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然大將軍志意懇切,發言惻愴,故聽如所奏。 | 但大將軍你意志堅定,言辭懇切,言語哀傷,所以我同意你的請求。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當班下遠近,使知本末也。 | 並且應該將這件事公告天下,讓百姓都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六月癸丑,詔曰: 古者人君之為名字,難犯而易諱。 | 六月初一,太后下詔說: 古代的君主所取的名字,大多是不容易犯諱又容易避諱。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今常道鄉公諱字甚難避,其朝臣博議改易,列奏。 | 現在常道鄉公名璜,他的名字比較難避開,所以朝臣們可以充分討論一下應該改個什麼樣的名字,討論好了就呈奏上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陳留王諱奐,字景明,武帝孫,燕王宇子也。 | 陳留王名奐,字景明,是武帝的孫子,燕王曹宇的兒子。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甘露三年,封安次縣常道鄉公。 | 甘露三年被封為安次縣常道鄉公。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高貴鄉公卒,公卿議迎立公。 | 高貴鄉公死後,朝中文武百官商議迎接他來承繼皇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六月甲寅,入於洛陽,見皇太后,是日即皇帝位於太極前殿,大赦,改年,賜民爵及谷帛各有差。 | 六月二日,他來到洛陽,見皇太后,同日在太極前殿正式登基稱帝。接著大赦天下,改年號甘露為景元,對眾人按爵位不同分別予以賞賜。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景元元年夏六月丙辰,進大將軍司馬文王位為相國,封晉公,增封二郡,並前滿十,加九錫之禮,一如前詔;諸群從子弟,其未有侯者皆封亭侯,賜錢千萬,帛萬匹,文王固讓乃止。 | 景元元年六月四日,新即位的皇帝曹奐任命大將軍司馬昭為相國,封晉公,食邑增加兩個郡,總共達十個郡,並加九錫之禮,就像之前的賞賜一樣。對司馬家族的子弟,那些還沒有爵位的都封為亭侯,賞賜銀錢十萬,絲帛萬匹,司馬昭堅決推辭,才停止了這些決定。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己未,故漢獻帝夫人節薨,帝臨於華林園,使使持節追諡夫人為獻穆皇后。 | 七日,已故漢獻帝的婦人去世,天子親自到華林園,派遣使者持符節追諡夫人為獻穆皇后。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及葬,車服制度皆如漢氏故事。 | 等到舉行葬禮時候,一切車馬服飾,禮節制度都按照漢代舊制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癸亥,以尚書右僕射王觀為司空,冬十月,觀薨。 | 十一日,任命尚書右僕射王觀為司空。十月,王觀病逝。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十一月,燕王上表賀冬至,稱臣。 | 十一月,燕王上奏祝賀冬至,向曹奐稱臣。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詔曰: 古之王者,或有所不臣,王將宜依此義,表不稱臣乎! | 天子下詔說: 古時候的諸侯王們,也會有不對皇帝行君臣之禮的,現在父王您也應該按照這一禮節,上奏時不需要向我稱臣。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又當為報。 | 就當做我對您養育之恩的報答吧。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夫後大宗者,降其私親,況所繼者重邪! | 被選中來繼承大統的人,會使自己的親屬向自己稱臣,難道這樣才算是對繼位大統的人的重視嗎?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若便同之臣妾,亦情所未安。 | 如果燕王的自稱都像后妃一樣稱為 臣 妾 ,於情於理都會讓我有所不安。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其皆依禮典處,當務盡其宜。 | 現在下令應該一切都按照規章制度來做,應當一切都做得符合情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有司奏,以為 禮莫崇於尊祖,制莫大於正典。 | 掌管禮儀的官員因此上奏說: 所謂禮儀,最大的莫過於尊崇祖先,禮節最嚴格的莫過於已經制定的禮節制度。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陛下稽德期運,撫臨萬國,紹大宗之重,隆三祖之基。 | 陛下您以自己賢明的品德承繼帝位,治理天下,擔負著宗族的厚望,振興先帝開闢的基業。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伏惟燕王體尊戚屬,正位藩服,躬秉虔肅,率蹈恭德以先萬國;其於正典,闡濟大順,所不得制。 | 而燕王是陛下的至親,受先帝分封擔任地方諸侯,但他對朝廷和皇上恭敬有加,以自己的忠誠品德向天下做出表率;如果按照先前禮制,那麼開國便創立並流傳至今的制度可能會得不到延續。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聖朝誠宜崇以非常之制,奉以不臣之禮。 | 臣等認為陛下您可以將這件事看做非常情況,允許燕王可以不執行臣下的禮節。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臣等平議以為燕王章表,可聽如舊式。 | 臣等還建議燕王的奏章可以依照之前的形式。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中詔所施,或存好問,準之義類,則 燕覿之敬 也可少順聖敬,加崇儀稱,示不敢斥,宜曰 皇帝敬問大王侍御 。 | 皇上您寫給燕王的書信,則可以在其中表示對燕王的尊敬,用標準的寫法如 燕王見信,知敬 等,也可以稍稍順著陛下的心意,表示心中的尊敬,如果用合乎禮儀的稱呼表示禮節,則可以用 皇帝敬問大王侍御 。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至於制書,國之正典,朝廷所以辨章公制,宣昭軌儀於天下者也,宜循法,故曰 制詔燕王 。 | 至於正式的文書,是國家嚴正的制度,是朝廷明確朝廷推崇的禮節並向天下展示的,應該遵循禮節制度,所以應該稱為 制詔燕王 。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凡詔命、制書、奏事、上書諸稱燕王者,可皆上平。 | 凡是各種天子詔令、朝臣奏章、啟奏、上表等情況,都可以用上述稱謂。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其非宗廟助祭之事,皆不得稱王名,奏事、上書、文書及吏民皆不得觸王諱,以彰殊禮,加於群后。 | 如果不是到宗廟陪同祭祀的大事,都不可以直呼燕王的名諱,朝臣上奏、上書、寫文書等還有普通官員百姓,都不準觸犯燕王名諱,以彰顯對燕王的尊敬,這些理解一樣適用於諸位往後。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上遵王典尊祖之制,俯順聖敬烝烝之心,二者不愆,禮實宜之,可普告施行。 | 陛下尊崇王典所規定的祖先的定例,又對自己的父王又強烈恭順的孝心,這二者都沒有過失,各種禮節也應該適宜恰當,希望陛下能詔告天下並實行。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十二月甲申,黃龍見華陰縣井中。 | 十二月六日,有黃龍出現在華陰縣的某處水井中。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甲午,以司隸校尉王祥為司空。 | 七日,任命司隸校尉王祥為司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二年夏五月朔,日有食之。 | 景元二年五月初一,發生了日偏食。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秋七月,樂浪外夷韓、濊貊各率其屬來朝貢。 | 七月,樂浪的外族韓、濊貊等部落各自率領部眾前來朝拜進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八月戊寅,趙王幹薨。 | 八月三日,趙王曹幹去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甲寅,覆命大將軍進爵晉公,加位相國,備禮崇錫,一如前詔;又固辭乃止。 | 九日,天子再次下令加封大將軍司馬昭晉王爵位,加封相國,賜九錫之禮,就像之前的詔令一樣;司馬昭又一次堅決推辭,皇帝才收回詔令。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三年春二月,青龍見於軹縣井中。 | 景元三年二月,有青龍出現在軹縣某處水井中。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夏四月,遼東郡言肅慎國遣使重譯入貢,獻其國弓三十張,長三尺五寸,楛矢長一尺八寸,石弩三百枚,皮骨鐵雜鎧二十領,貂皮四百枚。 | 四月,遼東郡上奏說肅慎國派使者歷經艱辛來朝進貢,進獻他們國家制造的弓三十張,每張長三尺五寸;木苦木製的箭矢長一尺八寸,還有石弩三百枚,牛皮加鐵製成的盔甲二十套,貂皮四百張。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冬十月,蜀大將姜維寇洮陽,鎮西將軍鄧艾拒之,破維於侯和,維遁走。 | 十月,蜀國大將姜維率軍侵擾洮陽郡,朝廷派鎮西將軍鄧艾率軍前去抗擊,在侯河打敗姜維部隊,姜維戰敗逃走。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是歲,詔祀故軍祭酒郭嘉於太祖廟庭。 | 這一點,天子下令在太祖庭廟祭祀已故的軍祭酒郭嘉。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四年春二月,覆命大將軍進位爵賜一如前詔,又固辭乃止。 | 但姜維不考慮百姓需求,一味想要侵犯我朝疆土。去年被我軍打敗後,仍然帶兵駐紮在沓中,開荒種田。