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0
274
input
stringlengths
0
321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燕王以為然,使騎劫代樂毅。
燕惠王認為這些話是對的,就派大將騎劫去代替樂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樂毅因歸趙,燕人士卒忿。
樂毅因此逃到趙國去了,燕軍官兵都為此忿忿不平。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而田單乃令城中人食必祭其先祖於庭,飛鳥悉翔舞城中下食。
田單又命城中軍民在吃飯之前一定要在庭院中祭祀先祖,使得眾多的飛鳥因爭食祭祀的食物,在城上槃旋飛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燕人怪之。
城外的燕軍看了,都感到很奇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田單因宣言曰: 神來下教我。
田單又揚言說: 這是神仙要從天而降,來指導我們克敵致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乃令城中人曰: 當有神人為我師。
并且城里人說: 一定會有神人來做我的軍師。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有一卒曰: 臣可以為師乎?
有一個士兵說: 我可以當您的軍師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因反走。
說完接着就揚長而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田單乃起,引還,東鄉坐,師事之。
田單連忙站起來,把他拉過來,請他坐在面向東的上座,用侍奉老師的禮節來侍奉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卒曰: 臣欺君,誠無能也。 田單曰: 子勿言也!
那個士兵說: 我欺騙了您,我實際上沒什么本領。 田單說: 您不要說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因師之。
接着就奉他為師。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每出約束,必稱神師。
每次發號施令,一定要稱是神師的主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乃宣言曰: 吾唯懼燕軍之劓所得齊卒,置之前行,與我戰,即墨敗矣。
他又揚言說: 我最怕的是燕軍把俘虜的齊兵的鼻子割掉,將他們放在隊伍的前列,再和我們交戰,那即墨就必然被攻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燕人聞之,如其言。
燕軍聽到這話,就照此施行。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城中人見齊諸降者盡劓,皆怒,堅守,唯恐見得。
城里的人看到齊國眾多的降兵都被割去了鼻子,人人義憤填膺,更加堅定防守,唯恐被敵人捉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單又縱反間曰: 吾懼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僇先人,可為寒心。
田單又派人施反間計說: 我很害怕燕國人挖了我們城外的祖墳,侮辱了我們的祖先,這可真是讓人寒心的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燕軍盡掘壟墓,燒死人。
燕軍聽說之后,又把齊國人的墳墓全部挖出,并把死尸焚燒殆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即墨人從城上望見,皆涕泣,俱欲出戰,怒自十倍。
即墨人從城上看到此情此景,人人痛哭流涕,都請求出城拼殺,十分激憤。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田單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插,與士卒分功,妻妾編於行伍之間,盡散飲食饗士。
田單知道現在是出戰的最好時機,於是就親自拿着夾板鏟杴,和士兵們一起修筑防御工事,并把自己的妻子姬妾都編在隊伍之中,還把所有食物都拿出來犒勞將士。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約降於燕,燕軍皆呼萬歲。
命令裝備整齊的精銳部隊都埋伏不出,讓老弱殘兵和婦女在城頭防守,又派使者到燕軍的營地和燕軍約定投降事宜,燕軍官兵得知消息后都高呼萬歲。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田單又收民金,得千溢,令即墨富豪遺燕將,曰: 即墨即降,原無虜掠吾族家妻妾,令安堵。
田單又把民間的黃金收集起來,共得一千鎰,讓即墨城里有錢有勢的富豪前去送給燕國將軍,請求說: 即墨就要投降了,希望你們進城之后,不要擄掠我們的妻子姬妾,讓他們得到安全。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燕將大喜,許之。
燕軍將領非常高興,答應了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燕軍由此益懈。
燕軍因此更加松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田單乃收城中得千余牛,為絳繒衣,畫以五彩龍文,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葦於尾,燒其端。
田單又從城里收集了一千多頭牛,給它們披上大紅綢絹制成的被服,在上面畫着五顏六色的蛟龍圖案,在牛角上綁好鋒利的刀子,把漬滿油脂的蘆葦綁在牛尾上,點燃牛尾上的蘆葦。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鑿城數十穴,夜縱牛,壯士五千人隨其後。
