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s
stringlengths 2
1.19k
| truth
stringlengths 1
1.93k
| results
stringlengths 1
4.96k
| BLEU
float64 0
1
|
---|---|---|---|
丙戌,初铸新钱,文曰 乾元重宝 ,用一当十,与开元通宝同行用。 | 十六日,开始铸造了新钱,钱上文字曰 乾元重宝 ,用一个当十个,与 开元通宝 同时通行使用。 | 丙戌,开始铸造新钱,上面铸有 乾元重宝 ,每一文钱可以当十文使用,和开元通宝一起使用。 | 0.335798 |
皆太常奏闻,送光禄寺供荐。 | 都是太常奏鞭,送光禄寺供奉进献。 | 都太常上奏朝廷,送至光禄寺供职。 | 0.224015 |
冏曰: 梁、赵。 | 司马说: 梁王和赵王。 | 梁、赵。 | 0.018374 |
安德王延宗命莫多娄敬显、韩骨胡拒城南,和阿干子、段畅拒城东,自帅众拒齐王宪于城北。 | 安德王高延宗命令莫多屡敬显、韩骨胡在城南抵抗,和阿干子、段畅在城东抵抗,自己率领众军在城北抵抗北周的齐王宇文宪。 | 安德王延宗命令莫多娄敬显、韩骨胡在城南防御,和阿干子、段畅在城东防御,自己率领部队在城北抵抗齐王宪。 | 0.555953 |
颢被旨赴中堂议事,安石方怒言者,厉色待之。 | 程颢接受圣旨到中堂议论政事,王安石刚刚对发表意见的人怒气冲冲地予以指责,声色俱厉地对待他们。 | 张颢被旨令赴中堂议事,安石正生气地等待着,用严厉的态度对待他。 | 0.045078 |
云气入,色青,外国来降;出,则臣有乱。 | 云气进入,星色青,外国来归降;从尾宿出去,那么臣下有叛乱。 | 云气进入,颜色变青,是外国来投降;出来,就必然发生混乱。 | 0.215564 |
至推排为郎,即失其故步,混然无别矣。 | 升币孚决。至于递次推举为郎,失去了原来的少骤,和其他官员混同无别了。 | 当推排成为郎官,就失去了原来的位置,完全没有了区别。 | 0.172192 |
卿本能御吏士,念自修敕,无为郡县所苦。 异顿首受命,引而西,所至皆布威信。弘农群盗称将军者十余辈,皆率众降异。 | 你是能驾驭吏士的,望你好好领会我的意旨,莫让郡县受苦。 冯异叩头受命,引兵向西,所到之处都广为传播威信,弘农群盗称为将军的有十多起,都率领部众投降冯异。 | 我本来的能力是驾驭官吏,念及自己受命于上,便想不使郡县受苦。我到了那里,就显示出我的权威,弘农的群盗称将军的有十几人,都归顺了我。 | 0.152751 |
中国少安,客人皆还,唯宁晏然若将终焉。 | 中原地区稍稍安定后,逃到辽东郡避难的人都回来了,只有管宁安定闲适仿佛要在那里终老。 | 中国平安,客人都回去,只有宁晏然像要结束一样。 | 0.037483 |
自非卜筮正术,其馀杂占,悉从禁绝。 | 除了正当的卜筮术,其余杂滥占卜,一律禁绝。 | 不是用占卜的方法,其他的杂项占卜,全部禁止。 | 0.064295 |
后读药师经,见盲者得视之言,遂请七僧,然七灯,七日七夜,转药师经行道。 | 后来读《药师经》,看到盲者得视之言,因而请来七位僧人,点燃了七盏灯,七日七夜,转《药师经》行道。 | 后来读到《药师经》,看到盲人能看见的语句,于是请了七位僧人,点七灯,七日七夜,念《药师经》。 | 0.491966 |
往者初平高昌,魏征、褚遂良劝朕立麴文泰子弟,依旧为国,朕竟不用其计,今日方自悔责。 | 过去我刚刚平定高昌的时候,魏徵、褚遂良劝我立麹文泰的后代为王,归还他的国土,可是,我竟然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现在后悔晚矣。 | 从前,高昌国刚建立时,魏征、褚遂良劝我立曲文泰的子弟,让他们继续做高昌国国君,我竟然没有采纳他们的意见,今天才感到自责。 | 0.363057 |
