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書雲 雖休勿休 ,公卿百司,其勉脩所職,以匡不逮。
《尚書》中說雖休勿休,朝廷百官應該盡忠職守,以匡正我不到位的地方。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二年春三月,左大司馬朱然卒。
赤烏十二年春三月,左大司馬朱然去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四月,有兩烏銜鵲墮東館。
四月,有兩隻烏鴉銜著鳥雀,在東館墜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丙寅,驃騎將軍朱據領丞相,燎鵲以祭。
驃騎將軍朱據兼任丞相,將喜鵲焚燒,以祭祀天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三年夏五月,日至,熒惑入南鬥,秋七月,犯魁第二星而東。
赤烏十三年夏五月,日至時,熒惑星進入南鬥星軌道,七月,進入魁星第二星隨後東行。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八月,丹楊、句容及故鄣、寧國諸山崩,鴻水溢。
八月,丹陽、句容及故鄣、寧國各地都出現山崩洪水氾濫現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詔原逋責,給貸種食。
孫權下詔追究責任,並供應借貸糧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廢太子和,處故鄣。
廢除太子孫和,讓他居住在故鄣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魯王霸賜死。
魯王孫霸被賜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冬十月,魏將文欽偽叛以誘朱異,權遣呂據就異以迎欽。
冬十月,魏朝將領文欽假裝反叛以招誘朱異,孫權派呂據到朱異處迎接王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異等持重,欽不敢進。
朱異等人穩成持重,王欽不敢出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一月,立子亮為太子。
十一月,立兒子孫亮為太子。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遣軍十萬,作堂邑塗塘以淹北道。
派十萬軍馬,修建堂邑塗塘以淹沒北道。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二月,魏大將軍王昶圍南郡,荊州刺史王基攻西陵,遣將軍戴烈、陸凱往拒之,皆引還。
十二月,魏朝大將軍王昶圍攻南郡,荊州刺史王基攻打西陵,孫權派將軍戴烈、陸凱前往抗擊,隨後都率軍返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歲,神人授書,告以改年、立後。
這一年,上天授書,表明應該改變年號,冊立皇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元元年夏五月,立皇后潘氏,大赦,改年。
太元元年夏五月,冊立皇后潘氏,大赦天下,改立年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初臨海羅陽縣有神,自稱王表。
當初,臨海郡羅陽縣有神仙,自稱為王表。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周旋民間,語言飲食,與人無異,然不見其形。
在民間盤旋,言語飲食跟人沒有區別,但是看不到他的形體。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又有一婢,名紡績。
又有一個婢女名叫紡績。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月,遣中書郎李崇齎輔國將軍羅陽王印綬迎表。
這一月,孫權派中書郎李崇賚,輔國將軍羅陽王帶著印信綬帶迎接王表。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表隨崇俱出,與崇及所在郡守令長談論,崇等無以易。
王表跟隨李崇賚一起出發,和李崇賚以及所在的郡守縣令暢談政事,李崇賚等人無所交換。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所歷山川,輒遣婢與其神相聞。
他所看過的山川風物,都派婢女告知這神仙。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秋七月,崇與表至,權於蒼龍門外為立第舍,數使近臣齎酒食往。
秋七月,李崇和王表來到,孫權在蒼龍門外為王表修建宅舍,多次派近臣帶著酒食前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表說水旱小事,往往有驗。
王表上奏說水旱之類的小事往往都有應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秋八月朔,大風,江海湧溢,平地深八尺,吳高陵松柏斯拔,郡城南門飛落。
八月最後一天,出現大風,江海氾濫,水位在平地有八尺深,吳高陵的松柏被連根拔起,城的南門飛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冬十一月,大赦。
十一月冬,大赦天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祭南郊還,寢疾。
孫權在南郊祭祀返回,後來病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十二月,驛徵大將軍恪,拜為太子太傅。
十二月,派驛使徵召大將軍諸葛恪,任命他為太子太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詔省徭役,減徵賦,除民所患苦。
又下詔減免徭役,減少賦稅,免除百姓所憂患的苦痛。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二年春正月,立故太子和為南陽王,居長沙;子奮為齊王,居武昌;子休為琅邪王,居虎林。
太元二年春正月,冊立原太子孫和為南陽王,居住在長沙,兒子孫奮為齊王,居住武昌,兒子孫休為琅琊王,居住虎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二月,大赦,改元為神鳳。皇后潘氏薨。
二月,大赦天下,改年號為神鳳,皇后潘氏去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諸將吏數詣王表請福,表亡去。
各將官吏役多次到王表處請求褔衹,王表離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夏四月,權薨,時年七十一,諡曰大皇帝。
四月,孫權去世,時年七十一歲,諡號為大皇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秋七月,葬蔣陵。
七月,葬在蔣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評曰: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
孫權忍辱負重,任用賢才,崇尚計謀,有勾踐的奇才,英雄的傑出,所以能自己佔據江東,形成鼎足之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然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
但是生性多嫌忌,對殺戮之事非常果敢,到了末年,這一情況更加嚴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至於讒說殄行,胤嗣廢斃,豈所謂貽厥孫謀以燕翼子者哉?
