐無黨記錄下來,寫成《五代史記》的注釋,共204條,主要闡述寫作意圖、體例,以及對原文的訓詁,但清代學者對此注評價不高。此外,清代彭元瑞、劉鳳誥都曾注解《五代史記》。 金石學 歐陽修是金石學的開山始祖,是中國歷來廣泛收集拓片的第一人。慶曆五年(1045年),歐陽修調到北方真定府,開始有系統收集碑銘拓片。歐陽修之前,沒有人留意散落各地的碑銘,歐陽修首次有系統地加以搜集,共得拓片一千多件,其中六成出於唐代。歐陽修欣賞碑銘的書法,於嘉祐七年(1062年)編纂《集古錄》,成為考古學上的巨著,他為400多件拓片撰寫跋尾,編成《集古錄跋尾》10卷。他指出拓片的史學價值,舉例說明碑文可以考正史事,校正史籍闕漏。受歐陽修影響,中國士大夫開始留意碑銘及青銅器等古器物。 經學 經學上,歐陽修開創自由討論的風氣,解放思想。自漢至宋初,經學不許脫離注疏,宋初科舉亦限定用官方注疏。歐陽修經學無師自通,破除章句注疏的束縛,大膽主張自由討論,從經文本身尋求經旨大義,據經義而不據注疏。自漢至宋初,經學未嘗大變,至歐陽修始一大變。他認為五經最有文采,主張用春秋大義評論歷史,盡信《春秋》經而不盡信三傳,九經中唯獨不盡信《周禮》。歐陽修認為《易經》「十翼」全都不是孔子所作,是中國經學史上提出十翼皆非孔子所作的第一人。他反對以《易經》占筮,要破除迷信,又主張刪去注疏中的讖緯部份,其易學觀點中不討論鬼神,反而認為64卦都是說明人間的道理,反對天人感應的說法將易經神祕化,影響後世易學中義理學派的形成。 著作 歐陽修,有《居士集》50卷、《易童子問》3卷、《外制集》3卷、《內制集》8卷、《奏議集》18卷、《四六集》7卷、《集古錄跋尾》10卷等。景祐元年(1034年),歐陽修寫成《洛陽牡丹記》,論述牡丹的品種與培植,與洛陽人賞花盛況,是現存最早專記花卉的花譜;影響所及,宋代其他士人亦爭先撰寫花譜。《歸田錄》及《六一詩話》是歐陽修晚年最後的著作,都屬筆記小說體裁,是他古文造詣登峰造極之作。《歸田錄》記載了許多知名士大夫的軼事傳聞,以助談資;《六一詩話》內容則以詩人軼事及對詩歌的評論為主,隻言片語,趣味盎然。 文集 歐陽修自己編纂文集《居士集》50卷,過世後,出現諸多版本的文集。南宋時周必大編《歐陽文忠公集》,共153卷,把未曾編入《居士集》的作品,結集為《居士外集》25卷。此《歐陽文忠公集》成為中國日後各版本的祖本。周必大兒子周綸得到歐陽家的傳本,增補重刊《歐陽文忠公集》。諸本中此本最可信賴,獨有歐陽修所撰的96封書信,孤本今藏於日本,指定為日本國寶。至於中華書局的點校本《歐陽修全集》,文章編排違背了歐陽修編《居士集》的初衷本意,並非佳本。 弟子 歐陽修弟子有曾鞏、徐無黨、劉敞與劉攽兄弟,其中曾鞏最能承繼歐陽修的才學。徐無黨與歐陽修關係親密,得授古文之道及詳解《五代史記》。 居家 個人生活上,歐陽修曾是風流名士,私生活較放縱,年輕時在洛陽做官,出入青樓,與妓女來往密切,作艷詞予妓女傳唱,故他私生活上的弱點,被政敵猛烈攻擊,指他言行不符。歐陽修雖在外冶遊甚歡,夫人薛氏卻治家甚嚴,家中不許有侍女。至於「張甥案」,學者認為「不全出自無因」,審理此案的官員,多少顧忌歐陽修的聲勢,貶官滁州「算是從輕發落」。歐陽修晚年以書、酒自娛,自號「六一居士」,六一指書一萬卷、金石佚文一千卷、平日消遣有棋一局、琴一張、酒一壺,加上「吾一老翁」。 地位 中國
外部連結 History of Anaesthesia society A medical student's guide to anaesthesia from a patient's perspective Gasnet, a comprehensive online resource on anaesthesiology American Society of Anaesthesiologists Patient's guides and more
歐洲雖然在1800年漢弗里·戴維已經發現氧化亞氮(笑氣)有麻醉的作用,但是受限於當時醫學和宗教觀點,認為痛苦是「自然的聲音」「是生活的必要經歷」,甚至認為讓受傷患者保持一口氣需要刺激;其次當時外科醫生認為麻醉是不必要的,甚至是對他技術的侮辱,導致40年後才正式在手術中使用麻醉技術。 1804年,日本醫師華岡青洲為一位女性進行乳癌切除手術,為世界上首次進行全身麻醉的紀錄。 現代醫學首次運用麻醉技術的記錄,在1842年3月30日的美國喬治亞州杰佛遜市。克劳福德·朗醫生在幫他太太接生的過程中,首次採用了麻醉藥。 1844年,牙醫師霍勒斯·威尔士在友人協助下,接受笑氣麻醉,拔掉自己的大臼齒。 1846年,當時一名美國牙醫師威廉·莫顿,在美國波斯頓麻州總醫院,公開展示以吸入乙醚方式麻醉一名病患,完成頸部手術。 概況 麻醉學一般根據用藥份量而將本科分為局部麻醉學和全身麻醉學兩部份。 现代麻醉学是一门尖端技术和药物使用的试验场,许多最新技术往往应用于该学科,因为或许在很多需要救命的病人中才可以找得到愿意以死相试的病例。 診療內容 急救醫療(Aide médicale urgente/救急医療) 加護病房 疼痛管理 終末期醫療(End-of-life care) 麻醉種類 全身麻醉學(general anesthesia) 局部麻醉學(local anesthesia)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History of Anaesthesia society A medical student's guide
噴火列島 《夏日魔術》系列 夏日魔術(1988年) 夜半歌聲(1990年) 白色迷宮(1993年) 春日魔術(2002年)未有中文版 《馬法爾年代記》系列(1988年 - 1989年) 冰之王座 雪之帝冠 炎之凱歌 灼熱的龍騎兵(、1989年 - ) 《泰坦尼亞》系列(1988年 - 2015年) 疾風篇 暴風篇 旋風篇 烈風篇 凄風篇 CRS 系列--紅薔薇新娘(1989年.收錄) 自轉地球儀世界(1990年 -) 黃土之夢(1995年- .小說原案) 隋唐演義(1995年- .編譯) KLAN(1995年) 頝纈城綺譚(1995年) 《藥師寺涼子之怪奇事件簿》系列(1996年-) 魔天樓(1996年) 東京夜未眠 (1998年) 敬女神而遠之(1999年) - 短篇 巴黎‧妖都變(2000年) 克里奧佩特拉之葬送(2001年) 黒蜘蛛島(、2003年) 夜光曲(2004年) 霧之訪問者(2005年) 小心水妖之日(2007年)
(外傳一) 染血之夢 黃土之龍 仙境之龍 妖世紀之龍 大英帝國的末日 銀月王傳奇 (外傳二) 龍王風雲錄 (外傳三) 噴火列島 《夏日魔術》系列 夏日魔術(1988年) 夜半歌聲(1990年) 白色迷宮(1993年) 春日魔術(2002年)未有中文版 《馬法爾年代記》系列(1988年 - 1989年) 冰之王座 雪之帝冠 炎之凱歌 灼熱的龍騎兵(、1989年 - ) 《泰坦尼亞》系列(1988年 - 2015年) 疾風篇 暴風篇 旋風篇 烈風篇 凄風篇 CRS 系列--紅薔薇新娘(1989年.收錄) 自轉地球儀世界(1990年 -) 黃土之夢(1995年- .小說原案) 隋唐演義(1995年- .編譯) KLAN(1995年) 頝纈城綺譚(1995年) 《藥師寺涼子之怪奇事件簿》系列(1996年-) 魔天樓(1996年) 東京夜未眠 (1998年)
荷属安的列斯 (直至2010年库拉索和圣马丁升格为构成国,荷属安的列斯剩余三岛由荷兰本土直辖) 阿鲁巴 荷兰王国2010年10月10日— 荷兰本土 阿鲁巴() 库拉索() 圣马丁() 构成国数据 政府架構 荷蘭王國政府(rijksregering) 以1954年10月28日通過的《荷蘭王國章程》()為依歸,是整個王國的中央政府,其權力只限於《章程》所限制的四個領域,即國防、外交、國籍和引渡。荷蘭王國採取君主制,荷蘭王國的君主同時為王國各部份的君主,其中於歐洲大陸荷蘭以外的部份由總督代表君主執行職務。「荷蘭王國政府」更大程度是法理上的虛級政府,實際上荷蘭王國政府與歐洲大陸荷蘭政府幾乎重叠。 從法理上看,荷蘭王國下屬的各部份皆具「構成國」地位。除了《章程》規定屬王國政府的權力外,各部份皆有完全的自治權,各自擁有自己的憲法,其中歐陸荷蘭的憲法稱為 ,直接沿襲自1815年的王國憲法,其名稱雖然保留稱為「王國憲法」,但法理上只對歐陸荷蘭有效。王國其他部份的憲法稱為「」,但不管是「」還是「」,享有的地位完全一樣,並同樣從屬於《章程》之下。 荷蘭王國的內閣議會由歐洲大陸荷蘭的所有大臣(部長)及其他部份的全權代表各一位組成。荷蘭王國作為單一的主權國在聯合國擁有一個席位,而在其他非主權性的國際組織(如國際奧委會)各部份可分別獨立參與。在歐盟裏,歐洲以外的荷蘭王國部份被視為歐盟的「域外國家和領地」(),然而由於國籍乃王國中央政府管轄範圍,因此不論是歐陸荷蘭、阿魯巴、庫拉索還是聖馬丁的公民,都具荷蘭王國國籍,並同時都是歐盟公民。現時荷蘭王國政府正建議讓王國歐洲以外部份於歐盟可取得「外延地區」的地位,使它們可全面參與歐盟事務。
库拉索() 圣马丁() 构成国数据 政府架構 荷蘭王國政府(rijksregering) 以1954年10月28日通過的《荷蘭王國章程》()為依歸,是整個王國的中央政府,其權力只限於《章程》所限制的四個領域,即國防、外交、國籍和引渡。荷蘭王國採取君主制,荷蘭王國的君主同時為王國各部份的君主,其中於歐洲大陸荷蘭以外的部份由總督代表君主執行職務。「荷蘭王國政府」更大程度是法理上的虛級政府,實際上荷蘭王國政府與歐洲大陸荷蘭政府幾乎重叠。 從法理上看,荷蘭王國下屬的各部份皆具「構成國」地位。除了《章程》規定屬王國政府的權力外,各部份皆有完全的自治權,各自擁有自己的憲法,其中歐陸荷蘭的憲法稱為 ,直接沿襲自1815年的王國憲法,其名稱雖然保留稱為「王國憲法」,但法理上只對歐陸荷蘭有效。王國其他部份的憲法稱為「」,但不管是「」還是「」,享有的地位完全一樣,並同樣從屬於《章程》之下。 荷蘭王國的內閣議會由歐洲大陸荷蘭的所有大臣(部長)及其他部份的全權代表各一位組成。荷蘭王國作為單一的主權國在聯合國擁有一個席位,而在其他非主權性的國際組織(如國際奧委會)各部份可分別獨立參與。在歐盟裏,歐洲以外的荷蘭王國部份被視為歐盟的「域外國家和領地」(),然而由於國籍乃王國中央政府管轄範圍,因此不論是歐陸荷蘭、阿魯巴、庫拉索還是聖馬丁的公民,都具荷蘭王國國籍,並同時都是歐盟公民。現時荷蘭王國政府正建議讓王國歐洲以外部份於歐盟可取得「外延地區」的地位,使它們可全面參與歐盟事務。 1937年,国旗正式定为红白蓝三色旗。在同皇家有关的公共节日,三色旗通常系有橙色燕尾。皇家盾徽上的狮子源于最古老时期拿索家族的盾徽。荷兰共和国的盾徽上描绘着一头手握箭镞和利剑的狮子。利剑象征着权利,箭镞象征着各个省份。 歷史 1830年-1954年间是荷蘭帝國的正式国名。在1954年之前「荷蘭王國」專指現在的歐洲大陸荷蘭,而其他部份是荷蘭王國的殖民地或屬地。於1839年之前,荷蘭聯合王國還曾包括比利時。歷史上「荷蘭王國」是指位於歐洲西北部的荷蘭,而荷蘭的海外殖民地和屬地乃從屬於荷蘭之下。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為了適應全球非殖民化的浪潮,原荷蘭海外領土,包括荷屬東印度、荷屬西印度和荷屬圭亞那先后独立。1949年,荷屬東印度大部份獨立為印度尼西亞,但荷蘭保留了巴布亞島的西半部,稱荷屬新幾內亞。於1954年荷蘭公佈《荷蘭王國章程》,使原殖民地和屬地在一個「荷蘭王國」的框架下與荷蘭本土享有平等的地位。自此「荷蘭王國」於法理上就成為專指由歐洲大陸荷蘭和各前殖民地共同組成的王國,而「荷蘭」只是「荷蘭王國」的其中一個組成部份。 1954年的《荷蘭王國章程》生效時,組成荷蘭王國的有三部份,除了歐洲大陸荷蘭外,另外兩個部份分別是原稱荷屬西印度的荷屬安的列斯,和原稱為荷屬圭亞那的蘇利南。當時荷屬新畿內亞由於已正準備過渡至獨立,因此沒有包括在王國框架之內。 1973年起,蘇利南提出獨立要求。1975年,蘇利南正式獨立,脫離荷蘭王國,自此王國改由歐陸荷蘭和荷屬安的列斯兩部份組成。 1986年,荷屬安的列斯之下的最富裕的阿魯巴脫離荷屬安的列斯,成為荷蘭王國的一個部份,擁有獨立的內部自治權。自此王國改由歐陸荷蘭、荷屬安的列斯和阿魯巴三部份組成。 2004年起,荷屬安的列斯的其他島嶼提出與阿魯巴相似的要求,經過歐陸荷蘭與各島嶼談判後,於2005年簽署協議,決定於2010年10月10日起荷属安的列斯解体,其中的庫拉索和聖馬丁將會分別成為荷蘭王國的組成部份,各自擁有獨立的內部自治權。而餘下的三個荷屬安的列斯島嶼直接拼進荷兰本土。目前荷蘭王國由四部份組成,分別是荷兰本土、阿魯巴、庫拉索和聖馬丁。 中文名称 中文常不区分“尼德兰”()和“荷兰”(),一律翻译为“荷兰”,因此容易导致混淆。 荷蘭的正式国名,為,荷兰是荷蘭王國的一个地区。16世纪,荷兰受西班牙统治。1568年-1648年,八十年战争(荷兰独立战争)后,北部七省成立尼德兰七省联邦共和国,包括今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一部。其中,荷兰省(Holland,现分为北荷兰省和南荷兰省)是当时联省共和国中最大、最富裕且最有权力的省份,人们便常用Holland代指整个国家。中文译名“荷兰”就来自“Holland”一词。在正式場合其國名是Nederland。 例如,1806年-1810年期间,由法兰西第一帝国所扶持的一个傀儡国的正式国名是法文“”与荷兰文“”,在中文中常一律翻為“荷兰王国”,但它們的原始名稱其實是不同的。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荷兰(即“荷兰本土”) 荷属安的列斯 阿魯巴
。普林尼式噴發有兩個最主要的特徵,第一是--非常強烈的氣體噴發(產生數十公里高的煙柱),第二是--噴發會伴隨大量浮石的生成。普林尼式噴發的岩漿黏度非常高,火山碎屑物通常占總噴出物的90%以上。噴出物以浮石、火山灰為主,分佈區域廣大。噴發煙柱因重力牽引下降時形成大規模的火山碎屑流。僅噴出極少量的熔岩。由於爆發強烈及物質大量抛出,常形成錐頂崩塌的破火山口。「普林尼式噴發」這個名字是為了紀念古羅馬的老普林尼。此種噴發的範本是79年維蘇威火山的爆發,這次爆發使龐貝被埋在平均7公尺厚的浮石層之下。同類型還有喀拉喀托火山,它在1883年時爆發令人類開始記錄這個毀滅一切及引發海嘯的火山,其爆炸威力相當廣島投下原子彈的12000倍,其爆炸遠至毛里裘斯也能夠聽到,爆發後整座山幾乎被震毀。它亦令世界氣候轉變。1980年5月18日美國聖海倫火山的爆發也是普林尼式。 冰島式 冰島為著名火山島,有著烈隙式噴發為主的特殊形式噴發,當高溫玄武岩岩漿與海水接觸,會產生水蒸氣爆炸並散佈大量火山灰。此噴發形態通常位於淺海或陸上的烈隙縫流出岩漿,因此被歸類於水火山(海底火山)的一種。同類火山群有台灣澎湖列島以及夏威夷的冒納羅亞火山。 其他噴發型式 玄武岩泛流噴發():岩漿沿一個巨大的裂隙或裂隙群上升,噴出地表。岩漿以玄武岩爲主,通常形成熔岩高原。因爲玄武岩岩漿之流動性大,且熔岩噴出量大,少有爆發的情況。此種噴發在地形平坦處看似洪水泛濫,到處流溢、分佈面積廣,因而得名。 超级火山():巨型火山幾乎無岩漿的爆炸性噴發,火山碎屑占總噴出物的75%至100%。通常形成巨大的破火山口。此種噴發產生的大量碎屑物質可能影響全球的氣候變遷,會造成大量財物損失及傷亡。例如:黃石國家公園的破火山口即是一例。 氣體噴發(或稱湖泊噴發,):噴出物只有氣體,完全不含其他物質。目前已知會進行氣體噴發的只有非洲的三個湖泊,1986年喀麥隆尼奧斯湖的噴發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火山碎屑 火山碎屑在冷凝膠結後,亦可形成岩石。由火山塵和火山灰聚集形成的岩石為凝灰岩(tuff);由火山礫火山塊和火山彈膠結而成的岩石稱為集塊岩(agglomerate,圓礫為主)或火山角礫岩(volcanic breccia,角礫),若是兼具大小碎屑所組成之岩石,則稱為。 火山的活躍程度 火山的活躍程度可以大致分為三種:活火山(地底岩漿庫存在且正在活動)、休眠火山(地底岩漿庫存在但暫不活動,也稱睡火山)及死火山(地底岩漿庫已不存在,已無任何活動)。火山學家目前對如何界定以上三種火山尚無結論。因為火山的活躍週期非常不固定,短至數天,長至數百萬年。而且有些火山只有非爆發性的活動,例如地震、氣體溢散等。 後火山作用 火山活動終止之後,地底下仍然有殘留的熱能。這些餘熱加熱地底下殘留的氣體,使地底下累積之蒸氣壓力增大。最後在某些特定地點,如火山口或斷層附近爆破地面而出,造成爆裂口。例如台灣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小油坑即是一個爆裂口。在爆裂口內常有噴氣孔、硫氣孔和溫泉的存在。氣體及受熱地下水也有可能沿著斷層裂隙衝出地表,直接形成噴氣孔或溫泉。這些現象稱為後火山作用。而噴出的含硫氣體因溫度驟降可直接凝華成自然硫,例如台北大屯火山群與基隆外海龜山島的自然硫。 火山災害 火山造成的災害是產生了泥流堆積類似一般人所熟悉的土石流,是火山物質混雜大量的水所形成,其成因很多,主要可歸納為二種: 熱的火山碎屑流、熔岩流或火山湧浪流在流動的過程中,碰到大量的地表水,如河、湖水或雪而形成,因其形成時,溫度可能還很高,故此種機制所形成的堆積物,稱為熱的火山泥流堆積(hot lahar)。 火山噴發後堆積在斜坡上未固結、鬆散的火山灰落堆積物、火山碎屑流堆積物和火山湧浪流堆積物,受到大雨沖刷或地震引起的崩塌,流入河流或湖泊內,都會形成火山泥流,此種機制所形成的堆積物,稱為冷的火山泥流堆積(cold lahar)。 火山泥流堆積如土石流,不僅能淹沒廣大的區域,同時也能沖垮任何建物,如1985年哥倫比亞内瓦多·德·鲁伊斯火山和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的噴發,前者因噴發所引起的火山泥流,把整個河谷和城鎮淹沒,造成近2500人死亡;後者則是火山噴發後,所堆積的未固結火山灰受到豪雨的沖刷侵蝕,引發了火山泥流堆積,虽事前有所防患,未造成人員傷亡,但仍然淹沒及沖毀廣大區域,造成重大的財產損失。 火山噴發和人類的活動息息相關。火山作用具有毀滅性的破壞力,不僅造成人類財產的損失,更會危及人類與大自然動、植物的生命;如79年義大利維蘇威火山爆發,大量的火山灰覆蓋了鄰近的龐貝城,導致龐貝城不到一分鐘在歷史上絕跡,火山泥流則淹沒了赫庫蘭尼姆城。到17世紀龐貝城才被世人發現,而且城中居民的屍体大部份也是保存得很完整。又如1991年的日本雲仙火山的爆發,造成數千名居民無家可歸,以及奪走了35條人命;皮纳图博火山的爆發,使得美國不得不放棄在西太平洋最大的海、空軍基地——克拉克空軍基地與蘇比克灣海軍基地等;1902年,馬提尼克的培雷火山爆發,使得這個法國的殖民地,一度無法回復之前的繁榮。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爆發的影響,北半球天氣出現的嚴重反常。歐洲、北美洲及亞洲都出現災情,夏天出現罕見低溫;歐洲及美洲農業生產受影響尤甚;亞洲氣候亦受影響,中國雲南因而出現飢荒。 2010年埃亚菲亚德拉火山爆发造成了欧洲航空旅行的重大中断。 火山監測 故此,目前火山活躍的地區,皆設有火山觀測站,如最古老的1845年維蘇威火山觀測站、美國黄石火山观测站、台灣大屯火山觀測站等等。以盡早發出預警,幫助居民撤離,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監測方式包括,地震監測、火山氣體監測、地殼變形監測(水平儀測量)等。各觀測所皆有工作人員駐守,包括冰島火山監測人員在世界杯期間仍然在看守火山。 火山的益處 火山的益處舉凡火山地質、火山地形及後火山作用的地熱和溫泉,肥沃火山土壤,都帶給人們相當多的益處。 火山作用對人類並非完全有害無益。例如岩漿只要能留在地表下,就是很好的地熱來源。火山附近常有溫泉或熱泉,這就是因為岩漿散發出的熱度使地下水變熱而形成的。這種熱源我們稱為地熱,規模大的可形成「地熱田」。 火山作用的另一個好處是為地球製造陸地。地球表面大約有71%被海水所覆蓋,海底火山經年累月不斷地冒出岩漿,冷凝成岩石,如此長期堆積,直到有一天岩石高出水面形成島嶼。夏威夷群島與冰島就是這麼形成的,至今,島上還有活動火山不時噴出岩漿。 此外,火山爆發所形成的火山灰雲層會在爆發後一段時間內影響該區阻擋太陽光,該區的平均溫度亦因此下降,科學家認為火山爆發是地球天然的氣候調整機制。 重要火山 现在的科学发现表明,在许多行星和卫星上都有火山。在太阳系中现在有確實證據證明仍有火山活动的是地球和木星的卫星埃歐(木卫一)。地球上的火山活动平均每年大约有50多次。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海底和人迹罕至的群山中,因此对人类产生影响的火山活动感觉上很少。 地球火山 16個被選為「十年火山」 觀測計劃的主要火山是: 俄羅斯堪察加半島的阿瓦恰-科里亞克火山群 墨西哥的科利馬火山 義大利的埃特納火山 哥倫比亞的加勒拉斯火山 美國夏威夷州的冒納羅亞火山 印尼的默拉皮火山 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尼拉貢戈火山 美國華盛頓州的雷尼爾山 日本鹿兒島縣的櫻島火山 瓜地馬拉的聖地亞古多火山 希臘的聖多里尼火山 菲律賓的塔阿爾火山(Taal) 西班牙加那利群島的泰德峰(Teide Peak) 巴布亞新幾內亞的烏拉旺火山(Ulawun) 日本的雲仙岳 義大利的維蘇威火山 大塔穆火山,位于日本东部1000英里的太平洋海底,占地面积12万平方英里,也是迄今为止已知的太阳系中最大的火山之一。面积堪比美国新墨西哥州。大约1.45亿年前形成,在其形成的几百万年后成为不活跃火山。 太陽系中其他的火山 月球沒有火山活動,但仍具有許多曾有火山活動的特徵,諸如月海、月谷及拱丘等。金星的表面有90%是玄武岩,地表地形有80%為火山地形,表示在金星表面形成的過程中,火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金星可能在5億年前有過全星球的表面再造運動,科學家發現的證據包括表面隕石坑的密度等。熔岩流在金星可說是非常普遍,而且各種不在地球上出現的火山作用也在金星上出現。金星大氣層組成的變化及闪电的發生,被認為是因進行中的火山噴發而造成。但目前沒有任何的確切證據能說明金星的火山是否仍然活躍。 觀測發現,火星上有一些死火山,包括四座巨大的盾狀火山,比地球上任何一座山都來的巨大。這些山包括了:阿爾西亞山、艾斯克雷爾斯山、赫克提斯山、奧林帕斯火山及帕弗尼斯山。美國太空總署、歐洲太空總署及義大利太空總署(Italian Space Agency)合作發射了火星探測太空船,『火星快車號』號。這個計劃的主要目標是要尋找地下水源和合適登陸的地點,並研究火星的大氣層、行星結構和地質構造。這個計劃發現了一些證據,顯示奧林帕斯火山可能尚未完全熄滅。這可能推翻「這些火山早在數百萬年前就已成為死火山」的說法。 木星的衛星埃歐是太陽系中火山活動最劇烈的星體,原因是來自它與木星、木衛二及木衛三的潮汐力作用,這個力量使木卫一扭动、弯曲,幅度约100公尺,並在這個過程中产生能量。埃歐的火山會噴出硫磺、二氧化硫及矽酸鹽岩石,使得整個衛星的地貌完全改變。埃歐的表面有大量的破火山口、硫湖、連綿不絕的火山山脈。 埃歐的火山所噴出的岩漿是目前已知最熱的,溫度約為1800 K(1500℃)。木衛一火山的噴發物可以射至極高處,離表面可達300公里以上,在噴發出的一刻,其速度可達每秒一公里。在2001年2月,太陽系中有史以來最大的火山活動在埃歐發生。來自聖路易大學及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對木衛一上的火山噴發進行電腦模擬實驗。實驗結果顯示,木衛一的火山所噴出的熔岩能將其表面的鈉、鉀、矽及鐵等物質及化合物熔化、蒸發到大氣中。這些氣態物質與火山噴出的氣體(含亞硫化物及氯化物)發生反應,形成了木衛一大氣獨特的組成成份:鈉的氯化物、鉀的氯化物及鎂和鐵的二氯化物。 木星的另一顆衛星,歐羅巴(木星的四顆伽利略衛星中最小者),也被認為擁有活躍的火山系統。但是它的火山「熔岩」組成完全是水,並且在歐羅巴寒冷的表面結冰。這使它的火山噴發時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凍結的噴泉。這種型態的火山現在被稱做冰火山(cryovolcanism),是類木行星的衛星上最常見的火山噴發形式。冰火山的噴出物可能由水、冰、液態氮及液態甲烷組成。 1998年,航海家二號太空船發現了海王星其中一個衛星,崔頓上的上的冰火山。在2005年,卡西尼-惠更斯號的探測器拍攝到了土星的其中一顆衛星,土衛二上的水蒸氣噴發。卡西尼-惠更斯號也發現了土衛六上一座冰火山噴出液態甲烷的證據。這被認為是造成土衛六大氣層中高甲烷含量的原因。科學家推論,古柏帶天體中的小行星50000(Quaoar 50000)可能也有冰火山活動的存在。 火山學 火山學是一門研究火山、熔岩、岩漿及相關地質現象的學問,研究的人稱為火山學家。18世紀的蘇格蘭人是知名的早期火山學家,他喜歡實際觀察火山爆發現象,不願像當時很多「安樂椅上的科學家」一樣,只是自己創造理論。同是18世紀的法國地質學家是現代火山學的創始人之一,他的科學論著非常重要。 火山學家常常要實地造訪火山(特別是活火山)來觀察火山噴發,採集噴發的產物,例如火山噴發碎屑、岩石及熔岩樣本。另外一個研究的重心是預測火山的噴發。目前並沒有準確的方法可以預測火山的噴發,但是預測火山的噴發如同預測地震一樣可以拯救許多生命。 科學家中最危險的行業之一就是火山學家,因為突如其來的火山噴發隨時可能在研究活火山時發生。 神話與傳說 对于古希腊人来说,火山爆发是由泰坦造成的。 泰坦巨人与奥林匹斯诸神战斗,在可怕的战斗中他们震撼了地球。 发动战争的泰坦巨人“提丰”(古希腊语Τυφῶν),塔尔塔罗斯和盖亚(地球的传奇名称)的儿子,为了惩罚他的无礼,诸神将他囚禁在埃特纳火山下面。 但是他并没有放弃。 他的尖叫声和哭声在几英里外都听得到,他在愤怒中摇动着大地,白炽的呼吸从火山口中冒出来。 另一传说中,火山隐藏了一个车间。 赫菲斯托斯(希腊神话中的火神和火山神,希腊语 Ἥφαιστος),在地中海之下为神锻造武器。 木星的闪电和阿喀琉斯的武器和盾牌。 最后一个传说描写的则是独眼巨人,其唯一的眼睛象征着火山的嘴,而它们的身材和力量却比群山高。 因此,从地中海火山喷出的是赫菲斯托斯和独眼巨人的工作所引起的烟雾和火花。 后来通过观察和逻辑推论,古希腊人才想到了火山的真实本质,彼时控制着主要海上贸易的克里特岛的繁荣文明在公元前1650年崩裂了。 猜想是由于圣托里尼岛上的火山喷发,涉及首都克诺索斯。 从火山喷出的第一层浮石高出四米厚,随后,火山爆炸自毁,并将圣托里尼岛埋在约60米的浮石层下。 火山的残留物最终沉入海中,但是地震后的海啸造成了两百米高的海浪,席卷了克里特岛的沿海定居点。 后来柏拉图在他的作品《克里特里亚斯》中描述了这个故事,这很可能源于亚特兰蒂斯的传说。 罗马人随后继承了传说和恐惧,首先取代了主人公的名字:提丰(Τυφῶν)被改为Encelade,赫菲斯托斯则被描写成是罗马的火神沃尔坎(Vulcano)。 甚至在后来通过基督教传入罗马的旧约圣经中,也发现了火山的痕迹。 参见 火山學 火山列表 火山成因矿床 火山島 中國火山 爆裂式火山 寧靜式火山 噴出型火山 侵入型火山 火山雷(火山閃電) 火山彈 火山礫 火山灰 火山碎屑流 火山塵 火山頸 火山錐 火山口湖 火山喷气孔 熔岩流 熔岩高原 熔岩台地 熔岩盆地 岩脈 火山泥流 泥火山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 Global Volcanism Program Volcanic and Geologic Terms from Volcano World Volcano Information from the Deep Ocean Exploration Institute
太陽系中其他的火山 月球沒有火山活動,但仍具有許多曾有火山活動的特徵,諸如月海、月谷及拱丘等。金星的表面有90%是玄武岩,地表地形有80%為火山地形,表示在金星表面形成的過程中,火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金星可能在5億年前有過全星球的表面再造運動,科學家發現的證據包括表面隕石坑的密度等。熔岩流在金星可說是非常普遍,而且各種不在地球上出現的火山作用也在金星上出現。金星大氣層組成的變化及闪电的發生,被認為是因進行中的火山噴發而造成。但目前沒有任何的確切證據能說明金星的火山是否仍然活躍。 觀測發現,火星上有一些死火山,包括四座巨大的盾狀火山,比地球上任何一座山都來的巨大。這些山包括了:阿爾西亞山、艾斯克雷爾斯山、赫克提斯山、奧林帕斯火山及帕弗尼斯山。美國太空總署、歐洲太空總署及義大利太空總署(Italian Space Agency)合作發射了火星探測太空船,『火星快車號』號。這個計劃的主要目標是要尋找地下水源和合適登陸的地點,並研究火星的大氣層、行星結構和地質構造。這個計劃發現了一些證據,顯示奧林帕斯火山可能尚未完全熄滅。這可能推翻「這些火山早在數百萬年前就已成為死火山」的說法。 木星的衛星埃歐是太陽系中火山活動最劇烈的星體,原因是來自它與木星、木衛二及木衛三的潮汐力作用,這個力量使木卫一扭动、弯曲,幅度约100公尺,並在這個過程中产生能量。埃歐的火山會噴出硫磺、二氧化硫及矽酸鹽岩石,使得整個衛星的地貌完全改變。埃歐的表面有大量的破火山口、硫湖、連綿不絕的火山山脈。 埃歐的火山所噴出的岩漿是目前已知最熱的,溫度約為1800 K(1500℃)。木衛一火山的噴發物可以射至極高處,離表面可達300公里以上,在噴發出的一刻,其速度可達每秒一公里。在2001年2月,太陽系中有史以來最大的火山活動在埃歐發生。來自聖路易大學及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對木衛一上的火山噴發進行電腦模擬實驗。實驗結果顯示,木衛一的火山所噴出的熔岩能將其表面的鈉、鉀、矽及鐵等物質及化合物熔化、蒸發到大氣中。這些氣態物質與火山噴出的氣體(含亞硫化物及氯化物)發生反應,形成了木衛一大氣獨特的組成成份:鈉的氯化物、鉀的氯化物及鎂和鐵的二氯化物。 木星的另一顆衛星,歐羅巴(木星的四顆伽利略衛星中最小者),也被認為擁有活躍的火山系統。但是它的火山「熔岩」組成完全是水,並且在歐羅巴寒冷的表面結冰。這使它的火山噴發時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凍結的噴泉。這種型態的火山現在被稱做冰火山(cryovolcanism),是類木行星的衛星上最常見的火山噴發形式。冰火山的噴出物可能由水、冰、液態氮及液態甲烷組成。 1998年,航海家二號太空船發現了海王星其中一個衛星,崔頓上的上的冰火山。在2005年,卡西尼-惠更斯號的探測器拍攝到了土星的其中一顆衛星,土衛二上的水蒸氣噴發。卡西尼-惠更斯號也發現了土衛六上一座冰火山噴出液態甲烷的證據。這被認為是造成土衛六大氣層中高甲烷含量的原因。科學家推論,古柏帶天體中的小行星50000(Quaoar 50000)可能也有冰火山活動的存在。 火山學 火山學是一門研究火山、熔岩、岩漿及相關地質現象的學問,研究的人稱為火山學家。18世紀的蘇格蘭人是知名的早期火山學家,他喜歡實際觀察火山爆發現象,不願像當時很多「安樂椅上的科學家」一樣,只是自己創造理論。同是18世紀的法國地質學家是現代火山學的創始人之一,他的科學論著非常重要。 火山學家常常要實地造訪火山(特別是活火山)來觀察火山噴發,採集噴發的產物,例如火山噴發碎屑、岩石及熔岩樣本。另外一個研究的重心是預測火山的噴發。目前並沒有準確的方法可以預測火山的噴發,但是預測火山的噴發如同預測地震一樣可以拯救許多生命。 科學家中最危險的行業之一就是火山學家,因為突如其來的火山噴發隨時可能在研究活火山時發生。 神話與傳說 对于古希腊人来说,火山爆发是由泰坦造成的。 泰坦巨人与奥林匹斯诸神战斗,在可怕的战斗中他们震撼了地球。 发动战争的泰坦巨人“提丰”(古希腊语Τυφῶν),塔尔塔罗斯和盖亚(地球的传奇名称)的儿子,为了惩罚他的无礼,诸神将他囚禁在埃特纳火山下面。 但是他并没有放弃。 他的尖叫声和哭声在几英里外都听得到,他在愤怒中摇动着大地,白炽的呼吸从火山口中冒出来。 另一传说中,火山隐藏了一个车间。 赫菲斯托斯(希腊神话中的火神和火山神,希腊语 Ἥφαιστος),在地中海之下为神锻造武器。 木星的闪电和阿喀琉斯的武器和盾牌。 最后一个传说描写的则是独眼巨人,其唯一的眼睛象征着火山的嘴,而它们的身材和力量却比群山高。 因此,从地中海火山喷出的是赫菲斯托斯和独眼巨人的工作所引起的烟雾和火花。 后来通过观察和逻辑推论,古希腊人才想到了火山的真实本质,彼时控制着主要海上贸易的克里特岛的繁荣文明在公元前1650年崩裂了。 猜想是由于圣托里尼岛上的火山喷发,涉及首都克诺索斯。 从火山喷出的第一层浮石高出四米厚,随后,火山爆炸自毁,并将圣托里尼岛埋在约60米的浮石层下。 火山的残留物最终沉入海中,但是地震后的海啸造成了两百米高的海浪,席卷了克里特岛的沿海定居点。 后来柏拉图在他的作品《克里特里亚斯》中描述了这个故事,这很可能源于亚特兰蒂斯的传说。 罗马人随后继承了传说和恐惧,首先取代了主人公的名字:提丰(Τυφῶν)被改为Encelade,赫菲斯托斯则被描写成是罗马的火神沃尔坎(Vulcano)。 甚至在后来通过基督教传入罗马的旧约圣经中,也发现了火山的痕迹。 参见 火山學 火山列表 火山成因矿床 火山島 中國火山 爆裂式火山 寧靜式火山 噴出型火山 侵入型火山 火山雷(火山閃電) 火山彈 火山礫 火山灰 火山碎屑流 火山塵 火山頸 火山錐 火山口湖 火山喷气孔 熔岩流 熔岩高原 熔岩台地 熔岩盆地 岩脈 火山泥流 泥火山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 Global Volcanism Program Volcanic and Geologic Terms from Volcano World Volcano Information from the Deep Ocean Exploration Institute , 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Glossary of Volcanic Terms from USGS How Volcanoes Work by Tom Harris How Volcanoes Work - Educational resource on the science and processes behind volcanoes, intended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of geology, volcanology and teachers of earth science. Volcano Live - John Seach Volcanic Materials Identification Natural Disasters - Volcano Great research site for kids.
the quoted text, is in: Baron-Cohen S (2002). "Is Asperger's syndrome necessarily a disability?"(PDF). Cambridge: Autism Research Centre. Retrieved 2008-12-02. 书籍 Baron-Cohen S (2008). "The evolution of brain mechanisms for social behavior". In Crawford C, Krebs D(eds.). Foundations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Lawrence Erlbaum. pp. 415–32. ISBN 978-0-8058-5957-7. 外部連結 (ASPER).htm衛教資訊另類星兒 - 亞斯伯格症候群 http://www.autism.jp/asp/ Medical Encyclopedia Mayo clinic.com 免費亞斯伯格症的測試 幫助高功能自閉與亞斯伯格臉書 自閉亞斯的評估、治療、預後、幫助與介入(上下集) 簡意玲醫師、陳豐偉醫師、王意中心理師、花媽卓惠珠、曲智鑛特教老師集體對談 TED Talks:天寶葛蘭汀:世界需要多種思維的人 重新認識亞斯伯格症及自閉症 Aspie Quiz 卓惠珠 病友團體 幫助高功能自閉與亞斯伯格部落格 2016台灣部落格文化藝術類首獎 蔡松益的部落格 星星兒基金會 臺中市亞斯伯格症肯納症協進會 西文世界規模甚大的亞斯伯格及自閉症論壇---Wrong Planet 病人家屬自助組織─南澳洲自閉症協會 自閉症 學習障礙 沟通障碍 心理與行為疾病
症源緣起 亞斯伯格症候群是根據奧地利兒科醫師漢斯·亞斯伯格命名。1944年,他在研究中,首度記錄具有缺乏非語言溝通技巧、在同儕間表露低度同理心、舉止笨拙等情形的兒童,但因為論文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德語發表的緣故,因此並未受到注目。1981年,英國醫師介紹了有关亞斯伯格症候群的發現,到了1990年代起逐漸為世所知。五十年後,它被標準化為診斷依據,但學界對疾病症狀的界定,仍尚不明確。爭議包括,亞斯伯格症候群是否等同於高功能自閉症(HFA) ;造成此爭議的部分原因是它的盛行率迄今未受確立。學界現計畫廢除亞斯伯格综合征舊有的診斷標準,改採用泛自閉症障礙的嚴重程度量表。 罹患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實際原因依然不明。許多研究支持遺傳論點,但對於子代的認知發展並非絕對,也沒有發現明確導致病發的基因;神經成像技術尚未找到共同明確的病因。阿斯伯格综合征沒有單一診治辦法,許多特殊的治療方式都沒有足夠的數據證實完全可行。現今的診治辦法主要以改善症狀和改善機能為基礎,多採行為治療,針對特定障礙,進行溝通技巧、強迫性或重複性行為以及肢體不靈活的處治。多數個案會隨療程而有所進步,然而,溝通、社會適應與獨立生活等方面的障礙仍可能持續存在,甚至延续至成年。有些學者及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主張,改變社會大眾對這些症狀的觀點,定義它是一種認知差異,而非病名,不是一種亟需治療的缺陷或障礙。 常見誤解 關於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定義,亞斯伯格症候群與高功能自閉症的相同與否,有各種不同的說法。有部份人把亞斯伯格症候群與高功能自閉症(沒有智能障礙,或可說幾乎沒有自閉症)視為相同(也有人認為亞斯伯格症候群,是不論智能障礙的與否,專指沒有語言障礙的自閉症),但亦有不認同的意見。一般來說,亞斯伯格症候群患者智力正常,亦較少出現語言發展遲緩。另外,也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與學習障礙(LD)等併發的時候。像這種因為有合併障礙和亞斯伯格症候群與自閉症這樣的言詞抱有偏見等的理由,而將之歸結稱呼為「廣泛性發展障礙(PDD)」與發展障礙的醫師也在增加。再者依自閉症谱系看來,介於健全者與低功能自閉症的中間。 特徵 亞斯伯格綜合症被認為是多種症狀,而不是單一症狀的模式,其特徵為社會互動有質的障礙,行為、活動及興趣的模式相當局限重複而刻板,並且臨床上無明顯的認知發展或語言遲緩。對特定事物的強烈興趣、缺乏韻律和語調和行動笨拙,是該症狀之典型特徵,但不是診斷目的的必要因素。 阿斯伯格綜合症與自閉症的區別,在於與公眾的口頭交流沒有重大問題,並且與高功能自閉症等術語的區別是模棱兩可的。但是,在阿斯伯格綜合症的情況下,自閉症症狀的程度通常較弱,因此可以與具有相同愛好或性情的人相處融洽,並且因缺乏社交性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維持這一事實,避免眼神接觸也被指出為差異,被診斷為亞斯伯格症候群的患者,可能具有以下徵狀: 固執或狹窄興趣 對於興趣方面,患者一般會對一種或多種異常強烈的興趣模式。患者會對某些東西或事情特別感興趣,而熱切地搜集那方面的資料,而興趣模式是刻板而局限的。在這些興趣圈子中,經常可以看到阿斯伯格综合征與其他類型的身心障礙者出沒,甚至表現出特殊天賦。對於固執方面,亞氏保加症患者有重複而刻板的行為及活動模式、不能靈活性地遵從各樣規則,以致在社交上出現困難。 語言能力 雖然亞斯伯格症候群患者在獲得語言技能時,沒有明顯的遲緩,而且他們的語言通常也沒有明顯的異常,但語言習得和使用往往是非典型的,包括冗長談論別人沒有興趣的單一話題、字面解釋與對細微差別的誤解、重複學究式的語言、音調怪異等等。儘管與典型的自閉症相比,語調可能沒有那麼僵硬或單調,但是亞斯伯格症候群患者通常具有一些特點:說話可能異常快速、急促或大聲。演講時可能傳達出不連貫感、談話風格通常包含讓聽者厭倦的話題獨白。患有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兒童可能在幼年時就掌握了複雜的詞彙,但他們很難理解形象化的語言,患有亞斯伯格症候群的兒童在非文字語言方面,似乎有特殊的弱點,包括幽默、反諷、戲謔和嘲諷。 治療方法 目前,阿斯伯格综合征没有可行的治疗方法,比如缓解核心症状的药物,只能靠行为治疗。但是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抗精神病药和心境稳定剂)可以缓解情绪障碍,中枢神经兴奋剂(如利他林)和择思达可以减轻其过动行为。 其他觀點 有研究人員爭論於,是否應將阿斯伯格综合征視作別種認知方式,而非疾病或殘障。在一份發表於2002年的論文中,指出:「在社交圈,拘於細節並不會帶來好處,但在一些項目例如數學、編寫程序、製作目錄、音樂、語言學、工程學,拘於細節有可能引領一個人踏上成功路途,而不是敗途。」然而,同一位學者列出兩大理由,指出為何亞斯伯格症候群仍然有可能屬於殘障:需要社會援助、不太會易地而處。但他同時強調,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所攜帶的各種能力,屢次在人類演化和文明發展帶來卓越貢獻。 参见 自闭症 高功能自闭症 學者症候群 自闭症谱系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 卓惠珠 參考文獻 引用 来源 期刊文章 Clarke J, van Amerom G (2007). "'Surplus suffering': differences between organizational understandings of Asperger's syndrome and
巴黎市長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参议员 法國LGBT權利運動者 法國社會黨黨員 法國LGBT政治人物 男同性戀政治人物 LGBT市長 LGBT議員 反LGBT仇恨罪行受害人
and beaches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40304125857/http://www.mairie-paris.fr/ BBC report on stabbing 巴黎市長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参议员 法國LGBT權利運動者 法國社會黨黨員 法國LGBT政治人物 男同性戀政治人物 LGBT市長
1891年:佐拉·尼尔·赫斯顿,美國民俗學家、作家(1960年逝世) 1916年:周策縱,中國歷史學家(2007年逝世) 1919年:埃列娜·齐奥塞斯库,罗马尼亚政治家(1989年逝世) 1928年:威廉·彼得·布拉蒂,美國作家、導演、製片人(2017年逝世) 1929年:梁舜燕,香港女演員(2019年逝世) 1935年:厉声教,中國外交家、國際法學家(2017年逝世) 1943年:-{zh-cn:喬普·威廉姆斯; zh-tw:喬普·威廉士}-,荷蘭成人雜誌出版家、創業家(1994年逝世) 1945年:拉伊拉·歐丁嘉,肯亞政治人物,第2任肯亞總理 1948年:水木一郎,日本男歌手、作詞家、作曲家、聲優、演員(2022年逝世) 1948年:肯尼·羅根斯,美國創作歌手、吉他手 1952年:洪金寶,香港男演員 1956年:大衛·卡羅素,美国演员 1957年:凱蒂·庫瑞克,美國新聞主播 1961年:琴寶羅,韓國女演員 1961年:蘇普麗亞·帕塔克,印度演員 1961年:約翰·圖恩,美國政治人物,現任美國參議院少數黨黨鞭 1962年:陳秀雯,香港女演員、歌手 1962年:亞歷山大·杜金,俄羅斯政治理論家、哲學家 1963年:蘭德·保羅,美國醫生、政治人物,現任肯塔基州聯邦參議員 1964年:尼古拉斯·凯奇,美国男演員、導演 1971年:傑瑞米·雷納,美国男演員 1974年:楊恭如,香港女演員 1976年:阿方索·索里亚诺,美国棒球运动员 1977年:劉志強,香港足球運動員 1979年:本名陽子,日本聲優 1979年:比帕莎·巴蘇,印度演員 1980年:青木琴美,日本漫畫家 1981年:林郁智,台灣主持人 1981年:西蒙·馬齊尼亞克,波蘭職業足球裁判 1982年:酒井真由,日本漫畫家 1982年:蘿倫·科漢,美國女演員 1982年:法蘭西斯科·羅德里奎茲,美国棒球运动员 1982年:格比亞魯斯·藍斯柏吉斯,立陶宛政治人物,現任立陶宛外交部長 1984年:孔賢珠,韓國女演員 1985年:路易斯·漢米爾頓,英国一級方程式賽車車手 1987年:戴維德·阿斯托里,義大利職業足球運動員(2018年逝世) 1987年:黃愷傑,香港男演員 1988年:洪詩涵,台灣女子偶像團體Popu Lady成員 1988年:潘佩莉,台灣歌手 1988年:亢帥克,香港男歌手
1990年:连姆·艾肯,美国演员 1990年:吳昀廷,台灣女子偶像團體Popu Lady成員 1990年:李京恬,台灣演員 1991年:郭阜林,台灣男子棒球運動員 1991年:卡斯特爾·塞曼亞,南非女子田徑運動員 1993年:沈貞巧,香港女子組合COLLAR成員 1993年:阿布巴卡爾·薩利姆,英國男演員、電子遊戲配音員 1993年:達娜·施瓦茲,美國新聞工作者、編劇、作家 1994年:陳傑憲,台灣男子棒球運動員 1994年:井口和朋,日本男子棒球運動員 1995年:范榮玉,台灣女子羽球運動員 1996年:傅園慧,中國女子游泳運動員 1997年:石田亞佑美,日本女子偶像团体早安少女組10期成員 1997年:李賽綸,韓國女子偶像團體fromis 9隊長 1997年:金裕賢,韓國女子偶像團體Dreamcatcher成員 1998年:洪于晴,台灣女演員 2000年:戴培峰,台灣男子棒球運動員 2000年:李瑞庭,韓國女子偶像團體Weki Meki成員 生年不詳:志方晶子,日本女歌手、作詞家、作曲家 逝世 672年:天智天皇,日本第38代天皇(626年出生) 1285年:夏爾·德·安茹,那不勒斯國王(1227年出生) 1325年:迪尼什一世,西班牙國王(1261年出生) 1451年:阿梅迪奥八世,義大利薩伏依公爵,对立教宗(1383年出生) 1524年:唐寅,明代画家(1470年出生) 1536年:亞拉岡的凱瑟琳,英國國王亨利八世第一任王后(1485年出生) 1890年:薩克森-魏瑪-艾森納赫的奥古斯塔,德意志帝國皇后(1811年出生) 1916年:村上彰一,日本鐵道工程師(1857年出生) 1920年:埃德蒙·巴顿,澳大利亚第一任总理(1849年出生) 1932年:,法国国务活动家(1877年出生) 1943年:尼古拉·特斯拉,美國發明家、機械工程師、電機工程師、未來學家、實驗物理學家,電力商業化的重要推動者(1856年出生) 1984年: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法国物理学家,196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2年出生) 1988年:廖梦醒,中国社会活动家(1904年出生) 1989年:昭和天皇,日本第124代天皇(1901年出生) 1995年:穆瑞·羅斯巴德,美國经济学家(1926年出生) 1996年:岡本太郎,日本藝術家(1911年出生) 1998年:弗拉迪米尔·普雷洛格,瑞士化学家,197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06年出生) 1998年:理察·衛斯里·漢明,美國數學家(1915年出生) 2003年:公劉,中國詩人、作家(1927年出生) 2006年:海因里希·哈勒,奧地利登山运动员,《西藏七年》作者(1912年出生) 2014年:邵逸夫,香港知名的電影製作人、娛樂業大亨、慈善家(1907年出生) 2014年:何偉龍,香港知名的戲劇導師、資深演員(1956年出生) 2017年:馬里奧·蘇亞雷斯,葡萄牙政治家(1924年出生) 2017年:巫明霞,台湾演员,藝人施易男之母(1941年出生) 2022年:-{zh-cn:西德尼·波蒂埃; zh-tw:薛尼·鮑迪}-,美國演員、導演、作家、外交官,全世界第一位黑人奧斯卡影帝(1927年出生) 2022年:劉思齊,毛澤東長子毛岸英的妻子(1930年出生) 2022年:傑克·德羅米,英國政治人物,英國下議院議員(1948年出生) 2023年:孫景坤,中國軍事人物(1924年出生) 2023年:林少偉,新加坡建築師(1932年出生) 2023年:尤里·馬寧,俄羅斯數學家(1937年出生) 2023年:羅素·班克斯,美國小說家、詩人(1940年出生) 节假日和习俗 東方基督教:主顯节
张振武被杀案,黎元洪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后人总体评价黎元洪任大总统的北洋军阀时期频繁参与议会形式下的政治斗争,显示出黎元洪从几乎没有共和意识的清代督统成长为共和制国家参政者的进步。而黎元洪后期的政治生活中也基本恪守了共和国家的基本准则,乃至袁世凱稱帝、张勋两次复辟活动中都给予了反对态度。由于黎在民国早期为稳定政局所作出的工作贡献,后期工作上大多还是给予了正面的评价。 后代 长女黎绍芬,生于1901年6月16日;逝于=徐璧文 徐保罗教授 徐世敏 长子黎绍基,生于1903年7月7日;逝于=唐闳律 次女黎绍芳,生于1906年12月29日;逝于=袁克玖 次子黎绍业,生于1911年7月29日;逝于=刘孝琛 軼事 其二女兒黎紹芳嫁给袁世凱九子袁克玖。黎绍芳生於1906年12月19日。1914年訂婚時才8歲。1934年28歲時與袁克玖結婚。後逝於精神病院。 著作 《黎副總統政書》 腳註 參考文献 李書源『黎元洪:柔暗総統-民初五大総統列伝』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ISBN 7805289573 劉寿林編『民国職官年表』中華書局、1995年 。 |- |colspan="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国家元首 |- L黎 L黎
腳註 參考文献 李書源『黎元洪:柔暗総統-民初五大総統列伝』 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ISBN 7805289573 劉寿林編『民国職官年表』中華書局、1995年 。 |- |colspan="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国家元首 |- L黎 L黎 L黎 L 参政院院长 宿松人 大悟人 Y元 葬于武汉
s的变体 ß(有时写成ss) (长s) ʃ — Esh ∫ — 积分符号 $ — 錢的符號 其他字母中的相近字母 (希腊字母 Sigma) (西里尔字母 Es) (亞美尼亞字母 Se) (喬治亞字母 Sani)
参看 s的变体 ß(有时写成ss) (长s) ʃ — Esh ∫ — 积分符号 $ — 錢的符號 其他字母中的相近字母 (希腊字母 Sigma) (西里尔字母 Es)
ⲧ̅: 古努比亞語(Old Nubian language)裡所使用的科普特字母。 其他表示方法 参看
是西方闪族语字母表和希伯来字母的最后一个字母。闪族语的Taw的音值、希腊字母(Tau)以及伊特鲁里亚字母和拉丁字母的T都曾发作/t/。 北约音标字母以Tango来表示字母T。 字母T的含意 字符编码 在其他字母系統中的相似字母 ⲧ̅:
在北约音标字母中,Uniform用来表示字母U。 字母U的含意 字符编码 其他表示方法 参看 (希腊字母 Upsilon) (西里尔字母 U)
其他表示方法 参看 (希腊字母 Upsilon) (西里尔字母 U) Ṳ́ ṳ́(拉丁字母) 拉丁字母
2010年7月24日发布FreeBSD 8.1-RELEASE,增加如下新特性: 虚拟化方面:Xen DOM-U、VirtualBox guest及host支持、层次式jail。 NFS:对NFSv3 GSSAPI的支持,以及试验性的NFSv4客户端和服务器。 802.11s D3.03 wireless mesh网络,以及虚拟Access Point支持。 ZFS不再是试验性的了。 基于Juniper Networks提供MIPS处理器的实验性支持。 SMP扩展性的增强,显着改善在16核心处理器系统中的性能。 VFS加锁的重新实现,显着改善文件系统的可扩展性。 显着缓解缓冲区溢出和内核空指针问题。 可扩展的内核安全框架(MAC Framework)现已正式可用。 完全更新的USB堆栈改善了性能和设备兼容性,增加了USB target模式。 FreeBSD 8.2 FreeBSD 8.3 FreeBSD 8.4 FreeBSD 9 FreeBSD 9.0 FreeBSD 9.0于2012年1月发布,是第一个9.x的FreeBSD稳定分支,有以下特性: 采用了新的安装程序bsdinstall ZFS和NFS文件系统得到改进 升级了ATA/SATA驱动并支持AHCI 采用LLVM/Clang代替GCC 高效的SSH(HPN-SSH) PowerPC版支持索尼的PS3 FreeBSD 9.1 FreeBSD 9.1於2012年11月發布 FreeBSD 9.2 FreeBSD 9.2於2013年10月發布 FreeBSD 9.3 FreeBSD 9.3於2014年7月發布 FreeBSD 10 FreeBSD 10.0 FreeBSD 10.0於2014年1月發布,这版本包含的重要改进包括: 在支持的平台上,clang(1)取代GCC成为了默认的系统编译器。 系統引入了Unbound作为本地的緩存DNS服務器。 基本系统中删除了BIND。 使用来自NetBSD的bmake(1)取代了原有的make(1)。 使用了新的pkg(7)作为包管理工具。 删去了舊式的包管理工具pkg_add(1)、pkg_delete(1),及其相關工具。 大幅强化了支持虛擬化,新增了(8)虛擬机,以及virtio(4)和對微軟Hyper-V的原生半虛擬化支持。 為ZFS添加了用於SSD的TRIM支持。 為ZFS添加了高性能的LZ4壓縮算法支持。 FreeBSD 10.1 FreeBSD 10.1於2014年11月6日正式發布 FreeBSD 10.2 FreeBSD 10.2於2015年8月13日正式發布。主要改進包括: resolvconf(8)更新至3.7.0,改进了DNS隐私保护。 ntp更新至4.2.8p3,修正了大量先前版本的问题。 新增了用于支持虚拟化环境的rc(8)脚本growfs,用于在系统首次引导时扩大根文件系统。 更新了Linux(R) ABI兼容支持,以支持Centos(TM) 6 ports. 将drm更新至Linux(R) 3.8.13,支持同时运行多个X server。 针对FreeBSD/arm平台的大量更新及改进。 多个ZFS相关性能及可靠性改进,增加了大块(1MB)支持。 GNOME版本更新到3.14.2. KDE版本更新到4.14.3. FreeBSD 10.3 FreeBSD 10.3於2016年3月25日正式發布 FreeBSD 11 FreeBSD 11.0 FreeBSD 11.0于2016年9月22日正式发布 FreeBSD 12 FreeBSD 12.0 FreeBSD 12.1 FreeBSD 12.1于2018年12月11日正式发布 FreeBSD 12.2 FreeBSD 12.2于2020年10月28日正式发布 FreeBSD 12.3 FreeBSD 12.3于2021年12月7日正式发布 FreeBSD 12.4 FreeBSD 12.4于2022年12月5日正式发布 FreeBSD 13 FreeBSD 13.0 FreeBSD 13.0于2022年4月13日正式发布 FreeBSD 13.1 FreeBSD 13.1于2022年5月16日正式发布 FreeBSD 13.2 FreeBSD 13.2于2023年4月11日正式发布 命名规则 A-CURRENT 在-CURRENT分支所使用的CVS Tag为.,固定称为A-CURRENT,如目前-CURRENT分支为12-CURRENT,这个版本只建议开发者使用,通常在邮件论坛上测试过觉得没有什么大问题的功能会先加到这分支。 A.B-STABLE 在-STABLE分支里所使用的CVS Tag为RELENG_A,如目前-STABLE分支为RELENG_10与RELENG_9。许多新功能在-CURRENT分支测试一段期间觉得没有问题后就会将该项功能逆向移植(MFC,Merge from current)回RELENG_10。 A.B-BETA、A.B-RC 這是當開發團隊認為-STABLE分支有足夠新功能或其他理由認為足以釋出新版FreeBSD時,會先將-STABLE分支名稱改為-BETA,表示要進入Release Cycle。 A.B-RELEASE -RELEASE分支使用的CVS Tag为RELENG_A_B或RELENG_A_B_C,这些CVS分支不会增加功能,只做安全维护。这些分支是在开发团队认为-STABLE的功能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整理出来出新版本。譬如6.2-RELEASE、5.4-RELEASE。 A.B.C-BETA、A.B.C-RC、A.B.C-RELEASE 當離上次釋出版本的時間太短時,FreeBSD團隊會考慮只在後面加上一個次要版號。 許可證 FreeBSD包含了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NU宽通用公共许可证、ISC许可证、通用开发与散布许可证和啤酒软件许可证的程序代码,也有使用三条款和四条款的BSD许可证的程序代码。另外有些驱动程序也包涵了二进制大型物件,像是Atheros公司的硬件抽象层。这使所有人都可以自由使用还有再散布FreeBSD。 不过,FreeBSD的核心和新开发的程序代码大多都使用两条款的BSD许可证释出,许多使用GPL的程序代码都必须经过净室工程,以其他授权方式重写,这主要是避免整个核心受到GPL影响。 已知問題 一般来说,FreeBSD支持的硬件较Linux少。安装前请参考FreeBSD网站上Release Information里要安装版本的Hardware Notes。 其他已知問題 相关书籍 Absolute BSD, The Ultimate Guide to FreeBSD. Michael Lucas. No Starch
9.3於2014年7月發布 FreeBSD 10 FreeBSD 10.0 FreeBSD 10.0於2014年1月發布,这版本包含的重要改进包括: 在支持的平台上,clang(1)取代GCC成为了默认的系统编译器。 系統引入了Unbound作为本地的緩存DNS服務器。 基本系统中删除了BIND。 使用来自NetBSD的bmake(1)取代了原有的make(1)。 使用了新的pkg(7)作为包管理工具。 删去了舊式的包管理工具pkg_add(1)、pkg_delete(1),及其相關工具。 大幅强化了支持虛擬化,新增了(8)虛擬机,以及virtio(4)和對微軟Hyper-V的原生半虛擬化支持。 為ZFS添加了用於SSD的TRIM支持。 為ZFS添加了高性能的LZ4壓縮算法支持。 FreeBSD 10.1 FreeBSD 10.1於2014年11月6日正式發布 FreeBSD 10.2 FreeBSD 10.2於2015年8月13日正式發布。主要改進包括: resolvconf(8)更新至3.7.0,改进了DNS隐私保护。 ntp更新至4.2.8p3,修正了大量先前版本的问题。 新增了用于支持虚拟化环境的rc(8)脚本growfs,用于在系统首次引导时扩大根文件系统。 更新了Linux(R) ABI兼容支持,以支持Centos(TM) 6 ports. 将drm更新至Linux(R) 3.8.13,支持同时运行多个X server。 针对FreeBSD/arm平台的大量更新及改进。 多个ZFS相关性能及可靠性改进,增加了大块(1MB)支持。 GNOME版本更新到3.14.2. KDE版本更新到4.14.3. FreeBSD 10.3 FreeBSD 10.3於2016年3月25日正式發布 FreeBSD 11 FreeBSD 11.0 FreeBSD 11.0于2016年9月22日正式发布 FreeBSD 12 FreeBSD 12.0 FreeBSD 12.1 FreeBSD 12.1于2018年12月11日正式发布 FreeBSD 12.2 FreeBSD 12.2于2020年10月28日正式发布 FreeBSD 12.3 FreeBSD 12.3于2021年12月7日正式发布 FreeBSD 12.4 FreeBSD 12.4于2022年12月5日正式发布 FreeBSD 13 FreeBSD 13.0 FreeBSD 13.0于2022年4月13日正式发布 FreeBSD 13.1 FreeBSD 13.1于2022年5月16日正式发布 FreeBSD 13.2 FreeBSD 13.2于2023年4月11日正式发布 命名规则 A-CURRENT 在-CURRENT分支所使用的CVS Tag为.,固定称为A-CURRENT,如目前-CURRENT分支为12-CURRENT,这个版本只建议开发者使用,通常在邮件论坛上测试过觉得没有什么大问题的功能会先加到这分支。 A.B-STABLE 在-STABLE分支里所使用的CVS Tag为RELENG_A,如目前-STABLE分支为RELENG_10与RELENG_9。许多新功能在-CURRENT分支测试一段期间觉得没有问题后就会将该项功能逆向移植(MFC,Merge from current)回RELENG_10。 A.B-BETA、A.B-RC 這是當開發團隊認為-STABLE分支有足夠新功能或其他理由認為足以釋出新版FreeBSD時,會先將-STABLE分支名稱改為-BETA,表示要進入Release Cycle。 A.B-RELEASE -RELEASE分支使用的CVS Tag为RELENG_A_B或RELENG_A_B_C,这些CVS分支不会增加功能,只做安全维护。这些分支是在开发团队认为-STABLE的功能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可以整理出来出新版本。譬如6.2-RELEASE、5.4-RELEASE。 A.B.C-BETA、A.B.C-RC、A.B.C-RELEASE 當離上次釋出版本的時間太短時,FreeBSD團隊會考慮只在後面加上一個次要版號。 許可證 FreeBSD包含了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NU宽通用公共许可证、ISC许可证、通用开发与散布许可证和啤酒软件许可证的程序代码,也有使用三条款和四条款的BSD许可证的程序代码。另外有些驱动程序也包涵了二进制大型物件,像是Atheros公司的硬件抽象层。这使所有人都可以自由使用还有再散布FreeBSD。 不过,FreeBSD的核心和新开发的程序代码大多都使用两条款的BSD许可证释出,许多使用GPL的程序代码都必须经过净室工程,以其他授权方式重写,这主要是避免整个核心受到GPL影响。 已知問題 一般来说,FreeBSD支持的硬件较Linux少。安装前请参考FreeBSD网站上Release Information里要安装版本的Hardware Notes。 其他已知問題 相关书籍 Absolute BSD, The Ultimate Guide to FreeBSD. Michael Lucas. No Starch Press, July 2002. ISBN 1-886411-74-3. BSD Hacks, 100 Industrial-Strength tips for BSD users and administrators. Dru Lavigne. O'Reilly, May 2004.
