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puts
stringlengths 2
1.19k
| truth
stringlengths 1
1.93k
| results
stringlengths 1
4.96k
| BLEU
float64 0
1
|
---|---|---|---|
佐车止,则百姓田猎。 | 大夫的副车停止驱赶之后,百姓开始田猎。 | 如果辅佐车止,那么百姓就会停止田猎。 | 0.079153 |
永泰中,国步既清,岷及诸弟,自江东入京参选。事毕还庄,欲至数百里。 | 永泰年中,国家清靖,岷和各位兄弟从江东入京参加选官,完事返回庄子,还有几百里就要到了。 | 永泰年间,国步已经清理,岷及他的弟弟们,从江东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事情结束之后回到庄里,要行进数百里。 | 0.050818 |
领山东、大名、东平三路军八万余渡淮,会大军伐宋。 | 他率领山东、大名,东平三路军八万多人渡淮河,同大军会师攻打宋朝。 | 领着山东、大名、东平三路军队八万人渡过淮河,与大军的伐宋行动会合。 | 0.303858 |
忽有丫角布衣少年,冲暴雨而来,衣履不湿。 | 这时,忽然有个头梳丫角身穿布衣的年轻人,冒着暴雨到来,而衣服和鞋子都没有湿。 | 突然有一个穿布衣的年轻少年,冒著暴雨而来,衣履没有被淋湿。 | 0.193617 |
初,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子威,避王都之难,亡在契丹,至是,义武缺帅,契丹主遣使来言, 请使威袭父土地,如我朝之法。 | 以前,义武节度使王处直的儿子王威,为了躲避王都叛乱的灾难,逃亡在契丹。到此时,义武军因为皇甫遇调迁而缺少主帅,契丹主耶得德光遣派使者来说: 请求让王威承袭他父亲的土地,如同我朝的法律规定。 | 最初,义武节度使王处直的儿子王威,躲避王都的灾难,逃往契丹,现在,义武节度使去世,契丹主派使者来说, 请王威继承父业,按照我朝的法律。 | 0.325805 |
又进位大将军,爵为公。 | 又升位为大将军,爵位为公。 | 又升任大将军,封为公爵。 | 0.278679 |
朕又闻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为辱;颜、闵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 | 我又听说桀、纣是帝王,但是凡夫俗子都对他们的行为感到羞耻,颜回、闵损是普通百姓,但帝王却以他们的言行为荣耀。 | 我听说夏桀、商纣王等帝王,把普通百姓比作他们,则认为辱;而把颜回、闵子比作帝王,则认为荣。 | 0.146242 |
仍奏昭义节度使卢从史素与贼通,许为承宗求节钺。 | 于是上奏章称昭义节度使卢从史一向通贼,答应为承宗求取符节斧钺作为信物。 | 仍上奏昭义节度使卢从史,跟贼通,求承宗求节度使。 | 0.250691 |
道士小顾,怒曰:我以此差静,复贪月色。初无延伫之意,敢此粗率。 | 道士四外稍稍看了一下,生气地说,我看这里安静,想在这里赏一赏月,并没有长住在这里的意思,为什么这么粗鲁无礼! | 道士小顾生气地说:我因为你的事情才来找你,是因为你贪恋月色。开始没有等待你的意思,现在这样粗野。 | 0.115454 |
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侯,命徐偃王主之。 | 周穆王害怕徐夷正处强盛,就将东方的诸侯分出来,要徐偃王统领。 | 穆王害怕他越来越强大,于是把东方的诸侯国分出来,让徐偃王来管理。 | 0.303224 |
德裕之相,出为常州刺史。 | 李德裕任宰相,把他贬出朝廷任常州刺史。 | 德裕做宰相,被贬为常州刺史。 | 0.279981 |
