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後從權拒曹公於濡須,數進奇計,又勸權夾水口立塢,所以備禦甚精,曹公不能下而退。
|
後來呂蒙隨從孫權在濡須抵禦曹操,多次進獻奇謀,又勸孫權在濡須口兩面都建起堡塢,防禦工事做得很細緻,曹操無法攻克,只好撤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曹公遣朱光為廬江太守,屯皖,大開稻田,又令間人招誘鄱陽賊帥,使作內應。
|
曹操派遣朱光擔任廬江太守,駐守皖縣,大力開墾稻田。又令間諜招誘鄱陽賊寇首領,讓他們做為內應。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蒙曰: 皖田肥美,若一收孰,彼眾必增,如是數歲,操態見矣,宜早除之。
|
呂蒙說: 皖縣土地肥沃,如果糧食豐收,他們的部隊就會增加,這樣連續幾年,曹操的態度就顯露出來了,應該早點剷除他們。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乃具陳其狀。
|
就向孫權具體地陳述了情況。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於是權親征皖,引見諸將,問以計策。
|
孫權於是親自出徵皖縣,召見眾位將領,詢問有何計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蒙乃薦甘寧為升城督,督攻在前,蒙以精銳繼之。
|
呂蒙就舉薦甘寧做升城督,在前線督管攻城,呂蒙自己率領精兵跟隨在後。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侵晨進攻,蒙手執枹鼓,士卒皆騰踴自升,食時破之。
|
凌晨就發兵攻打,呂蒙親自擊鼓,將士們都奮勇爭先登城,到早飯時分就攻破了皖城。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既而張遼至夾石,聞城已拔,乃退。
|
等到張遼率軍趕到夾石時就得知皖城已被吳軍佔據,只好率軍退回。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權嘉其功,即拜廬江太守,所得人馬皆分與之,別賜尋陽屯田六百人,官屬三十人。
|
孫權嘉獎呂蒙的功勞,當即任命呂蒙為廬江太守,所繳獲的士卒車馬都分派給他,另外加賞尋陽屯田客六百人,屬官三十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蒙還尋陽,未期而廬陵賊起,諸將討擊不能禽,權曰: 鷙鳥累百,不如一鶚。
|
呂蒙返回尋陽,不到一年,廬陵的賊寇再次作亂,將領們征討不能抓獲,孫權說: 鷙鳥上百隻,不如一隻鵬。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復令蒙討之。
|
又命令呂蒙前去討伐。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蒙至,誅其首惡,餘皆釋放,復為平民。
|
呂蒙到廬陵後,即誅殺賊寇的首領,將其他的人全部釋放,恢復他們平民身份。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是時劉備令關羽鎮守,專有荊土,權命蒙西取長沙、零、桂三郡。
|
這時劉備令關羽鎮守,保守荊州全部土地,孫權下令呂蒙西往奪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蒙移書二郡,望風歸服,惟零陵太守郝普城守不降。
|
呂蒙發檄文給長沙、桂陽二郡,兩郡郡守望風而歸服東吳,只有零陵太守郝普固守城池堅決不投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而備自蜀親至公安,遣羽爭三郡。
|
劉備親自從蜀地趕至公安,派遣關羽奪取這三郡。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權時住陸口,使魯肅將萬人屯益陽拒羽,而飛書召蒙,使舍零陵,急還助肅。
|
孫權當時駐守陸口,派魯肅率領一萬人馬駐紮益陽抵禦關羽,派人飛快傳書詔令呂蒙,讓他捨棄零陵,迅速回返援助魯肅。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初,蒙既定長沙,當之零陵,過酃,載南陽鄧玄之,玄之者郝普之舊也,欲令誘普。
|
當初,呂蒙平定長沙,當要前往零陵,經過酃縣時,車上載著南陽人鄧玄之,鄧玄之是郝普的舊友,呂蒙想讓他誘導郝普投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及被書當還,蒙秘之,夜召諸將,授以方略,晨當攻城,顧謂玄之曰: 郝子太聞世間有忠義事,亦欲為之,而不知時也。
|
等收到孫權召他返回的信後,呂蒙沒有公佈,當夜召集眾將領,將攻城計策告知他們,定好次日凌晨攻城。又回頭對鄧玄之說: 郝子太知道世間有忠義之事,也想行守衛忠義,但不瞭解時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左將軍在漢中,為夏侯淵所圍。
|
左將軍劉備在漢中,被夏侯淵圍困住。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關羽在南郡,今至尊身自臨之。
|
關羽在南郡,而今我們君主親自趕往南郡。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近者破樊本屯,救酃,逆為孫規所破。
|
最近攻破樊城關羽的大本營,解救酃縣,關羽已被孫規攻破。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此皆目前之事,君所親見也。
|
這些都是最近發生的事,是您親眼所見的。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彼方首尾倒懸,救死不給,豈有餘力復營此哉?