果饵之属,或置之梁上,宾至,下而共啖。 | 果品一类的食物挂在房梁上,等有客人来,取下来一块吃。 | 果饵之属,有的放在梁上,客人到了,就下来一起吃。 | 0.08433 |
善灌夫、郑当时及宗正刘弃。 | 他与灌夫、郑当时和宗正刘弃交好。 | 善灌夫、郑当时和宗正刘弃。 | 0.668771 |
轼言于朝,从之。 | 苏轼向朝廷说了自己的意见,朝廷同意了。 | 我向朝廷进言,朝廷接受我的意见。 | 0.118118 |
迁浙西廉访使。 | 随后调任浙西廉访使。 | 调任浙西廉访使。 | 0.778801 |
楚军大乱,坏散,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欲过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汉王家:家皆亡,不与汉王相见。 | 楚军大乱,阵形溃散,汉王才得以和几十个骑兵逃走。汉王打算经过沛县,接取家眷西行;楚军也派人追往沛县,掠取汉王家眷。家眷都已逃亡,没能和汉王相见。 | 楚军大乱,散乱,汉王就与几十个骑兵逃走,想经沛县回家,收集家室向西逃去,楚军也派人来追捕汉王,抢走汉王的家人,汉王不能回家。 | 0.235664 |
庚寅,诏访两浙民疾苦。 | 二十四日,下诏访问两浙百姓疾苦。 | 庚寅年,下诏调查两浙地区百姓的疾苦。 | 0.113061 |
庆之每朝贺,常乘猪鼻无幰车,左右从者不过三五骑。 | 沈庆之每次朝贺,常常乘坐猪鼻无幔车,左右的随从不过三五个骑士。 | 庆之每次上早朝,总是乘着猪鼻无幰车,左右随行的不过三五个人。 | 0.325613 |
明日,至三峰山,遂溃,事载蒲阿传。 | 第二天,金兵到达三峰山,于是失败,有关事情载于《蒲阿传》中。 | 明天,到了三峰山,就崩溃了,这件事记载在蒲阿的传中。 | 0.128319 |
公卿大臣宜朝夕燕见,则君臣情接而治道得矣。 | 公卿宰相应早晚在内廷朝见,君主和臣子的感情就融洽了,就能知道治理的好办法了。 | 公卿大臣应该每日都朝见皇帝,这样君臣之间感情就更加融洽,治理国家的方法也就更加得当。 | 0.045973 |
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变,将何以制之! | 现在用羽林军代替金吾卫巡夜,如果发生了突发事件,怎么控制局势呢! | 现在用羽林军代替金吾警夜,突然发生非常之事,怎么办呢? | 0.369004 |
俄而淮西节度王仲昇与贼将谢钦让战于申州城下,为贼所虏。 | 不多时,淮西节度王仲升与贼军将领谢钦让在申州城展开战斗,升被贼军抓获。 | 不久,淮西节度王仲升和贼将谢钦让在申州城下交战,被贼人俘虏了。 | 0.398405 |
浞野侯既至期而还,左大都尉欲发而觉,单于诛之,发左方兵击浞野。 | 浞野侯按时到达约定的地点才回来,左大都尉想杀单于而被发觉,单于杀了他,派出左方的军队攻击浞野侯。 | 浞野侯到了预定的时间就回去,左大都尉正要出发时,才醒悟,单于就杀了他,派左方军队去攻击浞野。 | 0.282543 |
德威乃遣骑三百,扣梁营挑战,自以劲兵三千继之。 | 周德威清晨派出三百骑兵前往梁营挑战,他自己亲率三千精兵随后跟进。 | 德威派三百名骑兵,到梁营挑战,自己带三千名精锐部队随后跟进。 | 0.299007 |
乙卯,以给事中齐抗为河南尹。 | 十二日,以给事中齐抗为河南尹。 | 乙卯,任命给事中齐抗为河南尹。 | 0.641387 |
