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以其蚤与其晚相践,后圣王之法十年。
拿早的与晚的相减,与圣王的法则差了十年。
Please translate!
若纯三年而字,子生可以二三年矣。
如果婚后都三年生一个孩子,就可多生两、三个孩子了。
Please translate!
此不惟使民蚤处家,而可以倍与?
这不是使百姓早成家可使人口倍增吗?
Please translate!
且不然已!
然而不这样做罢了。
Please translate!
今天下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
现在执政的人,他们使人口减少的缘故很多。
Please translate!
其使民劳,其籍敛厚,民财不足,冻饿死者,不可胜数也。
他们使百姓劳乏,他们收重的税收。百姓因财用不足而冻饿死的,不可胜数。
Please translate!
且大人惟毋兴师,以攻伐邻国,久者终年,速者数月,男女久不相见,此所以寡人之道也。
而且大人们兴师动众去攻打邻国,时间久的要一年,快的要数月,男女夫妇很久不相见,这就是减少人口的根源。
Please translate!
与居处不安,饮食不时,作疾病死者,有与侵就援橐,攻城野战死者,不可胜数。
再加上居住不安定,饮食不按时,生病而死的,以及被掳掠俘虏。攻城野战而死的,也不可胜数。
Please translate!
此不令为政者所以寡人之道、数术而起与?
这是不善于治政的人使人口减少的缘故,采取多种手段而造成的吧!
Please translate!
圣人为政特无此,不圣人为政,其所以众人之道,亦数术而起与?故子墨子曰: 去无用之费,圣王之道,天下之大利也。
圣人施政绝对没有这种情况,圣人施政,他使人口众多的方法,也是多种手段造成的。所以墨子说: 除去无用的费用,是圣王之道,天下的大利呀。
Please translate!
公孟子谓子墨子曰: 君子共己以待,问焉则言,不问焉则止,譬若钟然,扣则鸣,不扣则不鸣。
译文公孟子对墨子说: 君子自己抱着两手而等待,问到他就说,不问他就不说。好象钟一样:敲击它就响,不敲就不响。
Please translate!
墨子曰: 是言有三物焉,子乃今知其一身也,又未知其所谓也。
墨子说: 这话有三种情形,你现在只知其中之二罢了,并且又不知这二者所说的是什么。
Please translate!
若大人行淫暴于国家,进而谏,则谓之不逊;因左右而献谏,则谓之言议。此君子之所疑惑也。
如果王公大人在国家荒淫暴虐,君子前去劝谏,就会说他不恭顺;依靠近臣献上自己的意见,则又叫做私下议论,这是君子所疑惑的事情。
Please translate!
若大人为政,将因于国家之难,譬若机之将发也然,君子之必以谏,然而大人之利。
如果王公大人执政,国家因而将发生灾难,好象弩机将要发射一样急迫,君子一定要劝谏,这是王公大人的利益。
Please translate!
若此者,虽不扣必鸣者也。
如此紧急,如钟一样,虽不敲也会发出声音来。
Please translate!
若大人举不义之异行,虽得大巧之经,可行于军旅之事,欲攻伐无罪之国,有之也,君得之,则必用之矣。
如果王公大人从事邪行,做不义的事,得到十分巧妙的兵书,一定会用于行军打仗,想攻打无罪的国家并据有它。国君得到这样的兵书,必定使用无疑。
Please translate!
以广辟土地,著税伪材,出必见辱,所攻者不利,而攻者亦不利,是两不利也。
王公大人用战事扩充领土,聚集货物、钱财,但是出师却一定受辱,对被攻打的国家不利,对攻打别人的自己的国家也不利,两个都不利。
Please translate!
若此者,虽不扣,必鸣者也。
象这样,如钟虽不敲,一定会发出声音来。
Please translate!
且子曰: 君子共己以待,问焉则言,不问焉则止,譬若钟然,扣则鸣,不扣则不鸣。
况且你说: 君子自己抱着两手而等待,问到他就说,不问他就不说。好象钟一样:敲击它就响,不敲就不响。
Please translate!
今未有扣,子而言,是子之谓不扣而鸣邪?
现在没有人敲击你,你却说话了,这是你说的 不敲而鸣 吧?
Please translate!
是子之所谓非君子邪?
这是你说的 非君子的行为 吧?
Please translate!
公孟子谓子墨子曰: 实为善,人孰不知?
公孟子对墨子说: 真正行善谁人不知道呢。
Please translate!
譬若良玉,处而不出有余糈。
好比美玉隐藏不出,仍然有异常的光彩。
Please translate!
譬若美女,处而不出,人争求之,行而自炫,人莫之取也。
好比美女隐住不出,人们争相追求;但如果她自己进行自我炫耀,人们就不娶她了。
Please translate!
今子遍从人而说之,何其劳也!
