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若岱不復南,新刺史宜得精密,檢攝八郡,方略智計,能稍稍以漸治高涼者,假其威寵,借之形勢,責其成效,庶幾可補復。
如果呂岱不返回南方任職,新任刺史就應該精挑細選,要能統攝八郡,具有謀略智慧,能漸漸地治理高涼,給予他威勢恩寵,賜予他權力地位,責令他有效治理,這樣才能彌補呂岱調走的空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如但中人,近守常法,無奇數異術者,則群惡日滋,久遠成害。
如果只是中等人才,謹守常規禮法,而沒有奇謀妙策,那邪惡勢力就會越加滋長,長久必成大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故國之安危,在於所任,不可不察也。
所以國家的安危,就在於任用之人,不可不明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竊懼朝廷忽輕其選,故敢竭愚情,以廣聖思。
我私下擔心朝廷忽略或輕視了交州官員的人選,故此冒昧地竭獻愚忠,以擴展陛下聖明的思慮。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黃龍三年,建昌侯慮為鎮軍大將軍,屯半州,以綜為長史,外掌眾事,內授書籍。
黃龍三年,建昌侯孫慮擔任鎮軍大將軍,駐守半州,任命薛綜為長史,對外主管各項事務,對內傳授經典文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慮卒,入守賊曹尚書,遷尚書僕射。
孫慮去世後,薛綜入朝為賊曹尚書,升任尚書僕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公孫淵降而復叛,權盛怒,欲自親征。
當時公孫淵投降東吳又叛變,孫權大怒,想親自率軍征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綜上疏諫曰: 夫帝王者,萬國之元首,天下之所繫命也。
薛綜上表勸諫說: 帝王之人,是萬邦元首,天下依靠他維持生命的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以居則重門擊柝以戒不虞,行則清道案節以養威嚴,蓋所以存萬安之福,鎮四海之心。
所以他的住處要重置門戶敲擊木柝以防止意外;出行時就要清掃道路限制車馬速度以形成威嚴氣勢,這是為了保全大家平安的福氣,安撫天下百姓。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昔孔子疾時,託乘桴浮海之語,季由斯喜,拒以無所取才。
過去孔子厭惡時局,借言乘船到東海之上,季由很是高興,他因無可取的才幹才受到拒絕。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漢元帝欲御樓船,薛廣德請刎頸以血染車。
漢元帝想要乘御樓船,薛廣德請求刎頸用血來染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何則?
為什麼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水火之險至危,非帝王所宜涉也。
因為水、火是最危險物品,不是帝王應該觸碰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諺曰: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諺語說 千金之軀,不能坐在堂屋的簷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況萬乘之尊乎?
更何況帝王之尊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遼東戎貊小國,無城池之固,備禦之術,器械銖鈍,犬羊無政,往必禽克,誠如明詔。
現在遼東戎貊小國,沒有堅固的城池和抵禦的辦法,武器不鋒利,部隊像牛羊群一樣,出軍前往必能攻克,實在像聖明詔書所說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然其方土寒確,谷稼不殖,民習鞍馬,轉徙無常。
但是當地寒冷貧瘠,難以種植穀物,當地百姓善於乘馬,時常遷徙。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卒聞大軍之至,自度不敵,鳥驚獸駭,長驅奔竄,一人匹馬,不可得見,雖獲空地,守之無益,此不可一也。
突然得知大軍到來,估計不能抵抗,就像鳥獸四散,策馬四散逃命,連一人一馬都看不見,雖然得到了空城,守著也沒有益處,這是不可出兵的第一個原因。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加又洪流滉瀁,有成山之難,海行無常,風波難免,倏忽之間,人船異勢。
再加上海水波濤洶湧動盪,又有成山島的險難,海潮流動變化無常,風浪是難以避免的,瞬息之間,人和船的狀態就不一樣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雖有堯舜之德,智無所施,賁育之勇,力不得設,此不可二也。
即使有堯、舜的仁德,但智謀無法施展;有孟賁、夏育的勇猛,但力量無處得用,這是不可出兵的第二個原因。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加以鬱霧冥其上,鹹水蒸其下,善生流腫,轉相洿染,凡行海者,稀無斯患,此不可三也。
還有濃霧瀰漫天空,鹹水在海面蒸發,腳容易患上流膿腫痛,又互相傳染,凡航海之人,很少不患此病。這是不可出兵的第三個原因。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天生神聖,顯以符瑞,當乘平喪亂,康此民物;嘉祥日集,海內垂定,逆虜兇虐,滅亡在近。
天生神聖之人,上天會用祥瑞徵兆來彰顯,一定能平定禍亂,使百姓安康;吉祥的徵兆日益呈現,天下即將平定,叛逆兇殘之人,滅亡之日近在眼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中國一平,遼東自斃,但當拱手以待耳。
中原一旦平定,遼東就會自行滅亡,只需拱手相待就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乃違必然之圖,尋至危之阻,忽九州之固,肆一朝之忿,既非社稷之重計,又開闢以來所未嘗有,斯誠群僚所以傾身側息,食不甘味,寢不安席者也。
