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從徵合肥,魏將張遼襲權於津北,欽力戰有功,遷蕩寇將軍,領濡須督。
蔣欽跟隨孫權討伐合肥,魏國將領張遼在逍遙津北面突襲孫權,蔣欽殊死奮戰有功,被升為蕩寇將軍,兼任濡須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召還都,拜右護軍,典領辭訟。
後朝廷召他返回京都,任為右護軍,主管訴訟事宜。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嘗入其堂內,母疏帳縹被,妻妾布裙。
孫權曾進入蔣欽家的後堂,見蔣母使用的是粗布帷帳和素色被子,蔣家妻妾穿著一般布裙。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嘆其在貴守約,即敕御府為母作錦被,改易帷帳,妻妾衣服悉皆錦繡。
孫權讚歎蔣欽在富貴之時堅持節儉,當即下令御府為蔣母製作錦被、改換帷帳,蔣氏妻妾衣服全都用上錦繡綢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初,欽屯宣城,嘗討豫章賊。
起初,蔣欽駐守宣城,曾征討豫章賊寇。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蕪湖令徐盛收欽屯吏,表斬之,權以欽在遠不許,盛由是自嫌於欽。
蕪湖縣縣令徐盛抓捕到蔣欽手下一名屯守官,上表請求將他處死,孫權考慮到蔣欽在遠地領兵而未應允,徐盛由此自認為與蔣欽有了怨恨。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曹公出濡須,欽與呂蒙持諸軍節度。
曹操出兵濡須,蔣欽與呂蒙統領節制各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盛常畏欽因事害己,而欽每稱其善。
徐盛常擔心蔣欽藉故陷害自己,而蔣欽常常稱讚徐盛的優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盛既服德,論者美焉。
徐盛敬服蔣欽的品德,議論者也頗加讚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討關羽,欽督水軍入沔,還,道病卒。
孫權討伐關羽,蔣欽督領水軍入沔水,班師返程時,病逝於途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素服舉哀,以蕪湖民二百戶、田二百頃,給欽妻子。
孫權穿著喪服哀悼,將蕪湖地區百姓二百戶、田二百頃賜給蔣欽的妻子兒女。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子壹封宣城侯,領兵拒劉備有功,還赴南郡,與魏交戰,臨陳卒。
蔣欽的兒子蔣壹被封為宣城侯,帶兵抗擊劉備有功,還軍奔赴南郡,與魏軍交戰,戰死陣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壹無子,弟休領兵,後有罪失業。
蔣壹無子,他的弟弟蔣休受領軍隊,後來犯罪失去了領兵的職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也。
周泰,字幼平,九江郡下蔡縣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與蔣欽隨孫策為左右,服事恭敬,數戰有功。
他和蔣欽隨從孫策成為身邊得力將領,辦事恭敬嚴謹,數次上陣都立下戰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策入會稽,署別部司馬,授兵。
孫策出兵會稽,周泰代理別部司馬一職,並統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愛其為人,請以自給。
孫權喜歡周泰的為人,請求孫策將周泰調歸自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策討六縣山賊,權住宣城,使士自衛,不能千人,意尚忽略,不治圍落,而山賊數千人卒至。
孫策征討六縣山賊,孫權駐守宣城,命令兵士自衛,兵員不到一千,他心中依舊忽視大意,不修整防禦工事,而山越賊寇數千人突然到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始得上馬,而賊鋒刃已交於左右,或斫中馬鞍,眾莫能自定。惟泰奮激,投身衛權,膽氣倍人,左右由泰並能就戰。
孫權剛跨上馬背,而敵軍鋒銳的刀槍已從左右交叉而至,有的還砍中了馬鞍,眾士兵都還未能定神,惟有周泰奮身激越,用身體拼死護衛著孫權,膽量勇氣過人數倍,旁邊的士卒出於周泰的影響也和他並肩作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賊既解散,身被十二創,良久乃蘇。
賊兵退後離去後,周泰因身上受了十二處創傷,很久才甦醒過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是日無泰,權幾危殆。
這天如果沒有周泰,孫權幾乎喪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策深德之,補春谷長。
孫策深深感謝周泰,補任他為春谷縣縣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從攻皖,及討江夏,還過豫章,復補宜春長,所在皆食其徵賦。
後來他又隨孫策攻打皖縣,及至征討江夏,回軍經過豫章時,又被補任為宜春縣縣長,所任職的縣份裡的賦稅全歸他自己所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從討黃祖有功。
周泰隨從孫權征討黃祖立有戰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與周瑜、程普拒曹公於赤壁,攻曹仁於南郡。
後與周瑜、程普一同在赤壁抵禦曹操於,在南郡進攻曹仁。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荊州平定,將兵屯岑。
