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策薨,諸長吏並欲出赴喪,翻曰: 恐鄰縣山民或有奸變,遠委城郭,必致不虞。
孫策去世時,縣中各長官都想出縣奔喪,虞翻說: 恐怕鄰縣山越部族可能會有奸人生變,我們都遠離城郭,必然會招致意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因留制服行喪。
就留在治所穿著喪服守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諸縣皆效之,鹹以安寧。
各縣都仿效他的做法,都得以安定無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翻州舉茂才,漢召為侍御史,曹公為司空闢,皆不就。
後來虞翻被州里推舉為茂才,漢朝廷徵召他擔任侍御史,曹操以司空身份徵召他,他都沒有到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翻與少府孔融書,並示以所著易注。
虞翻與少府孔融通信,並將自己撰寫的《易注》寄給他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融答書曰: 聞延陵之理樂,睹吾子之治易,乃知東南之美者,非徒會稽之竹箭也。
孔融回信說: 聽說延陵精通音樂,閱覽您對《周易》的鑽研,才知道東南地區的俊傑之美,並非只有會稽郡出產的竹箭著名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又觀象雲物,察應寒溫,原其禍福,與神合契,可謂探賾窮通者也。
又有《易注》觀察雲氣天象,觀察氣溫寒暖相應,推究禍福根源,都與神妙之事契合,可說是探奧索微、通曉事物規律的大作。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會稽東部都尉張紘又與融書曰: 虞仲翔前頗為論者所侵,美寶為質,彫摩益光,不足以損。
會稽東部都尉張郃又給孔融寫信說: 虞仲翔過去常被評論者貶損,但精美的寶玉常顯出質樸的表象,越打磨越光亮,貶抑並不會損害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孫權以為騎都尉。
孫權以虞翻為騎都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翻數犯顏諫爭,權不能悅,又性不協俗,多見謗毀,坐徙丹楊涇縣。
虞翻多次冒犯孫權而極力勸諫,孫權心中不喜,且他性情又不與世人調和,所以經常被人毀謗,所以被定罪流放丹楊涇縣。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呂蒙圖取關羽,稱疾還建業,以翻兼知醫術,請以自隨,亦欲因此令翻得釋也。
呂蒙圖謀攻取關羽,自稱有病返回建業,以虞翻兼通醫術為由,請求讓虞翻跟隨自己,也想借此使虞翻從事件中脫離出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蒙舉軍西上,南郡太守麋芳開城出降。
後來呂蒙率軍西上,蜀國南郡太守麋芳獻城投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蒙未據郡城而作樂沙上,翻謂蒙曰: 今區區一心者麋將軍也,城中之人豈可盡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籥乎?
呂蒙沒有佔據城池,而在沙灘上奏樂慶賀,虞翻對呂蒙說: 現在一心投降的只有麋將軍一人,城裡的人怎麼能全都相信?為什麼不趕快進城去控制住這座城池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蒙即從之。
呂蒙立即採納他的意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城中有伏計,賴翻謀不行。
當時城中確實有人定了埋伏吳軍的計劃,仰賴虞翻建議,這陰謀才未施行。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關羽既敗,權使翻筮之,得兌下坎上,節,五爻變之臨,翻曰: 不出二日,必當斷頭。
關羽被攻破後,孫權讓虞翻占卜結局,虞翻得 兌 上 坎 下,卦 節 ,五爻而演變為 臨 ,虞翻就說: 不出二日,關羽必定斷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果如翻言。
後果真像虞翻所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曰: 卿不及伏羲,可與東方朔為比矣。
孫權說: 你比不上伏羲,卻可與東方朔相比。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魏將於禁為羽所獲,系在城中,權至釋之,請與相見。
魏國將領于禁被關羽所生擒,關收押在城中,孫權到後將他釋放,請他前來相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他日,權乘馬出,引禁並行,翻呵禁曰: 爾降虜,何敢與吾君齊馬首乎!
