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input
stringlengths
3
321
output
stringlengths
2
272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礼的报答,乐的反复,意义是相同的。
礼之报,乐之反,其义一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心中快乐就会发出声音,在行动中表现出来,这是人之必然。
乐必发诸声音,形于动静,人道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所以,人不能没有快乐,快乐不能没有形迹,有形迹而不为它确定某种规范,不能不出乱子。
故人不能无乐,乐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能无乱。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所以乐在宗庙中施行,君臣上下一同听了,则无不和顺恭敬;在族长乡里之中施行,长幼一起听了,无不和睦顺从;在家中演奏,父子兄弟听了,无不和睦亲爱。
是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所以听了雅正、颂扬之类的音声,志向、意气变得宽广了;手持干戚,演习俯仰屈伸等舞姿,容貌变得庄严了;若标明行列位置,求得舞步与音声的节奏相合,则舞者行列方正,进退整齐。
故听其《雅》《颂》之声,志意得广焉;执其干戚,习其俯仰诎信,容貌得庄焉;行其缀兆,要其节奏,行列得正焉,进退得齐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乐是先王用来文饰喜乐的,军队武器则是先王用来文饰愤怒的。
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军旅鈇钺者,先王之所以饰怒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喜则天下和乐,怒则暴乱者生畏,先王可说是把礼乐发展到了极盛的地步。
喜则天下和之,怒则暴乱者畏之。先王之道礼乐可谓盛矣。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请问古乐那样令人昏昏欲睡,原因何在?
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今的新乐,进退曲折,或俯或偻,但求变幻,不求整齐,乐声淫邪,沉溺不反,并有俳优侏儒,侧身其间,男女无别,不知有父子尊卑,如弥猴麕聚。
今夫新乐,进俯退俯,奸声以淫,溺而不止,及优侏儒,獶杂子女,不知父子。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现在您所问的是乐,所喜好的却是音。
今君之所问者乐也,所好者音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然后圣人制作了父子君臣之类的礼仪作为纪纲法度,纪纲既立,天下真正安定了,天下安定,然后端正六律,调和五声,将雅正的诗篇和颂扬之声谱入管弦,这就是德音,德音才叫做乐。
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之纪纲,纪纲既正,天下大定,天下大定,然后正六律,和五声,弦歌《诗》《颂》,此之谓德音,德音之谓乐。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今做了大邦之王,能慈和服众能择善而从,与文王相比,德行毫不逊色。
王此大邦,克顺克俾。俾于文王,其德靡悔。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就是这个意思。
此之谓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尊敬而又和谐,何事不能成功?
夫敬以和,何事不行?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然后又制成钟磬竽瑟等华美的音声与它们相赞和就文质兼备了,再以干戚旄羽等舞动之。
然后钟磬竽瑟以和之,干戚旄狄以舞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钟声铿然,以此立为号令以警众,以号令的威严树立军士勇敢横充的气慨,有此横充的气慨则武事可立了。
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横以立武。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石类乐器声音硁直有力,硁直的音声用来辨别万物,万物有别,心怀节义者就会效死不顾了。
石声硁,硁以立别,别以致死。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丝弦乐的声音悲哀,悲哀可以树立廉直的作风,廉直可以使人树立志向。
丝声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竹类乐器声音滥杂,滥杂使人产生会聚的意向,有会聚之心就能把众多的事物聚集起来。
竹声滥,滥以立会,会以聚众。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鼓鼙声音喧嚣,听了就会意气感动,感动则使众人奋进。
鼓鼙之声欢,欢以立动,动以进众。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君子听音声,并不是徒然听它的铿铿锵锵而已,必与自己心志有所合,并促成相应心志的产生 。
君子之听音,非听其铿锵而已也,彼亦有所合之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成行以后久立不动,是为了等待诸侯兵的到来。
久立于缀,以待诸侯之至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武王克殷以后,恢复商初的政治,不及下车,就封黄帝的后人于蓟,封帝尧的后人在祝,封帝舜的后人在陈;下车后封夏禹的后人在杞,封殷汤的后人在宋,给殷代贤臣比干的坟墓添土,释放被纣王囚禁的贤臣箕子,使他检视商朝掌管礼乐的官员,有贤者就恢复原来的官位。
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封帝尧之后于祝,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车而封夏后氏之后于杞,封殷之后于宋,封王子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使之行商容而复其位。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此外在太学奉养三老五更,天子亲自袒衣,切割牲肉,执酱请三老五更食肉,执爵请三老五更饮酒洗嗽,头戴冠冕、手执干盾,亲自舞蹈,使他们能欢乐快活,以此教化诸侯,尊长敬老,懂得悌道。
食三老五更于太学,天子袒而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冕而总干,所以教诸侯之悌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请允许我把我所知道的说出来,先生自己决定适合唱什么歌吧。
请诵其所闻,而吾子自执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歌,是披露自己的心胸,陈述自己品德的;自己动于情感,真情流露,那么天地就会受感应,四时来相和,星辰不逆行,万物得以繁育生长。
夫歌者,直己而陈德;动己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焉,万物育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真正懂得《商》这首诗歌含意的,临事屡屡决断;懂得《齐》这首诗歌含意的,见利能够让人。
明乎《商》之诗者,临事而屡断;明乎《齐》之诗者,见利而让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有勇有义,除了歌还有什么能使人保持这样的品格?