OS X、Windows。大多数游戏引擎包含以下系统:渲染引擎(即「渲染器」,含二维图像引擎和三维图像引擎)、物理引擎、碰撞检测系统、音效、脚本引擎、电脑动画、人工智能、网络引擎以及场景管理等。 概况 游戏引擎提供一系列可视化开发工具和可重用组件。这些工具通过与开发环境进行集成,方便开发者简单、快速进行数据驱动方式的游戏开发。为了提高游戏开发人员的开发效率,引擎开发者会开发出大量的游戏所需要的软件组件。大多数引擎集成了图形、声音、物理和人工智能等功能部件。游戏引擎会被称为“中间件”,因为它们可以提供灵活和重用平台,向游戏开发者提供所需要的全部核心功能,从而节省大量的游戏开发费用,降低开发的复杂性,缩短游戏的上市时间,所有这些对于高竞争性的游戏产业来说都是关键因素。诸如虚幻系列引擎、、Unity3D、Frostbite Engine、zerodin引擎、Doom3引擎、CryENGINE、3DGame Studio、RenderWare、Gamebryo、Virtools、RE引擎和Source引擎等引擎。 与其它中间件解决方案一样,游戏引擎通常提供平台抽象层,实现同一款游戏可以在各种平台上运行,包括游戏机和个人电脑,而只需要改动少量的源代码。一般来说,游戏引擎均设计成基于组件的架构,方便进行特定子系统的替换或者添加新的引擎中间件(通常成本较高)从而实现功能的扩展。比如Havok引擎、Miles Sound System声音引擎和Bink图形引擎等。一些游戏引擎如RenderWare引擎由一些松耦合的游戏中间件组成,可以根据需要定制出游戏引擎。通过组件技术,可以实现游戏引擎的扩展性,而扩展性通常是游戏引擎优先考虑的特性。游戏引擎经常会应用于交互应用的实时图像显示,比如营销演示、建筑可视化、训练模拟、环境建模。 引擎作为一个中间层,他能够将同一个游戏表现在不同的游戏平台之上,诸如:个人电脑、PlayStation、PlayStation 2、PlayStation 3、Xbox、Xbox 360、Wii和任天堂游戏机。一些游戏引擎通常被设计为部分组件可以替换或增加新组件,从而增强引擎的表现能力。当然这样的引擎也会更昂贵。可用于增加功能的组件有用于物理计算的Havok,处理声音的FMOD,加快渲染速度的SpeedTree等。一些引擎直接设计为组件分离,用户根据需要自己组装引擎组件比如RenderWare引擎。但这样的设计给引擎的开发带来了更高的难度,因为设计者要更多考虑各组件之间的协调问题。 一些游戏引擎只包含实时三维渲染能力,不提供其它游戏开发功能。这些引擎需要游戏开发者自行开发所需功能,或者集成其他现有的游戏组件。这此引擎通常被称做“图像引擎”、“渲染引擎”或者“三维引擎”,而非“游戏引擎”。这个术语的定义已经有些模糊,因为很多特征明显的三维游戏引擎被简称为“三维引擎”。一些图像引擎如:Genesis3D、Irrlicht、OGRE、RealmForge、Truevision3D和Vision引擎。现代游戏或图像引擎通常提供场景图形结构,该结构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表示三维游戏世界,方便进行游戏设计和高效渲染虚拟世界。 硬件概念 3D引擎的渲染系统通常建立在一套高级图像API之上,诸如Direct3D或OpenGL,这些API封装了GPU和显卡的部分功能。级别低一点的如DirectX、SDL和OpenAL也经常使用,他们提供对其他硬件设备的独立支持,诸如输入设备(鼠标、键盘、控制杆)、网卡、声卡。在硬件加速圖形卡出现以前,开發者使用软件渲染。现在软件渲染依然被广泛用于非及时图像的渲染,或者是用戶的硬體設備不支持硬件渲染。 中间层 一些引擎开发者以开发整个游戏引擎而著称,他们试图开发一个具有所有游戏元素的引擎,包括图像、声音、物理、人工智能。比如Gamebryo和RenderWare就是这样的引擎。
一些引擎提供完整的源代码,其他的只提供一个经过封装的API接口,使用者用过调用DLL文件来使用这个引擎。还有一些引擎将引擎二进制包和源代码划分开来,前者被免费授权使用,而后者则需要高额的费用来购买使用授权。 MMORPG中间层 MMORPG的中间层比单机版游戏的中间层更为复杂,但网络游戏的发展促进了这类引擎的开发。一些比较知名的引擎有: Gamebryo BigWorld Technology Monumental Technology Suite RealmCrafter 开发者 游戏引擎开发是一个比较热门的职业,他强调学科间的相互合作,诸如几何学、、电脑程序等,主要集中在视觉科学领域。一些公司甚至以开发引擎为乐趣和技术追求,而不是用来卖钱。比如godot和Blender就是知名免费的开放源代码多平台游戏引擎。 参看 游戏引擎列表 游戏开发者
预警指在危险出现前的警报,其包括信息处理系统的供应链管理,以及包括传感、决策等系统。预警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多为决策反应单位提供时间,并减少损失。 分级 划分出危险的程度,问题的棘手程度。 红色警报
恐怖袭击 参考 灾难
下面为中国出版社的ISBN前缀号,均以ISBN 978-7开头。下表省略ISBN 978-7。 图书出版社 中国大陆 出版社编号00-09 出版社编号100-199 出版社编号200-299 出版社编号300-399 出版社编号5000-5299 出版社编号5300-5599 出版社编号5600-5999 出版社编号80000-80499 出版社编号80500-80999 出版社编号81000-81499 香港 电子音像出版社 中国大陆 出版社编号400-499 出版社编号7800-7999 出版社编号88000-88299 出版社编号88300-88699
出版社编号88000-88299 出版社编号88300-88699 出版社编号88700-88999 出版社编号89000-89499 出版社编号89500-89999 出版社编号900000-900299 出版社编号900300-900599 出版社编号900600-900999 出版社编号980000-980099 音乐录像出版社 下面为中国出版社的ISRC前缀号,均以ISRC CN开头。下表省略ISRC CN。 中国大陆 出版集团 中国出版集团 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中国国际出版集团 中国科学出版集团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安徽出版集团 云南出版集团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 北京出版集团 吉林出版集团 四川出版集团 天津出版集团 山东出版集团 山西人民出版集团 广东省出版集团 江西出版集团 河南出版集团 湖北长江出版集团
BT精神 猫扑网做为社区最与众不同的特色,在于其BT文化。此处“BT”并不代表“变态”的谐音,而意指“跳跃性发散思维”的简称。 2009年被互联网整风行动谴责与曝光 2009年1月5日,猫扑网图片的“漂亮MM”版块被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在「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第一批曝光网站名单」曝光。并且在1月8日的「关于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第一批曝光网站整治情况的通报」中,猫扑网被归为“需要继续清理整治的网站”。 曝光名单: 整治情况通报: 参考资料 消息称猫扑正寻求出售 国资媒体东方网或接手_新浪科技_新浪网
猫扑网做为社区最与众不同的特色,在于其BT文化。此处“BT”并不代表“变态”的谐音,而意指“跳跃性发散思维”的简称。 2009年被互联网整风行动谴责与曝光 2009年1月5日,猫扑网图片的“漂亮MM”版块被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在「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第一批曝光网站名单」曝光。并且在1月8日的「关于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第一批曝光网站整治情况的通报」中,猫扑网被归为“需要继续清理整治的网站”。 曝光名单: 整治情况通报: 参考资料 消息称猫扑正寻求出售 国资媒体东方网或接手_新浪科技_新浪网 2017-04-12 传猫扑要卖了,这曾堪比天涯的社区,如今还卖得出去吗?_36氪 2017-04-11 外部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站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十七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和委员,由每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第一次会议中选出。”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十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委员的人选,……由主席团提名,经各代表团酝酿协商后,再由主席团根据多数代表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名单。”第二十三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由委员长、副委员长若干人、秘书长、委员若干人组成,“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从代表中选出。”“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如果担任上述职务,必须向常务委员会辞去常务委员会的职务。” 职权 根据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召集并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常务委员会的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委员长会议,处理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以及常务委员会各工作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委员长提请常务委员会任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秘书长协助委员长工作。副委员长受委员长的委托,可以代行委员长的部分职权。 委员长因为健康情况不能工作或者缺位的时候,由常务委员会在副委员长中推选一人代理委员长的职务,直到委员长恢复健康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新的委员长为止。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都缺位的时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补选;在补选以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暂时代理主席职位。 列表 时间线 在世前委员长 截至,在世的前委员长有3位,分別是: 最近去世的1位前任委员长是李鹏,于2019年7月22日去世,享壽90岁。 参考文献
委员长因为健康情况不能工作或者缺位的时候,由常务委员会在副委员长中推选一人代理委员长的职务,直到委员长恢复健康或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新的委员长为止。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都缺位的时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补选;在补选以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暂时代理主席职位。 列表 时间线 在世前委员长 截至,在世的前委员长有3位,分別是: 最近去世的1位前任委员长是李鹏,于2019年7月22日去世,享壽90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历届委员长 中国人大网 参见 国家级正职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家主席 国务院总理
1933年:讓·馬里·斯特勞布,法國電影導演(2022年逝世) 1935年:埃爾維斯·皮禮士利,昵称“猫王”,美国摇滚乐歌手(1977年逝世) 1942年:史蒂芬·霍金,英國物理学家(2018年逝世) 1942年:小泉纯一郎,日本政治人物,第87-89任日本首相 1947年:大卫·鲍伊,英国摇滚乐歌手(2016年逝世) 1947年:田北俊,香港自由黨主席,現任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 1951年:肯尼·安东尼,圣卢西亚总理 1952年:埃德溫·多納伊雷,祕魯政治人物,前國會議員與退休軍官 1953年:布魯斯·蘇特,美國職業棒球運動員(2022年逝世) 1955年:古沛勤,英國外交官 1963年:許常德,台灣製作人、作詞家 1966年:李麗珍,香港著名影視演員 1968年:詹姆斯·布魯克肖爾,英國政治人物(2021年逝世) 1970年:瞿友寧,台灣知名導演、編劇 1972年:田村亮,日本搞笑藝人,倫敦靴子一號二號成員 1973年:市川染五郎,歌舞伎演員、演員、舞踴家 1974年:伍文生,香港演員 1978年:傅家俊,香港撞球运动員 1978年:林埈永,台灣歌手、藝人 1979年:阿德里安·穆图,羅馬尼亞足球運動員 1982年:郭珍霓,中國女演員 1982年:黄穗,中国女子羽毛球運動員 1983年:李思欣,香港女演員 1983年:陳燮霞,中國女子舉重運動員 1983年:紀家盈,台灣女歌手 1984年:金正恩,北韓政治人物,現任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 1984年:呂一,中國女演員 1986年:小澤瑪麗亞,日本AV女优 1986年:大衛·席爾瓦,西班牙足球運動員 1987年:後藤沙緒里,日本女性聲優 1987年:辛西婭·艾利沃,奈及利亞裔英國女演員、歌手、詞曲作者 1989年:佐山愛,日本AV女優 1989年:卡蘭·索尼,印度裔美國男演員 1990年:许昕,中国乒乓球运动員 1990年:陳嘉寶,香港模特兒 1990年:周天成,臺灣男子羽球运动員 1991年:申智珉,韓國女子偶像團體AOA隊長 1999年:朱駿嵐,臺灣職業電競選手 2000年:諾亞·希拉,美國女歌手、演員 2003年:張嘉元,中國男子偶像團體INTO1成員 2011年:文森王子,丹麦王子 2011年:約瑟芬公主,丹麦公主 生年不詳:森永千才,日本女性聲優 逝世 307年:晋惠帝,西晋皇帝(259年出生) 1107年:埃德加,苏格兰国王(约1074年出生) 1198年:雷定三世,教宗(约1106年出生) 1324年:马可·波罗,意大利威尼斯商人、旅行家、探險家(1254年出生) 1337年:喬托·迪·邦多納,意大利画家,建筑师(约1267年出生) 1642年:伽利略·伽利莱,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1564年出生) 1825年:伊萊·惠特尼,美國發明家、機械工程師、機械製造商(1765年出生) 1866年:塞缪尔·穆勒迪,美國天主教牧師兼耶穌會士(1811年出生) 1880年:諾頓一世,美國旧金山市民,自封「美利坚合众国皇帝」和「墨西哥攝政王」(1818年出生) 1896年:保尔·魏尔伦,法国象征派诗人(1844年出生) 1914年:西蒙·玻利瓦爾·巴克納,美國軍人、政治家,第30任肯塔基州州長(1823年出生) 1941年:羅伯特·貝登堡,英國陸軍中將,童軍運動創始者(1857年出生) 1942年:约瑟夫·卢瑟福,美国守望台圣经书社社长(1869年出生) 1949年:梅津美治郎,日本陸軍參謀總長,第二次世界大戰甲級戰犯(1882年出生) 1950年:约瑟夫·熊彼特,奧地利經濟學家(1883年出生) 1976年:周恩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第一任國務院總理(1898年出生) 1980年:約翰·莫奇利,美國物理學家(1907年出生) 1996年:弗朗索瓦·密特朗,法國政治家,第21任法國總統(1916年出生)
1902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回到北京。 1912年:南非牧师约翰·杜贝等人在布隆泉成立南非原住民民族议会,此为非洲民族议会的前身。 1918年: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提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十四點和平原則。 1932年:朝鮮獨立運動人士李奉昌於東京櫻田門暗殺昭和天皇未遂,後以大逆罪遭到處決。 1959年:戴高乐就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首任总统。 1973年:谢赫·穆吉布·拉赫曼就任孟加拉国首任总统。 1976年:中国总理周恩来于北京逝世。 1978年:哈維·米爾克就任舊金山市監督委員會第五區的委員,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個獲選公職的公開男同性戀者。 1989年:从伦敦飞往贝尔法斯特的英伦航空92号班机在莱斯特郡一个机场进行紧急着陆时坠毁,造成47人死亡。 1989年:日本纪年正式由昭和改元平成。 1993年:中国大陆第一个具有博彩性的有奖赛马场——广州赛马场正式开幕。 1996年:根據日本漫畫家青山剛昌的知名推理漫畫改編的電視動畫《名偵探柯南》於讀賣電視台首播。 1996年:非洲航空一架安托諾夫An-32客機因起飛失敗墜毀於剛果民主共和國首都金夏沙一處大型市集,造成地面上227人死亡。 21世紀 2004年: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以其祖母特克的玛丽的名字命名当时世界最大的邮轮玛丽皇后二号。 2020年:由德黑蘭飛往烏克蘭基輔的烏克蘭國際航空752號班機於起飛後不久遭伊朗革命衛隊擊落,機上176人全部罹難。 2023年:雅伊爾·博索納羅在2022年巴西大选中败给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后,其支持者冲击位于巴西利亚三权广场的最高法院、国会和普拉納托宮表达不满。 出生 1037年:苏轼,北宋文學家、政治家(1101年逝世) 1556年:上杉景勝,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和江戶時代的大名(1623年逝世) 1781年:关天培,中国清朝广东水师提督(1841年逝世) 1823年:阿爾弗雷德·華萊士,英國探險家、地理學家、生物學家(1913年逝世) 1830年:汉斯·冯·彪罗,德国指挥家、作曲家(1894年逝世) 1836年:勞倫斯·阿爾瑪-塔德瑪,英國畫家(1912年逝世) 1854年:严复,中國學者,《天演論》中文版翻译者(1921年逝世) 1860年:下瀨雅允,日本發明家、工程學博士、大日本帝國海軍之軍屬(1911年逝世) 1871年:埃萊娜,意大利王后和黑山王国公主(1952年逝世) 1883年:赫尔利,美國軍人、政治家、外交家(1963年逝世) 1885年:约翰·卡廷,澳大利亚第14任总理(1945年逝世) 1888年:理查德·柯朗,德裔美國數學家(1972年逝世) 1891年:瓦尔特·博特,德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化学家,195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1957年逝世) 1902年:卡爾·羅哲斯,美國心理学家(1987年逝世) 1902年:格奥尔基·马林科夫,蘇聯總理(1988年逝世) 1904年:卡爾·勃蘭特,德國醫生,阿道夫·希特勒私人醫生,親衛隊集團領袖與武裝親衛隊中將(1948年逝世) 1907年:林敬三,日本政府官僚、陸上自衛隊將領(1991年逝世) 1908年:潘德明,中國旅行家(1976年逝世) 1910年:加林娜·乌兰诺娃,苏联芭蕾舞演员(1998年逝世) 1926年:森英惠,日本時尚設計師(2022年逝世) 1931年:黄继光,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1952年逝世) 1933年:讓·馬里·斯特勞布,法國電影導演(2022年逝世) 1935年:埃爾維斯·皮禮士利,昵称“猫王”,美国摇滚乐歌手(1977年逝世) 1942年:史蒂芬·霍金,英國物理学家(2018年逝世) 1942年:小泉纯一郎,日本政治人物,第87-89任日本首相 1947年:大卫·鲍伊,英国摇滚乐歌手(2016年逝世) 1947年:田北俊,香港自由黨主席,現任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 1951年:肯尼·安东尼,圣卢西亚总理 1952年:埃德溫·多納伊雷,祕魯政治人物,前國會議員與退休軍官 1953年:布魯斯·蘇特,美國職業棒球運動員(2022年逝世) 1955年:古沛勤,英國外交官 1963年:許常德,台灣製作人、作詞家 1966年:李麗珍,香港著名影視演員 1968年:詹姆斯·布魯克肖爾,英國政治人物(2021年逝世) 1970年:瞿友寧,台灣知名導演、編劇 1972年:田村亮,日本搞笑藝人,倫敦靴子一號二號成員 1973年:市川染五郎,歌舞伎演員、演員、舞踴家 1974年:伍文生,香港演員 1978年:傅家俊,香港撞球运动員 1978年:林埈永,台灣歌手、藝人 1979年:阿德里安·穆图,羅馬尼亞足球運動員 1982年:郭珍霓,中國女演員
由盎格鲁撒克逊人在 7 世纪发明,起初用来表示两個 V,但后来拉丁语中的 /w/ 发展成为罗曼语中的 /v/,因此 V 不再完全表示日尔曼语族中的 /w/ 。 W
是拉丁字母中的第23个字母。 W 由盎格鲁撒克逊人在 7 世纪发明,起初用来表示两個 V,但后来拉丁语中的 /w/ 发展成为罗曼语中的 /v/,因此 V 不再完全表示日尔曼语族中的 /w/ 。 W 在英語是 double u(即雙U);在法語是 (即雙V),除外來語外,多數表示 /v/ 音。在西班牙語(卡斯蒂亞語),被稱為 或 (卽雙V)。(標準)德语的 W
Act of 1991),這也是美國參議員艾爾·高爾所發起的幾項之一。在Mosaic發布之前,網頁中的圖片和文字混合並不常見,全球資訊網的受歡迎程度遠低於網際網路上使用的舊協議,例如Gopher和WAIS。Mosaic的圖形使用介面讓全球資訊網成為迄今為止最受歡迎的網際網路協議。 1994年10月,万维网联盟(W3C)在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室成立,建立者是万维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到了1994年底,全球網站數量仍然相對稀少,但是很多已經相當活躍,這些網站已經預示或者啟發了當今最流行的服務。 透過網際網路,世界各地都建立了其他網站。這促進了協議和格式化的國際標準發展。伯纳斯-李繼續參與指導全球資訊網標準的開發,例如編寫網頁的標記式語言和他提倡的語義網願景。全球資訊網透過一種易於使用和靈活的格式,使資訊在網際網路上傳播。因此,全球資訊網對於互聯網的普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雖然這兩個詞語有時被混在一起使用,但全球資訊網並不是互聯網的同義詞。全球資訊網是一個,包含超連結文檔和其他資源,由其URIs標識。它使用網際網路協議如TCP/IP和HTTP實作為客戶端和伺服器端軟體。 工作原理 「網際網路」和「全球資訊網」這兩個名詞經常被混用。然而,這兩個名詞的意思並不相同。網際網路是一個全球互相連接的電腦網路系統。相較之下,全球資訊網是由超連結和统一资源标志符連接的文件和其他資源的全球集合。全球資訊網資源通常使用HTTP或HTTPS存取,是網際網路通訊協議的其中之一。 若要进入万维网上一个网页,或者其他网络资源的时候,通常需浏览器上键入你想访问网页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或者通过超链接方式链接到那个网页或网络资源。这之后的工作首先是URL的服务器名部分,被名为域名系统的分布于全球的因特网数据库解析,并根據解析結果决定进入哪一个IP地址(IP Address)。 接下来的步骤是为所要访问的网页,向在那个IP地址工作的服务器发送一个HTTP请求。在通常情况下,HTML文本、图片和构成该网页的一切其他文件很快会被逐一请求并发送回用户。 网络浏览器接下来的工作是把HTML、CSS和其他接受到的文件所描述的内容,加上图像、链接和其他必须的资源,显示给用户。这些就构成了你所看到的“网页”。 大多数的网页自身包含有超链接指向其他相关网页,可能还有下载、源文献、定义和其他网络资源。像这样通过超链接,把有用的相关资源组织在一起的集合,就形成了一个所谓的信息的“网”。这个网在因特网上被方便使用,就构成了最早在1990年代初蒂姆·伯纳斯-李所说的万维网。 發布網頁 网络独立于大众传媒而被大家使用。如果你要发布一个网页,你不需要去拜访出版商或者任何其他传媒机构,而且你潜在的读者可能遍布于世界各地。 与传统书籍文献不同,超文本没有一个线性的顺序从头到尾。它不能分解成章,节,段等层次。 现在在万维网上可以寻找到不同种类的信息,你想了解其他的国家以及那里的风土人情变得十分容易。当你在外国或者一个偏僻的小镇旅游的时候,你可以通过网络找到关于这个地方的信息,尤其是如果是在一个发达国家的话。当地的报纸,官方出版物和其他资料都可以非常容易找到,因此你可以通过网络找到更多种类的相关资讯。 尽管有些站点有多种语言的版本,但是大部分站点只有当地语言版本。而且,不是所有的软件都能很好地支持所有的特殊字符和那些从右向左写的语言(如阿拉伯语或希伯来语)。这些因素使得关于万维网讓地球融为地球村的观点受到挑战。 随着大量的免费网络主页服务器的出现,涌现出了无数的个人主页以及家庭主页,小商店的主页等等,在网络上发布资料显而易见地越来越容易。 網頁的動態更新 JavaScript是一种处理网页的脚本语言。其标准版本是ECMAScript,由网景通讯公司提交给欧洲标准协会制订。尽管它的名字和Java类似,但是它是由网景公司开发的而不是由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开发的,除了两者的语法都是从C语言发展而来这一点外,它们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关系。之所以叫JavaScript,只是当时网景公司希望能借助Java的名气推广它。和Java一样,JavaScript类似C++是一种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语言,和C++相同的是它允许混合代码,即面向对象的和基于過程的代码可以同时存在。由于网页浏览器中,JavaScript与文档对象模型(Document Object Model)紧密结合,能够很好地处理网页,使得它比它的作者原本预期的要有用得多。它的用途可以用术语DHTML(动态HTML)表达,以强调它和静态HTML网页的区别。 基本术语 尽管英文单字「worldwide」通常被写为一个词(没有空格或者连字符),全称「World Wide Web」和其简称「WWW」现在在一些正规的英文中也被广泛使用。最早的文献谈到万维网称其为「WorldWideWeb」(為一駝峰式大小寫)或者「World-Wide Web」(加了连字符,这样这个版本的名字最接近正式的英语用法)。有趣的是,「WWW」成为了英文中少数的簡稱的音节比本来名字的音節更长的简称。在英语裡,「World Wide Web」共三个音节,而单单一个W字母就有三个音节。 1994年6月,在北美留学的一名中國地理學家李小文(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于中國新聞電腦網絡(CND)的電子出版物《華夏文摘》上首次將「World Wide Web」稱為“万维天罗地网”,简称“万-{}-维网”,這樣其中文名稱漢語拼音也是以WWW開始,自此“万-{}-维网”這一名稱在中國开始被廣泛採用。 标准 万维网的核心部分是由三个标准构成的: 统一资源标识符(URL),这是一个统一的为资源定位的系统。 超文本传送协议(HTTP),它负责规定客户端和服务器怎样互相交流。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作用是定义超文本文档的结构和格式。 蒂姆·伯纳斯-李现在是万维网联盟(W3C)的领导人,这个组织的作用是使计算机能够在万维网上不同形式的信息间更有效的储存和通信。 统计 据2001年一份研究表明,在接入全球資訊網的電腦上保存有超过5500亿份文档,大多数文件在不可见的“深網”。2002年一份通过20亿2千4百万网页调查 表明至今大多数的网页内容是用英语写成的,为56.4%;之后是德语(7.7%),法语(5.6%)和日语(4.9%)。但是中文站点的增长也很快。一份最近的研究通过在75种语言的网络调查取样表明,到2005年1月为止,有超过115亿个网页在公共索引页面中。 速度问题 由于因特网基础结构的缺陷,造成的问题和延遲造成浏览速度的減慢令人煩躁。知名網站techweb因此戲稱「World Wide
Windows系統的ViolaWWW。 學者普遍認為,全球資訊網的一個轉折點始於1993年推出的Mosaic網頁瀏覽器,這是由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NCSA-UIUC)的國家超級電腦應用中心團隊所開發的圖形介面瀏覽器,由馬克·安德森領導。Mosaic的資金來自美國高速運算及通訊計劃(High-Performanc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itiative)和高速運算及通訊法案(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 Act of 1991),這也是美國參議員艾爾·高爾所發起的幾項之一。在Mosaic發布之前,網頁中的圖片和文字混合並不常見,全球資訊網的受歡迎程度遠低於網際網路上使用的舊協議,例如Gopher和WAIS。Mosaic的圖形使用介面讓全球資訊網成為迄今為止最受歡迎的網際網路協議。 1994年10月,万维网联盟(W3C)在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实验室成立,建立者是万维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到了1994年底,全球網站數量仍然相對稀少,但是很多已經相當活躍,這些網站已經預示或者啟發了當今最流行的服務。 透過網際網路,世界各地都建立了其他網站。這促進了協議和格式化的國際標準發展。伯纳斯-李繼續參與指導全球資訊網標準的開發,例如編寫網頁的標記式語言和他提倡的語義網願景。全球資訊網透過一種易於使用和靈活的格式,使資訊在網際網路上傳播。因此,全球資訊網對於互聯網的普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雖然這兩個詞語有時被混在一起使用,但全球資訊網並不是互聯網的同義詞。全球資訊網是一個,包含超連結文檔和其他資源,由其URIs標識。它使用網際網路協議如TCP/IP和HTTP實作為客戶端和伺服器端軟體。 工作原理 「網際網路」和「全球資訊網」這兩個名詞經常被混用。然而,這兩個名詞的意思並不相同。網際網路是一個全球互相連接的電腦網路系統。相較之下,全球資訊網是由超連結和统一资源标志符連接的文件和其他資源的全球集合。全球資訊網資源通常使用HTTP或HTTPS存取,是網際網路通訊協議的其中之一。 若要进入万维网上一个网页,或者其他网络资源的时候,通常需浏览器上键入你想访问网页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或者通过超链接方式链接到那个网页或网络资源。这之后的工作首先是URL的服务器名部分,被名为域名系统的分布于全球的因特网数据库解析,并根據解析結果决定进入哪一个IP地址(IP Address)。 接下来的步骤是为所要访问的网页,向在那个IP地址工作的服务器发送一个HTTP请求。在通常情况下,HTML文本、图片和构成该网页的一切其他文件很快会被逐一请求并发送回用户。 网络浏览器接下来的工作是把HTML、CSS和其他接受到的文件所描述的内容,加上图像、链接和其他必须的资源,显示给用户。这些就构成了你所看到的“网页”。 大多数的网页自身包含有超链接指向其他相关网页,可能还有下载、源文献、定义和其他网络资源。像这样通过超链接,把有用的相关资源组织在一起的集合,就形成了一个所谓的信息的“网”。这个网在因特网上被方便使用,就构成了最早在1990年代初蒂姆·伯纳斯-李所说的万维网。 發布網頁 网络独立于大众传媒而被大家使用。如果你要发布一个网页,你不需要去拜访出版商或者任何其他传媒机构,而且你潜在的读者可能遍布于世界各地。 与传统书籍文献不同,超文本没有一个线性的顺序从头到尾。它不能分解成章,节,段等层次。 现在在万维网上可以寻找到不同种类的信息,你想了解其他的国家以及那里的风土人情变得十分容易。当你在外国或者一个偏僻的小镇旅游的时候,你可以通过网络找到关于这个地方的信息,尤其是如果是在一个发达国家的话。当地的报纸,官方出版物和其他资料都可以非常容易找到,因此你可以通过网络找到更多种类的相关资讯。 尽管有些站点有多种语言的版本,但是大部分站点只有当地语言版本。而且,不是所有的软件都能很好地支持所有的特殊字符和那些从右向左写的语言(如阿拉伯语或希伯来语)。这些因素使得关于万维网讓地球融为地球村的观点受到挑战。 随着大量的免费网络主页服务器的出现,涌现出了无数的个人主页以及家庭主页,小商店的主页等等,在网络上发布资料显而易见地越来越容易。 網頁的動態更新 JavaScript是一种处理网页的脚本语言。其标准版本是ECMAScript,由网景通讯公司提交给欧洲标准协会制订。尽管它的名字和Java类似,但是它是由网景公司开发的而不是由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开发的,除了两者的语法都是从C语言发展而来这一点外,它们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关系。之所以叫JavaScript,只是当时网景公司希望能借助Java的名气推广它。和Java一样,JavaScript类似C++是一种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的语言,和C++相同的是它允许混合代码,即面向对象的和基于過程的代码可以同时存在。由于网页浏览器中,JavaScript与文档对象模型(Document Object Model)紧密结合,能够很好地处理网页,使得它比它的作者原本预期的要有用得多。它的用途可以用术语DHTML(动态HTML)表达,以强调它和静态HTML网页的区别。 基本术语 尽管英文单字「worldwide」通常被写为一个词(没有空格或者连字符),全称「World Wide Web」和其简称「WWW」现在在一些正规的英文中也被广泛使用。最早的文献谈到万维网称其为「WorldWideWeb」(為一駝峰式大小寫)或者「World-Wide Web」(加了连字符,这样这个版本的名字最接近正式的英语用法)。有趣的是,「WWW」成为了英文中少数的簡稱的音节比本来名字的音節更长的简称。在英语裡,「World Wide Web」共三个音节,而单单一个W字母就有三个音节。 1994年6月,在北美留学的一名中國地理學家李小文(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于中國新聞電腦網絡(CND)的電子出版物《華夏文摘》上首次將「World
Outlook Handbook Physicists and Astronomers ; US Department of Labor,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PhysicistTv 科学职业
自然哲學——對大自然廣泛的研究——在19世紀被劃分為數個領域,對於「科學」的現代概念也是成形於該時期。特定的類別也在此時從其他技術領域與名稱中出現,如「生物學」與「生物學家」、「物理學」與「物理學家」、「化學」與「化學家」。其中「物理學家」()這個詞是由威廉·惠威爾在其西元1840年著作《歸納科學的哲學》()創造的。他同時也是「科學家」()詞彙的創造者。 教育 一個標準大學部物理系的課程包含古典力學、电磁学、非相對論性量子力學、光学、熱力學、统计力学及實驗。物理系的學生也需要數學(微积分学、微分方程、线性代数、複變函數等)和電腦科學方面的訓練。 所有物理導向的職業都至少需要物理或應用物理的大學學位。而若要從事研究導向的職業,則需專攻特定領域以取得博士學位,如:實驗或理論天体物理学、原子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化学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宇宙学、地球物理学、重力理論、材料科学、醫學物理、微电子学、分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光學、辐射、电磁场和微波物理、粒子物理學、電漿物理學。 榮譽與獎項 诺贝尔物理学奖從西元1901年開始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頒發,是授與物理學家最高的榮譽。國際物理專業的社群也有不少給予專業認證的獎金或獎項。以美國物理學會而言,截至西元2017年,他們在這個領域共頒發了33份獎金及38個獎項。 職業 職業物理學家的雇主主要有三種,分別是學術機構、實驗室、私人企業,其中私人企業占最大部分。學術機構或是政府實驗室的物理學家大多有著頭銜或是稱號,如:博士後研究員、助教、教授等。根據美国物理联合会的數據,約有20%新的物理博士在工程發展項目工作,14%則轉向電腦軟體領域,約11%從事商業或教育。有部分的物理學家將物理學的技巧應用在跨領域(如金融)。大學學位的物理學家也能從事如下工作:農業科學家、飛航管制員、生物物理學家、電腦工程師、電機工程師、環境分析學家、地球物理學家、生醫物理學家、氣象學家、海洋物理學家、物理教師、教授、研究員、科學研究員、反應器物理學家、工程物理學家、微星任務分析師、科普作家、地層學家、軟體工程師、系統工程師、微電子工程師、雷達發展工程師、專業顧問等等。 大部分取得物理學士學位的人都在私營部門工作,其餘領域則包括學術界、政府及軍隊、非營利組織、實驗室及教學。大多數取得碩士或博士學位的物理學家的工作則包含研究、觀察與分析、數據收集、儀器使用、設計並發展工業或醫療設備、計算及軟體的發展等。 專業認證 英國 (CPhys)是由英国物理学会所頒發的專業認證。獲頒者會得到「CPhys」的勳銜。 在任何職業中獲得此專業認證都代表獲頒者具有高水平的專業學科知識與專業能力。根據英國物理學會,擁有CPhys的物理學家展示了「專業的最高標準,最新的專業知識與能力」,並且擁有「獨立實踐並發揮領導作用的能力」,也「承諾追求不斷進展的知識,並承擔對所有專業都逐漸增加的期望和要求」。 參看 物理学家列表 註腳 文獻 外部連結
:水稻 :供排水系統(包括上水道、下水道等) :隧道 :首都 :(跆拳道中的)手刀 字体 朝鲜半岛使用傳統漢字,只是有些字的寫法和繁體中文不同。這是因為朝鲜半岛直到近代都直接使用漢字,正史皆使用漢文,統治階層以使用當地諺文為恥,文字、文學等方面皆效仿中國歷代王朝,漢字也直接使用中國傳統上的正統傳承字形。 很多字的正字與俗字的认定与漢語系國家以及日本亦不同。如用「」而不用「」、用「」而不用「」。另如,「裴」在韓國以「」為正字,但是華語系國家和日本以「裴」為正,以「」為異體字。 国字 「國字」指的是-{zh-hans:朝鲜语;zh-hant:韓語}-自造的漢字,相当於日語和製漢字和越南語喃字。 「乙」()與韓文字母「」不單發音相同,且字形相似,所以有在既存漢字的下部加「乙」表示字音音節末加音。 略字 -{zh-hans:朝鲜;zh-hant:韓國}-民間還出現過一些“略字”(,yakja),例如“”在-{zh-hans:朝鲜;zh-hant:韓國}-民間可簡寫為“”。 辭彙 韓語漢字詞大部分由中國传入,但也有一些是-{zh-hans:朝鲜;zh-hant:韓國}-自製的。同時,許多科學技術用語則是從日本传入,而且即使在日語裡使用訓讀的詞語,在韓語中也會轉用音讀。 下面列表是韓語常用漢字上跟中国不同的汉字詞彙: 漢字順序和中文習慣不同的詞語: 從日本传来的日本漢字複合詞: 韓語中有其他意思的詞語 韓語有時會從一些中國成語精簡出一些詞語,形成韓語中獨有的詞彙: 韓語獨有漢字詞 吏讀 鄉札 口訣 文字戰爭 古代 在朝鲜王朝時期,是否認識漢字為知識分子與普通人的界線,事實上當時的朝-{}-鮮貴族或是知識份子仍舊以漢字為尊,諺文淪落到只有地位低下的女性或是孩童使用,甚至該文字還曾遭到燕山君下令而被禁用過一段時間,直至該時代末期一部分朝鮮民族主義團體推動了訓民正音(諺文)的振興運動,此運動直到西元1910年8月22日日韓併合後才結束。 近代 在日本統治時代,總督府頒發的《朝-{}-鮮教育令》規定了一個星期中韓語的教育時數以使之普及,但韓語以及其文字並不具官方地位。此外,諺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开戰後被禁止使用。 現代 獨立後,由於朝鮮民族主義和脫漢運動的影響,-{zh-hans:朝韩;zh-hant:兩韓}-對於日本漢字的使用與中國古代的冊封體制非常不滿,漢字被排斥,將諺文提昇為國家文字的聲音則逐漸高漲。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法律完全不使用漢字,連人、地名的漢字表記法(如「平壤」)也被視為外語。 大韓民國1948年施行的《諺文專屬用途法》(簡稱:《諺文專用法》),是漢字被依法廢除的法律依據。法律全文如下:「大韓民國的公文必需使用諺文書寫。然而,在過渡期間,可以在諺文後方以括號形式插入漢字」。但公文的定義、過渡期間的定義、施行細則、違反者的罰則皆沒有明確規定。法律學家認為此法僅是一項宣示而非法律。 李承晚時代,仍在小學實行漢字教育。朴正熙則傾向廢止漢字,1970年發表漢字廢止宣言,小學完全廢除漢字教育。但是輿論強烈反對廢止漢字,1972年撤回漢字廢止宣言,中等學校以及高等學校的科目漢文(即漢字教育)復活。然而,由於漢文被列為選修科目、幾乎不需要考試、在現實生活中的不實用導致學生對於漢字沒有學習動機。另外,又禁止在小學階段進行漢字教育,私下進行漢字教育的小學老師會因為「不配合國家教育政策」被懲戒、免職等處分。 1980年代中期,韓國的報紙、雜誌等,開始逐漸降低漢字的頻率。這是因為幾乎沒接受漢字教育的世代(諺文世代)佔了多數,使得使用漢字的出版物無法出售。諺文專用派不是簡單地禁用漢字改用諺文,而是採取停止漢字教育以產生一個不認識漢字的世代的「安樂死」策略。 但是,因為韓語單詞之中近六成的單詞是漢字詞,使用諺文來理解文章脈絡難度較大。另外,抽象的學術用語不用漢字的話,要做到正確理解是非常困難的。在1990年代後期,完全不識漢字的世代剛剛形成,在自己的切身體驗和一連串的諷刺聲中,要求漢字復活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在1998年,當時的總統金大中發表漢字復活宣言。這次,在總統的指示下實現了道路標誌和火車站(韓國國鐵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用漢字標站名)、公車站的漢字併記。但是,由於諺文專用派的抵抗也根深柢固,希望規定小學的漢字教育為義務教育與年輕人應用漢字於日常生活中的兩項訴求並未實現。因此,現在感受到漢字的必要性的國民只能透過付費讓自己的孩子在漢字補習班學習漢字。 諺文專用派的主張,以前是:「不是丟棄漢語,而是透過諺文來寫漢語。」(中心為:學會諺文)但它最近變成:「用原有的固有語言來翻譯所有學術用語。」(國語純化運動)。漢字復活派則主張:「如果確實地實行漢字教育,則全部的學術用語皆可直接理解。」而諺文專用派則以「掌握研究整體內容,就算不知道漢字,學術用語還是可以理解」反駁。但是諺文專用派也承認,中國的四字熟語和故事成語,如果你不知道漢字,則無法理解其中意涵。另外,賤出名將事件中的刻字如果使用漢字寫作,那麼結果也就會大不同。 獨立以來,在韓國持續不斷的文字爭論曾被《月刊朝-{}-鮮》稱作「50年文字戰爭」()。2005年,李在田的死去使得漢字復活運動的力量開始減弱,諺文專用派反撲。同年一月,國語基本法規定公文書的漢字以括弧使用,當法律制定後,總統令的力量變得有限。在那之後,漢字混用的法律改為諺文意譯,道路標識用漢字部分也被改為對象是中国大陆的簡體字。公車站的漢字併記也宣告中斷。 另一方面,也有韓國人肯定漢字教育所帶來的國際競爭力,同時彌補純諺文大量同音同字不足之處,與中國大陸、香港、日本、台灣及新加坡等地之間即可用筆談的方法來溝通。特別是近年來中國崛起的情況下,使得漢字地位大大的提高,並且越來越重要。 韓國政府曾计划從2011年開始,將漢字學習重新列入小學正規教育課程,並擬於2018年在小學3年級以上教科書推行漢字併記,但这项政策在文在寅政府上台以后已被悄然废止。 韓國教育課程評價院在的一份調查數據指出,韓國家長有89.1%支持恢復漢字教育;語文政策正常化促進會會長李漢東則表示,「小學、中學與高中排除漢字教育,這有必要改進。」他也談到,韓國2005年制訂的國語基本法具備違憲要素中,要求公文用韓文書寫,這項規定違反大韓民國憲法第9條:「傳統文化的繼承、發展與致力民族文化為國家義務」,要求恢復韓文與漢字混用。 國際漢字會議與漢字統一的動靜 1991年,由大韓民國主導的國際漢字會議首次召開會議。這個會議由中國大陸、台灣、日本、韓國以統一不同的漢字字體、訂制常用漢字字數與字體的標準化為目的而展開。雖然在會議的歷史中沒有很大的動作,但有報導指出2007年11月於北京召開的會議中決定以「正字」(臺灣、香港的繁體字與日本的舊字體。儘管三者之間亦有不少差別)為中心,統一訂字5000-6000字字體的「標準字」。但是又有另一個報導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否定有這個事情」。 現今的使用狀況 现今在朝鲜半岛,汉字已基本退出历史的舞台。在朝鲜已鮮有现代文中出现汉字(即使是在括号中)的现象。然而,朝鲜仍在KPS 9566中编入了4,653个常用朝-{}-鲜汉字。另外,6年中等教育的课程中有“普通教育用汉字”2,000字,大学课程中还有1,000字的课程。朝鲜中央通信社、朝鲜新报对中日两国发布的消息仍有需要用汉字表记人名地名。朝鲜建国55周年庆典上还有一辆花车装饰有朝鲜人民欢迎金日成的场景,其中有用汉字书写金日成的横幅。 而在韓國,雖然漢字使用量不多,但一些廣告中曾使用漢字,如「春」、「原」;還有一些公司名亦使用漢字,如朝鮮日報、東亞日報、江原日報;全國的車站也都有列明漢字名——雖然大多人也誤會這些漢字是給漢語和日語使用者看的,但其實它們使用的是朝鲜汉字,還有一些是混雜著韓文的韓漢混用文;傳統節日和正式場合也會用到漢字出現,如喪禮或祭祀時,敬輓多以漢字書寫「故」、「-{弔}-」等;開店祝賀花籃或是藝文展覽上也常使用諸如「-{祝發展}-」等漢字。另外,在擁有極多專有名詞的醫學和法律書籍上,也仍然可以看到許多漢字註解。而且,韓國的一個高人氣美容整形節目也直接用「LET美人()」命名。 参见 韓語 漢字
韓語中漢字音保留了中古音的入声体系。但是,破裂音變化為流音。例如:一(일, il)、八(팔, pal)。漢語中雙韻母變為单韻母,例:愛(애) (ai)→ (ae)。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以平壤音(事實上是開城音)为標準,而大韓民國以首爾音為標準,所以南北韓語在語音方面有一定的差異。相較于北方韓語,南方韓語中諺文的發音由於所處的位置和周圍章節的影響會發生變化,對於漢字詞,則有一些特別的規則。比如鼻音(ㄴ)後接元音和半元音位於音節的語頭時,會脫落。例如:少女讀作소녀(),而女子則為여자()。另外,ㄹ()位於音節頭時,變為鼻音ㄴ()的頭音規則。例如:樂園(락원)→낙원()、-{老人}-(로인)→노인()。當頭音規則應用於母音和半元音面前,則輔音脱落,只保留元音。例如:理由(리유)→이유()、李(리)→이(),旅行(려행)→여행()。 同音字 韓語中很多单词源于汉语单词,这其中又有很多发音相同,仅仅使用谚文书写,若无上下文,可能导致无法直接确切地把握其含义或者误解,这是韩国汉字推进派主张复兴汉字的一大原因,例如韓語「」(sudo)对应的汉字词如下(左為韓國漢字,右為中文解釋): :修練 :授受 :囚徒 :水城(例如蘇州和威尼斯) :水稻 :供排水系統(包括上水道、下水道等) :隧道 :首都 :(跆拳道中的)手刀 字体 朝鲜半岛使用傳統漢字,只是有些字的寫法和繁體中文不同。這是因為朝鲜半岛直到近代都直接使用漢字,正史皆使用漢文,統治階層以使用當地諺文為恥,文字、文學等方面皆效仿中國歷代王朝,漢字也直接使用中國傳統上的正統傳承字形。 很多字的正字與俗字的认定与漢語系國家以及日本亦不同。如用「」而不用「」、用「」而不用「」。另如,「裴」在韓國以「」為正字,但是華語系國家和日本以「裴」為正,以「」為異體字。 国字 「國字」指的是-{zh-hans:朝鲜语;zh-hant:韓語}-自造的漢字,相当於日語和製漢字和越南語喃字。 「乙」()與韓文字母「」不單發音相同,且字形相似,所以有在既存漢字的下部加「乙」表示字音音節末加音。 略字 -{zh-hans:朝鲜;zh-hant:韓國}-民間還出現過一些“略字”(,yakja),例如“”在-{zh-hans:朝鲜;zh-hant:韓國}-民間可簡寫為“”。 辭彙 韓語漢字詞大部分由中國传入,但也有一些是-{zh-hans:朝鲜;zh-hant:韓國}-自製的。同時,許多科學技術用語則是從日本传入,而且即使在日語裡使用訓讀的詞語,在韓語中也會轉用音讀。 下面列表是韓語常用漢字上跟中国不同的汉字詞彙: 漢字順序和中文習慣不同的詞語: 從日本传来的日本漢字複合詞: 韓語中有其他意思的詞語 韓語有時會從一些中國成語精簡出一些詞語,形成韓語中獨有的詞彙: 韓語獨有漢字詞 吏讀 鄉札 口訣 文字戰爭 古代 在朝鲜王朝時期,是否認識漢字為知識分子與普通人的界線,事實上當時的朝-{}-鮮貴族或是知識份子仍舊以漢字為尊,諺文淪落到只有地位低下的女性或是孩童使用,甚至該文字還曾遭到燕山君下令而被禁用過一段時間,直至該時代末期一部分朝鮮民族主義團體推動了訓民正音(諺文)的振興運動,此運動直到西元1910年8月22日日韓併合後才結束。 近代 在日本統治時代,總督府頒發的《朝-{}-鮮教育令》規定了一個星期中韓語的教育時數以使之普及,但韓語以及其文字並不具官方地位。此外,諺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开戰後被禁止使用。 現代 獨立後,由於朝鮮民族主義和脫漢運動的影響,-{zh-hans:朝韩;zh-hant:兩韓}-對於日本漢字的使用與中國古代的冊封體制非常不滿,漢字被排斥,將諺文提昇為國家文字的聲音則逐漸高漲。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法律完全不使用漢字,連人、地名的漢字表記法(如「平壤」)也被視為外語。 大韓民國1948年施行的《諺文專屬用途法》(簡稱:《諺文專用法》),是漢字被依法廢除的法律依據。法律全文如下:「大韓民國的公文必需使用諺文書寫。然而,在過渡期間,可以在諺文後方以括號形式插入漢字」。但公文的定義、過渡期間的定義、施行細則、違反者的罰則皆沒有明確規定。法律學家認為此法僅是一項宣示而非法律。 李承晚時代,仍在小學實行漢字教育。朴正熙則傾向廢止漢字,1970年發表漢字廢止宣言,小學完全廢除漢字教育。但是輿論強烈反對廢止漢字,1972年撤回漢字廢止宣言,中等學校以及高等學校的科目漢文(即漢字教育)復活。然而,由於漢文被列為選修科目、幾乎不需要考試、在現實生活中的不實用導致學生對於漢字沒有學習動機。另外,又禁止在小學階段進行漢字教育,私下進行漢字教育的小學老師會因為「不配合國家教育政策」被懲戒、免職等處分。 1980年代中期,韓國的報紙、雜誌等,開始逐漸降低漢字的頻率。這是因為幾乎沒接受漢字教育的世代(諺文世代)佔了多數,使得使用漢字的出版物無法出售。諺文專用派不是簡單地禁用漢字改用諺文,而是採取停止漢字教育以產生一個不認識漢字的世代的「安樂死」策略。 但是,因為韓語單詞之中近六成的單詞是漢字詞,使用諺文來理解文章脈絡難度較大。另外,抽象的學術用語不用漢字的話,要做到正確理解是非常困難的。在1990年代後期,完全不識漢字的世代剛剛形成,在自己的切身體驗和一連串的諷刺聲中,要求漢字復活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在1998年,當時的總統金大中發表漢字復活宣言。這次,在總統的指示下實現了道路標誌和火車站(韓國國鐵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用漢字標站名)、公車站的漢字併記。但是,由於諺文專用派的抵抗也根深柢固,希望規定小學的漢字教育為義務教育與年輕人應用漢字於日常生活中的兩項訴求並未實現。因此,現在感受到漢字的必要性的國民只能透過付費讓自己的孩子在漢字補習班學習漢字。 諺文專用派的主張,以前是:「不是丟棄漢語,而是透過諺文來寫漢語。」(中心為:學會諺文)但它最近變成:「用原有的固有語言來翻譯所有學術用語。」(國語純化運動)。漢字復活派則主張:「如果確實地實行漢字教育,則全部的學術用語皆可直接理解。」而諺文專用派則以「掌握研究整體內容,就算不知道漢字,學術用語還是可以理解」反駁。但是諺文專用派也承認,中國的四字熟語和故事成語,如果你不知道漢字,則無法理解其中意涵。另外,賤出名將事件中的刻字如果使用漢字寫作,那麼結果也就會大不同。 獨立以來,在韓國持續不斷的文字爭論曾被《月刊朝-{}-鮮》稱作「50年文字戰爭」()。2005年,李在田的死去使得漢字復活運動的力量開始減弱,諺文專用派反撲。同年一月,國語基本法規定公文書的漢字以括弧使用,當法律制定後,總統令的力量變得有限。在那之後,漢字混用的法律改為諺文意譯,道路標識用漢字部分也被改為對象是中国大陆的簡體字。公車站的漢字併記也宣告中斷。
1844年,他进入喀山大学学习法律与东方语言,他的老师称他“既不懂也不愿意学”。后来他选择直接辍学。 1847年,他回到亚斯纳亚-博利尔纳「晴園」,希望经营「晴園」同时自行安排学业。他给贫苦农民送茅草,但随后就将大量时间花费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的社交场所中,最後欠下了一大笔赌债。 1851年,托尔斯泰和他的兄长一同前往高加索当兵,此时他尝试写作,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 1852年,他参加了一场战斗,表现勇敢,且发表了小说《童年》,透過小主人翁单纯的内心世界的細膩描写,展示了一位聪颖、敏感儿童的精神成长过程。 写作生涯 1853年,托尔斯泰讀到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非常欽佩。1854年托爾斯泰被調往多瑙河戰線,並參與克里米亞戰爭中的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戰,體會到戰爭的殘酷。這段時間他繼續分析自己的成長歷程,寫成《少年》和《青年》,這兩本書也成為研究他思想成長的重要資料。此後他將自己的戰爭經歷寫成《塞瓦斯托波爾故事集》,發表之後很受歡迎。從那時起他開始在文學界小有名聲,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都對他抱有很高期望。 1855年11月,托尔斯泰離開軍隊回到聖彼得堡,這一段時間他很矛盾,他重新投入娛樂圈子,酗酒好賭,而同時他自己又清楚的覺得不能再如此,並對別人類似的行為大加撻伐。這種偏激的個性使得他很快不被文學圈子所容。最典型的就是他與屠格涅夫的關係。屠格涅夫性情溫和,他對托爾斯泰抱有一種父輩的感情,非常讚賞他的天賦,希望他不要虛度光陰,認為如果他不浪費自己的天才的話將比任何人都有成就。青年的托爾斯泰有時候和屠格涅夫相處很好,但是也常發生激烈的爭吵,最終導致兩人1861年的長達17年的決裂,在給朋友的信中說“屠格涅夫令人厭煩。……他才華橫溢,但他就像一個依靠管道送水的噴泉,你始終擔心他會很快斷水枯竭。” 1857年,游历西欧,並写成短篇小说《琉森》。1863年,托爾斯泰發表中篇小說《哥薩克》,這是他總結早期創作后提出的自己貴族平民化的觀點。 1865年到1869年,托爾斯泰完成劃時代的巨著《戰爭與和平》。 1873年到1877年,托尔斯泰完成另一巨著——《安娜·卡列尼娜》。陀思妥耶夫斯基称“《安娜·卡列尼娜》是欧洲文坛上没有任何一部作品可以与之相媲美的、白璧无瑕的艺术珍品。作者本人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 1879年托爾斯泰在《忏悔录》中寫道:“我有一些困惑的时候。生活停顿下来,仿佛自己不知道该怎样生活,或该做些什么;我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人也变得忧郁……”。 1889年開始撰寫《復活》,十年後完稿。 个人生活 1862年9月23日,34歲的托尔斯泰与年僅18歲的索菲亚·别尔斯结婚。索菲亚是沙皇御医的女兒。托尔斯泰和索菲亚之间共生了13个孩子,其中有5个孩子夭折。 这段婚姻从一开始就是激情使然。在他们结婚前夕,托尔斯泰给了他妻子自己的日记,里面详细记录了他过去的性经历,包括和一名农奴生了一个孩子。即使如此,他们早期的婚姻还是幸福的。托尔斯泰有更大的自由和支持,使他能够在创作作品时有索尼娅担任他的秘书、编辑,以及管理家庭财务。 然而A.N. Wilson描述他们之后的婚姻生活是文学史上最大的不幸之一。随着托尔斯泰的信仰不断变得激进,他和妻子的关系也恶化了。托尔斯泰试图拒绝继承来的和赚取的财富。包括放弃他早期作品的版权。 晚年 1910年11月10日,82歲高齡的托尔斯泰從自己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秘密離家出走,伴他同行的有他的医生和小女儿亚历山德拉。托尔斯泰在途中患肺炎,最後客死在車站的站长室裡。托爾斯泰彌留之際,全球各地的記者雲集這個小車站。11月22日,托尔斯泰被专列送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并安葬在那里。阿斯塔波沃站于1918年更名为。托爾斯泰五歲時,大哥尼古拉告訴他一個秘密。只要把這個秘密解開,世界上就不再有貧窮、疾病和仇恨。他又說這個秘密已經寫在一根小綠帽上,綠帽就埋在小山澗旁的路邊。這個小綠帽的故事,令五歲的托爾斯泰神往不已,找尋綠帽是托爾斯泰年幼時最熱衷的冒險遊戲。托爾斯泰終其一生都在尋找傳說中的綠帽,死後也是被安葬在那片樹林裡。 在中國,《新青年》杂志1卷2号曾刊出翻译自《托尔斯泰的生活》一书的托爾斯泰之逃亡一文。 宗教信仰和政治理念 托尔斯泰在读过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后,开始逐渐转向该书所宣扬的苦行禁欲的生活。 在1884年,托尔斯泰写了一本名叫《什么是我的信仰》的书,在书中他公开地承认了他的基督教信仰。他声称自己信仰耶稣的教诲,特别是深受山上寶訓的影响,以及有关非暴力和和平主义的教条。美国貴格會介绍过托尔斯泰的非暴力主义思想给它的成员。1908年,托翁在致印度人民的公开信中谴责了英国殖民统治,宣扬“勿以暴抗恶”原则,鼓励印度人用“爱的原则”拯救自己。在英国就学时就喜爱托尔斯泰的甘地大为震动,于1909年开始与托翁书信交往,直到第二年托翁逝世。深受-{托}-翁感染的甘地在南非工作期間,建立了托尔斯泰农场,接受了“勿以暴抗恶”的思想,被罗曼·罗兰诩为“托翁圣火的传人”。 高尔基曾評價他:“不認識托爾斯泰者,不可能認識俄羅斯。”而同時代苏联政治家列宁评价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是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的艺术家”。 参见 列夫·托爾斯泰著作列表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外部链接 专门网站 Leo Tolstoy museum in Yasnaya Polyana State Leo Tolstoy Museum in Moscow 传记和评论 Illustrated Biography online at University of Virginia Tolstoy and Popular Literature - Several scientific paper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Brief bio Leo Tolstoy's Life - Tolstoy's personal, professional and world event timeline, and synopsis of his life from Masterpiece Theatre. The Last Days of Leo Tolstoy Aleksandra Tolstaya, "Tragedy of Tolstoy" The ancestors Count Lev Nikolayevich Tolstoy The World of Leo Tolstoy Information and Critique on Leo Tolstoy Leo Tolstoy Chronicle by Erik Lindgren Tolstoy's
Theatre. The Last Days of Leo Tolstoy Aleksandra Tolstaya, "Tragedy of Tolstoy" The ancestors Count Lev Nikolayevich Tolstoy The World of Leo Tolstoy Information and Critique on Leo Tolstoy Leo Tolstoy Chronicle by Erik Lindgren Tolstoy's Legacy for Mankind: A Manifesto for Nonviolence, Part 1 Tolstoy's Legacy for Mankind: A Manifesto for Nonviolence, Part 2 Lear, Tolstoy and the Fool an essay by George Orwell article written on Tolstoy's 80th birthday by Leon Trotsky Simon Farrow, Leo Tolstoy: Sinner, Novelist, Prophet, Proceedings of the Bath Royal Literary and Scientific Institution, Vol. 9, 18 January 2005 S.F. Yegorov, Leo Tolstoy, in PROSPECTS:
市长 章治文(1983年10月-1988年10月) 杨斌庆(1988年10月-1991年5月) 贾天增(1991年5月-1996年3月) 阎增福(1996年3月-1998年2月) 罗辉(1998年2月-2002年5月) 付明珠(2002年11月-2004年12月) 李德炳(2005年1月-2007年6月) 唐良智(2007年7月-2008年2月) 李新华(2008年2月-2011年2月) 别必雄(2011年3月-2015年1月) 秦军(2015年2月-2017年10月) 郄英才(2017年11月-2021年4月) 王太晖(2021年4月-) 行政区划 襄阳市现辖3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 市辖区:襄城区、樊城区、襄州区 县级市:老河口市、枣阳市、宜城市 县:南漳县、谷城县、保康县 同时还设置国家级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襄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鱼梁洲旅游经济开发区。 人口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5,260,951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5,500,307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239,356人,下降4.35%,年平均增长率为-0.44%。其中,男性人口为2,661,772人,占总人口的50.59%;女性人口为2,599,179人,占总人口的49.4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2.41。0-14岁的人口为917,232人,占总人口的17.43%;15-59岁的人口为3,254,690人,占总人口的61.87%;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89,029人,占总人口的20.7%,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83,355人,占总人口的14.89%。其中城镇人口324.39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108.9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为20.7%。新出生人口4.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8.1‰;死亡人口3.0万人,死亡率为5.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0‰。全市男女性别比为102.4∶100。 在总人口中,襄阳市区人口为2 176 693人(含襄州总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37.70%。未落常住人口的人员占总人口的比重为0.92%。2002年,全市新出生43 013人,比上年少生1 235人;死亡24 734人,与上年相比少1 419人。自然增长18 279人,自然增长率为0.32%。全市迁入42 020人、迁出47 242人、机械增长率为-0.09%。在全市非农业人口中,襄阳市城区有835 170人,占全市非农业人口总数的51.7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分县市人口统计资料2010》,截止2010年末,襄阳市区非农业户籍人口128.60万人,成为湖北省第二个特大城市。 民族 襄阳市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7%。少数民族有26个、约2万人,以回族居多,约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0%。回族主要分布在襄城区,樊城区以及襄州区东北部5个镇、南漳县城及武安镇、谷城县城及石花镇、保康县城、老河口市区及东北部两镇、枣阳市区及东北部两镇、宜城鄢城及流水镇。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5,236,618人,占99.54%;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4,333人,占0.46%。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248,758人,下降4.53%,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19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9,402人,增长62.97%,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19个百分点。 语言 襄阳方言准确来说是指其所属各县市方言的总和,语言学分类属于官话中的西南官话鄂北片。欧阳修在《乐哉襄阳人送别刘大尉从广赴襄阳》中曾对对襄阳地区方言有过“语言轻清略带秦”的评价。 由于1960至197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襄阳主城区及下属县市迁入大量使用吴语与东北官话的人口,今日市区仍然存在吴语与东北官话的方言岛,同时也造成了北部城区,以及原三线建设单位附近地区大部分居民普通话语音十分标准但不能使用本地方言进行交流的情况。 经济 工业 襄阳市是全国36个明星工业城市之一,是中央、省属三线军工企事业集中的城市,工业总产值仅次于武汉市,居全省第二位;纺织工业是全国39个重点城市之一。全市工业已发展形成以轻工、纺织、机械、汽车制造、电子、医药、建材、化工、食品为主要产业支柱的工业体系。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4812.8亿。 商业 市区现有大、中型商业企业106个。 交通 襄阳市交通发达,自古即为南北水陆交通要辏,汉水流域重要物资集散地,鄂豫陕一带商业重镇。素有“南襄隘道”、“南船北马”、“七省通衢”之称。 铁路 襄渝线、焦柳线、汉丹线、郑渝高铁、呼南高铁、西武高铁、蒙华铁路 襄阳站(一等站) 襄州站(一等站) 襄阳北站(特等站) 襄阳南站(四等站) 襄阳东站(一等站) 公路 客运 襄阳汽车客运中心站 襄城汽车客运站 襄阳长途汽车客运站 襄阳高速公路汽车客运站 市区公交 襄阳公交 经营管理者:襄阳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拥有46条线路。 高速公路 已建成: 在建或规划: 国道 省道 ,枣阳-沙洋 ,襄州-新野 ,襄州-钟祥 ,谷城-保康 ,老河口-丹江口 ,襄州-谷城 ,襄州-竹溪 ,南漳-随州 航空 于市区东北角,距市中心18公里处设有襄阳刘集机场(IATA代码XFN),机场开通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福州、厦门、武汉、重庆的定期航班。 教育 大学 湖北文理学院:即以前的襄樊学院;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 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军事经济学院襄阳士官学校; 高中 襄阳四中 襄阳五中 襄阳一中 襄阳三中 襄州一中 襄州二中 襄州六中 襄阳市第八中学 襄阳市第九中学 襄阳市致远中学 襄阳市楚才中学 襄阳市第三十六中学 襄阳市南漳县第一高级中学 襄阳市南漳县第二高级中学 襄阳市南漳县城关镇高级中学 襄阳市第二十四中学 襄阳市第十二中学 襄阳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原襄阳县实验中学) 襄阳东风中学高中部 初中 襄阳市第41中学 襄州城关一中 襄阳35中 襄阳诸葛亮中学(原襄阳32中) 襄阳31中 襄阳四中初中部(原22中) 襄阳33中 襄阳实验中学(原37中) 襄阳7中 襄阳市第三十九中学 襄阳市第二十中学 襄阳市郜营中学 襄阳市第二十三中学、襄阳市第三十八中 襄阳东风中学初中部 小学 襄阳市四十一中小学部 襄阳市米公小学 襄阳市大庆路小学 襄阳市实验小学 襄阳四中小学部(原东街小学) 襄阳市第三十九中学(小学部)(原襄樊市棉纺织厂子弟学校) 襄阳市长虹路小学(原汉江路高庄小学) 襄阳市磁器街小学 襄阳市第二十三中学小学部 襄阳市晨光小学 旅游 古迹 襄阳自古以来,就是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汇之地和兵家必争之地,族群多元,文化形态多样。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6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6处。这些先人遗迹,或弥漫这传统文化的韵味,或极富历史意义与考古价值,是本市最珍贵的文化资产。市政府在主城区规划了8处历史风貌区,是到襄阳不可不游的景点,根据景点整合,这8处历史风貌区如下:友谊街历史风貌区、定中街交通巷历史风貌区、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瓷器街历史风貌区、中山前后街历史风貌区、襄阳北街历史风貌区、绿影壁巷历史风貌区。在游览古迹时莫不能忘了襄阳小吃,由于南北经济文化在此交融,所以本市小吃风格也是独树一帜,体现南北兼容并蓄的特色,既是来本市游玩者不得不尝的美味,也是令外游子最为怀念的家乡风物。小吃集中地位于友谊街回民社区和定中街,其他名小吃则散布于市区各处。著名小吃代表有牛杂面、豆腐面、酸辣面、襄阳黄酒、襄阳大头菜、 清汤、薄刀等数十种,其中不少是带有本地特色的清真食品。 自然景点
襄阳诸葛亮中学(原襄阳32中) 襄阳31中 襄阳四中初中部(原22中) 襄阳33中 襄阳实验中学(原37中) 襄阳7中 襄阳市第三十九中学 襄阳市第二十中学 襄阳市郜营中学 襄阳市第二十三中学、襄阳市第三十八中 襄阳东风中学初中部 小学 襄阳市四十一中小学部 襄阳市米公小学 襄阳市大庆路小学 襄阳市实验小学 襄阳四中小学部(原东街小学) 襄阳市第三十九中学(小学部)(原襄樊市棉纺织厂子弟学校) 襄阳市长虹路小学(原汉江路高庄小学) 襄阳市磁器街小学 襄阳市第二十三中学小学部 襄阳市晨光小学 旅游 古迹 襄阳自古以来,就是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汇之地和兵家必争之地,族群多元,文化形态多样。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6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6处。这些先人遗迹,或弥漫这传统文化的韵味,或极富历史意义与考古价值,是本市最珍贵的文化资产。市政府在主城区规划了8处历史风貌区,是到襄阳不可不游的景点,根据景点整合,这8处历史风貌区如下:友谊街历史风貌区、定中街交通巷历史风貌区、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瓷器街历史风貌区、中山前后街历史风貌区、襄阳北街历史风貌区、绿影壁巷历史风貌区。在游览古迹时莫不能忘了襄阳小吃,由于南北经济文化在此交融,所以本市小吃风格也是独树一帜,体现南北兼容并蓄的特色,既是来本市游玩者不得不尝的美味,也是令外游子最为怀念的家乡风物。小吃集中地位于友谊街回民社区和定中街,其他名小吃则散布于市区各处。著名小吃代表有牛杂面、豆腐面、酸辣面、襄阳黄酒、襄阳大头菜、 清汤、薄刀等数十种,其中不少是带有本地特色的清真食品。 自然景点 公共文化設施 襄阳博物馆 襄阳市图书馆 大型百货 万千百货 银泰百货 华洋堂百货 鼓楼商场 万达广场 武商 天元四季城 民发广场 时代天街 悦活荟 家乐福 沃尔玛 节庆 穿天节 诸葛亮文化节 火把文化节 宗教 佛教寺庙 襄阳广德寺 鹿门寺 凤林禅寺 谷隐寺 延庆寺 甘泉寺 卧佛寺 岘石寺 龙泉寺 白马寺 太山寺 重山寺 亢家岩观音寺 道教道观 真武山道观 万仙宫 万年山道观 天保寨道观 清真寺 友谊街清真寺 南街清真寺 武安镇清真寺 老河口清真寺 谷城清真寺 枣阳清真寺 天主教教堂 定中街天主堂 沈垭湾天主堂 老河口市仁义街天主堂 老河口市袁冲天主堂 圣母无玷之心方济传教修女会 基督新教教堂 襄阳市基督教福音堂 车城路基督教堂 谷城县石花福音堂 枣阳福音堂 城市象征 市花 紫薇是襄阳本土树种,花期特别长,从初夏一直到深秋,是名副其实的“百日红”,宋代诗人杨万里曾赋诗赞道:“谁道花红无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它的种类繁多,除紫薇外,还有同一属的尾叶紫薇、大花紫薇等,在襄阳主城区和下辖各县市,不仅可见树龄在百年以上的高大紫薇,还有许多苍老而富有生机、树龄达数百年的尾叶紫薇古桩。1986年8月,经市人大常委会研究,确定紫薇为本市市花。 市树 女贞也是襄阳本土树种,四季常青,树形整齐,生长快,适应性强,且能吸粉尘、抗污染,乃本市绿化首选树种。 所获称号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魅力城市 中国书法名城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卫生城市 全国科技进步城市 全国可再生能源示范城市 全国军民结合典范城市 最适宜建工厂的城市(福布斯) 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城市 中部最佳投资魅力城市 湖北省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城市 中国三国文化之乡 中国红嘴相思鸟之乡 全国见义勇为城市 名人 虛構人物 郭襄 友好城市 国内友好城市 陕西省咸阳市 青海省海东市 福建省泉州市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国际友好城市 襄陽郡 (韓國)(与襄州区)
推薦文件需在當年1月31日寄回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 委員會會篩選提名人選,並交由瑞典學院批准。 4月間,委員會初步篩選出15-20位候選人。 5月間,委員會會將範圍縮小為5位候選人。 6-8月間,負責決定的18名瑞典學院成員將進行閱讀候選人作品。 9月,瑞典學院成員將進行討論。 10月,投票並公布獲獎者,獲獎者須獲得超過一半以上的成員投票認可。 12月,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典禮於12月10日舉行,獲獎者可獲得獎章以及相關獎金。 获奖者 共同獲獎 諾貝爾文學獎可以由兩人共同獲得,但是不能頒給三人。然而瑞典學院極少這麼做,因為這樣很容易被外界解釋為瑞典學院的分歧與妥協。並且對獲獎者來說,僅獲得一半榮譽的風險。極罕見的例子發生在1966年頒發給萨缪尔·约瑟夫·阿格农和内莉·萨克斯兩位作家,以及1974年頒發給埃温德·雍松和哈里·马丁松兩位作家。
事後並發現佛洛斯登松的丈夫還向外透漏文學獎的評選風向、評鑑內幕以牟利於一些私人賭盤,爆發貪腐醜聞,外界輿論相信佛洛斯登松本人未涉入,但夫妻間財務不分,諾貝爾獎公正性已經受到玷汙,諾貝爾基金會在該院長也請辭時發表聲明,瑞典文学院嚴重失信敗壞诺贝尔奖聲譽,要求採取措施重建信任。最终,学院在5月3日决定停辦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將會與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一同頒發。 虛假的“入圍名單” 近年來,每當該獎項頒獎前,總會流傳出許多所謂的“入圍名單”,但諾貝爾獎官網明確表示,所有提名名單具有50年保密期限,一切入圍名單都是偽造的。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諾貝爾文學獎官方網站 諾貝爾獎官方網站-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All Nobel Laureates in Literature) 瑞典學院
Finale. - 2 Violini, Viola e Vassi.) 分析 莫扎特原先所寫的五個樂章當中,原來的第2樂章不幸散佚,僅四个乐章傳世。當時,包括小夜曲、嬉遊曲等曲類,皆是多個樂章的組曲,其組成自由,有一個以上的舞曲樂章亦是常態。考慮此點,K. 525仍屬此類輕鬆、非嚴肅的作品,樂章之間的關聯亦不似交響曲那般強烈。換言之,若將此曲視為四樂章體裁的作品進行詮釋,有違於作曲者的本意。 配器 資料顯示,莫扎特希望此曲以室內樂團的規模演奏,僅四把小提琴(二部各二人)、二把中提琴,以及大提琴、低音提琴各一。在非正式場合,則採弦樂四重奏的形式演奏。 探微 第1乐章 G大调,快板, 拍子 这一奏鸣曲结构的乐章具有进行曲一般的风格,开始是四小节号角特征的引子乐句,呈示部主部主题清新欢畅、情绪饱满,连续出现顫音,更显得生机勃勃。副部主题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节奏鲜明,旋律流畅优美,以连奏和断奏的音型交替出现,4/4拍子。副部的第二部分是连续反复的颤音和断奏,蕴涵着一种自得其乐的情绪。展开部非常短小,主要是本乐章引子乐句、副部主题第二部分颤音和断奏音型的展开。再现部按奏鸣曲式结构原则,副部主题的调性由属调转为主调,其它都基本是呈示部的再现。最后在短小精干的尾声中结束这一乐章。 第2乐章 浪漫曲,C大调,行板, 拍子 十分优美抒情,其结构具有回旋曲式的特征。主部主题淳朴、抒情,曲调宽广。第1插部旋律富于流动性。第2插部跳弓与连奏形成鲜明对比。第3插部是全曲中唯一小调性的主题,它运用一个回音音型连续不断地出现于高音部和低音部,相互对比,加强乐曲的戏剧性。 第3乐章 G大调,稍快板, 拍子 短小、精致的小步舞曲,複三部曲式结构。舞曲部分由明快有力和抒情流畅两种富于对比性的旋律段所构成。中间部採屬調,柔和甜美,象是愉快的歌声,它也是由两种富于对比的旋律构成。 第4乐章 輪旋曲,G大调,快板, 拍子 生动活泼的快板,回旋奏鸣曲式结构。呈示部包含有两个主题,它们与第一乐章的单调有着紧密联系。,它洋溢着青春活力和生命的光辉。副部主题优美生动而玲珑纤巧,它与第一乐章副部主题的第二部分类似。展开部是以主部主题为基础的调性变化与发展。再现部的主部和副部是倒置出现的,即副部主题在前,主部主题在后,因此加强了回旋曲所特有的热烈气氛。整个《弦乐小夜曲》在兴高采烈的欢快情绪中结束。 衍生作品 香港無綫電視處境喜劇《畢打自己人》之主題曲(片頭曲) 亞洲電視節目《香港有飯開》主題音樂
背景 這首小夜曲可能是現代知名度最高的莫扎特作品,然而其創作動機與背景迄今仍未屬所知。 出版 安德雷音樂出版社於奥芬巴赫,1826/27年 安德雷版本的標題頁將此曲稱為《小夜曲》,可能是現今稱呼的由來,然而在莫扎特的手稿上未見此一用法。值得一提的是,莫扎特的手稿在1860年之後曾經失蹤,在此一時點後所出版的「舊莫扎特作品全集」便失去了重要的參考資料。手稿後來由學者Manfred Gorke重新發掘,其封面頁手記:「由快板、梅呂哀舞曲與中段、羅曼曲、梅呂哀舞曲與中段,以及終曲(樂章)組成—為二小提琴、中提琴與低音部。」(Eine kleine Nacht Musick, bestehend in einem Allegro, Menuett und Trio. - Romance. Menuett und Trio,
巴達克之章》是在V Jump2011年8月號到10號連載的短篇衍生漫畫,作畫是オオイシナホ,後來動畫化並且在2011年12月17日和18日於Jump Festa 2012(ジャンプフェスタ2012)中放映,片長20分鐘。故事內容主要是描敘《七龍珠Z 獨自面對的最終決戰~向弗利札挑戰的Z戰士孫悟空之父~》中孫悟空之父巴達克的後續劇情。 美食獵人 & ONE PIECE & 七龍珠Z 超夢幻合作特別篇!!( ) 與《美食獵人》和《ONE PIECE》的合作動畫,在第一部“走れ最強軍団! トリコとルフィと悟空!”播出。 七龍珠 悟空的消防隊( ) 七龍珠 悟空的交通安全( ) 約十分鐘的兒童防災教育影片。 ドラゴンボールZ あつまれ!悟空ワールド( ) 1992年由Terebikko開發。以 VHS 格式發布的原創動畫。描述關於過去歷史的原創故事與一個特南克斯時光機。孫悟空和他的朋友們第一次見到完全體的賽魯。 動畫電影 為改編自鳥山明原作七龍珠的動畫電影。在1980年代與1990年代因應東映影視(現為東映ANIMATION)的“東映アニメフェア(東映動畫博覽會)”與“東映アニメまつり(東映動畫節)”政策,由東映動畫公司正在製播的動畫節目於每年的春天、夏天於電影院公開長篇的動畫電影,該活動的主要對象為男孩及女孩的兒童(少年、少女/子供),故亦稱為東映兒童動畫節。其中1993年至1995年這三年期間的動畫電影以“東映超級英雄博覽會(東映スーパーヒーローフェア)”活動主題公開發表。 第一部《七龍珠 神龍傳說》在上映的時候只有主標題「七龍珠」,副標題則是在後來發售錄影帶時才補上,第4部《七龍珠Z 熱血熱鬥》也是有出現相同情形,但是在發售DVD的時候又將標題改回《七龍珠Z》。第18部《七龍珠Z 神與神》是鳥山明擔任角色設計、參與監修及台詞設計。第19部《復活的「F」》是鳥山明擔任劇本及角色設計。第20部主標題更改為《七龍珠超》。劇場版的中文字幕版在臺灣是由木棉花國際代理第1部到第17部,第18部之後則是改由普威爾國際代理。 真人電影 新七龍珠:1991年11月上映的臺灣電影。 ():1990年12月12日上映的韓國電影。 七龍珠:全新進化(Dragonball Evolution):日本集英社授權的美國電影,於2009年3月於亞洲國家地區率先上映,美國則是在2009年4月10日上映。 遊戲 電子遊戲 七龍珠除了動漫作品外也還發售一系列電子遊戲,從最早在1986年9月27日發售的第三世代電子遊樂器作品《七龍珠 大祕境》()開始,在第10作《七龍珠Z 超武鬥傳》首次加入配音,直到現在依舊還是陸續在新世代遊戲機發售新作。七龍珠發售的遊戲類型主要是以格鬥遊戲為主,其次是角色扮演遊戲,而遊戲發售公司以萬代南夢宮娛樂為居多。除了一般遊戲機之外萬代在2004年開始發售包含七龍珠在內的體感遊戲系列Let's! TV Play()。2016年官方首次開始發售中文版遊戲。 卡片遊戲 萬變卡()是萬代在1988年發售的交換卡片,有專門的自動販賣機販售卡片,卡片分成一般卡和稀有的鑽石卡(),鑽石卡外表會有閃亮的鑽石花紋。七龍珠萬變卡於1990年在臺灣、香港、韓國、美國、法國等國家地區開始發售,臺灣、香港也在1990年代興起收集與交換卡片的風潮。 七龍珠萬變卡系列從1988年到1997年期間總共發售30代,發售卡片數量累計達到20億張以上,後來直到2016年才繼續發售新一代萬變卡。2005年3月上旬開始發售七龍珠Z萬變卡。2015年9月19日開始發售首次搭載NFC晶片的七龍珠IC萬變卡系列。 評價 《七龍珠》的漫畫被翻譯24種語言發行並在全球40個國家販售,2020年時單行本累計發行量共達到2億6千萬冊以上。由東映、東映動畫製作的《七龍珠》電視動畫系列在全球80個以上國家播送,在富士電視台《決定!これが日本のベスト100全国一斉○○テスト》的“邁向世界100種最受歡迎的動畫”問卷中《七龍珠》獲得第一名Oricon在“我認為世界一流的日本動畫”和“我認為世界一流的漫畫與動畫排名”進行問卷調查,《七龍珠》獲得了壓倒性的第一名《七龍珠》在日本以外擁有高知名度和人氣,並且全世界各地都很受歡迎。截至2014年,全球市場規模超過50億美元2019年的全球市場規模約為2500億日元締造全球市場,並為商業化版權業務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是在國外取得重大成功的日本漫畫作品。在2006年時英文版的七龍珠官方網站每個月有超過100萬人次瀏覽。根據Lycos公司於2005年時發佈的資料,同公司旗下的搜尋引擎在過去10年間收集的資料中,「Dragon Ball」一詞於搜尋排行榜中站上第2位。2019年7月最新統計,《七龍珠》在全球國際銷售總24億美元,其中漫畫書佔7億,全球排名第15名。 《七龍珠》在日本連載期間與另外同時期連載漫畫《幽遊白書》和《灌籃高手》在過去曾經被稱為「JUMP三台柱」(),這三部作品讓週刊少年Jump在1995年首次創下單周653萬冊的銷量記錄,並且在相繼連載結束後導致週刊的銷量急遽下滑。單行本加完全版的漫画发行量在日本达到1億6000萬冊以上。電視動畫連續播放11年以來的平均收視率高達20%以上,主題曲CD專輯「CHA-LA HEAD-CHA-LA」的銷售量超過170萬張。前16作劇場版總共創下發售50萬套以上,票房收入400億日圓以上的累計記錄。 2006年鳥山明創作的《七龍珠》漫畫在文化廳媒體藝術祭的漫畫部門第10回被提名,最後是由川口開治創作的《太陽默示錄》獲賞。 爭議 七龍珠在日本雖然是兒童少年漫畫,在美國販售時也遵循(Kid Boy)分類,然而由於故事有涵蓋性騷擾及裸體的內容一直飽受爭議。美國的家長帶著七歲的孩子來到兒童玩具店購物後,反映這個玩具不適合孩子,1999年11月Toys
七龍珠 悟空的交通安全( ) 約十分鐘的兒童防災教育影片。 ドラゴンボールZ あつまれ!悟空ワールド( ) 1992年由Terebikko開發。以 VHS 格式發布的原創動畫。描述關於過去歷史的原創故事與一個特南克斯時光機。孫悟空和他的朋友們第一次見到完全體的賽魯。 動畫電影 為改編自鳥山明原作七龍珠的動畫電影。在1980年代與1990年代因應東映影視(現為東映ANIMATION)的“東映アニメフェア(東映動畫博覽會)”與“東映アニメまつり(東映動畫節)”政策,由東映動畫公司正在製播的動畫節目於每年的春天、夏天於電影院公開長篇的動畫電影,該活動的主要對象為男孩及女孩的兒童(少年、少女/子供),故亦稱為東映兒童動畫節。其中1993年至1995年這三年期間的動畫電影以“東映超級英雄博覽會(東映スーパーヒーローフェア)”活動主題公開發表。 第一部《七龍珠 神龍傳說》在上映的時候只有主標題「七龍珠」,副標題則是在後來發售錄影帶時才補上,第4部《七龍珠Z 熱血熱鬥》也是有出現相同情形,但是在發售DVD的時候又將標題改回《七龍珠Z》。第18部《七龍珠Z 神與神》是鳥山明擔任角色設計、參與監修及台詞設計。第19部《復活的「F」》是鳥山明擔任劇本及角色設計。第20部主標題更改為《七龍珠超》。劇場版的中文字幕版在臺灣是由木棉花國際代理第1部到第17部,第18部之後則是改由普威爾國際代理。 真人電影 新七龍珠:1991年11月上映的臺灣電影。 ():1990年12月12日上映的韓國電影。 七龍珠:全新進化(Dragonball Evolution):日本集英社授權的美國電影,於2009年3月於亞洲國家地區率先上映,美國則是在2009年4月10日上映。 遊戲 電子遊戲 七龍珠除了動漫作品外也還發售一系列電子遊戲,從最早在1986年9月27日發售的第三世代電子遊樂器作品《七龍珠 大祕境》()開始,在第10作《七龍珠Z 超武鬥傳》首次加入配音,直到現在依舊還是陸續在新世代遊戲機發售新作。七龍珠發售的遊戲類型主要是以格鬥遊戲為主,其次是角色扮演遊戲,而遊戲發售公司以萬代南夢宮娛樂為居多。除了一般遊戲機之外萬代在2004年開始發售包含七龍珠在內的體感遊戲系列Let's! TV Play()。2016年官方首次開始發售中文版遊戲。 卡片遊戲 萬變卡()是萬代在1988年發售的交換卡片,有專門的自動販賣機販售卡片,卡片分成一般卡和稀有的鑽石卡(),鑽石卡外表會有閃亮的鑽石花紋。七龍珠萬變卡於1990年在臺灣、香港、韓國、美國、法國等國家地區開始發售,臺灣、香港也在1990年代興起收集與交換卡片的風潮。 七龍珠萬變卡系列從1988年到1997年期間總共發售30代,發售卡片數量累計達到20億張以上,後來直到2016年才繼續發售新一代萬變卡。2005年3月上旬開始發售七龍珠Z萬變卡。2015年9月19日開始發售首次搭載NFC晶片的七龍珠IC萬變卡系列。 評價 《七龍珠》的漫畫被翻譯24種語言發行並在全球40個國家販售,2020年時單行本累計發行量共達到2億6千萬冊以上。由東映、東映動畫製作的《七龍珠》電視動畫系列在全球80個以上國家播送,在富士電視台《決定!これが日本のベスト100全国一斉○○テスト》的“邁向世界100種最受歡迎的動畫”問卷中《七龍珠》獲得第一名Oricon在“我認為世界一流的日本動畫”和“我認為世界一流的漫畫與動畫排名”進行問卷調查,《七龍珠》獲得了壓倒性的第一名《七龍珠》在日本以外擁有高知名度和人氣,並且全世界各地都很受歡迎。截至2014年,全球市場規模超過50億美元2019年的全球市場規模約為2500億日元締造全球市場,並為商業化版權業務的發展做出了貢獻是在國外取得重大成功的日本漫畫作品。在2006年時英文版的七龍珠官方網站每個月有超過100萬人次瀏覽。根據Lycos公司於2005年時發佈的資料,同公司旗下的搜尋引擎在過去10年間收集的資料中,「Dragon Ball」一詞於搜尋排行榜中站上第2位。2019年7月最新統計,《七龍珠》在全球國際銷售總24億美元,其中漫畫書佔7億,全球排名第15名。 《七龍珠》在日本連載期間與另外同時期連載漫畫《幽遊白書》和《灌籃高手》在過去曾經被稱為「JUMP三台柱」(),這三部作品讓週刊少年Jump在1995年首次創下單周653萬冊的銷量記錄,並且在相繼連載結束後導致週刊的銷量急遽下滑。單行本加完全版的漫画发行量在日本达到1億6000萬冊以上。電視動畫連續播放11年以來的平均收視率高達20%以上,主題曲CD專輯「CHA-LA HEAD-CHA-LA」的銷售量超過170萬張。前16作劇場版總共創下發售50萬套以上,票房收入400億日圓以上的累計記錄。 2006年鳥山明創作的《七龍珠》漫畫在文化廳媒體藝術祭的漫畫部門第10回被提名,最後是由川口開治創作的《太陽默示錄》獲賞。 爭議 七龍珠在日本雖然是兒童少年漫畫,在美國販售時也遵循(Kid Boy)分類,然而由於故事有涵蓋性騷擾及裸體的內容一直飽受爭議。美國的家長帶著七歲的孩子來到兒童玩具店購物後,反映這個玩具不適合孩子,1999年11月Toys "R" Us將Viz的《七龍珠》從全國的兒童玩具店下架。 Susan J. Napier在評論這個問題時解釋「這或許是日本與美國在文化上的差異」。2001年,由於書迷的反應,因此Viz決定將《七龍珠》在未經審查的情況下重新販售。2009年10月以「描繪裸體、角色之間性接觸,以及成人和兒童角色之間的性暗示行為」為由,全面禁止馬里蘭州的小學引入《七龍珠》的漫畫進入學校學區。 武天老師在作品中因其性騷擾的行為而備受業界關注與質疑。 鳥山明創作的原作漫畫《七龍珠》經常出現俚語「Puff Puff」是用於「女性角色利用乳房在其他角色的臉頰摩擦的效果,龜仙人亦曾多次利用手掌摸柔女性角色的乳房」的行為,在其改編系列中亦保留爭議橋段。東映動畫製作的《七龍珠》系列的影集作品在美國電視台放映時已刪除。來自IGN的Chris Carle說:龜仙人的天性好色,所以他試圖抓住該系列的女性角色私密的部位。Tim Jones評論:他不是非常令人反感的角色,如龜仙人經常因此挨打帶來了另類的喜劇效果。然而,七龍珠超的電視動畫節目收到日本媒體組織關於武天老師多次對女性角色性騷擾的投訴。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官方網站 七龍珠漫畫官方網站 集英社 鳥山明 日本漫畫作品 1984年漫畫 西遊記題材漫畫
(街機遊戲)(外殼設計) 七龍珠Z V.R.V.S(魔人オゾット) PS2版超級七龍珠Z(機械弗力札設計監-{修}-) 七龍珠 Online(全面監-{修}-、一部的人物設計。其他設計由幹大樹負責) 七龍珠英雄(弗力札一族アバター) 七龍珠 異戰(人物設計監-{修}-) 七龍珠 FighterZ(人造人類21號) Dragon Ball Legends -七龍珠 激戰傳說-(シャロット、ザッハ、フード的男) 七龍珠Z 卡卡洛特(ボニュー) 勇者鬥惡龍 系列 勇者鬥惡龍 勇者鬥惡龍 2 惡靈的諸神 勇者鬥惡龍 3 接著邁向傳說… 勇者鬥惡龍 4:被引導的人們 勇者鬥惡龍 5 天空的新娘(主要人物設計、パパス、ビアンカ) 勇者鬥惡龍 6 夢幻大地(部分怪獸由中鶴勝祥負責) 勇者鬥惡龍 7 伊甸的戰士們(一些主要人物及主要怪獸。其他的怪獸中鶴勝祥與かねこ統負責) 勇者鬥惡龍 8 天空與海洋與大地與受詛咒的公主 勇者鬥惡龍 9 星空的守護者(部分主要人物、怪獸、職業插圖。其他設計由中津英一朗、松本敏章負責) 勇者鬥惡龍 10 覺醒的五個種族 Online(部分主要人物、怪獸。其他設計由中津英一朗負責) 勇者鬥惡龍 XI 尋覓逝去的時光 特魯內克大冒險 不可思議的迷宮 系列 特魯內克大冒險 不可思議的迷宮(封面的插圖) 特魯內克大冒險 不可思議的迷宮 2(封面的插圖。其他的插圖由中鶴勝祥負責) 特魯內克大冒險 3 不可思議的迷宮 3(封面的插圖。其他的插圖由中鶴勝祥負責) 勇者鬥惡龍 系列 勇者鬥惡龍 怪獸仙境 泰瑞的仙境(封面的插圖、わたぼう) 勇者鬥惡龍:怪獸仙境 2 路卡的啟程(封面的插圖) 勇者鬥惡龍 怪獸仙境~秘境探險隊(封面的插圖) 勇者鬥惡龍 怪獸仙境 -Joker(封面的插圖、主角、神獣) 勇者鬥惡龍 怪獸仙境 -Joker2(封面的插圖) 勇者鬥惡龍 怪獸仙境 -Joker3(封面的插圖、主角、神秘少女) 元氣史萊姆 衝擊的尾巴團系列 元氣史萊姆 衝擊的尾巴團(封面的插圖) 元氣史萊姆 2 大戰車與尾巴團(封面的插圖) 元氣史萊姆 3 大海盜與尾巴團(封面的插圖) 劍神勇者鬥惡龍 甦醒的傳說之劍(封面的插圖) 勇者鬥惡龍 少年楊格斯與不可思議的迷宮(封面的插圖) 勇者鬥惡龍 劍神 假面女王與鏡之塔(封面的插圖、主角、ディーン、セティア、ヒルダ) 勇者鬥惡龍 怪獸戰鬥之路 勝利 系列 勇者鬥惡龍 怪獸戰鬥之路 勝利(I、II、III主角繪製、SP卡片繪製) 勇者鬥惡龍 怪獸戰鬥之路 勝利II(IV、V、VI主角繪製) 勇者鬥惡龍 怪獸戰鬥之路 2 傳奇(僅原本已存在的人物設計) 勇者鬥惡龍 怪獸戰鬥之路 2 (僅原本已存在的人物設計) 勇者鬥惡龍 怪獸戰鬥之路 勝利(僅原本已存在的人物設計) 勇者鬥惡龍 喚魔勇者(僅原本已存在的人物設計) 勇者鬥惡龍 英雄集結 系列 勇者鬥惡龍 英雄集結 闇龍與世界樹之城(アクト、メーア、ディルク、ジュリエッタ、ヘルムード) 勇者鬥惡龍 英雄集結 II 雙子之王與預言的終焉(ラゼル、テレシア、ツェザール、オルネーゼ) 勇者鬥惡龍 創世小玩家系列 勇者鬥惡龍 創世小玩家 阿雷夫加爾德復興記(封面的插圖、主角) 勇者鬥惡龍 創世小玩家 2 破壞神席德與空蕩島(封面的插圖、主角、少年シドー、昆蟲型的汽車) 任天堂Jump週刊II 最強的7人(敵方人物的貓咪、ダークレイド、ゼドー) 超時空之鑰 空想科學世界少年格烈佛(機械設計) 桃太郎電鐵系列(メカボンビーRX) トバル系列 トバルNo.1 トバル2 JUMP 終極明星大亂鬥(Dr.マシリトとキャラメルマンJ) 藍龍(其他人物設計、擔任トリッポ的配音員) 超速變形 螺旋傑特(BEEMAN) JUMP FORCE(グラパー、ナビゲーター、ガレナ、カイン、プロメテウス) 動畫 ANIMATION 七龍珠 系列 七龍珠 (動畫)(部分客串人物) 七龍珠 神龍傳說(グルメス、ボンゴ、パスタ、パンジ、兵士、機器人的僕人) 七龍珠 邁向最強的道路(レッド総帥、ブラック参謀、ブルー将軍、ホワイト将軍、バイオレット大佐、ハッチャン、 巨大ロボット) 七龍珠Z(電視動畫節目「七龍珠Z」標題、劇場版的主要敵人、部分客串人物) 七龍珠Z 世界上最強的人(威洛博士) 七龍珠Z 地球超決戰(精神樹) 七龍珠Z 一夫當關的最後決戦〜挑戰弗力札的Z戰士 孫悟空之父〜(バーダック、トーマ、セリパ、トテッポ、パンブーキン) 七龍珠Z 超級賽亞人孫悟空(スラッグ) 七龍珠Z 最強對最強(克維拉、克維拉最終形態、沙維紮、德雷、內茲) 七龍珠Z 極限戰鬥!!三大超級賽亞人(人造人類13號、人造人類14號、人造人類15號、合體的13號) 七龍珠Z 燃燒!!熱戰・烈戰・超激戰(布羅利、超級賽亞人布羅利) 七龍珠Z 銀河面臨危機!!身手不凡的高手(ボージャック、ゴクア、ザンギャ、ビドー、ブージン) 七龍珠Z 龍拳爆發!!悟空捨我其誰(タピオン、ミノシア) 七龍珠Z 神與神(2013年)故事、人物設計 七龍珠Z 復活的「F」(2015年)腳本、人物設計 七龍珠GT(1996年 - 1997年)(電視動畫節目「七龍珠GT」標題、畫片、主要人物設計) 七龍珠超(2015年 - 2018年)故事原案、人物原案 七龍珠超 布羅利(2018年)腳本、人物設計 七龍珠超 超級英雄(2022年)腳本、人物設計 七龍珠大魔(2024年)腳本、人物設計 新怪博士與機器娃娃(1997年 - 1999年)監-{修}-、人物原案 ドクタースランプ アラレ的びっくりバーン(1999年)設計 劇場版クラッシャージョウ(1983年)宇宙ステーションMAX310的設計 小助さま力丸さま -コンペイ島的竜-(1988年)參與的第一部原創動畫作畫。與蘆田豐雄共同擔任腳本。 勇者鬥惡龍 達伊的大冒險(1989年 - 1991年)主要人物設計 空想科學世界少年格烈佛(1995年)部分主要人物 超速變形 螺旋傑特(2013年)特殊的螺旋設計 電視節目 アップルポップ(1988年 - 1992年)『ひらけ!ポンキッキ』的コーナードラマ人形劇。人物設計。 公仔模型 LISA(リーザ)(1985年)設計、封面插圖、說明書的插畫。 ファインモールド「ワールドファイターコレクション」 系列全7種(1994年)設計、封面插圖、説明書的插畫。 胸章 ファインモールド「ワールドファイタープレーン ピンバッジコレクション」全3種(2017年)在愛知航空博物館的咖啡館和其他活動場所販售。 機械設計 レディ・ビー(1992年) 汽車設計 QVOLT(2005年)『チョロQモーターズ』的電動車 人物設計 無尾熊的標記(1984年)日本名古屋市東山動植物園 ギャオくん(1989年)『週刊少年JUMP』創刊20週年記念人物。在電子遊戲『ファミコンJUMP 英雄列伝』中登場。 V龍(ブイロン)(1990年→2008年→2013年)『ブイJUMP』插圖設計。後來也在電子遊戲『勇者鬥惡龍 10 覺醒的五個種族 Online』與『靈裝戰士』『怪物彈珠』中登場。 ガラクタじじい、小悪魔(1991年)富士電視台系列『F1イギリスGP』節目廣告中登場。 五式犬(1991年)吉祥物設計。 打火機 T恤、環保袋和圍裙、罐頭的勳章、名片盒、煙灰缸、模型 スーパーセンス ストーリー(1991年)本田技研工業交通安全手冊的人物設計,並由東映動畫)負責。 リードン(2002年) ジャンタ(2005年)JUMPショップ原創人物 日本マンガ塾原創人物 KAIZOくん(2009年)集英社『週刊少年JUMP』日本官方網站、JUMP節目原創人物 マイ、ホンボット(2016年)『MyJUMP』原創人物 書籍
勇者鬥惡龍 XI 尋覓逝去的時光 特魯內克大冒險 不可思議的迷宮 系列 特魯內克大冒險 不可思議的迷宮(封面的插圖) 特魯內克大冒險 不可思議的迷宮 2(封面的插圖。其他的插圖由中鶴勝祥負責) 特魯內克大冒險 3 不可思議的迷宮 3(封面的插圖。其他的插圖由中鶴勝祥負責) 勇者鬥惡龍 系列 勇者鬥惡龍 怪獸仙境 泰瑞的仙境(封面的插圖、わたぼう) 勇者鬥惡龍:怪獸仙境 2 路卡的啟程(封面的插圖) 勇者鬥惡龍 怪獸仙境~秘境探險隊(封面的插圖) 勇者鬥惡龍 怪獸仙境 -Joker(封面的插圖、主角、神獣) 勇者鬥惡龍 怪獸仙境 -Joker2(封面的插圖) 勇者鬥惡龍 怪獸仙境 -Joker3(封面的插圖、主角、神秘少女) 元氣史萊姆 衝擊的尾巴團系列 元氣史萊姆 衝擊的尾巴團(封面的插圖) 元氣史萊姆 2 大戰車與尾巴團(封面的插圖) 元氣史萊姆 3 大海盜與尾巴團(封面的插圖) 劍神勇者鬥惡龍 甦醒的傳說之劍(封面的插圖) 勇者鬥惡龍 少年楊格斯與不可思議的迷宮(封面的插圖) 勇者鬥惡龍 劍神 假面女王與鏡之塔(封面的插圖、主角、ディーン、セティア、ヒルダ) 勇者鬥惡龍 怪獸戰鬥之路 勝利 系列 勇者鬥惡龍 怪獸戰鬥之路 勝利(I、II、III主角繪製、SP卡片繪製) 勇者鬥惡龍 怪獸戰鬥之路 勝利II(IV、V、VI主角繪製) 勇者鬥惡龍 怪獸戰鬥之路 2 傳奇(僅原本已存在的人物設計) 勇者鬥惡龍 怪獸戰鬥之路 2 (僅原本已存在的人物設計) 勇者鬥惡龍 怪獸戰鬥之路 勝利(僅原本已存在的人物設計) 勇者鬥惡龍 喚魔勇者(僅原本已存在的人物設計) 勇者鬥惡龍 英雄集結 系列 勇者鬥惡龍 英雄集結 闇龍與世界樹之城(アクト、メーア、ディルク、ジュリエッタ、ヘルムード) 勇者鬥惡龍 英雄集結 II 雙子之王與預言的終焉(ラゼル、テレシア、ツェザール、オルネーゼ) 勇者鬥惡龍 創世小玩家系列 勇者鬥惡龍 創世小玩家 阿雷夫加爾德復興記(封面的插圖、主角) 勇者鬥惡龍 創世小玩家 2 破壞神席德與空蕩島(封面的插圖、主角、少年シドー、昆蟲型的汽車) 任天堂Jump週刊II 最強的7人(敵方人物的貓咪、ダークレイド、ゼドー) 超時空之鑰 空想科學世界少年格烈佛(機械設計) 桃太郎電鐵系列(メカボンビーRX) トバル系列 トバルNo.1 トバル2 JUMP 終極明星大亂鬥(Dr.マシリトとキャラメルマンJ) 藍龍(其他人物設計、擔任トリッポ的配音員) 超速變形 螺旋傑特(BEEMAN) JUMP FORCE(グラパー、ナビゲーター、ガレナ、カイン、プロメテウス) 動畫 ANIMATION 七龍珠 系列 七龍珠 (動畫)(部分客串人物) 七龍珠 神龍傳說(グルメス、ボンゴ、パスタ、パンジ、兵士、機器人的僕人) 七龍珠 邁向最強的道路(レッド総帥、ブラック参謀、ブルー将軍、ホワイト将軍、バイオレット大佐、ハッチャン、 巨大ロボット) 七龍珠Z(電視動畫節目「七龍珠Z」標題、劇場版的主要敵人、部分客串人物) 七龍珠Z 世界上最強的人(威洛博士) 七龍珠Z 地球超決戰(精神樹) 七龍珠Z 一夫當關的最後決戦〜挑戰弗力札的Z戰士 孫悟空之父〜(バーダック、トーマ、セリパ、トテッポ、パンブーキン) 七龍珠Z 超級賽亞人孫悟空(スラッグ) 七龍珠Z 最強對最強(克維拉、克維拉最終形態、沙維紮、德雷、內茲) 七龍珠Z 極限戰鬥!!三大超級賽亞人(人造人類13號、人造人類14號、人造人類15號、合體的13號) 七龍珠Z 燃燒!!熱戰・烈戰・超激戰(布羅利、超級賽亞人布羅利) 七龍珠Z 銀河面臨危機!!身手不凡的高手(ボージャック、ゴクア、ザンギャ、ビドー、ブージン) 七龍珠Z 龍拳爆發!!悟空捨我其誰(タピオン、ミノシア) 七龍珠Z 神與神(2013年)故事、人物設計 七龍珠Z 復活的「F」(2015年)腳本、人物設計 七龍珠GT(1996年 - 1997年)(電視動畫節目「七龍珠GT」標題、畫片、主要人物設計) 七龍珠超(2015年 - 2018年)故事原案、人物原案 七龍珠超 布羅利(2018年)腳本、人物設計 七龍珠超 超級英雄(2022年)腳本、人物設計 七龍珠大魔(2024年)腳本、人物設計 新怪博士與機器娃娃(1997年 - 1999年)監-{修}-、人物原案 ドクタースランプ アラレ的びっくりバーン(1999年)設計 劇場版クラッシャージョウ(1983年)宇宙ステーションMAX310的設計 小助さま力丸さま -コンペイ島的竜-(1988年)參與的第一部原創動畫作畫。與蘆田豐雄共同擔任腳本。 勇者鬥惡龍 達伊的大冒險(1989年 - 1991年)主要人物設計 空想科學世界少年格烈佛(1995年)部分主要人物 超速變形 螺旋傑特(2013年)特殊的螺旋設計 電視節目 アップルポップ(1988年
