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昭對曰: 昔紂為糟丘酒池長夜之飲,當時亦以為樂,不以為惡也。
張昭回答說: 過去商紂王修建酒糟山、美酒池而徹夜飲酒,當時他也認為是作樂,而不認為這是惡行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默然,有慚色,遂罷酒。
孫權默然不語,面露愧色,就停止宴飲。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初,權當置丞相,眾議歸昭。
當初,孫權要設置丞相,大家都推舉張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曰: 方今多事,職統者責重,非所以優之也。
孫權說: 現在天下變故,執掌統管工作的人責任重大,這不是用來優待人的職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孫邵卒,百寮復舉昭,權曰: 孤豈為子布有愛乎?領丞相事煩,而此公性剛,所言不從,怨咎將興,非所以益之也。
後來孫邵去世,朝臣又共同推舉張昭,孫權說: 孤人怎麼是對子布吝嗇呢,只是兼任丞相之職,事務繁多,而他性情剛烈,他的話要是沒有被聽從採納,怨憤詰問就產生了,這對他並無益處。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乃用顧雍。
於是任用顧雍為丞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既稱尊號,昭以老病,上還官位及所統領。
孫權登基之後,張昭因為年老多病,將官職及所統的軍隊歸還朝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更拜輔吳將軍,班亞三司,改封婁侯,食邑萬戶。
孫權改任他為輔吳將軍,職位僅次於三公,改封為婁侯,食邑一萬戶。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在裡宅無事,乃著春秋左氏傳解及論語注。
張昭在家中無事時,就著寫《春秋左氏傳解》和《論語注》。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嘗問衛尉嚴峻: 寧念小時所闇書不?
孫權曾經問衛尉嚴峻說: 你記得幼時熟讀過的書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峻因誦孝經 仲尼居 。
嚴峻就背誦了《孝經》中 仲尼居 一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昭曰: 嚴畯鄙生,臣請為陛下誦之。
張昭說: 嚴峻是淺薄書生,我請求為陛下誦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乃誦 君子之事上 ,鹹以昭為知所誦。
就背誦 君子之事上 一段,大家都認為張昭知道該在皇上面前背誦什麼。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昭每朝見,辭氣壯厲,義形於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進見。
張昭每次朝見,言辭氣質雄壯嚴厲,正色凜然,曾經因為直言而違背孫權的意旨,有一段時間未朝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蜀使來,稱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權嘆曰: 使張公在坐,彼不折則廢,安復自誇乎?
後來蜀國的使者前來吳國,稱頌蜀國的品德美行,東吳百官無人上前應對,孫權感嘆說: 如果張公在坐,此人不需別人使他折服就會喪氣,哪裡還敢自誇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明日,遣中使勞問,因請見昭。
第二天,他就派宮中使臣前去慰問張昭,並乘機召見張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昭避席謝,權跪止之。
張昭離席向孫權謝罪,孫權以下跪阻止了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昭坐定,仰曰: 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屬陛下,而以陛下屬老臣,是以思盡臣節,以報厚恩,使泯沒之後,有可稱述,而意慮淺短,違逆盛旨,自分幽淪,長棄溝壑,不圖復蒙引見,得奉帷幄。
張昭坐定後,抬頭說: 昔日太后、桓王不把老臣託付給陛下,而將陛下託付給老臣,所以我希望能盡到臣子的氣節,以回報這深厚恩德,也能讓自己在埋沒以後,有可以稱讚的地方。但我見識思慮短淺,違逆陛下聖明的意旨,自想身後之事,屍骨必會永遠丟棄在溝壑中,不料又蒙召見,得以為陛下朝廷提供建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然臣愚心所以事國,志在忠益,畢命而已。
但我私心認為,報效國家,志向應該忠誠懇切,至死不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若乃變心易慮,以偷榮取容,此臣所不能也 權辭謝焉。
假如說要我改變想法,以求得高位和陛下的歡心,這是臣做不到的! 孫權向他深表歉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以公孫淵稱藩,遣張彌、許晏至遼東拜淵為燕王,昭諫曰: 淵背魏懼討,遠來求援,非本志也。
孫權因為公孫淵派人前來稱藩,就派張彌、許晏前往遼東任命公孫淵為燕王,張昭勸諫說: 公孫淵背叛魏國,擔心魏國討伐,才遠道前來求援,這不是他的本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若淵改圖,欲自明於魏,兩使不反,不亦取笑於天下乎?