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夏五月,詔曰: 蜀,蕞爾小國,土狹民寡,而姜維虐用其眾,曾無廢志;往歲破敗之後,猶復耕種沓中,刻剝眾羌,勞役無已,民不堪命。 | 他刻薄地剝削當地的羌族百姓,迫使他們不間斷地勞役,百姓無法忍受。聯合弱小攻打殘暴之人,是戰爭的原則,主動進攻制約別人而不是受別人制約,是兵法中的上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夫兼弱攻昧,武之善經,致人而不致於人,兵家之上略。蜀所恃賴,唯維而已,因其遠離巢窟,用力為易。 | 蜀地所仰賴的,只有姜維以及他帶領的部隊而已,而現在姜維遠離蜀地,正是我軍趁機用兵的好時機。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今使徵西將軍鄧艾督帥諸軍,趣甘松、沓中以羅取維,雍州刺史諸葛緒督諸軍趣武都、高樓,首尾蹴討。 | 現在派遣徵西將軍鄧艾監督率領各部隊,趕赴甘松、沓中等地以形成包圍之勢打敗姜維,雍州刺史諸葛緒率軍開赴武都、高樓,與鄧艾軍隊形成首尾合擊之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若擒維,便當東西並進,掃滅巴蜀也。 | 如果能將姜維軍隊打敗,就可趁機兩軍進擊,平定巴蜀。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又命鎮西將軍鍾會由駱谷伐蜀。 | 又下令讓鎮西將軍鍾會率軍從駱谷向西蜀進攻。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秋九月,太尉高柔薨。 | 九月,太尉高柔去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冬十月甲寅,覆命大將軍進位爵賜一如前詔。癸卯,立皇后卞氏,十一月,大赦。 | 十月,天子又下詔像從前一樣給大將軍司馬昭加官進爵賞賜。十一日,冊立卞氏為皇后,十一月,下令大赦天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自鄧艾、鍾會率眾伐蜀,所至輒克。 | 自從鄧艾、鍾會率師伐蜀,魏軍所到的地方戰無不勝。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是月,蜀主劉禪詣艾降,巴蜀皆平。 | 這個月,蜀主劉禪到鄧艾軍中請降,至此,巴蜀之地都被魏軍平定。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十二月庚戌,以司徒鄭衝為太保。 | 十二月十九日,天子任命司徒鄧衝為太保。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壬子,分益州為梁州。 | 二十一日,將益州的一部分劃出設置梁州。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癸丑,特赦益州士民,復除租賦之半五年。 | 二十二日,天子下詔赦免益州的兵士百姓,還免除他們五年內的一半賦稅。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乙卯,以徵西將軍鄧艾為太尉,鎮西將軍鍾會為司徒。 | 二十四日,天子加封徵西將軍鄧艾為太尉,鎮西將軍鍾會為司徒。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皇太后崩。 | 皇太后駕崩。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鹹熙元年春正月壬戌,檻車徵鄧艾。 | 鹹熙元年正月初一,皇帝下詔用囚車押送鄧艾迴京都洛陽。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甲子,行幸長安。 | 三日,皇帝巡視到長安。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壬申,使使者以璧幣祀華山。 | 十一日,派使者帶著玉璧做成的錢幣前往華山祭祀山神。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是月,鍾會反於蜀,為眾所討;鄧艾亦見殺。 | 這一個月,鍾會在蜀地發兵反叛,被當地的眾多將領討伐;鄧艾也被斬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二月辛卯,特赦諸在益土者。 | 二月初一,朝廷特赦那些在益州的當地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庚申,葬明元郭後。 | 三十日,安葬明元郭皇后。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三月丁丑,以司空王祥為太尉,徵北將軍何曾為司徒,尚書左僕射荀顗為司空。 | 三月十七日,任命司空王祥為太尉,徵北將軍何曾為司徒,尚書左僕射荀豈頁為司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己卯,進晉公爵為王,封十郡,並前二十。 | 十九日,加封晉公司馬昭為晉王,增加十個郡的采邑,連同之前的二十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丁亥,封劉禪為安樂公。 | 二十七日,封前蜀王劉禪為安樂公。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夏五月庚申,相國晉王奏復五等爵。 | 五月初一,相國、晉王司馬昭上奏請求恢復五等爵位制度。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甲戌,改年。 | 十五日,改年號景元為鹹熙。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癸未,追命舞陽宣文侯為晉宣王,舞陽忠武侯為晉景王。 | 二十四日,天子追封舞陽宣文侯司馬懿為晉宣王,舞陽忠武侯司馬師為晉景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六月,鎮西將軍衛瓘上雍州兵於成都縣獲璧玉印各一,印文似 成信 字。 | 六月,鎮西將軍衛瓘上奏說他部下的雍州兵在成都縣獲得了玉璧和玉印各一塊,玉印上的文字好像 成信 二字。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依周成王歸禾之義,宣示百官,藏於相國府。 | 朝廷按照周文王得到晉國唐叔贈送嘉禾的先例,將兩塊玉向文武百官展示,最後收藏在相國府裡。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初,自平蜀之後,吳寇屯逼永安,遣荊、豫諸軍掎角赴救。 | 自從魏軍平定蜀國之後,東吳軍隊步步逼近到永安,朝廷派遣荊州、豫州駐紮的部隊以犄角之勢援救永安。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七月,賊皆遁退。 | 七月,吳軍都戰敗逃走。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八月庚寅,命中撫軍司馬炎副貳相國事,以同魯公拜後之義。 | 八月三日,天子任命中撫軍司馬炎為副相國,讓他與自己的父親司馬昭一同處理國事,就像魯公讓自己的兒子做助手一樣。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癸巳,詔曰: 前逆臣鍾會構造反亂,聚集徵行將士,劫以兵威,始吐奸謀,發言桀逆,逼脅眾人,皆使下議,倉卒之際,莫不驚懾。 | 六日,皇帝下詔說: 之前逆賊鍾會造反謀亂,聚集了他部下的將官士兵,借軍法的威勢脅迫他們,並將自己的奸計告知眾人,言語中狂悖大逆,他逼迫威脅眾人與他一同作亂。事情發生得太突然,眾人都驚慌失措。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相國左司馬夏侯和、騎士曹屬朱撫時使在成都,中領軍司馬賈輔、郎中羊琇各參會軍事;和、琇、撫皆抗節不撓,拒會兇言,臨危不顧,詞指正烈。 | 當時相國左司馬夏侯和、騎士曹屬朱撫正在成都巡視,與中領軍司馬賈輔、郎中羊都參與鍾會的軍事行動;夏侯和、羊、朱撫等都堅守氣節,沒有屈服,叱責了鍾會的大逆之言,面對危難也沒有退縮,言語剛強有力。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輔語散將王起,說 會奸逆兇暴,欲盡殺將士 ,又云 相國已率三十萬眾西行討會 ,欲以稱張形勢,感激眾心。 | 賈輔對鍾會手下的散將王起說: 鍾會奸詐殘暴,想要殺掉所有不服從他的將士 ,又說 相國司馬昭已經率領三十萬大軍前來討伐鍾會 ,想要憑藉這些讓將士們認清形勢,激勵大家一同起來反抗鍾會。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起出,以輔言宣語諸軍,遂使將士益懷奮勵。 | 王起聽了之後走到外面,將賈輔的話告訴了眾位將官士兵,使得將士們都振奮起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宜加顯寵,以彰忠義。 | 朝廷應該嘉獎這些將士們,以彰顯他們的忠誠大義。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其進和、輔爵為鄉侯,琇、撫爵關內侯。 | 現在下令封夏侯和、賈輔為鄉侯;羊、朱撫為關內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起宣傳輔言,告令將士,所宜賞異。其以起為部曲將。 | 王起將賈輔的話傳給眾人,也應該有所獎賞,任命他為部曲將。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癸卯,以衛將軍司馬望為驃騎將軍。 | 十六日,任命衛將軍司馬望為驃騎將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九月戊午,以中撫軍司馬炎為撫軍大將軍。 | 九月初一,任命中撫軍司馬炎為撫軍大將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辛未,詔曰: 吳賊政刑暴虐,賦斂無極。 | 十四日,皇帝下詔說: 東吳賊人為政殘酷暴虐,橫徵暴斂沒有限度。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孫休遣使鄧句,敕交阯太守鎖送其民,發以為兵。 | 孫休讓鄧句為使者,讓交趾太守將自己轄區內的民眾都送去補充兵力。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吳將呂興因民心憤怒,又承王師平定巴蜀,即糾合豪傑,誅除句等,驅逐太守長吏,撫和吏民,以待國命。 | 東吳的將領呂興因為民怨沸騰,又遇上我朝軍隊平定巴蜀之地,立即聯絡當地豪傑,誅殺了鄧句等人,又驅逐了太守和官吏,安撫剩下的官吏及當地百姓,等待朝廷的命令。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九真、日南郡聞興去逆即順,亦齊心響應,與興協同。 | 九真、日南聽說呂興殺死了吳國使臣,即將歸順我朝,也率部響應,與呂興協同作戰。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興移書日南州郡,開示大計,兵臨合浦,告以禍福。 | 呂興給日南郡送去書信,商討相關大事,軍隊開進到合浦,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遣都尉唐譜等詣進乘縣,因南中都督護軍霍弋上表自陳。 | 又派遣都尉唐譜等人到進乘縣,通過南中都督護軍霍弋給我朝上書表示願意歸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又交阯將吏各上表,言 興創造事業,大小承命。 | 還有交阯郡眾位將官都各自上書, 表示呂興正在交阯謀劃大事,這裡從官吏到普通百姓都服從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郡有山寇,入連諸郡,懼其計異,各有攜貳。 | 但交阯還有一些山賊與其他州郡暗中勾結,他們擔心呂興還有其他計劃,所以都懷有二心。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權時之宜,以興為督交阯諸軍事、上大將軍、定安縣侯,乞賜褒獎,以慰邊荒 。 | 現在的權宜之計,應該是任命呂興督軍的官職,讓他督察交趾各類軍事事務,並拜他為大將軍、安定縣侯,並希望朝廷能下詔加以賞賜褒揚,以慰勞我們荒遠之地的將士們。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乃心款誠,形於辭旨。 | 從他們上奏的內容可以看出來他們心懷誠意。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昔儀父朝魯,春秋所美;竇融歸漢,待以殊禮。 | 從前儀父到魯國朝拜,在《春秋》中受到讚美;竇融歸附漢朝,漢朝給予他特殊的禮遇。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今國威遠震,撫懷六合。 | 現在我朝國力威震天下,四海歸心。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方包舉殊裔,混一四表。 | 並且現在我朝接受不同民族的融合,天下即將統一。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興首向王化,舉眾稽服,萬里馳義,請吏帥職,宜加寵遇,崇其爵位。 | 呂興是率先歸順朝廷的,交趾地區的民眾都跟隨他的意願,又遠赴萬里送上奏章,請求擔任官職以為國家管理交趾地區,朝廷應該對他有所優待,給他相應的爵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既使興等懷忠感悅,遠人聞之,必皆競勸。 | 這樣既能讓呂興等心懷忠義的人感到高興,也能讓天下人知道朝廷對待忠義之人的嘉獎,天下人一定都會受到鼓舞。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其以興為使持節、都督交州諸軍事、南中大將軍,封定安縣侯,得以便宜從事,先行後上。 | 因此下令任命呂興為使持節、都督交州諸軍事、南中大將軍,定安縣侯。遇到事情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解決,先執行後面再上奏陳述。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策命未至,興為下人所殺。 | 但朝廷的任命文書還沒有送到,呂興就被部下殺死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冬十月丁亥,詔曰: 昔聖帝明王,靜亂濟世,保大定功。 | 十月初一,皇帝下詔說: 古代聖德賢明的君主能夠平定天下,濟助世人,開創宏大的事業使天下安定。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文武殊塗,勳烈同歸。 | 雖然文治武功不同,但他們的功業是一樣的。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是故或舞干鏚以訓不庭,或陳師旅以威暴慢。 | 所以他們有的能手持兵器討伐叛逆之徒,有的能親自率領大軍震懾想要侵擾江山的殘暴之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至於愛民全國,康惠庶類,必先脩文教,示之軌儀,不得已然後用兵,此盛德之所同也。 | 至於愛護百姓保全江山方面,他們都一定先讓百姓修習文化禮節,讓百姓明白法則典儀,只有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才動用武力,這些都是有聖明品德的君主相同的地方。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