此外,三辰影库还以蓝猫開發为品牌,开发了一系列产品,包括文具,饮料,服装,图书等。为蓝猫配音的是著名配音演员葛平。 作品列表 《藍貓淘氣3000問》 《藍貓互動電視節目》
作品列表 《藍貓淘氣3000問》 《藍貓互動電視節目》 《藍貓幼教系列》 《藍貓龍騎團》
Noon) - 联美影片公司 - 斯坦利·克雷默 劫后英雄传 (Ivanhoe) - 米高梅影片公司 - Pandro S. Berman 青楼情孽 (Moulin Rouge) - 联美影片公司 - 約翰·休斯頓 蓬門今始為君開 (The Quiet Man) - Argosy, Republic - 约翰·福特 和 Merian C. Cooper 1953年 -{zh-hans:亂世忠魂;zh-hk:紅粉忠魂未了緣;zh-tw:亂世忠魂;}- (From Here to Eternity) -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 巴迪·阿德勒 凱撒大帝 (Julius Caesar) - 米高梅影片公司 - 约翰·豪斯曼 圣袍千秋 (The Robe) -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 Frank Ross 羅馬假期 (Roman Holiday) - 派拉蒙影业公司 - 威廉·惠勒 原野奇侠 (Shane) - 派拉蒙影业公司 - 喬治·史蒂文斯 1954年 岸上風雲 (On the Waterfront) - Horizon-American, 哥伦比亚電影公司 - 山姆·史匹格 凯恩舰叛变 (The Caine Mutiny) - Kramer,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 斯坦利·克雷默 乡下姑娘 (The Country Girl) - Perlberg-Seaton, 派拉蒙影业公司 - William Perlberg 七对佳偶 (Seven Brides for Seven Brothers) - 米高梅影片公司 - Jack Cummings 羅馬之戀 (Three Coins in the Fountain) -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 Sol C. Siegel 1955年 馬蒂 (Marty) - Hecht-Lancaster, 联美影片公司 - Harold Hecht 生死恋 (Love is a Many-Splendored Thing) -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 巴迪·阿德勒 罗伯茨先生 (Mister Roberts) - Orange,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 Leland Hayward 野餐 (Picnic) - 哥伦比亚電影公司 - Fred Kohlmar 玫瑰梦 (The Rose Tattoo) - Wallis, 派拉蒙影业公司 - 哈爾·沃里斯 1956年 -{zh-hans:环游世界八十天;zh-hk:八十日環遊世界;zh-tw:環遊世界八十天;}-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 - Todd, 联美影片公司 - Michael Todd 四海一家 (Friendly Persuasion) - Allied Artists - 威廉·惠勒 巨人 (Giant) -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 喬治·史蒂文斯 和 Henry Ginsberg 国王与我 (The King and I) -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 Charles Brackett 十诫 (The Ten Commandments) - DeMille, 派拉蒙影业公司 - 塞西爾·德米爾 1957年 桂河大橋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 Horizon, 哥伦比亚電影公司 - 山姆·史匹格 冷暖人间 (Peyton Place) -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 Jerry Wald 樱花恋 (Sayonara) - Goetz,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 William Goetz 十二怒汉 (12 Angry Men) - Orion-Nova, 联美影片公司 - 亨利·方達 和 Reginald Rose 控方证人 (Witness for the Prosecution) - 联美影片公司 - Arthur Hornblow, Jr. 1958年 金粉世界 (Gigi) - 米高梅影片公司 - Arthur Freed 欢乐梅姑 (Auntie Mame) -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 Jack L. Warner 朱门巧妇 (Cat on a Hot Tin Roof) - 米高梅影片公司 - Lawrence Weingarten 逃狱惊魂 (The Defiant Ones) - Kramer, 联美影片公司 - 斯坦利·克雷默 鸳鸯谱 (Separate Tables) - Hecht-Hill-Lancaster, 联美影片公司 - Harold Hecht 1959年 賓漢 (Ben-Hur) - 米高梅影片公司 - 萨姆·津巴利斯特 桃色血案 (Anatomy of a Murder) - Preminger,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 奥托·普雷明格 安妮日記 (The Diary of Anne Frank) -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 喬治·史蒂文斯 修女传 (The Nun's Story) -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 Henry Blanke 金屋泪 (Room at the Top) - Romulus, Continental (英国) - John Woolf 和 James Woolf 1960年代 1960年 公寓春光 (The Apartment) - Mirisch, 联美影片公司 - 比利·懷德 邊城英烈傳 (The Alamo) - Batjac, 联美影片公司 - 約翰·韋恩 孽海癡魂 (Elmer Gantry) - Lancaster-Brooks, 联美影片公司 - Bernard Smith 兒子與情人 (Sons and Lovers) - Wald,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 Jerry Wald 夕阳西下 (The Sundowners) -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 弗雷德·金尼曼 1961年 西城故事 (West Side Story) - Mirisch-B&P Enterprises, 联美影片公司 - 罗伯特·怀斯 春宵花月夜 (Fanny) - Mannsfield,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 Joshue Logan 纳瓦隆大炮 (The Guns of Navarone) - Foreman,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 Carl Foreman 江湖浪子 (The Hustler) - Rossen,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 罗伯特·罗森 纽伦堡的审判 (Judgment at Nuremberg) - Kramer, 联美影片公司 - 斯坦利·克雷默 1962年 阿拉伯的劳伦斯 (Lawrence of Arabia) - Horizon-Spiegel-Lean,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 山姆·史匹格 最長的一日 (The Longest Day) - Zanuck,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 达里尔·F·扎纳克 欢乐音乐妙无穷 (The Music Man) -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 Morton DaCosta 叛舰喋血记 (Mutiny on the Bounty) - Arcola, 米高梅影片公司 - Aaron Rosenberg 梅岡城故事 (To Kill a Mockingbird) - Pakula, Mulligan, Brentwood, U-I - 艾倫·帕庫拉 1963年 汤姆·琼斯 (Tom Jones) - Woodfall, 联美影片公司-Lopert (英国) - 托尼·理查德森 美国,美国 (America,America) - Athena,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 伊利亚·卡赞 埃及艳后 (Cleopatra) - Wanger,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 Walter Wanger 西部开拓史 (How the West Was Won) - 米高梅影片公司 and Cinerama - Bernard Smith 原野百合花 (Lilies of the Field) - Rainbow, 联美影片公司 - 拉尔夫·尼尔森 1964年 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 -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 杰克·华纳 希臘佐巴 (Zorba the Greek) - Rochley, International Classics/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 Michael Cacoyannis 雄霸天下 (Becket) - Wallis, 派拉蒙影片公司 - 哈爾·沃里斯 奇爱博士 (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 - Hawk Films,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 -{zh-hans:斯坦利·库布里克; zh-hant:史丹利·庫柏力克;}- 欢乐满人间 (Mary Poppins) - 華特·迪士尼, 博伟 - 华特迪士尼公司, Bill Walsh 1965年 真善美 (The Sound of Music) - Argyle,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 罗伯特·怀斯 親愛的 (Darling) - Anglo-Amalgamated, Embassy (英国) - Joseph Janni 齊瓦哥醫生 (Doctor Zhivago) - Ponti, 米高梅影片公司 - 卡洛·蓬蒂 愚人船 (Ship of Fools) - Kramer,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 斯坦利·克雷默 一千个小丑 (A Thousand Clowns) - Harrell, 联美影片公司 - Fred Coe 1966年 良相佐國 (A Man for All Seasons) - Highland,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 弗雷德·金尼曼 阿飛外傳 (Alfie) - Sheldrake, 派拉蒙影片公司 (英国) - 路易斯·吉爾伯特 蘇聯潛艇大鬧美國 (The Russians Are Coming, the Russians Are Coming) - Mirisch, 联美影片公司 - 诺曼·杰威森 圣保罗号炮艇 (The Sand Pebbles) - Argyle-Solar,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 罗伯特·怀斯 灵欲春宵 (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 Chenault,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 Ernest Lehman 1967年 惡夜追緝令 (In the Heat of the Night) - Mirisch, 联美影片公司 - 沃尔特·米里施 我倆沒有明天 (Bonnie and Clyde) - Tatira-Hiller,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Seven Arts - 沃伦·比蒂 杜立德医生 (Doctor Dolittle) - Apjac,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 Arthur P. Jacobs 毕业生 (The Graduate) - Nichols-Turman, Embassy - Lawrence Turman 誰來晚餐 (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 - Kramer,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 斯坦利·克雷默 1968年 孤雛淚 (Oliver!) - Romulus,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 John Woolf 妙女郎 (Funny Girl) - Rastar,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 Ray Stark 冬獅 (The Lion in Winter) - Hawarth, Avco Embassy - Martin Poll 巧妇怨 (Rachel, Rachel) - Kayos,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 保羅·紐曼 殉情記 (Romeo and Juliet) - B.H.E.-Verona-De Laurentis, 派拉蒙影片公司 - Anthony Havelock-Allan, John Brabourne 1969年 午夜牛郎 (Midnight Cowboy) Hellman-Schlesinger, 联美影片公司 - Jerome Hellman 安妮的一千日 (Anne of the Thousand Days) - Wallis, 环球影视公司 - 哈爾·沃里斯 虎豹小霸王 (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 - Hill-Monash,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 John Foreman 我愛紅娘 (Hello, Dolly!) - Chenault,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 Ernest Lehman 大風暴 (Z) - Reggane Films-O.N.C.I.C., Cinema V (Algerian) - 雅克·贝汉, Ahmed Rachedi 1970年代 1970年 巴頓將軍 (Patton) - Frank McCarthy 国际机场 (Airport) - Ross Hunter 浪蕩子 (Five Easy Pieces) - Bob Rafelson和Richard Wechsler 爱情故事(Love Story) - Howard G. Minsky 風流軍醫俏護士(MASH) - Ingo Preminger 1971年 霹靂神探 (The French Connection) - Philip D'Antoni 發條橘子 (A Clockwork Orange) - 斯坦利·库布里克 屋頂上的提琴手 (Fiddler on the Roof) - 诺曼·杰威森 最後一場電影 (The Last Picture Show) - Stephen J. Friedman 宮廷秘史 () - 山姆·史匹格 1972年 教父 (The Godfather) - Albert S. Ruddy -{zh-tw:酒店; zh-hk:夜總會; zh-cn:歌厅;}- (Cabaret) - Cy Feuer 激流四勇士 (Deliverance) - 約翰·鮑曼 儿子离家时 (Sounder) - Robert B. Radnitz -{zh-hans:大移民;zh-hk:大移民;zh-tw:移民;}- (The Emigrants) - Bengt Forslund 1973年 老千計狀元才 (The Sting) - Tony Bill, Julia Phillips, Michael Phillips 美国风情画 (American Graffiti) - 弗朗西斯·科波拉和Gary Kurtz 大法師 (The Exorcist) - 威廉·彼得·布拉蒂 金屋夢痕 (A Touch of Class) - Melvin Frank 哭泣与耳语 (Cries and Whispers) - 英格玛·伯格曼 1974年 教父2 (The Godfather, Part II) - 弗朗西斯·科波拉、Gray Frederickson和Fred Roos 唐人街 (Chinatown) - 羅伯特·埃文斯 竊聽大陰謀 (The Conversation) - 弗朗西斯·科波拉和Fred Roos 連尼傳 (Lenny) - Marvin Worth 火烧摩天楼 (The Towering Inferno) - Irwin Allen 1975年 飛越瘋人院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 邁克爾·道格拉斯和索尔·扎恩兹 乱世儿女 (Barry Lyndon) - 斯坦利·库布里克 熱天午後 (Dog Day Afternoon) - Martin Bregman 大白鲨 (Jaws) - 理查·賽納克和David Brown -{zh-hk:普世歡騰樂滿城; zh-tw:納什維爾; zh-cn:纳什维尔;}- (Nashville) - 勞勃·阿特曼 1976年 洛基 (Rocky) - Robert Chartoff, Irwin Winkler 惊天大阴谋 (All the President's Men) - Walter Coblenz 奔向光榮 (Bound for Glory) - Robert F. Blumofe, Harold Leventhal 電視台風雲 (Network) - Howard Gottfried 計程車司機 (Taxi Driver) - Julia Phillips, Michael Phillips 1977年 安妮霍爾 (Annie Hall) - Charles H. Joffe 再见女郎 (The Goodbye Girl) - Ray Stark 茱莉亚 (Julia) - Richard Roth 星際大戰 (Star Wars) - Gary Kurtz 轉捩點 (The Turning Point) - Herbert Ross, Arthur Laurents 1978年 越戰獵鹿人 (The Deer Hunter) - Barry Spikings, Michael Deeley, 迈克尔·西米诺和John Peverall 歸返家園 (Coming Home) - Jerome Hellman 上錯天堂投錯胎 (Heaven Can Wait) - 沃伦·比蒂 午夜快车 (Midnight Express) - Alan Marshall, David Puttnam 不結婚的女人 (An Unmarried Woman) - Paul Mazursky, Anthony Ray 1979年 克拉瑪對克拉瑪 (Kramer vs. Kramer) - Stanley R. Jaffe 爵士春秋 (All That Jazz) - Robert Alan Aurthur 现代启示录 (Apocalypse Now) - 弗朗西斯·科波拉、Gray Frederickson, Fred Roos, Tom Sternberg 告別昨日 (Breaking Away) - 彼得·葉慈 諾瑪蕊 (Norma Rae) - Tamara Asseyev, Alexandra Rose 1980年代 1980年 凡夫俗子 (Ordinary People) - Ronald L. Schwary 矿工的女儿 (Coal Miner's Daughter) - Bernard Schwartz 象人 (The Elephant Man) - Jonathan Sanger 愤怒的公牛 (Raging Bull) - Robert Chartoff和Irwin Winkler 黛絲姑娘 (Tess) - 克勞德·貝黎和Timothy Burrill 1981年 火戰車 (Chariots of Fire) - David Puttnam 大西洋城 (Atlantic City) - Denis Héroux和John Kemeny 金池塘 (On Golden Pond) - Bruce Gilbert 法櫃奇兵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 法蘭克·馬歇爾 烽火赤焰萬里情 (Reds) - 華倫·比提 1982年 甘地傳 (Gandhi) - 李察·艾登堡 E.T.外星人 (E.T. the Extra-Terrestrial) -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和凱斯琳·甘迺迪 失蹤 (Missing) - Edward Lewis和Mildred Lewis 窈窕淑男 (Tootsie) - 薛尼·波勒和Dick Richards 大審判 (The Verdict) - David Brown和理查·賽納克 1983年 親密關係 (Terms of Endearment) - 詹姆士·L·布魯克斯 大寒 (The Big Chill) - Michael Shamberg 化妝師 (The Dresser) - 彼得·葉慈 太空先鋒 (The Right Stuff) - Robert Chartoff和Irwin Winkler 溫柔的慈悲 (Tender Mercies) - Philip S. Hobel 1984年 阿瑪迪斯 (Amadeus) - 索尔·扎恩兹 杀戮战场 (The Killing Fields) - David Puttnam 印度之行 (A Passage to India) - John Brabourne和Richard Goodwin 心田深處 (Places in the Heart) - Arlene Donovan 大兵 (A Soldier's Story) - 諾曼·傑威森,Ronald L. Schwary和Patrick Palmer 1985年 遠離非洲 (Out of Africa) - 薛尼·波勒 紫色姐妹花 (The Color Purple) -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凱斯琳·甘迺迪、法蘭克·馬歇爾和昆西·琼斯 蜘蛛女之吻 (Kiss of the Spider Woman) - David Weisman 現代教父 (Prizzi's Honor) - John Foreman 證人 (Witness) - Edward S. Feldman 1986年 前進高棉 (Platoon) - Arnold Kopelson 悲憐上帝的女兒 (Children of a Lesser God) - Burt Sugarman 漢娜姐妹 (Hannah and Her Sisters) - Robert Greenhut 教會 (The Mission) - Fernando Ghia和David Puttnam 窗外有藍天 (A Room with a View) - 伊斯梅尔·莫香特 1987年 末代皇帝溥儀 (The Last Emperor) - Jeremy Thomas 收播新聞 (Broadcast News) - 詹姆士·L·布魯克斯 致命的吸引力 (Fatal Attraction) - Stanley R. Jaffe和雪莉·兰辛 希望与荣耀 (Hope and Glory) - 約翰·鮑曼 發暈 (Moonstruck) - 诺曼·杰威森和Patrick Palmer 1988年 雨人 (Rain Man) - Mark Johnson 意外的旅客 (The Accidental Tourist) - Lawrence Kasdan,Charles Okun和Michael Grillo 危險關係 (Dangerous Liaisons) - Norma Heyman和Hank Moonjean 烈血大風暴 (Mississippi Burning) - Frederick Zollo和Robert F. Colesberry 上班女郎 (Working Girl) - Douglas Wick 1989年 溫馨接送情 (Driving Miss Daisy) - 理查·賽納克和Lili Fini Zanuck 七月四日誕生 (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 - A. Kitman Ho和奧利華·史東 春風化雨 (Dead Poets Society) - Steven Haft,Paul Junger Witt和Tony Thomas 夢幻成真 (Field of Dreams) - Lawrence Gordon和Charles Gordon 我的左腳 (My Left Foot) - Noel Pearson 1990年代 1990年 与狼共舞 (Dances With Wolves) - Orion Pictures - Jim Wilson和凯文·科斯特纳 睡人 (Awakenings) -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 Walter F. Parkes和Lawrence Lasker 第六感生死戀 (Ghost) - 派拉蒙影片公司 - Lisa Weinstein 教父第三集 (The Godfather Part III) - 派拉蒙影片公司 - 弗朗西斯·科波拉 四海好傢伙 (Goodfellas) -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 Irwin Winkler 1991年 沉默的羔羊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 Orion Pictures - Edward Saxon, Kenneth Utt, Ronald M. Bozman 美女与野兽 (Beauty and the Beast) - 博伟影业公司 - Don Hahn 豪情四海 (Bugsy) - 三星影業 - Mark Johnson、巴瑞·李文森和華倫·比提 誰殺了甘迺迪 (JFK) -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 A. Kitman Ho和奧利佛·史東 潮浪王子 (The Prince of Tides) -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 芭芭拉·史翠珊和Andrew S. Karsch 1992年 殺無赦 (Unforgiven) -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 克林·伊斯威特 亂世浮生 (The Crying Game) - 米拉麥克斯影業 - Stephen Woolley 義海雄風 (A Few Good Men) -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司 - David Brown, 羅伯·雷納, Andrew Scheinman 此情可问天 (Howards End) - 索尼经典影业公司 - 伊斯梅尔·莫香特 女人香 (Scent of a Woman) - 环球影视公司 - 马丁·布莱斯特 1993年 辛德勒的名單 (Schindler's List) - 环球影视公司 - 史蒂芬·史匹柏, Gerald R. Molen, Branko Lustig 絕命追殺令 (The Fugitive) -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 Arnold Kopelson 以父之名 (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 - 环球影视公司 - 吉姆·谢里丹 鋼琴師和她的情人 (The Piano) - 米拉麥克斯影業 - Jan Chapman 長日將盡 (The Remains of the Day) -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 迈克·尼科尔斯, John Calley, 伊斯梅尔·莫香特 1994年 阿甘正传 (Forrest Gump) - 派拉蒙影片公司 - Wendy Finerman, Steve Starkey, Steve Tisch 妳是我今生的新娘 (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 - Gramercy Pictures - 邓肯·肯沃西 黑色追緝令 (Pulp Fiction) - 米拉麥克斯影業 - Lawrence Bender 益智遊戲 (Quiz Show) - 博伟影业公司 - Michael Jacobs, Julian Krainin, Michael Nozik, 勞勃·瑞福 刺激1995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 Niki Marvin 1995年 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 (Braveheart) - 派拉蒙影片公司 - 梅尔·吉布森, Alan Ladd Jr., Bruce Davey 阿波罗13号 (Apollo 13) - 环球影视公司 - 布萊恩·葛瑟 我不笨,所以我有話說 (Babe) - 环球影视公司 - 乔治·米勒, Doug Mitchell, Bill Miller 郵差 (Il Postino) - 米拉麥克斯影業 - Gaetano Daniele, Mario Cecchi Gori, Vittorio Cecchi Gori 理性與感性 (Sense and Sensibility) -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 Lindsay Doran 1996年 英倫情人 (The English Patient) - 米拉麥克斯影業 - 索尔·扎恩兹 冰血暴 (Fargo) - Gramercy Pictures - 伊森·柯恩 征服情海 (Jerry Maguire) - 三星影業 - 詹姆士·L·布魯克斯, Laurence Mark, Richard Sakai, 卡梅伦·克罗 秘密与谎言 (Secrets and Lies) - October Films - Simon Channing Williams 鋼琴師 (Shine) - Fine Line Features - Jane Scott 1997年 泰坦尼克号 (Titanic) - 派拉蒙影片公司 - 詹姆斯·卡梅隆, 乔恩·兰多 愛在心裡口難開 (As Good As It Gets) - 索尼经典影业公司 - 詹姆士·L·布魯克斯, Bridget Johnson, Kristi Zea 一路到底:脫線舞男 (The Full Monty) -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 烏貝托·帕索里尼 心靈捕手 (Good Will Hunting) - 米拉麥克斯影業 - Lawrence Bender 鐵面特警隊 (L.A. Confidential) -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 艾農·米爾臣, 柯蒂斯·汉森, Michael G. Nathanson 1998年 莎翁情史 (Shakespeare in Love) - 米拉麥克斯影業 - David Parfitt, Donna Gigliotti, 哈維·溫斯坦, 愛德華·茲維克, Marc Norman 傳奇女王伊莉莎白 (Elizabeth) - Gramercy Pictures - Alison Owen, 艾瑞克·費納, 蒂姆·貝文 美丽人生 (Life Is Beautiful/Le Vita è bella) - 米拉麥克斯影業 - Elda Ferri, Gianluigi Braschi 搶救雷恩大兵 (Saving Private Ryan) - 梦工场电影公司 - 史蒂芬·史匹柏, Ian Bryce, Mark Gordon, Gary Levinsohn 紅色警戒 (The Thin Red Line)
- Carl Foreman 江湖浪子 (The Hustler) - Rossen,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 罗伯特·罗森 纽伦堡的审判 (Judgment at Nuremberg) - Kramer, 联美影片公司 - 斯坦利·克雷默 1962年 阿拉伯的劳伦斯 (Lawrence of Arabia) - Horizon-Spiegel-Lean,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 山姆·史匹格 最長的一日 (The Longest Day) - Zanuck,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 达里尔·F·扎纳克 欢乐音乐妙无穷 (The Music Man) -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 Morton DaCosta 叛舰喋血记 (Mutiny on the Bounty) - Arcola, 米高梅影片公司 - Aaron Rosenberg 梅岡城故事 (To Kill a Mockingbird) - Pakula, Mulligan, Brentwood, U-I - 艾倫·帕庫拉 1963年 汤姆·琼斯 (Tom Jones) - Woodfall, 联美影片公司-Lopert (英国) - 托尼·理查德森 美国,美国 (America,America) - Athena,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 伊利亚·卡赞 埃及艳后 (Cleopatra) - Wanger,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 Walter Wanger 西部开拓史 (How the West Was Won) - 米高梅影片公司 and Cinerama - Bernard Smith 原野百合花 (Lilies of the Field) - Rainbow, 联美影片公司 - 拉尔夫·尼尔森 1964年 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 -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 杰克·华纳 希臘佐巴 (Zorba the Greek) - Rochley, International Classics/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 Michael Cacoyannis 雄霸天下 (Becket) - Wallis, 派拉蒙影片公司 - 哈爾·沃里斯 奇爱博士 (Dr. Strangelove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Love the Bomb) - Hawk Films,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 -{zh-hans:斯坦利·库布里克; zh-hant:史丹利·庫柏力克;}- 欢乐满人间 (Mary Poppins) - 華特·迪士尼, 博伟 - 华特迪士尼公司, Bill Walsh 1965年 真善美 (The Sound of Music) - Argyle,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 罗伯特·怀斯 親愛的 (Darling) - Anglo-Amalgamated, Embassy (英国) - Joseph Janni 齊瓦哥醫生 (Doctor Zhivago) - Ponti, 米高梅影片公司 - 卡洛·蓬蒂 愚人船 (Ship of Fools) - Kramer,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 斯坦利·克雷默 一千个小丑 (A Thousand Clowns) - Harrell, 联美影片公司 - Fred Coe 1966年 良相佐國 (A Man for All Seasons) - Highland,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 弗雷德·金尼曼 阿飛外傳 (Alfie) - Sheldrake, 派拉蒙影片公司 (英国) - 路易斯·吉爾伯特 蘇聯潛艇大鬧美國 (The Russians Are Coming, the Russians Are Coming) - Mirisch, 联美影片公司 - 诺曼·杰威森 圣保罗号炮艇 (The Sand Pebbles) - Argyle-Solar,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 罗伯特·怀斯 灵欲春宵 (Who's Afraid of Virginia Woolf?) - Chenault,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 Ernest Lehman 1967年 惡夜追緝令 (In the Heat of the Night) - Mirisch, 联美影片公司 - 沃尔特·米里施 我倆沒有明天 (Bonnie and Clyde) - Tatira-Hiller,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Seven Arts - 沃伦·比蒂 杜立德医生 (Doctor Dolittle) - Apjac,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 Arthur P. Jacobs 毕业生 (The Graduate) - Nichols-Turman, Embassy - Lawrence Turman 誰來晚餐 (Guess Who's Coming to Dinner) - Kramer,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 斯坦利·克雷默 1968年 孤雛淚 (Oliver!) - Romulus,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 John Woolf 妙女郎 (Funny Girl) - Rastar,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 Ray Stark 冬獅 (The Lion in Winter) - Hawarth, Avco Embassy - Martin Poll 巧妇怨 (Rachel, Rachel) - Kayos,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 保羅·紐曼 殉情記 (Romeo and Juliet) - B.H.E.-Verona-De Laurentis, 派拉蒙影片公司 - Anthony Havelock-Allan, John Brabourne 1969年 午夜牛郎 (Midnight Cowboy) Hellman-Schlesinger, 联美影片公司 - Jerome Hellman 安妮的一千日 (Anne of the Thousand Days) - Wallis, 环球影视公司 - 哈爾·沃里斯 虎豹小霸王 (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 - Hill-Monash,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 John Foreman 我愛紅娘 (Hello, Dolly!) - Chenault, 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 - Ernest Lehman 大風暴 (Z) - Reggane Films-O.N.C.I.C., Cinema V (Algerian) - 雅克·贝汉, Ahmed Rachedi 1970年代 1970年 巴頓將軍 (Patton) - Frank McCarthy 国际机场 (Airport) - Ross Hunter 浪蕩子 (Five Easy Pieces) - Bob Rafelson和Richard Wechsler 爱情故事(Love Story) - Howard G. Minsky 風流軍醫俏護士(MASH) - Ingo Preminger 1971年 霹靂神探 (The French Connection) - Philip D'Antoni 發條橘子 (A Clockwork Orange) - 斯坦利·库布里克 屋頂上的提琴手 (Fiddler on the Roof) - 诺曼·杰威森 最後一場電影 (The Last Picture Show) - Stephen J. Friedman 宮廷秘史 () - 山姆·史匹格 1972年 教父 (The Godfather) - Albert S. Ruddy -{zh-tw:酒店; zh-hk:夜總會; zh-cn:歌厅;}- (Cabaret) - Cy Feuer 激流四勇士 (Deliverance) - 約翰·鮑曼 儿子离家时 (Sounder) - Robert B. Radnitz -{zh-hans:大移民;zh-hk:大移民;zh-tw:移民;}- (The Emigrants) - Bengt Forslund 1973年 老千計狀元才 (The Sting) - Tony Bill, Julia Phillips, Michael Phillips 美国风情画 (American Graffiti) - 弗朗西斯·科波拉和Gary Kurtz 大法師 (The Exorcist) - 威廉·彼得·布拉蒂 金屋夢痕 (A Touch of Class) - Melvin Frank 哭泣与耳语 (Cries and Whispers) - 英格玛·伯格曼 1974年 教父2 (The Godfather, Part II) - 弗朗西斯·科波拉、Gray Frederickson和Fred Roos 唐人街 (Chinatown) - 羅伯特·埃文斯 竊聽大陰謀 (The Conversation) - 弗朗西斯·科波拉和Fred Roos 連尼傳 (Lenny) - Marvin Worth 火烧摩天楼 (The Towering Inferno) - Irwin Allen 1975年 飛越瘋人院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 邁克爾·道格拉斯和索尔·扎恩兹 乱世儿女 (Barry Lyndon) - 斯坦利·库布里克 熱天午後 (Dog Day Afternoon) - Martin Bregman 大白鲨 (Jaws) - 理查·賽納克和David Brown -{zh-hk:普世歡騰樂滿城; zh-tw:納什維爾; zh-cn:纳什维尔;}- (Nashville) - 勞勃·阿特曼 1976年 洛基 (Rocky) - Robert Chartoff, Irwin Winkler 惊天大阴谋 (All the President's Men) - Walter Coblenz 奔向光榮 (Bound for Glory) - Robert F. Blumofe, Harold Leventhal 電視台風雲 (Network) - Howard Gottfried 計程車司機 (Taxi Driver) - Julia Phillips, Michael Phillips 1977年 安妮霍爾 (Annie Hall) - Charles H. Joffe 再见女郎 (The Goodbye Girl) - Ray Stark 茱莉亚 (Julia) - Richard Roth 星際大戰 (Star Wars) - Gary Kurtz 轉捩點 (The Turning Point) - Herbert Ross, Arthur Laurents 1978年 越戰獵鹿人 (The Deer Hunter) - Barry Spikings, Michael Deeley, 迈克尔·西米诺和John Peverall 歸返家園 (Coming Home) - Jerome Hellman 上錯天堂投錯胎 (Heaven Can Wait) - 沃伦·比蒂 午夜快车 (Midnight Express) - Alan Marshall, David Puttnam 不結婚的女人 (An Unmarried Woman) - Paul Mazursky, Anthony Ray 1979年 克拉瑪對克拉瑪 (Kramer vs. Kramer) - Stanley R. Jaffe 爵士春秋 (All That Jazz) - Robert Alan Aurthur 现代启示录 (Apocalypse Now) - 弗朗西斯·科波拉、Gray Frederickson, Fred Roos, Tom Sternberg 告別昨日 (Breaking Away) - 彼得·葉慈 諾瑪蕊 (Norma Rae) - Tamara Asseyev, Alexandra Rose 1980年代 1980年 凡夫俗子 (Ordinary People) - Ronald L. Schwary 矿工的女儿 (Coal Miner's Daughter) - Bernard Schwartz 象人 (The Elephant Man) - Jonathan Sanger 愤怒的公牛 (Raging Bull) - Robert Chartoff和Irwin Winkler 黛絲姑娘 (Tess) - 克勞德·貝黎和Timothy Burrill 1981年 火戰車 (Chariots of Fire) - David Puttnam 大西洋城 (Atlantic City) - Denis Héroux和John Kemeny 金池塘 (On Golden Pond) - Bruce Gilbert 法櫃奇兵 (Raiders of the Lost Ark) - 法蘭克·馬歇爾 烽火赤焰萬里情 (Reds) - 華倫·比提 1982年 甘地傳 (Gandhi) - 李察·艾登堡 E.T.外星人 (E.T. the Extra-Terrestrial) -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和凱斯琳·甘迺迪 失蹤 (Missing) - Edward Lewis和Mildred Lewis 窈窕淑男 (Tootsie) - 薛尼·波勒和Dick Richards 大審判 (The Verdict) - David Brown和理查·賽納克 1983年 親密關係 (Terms of Endearment) - 詹姆士·L·布魯克斯 大寒 (The Big Chill) - Michael Shamberg 化妝師 (The Dresser) - 彼得·葉慈 太空先鋒 (The Right Stuff) - Robert Chartoff和Irwin Winkler 溫柔的慈悲 (Tender Mercies) - Philip S. Hobel 1984年 阿瑪迪斯 (Amadeus) - 索尔·扎恩兹 杀戮战场 (The Killing Fields) - David Puttnam 印度之行 (A Passage to India) - John Brabourne和Richard Goodwin 心田深處 (Places in the Heart) - Arlene Donovan 大兵 (A Soldier's Story) - 諾曼·傑威森,Ronald L. Schwary和Patrick Palmer 1985年 遠離非洲 (Out of Africa) - 薛尼·波勒 紫色姐妹花 (The Color Purple) -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凱斯琳·甘迺迪、法蘭克·馬歇爾和昆西·琼斯 蜘蛛女之吻 (Kiss of the Spider Woman) - David Weisman 現代教父 (Prizzi's Honor) - John Foreman 證人 (Witness) - Edward S. Feldman 1986年 前進高棉 (Platoon) - Arnold Kopelson 悲憐上帝的女兒 (Children of a Lesser God) - Burt Sugarman 漢娜姐妹 (Hannah and Her Sisters) - Robert Greenhut 教會 (The Mission) - Fernando Ghia和David Puttnam 窗外有藍天 (A Room with a View) - 伊斯梅尔·莫香特 1987年 末代皇帝溥儀 (The Last Emperor) - Jeremy Thomas 收播新聞 (Broadcast News) - 詹姆士·L·布魯克斯 致命的吸引力 (Fatal Attraction) - Stanley R. Jaffe和雪莉·兰辛 希望与荣耀 (Hope and Glory) - 約翰·鮑曼 發暈 (Moonstruck) - 诺曼·杰威森和Patrick Palmer 1988年 雨人 (Rain Man) - Mark Johnson 意外的旅客 (The Accidental Tourist) - Lawrence Kasdan,Charles Okun和Michael Grillo 危險關係 (Dangerous Liaisons) - Norma Heyman和Hank Moonjean 烈血大風暴 (Mississippi Burning) - Frederick Zollo和Robert F. Colesberry 上班女郎 (Working Girl) - Douglas Wick 1989年 溫馨接送情 (Driving Miss Daisy) - 理查·賽納克和Lili Fini Zanuck 七月四日誕生 (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 - A. Kitman Ho和奧利華·史東 春風化雨 (Dead Poets Society) - Steven Haft,Paul Junger Witt和Tony Thomas 夢幻成真 (Field of Dreams) - Lawrence Gordon和Charles Gordon 我的左腳 (My Left Foot) - Noel Pearson 1990年代 1990年 与狼共舞 (Dances With Wolves) - Orion Pictures - Jim Wilson和凯文·科斯特纳 睡人 (Awakenings) -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 Walter F. Parkes和Lawrence Lasker 第六感生死戀 (Ghost) - 派拉蒙影片公司 - Lisa Weinstein 教父第三集 (The Godfather Part III) - 派拉蒙影片公司 - 弗朗西斯·科波拉 四海好傢伙 (Goodfellas) -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 Irwin Winkler 1991年 沉默的羔羊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 Orion Pictures - Edward Saxon, Kenneth Utt, Ronald M. Bozman 美女与野兽 (Beauty and the Beast) - 博伟影业公司 - Don Hahn 豪情四海 (Bugsy) - 三星影業 - Mark Johnson、巴瑞·李文森和華倫·比提 誰殺了甘迺迪 (JFK) -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 A. Kitman Ho和奧利佛·史東 潮浪王子 (The Prince of Tides) -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 芭芭拉·史翠珊和Andrew S. Karsch 1992年 殺無赦 (Unforgiven) -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 克林·伊斯威特 亂世浮生 (The Crying Game) - 米拉麥克斯影業 - Stephen Woolley 義海雄風 (A Few Good Men) -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司 - David Brown, 羅伯·雷納, Andrew Scheinman 此情可问天 (Howards End) - 索尼经典影业公司 - 伊斯梅尔·莫香特 女人香 (Scent of a Woman) - 环球影视公司 - 马丁·布莱斯特 1993年 辛德勒的名單 (Schindler's List) - 环球影视公司 - 史蒂芬·史匹柏, Gerald R. Molen, Branko Lustig 絕命追殺令 (The Fugitive) - 华纳兄弟影业公司 - Arnold Kopelson 以父之名 (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 - 环球影视公司 - 吉姆·谢里丹 鋼琴師和她的情人 (The Piano) - 米拉麥克斯影業 - Jan Chapman 長日將盡 (The Remains of the Day) -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 迈克·尼科尔斯, John Calley, 伊斯梅尔·莫香特 1994年 阿甘正传 (Forrest Gump) - 派拉蒙影片公司 - Wendy Finerman, Steve Starkey, Steve Tisch 妳是我今生的新娘 (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 - Gramercy Pictures - 邓肯·肯沃西 黑色追緝令 (Pulp Fiction) - 米拉麥克斯影業 - Lawrence Bender 益智遊戲 (Quiz Show) - 博伟影业公司 - Michael Jacobs, Julian Krainin, Michael Nozik, 勞勃·瑞福 刺激1995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 哥伦比亚影业公司 - Niki Marvin 1995年 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 (Braveheart) - 派拉蒙影片公司 - 梅尔·吉布森, Alan Ladd Jr., Bruce Davey 阿波罗13号 (Apollo 13) - 环球影视公司 - 布萊恩·葛瑟 我不笨,所以我有話說 (Babe) - 环球影视公司 - 乔治·米勒, Doug Mitchell, Bill Miller 郵差 (Il Postino) - 米拉麥克斯影業 - Gaetano Daniele, Mario Cecchi Gori, Vittorio Cecchi
胡戈的《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惡搞陳凱歌的電影《無極》。 《日本以外全部沉没》,《日本沉没》的戏仿作品,讲述世界除日本外全部沉没,大量外国人涌入日本的故事。 新世紀福音戰士中的AT力場被惡搞成「李氏力場」(「李氏」指香港首富李嘉誠)以諷刺香港天文台在發出風球信號時偏幫商界,罔顧市民安全 ,而新世紀福音戰士本身也被惡搞成新世紀福佳戰士、新世紀高登戰士、新世紀思覺福音戰士等。 陳冠希於2008年2月4日發送各電視傳媒的英語道歉影片被大陸網民惡搞成諷刺鍾欣桐對淫照的回應及鄧竟成的處理淫照手法的《陳冠希切JJ以謝天下》。 「中国队勇夺世界杯」,恶搞中國國家足球隊夺得德国世界杯冠军 李毅大帝 超女冠军李宇春被恶搞为“春哥”,并配有“春哥纯爷们,铁血真汉子”的调侃。其一广告代言被恶搞为“霸气爷们波”,翻唱小红莓歌曲《zombie》的视频被恶搞创作为《硬又黑》被网民观看超过一百万次,形象还被石柱县龙沙镇计生办恶搞修改为计划生育宣传画。,另有“信春哥,死后原地满全状态复活”等段子的恶搞,某网络游戏公司更是提出“灭春鸽得永生”的口号。此外网络中还有大量Photoshop恶搞创作将李宇春头像和健美男性剪接的,对此李宇春所在公司天娱传媒发声明,“谴责恶意修改和制作公司艺人李宇春肖像的网站及个人。”,而不少李宇春的歌迷认为这些恶搞作品是由张靓颖的歌迷(凉粉)所作,是因为张靓颖嫉妒李宇春的人气和超女得票数所引起,李宇春的歌迷还制作了一些人身攻击张靓颖的虚假新闻在网上流传来反击对李宇春的恶搞。而实际上,对李宇春的恶搞是全体网民行为,玉米只是难以接受现实,只好自欺欺人,以攻击张靓颖来麻痹自己和对其他李宇春粉丝群体洗脑。李宇春对此表示“不排斥被叫“春哥”,因为这是一种娱乐”。 快女十强曾轶可由于形象酷似史泰龙、胡歌和魂斗罗游戏中的人物,被很多网民称为“曾哥”,对其恶搞的ps作品亦是在网络上广为流传。曾轶可对此表示“叫我曾哥?无所谓”。 十大神兽:当中有草泥马等神兽,全部为地球上不存在,虚构、恶搞出的动物。 金坷垃:是一个农业产品,其广告 雷人而受到各地网民恶搞相關音MAD影片。 金正恩被腾讯视频网民利用筷子兄弟歌曲《小苹果》恶搞成《金正恩版小苹果》。 眼球中央電視台 梅川伊芙 乳透社·小反旗 鬼畜 政治 在香港有一個以支持香港獨立為綱領的組織「我是香港人連線」,普遍被認為是為了抗議北京當局抨擊「香港有人想搞港獨」而刻意惡搞出來的組織。 《鐵拳無敵孫中山》:將民國創立血淚史幻化成為港漫式打鬥故事。 一種為抗議美國聖經地帶保守學院設立與進化論等同的創造論課程而設立的虛構宗教飞行面条怪。 面世不足一天的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吉祥物:福娃,已經被香港、中國大陸和日本的網民惡搞成為北奧戰隊(或稱福娃戰隊)。 2014年,日本兵庫縣前議員野野村龍太郎挪用公款被人發現因而嚎啕大哭的影片,被NICONICO動畫網友剪輯並用其淒厲的哭聲製作成音MAD洗腦影片,引發迴響。 香港2010年政治運動——「起錨」,被惡搞成「超錯」。其後曾蔭權認為「起錨」與「超錯」有九成相似,並且以「零五超錯,一二起錨」來回應 。 有中国大陆网民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温家宝言行不一,并将其称之为“温影帝”和“宝宝影帝”。2010年,一本名叫《中國影帝溫家寶》的书籍在香港出版发行。 小兔子哐哐 影片表現了中國人對社會問題的焦慮 (影片已經被官方刪除,在中國境內的大部分網站已經無法看見) 《和谐中国》 是由中国大陆异议人士尤里复制人X制作的尤里的复仇MOD,其中以中华河蟹共和国的各类单位(如范跑跑、城管)来讥讽中国大陆社会现状。 2013年,因為洪仲丘事件,而戲稱中華民國國防部為「國防布」。 動畫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將其實只有化學學歷根本沒有任何經濟專業的日本經濟學家大前研一提出的中華聯邦論惡搞成裡面的一個滅亡的莫名其妙的紙老虎超級大國,也叫中華聯邦而且雖然名為聯邦其實卻是個閹黨統治的國家。 辱包文化:对习近平进行恶搞、讽刺、侮辱和调侃的网络迷因 膜蛤文化:对江泽民进行恶搞、讽刺、侮辱和调侃的网络迷因 香港國歌:對多次國際賽事播錯國歌的网络迷因 香港AV女優:網民偽造楊潤雄恭賀藝人繪麗奈宣布於日本以AV女優身分出道的假冒新聞稿,原形為恭賀楊紫瓊獲頒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政府新聞稿,已報警處理 其他 城市論台:模仿自城市論壇的情景,出現於以維園阿伯為題材維他檸檬茶電視廣告中。
乳透社·小反旗 鬼畜 政治 在香港有一個以支持香港獨立為綱領的組織「我是香港人連線」,普遍被認為是為了抗議北京當局抨擊「香港有人想搞港獨」而刻意惡搞出來的組織。 《鐵拳無敵孫中山》:將民國創立血淚史幻化成為港漫式打鬥故事。 一種為抗議美國聖經地帶保守學院設立與進化論等同的創造論課程而設立的虛構宗教飞行面条怪。 面世不足一天的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吉祥物:福娃,已經被香港、中國大陸和日本的網民惡搞成為北奧戰隊(或稱福娃戰隊)。 2014年,日本兵庫縣前議員野野村龍太郎挪用公款被人發現因而嚎啕大哭的影片,被NICONICO動畫網友剪輯並用其淒厲的哭聲製作成音MAD洗腦影片,引發迴響。 香港2010年政治運動——「起錨」,被惡搞成「超錯」。其後曾蔭權認為「起錨」與「超錯」有九成相似,並且以「零五超錯,一二起錨」來回應 。 有中国大陆网民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温家宝言行不一,并将其称之为“温影帝”和“宝宝影帝”。2010年,一本名叫《中國影帝溫家寶》的书籍在香港出版发行。 小兔子哐哐 影片表現了中國人對社會問題的焦慮 (影片已經被官方刪除,在中國境內的大部分網站已經無法看見) 《和谐中国》 是由中国大陆异议人士尤里复制人X制作的尤里的复仇MOD,其中以中华河蟹共和国的各类单位(如范跑跑、城管)来讥讽中国大陆社会现状。 2013年,因為洪仲丘事件,而戲稱中華民國國防部為「國防布」。 動畫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將其實只有化學學歷根本沒有任何經濟專業的日本經濟學家大前研一提出的中華聯邦論惡搞成裡面的一個滅亡的莫名其妙的紙老虎超級大國,也叫中華聯邦而且雖然名為聯邦其實卻是個閹黨統治的國家。 辱包文化:对习近平进行恶搞、讽刺、侮辱和调侃的网络迷因 膜蛤文化:对江泽民进行恶搞、讽刺、侮辱和调侃的网络迷因 香港國歌:對多次國際賽事播錯國歌的网络迷因 香港AV女優:網民偽造楊潤雄恭賀藝人繪麗奈宣布於日本以AV女優身分出道的假冒新聞稿,原形為恭賀楊紫瓊獲頒第9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的政府新聞稿,已報警處理 其他 城市論台:模仿自城市論壇的情景,出現於以維園阿伯為題材維他檸檬茶電視廣告中。 中華王先行者:將中國製造的機器人變成如同新世紀福音戰士或機動戰士GUNDAM的作品。 臺鐵一號:將臺鐵員工製造的機器人形先行者化的產物。 一騎當千:將三國時代人物惡搞成萌化巨乳女高中生格鬥士的漫畫作品。 小泉麻將傳說:用麻將遊戲為背景,以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小泉純一郎、中國共產黨主席毛澤東,中國共產黨總書記胡錦濤、中國給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以及納粹德國的希特勒元首和俄羅斯總統普丁等國家領導人為主要角色。 用来恶搞创作的软件:Photoshop在网络语言中被简称为PS,高登討論區的全職賭撚二世、-{曹宏威}-见证了PS改图之威力。 改編港鐵海報 本島不歡迎未達放假標準之貧弱颱風 烏龍派出所:經常出現惡整其他動漫或藝人的情節。(尤其是特殊刑事組登場之後) 烘焙王:有惡搞鼻毛拳王和摺紙戰士的橋段。 銀魂:幾乎所有的角色都是在惡搞日本幕府末期的知名人物。 被動 有些事物本身原本有其他目的,但是被人拿來惡搞。如: 美國怪人導演艾德·伍德所導的《外太空九號計劃》(Plan 9 from Outer Space)被評為影史上最爛的(科幻)電影,但卻擁有大量以戏谑觀點觀看的影迷而聞名於世,好萊塢名導演提姆·波頓甚至因此為伍德‧艾德拍了以他為名的電影作為尊敬。 日本大型公共網路討論板2ch網友將觸犯風化罪的諧星田代政灌票成為2001年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 反响 2006年8月10日,中國光明日报社举办防止网上「恶搞」成风专家座谈会,呼吁“旗帜鲜明地反对网上‘恶搞’红色经典,反对‘恶搞’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叱咤903商業二台為了對抗被網民稱為「網絡23條」的《2011年版權(修訂)條例草案》,2012年5月6日下午2時至4時,網絡創作單位、填詞人周博賢、Ming仔、Eminleo、鍵盤戰線,聯同商業電台,於銅鑼灣時代廣場舉辦「903二次創作人音樂會」。邀請了多位香港著名歌手,唱出多首改編歌曲。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Can Dialectics Break Bricks? (1973) (主演 : 陳鴻烈) Situationist 惡搞整部電影 林欣怡
最差成就獎:此獎項曾經在1981年至1987年頒發,首屆獎項由曾經擔任演員的時任美國總統隆納·威爾森·雷根奪得。 主席獎(The Governor's Award):由金酸梅獎主席John Wilson頒發的特別獎項,主要是頒給不歸屬現有獎項類別的「傑出人士」。崔維斯·培恩(Travis Payne)于2003年憑電影《熱舞狂潮》(From Justin to Kelly)奪得最差編舞獎的「殊榮」。 著名領獎嘉賓 不少較著名的電影導演、演員及製作人都曾經獲得金酸梅獎;但由於獎項的性質,他們大部分都不願意出席領獎,歷年来只有少數人士親自接受獎項: 1987年:比爾·寇司比憑《天才老爹拯救地球》(Leonard Part 6)中飾演傻頭傻腦的間諜而一口氣獲得最差電影、最差男演員及最差編劇三個獎項。他是首位願意接受獎項的人士,並在頒獎典禮舉行後數星期在-{zh-hans:福克斯;zh-hk:福克斯;zh-tw:福斯;}-广播公司節目《午夜漫談》(The Late Show)親自領獎,但他要求獎座是由足金和意大利大理石造成的「豪華」版本,於是廣播公司花了27,000美元打造此獎座(金酸梅獎基金會估計標准的獎座只值4.97美元)。 1996年:保羅·范赫文(Paul Verhoeven)是首位親自到典禮現場領獎的人士,他憑《美國舞孃》一片獲得最差導演獎。 1998年:布萊恩·海格蘭(Brian Helgeland)是首位於同一星期內同時獲得金酸梅獎及奧斯卡獎的人士。他憑《-{zh-hans:洛城机密;zh-hk:幕後嫌疑犯;zh-tw:鐵面特警隊;}-》奪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而在前一天憑《2013終極神差》(The Postman)獲得最差編劇獎。雖然布萊恩並未出席金酸莓獎頒獎典禮,但他希望可以把兩個獎項放在一起,讓他體會到-{zh-hans:好莱坞;zh-hk:荷里活;zh-tw:好萊塢;}-唐吉訶德式的性質,並在不久後於華納兄弟的辦公室中親自接受金酸莓獎。 2002年:湯姆·葛林(Tom Green)憑《魔鬼老哥》(Freddy Got Fingered)獲得五個獎項,包括最差電影獎,並親自領獎。 2004年:班·艾佛列克憑《絕配殺手》(Gigli)、《夜魔侠》以及《記憶裂痕》中的「精彩演出」勇奪最差演員獎,並不憤地問為何沒有拿到獎座。當他一星期後在談話性節目《賴利金現場》取得獎座後馬上把它摔爛。主辦單位把毀壞的獎座在eBay網站拍賣,獲得的金額居然足夠支付來年頒獎典禮租借禮堂的費用。 2005年:哈莉·贝瑞親身出席這屆金酸梅獎頒獎典禮可能是歷年來最「聲名狼藉」的一次,並震撼整個-{zh-hans:好莱坞;zh-hk:荷里活;zh-tw:好萊塢;}-。哈莉·贝瑞憑《貓女》獲頒最差女主角,她一手拿著數年前奪得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座,另一手則拿著金酸梅獎座,惹得台下一片笑聲。 2010年:珊卓·布拉克以《求愛女王》("All About Steve")獲獎。她親自出席,並攜帶一拖車的DVD要分送給評審,希望他們「認真」觀看。在隔天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中,她以《攻其不備》奪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這也創了金酸莓獎設置以來的紀錄。 奧斯卡和金酸莓曾經提名同一部電影中的主角,包括1982年《酸甜苦辣母女會》(Only When I Laugh)中的詹姆斯·科可(James Coco)和1984年《楊朵》(Yentl)中的艾美·厄文(Amy Irving)。二人最終並沒奪得獎項。同年由同一人奪下兩獎的情形要到2010年才出現,由珊卓布拉克達成。 歷屆得獎作品 第1屆(1980年) 第2屆(1981年) 第3屆(1982年) 第4屆(1983年) 第5屆(1984年) 第6屆(1985年) 第7屆(1986年) 第8屆(1987年) 第9屆(1988年) 第10屆(1989年) 第11屆(1990年) 第12屆(1991年) 第13屆(1992年) 第14屆(1993年) 第15屆(1994年) 第16屆(1995年) 第17屆(1996年) 第18屆(1997年) 第19屆(1998年) 第20屆(1999年) 第21屆(2000年) 第22屆(2001年) 第23屆(2002年) 第24屆(2003年) 第25屆(2004年) 第26屆(2005年)
Awards)是模仿奧斯卡金像獎的负面頒獎典禮,除2020年一屆以外,每年都搶先在奧斯卡頒獎前揭曉,藉以揶揄廣受傳媒批評的劣作,但也因此常遭受批評。 名稱 港译草莓,臺灣及中國大陸译酸莓,嚴格而言皆並非正確的翻譯。「Raspberry」的中文為樹莓,狹義上直指覆盆子,且另有表示轻蔑的咂舌之意。由於樹莓味道大多有點甜中帶酸,因此中文譯者使用「酸莓」這種帶有挖苦意味的翻譯名稱。 歷史 1981年,電影製作及宣傳人約翰·J·B·威爾遜在其美國洛杉磯住所客廳中發表金酸莓獎。其後曾經在不同場地舉行,包括住宅(派對形式)、學校禮堂、劇院和酒店等。 隨著1990年代網路興起,金酸莓獎亦建立自己的網站。初期網頁設計故意佈滿一些HTML標記,好像未完成似的,內容雜亂無章,影射獲獎電影跟此網頁一樣粗製濫造。 獎項類別 金酸莓獎:於1981年首度頒發,是最為人熟悉的獎項。獎座由一個-{zh-hans:高尔夫球;zh-hk:哥爾夫球;zh-tw:高爾夫球;}-被8厘米膠卷包圍,上面有一个覆盆子,再鍍上金色,跟參與的電影一樣,粗製濫造。歷年來金酸莓獎頒發了以下幾項主要獎項: :1980年至現在 最差女主角:1980年至現在 :1980年至現在 :1980年至現在 :1994年至現在 :1980年至現在 最差導演:1980年至現在 最差電影:1980年至現在 :1994年至現在,1996年和1999年除外 最佳贖莓獎:於2014年(第35屆)首次頒發,皆指之前曾數次入圍金酸莓獎但本次的作品卻得以讓該得獎者「重生」,意指「正面意味」。 已消失 :1980年至1999年、2002年 :1981年至1998年,1989年除外 :1981年至1985年 最差視覺效果:1986年至1987年 其他獎項 最差成就獎:此獎項曾經在1981年至1987年頒發,首屆獎項由曾經擔任演員的時任美國總統隆納·威爾森·雷根奪得。 主席獎(The Governor's Award):由金酸梅獎主席John Wilson頒發的特別獎項,主要是頒給不歸屬現有獎項類別的「傑出人士」。崔維斯·培恩(Travis Payne)于2003年憑電影《熱舞狂潮》(From Justin to Kelly)奪得最差編舞獎的「殊榮」。 著名領獎嘉賓 不少較著名的電影導演、演員及製作人都曾經獲得金酸梅獎;但由於獎項的性質,他們大部分都不願意出席領獎,歷年来只有少數人士親自接受獎項: 1987年:比爾·寇司比憑《天才老爹拯救地球》(Leonard Part 6)中飾演傻頭傻腦的間諜而一口氣獲得最差電影、最差男演員及最差編劇三個獎項。他是首位願意接受獎項的人士,並在頒獎典禮舉行後數星期在-{zh-hans:福克斯;zh-hk:福克斯;zh-tw:福斯;}-广播公司節目《午夜漫談》(The Late Show)親自領獎,但他要求獎座是由足金和意大利大理石造成的「豪華」版本,於是廣播公司花了27,000美元打造此獎座(金酸梅獎基金會估計標准的獎座只值4.97美元)。 1996年:保羅·范赫文(Paul Verhoeven)是首位親自到典禮現場領獎的人士,他憑《美國舞孃》一片獲得最差導演獎。 1998年:布萊恩·海格蘭(Brian Helgeland)是首位於同一星期內同時獲得金酸梅獎及奧斯卡獎的人士。他憑《-{zh-hans:洛城机密;zh-hk:幕後嫌疑犯;zh-tw:鐵面特警隊;}-》奪得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而在前一天憑《2013終極神差》(The Postman)獲得最差編劇獎。雖然布萊恩並未出席金酸莓獎頒獎典禮,但他希望可以把兩個獎項放在一起,讓他體會到-{zh-hans:好莱坞;zh-hk:荷里活;zh-tw:好萊塢;}-唐吉訶德式的性質,並在不久後於華納兄弟的辦公室中親自接受金酸莓獎。 2002年:湯姆·葛林(Tom Green)憑《魔鬼老哥》(Freddy Got Fingered)獲得五個獎項,包括最差電影獎,並親自領獎。 2004年:班·艾佛列克憑《絕配殺手》(Gigli)、《夜魔侠》以及《記憶裂痕》中的「精彩演出」勇奪最差演員獎,並不憤地問為何沒有拿到獎座。當他一星期後在談話性節目《賴利金現場》取得獎座後馬上把它摔爛。主辦單位把毀壞的獎座在eBay網站拍賣,獲得的金額居然足夠支付來年頒獎典禮租借禮堂的費用。 2005年:哈莉·贝瑞親身出席這屆金酸梅獎頒獎典禮可能是歷年來最「聲名狼藉」的一次,並震撼整個-{zh-hans:好莱坞;zh-hk:荷里活;zh-tw:好萊塢;}-。哈莉·贝瑞憑《貓女》獲頒最差女主角,她一手拿著數年前奪得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座,另一手則拿著金酸梅獎座,惹得台下一片笑聲。 2010年:珊卓·布拉克以《求愛女王》("All About Steve")獲獎。她親自出席,並攜帶一拖車的DVD要分送給評審,希望他們「認真」觀看。在隔天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中,她以《攻其不備》奪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這也創了金酸莓獎設置以來的紀錄。 奧斯卡和金酸莓曾經提名同一部電影中的主角,包括1982年《酸甜苦辣母女會》(Only When
1990年:安徽省安庆港区江面浓雾,“大庆407”油轮与安徽省池州行署东至县大渡口区杨桥乡杨套村“东至挂114”客渡轮相撞,80人死亡、32人失踪、“东至挂114”客渡轮沉没。 199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以色列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1995年:OJ·辛普森涉嫌殺妻案正式開庭審理。 21世紀 2003年:美國國土安全部正式運作。 2006年:BenQ與西門子合併後,第一支雙品牌手機S88在台灣正式上市。 2016年:寒流席捲北半球多國,位處市區的尖沙咀香港天文台總部於當日下午3時40分錄得攝氏3.1度的低溫,是1957年以來錄得的最低氣溫,也創下自1885年有紀錄以來全年第3低溫紀錄,同日晚上教育局更宣佈翌日幼稚園及小學因嚴寒天氣停課一天,為首次因嚴寒天氣停課。澳門在當日下午2時15分錄得攝氏1.6度的低溫,是1949年以來的1月最低氣溫。台灣中央氣象局則於當日早上5:30與7:15在台北測站測得攝氏4度的低溫,是1972年來錄得的最低氣溫。 2022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紅外線太空望遠鏡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成功抵達最終觀測位置暈輪軌道拉格朗日L2點運行。 出生 76年:哈德良,羅馬皇帝(138年逝世) 1712年:腓特烈二世,普鲁士国王(1786年逝世) 1732年:博馬舍,法國喜劇作家(1799年逝世) 1733年:班傑明·林肯,美國大陸軍將領(1810年逝世) 1848年:瓦西里·苏里科夫,俄罗斯画家(1916年逝世) 1862年:伊迪丝·沃顿,美國女作家(1937年逝世) 1869年:白川義則,1932年攻佔上海日陸軍總司令(1932年逝世) 1880年:尤塔,黑山王国王储妃(1946年逝世) 1884年:托馬斯·布萊梅,澳大利亞陸軍元帥(1951年逝世) 1891年:瓦尔特·莫德尔,德国陆军元帅(1945年逝世) 1894年:古澤勝之,日本政治人物(1943年逝世) 1898年:黃公略,中國工農紅軍高級將領(1931年逝世) 1904年:小泉纯也,日本政治人物,小泉純一郎的父親(1969年逝世) 1908年:鄧肯·桑茲,英國政治人物(1987年逝世) 1911年:勒內·巴雅韋爾,法國作家、記者、評論家(1985年逝世) 1921年:王永在,台塑集團共同創辦人、王永慶的弟弟 (2014年逝世) 1930年:吴敬琏,中国经济学家 1934年:游效曾,中國化學家(2016年逝世) 1941年:尼爾·戴門,美國歌手 1942年:鹿野道彥,日本政治家,民主黨眾議院議員、農林水產大臣(2021年逝世) 1943年:莎伦·塔特,美國女演员(1969年逝世) 1945年:約翰·加拉門迪,美國商人、政治人物,現任聯邦眾議院議員 1947年:加來道雄,日裔美國理論物理學家 1950年:翁倩玉,台湾女艺人 1951年:五輪真弓,日本女歌手 1953年:文在寅,韓國總統 1954年:寶詠琴,香港女性企业家(2003年逝世) 1957年:马克·伊顿,美国NBA篮球运动员(2021年逝世) 1957年:李维安,中国学者 1960年:梁智強,新加坡導演 1960年:林藝真,韓國女演員 1961年:娜妲莎·金斯基,德國女演員 1963年:岩井俊二,日本導演 1969年:柳好貞,韓國女演員 1971年:南佳也,日本AV男優 1971年:森下佳子,日本女編劇 1972年:翁金驊,香港籃球運動員、評述員 1976年:長井龍雪,日本動畫監督、演出家 1977年:孟關良,中國皮划艇運動員 1977年:喜多建介,日本音樂家,搖滾樂團亞細亞功夫世代吉他手 1977年:查德·賀利,美國網站管理員、商人,YouTube聯合創始人 1979年:嚴屹寬,中國男演員 1982年:劉耿欣,台灣棒球選手 1982年:謝宛諭,新加坡華人女明星 1982年:戴維德·迪格斯,美國男演員、饒舌歌手、歌手、作曲家 1983年:文寶玲,韓國女演員 1984年:鄒幸彤,香港大律師,現為支聯會副主席 1984年:樞簗,日本漫畫家 1985年:鄧景煌,香港足球運動員 1985年:法比安娜·科勞迪諾,巴西女子排球運動員 1986年:美莎·芭頓,英國裔美國籍電影、電視、舞台女演員 1986年:劉倩婷,2009年度香港小姐競選冠軍 1987年:林育品,台灣女藝人 1987年:赤井沙希,日本女性模特兒、演員、摔角選手 1987年:-{zh:路爾斯·艾拔圖·蘇亞雷斯·戴亞士;zh-hans:路易斯·阿尔韦托·苏亚雷斯;zh-hk:路爾斯·艾拔圖·蘇亞雷斯;zh-tw:路易斯·阿爾韋托·蘇亞雷斯;}-,烏拉圭職業足球運動員 1989年:鞏立姣,中國女子鉛球運動員 1990年:入江陵介,日本游泳运动员 1990年:阿部真央,日本女創作歌手 1990年:金玟錫,韓國男演員 1991年:李雪芮,中國女子羽毛球運動員 1992年:馮薪朵,中國女團SNH48前成員 1993年:伊織萌,日本知名cosplayer、寫真偶像、廣播電台主持人 1994年:陳曉彤,香港女歌手 1994年:劉永才,韓國男子偶像團體B.A.P成員 1995年:和久井優,日本女性聲優 1997年:麥詩晴,香港女演人 1999年:妮基,印尼女歌手、詞曲作家、唱片製作人 1999年:費利浦薩,巴西職業足球運動員
1907年:羅伯特·貝登堡發起童軍運動。 1914年:張裕公司生產的葡萄酒正式註冊,商標為“雙麒麟牌”。 1922年:(Christian Kent Nelson)取得的專利。 1924年:黃埔軍校開始籌建。 1924年:弗拉基米爾·列寧逝世後,蘇聯政府將彼得大帝建造的彼得格勒改名為「列寧格勒」。 1936年:張國燾在共產國際的壓力下取消“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追隨中央紅軍北上。 1936年:阿爾貝特·薩羅就任第113屆法國總理。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和溫斯頓·丘吉爾結束卡薩布蘭卡會議。 1946年:聯合國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並通過有關原子能和平利用的決議。 1958年:英美科學家完成核融合試驗。 1961年:一架載有兩枚核彈的B-52轟炸機在北卡羅萊那州戈爾茲伯勒空中解體。 1962年:布萊恩·愛普斯坦擔任披頭四樂團經理人。 1966年:印度航空101號班機(波音707)在法國和意大利交界處的勃朗峰墜毀,機上117人全部遇難。 1966年:英迪拉·甘地任印度總理。 1972年:二戰時的日本士兵橫井-{庄}-一在關島被人發現,此前他已經在叢林裡過了24年。 1978年:一蘇聯攜帶核能發電機的間諜衛星墜落於加拿大。 1984年:美國蘋果公司發布繼Lisa之後的第二部圖形用戶界面電腦麥金塔電腦。 1984年:鄧小平視察深圳經濟特區,並為經濟特區提詞。 1986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發射的航海家2號探測器成為首個掠過天王星的太空探測器。 1989年: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迪·莫哈末因胸口疼痛,而在吉隆坡中央医院接受心脏绕道手术。 1989年:連環殺手泰德·邦迪在佛羅里達被送上電椅。 1990年:安徽省安庆港区江面浓雾,“大庆407”油轮与安徽省池州行署东至县大渡口区杨桥乡杨套村“东至挂114”客渡轮相撞,80人死亡、32人失踪、“东至挂114”客渡轮沉没。 199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以色列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係。 1995年:OJ·辛普森涉嫌殺妻案正式開庭審理。 21世紀 2003年:美國國土安全部正式運作。 2006年:BenQ與西門子合併後,第一支雙品牌手機S88在台灣正式上市。 2016年:寒流席捲北半球多國,位處市區的尖沙咀香港天文台總部於當日下午3時40分錄得攝氏3.1度的低溫,是1957年以來錄得的最低氣溫,也創下自1885年有紀錄以來全年第3低溫紀錄,同日晚上教育局更宣佈翌日幼稚園及小學因嚴寒天氣停課一天,為首次因嚴寒天氣停課。澳門在當日下午2時15分錄得攝氏1.6度的低溫,是1949年以來的1月最低氣溫。台灣中央氣象局則於當日早上5:30與7:15在台北測站測得攝氏4度的低溫,是1972年來錄得的最低氣溫。 2022年: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的紅外線太空望遠鏡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成功抵達最終觀測位置暈輪軌道拉格朗日L2點運行。 出生 76年:哈德良,羅馬皇帝(138年逝世) 1712年:腓特烈二世,普鲁士国王(1786年逝世) 1732年:博馬舍,法國喜劇作家(1799年逝世) 1733年:班傑明·林肯,美國大陸軍將領(1810年逝世) 1848年:瓦西里·苏里科夫,俄罗斯画家(1916年逝世) 1862年:伊迪丝·沃顿,美國女作家(1937年逝世) 1869年:白川義則,1932年攻佔上海日陸軍總司令(1932年逝世) 1880年:尤塔,黑山王国王储妃(1946年逝世) 1884年:托馬斯·布萊梅,澳大利亞陸軍元帥(1951年逝世) 1891年:瓦尔特·莫德尔,德国陆军元帅(1945年逝世) 1894年:古澤勝之,日本政治人物(1943年逝世) 1898年:黃公略,中國工農紅軍高級將領(1931年逝世) 1904年:小泉纯也,日本政治人物,小泉純一郎的父親(1969年逝世) 1908年:鄧肯·桑茲,英國政治人物(1987年逝世) 1911年:勒內·巴雅韋爾,法國作家、記者、評論家(1985年逝世) 1921年:王永在,台塑集團共同創辦人、王永慶的弟弟 (2014年逝世) 1930年:吴敬琏,中国经济学家 1934年:游效曾,中國化學家(2016年逝世) 1941年:尼爾·戴門,美國歌手 1942年:鹿野道彥,日本政治家,民主黨眾議院議員、農林水產大臣(2021年逝世) 1943年:莎伦·塔特,美國女演员(1969年逝世) 1945年:約翰·加拉門迪,美國商人、政治人物,現任聯邦眾議院議員 1947年:加來道雄,日裔美國理論物理學家 1950年:翁倩玉,台湾女艺人 1951年:五輪真弓,日本女歌手 1953年:文在寅,韓國總統 1954年:寶詠琴,香港女性企业家(2003年逝世) 1957年:马克·伊顿,美国NBA篮球运动员(2021年逝世) 1957年:李维安,中国学者 1960年:梁智強,新加坡導演 1960年:林藝真,韓國女演員 1961年:娜妲莎·金斯基,德國女演員 1963年:岩井俊二,日本導演 1969年:柳好貞,韓國女演員 1971年:南佳也,日本AV男優
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依法不得授予军衔。 注释 参考文献 参见
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其他类似职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简称“中革军委主席”,1949—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军事统帅的职务名称) 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简称“劳动党中央军委委员长”) 越南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简称“越共中央军委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术语 中国并称
红军一般使用游击战战术,规模较大的正规红军也采用运动战和阵地战。红军作战的主要对象是蒋中正领导的国民革命军,也包括一些地方军阀。红军和敌人作战的基本样式,初期是反会剿、后期是反围剿。反会剿和反围剿是在根据地内线作战,一般得到根据地人民的广泛支持。在反围剿的间隙,红军也采取主动出击的战略,以便扩大根据地,筹集物资。 按毛泽东的总结,红军不但是战斗队,也是宣传队、工作队、生产队。红军要承担发动群众、建设革命根据地的职能,特别是军队的政工人员还要负责指导地方党政工作,这通过党政军的联席会议或前敌委员会来实施。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先后建立了军级番号的红军部队有35个(若算上先后授予同一个番号的军级部队,这个数字更大),分布在全国各地,但主要集中在中国南方。直到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才全部集中中国北方的陕甘宁边区,但此时南方八省仍有为数上万人的红军游击队分散活动。 历史 南昌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1927年8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爆发了南昌起义。1928年4月,朱德领导的南昌起义的队伍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队伍在井冈山上会师,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1928年5月25日,中共决定将工农革命军定名“红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军阀混战时期 1929年前,正规的红军建设并不被中央特别重视。中央对各地陆续建立的主力红军只有原则上的指导,而缺乏统一的规划、整编和指挥。这些武装大多由省委一级或特委一级的党组织自行规划和指挥。 1929年6月25日-30日中共六届二中全会提高了对红军重要性的认识,将“分开以深入发动农民群众”的策略改变为“集中游击以发动群众”的策略。 1930年2月,中央军事部首次向中央提出将全国红军编为8个军:“鄂东北、豫东南的原三十一、三十二师为第一军,贺龙为第二军,赣西南之二、三、四团为第三军,朱毛为第四军,彭德怀部为第五军,鄂西原周逸群部为第六军,广西为第七军,阳新、大冶之红军及此次由独立十五旅兵士叛变过来的为第八军。”4月10日,中央决定将东江红军编为红十一军,闽西红军编为红十二军。 1930年3月,各地红军有62,700多人,编为13个军,分布在南方8省127个县。毛泽东把当时的根据地和红军分成“朱毛式、贺龙式、李文林式、方志敏式”四种类型。 1930年4月3日中央专门发布了关于全国红军指挥问题的通知,明确了红军与中央及地方党组织的关系:“以后各地已组织的正式红军,一切指挥权完全统一于中央军委。”“各省省委以至特委必须更密切地与当地的红军发生很密切的经常的横的关系相互帮助。”1930年7月21日中央通知:“各地红军成立军的名义,除必须有相当的基础,先报告中央,由中央审查批准后,才能挂出军的名义,及至军成立之后,则上级的指挥管理均归中央军委指挥,地方只与发生横向关系。”1930年9月下旬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红军的统一指挥权移交给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与各苏区中央局:“革命军事委员会有全权指挥所属的红军与一切武装力量,只有其上级政府与党的苏区中央局或特区委员会可以变更其决定。地方政府与地方党部均无权干涉。”随后陆续成立苏区中央局、湘鄂西中央分局和鄂豫皖中央分局。 1930年5月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红军代表会议时,中央提出了14个军的整编规划,新增红九、十、十三和十四军。9月底,中央又将14个军调整为12个军,红九、十三、十四军番号取消,红十军的番号改授给赣东北红军,红十二军改为红二十军,新增了红十六军。 反围剿 1930年7月红军进攻长沙后,令国民党痛惜不已:“故此后赤匪之屡犯重要城邑者,实因犯长之得手,而国人对于赤匪共起注意者,亦自长沙被陷始。”从1930年10月到1934年10月,国民党先后发动了五次围剿红军和根据地的军事行动,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五次反围剿的斗争,前四次反围剿取得胜利;到1933年秋,全国红军发展到30万人;后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受到很大损失。 长征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被迫撤退,史称“长征”,但是当时執政國民政府的国民党則称其为“流窜”。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摆脱政府军的围截;9月,在甘南哈达铺得知陕北红军活动的毛泽东,最终将陕甘根据地定为长征目的地。 1936年2月红军东渡黄河,在东征战役与晋绥军作战,5月返回陕西,抵达陕北的红一方面军将陕甘根据地扩展为陕甘宁根据地。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保存了力量约3万人。
反围剿 1930年7月红军进攻长沙后,令国民党痛惜不已:“故此后赤匪之屡犯重要城邑者,实因犯长之得手,而国人对于赤匪共起注意者,亦自长沙被陷始。”从1930年10月到1934年10月,国民党先后发动了五次围剿红军和根据地的军事行动,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五次反围剿的斗争,前四次反围剿取得胜利;到1933年秋,全国红军发展到30万人;后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受到很大损失。 长征 1934年10月,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主力被迫撤退,史称“长征”,但是当时執政國民政府的国民党則称其为“流窜”。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摆脱政府军的围截;9月,在甘南哈达铺得知陕北红军活动的毛泽东,最终将陕甘根据地定为长征目的地。 1936年2月红军东渡黄河,在东征战役与晋绥军作战,5月返回陕西,抵达陕北的红一方面军将陕甘根据地扩展为陕甘宁根据地。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保存了力量约3万人。 会师之后,出于打通对苏联的国际交通线的战略部署,红四方面军部分主力(约一半)加上红一方面军红五军团组成“西路军”,约两万人,在虎豹口度过黄河之后,向甘肃河西地区前进,不久失败,全军仅剩四百余人,在李先念等人的带领下,到达新疆省星星峡,被新疆军阀盛世才缴械。 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抗日战争爆发后,迎来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1937年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红一方面军改编为第115师,红二方面军为第120师,红四方面军为第129师。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留守南方的红军部队和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中国工农红军番号即从1937年改编成八路军与新四军后撤销,但是并不代表红军就此消失。仍有几支红军游击队改编较晚,甚至有拒绝改编的。 编制 红一方面军 1930年8月,红一、三军团在浏阳永和市会师,成立了第一方面军。由於該軍團負責中央蘇區的軍事安全,也稱中央紅軍。兵力最高達24個軍共7万余人。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毛泽东。1932年6月改稱紅一方面軍。 红二方面军 1936年5月,红二、六军团在战略转移途中,奉中央命令,组成红二方面军,并将红三十二军(一方面军)编入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副总指挥萧克,政治委员任弼时,副政治委员关向应。 共1万余人。 红四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并称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部队之一。 红四方面军以鄂豫皖苏区部队为主力组成,1931年11月7日于湖北黄安七里坪成立,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政治部主任刘士奇,下辖红四军(军领导由方面军总部兼任)和红二十五军(军长旷继勋、政治委员王平章),总兵力共3万余人,时为中国共产党控制下仅次于中央红军的军事力量。红四方面军的实际领导权由张国焘控制。不久,又建立红九军。红四方面军共有六个师。
