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子敬答孤書雲: 帝王之起,皆有驅除,羽不足忌。 | 子敬在給我的回信中說: 帝王的興起,都有要消滅的敵手,關羽不足以忌憚。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此子敬內不能辦,外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責也。 | 這是子敬實際上無法做到,表面上說說大話而已,我也寬恕了他,不隨意苛責。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然其作軍屯營,不失令行禁止,部界無廢負,路無拾遺,其法亦美也。 | 但是他行軍作戰安營紮寨,能令行禁止,部下轄區內沒有疏於職守的官吏,路無拾遺,他的治理措施也十分完善。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評曰:曹公乘漢相之資,挾天子而掃群桀,新蕩荊城,仗威東夏,於時議者莫不疑貳。 | 評曰:曹操依靠漢氏丞相的資本,挾持天子攻破豪傑,掃蕩荊州,威震江東地區,當時孫權的謀士無不心懷疑慮而生異心的。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周瑜、魯肅建獨斷之明,出眾人之表,實奇才也。 | 周瑜、魯肅有果敢決斷的明智,出類拔萃,確實是當世的奇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呂蒙勇而有謀,斷識軍計,譎郝普,禽關羽,最其妙者。 | 呂蒙勇猛又有謀略,善於判斷識別軍機,依靠計謀招降郝普、擒獲關羽是他最妙的計謀。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初雖輕果妄殺,終於克己,有國士之量,豈徒武將而已乎! | 呂蒙年輕時雖輕率武斷,胡亂殺人,但最終能剋制自己,有國士的器量,哪裡只是一名武將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孫權之論,優劣允當,故載錄焉。 | 孫權的議論,優劣得失公允而適當,所以將其記錄下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孫破虜吳夫人,吳主權母也。本吳人,徙錢唐,早失父母,與弟景居。 | 破虜將軍孫堅的吳夫人,是吳主孫權的母親,原來是吳郡人,遷居錢塘,早年父母去世,與弟吳景住在一起。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孫堅聞其才貌,欲娶之。 | 孫堅得知她才貌出眾,想納娶她。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吳氏親戚嫌堅輕狡,將拒焉,堅甚以慚恨。 | 吳家親戚嫌棄孫堅輕佻狡詐,將要拒絕這一請求,孫堅非常慚愧怨恨。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夫人謂親戚曰: 何愛一女以取禍乎? | 吳夫人對親戚們說: 為何要因愛惜一個女兒而惹來禍災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如有不遇,命也。 | 如果遇到的不是良人,也是命啊。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於是遂許為婚,生四男一女。 | 於是才答應為他們婚配,她和孫堅有四子一女。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景常隨堅征伐有功,拜騎都尉。 | 吳景經常跟隨孫堅四處征戰,建立軍功,被任命為騎都尉。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袁術上景領丹楊太守,討故太守周昕,遂據其郡。 | 袁術上表請任吳景兼任丹楊太守,征討原太守周昕,於是佔據丹楊郡。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孫策與孫河、呂範依景,合眾共討涇縣山賊祖郎,郎敗走。 | 孫策與孫河、呂範依附吳景,聚合部隊一起討伐涇縣山賊祖郎,祖郎敗走。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會為劉繇所迫,景復北依術,術以為督軍中郎將,與孫賁共討樊能、於麋於橫江,又擊笮融、薛禮於秣陵。 | 適逢吳景被劉繇逼迫,再返北方投靠袁術,袁術任命他為督軍中郎將,與孫賁共同到橫江征討樊能、於糜,又到秣陵進攻笮融、薛禮。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時策被創牛渚,降賊復反,景攻討,盡禽之。 | 當時孫策在牛渚受傷,投降之人再次反叛,吳景前往攻討,將他們全部抓獲。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從討劉繇,繇奔豫章,策遣景、賁到壽春報術。 | 跟隨孫策征討劉繇,劉繇逃奔豫章。孫策派吳景、孫賁前至壽春向袁術報告。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術方與劉備爭徐州,以景為廣陵太守。 | 袁術當時正和劉備爭奪徐州,就任吳景為廣陵太守。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術後僣號,策以書喻術,術不納,便絕江津,不與通,使人告景。 | 袁術後來僭號稱帝,孫策寫信提示他,袁術不聽,孫策便堵截長江渡口,不和袁術聯通,並派人告知吳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景即委郡東歸,策復以景為丹楊太守。 | 吳景當即放棄廣陵東歸,孫策又任命吳景為丹楊太守。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漢遣議郎王誧銜命南行,表景為揚武將軍,領郡如故。 | 漢朝廷派遣議郎王訁甫帶著使命南行,上表請任吳景為揚武將軍,依然兼任郡守。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及權少年統業,夫人助治軍國,甚有補益。 | 等到孫權年少繼承大統,吳夫人協助他治理軍國大事,非常有裨益。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建安七年,臨薨,引見張昭等,屬以後事,合葬高陵。 | 建安七年,她臨去世前,召見張昭等人,將後事託付給他們,與孫堅合葬於高陵。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八年,景卒官,子奮授兵為將,封新亭侯,卒。 | 建安八年,吳景在官任上去世。他的兒子吳奮被撥付士兵,擔任將領,封為新亭侯,後來去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子安嗣,安坐黨魯王霸死。 | 他的兒子吳安繼承爵位。吳安受魯王孫霸的黨案牽連而被處死。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奮弟祺嗣,封都亭侯,卒。 | 吳奮弟弟吳祺繼承爵位,被封為都亭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子纂嗣。纂妻即滕胤女也,胤被誅,並遇害。 | 吳祺死後,他的兒子吳纂繼承爵位,吳纂的妻子就是滕胤的女兒,滕胤被誅,他們一同被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吳主權謝夫人,會稽山陰人也。 | 吳主孫權的謝夫人,會稽郡山陰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父煚,漢尚書郎、徐令。 | 她的父親謝,擔任過漢朝的尚書郎、徐縣縣令。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權母吳,為權聘以為妃,愛幸有寵。 | 孫權母親吳夫人,為孫權聘謝氏作為妃子,受到寵幸,恩寵很盛。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後權納姑孫徐氏,欲令謝下之,謝不肯,由是失志,早卒。 | 後來孫權納娶姑母的孫女徐氏,想讓謝夫人名份在徐氏之下,謝夫人不肯,從此失寵,很早就去世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後十餘年,弟承拜五官郎中,稍遷長沙東部都尉、武陵太守,撰後漢書百餘卷。 | 過了十幾年,她的弟弟謝承擔任五官郎中,漸漸升為長沙東部都尉、武陵太守。著寫了《後漢書》一百多卷。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吳主權徐夫人,吳郡富春人也。 | 吳主孫權的徐夫人,是吳郡富春縣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祖父真,與權父堅相親,堅以妹妻真,生琨。 | 她的祖父徐真,與孫權父親孫堅關係友好,孫堅將妹妹嫁給徐真,生子徐琨。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琨少仕州郡,漢末擾亂,去吏,隨堅征伐有功,拜偏將軍。 | 徐琨年少時在州郡作官,漢末動亂,他辭去官職,跟隨孫堅四處征戰,建立軍功,擔任偏將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堅薨,隨孫策討樊能、於麋等於橫江,擊張英於當利口,而船少,欲駐軍更求。 | 孫堅去世後,他跟隨孫策在橫江討伐樊能、於麋等,在當利口攻打張英,但是船隻少,想要停留駐軍尋求船隻。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琨母時在軍中,謂琨曰: 恐州家多發水軍來逆人,則不利矣,如何可駐邪? | 徐琨的母親當時在軍營中,對徐琨說: 恐怕州里會多派出水軍來迎擊,這樣就處於不利之地,怎麼可以駐軍停留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宜伐蘆葦以為泭,佐船渡軍。 | 應當砍伐蘆葦編做筏,幫助船隊渡兵。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琨具啟策,策即行之,眾悉俱濟,遂破英,擊走笮融、劉繇,事業克定。 | 徐琨詳細報告給孫策,孫策當即施行,軍隊全都得以渡江,就攻破張英,擊潰笮融、劉繇,奠定東吳大業基礎。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策表琨領丹楊太守,會吳景委廣陵來東,復為丹楊守,琨以督軍中郎將領兵,從破廬江太守李術,封廣德侯,遷平虜將軍。 | 孫策上表請任徐琨兼任丹楊太守,恰遇吳景放棄廣陵回到東面,孫策再讓吳景擔任丹楊太守,讓徐琨以督軍中郎將身份率兵。徐琨跟隨孫策攻破廬江太守李術,被封為廣德侯,升任平虜將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後從討黃祖,中流矢卒。 | 後來隨從孫策征討黃祖,因中流箭身亡。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琨生夫人,初適同郡陸尚。 | 徐琨生徐夫人,起初嫁給同郡人陸尚。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尚卒,權為討虜將軍在吳,聘以為妃,使母養子登。 | 陸尚死後,孫權以討虜將軍身份在吳郡,就聘她為妃,讓她像母親一樣撫養兒子孫登。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後權遷移,以夫人妒忌,廢處吳。 | 後來孫權遷居別處,因為徐夫人妒忌,就廢棄了她,讓她住在吳郡。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積十餘年,權為吳王及即尊號,登為太子,群臣請立夫人為後,權意在步氏,卒不許。 | 十多年後,孫權做了吳王,並登基稱帝,冊立孫登為太子,大臣們奏請立徐夫人為皇后,但孫權心中想冊立步夫人,最終也沒有答應朝臣的。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後以疾卒。 | 後來徐夫人因病去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兄矯,嗣父琨侯,討平山越,拜偏將軍,先夫人卒,無子。 | 她的哥哥徐矯,繼承父親徐琨的侯爵,征討平定山越,擔任偏將軍,在徐夫人之前去世,沒有兒子,由他的弟弟徐祚繼承封號。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弟祚襲封,亦以戰功至蕪湖督、平魏將軍。 | 徐祚因為戰功官至蕪湖都督、平魏將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吳主權步夫人,臨淮淮陰人也,與丞相騭同族。 | 吳主孫權的步夫人,臨淮郡淮陰人,與丞相步騭是同族。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漢末,其母攜將徙廬江,廬江為孫策所破,皆東渡江,以美麗得幸於權,寵冠後庭。 | 漢朝末年,她的母親帶著她準備遷到廬江,廬江被孫策攻破,她們都東渡長江,因為容貌美麗受到孫權的寵愛,她的寵愛超過後宮所有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生二女,長曰魯班,字大虎,前配周瑜子循,後配全琮;少曰魯育,字小虎,前配朱據,後配劉纂。 | 她生有二女,大女兒叫魯班,字大虎,先許配周瑜的兒子周循,後又改嫁全琮;小女兒叫魯育,字小虎,先許配朱據,後又許配劉纂。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夫人性不妒忌,多所推進,故久見愛待。 | 步夫人性情不好妒忌,對孫權都有推動,故此長時間地受到寵愛。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權為王及帝,意欲以為後,而群臣議在徐氏,權依違者十餘年,然宮內皆稱皇后,親戚上疏稱中宮。 | 孫權為王以及稱帝,想要立她為王后和皇后,而群臣都認為應該是徐氏,孫權違背自己的心願十多年,但是宮中都稱步夫人為皇后,親屬上疏也稱他為中宮皇后。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及薨,臣下緣權指,請追正名號,乃贈印綬,策命曰: 惟赤烏元年閏月戊子,皇帝曰:嗚呼皇后,惟後佐命,共承天地。 | 步夫人去世後,大臣們順著孫權的心意,請求追封她皇后的尊號,於是追賜印璽、綬帶,策封說: 赤烏元年閏月初一,皇帝說:嗚呼皇后,思念皇后輔佐天命,與我一起承受生命。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虔恭夙夜,與朕均勞。 | 日夜恭敬虔誠,與我一樣辛苦勤勞。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內教脩整,禮義不愆。 | 修養優良品行端莊,禮儀上沒有過失。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寬容慈惠,有淑懿之德。 | 性情寬容慈惠,有賢淑美好的品德。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民臣縣望,遠近歸心。 | 天下萬民遠遠瞻仰,遠近歸心。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朕以世難未夷,大統未一,緣後雅志,每懷謙損。是以於時未授名號,亦必謂後降年有永,永與朕躬對揚天休。 | 朕因為戰亂沒有平定,天下尚未統一,也因為皇后本人高尚的情趣,常懷謙讓之心,所以當時沒有授予皇后名號,還以為皇后一定壽命長久,能和我一起親自稱頌上天的賜福。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不寤奄忽,大命近止。 | 沒有料到突然之間,她的壽命終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朕恨本意不早昭顯,傷後殂逝,不終天祿。 | 朕悔恨自己的想法沒有早日彰顯,哀傷皇后去世,未能盡享天福。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愍悼之至,痛於厥心。 | 悲痛之至,痛心疾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今使使持節丞相醴陵侯雍,奉策授號,配食先後。 | 現在派使持節丞相醴陵侯顧雍,捧冊授號,與先逝的皇后一樣受祭。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魂而有靈,嘉其寵榮。嗚呼哀哉! | 如果靈魂有識,也能讚賞所受恩榮。嗚呼哀哉!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葬於蔣陵。 | 將步夫人安葬在蔣陵。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吳主權王夫人,琅邪人也。 | 吳主孫權的王夫人,是琅王牙郡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夫人以選入宮,黃武中得幸,生和,寵次步氏。 | 她因選妃入宮。黃武年間得孫權寵幸,生下孫和,她的恩寵僅次於步氏。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步氏薨後,和立為太子,權將立夫人為後,而全公主素憎夫人,稍稍譖毀。 | 步氏去世後,孫和被冊立為太子,孫權想要立王夫人為皇后,而全公主魯班一向討厭王夫人,故在孫權面前漸漸詆譭她。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及權寢疾,言有喜色,由是權深責怒,以憂死。 | 到孫權病重,就說王夫人面有喜色,於是孫權大怒,責罵王夫人,王夫人因此憂鬱而死。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和子皓立,追尊夫人曰大懿皇后,封三弟皆列侯。 | 孫和的兒子孫皓登基,追封王夫人為 大懿皇后 ,她的三個弟弟都受封為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吳主權王夫人,南陽人也,以選入宮,嘉禾中得幸,生休。 | 吳主孫權的另一位王夫人,南陽人,也是因選妃入宮。嘉禾年間得孫權寵愛,生下兒子孫休。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及和為太子,和母貴重,諸姬有寵者,皆出居外。 | 及至孫和被冊立為太子,孫和的母親身份貴重,其他受到寵愛的妃嬪,都被攆出宮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夫人出公安,卒,因葬焉。 | 王夫人遷到公安,去世後就安葬在那兒。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休即位,遣使追尊曰敬懷皇后,改葬敬陵。 | 孫休登基後,派遣使者前往公安追尊她為 敬懷皇后 ,改葬敬陵。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王氏無後,封同母弟文雍為亭侯。 | 王氏孃家無後人,故封她的同母弟弟文雍為亭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吳主權潘夫人,會稽句章人也。 | 吳主孫權的潘夫人,是會稽郡句章縣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父為吏,坐法死。 | 她的父親是州中吏役,因違法被處死。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夫人與姊俱輸織室,權見而異之,召充後宮。 | 潘夫人和姐姐一起被送到皇宮織室中,孫權看到她,覺得很奇異,就將她充入後宮。