如果公孫淵改變想法,想向魏國自表心意,我們的兩位使者就不能回來了,這不是要讓天下人取笑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與相反覆,昭意彌切。
孫權與他反覆爭辯,但張昭意見更加堅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不能堪,案刀而怒曰: 吳國士人入宮則拜孤,出宮則拜君,孤之敬君,亦為至矣,而數於眾中折孤,孤嘗恐失計。
孫權無法忍受,手拿著刀大怒說: 吳國的官極士人進宮則向我朝見,出宮就拜謁您。孤人對您的敬重,也是很深了,而您卻多次在眾人面前反駁孤人,孤人擔心自己會做出失策的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昭熟視權曰: 臣雖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誠以太后臨崩,呼老臣於床下,遺詔顧命之言故在耳。
張昭定定地注視著孫權說: 臣雖然知道自己的話不會被採納,到總是竭盡愚忠,實在是太后臨終之前,將老臣叫到床前,遺詔顧命的話語仍張在我的耳邊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因涕泣橫流。
說著淚流不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擲刀致地,與昭對泣。
孫權將刀扔在地上,與張昭相對流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然卒遣彌、晏往。
但是孫權最終還是派張彌、許晏前往遼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昭忿言之不用,稱疾不朝。
張昭惱怒自己的諫言未被採用,就稱病不再上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恨之,土塞其門,昭又於內以土封之。
孫權很是怨恨,用土堵住張昭家的大門,張昭又在裡面用土把門封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淵果殺彌、晏。
公孫淵果然殺害了張彌、許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數慰謝昭,昭固不起,權因出過其門呼昭,昭辭疾篤。
孫權多次派人慰問張昭向他致歉,張昭堅決不起,孫權因事路過張昭門口而召見他,張昭以病重堅決推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燒其門,欲以恐之,昭更閉戶。
孫權用火燒他家的大門,想借此恐嚇他,而張昭又把內室的門窗關嚴。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使人滅火,住門良久,昭諸子共扶昭起,權載以還宮,深自克責。
孫權讓人撲滅火,在門外長久站立,張昭的兒子們一同把張昭攙扶起來,孫權用車把他帶進宮中,做了深切的自我譴責。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昭不得已,然後朝會。
張昭不得已,又重新上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昭容貌矜嚴,有威風,權常曰: 孤與張公言,不敢妄也。
張昭容貌矜持嚴整,很有威嚴。孫權常說: 我與張公談話,不敢隨口妄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舉邦憚之。
舉國上下都敬畏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年八十一,嘉禾五年卒。
他在嘉禾五年,八十一歲時去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遺令幅巾素棺,斂以時服。
遺命要求對他用縑布束髮,用不上漆色的棺材,以平常服飾入殮。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素服臨吊,諡曰文侯。
孫權穿著素服憑弔,追諡他為 文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長子承已自封侯,少子休襲爵。
張昭長子張承已被封侯,所以小兒子張休承襲爵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昭弟子奮年二十,造作攻城大攻車,為步騭所薦。
張昭弟弟的兒子張奮,二十歲時建造了攻城用的大攻車,被步騭舉薦。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昭不願曰: 汝年尚少,何為自委於軍旅乎?
張昭不願他就任,說: 你年紀還小,為什麼要委身於軍旅之事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奮對曰: 昔童汪死難,子奇治阿,奮實不才耳,於年不為少也。
張奮回答說: 過去童汪為國家危難而死,子奇治理阿城,我實在沒有什麼才幹,但年紀上已經不小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遂領兵為將軍,連有功效,至半州都督,封樂鄉亭侯。
就率領擔任將軍,接連做出成效,後來官至半州都督,封為樂鄉亭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承字仲嗣,少以才學知名,與諸葛瑾、步騭、嚴畯相友善。
張承,字仲嗣,年少時就因才學出名,和諸葛亮、步騭、嚴畯關係友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為驃騎將軍,闢西曹掾,出為長沙西部都尉。
孫權為驃騎將軍時,徵召他為西曹掾,又出任長沙西部都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討平山寇,得精兵萬五千人。
征討平山一帶的賊寇,收編了精兵一萬五千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為濡須都督、奮威將軍,封都鄉侯,領部曲五千人,承為人壯毅忠讜,能甄識人物,拔彭城蔡款、南陽謝景於孤微童幼,後併為國士,款至衛尉,景豫章太守。