有勇有义,非歌孰能保此?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歌也是一种语言,是种长声调的语言。
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以上是子贡问乐。
子贡问乐。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所以行善的人天就以福回报他,作恶的人天就使他遭祸殃,这是很自然的事。
故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与之以殃,其自然者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舜的作为有什么弘大?
舜之道何弘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原来《南风》的诗篇是生长性质的音乐,而舜喜乐爱好它,这种喜乐爱好与天地的意旨相同,得天下人的欢心,所以天下能治理得很好。
夫《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心,故天下治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而卫灵公在位的时候,有一次他将要去晋国,走到濮水流域,住在一个上等馆舍中。
而卫灵公之时,将之晋,至于濮水之上舍。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于是端坐下来,取出琴,一边听卫灵公叙述一边拨弄,随手记录下来。
因端坐援琴,听而写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于是又住一宿。
因复宿。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才动身到晋国,见了晋平公。
即去之晋,见晋平公。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这样师涓才把它演奏完毕。
师涓鼓而终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平公大喜,起身为师旷祝酒。
平公大喜,起而为师旷寿。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过去黄帝合祭鬼神时奏的曲子比这更动人,只是您德义太薄,不配听罢了,听了将有败亡之祸。
昔者黄帝以大合鬼神,今君德义薄,不足以听之,听之将败。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我喜好的只有听曲,但愿能够听到它。 师旷没有办法,取琴弹奏起来。
师旷不得已,援琴而鼓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平公害怕起来,伏身躲在廊屋之间。
平公恐惧,伏于廊屋之间。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听乐曲或遇吉或遇凶。
听者或吉或凶。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上古时候,历法以孟春月作为正月。
昔自在古,历建正作於孟春。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正月从寅月开始,经过了十二个月的节气,直到丑月即腊月结束,日月运行都已成周。
抚十二节,卒于丑。日月成,故明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雌雄交替出现,而又与以孟春为正月的历法相符合。
雌雄代兴,而顺至正之统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当政的不按天时行事,又不顺应民心,所以凡事都易于破坏,难以促成了。
正不率天,又不由人,则凡事易坏而难成矣。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他们各自掌管属于自己的事物,不相杂乱。
各司其序,不相乱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民众与神明各尽其职,民众对神明礼敬而不亵渎,神明因此赐给民众好的收成,百姓以丰洁的礼品飨祭神,以致灾祸不生,养生所需,永不匮乏。
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灾祸不生,所求不匮。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直到颛顼即位,任命南正重负责天事,属领神事;任命火正黎负责地事,属领民事,这才让一切恢复到以前的样子,不致于相互侵扰渎乱。
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直到尧继位,重新任命重黎二氏的后人中还能推算历法的人,让他们担任历官,还设立了羲氏、和氏这两个官职。
尧复遂重黎之後,不忘旧者,使复典之,而立羲和之官。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尧年老禅位给舜的时候,在文祖庙中告诚舜说 按天体运行规律制定和实施历法的重担就托付给你了 。
年耆禅舜,申戒文祖,云 天之历数在尔躬 。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由此看来,历法是帝王很为重视的事。
由是观之,王者所重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夏、殷、商的正月一次循环,周而复始。
盖三王之正若循环,穷则反本。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周幽王、周厉王以后,周朝衰微,列国大夫执国政,史官不记时日,为君者不行告朔礼,所以历算世家的子弟纷纷出走。有的在中原诸侯国任职,有的流入夷狄,所以祝祷祭祀的制度荒废而不能统一。
幽、厉之後,周室微,陪臣执政,史不记时,君不告朔,故畴人子弟分散,或在诸夏,或在夷狄,是以其禨祥废而不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先王制定历法的规则是,先定历元和年、月、日等开始的时刻,再由中气纠正十二月的位置,有日月余分则归于年末。
先王之正时也,履端於始,举正於中,归邪於终。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后来,到了战国诸雄并争的时期,各国的目的都只在于强国胜敌,挽救危机,解决纠纷而已,哪有精力顾及编制历法的事情!