一年,其父无故而盲。 | 过了一年,他父亲的眼睛无缘无故地瞎了。 | 一年,他的父亲突然失明。 | 0.151183 |
张仲武遣牙将石公绪统二部,尽杀回鹘监使等八百馀人。 | 这时,幽州节度使张仲武命牙将石公绪统辖奚族和契丹族部落,把回鹘的监使等八百多人一律诛杀。 | 张仲武派牙将石公绪统领二部,杀死回鹘监使等八百余人。 | 0.204874 |
尝与嘉会双陆,兼设酒肴。 | 曾和嘉会打双陆,并且摆设酒宴。 | 曾经和嘉会一起双陆,一起设酒宴。 | 0.289779 |
瑶既觉。言于左右曰: 此必县吏相迎,捕鱼为馔。 | 王瑶醒了以后,对身边的人说: 这一定是县里的官吏为了迎接我,捕鱼做菜。 | 张瑶醒来了,对左右说: 一定是县吏来迎接,用捕鱼来做饭。 | 0.141797 |
中书侍郎何建议分天下为四道,置四都总管,各付一面,以卫王室、捍强敌。 | 中书侍郎何建议分天下为四道,设置四都总管,使其各领一方,以卫王室,抗强敌。 | 中书侍郎何建議把全国划分为四道,设置四个都督,各管一面,以保护王室,抵御强敌。 | 0.360293 |
辛卯,复李光左中大夫,官其子孙二人。 | 十八日,恢复李光为左中大夫,授给他子孙二人官职。 | 这一年,又把李光左中大夫官复原职,他的两个子孙也得到官职。 | 0.153322 |
乙巳,以雄为晋绛行营节度副使,仍诏彦佐进屯翼城。 | 乙巳,武宗任命石雄为晋绛行营节度副使,同时下诏,命李彦佐进兵屯驻翼城。 | 乙巳,把李雄任为晋绛行营节度副使,仍下诏令李彦佐进兵驻扎翼城。 | 0.4561 |
立二十七年卒,子康王庸立。 | 刘发在位二十七去世,儿子康王刘庸继位。 | 立了二十七年就死了,他的儿子康王庸继位。 | 0.301434 |
锦衣等七十八卫所官吏、旗校、军士、匠役本色米二百一万八千馀石,折色银二十万六千馀两。 | 锦衣等七十八卫所官吏、旗校、军士、工匠作为奉色的米二百零一万八干余石,作为折色的银二十万六干余两。 | 锦衣等七十八卫的官吏、旗校、军士、匠役的本色米共有二百一万八千余石,折色银共有二十万六千余两。 | 0.435362 |
是日,雨雹,大风拔木。 | 这天,天降冰雹,大风拔起树木。 | 那一天,下了雨雹,又刮大风,把树木都吹倒了。 | 0.037842 |
是以蛮夷诸夏,虽衣冠不同,言语不合,莫不来宾。 | 因此,偏远地方的少数民族,虽然服装不同,言语不通,没有不归附的。 | 因此,蛮夷各部落,虽然穿的衣服不一样,说话不一样,都来归服。 | 0.060095 |
明年,襄城伯李濬讨永新叛寇,命彬帅师策应。 | 第二年,襄城伯李浚征讨永新叛寇,命李彬率兵策应。 | 第二年,襄城伯李浚讨伐永新叛乱的敌人,命令彬率军响应。 | 0.409602 |
不如视诸王最贤者立之。 | 不如从诸侯王中另选最贤者立为皇帝。 | 不如选出各王中最好的一个来立为王。 | 0.046628 |
卒,赠青州刺史,又赠尚书左仆射,谥曰文贞。 | 死后,朝廷赠封他为青州刺史,又赠尚书左仆射,谥号文贞。 | 去世后,追赠为青州刺史,又追赠为尚书左仆射,谥号为文贞。 | 0.527391 |
且王者外宁必有内忧,盖为不勤修政故也。伏惟陛下弃之度外,无以绝域未平为念。但当敕边兵谨守备,蓄锐以待敌,待其自至,然后击之,此李牧所以制匈奴也。当今所要者,莫若令边城警守备,远斥候,聚军实,蓄威武。以逸待劳,则战士力倍;以主御客,则我得其便;坚壁清野,则寇无所得。自然贼深入必有颠踬之虑,浅入必无虏获之益。如此数年,可使二虏不击而服矣。 | 而且为王的人外部安宁一定会有内部的忧患,这是因为外部安宁容易导致不再勤于治理政事的缘故。臣俯伏思惟,望陛下置边事于度外,不以边远地区尚未平定为念。只应命令边兵谨慎设防,养精蓄锐以等待敌人,等敌人自己来,然后攻击他们,这是李牧制服匈奴的办法。当今首要的事,不如让边城警觉设防,往远处派侦察人员,积聚军事物资,蓄养军队的声势。