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tput
stringlengths 1
1.45k
| input
stringlengths 1
1.6k
| instruction
stringclasses 1
value |
---|---|---|
太元元年,權寢疾,詣都,留為太常;與諾葛恪等俱受遺詔輔政。 | 太元元年,孫權重病臥床,滕胤回到京都,留下為太常,與諸葛恪一起受遺詔輔政。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孫亮即位,加衛將軍。 | 孫亮登基後,加授滕胤衛將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恪將悉眾伐魏。胤諫恪曰: 君以喪代之際,受伊、霍之託,入安本朝,出摧強敵,名聲振於海內,天下莫不震動,萬姓之心,冀得蒙君而息。 | 諸葛恪準備率領全部軍隊攻打魏國,滕胤勸諫他說: 您在先王去世新君繼位時,接受了伊尹、霍光一樣的重託,入則安定本國朝政,出則摧毀強大外敵,名聲傳揚全國,天下無不震動,百姓的心願,期望得以依賴您而安寧。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今猥以勞役之後,興師出征,民疲力屈,遠主有備。若攻城不克,野略無獲,是喪前勞而招後責也。 | 如今在大興勞役之後,興師出征,百姓疲憊、國力虧虛,遠方國家的君主有所防備,如果攻城而不能克,野戰而無所獲,這就會喪失以前的功績而招致以後的責備。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不如案甲息師,觀隙而動。 | 不如按兵息師,伺機而行。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且兵者大事,事以眾濟,眾苟不悅,君獨安之? | 況且出兵作戰是重大事情,此事要靠大眾才能成功,眾人如果不高興,您豈得獨自安心?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恪曰: 諸雲不可者,皆不見計算,懷居苟安者也,而子復以為然,吾何望焉? | 諸葛恪說: 大家說不可出兵,是他們都無計慮,心懷苟且偷安的思想,而您也認為他們是對的,我還有什麼指望?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夫以曹勞闇劣,而政在私門,彼之臣民,固有離心。 | 因為曹芳昏聵無能,而他的政權被控制在臣下手中,他的臣民本就懷有離心。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今吾因國家之資,借戰勝之威,則何往而不克哉! | 如今我利用國家的力量,憑藉戰勝的威勢,則所向之處哪能不獲勝?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以胤為都下督,掌統留事。 | 他以滕胤為都下督,總管留守事務。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胤白日接賓客,夜省文書,或通曉不寐。 | 滕胤白天接待賓客,夜間批閱文件,有時通宵不眠。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孫峻字子遠,孫堅弟靜之曾孫也。 | 孫峻傳,孫峻,字子遠,孫堅的弟弟孫靜的曾孫。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靜生皓,皓生恭,為散騎侍郎。 | 孫靜生孫詗。孫詗生孫恭,孫恭任散騎侍郎。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恭生峻。 | 孫恭生孫峻。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少便弓馬,精果膽決。 | 孫峻年少時就熟知射箭馳馬,精明果敢、膽大決斷。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孫權末,徙武衛都尉,為侍中。 | 孫權在位末年,孫峻為武衛都尉,任侍中。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權臨薨,受遺輔政,領武衛將軍,故典宿衛,封都鄉侯。 | 孫權臨去世前,孫峻受遺詔輔朝政,兼任武衛將軍,此職按例主管宿衛軍,封爵都鄉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既誅諸葛恪,遷丞相大將軍,督中外諸軍事、假節,進封富春侯。 | 諸葛恪被誅殺後,孫峻被升為丞相大將軍,督管朝廷內外各項軍務、假節,晉封為富春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滕胤以恪子竦妻父辭位。