荊州平定後,率軍駐守岑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曹公出濡須,泰復赴擊,曹公退,留督濡須,拜平虜將軍。
曹操進軍濡須,周泰再次趕赴進攻,曹操撤軍後,周泰留守督管濡須塢,升任平虜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朱然、徐盛等皆在所部,並不伏也,權特為案行至濡須塢,因會諸將,大為酣樂。權自行酒到泰前,命泰解衣,權手自指其創痕,問以所起。
當時朱然、徐盛等都在周泰的部隊中,他們都不信服周泰,孫權為此特地到濡須塢巡視,趁機宴請將領們,大家飲酒奏樂,沉醉歡樂,開懷痛飲,孫權親自斟酒到周泰面前,叫周泰解開衣服,孫權手指著他身上的創傷,問各處為何受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泰輒記昔戰鬥處以對,畢,使復服,歡宴極夜。
周泰便回憶起昔日戰鬥的各種情形來回復,說完後,孫權讓他穿好衣服,歡飲達旦。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明日,遣使者授以御蓋。
第二天,孫權派人將自己的御用青絲頭巾授予周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盛等乃伏。
於是徐盛等人才完全信服周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權破關羽,欲進圖蜀,拜泰漢中太守、奮威將軍,封陵陽侯。
後來孫權攻破關羽,想要進兵謀取西蜀,任命周泰為漢中太守、奮威將軍,封為陵陽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黃武中卒。
黃武年間,周泰去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子邵以騎都尉領兵。
周泰兒子周邵以騎都尉身份統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曹仁出濡須,戰有功,又從攻破曹休,進位裨將軍,黃龍二年卒。
曹仁進軍濡須,周邵力戰有功,又隨孫權攻破曹休,升為裨將軍。黃龍二年,周邵去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弟承領兵襲侯。
他的弟弟周承統率軍隊,承襲爵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陳武字子烈,廬江松滋人。
陳武,字子烈,廬江郡松滋縣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孫策在壽春,武往脩謁,時年十八,長七尺七寸,因從渡江,征討有功,拜別部司馬。
孫策在壽春時,陳武前去拜見,當時十八歲,身長七尺七寸,隨後跟隨孫策東渡長江,征戰立下戰功,被任為別部司馬。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策破劉勳,多得廬江人,料其精銳,乃以武為督,所向無前。
孫策攻破劉勳,俘獲很多廬江人,挑選其中精銳,令陳武督管,使這支部隊所向無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權統事,轉督五校。
等到孫權主管朝政,陳武轉任督領五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仁厚好施,鄉里遠方客多依託之。
他仁慈寬厚樂善好施,他的同鄉和遠來之人很多人都依附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尤為權所親愛,數至其家。
孫權特別厚待他,孫權幾次到他家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累有功勞,進位偏將軍。
因他多次立有功勞,被升任為偏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建安二十年,從擊合肥,奮命戰死。
建安二十年,他跟隨孫權攻打合肥,殊死奮戰戰死陣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哀之,自臨其葬。
孫權哀痛他的去世,親自參加他的葬禮。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子脩有武風,年十九,權召見獎厲,拜別部司馬,授兵五百人。
陳武的兒子陳脩,很有陳武的風範,十九歲時,孫權召見並獎勵他,任命他為別部司馬,授予五百士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諸新兵多有逃叛,而脩撫循得意,不失一人。
當時的新兵中有很多叛逃的,而陳脩因對手下安撫得當,所以他的部隊沒有一人叛逃。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奇之,拜為校尉。
孫權很是驚奇,任命他為校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建安末,追錄功臣後,封脩都亭侯,為解煩督。
建安末年,孫權追錄功臣後代,封陳脩為都亭侯,任 解煩兵 都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黃龍元年卒。
黃龍元年,陳脩去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弟表,字文奧,武庶子也,少知名,與諸葛恪、顧譚、張休等並侍東宮,皆共親友。
陳脩的弟弟陳表,字文奧,陳武的妾所生的兒子,他年少時便有聲名,與諸葛恪、顧譚、張休等人一同侍奉東宮,相互間友好和睦。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尚書暨豔亦與表善,後豔遇罪,時人鹹自營護,信厚言薄,表獨不然,士以此重之。
尚書暨豔也與陳表友愛,後來暨豔犯罪,當時人人都設法保護自己,許諾相幫者甚多而真正出頭者則少,而惟獨陳表不這樣,故此士子們都因此敬重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從太子中庶子,拜翼正都尉。