以逸待劳,那么战士的威力就加倍;以主人抵御客人,那么我军就能得到各种便利;加固防御工事,清除四野的财物,那么敌人就会一无所得。像这样,自然敌人深入我方领土必定会有倾跌的忧虑,浅入又一定得不到掳掠人口财物的好处。这样经过数年,可使突厥、吐蕃两个敌人不战自服。 | 而且一个君王,如果外表上看起来很安定,那么一定有内在的忧患,这是因为不努力修养政治的缘故。伏惟陛下把这种想法抛开,不要把未平定的边疆放在心上。只应当命令边境的军队谨慎守卫,等待敌人自动来攻,等到敌人到了才去打,这就是李牧治理匈奴的方法。现在我们所要做的,不如让边境城市加强警备,远远地派斥候,收集军事实力,积聚军威。以逸待劳,则战士力量倍增;以主御客,则我方有利;坚守壁上清野,则敌人没有收获。这样几年过去,可以使敌人深入后必然有困难,浅入则没有收获。这样就可以让二虏不战而降服了。 | 0.16057 |
诏开府仪同三司、南兗州刺史淳于量为上流水军都督,中领军樊毅都督北讨诸军事,左卫将军任忠都督北讨前军事,前丰州刺史皋文奏帅步骑三千趣阳平郡。 | 陈宣帝诏令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淳于量为上流水军都督,中领军樊毅都督北讨诸军事,左卫将军任忠都督北讨前军事,前丰州刺史皋文奏率领三千步骑兵进取阳平郡。 | 下诏让开府仪同三司、南兗州刺史淳于量为上流水军都督,中领军樊毅都督北讨诸军事,左卫将军任忠都督北讨前军事,前丰州刺史皋文奏报说要率步骑三千去阳平郡。 | 0.781851 |
丁亥,又为旱祷,期以三日雨,当名瑞应,已而亦验。 | 二十二年,又为大旱祈祷,约定三月后有雨,后来果然灵验。 | 丁亥年,又为旱灾祈祷,希望三天后有雨, named 为瑞应,后来果然灵验了。 | 0.31206 |
勒攻信都,杀冀州刺史王象。 | 石勒攻打信都,杀冀州刺史王象。 | 李勒攻打信都,杀死冀州刺史王象。 | 0.744782 |
至是,以药罗葛氏世有功,不敢自名其族,而尽取可汗子孙内之朝廷。 | 至此,因药罗葛氏世代有功,不敢让自己族人扬名,而尽取可汗的子孙送到朝廷。 | 这时候,因为药罗葛氏世代有功,不敢自报其族,而把可汗的子孙全部进献到朝廷。 | 0.468057 |
桀、纣贵为天子,富有海内,地方甚大,战卒甚众,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僇者,不知为之之术也。 | 桀、纣贵为天子,富有海内,地方甚大,战卒甚多,而身死国亡,被天下所杀戮,是不懂得治国为君的方法。 | 夏桀和商纣王都做了天子,财富丰富,地方广大,军队众多,然而他们最后都死去了,被天下人所责备,他们不知道如何治理国家。 | 0.096961 |
自嵩用事,风俗大变。 | 自从严嵩当权,风俗大变。 | 自从嵩当权后,风俗大变。 | 0.57735 |
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 | 熔化金属而制作带利刃的器具,使土坚凝而制作陶器,制作车而在陆地上行进,制作船而在水上行驶:这些都是圣人的创造。 | 用金子磨出刀刃,用土块磨出器物,造车行于陆地,造船行于水中,这些都是圣人所创作的。 | 0.117246 |
始为少使,蛾而大幸,为婕妤,居增成舍,再就馆,有男,数月失之。 | 开始是做少使,很快就深得成帝宠爱,封为健伃,居住在增成舍,曾两次在外舍生产,生了男孩,几个月后便夭折了。 | 最初是少使,很幸运地升官,成为婕妤,住在增成舍,又升官,有儿子,几个月后失去了。 | 0.216995 |
戊子,葬贞简太后于坤陵。 | 二十八日,将贞简太后葬在坤陵。 | 戊子年,把贞简太后安葬在坤陵。 | 0.423118 |
愬得其药力,因厚遇之,署为节度衙推。 | 李訫得益于他的药力,因而优礼相待,委用他为节度衙推。 | 他得到药物后,因为他的成绩而对他厚待,让他担任节度衙推。 | 0.192302 |