风俗不同,人情难变,欲行荆扬之化于三秦之地,譬无翼而欲飞,无足而欲走,不可得也。 | 风俗不同,人情难以改变,要想在三秦地区推行荆扬地区的教化,好比没有翅膀而想飞,没有脚而想走,是不可能的。 | 风俗不同,人情难变,想在三秦之地实行荆扬之化,就像没有翅膀而想飞,没有脚而想走,这是不可能的。 | 0.579483 |
南顿太守郑琨、颍川太守郭道隐并弃城走。 | 刘宋南顿太守郑琨、颖川太守郑道隐都弃城逃跑。 | 南顿太守郑琨、颍川太守郭道隐都弃城逃走。 | 0.546471 |
若乃不敬鬼神,政令违逆,则雾水暴至,百川逆溢,坏乡邑,溺人民,水不润下也。 | 假如不敬鬼神,政令违逆天意,那么就会突然出现泉水喷涌,河水逆流,四处泛滥,冲毁村庄,淹死人民,这是水不润下的表现。 | 如果对鬼神不敬重,政令不遵守,就 会招致雾水暴发,百川逆流,毁坏乡邑,淹没人民,水不能滋润下流。 | 0.054791 |
高祖俟,魏征西大将军、东平王。 | 高祖陆俟,是魏征西大将军、束平王。 | 高祖等待,魏征西大将军、东平王。 | 0.473026 |
又三日,至新武州,西北行五十里有鸡鸣山,云唐太宗北伐闻鸡鸣于此,因以名山。 | 再走三天,到达新武州,向西北走五十里有座鸡呜山,据说唐太宗北伐时在这里听见鹦叫,因而用来给山取名。 | 又过了三天,到了新武州,西北行五十里有个鸡鸣山,传说唐太宗北伐时,在这里听到鸡叫声,因此就以此命名。 | 0.341874 |
其先出自管仲,管仲七世孙修,自齐适楚,为阴大夫,因而氏焉。 | 其祖先出自管仲,管仲的七世孙管修,自齐国到了楚国,为阴大夫,因而改为阴姓。 | 先祖是管仲,管仲的七世孙子管修,从齐国搬到楚国,担任阴大夫,因此姓管。 | 0.408697 |
又有《折杨柳》十首,叙曰: 此曲盛传,为词者甚众,文人才子,各炫其能,莫不条似舞腰,叶如眉翠,出口皆然,颇为陈熟。 | 又有《折杨柳》歌十首,诗序说: 这一曲调很流行,写作歌词的人很多。文人才子,各人卖弄自己的能耐,无人不说柳条像歌舞少女的腰肢,柳叶像少女的翠眉,千篇一律,都是陈词滥调。 | 又有《折杨柳》十首,叙曰: 此曲盛传,为词的人很多,文人才子,各显其才,都像舞腰,像眉翠,出口都这样, 為陈旧。 | 0.191007 |
冬十月,梁祖遣大将李思安、杨师厚率师营于泽州,以攻上党。 | 十月,梁太祖派大将李思安、杨师厚率部在泽州宿营,以进攻上党。 | 冬十月,梁祖派大将李思安、杨师厚率军驻扎在泽州,准备攻打上党。 | 0.531977 |
帝西幸长安,以组为河南尹。 | 皇帝西至长安,让荀组任河南尹。 | 皇帝西行到长安,任命组为河南尹。 | 0.296152 |
大明二年正月,有司奏: 故右光禄大夫王偃丧,依格皇后服期,心丧三年,应再周来二月晦。 | 去明二年正月,主事官员上奏说: 前右光禄大夫王偃逝世,依照制度皇后服丧一年,行心丧礼三年,应该到第二年二月的最后一天。 | 明二年正月,有关官员上奏: 故右光禄大夫王偃去世,按照制度,皇后穿素服为期三年,应该在二月晦日祭奠。 | 0.329099 |
故五水分流,世号五穴口,今惟通并为二水,一水西注淇水,谓之夭井沟,一水径土军东分为蓼沟,东入白祀陂。 | 从前有五条水分流,世人称为五穴口,现已合并,只有两条了:一条往西注入淇水,叫天井沟,一条流经土军以东,分出萝沟,东流注入白祀破。 | 所以五种水汇流,人们称为五种口,现在五种水汇流成两条,一条流到淇水,叫做夭井沟,一条从土军东流,分为蓼沟,流到白祀陂。 | 0.200873 |
初,景谋反,合州刺史鄱阳王范、司州刺史羊鸦仁并累有啓闻。异以景孤立寄命,必不应尔,乃谓使曰: 鄱阳王遂不许国家有一客! | 当初,侯景酝酿造反时,合州刺史鄱阳王萧范、司州刺史羊鸦仁都屡次有奏章上报,朱异认为侯景亡命投靠,孤单寄身梁朝,一定不会造反,就对萧范派来报奏的信使说: 鄱阳王竟然不能容许国家有一位客人吗! | 当初,景谋造反,合州刺史鄱阳王范、司州刺史羊鸦仁都已有反叛的传闻。异认为景谋孤弱,必然不会这样,于是对他说:鄱阳王于是不许我国有任何一个客人! | 0.24529 |