唐代建筑 唐代都城长安和东都洛阳皆修建了规模巨大的宫殿、苑囿、官署,且建筑布局也更加规范合理。其中长安更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的城市,其规划也是中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城内的大明宫更是雄伟。其遗址面积相当于北京紫禁城总面积的三倍左右。此外,唐代佛塔大多采用砖石建造。包括: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广州怀圣寺光塔和大理崇圣寺三塔等。中国现存唐塔均为砖石塔。现今遗存的唐代木构建筑仅余佛光寺大殿,南禅寺大殿等四座。最早的南禅寺大殿建于建中三年(782年),已属中唐。初唐的建筑只可从敦煌壁画及同时代日本建筑窥得一二。 宋代建筑 宋代的建筑标准守则对施工方面已经有很详细的描述。譬如李如圭于公元1193年模仿《尔雅·释宫》编写的《仪礼·释宫》。宋朝都料匠喻皓在公元965年 至公元995年间著有《木经》三卷。他在开封负责一座木塔的建造,可是该木塔被大火烧毁,后来由铁塔所取代。当时因为他的著作与富商的工艺有关而被认为学术水平低,导致该书籍不被官方记载。虽然木经已经失传,仅在沈括在1088年所编写的《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中有简略记载,并且赞扬《木经》的作者。可是数年后,李诫编写了《营造法式》,成为全国建造楼房的标准。虽然唐代已经有其他类似的文献,譬如《唐令》中的《营缮令》,但李诫的营造法式仍然是现存最古老的中国建筑施工守则。 随着宋太祖复兴佛教,很多破旧的佛寺被修复、重建与扩建。譬如河南开封的大相国寺、河北正定隆兴寺、德清云岫寺、义县奉国寺。它们都秉承了唐代佛寺建筑以中轴线为主体布局。佛塔在东汉前期随佛教传入中土,虽然中唐晚唐五代时佛教一度式微,但宋代复兴佛教,因此仍然有不少佛塔的兴建。由于佛塔来自印度,为避免与皇帝城内的鼓楼与城楼作比较,大部分高的佛塔常见于郊外。 唐代以来,各地学院都设立孔子庙。宋朝的学院则增建了东庑、西庑、光贤祠等祭祀建筑。庑是指走廊、廊屋。一般的都建有大成殿,殿内设孔子像,东西庑则设有孟子像等等。“大成”一词出自《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也”,意指孔子整理三代至周公的学问,是集大成的学者。以此为建筑命名,来突显孔子庙的特质。另外,如果曾经得到皇帝的诏书,学院会兴建御书阁。譬如平江府学的御书阁,前身为六经阁,邻近池水,是一座两层重檐式建筑。后来被毁,重建为三层高的御书阁。 宋代园林中的个体建筑与群体形象都是千变万化,从现存的宋画中可以看得出来。譬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中见到一字形、折带形、丁字形、十字形、工字形等布局,造形各异,如架空、覆道、两坡顶、九脊顶、五脊顶、平顶、平桥、廊桥、亭桥、十字桥、拱桥、九曲桥等等。倚山临水、架岩跨洞都是落院的基本模式。 元代建筑 元代建筑多用白色琉璃瓦,为一时代特色。 明清兩代建筑 中式教會建築 十九世紀晚期基督宗教在華推行本色運動。當年教會常被指為西方列強入侵中國的工具,因此教堂和西方傳教士成為攻擊目標。教會覺得應該結合中國文化傳道,擺脫與西方傳教士的從屬關係,因此提出自治、自養、自傳的「三自」觀念,以消除與民眾的隔閡,使基督宗教在中國紮根。1924年,教宗碧岳十一世委宗座首位駐華代表剛恒毅總主教在上海徐家匯大堂召開第一屆中國主教會議(教會史上又稱上海公會議,自5月14日開至6月12日),大會主題是要求建立一個正常的、自由的、中國化的天主教會。會中研討適應中國地區之傳道方向,給中國教會制訂了一套全備的傳教典章,為中國教務豎立了一個新的里程碑。會議中主教們決定了把中國奉託給聖母照顧保護,並奉聖母為中華母后,事經聖座核准施行,會議開幕時舉行了隆重的奉獻典禮,會後又由總主教率領數十位主教及神父赴佘山朝聖,向天上母后舉行再奉獻禮。其時有不少外國建築師在華工作,他們開始以西方技術結合中國傳統形式建造教堂,以示對中國文化的尊重,香港便出現多幢中式教會建築,包括了華南總修院、道風山、玛利诺神父宿舍、聖馬利亞堂和聖三一堂。 塔建筑 中式建築特色及結構 须弥座 臺基出現的很早,從殷墟考古遺址的宮殿夯土高台來看,中國傳統建築已有建築臺基概念,增加建築物尊貴感。到六朝時,佛教傳入,臺基形式開始變化,須彌座成為富視覺裝飾意味的臺基。 柱礎 柱础是柱的基座。在中国古建筑中用于檐柱、金柱、中柱、山柱的底端与台基之间。其功用有三:将柱子的重量分布在较大的面积传到地面;防水防潮;装饰。 斗栱 是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一般置于柱头和额访(又称阑头,俗称看访,位于两檐柱之间,用于承托斗拱)、屋面之间,用来支撑荷载梁架、挑出屋檐,兼具装饰作用。由斗形木块、弓形短木、斜置长木组 成,纵横交错层叠,逐层向外挑出,形成立大下小的托座。 屋頂 中國系建築的屋頂外型多樣,體積龐大,也可以顯示屋主的身份地位。傳統建築之屋頂材料,由內而外依序由三部分組成,由內而外依序為基層,結合層與面層,並加上屋脊裝飾等。 常見民居建築類型 方形建築 方形建築為中式住宅的普遍類型。四合院的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四合院就是三合院前面有加门房的屋舍来封闭。若呈“口”字形的称为一进院落;“日”字形的称为二进院落;“目”字形的称为三进院落。一般而言,大宅院中,第一进为门屋,第二进是厅堂,第三进或后进为私室或闺房,是妇女或眷属的活动空间。四合院在中国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各地有多种类型,其中以北京四合院为典型。四合院通常为大家庭所居住,提供了对外界比较隐密的庭院空间。 三合院为中国传统古厝的基本形制。三合院一般由北面正房(正身)和东西厢房(护龙)组成。由于房屋坐落于三个方向,故名三合院。正厅为祭祀与接待宾客之处,左房是户长居室,右房是长辈居室;左护龙为长子所住,右护龙为次子所住;若中人丁旺盛,则于左右护龙外,再加盖“外护”,屋舍高度则随正厅(房)、护龙依次下降。三合院是四合院的简化形式,通常是将四合院南房直接用院墙代替,大门也采用门楼样式。其它形式有一条龙、单伸手。 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是中国建筑中的一支重要流派,是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徽派建筑主要流行于皖南徽州六县〔歙县,黟县,绩溪,婺源,祁门,休宁〕,以及旧时的严州地区(今浙江建德、桐庐等地),亦流行于赣北、皖南等徽语区(如江西浮梁、德兴安徽旌德、石台,等地)。马头墙是徽派建筑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徽州三雕和徽州壁画是最普遍的装饰物,有些雕刻作品和壁画如今也是相当珍贵的文物。 徽州民居依靠着黄山,又有无数河流、小溪穿过。徽州民居一般都是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风格清新雅致,又不失奢华。徽州民居注重风水,强调与自然的统一,宏村的牛型设计更是享誉中外,至今来看也十分科学、精致。 明清时期,徽商鼎盛,衣锦回乡后,将巨大的财富带回徽州各地,修建富丽堂皇的房屋、私家园林也便成了体现身份的方式之一,宏村等地有些房屋的墙壁甚至鎏以金粉,相当奢华。宏村有“民间故宫”一称,保存着大量的画作、楹联、木雕等精美物品,是研究徽文化重要的途径。 著名的徽派建筑代表有,棠樾牌坊群,许国石坊,西递,宏村,南屏,呈坎,唐模,屯溪老街,等等。其中,西递、宏村于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亦是首个民居类的世界遗产。如今,许多地方都仿建徽派建筑,由以安徽省内居多,北京、南京等地亦有。其中大部分并不是标准的徽派风格,只是将建筑加上一些徽派元素,如马头墙安放在屋顶,加之白墙黑瓦。 窑洞式建築 窑洞是一种民居建筑形式,是中国大陆黄土高原地区,例如陕西省和山西省的特色建筑。黄土高原比较缺乏木、石等建筑材料和烧砖、瓦所需的燃料,但有质地细密的黄土层。窑洞特别是土窑充分利用了这一情况。外部的土层有利于室内恒温和隔音。下面是实地的地板可以大量承重。易燃材料不多因而火灾不易传播。 建築的主要特点是顶上覆土,内部下面方型上面拱型。多数后面比前面稍窄,呈喇叭形。常见的单间窑洞宽約三點五米左右,高约三至四米,深約五至九米。前面有木结构、带门和格子窗的外壁。内部墙面上抹泥、熟石灰或掺石灰的泥,还可以贴纸和窗花进一步装饰。窑洞前的地面平整后,在周围围以土墙。 土窑建築直接在黄土形成的崖壁上挖孔形成居室。多数在内部加盖砖或石墙,以防止土层倒塌。 栱圓形建築 福建南部與西部常見此類型,最著名的栱圆形建筑是福建土楼。福建土楼总数约三千余座,主要分布地区包括龙岩市永定县和漳州市南靖县、诏安县、平和县、华安县。产生于宋元兩代,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 蒙古包亦是栱圓形建築的例子。这类住房形式不限于蒙古族,而是在中亚地区游牧民族中很常见。古代突厥、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的住房。辽国上京的宫城里的宫帐被称为斡耳朵,也是一种形式的蒙古包。汉语中的蒙古包一词始于清代。“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也称为穹庐、毡帐或毡包等。
唐代以来,各地学院都设立孔子庙。宋朝的学院则增建了东庑、西庑、光贤祠等祭祀建筑。庑是指走廊、廊屋。一般的都建有大成殿,殿内设孔子像,东西庑则设有孟子像等等。“大成”一词出自《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也”,意指孔子整理三代至周公的学问,是集大成的学者。以此为建筑命名,来突显孔子庙的特质。另外,如果曾经得到皇帝的诏书,学院会兴建御书阁。譬如平江府学的御书阁,前身为六经阁,邻近池水,是一座两层重檐式建筑。后来被毁,重建为三层高的御书阁。 宋代园林中的个体建筑与群体形象都是千变万化,从现存的宋画中可以看得出来。譬如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中见到一字形、折带形、丁字形、十字形、工字形等布局,造形各异,如架空、覆道、两坡顶、九脊顶、五脊顶、平顶、平桥、廊桥、亭桥、十字桥、拱桥、九曲桥等等。倚山临水、架岩跨洞都是落院的基本模式。 元代建筑 元代建筑多用白色琉璃瓦,为一时代特色。 明清兩代建筑 中式教會建築 十九世紀晚期基督宗教在華推行本色運動。當年教會常被指為西方列強入侵中國的工具,因此教堂和西方傳教士成為攻擊目標。教會覺得應該結合中國文化傳道,擺脫與西方傳教士的從屬關係,因此提出自治、自養、自傳的「三自」觀念,以消除與民眾的隔閡,使基督宗教在中國紮根。1924年,教宗碧岳十一世委宗座首位駐華代表剛恒毅總主教在上海徐家匯大堂召開第一屆中國主教會議(教會史上又稱上海公會議,自5月14日開至6月12日),大會主題是要求建立一個正常的、自由的、中國化的天主教會。會中研討適應中國地區之傳道方向,給中國教會制訂了一套全備的傳教典章,為中國教務豎立了一個新的里程碑。會議中主教們決定了把中國奉託給聖母照顧保護,並奉聖母為中華母后,事經聖座核准施行,會議開幕時舉行了隆重的奉獻典禮,會後又由總主教率領數十位主教及神父赴佘山朝聖,向天上母后舉行再奉獻禮。其時有不少外國建築師在華工作,他們開始以西方技術結合中國傳統形式建造教堂,以示對中國文化的尊重,香港便出現多幢中式教會建築,包括了華南總修院、道風山、玛利诺神父宿舍、聖馬利亞堂和聖三一堂。 塔建筑 中式建築特色及結構 须弥座 臺基出現的很早,從殷墟考古遺址的宮殿夯土高台來看,中國傳統建築已有建築臺基概念,增加建築物尊貴感。到六朝時,佛教傳入,臺基形式開始變化,須彌座成為富視覺裝飾意味的臺基。 柱礎 柱础是柱的基座。在中国古建筑中用于檐柱、金柱、中柱、山柱的底端与台基之间。其功用有三:将柱子的重量分布在较大的面积传到地面;防水防潮;装饰。 斗栱 是中国古代建筑独特的构件。方形木块叫斗,弓形短木叫拱,斜置长木叫昂,总称斗拱。一般置于柱头和额访(又称阑头,俗称看访,位于两檐柱之间,用于承托斗拱)、屋面之间,用来支撑荷载梁架、挑出屋檐,兼具装饰作用。由斗形木块、弓形短木、斜置长木组 成,纵横交错层叠,逐层向外挑出,形成立大下小的托座。 屋頂 中國系建築的屋頂外型多樣,體積龐大,也可以顯示屋主的身份地位。傳統建築之屋頂材料,由內而外依序由三部分組成,由內而外依序為基層,結合層與面層,並加上屋脊裝飾等。 常見民居建築類型 方形建築 方形建築為中式住宅的普遍類型。四合院的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四合院就是三合院前面有加门房的屋舍来封闭。若呈“口”字形的称为一进院落;“日”字形的称为二进院落;“目”字形的称为三进院落。一般而言,大宅院中,第一进为门屋,第二进是厅堂,第三进或后进为私室或闺房,是妇女或眷属的活动空间。四合院在中国至少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各地有多种类型,其中以北京四合院为典型。四合院通常为大家庭所居住,提供了对外界比较隐密的庭院空间。 三合院为中国传统古厝的基本形制。三合院一般由北面正房(正身)和东西厢房(护龙)组成。由于房屋坐落于三个方向,故名三合院。正厅为祭祀与接待宾客之处,左房是户长居室,右房是长辈居室;左护龙为长子所住,右护龙为次子所住;若中人丁旺盛,则于左右护龙外,再加盖“外护”,屋舍高度则随正厅(房)、护龙依次下降。三合院是四合院的简化形式,通常是将四合院南房直接用院墙代替,大门也采用门楼样式。其它形式有一条龙、单伸手。 徽派建筑 徽派建筑是中国建筑中的一支重要流派,是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徽派建筑主要流行于皖南徽州六县〔歙县,黟县,绩溪,婺源,祁门,休宁〕,以及旧时的严州地区(今浙江建德、桐庐等地),亦流行于赣北、皖南等徽语区(如江西浮梁、德兴安徽旌德、石台,等地)。马头墙是徽派建筑最重要的标志之一,徽州三雕和徽州壁画是最普遍的装饰物,有些雕刻作品和壁画如今也是相当珍贵的文物。 徽州民居依靠着黄山,又有无数河流、小溪穿过。徽州民居一般都是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风格清新雅致,又不失奢华。徽州民居注重风水,强调与自然的统一,宏村的牛型设计更是享誉中外,至今来看也十分科学、精致。 明清时期,徽商鼎盛,衣锦回乡后,将巨大的财富带回徽州各地,修建富丽堂皇的房屋、私家园林也便成了体现身份的方式之一,宏村等地有些房屋的墙壁甚至鎏以金粉,相当奢华。宏村有“民间故宫”一称,保存着大量的画作、楹联、木雕等精美物品,是研究徽文化重要的途径。 著名的徽派建筑代表有,棠樾牌坊群,许国石坊,西递,宏村,南屏,呈坎,唐模,屯溪老街,等等。其中,西递、宏村于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亦是首个民居类的世界遗产。如今,许多地方都仿建徽派建筑,由以安徽省内居多,北京、南京等地亦有。其中大部分并不是标准的徽派风格,只是将建筑加上一些徽派元素,如马头墙安放在屋顶,加之白墙黑瓦。 窑洞式建築 窑洞是一种民居建筑形式,是中国大陆黄土高原地区,例如陕西省和山西省的特色建筑。黄土高原比较缺乏木、石等建筑材料和烧砖、瓦所需的燃料,但有质地细密的黄土层。窑洞特别是土窑充分利用了这一情况。外部的土层有利于室内恒温和隔音。下面是实地的地板可以大量承重。易燃材料不多因而火灾不易传播。 建築的主要特点是顶上覆土,内部下面方型上面拱型。多数后面比前面稍窄,呈喇叭形。常见的单间窑洞宽約三點五米左右,高约三至四米,深約五至九米。前面有木结构、带门和格子窗的外壁。内部墙面上抹泥、熟石灰或掺石灰的泥,还可以贴纸和窗花进一步装饰。窑洞前的地面平整后,在周围围以土墙。 土窑建築直接在黄土形成的崖壁上挖孔形成居室。多数在内部加盖砖或石墙,以防止土层倒塌。 栱圓形建築 福建南部與西部常見此類型,最著名的栱圆形建筑是福建土楼。福建土楼总数约三千余座,主要分布地区包括龙岩市永定县和漳州市南靖县、诏安县、平和县、华安县。产生于宋元兩代,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 蒙古包亦是栱圓形建築的例子。这类住房形式不限于蒙古族,而是在中亚地区游牧民族中很常见。古代突厥、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的住房。辽国上京的宫城里的宫帐被称为斡耳朵,也是一种形式的蒙古包。汉语中的蒙古包一词始于清代。“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也称为穹庐、毡帐或毡包等。 船屋和艇户
有幾年的時間居住在德国希臘,現在定居在萊茵蘭 ,並任職於出版社、報社與廣播電台。《矮先生》是他第三部的作品。 德國作家
法蘭克福大學校友 明斯特大學校友
风帆战列舰是一种大型的木质帆船,其主要武器,即射程和精度都有限的火炮,主要安装于低层甲板,与龙骨成直角,通过舷侧炮眼向外开火。风向对它的战斗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在战斗中,军舰之间的通信也由于噪音和烟雾的影响而相当困难。这些条件和战争实践在17世纪中叶产生的结论是在战斗中,军舰必须始终排成纵列,在通过敌舰附近时侧舷齐射。强大到足以列于这条战列线中的军舰就称为战列舰,风帆战列舰有两层或三层火炮甲板,装有50门以上门甚至上百门各种口径的火炮。最常见的是装有74门火炮的船型。典型的74门炮风帆战列舰排水量达1630吨,长52米,宽14米,吃水7米,有700名船员。19世纪上半叶,蒸汽机和螺旋桨也被应用于风帆战列舰,1850年下水的法国海军拿破仑号(Le Napoléon)是世界上第一艘使用蒸汽动力的战列舰,同时也保留了风帆。1860年代开始,风帆战列舰被铁甲舰所代替。 风帆战列舰是风帆时代海军的主力舰,1800年,各海军大国风帆战列舰总吨位为英国33.0万吨,西班牙17.6万吨,法国13.6万吨,沙俄14.5万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英国皇家海军指挥官纳尔逊的旗舰胜利号(HMS Victory)是唯一保存至今的风帆战列舰。 从铁甲舰到前无畏舰 铁甲舰逐渐取代风帆战舰,是基於19世纪中叶后科学技术和造船工业的快速发展。比起风帆战列舰,铁甲舰拥有三个主要特征:包覆装甲的舰壳,蒸汽动力系统和发射爆破弹的火炮。海战中出现的第一批铁甲舰是1853年至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中法国炮击金布恩(Kinburn)时使用的浅水炮舰(Floating Batters)。 爆破弹 爆破弹对于木质船体是巨大的威胁。1841年,这种武器在传入法国和美国后立刻成为战列舰的标准装备。在克里米亚战争中,6艘俄罗斯帝国风帆战列舰和两艘三桅炮舰(Frigate)用爆破弹摧毁了奥斯曼土耳其的7艘三桅战舰和3艘平甲板炮舰(Corvette),炮击金布恩时法军也使用了类似的武器。 然而木质军舰不容易被实心弹击沉。在1866年利萨海战(Battle of Lissa)中,奥地利帝国的皇帝号(Kaiser)无装甲风帆战列舰穿过混乱的战场,冲撞一艘意大利铁甲舰。同时被意大利铁甲舰击中80次,其中大多是实心弹,但至少一发是300磅炮弹。尽管失去了前桅和船首斜桅并起火,这艘战舰还是很快做好了再次参战的准备。 装甲、蒸汽机与炮塔 爆破弹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显示了威力之后,装甲成了军舰的必须装备,1859年,法国建成了第一艘大型铁甲舰光荣号(Gloire),排水量達5,630吨,航速13节,船体包覆有110到119毫米厚的装甲。1861年,英国也建成了第一艘铁甲舰勇士号(HMS Warrior),排水量達9,358吨。木质舰壳外包覆有102毫米厚的装甲,最大航速达到14.5节。这两艘铁甲舰的火炮与风帆战列舰一样向侧舷发射。 1862年3月9日,汉普敦海战發生於美国南北战争期間,是第一次近代意义的海上炮战。雙方為率先采用密闭回旋炮塔的北方聯邦莫尼特号(USS Monitor),与南方邦联的弗吉尼亚号(CSS Virginia)。 1870年,单胀式发动机在军舰上应用。1873年服役的英国蹂躏号(HMS Devastation)乃史上第一艘不使用风帆,完全蒸汽动力的主力军舰,排水量达9180吨。1885年,三胀式发动机在军舰上应用。1860年代到1890年代,英国皇家海军一直使用火管锅炉产生蒸汽(将热管道穿过密闭水容器),1890年后开始使用蒸汽压强更高的水管锅炉(加热装水管道),燃料是煤。 1870年代,蒸汽装甲战舰已有相當發展。除了提供推进动力,蒸汽机還能操纵方向舵、锚泊、转动装甲、装填弹药、抽水和升降舰载小艇等。大型蒸汽装甲战舰的排水量有8,000-9,000吨,蒸汽机功率有6,000-8,000马力。装甲炮塔能360度旋转,裝在主甲板中央轴线上或舰体两侧,並普遍采用螺旋膛线,增強攻击威力。 清朝北洋水师的定遠号、鎮遠号即是此類。 前无畏舰 1892年,英國建成世界首艘全金屬戰艦君權號(HMS Royal Sovereign)。其將主砲塔設置於中軸線上的設計令君權號成為世界上首艘前無畏艦,成為隨後各國彷照的樣板。此後戰艦的設計建造進入前無畏時代,即以全金屬建造艦體,口徑可達305毫米(12英吋)的主砲設置於中軸線,200-300毫米的防護裝甲和12,000噸的滿載排水量,航速可達16-18節。戰艦的主砲口徑、裝甲厚度、航速和排水量成為各國公認的四大要素指標。 此時期的戰艦大多裝設兩種倍徑的主砲,動力多為燃煤往複式蒸汽機。直至1906年英國無畏號戰艦出現前,世界各國的海軍紛紛建造或進口大批前無畏艦,前無畏艦也成為此時期各國海軍的主力艦船。 无畏舰 1906年,英國建成一艘全新的戰艦无畏号(HMS
此時期的戰艦大多裝設兩種倍徑的主砲,動力多為燃煤往複式蒸汽機。直至1906年英國無畏號戰艦出現前,世界各國的海軍紛紛建造或進口大批前無畏艦,前無畏艦也成為此時期各國海軍的主力艦船。 无畏舰 1906年,英國建成一艘全新的戰艦无畏号(HMS Dreadnought),但類似概念在之前已見雛型。 无畏號采用同一口徑的大型火炮,和高功率的蒸汽轮机,排水量18,110吨,最高航速21节。各国海军为了对抗也开始下水无畏號。如,德国的拿骚级、美国的南卡罗来纳级。英国和德国並展开大规模的海军军备竞赛。1914年一战爆发前,此類戰艦在英国已有73艘,德国52艘。包括裝甲稍弱,但航速较快,航程較远的戰鬥巡洋艦。它們被统稱为“无畏舰”。其基本特征为:主炮统一口径(通常11-13.5英寸),主炮塔設在舰艏和舰艉,并於舰舯交错布置。动力為蒸汽轮机,排水量常超過20,000吨,速度超过18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中的1916年,英德兩國發生日德兰海战,乃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之一。主要海權国家採取其中教训,改进无畏舰的设计。自此又稱“后日德兰型战列舰”(Post-Jutland Battleship)。其主要改进包括:增大主炮口径;加厚炮塔、火药库等重點部位的防护装甲,同時減少次要部位的装甲来让出吨位;艦内划分多层隔舱,以加強对鱼雷防护;加强水平防护;增大蒸汽轮机功率等。 条约时代 1918年,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告终。此時,各国的大型戰艦即已不合時宜,而且其建造和维护费用极為高昂。 1922年,五大海军强国舉行华盛顿会议。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和意大利签订《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即华盛顿海军条约),限制主力舰(战舰與战鬥巡洋舰)的吨位(35,000吨以下)、主炮口径(16英寸以下),和主力舰的吨位比例(10:10:6:3.5:3.5)。1930年再以《限制和削减海军军备条约》(即伦敦海军条约)补充规定。华盛顿海军条约到1936年期滿,這幾近15年間,各国皆停止新建大型战舰,轉而改造已有的战舰。因此被称为“海军假日”时代(Navy Holiday)。 袖珍战列舰 凡尔赛条约於1920年生效,規定德国新造战舰标准排水量必须低于10,000吨,主砲口径低於280毫米。德國製造了小吨位,装备280毫米主炮和能防御重巡洋舰主炮装甲的战列舰,称之为装甲舰(Panzerschiffe),總共生產三艘。英语国家称为袖珍战舰(Pocket Battleship)。 为了满足条约的限制,袖珍战列舰使用了大量先进技术以减重,包括大量使用电气焊接技术取代之前使用的鉚釘接合、使用高輸出功率柴油機取代蒸汽轮机,省下了用于布置锅炉的大量空间,因此袖珍战列舰的续航力比当时的正统战列舰要强,更加适合海上破交作战。但是其280毫米的主炮口径远远小于标准战列舰的主炮口径,且柴油机输出功率仍不如蒸汽轮机,"德意志"级最高航速只有26节。 希特勒於1934年掌權後,德國開始了再武裝;並在1935年撕毀了凡爾賽條約,之後的造艦計畫不受條約限制,该级舰也改称巡洋舰;從此不再有國家建造袖珍战列舰。 超级戰艦 排水量在25,000吨以上者,另称为“超级无畏舰”(Super-Dreadnought)。代表如英国皇家海军的猎户座级超无畏舰、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鐵公爵級战列舰、伊丽莎白女王级战舰、復仇級戰艦、納爾遜級戰艦,德国海军装备了巴伐利亚级战舰,亦有更强大的L 20e α的计划、美国则研制了内华达级战舰、賓夕法尼亞級戰艦、新墨西哥級戰艦、田納西級戰艦、科羅拉多級戰艦,亦有更强大的南達科他級的计划,日本也自制了扶桑级战舰、伊勢級戰艦、長門級戰艦。 1936年12月31日,华盛顿海军条约期满作废,各强国重新开始建造战列舰。英国建成5艘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和1艘前卫號战舰,亦有狮级战舰的计划。美国建成2艘北卡罗萊纳级战舰、4艘南达科他级战舰,4艘愛荷華级战舰,另有未完成的蒙大拿级战舰。日本建成2艘大和级战舰。德国建成2艘俾斯麦级战舰。法国建造了2艘敦克爾克級,2艘黎塞留级,并有更强大的阿尔萨斯级的计划。意大利则建造了3艘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这时期的战列舰大多装备口径介于380-460毫米的主炮,航速可达27节以上以满足跟随航母作战和抢占有利战位的需求。 戰艦的沒落 二戰中航空母艦和潛艇成為了海戰的主要艦種,戰艦逐漸淪為次要角色。大西洋戰場上,英國海軍大規模圍剿德國的2艘俾斯麥級戰艦(俾斯麥號和-{zh-hans:提尔皮茨号; zh-hant:鐵必制號;}-)。諾曼第戰役中,英國和美國的舊戰艦用於炮轟岸上目標。其餘時間,戰艦主要用於護航任務。太平洋戰場上,美國8艘舊式的慢速戰艦在珍珠港事件受損。6艘修理後用於轟擊岸上目標,新建的高速戰艦則用於航空母艦戰鬥群的防空警戒。1944年,美國6艘戰艦參與蘇里高海峽的雷伊泰灣海戰,擊沉日本山城號戰艦。此為史上最後的戰艦炮戰。1945年上半年的硫磺島戰役和沖繩戰役中,美國戰艦執行炮轟岸上目標。1945年5月德國投降。美國和英國的新式戰艦繼續炮轟日本的釜石、日立等近海工業城市。 1945年9月2日,盟軍在密蘇里號戰艦接受日本正式投降,訂定投降文件。戰艦的光榮生涯在此達到頂峰,以及終點。二戰後,各國戰艦紛紛作為廢鋼鐵被出售拆毀,或作為靶艦和武器試驗平臺被摧毁。美國愛荷華級戰艦投入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后退役封存。1980年代,愛荷華級戰艦重啟加裝導彈和直升飛機,並投入使用於第一次波斯灣戰爭裏,在轟炸伊拉克陸上目標發揮了作用,使用10多年後重新退役,同時將“戰艦”的級別從現役艦船分類中取消。 目前世界上僅存有幾艘處於封存或保留展示狀態的戰艦,包括美國的4艘愛荷華級、2艘南達科他級(麻薩諸塞號和阿拉巴馬號)、1艘北卡羅萊納級和1艘纽约级,以及停泊在東京灣橫須賀港內作為浮動博物館的日本前無畏艦三笠號。 另见 战列巡洋舰 装甲舰 前无畏舰 无畏舰 大艦巨砲主義 英国海军战列舰列表 美国海军战列舰列表 德国海军战列舰列表 日本海军战列舰列表 法国海军战列舰列表 意大利海军战列舰列表 俄国海军战列舰列表
(1870年逝世) 11月28日——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德国哲学家(1895年逝世) 逝世 1月29日——英王喬治三世(1738年出生) 2月3日——嘉隆帝,越南阮朝开国君主(1762年出生) 9月2日——嘉庆帝(1760年出生)
鄂圖曼帝國的埃及總督穆罕默德·阿里入侵並征服了蘇丹北部。 1月1日——西班牙爆发兵变,要求恢复1812年宪法的君主立宪制。繼而造成薩丁尼亞王國、兩西西里王國、葡萄牙爆發革命。 1月29日——英王乔治四世即位。 1月30日——南极洲被俄國探險家拉扎列夫(Admiral Mikhail Lazarev,1788~1851)发现。
S) 输出函数(G : S×Σ → Λ) 参见 有限状态机 摩尔型有限状态机 引用 註釋
Σ, Λ, T, G),构成自: 状态的有限集合(S) 开始状态(也叫做初始状态)S0,它是(S)的元素 叫做输入字母表的有限集合(Σ) 叫做输出字母表的有限集合(Λ) 转移函数(T : S×Σ → S) 输出函数(G :
國民大會 (消歧義) 立法機構 政党
國民大會 (消歧義) 立法機構 政党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大陆的根本政治制度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大陆一所高等院校 另見
苏联人民代表大会,苏联在1989年至1991年间的最高立法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简称“全国人大”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 七條敬三 原作 - 鳥山明 音樂 - 菊池俊輔 領導作畫監督 - 前田實 總製片人 - 浦田又治 總導演 - - 土屋登喜藏(1 - 243話)、清水賢治(198話 - 243話) 製作擔當 - 岸本松司 製作 - 富士電視台、東映動畫 主題曲 日本 片頭曲 「」(1話-28話) 作詞:U子,作曲:Hide吉見、U子,主唱:Funta 「」(29話-197話、240話-243話(最終話)) 作詞:河岸亞砂,作曲:菊池俊輔,編曲:,主唱:、 「」(198話-239話) 作詞:河岸亞砂,作曲:菊池俊輔,編曲:高島明彥,主唱:小山茉美、 片尾曲 「」(1話-15話、25話-61話、76話-112話、174話-197話、240話-243話(最終話)) 作詞:,作曲:,編曲:,主唱:水森亞土、 「」(16話-24話、62話-75話、113話-127話、167話-172話、213話-222話) 作詞:滿都南,作曲:菊池俊輔,編曲:高島明彥,主唱:小山茉美、 「」(128話-166話、173話) 作詞:河岸亞砂,作曲:菊池俊輔,編曲:高島明彥,主唱:水森亞土 「」(198話-212話、223話-239話) 作詞:河岸亞砂,作曲:菊池俊輔,編曲:高島明彥,主唱:堀江美都子 插曲 香港 片頭曲 「IQ博士」 第一作無綫版,《曳曳IQ-{}-博士》除外 填詞:鄭國江,作曲:菊池俊輔,主唱:梅艷芳 「」 第一作愛子動畫發行VCD版、《曳曳IQ-{}-博士》版 作詞:河岸亞砂,作曲:菊池俊輔,編曲:,主唱:、 「新IQ博士」(顔でかーい) 第二作:有線電視兒童台版 填詞:黃偉文,作曲:U子、Hide,主唱:吳君如 「IQ博士」(翻唱版) 第二作:無綫J2版 填詞:鄭國江,作曲:菊池俊輔,主唱:黃濼婷 部分集數兒童不宜 第一作在香港播出時,有15集因內容意識不良、有不雅鏡頭,不適合兒童觀看而被無綫抽起。因當時不考慮播出有關集數,所以沒有配音。 於2003年,愛子動畫發行了首52話的VCD,禮聘資深專業聲優為首52話當中TVB抽起了的8集配上粵語,其餘集數則全數收錄原裝TVB配音版本。該8集的配音並非沿用電視台配音班底。 直至2011年,無綫將抽起的15集配音,於2011年2月12日起逢星期六凌晨在J2台播出,由於內容兒童不宜,節目特意安排在凌晨零時播出,加上「家長指引」,節目名稱亦在《IQ-{}-博士》前加上「曳曳」一詞,成為《曳曳IQ-{}-博士》以資識別。配音班底方面,則卷千平一角由黎耀祥聲演,其他配音選角則跟無綫J2版第二作一致。 作品變遷 廣告 真人版GU (2016年9月) 2016年9月真人化GU廣告。本作第一次真人化。 《阿拉蕾穿裙子!?(アラレがスカート!?)》篇 (2016年9月) 演員 - 則卷阿拉蕾:中條彩未、木綠茜:內田有紀、空豆嗶助:高良健吾 8月30日於網路上傳公開。9月5日於電視上播出。 《不是Ca而是Co!(カーじゃなくてコー!)》篇 9月22日於網路上傳公開。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 Dr. Slump Dr.スランプ アラレちゃん - TOEI ANIMATION DVD-BOX Dr.スランプ アラレちゃん() ドクタースランプ - TOEI ANIMATION 各話主題 IQ博士網站 曳曳IQ博士TVB官方網頁 騰訊動漫連載專區 1980年漫畫 1981年日本電視動畫 1997年日本電視動畫 鳥山明
;曹玉敏(辽艺) 茜的姐姐,紅髮,故事開幕時經營木綠家的咖啡廳「Coffee Pot」。 茜的父親,戴著眼鏡長相毫無特徵的中年男性。 茜的母親,在企鵝村高中運動會篇時揭露其實是空豆豆的妹妹,也就是說空豆與木綠兩家實際上是表親。造型模仿自瑪麗蓮夢露。 空豆家 擁有空豆理髮店,全家也住在店內。店上有一隻巨型的蟹。 住在企鵝村的少年之一,也是跟木綠茜相識多年的鄰居。 雖然看起來像個不良少年,但實際上也沒壞到哪裡去,見識到阿拉蕾的怪力後主動要求成為朋友。 其實早就過了可以畢業年紀,只是因為作者沒畫出來而害他多讀好幾年書,畢業後成為企鵝村的警察之一並且與摘鶴燐結婚。 ;刘莉(辽艺) 太郎之弟,總是帶著貓耳形狀的帽子的少年。長相與母親空豆豆相似,個頭矮小,常被當作小學生,十年後也完全沒有長高。 與太郎一起自稱不良少年,不過其實好像也沒幹什麼壞事。個性比太郎正經但膽小愛哭,興趣是收集"名人"的簽名,就算是銀行搶匪也行。 十年後與姬子結婚,兩人育有一子空豆波奇。 太郎與嗶助之父,空豆理髮店店主,以前曾經是刑警。與千兵衛是有共同好色興趣的損友。造型來自柯林.伊斯特年輕時出演的警匪片「緊急追捕令」(Dirty Harry)中的扮相。 太郎與嗶助之母,有著發福的身材與捲捲的頭髮等一望即知的典型家庭主婦外型,頭上戴著老鼠耳朵造型的帽子。其實是木綠家太太木綠紫的姊姊,也就是說空豆與木綠兩家實際上是表親。 摘家 一家四口來自中國,因為飛船故障迫降在企鵝村。 武術高手,身手矯健但害怕女生,一旦被女生碰到會變成老虎。 故事後面與木緣茜結婚。 摘家的女兒,擁有超能力,平時也習慣在空中飛行代替步行。唯獨被喜歡的男性觸碰後超能力會暫時消失。 喜歡空豆太郎,在故事結局成為其妻子。 摘家的男主人,發明家,帶著墨鏡。因為同為發明家因素與則卷千兵衛合得來。也時常對女性性騷擾,因而被妻子修理。 1997年動畫版改名為摘多箱麵之秘寶 摘家的女主人,對於常對女性性騷擾的先生會狠狠教訓。雖然有駕照但是駕駛觀念很差。 其他角色 千兵衛的“宿敵”,一個醉心於機械人,又妄图征服整个地球的疯狂博士,和千兵卫之间经常进行愚蠢的对决。是牛奶糖4號的制造者。 到最後由於自己的身體多番損傷,將自己改造成半機械人,直到完全機械化,成為牛奶糖8號(其實是9號)。最後被阿拉蕾打爆剩下少些零件。 其樣貌參考自鳥山明所屬漫畫雜誌《少年JUMP》的編集長鳥嶋和彦,就連馬西里特一名都是由鳥嶋日文發音顛倒而來。 又稱小少爷机器人,本名第一作台灣舊譯為馬小湯。由马西里特博士偷取阿拉蕾的設計稿而制造,原為與阿拉蕾對戰,亦是四個機器人中最成功的一個,但由於有正常人的心智,所以明白馬西里特博士是一個壞人,拒絕參與他的計劃。亦因一次能源耗盡,被阿拉蕾救回而對阿拉蕾心生愛慕,成為阿拉蕾的男朋友。在未來得知已和阿拉蕾成為夫妻,千兵衛偷偷為他們製作機器小孩。 ;姚居德(辽艺) 不慎来到地球的绿色外星人(因為太空船被小卡給吃了,不得不留在地球,即他所說的「土也王求」)。 主要特徵為屁股長在頭上,鼻子在屁股的旁边。耳朵則在腳掌下。 死要面子,爱吹嘘,認為大便是他見過最美麗的花。 總想駕駛夢寐以求的太空船(馬桶)返回他的星球 - 笑彈星球。 口頭禪是「吃顆酸梅,酸梅超人」(漫畫版為「口含酸梅撕破爛!」),是一個虛偽的「英雄」角色,被認為用來影射美國,而服裝也和美國超人一樣。 身材肥胖,為人自私膽小卻自命正義,不能飛而靠伏在滑板上爬行。必須到電話亭更換超人服裝。 若感覺背後的人說他壞話,就會丟手榴彈炸死他們。 嗶助暗戀的對象,雖說只有小學六年級,但身高比矮小的嗶助高上不少。 曾因為嗶助隨口說出希望比姬子高大的願望而被阿拉蕾用縮小光線槍變小,還差點被糞金龜綁架,隨後因為嗶助的挺身救援而愛上他並與之交往,在未來的世界中與嗶助結婚並育有一子。 配音:堀川亮 从大城市岛调度到企鹅村的超级精英警察,办案效率相当高,执法相当严厉,即使是犯下微小错误的人也会被其当作罪犯而逮捕,所以几乎所有的村民都被他逮捕,使得企鹅村的监狱人满为患,不过他也成功逮捕过真正的罪犯。另外,他又重度洁癖,因此没能敌得过拿着大便的阿拉蕾。 查米山田身材极其矮小,却拥有超强的摩托车驾驶技术,用于追杀罪犯,在第二届企鹅大奖赛中出场的时候也通过了预选赛,但是在离村子很近的丛林中落选。在动画第一部中,其祖父是原警视厅的总监,祖母原是护士,父亲是律师,母亲是餐厅服务员,哥哥是消防员,姐姐是清洁工,大家的长相都差不多,性格也差不多因为是遗传的。 查米山田在动画龙珠第57集也短暂登场,配音仍然是堀川亮,只是因为戏份太少在职员表中没有列出。 堀川亮也是龙珠Z中贝吉塔的配音。 出版書籍 單行本 愛藏版 文庫版 廉價版 完全版 電視動畫 製作人員 企画 - 七條敬三 原作 - 鳥山明 音樂 - 菊池俊輔 領導作畫監督 - 前田實 總製片人 - 浦田又治 總導演 - - 土屋登喜藏(1 - 243話)、清水賢治(198話 - 243話) 製作擔當 - 岸本松司 製作 - 富士電視台、東映動畫 主題曲 日本 片頭曲 「」(1話-28話) 作詞:U子,作曲:Hide吉見、U子,主唱:Funta 「」(29話-197話、240話-243話(最終話)) 作詞:河岸亞砂,作曲:菊池俊輔,編曲:,主唱:、 「」(198話-239話) 作詞:河岸亞砂,作曲:菊池俊輔,編曲:高島明彥,主唱:小山茉美、 片尾曲 「」(1話-15話、25話-61話、76話-112話、174話-197話、240話-243話(最終話)) 作詞:,作曲:,編曲:,主唱:水森亞土、
2018年:臺灣省政府走入歷史,行政組織及業務移交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接續辦理。 2018年:福建省政府走入歷史,行政組織及業務移交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接續辦理。 2018年:臺灣省諮議會走入歷史,行政組織及業務移交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接續辦理。 2018年:中華民國全面關閉3G網絡服務。 2021年:馬來西亞全面關閉3G網絡服務。 出生 225年:羅馬的聖老楞佐,羅馬教會中最著名的聖人之一(258年逝世) 1378年:教宗加理多三世,羅馬主教(1458年逝世) 1491年:雅克·卡蒂埃,法國探險家、航海家(1557年逝世) 1514年:安德雷亞斯·維萨里,比利時解剖學家、醫生,近代人體解剖學創始人(1564年逝世) 1571年:後陽成天皇,日本第107代天皇(1617年逝世) 1638年:陈廷敬,清朝名臣,《康熙字典》主编(1712年逝世) 1668年:赫爾曼·布爾哈夫,荷蘭植物學家、人文主義者、醫生(1738年逝世) 1738年:查爾斯·康沃利斯,英國軍人、殖民地官員、政治家,第一代康沃利斯侯爵(1805年逝世) 1741年:帕爾馬的伊莎貝拉,帕爾馬郡主(1763年逝世) 1814年:朱爾·西蒙,法國政治人物、哲學家,前任法國總理(1896年逝世) 1815年:喬治·米德,美國陸軍少將(1872年逝世) 1830年:伊斯梅爾帕夏,埃及、蘇丹的赫迪夫(1895年逝世) 1864年:津田梅子,日本教育家(1929年逝世) 1869年:亨利·馬蒂斯,法國野兽派代表畫家(1954年逝世) 1880年: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美國將領、第50任美國國務卿,1953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1959年逝世) 1898年:烏姆·庫勒蘇姆,埃及女歌手、音樂家和演員(1975年逝世) 1899年:西尔维斯特里·雷维尔塔斯,墨西哥作曲家(1940年逝世) 1908年:西蒙·維森塔爾,奥地利建築師、納粹獵人(2005年逝世) 1915年:鄭周永,韓國現代集團創始人、首任会長。(2001年逝世) 1921年:莫里斯·亞梅奧果,布吉納法索政治人物,首任布基納法索總統(1993年逝世) 1930年:歐蒂塔,美國非裔音樂家、演員、吉他手、作詞家、人權活動家,被譽為「美國民權之聲」(2008年逝世) 1930年:葉惠康,香港作曲家、指揮家、音樂教育家,被譽為香港的「兒童合唱團之父」 1935年: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沙特阿拉伯第七任國王 1937年:米盧廷·紹什基奇,塞爾維亞男子足球運動員(2022年逝世) 1937年:-{zh-hans:安东尼·霍普金斯;zh-hk:安東尼·鶴健士;zh-tw:安東尼·霍普金斯;}-,美國男電影演員 1937年:阿夫拉姆·赫什科,以色列生物學家,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1941年:黃俊英,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國民黨兩度角逐高雄市長均失利(2014年逝世) 1941年:-{zh-cn:亚历克斯·弗格森; zh-tw:亞歷克斯·佛格森; zh-hk:亞歷斯·費格遜;}-,蘇格蘭職業足球教練 1943年:約翰·丹佛,美國乡村音乐作曲家(1997年逝世) 1943年:班·金斯利,英國演員 1945年:林玄植,韓國演員 1945年:倫納德·阿德曼,美國計算機科學家 1947年:蒂姆·馬特森,美國演員、導演和電影監製 1948年:唐娜·桑默,美國流行樂歌手,五度獲《葛萊美獎》,有「迪斯可女皇」之稱(2012年逝世) 1954年:亞历克斯·萨爾蒙德,蘇格蘭首席部長 1955年:吳冠英,中國藝術家(2022年逝世) 1956年:雷碧娜,香港女配音員 1959年:方·基默,美國演員 1960年:史蒂夫·布鲁斯,退役英格蘭足球運動員 1961年:利智,香港女演員 1962年:泰隆·科賓,美國職籃猶他爵士隊總教練 1962年:兰斯·雷迪克,美國舞台、電影、電視演員 1962年:傑夫·佛雷克,美國政治人物 1963年:大島由加利,日本動作女演員 1964年:李耀敬,香港男演員 1965年:鞏俐,新加坡籍中國女演員 1965年:東尼·杜利高,退役英格蘭足球員 1965年:尼可拉斯·史派克,美國小說家、電影編劇 1966年:徐譽庭,台灣編劇家 1967年:江口洋介,日本演員、歌手 1967年:何珮珊,香港公務員,香港海關首位女關長 1969年:大黑摩季,日本創作歌手 1970年:佐治·艾拔圖·達·哥斯達·施華,巴西職業足球運動員 1971年:鄭石勇,韓國男演員 1971年:布倫特·巴里,美國前職籃運動員 1972年:徐瑩,中國圍棋职業棋手 1973年:山頓·安德森,美國前職籃運動員 1977年:PSY,韓國嘻哈歌手與詞曲作者 1978年:徐有晶,韓國女演員 1979年:謝盈萱,台灣女演員 1979年:喬希·霍利,美國律師、政治家 1980年:吳怡農,台灣政治人物 1981年:郭彥均,台灣男歌手 1981年:郭彥甫,台灣男歌手
2018年:臺灣省政府走入歷史,行政組織及業務移交中華民國國家發展委員會接續辦理。 2018年:福建省政府走入歷史,行政組織及業務移交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接續辦理。 2018年:臺灣省諮議會走入歷史,行政組織及業務移交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接續辦理。 2018年:中華民國全面關閉3G網絡服務。 2021年:馬來西亞全面關閉3G網絡服務。 出生 225年:羅馬的聖老楞佐,羅馬教會中最著名的聖人之一(258年逝世) 1378年:教宗加理多三世,羅馬主教(1458年逝世) 1491年:雅克·卡蒂埃,法國探險家、航海家(1557年逝世) 1514年:安德雷亞斯·維萨里,比利時解剖學家、醫生,近代人體解剖學創始人(1564年逝世) 1571年:後陽成天皇,日本第107代天皇(1617年逝世) 1638年:陈廷敬,清朝名臣,《康熙字典》主编(1712年逝世) 1668年:赫爾曼·布爾哈夫,荷蘭植物學家、人文主義者、醫生(1738年逝世) 1738年:查爾斯·康沃利斯,英國軍人、殖民地官員、政治家,第一代康沃利斯侯爵(1805年逝世) 1741年:帕爾馬的伊莎貝拉,帕爾馬郡主(1763年逝世) 1814年:朱爾·西蒙,法國政治人物、哲學家,前任法國總理(1896年逝世) 1815年:喬治·米德,美國陸軍少將(1872年逝世) 1830年:伊斯梅爾帕夏,埃及、蘇丹的赫迪夫(1895年逝世) 1864年:津田梅子,日本教育家(1929年逝世) 1869年:亨利·馬蒂斯,法國野兽派代表畫家(1954年逝世) 1880年:喬治·卡特萊特·馬歇爾,美國將領、第50任美國國務卿,1953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1959年逝世) 1898年:烏姆·庫勒蘇姆,埃及女歌手、音樂家和演員(1975年逝世) 1899年:西尔维斯特里·雷维尔塔斯,墨西哥作曲家(1940年逝世) 1908年:西蒙·維森塔爾,奥地利建築師、納粹獵人(2005年逝世) 1915年:鄭周永,韓國現代集團創始人、首任会長。(2001年逝世) 1921年:莫里斯·亞梅奧果,布吉納法索政治人物,首任布基納法索總統(1993年逝世) 1930年:歐蒂塔,美國非裔音樂家、演員、吉他手、作詞家、人權活動家,被譽為「美國民權之聲」(2008年逝世) 1930年:葉惠康,香港作曲家、指揮家、音樂教育家,被譽為香港的「兒童合唱團之父」 1935年:薩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齊茲·阿勒沙特,沙特阿拉伯第七任國王 1937年:米盧廷·紹什基奇,塞爾維亞男子足球運動員(2022年逝世) 1937年:-{zh-hans:安东尼·霍普金斯;zh-hk:安東尼·鶴健士;zh-tw:安東尼·霍普金斯;}-,美國男電影演員 1937年:阿夫拉姆·赫什科,以色列生物學家,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1941年:黃俊英,台灣政治人物,曾代表國民黨兩度角逐高雄市長均失利(2014年逝世) 1941年:-{zh-cn:亚历克斯·弗格森; zh-tw:亞歷克斯·佛格森; zh-hk:亞歷斯·費格遜;}-,蘇格蘭職業足球教練 1943年:約翰·丹佛,美國乡村音乐作曲家(1997年逝世) 1943年:班·金斯利,英國演員 1945年:林玄植,韓國演員 1945年:倫納德·阿德曼,美國計算機科學家 1947年:蒂姆·馬特森,美國演員、導演和電影監製 1948年:唐娜·桑默,美國流行樂歌手,五度獲《葛萊美獎》,有「迪斯可女皇」之稱(2012年逝世) 1954年:亞历克斯·萨爾蒙德,蘇格蘭首席部長 1955年:吳冠英,中國藝術家(2022年逝世) 1956年:雷碧娜,香港女配音員 1959年:方·基默,美國演員 1960年:史蒂夫·布鲁斯,退役英格蘭足球運動員 1961年:利智,香港女演員 1962年:泰隆·科賓,美國職籃猶他爵士隊總教練
此外,1922年2月4日,中国和日本还在华盛顿签订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其附约。条约规定,日本将德国旧租借地交还中国,中国将该地全部开为商埠;原驻青岛、胶济铁路及其支线的日军应立即撤退;青岛海关归还中国;胶济铁路及其支线归还中国等。附约中规定对日本人和外国侨民的许多特殊权利,但是中国通过该条约收回了山东青岛主权和付錢贖回胶济铁路权益。 评价 华盛顿会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1919年巴黎和会所遗留的问题,通过大国之间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缓和了远东地区的紧张局势;会议上缔结的《华盛顿海军条约》也使列强的海军军备竞赛告一段落,各国海军也进入了所谓的海军假日时期。 中国在会后收回了山东青岛的主权和胶济铁路的权利,这是近代中国在外交谈判的条件下,外争国权取得第一次重大成就。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评价 华盛顿会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1919年巴黎和会所遗留的问题,通过大国之间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缓和了远东地区的紧张局势;会议上缔结的《华盛顿海军条约》也使列强的海军军备竞赛告一段落,各国海军也进入了所谓的海军假日时期。 中国在会后收回了山东青岛的主权和胶济铁路的权利,这是近代中国在外交谈判的条件下,外争国权取得第一次重大成就。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参见 凡尔赛条约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战列舰 伦敦海军条约
- 新泰市 - 梁山县):董家口到新泰尚未开通 经济 泰安是山东省重要的煤炭、钢铁基地,拥有汽车(中国重型汽车集团、青年莲花)、煤炭、输变电设备、新材料、新能源、化工、纺织服装、食品等八大主导产业。农业基础稳固,是山东省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国家优质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畜牧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和花卉苗木生产基地。 物产 矿产资源丰富,是山东省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58种,保有储量500亿吨。包括有石膏、天然硫、煤、石灰石、石棉等,其中硫储量(31.9亿吨)居亚洲第一位。石膏储量在中国居首位。已开采的矿产有煤、铁、铜、石膏、耐火土、钾长石、石棉、钾盐、岩盐、石灰石、花岗石、麦饭石、矿泉水等。 特产有肥城桃(佛桃)、泰山赤鳞鱼、泰山赤灵芝、泰山板栗、葛石大枣、河岔山鸭蛋、莱芜黄姜、汶河花生、东平湖鲤鱼、四大名药(何首乌、紫草、黄精、四叶参)。 教育 高校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泰山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高中 以下是泰安市全境内部分高中。 泰山区、岱岳区 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 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 山东省泰安第三中学 山东省泰安第四中学 山东省泰安第五中学 山东省泰安第十九中学 山东省泰山中学 山东省泰安英雄山中学 泰安长城中学 泰安实验中学 肥城市 肥城市第一高级中学 肥城市第二高级中学 肥城市第三高级中学 肥城市第六高级中学 肥城市泰西中学 东平县 山东省东平高级中学 山东省东平县第一中学 山东省东平县明湖中学 新泰市 山东省新泰第一中学 山东省新泰第二中学 山东省新泰中学 新泰市新汶中学 新泰市汶城中学 宁阳县 山东省宁阳县第一中学 山东省宁阳县第二中学 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 山东省宁阳县实验高中 初中 以下是泰安市城区内的主要初中,其他县区市的学校暂未录入。 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初中部) 泰山学院附属中学 泰山学院附属中学弘信学校 泰山双语学校 山东省泰安第六中学(新校区) 山东省泰安东岳中学 山东省泰安迎春学校(初中部) 山东省泰安泮河中学 山东省泰安省庄第一中学 山东省泰安邱家店第二中学 山东省泰安南关中学 山东省泰安外国语学校(初中部)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上高中学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凤台中学 小学 以下是泰安市城区内的主要小学,其他县区市的学校暂未录入。 山东农业大学附属学校 山东省泰安市实验学校(北实小) 山东省泰安师范附属学校
胡建学(1991年6月-1995年1月) 张庆黎(1995年1月-1997年12月) 莫振奎(1997年12月-2001年1月) 鲍志强(2001年1月-2002年12月) 耿文清(2002年12月-2008年2月) 杨鲁豫(2008年2月-2011年12月) 李洪峰(2011年12月-2016年7月) 王云鹏(2016年7月-2018年3月) 崔洪刚(2018年5月-2021年8月) 杨洪涛(2021年8月-) 市长 宋法棠(1985年8月-1986年9月) 崔建文(1986年9月-1988年1月) 王建功(1988年1月-1990年2月) 胡建学(1990年2月-1991年6月) 张敬茂(1991年7月-1993年1月) 张知平(1993年1月-1997年12月) 赵树丛(1997年12月-1999年1月) 鲍志强(1999年1月-2001年1月) 耿文清(2001年1月-2002年12月) 贾学英(2002年12月-2006年12月) 李洪峰(2006年12月-2011年12月) 王云鹏(2011年12月-2016年7月) 李希信(2016年7月-2018年10月) 张涛(2019年6月-2022年12月) 李兰祥(2022年12月-) 行政区划 泰安市现辖2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市辖区:泰山区、岱岳区 县级市:新泰市、肥城市 县:宁阳县、东平县 此外,泰安市还设立以下经济功能区:国家级泰山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泰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人口 2022年末常住人口540.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45%。 城镇新增就业4.9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15.4%。 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2.36万人。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5,472,217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5,494,207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21,990人,下降0.4%,年平均增长率为-0.04%。其中,男性人口为2,720,585人,占总人口的49.72%;女性人口为2,751,632人,占总人口的50.28%。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98.87。0-14岁的人口为950,797人,占总人口的17.37%;15-59岁的人口为3,314,382人,占总人口的60.57%;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207,038人,占总人口的22.06%,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54,918人,占总人口的15.62%。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3,498,112人,占总人口的63.9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974,105人,占总人口的36.08%。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5,395,617人,占98.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6,600人,占1.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27,267人,下降0.5%,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1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5,277人,增长7.4%,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1个百分点。 以汉族为主。主要少数民族为回族。全市回族超过60000人,其中尤以泰山岱岳两区为多。市区内有清真寺小区,并设立回民中学一所。 交通 铁路 泰山站(始建于1909年,2000年前称泰安火车站)为京沪铁路、辛泰铁路、泰肥铁路的交点,境内还有磁莱铁路,瓦日铁路,并计划建设泰聊铁路和济泰城际轨道。业已通车的京沪高铁在境内开设高铁泰安站。 公路 泰安市地处鲁中地区,公路交通便利,公路交通网四通八达。泰安汽车总站是全市最大的公路客运枢纽,此外各县(市区)设有县级的客运汽车站。 途经泰安的国道: 途经泰安的高速公路: (北京—上海) (北京—福州) (青岛—兰州) (济南—广州) (莱芜—泰安) (济南【东二环】—泰安) (泰山区—新泰市) (青岛董家口 - 新泰市 - 梁山县):董家口到新泰尚未开通 经济 泰安是山东省重要的煤炭、钢铁基地,拥有汽车(中国重型汽车集团、青年莲花)、煤炭、输变电设备、新材料、新能源、化工、纺织服装、食品等八大主导产业。农业基础稳固,是山东省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国家优质小麦商品粮生产基地、畜牧生产基地、蔬菜生产基地和花卉苗木生产基地。 物产 矿产资源丰富,是山东省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58种,保有储量500亿吨。包括有石膏、天然硫、煤、石灰石、石棉等,其中硫储量(31.9亿吨)居亚洲第一位。石膏储量在中国居首位。已开采的矿产有煤、铁、铜、石膏、耐火土、钾长石、石棉、钾盐、岩盐、石灰石、花岗石、麦饭石、矿泉水等。 特产有肥城桃(佛桃)、泰山赤鳞鱼、泰山赤灵芝、泰山板栗、葛石大枣、河岔山鸭蛋、莱芜黄姜、汶河花生、东平湖鲤鱼、四大名药(何首乌、紫草、黄精、四叶参)。 教育 高校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泰山学院 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 高中 以下是泰安市全境内部分高中。 泰山区、岱岳区 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 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 山东省泰安第三中学 山东省泰安第四中学 山东省泰安第五中学 山东省泰安第十九中学 山东省泰山中学 山东省泰安英雄山中学 泰安长城中学 泰安实验中学 肥城市 肥城市第一高级中学 肥城市第二高级中学 肥城市第三高级中学 肥城市第六高级中学
陈光林(1997年12月-1998年11月) 贾万志(1998年12月-2006年1月) 孙守刚(2006年2月-2010年11月) 张振川(2010年12月-2011年12月) 马平昌(2011年12月-2017年1月) 王艺华(2017年1月-2018年4月) 傅明先(2018年4月-2021年2月) 林红玉(2021年3月-) 市长 王渭田(1983年10月-1986年2月) 韩寓群(1986年3月-1991年11月) 王修智(1991年11月-1993年3月) 王仁元(1993年3月-1997年12月) 贾万志(1997年12月-1998年12月) 周齐(1998年12月-2002年12月) 吕在模(2002年12月-2006年12月) 张振川(2006年12月-2010年12月) 梅永红(2010年12月-2015年9月) 傅明先(2015年9月-2018年4月) 石光亮(2018年4月-2020年4月) 林红玉(2020年4月-2021年3月) 于永生(2021年3月-) 行政区划 济宁市下辖2个市辖区、7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市辖区:任城区、兖州区; 县级市:曲阜市、邹城市; 县:微山县、鱼台县、金乡县、嘉祥县、汶上县、泗水县、梁山县。 除正式行区划外,济宁市还设立以下经济功能区:国家级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太白湖新区。 人口 2022全市常住人口829.06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513.85 万人,农村人口315.21 万人。 年底户籍总人口888.4 万人,其 中城镇人口452.1 万人、乡村人口436.3 万人,男性458.0 万人、女性 430.3 万人。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8,357,897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081,905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275,992人,增长3.41%,年平均增长率为0.34%。其中,男性人口为4,248,546人,占总人口的50.83%;女性人口为4,109,351人,占总人口的49.1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39。0-14岁的人口为1,727,899人,占总人口的20.67%;15-59岁的人口为4,999,207人,占总人口的59.81%;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630,791人,占总人口的19.51%,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205,509人,占总人口的14.42%。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5,022,190人,占总人口的60.0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335,707人,占总人口的39.91%。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8,305,658人,占99.3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52,239人,占0.6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274,892人,增长3.42%,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1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1,100人,增长2.15%,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1个百分点。 经济 概况 济宁位于山东西南采煤区,属于兖州煤田,有丰富煤炭资源。 并有多处大型火力发电厂,如唐村电厂、济宁里彦电厂等。 济宁是鲁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和商品的流通中心,山东省工业中心城市,建设中的组群结构特大城市。济宁物产资源丰富,是山东省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经济实力雄厚。 济宁玉堂酱园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714年,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是鲁西南地区唯一的中华老字号企业。 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大型生物制药企业,国家重要的抗生素研发、生产基地,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鲁抗医药A股(600789)股票于1997年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现有资产38亿元,占地近4000亩,拥有5家全资子公司、7家控股子公司、1家参股公司,员工6500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100余人。 资源型城市 转型 交通 公路 东西向 ,境内出口有:
万人、乡村人口436.3 万人,男性458.0 万人、女性 430.3 万人。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8,357,897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8,081,905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275,992人,增长3.41%,年平均增长率为0.34%。其中,男性人口为4,248,546人,占总人口的50.83%;女性人口为4,109,351人,占总人口的49.1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3.39。0-14岁的人口为1,727,899人,占总人口的20.67%;15-59岁的人口为4,999,207人,占总人口的59.81%;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630,791人,占总人口的19.51%,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205,509人,占总人口的14.42%。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5,022,190人,占总人口的60.0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335,707人,占总人口的39.91%。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8,305,658人,占99.3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52,239人,占0.6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274,892人,增长3.42%,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01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1,100人,增长2.15%,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01个百分点。 经济 概况 济宁位于山东西南采煤区,属于兖州煤田,有丰富煤炭资源。 并有多处大型火力发电厂,如唐村电厂、济宁里彦电厂等。 济宁是鲁西南地区经济、文化和商品的流通中心,山东省工业中心城市,建设中的组群结构特大城市。济宁物产资源丰富,是山东省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经济实力雄厚。 济宁玉堂酱园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714年,至今已有三百年历史,是鲁西南地区唯一的中华老字号企业。 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大型生物制药企业,国家重要的抗生素研发、生产基地,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鲁抗医药A股(600789)股票于1997年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现有资产38亿元,占地近4000亩,拥有5家全资子公司、7家控股子公司、1家参股公司,员工6500余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100余人。 资源型城市 转型 交通 公路 东西向 ,境内出口有: 泗水,圣源大道、泗水县城 曲阜南,、曲阜城区、小雪镇 兖州,、兖州城区 济宁,、济宁城区东、颜店镇 济宁北,、济宁城区西、康驿镇、廿里铺镇 济宁西,、长沟镇 嘉祥,、嘉祥县城 0公里起点。 起自江苏连云港,由泗水入境,经泗水县城、曲阜市中、兖州城北-西、济宁城北-西、嘉祥城南,向西出境至巨野县城,终点到宁夏固原。 南北向 S33 济徐高速,境内出口有: 铁路 济宁市铁路主要有南北向的京沪铁路、东西向的新兖-兖石铁路,以及与京沪铁路大致平行的京沪高铁。京九铁路则于西北一隅过境。 京沪铁路自济南、泰安南下,经磁窑由曲阜入境,转西南至兖州,后转东南经邹城出境,再经滕州、枣庄出省。 新兖铁路起河南新乡,经巨野由嘉祥入境,东行经济宁城南转东北,至兖州汇入京沪铁路,是为兖州站。 兖石铁路起兖州站,经京沪铁路南行至程家庄分轨,转东北至曲阜,东行经泗水出境,再东南经平邑、临沂,至日照石臼港出海。 京沪高铁自济南、泰安南下,由曲阜入境,南行经曲阜东站,由邹城出境,再经滕州、枣庄出省。 京九铁路自台前孙口镇经孙口黄河大桥跨越黄河到梁山赵堌堆乡入境,未经县城直接南下由本县出境,至郓城转西南至菏泽,复转正南经定陶、曹县出省。济宁境内段仅15公里,梁山站在杨营镇。 日兰高速铁路途径济宁市,设嘉祥北站、济宁北站、济宁东站、曲阜南站、曲阜东站(与京沪高铁同站)、泗水南站六个车站。 目前建设中铁路有湖西铁路等。 航空 济宁曲阜机场 水运 公共交通 教育 中小学 仅列举济宁市境内的部分知名中小学 济宁市实验中学 济宁学院附属中学 济宁市第一中学 济宁市第十五中学 济宁市第十三中学 济宁市育才中学 济宁学院附属高级中学 任城区英才高级中学(原大唐高中部) 大学 曲阜师范大学 济宁医学院 济宁学院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 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人 姊妹城市 栃木縣足利市 1984年9月21日 俄克拉何马州劳顿 1995年10月18日 上莱茵省米卢斯 1996年9月11日 石川縣小松市 2008年9月5日 塔甘羅格 2009年3月6日 江苏省徐州市 2009年9月9日 甘肃省天水市 亚速尔自治区英雄港
孔庙现占地十四万平方米,三路布局,九进庭院,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左右作对称排列。整个建筑群包括五殿、一阁、一坛、两堂、十七座碑亭,共四百六十六间,分别建于金、元、明、清和民国时期。主体建筑大成殿,重檐九脊,黄瓦飞甍,周绕回廊,为东方三大殿之一。一千二百余株古桧明苍翠欲滴,庄重威严,自然天成。汉以来的历代碑刻一千零四十多块,连同大量书、画、牌、匾等珍贵文化遗存,不仅是儒家文化的载体,更镌刻了中华文明的沧桑足迹 孔府 孔子嫡系长支世代居住的府第,是中国现存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衙宅合一的古建筑群,有“天下第一家”之称。孔子去世以后至宋代以前长子长孙依庙居于阙里故宅,看管孔子遗物,奉祀孔子,称“袭封宅”。历代帝王在尊崇孔子推行儒家文化的同时,对其子孙一再加官封爵,赐地建府 宋朝宝元年间,首封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为“衍圣公”,兼曲阜县令,并新建府第,改称衍圣公府。明洪武十年,重建府第,府内始设置官署,后经历代扩建,达到现在的规模。孔府现占地十二万平方米,按明代一品官府第形制,以明清建筑为主体风格,三路布局,前堂后衙,府第功能分区明确,建筑排列有序。中路前为官衙,供衍圣公处理公务及宗族事务;后为内宅,是衍圣公饮食起居之所。东路前为东学,供衍圣公读书励志、接待官员;中部为家庙,供衍圣公奉祀先人;后部为一贯堂,供衍圣公次子、奉祀子思的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使用。西路前为西学,供衍圣公学诗学礼、诗文会友;后为花厅,供衍圣公闲居。 衍圣公的主要职责是护卫孔府林庙、代表国家祭祀孔子。孔府因此保存了众多的祭祀礼器,最为著名的是清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分别颁赐的中和韶乐乐舞具和商周十供。衍圣公世代恪守“诗礼传家”的祖训,着意收集历代礼器法物,藏品达万余件,尤以孔子画像、元明衣冠、衍圣公及夫人肖像著称于世。孔府最著名的珍藏还有明清文书档案,它是孔府四百年各种活动的实录,共有三十多万件,是中国数量最多、时代最久的私家档案,对于研究中国明清史特别是明清经济史具有重要价值。这是世界上现存最为显赫的贵族府第 孔林 是其家族墓地,为世界之最。自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其子孙接冢而葬,两千多年从未间断。林内墓冢累累,多达十万余座,成为世界上延时最久、规模最大的家族墓地。现占地二百余万平方米,有坟冢十万余座。孔子去世后,“弟子各以四方奇木来植,故多异树,鲁人世世代代无能名者”,林内现有树木十万余株,其中树龄超过二百年及其以上的古树名木超过九千多株。孔林还有各种奇花异草一百三十余种,可以说是一座天然植物园。孔林还是一座集墓葬、建筑、石雕、碑刻为一体的露天博物馆。历代王朝为褒扬儒学,不断增拓墓园,辟神道,筑周垣,建林门,刻石仪;子孙也代代博葬,立碑刻石。林内现有金、元、明、清至民国历代墓碑四千余块,是中国数量最多的碑林。除汉碑移入孔庙外,尚有李东阳、严嵩、翁方纲、康有为等明清著名书法家题写的碑文。丰富的地上文物,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墓葬制度的沿革,以及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书法、艺术等都具有很高的价值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处 鲁国故城 周-汉 鲁城街道 孔林 周-清 鲁城街道办事处林前村 汉鲁王墓群 汉 小雪街道武家村 孔庙及孔府 金-清 鲁城街道办事处 颜庙 元-清 鲁城街道办事处北城门内(是祭祀孔子弟子,儒家先贤颜回(颜子)的庙宇。颜庙始建于汉高祖刘邦东巡祭孔时,院落南宽北窄,占地面积约两万四千万平方米,现存元、明、清三代建筑二十四座一百五十九间,分三路布局,五进院落) 尼山孔庙和书院 清 南辛镇夫子洞村 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二十一处 西夏侯遗址 新石器 息陬镇西夏侯村 少昊陵遗址 新石器 书院街道办事处旧县村 仙源县故城 宋-明 书院街道办事处旧县村 少昊陵 宋-清 旧县村(是中国传说时代三皇五帝之一的少昊的陵墓,被称为 东方金字塔。少昊是黄帝的儿子。少昊陵是中国唯一的棱锥形石制陵墓建筑。现存的少昊陵是北宋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建造的,宽28.5米,高8.73米。顶部是少昊庙。陵前的柏树大多是1748年乾隆帝到曲阜时,下令种植的) 梁公林 春秋-汉 防山镇梁公林村 东颜林 春秋-清 防山乡程庄村 林放墓 周 小雪街道林家村 含问礼故址 孟母林墓群 东周-清 小雪街道凫村 防山墓群 周-汉 防山西麓 姜村古墓 汉 小雪街道姜家村 韦家墓群 周-汉 石门山镇韦家水库南 安丘王墓群 明 吴村镇王林村 九龙山摩崖造像石刻 唐 小雪街道武家村 曲阜明故城城楼 明清 鲁城街道办事处 洙泗书院 明清 书院街道办事处书院村 周公庙 明清 鲁城街道办事处周公庙村 石门寺建筑群 清 石门山镇石门山 九仙山建筑群 明清 吴村镇九仙山上 四基山观音庙 明清 南辛镇烟庄村 曲师礼堂及教学楼 清 民国 曲阜师范学校 含考棚 朱总司令召开军事会议会址 1950年 孔林 特产 曲阜盛产曲阜香稻、果旦杏、矿泉水被誉为“曲阜三宝”。生产的孔府家酒、如意、全毛地毯、龙头和尼山石砚被誉为“鲁中五绝”。 孔府宴是当年孔府接待贵宾、袭爵、祭日、生辰、婚丧时特备的高级宴席,是经过数百年不断发展充实逐渐形成的一种独具风味的家宴。孔府宴吸取了全国各地的烹调技艺而逐渐形成的。数百年来孔府宴不断翻新,并留传至今 孔府糕点也与孔府宴一样,源远流长、世代相传的一种独具风味糕点。特别是明、清两代,孔府糕点要比市面上出售的名点更胜一筹。孔府的糕点讲究现吃现烤,求其色、香、味、形俱佳 楷雕 是曲阜独有的一种工艺产品,有上千年历史。楷雕的原料是楷树。孔府珍藏的孔子及夫人亓官氏二尊圆雕立像,相传是子贡为孔子守墓时用楷木雕刻而成的。曲阜楷雕的传统产品是手杖和如意。楷木木质坚实而柔韧,有直性无横性,刻制成杖,不会暴折;折枝为杖,天然屈曲,状似龙蛇,古雅而可爱。楷木纹细,色呈金黄,刻制的如意,玲珑剔透,如丝不断,曾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奖 碑贴 是从碑石上用纸和墨捶拓而成的。曲阜是中国碑贴的主要产地之一。这里碑贴资源丰富,存有西汉以来历代碑刻5000余块,是中国石碑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曲阜拓碑技法很多,主要为擦拓和扑拓两种,并以扑拓为主,其拓本清细精美,广受欢迎 尼山砚 因其石料取于尼山而得名。清乾隆年间修订的《曲阜县志》载:“尼山之石,文理精腻,质坚色黄,可以为砚”,尼山石制砚历史悠久。尼山砚的制作以简朴大方见长。一方砚石,巧用自然,略加点缀,情趣盎然;而且发墨如锉,舔笔如油,拭不损毫。尼山砚的上乘作品为松花砚,石色褐黄,遍布青黑色松花纹,其砚利用料石的自然形状开墨堂墨池,砚额将松花纹剔成浮雕,雅致可爱 曲阜香稻 色白而略露青头,米质粘细油韧,清香醇口,有“一家煮饭,十里飘香”之誉,因也是进献皇帝的贡品而更加名闻遐迩 特色小吃 曲阜煎饼 粥泡羊肉 孔府熏豆腐 水煎包 油酥饼 脂油旋 闷角子 糁汤 同时,煎饼也是有名的特色食品。曲阜人喜欢在煎饼中添加花生、芝麻、香葱等薄薄的一层馅,使其香酥可口。煎饼是曲阜人日常主食之一。 城市名片 孔子故里 黄帝诞生地 国家首批国家5A旅游景区(鲁国故城) 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第8位 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世界遗产城市 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市 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市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 省级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 山东省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市 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 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市 全国双拥模范市 文化 曲阜孔子文化节
仙源县故城 宋-明 书院街道办事处旧县村 少昊陵 宋-清 旧县村(是中国传说时代三皇五帝之一的少昊的陵墓,被称为 东方金字塔。少昊是黄帝的儿子。少昊陵是中国唯一的棱锥形石制陵墓建筑。现存的少昊陵是北宋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建造的,宽28.5米,高8.73米。顶部是少昊庙。陵前的柏树大多是1748年乾隆帝到曲阜时,下令种植的) 梁公林 春秋-汉 防山镇梁公林村 东颜林 春秋-清 防山乡程庄村 林放墓 周 小雪街道林家村 含问礼故址 孟母林墓群 东周-清 小雪街道凫村 防山墓群 周-汉 防山西麓 姜村古墓 汉 小雪街道姜家村 韦家墓群 周-汉 石门山镇韦家水库南 安丘王墓群 明 吴村镇王林村 九龙山摩崖造像石刻 唐 小雪街道武家村 曲阜明故城城楼 明清 鲁城街道办事处 洙泗书院 明清 书院街道办事处书院村 周公庙 明清 鲁城街道办事处周公庙村 石门寺建筑群 清 石门山镇石门山 九仙山建筑群 明清 吴村镇九仙山上 四基山观音庙 明清 南辛镇烟庄村 曲师礼堂及教学楼 清 民国 曲阜师范学校 含考棚 朱总司令召开军事会议会址 1950年 孔林 特产 曲阜盛产曲阜香稻、果旦杏、矿泉水被誉为“曲阜三宝”。生产的孔府家酒、如意、全毛地毯、龙头和尼山石砚被誉为“鲁中五绝”。 孔府宴是当年孔府接待贵宾、袭爵、祭日、生辰、婚丧时特备的高级宴席,是经过数百年不断发展充实逐渐形成的一种独具风味的家宴。孔府宴吸取了全国各地的烹调技艺而逐渐形成的。数百年来孔府宴不断翻新,并留传至今 孔府糕点也与孔府宴一样,源远流长、世代相传的一种独具风味糕点。特别是明、清两代,孔府糕点要比市面上出售的名点更胜一筹。孔府的糕点讲究现吃现烤,求其色、香、味、形俱佳 楷雕 是曲阜独有的一种工艺产品,有上千年历史。楷雕的原料是楷树。孔府珍藏的孔子及夫人亓官氏二尊圆雕立像,相传是子贡为孔子守墓时用楷木雕刻而成的。曲阜楷雕的传统产品是手杖和如意。楷木木质坚实而柔韧,有直性无横性,刻制成杖,不会暴折;折枝为杖,天然屈曲,状似龙蛇,古雅而可爱。楷木纹细,色呈金黄,刻制的如意,玲珑剔透,如丝不断,曾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奖 碑贴 是从碑石上用纸和墨捶拓而成的。曲阜是中国碑贴的主要产地之一。这里碑贴资源丰富,存有西汉以来历代碑刻5000余块,是中国石碑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曲阜拓碑技法很多,主要为擦拓和扑拓两种,并以扑拓为主,其拓本清细精美,广受欢迎 尼山砚 因其石料取于尼山而得名。清乾隆年间修订的《曲阜县志》载:“尼山之石,文理精腻,质坚色黄,可以为砚”,尼山石制砚历史悠久。尼山砚的制作以简朴大方见长。一方砚石,巧用自然,略加点缀,情趣盎然;而且发墨如锉,舔笔如油,拭不损毫。尼山砚的上乘作品为松花砚,石色褐黄,遍布青黑色松花纹,其砚利用料石的自然形状开墨堂墨池,砚额将松花纹剔成浮雕,雅致可爱 曲阜香稻 色白而略露青头,米质粘细油韧,清香醇口,有“一家煮饭,十里飘香”之誉,因也是进献皇帝的贡品而更加名闻遐迩 特色小吃 曲阜煎饼 粥泡羊肉 孔府熏豆腐 水煎包 油酥饼 脂油旋 闷角子 糁汤 同时,煎饼也是有名的特色食品。曲阜人喜欢在煎饼中添加花生、芝麻、香葱等薄薄的一层馅,使其香酥可口。煎饼是曲阜人日常主食之一。 城市名片 孔子故里 黄帝诞生地 国家首批国家5A旅游景区(鲁国故城) 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 感动世界的中国品牌城市 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 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第8位 世界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世界遗产城市 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市 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市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市 省级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 山东省基层党建工作先进市 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 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市 全国双拥模范市 文化 曲阜孔子文化节 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是国家旅游局推出的中国14大旅游节庆活动之一。孔子文化节期间,邀请驻华使节及国内外知名人士参加,举办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世界华商论坛”等经科贸合作洽谈活动;开展孔子家乡修学游、寻根朝敬游、孔庙拜师游等专项旅游活动;曲阜各界人士代表、学生代表、孔子后裔、外宾、海外侨胞分批祭拜孔子活动;举办专场文艺晚会和形式多样的民间艺术表演活动丰富,异彩纷呈。 举行时间是:每年9月26日至10月10日。9月26日举行隆重开幕式,9月28日在孔庙大成殿前举行孔子诞辰纪念集会,并进行规模宏大的祭孔活动,以发思古之幽情,实现敬仰、怀念先师孔子之夙愿。 2010年,山东省曲阜市申报的“孔府菜烹饪技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项目类别,序号19 。 宗教 佛教 曲阜市城北石门山镇石门山上有石门寺,诗仙李白曾到此游览并留下诗句,清朝初年,著名戏曲家孔尚任曾经一度居住在此。 道教 曲阜市城西南陵城镇有玄帝庙,供奉玄天上帝,现已被拆毁。 伊斯兰教 曲阜市城西关有回族聚居区,建有清真寺。 基督教 名人 少昊—五帝之首 黄帝的儿子,姓己名挚,号金天氏 柳下惠—展氏,名获,字禽,春秋时期鲁国人,是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柳下惠被认为是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他“坐怀不乱”的故事中国历代广为传颂。称为“和圣”。柳下惠是中国柳姓的得姓始祖。山东曲阜人 孔子—至圣 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 颜子—复圣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召开;中共第四代领导人接班;吴仪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2003年3月17日,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名,国家主席胡锦涛发布第二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吴儀在温家宝内阁中,出任负责外贸商务、公平交易、以及卫生事务的国务院副总理。 当新一届政府成立不久,中国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SARS疫区,而当时因首都北京处于疫区重灾区,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及北京市市长孟学农被撤。4月23日,吴仪兼任新成立的国务院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总指挥。4月2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发布第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免去张文康的卫生部部长职务;任命吴仪兼任卫生部部长,她随后具体指挥领导全国的防疫工作。她重用敢于进言的钟南山院士,整合北京医疗力量、加速成立小汤山医院;卫生部开始每天公布感染和疑似病例;国务院加紧修订《传染病防治法》,民众很快从恐慌中恢复过来、非典也逐渐得到遏制。 由于吴仪一系列果敢的行动。2004年2月起,她又兼任新成立的“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主任,以遏制河南等地的失控局面。此前吴仪已经前往河南,和高耀洁询问基层的艾滋病问题,并将由于政府刻意掩盖的问题揭露。2005年4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签署主席令,免去其兼任的卫生部部长职务。 2005年5月,吴仪出访日本并考察2005年日本國際博覽會。在此期间,包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内的一些日本高级官员相继在二战历史问题及中日领土纷争问题上发出强硬表态,挑战中国外交忍耐极限。作风硬朗的吴仪断然决定取消与小泉的会面,提前回国。一些海外媒体把吴仪此举称为“多年来中国外交罕见的鹰派作风”。2005年,吴仪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第二有影响力的女性”(仅次于美国国务卿赖斯);2006年則在同一評選中,她又名列第三(在德國總理默克爾及美国国务卿賴斯之後);而2007年则又再次排名第二(仅次于默克尔之后)。 吴仪一直未婚。她曾这样解释道,说自己当年看苏联小说太多了,把爱情过于理想化了,因而错过了婚姻。而她本人经常谦称自己为“小女子”,与她共事的工作人员都称吴仪和蔼慈祥,且不失男性的果断变通。 2008年3月,吴仪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卸任国务院副总理一职並退休。 退休 2007年初,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国务院副总理的黄菊病重;据媒体报道,吴仪已全面接管了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工作。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成立“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吴仪任组长;以协调解决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外界纷纷猜测,吴仪有可能在2008年3月任期结束后,继续在下届政府中留任;甚至还可能出任国家副主席。 然而,在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上,69岁的吴仪并没有再次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一个月后,在出席“中美商会”的一个晚宴时,吴仪则公开表示,在2008年3月后,将不再担任任何职务。12月24日,在出席中国国际商会会员代表大会时,吴仪再次重申已向中央表明退意,并把自己的退休称之为“裸退” ,即无论是官方的、半官方的,还是群众性团体,都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她希望大家完全把她忘记。同时,吴仪在会上还提到,自己担任副总理的年薪是12万人民币,包括保姆费等补贴在内;而许多企业家都拥有别墅。她希望各位企业领导要廉洁,只拿该拿的,一定要拿得正当。 荣誉 外国勋章奖章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友谊勋章(朝鲜,2005年10月10日于平壤颁发)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外部链接 Yi 武汉人 北京石油学院校友
1956年,吴仪毕业于兰州女子中学(现兰州市第二十七中学),考上西北工学院国防系常规武器专业,入校后即展示干练的一面,担任学校女垒队队长。1957年,因为学校改制西北工业大学,进行院系调整,撤销国防系并入其他专业,政府允许学生自由申请换校或换系。吴仪最终选择改入北京石油学院,学习石油炼制系炼油工程专业,在学校时的吴仪担任班主席、并始终留着短发。 1962年,毕业后的吴仪分配到兰州炼油厂,任车间技术员。1963年,她调到总厂政治部,担任办公室干事,开始转型为政治管理工作者。1965年,她调到北京,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工业部生产技术司生产处技术员。1967年,调任北京东方红炼油厂技术员,之后从基层逐级积累,历任技术科副科长、科长、副总工程师、副厂长。1983年,任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副经理、党委书记,是当时中国石油化工系统之中唯一的女性局级干部。 进入政界 1983年,吴仪被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借调到湖南省,参加湖南省委常委一级的整党工作。尽管这是她首次涉猎政治,却以聪颖、机智,受到湖南省委的嘉誉。1988年,她被任命为北京市人民政府负责工业和外贸的副市长,并由此正式进入中国政坛。 进入中央 1991年,吴仪调入中央政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部副部长。不久中美知识产权谈判前,中方团长突然患病,刚出任外经贸部副部长4个月的吴仪,临危受命替补上阵。由于当时美国人在知识产权问题上的强势和国内保护现状,此次谈判的任务极其艰巨。1992年1月17日,中美双方终于在知识产权谈判中达成共识,吴仪代表中国政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美利坚合众国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上签名。 此后她还参加了中国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谈判,因作风强势果断而闻名,得到了“铁娘子”的称号。1997年9月,在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上,吴仪当选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进入党和国家领导人行列;成为继陈慕华1987年十三大退出中央政治局之后,10年来首位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女性领导人。1998年3月,朱镕基任命吴仪为负责外贸工作的国务委员。 出任副总理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召开;中共第四代领导人接班;吴仪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2003年3月17日,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名,国家主席胡锦涛发布第二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决定,吴儀在温家宝内阁中,出任负责外贸商务、公平交易、以及卫生事务的国务院副总理。 当新一届政府成立不久,中国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SARS疫区,而当时因首都北京处于疫区重灾区,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及北京市市长孟学农被撤。4月23日,吴仪兼任新成立的国务院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总指挥。4月26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发布第三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免去张文康的卫生部部长职务;任命吴仪兼任卫生部部长,她随后具体指挥领导全国的防疫工作。她重用敢于进言的钟南山院士,整合北京医疗力量、加速成立小汤山医院;卫生部开始每天公布感染和疑似病例;国务院加紧修订《传染病防治法》,民众很快从恐慌中恢复过来、非典也逐渐得到遏制。 由于吴仪一系列果敢的行动。2004年2月起,她又兼任新成立的“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主任,以遏制河南等地的失控局面。此前吴仪已经前往河南,和高耀洁询问基层的艾滋病问题,并将由于政府刻意掩盖的问题揭露。2005年4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签署主席令,免去其兼任的卫生部部长职务。 2005年5月,吴仪出访日本并考察2005年日本國際博覽會。在此期间,包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内的一些日本高级官员相继在二战历史问题及中日领土纷争问题上发出强硬表态,挑战中国外交忍耐极限。作风硬朗的吴仪断然决定取消与小泉的会面,提前回国。一些海外媒体把吴仪此举称为“多年来中国外交罕见的鹰派作风”。2005年,吴仪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第二有影响力的女性”(仅次于美国国务卿赖斯);2006年則在同一評選中,她又名列第三(在德國總理默克爾及美国国务卿賴斯之後);而2007年则又再次排名第二(仅次于默克尔之后)。 吴仪一直未婚。她曾这样解释道,说自己当年看苏联小说太多了,把爱情过于理想化了,因而错过了婚姻。而她本人经常谦称自己为“小女子”,与她共事的工作人员都称吴仪和蔼慈祥,且不失男性的果断变通。 2008年3月,吴仪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卸任国务院副总理一职並退休。 退休 2007年初,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国务院副总理的黄菊病重;据媒体报道,吴仪已全面接管了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工作。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成立“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吴仪任组长;以协调解决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外界纷纷猜测,吴仪有可能在2008年3月任期结束后,继续在下届政府中留任;甚至还可能出任国家副主席。 然而,在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上,69岁的吴仪并没有再次进入中共中央政治局。一个月后,在出席“中美商会”的一个晚宴时,吴仪则公开表示,在2008年3月后,将不再担任任何职务。12月24日,在出席中国国际商会会员代表大会时,吴仪再次重申已向中央表明退意,并把自己的退休称之为“裸退” ,即无论是官方的、半官方的,还是群众性团体,都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她希望大家完全把她忘记。同时,吴仪在会上还提到,自己担任副总理的年薪是12万人民币,包括保姆费等补贴在内;而许多企业家都拥有别墅。她希望各位企业领导要廉洁,只拿该拿的,一定要拿得正当。 荣誉 外国勋章奖章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友谊勋章(朝鲜,2005年10月10日于平壤颁发) 参考文献 参考书目 外部链接
/ks/音在古代的西部希腊语中用“Χ”(Chi)字母来表示;而在古代的东部希腊语中用“Ξ”(Xi)字母来表示,“Χ”(Chi)字母只表示/x/。 结果,现代希腊语采用了东方式的写法,但西方式的写法却传入了意大利半岛的伊特鲁里亚。因此它在伊特鲁里亚语中表示/ks/,在拉丁语中表示/ks/和/gs/;相反的,源自东希腊语的斯拉夫字母却继承了东希腊语的读法,以致现时东方的阿塞拜疆语、乌兹别克语、鞑靼语、维吾尔语都把X来标记/x/音。不过,有学者表明拉丁字母的X并不等同于希腊字母Χ。葡萄牙语中x表示。 但是对于字母Ψ (Psi)、Χ (Chi,
字母X的含意 字符编码 其他表示法 参看 (希腊字母Chi)
休刊中 增刊號與衍生雜誌 衍生雜誌 別冊少年Jump→月刊少年Jump→Jump Square Fresh Jump V Jump Super Jump→Grand Jump Oh super jump 週刊YOUNG JUMP Business Jump→Grand Jump、Grand Jump PREMIUM Ultra Jump 最強Jump
PIECE》、《火影忍者》等題材影響角色描敘帶有牽引人的特色。《海賊王》、《火影忍者》和《BLEACH》被稱作「三本柱」,是JUMP在這段時期的招牌漫畫。 《BLEACH》(2001年~2016年)、《Mr.FULLSWING強棒出擊》(2001年~2006年)、《草莓100%》(2002年~2005年)、《-{zh-hans:光速蒙面侠21;zh-tw:光速蒙面俠21;zh-hk:Eyeshield 21高速達陣}-》(2002年~2009年)、《死亡筆記》(2004年~2006年)輩出受歡迎作品。之後,《銀魂》(2004年~2018年)、《家庭教師HITMAN REBORN!》(2004年~2012年)、《驅魔少年》(2004年~2009年)、《魔人偵探腦嚙涅羅》(2005~2009年)亦受歡迎。 2006年後,有《出包王女》(2006年~2009年)、《SKET DANCE》(2007年~2013年)、《妖怪少爺》(2008年~2012年)、《美食獵人》(2008年~2016年)、《爆漫王。》(2008年~2012年)、《影子籃球員》(2009年~2014年)、《惡魔奶爸》(2009年~2014年)、《最強學生會長》(2009年~2013年)等長期連載的作品。 2010年代 2010年代前半,有《偽戀》(2011年~2016年)、《排球少年!!》(2012年~2020年)、《齊木楠雄的Ψ難》(2012年~2018年)、《暗殺教室》(2012年~2016年)、《食戟之靈》(2012年~2019年)、《境界觸發者》(2013年~2018年後移至Jump Square連載)、《我的英雄學院》(2014年~)等作品開始連載。 2010年代後半,《黑色五葉草》(2015年~2023年後移至Jump GIGA連載)、《搖曳莊的幽奈小姐》(2016年~2020年)、《鬼滅之刃》(2016年~2020年)、《約定的夢幻島》(2016年~2020年)、《我們真的學不來!》(2017年~2021年)、《Dr.STONE 新石紀》(2017年~2022年)、《咒術迴戰》(2018年~)、《鏈鋸人》(2019年~2021年後移至Jump+連載)被認為是強勢新生代漫畫。 JUMP多部知名大作(BLEACH、美食獵人、火影忍者、烏龍派出所、銀魂)都陸續在2010年代結束連載。當中於2016年結束連載的《烏龍派出所》連載長達40年,是所有少年漫畫雜誌中連載最久的紀錄。 2020年代 《鬼滅之刃》、《搖曳莊的幽奈小姐》、《約定的夢幻島》、《排球少年!!》等長期連載作品陸續在2020年結束連載,比例上開始以新連載居多。2020年52號刊登的21部作品中,有多達13部作品為連載未滿一年的新連載。《不死不運》(2020年~)、《肌肉魔法使-MASHLE-》(2020年~2023年)、《我與機器子》(2020年~)、《SAKAMOTO DAYS 坂本日常》(2020年~)、《擅長逃跑的殿下》(2021年~)、《WITCH WATCH》(2021年~)、《青春之箱》(2021年~)、《朱音落語》(2022年~)成為這段時期的代表性作品。 特征 雜誌的關鍵字是「友情」、「努力」和「勝利」,所有得到連載機會的作品都必須宣揚其中一個訊息。亦因此,連載漫畫基本上都不外乎格鬥、動作、喜劇、體育等較容易彰顯熱血的題材。不過近年為吸納多元化的動漫社群,週刊亦加入了科幻冒险、戀愛、社會話題及紀錄形式的新興作品。 封面基本上是當時得令的一部連載作品,偶然則會以全明星陣容登場。不過在1970年代後半到1980年代前半,與及1990年代後半的時期,《Jump》亦曾仿傚其他公司的週刊少年漫畫雜誌,刊載運動員和偶像的相片作招徠。雜誌本身亦不時會發放運動員的特集和採訪報道。 編輯政策 新人專屬合約 創刊時期,由於不能確保受歡迎的漫畫家參與製作,所以編輯部決定所有新人都必須簽訂專屬契約,確定他們全力應付《Jump》的連載。訂下這個契約代表不論有沒有新作品構思,都不能跟其他漫畫媒體合作;即使擁有全盤計劃,亦要待有關編輯找上相關的掛單。除了極少數的人氣漫畫家外,一旦放棄契約,就難以重返這個舞台。基於《Jump》的受眾面比起其他雜誌龐大許多,不少新人漫畫家都情願慢慢等待,務求一躍成名。 調查至上主義 一般漫畫雜誌只會把讀者意見調查作為參考,惟本刊却特別強調,並作為人氣指數的指標。規則以新連載登場後的十期為基準,綜合期間每一期的讀者意見,再以此決定作品命運。每一期的數據會反映在漫畫排版的前後位置,惟第一位會經常保留予台柱或經歷特殊意義時刻的作品(如第一集登場及周年紀念),新連載亦會有約一至兩個月的時間得到寬鬆對待。若人氣指數持續排名末端,不管作品質素如何都會被腰斬,讓路于新連載,造成了許多只有10至20期的短期連載作品。不屬於以上兩類的作品,亦有中央彩頁的準則表示編輯部的支持,此舉一般會使作品處於比實際人氣稍高的位置。 一般只有中下游的作品可以主動向編輯部表示結束的意願,亦可能會加注條件,如必須在有限時間內推出超越或匹敵現時作品的連載。這些條件下結束可謂充滿風險,未能履行的最壞結果可能是永遠脫離《Jump》行列。 目前,編輯部旨在讓連載作品數量維持於20部。綜合排名最後兩位的作品會在考慮腰斬的行列,十數位的作品則可歸類為中下游。而進入2000年代之後,被腰斬的作品會由姊妹雜誌《赤丸Jump》或《Jump NEXT》連載數集完結篇,緩和爛尾的問題,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作者就年齡層和意願移藉到其他Jump系雜誌的例子。 歷代總編輯長 連載中作品 休刊中 增刊號與衍生雜誌 衍生雜誌 別冊少年Jump→月刊少年Jump→Jump Square Fresh Jump V Jump Super Jump→Grand Jump Oh super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钱其琛:《外交十記》、錢七條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 Qi Qi 嘉定人 天津人 中国共产党党员 (1942年入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几内亚大使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几内亚比绍大使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新闻司司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 第8届国务院副总理
