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射遂絕跡不復為寇。
黃射從此絕跡不再侵擾。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以為校尉、蕪湖令。
孫權以徐盛為校尉、蕪湖縣縣令。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復討臨城南阿山賊有功,徙中郎將,督校兵。
徐盛又因征討臨城南阿山越賊寇有功,升任中郎將,督領校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曹公出濡須,從權御之。
曹操進軍濡須,徐盛隨從孫權前往抵禦。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魏嘗大出橫江,盛與諸將俱赴討。
魏軍曾大舉出兵橫江,徐盛和將領們一同奔赴征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乘蒙衝,遇迅風,船落敵岸下,諸將恐懼,未有出者,盛獨將兵,上突斫敵,敵披退走,有所傷殺,風止便還,權大壯之。
當時他們乘著蒙衝戰艦,遭遇急速大風,船隻漂到敵方岸邊,將領們都很驚恐,沒有敢出船的,徐盛獨自率兵,上岸突襲砍殺敵人,敵人敗退逃走,殺傷了不少人,風停後,徐盛部隊就乘船返回,孫權認為他很是勇猛。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權為魏稱藩,魏使邢貞拜權為吳王。
等到孫權向魏國藩屬稱臣時,魏國使者邢貞來吳授予孫權吳王稱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出都亭候貞,貞有驕色,張昭既怒,而盛忿憤,顧謂同列曰: 盛等不能奮身出命,為國家並許洛,吞巴蜀,而令吾君與貞盟,不亦辱乎! 因涕泣橫流。
孫權出京到都亭迎接邢貞,邢貞臉色驕矜,張昭已發怒,而徐盛更為憤恨,他轉頭對同列官員說: 我等不能奮身作戰,為國奪得許、洛之地,吞併巴、蜀之邦,導致我們國君與邢貞盟誓,不也是恥辱嗎? 說完泣涕而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貞聞之,謂其旅曰: 江東將相如此,非久下人者也。 ,
邢貞得知後,便對隨從們說: 江東有這樣的將相,不會長久居於人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遷建武將軍,封都亭侯,領廬江太守,賜臨城縣為奉邑。
徐盛後來升任建武將軍,封為都亭侯,兼任廬江太守,被賜臨城縣為封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劉備次西陵,盛攻取諸屯,所向有功。
劉備出兵西陵,徐盛奪取他很多營地,每到一地都立有戰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曹休出洞口,盛與呂範、全琮渡江拒守。
曹休進兵洞口,徐盛與呂範、全琮渡江拒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遭大風,船人多喪,盛收餘兵,與休夾江。
遭遇大風,船上士兵大多喪命,徐盛聚集剩下士兵,與曹休隔江對峙。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休使兵將就船攻盛,盛以少御多,敵不能克,各引軍退。
曹休派兵將上船攻打徐盛,徐盛以少敵多,敵軍沒有攻克,各自率軍退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遷安東將軍,封蕪湖侯。
徐盛升任安東將軍,封為蕪湖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魏文帝大出,有渡江之志,盛建計從建業築圍,作薄落,圍上設假樓,江中浮船。
後來魏文帝大舉出兵,有渡過長江的想法,徐盛獻計從建業修築圍牆,建藩籬,圍牆上設置假城樓,江中停浮戰船。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諸將以為無益,盛不聽,固立之。
諸將認為這樣做沒用,徐盛不聽,堅持實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文帝到廣陵,望圍愕然,瀰漫數百里,而江水盛長,便引軍退。
魏文帝到達廣陵,望見圍牆很是驚愕,圍牆延續數百里,而江水又正在猛漲,就率軍退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諸將乃伏。
眾將這才服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黃武中卒。
徐盛在黃武年間去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子楷,襲爵領兵。
他的兒子徐楷,承襲爵位、統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潘璋字文珪,東郡發乾人也。
潘璋,字文王圭,東郡發乾縣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孫權為陽羨長,始往隨權。
孫權做陽羨縣縣長時,他開始前往隨從孫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性博蕩嗜酒,居貧,好賒酤,債家至門,輒言後豪富相還。
潘璋生性放縱,嗜好飲酒,家中貧困,喜歡賒酒喝,債主上門討債,他總說等富貴以後再還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奇愛之,因使召募,得百餘人,遂以為將。
孫權認為他很奇特,很看重他,就讓他招募士兵,得到一百多人,孫權就任命他為將領統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討山賊有功,署別部司馬。
他因征討山賊立下功勞,代行別部司馬一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為吳大巿刺奸,盜賊斷絕,由是知名,遷豫章西安長。
後來為吳地的大集市剷除奸邪,盜賊從此無蹤,他也由此而聞名,升為豫章郡西安縣縣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劉表在荊州,民數被寇,自璋在事,寇不入境。
劉表在荊州時,百姓多次遭受侵擾,自潘璋在此處任職以來,賊寇再也不侵入邊境。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比縣建昌起為賊亂,轉領建昌,加武猛校尉,討治惡民,旬月盡平,召合遺散,得八百人,將還建業。