其歌甚美,其旨甚微。 | 歌词很美,但含意微妙。 | 它的歌声很美,它的含义却很微妙。 | 0.110021 |
东郭书曰: 三战必死,于此三矣。 | 东郭书说: 打了三次仗,一定得战死,在这里是第三次了。 | 东郭书说: 三次战斗必死,这是第三次。 | 0.300369 |
若取城邑而残其民,则未下者必死守以拒我。 | 如果攻取了城邑而又去残害城中的人民,那末尚未攻下的城中百姓必然拼死守卫来抗拒我们。 | 如果攻取城邑时伤害了百姓,那么还没有攻下的城邑定会死守抵抗我们的进攻。 | 0.168772 |
五月初一日,晨餐后,留顾仆浣衣涤被于寓。 | 五月初一日早餐后,留顾仆在寓所里洗衣被。 | 五月初一日,早晨吃罢饭,留下顾仆来洗衣服、涤被于寓所。 | 0.206642 |
或谓佖曰: 李公待君素不厚,何数诣之? 佖曰: 我为廷尉日,李公方秉政,未尝一有请求,此吾所以重之也。 | 有人对李亻必说 :李公对你历来不厚重,为什么还数次拜访他呢? 李说: 我当廷尉时,李公刚刚执掌权政,未曾有一事请托,这是我之所以敬重他的原因啊。 | 有人对佖说: 李公待你平时不厚,为什么如此礼遇你? 佖说: 我做廷尉时,李公正掌握大权,我从没向他请求过任何事,这就是我尊重他的原因。 | 0.240592 |
上皇上马,上亲执鞚。 | 等玄宗上马后,肃宗亲自为玄宗牵马。 | 皇上骑马,皇上亲自牵马。 | 0.078595 |
占曰: 兵革起。 | 占卜说: 战事将起。 | 占曰: 战争爆发了。 | 0.118684 |
燕王归国,比及境上,为其弟匡俦所拒。 | 燕王归国,刚走到边境。他弟弟李国俦却不让他回国。 | 燕王回国,刚到边境,被他的弟弟匡俦拒绝。 | 0.093289 |
中主犹若不能有其民,而况于暴君乎? |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的君主尚且不能保有他的人民,更何况暴君呢? | 中主尚且不能掌握自己的和人民,更何况暴君呢? | 0.406811 |
辽西王农言于宝曰: 今迁都尚新,未可南征,宜因成师袭库莫奚,取其牛马以充军资,更审虚实,俟明年而议之。 | 辽西王慕容农对慕容宝说: 现在从中山迁回龙城,时间还太短,千万不可发动大军向南出征,应该利用已经准备好的部队进攻库莫奚部落,夺取他们的牛马来充实我们的军备物资,然后再了解情况,等到明年再来商议出兵南征的事。 | 辽西王农对宝说: 现在迁都刚新,不能南征,应当乘机攻击成师,夺取他们的牛马来充实军队的物资,再审慎地考察虚实,等到明年再商议。 | 0.213075 |
丙午,封子祐为德王。 | 二十八日,昭宗封儿子李为德王。 | 丙午年,封子祐为德王。 | 0.187588 |
永兴元年十一月,日中有黑气分日。 | 永兴元年十一月,太阳中有黑气分日。 | 永兴元年十一月,太阳中有黑色的云气,分成了两日。 | 0.55565 |
辛巳,幸长干寺,大赦。 | 二十九日,视察长干寺,实行大赦。 | 这一年,皇帝到长干寺去,大赦天下。 | 0.080511 |
庄宗幸东都,定州王都来朝,庄宗命宪治鞠场,与都击鞠。 | 唐庄宗到束都,定州王都前来朝见,唐庄宗命令张宪修整击球场,和王都击球。 | 唐庄宗到东都,定州王都来朝见,唐庄宗命令宪治去鞠场,和都一起打鞠。 | 0.473672 |
其隘土人名为界牌岭,又指为昆仑关。 | 这个隘口当地人起名叫界牌岭,又指认为昆仑关。 | 那里的土著人叫作界牌岭,又称为昆仑关。 | 0.338765 |