後來,孫權騎馬外出,帶著于禁並列前行,虞翻斥責于禁: 你是投降的俘虜,怎敢與我們的主上並駕齊驅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欲抗鞭擊禁,權呵止之。
就想要舉鞭抽打于禁,孫權呵斥制止了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權於樓船會群臣飲,禁聞樂流涕,翻又曰: 汝欲以偽求免邪?
後來孫權在樓船上會集群臣宴飲,于禁聽到演奏的音樂淚流滿面。虞翻又說: 你想以虛情假意來求得倖免於難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悵然不平。
孫權心中悵然不快。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既為吳王,歡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陽醉,不持。
孫權做吳王后,有次在宴飲享樂尾聲時,親自起身巡行斟酒,虞翻趴在地上裝醉,不端酒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去,翻起坐。
孫權離開,他就坐起來。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於是大怒,手劍欲擊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農劉基起抱權諫曰: 大王以三爵之後殺善士,雖翻有罪,天下孰知之?
孫權大怒,手裡拿著劍要刺他,陪坐的人都震驚惶恐,只有大農劉基起身抱住孫權勸說: 大王因酒過三巡之後殺了有名望之人,雖說虞翻有罪,但天下人誰知道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且大王以能容賢畜眾,故海內望風,今一朝棄之,可乎?
況且大王因為能容納賢才,供養士人,所以天下望風依附。現在因一件事而將其拋棄,值得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曰: 曹孟德尚殺孔文舉,孤於虞翻何有哉?
孫權說: 曹操尚且殺死孔融,我對虞翻又有什麼憐惜的。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基曰: 孟德輕害士人,天下非之。
劉基說: 曹操輕率地殺害士人,天下人認為不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大王躬行德義,欲與堯、舜比隆,何得自喻於彼乎?
大王躬行仁義道德,希望和堯、舜比肩,怎麼能自比曹操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翻由是得免。
虞翻因此免於一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因敕左右,自今酒後言殺,皆不得殺。
孫權因此事下令身邊人,從今以後自己酒後說要殺的人,都不得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翻嘗乘船行,與麋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驅曰: 避將軍船!
虞翻曾經乘船出行,與麋芳相遇,麋芳船上的人都想讓虞翻自行避讓,站在船頭的人說: 避開將軍的船!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翻厲聲曰: 失忠與信,何以事君?
虞翻厲聲地說: 拋去忠誠與信義,拿什麼侍奉君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傾人二城,而稱將軍,可乎?
傾覆了人家委託的兩座城池,卻自稱將軍,是應當的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芳闔戶不應而遽避之。
麋芳緊閉船窗沒有回應,且迅速避讓虞翻的船。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後翻乘車行,又經芳營門,吏閉門,車不得過。
後來虞翻乘車出行,又經過麋芳軍營的大門,營中軍官將營門關上,虞翻的車無法通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翻覆怒曰: 當閉反開,當開反閉,豈得事宜邪?
虞翻又大怒說: 該關時反而打開,該開時反而關閉,哪有這樣的事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芳聞之,有慚色。
麋芳聽了此話,面有愧色。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翻性疏直,數有酒失。
虞翻性格疏朗耿直,多次因酒犯錯。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與張昭論及神仙,翻指昭曰: 彼皆死人,而語神仙,世豈有仙人邪!