其後战国并争,在於彊国禽敌,救急解纷而已,岂遑念斯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同时也由于秦灭六国,战争频繁,后来嬴政虽然做了皇帝,时日太短,也顾不上历法的事。
而亦因秦灭六国,兵戎极烦,又升至尊之日浅,未暇遑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然而历法星度闰月余分等,未能做到更为准确一些。
然历度闰馀,未能睹其真也。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纵然是一些明习历法的人以及丞相张苍等,也都认为如此。
虽明习历及张苍等,咸以为然。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到孝文帝的时候,鲁人公孙臣以五德循环的理论上书,说 汉朝所得是土德,应该改变历元,更改历法,更换。
至孝文时,鲁人公孙臣以终始五德上书,言 汉得土德,宜更元,改正朔,易服色。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文帝将此事交给丞相张苍处理,张苍也是习学律历的人,认为他说得不对,就把事情搁了起来。
事下丞相张苍,张苍亦学律历,以为非是,罢之。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后来,又有新垣平以善于观望云气得见天子,也对天子说了些改正历法和服色的事,很得天子信任,后来却发动叛乱,所以孝文帝再也不谈改历的事。
而新垣平以望气见,颇言正历服色事,贵幸,後作乱,故孝文帝废不复问。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于是改定历元,更改官号,到泰山封禅。
乃改元,更官号,封泰山。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听说古时黄帝制历因为与季节相符,所以能循环地使用下去,这种历法用实际天象检验,审定律吕的清浊,确立起四时与五行的关系,创建了节气的日分余数。
盖闻昔者黄帝合而不死,名察度验,定清浊,起五部,建气物分数。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如今有关天文历法这方面的典籍缺少,礼乐废弛,朕深觉遗憾。
书缺乐弛,朕甚闵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从此之后,节气重新得正,羽声重新成为最清音,律名等复又得到纠正,以子日作为冬至日,此后的阴阳离自合可循道而行了。
自是以後,气复正,羽声复清,名复正变,以至子日当冬至,则阴阳离合之道行焉。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年名是 焉逢摄提格 ,月名是 毕聚 ,日名已算得为甲子,又算得月朔夜半时为冬至。
年名 焉逢摄提格 ,月名 毕聚 ,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太初元年,岁名是 焉逢摄提格 ,月名是 毕聚 ,十一月朔旦日名得甲子,夜半时为冬至节。
太初元年,岁名 焉逢摄提格 ,月名 毕聚 ,日得甲子,夜半朔旦冬至。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全年为十二个月月朔无大余,无小余;冬至无大余,无小余;
十二无大馀,无小馀;无大馀,无小馀;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全年为十二个月,
十二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端蒙单阏,即太初二年。
端蒙单阏二年。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月朔大余四十八日,小余六百九十六分;冬至大余十日,小余十六分;
大馀四十八,小馀六百九十六;大馀十,小馀十六;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月朔大余十二日,小余六百零三分;冬至大余十五日,小余二十四分;
大馀十二,小馀六百三;大馀十五,小馀二十四;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月朔大余七日,小余十一分;冬至大余二十一日,无小余;
大馀七,小馀十一;大馀二十一,无小馀;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月朔大余一日,小余三百五十九分;冬至大余二十六日,小余八分;
大馀一,小馀三百五十九;大馀二十六,小馀八;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月朔大余二十五日,小余二百六十六分;冬至大余三十一日,小余十六分;
大馀二十五,小馀二百六十六;大馀三十一,小馀十六;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月朔大余十九日,小余六百一十四分;冬至大余三十六日,小余二十四分;
大馀十九,小馀六百一十四;大馀三十六,小馀二十四;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月朔大余十四日,小余二十二分;冬至大余四十二日,无小余;横艾淹茂,即太始元年。
大馀十四,小馀二十二;大馀四十二,无小馀;横艾淹茂太始元年。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尚章大渊献,即太始二年。
尚章大渊献二年。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焉逢困敦,即太始三年。
焉逢困敦三年。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端蒙赤奋若,即太始四年。
端蒙赤奋若四年。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游兆摄提格,即征和元年。
游兆摄提格征和元年。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强梧单阏,即建始二年。
彊梧单阏二年。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徒维执徐,即建始三年。
徒维执徐三年。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祝犁大芒落,即征和四年。
祝犁大芒落四年。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商横敦牂,即后元元年。
商横敦牂後元元年。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昭阳汁洽,即后元二年。
昭阳汁洽二年。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冬至在酉时,方位正西;
正西十二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尚章作噩,即始元二年。
尚章作噩二年。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焉逢淹茂,即始元三年。
焉逢淹茂三年。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端蒙大渊献,即始元四年。
端蒙大渊献四年。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游兆困敦,即始元五年。
游兆困敦五年。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强梧赤奋若,即始元六年。
彊梧赤奋若六年。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徒维摄提格,即元凤元年。
徒维摄提格元凤元年。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祝犁单阏,即元凤二年。
祝犁单阏二年。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商横执徐,即元凤三年。
商横执徐三年。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昭阳大荒落,即元凤四年。
昭阳大荒落四年。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横艾敦牂,即元凤五年。
横艾敦牂五年。
将现代汉语翻译成古文
尚章汁洽,即元凤六年。
尚章汁洽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