恂乃悦,超于是召鄯善王广,以虏使首示之。 | 郭恂听了,顿时面露喜色。于是班超又求见鄯善王广,并把匈奴使者的头颅拿给他看。 | 李迅高兴了,李超于是召见鄯善王李广,把俘虏的首级给他看。 | 0.156308 |
善属文,词核而理暢。 | 很会写文章,文词核实,理义通畅。 | 善于写文章,文章的词句精炼而道理畅达。 | 0.219515 |
时文阿宗人沈恪为郡,请使者宽其死,即面缚锁颈致于高祖,高祖视而笑曰: 腐儒复何为者? | 其时文阿宗的同宗族人沈恪治郡,请求使者宽容,免其一死,便当面缚住他,锁住颈送到高祖处,高祖见了笑着说: 腐儒又能做什么? | 当时,文阿宗人沈恪任郡太守,请求使者宽免他的死刑,就当面把人绑起来锁住,送到了高祖那里。高祖看后笑了起来,说: 这些腐儒有什么用呢? | 0.173011 |
杨难当遣其子和将兵与蒲甲子等共击萧承之,相拒四十馀日,围承之数十重,短兵接,弓矢无所复施。 | 杨难当派他的儿子杨和率兵与蒲甲之等共同进攻萧承之,双方对峙四十多天。氐王的军队将萧承之的部队包围了几十重,两军短兵相接,弓箭飞石都无法施用。 | 杨难当派他的儿子和军队與蒲甲子等人一起攻打萧承之,相持四十多天,把萧承之围困在几十重圈里,短兵器相接,弓箭都射完了。 | 0.274799 |
朝议以羡本不合山河之赏,故不许跻袭。 | 朝议以为邓羡本不该受封爵,所以不同意邓跻继承爵位。 | 朝廷认为,王羡的贡献不合山河流域的功赏,所以不允许他继承。 | 0.111467 |
秦瞻居曲河彭星野,忽有物如蛇,突入其脑中。 | 秦瞻住在曲河的彭星野,忽然有个象蛇的东西,突然地进入他的脑子里。 | 秦瞻住在曲河彭星野,突然有东西像蛇一样,突然进入他的脑袋里。 | 0.415118 |
十一月丁亥,诏绥德城为绥德军。 | 十一月十九日,诏令绥德城为绥德军。 | 十一月十五日,下诏将绥德城升格为绥德军。 | 0.390359 |
十七年,遣使于慕容俊。 | 建国十七年,昭成帝派使臣访问慕容俊。 | 十七年,派使者去见慕容俊。 | 0.289322 |
昔者豫让,中行文子之臣。 | 以前有个豫让,本是晋国范氏中行文子的家臣。 | 从前有个人叫豫让,是中行文子的臣子。 | 0.297467 |
一里,西南入峡。 | 一里,往西南进入峡谷。 | 一里,向西南进入峡谷。 | 0.701688 |
党项复扰边,上欲择可为邠宁帅者而难其人,从容与翰林学士、中书舍人须昌毕諴论边事,諴援古据今,具陈方略。 | 党项部族又侵扰边,唐宣宗想选择可充任宁统帅的人,而难以找到合适者,便从容地与翰林学士、中书舍人须昌人毕议论边境之事,毕援古据今,向唐宣宗陈述征讨党项的一整套方略。 | 党项人又侵扰边境,皇上想挑选一个可以当邠宁帅的人,但是挑选起来很困难,就从容和翰林学士、中书舍人须昌毕諴讨论边界事务,毕諴引用古代今天的事例,详细陈述策略。 | 0.246121 |
其月,敕赐羊车一乘。 | 这一月,朝廷又赐给他羊车一辆。 | 这个月,皇帝下诏赐给羊车一乘。 | 0.102386 |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初,有子名繶,娶崔氏,通判潭州,卒。崔守死,不更嫁。拯尝出其媵,在父母家生子,崔密抚其母,使谨视之。繶死后,取媵子归,名曰綎。有奏议十五卷。 | 包拯性格严峻刚直,痛恶官吏的苛刻,做事力求诚朴宽厚,虽然疾恶如仇,然而未曾不以忠恕之道待人,与人交往不随意附合,不以虚伪的言辞和笑脸取悦于人。平时没有私人信件往来。和朋友、亲戚都断绝了来往。虽然身居高位,但衣服、器用、饮食如同没有做官时一样。他曾经说:“我的后代子孙做官,如有犯贪污罪的,不准放他进入家门,死后也不准埋葬到我家的墓地里。不遵从我的这个志向,就不是我的子孙。”