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往者季漢分崩,九土顛覆,劉備、孫權乘間作禍。
漢朝末年,天下分崩離析,劉備、孫權趁機作亂。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三祖綏寧中夏,日不暇給,遂使遺寇僣逆歷世。
我朝武、文、明三位先帝為了平定中原,披星戴月,無暇顧及所有事務,才使得逆賊歷經很長時間不能剿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幸賴宗廟威靈,宰輔忠武,爰發四方,拓定庸、蜀,役不浹時,一徵而克。
所幸仰賴祖宗神靈庇護,相國大將軍勇武忠誠,率領軍隊平定四方,征伐平定巴蜀之地,也沒有花費很長時間,都是迅速攻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自頃江表衰弊,政刑荒闇,巴、漢平定,孤危無援。
近來江東孫權政權日益衰敗,政治軍事都漸漸凋敝,由於西蜀已經被我朝平定,所以他們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交、荊、揚、越,靡然向風。
交趾、荊州、揚州、越州等地紛紛歸順我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交阯偽將呂興已帥三郡,萬里歸命;武陵邑侯相嚴等糾合五縣,請為臣妾;豫章廬陵山民舉眾叛吳,以助北將軍為號。
現在交趾的吳國將領呂興已經帶領三個郡不遠萬里前來歸順;武陵邑侯相嚴等聯絡了五個縣的官吏百姓,請求稱臣;豫章廬陵的山民率領民眾叛離東吳,以助北將軍作為他們首領的稱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又孫休病死,主帥改易,國內乖違,人各有心。
加上東吳的孫休病逝,吳軍主帥改換他人,國內軍民都不服從命令,大家都各懷異心。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偽將施績,賊之名臣,懷疑自猜,深見忌惡。
原東吳將領施績,本來是東吳的名臣,但東吳卻對他心懷猜忌,被眾人所厭惡痛恨。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眾叛親離,莫有固志,自古及今,未有亡徵若此之甚。
如今的東吳政權,不得人心,陷入孤立,官員民眾都沒有堅定的信心,自古以來,還沒有一個國家有這麼強烈的亡國徵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若六軍震曜,南臨江、漢,吳會之域必扶老攜幼以迎王師,必然之理也。
如果我朝大軍出軍討伐,抵達南面的江漢之地,東吳都城地區的百姓一定攜家帶口來迎接我軍,這是毋庸置疑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然興動大眾,猶有勞費,宜告喻威德,開示仁信,使知順附和同之利。
但大動干戈,還是會耗費很多民力錢財,所以我們應該向東吳宣示我們的威勢,向他們顯示我們的仁慈忠信,讓他們知道歸順我朝的好處。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相國參軍事徐紹、水曹掾孫彧,昔在壽春,並見虜獲。
朝中相國參軍事徐紹、水曹掾孫彧,都是之前在壽春戰役中被我軍俘虜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紹本偽南陵督,才質開壯;彧,孫權支屬,忠良見事。
徐紹原來是東吳的南陵督,才學能力都是很優秀的;孫彧,是孫權的同宗,為人處事以忠厚善良著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遣紹南還,以彧為副,宣揚國命,告喻吳人,諸所示語,皆以事實,若其覺悟,不損征伐之計。
現在我決定派徐紹為特使、孫為副使返回吳地,讓他們宣揚我朝國威,告知吳地百姓,朝廷所頒佈的獎賞都是實際可靠的,倘若他們醒悟,我們就可以不必大動干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蓋廟勝長算,自古之道也。
對重大決策深思熟慮,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的用兵之道。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以紹兼散騎常侍,加奉車都尉,封都亭侯;彧兼給事黃門侍郎,賜爵關內侯。
現在任命徐紹兼任散騎常侍,加奉車都尉,封為都亭侯。孫彧給事黃門侍郎,賜爵關內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紹等所賜妾及男女家人在此者,悉聽自隨,以明國恩。
二人身邊的妻子或朝廷所賜的妾室以及家人,他們想離開或留下都可以,以彰顯我朝恩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不必使還,以開廣大信。