他從太子中庶子,被授為翼正都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兄脩亡後,表母不肯事脩母,表謂其母曰: 兄不幸早亡,表統家事,當奉嫡母。
他哥哥陳脩死後,陳表母親不肯侍奉陳的母親,陳表對自己的母親說: 哥哥不幸早逝,我總管家中事務,理當奉養嫡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母若能為表屈情,承順嫡母者,是至願也;若母不能,直當出別居耳。 表於大義公正如此。
母親如能為我受屈一時之情,承順嫡母的話,則是我的最大願望,如果母親不能做到,就只好出去另外居住了。 陳表對於道義的公正之心即為這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由是二母感寤雍穆。
由此兩位母親深受感悟相處和睦。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表以父死敵場,求用為將,領兵五百人。
陳表以父親戰死沙場為由,請求被用為將,領兵五百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表欲得戰士之力,傾意接待,士皆愛附,樂為用命。
陳表想得到兵士們的效力,便傾心善待他們,兵士們都很愛戴和依附服從,樂於為他效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有盜官物者,疑無難士施明。
當時有偷盜公家東西的人,上方懷疑是 無難軍 的兵士施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明素壯悍,收考極毒,惟死無辭,廷尉以聞。
施明一向強壯剽悍,拘捕後受到極為慘毒的拷打,但他寧死不說一句話,廷尉將這件事向上彙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以表能得健兒之心,詔以明付表,使自以意求其情實。
孫權考慮到陳表能得軍中勇士們的信任,詔令將施明交給陳表處理,讓陳表隨自己的方便去獲取真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表便破械沐浴,易其衣服,厚設酒食,歡以誘之。
陳表便打開施明的枷鎖並讓他洗澡,換上他的衣服,厚辦酒席,在酒席間勸誘施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明乃首服,具列支黨。
施明於是自首服罪,將同黨一一交代出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表以狀聞。
陳表上表彙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奇之,欲全其名,特為赦明,誅戮其黨。
孫權認為陳表非同常人,為了保全他的名聲,特地赦免了施明,而將施明的同黨全部斬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遷表為無難右部督,封都亭侯,以繼舊爵。
升陳表為無難軍右部督,封爵都亭侯,以繼承他父親生前的爵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表皆陳讓,乞以傳脩子延,權不許。
陳表上書全部辭讓,請求將這些封賜轉給陳脩的兒子陳延,孫權不允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嘉禾三年,諸葛恪領丹楊太守,討平山越,以表領新安都尉,與恪參勢。
嘉禾三年,諸葛恪兼任丹楊太守,討伐平定山越,以陳表兼任新安都尉,與諸葛恪互相協助治理其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初,表所受賜復人得二百家,在會稽新安縣。
起初,陳表曾受賜被免除賦稅的人家二百戶,這些人在會稽新安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表簡視其人,皆堪好兵,乃上疏陳讓,乞以還官,充足精銳。
陳表調察這批人,都能用來作很好的兵士,於是上表辭讓,請求將他們歸還國家,以充實精銳兵力。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詔曰: 先將軍有功於國,國家以此報之,卿何得辭焉? 表乃稱曰: 今除國賊,報父之仇,以人為本。
朝廷詔書說: 您的先人陳武將軍有功於國,國家將這批人作為賞賜來報答,您怎麼能推辭呢? 陳表於是解釋說: 如今殲滅國家的仇敵,為我父親報仇,應以人為根本。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空枉此勁銳以為僮僕,非表志也。 皆輒料取以充部伍。
徒使這些精銳的兵力作為我的家僕,並非我的心願。 於是他將這些人選取以充實自己的部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所在以聞,權甚嘉之。下郡縣,料正戶羸民以補其處。
當地官員將這一情況上報朝廷,孫權甚為讚賞,下令郡縣挑選安排官府服役的人家與貧民來充實陳表所受賞賜的戶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表在官三年,廣開降納,得兵萬餘人。
陳表在官任上三年,廣開門徑招納兵力,得一萬多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事捷當出,會鄱陽民吳遽等為亂,攻沒城郭,屬縣搖動,表便越界赴討,遽以破敗,遂降。
情況緊急便率領他們出戰。正值鄱陽的百姓吳遽等作亂,攻佔城池,所屬各縣動盪不寧。陳表便越過郡界奔赴征討,吳遽被打敗,於是投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陸遜拜表偏將軍,進封都鄉侯,北屯章坑。
陸遜任命陳表為偏將軍,晉封為都鄉侯,北往駐守章阝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年三十四卒。
陳表三十四歲時即去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家財盡於養士,死之日,妻子露立,太子登為起屋宅。