鄰縣建昌強盜興起作亂,潘璋轉任建昌縣縣令,加授武猛校尉,攻打懲治兇惡之人,一個月內便盡數平定,他召集流亡散逸的百姓,得到八百人,帶領這些人返還建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合肥之役,張遼奄至,諸將不備,陳武鬥死,宋謙、徐盛皆披走,璋身次在後,便馳進,橫馬斬謙、盛兵走者二人,兵皆還戰。
合肥戰役,魏國將領張遼突然趕到,東吳將領們沒有防備。陳武戰死,宋謙、徐盛都戰敗逃走,潘璋處在隊伍後頭,便策馬奔前,橫馬斬殺兩名宋謙、徐盛軍中的逃兵,士兵都返回戰場。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甚壯之,拜偏將軍,遂領百校,屯半州。
孫權很是看重,任命他為偏將軍,於是率領百校隊伍,駐守半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徵關羽,璋與朱然斷羽走道,到臨沮,住夾石。
孫權討伐關羽,潘璋與朱然截斷關羽的後路,大軍行進到臨沮,駐紮在夾石。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璋部下司馬馬忠禽羽,並羽子平、都督趙累等。
潘璋部下司馬馬忠活捉了關羽、關羽兒子關平以及都督趙累等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即分宜都巫、秭歸二縣為固陵郡,拜璋為太守、振威將軍,封溧陽侯。
孫權隨即將宜都郡的巫縣和秭歸兩個縣分為固陵郡,任命潘璋為郡太守、振威將軍,封為溧陽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甘寧卒,又並其軍。
甘寧去世後,潘璋收編了他的部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劉備出夷陵,璋與陸遜併力拒之,璋部下斬備護軍馮習等,所殺傷甚眾,拜平北將軍、襄陽太守。
劉備進軍夷陵,潘璋與陸遜共同抵禦,潘璋的部下斬殺劉備的護軍都尉馮習等人,殺傷了很多蜀軍將士。潘璋被任命為平北將軍、襄陽太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魏將夏侯尚等圍南郡,分前部三萬人作浮橋,渡百里洲上,諸葛瑾、楊粲並會兵赴救,未知所出,而魏兵日渡不絕。
魏國將領夏侯尚等圍攻南郡,分派先鋒部隊三萬人架浮橋,渡江到百里洲上,諸葛瑾、楊粲一起聚集部隊趕赴救援,但不知向何處進軍,而魏軍每日接連渡江。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璋曰: 魏勢始盛,江水又淺,未可與戰。 便將所領,到魏上流五十里,伐葦數百萬束,縛作大筏,欲順流放火,燒敗浮橋。
潘璋說: 魏軍氣勢正盛,江水又淺,不可與之交戰。 就率領自己的隊伍,前往魏軍上游五十里地,砍伐幾百萬束蘆葦,捆在一起紮成大筏,打算放火順流而下,燒掉浮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作筏適畢,伺水長當下,尚便引退。
大筏剛扎完畢,等候水漲就放筏,夏侯尚就率軍撤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璋下備陸口。
潘璋到下游防守陸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稱尊號,拜右將軍。
孫權登基後,任命潘璋為右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璋為人粗猛,禁令肅然,好立功業,所領兵馬不過數千,而其所在常如萬人。
潘璋為人粗魯勇猛,軍中法令嚴整,他喜好建立功業,所帶領的兵馬只有幾千人,而他所到之處常常像有上萬士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征伐止頓,便立軍巿,他軍所無,皆仰取足。
征戰駐紮,就在軍營中設立市場,其他軍隊沒有的東西,都仰賴他的軍內市場補足。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然性奢泰,末年彌甚,服物僣擬。
但他性格奢靡揮霍,晚年更加嚴重,衣著器用都超越本分,與位高者攀比。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吏兵富者,或殺取其財物,數不奉法。
將士之中富有的人,有的被他殺死奪走財物,多次不遵守律令。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監司舉奏,權惜其功而輒原不問。
監察官員們上報他的行為,孫權總是看重他的功勞而原諒他沒有責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嘉禾三年卒。
嘉禾三年,潘璋去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子平,以無行徙會稽。
他的兒子潘平,因言行無狀被流放會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璋妻居建業,賜田宅,復客五十家。
潘璋的妻子居住在建業,朝廷賜給她田地房宅,又賜免除賦役的佃客五十家。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丁奉字承淵,廬江安豐人也。
丁奉,字承淵,廬江郡安豐縣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少以驍勇為小將,屬甘寧、陸遜、潘璋等。
他年少時因驍勇作了軍中小將,隸屬於甘寧、陸遜、潘璋等人部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數隨征伐,戰鬥常冠軍。
他多次跟隨他們征戰,戰場上常常勇冠全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每斬將搴旗,身被創夷。
每每斬將拔旗,身受創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稍遷偏將軍。
聊聊升為偏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孫亮即位,為冠軍將軍,封都亭侯。
孫亮即位稱帝后,丁奉為冠軍將軍,封為都亭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魏遣諸葛誕、胡遵等攻東興,諸葛恪率軍拒之。
魏國派諸葛誕、胡遵等人進攻東興,諸葛恪率軍抵禦。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諸將皆曰: 敵聞太傅自來,上岸必遁走。 奉獨曰: 不然。
諸位將領都說: 敵軍得知太傅親自前來,上岸後一定會逃走。 只有丁奉說: 不是這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彼動其境內,悉許、洛兵大舉而來,必有成規,豈虛還哉?