现在您到处跟随别人,用话劝说他们,怎么这么劳苦啊!
Please translate!
子墨子曰: 今夫世乱,求美女者众,美女虽不出,人多求之;今求善者寡,不强说人,人莫之知也。
墨子说: 现在世间混乱,追求美女的人多,美女即使隐住不出,而人多追求她们;现在追求善的人太少了,不努力劝说人,人就不知道了。
Please translate!
且有二生于此,善筮,一行为人筮者,一处而不出者,行为人筮者,与处而不出者,其糈孰多?
假如这里有两个人,都善于占卜,一个人出门给别人占卜,另一个人隐住不出,出门给人占卜的与隐住不出的,哪一个所得的赠粮多呢?
Please translate!
公孟子曰: 行为人筮者,其糈多。
公孟子说: 出门给人占卜的赠粮多。
Please translate!
子墨子曰: 仁义钧。
墨子说: 主张仁义相同,出门向人们劝说的,他的功绩和益处多。
Please translate!
行说人者,其功善亦多,何故不行说人也! 公孟子戴章甫,忽,儒服,而以见子墨子,曰: 君子服然后行乎?
为什么不出来劝说人们呢? 公孟子戴着礼帽,腰间插着笏,穿着儒者的服饰,前来会见墨子,说: 君子穿戴一定的服饰,然后有一定的作为呢?
Please translate!
其行然后服乎? 子墨子曰: 行不在服。
还是有一定的作为,再穿戴一定的服饰? 墨子说: 有作为并不在于服饰。
Please translate!
公孟子曰: 何以知其然也?
公孟子问道: 您为什么知道这样呢?
Please translate!
子墨子曰: 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其国治。昔者晋文公大布之衣,羊之裘,韦以带剑,以治其国,其国治。昔者楚庄王鲜冠组缨,衣博袍,以治其国,其国治。昔者越王勾践剪发文身,以治其国,其国治。
墨子回答说: 从前齐桓公戴着高帽子,系着大带,佩着金剑木盾,治理国家,国家的政治得到了治理;从前晋文公穿着粗布衣服,披着母羊皮的大衣,佩着带剑,治理国家,国家的政治得到了治理;从前楚庄王戴着鲜冠,系着系冠的丝带,穿着大红长袍,治理他的国家,国家得到了治理;从前越王勾践剪断头发,用针在身上刺了花纹,治理他的国家,国家得到了治理。
Please translate!
此四君者其服不同,其行犹一也。
这四位国君,他们的服饰不同,但作为却是一样的。
Please translate!
翟以是知行之不在服也。
我因此知道有作为不在服饰。
Please translate!
公孟子曰: 善!
公孟子说: 说得真好!
Please translate!
吾闻之曰:宿善者不祥。
我听人说过: 使好事停止不行的人,是不吉利的。
Please translate!
请舍忽、易章甫,复见夫子,可乎?
让我丢弃笏,换了礼帽,再来见您,可以吗?
Please translate!
子墨子曰: 请因以相见也。若必将舍忽、易章甫而后相见,然则行果在服也。
墨子说: 希望就这样见你,如果一定要丢弃笏,换了礼帽,然后再见面,那么是有作为果真在于服饰了。
Please translate!
公孟子曰: 君子必古言服,然后仁。
公孟子说: 君子一定要说古言、穿古服,然后才称得上具有仁德修养。
Please translate!
子墨子曰: 昔者商王纣,卿士费仲,为天下之暴人;箕子、微子,为天下之圣人。
墨子说: 从前商纣王的卿士费仲,是天下有名的暴虐之人;箕子、微子,是天下有名的圣人。
Please translate!
此同言,而或仁不仁也。
这是同说古言而或仁德或不仁德的例子。
Please translate!
周公旦为天下之圣人,关叔为天下之暴人,此同服,或仁或不仁。
周公旦是天下有名的圣人;关叔是天下有名的暴虐之人,这又是同穿古服而或仁德或不仁德的例子。
Please translate!
然则不在古服与古言矣。
具有仁德修养,不在于古言古服!
Please translate!
且子法周而未法夏也,子之古,非古也。
况且你效法周而没有效法夏,你的古,其实并不古。
Please translate!
公孟子谓子墨子曰: 昔者圣王之列也,上圣立为天子,其次立为卿大夫。
公孟子对墨子说: 从前圣王安排位次,道德智能最高的上圣立作天子,其次的立作卿大夫。
Please translate!
今孔子博于《诗》、《书》,察于礼乐,详于万物,若使孔子当圣王,则岂不以孔子为天子哉!
现在孔子博通《诗》、《书》,明察礼、乐之制,备知天下万物。如果让孔子当上圣,岂不是可以让孔子作天子了吗?
Please translate!