荣誉 外国勋章奖章 北极星勋章(蒙古,2005年11月28日于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颁发) 家庭 哥哥:钱其珏 弟弟:钱其璈,曾任天津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妹妹:钱其灿 儿子:钱宁,八维在线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亚马逊在线)首席执行官。 参考文献 引用 来源 书籍 《外交十记》,钱其琛 著,世界知识出版社 出版 网页 钱其琛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钱其琛简历 新华网 外部链接 参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钱其琛:《外交十記》、錢七條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言人 Qi Qi 嘉定人 天津人 中国共产党党员 (1942年入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在希腊语中,(Upsilon)曾经发作/u/(后来变成/y/,现在发作/i/)。罗马人直接借用了希腊语的Y,因为他们感到V不再完全相当于希腊语的/y/,並稱之為"I graeca"("希臘的I"),造就出現代罗曼语族中"Y"的名字:西班牙语"I griega",加泰罗尼亚语I grega,法语I grec(都表示“希腊语的I”)。而英语中Y的名称/waɪ/,則是因為早期將"Y"認為是上面"V"/w/、下面I/i/的組合,所以發音為/wi:/,而其長母音/i:/經歷母音大推移後成了/aɪ/,從此Y在英語中變為/waɪ/。在很多其他欧洲语言中,这个希腊字母的名称仍然保留着。字母Y起初是用来表示元音的,现在则同时表示元音和辅音。 在北约音标字母中,用Yankee表示字母Y。 字母Y的含意 字符编码
是拉丁字母中的第25個字母。 在希腊语中,(Upsilon)曾经发作/u/(后来变成/y/,现在发作/i/)。罗马人直接借用了希腊语的Y,因为他们感到V不再完全相当于希腊语的/y/,並稱之為"I graeca"("希臘的I"),造就出現代罗曼语族中"Y"的名字:西班牙语"I griega",加泰罗尼亚语I grega,法语I grec(都表示“希腊语的I”)。而英语中Y的名称/waɪ/,則是因為早期將"Y"認為是上面"V"/w/、下面I/i/的組合,所以發音為/wi:/,而其長母音/i:/經歷母音大推移後成了/aɪ/,從此Y在英語中變為/waɪ/。在很多其他欧洲语言中,这个希腊字母的名称仍然保留着。字母Y起初是用来表示元音的,现在则同时表示元音和辅音。 在北约音标字母中,用Yankee表示字母Y。 字母Y的含意 字符编码 其他表示法
Z, z是拉丁字母中的第26个字母,也是最后一个字母。 英國等大部份英語口音及法語会念作;唯獨美国会念作 ;德国人会念作;还有一种很古老的念法,作 (izzard)。部分粤语区華人也會讀成(izzard)。
;德国人会念作;还有一种很古老的念法,作 (izzard)。部分粤语区華人也會讀成(izzard)。 在拉丁语和西班牙语,这字母称为zeta,与希腊语ζ的读法一样。 在北约音标字母中,使用Zulu表示字母Z。 字符编码
水彩畫 粉彩畫 水墨畫 素描 油畫 帛畫 版畫 木刻 水印 印花 石版畫 壁畫 立體及其他形式 電腦繪畫 內畫 雕塑 木雕 泥塑
電腦繪畫 內畫 雕塑 木雕 泥塑 冰雕 沙雕 陶藝 裝置藝術 行爲藝術 工藝美術 設計 插畫 手工藝 理論 美學 藝術 藝術種類 藝術類型 参考文献 參見 美術史 美學 藝術 藝術史 視覺藝術
War)、《死亡空间》(Dead Space)系列、《遺失的星球》(Lost Planet)、《质量效应》(Mass Effect)系列等;光枪射击游戏包括《打野鸭》(Duck Hunt)、《野狼计划》(Operation Wolf)、《VR战警》(Virtua Cop)等;清版射击游戏包括《太空侵略者》(Space Invaders)、《魂斗罗》(Contra)、《合金弹头》(Metal Slug)等系列。 分類 2D射擊遊戲 固定畫面射擊 捲軸射擊遊戲(例如:沙罗曼蛇、1943、R-TYPE) 縱向捲軸射擊 橫向捲軸射擊
2D射擊遊戲 固定畫面射擊 捲軸射擊遊戲(例如:沙罗曼蛇、1943、R-TYPE) 縱向捲軸射擊 橫向捲軸射擊 多方向捲軸射擊 斜視射擊 3D射擊遊戲 第一人称射击游戏(FPS) 第三人稱射擊遊戲(TPS) 飛行射擊 太空戰鬥射擊 光枪射击游戏 轨道射击游戏
上海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长江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长江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南京大学商学院
!c !平均上場時間(分鐘) !投籃命中率(%) !三分球命中率(%) !罰球命中率(%) !平均籃板 !平均助攻 !平均抄截 !平均盖帽 !平均得分 |- | align="left"|2003–04 | align="left"|休士顿火箭 | 5||5||37.0||45.6||0.0||76.5||7.4||1.8||0.4||1.4||15.0 |- | align="left"|2004–05 | align="left"|休士顿火箭 | 7||7||31.4||65.5||0.0||72.7||7.7||0.7||0.3||2.7||21.4 |- | align="left"|2006–07 | align="left"|休士顿火箭 | 7||7||37.1||44.0||0.0||88.0||10.3||0.9||0.1||0.7||25.1 |- | align="left"|2008–09 | align="left"|休士顿火箭 | 9||9||35.9||54.5||0.0||90.2||10.9||1.0||0.4||1.1||17.1 |- | style="text-align:left;"| 生涯 | style="text-align:left;"| | 28||28||35.3||51.9||0.0||83.3||9.3||1.0||0.3||1.5||19.8 大事记 1997年,带领中国青年篮球队获亚洲青年男子篮球锦标赛冠军。 1998年,入选中国篮球明星队。 1999年,入选中国篮球南方明星队;获1998-99赛季中国男篮甲A联赛“最有进步球员奖”和亚洲篮球锦标赛冠军。 2000年,入选1999年亚洲全明星队、1999-2000赛季中国男篮甲A联赛全明星阵容;获“ESPN全球最有潜力运动员奖”、中国城市运动会男子篮球冠军、中国男篮甲A联赛亚军和1999-2000赛季全国男篮甲A联赛篮板、扣篮、盖帽三个单项奖。 2001年,获全国男篮甲A联赛亚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男子篮球亚军、全运会男子篮球亚军 。 2002年,入选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最佳阵容;获中国男篮甲A联赛冠军、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12名、亚运会男子篮球银牌。 2002年6月26日,成为第一位中国NBA状元秀。 2002年11月18日,对阵湖人队9投9中得到20分。 2002年11月10日-11月22日,连续六场比赛中35投31中,88.6%的命中率是NBA历史上的一项纪录(连续六场以上比赛的合计命中率)。 2002年12月,西部联盟最佳新秀。 2003年2月,西部联盟最佳新秀。 2003年,NBA全明星赛西部首发中锋,在所有全明星球员票选中以1,286,324票位居第四。 2002-03赛季,以平均每场13.5分、8.2次篮板和1.74次封盖的成绩入选当年的最佳新秀第一阵容。 2004年2月22日,在战胜老鹰队当中取得了职业生涯最高的41分和7次助攻。 2004年,连续第二次成为NBA全明星赛西部先发中锋。 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2005年,连续第三次成为NBA全明星赛西部先发中锋,所获选票数创下NBA历史纪录。 2005年3月11日,对太阳队的比赛中,取得了职业生涯最高的22次篮板球(其中包括9个进攻篮板)。 2006年3月6日,拿下32分13个篮板,从而使技术统计在四年之内第一次达到平均20分10个篮板(20+10是衡量内线巨星的标准之一)的水平。 2006年11月14日,取得职业生涯最高的4次抢断。 2006年12月15日,取得职业生涯最高的8次盖帽。 2007年8月3日,姚明和叶莉在上海市徐汇区婚姻登记处登记结婚。 2007年8月6日,姚明和叶莉正式举行了婚礼。 2007年12月20日,取得了职业生涯最高的52分钟上场时间。 2008年,被香港大学授予名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2009年1月17日,在对迈阿密热火的比赛中,姚明12投全中,名列火箭队史单场投篮命中率第一。 2009年4月18日,在对波特兰开拓者的比赛中,姚明9投全中,名列火箭队史季后赛单场投篮命中率第一。 2009年,第一次进入NBA季后赛分区第二轮。 2009年,全资收购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 2010年5月21日,誕下女兒,正式成為父親。 2010年12月,再次查出左脚脚踝骨裂,本赛季报销。 2011年7月20日14:00,姚明在上海举办“明谢”姚明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退役。退役后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学习。 2012年1月7日,姚明在“2012蓝天下的至爱”慈善晚会上被授予“上海慈善大使”的称号。 2012年1月15日,姚明在上海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被增选为上海市政协常务委员。 2014年,国际奥委会宣布姚明成为最新一名南京青奥会大使。这位中国篮球界的传奇人物将会向新一代的青年运动员分享他有关国际比赛的建议和经验,同时激励全世界的年轻人积极践行和传承青奥精神。 2016年4月4日,入選NBA籃球名人堂。 2016年11月22日,中篮联(北京)体育有限公司揭牌。姚明出任首届董事会副董事长。 2017年2月4日,姚明的11號球衣,於火箭豐田中心退休 2017年2月23日,在中国篮球协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姚明当选中國籃球協會主席。 2018年7月8日,姚明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 2023年9月17日起U16亞洲男籃錦標賽預計在卡達開打,在未召開會議和通知會員國的情況下,身為東亞籃球協會主席的姚明和秘書長胡淑芬2人片面更改參賽規則,東亞區限定FIBA排名前3的國家才可以參賽,導致蒙古、香港、澳門和台灣都無法參賽。 花絮 身高争议 自从他进入NBA以来,身高问题就一直存在着争论。以前在中国CBA的秩序册上,姚明的官方身高是2米26(7英尺5英寸),而到了美国后,姚明的身高变成了2米29(7英尺6英寸),這是因為NBA球員普遍都是穿鞋量身高,姚明裸足身高為2米26(7英尺5英寸),穿鞋身高為2米29(7英尺6.25英寸),現在各种报道中普遍使用的是2米26和7英尺5英寸。 個人生活 2004年姚明和ESPN體育作家RIC BUCHER一起寫傳記:《兩個世界的生活》。同一年,他又主演了一部紀錄片《姚明年》,該片記錄了姚明在NBA新秀一年的成長經歷。擔任電影旁白的是翻譯科林·潘,他一共為姚明做了三年翻譯。2005年原新聞週刊作者Brook Larmer出版《姚明行動》,寫道姚明的父母很堅定的結合,終於養育一個超強的運動員,姚明童年時期受到特別的訓練,為他日後成為偉大的籃球運動員作好了鋪墊。2009年姚明為中國動畫片《馬蘭花》裡的一個人物擔當配音。 公众生活 姚明和刘翔一样,是中国家喻户晓的运动员之一。《福布斯中国名人榜》上他的收入和人气连续六年蝉联榜首,2008年姚明收入5100万美元(约合3亿5700万人民币)。他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为名牌的代言——与一些大公司签下合同代言商品。他与耐克的签约到新秀赛季结束,然后又投身锐步。姚明也曾与百事签约,并且在2003年起诉可口可乐在赞助国家队时盗用他的肖像权,获得胜诉。但后来2008奥运会时他又和可口可乐签约。 姚明参与了很多慈善活动,包括“NBA篮球无国界”活动。在2003年NBA季后赛,姚明主持了一出电视节目,募集了30万美元用于遏止非典的传播。2007年9月,他又主办了一场拍卖会,会上筹集到 96万5千美元;还打过一场慈善篮球赛,旨在为中国的贫困儿童捐款。他在NBA的同伴斯蒂夫·纳什、卡梅罗·安东尼,巴伦·戴维斯以及影星成龙都支持着他的善举。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姚明为灾区捐款200万美元,并且为了帮助重建在地震中毁坏的学校,而创建了基金会。 私人投資 2009年7月16日,姚明买下了他的老东家上海大鲨鱼队,收购前的上海队由于财政问题有可能无法参加下赛季的CBA联赛。并且他又投資美國、北京和上海等地的豪宅、酒店及酒莊項目,資產估計高達30億元人民幣。 表情包 姚明囧脸是非常流行的表情包之一,源自于2009年4月30日赛后新闻发布会,阿泰斯特和姚明现场发布会时采访影片中的截图。 克倫·潘 克倫·潘()是姚明的翻譯。他不但從事翻譯的工作,而且是姚明的好朋友,教了他怎麼開車,怎麼適應美國的社會。 他也演過電影《姚明年》(The Year of the Yao)。克倫·潘于詹姆士.麥迪遜大學(James Madison University)完成大学学业,并在國立臺灣大學國際華語研習所学习汉语。 参见 马健 孟克·巴特尔 王治郅 孙明明 潘克倫 易建联 長人列表 参考书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姚明个人官方博客-我的搜狐 上海籍篮球运动员 M 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校友 上海交通大學校友 香港大學名譽博士 中国男子篮球运动员 中国奥运篮球运动员 200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籃球運動員 200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籃球運動員 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籃球運動員 2002年亚洲运动会篮球运动员 2002年亞洲運動會銀牌得主 中国亚洲运动会银牌得主 休斯顿火箭球员 上海大鲨鱼球员
5||5||18.2||48.6||0.0||93.8||5.4||0.8||0.0||1.6||10.2 |- | style="text-align:left;"| 生涯 | style="text-align:left;"| | 486||476||32.5||52.4||20.0||83.3||9.2||1.6||0.4||1.9||19.0 |- | style="text-align:left;"| 明星賽 | style="text-align:left;"| | 6||6||17.1||50.0||0.0||66.7||4.0||1.3||0.2||0.3||7.0 NBA季後賽數據統計 {| class="wikitable" !季後賽 !球隊 !出賽 !c !平均上場時間(分鐘) !投籃命中率(%) !三分球命中率(%) !罰球命中率(%) !平均籃板 !平均助攻 !平均抄截 !平均盖帽 !平均得分 |- | align="left"|2003–04 | align="left"|休士顿火箭 | 5||5||37.0||45.6||0.0||76.5||7.4||1.8||0.4||1.4||15.0 |- | align="left"|2004–05 | align="left"|休士顿火箭 | 7||7||31.4||65.5||0.0||72.7||7.7||0.7||0.3||2.7||21.4 |- | align="left"|2006–07 | align="left"|休士顿火箭 | 7||7||37.1||44.0||0.0||88.0||10.3||0.9||0.1||0.7||25.1 |- | align="left"|2008–09 | align="left"|休士顿火箭 | 9||9||35.9||54.5||0.0||90.2||10.9||1.0||0.4||1.1||17.1 |- | style="text-align:left;"| 生涯 | style="text-align:left;"| | 28||28||35.3||51.9||0.0||83.3||9.3||1.0||0.3||1.5||19.8 大事记 1997年,带领中国青年篮球队获亚洲青年男子篮球锦标赛冠军。 1998年,入选中国篮球明星队。 1999年,入选中国篮球南方明星队;获1998-99赛季中国男篮甲A联赛“最有进步球员奖”和亚洲篮球锦标赛冠军。 2000年,入选1999年亚洲全明星队、1999-2000赛季中国男篮甲A联赛全明星阵容;获“ESPN全球最有潜力运动员奖”、中国城市运动会男子篮球冠军、中国男篮甲A联赛亚军和1999-2000赛季全国男篮甲A联赛篮板、扣篮、盖帽三个单项奖。 2001年,获全国男篮甲A联赛亚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男子篮球亚军、全运会男子篮球亚军 。 2002年,入选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最佳阵容;获中国男篮甲A联赛冠军、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12名、亚运会男子篮球银牌。 2002年6月26日,成为第一位中国NBA状元秀。 2002年11月18日,对阵湖人队9投9中得到20分。 2002年11月10日-11月22日,连续六场比赛中35投31中,88.6%的命中率是NBA历史上的一项纪录(连续六场以上比赛的合计命中率)。 2002年12月,西部联盟最佳新秀。 2003年2月,西部联盟最佳新秀。 2003年,NBA全明星赛西部首发中锋,在所有全明星球员票选中以1,286,324票位居第四。 2002-03赛季,以平均每场13.5分、8.2次篮板和1.74次封盖的成绩入选当年的最佳新秀第一阵容。 2004年2月22日,在战胜老鹰队当中取得了职业生涯最高的41分和7次助攻。 2004年,连续第二次成为NBA全明星赛西部先发中锋。 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2005年,连续第三次成为NBA全明星赛西部先发中锋,所获选票数创下NBA历史纪录。 2005年3月11日,对太阳队的比赛中,取得了职业生涯最高的22次篮板球(其中包括9个进攻篮板)。 2006年3月6日,拿下32分13个篮板,从而使技术统计在四年之内第一次达到平均20分10个篮板(20+10是衡量内线巨星的标准之一)的水平。 2006年11月14日,取得职业生涯最高的4次抢断。 2006年12月15日,取得职业生涯最高的8次盖帽。 2007年8月3日,姚明和叶莉在上海市徐汇区婚姻登记处登记结婚。 2007年8月6日,姚明和叶莉正式举行了婚礼。 2007年12月20日,取得了职业生涯最高的52分钟上场时间。 2008年,被香港大学授予名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 2009年1月17日,在对迈阿密热火的比赛中,姚明12投全中,名列火箭队史单场投篮命中率第一。 2009年4月18日,在对波特兰开拓者的比赛中,姚明9投全中,名列火箭队史季后赛单场投篮命中率第一。 2009年,第一次进入NBA季后赛分区第二轮。 2009年,全资收购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 2010年5月21日,誕下女兒,正式成為父親。 2010年12月,再次查出左脚脚踝骨裂,本赛季报销。 2011年7月20日14:00,姚明在上海举办“明谢”姚明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退役。退役后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学习。 2012年1月7日,姚明在“2012蓝天下的至爱”慈善晚会上被授予“上海慈善大使”的称号。 2012年1月15日,姚明在上海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上被增选为上海市政协常务委员。 2014年,国际奥委会宣布姚明成为最新一名南京青奥会大使。这位中国篮球界的传奇人物将会向新一代的青年运动员分享他有关国际比赛的建议和经验,同时激励全世界的年轻人积极践行和传承青奥精神。 2016年4月4日,入選NBA籃球名人堂。 2016年11月22日,中篮联(北京)体育有限公司揭牌。姚明出任首届董事会副董事长。 2017年2月4日,姚明的11號球衣,於火箭豐田中心退休 2017年2月23日,在中国篮球协会第九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姚明当选中國籃球協會主席。 2018年7月8日,姚明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 2023年9月17日起U16亞洲男籃錦標賽預計在卡達開打,在未召開會議和通知會員國的情況下,身為東亞籃球協會主席的姚明和秘書長胡淑芬2人片面更改參賽規則,東亞區限定FIBA排名前3的國家才可以參賽,導致蒙古、香港、澳門和台灣都無法參賽。 花絮 身高争议 自从他进入NBA以来,身高问题就一直存在着争论。以前在中国CBA的秩序册上,姚明的官方身高是2米26(7英尺5英寸),而到了美国后,姚明的身高变成了2米29(7英尺6英寸),這是因為NBA球員普遍都是穿鞋量身高,姚明裸足身高為2米26(7英尺5英寸),穿鞋身高為2米29(7英尺6.25英寸),現在各种报道中普遍使用的是2米26和7英尺5英寸。 個人生活 2004年姚明和ESPN體育作家RIC BUCHER一起寫傳記:《兩個世界的生活》。同一年,他又主演了一部紀錄片《姚明年》,該片記錄了姚明在NBA新秀一年的成長經歷。擔任電影旁白的是翻譯科林·潘,他一共為姚明做了三年翻譯。2005年原新聞週刊作者Brook Larmer出版《姚明行動》,寫道姚明的父母很堅定的結合,終於養育一個超強的運動員,姚明童年時期受到特別的訓練,為他日後成為偉大的籃球運動員作好了鋪墊。2009年姚明為中國動畫片《馬蘭花》裡的一個人物擔當配音。 公众生活 姚明和刘翔一样,是中国家喻户晓的运动员之一。《福布斯中国名人榜》上他的收入和人气连续六年蝉联榜首,2008年姚明收入5100万美元(约合3亿5700万人民币)。他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为名牌的代言——与一些大公司签下合同代言商品。他与耐克的签约到新秀赛季结束,然后又投身锐步。姚明也曾与百事签约,并且在2003年起诉可口可乐在赞助国家队时盗用他的肖像权,获得胜诉。但后来2008奥运会时他又和可口可乐签约。 姚明参与了很多慈善活动,包括“NBA篮球无国界”活动。在2003年NBA季后赛,姚明主持了一出电视节目,募集了30万美元用于遏止非典的传播。2007年9月,他又主办了一场拍卖会,会上筹集到 96万5千美元;还打过一场慈善篮球赛,旨在为中国的贫困儿童捐款。他在NBA的同伴斯蒂夫·纳什、卡梅罗·安东尼,巴伦·戴维斯以及影星成龙都支持着他的善举。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姚明为灾区捐款200万美元,并且为了帮助重建在地震中毁坏的学校,而创建了基金会。 私人投資 2009年7月16日,姚明买下了他的老东家上海大鲨鱼队,收购前的上海队由于财政问题有可能无法参加下赛季的CBA联赛。并且他又投資美國、北京和上海等地的豪宅、酒店及酒莊項目,資產估計高達30億元人民幣。 表情包 姚明囧脸是非常流行的表情包之一,源自于2009年4月30日赛后新闻发布会,阿泰斯特和姚明现场发布会时采访影片中的截图。 克倫·潘 克倫·潘()是姚明的翻譯。他不但從事翻譯的工作,而且是姚明的好朋友,教了他怎麼開車,怎麼適應美國的社會。 他也演過電影《姚明年》(The Year of
Da Capo Press, 1999. (ISBN 0-306-81086-7) Ron Powers. Mark Twain: A Life. New York: Random House, 2005. (0-7432-4899-6) R. Kent Rasmussen. Critical Companion to Mark Twain: A Literary Reference to His Life and Work. New York: Facts On File, 2007. (Revised edition of Mark Twain A to Z) (ISBN 0-8160-6225-0) R. Kent Rasmussen, ed. The Quotable Mark Twain: His Essential Aphorisms, Witticisms and Concise Opinions. Chicago: Contemporary Books, 1997 (ISBN 0-8092-2987-0) 外部連結 A Cunnecticut Yankee in the King Arthur's Court Audiobook 作品 . More than 60 texts are freely available. Mark Twain Quotes, Newspaper Collections and Related Resources Twain on The Awful German Language Audio book recording with accompanying text of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 Many Twain stories are read in Mister Ron's Basement (Number 431 -- Celebrated Jumping Frog, Numbers 195-199, Number 146 -- Million Pound Banknote, Nos. 67-71, and Number 6 -- The War Prayer) Podcast Mark Twain on Scientific Research / Pains of Lowly Life (1900) Mark Twain Quotes Quotes mistakenly attributed to Mark Twain 研究學習 The Mark Twain Papers and Project of the Bancroft Libra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 Home to the largest archive of Mark Twain's papers and the editors of a critical edition of all of Mark Twain's writings. Mark Twain Room (Houses original manuscript of Huckleberry Finn)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ublishers of the critical edition of Mark Twain's writings. Elmira College Center for Mark Twain Studies Ever the Twain Shall Meet, a guide to Mark Twain on the Web The Fountain Pens used by Mark Twain "The Mark Twain they didn’t teach us about in school" , by Helen Scott, from International Socialist Review 10, Winter 2000, pp.61-65. The Mark Twain Museum's education section has lesson plans for teachers as well as homework help for students University students discuss Mark Twain's essay
on The Awful German Language Audio book recording with accompanying text of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 Many Twain stories are read in Mister Ron's Basement (Number 431 -- Celebrated Jumping Frog, Numbers 195-199, Number 146 -- Million Pound Banknote, Nos. 67-71, and Number 6 -- The War Prayer) Podcast Mark Twain on Scientific Research / Pains of Lowly Life (1900) Mark Twain Quotes Quotes mistakenly attributed to Mark Twain 研究學習 The Mark Twain Papers and Project of the Bancroft Libra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 Home to the largest archive of Mark Twain's papers and the editors of a critical edition of all of Mark Twain's writings. Mark Twain Room (Houses original manuscript of Huckleberry Finn)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ublishers of the critical edition of Mark Twain's writings. Elmira College Center for Mark Twain Studies Ever the Twain Shall Meet, a guide to Mark Twain on the Web The Fountain Pens used by Mark Twain "The Mark Twain they didn’t teach us about in school" , by Helen Scott, from International Socialist Review 10, Winter 2000, pp.61-65. The Mark Twain Museum's education section has lesson plans for teachers as well as homework help for students University students discuss Mark Twain's essay Luck 生平 Full text of My Platonic Sweetheart , a dream journal by Mark Twain Full text of the biography Mark Twain by Archibald Henderson The Mark Twain House in Hartford, CT The Mark Twain Boyhood Home in Hannibal, MO The Hannibal Courier Post A Look at the Life and Works of Mark Twain Mark
大事记 13世紀 1234年:孟珙的南宋軍隊和塔察儿的大蒙古国軍隊聯合攻破蔡州,金哀宗自尽,金末帝身亡,金朝滅亡。 19世紀 1825年:由于没有候选人在前一年选举中得到当选所需的选举人票,美国众议院选出约翰·昆西·亚当斯为总统。 1849年:羅馬共和國宣布成立。 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杰斐逊·戴维斯被国会任命为美利坚联盟国临时总统。 1870年:美國國家氣象局成立。 1895年:美国基督教青年会干事韦廉姆·G·摩根在麻萨诸塞州霍利奥克举办第一场排球比赛。 1900年:戴维斯杯网球赛诞生。 20世紀 1916年:由南洋大学等六所大学的大学生们所组成的足球队下南洋,应华侨之邀赴菲律宾展开中国足球历史上第一次的访问比赛。 1919年:歌利亚号飞机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飞机商业航行,开创了伦敦至巴黎航线。 1920年:国际联盟18个会员国代表在法国首都巴黎签署《-{zh-cn:斯瓦尔巴条约; zh-tw:斯瓦巴條約}-》,承认挪威拥有-{zh-cn:斯瓦尔巴; zh-tw:斯瓦巴}-的主权。 1929年:《东欧国家非战公约》签字。 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部队宣布占领在太平洋战争期间作为日军重要战略基地的瓜达康纳尔岛,瓜达康纳尔岛战役结束。 1947年:上海「二九惨案」。 1950年:美国参议院议员约瑟夫·雷蒙德·麦卡锡公开宣称国务院充满共产党人,引发反共情绪。 1956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汉语拼音方案草案》。 1962年:台灣證券交易所開業。 1962年:加勒比海島國牙买加独立。 1963年:波音727首次試飛。 1964年:披頭四在“埃德·沙利文秀”上第一次在美國電視上現場演出,這標誌著「英國入侵」的開始。 1964年:草原英雄小姐妹为保护人民公社的绵羊,被严重冻伤,后被树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宣传偶像。 196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表援越反美的郑重声明。 1969年:美国波音公司制造的「波音747」珍寶客机作首次飞行。 1980年:台灣第一家7-Eleven開幕。 1980年:香港最大的萬宜水庫啟用,開始供應食水。 1982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於進一步做好計劃生育工作的指示」,提倡一孩政策。 1982年:日本航空350號班機空難,24人罹難。 1991年:立陶宛獨立公投 1993年:荷兰法律允许医生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对病人实施安乐死。 1996年:德國達姆城亥姆霍茲重離子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首次成功合成出化學元素鎶。 1998年:首届鲁迅文学奖评选揭晓。
1666年:喬治·道格拉斯-漢密爾頓,第一代奧克尼伯爵,英國軍事家(1737年逝世) 1737年:湯瑪斯·潘恩,英裔美國思想家、作家、政治活動家、理論家、革命家、激進民主主義者(1809年逝世) 1763年:路德維希一世,巴登大公(1830年逝世) 1773年:威廉·亨利·哈里森,美國政治人物,第9任美國總統(1841年逝世) 1814年:塞繆爾·蒂爾頓,美國政治人物,前任紐約州州長(1886年逝世) 1830年: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奥斯曼帝国蘇丹(1876年逝世) 1846年:威廉·梅巴赫,德國汽车工程師(1929年逝世) 1859年:秋山好古,日本舊日本帝國陸軍騎兵大將(1930年逝世) 1867年:夏目漱石,日本作家(1916年逝世) 1869年:路德維希·馮·羅伊特,德國海軍上將(1943年逝世) 1871年:霍華德·泰勒·立克次,美國病理學家(1910年逝世) 1880年:費耶爾·利波特,匈牙利數學家(1959年逝世) 1881年:羅富國,第20任香港總督(1948年逝世) 1882年:阿卜杜拉一世,约旦开国国王(1951年逝世) 1885年:阿尔班·贝尔格,奧地利作曲家(1935年逝世) 1887年:夏伯阳,苏联红军指揮官(1919年逝世) 1897年:查爾斯·金斯福德·史密斯,澳大利亞飛行員,第一位跨太平洋飛行者(1935年逝世) 1899年:方東美,中國哲學家(1977年逝世) 1902年:萊昂·姆巴,加彭政治人物,首任加彭總統(1967年逝世) 1931年:托馬斯·伯恩哈德,奧地利小說家、劇作家、詩人(1989年逝世) 1942年:卡洛爾·金,美國創作歌手 1943年:永尼·尼爾松,瑞典男子競速滑冰運動員(2022年逝世) 1943年: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经济学家,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1945年:大隅良典,日本生物学家,2016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 1945年:米亞·法羅,美國女演員 1948年:張炳強,香港配音員 1948年:謝月美,香港配音員及演員(2022年逝世) 1951年:安达充,日本漫畫家 1953年:希朗·漢德,英國男演員 1954年:崔世昌,澳門政界人物 1959年:阿里·邦戈·翁丁巴,加彭政治人物,第3任加彭總統 1959年:菲利佩·紐西,莫三比克政治人物,現任莫三比克總統 1960年:石川優吾,日本漫畫家 1960年:大衛·西蒙,美國作家、記者、編劇、製片人 1963年:巫啟賢,馬來西亞歌手 1963年:布萊恩·葛林,美國理論物理學家 1969年:戎祥,台灣男演員(2013年逝世) 1973年:新海誠,日本動畫導演 1973年:科林·伊格斯菲德,美國演員 1974年:琥珀·瓦萊塔,美國模特兒 1976年:韋君龍,前香港足球運動員 1976年:查理·戴,美國男演員 1978年:費德·阿瓦雷茲,烏拉圭導演 1978年:勞瑞爾·哈伯德,紐西蘭跨性別女性舉重運動員 1979年:章子怡,中国電影演員 1979年:降谷建志,日本男歌手 1980年:吳怡霈,台灣藝人
大事记 11世紀 1009年:由於《奎德林堡編年史》對「Litua」一詞的紀載,成為立陶宛名稱首次的書面紀錄。 12世紀 1152年:腓特烈一世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3世紀 1276年:奥格斯堡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的帝国自由城市。 14世紀 1309年:教宗克勉五世被迫從義大利羅馬遷往法國亞維儂地區,後來被稱作「亞維儂教廷」。 18世紀 1776年: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著作《国富论》在英国伦敦出版,奠定现代经济学的基础。 1796年:拿破仑·波拿巴与約瑟菲娜·德博阿爾內结婚,后者成为其第一位夫人。 19世紀 1834年:法国外籍兵团成立。 1841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决,上的暴动黑奴是被非法贩运为奴隶的。 1842年:意大利作曲家朱塞佩·威尔第作曲的歌剧《纳布科》在米兰斯卡拉大剧院首次演出。 1847年:美国针对墨西哥港口韦拉克鲁斯发动包围战,为美国军队首次发起的大规模两栖作战。 1850年:滿清咸丰帝即位。 1862年:南北战争:分别隶属美利坚合众国和美利坚邦联的两艘铁甲舰在维吉尼亚州汉普顿锚地展开首次作战。 1896年:由于在阿杜瓦战役中败于阿比西尼亚,意大利弗朗西斯科·克里斯皮内阁倒台。 20世紀 1908年:意大利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成立。 1916年:英法签署协定,瓜分中东。 1916年:微拉率1500人自墨西哥袭击美国新墨西哥州边境,造成17人死亡。 1916年:德意志帝国对葡萄牙王国宣战,因后者扣留里斯本的德国船只以向大英帝国示好。 1918年:英国陆战队以履行盟国职责,防止德国舰队入侵为由,在苏俄北方重镇摩尔曼斯克登陆。协约国开始武装干涉苏俄。 1923年:列宁因中風而被迫离职。 1926年:湖南省长沙市各界一万多人在教育坪召开市民大会,驱逐赵恒惕。 1932年:爱新觉罗·溥仪正式就任满洲国政府执政。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陆军航空军的B-29超级堡垒轰炸机机队对日本东京展开大规模轰炸,造成近10万人死亡。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日本帝国陆军决定针对法国重要据点发动军事政变,最终全面控制法属印度支那。 1959年:世界最畅销的娃娃玩具芭比娃娃在美国纽约举办的美国国际玩具展览会上首次亮相。 1964年:第一批福特野马于密歇根州迪尔伯恩的装配线上完成。 1972年:河南省辉县市郭亮村开工修建郭亮洞。 197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与西班牙建交。 1978年:一架由台灣高雄飛往香港的中華航空波音737客機被劫機者要脅前往中國大陸,被迫降落啟德機場,其後劫機者中彈死亡。 197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办少年班。 1984年:世界上第一只“试管羔羊”诞生,由中国蒙古族兽医学博士旭日干与日本农林水产省畜产试验场共同培育。 1986年: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辞书《汉语大字典》编纂完成。 1991年: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爆发反对-{zh-hans:米洛舍维奇;zh-hk:米洛舍維奇;zh-tw:米洛塞維奇;}-的大规模游行示威。 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1997年:日全食經過黑龍江漠河等地,海爾-博普彗星同時出現,成為罕見的日全食與亮彗星同時出現的記錄。 1998年:。 21世紀 2000年: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南畔的蘭貝斯區的倫敦眼(又名千禧之眼)開幕 2001年:。 2006年:卡西尼-惠更斯号發現土衛二有液態水,及二氧化碳、氮和甲烷的特徵 2008年:台灣第二個捷運系統高雄捷運紅線通車。 2022年:南韓國民力量候選人尹錫悅在2022年總統選舉中擊敗李在明和沈相奵,當選新任韓國總統。 出生 1285年:後二條天皇,日本鎌倉時代天皇(1318年逝世) 1451年:亚美利哥·韦斯普奇,意大利商人、航海家、探險家(1512年逝世) 1814年:塔拉斯·赫里霍羅維奇·謝甫琴科,烏克蘭詩人、藝術家、人道主義者(1861年逝世) 1890年: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莫洛托夫,前蘇聯政治活動家(1986年逝世) 1896年:陶述曾,中國土木工程專家(1993年逝世)
19世紀 1834年:法国外籍兵团成立。 1841年:美国最高法院裁决,上的暴动黑奴是被非法贩运为奴隶的。 1842年:意大利作曲家朱塞佩·威尔第作曲的歌剧《纳布科》在米兰斯卡拉大剧院首次演出。 1847年:美国针对墨西哥港口韦拉克鲁斯发动包围战,为美国军队首次发起的大规模两栖作战。 1850年:滿清咸丰帝即位。 1862年:南北战争:分别隶属美利坚合众国和美利坚邦联的两艘铁甲舰在维吉尼亚州汉普顿锚地展开首次作战。 1896年:由于在阿杜瓦战役中败于阿比西尼亚,意大利弗朗西斯科·克里斯皮内阁倒台。 20世紀 1908年:意大利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成立。 1916年:英法签署协定,瓜分中东。 1916年:微拉率1500人自墨西哥袭击美国新墨西哥州边境,造成17人死亡。 1916年:德意志帝国对葡萄牙王国宣战,因后者扣留里斯本的德国船只以向大英帝国示好。 1918年:英国陆战队以履行盟国职责,防止德国舰队入侵为由,在苏俄北方重镇摩尔曼斯克登陆。协约国开始武装干涉苏俄。 1923年:列宁因中風而被迫离职。 1926年:湖南省长沙市各界一万多人在教育坪召开市民大会,驱逐赵恒惕。 1932年:爱新觉罗·溥仪正式就任满洲国政府执政。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陆军航空军的B-29超级堡垒轰炸机机队对日本东京展开大规模轰炸,造成近10万人死亡。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大日本帝国陆军决定针对法国重要据点发动军事政变,最终全面控制法属印度支那。 1959年:世界最畅销的娃娃玩具芭比娃娃在美国纽约举办的美国国际玩具展览会上首次亮相。 1964年:第一批福特野马于密歇根州迪尔伯恩的装配线上完成。 1972年:河南省辉县市郭亮村开工修建郭亮洞。 197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与西班牙建交。 1978年:一架由台灣高雄飛往香港的中華航空波音737客機被劫機者要脅前往中國大陸,被迫降落啟德機場,其後劫機者中彈死亡。 197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办少年班。 1984年:世界上第一只“试管羔羊”诞生,由中国蒙古族兽医学博士旭日干与日本农林水产省畜产试验场共同培育。 1986年: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辞书《汉语大字典》编纂完成。 1991年: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爆发反对-{zh-hans:米洛舍维奇;zh-hk:米洛舍維奇;zh-tw:米洛塞維奇;}-的大规模游行示威。 199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1997年:日全食經過黑龍江漠河等地,海爾-博普彗星同時出現,成為罕見的日全食與亮彗星同時出現的記錄。 1998年:。 21世紀 2000年:英國倫敦泰晤士河南畔的蘭貝斯區的倫敦眼(又名千禧之眼)開幕 2001年:。 2006年:卡西尼-惠更斯号發現土衛二有液態水,及二氧化碳、氮和甲烷的特徵 2008年:台灣第二個捷運系統高雄捷運紅線通車。 2022年:南韓國民力量候選人尹錫悅在2022年總統選舉中擊敗李在明和沈相奵,當選新任韓國總統。 出生 1285年:後二條天皇,日本鎌倉時代天皇(1318年逝世) 1451年:亚美利哥·韦斯普奇,意大利商人、航海家、探險家(1512年逝世) 1814年:塔拉斯·赫里霍羅維奇·謝甫琴科,烏克蘭詩人、藝術家、人道主義者(1861年逝世)
韩国 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开始扶持电竞项目,其電子竞技行业取得与其它传统行业同样的社会认可,同时還擁有相對完善及龐大的职业電競体系。在即時戰略項目的星际争霸系列上,韩国拥有广泛的爱好者。 韓國目前被認為擁有最發達的電子競技行業。星际争霸系列以及英雄聯盟等電子競技遊戲在各類國際大賽上皆多次獲冠軍,更是包揽了至今三届的冠軍。 歐美 歐美的電競項目非常多元,各類賽事亦相當豐富,有著強大的競爭力及市場。許多廠商都會砸下重金舉辦各項賽事。 日本 電玩在日本多以休閒目的為主,競技型遊戲並非主流。唯獨街机游戏竞赛屡见不鲜,格斗游戏亦在日本風行。 中国大陆 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早在2003年11月18日就把电子竞技运动列为第99个正式体育运动项目。 「中国电子竞技运动会」(CEG)在2004年第一季度揭幕。设立的比赛项目共分为国标类、休闲类和对战类三种类型。 2016年9月6日,教育部發佈《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其中增補「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專業到名錄,屬於教育與體育大類下的專業。這標誌著電競專業正式進入中國高等教育。 騰訊遊戲曾承辦世界电子竞技大赛(WCG)以及英雄聯盟職業聯賽(LPL)。 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OCA)在2017年4月17日宣布,電子競技將在2022年的杭州亞運會成為正式比賽項目。 穿越火线职业联赛(CFPL) 绝地求生冠军联赛(PCL) 香港 2017年,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及陳茂波準備及發表的《香港政府財政預算案》將電子競技定性為具經濟發展潛力的新領域,是香港政府首次明確表示要將電子競技作產業化。 臺灣 2008年1月,台灣電子競技聯盟(英文縮寫:TESL)成立,為台灣籌辦電競聯賽先驅。 2012年1月10日,中華民國電子競技運動協會(英文縮寫:CTESA)成立,推動電子競技成為臺灣認可之正式運動項目。 2016年11月16日,教育部傾向認定電子競技為「技藝」,並且可以設立專班。 2017年,文化部公佈電子競技專長類別相關的評選作業規定。 2017年11月7日,立法院三讀通過運動產業發展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電子競技業和運動經紀業等正式納入運動產業範疇。 2017年,由「PTT E-sport電競大賽」改組擴大舉辦的「六都電競爭霸戰」是第一個全國性的巡迴電競賽事,由六個地區盃賽和總冠軍賽組成,至2019年一共舉辦三屆。 2018年,臺灣2018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將英雄聯盟和爐石戰記列為比賽項目。 其他地區 除了歐美和東亞,南美洲、東南亞和大洋洲等地區電競活動亦相當流行。 在南美洲,尤以巴西的電競行業最為興盛,舉辦過多次電子競技展覽,也吸引了不少歐美大型廠商的投資及贊助,其中射擊遊戲的項目實力相比比其他類型遊戲更加突出,擁有曾在國際大賽上奪冠的絕對武力國際強隊miBR以及SK Gaming。 在東南亞盛行Dota2和穿越火線等遊戲,擁有Dota2強隊Fnatic。 主要游戏项目 過去大多为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現在多為MOBA遊戲及即時戰略遊戲。而随着-{zh-cn:2019冠状病毒病;zh-hk:2019冠狀病毒病;zh-mo:2019冠狀病毒病;zh-tw: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zh-my:2019冠状病毒病;zh-sg: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影响,由原本的现实体育赛事转变而来的体育类游戏电子竞技也受到关注。 和平精英 王者榮耀 英雄聯盟 Dota2 反恐精英2 反恐精英 虹彩六号:围攻行动 爐石戰記 魔兽争霸III系列 坦克世界 最後一戰系列 使命召唤:高级战争 DOTA(魔兽争霸3地图的衍生项目)
Dota2 反恐精英2 反恐精英 虹彩六号:围攻行动 爐石戰記 魔兽争霸III系列 坦克世界 最後一戰系列 使命召唤:高级战争 DOTA(魔兽争霸3地图的衍生项目) 魔兽世界PVP(竞技场)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III FIFA系列 NBA系列 世紀帝國系列 AVA 跑跑卡丁車 鬥陣特攻 皇室戰爭 絕地求生 傳說對決 荒野亂鬥 星海爭霸II 实况足球
2005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梵蒂岡宗座宮逝世,並被冠上「大教宗」的頭銜。 2012年:匈牙利总统施米特·帕尔因20年前所写的博士论文被指抄袭而被迫辞职。 2015年:泰国诗琳通公主迎来60岁寿辰,全曼谷带来了紫色浪潮。 2015年:索馬利亞恐怖組織青年黨在肯亞北部的加里薩大學發動恐怖襲擊,造成148人死亡。 2016年:香港亞洲電視因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不獲續牌,結束長達59年的本地電視廣播。 2019年:Google+正式关闭个人服务。 2021年:載有近500名乘客的台鐵408車次太魯閣號行經-{zh-cn:花莲县;zh-tw:花蓮縣}-秀林鄉清水隧道時撞擊入侵軌道的工程車而出軌,造成包括司機員與助理司機員在內計49人死亡、216人受傷,為臺灣鐵路管理局成立及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以來死傷最嚴重的事故。 出生 181年:漢獻帝劉協,中國漢朝最後一位皇帝。(234年逝世) 742年:查理曼,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國王(814年逝世) 1510年:足利義晴,日本幕府将军(1550年逝世) 1647年:瑪麗亞·西碧拉·梅里安,德国出生的瑞士博物學家和科學插畫家。(1717年逝世) 1725年:傑可莫·卡薩諾瓦,義大利冒險家、作家。(1798年逝世) 1805年: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丹麥小說家、短篇小說作家、童話故事作家、詩人。(1875年逝世) 1834年:弗雷德里克·奧古斯特·巴托爾迪,法國雕塑家,美國自由女神像雕塑者。(1904年逝世) 1840年:埃米爾·左拉,法国作家。(1902年逝世) 1877年:颜惠庆,中国外交家,前中华民国总理。(1950年逝世) 1890年:何應欽,中国军事家,政治人物,前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国防部长。(1987年逝世) 1896年:索戈蒙·泰赫利里安,亞美尼亞革命者、士兵。(1960年逝世) 1898年:曾炯,中國數學家,著名代數學家埃米·諾特的學生。(1940年逝世) 1900年:馬師曾,中国粵劇演员。(1964年逝世) 1926年:傑克·布拉漢姆,澳大利亞一級方程式賽車手。(2014年逝世) 1932年:黃周汝吉,原籍台灣的美國科學家。 1936年:阿卜杜勒-哈米德·卜拉希米,阿爾及利亞政治人物,前任阿爾及利亞總理。(2021年逝世) 1937年:凌永順,中國電子對抗技術專家。(2023年逝世) 1939年:-{zh-cn:马文·盖伊;zh-tw:馬文·蓋}-,美國歌手、作曲者。(1984年逝世) 1944年:宗華,台灣男演員。(2023年逝世) 1945年:琳達·亨特,美國女演員。 1950年:張藝謀,中國導演。 1951年:鄺其志,香港前政府官员。 1951年:王文洋,台灣企業家,現任宏仁集團總裁。 1955年:瑪哈·-{扎克里}-·詩琳通,泰國公主。 1957年:林嘉華,香港男演員。 1958年:劉香萍,香港女演員。 1959年:阿爾韋托·費爾南德斯,阿根廷律師、政治人物,現任阿根廷總統。 1961年:姜永勳,韓國外交官。 1962年:克拉克·格雷格,美國男演員。 1967年:格雷格·坎普,美國吉他手、作曲家、主唱,破嘴合唱團吉他手。 1969年:阿傑·德烏根,印度男演員、導演、製片人。 1975年:馮家亮,澳門法律界人士。 1975年:佩德羅·帕斯卡,智利裔美國男演員。 1976年:黃宇詩,香港主持人。 1976年:焦媛,香港舞台劇演員。 1976年:浪川大輔,日本男性聲優。 1977年:麥克·法斯賓達,德國裔愛爾蘭演員。 1978年:尼克·貝爾格,美國商人。(2004年逝世) 1978年:陳紫函,中國女演員。 1979年:應昌佑,香港歌手。 1979年:戴嬈,中國演員。 1979年:波多野和俊,日本男演員、聲優。 1979年:傑西·卡麥可,美國樂團魔力紅成員。 1980年:胡竣傑,台灣棒球選手。 1981年:陳家鴻,台灣棒球選手。 1981年:莊智淵,台灣男子乒乓球運動員。 1982年:劉天佑,中國射擊隊隊員。 1983年:陳昭穎,臺灣棒球選手。
181年:漢獻帝劉協,中國漢朝最後一位皇帝。(234年逝世) 742年:查理曼,法蘭克王國加洛林王朝國王(814年逝世) 1510年:足利義晴,日本幕府将军(1550年逝世) 1647年:瑪麗亞·西碧拉·梅里安,德国出生的瑞士博物學家和科學插畫家。(1717年逝世) 1725年:傑可莫·卡薩諾瓦,義大利冒險家、作家。(1798年逝世) 1805年:漢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丹麥小說家、短篇小說作家、童話故事作家、詩人。(1875年逝世) 1834年:弗雷德里克·奧古斯特·巴托爾迪,法國雕塑家,美國自由女神像雕塑者。(1904年逝世) 1840年:埃米爾·左拉,法国作家。(1902年逝世) 1877年:颜惠庆,中国外交家,前中华民国总理。(1950年逝世) 1890年:何應欽,中国军事家,政治人物,前中华民国行政院院长、国防部长。(1987年逝世) 1896年:索戈蒙·泰赫利里安,亞美尼亞革命者、士兵。(1960年逝世) 1898年:曾炯,中國數學家,著名代數學家埃米·諾特的學生。(1940年逝世) 1900年:馬師曾,中国粵劇演员。(1964年逝世) 1926年:傑克·布拉漢姆,澳大利亞一級方程式賽車手。(2014年逝世) 1932年:黃周汝吉,原籍台灣的美國科學家。 1936年:阿卜杜勒-哈米德·卜拉希米,阿爾及利亞政治人物,前任阿爾及利亞總理。(2021年逝世) 1937年:凌永順,中國電子對抗技術專家。(2023年逝世) 1939年:-{zh-cn:马文·盖伊;zh-tw:馬文·蓋}-,美國歌手、作曲者。(1984年逝世) 1944年:宗華,台灣男演員。(2023年逝世) 1945年:琳達·亨特,美國女演員。 1950年:張藝謀,中國導演。 1951年:鄺其志,香港前政府官员。 1951年:王文洋,台灣企業家,現任宏仁集團總裁。 1955年:瑪哈·-{扎克里}-·詩琳通,泰國公主。 1957年:林嘉華,香港男演員。 1958年:劉香萍,香港女演員。 1959年:阿爾韋托·費爾南德斯,阿根廷律師、政治人物,現任阿根廷總統。 1961年:姜永勳,韓國外交官。 1962年:克拉克·格雷格,美國男演員。 1967年:格雷格·坎普,美國吉他手、作曲家、主唱,破嘴合唱團吉他手。 1969年:阿傑·德烏根,印度男演員、導演、製片人。 1975年:馮家亮,澳門法律界人士。 1975年:佩德羅·帕斯卡,智利裔美國男演員。 1976年:黃宇詩,香港主持人。 1976年:焦媛,香港舞台劇演員。 1976年:浪川大輔,日本男性聲優。 1977年:麥克·法斯賓達,德國裔愛爾蘭演員。 1978年:尼克·貝爾格,美國商人。(2004年逝世) 1978年:陳紫函,中國女演員。 1979年:應昌佑,香港歌手。 1979年:戴嬈,中國演員。 1979年:波多野和俊,日本男演員、聲優。 1979年:傑西·卡麥可,美國樂團魔力紅成員。 1980年:胡竣傑,台灣棒球選手。 1981年:陳家鴻,台灣棒球選手。 1981年:莊智淵,台灣男子乒乓球運動員。 1982年:劉天佑,中國射擊隊隊員。 1983年:陳昭穎,臺灣棒球選手。 1983年:林勇,日本男性聲優、歌手。 1983年:金材昱,韓國男演員、模特兒。 1986年:R3hab,摩洛哥裔荷蘭DJ、音樂製作人。 1988年:傑西·普萊蒙,美國男演員。 1989年:何珮瑜,香港模特兒、演員 1990年:金旼榮,韓國女子偶像團體Crayon Pop成員。 1990年:Soya,韓國女歌手。 1990年:葉夫根尼婭·卡納耶娃,俄羅斯女子韻律體操選手。
1.0, 2000年1月26日作为W3C推荐标准发布。修订版于2002年8月1日发布,它提供与HTML 4.0和4.01相同的三个变化,这些变化被重新在XML中制定。 XHTML 1.1,基于XHTML 1.0 严格版,2001年5月31日 作为W3C推荐标准发布。修订版可使用模块化XHTML的模块,2001年4月10日作为W3C推荐标准发布。 XHTML 2.0为工作草案,但为支持HTML5与XHTML5的工作,此草案被放弃。 XHTML 2.0与XHTML 1.x不兼容,因此更确切的说这是一个XHTML风格的新语言而不是XHTML 1.x的更新。 在HTML5草案中规定一个XHTML语法,称为“XHTML5.1”。 标记 HTML标记包含标签(及其属性)、基于字符的数据类型、字符引用和实体引用等几个关键部分。HTML标签是最常见的,通常成对出现,比如与。这些成对出现的标签中,第一个标签是开始标签,第二个标签是结束标签。两个标签之间为元素的内容,有些标签没有内容,为空元素,如。 HTML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这会触发标准模式渲染。 以下是一个经典的Hello World程序的例子: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This is a title</title> </head> <body> <p>Hello world!</p> </body> </html> 和之间的文本描述网页,和之间的文本为可视页面内容。标记文本定义了浏览器的页面标题。 文档标记类型用于HTML5。 如果未进行声明,浏览器会使用“怪异模式”进行渲染。 元素 HTML文档由嵌套的HTML元素构成。它们用HTML标签表示,包含于尖括号中,如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元素由一对标签表示:“开始标签”与“结束标签”。元素如果含有文本内容,就被放置在这些标签之间。 在开始与结束标签之间也可以封装另外的标签,包括标签与文本的混合。这些嵌套元素是父元素的子元素。 开始标签也可包含标签属性。这些属性有诸如标识文档区段、将样式信息绑定到文档演示和为一些如等的标签嵌入图像、引用图像来源等作用。 一些元素如换行符,不允许嵌入任何内容,无论是文字或其他标签。这些元素只需一个单一的空标签(类似于一个开始标签),无需结束标签。 许多标签是可选的,尤其是那些很常用的段落元素的闭合端标签。HTML浏览器或其他媒介可以从上下文识别出元素的闭合端以及由HTML标准所定义的结构规则。这些规则非常复杂,不是大多数HTML编码人员可以完全理解的。 因此,一个HTML元素的一般形式为:。一些HTML元素被定义为空元素,其形式为。空元素不能封装任何内容。例如标签或内联标签。一个HTML元素的名称即为标签使用的名称。注意,结束标签的名称前面有一个斜杠“/”,空元素不需要也不允许结束标签。如果元素属性未标明,则使用其默认值。 例子 HTML文档的页眉:。标题被包含在头部,例如: <head> <title>The Title</title> </head> 标题:HTML标题由到六个标签构成,字体由大到小递减: <h1>Heading level 1</h1> <h2>Heading level 2</h2> <h3>Heading level 3</h3> <h4>Heading level 4</h4> <h5>Heading level 5</h5> <h6>Heading level 6</h6> 段落:<p>第一段</p> <p>第二段</p> 换行:。与之间的差异是br换行但不改变页面的语义结构,而p部分的页面成段。 <p>這是<br>一個<br>使用換行<br>段落</p> 链接:使用标签来创建链接。href属性包含链接的URL地址。 <a href="https://zh.wikipedia.org/">中文維基百科的連結!</a> 注释: <!-- This is a comment --> 注释有助于理解标记,但它不会在网页上显示。 HTML中存在以下几种类型的标记元素: 用于文本的结构式标记 例如,将“羽毛球”定义为二级标题。结构式标记不指示任何特定的渲染,但大多数网页浏览器都会采用元素格式的默认样式。要在内容上实现进一步的风格可以使用层叠样式表(CSS)。 用于文本外观的表现式标记,不论其目的 例如,表示视觉输出设备应将文本“粗体”加粗,但如果设备无法做到这一点(如朗读文本的听觉设备),就不会发生什么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与也可能有相同的视觉效果,但在本质上它们更加语义化。如同与的区别。为支持CSS的使用,大多数表现式标记在HTML 4.0规范中不再被推荐使用。 超文本标记使文档的一部分链接到其他文档 锚元素在文档中创建超链接,其href属性设置链接的目标URL。例如:HTML标记会将文字"中文维基百科"渲染为超链接。要将图片渲染为超链接,img元素要作为内容插入到a元素中:。 属性 大多数元素的属性以“名称-值”的形式成对出现,由“=”分离并写在开始标签元素名之后。值一般由单引号或双引号包围,有些值的内容包含特定字符,在HTML中可以去掉引号(XHTML不行)。不加引号的属性值被认为是不安全的。有些属性无需成对出现,仅存在于开始标签中即可影响元素,如img 元素的ismap 属性。 许多元素存在一些共通的属性: id属性为元素提供了在全文档内的唯一标识。它用于识别元素,以便样式表可以改变其表现属性,脚本可以改变、显示或删除其内容或格式化。对于添加到页面的URL,它为元素提供了一个全局唯一标识,通常为页面的子章节。例如,ID "属性"对于https://zh.wikipedia.org/wiki/HTML#属性 class属性提供一种将类似元素分类的方式。常被用于语义化或格式化。例如,一个HTML文档可指定类来表明所有具有这一类值的元素都从属于文档的主文本。格式化后,这样的元素可能会聚集在一起,并作为页面脚注而不会出现在HTML代码中。类属性也被用于微格式的语义化。类值也可进行多声明。如将元素同时放入標記与重要两类中。 style属性可以将表现性质赋予一个特定元素。比起使用id或class 属性从样式表中选择元素,“style”被认为是一个更好的做法,尽管有时这对一个简单、专用或特别的样式显得太繁琐。 title属性用于给元素一个附加的说明。 大多数浏览器中这一属性显示为。 lang属性用于识别元素内容的语言,它可能与文档的主要语言不同。例如,在中文文档中: <p>法语<span lang="fr">c'est la vie</span>在法国的应用很普遍,意为“这就是生活” 。<p> 缩写元素abbr可用于说明一些属性: <abbr id="ID" class="术语" style="color:purple;" title="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abbr> 这个例子显示为HTML;
2008年1月 HTML5由W3C作为工作草案(链接)发布。虽然HTML5的语法非常类似于SGML,但它已经放弃任何成为SGML应用程序的尝试,除了一种替代的基于XML的HTML5序列,它已明确定义自己的“HTML”序列。 2011年 HTML5 – 最终征求 2011年5月,工作小组将HTML5推进至“最终征求”(Last Call)阶段,邀请W3C社区内外人士以确认本规范的技术可靠性。W3C开发一套综合性测试套件来实现完整规范的广泛交互操作性,完整规范的目标日期为2014年。2011年1月,WHATWG将其“HTML5”活动标准重命名为“HTML”。W3C仍然继续其发布HTML5的项目。 2012年 HTML5 – 候选推荐 2012年7月,WHATWG和W3C的工作产生一定程度的分离。W3C继续HTML5规范工作,重点放在单一明确的标准上,这被WHATWG称为“快照”。WHATWG组织则将HTML5作为一个“活动标准”(Living Standard)。活动标准的概念是从未完成但永远保持更新与改进,可以添加新特性,但功能点不会被删除。 2012年12月,W3C指定HTML5作为候选推荐阶段。该阶段的标准为“两个100%完成,完全实现交互操作”。 2014年 HTML5 – 提案推荐与推荐 2014年9月,HTML5进入提案推荐阶段。 2014年10月28日,HTML5作为稳定W3C推荐标准发布,这意味着HTML5的标准化已经完成。 XHTML版本 XHTML是使用XML 1.0改写自HTML 4.01的独立语言。它不再被作为单独标准开发。 XHTML 1.0, 2000年1月26日作为W3C推荐标准发布。修订版于2002年8月1日发布,它提供与HTML 4.0和4.01相同的三个变化,这些变化被重新在XML中制定。 XHTML 1.1,基于XHTML 1.0 严格版,2001年5月31日 作为W3C推荐标准发布。修订版可使用模块化XHTML的模块,2001年4月10日作为W3C推荐标准发布。 XHTML 2.0为工作草案,但为支持HTML5与XHTML5的工作,此草案被放弃。 XHTML 2.0与XHTML 1.x不兼容,因此更确切的说这是一个XHTML风格的新语言而不是XHTML 1.x的更新。 在HTML5草案中规定一个XHTML语法,称为“XHTML5.1”。 标记 HTML标记包含标签(及其属性)、基于字符的数据类型、字符引用和实体引用等几个关键部分。HTML标签是最常见的,通常成对出现,比如与。这些成对出现的标签中,第一个标签是开始标签,第二个标签是结束标签。两个标签之间为元素的内容,有些标签没有内容,为空元素,如。 HTML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这会触发标准模式渲染。 以下是一个经典的Hello World程序的例子: <!DOCTYPE html> <html> <head> <title>This is a title</title> </head> <body> <p>Hello world!</p> </body> </html> 和之间的文本描述网页,和之间的文本为可视页面内容。标记文本定义了浏览器的页面标题。 文档标记类型用于HTML5。 如果未进行声明,浏览器会使用“怪异模式”进行渲染。 元素 HTML文档由嵌套的HTML元素构成。它们用HTML标签表示,包含于尖括号中,如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元素由一对标签表示:“开始标签”与“结束标签”。元素如果含有文本内容,就被放置在这些标签之间。 在开始与结束标签之间也可以封装另外的标签,包括标签与文本的混合。这些嵌套元素是父元素的子元素。 开始标签也可包含标签属性。这些属性有诸如标识文档区段、将样式信息绑定到文档演示和为一些如等的标签嵌入图像、引用图像来源等作用。 一些元素如换行符,不允许嵌入任何内容,无论是文字或其他标签。这些元素只需一个单一的空标签(类似于一个开始标签),无需结束标签。 许多标签是可选的,尤其是那些很常用的段落元素的闭合端标签。HTML浏览器或其他媒介可以从上下文识别出元素的闭合端以及由HTML标准所定义的结构规则。这些规则非常复杂,不是大多数HTML编码人员可以完全理解的。 因此,一个HTML元素的一般形式为:。一些HTML元素被定义为空元素,其形式为。空元素不能封装任何内容。例如标签或内联标签。一个HTML元素的名称即为标签使用的名称。注意,结束标签的名称前面有一个斜杠“/”,空元素不需要也不允许结束标签。如果元素属性未标明,则使用其默认值。 例子 HTML文档的页眉:。标题被包含在头部,例如: <head> <title>The Title</title> </head> 标题:HTML标题由到六个标签构成,字体由大到小递减: <h1>Heading level 1</h1> <h2>Heading level 2</h2> <h3>Heading level 3</h3> <h4>Heading level 4</h4> <h5>Heading level 5</h5> <h6>Heading level 6</h6> 段落:<p>第一段</p> <p>第二段</p> 换行:。与之间的差异是br换行但不改变页面的语义结构,而p部分的页面成段。 <p>這是<br>一個<br>使用換行<br>段落</p> 链接:使用标签来创建链接。href属性包含链接的URL地址。 <a href="https://zh.wikipedia.org/">中文維基百科的連結!</a> 注释: <!-- This is a comment --> 注释有助于理解标记,但它不会在网页上显示。 HTML中存在以下几种类型的标记元素: 用于文本的结构式标记 例如,将“羽毛球”定义为二级标题。结构式标记不指示任何特定的渲染,但大多数网页浏览器都会采用元素格式的默认样式。要在内容上实现进一步的风格可以使用层叠样式表(CSS)。 用于文本外观的表现式标记,不论其目的 例如,表示视觉输出设备应将文本“粗体”加粗,但如果设备无法做到这一点(如朗读文本的听觉设备),就不会发生什么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与也可能有相同的视觉效果,但在本质上它们更加语义化。如同与的区别。为支持CSS的使用,大多数表现式标记在HTML 4.0规范中不再被推荐使用。 超文本标记使文档的一部分链接到其他文档 锚元素在文档中创建超链接,其href属性设置链接的目标URL。例如:HTML标记会将文字"中文维基百科"渲染为超链接。要将图片渲染为超链接,img元素要作为内容插入到a元素中:。 属性 大多数元素的属性以“名称-值”的形式成对出现,由“=”分离并写在开始标签元素名之后。值一般由单引号或双引号包围,有些值的内容包含特定字符,在HTML中可以去掉引号(XHTML不行)。不加引号的属性值被认为是不安全的。有些属性无需成对出现,仅存在于开始标签中即可影响元素,如img 元素的ismap 属性。 许多元素存在一些共通的属性: id属性为元素提供了在全文档内的唯一标识。它用于识别元素,以便样式表可以改变其表现属性,脚本可以改变、显示或删除其内容或格式化。对于添加到页面的URL,它为元素提供了一个全局唯一标识,通常为页面的子章节。例如,ID "属性"对于https://zh.wikipedia.org/wiki/HTML#属性 class属性提供一种将类似元素分类的方式。常被用于语义化或格式化。例如,一个HTML文档可指定类来表明所有具有这一类值的元素都从属于文档的主文本。格式化后,这样的元素可能会聚集在一起,并作为页面脚注而不会出现在HTML代码中。类属性也被用于微格式的语义化。类值也可进行多声明。如将元素同时放入標記与重要两类中。 style属性可以将表现性质赋予一个特定元素。比起使用id或class 属性从样式表中选择元素,“style”被认为是一个更好的做法,尽管有时这对一个简单、专用或特别的样式显得太繁琐。 title属性用于给元素一个附加的说明。 大多数浏览器中这一属性显示为。 lang属性用于识别元素内容的语言,它可能与文档的主要语言不同。例如,在中文文档中: <p>法语<span lang="fr">c'est la vie</span>在法国的应用很普遍,意为“这就是生活” 。<p> 缩写元素abbr可用于说明一些属性: <abbr id="ID" class="术语" style="color:purple;" title="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abbr> 这个例子显示为HTML; 在大多数浏览器中,光标指向缩写时会显示标题文字“超文本标记语言”。 大多数元素采用与语言相关的属性dir 来指定文字方向,如 "rtl"采用从右到左的文本,比如阿拉伯语、波斯语以及希伯来语。 字符与实体引用 在4.0版本中,HTML定义了一系列共252个字符实体引用和1,114,050个字元值參考。二者都支持单个字符通过简单的标记写入。文字字符与其对应的标记渲染的效果相同。 用这种方式“转义”字符的能力允许字符<与&(当分别被写作&lt;和&amp;时)被理解为字符数据而不是标记。例如<通常为标签的开头,&通常为字符实体引用与数字字符引用的开头;&amp;或&#x26;或&#38;将&作为元素的内容或属性的值。双引号字符"在不被用于属性值的标示时必须转义为&quot;或&#x22;或&#34;;相等地,当于单引号字符'不被用于属性值的标示时,也必须转义为&#x27;或&#39;(或HTML5与XHTML文档中的&apos;)。 如果文档作者忽略了转义这样的字符,一些浏览器会尝试通过上下文猜测他们的意图。如果结果仍为无效标记,这会使其他浏览器或用户代理难以访问到该文档,并使它们尝试使用搜索和索引来解析该文档。 那些难以输入或不在该文档字符编码中的字符也可通过转义来实现。例如通常只在西欧或南美的键盘出现的重音符e(é),可以在HTML文档中用作实体引用&eacute; 或数字引用&#xE9;或&#233;。 诸如UTF-8的Unicode字符编码与所有的现代浏览器兼容并允许直接访问全球书写系统几乎所有的字符 。 数据类型 HTML为元素内容定义了多种数据类型,如脚本数据、样式表数据以及许多属性值的类型,包括ID、名称、URI、数字长度单位、语言、媒体描述符颜色、字符编码、日期和时间等等。所有这些数据类型都是字符数据的特殊化。 文档类型声明 HTML文档需要以(英语非正式说法“doctype”)开头。在浏览器中,文档类型声明有助于确定渲染模式——特别是是否使用怪异模式。 文档类型声明的初衷是通过基于文档类型定义(DTD)的SGML工具来解析并验证HTML文档。
雷尊道院:位于无锡城中,为始建于梁大同年间的洞虚宫下设道院之一。华彦钧(瞎子阿炳)曾为此院主持人。 水仙道院:又称南水仙庙,位于南长街,乃为纪念明嘉靖年间,率民抗倭的无锡知县王其勤而建。 伊斯兰教 清真寺:为1919年南京回族人蒋星阶到锡游览,见当时无锡没有伊斯兰教教徒活动场所,便发愿建寺一所,寺址位于西门附近,至今未变。 天主教 三里桥若瑟堂:始建于1640年,后不断扩大,成为江苏省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隶属天主教南京总教区,为总铎区所在。因无锡地区天主教徒众多,约占整个南京教区之半,加之若瑟堂规模宏大,故教区活动多在锡举办。 基督新教 无锡市基督教堂:原称无锡圣公会圣十字教堂,为美国圣公会于1915年在光绪三十四年修建、后烧毁的“圣公会圣安德烈堂”基础上斥资重建。圣公会在锡所办教育、慈善事业众多,如普仁医院(今无锡第二人民医院)、辅仁中学、孤儿院等等。 文化 无锡地处吴文化腹地,千年來,在吴文化的浸育下,形成了鮮明的城市內涵,渗透于风土人情之中。无锡菜是明显的甜糯风味江南菜、清雅的锡剧小调也透露着敏锐果敢的工商文化;既有可供吟风颂月的古典园林,也有誉为“小上海”的雄心;這些固有文化早已成为代代无锡人价值观与生活方式所在。 公共文化 无锡之有公共文化场所始于民国,创办于1912年的无锡图书馆是中国最早创建的公立图书馆之一,1929年,无锡县教育局又在孔庙基础上设立历史博物馆,为无锡第一家公共博物馆。该馆陈列文物不幸在抗战中尽毁,只存碑刻遗迹,今遂改为无锡市碑刻陈列馆。 1958年,在惠山寺出土文物基础上,设立了无锡市博物馆,后迁建。2007年,在原无锡市博物馆、无锡革命陈列馆和无锡科普馆的基础上,新建无锡博物院,这是江苏省除南京博物院外的唯一一个地级市博物院。此外,无锡市内还有代表吴文化标志的阖闾城遗址博物馆、曾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鸿山贵族墓群遗址博物馆以及由工业遗址改建的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中国丝业博物馆等国家级博物馆;同时也有蓝印花布博物馆、平湖城博物馆等诸多民间开设的特色博物馆。 近来,随着生活娱乐的丰富化,无锡新建了不少专业的美术、书画、音乐场馆。2014年,无锡大剧院被英国《每日电讯报》文化版列为“世界上十二座最壮观的剧院”之一。 节日 4月10日·中国吴文化节:为宣扬吴文化而设。每逢此时世界各地的吴氏宗亲便会集于无锡泰伯庙前祝飨祭祀。 5月19日·中国旅游日:1607年,徐霞客从故乡江阴出发,行迹遍及南北山水之中,堪称第一个走遍中国的旅行家。2011年,国务院以《徐霞客游记》首篇《游天台山日记》开篇之日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曲艺 锡剧 吴地一带百姓自古既有唱山歌的习俗,这种艺术形式在春秋战国时代被称为“吴歈”,明代中叶以后,吴地山歌演变为俗曲、滩簧、说书、宣卷等民间说唱表演艺术,锡剧便是由滩簧而来。 锡剧源起东乡(今无锡羊尖一带)小调,成型于清末民初,初称无锡滩簧, 辛亥革命前后进入上海发展,渐与苏剧、常州滩簧等唱腔表演形式相近的戏曲结合,后并称为常锡文戏,一时风靡沪上。 锡剧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均有传唱,与越剧、黄梅戏同为华东三大剧种,叶圣陶曾为锡剧题字“太湖一枝梅”。 昆曲清曲 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之一,发源于昆山。明代万历以降,魏良辅革新南曲,始谓昆曲,毗邻的无锡遂成为昆曲流播最早的区域之一。在无锡,涌现了众多清曲名家,从而形成了昆曲中有独特音韵的“无锡唱口”,成为昆曲清曲一派传承中重要的一脉。明戏曲评论家潘之恒在其著《鸾啸小品》中曾谓:“曲之擅于吴,莫与竞矣! ……故在郡为吴腔。太仓、 上海,俱丽于昆,而无锡另为一调。……尝为评曰: 锡头昆尾吴为腹,缓急抑扬断复续。”清诗人孔尚任在《桃花扇·选优》上也记述:“淮阳鼓昆山弦索、无锡口姑苏娇娃。”曲界更有“度曲之工,始于玉峰(昆山),盛于梁溪(无锡)”、“到了无锡莫开口”之说。 无锡昆曲曲局以天韵社夙負盛名,明天启年间即已组社,堪称历史最悠久的昆曲清唱团体。民国以后,天韵社曲友在无锡公花园(今城中公园)内建同庚厅,作为固定演出的场所,向民众开放,一别过往限于私宅的局限。1922年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小提琴家、作曲家、指挥家亨利·爱希汉()携妻女来华访问,期间曾专程赴锡来听天韵社曲友组织之音乐会,会毕,盛赞“所遇音乐团体天韵社称第一”。1949年后,天韵社解散,直至2013年底,终告复社。 小热昏 “小热昏”又称“小锣书”或“卖梨膏糖的”,是伴随着苏浙沪地区民间艺人叫卖梨膏糖而产生的一种曲艺艺术。“小热昏”之名源自清末苏州梨膏糖叫卖者赵阿福,因其说唱内容多针砭时弊,为免麻烦,赵阿福戏称自己“热昏”了,意思是头热发昏满口胡言,不必当真,遂沿用至今。无锡小热昏承自有鼻祖之称的杜宝林亲传弟子周福林,故其演出时必带长凳一条,站立于上,以示正统。至今,已年近九旬、受业自周福林的尤盛茂(小筱林)、周仁娣(小仁娣)夫妇,仍在无锡惠山一带演出小热昏。 除了小热昏外,无锡地区过去还有说因果(无锡评曲)、宣卷等多种街头说唱形式的曲艺。 道教音乐 道教音乐,无锡方言称唱道情,是施用于道教斋醮科仪仪式中的一环。无锡道教源自东晋正一道,其道教音乐深受江南丝竹、吴歌、昆曲、苏南小调等民间音乐的影响,具有鲜明的世俗性和地域性艺术风格,其著名人物有南鼓王之称的朱勤甫,及“瞎子阿炳”华彦钧等。音乐家杨荫浏幼年时也曾随道士学奏道乐。 饮食 锡帮菜 锡帮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苏菜(又称淮扬菜、江浙菜)的主要分支,以甜出头、咸收口的口味及浓油赤酱为传统特色。传统苏锡菜重甜,究其原因,乃古代本是南人重咸、北人重甜,后宋朝南迁,中原大批士族南下,中原风味亦随之南下,故苏锡菜偏甜乃是古之遗风。 锡帮菜中的特色菜肴,有酱排骨、梁溪脆鳝、三鲜银鱼羹、腐乳汁肉、肉酿生麸、肉酿面筋、奶油鲫鱼、素什锦等,此外还有以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为主食内容的“太湖船菜”。 特色小吃 无锡小笼:小笼馒头是江南一带的传统点心,与北方同类食品如包子相比,小笼更显“汁多、皮薄”,而与江南各地的小笼相较,无锡小笼又有“馅多、个大”之特色。无锡人嗜吃小笼馒头,有“不在吃小笼,就在去吃小笼的路上”之笑言,沪上人士,亦尤为喜爱锡式小笼。无锡小笼馒头盛名于清末,为杨乃武昭雪返乡后,经无锡名店拱北楼面馆用食,尝至无锡小笼,夸赞不已,店家亦以此事为宣传,从而广为人知。如今,无锡最具名气的小笼店,要数中华老字号之一的王兴记,其在美国洛杉矶、日本神奈川等地均有分店,本地市民,则更衷情于熙盛源、芦庄超王记、锡笼记、忆秦园等街巷中的名店。 手推馄饨:首见于清同治年间的无锡福来手推馄饨店,因手工推制,馄饨皮更为韧性且薄,配料则需豆腐干丝、蛋皮丝多种多种。 惠山油酥:为无锡惠山一带之特产,由百年老店朱顺兴最为著名,相传是明亡后宗室子弟朱圣谕避难来锡,为求生活,便将旧往宫廷小吃制作贩卖,其中一味重油烧饼便是今称的惠山油酥,因与惠山寺佛像的肚脐形似,而又被惠山寺僧人叫做金刚肚脐。除了惠山油酥外,油京果、腊烧片等也是朱顺兴店中佳品,多为江南一带不多见的北方风味的传统小吃,或可证其源自明宗室之说。 鸡子大(杜)饼:为江南一带传统市井美食,又称“面衣饼”,与北方之鸡蛋面饼类似,惟无锡之饼,更显考究,需要在面饼中加入肉糜、椒盐等物。在无锡方言中,习惯称此物为“杜饼”而非大饼,乃因"杜"在吴地方言中表示大的意思。 玉兰饼:起源于清道光年间无锡一糕团店,其特色为用玉兰花瓣碾碎后佐料于肉馅之中,外用糯米粉包裹油炸,食之脆而糯甜,至今已是无锡各大糕团店的必备点心。 梅花糕、海棠糕:创制于清代,其形状如海棠、梅花,故名,馅心有肉、豆沙等。梅花糕、海棠糕原是苏州、无锡一带逢庙会时才有的特色点心,后流传至上海,惟如今梅花糕尚存于街巷小贩,海棠糕本地已无处可寻,只于上海七宝古镇内,仍有一家无锡海棠糕专营店。 萝卜丝饼:萝卜丝饼本起于无锡,为江苏与上海一带特有之市井小吃。与外埠相比,无锡传统的萝卜丝饼明显鼓实而不扁薄。 江阴马蹄酥:江阴马蹄酥据传是为纪念明末江阴全城抗清义举而来。江阴马蹄酥制作精巧,中间凹、周边高,外观形似菊花瓣。 宜兴和桥豆腐干:创始于清末,据载曾作为贡品。其特色为用开洋(虾仁干)入味,极其鲜美。 宜兴乌米饭:乌米饭是江淮一带的民间特色小吃,其来源具有丰富的民俗传说。在宜兴,每逢四月初八浴佛节便要采摘宜兴山中特有的“乌饭草”来制作乌米饭。 特产 美食 无锡肉骨头:无锡三大传统特产之一,驰名远近,又称无锡酱排骨、无锡肉骨头。其选用猪肋骨及特制酱汁文火慢炖而成,甜咸具有,以无锡三凤桥肉庄(旧称慎馀肉庄)与真正老陆稿荐两家百年老店所制最堪上佳。口味上,陆稿荐较传统而偏甜,三凤桥则已改良。 清水油面筋:无锡三大传统特产之一,麸皮制成,外脆,呈中空状,是江南一带制作肉酿面筋(狮子头)的必选佳品,亦可不加馅料作为汤水、炒菜之佐而食。 长江三鲜:即河豚、鲥鱼、刀鱼,为江阴之传统特产,自古即为士大夫所嗜之美食,不过与其他濒长江的城市不同的是,江阴之长江三鲜,并无鮰鱼一味,是以河豚代之,因河豚内脏具有毒性,若处理不当会有性命之忧,故江阴俗语中有“拼死吃河豚”一说。 黑杜酒:为江阴传统特产,相传为酒仙杜康所制,传统制作工艺长达两年。其味醇厚甘甜,可作为产妇补品。 土产 阳山水蜜桃:产自无锡阳山,为民国年间由邑人从奉化引进桃種,因阳山为古火山,土地肥沃,故一经种植便大获成功,至今已是享誉盛名。阳山水蜜桃以7月下旬之湖景桃最为上口,味极香,其皮一碰就落,汁水丰富,惟阳山水蜜桃在本外地仿冒者均甚多,正宗者个大、肉软、色黄,极少红色。 大浮杨梅:产自无锡大浮乡, 大浮濒临太湖,居民自古沿湖耕种休憩,大浮杨梅亦引太湖水灌溉,故而汁多且甜,其状与他处杨梅相较,更显壮硕。 无锡毫茶:无锡产茶史悠久,明代画家王绂所画之“竹炉煮茶图”,即无锡惠山寺中一景。无锡毫茶在无锡各茶种中最具知名度,早在1986年被商业部定为全国名茶之一。 太湖翠竹:是江苏省无锡市创制的地方名茶,该茶外形扁似竹叶,色泽翠绿油润,内质滋味鲜醇,香气清高持久, 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整,风格独特,冲泡在杯中,嫩绿的茶芽徐徐伸展,形如竹叶,婷婷玉立,似群山竹林,因而得名。 宜兴阳羡茶:产自宜兴唐贡山,声名远播,唐诗有云“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明儒周高起曾在专著《洞山岕茶系》中赞阳羡茶“色柔白如玉露,味甘,芳香藏味中,空深永,啜之愈出,致在有无之外”。 宜兴百合:宜兴百合培植历史已久,是宜兴地区的传统土特产,也是为数不多的几种可食用百合类目之一。宜兴百合具有一定调理脾胃的作用,因此也被称做药百合。 * 手工艺品 惠山泥人:无锡三大传统特产之一,与天津泥人张齐名南北。无锡惠山土黑而黏,是制作泥人的天然原料。惠山泥人旧称耍货,原是农民在农闲时所制作的娱乐品,早在明代,便有乡人制作泥人的记载,后来因惠山脚下祠堂群中的祠丁需补贴家用而广为制作贩卖,从此惠山泥人之名更显壮大。晚清内阁中书徐柯在其著《清稗类钞》卷四十五〈工艺录、泥人条〉中曾记:“高宗(乾隆)南巡,驾至无锡惠山,山下有王春林者,卖泥人铺也,工作精妙,技艺万端……进御之,大称赏,赐锦甚丰。期物至光绪时,尚存颐和园佛香阁中,庚子之乱,为西人携去矣。”可见惠山泥人早负盛名。钱锺书在《管锥篇》中也写说:“近世吾乡惠山泥人有盛名,吾乡语称土偶为磨磨”,而自道曰倷伲。”“倷伲磨磨”便是惠山泥人的无锡方言。惠山泥人分粗货和细货,粗货用模具批量制成,细货则完全手工而成。 锡绣:即苏绣中的精微绣,起于明代中期,晚清时更经丁佩定谱而愈加细腻典雅。民国以后更见茁壮,在民初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锡绣夺彩之至,随后出版的《南洋劝业会研究会报告书》中,时人谓锡绣“实比湘绣、苏绣为优”。锡绣针法复杂,计有四十多种针式,其中由锡绣名家华璂革新的“亂針繡”更是现代苏绣之必备绣法。锡绣因其高雅之特点,不如苏绣实用,故在工商化快速的今天,已几无绣娘再续此艺术。 宜兴紫砂壶:起于宋代,用宜兴特有的紫砂泥烧制而成,造型多样艺术化,也有净化茶水、保留茶香之功效。诗人梅尧臣曾作诗“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嗜壶者则有“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之戏言。 传统习俗 接(请)路头:传统中国民俗文化中,将正月初五视作财神诞辰,故各地各家均有在春节前后为此置办一番的习俗,以迎神明,惟无锡地区无“请财神”一说,只言接(请)路头。此说源自清嘉庆年间,因无锡籍状元顾皋家贫,为官后更为痛恨金银之物,邑人为免触其心境,而将原本年初五的请财神,改作纪念明朝时在无锡因组织民兵抗倭而亡的何五路,自此无锡人大年夜“接路头”,年初四晚上“请路头”的习俗就流传至今。 泰伯庙会:起源于古代吴地先民的祭祀信仰。无锡梅村一带民间有传,农历正月初九为吴泰伯诞辰,故每逢此时,当地百姓便会于泰伯庙前集会,以求庇护,逐渐形成庙会。这也是无锡一年之中首个庙会。 惠山庙会:起于明代宗教活动,其内容极具吴地特色,为纪念农历三月二十八东岳大帝黄飞虎寿辰而来。每年此时,分散在无锡各地的八大老爷庙中之神像便由专人抬至惠山东岳行庙朝贺,形成“八庙朝东岳”之盛事,仪式庄严隆重,引人瞩目,久之便形成庙会,至今仍是无锡最重要的庙会。 久思香:农历七月三十是地藏菩萨诞辰,而在苏锡常一带的吴地,则因张士诚亡故于此时而更重此节令。是日,百姓纷纷上香,谓之久思香。后为免触怒朱元璋,遂音译为狗屎香。 冬至:在江南一带,冬至是极其重要的节日,所谓“冬至大如年”。在无锡,冬至前夜即已需准备丰盛的晚餐,举家团聚,方言称为“冬至夜饭”。第二天一早,则食用“团子”。“团子”是吴地特有的糯米糕点,与汤圆形似但又个大于其,无锡民间有“夏至馄饨冬至团”的传统。 风景名胜 无锡人文古迹丰富,山水风光具有,自古以来便是诸多俊秀名流耽樂駐足之地,有如陆羽、苏轼之于二泉、皮日休、陆龟蒙之于锡惠山麓、文征明之于太湖、文天祥之于黄埠墩等,也正因如此,无锡现代旅游业发轫极早。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时,乡邑便集资在城中王羲之旧宅等遗迹处建起了中国第一座对全民开放的公园:锡金公园(后易名公花园、城中公园),堪称“华夏第一公园”。 民国八年(1919年),无锡工商人士薛明剑创办《无锡指南》杂志,并请孙中山先生题字,书中尽揽无锡名胜,成为无锡最早的旅游指南,也是当时广为人知的一本旅游期刊。此后,地方名流相继或借景开发、或修复古迹,蔚然成风,如王心如(王崑崙父亲)依鼋头渚建太湖别墅、王禹卿以范蠡西施旧说傍蠡湖而建蠡园、荣氏兄弟扩旧居布芳香之梅园以及宜兴人储南强(储安平伯父)舍家财复建善卷洞等等,形成了无锡古今相承、湖光山色旅游格局的雏形,对此,园林艺术大家陈从周曾谓:“江南园林,明看苏州,清看扬州,民国看无锡。” 如今的无锡即是中国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也是国家园林城市。在无锡,有“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而旖旎风光的太湖旅游景区;庄严雄伟的灵山圣境景区;底蕴深厚的古运河、吴文化、江阴延陵古邑等历史人文景区;也有悠然閒適的宜兴生态园林游览区等多个风景名胜区域。 旅游名胜 锡惠遺迹 锡惠名胜风景区,位于锡山、惠山间,包括了锡惠公园与惠山古镇两大传统人文景区,以及惠山西侧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已湮没无存的东大池旧景等众多历史遗迹,被誉为无锡的露天博物馆。 惠山古称西神山、华山,是天目山余脉。惠山之巅,有三座山峰,分称为头、二、三茅峰,最高处三茅峰可达329米。走遍三峰,可见道观、庙宇数间,也有望公坞、石门、白云洞、吕洞宾仙居等古迹。惠山一旁之锡山,则有龙光塔、锡山新石器遗址等景可寻。 乡野史传,锡山与惠山原本相连,秦始皇东巡会稽,见此有龙脉气象,遂劈开两山,掘而掩之,故此地有“秦王坞”之称。此后,有因春申君黄歇于山涧饮马而得名之春申涧、为纪念东晋年间孝子华宝之华孝子祠、南朝司徒右长史湛挺隐居之历山草堂,即后来的惠山寺等遺蹟留世。唐大历年间,无锡知县敬澄承惠山之山水开凿了一方泉水,此即茶圣陆羽与刘伯刍皆排定为天下第二之惠泉。此泉引来无数文人墨客之留驻,有如张继、李绅、皮日休、赵构、李纲等等。南宋四大家之一的尤袤,则在故乡此地筑锡麓书院,其藏书处“万卷楼”如今仍伴于二泉之畔,后又有邵雍之裔、邑人邵宝开二泉书院。而演就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瞎子阿炳华彦钧之墓,亦在二泉不远处。二泉旁,更有江南四大园林之一的寄畅园所在,为秦观后人、明光禄寺大夫、太子太保秦金七十岁引退归乡时所建。有清之时,康熙、乾隆二帝每次南巡,几都要亲莅园中,乾隆更依寄畅园图纸在北京颐和园与圆明园内分造谐趣园和廓然大公(双鹤斋)。 惠山古镇位于寄畅园门口。与其他古镇不同,惠山古镇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镇”,而是以大片古祠堂组成的历史遗迹。唐代时,人们为纪念春申君设立了大王庙;而到了民国,附近已经形成了118座供祭各家姓氏先祖的古祠堂。其中,庙祠有泰伯至德殿、东岳大帝行庙以及茶、梦、土、水、战、虫六大神祠;名人祠有钱武肃王祠祀主钱镠、陆忠宣公祠祀主陆贽、范文正公祠祀主范仲淹、光霁祠,又称周濂溪先生祠祀主周敦颐、司马温公祠的祀主司马光、于忠肃公祠祀主于谦等等;乡贤祠则有《悯农》一诗作者李绅之尊贤祠、南宋开朝宰相李纲之李忠定公祠、南宋诗人尤袤祠、“元季四家”之一的倪云林先生祠、海瑞之师顾洞阳先生祠及东林党人顾宪成、高攀龙等诸多锡地先贤祠。由于惠山靠近运河漕运,许多徽商因此选择在此定居,彼等便也步趋乡风、兴辟祠堂,如作为徽州会馆的宋儒朱熹祠、晚清李鸿章胞弟李鹤章之李公祠等等,形成了惠山脚下独特的江南与徽州两种古建筑风格交错形态。 2006年6月,惠山古祠堂群成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2007年,随着在文革中被推倒就地掩埋的惠山最大一座牌坊“千人报德坊”(即人杰地灵坊)重新出土,标志着惠山古祠堂群修复工程的开始。2011年6月,以惠山古祠堂群为核心的惠山古镇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一,次年,又跻身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录。 寄畅园:位于锡惠公园之内,由北宋词家、龙图阁大学士秦观後人所建。秦观高邮人,其子秦湛任职常州通判时,将父冢移无锡惠山,无锡秦氏承此而来。至明朝时,秦氏后人、三朝太保秦金于七十岁高龄告老还乡,遂于惠山古寺之侧修建园林。园成,初名凤谷行窝,此后,秦家后裔不断扩建此园,至万历时据王羲之“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之句,易名为“寄畅园”。有清,康熙帝六巡江南七幸惠山,御笔亲题“溪光山色”、“松风水月”等匾。及后雍正称旁,秦家卷入允禟案,秦园也遭充公,至乾隆时平反此案,园得以发还秦家。迨乾隆南巡,亦步康熙六巡七幸惠山寄畅之昔,且更爱此山此园,评曰:“唯惠山幽雅娴静。江南第一山,非惠山莫属”、“江南诸名胜,唯惠山秦园最古”。并于寄畅园中留下“玉戛金纵”等匾与众多诗咏。为使秦园能常伴左右,乾隆更依图纸在北京清漪园(即后称颐和园)万寿山东处仿建惠山园(即今谐趣园),然毕竟无法将寄畅园承锡惠二山、接惠泉之真山真景全然移来,故乾隆留下“仿斯早已成八景,愧是卑称大禹宫”之憾句。 梅里吴墟 无锡古梅里为泰伯奔吴建都之地,亦为其安葬之所,《吴越春秋》早有载:“泰伯卒葬梅里平墟。” 东汉桓帝永兴二年(154年),吴郡太守糜豹奉诏重修泰伯墓, 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年),又在墓南建堂,以王者之礼祀泰伯。北宋时,又谥泰伯为“至德侯”,庙堂随之扩建。现泰伯享堂、墓碑、石刻、月牙形昭池等古迹保存完好,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距泰伯墓陵东北约五里伯渎河畔即泰伯庙,俗称让王庙,亦为东汉吴郡太守糜豹奉诏所修。泰伯庙即泰伯居址故地,此在南朝刘昭注补之《后汉书》都国志中有细考,谓:“无锡县东皇山有太伯冢,民世修敬焉。去墓十里有旧宅,井犹存。臣昭以为即宅为置庙。”泰伯庙饱经战火,至明初时几已无存,遂重修,留有“至德名邦”石坊、棂星门等遗迹至今。清末太平军兴,庙堂又遭毁坏,民国时再修。及至文革,庙中雕像、匾联等文物荡然无存,后经多方搜罗,方得修复。如今,每年正月初九之泰伯庙会更可见烝禋古礼之隆重。吴风古韵,于此一脉相承。 中国吴文化博物馆(鸿山遗址):2003年,经考古发现在无锡鸿山镇一带存有大量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的土墩墓,后出土文物达2300多件,是无锡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处古遗址,也是迄今为止仅次于印山越王陵墓的第二大吴越贵族墓,旋即于2004年列入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然而,鸿山遗址究竟是属于吴国贵族墓还是越国贵族墓,仍无定论。 若属越国墓,则依古书中所载之吴国自无锡梅里起徙苏州筑城为中心的历史,无疑将做变易。 2008年,张艺谋排演的北京奥运开幕式上缶击古乐表演,其灵感来源即是鸿山遗址出土的青翁三足缶。 阖闾城遗址:阖闾城,为吴王阖闾听取伍子胥建议所建,并在此兴兵伐楚,一举获胜。然阖闾故城所在一直是未解之谜。 1959年,无锡西郊与武进交界的胡埭闾江一带被认为是阖闾小城遗址所在,但未及考古。 2004年,因当地农民挖沟,发现了一批史前及春秋时代文物,旋由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于2007年起对阖闾城遗址勘探复查,确认了阖闾大小东西二城,即大城位于今武进雪堰桥镇、小城则在无锡胡埭。 阖闾古城遗迹的全面出土,不仅被列入2008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更与鸿山贵族墓结合,或将给整个吴地历史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2014年2月,人们在遗址旧地建成阖闾城遗址博物馆。 锡金名胜 东林书院:原由北宋学者、“程门立雪”主人公杨时创办,杨时之后,变乱纷乘,书院渐荒,直至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在顾宪成、高攀龙的倡导下,始于无锡城内东门处恢复重建,旋而成为天下士人议政之重地,《明史》熹宗本纪中便载“天下东林讲学书院”,后更因与魏忠贤党徒交争,其史迹流芳百世。清末新式教育兴,遂于东林书院旧址开办学堂。1946年,吴稚晖、唐文治、钱基博等多位地方名流重修书院,顾宪成十四世孙顾希炯特据惠山顾宪成祠中楹联,制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一联,悬于书院内,使东林精神重为世人珍重。然文革时,东林旧迹无故卷入邓拓《燕山夜话》之三家村案,此联与诸多文物皆被毁,书院幸作民居出租而得保存。1983年起开始修复,当年三家村案唯一幸存者廖沫沙特重书曩昔名联,复挂于东林书院依庸堂内。200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高攀龙还写下了一首名为《过东林书院》的古诗,全诗内容如下: 黄埠墩:为京杭大运河无锡北段河道中心一孤岛,全岛不过0.3多亩地。此地古为芙蓉湖,通惠山,因春申君黄歇曾在莅于岛上疏治得名。南宋时,文天祥为元军所俘,押行北上时,曾在岛上暂留并写下《无锡》,全诗内容如下: 明代,时任应天巡抚海瑞来锡时曾为岛上环翠楼题写“玩山临水第一楼”之匾。清帝康熙南巡时,则为岛上佛殿写下“兰若”一额,后乾隆又仿该岛在颐和园昆明湖中建凤凰墩。1925年,无锡地方工商先驱唐保谦重修黄埠墩,先后请阎锡山、林森题“小金山”、“圆通寺”二匾,挂于佛寺内。1958年,大运河无锡段改道,岛上建筑物毁,1982年得以修复。 荣氏梅园:为中国民族工业先驱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于1912年所建,与苏州邓尉山、杭州超山并称江南三大赏梅胜地。1955年捐给国家。 昭嗣堂:为明朝官员、无锡硕放人曹察纪念女儿所建。 曹察之女为嘉靖帝宠妃,因壬寅宫变而遭皇后冤杀,帝虽知亦无可奈何,只得以金银抚卹曹察。曹察归乡后,因思念女儿,遂散尽钱财,筑造楠木厅,称香楠厅,因“楠”、“囡”同音,以表对女儿之怀念,且门开正北,遥望京城。昭嗣堂规模宏大,是江苏省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选料最珍贵的一座楠木建筑,现已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年钟楼:对于一些老无锡来说,钟楼图书馆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经典,身材并不高挑的它注定会在无锡的高楼史上占据不可替代的独特位置。它是当年无锡市地理的“零坐标”,所有测绘数据皆以它为基准。每到整点或半点,楼顶钟锤敲响,自鸣钟发出的悠扬钟声几乎响彻全城;它是我国最早创建的公立图书馆之一,首任馆长是钱锺书先生的父亲——国学大师钱基博。 澄宜古邑 黄山炮台:位于江阴黄山风景区,又称江阴要塞,因春申君黄歇尔得名。其地险要,可扼守长江下游,自古即有“江河门户”、“镇航要塞”之称。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国军原本部署相当兵力于江阴要塞与日作决战,惟汪精卫秘书黄濬泄密,致日舰逃离,后国军不得已自沉舰艇,以作拱卫,日舰因此不能畅通。 江苏学政衙署:原名万春园,始建于北宋初年, 原为私家园林,几经沧桑,至明万历时改为江苏学署,为主持江苏全省八府三州秀才拔擢之处,有“江南官署之冠”之美誉。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视访江阴黄山炮台,于学署旧地发表题为“叫全国的文明从江阴发起”之演讲。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为表纪念,遂改称中山公园。入园后首见忠邦亭,为道光年间江苏学政姚文田,其原题“忠义之邦”四字,挂于江阴南门之上,意在推崇明末抗清领袖阎应元,抗战时期遭日军炮轰损毁,仅剩“忠邦”二字,便移置中山公园亭中。文革时,碑刻全毁,现存之物为1986年补拓而成。 徐霞客故居及晴山堂石刻:位于江阴徐霞客镇,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故居所在,院内有宏祖先生手植罗汉松一株、其收藏之元明名人石刻数块。现已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氏兄弟故居:位于江阴西横街,为中国近现代知名音樂家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三兄弟的故居。 国山碑:位于宜兴善卷洞,源自三国时东吴天玺元年(276年),因地震而现石洞,即今善卷洞,朝臣以为大瑞称表,吴帝孙皓即遣司徒董朝等前往封禅,将地震之地封为国山,并刻国山碑筑立于山头。此碑乃中國有地震紀錄的最早明確來源,也是爲數不多至今仍存世的三国时期石刻。 太平天国辅王府:为太平天国军攻占宜兴后,辅王杨辅清所选用之府邸,前后共四进,内存珍贵壁画数幅,至今保存完整,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亦園(徐悲鴻紀念館):據傳爲明代宰相周延儒相府之後花園,1988年闢爲宜興籍著名畫家徐悲鴻紀念館。 蒋澄墓:蒋澄字少明,东汉光武帝所封之𠙶亭侯,为蒋中正先祖。 旅游宣传 无锡旅游形象大使是日本名模本堂亚纪。1989年10月6日,“无锡,充满温情和水”成为无锡市旅游宣传口号。2007年年底,《雷雨》人物周朴园剧中台词“无锡是个好地方”成为无锡新的整体形象宣传口号。 无锡市的市歌是《太湖美》。 此外,《无锡景》、《太湖船》这两首描写无锡人情风物的老歌亦让无锡名声籍甚。 1986年,由日本诗人中山大三郎谱曲、尾形大作演唱的《无锡旅情》使无锡成为在日本家喻户晓的一座中国城市。 著名人物 无锡历来人文荟萃、贤能辈出,可谓锺灵毓秀之地,故名流甚多,难以一一说明,以下仅列出部分无锡籍贯或长期寓居无锡的著名人物(部分为繁体字介绍)。 古代 泰伯(商):周太王的长子,爲將王位讓予三弟而南奔荊蠻,定都無錫梅里,建立吳國。 顾恺之(东晋):画家,有才絕、藝絕、痴絕三絕之稱。存世作品中以《女史箴圖》最有名。其所作維摩詰像,為最早出現於壁畫上的佛像。 李紳(唐):詩人、政治家,唐文宗年間入京拜相。作有《憫農》等詩流傳至今。 李綱(宋):抗金名相。祖籍福建,生于无锡东乡,故自号梁溪居士。宣和七年,金兵圍開封,李綱文人帶兵,殺敵保都。宋都南迁后,因力陈恢复中原而遭宋高宗贬,抑郁而终。 尤袤(南宋):為南宋四大家之一,以詞賦冠多士,官拜太常少卿。 倪雲林(元):畫家,善畫山水,早年師董源,晚歲以天真幽淡為宗,風格簡逸,與黃公望、吳鎮、王蒙合稱為元末四大家。倪氏亦喜治馔羞,其發明之“雲林燒鵝”至今爲無錫名菜一種。 王紱(明):画家,尤善山水与墨竹,其画《竹炉煮茶图》为传世珍宝,有清時因遭祝融而毁,乾隆帝为此曾专敕董诰复作该画。 谈允贤(明):明代知名女医,为中国古代四大女名医(汉朝义妁、晋朝鲍姑、宋朝张小娘子、明朝谈允贤)之一,著有《女医杂言》流传后世。 秦金(明):秦觀後人,先後任南北两京五部尚书,爲三朝太保。告老歸鄉後於惠山腳下建“鳳谷行窩”怡情自樂。其子孫後代便是在此基礎上得建寄暢園。 安国(明):布衣起家,经商成功一跃为富可敌国之名公。其好收藏古籍且钻研活字印刷,其经营之“桂坡馆”与邑人华燧之“会通馆”齐名。安国一生未入官,然其后裔则多仕,孙安希范为东林八君子之一。 华察(明):为无锡荡口华氏族裔,嘉靖时翰林院掌院学士,因与严嵩不合归乡。戏剧《唐伯虎点秋香》中的“华太师”之原型即为华察。 顧憲成(明):政治家,東林黨發起人之一,与高攀龙并称“顾高”。 高攀龍(明):政治家,東林黨發起人之一。天啓六年,受魏忠賢所迫,投河自沉。其自沉處後被稱爲“高子止水”,址存無錫江南中學老校舍內。 计六奇(明末):乡野塾师,好史学,明亡后愤作《明季北略》、《明季南略》,以寄托对故国之思。此二书为研究明末清初社会情势之重要著作。 严绳孙(清):博学之士,以诗词书画闻名,曾与顾贞观、秦松龄等十人创立云门社,时人称之为“云门十子”。 顾祖禹(清):地理学家,熟稔历史,著有《读史方舆纪要》。 秦松龄(清):秦觀後人,经学家,曾入明史舘参与修史。 顾贞观(清):東林八君子顧憲成曾孫,词人,与纳兰性德为至交契友。曾为营救好友吴兆骞而写下《金缕曲》,一时被传为佳话。 近現代(以拼音排序) 蔡振华:知名乒乓球运动员,退役后历任中国乒乓球、足球、羽毛球协会主席等职。 曹可凡:上海电视台知名主持人。 陈源:知名文学家,笔名“西滢”,曾与鲁迅长期笔战,抗战胜利后任中华民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任代表。 丁关根:中共技术官僚,前铁道部部长,因贵昆铁路火车出轨事件请辞。 顧崇廉:前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国防部副部长,退役后加入亲民党参选立法委员,连任两届。 顾圣婴:中国知名女钢琴家,被誉为钢琴诗人,文革时因受迫害而自杀。 顧毓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博士,前中央大學校長,电机权威,文武全才。近代,無錫顧氏門中名溢縹囊,顧毓琇與顾毓琦、顾毓瑔、顾毓珍、顾毓瑞五兄弟皆堪翹楚,有“一門五博士”之美譽。 胡歌:生于上海,籍貫无锡。中国大陆艺人,因出演《仙剑奇侠传》中的李逍遥而有极高知名度。 華蘅芳:無錫荡口华氏族裔,清末數學家,深通格致之學,曾籌劃江南機器製造局,且翻譯算學、地質諸書多種。 华彦钧:即无锡民间所称之“瞎子阿炳”。华父为无锡雷尊殿当家道士,家境颇丰,阿炳接掌后,因生活糜烂而败光家产,双目亦失明,只得以二胡演奏沿街乞讨,遂谱下《二泉映月》、《听松》等曲。哀音怨亂,盡於曲中,不想因此流芳。 蒋树声:物理学家,前南京大学校长。 林致平:中央研究院院士,国立中兴大学首任校长。 陸定一:中共宣传家,是1949年后首任中宣部部长。 錢基博:古文学家、教育家,极通经史,與唐文治創辦無錫國專,導揚中華文化。子泉先生世居無錫城中七尺場,爲吳越王錢鏐在錫後裔之一脉。其子即钱锺书,其胞弟钱孙卿亦为无锡地方名仕。
