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權改服臨殯,供給甚厚。
孫權換上喪服親臨葬禮,對他的家屬供應很是豐厚。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也。
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少有氣力,好遊俠,招合輕薄少年,為之渠帥;群聚相隨,挾持弓弩,負毦帶鈴,民聞鈴聲,即知是寧。
他年輕時很有氣力,愛好交遊行俠仗義,聚集一些輕薄少年,做他們的首領。他們拉幫結派形成一大批,帶著弓弩箭羽,騎著繫有鈴鐺的馬,百姓一聽到馬鈴聲,就知道是甘寧來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人與相逢,及屬城長吏,接待隆厚者乃與交歡;不爾,即放所將奪其資貨,於長吏界中有所賊害,作其發負,至二十餘年。
大家與他結交,以至於他所在的城中官吏,隆重接待他的人,他才樂意和他結交,否則,他就放任聚集的禍亂少年搶奪那人財產。他就這樣在官吏群體中做了一些害人的事,等他猛然醒悟,已二十餘年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止不攻劫,頗讀諸子,乃往依劉表,因居南陽,不見進用,後轉託黃祖,祖又以凡人畜之。
就停止過去那種攻打搶劫的行為,通讀很多諸子書籍,隨後前往依附劉表,就此住在南陽,但不受劉表重用,他後來又轉而依靠黃祖,黃祖也一樣將他作普通人養著。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於是歸吳。
於是甘寧就歸附了東吳。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周瑜、呂蒙皆共薦達,孫權加異,同於舊臣。
周瑜、呂蒙都一同舉薦他顯達於朝,孫權更加看重他,如舊臣一樣對待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寧陳計曰: 今漢祚日微,曹操彌忄喬,終為篡盜。
甘寧獻計說: 如今漢氏國運日益衰微,曹操更為驕矜蠻橫,最終要成為篡漢的國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南荊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誠是國之西勢也。
南荊地區,山勢屏障便利,江河流暢通行,實在是我國西邊的有利地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寧已觀劉表,慮既不遠,兒子又劣,非能承業傳基者也。
我早已觀察劉表思慮不深無遠見,兒子們又頑劣,不是能繼承他基業的樣子。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至尊當早規之,不可後操。
主上應當儘早規劃謀取,不可落在曹操之後。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圖之之計,宜先取黃祖。
圖謀劉表的計劃,第一步應該先謀取黃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財谷並乏,左右欺弄,務於貨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舟船戰具,頓廢不脩,怠於耕農,軍無法伍。至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軍,鼓行而西,西據楚關,大勢彌廣,即可漸規巴蜀。 權深納之。
這些人都心中生怨,而戰船及各種作戰器具,損毀而不加修整,怠慢農事,軍隊缺乏嚴整的隊伍。主上現在前往奪取,一定能攻破他。一旦攻破黃祖的大軍,即可擊鼓西進,往前佔據楚關,勢力隨即增大擴廣,這樣可逐漸謀取巴蜀之地了。 孫權很是贊同他的建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張昭時在坐,難曰: 吳下業業,若軍果行,恐必致亂。 寧謂昭曰: 國家以蕭何之任付君,君居守而憂亂,奚以希慕古人乎? 權舉酒屬寧曰: 興霸,今年行討,如此酒矣,決以付卿。
當時張昭在坐,他詰問甘寧說: 吳國內部危急,如果軍隊真的西征,恐怕必然導致國內大亂。 甘寧回答張昭: 國家將蕭何那樣的重任託付給您,而您留守卻擔心有禍亂,用什麼來追慕古人呢? 孫權舉起酒杯向甘寧敬酒說: 興霸,今年即將出軍征討,就像這杯酒,我決定把它託付給你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卿但當勉建方略,令必克祖,則卿之功,何嫌張長史之言乎。 權遂西,果禽祖,盡獲其士眾。