以前,包拯有个儿子名叫繶,娶妻崔氏,任潭州通判,已死。崔氏守节到死,没有改嫁。包拯曾经逐走一位偏房,这位小妾在自己父母家生了一个儿子。崔氏秘密供养孩子的母亲,要她仔细照看孩子,包繶死后,就把妾生的儿子接回来了,取名叫綎。包拯有奏议十五卷。 | 张拯性情刚直,憎恶官吏的苛刻,只讲求厚道,虽然憎恶官吏,但总以忠恕之心对待。他同人交往不趋炎附势,不伪善地讨好别人,平素的言行没有私书,所以朋友、亲族都疏远他。虽身贵显,但衣服、器物、饮食都同以前一样。他曾经说:“后代子孙做官,有犯贪腐之法的,不能放回家里,不能葬在大莹之中。不按我的意思,就不是我的子孙了。”当初,有儿子叫张繶,娶了崔氏,任潭州通判,死后。崔守死了,不再嫁人。张拯曾回家探望母亲,生下儿子,崔氏抚养他的母亲,使他谨慎对待。张繶死后,把儿子带回家,取名张綎,有十五卷奏议。 | 0.236349 |
乃授弘淮西诸军行营都统,令兵部郎中、知制诰李程宣赐官告。 | 于是授韩弘淮西诸军行营都统,派兵部侍中、知制诰李程宣布赐官诰令。 | 于是,授给弘淮西各路军队的行营都统,令兵部郎中、知制诰李程宣赐官告。 | 0.402181 |
确罢,惇不自安,乃驳司马光所更役法,累数千言。 | 蔡确被罢,章惇不安,就驳斥司马光所改的役法,达数千言。 | 确罢,惇不自安,乃驳司马光所更役法,累数千言。 | 0.264641 |
大司马,古官也。 | 大司马,是古代的官职。 | 大司马,古代官职。 | 0.385233 |
封皇叔祖父孚为安平王,皇叔父干为平原王,亮为扶风王,伷为东莞王,骏为汝阴王,肜为梁王,伦为琅邪王,皇弟攸为齐王,鉴为乐安王,几为燕王,皇从伯父望为义阳王,皇从叔父辅为渤海王,晃为下邳王,瑰为太原王,圭为高阳王,衡为常山王,子文为沛王,泰为陇西王,权为彭城王,绥为范阳王,遂为济南王,逊为谯王,睦为中山王,凌为北海王,斌为陈王,皇从父兄洪为河间王,皇从父弟楙为东平王。 | 封皇叔祖父司马孚为安平王,皇叔父司马干为平原王,司马亮为扶风王,司马亻由为东莞王,司马骏为汝阴王,司马肜为梁王,司马伦为琅王牙王,皇弟司马攸为齐王,司马鉴为乐安王,司马机为燕王,皇从伯父司马望为义阳王,皇从叔父司马辅为渤海王,司马晃为下邳王,司马环为太原王,司马王圭为高阳王,司马衡为常山王,司马子文为沛王,司马泰为陇西王,司马权为彭城王,司马绥为范阳王,司马遂为济南王,司马逊为谯王,司马睦为中山王,司马陵为北海王,司马斌为陈王,皇从父兄司马洪为河间王,皇从父弟司马楙为东平王。 | 把皇叔祖父王孚封为安平王,皇叔父王干封为平原王,王亮封为扶风王,王伷封为东莞王,王骏封为汝阴王,王肜封为梁王,王伦封为琅邪王,皇弟王攸封为齐王,王鉴封为乐安王,王几封为燕王,皇从伯父王望封为义阳王,皇从叔父王辅封为渤海王,王晃封为下邳王,王瑰封为太原王,王圭封为高阳王,王衡封为常山王,王子文封为沛王,王泰封为陇西王,王权封为彭城王,王绥封为范阳王,王遂封为济南王,王逊封为谯王,王睦封为中山王,王凌封为北海王,王斌封为陈王,皇从父兄王洪封为河间王,皇从父弟王楙封为东平王。 | 0.459597 |
高祖谓忌曰: 三吴奥壤,旧称饶沃,虽凶荒之馀,犹为殷盛,而今贼徒扇聚,天下摇心,非公无以定之,宜善思其策。 | 高祖对裴忌说: 三吴一带深处腹地,一向被称为富饶肥沃之区,即使是灾年荒岁,也仍然是物阜民丰,如今叛贼们互相煽动聚集在那裹,可能会动摇天下民心。除了你就没有人能安定那裹,你可要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来。 | 高祖对忌说: 三吴地区,旧称富饶,虽然经历过凶荒,仍 為殷盛,现在贼寇聚集,天下人心摇动,没有公爵的人不能安定天下,应当好好考虑策略。 | 0.097775 |