子墨子曰: 夫知者,必尊天事鬼,爱人节用,合焉为知矣。
墨子说: 所谓智者,一定尊重上天,侍奉鬼神,爱护百姓,节约财用,合于这些要求,才可以称得上智者。
Please translate!
今子曰 知孔子博于《诗》、《书》,察于礼乐,详于万物 ,而曰可以为天子,是数人之齿,而以为富。
现在你说孔子博通《诗》、《书》,明察礼、乐之制,备知天下万物,而认为他可以作天子。这是数别人契据上的刻数,却自以为富裕了。
Please translate!
公孟子曰: 贫富寿夭,然在天,不可损益。
公孟子说: 贫困、富裕、长寿、夭折,确实由天注定,不能够增减它们。
Please translate!
又曰: 君子必学。
又说: 君子一定要学习。
Please translate!
子墨子曰: 教人学而执有命,是犹命人葆而去其冠也。
墨子说: 教人学习却宣扬 有命 的观念,就好象让人包裹头发,现在却拿去了他的帽子一样。
Please translate!
公孟子谓子墨子曰: 有义不义,无祥不祥。
公孟子对墨子说: 人存在义与不义的情况,但不存在因人的义与不义而得福得祸的情况。
Please translate!
子墨子曰: 古圣王皆以鬼神为神明,而为祸福,执有祥不祥,是以政治而国安也。
墨子说: 古代的圣王都认为鬼神是神明的,能带来祸福,主张 因人的义与不义而得福得祸 的观点,因此政治清明,国家安宁。
Please translate!
自桀纣以下皆以鬼神为不神明,不能为祸辐,执无祥不祥,是以政乱而国危也。
自从桀、纣以来,都认为鬼神不神明,不能带来祸福,主张 人的不义得不了祸 的观点,因此政治混乱,国家一个个灭亡了。
Please translate!
故先王之书子亦有之曰: 其傲也出,于子不祥。
先王的书你也有,那书上讲: 言行傲慢,对你不吉祥。
Please translate!
此言为不善之有罚,为善之有赏。
这话是对不善的惩罚,又是对从善的奖赏。
Please translate!
子墨子谓公孟子曰: 丧礼,君与父母、妻、后子死,三年丧服;伯父、叔父、兄弟期;族人五月;姑、姊、舅、甥有数月之丧。
墨子对公孟子说: 按照丧礼:国君与父母、妻子、长子死了,要穿戴三年丧服;伯父、叔父、兄弟死了,只一年;族人死了,五个月;姑、姐、舅、甥死了,也都有几个月的服丧期。
Please translate!
或以不丧之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又在不办丧事的间隙,诵《诗三百》,又配以舞蹈。如果用你的言论,那么国君哪一天可以从事政治呢?
Please translate!
若用子之言,则君子何日以听治?
百姓又哪一天可以从事事务呢?
Please translate!
庶人何日以从事? 公孟子曰: 国乱则治之,国治则为礼乐;国治则从事,国富则为礼乐。
公孟子答道: 国家混乱就从事政治,国家安宁就从事礼、乐;国家贫困就从事事务,国家富裕就从事礼、乐。
Please translate!
子墨子曰: 国之治,治之废,则国之治亦废。
墨子说: 国家安宁,如果治理废弃了,国家的安宁也就废弃了。
Please translate!
国之富也,从事故富也;从事废,则国之富亦废。
国家富裕,由于百姓从事事务才富裕;百姓的从事废弃了,国家的富裕也就废弃了。
Please translate!
故虽治国,劝之无餍,然后可也。
所以治国的事,必须勤勉不止,才可以治好。
Please translate!
今子曰,国治则为礼乐,乱则治之,是譬犹噎而穿井也,死而求医也。
现在你说: 国家安宁就从事礼、乐,国家混乱就从事政治。 就如同吃饭噎住了才凿井,人死了才求医一样。
Please translate!
古者三代暴王桀、纣、幽、厉,为声乐,不顾其民,是以身为刑戮,国为戾虚者,皆从此道也。
古时候,三代的暴虐之王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大搞声乐,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因而自身成了刑戮之人,国家也遭到了灭亡,都是由于这种主张造成的。
Please translate!
公孟子曰: 无鬼神。
公孟子说: 没有鬼神。
Please translate!
又曰: 君子必学祭祀。
又说: 君子一定要学习祭礼。
Please translate!
子墨子曰: 执无鬼而学祭礼,是犹无客而学客礼也,是犹无鱼而为鱼罟也。
墨子说: 主张 没有鬼神 的观点却劝人学习祭礼,这就象没有宾客却学习接待宾客的礼节,没有鱼却结鱼网一样。
Please translate!
公孟子谓子墨子曰: 子以三年之丧为非,子之三日之丧亦非也。
公孟子对墨子说: 您认为守三年丧期是错的,那么您主张的守三日丧期也不对。
Please translate!