你只需勉力做好作戰方略,使我們一定能攻破黃祖,如此就是你立了大功,何必計較張長史的話呢? 孫權隨後西征,果然生擒黃祖,並俘虜了他的全部軍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遂授寧兵,屯當口。
隨後給甘寧撥付軍隊,讓他駐紮在當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隨周瑜拒破曹公於烏林。
後來甘寧又跟隨周瑜在烏林抵禦並攻破曹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攻曹仁於南郡,未拔,寧建計先徑進取夷陵,往即得其城,因入守之。
在南郡攻打曹仁,未能攻克,甘寧獻計先徑直奪取夷陵,他率軍前往當即佔領這座城池,於是進城駐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手下有數百兵,並所新得,僅滿千人。
當時他手下有幾百士兵,加上剛俘獲的士兵,也只剛滿一千。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曹仁乃令五六千人圍寧。
曹仁卻派出五六千人圍攻甘寧。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寧受攻累日,敵設高樓,雨射城中,士眾皆懼,惟寧談笑自若。
甘寧被接連圍困幾天,敵軍架起攻城高樓,從樓上將箭像雨點般地射入城內,兵士們都很驚恐,只有甘寧談笑自如。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遣使報瑜,瑜用呂蒙計,帥諸將解圍。
他派人將情況上報周瑜,周瑜採納呂蒙的計策,率領將領們前來給甘寧解除圍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隨魯肅鎮益陽,拒關羽。
後來甘寧隨魯肅鎮守益陽,抗擊關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羽號有三萬人,自擇選銳士五千人,投縣上流十餘裡淺瀨,雲欲夜涉渡。
關羽號稱有三萬兵馬,他親自挑選五千精銳士兵,往河裡投放物品堵住上游十多里的淺水地帶,說打算夜裡渡水過河。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肅與諸將議。
魯肅與將領們商議對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寧時有三百兵,乃曰: 可復以五百人益吾,吾往對之,保羽聞吾欬唾,不敢涉水,涉水即是吾禽。 肅便選千兵益寧,寧乃夜往。
甘寧當時有兵三百人,就說: 能否再給我增添五百人,我前去對付他,保證關羽一聽到我咳唾之聲,就不敢渡河,如他渡河就被我擒獲。 魯肅便擇選一千人增添甘寧部隊,甘寧就連夜趕往資水上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羽聞之,住不渡,而結柴營,今遂名此處為關羽瀨。
關羽得知甘寧趕到,就停止渡河行動,就地修造柴木營房,如今那地方就叫做 關羽瀨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嘉寧功,拜西陵太守,領陽新、下雉兩縣。
孫權嘉賞甘寧的功績,升任他為西陵太守,兼任陽新、下雉兩縣縣令。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從攻皖,為升城督。
後來甘寧跟隨孫權進攻皖縣,擔任升城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寧手持練,身緣城,為吏士先,卒破獲朱光。
他手持練繩,親自爬上城牆,身先士卒,終於攻破皖城抓獲朱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計功,呂蒙為最。寧次之,拜折衝將軍。
戰後計功,呂蒙第一,甘寧第二,被任命為折衝將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曹公出濡須,寧為前部督,受敕出斫敵前營。權特賜米酒眾殽,寧乃料賜手下百餘人食。
後來曹操進軍濡須,甘寧做為吳軍前部督,奉命出兵斫砍敵人前營,孫權特給他賜賞米酒和很多菜餚,甘寧就將這些酒菜分給手下一百多人吃。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食畢,寧先以銀碗酌酒,自飲兩碗,乃酌與其都督。都督伏,不肯時持。
吃完後,甘寧先用銀酒碗斟酒,自飲了兩碗,隨後又倒酒遞給部下都督,都督低下身子,不肯當即接過酒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寧引白削置膝上,呵謂之曰: 卿見知於至尊,孰與甘寧?