如今卻要違背必然的規律,尋找最艱險的阻隔,忽視天下的安穩,發洩一時的憤怒,既不是社稷的重大決策,又是奠定基業以來前所未有的,這確實是朝臣們所以側身嘆息,食不下味、輾轉反側的原因。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惟陛下抑雷霆之威,忍赫斯之怒,遵乘橋之安,遠履冰之險,則臣子賴祉,天下幸甚。 時群臣多諫,權遂不行。
真誠希望陛下抑制雷霆之威,忍耐赫然發作的怒氣,依就乘橋的安全,遠離履冰的危險,那朝臣就能仰賴您的福祉,對天下也是至幸之事。 當時朝臣大多勸諫,孫權就沒有出征。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正月乙未,權敕綜祝祖不得用常文,綜承詔,卒造文義,信辭粲爛。
黃龍三年正月二十二日,孫權敕令薛綜著寫稱讚祭祖文辭時不得用一般的套語,薛綜承領詔旨,倉促遣詞造句,語意文辭華彩燦爛。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曰: 復為兩頭,使滿三也。
孫權說: 再加上頭尾部分,使讚辭湊滿三個部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綜復再祝,辭令皆新,眾鹹稱善。
薛綜又增添文辭,文辭義旨都很新穎,眾人都交口稱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赤烏三年,徙選曹尚書。
赤烏三年,薛綜轉任選曹尚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五年,為太子少傅,領選職如故。
赤烏五年,他擔任太子少傅,依然擔任選部職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六年春,卒。
赤烏六年春,薛綜去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凡所著詩賦難論數萬言,名曰私載,又定五宗圖述、二京解,皆傳於世。
他平生著寫詩賦難論等共數萬字,名為《私載》,又考定《五宗圖述》、《二京解》,都流傳於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子珝,宮至威南將軍,徵交阯還,道病死。
薛珝的兒子薛繩,官至威南將軍,出征交阯返回,在路上病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珝弟瑩,字道言,初為秘府中書郎,孫休即位,為散騎中常侍。
薛珝的弟弟薛瑩,字道言,剛開始擔任秘府中書郎,孫休登基後,薛瑩擔任散騎中常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數年,以病去官。
幾年之後,因病辭官。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歲,何定建議鑿聖谿以通江淮,皓令瑩督萬人往,遂以多盤石難施功,罷還,出為武昌左部督。
孫皓即位之初,薛瑩是左執法,升任選曹尚書,等到冊立太子,又兼任太傅。建衡三年,孫皓追嘆薛瑩父親薛綜的遺文,就令薛瑩續寫。薛瑩獻出長詩一首。當年,何定建議開鑿聖溪以連通長江、淮河,孫皓下令薛瑩督領一萬人前往,最後因許多巨石擋路難以施工,就擱置工程返還,出京擔任武昌左部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定被誅,皓追聖谿事,下瑩獄,徙廣州。
後來何定被誅殺,孫皓追究開鑿聖溪的事情,將薛瑩下獄,流放到廣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右國史華核上疏曰: 臣聞五帝三王皆立史官,敘錄功美,垂之無窮。
右國史華核上疏說: 臣聽說三皇五帝都設立史官,記述功績美德,使之流傳後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漢時司馬遷、班固,鹹命世大才,所撰精妙,與六經俱傳。
漢朝時司馬遷、班固,都是當時顯名傑出的人才,所著寫的史書文辭精妙,與六經一樣流傳後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大吳受命,建國南土。
大吳國承受天命,在南方建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大皇帝末年,命太史令丁孚、郎中項峻始撰吳書。
大皇帝末年,下令太史令丁孚、郎中項峻,開始撰寫《吳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孚、峻俱非史才,其所撰作,不足紀錄。
但丁孚、項峻都不具有史官才幹,他們撰作的文書,不值得記錄下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至少帝時,更差韋曜、周昭、薛瑩、梁廣及臣五人,訪求往事,所共撰立,備有本末。
到了少帝時期,又詔令韋曜、周昭、薛瑩、梁廣及我共五人,查訪尋求過去事實,一同著寫,已經有了史書的完整材料。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昭、廣先亡,曜負恩蹈罪,瑩出為將,復以過徙,其書遂委滯,迄今未撰奏。
周昭、梁廣在前去世,韋曜辜負皇恩觸犯法令,薛瑩出京擔任將領,又因過失而被流放,這本史書的撰作就停滯了,至今未能撰成上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愚淺才劣,適可為瑩等記注而已,若使撰合,必襲孚、峻之跡,懼墜大皇帝之元功,損當世之盛美。
為臣才疏學淺,只適合為薛瑩等人作作筆記註解而已,如果令我動手撰寫刊合,一定會沿著丁孚、項峻的老路,恐怕要漏損大皇帝的大功,減損現時的盛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瑩涉學既博,文章尤妙,同寮之中,瑩為冠首。
薛瑩學問廣博,文筆更為精妙,同僚之中,他為首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者見吏,雖多經學,記述之才,如瑩者少,是以慺慺為國惜之。
現在在職官員,雖然多有經學之士,但記事敘作的才能,很少有能像薛瑩這樣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實欲使卒垂成之功,編於前史之末。
所以我不辭煩勞地為國家惋惜他這個人才,實在是想使即將完成的《吳書》全部完成,使它得以編在前代史書的後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奏上之後,退填溝壑,無所復恨。
奏書上報之後,即使退朝填充溝壑,我也沒有遺憾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皓遂召瑩還,為左國史。