孫權和張昭談論神仙之事,虞翻手指張昭說: 那些都是死人,反而說是神仙,世上哪有什麼仙人呢!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積怒非一,遂徙翻交州。
孫權對虞翻積壓的怒氣已不是一次,就將他流放到交州。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雖處罪放,而講學不倦,門徒常數百人。
雖然因罪被流放,但虞翻卻講學不倦,學生常有數百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又為老子、論語、國語訓注,皆傳於世。
又為《老子》、《論語》、《國語》撰寫註釋,都流傳於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初,山陰丁覽,太末徐陵,或在縣吏之中,或眾所未識,翻一見之,便與友善,終成顯名。
當初,山陰人丁覽、太末人徐陵,有的身處縣吏之中,有的尚未被世人所知曉,虞翻一見他們,就和他們關係友好,最後都得以顯名。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在南十餘年,年七十卒。歸葬舊墓,妻子得還。
虞翻在南方十幾年,七十歲時去世,靈柩運回餘姚祖先墓地安葬,妻子兒女也得以返歸故里。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翻有十一子,第四子汜最知名,永安初,從選曹郎為散騎中常侍,後為監軍使者,討扶嚴,病卒。
虞翻有十一個兒子,第四子虞汜最出名。永安初年,虞汜從選曹郎擔任散騎中常侍,後來擔任監軍使者,征討扶嚴,因病去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汜弟忠,宜都太守;聳,越騎校尉,累遷廷尉,湘東、河間太守;昺,廷尉尚書,濟陰太守。
虞汜的弟弟虞忠,做過宜都太守;虞聳,做過越騎校尉,多次升遷至廷尉,又擔任了湘東、河間兩地太守;虞昺,做過廷尉尚書,濟陰太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陸績字公紀,吳郡吳人也。
陸績,字公紀,吳郡吳縣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父康,漢末為廬江太守。
他的父親陸康,漢朝末年做過廬江太守。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績年六歲,於九江見袁術。
陸績六歲時,在九江見到袁術。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術出橘,績懷三枚,去,拜辭墮地,術謂曰: 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
袁術拿出橘子給他,陸績拿了三個揣在懷裡,臨走時,因跪拜告辭而橘子滾落在地,袁術對他說: 陸郎作客還要懷揣橘子嗎?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績跪答曰: 欲歸遺母。
陸績跪著回答說: 打算帶回去給母親吃。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術大奇之。
袁術認為他很奇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孫策在吳,張昭、張紘、秦松為上賓,共論四海未泰,須當用武治而平之,績年少末坐,遙大聲言曰: 昔管夷吾相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不用兵車。
孫策在吳郡,張昭、張郃、秦松做為他的上賓,他們共同討論天下未定,應當用武力來平定,陸績年紀小坐在末席,遠遠地大聲說: 過去管夷吾做齊桓公的相國,召集諸侯,統一天下,不用兵馬戰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孔子曰: 遠人不服,則脩文德以來之。
孔子說: 遠方之人不歸服,就修行德政招攬他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論者不務道德懷取之術,而惟尚武,績雖童蒙,竊所未安也。
現在你們不討論如何致力於用道義仁德來安取天下的方法,而只崇尚武力,陸績我雖年幼無知,但心中也認為不應當。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昭等異焉。
張昭等人對他深感奇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績容貌雄壯,博學多識,星曆算數無不該覽。
陸績外貌雄壯,博學多聞,天文、曆法、算數全都鑽研。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虞翻舊齒名盛,龐統荊州令士,年亦差長,皆與績友善。
虞翻在耆宿中很有盛名,龐統是荊州的名士,他們都與陸績年齡相差很大,但都與他關係很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孫權統事,闢為奏曹掾,以直道見憚,出為鬱林太守,加偏將軍,給兵二千人。
孫權主管朝政,徵召陸績為奏曹掾。他因說話耿直而為人忌憚,所以出朝為鬱林太守,加授為偏將軍,授予兩千士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績既有躄疾,又意存儒雅,非其志也。
陸績既腿腳有毛病,又致力於研究經典,所以帶兵上陣並非他的志向。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雖有軍事,著述不廢,作渾天圖,注易釋玄,皆傳於世。
雖說有軍事任務,但著述並沒有廢止,他製作《渾天圖》,註釋《周易》和《太玄》,都流傳後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豫自知亡日,乃為辭曰: 有漢志士吳郡陸績,幼敦詩、書,長玩禮、易,受命南征,遘疾逼厄,遭命不永,嗚呼悲隔!