甘寧拿起一把雪亮的刀放在膝上,呵斥都督說: 你受到主上知遇,與甘寧相比怎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甘寧尚不惜死,卿何以獨惜死乎? 都督見寧色厲,即起拜持酒,通酌兵各一銀碗。
我甘寧尚且不怕死,你為什麼獨獨怕死? 都督見甘寧疾言厲色,立即起身拜謝接酒,全體兵士也全都各斟一碗酒。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至二更時,銜枚出斫敵。
到二更時分,眾人口裡銜著枚出動砍殺敵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敵驚動,遂退。
敵軍震動,就敗退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寧益貴重,增兵二千人。
甘寧更加受到人們的敬重,孫權給他增加兩千士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寧雖粗猛好殺,然開爽有計略,輕財敬士,能厚養健兒,健兒亦樂為用命。
甘寧雖然粗魯兇猛好殺人,但性格開朗善於謀劃,輕視錢財禮敬名士,能厚待英勇善戰的官兵,這些官兵也樂於為他效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建安二十年,從攻合肥,會疫疾,軍旅皆已引出,唯車下虎士千餘人,並呂蒙、蔣欽、淩統及寧,從權逍遙津北。
建安二十年,他跟隨孫權進攻合肥,適逢疾疫流行,軍隊都已退走,只有孫權車下虎士一千多人,以及呂蒙、蔣欽、淩統和甘寧,隨從孫權在遙津的北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張遼覘望知之,即將步騎奄至。
張遼探查觀望後知道吳軍的實情,當即率領步、騎兵突然奔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寧引弓射敵,與統等死戰。
甘寧拉弓射敵,與淩統等殊死奮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寧厲聲問鼓吹何以不作,壯氣毅然,權尤嘉之。
甘寧厲聲問軍中鼓吹手們為什麼不奏軍樂,豪壯之氣剛毅凜然,孫權甚是嘉賞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寧廚下兒曾有過,走投呂蒙。
甘寧廚中一個僕人曾犯有過錯,逃走投靠呂蒙那兒。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蒙恐寧殺之,故不即還。
呂蒙怕甘寧把僕人殺死,所以沒有立即送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寧齎禮禮蒙母,臨當與升堂,乃出廚下兒還寧。
後來甘寧帶著禮物來拜見呂蒙的母親,臨到將要與甘寧進入後堂時,呂蒙才將那個廚人送還甘寧。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寧許蒙不殺。
甘寧答應呂蒙不殺那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斯須還船,縛置桑樹,自挽弓射殺之。
不久回到船上,甘寧將僕人綁在桑樹上,親自拉弓射殺了那個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畢,敕船人更增舸纜,解衣臥船中。
事畢,甘寧命令船上人再增加幾根船纜,自己脫衣躺在船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蒙大怒,擊鼓會兵,欲就船攻寧。
呂蒙大怒,擊鼓聚集部隊,想到船上攻殺甘寧。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寧聞之,故臥不起。
甘寧得知消息,故意躺著不起身。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蒙母徒跣出諫蒙曰: 至尊待汝如骨肉,屬汝以大事,何有以私怒而欲攻殺甘寧?
呂蒙母親赤著腳跑出來勸阻呂蒙說: 主上待你如同骨肉兄弟,將大事託付給你,怎麼能因私人恩怨而想攻殺甘寧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寧死之日,縱至尊不問,汝是為臣下非法。 蒙素至孝,聞母言,即豁然意釋,自至寧船,笑呼之曰: 興霸,老母待卿食,急上! 寧涕泣歔欷曰: 負卿。 與蒙俱還見母,歡宴竟日。
甘寧被殺之後,縱然主上不責問你,你作為臣子這樣做也是違背禮法的。 呂蒙素來極為孝順,聽了母親的話,即豁然醒悟怒氣消解,親自來到甘寧的船前,笑著招呼甘寧: 興霸,老母正等你吃飯,快上岸吧! 甘寧流淚唏噓地說: 我有負於您。 便與呂蒙一起回去拜見呂母,終日歡樂宴飲。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寧卒,權痛惜之。
甘寧去世後,孫權非常痛惜。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子瑰,以罪徙會稽,無幾死。
甘寧的兒子甘瑰,因犯罪遷居會稽,不久去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淩統字公績,吳郡餘杭人也。
淩統,字公績,吳郡餘杭縣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父操,輕俠有膽氣,孫策初興,每從征伐,常冠軍履鋒。