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得幸有娠,夢有以龍頭授己者,己以蔽膝受之,遂生亮。 | 得到寵幸後而有身孕,夢見有人將一個龍頭送給自己,自己恭敬地接受了,於是生下孫亮。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赤烏十三年,亮立為太子,請出嫁夫人之姊,權聽許之。 | 赤烏十三年,孫亮被冊立為太子,潘夫人請求允許自己的姐姐出宮嫁人,孫權同意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明年,立夫人為皇后。 | 第二年,孫權冊立潘夫人為皇后。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性險妒容媚,自始至卒,譖害袁夫人等甚眾。 | 她性情容易妒忌,巧言令色,自進宮到去世,詆譭陷害袁夫人等多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權不豫,夫人使問中書令孫弘呂后專制故事。 | 孫權生病,她派人向中書令孫弘問過去呂后專制的情況。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侍疾疲勞,因以羸疾,諸宮人伺其昬臥,共縊殺之,託言中惡。 | 在侍候孫權時過分勞累,因此虛弱病倒,宮女們待她昏睡後,一起將她勒死,假說她因病而死。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後事洩,坐死者六七人。 | 後來事情敗露,因此而死的有六七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權尋薨,合葬蔣陵。 | 孫權不久去世,潘夫人與他合葬於蔣陵。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孫亮即位,以夫人姊婿譚紹為騎都尉,授兵。 | 孫亮繼位後,任命潘夫人的姐夫譚紹為騎都尉,授以兵權。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亮廢,紹與家屬送本郡廬陵。 | 孫亮被廢黜後,譚紹及其家屬被遣返原籍廬陵郡。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孫亮全夫人,全尚女也。 | 孫亮的全夫人,是全尚的女兒。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從祖母公主愛之,每進見輒與俱。 | 她的叔祖母全公主寵愛她,每次入宮覲見都帶她一起去。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及潘夫人母子有寵,全主自以與孫和母有隙,乃勸權為潘氏男亮納夫人,亮遂為嗣。 | 等到潘夫人母子受到寵愛,全公主認為認為自己和孫和的母親有嫌隙,就勸孫權為潘夫人所生兒子孫亮娶全夫人,孫亮於是被立為太子。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夫人立為皇后,以尚為城門校尉,封都亭侯,代滕胤為太常、衛將軍,進封永平侯,錄尚書事。 | 全夫人被冊立為皇后,孫亮以全尚為城門校尉,並封為都亭侯,代替滕胤為太常、衛將軍,晉封為永平侯,管理尚書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時全氏侯有五人,並典兵馬,其餘為侍郎、騎都尉,宿衛左右,自吳興,外戚貴盛莫及。 | 當時全氏一門有五人封侯,全都管掌軍隊,其餘擔任侍郎、騎都尉,日夜守衛陛下,自東吳興盛以來,外戚勢力強盛無人能及。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及魏大將諸葛誕以壽春來附,而全懌、全端、全禕、全儀等並因此際降魏,全熙謀洩見殺,由是諸全衰弱。 | 等到魏國大將諸葛誕以壽春城歸附東吳,而全懌、全端、全禕、全儀等都藉機投降魏國,全熙因計謀洩露被殺,自是全氏家族開始衰敗。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會孫綝廢亮為會稽王,後又黜為候官侯,夫人隨之國,居候官,尚將家屬徙零陵,追見殺。 | 恰遇孫綝廢黜孫亮為會稽王,後又貶為候官侯。全夫人隨從他到封地,定居在候官。全尚帶著家屬遷到零陵郡,被追殺於其地。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孫休朱夫人,朱據女,休姊公主所生也。 | 孫休的朱夫人,是朱據的女兒,孫休的姐姐朱公主所生。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赤烏末,權為休納以為妃。 | 赤烏末年,孫權為孫休娶朱氏為妃。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Subsets and Spl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