|
他們現在首尾各處一方,自救都來不及,哪有餘力再營救零陵啊!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今吾士卒精銳,人思致命,至尊遣兵,相繼於道。
|
現在我們的將士精銳,人人都想為國獻身,君主正調遣大軍,相繼趕赴而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今子太以旦夕之命,待不可望之救,猶牛蹄中魚,冀賴江漢,其不可恃亦明矣。
|
現在子太的性命朝不保夕,卻苦等毫無希望的救援,就像牛腳印坑中積水裡的魚,還希望仰賴用江、漢的水,其無所依賴也是很明瞭的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若子太必能一士卒之心,保孤城之守,尚能稽延旦夕,以待所歸者,可也。
|
如果子太能夠將士上下一心,保守孤城,尚能延續一段時間,以等待後來有所依附,這也可以。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今吾計力度慮,而以攻此,曾不移日,而城必破,城破之後,身死何益於事,而令百歲老母,戴白受誅,豈不痛哉?
|
現在我計劃周祥部署好兵力,用來攻城,過不了一天,城池就能攻破,城破之後,他自己身死,對事情沒有助益,卻讓百歲的老母,滿頭白髮受人誅殺,豈不痛心嗎?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度此家不得外問,謂援可恃,故至於此耳。
|
我估計他是無法瞭解外面的情況,還以為有援救依靠,所以才頑固到這個地步。您可前去見他,向他陳述其中的利害。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君可見之,為陳禍福。 玄之見普,具宣蒙意,普懼而聽之。
|
鄧玄之前去見郝普,具體地表達了呂蒙的意思,郝普聽後懼怕而順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玄之先出報蒙,普尋後當至。
|
鄧玄之先出城向呂蒙彙報,說郝普不久就到。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蒙豫敕四將,各選百人,普出,便入守城門。
|
呂蒙預先吩咐四位將領,各挑選一百人,郝普一出城,他們就隨即進去守住城門。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須臾普出,蒙迎執其手,與俱下船。
|
不久郝普出了城,呂蒙迎上去拉著他的手問候,同他一起下船。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語畢,出書示之,因拊手大笑,普見書,知備在公安,而羽在益陽,慚恨入地。
|
寒暄完畢,拿出孫權寫給他的信讓郝普看,隨後拍手大笑。郝普看了信,得知劉備駐守在公安,而關羽近在益陽,慚愧悔恨,恨不得鑽入地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蒙留孫皎,委以後事。即日引軍赴益陽。
|
呂蒙留下孫皎,將善後事宜託付給他,自己當天就率軍趕到益陽。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劉備請盟,權乃歸普等,割湘水,以零陵還之。
|
劉備請求與孫權聯盟,孫權就歸還郝普等人,劃湘水為界,將零陵郡歸還劉備。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以尋陽、陽新為蒙奉邑。
|
又將尋陽、陽新做為呂蒙的食邑。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師還,遂徵合肥,既徹兵,為張遼等所襲,蒙與淩統以死扞衛。
|
呂蒙率軍返回,隨後前去征討合肥,退兵時,被張遼等人的襲擊,呂蒙與淩統誓死保衛著孫權。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後曹公又大出濡須,權以蒙為督,據前所立塢,置強弩萬張於其上,以拒曹公。
|
後來曹操又大舉出兵濡須,孫權任命呂蒙為濡須督,據守以前所建的堡塢,在堡城上設置強弩一萬具,以抗擊曹軍的進攻。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曹公前鋒屯未就,蒙攻破之,曹公引退。
|
曹操先鋒部隊安營未完成,呂蒙即出擊打敗他們,曹操率兵撤退。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拜蒙左護軍、虎威將軍。
|
孫權授予呂蒙為左護軍、虎威將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魯肅卒,蒙西屯陸口,肅軍人馬萬餘盡以屬蒙。
|
魯肅死後,呂蒙西向駐軍陸口,魯肅軍馬萬餘人全歸呂蒙統管。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又拜漢昌太守,食下雋、劉陽、漢昌、州陵。
|
又被任命為漢昌太守,以下雋、劉陽、漢昌、州陵為食邑。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與關羽分土接境,知羽驍雄,有併兼心,且居國上流,其勢難久。
|
呂蒙與關羽分荊州劃界管治,邊界相連,他深知關羽驍勇雄壯,有兼併東吳的意圖,況且關羽處於東吳上游,分土而治的形勢難以持久。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初,魯肅等以為曹公尚存,禍難始構,宜相輔協,與之同仇,不可失也,蒙乃密陳計策曰: 令徵虜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蔣欽將遊兵萬人,循江上下,應敵所在,蒙為國家前據襄陽,如此,何憂於操,何賴於羽?