壬申,命大内惕隐告出师于太祖行宫。 | 初七,命大内惕隐到太祖行宫陈告出师事宜。 | 壬申,命大内惕隐告出师于太祖行宫。 | 0.429027 |
爰自汉元,迄乎有晋,虽时或更制,大抵相因,为不袭名号而已。 | 于是从汉朝初年直到晋朝,虽然有时或许更改旧制,大抵相承不变,衹是不袭用原来的名号罢了。 | 从汉朝开始,直到晋朝,虽然有时改动,但大致沿袭,只是改了名号而已。 | 0.24357 |
琢奏: 濰州刺史致仕独吉世显能招集猛安余众及义军,却李全,保濰州。 | 田琢禀奏道 :潍州刺史致仕独吉世显能招集猛安余留人员及忠义军士,打退李全,保全潍州。 | 奏章:濰州刺史独吉世显能招集猛安余众及义军,击退李全,保护了濰州。 | 0.357463 |
人龙及副将李国奇等扼之兴安,乃入川东。 | 人龙及副将李国奇等人在兴安阻截,他们就进入川东。 | 人龙和副将李国奇等人扼住兴安,于是进入川东。 | 0.443742 |
太师王匡等战数不利。 | 太师王匡等人交战多次不胜利。 | 太师王匡等人战事多次不利。 | 0.498372 |
杨素在永安,造大舰,名曰 五牙 。 | 杨素率军在永安,建造大船,名叫 五牙 。 | 杨素在永安造大舰,名船叫五牙。 | 0.090671 |
知天而不知人,则无以与俗交;知人而不知天,则无以与道游。 | 如果只了解天意而不了解人间风俗时尚,就无法与世俗交往;如果只知道人间时尚风俗而不知天意,就无法与道周游。 | 如果了解天理而不知道人,那么就无法与世俗的人交往;如果了解人而不知道天理,那么就无法与天道相游。 | 0.317678 |
朕受命君临,志存刷荡,申冤旌善,无忘寤寐。 | 朕接受天命统治全国,存着洗刷荡涤污垢的志向,洗雪冤屈,表扬善良,寝卧不忘。 | 我接受皇帝的命令,决心消灭这些坏人,表彰善人,永远不忘醒悟。 | 0.021539 |
以功授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青、冀二州诸军事、青州刺史,增邑并前一千户,将军、太守如故。 | 因有战功被任命为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青冀二州诸军事、青州刺史,增赐食邑合计以前赐予的共一千户,将军、太守二职仍旧。 | 把功绩授给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青、冀二州诸军事、青州刺史,增加封号并以前一千户,将军、太守仍照旧。 | 0.536375 |
山陵毕,叡等促士开就路。士开载美女珠帘及条诸宝玩以诣定远,谢曰: 诸贵欲杀士开,蒙王特赐性命,用作方伯。 | 下葬后,直壑等人催促他上路,题用车装着美女和珠帘及各种珍宝古玩去见娄定远,谢罪说: 各位权贵想杀士开,承蒙您饶了我的性命,作了刺史。 | 山陵毕,睿等人催促士开出发。士开带着美女、珠帘、珍宝等去见定远,定远说: 那些大人物想杀士开,蒙王特别赐予性命,让他做方伯。 | 0.171711 |
五老因飞为流星,上入昴。 | 五老于是飞升化为流星,直上昴宿。 | 五老因飞而变成流星,上升到昂星。 | 0.088669 |
一言可以丧邦者,斯之谓欤? | 一句话就可丧失国家,就是说的这些吧? | 一句话能丧亡国家,这就是所谓的吧? | 0.113515 |