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工业设计园) 无锡山水城(包括国家级无锡数字产业园、省级无锡太湖山水城旅游度假区等功能园区) 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级) 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 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 省级:江苏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江苏江阴-靖江工业园区 人口 2023年常住人口749.08万人,户籍人口519.01万人。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7,462,135人。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6,374,39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087,736人,增长17.06%,年平均增长率为1.59%。其中,男性人口为3,848,880人,占总人口的51.58%;女性人口为3,613,255人,占总人口的48.4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6.52。0-14岁的人口为967,076人,占总人口的12.96%;15-59岁的人口为5,021,239人,占总人口的67.29%;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73,820人,占总人口的19.75%,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93,557人,占总人口的14.65%。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178,208人,占总人口的82.7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1,283,927人,占总人口的17.21%。 从人口结构上看,2022年全市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达14.38万人,比上年增长3.87%,增幅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但是相比较长三角城市群中其他城市的人口结构比例,无锡全市人口结构依旧保持了十分年轻与活跃的增长态势。 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370,607人,占98.7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91,528人,占1.2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1,047,019人,增长16.56%,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43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40,717人,增长80.13%,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43个百分点。 方言 无锡方言是吴语的一种,属于吴语太湖片的苏嘉湖小片,与苏州话、上海话相近,部分地区也具有毗陵小片的特征。正是由于无锡位于两种吴方言小片的交接带,故境内有“十里不同音”之现象。 无锡话属于吴语中的一个分类,是本地文化的精髓,吴语的一些主要语音特征,无锡话几乎都具备。但由于无锡处于苏州和常州之间,所以无锡话(城区以及近郊)具有自身的特点也兼具了毗陵小片和苏沪嘉小片的某些特点,内部情况更为复杂。 无锡话与北部苏州话、常州话、嘉兴话、上海话、湖州话、杭州话、绍兴话、宁波话等基本能互通。 从《无锡县志》方言卷中将无锡话按声韵调特点分成了7个小区,不仅如此,就连无锡老城区的周围的话也是不同的。最典型的说法是“无锡东南西北四城门外个闲话搭城里闲话是弗一样个”。 所谓“城里闲话”指老城区(今解放环路以内)的话,这也是无锡人普遍认同的城里话。但是随着现代社会迅速发展,一批批外来移民定居无锡,无锡城区的居民结构也进一步复杂化,这种频繁的交流往来,无疑对方言演变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外加普通话的大力推广,无锡话在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家庭背景之间存在的差别较之以往更加突出,即便是老城区出生的人也是层次不一,各不相同,所以老无锡人常常唠叨说:“如今能听到正宗无锡话实在太难了。” 无锡话可以分为东西两片。东片包括东南部的厚桥、甘露、荡口、鸿声、后宅、硕放等等,语音跟苏州及吴县的北部十分接近,而东北部羊尖、港下一带又带有明显的常熟话特色。西片的靠近常州武进区的陆区、马山以及胡埭西部临近武进的自然村又有武进话特征。无锡西片大部分地方与无锡市语音接近。由于语音上的明显不同,因此东部的人称梅村和硕放以西的人为“西天人”。无锡的东部方言归入苏南吴语东区(即苏沪嘉小片)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无锡的西部方言(包括无锡市区),许宝华和游汝杰两同志《苏南和上海吴语的内部差异》认为也应归东区。 经济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苏南模式带来的先机,无锡逐渐成为东部经济重镇与一座极富活力的商业城市。2013年底,无锡因城市综合实力稳健而成为由《第一财经周刊》所评选的“中国新一线城市”之一;同时,《福布斯》中文版发布的《2013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排行榜》中,无锡市排名第五,处地级市首位。 2022年,无锡市经济总量再创新高,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50.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84万元,居全国第二。 从产业看,全市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3.65亿元,比上年增长1.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177.39亿元,比上年增长3.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539.78亿元,比上年增长2.4%;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0.9 : 48.3 : 50.8。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5.81万人,其中:各类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7.72万人,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12万人。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8%。 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831.24亿元,比上年增长3.3%,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为66.2%,比上年上升 0.2个百分点。民营规上工业实现产值14269.28亿元,比上年增长12.8%。民间投资完成2403.41亿元,比上年下降3.6%。 年末全市各级登记机关登记的各类企业42.33万户,其中国有及集体控股公司3.60万户,外商投资企业0.70万户,私营企业38.04万户,当年新登记各类企业5.12万户。年末个体户66.09万户,当年新登记8.08万户。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2.1%,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2.9%。工业生产价格涨幅平稳,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1.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3.9%。 民营经济 无锡,自古以来经济就较为发达。1895年,杨宗濂、杨宗瀚在无锡南门外创办了第一家民族资本企业--业勤纱厂,随后,以纺织、丝绸、粮食加工业为主体的众多企业诞生,并得到快速发展,无锡成为全国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之一。在这过程中,无锡近代工业发展史中众多的“第一”“之最”;诞生了包括荣氏家族、唐氏家族等等一批批工商业巨头,也展示了无锡民族工商业企业家的创业历程,值得人们永远铭记。改革开放后,无锡民营企业在乡镇工业为代表的苏南模式基础上,发展蓬勃,“药明康德”、“小天鹅”、“山禾药业”、“海澜之家”、“长电科技”等知名企业都是在此一时期转型而来。而自1993年7月太极实业作为江苏省首家上市公司在上交所上市的民营企业以来,多年间,来自无锡的上市公司规模更是逐步扩大,形成了比较独特的“无锡板块”,在江苏排名第一,在整个长三角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数据上看,2021年无锡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242.15亿元,比上年增长9.0%,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为66.0%,比上年上升 0.2个百分点。民营规上工业实现产值12520.67亿元,比上年增长25.4%。民间投资完成2493.40亿元,比上年增长4.6%。年末无锡市各级登记机关登记的各类企业39.83万户,其中国有及集体控股公司3.29万户,外商投资企业0.71万户,私营企业35.83万户,当年新登记各类企业5.90万户。年末个体户62.99万户,当年新登记12.3万户。 外资经济 当前,无锡加速与全球经济“共舞”,贸易伙伴遍及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无锡外贸进出口规模1057亿美元,是十年前的1.5倍;引进总投资超亿美元项目达到240个;同时对外投资也不断迈开大步。 在无锡的外资企业中不乏欧美日韩等跨国企业,美国GE医疗、松下集团、德国英飞凌、韩国LG化学、索尼、夏普、海力士、博世。自1981年全省首家中外合资企业落户以来,无锡已集聚了7200多家外资企业和近1.2万家外贸企业,其中包括SK海力士、阿斯利康、博世等110余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累计使用外资近800多亿美元。其中有108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锡投资设立218家企业。在外商投资不断加码的同时,无锡的贸易伙伴已拓展到全世界6大洲的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外投资拓展到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2022年为止,无锡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10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全市实际使用外资38.3亿美元,同比增长3.6%。 国企经济 无锡市下属拥有国联集团、城市发展集团、交通建设集团、市政建设集团、产业发展集团、君来集团六大集团。 无锡市国资框架以国联集团为主,在现有金融业务的基础上发展银行业和延伸发展保险业;以城投公司、房开集团、太湖新城建设公司和园林总公司为主组建城市发展集团,承担城市环境建设和太湖新城的开发建设;以交通产业集团为主组建交通建设集团,承担交通设施、城市公交的建设与营运和发展现代物流业;以市政公用产业集团为主组建市政建设集团,承担供水、供气、排污等公用事业的营运与建设,城市道、桥等市政工程的营运与建设和环境资源的开发建设;以产业公司和威孚集团为主组建产业发展集团,主业为优势产业发展投资和创业(风险)投资;同时保留君来集团。 2021年末,无锡市属企业资产总额7030.10亿元,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1718.27亿元,利润总额96.09亿元,上缴税费58.65亿元,较2012年分别增长约1.54倍、4倍、1.1倍和1.42倍。 工业园区 从1992年无锡新区获得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来,无锡目前已拥有國家級開發區7家,省級以上開發區15家。而自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开建以来,无锡正积极籌劃对接。目前,无锡驻上海自贸区商务代表处已揭牌成立,据规划,未来自贸区二期、三期的建设中,会将包括无锡在内的周边工业园区纳入其中。 无锡六大国家级工业园区简介 无锡新区:于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1995年在高新区基础上成立的无锡新区,目前已建成了空港产业园、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太湖科技园等诸多专业园区,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及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为重点的五大支柱产业。无锡新区极具地理优势,沪宁城际铁路无锡新区站与无锡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均处辖区内。 锡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于1992年5月建立,1993年11月被江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03年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由西部园区、中部园区和东部园区两部分组成。西部园区打造成为功能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集聚区,东部园区即锡东创新科技城(s-park),利用京沪高铁和无锡市锡东新城开发建设的契机,规划发展科技研发、休闲商务、高端居住、会展酒店和高科技制造业。 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即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建立于1992年6月,2003年5月由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内首家以工业设计为主题的高新技术专业化园区。 无锡山水城:是由原无锡太湖山水城旅游度假区和原无锡太湖新城科教产业园于2009年9月整合组建而成,园区内有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区(太湖保护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等专业园区。 江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于2011年6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内主导产业包括金属新材料及高端制品、融合通信装备及材料、高端智能装备、现代中药及生物新药四大先进制造业,已形成总部经济、文化创意、软件和服务外包、现代物流、城市经济五大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发展新格局。 宜兴经济开发区:于2013年3月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内包括了中国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中国绿色生态示范区、国家级产业服务中心、无锡低碳经济示范试点园等重要组成部分,已形成了新能源产业、光电子产业、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为主的四大产业集群。 新兴产业 自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后,无锡确立了产业升级的经济转型方向,目前无锡已形成了物联网、太阳能光伏、环保、生物、微电子、软件与服务外包、工业设计与文化创意八大新兴产业,其中尤以物联网、太阳能光伏、微电子三大产业广为人所知。虽然以尚德电力为代表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不彰,但微电子产业制造研发却未艾方興,在2013年,无锡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位列全国第二;物联网方面亦蓬勃興盛,2012年,无锡物联网综合示范工程成为国家发改委授牌表彰的唯一综合性应用示范及国家首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城市,而物联网50%以上的国际规范标准均由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制定。 商业 作为中国华东地区的一个重要商业中心,一直以来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而闻名。无锡商业的发展历程悠久且繁荣,对于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早无锡商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已经有商业活动在此进行。随着历史的演变,无锡逐渐成为了江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商业重镇。无锡地处太湖之滨,交通便捷,自古以来就是丝绸、茶叶、大米等商品的集散地。如今,无锡商业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以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多元化经济体系。 无锡商业的特点和优势有很多,首先就是其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有利于商品的流通。其次,无锡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此外,无锡市政府也一直致力于优化商业环境,吸引了许多国内外的投资者和企业家前来投资兴业。 目前无锡商业区域集中于梁溪区的中山路沿线,在这条路上,云集了茂业百货、红豆万花城、大东方百货、苏宁广场、恒隆广场、八佰伴、百盛等中外商业零售企业,还包括了崇安寺与南禅寺、南长街三大传统商业集贸区,其中的崇安寺街区,与同样由寺庙集市形成的上海城隍庙、南京夫子庙、苏州玄妙观齐名。 自1996年江苏省第一家中外合资零售企业八佰伴及1997年中国第二家外资大型超市麦德龙落户无锡以来,无锡的外资商业零售聚集度在长三角地区仅次于上海。如今,包括已开业的恒隆广场、大东方百货、无锡八佰伴、宜家汇聚、八佰伴中心、百联奥特莱斯、苹果直营店、万象城、海岸城、茂业百货、数量众多的万达广场以及融创茂、新区奥特莱斯、惠山奥特莱斯等商业零售标杆企业,目前为止仍维持江苏省内或长三角区域内的唯一性,无锡也由此确立了江苏省乃至长三角地区最重要商业中心城市的地位。 交通 无锡市地理位置优越,处于沪宁线中心,自古即是交通要道,其水运之史更显悠久,概可追溯自泰伯奔吴后,所开凿的伯渎河,这也是中国最古早的运河。而京杭大運河的开凿,更是橫跨無錫全境,使无锡成为唯一一座被大运河穿城而过的城市,近代,1906年沪宁铁路锡沪段通车,无锡始有现代交通,此后锡澄、锡宜、锡沪、锡苏等公路相继筑成,为无锡交通枢纽形塑之初步。 如今,无锡境内有多条高速公路、国道、高铁通过;市内,国际机场、港口、地铁等立体交通网络俱全,无锡已然成为华东地区主要的区域中心城市之一。 公路 无锡作为华东地区主要的交通枢纽,是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城市之一,境内有宁杭、沿江、沪宁等9条高速公路及多条国、省道通过。无锡市区则因旧城水乡风貌,主要城市道路均为填河建造,故市内路况多宛延迂曲;农田也因此古时多河道而呈现犬牙交错的局面。 公路客运方面,无锡市在2011年将原先多个分散的长途汽车站合并为一个汽车客运站,并与无锡站北广场(城际高铁站)相连,与无锡站南广场、公交系统、地铁形成大型交通中心区,称为中央车站。无锡汽车客运站是一级客运站,日发班次1700余班,日均发运量3.5万人次,高峰日旅客发运量近10万人次。 无锡市内拥有交错纵横的快速路网,其中包括快速内环、快速中环(建设中)、凤翔路高架、江海西路高架、通江大道、金城路高架、机场路高架、蠡湖大道、太湖大道等等。市下属县级市宜兴市内拥有范蠡大道快速化改造项目,未来还会建设宜兴快速交通体系;江阴市内拥有芙蓉大道等快速路,未来也正在规划建设江阴市内的快速路网体系。 铁路 无锡地区目前有京沪铁路、沪宁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宁杭客运专线及新长铁路以及沪宁沿江高速铁路在境内通过,设有无锡站(京沪铁路、沪宁高速铁路)、无锡东站(京沪高速铁路)、无锡新区站(沪宁高速铁路)、惠山站(沪宁高速铁路,该站未来将实行扩建计划)、宜兴站(宁杭客运专线)五个客运站点,均隶属上海铁路局,其中无锡站为客货运特等站。 当前无锡站南广场正开始广场老旧建筑以及地下道改造工程;在不久的未来,由于江苏省规划的泰锡宜城际铁路与沿江城际铁路也将在无锡境内的惠山站设通过,惠山站也将以此为契机扩建。 航空 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位于无锡新区东南的硕放街道,距无锡市区约14公里、距苏州市区约20公里。机场原为解放军南京军区空军军团驻地,1980年代曾开辟了至北京的中国第一条联航航线,后于2002年停飞。2004年起重启民航航班。2010年5月11日,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决定,在无锡硕放机场的基础上成立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机场由无锡市与若干股东共建。 依据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最终将建设成为国家干线机场、苏南一类航空口岸和区域枢纽机场。开航以来,机场已开通至北京、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昆明、丽江、港澳台和大阪、东京、曼谷等多个国内外航班。机场同时设有台湾居民口岸签注点,方便台湾居民来往苏南地区。至2013年年底,机场旅客呑吐量为359.02万人次,货邮呑吐量达8.76万吨,分别位列全国民航机场业务量排名第39位和第24位,也是江苏全省9个机场中除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外唯一盈利的机场。未来苏南硕放国际机场讲扩建T3站台以及第二跑道,远期目标为满足年客运3000万人次与年货运150万吨。 此外,2020年8月4日,无锡市交通产业集团与云南景成集团举行关于瑞丽航空有限公司股权转让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2021年,瑞丽航空完成股权变更后,无锡交通产业集团入资公司。2021年底,公司完成经营许可证变更,并将公司名称变更为“苏南瑞丽航空有限公司”。2022年4月,云南监管局完成瑞丽航空运行合格证变更的补充审定工作,正式将公司名称由“瑞丽航空有限公司”变更为“苏南瑞丽航空有限公司”。 水运 无锡内河航运即发轫自漕运,目前依托京杭大运河、芜申运河和太湖等固有水系,至2013年年底,已建成航道总里程达1,577.97公里,等级航道里程476.89公里,且可四季通航。 作为内河港口的无锡港是中国28个主要内河港之一,由无锡(江阴)港和无锡内河港组成,无锡内河港分为城郊港区、惠山港区、锡山港区、江阴港区、宜兴港区5大港区;江阴港则为无锡地区唯一的出海通道,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距无锡市区38公里。江阴港辖内沿长江有约35公里深水岸线,目前已建城万吨级泊位数增至43个以上,是全国第五个迈入亿吨级的内河港口,也是长江沿线第四个达到“百万标箱”的大港。江阴港内设有临港物流园、台湾物流园区、长江港口综合物流园等功能性工业园区,此外,江阴黄田港也是连结苏北地区的主要渡口。 公共运输 城市公共交通 旧时无锡水网密集,城内缺乏可车行之道路,民众出行多借助舟、轿或人力车,故无锡公路运输服务晚至1927年才成立了第一家汽车出租商行:袁世开汽车行,其后相继有至梅园、蠡园、江阴、宜兴善卷洞等地的私营汽车公司。1951年,因无锡举办“苏南物产交流会”,为参观者便利计,开辟了第一条市区公共汽车线路,1956年起,始设无锡市公共汽车公司。 目前,无锡市区内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是公共汽车和出租车。在公共汽车运营方面,无锡市区有无锡市公交、锡惠公交、新区公交以及马山公交四家独立运营的公交公司,全市共有公交线路约200多条、公共汽车3,000余辆。票价以全程2元为主,少量非空调车为1元。无锡的公共汽车编号规则大致为:1~600号线分配给市公交、600~750号线及800号以线上分配给锡惠公交、750~799号线分配给新区公交,不过因为顾忌谐音,无锡绝少带有含“4”的线路;出租车4,040輛,乘车起步价统一为3公里内10元,超出每公里1.9元,结算时还会加入如因停车产生的等候费等附加费;此外,无锡市区还有由两家公司各自运营的公共自行车服务。 在无锡,包括地铁、公共汽车、出租车、公共自行车在内的公共交通工具,均可使用无锡市民卡。无锡市民卡分为标准卡及衍生卡,标准卡为记名卡,应用范围除了公共交通,还可作为储蓄用借记卡、园林年卡及在社保、医保、商务消费等多种领域使用;衍生卡又称无锡太湖交通卡,充值即可办理,不记名、丢失不补,且只可用于公共汽车、出租车、地铁及部分便利店的支付。使用市民卡乘坐交通工具会有一定优惠,譬如在公共汽车上使用时一律为原票价六折,在60分钟内换乘第二条线路时,享受5折优惠。无锡市民卡也可在上海、苏州、常熟、昆山、南通、天津、福州等全国35个城市乘坐公共汽车时使用,其中,无锡与上海已实现完全互通,除了公共汽车外,也可使用于地铁、轮渡等各自交通卡适用领域。不过,也有部分城市只可单向使用,如在苏州公共汽车上可使用无锡市民卡,但苏州交通卡无法在无锡使用。 轨道交通 无锡地铁目前在运营中的有地铁一号线、二号线、三号线和四号线,全长114.8km公里,形成了东西向和南北向的十字形轨道交通网络骨架。规划中,无锡市将会建设9条市区地铁、2条市域轨道交通,共计11条线路编制而成的轨道交通网。 2022年末,无锡市启动了第三轮轨道交通建设,其中包括已经开工建设的S1号线、四号线二期以及新建地铁五号线与S2号线。地铁六号线一期工程也预计于2023年内开工建设。 :线路标志红色;6B编组,南北向,北起堰桥,南至南方泉,且于堰桥站预留对接江阴的锡澄市域轨道交通线。 :线路标志绿色;6B编组,东西向,西起梅园,东至无锡东站(安镇站暂未开通),且于梅园站预留对接宜兴的锡宜市域轨道交通线。 :线路标志蓝色;6B编组,由位于城市西北惠山区的苏庙站至位于城市东南的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且于无锡机场预留对接苏州轨道交通机场专线。 :线路标志紫色;6B编组,全部为地下线,共18座车站,跨过惠山区、梁溪区和滨湖区和太湖新城。 教育 江南地区一向是尚文重教之地,明清时期有所谓“江南进士甲天下”之称,而无锡在历代科举考试中也曾有“一榜九进士、三科六解元”的盛事。1898年,深受洋务运动思想影响的杨模在无锡城内开设了第一家新式教育小学:埃实学堂。次年8月,吴稚晖、俞复等人又创办了三等学堂,并编辑出版了中国第一套小学教科书:《蒙学读本》。此后,无锡现代教育不断发展,民国以后,更是诞生了在国学界留下浓厚一页的无锡国学专修学校。 2021年,无锡籍的两院院士已达到了96名。 知名学校 高等教育 江南大学: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重点建设高校。前身为无锡轻工大学,是1949年后由国立中央大学部分院系调整而来,2001年与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为江南大学。江南学院原名即江南大学,是由无锡地方巨贾、实业家荣德生于1947年8月由投资创办,国学大师钱穆曾在校担任文学院院长。目前江南大学的食品工业专业与轻工设计专业享誉全球。 无锡学院:Wuxi University,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无锡市人民政府举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支持办学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 东南大学无锡校区:创建于1988年4月,前身为东南大学无锡分校,是原国家教委批准的首批重点大学分校之一,最先开启了我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东南大学无锡校区是东南大学和无锡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以“政产学研用”为鲜明特色,以“东南大学优势专业”为主要学科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科学研究基地、高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是东南大学服务无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平台。 南京邮电大学无锡校区(规划建设)。 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 无锡高等师范学校:创建于1911年,前身为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钱松嵒、吴冠中、陈瘦竹等名家均为该校校友。 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成立于2002年3月,为北京大学直属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国家计委批准成立的“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也是教育部和科技部批准设立的“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 另外无锡市内还有超算中心、702研究所、微电子研究所等等科研基地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无锡研究院、复旦大学无锡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等等众多大学研究院。 专科教育方面,无锡拥有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等一众口碑与就业率良好的专科学校。 中等教育(部分) 江苏省天一中学:学校创办于1946年,钟英、王仲青等地方贤达,顺培育家乡子弟、造福桑梓之民望,创办学校,取名“私立无锡天一中学”。1978年被确定为省首批办好的16所重点中学之一,1990年被省教委确认为“江苏省首批合格重点高中”。 无锡市第一中学:创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历经变迁至今。现为江苏省重点学校、国家级示范高中。曾与常州中学、苏州中学、扬州中学、南师附中并称为江苏教育界的“五朵金花”。 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原为教会学校,最初是1918年由上海圣约翰大学无锡籍校友创办,为当时无锡设施最先进的学校,拥有理化实验室和阶梯教室,抗战爆发后曾辗转于上海办学。1949年后改称无锡市第二中学,2003年復名,现为江苏省重点学校、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1913年创建于吴文化发祥地梅村(古梅里),1914年,钱挚、钱穆兄弟来校任教。1991年经江苏省教委验收,确认为“江苏省合格重点中学”,2004年评定为“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 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1920年,邑人高阳变卖全部家产,创办私立无锡中学,被高阳所感动的经学大师唐文治,不收分文受聘任校长长达十年。2007年与无锡市中山高中(市第八中学)合并成立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 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是由上海致用大学校长、无锡教育会会长侯鸿鉴分别于1905年及1912年创建的私立竞志女中和县立第一女中合并而来。无锡第一女中在1949年以后与市东初中合并,改为男女合校的市第十一中学,2000年又与市十二中(即原竞志女中)合并为东林中学,2006年恢复女校办学,復名无锡市第一女中,是1949年后江苏第一个恢复女校的中学。 无锡市市北高级中学:始建于1934年,初为“私立原道中学”,于2006年获评省四星级高中。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由实业家匡仲谋于1906年在无锡城东创办。1949年以后更名为无锡县中学,1996年更名为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至今。 无锡市公益中学:是1919年由实业家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首任校长乃无锡籍名教育家胡雨人。1949年后改称无锡市第五中学,文革时因校址地处郊区与军区,是当时教师下放、军眷子弟受学的首选。1983年復名公益中学。现已与无锡汽车工程学校合并为交通技师学校。 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前身为建立于1882年的江阴南菁书院,在当时是江苏全省的最高学府和教育中心。于鬯、钮永建、汪曾祺等名士曾就读该校。 江苏省宜兴中学:创建于1928年,是江苏省重点学校、国家级示范性高中。蒋南翔、虞兆中等名士均为该校校友。 无锡市大桥实验学校:无锡市大桥实验学校创办于1993年8月,时名“无锡市大桥实验中学”,是改革开放以来无锡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第一所民办学校,2012年更名为无锡大桥实验学校。 初等教育(部分) 无锡市连元街小学:开办于1898年,是无锡最早的一所新式教育高等小学,初名埃实学堂,民国后以校址所在地为名,改称县立连元街小学。1949年后一度更名为东方红小学,1978年恢复原名,现为省、市重点小学。 无锡市东林小学:1902年8月,奉诏,东林书院改办为新式教育的东林学堂,民国肇建后改为县立第二小学,1927年起更名为东林小学。1949年后一度更名为红卫兵小学,1977年恢复原名。钱基博、钱锺书、薛暮桥等诸多地方名流在在校任教就读。 无锡师范附属小学:由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校长、无锡籍名教育家顾倬创办于1913年,因顾倬曾留学日本,故以日本东京高等师范(现筑波大学)附属小学为蓝本建设,1915年该校成立无锡第一个小学童子军组织,1937年11月11日,原校为日军轰炸机炸毁而停办,抗战胜利后,又借孔庙恢复办学。1949年后,曾为中共干部子弟学校,1982年被定为江苏省实验小学。 无锡市积余实验学校:创始于1901年,是无锡市区首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无锡市五爱小学:前身为中共淮南干部子弟学校、雪枫干部子弟学校和华东干部子弟学校。1949年后与苏南其他干部子弟小学合并,1953年,由中共华东局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命名为五爱小学。 无锡市南长街小学:原是无锡基督教监理会在1911年所创办的东吴第八小学,后称明德小学。校内建有耶稣大礼堂,该建筑直到1984年才被拆除。1949年后改为公办至今,是江苏百所名小学之一。 国际教育(部分) 无锡南王国际学校:由狄邦教育集团,南京外国语学校,伦敦国王学院,以及狄邦教育集团联合创建的K-12国际学校 。该校是由无锡市政府着力引进的高品质国际教育项目。 无锡国际学校:无锡国际学校,简称WIS, 是一所公有国际学校。无锡国际学校成立于2003年,为在锡工作生活的港澳台同胞及外籍人士子女提供了国际教育环境,直属无锡市教育局管理。 无锡新吴区思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一个非营利性集团,自1986年起,iSC提供卓越的学术课程,满足学生的智力、身体和情感发展需求。 无锡外国语学校:无锡外国语学校创办于1998年,现已发展成为十二年一贯制外语特色学校,被命名为无锡外籍、港澳台学生和归国创业人才子女入学的定点学校。 医疗 无锡医学历史悠久,尤以明清为盛。自明以降,有尤仲仁、施仲谟、邓星伯、柯怀祖、薛福辰等名医或供职于太医院、或奉诏为皇族诊治,而丁福保、顾鸿逵、曹颖甫(江阴籍)等人也在中国医学史上垂名留芳,其中談允賢、徐陸氏等更是中国古代少见的女名医。至于无锡的现代医疗机构,则始于1908年,由美國聖公會传教士、医学博士李克乐创办普仁医院,即今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目前,无锡全市有一家医学院(江南大学附属医学院)及十大市立医院、210家医院,其中三级甲等医院共有十三家 无锡市人民医院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南北院区)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原三院四院,目前为南北院区,其中原四院即北院区未来计划改扩建) 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 无锡市第七人民医院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中医院 无锡市妇幼保健中心 无锡市儿童医院 解放军904联勤总院 江阴市人民医院 江阴市中医院 宜兴市人民医院 其中无锡市人民医院于2013年在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年中国地级城市医院竞争力100强榜单”中列第十二名。 体育 无锡体育公园 前身是无锡市人民体育场,与1954年人民体育场在古运河边落成时,当时参观的无锡市民人如潮涌。无锡市新的体育中心建成以后,市人民体育场已不再承担体育训练任务。1999年,无锡市对市人民体育场部分场地进行了改建,开辟了群众体育健身设施区和老年活动门球场,体育场又被称为无锡市体育公园,所有场馆全部向社会开放,每年有近百万人次的市民到体育公园健身、休闲。 无锡市新体育中心 位于滨湖区太湖西大道1500号,地处无锡市滨湖区,太湖大道以北,青祁路以西,建筑路以南地区,占地面积约44万平方米。其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二期工程计划于2002年年底动工,主要包括6600人的体育馆(兼有会展功能)、室内网球馆、游泳跳水馆、射击射箭馆、运动员公寓(体育宾馆)、体育运动学校等场馆。届时,无锡市将拥有具有领先水准、设施一流、功能完善的现代化体育中心,并将成为充分展示无锡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标志性工程。 无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由于无锡新体育中心场馆老化等原因,2023年无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项目正式开工,该设施总用地约56.7公顷,总建筑面积约46.7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9亿元。规划有6万座的体育场、1.8万座的体育馆、2000座的游泳馆和全民健身中心,并按照甲级体育场标准进行建设,建成后可承办全国性的大型综合体育赛事。除了“一场两馆”外,还将建设包含商业、酒店等在内的7万平方米文商体旅综合体,通过强化策划运营,在未来引入多个“首赛”“首展”“首演”等活动,努力将无锡奥体中心打造成为一个项目多样、业态丰富、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大型体育综合体。 宗教 无锡市内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新教等多种宗教活动的地区,据载,三国东吴赤乌年间,无锡始建佛教寺庙;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道教传入无锡;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新教也先后于明崇祯十三年、清康熙年间及光绪二十四年传入无锡。各宗教传入无锡后都建有不少活动场所,积淀了深厚的宗教历史文化底蕴。 知名宗教场所 佛教 崇安寺:位于无锡城中,相传为东晋年间由王羲之舍宅改作禅寺,曾有“梁溪首刹”、“吴会名胜”之名誉。清末时寺庙遭祝融而毁,空地遂逐渐形成天然集市,后成为无锡商业中心的代名词。 惠山寺:始建于南北朝,“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位于惠山脚下、天下第二泉畔。寺内文物众多,有全国重点保护的唐宋石经幢、由宋代抗金名相李纲修建的金莲桥、李阳冰所题,在无锡民间颇具传奇色彩的“偃人仙石”听松石以及栽于庙门前已六百余年之银杏树等古迹。陆羽、秦观、苏轼、黄庭坚、文徵明等诸多逢掖之士在此亦留有墨宝。辛亥革命后一度作为革命忠烈祠使用,1949年后为无锡博物馆初创地,现已恢复宗教活动。 南禅寺:南朝梁武帝时期所建之护国寺,后人称“江南最胜丛林”,北宋雍熙年间重修时增建高七层之妙光塔。现寺庙周围已形成江南特色的传统集市。 祥符禅寺:为玄奘法师自天竺归来,游历东南,与右将军杭恽行至无锡马迹山,见恍若西天灵山胜境,赞叹此处堪称东土小灵山,并嘱弟子窥基在此建寺。1997年,在古祥符禅寺旁建起88米高的世界最高青铜佛像:东方灵山大佛,至今已是无锡旅游名胜地。 大觉寺:位于宜兴,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为一代宗师星云法师之祖庭。 道教 雷尊道院:位于无锡城中,为始建于梁大同年间的洞虚宫下设道院之一。华彦钧(瞎子阿炳)曾为此院主持人。 水仙道院:又称南水仙庙,位于南长街,乃为纪念明嘉靖年间,率民抗倭的无锡知县王其勤而建。 伊斯兰教 清真寺:为1919年南京回族人蒋星阶到锡游览,见当时无锡没有伊斯兰教教徒活动场所,便发愿建寺一所,寺址位于西门附近,至今未变。 天主教 三里桥若瑟堂:始建于1640年,后不断扩大,成为江苏省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隶属天主教南京总教区,为总铎区所在。因无锡地区天主教徒众多,约占整个南京教区之半,加之若瑟堂规模宏大,故教区活动多在锡举办。 基督新教 无锡市基督教堂:原称无锡圣公会圣十字教堂,为美国圣公会于1915年在光绪三十四年修建、后烧毁的“圣公会圣安德烈堂”基础上斥资重建。圣公会在锡所办教育、慈善事业众多,如普仁医院(今无锡第二人民医院)、辅仁中学、孤儿院等等。 文化 无锡地处吴文化腹地,千年來,在吴文化的浸育下,形成了鮮明的城市內涵,渗透于风土人情之中。无锡菜是明显的甜糯风味江南菜、清雅的锡剧小调也透露着敏锐果敢的工商文化;既有可供吟风颂月的古典园林,也有誉为“小上海”的雄心;這些固有文化早已成为代代无锡人价值观与生活方式所在。 公共文化 无锡之有公共文化场所始于民国,创办于1912年的无锡图书馆是中国最早创建的公立图书馆之一,1929年,无锡县教育局又在孔庙基础上设立历史博物馆,为无锡第一家公共博物馆。该馆陈列文物不幸在抗战中尽毁,只存碑刻遗迹,今遂改为无锡市碑刻陈列馆。 1958年,在惠山寺出土文物基础上,设立了无锡市博物馆,后迁建。2007年,在原无锡市博物馆、无锡革命陈列馆和无锡科普馆的基础上,新建无锡博物院,这是江苏省除南京博物院外的唯一一个地级市博物院。此外,无锡市内还有代表吴文化标志的阖闾城遗址博物馆、曾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鸿山贵族墓群遗址博物馆以及由工业遗址改建的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中国丝业博物馆等国家级博物馆;同时也有蓝印花布博物馆、平湖城博物馆等诸多民间开设的特色博物馆。 近来,随着生活娱乐的丰富化,无锡新建了不少专业的美术、书画、音乐场馆。2014年,无锡大剧院被英国《每日电讯报》文化版列为“世界上十二座最壮观的剧院”之一。 节日 4月10日·中国吴文化节:为宣扬吴文化而设。每逢此时世界各地的吴氏宗亲便会集于无锡泰伯庙前祝飨祭祀。 5月19日·中国旅游日:1607年,徐霞客从故乡江阴出发,行迹遍及南北山水之中,堪称第一个走遍中国的旅行家。2011年,国务院以《徐霞客游记》首篇《游天台山日记》开篇之日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 曲艺 锡剧 吴地一带百姓自古既有唱山歌的习俗,这种艺术形式在春秋战国时代被称为“吴歈”,明代中叶以后,吴地山歌演变为俗曲、滩簧、说书、宣卷等民间说唱表演艺术,锡剧便是由滩簧而来。 锡剧源起东乡(今无锡羊尖一带)小调,成型于清末民初,初称无锡滩簧, 辛亥革命前后进入上海发展,渐与苏剧、常州滩簧等唱腔表演形式相近的戏曲结合,后并称为常锡文戏,一时风靡沪上。 锡剧在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均有传唱,与越剧、黄梅戏同为华东三大剧种,叶圣陶曾为锡剧题字“太湖一枝梅”。 昆曲清曲 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之一,发源于昆山。明代万历以降,魏良辅革新南曲,始谓昆曲,毗邻的无锡遂成为昆曲流播最早的区域之一。在无锡,涌现了众多清曲名家,从而形成了昆曲中有独特音韵的“无锡唱口”,成为昆曲清曲一派传承中重要的一脉。明戏曲评论家潘之恒在其著《鸾啸小品》中曾谓:“曲之擅于吴,莫与竞矣! ……故在郡为吴腔。太仓、 上海,俱丽于昆,而无锡另为一调。……尝为评曰: 锡头昆尾吴为腹,缓急抑扬断复续。”清诗人孔尚任在《桃花扇·选优》上也记述:“淮阳鼓昆山弦索、无锡口姑苏娇娃。”曲界更有“度曲之工,始于玉峰(昆山),盛于梁溪(无锡)”、“到了无锡莫开口”之说。 无锡昆曲曲局以天韵社夙負盛名,明天启年间即已组社,堪称历史最悠久的昆曲清唱团体。民国以后,天韵社曲友在无锡公花园(今城中公园)内建同庚厅,作为固定演出的场所,向民众开放,一别过往限于私宅的局限。1922年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小提琴家、作曲家、指挥家亨利·爱希汉()携妻女来华访问,期间曾专程赴锡来听天韵社曲友组织之音乐会,会毕,盛赞“所遇音乐团体天韵社称第一”。1949年后,天韵社解散,直至2013年底,终告复社。 小热昏 “小热昏”又称“小锣书”或“卖梨膏糖的”,是伴随着苏浙沪地区民间艺人叫卖梨膏糖而产生的一种曲艺艺术。“小热昏”之名源自清末苏州梨膏糖叫卖者赵阿福,因其说唱内容多针砭时弊,为免麻烦,赵阿福戏称自己“热昏”了,意思是头热发昏满口胡言,不必当真,遂沿用至今。无锡小热昏承自有鼻祖之称的杜宝林亲传弟子周福林,故其演出时必带长凳一条,站立于上,以示正统。至今,已年近九旬、受业自周福林的尤盛茂(小筱林)、周仁娣(小仁娣)夫妇,仍在无锡惠山一带演出小热昏。 除了小热昏外,无锡地区过去还有说因果(无锡评曲)、宣卷等多种街头说唱形式的曲艺。 道教音乐 道教音乐,无锡方言称唱道情,是施用于道教斋醮科仪仪式中的一环。无锡道教源自东晋正一道,其道教音乐深受江南丝竹、吴歌、昆曲、苏南小调等民间音乐的影响,具有鲜明的世俗性和地域性艺术风格,其著名人物有南鼓王之称的朱勤甫,及“瞎子阿炳”华彦钧等。音乐家杨荫浏幼年时也曾随道士学奏道乐。 饮食 锡帮菜 锡帮菜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苏菜(又称淮扬菜、江浙菜)的主要分支,以甜出头、咸收口的口味及浓油赤酱为传统特色。传统苏锡菜重甜,究其原因,乃古代本是南人重咸、北人重甜,后宋朝南迁,中原大批士族南下,中原风味亦随之南下,故苏锡菜偏甜乃是古之遗风。 锡帮菜中的特色菜肴,有酱排骨、梁溪脆鳝、三鲜银鱼羹、腐乳汁肉、肉酿生麸、肉酿面筋、奶油鲫鱼、素什锦等,此外还有以太湖三白(白鱼、白虾、银鱼)为主食内容的“太湖船菜”。 特色小吃 无锡小笼:小笼馒头是江南一带的传统点心,与北方同类食品如包子相比,小笼更显“汁多、皮薄”,而与江南各地的小笼相较,无锡小笼又有“馅多、个大”之特色。无锡人嗜吃小笼馒头,有“不在吃小笼,就在去吃小笼的路上”之笑言,沪上人士,亦尤为喜爱锡式小笼。无锡小笼馒头盛名于清末,为杨乃武昭雪返乡后,经无锡名店拱北楼面馆用食,尝至无锡小笼,夸赞不已,店家亦以此事为宣传,从而广为人知。如今,无锡最具名气的小笼店,要数中华老字号之一的王兴记,其在美国洛杉矶、日本神奈川等地均有分店,本地市民,则更衷情于熙盛源、芦庄超王记、锡笼记、忆秦园等街巷中的名店。
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子到斯里兰卡传播佛教。 《吕氏春秋》可能于此年前后著成。 第一次布匿戰爭時期迦太基哈米爾卡·巴卡率領一支由多國僱傭軍組成的小部隊駐守西西里島,直到前241年戰爭結束而撤軍。 出生
嬴政繼任秦王。 河外之戰,秦莊襄王命大將蒙驁率軍攻打魏國,魏安釐王延請滯留趙國的弟弟信陵君回國統軍,並率魏、赵、韩、楚、燕五国联军败秦于河外,聯軍乘勝追擊至函谷關,收復關東失地,信陵君被拜為上相,封邑五城。 湖州建城。 阿爾沙克一世建立安息帝國。 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派子到斯里兰卡传播佛教。 《吕氏春秋》可能于此年前后著成。
1985年:阿卜杜勒卡达尔·达卡,敘利亞職業足球運動員 1986年:陈金,中國男子羽毛球運動員 1986年:張小斐,中國女演員 1986年:絲麗莎·史都娃斯,美國模特兒 1987年,林昀希,台灣女藝人 1987年:伊藤千晃,日本艺人 1987年:塞萨尔·西埃洛,巴西男子游泳運動員 1988年:光上慧愛蘭,日本女歌手,SDN48前成員 1989年:率智,韓國女子偶像團體EXID隊長 1989年:石黑英雄,日本男演員 1990年:陶李,新加坡女子游泳運動員 1990年:山田摩衣,臺灣政治人物 1990年:小倉奈奈,日本AV女優 1990年:林美奈穗,日本新聞播報員 1991年:陳晞文,香港女子滑浪風帆運動員 1991年:郭碧琪,香港攝影師、企業家 1992年:克里斯蒂安·阿特蘇,迦納職業足球運動員(2023年逝世) 1992年:埃曼努埃尔·弗里庞,迦納職業足球運動員 1993年:于湉,中國男歌手 1995年:高田健太,韓國男子偶像團體JBJ成員 1996年:胡祖薇,台灣女模特兒 1996年:大原櫻子,日本女演員、歌手 1996年:朴海允,韓國女子偶像團體Cherry Bullet成員 1998年:段星星,中國男子偶像團體IXFORM成員 1998年:袁雨楨,中國女子偶像團體SNH48成員 1999年:李真淑,韓國女子偶像團體宇宙少女成員 2000年:孫東明,韓國男子偶像團體ONEWE成員 2000年:孫東柱,韓國男子偶像團體ONEUS成員 2003年:-{zh-hk:施薩·卡沙迪;zh-tw:切薩雷·卡薩代伊;zh-hans:切萨雷·卡萨迪;}-,義大利職業足球運動員 2005年:朴乾煜,韓國男子團體ZB1成員 逝世 827年:劉克明,唐朝宦官,殺唐敬宗並擁立絳王為帝,因而被擁立唐文宗的神策軍所殺 827年:李悟,唐憲宗第六子,進封絳王,被神策軍所殺 976年:约翰一世,拜占庭帝国皇帝(925年出生) 1276年:額我略十世,教宗(約1210年出生) 1294年:拉班·掃馬,中國景教教士,旅行家(約1225年出生) 1775年:叶米里扬·普加乔夫,俄国农民起义领袖(约1740年或1742年出生) 1778年:卡尔·林奈,瑞典生物学家(1707年出生) 1824年: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一世,撒丁尼亞國王(1759年出生) 1833年:阿德里安-马里·勒让德,法國数学家(1752年出生) 1862年:塞繆爾·-{zh-cn:柯尔特; zh-tw:柯特}-,美國發明家、實業家,左輪手槍的發明者(1814年出生) 1904年:讓-里奧·傑洛姆,法国画家(1824年出生) 1914年:夏瑞芳,中国商务印书馆创办人之一(1871年出生) 1917年:水牛比爾,美國軍人、美洲野牛獵手、馬戲表演者(1846年出生) 1922年:大隈重信,日本政治家,第8、17任內閣總理大臣(1838年出生) 1947年:織田作之助,日本小說家(1913年出生) 1951年:辛克莱·刘易斯,美国作家,193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885年出生) 1957年:加夫列拉·米斯特拉爾,智利作家,194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889年出生) 1961年:達許·漢密特,美國作家(1894年出生) 1965年:弗雷德里克·弗利特,英國海員,鐵達尼號瞭望員(1887年出生) 1971年:可可·香奈尔,法国服装设计师(1883年出生) 1976年:德爾伯特·雷·富爾克森,美國數學家(1924年出生) 1986年:雅罗斯拉夫·塞弗尔特,捷克作家,198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1901年出生) 1997年:亚历山大·R·托德,英国化学家,195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1907年出生) 2002年:钟敬文,中国民俗学家(1903年出生) 2007年:曹達華,香港電影導演、演員(1916年出生) 2008年:張立昌,中国政府官员,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政治局委員(1939年出生) 2014年:黃俊英,臺灣政治人物、資深中國國民黨黨員,第十一屆中華民國考試院考試委員(1941年出生) 2015年:司馬燕,香港演員(1963年出生) 2016年:大衛寶兒,英國歌手(1947年出生) 2020年:卡布斯·本·赛义德·阿勒赛义德,阿曼蘇丹(1940年出生) 2022年:趙赫,中國電視節目主持人(1961年出生) 2022年:迪恩·蘭多爾,千里達與托巴哥男子短跑運動員(1992年出生) 2023年:康斯坦丁二世,希臘王國末代國王(1940年出生) 2023年:喬治·佩爾,澳洲籍天主教司鐸級樞機(1941年出生) 2023年:傑夫·貝克,英國搖滾吉他手(1944年出生) 2023年:何平,中國電影導演(1957年出生) 节假日和习俗 天主教會:聖佳德慶節 :110宣传日、中国人民警察节 :沃敦节 :多数派掌权日 :玛格丽特·撒切尔日
1955年:鄭寶清,臺灣政治人物,曾任立法委員 1957年:陳發枝,香港足球員、教練 1960年:古莉·查夏,印度裔英國電影導演、編劇 1960年:理查德·巴特爾,英國作家、教授、遊戲研究員 1960年:布赖恩·考恩,愛爾蘭政治人物,前任愛爾蘭總理 1963年:楊麗音,台灣女演員 1963年:茅道林,中國企業家 1963年:河野太郎,日本政治人物,現任眾議院議員 1963年:馬克·普萊爾,美國政治人物,曾任阿肯色州聯邦參議員 1966年:呂西安·卡斯坦因-泰勒,英國人類學家、藝術家 1968年:趙慶泰,韓國政治人物 1971年:金希沅,韓國男演員 1972年:山口達也,日本演員、歌手,前TOKIO成員 1973年:akko,日本女歌手,My Little Lover成員 1973年:格伦·罗宾逊,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 1974年:柚木涼香,日本女性聲優 1974年:李提克·羅森,印度寶萊塢演員 1974年:杰梅奈·克莱门特,紐西蘭演員和音樂家 1975年:前田剛,日本男性聲優 1976年:劉敏涛,中國女演員 1976年:劉國梁,中國男子乒乓球運動員、教練 1976年:亞當·甘迺迪,美国棒球运动员 1976年:伊恩·保尔特,英國職業高爾夫球選手 1977年:-{zh-cn:米歇尔·奥尼尔; zh-tw:蜜雪兒·歐尼爾}-,北愛爾蘭政治人物 1978年:三橋加奈子,日本女性聲優 1979年:平尾隆之,日本動畫師、演出家、動畫導演、小說家 1979年:法蘭西絲卡·碧仙里妮,義大利女子排球運動員 1980年:莎拉·夏希,美國女演員 1980年:内尔松·奎瓦斯,巴拉圭足球運動員 1981年:譚傑明,香港艺人,Mr.成員 1981年:朱玟奎,美籍韓國歌手,Fly to the Sky成員 1982年:福圓美里,日本女性聲優 1982年:市來光弘,日本男性聲優 1983年:周采詩,台灣演員 1983年:李妮娜,中國女子自由式滑雪運動員 1984年:呂志興,香港足球運動員 1984年:韓周完,韓國男演員 1984年:卡琪·柯切林,印度女演員 1984年:-{zh-hans:馬魯萬·沙马赫;zh-hk:馬魯萬·查馬克;zh-tw:馬魯萬·沙馬克;}-,法國籍摩洛哥裔足球運動員 1985年:唐建文,香港足球運動員 1985年:柯佳嬿,台灣女演員 1985年:阿卜杜勒卡达尔·达卡,敘利亞職業足球運動員 1986年:陈金,中國男子羽毛球運動員 1986年:張小斐,中國女演員 1986年:絲麗莎·史都娃斯,美國模特兒 1987年,林昀希,台灣女藝人 1987年:伊藤千晃,日本艺人 1987年:塞萨尔·西埃洛,巴西男子游泳運動員 1988年:光上慧愛蘭,日本女歌手,SDN48前成員 1989年:率智,韓國女子偶像團體EXID隊長 1989年:石黑英雄,日本男演員 1990年:陶李,新加坡女子游泳運動員 1990年:山田摩衣,臺灣政治人物 1990年:小倉奈奈,日本AV女優 1990年:林美奈穗,日本新聞播報員 1991年:陳晞文,香港女子滑浪風帆運動員 1991年:郭碧琪,香港攝影師、企業家 1992年:克里斯蒂安·阿特蘇,迦納職業足球運動員(2023年逝世) 1992年:埃曼努埃尔·弗里庞,迦納職業足球運動員 1993年:于湉,中國男歌手 1995年:高田健太,韓國男子偶像團體JBJ成員
在韵母表中,字母⟨e⟩在⟨a⟩、⟨o⟩之后做短音标记,在⟨i⟩、⟨u⟩、⟨w⟩之后做长音标记,存在不协调,在教与学中造成不便,因而招致批评。 声调 新壮文采取部分标调的办法,用字母标记不同的声调。只标本调,不标变调。 分词和隔音 壮文以词为单位书写。一个词之内连写,词与词之间空格。 一个词之内有多个音节,且不好区分,致使有多种读法的,使用隔音符号⟨'⟩来隔开音节。只有两种情况不使用隔音符号:一个辅音前后都有元音,且辅音属后一个音节,如byagaq不用写成bya'gaq;两个辅音相连,前后都有元音,且两个辅音分别属于前后两个音节,如banhaet不用写成ban'haet。 大小写和标点 大小写规则与英文基本相同,专有名词首字母大写,句首字母大写。标点符号和英文基本相同。 老壮文 老壮文共计32个字母。 因、、、、五个字母为声调字母,本身不發音,這些字母都沒有用在字頭的機會,故書寫體無大写形式。 老壮文尽量少使用双字母来表示音位,而使用了较多的非基本拉丁字母,占32个字母中的11个。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字母在打字、印刷、电子计算机处理等方面不太方便。新壮文的修订主要即针对这11个字母。 相应的声母、韵母、声调符号都随之更动。只有两个韵母比较特殊,老壮文⟨⟩在新壮文中为⟨⟩,老壮文⟨⟩在新壮文中为⟨⟩。 示例 现状 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曾有两个推行壮文的高潮期。而今,壮文的推行面临困难,只能“惨淡经营”。在广西,壮文仅应用于个别领域(如挂牌和公章上的名称,党政文件、法律法规的翻译),在社会其他领域中的使用较少。使用壮文的报刊仅有《广西民族报》和《三月三》(“一报一刊”)。2000年和2001年,中国出版的壮文图书只有一本翻译的《论“三个代表”》。1999 年之后,大规模的壮文扫盲教育活动基本停止。小学阶段的壮文教育自2000年以来处于徘徊阶段,不受地方教育机关的重视。 壮文推广不利的原因,学者归纳为:壮语方言众多,相互间语音、词源差异都很大,会说壮语的人仍要先学标准壮语才能学壮文,但壮族社会并未形成公认的标准语,武鸣也不是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政治、经济或文化中心,因而各地壮族在心理上对标准壮语不认可,学习时存在抵触情绪;汉语在壮族地区广泛使用,是实际上的中介语言,在接受教育和就业中也更具实用性,人们因功利性而更倾向于学习汉语文;壮语社会功能不足,只是一种乡村语言,在现代化冲击下使用空间愈加狭小,学会壮文之后也无处获取信息,难于应用;壮文推广的历史曲折坎坷,推广初期受到一系列政治运动影响,改革开放后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地方政府扶持力度减弱。针对这些问题,一些学者提出应采用其他方案作为壮语的官方书写系统,如汉字和拼音壮文混用,使用古壮字,或使用重新规范、简化后的新壮字。 2012年起,广西每年举行“壮语文水平考试”(Vahcuengh
年之后,大规模的壮文扫盲教育活动基本停止。小学阶段的壮文教育自2000年以来处于徘徊阶段,不受地方教育机关的重视。 壮文推广不利的原因,学者归纳为:壮语方言众多,相互间语音、词源差异都很大,会说壮语的人仍要先学标准壮语才能学壮文,但壮族社会并未形成公认的标准语,武鸣也不是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政治、经济或文化中心,因而各地壮族在心理上对标准壮语不认可,学习时存在抵触情绪;汉语在壮族地区广泛使用,是实际上的中介语言,在接受教育和就业中也更具实用性,人们因功利性而更倾向于学习汉语文;壮语社会功能不足,只是一种乡村语言,在现代化冲击下使用空间愈加狭小,学会壮文之后也无处获取信息,难于应用;壮文推广的历史曲折坎坷,推广初期受到一系列政治运动影响,改革开放后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地方政府扶持力度减弱。针对这些问题,一些学者提出应采用其他方案作为壮语的官方书写系统,如汉字和拼音壮文混用,使用古壮字,或使用重新规范、简化后的新壮字。 2012年起,广西每年举行“壮语文水平考试”(Vahcuengh Sawcuengh suijbingz gaujsi,V.S.S.G.),为考察标准壮语、壮文掌握程度的。 注解 参考文献 參閲 标准壮语 壮语 外部連結
Hadrianus Afer,一位骑士阶级的元老院成员。哈德良的母亲是多米蒂娅·保利娜(Domitia Paulina),加得一个著名的西班牙裔元老院家族的女儿。他唯一的姐姐是艾莉亚·多米蒂亚·保利娜(Aelia Domitia Paulina)。他的奶妈是一个日耳曼血统的奴隶,后被哈德良释放。 哈德良的父亲大部分时间都在罗马度过。就他后来的职业生涯而言,哈德良最重要的家庭关系是与他父亲的表亲图拉真,图拉真也是元老院成员,在意大利出生和长大。哈德良和图拉真都被认为是——用奥勒留·维克托的话来说——是“异乡人”,“来自外部的人”。 哈德良的父母死于86年,那时他才10岁。图拉真和阿提亚努斯(后为图拉真的护卫队长官)成了他和他姐姐的监护人;14岁时,图拉真把他叫到罗马,安排他继续接受适合年轻罗马贵族的教育。 参看 哈德良长城 古羅馬同性戀 安提諾烏斯 羅馬浴場
Hadrianus Afer,一位骑士阶级的元老院成员。哈德良的母亲是多米蒂娅·保利娜(Domitia Paulina),加得一个著名的西班牙裔元老院家族的女儿。他唯一的姐姐是艾莉亚·多米蒂亚·保利娜(Aelia Domitia Paulina)。他的奶妈是一个日耳曼血统的奴隶,后被哈德良释放。 哈德良的父亲大部分时间都在罗马度过。就他后来的职业生涯而言,哈德良最重要的家庭关系是与他父亲的表亲图拉真,图拉真也是元老院成员,在意大利出生和长大。哈德良和图拉真都被认为是——用奥勒留·维克托的话来说——是“异乡人”,“来自外部的人”。 哈德良的父母死于86年,那时他才10岁。图拉真和阿提亚努斯(后为图拉真的护卫队长官)成了他和他姐姐的监护人;14岁时,图拉真把他叫到罗马,安排他继续接受适合年轻罗马贵族的教育。 参看 哈德良长城 古羅馬同性戀 安提諾烏斯 羅馬浴場 注释 2世紀羅馬皇帝 男同性戀政治人物
漫画已先后多次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及戏剧。2011年,斯蒂芬·斯皮尔伯格及彼得·杰克逊合作将《丁丁历险记》改编为电影《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并取得巨大成功。 故事介紹 埃尔热创作《丁丁历险记》的灵感来源于丹麦作家和演员帕勒·哈尔德的环球旅行经历,当时年仅15岁的他44天环游了世界。 《丁丁》的漫画故事以冒险为主,辅以科学幻想的内容,内容幽默,同时倡导反战、和平和人道主义思想,在世界上非常著名。但是由于作者所处时代和环境(其早期作品一直发表在右翼报刊《二十世纪报》上,直到纳粹德国占领比利时该报停刊,又转投纳粹控制的报刊《晚报》)的限制,在他的早期作品中有一些涉嫌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猎杀动物的场面,在今天引起了争议。《黑岛》在1960年代曾经重新绘制。根据埃爾热的授权,法国在60年代曾经拍摄过两部独立于漫画之外的电影《丁丁和金羊毛》及《丁丁和蓝橘》,并结集出版。埃爾热工作室在70年代曾经创作过《丁丁在鲨鱼湖》。埃爾热去世後,根据他的遗愿,《丁丁》系列不再创作后续漫画。 《丁丁》的故事雖然已成為百年歷史,但時到今天仍然拥有相當的愛好者和纪念者,在欧洲,其系列漫画仍在不断重版之中。 動畫版早在1991年播放,由法國公司Ellipse Programmé及加拿大公司Nelvana Limited聯合製作。 海外方面,亞洲電視國際台於1995年曾經播放過英語版本,最初是於逢星期五晚上播出,並提供中文字幕,但是其後於日間重播則沒有提供中文字幕,至於粵語配音版本則延至2011年11月13日起才在收費頻道無綫兒童台首播。 中國大陸則直到2004年才由CCTV-6開始播放,而台灣於同年在緯來兒童台(現改名momo親子台)開台試播時播映,兩年間多次重播(其後由於頻道合併播映權喪失,未曾再播映過)。 中文译本 香港版本由香港商務印書館出版。 台灣共有四種中譯本,先後由現代關係出版社、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商務印書館及天下雜誌出版社出版。目前現代關係出版社和時報文化的版本皆已絕版。 在中國大陸,1980年代,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以連環畫方式出版了幾種《丁丁歷險記》,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則以连环画方式出版过少數幾種作品以外的全套《丁丁历险记》,這是改革開放之初,中國少見的在市場上銷售的正版外國漫畫、連環畫作品。2000年,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重新出了一個版本。 民國初期(1930-40年代左右)其一版本譯者為宋美齡,並指定為良好兒童圖書,但歷經多次戰亂應已絕版。 在台灣和大陸的譯本中,對畫冊均有加註文字,這些文字是原創作中所沒有的,原出版者也對這些多加的文字表示異議。 由於政治原因,陸港都未引進其中的《丁丁在蘇聯》一冊。 人物介紹 主要人物 丁丁(Tintin) 漫画的主人公,比利时记者。淡黄色头发,前额上方翘起一缕是其标志性的形象。丁丁几乎拥有人类一切的美好情操,他富于正义感和冒险精神,敢于同各种恶势力进行斗争,屡屡不顾生命危险营救他人;他身材瘦小却擅长格斗,在与形形色色的坏人的斗争中凭借自己的勇敢和机智总能化险为夷,最终战胜敌人。丁丁还是一位和平主义者,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战争,对待失败的对手也充满宽容和人道。在漫画中丁丁展示了他出众的才能,如驾驶汽车、坦克、飞机、轮船,使用和维修无线电,游泳和骑马等。 Tintin在法語中的发音不是“丁丁”,而是类似“丹丹”。香港亞視國際台曾譯為「天天」。但《蓝莲花》一册中出现过一份日军判决其死刑的法汉双语公报,其中汉字明确写作“丁丁”。 米魯(法文:Milou,英文:Snowy) 又譯米卢、雪球、咪羅、白雪,白色的雪納瑞。可能是受哈達克船長影响,牠也会喝威士忌而且每次都可能喝醉。 米魯是漫画中重要的一个角色,虽然有些淘气,但对主人无比忠诚,多次协助丁丁完成任务,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拯救主人性命,战胜敌人。 台灣出版的《丁丁歷險記》共有三個版本,在台灣的第一版本為1980年代的Milou譯為米魯,之後第二版本為1995年代由時報出版,翻譯亦為米魯。第三版本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翻譯為米路。 -{哈達克船長}-(法文:Capitaine Haddock,英文:Captain Haddock) 又譯-{阿道克船長}-,台灣第一版翻譯為哈多克船長,第二版翻譯為阿達客船長(祖先名字為法蘭西斯瓦·阿達客騎士),第三版本才譯為-{哈達克船長}-。退休的船长,是丁丁的好朋友。首次出現於《-{zh-hans:金钳螃蟹贩毒集团; zh-hk:金螯蟹;}-》,差點因為喝酒誤事。喜欢Loch Lomond牌威士忌,嗜酒如命而且经常喝醉,但表面上也是海员戒酒协会的重要人物。《金螯蟹》一集中,船長手下大副亞倫(Allan)總是將他灌醉,然後趁機做壞事。但在《金螯蟹》之後,船長雖然依舊愛喝酒,卻很少發生因酒誤事的情節了。 和许多水手一样,船长豪爽、勇敢、正直、疾恶如仇,对待朋友绝对忠诚,对待敌人从不妥协。第一次出现的船长似乎只是个嗜酒如命的废物捣蛋鬼,但之后就成为丁丁之后的第二主角。从本性上讲,船长并不是个喜欢冒险的人,买下祖先-{zh-hans:弗朗西斯·哈達克爵士; zh-hant:法蘭西斯瓦·阿達客騎士;}-的-{zh-hans:马林斯派克庄园; zh-hant:慕蘭薩別墅;}-(又译莫兰萨城堡)后,他一直向往着宁静安详的生活。但事与愿违,正义感和对朋友的责任感促使哈達克同丁丁一起参加了所有的冒险,足迹踏遍世界各地,甚至共同登上了月球。 哈達克的火爆脾气和略显鲁莽的行为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笑料,其中最著名要属他发脾气时的奇特咒骂,例如「活见鬼」(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版)、「放你千千萬萬個砲」、「该死的臭贝壳」、「瞎眼訊號」、「天打雷劈」、「该死的臭台风」(粵語電影譯作「打你個大風」)、「蒸汽压路机」、「胆小鬼」、「奴隶贩子」、「爛黃瓜(台灣中國時報《紅海盜的寶藏1》)」、「馬鈴薯害蟲」、「小膽鼠(台灣中國時報《紅海盜的寶藏1》)」、「餿米粉(台灣中國時報《紅海盜的寶藏1》)」、「阿爾卑斯山的超級大笨蛋(台灣中國時報版《紅海盜的寶藏2》)」、「縱火狂」等等。 另外,船長住的Château de Moulinsart,在台灣的譯名包括「慕蘭沙宅邸」和「穆蘭薩城堡」等,在大陆则译为莫兰萨城堡。英文版為Marlinspike Hall(马林斯派克庄园)。 -{zh-hans:杜邦和杜龐; zh-hk:杜邦和杜龐;}-(法文:Dupont et Dupond,英文:Tomson and Thompson) 中文亦作-{zh-hans:杜邦兄弟、汤普森和汤普生、杜邦和杜庞;zh-hk:杜邦和杜鹏;zh-tw:都朋和都彭;}-,參照法文原名Dupont et Dupond,孪生兄弟侦探。最早出現於《丁丁在剛果》中,在一幅畫面中作爲背景人物出現,是《丁丁歷險記》中除丁丁和白雪以外,常駐人物中最早出現的。正式出場是在《法老的雪茄》中。一度追捕过受陷害的丁丁,后来成为挚友。Dupont和Dupond在法語中發音相同(末尾的輔音不發音),所以各個語言的版本都使用了讀音相似或相同、書寫有些許差別的名字。两人喜欢带着礼帽和绅士杖而同时出场,对话时又几乎永远在一起而互相补充,因此很难分清人物区别。唯一辨別他們倆的方法,就是杜邦(Dupond)的鬍子向上微翹,而杜龐(Dupont)則是直的。虽然正义感强烈,但两人办事糊涂,结果除了擅长制造麻烦,几乎从没有真正完成过多少好事。比如,他们每当需要伪装身份以潜入当地时,几乎必定都会打扮过度夸张而反而显得醒目,也常常不小心說溜嘴,洩漏任務內容。 台灣第一版翻譯為杜朋、杜本,時報版譯為都彭、都朋,商務印書館譯為杜邦德、杜邦特。 向日葵教授(法文:Professeur Tournesol,英文:Professor Calculus) 又譯圖納思教授,大陸部分譯本譯作卡爾庫魯斯教授 重聽的物理及天体学教授。首次出現於《-{zh-hans:红色拉克姆的宝藏; zh-hk:紅海盜的財寶;}-》,向丁丁等人推销自己发明的鲨鱼形潜水艇,并不断误会船长对其的反感,最后反而加入了出海的队伍并顺便把船长在船上偷藏的酒全部换装成了自己的潜水艇零件。航海成功后,教授出资帮助船长收回了慕蘭薩,并从此成为《丁丁历险记》的一个重要角色。教授主持有相当多的发明,从充满玄学色彩的探测球到登月火箭等都有涉足,曾為了替丁丁和船長研究卯藥物成分而把慕蘭薩弄得面目全非,甚至也曾经因此成为政治势力抢夺的对象,他本人在生活中则相当糊涂,包括耳背而经常闹错(其實他有助聽器,但是似乎只在他和其他教授研究的重要時刻使用),尤其以和哈達克船长以及-{zh-hans:杜邦; zh-hant:都氏;}-兄弟之间为甚。 在台灣第一版的翻譯為杜能說教授,取(不能說)的諧音,第二版採用為-{特里風·涂納思}-,第三版為圖納思。 其他人物 拉斯泰波波羅斯(Roberto Rastapopoulos) 又譯拉普洛斯,首次出現於《-{zh-hans:丁丁在美洲; zh-hk:丁丁在美國;}-》。《丁丁历险记》中的大反派,在数个故事中都有登场,表面身份为彬彬有礼的电影大亨(甚至在《-{zh-hant:法老王的雪茄; zh-cn:奇怪的雪茄;}-》中伪装帮助过丁丁),但不久就逐渐暴露出毒品贩子的真实身份。尽管每次都以被丁丁挫败而收场,但仗着“坏蛋活千年”,这位大鼻子匪首总能总能死里逃生东山再起,他是丁丁最难缠的对手之一,和他的斗争也贯穿了全故事系列的主线。他的结局是被外星生物带入不明飞行物而失踪,但是他在《丁丁与字母艺术》中他以一个邪教教主和假艺术品贩子的身份出现(改名為Endaddine Akass),并试图将丁丁做成一个名为“凯撒”的膨胀雕塑,使得丁丁在这部未完成作品中留下了他的生死悬念。 內斯特(Nestor) 時報版譯為奈士特,台灣第一版譯為倪斯陶,哈達克船長的管家,几乎是独自一人管理着-{zh-hans:马林斯派克大厅; zh-hant:慕蘭薩;}-(其他仆人從未登場)。他在《独角兽号的秘密》裏初次出场时,是作为-{zh-hans:伯德兄弟; zh-hant:鳥姓兄弟;}-的手下和丁丁等人敌对,不过认清旧主人的真面目后,他便開始為哈達克船長忠心服务。 阿爾卡扎將軍(General Alcazar) 聖狄奧多羅斯的领导者,但和对手塔皮奧卡將軍(General Tapioca)一直在不断的重复政变与反政变的过程。最初出现于《-{zh-hant:殘缺的耳朵; zh-cn:破耳朵之谜;}-》,一度被推翻后流浪海外以飞刀杂技员的身份掩饰自己,后回国领导游击队。在多个故事中有出场,代表另一条主线剧情,最后一次出现于漫画《丁丁和叢林戰士》,在丁丁帮助下成功推翻塔皮奥卡的独裁,重新執政,但随后也听取丁丁建议对政敌宽大处理。另外他是在整個系列中少數已婚的角色,妻子佩姬算是一個嚴格調整他生活的河東獅。阿尔卡扎的原型是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实际上,卡斯特罗和阿尔卡扎这两个名字都着有相同意思的词根。 碧安卡·卡斯塔菲歐蕾女士(Bianca Castafiore) 又譯卡絲塔菲果女士、畢安卡女士,米兰斯卡拉剧院的女歌唱家,唯一一位在丁丁系列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极富个性的女性。首次出现于《奥圖卡王的权杖》。以唱腔浮士德中的《珠宝之歌》出名。是丁丁和船长的好友,但始终弄不清楚船长的名字,曾于《-{zh-hans:向日葵教授綁架案; zh-hant:涂納思事件;}-》中帮助丁丁一行逃离险境。但其经常的不请自来令船长头痛不已,一度还曾经传出过与船长的绯闻。作者似乎不是歧视女性,而是作为童子军,通过这位女士,向外传达一种对女性敬而远之的处世态度。 斯龐茲(Colonel
Haddock) 又譯-{阿道克船長}-,台灣第一版翻譯為哈多克船長,第二版翻譯為阿達客船長(祖先名字為法蘭西斯瓦·阿達客騎士),第三版本才譯為-{哈達克船長}-。退休的船长,是丁丁的好朋友。首次出現於《-{zh-hans:金钳螃蟹贩毒集团; zh-hk:金螯蟹;}-》,差點因為喝酒誤事。喜欢Loch Lomond牌威士忌,嗜酒如命而且经常喝醉,但表面上也是海员戒酒协会的重要人物。《金螯蟹》一集中,船長手下大副亞倫(Allan)總是將他灌醉,然後趁機做壞事。但在《金螯蟹》之後,船長雖然依舊愛喝酒,卻很少發生因酒誤事的情節了。 和许多水手一样,船长豪爽、勇敢、正直、疾恶如仇,对待朋友绝对忠诚,对待敌人从不妥协。第一次出现的船长似乎只是个嗜酒如命的废物捣蛋鬼,但之后就成为丁丁之后的第二主角。从本性上讲,船长并不是个喜欢冒险的人,买下祖先-{zh-hans:弗朗西斯·哈達克爵士; zh-hant:法蘭西斯瓦·阿達客騎士;}-的-{zh-hans:马林斯派克庄园; zh-hant:慕蘭薩別墅;}-(又译莫兰萨城堡)后,他一直向往着宁静安详的生活。但事与愿违,正义感和对朋友的责任感促使哈達克同丁丁一起参加了所有的冒险,足迹踏遍世界各地,甚至共同登上了月球。 哈達克的火爆脾气和略显鲁莽的行为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笑料,其中最著名要属他发脾气时的奇特咒骂,例如「活见鬼」(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版)、「放你千千萬萬個砲」、「该死的臭贝壳」、「瞎眼訊號」、「天打雷劈」、「该死的臭台风」(粵語電影譯作「打你個大風」)、「蒸汽压路机」、「胆小鬼」、「奴隶贩子」、「爛黃瓜(台灣中國時報《紅海盜的寶藏1》)」、「馬鈴薯害蟲」、「小膽鼠(台灣中國時報《紅海盜的寶藏1》)」、「餿米粉(台灣中國時報《紅海盜的寶藏1》)」、「阿爾卑斯山的超級大笨蛋(台灣中國時報版《紅海盜的寶藏2》)」、「縱火狂」等等。 另外,船長住的Château de Moulinsart,在台灣的譯名包括「慕蘭沙宅邸」和「穆蘭薩城堡」等,在大陆则译为莫兰萨城堡。英文版為Marlinspike Hall(马林斯派克庄园)。 -{zh-hans:杜邦和杜龐; zh-hk:杜邦和杜龐;}-(法文:Dupont et Dupond,英文:Tomson and Thompson) 中文亦作-{zh-hans:杜邦兄弟、汤普森和汤普生、杜邦和杜庞;zh-hk:杜邦和杜鹏;zh-tw:都朋和都彭;}-,參照法文原名Dupont et Dupond,孪生兄弟侦探。最早出現於《丁丁在剛果》中,在一幅畫面中作爲背景人物出現,是《丁丁歷險記》中除丁丁和白雪以外,常駐人物中最早出現的。正式出場是在《法老的雪茄》中。一度追捕过受陷害的丁丁,后来成为挚友。Dupont和Dupond在法語中發音相同(末尾的輔音不發音),所以各個語言的版本都使用了讀音相似或相同、書寫有些許差別的名字。两人喜欢带着礼帽和绅士杖而同时出场,对话时又几乎永远在一起而互相补充,因此很难分清人物区别。唯一辨別他們倆的方法,就是杜邦(Dupond)的鬍子向上微翹,而杜龐(Dupont)則是直的。虽然正义感强烈,但两人办事糊涂,结果除了擅长制造麻烦,几乎从没有真正完成过多少好事。比如,他们每当需要伪装身份以潜入当地时,几乎必定都会打扮过度夸张而反而显得醒目,也常常不小心說溜嘴,洩漏任務內容。 台灣第一版翻譯為杜朋、杜本,時報版譯為都彭、都朋,商務印書館譯為杜邦德、杜邦特。 向日葵教授(法文:Professeur Tournesol,英文:Professor Calculus) 又譯圖納思教授,大陸部分譯本譯作卡爾庫魯斯教授 重聽的物理及天体学教授。首次出現於《-{zh-hans:红色拉克姆的宝藏; zh-hk:紅海盜的財寶;}-》,向丁丁等人推销自己发明的鲨鱼形潜水艇,并不断误会船长对其的反感,最后反而加入了出海的队伍并顺便把船长在船上偷藏的酒全部换装成了自己的潜水艇零件。航海成功后,教授出资帮助船长收回了慕蘭薩,并从此成为《丁丁历险记》的一个重要角色。教授主持有相当多的发明,从充满玄学色彩的探测球到登月火箭等都有涉足,曾為了替丁丁和船長研究卯藥物成分而把慕蘭薩弄得面目全非,甚至也曾经因此成为政治势力抢夺的对象,他本人在生活中则相当糊涂,包括耳背而经常闹错(其實他有助聽器,但是似乎只在他和其他教授研究的重要時刻使用),尤其以和哈達克船长以及-{zh-hans:杜邦; zh-hant:都氏;}-兄弟之间为甚。 在台灣第一版的翻譯為杜能說教授,取(不能說)的諧音,第二版採用為-{特里風·涂納思}-,第三版為圖納思。 其他人物 拉斯泰波波羅斯(Roberto Rastapopoulos) 又譯拉普洛斯,首次出現於《-{zh-hans:丁丁在美洲; zh-hk:丁丁在美國;}-》。《丁丁历险记》中的大反派,在数个故事中都有登场,表面身份为彬彬有礼的电影大亨(甚至在《-{zh-hant:法老王的雪茄; zh-cn:奇怪的雪茄;}-》中伪装帮助过丁丁),但不久就逐渐暴露出毒品贩子的真实身份。尽管每次都以被丁丁挫败而收场,但仗着“坏蛋活千年”,这位大鼻子匪首总能总能死里逃生东山再起,他是丁丁最难缠的对手之一,和他的斗争也贯穿了全故事系列的主线。他的结局是被外星生物带入不明飞行物而失踪,但是他在《丁丁与字母艺术》中他以一个邪教教主和假艺术品贩子的身份出现(改名為Endaddine Akass),并试图将丁丁做成一个名为“凯撒”的膨胀雕塑,使得丁丁在这部未完成作品中留下了他的生死悬念。 內斯特(Nestor) 時報版譯為奈士特,台灣第一版譯為倪斯陶,哈達克船長的管家,几乎是独自一人管理着-{zh-hans:马林斯派克大厅; zh-hant:慕蘭薩;}-(其他仆人從未登場)。他在《独角兽号的秘密》裏初次出场时,是作为-{zh-hans:伯德兄弟; zh-hant:鳥姓兄弟;}-的手下和丁丁等人敌对,不过认清旧主人的真面目后,他便開始為哈達克船長忠心服务。 阿爾卡扎將軍(General Alcazar) 聖狄奧多羅斯的领导者,但和对手塔皮奧卡將軍(General Tapioca)一直在不断的重复政变与反政变的过程。最初出现于《-{zh-hant:殘缺的耳朵; zh-cn:破耳朵之谜;}-》,一度被推翻后流浪海外以飞刀杂技员的身份掩饰自己,后回国领导游击队。在多个故事中有出场,代表另一条主线剧情,最后一次出现于漫画《丁丁和叢林戰士》,在丁丁帮助下成功推翻塔皮奥卡的独裁,重新執政,但随后也听取丁丁建议对政敌宽大处理。另外他是在整個系列中少數已婚的角色,妻子佩姬算是一個嚴格調整他生活的河東獅。阿尔卡扎的原型是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实际上,卡斯特罗和阿尔卡扎这两个名字都着有相同意思的词根。 碧安卡·卡斯塔菲歐蕾女士(Bianca Castafiore)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36条规定:两人以上轮奸的,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著名案例 1995年沖繩美軍強姦12歲少女事件 1998年黑色五月暴动 2013年李冠丰强奸事件。該案因中共官媒使用「輪流發生性關係」一詞代替「輪姦」,引發激烈爭議。 2015年费县特大强奸杀人案。該案中新婚孕妇被多人轮奸致死并啃咬掉乳头、捅坏阴部,作案手法极其残忍。 2008年香港吉野家輪姦案 2012年德里轮奸案 各國的性奴事件 參見
2008年香港吉野家輪姦案 2012年德里轮奸案 各國的性奴事件 參見 童黨 有组织犯罪 性犯罪 性騷擾 性侵犯 性虐待 矯正強姦 強暴幻想 反强暴避孕套 性教育 战争时期的性暴力
by Masturbation),在當中引用他在瑞士洛桑的年輕男性病例作為論證基礎,認為精液是「人體的精華」和能激發活力,当精存量不足時,「会導致體力、記憶力,甚至理解力明顯下降,引出視力模糊、神經痛、各類痛風和風濕病、血尿、食慾不振、頭痛及其他不必詳細列出的毛病」,並稱自慰是一種必須治療的病症,他認為流失一盎司的精液相當於失去四十盎司血液。雖然蒂索的想法現在被認為只是猜測,他的論文發表時不存在現代的實驗生理學。但蒂索的論點被許多人以至像康德和伏爾泰般的名人承認和回應。 19世紀 在维多利亚时代,醫学上譴責自慰符合当時社會普遍存在的保守主義思想,及反對性開放的主流社會價值觀。当時有建議特别定製男孩的褲子,使生殖器無法通過口袋觸碰;用防止自慰的長凳讓孩子坐的時候雙腿能打開,阻止学生跷腳或並攏雙腿;女孩被禁止騎木馬和踏自行車,因為這些活動所產生的感覺被認為與自慰太相似了。仍「沉溺」於這種習慣的男孩和年輕男子則会被指「弱智」。人們於是設計了許多治療方法,其中包括清淡少肉的飲食。這種方法為(玉米片的發明者,他更標榜玉米片是「健康、馬上吃,並防止自慰的早餐」)和(的發明人)之推廣。在他的《論瘋狂》(Des Maladies Mentales)中寫到自慰是「所有國家公認的瘋狂成因。」 那時的醫學文獻介紹了各種治療自慰的方法,比如電擊治療、陰部扣鎖、束縛設備(如貞操帶、拘束衣、应用金属的阴茎夹具)、,乃至生殖器外科切除手術。新生兒包皮環切在当時美國和英國被廣泛實行,因為其認為對自慰至少起了部分預防作用。在往後的數十年裡,更嚴厲的防止自慰手段越來越多用了心理上的技巧,如警告人們自慰会導致失明、手心長毛、發育不良。当中有些誤解即使到了今天仍然存在。有研究者表示:「這是宗教和醫學史上最黑暗的一頁。」 1897年,因哈維洛克·艾利斯所寫下的《性心理研究》(the Psychology of Sex),醫學界對自慰的態度開始改變,他在質疑蒂索的前提下,把該時代自慰的名人指出,然後去反駁每個據稱是自慰導致的疾病。他在書中寫下「一般性的結論……有節制的自慰對健康的人而言,並不会對健康造成嚴重損害。」 20世紀 在1905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他的《性學三論》中寫到了自慰,並將其與上癮物質扯上關係。他描述了嬰兒時、4歲時和青春期時的人類的自慰。在同一时间,女性患上歇斯底里(hysteria,從希臘語「子宫」(hystera or uterus)演變而來)的醫療處方是要其自慰,包括使用最早期的按摩棒及以安慰劑藥膏摩擦其生殖器。 英國童軍總會的創辦人羅伯特·貝登堡在1914年版的《童軍警探》中,寫了一章警告人們自慰的危害的文章,這一章指出,個人應以體力活動抗拒誘惑,避免自慰,然而到了1930年,童軍雜誌(The Scouter)的編輯F·W·W·格里芬博士,在一本寫給羅浮童軍的書中指出自慰是「發展的一個很自然的階段。」,並引用埃利斯的研究工作,認為「努力達至完全禁慾是一種非常嚴重的錯誤。」 美國心理分析家威廉·賴希在他1922年的文章《》中,試圖確定自慰健康和不健康的方式,並嘗試找出自慰與性傾向或與的关係,因为当時人們認为自慰会導致同性戀。 美国性學家阿爾弗雷德·金賽於20世紀40年代至50年代的研究——《金賽報告》中指出,自慰是男性和女性的本能行為。美国性学家麥斯特與強生于20世纪60年代对大量的男女自愿者在实驗室进行有关自慰的生理测试,结果发现自慰与正常的性交在生理方面没有任何区别。自慰亦於該年代從《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剔除。 1974年,由布尔诺博士編寫的《心理学》教科书第九章《性行为》中提到:「在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医师以及其他从事精神卫生和身体保健的人员中,得到广泛赞同的意见是:自慰既不是不正常的,也不是对身体有害的行为。」 說這是科學共識的轉變,「自慰:人類最初的性活動。在十九世紀它是種疾病,在二十世紀它是種解藥。」1991年6月第十届世界性科学大会召開之時,荷兰卫生、文化和社会部部长隨即在其开幕式上宣告:「自慰以前被认为是一种病态,但现在认为无害甚至是健康的行为。如果某人有性问题,那他不会是自慰者,而恰恰是那些不能自慰的人!」 1994年,美國三藩市的一名外科醫生喬伊斯林·埃爾德斯指出,應把「自慰無害且安全」納入學校課程之中,但最終因反對者斷言她在推广如何自慰而被迫辭職。 21世紀 在21世紀,自慰的實踐和文化觀點仍是不斷在變化,部分可歸因於科技的發展。例如數碼照片或實況影片使得人們可跟他人播送或互相直播自己的自慰經歷。跟遠程性愛有關的科技仍在發展。在BBC的電視節目《21世紀的愛》(Love in the 21st Century)中,自慰仍能直接地用作當中一集的名字。 污名化 儘管許多醫療專業人員和科學家發現大量證據表明自慰是健康無害的,以及為人類经常進行的行為,但關於自慰的污名化至今仍然存在。 2013年11月,14岁的馬修·伯德特(Matthew Burdette)被同學拍攝到其自慰,並受到欺凌,他因此自殺身亡。 1994年,調查研究人員發現半數自慰的男女仍會有罪惡感,證實了當代男女依然無法擺脫自慰的污名(Laumann, et al. 85),另一項兩千年所發表的研究顯示青少年男性經常不敢承認自己會自慰(Halpern, et al. 327)。 此外據索倫森於1973年的調查顯示,只有19%的訪談對象從不對自慰內疚,很少及有时內疚的分別各有32%,另外的17%則經常內疚。 宗教團體的看法 各種宗教團體對自慰的看法分岐很大,從完全不容許(如羅馬天主教,認為是涉及避孕及非自然性行為)至鼓勵自慰(如)的也有。 法律 從幾乎不受限制地接受以至完全違法,自慰的法律限制在不同時期也有不同。17世紀,清教徒為主的北美殖民地纽哈芬市的法律定明「褻瀆神明者、同性戀和自慰」皆能處以死刑。 通常情況下,在陌生人眼前自慰会受到一般性法律追究,比如视之为干犯公眾猥褻罪;有些法律則会具體提及自慰。《1847年英国城镇警察条款法》(Town Police Clauses Act 1847)第28條列明在公眾場所自慰是違法行為,處罰取決於一系列環境因素,可能会是困在監獄裡14天。在美國,每个州的法律有所不同,2010年,阿拉巴馬州最高法院堅持在州法律列明「售賣性玩具」為刑事犯罪。在北卡羅來納州的夏洛特市,在公眾場所自慰是三级罪行(class 3 misdemeanour)。2013年,在瑞典海灘有人發現一名男子自慰,但有关其性侵犯的罪名被判无效,因为法庭發現他的活動並沒有針對任何人。 在台灣,意圖供人觀覽猥褻行为(刑法第 234 條)、於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任意裸體或為放蕩之姿勢(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3條)皆屬違法行為,所以在陌生人眼前自慰会受到法律追究。在香港,公眾場所自慰会觸犯有違公德罪(香港法例第221章第101I條)及公眾地方行為不檢罪(公安條例第245章第17B條),可判入獄兩年。 由於監獄的环境令人难以疏導性需要,故此是否應該在美國懲教院所推廣自慰存在爭議,美國懲教設施普遍限制色情製品的流入。的官員說,這些限制是為了避免囚犯對抱有敵意。其他研究人員認為,允許自慰可以幫助囚犯以他們的想像力釋放他們的性衝動,而不是在監獄裡強姦或參與其他非自慰的性行為,其可能会造成性傳播疾病或其他健康風險。 文化觀點和實踐 捐精 男性自慰所獲得的精液可以用於像人工授精和體外受精般的第三方生殖過程,这可能会使用男方或捐助者的精子。基於倫理方面的考慮,一般禁止未成年人捐精。 在精子銀行或生育診所,可能会設立一個特殊的房間或小屋,使男性可以在那自慰,放出用於生育治療(如人工授精)的精液。大部分用於捐精和所有捐精者捐獻给精子庫的精液,都是以此方式採集。相关設施通常会給男性提供一張床或沙發,亦可能會提供色情電影或其他刺激物。 性教育中對自慰的鼓勵 在英國,2009年由謝菲爾德發出的性教育小冊子的標語是「一日一高潮,醫生遠離我」。它還說:「專家主張每天5份蔬菜水果,和每週3天30分鐘的身體活動,那每週兩次性行為或自慰又如何?」這本小冊子已分發給家長、教師和青少年工作者,其目的是通過對年齡較大的學生講述愉快的性愛所帶來的好處來使性教育更合乎時代。它的作者曾經說過不少時間專家都集中在進行安全性行為的需要和關係的承諾,而忽略了主要的原因——「很多人發生性關係」。小冊子的題目是樂趣。其作者之一表示「相反,推動青少年的性生活,可以鼓勵年輕人推遲失去童貞,直到他們確信自己能享受這種經歷。」 西班牙自治區埃斯特雷馬杜拉在2009年啟動了一項性教育計劃,以鼓勵14至17岁的青少年進行「性的自我探索,發現自我愉悅」,該活動花了14,000歐元,耗資於傳單、愛好者雜誌、研討會等項目。其中会教導他們自慰的技巧、針對避孕與自我尊重的建議。這一活動的口號「快樂在你自己的手中」激怒了當地的右翼政客和挑戰傳統天主教會的看法,來自鄰近地區的官員表示有模仿舉辦这一活動的興趣。 教科書《安寧療護的護理:為結束的生命狀態提供優質護理服務》(Palliative care nursing: quality care to the end of life states)指出:「身患絕症的人他們的自慰習慣很可能與一般人沒有什麼不同。安寧療護的從業人員應經常詢問他們的患者有什麼妨礙他們自慰,然後如果它的確被妨礙,就为患者解決此問題」 成年禮 有一些文化的成年禮的內容是由部落長老的手为男性手淫,並令其體会第一次的高潮射精。一些部落如阿根廷的一支印第安人,他們的男女兒童很早就有性活動,4-5岁時会在朋友間進行手淫活動。 大眾文化 繪畫 世界各地的史前岩畫都有有關男性自慰的描繪,大部分古人一般把人類性行為與豐富的大自然連繋起來。公元前4000年馬耳他古廟的泥人中有一個描繪了一位女性在自慰。19世紀下半葉,費里西恩·洛普斯(Felicien Rops )的一幅作品《瑪麗妓女收容所》(Mary Magdalene )描绘了一个女郎在缚着巨大陰茎的十字架旁自慰。20世纪60年代,人类学和考古学专家从意大利庞贝火山遗址的壁画中发现,古罗马的公共浴室的壁画中,就有表现上层罗马人士自慰的描繪。 音樂 在流行音樂,有不少關於自慰的著名歌曲,比如查克·貝里的、谁人乐队的以及。 更近期的流行歌曲包括:傑克遜·布朗的、音樂團體Divinyls的、音樂團體的、比利·爱多尔的、的、唐妮·布蕾斯顿的、黑暗乐队的、丹妮·米洛的、布蘭妮·斯皮爾斯的、的、比利·乔尔的、年輕歲月的、眨眼182的、暢所欲言樂團的、粉红佳人的和、Lady Gaga的、的、Gob樂團的、Semisonic樂團的、王子的。辛蒂·羅波於1983年錄製的是前十五首歌曲之一需要因色情內容而貼上家长指导标识。羅波在访谈节目中,聲稱她是在裸體的狀態下錄製該首歌曲的聲軌。有些人認為,比利·乔尔的歌曲也是關於自慰的。 文學