|
起初,魯肅等認為曹操尚在,對雙方都容易產生禍亂,應當孫、劉互相協作,同仇敵愾,不能相互背棄。呂蒙就暗中向孫權獻計說: 讓徵虜將軍孫皎保守南郡,潘璋駐守白帝城,蔣欽率領遊擊部隊一萬人,沿長江上下行動,隨時應對敵軍情況,呂蒙我為國家前去奪取襄陽,這樣,如何還需要憂慮曹操,依賴關羽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且羽君臣,矜其詐力,所在反覆,不可以腹心待也。
|
況且關羽君臣,玩弄欺騙手段,反覆無常,不可把他們看做心腹好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今羽所以未便東向者,以至尊聖明,蒙等尚存也。
|
現在關羽之所以沒有率軍東向,是因為您的聖明、呂蒙等人還在。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今不於強壯時圖之,一旦僵仆,欲復陳力,其可得邪?
|
現在不趁我們正強壯時期謀取他們,一旦我們老弱,想再出兵上陣,還能做到嗎?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權深納其策,又聊復與論取徐州意,蒙對曰: 今操遠在河北,新破諸袁,撫集幽、冀,未暇東顧。
|
孫權十分贊同他的計策,又順便與他閒談到謀取徐州的事宜,呂蒙回話說: 現在曹操遠在黃河之北,剛攻破袁家諸子勢力,正安撫幽州、冀州等地,沒有閒暇顧及東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徐土守兵,聞不足言,往自可克。
|
徐州地方的守兵,聽說力量不強,前去攻打自能佔據。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然地勢陸通,驍騎所騁,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後旬必來爭,雖以七八萬人守之,猶當懷憂。
|
然而那地理形勢陸路相通,是驍勇的騎兵長足馳騁之地,您現在得到徐州,那麼曹操後十天就會來爭奪,雖然用七、八萬兵力保守它,心中依然常常憂慮。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不如取羽,全據長江,形勢益張。
|
不如攻取關羽的地盤,佔據長江全境,形勢就更為壯觀。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權尤以此言為當。
|
孫權認為這些話分析得很有道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及蒙代肅,初至陸口,外倍修恩厚,與羽結好。
|
等到呂蒙代替魯肅,剛到陸口,表面上倍加與關羽修好結盟,結交厚誼。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後羽討樊,留兵將備公安、南郡。
|
後來關羽征討樊城,留下部分兵力駐保守公安、南郡。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蒙上疏曰: 羽討樊而多留備兵,必恐蒙圖其後故也。
|
呂蒙上疏說: 關羽討伐樊城而留下很多守衛部隊,一定是擔心我攻打他的後方。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蒙常有病,乞分士眾還建業,以治疾為名。
|
我時常患病,請分派一部分部隊回返回建業,以我治病為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羽聞之,必撤備兵,盡赴襄陽。
|
關羽得知這一消息後,必定撤走留守後方的部隊,全部趕赴襄陽。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大軍浮江,晝夜馳上,襲其空虛,則南郡可下,而羽可禽也。
|
那時我們大軍從水路日夜兼行逆流而上,襲擊蜀軍空虛地區,則南郡就能奪取了,而關羽也就可以擒獲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遂稱病篤,權乃露檄召蒙還,陰與圖計。
|
於是假稱病重,孫權就公開發布文書詔令呂蒙回建業,暗中與他商議計劃。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羽果信之,稍撤兵以赴樊。
|
關羽果然相信了,逐漸撤走南郡的留守部隊前往樊城。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魏使于禁救樊,羽盡禽禁等,人馬數萬,託以糧乏,擅取湘關米。
|
魏國派遣于禁援救樊城,關羽將於禁等全部抓獲,俘虜數萬人馬,假稱缺糧,擅自取走吳國運往吳、蜀交界處湘關的大米。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權聞之,遂行,先遣蒙在前。
|
孫權得知後,即開始行動,先遣呂蒙率部隊在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蒙至尋陽,盡伏其精兵〈舟冓〉〈舟鹿〉中,使白衣搖櫓,作商賈人服,晝夜兼行,至羽所置江邊屯候,盡收縛之,是故羽不聞知。
|
呂蒙軍開至尋陽,將精兵全部埋伏在大船之中,讓人穿著普通衣服裝作百姓搖櫓,船中坐著的人都打扮成商人的模樣,晝夜兼程,來到關羽設在江邊的哨所,將哨兵們全部抓獲,所以關羽根本不知道東吳出兵的消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遂到南郡,士仁、麋芳皆降。
|
吳軍趕至南郡,士仁、糜芳都投降呂蒙。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蒙入據城,盡得羽及將士家屬,皆憮慰,約令軍中不得幹歷人家,有所求取。
|