峻曰: 鯀、禹罪不相及,滕侯何為? | 滕胤因是諸葛恪的兒子諸葛竦的岳父而辭職,孫峻說: 鯀和禹罪過不相連累,滕侯您這是何必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峻、胤雖內不霑洽,而外相包容,進胤爵高密侯,共事如前。 | 孫峻、滕胤內心雖相互不融洽合意,但外表上都相互包容,孫峻晉封滕胤的爵位為高密侯,仍像以前一樣共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峻素無重名,驕矜險害,多所刑殺,百姓囂然。 | 孫峻一向沒有顯赫的聲名,驕矜陰險,過多施刑殺人,百姓怨聲載道。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又奸亂宮人,與公主魯班私通。 | 他還姦淫宮女,與公主魯班私通。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五鳳元年,吳侯英謀殺峻,英事洩死。 | 五鳳元年,吳侯孫英企圖謀殺他,因事情敗露孫英被處死。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二年,魏毋丘儉、文欽以眾叛,與魏人戰於樂嘉,峻帥驃騎將軍呂據、左將軍留贊襲壽春,會欽敗降,軍還。 | 五鳳二年,魏國將領毋丘儉、文欽率部叛亂,與魏軍在樂嘉作戰,孫峻率領驃騎將軍呂據、左將軍留贊襲擊壽春,正碰上文欽戰敗來向吳軍投降,吳軍返回。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是歲,蜀使來聘,將軍孫儀、孫邵綝恂等欲因會殺峻。 | 當年,蜀國使者來訪問,將軍孫儀、張怡、林恂等企圖借會見蜀使之機殺死孫峻。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事洩,儀等自殺,死者數十入,並及公主魯育。 | 事情敗露,孫儀等自殺而亡,死者數十人,並株連到公主魯育。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峻欲城廣陵,朝臣知其不可城,而畏之莫敢言。 | 孫峻打算修築廣陵城,朝中大臣們明白那裡無法修城,但都懼怕孫峻,故無人敢講。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唯滕胤諫止,不從,而功竟不就。 | 只有滕胤勸諫他,孫峻不聽,而此項工程最終未能完成。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其明年,文欽說峻徵魏,峻使欽與呂據、車騎劉纂、鎮南朱異、前將軍唐諮自江都人淮、泗,以圖青、徐。 | 第二年,文欽勸說孫峻征伐魏國,孫峻派遣文欽與呂據、車騎將軍劉纂、鎮南將軍朱異、前將軍唐諮從江都進軍淮、泗一帶,圖謀攻佔青、徐二州。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峻與胤至石頭,因餞之,領從者百許人入據營。 | 孫峻與滕胤到達石頭城,藉此為他們餞行,孫峻帶領隨從百多人進入呂據的軍營。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據御軍齊整,峻惡之,稱心痛去。 | 呂據指揮軍隊整齊嚴謹,孫峻心裡討厭他,就推說心痛離去。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遂夢為諸葛恪所擊,恐懼發病死,時年三十八,以後事付綝。 | 於是他夢見被諸葛恪所擊,因恐懼發病死去,時年三十八歲,將後事託付孫綝。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孫綝字子通,與峻同祖。 | 孫綝傳,孫綝,字子通,與孫峻同一祖父。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綝父綽為安民都尉。 | 孫綝父親孫綽為安民都尉。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綝始為偏將軍,及峻死,為待中武衛將軍,領中外諸軍事,代知朝政。 | 孫綝起始為偏將軍,及至孫峻死後,為侍中武衛將軍,兼管朝廷內外各項軍務,接替孫峻主持朝政。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呂據聞之大恐,與諸督將連名,共表薦滕胤為丞相,綝以胤為大司馬,代呂岱駐武昌。 | 呂據聽到這一消息,十分恐懼,與眾部督將領聯名,共上表舉薦滕胤為丞相,孫綝改滕胤為大司馬,接替呂岱駐守武昌。