子墨子曰: 子以三年之丧非三日之丧,是犹裸谓撅者不恭也。
墨子说: 你用三年的丧期攻击三日的丧期,就好象的人说掀衣露体的人不恭敬一样。
Please translate!
公孟子谓子墨子曰: 知有贤于人,则可谓知乎?
公孟子对墨子说: 某人的所知,有胜过人家的地方,那么,可以说他是智慧聪明的人吗?
Please translate!
子墨子曰: 愚之知有以贤于人,而愚岂可谓知矣哉?
墨子答道: 愚者的所知,有胜过他人的地方,然而难道能说愚者是智慧聪明的人吗?
Please translate!
公孟子曰: 三年之丧,学吾之慕父母。
公孟子说: 守三年的丧期,这是仿效孩子依恋父母的情意。
Please translate!
子墨子曰: 夫婴儿子之知,独慕父母而已,父母不可得也,然号而不止,此其故何也?
墨子说: 婴儿的智慧,唯独希慕自己的父母而已,父母不见了,就大哭不止。这是什么缘故呢?
Please translate!
即愚之至也。
这是愚笨到了极点。
Please translate!
然则儒者之知,岂有以贤于婴儿子哉?
那么儒者的智慧,难道有胜过小孩子的地方吗?
Please translate!
子墨子曰问于儒者: 何故为乐?
墨子问一个儒者说: 为什么从事音乐?
Please translate!
曰: 乐以为乐也。
儒者回答说: 以音乐作为娱乐。
Please translate!
子墨子曰: 子未我应也。
墨子说: 你没有回答我。
Please translate!
今我问曰: 何故为室?
现在我问: 为什么建造房屋?
Please translate!
曰: 冬避寒焉,夏避暑焉,室以为男女之别也。
回答说: 冬天避寒,夏天避暑,建造房屋也用来分别男女。
Please translate!
则子告我为室之故矣。今我问曰: 何故为乐?
那么,是你告诉了我造房屋的原因。现在我问: 为什么从事音乐?
Please translate!
曰: 乐以为乐也。
回答说: 以音乐作为娱乐。
Please translate!
是犹曰: 何故为室?
如同问: 为什么建造房屋?
Please translate!
曰: 室以为室也。
回答说: 建造房屋是建造房屋 一样。
Please translate!
子墨子谓程子曰: 儒之道足以丧天下者四政焉。
墨子对程子说: 儒家的学说足以丧亡天下的有四种。
Please translate!
儒以天为不明,以鬼为不神,天、鬼不说,此足以丧天下。
儒家认为天不明察,认为鬼神不神明。天、鬼神不高兴,这足以丧亡天下了。
Please translate!
又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
又加上厚葬久丧:做几层的套棺,制很多的衣服、被子,送葬就象搬家一样,哭泣三年,人扶才能起来,拄了拐杖才能行走,耳朵不听外事,眼睛不见外物,这足以丧亡天下了。
Please translate!
又弦歌鼓舞,习为声乐,此足以丧天下。
又加以弦歌、击鼓、舞蹈,以声乐之事作为常习,这足以丧亡天下了。
Please translate!
又以命为有,贫富寿夭,治乱安危有极矣,不可损益也。
同时又认为有命,说贫困、富裕、长寿、夭折、治乱安危有一个定数,不可增减变化。
Please translate!
为上者行之,必不听治矣;为下者行之,必不从事矣。此足以丧天下。
统治天下的人实行他们的学说,一定就不从事政治了;被统治的人实行他们的学说,一定就不从事事务了,这足以丧亡天下。
Please translate!
程子曰: 甚矣,先生之毁儒也。
程子说: 太过分了!先生诋毁儒家。
Please translate!
子墨子曰: 儒固无此若四政者,而我言之,则是毁也。
墨子说: 假如儒家本来没有这四种学说,而我却说有,这就是诋毁了。
Please translate!
今儒固有此四政者,而我言之,则非毁也,告闻也。
现在儒家本来就有这四种学说,而我说了出来,这就不是诋毁了,是就我所知告诉你罢了。
Please translate!
程子无辞而出。
程子没有告辞退了出来。
Please translate!
子墨子曰: 迷之!
墨子说: 回来!
Please translate!
反,后坐。进复曰: 乡者先生之言有可闻者焉。
程子返了回来,又坐下了,他再告诉墨子说: 从前,先生您的言论有可以听的地方。
Please translate!
若先生之言,则是不誉禹,不毁桀、纣也。 子墨子曰: 不然。
先生象这样谈论,还不是诋毁禹,连桀纣也都不诋毁了。 墨子说: 不是这样。
Please translate!
夫应孰辞,称议而为之,敏也。
能用常习的言词作回答,又切合事理,可见他的敏达。
Please trans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