帝以四方屡水旱,召士奇议下诏宽恤,免灾伤租税及官马亏额者。士奇因请并蠲逋赋薪刍钱,减官田额,理冤滞,汰工役,以广德意。民大悦。逾二年,帝谓士奇曰:“恤民诏下已久,今更有可恤者乎?”士奇曰:“前诏减官田租,户部征如故。”帝怫然曰:“今首行之,废格者论如法。”士奇复请抚逃民,察墨吏,举文学武勇之士,令极刑家子孙皆得仕进。又请廷臣三品以上及二司官,各举所知,备方面郡守选。皆报可。当是时,帝励精图治,士奇等同心辅佐,海内号为治平。帝乃仿古君臣豫游事,每岁首,赐百官旬休。车驾亦时幸西苑万岁山,诸学士皆从,赋诗赓和,从容问民间疾若。有所论奏,帝皆虚怀听纳。 | 皇帝因为各处屡有水旱之灾,召杨士奇写诏令宽恤,免灾区租税和养官马交不足额的。杨士奇乘机请求免除过去拖欠的赋役柴薪草料钱,减少官田的数额,清理积压下来的冤屈,减少工役,以广布仁德的心意。百姓很高兴。过了两年,皇帝对杨士奇说:“抚恤百姓的诏令颁布已经很久,现在还有可以体恤的地方吗?”杨士奇说:“从前下诏减官田租,户部照旧征收。”皇帝愤怒地说:“现在开始实行,不遵从或阻挠的依法处理。”杨士奇再请求安抚逃民,调查贪污的官吏,推举有文才学识、勇敢精通武艺的士人,命令被判死刑的人的子孙都可以做官谋个人进展。又建议请三品以上的朝廷大臣和地方上布政使按察使,各自举荐自己所知道的人,准备地方上官员的人选。都被同意了。在那个时候,皇帝励精图治,杨士奇等同心辅佐,国内认为天下安定太平。于是,皇帝仿效历史上君臣共同游乐的故事,每年初,赐给百官十天休假。皇帝亦常常到西苑万岁山,各学士都跟从着,赋诗唱和,从容地询问民间疾苦。有什么意见上奏,皇帝都能虚心听取。 | 皇帝因为四方水旱频发,召见士奇商议下诏宽免赋税和官马亏损的人,士奇建议同时免征赋税和薪草钱,减少官田额,理清冤屈,淘汰工役,以显示仁德之心。百姓大悦。过了两年,皇帝问士奇说:“宽免百姓的诏书已经下了很久了,现在还有可以宽免的吗?”士奇说:“前次诏令减征官田租,户部征税照旧不变。”皇帝生气地说:“现在先执行,违反诏令的人按法律处理。”士奇又请求安抚逃民,察查官吏,选拔文学武勇之士,令其子女都得以仕进。又请求朝臣三品以上和二司官,各自推荐所知道的人,备选地方郡守。都得到了皇帝的允许。当时,皇帝励精图治,士奇等人同心辅佐,全国号为治平。皇帝效仿古时候的君臣游乐事,每年初,赐百官旬休。车驾也时常去西苑万岁山,所有学士都跟去赋诗唱和,皇帝也从容询问民间疾苦。有什麼奏章,皇帝都虚心听取并采纳。 | 0.288479 |
时方望弟阳怨更始杀其兄,乃逆说崇等曰: 更始荒乱,政令不行,故使将军得至于此。 | 这时方望的弟弟方阳怨恨更始杀了他哥哥,就上书劝樊崇等说 : 更始荒乱,政令不行,故使将军到达这种地步。 | 当时,更始帝怨恨刘阳杀了他的兄长,于是对刘崇等人说: 更始帝荒乱,政令不能推行,所以使我到了这里。 | 0.210524 |
即日进发。 | 当天就进发。 | 立即出发。 | 0.093026 |
二十一年,进荣禄大夫、平章政事。 | 至元二十一年,晋升纳速剌丁为荣禄大夫、平章政事。 | 二十一年,升任荣禄大夫、平章政事。 | 0.513334 |
沈攸之出自垅亩,寂寥累世,故司空沈公以从父宗荫,爱之若子,羽翼吹嘘,得升官次。 | 沈攸之平民出身,几代人都默默无闻。故司空沈公以叔父的关系,爱之如子,为他吹嘘,才得了官。 | 沈攸之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祖先世代都默默无闻,所以司空沈公因为他的从父的恩荫,像爱自己的儿子一样爱他,给予他帮助,使他得以升官。 | 0.136744 |
乙巳,诏南北省五品已上官议讨李翙。 | 七月十七日,下诏令南北台省五品以上的官员商议讨伐李宀介之事。 | 乙巳,下诏让南北省五品以上的官员商议讨伐李翙。 | 0.467175 |
除太师、平章军国重事,一月三赴经筵,三日一朝,赴中书堂治事。 | 他被任命为太师、平章军国重事,一月三次去经筵入侍讲读,三天一上朝,去中书堂办公。 | 除太师、平章军国重事,一个月三次去参加经筵,三天一次上朝,到中书堂处理事务。 | 0.448147 |
卒官。 | 死于任上。 | 卒。 | 0.033366 |
而伯荣骄淫尤甚,与故朝阳侯刘护从兄瑰交通,瑰遂以为妻,得袭护爵,位至侍中。 | 而伯荣骄奢淫乱更加严重,与前朝阳侯刘护从兄刘瑰勾搭,刘瑰居然娶了她为妻子,并袭了刘护的爵位,官至侍中。 | 而伯荣特别骄横,和朝阳侯刘护的從兄刘瑰关系密切,刘瑰把伯荣当作妻子,继承了刘护的爵位,官至侍中。 | 0.386155 |