至於聽信讒言,不修養德行,廢除殺害繼承人,這難道就是孫權給將來作為江東和南京之主的子孫能否千秋萬代的謀劃麼?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後葉陵遲,遂致覆國,未必不由此也。
這樣到了後來就已經遲了,以至於國家覆滅,未必不是因為這一緣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吳範字文則,會稽上虞人也。
吳範,字文則,會稽郡上虞縣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以治歷數,知風氣,聞於郡中。
因鑽研歷數,瞭解氣候,而在郡中很知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舉有道,詣京都,世亂不行。
被推舉為有道,來到京城,適逢世道混亂而未被任用。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會孫權起於東南,範委身服事,每有災祥,輒推數言狀,其術多效,遂以顯名。
正好孫權在東南興盛,吳範就前往投奔並任職其下。每當出現災禍、吉祥的徵兆,他就推算預言將要發生的事情及其變化狀況,他的預言大多應驗,於是以此大為顯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初,權在吳,欲討黃祖,範曰: 今茲少利,不如明年。
起初,孫權在吳郡,準備征討黃祖,吳範說: 現在出兵沒有大的益處,不如明年出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明年戊子,荊州劉表亦身死國亡。
明年戊子,荊州劉表也身死國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遂徵祖,卒不能克。
孫權不聽而出兵討伐黃祖,最終沒有攻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明年,軍出,行及尋陽,範見風氣,因詣船賀,催兵急行,至即破祖,祖得夜亡。
第二年,孫權出兵,行進到尋陽時,吳範觀看天象,就到船上祝賀,催促軍隊迅速前行,軍隊一到就攻破黃祖,黃祖趁黑夜逃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恐失之,範曰: 未遠,必生禽祖。
孫權擔心不能擒獲他,吳範說: 他逃不遠,一定能活捉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至五更中,果得之。
到五更天,果然擒獲黃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劉表竟死,荊州分割。
劉表最終在這年去世,荊州被吳、蜀瓜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壬辰歲,範又白言: 歲在甲午,劉備當得益州。
等到壬辰年,吳範又上報說: 甲午之歲,劉備當會取得益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呂岱從蜀還,遇之白帝,說備部眾離落,死亡且半,事必不克。
後來呂岱從蜀地返回,在白帝城遇上劉備,回來說劉備部隊離散流落,死亡將近半數,一定不能攻下益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以難範,範曰: 臣所言者天道也,而岱所見者人事耳。
孫權以此責問吳範,吳範說: 為臣所說的是天道運行規律,而呂岱所見到的只是人事狀況。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備卒得蜀。
劉備果然後來取得蜀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與呂蒙謀襲關羽,議之近臣,多曰不可。
孫權與呂蒙謀劃襲擊關羽,與親近大臣商討,大多數人都說不行。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以問範,範曰: 得之。
孫權用這事詢問吳範,吳範說: 可以。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羽在麥城,使使請降。
後來關羽在麥城時,派人請求投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問範曰: 竟當降否?
孫權問吳範說: 他最終會投降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範曰: 彼有走氣,言降詐耳。
吳範說: 他有逃走的天象,說投降只是欺騙罷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使潘璋邀其徑路,覘候者還,白羽已去。
孫權派遣潘璋截斷關羽的徑路,偵察的人回來,報告說關羽已離開麥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範曰: 雖去不免。
吳範說: 雖然離開了也免不了被擒獲。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問其期,曰: 明日日中。
問他捉住關羽的時間,他說: 明日中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立表下漏以待之。
孫權設置漏表滴漏刻下記號來等待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中不至,權問其故,範曰: 時尚未正中也。
等到中午還沒有消息,孫權問其緣故,吳範說: 時間還沒有到正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頃之,有風動帷,範拊手曰: 羽至矣。
不久,有風掀動帷帳,吳範拍手說: 關羽抓到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須臾,外稱萬歲,傳言得羽。
不久,帳外歡呼萬歲,傳告說擒獲了關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權與魏為好,範曰: 以風氣言之,彼以貌來,其實有謀,宜為之備。
後來孫權與魏國建立友好關係,吳範說: 從天象風候的情況說,魏國表面上與我和好,其實暗中密謀,應該早作準備。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劉備盛兵西陵,範曰: 後當和親。
劉備大不對出兵西陵,吳範說: 以後一定與我們和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終皆如言。
事情最終都如他所預言那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占驗明審如此。
他的占卜的應驗都是如此明白準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以範為騎都尉,領太史令,數從訪問,欲知其決。範秘惜其術,不以至要語權。
孫權任命吳範為騎都尉,兼任太史令,他多次拜訪諮詢吳範,想知道他是如何決斷,吳範惜愛和保密自己的占卜術,不將最重要的部分告訴孫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由是恨之。
孫權因此怨恨吳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初,權為將軍時,範嘗白言江南有王氣,亥子之間有大福慶。
起初,孫權是將軍時,吳範曾上報說江南有帝王氣象,在亥、子的年份之間有重大喜事降臨。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曰: 若終如言,以君為侯。
孫權說: 如果最終像您所說那樣,我要封您為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立為吳王,範時侍宴,曰: 昔在吳中,嘗言此事,大王識之邪?