又把城牆鑿開几十個洞穴,趁夜間把牛從洞穴中趕出,派精壯士兵五千人跟在火牛的后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牛尾熱,怒而奔燕軍,燕軍夜大驚。
因為尾巴被燒得發熱,火牛都狂怒地直奔燕軍軍營,這一切都在夜間突然發生,使燕軍驚慌失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牛尾炬火光明炫燿,燕軍視之皆龍文,所觸盡死傷。
牛尾上的火把將夜間照得通明如晝,燕軍看到它們身上都是龍紋,所觸及到的人非死即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五千人因銜枚擊之,而城中鼓譟從之,老弱皆擊銅器為聲,聲動天地。
五千壯士口銜着枚不聲不響地攻來,而墨城里的人乘機擂鼓吶喊,緊緊跟隨在后面,甚至連老弱婦孺都手持銅器,敲得震天價響,和城外的吶喊聲匯合成驚天動地的聲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燕軍大駭,敗走。
燕軍大為驚駭,潰敗奔逃。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齊人遂夷殺其將騎劫。
齊國人在亂軍之中殺死了燕國的主將騎劫。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燕軍擾亂奔走,齊人追亡逐北,所過城邑皆畔燕而歸田單,兵日益多,乘勝,燕日敗亡,卒至河上,而齊七十余城皆復為齊。
燕軍紛亂,潰散逃命,齊軍緊緊追擊潰逃的敵軍,所經過的城鎮都背叛燕軍,歸順田單。田單的兵力也日益增多,乘着戰勝的軍威,一路追擊。燕軍倉皇而逃,戰斗力一天天減弱,一直退到了黃河邊上,原來齊國淪亡的七十多座城池又被齊國收復。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乃迎襄王於莒,入臨菑而聽政。
於是田單到莒城迎接齊襄王,襄王也就回到都城臨淄來處理政務。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襄王封田單,號曰安平君。
齊襄王封賞田單,賜爵號為安平君。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史公曰:兵以正合,以奇勝。
太史公說:用兵作戰既以正面交鋒,有要以奇兵突襲制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善之者,出奇無窮。
善於用兵的人,總是能夠奇兵迭出而變化無窮。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奇正還相生,如環之無端。
正面的交鋒和奇兵取勝相互配合運用,就如同圓環沒有起止一般使人捉摸不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夫始如處女,適人開戶;後如脫兔,適不及距:其田單之謂邪!
用兵之初要像處女那樣沉靜、柔弱,誘使敵人大開門戶,毫不戒備;然后在時機到來之時,就像逃脫的兔子一般快速、敏捷,使敵人來不及防御。田單用兵,正是如此吧!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初,淖齒之殺湣王也,莒人求湣王子法章,得之太史嬓之家,為人灌園。
當初,在淖齒殺死齊湣王的時候,莒城人尋找齊湣王的兒子法章,結果在太史嬓的家里找到了他,他正在替人家種地澆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嬓女憐而善遇之。
太史嬓的女兒喜歡他并對他很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法章私以情告女,女遂與通。
后來法章就把自己的情況告訴了她,她就和法章私通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莒人共立法章為齊王,以莒距燕,而太史氏女遂為后,所謂 君王后 也。
等到莒城人共同擁立法章為齊王,以莒城抗擊燕軍,太史嬓的女兒就被立為了王后,這就是人們所說的 君王后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燕之初入齊,聞畫邑人王蠋賢,令軍中曰 環畫邑三十里無入 ,以王蠋之故。
燕軍最初攻入齊國的時候,聽說畫邑人王蠋賢能,就命令軍隊說: 在畫邑周圍三十里之內不許進入。 這是因為王蠋的緣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已而使人謂蠋曰: 齊人多高子之義,吾以子為將,封子萬家。
不久,燕國又派人對王蠋說: 齊國有許多人都稱頌您的高尚品德,我們要任用您為將軍,還封賞給您一萬戶的食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蠋固謝。
王蠋堅決推辭,不肯接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燕人曰: 子不聽,吾引三軍而屠畫邑。
燕國人說: 您若不肯接受的話,我們就要帶領大軍,屠平畫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蠋曰: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
王蠋說: 盡忠的臣子不能事奉兩個君主,貞烈的女子不會改嫁給第二個丈夫。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齊王不聽吾諫,故退而耕於野。
齊王不聽從我的勸諫,所以我才隱居在鄉野耕種。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國既破亡,吾不能存;今又劫之以兵為君將,是助桀為暴也。
如今齊國已經破亡,我不能使它復存,現在你們又用武力劫持我當你們的將領,我若是答應了,這是叫我助桀王為暴。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與其生而無義,固不如烹!