二月乙未,禁章奏冗蔓。 | 二月三日,禁止奏章杂乱冗长。 | 二月乙未,禁止奏章繁琐。 | 0.319129 |
天下匈匈,正以此故,宜悉诛废以清朝廷。 | 天下舆论沸腾,正是为了这个缘故,应该将他们全部诛杀或废黜,以肃清朝廷。 | 天下沸腾,正为此,应当全部诛杀并废黜以清朝。 | 0.168937 |
纵有姊,以医幸王太后。 | 义纵有一个姐姐,因通医术得到王太后欣赏。 | 即使有姐姐,用医术幸运地使王太后活过来。 | 0.096299 |
熹宗即位,以左庶子充日讲官。 | 熹宗皇帝即位,以左庶子的身份充当日讲官。 | 熹宗登基后,任命左庶子为日讲官。 | 0.197321 |
欢都被甲执戟而起曰: 彼为乱之人也,若取太师兄弟,则亦与之乎。 | 欢都身披盔甲,手拿长戟,起身说道 :他们是作乱的人,如果想要太师山的兄弟,也随他们吗? | 李欢被甲执戟站起说: 那个造反的人,如果把太师兄弟都抓起来,那么也让他一起抓起来吧。 | 0.124941 |
君曰: 诺。吾将复请。 | 太子申生说: 好,我打算重新请求。 | 你回答说: 是的,我还要再请求。 | 0.109284 |
八爵九华,熊、兽、赤罴、天鹿、辟邪、南山丰大特六兽,诸爵兽皆以翡翠为毛羽,金题白珠榼,绕以翡翠为华。 | 有八爵九花,熊、虎、赤照、天鹿、辟邪、南山丰大特六兽,各种雀和兽都用翡翠做毛和羽,金题上用白珠做瑺,用翡翠环绕做成花。 | 八种爵位,九种华美的兽类,熊、兽、赤裘、天鹿、辟邪、南山大而特大的六种兽类,各种爵位和兽类的毛羽,都是用翡翠做的,金题白珠做的,围绕着翡翠做华美的装饰。 | 0.235173 |
辛巳,李光弼进位太尉、兼中书令,余如故。 | 十九日,李光弼晋位为太尉,兼任中书令,其余官爵如前。 | 辛巳年,李光弼升任太尉、兼中书令,其他职务不变。 | 0.262114 |
十一月辛未,贬许圉师为虔州刺史。 | 十一月十六日,将许圉师贬为虔州刺史。 | 十一月十五日,把许圉师贬职为虔州刺史。 | 0.536033 |
心是一颗明珠。 | 心是一颗明亮的珍珠。 | 心是一颗明珠。 | 0.460637 |
燕齐相持而不下,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 | 燕、齐两国坚持不肯降服,那么,刘项双方的胜负就不能断定。 | 燕齐两国相互对抗,没有分出胜负,那么刘项两家的权力也没有得到明确的划分。 | 0.058713 |
又尝临水求度,船人不和之,炳乃张盖坐其中,长啸呼风,乱流而济,于是百姓神服,从者如归。 | 又曾经到河边求渡河。驾船的不许可,赵炳便打着伞坐在船中,大声呼风,经过乱流而过去了。于是百姓神服,跟从他的像回家的一般。 | 又曾经在水边求得度量,船夫不满意,李炳就打开盖子坐在上面,高声长啸,顺流而下,于是百姓都感到神奇,跟从他的人像归家一样。 | 0.155892 |
秀琳为愬策曰: 必破贼,非李祐无以成功者。 | 吴秀琳也献计说: 要想攻破吴元济,不擒获李祐不能成功。 | 秀琳对他说: 必须打败贼兵,没有李祐就无法取得胜利。 | 0.054158 |
胡宗愈除右丞,谏议大夫王觌疏其非是,宣仁后怒,将加深谴。 | 胡宗愈被任命为尚书右丞,谏议大夫王觌分条开列胡宗愈的过失,宣仁太后发怒,打算加以重重谪谴。 | 胡宗愈被任命为右丞,谏议大夫王觌上疏批评他的不对,宣仁后很生气,要加重他的罪过。 | 0.349699 |
为进典签于吏部,被责免官,又以诣广宁王宅,决马鞭数十。 | 因为进奉典签到吏部之事,遭责罚而被免官,再加上前往广宁王宅,受鞭打数十下。 | 他因为向吏部进献了部员名册而受责,被免官,又因为到广宁王宅上求见,被鞭打几十次。 | 0.167536 |
及会议,世宗使解剑而言。 | 待到盟议时,世宗让李胡解下佩剑说话。 | 等到会议时,世宗派解剑来说话。 | 0.291718 |