初,魏尚书令刘絜,久典机要,恃宠自专,魏主心恶之。 | 当初,北魏尚书令刘长期主管朝廷机要事务,他依仗主上的宠信,独断专行,北魏国主拓跋焘厌恶他。 | 最初,魏尚书令刘酌,长期掌握机要,依仗魏主宠爱,自行专权,魏主对他很厌恶。 | 0.138972 |
应曰: 以《百篇》曰: 伊尹死,大雾三日。 | 回答说: 依据《百两篇》上说的 伊尹死的时候,天大雾了三天。 | 应说: 伊尹死了,大雾三天。 | 0.115685 |
好奖进闾阎,为后生延誉,由是衣冠士子,翕然归之。 | 他喜欢提携平民夸奖晚辈,士大夫亦因此而欣然相从。 | 喜欢奖励有才干的人,为年轻人树立好名声,因此,士大夫们争相归附他。 | 0.105138 |
帝曰: 天生晟,为社稷万人,岂独朕哉! | 皇帝说: 上天生下李晟,是国家和百姓的福分,哪里是我一人的福气呢? | 皇帝说: 天生就是个好命,为国家和百姓万民,难道只有我一个人吗? | 0.261313 |
戊寅,诏舒、蕲二州铸钱岁以四十五万贯为额。 | 二十七日,诏令舒、薪二州铸钱每年以四十五万贯为额。 | 戊寅年,下诏令舒、蕲二州每年铸造钱,每年铸造的金额为四十五万贯。 | 0.233488 |
如震欲拒,不及计,乃出迎。 | 高如震本打算拒绝不纳,但来不及想出对策,只得出来迎接。 | 震想拒绝,但没计法,于是出去迎接。 | 0.052023 |
表出耀兵,慈意知欲见其术,乃徐徐去,因又诣表云: 有薄礼,愿以饷军。 | 刘表带着兵马出来炫耀,左慈知道刘表是想看看他有什么道术,就慢慢走到刘表面前说: 我有些微薄的礼物想犒劳你的军队。 | 报告军队情况,慈心知道他想要见到他的方法,于是慢慢走,又去报告表说: 送点薄礼,希望给军队提供食物。 | 0.041926 |
匈奴去,济北王反,诏乃罢婴之兵。 | 匈奴逃跑之后,济北王刘兴居造反,皇帝下命令灌婴收兵回京。 | 匈奴人离开后,济北王反叛,皇帝于是罢免了李婴的军队。 | 0.196523 |
时文潞公当国,建言以两镇节使出之,青自陈无功而受镇节,无罪而出外藩。 | 当时文潞公在朝执政,建议仁宗让狄青出任两镇节度使以便让他离开朝廷。狄青上书说自己无功却受封节度使,无罪却又外放,心中很是委屈。 | 当时文潞公当权,他建议把两镇节使派出去,青自陈没有功而受镇节,没有罪过而出去做外藩。 | 0.090712 |
此地蕃汉交境,放师还乡。 | 这里是蕃汉交界的地方,可以放师父回乡。 | 这个地方是汉人和蕃人交界的地方,放师回乡。 | 0.334579 |
太清中,侯景乱,华欲立志节,妻子为贼所擒,遂降之,卒于贼。 | 太清年间,侯景叛乱,杨华想树立志节,但妻子儿女被贼所擒,便投降了,在贼境去世。 | 太清中,侯景乱,华想立节,妻子被贼擒,于是投降了贼,最后死在贼手中。 | 0.073968 |
历谏议大夫。 | 历任谏议大夫。 | 任谏议大夫。 | 0.846482 |
高祖受禅,迁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加征虏将军,封重安侯,食邑千户。 | 高祖接受禅让即位,升他的官职为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加为征虏将军,封为重安侯,封地一千户。 | 高祖接受皇位,升任散骑常侍、右卫将军,加封征虏将军,封为重安侯,食邑千户。 | 0.560416 |
三里,为雾所迷,偶得一庵,入焉。 | 走三里路,被浓雾迷失了道路,偶然得见一庵,就进入庵里。 | 走三里,被雾所迷,偶尔发现一座庵,进入其中。 | 0.067414 |