他的父親凌操,輕壯俠氣很有膽氣。孫策初興兵時,凌操常隨他四處征戰,常勇冠三軍身先士卒。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守永平長,平治山越,奸猾斂手,遷破賊校尉。
做了永平縣縣長,平定治理山越,奸猾之徒都收斂了手腳,升任破賊校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權統軍,從討江夏。
等到孫權統率軍隊,凌操跟隨孫權討伐江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入夏口,先登,破其前鋒,輕舟獨進,中流矢死。
攻入夏口時,凌操率先登岸,攻破敵人前鋒,他獨自駕駛小船前進,被流箭射中而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統年十五,左右多稱述者,權亦以操死國事,拜統別部司馬,行破賊都尉,使攝父兵。
淩統十五歲,孫權身邊大多都稱讚他,孫權也因凌操為國戰死,就任淩統為別部司馬,代理破賊都尉,讓他統管凌操的部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從擊山賊,權破保屯先還,餘麻屯萬人,統與督張異等留攻圍之,剋日當攻。
後跟隨孫權攻打山越叛賊,孫權攻破保屯先行回朝,剩下麻屯一萬敵軍,淩統與都督張異等留下來繼續包圍攻打,並限定攻克期限。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先期,統與督陳勤會飲酒,勤剛勇任氣,因督祭酒,陵轢一坐,舉罰不以其道。
在此之前,淩統與都督陳勤一同飲酒,陳勤剛強放縱,以都督身份為祭酒欺壓在座賓客,不按規矩罰酒。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統疾其侮慢,面折不為用。
淩統憤恨陳勤的輕侮怠慢,當面駁回他的要求並拒絕他任祭酒。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勤怒詈統,及其父操,統流涕不答,眾因罷出。
陳勤怒罵淩統,甚至罵到他父親凌操,淩統流淚不答,眾人因此離席散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勤乘酒兇悖,又於道路辱統。
陳勤趁著醉酒行事兇狠狂悖,又在路上侮辱淩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統不忍,引刀斫勤,數日乃死。
淩統忍無可忍,拿刀砍傷陳勤,幾天後陳勤死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及當攻屯,統曰: 非死無以謝罪。 乃率厲士卒,身當矢石,所攻一面,應時披壞,諸將乘勝,遂大破之。
等到將要攻打麻屯時,淩統說: 我不戰死無法謝罪! 就督率激勵將士,冒著箭石身先士卒,所攻打的一面,很快就被攻破,將領們乘勝進攻,最後大破敵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還,自拘於軍正。
回師後,淩統將自己捆起來送到軍正那裡。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壯其果毅,使得以功贖罪。
孫權認為他的果敢堅毅很是勇壯,讓他將功贖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權復徵江夏,統為前鋒,與所厚健兒數十人共乘一船,常去大兵數十里。
後來孫權再次出征江夏,淩統做前鋒,與他平日厚待的數十名勇猛將士共乘一條船,常常遠離大部隊幾十裡水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行入右江,斬黃祖將張碩,盡獲船人。
船行入右江,斬殺黃祖的將領張碩,將敵船上的人盡數俘虜。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還以白權,引軍兼道,水陸並集。
淩統返回上報孫權,孫權率領大軍日夜兼行,水陸並進。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呂蒙敗其水軍,而統先搏其城,於是大獲。
當時呂蒙攻破敵人水軍,而淩統又先佔領城池,於是大獲全勝。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以統為承烈都尉,與周瑜等拒破曹公於烏林,遂攻曹仁,遷為校尉。
孫權任命淩統為承烈都尉,與周瑜等在烏林抗擊並攻破曹操,隨後攻打曹仁,被升為校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雖在軍旅,親賢接士,輕財重義,有國士之風。
淩統雖在軍旅之中,但他親近禮待賢士,輕財重義,頗有國士風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又從破皖,拜蕩寇中郎將,領沛相。
他又跟隨孫權佔據皖縣,被任命為蕩寇中郎將,兼任沛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與呂蒙等西取三郡,反自益陽,從往合肥,為右部督。
淩統與呂蒙等向西攻取三郡,從益陽回軍,又隨從孫權奔赴合肥,做為右部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權徹軍,前部已發,魏將張遼等奄至津北。
當時孫權撤軍,前頭部隊已經出發,魏國將軍張遼等突然殺到逍遙津北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使追還前兵,兵去已遠,勢不相及,統率親近三百人陷圍,扶扞權出。