二人完成使命後也不必回朝,以表示朝廷對他們的信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丙午,命撫軍大將軍新昌鄉侯炎為晉世子。
二十日,皇帝下令撫軍大將軍新昌鄉侯司馬炎為晉王世子。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歲,罷屯田官以均政役,諸典農皆為太守,都尉皆為令長;勸募蜀人能內移者,給廩二年,復除二十歲。
這一年,朝廷罷免了各地屯田官以均平國家賦稅。原來擔任典農的都改任太守,都尉都改任縣令;能勸說蜀地百姓遷往內地的,由官府供給兩年的生活用糧,並在二十年內不徵賦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安彌、福祿縣各言嘉禾生。
安彌、福祿等縣都上奏說田中有嘉禾生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二年春二月甲辰,朐縣獲靈龜以獻,歸之於相國府。
鹹熙二年二月十九日,朐縣得到靈龜,進獻給朝廷,後來將靈龜收藏在相國府。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庚戌,以虎賁張脩昔於成都馳馬至諸營言鍾會反逆,以至沒身,賜脩弟倚爵關內侯。
二十五日,因為虎賁張修之前在成都的時候騎馬疾馳到各軍營中報告鍾會反叛的消息最後卻因此而死,天子就下令封張修的弟弟張倚為關內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夏四月,南深澤縣言甘露降。
四月,南深澤縣上報說有天降甘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吳遣使紀陟、弘璆請和。
東吳派遣紀陟、弘璆為使臣向朝廷請求議和。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五月,詔曰: 相國晉王誕敷神慮,光被四海;震耀武功,則威蓋殊荒;流風邁化,則旁洽無外。
五月,天子下詔說: 相國、晉王司馬昭展示自己的深遠謀慮,品德影響天下;率軍征戰的時候,威勢震撼邊疆各族;推行朝廷教化,影響的範圍一直到國土內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愍恤江表,務存濟育,戢武崇仁,示以威德。
對東吳政權心懷憐憫,不忍讓眾多的士兵百姓死於戰火,所以不忍動武,改用仁德的和平解決辦法,向東吳百姓顯示我朝的仁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文告所加,承風向慕,遣使納獻,以明委順。
在他的武力威懾和仁德感召之下,東吳政權開始有歸順的意圖,所以派遣使者前來進獻禮物,以表示他們歸附的心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方寶纖珍,歡以效意。
各種奇珍異寶,都是希望能合我們的心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而王謙讓之至,一皆簿送。
但晉王謙讓至極,將禮品全部都登記並交送給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非所以慰副初附,從其款願也。
這不是對孫皓前來歸附的安慰,是遵從孫皓原本的美好願望。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孫皓諸所獻致,其皆還送,歸之於王,以協古義。
所以我決定,孫皓所進獻的所有寶物,我都賜還給晉王,以符合古人的尊賢之禮。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王固辭乃止。
晉王堅決推辭,才擱置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又命晉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乘金根車、六馬,備五時副車,置旄頭雲罕,樂舞八佾,設鍾虡宮縣。
天子又下令特許晉王戴只有皇帝戴的前後有十二根玉串的冠冕,使用天子的旗幟,出入有御林軍沿途警衛並禁止路人通行,乘坐皇帝專用的六匹馬拉的金根車,後面跟隨配以青、白、紅、黑、黃五種顏色的五輛從車。又特許晉王宮殿中可以設置懸掛鐘磬的木架,可以演奏皇宮中的八佾樂舞,設置鍾虡宮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進王妃為王后,世子為太子,王子、王女、王孫,爵命之號如舊儀。
進王妃為王后,世子為太子,王子、王女、王孫的爵位稱號一如從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癸未,大赦。
三十日,下令大赦天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秋八月辛卯,相國晉王薨。