與其活着做這不義之事,還不如受烹刑死了更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遂經其頸於樹枝,自奮絕脰而死。
然后他就把自己的脖子弔在樹枝上,奮力掙扎,扭斷脖子后死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齊亡大夫聞之,曰: 王蠋,布衣也,義不北面於燕,況在位食祿者乎!
齊國那些四散奔逃的官員們聽到這件事,說: 王蠋只是一個平民百姓,尚且能堅守節操,不向燕人屈服稱臣,更何況我們這些享受國家俸祿的在職官員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乃相聚如莒,求諸子,立為襄王。
於是他們就聚集在一起,趕赴莒城,尋求齊湣王的兒子,擁立他為齊襄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田叔者,趙陘城人也。其先,齊田氏苗裔也。
田叔是趙國陘城人,他的祖先是齊國田氏的后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叔喜劍,學黃老朮於樂巨公所。叔為人刻廉自喜,喜游諸公。
田叔喜歡劍朮,曾在樂巨公的住處向他學習黃、老的學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趙人舉之趙相趙午,午言之趙王張敖所,趙王以為郎中。
田叔為人嚴正清廉,并以此自得。喜歡和那些德高望重的人交游。趙國人把他推荐給趙相趙午,趙午又在趙王張敖那里稱贊他,趙王任命他為郎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數歲,切直廉平,趙王賢之,未及遷。
任職几年,他一直剛直清廉公平,趙王雖賞識他,卻沒有來得及提升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會陳豨反代,漢七年,高祖往誅之,過趙,趙王張敖自持案進食,禮恭甚,高祖箕踞罵之。
恰逢陳豨在代地謀反,漢七年,高祖前去誅討,途徑趙國,趙王張敖親端食槃獻食,禮節十分恭敬,漢高祖卻傲慢地平伸開兩條腿坐着大罵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時趙相趙午等數十人皆怒,謂趙王曰: 王事上禮備矣,今遇王如是,臣等請為亂。
當時趙相趙午等几十人都很生氣,對趙王張敖說: 您侍奉皇上禮節完備周全,現在對待您竟是如此,我們請求造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趙王齧指出血,曰: 先人失國,微陛下,臣等當蟲出。
趙王咬破自己的指頭出了血,說: 我的父親失去了國家,沒有陛下,我們會死后尸體生蛆無人收尸,你們怎么能說這樣的話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公等柰何言若是!毋復出口矣! 於是貫高等曰: 王長者,不倍德。
不要再說了! 於是貫高等議論說: 趙王是忠厚長者,不肯背棄皇上的恩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卒私相與謀弒上。
就私下里互相謀划弒殺皇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會事發覺,漢下詔捕趙王及群臣反者。
恰好事情被發覺了,漢朝下命令逮捕趙王和謀反的群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趙午等皆自殺,唯貫高就系。
於是趙午等人都自殺了,只有貫高願被囚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時漢下詔書: 趙有敢隨王者罪三族。
這時漢朝又下詔書說: 趙國有膽敢跟隨趙王進京的罪及三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唯孟舒、田叔等十余人赭衣自髡鉗,稱王家奴,隨趙王敖至長安。
只有孟舒、田叔等十多人穿着赤褐色的囚衣,自己剃掉頭發,頸上帶着刑具,假稱趙王的家奴跟隨趙王張敖到了長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貫高事明白,趙王敖得出,廢為宣平侯,乃進言田叔等十余人。
貫高等人謀反的事搞清楚了,趙王張敖得以釋放出獄,被廢黜為宣平侯,就推荐稱贊田叔等十多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上盡召見,與語,漢廷臣毋能出其右者,上說,盡拜為郡守、諸侯相。
皇上全部召見他們,跟他們談話,認為朝中的大臣沒有能超過他們的,皇上十分高興,任命他們都做了郡守或諸侯的國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叔為漢中守十余年,會高后崩,諸呂作亂,大臣誅之,立孝文帝。
田叔做漢中郡守十多年,正逢高后去世,諸侯作亂,大臣殺死他們,擁立了漢文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孝文帝既立,召田叔問之曰: 公知天下長者乎?
漢文帝即位后,召見田叔問他說: 先生知道誰是天下忠厚有德行的人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對曰: 臣何足以知之!