對健康的影響 醫學共識是,自慰是一種性健康及心理上正常的習慣。據《默沙東診療手冊》,「只有当手淫行为抑制了伴侣之间的性行为,或者在公开场合进行,以及成为强迫性冲动行为造成困扰时才被认为是不正常的。」 在美國,直到《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二版》出版以前(1968年),自慰是一種可診斷的心理問題,美國醫學協會在1972年一致地聲明自慰是正常的行为。 雖然中國傳統有精液是人体精華、还精補腦等思想,中医亦有房劳肾虚的說法,但是肾虚在現代医学被認为是與文化相關的精神障礙,是由對「精」損耗的焦慮及疑病導致。據文榮光及王經綸於1977年7月至11月間在台灣進行的研究顯示:没有性功能障礙的肾虛病例中,病患的精神病理達至精神官能症的水準,且都被診斷出不同的心理問題。 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和北京中醫協會於2011年發表的著作《中医萬問 保健篇》指出:「一般而言,手淫的害處並不在於手淫本身,而是在於手淫帶來的心理挫傷。手淫後的恐懼心理……才是一切手淫危害的真正根源」。 一般好處 性治療師有時會建議女性患者花時間來相互抚慰達到高潮,以幫助提高性健康和關係,因為相互抚慰可令性關係更令人滿意和增加親切感。 許多精神衛生界人士認為自慰可以緩解抑鬱並提高自尊。自慰也在其中一個伴侣的性需要較另一方多時格外有幫助,在這種情況下自慰提供了一個平衡的作用,因而關係能更和諧。 相互抚慰,通過觀察一個伴侣手淫,可以找出怎樣才能取悦對方。性交本身往往是不方便或不可行去使大部分人得到足夠的性釋放,相互抚慰能令夫妻互相享受和獲得性釋放,但沒有不便和相關風險。 对于自慰与前列腺癌患病风险的关系,主流医学界偏向于自慰對其有益或无关。 自慰能促進睡眠:以自慰或其他方式達至性高潮,一般会令人達至輕鬆和滿足的狀態,其後睡意緊隨,特別是在床上自慰。 一个研究显示,一组只有性交经验的人的血压比另一组在性交的同时也进行一次或多次自慰的人的血压要低。 一些專業人士認為自慰能使心血管得以鍛煉。雖然研究仍尚很少,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尤其是康復中的心肌梗死或心臟病患者)應該能夠繼續嚴謹地就着他們的身體狀況進行體力活動(包括性交和自慰)。根據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一項研究,真實的性交的能量消耗略有增加。 一項研究發現免疫系统的一部分會於自慰期間變得活躍,使得血流中的白血球數量增加。 風險 不論男女,以插入物件來輔助自慰的人都可能有卡着的風險(例如),相关例子有德國一名女子,她往膀胱插進兩支鉛筆後,因鉛筆刺穿了她的尿道而被送院。 男性的陰莖可能在性交或自慰時用姿不當而受到閉合性損傷、弯曲或其他損傷,繼而導致陰莖折斷或陰莖硬結病。有包莖問題的人,試圖向身體拉回包皮時可能会为陰莖帶來傷害。 一小部分男性患有性高潮後病情症候群(POIS),患者無論通过自慰或性交射精,之後可能會感到全身肌肉嚴重疼痛,以及其他相关的症狀,症狀可持續長達一周。一些醫生推測性高潮後病情症候群在民眾中出現的机率可能比已經在學術文獻中報告的更大,而且許多性高潮後病情症候群患者尚未確診。 強迫自慰和其他強迫行為可能是情感問題顯現出來的跡象,這可能需要由精神衛生專家來解決。對於任何「神经質的習慣」,思考強迫行為的原因比試圖壓制自慰更有幫助。 青少年自慰有助於他們掌握性衝動的感覺,而且它会在前青春期及青春期期間的身體和情感發展中發揮作用。嬰兒和幼兒会把生殖器像自己的耳朵或腳趾一樣拿來玩耍,如果這樣的玩耍成為常態,就應尋找背後的根本原因,比如孩子感到緊張及需要安慰、其他人反應過度、尿路感染、过於無聊、醫学問題、不適合其年齡的性知識、早熟、參與性化的遊戲、被性暴力對待(sexualized aggression)、被性挑逗。 歷史與社會 世界各地的史前岩畫中有不少有关男性自慰的描繪,大部分古人一般把人類性行為與豐富的大自然連繋起來。在公元前4000年,就有一個置在馬耳他古廟的女性泥人擺出自慰的姿勢。然而,古代世界的描繪中較常出現男性自慰的情景。 據記載,古蘇美爾人對性採取較寬鬆的態度,對他們而言,自慰不論獨自或與伴侣一起進行,都是提高性技巧的常見技術。 男性自慰的情景在古埃及的圖像中更為重要。埃及人認為神的自慰是一種具創造性或具魔法力量的行為,他們亦認為創世神亞圖姆以自慰射精的方式創造了整个宇宙:神話中他通過向手射精,再把精液放入自己口中射出的方式,創造了第一對子女休(shu)和泰芙努特(tefunt)。因此當地人視尼羅河的潮水漲退跟亞圖姆的射精頻率有關,埃及法老曾为此在尼羅河中進行一次性儀式(自慰)。 古希臘人對自慰採取比埃及人寬鬆的態度,古希臘人認為自慰是其他性行为的正常替代品,他們認為自慰是對抗性饑渴的方法。古希臘人還在藝術和寫作中描述女性的自慰。古希臘人認為赫耳墨斯(Hermes)為了厄科仙女(Echo)拒絕其兒子潘(Pan)追求一事,而教他透過自慰解憂。潘其後教年輕牧羊人如何自慰,故此自慰是上帝的禮物。 在非西方的觀點中,中國傳統醫學、道術,以及武術的教師和實踐者則認為自慰可導致男性的生命能量水平降低。非洲剛果盆地、阿卡、贊比亞、勒斯和伊圖裡民族這些地方在他們的語言中都缺乏一個詞語去形容自慰,以及對自慰的概念感到困惑。 西方世界的觀點演變 18世紀 「Onanism」是一個混成詞,由專有名詞「Onan」加上後綴「-ism」所組成。18世紀時「自我污瀆」(self-pollution)、「不純」(impurity)等概念日益跟人們所認定的各種性惡習和犯罪扯上關係(比如姦淫、雞姦、通姦、近親性交);為了回應17世紀的放蕩文化,中產階層的道學家開始傾向於對禮儀進行改革,並對身體作出更嚴格的規制。但是他們卻更為關注一項「秘密且私人的犯罪」(自慰),兼認為打破道德規限此一舉動跟身心上的不適是有聯繫的。於是人們開始投放更多的注意力於這種遭認為會影響男性性能力的疾病上,並積極尋求預防和治療方法。 在1716年於倫敦發表的小冊子《俄南之罪》(Onania),首次在英語中用「onanism」指代自慰(出自《聖經》,其記載猶大之子俄南onan的兄長去世,留下妻子,無子,俄南父親命令他與嫂子性交,以便為其兄傳宗接代。俄南不願意,與嫂子性交時中斷而泄精於地,使耶和華不悅,耶和華就把俄南殺掉。),此一小冊子可能是荷蘭神學家博士所编的;並以可憎的罪去形容自慰,警告人們自慰会導致陽痿、淋病、癲癇和官能的浪費(包括從生病和受強迫性自慰影響的年輕男子收到的信件和推測)。但《線上詞源學字典》(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則宣稱早在1727年時就已有「onanism」的使用記錄。英國醫生羅伯特·詹姆斯(Robert James)於1743-45年對外發表《醫學詞典》(A Medicinal Dictionary)一著,當中將自慰形容為「最可悲和通常無法治癒的疾病的根源」,並指出「大概沒有哪一種罪會產生这麽多的醜惡後果」。瑞士醫師塞繆爾·蒂索亦對「自慰病」進行了諸多驚駭的描述:在1760年,他發表了关於所謂自慰的不良影響的醫學論文《自慰,或論自慰所導致的紊亂》(Onanism, or a Treatise Upon the Disorders Produced by Masturbation),在當中引用他在瑞士洛桑的年輕男性病例作為論證基礎,認為精液是「人體的精華」和能激發活力,当精存量不足時,「会導致體力、記憶力,甚至理解力明顯下降,引出視力模糊、神經痛、各類痛風和風濕病、血尿、食慾不振、頭痛及其他不必詳細列出的毛病」,並稱自慰是一種必須治療的病症,他認為流失一盎司的精液相當於失去四十盎司血液。雖然蒂索的想法現在被認為只是猜測,他的論文發表時不存在現代的實驗生理學。但蒂索的論點被許多人以至像康德和伏爾泰般的名人承認和回應。 19世紀 在维多利亚时代,醫学上譴責自慰符合当時社會普遍存在的保守主義思想,及反對性開放的主流社會價值觀。当時有建議特别定製男孩的褲子,使生殖器無法通過口袋觸碰;用防止自慰的長凳讓孩子坐的時候雙腿能打開,阻止学生跷腳或並攏雙腿;女孩被禁止騎木馬和踏自行車,因為這些活動所產生的感覺被認為與自慰太相似了。仍「沉溺」於這種習慣的男孩和年輕男子則会被指「弱智」。人們於是設計了許多治療方法,其中包括清淡少肉的飲食。這種方法為(玉米片的發明者,他更標榜玉米片是「健康、馬上吃,並防止自慰的早餐」)和(的發明人)之推廣。在他的《論瘋狂》(Des Maladies Mentales)中寫到自慰是「所有國家公認的瘋狂成因。」 那時的醫學文獻介紹了各種治療自慰的方法,比如電擊治療、陰部扣鎖、束縛設備(如貞操帶、拘束衣、应用金属的阴茎夹具)、,乃至生殖器外科切除手術。新生兒包皮環切在当時美國和英國被廣泛實行,因為其認為對自慰至少起了部分預防作用。在往後的數十年裡,更嚴厲的防止自慰手段越來越多用了心理上的技巧,如警告人們自慰会導致失明、手心長毛、發育不良。当中有些誤解即使到了今天仍然存在。有研究者表示:「這是宗教和醫學史上最黑暗的一頁。」 1897年,因哈維洛克·艾利斯所寫下的《性心理研究》(the Psychology of Sex),醫學界對自慰的態度開始改變,他在質疑蒂索的前提下,把該時代自慰的名人指出,然後去反駁每個據稱是自慰導致的疾病。他在書中寫下「一般性的結論……有節制的自慰對健康的人而言,並不会對健康造成嚴重損害。」 20世紀 在1905年,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他的《性學三論》中寫到了自慰,並將其與上癮物質扯上關係。他描述了嬰兒時、4歲時和青春期時的人類的自慰。在同一时间,女性患上歇斯底里(hysteria,從希臘語「子宫」(hystera or uterus)演變而來)的醫療處方是要其自慰,包括使用最早期的按摩棒及以安慰劑藥膏摩擦其生殖器。 英國童軍總會的創辦人羅伯特·貝登堡在1914年版的《童軍警探》中,寫了一章警告人們自慰的危害的文章,這一章指出,個人應以體力活動抗拒誘惑,避免自慰,然而到了1930年,童軍雜誌(The Scouter)的編輯F·W·W·格里芬博士,在一本寫給羅浮童軍的書中指出自慰是「發展的一個很自然的階段。」,並引用埃利斯的研究工作,認為「努力達至完全禁慾是一種非常嚴重的錯誤。」 美國心理分析家威廉·賴希在他1922年的文章《》中,試圖確定自慰健康和不健康的方式,並嘗試找出自慰與性傾向或與的关係,因为当時人們認为自慰会導致同性戀。 美国性學家阿爾弗雷德·金賽於20世紀40年代至50年代的研究——《金賽報告》中指出,自慰是男性和女性的本能行為。美国性学家麥斯特與強生于20世纪60年代对大量的男女自愿者在实驗室进行有关自慰的生理测试,结果发现自慰与正常的性交在生理方面没有任何区别。自慰亦於該年代從《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剔除。 1974年,由布尔诺博士編寫的《心理学》教科书第九章《性行为》中提到:「在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医师以及其他从事精神卫生和身体保健的人员中,得到广泛赞同的意见是:自慰既不是不正常的,也不是对身体有害的行为。」 說這是科學共識的轉變,「自慰:人類最初的性活動。在十九世紀它是種疾病,在二十世紀它是種解藥。」1991年6月第十届世界性科学大会召開之時,荷兰卫生、文化和社会部部长隨即在其开幕式上宣告:「自慰以前被认为是一种病态,但现在认为无害甚至是健康的行为。如果某人有性问题,那他不会是自慰者,而恰恰是那些不能自慰的人!」 1994年,美國三藩市的一名外科醫生喬伊斯林·埃爾德斯指出,應把「自慰無害且安全」納入學校課程之中,但最終因反對者斷言她在推广如何自慰而被迫辭職。 21世紀 在21世紀,自慰的實踐和文化觀點仍是不斷在變化,部分可歸因於科技的發展。例如數碼照片或實況影片使得人們可跟他人播送或互相直播自己的自慰經歷。跟遠程性愛有關的科技仍在發展。在BBC的電視節目《21世紀的愛》(Love in the 21st Century)中,自慰仍能直接地用作當中一集的名字。 污名化 儘管許多醫療專業人員和科學家發現大量證據表明自慰是健康無害的,以及為人類经常進行的行為,但關於自慰的污名化至今仍然存在。 2013年11月,14岁的馬修·伯德特(Matthew Burdette)被同學拍攝到其自慰,並受到欺凌,他因此自殺身亡。 1994年,調查研究人員發現半數自慰的男女仍會有罪惡感,證實了當代男女依然無法擺脫自慰的污名(Laumann, et al. 85),另一項兩千年所發表的研究顯示青少年男性經常不敢承認自己會自慰(Halpern, et al. 327)。 此外據索倫森於1973年的調查顯示,只有19%的訪談對象從不對自慰內疚,很少及有时內疚的分別各有32%,另外的17%則經常內疚。 宗教團體的看法 各種宗教團體對自慰的看法分岐很大,從完全不容許(如羅馬天主教,認為是涉及避孕及非自然性行為)至鼓勵自慰(如)的也有。 法律 從幾乎不受限制地接受以至完全違法,自慰的法律限制在不同時期也有不同。17世紀,清教徒為主的北美殖民地纽哈芬市的法律定明「褻瀆神明者、同性戀和自慰」皆能處以死刑。 通常情況下,在陌生人眼前自慰会受到一般性法律追究,比如视之为干犯公眾猥褻罪;有些法律則会具體提及自慰。《1847年英国城镇警察条款法》(Town Police Clauses Act 1847)第28條列明在公眾場所自慰是違法行為,處罰取決於一系列環境因素,可能会是困在監獄裡14天。在美國,每个州的法律有所不同,2010年,阿拉巴馬州最高法院堅持在州法律列明「售賣性玩具」為刑事犯罪。在北卡羅來納州的夏洛特市,在公眾場所自慰是三级罪行(class 3 misdemeanour)。2013年,在瑞典海灘有人發現一名男子自慰,但有关其性侵犯的罪名被判无效,因为法庭發現他的活動並沒有針對任何人。 在台灣,意圖供人觀覽猥褻行为(刑法第 234 條)、於公共場所或公眾得出入之場所任意裸體或為放蕩之姿勢(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3條)皆屬違法行為,所以在陌生人眼前自慰会受到法律追究。在香港,公眾場所自慰会觸犯有違公德罪(香港法例第221章第101I條)及公眾地方行為不檢罪(公安條例第245章第17B條),可判入獄兩年。 由於監獄的环境令人难以疏導性需要,故此是否應該在美國懲教院所推廣自慰存在爭議,美國懲教設施普遍限制色情製品的流入。的官員說,這些限制是為了避免囚犯對抱有敵意。其他研究人員認為,允許自慰可以幫助囚犯以他們的想像力釋放他們的性衝動,而不是在監獄裡強姦或參與其他非自慰的性行為,其可能会造成性傳播疾病或其他健康風險。 文化觀點和實踐 捐精 男性自慰所獲得的精液可以用於像人工授精和體外受精般的第三方生殖過程,这可能会使用男方或捐助者的精子。基於倫理方面的考慮,一般禁止未成年人捐精。 在精子銀行或生育診所,可能会設立一個特殊的房間或小屋,使男性可以在那自慰,放出用於生育治療(如人工授精)的精液。大部分用於捐精和所有捐精者捐獻给精子庫的精液,都是以此方式採集。相关設施通常会給男性提供一張床或沙發,亦可能會提供色情電影或其他刺激物。 性教育中對自慰的鼓勵 在英國,2009年由謝菲爾德發出的性教育小冊子的標語是「一日一高潮,醫生遠離我」。它還說:「專家主張每天5份蔬菜水果,和每週3天30分鐘的身體活動,那每週兩次性行為或自慰又如何?」這本小冊子已分發給家長、教師和青少年工作者,其目的是通過對年齡較大的學生講述愉快的性愛所帶來的好處來使性教育更合乎時代。它的作者曾經說過不少時間專家都集中在進行安全性行為的需要和關係的承諾,而忽略了主要的原因——「很多人發生性關係」。小冊子的題目是樂趣。其作者之一表示「相反,推動青少年的性生活,可以鼓勵年輕人推遲失去童貞,直到他們確信自己能享受這種經歷。」 西班牙自治區埃斯特雷馬杜拉在2009年啟動了一項性教育計劃,以鼓勵14至17岁的青少年進行「性的自我探索,發現自我愉悅」,該活動花了14,000歐元,耗資於傳單、愛好者雜誌、研討會等項目。其中会教導他們自慰的技巧、針對避孕與自我尊重的建議。這一活動的口號「快樂在你自己的手中」激怒了當地的右翼政客和挑戰傳統天主教會的看法,來自鄰近地區的官員表示有模仿舉辦这一活動的興趣。 教科書《安寧療護的護理:為結束的生命狀態提供優質護理服務》(Palliative care nursing: quality care to the end of life states)指出:「身患絕症的人他們的自慰習慣很可能與一般人沒有什麼不同。安寧療護的從業人員應經常詢問他們的患者有什麼妨礙他們自慰,然後如果它的確被妨礙,就为患者解決此問題」 成年禮 有一些文化的成年禮的內容是由部落長老的手为男性手淫,並令其體会第一次的高潮射精。一些部落如阿根廷的一支印第安人,他們的男女兒童很早就有性活動,4-5岁時会在朋友間進行手淫活動。 大眾文化 繪畫 世界各地的史前岩畫都有有關男性自慰的描繪,大部分古人一般把人類性行為與豐富的大自然連繋起來。公元前4000年馬耳他古廟的泥人中有一個描繪了一位女性在自慰。19世紀下半葉,費里西恩·洛普斯(Felicien
copulation)。對於大多數哺乳动物而言,交配會在發情期發生(雌性生殖週期中最有可能發生受精的時間段),增加了成功受精的機會。然而人类目前已知無論雌性是否處於發情期,倭黑猩猩、海豚、黑猩猩這些物種都會照樣地從事性交,並會發生同性性行为。就像人類主要是為了享乐而從事性活動一樣,上述動物也同樣被認為會為了享受而從事性交,性交還成为了加強牠們社會紐帶的促成因子。 定義 性交可由不同的詞語來代稱,包括交配(copulation)、交媾(coitus)、交尾(coition)、性交合(intercourse)。交媾的英語「coitus」是由拉丁语「coitio」或「coire」衍生而來,其意思為「一同到达或一同參與」,在拉丁语中其泛指各式各樣的性活動,但一般情况下它所指的是陰莖-陰道交。它亦常遭稱為陰道交(vaginal sex)或阴道性交(vaginal intercourse),以上兩者皆可指任何與陰道有关的性活動,尤其是帶侵入成分的,包括女同性伴侣間的性活動。相反,交配更經常地指非人動物的交媾過程;它可代表異性或間的任何性活動,但一般定義為一種把精子從雄性體內轉移到雌性體內的性生殖行為,或雄性和雌性之間的有性生殖行為。 俚語 儘管「性交」及「性愛」(sex)这两个詞最常指的是陰莖-陰道交,但「性愛」及「發生性行為/有過性關係」亦可指任何涉及二人或以上的插入或非插入式性行為。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非英語系語言和文化「對性活動的描述用語及其所包含的含義都稍有不同」,用於描述性交或其他性活動的通俗語(俚語)和委婉語亦有所差異。 中文 中文中「性交」的俚語包括:「屌」(廣東語)、“夫妻生活”、“大保健”、“生命的大和谐”、「-{扑}-野」(粵語)、「肏」/「操」、「干」、「搞」、「打砲」、「推炮」、「房事」、「行房」、「做愛」、「愛愛」、「嘿咻」、「炒饭」(台灣俚語)、「人事」、「房內」、「房中」、「房室」、「房事」、「周公之禮」、「敦伦」、「魚水之歡」、「陰陽交合」、「啪啪啪」、「牝牡之合」、「采百花/突板活」(白族俚語,後者为其白语)。 英文 英語中的「Fuck」、「shag」、「sleep together」(睡在一起)都是「性交」及「性愛」的俚語。以勃起的陰莖插入陰道此一行為在英語中亦遭稱為「intromission」,等同拉丁語的「immissio penis」(皆指插入陰莖)。 定义争议 比起其他性行為,陰道/肛/口交更常遭界定為性交。雖然非插入式性行為和非陰莖-陰道交的性活動亦可能遭界定是性交,但是它們也可以被認為是避免失貞的一種手段,以至被界定為「體外性行為」。相比起肛交,口交更常發生此一情況。異性性伴侶更常視陰莖 - 陰道交為失貞的部分原因在於肛交或口交除了可為異性性伴侣带來愉悦感外,還可以是沒有從事生殖性行為時避免失貞的一種選擇。一些男同性戀者亦会同樣地以陰莖摩擦或口交來避免失貞,因為他們視陰莖-肛交如同性交,並會導致失貞。而其他男同性戀者会以陰莖摩擦或口交作為他們最主要的性活動。女同性戀者則可能会視口交或指交等同性交,並以女陰摩擦作為她們最主要的性活動。 研究者通常將性交限定為陰莖-陰道交,同時使用其他術語去把性交以外的性行為區分,例如肛交或口交。理查德·勒納和這兩位學者指出,研究者們「很少公開他們怎樣定義性愛(sex)一詞,定義中的潛在差異亦很少在學術界中討論及解決。」勒納和斯坦伯格認為,研究者對陰莖-陰道交「這種形式的性活動有着一種文化上的偏见」,並對「不容置疑地把性愛等同性交此一問題」表示關注,因為「『受訪者怎理解那些關於性活動的問題,是否與研究者所想的一致?』此一點仍沒有系統地訪問調查。」此一問題點可把其他形式的性活動降格為一種「前戲」,甚至使它們不被視為「真正的性行為」,並限制了強奸的定義。在概念上把性愛與陰道交混为一谈此一點,可能会削弱了非異性戀者獲得性功能障礙及可能從事之性行為的信息的真偽性,異性戀者可能從事的非陰道性活動的信息亦同樣如是,其真偽性亦都可能因此而削弱。 研究發現性交的定義有時是有爭議的。1999年一項由金賽研究所進行的研究中,先在美國29個州份隨機地取得599个大學生樣本,其後對他們進行訪談。结果發現「所有大學生受訪者都認為陰莖-陰道交是一種性愛活動」,19-20%認為肛交不是一種性愛活動(sex),還有60%的受訪者認為口部-生殖器(咂陽、舐陰)接觸不能算作有過性關係(have sex)。一項在2003年發表於《加拿大性學期刊》的研究則同樣地聚焦於來自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地的大學生對「有過性關係」的定義,「在這三地的研究中,絕大多數受訪者(超過97%)都把陰莖-陰道交包括在『有過性關係』的定義中,認為陰莖-肛交是有過性關係者則較少有(70%至90%之間)……把口部-生殖器行为定為有過性關係的受訪者约有32%至58%」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在2009年指出:「儘管青少年從事口交的頻率及有從事者的人數有限,但有些數據表明,許多從事口交的青少年不認為那是『有過性關係』。因此,他們可能會以口交為體驗性行為的一种選擇,但在心中認為自己仍是在禁欲。」 性活動研究的問題具体性還可影響受訪者對性交或其他性行為的定義。金賽研究所的另一項研究則訪問484個年齡介乎18-96歲之樣本。結果顯示將近95%的受訪者同意「陰莖-陰道交就是『有過性關係』,但当問題變得更为具体时,此數值就有了變化。」11%的受訪者以有没達至高潮去定義有過性關係與否,認為不存在性高潮即表示没「有過性關係」。「大約80%的受訪者認为陰莖-肛交亦等同『有過性關係』,約70%則認為口交等同『有過性關係』 。」有沒有使用避孕套也是一個影響因子,一些人認為有避孕套保護的性行為不是「真正的性行為」。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年齡較大的男性(65歲或以上)更為傾向不把有避孕套保護的性活動視為真正的性行為。此一觀点在非洲男性間十分普遍,在該地涉及避孕套保護的性活動通常與完全的去勢有關,因為避孕套可防止直接的生殖器接觸。 有关表現及行为 感情纽带 從純生殖活動到情感結合,性交起到廣泛作用。性交和性活動通常在人類的感情纽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性行為本身亦有加強感情纽带和與伴侣一同享樂的功用。 對於人類及倭黑猩猩而言,雌性的排卵相對較為,所以不論雌性自身抑或其伴侣,通常都不知道雌性一方在某個時刻会否受孕。這種独特的生物特徵之所以出現,可能是因为能够在性伴侶之间形成牢固的感情纽带,还可能是因为有助于人類建立長期伴侣關係,避免直接生育后代。此一影響在人类中尤其明顯,其会加強社區中的協作行為。另外,性行為也增強了個體之間的社會性纽带,並有助更为龐大的社會結構的形成。由此産生的結果——協作,便成為了集體行動的誘因,並能以此增加群體之中每個個體生存的機會 。 刺激方法及生理学 在大多數哺乳動物當中,生殖器官的解剖特徵以及神經系統的某些迴路是特地為了異性間的交配而形成的,交配此一行為相當於一系列的本能性反應:勃起、陰道潤滑、脊柱前凸、臥下、插入、抽送、射精。這些反應由激素所制控,並受到性費洛蒙的作用所軀使。在人科(包括人類)此一分類之下,一些控制交配的生物性因子已在演化過程中遭到修改。就神經調控此一層面而言,那些變化在人類女性中尤其明顯。非靈長類動物的雌性只有在發情期期間才會進行交配,但對於屬人科的雌性動物而言,她們在月經週期中的任何一點都可進行性交。儘管性費洛蒙會助長交配的反應,但人類檢測費洛蒙的能力已經遭到削弱,且只有很少的殘留影響。非靈長類動物的雌性会在交配过程中保持着脊柱前凸的狀態,但對於人類女性而言,此一反射基本毫无作用,且已被移除。人類的性交跟其他哺乳動物的交配不同,其不是由激素所制控,或是受到性費洛蒙的作用所軀使,而是一種自願的習得性行为,目的是以此獲得生殖性的獎賞回饋。 性交及其他性活動可包含各式各樣影响性刺激的要素(生理刺激或心理刺激)在內,例如性交体位的變化、性玩具的使用情况。在進行某些性活動之前,前戲亦可使伴侶得到充分的性喚起,令陰莖勃起,或使陰道得以潤滑。伴侣亦常常通過親吻、以帶有情欲的方式愛撫身體,來使另一方獲得性滿足,在性交过程中施行以上兩者亦能加强性滿足。 在交配期間,伴侶可調整臀部的面向,以成一条直线,使得陰莖可在陰道內來回移動,引起摩擦,过程中陰莖通常沒有完全移離陰道。這種方式可使雙方都獲得刺激,並使單方或雙方都獲得高潮。 對於人類女性而言,刺激陰蒂常在性活動中起了一個關鍵的作用;70-80%的女性都須以對陰蒂進行刺激的方式來達至高潮,但是間接刺激陰蒂亦可能足以令一些女士達至高潮,例如陰道交。一些伴侶可能因此選擇以女上位或(一種結合傳教士式體位及施壓-反壓技術的性侵入體位)的方式去進行性交,以令刺激陰蒂的頻率最大化。 肛交的一般意思為將男性的陰莖插入其伴侣的直腸,以對肛門、肛門腔、括約肌瓣以及直腸等部位進行刺激的方式來獲取快感。但實踐者也可能把諸如性玩具和手指般的刺激源插入肛門,以此實現舔肛和假陰莖肛交。 口交是指所有以口腔和喉嚨刺激生殖器或肛門的性活動,其有时会取代其他形式之性活動。實踐者也可能會從中吞入精液/阴道分泌液。 指交是指以手指挑逗陰蒂、陰戶、陰道或肛門的性活動,以達至刺激對方及令對方性喚起的目的。它既可以是一次性經驗中的全部,亦可以是相互撫慰、前戲或其他性行為的一個組成部分。 繁殖 性交可能已有3.85億年的實踐歷史,地球上最古老的顎魚可能是第一種會通過交配繁衍後代的動物。人類一般以陰莖-陰道交的方式繁殖下一代。男性性高潮一般會伴隨射精,當中會發生一系列的肌肉收縮,把含有男性配子(精子)的精液從陰莖射至陰道內。精子後從阴道穹窿往子宮頸方向移動,進入子宮,再由子宮進入輸卵管。每次射精都有數以千萬甚至數以億計的精子射出,增加卵子受精的機會。當輸卵管中擁有能发育成新个体的卵子時,男性配子便會與卵子結合,導致受精的出現,以及新的胚胎形成。當胚胎到達子宮時,它会植入至子宮內膜——這意味着懷孕的開始。人類的性活動與大多數物種不同——其與發情期無關:在生殖週期的任何一點,以至懷孕途中,人類女性都可以進行性活動。 因性交而懷孕的機會在排卵前約5天到排卵後1-2天為最高。醫學上有建議指若要使懷孕機會最大化,人們便需每隔1-3天性交1次。研究表明只要在過程中男方射精進入陰道,那麽不論他們採取哪一種性體位,懷孕機會也不会出现重大變化。 一名捐精者只為放出精子,而跟並非他伴侣的女性進行性交的舉動一般稱為「自然授精」,其跟人工授精相反。人工授精是輔助生殖技術的形式之一,其透過完全或部分人工的手段去達至最终目的——懷孕。就人工授精的情況而言,捐精者会向精子庫捐獻精子,並以那些精子協助擁有明確懷孕意願的女性授精。这一种醫學手段的目的某程度上等同性交。上述方法已被同性恋伴侣所應用。男同性伴侣可以以代孕的方式來獲得一名或數名子女,女同性伴侣則除了代孕之外,還可選擇异配授精。 安全性行为和生育控制 不少异性和同性伴侣都有採用各種手段去達至安全性行为的目的,当中包括非插入式性行為,异性伴侣也會把口交或/和肛交視为生育控制的方法。若陰莖與陰道十分接近(比如股间性爱、互相摩擦生殖器),那么即使只進行肛交或其他性活動,女方仍有機會懷孕,當中精子會在阴道口附近沿着阴道的润滑液进入陰道。此外即使阴茎不靠近阴道,怀孕的风险仍然存在,因为沾有精液的手指或其他身体部分有可能会跟阴道接触,使得精子从此一途径進入阴道。 安全性行为是一種跟有關的理念 ,使用避孕套則是安全性行为及生育控制的其中一種方式,其还被醫學界廣泛推舉为一种有效預防性傳染病的方法。根据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及世界卫生组织的調查,相對於没有進行任何保护措施,正确及不間斷地使用乳胶安全套可使艾滋病的传播风险降低约85-99%。避免感染性傳播疾病的最有效方法是避免發生性行為,特别是阴道/肛/口交。 與生育控制有關的决定和选择可能受当事人的文化背景所影響,比如宗教信仰、性别角色,以及民俗。在天主教为最大宗教的国家当中,比如爱尔兰、意大利和菲律宾,人們較为着重推算安全期避孕法及,並会反對使用其他避孕方法。以全世界來計,絕育比以上兩种自然避孕法更为常见 。於女性子宫置入子宮環(IUD)則是最常见及最有效的可逆避孕方法。在發展中國家,怀孕及避孕更为攸关生死,当中三份之一女性在20岁前就经歷至少一次分娩,但那些国家90%的都可以通过有效的避孕方式來预防。 指出,在2002年,6200万名年齡介乎15-44岁的女性當中,就有62%至少采用一种避孕方法去避孕。在當時的美国,最普遍的避孕方法为服用避孕药(30.6%),其次為输卵管结扎(27.0%)以及使用男用避孕套(18.0%),27%使用避孕用品的青少年女性則以避孕套为首選。2014年,一份由發表的报告指出,在性活躍的美國青少年(年齡介乎15-19岁)當中,就有53%女性及66%男性报稱在上一次性交当中有使用避孕套;22.4%的青少年女性每日服用避孕藥去避孕。 在2010年,《》(NSSHB)指出「美国国內有使用避孕套的阴道交達四分之一(若只計單身的則有三分之一)……黑人和西班牙裔美国人比白人和其他种族更常使用避孕套……在性唤醒、性愉悦和性高潮這些方面,有使用避孕套者跟没有使用者的程度大致相若。」 盛行率 「性交」一詞通常指的是陰莖-陰道交。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异性伴侣几乎每次發生性行为时都会進行阴道交。美国性健康与行为调查在2010年指出陰道交是「最普遍的性行为,無分年龄、性别和种族。」克林特·布鲁斯(Clint E. Bruess)等人於2013年指出它是「一种最常被人研究的行为」,並表示在不同文化中,当人们提到「性行为」或「性交」时,往往是指「青少年性教育課程的重心。」韋騰(Weiten)等人指出性交是「在我們的社會中廣泛地受到認可和進行的性行為。」 2009年,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亦指出:「研究表明,不論年纪,口交都是一種經常在性活躍之男女和同性伴侣当中实践的性行為,包括青少年伴侣。」美国性健康与行为调查在2010年指出,陰道交遠比肛交(以插入方來計)常見,但仍有13-15%年齡介乎25-49岁的男性有从事过肛交(插入方)。在肛交中扮演接受方的男性則比扮演插入方的罕见,大约只有7%年齡介乎14-94岁的男性有在肛交中扮演接受方。它还宣稱从事肛交的女性較男性少,但仍不算罕見:估计10-14%年齡介乎18-39岁的女性在过去90天內有參與肛交,多數女性表示從事肛交的頻率为每月一次或一年數次。 此外研究者已對不同文化中性交的盛行率進行比較。2003年,進行一項名為《什么时候男性和女性才会發生第一次性交?》(At what age do women and men have their first sexual intercourse?)的跨文化研究。其首先研究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區(馬里、塞內加爾和埃塞俄比亞)。數據表明,身处這些社會的男性的性啟蒙晚於女性,但通常發生於婚外。該研究認為印度次大陸也包括在以上群体中,儘管相关數據只從尼泊尔取得。 數據表明,屬第二組的社会的家庭一般会鼓勵女兒晚婚,且在结婚前避免性活動。但卻会鼓勵兒子在婚前从老年女性或妓女身上獲得相关的經驗。身处這些社會的男性的性啟蒙早於女性。屬这组的社会包括南欧(葡萄牙、希臘和羅馬尼亞)和拉丁美洲(巴西、智利和多明尼加)。該研究認為許多亞洲社會也屬於這一群體,儘管相关數據只從泰國獲得。 在第三組,男性和女性的性啟蒙比較接近,但第三組之下又细分了兩个亚组。在非拉丁語系的天主教國家(比如波蘭和立陶宛)。性啟蒙开始得較遲,社会一般鼓勵晚婚,以及珍視男女的貞操。新加坡和斯里蘭卡的主流社会亦有类近的價值觀及行为模式。這項研究認為中國和越南也屬於這一組,儘管没从以上兩处地方獲得數據。在北歐和東歐,性啟蒙的时間一般較早。且不論男女,一般都会从事婚前性交合,該研究把瑞士、德國和捷克歸类为此一組。 1995年,美國的全国調查顯示,美國有至少3/4的男女在青少年晚期中進行过性交,超過2/3擁有性經驗的青少年有兩个或以上的性伴侶。据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發表的《2002年家庭增长的全国调查》(2002 National Survey of Family Growth),15-44岁的受訪者平均首次性交年龄分別为17.3岁(女性)和17.0岁(男性)。的特別表列顯示,2011年至2013年此一數字進一步下降至17.2岁(不論男女)。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指出在2011-2013年,44.1%的女性和46.8%的男性在19岁或以前从事过至少一次性交;43%美国未婚青少年女性及45.7%美国未婚青少年男性有从事过性交。中心还指出美国女性更多与比她們大1-3岁的男性发生首次性行为。 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在2002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美国青少年首次从事性交及其他性活動的年齡正在延遲。在1988-2002年間,15-19岁的美国未婚青少年男性从事性交的比率由60%下降至46%,女性則由51%下降至46%。據一項在2013年發表於《柳葉刀》的英国全国調查顯示,英国兩性的平均首次性交年齡为17.0岁,16–24岁组則为16岁;60.7%的受訪者表示在过去4週中有从事过陰道性交;24.4%的受訪者表示在16岁以前有从事过性交;受訪者平均在其一生中擁有的性伴侣數量分別为4名(女性)及14.1名(男性)。 據中國性學家潘绥铭於2015年進行的調查顯示,60%的中國女性和40%的中國男性在20岁时已有过性交,25岁時則有90%左右,且未婚者中从來没有性生活者亦只有25%到33.3%(75%到66.7%有性生活),遠低於2000年時的數據(60-70%)。他亦在2010年的調查中指出,18到61岁的中國未婚者有过性交的比例已从2000年的37.7%升至2010年的49.1%;未婚男性与一个以上的人发生过性交的比例由15%升至45%左右,女性則由近乎0%升至30%。
Roffee)曾聯同一名在英國、威爾士以及蘇格蘭工作的前家庭性活動法应对者,一同探討跟近亲性活動有關的潛在危害,比如容易産生有成長缺陷的後代。然而,法律更關心的是可能在當中遭受近亲虐待的人的權利,並予以適當條文保護——这就是不論當事人是否自願發生近親性交,一概認定为違法之原因。但香港性教育促進會副主席吳敏倫則反指近親性交並不一定是為了生育,且法律沒有禁止患遺傳病的人結婚生子,所以「容易産生有成長缺陷的後代」的論據不合理;而遭受近亲虐待的人亦可按其他法律處理。此外有些地區的法律禁止親屬之間的各種性行為,包括但不限于帶侵入成份的。相关法律所指的「近亲」一般包括祖父母、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伯叔舅嬸姨姑。但「近亲」的定義以及懲罰的嚴重程度會因國家及地區而異,「近亲」的定義可能包括,也可能不包括生物学上的父母、繼父母、養父母、异父同胞。 另一項關於「同意」與否的性事就是動物戀,指的一般是人與動物之間所發生的性行為,但亦可指對相关实踐的执着,屬性偏離的一种。在某些司法管轄區,某人與非人動物發生性行為不屬違法,但在其他地区,則会遭視为違反虐待動物法,或是干犯了。支持訂立相關法律的人所提出的理由包括「獸交對動物是有害的」、「動物無法表達同意與否」、「[獸交]有違人的基本尊嚴」。反對訂立者所提出的理由則包括「人類既然可以殺死動物並吃之,那麼禁止人獸交已在邏輯上說不通」、「吃動物也侵犯了人及動物的尊嚴」、「動物可以某些方式表達同意」。 浪漫關係 婚姻關係 性交在傳統上往往遭視為婚姻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宗教習俗都會要求当事人在成婚后洞房,把有性生殖視為婚姻最適合的證明及結合。在這種情況下,若因任何理由而洞房失敗,該婚事不需要任何離婚程序,即可視為无效。不論过去还是現在,在不同的社會和宗教中婚姻伴侶之間的性關係,一直視为「配偶應享有的權利」(marital right,亦稱婚姻权),尤其是指丈夫享有跟妻子發生性關係的權利。在20世紀後期以前,強姦法通常都豁免婚姻內的強奸,使得妻子不能以強姦法起訴強迫其進行性行為的丈夫。Oshisanya和'lai Oshitokunbo在他們合著的著作中指出:「由於女性的法律地位已經改變,『配偶享有跟自己性交的權利』此一觀念已變得不那麽普遍。」 通奸(與婚姻以外者從事性交)在某些司法管轄區中依然是刑事罪行。在某些司法管轄區,未婚伴侣的性交或同居也屬違法行為。在其他國家則相反——不需要婚姻基礎就可進行性交或繁殖下一代(比如说於冰島、挪威、瑞典、丹麥、保加利亞、愛沙尼亞、斯洛維尼亞、法國以及比利時產下孩子的母亲大多还没有结婚或已离婚)。 依据某些地區的離婚法,可以以拒絕與配偶進行性交為由申請离婚,並視作「因抛弃對方而離婚」(grounds of abandonment)。詹姆斯·德維爾(James G. Dwyer)在他的著作中指出設有法能使「女性更輕易地从婚姻關係中脫離,並使妻子在婚姻中得到更多的控制权……這是『丈夫強姦妻子』的相关法律觀念改變所致。」 不同法律對「同性/同社會性別之間的性行為的定義和合法性」有着不同立場,比如於2003年進行裁決的大衛·布蘭奇福勞(David Blanchflower)申請跟西安·布蘭奇福勞(Sian Blanchflower)脫離婚姻關係一案中(他要求申請有過錯离婚,因為西安跟另一名女子發生性行為),的法官根據1961年版的新韋氏國際字典的相關定義,認為女女性行為和同性性行為一般不能视为性交,因此判定妻子(被告)並没有犯下通姦的「過錯」。有些國家認為同性性行為是可判處監禁或能處以極刑的罪行,比如屬伊斯蘭國家的伊朗。 各宗教團體的看法 各宗教團體對於婚内或婚外性交合有着不同的看法: 包括天主教在內,基督教的大多數教派對於「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性行為有着严格的觀點及規限。大多數基督教徒對性交的看法受到各種對《聖經》的演繹的影響。對於一些教派而言,婚外性交合本身就是一种罪恶;在這種情況下,性交合可遭稱为丈夫與妻子之間的「終生聖約」和「圣礼」。儘管基督教在歷史上一般會提倡人們終生守贞禁欲,但現今基本只有某些神職人員(例如宗教領袖)才會許下終生守贞的諾言,放棄婚姻和任何形式的性活動。《聖經》的內容可遭解讀成只認定陰莖-陰道交为可接受的性行為,而其他解讀則認为《聖經》並没有明確地提及口交或其他特定性行為,並認为婚内伴侣会否接受並進行「口交」完全纯屬个人的決定。一些教派認為使用他們所認定的「人工避孕法」來防止生育下一代屬嚴重罪恶,因為他們認為婚姻的主要目的,或其主要目的之一是生育子女,而其他教派則不具有這種信念。《舊約聖經》曾禁止在月經期間進行性交。 對於羅馬天主教會而言,如果婚禮慶祝活動舉行過後,配偶未曾完成至少一次性交,那麼該段婚姻便可認定为未遂聖事婚姻。不論其聖事未遂的原因,只要其中一方申请,這樣的婚姻教宗是可以解除的,一旦教宗解除了該段婚姻,便代表該段婚姻從一開始就是無效的,即是在規範法中該對配偶末曾結婚。 對於耶穌基督後期聖徒教會,或摩爾門教而言,婚姻之內的性行為是神聖的。摩尔门教教徒認為上帝是为了使夫妻生育兒女以及互相表達愛意,而授予了「性」这件事物给人类。摩尔门教反對教徒進行婚前性行為或對伴侣不忠。 對於犹太教而言,一個已婚的猶太人需向妻子提供稱為「onah」(依字面意思可解作「她的時間」)的性愉悦。這是名为「ketubah」的猶太婚姻契约的其中一項条件。根據犹太教對婚姻的看法,性慾一般不被認定为罪恶,但需要選取適当的时間、地点以及方式去滿足性慾。 對於伊斯兰教而言,有婚姻基礎的性行為是一种使人愉悦的靈性活動,以及是一种責任。穆斯林男子可以擁有多達四位妻子。什葉派伊斯兰教允許男子擁有無數段臨時婚姻,這些臨時婚姻短則數分鐘,長則多年。其中該名男子可與跟自己为臨時婚姻关系的伴侣進行性交,但什葉派的女子只可擁有一段婚姻,不論婚姻关系暫時與否。遜尼派女性終生只可結一次婚;不論是臨時的還是永久的婚姻,什葉派女性都只可終生結一次婚。在伊斯蘭教法中,像婚外性行為、通姦、肛交、同性性行為、私通般的性關係皆會歸類為齊納,並因此而被禁止。 印度教之内對性交有着很多不同的看法,但印度教社會一般認為婚外性行為是不道德和可恥的。 佛教的倫理觀念一般認为人不應追求或執著於肉體上的快樂,因為其會把人束缚於生死輪迴之中,也使人們不能達至「涅槃」的境界,由於佛教僧侶(即比丘和比丘尼)要致力於實現這一目標,所以他們会遵從戒律規定,完全禁慾。佛教的其他行為戒律(毗奈耶)和經典(波羅提木叉)亦會禁止出家人自慰、带淫念地接觸他人、對不同性別的出家人說話,以及發生其他性行为。佛教人士需遵從五戒,其中第三个即为「不邪淫」,亦即避免性行為不端。彼得·哈維(Peter Harvey)指出這個戒律「主要是為了避免因性行為而造成的痛苦。通姦——與他人的妻子發生性行为是最直接違反這戒律的作為,部分是因為該人所表現出的『貪』,另一原因則是對他人造成了傷害……如果一名男子與守護女或他女婦進行性交,那麼他就會違背戒律。顯然,強姦和近亲性交也是違背戒律的。」佛教的典文並没有对非信者作出任何的規定及建議,比如没有規定其能不能自慰、能否發生同性或異性性行为,以及能否避孕。然而根據佛教的倫理觀念,像強姦般的社会性禁忌也可遭視为干犯了第三条戒律。諸如龍樹般的佛教徒亦就此在他們的著作中作出了不同的說明及建議。 對於巴哈伊教而言,只有丈夫和妻子才可發生性關係。 一神普救派並不会在參與者都同意的性交中設立邊界。 對於及这兩个宗教而言,慾望是所有邪惡的根源,且比杀人更坏。信仰者会遭鼓勵保持純潔(獨身),目的是為了和平以及即將到來地上的天国。他們相信一旦天国到來(2500年后),孩子便会经由精神力量創造。 威卡教信徒的相关看法就如威卡教经典《》中所寫的般:「让欢乐的心中充满对我[女神]的崇拜,因为一切爱与快乐的行为才是属于我的仪式。」此一段似乎在暗示威卡教的女神充許人們自由地探索肉欲和愉悦感。亦段亦已跟《》的最終格言混合:「威卡教的教規八字真言是,『為所欲為傷人不為』。」威卡教鼓勵人們對他們的性接触負責,不論其种类。 震教徒認為性交是所有罪惡的根源,故此他們認为包括已婚夫婦在內,所有人都應禁慾。有鑑於此,震教徒的數量不斷下降:从1840年的6,000名下降至2009年的3名。 印度靈修大師認為:「在結婚生活起始之时,伴侶会因慾望和愛而互相吸引,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依存后,慾望的元素便会減少,『愛』所佔的比例亦会有所增加。经过這個昇華過程后,慾望最终会讓位给深沉的愛意。」 在某些情況下,兩個人之間的性交合会遭視为背离了宗教法或教義。包括天主教會和大乘佛教在內,許多宗教的領袖都会被指望完全禁慾,以使其能在宗教事務上投入更多的关注及忠誠。 其他動物 在動物學中,交配一詞通常是指雄性將精子引进至雌性身体內(特別是引进生殖道)的過程。蜘蛛有分雌雄。在交配之前,雄性蜘蛛会先结一个细小的网,后在网上射精。然後他將精子儲藏在他的贮精囊裏,由此把精子轉移至雌性的生殖器。那些精子雌性可無限期地存儲在體內。 許多生活在水中的動物都會進行體外受精,而體內受精可能是因「在液体介质中保留配子」的需要而在奥陶纪晚期中演化出來。許多脊椎動物(爬行動物、一些魚類,以及大多數鳥類)的體內受精都是以泄殖腔交配的形式進行。而哺乳動物的交配則以插入陰道的方式進行。許多原始的脊椎動物会以體外受精進行有性生殖。 對於原始昆蟲而言,雄性一般會把精子儲存在底質中,但有些則儲存在特殊的身體結構內。牠們的求偶過程則只是誘導雌性將精子放至她的生殖器入口,當中沒有任何實際的交配行为發生。在某些生殖过程跟蜘蛛類似的生物中(比如蜻蜓),雄性会把二级生殖结构內的精子從其生殖器開口中移出,然後將其用於授精。蜻蜓的相关结構是一組经修改的背板,其位於腹部第二节。高等昆蟲的雄性会利用从腹部的末端部分延伸出來的雄蟲陽莖,將精子直接注入雌性的生殖道內,但有時精子会包在稱为精包的膠囊內。 不論雌性是否處於生殖週期中最有可能發生受精的時間段——發情期,倭黑猩猩、海豚以及黑猩猩也会照樣地从事異性性交,这些物种亦会發生同性性行為。在這些物种当中,性交已经演變成具有一定的社會作用,不再只是單單的純生殖性活動。 參見 人类性反应周期 性交術語列表 性 性工作者 色情產業 動物賣淫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Sexuality Glossario di Sessuologia clinica – Glossary of clinical sexology
民主指数的计算包括五个方面:选举程序与多样性、公民自由、政府运作、政治参与、政治文化。部分问题的回答来自各个国家的民意调查,其他则由专家进行评估。最后评分在0到10分之间。依据各政权的五个指标得分加权平均得到政权评分之总分。政权按总分分为完全民主、部分民主、混合政权和专制政权四类。报告中亦会对当年全世界与七大地区平均分数趋势做出评语。 衡量民主的困难 由于民主是一个总括性概念,包括难于衡量的各种机构的运作,因此在量化民主的潜在影响及其与其他各种现象(如不平等、贫困、教育等)的关联方面存在着许多困难。由于难以获得可靠的单国民主差异数据,学者们主要研究的是跨国差异,但每个国家民主制度的差异可能很大。民主的最低定义与最高定义之间的争论也体现出了衡量的困难。最低限度的民主概念主要通过考虑以民主的本质(如选举程序)来定义民主。最高限度的民主定义则会将经济或行政效率等结果纳入民主的衡量标准。民主的某些方面,如反应能力或问责能力,由于难以衡量,一般不会被纳入民主指数。其他一些方面,如司法独立或选举制度的质量,则会被纳入一部分民主指数,但并非所有指数都会考虑。 一些民主衡量标准,特别是自由之家和Polity IV,试图通过分析选举程序之外的指标对民主进行最高限度的衡量。这些主流衡量标准给出的民主指数会因采用的指标和证据不同而大相径庭。由于这些评级可能对国家关系造成影响,这些衡量标准所使用的民主定义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由偏向西方民主国家的指标所决定的情况下。 迪特尔·福克斯(Dieter Fuchs)和埃德尔特罗·罗勒(Edeltraud Roller)建议,为了真正衡量民主的质量,客观衡量标准需要辅以“基于公民视角的主观衡量标准”。同样,昆廷·梅恩(Quinton Mayne)和布里吉特·盖塞尔(Brigitte Geißel)也认为,民主的质量并不完全取决于机构的表现,还取决于公民自身的意愿和承诺。 理論及價值 概念 在政治理論家之間一直有許多不同的可实施民主概念,這些概念差異也經常是爭論的話題。 其中一種理論是由约瑟夫·熊彼特在《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一書裡所提出,他認為民主制度只不過是一種由人們定期選出政治領導進行統治的制度。依據這種概念,一般的公民沒有能力、也不應該進行「統治」,因為在大多數議題上這些平民都沒有明確的概念、而且也不夠聰明。 第二種理論是稱為民主的集合概念。宣稱政府所頒布的法案和政策應該接近於中間派選民的觀點—使其左派和右派都能得到一半的權利。這種理論是由安東尼·唐斯在1957年所提出的。 第三種理論是以上提及的代議政制。 第四種理論則是被稱為審議民主的制度,主張公民應該直接的參與立法和決策過程,而不是透過他們的代表,直接民主制的支持者提出許多不同的理由來支持這種制度,政治活動本身便是具有價值的,它將能教育和社會化參與其中的公民,而群眾的參與能夠對掌權的精英進行監督。最重要的是,他們認為除非由公民直接參與立法和決策,否則這便算不上是公民自治的制度。 另一種理論則強調所有公民之間的政治平等。典型的現代民主制度是依賴於多數派的投票者能代表大多數民意的假設上,而非多數派能統治全部人口。這個理論也被用於主張參與政治的義務,例如將投票規定為公民的義務之一,或是限制富有階層的影響力—例如在選戰中的金融限制。 這些民主的理論都是圍繞於一個民主制度應該變成怎樣的問題上。另一種相當不同的理論則被稱為公共選擇理論,主張民主所發揮的功能是讓創造它的團體和個人能在制度裡扮演其「角色」,這種理論認為佔據這些職位並運行這些功能的人都是出於其私利的。這種理論是由經濟學家所創造,有時候也被稱為經濟學的民主理論。公共選擇學派的阿羅不可能定理便指出由於排序制投票制度的先天缺陷,透過民主制度產生的集體決策不可能反應出完整的「集體偏好」。一些公共選擇學派的學者也因此認為應該以共和立憲制取代民主立憲制,才能更有效保障少數派的權利。 還有一種民主理論則是根基於多數決的基礎上,認為多數決最能符合功利的目的。這種理論認為如此一來大多數的人口都能滿足現行的政府統治。而缺點則是少數派將生活在多數派的統治下,這有時也被稱為多數人暴政或暴民政治。如果多數派沒有受到憲法和法律制度的限制,也可能會造成很大一部分的人口遭到邊緣化。 民主與自由 實行民主,尤其是民主治理,意味著人權和基本自由得到尊重、發揚和實現,讓人們活得更有尊嚴。在民主治理中,人們按照管理社會互動的包容和公平的規則、制度和作法,在影響他們生活之決策中有發言權,能對決策者進行問責;婦女在私人和公共事務以及決策方面與男性平等;任何人都不受種族、民族、階級、性別或其他形式之歧視。在民主治理框架下,經濟和社會政策要順應人們需求與願望,旨在消除貧困,擴大人們生活中之選擇,並尊重後代需求;因此,實質上,民主治理為普惠包容、順應民需之政治進程和政治解決創造和維持有利環境。 《公民权利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為國際法中之民主原則奠定法律基礎,特別是:言論自由(第19條);和平集會的權利(第21條);結社自由(第22條);直接或通過自由選擇的代表參與公共事務(第25條):在真正、定期的選舉中進行選舉和被選舉,這種選舉應是普遍和平等的,並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以保證選舉人的意志的自由表達(第25條)。 民主與共和 「民主」一詞的定義自從古希臘到現在一直都變動不定。在當代的用法上,「民主」一詞指的是由人民選出的政府—無論是直接民主制還是代議民主制。 在憲法的理論和歷史的用法上,尤其是在美國革命的開國理論上,「民主」一詞僅只用於描述直接民主制,而共和則被用以描述代議民主制。不過在現代,只有一部分的美國保守主義者和自由意志主義者才會堅持使用「民主」一詞來指稱直接民主制。 美國開國先驅們在起草美国宪法時,特別注重於避免那些他們認為是多數統治的危險架構,以免危及到個人的自由。舉例而言,詹姆斯·麦迪逊在《聯邦黨人文集》第10號文:主張共和國的憲法應該高於民主,以保護個人自由免受多數人的侵犯。不過,憲法的起草人們也謹慎地在憲法和權利法案的範圍內,創建了憲政民主的制度和开放社会的改革。他們保持了那些他們認為是民主裡最良好的成分,但以憲法裡對於個人自由的保護加以抗衡,依照這套憲法產生的聯邦政府架構成為了今天人們所稱的共和國。 不過,現代對於「共和」一詞的定義指的則是所有由選舉選出國家元首、並且有一定任期限制的國家,而與之相對照的則是大多數當代的世襲君主制國家—亦即採取代議制民主和君主立宪制的國家。 民主與宪政 民主与宪政并非一致,民主是一种形式,而宪政则是一种制度;宪政的核心价值在于个人自由,而民主则着重于政权归属。宪政的精髓是“有限政府”,即政府应当受到约束,以避免侵犯民权;这并不涉及政府是否经过民主程序产生,例如19世纪前的英国。只有民主而没有宪政,则民主往往沦为“多数暴政”或民众被少数人引导操纵。宪政的存在,在制度层面上最大程度减少民主的无序性和盲目性,并保护少数群体的人权,使得民主不被扭曲。 宪政国家各有自己的特色,但最为明显和共同的特征是军队国家化,司法独立和權力分立。 在民主制度下,國會議員是票選出來的,法案通過與否靠的是數人頭,因此立法機關有忽略少數者意願立法的權力,此乃民主的缺陷。 所謂民主政治之精神,莫要於能確切表達國民之公意。 民主與人權 自由之價值、對人權之尊重以及通過全民投票舉行定期、真正選舉之原則,都是民主之基本要素,而民主又為人權之保護和有效實現提供天然條件。這些價值體現在《世界人權宣言》,並且在《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中揭示實質性民主所賴以建立之一系列政治權利和公民自由。《世界人權宣言》第21條第 (3) 款反映了民主與人權的關聯,它指出:「人民的意志是政府權力的基礎;這一意志應以定期和真正選舉予以表現,而選舉應依據普遍和平等的投票權,並以不記名投票或同等的自由投票程式進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所揭示之各項權利也是民主之基本,因為權利確保對所有群體在享有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方面之平等和公平,即包容性。 民主與選舉 民主在全球範圍內之傳播是我們時代重要之成就之一;選舉是其中之核心,自決權才有可能化為現實。選舉援助建立在《世界人權宣言》原則之基礎之上;《世界人權宣言》指出,人民之意志是政府權力之基礎,應以定期和真正之選舉予以表現;同時宣言也承認國家主權原則與國家對選舉擁有自主權,民主並沒有單一之模型。 人們已經認識到,僅提高選舉管理機構之能力並不能必然確保選舉可信,同樣需要將注意力投向選舉背後之政治大環境。 民主與民間社會 民間社會在全球之作用重要,因為世界正預備執行一項得到全球各國政府同意之新發展議程;但是,對遍佈世界各大洲許多國家之民間社會活動分子和組織而言,他們空間正在縮小,甚至即將消失;各國政府制定各種限制,使非政府組織難以開展工作或接受資金。 民主與婦女 公民利益要伸張、要仔細考慮、要得到立法保護,這是民主之要求;世界人口有一半是婦女,民主進程應當聽取她們呼聲。民主需要婦女,這樣才能實現真正之民主;婦女也需要民主,這樣才能改變妨礙婦女乃至整個社會獲得平等的制度和法律。 民主代表制體現婦女利益,反映婦女呼聲;《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第七條重申婦女代表制對國家的政治生活具有重要意義:「……保證婦女在與男子平等的條件下:(a) 在一切選舉和公民投票中有選舉權,並在一切民選機構有被選舉權;(b) 參加政府政策的制訂及其執行,並擔任各級政府公職,執行一切公務」。 民主與青年 當代青年手握解決幾乎所有挑戰之關鍵:從打擊極端主義到解決僵持不下之衝突和防止新衝突發生;從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到落實普遍和有意義之氣候協定;從推動和維護人權到確保包容性和參與性治理。如今的青年人口是有史以來最多的一代,全球人口有一半以上在25歲以下;他們有機會和能力進行交流、採取行動、建立網路和產生影響。他們面對之挑戰也是前所未有:從氣候變化到失業和多種形式之不平等及排斥,挑戰導致我們所目睹、發生在世界若干地區之嚴峻移徙危機。 青年人越來越懷疑傳統民主模式;同時,他們能夠就重要問題發表意見、進行聯繫,利用新媒體捍衛正義、打擊歧視、維護人權;推進學生運動,為弱勢群體發聲;採取個人和集體行動推廣他們的信念,從可持續的消費習慣到參與城市綠化,從網上請願到社會企業家精神。青年不僅擁有實現改變之工具,他們也遠比年長者更熟悉如何使用這些工具;他們雄辯的聲音能得到自己同代人的積極回應,例如馬拉拉·尤薩夫扎伊推動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和愛瑪·屈臣動員成年男性和男童爭取性別平等。 民主与联合国 聯合國支持民主和治理的活動,包括協助各國議會加強制衡機制,促使民主蓬勃發展;幫助加強各國人權機構和司法保安系統之公正和有效;幫助發展立法和媒體之能力,確保言論自由和資訊自由;協助發展政策和立法,保障結社自由與和平集會之權利。世界領導人在《聯合國千年宣言》中承諾,要不遺餘力促進民主和加強法治,尊重人權和基本自由。2015年9月25日至27日,世界各國元首和政府首腦通過2015年後發展磋商之成果:《變革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重申承諾創建「可持續發展所需要的民主、善治和法治,建設有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國內和國際環境」。大會重申,「民主是一種普遍價值,其基礎建立在人民為決定他們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制度以及全面參與生活各個方面所自由表達的意志之上」,此前2005年9月世界首腦會議成果文件也闡明這一點。在該次首腦會議上,各國政府再次承諾支持民主,歡迎設立聯合國民主基金。民主基金大部分資金分配給地方民間組織,旨在加強民間社會聲音、促進人權和鼓勵所有群體參與民主進程。民主既是進程,也是目標,只有在國際社會、各國政府機構、民間社會和個人全面參與和支援之情況下,民主之理想才能化為世界各地人人都能享有之現實。自《聯合國憲章》簽署以來,聯合國比任何一個全球性組織都更加不遺餘力在全世界支持和加強民主,從培養善政到監督選舉,從支持民間社會到加強民主制度和問責制,從確保非殖民化國家之自決到幫助衝突後國家起草新憲法。這一切表明,民主是聯合國普遍和不可分割的核心價值觀和原則之一;民主建立在人民自由表達之意志之上,與法治以及人權和基本自由之行使密切相關。聯合國每年通過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提供接近15億美元支助世界各地之民主進程,已成為全球在民主和治理方面提供技術合作最多之機構之一。聯合國之政治工作要求是促進民主成果;發展機構謀求加強作為民主基石之議會、選舉委員會和法律制度等國家機構;人權方面之工作支援言論和結社自由、和平集會之權利、公共事務參與以及法治,這些都是民主之重要組成部分。 民主的现状 雖然對於民主在定義上的合法性和應用性尺度仍然有許多哲學性的爭論,但以下所列出的是一些普遍認為民主國家應該具備的最小需求: 由「人民」以某種集體的步驟達成政治決策。非屬於其成員的人則不會參與。在現代民主制度裡成為人民成員的資格是成年的國民,而成年人的公民權通常即等於人民成員的資格。 擁有供人民居住和進行決策的「土地」。在現代民主制度裡,土地指的是民族國家,由於它與國家的母國一致,人民和民主的過程也因此能保持一致。也因此民主國家的殖民地如果是由母國所治理,則不能被稱為民主制度:因為其人民與土地並不一致。 有著一種決策的過程,這種過程要不是透過公民投票直接的由人民決定,便是間接的由人民選出的議會決定。 這種過程被人民視為具有合法性,政治合法性代表的是人們接受國家決策的程度,具有合法性的過程產生的結果才會被人民所接受。 在假設擁有足夠支持者的情況下,這種過程能夠「有效地」改變政府的現狀。虛假的作戲選舉、事先安排好選舉結果的選舉都不是民主制度。 在民主國家的情況下,國家必須擁有主權:如果有其他更高層的權威能否定民主選舉產生的結果,那麼民主選舉是毫無意義的。 民主投票有普及、平等、直接、不記名四原則。 民主的發展有程度和方案之別,而一部分大國民主起源因較早並影響了其發展和民主的定義。現時的民主政治制度主要是總統制(以美國為代表),議會制(以英國為代表)及半總統制(以法國為代表)。英國、美國與法國同為世界民主政治三大先驅國之一,各自代表不同但體現權力分立的政治制度。 早在大憲章的13世紀晚期,英國已開始試圖让貴族與君主分享權力。1688年英国爆发光荣革命,随之颁布的《1689年权利法案》,推动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成型。到十九世紀產生了1832年改革法令和宪章运动等事件,確立了現代民主的基礎,但投票权仍受性别与财产限制。之後限制逐渐放寬,但直至1918年才有女性投票權,1968年18歲可以有投票權後,實現完全普選。但英國上議院議員至今仍由少部分世襲及終身貴族出任,並非選舉產生。在英国最高法院成立前,法官兼任上議院議員,且部分司法權力仍由樞密院司法委員會決定。 美國是總統制國家,行政、立法及司法是三權分立。代表行政機關的美國聯邦政府具有極大的國家權力,以美國總統為國家元首及政府首腦,總統擁有行政權;代表立法機關的是美國國會,實行兩院制,負責立法、掌握財政預算權力及制衡聯邦政府;而代表司法機關的美國最高法院則行使釋憲的權力。 法國是現代民主的三大先驅強國之一,但在歷史上出現過多次挫敗和倒退。直到1958年第五共和後,才確立一套穩定的政治制度,亦即是兩輪投票制的半總統制,既確保有強勢的行政機關(擁有行政權的總統掌握政府內閣),同時保障議會制衡總統的權力,足作為國際典範的現代民主制度模式。 國際非牟利組織民主聯盟基金會在2021年2月24日至4月14日在53個國家進行民調得出新一年的《民主認知指數》,調查反應81%受訪者認為自己認同民主對國家的重要性,51%受訪者認為所在地區已經實現民主。自由之家評定為「自由」的國家只有58%民眾認為所在地區已經實現民主,被評定為「不自由」的中國有71%。在對民主的威脅調查上,美國排首位,有44%受訪者擔心美國會影響到所在地區的民主,而中國和俄羅斯分別為38%和28%。 对民主的批评 一些無政府主義者反對某些或甚至是全部的民主形式,班傑明·塔克說:「統治是邪惡的,換成多數統治也不會好到哪裡去……投票是什麼?或多或少它只不过是一張代表了刺刀、警棍、和子彈的紙罷了。」皮埃爾-約瑟夫·普魯東則說:「民主只不過是多數人暴政罷了,是所有暴政裡面最可惡的,因為它不是根基於信仰的權威上、不是根基於種族的出身上、也不是根基於天份和財富的價值上。它只不過是根基於一些假冒人民之名躲藏在幕後的人上。」 除了無政府主義之外,君主專制和威权主义也反對民主。 君主制因為信念是出於宗教的君權神授和君主的血統傳承,所以法統上非常簡單明確,沒必要作宣傳和討論的。而統治的方式只是建立在權威而不是權力之上,依賴的是人民對君主的絕對忠誠,而不對統治者構成威脅,很多國家的王朝都傳承了數百年以上。除了殘存的君主專制國家,如沙特阿拉伯和汶萊外,現在類似說法有包括了塔利班和伊斯兰国等信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政权则拒绝民主,认为民主是听命于人,而不是听命于真主。并且否认世俗宪法对国家和保障個人自由的重要性,认为古兰经才是真正治理国家的宪法。 實際上,華盛頓總統亦在他的中表達了對民主制度的憂慮。邏輯學家哥德爾也曾經論證過美國式的民主是不完美的(甚至沒有任何一種制度會是完美的)。 蘇格拉底柏拉圖反對直接民主。 政府外的民主 民主除了用作統治國家的制度之外,民主的投票和代表制度也用於管理其他許多不同的共同體和組織。許多非政府组织、政黨等以投票方式決定政策和領導人。很多宗教團體都是民主制的,如基督教修道院通常以投票方式來選出修道院院長。在商業上,公司通常以投票方式選出董事會,選票的份量則是根基於每個股東所擁有的股份。工會通常以選舉方式選出他們的領導人。合作社通常給予每個人(一個勞工或消費者)一張選票。中學、大學的學生會和家長教師會以及中學、小學的班長通常由选举产生。 參見 自由 民主的種類 民主的歷史 多数人暴政
中世紀和文藝復興的封建制小國和共和制城邦,也試圖以民主方式治理,其中代表有舊瑞士邦聯,和義大利的佛羅倫斯和威尼斯。 英國是在中世紀裡第一個邁向徹底民主制度的國家,也是世界现存的最早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大憲章限定了國王的權力,替民主紮下根基。英格兰在1265年產生第一屆國會,原本只有少數比率的人口才能投票,同時選舉制度也有許多弊病如腐敗選區的存在。召集或解散國會與否則是全憑國王的意願(通常是當國王或女王需要資金時才會召集)。在1688年的光荣革命後,现在英國境内的英格兰和苏格兰同时成為了君主立宪制的國家,并在1707年正式完成合并。英國國會从此定期的召開,不過仍然會受君主權力的影響。在這段時期輝格黨和托利黨互相競爭的兩黨制度也開始發展。國會在決策和立法上的權力也逐漸增加,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時期,君主已經變成有名無實的領袖了。 美國可以被視為是第一個自由民主制的國家,有著較為寬鬆的選舉權限制(雖然最初仍有針對財產和性別的限制、以及奴隸的存在)美国宪法也保障了人民的權利和自由。 在幾年之後,法国大革命發布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也出現了由男性選出的國民議會,不過僅只維持了短暫的時間。但法國大革命是確立了現代民主觀念,即建立在國民的自然權利與民選領袖的權力,因為不像同期英國當時的君主仍然和首相跟國會爭權或美國擁有奴隸。 在19世紀晚期之前,自由民主制的國家並不多,而且維持的時間大多相當短暫。許多國家和地區都自稱首先實行了普遍選舉權。 民主化浪潮 在20世紀裡接連出現了數波的「民主化浪潮」,許多都是因為戰爭、革命、去殖民化和經濟情況產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的瓦解使歐洲產生了許多新的民族國家,其中大多數都採用了名義上的民主制度。成年女性在1920年代逐漸獲得選舉權。法西斯社會運動的崛起,纳粹德国、義大利的墨索里尼、西班牙的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和葡萄牙的萨拉查等獨裁政權的出現,都大為限制了1930年代的民主發展,使1930年代被稱為「獨裁者的年代」。其中纳粹党首希特勒1933年获得德国总理职位,然后在德国全民狂热的民族主义情绪中转为独裁统治。而大多數殖民地國家的狀況則依然未受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果則扭轉了西歐的這種趨勢。在同盟國佔領下的德國和日本成功的進行民主化,成為後來政權改革的理論模型。大多數東歐國家則成為非民主的蘇聯衛星國。二戰之後也產生了去殖民化的浪潮,而那些新獨立的國家大多也採取了名義上的民主制度。 在二戰後,大多數西方民主國家都採取了自由市場經濟,並發展出福利國家制度—反應出其選民和政黨的一般共識。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西方國家和共產國家都有相當高的經濟成長。到了1960年代,絕大多數民族國家在名義上都採納了民主制度,不過世界上大多數人口所生活的國家依然都只有不實的選舉制度,民主制度也沒有徹底實行(尤其是在共產國家和前殖民地國家)。 在接下來的民主化浪潮中,則使許多國家出現了真正的自由民主制。南美洲的一些軍事獨裁國家在1980年代初期轉變為民主制度(雖然實際因美國在六七十年代間,破壞拉丁美洲民主化的反作用)。東亞和南亞的許多國家也在1980年代後期陸續民主化。在蘇聯和其他東歐共產國家,1980年代的經濟停滯和對於共產黨統治壓迫的憤怒導致了蘇聯其他東歐共產政權的徹底瓦解,也促成冷戰的結束,這些國家也都展開民主化和自由化的進程。在這些新的民主國家之中,在文化上和經濟上接近西歐的國家(如波蘭)往往改革較為成功,現在有的国家已经成為了歐盟的新成員。民主化浪潮也在1990年代散佈至一些非洲國家,最突出的是南非。 目前自由民主制的國家數量是有史以來的最高點,而且仍繼續增長。許多人推測這波潮流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自由民主制成為人類社會的普遍標準為止。這種預言成為法蘭西斯·福山的「歷史終點」(End of History)的理論核心。 民主觀 古代文士並不把民主看作一種允許所有人享有同等政治權利之公平制度,而是看作數量占多數之窮人對富人橫行霸道之制度,是群氓政治;有產階級和知識精英反對民主:第一,大多數人是無知無能,對問題的看法很難正確,而政府治理是藝術和技能;第二,大多數人容易受人蠱惑、擺布,因此群眾很難對事物有長遠、持續之看法,短視、自私、浮躁最容易被無恥之鼓動家利用;結論是多數人或群氓一旦獲得參政之權利就會變成集體暴君。 柏拉圖認為,窮人是民主制裡之統治者,他們的特點是熱愛自由。柏拉圖認為,民主有一個假設前提,即政治太重要,因此就不能把它留給專業政客來處理,而應該讓每個人都參與;但是柏拉圖認為這是錯誤,因為它不允許分工;沒有分工,就沒有專業化,其後果是政治變成毫無效率。他認為,在民主制下,任何人都可能參與國家政治生活並做出重要決定;因此,每個人都自以為是,不再尊重權威,不再顧及他人之安危;如此一來,所有行為規範都不復存在,整個社會很容易陷入一種極端之無政府狀態。「父親盡量使自己像孩子,甚至怕自己的兒子,而兒子也跟父親平起平坐,既不敬也不怕自己的雙親,似乎這樣一來他才算自由人……教師害怕學生,迎合學生,學生反而漠視教師和保育員。普遍地年輕人充老資格,分庭抗禮,侃侃而談,而老一輩的則順着年輕人,說說笑笑,態度謙和,像年輕人一樣行事……買來的男女奴隸與出錢買他們的主人同樣自由,更不用說男人與女人之間有完全平等和自由了。」在柏拉圖看來,社會必須尊卑有序,上下有別,否則就亂了套;他說,在民主制下,「連人們畜養的動物在這種城邦裡也比在其他城邦裡自由不知多少倍。狗也完全像諺語所說的『變得像其女主人一樣』了。同樣,驢馬也慣於十分自由地在大街上到處撞人」;危險在於,極端自由會造成派系鬥爭,並最終產生極權暴政。亞里士多德對民主有一個描述性的定義,即適用於一種窮人控制政府之體系,往往是社會裡大多數;政體由多數人統治,多數人關心都是一己之私;由於在民主制下,政事之裁斷不取決於法律,而是取決於群眾,平民政體「包含着專制君主的性質」,簡直「不能算是一個政體」。 波里比阿認為,民主是建立在不講原則之平等和自由之上;體制內在邏輯決定它最多能維持兩代人;到第三代,「人民已經習慣於依靠他人和依靠他人財產為生,一旦他們發現一個富有野心但被排除在官職榮譽之外的領袖,他們就會確立暴力統治,把他們的力量聯合起來進行屠殺、流放和搶劫,直至他們再度墮落成徹底的野蠻人,並再度確立一個新的君主為止」。西塞羅認為把地位不等的人置於同等的位置上,這種「平等實際上是最大的不平等」;人民是渾渾噩噩,民主制給他們過多自由,必然會使他們變得盲目、任性、放縱、蔑視法律、不服從任何統治者;「他們高聲呼喊說,他們既不願服從一個人,也不願服從少數人;聲稱沒有什麼要比自由更為可愛,即使對野獸來說也如此;還聲稱一切奴隸,無論是屬於一個國王還是屬於貴族集體,都是被剝奪了自由的人。」在西塞羅看來,正是民主帶來之無序與混亂,才使得雅典失去昔日之輝煌與繁榮;在他心目中,理想之政體是融「君主對臣民的父愛、貴族議政的智慧和人民對自由的渴望」於一體的混合政體,「對人民自由的讓步必須以保持貴族意志能夠實現為限」。 現代政治哲學奠基人馬基雅弗利認為,最理想之政體形式是羅馬式之共和政體;在《論李維》一書中,馬基雅弗利既不信任權力不受限制之君主,也不信任行為不受約束之「人民」;在他看來,雅典民主政體與波斯君主政體都比不上羅馬共和政體;要達到長治久安之目的,一個政體必須在君主、貴族、人民三種要素之間維持平衡。馬基雅弗利之「共和」與「民主」之最大區別在於,不能讓人民當家作主;人民之所作所為必須受到君主與貴族之引導和制約。不僅馬基雅弗利對民主心存恐懼,文藝復興時期之主流思潮也認為「民主主義」不過是「愚民、暴民」統治之代名詞。如亞里士多德之理論,認為善治是混合政府,但民主之平民元素可以為國家賦予更大力量。 彌爾頓認為必須由少數開明者強迫多數人接受自由;不然,多數人可能出於卑劣之動機迫使少數人成為奴隸。約翰·洛克雖然強調個人自由和個體權利,但對「平等」只是一筆帶過,對民主並沒有好感;他在日記中寫道,由於大多數人沉迷於激情和迷信,人類之未來不能由多數人掌握,只能由開明者掌握。對他而言,最重要之「天賦人權」是財產權;「政府除了保護財產之外,沒有其他目的。」皮埃爾·貝爾認為:「公民大會喧鬧不已,派系撕裂城邦,演說家躁動城邦,暴烈而無知的群氓將最有智慧的公民判刑、流放甚至處以死刑。看到這些,結論很清楚,標榜自由的人民實際上是一小撮陰謀家的奴僕。那些擅長蠱惑人心的政客由着自己的性子一會兒指東,一會兒指西,就好像海浪隨風起起落落一樣。」 孟德斯鳩抨擊專制政體,因為「專制政體的原則是恐怖」;他認為,在民主政體下,平等精神會走向極端;由此產生之一窩窩子暴君們與單一暴君一樣可怕;而且,很快自由就會消失,單一暴君就會出現,人民就會喪失一切;孟德斯鳩青睞當時英國「有節制的」、「寬和的」君主政體,只不過必須建立憲制對君主之權力作必要制約,以保障人民自由。伏爾泰主張「人人自由,人人平等」;在他看來,「一切享有各種天然能力的人,顯然都是平等的」;這並不意味着在財產上、社會地位上之平等;「每一個人在內心深處都有權認為自己與其他的人完全平等;但是並不能由此便說,一個紅衣主教的㕑子應當命令他的主人給他做飯」;至於民主,他認為,這種政體「只適用於非常小的國家。即便如此,它也會不斷出錯,因為它是由人構成的。相互傾軋在所難免,就好比女修道院來了一群男教士」。對伏爾泰來說,啟蒙之所以必要正是因為大多數男人愚昧無知,女人更是不可救藥;他們不經過深思熟慮就做出判斷,不經思索就隨意發表意見;真正受到理性光輝照耀者只是鳳毛麟角。狄德羅認為一個種族之未來不能掌握在多數人手裡;他憎恨專制之君主和愚昧之教士,但並不想把國家之未來寄托給人民,而是想把未來抓到像自己一樣有教養之人手裡;狄德羅為《百科全書》寫「民眾」條:「你們要當心民眾在推理和哲學方面的判斷,民眾的聲音在此時是惡意、愚蠢、無情、不理智和偏見的聲音……民眾愚蒙與遲鈍的。」盧梭認為,人民訂立契約建立國家,因此人民是國家權力之主人,凡是未經人民直接參加而制定之法律都屬於無效;盧梭傾向於直接民主制,他對英國當時之議會制評論:「英國人自以為是自由的,他們是大錯特錯了。他們只有在選舉國會議員的期間,才是自由的;議員一旦選出之後,他們就是奴隸,他們就等於零了。」盧梭自己說,「就民主制這個名詞的嚴格意義而言,真正的民主制從來就不曾有過,而且永遠也不會有」,因為「多數人統治而少數人被統治,那是違反自然的秩序的」。他認為基於人民主權之政體制適用於那些人口規模很小之國家;同時他認為,民主只適用於民風淳樸、道德高尚之人群。但他反對向大眾進行啟蒙或教化,因為那樣會造成全民之腐化。每個人無論教育程度或財產狀況如何,都有權在公共事務上使自己意願為人所知;事實上,任何善良、單純、無私、自然之普通人,從自己經驗和良知出發,都比受到過多教育、生活在上流社會遠離自然狀態者,能更好理解公意或共同利益。 康德認為民主是一種不合理之政治制度,因為它不是建立在從事物之永恒秩序中生發出來之理智和正義之上,而是多數人隨性而為之結果。柏克詛咒法國「純綷的民主制」正在「沿着一條筆直的道路迅速地變成一種有害而不光彩的寡頭政治」,「純粹的民主制就是世界上最無恥的東西」。 查爾斯·雷尼·麥金托什在1818年預計,如果勞動階級獲得選舉權,「結果必然是輿論與財產之間永恆的對立」。大衛·李嘉圖認為,選舉權只能賦予那些不會推翻私有財產權的人。弗朗索瓦·基佐在1837年談到:「民主……是多數下層人反對少數上層人的旗幟。這面旗幟有時是為了爭取最合理的權利而舉起,有時卻是為了滿足最殘暴、最邪惡的激情而舉起;它有時指向最不公正的篡權者,有時卻把矛頭對準最合法的權威。」 托馬斯·巴賓頓·麥考利在1842年極力反對人民普選權要求,認為普選權意味着「私有財產以至整個人類文明的終結」。愛彌爾·法蓋十分感概,「幾乎所有19世紀的思想家都不是民主派。當我寫《十九世紀的政治思想家》一書時,這令我十分沮喪。我找不到一個民主派,盡管我很想找到這麼一位,以便能介紹他所闡述的民主學說」。馬克思在1850年斷言,私有產權與全面普選是互不相容的。詹姆斯·麥迪遜在《聯邦黨人文集》鼓吹不要民主,而要建立一個「憲制共和」:「政府若採取民主的形式,與生俱來的就是麻煩和不方便,人們之所以譴責民主,原因就在這裡。」 在今天看來,「民主」與「共和」似乎是同義詞;而在18世紀、19世紀,這兩個詞意思天壤之別;前者是指人民參與治理國家,後者只是禁止最高權力之世襲制。美國憲制安排之共和特徵表現在西塞羅、馬基雅弗利、孟德斯鳩都曾鼓吹過,君主(以總統為代表)、貴族(參議院)和人民(眾議院)三者之間平衡;「立法、行政和司法權置於同一些人手中,不論是一個人、少數人或許多人,均可公正地斷定是虐政」;「把所有權力賦予多數人,他們就將壓迫少數人。把所有權力賦予少數人,他們將壓迫多數人。」如果一個制度只有民主成分,它很容易釀成騷亂,出現無政府狀態;只有加上貴族制特有之智慧和君主制特有之秩序,民主制之優點才能得到發揚,其弱點才能得以克服;從民主角度看,這種平衡之要害是限制人民行使權力。 華盛頓說:「我們將(來自眾議院的)法案倒入參議院的碟子裡冷一冷。」本傑明·富蘭克林說,美國新憲法確定政體是一種「選出來的君主制」,湯瑪斯·傑弗遜也說,它是「君主制的新版本」;政體又賦予具有貴族色彩且不受民意影響之最高法院「宣布違反憲法明文規定的立法為無效之權」。由選舉團小圈子推選總統,由間接選舉產生之參議院,以及不經選舉產生終身法官,可以說是阻止人民直接參與政治。兩院制、三權分立設計本意正是限制民主;立法權一分為二,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徹底顛覆議會主權、立法權至上之原則;橫向分權外,美國又創造縱向分權,即聯邦制。 有產者擔心,一旦允許大眾參與政治,窮人勢必會利用手中權力要求剝奪富人財產,然後揮霍一空;為保衛自己財產不受侵犯,有產者竭盡全力阻止民主之出現;知識精英認為讓窮人來統治是愚蠢之想法,國家還是應該專業的、出身高貴的人來統治。有產者對民主最大恐懼是「多數暴政」,害怕人民當家作主,可能侵害少數人之財產權。客觀上講,有史以來,在絕大多數地方和絕大多數時間裡都是少數人對多數人之暴政。 民主的異化 在民主國家,廣泛存在之不作選擇可能是危險之選擇方式;每個人都必須選擇一些東西,但是如何、為何擅自替他人作選擇,則是另一回事。現在人們往往以為「自由」與「民主」互為前提,不可分割;其實在很長時間裡,兩者被認為是相互對立。民主並不等同自由,民主亦只是大多數人和國家專政,也不等於正義、平等、團結、和平。 民主之根本理想是自由(eleutheria),此種自由既是參與決策之政治自由,實際上幾乎是義務,一定程度上按照自己意願生活之個人自由;最重要的自由是在公眾集會上為公共利益發聲,及在家庭隱私狀態或討論會、社會討論中自主發言和思考自由;法律和政治平等受到推崇,不是經濟平等;還有城市本身免受外部征服之集體自由。 自由是好,不過自由主義者未必有興趣爭取所有人平等享有自由之權利,並把民主當作自由之敵人。貢斯當區分古代自由與現代自由,把「無限的人民主權」看作一種邪惡。亞歷西斯·托克維爾認為,「多數暴政」之制度基礎是「人民的多數在管理國家方面有權決定一切」;托克維爾並不反對權力之合法性來源於多數之意志,但他極為憎惡「無限權威」,因為「任何一個權威被授以決定一切的權利和能力時,不管人們把這個權威稱做人民還是國王,或者稱作民主政府還是貴族政府,或者這個權威是在君主國行使還是在共和國行使,我都要說,這是給暴政播下種子」。他說:「在思想上我傾向民主制度,但由於本能,我卻是一個貴族——這就是說,我蔑視和懼怕群眾。自由、法制、尊重權利,對這些我極端熱愛——但我並不熱愛民主。……我無比崇尚的是自由,這便是真相。」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斷言,「普遍盛行的民主制度所具有的致命缺陷:無限權力」。 貢斯當、托克維爾、穆勒要制約專制和民主之權力,使無限民主變成有限民主;強調個人之獨立,強調個人權利之不可侵犯,以自由規範民主,限制民主之無限權威。托克維爾說:「給社會權力規定廣泛的、明確的、固定的界限,讓個人享有一定的權利並保證其不受阻撓地行使這項權利,為個人保留少量的獨立性、影響力和獨創精神,使個人與社會平起平坐並在社會面前支持個人。在我看來,這些就是我們所將進入的立法者的主要目標」。只要關心(關心是應該的),所有人都可以參與進來,但必須限定、保護和約束權利之調節性法律秩序中,彼此尊重同胞之平等權利;就是今天美國、歐洲、英聯邦和日本等地多數人所說的「現代民主」,在理想狀態中日是人民權力觀念和受法律保障之個人權利觀念之融合(但在許多情況下其實是混淆)。亞當·斯密說,政府之主要任務是保衛富人,對抗窮人;因此,必須整體保護私有產權,包括憲法中特別列舉私人產權,在它周圍竪起一道警戒線,不允許任何人染指。很清楚,憲政主義本質是反民主。 在現代西方民主制度下,公民可以用民主方法決定一些事情,但是很多方面是政府不能決策;除了政治領域外,民主似乎普遍不適用,例如公司決策、公民私人生活等,這就是所謂「自由」。與雅典民主很不一樣;在雅典時期,民主無限大適用,包括政治、社會、司法等各個方面,甚至延伸至私人領域。在「自由民主制」下,人民已經接受對其使用民主方式進行決策之限制,使得民主決策之原則在大多數人類生活裡不適用。 議會民主是英國人發現,是以代議民主取代參與民主,用少數來取代多數;在有產者看來,如果任由廣大民眾直接參與政治決策,民主便很難駕馭。詹姆斯·麦迪逊認為代議制是解決「多數暴政」之利器,因為它「通過一個從公民中挑選出來的機構,對公眾的看法加以提煉和進行補充,以這些人的智慧,使他們能最清楚地了解真正的國家利益之所在,他們的愛國心和正義感也使他們不大可能出於短期和狹隘的考慮而犧牲國家利益。在這種制度安排下,經過人民代表的表述,公眾的聲音會比由他們自己直接表達更符合公共利益」。 普魯東斷言,代議制根本不是民主;馬克斯·韋伯认为,「不管是民主制還是非民主制,政治都是少數人的遊戲」。盧梭認為人民主權只能由人民直接表達,而決不可能被他人代表;自由應當意味着自主,而代議制恰恰違背,在此制度下人民喪失自主;代議制造成結果必然是「愛國心的冷卻,私人利益的活動,國家的龐大、征服,政府的濫用權力」。代議制民主不再是參與式民主,人民直接、廣泛參與國家管理之理念被淡忘,參與變成一種間歇行為,每隔4年或5年來一次,其他時候就當順民;政黨出現,在間接民主中充當利益整合;選舉最重要,「民主」叫做「選主」;普通公民並不直接參與國家之政治決策。 民主的形式 直接民主 直接民主,又稱為純粹民主,是一種由選舉人直接投票決定政府政策的制度,例如決定是否接受或廢除某種法案。之所以稱為直接,是因為決策的權力直接由人們所行使,而不經過任何媒介或代表。在歷史上,這種形式的政府相當少見,因為在實踐上要將人們全部聚集起來投票相當困難,所花費的成本和時間都非常高昂。所有直接民主都屬於較小型的共同體,例如城邦。最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雅典民主。 直接民主容易导致多數人暴政,直接民主不一定是更優良的民主制度,例如苏格拉底因爲直接民主制度下的審判而死。直接民主有時亦被稱爲暴民政治或群氓政治。现代社会使用的“民主”一詞一般指民主代議制的自由民主制。 代议民主 代議民主則是較常被採用的制度,之所以稱為代議制是因為人們並非直接投票決定政府政策,而是選出民意代表來參與政府實體或議會。民意代表可能是由全體選民選出(如比例代表制)或代表特定的區域(通常是依據地理劃分的選舉區),一些制度則混合了這兩種方式。許多代議民主制也結合了一些直接民主的成分,例如公民投票。 代議民主下的自由民主制。在今天,民主通常用以稱呼代議民主制的其中一種形式——自由民主制,在自由民主制裡被選出的民意代表、以及多數人的民意在行使決策權力時必須受到法治的限制,通常是用一套憲法加以管制,以強調對於個人和少數派的自由和權利的保護。這種形式的政府在近年來越來越常見,目前世界上將近一半至逾半(視乎自由民主的標準)的人口都生活在自由民主制政權之下。即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制,不能强迫少数反对者执行多数赞成者的决议,不能强迫反对者参与共享财产,罢工、罢课。 非自由民主 相反的,代議民主下的非自由民主制則用以形容那些「有民主」、卻沒有保障自由的制度。這在許多後蘇聯時期的國家以及美国对外政策相當常見(不支持越战、伊拉克战争,前线流血的士兵,既是反对民主价值观)。不過這種現象並非最近才出現的,因為在古代的共和國多半如此,著名的雅典民主的蘇格拉底案和法國大革命時的拉瓦錫案便是兩個典型。可以借用古代的暴民政治形容現代的極權民主。 民主的衡量 民主指数 2008年起,《經濟學人》透過60條問題,對世界167個國家及地區現時的民主狀態進行調查,並以0至10分的民主指數表示各國現時的民主狀況。 民主指数的计算包括五个方面:选举程序与多样性、公民自由、政府运作、政治参与、政治文化。部分问题的回答来自各个国家的民意调查,其他则由专家进行评估。最后评分在0到10分之间。依据各政权的五个指标得分加权平均得到政权评分之总分。政权按总分分为完全民主、部分民主、混合政权和专制政权四类。报告中亦会对当年全世界与七大地区平均分数趋势做出评语。 衡量民主的困难 由于民主是一个总括性概念,包括难于衡量的各种机构的运作,因此在量化民主的潜在影响及其与其他各种现象(如不平等、贫困、教育等)的关联方面存在着许多困难。由于难以获得可靠的单国民主差异数据,学者们主要研究的是跨国差异,但每个国家民主制度的差异可能很大。民主的最低定义与最高定义之间的争论也体现出了衡量的困难。最低限度的民主概念主要通过考虑以民主的本质(如选举程序)来定义民主。最高限度的民主定义则会将经济或行政效率等结果纳入民主的衡量标准。民主的某些方面,如反应能力或问责能力,由于难以衡量,一般不会被纳入民主指数。其他一些方面,如司法独立或选举制度的质量,则会被纳入一部分民主指数,但并非所有指数都会考虑。 一些民主衡量标准,特别是自由之家和Polity IV,试图通过分析选举程序之外的指标对民主进行最高限度的衡量。这些主流衡量标准给出的民主指数会因采用的指标和证据不同而大相径庭。由于这些评级可能对国家关系造成影响,这些衡量标准所使用的民主定义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由偏向西方民主国家的指标所决定的情况下。 迪特尔·福克斯(Dieter Fuchs)和埃德尔特罗·罗勒(Edeltraud Roller)建议,为了真正衡量民主的质量,客观衡量标准需要辅以“基于公民视角的主观衡量标准”。同样,昆廷·梅恩(Quinton Mayne)和布里吉特·盖塞尔(Brigitte Geißel)也认为,民主的质量并不完全取决于机构的表现,还取决于公民自身的意愿和承诺。 理論及價值 概念 在政治理論家之間一直有許多不同的可实施民主概念,這些概念差異也經常是爭論的話題。 其中一種理論是由约瑟夫·熊彼特在《資本主義、社會主義與民主》(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一書裡所提出,他認為民主制度只不過是一種由人們定期選出政治領導進行統治的制度。依據這種概念,一般的公民沒有能力、也不應該進行「統治」,因為在大多數議題上這些平民都沒有明確的概念、而且也不夠聰明。 第二種理論是稱為民主的集合概念。宣稱政府所頒布的法案和政策應該接近於中間派選民的觀點—使其左派和右派都能得到一半的權利。這種理論是由安東尼·唐斯在1957年所提出的。 第三種理論是以上提及的代議政制。 第四種理論則是被稱為審議民主的制度,主張公民應該直接的參與立法和決策過程,而不是透過他們的代表,直接民主制的支持者提出許多不同的理由來支持這種制度,政治活動本身便是具有價值的,它將能教育和社會化參與其中的公民,而群眾的參與能夠對掌權的精英進行監督。最重要的是,他們認為除非由公民直接參與立法和決策,否則這便算不上是公民自治的制度。 另一種理論則強調所有公民之間的政治平等。典型的現代民主制度是依賴於多數派的投票者能代表大多數民意的假設上,而非多數派能統治全部人口。這個理論也被用於主張參與政治的義務,例如將投票規定為公民的義務之一,或是限制富有階層的影響力—例如在選戰中的金融限制。 這些民主的理論都是圍繞於一個民主制度應該變成怎樣的問題上。另一種相當不同的理論則被稱為公共選擇理論,主張民主所發揮的功能是讓創造它的團體和個人能在制度裡扮演其「角色」,這種理論認為佔據這些職位並運行這些功能的人都是出於其私利的。這種理論是由經濟學家所創造,有時候也被稱為經濟學的民主理論。公共選擇學派的阿羅不可能定理便指出由於排序制投票制度的先天缺陷,透過民主制度產生的集體決策不可能反應出完整的「集體偏好」。一些公共選擇學派的學者也因此認為應該以共和立憲制取代民主立憲制,才能更有效保障少數派的權利。 還有一種民主理論則是根基於多數決的基礎上,認為多數決最能符合功利的目的。這種理論認為如此一來大多數的人口都能滿足現行的政府統治。而缺點則是少數派將生活在多數派的統治下,這有時也被稱為多數人暴政或暴民政治。如果多數派沒有受到憲法和法律制度的限制,也可能會造成很大一部分的人口遭到邊緣化。 民主與自由 實行民主,尤其是民主治理,意味著人權和基本自由得到尊重、發揚和實現,讓人們活得更有尊嚴。在民主治理中,人們按照管理社會互動的包容和公平的規則、制度和作法,在影響他們生活之決策中有發言權,能對決策者進行問責;婦女在私人和公共事務以及決策方面與男性平等;任何人都不受種族、民族、階級、性別或其他形式之歧視。在民主治理框架下,經濟和社會政策要順應人們需求與願望,旨在消除貧困,擴大人們生活中之選擇,並尊重後代需求;因此,實質上,民主治理為普惠包容、順應民需之政治進程和政治解決創造和維持有利環境。 《公民权利及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為國際法中之民主原則奠定法律基礎,特別是:言論自由(第19條);和平集會的權利(第21條);結社自由(第22條);直接或通過自由選擇的代表參與公共事務(第25條):在真正、定期的選舉中進行選舉和被選舉,這種選舉應是普遍和平等的,並以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以保證選舉人的意志的自由表達(第25條)。 民主與共和 「民主」一詞的定義自從古希臘到現在一直都變動不定。在當代的用法上,「民主」一詞指的是由人民選出的政府—無論是直接民主制還是代議民主制。 在憲法的理論和歷史的用法上,尤其是在美國革命的開國理論上,「民主」一詞僅只用於描述直接民主制,而共和則被用以描述代議民主制。不過在現代,只有一部分的美國保守主義者和自由意志主義者才會堅持使用「民主」一詞來指稱直接民主制。 美國開國先驅們在起草美国宪法時,特別注重於避免那些他們認為是多數統治的危險架構,以免危及到個人的自由。舉例而言,詹姆斯·麦迪逊在《聯邦黨人文集》第10號文:主張共和國的憲法應該高於民主,以保護個人自由免受多數人的侵犯。不過,憲法的起草人們也謹慎地在憲法和權利法案的範圍內,創建了憲政民主的制度和开放社会的改革。他們保持了那些他們認為是民主裡最良好的成分,但以憲法裡對於個人自由的保護加以抗衡,依照這套憲法產生的聯邦政府架構成為了今天人們所稱的共和國。 不過,現代對於「共和」一詞的定義指的則是所有由選舉選出國家元首、並且有一定任期限制的國家,而與之相對照的則是大多數當代的世襲君主制國家—亦即採取代議制民主和君主立宪制的國家。 民主與宪政 民主与宪政并非一致,民主是一种形式,而宪政则是一种制度;宪政的核心价值在于个人自由,而民主则着重于政权归属。宪政的精髓是“有限政府”,即政府应当受到约束,以避免侵犯民权;这并不涉及政府是否经过民主程序产生,例如19世纪前的英国。只有民主而没有宪政,则民主往往沦为“多数暴政”或民众被少数人引导操纵。宪政的存在,在制度层面上最大程度减少民主的无序性和盲目性,并保护少数群体的人权,使得民主不被扭曲。 宪政国家各有自己的特色,但最为明显和共同的特征是军队国家化,司法独立和權力分立。 在民主制度下,國會議員是票選出來的,法案通過與否靠的是數人頭,因此立法機關有忽略少數者意願立法的權力,此乃民主的缺陷。 所謂民主政治之精神,莫要於能確切表達國民之公意。 民主與人權 自由之價值、對人權之尊重以及通過全民投票舉行定期、真正選舉之原則,都是民主之基本要素,而民主又為人權之保護和有效實現提供天然條件。這些價值體現在《世界人權宣言》,並且在《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中揭示實質性民主所賴以建立之一系列政治權利和公民自由。《世界人權宣言》第21條第 (3) 款反映了民主與人權的關聯,它指出:「人民的意志是政府權力的基礎;這一意志應以定期和真正選舉予以表現,而選舉應依據普遍和平等的投票權,並以不記名投票或同等的自由投票程式進行。」《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所揭示之各項權利也是民主之基本,因為權利確保對所有群體在享有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方面之平等和公平,即包容性。 民主與選舉 民主在全球範圍內之傳播是我們時代重要之成就之一;選舉是其中之核心,自決權才有可能化為現實。選舉援助建立在《世界人權宣言》原則之基礎之上;《世界人權宣言》指出,人民之意志是政府權力之基礎,應以定期和真正之選舉予以表現;同時宣言也承認國家主權原則與國家對選舉擁有自主權,民主並沒有單一之模型。 人們已經認識到,僅提高選舉管理機構之能力並不能必然確保選舉可信,同樣需要將注意力投向選舉背後之政治大環境。 民主與民間社會 民間社會在全球之作用重要,因為世界正預備執行一項得到全球各國政府同意之新發展議程;但是,對遍佈世界各大洲許多國家之民間社會活動分子和組織而言,他們空間正在縮小,甚至即將消失;各國政府制定各種限制,使非政府組織難以開展工作或接受資金。 民主與婦女 公民利益要伸張、要仔細考慮、要得到立法保護,這是民主之要求;世界人口有一半是婦女,民主進程應當聽取她們呼聲。民主需要婦女,這樣才能實現真正之民主;婦女也需要民主,這樣才能改變妨礙婦女乃至整個社會獲得平等的制度和法律。 民主代表制體現婦女利益,反映婦女呼聲;《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第七條重申婦女代表制對國家的政治生活具有重要意義:「……保證婦女在與男子平等的條件下:(a) 在一切選舉和公民投票中有選舉權,並在一切民選機構有被選舉權;(b) 參加政府政策的制訂及其執行,並擔任各級政府公職,執行一切公務」。 民主與青年 當代青年手握解決幾乎所有挑戰之關鍵:從打擊極端主義到解決僵持不下之衝突和防止新衝突發生;從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到落實普遍和有意義之氣候協定;從推動和維護人權到確保包容性和參與性治理。如今的青年人口是有史以來最多的一代,全球人口有一半以上在25歲以下;他們有機會和能力進行交流、採取行動、建立網路和產生影響。他們面對之挑戰也是前所未有:從氣候變化到失業和多種形式之不平等及排斥,挑戰導致我們所目睹、發生在世界若干地區之嚴峻移徙危機。 青年人越來越懷疑傳統民主模式;同時,他們能夠就重要問題發表意見、進行聯繫,利用新媒體捍衛正義、打擊歧視、維護人權;推進學生運動,為弱勢群體發聲;採取個人和集體行動推廣他們的信念,從可持續的消費習慣到參與城市綠化,從網上請願到社會企業家精神。青年不僅擁有實現改變之工具,他們也遠比年長者更熟悉如何使用這些工具;他們雄辯的聲音能得到自己同代人的積極回應,例如馬拉拉·尤薩夫扎伊推動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和愛瑪·屈臣動員成年男性和男童爭取性別平等。 民主与联合国 聯合國支持民主和治理的活動,包括協助各國議會加強制衡機制,促使民主蓬勃發展;幫助加強各國人權機構和司法保安系統之公正和有效;幫助發展立法和媒體之能力,確保言論自由和資訊自由;協助發展政策和立法,保障結社自由與和平集會之權利。世界領導人在《聯合國千年宣言》中承諾,要不遺餘力促進民主和加強法治,尊重人權和基本自由。2015年9月25日至27日,世界各國元首和政府首腦通過2015年後發展磋商之成果:《變革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重申承諾創建「可持續發展所需要的民主、善治和法治,建設有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國內和國際環境」。大會重申,「民主是一種普遍價值,其基礎建立在人民為決定他們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制度以及全面參與生活各個方面所自由表達的意志之上」,此前2005年9月世界首腦會議成果文件也闡明這一點。在該次首腦會議上,各國政府再次承諾支持民主,歡迎設立聯合國民主基金。民主基金大部分資金分配給地方民間組織,旨在加強民間社會聲音、促進人權和鼓勵所有群體參與民主進程。民主既是進程,也是目標,只有在國際社會、各國政府機構、民間社會和個人全面參與和支援之情況下,民主之理想才能化為世界各地人人都能享有之現實。自《聯合國憲章》簽署以來,聯合國比任何一個全球性組織都更加不遺餘力在全世界支持和加強民主,從培養善政到監督選舉,從支持民間社會到加強民主制度和問責制,從確保非殖民化國家之自決到幫助衝突後國家起草新憲法。這一切表明,民主是聯合國普遍和不可分割的核心價值觀和原則之一;民主建立在人民自由表達之意志之上,與法治以及人權和基本自由之行使密切相關。聯合國每年通過聯合國開發計畫署提供接近15億美元支助世界各地之民主進程,已成為全球在民主和治理方面提供技術合作最多之機構之一。聯合國之政治工作要求是促進民主成果;發展機構謀求加強作為民主基石之議會、選舉委員會和法律制度等國家機構;人權方面之工作支援言論和結社自由、和平集會之權利、公共事務參與以及法治,這些都是民主之重要組成部分。 民主的现状 雖然對於民主在定義上的合法性和應用性尺度仍然有許多哲學性的爭論,但以下所列出的是一些普遍認為民主國家應該具備的最小需求: 由「人民」以某種集體的步驟達成政治決策。非屬於其成員的人則不會參與。在現代民主制度裡成為人民成員的資格是成年的國民,而成年人的公民權通常即等於人民成員的資格。 擁有供人民居住和進行決策的「土地」。在現代民主制度裡,土地指的是民族國家,由於它與國家的母國一致,人民和民主的過程也因此能保持一致。也因此民主國家的殖民地如果是由母國所治理,則不能被稱為民主制度:因為其人民與土地並不一致。 有著一種決策的過程,這種過程要不是透過公民投票直接的由人民決定,便是間接的由人民選出的議會決定。 這種過程被人民視為具有合法性,政治合法性代表的是人們接受國家決策的程度,具有合法性的過程產生的結果才會被人民所接受。 在假設擁有足夠支持者的情況下,這種過程能夠「有效地」改變政府的現狀。虛假的作戲選舉、事先安排好選舉結果的選舉都不是民主制度。 在民主國家的情況下,國家必須擁有主權:如果有其他更高層的權威能否定民主選舉產生的結果,那麼民主選舉是毫無意義的。 民主投票有普及、平等、直接、不記名四原則。 民主的發展有程度和方案之別,而一部分大國民主起源因較早並影響了其發展和民主的定義。現時的民主政治制度主要是總統制(以美國為代表),議會制(以英國為代表)及半總統制(以法國為代表)。英國、美國與法國同為世界民主政治三大先驅國之一,各自代表不同但體現權力分立的政治制度。
位于山西、河北的外长城,基本上和內蒙古的省界吻合,通常被认为是中晚明北疆的國界。 然而葛劍雄指出,明朝對在長城以北領土的統治並不穩定,而且管理時間相對為短且效率不高。明朝前期,为了对抗北元和随后分裂的鞑靼(這是明朝他稱,實際上直至林丹汗失國,其國號一直是蒙古)和瓦剌,明军多番出击,同时也沿前线修筑长城。城身的重要地段都以夯土外包条石,置敌台、堡垒、关隘以作守备,同时,沿边建立长期世袭服军役的卫所制度,使他们世世代代守卫边疆。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后,又沿太行山在山西、河北一段加建内长城作为第二道防线。 内、外两段长城在西边于山西忻州市偏头关(俗称偏关,明代时为山西镇总兵驻地)汇聚。 外长城自西向东,自忻州市偏关县老牛湾,沿山西、内蒙古交界线,经偏关县老营堡向东北转过朔州市平鲁区(唐代名将尉迟恭的出生地)、再经朔州市朔城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山西朔州市右玉县、大同市左云县、市区、阳高县(东南20里即是汉高祖亲伐匈奴却被围困多日的白登山)、天镇县新平堡马市口,进入河北张家口市怀安县、万全县、桥西区、崇礼县、赤城县,经北京延庆县居庸关西北在北京延庆县四海冶和内长城交汇。 内长城全长1,600多公里。自西向东自忻州市偏关县老营堡个角墩,沿山西境内朔州市、忻州市交界线,向东南转过朔州市平鲁区,再经忻州市神池县、朔州市朔城区、忻州市宁武县(有宁武关)、忻州市原平县、朔州市山阴县、忻州市代县(北有雁门关)、朔州市应县、忻州市繁峙县、大同市浑源县至大同市灵丘县(有平型关),直到河北保定市阜平县、涞源县、易县、涞水县、张家口市涿鹿县、入北京市门头沟区、又回到张家口市怀来县,再入北京延庆县八达岭、居庸关西南,在北京延庆县四海冶和外长城交汇。 内长城在大同市灵丘县牛帮口又分叉南下,沿河北、山西交界线,顺太行山向南,经娘子关、固关,在长治市黎城县东阳关结束。 长城构筑 构筑法则 长城的构筑,以“因地形,据险制塞”为基本法则。“因地形”,即指根据地形条件而构筑工程,和充分利用在地的自然资源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据险制塞”,主要是指利用地理天险御敌。這條原则有利于防守,也可以节省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与构筑方法 长城的修筑从春秋到明后期,持续了两千多年。由于各个时代的生产力、技术水平不同,也由于各个政权所面临的军事形势不同,历代修建的长城在构造、建筑方法及形制方面都互有不同;而由于各处地理条件的差异,即使同一时代所修的长城面貌也有不同。 就不同历史时期和筑城技术的发展而言,北魏以前各朝所修的长城,以版筑夯土为主,北魏时出现了砖石结构的长城,明代长城则广泛运用了石砌法、砖砌法、砖石混砌法,從橫切面之觀察更含三角學上的應用,特別在陡坡上的鞏固方面起了作用。 就长城沿线各地的地理条件之不同而言,建造长城所需的材料均按“因地制宜”的原则就地取材解决。崔豹《古今注·都邑》说:“秦所筑长城,土色皆紫,汉亦然,故云紫塞焉。”在山地,则开山取石垒墙;在黄土地带,则取夯土筑;在沙漠,则用芦苇或柳条,加以层层铺沙修筑。此外,砌墙所用的砖、瓦、石灰和木料等,除就地设窑烧制或砍伐外,官府还设有专门部门供应。 长城形制与体系 萬里长城从来就不是一道孤立的城墙,而是由大量建筑组成的严密体系。統而言之,越到后期,长城体系就越完善、越严密,整体防御能力不断增强。长城体系主要由关隘、城墙与楼台、烽燧三部分组成,此外还包括其他附属设施。城墙与楼台又可以分为城门、城楼和城墙三部份。 关隘 在出入长城的咽喉要道上一般都设有关隘驻守。关隘一般建在狭窄的通道上,如两山之间的最窄处,山水之间的狭长走廊,以及溪流、河谷的相交处。由于关隘于军事的重要意义,此处的长城有着更为坚固、完善的防御体系。关隘一般由关口的方形或多边形城墙、城门、城门楼、瓮城组成。有的还有罗城和护城河。 城门:城门是进出关口的通道。元以前多用木过梁,后来改用砖或石块砌成拱券形的门洞,称为“券门”。门洞内装有巨大的包铁木门,门外侧用巨钉嵌镶,门内侧装有门闩及锁环,有的还装有机关。 城楼:城门上方筑有城楼,是重要的观察所、指挥所和战斗据点。城楼为三层以下的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建筑。 著名关城 當中包含四座具代表性的长城四大關口,包括:河北省张家口市主城区北部的大境门;河北省最东部与辽宁省接壤处、位於秦皇岛市境内山海关;北京西北部的居庸关;以及甘肃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的嘉峪关等關口。 虎山长城:明长城的东端起点。 山海关:山海关控制着由北京通往东北的要冲——辽西走廊,位于燕山东段与渤海之间的狭长地带,是明长城东部第一座关口,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嘉峪关位于祁连山与龙首山之间的狭窄隘口,控制河西走廊,始建于明代,为明长城最西端关口,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 玉门关:是中國境内連通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關隘之一。 萧关:萧关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境内,中国古代西北著名关口,也是秦长城、汉长城、明长城区段上的名关。与武关、大散关、函谷关并称为关中四关,处于六盘山、米仓山、陇山交界地带,丝绸之路南段重镇。地理位置东望长安、西控凉州、北接河套,是明代九边重镇之一,为其中“西三镇”(嘉峪关、萧关、怀远)指挥使驻地。自秦代以来,秦始皇、汉武帝、曹操、唐太宗先后巡视此地,成吉思汗在进攻西夏时就是死于六盘山萧关附近。萧关在宋与西夏的战争中更是双方相互争夺的要塞。萧关古城经明代扩建后有三重城墙,周围大小堡寨上百座。在文革时期遭到巨大破坏,仅存部分城墙,2005年后附近盗墓活动猖獗,一直未得到有关部门重视。 阳关 雁门关:雁门关高踞在的九塞之一的雁门山上,扼守山西南北交通要冲,切断了塞北高原通向山西及华北平原的一条重要通道。 水关 黄崖关 八达岭 居庸关 慕田峪长城 金山岭长城 司马台长城 大境门 宁夏古长城 贺兰山三关口 紫荆关 古北口 烽燧 长城体系中设置有大量烽燧(烽火台)作为情报传递系统。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是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土电报。烽火台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讯息。根据历史文献、出土汉简和实地考察可知,烽燧数量众多且一直延伸到长城以外很远的地方。按烽燧配置的位置和功能,可以分为四组:设在大漠深处的烽火台是发出警讯的最前线,沿长城两侧设置的烽火台向沿线传递情报,由长城通往京师的系列烽火台与王朝中央联系,还有一组烽火台与长城所在地附近的地方政府和驻军联系。按明朝制度,举一烟鸣一炮表示来敌100人左右;举二烟鸣二炮,来敌500人左右;1000人以上举三烟鸣三炮。在50公里的长城沿线上,共发现烽火台80余座,间隔距离平均约3公里,最远的不超过5公里。“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 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长城上,特别是汉代,朝廷非常重视烽火台的建筑。烽火,也叫烽燧,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即敌人白天侵犯时就燃烟(烽),夜间来犯就点火(燧)以可见的烟气和光亮向各方与上级报警。烽火台在汉代称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称作烽台,并把“烽燧”一词也引申为烽火台,明代则一般称作烟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还有御敌之功能,小的则只有望而无点烽火之功能)。烽火台一般相距10里左右,明代也有距离5里左右的,守台士兵发现敌人来犯时,立即于台上燃起烽火,邻台见到后依样随之,这样敌情便可迅速传递到军事中枢部门。 其他附属设施 长城体系除了作为情报传递系统的烽燧以外,还建立了以城障等设施构成的纵深防御配置。秦汉时各种设施得到完善,并且在长城内外设置了屯戍城作为屯驻重兵之所,而且向纵深发展,形成网络。在城墙、城堡的外侧,还有特意设置的障碍物,如僵落、虎落等。秦朝在河套长城一带,广植榆树以阻挡匈奴骑兵,人称榆关。北齐时在长城内侧设戍,险要之处置州镇,駐紮军队,形成前沿的线状布防。 军政意义 萬里长城既是农耕民族的防御前线,也是向游牧民族发动反击的前进基地。长城后侧纵深配备机动的军队以因应战事,而长城即是防御的最前线,也是攻击起始线,和交通线,在长城前方部署的观察哨深入到极远处,前线在长城以北一千公里。在古代,游牧骑兵有优良的机动能力和强大的攻击力,但是对于城垣防御体系却无能为力,即使攻破長城一段,攻勢往往被後勤強大的漢軍所包圍阻斷,因此长城的修建的确能够有效的抵御北方民族的侵扰。另一方面,長城在商貿控制可能起到關鍵作用,新的考古研究顯示,在清平堡發現的貿易工藝品較多,因此實際上是社會交流是大於兵戎相向的,以經濟與政治的影響力為策略,蒙漢民族文物同時在該地區周圍遺址的出現,長城也見證中原文明對塞外民族的態度與思考。 但是仅仅依靠长城的消极防御并不能阻止有组织、大规模的进攻。《北虏事蹟》记载:“正德十年正月二十二日,套虏二万余骑到,于花马池北镇边墩起,至石井儿墩止,拆开墙口一十二处,深入固原等地抢掠而去。本年七月二十二日,套虏二万骑到,于花马池北柳扬墩起至青羊墩止,拆开墙口一十六处,深入平凉临巩,直抵陇州,大掠而去。总制右御史邓章调榆林等处官军分布固原要冲,不能御。”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之变”,蒙古俺答汗于正面攻击古北口同时,从黄渝沟拆长城而过,明军不战自溃。俺答攻至北京城外,大掠而回。 文化意义 长城是中国古代建造的最为宏大的工程之一,中國的历朝历代長城都发挥了很重要的防御作用,1987年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长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长城的存在,对古代中國来说,也是一个防御入侵的精神防线。而在近代,中国人以长城作为中国的象征。在今作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义勇军进行曲》中,有“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歌词,号召人們在国家最危急的时刻,抵御入侵。罗文《长城谣》中也写道:中国万世必须兴盛,外御强敌每战必胜,长城长城一个尖兵。潘孑农、刘雪庵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上海创作的《长城谣》: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四万万同胞心一条,新的长城万里长。 对修筑长城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很多人通过文学和艺术作品表达怜悯和对封建统治者对批评。例如陈琳《饮马长城窟行》:「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修築古代长城在增强帝国边防能力的同时也劳民伤财,例如1990年代香港殿堂級搖滾乐队Beyond的歌曲《长城》中所唱;又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作家鲍昌曾撰文《长城》,描述古代长城是“凄婉的历史”“民族封闭的象征”“文化愚钝的标志”,并乐于见到今天长城的开放局面。中国傳統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中,传说秦始皇时期赋税劳役繁重,有一对青年男女萬喜良、孟姜女新婚才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也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千辛万苦,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已经死去的噩耗,她在长城下痛哭,三日三夜不止,城墙为之崩裂,露出萬喜良的尸骸,孟姜女于因绝望而投海而死。 长城的意义也更被進一步延伸到互联网络领域。1998年起,中国政府开始使用防火长城系统,用于过滤互联网国际出口上内容的软硬件系统的集合,这被认为是一种审查系统。外媒曾以谷歌事件为题,透过漫画形式指出中國政府屏蔽谷歌、youtube、维基百科等国外网站是在“构筑互联网络领域的‘数字长城’,以此阻止国内互联网用户透过国外网页了解某些事件的一种说法。 长城也是中国各种产品、企业广泛使用的品牌名称之一,例如长城集团(长城电脑)、长城汽车等。 長城可以說是地球上重要的人造建物代表。1904年,亨利諾曼的People and Politics of the Far East states中寫道:“除了其历史外,其因为是唯一能从月球上看到的人类手工作品而享有盛誉。”()更多的人引用理查德·哈里伯頓於1938年出版的Second