他的家財全用來供養士人,去世那天,妻子兒女都露天站立,太子孫登為他們建起了屋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子敖年十七,拜別部司馬,授兵四百人。
他的兒子陳敖十七歲,被任命為別部司馬,領兵四百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敖卒,脩子延復為司馬代敖。
陳敖死後,陳的兒子陳延復為別部司馬以接替陳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延弟永,將軍,封侯。
陳延的弟弟陳永,官為將軍,被封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始施明感表,自變行為善,遂成健將,致位將軍。
當初施明感激陳表,自己轉變為良好品行,終於成為軍中健將,官至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董襲字元代,會稽餘姚人,長八尺,武力過人。
董襲,字元代,會稽郡餘姚縣人,身長八尺,武力超群。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孫策入郡,襲迎於高遷亭,策見而偉之,到署門下賊曹。
孫策進入會稽,董襲到高遷亭迎接他,孫策見到他後認為他很壯偉,就讓他在自己屬下管理賊盜的部門任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山陰宿賊黃龍羅、周勃聚黨數千人,策自出討,襲身斬羅、勃首,還拜別部司馬,授兵數千,遷揚武都尉。
當時山陰慣匪黃龍羅、周勃聚集部眾幾千人,孫策親自率軍攻打,董襲親手砍下黃龍羅、周勃的首級,返回後被任為別部司馬,帶兵數千人,升任揚武都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從策攻皖,又討劉勳於尋陽,伐黃祖於江夏。
他隨從孫策攻打皖縣,又在尋陽討伐劉勳,在江夏討伐黃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策薨,權年少,初統事,太妃憂之,引見張昭及襲等,問江東可保安否,襲對曰: 江東地勢,有山川之固,而討逆明府,恩德在民。
孫策去世後,孫權年少,剛開始掌管國事,吳太妃很是憂慮,就召見張昭及董襲等人,詢間江東能否保守安穩,董襲回答說: 江東地理形勢,有山川可以據險固守,而討逆將軍為賢明的州牧,恩德惠及百姓。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討虜承基,大小用命,張昭秉眾事,襲等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時也,萬無所憂。 眾皆壯其言。
討虜將軍承襲基業,上下齊心聽令效力,張昭掌政主管大小事務,我董襲等人做為部下,這正是據有地利、人和的時候,絕無什麼可憂慮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鄱陽賊彭虎等眾數萬人,襲與淩統、步騭、蔣欽各別分討。
大家都為他的言論感到雄壯。鄱陽郡賊寇彭虎等有幾萬部眾,董襲與淩統、步陟馬、蔣欽分兵征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襲所向輒破,虎等望見旌旗,便散走,旬日盡平,拜威越校尉,遷偏將軍。
董襲所到之處都攻破賊寇,彭虎等一望見他的旌旗,便四散逃走,十天之內全部平定。董襲被任為威越校尉,升任偏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建安十三年,權討黃祖。
建安十三年,孫權征討黃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祖橫兩蒙衝挾守沔口,以栟閭大紲系石為碇,上有千人,以弩交射,飛矢雨下,軍不得前。
黃祖用兩條蒙衝鉅艦橫截河面守住沔口,用棕櫚大纜拴住大石墩來固定戰艦,艦上安排上千士兵,用弓弩交錯射擊,箭如雨下,東吳軍隊無法往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襲與淩統俱為前部,各將敢死百人,人被兩鎧,乘大舸船,突入蒙衝裡。
董襲與淩統都是前鋒,他們各率一百名敢死壯士,每人身披兩層鎧甲,乘坐大船,衝進黃祖的蒙衝鉅艦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襲身以刀斷兩紲,蒙衝乃橫流,大兵遂進。
董襲親手用刀砍斷兩根大纜,黃祖的鉅艦就隨水橫移開去,孫權大軍得以繼續前進。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祖便開門走,兵追斬之。
黃祖只得打開城門逃走,吳兵追上並斬殺了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明日大會,權舉觴屬襲曰: 今日之會,斷紲之功也。
第二天大宴將士,孫權舉杯對董襲說: 今日的宴會,歸於你斷纜之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曹公出濡須,襲從權赴之,使襲督五樓船住濡須口。
曹操進軍濡須,董襲跟隨孫權趕赴當地,孫權讓董襲督領五樓船駐守濡須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夜卒暴風,五樓船傾覆,左右散走舸,乞使襲出。
夜裡突然颳起狂風,五樓船都傾覆了,手下人四散逃到小船上,請求董襲出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襲怒曰: 受將軍任,在此備賊,何等委去也,敢復言此者斬! 於是莫敢幹。
董襲憤怒地說: 我受將軍委派,在此防備賊寇,怎麼能拋下戰船離去呢?敢再勸我走者,斬! 於是無人敢再幹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夜船敗,襲死。
當夜船沉,董襲淹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