八月九日,相國、晉王司馬昭去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壬辰,晉太子炎紹封襲位,總攝百揆,備物典冊,一皆如前。
十日,晉太子司馬炎繼承司馬昭的王位,統領百官,所有的用度禮節,都像司馬昭生前一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月,襄武縣言有大人見,長三丈餘,跡長三尺二寸,白髮,著黃單衣,黃巾,柱杖。
就在這個月,襄武縣上告說有巨人出現,高三丈多,腳印長三尺二寸,白頭髮,穿戴這黃衣黃巾,拄著柺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呼民王始語云: 今當太平。
他將百姓都叫過來後說: 現在天下太平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九月乙未,大赦。
九月十四日,大赦天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戊午,司徒何曾為晉丞相。
十月六日,任命司徒何曾為晉丞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癸亥,以驃騎將軍司馬望為司徒,徵東大將軍石苞為驃騎將軍,徵南大將軍陳騫為車騎將軍。
十一日,任命驃騎將軍司馬望為司徒,徵東大將軍石苞為驃騎將軍,徵南大將軍陳騫為車騎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乙亥,葬晉文王。
二十三日,為晉文王舉行葬禮。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閏月庚辰,康居、大宛獻名馬,歸於相國府,以顯懷萬國致遠之勳。
閏月,西域康居、大宛來朝進獻名馬,都收歸在相國府,以彰顯司馬相國心懷萬國的不朽功勳。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二月壬戌,天祿永終,歷數在晉。
十二月十三日,曹魏王朝的運數終結,轉而到了司馬氏手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詔群公卿士具儀設壇於南郊,使使者奉皇帝璽綬冊,禪位於晉嗣王,如漢魏故事。
天子下令召集群臣詳細討論在京城南郊舉行祭天儀式,派特使捧著皇帝的玉璽、綬帶和詔書,將皇位禪讓給晉嗣王,就像當初漢獻帝將皇位禪讓給魏氏一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甲子,使使者奉策。遂改次於金墉城,而終館於鄴。
十五日,晉武帝派遣特使給曹奐送去文書,把他遷置到金墉城居住,後來,又改到鄴城,他最終病死在那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年二十。
曹奐將皇位禪讓給晉武帝的時候年僅二十歲。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評曰:古者以天下為公,唯賢是與。
評曰:古人認為天下為公,只有賢德的人才能被推舉擔任君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代世位,立子以適;若適嗣不繼,則宜取旁親明德,若漢之文、宣者,斯不易之常準也。
後代的帝王將皇位世代相傳,讓自己的兒子來繼承;如果沒有子嗣可以繼承,就在同宗近親中選取賢明仁德的人來繼承皇位,就像漢代的文帝、宣帝一樣,但這樣也沒有改變皇位的世代相傳的原則。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明帝既不能然,情繫私愛,撫養嬰孩,傳以大器。
明帝既然沒有子嗣可以承襲皇位,又一心惦念自己所偏愛的人,才在宗族近親中選擇一名嬰兒撫養,將江山社稷都傳給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託付不專,必參枝族,終於曹爽誅夷,齊王替位。
但他所託付的輔政大臣用心不專,異姓宗族佔了上風,最終導致曹爽被誅、齊王被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高貴公才慧夙成,好問尚辭,蓋亦文帝之風流也;然輕躁忿肆,自蹈大禍。
高貴鄉公天資聰穎,學業早成,喜歡探討經文大義,有從前文帝的風采;但他行事肆意輕狂,最終自己釀成了大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陳留王恭己南面,宰輔統政,仰遵前式,揖讓而禪。
陳留王在位期間,恭順本分,朝政都交給司馬昭來掌管,最後又效仿漢獻帝禪位曹丕的先例,把江山社稷拱手禪讓給司馬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遂饗封大國,作賓於晉,比之山陽,班寵有加焉。