敵人動員了全國的力量,調集許昌、洛陽的全部軍隊大舉而來,必定有完整計劃,豈能空手而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無恃敵之不至,恃吾有以勝之。 及恪上岸,奉與將軍唐諮、呂據、留贊等,俱從山西上。
不要依賴於敵人不來,而要依靠我們能夠獲勝的有利之處。 等到諸葛恪上岸,丁奉和將軍唐諮、呂據、留贊等都從山下轉而向西。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奉曰: 今諸軍行遲,若敵據便地,則難與爭鋒矣。 乃闢諸軍使下道,帥麾下三千人徑進。
丁奉說: 現在各軍行進遲緩,如果敵人佔據有利地勢,就難與他們爭鋒了。 就排開各軍讓出道路,率領自己部下三千人徑直奔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北風,奉舉帆二日至,遂據徐塘。
當時正刮北風,丁奉揚帆兩天就到了,隨後佔據徐塘。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天寒雪,敵諸將置酒高會,奉見其前部兵少,相謂曰: 取封侯爵賞,正在今日! 乃使兵解鎧著胄,持短兵。
天冷下雪,敵軍將領正擺酒宴飲享樂,丁奉看到敵人先鋒部隊兵少,就對將士們說: 奪得封侯爵位和賞賜,就在今天了! 就讓士卒解甲戴盔,手持短器。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敵人從而笑焉,不為設備。
敵人放縱笑談,沒有防備。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奉縱兵斫之,大破敵前屯。
丁奉縱兵盡力砍殺,大破敵軍先頭部隊的營寨。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會據等至,魏軍遂潰。
正值呂據等人趕到,魏軍潰敗四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遷滅寇將軍,進封都鄉侯。
丁奉升任滅寇將軍,晉爵為都鄉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魏將文欽來降,以奉為虎威將軍,從孫峻至壽春迎之,與敵追軍戰於高亭。
魏國將軍文欽前來投降,朝廷任命丁奉為虎威將軍,跟隨孫峻前往壽春迎接文欽,與敵人的追兵在高亭交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奉跨馬持矛,突入其陳中,斬首數百,獲其軍器。
丁奉騎馬手持長矛,衝入戰場,斬殺數百人,繳獲敵軍兵器。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進封安豐侯。
被晉封為安豐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平二年,魏大將軍諸葛誕據壽春來降,魏人圍之。
太平二年,魏國大將軍諸葛誕據守壽春前來投降,魏軍圍攻壽春。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遣朱異、唐諮等往救,復使奉與黎斐解圍。
東吳派遣朱異、唐諮等趕赴援救,再派丁奉與黎斐前往解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奉為先登,屯於黎漿,力戰有功,拜左將軍。
丁奉先到,在黎漿駐紮,殊死奮戰立下戰功,升任左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孫休即位,與張布謀,欲誅孫綝,布曰: 丁奉雖不能吏書,而計略過人,能斷大事。 休召奉告曰: 綝秉國威,將行不軌,欲與將軍誅之。 奉曰: 丞相兄弟友黨甚盛,恐人心不同,不可卒制,可因臘會,有陛下兵以誅之也。 休納其計,因會請綝,奉與張布目左右斬之。
孫休稱帝后,與張布謀劃,想誅殺孫綝。張布說: 丁奉雖不能撰寫公文,但計謀膽略過人,能決斷大事。 孫休召見丁奉並告訴他: 孫綝把持朝政,將有不軌行徑,希望和將軍一起誅殺他。 丁奉說: 丞相兄弟的友黨很多,恐怕人心各異,不可突然控制,可以借臘祭之會,以陛下的衛兵誅殺他。 孫休聽取他的計謀,借臘祭之會請孫綝前來,丁奉與張布用眼神示意左右兵士殺了孫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遷大將軍,加左右都護。
丁奉升任大將軍,加授左右都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永安三年,假節領徐州牧。
永安三年,丁奉又被授予符節,兼任徐州牧。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六年,魏伐蜀,奉率諸軍向壽春,為救蜀之勢。
永安六年,魏軍征討蜀國,丁奉率領各軍進兵壽春,作出救援蜀國的姿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蜀亡,軍還。
蜀國滅亡,丁奉率軍返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休薨,奉與丞相濮陽興等從萬彧之言,共迎立孫皓,遷右大司馬左軍師。
孫休去世,丁奉和丞相濮陽興等聽從萬彧之言,共同迎立孫皓稱帝。丁奉升為右大司馬左軍師。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寶鼎三年,皓命奉與諸葛靚攻合肥。