北朝长城 北朝的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对长城进行了修筑与增建。泰常八年(公元423年)北魏築長城起自今河北省的赤城,向西至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境,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北魏所筑长城,起于北京市居庸关,至山西省河曲县。 北齐年间修建规模最大,天保三年(552年)至天保八年(557年)六年时间里,大修长城有五次。天保五年(554年)“十二月庚申,帝行北巡至达速岭,览山川险要,将起长城”。天保六年(555年),北齐文宣帝“发夫一百八十万筑长城”,“东至于海”。天保七年(556年),“自西河(今山西汾阳)总秦戍(今山西大同西北)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车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天保八年(557年)“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洛拔(今山西朔县西南)而东至于坞紇戍(今山西繁峙县平型关东北),凡四百余里”。河清二年(563年)三月,“齐诏司空斛掉光督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軹关,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二戍”。北齐天统元年(565年),“羡以北虏屡犯边,须备不虞,目库堆戍东拒于海,随山屈曲二千余里,其间二百里中凡有险要,或斩山筑城,或湖谷起障,并置立戍逻五十余所”。今北京市通州区有北齐土长城遗址,为通州区文物保护单位。 北周在大象元年(579年)“发山东诸州民修长城”,东魏武定元年(543年),修长城,东至上墱,修到古北口。 隋长城 从581年起,隋文帝、隋炀帝在今陕北和宁夏6次下令修筑长城以防卫突厥,长度的90%处于现宁夏境内。前后动用了128万人,607年在筑长城的过程中10天内就死了近60万人。611年,农民起义爆发,隋朝以夏和灵州(今陕北和宁夏)一线为北方边界,而河套(今属内蒙)则被突厥占据。 隋文帝在位时,为防范突厥,多次于冬季征发丁壮修筑长城。公元585年,隋文帝使司农少卿崔仲方发丁三万于“朔方灵武筑长城,东距河,西至绥州,绵垣七百里,以遏胡寇”。隋炀帝在位时,两次于夏季大规模征发劳力修筑,此时防御的对象还包括西北方向的吐谷浑。《隋书·炀帝纪》載大业三年(607年)七月:“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一旬而罢,死者十五六。”隋长城在前代北魏和北周、北齐长城的基础上,将东起紫河,经朔方、灵武直至榆谷以东的长城、筑垒基本连成一线和增建。宁夏盐池县到灵武到两道明长城之间有一段长约73公里的隋长城,靠近盐池县城一侧的这道长城叫深沟高垒,俗称头道边,再往北走,还有一道长城,叫河东墙,俗称二道边。在头道边的北侧有一道隐隐约约的低矮墙体,为隋长城。墙体为黑色,红色,白色土的堆积,建筑十分粗糙,基宽9米,残高1—3米。在墙体内侧,相距1300米筑一敌台。盐池县境内十六堡村和八堡村附近的隋长城保留最为完好。 唐代 唐朝并没有修筑长城的说法,即便在后突厥武功最为强盛的默啜可汗(691年—716年在位)时期,武则天也不曾筑过长城。 唯一有史可考的是唐玄宗开元年间(713年—741年),张说在妫州(今河北张家口)以北所筑的一小段长城,这段长城的全长度皆位于今河北省境内,其规模比隋长城小得多,具体筑城时间大致在713年至730年(张说卒年)之间的某年。张说所筑的长城在《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并无记载,仅载于《新唐书》的地理志和《全唐文》。这段长城可能是为了防御契丹、奚族或后突厥而建,但唐朝对后突厥的北方防御体系主要利用三受降城和其军镇,自公元720年后,也未曾有过后突厥对唐朝边境入寇的记载。但是吐蕃在安史之乱后占据了唐朝的陇西、河湟地区,长达百年,并一度攻占长安。 遼金长城 遼朝為防禦烏古敵烈部。金朝为防御蒙古高原诸游牧部落,大筑长城。金朝所修长城,史称金界壕或金边堡。 明长城 到了明朝,从明太祖洪武帝至明神宗万历帝,经过先后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成了一条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的长城。明长城主要沿着九边重镇一线修筑,这也是现在所见到的大部份长城。 山西、河北的内、外长城 位于山西、河北的外长城,基本上和內蒙古的省界吻合,通常被认为是中晚明北疆的國界。 然而葛劍雄指出,明朝對在長城以北領土的統治並不穩定,而且管理時間相對為短且效率不高。明朝前期,为了对抗北元和随后分裂的鞑靼(這是明朝他稱,實際上直至林丹汗失國,其國號一直是蒙古)和瓦剌,明军多番出击,同时也沿前线修筑长城。城身的重要地段都以夯土外包条石,置敌台、堡垒、关隘以作守备,同时,沿边建立长期世袭服军役的卫所制度,使他们世世代代守卫边疆。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后,又沿太行山在山西、河北一段加建内长城作为第二道防线。 内、外两段长城在西边于山西忻州市偏头关(俗称偏关,明代时为山西镇总兵驻地)汇聚。 外长城自西向东,自忻州市偏关县老牛湾,沿山西、内蒙古交界线,经偏关县老营堡向东北转过朔州市平鲁区(唐代名将尉迟恭的出生地)、再经朔州市朔城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山西朔州市右玉县、大同市左云县、市区、阳高县(东南20里即是汉高祖亲伐匈奴却被围困多日的白登山)、天镇县新平堡马市口,进入河北张家口市怀安县、万全县、桥西区、崇礼县、赤城县,经北京延庆县居庸关西北在北京延庆县四海冶和内长城交汇。 内长城全长1,600多公里。自西向东自忻州市偏关县老营堡个角墩,沿山西境内朔州市、忻州市交界线,向东南转过朔州市平鲁区,再经忻州市神池县、朔州市朔城区、忻州市宁武县(有宁武关)、忻州市原平县、朔州市山阴县、忻州市代县(北有雁门关)、朔州市应县、忻州市繁峙县、大同市浑源县至大同市灵丘县(有平型关),直到河北保定市阜平县、涞源县、易县、涞水县、张家口市涿鹿县、入北京市门头沟区、又回到张家口市怀来县,再入北京延庆县八达岭、居庸关西南,在北京延庆县四海冶和外长城交汇。 内长城在大同市灵丘县牛帮口又分叉南下,沿河北、山西交界线,顺太行山向南,经娘子关、固关,在长治市黎城县东阳关结束。 长城构筑 构筑法则 长城的构筑,以“因地形,据险制塞”为基本法则。“因地形”,即指根据地形条件而构筑工程,和充分利用在地的自然资源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据险制塞”,主要是指利用地理天险御敌。這條原则有利于防守,也可以节省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与构筑方法 长城的修筑从春秋到明后期,持续了两千多年。由于各个时代的生产力、技术水平不同,也由于各个政权所面临的军事形势不同,历代修建的长城在构造、建筑方法及形制方面都互有不同;而由于各处地理条件的差异,即使同一时代所修的长城面貌也有不同。 就不同历史时期和筑城技术的发展而言,北魏以前各朝所修的长城,以版筑夯土为主,北魏时出现了砖石结构的长城,明代长城则广泛运用了石砌法、砖砌法、砖石混砌法,從橫切面之觀察更含三角學上的應用,特別在陡坡上的鞏固方面起了作用。 就长城沿线各地的地理条件之不同而言,建造长城所需的材料均按“因地制宜”的原则就地取材解决。崔豹《古今注·都邑》说:“秦所筑长城,土色皆紫,汉亦然,故云紫塞焉。”在山地,则开山取石垒墙;在黄土地带,则取夯土筑;在沙漠,则用芦苇或柳条,加以层层铺沙修筑。此外,砌墙所用的砖、瓦、石灰和木料等,除就地设窑烧制或砍伐外,官府还设有专门部门供应。 长城形制与体系 萬里长城从来就不是一道孤立的城墙,而是由大量建筑组成的严密体系。統而言之,越到后期,长城体系就越完善、越严密,整体防御能力不断增强。长城体系主要由关隘、城墙与楼台、烽燧三部分组成,此外还包括其他附属设施。城墙与楼台又可以分为城门、城楼和城墙三部份。 关隘 在出入长城的咽喉要道上一般都设有关隘驻守。关隘一般建在狭窄的通道上,如两山之间的最窄处,山水之间的狭长走廊,以及溪流、河谷的相交处。由于关隘于军事的重要意义,此处的长城有着更为坚固、完善的防御体系。关隘一般由关口的方形或多边形城墙、城门、城门楼、瓮城组成。有的还有罗城和护城河。 城门:城门是进出关口的通道。元以前多用木过梁,后来改用砖或石块砌成拱券形的门洞,称为“券门”。门洞内装有巨大的包铁木门,门外侧用巨钉嵌镶,门内侧装有门闩及锁环,有的还装有机关。 城楼:城门上方筑有城楼,是重要的观察所、指挥所和战斗据点。城楼为三层以下的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建筑。 著名关城
历史 哈德良时期 哈德良长城是罗马皇帝哈德良所建。哈德良在位时,罗马面臨强大的军事压力,不仅仅在不列颠,在几乎所有罗马征服的土地上,包括埃及、犹太、利比亚、毛里塔尼亚等,以及他的前任图拉真征服的土地,所以哈德良致力于加强边境防守。绵延不断的城墙显示了罗马帝国的力量。 以前帝国的边境大多以自然物或是军事防守标明。军事道路和边墙也常常被用来标示边界,还有一些堡垒和瞭望塔。直到图密善统治时期,第一条实质意义上的边墙才开始修建,在上日耳曼行省,但大多数部分不过是简单的栅栏。哈德良深化了这个措施,在日耳曼的木栅栏后面修建了堡垒以加强防守。尽管这些工事只能抵抗些小规模的骚扰,但它明确表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区域。 哈德良削减了罗马在不列颠尼亚的军力,致力于在北部边界建造一条更坚固的防御工事,用石造的城墙来防卫罗马的边境。 哈德良时期之后 哈德良在138年去世后,即位的安敦宁·毕尤放弃了这条边境,向前推进在北方160公里处苏格兰境内新建了一条边墙,即安东尼长城。这条边墙长60公里,新建了比哈德良长城更多的堡垒。但安敦尼无法征服北部的部落,所以在164年,当马可·奥勒略继位时,放弃了安敦尼长城,重新以哈德良长城为边境。这条边境一直保持到罗马军队撤出不列颠。 4世纪蛮族入侵不列颠,罗马放弃了不列颠行省,城墙成为废墟。 建筑 建筑工程从122年开始,大约用了14年完成,3个罗马军团的士兵参与到工程中来。路线大约按照原来已有的防御工事。城墙大部分建在突出地面由玄武岩构成的岩床上。 最初的计划是建造一段城墙和沟壑,80座每隔一罗马里的堡垒,和位于堡垒间用于瞭望和发信号的塔楼。城墙最初设计是宽3米,高度大约在5到6米间。城墙大多使用的是当地的石灰石,除了在西边的一段使用的是草泥,因为附近没有石灰石。草泥墙大约3.5米高,6米宽。在这一地区的堡垒也是用木头和泥土建造的。 堡垒有三种不同的式样,因为有三个罗马军团建造,分别是第2、第6、第20军团。同样塔楼也有三种式样,但所有的都间隔493米,为边长4.27米的方形。 建筑工程被分成每段5英里的小段。每个军团有一部分人先建造地基和堡垒以及塔楼,军团裡的其他人会接着建造城墙。墙的实际宽度被减少到2.5米或更少,原先3米的宽度只能在一些地基上和堡垒的墙上看到。 几年后,又在城墙附近增加了城堡,驻有500到1,000辅助大队。城墙东端被一直延伸到泰恩河口。有些大型城堡直接建在堡垒或是塔楼的地基上。在哈德良统治时期的某时,墙的西段被用石灰石重建。 在所有堡垒都造好后,被称作壁垒(Vallum)的工事在南面开始建造。它有一条平底的、上端宽6米、深10米的沟渠组成。在沟的旁边建有6米宽2米高的土坡。每隔一定距离有堤道穿过。沟最初可能是作为边墙一带运送物资用的,但它也成为了防御工事,南边的英格兰部族有时也会骚乱。 驻防军 边墙由辅助大队防守,人数视具体情况而变,一般来说有9,000人左右,包括步兵和骑兵。一个堡垒可以驻紮500到1,000名士兵。一开始在边墙的驻防人数可能超过10,000。 在180年,驻防军遭到了猛烈的进攻,尤其是在196年到197年间,因为驻防军被大幅削弱。直到罗马皇帝塞维鲁带兵镇压了当地部族,在3世纪末期边墙一带保持和平。许多士兵都和当地人通婚,并融入当地社会。 參考資料 外部链接 Hadrian's Wall Country English Heritage Hadrian's Wall National Trail Path Hadrian's
以前帝国的边境大多以自然物或是军事防守标明。军事道路和边墙也常常被用来标示边界,还有一些堡垒和瞭望塔。直到图密善统治时期,第一条实质意义上的边墙才开始修建,在上日耳曼行省,但大多数部分不过是简单的栅栏。哈德良深化了这个措施,在日耳曼的木栅栏后面修建了堡垒以加强防守。尽管这些工事只能抵抗些小规模的骚扰,但它明确表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区域。 哈德良削减了罗马在不列颠尼亚的军力,致力于在北部边界建造一条更坚固的防御工事,用石造的城墙来防卫罗马的边境。 哈德良时期之后 哈德良在138年去世后,即位的安敦宁·毕尤放弃了这条边境,向前推进在北方160公里处苏格兰境内新建了一条边墙,即安东尼长城。这条边墙长60公里,新建了比哈德良长城更多的堡垒。但安敦尼无法征服北部的部落,所以在164年,当马可·奥勒略继位时,放弃了安敦尼长城,重新以哈德良长城为边境。这条边境一直保持到罗马军队撤出不列颠。 4世纪蛮族入侵不列颠,罗马放弃了不列颠行省,城墙成为废墟。 建筑 建筑工程从122年开始,大约用了14年完成,3个罗马军团的士兵参与到工程中来。路线大约按照原来已有的防御工事。城墙大部分建在突出地面由玄武岩构成的岩床上。 最初的计划是建造一段城墙和沟壑,80座每隔一罗马里的堡垒,和位于堡垒间用于瞭望和发信号的塔楼。城墙最初设计是宽3米,高度大约在5到6米间。城墙大多使用的是当地的石灰石,除了在西边的一段使用的是草泥,因为附近没有石灰石。草泥墙大约3.5米高,6米宽。在这一地区的堡垒也是用木头和泥土建造的。 堡垒有三种不同的式样,因为有三个罗马军团建造,分别是第2、第6、第20军团。同样塔楼也有三种式样,但所有的都间隔493米,为边长4.27米的方形。 建筑工程被分成每段5英里的小段。每个军团有一部分人先建造地基和堡垒以及塔楼,军团裡的其他人会接着建造城墙。墙的实际宽度被减少到2.5米或更少,原先3米的宽度只能在一些地基上和堡垒的墙上看到。 几年后,又在城墙附近增加了城堡,驻有500到1,000辅助大队。城墙东端被一直延伸到泰恩河口。有些大型城堡直接建在堡垒或是塔楼的地基上。在哈德良统治时期的某时,墙的西段被用石灰石重建。 在所有堡垒都造好后,被称作壁垒(Vallum)的工事在南面开始建造。它有一条平底的、上端宽6米、深10米的沟渠组成。在沟的旁边建有6米宽2米高的土坡。每隔一定距离有堤道穿过。沟最初可能是作为边墙一带运送物资用的,但它也成为了防御工事,南边的英格兰部族有时也会骚乱。 驻防军 边墙由辅助大队防守,人数视具体情况而变,一般来说有9,000人左右,包括步兵和骑兵。一个堡垒可以驻紮500到1,000名士兵。一开始在边墙的驻防人数可能超过10,000。 在180年,驻防军遭到了猛烈的进攻,尤其是在196年到197年间,因为驻防军被大幅削弱。直到罗马皇帝塞维鲁带兵镇压了当地部族,在3世纪末期边墙一带保持和平。许多士兵都和当地人通婚,并融入当地社会。 參考資料 外部链接 Hadrian's Wall Country English Heritage
芳香环是一类有机碳氫芳香化合物,简称芳环,概括了纯碳环与杂环两大类。若是成环的原子仅为碳,则特称为芳烃。 芳香环拥有共轭的平面环体系,原子间成键并不是不连续的单双键交替,而是被离域π电子云覆盖。典型的芳香环化合物是苯和吲哚。 分类 单环 简单的单环芳香化合物一般是五元环(如吡咯)或六元环(如吡啶), 多环与杂环 混合芳香环例如萘和嘌呤是简单环的合并,并共用它们连接的键。当环中有非碳元素的时候,简单的芳香环就变为了杂环。例如有氧、氮、硫。 含氮的芳香环 含氮的芳香环可以分为非碱性芳香环和碱性芳香环。
芳香环拥有共轭的平面环体系,原子间成键并不是不连续的单双键交替,而是被离域π电子云覆盖。典型的芳香环化合物是苯和吲哚。 分类 单环 简单的单环芳香化合物一般是五元环(如吡咯)或六元环(如吡啶), 多环与杂环 混合芳香环例如萘和嘌呤是简单环的合并,并共用它们连接的键。当环中有非碳元素的时候,简单的芳香环就变为了杂环。例如有氧、氮、硫。 含氮的芳香环 含氮的芳香环可以分为非碱性芳香环和碱性芳香环。
- I: Single Beam Method", Journal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Journal of Physics E) 2 (1): 1063–1068. K. C. Kao (June 1986), "1012 bit/s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 IEE Proceedings 133, Pt.J, No 3, 230–236. 履历 1957-1970年,國際電話電報公司(ITT)英國電子公司 1960-1970年,國際電話電報公司(英)附屬標準通訊實驗室 1970-1974年,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學系教授及講座教授 1974-1987年,國際電話電報公司(美) 首席科學家(1974年) 工程總裁、行政科學家(1982年) 研究事務總裁(1986年) 1987-1996年,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1996-2000年,香港高科橋光纖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 2003-2009年1月,壹傳媒獨立非執行董事 1996年至2018年9月,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榮譽講座教授 榮譽與獎項 學術 1979年,取得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終生會員資格 1989年,獲選為英國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 1989年,獲選為香港電腦學會院士 1990年,獲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1992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95年,北京大學榮譽教授 1995年,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1995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榮譽教授 1995年,北京邮电大学榮譽教授 1996年,獲選為中國科學院第二批外籍院士 1996年,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榮譽講座教授 1997年,獲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奧地利歐洲科學藝術學院院士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英國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榮譽院士 香港工程科學學院院士 澳門科技委員會顧問 榮譽學位 1985年,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博士 1990年,英國塞薩斯大學榮譽理學博士 1990年,國立交通大學名譽工學博士 1991年,日本創價大學榮譽博士 1992年,英國格拉茲高大學榮譽工程學博士 1994年,英國達勒姆大學榮譽理學博士 1995年,澳洲格理斐思大學第一服務榮譽博士 2010年,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名譽科學博士 2011年,香港大學榮譽科學博士 獎項 1976年,美國硅酸鹽學會「摩尼獎」() 1977年,美國富蘭克林研究所「史特活·柏蘭亭獎章」() 1978年,英國蘭克信托基金會「蘭克獎」() 1978年,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摩理斯·H·利柏曼紀念獎」() 1979年,瑞典艾力松基金會「L·M·艾力松國際獎」() 1980年,美國軍用通訊與電子協會()「金章獎」() 1985年,美國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亞歷山大·格林姆·貝爾獎章」() 1985年,美國馬可尼基金會「馬可尼國際科學家獎」() 1985年,意大利熱那亞市「哥倫布獎章」() 1987年,日本通訊及計算機促進基金會「通訊及計算機獎」() 1989年,英國電機工程師學會「法拉第獎章」() 1989年,美國物理學會「詹姆斯·C·麥高第新材料獎」() 1992年,光學工程國際協會()「協會金章獎」() 1995年,世界工程組織協會「傑出工程成就金章」() 1996年,英國皇家工程學院「菲利普親王獎章」()表揚「其開創性(研究)工作以導致光纖(通訊)的發明,並經其領導達至工程及商業化的實現,以及他在香港高等教育的傑出貢獻」 1996年,第十二屆「日本國際奖」()表揚「在寬頻低損耗光纖通訊的開創性研究」的傑出貢獻 1999年,美國國家工程學會「查爾斯·斯塔克·德雷珀獎」(),與莫拉()和麦克契斯尼()共同獲得 2006年,香港工程師學會榮譽大獎()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表揚「在纖維中傳送光以達成光學通訊的開拓成就()」 殊勳 1993年,英帝國司令勳章 2010年,英帝國爵級司令勳章 2010年,香港大紫荊勳章 政治委任 1994年至1997年,香港港事顧問 以其命名的建築物 高錕樓(即香港中文大學科學館北座) 高錕會議中心 (香港科學園) 香港聖若瑟書院高錕樓 網絡文化 2021年,谷歌紀念高錕88歲冥誕,在11月4日以高錕為谷歌塗鴉封面人物。 參見 華人諾貝爾獎得主列表 伦敦大学学院诺贝尔奖得主列表 西澤潤一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新闻发布稿 对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生平及研究成果的介绍 IEEE 对高锟的采访 中大校友報
Studies of Ultra Low Loss Optical Glasses - I: Single Beam Method", Journal of Scientific Instruments (Journal of Physics E) 2 (1): 1063–1068. K. C. Kao (June 1986), "1012 bit/s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 IEE Proceedings 133, Pt.J, No 3, 230–236. 履历 1957-1970年,國際電話電報公司(ITT)英國電子公司 1960-1970年,國際電話電報公司(英)附屬標準通訊實驗室 1970-1974年,香港中文大學電子學系教授及講座教授 1974-1987年,國際電話電報公司(美) 首席科學家(1974年) 工程總裁、行政科學家(1982年) 研究事務總裁(1986年) 1987-1996年,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1996-2000年,香港高科橋光纖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 2003-2009年1月,壹傳媒獨立非執行董事 1996年至2018年9月,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榮譽講座教授 榮譽與獎項 學術 1979年,取得美國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終生會員資格 1989年,獲選為英國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 1989年,獲選為香港電腦學會院士 1990年,獲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1992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95年,北京大學榮譽教授 1995年,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1995年,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榮譽教授 1995年,北京邮电大学榮譽教授 1996年,獲選為中國科學院第二批外籍院士 1996年,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榮譽講座教授 1997年,獲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奧地利歐洲科學藝術學院院士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英國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榮譽院士 香港工程科學學院院士 澳門科技委員會顧問 榮譽學位
David Ho" (Archive). TIME - 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介绍 艾伦·戴蒙德愛滋病研究中心 愛滋病網上辦公室 美國醫學家 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學組院士 H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百人会会员 時代年度風雲人物 香港大學名譽博士 麻省理工學院校友 加州理工學院校友 香港城市大學榮譽博士 清华大学名誉博士 艾滋病研究者 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外部連結 Chua-Eoan, Howard. Person of the Year: 1996: David Ho" (Archive). TIME - 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介绍 艾伦·戴蒙德愛滋病研究中心 愛滋病網上辦公室 美國醫學家 中央研究院生命科學組院士 H 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 百人会会员 時代年度風雲人物 香港大學名譽博士 麻省理工學院校友 加州理工學院校友 香港城市大學榮譽博士
国王:阿佐克(87年-106年) 达契亚 国王:德凯巴鲁斯(87年-106年) 罗马帝国 皇帝:图密善(81年-96年) 中东 奈巴提亚 国王:Rabbel II Soter(70年-106年) 奥斯若恩 国王:Sanatruk(91年-109年) 安息 国王:帕科罗斯二世(78年-105年) 出生 逝世 窦宪,東漢外戚、權臣、著名将领。 班固,东汉史学家 鄧訓
新罗: 国王:婆娑尼师今(80年-112年) 贵霜帝国 国王:索特尔·麦格斯(80年-105年) 欧洲 高加索伊比里亚 国王:阿佐克(87年-106年) 达契亚 国王:德凯巴鲁斯(87年-106年) 罗马帝国 皇帝:图密善(81年-96年) 中东 奈巴提亚 国王:Rabbel
班彪建議光武帝不接受北匈奴和親歸附的請求,以及建議恢復護烏桓校尉府,加強對降附的烏桓、鮮卑管理,無疑對完成耿國的戰略建議、祭肜的戰略執行提供了輔助。 東漢初,光武用耿國之戰略,班彪、祭肜的建議與經營北方、東北方邊郡,令南匈奴、烏桓、鮮卑成功內附,遺子入侍,成為東漢保護北方、東北方的「保塞三族」,達成以夷制夷。由漢明帝永平元年(58年)完成戰略設置到漢和帝永元九年(97年)鮮卑反叛中間約四十年,東漢的北方、東北方很少遭到兵禍,其中北匈奴只南下"兩次"都被擊敗,而轉向騷擾東漢西北方的河西三郡(張掖郡、酒泉郡、敦煌郡),夫餘、高句麗、濊貊都內附,不敢攻擊邊郡。「西自武威,東盡玄菟及樂浪,胡夷皆來內附,野無風塵。乃悉罷緣邊屯兵。」近2000公里的防線減少大量士兵的屯守,四十年以來為東漢朝庭省下極大軍費,更大大減少兵民傷亡,並保障東漢穩定,為「明章之治」、「永元之隆」打下基礎。而保塞三族更為了得到東漢的獎賞,不斷將北匈奴作為獵物狩獵,用北匈奴人的首級、俘虜換取東漢的金錢賞賜,這也是北匈奴日漸衰弱,轉而帶領西域諸國騷擾東漢西北方的原因,後來班超出使西域,加上北匈奴不斷被漢軍及保塞三族削弱,北匈奴連西北邊郡也不能騷擾,只能透過阻礎東漢經營西域以延長生存空間。此時,形成北匈奴既不能攻擊邊郡,守塞三族又能狩獵北匈奴物資自用兼立功得到獎賞的局面,以夷制夷達到極致的平衡。 可惜後來,東漢竇太后、竇憲不理大臣宗意認為鮮卑會在北匈奴滅後,失去搶掠物資及立功的目標會轉來禍害東漢邊郡,執意發動多次以滅北匈奴的戰爭,在91年滅北匈奴,而且竇憲也沒有遵照原定戰前答應南匈奴的戰略目標,讓南匈奴回到漠北,不理袁安的反對,要扶持已投降的北匈奴人為自己所用,導致鮮卑借機佔領漠北,而鮮卑失去北匈奴作為抄掠資源自用、立功換錢的目標,由公元97年開始叛漢,變成時降時叛的狀態,南匈奴、烏桓、高句麗、濊貊、夫餘等也開始像鮮卑一樣時叛時附,至此,光武、明帝、耿國、班彪、祭肜促成的以夷制夷的戰略平衡被嚴重破壞,導致東漢中期開始邊境不安,軍費大增,邊民、士兵慘死,該區經濟也被破壞。保塞制度被破壞後,北方、東北方軍費的直接增加,不下平定三大羌亂的費用,以致東漢國庫空虛,時人號「三空之厄」(田野空,朝廷空、倉庫空),成為東漢衰亡的一大原因。 世系图 延伸阅读 參考資料 《漢書·敘傳》
班彪(),字叔皮,右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人,东汉史学家。汉成帝时越骑校尉班况之孫。汉哀帝时广平太守班稚之子。姑母班婕妤是汉成帝嫔妃。班彪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父亲,與前兩位合稱「三班」。儒学世家。 生平 班彪年紀在二十餘歲的時候,更始帝敗,三輔大亂,曾投靠天水的隗囂避難,並在此時撰寫了《王命論》給隗囂,但隗囂始終不能體寤。於是班彪遂逃避兵乱轉投河西窦融麾下,當時的河西大將軍竇融任命班彪爲從事,以師友之道接待。後來,班彪乃爲窦融規劃計策,以防止隗囂的進攻。等到窦融征還京師,光武帝詢問:「所上章奏,誰與參之?」窦融答說:「皆從事班彪所爲。」於是班彪得已被光武帝召見,舉司隸茂才,拜臨淮郡徐县令,但此后不久因病退职。 班彪既才高而好述作,遂專心史籍之閒。补充了《史记》,作《史记后传》65篇,为班固《前汉书》打定了基础。 後來,班彪復辟司徒玉況府,後對東漢朝庭多項政策,尤其建武二十八年(52年),堅定光武帝不接受北匈奴和親歸附的請求,以免歸附的南匈奴生變,且為光武提供拒絕的答詞,又東漢護羌校尉府、護烏桓校尉府的設立都是班彪提出的。
那加兰邦(印地语:,拉丁字母转写:)是印度的一个邦,位于印度东北部的喜马拉亚山脉,西连阿萨姆邦,南接曼尼普尔邦。该邦名称“那加兰”字面意为“那加人(居住的)地方”,而這些「那加人」自稱為「龍族」的後人(就是「龍」的意思)。作为在1963年12月1日从阿萨姆邦里面划出来的一个新邦,那加兰邦是印度的第16个邦。那加兰邦是印度三个以基督教为主的邦之一,超过90%的人口为基督徒,少数人信仰印度教。 人口 那加人主要为蒙古人种,而且使用语言众多,至少有30种,均属于汉藏语系。那加语言被分为5个主要语支: 孔亚克语支(该语支和景颇语同属萨尔语群) 包括:chang、phom、konyak、khiamngan、wancho、tangsa 奥语支() 包括:ao chungli、ao mongsen、lhota、sangtam、yimchunrü
安加米-波丘里语支() 包括:angami、mao、pochuri、rengma、simi、kheza 泽梅语支() 包括:zeme、liangmai、nruangmei、khoirao、puiron、maram 唐库尔语支() 后四个语支传统上归为库基-钦-那加语言。 那加人一般在家里使用自己本部落的语言,在和其他部落接触时主要使用那加兰语(,即阿萨姆语的简化方言)和英语。和近些年来,当地中学中开设了印地语课。 那加兰邦是个山邦,大部分地区是崇山峻岭,道路多为羊肠小道,交通不便。全邦有860个村庄,村与村相距甚远,村庄大都建在山顶上或山坡上。 那加人有不少村落至今仍保存着原始部落时代的生活方式。由于在印度受英国殖民统治期间受过不少苦头,所以对于外来陌生人,起初总是持怀疑态度,存有戒心,保持一定距离。只有在他们认为对方是好人而不是敌人的时候,才会表示热情欢迎,给以盛情招待。 經濟 该邦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黄麻、棉花、甘蔗和烟草等。盛产香蕉。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石油和金等。该邦小型工业和乡村手工业较发达,生产不少手工艺品。 主要經濟走向
1903年 巡抚赵尔巽改岳麓书院为湖南高等学堂 书院学规 中国古代书院的学规,是用以规范生徒学习、生活行为的规矩章法。其内容包括书院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修身治学的准则、日常生活及为人处世的通则等。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朱熹颁《白鹿洞书院教条》于岳麓书院,这是岳麓书院最早的正式学规,后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到了清代,原有学规已不合时宜,历任山长开始对学规加以扩充和修订,其中影响最大、最广为人知的是山长王文清制定的《岳麓书院学规》。 著名人物 岳麓书院大门上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道尽了岳麓书院历史上人才辈出的事实。纵观岳麓书院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北宋,山长周式便“教授数百人”。南宋理学家张栻出任山长后,岳麓书院成为湖湘学派的发源地,培养出了一批“岳麓巨子”。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朱熹来岳麓书院与张栻会讲,历时两月,史称“朱张会讲”。这次会讲吸引了大批士子纷纷返归前来听讲,“方其盛也,学徒千余人”,“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明清至民国初期是岳麓书院培养人才的鼎盛时期,一批批日后将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人物从这里走向社会,其中最著名的有鸦片战争前后出现的以陶澍、贺长龄、严如煜、魏源为主体的政治改良派人才群体,咸丰、同治年间出现的以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胡林翼、李元度、刘蓉、刘长佑、曾国荃、刘坤一为主体的“中兴将相”人才群体,戊戌变法期间出现的以谭嗣同、梁启超、唐才常、沈荩、黄遵宪为主体的维新变法派人才群体,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出现的以蔡锷、陈天华、程潜为主体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人才群体等。余秋雨对此评价说:“你看整整一个清代,那些需要费脑子的事情,不就被这个山间庭院吞吐得差不多了?” 历代山长 山长是中国古代书院的负责人,也即现代意义上的“院长”。山长一词最早见于《荆湘近事》:“五代蒋维东隐居衡岳,受业者号曰山长。”至宋相沿为习,亦称山主、洞主等。岳麓书院可考的山长共有55位。 宋朝:周式 孙胄 彪居正 张栻 吴猎 顾杞 黎贵臣 凌登龙 欧阳守道 元朝:朱某 张厚 明朝:叶性 陈论 熊宇 张凤山 张元忭 吴道行 清朝:郭金台 刘自廷 王祚隆 蔡上宽 车万育 郭金门 李中素 刘大抚 刘琪 陈佑祉 陈际鼎 廖俨 李文炤 易宗涒 吴尧山 李天柱 曹耀珩 黄明懿 房逢年 王文清 刘暐泽 周焘 旷敏本 欧阳正焕 刘元燮 万年茂 张九镒 熊为霖 罗典 王坦修 袁名曜 贺长龄 欧阳厚均 龙瑛 丁善庆 周玉麒 徐棻 王先谦 著名生徒 彭龟年:太学博士、吏部侍郎,卒后谥忠肃,湖湘学派代表人物。 游九功:刑部侍郎,卒后谥庄简。 胡大时:湖湘学派奠基人胡宏的儿子,张栻门生中的首领。 吴猎:敷文阁直学士,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 王夫之:哲学家、思想家。 陶澍: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 彭浚:嘉庆十年(1805年)状元,内阁侍读学士、太仆侍少卿。 贺长龄:贵州巡抚、云贵总督。 魏源:近代启蒙思想家,著有《海国图志》等。 曾国藩: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 左宗棠:湘军重要首领,领军收复新疆,历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军机大臣。 胡林翼:湘军重要首领,湖北巡抚,卒后被追授为太子少保,兵部侍郎。 刘长佑:湘军重要首领,历任广西巡抚,两广总督,直隶总督,广东巡抚、云贵总督。 曾国荃:湘军重要首领,历任陕甘总督、两广总督、礼部尚书、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 刘坤一:湘军重要首领,历任江西巡抚、两广总督、两江总督、钦差大臣。 刘蓉:湘军重要首领,陕西巡抚。 郭嵩焘: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外交大使。 唐才常:维新变法的重要人物,自立军起义领袖。 熊希龄:北洋政府国务总理。 杨昌济:著名教育家,毛泽东岳父。 范源濂: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北京师范大学首任校长。 程潜:湖南省主席、湖南省省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建筑 岳麓书院历史上经历多次战火,曾七毁七建,现存主要建筑是清朝遗构。上世纪以来,经过几次大修,一些毁于战火的建筑得到了重修。岳麓书院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在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主体建筑如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集中于中轴线上,讲堂布置在中轴线的中央。斋舍、祭祀专祠等排列于两旁。中轴对称、层层递进的院落,除了营造一种庄严、神妙、幽远的纵深感和视觉效应之外,还体现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级有别、主次鲜明的社会伦理关系,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此外还有赫曦台、爱晚亭、自卑亭、风雩亭、吹香亭及曲廊水榭假山等园林建筑及人文景观,在展示书院文化博大精深之余,渲染了它闲情逸致的士人风格。在这些建筑中,像爱晚亭,已被公认为中国古代亭台中的经典建筑,莅列四大名亭之中。先后恢复重建了延宾馆、文昌阁、崇圣祠、明伦堂及包括供祀孔子、周濂溪、二程、朱熹、张栻、王船山、罗典等的六大专祠建筑原貌。 岳麓书院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书院建筑群。 以功能区分,岳麓书院古建筑群分为教学、藏书、祭祀、园林、纪念五大类别。 教学建筑 大门 宋代曾名“中门”,因江岸建有石牌坊,又名“黉门”,现存大门为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建。采用南方将军门式结构,建于十二级台阶之上,五间硬山,出三山屏墙,前立方形柱一对,白墙青瓦,置琉璃沟头滴水及空花屋脊,枋梁绘游龙戏太极,间杂卷草云纹,整体风格威仪大方。门额“岳麓书院”为宋真宗赐书,大门两旁悬挂有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为清嘉庆年间山长袁名曜与贡生张中阶合撰而成。门额与对联原物均在抗战期间被日军战机炸毁,现物为1984年根据老照片复制而来。 二门 大门之后即为二门。宋元时此处为礼殿所在,明代嘉靖元年(1527)在书院左面扩建文庙,礼殿搬迁,此处始改建为二门,抗战时被毁,1984年重建。正上方悬“名山坛席”匾,两旁有对联“纳于大麓;藏之名山”,背面有“潇湘槐市”匾,两边有清代山长罗典所撰的对联:“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 讲堂 讲堂位于书院的中心位置,是书院进行教学和举行重大活动的核心场所。自书院创建初始,即有“讲堂五间”。南宋理学家张栻、朱熹曾在此举行“会讲”,开中国书院会讲之先河。檐前悬有民国年间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校长宾步程所书“实事求是”匾。 講堂中央高懸两块鎏金木匾,一為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清聖祖御書“学达性天”匾。意在表彰書院對於培育人才的貢獻,亦表明嶽麓書院是以理學作為辦學傳統,在此求學,可達到學問的最高境界。 二为乾隆八年(1743年)清高宗御書“道南正脈”匾。旨在肯定嶽麓書院乃弘揚理學之正宗,象徵嶽麓書院的重要地位。 讲堂墙壁上还嵌有许多极有价值的碑刻文物,如由朱熹手书、清代山长欧阳厚均刻的“忠孝廉节”碑,由清代山长欧阳正焕书、欧阳厚均刊立的“整齐严肃”碑,清代山长王文清撰文的《岳麓书院学规碑》《读书法》等十数方。讲堂屏壁正面刻有今人周昭仪所书《岳麓书院记》,屏壁背面刻有摹自《南岳志》的麓山全图。 教学斋\半学斋 教学斋和半学斋位于讲堂两旁,为昔日师生居所。书院建斋舍历史悠久,北宋始建时就有斋舍52间,现存建筑为光绪二十九年(1903)书院改制为学堂时所建。“教学斋”斋名出自《礼记·学记》,“半学斋”斋名源出《尚书·说命下》。 湘水校经堂 湘水校经堂位于讲堂左侧,原名成德堂,亦为书院讲堂,始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湖南巡抚吴荣光于岳麓书院船山祠创办湘水校经堂,并亲题门额。清光绪元年(1875年),湘水校经堂从岳麓书院迁到长沙城南天心阁附近,“湘水校经堂”门额留于明德堂以作纪念。 藏书建筑 御书楼 中国古代书院历来有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岳麓书院创建始即在讲堂后建有书楼,宋真宗赐书后更名“御书阁”,元明亦称“尊经阁”,位置有所变动,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巡抚丁思孔建御书楼于今址。清代中期,岳麓书院御书楼已发展成为中国民间一座较大型的图书馆,藏书14130卷。今天的御书楼仍然作为湖南大学古籍图书馆供教研人员及学生使用。 祭祀建筑 文庙 文庙,原称孔庙,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孔子(前551-前479)为文宣王,因称孔庙为文宣王庙。岳麓书院文庙,是历代山长宣扬儒教的重要场所,起着崇尚圣人、推崇学统、劝戒规砺、践履识礼的重要作用。文庙对岳麓书院教育有着直接影响,历代都有严格的礼规,要求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遵循圣人的言行行事。每月朔望山长要引领一一朝拜。每年春秋举行两次大的祭典活动,地方长官也得参加,场面极为壮观。文庙位于书院左侧,由照壁、门楼、大成门、大成殿、两庑、崇圣祠、明伦堂等部分组成,是中国规模最大,建筑规格最高的一座书院文庙。岳麓书院初创时期即开始祭祀孔子,北宋时期曾建礼殿于讲堂前,南宋乾道元年(1167年)改为宣圣殿,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改名大成殿,正德二年(1507)迁礼殿于书院左侧,天启四年(1624)重修,正式称为文庙。抗战时期毁于战火,后修复了部分建筑,1980年代修复了大成殿,1990年代修复大成门,2003-2004年设计重建已毁多年的崇圣祠、明伦堂,2005年改造大成殿内部装修,恢复原有旧制。 濂溪祠 专祀周敦颐,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始建,祠内悬有“超然会太极”匾,祠内壁上有《移建濂溪祠碑记》石刻。 四箴亭 专祀程颢、程颐。四箴是二程根据孔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发展而成的道德戒律,即视箴、听箴、言箴、动箴。据载书院在宋代时就建有四箴亭,嘉靖九年(1530年)颁御制“敬一箴”于岳麓书院,长沙知府潘镒建敬一亭于文庙大殿后,天启四年(1624年),长沙推官林正亭重修,改名为“四箴亭”。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迁四箴亭于今址。亭内现存清刻程氏《视》、《听》、《言》、《动》四箴碑。 崇道祠
光绪廿九年 1903年 巡抚赵尔巽改岳麓书院为湖南高等学堂 书院学规 中国古代书院的学规,是用以规范生徒学习、生活行为的规矩章法。其内容包括书院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修身治学的准则、日常生活及为人处世的通则等。南宋绍熙五年(1194年),朱熹颁《白鹿洞书院教条》于岳麓书院,这是岳麓书院最早的正式学规,后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到了清代,原有学规已不合时宜,历任山长开始对学规加以扩充和修订,其中影响最大、最广为人知的是山长王文清制定的《岳麓书院学规》。 著名人物 岳麓书院大门上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道尽了岳麓书院历史上人才辈出的事实。纵观岳麓书院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北宋,山长周式便“教授数百人”。南宋理学家张栻出任山长后,岳麓书院成为湖湘学派的发源地,培养出了一批“岳麓巨子”。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朱熹来岳麓书院与张栻会讲,历时两月,史称“朱张会讲”。这次会讲吸引了大批士子纷纷返归前来听讲,“方其盛也,学徒千余人”,“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明清至民国初期是岳麓书院培养人才的鼎盛时期,一批批日后将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人物从这里走向社会,其中最著名的有鸦片战争前后出现的以陶澍、贺长龄、严如煜、魏源为主体的政治改良派人才群体,咸丰、同治年间出现的以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胡林翼、李元度、刘蓉、刘长佑、曾国荃、刘坤一为主体的“中兴将相”人才群体,戊戌变法期间出现的以谭嗣同、梁启超、唐才常、沈荩、黄遵宪为主体的维新变法派人才群体,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出现的以蔡锷、陈天华、程潜为主体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人才群体等。余秋雨对此评价说:“你看整整一个清代,那些需要费脑子的事情,不就被这个山间庭院吞吐得差不多了?” 历代山长 山长是中国古代书院的负责人,也即现代意义上的“院长”。山长一词最早见于《荆湘近事》:“五代蒋维东隐居衡岳,受业者号曰山长。”至宋相沿为习,亦称山主、洞主等。岳麓书院可考的山长共有55位。 宋朝:周式 孙胄 彪居正 张栻 吴猎 顾杞 黎贵臣 凌登龙 欧阳守道 元朝:朱某 张厚 明朝:叶性 陈论 熊宇 张凤山 张元忭 吴道行 清朝:郭金台 刘自廷 王祚隆 蔡上宽 车万育 郭金门 李中素 刘大抚 刘琪 陈佑祉 陈际鼎 廖俨 李文炤 易宗涒 吴尧山 李天柱 曹耀珩 黄明懿 房逢年 王文清 刘暐泽 周焘 旷敏本 欧阳正焕 刘元燮 万年茂 张九镒 熊为霖 罗典 王坦修 袁名曜 贺长龄 欧阳厚均 龙瑛 丁善庆 周玉麒 徐棻 王先谦 著名生徒 彭龟年:太学博士、吏部侍郎,卒后谥忠肃,湖湘学派代表人物。 游九功:刑部侍郎,卒后谥庄简。 胡大时:湖湘学派奠基人胡宏的儿子,张栻门生中的首领。 吴猎:敷文阁直学士,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 王夫之:哲学家、思想家。 陶澍: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 彭浚:嘉庆十年(1805年)状元,内阁侍读学士、太仆侍少卿。 贺长龄:贵州巡抚、云贵总督。 魏源:近代启蒙思想家,著有《海国图志》等。 曾国藩: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 左宗棠:湘军重要首领,领军收复新疆,历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军机大臣。 胡林翼:湘军重要首领,湖北巡抚,卒后被追授为太子少保,兵部侍郎。 刘长佑:湘军重要首领,历任广西巡抚,两广总督,直隶总督,广东巡抚、云贵总督。 曾国荃:湘军重要首领,历任陕甘总督、两广总督、礼部尚书、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 刘坤一:湘军重要首领,历任江西巡抚、两广总督、两江总督、钦差大臣。 刘蓉:湘军重要首领,陕西巡抚。 郭嵩焘: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外交大使。 唐才常:维新变法的重要人物,自立军起义领袖。 熊希龄:北洋政府国务总理。 杨昌济:著名教育家,毛泽东岳父。 范源濂: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北京师范大学首任校长。 程潜:湖南省主席、湖南省省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建筑 岳麓书院历史上经历多次战火,曾七毁七建,现存主要建筑是清朝遗构。上世纪以来,经过几次大修,一些毁于战火的建筑得到了重修。岳麓书院占地面积21000平方米,在布局上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主体建筑如头门(大门)、二门、讲堂、半学斋、教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湘水校经堂、文庙集中于中轴线上,讲堂布置在中轴线的中央。斋舍、祭祀专祠等排列于两旁。中轴对称、层层递进的院落,除了营造一种庄严、神妙、幽远的纵深感和视觉效应之外,还体现了儒家文化尊卑有序、等级有别、主次鲜明的社会伦理关系,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此外还有赫曦台、爱晚亭、自卑亭、风雩亭、吹香亭及曲廊水榭假山等园林建筑及人文景观,在展示书院文化博大精深之余,渲染了它闲情逸致的士人风格。在这些建筑中,像爱晚亭,已被公认为中国古代亭台中的经典建筑,莅列四大名亭之中。先后恢复重建了延宾馆、文昌阁、崇圣祠、明伦堂及包括供祀孔子、周濂溪、二程、朱熹、张栻、王船山、罗典等的六大专祠建筑原貌。 岳麓书院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书院建筑群。 以功能区分,岳麓书院古建筑群分为教学、藏书、祭祀、园林、纪念五大类别。 教学建筑 大门 宋代曾名“中门”,因江岸建有石牌坊,又名“黉门”,现存大门为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建。采用南方将军门式结构,建于十二级台阶之上,五间硬山,出三山屏墙,前立方形柱一对,白墙青瓦,置琉璃沟头滴水及空花屋脊,枋梁绘游龙戏太极,间杂卷草云纹,整体风格威仪大方。门额“岳麓书院”为宋真宗赐书,大门两旁悬挂有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为清嘉庆年间山长袁名曜与贡生张中阶合撰而成。门额与对联原物均在抗战期间被日军战机炸毁,现物为1984年根据老照片复制而来。 二门 大门之后即为二门。宋元时此处为礼殿所在,明代嘉靖元年(1527)在书院左面扩建文庙,礼殿搬迁,此处始改建为二门,抗战时被毁,1984年重建。正上方悬“名山坛席”匾,两旁有对联“纳于大麓;藏之名山”,背面有“潇湘槐市”匾,两边有清代山长罗典所撰的对联:“地接衡湘,大泽深山龙虎气;学宗邹鲁,礼门义路圣贤心”。 讲堂 讲堂位于书院的中心位置,是书院进行教学和举行重大活动的核心场所。自书院创建初始,即有“讲堂五间”。南宋理学家张栻、朱熹曾在此举行“会讲”,开中国书院会讲之先河。檐前悬有民国年间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校长宾步程所书“实事求是”匾。 講堂中央高懸两块鎏金木匾,一為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清聖祖御書“学达性天”匾。意在表彰書院對於培育人才的貢獻,亦表明嶽麓書院是以理學作為辦學傳統,在此求學,可達到學問的最高境界。 二为乾隆八年(1743年)清高宗御書“道南正脈”匾。旨在肯定嶽麓書院乃弘揚理學之正宗,象徵嶽麓書院的重要地位。 讲堂墙壁上还嵌有许多极有价值的碑刻文物,如由朱熹手书、清代山长欧阳厚均刻的“忠孝廉节”碑,由清代山长欧阳正焕书、欧阳厚均刊立的“整齐严肃”碑,清代山长王文清撰文的《岳麓书院学规碑》《读书法》等十数方。讲堂屏壁正面刻有今人周昭仪所书《岳麓书院记》,屏壁背面刻有摹自《南岳志》的麓山全图。 教学斋\半学斋 教学斋和半学斋位于讲堂两旁,为昔日师生居所。书院建斋舍历史悠久,北宋始建时就有斋舍52间,现存建筑为光绪二十九年(1903)书院改制为学堂时所建。“教学斋”斋名出自《礼记·学记》,“半学斋”斋名源出《尚书·说命下》。 湘水校经堂 湘水校经堂位于讲堂左侧,原名成德堂,亦为书院讲堂,始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湖南巡抚吴荣光于岳麓书院船山祠创办湘水校经堂,并亲题门额。清光绪元年(1875年),湘水校经堂从岳麓书院迁到长沙城南天心阁附近,“湘水校经堂”门额留于明德堂以作纪念。 藏书建筑 御书楼 中国古代书院历来有讲学、藏书、祭祀三大功能。岳麓书院创建始即在讲堂后建有书楼,宋真宗赐书后更名“御书阁”,元明亦称“尊经阁”,位置有所变动,至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巡抚丁思孔建御书楼于今址。清代中期,岳麓书院御书楼已发展成为中国民间一座较大型的图书馆,藏书14130卷。今天的御书楼仍然作为湖南大学古籍图书馆供教研人员及学生使用。
Hallett Carr)(1892年—1982年),《何為歷史?》 英國,李約瑟(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1900年—1995年),《中國的科學與文明》 英國,A·J·P·泰勒(Alan John Percivale Taylor)(1906年—199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 英國,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1917年—2012年),《革命的年代》、《資本的年代》、《極端的年代》、《帝國的年代》 英國,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1936年—),《婦人王氏之死》、《利瑪竇的記憶宮殿》、《胡若望的疑問》、《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毛澤東》、《追尋現代中國》(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曹寅與康熙》 德國 德國,蘭克(Leopold von Ranke)(1795年—1886年),《拉丁与条顿民族史》、《普鲁士王国史》、《腓特烈大帝传》 德國,戴布流克(Hans Delbrück)(1848年—1929年),《戰爭藝術史》 德國,斯宾格勒(Spengler)(1880年—1936年),《西方的没落》 德國,戈洛·曼(Golo Mann)(1909年—1994年) 德國,馬克思.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儒教與道教》 亞洲史學家 日本 平安时代,菅野真道,《续日本纪》 平安时代,藤原绪嗣,《日本后纪》 平安时代,藤原良房等,《续日本后纪》 平安时代,藤原基经(836年-891年)等,《日本文德天皇实录》 平安时代,菅原道真(845年—903年),《日本三代实录》、《类聚国史》 平安时代,藤原通宪,《本朝世纪》 安土桃山时代,太田牛一,《信长公记》 江户时代,阿部忠秋,《关原日记》 江户时代,吉田孝世,《土佐物语》 江户时代,川口长孺,《征韩伟略》 江户时代,德川光圀(1628年—1701年),《大日本史》 江户时代,成岛司直,《德川实纪》 江户时代,伊藤松,《邻交征书》 日本,鸟居龙藏,《有史以前的日本》、《从人类学上看我国上古的文化》、《从考古学上看辽的文化》、《千岛阿伊努人》、《苗族调查报告》 日本,柳田国男,《国史与民俗学》、《妖怪谈义》、《桃太郎的诞生》 日本,津田左右吉,《古事记与日本书纪新研究》、《神代史研究》、《日本古典研究》、《日本神道》 日本,上田正昭,《古代国家论》、《日本神话论》、《古代日本的女帝》 日本,五百旗头真,《日本政治外交史》、《日本近代6:战争·占领·讲和——1941-1955》 日本,依田憙家,《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 日本,內藤湖南(1866年—1934年), 《东洋文化史研究》、 《清朝史通论》、《支那上古史》、《支那近世史》 日本,加藤繁,《支那古田制研究》、《唐宋时代金银之研究》、《中国(支那)经济史考证》 日本,白鸟库吉,《中国古传说之研究》、《尚书的高级批评(特别关于尧舜禹)》、《檀君考》、《朝鲜古传说考》、《倭女王卑弥呼考》 日本,和田清,《内蒙古诸部落的起源》、《东洋读史地图》(合著)、《东洋中世史》(合著) 日本,溝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屈折与展开》、《中国思想史:宋代至近代》、《李卓吾·两种阳明学》、《汉字文化圈的历史与未来》 日本,桑原隲藏,《东洋史说苑》、《宋末提举市舶西域人蒲寿庚的事迹》 日本,宮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东洋的近世》、《雍正帝》、《论语的新研究》 日本,宮川尚志,《六朝宗教史》、《六朝史研究·政治社会篇》、《六朝史研究·宗教篇》 日本,滨下武志,《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 日本,西嶋定生,《唐代均田制的状态》、《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构造——二十等爵制的研究》 日本,新城新藏,《东洋天文学史研究》、《战国秦汉的历法》 日本,小野和子,《明季党社考》、《明末清初的社会与文化》、《中国女性史1851—1958》 日本,丹羽正義,《新东洋史纲要》 日本,宇都宮清吉,《东洋中世史的领域》 日本,川勝義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 日本,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隋唐帝国形成史论》 日本,家永三郎(1913年—2002年),《新日本史》、《古代倭绘全史》、《日本文化史》、《太平洋战争》 日本,井上清(1913年—2001年),《日本女性史》、《天皇·天皇制的历史》、《部落的历史和解放理论》 日本,斯波義信(1930年10月20日—)《宋代商業史研究》、《宋代江南經濟史研究》 日本,大庭修,《敦煌汉简释文私考》、《云梦出土竹书秦律研究》、《临沂竹简兵书与兵家》、《敦煌·居延出土汉简》 日本,森谷光雄 日本,濱口重國,《秦汉隋唐史研究》、《唐王朝的贱人制度》 日本,鐮田重雄 日本,竺沙雅章,《征服王朝の时代》、《中国佛教社会史研究》、《苏东坡》 日本,羽田亨,《西域文明史概论》、《西域文化史》 日本,橘瑞超,《中亚探险》、《西域考古图谱》 蒙古國、中國、越南、韓國史學家 此列表以各个历史学家的研究方向为大致分类依据。 上古史 左丘明(前556年—前451年),《左傳》、《國語》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春秋》 司馬談(?—前110年),中國西漢史學家,司馬遷之父 劉安(前179年—前122年),《淮南子》 司馬遷(前135年?—前87年?),《史記》 褚少孫(生卒年不詳),補述《史記》 桓寬(生卒年不詳),《鹽鐵論》 劉向(約前77年—前6年),《別錄》、《列女傳》、編集《戰國策》 劉歆(約前50年—23年),《七略》 班彪(3年—54年),中國東漢史學家,班固之父 趙曄(生卒年不詳),《吳越春秋》 班固(32年—92年),《漢書》、《東觀漢記》 班昭(約45年?—約117年?),中國東漢女史學家,班固之妹 劉珍(生卒年不詳),《東觀漢記》 荀悅(148年—209年),《漢紀》 王先謙(1842年—1917年),《漢書補注》、《後漢書集解》 羅振玉(1866年—1940年),《殷墟書契考釋》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宋元戲曲考》、《人間詞話》、《觀堂集林》 郭沫若(1892年—1978年),《甲骨文字研究》、《卜辭通纂》、《中國古代史的分期問題》、《中國古代社會研究》 顧頡剛(1893年—1980年),《古史辨》 蒙文通(1894年—1968年),《古史甄微》 、《辑校李荣老子注》、《辑校成玄英老子义疏》、《周秦少数民族研究》 董作賓(1895年—1963年),《殷墟文字甲編》、《卜辭中所見之殷曆》 李济(1896年—1979年),《西阴村史前遗存》、《殷墟器物甲编·陶器》 馬非百(1896年—1984年),《秦始皇帝傳》、《秦集史》、《秦史綱要》 徐中舒(1898年—1991年),《甲骨文字典》、《古詩十九首考》、《禹鼎的年代及其相關的問題》、《論〈戰國策〉》 張蔭麟(1906年—1942年),《中國史綱-上古篇》 童书业(1908年—1968年),《春秋史》、《中国疆域沿革史略》、《先秦七子思想》 杨向奎(1910年—2000年),《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 陈梦家(1911年—1966年),《殷代铜器》、《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铜器集录》、《蔡器三记》、《尚书通论》 杨宽(1914年—2005年),《西周史》、《战国史》、《战国史料编年辑证》 張光直(1931年—2001年),《中國青銅時代》 朱绍侯(1926年—),《军功爵制研究》、《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 安作璋(1927年—),《汉史初探》、《两汉与西域关系史》、《秦汉农民战争史料汇编》、《班固评传》 許倬雲(1930年—),《萬古江河》、《西周史》、《漢代農業》、《歷史分光鏡》 李學勤(1933年—2019年), 《東周與秦代文明》、《古文字學初階》、《新出青銅器研究》 熊铁基(1933年—),《秦汉官制史稿》、《秦汉文化志》、《中国老学史》、《中国庄学史》 李民(1934年—), 《〈尚書〉與古史研究》、《夏代文化》、《夏商史探索》、《古本竹書紀年譯注》、《殷商社会生活史》 陈恩林(1940年—),《先秦军事制度研究》、《中国春秋战国军事史》、《逸斋先秦史学术论文集》、《白话精评左传纪事本末》 李開元(生年不詳),《漢帝的建立與劉邦集團》、《復活的歷史》、《歷史的鏡像》 杜正勝(1944年—),《編戶齊民》、《古代國家與社會》 周天游(1944年—),《八家后汉书辑注》、《后汉纪校注》、《两汉复仇盛行的原因》 阎步克(1954年—),《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服周之冕》 中古史 謝承(生卒年不詳),《後漢書》 譙周(201年—270年),《仇國論》、《古史考》 韋昭(204年—273年),《吳書》 薛瑩(?—282年),《後漢記》 荀勗(?—289年),《汲冢書》 華嶠(?—293年),《漢後書》 王沈(生卒年不詳),《魏書》 魚豢(生卒年不詳),《魏略》 陳壽(233年—297年),《三國志》 謝沈(生卒年不詳),《後漢書》 張瑩(生卒年不詳),《後漢南記》 張璠(生卒年不詳),《後漢紀》 司馬彪(243年—306年),《續漢書》 束皙(263年—302年),整理《汲冢书》 干寶(?—336年),《晉紀》、《搜神記》 葛洪(284年—363年),《後漢書鈔》 常璩(291年?—361年?),《華陽國志》 袁宏(328年—376年),《後漢紀》 袁崧(生卒年不詳),《後漢書》 孫盛(生卒年不詳),《魏氏春秋》、《晉陽秋》 習鑿齒(?—383年),《漢晉春秋》 裴松之(372年—451年),《三國志注》 范曄(398年—445年),《後漢書》 劉義慶(403年—444年),《後漢書》、《世說新語》 沈約(441年—513年),《宋書》 裴駰(生卒年不詳),《史記集解》 崔鴻(生卒年不詳),《十六國春秋》 酈道元(466年或472年—527年),《水經注》 裴子野(469年—530年),《宋略》 蕭子顯(487年—537年),《南齊書》 魏收(506年—572年),《魏書》 李百藥(565年—648年),《北齊書》 温大雅(572年—629年),《大唐创业起居注》 房玄齡(579年—648年)等,《晉書》 魏徵(580年—643年)等,《隋書》 顏師古(581年—645年),《五經定本》、註釋《漢書》 令狐德棻(583年—666年),《周書》 長孫無忌(594年—659年),《隋書》 褚遂良(596年—659年),《晉書》 李延壽(生卒年不詳),《南史》、《北史》 司馬貞(生卒年不詳),《史記索隱》 張守節(生卒年不詳),《史記正義》 劉知幾(661年—721年),《史通》 吴兢(670年—749年),《贞观政要》 杜佑(735年—812年),《通典》 刘肃(生卒年不詳),《大唐新语》 夏曾佑(1863年—1924年),《中國古代史》 盧弼(1876年—1967年),《三國志集解》、《三國志集注補》 岑仲勉(1886年—1961年),《隋唐史》、《唐史餘瀋》、《隋书求是》、《唐人行第录》、《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 陳寅恪(1890年—1969年),《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論〈再生緣〉》、《柳如是別傳》、《寒柳堂集》 尚钺(1902年—1982年),《中国历史纲要》 勞榦(1907年—2003年),《魏晉南北朝史》 陶元珍(1908年—1980年),《魏晉史叢考》、《三國食貨志》 何兹全(1911年—2011年),《魏晋南北朝史略》、《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时期》 唐長孺(1911年—1994年),《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總結其一生研究的通論性著作) 王仲犖(1913年—1986年),《魏晉南北朝史》 周一良(1913年—2001年),《魏晋南北朝史論集》 韩国磐(1919年—2003年),《北朝经济试探》、《魏晋南北朝史纲》、《南北朝经济史略》 馬植杰(1922年—2006年),《諸葛亮傳》、《三國史》 田餘慶(1924年—2014年),《東晉門閥政治》 高敏(1926年—2014年),《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南北史掇琐》、《魏晋南北朝史发微》、《长沙走马楼简牍研究》 黄永年(1927年—2007年),《唐史史料学》、《唐代史事考释》 逯耀東(1933年—2006年),《魏晉史學及其他》、《胡適與當代史家》、《從平城到洛陽─拓跋魏文化轉變的歷程》、《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 万绳楠(1923年—),《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魏晋南北朝史论稿》、《魏晋南北朝文化史》 張作耀(1931年—),《中國歷史便覽》、《中國歷史辭典》、《曹操評傳》、《曹操傳》、《劉備傳》、《孫權傳》 朱大渭(1931年—),《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资料汇编》、《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六朝史论》、《武侯春秋》 吴宗国(1934年—),《唐代科举制度研究》、《隋唐五代简史》 張大可(1940年—),《三國史研究》、《三國史》 祝总斌(1940年—),《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八王之乱爆发原因初探》、《都督中外诸军事及其性质、作用》 潘國鍵(1949年—),《北魏與蠕蠕關係研究》 張榮芳(1955年—),《唐代的史館與史官》、《唐代京兆尹研究》、《典章制度的總匯 ―― 通典》 张国刚(1956年—),《唐代藩镇研究》、《唐代官制》 仇鹿鸣 (1981年-),《长安与河北之间》、《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 近世史 赵莹(880年—947年)等,《舊唐書》 薛居正(912年—981年),《舊五代史》 王溥(922年—982年),《唐会要》 李昉(925年—996年),《太平御覽》、《太平廣記》、《文苑英華》 宋祁(998年—1061年),《新唐書》 歐陽修(1007年—1072年),《新唐書》、《新五代史》 司馬光(1019年—1086年),《資治通鑒》 刘攽(1023年—1089年),《东汉刊误》、《汉宫仪》、《五代春秋》 刘恕(1032年—1078年),《通鉴外纪》、《五代十国纪年》 范祖禹(1041年—1098年),《唐鉴》、《仁宗政典》 鄭樵(1103年—1162年),《通志》 李燾(1115年—1184年),《續資治通鑒長編》 陆游(1125年—1210年),《南唐书》 徐梦莘(1125年—1207年),《三朝北盟会编》 袁樞(1131年—1205年),《通鑒紀事本末》 熊克(1132年—1204年),《中兴小纪》 李心传(1166年—1243年),《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胡三省(1230年—1302年),《资治通鉴音注》 馬端臨(1254年—1324年),《文獻通考》 宋濂(1310年—1381年)等,《元史》 脫脫(1314年—1355年)等,《宋史》、《遼史》、《金史》 解縉(1369年—1415年),《永樂大典》 陳邦瞻(1557年?—1623年),《宋史紀事本末》、《元史紀事本末》 沈德符(1578年—1642年),《万历野获编》 谈迁(1593年—1657年),《国榷》 张岱(1597年—1679年),《石匮书》、《石匮书后集》 计六奇(1622年—?),《明季北略》、《明季南略》 黄宗羲(1610年—1695年),《宋元学案》、《明儒学案》 顧炎武(1613年—1682年),《日知錄》 王夫之(1619年—1692年),《讀通鑒論》 谷應泰(1620年—1690年),《明史紀事本末》 吴任臣(1628年—1689年),《十国春秋》
英國,李約瑟(Joseph Terence Montgomery Needham)(1900年—1995年),《中國的科學與文明》 英國,A·J·P·泰勒(Alan John Percivale Taylor)(1906年—1990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 英國,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1917年—2012年),《革命的年代》、《資本的年代》、《極端的年代》、《帝國的年代》 英國,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1936年—),《婦人王氏之死》、《利瑪竇的記憶宮殿》、《胡若望的疑問》、《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毛澤東》、《追尋現代中國》(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 、《曹寅與康熙》 德國 德國,蘭克(Leopold von Ranke)(1795年—1886年),《拉丁与条顿民族史》、《普鲁士王国史》、《腓特烈大帝传》 德國,戴布流克(Hans Delbrück)(1848年—1929年),《戰爭藝術史》 德國,斯宾格勒(Spengler)(1880年—1936年),《西方的没落》 德國,戈洛·曼(Golo Mann)(1909年—1994年) 德國,馬克思.韋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儒教與道教》 亞洲史學家 日本 平安时代,菅野真道,《续日本纪》 平安时代,藤原绪嗣,《日本后纪》 平安时代,藤原良房等,《续日本后纪》 平安时代,藤原基经(836年-891年)等,《日本文德天皇实录》 平安时代,菅原道真(845年—903年),《日本三代实录》、《类聚国史》 平安时代,藤原通宪,《本朝世纪》 安土桃山时代,太田牛一,《信长公记》 江户时代,阿部忠秋,《关原日记》 江户时代,吉田孝世,《土佐物语》 江户时代,川口长孺,《征韩伟略》 江户时代,德川光圀(1628年—1701年),《大日本史》 江户时代,成岛司直,《德川实纪》 江户时代,伊藤松,《邻交征书》 日本,鸟居龙藏,《有史以前的日本》、《从人类学上看我国上古的文化》、《从考古学上看辽的文化》、《千岛阿伊努人》、《苗族调查报告》 日本,柳田国男,《国史与民俗学》、《妖怪谈义》、《桃太郎的诞生》 日本,津田左右吉,《古事记与日本书纪新研究》、《神代史研究》、《日本古典研究》、《日本神道》 日本,上田正昭,《古代国家论》、《日本神话论》、《古代日本的女帝》 日本,五百旗头真,《日本政治外交史》、《日本近代6:战争·占领·讲和——1941-1955》 日本,依田憙家,《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的比较》 日本,內藤湖南(1866年—1934年), 《东洋文化史研究》、 《清朝史通论》、《支那上古史》、《支那近世史》 日本,加藤繁,《支那古田制研究》、《唐宋时代金银之研究》、《中国(支那)经济史考证》 日本,白鸟库吉,《中国古传说之研究》、《尚书的高级批评(特别关于尧舜禹)》、《檀君考》、《朝鲜古传说考》、《倭女王卑弥呼考》 日本,和田清,《内蒙古诸部落的起源》、《东洋读史地图》(合著)、《东洋中世史》(合著) 日本,溝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屈折与展开》、《中国思想史:宋代至近代》、《李卓吾·两种阳明学》、《汉字文化圈的历史与未来》 日本,桑原隲藏,《东洋史说苑》、《宋末提举市舶西域人蒲寿庚的事迹》 日本,宮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东洋的近世》、《雍正帝》、《论语的新研究》 日本,宮川尚志,《六朝宗教史》、《六朝史研究·政治社会篇》、《六朝史研究·宗教篇》 日本,滨下武志,《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 日本,西嶋定生,《唐代均田制的状态》、《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构造——二十等爵制的研究》 日本,新城新藏,《东洋天文学史研究》、《战国秦汉的历法》 日本,小野和子,《明季党社考》、《明末清初的社会与文化》、《中国女性史1851—1958》 日本,丹羽正義,《新东洋史纲要》 日本,宇都宮清吉,《东洋中世史的领域》 日本,川勝義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 日本,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隋唐帝国形成史论》 日本,家永三郎(1913年—2002年),《新日本史》、《古代倭绘全史》、《日本文化史》、《太平洋战争》 日本,井上清(1913年—2001年),《日本女性史》、《天皇·天皇制的历史》、《部落的历史和解放理论》 日本,斯波義信(1930年10月20日—)《宋代商業史研究》、《宋代江南經濟史研究》 日本,大庭修,《敦煌汉简释文私考》、《云梦出土竹书秦律研究》、《临沂竹简兵书与兵家》、《敦煌·居延出土汉简》 日本,森谷光雄 日本,濱口重國,《秦汉隋唐史研究》、《唐王朝的贱人制度》 日本,鐮田重雄 日本,竺沙雅章,《征服王朝の时代》、《中国佛教社会史研究》、《苏东坡》 日本,羽田亨,《西域文明史概论》、《西域文化史》 日本,橘瑞超,《中亚探险》、《西域考古图谱》 蒙古國、中國、越南、韓國史學家 此列表以各个历史学家的研究方向为大致分类依据。 上古史 左丘明(前556年—前451年),《左傳》、《國語》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春秋》 司馬談(?—前110年),中國西漢史學家,司馬遷之父 劉安(前179年—前122年),《淮南子》 司馬遷(前135年?—前87年?),《史記》 褚少孫(生卒年不詳),補述《史記》 桓寬(生卒年不詳),《鹽鐵論》 劉向(約前77年—前6年),《別錄》、《列女傳》、編集《戰國策》 劉歆(約前50年—23年),《七略》 班彪(3年—54年),中國東漢史學家,班固之父 趙曄(生卒年不詳),《吳越春秋》 班固(32年—92年),《漢書》、《東觀漢記》 班昭(約45年?—約117年?),中國東漢女史學家,班固之妹 劉珍(生卒年不詳),《東觀漢記》 荀悅(148年—209年),《漢紀》 王先謙(1842年—1917年),《漢書補注》、《後漢書集解》 羅振玉(1866年—1940年),《殷墟書契考釋》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宋元戲曲考》、《人間詞話》、《觀堂集林》 郭沫若(1892年—1978年),《甲骨文字研究》、《卜辭通纂》、《中國古代史的分期問題》、《中國古代社會研究》 顧頡剛(1893年—1980年),《古史辨》 蒙文通(1894年—1968年),《古史甄微》 、《辑校李荣老子注》、《辑校成玄英老子义疏》、《周秦少数民族研究》 董作賓(1895年—1963年),《殷墟文字甲編》、《卜辭中所見之殷曆》 李济(1896年—1979年),《西阴村史前遗存》、《殷墟器物甲编·陶器》 馬非百(1896年—1984年),《秦始皇帝傳》、《秦集史》、《秦史綱要》 徐中舒(1898年—1991年),《甲骨文字典》、《古詩十九首考》、《禹鼎的年代及其相關的問題》、《論〈戰國策〉》 張蔭麟(1906年—1942年),《中國史綱-上古篇》 童书业(1908年—1968年),《春秋史》、《中国疆域沿革史略》、《先秦七子思想》 杨向奎(1910年—2000年),《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 陈梦家(1911年—1966年),《殷代铜器》、《美帝国主义劫掠的我国殷周铜器集录》、《蔡器三记》、《尚书通论》 杨宽(1914年—2005年),《西周史》、《战国史》、《战国史料编年辑证》 張光直(1931年—2001年),《中國青銅時代》 朱绍侯(1926年—),《军功爵制研究》、《秦汉土地制度与阶级关系》 安作璋(1927年—),《汉史初探》、《两汉与西域关系史》、《秦汉农民战争史料汇编》、《班固评传》 許倬雲(1930年—),《萬古江河》、《西周史》、《漢代農業》、《歷史分光鏡》 李學勤(1933年—2019年), 《東周與秦代文明》、《古文字學初階》、《新出青銅器研究》 熊铁基(1933年—),《秦汉官制史稿》、《秦汉文化志》、《中国老学史》、《中国庄学史》 李民(1934年—), 《〈尚書〉與古史研究》、《夏代文化》、《夏商史探索》、《古本竹書紀年譯注》、《殷商社会生活史》 陈恩林(1940年—),《先秦军事制度研究》、《中国春秋战国军事史》、《逸斋先秦史学术论文集》、《白话精评左传纪事本末》 李開元(生年不詳),《漢帝的建立與劉邦集團》、《復活的歷史》、《歷史的鏡像》 杜正勝(1944年—),《編戶齊民》、《古代國家與社會》 周天游(1944年—),《八家后汉书辑注》、《后汉纪校注》、《两汉复仇盛行的原因》 阎步克(1954年—),《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服周之冕》 中古史 謝承(生卒年不詳),《後漢書》 譙周(201年—270年),《仇國論》、《古史考》 韋昭(204年—273年),《吳書》 薛瑩(?—282年),《後漢記》 荀勗(?—289年),《汲冢書》 華嶠(?—293年),《漢後書》 王沈(生卒年不詳),《魏書》 魚豢(生卒年不詳),《魏略》 陳壽(233年—297年),《三國志》 謝沈(生卒年不詳),《後漢書》 張瑩(生卒年不詳),《後漢南記》 張璠(生卒年不詳),《後漢紀》 司馬彪(243年—306年),《續漢書》 束皙(263年—302年),整理《汲冢书》 干寶(?—336年),《晉紀》、《搜神記》 葛洪(284年—363年),《後漢書鈔》 常璩(291年?—361年?),《華陽國志》 袁宏(328年—376年),《後漢紀》 袁崧(生卒年不詳),《後漢書》 孫盛(生卒年不詳),《魏氏春秋》、《晉陽秋》 習鑿齒(?—383年),《漢晉春秋》 裴松之(372年—451年),《三國志注》 范曄(398年—445年),《後漢書》 劉義慶(403年—444年),《後漢書》、《世說新語》 沈約(441年—513年),《宋書》 裴駰(生卒年不詳),《史記集解》 崔鴻(生卒年不詳),《十六國春秋》 酈道元(466年或472年—527年),《水經注》 裴子野(469年—530年),《宋略》 蕭子顯(487年—537年),《南齊書》 魏收(506年—572年),《魏書》 李百藥(565年—648年),《北齊書》 温大雅(572年—629年),《大唐创业起居注》 房玄齡(579年—648年)等,《晉書》 魏徵(580年—643年)等,《隋書》 顏師古(581年—645年),《五經定本》、註釋《漢書》 令狐德棻(583年—666年),《周書》 長孫無忌(594年—659年),《隋書》 褚遂良(596年—659年),《晉書》 李延壽(生卒年不詳),《南史》、《北史》 司馬貞(生卒年不詳),《史記索隱》 張守節(生卒年不詳),《史記正義》 劉知幾(661年—721年),《史通》 吴兢(670年—749年),《贞观政要》 杜佑(735年—812年),《通典》 刘肃(生卒年不詳),《大唐新语》 夏曾佑(1863年—1924年),《中國古代史》 盧弼(1876年—1967年),《三國志集解》、《三國志集注補》 岑仲勉(1886年—1961年),《隋唐史》、《唐史餘瀋》、《隋书求是》、《唐人行第录》、《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 陳寅恪(1890年—1969年),《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元白詩箋證稿》、《論〈再生緣〉》、《柳如是別傳》、《寒柳堂集》 尚钺(1902年—1982年),《中国历史纲要》 勞榦(1907年—2003年),《魏晉南北朝史》 陶元珍(1908年—1980年),《魏晉史叢考》、《三國食貨志》 何兹全(1911年—2011年),《魏晋南北朝史略》、《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时期》 唐長孺(1911年—1994年),《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總結其一生研究的通論性著作) 王仲犖(1913年—1986年),《魏晉南北朝史》 周一良(1913年—2001年),《魏晋南北朝史論集》 韩国磐(1919年—2003年),《北朝经济试探》、《魏晋南北朝史纲》、《南北朝经济史略》 馬植杰(1922年—2006年),《諸葛亮傳》、《三國史》 田餘慶(1924年—2014年),《東晉門閥政治》 高敏(1926年—2014年),《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南北史掇琐》、《魏晋南北朝史发微》、《长沙走马楼简牍研究》 黄永年(1927年—2007年),《唐史史料学》、《唐代史事考释》 逯耀東(1933年—2006年),《魏晉史學及其他》、《胡適與當代史家》、《從平城到洛陽─拓跋魏文化轉變的歷程》、《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 万绳楠(1923年—),《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魏晋南北朝史论稿》、《魏晋南北朝文化史》 張作耀(1931年—),《中國歷史便覽》、《中國歷史辭典》、《曹操評傳》、《曹操傳》、《劉備傳》、《孫權傳》 朱大渭(1931年—),《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资料汇编》、《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六朝史论》、《武侯春秋》 吴宗国(1934年—),《唐代科举制度研究》、《隋唐五代简史》 張大可(1940年—),《三國史研究》、《三國史》 祝总斌(1940年—),《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八王之乱爆发原因初探》、《都督中外诸军事及其性质、作用》 潘國鍵(1949年—),《北魏與蠕蠕關係研究》 張榮芳(1955年—),《唐代的史館與史官》、《唐代京兆尹研究》、《典章制度的總匯 ―― 通典》 张国刚(1956年—),《唐代藩镇研究》、《唐代官制》 仇鹿鸣 (1981年-),《长安与河北之间》、《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 近世史 赵莹(880年—947年)等,《舊唐書》 薛居正(912年—981年),《舊五代史》 王溥(922年—982年),《唐会要》 李昉(925年—996年),《太平御覽》、《太平廣記》、《文苑英華》 宋祁(998年—1061年),《新唐書》 歐陽修(1007年—1072年),《新唐書》、《新五代史》 司馬光(1019年—1086年),《資治通鑒》 刘攽(1023年—1089年),《东汉刊误》、《汉宫仪》、《五代春秋》 刘恕(1032年—1078年),《通鉴外纪》、《五代十国纪年》 范祖禹(1041年—1098年),《唐鉴》、《仁宗政典》 鄭樵(1103年—1162年),《通志》 李燾(1115年—1184年),《續資治通鑒長編》 陆游(1125年—1210年),《南唐书》 徐梦莘(1125年—1207年),《三朝北盟会编》 袁樞(1131年—1205年),《通鑒紀事本末》 熊克(1132年—1204年),《中兴小纪》 李心传(1166年—1243年),《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胡三省(1230年—1302年),《资治通鉴音注》 馬端臨(1254年—1324年),《文獻通考》 宋濂(1310年—1381年)等,《元史》 脫脫(1314年—1355年)等,《宋史》、《遼史》、《金史》 解縉(1369年—1415年),《永樂大典》 陳邦瞻(1557年?—1623年),《宋史紀事本末》、《元史紀事本末》 沈德符(1578年—1642年),《万历野获编》 谈迁(1593年—1657年),《国榷》 张岱(1597年—1679年),《石匮书》、《石匮书后集》 计六奇(1622年—?),《明季北略》、《明季南略》 黄宗羲(1610年—1695年),《宋元学案》、《明儒学案》 顧炎武(1613年—1682年),《日知錄》 王夫之(1619年—1692年),《讀通鑒論》 谷應泰(1620年—1690年),《明史紀事本末》 吴任臣(1628年—1689年),《十国春秋》 屈大均(1630年—1696年),《广东新语》、《安龙逸史》、《皇明四朝成仁录》 顾祖禹(1631年—1692年),《读史方舆纪要》 徐乾學(1631年—1694年),《資治通鑒後編》 高士奇(1645年—1704年),《左傳紀事本末》 万斯同(1638年—1702年),《历代史表》、《纪元汇考》 万斯同等,《明史》 全祖望(1705年—1755年),续补《宋元学案》、《全校水经注》 王鳴盛(1722年—1797年),《十七史商榷》 戴震(1724年—1777年),《孟子字義疏證》 紀昀(1724年—1805年),《四庫全書總目》 趙翼(1727年—1814年),《二十二史劄記》 錢大昕(1728年—1804年),《二十二史考異》 畢沅(1730年—1797年),《續資治通鑒》 章學誠(1738年—1801年),《文史通義》 錢大昭(1744年—1813年),《四史辨疑》 严可均(1762年—1843年),《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徐松(1781年—1848年),《宋会要辑稿》 汤球(1804年—1881年),《十六国春秋辑补》、《十六国春秋年表》、《两晋诏钞》 孟森(1869年—1937年),《清史讲义》、《明清史讲义》、《明代史》、《心史丛刊》 馮承鈞(1887年—1946年),《成吉思汗傳》、《中國南洋交通史》、《高昌城镇与唐代蒲昌》、《景教碑考》 黃现璠(1899年—1982年),《广西壮族简史》、《唐代社会概略》、《宋代太学生救国运动》、《壮族通史》 鄭天挺(1899年—1981年),《清史探微》、《清史簡述》、《史學名著選讀》 朱謙之(1899年—1972年),《中國音樂文學史》、《中國景教》、《哥伦布前一千年中国僧人发现美洲考》 向達(1900年—1966年),《印度現代史》、《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龟兹苏祗婆琵琶七调考原》 钱海岳(1901年—1968年),《南明史》 韩儒林(1903年—1983年),《元朝史》、《成吉思汗传》﹑《元史讲座》 翁独健(1906年—1986年),《蒙古族简史》、《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邓广铭(1907年—1998年),《辛稼轩年谱》、《岳飞》 吳晗(1909年—1969年),《朱元璋傳》、《明史簡述》、《讀史札記》 王锺翰(1913年—2007年),《清史杂考》、《清史新考》、《清史续考》、《清史余考》、《清史补考》、《中国民族史》 何炳棣(1917年—2012年),《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1368—1953)》、《中國歷代土地數字考實》 黃仁宇(1918年—2000年),《萬曆十五年》、《中國大歷史》、《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放宽历史的视界》 漆侠(1923年—2001年),《宋代經濟史》 龚书铎(1929年—2011年),《清代理学史》(主编)《清嘉道年间的士习与经世派》 李文海(1932年—2013年),《中國荒政全書》《清史編年》《清通鑒》(與戴逸合編)《清代官德叢談》 顧誠(1934年—2002年),《明末農民戰爭史》《南明史》 陈梧桐(1935年—2023年),《洪武皇帝大传》《晚明悲歌——大明王朝灭亡之谜》《明史十讲》《中国文化通史(明代卷)》《古代民族关系论稿》 蕭啟慶(1937年—2012年),《西域人與元初政治》《元代史新探》《蒙元史新硏》《元朝史新論》《內北國而外中國:蒙元史硏究》《元代的族群文化與科舉》《元代進士輯考》《九州四海風雅同 : 元代多族士人圈的形成與發展》 戴逸(1926年—),《简明清史》《乾隆帝及其时代》 冯尔康(1934年—),《雍正传》《清人社会生活》《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曹雪芹和<红楼梦>》《清史史料学》 樊树志(1937年—),《晚明史(1573—1644年)》《明清江南市镇探微》《大明王朝的最后十七年》 王曾瑜(1939年—),《尽忠报国———岳飞新传》《宋朝兵制初探》《辽金军制》 张邦炜(1940年—),《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宋代婚姻家族史论》《宋代政治文化史论》《宋代文豪与巴蜀旅游》(与他人合著) 李治亭(1942年—),《吴三桂大传》《中国漕运史》《清康乾盛世》 商传(1945年—),《永乐皇帝》《明代文化志》《〈明太祖实录〉三修本的评价问题》 虞云国(1948年—),《细说宋朝》《宋代台谏制度研究》《论宋代第二次削兵权》 盧建榮(1949年—),《咆嘯彭城》《飛燕驚龍記》《鐵面急先鋒》 邓小南(1950年—),《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 方志远(1950年—),《明代国家权力结构及运行机制》《明代城市与市民文学》《明清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与城乡商品经济》 近現代史 陸心源(1838年—1894年),《唐文拾遺》、《宋史翼》 洪钧(1839年—1893年),《元史译文证补》 趙爾巽(1844年-1927年),《清史稿》 柯劭忞(1848年-1933年),《新元史》 屠寄(1856年—1921年),《蒙兀儿史记》 梁啟超(1873年—1929年),《新史學》、《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清代學術概論》 陳垣(1880年—1971年),《元也里可温考》、《元西域人华化考》、《校勘学释例》、《通鉴胡注表微》 蒋廷黻(1895年—1965年),《中国近代史》
algorithm poisson random number (Knuth): init: Let L ← e−λ, k ← 0 and p ← 1. do: k ← k + 1. Generate uniform random number u in [0,1] and let p ← p×u. while p > L. return k − 1. 尽管简单,但复杂度是线性的,在返回的值,平均是。还有许多其他算法来克服这一点。有些人由Ahrens和Dieter给出,请参阅下面的参考资料。同样,对于较大的值,可能导致数值稳定性问题。对于较大值的一种解决方案是拒绝采样,另一种是采用泊松分布的高斯近似。 对于很小的值,逆变换取样简单而且高效,每个样本只需要一个均匀随机数u。直到有超过的样本,才需要检查累积概率。 algorithm Poisson generator based upon the inversion by sequential search: init: Let x
2、兩個獨立且服从泊松分布的随机变量,其和仍然服从泊松分布。更精確地說,若 且 ,則。反過來若兩個獨立隨機變量的和服從卜瓦松分布,則這兩個隨機變量經平移後皆服從卜瓦松分布()。 3、其動差母函數为: 推導 期望值:(倒數第三至第二是使用泰勒展開式) 我們可以得到: 如同性質:、 泊松分布的来源(泊松小数定律) 在二项分布的伯努利试验中,如果试验次数很大,二项分布的概率很小,且乘积比较适中,则事件出现的次数的概率可以用泊松分布来逼近。事实上,二项分布可以看作泊松分布在离散時間上的对应物。 证明如下。首先,回顾自然對數的定义: 二项分布的定义: 。 如果令, 趋于无穷时的极限: 最大似然估計(MLE) 给定个样本值,希望得到从中推测出总体的泊松分布参数的估计。为计算最大似然估计值,列出对数似然函数: 解得λ从而得到一个驻点(stationary point): 检查函数的二阶导数,发现对所有的与大于零的情况二阶导数都为负。因此求得的驻点是对数似然函数的极大值点: 例子 对某公共汽车站的客流做调查,统计了某天上午10:30到11:47来到候车的乘客情况。假定来到候车的乘客各批(每批可以是1人也可以是多人)是互相独立发生的。观察每20秒区间来到候车的乘客批次,共观察77分钟*3=231次,共得到230个观察记录。其中来到0批、1批、2批、3批、4批及4批以上的观察记录分别是100次、81次、34次、9次、6次。使用极大似真估计(MLE),得到的估计为。 生成泊松分布的随机变量 一个用来生成随机泊松分布的数字(伪随机数抽样)的简单算法,已经由高德纳给出(见下文参考): algorithm poisson random number (Knuth): init: Let L ← e−λ, k ← 0 and p ← 1. do: k ← k + 1. Generate uniform random number u in [0,1] and let p ← p×u. while p > L.
出生 黃文炤,明朝理學家(逝世於1651年) 逝世 1月23日——因嘉靖大地震遇难者830,000人,包括一些明朝政治人物韩邦奇、马理、贺承光、王尚礼、杨九泽、王维桢、白大用。 5月28日——齋藤道三,日本戰國時期美濃國的大名,與北條早雲、松永久秀被後人合稱為「戰國的三梟雄」。 7月31日——依納爵·羅耀拉,西班牙巴斯克貴族,耶稣会创始人。 胡馬雍,蒙兀兒帝國第二位皇帝。
大事记 西班牙人侵入菲律賓。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卡爾五世退位,將西班牙和北方七省分給他的兒子腓力二世,將奧地利等其他地區以及哈布斯堡王朝正統分給他的弟弟斐迪南一世。 鄂圖曼帝國併吞特萊姆森王國。 鄂圖曼帝國圍攻奧蘭的西班牙軍隊,但不能成功驅逐他們,於是在8月撤回東地中海地區,摩洛哥做為西班牙的盟友因此得到特萊姆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