他預知到自己的死期,就給自己作好了挽辭: 漢朝志士,吳郡陸績,幼時喜愛《詩》、《書》,年長鑽研《禮》、《易》,奉命南征,染病遭厄,壽命不長,與世長辭,悲痛啊!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又曰: 從今已去,六十年之外,車同軌,書同文,恨不及見也。
又說: 自現在開始,六十年以後,車同軌、書同文,遺憾我無法見到。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年三十二卒。
他三十二歲就去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長子宏,會稽南部都尉,次子叡,長水校尉。
陸績長子陸宏,擔任會稽南部都尉;次子陸睿又,任長水校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張溫字惠恕,吳郡吳人也。
張溫,字惠恕,吳郡吳縣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父允,以輕財重士,名顯州郡,為孫權東曹掾,卒。
他的父親張允,因輕視錢財看重人才,聲名在州郡中很顯達,但任孫權的東曹掾,隨後去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溫少脩節操,容貌奇偉。
張溫從小就修養節操,容貌奇特雄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聞之,以問公卿曰: 溫當今與誰為比?
孫權聽說,就詢問朝中大臣說: 張溫能與當今何人相比?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大農劉基曰: 可與全琮為輩。
大司農劉基說: 可與全琮相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太常顧雍曰: 基未詳其為人也。
太常顧雍說: 劉基未詳細瞭解瞭解張溫為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溫當今無輩。
張溫當今無人可比。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曰: 如是,張允不死也。
孫權說: 如果是這樣,那張允就算沒有死!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徵到延見,文辭佔對,觀者傾竦,權改容加禮。
就徵召張溫前來相見。張溫談吐文雅回答流暢,在旁之人都傾慕,孫權為之改變神色增加禮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罷出,張昭執其手曰: 老夫託意,君宜明之。
拜見結束出宮,張昭握著張溫的手說: 老夫將心意託付你,你應該明白。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拜議郎、選曹尚書,徙太子太傅,甚見信重。
就孫權任命張溫為議郎、選曹尚書,又升為太子太傅,很受信任重視。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時年三十二,以輔義中郎將使蜀。
張溫三十二歲時,以輔義中郎將身份出使蜀國。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謂溫曰: 卿不宜遠出,恐諸葛孔明不知吾所以與曹氏通意,故屈卿行。
孫權對他說: 您本不宜外出遠地,只是擔心諸葛亮不知曉我與曹操往來的原因,所以委屈您前往。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若山越都除,便欲大構於丕。
如果山越禍患全部消除,我們便會對曹丕大舉出兵。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行人之義,受命不受辭也。
身為使者的使命,即接受命令但不接受言辭。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溫對曰: 臣入無腹心之規,出無專對之用,懼無張老延譽之功,又無子產陳事之效。
張溫回答說: 我在朝中沒有作為心腹大臣出謀劃策,奉命出使沒有獨自應對的才能,擔心沒有像張孟宣揚國家聲譽的能力,又沒有子產陳述事理的效果。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然諸葛亮達見計數,必知神慮屈申之宜,加受朝廷天覆之惠,推亮之心,必無疑貳。
但諸葛亮見識深遠,精於謀劃,必定知曉您的神明思慮和屈伸權宜之計,加上朝廷天降恩惠,推測諸葛亮的想法,一定沒有猜忌。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溫至蜀,詣闕拜章曰: 昔高宗以諒闇昌殷祚於再興,成王以幼衝隆周德於太平,功冒溥天,聲貫罔極。