呂蒙進據城中,將關羽和其他將士的家眷盡數俘獲,並且安撫勸慰,下令吳軍不得侵擾百姓,不能索取任何東西。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蒙麾下士,是汝南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鎧,官鎧雖公,蒙猶以為犯軍令,不可以鄉里故而廢法,遂垂涕斬之。
|
呂蒙帳下有一個兵士,是汝南人,拿了百姓家一個斗笠,用來遮蓋鎧甲,鎧甲雖是公家物品,但呂蒙依舊認為他違犯軍令,不能因為同鄉的關係而荒廢法令,於是流著淚殺了這個士兵。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於是軍中震慄,道不拾遺。
|
隨後全軍震驚,都做到路不拾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蒙旦暮使親近存恤耆老,問所不足,疾病者給醫藥,飢寒者賜衣糧。
|
呂蒙每日派出親兵去慰問撫卹老年人,詢問他們缺少的物品,有病之人則提供醫藥,飢寒之人則送去衣物糧食。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羽府藏財寶,皆封閉以待權至。
|
關羽府中所藏的財物,都封存起來等待孫權前來處置。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羽還,在道路,數使人與蒙相聞,蒙輒厚遇其使,周遊城中,家家致問,或手書示信。
|
關羽在返回江陵的路上,多次派人去呂蒙來往消息,呂蒙都厚待關羽派來的人,讓他們周遊城中,到各家致意問候,或者讓家人親自給軍中的將士寫信說明情況。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羽人還,私相參訊,鹹知家門無恙,見待過於平時,故羽吏士無鬥心。
|
關羽的使者返回軍中,將士們私下裡互相探視訊問,都知道家中安然無恙,所受的待遇比過去更好,所以關羽將士都失去戰鬥之心。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會權尋至,羽自知孤窮,乃走麥城,西至漳鄉,眾皆委羽而降。
|
恰逢孫權大軍不久來到江陵,關羽自知勢力單薄孤立無援,就逃往麥城,西行到漳鄉,將士們們都背離關羽投降孫權。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權使朱然、潘璋斷其徑路,即父子俱獲,荊州遂定。
|
孫權派朱然、潘璋截住關羽必經的道路,將他們父子二人全都抓住。荊州就得以平定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以蒙為南郡太守,封孱陵侯,賜錢一億,黃金五百斤。
|
孫權任命呂蒙為南郡太守,封國孱陵侯,賜錢一億,黃金五百斤。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蒙固辭金錢,權不許。
|
呂蒙堅決推辭黃金和錢,孫權不同意。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封爵未下,會蒙疾發,權時在公安,迎置內殿,所以治護者萬方,募封內有能愈蒙疾者,賜千金。
|
封爵令尚未發佈,正值呂蒙發病,當時孫權在公安,把呂蒙接來安置在自己的內殿,用了千萬種藥方給他治病,並懸賞國中有能治癒呂蒙疾病的,賞賜千金。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時有針加,權為之慘慽,欲數見其顏色,又恐勞動,常穿壁瞻之,見小能下食則喜,顧左右言笑,不然則咄唶,夜不能寐。
|
有時醫師用針扎呂蒙,孫權為呂蒙的疼痛而心中悲慼,想常去探望他的病情如何,又擔心他勞累準備,常在壁上鑿洞觀望呂蒙,見呂蒙能稍稍吃點東西就高興,對身邊的人言談說笑,否則就哀傷嘆息,夜不能寐。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病中瘳,為下赦令,群臣畢賀。
|
呂蒙病情逐漸好轉,他就頒發大赦詔令,群臣全都上前慶賀。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後更增篤,權自臨視,命道士於星辰下為之請命。
|
後來呂蒙病情加重,孫權親自前去探望,命令道士在星辰下為呂蒙祈求壽命。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年四十二,遂卒於內殿。
|
呂蒙四十二歲時死在孫權內殿。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時權哀痛甚,為之降損。
|
當時孫權十分悲痛,為此減少各種娛樂活動、減少了食量。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蒙未死時,所得金寶諸賜盡付府藏,敕主者命絕之日皆上還,喪事務約。
|
呂蒙未死之前,將孫權賞賜給自己的金銀珠寶等賜物全部交付府庫收存,囑咐主管人員在他死後全數上交,喪事一定節儉簡約。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權聞之,益以悲感。
|
孫權聽說這些,更加悲痛感動。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蒙少不脩書傳,每陳大事,常口占為箋疏。
|
呂蒙年少時不鑽研經典書籍,每次陳述大事,常常口述讓別人記錄後作為奏書。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常以部曲事為江夏太守蔡遺所白,蒙無恨意。
|
他曾因自己部署的事被江夏太守蔡遺彈劾,但無怨恨之心。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及豫章太守顧邵卒,權問所用,遼因薦遺奉職佳吏,權笑曰: 君欲為祁奚耶?