後來擔任濡須都督、奮威將軍,封為都鄉侯,率領部眾五千人。張承為人壯烈果敢、忠誠正直,能賞識人才,在彭城人蔡款、南陽人謝景還年輕時就舉薦了他們,他們後來都成為了國士,蔡款官至衛尉,謝景官至豫章太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又諸葛恪年少時,眾人奇其英才,承言終敗諸葛氏者元遜也。
又有諸葛恪年少時,眾人都因他的英才而驚奇,張承說最終使諸葛氏覆敗的就是諸葛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勤於長進,篤於物類,凡在庶幾之流,無不造門。
他勤學上進,處事堅定,凡是未得賞識的人才,都登門造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年六十七,赤烏七年卒,諡曰定侯。
張承享年六十七歲,在赤烏七年去世,諡號為定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子震嗣。
他的兒子張震繼承爵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初,承喪妻,昭欲為索諸葛瑾女,承以相與有好,難之,權聞而勸焉,遂為婿。
當初,張承喪妻,張昭想為他求娶諸葛瑾的女兒,張承因為關係友好而難以抉擇,孫權得知後就勸解他,他就做了諸葛瑾的女婿。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生女,權為子和納之。
生下一女,孫權為兒子孫和納娶了她。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數令和脩敬於承,執子婿之禮。
孫權多次令孫和對張承恭敬和善,行女婿的禮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震諸葛恪誅時亦死。
張震在諸葛恪被誅殺時也死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休字叔嗣,弱冠與諸葛恪、顧譚等俱為太子登僚友,以漢書授登。
張休,字叔嗣,二十歲時和諸葛恪、顧譚等人一同是太子孫登的同僚,並將漢書教授給孫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從中庶子轉為右弼都尉。
他從中庶子的職位轉為右弼都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常遊獵,迨暮乃歸,休上疏諫戒,權大善之,以示於昭。
孫權經常外出打獵,一直到日暮時分才回來,孫休上疏勸諫,孫權很是高興,將奏表拿給孫登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登卒後,為侍中,拜羽林都督,平三典軍事,遷揚武將軍。
孫登去世後,張休擔任侍中,為羽林都尉,平三典農事,升為揚武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為魯王霸友黨所譖,與顧譚、承俱以芍陂論功事,休、承與典軍陳恂通情,詐增其伐,並徙交州。
他被魯王孫霸的同黨陷害,和顧譚、張承都因為芍陂記述功勞,張休、張承和典軍陳恂往來,詐稱增加軍隊,一同被流放到交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中書令孫弘佞偽險詖,休素所忿,弘因是譖訴,下詔書賜休死,時年四十一。
中書令孫弘奸佞偽詐,張休向來憤恨他,孫弘因此砌詞陷害,皇帝下詔賜死張休,張休死時四十一歲。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顧雍字元嘆,吳郡吳人也。
顧雍,字元嘆,吳郡吳縣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蔡伯喈從朔方還,嘗避怨於吳,雍從學琴書。
蔡伯喈從朔方回來後,曾到吳縣躲避仇家,顧雍向他學習琴粵書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州郡表薦,弱冠為合肥長,後轉在婁、曲阿、上虞,皆有治跡。
州郡上表推舉他,二十歲時就任合肥縣縣長,後轉任婁縣、曲阿、上虞,任所都有政績。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孫權領會稽太守,不之郡,以雍為丞,行太守事,討除寇賊,郡界寧靜,吏民歸服。
孫權兼任會稽太守,不到郡府任職,就讓顧雍做郡丞,代理太守職任,征討消除賊寇,郡內安定下來,官民都順服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數年,入為左司馬。
幾年後,他入朝任左司馬。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為吳王,累遷大理奉常,領尚書令,封陽遂鄉侯,拜侯還寺,而家人不知,後聞乃驚。
孫權做吳王時,顧雍漸漸升任為大理奉常,兼任尚書令,封為陽遂鄉侯,後回到府衙。而家中人都不知道他被封侯,得知後才感到驚奇。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黃武四年,迎母於吳。
黃武四年,顧雍到吳郡迎接母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既至,權臨賀之,親拜其母於庭,公卿大臣畢會,後太子又往慶焉。
母親到達後,孫權前往慶賀,親自在庭中向他母親行拜禮。公卿大臣們都參與聚會,後來太子又前往慶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雍為人不飲酒,寡言語,舉動時當。
顧雍為人從不飲酒,寡言少語,舉止得當。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嘗嘆曰: 顧君不言,言必有中。
孫權曾感嘆地說: 顧君不說話,一旦說話必在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至飲宴歡樂之際,左右恐有酒失而雍必見之,是以不敢肆情。