寶鼎三年,孫皓下令丁奉與諸葛靚進攻合肥。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奉與晉大將石苞書,構而間之,苞以徵還。
丁奉給晉國大將石苞去信,意在離間他,石苞因此被徵召回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建衡元年,奉復帥眾治徐塘,因攻晉谷陽。
建衡元年,丁奉再次率軍修治徐塘,趁機進攻晉國的谷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谷陽民知之,引去,奉無所獲。
谷陽百姓得知消息後,全部離開,丁奉沒有收穫。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皓怒,斬奉導軍。
孫皓大怒,殺了丁奉軍中的嚮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三年,卒。
建衡三年,丁奉去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奉貴而有功,漸以驕矜,或有毀之者,皓追以前出軍事,徙奉家於臨川。
丁奉地位貴重且立有功勞,逐漸驕傲自負,有人就譖害他,孫皓追究以前他出軍毫無所得之事,將丁奉的家屬遷徙到臨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奉弟封,官至後將軍,先奉死。
丁奉弟弟丁封,官至後將軍,先於丁奉去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評曰:凡此諸將,皆江表之虎臣,孫氏之所厚待也。
評曰:這些將領,都是江表地區的猛將,孫氏一族厚待之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以潘璋之不脩,權能忘過記功,其保據東南,宜哉!
以潘璋這樣不修德政,孫權也能不記過失追述功勞,他能佔有東南地區,實在是應該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陳表將家支庶,而與胄子名人比翼齊衡,拔萃出類,不亦美乎!
陳表出身將領世家的旁支,卻能和名門世家子弟齊名比肩,出類拔萃,不也是美談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虞翻字仲翔,會稽餘姚人也,太守王朗命為功曹。
虞翻,字仲翔,會稽郡餘姚縣人,會稽太守王朗任命他為功曹。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孫策徵會稽,翻時遭父喪,衰絰詣府門,朗欲就之,翻乃脫衰入見,勸朗避策。
孫策討伐會稽,虞翻當時正值父親去世,他穿著喪服來到郡府門前,王朗想迎他進府,虞翻就脫去孝服進去拜見,勸王朗避開孫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朗不能用,拒戰敗績,亡走浮海。
王朗沒有采納,抗擊孫策而失敗,逃到海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翻追隨營護,到東部候官,候官長閉城不受,翻往說之,然後見納。
虞翻追隨護衛,直到王朗逃到東部候官縣,候官縣長關閉城門不讓他們入城,虞翻前往勸說,然後才被允許入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朗謂翻曰: 卿有老母,可以還矣。
王朗對虞翻說: 您家中有老母,可以回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翻既歸,策覆命為功曹,待以交友之禮,身詣翻第。
虞翻回來後,孫策又任命他為功曹,以朋友之禮對待他,親自到他家中拜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策好馳騁遊獵,翻諫曰: 明府用烏集之眾,驅散附之士,皆得其死力,雖漢高帝不及也。
孫策喜好馳馬狩獵,虞翻勸諫說: 您用烏合之眾,駕馭散亂無依附的士人,能得到他們拼死效力,即使是漢高祖也比不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至於輕出微行,從官不暇嚴,吏卒常苦之。
至於隨意輕裝出行。隨從官員無暇整理行裝,將士們常為此苦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夫君人者不重則不威,故白龍魚服,困於豫且,白蛇自放,劉季害之,願少留意。 策曰: 君言是也。
做為君主,不莊重則不能樹立威信,所以白龍化變為魚,就招來豫且射其目,白蛇放任自我,就招致劉邦殺害。希望您多加留意。 孫策說: 您說得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然時有所思,端坐悒悒,有裨諶草創之計,是以行耳。
但時常有所思慮,端坐而思,心中煩悶,就像裨諶草擬稿件時的思慮,所以才出外行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翻出為富春長。
虞翻出京擔任富春縣縣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