張溫到蜀國後,前往宮廷拜上奏章說: 古代商高宗守喪卻使殷商國祚再次興盛,周成王以年幼之身使周朝推行德政得享太平,他們的功績覆蓋天下,聲威遠播山海。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今陛下以聰明之姿,等契往古,總百揆於良佐,參列精之炳耀,遐邇望風,莫不欣賴。
現在陛下以聰明的資質,與古代聖賢等同,賢良大臣輔佐處理政事,滿朝人才有如群星閃耀,遠近人們仰望您的風采,無不歡欣前來依賴。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吳國勤任旅力,清澄江滸,願與有道平一宇內,委心協規,有如河水,軍事兇煩,使役乏少,是以忍鄙倍之羞,使下臣溫通致情好。
吳國勤於提升軍事實力以安定江南之地,希望與有道之君一起安定天下,齊心協力規勸謀劃,就像河水奔湧向前。只因戰事頻頻猛烈,我們足以動用的軍隊太少,所以只好忍受卑鄙之人強加的恥辱。現特派下臣張溫溝通情況表達交好之情。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陛下敦崇禮義,未便恥忽。
陛下推崇禮義,不應以此為恥而忽視我的請求。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臣自遠境,及即近郊,頻蒙勞來,恩詔輒加,以榮自懼,悚怛若驚。
臣從遙遠邊境而來,直到貴國首都之郊,頻頻蒙受貴國禮節待遇,恩惠詔書不斷傳來,我受此榮耀心中惶恐,又感到意外的驚奇和不安。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謹奉所齎函書一封。
謹此奉獻我主致陛下信函一封。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蜀甚貴其才。
蜀國很看重張溫的才幹。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還,頃之,使入豫章部伍出兵,事業未究。
回國不久,朝廷就派他進豫章郡的部隊出征作戰,但他對軍功沒有追求。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既陰銜溫稱美蜀政,又嫌其聲名大盛,眾庶炫惑,恐終不為己用,思有以中傷之,會暨豔事起,遂因此發舉。
孫權既暗中嫉恨張溫稱讚蜀國政治,又嫌忌他的聲名太過顯揚,百姓都被他的德行才能所迷惑,憂慮他最終不能為自己所用,就考慮辦法來中傷他,恰逢暨豔事件發生,就藉此機會找出張溫的錯漏。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豔字子休,亦吳郡人也,溫引致之,以為選曹郎,至尚書。
暨豔,字子休,也是吳郡人,張溫將他引薦入朝,朝廷任命為選曹郎,官至尚書。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豔性狷厲,好為清議,見時郎署混濁淆雜,多非其人,欲臧否區別,賢愚異貫。
暨豔生性狷狂嚴厲,喜歡清談議論,看到當時郎署混濁雜亂,大多官員名不副實,想將好壞區別開來,賢能、愚陋區別使用。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彈射百僚,核選三署,率皆貶高就下,降損數等,其守故者十未能一,其居位貪鄙,志節汙卑者,皆以為軍吏,置營府以處之。
他彈劾百官,考選三署官員,都是將高的官職貶低,連降幾級,能在原官位上繼續任職的不及十分之一,那些在官職上貪汙卑劣、節操汙穢的,都被貶為軍中小吏,安置在軍營作幕府。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而怨憤之聲積,浸潤之譖行矣。競言豔及選曹郎徐彪,專用私情,愛憎不由公理,豔、彪皆坐自殺。
於是憤怨之聲逐漸累積,詆譭讒言四處流傳,都爭相控告暨豔和選曹郎徐彪,說他們循用私情,愛憎判斷由公理。暨豔、徐彪都因此獲罪自殺。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溫宿與豔、彪同意,數交書疏,聞問往還,即罪溫。
張溫向來與暨豔、徐彪意見相符,多有書信來往,互相來往問候,於是又判張溫有罪。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權幽之有司,下令曰: 昔令召張溫,虛己待之,既至顯授,有過舊臣,何圖兇醜,專挾異心。
孫權將他收押在有關部門,下令說: 從前下令徵召張溫,空出官位虛心等待他來,授予他高官厚祿,超過一般舊臣,哪裡料到他竟如此兇壞,專生二心。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昔暨豔父兄,附於惡逆,寡人無忌,故進而任之,欲觀豔何如。
昔日暨豔父兄,依附兇惡叛逆者,我沒有忌憚,因此提拔任用他們,想觀察暨豔究竟如何。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