孫皓就將薛瑩召回!任他為左國史。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頃之,選曹尚書同郡繆禕以執意不移,為群小所疾,左遷衡陽太守。
不久,薛瑩的同郡人,選曹尚書繆禕因為堅持自己意見,為奸小們疾恨,降職衡陽太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既拜,又追以職事見詰責,拜表陳謝。
他到任後,又想到自己是因為本職事務被責備詰問,就上表陳情謝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因過詣瑩,復為人所白,雲禕不懼罪,多將賓客會聚瑩許。
就過路拜訪薛瑩,又受到小人的誹謗,說繆禕不認罪,邀集許多賓客在薛瑩那裡集會。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乃收禕下獄,徙桂陽,瑩還廣州。
朝廷就將繆禕收押下獄,流放桂陽,薛瑩被遣送回廣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未至,召瑩還,復職。
未到廣州,朝廷又詔令薛瑩返回,官復原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時法政多謬,舉措煩苛,瑩每上便宜,陳緩刑簡役,以濟育百姓,事或施行。
當時法政律令有很多錯誤,內容繁雜嚴苛,薛瑩常常上奏提出有利國計民生的建議,請求減輕刑罰減少勞役,藉以救助安撫百姓,其中有些也施行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遷光祿勳。
後來薛瑩升為光祿勳。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天紀四年,晉軍徵皓,皓奉書於司馬伷、王渾、王濬請降,其文,瑩所造也。
天紀四年,晉軍征討孫皓,孫皓將降書送往司馬亻由、王渾、王氵睿處請求歸降。其中的文辭,是薛瑩擬寫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瑩既至洛陽,特先見敘,為散騎常侍,答問處當,皆有條理。
薛瑩到洛陽後,晉帝優先召見對他記敘功勞,擔任散騎常侍,處事答問,都很有條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康三年卒。
晉太康三年,薛瑩去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著書八篇,名曰新議。
他撰寫了文章八篇,名為《新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評曰:張紘文理意正,為世令器,孫策待之亞於張昭,誠有以也。
評曰:張紘文辭道理都很正大,是當時很好的人才,孫策對待他僅次於張昭,實在是有原因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嚴、程、闞生,一時儒林也。至畯辭榮濟舊,不亦長者乎!
嚴畯、程秉、闞澤這些人,是一時的儒生,至於嚴畯辭別恩榮投奔舊主,不也是很忠厚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薛綜學識規納,為吳良臣。
薛綜學問規範淵博,是吳國的良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瑩纂蹈,允有先風,然於暴酷之朝,屢登顯列,君子殆諸。
等到薛瑩遇到篡位,有先祖風範,但是在殘酷爆烈的朝廷,多次登上高位,君子們應該對此努力。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張昭字子布,彭城人也。
張昭,字子布,彭城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少好學,善隸書,從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覽眾書,與琅邪趙昱、東海王朗俱發名友善。
年少時就很好學,擅長隸書,師從白侯子安學習《左氏春秋》,博覽群書,與琅王牙人趙昱、東海人王朗一同顯名,關係友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弱冠察孝廉,不就,與朗共論舊君諱事,州里才士陳琳等皆稱善之。
成年後被推舉為孝廉,但他沒有就任,和王朗一起討論過去君王避諱之事,州里的才士陳琳等都很讚賞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刺史陶謙舉茂才,不應,謙以為輕己,遂見拘執。
刺史陶謙推舉他為茂才,他推辭不就,陶謙認為張昭輕視自己,於是將他收押起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昱傾身營救,方以得免。
趙昱竭盡全力解救,才免於一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漢末大亂,徐方士民多避難揚土,昭皆南渡江。
漢末天下動亂,徐州一帶士人百姓大多到揚州避難,張昭也南渡長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孫策創業,命昭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升堂拜母,如比肩之舊,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孫策奠定東吳基業,以張昭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和他一起登堂拜見母親,如故交舊友,朝中文武大事,全部託付給張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昭每得北方士大夫書疏,專歸美於昭,昭欲嘿而不宣則懼有私,宣之則恐非宜,進退不安。
張昭每次得到北方士大夫的書信函件,他們都將功勞歸於張昭一人。張昭想藏而不傳又擔心被人誤認有私情,如果上報又擔心有不妥之處,進退兩難,心中不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策聞之,歡笑曰: 昔管仲相齊,一則仲父,二則仲父,而桓公為霸者宗。
孫策得知這種情況後,高興地笑著說: 古代管仲為齊國國相,人家開口仲父、閉口仲父,而齊桓公被天下稱霸之人所尊崇。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子布賢,我能用之,其功名獨不在我乎!