|
等到豫章太守顧邵去世,孫權問呂蒙誰能接任,呂蒙趁機推薦蔡遺,說他在這個職位會是個好官吏,孫權笑著說: 你想當祁奚呵?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於是用之。
|
於是任用蔡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甘寧粗暴好殺,既常失蒙意,又時違權令,權怒之,蒙輒陳請: 天下未定,鬥將如寧難得,宜容忍之。
|
甘寧性情粗暴喜好殺人,既常常令呂蒙不滿意,又偶爾違背孫權的命令,孫權對他很惱怒,呂蒙多次替甘寧求情說: 天下尚未平定,像甘寧那樣的猛將很難得,應當寬容忍耐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權遂厚寧,卒得其用。
|
孫權於是厚待甘寧,後來得以任用他的能力。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蒙子霸襲爵,與守冢三百家,復田五十抨。
|
呂蒙兒子呂霸繼承呂蒙的爵位,受到賞賜守護墳墓的人三百家,還有加賞的免稅田畝五十頃。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霸卒,兄琮襲侯。
|
呂霸去世後,他的哥哥呂琮繼承侯爵。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琮卒,弟睦嗣。
|
呂琮死後,他弟弟呂睦承襲其爵。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孫權與陸遜論周瑜、魯肅及蒙曰: 公瑾雄烈,膽略兼人,遂破孟德,開拓荊州,邈焉難繼,君今繼之。
|
孫權與陸遜評論周瑜、魯肅和呂蒙時說: 公瑾雄壯剛烈,膽略過人,所以攻破曹操,開拓荊州,確實難有繼承他的人,現在有你延續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公瑾昔要子敬來東,致達於孤,孤與宴語,便及大略帝王之業,此一快也。
|
公瑾過去要子敬到江東來,將他舉薦給我,我和他宴飲談論,他就提出了統一天下成就帝王基業的計策,這是第一件令人快慰之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後孟德因獲劉琮之勢,張言方率數十萬眾水步俱下。
|
後來曹操因為收編劉琮部隊的勢力,揚言要率領數十萬大軍水陸並進攻打東吳。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孤普請諸將,諮問所宜,無適先對,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脩檄迎之,子敬即駮言不可,勸孤急呼公瑾,付任以眾,逆而擊之,此二快也。
|
我將所有將領召請來,詢問如何應對,沒人率先提出合適的謀劃,至於子布、文表,都說應該派使者奉上降書迎接曹操,子敬當即反駁說不可,勸我趕快召回公瑾,委以重任授以軍隊,前往抵禦曹操,這是第二件令人快慰之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且其決計策意,出張蘇遠矣;後雖勸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損其二長也。
|
況且他的謀劃,遠遠超過張儀、蘇秦的謀劃。後來他雖然勸我給劉備借地,是第一件過失,但不足以損害他的兩大功勞。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周公不求備於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貴其長,常以比方鄧禹也。
|
周公對人不求全責備,所以孤人忘記過失而敬佩他的長處,常將他比作鄧禹。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又子明少時,孤謂不辭劇易,果敢有膽而已;及身長大,學問開益,籌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議英發不及之耳。
|
又有子明年少之時,我只以為他不辭辛勞,行事果敢有膽識而已。等到他成人以後,學問淵博智謀開通,奇謀異略,可說僅在公瑾之下,但言談議論才氣英發不及公瑾罷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圖取關羽,勝於子敬。
|
在謀劃攻破關羽方面,超過子敬。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