他因此被封為藩王,以賓客的身份生活在晉朝,不過比起漢獻帝禪位後僅被封為山陽公,他所受的待遇還算是更好了吧。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崔琰字季珪,清河東武城人也。
崔琰字季皀,是清河郡東武城縣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少樸訥,好擊劍,尚武事。
年少時樸實而不善言辭,愛好擊劍,崇尚武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年二十三,鄉移為正,始感激,讀論語、韓詩。
二十三歲的時候,鄉里將他轉為正卒,他才開始感奮激發,研讀《論語》、《韓詩》。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至年二十九,乃結公孫方等就鄭玄受學。
到了二十九歲時,就結交了公孫方等人,到鄭玄那裡從師學習。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學未期,徐州黃巾賊攻破北海,玄與門人到不其山避難。
學習還不到一年,徐州的黃巾軍就攻破了北海,鄭玄和他的弟子們到不其山中躲避戰亂。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谷糴縣乏,玄罷謝諸生。
當時在縣裡買進的糧食很匱乏,鄭玄只好遣散學生不再講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琰既受遣,而寇盜充斥,西道不通。
崔琰被遣散,當時盜匪賊寇到處都是,西行的道路無法通行。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周旋青、徐、兗、豫之郊,東下壽春,南望江、湖。
於是崔琰就在青、徐、兗、豫四州的郊野徘徊逗留,往東去到壽春,往南也到了長江、洞庭湖地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自去家四年乃歸,以琴書自娛。
崔琰自從離開家鄉,四年後才回來,在家裡以彈琴閱讀作為娛樂。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大將軍袁紹聞而闢之。
大將軍袁紹聞訊就徵召崔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士卒橫暴,掘發丘隴,琰諫曰: 昔孫卿有言: 士不素教,甲兵不利,雖湯武不能以戰勝。
當時袁紹的士兵專橫殘暴,四處掘開墳墓,崔琰勸諫袁紹說: 從前荀況說過: 平時不教訓士兵,哪怕是裝備良好的軍隊,戰鬥力也不會強大,哪怕是商湯、周武王那樣的人,也不能依靠這樣的軍隊取得勝利。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道路暴骨,民未見德,宜敕郡縣掩骼埋胔,示憯怛之愛,追文王之仁。
現在屍骨被暴露在道路上,百姓沒有見到您的德政,應該下令命各郡縣將路上的屍骨掩埋起來,以表示您對死者的悲痛之情,以追隨周文王的仁政。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紹以為騎都尉。
袁紹任命崔琰為騎都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紹治兵黎陽,次於延津,琰復諫曰: 天子在許,民望助順,不如守境述職,以寧區宇。
後來袁紹在黎陽練兵,將部隊駐紮在延津渡口,崔琰又勸諫說: 天子現在在許昌,百姓都希望幫助順從朝廷的人,不如固守邊境,向天子陳述職守,以安定這片區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紹不聽,遂敗於官渡。
袁紹沒有聽從他的話,就在官渡戰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紹卒,二子交爭,爭欲得琰。
等到袁紹去世,他的兩個兒子互相爭鬥,都想要得到崔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琰稱疾固辭,由是獲罪,幽於囹圄,賴陰夔、陳琳營救得免。
崔琰稱病,堅決推辭,因此遭罪,被幽禁在監獄中,後來仰賴陰夔、陳琳的營救,才免於一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祖破袁氏,領冀州牧,闢琰為別駕從事,謂琰曰: 昨案戶籍,可得三十萬眾,故為大州也。
太祖攻破袁氏後,兼任冀州牧,徵召崔琰擔任別駕從事,對崔琰說: 昨日統計戶籍,結果可以達到三十萬之眾,那冀州就是大州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琰對曰: 今天下分崩,九州幅裂,二袁兄弟親尋干戈,冀方蒸庶暴骨原野。
崔琰回答說: 現在天下分裂離散,袁尚、袁譚兩兄弟間互相進攻,冀州的百姓屍橫遍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未聞王師仁聲先路,存問風俗,救其塗炭,而校計甲兵,唯此為先,斯豈鄙州士女所望於明公哉!