現在子布賢能,我能重用,他的功名難道不為我所有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策臨亡,以弟權託昭,昭率群僚立而輔之。
孫策臨終前,把弟弟孫權託付給張昭,張昭率領朝臣擁立孫權並輔佐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上表漢室,下移屬城,中外將校,各令奉職。
向漢朝呈上奏表,給各屬縣發公文,朝廷內外的官吏將領,則令他們各守其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悲感未視事,昭謂權曰: 夫為人後者,貴能負荷先軌,克昌堂構,以成勳業也。
孫權因為悲痛沒有主管政事,張昭就對他說: 作為國家繼承人,貴在能繼承先輩基業,讓它興盛強大,以成就偉大的功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方今天下鼎沸,群盜滿山,孝廉何得寢伏哀慼,肆匹夫之情哉?
現在天下動盪不安,盜賊依山作亂,孝廉您怎麼能因悲傷而臥床不起,放縱個人的感情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乃身自扶權上馬,陳兵而出,然後眾心知有所歸。
於是他親自扶著孫權上馬,侍衛隨後列隊而出,這才使眾人心中感覺有所依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昭復為權長史,授任如前。
張昭又擔任孫權的長史,與從前接受同樣的職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劉備表權行車騎將軍,昭為軍師。
後來劉備上表任命孫權代理車騎將軍,張昭做軍師。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每田獵,常乘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馬鞍。
孫權每次打獵,常乘馬射虎,老虎曾突然前撲抓住他所坐的馬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昭變色而前曰: 將軍何有當爾?
張昭臉色大變上前對孫權說: 將軍您何須這樣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夫為人君者,謂能駕御英雄,驅使群賢,豈謂馳逐於原野,校勇於猛獸者乎?
為人君主,是說能駕馭英雄,使用賢人,怎麼是在原野奔馳追逐,與猛獸比較勇力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
如果不慎出現意外,而受天下取笑該怎麼辦?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謝昭曰: 年少慮事不遠,以此慚君。
孫權向張昭道歉說: 我年輕考慮事情不深遠,此事有愧於您。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然猶不能已,乃作射虎車,為方目,間不置蓋,一人為御,自於中射之。
但孫權依然沒有停止這件事,就做了一輛射虎車,車上開有方孔,孔洞上並沒有板蓋,一人駕車,他自己坐在車中從方孔向外射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有逸群之獸,輒復犯車,而權每手擊以為樂。
不時有離群的猛獸,動輒衝犯他的車子,而孫權卻常以用手擊打野獸為樂。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昭雖諫爭,常笑而不答。
張昭雖竭力勸諫,他也只是笑而不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魏黃初二年,遣使者邢貞拜權為吳王。
魏黃初二年,魏國派遣使者邢貞授孫權為吳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貞入門,不下車。
邢貞進入宮門卻沒有下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昭謂貞曰: 夫禮無不敬,故法無不行。
張昭對邢貞說: 禮節沒有不講究恭敬的,所以法律也全都施行。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而君敢自尊大,豈以江南寡弱,無方寸之刃故乎!
而你膽敢妄自尊大,難道是認為江南人寡勢弱,連一把用來執法行刑的小刀子也沒有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貞即遽下車。
邢貞立即下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拜昭為綏遠將軍,封由拳侯。
又以張昭擔任綏遠將軍,封由拳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於武昌,臨釣臺,飲酒大醉。
孫權到武昌時,登臨釣臺,喝醉大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使人以水灑群臣曰: 今日酣飲,惟醉墮臺中,乃當止耳。
他讓人用水潑灑大臣們說: 今日痛飲,只有醉倒在臺上,才能停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昭正色不言,出外車中坐。
張昭神色嚴肅沒有說話,到外面車中坐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遣人呼昭還,謂曰: 為共作樂耳,公何為怒乎?
孫權派人喊他回來,對他說: 只是為了大家共同作樂罷了,您為什麼生氣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