汤明法令,善因事为势,纳说多从。 | 陈汤明晓法令,善于根据情况分析形势,他所提的建议多数被采纳。 | 汤明法令,善于利用事情来形成形势,接受意见多从众。 | 0.181175 |
冬十月辛亥朔,亲享如太庙礼。 | 十月初一日,亲自按太庙礼节祭享。 | 冬十月一日,我亲自动手祭享太庙。 | 0.113308 |
敬曰: 陛下诚能以適长公主妻单于,厚奉遗之,彼知汉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 | 刘敬回答说: 陛下如能让嫡长公主嫁给单于为妻,赠给他丰厚的礼品,他知道汉公主为妻的厚意,匈奴必定会立为单于王后,生的儿子必为太子,以后会代为单于。 | 敬说: 陛下如果真的把适长公主嫁给单于,并且厚厚地供奉她,那么,蛮夷定会仰慕汉朝,把她们当公主看待,生下孩子一定为太子,代替单于。 | 0.222933 |
平卢节度使刘正臣将袭范阳,未至,史思明引兵逆击之,正臣大败,弃妻子走,士卒死者七千馀人。 | 平卢节度使刘正臣将要袭击范阳,军队还未到,史思明就率兵来阻击,刘正臣大败,丢弃妻子而逃,部下士卒七千余人战死。 | 平卢节度使刘正臣准备攻打范阳,还没到达,史思明就率兵前来抵抗,刘正臣大败,抛弃妻子逃走,士兵死七千多人。 | 0.404467 |
十七年春正月丁未,大祀天地于南郊。戊申,徐达镇北平。壬戌,汤和巡视沿海诸城防倭。三月戊戌朔,颁科举取士式。曹国公李文忠卒。甲子,大赦天下。 | 洪武十七年春正月丁未,在南郊隆重祭祀天地。戊申,徐达镇守北平。壬戌,汤和巡视沿海各城防备倭寇。三月戊戌初一,颁布科举录取士人的格式。曹国公李文忠去世。甲子,全国大赦。 | 这一年春天正月,在南方郊外祭祀天地。二月,徐达镇守北平。三月,汤和巡视沿海各城防备日本。三月,宣布科举取士的规则。曹国公李文忠去世。这一年,大赦天下。 | 0.424744 |
度父延,避吏居玄菟,任度为郡吏。 | 父亲公孙延,逃避追捕到了玄菟,但公孙度却当了郡守的属官。 | 父延避吏居玄菟,任度为郡吏。 | 0.034226 |
晓五天胡语,通大小乘经律论。 | 过去的三王之患,不是不知道,只是时机不利,所以说,这个大功是许存立的。 | 他五种语言都通晓,通晓大小乘经律论。 | 0.005529 |
夏六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 夏季六月甲戌初一这天,发生了日食。 | 夏六月一日,有日食。 | 0.073357 |
是月,贼逼颍、许,攻汝州,下之,虏刺史王镣。 | 当月,贼军逼近颍州、许州,进攻汝州,攻了下来,俘虏了刺史王镣。 | 这个月,贼寇逼近颍州、许州,攻打汝州,攻下汝州,俘虏了刺史王镣。 | 0.583201 |
使者颁诏于陕西,行省、行台官焚诏书,下使者狱,告于上都。 | 派使者颁布诏书于陕西,陕西行省与行御史台官员焚毁诏书,逮使者关进监狱,告其事于上都方面。 | 使者在陕西发布诏令,行省、行台官员烧毁诏令,把使者关进监狱,向京城报告。 | 0.218234 |
成将垣副杀成,以其众降。 | 宗成将领垣副杀了宗成,率众向公孙述投降。 | 成将垣副杀成,以其众降。 | 0.073537 |
辛卯,皇太后崩于行宫。 | 十一日,皇太后在行宫驾崩。 | 这一年,皇太后在行宫去世。 | 0.500872 |
亮遂至滇池。 | 于是诸葛亮到达滇池。 | 于是,亮到了滇池。 | 0.156095 |
丙辰,易州言破契丹。斩绵州妖贼王禧等十人。 | 二十三日,易州报告说打败了契丹军队,斩杀绵州妖贼王禧等十人。 | 丙辰,易州报告契丹被破。斩杀绵州妖贼王禧等十人。 | 0.500419 |
此儿不堪鬼气,便绝,不复识之,文规索水噀之,乃醒。 | 小孙子由于太小受不了鬼的阴气,一下子就断了气,不认得人了,文规就要来水喷了下去,那孩子才苏醒过来。 | 这个孩子不能受鬼气,就死了,不再认识他,文规去给他水洗脸,他才醒过来。 | 0.099943 |