田叔回答說: 臣哪里能夠知道!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上曰: 公,長者也,宜知之。
皇帝說: 您是忠厚的長者,應該能夠知道。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叔頓首曰: 故云中守孟舒,長者也。
田叔叩頭說: 從前的云中郡太守孟舒是忠厚長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時孟舒坐虜大入塞盜劫,云中尤甚,免。
當時孟舒因為抵御匈奴犯邊搶劫不力而觸犯刑律,云中郡遭侵犯搶劫尤為嚴重,被免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上曰: 先帝置孟舒云中十余年矣,虜曾一人,孟舒不能堅守,毋故士卒戰死者數百人。
文帝說: 先帝安置孟舒任云中郡太守十多年了,匈奴才入侵,孟舒就不能堅守,無緣無故讓士兵戰士几百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長者固殺人乎?
忠厚有德行的長者本該殺人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公何以言孟舒為長者也?
先生怎么能說孟舒是長者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叔叩頭對曰: 是乃孟舒所以為長者也。
田叔叩頭回答說: 這就是孟舒為長者的原因。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夫貫高等謀反,上下明詔,趙有敢隨張王,罪三族。
貫高等人謀反,皇上下達了確切明白的詔書,趙國有敢跟隨趙王張敖的人罪及三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然孟舒自髡鉗,隨張王敖之所在,欲以身死之,豈自知為云中守哉!
然而孟舒自己剃掉頭發頸帶刑具,跟隨趙王張敖到他要去的地方,想要為他效死,自己哪里料到要做云中郡太守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漢與楚相距,士卒罷敝。
漢和楚長期對峙,士兵疲勞困苦。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匈奴冒頓新服北夷,來為邊害,孟舒知士卒罷敝,不忍出言,士爭臨城死敵,如子為父,弟為兄,以故死者數百人。
匈奴王冒頓剛剛徵服北夷,又來為害邊境,孟舒知道士兵疲勞困苦,不忍心命令他們再作戰,士兵們登城拼死作戰,像兒子為父親、弟弟為兄長打仗一樣,因此戰士的有几百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孟舒豈故驅戰之哉!
孟舒哪里是故意驅使他們作戰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乃孟舒所以為長者也。
這就是孟舒是忠厚長者的原因。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上曰: 賢哉孟舒!
於是皇帝說: 孟舒真是賢德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復召孟舒以為云中守。
又召回了孟舒,讓他重新做了云中郡太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數歲,叔坐法失官。
几年后,田叔因犯法失去漢中郡太守的職務。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梁孝王使人殺故吳相袁盎,景帝召田叔案梁,具得其事,還報。
梁孝王派人暗殺了從前吳國的丞相袁盎,漢景帝召回田叔讓他到梁國審查這個案件,田叔查清了這個案件的全部事實,回朝報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景帝曰: 梁有之乎?
漢景帝說: 梁王有派人暗殺袁盎的事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叔對曰: 死罪!
回答說: 臣死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有之。
有這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上曰: 其事安在?
皇帝說: 有罪證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田叔曰: 上毋以梁事為也。
田叔說: 皇上不要過問梁王的事。 皇帝說: 為什么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上曰: 何也? 曰: 今梁王不伏誅,是漢法不行也;如其伏法,而太后食不甘味,臥不安席,此憂在陛下也。
田叔說: 現在梁王如不伏法被處死,這是漢朝的刑法不能實行啊;如果他伏法而死,太后就會寢食難安,這又是您的憂慮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景帝大賢之,以為魯相。
漢景帝非常賞識他,讓他做了魯國的丞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魯相初到,民自言相,訟王取其財物百余人。
田叔剛剛到任,一百多位百姓主動找他,控告魯王奪取他們的財物。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田叔取其渠率二十人,各笞五十,余各搏二十,怒之曰: 王非若主邪?
田叔抓住為首的二十個人,每人笞打五十大板,其余的人各打手心二十,對他們發怒說: 魯王不是你們的君主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何自敢言若主!
怎么敢毀謗君主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魯王聞之大慚,發中府錢,使相償之。
魯王聽說后,非常慚愧,從內庫中拿出錢來讓國相償還他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相曰: 王自奪之,使相償之,是王為惡而相為善也。
田叔說: 君王自己奪來的,讓國相償還,這是君王做壞事而國相做好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