等到孫權做了吳王,吳範當時陪同宴飲,說: 昔日在吳中,曾說過此事,大王還記得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曰: 有之。
孫權說: 確實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因呼左右,以侯綬帶範。
於是召來身邊侍者拿侯爵的綬帶給吳範戴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範知權欲以厭當前言,輒手推不受。
吳範知道孫權想借此當做對過去的諾言的兌現,就動手推辭不接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後論功行封,以範為都亭侯。
等到後來論功勞進行封賞時,孫權封吳範為都亭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詔臨當出,權恚其愛道於己也,削除其名。
詔令正要頒佈時,孫權忿恨吳範對自己吝惜占卜技巧,就在詔令裡削掉了吳範的名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範為人剛直,頗好自稱,然與親故交接有終始。
吳範為人剛烈直率,頗喜好自誇,但和親戚故友交往都有終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素與魏滕同邑相善。
他素來與同鄉魏滕關係友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滕嘗有罪,權責怒甚嚴,敢有諫者死,範謂滕曰: 與汝偕死。
魏滕曾經犯罪,孫權非常嚴厲地發怒斥責,敢勸諫的便被處死。吳範對魏滕說: 我與您一同赴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滕曰: 死而無益,何用死為? 範曰: 安能慮此,坐觀汝邪?
魏滕說: 您死了並無益處,何必去死? 呂範說: 怎麼能因考慮到怕死而眼看你去死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乃髡頭自縛詣門下,使鈴下以聞。鈴下不敢,曰: 必死,不敢白。
於是他剃光了頭髮將自己雙手反綁來到宮門前,讓守宮門的侍衛去稟報。侍衛不敢,說: 報訊必死,我不敢傳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範曰: 汝有子邪?
吳範說: 你有兒子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曰: 有。
侍衛說: 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曰: 使汝為吳範死,子以屬我。
吳範說: 如果你因我的事被處死,你的兒子歸我撫養。 侍衛說: 好吧。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鈴下曰: 諾。
於是推門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乃排閤入。言未卒,權大怒,欲便投以戟。逡巡走出,範因突入,叩頭流血,言與涕並。
話未說完,孫權大怒,想用戟戳死他,他不久就跑了出來,吳範乘機搶入,叩頭流血,聲淚俱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良久,權意釋,乃免滕。
過了很久,孫權才消解怒氣,才免除魏滕死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滕見範謝曰: 父母能生長我,不能免我於死。
魏滕看到吳範感謝他說: 父母能生我養我,不能使我免除一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丈夫相知,如汝足矣,何用多為!
大丈夫相識相知,像您這樣的人一個就足夠了,何必要多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黃武五年,範病卒。
武五年,吳範生病死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長子先死,少子尚幼,於是業絕。
他的長子已先死,小兒子年紀還小,所以他的占星術就斷絕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追思之,募三州有能舉知術數如吳範、趙達者,封千戶侯,卒無所得。
孫權追念他,就在三州中招募能舉薦像吳範、趙達這樣通曉天文術數的人,便封爵千戶侯。但最終也未找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劉惇字子仁,平原人也。
劉惇,字子仁,平原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遭亂避地,客遊廬陵,事孫輔。
他遭遇戰亂到外地避亂,客遊廬陵,在孫輔手下任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以明天官達佔數顯於南土。
因通曉天文懂得占卜而聞名南方。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每有水旱寇賊,皆先時處期,無不中者。
每當出現水、旱、兵、寇之患,他都預先明確時間、地點,沒有不準確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輔異焉,以為軍師,軍中鹹敬事之,號曰神明。
孫輔對他十分驚異,以他為軍師,全軍都尊敬奉侍他,稱他為 神明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