孫權派人去追回先鋒部隊,但大軍已走遠,情況緊急來不及趕回救援,淩統率領親近士兵三百人衝入敵軍重圍,掩護孫權突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敵已毀橋,橋之屬者兩版,權策馬驅馳,統復還戰,左右盡死,身亦被創,所殺數十人,度權已免,乃還。
敵軍已破壞河橋,橋面上僅有兩塊木板,孫權策馬疾奔過橋,淩統返回戰場殺敵,身邊人全部戰死,他自身也身受刀傷,但還殺死了幾十個敵兵,估計孫權已經逃脫,他才抽身返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橋敗路絕,統被甲潛行。
但橋被損毀道路斷絕,淩統只得身穿盔甲潛水離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既御船,見之驚喜。
孫權趕到御船後,見到淩統非常驚喜。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統痛親近無反者,悲不自勝。
淩統痛心自己的親兵無一生還,悲傷欲絕。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引袂拭之,謂曰: 公績,亡者已矣,苟使卿在,何患無人? 拜偏將軍,倍給本兵。
孫權拉著自己的衣袖為淩統擦淚,對他說: 公績,死的已經死了,只要您還活著,何患無人? 就任命他為偏將軍,加倍增添他的親近士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有薦同郡盛暹於權者,以為梗概大節,有過於統,權曰: 且令如統足矣。 後召暹夜至,時統已臥,聞之,攝衣出門,執其手以入。
當時有人向孫權舉薦淩統同郡人盛暹,認為盛暹應對各種重大事情,有超過淩統之處,孫權說: 只要他能像淩統那樣就足夠了。 後來徵召盛暹夜裡前來,當時淩統已經睡下,得知後,披著衣服外出房門,拉著盛暹的手進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其愛善不害如此。
淩統就是如此愛惜能人而無妒忌之心。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統以山中人尚多壯悍,可以威恩誘也,權令東佔且討之,命敕屬城,凡統所求,皆先給後聞。
淩統認為山中人還有不少強壯剽悍者,可用恩威並施招誘他們,孫權就命令他往東佔領土地並征討那些山裡人,又下令各所屬的州郡官員,凡是淩統所需物品,都要先提供給他然後再上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統素愛士,士亦慕焉。
淩統素來愛惜士卒,將士們也都敬慕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得精兵萬餘人,過本縣,步入寺門,見長吏懷三版,恭敬盡禮,親舊故人,恩意益隆。
他得到精兵一萬多,路過自己家長縣城,就入縣衙大門,見官長們持著三版官笏,恭敬相待禮節到位,親舊朋友,恩情更深。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事畢當出,會病卒,時年四十九。
處理完事務將要啟程,碰巧因病去世,時年四十九歲。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聞之,拊床起坐,哀不能自止,數日減膳,言及流涕,使張承為作銘誄。
孫權得知後,捶床坐起,悲哀無法自制,幾天都減少了飯量,一談到他就淚流滿面,令張承為淩統作了祭文和銘文。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二子烈、封,年各數歲,權內養於宮,愛待與諸子同,賓客進見,呼示之曰: 此吾虎子也。 及八九歲,令葛光教之讀書,十日一令乘馬,追錄統功,封烈亭侯,還其故兵。
淩統的兩個兒子凌烈、凌封,年齡只有幾歲。孫權將他們帶到宮內撫養,對他們愛護相待如同自己的幾個兒子,每有賓客進見,便招呼他倆讓客人看,並說: 這是我的虎子! 等到八九歲時,讓葛光教授他們讀書,十天讓他們練習騎馬一次。孫權追述淩統功勞,封凌烈為亭侯,歸還他父親生前的部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烈有罪免,封復襲爵領兵。
後來凌烈因罪被免去爵位和職位,又讓凌封襲爵統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徐盛字文向,琅邪莒人也。
徐盛,字文向,琅王牙郡莒縣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遭亂,客居吳,以勇氣聞。
遭逢禍亂,客居吳地,以勇氣聞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孫權統事,以為別部司馬,授兵五百人,守柴桑長,拒黃祖。
孫權掌管國事,以徐盛為別部司馬,授予五百士兵,任柴桑縣縣長,抗擊黃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祖子射,嘗率數千人下攻盛。
黃祖的兒子黃射,曾率領幾千人順流而下進攻徐盛。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盛時吏士不滿二百,與相拒擊,傷射吏士千餘人。
當時徐盛的將士不足二百,抵禦敵人進擊,殺傷黃射一千多士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已乃開門出戰,大破之。
隨後大開城門出戰,大敗黃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