沒有聽說正義的軍隊的仁政先到,探查各地民情風俗,將他們從水深火熱中拯救出來,卻算計兵力,把它當做首要解決的事,這難道是本州的百姓對明公您的期待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祖改容謝之。
太祖動容,向崔琰道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時賓客皆伏失色。
當時在座的賓客都嚇得變了臉色。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祖徵幷州,留琰傅文帝於鄴。
太祖討伐幷州,留下崔琰在鄴城輔佐還是世子的文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世子仍出田獵,變易服乘,志在驅逐。
文帝依然外出狩獵,改換服飾、車馬,興致都在於追趕獵物。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琰書諫曰: 蓋聞盤於遊田,書之所戒,魯隱觀魚,春秋譏之。
崔琰上書勸諫說: 聽說周文王不敢以田獵為樂趣,這也是《尚書》中所勸誡的;魯隱公外出觀魚,《春秋》因此譏諷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此周、孔之格言,二經之明義。
這是周公、孔子的名言準則,兩部經典的要旨義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殷鑑夏後,詩稱不遠;子卯不樂,禮以為忌,此又近者之得失,不可不深察也。
殷朝延續夏桀的統治方法,《詩經》中說殷朝的借鑑不能長遠;子日、卯日因是疾日不奏音樂,《禮記》中將這件事作為忌諱,這又是時間距離比較近的得失事例,不可以不深入考察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袁族富強,公子寬放,盤遊滋侈,義聲不聞,哲人君子,俄有色斯之志,熊羆壯士,墮於吞噬之用。
袁氏家族富庶強盛,袁家的公子不受拘束,放蕩不羈,四處遊樂,用度奢侈,天下人沒有聽說過關於他們的正義之事,賢能有品德的君子,不久就有遠遁避世的想法,勇猛的壯士,不願意完全被他們任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固所以擁徒百萬,跨有河朔,無所容足也。
所以就算他們擁有百萬百姓,地盤橫跨河朔地區,也沒有立足之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邦國殄瘁,惠康未洽,士女企踵,所思者德。
現在國家凋敝,恩惠的德政還沒有廣佈天下,天下百姓都踮起腳跟盼望著有德的君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況公親御戎馬,上下勞慘,世子宜遵大路,慎以行正,思經國之高略,內鑑近戒,外揚遠節,深惟儲副,以身為寶。
況且您親自率領軍隊,各種事情都辛苦地操勞,世子您應該遵循正道,謹慎地端正言行,考慮治理國家的重大謀略,在內借鑑教訓,在外發揚高遠的氣節,多加考慮您作為太子的職責,看重自己的身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而猥襲虞旅之賤服,忽馳騖而陵險,志雉兔之小娛,忘社稷之為重,斯誠有識所以惻心也。
而您現在卻降低身份,隨意穿著不合身份的卑賤服裝,奔走趨赴,身臨險地,興趣都在於捕獲野雞兔子這些小小的娛樂,忘了國家才是更重要的,這實在是讓有見識的人為之憂心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唯世子燔翳捐褶,以塞眾望,不令老臣獲罪於天。
希望世子您燒燬打獵的器具,丟棄打獵的服裝,以滿足眾人的期望,不讓老臣得罪上天。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世子報曰: 昨奉嘉命,惠示雅數,欲使燔翳捐褶,翳已壞矣,褶亦去焉。後有此比,蒙復誨諸。
世子回覆說: 昨天聽聞您的懇切教誨,向我展示先賢事例,希望我燒燬打獵的器具,丟棄打獵的服裝,現在器具已經燒燬,服裝也丟棄了,以後再有類似的事情,希望還能得到您的教誨。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祖為丞相,琰復為東西曹掾屬徵事。
太祖擔任丞相的時候,崔琰又擔任了東西曹掾屬徵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初授東曹時,教曰: 君有伯夷之風,史魚之直,貪夫慕名而清,壯士尚稱而厲,斯可以率時者已。故授東曹,往踐厥職。
剛授予崔琰東曹的職務時,告誡說: 您有伯夷的風範,史魚的正直,貪婪的人因仰慕您的聲名而變得清廉,勇武的壯士因崇尚您的名聲而更加努力,這是可以做為時代的表率的,所以授予東曹的職位,前去踐行你的職責吧。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魏國初建,拜尚書。
魏國剛建立時,崔琰被任命為尚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未立太子,臨菑侯植有才而愛。
當時還沒有冊立太子,臨菑侯曹植有才能而且有仁愛之心。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祖狐疑,以函令密訪於外。
太祖心中猶豫,用信函下達命令讓人在宮外秘密探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唯琰露板答曰: 蓋聞春秋之義,立子以長,加五官將仁孝聰明,宜承正統。
只有崔琰沒有緘封奏章回復說: 我知道《春秋》的要義,冊立太子應是長子為先,況且五官中郎將曹丕仁德孝順,聰慧明智,應該承繼大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琰以死守之。
崔琰以死堅守這個準則。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植,琰之兄女婿也。
曹植,是崔琰兄長的女婿。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祖貴其公亮,喟然嘆息,遷中尉。
太祖看重他的公正和高風亮節,深有感慨而嘆息,提升他為中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琰聲姿高暢,眉目疏朗,須長四尺,甚有威重,朝士瞻望,而太祖亦敬憚焉。
崔琰聲音洪亮姿態優雅,眉目清秀,須長四尺,姿態很威嚴莊重,朝中士人對他很是敬仰,太祖也敬畏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