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據引兵還,使人報胤,欲共廢綝綝聞之,遣從兄慮將兵逆據於江都,使中使敕文欽、劉纂、唐諮等合眾擊據,遣侍中左將軍華融、中書丞丁晏告胤取據,並喻胤宜速去意,胤自以禍及,因留融、晏,勒兵自衛,召典軍揚崇、將軍孫諮,告以綝為亂,迫融等使有書難綝綝不聽,表言胤反,許將軍劉丞以封爵,使率兵騎急攻圍胤。 | 呂據領兵返回,派人報知滕胤,想一道廢黜孫綝。孫綝聽到這一消息,派遣堂兄孫慮領兵在江都迎擊呂據,派宮中使者去命令文欽、劉纂、唐諮等聯合部隊進擊呂據,派侍中左將軍華融、中書丞丁晏告訴滕胤攻取呂據,並有勸喻滕胤應速往之意。滕胤自認為禍患涉及到自己,因而扣留華融、丁晏,部署兵卒以自衛,召典軍楊崇、將軍孫諮,告知他們說孫綝作亂,迫使華融等寫信責難孫綝。孫綝不聽,上表說滕胤謀反,許諾將軍劉丞封爵,讓他率領兵馬急速攻打圍困滕胤。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胤又劫融等使詐詔發兵。 | 滕胤又脅迫華融等人,讓他們假造詔書徵調部隊。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融等不從,胤皆殺之。 | 華融等人不從,滕胤將他們全部殺死。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胤顏色不變,談笑若常。 | 滕胤神色不變,談笑如常。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或勸胤引兵至蒼龍門, 將士見公出,必皆委綝就公 。 | 有人勸滕胤領兵前往蒼龍門,將士們看到滕公出來,一定都離開孫綝來歸附滕公。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時夜已半,胤恃與據期。又難舉兵向富,乃約令部曲,說呂侯以在近道,故皆為胤盡死,無離散者。 | 當時已是半夜,滕胤仗著與呂據有約,又難於發動軍隊開進宮門,於是命令約束部下,說呂侯已在很近的路上,故此他的部下都能為他拼死,無人逃離。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時大風,比曉,據不至。 | 其時正颳大風,將近拂曉,呂據未到。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綝兵大會,遂殺及將士數十人,夷胤三族。 | 孫綝的軍隊已大規模會集,於是殺滕胤和他的幾十個將士,夷滅滕胤三族。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綝遷大將軍,假節,封永寧侯,負貴倨傲,多行無禮。 | 孫綝被升任為大將軍,假節、封爵永寧侯,他仗恃地位尊貴而非常傲慢,經常做出無禮的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初,峻從弟慮與諸葛恪之謀,峻厚之,至右將軍、無難督,授節蓋,平九官事。 | 其初,孫峻的堂弟孫慮參與誅殺諸葛恪的陰謀,孫峻對他十分厚待,他官至右將軍、無難督,授予符節車蓋,總管九官事務。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綝遇慮薄於峻時,慮怒,與將軍王惇謀殺綝綝殺惇。 | 孫綝給孫慮的待遇比孫峻時要薄,孫慮很惱火,與將軍王昶企圖謀殺孫綝。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慮服藥死。 | 孫綝殺死王昶,孫慮服毒藥而死。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魏大將軍諸葛誕舉壽春叛,保城請降。 | 魏國大將軍諸葛誕佔據壽春叛離魏國,保住壽春城向東吳請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吳遣文欽、唐諮、全端、全懌等三萬人救之。 | 吳國派遣文欽、唐諮、全端、全懌等率領三萬人馬前往救援。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魏鎮南將軍王基圍入誕。欽等突圍城。 | 魏國鎮南將軍王基圍困諸葛誕,文欽等突圍進入城中。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魏悉中外軍二十餘萬增誕之圍。 | 魏國傾派朝廷內外全部軍隊二十餘萬增加對諸葛誕的保衛。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朱異帥三萬人屯安豐城,為文欽勢。 | 朱異率領三萬人駐紮安豐城,作為文欽的接應。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魏兗州刺史州泰據異於陽淵,異敗退,為泰所追,死傷二幹人。 | 魏國兗州刺史州泰在陽淵抗擊朱異,朱異敗退,被州泰追殺,死傷兩千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林於是大發率出屯鑊裡,復遣異率將軍丁奉、黎斐等五萬人攻魏,留輜重於都陸。 | 孫綝於是大規模派出兵卒駐紮鑊裡,又派遣朱異率領將軍丁奉、黎斐等部五萬人攻打魏國,將輜重留在都陸。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異屯黎漿,遣將軍任度、張震等慕勇敢六千人,於屯西六里為浮橋夜渡,築偃月壘。 | 朱異駐紮黎漿,派遣將軍任度、張震等招募勇敢壯士六千人,於駐地西面六里處架浮橋夜裡渡江,築起偃月形營壘。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為魏監軍石苞及州泰所破,軍卻退就高。 | 被魏國監軍石苞及州泰所攻破,吳軍撤退到高地。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異復作車箱圍趣五木城。苞、泰攻異,異敗歸,而魏太山太守胡烈以奇兵五千詭道襲都陸,盡焚異資糧。 | 朱異再作車箱圍進逼五木城,石苞、州泰攻打朱異,朱異失敗而歸,而魏國太山太守胡烈用奇兵五千從隱秘小路偷襲都陸,將朱異的軍資糧草焚燒乾淨。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綝授兵三萬人使異死戰,異不從,綝斬之於鑊裡,而遣弟恩救。會誕敗引還。 | 孫綝授予朱異三萬人讓他拼死作戰,朱異不服從,孫綝將他斬殺於鑊裡,而派弟弟孫恩去援救,正趕上諸葛誕戰敗,孫恩便帶兵退還。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綝既不能拔出誕,而喪敗士眾,自戮名將,莫不怨之。 | 孫綝既不能救出諸葛誕,又使軍隊損喪大量兵卒,並親自誅殺名將,故此無人不怨恨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綝以孫亮始親政事,多所難問,甚懼。 | 孫綝因為孫亮開始親理政事後,對自己多有詰難,故此十分害怕。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還建業,稱疾不朝。築室幹朱雀橋南,使弟威遠將軍據入蒼龍宿衛,弟武衛將軍恩、偏將軍幹、長水校尉闓分屯諸營,欲以專朝自固。 | 回到建業後,稱說有病不上朝,在朱雀橋南面修築宮室,派弟弟威遠將軍孫據進入蒼龍做宿衛,弟弟武衛將軍孫恩、偏將軍孫幹、長水校尉孫分別駐守各軍營,打算以此專攬朝政加固自己的地位。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亮內嫌綝,乃推魯育見殺本末,責怒虎林督朱熊、熊弟外部督朱損不匡正孫峻,乃令丁奉殺熊於虎林,殺損於建業。 | 孫亮內心厭惡孫綝,於是追究公主魯育被殺害的原委,責備怨怒虎林督朱熊、朱熊的弟弟外部督朱損,不能匡正孫峻,於是命令丁奉殺死朱熊於虎林,殺死朱損於建業。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綝入諫不從,亮遂與公主魯班、太常全尚、將軍劉承議誅綝亮妃,綝從姊女也,以其謀告綝綝率眾夜襲全尚,遣弟恩殺劉承於蒼龍門外,遂圍宮。 | 孫綝入宮勸諫,孫亮不採納,孫亮於是與公主魯班、太常全尚、將軍劉承商議誅殺孫綝。孫亮的妃子,是孫綝堂姐的女兒,她將這一謀劃告知孫綝。孫綝率領兵眾夜裡襲擊全尚,派弟弟孫恩在蒼龍門外殺死劉承,於是進圍皇宮。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使光祿勳盂宗告廟廢亮,召群司儀曰: 少帝荒病昏亂,不可以處大位,承宗廟,以告先帝廢之。 | 孫綝派光祿勳孟宗祭告宗廟廢黜孫亮,召集群臣商議說: 少帝荒淫昏亂,不能夠處於皇位上,奉祀宗廟,已祭告先帝將他廢黜。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諸君若有不同者,下異議。 | 各位如有不同意見者,就下庭提出異議。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皆震怖。曰: 唯將軍令。 | 眾人都很震驚恐懼,說: 惟將軍令是聽。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綝遣中書郎李祟奪亮璽綬,以亮罪狀班告遠近。 | 孫綝派遣中書郎李崇奪去孫亮的印璽綬帶,將孫亮的罪狀頒佈各地。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尚書桓彝不肯署名,綝怒殺之。 | 尚書桓彝不肯署名,孫綝大怒將他殺死。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典軍施正勸綝徵立琅邪王休,綝從之。