到宴飲歡樂之時,身邊的人都擔心酒後言行有失而顧雍見怪,所以不敢縱情任性。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亦曰: 顧公在坐,使人不樂。
孫權又說: 顧公在這裡,大家不敢作樂。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見憚如此。
他讓人敬畏到此地步。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歲,改為太常,進封醴陵侯,代孫邵為丞相,平尚書事。
這一年,顧雍改任太常,晉封醴陵侯,代替孫邵擔任丞相,兼管尚書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所選用文武將吏各隨能所任,心無適莫。
他所選擇任用的文武官午安都能盡忠職守,心中沒有不滿之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訪逮民間,及政職所宜,輒密以聞。
他常到民間探查,如有政事上應施行的地方,就當即秘密上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若見納用,則歸之於上,不用,終不宣洩。
如意見被採納施行,就說是君主的功勞,如果未被採納,也始終不表露其中情況。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以此重之。
孫權因此很是敬重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然於公朝有所陳及,辭色雖順而所執者正。
凡他在朝堂中有所陳述建議,言辭神色雖然恭順,但堅守己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嘗諮問得失,張昭因陳聽採聞,頗以法令太稠,刑罰微重,宜有所蠲損。
孫權曾諮詢朝政得失,張昭趁機將自己收集到的意見陳述出來,有認為法令太嚴,刑罰過重,應該有所免除降低的意味。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默然,顧問雍曰: 君以為何如?
孫權默然不應。他回頭問顧雍: 您認為怎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雍對曰: 臣之所聞,亦如昭所陳。
顧雍回答說: 我所聽到的情況,也像張昭說的那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權乃議獄輕刑。
由此孫權才討論案件減輕刑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久之,呂壹、秦博為中書,典校諸官府及州郡文書。
過了一段時間,呂壹、秦博擔任中書,主管審核各官府和州郡上報的文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壹等因此漸作威福,遂造作榷酤障管之利,舉罪糾奸,纖介必聞,重以深案醜誣,毀短大臣,排陷無辜,雍等皆見舉白,用被譴讓。
呂壹等因此逐漸作威作福,於是開始設置機構賣酒、修建關隘徵稅牟取暴利,檢舉罪過糾發奸邪,細微小事也上報朝廷,又加重案情加以誣陷,詆譭大臣,排斥陷害無辜之人,顧雍等人都曾被舉報,並因此被譴責。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壹奸罪發露,收系廷尉。
後來呂壹奸邪之罪暴露,收押在廷尉府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雍往斷獄,壹以囚見,雍和顏色,問其辭狀,臨出,又謂壹曰: 君意得無慾有所道?
顧雍前往審理此案,呂壹以囚犯身份見顧雍,顧雍神色寬和,問他言辭情狀。臨走時,又對呂壹說: 你沒有什麼想說的了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壹叩頭無言。
呂壹磕頭不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尚書郎懷敘面詈辱壹,雍責敘曰: 官有正法,何至於此!
當時尚書郎懷敘當面辱罵呂壹,顧雍責備他說: 官府明文法令,何必如此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雍為相十九年,年七十六,赤烏六年卒。
顧雍做丞相十九年,享年七十六歲,赤烏六年去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初疾微時,權令醫趙泉視之,拜其少子濟為騎都尉。
起初病情輕微時,孫權命令醫官趙泉前去診視,又以他的小兒子顧濟為騎都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雍聞,悲曰: 泉善別死生,吾必不起,故上欲及吾目見濟拜也。
顧雍得知這個任命,悲傷地說: 趙泉善於診別生死,我必會一病不起,所以皇上想讓我親眼看到顧濟被任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素服臨吊,諡曰肅侯。
孫權身穿素服親自弔唁,諡號為 肅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長子邵早卒,次子裕有篤疾,少子濟嗣,無後,絕。
顧雍長子顧邵早亡,次子顧裕身患頑疾,少子顧濟繼承爵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永安元年,詔曰: 故丞相雍,至德忠賢,輔國以禮,而侯統廢絕,朕甚愍之。
顧濟無後,所以爵位斷絕。永安元年,孫休下詔說: 已故丞相顧雍,品德至高,忠誠賢明,以禮儀輔佐國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以雍次子裕襲爵為醴陵侯,以明著舊勳。
但他的爵位後繼無人,朕非常痛惜,現以他的次子顧裕繼承爵位,為醴陵侯,以表彰顧雍過去的功勳。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邵字孝則,博覽書傳,好樂人倫。
顧邵,字孝則,博覽群書,喜好品評人物。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