於是应侯言於秦王曰: 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 | 听了苏代这番话应侯便向秦王进言道: 秦国士兵太劳累了,请您应允韩国、赵国割地讲和,暂且让士兵们休整一下。 | 于是应侯向秦王进言说: 秦军疲劳,请求允许韩、赵割让土地求和,同时停止士兵的调动。 | 0.132637 |
后桂州观察使李勃看宅人,以五千买之。 | 后来,桂州观察使李勃的一个看护宅院的人,用五千钱买下这棵木兰花。 | 后来桂州观察使李勃看中了一个宅子,用五千文买下来。 | 0.308242 |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 | 为臣的侍奉君王,就如同儿子侍奉父亲一般,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遗憾。 | 臣事君,就像子女事父母一样。子女为父母去死,没有什么可恨的。 | 0.113003 |
于是西南溯江三里,则双牌在焉。 | 从这里往西南溯江走三里,双牌便到了。 | 于是,我们西南溯源三里,就到了双牌。 | 0.115787 |
乃更命悰尚广德公主。 | 于是命于琮改娶广德公主。 | 于是又把悰封为广德公主。 | 0.364629 |
陛下即位,亲自勉以厚天下,节用爱民,平狱缓刑;天下莫不说喜。 | 陛下自即位以来,自我勉励,厚养天下,节省开支,慈爱臣民,断案公平,刑罚宽缓;对此,天下人莫不喜悦。 | 陛下登基后,亲自劝告要使天下人民 thickness,节约费用,爱民,平反冤狱,宽免刑罚;天下人民都感到高兴。 | 0.037036 |
文升请驻兵韦州,而设伏诸堡待之。 | 救济巩昌、临洮饥民,安抚流民,业绩突出。 | 文升请求在韦州驻扎军队,并在各堡布置埋伏等待敌人。 | 0.009009 |
平西邵陵王钦其学,厚礼迎之。 | 干西邵陵王仰慕皇侃的学问,用厚礼去迎聘皇侃。 | 西边的邵陵王很钦佩他的学识,用厚礼迎接他。 | 0.187765 |
下廷弼覆勘,具得弃地驱民状,劾两人罪,及先任按臣何尔健、康丕扬党庇。 | 此事被下发给廷弼重新核查,全部查清了他们放弃领土、驱民迁移的事,廷弼上书弹劾他们两个的罪状,并说到前任巡按大臣何尔健、康丕扬勾结、包庇他们。 | 下廷弼又审查了这两位大臣的罪状,发现他们抛弃土地驱赶百姓,于是弹劾了他们,以及先任按臣何尔健、康丕扬的党羽。 | 0.186812 |
秦有安邑,则韩、魏必无上党哉。 | 秦国有了安邑,韩、魏两国一定会失去上党的。 | 秦有安邑,那么韩、魏就必然没有上党了。 | 0.095925 |
望西北穹峰峻极,西南骈崖东突,其南崖有居庐当峰而踞,即磨盘石也。 | 望见西北弯隆的山峰极为高峻,西南并立的山崖向东突出去,它南面的山崖上有房屋正当山峰盘踞着,就是磨盘石了。 | 远远望见西北高峰峻峭,西南面有山崖东突,山崖南面有座房屋建在高峰之上,就是磨盘石。 | 0.206877 |
子夏曰: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 子夏说: 博览群书并广泛学习,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发问求教,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德就在其中了。 | 子夏说: 广泛地学习,又坚定地志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仁就包含在其中了。 | 0.191052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