遣宗正楷奉書於休曰: 綝以酶才,見授大任,不能輔導陛下。 | 典軍施正勸孫綝徵立琅王牙王孫休,孫綝聽從了這一建議,派遣宗正孫楷進奉書信給孫休說: 我以淺薄的才能,被授予重任,不能輔佐引導陛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頃月以來,多所造立。親近劉承,悅於美色;發吏民婦女,料其好者,留於宮內,取兵弟十八已下三千餘人,習之苑中,連日續夜,大小呼嗟,敗壞藏中矛戈五千餘枚,以作戲具。 | 近幾個月以來,他多次任意妄作,親近劉承,迷悅女色,徵調官員百姓家中的女子,挑選出漂亮者,留在後宮之中,挑選出部隊中十八歲以下的年輕人三千多名,在宮苑中操演,日以繼夜地吵吵嚷嚷,毀壞武庫所藏的矛戟五千多枝,用來為戲鬧的器具。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朱據先帝舊臣,子男熊、損皆承父之基,以忠議自立,昔殺小主。自是大主所創,帝不復精其本未,便殺熊、損,諫不見用。諸下莫不側息。 | 朱據是先帝的老臣,他的兒子朱熊、朱損都能繼承父親的事業,能自守忠誠道義,從前殺害小公主,本是大公主起始設謀,而皇帝不重新查清事情的原委,便殺死朱熊、朱損,對他勸諫他不採納,各位下臣無不惶恐禁聲。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帝於宮中作小船三百餘艘,成以金銀,師工晝夜不息。 | 皇帝在宮內造小船三百餘艘,用金銀飾成,工匠日夜不停地幹。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太常全尚,累世受恩,不能督諸宗親,而全端等委城就魏。 | 太常全尚,幾代蒙受聖恩,不能督察自己的各位親屬,而全端等人棄城投奔魏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尚位過重,曾無一言以諫陛下,而與敵往來,使傳國消息,懼必傾危社稷。 | 全尚權位過於顯要,卻沒有發一句勸諫陛下的話,反而與敵人往來,派人傳遞國家的消息給敵國,恐怕他必定會危害毀滅社稷。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推案舊典,運集大王,輒以今月二十七日擒尚斬承。 | 推究依據過去典制,氣運集於大王身上,故此在本月二十七日擒拿全尚、斬殺劉承。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以帝為會稽王,遣楷牽迎。 | 讓皇帝為會稽王,派孫楷前來奉迎大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百寮喁喁。 | 百官翹首,夾道歡迎。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立任道側。 綝遣將軍孫耽送亮之國,徙尚於零陵,遷公主於豫章。 | 孫綝派遣將軍孫耽送孫亮前往封邑,流放全尚到零陵,遷全公主到豫章。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綝意彌溢,侮慢民神,遂燒大橋頭伍子胥廟,又壞浮屠祠,斬道人。 | 孫綝越發志傲意滿,輕侮辱損百姓敬奉的神靈,下手燒燬大橋頭的伍子胥廟,又拆毀佛教寺廟,斬殺道人。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休既即位,稱草莽臣。詣闕上書曰: 臣伏自省,才非幹國,因緣肺腑,位極人臣,傷錦敗駕,罪負彰露,尋愆惟闕,夙夜憂懼。 | 孫休即位後,孫綝自稱草莽臣,到宮門上書說: 臣自我反省,不是主持國家大政之才,只因是皇上近親,地位才居於群臣之上,損傷皇帝名聲,汙壞皇位,罪責昭彰,尋究罪過,日夜憂懼。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臣聞天命棐諶,必就有德,是以幽、厲失度,閡宣中興,陛下聖德,纂承大統,宜得良輔;以協雍熙,雖堯之盛,猶求稷契之佐;以協明聖之德。 | 為臣聽說天命輔助誠信,必定親近有德之人,故此周幽、厲二王失去法度,而宣王中興。陛下有聖明的德行,繼承帝業,應得賢良輔佐,以此調諧朝政,即使唐堯那樣德行盛廣,尚且需要后稷與契的輔佐,以協助明聖的德行。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古人有言: 陳力就列,不能者止。 臣雖自展竭,無益庶政,謹上印綬節鉞,退還田裡,以避賢路。 休引見慰喻。 | 古人有言: 顯出能力就列位任職,沒有能力就辭官離任。 為臣雖然竭力施展自己的能力,但對各種朝政沒有什麼補益。謹此呈上印璽綬帶符節斧鉞,退歸故里,以此給賢者讓出道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又下詔曰: 朕以不德,守藩於外,值茲際會,群公卿士,暨於朕躬,以奉宗廟。 | 孫休召見並勸慰開導他,又下詔書說: 朕以無德之身,駐守藩國於朝外,值此變革機會,各位公卿士大夫,找到我這個人,讓我奉祀宗廟。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朕用撫然,若涉淵冰。 | 朕因此悵然,如涉深淵、薄冰。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大將軍忠計內發,扶危定傾,安康社稷,功勳赫然。 | 大將軍忠誠的計謀出於內心,扶危定傾,安定康復社稷,功勳赫然。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昔漢孝宣踐阼,霍光尊顯,褒德賞功,古今之通義也。 | 從前漢宣帝登基,霍光尊貴顯赫,褒揚賢德、獎賞功績,這是貫通古今的道理。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其以大將軍為丞相、荊州牧,食五縣。 | 現以大將軍為丞相、荊州牧,食邑五縣。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恩為御史大夫、衛將軍,據右將軍。皆縣侯。 | 孫恩任御史大夫、衛將軍,孫據任右將軍,都被封爵縣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幹雜號將軍、亭侯。 | 孫幹為雜號將軍,封爵亭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闓亦封亭侯。 | 孫也被封爵亭侯。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綝一門五侯,皆典禁兵,權傾人主,自吳國朝臣未嘗有也。 | 孫綝一家五侯,都掌管禁衛軍,權力超過君主,自吳有國以來朝中大臣不曾有過此事。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綝奉牛酒詣休,休不受,齎詣左將軍張布。酒酣,出怨言曰: 徹廢少主時,多勸吾自為之者。 | 孫綝進獻牛、酒給孫休,孫休未接受。他轉送給左將軍張布,飲酒正酣時,他口出怨言說: 當初廢黜少主時,很多人勸我自己做皇帝。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吾以陛下賢明,故迎之。 | 我認為陛下賢明,故此迎立他為帝。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帝非我不立,今上禮見拒,是與凡臣無異,當復改圖耳。 | 皇帝不是我不得立,如今上獻禮物被拒絕,這是待我與一般大臣沒什麼兩樣,我應當重新改變安排。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布以言聞休,休銜之。鞏其有變,數加賞賜,又復加恩侍中,與綝分省文書。 | 張布將孫綝的話告訴孫休,孫休心中懷恨,擔心孫綝作亂,故多次賞賜孫綝,又再加授孫恩為侍中,與孫綝共同審閱文書。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或有告綝懷怨侮上欲圖反者,休執以付綝,綝殺之。 | 有人密告孫綝懷恨在心欺侮皇上企圖謀反,孫休將此人抓起來交給孫綝。孫綝將此人殺死。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由是愈懼,因孟宗求出屯武昌,休許焉,盡敕所督中營精兵萬餘人,皆令裝載,所取武庫兵器,鹹令給與。 | 自此更加恐懼,通過孟宗請求外任駐守武昌,孫休答應他的請求,命令孫綝督率的中營精兵一萬多人,全都跟隨孫綝上船啟程,孫綝取出的武庫中的兵器,也全讓他們帶走。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將軍魏邈說休曰 綝居外必有變 ,武衛士施朔又告 綝欲反有徵 休密問張布,布與丁奉謀於會殺綝永安元年十二月丁卯,建業中謠言明會有變。綝聞之,不悅。 | 將軍魏邈勸孫休說: 孫綝屯居京都之外必定會叛變。 武衛士施朔又報告說 孫綝企圖謀反已有跡象 。孫休秘密詢問張布,張布與丁奉設謀在臘祭聚會時殺孫綝。永安元年十二月七日,建業城內謠傳明天臘祭聚會有事故發生,孫綝聽說後,心中不快。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夜大風發木揚沙,綝益恐。 | 夜裡大風拔樹飛沙,孫綝更加恐怖。 | 請把現代漢語翻譯成古文 |
Subsets and Splits
No community queries yet
The top public SQL queries from the community will appear here once available.