及至京,弼与擒争功于上前,弼曰: 臣在蒋山死战,破其锐卒,擒其骁将,震扬威武,遂平陈国。 | 等到回到京城,贺若弼和韩擒虎在皇上面前争功,贺若弼说: 我在蒋山殊死作战,打败敌人精锐的部队,活捉敌人的勇将,威风大振,于是平定陈国。 | 等到京师,李弼和陈擒在皇帝面前争功,李弼说: 我死守蒋山,打败了陈国的锐兵,擒获了陈国骁勇的将领,震慑了陈国的军事实力,于是平定了陈国。 | 0.230779 |
王引兵驰援,清突围出,合击败之。 | 燕王引兵来援,谭清突围而出,合击打败铁铉。 | 王带兵奔驰支援,清军冲出重围,又把合军打败了。 | 0.032599 |
司马憙曰: 王立为后,以绝赵王之意。 | 司马憙说: 大王立阴姬为后,以此断了赵王的念头。 | 司马憙说: 王立做了皇子,以断绝赵王的想法。 | 0.304107 |
已迎得太和公主至云州。 | 已将太和公主迎接到云州。 | 已经迎娶了太和公主到云州。 | 0.40896 |
山东产麒麟,巡抚李精白图象以闻。 | 山东产麒麟,巡抚李精白画下图像上报朝廷。 | 山东产麒麟,巡抚李精白把麒麟的图像报给朝廷。 | 0.563332 |
为洛阳令,不避强御,与御史中尉李彪争路,俱入见,面陈得失。 | 担任洛阳令,不周避豪强高官,和御史中尉李彪争夺道路,都入宫求见,当面陈述得失。 | 作洛阳令,不避强权,和御史中尉李彪争着走路,都进见,面陈得失。 | 0.381543 |
诏封弘子广德为西平侯。 | 太后下诏,将邓弘的儿子邓广德封为西平侯。 | 诏令封李弘的儿子李广德为西平侯。 | 0.338561 |
贤以则罗年少,乃分龟兹为乌垒国,徙驷鞬为乌垒王,又更以贵人为妫塞王。 | 贤因为则罗年纪轻,就从龟兹国分出乌垒国,将驷鞑改任为乌垒王,另外重新任命另一位贵族为妈塞王。 | 贤认为罗年少,于是把龟兹国分为乌垒国,把驷鞬移封为乌垒王,又把贵人的孩子封为妫塞王。 | 0.224479 |
大同兵马使薛忠义寇静边军,子仪使左兵马使李光弼、右兵马使高浚、左武锋使仆固怀恩、右武锋使浑释之等逆击,大破之,坑其骑七千。 | 安禄山的大同兵马使薛忠义侵略静边军,郭子仪派左兵马使李光弼、右兵马使高浚、左武锋使仆固怀恩、右武锋使浑释之等率兵去迎战,大败叛军,七千骑兵被坑杀。 | 大同的兵马使薛忠义侵犯静边军,李子仪派左兵马使李光弼、右兵马使高浚、左武锋使仆固怀恩、右武锋使浑释之等去抵抗,大败敌军,杀掉敌军七千骑兵。 | 0.660644 |
李自成遂据西安,遣其将李过以精卒数万徇三边,延安、绥德相继陷。 | 李自成占据西安,遣其将李过以精兵数万攻取三边,延安、绥德相继被占领。 | 李自成占据西安,派他的将领李过率领数万精锐部队侵犯三边,延安、绥德相继被攻陷。 | 0.478794 |
上驻马慰抚,为之掩涕,命左右扶上马。 | 德宗停下马来安慰他,被他感动得掩而流泪,命令侍从人员扶他上马。 | 皇上驻马安慰他,为他掩涕,命左右扶他上马。 | 0.204269 |
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 | 死亡是天地间的常理,事物的自然规律,何必为此而恸哀! | 死是天地自然之理,有什么可哀伤的! | 0.055175 |
祝拜于席上,坐受。主人西面答拜。 | 祝于席上向主人行拜,坐下接过主人之所献。主人面朝西答拜。 | 祝向席上拜谢,然后坐下接受。主人在西面回答拜谢。 | 0.080053 |
己巳,徙许王元祥为江王。 | 己巳,改封许王李元祥为江王。 | 己巳年,把许王元祥迁封为江王。 | 0.257487 |
十三年秋,召拜刑部尚书,寻加太子少保。 | 十三年秋,被召拜为刑部尚书,不欠加官太子少保。 | 十三年秋天,被召拜为刑部尚书,不久又加封为太子少保。 | 0.625654 |
Subsets and Spl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